《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反思 (菁华3篇)

首页 / 教学反思 / | 教学反思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反思1

  在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时我的主要设计有两个方面的亮点:有效导入和有效朗读。

  1、有效导入的设计原因及对策:

  新课改提倡以学生为学的主体,《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面对的学*群体是一群14岁左右的少男少女,他们成长在丰衣足食的20世纪九十年代,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所限,对这首感慨个人经历,抒发社稷理想的古代诗歌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如何营造出一种浓浓的学*诗歌的感情氛围,从而实现熏陶感染情感教育的目的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在参考很多前辈和同行的意见后,我这样设计导入:同学们,咱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每个朝代都有各自兴盛的文化,唐朝盛行什么?(诗歌,顺带明确一下文化史: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从小,唐诗就伴随我们成长,唐代最有名气的两位诗人是谁呢?(李白、杜甫、李白,号“诗仙”;杜甫号“诗圣”又号“诗史”)杜甫已经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哪位同学跟他很熟悉的请起来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这位老朋友吧。(学生介绍)杜甫35岁前曾经游历各地,过着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从他的《望岳》一诗中就可以窥见青年的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35岁后寄居长安十年,那时候唐朝爆发了一场动乱,什么动乱呢?(安史之乱)杜甫在逃难中被俘,并被叛军压回长安,看到眼前田园荒芜、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情景,他写下了《春望》。(指导大家回忆杜甫诗歌并背诵出来)在此期间,他还写了许多浸透血泪的伟大诗篇因为这些诗篇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所以人们称他为“诗史”用诗歌抒写历史。后来安史之乱*息之后,他弃官带着一家老小辗转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于是就有了至今闻名于世的杜甫草堂。那时候正好是春天,战乱*定了,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春景,诗人写下了《绝句》(学生背诵)茅屋虽简陋,但是终于有了安身立命之所,诗人的心情是愉快的,他到江边散步,看到草长莺飞,春花粉蝶,于是又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学生背诵)一场绵绵春雨又让他喜不自禁的写下了诗篇《春夜喜雨》(学生背诵)。要是永远是春天那该多好啊,但是好景不长,春去秋来,秋风秋雨也来了,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下面咱们大家一起去体验一下那个深秋的不眠之夜。

  这个导入时间比较长,目的是对过去所学的杜甫的诗歌进行梳理,毕竟面对的是九年级的学生,在学*新知识的过程中对旧知识的复*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又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诗歌学*的氛围,还明确了本诗的`写作背景。可谓一举三得。

  这种情况下学生必会受到感染。精心设计的导语营造出了浓浓的学*诗歌的氛围,把学生带进特定的情境中,为下面我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济世情感做了很好的铺垫。

  2、有效诵读设计原因及对策: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无论是为深入理解体味本诗,还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都要求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指导训练。教学大纲中也要求诵读古典诗歌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诗歌教学的“朗读训练”都是重点,我设计这样的思路完成有效朗读:

  本课教学按照学*的渐进性原则安排了四个层次的诵读,初读感知,扫除阅读障碍;再读诗歌,疏通大意;三读感悟,体会感情;四读品析,揣摩语言。采用师范读,学生赛读,互读互评,小组展示读等不同方式朗读品味。在课堂上有一组同学设计了这样的朗读方式(一生先读)“安得广厦千万间”(其余生重复“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其余生重复“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其余重复“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共同重复末句)这样的朗读让课堂进入一个小高潮。诵读又带动对课文内容和感情四个层次的理解,层层深入,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诵读。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反思2

  杜甫是诗坛之圣,杜诗亦有诗史之说。《茅》诗是传世之作。《茅》诗所反映的是安史之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抒发的是忧国忧民、推己及人的高尚思想情操。古诗词的教学,在于在理解诗句大意的基础上学会诵读;把握作者的情感;能对诗歌进行简单的赏析。

  为此,首先要了解作者和写作的时代背景。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面对的学*群体是一群14岁左右的少男少女,他们成长在丰衣足食的年代,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所限,对这首感慨个人经历,抒发社稷理想的古代诗歌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鉴于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通过介绍背景拉*和学生的时代距离,并串缀起同一时期、反映同一主题的其它诗作,使学生联想显现当时动荡不宁的社会面貌;使学生体味连年穷兵黩武给社稷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使学生受到爱国爱民的思想教育,激发起强烈的爱国爱民、恤老怜弱的思想感情。像“三吏”、“三别”、《春望》等诗句所描写的内容,很容易激起同学们的感情共鸣。

  课堂上,学生回忆了过去学过的杜诗,使之对杜甫的认识更深刻更全面,对杜诗意蕴的体会更形象更丰满。既温故而知新,又以新而带旧,使学生的感知向深层发展。

  其次,要理解诗句大意。

  理解的东西才能深刻的记者它。虽然本诗语言通俗易懂,但毕竟是文言文,一些文言词汇与现代汉语有很大不同,很有解释的必要。至于诗句大意,学生能意译即可。

  再次,在诵读中品味意境,体会情感。

  诗歌的情感,最终是靠反复的诵读得以实现的。尽管对学生的朗读指导给予了具体的点拨,但由于学生的阅读水*整体较低(普通话也很不规范),本诗情感的把握还是通过诗句意思的翻译,以及老师的解读来实现的。

  对于诗歌的鉴赏,对学生来说难度很大。因为缺少方法,很多学生无从下手,鉴赏的角度不能向中心思想倾斜。虽然点到了典型的动词,却又不能明白诗歌中叙事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思路很偏颇。

  另外,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很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尽管课件做得很朴素,还是由很多学生只顾看画面,而忘记了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啊。丰富了课堂教学,却忽悠了学生思维,实在得不偿失。

  教学过程中,以诵读鉴赏为主,又穿插杜甫的一些其他诗作,使整节课书声朗朗,以诗教诗,以诗学诗,师生沉浸在诗的氛围中。学生在学诗中提高了认识,愉悦了身心,得到美的享受。

  总之,学*本课从背景入手,解释为辅,诵读为主,鉴赏为最终目的,循序渐进,水到渠成。美中不足的是,学生的积极性还没能充分调动起来,小组合作学*运用得不是很好,诵读水*有待提高;课堂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还不够合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反思3

  在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时我的主要设计有两个方面的亮点:有效导入和有效朗读。

  1、有效导入的设计原因及对策:

  新课改提倡以学生为学的主体,《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面对的学*群体是一群14岁左右的少男少女,他们成长在丰衣足食的20世纪九十年代,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所限,对这首感慨个人经历,抒发社稷理想的古代诗歌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如何营造出一种浓浓的学*诗歌的感情氛围,从而实现熏陶感染情感教育的目的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在参考很多前辈和同行的意见后,我这样设计导入:同学们,咱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每个朝代都有各自兴盛的文化,唐朝盛行什么?(诗歌,顺带明确一下文化史: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从小,唐诗就伴随我们成长,唐代最有名气的两位诗人是谁呢?(李白、杜甫、李白,号“诗仙”;杜甫号“诗圣”又号“诗史”)杜甫已经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哪位同学跟他很熟悉的请起来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这位老朋友吧。(学生介绍)杜甫35岁前曾经游历各地,过着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从他的《望岳》一诗中就可以窥见青年的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35岁后寄居长安十年,那时候唐朝爆发了一场动乱,什么动乱呢?(安史之乱)杜甫在逃难中被俘,并被叛军压回长安,看到眼前田园荒芜、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情景,他写下了《春望》。(指导大家回忆杜甫诗歌并背诵出来)在此期间,他还写了许多浸透血泪的伟大诗篇因为这些诗篇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所以人们称他为“诗史”用诗歌抒写历史。后来安史之乱*息之后,他弃官带着一家老小辗转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于是就有了至今闻名于世的杜甫草堂。那时候正好是春天,战乱*定了,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春景,诗人写下了《绝句》(学生背诵)茅屋虽简陋,但是终于有了安身立命之所,诗人的心情是愉快的,他到江边散步,看到草长莺飞,春花粉蝶,于是又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学生背诵)一场绵绵春雨又让他喜不自禁的写下了诗篇《春夜喜雨》(学生背诵)。要是永远是春天那该多好啊,但是好景不长,春去秋来,秋风秋雨也来了,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下面咱们大家一起去体验一下那个深秋的不眠之夜。

  这个导入时间比较长,目的是对过去所学的杜甫的诗歌进行梳理,毕竟面对的是九年级的学生,在学*新知识的过程中对旧知识的复*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又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诗歌学*的氛围,还明确了本诗的写作背景。可谓一举三得。

  这种情况下学生必会受到感染。精心设计的导语营造出了浓浓的学*诗歌的氛围,把学生带进特定的情境中,为下面我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济世情感做了很好的铺垫。

  2、有效诵读设计原因及对策: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无论是为深入理解体味本诗,还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都要求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指导训练。教学大纲中也要求诵读古典诗歌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诗歌教学的“朗读训练”都是重点,我设计这样的思路完成有效朗读:

  本课教学按照学*的渐进性原则安排了四个层次的诵读,初读感知,扫除阅读障碍;再读诗歌,疏通大意;三读感悟,体会感情;四读品析,揣摩语言。采用师范读,学生赛读,互读互评,小组展示读等不同方式朗读品味。在课堂上有一组同学设计了这样的朗读方式(一生先读)“安得广厦千万间”(其余生重复“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其余生重复“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其余重复“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共同重复末句)这样的朗读让课堂进入一个小高潮。诵读又带动对课文内容和感情四个层次的理解,层层深入,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诵读。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阅读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1)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反思 (菁华3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反思1

  在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时我的主要设计有两个方面的亮点:有效导入和有效朗读。

  1、有效导入的设计原因及对策:

  新课改提倡以学生为学的主体,《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面对的学*群体是一群14岁左右的少男少女,他们成长在丰衣足食的20世纪九十年代,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所限,对这首感慨个人经历,抒发社稷理想的古代诗歌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如何营造出一种浓浓的学*诗歌的感情氛围,从而实现熏陶感染情感教育的目的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在参考很多前辈和同行的意见后,我这样设计导入:同学们,咱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每个朝代都有各自兴盛的文化,唐朝盛行什么?(诗歌,顺带明确一下文化史: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从小,唐诗就伴随我们成长,唐代最有名气的两位诗人是谁呢?(李白、杜甫、李白,号“诗仙”;杜甫号“诗圣”又号“诗史”)杜甫已经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哪位同学跟他很熟悉的请起来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这位老朋友吧。(学生介绍)杜甫35岁前曾经游历各地,过着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从他的《望岳》一诗中就可以窥见青年的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35岁后寄居长安十年,那时候唐朝爆发了一场动乱,什么动乱呢?(安史之乱)杜甫在逃难中被俘,并被叛军压回长安,看到眼前田园荒芜、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情景,他写下了《春望》。(指导大家回忆杜甫诗歌并背诵出来)在此期间,他还写了许多浸透血泪的伟大诗篇因为这些诗篇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所以人们称他为“诗史”用诗歌抒写历史。后来安史之乱*息之后,他弃官带着一家老小辗转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于是就有了至今闻名于世的杜甫草堂。那时候正好是春天,战乱*定了,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春景,诗人写下了《绝句》(学生背诵)茅屋虽简陋,但是终于有了安身立命之所,诗人的心情是愉快的,他到江边散步,看到草长莺飞,春花粉蝶,于是又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学生背诵)一场绵绵春雨又让他喜不自禁的写下了诗篇《春夜喜雨》(学生背诵)。要是永远是春天那该多好啊,但是好景不长,春去秋来,秋风秋雨也来了,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下面咱们大家一起去体验一下那个深秋的不眠之夜。

  这个导入时间比较长,目的是对过去所学的杜甫的诗歌进行梳理,毕竟面对的是九年级的学生,在学*新知识的过程中对旧知识的复*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又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诗歌学*的氛围,还明确了本诗的`写作背景。可谓一举三得。

  这种情况下学生必会受到感染。精心设计的导语营造出了浓浓的学*诗歌的氛围,把学生带进特定的情境中,为下面我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济世情感做了很好的铺垫。

  2、有效诵读设计原因及对策: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无论是为深入理解体味本诗,还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都要求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指导训练。教学大纲中也要求诵读古典诗歌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诗歌教学的“朗读训练”都是重点,我设计这样的思路完成有效朗读:

  本课教学按照学*的渐进性原则安排了四个层次的诵读,初读感知,扫除阅读障碍;再读诗歌,疏通大意;三读感悟,体会感情;四读品析,揣摩语言。采用师范读,学生赛读,互读互评,小组展示读等不同方式朗读品味。在课堂上有一组同学设计了这样的朗读方式(一生先读)“安得广厦千万间”(其余生重复“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其余生重复“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其余重复“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共同重复末句)这样的朗读让课堂进入一个小高潮。诵读又带动对课文内容和感情四个层次的理解,层层深入,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诵读。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反思2

  在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时我的主要设计有两个方面的亮点:有效导入和有效朗读。

  1、有效导入的设计原因及对策:

  新课改提倡以学生为学的主体,《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面对的学*群体是一群14岁左右的少男少女,他们成长在丰衣足食的20世纪九十年代,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所限,对这首感慨个人经历,抒发社稷理想的古代诗歌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如何营造出一种浓浓的学*诗歌的感情氛围,从而实现熏陶感染情感教育的目的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在参考很多前辈和同行的意见后,我这样设计导入:同学们,咱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每个朝代都有各自兴盛的文化,唐朝盛行什么?(诗歌,顺带明确一下文化史: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从小,唐诗就伴随我们成长,唐代最有名气的两位诗人是谁呢?(李白、杜甫、李白,号“诗仙”;杜甫号“诗圣”又号“诗史”)杜甫已经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哪位同学跟他很熟悉的请起来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这位老朋友吧。(学生介绍)杜甫35岁前曾经游历各地,过着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从他的《望岳》一诗中就可以窥见青年的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35岁后寄居长安十年,那时候唐朝爆发了一场动乱,什么动乱呢?(安史之乱)杜甫在逃难中被俘,并被叛军压回长安,看到眼前田园荒芜、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情景,他写下了《春望》。(指导大家回忆杜甫诗歌并背诵出来)在此期间,他还写了许多浸透血泪的伟大诗篇因为这些诗篇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所以人们称他为“诗史”用诗歌抒写历史。后来安史之乱*息之后,他弃官带着一家老小辗转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于是就有了至今闻名于世的杜甫草堂。那时候正好是春天,战乱*定了,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春景,诗人写下了《绝句》(学生背诵)茅屋虽简陋,但是终于有了安身立命之所,诗人的心情是愉快的,他到江边散步,看到草长莺飞,春花粉蝶,于是又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学生背诵)一场绵绵春雨又让他喜不自禁的写下了诗篇《春夜喜雨》(学生背诵)。要是永远是春天那该多好啊,但是好景不长,春去秋来,秋风秋雨也来了,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下面咱们大家一起去体验一下那个深秋的不眠之夜。

  这个导入时间比较长,目的是对过去所学的杜甫的诗歌进行梳理,毕竟面对的是九年级的学生,在学*新知识的过程中对旧知识的复*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又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诗歌学*的氛围,还明确了本诗的写作背景。可谓一举三得。

  这种情况下学生必会受到感染。精心设计的导语营造出了浓浓的学*诗歌的氛围,把学生带进特定的情境中,为下面我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济世情感做了很好的铺垫。

  2、有效诵读设计原因及对策: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无论是为深入理解体味本诗,还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都要求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指导训练。教学大纲中也要求诵读古典诗歌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诗歌教学的“朗读训练”都是重点,我设计这样的思路完成有效朗读:

  本课教学按照学*的渐进性原则安排了四个层次的诵读,初读感知,扫除阅读障碍;再读诗歌,疏通大意;三读感悟,体会感情;四读品析,揣摩语言。采用师范读,学生赛读,互读互评,小组展示读等不同方式朗读品味。在课堂上有一组同学设计了这样的朗读方式(一生先读)“安得广厦千万间”(其余生重复“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其余生重复“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其余重复“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共同重复末句)这样的朗读让课堂进入一个小高潮。诵读又带动对课文内容和感情四个层次的理解,层层深入,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诵读。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反思3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汉滨区教研室张老师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市级小课题研究组。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我不断探索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特别是在古诗词教学方面更加深入的探究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径。

  在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时主要设计两方面重点:情境导入和有效朗读。

  新课改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诗圣”杜甫的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面对的是一群14岁左右的少男少女,他们成长在丰衣足食的年代,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的限制,对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改变黑暗现实愿望的古代诗歌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如何为学生营造一种浓浓的学*诗歌的感情氛围,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在备课组活动中,我听取了同行的意见后,这样导入新课:在我们祖国灿烂的文学史中,唐诗是一串璀璨夺目的明珠。在这串明珠中,杜甫的`诗作以其强烈的时代感,深沉的人民性而独占鳌头,被誉为“诗圣”。那他怎么会沦落到身居简陋草堂的地步?在这个条件恶劣的地方,大诗人又会有怎样的遭遇和感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跟随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去了解一下。

  接下来我简要的介绍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44年)秋天,安史之乱还未*定,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又辗转经同谷到了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必定会受到感染。精心设计的导语营造出了浓浓的学*诗歌的氛围,把学生带进特定的情境中,为下面我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济世情感做了很好的铺垫。

  在有效诵读方面的设计原因和对策: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本课教学按照学*的渐进性原则安排了四个层次的诵读,初读感知,扫除字词障碍;再读诗歌,疏通诗歌大意;三读感悟,体会作者感情;四读品析,揣摩精美语言。采用教师范读,互读互评,学生赛读,小组展示读等不同方式朗读品味。诵读又带动对课文内容和感情的层层深入和理解,学生在读中感悟,

  在感悟中读。无论是为深入体味本诗,还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都要求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指导。新课程标准中也要求诵读古典诗歌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诗歌教学的“朗读训练”都是重点,我设计这样的思路完成有效朗读,从而实现语文教育的熏陶感染目的。

  总体来说这堂课的教学基本完成了预定目标,但在课堂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例如诗歌教学该不该深究字词赏析,还有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诗歌的意境等。最后,借用屈原的一句话来表达自己未来的教育理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优秀的教学设计 (菁华3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优秀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朗诵诗歌并理解诗歌的内容。

  2、品析诗歌语言,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语言风格,培养学生对古诗文语言

  初步的鉴赏能力。

  3、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博大胸怀。

  教学重点:

  反复吟诵,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情感,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中

  教学难点:

  对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理解

  教学流程:

  一、导入

  背古诗《春望》导入课题,

  (PPT出示课题)

  二、诗歌学法指导

  问:学*古诗我们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呢?

  1、析诗题

  2、知作者

  3、想画面(故事)

  4、品语言

  5、悟情感

  三、分析诗题、简介作者

  1、简介作者

  2、解析诗题:

  (板书课题)

  (1)“为”的读音,(2)“为-----所”被动句式(3)歌行体

  歌行体,它的特点是不讲究格律,任由诗人创作兴致所至,抒发感情,句数多少

  不限,可以说是句式整齐的“自由体”诗。

  (4)从诗题看,这首诗写了什么事?你觉得作者会抒发什么感情?

  四、初读,知内容。

  过渡:带着这些猜测,让我们来读这首诗——

  1、师范读,生画出朗读节奏,并注意把握重音和停顿

  2、学生试读:(正音,纠正朗读中的问题)

  思考:你读到了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秋风破屋的不幸)

  你能不能用几个词或短句概括诗人都遭遇了那些不幸吗?

  例秋风破茅屋

  指导归纳:秋风破茅屋

  群童抱茅去

  丧乱长夜苦

  五、默读,想画面。(配乐)

  过渡:很好。那么大家能把刚才概括的内容描述出来吗?

  在前三节中找出你喜欢的一节读一读,

  边读边想象,然后描述出在你大脑里浮现的画面

  例:略(PPT)

  六、自读,品语言。

  过渡:之所以能在我们的大脑里浮现出一个个画面,那是因为诗中那些生动传神的

  词,然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

  1、找出文中你认为写得很精彩的字、词、句进行赏析。并在班内交流

  2、对比阅读:

  卷我屋上三重茅

  吹我屋上三重茅

  (“三”是虚数,“几”的意思,那你认为在这里究竟表示多还是少,为什么?)

  布衾多年冷似铁

  布衾多年冷似冰

  七、品读,悟情感。

  (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过渡:这些词语,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作者所遭遇的不幸,那么,作者写这些不幸

  遭遇的目的是什么呢?让我们结合背景来体会诗人的情感——

  1、了解背景:(这首诗那个词暗示了时代背景?)

  (PPT出示背景资料)

  2、诗人写这首诗仅仅是为了发泄因秋风破屋的不幸而产生的不满吗?

  3、换位思考:假如你有同样的处境:如5·12地震,地震家里房屋受损的举手!

  面对当时情景,你想到些什么?(——引导理解“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八、“杜甫很忙”之我见。

  一度时期,人们很喜欢看穿越剧,也向往穿越。因此就有人想起了“诗圣”杜甫,

  现在的杜甫在忙什么呢,请看——“杜甫很忙”

  (一分为二看问题:放松,调侃,对传统文化的捍卫。)

  1、看漫画,说看法

  2、填诗句:

  九、小结

  (记一记)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一年到头,都为老百姓发愁、叹息,想到他们的苦难,心里象火烧似的焦急。)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优秀的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记叙、抒情想结合的写法。

  3、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吟诵、联想,把握诗歌意象,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品味诗歌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了解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人的思想感情。

  2、学*记叙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教学难点:

  个别语句的理解。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对联激趣:

  出示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请同学们从对联中找出相关的文学知识,看谁找得又多又快。

  [点拨]学生自由回答,目的是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增强课外积累的积极性。

  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的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最为著名的有“三吏”“三别”,还有我们学过的《春望》等等。今天,我们就再次感受一下“诗圣”的魅力,一起走进他的“草堂”。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听读

  [学生活动]:仔细听录音,注意个别字词的读音。

  [提 示]:可采用“二/二/三/”式停顿。

  2、自读

  [学生活动]: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想象、联想理解课文。

  3、审读

  [学生活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意思。

  [提 示]:

  A、秋风破屋的情景

  B、群童抱茅的感叹

  C、长夜沾湿的苦痛

  D、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围绕“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三个话题,结合课文1、2、3段,将全班分为六个小组,按照“读原段——找特征——善想象”的步骤学*诗文。

  [学生活动]

  第一、二小组:感受秋天

  [提示]:

  原文:“八月秋高风怒号”、“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特征:狂风肆虐、乌云密布、大雨将至、暗淡愁惨

  想象:描写环境时不应仅仅局限于文中景物,可借鉴《在烈日和暴雨下》中的景物描写方法。

  第三、四小组:踏访茅屋

  [提示]:

  原文:“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公然抱茅入竹去”、“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特征:破烂不堪、不蔽风雨、千疮百孔、生活艰难

  想象:重点表现茅屋的破烂,孩童的顽皮,可加入细节描写。

  第五、六小组:走*杜甫

  [提示]:

  原文:“老无力”、“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特征:年老体弱、孤苦无助、焦灼痛苦、彻夜难眠

  想象:可从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心理、动作等方面进行描述。

  小结:

  以上三段主要通过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为我们描述了狂风破屋、群童抱茅、长夜沾湿的情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此时此刻,诗人想到了什么?

  2、探究

  别林斯基说:“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杜甫被称为“诗圣”,结合文章第四段,你能说说他的伟大之处吗?

  [学生活动]:齐读最后一段,畅所欲言。

  [提示]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表现了作者舍己为人的济世情怀。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崇高的理想。

  四、总结拓展

  本文叙写了大风破屋、群童抱茅、草堂漏雨如注、诗人长夜难眠的情景,表露出诗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至死,也要得到“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同学们,大家还知道哪些像杜甫一样的忧国忧民的文人,还记得他们的肺腑之言吗?

  [学生活动]:积累

  [提示]:柳宗元“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优秀的教学设计3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古体诗,本诗描述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反映了战乱中诗人的痛苦生活,表现了诗人关心百姓疾苦的宽广胸怀和济世情怀,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掌握朗读的韵律节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和初步鉴赏能力,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3、情感目标:学*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崇高情怀。

  [教学方法]

  1、 朗读法 2、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法

  [教学手段]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配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祖国灿烂的文学史中,唐诗是一串璀璨夺目的明珠。在这串明珠中,杜甫的诗作以其强烈的时代感,深沉的人民性而独战鳌头,被誉为“诗圣”。他的诗作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有《石壕吏》、《江畔独步寻花》、《月夜》、《春夜喜雨》等九篇作品。

  这节课,我们学*杜甫(板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体味杜甫忧国忧民的感情,鉴赏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二、解题

  1、“茅屋”:指诗人求亲告友,于公园761年春,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建造的一座草堂。建成后,诗人十分喜悦。《江畔独步寻花》中“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就是茅屋建成后诗人在江边独自散步和雨中凭栏远眺时喜悦心情的反映。

  杜甫草堂至今犹在,诗因秋风破屋而作,茅屋凭诗人高风亮节而传。千百年来,杜甫草堂是人们瞻仰的圣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众口传颂的诗篇。多少名人大家为此作诗题联,咏志赞叹,现在,我们以名家的诗作题联及诗人自己相关的诗句作引子,来共同欣赏学*这一名篇。

  2、写作背景:

  从公元755年安禄山叛变以来,流转兵间,奔波秦陇的杜甫,总算暂时歇下脚来。这时,他已经四十九岁了。可是,好景不长,草堂营建不到一年,蜀中政局发生了变化。公元761年2月,御史大夫崔光远来兼成都尹。崔光远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家伙,是个毫无学识的赌棍,对诗人杜甫当然不会尊重,杜甫心情恶劣。这年八月,恰恰遇到成都*原风雨成灾,草堂不止一次遭遇暴风雨袭击。一次堂前临江一棵两百岁的楠木也被连根拔起,屋漏把诗人搞得十分狼狈。在那个狼狈的夜晚,诗人想得很多很多,留下了这一名篇。

  三、学*新课

  (一) 读

  1、 教师范读

  2、 学生自由朗读

  3、 齐读

  (二) 译

  1、阅读课文提示,边诵读课文,边参看注释,有的,有的翻阅资料,有的互相询问、讨论;教师在学生行间查看,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

  2、讲清特殊词意

  3、参考翻译

  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悬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居然)忍心这样当面作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没有用处,只好回来,拄着拐杖,自己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象墨,深秋天色灰蒙蒙的,渐渐黑下来。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象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跛了。一下屋顶漏雨,连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的地方。象线条一样的雨点下个没完。自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中所动摇,安稳得象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三)析

  1、说说诗中描写了几幅画面?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怀?

  明确:

  秋风卷屋

  群童抱茅忧国忧民

  夜雨湿屋

  2、挑出你们喜欢的诗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1)赏析生动传神的字词:

  如:第一节“卷我屋上三重茅”中的“卷”写出风的迅猛,还表现了茅草的动态。换成“吹”,风的力度不够;“掀”表现不了茅草的动态。

  “三”是虚数,“几”的意思,有时形容多,有时形容少,在这里说的是茅屋盖得很薄,经不起风吹。

  第三节中“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铁”表示a、很凉、很硬(天寒冷);b、色彩:很破旧、很脏,只有一被,无法拆洗(贫穷)。换成“冰”只能表示寒冷,而无被子破旧之意。

  (2)品位含义丰富的词语: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多方面理解。

  如:第二节中“归来倚仗自叹息”,“叹息”的含义是什么?

  a、叹息天公无情毁屋。b、叹息儿童幼稚,不明作者苦衷。

  c、叹息黎民生活困苦(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初显忧民思想。

  再如:“长夜沾湿何由彻”中的“长夜”一词一语双关,既指眼前难挨的雨夜,又指战乱造成的长时间的不安、民不聊生的时局。

  (四)总结迁移:

  全诗共四节,前三节描写了秋风卷屋、群童抱茅、夜雨湿屋三幅画面,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杜甫一家的不幸遭遇。然而令人佩服的是诗人在自己经受生活上、精神上的痛苦折磨时,想到的不是个人,而是普天之下千千万万像他这样处于困苦境地的“寒士”,表现了只要“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美好愿望,充分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尽管在当时的社会里,诗人的愿望无法实现,但他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宽阔的胸襟却永远闪耀着光芒,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不忘的绝不仅仅是他的诗,更是杜甫他这个人。

  今天,你从杜甫的胸襟中得到了哪些启示?主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切身的感受。

  四、结束语

  忧国忧民的诗人,永远会受到人们的爱戴。最后,让我们怀着对杜甫的爱戴和敬仰,有感情地诵读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3)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改写作文 (菁华3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改写作文1

  来世,我是广厦

  愿我这小小的蓬草,在下一世的相逢之中,能为君筑一片琼楼玉宇…

  记得我们相逢的那一夜,林子里格外的安静。暑气蔓延,水雾蒸腾,我那小小的手臂上,也不知何时,沾满了露珠。知了睡了,一轮玉盘,高高地挂在头上,徐徐清风,拂过我的脸颊。夜深人静,无谁能与我畅谈,无谁能知我真心,也无谁激励我抵抗,那袭人的寒凉,只好不解的望着月。在朦朦胧胧,睡意*卷之间,我似乎见了一人影。

  醒来之时,却见身旁坐着一人,布衣翩翩,云鬓苍苍,器宇不凡,却满面愁容。他疲惫不堪地望着檐上那巨大的孔洞,转头望向了我,眼神恳切,真诚,然后,我便被放上了檐上。然而,起初的疑虑,渐渐被时间淡化,转而成了万分欣喜。春花秋月,寒暑交替,燕子又来,秋雁又去,我从未奢想,能这样的与天触碰,能这样的感受阳光,也能这样的,被人需要,君,请说,容我怎样的倾心相助,此情此恩才能报答?

  然后,雨替我答了问…

  你出了趟远门,我这儿连下了三天的雨。雨打莲萍,水花荡荡,涟漪阵阵,屋内的烛火摇曳,娇花禁不住洗礼,片片催零落,随风飘荡,潭水霎时泛起了红色,美的是那样惊心,那样动人,我却愿意无视那美景艳物,随君飘向远方,剩下的可以只是颤颤巍巍的躯体,承受着雨点,守护着家。即使是天涯海角的距离,我未曾,不可跨越。

  思念,是无法遏止的。

  分别之日,未曾想过是如此之快。那一日,狂风呼啸,接连的树倒下、成群的鸟受惊,也许是日渐憔悴,我竟觉站稳脚跟,是如此吃力,俶尔一下,一阵风将我掀走,来不及反应,来不及犹豫,我便腾空而起,急转而上,狠狠地撞上了树梢,我试图翻转身躯,却反反复复地被抵在了树上,无可奈何,无可奈何。我试图呼唤你,而你,看见我否?君,你看见我否?

  我顺势又下,见你正向着人们呼喊,以为有人能鼎力相助,喊来的,却是一群孩童,就连剩余的茅草,也殆尽无余,我的心,也似与你相连,阵阵寒凉。又是一阵狂风,我的微不足道希望,彻底破灭。

  “冷,无尽的冷。”冰冷的潭水浇在我身上,挣扎,呼号,无人理睬,最终,我会沉入潭底,魂飞魄散。

  而最后,朦朦胧胧之间,我听见一声呼号,是那般的铿锵有力,那般的凄凉悲哀,我记起今生的恩还未尽,今生的缘还未结,我用尽最后一口气,存下了恩情。

  思念,是无法遏止的。来世,我是广厦,君之情,我来偿。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改写作文2

  八月的秋风,不知怎的突然就怒了。

  呼呼的咆哮声肆虐着,狂躁着*卷过大地。风过之处,百草尽折,一派萧条。

  赶忙去关紧小屋的门窗,却发现屋顶的茅草净被这强盗般的风给卷跑了。怎能不急忙出去追赶,想把那些茅草重拾回来。可气那秋风似是有意为难于我,竟一路将茅草携到了郊外的江边,有的被挂在了高高的树梢上,有的被卷到水池子里,这都让我望尘莫及,只能放弃。于是打算去把那些躺在地面尚能使用的部分捡拾回去。可叹,年老体弱,步履蹒跚中的时间里,不知从哪里冒出一群调皮的孩子,穿的也是破旧的衣服,也是贫穷人家的娃儿。他们也看到了离他们不远的茅草,看到了正要去捡拾茅草的我,愣了一会儿,还是跑着去抢走了茅草,一转身就跑到了竹林,难寻踪迹。

  可叹我竟无力呼喊,只能拄着竹杖叹息。何必去和孩子们生气,他们也是被贫困的生活驱使,都是这可恨的战乱造成的啊!

  沿着原路返回,风渐渐减弱,乌云却黑压压的遮住了半个天空,看来,这场秋雨要从黄昏开始,不知下到什么时候了。这样变化无常的天气倒是与这难测的世道相匹配哈,苦笑中,已经回到了窄小的屋子。晚饭无疑是糊弄过去了,早点睡觉也许还能忘记饥饿。

  床上的棉被缝缝补补,依然挡不住暴露在外的棉絮,已然发灰的絮。可是此时也只能依靠它来避寒。不知怎的,今天的床竟格外的冰凉,躺了一会儿都感觉不到半分温暖,仿佛我盖的不是棉被,而是一块寒铁。忍不住打了几个寒战,担心今夜该怎样熬过去。不知多久,终于有了睡意,却又在半睡半醒间听到滴答滴答的水声,有什么细小的冰凉的东西甩到了我的脸上,在昏暗的油灯下,我居然查到房顶漏雨了!啊!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此夜注定无眠了。

  安史之乱的硝烟还未散尽,不知这战乱还要有多久才能*定。颠沛流离的生活让我身体更加羸弱,也让我亲眼目睹了底层人民在承受着怎样的苦楚。

  只能祈求上天的庇佑,怜悯这天底下的苦寒之人。假如能有这千万间的住所给这些人一个安身立命之所,那么我情愿一人守着破旧的茅屋承受着风寒肆虐,哪怕冻死也无怨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改写作文3

  秋风怒号着掠过天空,吹破了屋,也吹凉了心。

  ——题记

  乱世烽火,狠烟四起,时光的刻刀毫不犹豫地在美人的额角处留下一抹伤,君王只为妃子笑,管他九州是合离。树动风起,云飞心凉!与其在这俗世看这浊流,不如弃官隐居听风观月。

  在这江边定居已有半年,深秋八月,秋风萧瑟。已是黄昏,突然黄叶翻飞,吹动着江边的芦苇,发出呼呼的响声,枯黄的树枝被吹得狂舞,怒号着横扫大地,风呼啸而来,一刹那,草屋突然松开,无数茅草铺大盖地的飘洒下来,起起扬扬,恍然之间,竟不知去向了。

  我一边捡着地上的茅草,一边急追着茅草的去向。有的被卷到江边,洒满了整个江面,有的挂在树梢上,有些被吹到了水塘中,天啊,我的心血全完了。

  南村的一群孩子欺负我年老无力,竟忍心把我一根根拾起的茅草肆无忌惮地抱到竹林里去了,我拄着拐杖一边追,一边喝止,我咸得口焦舌燥也遏制不住,无奈,我只好回到破旧不堪的茅屋中拄着拐杖一人叹息,人老了,不中用了。可孩子们……唉!*啊!你只为红颜,不为民生啊!

  一会儿,风小了,天空中的云如墨门斗泼般黑,四周一片阴暗迷蒙,大豆般的雨珠,无情地落下来,一股潮湿扑面而来,我瑟瑟发抖,床上的被子盖了多年,冷似铁板。孩子睡姿不好,蹬得不破烂不堪,雨不停地下,如同麻线般密集,屋里又湿又潮,床头没有一点干的地方,自从安史之乱开始后,我常常夜不能寐,皇宫之中歌舞升*,民间疾苦谁又知道?沉迷香梦不言醒,贪图享乐忘黎民啊!长夜漫漫,屋内潮湿,这如何叫我挨到天亮啊!

  唉!什么时候才能有千万间遮盖这天下无数的贪寒士人啊?任凭他风吹雨打也安稳如山,唉!若这房屋当真出现,即使我受冻至死,又有何防?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作者: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4)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菁华5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朗诵诗歌并理解诗歌的内容。

  2、品析诗歌语言,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语言风格,培养学生对古诗文语言初步的鉴赏能力。

  3、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博大胸怀。

  教学重点:

  反复吟诵,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情感,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中

  教学难点:

  对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理解

  教学流程:

  一、导入

  背古诗《春望》导入课题,

  (PPT出示课题)

  二、诗歌学法指导

  问:学*古诗我们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呢?

  1、析诗题

  2、知作者

  3、想画面(故事)

  4、品语言

  5、悟情感

  三、分析诗题、简介作者

  1、简介作者

  2、解析诗题:

  (板书课题)

  (1)“为”的读音。

  (2)“为—————所”被动句式。

  (3)歌行体

  歌行体,它的特点是不讲究格律,任由诗人创作兴致所至,抒发感情,句数多少不限,可以说是句式整齐的“自由体”诗。

  (4)从诗题看,这首诗写了什么事?你觉得作者会抒发什么感情?

  四、初读,知内容。

  过渡:带着这些猜测,让我们来读这首诗——

  1、师范读,生画出朗读节奏,并注意把握重音和停顿

  2、学生试读:(正音,纠正朗读中的问题)

  思考:你读到了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秋风破屋的不幸)

  五、默读,想画面。(配乐)

  过渡:很好。那么大家能把刚才概括的内容描述出来吗?在前三节中找出你喜欢的一节读一读,边读边想象,然后描述出在你大脑里浮现的画面。

  六、自读,品语言。

  过渡:之所以能在我们的大脑里浮现出一个个画面,那是因为诗中那些生动传神的词,然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

  找出文中你认为写得很精彩的字、词、句进行赏析。

  七、品读,悟情感。

  (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过渡:这些词语,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作者所遭遇的不幸,那么,作者写这些不幸遭遇的目的是什么呢?让我们结合背景来体会诗人的情感——

  1、了解背景:(这首诗那个词暗示了时代背景?)

  (PPT出示背景资料)

  2、诗人写这首诗仅仅是为了发泄因秋风破屋的不幸而产生的不满吗?

  3、换位思考:假如你有同样的处境:如5·12地震,地震家里房屋受损的举手!

  八、“杜甫很忙”之我见。

  一度时期,人们很喜欢看穿越剧,也向往穿越。因此就有人想起了“诗圣”杜甫,现在的杜甫在忙什么呢,请看——“杜甫很忙”(一分为二看问题:放松,调侃,对传统文化的捍卫。)

  1、看漫画,说看法

  2、填诗句:

  九、小结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领会诗歌的内涵。

  2、体会诗人推已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学*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二、教学设想

  1、杜甫的这首借景抒情的诗,从内容到艺术都有很高的成就,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杜甫作为现实主义义诗人的伟大,而且可以从他关心人民的博大胸襟中接受诗人人道主义精神的陶染,在深入理解体味本诗和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方面,我打算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的训练,因此本节课我考虑以“朗读训练”为切入点,通过加强诵读训练,使学生充分领会诗歌的内涵及精髓,注重拓展延伸,促进学生从基础性学*到研究性学*的质的飞跃。

  2、教学方法

  (1)朗读与鉴赏相结合。

  (2)交流、合作与探究相结合。

  3、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杜甫的诗及资料

  4、教学用具:多媒体

  5、课时: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1、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导入新课

  2、整体感知课文,领悟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的沉郁顿挫的风格。

  (1)查一查下面的加点字。(见多媒体)

  (2)听一听录音

  (3)教师朗读指导,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停顿等

  (4)学生个人读,学生对朗读作简单评价

  (5)学生齐读

  3、比一比(学生合作,讨论交流)

  (1)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义

  (2)请各用四个字概括每节诗歌的主要内容。

  (3)请各用一个字概括作者当时的心情。

  (4)以作者此时的心情为感情基调朗读,并对朗读作评价

  4、品一品(学生再读课文,划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写好批注,与同学作交流并作汇报)

  5、赛一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实行分组背诵竞赛)

  6、议一议(学生合作,讨论交流)

  (1)结合全诗内容,谈一谈你认为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像杜甫这样具有伟大情怀和理想的古仁人还有很多,请列举两个。

  7、教师总结,学生再读全诗。

  8、理一理(用一句话说一说自已在这节课的收获。)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诗人创作背景,识记实词,理解诗歌内容及主题,背诵默写该诗。

  2、过程与方法:

  多读自赏自解,感悟诗意诗人心。体会本诗叙事和抒情结合法。

  (重难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诗人推己及人、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和崇高情怀。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创作背景:

  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来到了成都,在西郊浣花溪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栖身。诗创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当时安史之乱还未*定。

  二、杜甫:

  唐伟大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著有《杜工部集》,其代表作有“三吏”——《潼关吏》《新安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

  三、原文译文:

  1、原文: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译文:

  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卷走我屋上多层茅草。茅草飞渡过江水洒落江边,飞得高的挂在高高的树梢,飞得低的飘转沉到池塘水中。

  南村一群顽童欺负我人老无力,竟然狠心这样当面做偷窃的事。公然抱着茅草跑入竹林去。我喊得唇焦口干也喝止不住,回来后倚着手杖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黑云墨色一般,秋季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布被(已用)多年冰冷如铁板,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屋顶漏水,床上没有干的地方,雨淋茅屋好似麻线不断。自从战乱(多年)很少得到安眠,又湿又冷的长夜如何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宽敞的大屋千万间,庇护天下贫寒的士人都喜欢!风雨中不动安稳如大山。唉!什么时候人间才能耸现这么多的房屋,(到那时)即使唯我屋破受冻而死也心甘!

  注释:

  ⑴秋高:秋深。怒号(háo):大声吼叫。⑵三重(chóng)茅:几层茅草。三,泛指多。

  ⑶挂罥(juàn):挂着,挂住。罥,挂。长(cháng):高。

  ⑷塘坳(ào):低洼积水的地方(即池塘)。塘,一作”堂“。坳,水边低地。

  ⑸忍能对面为盗贼: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忍能,忍心如此。对面,当面。为,做。

  ⑹入竹去:进入竹林。⑺呼不得:喝止不住。⑻俄顷(qǐng):不久,一会儿,顷刻之间。

  ⑼秋天漠漠向昏黑(古音念hè):指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

  ⑽布衾(qīn):布质的被子。衾,被子。

  ⑾娇儿恶卧踏里裂: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坏了。恶卧,睡相不好。裂,使动用法,使……裂。

  ⑿床头屋漏无干处:意思是,整个房子都没有干的地方了。屋漏,根据《辞源》释义,指房子西北角,古人在此开天窗,阳光便从此处照射进来。“床头屋漏”,泛指整个屋子。

  ⒀雨脚如麻:形容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雨脚,雨点。

  ⒁丧(sāng)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⒂沾湿:潮湿不干。何由彻:如何才能挨到天亮。彻,彻晓。

  ⒃安得:如何能得到。广厦(shà):宽敞的大屋。

  ⒄大庇(bì):全部遮盖、掩护起来。庇,遮盖,掩护。寒士:“士”原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处是泛指贫寒的士人们。俱:都。欢颜:喜笑颜开。

  ⒄呜呼:书面感叹词,表示叹息,相当于“唉”。

  ⒅突兀(wù):高耸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广厦。见(xiàn):通“现”,出现。

  ⒆庐:茅屋。亦:一作“意”。足:值得。

  四、诗内容:

  一段:秋风破屋,卷走茅草。二段:群童抱茅,诗人叹息。

  三段:屋漏床湿,彻夜难眠。四段:推己及人,忧国忧民。

  诗意:古诗明描述了茅屋遭受风卷雨淋的情景,实言战乱之堪苦。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宽广胸怀和崇高理想。

  诗色:

  1、语言鲜明,用词生动、准确。

  韵脚-号-茅-郊-梢-坳;动词-卷-飞渡-洒-挂罥-飘转

  2、描写、记叙、抒情有机结合。

  描写:文句似描写又宛如叙述(1-3段),末端抒发感怀(4段)。

  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五、知识拓展:

  1、通假字:见此屋--见同现,出现。

  2、古今义:

  三重茅—三,古义:概述,表示多数。今义:数词,表示确数。

  何由彻—彻,古义:到天亮。今义:彻底。

  安得广厦—安,古义:如何。今义:安全。

  向昏黑—向,古义:渐*。今义:方向。

  3、一词多义:“安得广厦”与“安如山”—安,疑问代词,如何;形容词,安稳。

  4、词类活用:

  踏里裂—裂,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破裂。

  风雨不动—名词作动词,风吹雨打

  教学过程:

  1、重视朗读,可能条件下可在网上下载或直接使用朗读课件作为教学欣赏。

  2、学*书注,读书必看注。

  3、强调重点,考察教情学情的知识点。

  4、看情况补拾拓展,因材施教,因实施教。

  部署作业:

  朗读并默写(重点名句),有能力的可以改编成一篇记叙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能够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2.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思想情操。

  3.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2.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在唐朝有两位伟大的诗人,一位是李白,一位是杜甫。李白因为他的个性浪漫洒脱,他的诗富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因此他被人们称为“诗仙”。杜甫是一位现实主义诗人,他被人们称为“诗圣”。

  知道他为什么被称为“诗圣”吗?

  (因为杜甫的大多数诗歌传达了人民的心声,表现了人们的疾苦,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因此他的诗被称为“诗史”,而他本人也就被人们尊称为“诗圣”。)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就是杜甫所写的一首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

  板书:(放课件,出示课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题目。(学生读题目)注意,“为……所”在文言文中是一种比较固定的被动句式,表示被动的意思。“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意思就是“茅屋被秋风吹破了”。“歌”,是古代乐府诗的一种,写法上比较自由灵活,形式上以五言、七言、杂言居多。比如,白居易的《长恨歌》。

  二、讲解写作背景

  弄清了题目的意思,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

  杜甫的一生可以说是很不得志的,也可以说,穷愁潦倒伴随了诗人的一生。公元747年,杜甫来到长安,想通过考试进入仕途,实现他伟大的政治抱负,但唐肃宗昏庸、专横,使他的政治抱负破产。

  公元755年,也就是杜甫43岁那年,爆发了一场战乱。你们知道是什么战乱吗?(安史之乱)(我觉得学*唐诗,了解唐朝历史,安史之乱是应该要知道的。安史之乱:这是发生在唐朝中叶的一场叛乱。公元755年,叛将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兵变,攻入长安,唐朝开始由盛转衰,直到公元763年,这场战乱才被*息。时间长达8年)安史之乱,使杜甫看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那个时候社会的真实写照。

  公元759年岁末,杜甫弃官西行,带着一家老小,来到了四川成都。一年后,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在成都郊区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暂时安定了下来,结束了他那颠沛流离的生活。不料到了第二年的八月的一天,大风怒号,卷走了茅屋顶上的茅草,接着又下起了大雨,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交加中度过了一个难眠之夜,因此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下面我们先听录音,请注意艺术家是怎样朗读这首诗的,等会儿我们也要学着朗读。(放课件,录音朗读)

  现在同学们也学着读一读。(读书,检查范读)

  三、文本分析

  这首诗一共分为四节,我们先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诗歌的第一节。

  问:我们刚才读了第一节,你们看看第一节写了哪两个事物?(比如说,第一个是秋风,那么第二个是什么?)(茅草)

  问:我们再来看看,诗人是怎样描写茅草的?(注意诗中的动词啊,看看诗人用了哪些动词?)(学生分析,讨论)

  师:对的,诗人就是这样写秋风,写茅草的。“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词,组成了一幅幅清晰的图画,紧紧地牵动着诗人的视线,拨动着诗人的心弦。诗人通过描写把这一幕幕惨境,真实地“拍摄”了下来。风戏人,风弄草,何等无情;人看屋,人看草,何等无奈!

  问:讲解了这一节,我想请同学们用四个字来概括一下本节诗的内容。允许同学先讨论一下。(秋风破屋、风卷茅草……等)

  (出示课件:风卷茅草)

  问:这一节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用一个词或一个字来概括一下。我提供几个词,你们选一选。(提示选择:急、惜、悲、惨、忧。)请说出理由。(担忧、焦急、痛惜等)

  (出示课件:痛惜)

  师:将第一节诗大声齐读一遍。

  学*第二节。

  (过渡语:茅屋被秋风吹破了,茅草有的被吹过了浣花溪,有的被挂在了高高的树梢,有的沉入了塘坳,难道就没有飘在地上可以捡回来的吗?我们来一起看看诗歌的第二节。我也想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

  (老师提醒:这一节中,老无力、忍能、公然、呼不得等字要重读。叹息这个词,要读出诗人的那种无奈叹息的感情。请再读一读这一节)

  问:下面也请同学们用四个字来概括一下本节诗的内容。大家讨论一下。(点人回答,教师注意点评,也可以请学生进行点评)(群童抱茅、倚杖叹息等)

  (出示课件:群童抱茅)

  问:茅草被卷走了,如果将掉在地上的茅草捡起来,多少还可以修理一下茅屋。可是,这时却跑来一群孩子把草抱走了,无论诗人怎样的喊叫也没有用。文中诗人用了一句话描写了自己当时的心态。“归来倚杖自叹息”,我们来分析一下诗中的这个“叹息”,他“叹息”什么呢?

  师:诗人一叹自己命苦,茅屋被秋风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办呢?二叹自己年老力衰,没法将茅草拣回来。三叹自己的周围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贫苦的人,虽然是一些不值钱的茅草,但是落地之后还是有人在风雨之中抱走了它。四叹这些孩童也是生活所迫,迫不得已而为之。这一个“叹”字真是写尽了诗人内心的凄苦、凄凉。

  问:在这一节中,诗人称这些抱走茅草的孩童为“盗贼”,你认为妥当吗?

  (学生讨论、发言,注意点拨;出示课件《又呈吴郎》:“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总结: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吧,看看是不是有助于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杜甫曾经离开过草堂,他把草堂暂时交给一个姓吴的亲戚住。原先,杜甫住在草堂,他家西边的邻居是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妇人,老妇人因为穷困就经常来草堂打枣充饥。杜甫走后,姓吴的亲戚为了防止老妇人过来打枣,却筑起了一道篱笆。这一下,老妇人生活没着落了,就托人带口信给杜甫。杜甫听说后,就写了一首诗给姓吴的亲戚,其中有这样几句,“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意思是说,老妇人也是穷得没有办法才来打枣吃,如果不是因为“困穷”又怎么可能到这个样子呢?所以我原先是任她来打枣的。希望你也这样做。那么,在本节诗中,诗人称孩童为“盗贼”,也不过是一时气急的话,并不是真的说这些孩童是盗贼,也就应了诗中的一句话“不为困穷宁有此”。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当时因为战祸连连,人民已经是穷困不堪了,“路有冻死骨”是经常能看到的现象。正因为看到了这一点,也才有后面杜甫推己及人的高尚的政治理想。

  全班同学齐读第二节。

  学*第三节。

  (过渡语:茅草没了,屋破了,诗人这个时候最担心什么呢?(下雨)看看第三节,诗人杜甫正碰上了这样的遭遇。“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真是祸不单行啊!老师范读第三节。注意,“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这两句朗读的重音应该落在“云墨色”和“向昏黑”上)

  师:对的,这一夜诗人是彻夜未眠。为什么?睡不好。为什么睡不好?“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盖着旧被子,孩子又把旧被子踏破了,又怎么睡得好呢?我们现在生活都很幸福了,估计同学们可能没有这样的体会,我是有这样的体会的。被子如果时间盖长了,就会变得又硬又冰,睡觉就会睡不好,正因为这样,所以小孩子才把旧被子踏破了。由这两句诗,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诗人当时已经困穷到什么地步了。

  问:接下来我想提一个小问题:联系到我上面讲的安史之乱,你们想一想,这一节诗中所讲的“丧乱”是指什么?“长夜”这个词有没有双关的意思?(学生讨论,教师注意点评)

  师:“丧”在这里指的是家庭的不幸,“乱”在这里就是指的“安史之乱”,一个“安史之乱”不仅使唐朝由强盛走向了衰亡,而且给人民带了多大的痛苦,多大的不幸啊!多少人家破人亡,多少人流离失所,这样的长夜何时是一个尽头!所以这里的“长夜”不妨理解为既指眼前难眠的长夜,也指战乱的生活没有一个尽头。

  问:如果说,在第一节诗中,因为风吹破了茅草屋,诗人的心情是“忧”,是“着急”,是“痛惜”,在第二节诗中,诗人是“叹”,是“无奈”。那么,这节诗中诗人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也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或一个字来说说。(教师也说几个词,供学生选择。选择:惨、愁、苦、怜、悲,学生讨论,出示课件:忧伤)(忧伤、悲苦、凄苦等)

  全班齐读第三节。

  学*第四节。

  (过渡语: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这就是伟大的杜甫,这就是杜甫草堂流芳千古的原因。诗人又是怎样表达这份感情的呢?我们来欣赏最后一部分,请先读一读这一节)

  问:请仍然用四个字概括本节内容。(大庇天下、广厦万间、企盼广厦等)(出示课件:企盼广厦)

  师:“企盼广厦”是诗人的一个美好愿望。“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铮铮壮语,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怀。这让我想到了曾经在陕西流传的一首民歌,其中有这样两句:“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千百年来一直震撼着读者的心灵。这正如当代诗人郭沫若题成都杜甫草堂所说:

  (出示课件)“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请齐读这一节。

  四、结束讲授

  (过渡语:这首诗,我们已经一小节一小节地讲解完了,我们最后全班齐读一遍,整体感知一下诗人当时的情景和思想感情。在读的过程中,注意老师提醒的一些该重读的字词)

  总结:诗为事作,屋因人传,如今成都杜甫草堂花海灿烂,草堂的浣花溪边也是一排排*房鳞次栉比,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诗人追求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已得以实现。如果诗人在天有灵,我想他定会感到欣慰了。出示课件:

  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

  这是*参观杜甫草堂后题的一副对联。我们来一起读一读。

  最后给同学们布置一个练*。请试着把这首诗背下来,并完成课后练*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诗人创作背景,识记实词,理解诗歌内容及主题,背诵默写该诗。

  2、过程与方法:

  多读自赏自解,感悟诗意诗人心。体会本诗叙事和抒情结合法。

  (重难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诗人推己及人、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和崇高情怀。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创作背景:

  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来到了成都,在西郊浣花溪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栖身。诗创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当时安史之乱还未*定。

  二、杜甫:

  唐伟大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著有《杜工部集》,其代表作有“三吏”——《潼关吏》《新安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

  三、原文译文:

  1、原文: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译文:

  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卷走我屋上多层茅草。茅草飞渡过江水洒落江边,飞得高的挂在高高的树梢,飞得低的飘转沉到池塘水中。

  南村一群顽童欺负我人老无力,竟然狠心这样当面做偷窃的事。公然抱着茅草跑入竹林去。我喊得唇焦口干也喝止不住,回来后倚着手杖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黑云墨色一般,秋季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布被(已用)多年冰冷如铁板,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屋顶漏水,床上没有干的地方,雨淋茅屋好似麻线不断。自从战乱(多年)很少得到安眠,又湿又冷的长夜如何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宽敞的大屋千万间,庇护天下贫寒的士人都喜欢!风雨中不动安稳如大山。唉!什么时候人间才能耸现这么多的房屋,(到那时)即使唯我屋破受冻而死也心甘!

  注释:

  ⑴秋高:秋深。怒号(háo):大声吼叫。

  ⑵三重(chóng)茅:几层茅草。三,泛指多。

  ⑶挂罥(juàn):挂着,挂住。罥,挂。长(cháng):高。

  ⑷塘坳(ào):低洼积水的地方(即池塘)。塘,一作”堂“。坳,水边低地。

  ⑸忍能对面为盗贼: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忍能,忍心如此。对面,当面。为,做。

  ⑹入竹去:进入竹林。

  ⑺呼不得:喝止不住。

  ⑻俄顷(qǐng):不久,一会儿,顷刻之间。

  ⑼秋天漠漠向昏黑(古音念hè):指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

  ⑽布衾(qīn):布质的被子。衾,被子。

  ⑾娇儿恶卧踏里裂: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坏了。恶卧,睡相不好。裂,使动用法,使……裂。

  ⑿床头屋漏无干处:意思是,整个房子都没有干的地方了。屋漏,根据《辞源》释义,指房子西北角,古人在此开天窗,阳光便从此处照射进来。“床头屋漏”,泛指整个屋子。

  ⒀雨脚如麻:形容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雨脚,雨点。

  ⒁丧(sāng)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⒂沾湿:潮湿不干。何由彻:如何才能挨到天亮。彻,彻晓。

  ⒃安得:如何能得到。广厦(shà):宽敞的大屋。

  ⒄大庇(bì):全部遮盖、掩护起来。庇,遮盖,掩护。寒士:“士”原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处是泛指贫寒的士人们。俱:都。欢颜:喜笑颜开。

  ⒄呜呼:书面感叹词,表示叹息,相当于“唉”。

  ⒅突兀(wù):高耸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广厦。见(xiàn):通“现”,出现。

  ⒆庐:茅屋。亦:一作“意”。足:值得。

  四、诗内容:

  一段:秋风破屋,卷走茅草。

  二段:群童抱茅,诗人叹息。

  三段:屋漏床湿,彻夜难眠。

  四段:推己及人,忧国忧民。

  诗意:古诗明描述了茅屋遭受风卷雨淋的情景,实言战乱之堪苦。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宽广胸怀和崇高理想。

  诗色:

  1、语言鲜明,用词生动、准确。

  韵脚-号-茅-郊-梢-坳;动词-卷-飞渡-洒-挂罥-飘转

  2、描写、记叙、抒情有机结合。

  描写:文句似描写又宛如叙述(1-3段),末端抒发感怀(4段)。

  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五、知识拓展:

  1、通假字:见此屋--见同现,出现。

  2、古今义:

  三重茅—三,古义:概述,表示多数。今义:数词,表示确数。

  何由彻—彻,古义:到天亮。今义:彻底。

  安得广厦—安,古义:如何。今义:安全。

  向昏黑—向,古义:渐*。今义:方向。

  3、一词多义:“安得广厦”与“安如山”—安,疑问代词,如何;形容词,安稳。

  4、词类活用:

  踏里裂—裂,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破裂。

  风雨不动—名词作动词,风吹雨打

  教学过程:

  1、重视朗读,可能条件下可在网上下载或直接使用朗读课件作为教学欣赏。

  2、学*书注,读书必看注。

  3、强调重点,考察教情学情的知识点。

  4、看情况补拾拓展,因材施教,因实施教。

  部署作业:

  朗读并默写(重点名句),有能力的可以改编成一篇记叙文。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