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7.8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菁华3篇)

首页 / 教学反思 / | 教学反思

《用7.8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1

  “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一课对于学生学会(表内除法的)求商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节课我根据新课标精神,抓住教材实质,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根据低年级的学生的年龄特点:好奇心强,在学*新课前先进行开火车的口算练*,再通过创设学生喜欢的“六一”儿童节装扮教室的情境,调动起学生学*的热情,激起学*的欲望,将学生自然的引入了新课的学*。

  2、问题来源于学生,变接受式学*为自主探索式学*。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充分利用主题图,引导学生先整体地按一定顺序观察整幅图,说说图中小朋友们在干什么,让学生将自己置身于画面中,通过学生对主题图的观察发现,找出图中的三个有效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因为学生已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我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思路,形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技能。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体会求商的计算是解决问题的需要,用乘法口诀求商是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因此必须学好这部分知识,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最后放手让学生根据主题图另外2组信息,自由提出问题并解决,从而引出除数是7、8的除法,留出空白让学生独立计算“49÷7”、并点名说出求商时所用的口诀。引导学生归纳小结求商的方法:想乘法口诀,口诀缺几商是几。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自主提炼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经历了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概括计算方法,不但有利于学生将新知同化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之中,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对于书上提出的三个除法问题,我这节课不是由教师直接提出、罗列出来,而是由学生自己根据故事情境的信息提出来的,问题来自于学生,这样就变接受式学*为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究式学*。

  3、精心设计活动。练*中,我没有直接将课后练*题呆板、枯燥地罗列出来,而是设计成帮助动物宝宝们解决难题。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小兔子回家。

  (3)摘星星游戏:学生跟唱《小星星》,然后摘星星并问题。

  通过一个有连贯性的故事情节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和敢于向苦难挑战的勇气,并且培养了学生乐于帮助别人的精神,又使枯燥的计算变得活泼有趣,提高了学生练*的兴趣,同时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

  但是上完课后,我也感到一些不足:对于为什么能用乘法口诀求商突破不够,感觉上就是让学生模仿用口诀求商,而未能突出想乘算除,如49÷7应该先想几乘7等于49,因为七七四十九,所以商是7。具体方法是:先看除数,除数乘几等于被除数,就想几的口诀,口诀缺几商就是几,应该多让学生说想法。

《用7.8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2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是在学生学*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自主探索,体验数学魅力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发现数学信息,进而依据信息自己提出问题、生成问题,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提供给学生一个广阔的、自由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大胆尝试、探索,感受数学的趣味、品质,体验成功的喜悦。通过四人小组这种群体学*的讨论与交流,使得每位学生都从他人的发言中获得大量的启示和收益。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也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个性得到了充分的施展,思维的创造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从而使整个课堂教学生动、鲜活,充满生机,富有活力。

  二、练*形式多样化,生动有趣

  爱玩爱听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是他们的兴趣所在。练*中,我没有直接将课后练*题呆板、枯燥地罗列出来,而是将课后练*中的*题联系起来,设计成动物王国里的小动物有麻烦闯关游戏。创设情境:在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我首先出示的是猴子摘桃子图。告诉学生,猴子要想吃到桃子,只能爬梯子才可以上去。而且要把梯子上的算式做对了才可以爬上摘桃子吃。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进行比赛谁最快做完。猴子们的困难解决了,可小兔子的麻烦又来了。他们想到小河对面采磨菇,可是面前有条小河,要想过去,小兔必须算出河中每块石头上算式的商与自己身上的号码和河对岸蘑菇的号码一致时,它才能采到蘑菇。你们能帮帮它吗?通过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帮助小猴、小兔解决问题,使枯燥的计算变得活泼有趣,提高了学生的练*兴趣,同时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也让他们在快乐中完成了知识的检测。

《用7.8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3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是在学生学*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基础上进行教学。通过教学,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形成过程,进一步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来学*这个内容,学生并不会感到困难。

  所以,在教学时,我先是让学生将口诀补充完整,引导帮助学生复*7、8、9的乘法口诀。因为有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的知识基础,所以这个内容的教学我大胆放手,当做练*的提升来教学,并不完全按新课来授课。我先是出示情境图:三角形图与气球图,因为没有文字的描述,所以我充分利用主题图,引导学生先整体地按一定顺序观察整幅图,找出图中的三个有效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再列式计算。因为学生已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我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思路,形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技能。

  但是上完课后,我也感到一些不足:可能是因为一开始就没有当新课来授课,所以对于为什么能用乘法口诀求商突破不够,感觉上就是让学生模仿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而未能突出想乘算除,如45÷5应该先想几乘5等于45,因为五九四十五,所以商是9。具体方法是:先看除数,除数乘几等于被除数,就想几的口诀,口诀缺几商就是几,我没有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归纳方法。练*上也只是直接将课后练*题呆板、枯燥地罗列出来,如果能以故事情节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使枯燥的计算变得活泼有趣而富有挑战性,让他们在快乐中完成课后*题。同时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让学生体验到在乐中学,在学中乐,可能效果就会好得多。


《用7.8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阅读


《用7.8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1)

——《用7.8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菁华3篇)

《用7.8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1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要求学生掌握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正确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合作学*的能力。为了达到此教学目标,我在教学时没有按部就搬完全照教案去教学,而是根据本班情况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亲身体验,使他们感到自主、合作学*的重要性。现在就此部分的教学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由复*引出教学内容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开篇不仅很快就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使学生把学*当作一种乐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因此,我由复*相关内容很自然地进入了课题。如:我先让学生背诵7、8的乘法口诀,然后出一些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求积的口算题,让学生边口答结果边背出所用到的乘法口诀。通过以上的复*,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利用乘法口诀可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二、新授部分的教学采用了:由引到放的教学方法

  在新授部分,为了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我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主题图,同时要求学生说说图中出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用小黑板出示相关的内容,接着,让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通过以上的引导进入例1的教学—也就是第一个数学信息,为了让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方法,我先让学生找出应用题中的条件、问题,由问题的分析找到所需要的条件。使学生初步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同时,也让学生明白要求*均每行挂几面小旗,也就是求56里面有几个8,用除法计算,让学生熟练掌握包含除法的题型。怎样计算56÷8呢?学生先回忆前面学过的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即想乘算除。为了便于解答方法的学*,我教给学生一些通俗的语言,如:看着被除数背除数的乘法口诀。其次,通过改变条件的办法,让学生明白一句乘法口诀可以写两道除法算式。其余的两道题放手让学生自己解答,同时提出要求:边算边想用了哪句口诀。

  三、巩固部分:利用游戏活动进行训练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因此,在本节课的巩固训练中,我设计了一个送信件的游戏活动。此活动的设计不但巩固了所学内容,而且还活跃了课堂气氛。

  当然,这节课的教学已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改进。比如说:游戏活动时,课堂纪律有点乱。在送信过程中,收信人没及时发现送错的信。此环节中,如果按小组有顺序的送信,收信人就可以看清信件上的内容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其次,时间未掌握好,临*下课,还布置学生做练*;学生练*时,教师还在一旁催促。课堂小结匆匆结束。如果此环节不要进行,在游戏结束时进行本课小结,效果会更好些。

《用7.8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2

  “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一课对于学生学会(表内除法的)求商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节课我根据新课标精神,抓住教材实质,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根据低年级的学生的年龄特点:好奇心强,在学*新课前先进行开火车的口算练*,再通过创设学生喜欢的“六一”儿童节装扮教室的情境,调动起学生学*的热情,激起学*的欲望,将学生自然的引入了新课的学*。

  2、问题来源于学生,变接受式学*为自主探索式学*。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充分利用主题图,引导学生先整体地按一定顺序观察整幅图,说说图中小朋友们在干什么,让学生将自己置身于画面中,通过学生对主题图的观察发现,找出图中的三个有效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因为学生已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我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思路,形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技能。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体会求商的计算是解决问题的需要,用乘法口诀求商是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因此必须学好这部分知识,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最后放手让学生根据主题图另外2组信息,自由提出问题并解决,从而引出除数是7、8的除法,留出空白让学生独立计算“49÷7”、并点名说出求商时所用的口诀。引导学生归纳小结求商的方法:想乘法口诀,口诀缺几商是几。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自主提炼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经历了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概括计算方法,不但有利于学生将新知同化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之中,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对于书上提出的三个除法问题,我这节课不是由教师直接提出、罗列出来,而是由学生自己根据故事情境的信息提出来的,问题来自于学生,这样就变接受式学*为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究式学*。

  3、精心设计活动。练*中,我没有直接将课后练*题呆板、枯燥地罗列出来,而是设计成帮助动物宝宝们解决难题。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小兔子回家。

  (3)摘星星游戏:学生跟唱《小星星》,然后摘星星并问题。

  通过一个有连贯性的故事情节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和敢于向苦难挑战的勇气,并且培养了学生乐于帮助别人的精神,又使枯燥的计算变得活泼有趣,提高了学生练*的兴趣,同时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

  但是上完课后,我也感到一些不足:对于为什么能用乘法口诀求商突破不够,感觉上就是让学生模仿用口诀求商,而未能突出想乘算除,如49÷7应该先想几乘7等于49,因为七七四十九,所以商是7。具体方法是:先看除数,除数乘几等于被除数,就想几的口诀,口诀缺几商就是几,应该多让学生说想法。

《用7.8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3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是在学生学*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基础上进行教学。通过教学,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形成过程,进一步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来学*这个内容,学生并不会感到困难。

  所以,在教学时,我先是让学生将口诀补充完整,引导帮助学生复*7、8、9的乘法口诀。因为有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的知识基础,所以这个内容的教学我大胆放手,当做练*的提升来教学,并不完全按新课来授课。我先是出示情境图:三角形图与气球图,因为没有文字的描述,所以我充分利用主题图,引导学生先整体地按一定顺序观察整幅图,找出图中的三个有效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再列式计算。因为学生已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我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思路,形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技能。

  但是上完课后,我也感到一些不足:可能是因为一开始就没有当新课来授课,所以对于为什么能用乘法口诀求商突破不够,感觉上就是让学生模仿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而未能突出想乘算除,如45÷5应该先想几乘5等于45,因为五九四十五,所以商是9。具体方法是:先看除数,除数乘几等于被除数,就想几的口诀,口诀缺几商就是几,我没有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归纳方法。练*上也只是直接将课后练*题呆板、枯燥地罗列出来,如果能以故事情节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使枯燥的计算变得活泼有趣而富有挑战性,让他们在快乐中完成课后*题。同时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让学生体验到在乐中学,在学中乐,可能效果就会好得多。


《用7.8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2)

——《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菁华3篇)

《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1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这节课,是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由于这是学生首次接触除法计算,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求商的方法,我对本节课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生动的故事比枯燥的数学题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因此,在新课伊始,我为学生展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并把它编成了一个小故事:今天猴妈妈从树上摘了12个又大又甜的桃子,兴高采烈地回到家,3只猴宝宝都特别想吃,大家你争我抢,谁都不肯让,猴妈妈见到这一情况,左右为难。你们能帮猴妈妈分分这些桃子吗?学生听到故事时,都特别兴奋,精神都高度集中了起来。

  2、探索“求商”方法:学生听到问题后,好奇心促使他们很快地进行思考,有的学生在练*本上画桃子来分,有的学生用小棒在桌面上分,还有的学生试图用连减的方法计算出来。在得到结果之后,很多学生都迫不及待地将手举起来,想要将自己的方法分享给大家。在学生相互交流之后,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猴妈妈分桃子的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以及为什么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原因,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探索出“求商方法”。

  3、多样化*题训练:低年级的学生需要有不断地新奇的事物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设计*题时,我设计了多种不同形式的题目,如:“计算速度大比拼”,“谁答对了就把礼物送给谁”,“争做送信小行家”……学生看到这些有竞争性的*题,个个都兴趣高涨,积极的举手回答,唯恐自己落在他人的后面。

  通过今天这节课,学生既学会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也增强了学*数学的信心。而我也从中学到了,数学教学一定要多花费心思,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使数学课堂不再枯燥,充满活力。

  注重从多角度让学生通过比较来认识“*均分”的含义这是认识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不要片面、单一地看问题。如课的'开始,让学生分梨,学生都十分一致的进行了*均分,没有出现不是*均分的情况。每份分的不是同样多,就是没有*均分,这也是现实生活中常有的情况,这一设计让学生认识*均分的同时,也用不*均分来对比学*,对了解这一概念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我在处理这一环节时没有充分体现这一点,当引出*均分之后,我没有好好利用分梨这一教学资源,就这样进行下一个环节了。其实可以再次回到开始,问问除了每份2只,还有其他的分法吗?其他的分法是*均分吗?这样就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均分的含义了。

《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2

  本节课是学生首次接触的除法计算,重点是用口诀求商的方法,难点是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通过动手分一分,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经历求商的探索过程,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感受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性以及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灵活性。在教学时,我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了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创设与学生生活贴*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低年级的学生都喜欢听故事,上课初,我则创设情境“孙悟空大闹天宫后回到花果山”后分果子的故事情境,将学生自然的引入了新课的学*。同学们在根据故事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

  二、在教学例题1时,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先让学生借助小棒,设计了“分、写、说”这三点具体的活动要求,鼓励学生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分的过程:再让学生展示算法,用连减、连加,乘法口诀三种方式解决猴子分桃的问题;最后让学生比较用哪种方法最好,学生选择了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优化算法,点出课题,进行小结。

  三、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是他们的兴趣所在,课堂中通过“开小火车”等游戏,激发学生的学*热情。巩固练*时,设置有针对性的练*题,让学生多动手、勤动嘴,在练*中不断总结、进而达到熟练使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目标。

  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也是今后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1、关注学情。明确讲解新知识之前,学生的知识生长点和具备知识,了解本班学生特点,感兴趣话题等;还要明确课中,本节课要求学生学会什么,对于学生不具备的知识,如何弥补,怎样帮助学生达到学*目标,对学情的把握至关要! 姚校长生动形象的“汽车如何从弯道驶进高速路口”的比喻,更让我深深的明白:依据课标制定出教学重点后,只有明确学情,方能突破难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数学老师,教两个班,每个班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学情也各不相同,对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帮助,方能帮助学生学有所获。

  2、“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数学教学更要关注对学生学*方法的细节性指导。教师要做到“眼中时时刻刻有学生”,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多蹲下来理解、认识自己的孩子,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特别是对于学困生,我们大多数人认为很简单的知识对于他们来说可能仍然是难点,课堂中要更多的关注他们,教会他们最基本的思考做题方法。如:在教学12÷3=?用乘法口诀计算时,如何引导学生从乘法口诀表中快速的提炼出“三四十二”这句口诀,就需要做更加细致的方法性指导。学生在掌握方法之后,通过反复的练*,自我总结、提升,最后达到能熟练计算。

  3、教学语言不但要简练,也要有激情,富有感染力。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差,这就要求教师“修炼自己”,用必要的表情、动作语言来吸引学生,增加学生课堂的活跃度,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4、重视对学生做题*惯的培养。低年级正是*惯养成的关键期,要在日常教学中帮助形成规则意识。做完题之后养成检查,同桌互对,会的教不会的,优秀生帮助后进生,并鼓励优等生,不断挑战自我,探索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总之,本节课需要改进的还有很多地方,也发自内心的感谢各位数学老师百忙中抽空来听课,以及课后认真、细致的指导,使我明确了教学中需要努力的方向。今后我会不断的学*、反思、总结,争取使自己尽快的成长,力争使每一节课更加的扎实、有效!

《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3

  第十三周到第十五周,我校进行了“高效课堂”教研活动,每人授课一节,我的课题是“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本节课是学生首次接触的除法计算。重点是用口诀求商的方法,通过计算使孩子感受到用乘法口诀解决除法的简便性以及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灵活性。

  优点:

  1、我想到现在的孩子小,有时起床都要家长督促甚至还有迟到现象,我想让孩子从思想上意识到要早睡早起养成好的作息*惯,所以我就这样创设情境:熊猫贝贝是一个特别勤快的孩子,他每天早睡早起,从来没有迟到过,就连星期天他也不睡懒觉。这不,一大早,他就来到店里给妈妈帮忙。瞧,他正忙着给顾客介绍玩具的价格呢!从而引出投影情境图。这里的玩具可真不少啊!你能帮小熊介绍一下这些玩具的价格吗?让学生从图中找出数学信息,并指名完整地介绍玩具。此环节通过教参,是让学生自己根据给出的数学信息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想:孩子们在前面的基础上已经会提加法、减法问题和乘法问题,个别能提除法,肯定能提出好多,如果那样肯定要用好长时间,不如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你能帮顾客解决第一个问题吗:10元钱能买几个皮球?我把柜台里面的看出小熊贝贝,另一只小熊当成顾客,这样就比较自然了。

  2、让学生探索“求商的方法”。首先,根据列出的算式,孩子们凭着感觉很快算出了得数,10÷2=5(个)。先别急着说答案,先想想你是怎样算出来的?用自己的方法来验证结果对不对。(可以数一数、画一画、圈一圈,也可以说说想法。)孩子们很快动手,用10个圆圈代替10元钱,俩个圈一起,共圈了5圈,有的还在上面写上2元,下面写上1个,数一数共5个。还有的是:一个皮球2元,2个4元,3个6元,4个8元,5个正好10元。还有个别孩子写了乘法口诀。我让画的好的到黑板上用老师准备好的磁扣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他们画的一目了然,很清楚明白。让孩子当小老师讲讲自己的想法,从而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探讨过程中,我问他们喜欢哪种方法,多数孩子喜欢画图的方法,因为一看就知道买了几个,很清楚。有一个孩子说喜欢乘法口诀,因为算得很快。我因势利导,问其他孩子如果100元钱,你要画100个圈才行,要是更多呢,你还能画图吗,从而达成一致,用口诀算商简便。突出了重点。此过程,体现了孩子是学*的主人,

  3、在制作课件上我也注意了孩子的爱好和兴趣。除了前面的熊猫玩具店图外,课件尽量做的颜色亮丽些,突出主题,练*中红红的苹果,鲜红亮丽的手套,更让孩子们感兴趣的是练*中的建房子每块砖上有一个算式,计算正确你就是合格的建筑师。学生带着高度的热情和参与度,每答对一个,就垒砌一块砖,最后建起了一座结实的房子图。“你真棒!”“你的声音真洪亮!”“你回答的真完整!”激励着孩子们学*的热情,树立着学*数学的`自信心。

  注意了练*的由易到难,以及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且增加了练*的密度。

  不足之处:

  1、在授新过程中,孩子们很快列出算式后,我说,我们知道*均分就可以用除法,这里没出现*均分,你怎么也用除法呢?一个孩子说的很好,他说,都是2元买一个皮球,都是一样多,说明就是*均分了,所以用除法。我总结道:每2元就能买一个皮球,10元里面有几个2元,就能买几个球,于是板书:10里面有几个2?此过程,我最好再多叫两名学生说一说,老师最好再总结:像这样的除法是除法的另一种形式,包含除。我想是不是这样做效果会更好些?

  2、语言上还欠锤炼。有的环节语出后欠精确,以后还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向他人学*,使语言更具感染力。

  3、探索过程还需要再“放”开手,让孩子能充分的在动手过程自己悟出其中的道理。


《用7.8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3)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菁华3篇)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1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创设情境,谈话:你们喜欢听孙悟空的故事吗?(课件出示)孙悟空大闹天宫回到花果山,带回了一些鲜美的桃子。小猴子看到了都想吃。孙悟空想:“糟了,桃子不够分,怎么办?”它灵机一动说:“我考大家一个问题,谁回答对了,就把桃子奖励给它吃吧!有12个桃子,如果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呢?”

  二、探索算法

  1、独立思考,合作探索。

  师:小猴子怎么想也想不出来。小朋友,用你们学过的知识帮帮它们吧!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12÷3=□(只)。

  你是怎么计算出12÷3的?能给小猴子说一说吗?

  学生可借助摆小棒、独立观察、想算理等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接着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各自的想法。比一比,哪一组帮小猴子想的方法最多。

  2、交流汇报算法。

  3、尝试运用,多种选优。

  小猴子从小朋友这里得到了这么多好办法,解决了孙悟空的问题,高兴坏了。有一只小猴子特别可爱,它决定也考考孙悟空。它说:“孙大圣,有12个桃,如果*均分给四只小猴,有本事你也算一算每只小猴能分几个?”

  师:谁知孙悟空马上就计算出结果。小朋友们猜猜,孙悟空用哪种方法算的这么快呢!

  学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小结

  师:同学们用了这么多的方法学会计算除法算式。那么,在众多的方法中,你们最喜欢用哪种方法呢?

  师:说说应用乘法口诀求商,最关键看什么?

  师小结:计算除法时,通过看除数想口诀的方法计算起来比较简便。今天,我们大家学*的就是:“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板书课题)

  四、拓展知识发散思维

  师:孙悟空夸我们班的同学真聪明。现在它想把一道最难的问题留给我们班的四人小组一起合作,共同解决。大家有没有信心?

  师:猴妈妈有16个桃子,想*均分给一些小猴子。你们猜一猜猴妈妈最多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在小组内摆小棒,并说说你的想法。

  全班交流,汇报。

  五、巩固反馈深化新知

  1、师:看到你们这么聪明,小气球也想来我们班作客。它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问题。

  教师出示书第25页第1题的图。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谁来解释一下表示的意思?

  让学生独立填写在书上,自己说说怎么想出得数的?

  2、送信游戏。(课前根据班级学生人数,按书第25页第3题准备卡片,使全班学生都参与送信。)

  师:蔬菜娃娃很着急,朋友们寄给它们的信,它们都没收到。你们能当回邮递员,又快又对地把这些信送出去吗?

  通过检查,及时反馈。并请个别学生说说是应用了哪句口诀求商的。

  六、课堂总结

  说一说,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小结】

  引导学生在一系列的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议一议的活动中,从具体问题向抽象算理进行了深入探究,并呈现出算法的多样化。最后通过比较让学生悟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法最简便,促进学生对算法的掌握理解,沟通了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教学,既发展了学生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每一句6的乘法口诀的好处,初步熟记6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2.透过观察、分析6的乘法口诀,初步培养学生发现简单规律的潜力。

  3.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乘法口诀构成的过程。能透过合作、交流编制乘法口诀,且能利用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透过编制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新知识,并养成合作、交流的学**惯。

  教学重点:理解6的乘法口诀的好处及在交流、合作中整理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对口诀的记忆;在解答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

  课前准备:口算题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1.课前留用六块三角形拼图的作业,展示作品。其中,有六人贴的是小鱼。这天,我们就来学*《6的乘法口诀》

  二、编写口诀:

  1.贴黑板上,一幅图是几块三角形?二副图呢?……六幅呢?将结果填在书上格子里。

  2.说一说你是怎样填的。

  3.一格表示一个6,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2格表示多少?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3格、6格呢?在书上写算式。

  4.看着算式编口诀,写书上。

  三、记忆口诀

  1.仔细观察6的乘法口诀,你发现了什么?

  (1)乘法算式中的两个因数是口诀前2个数,积是最后一个数。

  (2)两个因数,小的在前面。

  (3)口诀从“一六”开始,第一个数字每次增加1。

  (4)提问:为什么会相差6?相邻两句口诀得数相差几?

  2.读一读6的乘法口诀,并记一记。

  3.师生问答,同桌问答。(对口令游戏)

  四、巩固提高

  1.书上做一做,练*题十四。

  2.数蚂蚁游戏。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与意义,理解并熟记6的乘法口诀,会用6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培养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初步学会用类推学*新知识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合作参与的意识,渗透函数、对应思想,感受探索的乐趣。

  【目标解析】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和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因此可放手让学生结合表格中的数据自主探究计算方法和编制6的乘法口诀,加深对每句乘法口诀的理解,以便更好地掌握6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形成抽象的数学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编制并熟记6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6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复*巩固,以旧引新

  1.复*1~5的乘法口诀。

  (1)背诵1~5的乘法口诀。

  (2)根据一句口诀说出两道算式。

  (3)用乘法口诀计算。

  2×5= 3×2= 4×1= 1×1=

  4×4= 5×3= 2×4= 5×5=

  参考答案:(1)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2)3×5=15、5×3=15,2×4=8、4×2=8;(3)10,6,4,1,16,15,8,25。

  2.揭示课题。

  学*了1~5的乘法口诀,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6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鉴于学生前几课时已经学*了1~5的乘法口诀,本节课从复*已学的乘法口诀入手,不仅巩固了已学的知识,体会了乘法口诀的实用价值,也为学*、编制6的乘法口诀做好了铺垫。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探究规律。

  (1)创设情境:课件出示例6实物图。

  (2)获取信息:一共有6个豆荚,每个豆荚里有6颗豆子。

  (3)出示表格:

  豆荚个数

  1

  2

  3

  4

  5

  6

  豆子颗数

  同桌合作交流,根据实物图填写表格。

  (4)汇报交流,发现规律:1的下面为什么填6?表示什么?2的下面为什么填12?表示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2.编制口诀。

  根据以上表格,你能列出算式并编出口诀吗?

  学生小组合作,列算式、编口诀。

  汇报整理,教师板书。

  1×6=6 一六得六 6×1=6

  2×6=12 二六得十二 6×2=12

  3×6=18 三六十八 6×3=18

  4×6=24 四六二十四 6×4=24

  5×6=30 五六三十 6×5=30

  6×6=36 六六三十六

  集体诵读,深化理解。

  3.识记口诀。

  (1)比较思考:观察6的乘法口诀,你发现了什么?

  (2)先自由背诵口诀,再同桌互背。

  (3)开火车背、指名背、全班背。

  (4)对口诀。

  (三)巩固练*,深化理解。

  1.基本练*。

  (1)教材第61页练*十三第1题。

  先独立计算,再比较每组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巩固记忆6的乘法口诀。

  (2)教材第60页“做一做”第1题。

  (3)教材第61页练*十三第2题。

  以摘苹果的游戏形式,运用6的乘法口诀求积。

  2.综合练*。

  (1)教材第60页“做一做”第2题。

  用6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教材第61页练*十三第3题。

  综合运用“乘加、乘减和1~6的乘法口诀”的知识进行计算。

  (3)教材第61页练*十三第5题。

  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先列算式再计算,然后根据结果填空。

  【设计意图】练*设计层层深入,使学生进一步巩固1~6的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地解决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

  (四)畅谈收获,全课总结

  1.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了什么?你还想学*什么?

  2.全班齐背1~6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谈收获让学生享受学*成功的快乐,同时为下一单元的学*埋下伏笔。全班齐背1~6的乘法口诀,感受乘法口诀朗朗上口的韵律美,培养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情感。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