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教学反思 (菁华3篇)

首页 / 教学反思 / | 教学反思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1

  人们都说高考语文的成败在于作文,可见,作文教学在高三师生心目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越到高三,笔者越是尴尬地发现,要找到一篇鲜活灵动的作文是很难的。学生作文中的话似乎是自己说的,又似乎不是自己说的。当学生拿起笔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教师讲的条条框框,带着这些规矩写作文如同带着脚镣跳舞,那是何其难呀!要想让学生轻松又愉悦地完成一篇作文,笔者觉得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分析学情,找出原因

  如果一切不从实际出发,就等于在做无用功,就会事倍功半。所以在教学之前我们应分析学情。

  1、现在的高中生,大部分生活风*浪静,安安稳稳,他们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除了学*以外的一切家长早已帮着处理好了。这样,导致现代高中生缺乏对生活中酸甜苦辣的品味,从而缺失了对生活的感悟。

  2、他们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大喜大悲,写起作文来就觉得无从下手。但是,作文课上教师又催促着写出一篇美文,学生不得不按教师讲的一些条条框框来编出一篇文章。比如,一篇作文写自己在参加奥林匹克竞赛前得知爷爷病危,另一篇作文写高考前奶奶病危了,经过“心灵的选择”,前者选择了竞赛,后者选择了放弃高考,陪奶奶度过了危险的时光。这两篇作文构思相*,但通过调查得知,这两篇作文都是虚构的,都是被教师逼出来的。

  3、学生都觉得上了高三后,花时间去读书、看报、听新闻,简直是太浪费时间了。即使是关注一些社会新闻,自己的语文成绩也不会有太大的提高,尤其是理科生,他们宁愿整天埋头在成堆的数理化作业中,两耳不闻窗外事。长期以来,他们不知道,很多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的社会热点就与他们擦肩而过了。不了解社会新闻,就不会去更加深入地思考新闻事件背后隐藏的道理,这样他们的思考能力就会大打折扣,文章立意不深刻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正确引导,走出困境

  立足学情,正确引导,是做教师的正确选择。针对上文提到的几点分析,笔者认为在教学作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用心体会的*惯。比如,让学生回家后观察一下父母的头发有没有变白,如果父母的白发又添了些许,那么这些白发中包含着父母多少的爱与呵护,他们又能体会其中多少的爱意,应该为父母做些什么。再如,观察*凡又微不足道的事物,通过对这些事物的观察能联想到什么。一名学生在观察了树桩后写道:“阳光照在树桩上温暖了年轮,让它们软绵绵地洇开;河水流淌在树桩边,陶醉了年轮,让它们跳跃着荡漾;离人分别在灞桥边,凄苦了年轮,让它们缓缓地徘徊。”这样精美的文字,必然出自个人独特的视觉和独特感悟,没有人云亦云的痕迹,没有普世的大道理,写得自信而有创意。显然他是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发现了生活中的美。笔者想,通过长期的培养与训练,学生就会形成善于发现美的*惯,有了这样的*惯,即使自己的生活多么*淡,他们也会用心去体味生活。

  2、天才不是被逼出来的。在条条框框的束缚下,是不会产生天才的。所以,教师首先不能逼学生写作文,而应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引导出他们的写作灵感。叶圣陶先生说过:“每个人从天性上、从生活的实际上,有必要把自己的观察、经验、理想、情绪等宣示给人们知道,而且希望愈广愈好。”只有学生把作文当做自己的需求,才能在作文中感受到快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兴趣激发是问题的关键。

  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写作文就是给自己的心灵打开一扇窗户,向别人展示自己心灵花园的景色。别人的感受如何,取决于窗户内的景象是不是美丽的,是不是独特的。

  3、让学生养成读书、看报、听新闻的*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关心”谁都会说,但能做到的学生极少。其实,首先最简单的是积累课内素材,多读多思考,读通了,领会了,便成为作文例证的金库。像苏轼的《石钟山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韩愈的《师说》等,本身就是在说理,既是好文,又是好例。其次就是积累名言佳句,记多了也领会了,就可以自然地运用到作文中。例如20xx年高考全国卷,有一位考生在作文中运用了两位名人的句子,即康德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仰望终生,一是我们头顶上璀璨的星空,二是人们心中高尚的道德律。”星空因圣洁令人瞻仰,而内心的道德、心底的诚信更因其可贵、崇高,令人恪守终生,不敢逾越。他还引用了三毛的话:“每人心里一亩田,种桃种李种春风,春花开尽春又来。”让我们的心中种上诚信之花吧,呼唤诚信,从心开始,开得心莲朵朵,收获沁脾芬芳。看,能引用上几句名言佳句,文章马上会增色不少。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多读多记的*惯。

  如果每位教师都了解学生的情况,从实际出发,正确引导学生热爱作文,学生作文能力肯定会更上一层楼。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2

  一、对教学课标的要求分析,基本能够实现课前的预期设想

  1、课标方面,基本使学生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中的两次重要的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这两次战役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2、学生基本弄懂了东汉*从分裂到局部出现统一的历史。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各派军阀割据混战的必然结果,三国鼎立的形成,在*形成了三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局面,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事件发展关系,体现了知识的延续性,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教学中涉及到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知识结构呈开放性,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

  二、对学生的学情分析基本符合

  1、很多学生看过小说《三国演义》或电视剧《三国演义》,对三国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故事情节比较熟悉,很容易进入历史情境;同时,学生在小学语文课中学过“赤壁之战”这篇课文,对赤壁之战的有关事件和人物也有一定的认识和评价。

  2、七年级的学生在智力方面,形象思维仍然起着重要作用,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虽然已经显著地发展起来,但是他们认识能力水*还不高,仍然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学生很容易带着有色眼睛去看待历史,就很难客观地去评价历史。我们教育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去评价历史事件,这样的评价才是比较客观的。

  3、七年级学生对历史知识具有简单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同时在学*历史的时候比较活跃、好奇心比较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些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为完成本课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情基础。通过设计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给他们创造自我表现机会,激发学生学*历史的兴趣,实施探究式、合作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在学*过程中形成合作学*、自主学*的好*惯,促进学生学*历史能力的提高。

  三、存在问题

  1、学生还不能准确分析。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缺乏提高学生通过分析历史现象,得出事件本质的能力。

  2、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概况能力较差。

  3、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看它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在这点上学生很难理解。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3

  本课教学内容分为: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三大部分,加之本节课涉及到的人物较多,我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整合为:战争篇、鼎立篇、人物篇三部分。在战争篇中首先让学生结合探究自主学*,然后通过两次战争表格来检测学生预学效果,通过曹操在两次战争中的不同结果,引导学生谈论、分析曹操胜败的原因,并谈出自己的感悟,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鼎立篇中学生自主学*后,各小组三名同学合作完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示意图,并让一、三、五组同学分别代表魏、蜀、吴三国,由一名同学代表本组阐述本国经济。在人物篇中我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通过展示诸葛亮城图片,让学生聆听诸葛亮事迹,关于曹操,我通过真假曹操的辩论,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人物的评价。

  总之,在本节课中学生积极投入,思维活跃,效果较好,但是学生讨论、分析问题的深度不够,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阅读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1)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 (菁华3篇)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1

  一、对教学课标的要求分析,基本能够实现课前的预期设想

  1、课标方面,基本使学生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中的两次重要的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这两次战役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2、学生基本弄懂了东汉*从分裂到局部出现统一的历史。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各派军阀割据混战的必然结果,三国鼎立的形成,在*形成了三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局面,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事件发展关系,体现了知识的延续性,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教学中涉及到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知识结构呈开放性,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

  二、对学生的学情分析基本符合

  1、很多学生看过小说《三国演义》或电视剧《三国演义》,对三国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故事情节比较熟悉,很容易进入历史情境;同时,学生在小学语文课中学过“赤壁之战”这篇课文,对赤壁之战的有关事件和人物也有一定的认识和评价。

  2、七年级的学生在智力方面,形象思维仍然起着重要作用,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虽然已经显著地发展起来,但是他们认识能力水*还不高,仍然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学生很容易带着有色眼睛去看待历史,就很难客观地去评价历史。我们教育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去评价历史事件,这样的评价才是比较客观的。

  3、七年级学生对历史知识具有简单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同时在学*历史的时候比较活跃、好奇心比较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些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为完成本课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情基础。通过设计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给他们创造自我表现机会,激发学生学*历史的兴趣,实施探究式、合作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在学*过程中形成合作学*、自主学*的好*惯,促进学生学*历史能力的提高。

  三、存在问题

  1、学生还不能准确分析。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缺乏提高学生通过分析历史现象,得出事件本质的能力。

  2、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概况能力较差。

  3、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看它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在这点上学生很难理解。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2

  因为考虑到学生对三国演义的故事比较熟悉,随便一个学生都能说出一二个三国时期的人物或者故事、成语,学生学起来会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他们参与课堂学*的力度会比较大,能较好地体现新课标的特点。授课时,我遵循的是让学生动起来的原则,设计了讲故事、小组讨论、分组比赛复述故事。上完课之后,我体会到有以下几点值得改进:

  (1)由于时间比较紧,备课不够充分,因此对一些比较有趣的故事没有进行进行太多的展开介绍,只是一带而过。对于《三国演义》里面的人物和故事,应该引导学生多讲,充分体现学生参与的力度,调动学生的气氛。

  (2)在学生讨论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时,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更深入些。

  (3)最后在课堂小结时,不应该帮学生归纳,而应该让学生作一个总结性归纳,让他们谈谈通过学*这一课,可以学到什么,有何启发,以进一步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好。

  通过这节课,我发现了很多我关于教学方面的不足,特别是对新课标的认识的不足,以后我肯定会更加的努力研究教学,争取进步,弥补不足。反思让我看到自己的优点,有了进步的'信心,但也看到了自己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找到改进的方向。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3

  爱因斯坦曾说:要懂得“在别人视为*常中发现问题,在别人不觉得是问题中看出重要问题”,南宋心学创始人陆九渊也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这两位都说出了学*贵在有“问题意识”。“问”反映学*者对学*对象的投入,思考和思维空间的程度,问得越尖锐,越能反映学生的理解和体验,越能体现学生的阅读质量,而“问题式教学法”是最善于形成学生之间对话的一种途径。问题起于疑,解于问和答、终于获,在我个人看来,我认为教学中的“问”包括学生的自问、学生间的互问、以及师生之间的互问。

  不过“问题式教学”说起来容易,但要真正的去把握还真有不小的难度,尤其对于我们这些新老师而言,一不小心问题式教学法就会“扭曲”成为“枯燥式”教学法。所以在问题式教学法的实践上我们有必要多加练*,并且将一些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下面,我就套用前辈们关于问题式教学的几点要求,以《戊戌变法》这节课为案例,讲讲我在进行问题式教学中所得到的一些感悟和发思。

  1、适宜的广度

  在进行问题式教学时,经常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问题范围太广,每一个知识点老师似乎都有提问,这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学生难以抓住重点。所以在进行《戊戌变法》这节课教学的时候,我尽量避免“蜻蜓点水”的方式,重点抓住四个问题:

  一、什么是维新思想;

  二、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三、维新变法的内容和实质;

  四、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评价。

  2、合理的深度

  其实说实话,学生还是很害怕被提问的,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教师在以往提问时没有注意问题的深度,导致学生形成了这种恐惧心理。那么在问题式教学中,我们除了注意广度问题外,还要注意深度问题。提问不能不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必须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还有学生的接受程度来设计问题。所以在《戊戌变法》这节课的设计上,围绕对变法维新的理解,我主要还是采取一些比较通俗易懂的方式,或者称之为生活化、口语化的问题方式。比如在讲解维新变法内容的实质时,我就设计了这样的问题:“面对这些改革内容,哪些人会比较激动,这些人中哪些人是因为兴奋而激动,哪些人又是因为愤怒而激动?”这个问题方式对学生来说比较亲和,同时问题深度也充分照顾到了大部分学生,难度较为合理。

  3、适中的密度

  我个人认为,问题式教学方法确实可以丰富课堂教学,但切忌把它作为唯一的教学方式,不然的话就会由原来的“满堂灌”变成“满堂问”,最终耗尽学生学*历史的热情与冲动。所以,在进行问题式教学时,一定要注意提问的密度,也就是时间间隔,要给学生一定的缓冲时间。那么在进行《戊戌变法》这一课教学时,由于按要求必须整堂课都体现问题式教学方法,所以适中的密度就更显得尤为重要了。

  4、渐进的梯度(注意对学生的引导)

  提问一定要有梯度性,要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否则学生思维难以跟上,整堂课便会很沉闷,不是学生不愿意回答,而是老师抛出的问题实在难以“接招”。这一方面的意思,也就是要加强老师对学生的引导。那么进行这一节课的教学上,我有特别注意这个问题,在提问之前,我都会先给学生出示一份资料,然后在资料基础上,先提一个较为浅层、表象的问题,之后再逐渐深入到问题的本质,一步步引导学生做出解释。

  5、力求“学生提问——老师引导——学生解答”的完美模式

  我个人认为,既然是问题式教学,那么就更应该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切忌一味遵循“老师提问——老师引导——学生回答——老师总结”的模式,完美的问题教学模式应该是在老师提供材料或情境,学生提出疑问、不解的基础上推进产生的,大致模式应该是这样的“学生提问——老师引导——学生解答”。

  所以为了力求达到这一完美模式,我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这么一个环节。即在讲述完变法内容和实质后,我给学生提供了一组材料,这组材料主要是光绪帝在变法早期的4道诏令。学生看完这四道诏令,必然是“满肚子疑惑”,他们会问诸如“光绪帝为什么要发这四道不利于维新派的诏令呢?”、“光绪帝脑子是不是进水了”等问题。学生举手提问的那一刹那,我想我的“阴谋”也就达到了。

  那么总结这节课,其中也有许多的不足之处,例如:

  1、生成式教学难觅踪迹,整节课似乎都是按照我预先设计的路线前进,我没有任何疏漏,学生也无任何“越矩”行为。这种课看起来成功,可是却掩盖着诸多的问题。生成式不足,只能意味着纵然有思维的火花,那也只是短暂的瞬间,难以生成思维的火焰。所以在减少预设、增强生成方面,自身还需要多加努力才行;

  2、对学生的引导仍显得比较局促,不够*和淡定,同时在问题的梯度上也不够明确,有待改进;

  3、另外一个比较遗憾的是,板书方面虽然有课件和粉笔板书两者配合,但在双方的结合上却出现了脱钩,整体感不够强。希望这些方面自己以后都能够逐步改进,渐趋完善。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2)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5)份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 1

  人们都说高考语文的成败在于作文,可见,作文教学在高三师生心目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越到高三,笔者越是尴尬地发现,要找到一篇鲜活灵动的作文是很难的。学生作文中的话似乎是自己说的,又似乎不是自己说的。当学生拿起笔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教师讲的条条框框,带着这些规矩写作文如同带着脚镣跳舞,那是何其难呀!要想让学生轻松又愉悦地完成一篇作文,笔者觉得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分析学情,找出原因

  如果一切不从实际出发,就等于在做无用功,就会事倍功半。所以在教学之前我们应分析学情。

  1、现在的高中生,大部分生活风*浪静,安安稳稳,他们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除了学*以外的一切家长早已帮着处理好了。这样,导致现代高中生缺乏对生活中酸甜苦辣的品味,从而缺失了对生活的感悟。

  2、他们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大喜大悲,写起作文来就觉得无从下手。但是,作文课上教师又催促着写出一篇美文,学生不得不按教师讲的一些条条框框来编出一篇文章。比如,一篇作文写自己在参加奥林匹克竞赛前得知爷爷病危,另一篇作文写高考前奶奶病危了,经过“心灵的选择”,前者选择了竞赛,后者选择了放弃高考,陪奶奶度过了危险的时光。这两篇作文构思相*,但通过调查得知,这两篇作文都是虚构的,都是被教师逼出来的。

  3、学生都觉得上了高三后,花时间去读书、看报、听新闻,简直是太浪费时间了。即使是关注一些社会新闻,自己的语文成绩也不会有太大的提高,尤其是理科生,他们宁愿整天埋头在成堆的数理化作业中,两耳不闻窗外事。长期以来,他们不知道,很多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的社会热点就与他们擦肩而过了。不了解社会新闻,就不会去更加深入地思考新闻事件背后隐藏的道理,这样他们的思考能力就会大打折扣,文章立意不深刻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正确引导,走出困境

  立足学情,正确引导,是做教师的正确选择。针对上文提到的几点分析,笔者认为在教学作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用心体会的*惯。比如,让学生回家后观察一下父母的头发有没有变白,如果父母的.白发又添了些许,那么这些白发中包含着父母多少的爱与呵护,他们又能体会其中多少的爱意,应该为父母做些什么。再如,观察*凡又微不足道的事物,通过对这些事物的观察能联想到什么。一名学生在观察了树桩后写道:“阳光照在树桩上温暖了年轮,让它们软绵绵地洇开;河水流淌在树桩边,陶醉了年轮,让它们跳跃着荡漾;离人分别在灞桥边,凄苦了年轮,让它们缓缓地徘徊。”这样精美的文字,必然出自个人独特的视觉和独特感悟,没有人云亦云的痕迹,没有普世的大道理,写得自信而有创意。显然他是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发现了生活中的美。笔者想,通过长期的培养与训练,学生就会形成善于发现美的*惯,有了这样的*惯,即使自己的生活多么*淡,他们也会用心去体味生活。

  2、天才不是被逼出来的。在条条框框的束缚下,是不会产生天才的。所以,教师首先不能逼学生写作文,而应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引导出他们的写作灵感。叶圣陶先生说过:“每个人从天性上、从生活的实际上,有必要把自己的观察、经验、理想、情绪等宣示给人们知道,而且希望愈广愈好。”只有学生把作文当做自己的需求,才能在作文中感受到快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兴趣激发是问题的关键。

  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写作文就是给自己的心灵打开一扇窗户,向别人展示自己心灵花园的景色。别人的感受如何,取决于窗户内的景象是不是美丽的,是不是独特的。

  3、让学生养成读书、看报、听新闻的*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关心”谁都会说,但能做到的学生极少。其实,首先最简单的是积累课内素材,多读多思考,读通了,领会了,便成为作文例证的金库。像苏轼的《石钟山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韩愈的《师说》等,本身就是在说理,既是好文,又是好例。其次就是积累名言佳句,记多了也领会了,就可以自然地运用到作文中。例如2011年高考全国卷,有一位考生在作文中运用了两位名人的句子,即康德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仰望终生,一是我们头顶上璀璨的星空,二是人们心中高尚的道德律。”星空因圣洁令人瞻仰,而内心的道德、心底的诚信更因其可贵、崇高,令人恪守终生,不敢逾越。他还引用了三毛的话:“每人心里一亩田,种桃种李种春风,春花开尽春又来。”让我们的心中种上诚信之花吧,呼唤诚信,从心开始,开得心莲朵朵,收获沁脾芬芳。看,能引用上几句名言佳句,文章马上会增色不少。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多读多记的*惯。

  如果每位教师都了解学生的情况,从实际出发,正确引导学生热爱作文,学生作文能力肯定会更上一层楼。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 2

  一、反思教材处理

  对本课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和教学目标的确定比较准确。对教学内容的次序进行了调整,先整体感知“两次战役”和“三国鼎立”的基本史实,再分析“胜负”、“鼎立”的原因。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二、反思教学设计

  1、引入:

  以脑筋急转弯“世界上谁跑得最快?”为话题引出曹操,再用曹操诗歌《龟虽寿》中的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抛出问题“曹操壮心是什么,实现了吗”带领学生穿越时空,导入新课。

  2、新课教学:

  第一环节“穿越时空,走进三国”用时15分钟,以我看我听的方式去经历、去讲述、去想象了解基本史实,包括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局面、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形成,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第二环节“读史明鉴,问道三国”用时15分钟,学生以探究的方式,解决本课难点:两次著名战役失败、胜利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第三环节“赤壁怀古,评说三国”用时10分钟,将历史故事、历史人的评价、谚语等以游戏的方式,完成对知识的巩固,达到学科的整合,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3、新课结束,以课堂小结的方式结束新课,用时2分钟。小结采用归类法【①种局面②大战役③分天下④个人物⑤个时间】便于学生记忆。最后回到课前引入的问题“曹操统一全国的壮心最终未能实现”结束新课。

  三、 反思课堂效果

  首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脑筋急转弯的形式引入新课,不但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氛围,而且注重了学科知识综合。尤其是穿越时空前,老师问“今年是何年?”,“20xx年”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非常遗憾,穿越失败!”。当老师再次让问“今年是何年?”,学生回答:公元200年时,老师恭喜学生穿越成功。随即点击,进入伴有图片和音乐的“三国鼎立”画面。在轻松愉悦的话语中,将学生带进历史情境。

  其次,课堂呈现出一种开放性。在教师的引导中,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将自己穿越时空的所见、所闻表达出来。比如有学生谈到:她先来到袁营里,听到了袁绍与许攸的对话,再来到曹营里听到了曹操与许攸的对话,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对话情景再现给大家。学生的参与面较广,特别注意对学困生的关注。当看到小孟同学简单的问题都无法回答上时,教者没有放弃,而是鼓励和帮助她,直到回答对后,才叫其他的同学,这样做虽是耽误了不少时间,但当看到小孟同学微笑坐下的时候,我觉得很值。再者,在第三环节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效果很好。

  第三,采用探究合作的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能动作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是激趣、引导、纠错、激励,为学生的人生服务。教学中,注重对历史事实的了解,对历史人物客观的评价。注重学科知识的整合、和谐课堂氛围的营造。

  最后,本课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一是教师在对基本史实的引导、讲解时还不够得心应手,这个主要体现在第一环节。二是担心教学时间紧张,对个别问题的引导不够充分,在不得已中,只好自己托盘而出,这个集中体现在引导学生谈曹操“一胜一败”给我们的经验教训时。三是与讲解的同步性不够。最后,客观上多数学生的语文基础的确很差,表现在阅读能力和获取信息、提取信息的能力弱,表达能力差。一段简单的文字都无法正确的朗读。一些基本史实如时间、地点、人物等信息,都无法从书中获取,课堂上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无形中影响到教学教学的进度,课堂上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做更多的思考,为了进度有时不得不见好就收。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 3

  《三国鼎立》是人民教育出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十八课的内容,主要介绍了两次重要的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与三国鼎立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因此我把这两个问题确立为本课的重点。

  因为考虑到学生对三国演义的故事比较熟悉,随便一个学生都能说出一二个三国时期的人物或者故事、成语,学生学起来会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他们参与课堂学*的力度会比较大,能较好地体现新课标的特点。

  我把教学目标定为:①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②通过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着重要历史作用。通过对曹操等历史人物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授课时,我遵循的是让学生动起来的原则,设计了讲故事、小组讨论、分组比赛复述故事。上完课之后,我体会到有以下几点值得改进:(1)由于时间比较紧,备课不够充分,因此对一些比较有趣的故事没有进行进行太多的展开介绍,只是一带而过。对于《三国演义》里面的人物和故事,应该引导学生多讲,充分体现学生参与的力度,调动学生的气氛。(2)在学生讨论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时,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更深入些。(3)最后在课堂小结时,不应该帮学生归纳,而应该让学生作一个总结性归纳,让他们谈谈通过学*这一课,可以学到什么,有何启发,以进一步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好。

  通过这节课,我发现了很多我关于教学方面的不足,特别是对新课标的认识的不足,以后我肯定会更加的努力研究教学,争取进步,弥补不足。反思让我看到自己的优点,有了进步的信心,但也看到了自己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找到改进的方向。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 4

  本课教学内容分为: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三大部分,加之本节课涉及到的人物较多,我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整合为:战争篇、鼎立篇、人物篇三部分。在战争篇中首先让学生结合探究自主学*,然后通过两次战争表格来检测学生预学效果,通过曹操在两次战争中的不同结果,引导学生谈论、分析曹操胜败的原因,并谈出自己的感悟,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鼎立篇中学生自主学*后,各小组三名同学合作完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示意图,并让一、三、五组同学分别代表魏、蜀、吴三国,由一名同学代表本组阐述本国经济。在人物篇中我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通过展示诸葛亮城图片,让学生聆听诸葛亮事迹,关于曹操,我通过真假曹操的辩论,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人物的评价。

  总之,在本节课中学生积极投入,思维活跃,效果较好,但是学生讨论、分析问题的深度不够,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 5

  因为考虑到学生对三国演义的故事比较熟悉,随便一个学生都能说出一二个三国时期的人物或者故事、成语,学生学起来会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他们参与课堂学*的力度会比较大,能较好地体现新课标的特点。授课时,我遵循的是让学生动起来的原则,设计了讲故事、小组讨论、分组比赛复述故事。上完课之后,我体会到有以下几点值得改进:

  (1)由于时间比较紧,备课不够充分,因此对一些比较有趣的故事没有进行进行太多的展开介绍,只是一带而过。对于《三国演义》里面的人物和故事,应该引导学生多讲,充分体现学生参与的力度,调动学生的气氛。

  (2)在学生讨论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时,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更深入些。

  (3)最后在课堂小结时,不应该帮学生归纳,而应该让学生作一个总结性归纳,让他们谈谈通过学*这一课,可以学到什么,有何启发,以进一步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好。

  通过这节课,我发现了很多我关于教学方面的不足,特别是对新课标的认识的不足,以后我肯定会更加的努力研究教学,争取进步,弥补不足。反思让我看到自己的优点,有了进步的信心,但也看到了自己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找到改进的方向。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3)

——三国演义随笔 (菁华3篇)

三国演义随笔1

  《三国演义》这个名词大家都熟悉吧,它是*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书的大概内容是:东汉末年,汉灵帝刘协昏庸无能。后被董卓夺权,曹操等地方诸侯组成联盟,立袁绍为盟主,征讨董卓。董卓后被吕布谋反刺死。再经过一番群雄割据,刘备、孙权和曹操三国鼎立。刘备占益州(今四川),曹操占北方大部分地区,孙权占江南地区。就这样,又经过了100多年,曹操手下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夺权。建立晋朝,统一天下。其中有三个经典的故事是诸葛亮的三把火,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每次针对的敌人都是曹操,虽然曹操拥有百万雄师,但对于才华横溢的诸葛亮来说,几把火就可以将这些兵士烧的片甲不留。下面来走进这三把火了解了解它们吧!

  第一把火。火烧博望坡三国前期,曹操为了统一全国,而攻打刘备,此时刘备投靠刘表,驻在新野。曹操派大将夏侯敦进攻新野。这时刘备已经请出了诸葛亮。诸葛亮在新野设下埋伏,令赵云去诱敌深入,然后火攻。夏侯敦一时轻敌,大败而归。

  第二把火,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不甘心,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两名大将率大军进攻新野。诸葛亮觉得新野不能久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的东西。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大火迅速烧起来。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再次大败而归。

  最后一把火,火烧赤壁,曹操在有利形势下,轻敌自负,指挥失误,终致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终以弱胜强。此战为日后魏、蜀、吴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同学们,三国给了我许多启发,也让我开始对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人要足智多谋,不能野蛮行事,做事还要三思而后行!!

三国演义随笔2

  《三国演义》是我百读不厌的一本书。在幼儿园时,看的是连环画《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是一个个传奇的故事桃园结义,三顾茅庐,赤壁之战……。我还明白了俗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肚子在唱空城计。”……的含义。

  在中低年级,它在我心中是一篇长篇历史小说,它不仅使我懂得了许多历史知识,更让我记着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鲜活的人物: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胆狭义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赤膊上阵的许褚、抬棺上战的庞德、阴险狡诈的曹操、软弱无能的刘禅……在小学,再读原著《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饱含人生哲理,有着非凡意义的鸿篇巨作。对里面的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我最崇拜的诸葛亮,从火烧新野,骂死王朗、空城计、妙锦斩魏延中显示出他的非凡才智。可他并非神仙,如他让马谡去守街亭,导致丢失了街亭、柳列城两个军事重镇,一出祁山失败,自己也被降职。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况我等凡夫俗子。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苛求别人和自己不犯错误,不应该因为别人的一点过失而横加指责,也不应该因为自己的一次考试的失利而灰心气馁,更不应该为自己取得的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人无完人,我们身上也一定存在着需要充实改进的地方。

  而我喜爱的三国猛将张飞,长坡桥单骑救主,智夺瓦口,义释严颜,可谓功不可没,只可惜关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务正业,无故鞭打士兵,导致自己被手下两名小将刺杀,还陪上了黄忠、刘备和蜀国七十五万大军的性命,使蜀国状况一落千丈。相反,魏国名将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辱骂置之不理,态度乐观,使一代奇才诸葛亮无计可使,以病死五丈原为告终。可见当遇见悲伤、痛苦、气愤的事情时,应该理智地控制情绪,用乐观的态度去战胜它,如果意气用事,后果将不堪

  设想。随着我的成长,每次研读《三国演义》都有不同感受,《三国演义》真是伴我成长的一本好书。

三国演义随笔3

  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使我意味深长。《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这本书刻画了200多个人物形象,把许多人物写得淋漓尽致,比如说:刘备、关羽、曹操、诸葛亮等。这本书主要写魏、蜀、吴三国之间发生的斗争,这本书从东汉末年一直写到晋朝那个时代。书中有几个人物让我对他们产生了很深的感受。

  首先是刘备,从一开始的桃园三结义这个故事就让我对刘备产生了很深的感受,他非常重情义,也很有爱心,也非常的顾全大局,就拿三顾茅庐这个故事来说,刘备为了统一乱世,三次才请到了诸葛亮,他的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十分敬佩他。但刘备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受到打击不能控制自己,关羽、张飞被杀害后,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听诸葛亮的话,一定要攻打吴国,导致失去了一员战将,如果他当时听从诸葛亮的话,就一定能联吴抗曹。

  然后是关羽,他一生获得了许多的战功,比如说: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操等等,他为了与刘备会合,便不远千里来找刘备,斩颜良,诛文丑,结果鲁莽的张飞以为他背叛了刘备,准备要杀他,然后又看见他跟敌方打仗,这才明白。于是关羽和张飞准备一起去找刘备,最后终于与刘备会合,想象着那令人激动的场面,真为他们而高兴!在书中描写关羽的一句话是: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手拿青龙偃月刀,还有赤兔马。这样搭配,简直是无人能敌!

  最后是曹操,曹操是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在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你我二人,刘备吓的把筷子掉在了地上,又装作害怕打雷,这才蒙混过关。他在统一魏国时,可以说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他的策略,无不可以统一天下。但曹操生性多疑,在赤壁大战中,只是因为周瑜的一个小计策,而失去了蔡瑁、张允那么好的将军,也导致了他们没有好的水军将领,也没能识破庞统为他提供的连环计,结果大败而归,全军覆没。

  通过这本书,让我学到了很多:刘备教我们什么事情都要冷静对待;关羽教我们忠诚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曹操教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多疑。我们只要取长补短,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4)

——三国的日记 (菁华3篇)

三国的日记1

  畅游《三国演义》说到《三国演义》大家都很熟悉吧!里面有一身是胆的赵云,十分聪明的扬修,急性子的张飞,糊涂的刘后主(刘禅),治病十分厉害的华佗……可我还是最喜欢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因为他的神机妙算让我感到很惊讶! 我带着好奇之心走进三国故事中,我为他担心,诸葛亮能成功吗?只见诸葛亮没使几招姜维就投降了,啊!真是太神奇了,祝贺你,诸葛亮!我为他生气,刘后主竟然听信那苟安的胡言乱语,如果是我,早知道先把他除掉了再说,打他八十大板还是算便宜他喽,这人竟然‘‘忘恩负义”陷害诸葛亮,还好诸葛亮向刘后主说明了真相,否则真要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我为他高兴,>里面,诸葛亮危在旦夕还能那么冷静地去应付周瑜,一天加一千个炉,但兵一个未加,周瑜还以为一天加一千个兵,吓得也只能原地不动,那时,我真开心啊!诸葛亮是多么的勇敢,诸葛亮是多么的聪明,我们应该向他学*,我们应该从小做起,来吧,我们学*吧!

  名师点评:文章写得很有特色,“畅游《三国演义》”这个标题十分醒目,能够吸引小读者的注意。全文对《三国演义》的精华之处作为介绍,“里面有一身是胆的赵云,十分聪明的扬修,急性子的张飞,糊涂的刘后主(刘禅),治病十分厉害的华佗……可我还是最喜欢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这些人物的介绍十分精辟,写得很好。“我们应该向他学*,我们应该从小做起,来吧,我们学*吧!”能有这种觉悟的确很好,但怎样从小做起呢?要怎样做呢?这点可以交待一下。

三国的日记2

  今天是1月30日,我看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看了1 —31页。我最“欣赏”的是第一篇文章。

  里面的第一章讲述的是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的故事。一开始,汉灵帝昏庸无能,老百姓们个个叫苦,再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他们无一不抱怨。张角秘密聚集了“黄巾教”,他与弟弟张宝、张梁一起,组织几十万人,在公元184年举行了起义,庞大的军队使官军望风溃散丢城弃池。刘焉见义军声势浩大,便在各地发布消息,招募兵将。其中就有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刘备生活贫寒,和母亲相依为命,看见了招兵榜,长叹一口气,确不想被张飞所见,他俩便来到酒馆兴致勃勃的饮酒。这时,关羽出现,刘、关、张三人就一同饮酒,来到张飞的田庄,商量举兵投军的大事。张飞提议,到庄后的桃园结拜为生死与共的兄弟。第二天,张飞的摆了一桌丰盛的酒菜,三兄弟对天盟誓,结为兄弟。

  以刘备为兄长,关羽排行老二,张飞排行老三。他们各自打造了兵器,分别是:双股宝剑、青龙偃月刀、点钢矛。三人招募乡兵,踏上投军之路。

三国的日记3

  畅游《三国演义》说到《三国演义》大家都很熟悉吧!里面有一身是胆的赵云,十分聪明的扬修,急性子的张飞,糊涂的刘后主(刘禅),治病十分厉害的华佗……可我还是最喜欢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因为他的'神机妙算让我感到很惊讶! 我带着好奇之心走进三国故事中,我为他担心,诸葛亮能成功吗?只见诸葛亮没使几招姜维就投降了,啊!真是太神奇了,祝贺你,诸葛亮!我为他生气,刘后主竟然听信那苟安的胡言乱语,如果是我,早知道先把他除掉了再说,打他八十大板还是算便宜他喽,这人竟然‘‘忘恩负义”陷害诸葛亮,还好诸葛亮向刘后主说明了真相,否则真要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我为他高兴,>里面,诸葛亮危在旦夕还能那么冷静地去应付周瑜,一天加一千个炉,但兵一个未加,周瑜还以为一天加一千个兵,吓得也只能原地不动,那时,我真开心啊!诸葛亮是多么的勇敢,诸葛亮是多么的聪明,我们应该向他学*,我们应该从小做起,来吧,我们学*吧!

  名师点评:文章写得很有特色,“畅游《三国演义》”这个标题十分醒目,能够吸引小读者的注意。全文对《三国演义》的精华之处作为介绍,“里面有一身是胆的赵云,十分聪明的扬修,急性子的张飞,糊涂的刘后主(刘禅),治病十分厉害的华佗……可我还是最喜欢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这些人物的介绍十分精辟,写得很好。“我们应该向他学*,我们应该从小做起,来吧,我们学*吧!”能有这种觉悟的确很好,但怎样从小做起呢?要怎样做呢?这点可以交待一下。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5)

——三国的成语 (菁华3篇)

三国的成语1

  1、如饮醇醪(周瑜):形容一个人气量广阔,起源于正史上周瑜对程普的谅解,形容周瑜心胸宽广。

  2、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3、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4、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5、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6、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7、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8、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9、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10、空城计(诸葛亮):指一种作战方法。

  11、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2、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将崔琰):指代人写文章。

  13、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14、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5、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6、一身是胆(赵云):形容胆量极大。

  17、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指精通音乐戏曲的人

  18、巢毁卵破(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19、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20、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21、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22、势如破竹(杜预):比喻队伍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23、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24、断头将军(巴郡太守严颜):形容壮士英勇不屈,宁死不降。

  25、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26、想当然(孔融):形容没有事实根据的主观臆断。

  27、兵贵神速(魏国谋士郭嘉):指用兵贵在神奇而快速。

  28、出言不逊(张郃):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29、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30、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31、乐不思蜀(刘禅):比喻乐而忘本。

三国的成语2

  1、【妄自菲薄】

  三国时期,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刘禅复兴汉室,他竭尽全力筹划北伐曹魏,刘禅胸无大志,没有治国才能,诸葛亮深表忧虑,出征前夕写《前出师表》,要他教育好百官不忘先帝恩情,应该发愤图强,不能妄自菲薄。

  2、【智取陈仓】

  诸葛亮第二次上表伐魏国,领精兵三十万奔陈仓道口而来。陈仓口守将郝昭有勇有谋,更得大将王双相助,诸葛亮造云梯,制冲车,填城壕,掘地道,强力攻城,但所有能用上的办法几乎都用上了,陈仓口还是久攻不下。

  诸葛亮郁闷至极,一时无措,无奈问计姜维。姜维仔细分析了陈仓城池坚固,兼守将郝昭坚持防御战,防御工事牢固,更得王双相助,认为不能硬攻,只能智取。

  于是建议诸葛亮暂停攻城,派大将依山傍水下寨固守,分兵把守关隘要道防止敌方从街亭进攻,自己派人献书诈降魏国大都督曹真,暗里袭击曹军大本营祁山。曹真中计,损失兵折将,于是祁山攻克。祁山一克,攻克陈仓口指日可待。

  3、【巢毁卵破】

  在东汉末年孔子的后代孔融。他自幼聪明知书达理,明礼数。至今还流传着“孔融让梨”的故事。可是这么一个贤人不幸被曹操手下杀害,被灭了全家。那时,曹操发动五十万大军,准备南征刘备。孔融提出不同的主张,却遭到曹操的拒绝。孔融不服气,背后讲了愤愤不*的话。曹操知道后,便下令处死孔融全家。

  当时孔融的两个不满十岁的孩子正在家里下棋。突然面临此大祸。横眉冷对上前护住爹爹,孔融请求曹操官兵放过两个小儿,自己愿承受一切惩罚。儿子却高声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宁死而不屈”。这句话的意思是,鸟巢倒了翻在地下,怎么还有完好的鸟蛋呢?!

  “覆巢无完卵”,也成“巢毁卵破”,就是说家已被毁了,那还有个人的安危可谈!

  4、【顾曲周郎】

  东汉末年,吴中有一位名将叫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舒城)人。他出身士族,少与孙策友善,后归孙策,为建威中郎将,助策在江东创立了孙吴*。

  孙策死后,周瑜与张昭同辅孙权,任前部大都督。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南下。周瑜和鲁肃坚决主战,并亲率吴军大破曹兵于赤壁。两年后周瑜病死,终年35岁。

  周瑜不但有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而且精于音乐,有很高的音乐欣赏能力。据载:周瑜听人演奏的时候,即使多喝了几杯酒,有几分醉意了,也能听出那怕是很细微的差错。每当发现了错误,他就拿眼睛看一下演奏者,示意他演奏错了。因此,当时有句歌谣说:曲有误,周郎顾。

  5、【一身是胆】

  东汉末年,刘备和曹操在汉水一带交战。刘备的老将黄忠前去曹营劫粮,被曹军团团围住。黄忠左冲右突,没能突出重围。

  刘备的大将赵云带了几名骑兵赶来营救。赵云杀进重围,救出黄忠。赵云回到营地,埋伏了大批弓箭手,然后大开营门。自己单枪匹马,站在营门外。追过来的曹军见了,不敢前进一步。只见赵云枪一挥,营里的箭好似飞蝗般射向曹军。赵云和黄忠乘势追杀,获得大胜。

  第二天,刘备来到前线视察。他夸奖赵云“一身是胆”,意思是胆量极大。

  6、【三顾茅庐】

  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

  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慌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隆中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去拜访诸葛亮。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回去了。

  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刘备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定天下。

  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有一次来到隆中。这次,诸葛亮正好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定天下的办法。

  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刘备一听,非常佩服,请求他相助。诸葛亮答应了。那年诸葛亮才27岁。

  7、【桃园结义】

  东汉(25—220年)末年,天下大乱。朝廷发布文告,下令招兵买马。榜文到涿县,引出了三位英雄。刘备,是汉朝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一天,他边看榜文边长叹,忽听背后有人说:“男子汉大丈夫不思为国出力,在这里叹什么气?”并自报姓名说:“我叫张飞,靠卖酒杀猪为生。”

  刘备说出自己姓名后说:“我想为国出力,又感到力量不够,故而长叹!”张飞说:“这没什么可难的,我可以拿出家产,招兵买马,创建大业。”刘备听后非常高兴。

  二人来到一个小店,边喝酒边谈,正说得投机,门外突然来了一个红脸大汉,威风凛凛,相貌堂堂。刘备、张飞请他一同饮酒。交谈中得知,此人名关羽,因仗义除霸有家不能归,已流落江湖五、六年了。他们各自抒发自己的志向,谈得十分投机。

  隔日,三人来到一个桃园,点燃香烛,拜告天地,结为兄弟。按年龄刘备为大哥,关羽为二哥,张飞为三弟。并发誓“同心协力,报效国家。”此后,三人果然作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8、【草船借箭】

  周瑜非常嫉恨诸葛亮,总想找个理由杀掉诸葛亮。

  一天,周瑜让诸葛亮造10万枝箭,并说10天内就要。诸葛亮痛快地答应了,说:“我3天之内就送10万枝箭过来。”周瑜很吃惊。

  诸葛亮向鲁肃借了20只快船,600名士兵,把每条船用布蒙上,两边堆满一捆捆的干草。周瑜得知这一情况后,心里非常怀疑,不知诸葛亮又在玩什么花样。

  到第三天,天还没亮,诸葛亮便派人将鲁肃请来,说:“请您和我一同去取箭。”然后,把20条快船用长绳连起来,一直往江北驶去。当时,长江上雾云很大,对面看不见人。鲁肃心里不明白,问诸葛亮怎么回事。诸葛亮只是笑,并不回答。

  不久,船靠*曹操的水寨。诸葛亮命令将船头朝东船尾向西,一字摆开。又叫士兵一起敲鼓呐喊。曹操听了报告,说:“雾天作战,恐怕有埋伏。先让水陆军的弓箭手向他们射箭,雾散后再进军。”于是,箭像雨点一样射向那20条船。

  箭头准确地落在草捆上,排得密密麻麻。过了一会儿,诸葛亮命令船头掉过来,再由西向东排开,于是,另一面又被射满了箭。等到太阳要升起来时,雾也快散了。诸葛亮命令军士开船,并一起大喊:“谢谢丞相的箭!”

  船到了南岸,周瑜已经派了500名军士在江边等着搬箭,卸完后共有十二三万枝箭。鲁肃见了周瑜,把诸葛亮借箭的事说了一遍。周瑜叹气说:“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我实在不如他啊!”

  9、【七擒七纵】

  公元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率领军队南征。正当大功告成准备撤兵的时候,南方彝族的首领孟获,纠集了被打败的散兵来袭击蜀军。

  诸葛亮得知,孟获不但作战勇敢,意志坚强,而且待人忠厚,在彝族中极得人心,就是汉族中也有不少人钦佩他,因此决定把他争取过来。

  孟获虽然勇敢,但不善于用兵。第一次上阵,见蜀兵败退下去,就以为蜀兵不敌自己,不顾一切地追上去,结果闯进埋伏圈被擒。孟获认定自己要被诸葛亮处死,因此对自己说,死也要死得像个好汉,不能丢人。不料诸葛亮亲自给他松绑,好言劝他归顺。孟获不服这次失败,傲慢地加以拒绝。谙葛亮也不勉强他,而是陪他观看已经布置过的军营,之后特意问他:“你看这军营布置得怎么样?”

  孟获观看得很仔细,他发现军营里都是些老弱残兵,便直率他说:“以前我不知道你们虚实,给你赢了一次,现在看了你们的军营,如果就是这样子,要赢你并不难!”

  诸葛亮也不作解释,笑了笑就放孟获回去。他料定盂获今晚准来偷营,当即布置好埋伏。

  孟获回去后,得意洋洋地对手下人说,蜀军都是些老弱残兵,军营的布置情况也已经看清楚,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今夜三更去劫营,定能逮住诸葛亮。

  当天夜里,孟获挑选了五百名刀斧手,悄悄地摸进蜀军大营,什么阻挡也没有。孟获暗暗高兴,以为成功在即,不料蜀军伏兵四起,孟获又被擒住。

  孟获接连被擒,再也不敢鲁莽行事了。他带领所有人马退到沪水南岸,只守不攻。蜀兵到了沪水,没有船不能过去,天气又热,困难重重。诸葛亮下令造了一些木筏子和竹筏子,一面派少量士兵假装渡河,但到了河心一碰到对岸射来的箭立即退回来,随后再去渡河;一面将大军分成两路,绕到上游和下游的狭窄处,渡过河去包围孟获据守的上城。后来,孟获又被擒住。

  孟获虽然第三次被擒,但他仍然不服气。诸葛亮还是不杀他;款待他后又放他回去。将士中有人对诸葛亮的这种做法不理解,认为他对孟获大仁慈宽大了,诸葛亮向大家解释说:“我军要彻底*定南方,必须重用孟获这样的人。要是他能心悦诚服地联络南人报效朝廷,就能抵得上十万大军。你们现在辛苦些,以后就不必再到这里来打仗了。”

  孟获这次被擒又释放后,下决心不再跟蜀兵作战。但时间一长。营里快断粮了,他派人向诸葛亮借粮,诸葛亮同意了,但要孟获亲自出来,与蜀军大将一对一比武。孟获接连打败了几名蜀将,但刚到大堆粮食旁,被绊马索绊倒被擒。蜀将当即传达请葛亮的命令,让盂获回去,并把粮食搬走。

  在这种情况下,孟获终于从心里佩服诸葛亮。为了让各部族都归顺蜀国,他把各部族首领请来,带着他们一起上阵。结果又被蜀兵引进埋伏圈,一网打尽。蜀营里传出话来,让孟获等回去,不少部首领请孟获作主,究竟怎么办。孟获流着眼泪说:“作战中七纵七擒(即六次放回七次逮住),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丞相对我们仁至义尽,我没有脸再回去了。”

  就这洋,孟获等终于顺服蜀汉,听从管辖。

  10、【六出祁山】

  祁山,东起盐官,西至大堡子山,横卧在礼县西汉水北侧,绵延25公里,扼陇蜀咽喉,控南北要冲,是三国时蜀魏相争的古战场。祁山堡*距礼县县城25公里,塑有诸葛武侯神像,名人题写的匾额条幅气势恢宏,警句炙口,书艺精道。

  三国时,魏、蜀争相掠夺陇南人口。曹操先后掠夺、迁移陇南人口30多万入居关中,侨置武都郡于扶风郡美阳,又移至兴*县小槐里。诸葛亮亦迁移西县人口1000余家还居汉中。后又有武都王苻健率众入蜀,蜀将张尉往迎,安置于昭化之白水,而陇南为蜀所有,武都、阴*2郡仍存,属益州。所以,三国时,魏蜀各有一武都郡,魏之武都郡在关中小槐里,蜀之武都郡治下辨。另外,又于今礼县东北置祁山县,亦属武都郡。

  三国时期,蜀诸葛亮为夺取关中,进图中原,在渭水流域多次对魏军进攻作战。魏太和元年(公元227年)春,诸葛亮统军10万,进驻汉中,图谋攻魏。

  次年春,诸葛亮率军出祁山(今甘肃东南部西汉水北岸地区)。天水、南安、安定等三郡皆背魏归属蜀。魏明帝震恐,亲赴长安(今西安)督战。当蜀军在街亭与魏军交战时,前锋马谡擅自改变部署,弃城守山,被张合乘势困败,失去要地。诸葛亮因初战受挫,失去前进的依托,乃退兵汉中,斩马谡,整治蜀军。

  同年十二月,诸葛亮统军数万再度攻魏,出散关围陈仓(今陕西宝鸡境),攻城二十余日不下,粮尽还师。诸葛亮为孤立祁山魏军,并开辟军资来源,于建兴七年(公元229年)春三出祁山,夺回武都、阴*二郡。后又派兵西入羌地,安抚羌人。建兴九年春,诸葛亮率军四出祁山。魏大将军司马懿督军迎击。

  诸葛亮于上邽(今甘肃天水)击败魏军,抢收小麦,充实军粮后撤回祁山。魏将急躁,率军尾随追击。待魏军逼*时,诸葛亮五出祁山,歼敌3000人,司马懿只得收兵退回上邽。正当诸葛亮率部乘胜追击魏军时,中都护李严假传撤军圣旨,只得退军,于木门(今甘肃天水南)设伏张合后,还师汉中。经过3年休养生息,诸葛亮于建兴十二年春六出祁山,率军10万,与魏军20万对峙与渭水南。

  诸葛亮数次挑战,但司马懿却率部渡过渭水,背水筑垒拒守。诸葛亮识破司马懿以逸待劳的阴谋,进驻五丈原。这样,魏、蜀两军相持4个多月。八月,诸葛亮病故在军中,最后蜀军还师汉中。诸葛亮六出祁山,长达7年之久,虽苦心筹谋,但最终因国力不济等原因,以致师劳而功微。

  11、【舌战群儒】

  东汉末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较有实力的军阀大都被他消灭了,惟独刘备和孙权还有发展壮大的可能,曹操自知一下子吞并这两股势力还比较难。

  于是,曹操就派人拿着他的书信去东吴,想和孙权联手消灭刘备。孙权手下的谋士大都主张降曹自保,只有鲁肃主张联刘抗曹。但鲁肃自知难以说服孙权和东吴的文臣,特意请诸葛亮来当说客。鲁肃引诸葛亮见了东吴的一群谋士,这些人并非泛泛之辈,个个都是有学问的人。

  东吴第一大谋士张昭首先发难,说:听说刘备到你家里三趟,才把你请出山,以为有了你就如同鱼得了水,想夺取荆襄九郡做根据地。但荆襄已被曹操得到,你还有什么主意呢?诸葛亮心里想,如果不先难倒张昭,就没办法说服孙权联刘抗曹了。

  诸葛亮说:刘备取荆襄这块地盘,易如反掌,只是不忍心夺取同宗的基业,才被曹操捡了便宜。现在屯兵江夏,另有宏图大计,等闲之辈哪懂得这个。国家大事,社稷安危,都要有真才实学的人拿出好主意。而口舌之徒,坐而论道,碰上事儿,却拿不出一个办法来,只能为天下人耻笑。一番话,说得张昭哑口无言。

  之后,一个谋士问:曹操屯兵百万,将列千员,你说不怕,吹牛吧你。诸葛亮答:刘备退守夏口,是等待时机,而东吴兵精粮足,还有长江天险可守,却都劝孙权降曹,丢人吧你。东吴的谋士一个接一个地向诸葛亮发难,先后有七人之多,都被诸葛亮反驳得有口难辩。

  诸葛亮舌战群儒“,其实是诸葛亮说服孙权抗击曹操的一个序曲。当时在东吴的阵营中,对于曹操的百万雄兵压境,文臣武将有两派主张,即投降派和主战派。投降派的代表人物就是张昭、顾雍、虞翻、步骘、薛综等,要说服吴侯孙权,不说服这些整天在孙权耳边散布曹操*、散布曹兵不可战胜论,并吵嚷着要投降的一班文臣谋士是不行的。但要说服这些满腹经纶的人物,也决非是一件易事!且看诸葛亮是怎样一步步取得论辩的胜利的!”

  第一个回合:昭曰:“昭乃江东微末之士,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乐。此语果有之乎?”孔明曰:“此亮*生小可之比也。”

  第二个回合:昭曰:“*闻刘豫州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思欲*卷荆襄。今一旦以属曹操,未审是何主见?”

  第三个回合:昭曰:“若此,是先生言行相违也。先生自比管、乐,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国天下;管仲、乐毅,果如是乎?愚直之言,幸勿见怪!”

  12、【单刀赴会】

  周瑜死后,刘备为了和吴国重新联合起来,答应孙权等他攻占西川后就把荆州交给吴国。

  这时刘备已经很强大了,他的军队很快就攻占了西川。刘备在西川建立了蜀国,派关羽和他儿子关*驻守在荆州。

  孙权听说刘备占领了西川,派大使到蜀国向刘备要荆州。刘备听了诸葛亮的计谋,写了一封信交给吴国的大使,让他到荆州去找关羽。

  吴国的大使拿着信来到荆州,却被关羽拒绝了。关羽说:“这么重要的事,我怎么能相信一封信呢?”然后就把大使赶回了吴国。

  孙权大怒:“刘备分明就是在捉弄我。”鲁肃出了一个主意:请关羽到吴国来吃饭,趁机把他抓起来,逼迫关羽交出荆州,不然的话就杀死他。

  关羽接到邀请信后,笑着说:“我才不怕他们,我一个人去,看他们敢把我怎么样?”

  第二天,关羽乘船来到吴国。鲁肃早已经布置好了军队,只要关羽不答应,马上就把他抓起来。

  在酒*上,鲁肃笑嘻嘻的提出归还荆州的事,关羽就说:“我今天是来喝酒的,国家的大事我们不谈”但鲁肃还是一个劲儿地提起荆州。

  过了一会儿,关羽站起来拉住鲁肃说:“我有点醉了,荆州的事以后再商量吧。”说完就拉着鲁肃向江边走去。

  吴国的士兵怕误伤到鲁肃,不敢对关羽下手。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关羽拉着鲁肃走出去。关羽一直把鲁肃拉到江边才放开手。等吴国军队来追赶时,关羽的船已经开出很远了。

  13、【得陇望蜀】

  东汉初年,有两个反对光武帝的地方势力,一个是割据巴蜀的公孙述,一个是称霸陇西(今甘肃东部)的隗嚣。公元32年,大将军岑彭随光武帝亲征陇西的隗嚣,将隗嚣围困在西域,把公孙述的援兵也包围了起来。光武帝见一时攻破不了城池,就留了一封诏书给岑彭,自己先回京城去了。岑彭接到诏书一看,上面写着:如果攻占了陇地两城,便可率军攻打蜀地的公孙述。人总是不知足的,我也一样,已经得到陇地,又希望得到蜀地。

  陇:在今甘肃东部,陕西南部;蜀:在四川中西部。现在一般用这个成语比喻得寸进尺,贪得无厌。有贬义。

  虽然得陇望蜀的典故最早发生在刘秀身上,然而在《三国演义》中也有这样一段和这个成语相关的故事:

  曹操已得东川,主簿司马懿进曰:“刘备以诈力取刘璋,蜀人尚未归心。今主公已得汉中,益州震动。可速进兵攻之,势必瓦解。智者贵于乘时,时不可失也。”曹操叹曰:“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耶?”刘晔曰:“司马仲达之言是也。若少迟缓,诸葛亮明于治国而为相,关、张等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守关隘,不可犯矣。”操曰:“士卒远涉劳苦,且宜存恤。”

  还记得应该是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翻的是连环画版的演义。看到这一节后不禁沾沾自喜自己又学到一个新成语,但同时总觉得用在这个地方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却又说不上来。现在想来大概是因为那时印象中的曹操是白脸,一个反面人物,那么他怎么会不复望蜀,不贪心呢?

  我起初给曹操找的解释是他怕陷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益州。几乎就在这个想法产生的那一刻,它立即被我否定了。原因上面司马懿和刘晔已经替我解释了。

  那么就是因为战线太长,因为襄樊和合肥战场的压力了。但这也是不成立的。襄阳曹仁,合肥张辽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将才,而且当时这两线的战事并不是那么吃紧。再说有满宠李典等人的协助和“贼来乃发。”的木夹的'指点,即便是逍遥津这样的会战,坚守到救兵到来也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只能是曹操老了。这里的老不是指年龄,不是老骥伏枥那个老,而是一种在于内心的沧桑,厌倦和疲惫。连年的征战特别是赤壁战后破马超灭张鲁这几年这几仗,那颗曾经不已的壮心里的烈火渐渐熄灭了。是的,曹操的心已经老了,没有了如日中天的气势与激情,论英雄的豪情,观沧海的壮志,赋赤壁的雄心,到如今都只剩下了一抹晚照。

  逍遥津战后,错过了*西川最好机会的曹操同众官议曰:“此时可收西川否?”刘晔曰:“今蜀中稍定,已有提备,不可击也。不如撤兵去救合肥之急,就下江南。”于是只有退兵,留夏侯渊,张颌守汉中。

  14、【兵贵神速】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他足智多谋,受到曹操的信任和重用。

  曹操打败了据有冀、青、幽、并四州的袁绍,杀了袁绍长子袁谭,袁绍的另外两个儿子袁尚、袁熙就逃走,投奔辽河流域的乌丸族首领蹋顿单于。蹋顿乘机侵扰汉朝边境,破坏边境地区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曹操有心想要去征讨袁尚及蹋顿,侣有些官员担心远征之后,荆州的刘表乘机派刘备来袭击曹操的后方。

  郭嘉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对曹操说:“你现在威镇天下,但乌丸仗着地处在边远地区,必然不会防备。进行突然袭击,一定能消灭他们。如果延误时机,让袁尚、袁熙喘过气来,重新收集残部,乌丸各族响应,蹋顿有了野心,只怕冀州、青州又要不属于我们了。

  刘表是个空谈家,知道自己才能不及刘备,不会重用刘备,刘备不受重用,也不肯多为刘表出力。所以你只管放心远征乌丸,不会有后顾之忧的。还有,你要慎重!”

  曹操于是率领军队出征。到达易县(今属河北)后,郭嘉又对曹操说:“用兵贵在神速。现在到千里之外的地方作战,军用物资多,行军速度就慢,如果乌丸人知道我军的情况,就会有所准备。不如留下笨重的军械物资,部队轻装,以加倍的速度前进,乘敌人没有防备发起进攻,那就能大获全胜。”

  曹操依郭嘉的计策办,部队快速行军,直达蹋顿单于驻地。乌丸人惊慌失措地应战,一败涂地。蹋顿被杀,袁尚、袁熙逃往辽东后被太守公孙康所杀。

  15、【吴下阿蒙】

  三国时,吴国有位将领,名叫吕蒙。他一直跟随孙权南征北战,为东吴的建国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位吕蒙不愧为英勇的战将,然而,自小未曾读书,所以,文墨没有,行事粗鲁,又全不懂礼仪文饰。大家都呢称他为“吴下阿蒙”。

  一次,孙权与吕蒙在一起时,孙权说:“吕将军,你现在与我一起执掌国家大政,应该多读点书,学点历史和文化知识,这样才好。”

  吕蒙一听,马上说:“我一天军务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读书?以前,我不读书,不是照样带兵打仗吗?”

  孙权笑着回答:“要说忙,你不会比我忙吧?我自渡江以来,就抽空读了《史记》、《汉书》和各种兵书。你更不比曹操忙吧?曹操带兵打仗经常都忘不了读书,越老越喜欢看书。东汉的开国之君刘秀,时常手不离书,这些都是人所皆知的。要说读书与不读书,那可大不一样。书中有很多道理,可以使人聪明;书中的历史经验教训,可给人启示警惕。我治国理政,许多都是从书中受到教育启发的。”听了孙权的这一番话,吕蒙才知读书的重要,从此以后,每天军务再忙,他都要抽一些时间来读书。他还聘请了二位文士,来指导他读书。

  开始读书时,吕蒙倒没什么特别感受。渐渐地,吕蒙读出味来,眼界不断开阔,思路日益活泛,才发觉自己以前的许多愚昧无知。于是,越读越有味,后来竟成为一位饱学之士。

  周瑜去世后,孙权任命鲁肃为大都督。这位鲁肃是吴国一位名士,学问渊博,读书破万卷。他与吕蒙都在周瑜手下做过事,常戏谑吕蒙,“吴下阿蒙”就是由他叫出名的。

  一次,鲁肃到吕蒙的驻军去巡视。空闲时,吕蒙主动与他谈起学问来,鲁肃大感意外。开初,吕蒙是以请教者的身份与鲁肃交谈;不一会,吕蒙提了几个问题,鲁肃都答不上来;后来,鲁肃只有听吕蒙一个人讲的份了。听完吕蒙高谈阔论,引经据典,鲁肃十分惊叹地说:“想不到你这位昔日阿蒙,今日竟学富五车了!本人敬服万分!”鲁肃去世前,推荐吕蒙接替了他的职务,深受孙权的器重。

  东吴自立国后,一直想夺回关羽镇守的荆州,但一直没有成功。而荆州一日不夺回,就对东吴有一天威胁。

  吕蒙当上统帅后,一面采取各种军事步骤,一面联合魏国,终于使一代名将关羽败走麦城,夺回了荆州。

三国的成语3

  1、如饮醇醪(周瑜):形容一个人气量广阔,起源于正史上周瑜对程普的谅解,形容周瑜心胸宽广。

  2、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3、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4、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5、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6、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7、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8、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9、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10、空城计(诸葛亮):指一种作战方法。

  11、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2、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将崔琰):指代人写文章。

  13、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14、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5、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6、一身是胆(赵云):形容胆量极大。

  17、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指精通音乐戏曲的人

  18、巢毁卵破(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19、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20、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21、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22、势如破竹(杜预):比喻队伍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23、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24、断头将军(巴郡太守严颜):形容壮士英勇不屈,宁死不降。

  25、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26、想当然(孔融):形容没有事实根据的主观臆断。

  27、兵贵神速(魏国谋士郭嘉):指用兵贵在神奇而快速。

  28、出言不逊(张郃):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29、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30、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31、乐不思蜀(刘禅):比喻乐而忘本。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6)

——历史《三国鼎立》教案 (菁华5篇)

历史《三国鼎立》教案1

  课程标准:了解三国形成的史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过程中的著名历史人物曹操、诸葛亮,了解文学描写和历史真实之间的不同。

  2、了解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官渡之战与统一北方的关系、赤壁之战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系

  3、简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及它对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4、指出三国的大概地理位置,提高识图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课前查找与本课相关的历史材料,学会收集有效信的方法,从而培养他们自主学*的良好*惯,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通过表演课本剧,加深对有关历史知识的理解,从而学会分析历史事件的正确方法,为以后学好历史打下基础。

  3、学生通过课堂分组讨论,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探索知识的能力,并能得出简单的结论。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历史情境想象,使学生感受分裂割据混战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进而产生对和*的向往,认识到国家统一是历史发

  展的必然趋势。

  2、通过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到三国鼎立局部统一局面的形成,了解曹操、诸葛亮作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我国历史进步所起的作用。

  3、通过《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对比,区分历史资料与文学作品的不同,培养学生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教学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准备:

  一、学情分析:

  1、学生大都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或拼音读物《三国演义》,对三国中的人物及主要故事情节都很熟悉,很容易进入历史情境;同时在小学语文课中学过《赤壁之战》一课,对赤壁之战的有关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评价。

  2、初一学生在智力方面,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较快发展,但具体形象成分仍起重要作用,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地发展起来,但认识能力还不高,仍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在个性方面,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迅速的发展,要求独立自主,有自我教育的要求。

  二、关于学法和教法

  鉴于对《课标》的理解,对教材、学生等因素的分析,确定在本课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启发、引导为主,课件演示为辅助手段,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思维由集中到发散再到集中;学生的活动形式为情景想象、课本剧表演、讨论等为主,给学生充分发散思维的空间,培养个性,并初步掌握学*历史的方法。

  三、教材分析:

  1、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国家陷入分裂割据局面,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战乱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但同时促进了民族融合,南方经济得到空前发展,科学技术显著进步。三国鼎立正是在大分裂时期实现了局部统一,从而为西晋的短暂统一和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教材基本上落实了《课标》中关于“初步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的要求,简单介绍了两次重要的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这两次战役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黄巾起义使得东汉*名存实亡,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官僚趁机扩张势力,形成割据,并为争夺地盘进行混战。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果明确,脉络清晰,易于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3、教材涉及到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知识结构呈开放性,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给为广阔的活动空间。

  四、教材处理:

  1、由于本课内容是学生*时所熟识的,而且对这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认识都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表面性,因此在教学中,力求科学性、思想性和趣味性的统一,对人物的评价客观公允,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因此在课堂活动中创设大量的历史问题,组织讨论,使学生在思考和争论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并渗透历史的发展规律。

  2、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因此把这两个问题确立为本课的重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这两个问题则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思维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这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带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为本课的难点。

  五、课前准备:

  1、围绕“你最喜欢(敬佩)的三国人物是谁?请给大家介绍你喜欢(敬佩)他的原因”搜集有关三国时期的小故事。

  2、组织学生搜集有关资料,编排课本剧。

  3、制作相关课件,剪辑录像资料和文字材料。

  教学方法:谈话、讨论、演示、启发相结合的综合教学。

  教学过程:

  (一)情景进入:

  教师提问: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由谁

  建立起来的?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

  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后经西汉、东汉,

  历时400多年,是我国封建社会首次出现大统一的时

  期,但到了东汉末年,形势却发生了变化,(出示东汉

  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想一想,你从这幅图上获取了

  哪些历史信息?

  学生回答:(略)

  教师在学生回答过程中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师总结: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国家陷入分裂的局面。

  导入新课:从本课开始,*历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三国

  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一是分裂、

  战乱的时间多于统一安定的时间;第二是少数民族大

  量内迁,出现全国范围内的民族大融合,今天我们要

  共同探讨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初期历史:三国鼎立

  局面的形成。(打出课题)

  (二)新课学*:

  1、曹操统一北方:(再次出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教师:我们从这幅图上得到的第一个信息是整个国家陷入分裂割据的状态,这是大家直接从观察中得出的第一个结论,那么透过这一历史现象,我们还能获得什么信息呢?(同时出示课件)

  引导学生想象:假如你生活在东汉末年,你的生存环境将是什么样?你的愿望将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各割据势力为了扩张势力,彼此征战,使得黄河流域的人民饱受战争之苦,社会生产力也遭受到严重的迫害,人民群众渴望早日结束战乱,实现统一,重过安定的生活。

  学生思考:从图上的形势分析,当时有哪些割据*最有实力、最有可能完成统一北方的使命?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曹操和袁绍是北方两个最主要的军事势力,都有完成统一的实力。那么统一北方的任务究竟能由谁来完成呢?我们共同观看一两个课本剧。

  学生表演:情节一:曹操与两个谋士的对话。(对话中体现出曹操在政治上的优势: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士;在经济上实行屯田,奖励农耕。)

  情节二:袁绍与谋士的对话。(对话中体现出袁、曹双方的力量对比;袁绍对曹操的轻视;袁绍拒绝谋士诅授“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建议”)

  分组讨论:你认为谁最终能够统一北方?为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根据对袁、曹双方的优劣分析,大家已经得出结论,未来的统一大业一定会由曹操来完成。

  袁绍为扼制曹操势力的发展,200年,统率10万大军渡过黄河,发动进攻,曹操的兵力只有三、四万人。双方在官渡对峙,这就是著名的官渡之战。袁绍多次拒绝谋士的建议,一意孤行,结果坐失战机,他的谋士许攸料定袁绍必败,于是投奔曹操,并向曹操献计,袭击乌巢,曹操采纳了许攸的建议,夜袭乌巢,烧毁袁绍的全部粮草,袁军人心涣散,曹操乘胜追击,袁军大败。(演示《官渡之战形势》),

  官渡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2、三国鼎立:

  教师讲

  述:官渡之战后,曹操继续与袁绍的残余势力作战,到207年终于统一了北方,当他得胜还朝途径渤海边时,留下了这样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示投影)这时的曹操已经53岁了,那么他的“壮心”指的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曹操意图统一全国。

  教师讲述:(打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但曹操统一全国,还有一定的阻力,一是江南的孙权,孙权在江南苦心经营,百姓生活安定,经济有所发展,地位日益巩固;一是依附于刘表的刘备。在207年,曹操统一北方的时候,刘备还没有立足之地,不久之后却迅速发展起来,其中的关键在于刘备起用了诸葛亮。你们知道三顾茅庐的故事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刘备求贤若渴,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诸葛亮建议刘备避实就虚,向西南发展,谋取荆、益二州为根据地,并与孙权结盟,联合抗曹。)

  208年,曹操挥师南下,意图统一全国,孙刘联军与曹军在赤壁决战,(曹军*20万人,号称80万,孙刘联军不足5万。)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

  引导学生思考: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又存在哪些不利因素呢?

  教师总结指出:

  曹军长途跋涉,十分疲劳;士兵多是北方人,不服水土,不*水战,而此时的曹操已今非昔比,多次的胜利蒙蔽了他的眼睛,结果接二连三地上了孙刘联军的当。

  教师:(演示多媒体)曹操中了连环计,将战船用铁链连在一起,孙刘联军趁东南风起,派黄盖诈降,带领装满浸油柴草的战船驶向对岸,在接*曹军时,黄盖点燃大火,冲向曹军,烈火很快从船上燃烧到岸边的营寨,孙刘联军趁势发动进攻,曹军大败,赤壁之战成为历史上又一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教师提问:赤壁之战发生在阴历的11月,按一般规律,在十一月的时候,*盛行的是西北风,可为什么这时会刮起东南风呢?是不是真的像《三国演义》中描写的那样,是诸葛亮在七星祭坛上向上天求来的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分析:每年的9月份以后,由于太阳阳光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大陆气温逐渐冷却,海洋上温度比陆地要高些,因此北半球大陆为高压,海洋上为低压,低层气流由大陆流向海洋,高层气流由海洋流向大陆,形成冬季的季风环流。在我国为西北季风。西北风是气候现象。由于地区局部因素影响,在气候背景下可以出现东风,这是天气现象,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昼夜风。在军事气象上,除了必须考虑气候规律之外,还须考虑天气规律作为补充。诸葛亮由于家住赤壁不远的南阳(今湖北襄阳附*),对赤壁一带天气气候规律的认识,比曹、周两人更深刻、更具体。谙葛亮根据对天气气候变化的分析,凭着自己的经验,准确地预报了出现偏东风的时间。为欺骗周瑜,他设坛祭神“借东风”。这就是历史真实与小说的区别,小说中加入了虚构的成份,融入了作者个人的感情色彩和阶级立场,因此在故事情节设计上难免有“神”化的现象,对人物的评价难免有失偏颇。例如对曹操的评价。

  组织学生讨论: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都提到了曹操,你对曹操是如何认识的?

  学生发言:(略)

  教师总结过渡:曹操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既任人唯贤,又嫉贤妒能;既仁慈,又残暴;既谦逊,又骄狂;但他兼并诸雄,统一北方,发展生产,给北方人民带来了短暂的安定。

  赤壁之战后,曹操大败,逃回北方,无力南下,在北方修养生息。大家想一下,这时刘备和孙权为何不趁机北上,一统天下呢?

  学生活动:(略)

  教师总结:孙刘联盟内部存在着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联合抗曹的威力。刘备向西扩张,并夺取汉中,有了立足之地,(演示多媒体)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继续巩固自己的势力,并向岭南发展,孙权、刘备、曹操成为当时最具实力的军事集团,各有攻守。但任何一方都无力完成统一大业。所以说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到了220年,曹操病死,他的儿子曹丕自称皇帝,改国号为“魏”,定都洛阳。刘备、孙权也先后称帝,222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大家想一想,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人吗?

  学生活动(略)

  教师总结:三国是由分裂到统一的过渡时期,三个国家分别采取措施,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魏国的经济和势力逐渐超过了吴、蜀两国,263年,魏国灭掉蜀国,266年,魏*臣司马炎废魏帝自立,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三)课堂练*:

  1、改错:指出下面图中的错误:(三国鼎立示意图,设计几处错误。)

  2、小组竞赛:

  竞赛一:将全班学生分为四个小组,然后设计出“漂流”“探险”“攀登”“苦行”等四个竞技项目,各组任意选择,看哪一小组的同学首先夺得红旗,到达目的的。

  竞赛二:老师准备几张小纸条,上面写有“曹操”“诸葛亮”“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字样,一名同学上前用最简洁的语言叙述纸条中所写的内容,另一名学生进行回答。看哪一小组的同学表述的最流利,最准确。

  (四)知识应用:(课后作业)

  试用本课中学到的方法评价你的班主任或任课教师,谈谈他们的做法对班级的影响。

  教案说明:在尊重《课标》,分析教材和学生的情况下,我设计了本课的教案。力求达到“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为学生学*服务”“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的理念,通过历史问题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将学生引入历史情境;通过揭开“诸葛亮借东风”这一事件的神秘面纱,使学生分清文学作品和历史真实之间的距离,并用科学的观点看待历史;通过课本剧的编排和表演使学生学会搜集有用的资料和正确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并以此逐步突破难点;通过对曹操其人的评价学会客观评价历史人物;通过课堂讨论使学生在争论中学会得出结论的方法。这只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尝试,敬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历史《三国鼎立》教案2

  教 材 分 析

  1、课标:要求学生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本课简单介绍了两次重要的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这两次战役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黄巾起义使得东汉*名存实亡,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官僚趁机扩张势力,形成割据,并为争夺地盘进行混战。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果明确,脉络清晰,易于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2、这节课主要介绍东汉*从分裂到局部出现统一的历史。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各派军阀割据混战的必然结果, 三国鼎立的形成,在*形成了三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局面,为下一节课学*“西晋的统一”作出铺垫,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事件发展关系,体现了知识的延续性,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教材涉及到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知识结构呈开放性,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

  学 情 分 析

  学情分析:

  1、很多学生看过小说《三国演义》或电视剧《三国演义》,对三国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故事情节比较熟悉,很容易进入历史情境;同时,学生在小学语文课中学过“赤壁之战”这篇课文,对赤壁之战的有关事件和人物也有一定的认识和评价。

  2、七年级的学生在智力方面,形象思维仍然起着重要作用,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虽然已经显著地发展起来,但是他们认识能力水*还不高,仍然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学生很容易带着有色眼睛去看待历史,就很难客观地去评价历史。我们教育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去评价历史事件,这样的评价才是比较客观的。

  3、七年级学生对历史知识具有简单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同时在学*历史的时候比较活跃、好奇心比较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些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为完成本课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情基础。但是由于七年级学生的智力发展有限,自学能力比较差,几乎没有自觉总结反思的*惯,因此在以后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既要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要根据七年级学生的特点,通过设计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给他们创造自我表现机会,激发学生学*历史的兴趣,实施探究式、合作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在学*过程中形成合作学*、自主学*的好*惯,促进学生学*历史能力的提高。

  教 学 目 标

  1、知识目标

  ①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有哪些?在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②通过学*本课内容,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认识。同时,通过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通过分析历史现象,得出事件本质的能力。

  ③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

  ④通过对历史事实和文艺作品中描述的情节进行比较,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文艺创作的分辨能力。

  2、能力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设情景、角色表演、讨论战争胜败原因、评价历史人物等方式,采用探究式、合作式、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 通过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了重要作用。

  ②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看它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③学*历史使人获得智慧,通过本课学*对学生进行历史感悟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历史《三国鼎立》教案3

  课程标准:了解三国形成的史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过程中的著名历史人物曹操、诸葛亮,了解文学描写和历史真实之间的不同。

  2、了解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官渡之战与统一北方的关系、赤壁之战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系

  3、简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及它对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4、指出三国的大概地理位置,提高识图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课前查找与本课相关的历史材料,学会收集有效信的方法,从而培养他们自主学*的良好*惯,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通过表演课本剧,加深对有关历史知识的理解,从而学会分析历史事件的正确方法,为以后学好历史打下基础。

  3、学生通过课堂分组讨论,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探索知识的能力,并能得出简单的结论。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历史情境想象,使学生感受分裂割据混战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进而产生对和*的向往,认识到国家统一是历史发

  展的必然趋势。

  2、通过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到三国鼎立局部统一局面的形成,了解曹操、诸葛亮作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我国历史进步所起的作用。

  3、通过《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对比,区分历史资料与文学作品的不同,培养学生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教学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准备:

  一、学情分析:

  1、学生大都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或拼音读物《三国演义》,对三国中的人物及主要故事情节都很熟悉,很容易进入历史情境;同时在小学语文课中学过《赤壁之战》一课,对赤壁之战的有关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评价。

  2、初一学生在智力方面,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较快发展,但具体形象成分仍起重要作用,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地发展起来,但认识能力还不高,仍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在个性方面,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迅速的发展,要求独立自主,有自我教育的要求。

  二、关于学法和教法

  鉴于对《课标》的理解,对教材、学生等因素的分析,确定在本课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启发、引导为主,课件演示为辅助手段,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思维由集中到发散再到集中;学生的活动形式为情景想象、课本剧表演、讨论等为主,给学生充分发散思维的空间,培养个性,并初步掌握学*历史的方法。

  三、教材分析:

  1、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国家陷入分裂割据局面,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战乱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但同时促进了民族融合,南方经济得到空前发展,科学技术显著进步。三国鼎立正是在大分裂时期实现了局部统一,从而为西晋的短暂统一和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教材基本上落实了《课标》中关于“初步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的要求,简单介绍了两次重要的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这两次战役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黄巾起义使得东汉*名存实亡,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官僚趁机扩张势力,形成割据,并为争夺地盘进行混战。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果明确,脉络清晰,易于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3、教材涉及到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知识结构呈开放性,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给为广阔的活动空间。

  四、教材处理:

  1、由于本课内容是学生*时所熟识的,而且对这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认识都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表面性,因此在教学中,力求科学性、思想性和趣味性的统一,对人物的评价客观公允,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因此在课堂活动中创设大量的历史问题,组织讨论,使学生在思考和争论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并渗透历史的发展规律。

  2、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因此把这两个问题确立为本课的重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这两个问题则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思维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这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带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为本课的难点。

  五、课前准备:

  1、围绕“你最喜欢(敬佩)的三国人物是谁?请给大家介绍你喜欢(敬佩)他的原因”搜集有关三国时期的小故事。

  2、组织学生搜集有关资料,编排课本剧。

  3、制作相关课件,剪辑录像资料和文字材料。

  教学方法:谈话、讨论、演示、启发相结合的综合教学。

  教学过程:

  (一)情景进入:

  教师提问: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由谁

  建立起来的?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

  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后经西汉、东汉,

  历时400多年,是我国封建社会首次出现大统一的时

  期,但到了东汉末年,形势却发生了变化,(出示东汉

  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想一想,你从这幅图上获取了

  哪些历史信息?

  学生回答:(略)

  教师在学生回答过程中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师总结: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国家陷入分裂的局面。

  导入新课:从本课开始,*历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三国

  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一是分裂、

  战乱的时间多于统一安定的时间;第二是少数民族大

  量内迁,出现全国范围内的民族大融合,今天我们要

  共同探讨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初期历史:三国鼎立

  局面的形成。(打出课题)

  (二)新课学*:

  1、曹操统一北方:(再次出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教师:我们从这幅图上得到的第一个信息是整个国家陷入分裂割据的状态,这是大家直接从观察中得出的第一个结论,那么透过这一历史现象,我们还能获得什么信息呢?(同时出示课件)

  引导学生想象:假如你生活在东汉末年,你的生存环境将是什么样?你的愿望将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各割据势力为了扩张势力,彼此征战,使得黄河流域的人民饱受战争之苦,社会生产力也遭受到严重的迫害,人民群众渴望早日结束战乱,实现统一,重过安定的生活。

  学生思考:从图上的形势分析,当时有哪些割据*最有实力、最有可能完成统一北方的使命?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曹操和袁绍是北方两个最主要的军事势力,都有完成统一的实力。那么统一北方的任务究竟能由谁来完成呢?我们共同观看一两个课本剧。

  学生表演:情节一:曹操与两个谋士的对话。(对话中体现出曹操在政治上的优势: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士;在经济上实行屯田,奖励农耕。)

  情节二:袁绍与谋士的对话。(对话中体现出袁、曹双方的力量对比;袁绍对曹操的轻视;袁绍拒绝谋士诅授“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建议”)

  分组讨论:你认为谁最终能够统一北方?为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根据对袁、曹双方的优劣分析,大家已经得出结论,未来的统一大业一定会由曹操来完成。

  袁绍为扼制曹操势力的发展,200年,统率10万大军渡过黄河,发动进攻,曹操的兵力只有三、四万人。双方在官渡对峙,这就是著名的官渡之战。袁绍多次拒绝谋士的建议,一意孤行,结果坐失战机,他的谋士许攸料定袁绍必败,于是投奔曹操,并向曹操献计,袭击乌巢,曹操采纳了许攸的建议,夜袭乌巢,烧毁袁绍的全部粮草,袁军人心涣散,曹操乘胜追击,袁军大败。(演示《官渡之战形势》),

  官渡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2、三国鼎立:

  教师讲

  述:官渡之战后,曹操继续与袁绍的残余势力作战,到207年终于统一了北方,当他得胜还朝途径渤海边时,留下了这样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示投影)这时的曹操已经53岁了,那么他的“壮心”指的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曹操意图统一全国。

  教师讲述:(打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但曹操统一全国,还有一定的阻力,一是江南的孙权,孙权在江南苦心经营,百姓生活安定,经济有所发展,地位日益巩固;一是依附于刘表的刘备。在207年,曹操统一北方的时候,刘备还没有立足之地,不久之后却迅速发展起来,其中的关键在于刘备起用了诸葛亮。你们知道三顾茅庐的故事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刘备求贤若渴,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诸葛亮建议刘备避实就虚,向西南发展,谋取荆、益二州为根据地,并与孙权结盟,联合抗曹。)

  208年,曹操挥师南下,意图统一全国,孙刘联军与曹军在赤壁决战,(曹军*20万人,号称80万,孙刘联军不足5万。)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

  引导学生思考: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又存在哪些不利因素呢?

  教师总结指出:

  曹军长途跋涉,十分疲劳;士兵多是北方人,不服水土,不*水战,而此时的曹操已今非昔比,多次的胜利蒙蔽了他的眼睛,结果接二连三地上了孙刘联军的当。

  教师:(演示多媒体)曹操中了连环计,将战船用铁链连在一起,孙刘联军趁东南风起,派黄盖诈降,带领装满浸油柴草的战船驶向对岸,在接*曹军时,黄盖点燃大火,冲向曹军,烈火很快从船上燃烧到岸边的营寨,孙刘联军趁势发动进攻,曹军大败,赤壁之战成为历史上又一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教师提问:赤壁之战发生在阴历的11月,按一般规律,在十一月的时候,*盛行的是西北风,可为什么这时会刮起东南风呢?是不是真的像《三国演义》中描写的那样,是诸葛亮在七星祭坛上向上天求来的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分析:每年的9月份以后,由于太阳阳光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大陆气温逐渐冷却,海洋上温度比陆地要高些,因此北半球大陆为高压,海洋上为低压,低层气流由大陆流向海洋,高层气流由海洋流向大陆,形成冬季的季风环流。在我国为西北季风。西北风是气候现象。由于地区局部因素影响,在气候背景下可以出现东风,这是天气现象,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昼夜风。在军事气象上,除了必须考虑气候规律之外,还须考虑天气规律作为补充。诸葛亮由于家住赤壁不远的南阳(今湖北襄阳附*),对赤壁一带天气气候规律的认识,比曹、周两人更深刻、更具体。谙葛亮根据对天气气候变化的分析,凭着自己的经验,准确地预报了出现偏东风的时间。为欺骗周瑜,他设坛祭神“借东风”。这就是历史真实与小说的区别,小说中加入了虚构的成份,融入了作者个人的感情色彩和阶级立场,因此在故事情节设计上难免有“神”化的现象,对人物的评价难免有失偏颇。例如对曹操的评价。

  组织学生讨论: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都提到了曹操,你对曹操是如何认识的?

  学生发言:(略)

  教师总结过渡:曹操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既任人唯贤,又嫉贤妒能;既仁慈,又残暴;既谦逊,又骄狂;但他兼并诸雄,统一北方,发展生产,给北方人民带来了短暂的安定。

  赤壁之战后,曹操大败,逃回北方,无力南下,在北方修养生息。大家想一下,这时刘备和孙权为何不趁机北上,一统天下呢?

  学生活动:(略)

  教师总结:孙刘联盟内部存在着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联合抗曹的威力。刘备向西扩张,并夺取汉中,有了立足之地,(演示多媒体)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继续巩固自己的势力,并向岭南发展,孙权、刘备、曹操成为当时最具实力的军事集团,各有攻守。但任何一方都无力完成统一大业。所以说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到了220年,曹操病死,他的儿子曹丕自称皇帝,改国号为“魏”,定都洛阳。刘备、孙权也先后称帝,222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大家想一想,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人吗?

  学生活动(略)

  教师总结:三国是由分裂到统一的过渡时期,三个国家分别采取措施,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魏国的经济和势力逐渐超过了吴、蜀两国,263年,魏国灭掉蜀国,266年,魏*臣司马炎废魏帝自立,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三)课堂练*:

  1、改错:指出下面图中的错误:(三国鼎立示意图,设计几处错误。)

  2、小组竞赛:

  竞赛一:将全班学生分为四个小组,然后设计出“漂流”“探险”“攀登”“苦行”等四个竞技项目,各组任意选择,看哪一小组的同学首先夺得红旗,到达目的的。

  竞赛二:老师准备几张小纸条,上面写有“曹操”“诸葛亮”“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字样,一名同学上前用最简洁的语言叙述纸条中所写的内容,另一名学生进行回答。看哪一小组的同学表述的最流利,最准确。

  (四)知识应用:(课后作业)

  试用本课中学到的方法评价你的班主任或任课教师,谈谈他们的做法对班级的影响。

  教案说明:在尊重《课标》,分析教材和学生的情况下,我设计了本课的教案。力求达到“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为学生学*服务”“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的理念,通过历史问题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将学生引入历史情境;通过揭开“诸葛亮借东风”这一事件的神秘面纱,使学生分清文学作品和历史真实之间的距离,并用科学的观点看待历史;通过课本剧的编排和表演使学生学会搜集有用的资料和正确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并以此逐步突破难点;通过对曹操其人的评价学会客观评价历史人物;通过课堂讨论使学生在争论中学会得出结论的方法。这只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尝试,敬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历史《三国鼎立》教案4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曹操统一北方和赤壁之战;

  2、魏、蜀、吴三国发展、巩固统治的措施。

  (二)思想目标:

  1、认识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统一是历史发展大趋势。

  2、在三国鼎立形成的过程中,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等人起了重大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杰出人物对推动历史发展进程所起的作用。

  (三)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曹操在官渡中能以少胜多,而在赤壁之战中却惨遭失败,培养学生辨证看问题的能力。

  2、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曹操和诸葛亮。

  3、识读“三国鼎立图”,了解三国所在区域的今天省份,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

  重点: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难点:1、如何正确认识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即怎样看待三国鼎立这

  一局面。

  2、如何全面评价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

  教学方法:

  情景材料教学法、分析讨论法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了秦汉历史,这四百多年是我国封建社会首次出现大一统的时期,而三国西晋南北朝时期是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其中的“三国”是第一个分裂的时期,本课我们共同学*《三国鼎立》,从历史的角度探索。

历史《三国鼎立》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等基本史实,通过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了解史实,使学生能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曹操、诸葛亮等,提高历史地看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历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提高辩证地看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总结曹操在历所起的作用,对比《三国演义》里许绍对曹操的评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之间的差别,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确曹操统一北方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由割据走向局部统一,由混战趋向相对稳定的过程,因此是历史的进步。

  认识在三国鼎立形成的过程,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等人起了重大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杰出人物对推动历史发展进程所起的作用。

  认识三国都重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江南和西南地区得到了一定的开发。

  【教学重难点】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史实、;如何看待三国分立这一局面,如何全面评价曹操、诸葛亮、孙权等历史人物。

  【导学过程】

  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

  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开篇语就是“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你认为这句话正确吗?从春秋战国到三国的.史实是否验证了这一点?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东汉末年,为什么会涌现出像曹操、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孙权、周瑜等如此多的英雄豪杰?他们都有什么样的作为?对后世有什么样的影响?

  曹操、刘备和孙权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而且有那么多的人才为他们出谋划策,为什么到头来却依然要三分天下呢?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激战?

  三国是指哪三个*?分别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建立的?开国君主都是谁?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从这一课的学*中寻找答案吧。

  【自主预*】

  一、官渡之战

  1、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汉*名存实亡、为了地盘、人口等军阀进行混战,其中曹操和袁绍是地盘的两个军阀等内容。教师再引导:那么同是北方的两大军阀会怎么样呢?(打仗)从而引入官渡之战。

  曹操势力的逐渐强大的原因和举措,这也是官渡之战胜利的原因。让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唯才是举”、“屯田”,这些举措为曹操带来了什么好处?在学生讨论完,教师可以加以总结。

  2、官渡之战──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官渡之战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讲,同时展开讨论,为什么势力大的袁绍会输给势力弱的曹操。最后让学生明白:曹操之所以会胜利主要因为他礼贤下士会用人,人才的重要性。

  官渡之战的历史作用,应当着重强调: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二、赤壁之战

  1、赤壁之战前的形势

  出示《三顾茅庐》图,让学生讲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然后出示《赤壁之战示意图》,在图示的帮助下,讲解赤壁之战前的形势。

  208年,曹操率20多万人马南下。刘备兵力只有1万多人无力抵抗,形势十分紧急。在此情况下,他派诸葛亮东下面见孙权,提议联和抗曹。孙权决定抵抗,派周瑜为都督,鲁肃为参军校尉,率军3万联合刘备抗曹。联军不到5万人,双方在赤壁、乌林一带隔江对峙。

  2、赤壁之战

  指导学生利用对“赤壁之战”的了解和课文中的内容,展开“军事家评论赤壁之战”的活动,让学生以军事家评论的方式学*战争的过程、结果并探讨曹操失败的原因。

  三、三国鼎立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指导学生结合课文及课件图片了解,重点强调的是曹魏的建立者是曹丕而不是曹操。

  2、三国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①曹魏重视农耕

  结合曹操的举措,指出曹魏建立后继续采取重视大兴屯田。北方出现“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现象。

  ②诸葛亮治蜀

  总结诸葛亮治蜀的几个方面,着重指出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丝织业发达。

  ③吴国开发江南

  讲述吴国发展经济的情况,教师强调230年吴国的卫温曾到过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

  【合作探究】

  1、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弱胜强,为什么又在赤壁之战中失败了呢?赤壁之战后又形成了什么样的局面呢?

  2、你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3、东汉名士评论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你认为曹操是什么样的人物?

  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小结提升】

  三国是古今中外,英雄人物辈出的时期。若是是英雄,怎么能不懂三国。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7)

——三国鼎立教案范文十份

  三国鼎立教案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理解诸葛亮的外交政策,进一步提高用历史唯物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

  (3)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4)通过对历史事实和文艺作品中描述的情节进行比较,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文艺创作的分辨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设情景、讲故事、讨论战争胜败原因、评价历史人物,采用探究启发式教学,贴*学生最*发展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重要作用。

  (2)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它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3)历史使人智慧,通过本课学*对学生进行历史感悟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联系旧知,导入新课

  出示曹操的诗《龟虽寿》,学生齐诵诗歌。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抒写胸怀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不由想起了人生的路程,所以诗一开头便无限感慨地吟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师:你印象中的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戏剧中的曹操又是怎样一个人?

  师:曹操是不是大白脸,一脸奸相?诸葛亮是不是会呼风唤雨,能借东风,火烧战船?三国时期究竟发生过哪些大事?三国纷争的局面又是怎么形成的呢?下面请同学们跟随老师共同走进第14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揭开谜底找出答案吧!

  二、合作探究,学*新知

  (一)、从官渡之战到赤壁之战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归纳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

  (二)、魏、蜀、吴的建立

  学生看书完成下面表格:

  **名称时间创建者都城(今名)

  魏220年曹丕洛阳

  蜀221年刘备城都

  吴229年孙权建业(南京)

  三国鼎立教案 2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曹操统一北方和赤壁之战;

  2、魏、蜀、吴三国发展、巩固统治的措施。

  (二)思想目标:

  1、认识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统一是历史发展大趋势。

  2、在三国鼎立形成的过程中,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等人起了重大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杰出人物对推动历史发展进程所起的作用。

  (三)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曹操在官渡中能以少胜多,而在赤壁之战中却惨遭失败,培养学生辨证看问题的能力。

  2、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曹操和诸葛亮。

  3、识读“三国鼎立图”,了解三国所在区域的今天省份,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

  重点: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难点:1、如何正确认识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即怎样看待三国鼎立这

  一局面。

  2、如何全面评价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

  教学方法:

  情景材料教学法、分析讨论法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了秦汉历史,这四百多年是我国封建社会首次出现大一统的时期,而三国西晋南北朝时期是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其中的“三国”是第一个分裂的时期,本课我们共同学*《三国鼎立》,从历史的角度探索。

  三国鼎立教案 3

  教学目标

  (1)知识:通过本课的学*,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医学成就,包括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九章算术》和地动仪、张仲景和华佗。

  ⑵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汉代造纸图,了解造纸的工序,通过引导学生依据地动仪剖面图,分析其原理,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指导学生总结秦汉时期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技史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当时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张衡,张仲景等淡泊名利崇尚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难点如何区分历史资料与文学作品的不同(以评价曹操为突破方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过渡:同学们看你手中的课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也是秦汉时期的重要的文化成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了解昌盛的秦汉文化

  揭示课题:昌盛的秦汉文化

  自主学*(或预*)

  1.请说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2.纸最早发明于何时?谁改进了造纸术?

  3.秦汉时期的数学专著是什么

  4最早测量地震方位的仪器是什么谁发明的?有什么地位?

  5..张仲景和华佗有哪些主要的医学成就?

  师:督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自主探究,完成问题。

  生:(1)依据问题快速阅读并标注课文,发现疑难问题。

  (2)学生小组内相互质疑释疑。

  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讨论探究交流,难点突破。

  问题1:纸在发明之前人们用什么做书写材料?有什么特点?

  思考得出:龟甲﹑青铜器﹑丝帛﹑竹木简等。

  成本高﹑贵重不方便﹑不易推广等特点

  三、三国鼎立形成

  国名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魏国220年曹丕洛阳

  蜀国2刘备成都

  吴国222年孙权建业

  三个实力相当的**,但现在任何一方又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为了战胜对方,都在自己的`领土里采取了一系列恢复生产的措施。

  国名经济发展

  魏国

  蜀国

  吴国

  强调:三国鼎立局面的开始形成是220年曹丕建魏三国鼎立局面的最终形成是222年孙权建吴

  拓展提升成语典故与人物

  1、人物连线

  曹操诸葛亮

  刘备许攸

  孙权周瑜

  2、东汉末—三国时期的成语典故有: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空城计等等

  课后小结

  通过历史课的学*我们了解到:曹操不愧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所以我们学*了历史后要注意区别历史史实和文学艺术作品中的不同,对待历史要求真,求实。感谢大家的合作!下课!

  三国鼎立教案 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等基本史实,通过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了解史实,使学生能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曹操、诸葛亮等,提高历史地看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历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提高辩证地看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总结曹操在历所起的作用,对比《三国演义》里许绍对曹操的评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之间的差别,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确曹操统一北方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由割据走向局部统一,由混战趋向相对稳定的过程,因此是历史的进步。

  认识在三国鼎立形成的过程,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等人起了重大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杰出人物对推动历史发展进程所起的作用。

  认识三国都重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江南和西南地区得到了一定的开发。

  【教学重难点】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史实、;如何看待三国分立这一局面,如何全面评价曹操、诸葛亮、孙权等历史人物。

  【导学过程】

  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

  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开篇语就是“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你认为这句话正确吗?从春秋战国到三国的史实是否验证了这一点?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东汉末年,为什么会涌现出像曹操、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孙权、周瑜等如此多的英雄豪杰?他们都有什么样的作为?对后世有什么样的影响?

  曹操、刘备和孙权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而且有那么多的人才为他们出谋划策,为什么到头来却依然要三分天下呢?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激战?

  三国是指哪三个**?分别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建立的?开国君主都是谁?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从这一课的学*中寻找答案吧。

  【自主预*】

  一、官渡之战

  1、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汉**名存实亡、为了地盘、人口等军阀进行混战,其中曹操和袁绍是地盘的两个军阀等内容。教师再引导:那么同是北方的两大军阀会怎么样呢?(打仗)从而引入官渡之战。

  曹操势力的逐渐强大的原因和举措,这也是官渡之战胜利的原因。让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唯才是举”、“屯田”,这些举措为曹操带来了什么好处?在学生讨论完,教师可以加以总结。

  2、官渡之战──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官渡之战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讲,同时展开讨论,为什么势力大的袁绍会输给势力弱的曹操。最后让学生明白:曹操之所以会胜利主要因为他礼贤下士会用人,人才的重要性。

  官渡之战的历史作用,应当着重强调: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二、赤壁之战

  1、赤壁之战前的形势

  出示《三顾茅庐》图,让学生讲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然后出示《赤壁之战示意图》,在图示的帮助下,讲解赤壁之战前的.形势。

  208年,曹操率20多万人马南下。刘备兵力只有1万多人无力抵抗,形势十分紧急。在此情况下,他派诸葛亮东下面见孙权,提议联和抗曹。孙权决定抵抗,派周瑜为都督,鲁肃为参军校尉,率军3万联合刘备抗曹。联军不到5万人,双方在赤壁、乌林一带隔江对峙。

  2、赤壁之战

  指导学生利用对“赤壁之战”的了解和课文中的内容,展开“军事家评论赤壁之战”的活动,让学生以军事家评论的方式学*战争的过程、结果并探讨曹操失败的原因。

  三、三国鼎立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指导学生结合课文及课件图片了解,重点强调的是曹魏的建立者是曹丕而不是曹操。

  2、三国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①曹魏重视农耕

  结合曹操的举措,指出曹魏建立后继续采取重视大兴屯田。北方出现“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现象。

  ②诸葛亮治蜀

  总结诸葛亮治蜀的几个方面,着重指出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丝织业发达。

  ③吴国开发江南

  讲述吴国发展经济的情况,教师强调230年吴国的卫温曾到过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

  【合作探究】

  1、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弱胜强,为什么又在赤壁之战中失败了呢?赤壁之战后又形成了什么样的局面呢?

  2、你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3、东汉名士评论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你认为曹操是什么样的人物?

  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小结提升】

  三国是古今中外,英雄人物辈出的时期。若是是英雄,怎么能不懂三国。

  三国鼎立教案 5

  导入新课:

  复*提问:从本课开始,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如果说,第三单元我们学过的秦汉帝国是处于大一统时期,那么三国两晋南北朝就处于**分立和民族汇聚时期,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什么时候由谁建立的?生回答略。

  师:(小结归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紧随其后相继建立起的是西汉和东汉,而大一统的秦汉帝国在维持了将*400多年的统一局面,却在东汉末年发生了变化,那么究竟是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生回答略。

  师:(指导学生,小结归纳)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陷入分裂割据局面。大一统的局面被打破了,而由于战乱,各割据势力趁机扩充实力,相互攻战,使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社会生产力也遭到严重破坏。

  创设情境:假设同学们是东汉末年的老百姓,面对这种艰难的生活状况,你们的愿望会是什么呢?

  生回答略。

  师:(引导归纳)当时的老百姓最渴望的是早日结束战乱,实现统一,重新过上安定的生活。

  而当时北方主要有两股强大的军事势力,就是袁绍和曹操。他们都有完成统一的势力,那么究竟统一北方的任务最终有谁来完成呢?下面我们就通过两段选自《三国志》的史料开分析这个问题:

  P106材料一:

  教师分析材料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我们看到在官渡之战中,曹操明显处于劣势,然而兵力并不能决定战争的胜负,它却取决于其他很多方面因素,曹操之所以能以少胜多打败不可一世的袁绍,是因为他占有许多优势,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上的.内容,想想曹操拥有哪些优势?

  政治上:控制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士。经济上:实行屯田,奖励农耕,解决军粮的问题。还有,曹操能够虚心接受意见。

  而袁绍这方面我们一起来分析P106材料二:

  我们看到曹操自恃地大、兵多、粮足,听不见正确意见。

  设疑:终于在公元200年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取得胜利。那么这场战役胜利的作用是什么?(看官渡之战示意图)

  师:从课本上我们就找得到了(引导、归纳):官渡之战后,曹操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过渡】官渡之战后,曹操继续于袁绍的残余势力作战,到公元207年终于统一了北方,而当他凯旋回朝时,途经渤海,写下一首《龟虽寿》,其中有四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此时的曹操已经53岁了,他的“壮心”究竟是什么?

  生回答略。

  师:曹操的“壮心”就是曹操想要统一全国。但他要统一全国,就要挥师南下,才能统一南北。不过,他的壮心却遇到了两股阻力。一是江南的孙权,他苦心经营江南,经济有所发展,百姓过上安定生活,统治日益巩固;二是西南的刘备,当时他只是一个依附别人篱下的小军阀,公元207年曹操统一北方时,他毫无立足之地,不久之后却迅速发展起来,其中的关键在于他起用了一个重要人物:诸葛亮。

  【想一想】我们再来看下右下角的杜甫诗:三顾茅庐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诗中的“老臣”指的是?诗中又有哪一个成语故事?

  生回答略。

  师:刘备求贤若渴,三顾茅庐请出了卧龙先生:诸葛亮。并且接受诸葛亮提出的闻名天下的“隆中对策”,最终实现了三分天下的鼎立之势。同学们在课本上黄色小字部分找找什么是隆重对策?

  生回答略。

  师:回答得很好,并且在课本上划下来。从此刘备就以此为指战略方针,第一件事就是联吴抗曹。公元208年,孙刘联军与挥师南下的曹操展开了著名的赤壁之战。

  【想一想】请同学们看赤壁之战示意图,找找赤壁的位置,并且说出假如你要去赤壁之战的遗址游览,应选择去中国的哪个省份?

  生回答略。

  师:(引导学生浏览黄色P104小字,了解赤壁之战概况)

  设疑:公元208年这场赤壁之战,曹操却以多败少。同学试着找找看,曹操战败的原因有哪些?

  生回答略。

  师:(总结并归纳)曹军长途跋涉,十分疲劳;士兵多是北方人来到南方,不服水土,不*水战;铁锁连船,战术不当;再加上曹操被表面的强大冲昏头脑,骄傲轻敌。反过来说,孙刘联军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他们利用曹军的战术弱点,制定火攻计划,运用诈降计,趁着东南风,黄盖成功地火烧赤壁,曹操最终败走华容道,狼狈逃回北方。

  而赤壁之战后,天下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曹操退守北方,无力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日益巩固,并向岭南发展;刘备则占据四川和汉中地区,有了一*之地,终于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即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那么,三国鼎立局面什么时候才正式形成呢?

  生回答略。

  师:公元222年孙权称王,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的正式形成。那么三国是哪三国呢?它们分别是如何建立的?

  生回答略。

  师:公元200年曹操病死,草皮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定都建业,;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蜀汉或西蜀,找找课本上的注释划下来。至此,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想一想】特别注意下:曹操是什么时期的人呢?如何评价曹操呢?

  生讨论回答略。

  师:曹操是东汉时期的人,他统一了北方,从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来评价曹操,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小结】经过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混战于兼并,终于形成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局面,与东汉末年的混乱相比,三国鼎立局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历史的进步。三国是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分裂时期,在《三国演义》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中国历史发展的漫漫长河中,分裂只是暂时的,统一才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课后反思】

  板书不够清楚,可再细分点;课本上的地图可作为补充材料充分利用;

  初一年学生的认知能力还不够,应少讲一些下结论性的文字,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多留一点思考的空间给学生。

  三国鼎立教案 6

  教学目标

  (1)知识:通过本课的学*,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医学成就,包括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九章算术》和地动仪、张仲景和华佗。

  ⑵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汉代造纸图,了解造纸的工序,通过引导学生依据地动仪剖面图,分析其原理,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指导学生总结秦汉时期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技史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当时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张衡,张仲景等淡泊名利崇尚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难点如何区分历史资料与文学作品的不同(以评价曹操为突破方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过渡:同学们看你手中的课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也是秦汉时期的重要的文化成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了解昌盛的秦汉文化

  揭示课题:昌盛的秦汉文化

  自主学*(或预*)

  1.请说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2.纸最早发明于何时?谁改进了造纸术?

  3.秦汉时期的数学专著是什么

  4最早测量地震方位的仪器是什么谁发明的?有什么地位?

  5..张仲景和华佗有哪些主要的医学成就?

  师:督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自主探究,完成问题。

  生:(1)依据问题快速阅读并标注课文,发现疑难问题。

  (2)学生小组内相互质疑释疑。

  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讨论探究交流,难点突破。

  问题1:纸在发明之前人们用什么做书写材料?有什么特点?

  思考得出:龟甲﹑青铜器﹑丝帛﹑竹木简等。

  成本高﹑贵重不方便﹑不易推广等特点

  三、三国鼎立形成

  国名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魏国220年曹丕洛阳

  蜀国2刘备成都

  吴国222年孙权建业

  三个实力相当的**,但现在任何一方又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为了战胜对方,都在自己的领土里采取了一系列恢复生产的措施。

  国名经济发展

  魏国

  蜀国

  吴国

  强调:三国鼎立局面的开始形成是220年曹丕建魏三国鼎立局面的最终形成是222年孙权建吴

  拓展提升成语典故与人物

  1、人物连线

  曹操诸葛亮

  刘备许攸

  孙权周瑜

  2、东汉末—三国时期的成语典故有: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空城计等等

  课后小结

  通过历史课的学*我们了解到:曹操不愧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所以我们学*了历史后要注意区别历史史实和文学艺术作品中的不同,对待历史要求真,求实。感谢大家的合作!下课!

  三国鼎立教案 7

  教材分析

  《三国鼎立》一课主要介绍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必然结果,它的形成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是历史的一大进步。这课内容为下一课学*“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因此“三国鼎立”揭开了中国大分裂和大融合的序幕,起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教材简单介绍了两次重要的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这两次战役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果明确,脉络清晰,易于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但是,这一历史事件时空跨度较大,对学生的学*增加了难度。

  学情分析

  在学*《三国鼎立》前,学生已经了解到东汉末年宦官外戚专权导致皇权衰微,黄巾起义使东汉王朝名存实亡等情况,这些知识正是三国鼎立形成的背景之一。同时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通过小说、电视电影、游戏了解了三国时期许多生动的故事,对三国中的人物及主要故事情节都很熟悉,很容易进入历史情境,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由于学生的认识能力还不高,容易把文学作品当成为真实的历史,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和真实的历史之间的区别。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背景、形成过程及其对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2、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过程中的著名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官渡之战与统一北方的关系、赤壁之战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系)以及相关历史人物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等。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引导学生对历史人物做出客观合理的评价。

  3、学会从书本(文字、数据、地图)中提取有效信息,提高学生比较、统计、识图、分析能力。

  (二)方法与过程

  1、利用历史教学插图、视频,直观形象地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相关史实。

  2、学*从各种途径收集史料的方法,收集讲述有关三国历史的小故事。

  3、层层设疑,分组讨论。情境教学与问题探究式教学相结合。

  4、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从课文中获取有效信息。

  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上通过创设情景、史实辩析、讲故事、讨论战争胜败原因、评价历史人物、三国代表介绍本国经济等方式,采用分组讨论、探究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探索知识的能力,并能得出简单的结论,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历史情境想象,使学生感受分裂割据时期混战不断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进而对今天的和*时期更加珍惜,认识到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通过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中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更好地体会这些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中所蕴含的大智慧。

  3、通过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重要作用。

  4、通过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了解曹操、诸葛亮等关键人物作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我国历史进步所起的主要作用。学会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掌握其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这一重要标准。

  5、通过历史史实和《三国演义》的对比,了解文学描写和历史真实之间的不同,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文艺创作的分辨能力,培养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难点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影片情境,导入新课(约5分钟)

  播放课件视频《三国》片段,把学生带入三国乱世这一情境,激发学生对于新课的兴趣。(教师提问:这部电视剧叫什么?其中的三国是哪三个国家?大家知道三国有哪些著名人物?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阅读教材102页方框里的文字。)

  (板书:第18课三国鼎立)

  二、合作探究,学*新知(约30分钟)

  1、我们要探究三国时期的历史,就得首先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说起。

  刚才大家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得知,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他们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长期混战。刀枪剑戟带给人民无尽的灾难和痛苦,同时也使北方的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人口集中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渴望早日结束战乱,过上和*安定的生活。

  那么,是谁顺应人民的愿望,结束了北方战乱局面呢?下面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阅读教材102页“官渡之战”大字部分的内容。

  (板书:一、官渡之战)

  2、通过阅读教材,我们知道,这个人是曹操。(课件显示曹操图像及诗作)曹操能谋善断,很有眼光,以统一天下为已任,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曹操怀有雄心壮志,统一天下是他远大的政治抱负。

  3、曹操要统一天下,必先统一北方。而在北方的各派军阀中,实力最雄厚的是谁?对,是袁绍。(课件显示《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混战》地图)在当时北方有两个最主要的`军事势力,其中实力最雄厚的是袁绍,其次是曹操。但随着时间的发展,曹操的势力不断发展壮大。

  那曹操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对,大家通过阅读教材知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士、实行屯田、奖励农耕(课件分点显示)。

  随着曹操势力的壮大,两强相遇,定要一决高下。曹操与袁绍展开了一次决战,这就是著名的官渡之战。(课件显示《官渡之战形势图》)下面大家一起来完成一下这个表格。(课件显示表格)

  官渡之战交战双方交战时间交战地点兵力对比交战结果6、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大家结合教材103页上方的小字,一起来思考一下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的原因。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总结。

  7、官渡之战以后,曹操陆续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力量,又陆续地消灭了一些军阀,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可以说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我们前面提到了,曹操的政治抱负是什么?对,是统一天下。那么接下来,毫无疑问,曹操大军就要向南方进发了。接下来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阅读教材“赤壁之战”下方大字部分内容。

  (板书:二、赤壁之战)

  8、我们通过阅读教材知道,这时的南方有两股势力有所发展。一个是割据江东的孙权,一个是依附于荆州的刘备。江东孙权统治比较稳固。依附于荆州的刘备,自称是东汉皇族的后裔,在军阀混战中,不甘寄人篱下。他听说诸葛亮有安邦定国之策、济世安民之术,便请他出来相助,于是就有了“三顾茅庐”的故事,有了卧龙先生精彩的“隆中对”。大家一起来看教材104页左上方的图片。

  9、刘备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力量不断地壮大。208年,曹操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南下,想要统一天下。孙权、刘备组成五万联军,在赤壁与曹军展开决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接下来,与官渡之战一样,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表格。(课件显示表格)

  赤壁之战交战双方交战时间交战地点兵力对比交战结果10、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这两次战争的主角都是曹操,却出现了不同的结局。那么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什么会失败?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总结。(引导学生分析曹军的失败是必然性和偶然**互作用的结果,而必然性占据主导地位,是导致曹军大败的主要原因。但实际上最根本原因的是当时统一的客观条件尚未成熟。)

  11、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赤壁之战后,三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新变化。曹操退守到黄河流域一带,不敢再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这样,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谁也打败不了谁,但又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这样就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大家用两分钟的时间阅读教材“三国鼎立的形成”下面大字部分的内容,包括地图,之后我们一起完成下面的表格。(课件显示三国鼎立形势图及表格)

  (板书:三、三国鼎立的形成)

  **名称时间创建者都城(今名)魏???蜀???吴???17、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一个过渡阶段。并存的三个**,为了战胜对方,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生产。(请三个组学生分别介绍三国经济恢复、发展的情况)

  (特别强调:三国时哪一**和台湾有往来?这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今少数**分子妄图把台湾从***出去,我们要同这种分裂行为作斗争。)

  提出思考问题:你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三国鼎立的局面相对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局面,是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因此是历史的一大进步。我们知道在三国鼎立时期的相对稳定形势下,各国的经济都有所发展。所以,三国时期是分裂而又富有生机的时代。这为日后的统一准备了物质条件。

  课堂小结,承前启后(约2分钟)

  总结: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分裂只是暂时的。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最后究竟是谁独霸天下,问鼎九州呢?欲知后事如何,窃听下回分解。

  四、课堂练*(约3分钟)

  (一)选择题

  决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的战役是()

  官渡之战牧野之战赤壁之战长*之战

  (二)思考探究

  我们已经学完了本课,课后大家可以再看看三国时期的相关影视作品或者是小说,思考一下文学作品与历史真实有何异同?

  五、课外实践活动

  举办三国历史故事会。学生准备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三国人物的故事与大家分享。

  板书设计

  第18课三国鼎立

  一、官渡之战

  二、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教案 8

  课程标准:了解三国鼎立的史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过程中的著名人物曹操、诸葛亮。了解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并能说出其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学生收集关于三国时的史料和小故事,把《三国演义》的典型故事与历史史实相结合,加深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利用三国历史教学挂图,并剪贴三国简图更加直观地了解有关史实。利用“打擂台“的方法让学生展开探究式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中,了解曹操、作为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我国历史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

  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具:录音机、投影仪、录像机、电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时间约5分钟)

  1、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由此歌引出《三国演义》这部名著,

  问:《三国演义》中写的是历史么?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引导学生阅读每课一得,使学生明确文学

  作品不是历史。

  (设计意图:由歌曲给学生创设一种历史情境,在底沉的旋律中进入三国

  历史中)

  2、调查学生课前准备的.关于三国时期的材料(包括历史故事、人物介绍、诗词歌赋),老师指导筛选材料,选择可以用在本课的材料。

  (意图:一方面检查学生课前查阅材料的情况,另一方面帮助擂主组选择可以使用的材料)

  二、学生分组自学,探究解决问题。(时间约10分钟)

  老师在下面巡视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1、把学生分成六个小组,两个小组为擂主,四个小组为攻擂组

  2、学生阅读教材自学,探究问题,并把准备好的材料融合在所准备的问题中。

  ①两个擂主小组选本组问题,分工协作,做讲问题准备

  ②四个攻擂主全面阅读教材,并把教材内容编成问题,准备攻擂)

  (意图:学生在自学中自主探究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主动性,培养学生合作学*的*惯)

  三、学生主讲,老师查缺补漏(时间约20分钟)

  1、学生擂主小组讲问题,攻擂主提出问题,擂主学生回答问题,师查缺补漏

  学生应讲清的知识点

  ①“携天子以令诸侯”政治上取得优势

  曹操统一条件 ②招贤纳士

  ③实行屯田

  北方 官渡之战:年曹操——袁绍以少胜多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要归纳出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引导学生在讲述的过程中使用课后的材料阅读,并能说明为什么曹操能够统一北方?学生讲述不全面的地方教师要加以补充

  鼎立前形势魏(曹丕)

  三

  国赤壁208年蜀(刘备)

  目的

  鼎之曹操——孙刘联军吴(孙权222)

  立战结果:孙刘联军获胜

  学生讲述过程中可以补充故事三顾茅庐、草船借箭、舌战群儒、蒋干中计、借东风、苦肉计、火烧连营等,诗词《念奴娇赤璧怀古》《七步诗》等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火烧赤壁一段

  (意图:擂主小组的同学完全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结合所准备的材料讲述这一段历史,让学生学会自己学*,把自已对知识的理解用

  语言表达出来,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攻擂小组的同学则从另一个角度把知识变成问题来难为擂主的同学,这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攻擂守擂针锋相对,你来我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而知识在争论中也被学生掌握。选播电视剧是为了制造一种气氛,对赤壁之战起烘托作用)

  2、指导学生划三国鼎立简图

  国家时间建立者都城

  魏220曹丕洛阳

  蜀221刘备成都

  吴222孙权建业

  (意图:指导学生制作表格,形式不限,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四、动手动口,灵活应用(约5分钟)

  1、剪贴三国简图(地图册P27)

  2、列举三国英雄谱

  曹操——曹丕

  刘备——诸葛亮

  孙权——周瑜、黄盖

  3、讨论你怎样认识曹操这个人物?

  (意图:用剪贴地图让学生体会三国在祖国版图上的具**置,曹操学会从正反两方面历史人物)

  五、教师,学生自我(5分钟)

  1、教师围绕重难点

  2、学生作课后自我测题

  3、学生小组自我

  (意图:巩固知识,学生客观本节课自己的表现,擂主小组根据守擂情况,攻擂小组根据提问题情况,包括课前查资料情况、课上参与的积极性、回答问题情况、动手情况四项,每项各占二分,最佳擂主小组、最佳攻擂小组再加二分)

  附:板书设计

  20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08

  曹操统一三国鼎立

  北方局面形成

  曹——袁绍曹——孙刘联军

  附:“攻擂法”教学方法简介

  借鉴中央电视台“幸运52”和“开心词典”的模式,把竞争引入课堂

  具体方法:1、根据班级人数,把距离*的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设立小组长,以小组为单位课前查阅资料,课上参与攻擂比赛。

  2、根据每课内容实际情况确定每个问题的擂主小组(可采用自愿请战的方式,,也可采用抽签方式确定),小组长要调动组内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分工协作,把本组所分的问题分析透彻,讲给全班同学。攻擂小组同学把教材的内容变成问题提问擂主小组的同学,擂主小主同学如有两个问题答不上就会被赶下擂台。

  3、根据具体攻守情况加以。

  效果:充分调动学*的主动性,学生积极展开探究式学*,培养学生的合作学*的*惯,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面广,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三国鼎立教案 9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批判地继承曹操、诸葛亮的道德、精神;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

  [难点]

  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

  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官渡、赤壁之战相关多媒体、三国鼎立图

  [授课过程]

  1、复*、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第21课三国鼎立,就是那像一个圆鼎的三条腿分

  立似的分布在中国大地上的三国。今天我们共同讨论这课的内容。

  3、讲述新课:

  三国鼎立是哪三国?同学们是知道的,但未必清楚,请翻翻

  课本找到关于三国建立的那一段,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讲讲。

  220年曹丕建魏,都:洛阳;221年刘备建立蜀国,都:成都;

  222年孙权建立吴国,都:建业。

  [播放多媒体《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是非成败转头空,转头

  之间或得或失,这个道理突出的表现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两大战役中。

  这两大战役都有曹操这个主角,大概同学们对曹操也很有兴趣,先从课文中找出这两个战役的年代。(官渡之战在200年,赤壁之战在208年)相距仅八年的两战,曹操呢?前者以少胜多,后者以多败于少,这是为什么?请大家评论,我们先说说官渡之战。

  (留出一段时间让学生准备,后由学生发言,讲述故事。)

  208年,孙刘联军在长江边的赤壁与曹操对垒。请大家先谈一下在这一

  战中居于优势的曹操,弱点在哪里?赤壁之战经过、结果又如何?

  (先观看多媒体诗词大江东去……,后由学生发言)

  接下来我们一块了解魏蜀吴三国经济的发展情况。

  4、小结。展示课件知识点汇萃

  5、课堂讨论:戏曲中的曹操与历史中的曹操区别。播放多媒体资料,戏曲资料并展开讨论。

  最后由教师小结,指出如何评价曹操。

  (对于曹操的一生的评价是一个1000多年来争论不休的问题,曹操的人生哲学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他爱惜人才,他从下层选拔,从敌方争取;他还重视文化,他本身也是一位大诗人,他统一北方,功劳是不可低估的。有人把他说成乱臣贼子,是不对的,谁有本事谁就应当称帝,罗贯中以汉朝为正统,在《三国演义》影响下,曹操就成了舞台上的白脸奸臣,这是不公*的。)

  6、作业

  三国鼎立教案 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理解诸葛亮的外交政策,进一步提高用历史唯物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

  (3)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4)通过对历史事实和文艺作品中描述的情节进行比较,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文艺创作的分辨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设情景、讲故事、讨论战争胜败原因、评价历史人物,采用探究启发式教学,贴*学生最*发展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重要作用。

  (2)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它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3)历史使人智慧,通过本课学*对学生进行历史感悟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联系旧知,导入新课

  出示曹操的诗《龟虽寿》,学生齐诵诗歌。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抒写胸怀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不由想起了人生的路程,所以诗一开头便无限感慨地吟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师:你印象中的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戏剧中的曹操又是怎样一个人?

  师:曹操是不是大白脸,一脸奸相?诸葛亮是不是会呼风唤雨,能借东风,火烧战船?三国时期究竟发生过哪些大事?三国纷争的局面又是怎么形成的呢?下面请同学们跟随老师共同走进第14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揭开谜底找出答案吧!

  二、合作探究,学*新知

  (一)、从官渡之战到赤壁之战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归纳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

  (二)、魏、蜀、吴的建立

  学生看书完成下面表格:

  **名称时间创建者都城(今名)

  魏220年曹丕洛阳

  蜀221年刘备城都

  吴229年孙权建业(南京)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