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中班教案 (菁华6篇)

首页 / 教案 / | 教案,中班

长方形中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生活中各种长方形的物品。

  2、发音标准,敢于用汉语表达所见物品的形状。

  3、引发幼儿学*图形的兴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敢于并乐于用汉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

  活动准备

  1、大小、颜色不等的圆形卡纸若干。

  2、大小颜色不等的长方形卡片 若干

  3、小红花

  活动过程

  一、展开部分

  1、教师在黑板上画上圆形,长方形图案,请幼儿说出所指图行的名称。

  2、教师将幼儿园带入区角认识图形。

  3、教师让幼儿给长方形图片进行找朋友活动,把相同的图片放到一起,并装入纸箱中。

  4、将幼儿分组进行此活动。

  5、教师引导幼儿在教室中寻找长方形物品。如黑板、桌面、电视机、窗户、门。

  6、引导幼儿说出名句子:

  长方形的桌子、

  长方形的 黑板、

  长方形的窗户

  二、结束部分

  让幼儿手拿粉笔在黑板上画长方形,比一比谁画得最好、最像,最漂亮,教师对表现突出的幼儿进行表扬,并贴小红花。

  教学反思

  1、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和积极性、参与性。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表达形式表达的意愿、教师给予及于的.配合和支持。3、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给予相应的指导。

长方形中班教案2

  活动意图

  在日常活动中,我发现我们班孩子对于各种图形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对图形的理解仅仅停留在*面的、感性的层面上,因此他们在活动中无法正确表现出图形的主要特征。为了让孩子们对图形有一个进一步的认识,我设计了这个活动,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在动手尝试操作中,加深对长方形的主要特征的'理解。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了解长方形的主要特征,提高图形识别能力。

  2、在活动中发展扩散性思维,培养观察力。

  3、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学具:不同长度的管子若干。

  2、长方形图形教具。

  活动过程

  一、比较管子的长短

  1、“今天,管子宝宝要和小朋友玩一个有趣的游戏:比长短。请小朋友拿起你身后的一根管子宝宝,然后和你旁边的小朋友比一比,看谁手里的管子长?谁的管子短?”

  2、幼儿两两进行比较活动。

  3、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说出游戏结果:谁的管子长?然后把管子按长短分类放到前面的筐里。

  二、自由探索活动:尝试用不同长度的管子在地面上拼出长方形。

  1、幼儿自由探索活动。

  请小朋友把你身后的袋子取过来,看看里面有什么?袋子里有许多管子宝宝想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我们先来数一数,你的袋子里有几根管子?这些管子都一样吗?请小朋友用你的管子宝宝在地上拼一拼,看看谁的管子宝宝拼出的图形多?请幼儿介绍自己拼的是什么,重点引导幼儿拼长方形。

  2、小结长方形的主要特征。

  瞧!这个小朋友拼出的是什么形状的图形宝宝?

  (教师出示长方形教具,幼儿仔细观察比较)。

  3、幼儿进行有目的地探索活动:尝试用管子拼出长方形。

  我们一起学着他的样子也来拼一个这样的长方形。

  幼儿操作,老师观察。

  三、小组合作探索活动:用多根相同长度的管子组成长方形。

  1、刚才你们真棒,能用不同长短的管子变出小长方形,现在我们试试看,要用几根一样长的管子拼出一个大的长方形!请五个小朋友为一组,自己拿管子宝宝在地面拼一个长方形,比一比哪组拼的长方形最大?”

  2、幼儿5人一组合作进行地面拼图活动:根据已有经验,尝试用几根相同长度的管子拼放大小不一的长方形。

  3、教师有针对性地分别加以指导。

  带领孩子一起看自己拼的长方形,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延伸

  今天小朋友用不一样长的管子宝宝拼出了小长方形,又用一样长的管子宝宝拼出了大的长方形,以后还要请小朋友用这些管子宝宝拼出更多的图形呢!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长方形中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图形进行比较的兴趣。

  2、能在周围环境中找出长方形的物体。

  3、认识长方形,知道名称和基本特征,能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活动准备:

  1、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纸幼儿及老师每人一张。

  2、"小客人"两个:一个嘴巴是长方形的,一个嘴巴是正方形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饼干一盒。

  教学过程:

  一、 活动导入:猜一猜。

  1、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好朋友,它有4条边、有4个角,而且4条边一样长,4个角一样大。小朋友猜猜它是谁?(幼儿回答)

  2、出示正方形,加深幼儿对正方形的认识。

  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老师把它请出来!(出示正方形)原来是正方形,小朋友欢迎它(拍手欢迎)。

  师:小朋友,正方形说它有4条边,4条边一样长,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你们还记得吗?

  咱们一块来说说好不好?(正方形有4条边,4条边一样长,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

  3、出示长方形,让幼儿通过用和它边一样长的正方形进行量一量,从而感知长方形短边的2条边和正方形边一样长,长边的2条比正方形的边长, 通过折一折,知道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引导幼儿讲述长方形的特征)幼儿齐拍手说

  师小结:长方形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有4条边,对边一样长。

  二、幼儿游戏操作,加深认识:

  1、给小客人送食物。(长方形嘴巴的客人吃长方形的饼干,正方形嘴巴的客人吃正方形的饼干)。

  2、检查幼儿的完成情况。

  三、课堂延伸

  请幼儿到室外或家里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像长方形,明天回来告诉老师。

长方形中班教案4

  一、活动名称:

  认识长方形(中班)

  二、设计意图:

  认识长方形是中班的教学内容。在幼儿认识*面图形的过程中,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幼儿已经认识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在此基础上来认识长方形,对幼儿来说是一个学*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指南》中强调,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为此我设计此活动,让幼儿能大胆地参与活动,积极地投入实践中去。

  三、活动目标:

  1、了解长方形的基本特征,正确说出长方形的名称。

  2、能不受大小、颜色、摆放位置的干扰正确辨认长方形。

  3、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4、进一步学*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四、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

  1、《认识长方形》的PPT课件

  2、长方形卡片和正方形卡片各一张

  3、闯关游戏幼儿操作卡片人手一份

  4、印有一个长方形的幼儿操作卡人手一份

  5、水彩笔幼儿人手一只。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认识常见的图形,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五、教学重点:

  了解长方形的基本特征,正确说出长方形的名称。

  教学难点:能不受大小、颜色、摆放位置的干扰正确辨认长方形。

  六、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巩固幼儿对正方形的认识并引出长方形。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收到了图形王国的国王的邀请,要带你们去他的图形王国参观,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图形王国里有这么多好看的图形,我们来看看都有谁。(圆形、三角形、正方形)3.今天这里来了一个新朋友,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嘛?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吧。

  (二)出示长方形,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长方形的主要特征。

  1.出示长方形宝宝,提问:这个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跟什么图形像呢?

  (有四条边,四个角,跟正方形很像)

  2.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比较他们的异同点。

  观察发现,相同点:它们都有四条边,四个角,四个角都是一样大的。。屈,老师.教案.网出处。异同点:正方形,四条边都是一样长的;长方形,有两条面对面的边是一样长的,另外两条边是一样长的。相邻两条边是不一样长的。3.下定义:有着四条边,四个角,四个角一样大,面对面的边一样长,相邻的两条边不一样长的图形叫做长方形。

  (三)闯关游戏"寻找长方形",幼儿巩固加深对长方形的认识。

  图形王国的图形宝宝非常喜欢我们小朋友,邀请我们一起进行闯关游戏,看看我们的小朋友能不能闯过所有的关卡。

  第一关:首先出示颜色相同、摆放整齐,但是大小不同的各种图形的操作卡,让幼儿从中寻找出所有的长方形并用笔将长方形圈出。

  第二关:摆放整齐,但是大小、颜色都不相同的各种图形的操作卡,让幼儿从中寻找出所有的长方形并用笔将长方形圈出。

  第三关:出示更多各种各样的图形宝宝,它们的大小、颜色、摆放位置都不相同,让幼儿从中寻找出所有的长方形并用笔将长方形圈出。

  教学反思:

  1、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和积极性、参与性。

  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表达形式表达的意愿、教师给予配合和支持。

  3、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给予相应的指导。

长方形中班教案5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生活中各种长方形的物品。

  2、发音标准,敢于用汉语表达所见物品的形状。

  3、引发幼儿学*图形的兴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敢于并乐于用汉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

  活动准备

  1、大小、颜色不等的圆形卡纸若干。

  2、大小颜色不等的长方形卡片 若干

  3、小红花

  活动过程

  一、展开部分

  1、教师在黑板上画上圆形,长方形图案,请幼儿说出所指图行的名称。

  2、教师将幼儿园带入区角认识图形。

  3、教师让幼儿给长方形图片进行找朋友活动,把相同的图片放到一起,并装入纸箱中。

  4、将幼儿分组进行此活动。

  5、教师引导幼儿在教室中寻找长方形物品。如黑板、桌面、电视机、窗户、门。

  6、引导幼儿说出名句子:

  长方形的桌子、

  长方形的 黑板、

  长方形的窗户

  二、结束部分

  让幼儿手拿粉笔在黑板上画长方形,比一比谁画得最好、最像,最漂亮,教师对表现突出的幼儿进行表扬,并贴小红花。

  教学反思

  1、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和积极性、参与性。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表达形式表达的意愿、教师给予及于的配合和支持。3、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给予相应的指导。

长方形中班教案6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图形进行比较的兴趣。

  2、能在周围环境中找出长方形的物体。

  3、认识长方形,知道名称和基本特征,能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它们的异同点。

  4、引发幼儿学*图形的兴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长方形娃娃、正方形娃娃,正方形娃娃介绍自己的录音。

  2、长方形两张(其中一张边画有四种颜色,一张对边画同一种颜色);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幼儿每人一张(长方形的宽与正方形的边一样长)。

  3、“小客人”两个:一个嘴巴是长方形的,一个嘴巴是正方形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饼干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活动导入:猜一猜。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好朋友,它有4条边、有4个角,而且4条边一样长,4个角一样大。小朋友猜猜它是谁?(幼儿回答)

  (二)基本部分:

  1、放课件,出示正方形,加深幼儿对正方形的认识。

  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老师把它请出来!(出示正方形)原来是正方形,小朋友欢迎它(拍手欢迎)。

  正方形娃娃:嗨!小朋友,我是正方形,我有4条边,4条边一样长,我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

  师:小朋友,正方形说它有4条边,4条边一样长,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咱们一块来看一看是不是这样。

  2、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感知正方形的特征。

  出示和正方形娃娃一样的正方形,让幼儿通过用和它边一样长的纸条进行量一量,从而感知正方形有4条边,4条边一样长, 通过折一折,知道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引导幼儿讲述正方形的特征)幼儿齐拍手说特征。

  师小结:正方形有4条边,4条边一样长,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

  3、出示长方形娃娃,引导幼儿认识长方形。

  师:正方形娃娃还请来了它的一位好朋友,大家看它是谁?(长方形)大家看它和正方形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幼儿讲述)让幼儿通过折一折,知道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通过量一量、折一折,知道长方形有4条边,对边一样长,(引导幼儿讲述长方形的特征)幼儿齐拍手说特征。

  师小结:长方形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有4条边,对边一样长。

  4、幼儿操作,加深认识。

  师:老师也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现在请你自己动手折一折,看一看长方形和正方形是什么样的?它们哪些地方不一样?

  5、总结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异同点。(引导幼儿先说,后师小结:相同点:都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都有4条边。不同点:正方形4条边一样长,长方形对边一样长。

  6、游戏巩固:给小客人送食物。(长方形嘴巴的客人吃长方形的饼干,正方形嘴巴的客人吃正方形的饼干)。

  7、联想寻找:启发幼儿找出教室里哪些物品像长方形。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到室外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像长方形。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长方形中班教案 (菁华6篇)扩展阅读


长方形中班教案 (菁华6篇)(扩展1)

——长方形中班教案范本5份

  长方形中班教案 1

  活动目标:

  1、在与正方形的比较中认识长方形及它的特征。

  2、诱发学*图形的兴趣,进入数学世界。

  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正方形纸、长方形纸各1张,各种长方形组成的物体。

  活动流程:

  感知长方形——比较正、长方形——寻找长方形。

  活动过程:

  感知长方形:说说它象什么?(冰箱、彩梯、桌椅、轮船、寄信)这些东西都是由长方形组成的,长方形的用处很大。

  比较正、长方形:让幼儿从我手中的两张纸中找出已认识的正方形的纸,用折线的方法对正方形的四条边的长短,四个角的大小进行比较。引导幼儿用折纸方法对这张纸的两边进行比较,使幼儿发现长方形的特征。用长方形和正方形比较,说说他们不同的地方。相对的两条边一样长是正方形,而这张相邻的两条边不一样长是长方形 。(幼儿学会说)

  寻找识别长方形:窗和门都是长方形的,还有什么是长方形的?(汽车、楼梯……)

  效果记录:

  对学*长方形很感兴趣,教师一拿出范例,幼儿就能准确的说出这是什么物体,由什么图形组成?对教室里由长方形组成的物体能描绘出来,能明显的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同点和不同点。

  长方形中班教案 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初步感知长方形(四条边、四个角)的特征。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重点:初步感知长方形的特征

  活动难点:正确粘贴相应大小的长方形

  活动准备:课件 房子图形 若干和空格大小相等的长方形 香糊

  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感知长方形的特征

  1、看课件。师:今天有个图形宝宝来给小朋友表演节目。想知道是谁吗?(长方形)

  以游戏口吻介绍长方形的特征。

  2、小朋友记住我了吗?现在我们来玩个变魔术的游戏看我变出什么来(接着看课件)说说哪些是长方形

  3、在找找教室里的长方形

  4、现在长方形宝宝要表演节目了看看它做什么?(转呀转 翻跟头)

  二、感知不同的长方形

  长方形宝宝翻跟头翻到了长方形的家里去了,看看长方形的家里都有哪些长方形?

  (有大的有小的,有红的,绿的……,)这些长方形宝宝有相同的地方吗?

  三、动手操作

  1、现在长方形宝宝听说有小动物需要他的帮助,他要和小朋友说再见了。

  2、小动物遇到什么困难了。我们去看看。

  3、出示房子图。原来是小动物的房子被风吹坏了,有的地方要补上,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小动物吗?(提示幼儿选择合适的长方形补房子)。

  活动结束

  长方形中班教案 3

  一、活动名称:

  认识长方形(中班)

  二、设计意图:

  认识长方形是中班的教学内容。在幼儿认识*面图形的过程中,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幼儿已经认识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在此基础上来认识长方形,对幼儿来说是一个学*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指南》中强调,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为此我设计此活动,让幼儿能大胆地参与活动,积极地投入实践中去。

  三、活动目标:

  1、了解长方形的基本特征,正确说出长方形的名称。

  2、能不受大小、颜色、摆放位置的干扰正确辨认长方形。

  3、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4、进一步学*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四、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

  1、《认识长方形》的PPT课件

  2、长方形卡片和正方形卡片各一张

  3、闯关游戏幼儿操作卡片人手一份

  4、印有一个长方形的幼儿操作卡人手一份

  5、水彩笔幼儿人手一只。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认识常见的图形,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五、教学重点:

  了解长方形的基本特征,正确说出长方形的名称。

  教学难点:能不受大小、颜色、摆放位置的干扰正确辨认长方形。

  六、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巩固幼儿对正方形的认识并引出长方形。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收到了图形王国的国王的邀请,要带你们去他的图形王国参观,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图形王国里有这么多好看的图形,我们来看看都有谁。(圆形、三角形、正方形)3.今天这里来了一个新朋友,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嘛?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吧。

  (二)出示长方形,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长方形的主要特征。

  1.出示长方形宝宝,提问:这个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跟什么图形像呢?

  (有四条边,四个角,跟正方形很像)

  2.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比较他们的异同点。

  观察发现,相同点:它们都有四条边,四个角,四个角都是一样大的。异同点:正方形,四条边都是一样长的;长方形,有两条面对面的边是一样长的,另外两条边是一样长的。相邻两条边是不一样长的。

  3.下定义:有着四条边,四个角,四个角一样大,面对面的边一样长,相邻的两条边不一样长的图形叫做长方形。

  (三)闯关游戏"寻找长方形",幼儿巩固加深对长方形的认识。

  图形王国的图形宝宝非常喜欢我们小朋友,邀请我们一起进行闯关游戏,看看我们的小朋友能不能闯过所有的关卡。

  第一关:首先出示颜色相同、摆放整齐,但是大小不同的各种图形的操作卡,让幼儿从中寻找出所有的长方形并用笔将长方形圈出。

  第二关:摆放整齐,但是大小、颜色都不相同的各种图形的操作卡,让幼儿从中寻找出所有的长方形并用笔将长方形圈出。

  第三关:出示更多各种各样的图形宝宝,它们的大小、颜色、摆放位置都不相同,让幼儿从中寻找出所有的长方形并用笔将长方形圈出。

  教学反思:

  1、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和积极性、参与性。

  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表达形式表达的意愿、教师给予配合和支持。

  3、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给予相应的指导。

  长方形中班教案 4

  我们一起来认识长方形(中班数学)

  活动名称:认识长方形

  活动目的:

  1激发幼儿认识形状的兴趣

  2认识长方形的特征

  3能够辨认各种图形

  活动准备:图画(用长方形画出的火车),长方形纸卡,正方形纸卡,泡沫板做的立方体(各面都贴有各种形状)

  松紧带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画引出长方形

  1嗨,小朋友们好,还记得我是谁吗?

  对了,我是正方形,今天我带来了我的好伙伴,

  他是谁呢?小朋友猜一猜,啊呀,它有点怕羞藏起来了,

  小朋友在这幅图画里找一找。

  二认识长方形

  活动准备:图画(用长方形画出的火车),长方形纸卡,正方形纸卡,泡沫板做的立方体(各面都贴有各种形状)

  这个长方形长的什么样子?角有几个?边有几个?角一样大吗?边一样长吗?小朋友来摸一摸,数一数。

  三操作活动

  将小朋友分成两组用松紧带围长方形

  长方形中班教案 5

  教学目标:

  1、认识长方形、梯形和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2、比较长方形与正方形、长方形与梯形、椭圆形与圆形的特征,发现它们的异同。

  3、体验学*与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已学*过正方形、圆形的特征。

  2、物质准备:提供大小、颜色不同的正方形、梯形、圆形纸的胸卡、图片,圆形铁丝圈若干, 师幼共同收集3种图形的物品排放在活动室中。

  活动过程:

  一、以“小客人来做客”引题,认识图形的基本特征。

  1、认识长方形。

  (1)出示长方形,幼儿观察:它长什么样子?(有4条边,对边一样长,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

  (2)拓展思维:有哪些物品像长方形?(门、窗、尺子等)

  (3)比较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异同:它们都有4条边4个角,正方形的4条边一样长,但长方形是对边一样长。

  2、认识梯形。

  (1)出示梯形,幼儿观察:它长什么样子?(有4条边,上下两条边不一样长,两条斜边一样长,上面两个角与下面两个角一样大。”)

  (2)拓展思维:有哪些东西像梯形?(梯子、花盆)

  (3)比较长方形和梯形的异同:它们都有4条边4个角,长方形对边一样长,梯形对边不一样长。

  3、认识椭圆形。

  (1)出示椭圆形,幼儿观察:它长什么样子?(没有角,只有边,弧线围城鸭蛋圈,圆圆扁扁真有趣,一个圆形在肚中)

  (2)拓展思维:有哪些东西像椭圆形?(鸭蛋、盘子)

  (3)比较圆形和椭圆形的异同:椭圆和圆的边都是光滑的,但椭圆形比圆形更扁更长。

  二、分组操作,巩固认识。

  引导幼儿思考并分组操作:将正方形变成长方形,长方形变成梯形,圆形变成椭圆形。

  三、找家游戏,强化训练。

  1、幼儿佩戴图形胸卡,根据胸卡上的图形找到相应图形的家,学说完整句“我是XX形宝宝,我找到了XX形的家”。

  2、寻找活动室中像长方形、梯形、椭圆形的物品,用“我找到了XXX,它像XX形”的句式向好朋友或客人老师介绍,并将找到的物品送回相应图形的家。

  活动延伸:

  1、将材料投放到区角,引导幼儿继续玩“图形变变变”的游戏。

  2、回家后继续寻找像长方形、梯形、椭圆形的物品,把它记录下来,带回班上与同伴分享。


长方形中班教案 (菁华6篇)(扩展2)

——中班数学《认识长方形》教案(精选五篇)

  中班数学《认识长方形》教案 1

  活动目标:

  1、在与正方形的比较中认识长方形及它的特征。

  2、诱发学*图形的兴趣,进入数学世界。

  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正方形纸、长方形纸各1张,各种长方形组成的物体。

  活动流程:

  感知长方形——比较正、长方形——寻找长方形。

  活动过程:

  感知长方形:说说它象什么?(冰箱、彩梯、桌椅、轮船、寄信)这些东西都是由长方形组成的,长方形的用处很大。

  比较正、长方形:让幼儿从我手中的两张纸中找出已认识的正方形的纸,用折线的方法对正方形的四条边的长短,四个角的大小进行比较。引导幼儿用折纸方法对这张纸的两边进行比较,使幼儿发现长方形的特征。用长方形和正方形比较,说说他们不同的地方。相对的两条边一样长是正方形,而这张相邻的两条边不一样长是长方形 。(幼儿学会说)

  寻找识别长方形:窗和门都是长方形的,还有什么是长方形的?(汽车、楼梯……)

  效果记录:

  对学*长方形很感兴趣,教师一拿出范例,幼儿就能准确的说出这是什么物体,由什么图形组成?对教室里由长方形组成的物体能描绘出来,能明显的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反思:

  1、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和积极性、参与性。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表达形式表达的意愿、教师给予配合和支持。3、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给予相应的指导。

  中班数学《认识长方形》教案 2

  目标:

  1、在与正方形的比较中认识长方形及它的特征;

  2、诱发学*图形的兴趣,进入数学世界。

  准备:幼儿每人正方形纸、长方形纸各1张,各种长方形组成的物体。

  流程:感知长方形——比较正、长方形——寻找长方形。

  过程:

  感知长方形:说说它象什么?(冰箱、彩梯、桌椅、轮船、寄信)这些东西都是由长方形组成的,长方形的用处很大。

  比较正、长方形:让幼儿从我手中的两张纸中找出已认识的正方形的纸,用折线的方法对正方形的四条边的长短,四个角的大小进行比较。引导幼儿用折纸方法对这张纸的两边进行比较,使幼儿发现长方形的特征。用长方形和正方形比较,说说他们不同的地方。相对的两条边一样长是正方形,而这张相邻的两条边不一样长是长方形 。(幼儿学会说)

  寻找识别长方形:窗和门都是长方形的,还有什么是长方形的?(汽车、楼梯……)

  效果记录:对学*长方形很感兴趣,教师一拿出范例,幼儿就能准确的说出这是什么物体,由什么图形组成?对教室里由长方形组成的物体能描绘出来,能明显的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同点和不同点。

  反思:

  1、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和积极性、参与性。

  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表达形式表达的意愿、教师给予配合和支持。

  3、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给予相应的指导。

  中班数学《认识长方形》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1、经历在观察、验证、交流等活动中探索长方形特征的过程,培养孩子的探究能力。

  2、认识长方形的长和宽,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3、在用已有数学活动经验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良好体验,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长方形的长和宽,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难点:经历在观察、验证、交流等活动中探索长方形特征的过程,并获得成功的良好体验,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方法:实物展示发,课件演示发,游戏等,

  四、教学过程:

  (一)、课件展示几种不同的图形:让学生分别说说几种图形的特征:(学生自由回答,言之有理即可,是重点引导长方形的认识)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知。

  1、让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长方形。

  (1)仔细观察你手中的长方形,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直观的观察,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这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重要前提,孩子会从感知上发现长方形的一些特征。很有可能学生会说出,长方形有四条边,四条中有两条长边,有两条短边……)

  (2)长方形的边,角有什么特点?

  (教师这时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各抒己见。很有可能学生说出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3)激发学生自己猜测自己说的话是否正确。(学生通过各种实验小游戏验证。)

  预设:

  (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等方法找到验证的结论小组讨论全班进行交流。)

  2、课件展示:总结。

  汇报后演示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课件。在演示的过程中向学生讲清两条长边叫做对边,两条短边也叫做对边。在交流,展示验证方法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试着用一句话总结长方形的特征。

  (这时候演示课件,不仅肯定了开始的猜测,还能够让学生直观、形象的认识长方形的特征。让孩子总结长方形的特点,不仅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孩子对知识在头脑中又加深巩固了一次)

  3、认识长和宽

  (1)出示长方形纸,师指说:长方形的边不一样长,我们把长边的长叫长,短边的长叫宽。

  (2)师指另外两条边问:这条边叫什么?有几个长?几个宽?

  (3)让学生找出身边“长方形”同桌活动,指一指长、宽、对边。

  (三)、练*

  1、游戏一:我会“辨”

  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个是长方形,哪个不是长方形

  (学生说一说判断的理由,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长方形的特征。老师小结:不管怎么放,只要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它就是长方形;反过来只要是长方形,它的对边就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游戏二:量一量

  同桌合作:指出上一题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测量一下它们的长和宽,并记录下来。

  3、游戏三:画一画

  出示课件:学生帮助自己设计像框,并画在方格纸上长方形

  4、游戏四:拼一拼

  老师建议用不同的长方形拼出自己喜欢的图案送给你的朋友。

  (四)、小结

  中班数学《认识长方形》教案 4

  活动设计背景

  由于本班幼儿园图形名称不能熟练区分,因此特加强此教学活动。教师将长方形卡片、图片、自制长方形、圆形卡纸放于活动角,纸箱子两面三两个。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生活中各种长方形的物品。

  2、发音标准,敢于用汉语表达所见物品的形状。

  教学重点、难点

  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敢于并乐于用汉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

  活动准备

  1、大小、颜色不等的圆形卡纸若干。

  2、大小颜色不等的长方形卡片 若干

  3、小红花

  活动过程

  一、展开部分

  1、教师在黑板上画上圆形,长方形图案,请幼儿说出所指图行的名称。

  2、教师将幼儿园带入区角认识图形。

  3、教师让幼儿给长方形图片进行找朋友活动,把相同的图片放到一起,并装入纸箱中。

  4、将幼儿分组进行此活动。

  5、教师引导幼儿在教室中寻找长方形物品。如黑板、桌面、电视机、窗户、门。

  6、引导幼儿说出名句子:

  长方形的桌子、长方形的 黑板、长方形的窗户

  二、结束部分

  让幼儿手拿粉笔在黑板上画长方形,比一比谁画得最好、最像,最漂亮,教师对表现突出的幼儿进行表扬,并贴小红花。

  教学反思

  1、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和积极性、参与性。

  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表达形式表达的意愿、教师给予及于的配合和支持。

  3、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给予相应的指导。

  中班数学《认识长方形》教案 5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图形进行比较的兴趣。

  2.认识长方形,知道名称和基本特征,能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它们的异同点。

  3.能在周围环境中找出长方形的物体。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长方形卡纸一张;边长与长方形宽一样长的正方形卡纸一张;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卡纸若干张;棒棒胶、白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播放课件,小松鼠在冰天雪地无家可归的场景)

  教师讲述:呼呼呼——北风呼呼呼的刮着,小松鼠无家可归,在路边冻得直发抖,看着这只可怜的小松鼠,你们想不想给小松鼠造房子呢?

  师:老师就知道小朋友都很乐于助人,所以老师想让小朋友早点为小松鼠造房子,老师已为你们准备好了造房子的材料,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材料?

  二、复*旧知

  (出示课件)大屏幕上依次出示○、△、□让孩子们大声叫出他们的名字,并让孩子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教师对上面的复*情况进行小结。

  三、教授新知

  (一)导入

  今天老师又给小朋友请来一位新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呢?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老师把它请出来!(出示课件:长方形)认识吗?

  (二)区别认识正方形与长方形的特点

  1.认识正方形特点

  师:请小朋友观察老师手里的正方形,有几条边?有几个角?

  师;正方形有四条边,它的边都一样长,角都一样大,咱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这样?

  师演示:老师用准备好的纸条当尺子,帮助幼儿理解正方形的边一样长,然后用折一折的方法引导幼儿认识正方形的角都一样大。

  师引导学生讲述正方形的特点

  2.认识长方形的特点

  师:请小朋友观察老师手里的这张图形,有几条边?有几个角?

  师:它们的边是不是也一样长呢?让我们一起来量一量。

  师演示:老师再用纸条和学生一起来测量,让学生知道对着的两条边一样长。

  师:他们的角是不是也一样大呢?教师通过折一折的方法引导幼儿认识四个角一样大。

  师总结:这个图形只有对边一样长,而不是四条边一样长,但四个角一样大,这样的图形叫长方形。

  3.列举生活中的长方形

  师:我们生活中的长方形可多了,哪些东西都是长方形的?

  四、动手操作,摆图形

  1.发放材料,摆一摆

  师:我们认识了一些给小松鼠造房子的材料,现在的小松鼠在冰天雪地里冻得已经实在受不了了,赶快用这些材料给小松鼠造房子吧!

  2.交流长方形的应用

  让幼儿根据自己所造的房子说说自己哪些地方运用了长方形。

  五、总结

  小朋友的手真巧,有了你们这些小巧手,小松鼠有了温暖的家,你看,它在温暖的家里向我们招手说再见呢(出示课件)。


长方形中班教案 (菁华6篇)(扩展3)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 (菁华5篇)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1

  活动目标:

  1、通过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比较了解长方形的基本特征。

  2、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长方形的物品,并能不受颜色、大小、形状及位置摆放的影响正确区分长方形。

  3、在操作活动中激发幼儿对认识图形的兴趣。

  活动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图片,房子图画,计数棒,

  正方形和长方形实物(毛巾、书本、尺子等)

  活动方法:观察法、游戏法、操作法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手指游戏:我有一方田

  2、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方方的老朋友,出示正方形,让幼儿说说正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

  二、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从而认识长方形。

  1、出示长方形,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与正方形的对比发现长方形的特征。

  (1)数一数,长方形有几个角?有几条边?

  (2)折一折,看看长方形的四个角怎么样?四条边怎么样?

  2、引导幼儿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点:

  相同点: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有几个角?几条边?正方形和长方形四个角都怎么样?

  不同点:正方形的四条边都怎么样?长方形的四条边是怎么样的?

  三、游戏:找正方形和长方形,进一步加深幼儿对长方形的认识。

  1、引导幼儿在盘子中寻找正方形和长方形。

  2、引导幼儿在房子图画中寻找正方形和长方形。

  四、生活延伸:

  1、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物品,让幼儿说说它们是什么形状的?

  2、联想寻找:启发幼儿找出教室里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物品。

  3、动手操作:提供计数棒,让幼儿尝试在桌上拼长方形。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2

  活动目标

  1、认识长方形,知道名称和基本特征,能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它们的异同。

  2、能在周围环境中找出象长方形的物体。培养幼儿对图形进行比较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2-54]各种各样的形状

  2、正方形娃娃一个;幼儿用正方形纸和长方形纸。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一、复*巩固对正方形的认知,引出课题。

  出示正方形娃娃,问:“这是谁呀?它叫什么名字?长得什么样?

  (请幼儿两人互相说说)

  小结:正方形有4条边、4个角,4条边一样长,4个角一样大。

  二、认识长方形

  1、操作感知

  (1)请幼儿自我比较:

  用正方形纸与另一个图形比较,数数边、数数角,找一找比一比,正方形与另一个图形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哪些地方不一样?

  (2)两个图形什么地方一样?

  (两个图形都有4条边、4个角,4个角一样大)

  (3)两个图形什么地方不一样?

  (另一个图形对边一样长)

  (4)请幼儿再次进行比较,将对边折叠验证是否一样长。

  2、让幼儿用语言说出长方形长的什么样,边用手指着边说

  小结:这种图形叫长方形。长方形有4条边、4个角,4个角一样大,对边一样长。

  三、游戏巩固:送图形娃娃回家

  方法:教师分别出示正方形妈妈和长方形妈妈的 头象,启发幼儿将自己手中的图形送到妈妈身边来,并说“我把X娃娃送回家”。

  请幼儿互相检验结果。

  四、数学课件演示:

  [2-54]各种各样的形状

  寻找法:启发幼儿课件中寻找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品。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3

  计算:认识长方形

  目标:

  1、通过观察初步感知长方形(四条边、四个角)的特征。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初步感知长方形的特征

  难点:正确粘贴相应大小的长方形

  准备:课件 房子图形 若干和空格大小相等的长方形 香糊

  过程:

  一、初步了解、感知长方形的特征

  1、看课件。师:今天有个图形宝宝来给小朋友表演节目。想知道是谁吗?(长方形)

  以游戏口吻介绍长方形的特征。

  2、小朋友记住我了吗?现在我们来玩个变魔术的游戏看我变出什么来(接着看课件)说说哪些是长方形

  3、在找找教室里的长方形

  4、现在长方形宝宝要表演节目了看看它做什么?(转呀转 翻跟头)

  二、感知不同的长方形

  长方形宝宝翻跟头翻到了长方形的家里去了,看看长方形的家里都有哪些长方形?(有大的有小的,有红的,绿的……,)这些长方形宝宝有相同的地方吗?

  三、动手操作

  1、现在长方形宝宝听说有小动物需要他的帮助,他要和小朋友说再见了。

  2、小动物遇到什么困难了。我们去看看。

  3、出示房子图。原来是小动物的房子被风吹坏了,有的地方要补上,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小动物吗?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4

  教学目标:

  1、经历在观察、验证、交流等活动中探索长方形特征的过程,培养孩子的探究能力。

  2、认识长方形的长和宽,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3、在用已有数学活动经验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良好体验,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长方形的长和宽,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教学难点:

  经历在观察、验证、交流等活动中探索长方形特征的过程,并获得成功的良好体验,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方法:

  实物展示发,课件演示发,游戏等,

  教学过程:

  一、课件展示几种不同的图形

  让学生分别说说几种图形的特征:(学生自由回答,言之有理即可,是重点引导长方形的认识)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知。

  1、让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长方形。

  (1)仔细观察你手中的长方形,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直观的观察,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这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重要前提,孩子会从感知上发现长方形的一些特征。很有可能学生会说出,长方形有四条边,四条中有两条长边,有两条短边)

  (2)长方形的边,角有什么特点?

  (教师这时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各抒己见。很有可能学生说出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3)激发学生自己猜测自己说的话是否正确。(学生通过各种实验小游戏验证。)

  预设

  (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等方法找到验证的结论小组讨论全班进行交流。)

  2、课件展示:总结。

  汇报后演示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课件。在演示的过程中向学生讲清两条长边叫做对边,两条短边也叫做对边。在交流,展示验证方法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试着用一句话总结长方形的特征。

  (这时候演示课件,不仅肯定了开始的猜测,还能够让学生直观、形象的认识长方形的特征。让孩子总结长方形的特点,不仅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孩子对知识在头脑中又加深巩固了一次)

  3、认识长和宽

  (1)出示长方形纸,师指说:长方形的边不一样长,我们把长边的长叫长,短边的长叫宽。

  (2)师指另外两条边问:这条边叫什么?有几个长?几个宽?

  (3)让学生找出身边长方形同桌活动,指一指长、宽、对边。

  三、练*

  1、游戏一:我会辨

  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个是长方形,哪个不是长方形

  (学生说一说判断的理由,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长方形的特征。老师小结:不管怎么放,只要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它就是长方形;反过来只要是长方形,它的对边就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游戏二:量一量

  同桌合作:指出上一题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测量一下它们的长和宽,并记录下来。

  3、游戏三:画一画

  出示课件:学生帮助自己设计像框,并画在方格纸上长方形

  4、游戏四:拼一拼

  老师建议用不同的长方形拼出自己喜欢的图案送给你的朋友。

  四、小结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5

  教材分析:

  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现有水*,用贴*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对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学*有关图形的知识,在了解正方形特征的基础上继续学*长方形的特征,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自主发现长方形的特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形成同伴合作、小组探索发现、创造的意识。

  活动目标:

  1、通过与正方形作比较认识长方形,能正确说出长方形的名称和主要特征。

  2、能迁移学*正方形的已有经验,运用折叠的方法,探索长方形的主要特征。

  3、形成同伴合作、小组探索发现、创造的意识。

  活动准备:

  1、1张大格子图。

  2、幼儿每人1张正方形与长方形纸。

  3、小组制作格子图所需材料:大小、颜色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纸若干,胶带,剪刀等。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运用折叠的方法,比较正方形的长方形的不同,探索发现长方形的主要特征。

  1)复*正方形的主要特征:通过对角折,再对角折,感知4条边一样长,通过对边折,再对边折,感知4个角一样大。知道正方形有4条边、4个角,4条边一样长,4个角一样大。

  2)运用迁移折叠正方形的方法,探索长方形的特征:通过对角折感知相邻的两条边不一样长,通过对边折感知相对的两条边一样长;通过对边折,再对边折,感知4个角一样大。

  小结:长方形有4个角、4条边,每组对边一样长,4个角一样大。

  2、出示大格子图,引导幼儿玩“跳格子”游戏,正确识别长方形和正方形。

  1)请幼儿观察大格子图,判断那是正方形,哪是长方形,并说明原因。

  2)幼儿分组玩跳格子游戏。

  玩法:遇到正方形时单脚跳,遇到长方形时双脚跳,比比哪组跳的对又快。

  3、引导幼儿分组设计格子图,能迁移学*长方形的已有经验,大胆创造。

  1)引导幼儿小组合作,运用教师提供的正方形纸在地上拼摆、组合或设计

  格子图,并用胶带粘贴好。

  2)介绍本组的设计,说说格子图中用了哪些图形,分别有几个。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说说*日见到的什么东西是长方形,如窗户、书等。发现生活中的各种图形。

  区域活动:打扮新家

  活动目标:

  喜欢用多种废旧材料,通过剪、贴、画等方法,创造性的制作简单的装饰物美化教室

  活动材料:

  锥形彩纸一张,彩色小纸条10条,不干胶粘贴图画,红绳线一根,红色皱纹纸一卷,双面胶,各种废旧物品及自然材料。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找一找并说一说班级哪些地方可以打扮的更漂亮。

  2、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胆的进行剪、贴、画等,创造性的制作装饰物打扮教室,如做花串、旋转伞、康乃馨等。

  户外活动:小伞兵

  活动目标:

  1、练*由20~25厘米的.高处往下跳,能轻轻落地,保持*衡,发展跳跃能力。

  2、感受小伞兵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形成应从指挥的良好品质。

  活动材料:

  每人准备1条方形纱巾,把相邻的两只角连接起来,套在头上当降落伞,每人1把小椅子,分两边放好。

  活动过程:

  把椅子分两边摆放,幼儿成两队站在椅子上,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听指挥做动往下跳时能轻轻跳,保持*衡。

  游戏开始,教师说:“现在我们就开飞机上天正式演*了,每架飞机准备好,出发!幼儿在机场自由飞翔,飞机飞到云里(原地打转)飞机飞出云层,回到机舱口(椅子上)做好准备跳伞,从椅子上往下跳,游戏反复进行。


长方形中班教案 (菁华6篇)(扩展4)

——《认识长方形》幼儿园教案汇总5篇

  《认识长方形》幼儿园教案 1

  活动目标:

  1、在与正方形的比较中认识长方形及它的特征。

  2、诱发学*图形的兴趣,进入数学世界。

  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正方形纸、长方形纸各1张,各种长方形组成的物体。

  活动流程:

  感知长方形——比较正、长方形——寻找长方形。

  活动过程:

  感知长方形:说说它象什么?(冰箱、彩梯、桌椅、轮船、寄信)这些东西都是由长方形组成的,长方形的用处很大。

  比较正、长方形:让幼儿从我手中的两张纸中找出已认识的正方形的纸,用折线的方法对正方形的四条边的长短,四个角的大小进行比较。引导幼儿用折纸方法对这张纸的两边进行比较,使幼儿发现长方形的特征。用长方形和正方形比较,说说他们不同的地方。相对的两条边一样长是正方形,而这张相邻的两条边不一样长是长方形 。(幼儿学会说)

  寻找识别长方形:窗和门都是长方形的,还有什么是长方形的?(汽车、楼梯……)

  效果记录:

  对学*长方形很感兴趣,教师一拿出范例,幼儿就能准确的说出这是什么物体,由什么图形组成?对教室里由长方形组成的物体能描绘出来,能明显的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反思:

  1、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和积极性、参与性。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表达形式表达的意愿、教师给予配合和支持。3、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给予相应的指导。

  《认识长方形》幼儿园教案 2

  活动目标

  1、通过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比较了解长方形的基本特征。

  2、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长方形的物品,并能不受颜色、大小、形状及位置摆放的影响正确区分长方形。

  3、在操作活动中激发幼儿对认识图形的兴趣。

  4、引发幼儿学*图形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图片,房子图画,计数棒,正方形和长方形实物(毛巾、书本、尺 子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手指游戏:我有一方田。

  2、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方方的老朋友,出示正方形,让幼儿说说正方形 有几条边?几个角?

  二、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从而认识长方形。

  1、出示长方形,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与正方形的对比发现长方形的特征。

  (1)数一数,长方形有几个角?有几条边?

  (2)折一折,看看长方形的四个角怎么样?四条边怎么样?

  2、引导幼儿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点:

  相同点: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有几个角?几条边?正方形和长方形四个角都怎么样?

  不同点:正方形的四条边都怎么样?长方形的四条边是怎么样的?

  三、游戏:找正方形和长方形,进一步加深幼儿对长方形的认识。

  1、引导幼儿在盘子中寻找正方形和长方形。

  2、引导幼儿在房子图画中寻找正方形和长方形。

  四、生活延伸:

  1、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物品,让幼儿说说它们是什么形状的?

  2、联想寻找:启发幼儿找出教室里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物品。

  3、动手操作:提供计数棒,让幼儿尝试在桌上拼长方形。

  活动反思

  1、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和积极性、参与性。

  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表达形式表达的意愿、教师给予及于的配合和支持。

  3、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给予相应的指导。

  《认识长方形》幼儿园教案 3

  活动目标

  1.认识长方形,知道名称和基本特征,能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它们的异同。

  2.能在周围环境中找出象长方形的物体。培养幼儿对图形进行比较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2-54]各种各样的形状

  2.正方形娃娃一个;幼儿用正方形纸和长方形纸。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一、复*巩固对正方形的认知,引出课题。

  出示正方形娃娃,问:“这是谁呀?它叫什么名字?长得什么样?

  (请幼儿两人互相说说)

  小结:正方形有4条边、4个角,4条边一样长,4个角一样大。

  二、认识长方形

  1.操作感知

  (1)请幼儿自我比较:

  用正方形纸与另一个图形比较,数数边、数数角,找一找比一比,正方形与另一个图形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哪些地方不一样?

  (2)两个图形什么地方一样?

  (两个图形都有4条边、4个角,4个角一样大)

  (3)两个图形什么地方不一样?

  (另一个图形对边一样长)

  (4)请幼儿再次进行比较,将对边折叠验证是否一样长。

  2.让幼儿用语言说出长方形长的什么样,边用手指着边说

  小结:这种图形叫长方形。长方形有4条边、4个角,4个角一样大,对边一样长。

  三、游戏巩固:送图形娃娃回家

  方法:教师分别出示正方形妈妈和长方形妈妈的 头象,启发幼儿将自己手中的'图形送到妈妈身边来,并说“我把X娃娃送回家”。

  请幼儿互相检验结果。

  四、数学课件演示:

  [2-54]各种各样的形状

  寻找法:启发幼儿课件中寻找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品。

  《认识长方形》幼儿园教案 4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方形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两种。

  2、引导幼儿根据特征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

  3、引导幼儿找出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食物,学会区分辨认。

  二、活动准备

  1、数学课件《认识长方形》

  2、幼儿操作卡

  3、正方形和长方形卡片各一张

  4、长方形泡棉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情境导入,小熊在墙上挂了好多画,好漂亮呀!你们看看这些相框好看吗?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呢?

  2、教师带领幼儿感知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点。

  (1)教师出示长方形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和触摸,并说出长方形有什么特点。

  (2)教师出示正方形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和触摸,并说出正方形有什么特点。

  3、教师引导幼儿以游戏形式进行交流探索。

  (1)取出操作卡上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卡片,认识长方形。

  (2)取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泡棉,认知正方形和长方形。

  4、教师指导幼儿进行实际操作和联系。

  结合课件游戏王国,教师引导幼儿将图形和物品对应连线。

  5、操作练*完成后,结合课件宝宝探索环节,引导幼儿再次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四、活动延伸

  教师可以在活动区域投放方形的盒子,将正方形卡片塞到正方体的盒子里,将长方形的卡片塞到长方体的盒子里。

  五、活动总结

  方形包括正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4条边是一样长的,长方形的两组对着的边是一样长的。

  《认识长方形》幼儿园教案 5

  活动内容 认识长方形

  重点领域 数学

  相关领域 语言

  活动目标

  1、通过认一认、比一比,引导幼儿感知长方形的基本特征。

  2、启发幼儿学*按图形特征归类,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3、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感知长方形的特征。

  2、难点:会按图形特征进行归类。

  活动准备

  1、几何图形若干(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2、剪刀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几何图形让幼儿辨认。

  教师:“小朋友说一说黑板上有哪些图形?”(圆形、正方形)

  二、图形分类。

  教师:“黑板上有这么多图形,谁会把一样的图形放在一起,并数一下一共有几个?”

  三、认识长方形。

  1、教师手指长方形,“这是什么图形?它和正方形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什么地方是不一样的?(它们都有四条边,四只角;正方形每条边都一样长,长方形每条边不一样长。)”

  2、教师在幼儿讲述时,可将长方形和正方形进行比较,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不同。

  四、通过折叠验证:

  知道长方形上下两条边是一样长的,左右两条边也是一样长的。”

  1、教师:“现在请小朋友把长方形的长边比一比,短边再比一比是不是一样长的?”

  2、小结: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是一样长的,左右两条边也是一样长的。四个角都是一样大的。

  五、幼儿操作。

  1、请小朋友拿一张图形纸把它剪一剪,让它变成长方形。

  2、给长方形涂颜色。看看图上有什么图形,请小朋友给长方形涂上颜色。


长方形中班教案 (菁华6篇)(扩展5)

——《长方形的面积》数学教案通用五篇

  《长方形的面积》数学教案 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7、7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卡片面积问题,促使学生经历“问题研究→发现规律→形成方法”的研究过程。体验不断改进测量方法的意义和作用:在直接测量的方法基础上逐渐改进测量方法,发现间接测量方法,总结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

  2.在探索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过程中,理解这种方法的原理,并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基本的思考程序和基本的计算能力进行相应的训练。

  3.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讨论研究等学*方式逐渐自觉地改进测量方法,形成新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形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等于长方形的长与宽的乘积。

  教学准备:

  课件、1*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若干、长方形卡片、直尺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我们刚刚学*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一、复*导入

  概括起来我们知道了两件事:什么是面积和面积单位;知道用面积单位铺满的方法可以知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面积。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有关面积的知识(板书课题:长方形的面积)。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一)提供材料,启发研究

  这张方形卡片的面积是多少?

  (1)估一估。考考你的眼力,估一估这张长方形卡片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2)怎样才能准确知道卡片的面积到底有多大?

  (3)就用你们刚才想到的方法看能不能求出它的面积?

  (二)展示、交流方法

  1.交流。

  (1)它的面积是多少?

  (2)谁估计得比较接*?

  (3)你用的什么测量方法?

  2.展示交流“全铺”情况。

  (1)沿长摆了几个?有这样的几行?一共是几个几?

  (2)算式怎么表示?(板书:43=12)这里的4表示什么?3呢?一共有多少个面积单位?

  (3)用1*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全部铺满,这是一种方法,谁和他的方法一样?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用1*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来测量卡片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面积,通过铺满、数面积单位的个数,使学生建立和深化面积意识:把所有的面积单位都数上,才是卡片的面积。]

  3.展示交流“半铺”情况:沿长一行,沿宽一列。

  (1)探究方法:这是沿长摆几个,沿宽摆几个?

  (2)能想象出铺满是多少个面积单位吗?

  (3)课件演示:沿长……沿宽……一共是多少个……

  (4)这种方法不用全摆满,通过想就知道全部铺满以后有多少面积单位了。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卡片的面积,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全铺麻烦,到铺一部分,只摆一行一列,利用想象也能算出面积单位的总数,在操作中对直接经验进行修改。]

  4.运用半铺方法测量长方形面积。

  (1)用这个方法,比比谁能很快地求出这个长方形卡片的面积。

  (2)面积是多少?(课件展示:沿长……沿宽……一共是多少个……)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卡片的面积,促学生深入思考,再次丰富学生间接测量经验,优化方法的同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探究更简便的方法

  《长方形的面积》数学教案 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123~124页。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自己去实验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方法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今后学*其他*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打基础。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结构:

 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结构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有关面积的知识(板书: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

  生:常用的面积单位有*方厘米、*方分米、*方米。

  2.师:这是一个长方形纸板,要测量它的面积,你认为用哪一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用1*方分米的正方形怎样去测量?

  根据学生的回答电脑演示测量过程,完成填空:这个长方形含有( )个1*方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 )*方分米。

  3.播放录像,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用面积单位直接去量,可以得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如果要测量篮球场的面积、高楼墙面的面积、游泳池池面的面积……也用面积单位一个个去量,那可太麻烦了。所以,我们就要寻找一种更好、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面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完成板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评析:现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让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贴*再贴*,教者在导入新课时捕捉住生活中的几个场景,通过录像呈现出高楼、篮球场、游泳池的长方形块面,鲜艳生动的画面,具体可感的生活实际场景,引起了学生新知的欲望:是呀,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长方形的面积,这种办法在实际生活中太麻烦,也是行不通的。怎么办呢?这样就引出了一个数学问题:应该寻找一个简便地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二、提出问题、确定目标

  1.师: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哪些知识?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归纳:

  (1)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是什么?(板书:方法)

  (2)学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有什么用?(板书:应用)

  师: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同学们提出的这两个问题进行学*,希自己动脑,小组合作,共同来解决。

  [评析:问题是学*的动力,有了问题学生才有学*的欲望,学*的目标。而教师把提出问题的主动权让给学生,又把寻找答案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探求奥秘的情感得到充分激发。]

  三、实践探究、寻找方法

  (一)材料,启发大胆猜想。

  l.出示长2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

  (1)师:这个长方形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呢?

  生:这个长方形长是2厘米、宽是1厘米。

  师:长2厘米,也就是长所含的厘米数是2,宽1厘米,也就是宽所含的厘米数是1。

  (2)把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图形变化,得到四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

  (3)师:如果把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不断地变化,可以得到多少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

  生:无数个。

  师连问:通过这个长方形的变化,你们觉得长方形的面积可能和什么有关呢?请你猜一猜?

  生A:和长有关。

  生B:和宽有关。

  生C: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长和宽有关。

  [评析:教师通过一组感性学*材料,适当进行启发,使学生的思维有了一定的指向和集中。学生凭着对学*材料的直接反应作出了大胆的设想。避免了学生盲目的猜测,同时又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探究知识的欲望。]

  (二)分组实验,发现计算方法。

  1.师点拔: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与长和宽有关呢?我们可以做个小小的实验。(板书:实验)

  师:要测量这些长方形的面积,你们需要什么工具呢?

  生:我们需要1*方厘米的正方形。每组派代表领取1*方厘米的正方形。

  师布置实验要求:测量时,由小组长负责,小组内两个两个分工合作,l号、3号、5号负责测量,2号、4号、6号记录结果。

  2.各组测量,记录测量结果。

  3.汇报测量结果后,各小组长带领组员认真观察表格,并对思考题展开积极讨论。

  思考题。

  从上往下:

  长所含的厘米数有什么变化?

  宽所含的厘米数有什么变化?

  长方形面积所含的*方厘米数有什么变化?

  从左往右:

  长方形面积所含的*方厘米数和长方形的什么有关?

  它们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4.各组汇报讨论结果,出示学生讨论后的发现:长方形面积所含的*方厘米数正好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齐读。

  5.发现计算方法。

  师:通过这个实验,你们有没有发现用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生:只要用长乘以宽,就能得出长方形的面积。

  师:这位同学真了不起,通过实验,发现了一个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板书:发现)。你叫什么名字哪我们就把这个发现命名为×××的发现。

  [评析:在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

  (三)分类验证,确认计算方法。

  1.师:这个发现是否准确无误呢?这个方法是否对计算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适用呢?我们还要对这个发现进行验证。(板书:验证)

  2.布置验证要求:出示5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请各级组长任选一个长方形,组内同学一起来验证。

  3.学生运用刚才的发现进行验证。

  4.交流验证的结果。

  师:通过验证你们认为这个计算方法正确吗?

  生:我认为这个计算方法完全正确。

  师:你为什么这么认为呢?

  生:我先用×××发现的计算方法算出这些长方形的面积,再用1*方厘米的正方形直接测量出这些长方形的面积,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认为这个计算方法是正确的。

  师:在各小组的努力下,我们证实了×××的发现是正确的,让我们用响亮的掌声向他表示祝贺!

  [评析: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学生通过一次实验而发现的,是不能成为科学发现的结论,还必须通过“验证”这一环节,使学生明白在任何一种发现活动中,新的认识、新的结论不能盲目、划率地断言,必须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教者设计达一教学环节,既渗透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

  四、归纳、提示学*方法

  1.师:学到这儿,同学们知道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了吗?

  生:知道,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

  2.师:刚才,我们是怎样找到这个计算方法的?

  生:我们先做了一个小实验,得到了一个发现,然后大家一起验证,证明这个发现是正确的,找到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实验——发现——验证这种学*方法对我们的学*有很大的帮助,希学*新本领时,经常想起这种方法,用好这种方法。

  [评析:整堂课的主体性学*,首先是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掌握,其次是学*“实验——发现——验证”的学*方法,后者的学*方法的指导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来说更为重要。]

  五、应用深知、巩固深化

  1.应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1)教科书第125页练*中的第1题。

  (2)教科书第124页做一做。

  2.应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回到导入题,出示游泳池的画面,给出数据,请学生计算游泳池池面的面积。

  (2)师:长方形是一种很常见,很实用的图形,在我们的周围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长方形,比如,**的面,黑板的面等等,同学们想测量一下藏在我们身边的一些长方形的面积吗?同桌两个合作,找到长方形的面,进行测量,一边测量,一边把结果记录在测量纸上。

  生测量后各组交流测量的情况。

  师:看来,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已经能够初步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3)师:同学们,前两天,老师遇到了一件麻烦事,我办公桌上的一块台玻璃面积是24*方分米,不小心被打破了,我想配一块大小相等的玻璃,你们帮我算算看它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呢?

  生A:长8分米,宽3分米。

  生B:长6分米,宽4分米。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C:只要想()×()=24(*方分米)

  师:同学们真行,一下子帮钱老师想出了好几块面积相等的玻璃。可是钱老师要配的玻璃不光大小相等,形状也要相同,那它的长和宽究竟是多少呢?

  生D:这块玻璃虽然碎了,但它的宽没有破损,所以只要先量出它的宽是多少,再用面积除以宽就能算出长是多少了。

  师:这位同学生活经验真丰富,回答得好极了。

  [评析:通过自主探究,获得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后,教者设计了一些应用性练*,引导学生将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整堂课临*结束之际,教者又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玻璃被打破了,配置大小相等的玻璃,它的长和宽是多少呢?这是一个颇具开放性的问题,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得到发散。学生思维发散后,教者话锋一转:玻璃的面积不光要相等,而且形状也要相同,它的长和宽究竟是多少呢?这个实际生活问题得以解决,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布置作业(略)

  板书:

  [总评:就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来看,要很好地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但要从观念和方法层面进行改革,更要注重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作为教师首先应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以民主合作化的教学,塑造富有主体性的人。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自由、自主的学*活动空间,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主体和创新意识得到充分培养。其次,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不论是教师的启发、提问,还是学生的讨论和动手实践,这些都必须紧紧围绕学生的学*。这节课改变了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模式,尝试采用“问题——探究”型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注重学*方法,注重思维方法,注重探索方法,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体现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新的教学价值观,令人耳目一新,颇受启发。纵观这节课体现的设计,包括师生间民主合作、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知识,把知识、方法和能力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等等,都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改革的深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长方形的面积》数学教案 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123~124页。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自己去实验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方法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今后学*其他*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打基础。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结构:

 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结构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有关面积的知识(板书: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

  生:常用的面积单位有*方厘米、*方分米、*方米。

  2.师:这是一个长方形纸板,要测量它的面积,你认为用哪一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用1*方分米的正方形怎样去测量?

  根据学生的回答电脑演示测量过程,完成填空:这个长方形含有( )个1*方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 )*方分米。

  3.播放录像,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用面积单位直接去量,可以得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如果要测量篮球场的面积、高楼墙面的面积、游泳池池面的面积……也用面积单位一个个去量,那可太麻烦了。所以,我们就要寻找一种更好、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面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完成板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评析:现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让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贴*再贴*,教者在导入新课时捕捉住生活中的几个场景,通过录像呈现出高楼、篮球场、游泳池的长方形块面,鲜艳生动的画面,具体可感的.生活实际场景,引起了学生新知的欲望:是呀,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长方形的面积,这种办法在实际生活中太麻烦,也是行不通的。怎么办呢?这样就引出了一个数学问题:应该寻找一个简便地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二、提出问题、确定目标

  1.师: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哪些知识?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归纳:

  (1)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是什么?(板书:方法)

  (2)学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有什么用?(板书:应用)

  师: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同学们提出的这两个问题进行学*,希自己动脑,小组合作,共同来解决。

  [评析:问题是学*的动力,有了问题学生才有学*的欲望,学*的目标。而教师把提出问题的主动权让给学生,又把寻找答案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探求奥秘的情感得到充分激发。]

  三、实践探究、寻找方法

  (一)材料,启发大胆猜想。

  l.出示长2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

  (1)师:这个长方形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呢?

  生:这个长方形长是2厘米、宽是1厘米。

  师:长2厘米,也就是长所含的厘米数是2,宽1厘米,也就是宽所含的厘米数是1。

  (2)把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图形变化,得到四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

  (3)师:如果把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不断地变化,可以得到多少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

  生:无数个。

  师连问:通过这个长方形的变化,你们觉得长方形的面积可能和什么有关呢?请你猜一猜?

  生A:和长有关。

  生B:和宽有关。

  生C: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长和宽有关。

  [评析:教师通过一组感性学*材料,适当进行启发,使学生的思维有了一定的指向和集中。学生凭着对学*材料的直接反应作出了大胆的设想。避免了学生盲目的猜测,同时又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探究知识的欲望。]

  (二)分组实验,发现计算方法。

  1.师点拔: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与长和宽有关呢?我们可以做个小小的实验。(板书:实验)

  师:要测量这些长方形的面积,你们需要什么工具呢?

  生:我们需要1*方厘米的正方形。每组派代表领取1*方厘米的正方形。

  师布置实验要求:测量时,由小组长负责,小组内两个两个分工合作,l号、3号、5号负责测量,2号、4号、6号记录结果。

  2.各组测量,记录测量结果。

  3.汇报测量结果后,各小组长带领组员认真观察表格,并对思考题展开积极讨论。

  思考题。

  从上往下:

  长所含的厘米数有什么变化?

  宽所含的厘米数有什么变化?

  长方形面积所含的*方厘米数有什么变化?

  从左往右:

  长方形面积所含的*方厘米数和长方形的什么有关?

  它们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4.各组汇报讨论结果,出示学生讨论后的发现:长方形面积所含的*方厘米数正好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齐读。

  5.发现计算方法。

  师:通过这个实验,你们有没有发现用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生:只要用长乘以宽,就能得出长方形的面积。

  师:这位同学真了不起,通过实验,发现了一个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板书:发现)。你叫什么名字哪我们就把这个发现命名为×××的发现。

  [评析:在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

  (三)分类验证,确认计算方法。

  1.师:这个发现是否准确无误呢?这个方法是否对计算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适用呢?我们还要对这个发现进行验证。(板书:验证)

  2.布置验证要求:出示5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请各级组长任选一个长方形,组内同学一起来验证。

  3.学生运用刚才的发现进行验证。

  4.交流验证的结果。

  师:通过验证你们认为这个计算方法正确吗?

  生:我认为这个计算方法完全正确。

  师:你为什么这么认为呢?

  生:我先用×××发现的计算方法算出这些长方形的面积,再用1*方厘米的正方形直接测量出这些长方形的面积,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认为这个计算方法是正确的。

  师:在各小组的努力下,我们证实了×××的发现是正确的,让我们用响亮的掌声向他表示祝贺!

  [评析: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学生通过一次实验而发现的,是不能成为科学发现的结论,还必须通过“验证”这一环节,使学生明白在任何一种发现活动中,新的认识、新的结论不能盲目、划率地断言,必须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教者设计达一教学环节,既渗透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

  四、归纳、提示学*方法

  1.师:学到这儿,同学们知道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了吗?

  生:知道,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

  2.师:刚才,我们是怎样找到这个计算方法的?

  生:我们先做了一个小实验,得到了一个发现,然后大家一起验证,证明这个发现是正确的,找到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实验——发现——验证这种学*方法对我们的学*有很大的帮助,希学*新本领时,经常想起这种方法,用好这种方法。

  [评析:整堂课的主体性学*,首先是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掌握,其次是学*“实验——发现——验证”的学*方法,后者的学*方法的指导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来说更为重要。]

  五、应用深知、巩固深化

  1.应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1)教科书第125页练*中的第1题。

  (2)教科书第124页做一做。

  2.应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回到导入题,出示游泳池的画面,给出数据,请学生计算游泳池池面的面积。

  (2)师:长方形是一种很常见,很实用的图形,在我们的周围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长方形,比如,**的面,黑板的面等等,同学们想测量一下藏在我们身边的一些长方形的面积吗?同桌两个合作,找到长方形的面,进行测量,一边测量,一边把结果记录在测量纸上。

  生测量后各组交流测量的情况。

  师:看来,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已经能够初步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3)师:同学们,前两天,老师遇到了一件麻烦事,我办公桌上的一块台玻璃面积是24*方分米,不小心被打破了,我想配一块大小相等的玻璃,你们帮我算算看它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呢?

  生A:长8分米,宽3分米。

  生B:长6分米,宽4分米。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C:只要想()×()=24(*方分米)

  师:同学们真行,一下子帮钱老师想出了好几块面积相等的玻璃。可是钱老师要配的玻璃不光大小相等,形状也要相同,那它的长和宽究竟是多少呢?

  生D:这块玻璃虽然碎了,但它的宽没有破损,所以只要先量出它的宽是多少,再用面积除以宽就能算出长是多少了。

  师:这位同学生活经验真丰富,回答得好极了。

  [评析:通过自主探究,获得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后,教者设计了一些应用性练*,引导学生将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整堂课临*结束之际,教者又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玻璃被打破了,配置大小相等的玻璃,它的长和宽是多少呢?这是一个颇具开放性的问题,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得到发散。学生思维发散后,教者话锋一转:玻璃的面积不光要相等,而且形状也要相同,它的长和宽究竟是多少呢?这个实际生活问题得以解决,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布置作业(略)

  板书:

  [总评:就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来看,要很好地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但要从观念和方法层面进行改革,更要注重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作为教师首先应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以民主合作化的教学,塑造富有主体性的人。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自由、自主的学*活动空间,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主体和创新意识得到充分培养。其次,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不论是教师的启发、提问,还是学生的讨论和动手实践,这些都必须紧紧围绕学生的学*。这节课改变了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模式,尝试采用“问题——探究”型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注重学*方法,注重思维方法,注重探索方法,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体现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新的教学价值观,令人耳目一新,颇受启发。纵观这节课体现的设计,包括师生间民主合作、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知识,把知识、方法和能力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等等,都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改革的深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长方形的面积》数学教案 4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改成乘以这两个一位数的积的算理.

  2.理解一个数乘以一个两位数转化为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的算理.

  (二)能力训练点

  1.能正确运用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和一个数乘以两位数的简便算法.

  2.正确、合理地进行简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灵活、合理的简便算法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掌握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和一个数乘以一个两位数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选择合理的简便算法.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1230 1820 2440

  354254452

  2.把两位数写成两个一位数相乘

  15=( )( ) 30=( )( ) 24=( )( )

  3.应用题:商店有5盒手电筒,每盒12个.每个手电筒卖6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让学生自己用不同方法列综合算式解答)一人板演,其它学生完成在练*本上.

  第一种解法: 第二种解法:

  6125 6(125)

  =725 =660

  =360(元) =360(元)

  你发现什么?

  使学生明确:

  (1)两种解法的结果是一样的,即6125= 6(125)从而得出:三个数相乘,除了从左到右依次相乘外,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结果不变.

  (2)当两个乘数相乘得整十数时,第二种算法简便.

  板书课题:简便算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例 1 3552

  学生试做

  (2)订正:使学生明确简算方法

  3552

  =35(52)

  =3510

  =350

  (3)拓展补充4529

  (4)学生完成做一做

  2.教学例2

  (1)出示例2 2516

  ①讨论怎样计算简便?

  引导学生说出把16分成 44,这样2544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2516

  =25(44)

  =2544

  =1004

  =400

  ②启发学生想不同的算法.

  (2)拓展补充

  1512怎样算比较简便?

  (3)练*:108页的做一做

  三、巩固发展

  1.填空:

  (1)2745 (2)1512

  =27[( )○( )] =15[( )○( )]

  =27[( )○( )] =15[( )○( )]

  =27[ ]=15[ ]

  = =

  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在○里填写适当的运算符号,使计算简便

  46254=46[( )○( )]

  3.练*二十五1题

  4.练*二十五3题(填写在书上)

  5.练*二十五5题

  四、全课小结:今天你又学得了哪些新知识?

  五、布置作业:练*二十五4题.

  六、板书设计

  简便算法

  有时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改成乘以这两个一位数和积,比较简便.

  例1:3552

  =35(52)

  =3510

  =350

  有时一个数乘以两位数,改成连 续乘以两个一位数,计算比较简便.

  例2:25162516

  =25(44) =25(28)

  =2544=2528

  =1004=508

  =400=400

  《长方形的面积》数学教案 5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7、7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卡片面积问题,促使学生经历“问题研究→发现规律→形成方法”的研究过程。体验不断改进测量方法的意义和作用:在直接测量的方法基础上逐渐改进测量方法,发现间接测量方法,总结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

  2.在探索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过程中,理解这种方法的原理,并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基本的思考程序和基本的计算能力进行相应的训练。

  3.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讨论研究等学*方式逐渐自觉地改进测量方法,形成新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形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等于长方形的长与宽的乘积。

  教学准备:

  课件、1*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若干、长方形卡片、直尺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我们刚刚学*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一、复*导入

  概括起来我们知道了两件事:什么是面积和面积单位;知道用面积单位铺满的方法可以知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面积。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有关面积的知识(板书课题:长方形的面积)。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一)提供材料,启发研究

  这张方形卡片的面积是多少?

  (1)估一估。考考你的眼力,估一估这张长方形卡片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2)怎样才能准确知道卡片的面积到底有多大?

  (3)就用你们刚才想到的方法看能不能求出它的面积?

  (二)展示、交流方法

  1.交流。

  (1)它的面积是多少?

  (2)谁估计得比较接*?

  (3)你用的什么测量方法?

  2.展示交流“全铺”情况。

  (1)沿长摆了几个?有这样的几行?一共是几个几?

  (2)算式怎么表示?(板书:43=12)这里的4表示什么?3呢?一共有多少个面积单位?

  (3)用1*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全部铺满,这是一种方法,谁和他的方法一样?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用1*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来测量卡片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面积,通过铺满、数面积单位的个数,使学生建立和深化面积意识:把所有的面积单位都数上,才是卡片的面积。]

  3.展示交流“半铺”情况:沿长一行,沿宽一列。

  (1)探究方法:这是沿长摆几个,沿宽摆几个?

  (2)能想象出铺满是多少个面积单位吗?

  (3)课件演示:沿长……沿宽……一共是多少个……

  (4)这种方法不用全摆满,通过想就知道全部铺满以后有多少面积单位了。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卡片的面积,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全铺麻烦,到铺一部分,只摆一行一列,利用想象也能算出面积单位的总数,在操作中对直接经验进行修改。]

  4.运用半铺方法测量长方形面积。

  (1)用这个方法,比比谁能很快地求出这个长方形卡片的面积。

  (2)面积是多少?(课件展示:沿长……沿宽……一共是多少个……)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卡片的面积,促学生深入思考,再次丰富学生间接测量经验,优化方法的同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探究更简便的方法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