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菁华6篇)

首页 / 教案 / | 教案,语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通过对不同的课文写作方法的分析,理解其对表达主题思想的`作用。下面梳理了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

  【单元学*目标】

  一、学*用对比、象征的修辞手法展示人物精神世界、抒发思想感情。

  二、通过对不同的写作方法的分析,理解其对表达主题思想的作用。

  三、理解“面对逆境”不屈不挠的思想意义,培养勇于奋斗的意识。

  【基础知识学*】

  一、叙述方式有:顺序、倒叙、插叙等。

  二、圈划符号介绍:

  1.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意思。一般来说,词语用圈点(实点、小圈、大圈等),句段用线框(虚线、直线、曲线、粗线、线框等)。

  2.句子成分常用符号:主语(双线)、谓语(单线)、宾语(曲线)、定语( )、状语[ ]、补语〈 〉、中心语……。

  3.圈画的符号不能太复杂,杂了就会搞不清;圈画的内容不能太繁多,多了等于没有。要克服任意圈画的坏*惯。

  【教学安排】

  《密室日记》二课时。

  《你是我的辞典》二课时。

  《生命之线》一课时。

  《石缝间的生命》一课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课时。

  【每周一诗】

  1. 背诵王驾《古意》:

  夫戍萧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背诵范仲淹《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2. 王驾,唐代诗人。

  3. 范仲淹,宋代文学家。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

  ①精读

  逐段(17节)理解研讨,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诗歌深刻的含义和精妙的比喻。

  ②课堂讨论

  研讨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形象化语言:

  第l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它对于表现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这一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有关提示:采用比喻、顶针和修辞方法。作用是使语言形象、生动,在形式上环环相扣,在内容上步步推进。这一节总说是前进的方向;在全诗中起到统领的作用。

  第2节,表达了什么意思?能试着举例说明吗?

  教师应启发学生举例证明。

  第3节,这一节是从什么角度谈的?谈谈珍珠链和脊梁骨的比喻作用。

  有关提示: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连缀在一起,正像珍珠链一样,推动着历史的前进。也如同脊梁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

  第4节,在内容上是怎样安排层次的?第三、四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第5节,揣摩各句的意思,理解树立远大的重大意义。

  提示:a.使人积极乐观。b.使人斗志顽强。c.使人永远年青。d.使人充满活力。

  第6节,怎样理解获得与牺牲?你对诗歌所说的.是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7节,副产品的本体是什么?有的人为什么也会酸辛?

  有关提示:崇高的追求的是社会进步、人类幸福等,决不是个人荣誉。的实现可能给会个人带来荣誉,但这正像副产品不是主要的。在这里作者告诉我们,应当正确对待荣誉。

  解决了以上问题,对所学的内容就基本掌握了。教师可根据需求,对以上问题作出增删取舍,但不可将结论和盘托出,也不能只采用简单的问答形式,要特别注重讨论分析过程。应当由教师点拨、引导,让同学自主发现,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分析、解决问题。对独到的发现和见解应予重视。812节教学研讨,也应如此。

  作业

  ①抄写并识记字词。

  ②背诵这首诗歌。

  ③完成研讨与练*二(准备课堂交流)。

  ④预*剩余部分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①检查作业 。

  ②继续研讨与赏析。

  ③语言运用。

  ○教学设计

   检查作业

  ①识记字词。 ②朗读、背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有节奏地朗读课文,通过反复朗读感知诗歌思乡情感;

  2分析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把握诗人复杂的心理活动;

  3领悟“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所蕴含的哲理,学*诗人乐观积极的进取精神。

  一、导入

  讲《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

  这就是著名的“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的故事。同学们注意到“甘露寺”,这座寺庙坐落在某座山上,这座山,可以说是三国山,充满着英雄豪气,素以“天下第一江山”闻名于世,这座山叫做“北固山”,这座山,还成就了一位诗人,他就是王湾。

  王湾是唐代诗人,他流传至今最有名的诗歌就是《次北固山下》,相传这首诗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并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让文人学士作为学*的典范。唐末诗人郑谷还说“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

  到底《次北固山下》是一首怎样的诗歌,竟有如此大的魅力呢,我们一起来学*。

  二、题解

  同学们看题目,北固山我们知道是一座山名,这个次字怎么理解呢?(是量词一次两次呢,还是说是“仅次”呢还是“次品”的次呢?)我们还知道哪些题目中饱含景点的古诗词啊?(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这里的望、登都是作动词解释,所以,次也可能是动词解释,看注释,对,是动词“停靠”的意思。

  解了题目,我们进入诗歌的内容。请同学们对照注释,读懂诗歌的内容。有不懂的请做好记录。

  同学们,遇到难题了吗?请提出来。

  (请学生回答,老师辅助)

  并补充学生没有注意到的问题。

  三、朗读

  1凭印象初读:请同学们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齐读一遍,读出自己的体会。

  同学们读完了,你能说说你刚才读的时候,是用怎么样的情感去朗读的?并说说原因。

  2教师范读:老师也想以朗诵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请同学们听听,给老师点评点评。(教师除了要注意情感部分,更要突出语气语速停顿重音等等)

  学生点评:1节奏韵律 2情感表达

  3教师指导:既然大家都觉得老师读得好,那我就把我的小窍门告诉大家。

  4领会后再读:同学们琢磨了几分钟,一定有所收获了吧!不如来展示展示,谁愿意?

  4全班齐读:请同学们再齐读一遍。

  四、分析

  同学们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到了诗人的浓浓的思乡之情,这种思想之情是在什么情况下被激发出来的呢?作者传达的是单一的乡愁吗?我们对诗歌进行分析理解,找到答案。

  1、理解首联和颔联中诗人的感情,品味颔联。

  作者乘着一叶扁舟在绿水中前进,他要驶向青山,而思绪已飘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诗人为什么要写他的道路还在青山之外呢?

  提示: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途中天气如何?你从哪些诗句中知道的?

  提示:和风吹拂,春意融融。“潮**阔,风正一帆悬。”

  春潮涌涨,江水浩淼,*之间的水面显得很宽阔。和顺的风吹得船帆端端直直地高挂着。清代的王夫之赞这句“以小景传大景之神”,你觉得它写出了什么样的大景?

  提示:*野开阔,大江直流,波*浪静。

  置身在青山绿水中,眼见潮*岸阔,风正帆悬,到处都是春天的气息,诗人此时该是怎样的心情?

  愉快,舒畅

  请带着愉快的心情,深吸一口气,扩张心胸,朗诵前四句。

  2、品味颈联

  不知不觉,已到残夜。作者见到了什么景象?

  齐读,“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有人说这两句诗“形容景物,妙绝千古”,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两句诗的意境。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作者在这两句诗中流露出什么感情?

  提示:感慨时间过得太快,白天和夜晚,旧年和新春,为何这般匆匆啊?

  请带着无限的感慨朗读这两句诗。语调要深沉舒缓。

  诗人在这两句诗中表达的不仅是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请听老师读,注意声调、重音。强调生,入。为什么不用“升”?

  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提示: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海日江春人的意志和情思,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 美好的新生的事物必将取代旧的事物,光明必将取代黑暗。

  所以,这句诗还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情绪?

  提示: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朗读时声调可高一些。

  请用这种情绪朗读。

  男女重读,女感慨,男乐观。

  你能从这两句诗中知道这是一年中的什么日子吗?知道具体的时间吗?

  提示:岁末腊残之夜,岁末,正是旅人归家的时间,夜晚,正是在家中安眠的时候,此时的诗人却停泊在北固山下,遥望着“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正因为彻夜未眠呀。

  他在想什么?想像诗人此时的内心活动

  请学生回答。

  提示:想家中妻儿父母;想一年又一年,一日又一日,不知何时能回家;想写信……

  请再带着这种思念朗读,语调要忧伤一点。

  3.品味尾联:

  请北归的大雁捎个信吧!

  齐读最后两句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这是多么无奈的希望啊,这是多么惆怅的希望啊,请用惆怅而又无奈的语气朗读后两句诗。

  大雁飞过,诗人会说些什么。

  提示:诗人倾吐的句句是思念,是乡愁,是归意。

  带着这样的感情朗读,男女重读,男略高,女低

  五、小结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千古流传,寓情于景,景中含理,打动人的不仅仅是他深深的思乡之情,还有他乐观积极的情绪,每当我们处于低谷的事情,不要气馁,想想王湾告诉我们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美好的新生的事物必将取代旧的事物,光明必将取代黑暗!

  下课。

  六、板书设计

  次北固山下

  王湾

  首联:羁旅

  颔联: 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寓情于景, 景中含理

  颈联:理

  尾联:情

  【教学总结】

  这节课为了体现课程标准改革精神,主要围绕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目标进行设计,全面考虑了学生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接受的.教育,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案体现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以生为本”的课改思想。

  2、积极实施教学评价,提高了学生学*积极性,培养学**惯。

  3、创设的诗歌学*情景,增强感悟。

  4、合理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5、注重对诗歌进行感悟教学,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融为一体。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阅读理解课文,体会母亲和儿女之间深沉的爱,体验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精神。

  2、积累、体会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从朴实的句子中体会深沉的感情,从痛苦的回忆中领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激情导入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题:《秋天的怀念》

  本文的作者是谁?你对他知道些什么?(史铁生,现代著名作家,今年55岁。20岁时高位截瘫,后发奋写作。现为北京作协副*。主要作品有《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湾》和《奶奶的星星》等。)

  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本文写了什么?

  (作者在秋天怀念自己的母亲。)

  请问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作者为什么要怀念母亲?他怀念母亲的什么?)

  这里有一段话,是写作者母亲的。同学们想听听吗?

  (史铁生的母亲是一位活得最苦的母亲。每次史铁生摇出轮椅动身前,他的母亲都无言地帮他上轮椅,看着儿子摇车拐出小路,她总是伫立在门前,默默无语地看着儿子走远。有一次,史铁生想起一件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然站在原地,还是那样一动不动地站着,仿佛在看儿子的轮椅摇到哪里了,对儿子的回来竟然一时没有反应。她一天又一天送儿子摇着轮椅出门去,站在阳光下,站在冷风里。后来,她突然去世了,因为儿子的痛苦,她活不下去了。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只希望儿子能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她不能帮助儿子走向这条路,她心疼得终于熬不住了,她匆匆离开时,只有――49岁。)

  二、讨论理解,感悟感动

  1、作者写这篇文章时,母亲已经去世七年了。七年的痛苦,七年的回忆,凝结成这篇《秋天的怀念》。请同学们再读课题,课文哪些情景紧扣“秋天”二字?

  (板书:雁阵、树叶、菊花)

  现在再读课题,注意“怀念”二字。作者怀念母亲的什么呢?

  (板书:母亲的病情、母亲的关爱 )

  2、母亲的病情怎么样?你从哪里知道的?

  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除了书上说的这些之外,同学们知道吗?肝病到了晚期就是肝癌呀!肝硬化,肚子硬了,尿排不出去,肚子越来越大,还吐血,好痛好痛啊!

  母亲活得――多苦啊!

  (板书:苦)

  可是,她想到自己的病情没有?回忆中,作者记忆最深的,还是母亲――

  对自己的关爱。

  4、她是怎么关心儿子的呢?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尽量说出母亲对自己关爱的几件事)

  母亲多想带着儿子去看看那美丽的菊花啊!可是,命运是这样残酷,她没来得及看到儿子从痛苦中奋起,走向幸福,走向成功,却就这样,心不甘情不愿地,离开了她的孩子……

  慈祥的母亲,痛苦的母亲,伟大的母亲!作为这样母亲的儿子,作者回想到这里,他是怎么说的?(“我没想到……我绝没有想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前面还有这样的句子吗?(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同学们从这

  些地方体会到,作者的心情怎么样?(难过、痛苦、怀念等)你觉得你把这种心情读出来了吗?不但要用嘴去读,更要用心去读,用想象去充实!

  5、那么,母亲没有说完的话究竟是什么?她想要自己那个生病的儿子,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怎么样呢?

  (板书:好好儿活)

  同学们认为怎样才算“好好儿活”呢?

  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学生置疑。(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是什么?她为什么要带我去看菊花?)

  美丽的菊花象征着多姿多彩的生活。菊花很美,生活也很美。我们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与打击,都应该勇敢地、好好地活下去!

  同学们想知道当年那个高位截瘫的青年,现在怎么样了吗?

  (后来,由于长时间的坐在轮椅上,他患了褥疮,再后来,又患了尿毒症,最后患上了肾衰竭,每个星期必须要做三次血液透析,换血,不能少一次。不然就会死去。但他还是要拿起笔来,尽管拿笔已经非常困难,但是他一直记得母亲的那句“好好儿活”!)

  (板书:再苦也要好好儿活)

  这么艰难的.日子,他们都坚强地、勇敢地“好好儿活”了,那么我们呢?我们应该怎样“好好儿活”?

  面对生命,珍惜生命。我们这些健康人――你、我、他……我们大家更要好好儿的活。

  所以,亲爱的同学们,文章结尾的这句话,(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这个“我俩”应该变成——

  我们!

  连起来读这句话。

  (一起读“我们大家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三、课后反思,知能转化

  学*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知识、情感等)

  史铁生的作品非常感人,老师在十几年前读过他的《我与地坛》,现在都还记得其中的一些句子。同学们如果有兴趣,可以找来他的书看一看。比如:《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湾》、《奶奶的星星》等。

  四、作业超市

  1、替菊花前的史铁生给母亲写一段话。

  2、积累优美的词语和句子。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请同学们任选两道,认真完成!

  五、升华认识,结束本课

  亲爱的同学们,怎样才算是“好好儿活”?这个话题真的是说不完道不尽!《秋天的怀念》让我们从痛苦的怀念中悟到了生命的真谛――记住吧,活着,就得感谢!感谢阳光与空气,感谢父母与亲人,感谢祖国,感谢生命!但愿我们所有的人,都“好好儿活”!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

  一、教学目标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③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①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三 、课前准备

  ①课前布置学生预*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

  ②师生合作制作秋景图的图片或。

  ③准备录音带、录音机、微机或投影仪。

  四、教学设计

  1、整体感悟

  ①导人新课

  著名诗人秋瑾在诗中说“秋风秋雨愁煞人”。

  宋玉也在《九辩》中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但是秋天也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板书课题)

  ②师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b.学生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

  ③生自由朗读课文。(投影片或多媒体显示)

  问题组:a.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b.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

  c.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朗读之后,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明确]

  a.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b.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c.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

  2、研读与赏析

  ①示学生绘制的图画或。(学生对照图片展开想像,描绘自己喜欢的画面。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

  a.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b.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c.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写得好在哪儿?

  ②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a.先请几名同学朗读最喜欢的一节诗。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据图画,展开想像,描绘 画面。学生描绘画面(参考内容):

  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

  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

  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呜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夏日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

  b.由远及*的顺序。

  c.优美语句赏析:

  先找出优美的语句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诗,体会、分析感情、语言的精妙之处。

  主要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美句赏析参照)

  伐木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为什么“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个比喻用得好?

  比喻青鳊鱼像乌桕叶;另一层意思,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用倒装句体现渔民悠闲的心情。

  ③齐读、自背、齐背、比赛背诵。

  课堂小结: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3、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读《秋景》,比较与《秋天》在内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相同之处。

  4、布置作业

  ①写自己的秋天。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

  ②摘抄以“秋”为内容的诗文,并做点评。

  5、信息反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6

  学*目标:

  1.能正确流畅地熟读全文。

  2.能说出“内集”“俄而”“差可拟”“未若”等词的含义。并能将本文翻译成现代文。

  3.知道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古人的智慧。

  学*重点:诵读课文,多角度拓展思维。

  学*难点: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知识链接】

  1.作家和作品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此人爱好文学,喜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一部记述魏晋时期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在内容上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2.谢道韫(349—409)“咏絮之才”的起源,魏晋时期的才女。她自幼聪识有才辩。是一代名将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后又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即王羲之二子王凝之之妻,可谓是出身于诗书富贵之家、礼乐簪缨之族。

  【课前预*】(高效课堂从预*开始)

  1.给加点字注音:

  俄而( ) 雪骤( ) 差( )可拟 ( ) 无奕( )女

  2.参考注释或查阅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内集 儿女 俄而 雪骤

  欣然 差可拟 未若

  3.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背景:

  《咏雪》选自 ,作者 , 朝 家。该书是 小说的代表作。

  4.熟读全文。

  学*过程:

  【呈现目标 明确任务】

  1.能正确流畅地熟读全文。

  2.能说出“内集”“俄而”“差可拟”“未若”等词的含义。并能将本文翻译成现代文。

  3.知道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古人的智慧。

  【合作预* 问题导向】

  美美地读(从读中感受)

  1.听范读:听字音、节奏和情感。

  2.组员朗读展示。

  认真地译(从译中探究)

  小组合作,结合课前预*中的重点词语翻译全文。

  细细地品(从品中领悟)

  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下列问题: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等要素。

  2.文中将雪比喻为“ ”和“ ”(用课文原句回答),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我认为 一句更好,因为 。

  3. “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4.你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我喜欢 ,因为 。

  【生问师答 定向释疑】(学则须疑)

  提问向导:从文章的内容、表达技巧等角度提问,提出小组不懂的问题,向老师质疑。

  【盘点收获 拓展提升】

  1.请说出一句有关描写雪的诗句: 。

  2.课堂小结:

  【强化训练 当堂达标】(仔细点、动动脑,相信你一定会有不错的成绩!)

  阅读《咏雪》,完成一至三题。

  一、解释词语:(每词8分)

  1.内集:? 2.儿女:?

  3.俄而:? 4. 差可拟:?

  5.未若:?

  二、翻译下列句子:(每句15分)

  1.白雪纷纷何所似: ?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菁华6篇)扩展阅读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菁华6篇)(扩展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菁华10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训练朗读能力,品味诗歌语言,提高文学欣赏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 。

  3.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生活哲理。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训练中品味揣摩语言,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

  2、 难点。“山”、“海”的象征意义。

  3、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要解决好这三个学*重难点,,一是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二是教师要 有重点地选择实例引导,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中要相机点拨。

  【教学设想】

  1、根据诗歌的文体特点和学生的情况,我制定了两个学*目标⑴、朗读课文,品味语言⑵、联系生活,感悟人生。 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朗读训练,调动学生情感来理解作品。

  2、通过学生自主学*,熟悉课文,提出疑难,扫除朗读和理解的障碍。

  3、共读课文,理清要点 ,以理清文章结构为目标,以欣赏配乐朗诵为引子,通 过师生共读课文,在读中理解课文,在理解中反复朗读,把握要点,品味语言。

  〖学*方法〗

  读──讲──读──赏──读

  1、“讲”,清除文字、词语等障碍,整体把握内容和感情,“赏”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品味语言。

  2、 课堂讨论──评述、质疑。

  3、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出理由;然后师生相互质疑。

  〖媒体设计〗

  第一节诗歌配乐理查德与鲍丁.斯坦博格的长笛与钢琴合奏《母亲教我的歌》。

  第二节诗歌配乐理查德与鲍丁.斯坦博格的长笛与钢琴合奏《大海》。

  (课件提供群山、大海的图片。)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导入:同学们,如果我们不是生活在四季如春的美丽富饶的江南鱼米之乡, 而是生活在大山里,每天抬头可见的只有高耸人云的大山,苍苍茫茫,连绵不断,你会想到什么呢?为什么会这么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诗人,根据自己成长的历程写的一首诗《在山的那边》。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一课《在山的那边》。在山的那边》,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去探寻山外那美好的世界。

  教师板书课题、作者。

  二、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掌握重点字词。

  痴想、凝成、诱惑、喧腾、瞬间。

  2、整体感知:熟读课文,把握内容及感情。

  (1) 诗中的“海”和“山”蕴含着什么意思?

  诗的第一节写我渴望山那边的海和童年的想望和困惑;“海”、“山”就是现实中“海”和“山”。 第二节诗写我追寻心中的海和长大后的拼搏和奋斗;其中“山”比喻困难、障碍等,“海”比喻理想、信念、成功等。“山那边是海”实则是诗人矢志不移的信念。爬上山去看大海也就成了为理想而艰苦奋斗的积极行动。“山”不止一座,只有坚持不懈翻过连绵群山,才能见到那美丽的大海;理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漫漫旅途的百折不挠的艰辛跋涉。所以这首诗写了诗人对人生信念和理想的追求,抒发了诗人渴望实现理想的感情。总之诗歌意蕴很丰富很含蓄,除了理解字面意思以外,还需深入把握诗歌的深层含义。

  (解说:以上探究内容,尽量鼓励学生多参与,多思考,多说,不强求标准的答案,意思正确即可,要注意营造民主、和谐、*等的课堂气氛。)

  (2) 朗读这两节诗应该分别读出什么语气?并说明理由。

  (配乐,营造氛围,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第一节应读出“向往──疑惑──希望──失望──困惑”。

  第二节情感变化为坚定──渴望──充满信心、乐观。

  3、正所谓“*自得”,“读中有悟”。试模仿例子,从语气、语调、重音、停顿、感情等方面,选择你最喜欢的诗句进行朗读设计,编写朗读脚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把对诗歌的深入理解淋漓尽致地演义出来。

  (1)、 哦,山那边/是海吗?

  提示: “是”字重读,句子呈升调。要读出充满疑惑和向往的语气。

  (2)、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提示:“是”“信念凝成”应重读,要读出肯定的语气,突出实现理想的必然性和信念的坚定。

  个别示范后,全班齐读。

  总结:欣赏诗歌一定要放声朗读,而朗读不仅要正确流利,关键还要有感情,这样才能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共鸣,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启示。同学们对句与句之间的语气把握得很好,其实句子内部也有急缓轻重的区别。关键还是对诗歌的每一句深透理解后,才能处理好。看来这任务要下堂课来完成了。

  4、课堂小结:

  在这一堂课里,我们又积累了不少的词语,从整体上对诗歌有了初步理解,在朗读声中,我听出了大家爱这篇意蕴丰富的诗歌。其实我国是诗的泱泱大国,优秀诗歌比比皆是,有兴趣课外找几篇读读,你一定会更喜欢这朵文学世界的奇葩──诗歌。

  三、布置作业

  1、语言训练:读一读,写一写词语至少选三个造一段话。

  2、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第二课时

  一、复*检查:

  1、《在山的那边》选自 ,作者 。

  2、解释词语:

  隐秘 痴想

  二、精读课文,深入感悟,鉴赏创新:

  1.“我”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了吗?为什么?

  (明确:诗中并没明确说出理想实现了没有,只是在诗尾用向大家发出号召的方式提出:经过努力,理想一定会实现的观点。因为这首诗的主旨并不在于实现理想的结果,而至于过程,是要赞美那种为实现理想努力奋斗并锲而不舍的精神。

  2.提炼诗的中心思想

  ( 明确:本诗通过写一个耽于幻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强烈好奇心的少年,赞扬了追求自己的梦想,为实现理想努力奋斗并锲而不舍的精神,并号召大家学*这种精神,发扬这种精神。

  建议:最好指导学生自己总结出中心思想,教师给予引导就可以了。

  三、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探究讨论:诗中的“海”与“山”蕴涵着什么意思?(分小组讨论,因为诗的中心思想已明确,学生只要用脑一想就能得出结论,所以这个题学生自己讨论就可以了,教师不必要讲解)

  ( 明确:海是少年的梦想,理想(自己总结)信念,想望(诗中的词)山是少年追求理想过程中的一个个困难,一个个小的目标。

  2.诗句“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中“铁青着脸”是写山的颜色吗?

  ( 明确:不是写山的颜色,是拟人的'手法。把山比拟**,是修辞方法的一种。拟人--定义:是把事物模拟做人来写的修辞方式。

  作用: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建议:让学生举例子,教师点拨

  四、、体验与反思(四人小组讨论后发言)

  (1)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遇到很多困难,主要是看你面对困难时怎样对待,怎样克服困难。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自己的感想。

  (2)小结(师)

  要想翻过山,见到大海,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让我们牢牢记住本课中的”海”.

  五、拓展延伸,以读带写

  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

  (提示:1.充分利用想象,想象我翻过一座座大山,经历无数险阻之后,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大海,这时的心情会是什么样子的?

  2.讨论之后写下这段话,找几个代表学生在班里交流一下,答案并不唯一,目的在于开拓思路,发挥想象。

  六、、布置作业:

  学*本文,你又重新树立了怎样的理想?你将怎样为实现理想而奋斗?课后写一篇练笔,要有感而发。

  七、板书设计:

  在山的那边

  努力奋斗

  爬过了山 看到了海

  克服困难 实现理想

  八、课后反思:这篇课文我们胜利的完成了课前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大家的课堂表现也非常积极,大部分的同学都在主动学*,这是我们这堂课成功的主要原因,我希望今后我们的学*都像今天这样令人满意。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

  一、教学目标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③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①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三 、课前准备

  ①课前布置学生预*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

  ②师生合作制作秋景图的图片或。

  ③准备录音带、录音机、微机或投影仪。

  四、教学设计

  1、整体感悟

  ①导人新课

  著名诗人秋瑾在诗中说“秋风秋雨愁煞人”。

  宋玉也在《九辩》中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但是秋天也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板书课题)

  ②师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b.学生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

  ③生自由朗读课文。(投影片或多媒体显示)

  问题组:a.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b.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

  c.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朗读之后,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明确]

  a.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b.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c.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

  2、研读与赏析

  ①示学生绘制的图画或。(学生对照图片展开想像,描绘自己喜欢的画面。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

  a.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b.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c.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写得好在哪儿?

  ②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a.先请几名同学朗读最喜欢的一节诗。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据图画,展开想像,描绘 画面。学生描绘画面(参考内容):

  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

  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

  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呜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夏日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

  b.由远及*的顺序。

  c.优美语句赏析:

  先找出优美的语句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诗,体会、分析感情、语言的精妙之处。

  主要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美句赏析参照)

  伐木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为什么“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个比喻用得好?

  比喻青鳊鱼像乌桕叶;另一层意思,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用倒装句体现渔民悠闲的心情。

  ③齐读、自背、齐背、比赛背诵。

  课堂小结: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3、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读《秋景》,比较与《秋天》在内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相同之处。

  4、布置作业

  ①写自己的秋天。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

  ②摘抄以“秋”为内容的诗文,并做点评。

  5、信息反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阅读理解课文,体会母亲和儿女之间深沉的爱,体验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精神。

  2、积累、体会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从朴实的句子中体会深沉的感情,从痛苦的回忆中领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激情导入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题:《秋天的怀念》

  本文的作者是谁?你对他知道些什么?(史铁生,现代著名作家,今年55岁。20岁时高位截瘫,后发奋写作。现为北京作协副*。主要作品有《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湾》和《奶奶的星星》等。)

  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本文写了什么?

  (作者在秋天怀念自己的母亲。)

  请问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作者为什么要怀念母亲?他怀念母亲的什么?)

  这里有一段话,是写作者母亲的。同学们想听听吗?

  (史铁生的母亲是一位活得最苦的母亲。每次史铁生摇出轮椅动身前,他的母亲都无言地帮他上轮椅,看着儿子摇车拐出小路,她总是伫立在门前,默默无语地看着儿子走远。有一次,史铁生想起一件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然站在原地,还是那样一动不动地站着,仿佛在看儿子的轮椅摇到哪里了,对儿子的回来竟然一时没有反应。她一天又一天送儿子摇着轮椅出门去,站在阳光下,站在冷风里。后来,她突然去世了,因为儿子的痛苦,她活不下去了。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只希望儿子能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她不能帮助儿子走向这条路,她心疼得终于熬不住了,她匆匆离开时,只有――49岁。)

  二、讨论理解,感悟感动

  1、作者写这篇文章时,母亲已经去世七年了。七年的痛苦,七年的回忆,凝结成这篇《秋天的怀念》。请同学们再读课题,课文哪些情景紧扣“秋天”二字?

  (板书:雁阵、树叶、菊花)

  现在再读课题,注意“怀念”二字。作者怀念母亲的什么呢?

  (板书:母亲的病情、母亲的关爱 )

  2、母亲的病情怎么样?你从哪里知道的?

  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除了书上说的这些之外,同学们知道吗?肝病到了晚期就是肝癌呀!肝硬化,肚子硬了,尿排不出去,肚子越来越大,还吐血,好痛好痛啊!

  母亲活得――多苦啊!

  (板书:苦)

  可是,她想到自己的病情没有?回忆中,作者记忆最深的,还是母亲――

  对自己的关爱。

  4、她是怎么关心儿子的呢?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尽量说出母亲对自己关爱的几件事)

  母亲多想带着儿子去看看那美丽的菊花啊!可是,命运是这样残酷,她没来得及看到儿子从痛苦中奋起,走向幸福,走向成功,却就这样,心不甘情不愿地,离开了她的孩子……

  慈祥的母亲,痛苦的母亲,伟大的母亲!作为这样母亲的儿子,作者回想到这里,他是怎么说的?(“我没想到……我绝没有想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前面还有这样的句子吗?(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同学们从这

  些地方体会到,作者的心情怎么样?(难过、痛苦、怀念等)你觉得你把这种心情读出来了吗?不但要用嘴去读,更要用心去读,用想象去充实!

  5、那么,母亲没有说完的话究竟是什么?她想要自己那个生病的儿子,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怎么样呢?

  (板书:好好儿活)

  同学们认为怎样才算“好好儿活”呢?

  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学生置疑。(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是什么?她为什么要带我去看菊花?)

  美丽的菊花象征着多姿多彩的生活。菊花很美,生活也很美。我们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与打击,都应该勇敢地、好好地活下去!

  同学们想知道当年那个高位截瘫的青年,现在怎么样了吗?

  (后来,由于长时间的坐在轮椅上,他患了褥疮,再后来,又患了尿毒症,最后患上了肾衰竭,每个星期必须要做三次血液透析,换血,不能少一次。不然就会死去。但他还是要拿起笔来,尽管拿笔已经非常困难,但是他一直记得母亲的那句“好好儿活”!)

  (板书:再苦也要好好儿活)

  这么艰难的日子,他们都坚强地、勇敢地“好好儿活”了,那么我们呢?我们应该怎样“好好儿活”?

  面对生命,珍惜生命。我们这些健康人――你、我、他……我们大家更要好好儿的活。

  所以,亲爱的同学们,文章结尾的这句话,(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这个“我俩”应该变成——

  我们!

  连起来读这句话。

  (一起读“我们大家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三、课后反思,知能转化

  学*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知识、情感等)

  史铁生的作品非常感人,老师在十几年前读过他的《我与地坛》,现在都还记得其中的一些句子。同学们如果有兴趣,可以找来他的书看一看。比如:《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湾》、《奶奶的星星》等。

  四、作业超市

  1、替菊花前的史铁生给母亲写一段话。

  2、积累优美的词语和句子。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请同学们任选两道,认真完成!

  五、升华认识,结束本课

  亲爱的同学们,怎样才算是“好好儿活”?这个话题真的`是说不完道不尽!《秋天的怀念》让我们从痛苦的怀念中悟到了生命的真谛――记住吧,活着,就得感谢!感谢阳光与空气,感谢父母与亲人,感谢祖国,感谢生命!但愿我们所有的人,都“好好儿活”!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②理清思路,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

  ③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揣摩词语,体会作者对景物的独特感受。

  三、课前准备

  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课前布置学生去查阅有关老舍的资料,初步了解老舍及其代表作;查阅有关济南的资料,深入了解济南的地理位置,及其政治、文化背景,以开阔视野。

  四、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感受济南冬天的温暖,感受《济南的冬天》一文的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

  五、教学设计

  1、整体感悟

  ①导人新课

  说到冬天,北方的人们一般*惯在它前面加上修饰词??“冰冷”或“严寒”;说到冬天,人们会想到那肆虐的北风,骇人的寒流,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北方的冬天,给人的印象是“萧杀”的,可能会令*惯于温暖的南方的人们惧怕而却步。可是在老舍先生的笔下,“济南的冬天”却完全没有了那种寒冷,那种肆虐,那种萧杀,而是一个“温暖”的宝地。可能我们都没有在冬天去过济南,那么,就让我们走进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去感知济南冬天的温馨,观看济南冬天的美景;体味的意境之美,品味的语言之美。

  2、出示目标,板书课题。

  ②学生交流自己查的资料,初步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

  老舍于1929年离英回国,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可见作者是怀着对“故乡”的深情来写的。(让学生了解这些,是为了理解为什么作者对济南的冬天如此了解,文中的情为什么那么浓。)

  ③感知内容:在听读前,检查预*,教师正音,学生掌握字词:镶、响晴、温晴、安适、肌肤、秀气、绿萍、水藻、贮蓄、澄清、空灵、水墨画、蓝汪汪

  学生听老师配乐朗读(也可放录音),并在听读中思考问题,出示问题组。

  a.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

  b.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c.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然后讨论,再回答,互相补充。

  [明确]

  a,济南冬天总的特点是无风、响晴、温暖的宝地。

  b,写对济南的总体感:“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

  写阳光朗照下的'山

  }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写薄雪覆盖下的山

  再写城外的远山,

  最后写冬天的水色??写水藻之绿,衬托水的清澈、透明。

  c.作者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之美,又寄寓对祖国山河真挚的爱

  3、研读与赏析

  ①整体感知后,对内容有了基本了解,学生自由探究,进一步深入理解。

  问题组:

  a.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b,济南冬天的这种特点是源于什么样的地形特点?

  学生速读第1、2自然段,自主解决后,讨论明确。

  a.通过对比,写出了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是:无风、响晴、温晴。

  与北*相比??无风

  与伦敦相比一?向晴 }宝地

  与热带相比??温晴

  b.济南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济南冬天的特点。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是北边缺着点口儿。”

  此处学生可再体会:①为什么称“小山”因为千佛山主峰海拔只有285米(本地有山可与之比较)。②“圈儿”、口儿,,将“儿”字去掉可不可以?去掉和不去掉的各朗读一遍,比较一下效果?答案是不可以。“儿”与“小”搭配,贴切地表现出其“小”,表达出一种由衷的“喜爱之情”。并让学生试着画出这种地形,体会其特点,教师可根据学生画出的地形图作小结。

  4、[教师小结]

  在济南的南面,距中心五里是著名的千佛山。它们确实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它东接佛懋山,西连南马鞍山、四里山,层峦叠翠,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正是这特殊的地形特点,使得济南的冬天“暖和安适”。

  ②自由探究

  [问题组]

  a.你最喜欢济南冬天的哪些景色?你认为语段中哪个词语用得最妙?妙在何处?

  b.有感情地朗读你所喜欢的语段。

  学生思考体味、朗读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讨论明确]

  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把济南比作“小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济南的可爱。

  b.“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睡着”、“唤醒”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c.“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卧”字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状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

  d.“那”点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害了羞”将雪赋予了人的情感,“露出点粉色’’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微微”词用得贴切,因是“温晴”而不是“热带”之热。

  e.“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突出水的“绿”’“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况且……还’’不可去掉,“况且’’表达进一步申述,或补充、追加新的理由,“还”表示范围的扩大,“况且…还”相配合,进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冻上”的原因。

  f.“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是张小水墨画”、“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则创造了一个优美的意境,表达了作者赞美的真情。

  (如此要点,文中还有多处,学生说到了哪些,都可以,只要合乎情理即可。)

  朗读时注意语气、语调、语速及重音的把握,同时要体味、揣摩作者的意图,有感情地朗读。

  ③合作探究

  进一步探讨,合作探究,学生间可质疑,也可以向老师质疑。[明确]

  a.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是以其突出特点“温晴”为主线贯穿全文的。

  b.作者紧扣这一点,三段文字写了冬天的山景,第5段写了冬天的水色,按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描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

  c.作者拓展想像,将天气、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

  d.多用比喻和拟人,形似且神似,生动贴切地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表达了作者喜爱赞美的深情。

  e.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最后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束。其含义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这样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的算是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留下无尽的回味。

  5、体验与反思

  ①质疑交流

  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能描绘出这么精彩的画面,为什么语言能如此优美?体会在写法上与学过的课文《春》有什么相同之处?

  写好,必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经过内心感受揣摩才能成文。这两篇作者都写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甚至被外界景色感动了,而写出了真情,那些比喻、拟人才那么活灵活现,富有灵性,才能达到神似。

  ②拓展延伸

  通过学*本文,你应该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认真观察事物,作文时才能写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发现和写出事物的“灵性”;真正动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写的事物真挚感人。*日里,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生活,关注周围的事物,多想多记,以丰富我们的生活积累,为写好打下牢固的基础。

  ③延伸作业

  请你仔细观察你家乡冬天的景物,倾注你对家乡无限热爱之情,借鉴课文中的某些写法,将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自拟题目,字数不限。

  6、信息反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

  一、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所访之“友”。

  ②抓住重点词语,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构思。

  ③展开想像,感受作者的心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④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

  感知内容,理清思路,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三、课前准备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可以让学生自主讨论学*本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四、教学内容

  抓重点词语,感知内容,理清思路,诵读感悟。

  五、教学设计

  1、整体感悟

  ①导入新课

  阅读标题,揣测的内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板书课题:山中访友

  如果你没读过课文,请展开想像,猜一猜作者到山中去访问一位怎样的朋友?访问的.情形会是怎样的?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只要合乎情理,或能自圆其说,即可。)

  学生可能会说:

  访一位多年不见的住在山中的武林高手??切磋武艺;

  访一位隐居山中的诗人??煮茶论诗;

  访一位得道的僧人??禅悟人生;

  访山中的动物??要保护动物等……

  教师:可作者是怎样说的呢?

  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像,跟随作者,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的那童话般的世界。

  ②学生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

  幽径、逝川、青翠、唱和、湛蓝、赞助、玄奥、清澈、禅心、凝神、犬吠、德高望重、波光明灭、返老还童、津津乐道、栀子花

  ③感悟内容

  点名让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带着问题听读课文。

  a、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b.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学生讨论明确:

  读到第3自然段,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作者要访的是自然界的朋友,依次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

  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研读与赏析

  作者与大自然是那样贴*,关系是那么密切,他在山中拜访的都是一些什么样的朋友?作者分别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①精细地朗读课文,细细品味,自主探究,讨论明确:

  古桥??德高望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

  树林??知己??我变成了树

  山泉??姐姐??照出我的浑浊

  小溪??妹妹?一唱和小诗

  白云??大嫂??天空的护士,使天空返老还童

  瀑布?一?大哥一一天生金嗓子,无回报地从古唱到今

  悬崖?一爷爷一一给人清净、无杂念的心境

  云雀??弟弟??纯洁少年,从不说是非

  石头??敲击??时间的回声

  落叶??纹理??命运的手相

  小花??采一朵插头上??悄悄做一会儿女性(寻找一份荚)

  阵雨??侠客吼叫,醉酒的诗人朗诵??感动又吓人

  老柏树??慈祥??恩泽、遮雨

  蚂蚁小弟弟??患难兄弟

  归鹤??伴我披月回家女

  作者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悟到并得到了这样的启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②合作探究:

  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进山看了一路的美景,可作者为什么却说成“山中访友”?

  [讨论明确]

  作者访问的是自然界的朋友,想像丰富、新奇,充满童心童趣,构思新奇。以这样的方式叙述,使读者也走进画面中,走进作者的心境中,仿佛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们每一位读者的,于是感到更加亲切,似乎我们也随着作者把自己想像为一棵树,使树与我融为一体读者时时会被作者的童心打动,时时被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感染,我们与大自然是这样的贴*,甚至会融为一体,又怎么能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呢?

  ③带着感情朗读课文,去体会那“童话般的世界”。

  4、体验与反思

  ①质疑交流

  我们随着作者“带着一路月色”“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回到了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珍视我们自然界的朋友?

  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可以向同学质疑,也可以向老师质疑,形成讨论交流的过程。

  5、[教师小结]

  当你带着好奇和轻松愉快的心情读完这篇散文之后,在你被那美妙绝伦、如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带进山中之后,你除了被童话般的意境陶醉外,你还会从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愫里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那种深切的热爱。并且,你还会感悟到作者对人生那种深邃的思考??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永远健康地、身心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②拓展延伸作业

  假设你是某一景物,实际上景物已经成为游人的朋友了,请你以景物为角色,与游人互诉心声。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下节课交流。

  6、信息反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6

  一、教学目标

  ①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②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③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④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三、课前准备

  唐宋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艺术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再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积累。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学*《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

  二、教学设计

  观沧海 曹操

  1、导入新课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宇内,一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

  [问题组]

  ①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②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③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学*,全班讨论明确:

  [明确]

  ①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②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3、研读与赏析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1、导入新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2、感知内容

  3、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②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4、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①首联: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又为“江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诗人已来,少有此句。

  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②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5、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探究想像“潮**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讨论明确:

  “阔”是“潮*”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1、导入新课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2、感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组]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

  ②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3、学生自己合作探究明确:

  [明确]

  ①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写春水初生,略与堤*。“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②“最爱湖东行不足”一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4、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讨论明确:

  诗人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莺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从这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像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

  5、作业

  背诵这三首诗。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7

  【教学目标】

  1、训练朗读能力,品味诗歌语言,提高文学欣赏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 。

  3.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生活哲理。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训练中品味揣摩语言,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

  2、 难点。“山”、“海”的象征意义。

  3、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要解决好这三个学*重难点,,一是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二是教师要 有重点地选择实例引导,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中要相机点拨。

  【教学设想】

  1、根据诗歌的文体特点和学生的情况,我制定了两个学*目标⑴、朗读课文,品味语言⑵、联系生活,感悟人生。 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朗读训练,调动学生情感来理解作品。

  2、通过学生自主学*,熟悉课文,提出疑难,扫除朗读和理解的障碍。

  3、共读课文,理清要点 ,以理清文章结构为目标,以欣赏配乐朗诵为引子,通 过师生共读课文,在读中理解课文,在理解中反复朗读,把握要点,品味语言。

  〖学*方法〗

  读──讲──读──赏──读

  1、“讲”,清除文字、词语等障碍,整体把握内容和感情,“赏”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品味语言。

  2、 课堂讨论──评述、质疑。

  3、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出理由;然后师生相互质疑。

  〖媒体设计〗

  第一节诗歌配乐理查德与鲍丁.斯坦博格的长笛与钢琴合奏《母亲教我的歌》。

  第二节诗歌配乐理查德与鲍丁.斯坦博格的长笛与钢琴合奏《大海》。

  (课件提供群山、大海的图片。)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导入:同学们,如果我们不是生活在四季如春的美丽富饶的江南鱼米之乡, 而是生活在大山里,每天抬头可见的只有高耸人云的大山,苍苍茫茫,连绵不断,你会想到什么呢?为什么会这么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诗人,根据自己成长的历程写的一首诗《在山的那边》。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一课《在山的那边》。在山的那边》,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去探寻山外那美好的世界。

  教师板书课题、作者。

  二、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掌握重点字词。

  痴想、凝成、诱惑、喧腾、瞬间。

  2、整体感知:熟读课文,把握内容及感情。

  (1) 诗中的“海”和“山”蕴含着什么意思?

  诗的第一节写我渴望山那边的海和童年的想望和困惑;“海”、“山”就是现实中“海”和“山”。 第二节诗写我追寻心中的海和长大后的拼搏和奋斗;其中“山”比喻困难、障碍等,“海”比喻理想、信念、成功等。“山那边是海”实则是诗人矢志不移的信念。爬上山去看大海也就成了为理想而艰苦奋斗的积极行动。“山”不止一座,只有坚持不懈翻过连绵群山,才能见到那美丽的大海;理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漫漫旅途的百折不挠的艰辛跋涉。所以这首诗写了诗人对人生信念和理想的追求,抒发了诗人渴望实现理想的感情。总之诗歌意蕴很丰富很含蓄,除了理解字面意思以外,还需深入把握诗歌的深层含义。

  (解说:以上探究内容,尽量鼓励学生多参与,多思考,多说,不强求标准的答案,意思正确即可,要注意营造民主、和谐、*等的课堂气氛。)

  (2) 朗读这两节诗应该分别读出什么语气?并说明理由。

  (配乐,营造氛围,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第一节应读出“向往──疑惑──希望──失望──困惑”。

  第二节情感变化为坚定──渴望──充满信心、乐观。

  3、正所谓“*自得”,“读中有悟”。试模仿例子,从语气、语调、重音、停顿、感情等方面,选择你最喜欢的诗句进行朗读设计,编写朗读脚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把对诗歌的深入理解淋漓尽致地演义出来。

  (1)、 哦,山那边/是海吗?

  提示: “是”字重读,句子呈升调。要读出充满疑惑和向往的语气。

  (2)、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提示:“是”“信念凝成”应重读,要读出肯定的语气,突出实现理想的必然性和信念的坚定。

  个别示范后,全班齐读。

  总结:欣赏诗歌一定要放声朗读,而朗读不仅要正确流利,关键还要有感情,这样才能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共鸣,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启示。同学们对句与句之间的语气把握得很好,其实句子内部也有急缓轻重的区别。关键还是对诗歌的每一句深透理解后,才能处理好。看来这任务要下堂课来完成了。

  4、课堂小结:

  在这一堂课里,我们又积累了不少的词语,从整体上对诗歌有了初步理解,在朗读声中,我听出了大家爱这篇意蕴丰富的诗歌。其实我国是诗的泱泱大国,优秀诗歌比比皆是,有兴趣课外找几篇读读,你一定会更喜欢这朵文学世界的奇葩──诗歌。

  三、布置作业

  1、语言训练:读一读,写一写词语至少选三个造一段话。

  2、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第二课时

  一、复*检查:

  1、《在山的那边》选自 ,作者 。

  2、解释词语:

  隐秘 痴想

  二、精读课文,深入感悟,鉴赏创新:

  1.“我”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了吗?为什么?

  (明确:诗中并没明确说出理想实现了没有,只是在诗尾用向大家发出号召的方式提出:经过努力,理想一定会实现的观点。因为这首诗的主旨并不在于实现理想的结果,而至于过程,是要赞美那种为实现理想努力奋斗并锲而不舍的精神。

  2.提炼诗的中心思想

  ( 明确:本诗通过写一个耽于幻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强烈好奇心的少年,赞扬了追求自己的梦想,为实现理想努力奋斗并锲而不舍的精神,并号召大家学*这种精神,发扬这种精神。

  建议:最好指导学生自己总结出中心思想,教师给予引导就可以了。

  三、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探究讨论:诗中的“海”与“山”蕴涵着什么意思?(分小组讨论,因为诗的中心思想已明确,学生只要用脑一想就能得出结论,所以这个题学生自己讨论就可以了,教师不必要讲解)

  ( 明确:海是少年的梦想,理想(自己总结)信念,想望(诗中的词)山是少年追求理想过程中的一个个困难,一个个小的目标。

  2.诗句“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中“铁青着脸”是写山的颜色吗?

  ( 明确:不是写山的颜色,是拟人的手法。把山比拟**,是修辞方法的一种。拟人--定义:是把事物模拟做人来写的修辞方式。

  作用: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建议:让学生举例子,教师点拨

  四、、体验与反思(四人小组讨论后发言)

  (1)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遇到很多困难,主要是看你面对困难时怎样对待,怎样克服困难。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自己的感想。

  (2)小结(师)

  要想翻过山,见到大海,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让我们牢牢记住本课中的”海”.

  五、拓展延伸,以读带写

  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

  (提示:1.充分利用想象,想象我翻过一座座大山,经历无数险阻之后,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大海,这时的心情会是什么样子的?

  2.讨论之后写下这段话,找几个代表学生在班里交流一下,答案并不唯一,目的在于开拓思路,发挥想象。

  六、、布置作业:

  学*本文,你又重新树立了怎样的`理想?你将怎样为实现理想而奋斗?课后写一篇练笔,要有感而发。

  七、板书设计:

  在山的那边

  努力奋斗

  爬过了山 看到了海

  克服困难 实现理想

  八、课后反思:这篇课文我们胜利的完成了课前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大家的课堂表现也非常积极,大部分的同学都在主动学*,这是我们这堂课成功的主要原因,我希望今后我们的学*都像今天这样令人满意。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

  一、教学目标

  ①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

  ②理清思路,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③联系实际,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二、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三、课前准备

  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课前布置

  学生去搜集关于春的诗文,以开阔视野,

  拓展思路,增加知识积累。

  四、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五、教学设计

  1、整体感悟

  ①导入新课

  (大屏幕出示春的六幅画面,打乱次序。)

  屏幕上这一幅幅的画面,让我们在美丽的春光中陶醉,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动。春,会在我们的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春天是美丽的,当我们带着对美好景物的热爱、赞美之情的时候,我们思想的河流会跳动出充满对生命热爱的美妙无比的浪花;我们感情的波澜也会在秀美迤逦的`景色的云海中起伏飘荡。朱自清先生在散文《春》中所描绘的景物就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今天,我们一起学*《春》,了解感知作者是怎样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的。

  出示目标,板书课题。

  ②感知内容

  a.认知性朗读,读准字音,疏通字词,朗读中教师正音,学生圈点。

  b.感知性朗读,朗读时记住课文内容,并将大屏幕上的画面按课文内容的顺序重新排列,从而理清文中的思路。

  勾勒轮廓

  春草图草报春

  春花图花争春

  盼春绘春春风图风唱春颂春

  春雨图雨润春

  迎春图人迎春

  2、研读与赏析

  朱自清先生将自己的感情融于景物中,在他的笔下,所有的景物??那小草,那春花,无不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以至于也撩拨起我们的喜爱之情。

  ①潜心精读:

  [问题组]

  a.你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图画?

  b.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赏析好词好句)

  c、读一读,读出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体味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每组推举一人全班讨论发言。全班讨论回答,明确上述问题。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一题,是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可以是一个词用得好,可以是一句话写得形象、生动。

  [明确]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钻”字用得好,“钻”表现了生命力顽强,写出了春草而出的挤劲。“偷偷地”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这样写赋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识,富有情趣,惹人喜爱。“偷偷地”要轻读,将“钻”换成“长”或“蹿”就*淡了,既没有了那种顽强的生命力,语言也不生动形象了。

  “嫩嫩的,绿绿的”本该在“小草”的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放在句末,单独从句子中拿出来,主要是为了强调,突出了小草嫩绿的特点,同时使句子生动活泼,富有生气。读时第一个字重读,后两字要轻。将“嫩嫩的,绿绿的”放回原来应在的位置,作比较朗读,体味其不同的效果。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抚摸是一种温暖、亲切、慈爱、幸春天是

  福,含有深情的感觉。

  课文最后三段的三个比喻句,总写春天的新、美、力。春天是新的,她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的,她活泼生动;春天是健壮的,她充满了力量。

  “盼望着,盼望着”??期待春天的心情多么殷切。东风来了??报告春天的消息。春天的脚步*了??赋予春以人的动作,表现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

  春风是无形的,是难以描绘的。作者娴熟地从触觉、听觉、嗅觉的角度,把无形、无味、五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感。

  学生还可以找出多处去理解、品味、鉴赏、朗读。

  3、[教师小结]

  在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之后,同学们针对自己喜爱的图画,抓住重点的字词句,仔细品味、赏析,真正体味到了《春》一文准确生动、朴实鲜活、异常精美的语言。文章开头写盼春,以“脚步*了”始,以“领着我们上前去”终,起于拟人,终于拟人,体现了结构的美妙和严谨。作者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表现出作者向往春天、热爱生活、充满希望的真情实感,是不可多得的美文。让我们追随着作者的思路,感受作者的感情脉搏,调集起我们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去朗读全文。

  ②声情并茂地朗读,体会作品的意境、风格,读出对春天的由衷的赞美,可以小组展开朗读竞赛,学生可以互评。看画面朗读,背诵。

  3、体验与反思

  ①质疑交流

  阅读了本文,你的感受是什么?

  面对着这大好春色,你准备做些什么?

  你还有哪些问题没解决?

  学生讨论后,可以向老师质疑,可以向同学提问,以形成对文章的进一步学*与探讨。

  [明确]作者笔下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如同一幅幅细致的工笔画,侧重描绘的是自然界之春;而迎春图则是集中笔墨描绘了人勤春早之春。作者像是一位丹青高手,通过细致观察,用心灵,通过含情的画笔,描绘了春天的各种景物,赋予各种景物以鲜明的感情色彩。结尾以三个形象的比喻,进一步揭示了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

  ②拓展延伸

  有人说:“春天是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春天是个美丽活泼的仙子”……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同学们可将自己搜集的关于春的诗文互相交流。

  4、[作业]

  《我看秋天》,仿照《春》写一篇文章,字数不限。

  整理所收集的关于春的诗文。

  5、信息反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9

  一、教学目标

  ① 速读课文,能概述课文内容。

  ② 掌握并学*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写法。

  ③ 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

  ④ 培养学生观察热爱自然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的应用。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好授课内容及多媒体课件,学生做好预*,搜集有关天气的谚语,注意观察天空中的云,同时要积累课文中的佳词妙句,为课堂交流做好充分准备。

  四、教学内容

  这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本文思路清晰,紧扣题目进行说明,不但说明看云可以识天气,还进一步说明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十分密切,由说云是天气变化的招牌,再说怎样看云识天气。云的种类很多,但文章从现象人手,进而触及到事物的本质。如:云的形态和光彩是现象,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是本质。说明层次清晰,将看云识天气事理说清楚,最后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

  五、教学设计

  1、精心导入

  ① 可用大屏幕多媒体展示空中的云的各种景象,引出课题。

  ② 也可通过谚语或诗歌来引出课题。

  ③ 还可以请学生从课前准备中谈谈自己的积累和观察。例如:

  a. 你观察了天空中的云吗?有怎样的感受?用简短的话说明。

  b. 你在预*中搜集积累了哪些有关云和天气的成语、俗语、谚语?请同学们相互交流 下,好吗?

  以上各种导人,只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都可达到导人课题的目的。

  2、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课题:看云识天气

  3、感知内容

  ① 检查预*中的字词。

  ② 请学生自读课文或齐读课文,教师正音正字。

  ③ 请仔细看问题,再读课文并小组讨论。

  问题组:a.全文主要说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b.文章的基本思路是怎样的?可分为几部分?

  学生讨论后可以明确:全文主要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基本思路是先总说云的作用,再说明云和天气的关系(这其中有两小层:云的形态变化和天气的关系;云的光彩现象和天气的关系)。最后是总说,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

  4、研读赏析

  ① 教师导学:科普说明文的学*,可以遵循规律,即:抓特征、理顺序、用方法、语言准。从以上四个方面去研读一篇文章,会更加清晰。

  ② 自主探究:出示表格图,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填表,准确列出云及其光彩的种类、特征和它们分别表示的天气情况。

  可让学生自行设计表格,在阅读中思考:a.共有几种类型的云?b.表格如何设计得简洁明了?巳也可以每个小组设计一种。设计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也可通过实物投影仪在班上讲述自己的设计和理解,教师进行总结,通过设计帮助学生清楚地理解课文。

  教师总结指导:将云分为两大类,按云的形态可分为晴天云和雨雪天的云;再按云的光彩分四种。只要顺序合理即可,设计的简洁些、详细些都可以,给学生一定的空间。

  学生讨论填表后,教师进一步指导:通过表格的填写可以看出,作者抓住了说明事物的特征??云和天气的关系,同时有一定的合理说明顺序??总分。为了将事物事理说明得更加清楚,作者运用了不少说明方法。例如:分类别、打比方等等(当然也有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总括看来可称为生动说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语言的准确性,

  请同学们研读讨论。

  ③合作探究

  a. 能举例说明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吗?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b. 能举例说明文章语言的准确性吗?它们的作用如何?

  学生可以讨论并畅所欲言,也许所说的不一定完全准确,但只要敢于探索,大胆讲述,教师都应表示赞赏,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按照不同的光彩,作者把云分为四种??晕、华、虹、霞。把它们之间的差别,进行了比较说明,这种作比较的方法更好地突出了云和天气关系的特征。许多句子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不仅使文章生动,更重要的是让云的特征更加鲜明。用词准确,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往往去掉可以吗?为什么???体现语言的准确性。

  ④反馈交流

  学生再次速读课文,看大屏幕展示的题目,交流思考,看看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出示投影)读课文,理解概括交流对以下问题的解答。比一比,哪一组思维更敏捷,

  问题组:

  a.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1自然段的内容。

  b.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一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c.第3自然段中总结四种薄云特点的一句话是什么?

  d.根据课文举例说明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单一例即可)。

  e.举例说明看云识天气对工农业生产的好处。

  学生讨论后,教师引导小结:a.第1自然段指出了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说明看云可以识天气;b.这句话的作用是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c.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云;d.雨层云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开始下降;e.论述有理即可。

  总结:通过对文章的学*,不仅了解了看云可以识天气的内容,还学*了怎样将事理说清楚,并把握住了一般说明文的说明方法,那就是:抓特征,理顺序,用方法,语言准。

  5、延伸作业

  用本课学过的说明方法,写一篇小小说明文,向同学们介绍一种自然现象。题目自拟。 -

  6、信息反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0

  学*目标:

  1.能正确流畅地熟读全文。

  2.能说出“内集”“俄而”“差可拟”“未若”等词的含义。并能将本文翻译成现代文。

  3.知道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古人的智慧。

  学*重点:诵读课文,多角度拓展思维。

  学*难点: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知识链接】

  1.作家和作品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此人爱好文学,喜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一部记述魏晋时期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在内容上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2.谢道韫(349—409)“咏絮之才”的.起源,魏晋时期的才女。她自幼聪识有才辩。是一代名将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后又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即王羲之二子王凝之之妻,可谓是出身于诗书富贵之家、礼乐簪缨之族。

  【课前预*】(高效课堂从预*开始)

  1.给加点字注音:

  俄而( ) 雪骤( ) 差( )可拟 ( ) 无奕( )女

  2.参考注释或查阅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内集 儿女 俄而 雪骤

  欣然 差可拟 未若

  3.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背景:

  《咏雪》选自 ,作者 , 朝 家。该书是 小说的代表作。

  4.熟读全文。

  学*过程:

  【呈现目标 明确任务】

  1.能正确流畅地熟读全文。

  2.能说出“内集”“俄而”“差可拟”“未若”等词的含义。并能将本文翻译成现代文。

  3.知道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古人的智慧。

  【合作预* 问题导向】

  美美地读(从读中感受)

  1.听范读:听字音、节奏和情感。

  2.组员朗读展示。

  认真地译(从译中探究)

  小组合作,结合课前预*中的重点词语翻译全文。

  细细地品(从品中领悟)

  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下列问题: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等要素。

  2.文中将雪比喻为“ ”和“ ”(用课文原句回答),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我认为 一句更好,因为 。

  3. “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4.你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我喜欢 ,因为 。

  【生问师答 定向释疑】(学则须疑)

  提问向导:从文章的内容、表达技巧等角度提问,提出小组不懂的问题,向老师质疑。

  【盘点收获 拓展提升】

  1.请说出一句有关描写雪的诗句: 。

  2.课堂小结:

  【强化训练 当堂达标】(仔细点、动动脑,相信你一定会有不错的成绩!)

  阅读《咏雪》,完成一至三题。

  一、解释词语:(每词8分)

  1.内集:? 2.儿女:?

  3.俄而:? 4. 差可拟:?

  5.未若:?

  二、翻译下列句子:(每句15分)

  1.白雪纷纷何所似: ?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菁华6篇)(扩展2)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菁华9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和主要内

  2.理解通过比较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3.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和主要内容,学*写景的方法。

  教学难点:比较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教学方法:以诵读为主,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思想感情。

  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作者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被誉为“语言艺术大师”。他

  所写的小说《骆驼祥于》和话剧《茶馆》等作品,在*现代文坛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其散文也写得清新优美,《济南的冬天》就是其中的一篇。

  题目《济南的冬天》明确地交代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济南位于山东省内,它的南面,距市中心五里有著名的千佛山,东接佛懋山,西边南马鞍山、四里山,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它们都是“小山”,最高的千佛山海拔也只有285米。济南的冬天与北*的其他地方

  的冬天的气候截然不同。那么,作者笔下的济南的冬天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边学*边领略。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齐读课文,同时自己查字典、词典弄清生字、生词的音和义。

  三、初步领会课文的大概内容和脉络。

  1.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出示自学提纲,要求学生重点思考下面三个问题:

  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

  文中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

  作者怎样展开对景物的描写?

  2.组织学生就上面三个问题展开讨论。

  明确:全文围绕济南的冬天“温晴”这个特点,描写了济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

  文章先从自己感受的角度总括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然后具

  体描绘了济南暖冬的三幅画图:阳光下济南全景、雪后山景的秀美、济南冬天的水。

  四、细读、分析课文。

  引导学生逐段细读课文,要求他们在自读的同时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并指导他们就文章各段的内容、描述方法和语言,在课文一旁的空白处写些简要的批注。

  各段问题和提示如下:

  1.第一自然段

  ①课文从什么角度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段与下文有什么关系?

  明确:课文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作者把济南与北*比较,又与他刚刚离开的伦敦比较,再与热带比较,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很自然地发出“济南真的算个宝地”的由衷赞叹。所以,可以从全文最后一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看到作者写本文的目的,就在于对济南的赞美。这段的对比方式,是一种“曲折行文”的手法。这段课文,总写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了铺垫。因此,这段与下文是总分关系。

  ②课文中的“响亮”是什么意思?“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一句,如果把“声”字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

  明确:“响亮”一词,一般用来指声音宏大。但根据上下文意思来判断,在这里是指“晴朗得刺眼”。“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是说济南冬天的风并不猛烈,是柔和的,如果把“声”字去掉,就说成了“没有风”,不切合实际。

  第二课时

  (继续细读、分析课文)

  2.第2自然段

  作者怎样描写济南古城的地理环境?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济南的可爱的?

  明确:“小山把济南围了个圈儿”,这是济南地理环境的特征,也是济南“温晴”的原因。作者从人的感受和对人们的心理描写,来表现济南的可爱。作者把济南比作婴儿,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比作“小摇篮”,用拟人的方法来写城:“在天底下晒太阳,暖和安适地睡着”;写山:“安静木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再现了这个“理想境界”的明静、温暖和舒适的特点。济南人由于身在温暖冬天而引起对温暖的春天的联想,但眼前春天并未到来,他们却又“并不着急”,而且“脸上含笑”,“有着落”,“有人依靠”,表现了济南人对这“慈善”冬天的真切留恋,也洋溢着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无限喜爱之情。

  3.第3自然段

  这段也是写山,是小雪点染了山之后的景色。那么,作者从什么角度描写哪些景物?议论后在全班交流。

  明确:作者从色彩和变化两个角度描写了山上的矮松和薄雪等景色,“山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的看护妇”,是对小雪后矮松秀美形态的比喻。 “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到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这是小雪后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引人产生的联想。“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了粉红色”,用拟人的方法描绘了夕阳斜照下雪色娇美的情态。作者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再现了冬天济南周围的小山,在白雪与蓝天的相映中的`雪色与草色、雪光与日光交融的情态。

  4.第4自然段

  ①作者在写了冬天济南“温晴”、“秀气”之后,把视线放到城外的景色。作者以城内的“狭窄”与城外的“宽敞”对照,用“小村庄”来点缀山坡,以小雪点染屋顶,这样,读者就看到了济南的全貌。

  ②在这段文字中,“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里为什么用一个“卧”字,和文章的什么地方相呼应?

  明确:“卧”字用得很贴切。济南城外的小村庄被作者赋予了生命和感情,它们都“安适地睡着”,心情享受这“温晴”的天赐。这“卧”字,正好与第二段中的“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相呼应,用拟人的手法写活了济南。

  5.第5自然段

  ①作者是怎样写水的“温晴”的?

  明确:课文紧扣“暖”字,写水“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写水中的水藻“把终年贮藏的绿色全拿出来”,所以它“不忍得冻上”。水还多情地让“长枝的垂柳在水里照个影儿”。读到这里,让我们感受到济南的冬天真是风情万种,使人留恋不舍。

  ②作者是如何收束全文的?

  作者紧扣“亮”字,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从河水的清亮引出整个空间的清亮,并把红屋顶、黄草山、灰树影都溶入其中,在天水一色的广阔背景下,描绘了冬天济南瑰丽的色彩。在此铺垫下,以高度概括而充满激情的句子“这就是冬天的济南’咱然而然地收了尾。

  五、引导学生小结课文的写作艺术。

  1.让学生再将课文默读一遍,要求边读边找出作者的各个观察点。

  明确:作者在不同的观察点上,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济南冬天的特有美景;第二段从俯视的角度写阳光下的济南;第三段从仰视的角度,写小雪点染后的山景;第四段从城内拉城外,写雪后山村的景色;第五段由俯视到仰视,写出整个济南的形象。作者正是从多个不同的角度的观察,才生动形象地写出冬天济南“温晴”的这个特点。

  2.学生再议论,归纳课文的各种表现手法。

  明确:

  ①用作者以前生活过的地方(北京、伦敦),与济南对比,从而突出了济南冬天的“温晴”,使人们确实感到它是“宝地”。

  ②作者不仅细致观察和描写冬天济南的景色,而且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告诉读者,以此来感染读者,使读者有如临其境的感受。

  ③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把冬天的济南写得脉脉含情,把作者感情融入了对景物的描写之中。

  六、反复朗读课文。

  朗读前要指导学生怎样读出感情来,如朗读课文时可根据文中描写的景物展开想象,脑海中映现作者描绘的画面。

  七、指导学生作文。

  可带领学生外出,实地观察某处的景物特征,仿照课文,写一篇题为《XX的冬天(春天)》的短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

  复*导引

  (一)复*目标

  1.回顾基础知识,深化理解掌握。

  2.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3.品位赏析文章中的精美语言,领悟课文的深长意味。

  4.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课文的表达技巧

  (二)复*重点

  1.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课文的表达技巧。

  2.品位赏析语言,领悟课文的深长意味。。

  (三)复*方法

  构建知识网络,梳理剖析主干知识;强化训练以实现理解,,互动探究以寻求规律。

  第21课 风筝

  1.在本单元的5篇课文中,《风筝》是意蕴最丰富的一篇,应该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宜从多种角度加以引导,拓展思维空间。

  2.训练探究文意的能力。这篇课文的难点较多,正是研究性学*的理想教材,要让学生预*时把不理解的地方划出来,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发问精神。教师教学用书里提出并解答了的九个问题,基本上解答了全文的要点,可以一次性提出来;同时,在“有关资料”中精选部分有助于探究课文主题的材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将问题整理一下,根据材料和课文,有步骤地研究。

  3.课文研读要以难为乐,又要把握住“度”,不要求一下子理解透彻。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一步就是收获,理解不透彻的地方将来可以慢慢感悟,不必追求讲深讲透,不必追求面面俱到。

  4.感受鲁迅的人格、胸怀。

  第22课 羚羊木雕

  1.可以分角色朗读。

  2.课文从孩子的眼光和心态看待——场家庭矛盾,叙事角度和叙事语气与学生很接*,据此,教师应设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可以提问:女儿既然已经把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你认为事情怎样处理才恰当?怎样才能避免这类不愉快的事发生?

  2.这场矛盾没有一个完满的结局,留下一个空白,正好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比如探讨人物语言后的许多删节符号所蕴涵的意味:比如指导学生分组,分别代表矛盾的三方,讨论这场矛盾的是非曲直。

  3.分析矛盾发展变化的几个层次。

  4.抓住人物内心变化发展的`线索。

  第23课 散步

  1.先要求学生跳读课文,思考:“文章讲述的是什么事?表现哪个方面的话题?以此来整体把握课文。

  2.问题研讨:①你喜欢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②散步本来是一件小事。作者却小题大做、大词小用,请把这些地方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意图。⑧对我们写作有什么启示?

  3.研讨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揣摩语言。比如全文中母亲仅有两句话,第一句话“还是走小路吧”,因为她是“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后说的,有一个思想转变的过程,所以应该读成拖音“还一一是一一走小路吧”。而第二句“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不必大声,应读出母亲吩咐儿子时的坦然。而“我”的那句“走大路”,读的时候要表现出斩钉截铁、没有商量余地的味道。

  诗两首(《金色花》《纸船》)

  1.从揣摩语言入手,抓住其中的情景描写或重要语句展开讨论(见教学用书): 同时,最好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想象画面和情景,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动笔画几幅诗意图。

  2.在课的最后就本课组织一次朗诵比赛,鼓励学生配乐朗诵。

  3.了解散文诗的特点,了解冰心“小诗”的特点。

  4.利用自读课本,扩展阅读泰戈尔诗、冰心小诗。

  第24课 《世说新语》两则

  1.基本教学模式应当是“诵读一讨论一—诵读”。两次诵读的要求应有所不同,前—次要求和复述故事结合起来,达到基本成诵,并且读懂,字词句过关,最好能翻译;后一次是背诵课文。

  2.探究讨论的重点可以有:A、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你认为哪一句更好?为什么?我们能想出一二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词吗?B、你如何看待陈元方的为人原则、是非观?

  3.简要介绍《世说新语》这部书。

  综合性学*;我爱我家

  1.本次活动大多是学生个人在家庭中活动,所以,教师要做好布置和安排。比

  如:A、通过适当途径和方式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对活动心中有数,便于活动顺利而有效地展开;B、活动涉及到对家长的咨询、追问或采访,教师最好和学生一起讨论一个具体的采访提纲,设计一些具体问题。

  2.提前一周布置下去,提出具体要求。在这期间可以抽查学生的访谈提纲或记录,以收到督促、监控之效。

  3.评价不可缺少。评价的方式可以有:自我评价→同桌互评→小组评价→教师批改→讲评作文,还可以通过问卷形式征求家长意见,了解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对表现优秀的同学予以表扬。评价的时候还需注意定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4.课内活动时间:写作2教时,交流1教时、评价1教时。

  关于课后练*

  1.体现了少而精的原则。就数量来看,精读课文三四道题,略读课文两三道题, 引导学生少做练*多读书,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

  2.练*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用。

  3.兼顾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如《羚羊木雕》—文后的练*,具体分析略)。

  4.特别强调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拓展,并尝试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比如《风筝》和《散步》后都附录了用来比较阅读的短文,通过课内外的比较阅读,对兄弟间的手足情和母子之间的亲情有一个更深入的体验和思考。

  5.十分强调通过诵读来理解、体味和感悟课文,有些还特别要求背诵。

  6.设计了一些开放性、发散性的题目(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

  一、教学目标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③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①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三 、课前准备

  ①课前布置学生预*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

  ②师生合作制作秋景图的图片或。

  ③准备录音带、录音机、微机或投影仪。

  四、教学设计

  1、整体感悟

  ①导人新课

  著名诗人秋瑾在诗中说“秋风秋雨愁煞人”。

  宋玉也在《九辩》中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但是秋天也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板书课题)

  ②师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b.学生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

  ③生自由朗读课文。(投影片或多媒体显示)

  问题组:a.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b.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

  c.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朗读之后,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明确]

  a.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b.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c.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

  2、研读与赏析

  ①示学生绘制的图画或。(学生对照图片展开想像,描绘自己喜欢的画面。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

  a.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b.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c.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写得好在哪儿?

  ②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a.先请几名同学朗读最喜欢的一节诗。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据图画,展开想像,描绘 画面。学生描绘画面(参考内容):

  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

  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

  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呜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夏日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

  b.由远及*的顺序。

  c.优美语句赏析:

  先找出优美的语句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诗,体会、分析感情、语言的精妙之处。

  主要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美句赏析参照)

  伐木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为什么“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个比喻用得好?

  比喻青鳊鱼像乌桕叶;另一层意思,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用倒装句体现渔民悠闲的心情。

  ③齐读、自背、齐背、比赛背诵。

  课堂小结: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3、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读《秋景》,比较与《秋天》在内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相同之处。

  4、布置作业

  ①写自己的'秋天。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

  ②摘抄以“秋”为内容的诗文,并做点评。

  5、信息反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

  一、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所访之“友”。

  ②抓住重点词语,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构思。

  ③展开想像,感受作者的心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④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

  感知内容,理清思路,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三、课前准备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可以让学生自主讨论学*本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四、教学内容

  抓重点词语,感知内容,理清思路,诵读感悟。

  五、教学设计

  1、整体感悟

  ①导入新课

  阅读标题,揣测的内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板书课题:山中访友

  如果你没读过课文,请展开想像,猜一猜作者到山中去访问一位怎样的朋友?访问的.情形会是怎样的?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只要合乎情理,或能自圆其说,即可。)

  学生可能会说:

  访一位多年不见的住在山中的武林高手??切磋武艺;

  访一位隐居山中的诗人??煮茶论诗;

  访一位得道的僧人??禅悟人生;

  访山中的动物??要保护动物等……

  教师:可作者是怎样说的呢?

  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像,跟随作者,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的那童话般的世界。

  ②学生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

  幽径、逝川、青翠、唱和、湛蓝、赞助、玄奥、清澈、禅心、凝神、犬吠、德高望重、波光明灭、返老还童、津津乐道、栀子花

  ③感悟内容

  点名让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带着问题听读课文。

  a、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b.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学生讨论明确:

  读到第3自然段,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作者要访的是自然界的朋友,依次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

  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研读与赏析

  作者与大自然是那样贴*,关系是那么密切,他在山中拜访的都是一些什么样的朋友?作者分别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①精细地朗读课文,细细品味,自主探究,讨论明确:

  古桥??德高望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

  树林??知己??我变成了树

  山泉??姐姐??照出我的浑浊

  小溪??妹妹?一唱和小诗

  白云??大嫂??天空的护士,使天空返老还童

  瀑布?一?大哥一一天生金嗓子,无回报地从古唱到今

  悬崖?一爷爷一一给人清净、无杂念的心境

  云雀??弟弟??纯洁少年,从不说是非

  石头??敲击??时间的回声

  落叶??纹理??命运的手相

  小花??采一朵插头上??悄悄做一会儿女性(寻找一份荚)

  阵雨??侠客吼叫,醉酒的诗人朗诵??感动又吓人

  老柏树??慈祥??恩泽、遮雨

  蚂蚁小弟弟??患难兄弟

  归鹤??伴我披月回家女

  作者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悟到并得到了这样的启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②合作探究:

  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进山看了一路的美景,可作者为什么却说成“山中访友”?

  [讨论明确]

  作者访问的是自然界的朋友,想像丰富、新奇,充满童心童趣,构思新奇。以这样的方式叙述,使读者也走进画面中,走进作者的心境中,仿佛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们每一位读者的,于是感到更加亲切,似乎我们也随着作者把自己想像为一棵树,使树与我融为一体读者时时会被作者的童心打动,时时被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感染,我们与大自然是这样的贴*,甚至会融为一体,又怎么能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呢?

  ③带着感情朗读课文,去体会那“童话般的世界”。

  4、体验与反思

  ①质疑交流

  我们随着作者“带着一路月色”“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回到了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珍视我们自然界的朋友?

  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可以向同学质疑,也可以向老师质疑,形成讨论交流的过程。

  5、[教师小结]

  当你带着好奇和轻松愉快的心情读完这篇散文之后,在你被那美妙绝伦、如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带进山中之后,你除了被童话般的意境陶醉外,你还会从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愫里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那种深切的热爱。并且,你还会感悟到作者对人生那种深邃的思考??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永远健康地、身心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②拓展延伸作业

  假设你是某一景物,实际上景物已经成为游人的朋友了,请你以景物为角色,与游人互诉心声。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下节课交流。

  6、信息反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

  一、教学目标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③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①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三 、课前准备

  ①课前布置学生预*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

  ②师生合作制作秋景图的图片或。

  ③准备录音带、录音机、微机或投影仪。

  四、教学设计

  1、整体感悟

  ①导人新课

  著名诗人秋瑾在诗中说“秋风秋雨愁煞人”。

  宋玉也在《九辩》中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但是秋天也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板书课题)

  ②师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b.学生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

  ③生自由朗读课文。(投影片或多媒体显示)

  问题组:a.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b.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

  c.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朗读之后,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明确]

  a.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b.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c.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

  2、研读与赏析

  ①示学生绘制的图画或。(学生对照图片展开想像,描绘自己喜欢的画面。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

  a.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b.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c.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写得好在哪儿?

  ②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a.先请几名同学朗读最喜欢的一节诗。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据图画,展开想像,描绘 画面。学生描绘画面(参考内容):

  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

  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

  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呜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夏日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

  b.由远及*的顺序。

  c.优美语句赏析:

  先找出优美的语句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诗,体会、分析感情、语言的精妙之处。

  主要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美句赏析参照)

  伐木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为什么“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个比喻用得好?

  比喻青鳊鱼像乌桕叶;另一层意思,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用倒装句体现渔民悠闲的心情。

  ③齐读、自背、齐背、比赛背诵。

  课堂小结: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3、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读《秋景》,比较与《秋天》在内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相同之处。

  4、布置作业

  ①写自己的秋天。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

  ②摘抄以“秋”为内容的诗文,并做点评。

  5、信息反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6

  学*目标:

  1.积累、理解成语。

  2.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

  3.培养文言注释能力。

  4.联系自身学*经历,体会课文内蕴,端正学*态度,改进学*方法。

  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全文。 2.评点《论语》十则内容。

  教学难点:深层理解《论语》十则内蕴。

  教学时数:4课时。

  学*方法:1、诵读法 2、评点质疑法

  第一课时

  【学*要点】了解孔子及《论语》。认读《论语》十则,整体感知,析读十则内容。

  预*导学:

  1、搜集关于孔子其人及《论语》的资料

  2、细读《论语》十则,熟读成诵

  课堂导学:

  1、提问关于孔子的资料收集。(小组汇报,搜集成果)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

  政治上:主张仁义 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2、提问关于《论语》的资料收集。(小组汇报,搜集成果)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从汉朝初年到五四运动以前的两千年间,《论语》一直是学生的一本必读书,影响很大,书中有不少语句都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之中。

  3、朗读课文:

  范读:学生要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同学们正音正字。

  全班齐读:感知课文内容,反复诵读

  4、总结三个通假字:

  A B C

  5、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1)领会大意,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表述。讨论、弄清楚没有注释的词语的意思。

  (2)把十则《论语》按照求知态度、学*方法、修身做人分类,注意一些句子是兼而有之的'。

  第二课时

  学*重点:理解前五则课文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

  学*难点:重点字词释义,弄清楚通假字。

  学*要点:详细分析,具体探讨,学*前五则内容。

  1、第一则:

  第一句讲的是学*的( )第二句讲的是学*的( )第三句讲的是( )

  【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

  翻译( )

  2、第二则:

  吾:______日:______三:______省:______为:______

  谋:______忠:______交:______信:______传:______*:______

  翻译本则( )

  3、第三则:

  故:______知:______可:______以:______为:______

  总结出这章当中的一个成语( )

  翻译本则( )

  讨论正确的学*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4、第四则:罔:______ 殆:______

  翻译本则( )

  同学们,这一章的内容带给我们什么思考?对于我们学*有何现实指导意义?

  理解20xx多年前的圣人之语经久不衰之魅力(小组探究发言,同学们要有自己的思考)

  5、第五则:诲:______知之:______为:______是:______

  【固定句式】“……也……”译作“……是……”

  翻译( )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6、前五则哪几则是关于学*的态度和方法的( )

  哪几则是关于思想品德修养的( )

  7、请同学们当堂背诵前五则(10分钟)

  第三课时

  学*重点:重点字词释义。

  学*难点:理解后五则课文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

  学*要点:详细分析,具体探讨,学*后五则内容。

  1、第六则:贤: 齐: 内: 自省:

  翻译:( )

  2、第七则:三: 行: 焉: 其:

  善者: 从: 改之:

  翻译:( )

  找出这两则当中的成语( )、( )

  思考:这一则我们应如何理解?

  3、第八则:

  士: 弘: 毅: 仁以为己任: 已:

  翻译( )

  思考:这一则当中体现出了孔子的一种思想,你知道是什么吗?

  4、第九则:岁寒: 然: 后凋:

  翻译:(

  5、第十则:以: 行: 其: 欲: 加: 于:

  翻译:( )

  这一则的成语是( )

  【理解第十则】讨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忠”和“恕”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正面要求;“恕”的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反面要求。其中都包含了相互体谅的意思。

  6、后五则哪几则是关于学*的态度和方法的( )

  哪几则是关于思想品德修养的( )

  哪几则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

  7、当堂背诵这后五则。看看哪位同学背的最快。

  第四课时

  【学*要点】总结归纳,查缺补漏,在课堂上就完成背诵、默写。

  1、课文当中出现的读音,进行复*。(5分钟)

  人不知而不愠( )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不亦说( )乎 三省( )吾身 传( )不*乎

  诲( )汝( )知之乎 不知为( )不知 是知( )也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也

  2、文言字词句小结(这是我们学*文言的关键一步)

  (1)而:(1)表示顺接;(2)表示转接。

  学而时*之( )人不知而不愠(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温故而知新(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任重而道远( )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死而后已( )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

  (2)为:读wèi时,多作介词;读wéi时,多作动词。

  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仁以为己任( )

  (3)焉:见贤思齐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4)之:①指示代词,“这”;②第三人称代词,“它、它们”;③结构助词,“的”;④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⑤助词,在句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5)固定句式:

  ①不亦……乎?→不是……吗?②……也。→……是……。

  3、当堂背诵这十则并当堂默写。《论语》作为千百年来的一部伟大的作品、作为四书五经之一应当为我们所熟识,这十则又是经典中的经典,背默是最基本的前提,只有会背默才能进一步理解其中的深意。

  4、小组讨论(小组合作探究,同学们要通过自己思考发现《论语》的经典之处,发现《论语》的美)

  (1)、你喜欢哪一则?为什么?(2)、你觉得哪一则对你启发最大?(3)、你觉得怎样才能真正学到知识?(4)、你还知道哪些指导我们如何学*的名言?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7

  一、教学目标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③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①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三 、课前准备

  ①课前布置学生预*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

  ②师生合作制作秋景图的图片或。

  ③准备录音带、录音机、微机或投影仪。

  四、教学设计

  1、整体感悟

  ①导人新课

  著名诗人秋瑾在诗中说“秋风秋雨愁煞人”。

  宋玉也在《九辩》中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但是秋天也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板书课题)

  ②师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b.学生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

  ③生自由朗读课文。(投影片或多媒体显示)

  问题组:a.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b.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

  c.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朗读之后,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明确]

  a.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b.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c.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

  2、研读与赏析

  ①示学生绘制的图画或。(学生对照图片展开想像,描绘自己喜欢的画面。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

  a.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b.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c.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写得好在哪儿?

  ②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a.先请几名同学朗读最喜欢的一节诗。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据图画,展开想像,描绘 画面。学生描绘画面(参考内容):

  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

  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

  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呜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夏日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

  b.由远及*的顺序。

  c.优美语句赏析:

  先找出优美的语句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诗,体会、分析感情、语言的精妙之处。

  主要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美句赏析参照)

  伐木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为什么“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个比喻用得好?

  比喻青鳊鱼像乌桕叶;另一层意思,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用倒装句体现渔民悠闲的心情。

  ③齐读、自背、齐背、比赛背诵。

  课堂小结: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3、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读《秋景》,比较与《秋天》在内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相同之处。

  4、布置作业

  ①写自己的秋天。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

  ②摘抄以“秋”为内容的诗文,并做点评。

  5、信息反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

  教学目标:

  1有节奏地朗读课文,通过反复朗读感知诗歌思乡情感;

  2分析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把握诗人复杂的心理活动;

  3领悟“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所蕴含的哲理,学*诗人乐观积极的进取精神。

  一、导入

  讲《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

  这就是著名的“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的故事。同学们注意到“甘露寺”,这座寺庙坐落在某座山上,这座山,可以说是三国山,充满着英雄豪气,素以“天下第一江山”闻名于世,这座山叫做“北固山”,这座山,还成就了一位诗人,他就是王湾。

  王湾是唐代诗人,他流传至今最有名的诗歌就是《次北固山下》,相传这首诗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并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让文人学士作为学*的典范。唐末诗人郑谷还说“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

  到底《次北固山下》是一首怎样的诗歌,竟有如此大的魅力呢,我们一起来学*。

  二、题解

  同学们看题目,北固山我们知道是一座山名,这个次字怎么理解呢?(是量词一次两次呢,还是说是“仅次”呢还是“次品”的次呢?)我们还知道哪些题目中饱含景点的古诗词啊?(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这里的望、登都是作动词解释,所以,次也可能是动词解释,看注释,对,是动词“停靠”的意思。

  解了题目,我们进入诗歌的内容。请同学们对照注释,读懂诗歌的内容。有不懂的请做好记录。

  同学们,遇到难题了吗?请提出来。

  (请学生回答,老师辅助)

  并补充学生没有注意到的问题。

  三、朗读

  1凭印象初读:请同学们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齐读一遍,读出自己的体会。

  同学们读完了,你能说说你刚才读的时候,是用怎么样的情感去朗读的?并说说原因。

  2教师范读:老师也想以朗诵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请同学们听听,给老师点评点评。(教师除了要注意情感部分,更要突出语气语速停顿重音等等)

  学生点评:1节奏韵律 2情感表达

  3教师指导:既然大家都觉得老师读得好,那我就把我的小窍门告诉大家。

  4领会后再读:同学们琢磨了几分钟,一定有所收获了吧!不如来展示展示,谁愿意?

  4全班齐读:请同学们再齐读一遍。

  四、分析

  同学们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到了诗人的浓浓的思乡之情,这种思想之情是在什么情况下被激发出来的呢?作者传达的是单一的乡愁吗?我们对诗歌进行分析理解,找到答案。

  1、理解首联和颔联中诗人的感情,品味颔联。

  作者乘着一叶扁舟在绿水中前进,他要驶向青山,而思绪已飘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诗人为什么要写他的道路还在青山之外呢?

  提示: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途中天气如何?你从哪些诗句中知道的?

  提示:和风吹拂,春意融融。“潮**阔,风正一帆悬。”

  春潮涌涨,江水浩淼,*之间的水面显得很宽阔。和顺的风吹得船帆端端直直地高挂着。清代的王夫之赞这句“以小景传大景之神”,你觉得它写出了什么样的大景?

  提示:*野开阔,大江直流,波*浪静。

  置身在青山绿水中,眼见潮*岸阔,风正帆悬,到处都是春天的气息,诗人此时该是怎样的心情?

  愉快,舒畅

  请带着愉快的心情,深吸一口气,扩张心胸,朗诵前四句。

  2、品味颈联

  不知不觉,已到残夜。作者见到了什么景象?

  齐读,“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有人说这两句诗“形容景物,妙绝千古”,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两句诗的意境。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作者在这两句诗中流露出什么感情?

  提示:感慨时间过得太快,白天和夜晚,旧年和新春,为何这般匆匆啊?

  请带着无限的感慨朗读这两句诗。语调要深沉舒缓。

  诗人在这两句诗中表达的不仅是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请听老师读,注意声调、重音。强调生,入。为什么不用“升”?

  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提示: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海日江春人的意志和情思,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 美好的新生的事物必将取代旧的事物,光明必将取代黑暗。

  所以,这句诗还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情绪?

  提示: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朗读时声调可高一些。

  请用这种情绪朗读。

  男女重读,女感慨,男乐观。

  你能从这两句诗中知道这是一年中的什么日子吗?知道具体的时间吗?

  提示:岁末腊残之夜,岁末,正是旅人归家的时间,夜晚,正是在家中安眠的时候,此时的诗人却停泊在北固山下,遥望着“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正因为彻夜未眠呀。

  他在想什么?想像诗人此时的内心活动

  请学生回答。

  提示:想家中妻儿父母;想一年又一年,一日又一日,不知何时能回家;想写信……

  请再带着这种思念朗读,语调要忧伤一点。

  3.品味尾联:

  请北归的大雁捎个信吧!

  齐读最后两句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这是多么无奈的希望啊,这是多么惆怅的希望啊,请用惆怅而又无奈的语气朗读后两句诗。

  大雁飞过,诗人会说些什么。

  提示:诗人倾吐的句句是思念,是乡愁,是归意。

  带着这样的感情朗读,男女重读,男略高,女低

  五、小结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千古流传,寓情于景,景中含理,打动人的不仅仅是他深深的思乡之情,还有他乐观积极的情绪,每当我们处于低谷的事情,不要气馁,想想王湾告诉我们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美好的新生的事物必将取代旧的事物,光明必将取代黑暗!

  下课。

  六、板书设计

  次北固山下

  王湾

  首联:羁旅

  颔联: 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寓情于景, 景中含理

  颈联:理

  尾联:情

  【教学总结】

  这节课为了体现课程标准改革精神,主要围绕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目标进行设计,全面考虑了学生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接受的教育,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案体现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以生为本”的课改思想。

  2、积极实施教学评价,提高了学生学*积极性,培养学**惯。

  3、创设的诗歌学*情景,增强感悟。

  4、合理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5、注重对诗歌进行感悟教学,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融为一体。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9

  一、教学目标

  ①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

  ②理清思路,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③联系实际,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二、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三、课前准备

  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课前布置

  学生去搜集关于春的诗文,以开阔视野,

  拓展思路,增加知识积累。

  四、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五、教学设计

  1、整体感悟

  ①导入新课

  (大屏幕出示春的六幅画面,打乱次序。)

  屏幕上这一幅幅的画面,让我们在美丽的春光中陶醉,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动。春,会在我们的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春天是美丽的,当我们带着对美好景物的热爱、赞美之情的时候,我们思想的河流会跳动出充满对生命热爱的美妙无比的浪花;我们感情的波澜也会在秀美迤逦的`景色的云海中起伏飘荡。朱自清先生在散文《春》中所描绘的景物就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今天,我们一起学*《春》,了解感知作者是怎样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的。

  出示目标,板书课题。

  ②感知内容

  a.认知性朗读,读准字音,疏通字词,朗读中教师正音,学生圈点。

  b.感知性朗读,朗读时记住课文内容,并将大屏幕上的画面按课文内容的顺序重新排列,从而理清文中的思路。

  勾勒轮廓

  春草图草报春

  春花图花争春

  盼春绘春春风图风唱春颂春

  春雨图雨润春

  迎春图人迎春

  2、研读与赏析

  朱自清先生将自己的感情融于景物中,在他的笔下,所有的景物??那小草,那春花,无不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以至于也撩拨起我们的喜爱之情。

  ①潜心精读:

  [问题组]

  a.你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图画?

  b.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赏析好词好句)

  c、读一读,读出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体味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每组推举一人全班讨论发言。全班讨论回答,明确上述问题。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一题,是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可以是一个词用得好,可以是一句话写得形象、生动。

  [明确]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钻”字用得好,“钻”表现了生命力顽强,写出了春草而出的挤劲。“偷偷地”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这样写赋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识,富有情趣,惹人喜爱。“偷偷地”要轻读,将“钻”换成“长”或“蹿”就*淡了,既没有了那种顽强的生命力,语言也不生动形象了。

  “嫩嫩的,绿绿的”本该在“小草”的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放在句末,单独从句子中拿出来,主要是为了强调,突出了小草嫩绿的特点,同时使句子生动活泼,富有生气。读时第一个字重读,后两字要轻。将“嫩嫩的,绿绿的”放回原来应在的位置,作比较朗读,体味其不同的效果。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抚摸是一种温暖、亲切、慈爱、幸春天是

  福,含有深情的感觉。

  课文最后三段的三个比喻句,总写春天的新、美、力。春天是新的,她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的,她活泼生动;春天是健壮的,她充满了力量。

  “盼望着,盼望着”??期待春天的心情多么殷切。东风来了??报告春天的消息。春天的脚步*了??赋予春以人的动作,表现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

  春风是无形的,是难以描绘的。作者娴熟地从触觉、听觉、嗅觉的角度,把无形、无味、五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感。

  学生还可以找出多处去理解、品味、鉴赏、朗读。

  3、[教师小结]

  在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之后,同学们针对自己喜爱的图画,抓住重点的字词句,仔细品味、赏析,真正体味到了《春》一文准确生动、朴实鲜活、异常精美的语言。文章开头写盼春,以“脚步*了”始,以“领着我们上前去”终,起于拟人,终于拟人,体现了结构的美妙和严谨。作者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表现出作者向往春天、热爱生活、充满希望的真情实感,是不可多得的美文。让我们追随着作者的思路,感受作者的感情脉搏,调集起我们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去朗读全文。

  ②声情并茂地朗读,体会作品的意境、风格,读出对春天的由衷的赞美,可以小组展开朗读竞赛,学生可以互评。看画面朗读,背诵。

  3、体验与反思

  ①质疑交流

  阅读了本文,你的感受是什么?

  面对着这大好春色,你准备做些什么?

  你还有哪些问题没解决?

  学生讨论后,可以向老师质疑,可以向同学提问,以形成对文章的进一步学*与探讨。

  [明确]作者笔下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如同一幅幅细致的工笔画,侧重描绘的是自然界之春;而迎春图则是集中笔墨描绘了人勤春早之春。作者像是一位丹青高手,通过细致观察,用心灵,通过含情的画笔,描绘了春天的各种景物,赋予各种景物以鲜明的感情色彩。结尾以三个形象的比喻,进一步揭示了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

  ②拓展延伸

  有人说:“春天是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春天是个美丽活泼的仙子”……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同学们可将自己搜集的关于春的诗文互相交流。

  4、[作业]

  《我看秋天》,仿照《春》写一篇文章,字数不限。

  整理所收集的关于春的诗文。

  5、信息反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菁华6篇)(扩展3)

——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教案 (菁华3篇)

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教案1

  [教学目标及重点]

  1、学*散文诉朗读的停顿,训练朗读

  2、通过关键语句理解、体会人物的形象美

  [教学课型及课时]

  1.教读课

  2.一课时

  [媒体设计]

  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大家有散步的*惯吗?其实写文章不一定就是写轰轰烈烈的大事,在作家的笔下,小事也能写出大意境来!关键是看你的悟性如何?今天,我们就来学*莫怀戚的一篇著名散文--《散步》(板书课题--散步)看看它的意境究竟大在哪里?

  二、教学新课

  (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略)

  (二)、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一遍课文(放伴奏音乐,力求生动)。

  让学生。轻声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横线画出不认识的或读不准的字词,注音,能把课文顺畅的读下来之后,放声朗读。

  (三)师生共同研*课文

  (以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为主,教师只点拨要点即可)

  1.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我带着妻子和儿子在一个初春的季节里到田野去散步。母亲身体不好,要走大路,儿子觉得小路有趣要走小路。我选择走大路照顾母亲,母亲却变了主意要走小路。母亲和儿子累的时候,我和妻子分别背起了母亲和儿子,我感觉到我和妻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2.这篇课文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明确:①通过散布,些美好的家庭生活,写一家人的互敬互爱:

  表现互敬互爱的句子有:

  他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小时候很听他的话一样。我小时候是一个乖孩子,很听母亲的话;母亲现在老了,而我已人到中年,母亲很尊重我。母子之间互相尊重,相处和谐,充满骨肉之情。

  我母亲老了--他总是听我的。母亲老了,尊重我的选择;儿子还小,*惯听我的话;妻子呢?往往听从我的意见。一家人互敬互爱,非常和谐。

  ②通过细节描写表现祖孙三代的感情:

  表现互敬互爱的细节有:

  母亲和儿子发生分歧,我经过思考决定:走大路。大路*坦方便老人。我理所当然的照顾母亲,反映了对母亲的尊敬。

  母亲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小路崎岖,孩子感兴趣。母亲慈祥,想让孙子高兴,改变了主意,反映了老母亲对孙子的喜欢和爱护。

  ③我是一个中年人,对生活有一种使命感:

  渗透这我对生活的使命感的语句有: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此处作者用了一个类比,在严重关头,民族领袖往往决定这民族的命运和社会的发展。家庭中也是这样。我作为家庭的主脑,在母亲和儿子发生分歧时,必须处理得当,这是一种责任,否则就会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于是我感到责任重大。

  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最后。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说明我和妻子意识到自己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对生活有一种使命感。

  4.三步前文章还有一段对初春景物的描写。找出来体会作用。

  提示:第4段是对初春的描写。心率、嫩芽、咕咕的冬水,写出春的气息。在这样的气息中,使人感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在召唤。正是因为感受到同去春来,气候转暖,生机萌动,全家人才一起出来是散步。这是对全文的铺垫。

  三、总结梳理,回扣目标

  这篇文章通过运用抓住“散步”这个聚焦点的写法,运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三代之间深沉的爱”这一主题。

  四、拓展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下面这篇文章,共同欣赏此文。

  又是一天阳光中

  4月20日星期一晴

  5点30分,家中--

  朦胧中感到有人轻轻走*我的床。虽然我还没睁开眼,但知道那一定是妈妈。耳边又响起那熟悉的声音:快起床吧。同时一双温暖的手扶摸着我的额头,撩开上面覆盖的几绺头发。我拥着暖和的被子坐起来,睁开眼后第一眼看到的又是妈妈微笑的脸。她疼爱地望着我,提醒我时间不早了。我蹦下床去洗脸刷牙,吃爸爸为我准备的可口的早餐,然后背起书包,向爸爸妈妈说声再见走出家门。太阳已经升起来了。春天的太阳格外温暖。一阵风儿吹到脸上,使我想到妈妈那双温柔的手。尽管天气这么好,但我没有放慢脚步,因为我已懂得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的道理。阳光洒在我身上。

  6点,教室中--

  我已经开始早晨的学*了。这时邻座的女同学刚到。她冲我一笑,长睫毛的大眼睛忽闪忽闪地眨着,露出了洁白的牙齿,那样子是说早上好。我也向她报以一笑。我很喜欢她这样纯真笑着的样子,当我向她借东西时,她总这样笑着把东西递给我。这不,我低头看书时不小心把笔碰掉在她桌旁,她连忙俯身起,放在我的桌上。我道谢时,她又抿嘴一笔,那是说不用谢。其实把这样随处可见的小事写在日记里没什么价值,但总觉得每一次笑都很美,不该轻易放走它们。望着太阳,望着身边的同学,突然觉得这些笑容如甘泉一般,静静地在心底流淌,突然觉得同学之间这种暖暖的感觉真好!窗外的阳光照在身上,也暖暖的,真好!

  6点50分,操场上--

  今天是周一,有升旗仪式。我们穿着整洁的校服,站在蓝天和太阳下。望着那鲜红的*缓缓升起,顿时有种亲切而严肃的感觉,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静静地站在**下,感受崇高这个词的境界。耳边仍响着那雄浑激昂的旋律:前进,前进,前进进……此刻,我们握紧拳头,举起手臂在**下宣誓,一种深沉的声音从胸腔中迸发出:报效祖国,为祖国服务!太阳依旧暖暖的,照着**也照着我们。此刻的阳光照在**上,**又增添了几分美丽、神圣庄严;此刻的阳光照在我们身上,我们又多了几分豪情、信心和力量。

  7点20分,英语课上--

  这是周一的第一节课,美丽的英语老师轻盈地走进来。Goodmorning,class.(早上好,同学们。)Goodmorningteacher.(早上好,老师。)

  在明亮的教室里,老师亲切流利的讲解声和我们朗朗的读书声交织成一曲动人的交响乐。

  铃--下课了。我是英语课代表,上前帮老师拿作业本。老师边走边对我说:这一次月考怎么没考好?我抱歉地笑笑:这次没准备好,下次我一定考好。老师信任地点点头。从办公室出来,看看挂在天边的太阳,阳光暖融融的。阳光中我似乎又看到老师和蔼的面庞,又听见鼓励的声音在耳边轻轻地回响:下一次一定要考好啊!

  黄昏5点,家中--

  放学后,在阳台上远眺,见那火红的太阳焉镶嵌在青山与蓝天之间,把薄云映得通红。在落日的余辉下,我赶紧开始学*,不知不觉夜已深了。妈妈过来劝我早睡,直到亲眼看着我躺在床上,替我盖好被子才离去。我躺着静静地想:明天一觉醒来,保准又是一个艳阳天。每天我都重复着相似的故事。故事中的我尽情地享爱着亲情、友情、师生情的温暖,就像我每天享爱着太阳给予我的温暖一样。我也同样爱着我的父母、同学、老师和我的祖国,就像我热爱给我们带来光明的温暖的太阳一样。我生活在阳光中。

  我爱生活的第一天。

  赏析:

  本文立意新颖。作者笔下所写的,无非是同龄人每天都曾发生的重复着相似的生活故事,这些事由于司空见惯,而被视为*常了。但是,作者却独具慧眼,正是通过对这些看来似乎是*凡的生活故事进行了深刻的理性化思考,抒写出自己对生活独特的新鲜感悟,揭示了看似*凡的生活中所蕴含的极不*凡的意义。做到这一点,确实可贵。构思巧,选材精当,表现手法别致。作者巧用日记体裁形式,并按照一天生活的时空顺序,运用细腻、质朴、清新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洋溢着亲情、友情、师生情、祖国情的生活画卷,真实而具体地揭示了花季少年生长在阳光季节的无比幸福与快乐,同时也表现了一代少年热爱生活,为报效祖国而珍惜时光、勤奋学*的时代风貌。本文所拟题目含蓄,寓意深刻。在文中,作者善于紧扣阳光,处处用阳光的温暖来烘托或比喻自己对生活的美好感受,写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文末运用抒情和议论点明全文主旨,水到渠成,都写得很有章法。显示了作者不薄的写作基本功。

  『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写出学*本文的感受,题目自拟,课下交流。

  『板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2、过程和方法:学*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

  三、课前准备。

  1、学生:强调课文预*,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2、教师:

  (1)准备课前说话训练的资料(尊老爱幼的故事),安排学生作准备。

  (2)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内容。

  (1)整体感悟课文内容。

  (2)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体现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亲情。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当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哪位同学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都感受到了哪些亲情?

  学生举例回答,教师予以肯定。

  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散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出示学*目标并板书课题。)

  (二)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生字词。

  2、教师可配乐范读课文,学生体验作品的语感和情感。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或仿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4、带问题朗读课文。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1)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主人公是谁?

  (2)在散步过程当中发生了什么事?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用文中的语言也可以)

  (三)教师导学。

  “读”是学生接触课文的开始,也是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在这一部分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理解、品味而不要流于形式。

  (四)教师小结。

  文中描绘的就是一家四口外出的事,而四口人又是以“我”为纽带组建起来的。散步过程当中所发生的事,只要意思对即可,给予肯定。用文中一个词来概括“分歧”。

  (五)自主合作探究。

  1、教师引导:精读课文,想一想在散步过程当中“分歧”是怎样解决的?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若遇到有深度或理解不透的地方大胆提出来,共同探讨学*。

  2、提示质疑:

  (1)母亲为什么偏偏要走大路?

  (2)“我”为什么感到责任的重大?

  (六)小结。

  大路*顺,便于老人行走,况且母亲身体不好。文中第2段交代了母亲的身体情况,为下文进行埋下伏笔。“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学生根据课文可能回答,因为一切都取决于我。本段中告诉了我们:“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巳*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总是听我的。”引导学生认识到在这个家庭中,“我”正好处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庭的和睦,破坏家中这份浓浓的亲情。(这个祖孙三代人家中包含着祖孙情、母子情、夫妻情、父子情)正是由于这四种亲情纠缠在一起,而他们又取决于“我”,所以“我”感到了作为中年人责任的重大。

  1、教师引导:展开想像,体验感受一下,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儿子走小路,那么,母亲会怎样想?

  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在班里谈感受。

  2、过渡“”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得当,就会产生家庭矛盾。通过这件事情,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不管做什么事情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先照顾他们。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不容易。之中的“我”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孩子,原则是一个“孝”字。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过渡)设想一下:晚饭后,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喜欢看戏曲节目,爸爸妈妈喜欢看时事报道,你喜欢看动画片,而遥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该怎么办?

  (七)学生讨论归纳。

  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要给予肯定和完善,并希望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继续遵循这个道德准则。

  过渡:文中的“我”做得很好,尊敬母亲走大路,母亲同时也为儿子解决了这个难题,改变主意,走小路。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1)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对小孙子的什么感情?

  (2)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什么样的家庭?

  (3)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出“母亲、妻子、我”是什么样的人?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八)重点研读。

  1、过渡:

  “我”和妻子是如何背着母亲、儿子走过那条小路的?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这段话的深刻含义。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探讨一下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这部分讨论旨在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交流合作,最终挖掘出课文主旨。对于学生的讨论和作答,教师应鼓励、肯定,积极引导,适时点拔。

  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体现了“我”对生活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这样大词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亲,妻背儿子,从表面上看,“我”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

  这部分是对课文的咀嚼和消化阶段,也是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最佳时机,所以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用暗示等方式鼓励学生,适时启发。尽可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重点研读后,全班学生齐声朗读最后一段。请同学们速读课后短文《三代》,思考问题:

  ①这篇短文写了什么事?

  ②《三代人》、《散步》相互比较,哪个故事更感动你,说说你的理由?

  3、教师引导:

  学生读后,小组交流,教师鼓励,并因势引导:编者为何把《散步》作为本文的范文呢?肯定《散步》有比《三代》更值得我们学*的地方。我们可以把两篇文章通过比较,体会《散步》写的精彩之处,可以从语言、写作方法等进行比较。(学生答案会多种多样,所以要求学生举例说明缘由,只要说得有道理即可。

  4、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归纳:

  ①《散步》比《三代》多一些景色描写。

  文中有两处对初春的描写,这段描写在全文中起到衬托的作用。第一处是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大块小块的新绿”“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新绿”、“嫩芽”、“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气息的透露,它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对生命的礼赞。第三处描写母亲所望到的小路远处景物: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这些都写出春的气息,春天在召唤,生命在呼唤。字里行间留露的正是一种对生活的酷爱,对生命的珍爱。

  ②在散步中两两对称的句子很多。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子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等。作者运用对称的句子,互相映衬,使我们读起来很有情趣。语言朴实,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

  ③以小见大的写法:

  通过描写生活中的小事情散步,反映出尊老爱幼这个社会大主题。

  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都学到了什么?在思想上感悟到什么?

  我们学*这篇文章,就是想让同学们懂得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这样才能使你的家庭稳定、幸福!同时也让我们珍爱亲情,珍爱生命!最后我们一起唱首歌,来感受这人间最美好的感情——亲情。教师放歌曲《常回家看看》,学生齐唱。

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教案3


  教学内容

  《散步》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文章选取了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表现了一个重大的主题: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在新的时代得到了发扬光大。

  学生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拥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不善于从生活实事中去感悟人生哲理。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不善于借助语文学*的经验去观照实际生活。

  七年级的学生又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的自尊心、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了因此,在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让学生做问题的发现者、思考者、探索者。

  设计思想

  我们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他们积极投身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以学生自读自悟、自主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的主人,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本课的教学教师大放手,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交流,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以小见大,以事寓理的记叙方法。

  2、体会文章*易朴实而又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语言风格。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浓浓的亲情,理解*传统的人文精神。

  教学重点

  1、体味浓浓的亲情,品味语言的准确性。

  2、学会在生活中的小事上感受亲情之美,生活之美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时间大约1分钟)

  母慈子孝一直是*人追求的理想的家庭模式,它像一首动人心弦的诗,一支感人肺腑的歌。这一节课,我们的心灵将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作一次愉快而高尚的旅行。

  旅行中,我们将领略到那景物描写的诗意之美,对称朴实的语言之美,尊老爱幼的人性之美。

  二、揭题

  (时间大约3分钟)

  师点击电脑显示:一家人到郊外散步的图片,一位父亲背着她母亲,他妻子背着儿子走在一条风景优美的田园小路上。(电脑播放背景音乐:《江南》)(营造了一个音乐的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师:从图片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父亲背着她母亲,妻子背着儿子。

  生:一家四口子在散步。感受到他们很温馨。

  生:我觉得图上景色如画,田园小路风光美丽……他们在这个地方走,真的太妙了。

  三、感知课文

  (时间大约5分钟)

  师:是啊,生活处处见真情,生活处处有亲情。下面我一起来学*莫怀戚的《散步》,领略课文中那浓浓的亲情。

  (点击电脑显示)

  1、自主朗读课文,将不懂的字词句,划一划。

  2、你在阅读中发现什么不懂的问题,请提出来。

  (学生自由朗读,有的学生边读边在书上圈点勾画。)

  (播放背景音乐《回家》,让学生在优美的意境中读,这有助于学生感知文章语言的情感,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

  (读完后让学生质疑)

  师:读了后,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请提出来。

  生:“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这一句话不知怎么理解。

  生:奶奶开始想走大路,为什么又同意走小路呢?

  生:结尾的地方为什么说,我和妻子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自由读,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其他同学帮助回答问题,这样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地位,又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探究课文

  (时间大约19分钟)

  1、人性美

  师:同学们真会发现问题,那我们就来一起探讨这人间的颂歌——

  师点击电脑显示:

  1、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他们各有什么性格特点?你从哪些句子理解出他的性格特点?

  (生积极举手回答)

  生:课文写了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我的儿子

  生:我从“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这句话看出我很孝敬父母亲。

  生:我从“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这里知道我虽然很爱儿子,但更加尊敬母亲。

  生:我从“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知道我既尊老又爱幼。

  生:我由“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看出母亲听儿子的话。

  生:我从“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了解到母亲很爱孙子。

  生:我从“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这里知道妻子很贤良。

  生:我从“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这里知道独生子很聪明。

  师:同学们回答非常准确,可以看出同学们非常认真读、思考。

  师点击电脑显示:

  散步:我:孝顺善良,关爱母亲

  我的母亲:慈爱亲切,善解人意,爱护小辈我的妻子:温柔贤惠我的儿子:天真活泼,聪明伶俐

  师点击电脑显示:

  2、散步中出现什么“分歧”?我是怎样作决定的?最后“分歧”是怎样解决?

  生:儿子要走小路,母亲要走大路。

  生:我决定听母亲的话走大路。

  生:最后母亲听儿子的话走小路,因为小路有美丽的景色。

  师: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过与你的长辈发生过“分歧”的事?你是怎样解决?

  生:有一次我和父母爬西樵山,我想爬一条崎岖的山路,而父母坚持走大路,怕危险。我看到父母那么紧张我,为我着想,就顺从了他们的意见。

  师:好,你知道了要尊重父母。

  师点击电脑显示:假如我委屈了我的母亲,听从我的儿子走小路,那将会是什么场面,以小组为单位,发挥你的想象力,说说“我们”四口子的对话?看哪一组说的最精彩。(可用比赛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生:第一组:

  生(我):我们走小路吧!

  生(儿子):好啊,好啊!

  生(妻子):奶奶身体不好,走小路容易摔倒。儿子乖,我们走大路。

  生(儿子):不行,不行,我要走小路。

  生(母亲):哎,我年纪都这么大了,走什么都无所谓。小路就小路吧。

  第二组:

  生(我):既然小路有意思,那就走小路吧!

  生(儿子):好啊,好啊!

  生(母亲):好吧,走小路可以欣赏田园风光,另有一番情趣。

  生(妻子):那走的时候注意点,毕竟小路崎岖。

  第三组

  生(父亲):那就委屈母亲,走小路吧。

  生(儿子)(兴奋拍手):好啊,好啊,我喜欢走小路,yeah。

  生(妻子):母亲年纪大了,走小路会不方便,儿子你就迁就一下奶奶吧。

  生(母亲):算了,孙子喜欢小路就小路吧,让他开心一下,走小路也挺有意思的,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我,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开心散步就行了。

  生(父亲):好,走吧。

  第四组

  生(母亲)(驼着背,一手挥向大路):走大路,大路*顺。

  生(儿子)(跺脚,蹶着嘴):不行,不行,我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生(父亲):母亲,让孙子吧,小路风光很美,绿树红花,鸟语花香。

  生(妻子):母亲年纪大了,走小路会不方便,儿子你就迁就一下奶奶吧。

  生(母亲):孙子喜欢,让他开心一下,走小路也挺有意思的,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我。

  生(儿子):好吧!

  师:你们觉得哪一组最精彩呢?你为什么觉得他好,其他的哪儿不好呢?

  生:我觉得他们每一组都很好。不过我喜欢第四组,因为他们说的时候加上表演很生动,逼真。

  生:我觉得第三组精彩,特别是奶奶说得好。第一组简单些。(师相机作简要点评)

  ……

  设计意图

  :学生自读自悟,自编自演。小组合作研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发挥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2 、诗意美

  师点击电脑显示:文中出现了很多优美的景物描写的句子和饱含哲理的句子,以小组为单位,选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学生小组研究,师巡视)

  生:我喜欢这一句“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它描写了初春的田野,“新绿”,“嫩芽”,“冬水”写出春的气息。

  生:我喜欢“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写母亲所望到的景物,虽然写得不多,但写出一幅田园风光……

  生:我也喜欢这一句,从这里我知道儿子说有意思的原因,而且我觉得小路确实有意思,比大路好多了。

  生: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对称美,写出一家人多么和睦温馨。对称美,互相映衬,很有情趣。

  ……

  师:读得多仔细啊,理解多透彻啊。能不能将你的理解,通过读读出来呢?

  (生读)(师点击电脑显示优美句子及图片,让学生感受课文描写的美好。)

  师:饱含哲理的句子,谁能找出来?

  生:我从“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背上老的,就像是背负着老一代,背上小的,就像是背负着下一代。可见中年人责任多重大。

  生:对,我同间这一说法,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师:老师也非常赞同说一说法。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读理解这篇课文描绘的图画美,对称、朴实的语言美。再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深入研讨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能力。让学生品味文章中优美的语句,进而对文章中字里行间折射出的真情有较深的理解体会。这里体现了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参与者、服务者的新思路。

  五、拓展问题

  (时间大约12分钟)

  师点击电脑显示:你学*了这篇课文得到什么启示?

  生: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以散步的*凡生活小事,反映探讨家庭和美的大原则。

  生:一家人应和和美美、相亲相爱、互敬互助。

  生:如果每个家都像这家人一样,社会多和谐啊。

  (点击电脑显示)

  启示:和和美美、互敬互爱、和睦相处、尊老爱幼

  设计意图:这处的设计,不仅使学生在回味中对本课巩固了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惯。

  师点击电脑显示:亲爱的同学们,如果说轰轰烈烈的人生是一种美丽,那么**淡淡的生活更见人间真情。我们身边也有很多感人的小事,下面我们来重温身边的亲情故事。

  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小组为单位,谈谈自己家庭生活中*凡而感人的小事。相信你们会说得很好。

  生:有一个星期天返校时我忘了带笛子,可没想到爸爸在晚修时竟亲自拿来给我。

  生:有几次晚上爸爸来看我,有时拿被,有时拿衣服。开始我觉得很丑,很没面子。但现在,我觉得很幸福,那是因为我知道爸爸很疼爱我。

  生:我奶奶老了,身体又不好行动不便,但我妈妈每天都给她喂饭,搓搓背。

  师:你们的父母、长辈对你们真是太好了。确定生活中有太多这样感人的事。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将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激活学生的独特感受,加深理解,教育了学生。在合作学*中互相启发,让学生懂得要尊老爱幼,热爱尊敬父母。

  六、一曲人间颂歌

  (时间大约3分钟)

  父爱、母爱实在是太伟大了,让我们一起高歌一曲《懂你》来祝福我们的父母,祝福他们身体健康。

  点击电脑播放歌曲《懂你》

  设计意图:

  通过唱歌,让学生产生心灵共鸣。

  七、活动体验

  回家后为父母做一件事,如倒杯水,装碗饭,夹夹菜,洗洗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读书走向实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菁华6篇)(扩展4)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菁华3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熟练认写"瀑布""迸溅"等十个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通过朗读,把握紫藤萝的特点,体会作者情感。

  3、学*紫藤萝和作者身上乐观、顽强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受紫藤萝蓬勃、顽强的生命力。

  教学难点:结合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情境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图片提问学生导入:同学们,看一下这几张紫藤萝的瀑布,你们从中看到些什么,又想到些什么呢?你说看到了淡紫色的紫藤萝很茂盛,一簇紧挨着一簇,你说这一串一串的紫藤萝就像垂下来的幕布一样。嗯,同学们描述得很准确,也很有想象力,是啊,这一串串紫藤萝就像流动的瀑布一样,所以作家宗璞才把它称作是"紫藤萝瀑布",同学们想不想跟随老师一起去看看她笔下的紫藤萝又是什么样子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大声自由朗读全文,圈点勾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与同桌分工合作,查字典解决,稍后全班进行分享交流。

  明确:

  "挑逗"一词中的"挑"读tiǎo,意为"逗引""招惹",读tiǎo的还有"挑衅""挑眉""高挑"。

  仙露琼浆:又称玉露琼浆、琼浆玉液,意为用美玉制成的浆液,*古代神话中认为饮了它可以成仙,比喻美酒或甘美的浆汁。另外注意"浆"的字形和读音,读jiāng,注意与"桨"(jiǎng)的区分。

  2、读完全文,用自己的话来说一下,你喜不喜欢作者笔下的紫藤萝,它又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师生问答/自由发言)

  明确:茂盛、淡紫色、淡淡的芳香。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1、请同学自由分享自己喜欢的描写紫藤萝的句子(2-3句为代表),谈感受,教师适时进行引导、总结。

  明确: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前一句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紫藤萝的繁茂、壮大,这里请同学再次观看紫藤萝照片;后一句运用拟人和排比的手法,写出了紫藤萝蓬勃旺盛的生命力,生动形象而富有感染力,这里运用朗读教学,指点学生朗读)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运用通感的修辞,把紫藤萝的香气说成是淡紫色的,花香也有了颜色,突出了其香气的梦幻,也为下文"我"陷入回忆和沉思埋下伏笔,这里运用朗读教学,指点学生朗读)

  学生再次朗读同学们分享的这些句子,加深对词句的理解。

  2、是的,作者看到这么美丽茂盛的紫藤萝,不禁回忆起了十年前家门口的一株紫藤萝,这株紫藤萝又是什么样的呢?(师生问答)

  明确:"稀落""伶仃"。

  同样是紫藤萝,为什么十年前的那株就是稀落的呢?作者为什么说花和生活腐化有关系呢?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一下文章的写作时间,推算一下十年前是什么时候。(师生问答)

  明确:十年前也就是1972年(正处xx时期)。

  教师给同学补充xx时期的历史时代背景和作者背景(出示多媒体资料)。

  明确:xx时期,如果一个人穿着打扮很怪异或者作家不从事体力劳动,经常侍弄一些花花草草就容易被人批判是"小资产阶级"趣味,不符合无产阶级朴素的作风,就要进行批斗,所以作者在这里说花和生活腐化有关系;而作者一家就曾在xx中遭受批判,1982年,当作者写这篇文章时,她的弟弟正身患绝症。

  3、学生结合上面的资料,小组交流讨论5分钟,思考作者在回忆紫藤萝花的时候还想到了什么?又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呢?

  明确:在回忆花的时候也是在回忆自己十年前的往事,自己一家也曾像紫藤萝一样,饱受摧残。感悟出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4、那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呢?学生结合阅读经验和自身经历自由发言,谈一谈对这句话的理解,然后教师小结。

  明确:作者写了十年前紫藤萝的稀落,又写了现在紫藤萝的茂盛,在写花的经历的同时,作者也看到了人的境遇,十年前一家人饱受摧残,而_过后,人也慢慢从中恢复了过来,因此,不幸终究是暂时的,而生命的长河却是无止境的,无论经历了什么,都要勇敢活下去。这也是作者从紫藤萝身上获得的启发。

  教师小结:是啊,一花一世界,花的生命何曾不折射出了人的生命呢?由物及人,这样的写作手法叫什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上一单元刚学的《爱莲说》。(联系前后知识,师生问答)

  明确:托物言志。

  (四)拓展延伸

  1、作者在开头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同学们现在知道是为什么了吗?(师生问答)

  明确:被紫藤萝的美丽和茂盛吸引、震惊到了。

  2、作者在结尾说"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作者为什么加快了脚步?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作者从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中获得了启发,获得了力量,觉得人要珍惜生命,勇敢活下去,所以就加快了脚步。感受到人作为万物之灵长,不管遭遇了什么,都应始终热爱生命,积极向上,就像紫藤萝花一样。

  最后,学生带着情感再次自由朗读全文。

  (五)小结作业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了《紫藤萝瀑布》,正如我们最开始看的紫藤萝图片,紫藤萝那么茂盛、绵密、层层叠叠,有着淡紫色的颜色、淡紫色的芳香,而作者看到它也不禁回想起了十年前的紫藤萝,想到了自己这十年的遭遇,最终超脱出来,感悟到了生命的永恒和可贵,人和花一样,不管经历了什么,都要勇敢活下去。

  作业:相信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对生命也有了新的感悟,课下写一段你对生命的感悟,可借鉴这篇文章的写法,从一些草木入手,300字左右,下节课进行交流。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教学目的

  1、学*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

  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

  3、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陋室铭》(刘禹锡)

  一、检查预*

  朗读课文,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宫接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刘宾客集》。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2、关于“铭”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三、正课

  1、朗读课文。可采取多种方法朗读,如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学生个别读、集体凌等。

  2、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掌握重点词语。

  有仙则名:。有龙则灵:灵异:斯是陋室:这。惟吾德馨:惟:只是,德馨:品德高尚。苔痕上阶绿:长到。草色入带青:映入。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往来无白丁: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策管等乐器,这里借代奏乐的.声音。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何随之有:是有何陋的倒装句,有什么简陋的呢?

  3、提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4、提问:“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

  “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

  5、提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什么?

  写陋室幽雅的恬静的自然环境。

  6、提问:“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

  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

  7、提问:“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

  写室中事。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8、提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写什么?

  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9、提问:“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

  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四、小结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而胜炙人口,久为传诵。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法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第二课时

  《爱莲说》(周敦颐)

  一、检查预*

  朗读课文,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人

  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1017—1073)道州人,字茂叔,谥号“元”,宋代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建流溪书堂讲学,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是他在商康郡(今江西星子县)任职时写的。此间,他曾亲率属下在郡府署一侧挖地种莲,名曰“爱莲池”。

  2、题解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轮读均可。读时注意节奏、重音,正确、流利、有感情。

  2、学生翻译课文,补充课文注释:

  “水陆军木之花”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可爱者甚蕃”者:结构助词,与前面词“可爱”构成名词性结构。相当“可爱的(花)”。

  “晋陶渊明独爱菊”独:唯独。“世人甚爱牡丹”甚:很”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而:连词,表转折,却。

  “濯清涟而不妖”而:连词,表转折,却。“中通外直”:(茎)中间通透,外形笔直。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越发清香。益:更加。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连词表转折,却。焉:助词,可不译。

  “予谓菊”谓:认为。

  “花之隐逸者也”之:结构助词,的。“陶后鲜有闻:鲜:少。(xiǎn)

  3、请再次朗读课文。

  4、提问: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喜爱哪一种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现。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5、提问:文章用了两个“独”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两个“独”字,都表现出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但“我”爱莲又与陶渊明的爱菊又有所不同。

  6、提问:“我”爱莲花什么呢?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7、提问:具体地说说作者写莲的哪些美好形象。

  (1)生长环境方面:写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灌清涟而不妖的质朴;

  (2)体态香气方面:写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写她“香。远益清”的芳香;

  (3)风度方面:写她“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高。这些描写,是将莲人格化了,是把她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

  8、提问:文章第二段作者把“菊”“牡丹”“莲”比喻象征哪三种人?

  菊花比喻象征隐士,牡丹比喻象征富贵的人,莲花比喻象征君子。

  9、提问:作者对“爱菊”“爱莲”“爱牡丹”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爱不同的花象征一种不同的生活态度。菊花秋天开花,独抗寒霜比作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隐士,作者对爱菊并不反感,只是慨叹真正的隐士极少。牡丹雍容艳丽,比作富贵之人,作者对爱牡丹是厌恶鄙弃,讽刺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而对爱莲同气相求。作者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四、小结

  这篇短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为人的品质,以莲的形象比拟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和追慕,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短文运用比喻、象征、衬托手法,突出了莲的美好形象。将记叙、抒情、议论结合起来,表达思想感情。句式骈散交错运用,读起来铿锵悦耳,顿挫有致。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运用略读的方法,理解文章内容,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章脉络。

  2、文章论证严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论证方法的运用,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3、本文语言流畅而又凝练,指导学生进行感悟、积累及训练。可通过句子仿写等形式,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4、“责任”的话题是严肃的,要引导学生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本文丰富的人文内涵,树立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1、学*略读的方法。跳过某些细节,在短时间内有选择地阅读,把握作者观点。

  2、对内容和表达深入把握,形成自己读书后的心得与体会。

  教学难点:

  训练严密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时数:2课时

  课前准备:

  1、积累字词音形义,课堂展示。

  2、查找关于梁启超的资料。

  3、查找议论文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畅所欲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先说说自己的最苦与最乐吧!(学生发言)

  同学们,痛苦和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常百姓也有深刻的思考,哲人志士更有不少精彩的论述。今天,我们来学*梁启超先生的《最苦与最乐》一文,此文既有儒家的进取精神,又有佛家的超凡智慧,读来脍炙人口,掩卷令人回味无穷。(ppt显示课题)

  将学生分成四个学*小组,合作交流,完成以下四个环节的学*。

  二、交流预*,展示成果:(ppt显示)

  出示任务:读准发音,解释词意,补充作者资料,朗诵《少年*说》,第一组派代表完成。

  1、走*作者: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晚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文风流畅、犀利、凝炼。著有《饮冰室合集》。

  2、读准字音。

  达(dá)观 安分(fèn) 恩惠(huì) 赔(péi)礼

  纵(zòng)然 契(qì)约 循(xún)环 悲天悯(mǐn)人

  3、理解词义。

  契约:契约,最初是指双方或多方共同协议订立的有关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契约可以理解为“守信用”。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

  任重而道远:负担沉重而且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

  悲天悯人:哀叹时世的艰危,同情人民的困苦。多用来表示对社会的混乱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

  三、深刻的立意之美:(ppt显示)

  (一)自由速读,整体感知:

  出示任务: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各论述了什么?

  讨论明确:三个部分,第二组学生代表论述:(ppt显示)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负责任是人生的痛苦。

  第二部分:(第4自然段)尽责任是人生的快乐。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反馈指导:本文告诉了我们,人生的痛苦是未尽到责任,人生的快乐是尽到了责任。同时告诉人们,人应当勇于担负责任,而不应该逃避责任。

  (二)用心品读,筛选观点:

  出示任务:作者在文章中提出许多有关最苦与最乐的观点,你最信服的是哪一点?谈谈你对这些语句的理解,或找出相应的事实对这些观点进行证明。(依照三部分论证的逐层展开,筛选并概括带有作者看法观点的句子。)

  1、第二小组学生展示有关议论文基本知识:(ppt显示)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的结构:引论、本轮、结论

  2、探讨交流,反馈结果(全文观点性的句子):

  ⑴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种未了的责任。

  ⑵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

  ⑶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⑷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

  ⑸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⑹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

  ⑺一翻过去,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

  ⑻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

  ⑼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请学生边筛选边在书上圈点勾画)

  3、教师引导学生再次梳理论证逻辑:(ppt显示)

  “人生的痛苦在于负了未了的责任”(引论)

  “尽责任是人生的快乐”

  “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是真乐”(本论)

  “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

  “人生应当勇于负责,而不应当逃避责任。”(结论)

  4、小结思想内容,领会立意之美:

  出示任务:

  ⑴学生发言:畅谈拥有责任感和责任感缺失的种种表现。

  ⑵发散思维活动:仿句“责任是灯下完成作业的坚持”

  学生答案:责任是在教室打扫卫生的坚守。

  责任是为父母主动做事的孝心

  责任是学业上创造佳绩的心愿

  ⑶反馈总结:

  《最苦与最乐》的文化品位首先表现在文章的价值取向。作者提出的快乐和幸福是“尽责任”,这一立意不同凡响,高尚、深刻、朴实、永恒,具有极强的普适性。每个人,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尽自己的责任——对亲人、对朋友、对别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

  一个世纪过去了,在当今的时代,作者的思想,他所倡导的责任感,并没有因时间的推移而失去意义,反而愈益显示出它的光彩和魅力。请同学们齐声诵读:(ppt显示)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节选自《少年*说》

  (情感道德价值观的目标:通过朗诵,激发起学生昂扬少年情怀,增添一份神圣的责任感。)

  第二课时

  导入:前面我们通过对论题和论点的探究了解了文章的基本内容及深刻主题,现在我们就从论据和论证方法出发,来探讨本文的论证过程。

  一、严密的论证之美(ppt显示)

  (一)用心研读,感受文气

  出示任务:在议论文中,论据是阐述或论证论点的依据,是作者确立观点的理由,是议论的基础。那么论据可分为那几类?同样,一篇好的议论文需要恰当运用各种论证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主要有哪些呢?

  ⑴学生交流,第三组展示准备的资料:(ppt显示)

  论据分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反馈指导:意在使学生能分辨文中不同的论据类型,明晰常见的论证方法。

  ⑵第三组学生展示:

  譬如我们论英雄的时候会举到项羽不肯过江东的例子,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摆事实,讲道理”,这样的实例就叫事实论据。除了事例外,很多议论文中往往会插入很多名人名言,科学理论等,一方面使文章显得有内涵,而另一方面也能支持作者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这类引用的理论在议论文中就叫理论论据。

  一顿佳肴需要有好的烹饪技术,一件漂亮衣服需要有精湛的缝纫工艺,同样,一篇好的议论文需要恰当运用各种论证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主要有:

  道理论证:运用讲道理的方法,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及被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观点。(联系理论论据)

  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联系事实论据)

  对比论证: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

  ⑶出示任务:请学生搜索文中使用的论证方法及论据类型。

  学生反馈:

  道理论证:引用古语、俗语以及孔子、孟子、曾子等名言论证。(论据类型为道理论据)

  举例论证:举了圣贤豪杰、仁人志士等例子论证。(论据类型为事实论据)

  对比论证:最苦之事与最乐之事进行对比论证。(论据类型为道理论据)

  教师小结:正是因为精心选择的论据和流转自如又充满书卷气的论述,使文章极具说服力。

  (二)返观全文,把握文脉: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再次梳理全文的论述思维,讨论明确。(ppt显示)

  “负责任是人生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的快乐”→“从苦中的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应当勇于负责,而不应当逃避责任”

  反馈总结:

  文章的论点是一对姊妹命题,这里“最苦与最乐”的所指“负责任与尽责任”,不是两个迥异的或对立的事物,而是同一事物的两种境界,这种辩证思维的有机联系使全文的议论浑然一体。论点包含了两个分论点,作者先论证“负责任是人生的痛苦”,再来论证“尽责任是人生的快乐”。对于负责任的几种情况,都是生活中所见的,这里主要渗透大量举例论证,易于被读者所理解接受。然后将负责任的情况延展到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自己,使议论更加深入,归纳出“负责任是人生的痛苦”。课文后半部分论证“尽责任是人生的快乐”时,则主要采用讲道理的论证方法,作者只增加“从苦中的来的乐才算真乐”这一论据,便水到渠成。

  至此,两个分论点已经证明,文章似乎可以结束了。但作者知道,一些读者的思想上还有一个结没有解开:既然负责任是痛苦的,那么不负责任不就没有痛苦了吗?于是作者设立了第三个分论点:“人生应当勇于负责,而不应当逃避责任”。其正面理由是“责任越大,痛苦越大,快乐也越大”。其反面理由是“责任是逃避不了的”。这两个方面互相支持,使论证更加有力。

  梁启超先生此文严密的论证之美令人叹服!

  二、精彩的语言之美(ppt显示)

  (一)再次研读三分钟,感受文章语言特点。

  出示任务:看看文中运用了哪些不同的句式?找找本文有哪些修辞手法?不同句式和修辞使用有什么好处?

  反馈指导:句式——陈述句、设问句、反问句、感叹句;肯定句、否定句;主动句、被动句等。修辞手法——排比、设问、反问、引用等。指导学生在文中找出具体句子。

  第四组学生展示:

  ⑴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莫若于身上背著一种未了的责任。——设问句

  ⑵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反问句

  ⑶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感叹句

  ⑷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被动句

  ⑸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否定句

  ⑹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虽然失意不苦;老、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常,也不算什么苦。——排比

  ⑺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引用

  ⑻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引用

  学生讨论明确:虽然本文谈的是严肃的话题,但由于句式的变化,修辞方法的多样,使得文章的语言凝重却不呆滞,有一股灵动之气,流畅之感。

  (二)再次品读精彩语段,进一步体会“语言*易亲切,如话家常”的特点。

  出示任务:

  ⑴“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家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感见,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

  (这段话把一个人未尽责任的痛苦心情刻画得如此生动,其实是在阐述“人生最苦的事是未尽责任”这一道理,这样亲切的语言,就像一个长者在与读者促膝谈心,娓娓道来,没有一点盛气凌人的说教口吻。)

  ⑵“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是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这段话用古语、俗语形容尽责后的快乐心情,浅显易懂,趣味横生,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除以上的举例外,还可让学生自己找精彩的语句加以分析。)

  反馈总结:本文的语言庄重不失灵动、流畅却不冗杂,*易亲切,如话家常,具有精彩的语言之美。这与作者的远见卓识,深厚学养,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热烈情怀是分不开的。

  (三)链接名文,再次感受梁任公语言之精彩。(ppt显示)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反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节选自《敬业与乐业》

  小结:庄重之心,恳切之意,亲切之态跃然纸上。梁启超先生用浅显流畅的文字阐述深刻道理,常带情感,极具感染力的语言风格不得不令人叹服!

  三、能力迁移:

  (一)教师准备好一些关于责任的名言佳句,要求小组讨论其字面意义,并举例说明(可引用历史人物、生活实例),然后进行小组交流。(ppt显示)

  ⑴孔子:无入而不自得

  字义: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

  举例:如安贫乐道的颜回躬耕陇亩的陶渊明

  ⑵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

  字义:君子一生都有尚未尽完责任的忧虑。

  举例: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⑶曾子:任重而道远

  字义:任务繁重,而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

  举例: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父母终身为子女付出的那份“无私的爱”

  ⑷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字义: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有没有不尽力的地方?和朋友交往是不是都守了信用?老师所教的课业,有没有认真复*?

  举例:桃园三结义一诺千金

  ⑸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字义:在天下人都尚未忧虑之前,就先忧虑;在天下人都觉得快乐之后,才觉快乐。

  举例:大禹治水许多爱国的仁人志士

  (二)学生交谈,发表自己对苦与乐的认识。

  四、小结

  在人生旅途上,尽管人人盼望快乐,厌弃痛苦,但他们本是一对孪生,永远伴随在生活的舞台上。学*知识亦是如此,为那眼花缭乱的“数字迷宫”呕心沥血,因那令人头痛的作文煞费苦心。这些表面上看确实辛苦,然而在你超越自我之后,尽到责任之时,迎接我们的将是一串欢乐的音符。

  板书设计

  最苦与最乐

  中心论点:负责任最苦,尽责任最乐。

  分论点一:痛苦——负责任(自己、家庭、社会、国家)

  分论点二:快乐——尽责任(处处尽责,时时尽责)

  结论:人生当勇于负责,不应逃避。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菁华6篇)(扩展5)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菁华3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深化责任意识,更新教育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立足课堂教学,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重点深化有效课堂教学,努力提高全年级语文素质。

  二、学情分析

  本期任教七年级34班和35班语文。由于大部分学生是择优录取的,语文素养的发展比较均衡,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比较强,课堂发言积极踊跃。但是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问题,如表述缺乏逻辑性、层次性,书写不规范,朗读时乡音较重,没养成做笔记的*惯等等,不一而足。这些情况和问题有待全体师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去解决。

  三、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都是以“人生”为主题组元的,但是侧重点有所区别,第一单元侧重于怎样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或不幸。

  从课文内容上说,五篇课文从不同方面以不同题材回答怎样走好人生之路这个总问题。《在山的那边》用象征手法说明通往理想之路要翻越无数座山,要不怕艰苦跋涉。《走一步,再走一步》,讲了一个陷入艰险而后终于脱险的小故事,说的是面对一个似乎无法解决的困难该怎么办。《短文两篇》从动物的生命现象说起,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生命严肃的思考。《紫藤萝瀑布》描写一树盛开的藤萝花,又由藤萝的盛衰,感悟生命的长河是没有止境的,人生应该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童趣》说的是作者童年时代观察丛草、蚊虫、土砾、癞虾蟆,幻象迭出,有一种物外之趣。

  五篇课文乃人生面面观,既涉及理想,又涉及理想之路;既弘扬奋斗精神,又有经验之谈;既说到事业上的困难,又说到命运的遭遇;既讲苦斗,又讲乐趣,给人多方面的启迪。

  体裁、时代、国别上,也作了精巧的建构:以散文为主,又有诗歌;以现当代作品为主,又有古代作品;以*作品为主,又有外国作品。

  从课文可读性上说,力求贴*学生生活,难易适度,使学生感觉亲*。比如,《在山的那边》是从小时候的憧憬和向往说起的,极易引起共鸣。《走一步,再走一步》回忆的是童年生活,足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童趣》回忆的是童稚时代的物外之趣,更容易激发兴趣。

  单元编排顺序,常规是先精读后略读,本单元有所突破,一略一精,不但考虑到课文内容的逻辑联系,而且考虑到新学年开头的教学氛围。第一课安排略读《在山的那边》,第二课安排精读《走一步,再走一步》,内容上从粗线条到细线条,学*情绪趋向稳定之后再行精读,效果可能更好。

  本单元综合性学*,主题为“这就是我”,作自我介绍,既与阅读内容紧密结合,又跟学校生活密切联系。活动方式不很繁难,便于启动尝试,便于积累经验。

  本单元在初中学段是起始阶段,教学要求也是起步性的,从阅读理解上,要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写作意图,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人生的大问题。在阅读方法上,着重提高朗读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继续学*有关人生的课文。五篇课文是《理想》(流沙河)、《短文两篇》(张晓风《行道树》、周素珊《第一次真好》)、《人生寓言(节选)》(周国*)、《〈论语〉十则》、《我的信念》(居里夫人)。

  人生,是一个大话题,分析起来,又有方方面面,上一单元侧重回答在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不幸该怎么办,这一单元侧重理想与信念,递进了一层。理想与信念实质上是人生的选择,要有所为,就要有所不为,正像《理想》中所说的,“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行道树》中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这就是说,行道树这样的奉献者,获得的是深沉、神圣,同时又是以承受痛苦为代价的。《人生寓言》也讲了选择,白兔被赐予月亮,结果并非好事,白兔醒悟了,她选择了弃权。落难王子在厄运中挑战命运也是一种选择。居里夫人《我的信念》归结起来是说,她相信自己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是正确的,她也是有获得,有牺牲,她相信她所作出的牺牲是对的。《〈论语〉十则》除讲学*之外就是讲做人。本单元在前一单元的基础上,上了一个台阶,内容比较深沉、严肃,理性的成分浓厚得多,三篇精读课文几乎通篇都是哲理。这样的编排,可以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一个层次。很明显,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是不可倒置的,现在这样的编排是循序渐进的。学*第二单元,正值上半学期的学*高峰期,安排这么一个单元是合适的。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本单元的阅读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可以从中认识到一个高尚的人怀有怎样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并为此而执著地奋斗不息。阅读这个单元就是与一颗颗高尚的心灵对话,熏陶感染之下,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很有益处的。

  本单元选文,同样注意题材、体裁、风格的丰富多样。《理想》是一首诗,《短文两篇》是短小的散文,《人生寓言》是现代寓言,《我的信念》是居里夫人的随笔,《〈论语〉十则》是文言语录。同样是以散文为主,又有诗歌;以现当代作品为主,又有古代作品;以*作品为主,又有外国作品。既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又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既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又注意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五篇课文编排的顺序是考虑内容的逻辑关系的。第一篇《理想》具有总起的性质,定为精读课文。接着的两课对于《理想》一课来说都具有举例性质,是从一般到个别,感受具体的形象可以充实对哲理的认识。读了《理想》,更容易感受行道树的形象、白兔的形象、落难王子的形象,感受了这些形象又可以具体地理解《理想》中的种种哲言睿语。在两课比较轻松愉快的略读之后,再精读《我的信念》,一个实实在在的楷模展现在面前,学生自然会进一步思考自己的人生。

  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以“漫游语文世界”为主题,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言,从家庭到校园、到社会,关注周围人们的语文生活,一方面汲取营养,一方面干预语言文字使用中不规范不文明的现象。

  本单元教学要求,与上一单元既有延续性,又有所提高。要求熟读课文,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继续练*朗读,并学*课文的表达技巧。

  其中“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会课文深长的意味”,是新的要求,是根据本单元课文的特点提出来的。拿两个单元中的两首诗来说,《在山的那边》,有象征意义,但是毕竟比较浅显,《理想》一诗则通篇都是意味深长的哲言睿语,非联系人生体验,深入思索,反复咀嚼不可。

  第三单元

  这个单元的阅读课学*描写自然景物的古今诗文。

  单元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品味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神游优美深远的诗化意境,吟诵涵咏,熏陶感染,培养审美想像、审美情感、审美意识以及灵气、悟性,激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非常重视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的关注,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的素质、能力,如“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等等。本单元正是对这些精神、原则的具体实践。

  这套课本是按照人与自我、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三大板块来建立整体框架,本单元属于人与自然的这一板块。人与自然可以析理出多层次、多种类、多方面的关系,本单元属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的审美的层次或方面,亦即从人类的文学的、艺术的角度或方位,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在对自然的审美化的、艺术化的认识和体验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对自身的能力、悟性的认识和开发。从这意义上说,本单元在本册课本乃至整套课本中都具有独特的重要的作用。

  本单元课文都是抒情类的,有现当代散文、现代诗歌和古代诗歌,基本上都是名家名篇,内容健康高尚,风格清新优美,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春》和《济南的冬天》是传统课文,进入课本后,更注重发掘其审美的素质;《夏感》用热情洋溢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夏日里大自然的景象和人们生活、劳作的情状,把我们带入一种美好的情境中。《秋天》是一首现代诗,虽时隔甚久,但内容凝练,意味醇厚,风格清新;《古代诗歌五首》都是传统课文,也都是“课标”规定的背诵篇章,入选课本,更注重发挥其长于吟诵、激发想像、娱悦性情的作用。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一是领略课文的诗化意境,感受作者的审美情感,二是品味课文的`优美语言,积累诗文语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2

  为了搞好七年级上册语文的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借助语文教学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现拟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共分为6个单元,共30课,其中精读15课,略读15课。第一单元是关于家庭亲情的作品,第二单元是关于生命体验的作品,第三单元关于自然美景的作品,第四单元是关于理想信念的作品,第五单元是关于科学世界的作品,第六单元是想象世界的作品。

  教学重点是阅读和写作。

  教学难点是古文的阅读和现代文的写作。这是因为古文难读,难背,难理解,学生对此不感兴趣;写作是学生学*语文的普遍难点。

  教师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还有网络资源、教学刊物、教师教学用书和录音磁带等。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我拟定本册语文的教学目标如下:

  (一)识字和写字

  掌握每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语言。练*写硬笔行楷字,提高学生的书写水*。

  (二)阅读教学

  1、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要结合阅读提示和课后练*,抓住重点难点问题,深化理解;也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体会课文所表达的丰富多样的情感。

  2、要注意采用默读的阅读方式,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把握作者的情感,品味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情。

  3、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深入体会作者传达的微妙情感,揣摩和品味富有特色的语言,积累精彩语句。课文中多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注意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4、继续练*默读,力求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不妨在课本上随手圈点勾画,标出关键语句,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者有疑惑的地方。在对课文整体把握的基础上,通过把握线索,抓住关键语句等方式,概括文章的中心。

  5、要掌握边默读边摘录的阅读方法,还要注意把握文章内在的条理,理清作者思路。

  6、学*快速阅读,力争每分钟不少于500字。阅读时,尽量扩大一次性进入视野的文字数量,通过关键词语带动整体阅读,提高阅读速度。

  7、课外阅读文学名著《繁星》《春水》和《伊索寓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惯和丰厚的文学素养。

  8、课外背诵古诗词10首,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积累语言。

  (三)写作教学

  结合每一单元的训练主题,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综合性学*

  开展3次综合性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实践、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语文教学与学*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升入中学,我对这些学生的语文学*情况缺乏了解:小学高年级语文学*的重点和考试内容与中学有很大不同,学生的学*方式和学*方法还缺乏自主性,学生对中学语文的学*还要有一定的适应期。为此,我要多方面来了解学生的语文学*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语文教学,采用合作、探究、自主的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努力使全体学生都爱学*语文,使他们的语文素养获得不同程度的提升。

  四、教学方法设计

  为了达成我的语文教学目标,结合本册语文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可供利用的教学资源等

  情况,我决定采取教师引导品读与学生自主品悟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策略、方法和手段,精心设计每一篇课文的教学,努力上好每一课,加强课前预*,加强古诗文的背诵与默写;加强写作的指导,加强写作的讲评,用优秀的学生*作来启发学生的写作思维。加强识字和写字的训练,每天让学生坚持写钢笔小楷;加强古诗文的背诵,积累语言材料;指导学生练*对对联。

  五、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

  1、教学进度计划如下:

  第一周:第1~5课 第二周:第5课~写综作第三周:第6~8课

  第四周:第9课 ~写综第五周:第11~13课 第六周:第14课~写作

  第七周:机动 第八周:写作~第18课第九周:第19课~综写

  第十周:第21~24课 第十一周:第24课~写综 第十二周:第26课~28课

  第十三周:第29课~写综 第十四周:古诗词背诵第十五周:古诗词背诵

  第十六周:名著导读第十七课:期末复* 第十八周:期末复*

  第十九周:期末考试

  2、课时分配大致如下:

  第一单元(10课时左右)

  第二单元(10课时左右)

  第三单元(13课时左右)

  第四单元(7课时左右)

  第五单元(10课时左右)

  第六单元(10课时左右)

  古诗词背诵(10课时左右)期末复*:(10课时左右)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3

  本学期我担任初一152班、153班语文教学。现将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养成语文学*的信心和良好的*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方法。让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道科学太度,逐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二、教材内容

  1、第一单元

  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是状物散文。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了解状物类散文的特点,学会阅读、欣赏这类文章;其次是让学生掌握状物文章的写作方法,即抓住事物特征,以叙述、描写为主,学*托我=物言志或咏物抒情的表现手法;再次是引导学生领悟作者于状物之中所言之志、所抒之情,培养键康、高雅的审美情趣。

  2.第二单元

  这四篇课文在体裁上属于传记,既有自传,也有评传,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搞清传记与写入的记叙文的关系。介绍传记的特点、写作的手法,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通过学*名人传记,让学生受到情感教育,树立健康的人生观。

  3、第三单元

  四篇童话都具有情节曲折跌宕、形象生动活泼的特点,童趣十足而蕴含的主题又健康积极,真正是“寓教于乐”,是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情感教育的好就材。在教学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童话的特点,同时练*学生的说、写童话的能力,引导学生感受童话中蕴含的人文思想,熏陶、纯洁心灵。

  4、第四单元

  本单元是诗歌,所选的四首诗都是现代诗歌中的名家名篇。这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第一次接触现代诗歌,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引导学生了解诗歌这种文体,使学生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话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通过朗读、背诵、比较阅读把握诗的内在感情,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

  5、第五单元

  本单元为说明文,在教学中使学生初步事物说明文档特点和写作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把重点放在说明文档语言特点、说明方法上,要引导学生抓住要点,认真反复阅读课文,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结合课文学*引导学生养成观察事物的良好*惯,学*用准确简练的语言介绍某种事物,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照意识,提高阅读科技文章的兴趣。

  6、第六、七单元

  这两个单元为文言文,课文较浅显,但含义深刻,教学中应把重点放在对课文的思想内容的理解上,适当补充一些背景知识。引导学生改变学*方法,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环境中,借助工具书和教师的必要帮助,去逐步认识、了解、体会古汉语的特点,并逐步养成能够准确翻译的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菁华6篇)(扩展6)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 (菁华5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1

  学*目标:

  1、积累、理解成语。

  2、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

  3、培养文言注释能力。

  4、联系自身学*经历,体会课文内蕴,端正学*态度,改进学*方法。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全文。

  2.评点《论语》十则内容。

  教学难点:

  深层理解《论语》十则内蕴。

  教学时数:

  4课时。

  学*方法:

  1、诵读法

  2、评点质疑法

  第一课时

  学*要点:

  了解孔子及《论语》。认读《论语》十则,整体感知,析读十则内容。

  预*导学:

  1、搜集关于孔子其人及《论语》的资料

  2、细读《论语》十则,熟读成诵

  课堂导学:

  1、提问关于孔子的资料收集。(小组汇报,搜集成果)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

  政治上:主张仁义 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2、提问关于《论语》的资料收集。(小组汇报,搜集成果)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从汉朝初年到五四运动以前的两千年间,《论语》一直是学生的一本必读书,影响很大,书中有不少语句都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之中。

  3、朗读课文:

  范读:学生要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同学们正音正字。

  全班齐读:感知课文内容,反复诵读

  4、总结三个通假字:

  A_______ B______ C_________

  5、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1)领会大意,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表述。讨论、弄清楚没有注释的词语的意思。

  (2)把十则《论语》按照求知态度、学*方法、修身做人分类,注意一些句子是兼而有之的。

  第二课时

  学*重点:

  理解前五则课文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

  学*难点:

  重点字词释义,弄清楚通假字。

  学*要点:

  详细分析,具体探讨,学*前五则内容。

  1、第一则:

  第一句讲的是学*的( ___)第二句讲的是学*的( ___)第三句讲的是( ___)

  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

  翻译( ___)

  2、第二则:

  吾:______日:______三:______省:______为:______

  谋:______忠:______交:______信:______传:______*:______

  翻译本则( ___)

  3、第三则:

  故:______知:______可:______以:______为:______

  总结出这章当中的一个成语( ___)

  翻译本则( ___)

  讨论正确的学*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4、第四则:罔:______ 殆:______

  翻译本则( ___)

  同学们,这一章的内容带给我们什么思考?对于我们学*有何现实指导意义?

  理解2000多年前的圣人之语经久不衰之魅力(小组探究发言,同学们要有自己的思考)

  5、第五则:诲:______知之:______为:______是:______

  固定句式:“……也……”译作“……是……”

  翻译( ___)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6、前五则哪几则是关于学*的态度和方法的( ___)

  哪几则是关于思想品德修养的( ___)

  7、请同学们当堂背诵前五则(10分钟)

  第三课时

  学*重点:

  重点字词释义。

  学*难点:

  理解后五则课文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

  学*要点:

  详细分析,具体探讨,学*后五则内容。

  1、第六则:贤: 齐: 内: 自省:

  翻译:( ___)

  2、第七则:三: 行: 焉: 其:

  善者: 从: 改之:

  翻译:( ___)

  找出这两则当中的成语( ___)、( ___)

  思考:这一则我们应如何理解?

  3、第八则:

  士: 弘: 毅: 仁以为己任: 已:

  翻译( ___)

  思考:这一则当中体现出了孔子的一种思想,你知道是什么吗?

  4、第九则:岁寒: 然: 后凋:

  翻译:(

  5、第十则:以: 行: 其: 欲: 加: 于:

  翻译:( ___)

  这一则的成语是( ___)

  【理解第十则】讨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忠”和“恕”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正面要求;“恕”的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反面要求。其中都包含了相互体谅的意思。

  6、后五则哪几则是关于学*的态度和方法的( ___)

  哪几则是关于思想品德修养的( ___)

  哪几则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___)

  7、当堂背诵这后五则。看看哪位同学背的最快。

  第四课时

  学*要点:

  总结归纳,查缺补漏,在课堂上就完成背诵、默写。

  1、课文当中出现的读音,进行复*。(5分钟)

  人不知而不愠( ___) 学而不思则罔( ___) 思而不学则殆( ___)不亦说( ___)乎 三省( ___)吾身 传( ___)不*乎

  诲( ___)汝( ___)知之乎 不知为( ___)不知 是知( ___)也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___)也

  2、文言字词句小结(这是我们学*文言的关键一步)

  (1)而:(1)表示顺接;(2)表示转接。

  学而时*之( ___)人不知而不愠( __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___)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___)温故而知新( ___)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___)任重而道远( ___)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___)死而后已( ___)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___)

  (2)为:读wèi时,多作介词;读wéi时,多作动词。

  为人谋而不忠乎?( ___)可以为师矣( ___)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___)仁以为己任( ___)

  (3)焉:见贤思齐焉( ___)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___)

  (4)之:

  ①指示代词,“这”;

  ②第三人称代词,“它、它们”;

  ③结构助词,“的”;

  ④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⑤助词,在句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5)固定句式:

  ①不亦……乎?→不是……吗?

  ②……也。→……是……。

  3、当堂背诵这十则并当堂默写。《论语》作为千百年来的一部伟大的作品、作为四书五经之一应当为我们所熟识,这十则又是经典中的经典,背默是最基本的前提,只有会背默才能进一步理解其中的深意。

  4、小组讨论(小组合作探究,同学们要通过自己思考发现《论语》的经典之处,发现《论语》的美)

  (1)、你喜欢哪一则?为什么?

  (2)、你觉得哪一则对你启发最大?

  (3)、你觉得怎样才能真正学到知识?

  (4)、你还知道哪些指导我们如何学*的名言?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2

  学*要求:

  ①读出悠然神往的意味

  ②领略科学之美、文学之美

  ③也尝试来点化石吟哦

  学*重点:

  诗意的课文朗读和拓展材料的诗句拟写

  学*课时:

  二课时

  操作程序:

  第一课时“吟”诗切入首尾解读

  一、入课。诗歌难写,但会“吟”则可以出诗。俗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吟”也是诗歌体裁的标志之一。加以引导,让学生回顾已学带“吟”标题的诗歌,诸如《石灰吟》、《游子吟》、《暮江吟》等等(教师可不说出标题,期待学生报题,再予以综合归纳)。在学生报题的基础上,组织学生齐声朗诵这些诗句。再提示这些诗歌皆是短章,表现手法不是抒情,就是描写,其吟咏的内容不是个体的生态体验就是眼前所见的相关事物。就科学现象而加以吟哦,今天所学可能是首次。

  二、标序。整首诗共七节,要求学生先将序号按惯例标出。

  三、首尾解读。首尾即1、2、7节。首先,采用多种方式吟诵和朗读。以教师范读始,接着或齐读,再点读,分组读,将诗句读得琅琅上口,读得摇头晃脑,读得师生进入忘乎所以的情景中。续而,逐节于诗意作出概括并板书。其间,留给学生酝酿并互相之间充分交流的时间。然后点名或自主回答。

  以诗句来就生物进化的科学现象进行仰头向天式发问,在我们有限的读书生涯中,似乎这首诗是第一回。其实,古人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歌咏。比如爱国诗人屈原写过《天问》,诗中就天文地理、日月星辰等引人思考和探索的科学现象,一口气提出了172个问题。

  到唐代,大散文家柳宗元用*似回答和对应的方式,也激情澎湃地吟唱了一回《天对》。科学与诗可以相通,科学引人作诗意般的遐想,科学的本质也就是诗。又续,深味具体诗句的含义。比如,“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说话”的意思,即是考古学家们能从遗存在化石中的信息里,找到或者解开生命现象的某些密码,客观上就等于化石在说了话。

  那么,“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一句,“刚苏醒”是什么意思呢?在引导积极、自主发言的基础上,或予以归纳综合,或予以提示点拨,“刚苏醒”就是化石发掘出来以后,进行了相应考古研究,获得了初步的发现和了解。

  收尾,研读第7节最后一句,留下扣子,设置悬念。第7节末尾句云,“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让学生大声忘情地朗读,接下质询,“你讲的故事”是什么故事,我们知道了么?故事应在哪?这种设问,学生答出,则顺势接过;学生未答,则教师自问自答:故事在3、4、5、6节;是什么故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且听下回分解。由此转入学生课后预*理解中间四节的期待。

  四、课后作业布置。把“读一读、写一写”后的单字和词语抄写三遍,且单字给注音,词语加以解释。

  第二课时听你故事展我诗才

  一、承前,界定故事的范围指代。开初仍继续齐读第7节,拎出“你讲的故事”发问:故事在3、4、5、6节早就讲过,这第7节的收束句不过是总结、划句号而已。诚然,前面的几节里到底讲了什么故事,让我们一起深潜感悟吧!

  二、朗读依然不可少。多形式反复朗读,逐节进行,或范读起首,或以范读作结,前者是为了演示举例,后者是为了正宗表白。但重头戏始终放在学生兴趣和主体的参与上。独诵也好,二重演读也罢,小组竞读、全班齐上阵等等,就读的量而言,每一诗节起码不应少于四遍,应让学生烂熟内容。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一是注意以意义为节奏单位,一是标出双行中的押韵词,朗读时重音收落,读出参与的热情和洋洋意气。

  三、感悟故事内容。予以简练概括。其过程可大致逐节进行。先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或一句话,或一个语词提炼,点评标注于相应的诗节旁,同时注明为“己”。再提倡安排交流,或点名,或让学生自行公布结论,且要求听者认真记下同学的思维成果,与自我批注并列,旁注明“友”。在这个基础上,教师以随机掌握课堂,也*等地公布相应看法并板书,也同样要求学生旁注“师”字。教师的概括和板书大意为:

  三者合列,于学生得到比较、鉴别、提高和反省的参照系。这种自注、众议和老师分析跟程序二是交错进行的。对于各节诗行,有的先朗读后感悟笔记,有的边读边悟记,有的先默默悟记后大声朗读,多样且有变化地教学,不是全部都机械地先读后整理。

  四、具体诗句的理解和探究。比如,“冰冷的骸骨把*凡的真理回答”,“*凡的真理”在我们的认识和理解中可以找出哪些?万物非上帝所造,本乃客观存在;劳动创造世界,劳动使猿变**,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知识就是力量,读书使人聪慧……尽可从日常生活中和学*实际联系起来,找到例证,启示学生认识化石提供真理的物质性。

  另外,“海枯,石烂,日转,星移……”几种现象的指代意义,且从诗句中找到原答。前者暗含地壳运动、时间推移、空间换位、世事的沧桑变迁,学生能答大意,即予肯定;后者以后续句“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代进发”为照应解答。

  五、拓展阅读并写作实践。发放复印资料,即《深圳商报》2001年11月6日新闻“古脊椎动物年会在深圳召开,与会专家称化石森林成为深圳一块瑰宝”,引导学生为深圳拥有“华夏古国继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后的又一奇迹”而兴奋和燃烧。

  为更好地激发诗情冲动和写作欲望,教师也又提供自己根据新闻而发的题为《化石森林吟》的下水诗作(甚而当场即兴下水也未尝不可,也许更好),自得其乐、自我欣赏地诵读一遍,然后让学生不拘形式、充分自由地议说长短优劣。末了,更要掌握好火候,及时要求学生也当堂抒发我心中诗情,注意押韵更好。这个环节是重头戏,前面的学*和感悟要为此时的抒写蓄势作铺垫,以期达到人人都是小诗人、我也来点诗情的效果。

  六、给出相应时间,教师巡堂。待多数同学即将完稿之时,随机抽诵诗作并组织讨论,发现值得圈点的,不求全责备,哪怕一句半行,教师也应予以张扬、肯定和点评。

  七、解铃而全班统收诗作。

  附诗作起兴材料:

  古脊椎动物年会在深召开,与会专家称,化石森林成为深圳一块瑰宝

  11月3日至6日,第八届古脊椎动物年会在仙湖植物园召开。*古脊椎动物学会理事长叶捷研究员称“古脊椎动物学会借这次会议沾点年轻特区的灵气和朝气”。市城管办主任吴子俊说“深圳正好藉古脊椎动物年会积淀文化底蕴”。

  昨晚6时,副*卓钦锐在市迎宾馆会见中科院杨遵仪院士、刘东生院士等参加第八届*古脊椎动物年会的部分代表。

  昨天,与会的100多名中外学者兴致勃勃的参观了仙湖植物园,欣赏过湖光山色一处处或开阔、或深邃的景观,窥视到一株株稀世奇花异草,领略了在地下岩层中沉睡了亿万年前的古生物化石,“很好!”、“真不错!”、“了不起!”、“OK”啧啧赞叹声不绝于耳。

  来自加拿大埃德蒙顿大学教授NatRutter夫妇来到化石森林前,看到那成于亿万年前的树木硅化石列列耸立,激动地称其为“华夏古国继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后的又一奇迹。是*保护生态环境的象征,国际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典范”。

  中科院刘东生院士高度评价说“深圳对古生物保护如此重视,是新的城市的象征,新的城市的风貌,高扬可持续发展的旗帜,构筑文化的骨架”。刘院士发自肺腑地说,一块化石,放在外面是一块石头,放在博物馆里就是无价之宝,收藏好,加以研究,挖掘其科学意义,几百年后还可以供人研究。

  来自海峡彼岸的胡忠恒博士感慨万千地说,祖国大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十年来,热河植物群研究做得这么好,心里很高兴。

  附二:化石森林吟(本老师试作,不吝献丑)

  沉睡了多少年熬不住历史的寂寞

  终于现身于今朝还是中华雄起的感召

  珍藏了多少秘密抵不过南国开放的诱惑

  终于作出无声的宣告还是深圳文化的熏陶

  你把生命的真理揭示同长城、兵马俑并为奇迹

  你把自然的密码藏牢华夏古国又一新瑰宝

  你把进化的信息刻画古生物研究多了新证据

  你把生态的形象传报张扬深圳文化的新风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3

  一、教学目标

  ① 学*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② 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

  ③ 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联想及想像能力。

  三、课前准备

  教师可搜集有关资料做成多媒体课件。导人中或结束时能讲清“山市”形成的原理。学生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词,反复阅读。爱好美术的同学可用绘画展示“山市”的美景。

  四、教学内容

  《山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写的一篇文言文,描绘的是山中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文中描绘了从山市开始出现到最后消失的变化过程,给人以神奇而又壮丽的感觉。文章语言精炼生动,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像,去揣摩、理解。通过研读对这一现象进行适当探究。

  五、教学设计

  1、恰当导入

  ① 可以由“海市蜃楼”的画面或图片导人,也可以播放有关的录像,渲染气氛,引导学生进入状态。

  ② 也可以讲传说、讲故事,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许多人都听说过海市蜃楼,却无缘目睹这种神奇。有道是“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为我们写下的《山市》,描绘了山中蜃景,与我们所说的海市蜃楼略有不同。山市是一种科学现象,它到底有怎样的奇观呢?让我们走进这山市,去感受这山市的奇妙吧!

  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2、课题:山市

  3、学*目标:a、学*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b、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批丽的幻景。

  c、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道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

  4、整体感知

  教师引导学生在预*的基础上学*文言文,“研讨与练*”所列字词:孤塔耸起插青冥 碧瓦飞甍 历历在目 风定天清 一切乌有 直接霄汉 黯然缥缈

  检查预*,大屏幕出示字词,学生识记。

  自学课下注释。

  教师导读:阅读文言文须掌握合理的方法步骤。方法适当,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大屏幕出示方法)

  ①通览全文,了解全貌 ②逐词逐句,通懂其义

  a、识记生字词 a、分析理解词语

  b、断清句层次 b、省略补出翻译

  c、朗读按标点 c、精读分析理解

  d、难句村出来 d、画批圈点小结

  对以上方法加以解释指导,引导学生懂得好文不厌百回读,在诵读中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文多诵读的道理。引导学生“初读通语句,再读明大意,三读有感悟,四读品内涵,五读得启迪”,在诵读中展开联想和想像。

  自主学*

  ① 学生在自由诵读和教师的学法指导下,自由地进行初读、再读、三读后开展竞读。每小组推荐同学进行朗读比赛,各组对每组参读的同学进行评价。教师参与学*过程。

  ② 学生看注释讲内容,直译即可。各小组互相帮助,理解句子的含义。

  ③ 学生讲述内容后,各组之间相互质疑,相互解答。教师适时点拨,并加以补充。

  5、探究想像

  学生讨论后可自讲:

  ① 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② 结尾的作用是什么?

  ③ 怎样欣赏感受这神奇的山市,能否用科学解释其中的道理?

  ④ 想像一下,山市是怎样一幅神奇的画面。

  学生相互研究讨论后,教师可帮助明确。

  纵观山市的出现分三个阶段:初现孤塔宫殿,再展城郭恢宏,又看危楼出现。结尾照应开头,这里说的“山市”跟“海市”一样,是一种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它美丽而又奇特,多少年也难得出现,少数人偶遇,多数人难得一见。此是作者根据目击者的叙述所写,令人回味无穷。

  让学生想像一下,山市到底会是一幅什么美景呢?可以让绘画好的同学画出,在班里展示欣赏。然后总结补充:其实,美的东西也许留在想像中会更美,想有多美有多美,正是:此时无画胜有画。

  5、拓展练*

  ① 请用自己的话向家长描绘一下美丽神奇的山市。

  ② 继续收集有关山市或海市蜃楼的故事。

  ③ 可以读读蒲松龄的其他文章,了解其创作风格。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4

  教学目标:

  知识储备点:

  1、理解文言文实词的意义。

  2、掌握文言文的诵读方法。

  能力培养点:

  1、学会仔细观察事物,发挥联想和想象。

  2、围绕中心,选取富有表现力的同类材料进行表述。

  情感体验点:

  体验生活,爱惜生灵,感悟物外之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言字词,掌握诵读方法。

  背诵全文。

  课型:朗读课

  教学方法:采用四轮诵读的方法,层层推进不断提高阅读要求,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感悟,在感悟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具准备:生字投影片、卡片。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正音、指导朗读、反复朗读。

  2、疏通文句,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儿时观察昆虫的童趣。

  3、体会作者天真烂漫的童年生活。

  教学步骤及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3分钟)

  1、按学号说自己最*的所见所闻。

  2、抽一学生从内容、仪态和技巧方面评价。(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认真听讲,练*口才,让说话者也有紧迫感。)

  (备学生)如果学生讲得不好,教师应给予纠正,学生评价若不知如何说起,

  教师要作适当的点拨。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2分钟)

  教师:同学们,你们的童年生活如何的呢?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请一学生讲讲。

  (备学生)没有学生回答,教师可以讲讲自己童年时的快乐时光。

  三、指导朗读,了解文意。(目标1)(15分钟)

  1、教师正音。

  藐( ___)小项为之强( ___)鹤唳( ___)怡( ___)然

  土砾( ___) 壑( ___) 虾( ___)蟆( ___)

  2、教师提示、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

  见 /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

  3、学生自由朗读,齐读。

  四、翻译课文。(目标2)(23分钟)

  1、幻灯显示,先根据课文注释完成练*提纲,再翻译全文。

  (1)、弄清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自己)

  ②又留蚊子素帐中,徐喷以烟(慢慢地)

  ③鞭数十驱之别院(用鞭子打)

  ④以虫蚊为兽(把……当作……)

  (2)、弄清加点的代词在文中所指代的事物。

  ①必细察其纹理(代藐小微物)

  ②昂首观之(代夏蚊)

  ③使之冲烟飞鸣(代蚊子)

  ④常蹲其身(代自己)

  ⑤观之正浓(代二虫)

  ⑤驱之别院(代虾蟆)

  (3)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想一想该怎样翻译。

  ①心之所向,则或干或百果然鹤也。(用心地想象,成千上百的蚊子果然都变成了鹤。)

  ②常蹲其身(常蹲下身子),使与台齐(使身子与花台*齐)。

  ③神游其中,恰然自得。(全神贯注地沉浸在想象之中,心情愉悦,自觉是一种满足。)

  ④见二虫斗草间。(看见二只虫子在草间争斗。)

  2、讲解联系答案。

  (备学生)有个别词语较难或教重要,教师板书而且要求学生进行识记。

  3、根据刚才的练*,学生独立试译。

  4、学生纠正或修改,教师补充。

  五、小结(1分钟)

  这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文章,从文章里,我们看出了作者天真烂漫的童年生活。确实,我们跟作者的年代比较,现在的生活不知好多少,那么我们是否要更珍惜现在的生活呢?

  六、布置作业(1分钟)

  1、用“明察秋毫”、“藐小”、“怡然自得”等词语造句。(A)

  2、翻译全文。(B)

  3、找出课文当中你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原因。(C)

  七、说课精要: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设计一系列的练*让学生在练*过程中熟悉并理解文言词语,自主翻译课文。

  八、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口头翻译课文,在熟悉文句的基础上,复述课文内容。

  2、理解作者的"物外之趣"并且思考这种"物外之趣"是怎么来的。

  3、学*作者发挥创造性想象。

  教学步骤及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3分钟)

  1、按学号说自己最*的所见所闻。

  2、抽一学生从内容、仪态和技巧方面评价。(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认真听讲,练*口才,让说话者也有紧迫感。)

  (备学生)如果学生讲得不好,教师应给予纠正,学生评价若不知如何说起,

  教师要作适当的点拨。

  二、以旧联新,复*导入。(2分钟)

  1、请一学生回忆上界课的内容。

  2、教师明确今节课的学*目标。(理解作者的“物外之趣”并且思考这种“物外之趣”是怎么来的。)

  三、复述课文内容,先拟出复述提纲。(目标1)(15分钟)

  1、教师提出问题:作者记叙了儿时哪几件"物外之趣"?

  2、请学生先列好提纲,再根据提纲复述课文内容,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①拟夏蚁为“群鹤舞空”。

  ②把草、虫、土砾拟作森林、野兽、丘壑。

  ③惩治虾蟆,为小虫打抱不*。

  (备学生)这一步要让中下生有发言的机会,教师要给予鼓励和指导,让学生敢说、乐说。

  四、讨论理解文章中?物外之趣"。(目标2)(23分钟)

  1、教师设计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解决。

  (1)作者所说的"物外之趣"指什么?这种物外之趣是怎么产生的?

  (指根据事物的特点,在头脑中创造出超出事物本身特性的新事物,从中得到的乐趣。)

  (2)这种"物外之趣"是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创造出来的?如:

  夏蚊成(想象成)群鹤舞空。

  冲烟飞鸣(想象成)青云白鹤

  丛草——森林 虫蚊——兽类 土砾——丘壑

  (富有创造性)

  (3)你小时候有没有类似的经历,试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备学生)这题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教师并不需要太多的讲解。

  五、小结(1分钟)

  文章这种“物外之趣”是通过创造性的想象而得来的。想象出事物超出了原事物所具有的特性,这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体现了作者小时候知识丰富,想象力的丰富。

  六、布置作业:(1分钟)

  1、熟读、翻译全文。(A)

  2、《掌握语文》练*。(B)

  3、把你童年的趣事,在小组或班上说给同学听。(C)

  七、说课精要:

  本节课主要通过复述文章内容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务求能够让中下生有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还专门设计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5

  教学目标

  1、感知故事情节,感受到科学工作者专注忘我的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

  2、品味文章通俗易懂,而且生动活泼的诙谐语言的魅力。

  3、从对于动物行为的冷静观察和炽热描述中,感受人们对动物的关爱和对人类自身行为的思考。

  教学重难点

  1、从对于动物行为的冷静观察和炽热描述中,感受人们对动物的关爱和对人类自身行为的思考。

  2、练*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及评注的读书方法。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小说常识和自学能力,能自己搜集资料并借助资料理解课文内容,感性认识较强,但理性分析不足。本文内容生动、语言形象,学生很容易被其情节和语言所吸引,就是对小说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分析还需老师引导完成。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设计(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下面介绍一位人物,大家猜猜他是谁。他是当今最杰出的博物学家之一。研究对象是鸟类和鱼类,曾有人称他为现代的法布尔,因为他不仅像法布尔那样,用别具一格、魅力十足的语言提供了大量新事实和新发现,而且还在动物思维与行为的基础原则和理论方面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他是动物行为学的开山祖师,1973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主。他向一般大众描述动物行为的生花妙笔,通俗有趣,流传最久,最为脍炙人口,被誉为所罗门王散落人间的“指环”。

  康拉德劳伦兹。

  对,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康拉德劳伦兹先生的《动物笑谈》,看他是如何与鸟成为好朋友的。

  二、交流资料

  同学们都查找了有关本课作家、作品等的资料,请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检查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训练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也是自主获取知识的表现)

  作者简介:劳伦兹是奥地利著名动物行为学家,也是现代动物行为学的创始者。由于其对动物行为学研究方面开拓性的成就,曾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除了在学术上的成就之外,劳伦兹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在动物行为方面的通俗写作。著有《所罗门王的指环》《灰雁的四季》《狗的家世》《攻击的秘密》等多部作品。在他的深刻观察以及生花妙笔之下,读者可以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严谨和趣味。

  《所罗门王的指环》是著名科普作家、诺贝尔生物或医学奖获得者劳伦兹的经典科普著作。本书将科学知识与文学趣味巧妙结合,将读者大众引入有趣的动物行为学世界,作者通过介绍斗鱼、水鼩、寒鸦等动物的生动故事,使人们认识到大自然的美好,认识到动物行为学的意义所在。

  为什么书名叫《所罗门王的指环》呢?劳伦兹说:“根据史料记载,所罗门王能够和鸟兽虫鱼交谈,而他却需要借助一枚指环。这事我也会,虽然我只能和几种我特别熟悉的动物交谈,但我可不需要魔戒的帮助,这点他就不如我啦!活泼的生命完全无须借助魔法,便能对我们诉说至美至真的故事。大自然的真实面貌,比起诗人所能描摹的境界,更要美上千百倍。”

  三、速读课文,说“笑谈”

  快速通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我”与动物之间哪几件“笑谈”?

  四、合作欣赏,品“笑谈”

  作者是怎样把小水鸭和“可可”写得如此可爱的呢?文中有许多吸引人的描写,你最喜欢哪一段,找出来,把你的感受、你喜欢的理由写在书的扉页;再有感情地朗读,细细地品味。(老师准备了合适的音乐,给朗读的学生配乐;先小组朗读,然后全班展示。)

  五、质疑探究,议“笑谈”

  再读课文,思考:

  1、作者“逗笑”“怪诞不经”“疯子”般奇怪行为表现出作者的什么精神?

  2、质疑:对文章的某个句子的理解、文章内容等,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小组合作、探究质疑,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

  3、通过学*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就“关爱动物”这个主题,谈谈你自己的感悟。

  (学生分组讨论,师作总结。)

  小结:是啊,因为关爱,鸟与人变得亲密、友好。因为关爱,让鸟与人彼此心灵沟通,真情相融。关爱是一把火,能融化心中的冰;关爱是一缕缕阳光,普照万物,使自然更美,人类更美——只有释放关爱,人与动物才会更和谐。

  结束语:

  瞧,这又是另一幅美丽的画面。有这样一个法国小姑娘,她出生在非洲,在丛林里长大,把大象视为哥哥,和小豹子一起甜蜜入睡,与鸵鸟共舞……这不是童话,这是全球畅销书《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为我们讲述的法国小姑娘蒂皮和非洲野生动物交朋友的真实故事。就让我们带着《动物笑谈》给予我们的启示去读读这本书。我们栖息的地球是如此美好,我们祈愿让真诚的关爱充满生活的每个角落,让关爱之情流淌于万物之间!

  【板书设计】

  动物笑谈“我”学鸭子叫和行走“我”车站学鹦鹉声呼唤“可可”“可可”咬下父亲的衣服扣子“可可”将母亲的毛线缠在树上关爱动物和谐发展。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菁华6篇)(扩展7)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十份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1

  师:上节课我们划分了文章层次,明确了各段段意,作者在第一段用了一个词来赞誉济南,是哪个词呢?

  生:宝地

  师:既然说是宝地,都体现在哪些景物呢?

  生:山(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山)、水

  师:济南真可算是处处是宝地,是美景。今天我们重点分析描写山的这几段。来看看这些美景是如何通过语言展现的。我们可以分析具体语言,来把握景物特点,体悟作者情感。老师先来举一个例子,“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一段文字写了济南的老城,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老城带有生命的意味,写出了济南城安适、秀美的睡态,有着温暖、恬静、适宜居住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从这段中,同学们能不能再找出某个词语、某句话,看看济南到底美在哪?(可以提示学生答案不必求全,先分析词语的一个方面)

  生:“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师:摇篮的形态是怎样的?(边缘起伏舒缓,四面高一些,中间*坦舒适)摇篮给你什么感觉呢?

  生:安全感、躺在里面很舒适、柔软、温暖。

  师:常常说,母亲把婴儿抱入摇篮里呵护照料,文章中说一圈小山把济南城放在摇篮里,那济南城能够感受到小山给予的什么呢?(若答不出来可再引导,小山像母亲一样,具有哪些情感)

  生:母爱、慈爱、慈善可亲。(板书)

  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生: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师:小山形态秀美,不得不说是出奇的,是块难得的宝地。谁能够再找一句?

  生:“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山人格化了。(板书:修辞,拟人)

  师:哪个词看出人格化了?

  生:低声地说,小山好像在和济南城低声细语。

  师:为什么要低声呢?大声说行不行啊?

  生:不行,老城还在“安适地睡着”,小山不忍打扰,只是像哼唱摇篮曲一样“低声地说”。

  师:对,济南冬天的一景一物都是那么安宁沉静、温暖舒适。同学们再想想,“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这句话除了是对躺在摇篮里的济南城说的,还是对谁说的?

  生:对生活在城里的人们。

  师:是这样的,那大家说,生活在这样的冬天里,人们心里感觉怎么样?

  生:热乎乎的、不着急、好像马上能到春天了。

  师:没错,在小山的摇篮里,济南的冬天是温暖安适的,蕴含着感人的脉脉温情,潜藏着朦胧的春意,所以人们才会想象“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作者这样写,也使得写景画面灵动起来了。

  师:如果只是阳光朗照下的山,是不是足以说明济南是个宝地?下面我们来看第三段,第三段主要写薄雪覆盖下的山,作者用了一个词来形容,是哪个词?

  生:最妙的。

  师:找的很准。雪,在冬天是最寻常可见的,作者却说最妙。文章中的哪处描写让你感觉到小雪的妙处呢?试分析(3分钟讨论)

  生:“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师:树间上的雪,妙在哪了?

  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雪的形态比成盘在头上的一簇白花,非常贴切生动。

  师:小雪连树尖儿都罩不住了,好像是松树头发上戴着一髻白花似的,好像是松树有意挑选这样一朵花似的,显出雪的什么特点呢?

  生:小雪、精巧、可爱、灵动。

  师:对,从色彩上来讲呢?

  生:白雪更白了,矮松更加苍翠了。

  师: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呢?

  生:喜爱、惊叹。

  师:这一句,在比喻之外,作者还注意到了景物之间,色彩的相互映衬(板书:色彩映衬),济南的雪一点也没用抹煞冬天的色彩,由于白雪的衬托,矮松反而显得越发青黑了。

  师:来看看,接下来雪又呈现出哪些姿态和颜色了?

  生:“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写出了山脉上雪的白色、银色。

  师:雪霁晴峦,与什么交相辉映呢?

  生:与蓝天交相辉映。

  师:还有哪句?

  生:“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这一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带水纹的花衣是比喻,穿是拟人。

  师:为什么“穿”字可以判断出拟人呢?

  生:穿是人特有的动作,山和雪都不会真正地穿。

  师:说得对,把人的特征、动作直接用在了景物身上,这是一处拟人。那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又是什么呢?

  生:本体是一道儿白、一道儿黄,喻体是带水纹的花衣。

  师:本体中,白色无疑是雪的颜色,那暗黄呢?

  生:是山坡上的草色、土石的'颜色。把山上的草木、土石,以及覆盖着的白雪比成了带水纹的花衣。

  师:大家看过水纹的形状吗?为什么“看着看着”水纹会动呢?给两分钟时间小组讨论一下。

  生:因为雪不厚,被风吹散了。

  生:因为雪会融化,融化掉的部分就把山色显露出来了。

  师:没错,这些都是“动”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大家想一想,山势是起伏不*的,各有凹凸,再联想一下水的波纹形状。(可简单画图)

  生:小雪依山而落,起伏不定,所以像带水纹的花衣。

  师:是这样的,作者由一处山雪看到另一处山雪,看着看着,随着视线的跳跃,整体上就成了带水纹的花衣,而且好像会掀动一样,看见山的肌肤。这样写,静态的写就好像动起来一样,这是一种什么写法呢?

  生:化静为动。(板书)

  师:静中有动,白雪覆盖下的山呈现出一种动人的容色、迷人的色彩,这样写雪,就显得气韵生动。

  生:“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雪在夕阳照射下的色彩变化,像害羞一样。

  师:既然是拟人,拟作一个什么人更合适呢?

  生:少女、女孩、小孩子。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容易害羞,脸红的颜色微微发粉。因为雪纯净无暇,小孩子的内心也单纯。

  师:少女脸颊绯红,好像害羞一样,面对雪这样一种姿态,作者会怀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

  生:喜爱,山雪非常可爱,情态可掬。

  师:咱们再一起看看,这一段结尾说“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小雪落在山上,似乎引发了作者的某种情感,是什么呢?

  生:喜爱。

  师:作者的语气似乎有点祈求老天爷,就是下小雪吧。那为什么不能下大雪呢?

  生:小山太秀气,下大雪承受不住。

  师:作者看到山上蒙了一层雪,为山着想,为山考虑,这是一种什么情感?

  生:担忧、怜惜。

  师:对,作者有幸在济南生活,沐浴冬日暖阳,细品山间小雪,作者对这块宝地是心存珍惜喜爱之情的,是心存什么的?

  生:欣喜、感激。

  师:带着欣喜感激之情,请同学们集体朗读这一段,感受美丽的雪景。

  师:文章的第四段很简短,写到了济南城外村庄的景象,看一看哪个词语最吸引你呢?

  生:小水墨画。这是一处比喻。

  师:水墨画里画了什么?

  生:山坡、村庄、雪。

  师:这几处景物有什么色彩呢?

  生:白色、黑色、暗黄色。

  师:请大家想象,一张水墨画,暗黄色的宣纸画卷在眼前缓缓展开,黑色与白色泼墨点染在上面,这样的水墨画有什么特点呢?

  生:古朴淡雅、素雅、古香古色、高古的。(板书)

  师:对,还不是一般的古朴淡雅,作者带着推测、商量的语气和读者亲切交谈,可能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流露出一种怎样的情感?

  生:视如珍宝,爱不释手。

  师:这一段里还有那个字眼吸引你?

  生:卧。

  师:卧这个动作带给你什么感受?

  生:放松、安适、宁静、亲*自然。(不是横,不是重重的压,村庄和房顶没有抗拒雪)

  师:精准地用词可以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卧字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雪的轻盈、村庄的安宁祥和。(板书:精准用词)

  师:济南素有泉城的美誉,在欣赏完济南的山、雪、村庄之后,作者又把我们领到了水边。说一说这一段展现了哪些景物。

  生:绿萍、水藻、垂柳。

  师:作者写这几处景物时,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生:绿。

  师:作者极力描写绿萍、水藻的绿,为什么呢?

  生:好像在生长一样,绿萍和水藻在冬天的暖阳里充满生机与活力。

  师:对,这就是积蓄在水中的绿的精神,接下来又写到了垂柳要在水里找个影,说明水怎么样?

  生:清澈透亮,澄清的(板书)。

  师:和水藻的绿相比对呢?

  生:是色彩的映衬。

  师:映衬之后,大概是为了突出什么吧?

  生:写水藻和绿萍的绿,是为了突出水的清澈透亮。

  师:这是映衬的作用,写水中植物的绿,就是为了写水的清澈透亮。这里面还写出了水的一种特点,是什么?

  生:不忍得冻上。

  师:为什么不忍的冻呢?

  生:因为被那股绿的精神所感染了。

  师:有道理,还可以想想,为什么不忍得冻,这一句从修辞上来讲是什么?

  生:拟人。

  师:拟人的修辞,事物就会具备人的动作、思想、情感,那么水对水边的其他景物有什么情感呢?

  生:怜爱,水好像能和岸边的垂柳对话,让垂柳在冬天里照出自己的倩影,景物变得活泼欢快,有生命力。

  师:蓝水晶怎么理解?追随作者的视线,由水面往上看,由下至上,把什么比喻成了蓝水晶呢?

  生:天空。

  师:天空蓝汪汪的,蓝的发亮,像蓝水晶一样的天空有怎样的特点?

  生:空灵的、明净、纯净的。(板书)

  师:这又体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生:喜爱。

  师:蓝水晶也是很贵重的,视如珍宝的,而且好像能像魔力水晶球一样,包着红屋顶、黄草色,包着济南城,那作者拥有这样一块蓝水晶,心晴是怎样的?

  生:珍爱、惊奇、赞赏。

  师:让我们怀着这些美好的情感朗读文章第五段。

  师:本文中,作者写了济南冬天里的气候,济南的山、雪、水,并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精准的用词以及色彩的相互映衬来加以展现。我们常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板书),谁能够总结一下,作者带着怎样的感情,创设了这样美好的意境呢?

  生:喜爱、热爱、赞赏、怜惜。(结合某处语句)

  板书:

  气候——温晴

  阳光朗照下的山——可爱慈善

  宝地 山 薄雪覆盖下的山——秀美动人

  城外远山——古朴淡雅

  水——澄清空灵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写作手法:色彩映衬、化静为动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2

  一、教学目标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③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①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三 、课前准备

  ①课前布置学生预*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

  ②师生合作制作秋景图的图片或。

  ③准备录音带、录音机、微机或投影仪。

  四、教学设计

  1、整体感悟

  ①导人新课

  著名诗人秋瑾在诗中说“秋风秋雨愁煞人”。

  宋玉也在《九辩》中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但是秋天也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板书课题)

  ②师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b.学生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

  ③生自由朗读课文。(投影片或多媒体显示)

  问题组:a.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b.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

  c.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朗读之后,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明确]

  a.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b.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c.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

  2、研读与赏析

  ①示学生绘制的图画或。(学生对照图片展开想像,描绘自己喜欢的画面。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

  a.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b.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c.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写得好在哪儿?

  ②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a.先请几名同学朗读最喜欢的一节诗。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据图画,展开想像,描绘 画面。学生描绘画面(参考内容):

  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

  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

  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呜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夏日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

  b.由远及*的顺序。

  c.优美语句赏析:

  先找出优美的语句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诗,体会、分析感情、语言的精妙之处。

  主要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美句赏析参照)

  伐木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为什么“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个比喻用得好?

  比喻青鳊鱼像乌桕叶;另一层意思,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用倒装句体现渔民悠闲的心情。

  ③齐读、自背、齐背、比赛背诵。

  课堂小结: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3、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读《秋景》,比较与《秋天》在内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相同之处。

  4、布置作业

  ①写自己的秋天。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

  ②摘抄以“秋”为内容的`诗文,并做点评。

  5、信息反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3

  复*导引

  (一)复*目标

  1.回顾基础知识,深化理解掌握。

  2.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3.品位赏析文章中的精美语言,领悟课文的深长意味。

  4.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课文的表达技巧

  (二)复*重点

  1.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课文的表达技巧。

  2.品位赏析语言,领悟课文的深长意味。。

  (三)复*方法

  构建知识网络,梳理剖析主干知识;强化训练以实现理解,,互动探究以寻求规律。

  第21课 风筝

  1.在本单元的5篇课文中,《风筝》是意蕴最丰富的一篇,应该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宜从多种角度加以引导,拓展思维空间。

  2.训练探究文意的能力。这篇课文的难点较多,正是研究性学*的理想教材,要让学生预*时把不理解的地方划出来,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发问精神。教师教学用书里提出并解答了的九个问题,基本上解答了全文的要点,可以一次性提出来;同时,在“有关资料”中精选部分有助于探究课文主题的材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将问题整理一下,根据材料和课文,有步骤地研究。

  3.课文研读要以难为乐,又要把握住“度”,不要求一下子理解透彻。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一步就是收获,理解不透彻的地方将来可以慢慢感悟,不必追求讲深讲透,不必追求面面俱到。

  4.感受鲁迅的人格、胸怀。

  第22课 羚羊木雕

  1.可以分角色朗读。

  2.课文从孩子的眼光和心态看待——场家庭矛盾,叙事角度和叙事语气与学生很接*,据此,教师应设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可以提问:女儿既然已经把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你认为事情怎样处理才恰当?怎样才能避免这类不愉快的事发生?

  2.这场矛盾没有一个完满的结局,留下一个空白,正好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比如探讨人物语言后的许多删节符号所蕴涵的意味:比如指导学生分组,分别代表矛盾的'三方,讨论这场矛盾的是非曲直。

  3.分析矛盾发展变化的几个层次。

  4.抓住人物内心变化发展的线索。

  第23课 散步

  1.先要求学生跳读课文,思考:“文章讲述的是什么事?表现哪个方面的话题?以此来整体把握课文。

  2.问题研讨:①你喜欢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②散步本来是一件小事。作者却小题大做、大词小用,请把这些地方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意图。⑧对我们写作有什么启示?

  3.研讨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揣摩语言。比如全文中母亲仅有两句话,第一句话“还是走小路吧”,因为她是“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后说的,有一个思想转变的过程,所以应该读成拖音“还一一是一一走小路吧”。而第二句“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不必大声,应读出母亲吩咐儿子时的坦然。而“我”的那句“走大路”,读的时候要表现出斩钉截铁、没有商量余地的味道。

  诗两首(《金色花》《纸船》)

  1.从揣摩语言入手,抓住其中的情景描写或重要语句展开讨论(见教学用书): 同时,最好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想象画面和情景,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动笔画几幅诗意图。

  2.在课的最后就本课组织一次朗诵比赛,鼓励学生配乐朗诵。

  3.了解散文诗的特点,了解冰心“小诗”的特点。

  4.利用自读课本,扩展阅读泰戈尔诗、冰心小诗。

  第24课 《世说新语》两则

  1.基本教学模式应当是“诵读一讨论一—诵读”。两次诵读的要求应有所不同,前—次要求和复述故事结合起来,达到基本成诵,并且读懂,字词句过关,最好能翻译;后一次是背诵课文。

  2.探究讨论的重点可以有:A、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你认为哪一句更好?为什么?我们能想出一二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词吗?B、你如何看待陈元方的为人原则、是非观?

  3.简要介绍《世说新语》这部书。

  综合性学*;我爱我家

  1.本次活动大多是学生个人在家庭中活动,所以,教师要做好布置和安排。比

  如:A、通过适当途径和方式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对活动心中有数,便于活动顺利而有效地展开;B、活动涉及到对家长的咨询、追问或采访,教师最好和学生一起讨论一个具体的采访提纲,设计一些具体问题。

  2.提前一周布置下去,提出具体要求。在这期间可以抽查学生的访谈提纲或记录,以收到督促、监控之效。

  3.评价不可缺少。评价的方式可以有:自我评价→同桌互评→小组评价→教师批改→讲评作文,还可以通过问卷形式征求家长意见,了解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对表现优秀的同学予以表扬。评价的时候还需注意定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4.课内活动时间:写作2教时,交流1教时、评价1教时。

  关于课后练*

  1.体现了少而精的原则。就数量来看,精读课文三四道题,略读课文两三道题, 引导学生少做练*多读书,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

  2.练*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用。

  3.兼顾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如《羚羊木雕》—文后的练*,具体分析略)。

  4.特别强调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拓展,并尝试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比如《风筝》和《散步》后都附录了用来比较阅读的短文,通过课内外的比较阅读,对兄弟间的手足情和母子之间的亲情有一个更深入的体验和思考。

  5.十分强调通过诵读来理解、体味和感悟课文,有些还特别要求背诵。

  6.设计了一些开放性、发散性的题目(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4

  教学目标:

  1有节奏地朗读课文,通过反复朗读感知诗歌思乡情感;

  2分析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把握诗人复杂的心理活动;

  3领悟“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所蕴含的哲理,学*诗人乐观积极的进取精神。

  一、导入

  讲《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

  这就是著名的“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的故事。同学们注意到“甘露寺”,这座寺庙坐落在某座山上,这座山,可以说是三国山,充满着英雄豪气,素以“天下第一江山”闻名于世,这座山叫做“北固山”,这座山,还成就了一位诗人,他就是王湾。

  王湾是唐代诗人,他流传至今最有名的诗歌就是《次北固山下》,相传这首诗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并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让文人学士作为学*的典范。唐末诗人郑谷还说“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

  到底《次北固山下》是一首怎样的诗歌,竟有如此大的魅力呢,我们一起来学*。

  二、题解

  同学们看题目,北固山我们知道是一座山名,这个次字怎么理解呢?(是量词一次两次呢,还是说是“仅次”呢还是“次品”的次呢?)我们还知道哪些题目中饱含景点的古诗词啊?(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这里的望、登都是作动词解释,所以,次也可能是动词解释,看注释,对,是动词“停靠”的意思。

  解了题目,我们进入诗歌的内容。请同学们对照注释,读懂诗歌的内容。有不懂的请做好记录。

  同学们,遇到难题了吗?请提出来。

  (请学生回答,老师辅助)

  并补充学生没有注意到的问题。

  三、朗读

  1凭印象初读:请同学们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齐读一遍,读出自己的体会。

  同学们读完了,你能说说你刚才读的时候,是用怎么样的情感去朗读的?并说说原因。

  2教师范读:老师也想以朗诵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请同学们听听,给老师点评点评。(教师除了要注意情感部分,更要突出语气语速停顿重音等等)

  学生点评:1节奏韵律 2情感表达

  3教师指导:既然大家都觉得老师读得好,那我就把我的小窍门告诉大家。

  4领会后再读:同学们琢磨了几分钟,一定有所收获了吧!不如来展示展示,谁愿意?

  4全班齐读:请同学们再齐读一遍。

  四、分析

  同学们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到了诗人的浓浓的思乡之情,这种思想之情是在什么情况下被激发出来的呢?作者传达的是单一的乡愁吗?我们对诗歌进行分析理解,找到答案。

  1、理解首联和颔联中诗人的感情,品味颔联。

  作者乘着一叶扁舟在绿水中前进,他要驶向青山,而思绪已飘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诗人为什么要写他的道路还在青山之外呢?

  提示: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途中天气如何?你从哪些诗句中知道的?

  提示:和风吹拂,春意融融。“潮***阔,风正一帆悬。”

  春潮涌涨,江水浩淼,**之间的水面显得很宽阔。和顺的风吹得船帆端端直直地高挂着。清代的王夫之赞这句“以小景传大景之神”,你觉得它写出了什么样的大景?

  提示:*野开阔,大江直流,波*浪静。

  置身在青山绿水中,眼见潮*岸阔,风正帆悬,到处都是春天的气息,诗人此时该是怎样的心情?

  愉快,舒畅

  请带着愉快的心情,深吸一口气,扩张心胸,朗诵前四句。

  2、品味颈联

  不知不觉,已到残夜。作者见到了什么景象?

  齐读,“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有人说这两句诗“形容景物,妙绝千古”,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两句诗的意境。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作者在这两句诗中流露出什么感情?

  提示:感慨时间过得太快,白天和夜晚,旧年和新春,为何这般匆匆啊?

  请带着无限的感慨朗读这两句诗。语调要深沉舒缓。

  诗人在这两句诗中表达的不仅是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请听老师读,注意声调、重音。强调生,入。为什么不用“升”?

  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提示: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海日江春人的意志和情思,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 美好的新生的事物必将取代旧的事物,光明必将取代黑暗。

  所以,这句诗还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情绪?

  提示: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朗读时声调可高一些。

  请用这种情绪朗读。

  男女重读,女感慨,男乐观。

  你能从这两句诗中知道这是一年中的什么日子吗?知道具体的时间吗?

  提示:岁末腊残之夜,岁末,正是旅人归家的时间,夜晚,正是在家中安眠的时候,此时的诗人却停泊在北固山下,遥望着“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正因为彻夜未眠呀。

  他在想什么?想像诗人此时的内心活动

  请学生回答。

  提示:想家中妻儿父母;想一年又一年,一日又一日,不知何时能回家;想写信……

  请再带着这种思念朗读,语调要忧伤一点。

  3.品味尾联:

  请北归的大雁捎个信吧!

  齐读最后两句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这是多么无奈的希望啊,这是多么惆怅的希望啊,请用惆怅而又无奈的语气朗读后两句诗。

  大雁飞过,诗人会说些什么。

  提示:诗人倾吐的句句是思念,是乡愁,是归意。

  带着这样的感情朗读,男女重读,男略高,女低

  五、小结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千古流传,寓情于景,景中含理,打动人的不仅仅是他深深的思乡之情,还有他乐观积极的情绪,每当我们处于低谷的事情,不要气馁,想想王湾告诉我们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美好的新生的事物必将取代旧的事物,光明必将取代黑暗!

  下课。

  六、板书设计

  次北固山下

  王湾

  首联:羁旅

  颔联: 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寓情于景, 景中含理

  颈联:理

  尾联:情

  【教学总结】

  这节课为了体现课程标准改革精神,主要围绕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目标进行设计,全面考虑了学生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接受的教育,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案体现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以生为本”的课改思想。

  2、积极实施教学评价,提高了学生学*积极性,培养学**惯。

  3、创设的诗歌学*情景,增强感悟。

  4、合理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5、注重对诗歌进行感悟教学,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融为一体。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5

  一、教学目标

  ①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②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③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④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三、课前准备

  唐宋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艺术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再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积累。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学*《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

  二、教学设计

  观沧海 曹操

  1、导入新课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宇内,一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

  [问题组]

  ①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②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③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学*,全班讨论明确:

  [明确]

  ①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②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3、研读与赏析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1、导入新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2、感知内容

  3、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②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4、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①首联: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又为“江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诗人已来,少有此句。

  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②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5、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探究想像“潮***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讨论明确:

  “阔”是“潮*”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1、导入新课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2、感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组]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

  ②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3、学生自己合作探究明确:

  [明确]

  ①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写春水初生,略与堤*。“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②“最爱湖东行不足”一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4、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讨论明确:

  诗人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莺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从这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像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

  5、作业

  背诵这三首诗。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6

  一、教学目标

  ① 速读课文,能概述课文内容。

  ② 掌握并学*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写法。

  ③ 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

  ④ 培养学生观察热爱自然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的应用。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好授课内容及多媒体课件,学生做好预*,搜集有关天气的谚语,注意观察天空中的云,同时要积累课文中的佳词妙句,为课堂交流做好充分准备。

  四、教学内容

  这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本文思路清晰,紧扣题目进行说明,不但说明看云可以识天气,还进一步说明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十分密切,由说云是天气变化的招牌,再说怎样看云识天气。云的种类很多,但文章从现象人手,进而触及到事物的本质。如:云的形态和光彩是现象,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是本质。说明层次清晰,将看云识天气事理说清楚,最后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

  五、教学设计

  1、精心导入

  ① 可用大屏幕多媒体展示空中的云的各种景象,引出课题。

  ② 也可通过谚语或诗歌来引出课题。

  ③ 还可以请学生从课前准备中谈谈自己的积累和观察。例如:

  a. 你观察了天空中的云吗?有怎样的感受?用简短的话说明。

  b. 你在预*中搜集积累了哪些有关云和天气的成语、俗语、谚语?请同学们相互交流 下,好吗?

  以上各种导人,只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都可达到导人课题的目的。

  2、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课题:看云识天气

  3、感知内容

  ① 检查预*中的字词。

  ② 请学生自读课文或齐读课文,教师正音正字。

  ③ 请仔细看问题,再读课文并小组讨论。

  问题组:a.全文主要说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b.文章的基本思路是怎样的?可分为几部分?

  学生讨论后可以明确:全文主要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基本思路是先总说云的作用,再说明云和天气的关系(这其中有两小层:云的形态变化和天气的关系;云的光彩现象和天气的关系)。最后是总说,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

  4、研读赏析

  ① 教师导学:科普说明文的学*,可以遵循规律,即:抓特征、理顺序、用方法、语言准。从以上四个方面去研读一篇文章,会更加清晰。

  ② 自主探究:出示表格图,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填表,准确列出云及其光彩的种类、特征和它们分别表示的天气情况。

  可让学生自行设计表格,在阅读中思考:a.共有几种类型的云?b.表格如何设计得简洁明了?巳也可以每个小组设计一种。设计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也可通过实物投影仪在班上讲述自己的设计和理解,教师进行总结,通过设计帮助学生清楚地理解课文。

  教师总结指导:将云分为两大类,按云的形态可分为晴天云和雨雪天的云;再按云的`光彩分四种。只要顺序合理即可,设计的简洁些、详细些都可以,给学生一定的空间。

  学生讨论填表后,教师进一步指导:通过表格的填写可以看出,作者抓住了说明事物的特征??云和天气的关系,同时有一定的合理说明顺序??总分。为了将事物事理说明得更加清楚,作者运用了不少说明方法。例如:分类别、打比方等等(当然也有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总括看来可称为生动说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语言的准确性,

  请同学们研读讨论。

  ③合作探究

  a. 能举例说明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吗?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b. 能举例说明文章语言的准确性吗?它们的作用如何?

  学生可以讨论并畅所欲言,也许所说的不一定完全准确,但只要敢于探索,大胆讲述,教师都应表示赞赏,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按照不同的光彩,作者把云分为四种??晕、华、虹、霞。把它们之间的差别,进行了比较说明,这种作比较的方法更好地突出了云和天气关系的特征。许多句子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不仅使文章生动,更重要的是让云的特征更加鲜明。用词准确,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往往去掉可以吗?为什么???体现语言的准确性。

  ④反馈交流

  学生再次速读课文,看大屏幕展示的题目,交流思考,看看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出示投影)读课文,理解概括交流对以下问题的解答。比一比,哪一组思维更敏捷,

  问题组:

  a.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1自然段的内容。

  b.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一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c.第3自然段中总结四种薄云特点的一句话是什么?

  d.根据课文举例说明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单一例即可)。

  e.举例说明看云识天气对工农业生产的好处。

  学生讨论后,教师引导小结:a.第1自然段指出了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说明看云可以识天气;b.这句话的作用是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c.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云;d.雨层云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开始下降;e.论述有理即可。

  总结:通过对文章的学*,不仅了解了看云可以识天气的内容,还学*了怎样将事理说清楚,并把握住了一般说明文的说明方法,那就是:抓特征,理顺序,用方法,语言准。

  5、延伸作业

  用本课学过的说明方法,写一篇小小说明文,向同学们介绍一种自然现象。题目自拟。 -

  6、信息反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7

  一、教学目标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③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①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三 、课前准备

  ①课前布置学生预*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

  ②师生合作制作秋景图的图片或。

  ③准备录音带、录音机、微机或投影仪。

  四、教学设计

  1、整体感悟

  ①导人新课

  著名诗人秋瑾在诗中说“秋风秋雨愁煞人”。

  宋玉也在《九辩》中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但是秋天也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板书课题)

  ②师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b.学生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

  ③生自由朗读课文。(投影片或多媒体显示)

  问题组:a.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b.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

  c.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朗读之后,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明确]

  a.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b.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c.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

  2、研读与赏析

  ①示学生绘制的图画或。(学生对照图片展开想像,描绘自己喜欢的`画面。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

  a.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b.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c.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写得好在哪儿?

  ②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a.先请几名同学朗读最喜欢的一节诗。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据图画,展开想像,描绘 画面。学生描绘画面(参考内容):

  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

  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

  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呜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夏日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

  b.由远及*的顺序。

  c.优美语句赏析:

  先找出优美的语句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诗,体会、分析感情、语言的精妙之处。

  主要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美句赏析参照)

  伐木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为什么“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个比喻用得好?

  比喻青鳊鱼像乌桕叶;另一层意思,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用倒装句体现渔民悠闲的心情。

  ③齐读、自背、齐背、比赛背诵。

  课堂小结: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3、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读《秋景》,比较与《秋天》在内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相同之处。

  4、布置作业

  ①写自己的秋天。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

  ②摘抄以“秋”为内容的诗文,并做点评。

  5、信息反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8

  学*目标:

  1.积累、理解成语。

  2.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

  3.培养文言注释能力。

  4.联系自身学*经历,体会课文内蕴,端正学*态度,改进学*方法。

  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全文。 2.评点《论语》十则内容。

  教学难点:深层理解《论语》十则内蕴。

  教学时数:4课时。

  学*方法:1、诵读法 2、评点质疑法

  第一课时

  【学*要点】了解孔子及《论语》。认读《论语》十则,整体感知,析读十则内容。

  预*导学:

  1、搜集关于孔子其人及《论语》的资料

  2、细读《论语》十则,熟读成诵

  课堂导学:

  1、提问关于孔子的资料收集。(小组汇报,搜集成果)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

  政治上:主张仁义 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2、提问关于《论语》的资料收集。(小组汇报,搜集成果)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从汉朝初年到五四运动以前的两千年间,《论语》一直是学生的一本必读书,影响很大,书中有不少语句都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之中。

  3、朗读课文:

  范读:学生要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同学们正音正字。

  全班齐读:感知课文内容,反复诵读

  4、总结三个通假字:

  A B C

  5、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1)领会大意,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表述。讨论、弄清楚没有注释的词语的意思。

  (2)把十则《论语》按照求知态度、学*方法、修身做人分类,注意一些句子是兼而有之的。

  第二课时

  学*重点:理解前五则课文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

  学*难点:重点字词释义,弄清楚通假字。

  学*要点:详细分析,具体探讨,学*前五则内容。

  1、第一则:

  第一句讲的是学*的( )第二句讲的是学*的( )第三句讲的是( )

  【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

  翻译( )

  2、第二则:

  吾:______日:______三:______省:______为:______

  谋:______忠:______交:______信:______传:______*:______

  翻译本则( )

  3、第三则:

  故:______知:______可:______以:______为:______

  总结出这章当中的一个成语( )

  翻译本则( )

  讨论正确的学*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4、第四则:罔:______ 殆:______

  翻译本则( )

  同学们,这一章的内容带给我们什么思考?对于我们学*有何现实指导意义?

  理解20xx多年前的圣人之语经久不衰之魅力(小组探究发言,同学们要有自己的思考)

  5、第五则:诲:______知之:______为:______是:______

  【固定句式】“……也……”译作“……是……”

  翻译( )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6、前五则哪几则是关于学*的态度和方法的( )

  哪几则是关于思想品德修养的( )

  7、请同学们当堂背诵前五则(10分钟)

  第三课时

  学*重点:重点字词释义。

  学*难点:理解后五则课文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

  学*要点:详细分析,具体探讨,学*后五则内容。

  1、第六则:贤: 齐: 内: 自省:

  翻译:( )

  2、第七则:三: 行: 焉: 其:

  善者: 从: 改之:

  翻译:( )

  找出这两则当中的成语( )、( )

  思考:这一则我们应如何理解?

  3、第八则:

  士: 弘: 毅: 仁以为己任: 已:

  翻译( )

  思考:这一则当中体现出了孔子的一种思想,你知道是什么吗?

  4、第九则:岁寒: 然: 后凋:

  翻译:(

  5、第十则:以: 行: 其: 欲: 加: 于:

  翻译:( )

  这一则的成语是( )

  【理解第十则】讨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忠”和“恕”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正面要求;“恕”的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反面要求。其中都包含了相互体谅的意思。

  6、后五则哪几则是关于学*的态度和方法的( )

  哪几则是关于思想品德修养的( )

  哪几则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

  7、当堂背诵这后五则。看看哪位同学背的最快。

  第四课时

  【学*要点】总结归纳,查缺补漏,在课堂上就完成背诵、默写。

  1、课文当中出现的读音,进行复*。(5分钟)

  人不知而不愠( )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不亦说( )乎 三省( )吾身 传( )不*乎

  诲( )汝( )知之乎 不知为( )不知 是知( )也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也

  2、文言字词句小结(这是我们学*文言的关键一步)

  (1)而:(1)表示顺接;(2)表示转接。

  学而时*之( )人不知而不愠(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温故而知新(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任重而道远( )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死而后已( )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

  (2)为:读wèi时,多作介词;读wéi时,多作动词。

  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仁以为己任( )

  (3)焉:见贤思齐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4)之:①指示代词,“这”;②第三人称代词,“它、它们”;③结构助词,“的”;④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⑤助词,在句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5)固定句式:

  ①不亦……乎?→不是……吗?②……也。→……是……。

  3、当堂背诵这十则并当堂默写。《论语》作为千百年来的一部伟大的作品、作为四书五经之一应当为我们所熟识,这十则又是经典中的经典,背默是最基本的前提,只有会背默才能进一步理解其中的深意。

  4、小组讨论(小组合作探究,同学们要通过自己思考发现《论语》的经典之处,发现《论语》的美)

  (1)、你喜欢哪一则?为什么?(2)、你觉得哪一则对你启发最大?(3)、你觉得怎样才能真正学到知识?(4)、你还知道哪些指导我们如何学*的名言?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9

  师:上节课我们划分了文章层次,明确了各段段意,作者在第一段用了一个词来赞誉济南,是哪个词呢?

  生:宝地

  师:既然说是宝地,都体现在哪些景物呢?

  生:山(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山)、水

  师:济南真可算是处处是宝地,是美景。今天我们重点分析描写山的这几段。来看看这些美景是如何通过语言展现的。我们可以分析具体语言,来把握景物特点,体悟作者情感。老师先来举一个例子,“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一段文字写了济南的老城,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老城带有生命的意味,写出了济南城安适、秀美的睡态,有着温暖、恬静、适宜居住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从这段中,同学们能不能再找出某个词语、某句话,看看济南到底美在哪?(可以提示学生答案不必求全,先分析词语的一个方面)

  生:“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师:摇篮的形态是怎样的?(边缘起伏舒缓,四面高一些,中间*坦舒适)摇篮给你什么感觉呢?

  生:安全感、躺在里面很舒适、柔软、温暖。

  师:常常说,母亲把婴儿抱入摇篮里呵护照料,文章中说一圈小山把济南城放在摇篮里,那济南城能够感受到小山给予的什么呢?(若答不出来可再引导,小山像母亲一样,具有哪些情感)

  生:母爱、慈爱、慈善可亲。(板书)

  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生: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师:小山形态秀美,不得不说是出奇的,是块难得的宝地。谁能够再找一句?

  生:“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山人格化了。(板书:修辞,拟人)

  师:哪个词看出人格化了?

  生:低声地说,小山好像在和济南城低声细语。

  师:为什么要低声呢?大声说行不行啊?

  生:不行,老城还在“安适地睡着”,小山不忍打扰,只是像哼唱摇篮曲一样“低声地说”。

  师:对,济南冬天的.一景一物都是那么安宁沉静、温暖舒适。同学们再想想,“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这句话除了是对躺在摇篮里的济南城说的,还是对谁说的?

  生:对生活在城里的人们。

  师:是这样的,那大家说,生活在这样的冬天里,人们心里感觉怎么样?

  生:热乎乎的、不着急、好像马上能到春天了。

  师:没错,在小山的摇篮里,济南的冬天是温暖安适的,蕴含着感人的脉脉温情,潜藏着朦胧的春意,所以人们才会想象“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作者这样写,也使得写景画面灵动起来了。

  师:如果只是阳光朗照下的山,是不是足以说明济南是个宝地?下面我们来看第三段,第三段主要写薄雪覆盖下的山,作者用了一个词来形容,是哪个词?

  生:最妙的。

  师:找的很准。雪,在冬天是最寻常可见的,作者却说最妙。文章中的哪处描写让你感觉到小雪的妙处呢?试分析(3分钟讨论)

  生:“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师:树间上的雪,妙在哪了?

  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雪的形态比成盘在头上的一簇白花,非常贴切生动。

  师:小雪连树尖儿都罩不住了,好像是松树头发上戴着一髻白花似的,好像是松树有意挑选这样一朵花似的,显出雪的什么特点呢?

  生:小雪、精巧、可爱、灵动。

  师:对,从色彩上来讲呢?

  生:白雪更白了,矮松更加苍翠了。

  师: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呢?

  生:喜爱、惊叹。

  师:这一句,在比喻之外,作者还注意到了景物之间,色彩的相互映衬(板书:色彩映衬),济南的雪一点也没用抹煞冬天的色彩,由于白雪的衬托,矮松反而显得越发青黑了。

  师:来看看,接下来雪又呈现出哪些姿态和颜色了?

  生:“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写出了山脉上雪的白色、银色。

  师:雪霁晴峦,与什么交相辉映呢?

  生:与蓝天交相辉映。

  师:还有哪句?

  生:“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这一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带水纹的花衣是比喻,穿是拟人。

  师:为什么“穿”字可以判断出拟人呢?

  生:穿是人特有的动作,山和雪都不会真正地穿。

  师:说得对,把人的特征、动作直接用在了景物身上,这是一处拟人。那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又是什么呢?

  生:本体是一道儿白、一道儿黄,喻体是带水纹的花衣。

  师:本体中,白色无疑是雪的颜色,那暗黄呢?

  生:是山坡上的草色、土石的颜色。把山上的草木、土石,以及覆盖着的白雪比成了带水纹的花衣。

  师:大家看过水纹的形状吗?为什么“看着看着”水纹会动呢?给两分钟时间小组讨论一下。

  生:因为雪不厚,被风吹散了。

  生:因为雪会融化,融化掉的部分就把山色显露出来了。

  师:没错,这些都是“动”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大家想一想,山势是起伏不*的,各有凹凸,再联想一下水的波纹形状。(可简单画图)

  生:小雪依山而落,起伏不定,所以像带水纹的花衣。

  师:是这样的,作者由一处山雪看到另一处山雪,看着看着,随着视线的跳跃,整体上就成了带水纹的花衣,而且好像会掀动一样,看见山的肌肤。这样写,静态的写就好像动起来一样,这是一种什么写法呢?

  生:化静为动。(板书)

  师:静中有动,白雪覆盖下的山呈现出一种动人的容色、迷人的色彩,这样写雪,就显得气韵生动。

  生:“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雪在夕阳照射下的色彩变化,像害羞一样。

  师:既然是拟人,拟作一个什么人更合适呢?

  生:少女、女孩、小孩子。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容易害羞,脸红的颜色微微发粉。因为雪纯净无暇,小孩子的内心也单纯。

  师:少女脸颊绯红,好像害羞一样,面对雪这样一种姿态,作者会怀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

  生:喜爱,山雪非常可爱,情态可掬。

  师:咱们再一起看看,这一段结尾说“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小雪落在山上,似乎引发了作者的某种情感,是什么呢?

  生:喜爱。

  师:作者的语气似乎有点祈求老天爷,就是下小雪吧。那为什么不能下大雪呢?

  生:小山太秀气,下大雪承受不住。

  师:作者看到山上蒙了一层雪,为山着想,为山考虑,这是一种什么情感?

  生:担忧、怜惜。

  师:对,作者有幸在济南生活,沐浴冬日暖阳,细品山间小雪,作者对这块宝地是心存珍惜喜爱之情的,是心存什么的?

  生:欣喜、感激。

  师:带着欣喜感激之情,请同学们集体朗读这一段,感受美丽的雪景。

  师:文章的第四段很简短,写到了济南城外村庄的景象,看一看哪个词语最吸引你呢?

  生:小水墨画。这是一处比喻。

  师:水墨画里画了什么?

  生:山坡、村庄、雪。

  师:这几处景物有什么色彩呢?

  生:白色、黑色、暗黄色。

  师:请大家想象,一张水墨画,暗黄色的宣纸画卷在眼前缓缓展开,黑色与白色泼墨点染在上面,这样的水墨画有什么特点呢?

  生:古朴淡雅、素雅、古香古色、高古的。(板书)

  师:对,还不是一般的古朴淡雅,作者带着推测、商量的语气和读者亲切交谈,可能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流露出一种怎样的情感?

  生:视如珍宝,爱不释手。

  师:这一段里还有那个字眼吸引你?

  生:卧。

  师:卧这个动作带给你什么感受?

  生:放松、安适、宁静、亲*自然。(不是横,不是重重的压,村庄和房顶没有抗拒雪)

  师:精准地用词可以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卧字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雪的轻盈、村庄的安宁祥和。(板书:精准用词)

  师:济南素有泉城的美誉,在欣赏完济南的山、雪、村庄之后,作者又把我们领到了水边。说一说这一段展现了哪些景物。

  生:绿萍、水藻、垂柳。

  师:作者写这几处景物时,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生:绿。

  师:作者极力描写绿萍、水藻的绿,为什么呢?

  生:好像在生长一样,绿萍和水藻在冬天的暖阳里充满生机与活力。

  师:对,这就是积蓄在水中的绿的精神,接下来又写到了垂柳要在水里找个影,说明水怎么样?

  生:清澈透亮,澄清的(板书)。

  师:和水藻的绿相比对呢?

  生:是色彩的映衬。

  师:映衬之后,大概是为了突出什么吧?

  生:写水藻和绿萍的绿,是为了突出水的清澈透亮。

  师:这是映衬的作用,写水中植物的绿,就是为了写水的清澈透亮。这里面还写出了水的一种特点,是什么?

  生:不忍得冻上。

  师:为什么不忍的冻呢?

  生:因为被那股绿的精神所感染了。

  师:有道理,还可以想想,为什么不忍得冻,这一句从修辞上来讲是什么?

  生:拟人。

  师:拟人的修辞,事物就会具备人的动作、思想、情感,那么水对水边的其他景物有什么情感呢?

  生:怜爱,水好像能和岸边的垂柳对话,让垂柳在冬天里照出自己的倩影,景物变得活泼欢快,有生命力。

  师:蓝水晶怎么理解?追随作者的视线,由水面往上看,由下至上,把什么比喻成了蓝水晶呢?

  生:天空。

  师:天空蓝汪汪的,蓝的发亮,像蓝水晶一样的天空有怎样的特点?

  生:空灵的、明净、纯净的。(板书)

  师:这又体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生:喜爱。

  师:蓝水晶也是很贵重的,视如珍宝的,而且好像能像魔力水晶球一样,包着红屋顶、黄草色,包着济南城,那作者拥有这样一块蓝水晶,心晴是怎样的?

  生:珍爱、惊奇、赞赏。

  师:让我们怀着这些美好的情感朗读文章第五段。

  师:本文中,作者写了济南冬天里的气候,济南的山、雪、水,并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精准的用词以及色彩的相互映衬来加以展现。我们常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板书),谁能够总结一下,作者带着怎样的感情,创设了这样美好的意境呢?

  生:喜爱、热爱、赞赏、怜惜。(结合某处语句)

  板书:

  气候——温晴

  阳光朗照下的山——可爱慈善

  宝地 山 薄雪覆盖下的山——秀美动人

  城外远山——古朴淡雅

  水——澄清空灵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写作手法:色彩映衬、化静为动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10

  教学目标:

  1、听、读课文,整体感知,体会浓浓的亲情。

  2、探究、品味,了解文章多样的美。

  3、增强感恩意识,珍爱亲情。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

  2、探究、品味文章意境美和语言美。

  教学难点

  唤醒感恩意识,激发珍爱亲情的情感。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情境熏陶法;听、说、读、写训练法;自主、合作探究法;问答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为妈妈洗脚”广告片)

  疲惫的妈妈仍不辞辛苦地为母亲洗脚,稚气的儿子也端来了一盆水,泼泼洒洒蹒跚走来,一声“妈妈洗脚”感动了多少敏感的心。生活的细节,一次又一次为我们演绎着深沉的爱。散文《散步》,质朴地展现了牧歌式的情景,同样感动着你我。

  今天,我们就来学*《散步》。

  二、正音、释词

  嫩芽 ( nèn ) 熬( áo )

  霎时 ( shà ) 分歧 ( qí )

  拆散 ( chāi ) 水波粼粼 ( lín )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分歧:(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有差别。

  三、整体感知

  听朗读,思考:

  (1)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我们一家四人在春天的田野里散步。

  (2)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明确:“和美”。

  四、朗读、探究

  1、朗读课文1-4段:

  (1)、问题探究一:“我”决定出来散步的原因是什么?

  (2)、情景设想:第2自然段说“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假设你是文中的“我”,你准备怎样劝说呢?(要求以儿子的口吻,结合课文内容来说。)

  (3)、问题探究二:第4段写了哪些景物?你感悟到了什么?

  明确:景物:田野、新绿、嫩芽、冬水。 感悟: 蓬勃的生机,珍爱生命。

  2、轻声朗读5-7段,思考下列问题:

  A、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B、“我”是怎么解决的?

  C、结果又是如何?

  D、假如你有一束花,你最想送给文中的哪一个?为什么?

  3、读第8自然段,说说你的理解。

  A、齐声朗读

  B、问题探究:

  (1)、课文最后一句说:“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为何要慢慢地,稳稳地,走得那么仔细?

  明确:“慢慢地、稳稳地、仔细”写出了“我”和妻子的慎重态度,

  (2)、如何理解“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

  明确: “世界”这个词是大词小用,突出了中年人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 , 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使命 。

  五、美点寻踪

  由法国雕塑家罗丹的名言“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导入对课文进行美点寻踪。请同学们以“我认为……很美,例如……写出了(表现了、抒发了等)……”的句式来说一说。(可以从词、句、景、情、写作手法等方面来谈)

  明确:人性美、意境美、语言美等。

  六、课文小结

  《散步》是一篇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的颂歌。它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兴的旅行。

  七、抒写亲情

  看到这一家人温馨和谐、互敬互爱的场面,想必同学们心中也拨起了感情弦,心中也有千言万语想对亲人倾诉。

  请写一段50字左右的温馨短语,表达你对父母或其他亲人的感念之情。

  1、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几人朗读自己所写的温馨短语。

  八、布置作业

  1.真诚行动:

  回家为自己的父母、家人做一件事:捶捶背、洗洗脚、揉揉肩、陪父母散散步……

  2.节日来临时,别忘了给亲人送上温馨的祝福。

  最后,在低音播放《常回家看看》歌曲声中和教师引用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这句话中结束教学。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