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教案 (菁华9篇)

首页 / 教案 / | 教案

《长亭送别》教案1

  【课后案】

  【学*目标】

  1、品味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2、揣摩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

  【重点难点】

  品味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理解《长亭送别》中曲词之美与剧作的故事之美、人物之美、意境之美的和谐统一。

  【方法指导】

  诵读法 点评法

  【内容链接】

  《长亭送别》相关资料: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西厢记》语言艺术上的一个突出成绩就是无论写景、抒情、达意,都能给人以具体可感的形象和意境。就拿抒情来说,当一种感情需要表露时,怎样才能把这种抽象的感情写得生动感人,首先只能借助于形象化的语言。尤其是诗词曲,抒情的成分重,既需要语言的高度浓缩精练,又要求有感染力,取得读者的共鸣,语言不形象,就很难达到预期目的。……语言的形象性大多来自对外界景物的比喻和联想,因此写景与抒情在古诗词中往往是一码事,写景是为了抒情,抒情必须借助于景物描写才能给人以具体感受。《西厢记》在这方面是很擅长的。

  《西厢记》之所以有那么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原因之一是:它的作者不仅善于从人物与人物的关系中描写人物,而且善于从特征性的生活氛围中描写人物。这样,他就引我们进入具体的生活中,使我们不仅看到一些人物,而且看到那些人物在什么环境中存在与活动,看到人物周围有什么样的景物以及那些人物对那些景物有着什么样的感受。

  【订正栏】

  【课后案】

  一、知识回顾

  王实甫,* (朝代)作家。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卒年与生*事迹不详。他的创作活动大致在元成宗的元贞、大德年间。长期混迹于教坊、行院,与伎艺为伍,当是位不得志的落拓文人。编撰杂剧 种 ,只有代表作 、 与 传世,《贩茶船》、《芙蓉亭》各传曲文一折,余则散佚。

  二、深入探究

  (一)根据情节的发展,这一折可分为三个场面。

  1、赴亭惜别:

  (1)[端正好]中有哪些意象?组成了并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2)[叨叨令]一曲,将“车、马,被、枕,衫、袖,书、信”这些常用词带上“儿”字,加上一些叠音形容词,如熬熬煎煎、昏昏沉沉之类,用排比句巧妙组合衔接,并间以反复的感叹,造成怎样的艺术效果?

  2、长亭饯别:

  (1)[幺篇]“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一句采用了什么手法?

  (2)[幺篇]“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表现了崔莺莺怎样的思想感情?

  【订正栏】

  3、残照离别:

  [收尾]一曲最后一句是:“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李后主《虞美人》中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江城子》说:“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请比较分析上面四句曲或词。

  三、活动拓展

  将古代诗歌改写成现代诗,是鉴赏古诗词的非常有效的方式,它可以使我们在富有创造性的语言实践中,加深对原作的理解感悟,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来看一首【一煞】的改写:

  青山,你为什么阻隔我送行的目光/疏林,你怎么这般的无情/四周升起的暮霭,遮住了你远行的背影/夕阳下的古道,吹刮着让人心痛的寂静/莫非是马儿也不忍分离?才发出阵阵的嘶鸣/恍惚间,我听到你归来时马蹄的声音/为你送行,在这秋风中,在这十里长亭……

  改写既不是翻译原曲,也不是完全抛开原文的创作。正确的做法是:保留原来曲子的意境,尽可能借鉴原来的表现手法,发挥现代诗歌的特长,进行艺术的再加工、再创造。

  请展示【滚绣球】或【收尾】的改作。

  【订正栏】

  【答案】

  课中案答案

  1、维护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势力(老夫人)同反抗封建礼教、追求爱情和婚姻自由的叛逆者(莺莺、张生)之间的矛盾。

  “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眷属”

  2、赴亭惜别;把酒饯别;残照离别

  课后案答案

  1、(1)云天,黄花(菊花)、西风(秋风)、大雁、霜林

  蓝天的白云,萎积的黄花,南飞的大雁,如丹的枫叶,它们在凄紧的西风中融成一体,构成了寥廓萧瑟、令人黯然的境界。

  【端正好】一曲,点染了一幅空间广阔、色彩斑斓的图画:蓝天白云,黄花满地,西风凄紧,北雁南飞,霜林染红。前一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后两句是莺莺的自问自答,在为离别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经霜的树林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染”、“醉”二字,下得极有分量。前者不仅把外射的感受化为具有动态的心理过程,而且令离人的涟涟别泪,宛然如见。后者既写出了枫林的色彩,更赋予了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人的情态。至此,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

  (2)音韵的回环往复,产生一唱三叹、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莺莺那种如泣如诉、呜呜咽咽的声气口吻,宛然在侧。

  2、(1)夸张手法,意思是说因为离愁别恨而消瘦了。

  (2)珍惜爱情,轻视功名利禄。

  3、都是写愁高手。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物象,都饶有新意,各具特色。李煜将愁变成了水,秦观又将愁变成随水而流的东西,李清照又进一步将愁搬上了船,王实甫则把愁装在了车上。都很自然贴切,不着痕迹,且均意境完整。

  三、

  【滚绣球】修长的柳丝挽不住远行的脚步/萧瑟的树林止不了迫*的日暮。/唉!马儿怎会了解离别的苦楚?/夕阳又怎能体会相思的孤独?/幸福的清泉为你在瞬间干枯……/从今以后,伤心向谁来倾诉!

  【滚绣球】的改写,考虑到原作与今天生活的差异。对原作进行了语境转换,不求形似求神似,比较好地表达出原作的情调意趣。

  【收尾】山影寂寞/包围/重叠的泪水/夕阳萧瑟/埋葬/冰冷的花蕊/还在等谁/车载来思念的气味/空气里布满了心事/装不下/也无法入睡

  【收尾】的改写准确把握了原作的意境,借用原作中车儿“载不动许多愁”这一精妙手法,发挥现代诗歌意向切分组合山的自由灵活,在仿佛设问中,抒发出浓浓的离愁别恨。

《长亭送别》教案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把握剧情,鉴赏女主人公莺莺的艺术形象。

  2.体味剧作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鉴赏剧作富于文采的语言。

  3.进一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与成就。 数

  4.了解本课曲词富于抒情性和音韵美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问答法、合作探究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教学重难点:

  1、把握、鉴赏女主人公的艺术形象,鉴赏剧作曲词的音韵美和体会其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2、在疏理剧情的基础上,重点赏读若干支曲词,通过诵读、比较,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进行文学鉴赏的训练。

  教学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西厢记》以及作者王实甫,初步感知“长亭送别”的相关情节以及崔莺莺的人物形象。

  一、激趣导学:

  1.有一部戏曲演了几百年仍长盛不衰,剧中的故事流传了几百年,至今读来仍让后人柔肠百转,难以释怀,这就是王实甫的《西厢记》。 板书:西厢记 王实甫

  二、重点讲*:

  (一).作家作品介绍:《西厢记》和王实甫

  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大都(北京)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所作杂剧14种,现仅存《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丞相高会丽春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三种。 板书:元代杂剧家。

  《西厢记》前身是《西厢记诸宫调》,故事来源于唐元稹的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这三部书的区别是:《会真记》叙述少女崔莺莺和书生张生恋爱、终被遗弃的悲剧故事。莺莺的悲剧形象概括了*历史上受封建礼教约束和被轻薄少年遗弃的善良少女的共同命运。《西厢记诸宫调》摒弃了《会真记》的悲剧结尾,以张生和崔莺莺双双私奔团圆作为结尾,剧中人物也更显个性化,比如崔母,完全是一个封建势力的维护者,成为崔张婚姻的直接障碍,崔莺莺,则成为了一个封建婚姻的反抗者。《会真记》和《西厢记诸宫调》为后来王实甫《西厢记》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基础。 《西厢记》中的女主人公崔莺莺是宰相家的千金小姐,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遇见了白衣秀才张珙,拥有高贵地位的宰相千金与书剑飘零的布衣书生一见钟情,他们以清风明月为证,私定终身。但这却让崔莺莺的母亲恼怒不已,这种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是她万万不能接受的,她拿出家长的权威,以崔家三代不招白衣秀才为由,逼张生进京赶考,中的状元才能成亲。莺莺无奈只得在长亭送别张生,此时此刻,她会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在心头呢?让我们来认识崔莺莺这位不同凡响的女子,走进她复杂而微妙的内心世界。 板书:前身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再前身唐代元缜《莺莺传》或《会真记》。

  (二).听课文朗读,疏通文意

  1.注意下面几个词语的读音

  玉骢cōng 迍zhūn迍 金钏cuàn 靥yè儿 揾wèn 挣zhèng揣chuài 谂shěn知 玉醅pēi 白泠líng泠 罗帏wéi 青鸾luán

  2.整体把握

  这折戏可以分为四个场面: 送别途中:【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 长亭饯别:【脱布衫】【小梁州】【幺篇】【上小楼】【幺篇】【满庭芳】【快活三】【朝天子】 临别叮嘱:【四边静】【耍孩儿】【五煞】【四煞】【三煞】【二煞】 惜别目送:【一煞】【收尾】

  三、设疑讨论

  学生朗读1-3、4-11、12-17、18-19支曲词,教师在每次朗读后介绍剧情,其他同学边听边勾画出表达莺莺情感的重要词语。

  明确:

  剧情一:暮秋时节,一辆轻车驶向长亭,车上坐的正是相国千金崔莺莺,面对满眼的秋色,想着即将远去的夫君,她不禁悲从中来。

  剧情二:车到长亭,她有多少的话要对张生说,可有母亲和普济寺的长老在场,她只能把情思埋在心里,视线却一直被张生所牵。

  剧情三:母亲先行离开了,莺莺终于有了可以单独和张生在一起的短暂时间,她可以一吐衷肠了。

  剧情四:十里相送终有一别,望着张生渐渐远去的身影,莺莺心中的愁苦有谁能知呢?

  四、典题拓展:

  整体把握崔莺莺的内心情感

  我们读到的曲词是崔莺莺在长亭送别张生时的内心独白,是她内心情感的真情流露。她流露出一些怎样的情感呢?用四字短语概括。

  缠绵不舍 痛快忧愁 担忧牵挂 郁闷怨恨

  五、巩固训练:

  1、看影片《长亭送别》片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结合课文和《成才之路》了解元杂剧的有关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元杂剧的有关知识,结合课文理解作者表达人物情感的方法,品味曲词的优美,评价崔莺莺的爱情观。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学:

  复*回顾昨天我们学*了元代杂剧家王实甫的《西厢记》片断“长亭送别”。

  二、重点讲*:

  杂剧,是元代最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俗话说汉骈唐诗宋词元杂剧明清小说。下面介绍元杂剧的有关知识。

  1、元杂剧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

  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3.元杂剧的`结构:一般是一本四折(“折”类似“幕”,限用同一种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演一个完整的故事。(《长亭送别》五本二十一折)。

  4. 剧的角色:末(男主角)旦(女主角)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有特异之处的人,如张飞、李逵等。) 丑(俗称“小花脸”,大都扮演次要男角)。

  5.剧本的构成:唱(演唱)、科(动作或表情)、白(说白)。

  三、设疑讨论:

  结合课文分析作者表达人物情感的方法,品味借景抒情的写法。

  1、昨天我们说到“长亭送别”这折戏主要通过描述张生和崔莺莺长亭送别的事情,刻画了主人公崔莺莺缠绵不舍、痛快忧愁、担忧牵挂、郁闷怨恨的内心思想。那么,哪些段落最能表达出这样的情感?这些情感是从哪些曲词中概括出来的?

  明确:

  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脱布衫、快活三、朝天子、耍孩儿、一煞、收尾等。

  2、借景抒情是王实甫在“长亭送别”中最重要的一种表达情感的方法。在同学们找出来的这些段落中哪些段落采用的是“借景抒情”的方法?

  端正好、滚绣球、一煞等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作者如何借景抒情的。请一个同学朗读“端正好”,其他同学思考作者怎样借景抒情的?

  明确:

  “端正好”鉴赏点

  紧 西风紧,秋风里莺莺的心也被张生的离去紧紧地揪着 醉 霜林象喝了酒一样红,莺莺也在离愁的折磨下象喝醉了酒一样不能自持 染 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自然之物中融入了人的愁苦 泪 一路离别泪,一路离别情。

  这段话作者化用范仲淹的“苏幕遮”,描写了一幅深秋、旷远又凄凉的秋景,通过这个秋景,我们感受到了莺莺心中那无以言表却又无处不流露的愁苦。

  3、朗读“滚绣球”,找出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并体会主人公的情感。

  明确:

  垂柳长条,疏林斜晖,迍迍行的马,快快随的车。古人有折柳送行的*惯,“杨柳”在古诗文中是惜别的意象。再看“恨不倩疏林挂住斜阳”,大家知道离情难舍,寸阴可贵,作者无端埋怨疏林挂不住残阳,分明是在写情,此时的崔莺莺多么希望能够留住残阳,留住张生! 马儿慢慢行,车儿快快随是景,而实际抒发的却是不肯放弃的惜别深情。 在这里,莺莺眼中的枫林红叶,垂柳长条,加上前面的碧云、黄花、西风、归雁、车儿、马儿,都戴上了传情寄恨的标记,成了抒**感的载体。

  4.再看“一煞”和“收尾”,大家齐声朗读一边。

  赏析:

  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和《端正好》当中的清晨景色相比,氛围更加萧瑟、凄冷。 在这样的背景下,莺莺怅然痴立,极目远送,发出“夕阳古道无人语”的感叹,这种感叹应与柳永的“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一样,是在感叹张生离去,欲语无人,是“除却天边月,无人知”的孤独与寂寞。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这种手法叫以实写虚。这种手法,我国古代诗人最善长,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春水喻愁,愁之多不言而喻;“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则把离愁写成刀剪之物,更为生动。诗句化用李清照的《武陵春》中“只恐江中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形象地表现莺莺离愁之重。 板书:写景抒情

  四、典题拓展:

  恋恋不舍、痛苦担心是夫妻分别是的人之常情,莺莺在送别张生时还有一种特别的心情是一般情侣分别时不一定有的,是什么之情呢?一起品读“朝天子”。

  1.在这里,崔莺莺还表露了这样的情感?

  怨恨

  2.怨恨什么?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3.在莺莺眼里中状元得功名与她的爱情相比是虚名微利,重要的是两情相悦,长相厮守,她这种对爱情的认识在课文中表现了多次,请分别找出表现莺莺珍重爱情、轻视功名利禄思想的句子。

  【幺篇】:“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朝天子】:“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折鸳鸯在两下里。” 科白:“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 【二煞】:“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

  4、对她的观点你是否赞同呢? (作长远打算,中状元后在厮守在一起不是更好吗?) (假如他一去不复返呢?他们的爱情就是悲剧,造成这种悲剧结局的祸首是谁?)

  五、要点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借景抒情”的方法,《长亭送别》这一折以景物描写设置戏剧环境;渲染气氛,与主人公的离愁别恨天然浑成,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也许这是《西厢记》传诵千古的一个原因。 另外我们也剖析了主人公崔莺莺的形象,她鄙视功名利禄,鄙视等级观念,反对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反判封建的伦理观念,大胆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正是有这样独特的艺术形象,才使得《西厢记》历久弥新,为大家所喜爱。 诗人郭沫若曾经说过:文艺母亲的女孩儿里,要以《西厢》最完美,最绝世了。《西厢》是超时空的艺术品,有永恒而且普遍的生命。

  六、巩固训练:

  课后赏析《长亭送别》的曲词美。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了解杂剧的曲调,赏析《长亭送别》的曲词美。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学:

  1.昨天我们学*了一只元杂剧,题目和作者分别是?

  《西厢记》之《长亭送别》,作者王实甫。

  2.元曲四大家是? …… 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3.杂剧的角色分别叫? …… 末(男主角)旦(女主角)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有特异之处的人,如张飞、李逵等。) 丑(俗称“小花脸”,大都扮演次要男角)。

  4.补充 《西厢记》是一部杂剧,以唱为主,由于古代的音乐没有音响资料流传,因此宫调的问题就成为曲学的难点。那么什么是“宫调”呢?宫调是音响的高低组成的调式。《长亭送别》用正宫,是惆怅的、悲壮的,它正好与崔莺莺当时的心情相配。杂剧每折都有一个宫调,每个宫调由许多曲牌构成,比如[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等等,曲词是按照一定的曲牌填写的文字,一般要压韵,讲究对仗。

  二.重点讲* 设疑讨论

  《西厢记》的曲词历来被人称道。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说“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而《长亭送别》这一折又尤其突出。 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来赏析。

  1.首先,曲词熔炼了很多古典诗词,请同学们找找。

  明确:

  (1)化用范仲淹的词: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化用范仲淹的词句的作用是:取其秋景凄凉的意境,以烘托送别的凄冷氛围。

  (2)“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化用苏轼《满庭芳》,表现莺莺珍视爱情、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3)“未饮心先醉”:化用柳永《诉衷情*》中“未饮心如醉”一字之差,更加夸张,语意更加沉重,表现莺莺饯别时的极端愁苦。

  (4)“柳丝长玉骢难系”:柳丝是“留”“思”的谐音。

  (5)“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化用“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极言愁多。

  2.其次,善于运用民间口语,并加工为富有文采的文学语言。

  例如[叨叨令]这一支曲的词汇、语句都具是民间口语,但通过加衬字“儿”;通过变换叠音形容词,通过设置成排比句,造成一种音韵的回环反复,产生一唱三叹,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把莺莺柔肠百结的离别苦痛,写得哀哀切切,见情见态。

  三、典题拓展

  全折巧用修辞。比喻、夸张、用典、对比、对偶、排比、反复、叠音、设问等等。特别是巧用夸张,并与比喻、用典、对比相结合,因情随物而设。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明确:

  (1)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2) 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夸张)表现情感折磨下的身心交瘁。

  (3) 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 (夸张兼比喻)写离别之情,达到愁极恨绝,无以复加的地步。

  (4) 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夸张兼用典)形容伤心之至

  (5) 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 (夸张、比喻和对比)以厌酒表现愁苦至极。

  四、要点总结:

  王实甫的戏曲语言以富于文采为特色,曲词之美,与剧作的故事之美、人物之美、意境之美和谐统一。

  五、巩固训练

  请以《长亭路》为题,将【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三曲改写成散文。

  板书设计:

  长亭送别

  王实甫

  场景 莺莺情感变化

  赴亭惜别(送别途中) 愁苦、怨恨

  长亭饯别 依恋、无奈

  残照离别(临别叮嘱) 担心、害怕

  离别愁思(目送行人) 眷恋、惆怅

《长亭送别》教案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把握剧情,鉴赏女主人公莺莺的艺术形象。

  2.体味剧作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鉴赏剧作富于文采的语言。

  3.进一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与成就。 数

  4.了解本课曲词富于抒情性和音韵美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问答法、合作探究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教学重难点:

  1、把握、鉴赏女主人公的艺术形象,鉴赏剧作曲词的音韵美和体会其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2、在疏理剧情的基础上,重点赏读若干支曲词,通过诵读、比较,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进行文学鉴赏的训练。

  教学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西厢记》以及作者王实甫,初步感知“长亭送别”的相关情节以及崔莺莺的人物形象。

  一、激趣导学:

  1.有一部戏曲演了几百年仍长盛不衰,剧中的故事流传了几百年,至今读来仍让后人柔肠百转,难以释怀,这就是王实甫的《西厢记》。 板书:西厢记 王实甫

  二、重点讲*:

  (一).作家作品介绍:《西厢记》和王实甫

  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大都(北京)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所作杂剧14种,现仅存《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丞相高会丽春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三种。 板书:元代杂剧家。

  《西厢记》前身是《西厢记诸宫调》,故事来源于唐元稹的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这三部书的区别是:《会真记》叙述少女崔莺莺和书生张生恋爱、终被遗弃的悲剧故事。莺莺的悲剧形象概括了*历史上受封建礼教约束和被轻薄少年遗弃的善良少女的共同命运。《西厢记诸宫调》摒弃了《会真记》的悲剧结尾,以张生和崔莺莺双双私奔团圆作为结尾,剧中人物也更显个性化,比如崔母,完全是一个封建势力的维护者,成为崔张婚姻的直接障碍,崔莺莺,则成为了一个封建婚姻的反抗者。《会真记》和《西厢记诸宫调》为后来王实甫《西厢记》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基础。 《西厢记》中的女主人公崔莺莺是宰相家的千金小姐,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遇见了白衣秀才张珙,拥有高贵地位的宰相千金与书剑飘零的布衣书生一见钟情,他们以清风明月为证,私定终身。但这却让崔莺莺的母亲恼怒不已,这种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是她万万不能接受的,她拿出家长的权威,以崔家三代不招白衣秀才为由,逼张生进京赶考,中的状元才能成亲。莺莺无奈只得在长亭送别张生,此时此刻,她会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在心头呢?让我们来认识崔莺莺这位不同凡响的女子,走进她复杂而微妙的内心世界。 板书:前身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再前身唐代元缜《莺莺传》或《会真记》。

  (二).听课文朗读,疏通文意

  1.注意下面几个词语的读音

  玉骢cōng 迍zhūn迍 金钏cuàn 靥yè儿 揾wèn 挣zhèng揣chuài 谂shěn知 玉醅pēi 白泠líng泠 罗帏wéi 青鸾luán

  2.整体把握

  这折戏可以分为四个场面: 送别途中:【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 长亭饯别:【脱布衫】【小梁州】【幺篇】【上小楼】【幺篇】【满庭芳】【快活三】【朝天子】 临别叮嘱:【四边静】【耍孩儿】【五煞】【四煞】【三煞】【二煞】 惜别目送:【一煞】【收尾】

  三、设疑讨论

  学生朗读1-3、4-11、12-17、18-19支曲词,教师在每次朗读后介绍剧情,其他同学边听边勾画出表达莺莺情感的重要词语。

  明确:

  剧情一:暮秋时节,一辆轻车驶向长亭,车上坐的正是相国千金崔莺莺,面对满眼的秋色,想着即将远去的夫君,她不禁悲从中来。

  剧情二:车到长亭,她有多少的话要对张生说,可有母亲和普济寺的长老在场,她只能把情思埋在心里,视线却一直被张生所牵。

  剧情三:母亲先行离开了,莺莺终于有了可以单独和张生在一起的短暂时间,她可以一吐衷肠了。

  剧情四:十里相送终有一别,望着张生渐渐远去的身影,莺莺心中的愁苦有谁能知呢?

  四、典题拓展:

  整体把握崔莺莺的内心情感

  我们读到的曲词是崔莺莺在长亭送别张生时的内心独白,是她内心情感的真情流露。她流露出一些怎样的情感呢?用四字短语概括。

  缠绵不舍 痛快忧愁 担忧牵挂 郁闷怨恨

  五、巩固训练:

  1、看影片《长亭送别》片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结合课文和《成才之路》了解元杂剧的有关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元杂剧的有关知识,结合课文理解作者表达人物情感的方法,品味曲词的优美,评价崔莺莺的爱情观。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学:

  复*回顾昨天我们学*了元代杂剧家王实甫的《西厢记》片断“长亭送别”。

  二、重点讲*:

  杂剧,是元代最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俗话说汉骈唐诗宋词元杂剧明清小说。下面介绍元杂剧的有关知识。

  1、元杂剧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

  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3.元杂剧的结构:一般是一本四折(“折”类似“幕”,限用同一种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演一个完整的故事。(《长亭送别》五本二十一折)。

  4. 剧的角色:末(男主角)旦(女主角)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有特异之处的人,如张飞、李逵等。) 丑(俗称“小花脸”,大都扮演次要男角)。

  5.剧本的构成:唱(演唱)、科(动作或表情)、白(说白)。

  三、设疑讨论:

  结合课文分析作者表达人物情感的方法,品味借景抒情的写法。

  1、昨天我们说到“长亭送别”这折戏主要通过描述张生和崔莺莺长亭送别的事情,刻画了主人公崔莺莺缠绵不舍、痛快忧愁、担忧牵挂、郁闷怨恨的内心思想。那么,哪些段落最能表达出这样的情感?这些情感是从哪些曲词中概括出来的?

  明确:

  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脱布衫、快活三、朝天子、耍孩儿、一煞、收尾等。

  2、借景抒情是王实甫在“长亭送别”中最重要的一种表达情感的方法。在同学们找出来的这些段落中哪些段落采用的是“借景抒情”的方法?

  端正好、滚绣球、一煞等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作者如何借景抒情的。请一个同学朗读“端正好”,其他同学思考作者怎样借景抒情的?

  明确:

  “端正好”鉴赏点

  紧 西风紧,秋风里莺莺的心也被张生的离去紧紧地揪着 醉 霜林象喝了酒一样红,莺莺也在离愁的折磨下象喝醉了酒一样不能自持 染 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自然之物中融入了人的愁苦 泪 一路离别泪,一路离别情。

  这段话作者化用范仲淹的“苏幕遮”,描写了一幅深秋、旷远又凄凉的秋景,通过这个秋景,我们感受到了莺莺心中那无以言表却又无处不流露的愁苦。

  3、朗读“滚绣球”,找出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并体会主人公的情感。

  明确:

  垂柳长条,疏林斜晖,迍迍行的马,快快随的车。古人有折柳送行的*惯,“杨柳”在古诗文中是惜别的意象。再看“恨不倩疏林挂住斜阳”,大家知道离情难舍,寸阴可贵,作者无端埋怨疏林挂不住残阳,分明是在写情,此时的崔莺莺多么希望能够留住残阳,留住张生! 马儿慢慢行,车儿快快随是景,而实际抒发的却是不肯放弃的惜别深情。 在这里,莺莺眼中的枫林红叶,垂柳长条,加上前面的碧云、黄花、西风、归雁、车儿、马儿,都戴上了传情寄恨的标记,成了抒**感的载体。

  4.再看“一煞”和“收尾”,大家齐声朗读一边。

  赏析:

  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和《端正好》当中的清晨景色相比,氛围更加萧瑟、凄冷。 在这样的背景下,莺莺怅然痴立,极目远送,发出“夕阳古道无人语”的感叹,这种感叹应与柳永的“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一样,是在感叹张生离去,欲语无人,是“除却天边月,无人知”的孤独与寂寞。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这种手法叫以实写虚。这种手法,我国古代诗人最善长,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春水喻愁,愁之多不言而喻;“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则把离愁写成刀剪之物,更为生动。诗句化用李清照的《武陵春》中“只恐江中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形象地表现莺莺离愁之重。 板书:写景抒情

  四、典题拓展:

  恋恋不舍、痛苦担心是夫妻分别是的人之常情,莺莺在送别张生时还有一种特别的心情是一般情侣分别时不一定有的,是什么之情呢?一起品读“朝天子”。

  1.在这里,崔莺莺还表露了这样的情感?

  怨恨

  2.怨恨什么?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3.在莺莺眼里中状元得功名与她的爱情相比是虚名微利,重要的是两情相悦,长相厮守,她这种对爱情的认识在课文中表现了多次,请分别找出表现莺莺珍重爱情、轻视功名利禄思想的句子。

  【幺篇】:“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朝天子】:“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折鸳鸯在两下里。” 科白:“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 【二煞】:“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

  4、对她的观点你是否赞同呢? (作长远打算,中状元后在厮守在一起不是更好吗?) (假如他一去不复返呢?他们的爱情就是悲剧,造成这种悲剧结局的祸首是谁?)

  五、要点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借景抒情”的方法,《长亭送别》这一折以景物描写设置戏剧环境;渲染气氛,与主人公的离愁别恨天然浑成,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也许这是《西厢记》传诵千古的.一个原因。 另外我们也剖析了主人公崔莺莺的形象,她鄙视功名利禄,鄙视等级观念,反对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反判封建的伦理观念,大胆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正是有这样独特的艺术形象,才使得《西厢记》历久弥新,为大家所喜爱。 诗人郭沫若曾经说过:文艺母亲的女孩儿里,要以《西厢》最完美,最绝世了。《西厢》是超时空的艺术品,有永恒而且普遍的生命。

  六、巩固训练:

  课后赏析《长亭送别》的曲词美。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了解杂剧的曲调,赏析《长亭送别》的曲词美。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学:

  1.昨天我们学*了一只元杂剧,题目和作者分别是?

  《西厢记》之《长亭送别》,作者王实甫。

  2.元曲四大家是? …… 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3.杂剧的角色分别叫? …… 末(男主角)旦(女主角)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有特异之处的人,如张飞、李逵等。) 丑(俗称“小花脸”,大都扮演次要男角)。

  4.补充 《西厢记》是一部杂剧,以唱为主,由于古代的音乐没有音响资料流传,因此宫调的问题就成为曲学的难点。那么什么是“宫调”呢?宫调是音响的高低组成的调式。《长亭送别》用正宫,是惆怅的、悲壮的,它正好与崔莺莺当时的心情相配。杂剧每折都有一个宫调,每个宫调由许多曲牌构成,比如[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等等,曲词是按照一定的曲牌填写的文字,一般要压韵,讲究对仗。

  二.重点讲* 设疑讨论

  《西厢记》的曲词历来被人称道。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说“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而《长亭送别》这一折又尤其突出。 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来赏析。

  1.首先,曲词熔炼了很多古典诗词,请同学们找找。

  明确:

  (1)化用范仲淹的词: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化用范仲淹的词句的作用是:取其秋景凄凉的意境,以烘托送别的凄冷氛围。

  (2)“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化用苏轼《满庭芳》,表现莺莺珍视爱情、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3)“未饮心先醉”:化用柳永《诉衷情*》中“未饮心如醉”一字之差,更加夸张,语意更加沉重,表现莺莺饯别时的极端愁苦。

  (4)“柳丝长玉骢难系”:柳丝是“留”“思”的谐音。

  (5)“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化用“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极言愁多。

  2.其次,善于运用民间口语,并加工为富有文采的文学语言。

  例如[叨叨令]这一支曲的词汇、语句都具是民间口语,但通过加衬字“儿”;通过变换叠音形容词,通过设置成排比句,造成一种音韵的回环反复,产生一唱三叹,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把莺莺柔肠百结的离别苦痛,写得哀哀切切,见情见态。

  三、典题拓展

  全折巧用修辞。比喻、夸张、用典、对比、对偶、排比、反复、叠音、设问等等。特别是巧用夸张,并与比喻、用典、对比相结合,因情随物而设。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明确:

  (1)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2) 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夸张)表现情感折磨下的身心交瘁。

  (3) 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 (夸张兼比喻)写离别之情,达到愁极恨绝,无以复加的地步。

  (4) 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夸张兼用典)形容伤心之至

  (5) 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 (夸张、比喻和对比)以厌酒表现愁苦至极。

  四、要点总结:

  王实甫的戏曲语言以富于文采为特色,曲词之美,与剧作的故事之美、人物之美、意境之美和谐统一。

  五、巩固训练

  请以《长亭路》为题,将【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三曲改写成散文。

  板书设计:

  长亭送别

  王实甫

  场景 莺莺情感变化

  赴亭惜别(送别途中) 愁苦、怨恨

  长亭饯别 依恋、无奈

  残照离别(临别叮嘱) 担心、害怕

  离别愁思(目送行人) 眷恋、惆怅

《长亭送别》教案4

  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元杂剧的名篇,它在“董西厢”的“才子合配佳人”的基础上,正面提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张,具有更鲜明的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主题深刻,词采华丽。王实甫的词,在艺术上有“花间美人”之称,“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朱权《太和正音谱》)。尤其是《送别》一折,历来被誉为写离愁别绪的绝唱。在教学本文的时候,本人是这样设计的。

  一:导语的设计

  (1)播放李叔同的〈送别〉,营造氛围。

  (2)联系柳永的〈雨霖铃〉的下阕和江淹〈别赋〉中的'“黯然消魂者,唯别离而已。”

  二:介绍作者及“西厢”的发展。

  三:题解:

  指名:将标题扩展成一句话概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什麽时间,在什麽地点,谁为谁送别,去干什麽。)

  四:理清思路:

  (1)去长亭的路上(2)长亭饯别(3)临别叮咛(4)分手后的场面

  五:具体赏析“绝唱”的体现。

  提问:绝唱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1)在刻画双方离别时的痛苦心情和怨恨情绪的方面,的确是典范篇章。主要原因就在于它的情、景描写真正达到“交融”的高度。

  指名:找出情景交融的曲子。

  (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一煞)(首尾)等。

  具体分析:(端正好)和(滚绣球)(叨叨令)几支曲子在情景方面的不同。

  明确:两支曲子都是借途中之景传离别之情。所不同的是前者是因景及情,而后者却是由情及景,在具体的赏析中除了抓住所描写的景外,还要抓住抒**感的句子。景是萧瑟凄凉的。情——“离人泪”“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中的“恨”和“怨”字。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莺莺眼里的枫林红叶是离人的泪血,垂柳长条是拴征马的缰绳,碧云、黄花、西风、归雁、车儿、马儿,凡途中景物,无一不是传情寄恨的标记。

  (一煞)以青山疏林,淡烟暮蔼,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收尾)以“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再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境。

  明确:(2)调动多种修辞手法表现情感。

  松了金钏,减了玉肌——夸张;(叨叨令)——排比和反复;(快活三)——比喻夸张对偶;(朝天子)——比喻夸张对偶引用;(耍孩儿)——引用夸张;(四煞)——夸张

  明确:(3)表现主人公珍重爱情而鄙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两下里”

  “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

  六:总结:

  七:布置作业。

《长亭送别》教案5

  【学*目标】

  1. 简单了解作者及相关元曲、元杂剧。

  2. 品味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3. 揣摩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

  【学*重点】

  1、体味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难点】

  1、品味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方法指导】

  诵读法 点评法

  【知识链接】

  1、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大都(北京)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所作杂剧14种,现仅存《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丞相高会丽春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三种。

  2、《西厢记》的故事来源于唐元稹的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小说叙述唐贞元年间寄居蒲州普救寺的少女崔莺莺和书生张生恋爱、终被遗弃的悲剧故事。莺莺的悲剧形象概括了*历史上受封建礼教约束和被轻薄少年遗弃的善良少女的共同命运。金代,北方出现的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一般称为《董西厢》(又称《西厢弹词》或《弦索西厢》)。它在主题思想、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方面,都已经越《莺莺传》,为后来王实甫《西厢记》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基础。

  3、有关元曲及杂剧

  (1)、元杂剧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

  (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3)元曲五大剧作家及其代表作

  关汉卿:《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 郑光祖:《倩女离魂》 马致远:《汉宫秋》

  白 朴:《墙头马上》、《梧桐雨》 王实甫: 《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

  4.剧本的构成:唱(演唱)、科(动作或表情)、白(说白)

  【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积累(a级)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筵*( ) 玉骢 ( ) 迍迍 ( ) 蹙眉( ) 萋迷( )

  玉醅( ) 金钏( ) 靥儿 ( ) 谂知( ) 青鸾( )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b级)

  1、《长亭送别》这一折内容可以分为四个场景?(请用四个小标题加以概括)

  ( 1 — )送别途中——( — 11 ) ——( — )临别叮嘱

  ———( ——19)

  2、《长亭送别》表现崔莺莺和张君瑞 ,反映“

  ”(提示:用课文原话)的送别主题。)

  三、阅读与品味(c级)

  哪些段落最能表达出主人公崔莺莺缠绵不舍、痛快忧愁、担忧牵挂、郁闷怨恨的内心思想的情感?这些情感是从哪些曲词中概括出来的?

  (一)赏读“途中之境”

  赏读曲词《端正好》。(先背诵,后赏析。)

  1、有哪些意象?组成了并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2、哪俩个字实现了情与景的交融?(明确:前者不仅把离别的感受化为具有动态的心理过程,而且令离人的涟涟别泪,宛然如见——昨夜伤心到天明,血泪竟染红了整座山林!后者既写出了枫林的色彩,更赋予了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人的情态——非霜林醉,乃人不能自禁也。至此,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情由景生,境由情出,世传王实甫写到这里“思竭,扑地而死”。)

  3、这幅图画中哪句话展现了主人公的主观感情? 又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感情?

  (二).赏读“滚绣球”

  1、找出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体会主人公怎样的情感?

  (三).恋恋不舍、痛苦担心是夫妻分别是的人之常情,莺莺在送别张生时还有一种特别的心情是一般情侣分别时不一定有的,是什么之情呢?一起品读“朝天子”。

  1.在这里,崔莺莺还表露了这样的情感?

  2.在莺莺眼里中状元得功名与她的爱情相比是虚名微利,重要的是两情相悦,长相厮守,她 这种对爱情的认识在课文中表现了多次,请分别找出表现莺莺珍重爱情、轻视功名利禄思想的 句子。

  (四)赏读“目送之境”回答问题。

  1、《一煞》《收尾》写了哪些景?

  2、《一煞》《收尾》中的那景是怎样体现莺莺的惆怅和不忍离去的眷恋的?(提示:可以从“极目而不见,欲语又无人,闻声人无迹,见马不见人”四处入手,这支曲子句句写景,句句含情,以景衬情,化情入景,情景交融,生动展现了莺莺“离愁渐远渐无穷”的心境。)

  四、探究与对话(d级)

  1、对待爱情和科举功名、莺莺、老妇人、张生各有什么想法?(最好应用“幺篇”和“朝天子”中的话回答。)

  2、结合全文,概括文章所揭示的主题?

  五、课堂小结(c级)

  【学*反思】

  【作业布置】

  品味写愁妙句,感受语言魅力。你还知道哪些写愁的句子?请写出来与同学交流。

  李后主《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秦观《江城子》中“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王实甫《长亭送别》最后一句“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李清照《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明确:都是写愁高手。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物象,都饶有新意,各具特色。李煜将愁变成了 ,秦观又将愁说成比 更多,王实甫则把愁装在了 ,李清照又进一步将愁搬上了 。都很自然贴切,不着痕迹,且均意境完整。但也有不同,语气的变化:设问-假设-反问-肯定; 修辞:明喻-暗喻-无比喻词。

《长亭送别》教案6

  【课后案】

  【学*目标】

  1、品味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2、揣摩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

  【重点难点】

  品味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理解《长亭送别》中曲词之美与剧作的故事之美、人物之美、意境之美的和谐统一。

  【方法指导】

  诵读法 点评法

  【内容链接】

  《长亭送别》相关资料: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西厢记》语言艺术上的一个突出成绩就是无论写景、抒情、达意,都能给人以具体可感的形象和意境。就拿抒情来说,当一种感情需要表露时,怎样才能把这种抽象的感情写得生动感人,首先只能借助于形象化的语言。尤其是诗词曲,抒情的成分重,既需要语言的高度浓缩精练,又要求有感染力,取得读者的共鸣,语言不形象,就很难达到预期目的。……语言的形象性大多来自对外界景物的比喻和联想,因此写景与抒情在古诗词中往往是一码事,写景是为了抒情,抒情必须借助于景物描写才能给人以具体感受。《西厢记》在这方面是很擅长的。

  《西厢记》之所以有那么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原因之一是:它的作者不仅善于从人物与人物的关系中描写人物,而且善于从特征性的生活氛围中描写人物。这样,他就引我们进入具体的生活中,使我们不仅看到一些人物,而且看到那些人物在什么环境中存在与活动,看到人物周围有什么样的景物以及那些人物对那些景物有着什么样的感受。

  【订正栏】

  【课后案】

  一、知识回顾

  王实甫,* (朝代)作家。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卒年与生*事迹不详。他的创作活动大致在元成宗的元贞、大德年间。长期混迹于教坊、行院,与伎艺为伍,当是位不得志的落拓文人。编撰杂剧 种 ,只有代表作 、 与 传世,《贩茶船》、《芙蓉亭》各传曲文一折,余则散佚。

  二、深入探究

  (一)根据情节的发展,这一折可分为三个场面。

  1、赴亭惜别:

  (1)[端正好]中有哪些意象?组成了并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2)[叨叨令]一曲,将“车、马,被、枕,衫、袖,书、信”这些常用词带上“儿”字,加上一些叠音形容词,如熬熬煎煎、昏昏沉沉之类,用排比句巧妙组合衔接,并间以反复的感叹,造成怎样的艺术效果?

  2、长亭饯别:

  (1)[幺篇]“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一句采用了什么手法?

  (2)[幺篇]“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表现了崔莺莺怎样的思想感情?

  【订正栏】

  3、残照离别:

  [收尾]一曲最后一句是:“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李后主《虞美人》中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江城子》说:“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请比较分析上面四句曲或词。

  三、活动拓展

  将古代诗歌改写成现代诗,是鉴赏古诗词的非常有效的方式,它可以使我们在富有创造性的语言实践中,加深对原作的理解感悟,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来看一首【一煞】的改写:

  青山,你为什么阻隔我送行的目光/疏林,你怎么这般的无情/四周升起的暮霭,遮住了你远行的背影/夕阳下的古道,吹刮着让人心痛的寂静/莫非是马儿也不忍分离?才发出阵阵的嘶鸣/恍惚间,我听到你归来时马蹄的声音/为你送行,在这秋风中,在这十里长亭……

  改写既不是翻译原曲,也不是完全抛开原文的创作。正确的做法是:保留原来曲子的意境,尽可能借鉴原来的表现手法,发挥现代诗歌的特长,进行艺术的再加工、再创造。

  请展示【滚绣球】或【收尾】的改作。

  【订正栏】

  【答案】

  课中案答案

  1、维护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势力(老夫人)同反抗封建礼教、追求爱情和婚姻自由的叛逆者(莺莺、张生)之间的矛盾。

  “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眷属”

  2、赴亭惜别;把酒饯别;残照离别

  课后案答案

  1、(1)云天,黄花(菊花)、西风(秋风)、大雁、霜林

  蓝天的白云,萎积的黄花,南飞的大雁,如丹的枫叶,它们在凄紧的西风中融成一体,构成了寥廓萧瑟、令人黯然的境界。

  【端正好】一曲,点染了一幅空间广阔、色彩斑斓的图画:蓝天白云,黄花满地,西风凄紧,北雁南飞,霜林染红。前一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后两句是莺莺的自问自答,在为离别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经霜的树林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染”、“醉”二字,下得极有分量。前者不仅把外射的感受化为具有动态的心理过程,而且令离人的涟涟别泪,宛然如见。后者既写出了枫林的色彩,更赋予了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人的情态。至此,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

  (2)音韵的回环往复,产生一唱三叹、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莺莺那种如泣如诉、呜呜咽咽的声气口吻,宛然在侧。

  2、(1)夸张手法,意思是说因为离愁别恨而消瘦了。

  (2)珍惜爱情,轻视功名利禄。

  3、都是写愁高手。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物象,都饶有新意,各具特色。李煜将愁变成了水,秦观又将愁变成随水而流的东西,李清照又进一步将愁搬上了船,王实甫则把愁装在了车上。都很自然贴切,不着痕迹,且均意境完整。

  三、

  【滚绣球】修长的柳丝挽不住远行的脚步/萧瑟的树林止不了迫*的日暮。/唉!马儿怎会了解离别的苦楚?/夕阳又怎能体会相思的孤独?/幸福的清泉为你在瞬间干枯……/从今以后,伤心向谁来倾诉!

  【滚绣球】的改写,考虑到原作与今天生活的差异。对原作进行了语境转换,不求形似求神似,比较好地表达出原作的情调意趣。

  【收尾】山影寂寞/包围/重叠的泪水/夕阳萧瑟/埋葬/冰冷的花蕊/还在等谁/车载来思念的气味/空气里布满了心事/装不下/也无法入睡

  【收尾】的改写准确把握了原作的意境,借用原作中车儿“载不动许多愁”这一精妙手法,发挥现代诗歌意向切分组合山的自由灵活,在仿佛设问中,抒发出浓浓的离愁别恨。

《长亭送别》教案7

  指导思想:

  积极贯彻我校新课改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素质和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师生互动,学*并感受古典文化的诗情画意,初步让学生学会赏析古典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语言特色和思想内容的能力,努力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努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目标:

  1、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2、欣赏崔莺莺的人物形象。教学重点:欣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教学难点:崔莺莺的典型意义

  教学设想:

  1、以著名学者王国维的名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为理论依据,以文中富于文采的曲词为突破口,通过引导学生想象和联想,唤起旧知,唤起生活经验,努力创设情境,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男女主人公“送别”的心情。

  2、以诵读为辅助,以文学鉴赏为纽带,通过启发学生领会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表现人物的心理性格特征,领会化用或借用古典诗词,并且和口语巧妙结合以营造优美的意境,来努力培养学生初步赏析古典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语言特色和思想内容的能力。

  3、以碟片《西厢记》(越剧)的播放,让学生有感性认识和视听享受,同时,引导学生“观后感”并提出自己的创见,以此来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建议学生课前预*:

  1、对照注解和课前提示,通读全文。

  2、熟读曲词[朝天子][二煞],背诵曲词[端正好][滚绣球][一煞][收尾]。

  3、了解作者王实甫、《西厢记》的故事情节和本折《长亭送别》的剧情。

  同时思考以下问题:

  1.能否按时间的推移和情节的发展,用四个小标题把《长亭送别》这折戏概括一下?

  2、崔莺莺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起伏变化?她的性格特征是怎样的?

  3、文中哪几支曲子体现着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

  4、本折曲词有几处化用或借用了古典诗词并且与口语结合的?有何表达作用?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导语:

  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做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黛玉来了……黛玉道“什么书?”宝玉见问,慌的藏了,便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黛玉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瞧,好多着呢!”宝玉道:“妹妹,要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人。真是好文章!你要看了,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过去。黛玉把花具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不顿饭时,己看了好几出了。但觉词句警人,余香满口。一面看了,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看来这真是本好书,你知道他们读的是什么书吗?

  今天,我们要学*的是在*戏曲舞台上曾经轰动一时,久演不衰,影响深远的元代杂剧王实甫的《西厢记》(板书)。它讲述的就是相国千金小姐崔莺莺与穷书生张君瑞的爱情故事。当代著名作家肖复兴曾经说过:“爱,在幻想里,比在现实中更真实;爱,在回忆里,比在现实中更美好;爱,在舞台上,比在现实中更有价值。”这节课,我们要欣赏其中最精彩的一折戏《长亭送别》(板书)。

  (教学设想:通过充满深情的导语,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拉*与学生的距离,走进学生的心灵。通过循循善诱,让学生树立“学*与生活,学*与做人联系”的意识,懂得珍惜时间,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通过熟悉的影片唤起学生的联想,通过书法作品的展示,吸引学生的审美注意,通过唱歌让学生产生心灵震撼,使课堂成为一个教学磁场,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课文情境,为下阶段积极参与情感体验,进行审美评价奠定基础。)

  《西厢记》和王实甫

  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大都(北京)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所作杂剧14种,现仅存《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丞相高会丽春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三种。板书:元代杂剧家

  《西厢记》前身是《西厢记诸宫调》,故事来源于唐元稹的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这三部书的区别是:《会真记》叙述少女崔莺莺和书生张生恋爱、终被遗弃的悲剧故事。莺莺的悲剧形象概括了*历史上受封建礼教约束和被轻薄少年遗弃的善良少女的共同命运。《西厢记诸宫调》摒弃了《会真记》的悲剧结尾,以张生和崔莺莺双双私奔团圆作为结尾,剧中人物也更显个性化,比如崔母,完全是一个封建势力的维护者,成为崔张婚姻的直接障碍,崔莺莺,则成为了一个封建婚姻的反抗者。《会真记》和《西厢记诸宫调》为后来王实甫《西厢记》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基础。

  《西厢记》中的女主人公崔莺莺是宰相家的千金小姐,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遇见了白衣秀才张珙,拥有高贵地位的宰相千金与书剑飘零的布衣书生一见钟情,他们以清风明月为证,私定终身。但这却让崔莺莺的母亲恼怒不已,这种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是她万万不能接受的,她拿出家长的权威,以崔家三代不招白衣秀才为由,逼张生进京赶考,中的状元才能成亲。莺莺无奈只得在长亭送别张生,此时此刻,她会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在心头呢?让我们来认识崔莺莺这位不同凡响的女子,走进她复杂而微妙的内心世界。

  板书:前身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再前身唐代元缜《莺莺传》或《会真记》

  二、听课文朗读,疏通文意……

  1.注意下面几个词语的读音

  玉骢cōng迍zhūn迍金钏cuàn靥yè儿揾wèn挣zhèng揣chuài

  谂shěn知玉醅pēi白泠líng泠罗帏wéi青鸾luán

  2.整体把握

  三、师生共同研讨课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情节线索

  要求学生浏览课文,用四个小标题概括画面内容,理清情节线索。板书:送别途中——长亭饯别——临别叮嘱——惜别目送

  2、重点赏析课文,把握两个目标

  (教学设想:着重赏析[端正好][滚绣球],提供范例,不断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运用“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的名言来理解男女主人公“送别”的心情,从而较好地把握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及熔古典诗词入曲的特点。)

  3.借景抒情是王实甫在“长亭送别”中最重要的一种表达情感的方法。在同学们找出来的这些段落中哪些段落采用的是“借景抒情”的方法?……

  端正好、滚绣球、一煞等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作者如何借景抒情的。请一个同学朗读“端正好”。……

  4.作者怎样借景抒情?

  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何特征?艺术效果如何?“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

  醉”这三句中,你认为哪两个字用得好?有何艺术效果?这支曲子在整折戏中有何作用?

  明确:景碧云天(烘托气氛)黄花地(诗情画意)西风紧北雁南飞(化用诗词加深意境)霜林染醉(促人想象)情痛(愁苦)……

  “端正好”鉴赏点

  紧西风紧,秋风里莺莺的心也被张生的离去紧紧地揪着

  醉霜林象喝了酒一样红,莺莺也在离愁的折磨下象喝醉了酒一样不能自持染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自然之物中融入了人的愁苦泪一路离别泪,一路离别情

  这段话作者化用范仲淹的“苏幕遮”,描写了一幅深秋、旷远又凄凉的秋景,通过这个秋景,我们感受到了莺莺心中那无以言表却又无处不流露的愁苦。

  (讲析时一可联系相关诗词,让学生知道并理解化用或借用古典诗词,以营造优美意境的方法。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苏幕遮》、晏殊的《蝶恋花》和张继的《枫桥夜泊》。课后整理。也可联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这雪下得紧”作为分析的范例,帮助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和艺术性。二可插讲故事:传说作者写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时,因为毕其一生,所以,“思尽,倒地而死。”说明文辞极其优美,缠绵悱恻之至,艺术水*相当高,令人叹为观止。)

  四、看影片《长亭送别》片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五、作业。

  结合课文和《非常学案》了解元杂剧的有关知识。

《长亭送别》教案8

  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元杂剧的名篇,它在“董西厢”的“才子合配佳人”的基础上,正面提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张,具有更鲜明的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主题深刻,词采华丽。王实甫的词,在艺术上有“花间美人”之称,“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朱权《太和正音谱》)。尤其是《送别》一折,历来被誉为写离愁别绪的绝唱。在教学本文的时候,本人是这样设计的。

  一:导语的设计

  (1)播放李叔同的〈送别〉,营造氛围。

  (2)联系柳永的〈雨霖铃〉的下阕和江淹〈别赋〉中的“黯然消魂者,唯别离而已。”

  二:介绍作者及“西厢”的发展。

  三:题解:

  指名:将标题扩展成一句话概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什麽时间,在什麽地点,谁为谁送别,去干什麽。)

  四:理清思路:

  (1)去长亭的路上(2)长亭饯别(3)临别叮咛(4)分手后的场面

  五:具体赏析“绝唱”的体现。

  提问:绝唱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1)在刻画双方离别时的痛苦心情和怨恨情绪的方面,的确是典范篇章。主要原因就在于它的情、景描写真正达到“交融”的高度。

  指名:找出情景交融的曲子。

  (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一煞)(首尾)等。

  具体分析:(端正好)和(滚绣球)(叨叨令)几支曲子在情景方面的不同。

  明确:两支曲子都是借途中之景传离别之情。所不同的是前者是因景及情,而后者却是由情及景,在具体的赏析中除了抓住所描写的景外,还要抓住抒**感的句子。景是萧瑟凄凉的。情——“离人泪”“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中的“恨”和“怨”字。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莺莺眼里的枫林红叶是离人的泪血,垂柳长条是拴征马的缰绳,碧云、黄花、西风、归雁、车儿、马儿,凡途中景物,无一不是传情寄恨的标记。

  (一煞)以青山疏林,淡烟暮蔼,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收尾)以“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再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境。

  明确:(2)调动多种修辞手法表现情感。

  松了金钏,减了玉肌——夸张;(叨叨令)——排比和反复;(快活三)——比喻夸张对偶;(朝天子)——比喻夸张对偶引用;(耍孩儿)——引用夸张;(四煞)——夸张

  明确:(3)表现主人公珍重爱情而鄙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两下里”

  “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

  六:总结:

  七:布置作业。

《长亭送别》教案9

  以“怅望”为题,将[一煞][收尾]两支曲子改写成现代诗歌,尽量用上曲中意象,从莺莺的视角表现离别之情。示例:

  清山啊,你不要挡住我的视线/树林啊,你不要遮住我的眼睛/淡烟暮霭啊,也请你快快散开/让我再送一送我的张郎//夕阳古道啊,你见过多少离人泪/可如今,只剩我无数话儿无人说/秋风禾黍啊,是你送来我张郎的骏马鸣嘶嘶/声声马鸣,撕着我的心儿痛/说什么门当户对媒约之言,我只道今生今世与张郎心相连/说什么功名和仕途,我只问何年何月何日是归期//山重水复情难断,水断山崩思绵绵/我的离愁啊,山一样重水一样长/象这般大的车儿如何载得起,向前行

  (三)小结

  【一煞】与【端正好】两相辉映,并与【滚绣球】曲中“恨不倩疏林挂住斜阳”互相照应;【收尾】以“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再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伤感悲凉、惆怅眷恋心境;此外,本折中还有其他几处的景物点染。这就自始至终、相当完美地描写了送别的场景和环境,使全折具有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四、课堂练*

  阅读

  [正宫·端正好][一煞][收尾]完成下列各题。

  1、.对[正宫·端正好]一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莺莺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感受,抒发了情人分别的痛苦压抑的心情。

  B.蓝天的白云,萎积的黄花,南飞的大雁,如丹的枫叶,它们在凄紧的西风中融成一体,构成了寥廓萧瑟、令人黯然的境界。

  C.“晓来”两句,使客观景色带上了浓重的主观色彩,构成一种“无我之境”。

  D.“染”、“醉”二字,不仅把外射的感受化为具有动态的心理过程,而且令离人的涟涟别泪,宛然如见。后者既写出了枫林的色彩,更赋予了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人的情态。

  (答案:C。“晓来”两句应为“有我之境”。王国维《人间词话》云“有我之境物皆着我之颜色”“无我之境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该句有主观色彩当为“有我之境”。)

  2、下列对[一煞]一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夕阳”一句,看似乎易,含情极深。日夕薄暮,本是当归之时,而今却挥袂远别,人何以堪!

  B.一个“古”字,不但*添了许多苍凉况味,而且把别离的凄苦之情推及古今,它包含着人物内心的许多“潜台词”,也启示着读者观众的丰富联想。

  C.“无人语”三字既道出了环境的寂静,更刻绘了莺莺“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的孤独感和无处可诉的痛苦心理。

  D.“来时”一句,直抒胸臆,表现莺莺留恋美景,留恋情人的情怀。

  (答案:D。留恋美景显然不当。)

  4、“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一段曲文,多处化引了古诗文语句,下列不属此列的一项是:

  A.“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

  C.“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D.“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令》

  (答案:D。该句写的是亡国之痛,不是离别之愁。)

  五、总结、扩展

  本课时我们只重点赏读了支曲子,对课文华美曲雅、富于文采的语言已多有领会。王实甫是酿造气氛、描摹环境的圣手,他描绘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有使人感泣的魅力;他又是杰出的语言大师,曲词艳丽曲雅,又自然流利,毫不矫揉造作。主要特点为:1、意象的选用;2、情与景的交融;3、特定情态的描写;4、容古誓词典故入戏;5、修辞手法的广泛运用

  六、课后作业

  1.将《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改写成现代散文;将《一煞》《收尾》改写成现代诗。

  2.诵读其余曲子,重点赏读《幺篇》、《朝天子》、《耍孩儿》、《五煞》、《二煞》,体会莺莺的心理活动与其反封建的性格。

  板书设计

  淡雅的水墨画,真挚的抒情

  景——情

  (碧云、黄花、西风、北雁、离人)

  途中之境:暮秋霜林图伤感悲凉→情由景生

  长亭送别宴中之境境由情现

  话别之境

  目送之境:古道烟霭图惆怅眷恋→景随人远

  (疏林、暮霭、古道、秋风、断肠人)情随境长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赏读“宴中之境”与“话别之境”,体会莺莺反封建的叛逆性格。

  教学过程:

  一、学生朗读课文

  二、重点赏读“幺篇”“快活三”“朝天子”“耍孩儿”“五煞”“二煞”几支曲子。

  三、检查作业:

  以“长亭路”为题,将[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三曲改写成散文。示例:

  暮秋时节一天,碧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地上到处是零落的菊花,萧瑟的秋风一阵紧似一阵,避寒的大雁结阵飞向南方。百草憔悴,雾凉霜寒,枫林经霜变红,在秋风中纷纷离枝,坠落于地。

  一辆油壁香车从普救寺驶出,穿过疏林,驶向十里长亭。车上坐着相府千金崔莺莺和侍女红娘。傍晚清冷的阳光斜照在莺莺挂满泪痕的脸上,哀怨中透着几分娇媚。轻车的前侧,张生骑在马上,不紧不慢行着。秋风掀开车厢幕帘一角,莺莺顺眼望去,恰见张生向车厢投过深情一瞥,面容凄惨双目噙泪。

  长亭孤零零坐落在山脚路旁。车马声惊动亭上栖鸦“噗噗”飞起。莺莺被红娘搀下车来,目睹此景,倒吸一口凉气。此处就是分手之地么?张生和莺莺对视一眼,心有万语千言,却又无从说起。只见南飞的大雁,划过眼前。它是否在为离别的人儿传来*安的消息呢?

  四、自读“宴中之境”

  1.从夫人的说话来看,她是怎样一个人?

  提示:“三辈子不招白衣女婿”,贪图富贵权势的势利的贵族。

  2.“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一句采用了什么手法?与哪一诗句所表情意手法相同?

  提示:夸张手法,意思是说因为离愁别恨而消瘦了;与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同。

  4.“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表现了崔莺莺怎样的思想感情?提示:珍惜爱情,轻视功名利禄。

  5.[满庭芳]中用了几个典故?其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运用孟光献饭的典故,是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体贴之心;运用“望夫石”的典故是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爱之深切。

  6.“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一句化用的是谁的诗句?提示:范仲淹《苏幕遮》。

  7.“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这个典故出于何处?用此典故表明了怎样的意思?提示:语出苏轼《满庭芳》词。表明了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痛恨态度。

  五、赏读“话别之境”

  1.夫妻赠诗表现了二人怎样的心情?

  提示:崔莺莺告诫张生切勿忘记她;张生则发誓永无别恋。这充分展示了二人深厚的情谊。

  2.怎样理解[耍孩儿]中的典故?

  提示:“红泪”借王嘉《拾遗记》的典故,司马青衫借白居易《琵琶行》的典故,表现主人公因离别而生的伤心之情。“伯劳飞去燕西归”则用牛郎织女的典故表现两人缠绵难舍的心情。

  3.[五煞]表明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提示:对张生的生活的关心,千叮万嘱,真情自现。

  4.[二煞]中所用是几个典故?这些典故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三个典故,见课本。其作用是表明崔莺莺对张生的担心。

  5、运用想象,以“话别”为题,将此境改写成话剧片断。示例:

  (西风黄叶,寒烟衰草。长亭酒*上崔张泪眼相对。)

  莺莺(举杯,神情惨恻):今日一别,未知何日相见(泪落杯中)??

  张生(接杯):小姐放心,此一去,定然争得功名,早日回归!(饮酒)

  [红娘见张生有自负之色,轻笑]

  红娘:金榜题名,倒要小心呀。

  张生:(语塞)这……红娘是了解我的心迹的。

  莺莺: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取妻”啊。

  张生(摔杯):还有谁比的过你啊,我怎会生此念?有违情义,如同此杯!

  莺莺:夫妇情投意合,如同并蒂莲花,胜过状元及第,何必千里奔波求取虚名?不管得官不得官,早早回来就是。

  张生:(感动,流泪)小姐知我。(传来马嘶声)时辰不早,我得准备上路了。

  莺莺:(泪流满面)前程漫漫,一路要多加小心啊。荒村野露要早点睡,野店风霜要晚点行。

  张生:这我自知道,我走之后你也要保重啊。(欲行)

  莺莺:且慢。君行别无所赠,但有一物送君。(展帕,轻吟)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张生:(恭听,接帕端详)小姐不必多虑!谨占一绝,以剖寸心。(吟诗)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

  红娘:(轻叹)劳燕分飞,一对苦命的人儿。

  2.《长亭送别》中,莺莺的反封建意识具体表现在哪些曲词中?

  莺莺在送别张生时的依恋、痛苦、怨恨、忧虑,都是与她美好的爱情理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她对张生的爱,是相互倾慕的产物,丝毫没有掺杂进世俗的考虑和利害的打算。她所追求的是纯真专一、天长地久的幸福爱情,而不是封建的“家世利益”。

  ①对拆散鸳鸯的不满。莺莺“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

  ②对功名富贵的蔑视。莺莺劝张生休忧“文齐福不齐”,休提“金榜无名誓不归”,认为“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功名富贵不过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3、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

  离愁别恨:经历艰难,始能结合,昨夜允婚,今日别离。

  忧心忡忡:荒村雨露,野店风霜,无人扶持,最难调护。

  惴惴不安:异乡花草,再行栖迟,停妻再娶,忘情负义。

  埋怨不满:拆散鸳鸯,催逼上路,此情难诉,此恨谁知?

  4、方法

  直抒胸臆:如“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借景言情:如“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以景衬情:如“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妙用修辞:如运用典故、比喻、对偶、夸张等手法。(例略)

  六、讨论

  《西厢记》第五本写张生高中状元,衣锦荣归,有情人终成眷属。而明代的金圣叹批点本《第六才子书西厢记》砍去《西厢记》第五本大团圆结局,崔、张分手为剧本的结局,遂令《西厢记》由喜剧变为悲剧。对金批《西厢》的结局,谈谈你的看法。(示例)

  第一种看法:剧中主人公生活的时代,封建礼教坚如磐石,大团圆结局本来就缺少生活依据,而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崔、张爱情走向毁灭是合乎逻辑的结果。状元及第,奉命完婚更是入了俗套,令人感到先前崔母的刁难竟是如此“合理”。

  金批《西厢》让崔张爱情在凄凄切切中收场,揭露了封建礼教对美好爱情的摧残,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金批《西厢》的流行,是历史的选择。

  第二种看法:爱情的极点便是幻灭的终点,这不符合作者“让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一美好愿望,也不符合观众希望“花好月圆”的审美心理。崔、张从一见钟情到两情相悦,经历了许多艰难曲折,起码,在王实甫看来,大团圆是这对痴男怨女的最好结局。第五本中的封建因素是时代局限造成,不宜苛求古人。金批《西厢》尾截王实甫《西厢记》是没道理的。

  板书设计

  一、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

  离愁别恨忧心忡忡惴惴不安埋怨不满

  二、方法:

  直抒胸臆借景言情以景衬情妙用修辞

  三、莺莺:追求真挚自主美好的爱情,反封建的叛逆性格。

  四、主题:反封建礼教,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长亭送别》教案 (菁华9篇)扩展阅读


《长亭送别》教案 (菁华9篇)(扩展1)

——《长亭送别》教案 (菁华9篇)

《长亭送别》教案1

  教学目的

  1、了解剧情,把握莺莺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2、着重鉴赏文中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3、揣摩和鉴赏文中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

  教学重点

  1、莺莺的叛逆性格。

  2、景物描写的作用。

  3、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设想

  重视诵读 ,背诵开头一曲与结尾两曲;分析[朝天子][二煞],提纲挈领地了解剧情,把握全折的戏剧冲突和主人公的叛逆精神。有条件可分角色表演;收集资料、下载资料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教学准备

  参照注释并借助于工具书掌握下列疑难字词。

  1、注音:玉骢 金钏 揣 玉醅 泠 谨 赓 谂知

  2、释义:举案齐眉 淡烟暮霭 蜗角 虚名 蝇头微利 余荫 厮守 口占 青鸾

  第 一课

  教学要点:导入课文,简介作者及剧情梗概,表演或诵读,理清情节线索。

  教学流程

  导入课文

  这节我们来学*《西厢记》中最精彩的一折戏《长亭送别》。

  作家简介

  王实甫,名得信,大都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早年曾经为官,宦途坎坷,常出入演出杂剧及歌舞的游艺场所,是一个不为封建礼法所拘、与倡优有密切交往的文人。晚年弃官归隐。王的杂剧如今仅存《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园》等3种。剧中大都以青年女性反抗封建礼教为题材,塑造了崔莺莺、红娘、刘月娥等不同妇女的典型形象,戏剧性强,曲词以婉约俊丽著称。

  剧情简介

  相国的小姐崔莺莺和白衣秀才张珙于普救寺相遇,一见倾心。孙飞虎

  兵围普救寺,要夺走崔莺莺。老夫人当众宣布:有能退贼兵者以女妻之。张珙函请好友白马将军杜确来营救。杜将军打退了贼兵,可是老夫人变了卦,让张、崔以兄妹之礼相见。这两位青年不屈服于封建礼教,在婢女红娘的协助下,私下结为夫妻。老夫人拷问红娘,红娘数责夫人言而无信的过错。老夫人被迫承认莺莺和张珙的婚事。但又提出张珙必须应举得官回来才能见她。结果张珙中了状元,以大团结结局。这个剧歌颂了张珙和崔莺莺为争取婚姻自由、追求纯洁爱情而向封建礼教展开的斗争,表现了作者“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

  阅读提示

  《西厢记》是元杂剧的“压卷”之作,是*古典戏曲的典范作品。全剧共五本21折,是元杂剧中独有的长篇。《长亭送别》是《西厢记》第4本第3折,写张生在老夫人威逼下,被迫离开崔莺莺赴京赶考;莺莺、红娘、老夫人等在十里长亭为张生饯行送别。这折戏由莺莺主唱,其他的人道白,细腻地刻画了莺莺内心的离愁别怨,表现了张生和莺莺之间的真挚爱情,流露出了对封建礼教阻挠青年爱情的强烈不满。这折戏素以曲词优美、情意动人而脍炙人口。阅读与鉴赏要注意体会莺莺和张生在艰难中结合又分离的极为复杂的内心活动,鉴赏曲词中有情有景,景为情设,情由景生,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5、诵读课文(或表演)

  6、结构线索

  明确:

  (1)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

  (2)莺莺珍重爱情而轻视功名利禄

  (3)莺莺担心和关心张生

  (4)莺莺目送张生和别后痛苦

  主要情节:送别途中——长亭送别——临别叮嘱——惜别目送

  7、感情基调

  明确:充满哀怨,凄婉之情

  8、布置作业:以“长亭路”为题,将[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三曲改写成散文。示例:暮秋时节的一天,碧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地上到处是零落的菊花,萧瑟的秋风一阵紧似一阵,避寒的大雁结阵飞向南方。白草憔悴,雾凉霜寒,枫林经霜变红,在秋风中纷纷离枝,坠落于地。

  一辆油壁香车从普救寺驶出,穿过疏林,驶向十里长亭。车上坐着相府千金小姐 莺莺和侍女红娘。傍晚清冷的阳光斜照在莺莺挂满泪痕的脸上,哀怨中透着几分娇媚。轻车左前侧,张生骑在马上,不紧不慢地行着。秋风掀开车厢幕帘一角,红娘顺眼望去,恰见张生向车厢投过深情一瞥,面容凄惨双目噙泪。

  …………

  第二课

  教学要点

  品味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揣摩富于文采的戏剧语言。

  教学过程

  《长亭送别》被誉为写离愁别恨的绝唱,被认为是抒情艺术的典范篇章,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的情景真正达到了“交融”的境界。全折以写景始,以写景终,通过暮秋郊外景色的点染,构成萧索凄凉的氛围,与莺莺的浓重离愁相融合,意境十分优美。

  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描写秋景的组合意象

  [端正好]长亭路上——点染了一幅空间广阔、色彩斑斓的图画,堪称晖霜林图:碧天白云、黄花堆积、秋风阵阵、北雁南飞。化用范仲淹的词句,既写秋天之景,又写离人之情,情景交融,臻于化境,遂成千古绝唱。一个“染”字,沟通了景物和情感的联系,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

  [端正好]是历来传诵的借景抒情、富于诗情画意的名曲,可与唐诗宋词的名做媲美。

  范仲淹的《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 无情,更在斜阳处。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做相思泪。

  [脱布衫]筵*之中——黄叶衰草图:飒飒秋风、黄叶纷飞,袅袅烟气、野草零落。

  [一煞][收尾]分手之时——古道烟霭图:青山疏林、轻烟薄暮、夕阳古道、风啸马嘶。[一煞]写别愁,使用了“青山”、“古道”、“夕阳”、“烟霞”四种意象。似从唐诗宋词中查找运用这些意象写“愁”的名句

  如:烟霭: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

  2、景物描写的作用

  明确:[一煞]与[端正好]两相辉映,与[滚绣球]曲中“恨不得疏林挂住斜晖”互相照应;[收尾]一“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再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境。终之,自始至终,相当完美地描写了送别的场景和环境,使全折具有情景交融的艺术魅力。

  富有文采的戏剧语言

  唱词中融入古诗词的优美诗句

  [端正好]中的“碧云天,黄花地”语句化用了范仲淹《苏幕遮》词句中的“碧云天,黄叶地”语句,并取其秋景凄凉的意境,以烘托送别的凄冷氛围;(李清照《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朝天子》中的“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引用了苏轼的《满庭芳》词原句,形象地表现了莺莺珍重袄请、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耍孩儿》中的“未饮心先醉”,化用了柳永《诉衷情*》中的“未饮心如醉”之句,一字之差,更加夸张,语意更加沉重,表现了莺莺饯别时的极端愁苦。

  唱词中融入古诗词语句的作用

  明确:以其特有的语意、情味和表达效果与剧中的语境相契合,增添了语言的文采和表现力。

  唱词中的修辞方法与表达效果

  如,[端正好]中的前三句可看做是对仗或排比,但不是严格的对偶或排比。[叨叨令],使用儿化、叠词、排比、反复、等修辞方法,使得语言生动、形象,声情并茂,营造出一种浓重的抒情氛围。[快活三]中的一二句是比喻、夸张;后几句是进一步的比喻和夸张。[朝天子]中的“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是比喻、夸张、对偶;“拆鸳鸯在两下里”也是比喻。

  小结:王实甫的戏曲语言富于文采,主要体现在,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方法,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融古代诗词与民间口语为一体。

  美读鉴赏、练*改写

  以“怅望”为题,将[一煞][收尾]两支曲子改写成现代诗歌,尽量用上曲中意象,从莺莺视角表现离别之情。要有一点文采。示例:

  一骑绝尘去,山峦笼轻烟 。

  转山坡,穿疏林,

  熟悉的身影依稀可见。

  道一生*安,道一生珍重,陪伴游子的是冷清清的斜阳。

  秋风掠过禾黍,飘来声声马嘶,马嘶声声扣击莺莺心田。

  劳燕分飞谁主使?离愁别恨苦难言。

  说什么功名仕途,只问何处归程何时归年。

  山程水泽情难忘,夕阳古道心相连。

  青山下,秋风里,离人泪,心自颤。

  那离愁啊,长如水,沉如铅。

  一辆车儿,如何载得起?如何施向前?

  第三课

  教学要点

  体味人物的思想感情,把握莺莺的性格特征

  教学过程

  提出思考题

  莺莺的反封建意识具体表现在哪些曲词中?

  明确:(1)对拆散鸳鸯的不满。莺莺“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2)对功名富贵的蔑视。莺莺劝张生休忧“文齐福不齐”,休提“金榜无名誓不归”,认为“得一个并头莲,煞强于状元及第”,功名富贵不过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全折突出地刻画了莺莺什么性格特征?

  明确:突出地刻画了莺莺的叛逆个性。在莺莺心目中,金榜题名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临别时不忘叮嘱张生“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她也有深深的忧虑明确地告诉张生“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她的态度突出地表现了她的叛逆的性格和对爱情的执着。

  提出讨论题

  《西厢记》第五本写张生高中状元,衣锦还乡,莺莺“金冠霞披”,有情人终成眷属。明代流行的金圣叹批点本砍去大团圆结局,崔张分手,亦即剧本的结局,遂令《西厢记》,由喜剧变为悲剧。对金批《西厢》的结局,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第一种看法:剧中主人公生活的时代,封建礼教坚如磐石,大团圆结局本来就缺少生活依据,而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崔张爱情走向毁灭是合乎逻辑的结果。状元及第,奉命完婚更是入了俗套,令人感到先前崔母的刁难是如此的“合理”。金批《西厢》让崔张爱情在凄凄切切中收场,揭露了封建礼教对美好爱情的摧残,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金批《西厢》的流行,是历史的选择。

  第二种看法:爱情的极点便是幻灭的终点,这不符和“让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一美好愿望,也不符和观众希望“花好月圆”的审美心理。崔张从一见钟情到两情相悦,经历了许多艰难曲折,起码,在王实甫看来,大团圆是这对痴男怨女的最好结局。第五本中的封建因素是时代造成,不宜苛求古人。金批《西厢》尾截王实甫的《西厢记》是没有道理的。

  运用想象,以“临行”为题,将[耍孩儿]一曲改写成话剧片段。示例:

  人物:莺莺 张生 红娘

  地点:十里长亭

  莺莺(举杯,神色惨恻)今日一别,且饮此杯!未知何日相见(泪落杯中)复为公子举觞?

  张生(接杯)小姐放心,此一去,定然争得功名,早日回归!(饮酒)

  [红娘见张生有自负之色,轻笑]

  红娘 金榜题名,倒要小心招婿。

  张生 (语塞)这……红娘是了解我的心迹的。(摔杯)有违情义,如同这杯!

  莺莺 夫妇情投意合,如同并蒂莲话花,胜过状元及第,何必千里奔波求取虚名?不管得官不得官,早早回来就是。张生(感动,流泪)小姐知我。(传来马嘶生)时辰不早,我得准备上路了。

  莺莺 且慢。君行别无所赠,但有一物送君。(展帕,轻吟)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张生 (恭听,接帕端详)小姐不必多虑!谨庚一绝,以剖寸心。(吟诗)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

  红娘 (轻叹)劳燕分飞,一对苦命的人儿!

  后记:

  后记:

  闺 塾

  学*目标

  掌握本文的词汇和相关文化知识

  体味剧中极富风趣极具个性的语言

  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教学重点

  明确剧中的人物冲突

  通过人物说白了解人物性格,尤其是杜丽娘的性格。

  教学设想

  重视诵读,熟读课文

  把握剧情,抓住冲突来认识人物性格,引导学生体会剧中生动的细节,风趣的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教学准备

  确定主持人担任导演,组织排练

  查阅资料,制作课件 。

  第一课

  教学要点:介绍《牡丹亭》,诵读或表演,整体感知,了解剧情

  教学过程

  引出新课

  《牡丹亭》明代传奇,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爱情剧,也是我国戏剧曲上一部浪漫主义杰作。全剧共五十五出,课文为剧本的第七出。闺塾,教女孩读书的私人学堂。这是全剧中的一场重头戏,仅这一出,在戏剧冲突的处理上,人物说白,细节描写等方面,足以让人拍案叫绝。《闺塾》后被称为《春香闹学》,这一“闹”字,颇能道出戏的喜剧气氛。

  剧情梗概

  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在一座花园的梅树下立着一位佳人,从此经常想念她。南安太守杜宝的独生女杜丽娘才貌端妍,年已二八,尚未议婚。一天被《诗经》的爱情诗引动春心,不顾封建严厉的礼教约束,私自到花园游园赏春,明媚的春光助长了她青春的觉醒,结想成梦,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梦醒之后怅然感伤。因相思梦中情人意恹恹而死,死前留下一幅自画小像。杜宝升官离任,在埋葬丽娘的花园里造起一座梅花观。岭南书生柳梦梅赴京赶考,途径南安,借寓梅花观,发现丽娘的自画小像,见画生情,引得丽娘的魂灵和他来幽会。柳梦梅从丽娘灵魂那得知真情,掘墓开棺,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同赴京城临安。柳梦梅试后,因金兵入侵延迟放榜,此时杜宝在淮安被乱兵包围,他受丽娘嘱托寻找岳父,杜宝却将自称女婿的柳梦梅囚禁起来,兵退放榜,柳梦梅中了状元。但杜宝仍不认这门亲事,要强行拆散丽娘与柳梦梅。皇帝得知,下旨命,二人成婚。丽娘生生死死,历经磨难,终于得到了幸福。

  二、课文内容提要

  选文描写小姐杜丽娘、侍女春香听老师陈最良讲解《诗经》时的情景。描写了杜丽娘心灵的初步觉醒。她虽然处于礼节上的尊重,不象春香那样公然嘲弄那个宣扬封建礼教的塾师陈最良,却同样向往着高墙大院外面的自由天地,表现了她对封建教育的抵制以及对个性**是追求。春香的形象,机智、勇敢、泼辣、活泼,和杜丽娘端庄、含蓄、矜持的详细相映成趣。

  三 诵读或表演

  四 疏通文字

  五 检测练*

  1选出各组中字音字形有误的一项,并加以改正

  A咂(za)瓶花 B雎鸠(ju)(jiu) C 窈窕 (yao)(tiao) D诨(hun)

  A君子好求(hao) B屦(ju) C葩(pa) D女郎行(hang)

  A盥(guan)漱(shu)栉(zhi)笄(yan) B笺(jian) C觞(shang) D敷(fu)

  2选出各组中解释有误的一项,并加以改正

  A:设帐:汉朝马融讲学时设绛纱帐,后人称教学为设帐

  B:管待:照顾和接待

  C:膳:饭食

  D:逑:追求

  A:上书:上课

  B:诨:开玩笑

  C:款步:快步

  D:敷演:陈述而加以发挥

  A:潇洒:坐姿自然优雅,心情舒畅

  B:葩:华美

  C:铅华:妇女化妆用的脂粉

  D:风化:风俗、教化

  五 关于作者

  汤显祖,字义仍,号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明代戏曲家 。少有文名,万历进士。因讥评朝政,多次遭贬。他政治上开明,反对程朱理学,要求个性**。代表作《牡丹亭》(原名《牡丹还魂记》)及《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它们被称之为“临川四梦”,此外还有《紫箫记》。

  六、布置作业

  课后阅读《语文读本》365页的《游园》

  第二课

  教学要点:明确剧中冲突、赏析剧中风趣、个性化的语言,简析人物 形象

  教学过程

  明确戏剧冲突

  明确;这出戏的戏剧冲突主要是在陈最良与春香之间展开,但潜伏的暗线是杜丽娘的心理冲突,同时三人之间的矛盾又彼此交织,情节生动,博波澜起伏,有很强的戏剧性。首先,陈最良与杜丽娘、春香一相见便发生冲突;接着是模字的情景;然后是春香在大花园逃学游玩又引发了冲突;最后是先生一走,杜丽娘、春香立刻得到**。

  体会语言特点

  提出思考:

  1、剧中人物语言富于风趣,主要体现在哪里?

  明确:主要表现在陈最良和春香的对白上。陈最良的话酸腐不堪,总 是引人耻笑。春香口无遮拦,她的话处处冲满对陈最良的嘲弄,令人开心大笑。

  剧中的三个人物各有特色,各表现出其什么不同性格特征,显示了怎样的不同地位?

  明确:

  A春香——言辞犀利,快人快语;B杜丽娘——说话不多,含而不露;C陈最良——喋喋不休,一本正经,满口酸话。杜丽娘与陈最良的对话表现了常规的师生关系;与春香的对话,表现了两人的主仆兼伙伴的关系。

  简析人物性格

  春香:机智、勇敢、敢于公然嘲弄宣扬封建礼教的塾师,天真、直爽、率真、活泼、风趣,天性自然开朗,思想单纯,很少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和杜丽娘相比更富反抗性。

  杜丽娘:大家闺秀,生于名门宦族之家,长于深闺之中,性格复杂,外在的表现与真实的心理不一致,知书达理又向往自由,温顺又不失个性,稳重又不失机敏。虽然长期遭受封建礼教束缚更禁锢严厉,却同样向往着高墙大院外面的自由天地,表现了多封建礼教的抵制以及对个性**的追求。体现了心灵的初步的觉醒。

  陈最良:宣扬封建礼教的塾师。严格遵守封建教义,言谈举止充满酸溜溜的味道。有一定的虚伪性,封建礼教的化身,被封建礼教与科举扭曲和麻木了心灵的道学家的形象。

  四 作业:选作《同步训练》

《长亭送别》教案2

  指导思想:

  积极贯彻我校新课改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素质和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师生互动,学*并感受古典文化的诗情画意,初步让学生学会赏析古典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语言特色和思想内容的能力,努力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努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目标:

  1、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2、欣赏崔莺莺的人物形象。教学重点:欣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教学难点:崔莺莺的典型意义

  教学设想:

  1、以著名学者王国维的名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为理论依据,以文中富于文采的曲词为突破口,通过引导学生想象和联想,唤起旧知,唤起生活经验,努力创设情境,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男女主人公“送别”的心情。

  2、以诵读为辅助,以文学鉴赏为纽带,通过启发学生领会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表现人物的心理性格特征,领会化用或借用古典诗词,并且和口语巧妙结合以营造优美的意境,来努力培养学生初步赏析古典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语言特色和思想内容的能力。

  3、以碟片《西厢记》(越剧)的播放,让学生有感性认识和视听享受,同时,引导学生“观后感”并提出自己的创见,以此来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建议学生课前预*:

  1、对照注解和课前提示,通读全文。

  2、熟读曲词[朝天子][二煞],背诵曲词[端正好][滚绣球][一煞][收尾]。

  3、了解作者王实甫、《西厢记》的故事情节和本折《长亭送别》的剧情。

  同时思考以下问题:

  1.能否按时间的推移和情节的发展,用四个小标题把《长亭送别》这折戏概括一下?

  2、崔莺莺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起伏变化?她的性格特征是怎样的?

  3、文中哪几支曲子体现着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

  4、本折曲词有几处化用或借用了古典诗词并且与口语结合的?有何表达作用?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导语:

  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做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黛玉来了……黛玉道“什么书?”宝玉见问,慌的藏了,便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黛玉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瞧,好多着呢!”宝玉道:“妹妹,要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人。真是好文章!你要看了,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过去。黛玉把花具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不顿饭时,己看了好几出了。但觉词句警人,余香满口。一面看了,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看来这真是本好书,你知道他们读的是什么书吗?

  今天,我们要学*的是在*戏曲舞台上曾经轰动一时,久演不衰,影响深远的元代杂剧王实甫的《西厢记》(板书)。它讲述的就是相国千金小姐崔莺莺与穷书生张君瑞的爱情故事。当代著名作家肖复兴曾经说过:“爱,在幻想里,比在现实中更真实;爱,在回忆里,比在现实中更美好;爱,在舞台上,比在现实中更有价值。”这节课,我们要欣赏其中最精彩的一折戏《长亭送别》(板书)。

  (教学设想:通过充满深情的导语,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拉*与学生的距离,走进学生的心灵。通过循循善诱,让学生树立“学*与生活,学*与做人联系”的意识,懂得珍惜时间,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通过熟悉的影片唤起学生的联想,通过书法作品的展示,吸引学生的审美注意,通过唱歌让学生产生心灵震撼,使课堂成为一个教学磁场,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课文情境,为下阶段积极参与情感体验,进行审美评价奠定基础。)

  《西厢记》和王实甫

  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大都(北京)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所作杂剧14种,现仅存《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丞相高会丽春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三种。板书:元代杂剧家

  《西厢记》前身是《西厢记诸宫调》,故事来源于唐元稹的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这三部书的区别是:《会真记》叙述少女崔莺莺和书生张生恋爱、终被遗弃的悲剧故事。莺莺的悲剧形象概括了*历史上受封建礼教约束和被轻薄少年遗弃的善良少女的共同命运。《西厢记诸宫调》摒弃了《会真记》的悲剧结尾,以张生和崔莺莺双双私奔团圆作为结尾,剧中人物也更显个性化,比如崔母,完全是一个封建势力的维护者,成为崔张婚姻的直接障碍,崔莺莺,则成为了一个封建婚姻的反抗者。《会真记》和《西厢记诸宫调》为后来王实甫《西厢记》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基础。

  《西厢记》中的女主人公崔莺莺是宰相家的千金小姐,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遇见了白衣秀才张珙,拥有高贵地位的宰相千金与书剑飘零的布衣书生一见钟情,他们以清风明月为证,私定终身。但这却让崔莺莺的母亲恼怒不已,这种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是她万万不能接受的,她拿出家长的权威,以崔家三代不招白衣秀才为由,逼张生进京赶考,中的状元才能成亲。莺莺无奈只得在长亭送别张生,此时此刻,她会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在心头呢?让我们来认识崔莺莺这位不同凡响的女子,走进她复杂而微妙的内心世界。

  板书:前身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再前身唐代元缜《莺莺传》或《会真记》

  二、听课文朗读,疏通文意……

  1.注意下面几个词语的读音

  玉骢cōng迍zhūn迍金钏cuàn靥yè儿揾wèn挣zhèng揣chuài

  谂shěn知玉醅pēi白泠líng泠罗帏wéi青鸾luán

  2.整体把握

  三、师生共同研讨课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情节线索

  要求学生浏览课文,用四个小标题概括画面内容,理清情节线索。板书:送别途中——长亭饯别——临别叮嘱——惜别目送

  2、重点赏析课文,把握两个目标

  (教学设想:着重赏析[端正好][滚绣球],提供范例,不断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运用“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的名言来理解男女主人公“送别”的心情,从而较好地把握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及熔古典诗词入曲的特点。)

  3.借景抒情是王实甫在“长亭送别”中最重要的一种表达情感的方法。在同学们找出来的这些段落中哪些段落采用的是“借景抒情”的方法?……

  端正好、滚绣球、一煞等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作者如何借景抒情的。请一个同学朗读“端正好”。……

  4.作者怎样借景抒情?

  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何特征?艺术效果如何?“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

  醉”这三句中,你认为哪两个字用得好?有何艺术效果?这支曲子在整折戏中有何作用?

  明确:景碧云天(烘托气氛)黄花地(诗情画意)西风紧北雁南飞(化用诗词加深意境)霜林染醉(促人想象)情痛(愁苦)……

  “端正好”鉴赏点

  紧西风紧,秋风里莺莺的心也被张生的离去紧紧地揪着

  醉霜林象喝了酒一样红,莺莺也在离愁的折磨下象喝醉了酒一样不能自持染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自然之物中融入了人的愁苦泪一路离别泪,一路离别情

  这段话作者化用范仲淹的“苏幕遮”,描写了一幅深秋、旷远又凄凉的秋景,通过这个秋景,我们感受到了莺莺心中那无以言表却又无处不流露的愁苦。

  (讲析时一可联系相关诗词,让学生知道并理解化用或借用古典诗词,以营造优美意境的方法。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苏幕遮》、晏殊的《蝶恋花》和张继的《枫桥夜泊》。课后整理。也可联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这雪下得紧”作为分析的范例,帮助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和艺术性。二可插讲故事:传说作者写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时,因为毕其一生,所以,“思尽,倒地而死。”说明文辞极其优美,缠绵悱恻之至,艺术水*相当高,令人叹为观止。)

  四、看影片《长亭送别》片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五、作业。

  结合课文和《非常学案》了解元杂剧的有关知识。

《长亭送别》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品读曲词,运用多种方法鉴赏曲词

  2、过程与方法:朗读,品味,分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对传统文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剧情,分析崔莺莺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品读曲词,把握人物形象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上节课我们从一些背景资料中了解到,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一部天下夺魁,千古绝调的杂剧之冠,其词章华丽,风韵优美,散发出如玉环绿珠、花间美人一般的绝代风华,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西厢记》,走进这花间美人般的世界

  设想:简单回顾上节内容,让学生尽快走入课文的情境

  二、 解题

  1、解读课题《长亭送别》

  2、复*柳永的《雨霖铃》

  设想:从解题入手,引出“离别”的主题从柳永的《雨霖铃》引出传统的离别诗词“伤感”的情感特征

  让学生在学*中思考、总结,在体验中感受、提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思维由教材的一个“点”到文学教学的“面”

  三、 鉴赏

  1、读课文的第一首和第二首曲词

  2、找到其中可以表现崔莺莺情感的词语或者句子,并且分析

  3、反复朗读,体会崔莺莺复杂的情感

  设想:在师生互动中,走进曲词,品味曲词

  四、 探究

  1、在这一幅长亭古道边,西风黄花时节,离别人儿泪垂的图画中,崔莺莺唱道“此恨谁知”……

  请大家散读后面的曲词,找到一些能体现出莺莺恨的内容的词语或者句子做莺莺的知音人,谈谈她恨什么呢?

  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崔莺莺是怎样的一个女子?

  设想:结合课文的曲词,深入探究崔莺莺恨的内容,启发学生对于人物性格的分析

  五、 总结

  《长亭送别》用唯美的笔触,诗化的意境营造出一幅伤感而怨恨的离别图,其中激荡着莺莺对爱情异常执著,追求自我个性的独特精神,从古到今感动着无数人,林黛玉赞之“词句警人,满口余香”,不愧为天下夺魁的经典之作

  六、 作业

  一、任选一个角度,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曲子进行鉴赏

  二、课外阅读:1、《诗经·上邪》2、《有所思》3、唐代王昌龄《闺怨》,比较分析这些作品中女主人公的形象

  设想:巩固课堂学*内容,付诸笔墨,提高能力

  引导学生对古代诗词中女子形象的思考

  附板书:

  长亭送别

  恨离别

  恨 恨约束 敢爱敢恨的女子形象

  恨制度

  恨女子地位

  拓展阅读:

  《诗经·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

  唐代 王昌龄 《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课后反思:

  这是我第一次开设区级公开课,而且课文《长亭送别》是一篇戏曲教学,上起来有点难度,所以说是颇有点紧张的在备课的时候,曾经构思过很多的上课角度,在反复研读课文之后,定下本文的思路和角度,确定为分析崔莺莺这个人物形象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上完这节课之后,让我又几点感悟:

  第一:细节之处见功夫在上课之前,我在周老师陆老师傅老师的建议下,做了一份详细的教案,把上课的思路和设计理念都展示了出来,课后这份教案受到了很多老师的好评这一点让我充分领悟到,为什么周老师他们这些优秀的教师能够上出如此精彩的课,就是和他们身上注重点点滴滴的细节分不开的,这一点作为年青教师应该好好学*的

  第二:课堂始终要以学生为本体在上课之前,我预设了很多问题的答案,但是在上课的时候,学生往往会语出惊人,让人措手不及这节课中就有很多回答我都没有想到,但是最后评课的时候,听课老师印象最深的往往是这些出人意表的回答这一点就让我感悟到,教师之前的预设固然重要,但是随机的课堂生成却是更加重要的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表现随时改变预设,真正上出一节生动而灵活的课

  总之,这节课不论成功与否,对我的帮助是很大的,以后我一定争取多开设一些公开课,使自己在专业上更加精进

  开课级别:区级

  参加人数:50人

  教学设想:在上这节课之前,思路非常多,也看了很多其他老师的教学思路,总觉得不适合自己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把相应的文体上出来,而不是仅仅把这样的一片戏曲作为诗歌鉴赏来处理反复诵读这段文章,一个字出现在我面前——“恨”,这个恨非常复杂,代表了崔莺莺这样的一位女性独特的魅力于是我在设计上课思路的时候,就从这个字着手,在品读曲词的时候引导学生抓住崔莺莺的恨来体会人物性格的塑造,来理解那个时代下崔莺莺的丰满的真实的性格特征同时在品读曲词时,也激发了学生对于古典诗词的喜爱,增进当代学生对于古代文化的热爱

《长亭送别》教案4

  指导思想:

  积极贯彻我校新课改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素质和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师生互动,学*并感受古典文化的诗情画意,初步让学生学会赏析古典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语言特色和思想内容的能力,努力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努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目标:

  1、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2、欣赏崔莺莺的人物形象。教学重点:欣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教学难点:崔莺莺的典型意义

  教学设想:

  1、以著名学者王国维的名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为理论依据,以文中富于文采的曲词为突破口,通过引导学生想象和联想,唤起旧知,唤起生活经验,努力创设情境,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男女主人公“送别”的心情。

  2、以诵读为辅助,以文学鉴赏为纽带,通过启发学生领会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表现人物的心理性格特征,领会化用或借用古典诗词,并且和口语巧妙结合以营造优美的意境,来努力培养学生初步赏析古典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语言特色和思想内容的能力。

  3、以碟片《西厢记》(越剧)的播放,让学生有感性认识和视听享受,同时,引导学生“观后感”并提出自己的创见,以此来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建议学生课前预*:

  1、对照注解和课前提示,通读全文。

  2、熟读曲词[朝天子][二煞],背诵曲词[端正好][滚绣球][一煞][收尾]。

  3、了解作者王实甫、《西厢记》的故事情节和本折《长亭送别》的剧情。

  同时思考以下问题:

  1.能否按时间的推移和情节的发展,用四个小标题把《长亭送别》这折戏概括一下?

  2、崔莺莺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起伏变化?她的性格特征是怎样的?

  3、文中哪几支曲子体现着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

  4、本折曲词有几处化用或借用了古典诗词并且与口语结合的?有何表达作用?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导语:

  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做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黛玉来了……黛玉道“什么书?”宝玉见问,慌的藏了,便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黛玉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瞧,好多着呢!”宝玉道:“妹妹,要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人。真是好文章!你要看了,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过去。黛玉把花具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不顿饭时,己看了好几出了。但觉词句警人,余香满口。一面看了,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看来这真是本好书,你知道他们读的是什么书吗?

  今天,我们要学*的是在*戏曲舞台上曾经轰动一时,久演不衰,影响深远的元代杂剧王实甫的《西厢记》(板书)。它讲述的就是相国千金小姐崔莺莺与穷书生张君瑞的爱情故事。当代著名作家肖复兴曾经说过:“爱,在幻想里,比在现实中更真实;爱,在回忆里,比在现实中更美好;爱,在舞台上,比在现实中更有价值。”这节课,我们要欣赏其中最精彩的一折戏《长亭送别》(板书)。

  (教学设想:通过充满深情的导语,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拉*与学生的距离,走进学生的心灵。通过循循善诱,让学生树立“学*与生活,学*与做人联系”的意识,懂得珍惜时间,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通过熟悉的影片唤起学生的联想,通过书法作品的展示,吸引学生的审美注意,通过唱歌让学生产生心灵震撼,使课堂成为一个教学磁场,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课文情境,为下阶段积极参与情感体验,进行审美评价奠定基础。)

  《西厢记》和王实甫

  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大都(北京)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所作杂剧14种,现仅存《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丞相高会丽春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三种。板书:元代杂剧家

  《西厢记》前身是《西厢记诸宫调》,故事来源于唐元稹的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这三部书的区别是:《会真记》叙述少女崔莺莺和书生张生恋爱、终被遗弃的悲剧故事。莺莺的悲剧形象概括了*历史上受封建礼教约束和被轻薄少年遗弃的善良少女的共同命运。《西厢记诸宫调》摒弃了《会真记》的悲剧结尾,以张生和崔莺莺双双私奔团圆作为结尾,剧中人物也更显个性化,比如崔母,完全是一个封建势力的维护者,成为崔张婚姻的直接障碍,崔莺莺,则成为了一个封建婚姻的反抗者。《会真记》和《西厢记诸宫调》为后来王实甫《西厢记》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基础。

  《西厢记》中的女主人公崔莺莺是宰相家的千金小姐,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遇见了白衣秀才张珙,拥有高贵地位的宰相千金与书剑飘零的布衣书生一见钟情,他们以清风明月为证,私定终身。但这却让崔莺莺的母亲恼怒不已,这种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是她万万不能接受的,她拿出家长的权威,以崔家三代不招白衣秀才为由,逼张生进京赶考,中的状元才能成亲。莺莺无奈只得在长亭送别张生,此时此刻,她会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在心头呢?让我们来认识崔莺莺这位不同凡响的女子,走进她复杂而微妙的内心世界。

  板书:前身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再前身唐代元缜《莺莺传》或《会真记》

  二、听课文朗读,疏通文意……

  1.注意下面几个词语的读音

  玉骢cōng迍zhūn迍金钏cuàn靥yè儿揾wèn挣zhèng揣chuài

  谂shěn知玉醅pēi白泠líng泠罗帏wéi青鸾luán

  2.整体把握

  三、师生共同研讨课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情节线索

  要求学生浏览课文,用四个小标题概括画面内容,理清情节线索。板书:送别途中——长亭饯别——临别叮嘱——惜别目送

  2、重点赏析课文,把握两个目标

  (教学设想:着重赏析[端正好][滚绣球],提供范例,不断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运用“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的名言来理解男女主人公“送别”的心情,从而较好地把握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及熔古典诗词入曲的特点。)

  3.借景抒情是王实甫在“长亭送别”中最重要的一种表达情感的方法。在同学们找出来的这些段落中哪些段落采用的是“借景抒情”的方法?……

  端正好、滚绣球、一煞等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作者如何借景抒情的。请一个同学朗读“端正好”。……

  4.作者怎样借景抒情?

  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何特征?艺术效果如何?“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

  醉”这三句中,你认为哪两个字用得好?有何艺术效果?这支曲子在整折戏中有何作用?

  明确:景碧云天(烘托气氛)黄花地(诗情画意)西风紧北雁南飞(化用诗词加深意境)霜林染醉(促人想象)情痛(愁苦)……

  “端正好”鉴赏点

  紧西风紧,秋风里莺莺的心也被张生的离去紧紧地揪着

  醉霜林象喝了酒一样红,莺莺也在离愁的折磨下象喝醉了酒一样不能自持染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自然之物中融入了人的愁苦泪一路离别泪,一路离别情

  这段话作者化用范仲淹的“苏幕遮”,描写了一幅深秋、旷远又凄凉的秋景,通过这个秋景,我们感受到了莺莺心中那无以言表却又无处不流露的愁苦。

  (讲析时一可联系相关诗词,让学生知道并理解化用或借用古典诗词,以营造优美意境的方法。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苏幕遮》、晏殊的《蝶恋花》和张继的《枫桥夜泊》。课后整理。也可联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这雪下得紧”作为分析的范例,帮助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和艺术性。二可插讲故事:传说作者写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时,因为毕其一生,所以,“思尽,倒地而死。”说明文辞极其优美,缠绵悱恻之至,艺术水*相当高,令人叹为观止。)

  四、看影片《长亭送别》片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五、作业。

  结合课文和《非常学案》了解元杂剧的有关知识。

《长亭送别》教案5

  指导思想:

  积极贯彻苏教版课改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素质和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师生互动,学*并感受古典文化的.诗情画意,初步让学生学会赏析古典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语言特色和思想内容的能力,努力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努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目标:

  1、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2、欣赏崔莺莺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欣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教学难点:

  崔莺莺的典型意义

  教学设想:

  1、以著名学者王国维的名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为理论依据,以文中富于文采的曲词为突破口,通过引导学生想象和联想,唤起旧知,唤起生活经验,努力创设情境,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男女主人公送别的心情。

  2、以诵读为辅助,以文学鉴赏为纽带,通过启发学生领会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表现人物的心理性格特征,领会化用或借用古典诗词,并且和口语巧妙结合以营造优美的意境,来努力培养学生初步赏析古典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语言特色和思想内容的能力。

  3、以碟片《西厢记》(越剧)的播放,让学生有感性认识和视听享受,同时,引导学生观后感并提出自己的创见,以此来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建议学生课前预*:

  1、对照注解和课前提示,通读全文。

  2、熟读曲词[朝天子][二煞],背诵曲词[端正好][滚绣球][一煞][收尾]。

  3、了解作者王实甫、《西厢记》的故事情节和本折《长亭送别》的剧情。

  同时思考以下问题:

  1.能否按时间的推移和情节的发展,用四个小标题把《长亭送别》这折戏概括一下?

  2、崔莺莺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起伏变化?她的性格特征是怎样的?

  3、文中哪几支曲子体现着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

  4、本折曲词有几处化用或借用了古典诗词并且与口语结合的?有何表达作用?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导语:

  今天我很高兴,能够在这三尺讲台前与大家见面,并且能够上一堂课,与大家一起共度一段美妙的时光,所以,我很珍惜这种机会。当我踏上这块土地的时候,我特别激动,因为我也是安徽人。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是的,看到你们,就像看到我的亲人一样。安徽是我的故乡,绩溪是我的最爱,你们是我的朋友。记得著名诗人艾青有两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所以,尽管我在上海工作和生活,但是我的心却一直牵挂着故乡的山水,故乡的亲人,故乡的发展。看到安徽的巨大变化,想到它的灿烂前景,我很高兴;看到你们在这里安心地学*,想到现在的海湾战争局势,我很担心。真的。真诚地希望世界和*,真诚地希望爱满天下!

  我们大概都看过电影《泰坦尼克号》吧。为什么这部影片能够风靡全球,深深地打动无数人的心呢?它讲述的只是贵族少女罗丝和穷画家杰克的爱情故事,但是它演绎出的却是一种人性的美,一种无私的爱。

  当代著名作家肖复兴曾经说过:爱,在幻想里,比在现实中更真实;爱,在回忆里,比在现实中更美好;爱,在舞台上,比在现实中更有价值。

  那么,今天,我们要学*的是在*戏曲舞台上曾经轰动一时,久演不衰,影响深远的元代杂剧王实甫的《西厢记》(板书)。它讲述的就是相国千金小姐崔莺莺与穷书生张君瑞的爱情故事。这节课,我们要欣赏其中最精彩的一折戏《长亭送别》(板书)。

  讲到长亭送别,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弘一法师李叔同的《送别》。不知在座的同学中有否知道?我很喜欢这《送别》,所以,用小篆写了这幅字。我带来了,给大家看一下。当然,这次由于比较匆忙,所以这字写得不甚理想。如果不介意的话,我很愿意把它作为一份小礼物送给你们。我很想在此唱一下,唱得不好,请大家多多包涵。能够唱的同学就一起来唱吧!谢谢!

  (教学设想:通过充满深情的导语,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拉*与学生的距离,走进学生的心灵。通过循循善诱,让学生树立学*与生活,学*与做人联系的意识

  ,懂得珍惜时间,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通过熟悉的影片唤起学生的联想,通过书法作品的展示,吸引学生的审美注意,通过唱歌让学生产生心灵震撼,使课堂成为一个教学磁场,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课文情境,为下阶段积极参与情感体验,进行审美评价奠定基础。)

  二、明确本课学*目标:

  1、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2、欣赏崔莺莺的人物形象。

  三、师生共同研讨课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情节线索

  要求学生浏览课文,用四个小标题概括画面内容,理清情节线索。

  板书:送别途中长亭饯别临别叮嘱惜别目送

  2、重点赏析课文,把握两个目标

  (教学设想:着重赏析[端正好][滚绣球],提供范例,不断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运用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的名言来理解男女主人公送别的心情,从而较好地把握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及熔古典诗词入曲的特点。可举影片《泰坦尼克号》中的一个经典画面:夕阳下,大海中,罗丝在杰克的引导和鼓励下,爬上船头的栏杆,张开双臂,闭目呼吸。也可举学生送别朋友,学生与父母分别的场景,因为有生活体验,容易引起心灵上的共鸣。)

  全体学生朗诵[端正好]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何特征?艺术效果如何?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醉这三句中,你认为哪两个字用得好?有何艺术效果?这支曲子在整折戏中有何作用?

  明确:

  景

  碧云天

  (烘托气氛)

  黄花地

  (诗情画意)

  西风紧

  北雁南飞

  (化用诗词

  加深意境)

  霜林染醉

  (促人想象)

  情

  痛(愁苦)

  (讲析时一可联系相关诗词,让学生知道并理解化用或借用古典诗词,以营造优美意境的方法。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苏幕遮》、晏殊的《蝶恋花》和张继的《枫桥夜泊》。课后整理。也可联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这雪下得紧作为分析的范例,帮助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和艺术性。二可插讲故事:传说作者写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时,因为毕其一生,所以,思尽,倒地而死。说明文辞极其优美,缠绵悱恻之至,艺术水*相当高,令人叹为观止。)

  赏析[滚绣球]

  引导、启发学生先朗诵再思考这支曲子选取了哪些意象?抒发了莺莺的什么感情?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其艺术效果如何?

  柳丝 玉骢 疏林 斜晖 马儿 车儿 借景抒情 离情难舍

  松了金钏 减了玉肌 夸张 身心憔悴 怨恨

  过渡语:送别途中,莺莺不忍遽别的情感怎一个痛字了得?这种痛包含着愁苦与怨恨。

  过渡语:我们赏析了两段文字,领略了诗情画意,同学们能否从文中找几句口语?再找出一些类似的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语句来呢?

  例如:兀的不闷**也么哥?兀的不闷**也么哥?

  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渲染张生内心因离别而产生的惆怅、凄凉之情。)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泪随流水急,愁逐野云飞。(渲染莺莺内心怅惘、眷恋、失意。)

  小结:《长亭送别》一折戏,历来被誉为写离愁别恨的绝唱,不仅在于它反映了女主人公勇敢、大胆地追求自由爱情,反对封建礼教的思想,它深深打动人们的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最后一幅夕阳古道无人语的画面与晓来谁染霜林醉相比,氛围更加萧瑟凄凉。离别后,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让学生回忆柳永的《雨霖铃》并且一起背诵。教师展示书法作品。

  (教学设想:通过小结,让学生加深对情景交融的理解。通过再次展示书法作品,让学生增加兴趣,获得美感。)

  赏析[朝天子]和[二煞]。了解莺莺在长亭饯别与临别叮嘱的情感起伏变化,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在[朝天子]这一曲中哪个字概括了莺莺长亭饯别时不得不别的依恋与无奈?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达她的这种心理?

  明确:恨(依恋与无奈)

  修辞手法:夸张、比喻、对比。借眼前的杯盘酒菜来传情,用厌食酒来表现她的愁苦至极。

  恨什么?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中看出她什么性格?

  明确:恨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指功名。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对偶。

  突出了莺莺的轻功名、重爱情的叛逆精神。

  (这里基本上分析了崔莺莺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简单赏析[二煞]

  过渡语:曲终人散,四顾无人之际,莺莺与张生倾诉私情。同学们能否从这曲中找出一个字来描绘莺莺离别之时的心理活动?

  明确:怕

  怕什么?(怕停妻再娶;怕金榜无名誓不归。)

  为何怕?(莺莺的担心是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是有现实基础的。)

  小结:

  莺莺这个艺术形象的典型意义及时代局限性:莺莺的倔强与叛逆的行为表现了她的轻功名,重爱情的反封建精神,但是我们也可以窥见封建时代妇女身上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以及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妇女悲惨屈辱的地位。莺莺的痛苦是一种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痛苦,所以让人无限同情;她的倔强与叛逆让人无限佩服。

  最后惜别目送部分,哪个字能够概括莺莺当时的眷恋和失意?

  明确:念(眷恋,失意)

  3、拓展学*视野,欣赏越剧片段。

  (教学设想:通过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欣赏越剧《西厢记》中的节选部分《长亭送别》,进行视听享受来激发兴趣;通过观后讨论,让学生主动参与学*,提高鉴赏能力和培养创新能力。)

  四、结语:

  《长亭送别》给人以深沉的美感享受,它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是一支动人心弦的离情歌。所以,这样的好作品如果不去看,不多读,岂不是太可惜了吗?

  五、作业:

  1、搜集有关送别的诗、词、曲、文、赋,能否作专题研究?

  2、以送别为题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能否吟诗填词作赋?

  3、体验美感,进行美的享受,能否背诵文中较多的曲词?

  4、能否从文中找出几副对联?或者根据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自拟几副对联?

  5、用心读王实甫的原著《西厢记》,能否写一篇有见地的读后感?

  (设想:作业本着因人制宜原则,可以独立完成,亦可以小组完成,给予充分时间,体现开放性,独立性,合作性,注重过程,讲究体验,力求质量。)

  附板书设计:

  长亭送别 (元)王实甫(《西厢记》节选)

  主要情节:送别途中长亭饯别临别叮嘱惜别目送

  感情变化:痛恨怕念

  (愁苦,怨恨)(依恋,无奈)(担心,害怕)(眷恋,失意)

  崔莺莺:轻功名 重爱情 叛逆 倔强

  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景:碧云天 黄花地 西风紧 北雁南飞 霜林染醉

  交 融(烘托气氛 诗情画意 化用诗词 加深意境 促人想象)

  情:痛(愁苦,怨恨)

《长亭送别》教案6

  指导思想:

  积极贯彻我校新课改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素质和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师生互动,学*并感受古典文化的诗情画意,初步让学生学会赏析古典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语言特色和思想内容的能力,努力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努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目标:

  1、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2、欣赏崔莺莺的人物形象。教学重点:欣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教学难点:崔莺莺的典型意义

  教学设想:

  1、以著名学者王国维的名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为理论依据,以文中富于文采的曲词为突破口,通过引导学生想象和联想,唤起旧知,唤起生活经验,努力创设情境,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男女主人公“送别”的心情。

  2、以诵读为辅助,以文学鉴赏为纽带,通过启发学生领会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表现人物的心理性格特征,领会化用或借用古典诗词,并且和口语巧妙结合以营造优美的意境,来努力培养学生初步赏析古典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语言特色和思想内容的能力。

  3、以碟片《西厢记》(越剧)的播放,让学生有感性认识和视听享受,同时,引导学生“观后感”并提出自己的创见,以此来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建议学生课前预*:

  1、对照注解和课前提示,通读全文。

  2、熟读曲词[朝天子][二煞],背诵曲词[端正好][滚绣球][一煞][收尾]。

  3、了解作者王实甫、《西厢记》的故事情节和本折《长亭送别》的剧情。

  同时思考以下问题:

  1、能否按时间的推移和情节的发展,用四个小标题把《长亭送别》这折戏概括一下?

  2、崔莺莺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起伏变化?她的性格特征是怎样的?

  3、文中哪几支曲子体现着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

  4、本折曲词有几处化用或借用了古典诗词并且与口语结合的?有何表达作用?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导语:

  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做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黛玉来了……黛玉道“什么书?”宝玉见问,慌的藏了,便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黛玉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瞧,好多着呢!”宝玉道:“妹妹,要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人。真是好文章!你要看了,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过去。黛玉把花具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不顿饭时,己看了好几出了。但觉词句警人,余香满口。一面看了,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看来这真是本好书,你知道他们读的是什么书吗?

  今天,我们要学*的是在*戏曲舞台上曾经轰动一时,久演不衰,影响深远的元代杂剧王实甫的《西厢记》(板书)。它讲述的就是相国千金小姐崔莺莺与穷书生张君瑞的爱情故事。当代著名作家肖复兴曾经说过:“爱,在幻想里,比在现实中更真实;爱,在回忆里,比在现实中更美好;爱,在舞台上,比在现实中更有价值。”这节课,我们要欣赏其中最精彩的一折戏《长亭送别》(板书)。

  (教学设想:通过充满深情的导语,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拉*与学生的距离,走进学生的心灵。通过循循善诱,让学生树立“学*与生活,学*与做人联系”的意识,懂得珍惜时间,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通过熟悉的影片唤起学生的联想,通过书法作品的展示,吸引学生的审美注意,通过唱歌让学生产生心灵震撼,使课堂成为一个教学磁场,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课文情境,为下阶段积极参与情感体验,进行审美评价奠定基础。)

  《西厢记》和王实甫

  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大都(北京)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所作杂剧14种,现仅存《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丞相高会丽春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三种。板书:元代杂剧家

  《西厢记》前身是《西厢记诸宫调》,故事来源于唐元稹的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这三部书的区别是:《会真记》叙述少女崔莺莺和书生张生恋爱、终被遗弃的悲剧故事。莺莺的悲剧形象概括了*历史上受封建礼教约束和被轻薄少年遗弃的善良少女的共同命运。《西厢记诸宫调》摒弃了《会真记》的悲剧结尾,以张生和崔莺莺双双私奔团圆作为结尾,剧中人物也更显个性化,比如崔母,完全是一个封建势力的维护者,成为崔张婚姻的直接障碍,崔莺莺,则成为了一个封建婚姻的反抗者。《会真记》和《西厢记诸宫调》为后来王实甫《西厢记》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基础。

  《西厢记》中的女主人公崔莺莺是宰相家的千金小姐,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遇见了白衣秀才张珙,拥有高贵地位的宰相千金与书剑飘零的布衣书生一见钟情,他们以清风明月为证,私定终身。但这却让崔莺莺的母亲恼怒不已,这种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是她万万不能接受的,她拿出家长的权威,以崔家三代不招白衣秀才为由,逼张生进京赶考,中的状元才能成亲。莺莺无奈只得在长亭送别张生,此时此刻,她会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在心头呢?让我们来认识崔莺莺这位不同凡响的女子,走进她复杂而微妙的内心世界。

  板书:前身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再前身唐代元缜《莺莺传》或《会真记》

  二、听课文朗读,疏通文意……

  1.注意下面几个词语的读音

  玉骢cōng迍zhūn迍金钏cuàn靥yè儿揾wèn挣zhèng揣chuài

  谂shěn知玉醅pēi白泠líng泠罗帏wéi青鸾luán

  2.整体把握

  三、师生共同研讨课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情节线索

  要求学生浏览课文,用四个小标题概括画面内容,理清情节线索。板书:送别途中——长亭饯别——临别叮嘱——惜别目送

  2、重点赏析课文,把握两个目标

  (教学设想:着重赏析[端正好][滚绣球],提供范例,不断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运用“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的名言来理解男女主人公“送别”的心情,从而较好地把握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及熔古典诗词入曲的特点。)

  3.借景抒情是王实甫在“长亭送别”中最重要的一种表达情感的方法。在同学们找出来的这些段落中哪些段落采用的是“借景抒情”的方法?……

  端正好、滚绣球、一煞等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作者如何借景抒情的。请一个同学朗读“端正好”。……

  4.作者怎样借景抒情?

  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何特征?艺术效果如何?“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

  醉”这三句中,你认为哪两个字用得好?有何艺术效果?这支曲子在整折戏中有何作用?

  明确:景碧云天(烘托气氛)黄花地(诗情画意)西风紧北雁南飞(化用诗词加深意境)霜林染醉(促人想象)情痛(愁苦)……

  “端正好”鉴赏点

  紧西风紧,秋风里莺莺的心也被张生的离去紧紧地揪着

  醉霜林象喝了酒一样红,莺莺也在离愁的折磨下象喝醉了酒一样不能自持染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自然之物中融入了人的愁苦泪一路离别泪,一路离别情

  这段话作者化用范仲淹的“苏幕遮”,描写了一幅深秋、旷远又凄凉的秋景,通过这个秋景,我们感受到了莺莺心中那无以言表却又无处不流露的愁苦。

  (讲析时一可联系相关诗词,让学生知道并理解化用或借用古典诗词,以营造优美意境的方法。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苏幕遮》、晏殊的《蝶恋花》和张继的《枫桥夜泊》。课后整理。也可联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这雪下得紧”作为分析的范例,帮助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和艺术性。二可插讲故事:传说作者写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时,因为毕其一生,所以,“思尽,倒地而死。”说明文辞极其优美,缠绵悱恻之至,艺术水*相当高,令人叹为观止。)

  四、看影片《长亭送别》片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五、作业。

  结合课文和《非常学案》了解元杂剧的有关知识。

《长亭送别》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辨识《长亭送别》中的艺术手法并分析其作用与效果,并初步尝试与学生一起解读与分享《西厢记》的艺术价值与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品读与交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分析《长亭送别》艺术手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理解崔莺莺的人物形象与其爱情观。

  说明:

  本课为“《长亭送别》之三:艺术特色”,即第三课时,旨在集中分析本篇的艺术手法并分析其作用与效果,以便于学生对此形成较为全面和透彻的认识,并期望其能在其它诗词鉴赏和其它同类型文章的解读过程中迁移此种能力。

  在此之前的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目标为:进一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与成就;了解王实甫及《西厢记》,梳理本文的主要结构并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其主要内容。第二课时主要目标为:解读崔莺莺的人物形象,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能辨识本文中的艺术手法并分析其作用、效果;进一步加深理解崔莺莺人物形象,体悟其爱情观念的内涵与意义

  2、教学难点:通过对《长亭送别》的艺术特色的解读来认识《西厢记》的艺术价值与深远影响。

  三、教学过程:

  1、检查预*与导入新课。

  (1)回顾预*问题:

  A、你认为《长亭送别》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B、你认为《长亭送别》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式?其表达作用是什么?

  C、你认为《长亭送别》的语言风格是怎么的?请举例予以说明。

  (2)导入新课:《西厢记》的流传原因(思想价值和艺术特色)。

  说明:本课时的艺术手法主要从三个角度来思考,即:表现手法、修辞方式、语体风格。

  2、品读与交流:

  (1)引导学生正确辨识本文运用的各种艺术手法。

  (2)能具体以实例来分析这些艺术手法的作用和效果。

  说明:学生自主选择、积极交流,教师加以引导、适当点拨,在认识《长亭送别》的艺术手法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本篇所提出的爱情观和人生观的进步性,深刻体悟《长亭送别》的艺术价值。

  3、教师小结:

  《长亭送别》的艺术特色,并与学生分享《西厢记》的艺术价值与深远影响。

《长亭送别》教案8

  指导思想:

  积极贯彻苏教版课改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素质和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师生互动,学*并感受古典文化的.诗情画意,初步让学生学会赏析古典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语言特色和思想内容的能力,努力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努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目标:

  1、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2、欣赏崔莺莺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欣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教学难点:

  崔莺莺的典型意义

  教学设想:

  1、以著名学者王国维的名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为理论依据,以文中富于文采的曲词为突破口,通过引导学生想象和联想,唤起旧知,唤起生活经验,努力创设情境,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男女主人公送别的心情。

  2、以诵读为辅助,以文学鉴赏为纽带,通过启发学生领会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表现人物的心理性格特征,领会化用或借用古典诗词,并且和口语巧妙结合以营造优美的意境,来努力培养学生初步赏析古典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语言特色和思想内容的能力。

  3、以碟片《西厢记》(越剧)的播放,让学生有感性认识和视听享受,同时,引导学生观后感并提出自己的创见,以此来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建议学生课前预*:

  1、对照注解和课前提示,通读全文。

  2、熟读曲词[朝天子][二煞],背诵曲词[端正好][滚绣球][一煞][收尾]。

  3、了解作者王实甫、《西厢记》的故事情节和本折《长亭送别》的剧情。

  同时思考以下问题:

  1.能否按时间的推移和情节的发展,用四个小标题把《长亭送别》这折戏概括一下?

  2、崔莺莺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起伏变化?她的性格特征是怎样的?

  3、文中哪几支曲子体现着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

  4、本折曲词有几处化用或借用了古典诗词并且与口语结合的?有何表达作用?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导语:

  今天我很高兴,能够在这三尺讲台前与大家见面,并且能够上一堂课,与大家一起共度一段美妙的时光,所以,我很珍惜这种机会。当我踏上这块土地的时候,我特别激动,因为我也是安徽人。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是的,看到你们,就像看到我的亲人一样。安徽是我的故乡,绩溪是我的最爱,你们是我的朋友。记得著名诗人艾青有两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所以,尽管我在上海工作和生活,但是我的心却一直牵挂着故乡的山水,故乡的亲人,故乡的发展。看到安徽的巨大变化,想到它的灿烂前景,我很高兴;看到你们在这里安心地学*,想到现在的海湾战争局势,我很担心。真的。真诚地希望世界和*,真诚地希望爱满天下!

  我们大概都看过电影《泰坦尼克号》吧。为什么这部影片能够风靡全球,深深地打动无数人的心呢?它讲述的只是贵族少女罗丝和穷画家杰克的爱情故事,但是它演绎出的却是一种人性的美,一种无私的爱。

  当代著名作家肖复兴曾经说过:爱,在幻想里,比在现实中更真实;爱,在回忆里,比在现实中更美好;爱,在舞台上,比在现实中更有价值。

  那么,今天,我们要学*的是在*戏曲舞台上曾经轰动一时,久演不衰,影响深远的元代杂剧王实甫的《西厢记》(板书)。它讲述的就是相国千金小姐崔莺莺与穷书生张君瑞的爱情故事。这节课,我们要欣赏其中最精彩的一折戏《长亭送别》(板书)。

  讲到长亭送别,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弘一法师李叔同的《送别》。不知在座的同学中有否知道?我很喜欢这《送别》,所以,用小篆写了这幅字。我带来了,给大家看一下。当然,这次由于比较匆忙,所以这字写得不甚理想。如果不介意的话,我很愿意把它作为一份小礼物送给你们。我很想在此唱一下,唱得不好,请大家多多包涵。能够唱的同学就一起来唱吧!谢谢!

  (教学设想:通过充满深情的导语,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拉*与学生的距离,走进学生的心灵。通过循循善诱,让学生树立学*与生活,学*与做人联系的意识

  ,懂得珍惜时间,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通过熟悉的影片唤起学生的联想,通过书法作品的展示,吸引学生的审美注意,通过唱歌让学生产生心灵震撼,使课堂成为一个教学磁场,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课文情境,为下阶段积极参与情感体验,进行审美评价奠定基础。)

  二、明确本课学*目标:

  1、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2、欣赏崔莺莺的人物形象。

  三、师生共同研讨课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情节线索

  要求学生浏览课文,用四个小标题概括画面内容,理清情节线索。

  板书:送别途中长亭饯别临别叮嘱惜别目送

  2、重点赏析课文,把握两个目标

  (教学设想:着重赏析[端正好][滚绣球],提供范例,不断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运用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的名言来理解男女主人公送别的心情,从而较好地把握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及熔古典诗词入曲的特点。可举影片《泰坦尼克号》中的一个经典画面:夕阳下,大海中,罗丝在杰克的引导和鼓励下,爬上船头的栏杆,张开双臂,闭目呼吸。也可举学生送别朋友,学生与父母分别的场景,因为有生活体验,容易引起心灵上的共鸣。)

  全体学生朗诵[端正好]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何特征?艺术效果如何?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醉这三句中,你认为哪两个字用得好?有何艺术效果?这支曲子在整折戏中有何作用?

  明确:

  景

  碧云天

  (烘托气氛)

  黄花地

  (诗情画意)

  西风紧

  北雁南飞

  (化用诗词

  加深意境)

  霜林染醉

  (促人想象)

  情

  痛(愁苦)

  (讲析时一可联系相关诗词,让学生知道并理解化用或借用古典诗词,以营造优美意境的方法。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苏幕遮》、晏殊的《蝶恋花》和张继的《枫桥夜泊》。课后整理。也可联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这雪下得紧作为分析的范例,帮助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和艺术性。二可插讲故事:传说作者写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时,因为毕其一生,所以,思尽,倒地而死。说明文辞极其优美,缠绵悱恻之至,艺术水*相当高,令人叹为观止。)

  赏析[滚绣球]

  引导、启发学生先朗诵再思考这支曲子选取了哪些意象?抒发了莺莺的什么感情?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其艺术效果如何?

  柳丝 玉骢 疏林 斜晖 马儿 车儿 借景抒情 离情难舍

  松了金钏 减了玉肌 夸张 身心憔悴 怨恨

  过渡语:送别途中,莺莺不忍遽别的情感怎一个痛字了得?这种痛包含着愁苦与怨恨。

  过渡语:我们赏析了两段文字,领略了诗情画意,同学们能否从文中找几句口语?再找出一些类似的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语句来呢?

  例如:兀的不闷**也么哥?兀的不闷**也么哥?

  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渲染张生内心因离别而产生的惆怅、凄凉之情。)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泪随流水急,愁逐野云飞。(渲染莺莺内心怅惘、眷恋、失意。)

  小结:《长亭送别》一折戏,历来被誉为写离愁别恨的绝唱,不仅在于它反映了女主人公勇敢、大胆地追求自由爱情,反对封建礼教的思想,它深深打动人们的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最后一幅夕阳古道无人语的画面与晓来谁染霜林醉相比,氛围更加萧瑟凄凉。离别后,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让学生回忆柳永的《雨霖铃》并且一起背诵。教师展示书法作品。

  (教学设想:通过小结,让学生加深对情景交融的理解。通过再次展示书法作品,让学生增加兴趣,获得美感。)

  赏析[朝天子]和[二煞]。了解莺莺在长亭饯别与临别叮嘱的情感起伏变化,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在[朝天子]这一曲中哪个字概括了莺莺长亭饯别时不得不别的依恋与无奈?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达她的这种心理?

  明确:恨(依恋与无奈)

  修辞手法:夸张、比喻、对比。借眼前的杯盘酒菜来传情,用厌食酒来表现她的愁苦至极。

  恨什么?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中看出她什么性格?

  明确:恨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指功名。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对偶。

  突出了莺莺的轻功名、重爱情的叛逆精神。

  (这里基本上分析了崔莺莺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简单赏析[二煞]

  过渡语:曲终人散,四顾无人之际,莺莺与张生倾诉私情。同学们能否从这曲中找出一个字来描绘莺莺离别之时的心理活动?

  明确:怕

  怕什么?(怕停妻再娶;怕金榜无名誓不归。)

  为何怕?(莺莺的担心是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是有现实基础的。)

  小结:

  莺莺这个艺术形象的典型意义及时代局限性:莺莺的倔强与叛逆的行为表现了她的轻功名,重爱情的反封建精神,但是我们也可以窥见封建时代妇女身上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以及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妇女悲惨屈辱的地位。莺莺的痛苦是一种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痛苦,所以让人无限同情;她的倔强与叛逆让人无限佩服。

  最后惜别目送部分,哪个字能够概括莺莺当时的眷恋和失意?

  明确:念(眷恋,失意)

  3、拓展学*视野,欣赏越剧片段。

  (教学设想:通过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欣赏越剧《西厢记》中的节选部分《长亭送别》,进行视听享受来激发兴趣;通过观后讨论,让学生主动参与学*,提高鉴赏能力和培养创新能力。)

  四、结语:

  《长亭送别》给人以深沉的美感享受,它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是一支动人心弦的离情歌。所以,这样的好作品如果不去看,不多读,岂不是太可惜了吗?

  五、作业:

  1、搜集有关送别的诗、词、曲、文、赋,能否作专题研究?

  2、以送别为题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能否吟诗填词作赋?

  3、体验美感,进行美的享受,能否背诵文中较多的曲词?

  4、能否从文中找出几副对联?或者根据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自拟几副对联?

  5、用心读王实甫的原著《西厢记》,能否写一篇有见地的读后感?

  (设想:作业本着因人制宜原则,可以独立完成,亦可以小组完成,给予充分时间,体现开放性,独立性,合作性,注重过程,讲究体验,力求质量。)

  附板书设计:

  长亭送别 (元)王实甫(《西厢记》节选)

  主要情节:送别途中长亭饯别临别叮嘱惜别目送

  感情变化:痛恨怕念

  (愁苦,怨恨)(依恋,无奈)(担心,害怕)(眷恋,失意)

  崔莺莺:轻功名 重爱情 叛逆 倔强

  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景:碧云天 黄花地 西风紧 北雁南飞 霜林染醉

  交 融(烘托气氛 诗情画意 化用诗词 加深意境 促人想象)

  情:痛(愁苦,怨恨)

《长亭送别》教案9

  第一课时

  (一)介绍作者

  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大都(北京)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所作杂剧14种,现仅存《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丞相高会丽春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

  (二)介绍《西厢记》剧情

  (三)介绍《长亭送别》在《西厢记》中的位置、作用和本折中的字词。

  《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长亭送别》是第四本第三折,是全剧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断之一。随着剧情的发展,莺莺终于克服了身心**的要求与封建精神桎梏的矛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与张生私下结为夫妻。但老夫人逼张生赶考,崔、张爱情又面临新的威胁。无奈中,张生只好起程“上朝取应”,莺莺在长亭为他送别。这场送别戏共有十九支曲文,由莺莺主唱,既是塑造莺莺形象的重场戏,也充分体现了王实甫剧作情景交融、富于文采的特点。

  (1)旦:女角。

  (2)末:男角。

  (3)洁:和尚的别称。这里指长老。

  (4)回避:避忌,顾忌。

  (5)做亲:举行婚礼。

  (6)长亭:古代道路上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供旅行休息用,常常是饯别的场所。

  (四)介绍《长亭送别》三个场景

  (一)奔赴长亭:[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

  (二)长亭饯别:[脱布衫][小梁州][幺篇][上小楼][幺篇][满庭芳][快活三][朝天子]

  (三)临别叮嘱:[四边静][耍孩儿][五煞][四煞][三煞][二煞][一煞][收尾]

  (五)分析莺莺感情经历的起伏变化。

  《长亭送别》这一折,历来被誉为写离愁别恨的绝唱。崔莺莺对张珙缠绵依恋,两人刚刚订下白首之约,就要劳燕分飞,莺莺自然是难舍难分,在送别之中,她满心装的都是离愁别恨之情,但这些离愁别恨在送别的前前后后也经历了一些

  起伏变化。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崔莺莺的内心,体会主人公不同寻常的情感经历。

  长亭之别正值深秋时节。在奔赴长亭的路上,碧空浮云万里,遍野黄花萎积,耳边可以听到西风疾吹,眼底可以看见北雁南飞,一种离愁别恨油然而生。特别是清晨看到经霜的叶子如同酒醉的容颜,一定是离人的血泪将它染红。此时此景,坐在车内的莺莺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请同学们注意[滚绣球]这支曲子。

  一支曲子唱下来,有一种情反复吟唱,这就是“恨”。首先恨相见得迟,莺莺与张生两情相悦,相见恨晚,要成佳配又每每遭变故;所以,莺莺的心中很不自在,“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便是这恨的缘由。是说刚刚结束了相思,又开始早早面对别离。所以莺莺一路上恨柳丝长却系不住离人马,恨疏林留不住斜阳,恨一声人“去也”折磨得她身心交瘁。

  长亭饯别的筵*上,老夫人安排大家入坐:张生和长老坐,小姐这壁坐,一桌宴*好似银河隔开牛郎织女,再加上长亭外也是黄叶纷飞,衰草萋迷,更加令人伤怀不已。酒*上,张生无精打采“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张生这些蹙眉垂泪,长吁短叹,莺莺是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其实,莺莺的心情又何尝好?——“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夜,清减了小腰围”。面对即将分别的恋人,莺莺唱出了一腔怨情。这怨情正是深情的痴语。请同学们一起看[幺篇][满庭芳][朝天子]这三支曲子。

  [幺篇]是怨张生年少情薄,全不挂念数月来两人耳鬓厮磨的恩爱生活

  [满庭芳]是怨供食太急,子母们当回避,分别在际,竟不能与张生举案齐眉,厮守片刻。

  [朝天子]怨美酒无味,清淡似水,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怨世间人为了“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竟忍心“拆鸳鸯在两下里”

  此时在宴*上,莺莺的内心有了一些变化,奔赴长亭的路上她恨两人聚少离多,让她从此后不得不独饮相思的苦酒,但随着筵*的进行,分别的时刻越来越迫*,眼前的张生又只是唉声叹气,所以此时的莺莺内心非常怨恨功名利禄拆鸳鸯在两下里。

  霎时间杯盘狼藉,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两人终于要面对最后的分别。这一刻更是千头万绪,百感交集。但是,请同学们注意莺莺叮嘱张生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话。

  第一句说,“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最后一*话是“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在休似此处栖迟。”

  这些叮嘱超出了一般的缠绵之情。这说明在莺莺的内心隐隐有一种忧虑。因为张生得中与否都是对他们爱情的巨大考验:如果落第,老夫人不会承认这个白衣女婿;如果得中,张生又极可能成为高门望族的择婿对象;如果张生不是忠厚至诚的君子,那么,莺莺弃妇的命运就是不可避免的。应该说这种怕被抛弃的心理是当时女子很普遍的心理,只不过两情相悦的时候,人们往往会暂时忘记,一旦别离在即,它就会凸现出来让人不安,莺莺是一个多情的女人,自然也不能例外。所以最后分别时,莺莺的内心又凭添了忧虑。

  送别张生,莺莺懒上车儿,此时的心境又怎样?“便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这是说凡是人间可经历的离愁别恨现在都填满了莺莺的胸膛。看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怎一个“恨”字了得?怎一个“怨”字了得?实在是言语无法传达了。

  好,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来总结一下《长亭送别》一折,莺莺的感情经历了那些变化?

  (表面上)恨——怨——忧

  (实质上)依恋

  总之,在莺莺心中,“情”字始终是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至于功名利禄、是非荣辱,统统可以不管。这种“情”字当头在当时具有闪光的思想。由于《长亭送别》中,王实甫塑造了具有叛逆意识的崔莺莺的形象,这就使王实甫的《西厢记》比以往的“崔、张”故事都具有新意。下面我们先简要地了解一下关于《西厢记》故事的演变情况。

  “崔、张”的爱情故事最早见于唐朝元稹的《莺莺传》。写莺莺虽然主动偷食禁果,却无力逃脱弃妇的悲惨命运。传奇的结局写张生自诩“善补过者”,实际上是为自己“始乱终弃”找借口。在小说中,莺莺没有什么反抗。

  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把莺莺对张生的爱与“报德”联系在一起。这样就把年轻人越轨行为写得合乎礼数。爱情就有了杂质。

  只有王实甫的《西厢记》写莺莺只知一个“情”。特别是《长亭送别》这一折,莺莺对“情”字作出了最好的诠释。所以说《西厢记》在主题思想上是远远高于从前的两部作品。《西厢记》的主题是“永志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就是说爱情才是婚姻的基础,只要男女间彼此“有情”,就应该让他们同偕白首;而一切阻挠有情人成为眷属的行为、制度,则应受到鞭挞。

  作业:(1)熟读全文,选择喜欢的曲子背诵。

  (2)说说《长亭送别》中有哪些曲词反映出莺莺珍视爱情,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一)鉴赏曲词,分析艺术特色

  《西厢记》流传至今,广为传颂,不仅因为它提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理想,还因为它“词句警人,满口余香”的艺术语言。下面我们从两个角度作一点鉴赏。

  (1)从“情、景、”的角度

  《长亭送别》是《西厢记》中情、景、境交融得极出色的一折。莺莺的离愁别情与不同环境中的特殊景物融合在一起就营造出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下面请同学们看[端正好]和[一煞]这两支曲子[端正好]一曲,是莺莺乘车去长亭时唱的,为我们展现一种非常开阔的境界。头上是一方青天,脚下是一片菊花地,境界是如此的空旷,人站在其中,一定会感到自身的渺小,感到无依无靠、空荡荡的孤独。这支曲子,莺莺唱到碧云、黄花、西风、归雁、霜林这些深秋之景,而这些深秋之景中,最惹人愁思就是霜林,“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它让人联想到莺莺的血泪在一夜之间将枫林全部染红。所以此时的霜林已经不是普通的霜林,它已经成为莺莺愁思的见证。这一支曲子将途中之境、深秋之景、离人之情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一煞]一曲,写莺莺目送张生离去,青山无情,挡住了送行人的视线,疏林不与人方便,没有挽留住斜阳,一骑绝尘去,转山坡,穿疏林,熟悉的身影在淡烟暮霭中依稀可见。分别后陪伴莺莺的只有冷清清的斜阳,秋风掠过禾黍,飘来声声马嘶,都撕裂了莺莺的心。这一曲描写的是四顾无人的郊外之境,又时值黄昏,因而这比[端正好]中途中之境更见凄凉。“青山”、“古道”、“夕阳”、“烟霭”不仅是这种自然环境下特有的自然景象,同时它们也都是传情寄恨的载体。而且这一支曲子通过时间的变化,写出了莺莺对张生的痴情:那种欲见不能的惆怅和不忍离去的眷恋之情。这一曲又是情、景、境的高度融合。

  (2)从“曲、词、意”的角度

  《西厢记》是一部杂剧,以唱为主,由于古代的音乐没有音响资料流传,因此宫调的问题就成为曲学的难点。现在,我们只能从一些文字记载来揣测唱腔的风格。那么什么是“宫调”呢?

  宫调是音响的高低组成的调式。古代音乐有七声宫、商、角、变徵、徽、羽、变宫。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余称“调”,合称“宫调”。元杂剧常用“五宫四调”,即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合称“九宫”。《长亭送别》用正宫,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说正宫的声情是“惆帐雄壮”。可见《长亭送别》这一折的音乐应是惆怅的、悲壮的。

  上面我们说了宫调,下面我们说一说曲牌和曲词。曲牌就是曲的名称。比如[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等等,曲词是按照一定的曲牌填写的文字,一般要压韵,讲究对仗。

  《西厢记》的曲词历来被人称道。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说“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长亭送别》这一折又尤其突出。

  首先,曲词熔炼了很多古典诗词,比如化用范仲淹的词《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化用范仲淹的词句的作用是:取其秋景凄凉的意境,以烘托送别的凄冷氛围。

  此外,在曲词中还零散可见一些对古典诗词原句或者表现手法的的化用,作一个总结:

  (1)“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化用苏轼《满庭芳》,表现莺莺珍视爱情、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2)“未饮心先醉”:化用柳永《诉衷情*》中“未饮心如醉”一字之差,更加夸张,语意更加沉重,表现莺莺饯别时的极端愁苦

  (3)“柳丝长玉骢难系”:柳丝是“留”“思”的谐音

  (4)“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化用“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极言愁多。

  化用原句或手法的作用:以原句特有的语意、情味和表达效果来与剧中的语境相契合,增添了语言的文采和表现力。

  其次,善于运用民间口语,并加工为富有文采的文学语言。例如[叨叨令]

  这一支曲的词汇、语句都具是民间口语,但通过加衬字“儿”;通过变换叠音形容词,通过设置成排比句,造成一种音韵的回环反复,产生一唱三叹,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把莺莺柔肠百结的离别苦痛,写得哀哀切切,见情见态。

  最后,全折巧用修辞。比喻、夸张、用典、对比、对偶、排比、反复、叠音、设问等等。特别是巧用夸张,并与比喻、用典、对比相结合,因情随物而设。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1)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同下)

  (2)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夸张)表现情感折磨下的身心交瘁。

  (3)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五岳低。(夸张兼比喻)写离别之情,达到愁极恨绝,无以复加的地步。

  (4)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张兼用典)形容伤心之至

  (5)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夸张、比喻和对比)以厌酒表现愁苦至极。

  《长亭送别》的艺术特点:

  情景浑然天成

  曲词妙笔生花

  有人说:《长亭送别》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一幅淡雅的水墨画,一支撩人心弦的离歌。我想我们对它的阅读理解还是比较粗浅的,希望对《西厢记》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选话题,作更深一步的学*。

  作业:

  (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整理本课涉及的字、词、句、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

  (2)以“长亭路”为题,将[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三曲改写成散文。或者运用想象,以“临行”为题,将[耍孩儿]一曲改写成话剧片断。


《长亭送别》教案 (菁华9篇)(扩展2)

——《送别》诗词鉴赏 (菁华3篇)

《送别》诗词鉴赏1

  《送别》

  唐代: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朋友你要去何方?

  你说因为生活不得意,回乡隐居在终南山旁。

  只管去吧我何须再问,看那白云正无边飘荡。

  注释

  饮君酒:劝君饮酒。饮,使……喝。

  何所之:去哪里。之,往。

  归卧:隐居。南山:终南山,即秦岭,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陲:边缘。

  但,只。

  讲解

  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王维笔下是一个隐士,有自己的影子,至于为什么不得意,放在老杜等人那里一定有许多牢骚,可在这里只是一语带过,更见人物的飘逸性情,对俗世的厌弃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第一句叙事。“饮”是使动用法,“使……饮”的意思。一开始就写饮酒饯别,是点题。第二句设句,问君到哪里去。由此引出下面的答话,过渡到写归隐。这一质朴无华的问语,表露了作者对友人关切爱护的深厚情意。送别者的感情起始就渗透在字里行间。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不得意”三字,显然是有深意的。不仅交待友人归隐的原因,表现他失意不满的情绪;同时也从侧面表达诗人自己对现实愤懑不*的心情。这三字是理解这首诗题旨的的一把钥匙。诗人在得知友人“不得意”的心情后,劝慰道:“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你只管去吧,我不再苦苦寻问了。其实你何必以失意为念呢?那尘世的功名利禄总是有尽头的,只有山中的白云才没有穷尽之时,足以供你娱乐排遣了。这两句表现了作者很复杂的思想感情:既有对友人的安慰,又有自己对隐居的欣羡;既有对人世荣华富贵的否定,又似乎带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联系前面“不得意”三字看来,在这两句诗中,更主要的则是对朋友的同情之心,并蕴含着诗人自己对现实的愤激之情,这正是此诗的着意之处和题旨所在。从写法上看,前面四句,写得比较*淡,似乎无甚意味,至此两句作结,诗意顿浓,韵味骤增,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当然,这两句也不是*空而起的,而是由前面看似乎*淡的四句发展而来的,如果没有前四句作铺垫,这两句结尾也就不会给人这样强的“清音有余”(谢榛语)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全诗六句,仅第一句叙事,五个字就叙写出自己骑马并辔送了友人一段路程,然后才下马设酒,饯别友人。下马之处也就是饯饮之地,大概在进入终南山的山口。这样就把题旨点足。以下五句,是同友人的问答对话。第二句设问,问友人向哪里去,以设问自然地引出下面的答话,并过渡到归隐,表露出对友人的关切。三、四句是友人的回答。看似语句*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王维笔下是一个隐士,有自己的影子,至于为什么不得意,放在杜甫等人那里一定有许多牢骚,可在这里只是一语带过,更见人物的飘逸性情,对俗世的厌弃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不得意”三字,指出了友人归隐的原因,道出了友人心中郁抑不*。至于友人不得意的内容,当然主要是指政治上、功业上的怀才不遇。诗人没有明确写出,也不必写出,留以想象空间。五、六句,是他在得知友人“不得意”后,对友人的劝慰。他劝友人只管到山中去,不必再为尘世间得意失意的事情苦恼,只有山中的白云才是无穷无尽的。这里明说山中白云无尽,而尘世的功名利禄的“有尽”,无常,已含蕴其中。这两句意蕴非常复杂、丰富,诗的韵味很浓。句中有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安慰,也有自己对现实的愤懑,有对人世荣华富贵的否定,也有对隐居山林的向往。似乎是旷达超脱,又带着点无可奈何的情绪。从全篇看,诗人以问答的方式,既使送者和行人双方的思想感情得以交流,又能省略不少交代性的文字,还使得诗意空灵跳脱,语调亲切。

  王维这首《送别》,用了禅法入诗,富于禅家的机锋。禅宗师弟子间斗机锋,常常不说话,而做出一些奇怪的动作,以求“心心相印”。即使要传达禅意,也往往是妙喻取譬,将深邃意蕴藏在自然物象之中,让弟子自己去参悟。王维在诗歌创作中吸收了这种通过直觉、暗示、比喻、象征来寄寓深层意蕴的方法。他在这首诗中,就将自己内心世界的复杂感受凝缩融汇在“白云无尽时”这一幅自然画面之中,从而达到了“拈花一笑,不言而喻”,寻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送别》诗词鉴赏2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

  ①赋得:根据指定的题目写诗就叫做“赋得”。古原:古老、宽阔的原野。诗题的意思是:按照“在长

  满野草的古老原野上送别朋友”这一个题目写的诗。

  ②离离:形容春草繁盛茂密。

  ③一岁:一年。枯:枯萎,枯死。荣:生长,茂盛。

  ④野火:荒山野地里的大火。

  ⑤远芳:绵延向远方的芳香的野草。

  ⑥晴翠:在阳光照耀下反射出一片翠绿色的野草。

  ⑦萋萋(qī):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译文】

  茂盛的野草长在古原上的野草多么茂盛,每年枯萎又每年新生。熊熊野火不能将它烧尽,春风吹过它又重新获生命。草香无边弥漫古老道路,一片绿色连接远处荒城。又要送别朋友去远游,春草茂盛好像满含深情。

  【赏析】

  此诗作于贞元三年(787),作者时年十六。诗是应考的*作。按科场考试规矩,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相类,须缴清题意,起承转合要分明,对仗要精工,全篇要空灵浑成,方称得体。束缚如此之严,故此体向少佳作。据载,作者这年始自江南入京,谒名士顾况时投献的诗文中即有此作。起初,顾况看着这年轻士子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虽是拿居易的名字打趣,却也有言外之意,说京城不好混饭吃。及读至“野火烧不尽”二句,不禁大为嗟赏,道:“道得个语,居亦易矣。”并广为延誉。(见唐张固《幽闲鼓吹》)可见此诗在当时就为人称道。

  命题“古原草送别”颇有意思。草与别情,似从古代的骚人写出“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的名句以来,就结了缘。但要写出“古原草”的特色而兼关送别之意,尤其是要写出新意,仍是不易的。

  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多么茂盛(“离离”)的原上草啊,这话看来*常,却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就“古原草”而言,何尝不可开作“秋来深径里”(僧古怀《原是秋草》),那通篇也就将是另一种气象了。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一岁一枯荣”意思似不过如此。然而写作“枯──荣”,与作“荣──枯”就大不一样。如作后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发出三、四的好句来。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枯荣”二字的发展,由概念一变而为形象的画面。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作者抓住这一特点,不说“斩不尽锄不绝”,而写作“野火烧不尽”,便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而强调毁灭的力量,毁灭的痛苦,是为着强调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欢乐。烈火是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统统“烧尽”的,然而作者偏说它“烧不尽”,大有意味。因为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一旦春风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回答火的凌虐。看那“离离原上草”,不是绿色的胜利的旗帜么!“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又生”二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说此两句“不若刘长卿‘春入烧痕青’语简而意尽”,实未见得。

  此二句不但写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写出一种从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写枯,一句写荣,“烧不尽”与“吹又生”是何等唱叹有味,对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绝千古。而刘句命意虽似,而韵味不足,远不如白句为人乐道。

  如果说这两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写“草”,那么五、六句则继续写“古原草”而将重点落到“古原”,以引出“送别”题意,故是一转。上一联用流水对,妙在自然;而此联为的对,妙在精工,颇觉变化有致。“远芳”、“睛翠”都写草,而比“原上草”意象更具体、生动。芳曰“远”,古原上清香弥漫可嗅;翠曰“晴”,则绿草沐浴着阳光,秀色如见。“侵”、“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蔓延扩展之势,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形象。“古道”、“荒城”则扣题面“古原”极切。虽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却使古原恢复了青春。比较“乱蛬鸣古堑,残日照荒台”(僧古怀《原上秋草》)的秋原,该是如何生气勃勃!

  作者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同时又安排一个送别的典型环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该是多么令人惆怅,同时又是多么富于诗意呵。“王孙”二字借自楚辞成句,泛指行者。“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而这里却变其意而用之,写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那真是:“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乐》)。这是多么意味深长的结尾啊!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古原”、“草”、“送别”打成一片,意境极浑成。

  全诗措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故能在“赋得体”中称为绝唱。

  【名句赏析】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是白居易十六岁的作品,也是传诵千古的名篇。他历来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无所寄托的作品,在这诗中诗人将春草和送别有机地结合起来,表达了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首句紧扣题目,写出眼前景色,同时又交待出送别时的特定环境:古原上青草茂盛,正是一派春日景象。

  第二句进一步写出原上野草的的生长规律,暗寓深长的感叹。三、四两句由上句生发开来,歌颂了春草顽强的生命力。野火虽烧而“不尽”,春风吹过则“又生”,野火之貌似强大,春风之温润强劲,春草之顽强坚韧,作者仅用十个字就精炼地表现了出来,从而使这两句诗成为寓意深刻、极富哲理的名句。

  五、六两句进一步描写春草的勃勃生机:生机的野草的芳香播散在古老的道路上,阳光下的绿色一望无际,远远连接着荒凉的古城。“侵”、“接”二字用得生动形象,十分精当。最后两句补足“送别”之意,感情深沉而并不悲伤,是意味深长的绝好结尾。

《送别》诗词鉴赏3

  《送别》

  唐代: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朋友你要去何方?

  你说因为生活不得意,回乡隐居在终南山旁。

  只管去吧我何须再问,看那白云正无边飘荡。

  注释

  饮君酒:劝君饮酒。饮,使……喝。

  何所之:去哪里。之,往。

  归卧:隐居。南山:终南山,即秦岭,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陲:边缘。

  但,只。

  讲解

  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王维笔下是一个隐士,有自己的影子,至于为什么不得意,放在老杜等人那里一定有许多牢骚,可在这里只是一语带过,更见人物的飘逸性情,对俗世的厌弃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第一句叙事。“饮”是使动用法,“使……饮”的意思。一开始就写饮酒饯别,是点题。第二句设句,问君到哪里去。由此引出下面的答话,过渡到写归隐。这一质朴无华的问语,表露了作者对友人关切爱护的深厚情意。送别者的感情起始就渗透在字里行间。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不得意”三字,显然是有深意的。不仅交待友人归隐的原因,表现他失意不满的情绪;同时也从侧面表达诗人自己对现实愤懑不*的心情。这三字是理解这首诗题旨的的一把钥匙。诗人在得知友人“不得意”的心情后,劝慰道:“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你只管去吧,我不再苦苦寻问了。其实你何必以失意为念呢?那尘世的功名利禄总是有尽头的,只有山中的白云才没有穷尽之时,足以供你娱乐排遣了。这两句表现了作者很复杂的思想感情:既有对友人的安慰,又有自己对隐居的欣羡;既有对人世荣华富贵的否定,又似乎带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联系前面“不得意”三字看来,在这两句诗中,更主要的则是对朋友的同情之心,并蕴含着诗人自己对现实的愤激之情,这正是此诗的着意之处和题旨所在。从写法上看,前面四句,写得比较*淡,似乎无甚意味,至此两句作结,诗意顿浓,韵味骤增,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当然,这两句也不是*空而起的,而是由前面看似乎*淡的四句发展而来的,如果没有前四句作铺垫,这两句结尾也就不会给人这样强的“清音有余”(谢榛语)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全诗六句,仅第一句叙事,五个字就叙写出自己骑马并辔送了友人一段路程,然后才下马设酒,饯别友人。下马之处也就是饯饮之地,大概在进入终南山的山口。这样就把题旨点足。以下五句,是同友人的问答对话。第二句设问,问友人向哪里去,以设问自然地引出下面的答话,并过渡到归隐,表露出对友人的关切。三、四句是友人的回答。看似语句*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王维笔下是一个隐士,有自己的影子,至于为什么不得意,放在杜甫等人那里一定有许多牢骚,可在这里只是一语带过,更见人物的飘逸性情,对俗世的厌弃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不得意”三字,指出了友人归隐的原因,道出了友人心中郁抑不*。至于友人不得意的内容,当然主要是指政治上、功业上的怀才不遇。诗人没有明确写出,也不必写出,留以想象空间。五、六句,是他在得知友人“不得意”后,对友人的劝慰。他劝友人只管到山中去,不必再为尘世间得意失意的事情苦恼,只有山中的白云才是无穷无尽的。这里明说山中白云无尽,而尘世的功名利禄的“有尽”,无常,已含蕴其中。这两句意蕴非常复杂、丰富,诗的韵味很浓。句中有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安慰,也有自己对现实的愤懑,有对人世荣华富贵的否定,也有对隐居山林的向往。似乎是旷达超脱,又带着点无可奈何的情绪。从全篇看,诗人以问答的方式,既使送者和行人双方的思想感情得以交流,又能省略不少交代性的文字,还使得诗意空灵跳脱,语调亲切。

  王维这首《送别》,用了禅法入诗,富于禅家的机锋。禅宗师弟子间斗机锋,常常不说话,而做出一些奇怪的动作,以求“心心相印”。即使要传达禅意,也往往是妙喻取譬,将深邃意蕴藏在自然物象之中,让弟子自己去参悟。王维在诗歌创作中吸收了这种通过直觉、暗示、比喻、象征来寄寓深层意蕴的方法。他在这首诗中,就将自己内心世界的复杂感受凝缩融汇在“白云无尽时”这一幅自然画面之中,从而达到了“拈花一笑,不言而喻”,寻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长亭送别》教案 (菁华9篇)(扩展3)

——《黄鹤楼送别》教案优选【10】份

  《黄鹤楼送别》教案 1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感受诗人话别的情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与诗的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初读古诗。

  1、唐代大诗人李白,大家都很熟悉,谁还记得我们学过他的哪几首诗?指名交流

  2、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他的一首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出示该古诗

  3、师范读

  4、自由读,读准字音。

  5、齐读,指名读。

  6、揭题25黄鹤楼送别

  7、学生针对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借助拼音读好生字。

  (2)读顺课文

  (3)理解课文大概内容,思考上述提出的问题。

  2、检查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出示词语a、指名读,师纠正字音b、齐读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评价指出优缺点后齐读。

  (5)读后初步回答上述提出的问题。

  三、识记、书写生字

  1、投影生字

  2、指导识记方法和书写注意点

  3、根据学生提到的字进行范写。

  4、学生描红、临写字(师巡视纠正写姿)

  四、作业

  1、完成*字册

  2、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大家都喜欢听歌,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歌:《送别》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会唱的可以跟着唱。

  1、播放歌曲《长亭送别》。

  听了这首歌,你体会到了什么?

  是啊,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为离别而忧伤,为离别而落泪,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有的用歌抒情,有的则用诗来释怀。老师这还有一首送别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出示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A、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

  B、请同学们自读诗,说说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二、讲读课文

  你们说的都很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随着李白,在这繁花似锦的春天,登上那飞檐凌空的黄鹤楼,去送一送孟浩然吧!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诗文对照,自学课文。

  (一)学生自学课文。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用笔划出来,学*小组讨论解决。

  (二)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句子:

  1、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

  A、指名读

  B、提问:谁能用学过的语句来描绘一下春天的美景?你除了知道时间在暮春三月,还知道什么?

  2、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一会儿远眺,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A、提问: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是啊,这依依惜别之情深深地藏在了他们的心底,让我们一起朗读一、二两节,体会一下这藏在心底的离别之情吧!

  B、配乐朗读:两人都把这依依惜别之情深深地藏在了心底,时间慢慢地过去,终于,这藏在心底的深情再也抑制不住了,千言万语涌上了心头,李白举起了酒杯说(生接读)

  3、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说(生接读)

  A、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B、提问: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难舍之情?

  C、让我们用朗读把这喷涌而出的师生情、手足情、离别情表达出来吧。

  D、道不完的离别情,叙不完的朋友谊,让我们举起酒杯,再现这感人的话别场面,让它深深地印在心底吧!在班级中找你的好朋友,一个演李白,一个演孟浩然,可以用上文中的语言,也可以发挥想象用上自己的语言,可以站起来。

  E、学生上台表演

  4、知己离别是惆怅的、是忧伤的,但不忍别、终要别。

  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教师配图朗诵)

  朋友已经远行,从此人海茫茫,天各一方,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见面啊!想到这,李白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了,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让我们也一起随着李白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送一送孟浩然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5、如果李白生活在现代,他一定会用现代的语言来表达此时激动的心情,假如你是李白,伫立在江边,目送着友人渐渐远去,你能把这首千古传诵的名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吗?学生反复诵读、同桌讨论。

  五、布置作业:老师还收集了一首送别词,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后请同学们收集离别类的诗词。

  《黄鹤楼送别》教案 2

  教学目的: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能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准备:音乐,(可能的话多媒体)

  (过渡:伴音乐)

  相聚意味着别离。朋友,我走了,为我送别。

  眼前迷蒙的烟雾系不住过往的飞鸟,浓浓淡淡日子里的琐碎似云影般随风轻摆,搁浅心情之舟,我试图打开耳朵听尽这一季五音之外的声音,我试图翻尽书页捕捉一切淋漓尽致词句,我试图用一种恬静而亘古不变的素语来形容这一季七色之外的光彩,这一季枝枝叶叶都是离情,这一季千缕暇思已迈上枝头。这是怎样的.季节,怎样的离情啊(导出第一自然段:或范读或听录音)

  你知道了什么,你似乎感受到了什么?

  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指名读这一自然段,齐读

  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边出示黄鹤楼图片)请同学们轻声自读课文,文章的字里行间透出他们之间的深厚友情,你能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用笔划划。

  第二段:找出:一会儿……一会儿……

  送君千里终需一别,黄鹤楼下,李白、孟浩然举酒话别:指名读李白的话

  孟浩然何尝不是如此:自读

  体会友情之深(李白的话理解时应抓住“令人敬仰”“誉满天下”“一直”等词,孟浩然的话理解时要抓住“海内……”“永世不绝”等词句)

  练读、分角色读

  表演

  (过渡)朋友要远行了。也许会回来,也许不会。我曾经历过无数次的离别,我甚至以为,我已经*惯了这样一种离别,但是,也许正是这丝丝入耳的幽扬音乐,又或者是那茫茫的江水,让我又一次莫名地陷入了一种伤感。我注视着这烟波中的长江,如同注视着生命里一些不为人所知的细节。假如情绪可以溶化,我想,此刻我的心便已渐渐溶化在了这东去的江水里,有些苦涩。

  我心中似有万语千言,千言万语,我无法割舍你,我的朋友,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如果此时你便是李白,当朋友登上小船,当朋友的身影在自己的眼中渐行渐远时,你此时此刻的感受是什么?

  你想的是什么?

  学*第四自然段,体会诗人感情

  是啊,诗人李白终于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学生随即说出诗句)

  你此时,能感悟诗句的意思和诗句中蕴涵的全部感情了吗?

  交流

  你还能说出些古人用来写离情的诗句吗?

  小结

  不必努力去记忆一些往事里的细节,因为这些恍如就在眼前,如此的具体,又如此的亲切。

  我们相互注视的时候,在彼此的眼中似乎还可以看到曾有过的欢笑和眼泪。无论是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还是在有点阴郁的雨中,这个城市,都曾留下曾经共同散着步前行的身影。

  人总是要离别的。在这暮春时节,记忆依然可以在草长莺飞里流淌。我想,话别,可以只用一杯茶的时间,可是友情,却是一辈子的……

  《黄鹤楼送别》教案 3

  教学要求:

  精读课文,感受诗人话别的情景。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

  一、复*引入,初步设疑:

  ⒈课文讲了谁在什么时候,为谁送别呢?(板书:李白 孟浩然)

  ⒉根据回答出示并齐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为好朋友送别,李白的心情非常激动,他吟出这样一首诗

  ⒊课件出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⑴自读古诗,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⑵指名交流自己的问题。

  谈话激趣:同学们有很多疑问,学贵有疑。我想通过认真读了课文后,不需要老师讲,你就明白了。让我们回到黄鹤楼上。让我们回到黄鹤楼上。

  二、精读课文,引导探究。

  ㈠学*第二自然段。

  ⒈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写黄鹤楼的句子。

  ⒉课件出示图片。看图,说说你觉得黄鹤楼怎么样?

  ⒊一对好朋友就要在这里分别了。他俩此时的心情怎样呢?读读课文,体会一下。

  ⒋学生交流(板书 :依依惜别之情),出示句子:

  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⑴你是怎样理解依依惜别这种感情的?(难舍难分,谁也不愿意离开谁。)

  ⑵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引读:因为李白和孟浩然难舍难分,谁也不愿意离开谁,所以(生接读)。(因为他俩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所以(生接读)

  ⑶指导朗读这句话。(让我们把这种依依惜别之情读出来。)

  ㈡学*第三自然段

  过渡: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生接读)

  ⒈出示句子:

  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⑴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⑵交流。(敬仰之情,依依惜别之情)

  ⑶再读课文,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依依惜别之情?

  ⑷交流。(指导:你通过课外的阅读,对孟浩然的人品或诗篇有哪些了解?相机指导读出敬仰之情和依依惜别之情<伤感>。)

  ⑸指导朗读。指名看背景图表演读。(演演李白)

  过渡:其实,孟夫子的内心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但他却把无限的眷恋之情深深地埋在心底,反而去宽慰自己的好兄弟李白。他是怎样宽慰的?

  ⒉根据回答再出示句子:

  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⑴出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指导理解知己在文中指谁?)

  ⑵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这句话,在课文中就是指生读(李白和孟浩然虽然分别了,但是他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⑶你是怎样理解永世不绝的?

  ⑷指导朗读(那我们自由读读这段话)。指名看背景图表演读。(演演孟浩然)

  ⒊分角色表演话别的情景。

  ⑴同桌之间合作练*表演他们话别的情景(指导:注意他们的动作,读熟他们的语言,把他们的依依惜别之情表现出来)。

  ⑵指名表演。

  ㈢学*第四、五自然段。

  ⒈引读第四小节。

  此时此刻,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孟浩然(友人)(生接读)。他坐的船(白帆)(生接读)。李白(生接读)。

  ⒉出示句子:

  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⑴这时李白有些什么表现?(依然伫立、凝视远方)

  ⑵用表演的形式理解依然伫立和凝视远方这两个词。

  ⑶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看着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他会想些什么呢?(同桌交流再指名交流。)

  ⑷此时的杨柳、沙鸥似乎也受到了李白的感染,有些什么表现呢?

  ⒊齐读第四节。

  过渡:但是友人还是离去了,李白内心很激动,随即吟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㈣、学*第五自然段:

  ⑴出示并齐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⑵什么叫脍炙人口?

  三、诗文对照,理解诗意。

  ⒈指名交流:

  李白把孟浩然送走了,你们的问题也解决不少了。说说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⒉李白把这么多的离情别绪浓缩在这首诗里,后来这首诗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你知道什么叫脍炙人口?

  ⒊师生吟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四、小结并布置作业 :

  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了李白和孟浩然之间深情厚谊,回去请同学们摘录感受最深的句子。

  《黄鹤楼送别》教案 4

  教材分析

  这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文包诗”体裁的课文,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故事是古诗的扩展和阐释,古诗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文对照,情景同现,是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诗意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文本。

  文章所描绘的.场景,诗人所处的时代离学生的时空距离较远,理解诗人之间的感情是教学的难点;走进故事,走进古诗,走进名著,理解意思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他们已掌握了一些读书方法,如:边读边想,边读边做批注,体会句子含义等。学生想象力较丰富,能通过自

  己的感受个性化的阅读。但思维的深刻性、语言的表达上还有所欠缺。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通过课文与诗的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话别的情景。

  能力目标: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训练学生自我感悟的能力。

  情感目标:情感目标: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借助课文语言,理解诗句的意思。

  2、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轻轻走入离别之境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25课,齐读课题。

  2、课文写谁送别谁?板书:李白 孟浩然

  3、打开课本,快速浏览全文,哪个词最能表达他们此时的心情?

  4、“依依惜别”你是怎么理解的?指导读。

  (二)、抓文眼,初步感受惜别之情

  1、现在,也让我们一起来到长江边,感受李白与孟浩然的离情别意。谁来读读第二自然段。

  2、看大屏幕,一起读一读红色的字。“藏”的什么?既然是藏,愿意让对方知道吗?从哪个词知道的?谁能读出这种情感。

  3、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二段。

  (三)、品语言,深层理解深厚情谊

  1、不忍别,终须别。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

  出示:“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指名读。

  2、请同学们自由读这段话,你能从李白的话中读出哪些情感?

  3、指导学生抓关键词句体会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以及不舍离别之情。

  4、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三段。

  5、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师背第四段)指名生读。

  6、同学们,知道什么叫“伫立”吗?“依然伫立”呢?

  7、指导学生体会友人离别时难舍难分的情感。

  (四)、扣诗眼,升华感悟离情别意

  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

  出示诗。1、 题目中“之”是什么意思?诗中的“孤”呢?

  2、 指导学生抓住诗眼,升华离别之情。

  3、 指导学生读、背诗。

  4、 小结升华情感。

  《黄鹤楼送别》教案 5

  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亲人啊,朋友啊,常常因为各种原因和我们离别,回想一下,你送过谁?当时你有什么感受?

  过渡:是啊,不一样的送别,但萦绕在心头的离愁却是一样的,每一次的送别都是那样的让人依依不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与“送别”有关的课文。

  (齐读课题)黄鹤楼送别

  3、通过课前的阅读,你对黄鹤楼有哪些了解?

  4、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登楼吟诗作赋,讴歌黄鹤楼的壮美景观,其中以崔颢的《黄鹤楼》一诗最妙,传为千古绝唱。

  5、读拓展阅读第160页

  6、看到“黄鹤楼送别”这五个字,很自然的我们就想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 出示古诗,自由轻声读

  (2) 谁愿意来读一读这首古诗。注意作到字正腔圆,正确停顿。

  (3) 李白的这首诗和他的《静夜思》、《望庐山瀑布》一样,都是千古流传的好诗,那么像这样人人喜欢,人人称赞的.诗,我们用一个词来形容它就是——脍炙人口(出示词语)

  “脍炙”什么意思?看看部首,脍,月字旁,很多月字旁的字都和身体有关,与肉有关,比如“肚、腰、臂、肥、胖”等。

  “脍”就是指切得很细的鱼或肉。

  “炙”就是用火烤。

  “脍炙人口”就是美味人人都爱吃,在文中指好的诗文人人都称赞。

  二、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能简要概括文章的只主要内容。

  2、作者以《黄鹤楼送别》为题,从暮春三月开始讲起,娓娓道来,给我们讲了1300年前发生的这么一个动人的故事,那么围绕课题,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一、二句话简要说一说吗?

  (暮春三月,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饯行,并在江边目送他登船远去的动人情景。)

  三、 创设情境,学*新词

  1、暮春三月,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饯行。

  区别:“饯行”与“送行”(饯行是备酒食为友人送行)

  2、出示插图

  仔细看图,再读读课文,你能否用课文中的词语来描绘这幅画面?

  相机出示: 烟雾迷蒙 繁花似锦

  俯临长江 飞檐凌空

  杨柳依依 沙鸥点点

  四、 适度拓展

  1、作者在文中还引用了王勃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话什么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文中的“知己”指谁?

  2、孟浩然比李白大12岁,他们怎么会成为知己的呢?(教师讲解)

  3、补充《赠孟浩然》

  赠孟浩然

  吾爱孟浩然, 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 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 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 徒此揖清芬。

  (1) 教师朗读。

  (2) 帮助学生理解第一句:我钟爱孟浩然,潇洒的风度,超人的才华天下人都知道。

  (3) 课文中就有李白敬仰孟浩然的句子,找一找,读一读。

  (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

  (4) 两年后的春天,李白东游至今天的武汉市,再次与孟浩然相遇,两人感情更进一层,常常在黄鹤楼上饮酒作诗,黄鹤楼是两人相聚相亲的地方,黄鹤楼就是他们感情的见证。

  (5) 教师小结:孟浩然要到广陵(现在的扬州)去黄鹤楼在长江的上游,广陵在长江的下游,千里之遥啊!今日之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李白到黄鹤楼为孟浩然饯行,让我们再读读课文,感受这个故事。

  板书

  黄鹤楼送别

  依依惜别

  情

  深厚情谊

  《黄鹤楼送别》教案 6

  一、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提问解题。

  黄鹤楼在哪里?(位于湖北武汉长江江畔,名胜之一。)

  谁送别谁?(李白送别孟浩然。)教师板书:李白孟浩然

  3、教师介绍背景。

  李白年轻的时候住在湖北一代,和同住在那里的大诗人孟浩然结成了忘年交。

  【教师在课堂上启发学生理解:什么是“忘年交”,并板书该词,目的有二:一,与课文表达的情感呼应;二,让学生多了解点儿知识。】

  出示诗句:“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教师解释。有一天,孟浩然决定“顺江东下,前往扬州”,李白就在黄鹤楼上为他“饯行”,并写下了这首著名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出示诗句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用意与上面的相同。王恒老师上课就是这样,常常在不经意间向学生“灌输”点儿东西,以丰富学生的内存。我是很喜欢的。】

  4、出示诗句,请学生质疑,并提醒学生:这篇课文是“文包诗”,大多数问题都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这就是告诉学生文包诗的特点,也是告诉学*的方法】

  二、初读。

  1、提出要求。

  大声朗读,读通顺,难读的地方要反复读。

  2、检查。

  出示容易读错的词:饯行

  伫立

  凌空

  远眺

  按捺不住

  脍炙人口

  指名读,齐读。

  请学生选择难读的句子互相读,互相纠正。

  三、再读课文,质疑解答。

  1、提出要求。

  圈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并提出来。

  2、指名逐节朗读,学生质疑,教师注意采用各种方法指导理解,相机进行朗读,加深理解。

  重点指导:

  “饯行”,提醒学生注意形旁理解;【从字形,汉字的独有的特点出发,教学生理解】

  “俯临”,比较黄鹤楼和长江的高低理解;【结合实际,理解关键字“俯”】

  “飞檐”,看图理解;【看图理解,既形象有快捷。课堂上,老师还介绍了:“飞檐”是中国建筑独有的艺术特色,启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比邻”,联系成语“比肩继踵”的“比”理解;【温故而知新,“*得”就是这样。】

  “杨柳依依”,看图想象,说说感受即可;【体会经杨柳轻拂的'感受,这样的理解多好!】

  “沙鸥点点”,画简笔画示意;【方法自然,倘要解释“点点”倒会难煞人,教师的基本功可要好哇】

  “伫立”,联系上文“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理解;【联系上下文,恰到好处。】

  “脍炙人口”,教师解释月字旁和肉有关,“脍”,指细切的肉,“炙”,有火字低,指烤肉;指导学生写好“炙”字。【对“脍”的解释让听课的教师大感兴趣,指导写好“炙”,给人的感觉是扎实,相信学生一定会记得牢,写得好。】

  【这段教学中王恒老师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理解,既有读准的训练又有疏通的目的,还有理解字词指导,容量不小。方法多样,学生主动学*,自问自答,确有困难处,教师点拨,很精彩。】

  【期间,有学生质疑:触动、吟的意思,这是老师没有预设的。教师镇定地引导学生达到共识:“触”是摸、碰,连摸都不能摸,动也不能动,可见情感之深;对“吟”的理解,老师用自己投入的吟诵让学生直观地感悟。这样的处理是需要灵感的。】

  四、学生自答原来质疑的问题。

  1、教师提问,读了文章,对于这首诗,你们读懂了哪些?

  2、学生回答。【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若我们每位教师都有这强烈的意识,学生就会“自能读书”。】

  3、对于较难的“西辞”,教师画简笔画解释。

  五、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1、教师配乐范读【教师读得有味儿。应提倡教师范读,因为眼下常常看到,老师总是让学生“你能把……读得……”,自己读得很少,即便读了,与学生的读,相差不大甚至不如。试想,如此,怎能影响学生?】。

  2、学生自提要求,选择一个小节练*。【鉴于是高年级,选择性地读而不是通篇指读是可行的。】

  3、指名朗读,教师指导。

  六、初读感受。

  1、教师提问,读了课文,你们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2、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回想当年,李白一定也怀有这种种感受,他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诗。请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次朗读这首诗。【这是再一次整体感知。】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给家人听,请他们为你打分。

  2、完成*字帖,写好字,争取得“优”。

  【作业符合第一教时的安排。简单可行,没有加重学生的负担。】

  我的思考

  第一课时干什么?王恒老师做了研究。真实、*实、扎实是我们每一堂课所追求的。这一课基本达到了预定的目标,体现了我们的追求。这堂课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要真正地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很多问题靠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加上教师适时、适当的点拨是可以解决的;教师要不断地修炼自己的内功,教师的功底扎实了才能驾轻就熟,才能给学生更多的东西,学生崇拜哪个老师就会自然地喜欢那位老师所任教的课程;教师要吃透教材,吃透学生,唯有吃透,才能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黄鹤楼送别》教案 7

  教材分析

  这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文包诗”体裁的课文,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故事是古诗的扩展和阐释,古诗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文对照,情景同现,是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诗意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文本。

  文章所描绘的场景,诗人所处的时代离学生的时空距离较远,理解诗人之间的感情是教学的难点;走进故事,走进古诗,走进名著,理解意思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他们已掌握了一些读书方法,如:边读边想,边读边做批注,体会句子含义等。学生想象力较丰富,能通过自

  己的感受个性化的阅读。但思维的深刻性、语言的表达上还有所欠缺。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通过课文与诗的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话别的情景。

  能力目标: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训练学生自我感悟的能力。

  情感目标:情感目标: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借助课文语言,理解诗句的意思。

  2、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轻轻走入离别之境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25课,齐读课题。

  2、课文写谁送别谁?板书:李白 孟浩然

  3、打开课本,快速浏览全文,哪个词最能表达他们此时的心情?

  4、“依依惜别”你是怎么理解的?指导读。

  (二)、抓文眼,初步感受惜别之情

  1、现在,也让我们一起来到长江边,感受李白与孟浩然的离情别意。谁来读读第二自然段。

  2、看大屏幕,一起读一读红色的字。“藏”的什么?既然是藏,愿意让对方知道吗?从哪个词知道的?谁能读出这种情感。

  3、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二段。

  (三)、品语言,深层理解深厚情谊

  1、不忍别,终须别。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

  出示:“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指名读。

  2、请同学们自由读这段话,你能从李白的话中读出哪些情感?

  3、指导学生抓关键词句体会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以及不舍离别之情。

  4、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三段。

  5、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师背第四段)指名生读。

  6、同学们,知道什么叫“伫立”吗?“依然伫立”呢?

  7、指导学生体会友人离别时难舍难分的情感。

  (四)、扣诗眼,升华感悟离情别意

  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

  出示诗。1、 题目中“之”是什么意思?诗中的“孤”呢?

  2、 指导学生抓住诗眼,升华离别之情。

  3、 指导学生读、背诗。

  4、 小结升华情感。

  《黄鹤楼送别》教案 8

  教材分析

  这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文包诗”体裁的课文,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故事是古诗的扩展和阐释,古诗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文对照,情景同现,是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诗意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文本。

  文章所描绘的场景,诗人所处的时代离学生的时空距离较远,理解诗人之间的感情是教学的难点;走进故事,走进古诗,走进名著,理解意思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他们已掌握了一些读书方法,如:边读边想,边读边做批注,体会句子含义等。学生想象力较丰富,能通过自

  己的感受个性化的阅读。但思维的深刻性、语言的表达上还有所欠缺。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通过课文与诗的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话别的情景。

  能力目标: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训练学生自我感悟的能力。

  情感目标:情感目标: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借助课文语言,理解诗句的意思。

  2、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轻轻走入离别之境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25课,齐读课题。

  2、课文写谁送别谁?板书:李白 孟浩然

  3、打开课本,快速浏览全文,哪个词最能表达他们此时的心情?

  4、“依依惜别”你是怎么理解的?指导读。

  (二)、抓文眼,初步感受惜别之情

  1、现在,也让我们一起来到长江边,感受李白与孟浩然的离情别意。谁来读读第二自然段。

  2、看大屏幕,一起读一读红色的字。“藏”的什么?既然是藏,愿意让对方知道吗?从哪个词知道的?谁能读出这种情感。

  3、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二段。

  (三)、品语言,深层理解深厚情谊

  1、不忍别,终须别。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

  出示:“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指名读。

  2、请同学们自由读这段话,你能从李白的话中读出哪些情感?

  3、指导学生抓关键词句体会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以及不舍离别之情。

  4、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三段。

  5、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师背第四段)指名生读。

  6、同学们,知道什么叫“伫立”吗?“依然伫立”呢?

  7、指导学生体会友人离别时难舍难分的情感。

  (四)、扣诗眼,升华感悟离情别意

  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

  出示诗。1、 题目中“之”是什么意思?诗中的“孤”呢?

  2、 指导学生抓住诗眼,升华离别之情。

  3、 指导学生读、背诗。

  4、 小结升华情感。

  《黄鹤楼送别》教案 9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主题文本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学会课文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掌握课文中的四字成语和常用语。

  2.感悟文本主题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从李白的几首离别诗中体会诗人寄情于水的诗歌文化。

  3.培养言语品质

  在四字成语或常用语的感情朗读中唤起鲜明意象。

  围绕“依依惜别”的感情去发现语言文字表达的情感性。

  在模仿迁移表达和想象表达中提高言语表达能力和审美感受。

  二、教学过程

  (一)出示词语,指导朗读。

  烟雾迷蒙 俯临长江 杨柳依依 依依惜别 脍炙人口 浩浩荡荡

  繁花似锦 飞檐凌空 沙鸥点点 按捺不住 誉满天下 永世不绝

  1、指名朗读,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一个词语,学生模仿朗读对应的词语,要读出画面、语气和情感。

  (二)诗文对照初步朗读感知

  1、课前板书:黄鹤楼送别,朗读课题,读出感情。指出课文特点。

  (黄鹤楼在湖北武汉,扬州是江苏省扬州市,它们都在长江边上,黄鹤楼在西面,扬州在东面。所以说“西辞黄鹤楼”。)

  2、从课文中找找哪些语句表达的就是这首诗的意思。用直线“_________”划出来。然后交流一下。老师读一句诗,让学生结合课文相关语句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精读课文,感悟诗情

  1、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当时周围的环境是怎样的呢?

  (1)谁来读读第一自然段。板书:之景

  (2)师:你觉得送别时的环境怎么样?那就请你美美地读一读,把同学和老师带进那迷人的送别场景。

  2、假如第一段侧重写的是黄鹤楼送别之景,那么第二自然段侧重写送别之什么呢?读读第二自然段,能否和第一自然段一样,用一个字概括。讨论并板书:之情。

  (1)指名朗读,体会这是一种怎样的离别之情。讨论板书:依依惜别

  (2)什么叫依依惜别?“依依”什么意思?“惜别”什么意思?(依依:留恋的样子;惜别:舍不得分别。形容十分留恋,舍不得分开。)

  (3)指导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依依惜别之情。

  (4)出示:“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与原句对比出示:“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________,一会儿远眺_______,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除了蓝天白云和江上景色,还可能仰望什么,远眺什么?比如:温暖的春日、雄伟的黄鹤楼、点点白帆、滚滚江水、飞翔的沙欧等)

  与原句对比出示:“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_______低垂的杨柳,一会儿_______似锦的繁花,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5)集体朗读第二节,体会依依惜别的感情。

  3、李白和孟浩然在一个特定的送别之景当中,深藏着依依不舍的送别之情。接着,课文又写了送别之什么呢?请读读第三自然段,能否用一个词语概括。

  (1)出示:仔细读读第三自然段,你能读出两人之间怎样的感情?请抓住关键词句你圈圈划划,并做批注。

  (2)交流。

  (李白对孟浩然十分敬重,两人的友谊十分深厚。在谈出感受后,通过朗读体会感情。)

  ①重点出示:“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

  指导朗读,问:猜想一下,孟浩然什么样的人品得到李白的敬仰?(有所领悟后再感情朗读,层层叠加。)

  随机补充:

  从《李太白集》里,我们可以看到李白、孟浩然之间有着不少赠答诗。在《赠孟浩然》中,李白写道(出示):

  赠孟浩然

  唐 李白

  吾爱孟夫子,

  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

  白首卧松云。

  教师解释:我十分敬仰孟先生,他人格高尚才华横溢,名闻天下。年轻时远离官冕车马,年纪大了又归隐山林,常与松云为伴。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孟浩然很有才华,一生不贪图荣华富贵,人品高尚纯洁,深受李白的敬仰。指导朗读重点句。

  李白说孟浩然的诗篇誉满天下,我们以前学到过孟浩然写的诗吗?出示:

  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指导集体朗读诗句,初步感受孟浩然诗篇誉满天下(几乎家喻户晓)的才华。然后指导朗读课文重点句。

  ②重点出示:“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指导朗读。对比出示: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蓝天下的白云_________________。(纯洁无暇)再比如:却像这雄伟的黄鹤楼名垂千古,却像这三月的繁花美丽动人,却像这杯中的美酒清纯甘甜……)

  (3)男女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依依不舍的感情。教师读旁白。

  4、黄鹤楼送别,课文从送别之景,写到送别之情,再写到送别之语。接下来,又侧重写送别之什么呢?读读第四自然段,讨论并板书:之举

  (1)在送别之举中,你又从哪里读出了人物的依依惜别之情?讨论,随机出示:“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随机理解:伫立(长久地站立)、凝视(聚精会神地看)指导有感情朗读

  (2)好友已经乘船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可是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久久不愿离去。此时,他的内心会想些什么呢?请展开丰富的想象,结合课文内容,写一写李白此时的内心活动。

  (3)交流,点评。

  5、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出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2)指导有感情朗读

  (3)课文从送别之景,写到送别之情、写到送别之语、写到送别之举,最后写出了李白所作的送别之诗。(板书:之诗)请你再仔细读读这首诗,你觉得这首诗哪里蕴含着李白和孟浩然之间依依惜别的感情?说说理由(蕴藏在烟花三月中、孤帆远影中、碧空的尽头中、滚滚长江水中)

  (四)拓展李白的离别诗,感受李白寄情于水的诗歌文化。

  1、李白写过很多的送别诗,而且十分喜欢把离别时的感情寄托在流水之中。

  (1)出示:

  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师:这是我们曾经学过的李白写的一首送别诗《赠汪伦》,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在这首诗里,李白把离别的感情寄托在哪里?李白和汪伦感情深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2)出示

  《金陵酒肆留别》(唐 李白)

  师:这是李白写的另一首送别诗,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酒肆就是古代的酒店。在这首送别诗当中,李白先写了酒店周边环境非常美丽,酒店里已经酿造了上等的美酒。金陵的很多朋友前来相送,大家频频举杯畅饮美酒。最后两句诗是这样写的。

  出示:“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指名朗读,集体朗读,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请你们问问这东流的水,离情别意与它相比究竟谁短谁长?”

  在这两句诗里,李白把离别的情谊寄托在哪里?(寄托在东流水当中,也就是长江水当中,长江全长6300多千米,但李白觉得自己与金陵朋友的离情别意比长江水还要长。)

  (3)出示

  《渡荆门送别》(唐 李白)

  师:这是李白写的又一首送别诗。“荆门”是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昌**江边。题目的意思是作者从荆门的渡口与朋友们告别。一共有六句诗,写了李白离开荆门渡口以后,一路上看到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最后两句诗是这样写的。

  出示:“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指名朗读,集体朗读。这句诗的意思是“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你们说,李白一路上游览了那么多的自然美景,为什么最后还是十分怜爱这来自故乡的水呢?(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感激之情)

  2、将“寄情于水”的诗句整合在一起朗读:

  出示: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小结

  让学生看着板书,引导学生梳理出课文的写作思路。课文从送别之景,写到送别——生:之情,写到送别——生:之语,写到送别——生:之举,最后写到送别——生:之诗。表达了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生:依依惜别之情。通过了解其他三首李白的送别诗作,我们发现李白寄情于水的诗歌创作现象,这是一种诗歌文化现象。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诗歌阅读中关注这种文化现象。

  《黄鹤楼送别》教案 10

  教学目的: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能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准备:音乐,(可能的话多媒体)

  (过渡:伴音乐)

  相聚意味着别离。朋友,我走了,为我送别。

  眼前迷蒙的烟雾系不住过往的飞鸟,浓浓淡淡日子里的琐碎似云影般随风轻摆,搁浅心情之舟,我试图打开耳朵听尽这一季五音之外的声音,我试图翻尽书页捕捉一切淋漓尽致词句,我试图用一种恬静而亘古不变的素语来形容这一季七色之外的光彩,这一季枝枝叶叶都是离情,这一季千缕暇思已迈上枝头。这是怎样的季节,怎样的`离情啊(导出第一自然段:或范读或听录音)

  你知道了什么,你似乎感受到了什么?

  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指名读这一自然段,齐读

  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边出示黄鹤楼图片)请同学们轻声自读课文,文章的字里行间透出他们之间的深厚友情,你能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用笔划划。

  第二段:找出:一会儿……一会儿……

  送君千里终需一别,黄鹤楼下,李白、孟浩然举酒话别:指名读李白的话

  孟浩然何尝不是如此:自读

  体会友情之深(李白的话理解时应抓住“令人敬仰”“誉满天下”“一直”等词,孟浩然的话理解时要抓住“海内……”“永世不绝”等词句)

  练读、分角色读

  表演

  (过渡)朋友要远行了。也许会回来,也许不会。我曾经历过无数次的离别,我甚至以为,我已经*惯了这样一种离别,但是,也许正是这丝丝入耳的幽扬音乐,又或者是那茫茫的江水,让我又一次莫名地陷入了一种伤感。我注视着这烟波中的长江,如同注视着生命里一些不为人所知的细节。假如情绪可以溶化,我想,此刻我的心便已渐渐溶化在了这东去的江水里,有些苦涩。

  我心中似有万语千言,千言万语,我无法割舍你,我的朋友,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如果此时你便是李白,当朋友登上小船,当朋友的身影在自己的眼中渐行渐远时,你此时此刻的感受是什么?

  你想的是什么?

  学*第四自然段,体会诗人感情

  是啊,诗人李白终于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学生随即说出诗句)

  你此时,能感悟诗句的意思和诗句中蕴涵的全部感情了吗?

  交流

  你还能说出些古人用来写离情的诗句吗?

  小结

  不必努力去记忆一些往事里的细节,因为这些恍如就在眼前,如此的具体,又如此的亲切。

  我们相互注视的时候,在彼此的眼中似乎还可以看到曾有过的欢笑和眼泪。无论是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还是在有点阴郁的雨中,这个城市,都曾留下曾经共同散着步前行的身影。

  人总是要离别的。在这暮春时节,记忆依然可以在草长莺飞里流淌。我想,话别,可以只用一杯茶的时间,可是友情,却是一辈子的……


《长亭送别》教案 (菁华9篇)(扩展4)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优选【十】份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 1

  此系苏教版教材中的一篇选文,我这里姑且越界、跨刀了。碎拆七宝楼台,肢解诗意文本,是耶?非耶?

  1.这一折莺莺内心有哪些愁怨?

  缱绻难离(才了了相思又要分离)

  [滚绣球] 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

  [上小楼]合欢未已,离愁相继。想着俺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比别离情更增十倍。

  衷肠难诉(别宴上有情难表)

  [小梁州]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后句写张生还是小姐可以讨论,学界看法不同。)

  [满庭芳]供食太急,须臾对面,顷刻别离。若不是酒*间子母们当回避,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也合着俺夫妻每共桌而食。眼底空留意,寻思起就里,险化做望夫石。

  [四煞]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行旅难伴(对张生羁旅劳顿的牵挂与无可奈何)

  [五煞]到京师服水土,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前途难卜(对二人婚姻前途的忧虑)

  口占一绝,为君送行:“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二煞]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别恨难*(分别后的失魂落魄)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2.作者又是如何表现这些愁怨的?

  以形传情

  [小梁州]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

  [三煞]见据鞍上马,阁不住泪眼愁眉。

  [滚绣球]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幺篇]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以景明情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

  [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藉,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以典寓情

  [小梁州]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宋某妓《鹧鸪天》:“尊前只恐伤郎意,阁泪汪汪不敢垂。”)

  [满庭芳]若不是酒*间子母们当回避,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眼底空留意,寻思起就里,险化做望夫石。(举案齐眉,指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十分恩爱。出自《后汉书·梁鸿传》。望夫石系古迹名。各地多有,均属民间传说,谓妇人伫立望夫日久化而为石。)

  [朝天子]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苏轼《满庭芳》用《庄子·则阳》)

  [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东晋王嘉《拾遗记》:“薛灵芸选入宫时,别父母,以玉壶承泪,壶即红色。”白居易《琵琶行》。刘禹锡《酬令狐相公杏园花下饮有怀见寄》。)

  [二煞]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当时成语,见《秋胡戏妻》。秦观《鹧鸪天》。)

  以拟写情

  [四煞]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

  [收尾]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以直抒情

  [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也么哥?兀的不闷**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3.莺莺一面说:“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一面说考取功名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这两者是不是矛盾的?如何理解?

  ①不矛盾。

  ②崔莺莺是相国之女,名门之后,崔氏为唐代世族,强调“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并非完全排斥功名。全剧最终张生高中,大团圆结局。只是两者相权,一轻一重,有取有舍而已。

  ③“夫荣妻贵”为当时成语。反用其意谓当以夫妇恩情为重,世俗功名为轻。

  板书:

  缱绻难离 以形传情

  衷肠难诉 愁 以景明情

  行旅难伴 以典寓情

  前途难卜 怨 以拟写情

  别恨难* 以直抒情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 2

  指导思想:

  积极贯彻上海市“二期课改”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素质和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师生互动,学*并感受古典文化的诗情画意,初步让学生学会赏析古典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语言特色和思想内容的能力,努力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努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目标:

  1、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2、欣赏崔莺莺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欣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教学难点:崔莺莺的典型意义

  教学设想:

  1、以著名学者王国维的名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为理论依据,以文中富于文采的曲词为突破口,通过引导学生想象和联想,唤起旧知,唤起生活经验,努力创设情境,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男女主人公“送别”的心情。

  2、以诵读为辅助,以文学鉴赏为纽带,通过启发学生领会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表现人物的心理性格特征,领会化用或借用古典诗词,并且和口语巧妙结合以营造优美的意境,来努力培养学生初步赏析古典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语言特色和思想内容的能力。

  3、以碟片《西厢记》(越剧)的播放,让学生有感性认识和视听享受,同时,引导学生“观后感”并提出自己的创见,以此来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建议学生课前预*:

  1、对照注解和课前提示,通读全文。

  2、熟读曲词[朝天子][二煞],背诵曲词[端正好][滚绣球][一煞][收尾]。

  3、了解作者王实甫、《西厢记》的故事情节和本折《长亭送别》的剧情。

  同时思考以下问题:

  1.能否按时间的推移和情节的发展,用四个小标题把《长亭送别》这折戏概括一下?

  2、崔莺莺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起伏变化?她的性格特征是怎样的?

  3、文中哪几支曲子体现着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

  4、本折曲词有几处化用或借用了古典诗词并且与口语结合的?有何表达作用?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导语:

  今天我很高兴,能够在这三尺讲台前与大家见面,并且能够上一堂课,与大家一起共度一段美妙的时光,所以,我很珍惜这种机会。当我踏上这块土地的时候,我特别激动,因为我也是安徽人。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是的,看到你们,就像看到我的亲人一样。安徽是我的故乡,绩溪是我的最爱,你们是我的朋友。记得著名诗人艾青有两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所以,尽管我在上海工作和生活,但是我的心却一直牵挂着故乡的山水,故乡的亲人,故乡的发展。看到安徽的巨大变化,想到它的灿烂前景,我很高兴;看到你们在这里安心地学*,想到现在的海湾战争局势,我很担心。真的。真诚地希望世界和*,真诚地希望爱满天下!

  我们大概都看过电影《泰坦尼克号》吧。为什么这部影片能够风靡全球,深深地打动无数人的心呢?它讲述的只是贵族少女罗丝和穷画家杰克的爱情故事,但是它演绎出的却是一种人性的美,一种无私的爱。

  当代著名作家肖复兴曾经说过:“爱,在幻想里,比在现实中更真实;爱,在回忆里,比在现实中更美好;爱,在舞台上,比在现实中更有价值。”

  那么,今天,我们要学*的是在中国戏曲舞台上曾经轰动一时,久演不衰,影响深远的元代杂剧王实甫的《西厢记》(板书)。它讲述的就是相国千金小姐崔莺莺与穷书生张君瑞的爱情故事。这节课,我们要欣赏其中最精彩的一折戏《长亭送别》(板书)。

  讲到“长亭送别”,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弘一法师李叔同的《送别》。不知在座的同学中有否知道?我很喜欢这《送别》,所以,用小篆写了这幅字。我带来了,给大家看一下。当然,这次由于比较匆忙,所以这字写得不甚理想。如果不介意的话,我很愿意把它作为一份小礼物送给你们。我很想在此唱一下,唱得不好,请大家多多包涵。能够唱的同学就一起来唱吧!谢谢!

  (教学设想:通过充满深情的导语,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拉*与学生的距离,走进学生的心灵。通过循循善诱,让学生树立“学*与生活,学*与做人联系”的意识,懂得珍惜时间,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通过熟悉的影片唤起学生的联想,通过书法作品的展示,吸引学生的审美注意,通过唱歌让学生产生心灵震撼,使课堂成为一个教学磁场,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课文情境,为下阶段积极参与情感体验,进行审美评价奠定基础。)

  二、明确本课学*目标:

  1、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2、欣赏崔莺莺的人物形象。

  三、师生共同研讨课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情节线索

  要求学生浏览课文,用四个小标题概括画面内容,理清情节线索。

  板书:送别途中——长亭饯别——临别叮嘱——惜别目送

  2、重点赏析课文,把握两个目标

  (教学设想:着重赏析[端正好][滚绣球],提供范例,不断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运用“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的名言来理解男女主人公“送别”的心情,从而较好地把握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及熔古典诗词入曲的特点。可举影片《泰坦尼克号》中的一个经典画面:夕阳下,大海中,罗丝在杰克的引导和鼓励下,爬上船头的栏杆,张开双臂,闭目呼吸。也可举学生送别朋友,学生与父母分别的场景,因为有生活体验,容易引起心灵上的共鸣。)

  全体学生朗诵[端正好]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何特征?艺术效果如何?“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醉”这三句中,你认为哪两个字用得好?有何艺术效果?这支曲子在整折戏中有何作用?

  明确:景碧云天(烘托气氛)黄花地(诗情画意)

  西风紧北雁南飞(化用诗词加深意境)

  霜林染醉(促人想象)

  情痛(愁苦)

  (讲析时一可联系相关诗词,让学生知道并理解化用或借用古典诗词,以营造优美意境的方法。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苏幕遮》、晏殊的《蝶恋花》和张继的《枫桥夜泊》。课后整理。也可联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这雪下得紧”作为分析的范例,帮助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和艺术性。二可插讲故事:传说作者写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时,因为毕其一生,所以,“思尽,倒地而死。”说明文辞极其优美,缠绵悱恻之至,艺术水*相当高,令人叹为观止。)

  赏析[滚绣球]

  引导、启发学生先朗诵再思考这支曲子选取了哪些意象?抒发了莺莺的什么感情?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其艺术效果如何?

  柳丝玉骢疏林斜晖马儿车儿借景抒情离情难舍

  松了金钏减了玉肌夸张身心憔悴怨恨

  过渡语:送别途中,莺莺不忍遽别的情感怎一个“痛”字了得?这种“痛”包含着愁苦与怨恨。

  过渡语:我们赏析了两段文字,领略了诗情画意,同学们能否从文中找几句口语?再找出一些类似的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语句来呢?

  例如:“兀的不闷**也么哥?兀的不闷**也么哥?”

  “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渲染张生内心因离别而产生的惆怅、凄凉之情。)“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泪随流水急,愁逐野云飞。”(渲染莺莺内心怅惘、眷恋、失意。)

  小结:《长亭送别》一折戏,历来被誉为写离愁别恨的绝唱,不仅在于它反映了女主人公勇敢、大胆地追求自由爱情,反对封建礼教的思想,它深深打动人们的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最后一幅“夕阳古道无人语”的画面与“晓来谁染霜林醉”相比,氛围更加萧瑟凄凉。离别后,“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让学生回忆柳永的《雨霖铃》并且一起背诵。教师展示书法作品。

  (教学设想:通过小结,让学生加深对“情景交融”的理解。通过再次展示书法作品,让学生增加兴趣,获得美感。)

  赏析[朝天子]和[二煞]。了解莺莺在“长亭饯别”与“临别叮嘱”的情感起伏变化,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在[朝天子]这一曲中哪个字概括了莺莺“长亭饯别”时不得不别的依恋与无奈?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达她的这种心理?

  明确:恨(依恋与无奈)修辞手法:夸张、比喻、对比。借眼前的杯盘酒菜来传情,用厌食酒来表现她的愁苦至极。

  恨什么?“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中看出她什么性格?

  明确:恨“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指功名。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对偶。

  突出了莺莺的轻功名、重爱情的叛逆精神。

  (这里基本上分析了崔莺莺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简单赏析[二煞]

  过渡语:曲终人散,四顾无人之际,莺莺与张生倾诉私情。同学们能否从这曲中找出一个字来描绘莺莺离别之时的心理活动?

  明确:怕

  “怕”什么?(怕“停妻再娶”;怕“金榜无名誓不归”。)

  为何“怕”?(莺莺的担心是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是有现实基础的。)

  小结:

  莺莺这个艺术形象的典型意义及时代局限性:莺莺的倔强与叛逆的行为表现了她的轻功名,重爱情的反封建精神,但是我们也可以窥见封建时代妇女身上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以及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妇女悲惨屈辱的地位。莺莺的痛苦是一种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痛苦,所以让人无限同情;她的倔强与叛逆让人无限佩服。

  最后“惜别目送”部分,哪个字能够概括莺莺当时的眷恋和失意?

  明确:念(眷恋,失意)

  3、拓展学*视野,欣赏越剧片段。

  (教学设想:通过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欣赏越剧《西厢记》中的节选部分《长亭送别》,进行视听享受来激发兴趣;通过观后讨论,让学生主动参与学*,提高鉴赏能力和培养创新能力。)

  四、结语:

  《长亭送别》给人以深沉的美感享受,它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是一支动人心弦的离情歌。所以,这样的好作品如果不去看,不多读,岂不是太可惜了吗?

  五、作业:

  1、搜集有关“送别”的诗、词、曲、文、赋,能否作专题研究?

  2、以“送别”为题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能否吟诗填词作赋?

  3、体验美感,进行美的享受,能否背诵文中较多的曲词?

  4、能否从文中找出几副对联?或者根据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自拟几副对联?

  5、用心读王实甫的原著《西厢记》,能否写一篇有见地的读后感?

  (设想:作业本着“因人制宜”原则,可以独立完成,亦可以小组完成,给予充分时间,体现开放性,独立性,合作性,注重过程,讲究体验,力求质量。)

  附板书设计:

  长亭送别(元)王实甫(《西厢记》节选)

  主要情节:送别途中——长亭饯别——临别叮嘱——惜别目送

  感情变化:痛——————恨——————怕——————念

  (愁苦,怨恨)(依恋,无奈)(担心,害怕)(眷恋,失意)

  崔莺莺:轻功名重爱情叛逆倔强

  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景: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霜林染醉

  交融(烘托气氛诗情画意化用诗词加深意境促人想象)

  情:痛(愁苦,怨恨)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 3

  设计理念:

  1、由点到面,感悟情感

  2、引导想象,触**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意思,并会背诵这首诗。学生在品味朗读的基础上,体会诗人与朋友问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重难点:

  联系语言环境体会诗人情感,进而理解诗句的意思,做到诗文交融。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由词入手、初人情感

  过渡: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长江边哪些美景?

  1、出示:暮春三月、烟雾迷蒙、繁花似锦、杨柳依依、沙鸱点点、俯临长江、飞檐临空

  2、用心地读读每个词,你看到一幅幅怎样的画面?

  3、齐读

  (设计意图:由词入手,渐人文本;美美读词,初人情感。这些都为学生理解文本,走进人物的情感世界做好了铺垫。另外,引导学生读词,说出理解,无疑引导学生读中恩,读中想,有助于后续教学环节的展开。也体现了为学而教的教学理念)

  (二)由点带面、感悟情感

  1、就在这伤感而又美丽的烟花三月,李白送别好友孟浩然,他们的心情是怎样呢?

  2、从文中哪些地方能感受到他们的依依惜别之情呢?请同学们读2-4小节,画出有关的句子,抓住句子中的词语,甚至是标点,谈谈自己的感受。

  3、学生边默读边勾画

  4、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1)文字投影

  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写出人物的动作,感受到他们的惜别之情。

  A、他们是在欣赏醉人的春色吗?

  B、古代交通落后,离别容易,相见难,他们一别以后要十年后才得以相见,因此,他们的心情此时是什么样?

  C、谁能读出这样的情感?

  (2)文字投影

  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A、从这里你还能体会到什么?

  B、哪些词体会出了李白对孟浩然的尊敬?

  C、孟浩然是个怎样的人?学过孟浩然的哪些诗?

  D、引导学生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抓住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线――“送别”以及中心情感“依依惜别”,体现了教学设计从整体人手的理念。另外引导学生抓句子,谈理解,谈感受,使得学生由内而外的表达,扩散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学生的身心,促进了学生的表达,再通过引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引发了读者与诗人之间的情感共鸣,学生在读中说,说中品,渐渐地沉浸在“依依惜别”的氛围之中。)

  (三)角色表演、融入情感

  1、谁愿意做做那伤感的李白,如果你真的是他,你认为在我们班谁会是你的知己孟浩然呢?

  2、学生表演并评价

  (设计意图:这里的“演”不是装饰,是为了再现话别情境。拉*古*距离。以“演”促读,以评促读,读中感悟,读中体验,感受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这种“演、评、读”有机结合的方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优化了教学效果。)

  (四)由图想象融化情感

  1、(出示插图)“相见对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你们看,江边这醉人的桃花似乎也收敛了笑容,他们在为这对友人的分手而伤感。

  2、(音乐起)你们看到柳树了吗?你们觉得柳树好像怎么样了?

  3、不忍离别但是终须别呀!李白伫立江边,望着一江春水,不忍离去,此时他会在想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文本中的插图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充分利用这一文本资源,引导学生细观画面,引导学生围绕美景想象,给景以人的灵性,人的情感,起到了强烈的渲染,学生深受感染,融化在离别的忧伤里,欲罢不能。)

  (五)配乐读诗升华情感

  1、多少年过去了,每当我们和亲朋好友离别的时候,依然会满怀深情地吟诵起这首诗,出示: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课文学到这儿,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相关诗句的意思。

  3、在这美丽的阳春三月,李自和孟浩然的这段故事成为一段千古佳话,有人把他们之间的故事写成了一首诗。(出示诗让学生配乐朗诵)

  4、希望同学们的友谊也能和李白与盂浩然一样天长地久,如那滔滔的江水永世不绝。

  (设计意图:由乐曲导人,学生的学*兴趣再次激发,同时凄婉惆怅的乐曲一下子把学生的情绪带入佳境,学生感伤的情怀随之升腾,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伤感的音乐中学生动情地诵,感伤地读,那伤感的情怀彼此传递,那思念的话语静静地流淌,那感动的真情打动人心直至心灵深处。)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 4

  一、这节课继续学*《黄鹤楼送别》,师板书,学生书空。

  二、师放音乐、投影。

  师: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孟浩然饯行。孟浩然上了船,白帆渐渐远去,李白看着一江春水,触景生情,随口吟诵了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

  三、初读古诗,读课文。

  1、师(停音乐,指着投影):这首诗是李白送孟浩然时随口吟诵的,却成了千古名诗。同学们也来读读这首诗吧!

  2、学生自由读诗。

  3、师:同学们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吗?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4、学生提问。

  5、师:同学们提了不少问题,我们只有善于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我们*常读古诗时发现问题都怎么解决的?(查工具书)老师告诉你,这篇课文是文包诗的形式,只要认真读书,一定能理解诗意。

  6、请同学们自由读书,自己找找答案。

  7、解释古诗。

  四、品读课文。

  1、我们学*古诗既要了解诗的意思,也要体会诗歌的感情和表现的意境。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情?(板书:依依惜别)“依依惜别”是什么意思?从文章中什么地方看出“依依惜别”之情呢?我们来学*课文。

  *学*第二节。

  1、学生自由读书。说说从哪里看出“依依惜别”之情?

  2、抓住“藏”字,提问:从哪里看出故意隐藏?(“一会儿…一会儿…”)为什么藏?(不想在分别的时候表现出伤感、悲伤,不想让对方难过)。

  3、指导朗读,读出留恋、浓厚的友情。

  5、学生练读,指名读。

  *学*第三节。

  1、过渡:李白和孟浩然就要分别了,这一节描写了两人分别时的话语和行动,从话语中行动中我们又体会到什么呢?

  2、李白的话中抓住“您”和“!”,表现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敬重、敬仰、仰慕。(孟浩然比李白年长十二岁,因为仕途不得志,便稳居田园。他俩在襄阳碰面,一见如故,惺惺相惜。他们常常一起饮酒作诗,因为志趣相投而成为知己。李白曾经写过《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指导朗读。读好“您”、“!”和“满饮此杯”。

  3、孟浩然的话中抓住“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和长江联系起来。体会“永世不绝”。指导朗读。

  4、分角色朗读。指名读,同桌配合读。

  5、请学生上台表演此节。(准备一个酒杯)

  *学*第四节。

  过渡:如果李白的好友孟浩然不去扬州该多好啊!可是老友就要远行了。

  1、(放音乐)师读第四节“岸边杨柳……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2、个别学生读此节,从哪里看出依依惜别之情?抓住“伫立”、“凝视”板书,(从外表看很*静,而内心却是波澜起伏,他心里会说什么?想什么?——祝福、担忧、回忆、期盼等)

  3、读出依依惜别之情。强调和诗句有关的两句话,回到诗句“孤帆远影……”

  4、师质疑:暮春时节,正是大忙季节,水陆运输一定很繁忙,这么宽的江上怎么可能只有一条船呢?通过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李白眼中只有孟浩然,而对其它的船,其它的人视而不见,“孤”更能表现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5、学生齐读此节,一生表演“伫立”、“凝视”,另一生站在位上演孟浩然,可以创造性地加上招手等动作。

  *读古诗。

  1、指名读。

  2、读诗。

  6、配乐背诵。

  五、拓展。

  读背送别的诗。

  结束语:送别是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同学们以后也会有和亲人朋友分别的时候,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用心体会这份情感,珍惜亲情、友情。

  板书:

  藏

  黄鹤楼送别依依惜别您!

  永世不绝

  伫立凝视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 5

  教学重点:

  ①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②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

  教学难点:

  ①通过鉴赏景物把握诗人感情。

  ②作者在融汇古典诗词中的自然性。

  教学手段: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结合多媒体教学。

  教学设想:

  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这样评价王实甫作品“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王实甫的“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西厢记》中表现的最为突出。因此,在第一课时的找出情节,理解主题,把握莺莺的叛逆性格的基础上,第二课时重点学*本文“词句警人,满口余香”的艺术语言以及如何营造情景交融,诗情画意的环境氛围,从而进一步为鉴赏古代诗词打基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西厢记》是一部迷人的诗剧。全剧从头到尾是一首优美动人的爱情诗。它有明快的抒情喜剧的节奏,有“词句警人,满口余香”的艺术语言,有情景交融,诗情画意的环境氛围,所有这一切汇合成一种独特的风貌和格调,形成了非常优美的“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

  二、鉴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上节课我们已学过,这折戏情节内容可分为“送别途中,长亭饯别,临行叮嘱,惜别目送”四幅场景,作者是把莺莺的离愁别绪放在这四幅场景中展现的,我们逐一分析。

  (一)送别路上:莺莺乘车去长亭,写的是途中之景。

  1、朗读(端正好),找出景物,体会作用。有“碧云、西风、黄花、

  归雁、枫叶”,点明时令为深秋。写秋的诗句,我们学过很多。“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在“西风紧,北雁南飞”的秋景中,莺莺读到的是什么呢?“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在莺莺眼里,霜林之所以醉,是由离人的血泪染红的。由此可看出,莺莺读到的是离愁,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也因此读到了莺莺因离别而烦恼的痛苦压抑的心情。

  2、朗读《滚绣球》一曲,找出描写了哪些景物,并体会主人公的情感?

  景物是:垂柳长条,疏林斜晖,迍迍行的马,快快随的车。

  古人有折柳送行的*惯,《诗经》中有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折柳送行取其依依之态,寄托眷眷之情,同时“柳”“留”同音,折柳赠人有挽留之意,所以“杨柳”在古诗文中是惜别的意象。

  “柳丝系马,疏林挂斜晖”作者在这儿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了柳条,因不舍而系住要远行的马,疏林也挂住斜阳而让时间过得慢些。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吗?

  王安石曾经说过“以我之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比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静的春夜中,一声玉笛吹得诗人陷入乡思的愁绪之中,究竟是玉笛之声有如此神奇的魔力呢?还是客居洛城的游子们有如此之心情呢?不用问,当然是诗人有深蕴的故园之思,一经笛声的触发,便不可收拾,顿时使得洛也就变成了思乡的愁城。“柳丝系马,疏林挂斜晖”这些景都是莺莺对张生的依恋惜别之情引发出来的,更形象地表现出了莺莺的离愁别绪。作者就是这样因景生情,由情及景地表现了莺莺在送别路上的痛苦心情。

  (二)长亭饯别

  环境一变,情随境转,杯盘酒菜都供传情,从广义上来说,这些环境和事物都是作者借以表达莺莺情感的“景”。朗读这一部分,找出寄托莺莺情感的人和物。

  “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暖融融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可以看出莺莺对离别的愁极恨极。

  供莺莺传情的人是张生,莺莺所看到的张生是“委屈难言”的。正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样,在诗人的眼中,远在家乡的亲人在登高思念客居他乡的自己,这样移情于他人,更加突出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本文也是采用了这样的手法,通过写莺莺眼里的张生来写莺莺自己的委屈难言,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蜗角虚名”的恨。

  (三)临行叮嘱

  只剩他俩和红娘,境变景变情又一变,离愁别绪又产生了微妙的变化,本节直抒胸臆,千叮万嘱。

  (四)极目远送

  1、朗读《一煞》,找出景物特点,体会人物情感。

  景是: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和《端正好》当中的清晨景色相比,氛围更加萧瑟、凄冷。

  在这样的背景下,莺莺怅然痴立,极目远送,发出“夕阳古道无人语”的感叹,这种感叹应与柳永的“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一样,是在感叹张生离去,欲语无人,是“除却天边月,无人知”的孤独与寂寞。

  2、正当万物无语,莺莺极目远送之时,却传来了马的叫声,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妙处吗?

  作者用“无声”和“有声”互相映衬,动静映衬的作用是什么呢?如高适的《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以“牧马还”的动景与“月明戍楼间”的静景互相映衬,突出边塞宁静和*的氛围。本文则是衬托当时环境的凄凉和莺莺痛不欲生的悲哀。

  马鸣之处,正是张生所在之地,人已走远,却还在倾听,还在远望。在此画面中,作者所营造的意境就如同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危阑倚。*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这首词以春水喻离愁,借春山表明离愁之远,山在*芜尽处,行人更在春山之外,人渐行渐远,思念之情愈来愈深,由此体会莺莺那种“渐远渐无穷”的离愁。

  3、朗读《收尾》,体会作者用什么方法写莺莺的愁?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这种手法叫以实写虚。这种手法,我国古代诗人最善长,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春水喻愁,愁之多不言而喻;“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则把离愁写成刀剪之物,更为生动。贺铸《青玉案》再翻新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用季节之景,将弥漫的不尽之愁浮现在眼前。李清照的《武陵春》中“只恐江中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则和本文用了同一种说法,愁本来是一种情绪,是虚的,而写用车都载不动,使愁有了重量和质感,这样以实写虚,更形象地表现莺莺离愁之重。

  作者就是这样采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把莺莺惜别这种情写得娓婉尽致。

  三、富有文采的语言

  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这样评价王实甫作品,“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王实甫这种艺术风格,不仅表现在意境的创造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作者富有文采的语言。

  (一)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形象地表现人物心理

  据统计,王实甫在《西厢记》里运用修辞达36种之多,在“长亭送别”这一折中,尤以夸张突出。

  找出夸张手法,体会表现人物什么心理?

  1、“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表现在感情折磨下的身心交瘁。

  2、“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夸张兼用典,形容伤心之至。

  3、“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夸张、比喻、对比,以厌酒表现愁苦之极。

  4、“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夸张兼比喻,写离别之情达到愁极恨绝。

  共同点是将感情寄附于客观事物,借助生动的形象展示人物心理。

  (二)融古曲诗词与民间口语为一体。

  1、“碧云天,黄花地”借用范仲淹《苏幕遮》中的“碧云天,黄叶地”,取其秋景凄凉的意境,以烘托离别凄凉的氛围。

  2、“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借用苏轼的《满庭芳》,表达莺莺孤寂的心情。

  共同特点:以其特有的语意、情味和表达效果与剧中的语境相吻合,增添了文采和表现力。同时,借用而不觉借的痕迹,如同“湖畔明月,柳间微风”一样清新自然。

  (三)运用了民间生动的口语。

  如《叨叨令》把口语巧妙地结合起来,用一连串排比、重叠,造成音节和音韵的回环流转,产生了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四、课堂小结

  由于王实甫既能熟练地驾驭民间语言,又善于吸取古典诗词的精华为己所用,两者奇妙地结合起来,便形成了既典雅又质朴,既有文采又不废本色的艺术风格。

  五、练*巩固

  鉴赏张继《枫桥夜泊》的意境。

  提示:找出景物→景物共同营造的氛围→寄寓的感情。

  六、板书设计

  (一)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因景生情

  送别路上→ → 痛

  由情及景

  长亭饯别→ 移情于景→ 恨

  临行叮嘱→ 直抒胸臆→ 怕

  极目远送→ 化情入景→ 念

  (二)富有文采的语言

  1、运用多种修辞表现人物心理。

  2、融古代诗词与民间口语为一体。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 6

  教材分析:

  《送别》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的一首送别诗,诗人抓住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杨柳,通过描写、渲染,抒发离愁别绪。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词典,体会诗句的含义,体会诗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的能力、想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采用学生自读、教师点拨辅导、自读测试的教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2、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惯。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时局的意思。

  2、想像诗歌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经过初中一年的学*,逐渐变的稳重成熟起来。一方面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和理性思维的重要阶段,这是积极的一面。另一方面不愿意发表个人意见。教师一定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兴趣,唤起他们的主动性。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收集送别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赠汪伦》这首诗吗?谁来背一背?(生背诵《赠汪伦》)

  师:谁来说说这首诗的作者李白为什么写这首诗。(因为李白要回家乡去了,汪伦很舍

  不得他,亲自来送他,李白很感激汪伦)

  师:从古到今,人们在离别的时候总是特别的难过。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隋朝去,再次体验一下离别的愁绪。

  师:板书课题。(《送别》)

  二、学*古诗

  (一)复*学*古诗的方法:

  师:谁还记得学*古诗的三大步骤?

  生:1、解诗题,知作者。

  2、抓字眼,明诗意。

  3、多诵读,悟诗情。

  师:你们的记性都很好。现在,让我们根据学*古诗的这三大步骤,来学*这首古诗。

  (二)自主合作学*古诗

  1、解诗题,知作者。

  师:通过预*,谁来说说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怎么解释?

  生:诗人抓住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杨柳,通过描写、渲染,抒发离愁别绪。

  2、抓字眼,明诗意。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学古诗的第二个步骤:四人小组合作学*这首古诗,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或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可以用铅笔在旁边做批注,写下你们的解释或感受。

  (1)学生自愿或学*小组推荐1个学生讲解古诗

  (诗意:杨柳青青柳条垂地,杨柳飞舞漫天柳絮。折柳相送杨花散尽,借问行人何时是归期。)

  (2)教师指点,指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字词。

  著:接触,贴*。漫漫:遍布的样子

  柳条折尽:折柳条是古人表示送别的一种象征。“柳条折尽”表明思念志深,恋恋不舍。行人:出征的人。

  (3)小组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合作探究体会诗的意境。

  A、想象描述“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

  B、作者这时有心情赏景吗?为什么?

  C、你如何理解后两句的含义

  D、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从这首诗中,你看见了什么?感

  受到什么?

  小组经过一番讨论、探究,发言如下:

  A、首先,折柳送别在古诗中早有表述,在后来的唐代折柳相送更成为一种生活的情趣。所以,开篇即写杨柳,很吻合送别的情趣。其次,作者创设的这种情景也烘托了送别的气氛。杨树柳树的枝条一片青翠,已经垂到地上,杨花纷纷扬扬漫飞舞。这两句诗,为下面作者升华离之情作了很好的铺垫。

  B、看似大好的春光,却不得不面对离别,怎能不让人更加伤感。杨花“搅天飞”,一个“搅”字,既写了杨花一铺天盖地,也表现一种纠缠清、难以割舍状态。这样的景色只能增加作者的离愁别绪,无心赏景。

  C、后两句写杨花尚有飞尽之时,反衬出征归期难料,从而更加重了离别的悲凉气氛。

  D、从字面上看,这是首送别诗,抒发诗人离愁别绪。也有人把它理解为影射、讽刺隋朝统治者的诗,诗人以“杨柳”之“杨”谐“杨广”之“杨”;以写杨柳、杨花铺天盖为名,行揭露统治者凶残暴虐之实。最后,假借“柳条折尽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问话,表达百姓对统治者的诅咒:杨氏王朝终究要**,看你横行到几时!

  3、多诵读,悟诗情

  (1)复*诵读方法。

  师:刚才我们学*了古诗,了解了古诗的大意,接下来请同学自己带上感情,把这首古诗

  美美地读一读,能背诵的同学就背下来。

  师:学完古诗,应该做什么呢?(多诵读,悟诗情)谁还记得诵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小

  组读、轮诵、叠诵、表演读、唱诵……)

  (2)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

  朗读的时候不要影响其他小组。

  (3)汇报:哪个小组愿意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古诗?

  (4)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可以带上自己的动作。

  三、能力训练:我们能不能分角色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呢?

  1、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合作设计这分别情景的表演,要注意事情发生的时间、环

  境,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等。

  2、学生自愿或推荐表演,表演后师生共同评议,选也最佳表演小组。

  3、根据表演效果,再看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诗句的意境。

  四、练*

  比比谁的反应快

  1、___________________,杨花漫漫搅天飞。

  2、著:________。

  3、“搅”这个字读________。

  4、柳树的颜色是________。

  5、古诗前两句是写景还是写送别的?

  6、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同学们反应都很快,有兴趣的下课后自己出几道题目考考自己的好朋友。

  五、课外拓展

  你们还记得以前学过的送别诗吗?(生自己说说以前学过的或读过的送别诗)今天我们学

  *又学了一首送别的诗,这里还有几句送别的诗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六、总结

  一首简短的古诗,往往包含着诗人的不同感情,希望同学们课后能自己找几首古诗来反

  复诵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七、作业:

  1、背诵并默写《送别》。

  2、搜集并阅读有关友人送别的诗歌,体会诗人的感情。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 7

  一、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提纲挈领地了解剧情,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与性格特征。

  (二)通过探究体会课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体会学*课文修辞方法多种多样、融古代诗词与民间口语为一体的语言特色。

  二、教学设想:

  1、直接导入。

  2、简介《西厢记》故事情节。(课下注释很详细,老师读一下,稍加润色,使之更完整、详细。)

  3、显而易见《长亭送别》是崔莺莺送张生去赶考,考取功名的,我们早上已把课文读了一便,除了张生,莺莺还有谁?(老夫人,和尚,丫鬟)。

  在哪里送别?(长亭)“亭”指哪里?(古代设在道路旁的公房,为远行之人送别或停宿之用。例如:李白“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对长亭晚,寒蝉凄切”)

  4、快速读课文理清情节结构:

  全折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科白和【端正好】等三曲),是赴长亭路上的场面,写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

  第二部分(“做到见夫人科”至“专听春雷第一声”)是长亭饯别的场面,主要刻画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心理,突出莺莺珍重爱情而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第三部分(【四边静】至“小生又生此念”),是临别叮嘱的场面,主要表现莺莺对张生的关心和担心。

  第四部分(【二煞】至结尾),是分手后的场面,描写莺莺目送张生依依难舍的情景和离别后的痛苦。

  5、再读课文,讨论问题

  既然是送别,想想莺莺是一种什么感情,心理?

  从文中找出能体现莺莺心理感受的语句:…………试加分析。

  莺莺感情概括:

  A、痛苦(害怕考不中,一则父母不答应:二则他考不中自觉无脸回来见莺莺就不回来。其实,在古代一个像张生这样的白衣书生很难考中,想想当时残酷的血淋淋的科考制度,那是十万里挑一啊,张生就那么优秀?再者像张生这样深陷爱情,哪有心思读书!学业已荒废不少了!希望更渺茫了。如果考中,害怕他喜心弃旧,一去不返。所以考中考不中,都意味着永久的分别,莺莺已看到这种严酷的现实。这不是暂时的分离,意味着永远的失去。面对现实,希望何其渺茫!自然便痛彻肺腑。)

  B、无奈(自己是无法不让张生不去的,这是老夫人的旨意。另外,张生又没有想到私奔,也不可能想到,毕竟他认为读书仕进是他们爱情的唯一出路,就是不为爱情,考取功名也是他们实现自我理想的唯一一条路。即使私奔又怎样?只有饿死。)

  C、愁闷(自己一腔话,怎对张生说?又有老夫人在场,没有尽诉衷肠的机会啊!)

  (引导学生分析:我提倡一种圆融的分析,揉到一块儿去。对于学生提出的句子,在修辞上,用典上,表情达意上等诸方面系统分析,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它语言的魅力,让学生知道经典好到底好在哪里?这里分析是关键,网上对课文语言的分析很多,这里不再赘述。)

  接着,还可引导学生将课文与关汉卿的《窦娥冤》进行比较,体会两位大师的不同语言特色。(最好由学生发言、然后归纳。)

  《长亭送别》语言华美典雅,以富于文采为特色:

  (1)善于以景物描写设置戏剧环境,渲染气氛,情、景交融,情、境合一,富于意境美,语言委婉隽永;

  (2)较多地借用或化用古代诗词的语句乃至意境,善于将古代诗词中典雅凝炼的语句,与生动活泼的民间口语融为一体,语言更具有诗化的特点;

  (3)修辞方法多种多样。

  《窦娥冤》语言朴实无华,以“本色”见长:

  (1)直抒胸臆,感情浓烈,语言直白;

  (2)多用白话,多用方言词语,语言通俗,更具有口语化的特点;

  (3)较少使用修辞方法。

  6、“我看崔莺莺爱情观”由学生讨论,但不能空口无凭,从文中找到例证!(这有些热闹。)

  7、分析完之后,一定要留时间让学生诵读,并背会某些精彩语句。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 8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与《窦娥冤》一文的学*相结合,进一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与成就。

  2.鉴赏富于文采的曲词:

  (1)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心理性格特征;

  (2)善于化用或借用古代诗词的语句乃至意境。

  3.欣赏崔莺莺的形象,了解本课曲词富于抒情性和音韵美的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

  1.鉴赏女主人公莺莺的艺术形象。

  2.体味剧作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鉴赏剧作富于文采的语言。

  (三)德育渗透点

  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四)美育渗透点

  把握、鉴赏女主人公莺莺的艺术形象,鉴赏剧作曲词的音韵美和体会其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二、学法引导

  1.从分析情节入手,了解莺莺的心理变化,从而准确把握人物思想性格。按情节可把全折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赴长亭路上的场面。通过三支曲子,写出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第二部分是长亭饯别的场面,通过八支曲子,写出崔、张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心理,突出了莺莺重爱情而轻名利的反抗精神。第三部分是临别叮嘱的场面,用六支曲子写出莺莺对张生的关心与担心,关心的是他身体,担心的是他考中后“停妻再娶妻”,进一步表现莺莺对功名利禄的轻视。第四部分是分手后的场面,用两支曲子,写出莺莺目送张生依依难舍的情景和离别后的痛苦。

  2.选择几支曲子,反复诵读,了解所用的修辞方法,品味其情景交融的意境。如,可把几支描写秋天景色的曲子[端正好][脱布衫][一煞]集中起来读,然后作两种比较:一是与***《沁园春·长沙》中描写秋景的诗句对比,看看所选取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二是将这三支曲子描写的景象对比,看看景物特点和表达的气氛有何不同。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把握、鉴赏女主人公莺莺的艺术形象,鉴赏剧作曲词的音韵美和体会其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是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解决办法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应在疏理剧情的基础上,重点赏读若干支曲词,通过诵读、比较,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进行文学鉴赏的训练。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第一课时,要求学生梳理剧情,并重点赏读这出戏开头的三支曲词和结尾处[一煞]、[收尾]两支曲词,体会曲词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第二课时,重点赏读自[脱布衫]至[二煞]共十四支曲词,体会曲词中反映的莺莺的心理活动,并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大致了解剧作及课文节选的这一折戏。

  2.重点赏读[端正好]、[一煞]、[收尾]和[叨叨令]等几支曲词,体会其情景交融的抒情美。

  (二)整体感知

  《长亭送别》是《西厢记》的第四本第三折,《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这在元杂剧中是颇为少见的(全剧剧情可参看课本题解),《长亭送别》也是全剧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断之一。随着剧情的发展,莺莺终于克服了身心**要求与封建精神桎梏的矛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与张生私下结为夫妻。但接下来便是老夫人逼张生赶考,并说考不取功名便“休来见我”,崔、张爱情又面临新的威胁。无奈中张生只好起程“上朝取应”。这场送别戏共有十九支曲文,由莺莺主唱,既是塑造莺莺形象的重场戏,也充分体现了王实甫剧作情景交融、富于文采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1.导入:《西厢记》是脍炙人口的艺术杰作,同学们是从什么时候起知道这部作品的?读过哪些与《西厢记》有关的书,是否欣赏过相关的影视戏曲作品?(学生可自由作答,能引入课文学*的正题即可。)

  2.梳理剧情:《长亭送别》写莺莺、红娘、老夫人到十里长亭送别上京赶考的张生,莺莺是最重要的剧中人,据此可把课文划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叨叨令]结束):赴长亭途中

  第二部分(承上至[四边静]之前):长亭别宴

  第三部分(承上至“小生又生此念”):临别叮咛

  第四部分([一煞]至此折剧终):长亭别后

  3.赏读曲词[端正好L全曲共六句二十五字,可要求学生先背诵,后作赏析。

  提问:这支曲子在修辞上有什么特点?是怎样渲染出剧中主人公的离愁别恨的?

  (曲子句式既整饬又参差错落,前3个三字句构成对偶、排比。后又各有一个四字句、七字句和五字句。前四句一句一景,点明送别的季节,以景衬情。后二句用设问手法,说是“离人泪”“染霜林醉”,一“染”一“醉”,写得极有分量。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大自然的景物融人凝重的离愁,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

  4.与[端正好]对比,赏读剧本末尾的[一煞]、[收尾]

  提问:和[端正好]一样,[一煞]和[收尾]也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王季思教授评点这两支曲子时说:“末二曲写张生去后莺莺的怅惘情景,景中有人、有情,虚情实写,正语反诘,俱臻妙境。”试说说你对这段评语的理解。

  (“虚情实写”,就是寓情于景,借生动的景物来传情。这两支曲子写夕阳残照、青山疏林、淡烟暮霭、秋风马嘶,我们仿佛看到莺莺满怀凄楚,怅然痴立,目送张生转山坡、出疏林,“离愁渐远渐无穷”,此时的满目秋景,都是莺莺悲凉心境的外化。《收尾》的末句“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便是“正语反诘”,即用反问句抒写心境。比之于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正面直说,更显得激越真切。)

  5.与以上三支曲子对比,赏读[滚绣球]和[叨叨令]

  提问:这两支曲子主要写什么?有人说,只有[端正好]、[一煞]和[煞尾]这样的曲词,才可以称为“绝妙好辞”,[滚绣球]与[叨叨令]便相形见绌,你的看法怎样?

  ([滚绣球]仍是莺莺的内心独白,借去长亭途中的景物,从正面刻画莺莺与张生难以离舍的复杂内心世界。[叨叨令]由红娘的问话引发,叙说动身前无心打扮的原因,没想今后孤凄的生活情景。关于曲词的评价,[端正好]、[一煞]等化用唐诗宋词精美语句固然堪称“绝妙好辞”,而[滚绣球]、[叨叨令]亦各有特色。这两支曲子使用对偶、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写得也很生动真切;同时,又更多地融口语人曲,语言通俗,才能使演员宜于演唱,听众容易接受,雅俗共赏。[叨叨令]多用叠词、衬字,更能体现口语化的音韵美。有时委婉含蓄,有时尽情倾泻,两种曲子风格各异而能统一,正是王实甫才具超群之处,不必硬性分出高下。)

  (四)总结、扩展

  本课时我们只重点赏读了五支曲子,对课文华美典雅、富于文采的语言已多有领会。王实甫是酿造气氛、描摹环境的圣手,他描绘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有使人感泣的魅力;他又是杰出的语言大师,曲词艳丽典雅,又自然流利,毫不矫揉造作。下一课时,我们将进一步赏读其余曲词。

  (五)课后作业

  1.复*已讲析、讨论的五支曲子,进一步作吟诵体味。

  2.诵读自[脱布衫]至[二煞]等十四支曲子,体会其中反映出的莺莺的心理活动与思想性格。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与前一课时的内容相结合,本课时重点赏析课文二、三部分的曲词,进一步把握曲词的艺术特色,并对莺莺这一形象作分析评价。

  (二)整体感知

  与课文一、四部分不同,二、三部分都是写莺莺、张生在长亭别宴上的表现。张生赶考,莺莺送别,表现了二人之间的真挚爱情,更反映出莺莺的痛苦心情和叛逆性格。对此,应通过曲词的赏析,用心体会。

  (三)教学过程

  1.学生吟诵、赏读曲词,教师作适当解说。

  2.进行课堂讨论。

  问题讨论一:自[脱布衫]至[二煞]的十四支曲子,并未脱离长亭送别的具体情境,也仍旧体现了情景交融的特点。哪些曲词体现了这一特点?

  (在叙事抒情中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如[脱布衫]的“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把整个离宴用萧条气氛笼罩起来,使秋境与离情统一。又如[四煞]的“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黄河与西岳华山,也被用来做离愁别恨的陪衬。还有[四边静]的“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把*残人散、两人相别的人物活动包容在苍山落照的秋景之中,气象阔大,使人如在画里,历历在目。)

  问题讨论二:莺莺是重爱情轻功名的,具有反抗封建礼教的叛逆性格,哪些曲词中体现了这一点?

  (在莺莺心目中,金榜题名,并不是爱情的前提与基础。如在[朝天子]中,她称上朝应考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在[二煞]中说“你休忧‘文齐福不齐’”、“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在[幺篇]中说“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这些言语,与老夫人汲汲于功名的态度形式鲜明对比,是莺莺叛逆性格的体现。)

  问题讨论三:虽然张生一再表白自己不会再在异乡拈花惹草,但莺莺却总担心他“停妻再娶妻”,故而一再试探、叮咛,莺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心?(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妇女地位低下,始乱终弃的事是屡见不鲜的。实际上,作为《西厢记》故事雏形的《会真记》(唐元稹作)和《莺莺歌》(唐李绅作),都将张生描写为始乱终弃的薄情文人。莺莺的离愁别恨,固然反映她对爱情的执著,同时也是她对不能掌握自身命运的悲哀和抗争,而不只是单纯的儿女情长。)

  问题讨论四:课文二、三部分的十四支曲子中,细节生动,描摹逼真处甚多,试举你最喜欢的曲子作说明。

  (此题无统一答案,可由学生自由发挥。如[满庭芳1、[快活三]、[朝天子]的细节描写,[耍孩儿]、[四煞]的夸张对比等,都很突出。)

  (四)总结、扩展

  《西厢记》既有曲折的故事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又有华美典雅的语言,称它能代表元杂剧的最高成就,绝非过誉之词。而且,不仅《红楼梦》中的宝、黛爱读《西厢记》,今天读它也还有现实意义。当代著名作家李存葆,便为《西厢记》写下了他感悟人类情爱的长篇散文《飘逝的绝唱》。

  问题讨论:

  李存葆在《飘逝的绝唱》中说,当代世界,“暴力对美色的霸抢远未结束,权力对美色的侵吞仍显贪婪”;以金钱为媒,“用钞票铺设婚床”的现象更为多见。你思考过这些问题吗?作为已步人青春期的年轻人,你认为什么样的爱情观才是正确的?

  (社会丑恶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必隐晦,自然也不要夸大。让年轻人早一些接触“爱情观”问题亦无坏处,可避免他们在独立面对生活时的迷失。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引导青年人珍惜它,有利于他们美好情操道德的形成与坚守。)

  (五)课后作业

  1.选择最喜欢的一支或几支曲子,背诵出来,并把它改写成现代诗。

  2.课后阅读《西厢记》全剧剧本。

  3.阅读李存葆《飘逝的绝唱》,写一则读书笔记。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 9

  一、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提纲挈领地了解剧情,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与性格特征。

  (二)通过探究体会课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体会学*课文修辞方法多种多样、融古代诗词与民间口语为一体的语言特色。

  二、教学设想:

  1、直接导入。

  2、简介《西厢记》故事情节。(课下注释很详细,老师读一下,稍加润色,使之更完整、详细。)

  3、显而易见《长亭送别》是崔莺莺送张生去赶考,考取功名的,我们早上已把课文读了一便,除了张生,莺莺还有谁?(老夫人,和尚,丫鬟)。

  在哪里送别?(长亭)“亭”指哪里?(古代设在道路旁的公房,为远行之人送别或停宿之用。例如:李白“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对长亭晚,寒蝉凄切”)

  4、快速读课文理清情节结构:

  全折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科白和【端正好】等三曲),是赴长亭路上的场面,写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

  第二部分(“做到见夫人科”至“专听春雷第一声”)是长亭饯别的场面,主要刻画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心理,突出莺莺珍重爱情而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第三部分(【四边静】至“小生又生此念”),是临别叮嘱的场面,主要表现莺莺对张生的关心和担心。

  第四部分(【二煞】至结尾),是分手后的场面,描写莺莺目送张生依依难舍的情景和离别后的痛苦。

  5、再读课文,讨论问题

  既然是送别,想想莺莺是一种什么感情,心理?

  从文中找出能体现莺莺心理感受的语句:…………试加分析。

  莺莺感情概括:

  A、痛苦(害怕考不中,一则父母不答应:二则他考不中自觉无脸回来见莺莺就不回来。其实,在古代一个像张生这样的白衣书生很难考中,想想当时残酷的血淋淋的科考制度,那是十万里挑一啊,张生就那么优秀?再者像张生这样深陷爱情,哪有心思读书!学业已荒废不少了!希望更渺茫了。如果考中,害怕他喜心弃旧,一去不返。所以考中考不中,都意味着永久的分别,莺莺已看到这种严酷的现实。这不是暂时的分离,意味着永远的失去。面对现实,希望何其渺茫!自然便痛彻肺腑。)

  B、无奈(自己是无法不让张生不去的,这是老夫人的旨意。另外,张生又没有想到私奔,也不可能想到,毕竟他认为读书仕进是他们爱情的唯一出路,就是不为爱情,考取功名也是他们实现自我理想的唯一一条路。即使私奔又怎样?只有饿死。)

  C、愁闷(自己一腔话,怎对张生说?又有老夫人在场,没有尽诉衷肠的机会啊!)

  (引导学生分析:我提倡一种圆融的分析,揉到一块儿去。对于学生提出的句子,在修辞上,用典上,表情达意上等诸方面系统分析,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它语言的魅力,让学生知道经典好到底好在哪里?这里分析是关键,网上对课文语言的分析很多,这里不再赘述。)

  接着,还可引导学生将课文与关汉卿的《窦娥冤》进行比较,体会两位大师的不同语言特色。(最好由学生发言、然后归纳。)

  《长亭送别》语言华美典雅,以富于文采为特色:

  (1)善于以景物描写设置戏剧环境,渲染气氛,情、景交融,情、境合一,富于意境美,语言委婉隽永;

  (2)较多地借用或化用古代诗词的语句乃至意境,善于将古代诗词中典雅凝炼的语句,与生动活泼的民间口语融为一体,语言更具有诗化的特点;

  (3)修辞方法多种多样。

  《窦娥冤》语言朴实无华,以“本色”见长:

  (1)直抒胸臆,感情浓烈,语言直白;

  (2)多用白话,多用方言词语,语言通俗,更具有口语化的特点;

  (3)较少使用修辞方法。

  6、“我看崔莺莺爱情观”由学生讨论,但不能空口无凭,从文中找到例证!(这有些热闹。)

  7、分析完之后,一定要留时间让学生诵读,并背会某些精彩语句。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 1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辨识《长亭送别》中的艺术手法并分析其作用与效果,并初步尝试与学生一起解读与分享《西厢记》的艺术价值与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品读与交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分析《长亭送别》艺术手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理解崔莺莺的人物形象与其爱情观。

  说明:

  本课为“《长亭送别》之三:艺术特色”,即第三课时,旨在集中分析本篇的艺术手法并分析其作用与效果,以便于学生对此形成较为全面和透彻的认识,并期望其能在其它诗词鉴赏和其它同类型文章的解读过程中迁移此种能力。

  在此之前的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目标为:进一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与成就;了解王实甫及《西厢记》,梳理本文的主要结构并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其主要内容。第二课时主要目标为:解读崔莺莺的人物形象,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能辨识本文中的艺术手法并分析其作用、效果;进一步加深理解崔莺莺人物形象,体悟其爱情观念的内涵与意义

  2、教学难点:通过对《长亭送别》的艺术特色的解读来认识《西厢记》的艺术价值与深远影响。

  三、教学过程:

  1、检查预*与导入新课。

  (1)回顾预*问题:

  A、你认为《长亭送别》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B、你认为《长亭送别》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式?其表达作用是什么?

  C、你认为《长亭送别》的语言风格是怎么的?请举例予以说明。

  (2)导入新课:《西厢记》的流传原因(思想价值和艺术特色)。

  说明:本课时的艺术手法主要从三个角度来思考,即:表现手法、修辞方式、语体风格。

  2、品读与交流:

  (1)引导学生正确辨识本文运用的各种艺术手法。

  (2)能具体以实例来分析这些艺术手法的作用和效果。

  说明:学生自主选择、积极交流,教师加以引导、适当点拨,在认识《长亭送别》的艺术手法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本篇所提出的爱情观和人生观的进步性,深刻体悟《长亭送别》的艺术价值。

  3、教师小结:《长亭送别》的艺术特色,并与学生分享《西厢记》的艺术价值与深远影响。

  4、布置作业:修改并点评《<长亭送别>诗意》。

  042:《长亭送别》诗意

  上海市光明中学刘吉朋

  山色四围残照里,

  西风瘦马长亭边。

  疏林不驻远行客,

  数线深愁绕暮烟。

  (两意徘徊隔暮烟。)

  (后记:第二句原为“古道”,以前的学生陈馨怡建议改为“长亭”。我虽属意“古道”,然其*仄不当,而“长亭”二字扣题甚紧,吾心亦同之。并于课堂内直呼陈为吾“一词之师”也。此为后记。)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