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教案 (菁华9篇)

首页 / 教案 / | 教案

《石壕吏》教案1

  一、导入:

  有两幅对*家一起看一下:(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草堂犹是杜陵春。)同学们能够猜出这是写的唐朝哪位诗人吗?(杜甫)盛唐时期,我国有两位著名诗人,他们一个被后世称为“诗仙”,一个被称为“诗圣”,就是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杜甫的诗大多真实表现了现实生活,他亲身经历“安史之乱”,所作的《三吏》《三别》更真实反映了唐朝末期战争给人带来的苦难生活,今天我们学*其中流传最广的《石壕吏》。

  二、整体感知,听读课文

  (导)作为一首叙事长诗,故事性很强,不过读起来却也是朗朗上口,配上曲子也别有韵味,请让我先给同学们示范诵读一遍,注意停顿、节奏、及语调变化,大家可默默跟读,准备朗诵。

  1、播放录音《二泉映月》教师范读。

  2、学生范读,同学们听的很认真,有没有愿意试一下。

  3、学生评价,并配乐齐读。(朗读基本功很扎实,很到位。)

  三、疏解课文,复述情节

  (导)这首三吏三别中的作品, 作者在音律和谐,文字简洁的形式下,同时也赋予了作品深邃的思想和对现实强烈的批判色彩,杜甫想说什么呢,他最终说了没有?这是我们要思考的,下面让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去石壕村看一看,那里发生了什么?这个任务交给大家

  1、小组讨论,结合注释,先疏解字词,提出疑难一起解决,理清故事情节。

  2、质疑并复述课文。(走:跑 前:走上前 且:尚且 更:再 从:跟从)

  3、补充并做评价

  (明确)因为古诗言虽尽而意无穷,所以在抓住主要情节的同时可以适当发挥想象,不要抱者翻译的心态去学,重在欣赏,领会意韵。

  四、分析人物

  1、如果用文中一句话概括全文,应该是哪句? (有吏夜捉人)

  2、为什么是“捉人”还是“夜晚”?(不是征兵,是强抓,半夜表明官吏凶狠无情)

  3、最终抓到人没有?(抓到了,“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暗示作用)

  4、文中主要人物是谁? 板书:吏 妇(官吏愤怒的大声呼叫,)

  5、这两个人物出场各自态度反应如何?板书:呼 啼(妇人悲伤的哭哭啼啼)

  6、抓人的情节以什么形式描述出来的?妇人致辞。

  7、思考妇人交代的几层意思?三层:战争惨烈;家境困难;自请服役。

  (明确:表明战争惨烈的句子,家境困苦的句子,)

  7、自请服役时老妇人心理真实想法是什么?(自请服役也暗示掩护老翁和儿媳的心理。)

  8、有人读完文章说显然老妇人致辞的三层意思是一口气表达出来的,你怎么认为?(不是,是官吏再三逼迫的)

  9、请出几位同学表演一个改编了的短剧,同学们看一下这样的改编有没有道理?

  (演的最突出的谁?官吏,但在原文似乎他没说一句话,不过这样增添故事情节确实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情节更加完整了。采访一下演官吏的`同学,你是读了那句话受启发才演的惟妙惟肖的?)

  明确:这是本文在艺术构思上的特色,全文虽只有120个字,但情节并不简单,题目以石壕吏为题,但诗人在正文中给他暗写,老妇人用明写,成为一篇抒情独白,但用心品味发现这些语句是官吏逼问出来的,凶残的特点暴露无疑。这叫“藏问于答”文言文经常用到。再次感谢几位同学的表演,使我们加深了对课文的了解。

  10、让我们齐读一遍老妇致辞这一段,感受一下气氛。

  五、主旨总结

  (导)综观全文,你认为是从谁的角度叙述的?杜甫,但作者的内心却没能展露,他一直保持沉默,他心里到底有没有想法?(板书:憎恶官吏的凶残,同情民众的苦难。)他将自己的感情融会在*实的叙述之中,这是本文另一的语言上的特点。诗人怀着深厚的同情之心为人民唱歌当哭,记下了战乱年代一幕惊心动魄的场景。

  六、尝试背诵

  七、作业:1、背诵并默写。2、续写老妇人走后,这家人的生活,或她在军中生活的日子。200字左右,想象合理。

《石壕吏》教案2

  教学目的:

  1.朗读《龟虽寿》和《石壕吏》这两首诗。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目标1 目标2

  教学难点 :

  目标2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预*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老骥(ji) 伏枥(1i)逾墙走(yu)邺城戍(shu)

  老妪(yu)幽咽(ye)翁媪(ao)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 (课外阅读读后感)3'

  二、创设情景导入 新课。

  请一学生背诵上一单元学的一首古诗,以次导入 新课。

  三、正课

  (-)龟虽寿

  1、听录音朗读这首诗。(目标1)

  2.教师简介作家作品

  本首诗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复门行》中最后一章。作者曹操,字孟德,沛国游县(今安徽省亳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步出夏门行》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龟虽寿》表现了作者的雄心壮志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3、教师评点:(完成目标2)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意思是神灵的龟虽然是长寿的动物,但也有死亡的时候,腾蛇虽能兴云驾雾,最终也会死亡后化为灰尘。这两句借神龟腾蛇起兴,说明作者明知人的寿命终有期限,而任何英雄也难免要死,但他丝毫不因此而颓丧。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意思是千里马老了,伏在马槽里,但它仍旧有驰聘千里的雄心。有雄心壮志的人虽到晚年,更应该老当益壮,不放弃自己的理想。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治之福,可得永年。

  意思是人的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决定于天。只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能保持长寿。对事在人为抱有信心和乐观精神。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是配乐时加上去的。

  这首诗指出生命是有限而宝贵的,所以人们应当不断地发扬积极进取的朝气建立功业。在结语中,作者还指出事在人为,命运可以改变。这种积极奋发、老当益壮的`精神是很可贵的。

  4、学生齐读。

  (二)石壕吏

  1.听录音,学生自由朗读。(目标1)

  2.作家作品简介

  《石壕吏》选自《杜工部集》。758年,为*息安(禄山)史(思明)之乱,唐将郭子仪、李光粥等九位节度使,率兵二十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郡(现河南省安阳县)。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后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后军全线崩渍。郭子仪等退守河阳(现河南省孟县西),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渲关等地,根据自己目睹的事实,写了一组诗《三史三别》,《石壕吏》就是其中的一篇。这首诗,叙述差变乘夜捉人,连衰年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深切的同情。

  杜甫(712-770),字子美。因曾居长安城南的少陵以西,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官致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在文学史上,他把现实主义传统推向了一个新的更高更成熟的阶段,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有《杜工部集》。

  3、教师评点(目标2)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开头四句是全篇的第一部分,写故事发生。四句各写一人,各自身份、举动和彼此关系,交代分明。有吏夜捉人,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交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写故事的展开。在差役怒呼、老妇苦蹄声中,一个饱受战祸的家庭的种种不幸,一步步展示出来。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第一层:从老妇自叙家事可知一家三男全部被征,说明兵役之苛酷;三男已死二男,可见战争之惨烈。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地去了。可见战争使百姓民不聊生。老妇希望以自家处境来搏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完裙。

  差史并不领会老妇人的哭诉,仍然通老妇家出差役。老妇人只得回答,家里没有男人了(隐去老翁),只有吃奶的孙子和喂奶的母亲,寡媳衣不蔽体,贫困可知,也见得战争破坏之严重。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差吏仍是追问不放。老妇自请赴役,仍从掩护老翁出发。力虽衰而请赴役,并请即刻动身,故作恳切,凄苦之情溢于言表。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骚乱终于停息,在死寂一般的深夜,仍听到抽泣之声,也许是寡媳.在哭泣,也许是更多的人在哭泣。诗人第二天天明上路时,只跟老翁告别。一夜之间,经此巨变,凄苦、悲愤,尽在不言中。

  石壕村这一户人家,三男被征,两男战死,衰年老妇又被抓走服役,留下老翁、寡娘、幼孙三人,在兵荒马乱中将何以度日?等待老妪的又将是怎样的命运呢?诗人的心,是与受苦受难的劳动大众息息相通的。诗人抨击石壕吏的凶暴气焰和冷酷无情,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深切的同情。

  四、学生齐读,若有不明白自由提问。

  五、小结

  这两首诗,《龟虽寿》为乐府诗,《石壕吏》为歌行体古诗。《龟虽寿》抒发了作者积极奋发、老当益壮的豪情。《石壕吏》抨击石壕吏的凶暴气焰和冷酷无情,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深切的同情。

  六、布置作业 。 1`

  A、 背诵古诗。

  B、 完成课后练*一、三。

  C、 把《石壕吏》改写成一则故事。

  七、说课精要:古诗较难理解,因此以教师讲解为主。

  八、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预*

  背诵前两首诗,朗读后三首诗。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 (课外阅读读后感)3'

  二、抽查背诵。

  三、正课

  (三)相见欢

  1.听录音后,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词。

  2.教师简介作家作品。

  《相见欢》选自《南唐二主词》,作者李煜 (937-978),五代时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975亡国降宋,后被毒死。

  相见欢,词牌名,又作乌夜啼。这首词是李煌降宋以后写的,借以表达他的亡国哀思。

  3.教师点评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上片写景,用寂寞清秋的夜色烘托一个皇帝变为囚徒孤寂愁苦的心态。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另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下片用一个具体的比喻,把离愁比喻成乱麻,剪不断,理还乱。这离愁,不是一般的暂离故乡,而是亡国之愁。作者由一个皇帝变成一个囚徒,屈辱的现实生活,迫使他体验到一般人所尝不到的生活滋味。这个比喻深刻地反映出作者切身感受的无可解脱的愁苦。

  这首词写出一个亡国的皇帝成为囚徒后切身感受。黄昇《后来诸贤绝妙词选》卷一题往:此词最凄惋,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

  4、学生齐读这首词。

  (四)《观书有感》

  1.学生集体朗读这首诗,注意朗读节奏、感情。

  2、教师简介作家作品

  这首诗选自《朱文公文集》,作者朱熹(1130-1200),字元晦,南宋著名理学家。

  3.教师点评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开句用一个比喻,把半亩方塘比喻成一面刚打开的镜子。突出水的清亮。第二句写天光和云影一齐映人水塘,不停地晃动,暗示活水不停地流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者问水塘为什么如此清澈,因为有源头的活水不断地流来。诗表面上写水塘清因有活水来,实际上是比喻作文章如何来的新的材料、新的主题、新的构思、新的手法、新的语言,要靠*时不断的积累。从生活中积累,从诗书中积累。只有不断的积累沉淀,才能写出好文章。设喻巧妙。

  (五) 清*乐

  1.集体朗读这首诗,注意朗读节奏、感情。

  2.教师简介作家作品

  《清*乐》选自《稼轩长短句》,作者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

  3.教师点评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写农家房屋矮小及房屋旁溪边的自然景色。如水墨画,几笔勾出农舍及周围环境宁静清幽。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既然有环境描绘,必有人物点缀。作者从带醉意吴吉入笔,写出一对白发翁姐说着柔媚的吴语互相打趣。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农家儿忙着各自的农活;最可爱的是顽皮、淘气的小儿子,也在溪头剥莲蓬。一个卧字写出小儿顽皮、淘气的动作。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农家耕乐团。刻画了农家信然自乐的生活景象。也表现作者对人民生活的关切。语言清新、活泼、流畅。

  4、学生自由朗读,若有不明之处提出来,集体解决。

  四、小结

  《相见欢》是词,写出一个亡国的皇帝成为囚徒后切身感受的无可解脱的愁苦。《现书有感》用水塘清因有活水来比喻作文章要善于从生活中从书本中吸收营养。《清*乐》描绘农家治然自乐的生活景象,也表现作者对人民生活的关切。

  六、布置作业 。 1`

  A、背诵这三首词。

  B、默写诗词五首。

  C、根据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或词,写一段赏析的文字。

  七、说课精要:古诗较难理解,因此以教师讲解为主。

《石壕吏》教案3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揭露官吏的横暴

  3.同情人民的苦难

  教学重、难点:

  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简介作者:

  1.介绍背景。

  2.简介作者。

  二、出示教学目标:

  《石壕吏》简案第1页共2页

  三、整体感知:

  1.质疑,画出难懂的句子。

  2.谈谈你的初步感悟。

  四、看图理解课文:

  1.根据图画找出对应句。

  2.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五、说一说: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六、复述课文——“走进石壕村”

  七、合作探究:

  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老妪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八、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欣赏音乐《家和万事兴》。

《石壕吏》教案4

  一、读准下列字音

  吏:逾:邺:戍:咽:妪:泣:

  二、文学常识积累

  古体诗是六朝以前通行的诗体,不必讲究*仄、对仗,是一种较少拘束的诗体;而古诗又因时代不同有所差异,一般而言,六朝以前的古体诗限制较少;唐宋以后,又受*体诗间接影响,免不了参杂了*体诗的*仄、对仗与语法。古体诗又称古风,可分为七种:1.四言2.五言3.七言4.五七杂言5.三七杂言6、三五七杂言7、错综杂言(请你在课后就上述七种体制各找一首)

  “三吏”“三别”

  三、速读诗歌,解释黑体字,理解诗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四、朗读诗歌,思考讨论

  1、这首诗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在文中找出语言根据来说明)

  五、朗读诗歌,体会加点词的意境(表达效果)

  1、本诗中为何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

  2、“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两句是何写法,有何作用?

  3、“独与老翁别”中“独”字的意境如何?

  4、诗中意味深长的词句还有很多,请再举一例并作分析。

  六、体验反思:

  1、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2、如果你当时在场,你最想对差吏说的一句话是什么?你又想对老妪一家说些什么?

  七、作业

  1、阅读杜甫“三吏”“三别”的另外五篇文章,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把《石壕吏》改写成剧本

  [提示]石壕吏和老妇人是诗中的主要人物,要立于善于运用想像来刻画他们各自的动作、语言和神态。

《石壕吏》教案5

  《石壕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石壕吏,我们一同来看看下文。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

  2. 揭露官吏的横暴

  3. 同情人民的苦难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老妇人的话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纲

  1. 介绍背景资料

  2. 带领学生共同翻译全文,注意重点字词的讲解。(戍、戌、戊等)

  3. 分析文章的中心

  (1) 对文章第一句话的分析“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重点加点字的分析)

  (2) 对比分析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3) 对话练*:把吏和妇人的对话补充完整,用现代文的方式,构成对话,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 最后一段的写作意图(提问:如果去掉后会有怎么的效果?)

  二、详案

  1.导入:

  陈老师在前面已经讲解了杜甫的两首写景抒情的诗,大家也了解到杜甫是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人们称道的。那么我们今天要学*的《石壕吏》就是杜甫在安史之乱以后,面对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深切的同情。课文主要叙述了差人乘夜来捉人,连衰老的老妇人也被抓去服役的惨事。首先介绍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可能同学们往往很难理解古代诗词的意境,古代诗人常写一些感物伤怀的作品,这时候我们就应该深入了解诗作者的背景资料,去体会创作者当时的所感所想。那么在这里杜甫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中晚期的诗集中体现了当时的现实,所以在学*这首诗之前,先介绍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可以提问:是否有同学在预*的过程中了解了写作背景?)参考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任所。途中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要求学生记录文学常识:《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2.文章逐字讲解(齐读)

  (1)第一段:石壕吏(hǎo)暮:傍晚。逾(yú)走(古今异义):跑。行:走。

  (2)第二段:呼:大声吆喝。怒:凶狠。啼:啼哭。苦:痛苦。

  (3)第三段:邺(yè)戍(shù)戌(xū)戊(wù)戍点戌横戊中空,注意区别。

  (可以请同学翻译,注意几个重点词)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活着的不过是苟且偷生,死了的就永远完结了。存者,活着的,生存的人。且,暂且。已,动词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更,再也。妪(yù)虽:即使,虽然。(古文解释填词规则,有些字可以用把这个字组词,解释,例如这里的虽。)衰:衰弱、衰微。备:准备。炊:烧火做饭。(讲解的时候某些解释参考课文中的标注)

  (5) 第四段:泣:小声抽泣,啼哭。咽(yè)登:踏上。前途:前行的路途。(注意与今天的“前途”区别)

  3.分析文章的中心

  刚刚我们大家一起仔细阅读了这首诗,那有同学能告诉大家,这首诗的重点是讲的什么啊?(参考:以老妇人给吏致词为重点,也就是本文的第二、三段),那让我们抓住重点,往前看。

  (1)“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刚刚解释到暮,回想一下暮是什么意思啊?傍晚!在我们看来傍晚投宿是很正常的,可是在古代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这个兵祸连接的时代!但是杜甫,却于夜色苍茫之时才匆忙地投奔大盘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有一种暗示性,大家可以想像n种可能,可以提问引发学生的想象。

  提问为何作者直接点出吏捉人,而不写征兵、点兵?(参考:如实描绘之中寄寓了揭露批判之意)在用一个夜字作捉的时间状语,含义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吏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手段的狠毒,在人们都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了个突然袭击。

  这一句话点名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规的时代气氛,为后面老妇的致词埋下伏笔,也交代了致词的由来,是事情发展的开端。

  (2)吏呼一何怒与妇啼一何苦对比分析

  这两句极其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吏和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可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酝酿出了悲痛的气氛。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听妇前致词一句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时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

  (3)对话练*:把吏和妇人的对话补充完整,用现代文的方式,,构成对话,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等老妇出门看的时候,县吏便扑了进去,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到哪里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也许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赖交县吏看。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的处境是够让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来博取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也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老妇说:“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子,受到了怒吼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呢!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妇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我这老太婆虽然已年迈力尽,但请让我连夜跟你们回衙门,然后好到河阳去当名伙头军,等赶到那里也许还来得及为将士们做早饭。”

《石壕吏》教案6

  通过《石壕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体会课文的精炼语言。

  一、教学目标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以及本文特点和地位,我把本文教学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体会本文的精炼语言

  3、情感目标: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4、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准确流畅地背诵本文,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二、教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3分钟)

  导入新课:公元755年,唐朝发生了由盛转衰的一场大叛乱,历史上叫安史之乱它给人民带来了无比深重的灾难请看影片ppt2

  (背景音乐)同学们,“安史之乱”这四个字一定会刺痛你的眼睛因为那是一场生灵涂炭、哀鸿遍野的战乱,那是一个浸泡眼泪、铺满鲜血的时代在这个苦难的时代里,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用记录历史的真实笔录,用忧患苍生、悲天悯人的圣人情怀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我们今天要来学*杜甫的三吏、三别中流传最广的一篇——《石壕吏》ppt3

  请看三幅对联: ppt4

  (1)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2)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

  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3)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二)走进作家、了解背景(3分钟)

  请问:这三幅对联所指的人物是谁?(杜甫)大家都说是杜甫,请围绕对联说说理由(由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围绕对联介绍作者)

  附:杜甫(712-770),字子美,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Ppt5

  他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瑰丽精确,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杜甫则被后世尊为“诗圣”

  他的诗作今存1400多首,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这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反映了人民的疾苦,谴责了统治阶级的残暴,揭示了尖锐的社会矛盾,历来被誉为“诗史”

  请问:杜甫在什么情况下写的《石壕吏》?(生答)ppt6

  杜甫就在安史之乱的年代里唐肃宗乾元元年(759)春,郭子仪等率领的六十万大军被包围于安庆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军打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候,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经过此处,就其所见所闻进行了高度的艺术概括,写成了著名的《石壕吏》

  (三)整体感知全诗(8分钟)

  1.请听一听:配乐朗读《石壕吏》Ppt7

  2.请看一看;下列汉字的正确读音:ppt8

  吏:lì 邺:yè 戍:shù 咽:yè 妪:yù 泣:qì

  3.请读一读:配乐朗读《石壕吏》Ppt9

  4.请理一理:故事情节:ppt10

  时间顺序:(暮、夜、夜久、天明)

  事件:(开端:有吏夜捉人、发展:听妇前致词、高潮:请从吏夜归、结局:独与老翁别)

  诗人的行踪:(投宿、住宿、告辞)

  5.请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明确:主要叙述了官吏夜晚来捉人,连衰老的老妇人也被抓去服役的惨事

  (四)语文实践:戏剧表演(理解课文、培养想象)(20分钟)

  请演一演:根据内容,结合体会,加以想像,展示你的才能!这是我的舞台, 秀出我的风采! ppt11

  1、明确活动目的要求ppt12

  全班分为四组,每组至少两人以上

  (1)组内全员参与

  (2)想象丰富,有创意,合情合理

  (3)补充一些事实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

  (4)表演符合人物身份

  (5)配合默契

  表演时,一组表演,另外三组的每一个同学根据文意和要求评分,满分是五分三组的评分结果相加为该组表演的总得分

  2、疏通文意,组织表演

  各组准备,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排练

  首先,疏通文意, 理解诗歌内容Ppt13

  (1)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己疏通理解文意,提出疑难,共同解决

  (四人小组合作,提出疑难,共同解决)

  (2)齐读诗歌,

  其次,当好编导Ppt14

  请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两个人物,给文中人物设计一份出场简历

  导:历史,就是一串串真实的故事杜甫是编剧,我们也可以作导演如果你是导演,请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两个人物设计一份出场简历表根据故事情节进行编排人物出场简历表

  文中人物 出场时间 出场道具 主要事件或关键动作

  杜 甫 暮 天明 投 登 别

  老 妇 夜 拐 杖 看、啼、致词

  老 翁 夜、天明 / 逾、走

  吏 夜 佩刀、棍棒等 捉、呼

  同学们编好剧是演好剧的前提,课文是诗歌的形式,要编出来,得好好地领会文学的留白艺术Ppt15

  点拨:留白,顾名思义,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画画需要留白,予人以想象之余地写诗也是如此,给读者留下一些思考,想象的空间这种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它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我们阅读时要仔细体会

  请想一想:Ppt16

  (1)“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夜的景色可以根据故事内容合理想象同样,“暮”、“夜久”、“天明”都可以合理想象出来

  (2)老妇的“致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吗?据此想象吏与老妇对话的情景Ppt17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运用藏问于答的手法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使用于答

  明确: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从“致词”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u”,“i”.“en”、“u”四个韵),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多次“呼”,一再逼问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对吏与老妇对话的情景,要充分想象,都是可以的

  (3)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未写泣者是谁,我们能推知是谁吗? Ppt18

  明确:从“独与老翁别”中知道老妇已被捉走.老翁已经归家,那么那位吞声饮泣,不敢放声痛哭的,自然是给孩子喂奶的年轻寡妇了

  第三,分角色排练 Ppt19

  第四,表演

  3、点评(以课文为参照)

  学生评分,培养鉴赏评价能力

  评分标准,客观、公正,并且言之有理、持之有据

  主题,作者感情

  请谈一谈:故事表现的主题是什么?ppt20

  明确:全诗通过对有吏夜捉人的形象地描绘,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反映了战争给人民的苦难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对战争给老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深切同情,对统治者压迫老百姓的残暴行径极度憎恨

  (五)拓展:

  1杜甫忧国忧民的诗句还有哪些? ppt21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这个故事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那么,你如何看待战争和*呢? Ppt22

  战争会给人民带来数不清的疾苦,道不完的灾难,我们要珍惜和*,保卫和*,让白鸽飞遍全球,让全世界的人民生活在和*安定的幸福之中!

  (六)背书比赛,事半功培(3分钟)

  A、形式男与女的比赛,组与组的比赛

  B、进行比赛

  结束语:读《石壕吏》,要读到情难自抑,涕泪满襟,你才真正读懂了“诗史”的含义;读杜甫,要读到悲天悯人、忧患苍生的情怀,你才真正读懂了“诗圣”的份量!ppt23

  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对课文、对杜甫的深刻理解,再一次齐诵课文

  (背景音乐)学生在朗读中结束新课

  教师寄语:ppt24国家不幸诗人幸,赋到沧桑诗更工从来发动侵略引起战争都是统治者的过失或罪恶然而他们的过失往往要百姓来承担胜,百姓苦;败,百姓苦但愿历史进入二十一世纪,文明战胜野蛮,世界铸剑为犁,让三吏三别的惨状从地球永远绝迹吧!

  (七)作业:ppt25

  1.背诵并默写全文

  2.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提示]石壕史和老妇人是诗中的主要人物,要善于运用想象来刻画他们各自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还要补充一些事实上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

《石壕吏》教案7

  一、导入:

  有两幅对*家一起看一下:(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草堂犹是杜陵春。)同学们能够猜出这是写的唐朝哪位诗人吗?(杜甫)盛唐时期,我国有两位著名诗人,他们一个被后世称为“诗仙”,一个被称为“诗圣”,就是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杜甫的诗大多真实表现了现实生活,他亲身经历“安史之乱”,所作的《三吏》《三别》更真实反映了唐朝末期战争给人带来的苦难生活,今天我们学*其中流传最广的《石壕吏》。

  二、整体感知,听读课文

  (导)作为一首叙事长诗,故事性很强,不过读起来却也是朗朗上口,配上曲子也别有韵味,请让我先给同学们示范诵读一遍,注意停顿、节奏、及语调变化,大家可默默跟读,准备朗诵。

  1、播放录音《二泉映月》教师范读。

  2、学生范读,同学们听的很认真,有没有愿意试一下。

  3、学生评价,并配乐齐读。(朗读基本功很扎实,很到位。)

  三、疏解课文,复述情节

  (导)这首三吏三别中的作品, 作者在音律和谐,文字简洁的形式下,同时也赋予了作品深邃的思想和对现实强烈的批判色彩,杜甫想说什么呢,他最终说了没有?这是我们要思考的,下面让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去石壕村看一看,那里发生了什么?这个任务交给大家

  1、小组讨论,结合注释,先疏解字词,提出疑难一起解决,理清故事情节。

  2、质疑并复述课文。(走:跑 前:走上前 且:尚且 更:再 从:跟从)

  3、补充并做评价

  (明确)因为古诗言虽尽而意无穷,所以在抓住主要情节的同时可以适当发挥想象,不要抱者翻译的心态去学,重在欣赏,领会意韵。

  四、分析人物

  1、如果用文中一句话概括全文,应该是哪句? (有吏夜捉人)

  2、为什么是“捉人”还是“夜晚”?(不是征兵,是强抓,半夜表明官吏凶狠无情)

  3、最终抓到人没有?(抓到了,“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暗示作用)

  4、文中主要人物是谁? 板书:吏 妇(官吏愤怒的大声呼叫,)

  5、这两个人物出场各自态度反应如何?板书:呼 啼(妇人悲伤的哭哭啼啼)

  6、抓人的情节以什么形式描述出来的?妇人致辞。

  7、思考妇人交代的几层意思?三层:战争惨烈;家境困难;自请服役。

  (明确:表明战争惨烈的句子,家境困苦的句子,)

  7、自请服役时老妇人心理真实想法是什么?(自请服役也暗示掩护老翁和儿媳的心理。)

  8、有人读完文章说显然老妇人致辞的三层意思是一口气表达出来的,你怎么认为?(不是,是官吏再三逼迫的)

  9、请出几位同学表演一个改编了的短剧,同学们看一下这样的改编有没有道理?

  (演的最突出的谁?官吏,但在原文似乎他没说一句话,不过这样增添故事情节确实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情节更加完整了。采访一下演官吏的同学,你是读了那句话受启发才演的惟妙惟肖的?)

  明确:这是本文在艺术构思上的特色,全文虽只有120个字,但情节并不简单,题目以石壕吏为题,但诗人在正文中给他暗写,老妇人用明写,成为一篇抒情独白,但用心品味发现这些语句是官吏逼问出来的,凶残的特点暴露无疑。这叫“藏问于答”文言文经常用到。再次感谢几位同学的表演,使我们加深了对课文的了解。

  10、让我们齐读一遍老妇致辞这一段,感受一下气氛。

  五、主旨总结

  (导)综观全文,你认为是从谁的角度叙述的?杜甫,但作者的内心却没能展露,他一直保持沉默,他心里到底有没有想法?(板书:憎恶官吏的凶残,同情民众的苦难。)他将自己的感情融会在*实的叙述之中,这是本文另一的语言上的特点。诗人怀着深厚的同情之心为人民唱歌当哭,记下了战乱年代一幕惊心动魄的场景。

  六、尝试背诵

  七、作业:

  1、背诵并默写。

  2、续写老妇人走后,这家人的生活,或她在军中生活的日子。200字左右,想象合理。

《石壕吏》教案8

  一、导入(复*导入)

  1、盛唐时期,我国有两个著名的诗人,他们一个被后人称为“诗仙”,一个被称为“诗圣”,他们是

  2、杜甫的诗大多都真实地表现了现实生活,后人把他的诗叫做“诗史”。特别是他亲身经历“安史之乱”时期所作的《三吏》、《三别》更是真实的反映了战争给人发带来的苦难生活。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其中之一《石壕吏》。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

  2、齐读课文,自我寻找语感。

  3、结合书下注释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三、质疑并讨论

  1、从内容看这是一篇叙事诗,记叙的时间、地点、事件分别是什么?主要人物有哪些?

  2、明明是朝庭征兵,为什么不说“征兵”、“招兵”而说“捉人”?这里含有什么意味。

  3、同对“征兵”这件事,对“小吏”和“老妇”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听妇前致词”是谁在听?“老妇”的致词可分为几层?致词的内容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吗?

  5、故事的结尾一段暗示了什么?你对独与老翁别作何感想呢?

  四、表演

  根据课文的分析请同学把故事编成短剧进行表演。最后对课文进行简短的小结。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吏——乎——怒

  妇——啼——苦

  致词——吏夜归——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教案9

  教学目的

  1.学*通过叙述故事、刻画人物反映社会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

  2.学*通过写景、定物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3.认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体会自然风光、名胜佳处各具独特美景。

  教学设想

  1.《石壕吏》这首叙事诗,叙述官吏夤夜捉人,老妇啼诉语言和她的被捉,表现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造成的严重灾难,体现了诗人对苦难人民的深刻同情;引导学生体会诗篇叙述故事始末、记叙人物语言的表现力量,体会诗篇的社会意义和融合于叙述之中的诗人的感情。

  2.其余四首诗都属抒情诗的范畴。这四首诗分别以恰当写作方法写景、写物,表现出描写对象的特征,抒发了诗人特定的感情,引导学生体会各首诗具体描写的表现力量,体会诗人的感情。

  本课安排三个课时进行教学。《石壕吏》,一课时;《敕勒歌》、《秋浦歌》,一课时;《晓出净慈寺送田子方》、《钱塘湖春行》,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差吏夤夜捉人的凶残,老妇形象的凄苦,她家遭遇的悲惨,诗篇社会意义的深刻,诗人对苦难人民的同情。

  教学过程

  1.由教学过的赞美古代巾帼英雄的《木兰诗》,引出将教学的反映战乱中人民苦难的《石壕吏》(板书诗题)。

  2.结合注释①简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情况。

  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乾元年(759)。当时唐军60万在邺城被叛军打败,&127;唐王朝为了补充兵力,便在四处大肆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曾被叛军俘虏,夹在难民当中奔走,和人民一起负荷着时代的痛苦,思想感情和人民贴得更紧。这一年,他从华州往洛阳探视,在返回华州途中亲见差吏将老人、少年、结婚才一天的青年,都统统抓去当兵,心情沉痛激愤,就创作出了《三吏》、《三别》。这组诗篇镜子般地反映了当时的战乱社会现实,《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

  3.要求学生参看注释,理解词义、句意、全诗大意。

  4.指定学生一人朗读全诗。

  要求读音准确,读出节奏。

  5.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

  (1)指定学生朗读第1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段。

  ①第1段第一句在诗篇中起着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暮投石壕村”,由诗人投宿地点,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表明诗人目击耳闻了故事的始末(板书:目击耳闻)。

  ②哪一句是关键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有吏夜捉人”是诗篇的关键句。是“捉人”,而不是“征兵”、“招兵”,已经表明差吏强抓老百姓当兵;前面又加上一个“夜”字,更表明差吏时常抓人,以致白天难以抓到,就趁夜深人睡来搞突然袭击,凶狠残酷。这一句揭开了故事的序幕,故事也循此而展开(板书:凶残夜捉揭开故事序幕)。

  ③三、四句表明了什么情况?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表明差吏夜间抓人,连老翁也一样抓走,已经屡见不鲜;所以老翁夜间一闻捶门声音,就顾不得年迈体衰、腿脚不灵,赶紧爬墙逃走,而由老妇出门应付。这深刻地揭示出战祸连绵、差吏残酷抓人、人民睡卧不得安宁的情景,揭示了老妇一家悲惨遭遇的社会环境。

  (2)指定学生朗读2、3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两段。

  ①第2段两句诗的用词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127;在这两段中起着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一“怒”,一“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两个“一何”,加强了感情色彩:既表现出“吏呼”咆哮如雷,“妇啼”悲伤凄苦,又体现了诗人强烈憎恶差吏、深刻同情老妇的感情。这两句诗统领着第3&127;段老妇苦啼申诉的记叙(板书:苦啼申诉)。课本编者把这两句诗独立成段,也是意在强调吏之怒、妇啼之苦和统领后文的作用。

  ②第3段只是叙述了老妇的苦啼申诉。&127;差吏是在一直静听老妇的苦啼申诉而没有怒呼咆哮吗?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差吏决不是一直静听老妇的苦啼申诉而没有怒呼咆哮。这里是实写老妇的苦啼申诉,虚写差吏的怒呼咆哮,以实现虚,在老妇苦啼申诉的几层意思之间暗含着差吏的怒呼咆哮。

  ③老妇的苦啼申诉包含几层意思?从中体现着什么样的进程?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妇的苦啼申诉包含三层意思,从中体现着老妇不断苦啼申诉,差吏不断怒呼咆哮的进程。

  ④第一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表明老妇的三个儿子都上了战场,两个儿子已经战死,她家已为那场战争作出巨大牺牲,论理论情都不应再到她家捉人了。“且偷生”,表明“存者”也生命毫无保障,更无生趣;“长已矣”,表露了对死去亲人的无限哀思。老妇沉痛地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恻隐之心,高抬贵手。但是差吏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逼出老妇进一步的苦啼申诉。

  ⑤第二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表明老妇家中只有个吃奶的小孙子一个孤儿,和因乳孙而未去的衣服破烂的一个寡媳,家庭情况倍极凄惨(板书:家庭凄惨)。老妇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怜悯之情,网开一面。但是凶狠差吏仍然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甚至要捉走寡媳,逼得老妇说出下面的话。

  ⑥第三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表现出老妇为了避免年迈丈夫、乳孙寡媳被捉,被逼得只能挺身而出,自请应役了(板书:被逼自请应役)。

  (3)指定学生朗读第4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段。

  ①这一段前两句的遣词造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从寡媳低微悲苦的哭泣声,暗示出老妇已被捉走(板书:老妇被捉)。“夜久”,反映出差吏不满足于捉走老妇,百般威逼,老妇再三啼请自己应役的漫长过程,“如闻”,表现出诗人一直在关切倾听幕惨剧的发展,彻夜未能入睡。

  ②后两句的遣词造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呼应开篇的“暮投”,一个“独”字,表明昨暮投宿,老翁老妇双双接待,今晨登程,只有老翁一个相送,老妇已被去承担那根本不应由她承担的徭役了。相送者、被送者的凄惨心情都无法表述。言简意深,凄情绵绵无尽(板书:惨别老翁凄情绵绵无尽)。

  (4)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的写作特点,社会意义。

  诗人怎亲以目击耳闻者的身份写出这首诗?产生着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开篇句“暮投石壕村”,为以目击耳闻者身份叙述故事作好了铺垫;结尾段“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一直在关切倾听故事的发展:表明了诗人确是故事的目击耳闻者。除中间主体部分用两个“一何”表达憎恶差吏、同情老妇的强烈感情以外,通篇都只是*实地叙述故事情节、人物语言,再没有什么议论抒情的诗句。通过故事情节、人物语言,展现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塑造出老妇的凄苦形象,控诉了官府捉人的凶狠残酷,反映了黑暗渗淡的战乱现实,表现了对苦难人民的深刻同情(板书:反映战乱现实同情苦难人民)。

  6.指定学生一人朗读全诗。

  要求缓急得当,读出沉痛凝重的感情。

  布置作业

  背诵这首诗,进一步品味*实叙述当中的深刻内涵。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敕勒川苍茫富饶美好风光的勾勒。《秋浦歌》中李白抒发愁绪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1.由教学过的叙事诗引到教学抒情诗,引出《敕勒歌》(板书诗题)。

  2.先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这首诗,再指定学生朗读,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1)这首诗可分几层?哪一句是诗篇的关键句?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可分三层,前两句、次两句各为一层。“风吹草低见牛羊”是诗篇的关键句。

  (2)第一层点明了什么?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敕勒川,阴山下”,点明了诗篇的描写对象及其地理位置,表现出敕勒川背负雄伟阴山,气势壮阔(板书:背负阴山气势壮阔)。

  (3)第二层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勾画出什么样的境界?体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第二层以“穹庐”设喻,表现出那高远的天空就像一个无限大的蒙古包笼盖着辽阔大地一样,形象地勾画出天连草原、草原接天的无垠境界(板书:境界无垠)。用“穹庐”——牧人自己的家设喻,具有浓郁的民族色采,体现了诗篇主人公对敕勒川的亲切、惬意感情(板书:设喻亲切)。

  (4)第三层前两句和上层以及下句之间构成了什么样的关系?&127;末句和前写景物之间体现着什么样变化?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天苍苍,野茫茫”,承接上层,回环描写天地,以“苍苍”表现出天之高渺,以“茫茫”表现出地之无际,为下句的出现作好了充分的铺垫。在这样充分铺垫之后,才引出“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个关键句,表现出在那无边无际的草原上,和风吹来,牧草低俯,出现了一大群、一大群的牛羊。这画面和前写景物联系起来,由静转动,静中有动,体现了勃勃的生机。牧草的丰茂,牛羊的肥壮,牧人的欢欣,都深含在这一句描写之中了(板书:草茂畜肥生机勃勃)。

  (5)这首诗描写出了什么样的风光?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首诗大笔勾勒出祖国塞北雄浑壮阔、优美富饶的草原风光,抒发了诗人——牧人热爱家乡的自豪感情(板书:勾勒雄浑富饶草原风光&127;抒发热爱家乡自豪感情)。

  (6)指定学生朗读这首诗。

  要求读出雄浑气势、自豪感情。

  板书设计

  3.由写景抒情诗《敕勒川》引出咏物抒情诗《秋浦歌》(板书诗题)。

  (1)简单指出:这首诗创作于天宝十三年,&127;其时李白已被腐朽权贵排挤出长安10年。这10年中,他漫游飘泊各地,不但政治抱负无从施展,生活也时常发生困难。《秋浦歌》就是在这样遭际当中创作出来的。

  (2)先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这首诗,再指定学生朗读,&127;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①这首诗抒发什么感情?通过写什么物抒发这种感情?是分几层写物的?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抒发愁绪:通过写白发抒发愁绪;是分两层写白发的;前后两句各为一层。

  ②第一层怎样描写白发?两句之间体现着什么样的关系?哪个字是关键字?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白发三千丈”,极度夸张,夸张得让读者大出意外,会觉得诗人想入非非。“缘愁似个长”,因为满心的愁绪使得白发像这样的长。心愁则发长,读到次句,也就会觉得首句的极度夸张虽然大出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了。愁得都“白发三千丈”了,诗人的愁绪该有多么浓重!两句,由外部白发写到内心愁绪,由表象写出内因;关键字是个“愁”字,不但这两句的力量全都集中在一个“愁”字上,“愁”字也贯串全诗(板书:极度夸张愁绪浓重)。

  ③第二层怎样写白发?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霜”喻写出头发之白。心愁则发白,愁得头发都像“秋霜”一样白了,进一步表现了愁绪的浓重。诗人在这里没有用“眼前明镜里,头发似秋霜”这类的陈述句,而是用了表示惊讶的疑问句。这样以疑问的句式写出比喻的内容,就更表现了激愤的感情,流露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板书:比喻疑问感情激愤)。

  ④这首诗表现出诗人的愁的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首诗表现出诗人的愁绪虽然非常浓重,却不哀伤,奔放无羁;在抒发愁绪当中,更表现出感情激愤、痛恨权贵、决不屈服(板书:愁绪浓重绝不哀伤感情激愤痛恨权贵)。这也正是李白其人和他的很多诗篇的风格特点。

  (3)指定学生朗读这首诗。

  要求读出激愤感情。

  布置作业

  背诵并进一步品味这两首诗。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

  西湖春景的盎然生意和诗人欣然观景的恬静感情,西湖盛夏的浓艳景色和诗人欣然观景的赞叹感情。

  教学过程

  1.由教学过的咏物抒情诗《秋浦歌》,引出写景抒情的《钱塘湖春行》(板书诗题)。

  2.简单指出:这首诗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的作品。诗人曾因得罪权贵而被贬为江州司马,受到严重打击,思想上由“兼济天下”转为“独善其身”。这时,他为避免在朝为官受到党争之祸,主动要求而得外任杭州刺史,心情恬静。

  3.先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这首诗,再指定学生朗读,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1)这首诗第一、二句写出了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一句照应诗题,点明了春行的处所——描写的对象。二句用“初”修饰“*”,表现出湖水新涨的态势,透露出了早春的气息(板书:点明处所透露早春气息)。

  (2)第三、四句运用哪些关键词语描写出了什么样的风光?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对偶句,“莺”、“燕”两种美好禽鸟对举(板书:莺燕对举)。用“早”修饰“莺”,前面又冠以“几处”,表明莺的数量尚少;用“新”修饰“燕”,前面又加上“谁家”,表明燕的数量犹稀;表现出了早春的特征。早莺“争”暖树,描写出春寒料峭、莺声婉转、互争暖树的景象;新燕“啄”春泥,描写出湿泥松软、燕语呢喃、筑巢育雏的景象。从而描写出了生意盎然的早春风光(板书:风光生意盎然)。

  (3)第五、六句运用哪些关键词语描写出了什么样的图景?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对偶句,香花和芳草并列(板书:花草并列)。用“乱”修饰“花”,表现出香花繁茂,姹紫嫣红;用“浅”修饰“草”,表现出芳草初生,鲜嫩碧绿。在“欲迷人眼”前面加上一个“渐”字,在“能没马蹄”前面加上一个“才”字,描写出香花将愈开愈艳丽,芳草将越长越茂盛,生机无限的早春图景(板书:图景生机无限)。

  (4)第七、八句和前面的诗句构成了什么样的关系?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两句再次照应诗题,写出诗人缓步行走所至,在前面描写一处景色的基础上,荡开笔锋,转而写到别处。“最爱”二字表明,寺北亭西固然鸟语花香,春色喜人,湖东景色更是别具风姿,引人入胜。从而塑造出了诗人自身缓步观景、欣然陶然的形象(板书:缓步行走欣然陶然观景)。

  (5)这首诗创造出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首诗描写西湖早春风光,塑造出诗人自身欣然陶然观景的形象,创造出春色喜人、生意盎然的意境,抒发了喜爱早春风光、恬静闲适自得的感情(板书:喜爱春光恬静闲适)。

  4.指定学生朗读这首诗。

  要求读出欣然陶然、恬静闲适的感情。

  板书设计

  5.由描写西湖早春景色的《钱塘湖春行》引出描写西湖盛夏景色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板书诗题)。

  6.先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这首诗,再指定学生朗读,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1)这首诗可分几层?各写出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可分两层:前两句为一层,赞叹西湖六月风光;后两句为一层,描写西湖六月风光(板书:先赞叹后写景)。

  (2)这样结构诗篇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到底是六月中的西湖,风光和其他时节大不相同。诗人步出净慈寺,一看眼前景色,不由脱口赞叹。这赞叹不但振起下两句的写景,而且吸引读者欣赏下文的写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似与天接的莲叶呈现出一望无际的碧绿,朝阳映照下的荷花显得特别艳红,描绘出了一幅朝阳旭照、红碧交辉的浓艳图景。这样先赞叹,后写景,突出了景色的浓艳引人。读者读了写景的诗句,自要回味前面赞叹的语言,产生了一种耐人回味的艺术效果(板书:图景浓艳耐人回味)。

  (3)指定学生朗读这首诗。

  要求读出舒缓语气,赞美感情。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背诵并进一步品味这两首诗。


《石壕吏》教案 (菁华9篇)扩展阅读


《石壕吏》教案 (菁华9篇)(扩展1)

——《石壕吏》教案 (菁华9篇)

《石壕吏》教案1

  望岳

  一、导入

  *是一个诗的国度,自《诗经》起,经两汉、六朝、唐宋元明清,到现在,将这些诗堆叠排列起来就像那蜿蜒起伏的长城,读这些诗就像长城那样绵延不绝。诗歌是情感的产物,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都会产生不同的心情,创造出不同的诗篇。今天就让我们来踏寻古人的足迹,推测名人心情,欣赏名作之境界。

  二、学*第一首诗《春望》

  1、听配乐朗诵。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3、学生结合注释试着理解全诗。

  4、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答并翻译全诗。

  译诗参考:

  国都残破,山河依旧,长安的春天草木深深。感伤国事,见花而溅泪;怅恨离别,闻鸟而惊心。战乱烽火已持续三个月,一封家书可抵万两黄金。忧而搔头,白发一天天短少,简直挂不住束长的簪针。

  5、学生齐读全诗。

  6、品味全诗。

  ⑴本诗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春望》写于安史之乱之后。当时,唐朝首都长安已被叛军安禄山占领,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逃往四川。诗人目睹破碎衰败的祖国,黯然神伤,抒发了国破家亡、忧国思亲的沉痛悲苦之情。

  ⑵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诗的首联写望中所见。长安城被叛军攻破后,遭到了惊人的破坏。叛军焚烧军宫室,杀戮无辜,人民朝不保夕,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破山河在”,山河依旧,世事全非,失陷后的长安“城春草木深”。春天本是明媚的,然而战乱中的长安城却是草木丛生,一片凄风苦雨。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

  诗的颔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睹物伤情,见到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怆溅泪;听到鸟儿的啼叫,也禁不住魂悸心惊。

  “烽火连三月”,烽火连天,杀伐不断,诗人远离家眷,由于战事紧张,音信隔绝,更觉“家书抵万金”,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岁月,一封普通的家书是多么难得、多么珍贵啊!

  诗的尾*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诗人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⑶本诗的情感是通过什么来抒发的?

  明确:全诗触景伤怀,将忧国思亲的情怀蕴含在形象的描写之中,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春望

  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三、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春望》赏析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而远,又由远而*,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石壕吏》教案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揭露官吏的横暴

  3、同情人民的苦难

  教学重、难点:

  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简介作者:

  1、介绍背景。

  2、简介作者。

  二、出示教学目标:

  ◆《石壕吏》简案第1页共2页◆

  三、整体感知:

  1、质疑,画出难懂的句子。

  2、谈谈你的初步感悟。

  四、看图理解课文:

  1、根据图画找出对应句。

  2、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五、说一说: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六、复述课文——“走进石壕村”

  七、合作探究:

  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

  老妪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八、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欣赏音乐《家和万事兴》。

  石壕吏

  课题

  石壕吏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学*通过叙述故事、刻画人物反映社会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

  2、学*通过写景、定物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3、认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体会自然风光、名胜佳处各具独特美景。

  教材分析

  概述

  《石壕吏》这首叙事诗,叙述官吏夤夜捉人,老妇啼诉语言和她的被捉,表现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造成的严重灾难,体现了诗人对苦难人民的深刻同情

  重点

  难点

  差吏夤夜捉人的凶残,老妇形象的凄苦,她家遭遇的悲惨,诗篇社会意义的深刻,诗人对苦难人民的同情。

  教具

  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法

  设计

  朗读法、引导法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1、由教学过的赞美古代巾帼英雄的《木兰诗》,引出将教学的反映战乱中人民苦难的《石壕吏》(板书诗题)。

  2、结合注释①简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情况。

  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乾元年(759)。当时唐军60万在邺城被叛军打败,127;唐王朝为了补充兵力,便在四处大肆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曾被叛军俘虏,夹在难民当中奔走,和人民一起负荷着时代的痛苦,思想感情和人民贴得更紧。这一年,他从华州往洛阳探视,在返回华州途中亲见差吏将老人、少年、结婚才一天的青年,都统统抓去当兵,心情沉痛激愤,就创作出了《三吏》、《三别》。这组诗篇镜子般地反映了当时的战乱社会现实,《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

  3、要求学生参看注释,理解词义、句意、全诗大意。

  4、指定学生一人朗读全诗。

  要求读音准确,读出节奏。

  5、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

  (1)指定学生朗读第1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段。

  ①第1段第一句在诗篇中起着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暮投石壕村”,由诗人投宿地点,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表明诗人目击耳闻了故事的始末(板书:目击耳闻)。

  ②哪一句是关键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有吏夜捉人”是诗篇的关键句。是“捉人”,而不是“征兵”、“招兵”,已经表明差吏强抓老百姓当兵;前面又加上一个“夜”字,更表明差吏时常抓人,以致白天难以抓到,就趁夜深人睡来搞突然袭击,凶狠残酷。这一句揭开了故事的序幕,故事也循此而展开(板书:凶残夜捉揭开故事序幕)。

  ③三、四句表明了什么情况?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表明差吏夜间抓人,连老翁也一样抓走,已经屡见不鲜;所以老翁夜间一闻捶门声音,就顾不得年迈体衰、腿脚不灵,赶紧爬墙逃走,而由老妇出门应付。这深刻地揭示出战祸连绵、差吏残酷抓人、人民睡卧不得安宁的情景,揭示了老妇一家悲惨遭遇的社会环境。

  (2)指定学生朗读2、3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两段。

  ①第2段两句诗的用词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127;在这两段中起着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一“怒”,一“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两个“一何”,加强了感情色彩:既表现出“吏呼”咆哮如雷,“妇啼”悲伤凄苦,又体现了诗人强烈憎恶差吏、深刻同情老妇的感情。这两句诗统领着第3127;段老妇苦啼申诉的记叙(板书:苦啼申诉)。课本编者把这两句诗独立成段,也是意在强调吏之怒、妇啼之苦和统领后文的作用。

  ②第3段只是叙述了老妇的苦啼申诉。127;差吏是在一直静听老妇的苦啼申诉而没有怒呼咆哮吗?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差吏决不是一直静听老妇的苦啼申诉而没有怒呼咆哮。这里是实写老妇的苦啼申诉,虚写差吏的怒呼咆哮,以实现虚,在老妇苦啼申诉的几层意思之间暗含着差吏的怒呼咆哮。

  ③老妇的苦啼申诉包含几层意思?从中体现着什么样的进程?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妇的苦啼申诉包含三层意思,从中体现着老妇不断苦啼申诉,差吏不断怒呼咆哮的进程。

  ④第一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表明老妇的三个儿子都上了战场,两个儿子已经战死,她家已为那场战争作出巨大牺牲,论理论情都不应再到她家捉人了。“且偷生”,表明“存者”也生命毫无保障,更无生趣;“长已矣”,表露了对死去亲人的无限哀思。老妇沉痛地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恻隐之心,高抬贵手。但是差吏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逼出老妇进一步的苦啼申诉。

  ⑤第二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表明老妇家中只有个吃奶的小孙子一个孤儿,和因乳孙而未去的衣服破烂的.一个寡媳,家庭情况倍极凄惨(板书:家庭凄惨)。老妇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怜悯之情,网开一面。但是凶狠差吏仍然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甚至要捉走寡媳,逼得老妇说出下面的话。

  ⑥第三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表现出老妇为了避免年迈丈夫、乳孙寡媳被捉,被逼得只能挺身而出,自请应役了(板书:被逼自请应役)。

  (3)指定学生朗读第4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段。

  ①这一段前两句的遣词造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从寡媳低微悲苦的哭泣声,暗示出老妇已被捉走(板书:老妇被捉)。“夜久”,反映出差吏不满足于捉走老妇,百般威逼,老妇再三啼请自己应役的漫长过程,“如闻”,表现出诗人一直在关切倾听幕惨剧的发展,彻夜未能入睡。

  ②后两句的遣词造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呼应开篇的“暮投”,一个“独”字,表明昨暮投宿,老翁老妇双双接待,今晨登程,只有老翁一个相送,老妇已被去承担那根本不应由她承担的徭役了。相送者、被送者的凄惨心情都无法表述。言简意深,凄情绵绵无尽(板书:惨别老翁凄情绵绵无尽)。

  (4)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的写作特点,社会意义。

  诗人怎亲以目击耳闻者的身份写出这首诗?产生着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开篇句“暮投石壕村”,为以目击耳闻者身份叙述故事作好了铺垫;结尾段“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一直在关切倾听故事的发展:表明了诗人确是故事的目击耳闻者。除中间主体部分用两个“一何”表达憎恶差吏、同情老妇的强烈感情以外,通篇都只是*实地叙述故事情节、人物语言,再没有什么议论抒情的诗句。通过故事情节、人物语言,展现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塑造出老妇的凄苦形象,控诉了官府捉人的凶狠残酷,反映了黑暗渗淡的战乱现实,表现了对苦难人民的深刻同情(板书:反映战乱现实同情苦难人民)。

  6、指定学生一人朗读全诗。

  要求缓急得当,读出沉痛凝重的感情。

  布置作业

  背诵这首诗,进一步品味*实叙述当中的深刻内涵。

  板书设计

  石壕吏

  目击耳闻凶残夜捉揭开故事序幕

  苦啼申诉家庭凄惨被逼自请应役

  老妇被捉惨别老翁凄情绵绵无尽

  反映战乱现实同情苦难人民

  杜甫诗三首

  杜甫诗三首

  教学要求:

  1、了解诗人生*。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望岳

  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三、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

  远望

  望岳*望

  细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春望》赏析

  教学过程: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而远,又由远而*,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板书设计:

  春望

  忧国———————————————思亲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石壕吏》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揭露官吏的横暴

  3。同情人民的苦难

  教学重、难点:

  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简介作者:

  1、介绍背景。

  2、简介作者。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整体感知:

  1、质疑,画出难懂的句子。

  2、谈谈你的初步感悟。

  四、看图理解课文:

  1、根据图画找出对应句。

  2、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五、说一说: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六、复述课文——“走进石壕村”

  七、合作探究:

  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

  老妪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八、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欣赏音乐《家和万事兴》。

  板书设计:

  石壕吏

  差吏夜捉人

  老妇哭诉苦难战争给老百姓的灾难深重

  老妇自请服役

  教学后记:学生对诗人生*的了解,对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理解较好。能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综合性学*五:莲文化的魅力

  训练要求:

  1、欣赏莲花,了解莲花。

  2、描画莲花。

  3、写作。

  训练时间:7课时

《石壕吏》教案2

  教学目的

  1.学*通过叙述故事、刻画人物反映社会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

  2.学*通过写景、定物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3.认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体会自然风光、名胜佳处各具独特美景。

  教学设想

  1.《石壕吏》这首叙事诗,叙述官吏夤夜捉人,老妇啼诉语言和她的被捉,表现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造成的严重灾难,体现了诗人对苦难人民的深刻同情;引导学生体会诗篇叙述故事始末、记叙人物语言的表现力量,体会诗篇的社会意义和融合于叙述之中的诗人的感情。

  2.其余四首诗都属抒情诗的范畴。这四首诗分别以恰当写作方法写景、写物,表现出描写对象的特征,抒发了诗人特定的感情,引导学生体会各首诗具体描写的表现力量,体会诗人的感情。

  本课安排三个课时进行教学。《石壕吏》,一课时;《敕勒歌》、《秋浦歌》,一课时;《晓出净慈寺送田子方》、《钱塘湖春行》,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差吏夤夜捉人的凶残,老妇形象的凄苦,她家遭遇的悲惨,诗篇社会意义的深刻,诗人对苦难人民的同情。

  教学过程

  1.由教学过的赞美古代巾帼英雄的《木兰诗》,引出将教学的反映战乱中人民苦难的《石壕吏》(板书诗题)。

  2.结合注释①简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情况。

  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乾元年(759)。当时唐军60万在邺城被叛军打败,&127;唐王朝为了补充兵力,便在四处大肆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曾被叛军俘虏,夹在难民当中奔走,和人民一起负荷着时代的痛苦,思想感情和人民贴得更紧。这一年,他从华州往洛阳探视,在返回华州途中亲见差吏将老人、少年、结婚才一天的青年,都统统抓去当兵,心情沉痛激愤,就创作出了《三吏》、《三别》。这组诗篇镜子般地反映了当时的战乱社会现实,《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

  3.要求学生参看注释,理解词义、句意、全诗大意。

  4.指定学生一人朗读全诗。

  要求读音准确,读出节奏。

  5.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

  (1)指定学生朗读第1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段。

  ①第1段第一句在诗篇中起着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暮投石壕村”,由诗人投宿地点,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表明诗人目击耳闻了故事的始末(板书:目击耳闻)。

  ②哪一句是关键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有吏夜捉人”是诗篇的关键句。是“捉人”,而不是“征兵”、“招兵”,已经表明差吏强抓老百姓当兵;前面又加上一个“夜”字,更表明差吏时常抓人,以致白天难以抓到,就趁夜深人睡来搞突然袭击,凶狠残酷。这一句揭开了故事的序幕,故事也循此而展开(板书:凶残夜捉揭开故事序幕)。

  ③三、四句表明了什么情况?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表明差吏夜间抓人,连老翁也一样抓走,已经屡见不鲜;所以老翁夜间一闻捶门声音,就顾不得年迈体衰、腿脚不灵,赶紧爬墙逃走,而由老妇出门应付。这深刻地揭示出战祸连绵、差吏残酷抓人、人民睡卧不得安宁的情景,揭示了老妇一家悲惨遭遇的社会环境。

  (2)指定学生朗读2、3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两段。

  ①第2段两句诗的用词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127;在这两段中起着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一“怒”,一“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两个“一何”,加强了感情色彩:既表现出“吏呼”咆哮如雷,“妇啼”悲伤凄苦,又体现了诗人强烈憎恶差吏、深刻同情老妇的感情。这两句诗统领着第3&127;段老妇苦啼申诉的记叙(板书:苦啼申诉)。课本编者把这两句诗独立成段,也是意在强调吏之怒、妇啼之苦和统领后文的作用。

  ②第3段只是叙述了老妇的苦啼申诉。&127;差吏是在一直静听老妇的苦啼申诉而没有怒呼咆哮吗?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差吏决不是一直静听老妇的苦啼申诉而没有怒呼咆哮。这里是实写老妇的苦啼申诉,虚写差吏的怒呼咆哮,以实现虚,在老妇苦啼申诉的几层意思之间暗含着差吏的怒呼咆哮。

  ③老妇的苦啼申诉包含几层意思?从中体现着什么样的进程?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妇的苦啼申诉包含三层意思,从中体现着老妇不断苦啼申诉,差吏不断怒呼咆哮的进程。

  ④第一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表明老妇的三个儿子都上了战场,两个儿子已经战死,她家已为那场战争作出巨大牺牲,论理论情都不应再到她家捉人了。“且偷生”,表明“存者”也生命毫无保障,更无生趣;“长已矣”,表露了对死去亲人的无限哀思。老妇沉痛地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恻隐之心,高抬贵手。但是差吏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逼出老妇进一步的苦啼申诉。

  ⑤第二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表明老妇家中只有个吃奶的小孙子一个孤儿,和因乳孙而未去的衣服破烂的一个寡媳,家庭情况倍极凄惨(板书:家庭凄惨)。老妇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怜悯之情,网开一面。但是凶狠差吏仍然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甚至要捉走寡媳,逼得老妇说出下面的话。

  ⑥第三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表现出老妇为了避免年迈丈夫、乳孙寡媳被捉,被逼得只能挺身而出,自请应役了(板书:被逼自请应役)。

  (3)指定学生朗读第4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段。

  ①这一段前两句的遣词造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从寡媳低微悲苦的哭泣声,暗示出老妇已被捉走(板书:老妇被捉)。“夜久”,反映出差吏不满足于捉走老妇,百般威逼,老妇再三啼请自己应役的漫长过程,“如闻”,表现出诗人一直在关切倾听幕惨剧的发展,彻夜未能入睡。

  ②后两句的遣词造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呼应开篇的“暮投”,一个“独”字,表明昨暮投宿,老翁老妇双双接待,今晨登程,只有老翁一个相送,老妇已被去承担那根本不应由她承担的徭役了。相送者、被送者的凄惨心情都无法表述。言简意深,凄情绵绵无尽(板书:惨别老翁凄情绵绵无尽)。

  (4)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的写作特点,社会意义。

  诗人怎亲以目击耳闻者的身份写出这首诗?产生着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开篇句“暮投石壕村”,为以目击耳闻者身份叙述故事作好了铺垫;结尾段“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一直在关切倾听故事的发展:表明了诗人确是故事的目击耳闻者。除中间主体部分用两个“一何”表达憎恶差吏、同情老妇的强烈感情以外,通篇都只是*实地叙述故事情节、人物语言,再没有什么议论抒情的诗句。通过故事情节、人物语言,展现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塑造出老妇的凄苦形象,控诉了官府捉人的凶狠残酷,反映了黑暗渗淡的战乱现实,表现了对苦难人民的深刻同情(板书:反映战乱现实同情苦难人民)。

  6.指定学生一人朗读全诗。

  要求缓急得当,读出沉痛凝重的感情。

  布置作业

  背诵这首诗,进一步品味*实叙述当中的深刻内涵。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敕勒川苍茫富饶美好风光的勾勒。《秋浦歌》中李白抒发愁绪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1.由教学过的叙事诗引到教学抒情诗,引出《敕勒歌》(板书诗题)。

  2.先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这首诗,再指定学生朗读,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1)这首诗可分几层?哪一句是诗篇的关键句?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可分三层,前两句、次两句各为一层。“风吹草低见牛羊”是诗篇的关键句。

  (2)第一层点明了什么?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敕勒川,阴山下”,点明了诗篇的描写对象及其地理位置,表现出敕勒川背负雄伟阴山,气势壮阔(板书:背负阴山气势壮阔)。

  (3)第二层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勾画出什么样的境界?体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第二层以“穹庐”设喻,表现出那高远的天空就像一个无限大的蒙古包笼盖着辽阔大地一样,形象地勾画出天连草原、草原接天的无垠境界(板书:境界无垠)。用“穹庐”——牧人自己的家设喻,具有浓郁的民族色采,体现了诗篇主人公对敕勒川的亲切、惬意感情(板书:设喻亲切)。

  (4)第三层前两句和上层以及下句之间构成了什么样的关系?&127;末句和前写景物之间体现着什么样变化?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天苍苍,野茫茫”,承接上层,回环描写天地,以“苍苍”表现出天之高渺,以“茫茫”表现出地之无际,为下句的出现作好了充分的铺垫。在这样充分铺垫之后,才引出“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个关键句,表现出在那无边无际的草原上,和风吹来,牧草低俯,出现了一大群、一大群的牛羊。这画面和前写景物联系起来,由静转动,静中有动,体现了勃勃的生机。牧草的丰茂,牛羊的肥壮,牧人的欢欣,都深含在这一句描写之中了(板书:草茂畜肥生机勃勃)。

  (5)这首诗描写出了什么样的风光?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首诗大笔勾勒出祖国塞北雄浑壮阔、优美富饶的草原风光,抒发了诗人——牧人热爱家乡的自豪感情(板书:勾勒雄浑富饶草原风光&127;抒发热爱家乡自豪感情)。

  (6)指定学生朗读这首诗。

  要求读出雄浑气势、自豪感情。

  板书设计

  3.由写景抒情诗《敕勒川》引出咏物抒情诗《秋浦歌》(板书诗题)。

  (1)简单指出:这首诗创作于天宝十三年,&127;其时李白已被腐朽权贵排挤出长安10年。这10年中,他漫游飘泊各地,不但政治抱负无从施展,生活也时常发生困难。《秋浦歌》就是在这样遭际当中创作出来的。

  (2)先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这首诗,再指定学生朗读,&127;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①这首诗抒发什么感情?通过写什么物抒发这种感情?是分几层写物的?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抒发愁绪:通过写白发抒发愁绪;是分两层写白发的;前后两句各为一层。

  ②第一层怎样描写白发?两句之间体现着什么样的关系?哪个字是关键字?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白发三千丈”,极度夸张,夸张得让读者大出意外,会觉得诗人想入非非。“缘愁似个长”,因为满心的愁绪使得白发像这样的长。心愁则发长,读到次句,也就会觉得首句的极度夸张虽然大出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了。愁得都“白发三千丈”了,诗人的愁绪该有多么浓重!两句,由外部白发写到内心愁绪,由表象写出内因;关键字是个“愁”字,不但这两句的力量全都集中在一个“愁”字上,“愁”字也贯串全诗(板书:极度夸张愁绪浓重)。

  ③第二层怎样写白发?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霜”喻写出头发之白。心愁则发白,愁得头发都像“秋霜”一样白了,进一步表现了愁绪的浓重。诗人在这里没有用“眼前明镜里,头发似秋霜”这类的陈述句,而是用了表示惊讶的疑问句。这样以疑问的句式写出比喻的内容,就更表现了激愤的感情,流露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板书:比喻疑问感情激愤)。

  ④这首诗表现出诗人的愁的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首诗表现出诗人的愁绪虽然非常浓重,却不哀伤,奔放无羁;在抒发愁绪当中,更表现出感情激愤、痛恨权贵、决不屈服(板书:愁绪浓重绝不哀伤感情激愤痛恨权贵)。这也正是李白其人和他的很多诗篇的风格特点。

  (3)指定学生朗读这首诗。

  要求读出激愤感情。

  布置作业

  背诵并进一步品味这两首诗。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

  西湖春景的盎然生意和诗人欣然观景的恬静感情,西湖盛夏的浓艳景色和诗人欣然观景的赞叹感情。

  教学过程

  1.由教学过的咏物抒情诗《秋浦歌》,引出写景抒情的《钱塘湖春行》(板书诗题)。

  2.简单指出:这首诗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的作品。诗人曾因得罪权贵而被贬为江州司马,受到严重打击,思想上由“兼济天下”转为“独善其身”。这时,他为避免在朝为官受到党争之祸,主动要求而得外任杭州刺史,心情恬静。

  3.先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这首诗,再指定学生朗读,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1)这首诗第一、二句写出了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一句照应诗题,点明了春行的处所——描写的对象。二句用“初”修饰“*”,表现出湖水新涨的态势,透露出了早春的气息(板书:点明处所透露早春气息)。

  (2)第三、四句运用哪些关键词语描写出了什么样的风光?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对偶句,“莺”、“燕”两种美好禽鸟对举(板书:莺燕对举)。用“早”修饰“莺”,前面又冠以“几处”,表明莺的数量尚少;用“新”修饰“燕”,前面又加上“谁家”,表明燕的数量犹稀;表现出了早春的.特征。早莺“争”暖树,描写出春寒料峭、莺声婉转、互争暖树的景象;新燕“啄”春泥,描写出湿泥松软、燕语呢喃、筑巢育雏的景象。从而描写出了生意盎然的早春风光(板书:风光生意盎然)。

  (3)第五、六句运用哪些关键词语描写出了什么样的图景?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对偶句,香花和芳草并列(板书:花草并列)。用“乱”修饰“花”,表现出香花繁茂,姹紫嫣红;用“浅”修饰“草”,表现出芳草初生,鲜嫩碧绿。在“欲迷人眼”前面加上一个“渐”字,在“能没马蹄”前面加上一个“才”字,描写出香花将愈开愈艳丽,芳草将越长越茂盛,生机无限的早春图景(板书:图景生机无限)。

  (4)第七、八句和前面的诗句构成了什么样的关系?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两句再次照应诗题,写出诗人缓步行走所至,在前面描写一处景色的基础上,荡开笔锋,转而写到别处。“最爱”二字表明,寺北亭西固然鸟语花香,春色喜人,湖东景色更是别具风姿,引人入胜。从而塑造出了诗人自身缓步观景、欣然陶然的形象(板书:缓步行走欣然陶然观景)。

  (5)这首诗创造出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首诗描写西湖早春风光,塑造出诗人自身欣然陶然观景的形象,创造出春色喜人、生意盎然的意境,抒发了喜爱早春风光、恬静闲适自得的感情(板书:喜爱春光恬静闲适)。

  4.指定学生朗读这首诗。

  要求读出欣然陶然、恬静闲适的感情。

  板书设计

  5.由描写西湖早春景色的《钱塘湖春行》引出描写西湖盛夏景色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板书诗题)。

  6.先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这首诗,再指定学生朗读,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1)这首诗可分几层?各写出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可分两层:前两句为一层,赞叹西湖六月风光;后两句为一层,描写西湖六月风光(板书:先赞叹后写景)。

  (2)这样结构诗篇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到底是六月中的西湖,风光和其他时节大不相同。诗人步出净慈寺,一看眼前景色,不由脱口赞叹。这赞叹不但振起下两句的写景,而且吸引读者欣赏下文的写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似与天接的莲叶呈现出一望无际的碧绿,朝阳映照下的荷花显得特别艳红,描绘出了一幅朝阳旭照、红碧交辉的浓艳图景。这样先赞叹,后写景,突出了景色的浓艳引人。读者读了写景的诗句,自要回味前面赞叹的语言,产生了一种耐人回味的艺术效果(板书:图景浓艳耐人回味)。

  (3)指定学生朗读这首诗。

  要求读出舒缓语气,赞美感情。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背诵并进一步品味这两首诗。

《石壕吏》教案3

  教学目的:

  1.朗读《龟虽寿》和《石壕吏》这两首诗。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目标1 目标2

  教学难点 :

  目标2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预*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老骥(ji) 伏枥(1i)逾墙走(yu)邺城戍(shu)

  老妪(yu)幽咽(ye)翁媪(ao)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 (课外阅读读后感)3

  二、创设情景导入 新课。

  请一学生背诵上一单元学的一首古诗,以次导入 新课。

  三、正课

  (-)龟虽寿

  1、听录音朗读这首诗。(目标1)

  2.教师简介作家作品

  本首诗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复门行》中最后一章。作者曹操,字孟德,沛国游县(今安徽省亳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步出夏门行》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龟虽寿》表现了作者的雄心壮志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3、教师评点:(完成目标2)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意思是神灵的龟虽然是长寿的动物,但也有死亡的时候,腾蛇虽能兴云驾雾,最终也会死亡后化为灰尘。这两句借神龟腾蛇起兴,说明作者明知人的寿命终有期限,而任何英雄也难免要死,但他丝毫不因此而颓丧。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意思是千里马老了,伏在马槽里,但它仍旧有驰聘千里的雄心。有雄心壮志的人虽到晚年,更应该老当益壮,不放弃自己的理想。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治之福,可得永年。

  意思是人的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决定于天。只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能保持长寿。对事在人为抱有信心和乐观精神。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是配乐时加上去的。

  这首诗指出生命是有限而宝贵的,所以人们应当不断地发扬积极进取的朝气建立功业。在结语中,作者还指出事在人为,命运可以改变。这种积极奋发、老当益壮的精神是很可贵的。

  4、学生齐读。

  (二)石壕吏

  1.听录音,学生自由朗读。(目标1)

  2.作家作品简介

  《石壕吏》选自《杜工部集》。758年,为*息安(禄山)史(思明)之乱,唐将郭子仪、李光粥等九位节度使,率兵二十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郡(现河南省安阳县)。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后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后军全线崩渍。郭子仪等退守河阳(现河南省孟县西),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渲关等地,根据自己目睹的事实,写了一组诗《三史三别》,《石壕吏》就是其中的一篇。这首诗,叙述差变乘夜捉人,连衰年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深切的同情。

  杜甫(712-770),字子美。因曾居长安城南的少陵以西,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官致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在文学史上,他把现实主义传统推向了一个新的更高更成熟的阶段,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有《杜工部集》。

  3、教师评点(目标2)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开头四句是全篇的第一部分,写故事发生。四句各写一人,各自身份、举动和彼此关系,交代分明。有吏夜捉人,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交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写故事的展开。在差役怒呼、老妇苦蹄声中,一个饱受战祸的家庭的种种不幸,一步步展示出来。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第一层:从老妇自叙家事可知一家三男全部被征,说明兵役之苛酷;三男已死二男,可见战争之惨烈。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地去了。可见战争使百姓民不聊生。老妇希望以自家处境来搏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完裙。

  差史并不领会老妇人的哭诉,仍然通老妇家出差役。老妇人只得回答,家里没有男人了(隐去老翁),只有吃奶的孙子和喂奶的母亲,寡媳衣不蔽体,贫困可知,也见得战争破坏之严重。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差吏仍是追问不放。老妇自请赴役,仍从掩护老翁出发。力虽衰而请赴役,并请即刻动身,故作恳切,凄苦之情溢于言表。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骚乱终于停息,在死寂一般的深夜,仍听到抽泣之声,也许是寡媳.在哭泣,也许是更多的人在哭泣。诗人第二天天明上路时,只跟老翁告别。一夜之间,经此巨变,凄苦、悲愤,尽在不言中。

  石壕村这一户人家,三男被征,两男战死,衰年老妇又被抓走服役,留下老翁、寡娘、幼孙三人,在兵荒马乱中将何以度日?等待老妪的又将是怎样的命运呢?诗人的心,是与受苦受难的劳动大众息息相通的。诗人抨击石壕吏的凶暴气焰和冷酷无情,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深切的同情。

  四、学生齐读,若有不明白自由提问。

  五、小结

  这两首诗,《龟虽寿》为乐府诗,《石壕吏》为歌行体古诗。《龟虽寿》抒发了作者积极奋发、老当益壮的豪情。《石壕吏》抨击石壕吏的凶暴气焰和冷酷无情,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深切的同情。

  六、布置作业 。 1`

  A、 背诵古诗。

  B、 完成课后练*一、三。

  C、 把《石壕吏》改写成一则故事。

  七、说课精要:古诗较难理解,因此以教师讲解为主。

  八、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预*

  背诵前两首诗,朗读后三首诗。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 (课外阅读读后感)3

  二、抽查背诵。

  三、正课

  (三)相见欢

  1.听录音后,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词。

  2.教师简介作家作品。

  《相见欢》选自《南唐二主词》,作者李煜 (937-978),五代时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975亡国降宋,后被毒死。

  相见欢,词牌名,又作乌夜啼。这首词是李煌降宋以后写的,借以表达他的亡国哀思。

  3.教师点评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上片写景,用寂寞清秋的夜色烘托一个皇帝变为囚徒孤寂愁苦的心态。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另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下片用一个具体的比喻,把离愁比喻成乱麻,剪不断,理还乱。这离愁,不是一般的暂离故乡,而是亡国之愁。作者由一个皇帝变成一个囚徒,屈辱的现实生活,迫使他体验到一般人所尝不到的生活滋味。这个比喻深刻地反映出作者切身感受的无可解脱的愁苦。

  这首词写出一个亡国的皇帝成为囚徒后切身感受。黄昇《后来诸贤绝妙词选》卷一题往:此词最凄惋,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

  4、学生齐读这首词。

  (四)《观书有感》

  1.学生集体朗读这首诗,注意朗读节奏、感情。

  2、教师简介作家作品

  这首诗选自《朱文公文集》,作者朱熹(1130-1200),字元晦,南宋著名理学家。

  3.教师点评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开句用一个比喻,把半亩方塘比喻成一面刚打开的镜子。突出水的清亮。第二句写天光和云影一齐映人水塘,不停地晃动,暗示活水不停地流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者问水塘为什么如此清澈,因为有源头的活水不断地流来。诗表面上写水塘清因有活水来,实际上是比喻作文章如何来的新的材料、新的主题、新的构思、新的手法、新的语言,要靠*时不断的积累。从生活中积累,从诗书中积累。只有不断的积累沉淀,才能写出好文章。设喻巧妙。

  (五) 清*乐

  1.集体朗读这首诗,注意朗读节奏、感情。

  2.教师简介作家作品

  《清*乐》选自《稼轩长短句》,作者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

  3.教师点评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写农家房屋矮小及房屋旁溪边的自然景色。如水墨画,几笔勾出农舍及周围环境宁静清幽。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既然有环境描绘,必有人物点缀。作者从带醉意吴吉入笔,写出一对白发翁姐说着柔媚的吴语互相打趣。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农家儿忙着各自的农活;最可爱的是顽皮、淘气的小儿子,也在溪头剥莲蓬。一个卧字写出小儿顽皮、淘气的动作。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农家耕乐团。刻画了农家信然自乐的生活景象。也表现作者对人民生活的关切。语言清新、活泼、流畅。

  4、学生自由朗读,若有不明之处提出来,集体解决。

  四、小结

  《相见欢》是词,写出一个亡国的皇帝成为囚徒后切身感受的无可解脱的愁苦。《现书有感》用水塘清因有活水来比喻作文章要善于从生活中从书本中吸收营养。《清*乐》描绘农家治然自乐的生活景象,也表现作者对人民生活的关切。

  六、布置作业 。 1`

  A、背诵这三首词。

  B、默写诗词五首。

  C、根据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或词,写一段赏析的文字。

  七、说课精要:古诗较难理解,因此以教师讲解为主。

《石壕吏》教案4

  教学目的:

  1.朗读《龟虽寿》和《石壕吏》这两首诗。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目标1 目标2

  教学难点 :

  目标2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预*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老骥(ji) 伏枥(1i)逾墙走(yu)邺城戍(shu)

  老妪(yu)幽咽(ye)翁媪(ao)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 (课外阅读读后感)3

  二、创设情景导入 新课。

  请一学生背诵上一单元学的一首古诗,以次导入 新课。

  三、正课

  (-)龟虽寿

  1、听录音朗读这首诗。(目标1)

  2.教师简介作家作品

  本首诗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复门行》中最后一章。作者曹操,字孟德,沛国游县(今安徽省亳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步出夏门行》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龟虽寿》表现了作者的雄心壮志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3、教师评点:(完成目标2)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意思是神灵的龟虽然是长寿的动物,但也有死亡的时候,腾蛇虽能兴云驾雾,最终也会死亡后化为灰尘。这两句借神龟腾蛇起兴,说明作者明知人的寿命终有期限,而任何英雄也难免要死,但他丝毫不因此而颓丧。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意思是千里马老了,伏在马槽里,但它仍旧有驰聘千里的雄心。有雄心壮志的人虽到晚年,更应该老当益壮,不放弃自己的理想。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治之福,可得永年。

  意思是人的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决定于天。只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能保持长寿。对事在人为抱有信心和乐观精神。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是配乐时加上去的。

  这首诗指出生命是有限而宝贵的,所以人们应当不断地发扬积极进取的朝气建立功业。在结语中,作者还指出事在人为,命运可以改变。这种积极奋发、老当益壮的精神是很可贵的。

  4、学生齐读。

  (二)石壕吏

  1.听录音,学生自由朗读。(目标1)

  2.作家作品简介

  《石壕吏》选自《杜工部集》。758年,为*息安(禄山)史(思明)之乱,唐将郭子仪、李光粥等九位节度使,率兵二十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郡(现河南省安阳县)。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后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后军全线崩渍。郭子仪等退守河阳(现河南省孟县西),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渲关等地,根据自己目睹的事实,写了一组诗《三史三别》,《石壕吏》就是其中的一篇。这首诗,叙述差变乘夜捉人,连衰年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深切的同情。

  杜甫(712-770),字子美。因曾居长安城南的少陵以西,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官致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在文学史上,他把现实主义传统推向了一个新的更高更成熟的阶段,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有《杜工部集》。

  3、教师评点(目标2)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开头四句是全篇的第一部分,写故事发生。四句各写一人,各自身份、举动和彼此关系,交代分明。有吏夜捉人,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交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写故事的展开。在差役怒呼、老妇苦蹄声中,一个饱受战祸的家庭的种种不幸,一步步展示出来。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第一层:从老妇自叙家事可知一家三男全部被征,说明兵役之苛酷;三男已死二男,可见战争之惨烈。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地去了。可见战争使百姓民不聊生。老妇希望以自家处境来搏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完裙。

  差史并不领会老妇人的哭诉,仍然通老妇家出差役。老妇人只得回答,家里没有男人了(隐去老翁),只有吃奶的孙子和喂奶的母亲,寡媳衣不蔽体,贫困可知,也见得战争破坏之严重。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差吏仍是追问不放。老妇自请赴役,仍从掩护老翁出发。力虽衰而请赴役,并请即刻动身,故作恳切,凄苦之情溢于言表。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骚乱终于停息,在死寂一般的深夜,仍听到抽泣之声,也许是寡媳.在哭泣,也许是更多的人在哭泣。诗人第二天天明上路时,只跟老翁告别。一夜之间,经此巨变,凄苦、悲愤,尽在不言中。

  石壕村这一户人家,三男被征,两男战死,衰年老妇又被抓走服役,留下老翁、寡娘、幼孙三人,在兵荒马乱中将何以度日?等待老妪的又将是怎样的命运呢?诗人的心,是与受苦受难的劳动大众息息相通的。诗人抨击石壕吏的凶暴气焰和冷酷无情,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深切的同情。

  四、学生齐读,若有不明白自由提问。

  五、小结

  这两首诗,《龟虽寿》为乐府诗,《石壕吏》为歌行体古诗。《龟虽寿》抒发了作者积极奋发、老当益壮的豪情。《石壕吏》抨击石壕吏的凶暴气焰和冷酷无情,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深切的同情。

  六、布置作业 。

  A、 背诵古诗。

  B、 完成课后练*一、三。

  C、 把《石壕吏》改写成一则故事。

  七、说课精要:古诗较难理解,因此以教师讲解为主。

  八、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预*

  背诵前两首诗,朗读后三首诗。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 (课外阅读读后感)3

  二、抽查背诵。

  三、正课

  (三)相见欢

  1.听录音后,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词。

  2.教师简介作家作品。

  《相见欢》选自《南唐二主词》,作者李煜 (937-978),五代时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975亡国降宋,后被毒死。

  相见欢,词牌名,又作乌夜啼。这首词是李煌降宋以后写的,借以表达他的亡国哀思。

  3.教师点评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上片写景,用寂寞清秋的夜色烘托一个皇帝变为囚徒孤寂愁苦的心态。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另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下片用一个具体的比喻,把离愁比喻成乱麻,剪不断,理还乱。这离愁,不是一般的暂离故乡,而是亡国之愁。作者由一个皇帝变成一个囚徒,屈辱的现实生活,迫使他体验到一般人所尝不到的生活滋味。这个比喻深刻地反映出作者切身感受的无可解脱的愁苦。

  这首词写出一个亡国的皇帝成为囚徒后切身感受。黄昇《后来诸贤绝妙词选》卷一题往:此词最凄惋,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

  4、学生齐读这首词。

  (四)《观书有感》

  1.学生集体朗读这首诗,注意朗读节奏、感情。

  2、教师简介作家作品

  这首诗选自《朱文公文集》,作者朱熹(1130-1200),字元晦,南宋著名理学家。

  3.教师点评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开句用一个比喻,把半亩方塘比喻成一面刚打开的镜子。突出水的清亮。第二句写天光和云影一齐映人水塘,不停地晃动,暗示活水不停地流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者问水塘为什么如此清澈,因为有源头的活水不断地流来。诗表面上写水塘清因有活水来,实际上是比喻作文章如何来的新的材料、新的主题、新的构思、新的手法、新的语言,要靠*时不断的积累。从生活中积累,从诗书中积累。只有不断的积累沉淀,才能写出好文章。设喻巧妙。

  (五) 清*乐

  1.集体朗读这首诗,注意朗读节奏、感情。

  2.教师简介作家作品

  《清*乐》选自《稼轩长短句》,作者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

  3.教师点评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写农家房屋矮小及房屋旁溪边的自然景色。如水墨画,几笔勾出农舍及周围环境宁静清幽。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既然有环境描绘,必有人物点缀。作者从带醉意吴吉入笔,写出一对白发翁姐说着柔媚的吴语互相打趣。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农家儿忙着各自的农活;最可爱的是顽皮、淘气的小儿子,也在溪头剥莲蓬。一个卧字写出小儿顽皮、淘气的动作。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农家耕乐团。刻画了农家信然自乐的生活景象。也表现作者对人民生活的关切。语言清新、活泼、流畅。

  4、学生自由朗读,若有不明之处提出来,集体解决。

  四、小结

  《相见欢》是词,写出一个亡国的皇帝成为囚徒后切身感受的无可解脱的愁苦。《现书有感》用水塘清因有活水来比喻作文章要善于从生活中从书本中吸收营养。《清*乐》描绘农家治然自乐的生活景象,也表现作者对人民生活的关切。

  六、布置作业 。

  A、背诵这三首词。

  B、默写诗词五首。

  C、根据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或词,写一段赏析的文字。

  七、说课精要:古诗较难理解,因此以教师讲解为主。

《石壕吏》教案5

  一、导入新课

  学生齐背《望岳》《春望》。

  今天,我们学*《石壕吏》。(板书文题)

  二、播放背景音乐,朗读诗歌,创设学*氛围。

  1.教师配乐朗读《石壕吏》,提示学生这是一首古体诗,应注意停顿、节奏、语调。

  2.学生自由读。

  3.选一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点评。

  4.全班齐读。

  三、引导学生深入诗的意境,把握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1.写作背景简介。

  多媒体显示: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2.学生默读诗歌,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

  3.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像,再现诗中的情节。

  选两位学生口述浮现在脑海中的画面,发动其他同学补充,共同丰富画面、情节。

  4.理清情节发展脉络,指导学生背诵。

  (1)提问: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

  明确: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老妇致词又可分为两层:5~16句老妇人叙述家中的不幸;17~20句老妇人主动请求从军。

  多媒体显示:

  (2)学生根据思路提示,读诗,尝试背诵。

  (3)提问:诗中有几个人物形象?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明确:老妪、石壕吏。老妇是主要人物形象,她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主动从军,有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石壕吏开头出现,中间便隐入幕后,“捉人”“一何怒”可以看出吏蛮横,凶暴无比。

  (4)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诗歌的思想内容并分析诗歌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5)学生听读配乐朗诵,深深体味诗作的思想情感。

  5.赏析本文巧妙独特的构思艺术。

  提问:有人说:《石壕吏》中老妇的“致词”全都是吏步步紧逼出来的。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学生思考,交流。

  明确: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情节其实并不简单,但诗人只用120个字就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情节发展的全过程,精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归功于诗人巧妙独特的构思。从诗题上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吏,但诗人对他用了暗写,一出现只用“吏呼一何怒”来点出他的威势,此后就让他转入“幕后”。对老妇则用明写,把她所说的话写成一篇“抒情独白”。仔细品味,就会发现老妇的话句句都是差吏逼出来的。情节中可能隐去了吏的“怒”“呼”。差吏一进门就问“汝家有男丁否”,老妇答曰“三男邺城戍……”;再问“尚有他人否”,答曰:“室中更无人……”;最后差吏仍逼着要人不已,老妇只好“请从吏夜归”。总之,差吏的“怒”“呼”贯穿在老妇陈情的全过程中,其凶横残暴不言而喻。

  四、学生自主质疑,深入理解诗意,进入探究阶段。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诗人同情老妇的遭遇,为何总是一言不发,难道他不该上去义正辞严指责官吏吗?临行独与老翁别,似乎也没有安慰的表示,如何理解诗人的沉默?

  2.“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幽咽”的人是谁?

  3.石壕吏未抓年青的“孙母”而带走“力虽衰”的老妇的原因是什么?

  4.石壕吏为何不抓杜甫?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教师酌情给予点拨。

  五、学生齐背诗歌,或抽查背诵

  六、课堂小结

  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郭沫若称颂他:“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在杜甫的诗中,“三吏”“三别”抒写民间疾苦最为深刻,杜甫风格沉郁顿挫,主要是因为他的作品抒写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人的心与受苦受难的劳动大众息息相通,诗人的脉搏和着民众的脉搏一起跳动,杜甫是真正的人民的诗人。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石壕吏》。

  2.阅读《登岳阳楼》,感受诗人深沉而广阔的胸怀。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参考答案:

  这首诗是诗人第一次登上岳阳楼,面对洞庭湖水,产生万千感慨。诗中饱含着诗人对穷途潦倒生活的深沉慨叹:对终生壮志未酬的激愤与哀怨,对祖国多灾多难现实的忧愁与焦虑。诗人由个人的不幸遭遇,联想到万方多难的社会现实,由小天地转入大天地,由个人的悲伤转向“戎马关山”的家国之痛,反映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深情,并以“凭轩涕泗流”之情态与开篇“今上岳阳楼”所见的壮阔气魄构成照应之势,表现了一位伟大爱国主义诗人的深沉而广阔的胸怀。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一、写作训练

  1.古诗中多用对偶句。对偶又叫“对仗”,俗称“对对子”,是把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法。找出杜甫《春望》中的对偶句,仔细体会它们在结构上的特点,并模仿写一两组对偶句。

  2.改写《石壕吏》。

  注意发挥合理想像,补充出诗中表达跳跃的部分,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方式。

  二、关于举办“古诗文朗诵赏析会”的设想

  内容是小学、初中一二册上学过的诗词文,赏析内容自己按理解准备。要求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文手段完善地再现作品的意境并完成对作品的赏析。

  三、开放探究

  阅读《春夜喜雨》,回答问题。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问:题目《春夜喜雨》,诗中却无一“喜”字,结合诗句分析,“喜”字表现在何处?

  参考答案:

  诗人盼望这样的“好雨”,喜爱这样的“好雨”,虽诗中无一“喜”字,但“‘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浦起龙《读杜心解》)。诗人正在盼望春雨“润物”的时候,雨下起来了,于是一上来就满心欢喜叫“好”。第二联所写,显然是听出来的。诗人倾耳细听,听出那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只为“润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着觉。由于那雨“润物细无声”,听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门去看。第三联所写,分明是看见的。看见雨意正浓,就情不自禁地想像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其无限喜悦的心情,又表现得多么生动。

《石壕吏》教案6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初步了解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

  2.理解诗的思想内容,准确流畅地背诵。

  能力目标

  1.加强朗读教学,提高朗读水*,同时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2.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望岳》,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学*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慨。

  2.通过学*《春望》《石壕吏》,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每首诗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2.把握诗歌中的景与情、事与情,领悟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感悟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诗歌教学必须让朗读贯穿始终,反复朗读、吟诵,感知诗歌的韵律美,把握诗歌内容。

  2.合作探究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诗歌学*的主体。老师尽量少讲,可稍作点拨引导。学生讨论,生生互动;老师点拨,师生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石壕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唤醒情感

  1.听读课文,圈点勾画重点字词、生字词,感受课文的感情基调。

  2.学生自由诵读。

  3.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三、细读课文,品味探讨

  1.观官吏之举

  通过诗文改动让学生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2.听老妇之诉

  文中有一个字最能表现老妇的心情,找出具体的语句谈谈。

  想象当时具体的情景。

  3.察作者之情

  四、展读课文,深入探究

  1.领会杜甫矛盾的心理

  2.试背诗文。

  板书设计:

  观官吏之举——毒

  听老妇之诉——苦

  察作者之情——忧

《石壕吏》教案7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的生*、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初步了解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

  2、理解诗歌内容及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准确流畅地背诵这首诗歌。

  3、在学*诗歌的过程中唤起学生深入思考的意识,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2、把握诗歌中的景与情、事与情,领悟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感悟诗歌的意境。

  突破方法:在了解作者的生*、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多种方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感知诗歌的内容,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合作探究法 3、活动式教学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在第一单元中我们学*了一组有关战争题材的文章,感受到了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疾苦。反映战争的文学作品自古就有,古代文学作品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杜甫的诗歌。他的诗歌立足于现实,广泛而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我们今天要学*的《石壕吏》就是这一题材的代表作品。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1、杜甫(712—770),字子美。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浓郁悲壮、语言瑰丽,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在文学上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杜甫则被后世尊为“诗圣”。他的诗作今存1400多首。着有《杜工部集》。

  2、写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见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和情节生动而流传得最广。

  三、出示目标

  1、熟读、背诵全诗。

  2、体味作者情感和作品意蕴。

  四、朗读诗歌,感悟内容。

  1、老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感情的表达。

  2、给生字正音。

  逾 邺 戍 妪 咽

  3、采取学生自读、同桌互读等多种方式朗读诗歌。

  4、小组讨论,理解诗歌大意。

  5、指名学生复述故事。

  五、问题探究,深入理解。

  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并由小组代表展示讨论结果,其他学生补充。

  1、按照故事的发展过程,这首叙事诗可分为几个部分?

  三部分:

  一(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是故事的开端。

  二(2—3):故事的发展和高潮。借老妇人的口述,写出战乱给这一家带来的遭遇。

  三(4):故事的结局。暗示老妇已被带走,老翁回家,以浓重的悲剧气氛作结。

  2、该诗开头告诉你发生了什么事?用原诗回答。

  有吏夜捉人。

  3、为什么不说征兵?而捉人为什么在夜里?官吏来捉人时,老妇干什么?

  明确:当时朝廷腐败,让百姓负担沉重的兵役,繁重的徭役,百姓苦不堪言,是时征兵性质已变,因而是捉兵。

  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们白天躲藏或反抗,无法“捉到”,夜间“捉人”,可见手段之狠毒,又可见人民处境之艰难凶险。

  4、诗的二三段所叙述的故事从何而来?从哪句可以看出?

  明确:是隔门听来的。“听妇前致词”里的“听”可以表明。

  5、本文的主体部分是“吏”与“老妇”的对话,老妇的回答是从几个方面来说的?

  三个方面

  第一:服役惨景:“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第二:家中困境:“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第三:被迫服役:“请从吏夜归。

  6、从诗题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吏,但诗中对差吏描写很少,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诗人明写老妇,暗写差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思想矛盾。诗人一向憎恨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行径,但当前这场*叛战争是国家和民族的安危所系,大敌当前,人民应当为此作出牺牲。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他赞扬老妇自请应役的精神,而对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只是储蓄地予以揭露。

  7、你能从老妇的回答想像一下“吏”的表现吗?

  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展示。

  8、这一首叙事诗表现了什么主题?

  这首诗通过叙述差吏趁夜间捉人服役、连老妇人也不放过的见闻,表现了诗人对安史之乱中百姓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

  六、学生活动

  分小组把这一首诗歌改编成一幕短剧,并作表演。

  七、再次朗读诗歌(会背诵的同学可以脱离课本)。

  八、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全诗。

《石壕吏》教案8

  一、导入

  1、我们刚刚学过杜甫的两首诗,现在我们一起背一下《春望》

  今天我们学一篇同一时期的一手长诗《石壕吏》(板书课题)。

  2、请同学们默读注释①,找出所要了解的信息。

  这里面有一句话,“创作了一组诗”,这就是著名的《三吏》、《三别》。同学们看幻灯片,只做了解。(出示幻灯片)

  今天我们学*的《石壕吏》,是《三吏》中最为著名的一篇。

  二、课文的朗读

  1、自由读:注意字音、语气、停顿。(咽:三个读音)

  2、自由朗读,划出生字词。

  3、齐读:注意语气、停顿。

  三、整体感知

  1、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先自己处理,然后小组内解决,最后提出疑问。

  2、提问:

  A、“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一“怒”,一“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两个“一何”,加强了感情色彩:既表现出“吏呼”咆哮如雷,“妇啼”悲伤凄苦,又体现了诗人强烈憎恶差吏、深刻同情老妇的感情。

  B、师问:存折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记下里面的词语解释)

  C、裙:

  D、前途:

  E、师问:找出古今异义的词

  走:(《口技》几欲先走)

  已:

  F、“老翁逾墙走”,是否应该?

  表明差吏夜间抓人,连老翁也一样抓走,已经屡见不鲜;所以老翁夜间一闻捶门声音,就顾不得年迈体衰、腿脚不灵,赶紧爬墙逃走,而由老妇出门应付。这深刻地揭示出战祸连绵、差吏残酷抓人、人民睡卧不得安宁的情景,揭示了老妇一家悲惨遭遇的社会环境。

  G、“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是谁在哭?

  从寡媳低微悲苦的哭泣声,暗示出老妇已被捉走。“夜久”,反映出差吏不满足于捉走老妇,百般威逼,老妇再三啼请自己应役的漫长过程,“如闻”,表现出诗人一直在关切倾听幕惨剧的发展,彻夜未能入睡。也有杜甫在哭的成分在里面。

  H、为什么不抓杜甫?

  杜甫自己是一个小官;同时那时也是按户抓丁的,杜甫只是在此投宿。

  3、把文章翻译一遍。

  4、你能复述文章吗?

  5、整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官吏夜捉人)

  为什么是夜捉人?

  “有吏夜捉人”是诗篇的关键句。是“捉人”,而不是“征兵”、“招兵”,已经表明差吏强抓老百姓当兵;前面又加上一个“夜”字,更表明差吏时常抓人,以致白天难以抓到,就趁夜深人睡来搞突然袭击,凶狠残酷。

  四、文章分析

  1、老妇致词说了几件事?(分层:三层。学生说出层意)

  老妇的苦啼申诉包含三层意思,从中体现着老妇不断苦啼申诉,差吏不断怒呼咆哮的进程。

  2、“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表明老妇的三个儿子都上了战场,两个儿子已经战死,她家已为那场战争作出巨大牺牲,论理论情都不应再到她家捉人了。“且偷生”,表明“存者”也生命毫无保障,更无生趣;“长已矣”,表露了对死去亲人的无限哀思。老妇沉痛地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恻隐之心,高抬贵手。但是差吏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逼出老妇进一步的苦啼申诉。“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表明老妇家中只有个吃奶的小孙子一个孤儿,和因乳孙而未去的衣服破烂的一个寡媳,家庭情况倍极凄惨(板书:家庭凄惨)。老妇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怜悯之情,网开一面。但是凶狠差吏仍然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甚至要捉走寡媳,逼得老妇说出下面的话。“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表现出老妇为了避免年迈丈夫、乳孙寡媳被捉,被逼得只能挺身而出,自请应役了。

  3、有人说老妇的致词不是一口气说出的,而是被官吏一句一句的逼问出来的。(板书:吏,呼,妇,啼)

  看课后*题三,这种手法在文言文中经常见到,叫:“藏问于答”(板书)

  请同学们把吏呼的过程补充出来。(注意语气)

  五、总结

  1、放映中央台的《石壕吏》的讲解词。

  2、评价:“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清袁枚)

  六、背诵

  齐背《石壕吏》

  七、作业

  1、背诵

  2、(幻灯片)想象一下,从这天晚上,这一家人会面对什么样的命运?

《石壕吏》教案9

  【教学目标】

  1、了解《石壕吏》的写作背景。

  2、通过朗读把握《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的作者情感。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杜甫诗歌“诗史”的特点。

  4、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重点分析老妇人的话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课前准备】

  关于战争的图片及关于石壕吏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战争图片,问:战争会带来什么?

  (通过这个问题导入今天的古诗——《石壕吏》)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让学生尝试圈点疑难字词)

  注意重点字词:

  逾墙走:越过墙逃跑 一何:多么

  戍:防守 附书至:捎信回来

  新:最* 绝:没有

  幽咽:隐约、轻声地哭。 犹得:还可以

  2、给文章定朗读基调: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朗读语气该是怎样?

  明确:(悲愤沉郁)

  3、投入感情再次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本人感觉诗歌的学*必须从朗读入手,好的朗读是进入“情”的关键,进入“情”后才能更好的理解认识作品。因此这个环节是本节课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激发学生兴趣和下个教学环节的重要铺垫。】

  三、研读课文,明确主题

  1、思考:全文围绕那两个字展开的?

  明确:捉人

  2、为什么捉人?捉何人?老妇人又是怎样的一个人(文章中是怎样描述的)?

  明确:打仗抓人;抓壮年男子;“老妪力虽衰”(看图)

  3、为何连这样一个年老力衰的老夫人都不放过?(多媒体展示写作背景)

  明确:通过了解背景后重点介绍杜甫是将途中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要求学生复*文学常识:《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再者结合当时时代背景介绍杜甫的诗为什么称是“诗史”。

  4、主要内容分析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头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1) 第一段交待了什么内容?

  明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开端。

  (2)研讨:a、为何吏要夜捉人?

  表明县吏捉人手段的狠毒,在人们都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了个突然袭击。

  b、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当时的时代气氛。

  兵荒马乱 鸡犬不宁

  总结;一段为后面老妇的致词埋下伏笔,也交代了致词的由来,是事情发展的开端。

  (3)吏呼一何怒与妇啼一何苦对比分析

  这两句十分形象地写出了吏和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可强烈的对照;两个“一何”更加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酝酿出了悲痛的气氛。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听妇前致词一句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时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

  【设计意图:这个部分是全诗的开端,本人在这里介绍了作者的写作背景及设计一些简单的小问题,目的是让学生能准确的把握住当时的时代气氛,初步感知吏呼一何怒与妇啼一何苦。】

  四、即兴发挥,深入理解

  (1)、把吏和妇人的对话用现代文的方式陈述(意图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让同学进行即兴表演,揣摩人物形象。(意图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总结:这二、三两段是本文的重点,就是老妇致词的内容,事件在这里也达到了高潮。

  (3)最后一段的写作意图(提问:如果去掉后会有怎么的效果?)

  夜久表明老妇哭诉时间长,可以看出县吏的凶狠。如闻二字一方面老妇这家的凄苦绝望,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有无限深情。老妇被带走后这家到底会怎样?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是事件的结局。

  (4)、总结性研讨:

  a、吏和老妇的形象。

  明确:吏(蛮横 凶狠)妇(凄苦 悲伤)

  b、文章结构

  明确:开端(1)致词的由来

  发展、高潮(2—3)致词的内容

  结局(4)致词的结果

  【设计意图:这部分本人认为老妇与吏的对话是本节课的重点,所以设计了两个带有趣味性的学生展示环节,目的是在互动中化繁为简,从而使二者的形象直观的呈现出来。再者结尾部分通过本人启发性的情感引导来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

  五、小结

  通过这首“诗史”诗,我们可以想象下老妇被带走后在军中的生活,再试着想想孤苦伶仃的老翁又会是什么样子?他们还能再见面么?因此,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不易,望大家珍惜。

  六、作业

  1、背诵。

  2、续写。


《石壕吏》教案 (菁华9篇)(扩展2)

——石壕吏改写作文 (菁华9篇)

石壕吏改写作文1

  傍晚时分,我投宿到石壕吏村一户老妇人家.家里虽然很简陋,但却很干净,屋顶和墙壁早已裂开了缝.床上睡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老妇人为我端来了一碗清水,叫我慢慢喝,不要呛住了,虽然,只是一句很普通的话,却让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父亲早已年迈,但在这个时候,做儿子的,虽然不在她身边……想到这,我不禁伤感落泪.老妇人坐在我身边,向我诉说自己一家人以前虽然穷,但一家人都**安安,什么难关都闯过了,可现在,现在……话没说完,老妇人便哭起来了.岁月的艰辛,早已在她面上留下道道痕迹,头上布满了银发,抬头纹和眼角纹都很重,她那两道淡淡的眉毛下面,一双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一双长满了硬邦邦的手上早已干燥的裂在了道道干沟,衣服早已褪了色,打了许多补丁.这时,从里面走出来一位老头儿,想毕就是这位老妇人的丈夫了.

  夜晚,屋外传来阵阵叫喊声“你家剩几口人,这与我们无关,反正,这男的我们是带走的了.识趣的就赶紧放手,否则——!”接着是一群小孩和老人,妇女的哭泣声、叫喊声.老妇人和老头儿听到这一动静,都显得很紧张,两位老人相互对望了一眼,接着,老头儿便爬墙逃走.老妇人坐在椅子上,想起自己镇静下来,却怎么也不能冷静下来,茶杯在她手中抖动着,水流了出来,老妇人站起来想去拿布来擦掉流出来的水,却差点摔了一跤.老妇人坐回到椅子上,两手紧紧的握在一起,放在胸前,像是在祈祷,寂静的小屋传来了敲门声,老妇人像触了电似的,把头抬了起来,转向门口的地方.喃喃地说:“来了,来了,又来了,差役又来抓人了.”又传来敲门声:“开门!开门!”老妇人扶着拐杖踉踉跄跄的去开门.

  “怎么这么久才开门,想累死爷们呀?!”“不、不,小的不敢,不敢.只是,只是,身体不太舒服,走路不快;望着这两位大爷多多原谅.”差役噪叫的声音多么凶横!老妇人哭哭啼啼的'声音又多么叫人伤心.

  (我)听到老妇人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有)三个儿子都去防守邺城了.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最*刚刚战死.(像我们这样)活下来的人都只是苟且偷生,死掉的人就永远没有了!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一个还在吃奶的孙子.(因为)孙子在,她的母亲没有离去,但她出入都没有完整的衣服.(我)老妇人尽管年老力衰,但也请让我今晚跟你一起回营去,(然后)赶快到河阳去服役,还能够(赶得上)准备早饭.

  到了深夜,说话的声音没有了,似乎听到有人低声在哭.(诗人)天亮登程赶路的时候,只同那个老头儿告别了.那老妇人已经被那差役抓去了服役.

石壕吏改写作文2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夜,浓得像化不开的墨,大片大片的乌云遮盖了微弱的星光。小村仿佛被笼罩在淡淡的忧伤中,没有一丝声响,庄严而肃穆,一切静如太谷。

  然而,这宁静却被一连串急促的马蹄声撕裂了,几个强壮的官兵骑着快马从远方长满荒草的小径上疾驰而来。马蹄扬起沙尘,模糊了官兵们的身影。远处传来了一声犬吠,接着四面的犬吠声便连成了一片,此起彼伏。小茅草屋的灯一盏一盏地亮了起来,微弱的灯光映出了老人佝偻的身影。然后各家各户都响起了幼儿惊恐的哭声,依稀看见几个苍老的身躯逾墙而走,消失在南面的密林里。

  硝烟还未散去,一只孤雁凄厉的鸣叫在尸横遍野的古战场上空投下一个斑驳的影子。邺城,一个令无数英雄敬畏之地,只因为几百年前,一代枭雄曹操笑傲如此,指点江山。然而他最终也逃不过一抷净土掩风流的命运。而今,这里又成了战场。只不过此次是手握重兵的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与走向衰败的唐王朝的抗衡。

  战场上,一个疲惫的战士倚着岩石坐着,赤裸的`胳膊上一道流血的伤口,惊心触目。地上还有个躺着的战士,头枕着他的腿,痛苦地**,剩下的黄土地被鲜血染红。他嘴唇嚅动着,费力地对坐着的战士说了一句:大哥,珍重!便合上了双眼,脸上似乎还有不甘与悲愤……

  半个月后,在那个战士的家里,年迈的老母亲*静地望着如狼虎般前来抓装壮丁的官差,手里紧握着一封皱了的*。那上面深褐色的血迹赫然写着:二弟皆战死,吾亦不知可否生还。请父母妻儿珍重!妻可再嫁!

  不行,每家必须出一个人!几个官差气急败坏地叫着。那就我去吧!老夫人淡淡地说,脸上毫无表情。几个差役上下打量了一下老妇人,得,就你了,老婆子,快点啦!赶紧去河阳应征,说不定还赶得上做饭。

  话语声渐渐远去,可每家每户传来的那幽怨的哭声,却如山寺敲响的钟声,在秋日微凉的空气中缓缓游动,回荡……

  战争,让天下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或许一个原本美满的四世同堂转瞬间便只剩下老弱病残了。烽火红了苍穹,似乎到处都闪着刀光剑影。

  一场安史之乱,3600万人长眠于沙场。青史中人们看到了无数王朝的兴盛,记住了多少英雄豪杰的名字,却不知有多少无名小卒静静地躺在历史的一隅,任凭岁月为他们蒙上尘埃……

石壕吏改写作文3

  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已经过去几年了,战争却还是没有结束的迹象。曾经美好的祖国大地,如今烽火连天,饿殍遍野。征兵的年龄范围不断扩大,起初只是青壮年,现在就连少年和老人都走上了战场。

  这一年,我被贬到华州,在前往上任的途中奔波了许久。一日天色已晚,我便投宿在石壕村的一户农家里。这家只有一对年事已高的老夫妇和一个带着婴儿的年轻母亲,因为战乱,他们都是衣衫褴褛,脸色青黄。

  夜晚,一阵骚动吸引了我的注意。原来是差役到村子里抓人。我向门外看去,我投宿的.农家里,那位满头白发的老翁艰难地爬过低矮的院墙逃走了。紧接着,征兵的官吏便扑了进来,一双贼眼滴溜溜转着,四下里搜索男人的踪影。“扑了个空?怎么可能,明明应该还有男人的!”官吏嘀咕了一句,对出门查看的老妇人怒吼道:“你家的男人呢?赶快交出来!”

  昏暗的天光下,勉强看得清那位老妇人的身影。她哭诉道:“长官,我家里哪有男人呢?我的三个儿子都已经当了兵,去守邺城了。前两天,大儿子还托人捎信告诉我,另外两个儿子已经死在战场上了!我可怜的儿子啊……”

  “口说无凭,谁知道你是不是把他们藏起来了!”官吏“哼”了一声。

  “长官,这是他们给我带来的信啊!请您高抬贵手,放过我们吧!”老妇人见官差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给他看。

  我不禁心酸。逝去的人一去不复返,他们在另一个世界里无知无觉,给活着的人留下的,却是无尽的悲伤。可是,差役大约是不会因此而同情老妇人的,他冷冷地扫了一眼那皱巴巴的信,又大发雷霆:“你家里就没有别人了吗?快交出来!”

  老妇人哀告着说:“家里再没人了,您行行好吧!”

  “没人?”官吏一声怒吼,一脚踢在大门上。这时,响起了微弱的哭声。那声音十分稚嫩,或许是躲在家里的小孩子受到惊吓,就哭了起来吧。这却让官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大胆刁民,竟敢撒谎!刚才哭的,不是人吗?”

  老妇人万不得已,颤颤巍巍地说:“是,长官,那只是个小孩子啊!还吃奶呢,明年才满两岁!”

  “吃奶?孩子总有个娘给喂奶吧!还不快把她交出来?”官差横眉怒目。

  “长官,这万万不行啊!”老妇人硬着头皮解释道,“这孩子是有个娘亲,可是她要奶孩子,再说这兵荒马乱的,她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怎么见人呀!您行行好吧!没了娘,这孩子也要饿死啊!”

  大约是因为征兵的任务紧迫,官差还是不肯罢手,坚持要交出人来才能放过这一家。老妇人只好说:“长官,我跟您走就是了。求求您别抓我儿媳,我孙子会饿死的。我这就跟您走,老朽虽年老体衰,给部队做做饭还是可以的。”

  “哼,好吧,可别耍什么滑头!”官差不由分说地拉走了步履蹒跚的老妇人。

  夜渐渐深了,官差的脚步声远去后,隔壁传来悲切的哭泣声,在夜色中传递得分外远,听来也无比凄凉。

  一夜无话,次日清晨我便动了身,只和那位老翁道了别。破旧的茅草屋里,隐约又传来孩子的啼哭声,那吃不饱饭的孩子啊,就连啼哭都显得无力,仿佛他已经知晓等在面前的是多么残酷的命运,与多么悲伤的未来。

  战争,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呢?在哪里,才能看到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温馨场面呢?我思考着,踏上了新的旅程。

石壕吏改写作文4

  杜甫叹了口气:“唉,今天是不能赶路了,累死了,还是找个地方投宿罢!”说着,他走向一户人家,轻轻敲了一下门,屋里出现一阵骚乱。忽的,他看见一个老头翻墙而去。过一会儿,才有一个妇人慢吞吞地打开门。杜甫说明了来由,老夫又把逃走的老头叫了回来,在热情地招待了杜甫。可是,杜甫发现,这个家不是一般的穷,用来招待客人的只是稀饭,里面的米饭零星可数,也许他们*时还舍不得吃这些东西!

  夜晚,一切都静悄悄的。突然,一阵嘈杂声惊醒了杜甫。杜甫齐声趴在床上听着。开始,一名男子粗暴地叫道:“皇上有令,每家出壮丁一名!”老头一听,急忙逃走了,接着,便是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杜甫透过窗户缝看着……

  老妇急忙去开门,可是,门却被人一脚踹开了。原来是两名官差。其中一个人拿着把大弯刀,另一个人拿着根目光,个个面目凶恶。

  “快!把你家男人交出来!”一名官差大声叫嚷。“我有三个儿子都去邺城防守了,一个儿子刚来信说,兄弟都死了!唉!”老妇叹着气,还想继续说下去,被一名官差推倒在地。“少罗嗦,快把男人交出来!‘一名官差拔出了弯刀,”你这是违抗皇命,是要被杀头的!“

石壕吏改写作文5

  天刚蒙蒙亮,杜甫黯然与老翁告别。晨雾笼罩大地,一路上只有乌鸦的乱鸣,遍地的血迹,到处是新挖的坟墓。目睹这些,杜甫想起了昨晚的情景。

  临*黄昏,杜甫投宿到一个老百姓家里,两位老人对杜甫十分热情,高兴地接待了他。半夜里,杜甫刚要入睡,就听见急促的敲门声,老翁一听就急忙从后门跑到院子里翻围墙,躲了起来。老妇人安排好后,出门去应付官差。

  “怎么半天不开门?是不是在*呀?”还未进屋,差吏的怒斥就穿了进来。老妇人急忙向前解释,一阵赔礼道歉。“少罗嗦,快把你家得男丁叫出来。现在是战乱时期,大家都要想着为国出力,这也是你家的光荣!”差吏凶神恶煞,目光在四处扫描。

  “没有,我怎敢欺骗大人!”

  老妇人慌张起来了,差吏拍桌子,“不敢最好,要是让我知道你隐瞒,我就非杀了他不可!”抽出刀,在老妇人面墙晃动。

  老妇人一阵哆嗦,忍不住哭起来:“我本有三个儿子,他们早就前往邺城服役了。不久前,小儿子来信说,他两个哥哥已经战死了。活着的苟且活着,死了的就什么都完了。”差吏不耐烦了,说:“你家还有谁适合参军?”“再也没有了!”差吏正准备离去,忽然内屋传来孩子的嚎啕大哭。差吏又转了回来,“还说没有人了!”就要冲进卧室看个究竟,被老妇人拉着不放。官吏拔出刀,破口大骂。

  老妇人一看不妙,急忙说:“我还有一个未满月的孙子,因为孙子还在吃奶,所以儿媳就没有改嫁离开,但进进出出没有完整的衣裙,见不得人呀!”“其他我们管不了,上级规定你们家一定的复议。”老妇人咬咬牙,说:“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洗衣做饭都还可以的,你们就把我带走吧。现在就出发,或许可以赶到做明天的早饭。”

  夜深了,说话声也没有了。隐约听到了有低声的哭泣传来……

  天已经大亮,远处的狗叫打断了杜甫的思绪,他的脚步更加沉重了!

石壕吏改写作文6

  《石壕吏》是我学过的一片古文,现在我来改写一下吧。

  在夕阳出现在天边时,我来到了石壕村,这里有安史之乱的硝烟,每个人脸上都很悲惨。我来到了一户人家。天色渐渐的暗了下来,这是外面有一阵响亮的敲门声。只见家里的老翁越过了墙逃走了。家中的老妇走到门前去开门。原来来者是差役啊。这麽晚了他们来这里做什么呢?他们在门口大声的叫着,让家里的男人出去,我只听见门前的老妇在哭泣。

  她走上前对差役说:“我有三个儿子已经被你们抓去看守战场了,有一个儿子最*给我捎信回来说我的两个儿子已经战死了。现在大儿子也是苟且的活着,死的已经再也回不来了。”差役一点不领情,还吵着要人。老夫无奈地说:“现在我只有一个吃奶的孙子,他的母亲还在,不过出入家门没有完整的衣服。”差役们还是凶狠的对着老妇要人。老夫最后为了不让他们把自己的儿媳妇捉走,只好说:“我虽然老了,力量也不够了,不过请让我和您一起回去复命,赶快去河阳去服役,还能准备早上的饭。说完老妇就被差役捉走了。

  已经到了深夜,差役们说话的声音没有了,想必已经捉着老妇去河阳服役了吧。屋里躲着的'儿媳妇还在低声地哭泣。凄惨的一夜就这样过去了。天亮了起来,我早上起来准备继续赶路,只和那个老翁告别。

  这就是安史之乱给人们带来的悲惨生活!

石壕吏改写作文7

  傍晚,我路过石壕村时,远远察觉到了那些可恶的差役正到处寻找着壮丁。为了不惹事生非,我想着自己是不是该绕路走?

  此刻,我突然发现差役们走到了一栋房子前,几个人支支吾吾的说了几句。一位肥头大耳的差役走上前,对着门揣了又揣。不一会儿,一位满头百发的老妇人打开门来。一听见差役说要捉人,老妇人的眼里突然闪了一下,见老妇人不说话,差役大声吼道:"壮丁呢?"老妇人突然掩面而泣,道:"我有三个儿子在守边关,死了两个,如今还有一个苟且存活,在镇守边关。"差役突然很愤怒,因为他们知道,今晚在抓不到壮丁,上战场的就是他们了。老妇人突然有说道:"我家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子。"差役打了个响指,"你儿熄和你丈夫呢?"又是那个肥头大耳的差役说道。"她连一套完整的衣服都没,而我丈夫..呜呜呜,早已经死了.""差役大哥,我可以和你们去河阳服役的,现在去,也许还能赶上做明天的早饭。"说完便跟差役走了。

  我看见老妇人的作为,心中感到愤愤不*。差役们突然发现了我,就想捉我一起去服役。在翻我的包袱的时候,他们发现了官印。差役们就自然不敢拿我怎么样。

  次日,当我正要赶路时,我看见一位年过半百的老翁正躲在墙角哆嗦。那老翁掩着面喃喃自语的说:"我真没用,我真没用。"

石壕吏改写作文8

  那一天,恰逢傍晚,天边只剩余一束残阳,悠长的夜晚即将到来,它是第几个孤单失落的夜里?我已数不尽,我不但深深叹了一口气,拢了拢的身上薄弱的衣裳,迈出厚重的脚步向那看不到的正前方走去。

  但是多时,我赶到了石壕村,许许多多的茅屋,破破烂烂的篱笆,有时候也有几声牛羊的叫声,我摇了摆头,那样贫苦的村庄我已经见惯了,只不过是我到底还得遇到多少个?我到底也要悲痛几回?一次?2次?還是一辈子?

  最终,我投宿到一对老夫妻家中。她们一件事很激情,把她们到逢年过节才舍得吃的窝头帮我吃,因为我和她们聊得很投机性,这时候,一阵极大的敲门声传出:砰砰砰!开关门!砰砰!有人吗?,我们都是官府派来的听见这儿,老两口的面色刷地阴了出来,快步走!老头子!她们毫无疑问也是来捉人的!老妇人赶忙把老翁从椅上拽起,将他引向后院。快点儿逃吧!从后院的院墙翻过去!那边不高!我手足无措地站立起来,却被老翁推倒一处隐敝的角落里,你先躲在这儿,千万别出去,我先离开了!说完,老翁匆匆忙忙向后院奔去。老太太见我藏好了,整了整衣服,向大门口走去。官爷啊,很晚您找大伙儿这类贱民有什么事吗?老子不跟你空话,如今战事应急,大家家的男丁呢?都帮我冲军去!我还在暗处听见一个粗狂的响声嚷道。官爷啊,我家的确沒有男丁了啊!老妇人见差役们要闯进家来,赶忙向前讲到,那响声里竟参杂了哭腔,胡说!大家家怎么可能沒有男丁!你觉得!你将她们藏到哪里来到?差役恼怒地大吼着,那战事岂是大家能够耽误的?官爷啊!老太太终于痛哭流涕出来,扑通一声跪到在路面上,官爷,您请听我说,我们家仅有三个儿子,他们早就全到邺城防御力赶到。老妇人一边抽泣着一边发牢骚。前几天,老二托人捎信回家,说大哥和老三早已战死了!说到这儿,老妇人又痛哭起來,那哭泣声十分凄惨,我的眼圈也已潮湿了。这些活下来的人虽姑且活在世界上,可这些死去的人,确是再也不能复生了呀!可伶我连最终一程也没法送她们了,由于她们早已始终的离我而来到!说到这儿,老妇人又一次痛哭出去,但是多长时间,他宁静了一下心态,略微擦了擦泪水,说:官爷啊,我们家是确实沒有能战斗的男生了,只有一个仍在喝奶的小孙子,由于有那小孙子在,因此 他妈妈还没有离开,但她进进出出连一套详细的衣裳也没有,官爷啊,您就忽略大家吧!那可不好,虽然家里已没了男丁,但我们不能就是这样空手而回吧!那差役说完,打量了一下眼前的老妇人。妇人赶忙会意,积极说:那就要我随您当晚回营,去担负河阳的劳役吧!差役想想想,说:行吧,即然那样,你如今就可以离开了!说完大摇大摆地出了门。老妇人慢慢地立起身体,依依不舍地回身望了一眼这以前在这儿渡过大半辈子的茅屋,总算在差役的督促下转过身,毫不犹豫地跨出了大门。我在暗处出去,盯住老妇人那薄弱的身影很长时间伫立。

  是夜,温和的月色散满整屋,这时却越来越这般凄凉,我呆坐在卧室床,眼光停滞不前在院子里,不久那一幕幕在我脑中回望着,妇人那凄惨的哭泣声仍然萦绕在耳旁,虽然邻居的房间早就人去、房空。

石壕吏改写作文9

  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它故宫何处?

  ————题记

  暮色中,晚霞漫延,无边。山,看去,一层比一层淡,没在这片苍凉中。

  放眼望去,这片土地,竟不知投身何处?偶尔一碑,上刻“石壕村”,才知,自己早已到达了这般僻远的地方,又少了一番感叹,知它故宫何处?

  勿勿敲开一户人家,一位老妇人迎了上来,慈祥但又有些许忧愁在眉宇间。

  “打扰了,我长途跋涉了一天,不知可否借宿一晚?”

  “没事,进来吧,外面挺冷的。”

  这不是一个很大的家,些许的烛光,在黑暗中闪烁着,反而有点恐怖凄惨,内屋,总传来孩子的啼哭声。

  “来,喝杯茶吧。”老翁走过来,“在这种动乱的年代,我们能相遇也是一种比缘份了。现在想想,那大唐,似乎还是昨天的事啊?”

  我接过茶,朝天空望去,呵,可惜,没有月亮,没有星星,没有酒,也没了,心情:“恩,随缘吧,世事无常,珍惜现在……”

  伴着光和殇,在睡与不睡的边缘徘徊,天窗,看见了,出来的,月亮。风,吹动门边两道的香樟,沙沙地,响。瓦砾的影子,落得满地都是,残花,却都见不得了。

  远处,有马蹄声,而且愈发地响,就止在,这小屋的门前,听得出,有人快走来,敲响了门,老妇知道是官兵来捉人充兵了,那敲门声是多么急促,容不得好迟颖片刻。

  “快走啊,我去开门!”老妇对老翁说。

  “不行。”

  “都这个时候了,这个家不能没你啊。”

  “可……”

  “快走啊!”

  老翁走了,他知道,这一走,又不知可否还能相见?但就像老妇说的,这个家,不能,没有他。

  “你家有男丁吗?快快交出来!”

  “没有,三男已去守邺城了,一男在家书中道,二男已战死。如今,活着的也不过是苟且偷生,死了的,就永远完结了!”

  “那你家还有其它什么人没有?!”

  “屋子里再也没有一个人,只有一个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这个小孙子,他母亲才没离去,但出入却没有一件完整的裙子!”

  “不行!走,进去搜!”

  “不要,就让我跟你众叛亲离连夜回去,好不好?”

  “你去哪干吗?我们是要男丁。”

  “我可以到河阳去当火头军,等赶到那里也许还来得及为将士们做早饭。”

  “那快走,我们没那么多时间!”

  老妇含泪默许,回头看看那破旧的老房子,昔日的一幕幕,一幕幕的往事都浮现在眼前,而如今,家破人亡,就是想留住这一砖一瓦,都不能够了。

  弯腰,拾起一根残烛,回想着它燃烧过的岁月,呵,够了。“我们走。”

  夜深了,说话声都已经停止了。风,依旧吹动着门外两道的香樟,皎洁凄冷的月光下,好像有人在幽幽咽咽,泣不成声。

  月光,照无眠,待到天明,我匆匆忙忙地奔向前途,不容,自己,有半些,眷恋。但终不忘,在屋前,告别,老翁,一人……

  雨,下了,愈发地大……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石壕吏》教案 (菁华9篇)(扩展3)

——《石壕吏》教学设计 (菁华5篇)

《石壕吏》教学设计1

  学*目标:

  1、了解杜甫及《石壕吏》的背景。

  2、通过朗读、心理模拟和短剧表演体味《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的作者情感。

  3、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

  设计思路:

  《石壕吏》是杜甫的一首叙事诗,反映的是安史之乱时期老百姓的痛苦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对朝庭无能黑暗的批判,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我把引导学生体味《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的作者情感作为重点,通过“朗读疏通整体感知———揣摩模拟人物心理———短剧表演点评”一层层由浅入深体味诗歌的内容、主题、人物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多次多元的对话达到对文本的.深透理解,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一组伊拉克的新闻图片,问:战争给伊拉克的老百姓带来了什么?

  (这是现代战争带给老百姓的伤害,我们今天要学*一首古诗《石壕吏》,去感受*古代老百姓在战争中的命运。)

  二、了解杜甫及《石壕吏》的背景。学生交流有关的资料:

  杜甫,唐朝诗人,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他历经安史之乱,真切地感受到老百姓的疾苦,尤其在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兵败邺城后,在他从洛阳到华州的途中,看到官差疯狂拉丁,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城镇成墟,白骨遍野,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三、疏通字词,整体感知: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和节奏;指名读,其他同学听:是否全读对了;齐读。

  注意:逾 戍 妪 咽

  2、自读,注意哪些句子读懂了,哪些句子读不懂,四人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注意重点字词:

  逾墙走:越过墙逃跑

  一何:多么

  戍:防守

  附书至:捎信回来

  新:最*

  绝:没有

  幽咽:隐约、轻声地哭。

  犹得:还可以

  3、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诗中的词简括老妇人一家各个人的糟遇。

  明确:官差深夜捉丁不得,拉老妇人充数的故事。

  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

  4、解了故事的内容,倾注自己的感情再一次朗读课文。(悲愤沉郁)

  四、心理模拟:在事发现场,当事的老翁、老妪、媳妇、差役心里会怎么想?

  先独立思考再相互交流。(从不同角度体会当时百姓的痛苦,社会的黑暗腐朽)

  五、短剧表演:在走进诗中人物的内心后用短剧的形式来创造表演。

  1、分组准备:4~6人一组。

  2、表演

  3、同学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点评表演。

  4、杜甫目击了老妪一家的悲惨遭遇,他心里怎么想?

  (可从对老翁一家不幸遭遇的同情、对官差如狼似虎的愤恨、对朝庭黑暗无能的批判、对朝庭捉丁*叛的矛盾等角度进行思考。)

  再一次联系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经历了解其人其诗。

  六、欣赏:

  以视频形式(选自《唐之韵》之诗圣”杜甫)再一次深入地理解《石壕吏》的思想内容及杜甫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结束语(接视频解说词的最后一句:因为他们是弱者):但是,作为弱者的杜甫,并没有逃避现实的痛苦,他用满腔的热血倾注了对战乱中百姓疾苦的关注,用嘶哑的声音撕开封建王朝的黑暗腐朽,忧国忧民,呕心沥血,用诗歌唱出时代的最强音,这就是杜甫之所以伟大之所在!

  七、作业:

  1、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要求通过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进行合理想象,有一定的环境描写,用多种方法刻画人物。

  2、课外阅读《三吏》《三别》《兵车行》等诗。

《石壕吏》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积累并理解诗中相关词语的含义。

  2、品析关键词句,体会诗人在巧妙的叙事中所表达的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以及对悍吏的谴责。

  3、了解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点】

  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把握诗意,体会诗人在巧妙的叙事中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联系作者经历,感知一个饱经忧患、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回顾旧知

  1、读对联,猜诗人。以评价杜甫及其诗作的对联导入。

  2、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杜甫的诗歌,并交流有关杜甫的资料。

  二、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理解字词,读懂大意。

  2、教师示范诵读,学生朗读。

  3、概括这首叙事诗的主要内容,并补充介绍作者写作本诗的时代背景。

  三、品读诗歌,重点研读

  1、思考:诗歌题目是《石壕吏》,可是诗中提到“石壕吏”的句子只有两句,主要篇幅却是在写老妇人的诉说,为什么?

  提示:细读老妇人“致词”的十三句诗,想一想老妇人的话中包含了几层意思?

  老妇人面对官吏怎样的逼问才有这番“致词”的?

  讨论交流,想象并补充官吏的问话,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

  2、思考:除老妇人的“致词”外,诗中还有哪些诗句让我们感受到当时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状况?结合关键语句进行分析。

  四、再次诵读,感悟情感(完成表格,归纳小结)

  五、布置作业,拓展提升

  1、熟读成诵,掌握关键字词的含义

  2、把本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提示:发挥想象,合理补充故事情节,注意对人物进行具体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适当加上环境烘托。)

《石壕吏》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学*通过叙述故事、刻画人物反映社会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学*通过写景、定物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背诵和研讨。

  〖情感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本课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重点】

  差吏夤夜捉人的凶残,老妇形象的凄苦,她家遭遇的悲惨,诗篇社会意义的深刻,诗人对苦难人民的同情。

  【板书设计】

  石壕吏

  杜甫

  差吏夜里捉人吏呼怒妇啼苦

  家庭凄惨被逼自请应役老妇被捉惨别老翁

  反映战乱现实同情苦难人民

  【教学过程】

  一、由教学过的赞美古代巾帼英雄的《木兰诗》,引出将教学的反映战乱中人民苦难的《石壕吏》(板书诗题)

  二、结合注释①简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情况

  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乾元年(759)。当时唐军60万在邺城被叛军打败,唐王朝为了补充兵力,便在四处大肆抓人当兵,人民苦不言。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曾被叛军俘虏,夹在难民当中奔走,和人民一起负荷着时代的痛苦,思想感情和人民贴得更紧。这一年,他从华州往洛阳探视,在返回华州途中亲见差吏将老人、少年、结婚才一天的青年,都统统抓去当兵,心情沉痛激愤,就创作出了《三吏》、《三别》。这组诗篇镜子般地反时的战乱社会现实,《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

  三、要求学生参看注释,理解词义、句意、全诗大意

  四、指定学生一人朗读全诗。 要求读音准确,读出节奏

  五、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

  1、指定学生朗读第1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段。

  ⑴第1段哪一句是关键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在诗篇中起着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暮投石壕村”,由诗人投宿地点,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表明诗人目击耳闻了故事的始末(板书:目击耳闻)。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有吏夜捉人”是诗篇的关键句。是“捉人”,而不是“征兵”、“招兵”,已经表明差吏强抓老百姓当兵;前面又加上一个“夜”字,更表明差吏时常抓人,以致白天难以抓到,就趁夜深人睡来搞突然袭击,凶狠残酷。这一句揭开了故事的序幕,故事也循此而展开(板书:凶残夜捉 揭开故事序幕)。

  ⑵三、四句表明了什么情况?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表明差吏夜间抓人,连老翁也一样抓走,已经屡见不鲜;所以老翁夜间一闻捶门声音,就顾不得年迈体衰、腿脚不灵,赶紧爬墙逃走,而由老妇出门应付。这深刻地揭示出战祸连绵、差吏残酷抓人、人民睡卧不得安宁的情景,揭示了老妇一家悲惨遭遇的社会环境。

  2、指定学生朗读2、3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两段。

  ⑴第2段两句诗的用词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在这两段中起着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一“怒”,一“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两个“一何”,加强了感情色彩:既表现出“吏呼”咆哮如雷,“妇啼”悲伤凄苦,又体现了诗人强烈憎恶差吏、深刻同情老妇的感情。这两句诗统领老妇苦啼申诉的记叙(板书:苦啼申诉)。课本编者把这两句诗独立成段,也是意在强调吏之怒、妇啼之苦和统领后文的作用。

  ⑵第3段只是叙述了老妇的苦啼申诉。差吏是在一直静听老妇的苦啼申诉而没有怒呼咆哮吗?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差吏决不是一直静听老妇的苦啼申诉而没有怒呼咆哮。这里是实写老妇的苦啼申诉,虚写差吏的怒呼咆哮,以实现虚,在老妇苦啼申诉几层意思之 间暗含着差吏的怒呼咆哮。

  ⑶老妇的苦啼申诉包含几层意思?从中体现着什么样的进程?

  回答,教师明确:

  老妇的苦啼申诉包含三层意思,从中体现着老妇不断苦啼申诉,差吏不断怒呼咆哮的进程。

  ⑷第一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表明老妇的三个儿子都上了战场,两个儿子已经战死,她家已为那场战争作出巨大牺牲,论理论情都不应再到她家捉人了。“且偷生”,表明“存者”也生命毫无保障,更无生趣;“长已矣”,表露了对死去亲人的无限哀思。老妇沉痛地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恻隐之心,高抬贵手。但是差吏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逼出老妇进一步的苦啼申诉。

  ⑸第二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表明老妇家中只有个吃奶的小孙子一个孤儿,和因乳孙而未去的衣服破烂的一个寡媳,家庭情况倍极凄惨(板书:家庭凄惨)。老妇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怜悯之情,网开一面。但是凶狠差吏仍然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甚至要捉走寡媳,逼得老妇说出下面的话。

  ⑹第三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表现出老妇为了避免年迈丈夫、乳孙寡媳被捉,被逼得只能挺身而出,自请应役了(板书:被逼自请应役)。

  3、指定学生朗读第4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段。

  ⑴这一段前两句的遣词造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从寡媳低微悲苦的哭泣声,暗示出老妇已被捉走(板书:老妇被捉)。“夜久”,反映出差吏不满足于捉走老妇,百般威逼,老妇再三啼请自己应役的漫长过程,“如闻”,表现出诗人一直在关切倾听幕惨剧的发展,彻夜未能入睡。

  ⑵后两句的遣词造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呼应开篇的“暮投”,一个“独”字,表明昨暮投宿,老翁老妇双双接待,今晨登程,只有老翁一个相送,老妇已被去承担那根本不应由她承担的徭役了。相送者、被送者的凄惨心情都无法表述。言简意深,凄情绵绵无尽(板书:惨别老翁 凄情绵绵无尽)。

  4、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的写作特点,社会意义。

  诗人怎亲以目击耳闻者的身份写出这首诗?产生着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开篇句“暮投石壕村”,为以目击耳闻者身份叙述故事作好了铺垫;结尾段“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一直在关切倾听故事的发展:表明了诗人确是故事的目击耳闻者。除中间主体部分用两个“一何”表达憎恶差吏、同情老妇的强烈感情以外,通篇都只是*实地叙述故事情节、人物语言,再没有什么议论抒情的诗句。通过故事情节、人物语言,展现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塑造出老妇的凄苦形象,控诉了官府捉人的凶狠残酷,反映了黑暗渗淡的战乱现实,表现了对苦难人民的深刻同情(板书:反映战乱现实 同情苦难人民)。

  5、指定学生一人朗读全诗, 要求缓急得当,读出沉痛凝重的感情。

  〖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这首诗,进一步品味*实叙述当中的深刻内涵。

  〖课后反思〗

  调动学生学*语文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作用和创新精神的原则,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体会诗中的爱国深情。

《石壕吏》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了解《石壕吏》的写作背景。

  2、掌握重点实词,能够翻译全文。

  3、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根据情节提示能复述故事甚至进行背诵。

  5、体会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语言的内涵。

  6、通过合理联想补充石壕吏的语言描写,理解以侧面描写的方式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实词,翻译疏通全文;体会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通过想象补充石壕吏的人物语言与神态

  教学难点:理解以全侧面描写的方式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及其表达效果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回顾所学:前面我们已经学*了杜甫的两首诗,初步了解了杜甫这位诗人。他早期的作品风格热情奔放,战乱流离时期的作品深沉含蓄,抑扬顿挫。这节课我们将会学*的这首诗,与《春望》是同一个时期的,都是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写的,不同的是《春望》是借景抒情诗,而《石壕吏》是叙事诗。那么诗人又想通过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抒发他怎样的感情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出示教学目标)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写作背景(多媒体展示)。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壕 逾 邺 戍 惟 妪 衰 应 泣 咽

  2、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播放多媒体音频朗读课文,让学生大概感知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再朗读课文。

  4、呈现学*目标:通过自学掌握文言实词,通过合作学*翻译全诗(教师指导疑难字词句的翻译)

  5、合作完成课文的翻译(多媒体展示课文翻译和重点词语的翻译,以便学生矫正)

  三、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根据同学们所理解的字词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将这首诗的大意以讲故事的形式复述出来。要求:以第一人称“我”,也就是杜甫的口吻,讲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四、精析课文;理清情节发展脉络,指导学生背诵。

  (1)提问: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

  明确: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

  (2)学生根据思路提示,读诗,尝试背诵。

  (一)、第一段: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1、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问:由第一句话可以得出哪出信息?“夜捉人”说明什么?

  明确:时间、地点、事件。惶恐不安,紧张恐怖的气氛。

  2、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走,古今异义,古指跑。为什么老翁逃走,而让老妇出门和差役周旋?

  明确:抓丁只抓男的,妇女可以免除徭役。

  (二)、第二段: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为什么“怒”?为什么“苦”?在这里吏和妇出场的态度和反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吏的呼喊和愤怒下,老妇只有哭啼和诉苦。这里用了两个一何,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多么,起强调作用还有就是对比。)而且还连用了两个感叹号,你们说可以用句号代替吗?(不能,加强语气,强调吏的愤怒凶狠和妇的无比痛苦)。

  (三)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1、这段致词是此诗的主题部分,它有三层意思,可以分成三层。每一层都写了什么?你们试分一下。

  (明确)三男从军,两儿战死。家无壮男,十分贫困。为保家庭,自请服役。

  2、问:“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如何理解?

  明确:希望得到差役的同情。

  3、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更,再。惟,只。裙,古今异义,古专指下衣,这里泛指衣服。

  4、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老妪为什么请从吏夜归?

  (保全家中仅存的三人)

  前面讲了征兵只征男,为什么老妇也被征走了?(反映战争的无情)

  5、问:老妇是没人问她,而自诉出来的话吗?

  (明确:不是,是在差役的步步紧逼下说出来的。也可以有异议)

  为什么诗中不写差役的话?

  (明确:这是一种“藏问于答,明暗结合”的写作手法,问可以推测出来)

  (四)、第四段: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绝,停止。如,仿佛,依稀。前途,古今异义。古指前方的路途,今喻示来的处境或特指好的未来。

  1、问:谁在哭?(儿媳)

  2、幽咽声很低,杜甫还能听着,说明什么?(作者一夜未眠)

  3、如果说杜甫睡着了行吗?为什么?(关心人民疾苦实在的体现)

  4、“独”说明什么?(老妇被抓走)

  5、想象一下,诗人和老翁是以什么样的心情作别的?

  全诗以诗人和老翁作别而结束。分别了,但各自的生活还得继续。想象一下,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在兵荒马乱中将何以度日?等待老妇的又将是怎样的命运?

  6、出示故事情节提示图,老师领着试背诵

  五、思想感情

  假如你是诗人,夜投石壕村,亲眼目睹亲耳相闻了有吏夜捉人这件事,你会是怎样的心情?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学生可能会答:沉重、同情、赞扬老妇勇敢等等)

  这首诗反映写出了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官吏的残暴无情,表达了作者对广大劳动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深感悲痛。

  六、总结

  老妇、石壕吏。老妇是主要人物形象,她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主动从军,有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石壕吏开头出现,中间便隐入幕后,“捉人”“一何怒”可以看出官吏态度不好,凶暴无比。

  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郭沫若称颂他:“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在杜甫的诗中,“三吏”“三别”抒写民间疾苦最为深刻,杜甫风格沉郁顿挫,主要是因为他的作品抒写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人的心与受苦受难的劳动大众息息相通,诗人的脉搏和着民众的脉搏一起跳动,杜甫是真正的人民的诗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及内容:《石壕吏》构思如何巧妙、把课文改写成一篇记叙文,通过合理联想补充石壕吏的语言描写,理解以侧面描写的方式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及其表达效果。

  一、复*导入

  学生复述写作背景、课文故事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深入理解课文,学*课文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1、朗读并背诵课文

  2、、在安史之乱期间,唐代百姓的社会生活陷入了窘迫之境,因此也出现了许多的怪现象,《石壕吏》中杜甫记录了哪些不合常理的事?还有哪些不合常理的细节?你对此有怎样的解释?

  预设:

  夜捉人

  老翁丢下老伴翻墙逃走了

  军队连老妇人都要

  ……

  3、合作探究重点问题:文章中的老妪是不是主动要求去前线的?

  (答案两可,自然过渡到下一问题)

  4、重点探究:文中省略了官吏的哪些话?请你通过自己的想象补充完整

  (此部分是学*的重中之重,通过这个部分的思考,通过既能够理解感受老妪的心理和家庭境况,又能够在脑海中逐步塑造石壕吏的形象)

  5、作者通过这样的手法刻画石壕吏的形象,有什么好处?

  几乎完全通过侧面表现,借助读者的想象来表现石壕吏的形象,比直接描写更能突出这一类欺压百姓的人物的可恶可恨。

  6、加入自己的想象把本文改编成一篇记叙文。(学生写完后课相互阅读比较,看谁写得好,好在哪里,互评)。

  四、总结

  学生总结学完课文后的感想,在这篇课文里自己学到了什么

《石壕吏》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诗圣”杜甫的诗号称“诗史”。《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也是艺术成就较高的一篇。学*《石壕吏》有助于学生体会以上特点。但理解《石壕吏》的思想内容即诗歌反映的社会现实较易,体会蕴含在诗作中的思想感情就较难,尤其是这种感情并未直接点明而又很复杂时更是如此。品味诗作的艺术手法和精美语言就更是难上之难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石壕吏》的写作背景。

  2、通过朗读、把握《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的作者情感。

  3、诵读至堂上背诵。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把握《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的作者情感。

  教学方法:

  朗读法 讨论法 归纳法、赏析法、表演法、竞赛法等。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熟读诗作,提出疑问;教师搜集资料,制作课件等多媒体课件。

  设计思路:

  《石壕吏》是杜甫的一首叙事诗,反映的是安史之乱时期老百姓的痛苦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对朝庭无能黑暗的批判,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我把引导学生体味《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的作者情感作为重点,通过“朗读疏通整体感知——揣摩模拟人物心理——短剧表演点评”一层层由浅入深体味诗歌的内容、主题、人物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多次多元的对话达到对文本的深透理解,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意识。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领着同学们进行一次穿越,我们“梦回唐朝”,去拜访一位大诗人——杜甫。

  一、《梦回唐朝》之第一站:走*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风格沉郁悲壮,语言瑰丽精确,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杜甫则被后世尊为“诗圣”。

  他的诗作今存1400多首,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这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反映了人民的疾苦,谴责了统治阶级的残暴,揭示了尖锐的社会矛盾,历来被誉为“诗史”。

  二.《梦回唐朝》之第二站:了解一段历史 安史之乱

  公元758年,为*息安(安禄山)史(史思明)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郡(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河南孟州市),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

  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已经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一组诗:“三吏” “三别”.

  三.《梦回唐朝》之第三站:拜读一首诗 《石壕吏》

  (一)明确学*目标。

  1、熟读这首诗。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3、背诵这首诗。

  (二)读诗

  1、读准字音。

  2、读出节奏。(五言:二、三停顿)

  3、读出感情。(语调要低沉、悲愤沉郁)

  1)、读准字音。

  逾(yu)邺(ye)戍(shu)老妪(yu)咽(ye)

  2)、论诗

  1、论思想内容。

  2、论写作特色。

  3、论遣词造句。

  四.《梦回唐朝》之第四站:拓展延伸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 .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____”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________。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2 .后三联写诗人内心感受,突出了诗人怎样的渴望?

  五.课堂检测

  1、 表明战争惨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表明“老妇”一家贫困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石壕吏》哪句话写出了官吏的凶狠: _____________。

  4.《石壕吏》中表明老妇人被抓走的诗句是: _________ 。

  六.背诗

  1、化整为零,步步为营。

  2、按图索“意”,读图背文 。

  七、告别唐朝。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战争会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我们要珍惜和*,保卫和*,不让 :“三吏” “三别”的悲剧重演!

  八、布置作业。

  1、阅读杜甫“三吏”“三别”的另外五篇文章,

  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提示]石壕吏和老妇人是诗中的主要人物,要立于善于运用想像来刻画他们各自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还要补充一些事实上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


《石壕吏》教案 (菁华9篇)(扩展4)

——改写《石壕吏》汇总10篇

  改写《石壕吏》 1

改写《石壕吏》

战争,让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又让多少学子投笔从戎。只可惜我身体素质差,且体弱多病,无奈,只得四处推荐自己到各大官府中,有幸的是,在我穷困潦倒即将倒下时遇到了杜甫,他收留我在他身边作了一个书童。

转眼,第二年,本已经胜利在望,但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之我内部的不和,唐朝又一次与战争一同站在了浪尖风口上。

那天,我随主人(杜甫)一同从洛阳到华州,到了石壕镇,由于天色已晚,加之战争所带来的灾害,我们只得借宿于一个老妇人家中,庆性的是老妇人很善良,我们得到了一个可以避风挡雨的睡觉之处。

入夜,一阵惊吵声把我们吵醒,主人已起身了,站在窗前,我走过去为他披上衣服,他摆摆手,然后站在窗口,让我走过去。借着那皎洁的月光,我顺着他所指的方向,隐约的看见一个黑影敏捷的从墙上翻过,我正要去追。他挡住了我,这时听到了外面清晰的'呼喊声——“开门,快开门!”主人对我说:“这就是抓壮丁啊!”我分明从他的语气中感到隐约的悲愁。

收留我们的那位老妇人蹒跚地走过去,开了门。几个满脸横肉的官兵一拥而入。把不大的院子翻了个底朝天。

为首的一个将军肚微微隆起的差役,板着狰狞的面孔,说到:“你们家的壮丁都哪里去了?”

妇人像是在回答,但又像是在自言自语:“哪去了,哪去了,我也想问啊!”说着拿出一封家书,上面的血迹清晰可见,“官爷,您看啊,这就是我的两个儿子。”说罢,当着众多官吏的面朗读起这封家书:“娘啊,儿无能,两个弟弟在战争中战死,我却无能为力,儿一定会回来的,等着我……”不等那老妇人念完,他一把打断,“什,什,什,什,么啊!那,那屋里没人了么?”“官爷,哪有什么壮年了啊?只剩下一个还在吃奶的孙子了。我儿媳若无这孩子,早就逃回娘家去了,您看我现在穷得,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了啊!”

此时,我分明听见主人在自言自语——“都是战争惹得祸,安禄山,史思明……”

“战争?!难道这小吏就没错,这样一个为国尽忠的家庭居然还要以此种态度来抓壮丁,太可恨了!”

“是啊,他们这么做也确实不对。”

“官爷”老妇人又开口了,“请您放过我那儿媳吧,老身已是即将大去的人了,请您带走我吧,也好让我早些与那两个儿子团聚。”

那些官差好似不满似的把老妇人带走。小院中死一般的寂静,我分明听见主人一次一次的翻身。那一夜,我和他一样都失眠了。大脑中一片空白,不知是悲还是恨。

天亮了,我们启程继续赶路,宽广的大路上,一老汉孤零零的站在中央,像是在寻找什么,又像是在等待,我们走上前去,主人把我们仅有的一些钱给了他。我们四目相对,谁也不语,良久我们握了握手,继续上路了。

我们注视着长安的方向,良久,良久……

  改写《石壕吏》 2

  沉甸甸的诏书,沉重的心!少陵只得磕头谢恩。头上的帽子落了地,如今**是不用我了。他想着,此时他早已是个不惑之年人啦!

  无奈圣命难违。带着满腔不愿,杜甫到了四川。人生地不熟,忽见一小村,忙走去借宿。天已黄昏,一轮日影斜挂天边。敲敲门,门内好像有蹒跚的'脚步挪动。“来了,来了,等等啊!”听声音像位老妇人,嗓音沙哑,还不时地咳嗽。杜甫耐心等着,门终于缓缓开了,出现在他眼前的是一位两鬓斑白、拄着拐杖的老妇人。她衣衫褴褛,手、额头布满了一条条沟壑般的皱纹,双眼黯淡无神,应该已逾古稀。老妇人怀疑地问:“您这是?”少陵知道她是担心官吏来抓壮丁,笑道:“您别担心,我想找个地方投诉而已。”老妇人听毕犹豫了一下:“好好,兵荒马乱的,都是自己人嘛。来,进来吧。石壕村虽乱好歹也能住人。”杜甫随她进屋,果然四壁空空,后院传来哭声。老妇人无意撞见少陵不解的眼神,解释道:”呃,那是我儿媳和小孙儿。“少陵正想着这家的男人哪儿去了,老妇人冲外面轻轻地说:“老头子,来客了。”少陵循声向外望去。过了一会儿,一位身背柴禾的老翁进屋了。杜甫暗暗打量他,个子挺高,也是须发皆白。从动作举止来看,这老翁年轻时也是个壮汉。

  与老翁寒暄几句,忽听得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少陵着急,对两位老人说:“不好!这一定是官吏来抓壮丁 了!”两位老人急得不知所措,老妇人的眼泪夺眶而出,紧紧抓着老翁的衣襟:“不行!这回说不定你也要去了,让我们娘儿俩可怎么活呀?!”忽然又想起了被抓去的仨儿子,两个已经去世,复又放声泣道,“我的儿呀,若你活着,我们的命也不至于这么苦。”杜甫倒挺冷静,千钧一发之际想了个“高招”——让老翁翻墙先躲出去,让老妇人面对官吏。老翁踩着几块碎砖头,翻墙去了。不多久,门上传来可怕的敲门声,嘭嘭嘭!还没等老妇人去开门,门就被踢开了,破旧的门闩断成两截。两个面目狰狞的官吏插腰站在门外。

  其中一个怒吼:“把你家男的交出来,去!”老妇人家中哪还有人呀,她悲苦地泣者求情:“官人,哪儿还有人呀?仨儿子都在邺城,一个前几天捎信了。还有两个,还有两个都,都战死了,我的儿啊……”有泪如雨下。可那官吏本是铁为躯体、石作心肝的人,不为所动,照样一把推开老妇人,害她差点摔倒。二人一眼望见无力的少陵,但少陵交出了诏书,恶人只好作罢。虽有逼问:“你这儿当真没人了?”老妇一边拭泪一边述说:“没人了,只可怜我孙儿和儿媳,母子俩无依无靠的,我老婆子也不中用了。”忽然,一个二十岁上下的少妇怀中抱着一个婴儿出来,痛哭着跪在二吏面前,乱发纷飞:“官人,饶了我母亲吧!她三个儿子都不在,我又年轻守寡,您要是缺人,先把我带走吧!”老妇人拦住她,哭着:“如今只剩我们了,你好好的,把孙儿带大,我也没白疼你。”老妇人擦干眼泪,回头对官吏说,“我虽年老力衰,好歹也能做点事,别难为这孩子,把我带走吧。”

  不料二吏真要带老妇人走,孝顺的儿媳哭成了泪人:“母亲,您也去了,我和孩子可怎么办呀?”官吏扯着老妇人走,她忍住泪水:“我苦命的儿!求你把他养大,我这一去怕是回不来了!”老妇人和官吏不见了。

  夜深了,老翁进屋门。见儿媳悲痛欲绝,她诉:“夫君!你好狠心!扔下了我们娘儿俩,连母亲都要充男人干活!”一抬头看见老翁,“父亲。”老翁:“好孩子,好好活着,别辜负了她的心。”

  声音渐弱,可为什么有哭声?唉,这简直……少陵迷糊睡了。

  天蒙蒙亮时,少陵拜别老翁,带着满腔的怨气向前去了。

  改写《石壕吏》 3

  安史之乱快停止时,前线情况特别紧张,有一次我亲眼目睹征兵的过程,实在是太强人所难,只是为了*定叛乱。

  一天晚上我在石壕村一户人家中投宿,老两口儿热情的接待我。夜深了,突然一阵叫喊声响起,向那声源看去,门震荡起来,老翁对老妇说:怎么办呀!他们又来抓人哩,老妇说:你快逃,我来应付,只见那老翁匆匆翻墙而逃。老妇这才出去开门,看见那官府衙役突然踹门而入,差一点就要撞到老妇,衙役紧皱着眉头,大声地怒斥道:人快出来,征兵了,别叫我进屋拿人,还是给我乖乖地出来吧!省着点劲,到打仗时再用吧!老妇立刻上前来哭着说:官爷,您听我说,我的三个儿子都在邺城服役,一个儿子刚捎来一封信,说其他两兄弟刚战死。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了的人永远不中了!衙役说:谁知道你说的真的假的!让我进屋看看,到底还有谁!衙役顺势向屋内闯去,老妇马上伸开两臂拼命拦着,哀求着说:您千万别进去,屋里更是没别人,只有一个正在吃奶的孙子。由于孩子太小,他妈

  还没改嫁,但她衣不遮体,不便见人。衙役像是铁石心肠,不顾老妇的哭诉、哀求和阻拦一边往里闯一边说:这不有人嘛,没男的女的也行!这时老妇坚决地说:既然女的也行,我跟你们服兵役去吧,还来得及给将士们准备早饭。

  老妇已被衙役带走了,老翁也回来了。夜深人静,没有人说一句话,只听到低声的啜泣,应是老人的儿媳悄悄地哭吧。天亮了,我要赶路,心情沉重地与老翁一人告别。

  离乱人不如太*犬,老百姓的日子真难啊!战争到底何时才能结束呢?什么时候才能叫人们过上和*安宁的日子呀?

  改写《石壕吏》 4

改写《石壕吏》

一轮残日在山头那边即将落下,几片晚霞在天空中漂浮徘徊,一个孤雁凄森地鸣叫着,往林子里飞去。我骑着瘦马走在荒野中,看着这一切不由地心生凄凉:“唉,何处是我杜甫的容身之处呢?到处都是兵荒马乱的,国家的命运摇摇欲坠……唉……”

我越想越难过,忽而抬头看见远处有几缕炊烟,也许那里有人家,天也快黑了于是决定去哪里投宿。我走一户人家门前,轻轻地敲了一下那残旧的门,问到:“有人在吗?”等了许久才听见有一个老妇人的声音从门后传来,胆怯地问到:“你……你是……”我回答道:“哦,我是一位赶路的人,路过此地,见天已黑了,想在您这里投宿一晚。老人家,可否方便?”

门突然“哐”的一声开了,只见一位老妇人松了一口气的样子,说:“哦,原来你是想来投宿的,我还以为是那些凶神恶霸的官差又来抓壮丁呢!那请进吧。”她领我走进了屋子里。只见一个妇人抱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一个老头子从后屋走出来。这一家都很穷。看他们衣衫褴褛的样子,还有妇人怀中那面容饥黄的孩儿,不由心生悲酸。

这户人家拿出了仅有的一点儿粮食款待我说:“对不起,我们家没有什么珍馐佳肴款待你,真是不好意思,家里的.壮丁都去打仗了,田地都荒耕了……”我满怀谢意地说:“别这么说,真的很感谢你们能收留我一宿。”这家人很热心,他们还问我很多关于我一路上的见闻,我们不由地一起感叹悲伤。夜深了,寂静得可怕,老头正想领我去屋中休息,突然从巷中传来一阵犬吠,不一会儿又传来一阵猛烈的敲门声,老头的脸色变得慌张起来,他把我藏在柴堆中,然后叮嘱我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要出声,更不能走出去。叮嘱完我他又翻过后院那堆墙出去了。

我躲在柴堆里看见老妇慌慌张张地走去开门,只见一群怒气冲冲的官差站在那里,身后还押着几个壮丁,凶狠地对老妇吼道:“你家有壮丁吗?如果有那就交出来去服兵役!”老妇怯怯地说:“没有!”那官差可能是没有抓够壮丁充数,就把怒火都撒到了老妇人身上,说:“说,到底有没有,有壮丁不交出来去服兵役可是死罪,你知道吗?”

官差一步步逼人,老妇人凄惨地哭着说:“我有三个儿子,他们都去了防守邺城,你们还想怎样!前几天我的小儿子寄信回来说,我的两个儿子都已经战死了。虽然我的小儿子暂且还活着,但我的那两个儿子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你们能理解一个母亲失去儿子的痛苦吗?”说完痛苦掩着脸哭,官差又问:“那里家里还有其他人吗?”老妇人哭着说:“我的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只有一个正在吃奶的孙子,也就是因为有孙子在,他的母亲就还没有改嫁。家里很穷,不但吃不饱,而且出出入入都没有一件完好的衣服。”说着用衣角拭着满脸的泪水,接着说:“求求好心的官差们,不要为难我的家人,我都这么老,反正也活不了多久了,我愿意跟你们去河阳服兵役。”那官差怒冲冲地说:“要你老妇人干嘛?”老妇人苦苦哀求说:“我家真的没有壮丁了,求求你们不要再为难我的家人了,我可以在军队中煮饭,求求你们了。”那些官差为了抓够人数充数,就把老妇人抓走了。

这时,妇人怀中的孩子好像知道他的奶奶被抓走了似的,“哇哇”地大哭,妇人也不停地哭。她一边轻轻地拍着孩子,一边口中说:“好孩子别哭,你要记住今天这些欺人太甚的人,请你记住你的爹爹和伯伯是怎么死的,好孩子你要快快长大……”夜又恢复了*静,静地可怕,只听见小孩子的呜呜声和妇人的抽噎声。

终于天亮了,我方觉我已在柴堆里度过了一夜,现在回想一下昨夜的见闻,心既难受又同情。我想向妇人告别再上路,看见老头子已从门外回来了,于是我就安慰了一下他们,再牵着我的那匹瘦马上路了。

现在到处都是兵荒马乱的,不知道我再会遇到什么呢?

  改写《石壕吏》 5

  公元759年,邺城之战,唐军大败,邺郡失守,民不聊生。此时,杜甫从洛阳回华州,路过石壕村。

  傍晚时分,洁白的云朵,像是喝醉了一般镀上了一层美丽的红色。太阳渐渐偏西,已经消弱的阳光,透过云彩照在路边的野花上,花儿多姿的脸庞浮现出一抹红晕,倒是别有一番风味。这是一个生气勃勃、万物复苏的春天。

  杜甫边走边看,不知不觉天就要黑了,此时正好路过石壕村村口,便决定在村子里投宿。走进石壕村,虽然杜甫知道此时正值战乱,但还是被眼前的荒凉破败所震惊。这里的房子破烂不堪,村子里静悄悄的,偶尔有一两个人走过,也是神色沉重、衣衫褴褛。这里的荒凉与之前所见的美丽春景形成鲜明的对比。

  杜甫找到一户还不错的房子走了过去。说是还不错,也不过是比别人家的房子看上去多几片瓦罢了。他敲了敲门,开门的是一位老妇人,老妇人一脸警惕地看着他。还没等老妇人开口,杜甫就礼貌地拱手行礼,并微笑的说道:老奶奶,你好,我是来借宿的。老妇人问清了他的来意后,才让他进了屋。

  屋子里非常的简陋,杜甫简单的吃点东西后与这家的老头坐在院子里聊天。老头告诉他:河阳急需用兵,他的大儿子就去服役了,可是那些官吏又强行带走了他的二儿子和小儿子。他们家中已经是家徒四壁,日子过得苦不堪言,不过与别人家比他们家还算不错的。别人家像他这样的老头也被抓去了,也不知道自己还能逃多久。这时,突然想起了敲门声,老头仔细一听,嘀咕一句官吏来了!便直接从墙头翻了出去,看得杜甫心惊肉跳。粗暴的敲门声,一声又一声的响起,犹如催命符一般。老妇人看着老头逃走了,才去将门打开。门口的官吏大声喝问:怎么才开门,你家的男人呢?老妇人哭哭啼啼的说:我家的三个儿子都去守邺郡了,前段时间二儿子托人带信说他哥哥和弟弟都战死了,我的儿子再也回不来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啊?杜甫躲在院中听着越发觉得这家人可怜。可是官吏一听却不耐烦地说:我管你呢,上头规定的人数还没有凑齐呢,你家还有谁在?老妇人呜咽的更厉害了,说:我家已经没有男人了,屋里只有儿媳妇和还在吃奶的孙子,儿媳妇的衣服已经破得不能见人了,只得窝在房中。杜甫听了只觉得心酸。老妇人顿了顿又说:我家真的没有男人了,你们实在要抓就抓我吧,我这老太婆虽然老了,不中用了,但是还可以烧饭,我现在和你们去河阳,说不定还能赶上给将士们做早饭呢。

  夜深了,官吏与老妇人说话的声音已经没有了,可是杜甫在床上翻来覆去,却怎么也睡不着,老妇人的哭声却好似依旧回荡在他的耳边。虽然他知道老妇人已经被官吏带走了,可是他还是希望那些官吏能看在老妇人一把年纪,看在屋里还在吃奶的小娃娃的份上放回老妇人。可是连他自己也知道这只是个美好的想法而已。看看这个家徒四壁的屋子,以后这一家老的老、小的小日子该咋过啊!

  天亮了,杜甫要继续赶路,他要回去把这里的情况告诉上司,老百姓太苦了,他发誓要尽自己的一切能力为他们做些事情。昨晚招待他的老妇人已经不在了,他只能与刚刚到家,一脸悲伤的老头告别了。他帮不了这家人什么只能留下一些银子,让他们解解燃眉之急。心事重重的杜甫继续上路了。

  改写《石壕吏》 6

改写《石壕吏》

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我逃亡到投宿到一个名叫石壕镇的地方。天刚黑,远远的听到有一阵呼喊声。仔细一听,原来是两个公差在抓人服役。那家老头见势不妙,便翻墙跑了。

“蹦蹦蹦”,“快开门!”官吏的叫喊恶狠狠的。一个扶着拐杖的老妇人出来了,打开门,迎接两位公差。公差一边张望一边问:“怎么叫了这么久才开门?快说家里有没有男人?我劝你不要说谎,不然要了你的老命。”老妇人走上前去对公差说:“唉!家中有三个儿子,都在邺城当兵,一个儿子捎信来说:他的两个兄弟,也就是我的另两个儿子已经战死沙场,室中再无男人。”公差听了继续逼问老妇人:“你说的'可是实话!”老妇人连连点头。公差扭头正准备走时,屋中传来一阵啼哭声,公差一听,回头叫住老妇人,对老妇人大吼:“你不是说里面没人吗?怎么会有啼哭声?”老妇人慌忙回答:“里面只有一个小孙字。”公差听了说:“有小孩就一定有他的母亲,快把她交出来。”老妇人拖住公差的手:“有孙子在喝奶,所以她妈妈还没有离开,进进出出没有一条完整的衣服,所以不能出来见人!”公差一听就冒火了,说:“你这老太婆,真不识好歹,有人你不交,你是想蒙骗我们,想让我们交不了差吗?让开!”

老妇人拼命拦住:“不行啊,我孙子还小呢!这样吧,我虽然力气衰退了,但是请让我今晚跟你们一起回营去吧,我去河阳服役吧,求求你们了!”公差看了看这个老妇人,说:“你这老骨头去了有什么用?什么也不能做,还加重我们负担,算了,我还是去抓里面那个女的吧!”老妇人连忙抱住公差的脚,跪下说:“我有用,我可以为你们做早饭。”公差听了,觉得有道理,点了点头,说:“好吧!就你了,跟我们走吧!”就这样,老妇人扶这拐杖和公差们一步一步消失在石壕镇的树林中……

唉,直到今天,这幅悲惨的画面还常常出现在我眼前!

  改写《石壕吏》 7

  在唐肃宗乾元二年春,由于指挥部统一,郭子仪等被史思明的援兵打的全军溃败。唐肃宗为补充兵力,在洛阳从西至潼关一带,无论男女老少,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

  有一天,杜甫来到了石壕镇办差。由于他行了遥远的路程,感到很辛苦,就来到一家客栈睡了一觉,直至半夜。

  一阵吵闹声震醒了杜甫,杜甫出门看了看,差役在到处抓人。差役正想抓杜甫,杜甫出门看了看,差役在到处抓人。差役正想抓杜甫,杜甫从客栈里拿了一个官牌,差役看了对他毕恭毕敬,没一会儿又去别处抓人了。杜甫正想回客栈休息,看见一个男老人翻墙跑了。杜甫正想去问他为什么翻墙逃跑,一个差役带了一对差役,指着老人的家说:“搜。”差役们正要把门砸开,一个老妇人开了门,为让老头子能跑更远,应对着差役们。

  差役们凶狠的向老妇人喊道:“你这个老家伙挡在门口干什么?”老夫人悲苦的诉苦道:“我的三个儿子被你们抓去邺城防守。一个儿子最*写信回来,说他的两个哥哥已经战死沙场了。还活着的人偷偷地生活,死了的人已经死了

  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子了,只有还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就连我们一家人进进出出都没有完整的衣裳。我的虽然小,但请让我进也更你一起回营去,赶到河阳去服役,还可以给你们做饭。”

  到了深夜,周围都像是凝固了,但好像还能听到有人在低声的哭泣。天亮了,杜甫同那个老头子告别,继续赶路。

  改写《石壕吏》 8

  “老伯,我能在这里住宿一晚吗?”我拖着疲惫的身体找到了较*的一户人家,打开房门,我看见一位瘦弱的老伯站在我面前。老伯一看见我大惊道“您难道是杜大人?”“是我”“快请进”

  我一进门,屋内装修简陋,家具简朴。家中还有一位老妇、一位穿着破损的妇女和一个还在吃奶的孩子。到家坐好后,老伯问我“不知道杜大人经过我家,想去哪里?”“我要去西安,天黑了,路过此处,就想来这里借宿一晚。”

  这时外面突然传来阵阵的狗叫声、嘈杂声,声音越来越大。老伯一听,魂不附体,说了句“军队又来征兵了!”赶忙翻出了自家的`石墙,狼狈而逃。老妇也连忙让我躲起来。这时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敲门声,老妇自己走出了屋门。我躲在屋内,听着外面老妇与差役的交谈。

  “快把你们家人都叫出来!”“怎么就这几个女人?没有男人吗?”“差役大人,现在安史之乱,我的三个儿子都在守邺城,一个几天前刚捎信回来,说其他两个人都战死了。死了的就死了,活着的也只能是苟且活着”“少说废话!没有男人那就拿那个妇女充军!”老妇眼看诉苦没用,媳妇就要被抓去充军,只能狠下心来,跟差役说:“差役大人,我们媳妇她连一件完整的衣服都没有!怎能去充军?如果你们一定要人,就拿我充军吧!我虽然老了,但是给军队烧水做饭也是可以的,你们若是现在带我走,也许还能到河阳给战士们做早饭呢!”

  差役们只好把老妇带走了。只留下媳妇和一个还在吃奶的孩子。媳妇抱着孩子从外面回来,默默的坐在那里,什么话也没说。

  改写《石壕吏》 9

  傍晚时分,我投宿到石壕吏村一户老妇人家。夜晚,屋外传来阵阵叫喊声老妇人和老头儿听到这一动静,都显得很紧张,两位老人相互对望了一眼,接着,老头儿便爬墙逃走。老妇人喃喃地说:“来了。”又传来敲门声:“开门!开门!”老妇人扶着拐杖踉踉跄跄的去开门。怎么这么久才开门?”“小的身体不太舒服,走路不快;望着这两位大爷多多原谅。”差役噪叫的声音多么凶横!老妇人哭哭啼啼的声音又多么叫人伤心。我听到老妇人走上前去说话:三个儿子都去防守邺城了。一个儿子捎信回来,另外两个儿子最*刚刚战死。活下来的人都只是苟且偷生,死掉的人就永远没有了!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一个还在吃奶的孙子。他的母亲没有离去,但她出入都没有完整的衣服。没有等到老妇人的话说完,官吏就大声地说,“少啰嗦总之你们家要有一个人去充军,要不然后果自己知道。”老妇人哭泣着说“尽管我年老力衰,但是请让我今晚跟你一起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服役,还能够准备早饭。”,“那就快走”官吏恶狠狠的把老妇人带走了。

  看到这里,我十分想出去把老妇人拉回来,但是她的儿媳妇拉住了我,示意我现在不要出去。我就这样忍着,眼睁睁地看着老妇人就这样离开了。在远处的一个大树后面,有一个人在偷偷的流眼泪,原来是老头,我想他心里一定十分的难过自己当时为什么要逃走。

  到了深夜,说话的声音没有了,似乎听到有人低声在哭,我天亮登程赶路的时候,只同那个老头儿告别了。

  这一路上荒草凄凄,了无人烟;到处是断壁残檐,狼烟四起。唉,战争使多少老百姓家破人亡啊!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扶持唐朝江山,*定安史之乱,给天下所有贫民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

  改写《石壕吏》 10

  清晨,石壕吏村冷清清的,一片死寂,杜甫来到了老翁家,与外逃一夜刚回来的老翁道别。

  在石壕吏村口,晨风卷着衰草,枯叶,打在杜甫的脸上;身上,望着,石壕吏村的路,回想起昨夜的情景……

  昨夜晚上,杜甫走到石壕村时天已黑了;杜甫在一家农村住下半夜听到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杜甫小心翼翼的打开门,看到原来是官吏来捉人,善良的老妇,让老翁赶快躲起来,老翁只好翻墙逃走了。老妇打开门,官吏大声吆喝的那么凶,老妇哭哭啼啼的那么凄哭,只听见官吏狠狠地冲着老妇喊:“快把你们家的男人叫出来!”老妇哭哭啼啼地说:“我有三个儿子都到邺城防守去了,一个儿子托人捎回书信,另外两个而爱最*作战阵亡,家里已经没有可以去打仗的男人了,只有一个会吃奶的孙子,以为孩子小,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开,但是他的母亲连进进出出整齐的衣服都没有……”不管老妇说了多少,可官吏说:“我不管,反正你们家必须有个人去充军。”年老体弱的老妇哭哭啼啼的说:“让我去吧,现在赶到河阳还来得及给你们做饭呢。”“好好好,那就别罗嗦了,快走吧!”官吏就这样狠狠地把老妇带走了。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已经没有了,杜甫只听见隐隐约约的阵阵啜泣声,原来是他家的儿媳,天明了,诗人独自与老翁一个人道别。

  杜甫告别时,眼前一片凄凉的景象,杜甫长叹:“战乱何时停呀!”


《石壕吏》教案 (菁华9篇)(扩展5)

——《石壕吏》教学设计合集10篇

  《石壕吏》教学设计 1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体会本文的精炼语言

  3、情感目标: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4、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准确流畅地背诵本文,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公元755年,唐朝发生了由盛转衰的一场大叛乱,历史上叫安史之乱它给人民带来了无比深重的灾难请看影片(背景音乐)同学们,“安史之乱”这四个字一定会刺痛你的眼睛因为那是一场生灵涂炭、哀鸿遍野的战乱,那是一个浸泡眼泪、铺满鲜血的时代在这个苦难的时代里,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用记录历史的真实笔录,用忧患苍生、悲天悯人的圣人情怀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我们今天要来学*杜甫的三吏、三别中流传最广的一篇——《石壕吏》

  请看三幅对联:

  (1)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2)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

  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3)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二)走进作家、了解背景

  请问:这三幅对联所指的人物是谁?(杜甫)大家都说是杜甫,请围绕对联说说理由(由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围绕对联介绍作者附:杜甫(712-770),字子美,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瑰丽精确,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杜甫则被后世尊为“诗圣”

  他的诗作今存1400多首,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这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反映了人民的疾苦,谴责了统治阶级的残暴,揭示了尖锐的社会矛盾,历来被誉为“诗史”

  请问:杜甫在什么情况下写的《石壕吏》?

  杜甫就在安史之乱的年代里唐肃宗乾元元年(759)春,郭子仪等率领的六十万大军被包围于安庆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军打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候,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经过此处,就其所见所闻进行了高度的艺术概括,写成了著名的《石壕吏》

  (三)整体感知全诗

  1、请听一听:配乐朗读《石壕吏》

  2、请看一看;下列汉字的正确读音:

  吏:lì邺:yè戍:shù咽:yè妪:yù泣:qì

  3、请读一读:配乐朗读《石壕吏》

  4、请理一理:故事情节:

  时间顺序:(暮、夜、夜久、天明)

  事件:(开端:有吏夜捉人、发展:听妇前致词、高潮:请从吏夜归)结局:(独与老翁别)

  诗人的行踪:(投宿、住宿、告辞)

  5、请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明确:主要叙述了官吏夜晚来捉人,连衰老的老妇人也被抓去服役的惨事

  (四)语文实践:戏剧表演(理解课文、培养想象)

  请演一演:根据内容,结合体会,加以想像,展示你的才能!这是我的舞台,秀出我的风采!

  1、明确活动目的要求

  2、全班分为四组,每组至少两人以上

  (1)组内全员参与

  (2)想象丰富,有创意,合情合理

  (3)补充一些事实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

  (4)表演符合人物身份

  (5)配合默契

  表演时,一组表演,另外三组的每一个同学根据文意和要求评分,满分是五分三组的评分结果相加为该组表演的总得分

  2、疏通文意,组织表演

  各组准备,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排练

  首先,疏通文意,理解诗歌内容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己疏通理解文意,提出疑难,共同解决

  (五)拓展:

  1、杜甫忧国忧民的诗句还有哪些?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这个故事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那么,你如何看待战争和*呢?战争会给人民带来数不清的疾苦,道不完的灾难,我们要珍惜和*,保卫和*,让白鸽飞遍全球,让全世界的人民生活在和*安定的幸福之中!

  (六)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文

  2、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石壕吏》教学设计 2

  学*目标:

  1、了解《石壕吏》的写作背景。

  2、通过朗读、把握《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的作者情感。

  3、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

  设计思路:

  《石壕吏》是杜甫的一首叙事诗,反映的是安史之乱时期老百姓的痛苦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对朝庭无能黑暗的批判,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我把引导学生体味《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的作者情感作为重点,通过“朗读疏通整体感知———揣摩模拟人物心理———短剧表演点评”一层层由浅入深体味诗歌的内容、主题、人物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多次多元的对话达到对文本的深透理解,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图片,问:战争给老百姓带来了什么?

  (这是现代战争带给老百姓的伤害,我们今天要学*一首古诗《石壕吏》,去感受中国古代老百姓在战争中的命运。)

  二、了解《石壕吏》的背景。学生交流有关的资料: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力争读出诗歌的感情。

  2、朗读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

  3、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4、解了故事的内容,倾注自己的感情再一次朗读课文。(悲愤沉郁)

  四、研读课文,明确主题

  1、课文题目是《石壕吏》,全文围绕那两个字展开的?捉人。

  2、捉人情景的概括描写的句子?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表现出“吏呼”咆哮如雷,“妇啼”悲伤凄苦,又体现了诗人强烈憎恶差吏、深刻同情老妇的感情)

  3、差吏是在一直静听老妇的苦啼申诉而没有怒呼咆哮吗?

  分析老妇的三次痛苦申诉,想象并虚拟差吏的怒呼。

  第一次申诉:“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着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表明老妇的三个儿子都上了战场,两个儿子已经战死,她家已为那场战争作出巨大牺牲,论理论情都不应再到她家捉人了。老妇沉痛地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恻隐之心,高抬贵手。但是差吏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逼出老妇进一步的苦啼申诉。

  (唤起差吏的恻隐之心吗?会怎样怒呼?)

  第二次申诉:“室中更无人,惟有辘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表明老妇家中只有个吃奶的小孙子一个孤儿,和因乳孙而未去的衣服破烂的一个寡媳,家庭情况倍极凄惨。老妇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怜悯之情,网开一面。但是凶狠差吏仍然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甚至要捉走寡媳,逼得老妇说出下面的话。

  (得到官吏的可怜、同情吗?会怎样怒呼?)

  第三次请求:表现出老妇为了避免年迈丈夫、乳孙寡媳被捉,被逼得只能挺身而出,自请应役了本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运用了“藏问于答”,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但并没明写吏的蛮横凶暴,而是从老妇的致词中暗示出来。(本诗在艺术表现上,不仅运用了藏问于答的手法,而且文章精炼。陆时雍称赞这篇诗“其事何长!其言何简!”就是指这一点说的。仅用二十四句,就写出了典型性很强的环境、人物和情节,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从而体现了同情人民的思想倾向,这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五、为什么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

  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揭露了官吏的横暴。

  六、小结

  师:托尔斯泰“战争请孩子和女人走开”这里年老体衰的老妇人都抓去服役了,这足见战争的残酷,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什么呢?生:告诉人们要反对战争,爱好和*。

  师:对。(动情地)战争会给人民带来数不尽的疾苦,道不完的灾难。我们要珍惜和*,保卫和*,让白鸽飞遍全球,让全世界的人民生活在和*安定的幸福之中。

  七、带着对诗歌的理解试背诗歌,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附:板书设计

  石壕吏

  吏:捉怒呼逼

  妇:出啼苦走

  《石壕吏》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积累文学常识。

  2.反复诵读,体会古体诗句式、韵律等特点。

  3.品读诗文,理解诗歌,体会巧妙构思及语言特点。(重点)

  4.品析诗文,感受诗中的社会现实与诗人的情怀。(难点)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探究法、教师点拨法

  一、新课导入

  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人民在这八年中饱尝的却是数不尽的疾苦,道不完的灾难。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根据自己的真实见闻写就“三吏”“三别”,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石壕村,倾听他痛心的嗟叹。

  二、走*诗人,知晓背景

  以填空题的形式提示学生回答有关杜甫的文学常识,通过视频的形式大致了解杜甫的人生轨迹,通过课本注释介绍知晓本诗的创作背景。

  三、诵读诗歌,感知音韵

  1.反复诵读,感知古体诗的音形韵律特点

  学生自读,教师纠正字音;

  播放音频,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韵律;

  学生再读,感知内容,读出节奏和韵味。

  2.结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观察,明确杜甫创作的古体诗的特点。

  字数灵活,五言、二言、七言、九言句等;

  句数可多可少,可奇可偶;

  韵律多变,不究*仄。

  四、理解诗意,明确结构

  1.结合注释,师生共同梳理诗歌大意。

  2.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叙事诗。记叙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事件分别是什么?

  明确:时间:晚上;地点:石壕村老妇人家中;主要人物:官吏、老妇人;事件:官吏捉人。

  3.请你结合译文,用自己的话讲述诗歌中的故事。

  开端:诗人日暮投宿,遇到官吏深夜捉人;

  发展:老妇人开门哭诉,讲述家庭饱受战祸的现状;

  结局:老妇人被抓走,诗人与老翁告别。

  五、分析构思,体悟主旨

  1.请分别用诗中的一个字,概括差役与老妇的形象?

  明确:差役——怒(嗔怒,蛮横)

  老妇——苦(艰难,悲苦)

  2.老妇苦在何处?

  明确:丧子之痛、家境困窘、年老应役。

  3.有人读完这首诗歌说老妇人致词中的内容是它主动一口气表达出来的,你怎么认为?

  明确:构思之巧——藏问于答(寓问于答)。

  诗人明写老妇,暗写差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思想矛盾。赞扬老妇人自请应役的精神,含蓄揭露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

  4.石壕吏粗暴地吆喝了些什么?(结合老妇的回答,发挥想象,补充石壕吏的话)

  5.投宿这样一个家庭,见了这样一件事情,听了这样一段话,“我”制止了吗?“我”说话了吗?你能体会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明确:A.内疚、自责。B.纠结、矛盾。

  六、体悟情怀,总结升华

  1.结合背景,明确诗人的情怀:

  上忧国难,下怜百姓。

  2.小结:

  郭沫若先生称颂杜甫:“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以诗文为史,他颠沛流离却心系天下,真可谓诗中“圣杰”!愿杜甫精神长存,世间再无战乱!(再读诗歌)

  七、作业布置

  1.背诵并默写《石壕吏》。

  2.发挥想象,增加细节,将《石壕吏》改写成一则小故事(不少于300字)。

  《石壕吏》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寓意,理解对比、衬托手法以及“诗史”的特点。

  2、能力目标:文言文的诵读;古代诗歌的分析的能力。

  3、情感目标:学*百姓勇于担当的献身精神,认识吏治的关键性作用。

  教学重难点

  1、分析老妇人的话对表达中心的作用,及“诗史”的体现

  2、杜甫矛盾心理的理解

  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读法、延伸拓展法

  时间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3分钟)

  1、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他的诗多沉郁顿挫。后人尊称他为“诗圣”,誉其诗“诗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2、安史之乱从公元755年开始,整整持续了八年,这八年,大唐土地上一直是狼烟四起、战事连绵;这八年,整个大唐江山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特别是公元758年的冬末,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的六十万大军兵败邺城,大唐**更是危在旦夕。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根据自己的真实见闻写就“三吏”“三别”,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石壕村,倾听他痛心的嗟叹。

  (二)自读(10分钟)

  1.自由大声诵读,借助音节努力把课文读正确。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

  三男邺城戍 死者长已矣惟有乳下孙

  老妪力虽衰 急应河阳役 如闻泣幽咽

  2.自主质疑,探究学*。积累一字、一词、一句。

  词义:

  暮投( )石壕村 老翁逾( )墙走( )

  吏呼一何( )怒 听妇前致词( )

  三男( )邺城戍( ) 一男附书至( )

  存者且偷生( ) 死者长已( )

  惟有乳下孙( ) 老妪( )力虽衰

  急应( )河阳役 犹得( )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 ) 如闻泣幽咽( )

  句子: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老师的积累:

  戍——戊、戌(点戍(shù)横戌(xū)戊(wù)中空)

  一何——多么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苟且偷生

  3.试着理一理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4.你读到一个怎样的故事?你能用诗中的一句来概括吗?——“有吏夜捉人”

  齐读,读出一点故事味

  (三)朗读(10分钟)

  1、读出情感。

  杜甫“天明登前途”之时,百感交集,试着体会体会。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同情苦难的百姓,痛恨凶恶的差役,无奈于腐朽的政治统治——读出一种真挚的情感(忧国忧民)。

  2、读出角色。

  在杜甫的叙事中,凸显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试着揣摩一下这二者的形象特点。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读出两人不同的口吻(官吏——暴,老妇——苦)。

  3、读出起伏。

  仔细体会老妇的陈词的过程,体察百姓之苦 。

  丧子之苦、困窘之苦、应征之苦 ——读出三层无奈的苦楚。

  (四)品读 (15分钟)

  1.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情节其实并不简单,但诗人仅用120字就栩栩如生的再现了情节发展的全过程,精练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但我却有一个疑惑,文中鲜少描写石壕吏,却为之起名为《石壕吏》。请你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内容,作出圈点批注,谈谈你的发现。

  示例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环境刻画——“暮投”反映出乱世动荡,人心不安,天刚一落黑就不敢继续赶路。“村”字透露出兵慌马乱的年月 ,行人不敢走大道,只有寻小路,歇荒村。 “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由此生发。 不说“征兵”、“招兵”而说“捉人”,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

  正面刻画——“夜”字,含义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们白天躲藏或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在人们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

  2.小结,其实这首诗还有很多地方值得鉴赏的地方,语言的简省来源于“尺水兴波”的艺术构思。

  藏答于问、明暗结合

  语中有人、事中有理字字情深、言简意深、

  3.读《石壕吏》,要读到情难自抑,涕泪满襟,你才真正读懂了“诗史”的含义,读杜甫,要读到悲天悯人,忧患苍生的情怀,你才真正读懂了“诗圣”的分量。故,请我们以悲沉的语调,再一次朗读这首诗。注意“一何”“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独”的语音、语调的处理。

  五、作业:

  1.改写《石壕吏》为一篇记叙文。

  2.背诵《石壕吏》

  3.课外阅读“三吏”、“三别”。

  六、课堂小结。

  赞曰:少陵野老真性情,妙笔书尽安史乱。

  有吏捉人在夜半,老翁逾走老妇看 。

  致辞娓娓辛酸泪, 貌似绵绵却不然。

  《石壕吏》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在诗歌赏读中,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2、理解课文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体会老妇人的凄苦之情。把握诗人的矛盾心情。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与鉴赏相结合。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师:上一节课,大家刚学*了《春望》,今天我们共同来背诵这首诗,好吗?

  (检查背诵)

  师:我们知道《春望》这首诗抒发是作者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对“国破”的担忧和伤感,安史之乱共8年,其中第四、五是战争最为激烈,人民生活最为艰难时刻,这时杜甫恰好目睹了这一切,于是他怀着一颗忧民之心创造了大量的现实主义组诗,今天我们共同来学*其中的一首。

  (师板书《石壕吏》)

  二、师生共同解题

  师:请大家大声读出标题

  生齐读

  师:大家想一想吏是什么意思。

  生回答

  师:那石壕又是什么意思。

  生回答

  师:同学怎样知道石壕是地名的?

  生课文注释1有介绍。

  师:同学阅读非常仔细,认后我们在阅读中要充分利用注释,其实注释1还有别的作用啊!

  师:那这个标题的意思应该怎么说?

  生齐答

  三、整体感知:

  师:很显然,杜甫是在写关于石壕吏的事情,那石壕的官吏们做了什么事情呢?请同学大声诵读第一段,并从中找出答案来?

  生齐声朗读!

  师:发现答案了吗?

  生有吏夜捉人

  师:板书 吏 夜捉

  师:吏为何要捉人啊!

  生要“急应河阳役”。

  师:不错,河阳发生战役了,可是有战役未必一定要捉人,更不必夜里捉人啊?

  生因为当时战事紧张,回找抽丁补充兵力。

  师:你怎样知道这个背景!

  生课文注释1有介绍!

  师:那就请聪明的你,读给同学听一听吧!

  师:的确如此,我们要善于利用注释,因为读诗要“知人论世”,我们读诗一定要在“知世”的基础把握主题!

  师:那第一段中,吏找到人吗?

  师:那官吏会善罢甘休吗?

  师:哦,原来“吏呼一何怒”,那老妇人有何反应?

  师:第三段是老妇人哭诉痛苦的内容,我先范读一回,然后同学自由朗读。

  师:我们读后初步感受了老妇人的“苦”,那同学们可以从文中找一个字词或一个句子,来仔细体味其中苦的滋味。

  生自由讨论,或同桌,或邻*座位讨论。

  师:巡视,与学生亲切交流,点拔,启发、展示。讨论成果。

  师:大家讨论十分积极,哪位同学先来谈一谈,好吗?

  可能会出现:1、“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非常凄苦,老妇人刚刚连丧二子,十分悲惨。

  2、“三男邺城戍”也写出老妇人的苦,因为她的三个儿子都上了战场,走上了前线,老妇人肯定为他们生命担忧,而且这个家庭生活也没有了着落。

  3、“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这一句话,老妇人不仅命运悲惨,生存也十分艰难。

  4、“老妪力衰……炊”这句,读起来也让人心酸,老妇人虽然力气衰弱,但自己还请求上前线,赶快去给士兵煮早饭,真是十分可怜。

  5、“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值得人可怜,老妇人家里再也没有别的人了,只有一个吃奶的孙子,战争让这个家庭已经支离破碎了。

  6、“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也让人心酸,也让人同情,活者的人只能苟且偷生,死的人就算了啊!

  师:学生发言积极,把握非常准确,那让我们带着这份深深的同情来朗读这一段吧!

  生齐读(语调十分沉郁)

  师:同学们读得十分到位,而且有些同学已经能够背诵了,其他同学想不想也会背诵啊!

  四、背诵指导

  师:那老师今天教你们一招,你们可以采用问答的方法。大家知道吏和妇是对话的过程,但文章没有写吏的问话,我们可以想像出来啊。同学现在想象一下,吏有可能会问了什么?

  1、你们家人都到哪里去了?

  2、你们家还有别的人吗?

  3、那你打算怎么交差呢?

  师:那现在大家可以同桌之间一人扮演官吏问,一人扮演老妇回答啊!然后再交换角色!

  生开始互助问答,扮演角色背诵。

  师生背诵。

  师:这个不幸的家庭是令人怜悯的,饱受苦难的老妇人是令人同情的,然而老妇人的诉说打动了官吏吗?

  师:是啊!如此不幸,最终还是难逃此劫啊!可见石壕吏是……(故作停顿)

  五、写作手法分析

  师:同学们回答很准确,你们感受体会十分到位,作者虽然没有正面批判官吏,但读者却深刻领会到这一点,作者是采用一种什么样的写法才取得这样的艺术效果。

  侧面烘托。

  作者通过对老妇人苦难的深刻刻画来侧面烘托出官吏的冷酷无情,体现作者对官吏的批判。

  六、教师总结

  忧国忧民是杜甫诗歌永恒的主题,在《春望》中体现是他的“向来忧国泪,寂莫洒衣巾”,在《石壕吏》中表现是他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那请我们带着杜甫这份“爱民之心,知民之苦”来试着背诵这首诗吧!

  师生齐背。

  七、布置作业

  1、请同学们背诵默写《石壕吏》。

  2、请同学们以“石壕吏”的角度来叙述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石壕吏

  杜甫

  吏 夜捉 呼 怒

  老妇 啼 苦

  “我” 忧国忧民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放开手去,相信学生。相信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放开手让学生去挖掘文外之意。《石壕吏》开头“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古人评之“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而我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汉字这个“无底洞”,挖掘字里行间的文外之意。学生几乎“暮”、“村”、“吏”、“夜”、“捉人”、“逾墙”、“走”一字都未放过,敏锐地发现了其背后潜在的台词。难能可贵得是,对于老妇毛遂自荐般“诚意”的应征,学生也能体悟出潜在的台词:我们都到这个地步了,你们还来抓丁,还有天理吗!

  不足之处:实际教学过程中环节指向不明。在读人——名家对话环节,让学生找出作者情感流露的语句,本意是让学生找课文的最后四句“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等前途,独与老翁别”,从中分析作者的情感倾向。但由于自身的疏忽,遗忘了妇致辞中同样能看出作者情感流露的语句,这样一来,学生分析致辞的部分居多,作者的情感从状老妇的凄苦亦可见之。这样一来,前后的两个环节虽各有侧重,不免还是陷入了分析妇之苦的循环。

  《石壕吏》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诵读,把握诗歌内容。 2.了解杜甫及写作石壕吏的背景。

  过程与方法:

  1.品味文中老妇人的语言,关注当时的社会现状。 2.了解诗人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感受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对黑暗朝廷的批判,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意识。

  教学重点

  品味文中老妇人的语言,把握诗歌内容,关注当时的社会现状。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感受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唐朝是诗歌的繁盛时期,出现了两位伟大诗人。 一位是诗仙李白,另一位是诗圣杜甫。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了杜甫前期的两首诗,感受了杜甫博大的胸怀与凌云的壮志,今天我们学*他的.现实主义诗中的代表作《石壕吏》。

  二.作者回顾:

  1.学生介绍:杜甫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 或杜陵野客,著有 《杜工部集》,他写了不少反映当时现实的诗篇,被称作诗史。

  2.老师补充:现实主义诗的特点是诗作与社会历史重大事件紧密相连,反映社会现实状况,杜甫所处的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转折点就是著名的 “安史之乱”,“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中的代表作。分别是《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三.自读课文,小组合作,理解诗意

  1.小组长按照组内成员水*分解翻译理解任务

  2.组内成员分别对照自己任务查阅资料或工具书,理解诗意

  3.成员在组内交流汇报,组长对成员完成情况作出评价、指导

  4.选取两个小组汇报自己的讨论结果,进行评比,优胜组得星一颗

  四.齐读课文,整体感知(指导:注意体会情感,带上情绪,思考下列问题)

  小黑板出示:

  1、这是一首叙事诗,作者用诗的形式记录了自己归家途中亲眼所见的一件事。

  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主要人物是谁?

  2、发生了什么事(用原文回答)?

  有吏夜捉人

  3、眼前所见的悲惨情形,诗人用一句话概括就是?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五.探究提升(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下列问题,再进行全班交流,回答问题最积极的小组得星一颗)

  1、一何怎么理解?苦该如何解释?(朗读这句话话,读出人物内心感受)

  “凄苦”,悲痛欲绝

  2、妇人无限凄苦的啼哭什么?她苦在哪?(请给这部分内容分层并进行概括)

  老年丧子之苦,贫困潦倒之苦,被迫服役之苦

  4、面对境遇如此悲惨的老妇人,官吏的表现呢?怒该怎么理解?

  5、怒气冲冲的一呼(呵),差役的什么形象特点就呼之欲出了?

  “蛮横、冷酷、凶狠、粗暴”

  6、差役的冷酷还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1)“夜”“捉”人: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们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在人们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

  (2)致词”内容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老妇人的答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官吏一步步逼问出来的。

  (3)独与老翁别。尽管身世悲惨,命运不幸,但是老妇人还是被带走了

  六.激趣表演:(师生对答朗读,抱砖引玉。再找两个小组即兴表演,进行评比)

  试根据人物形象想象吏与老妇对话。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七.主旨探究:

  7、一个老妇人能有多大本领呢,差役为什么还要抓走她?这反映了什么?

  8、文中哪里有所体现了战争的残酷?

  “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战争伤亡惨重,兵荒马乱,家国破碎,民不聊生。(介绍背景:758年,为*息安史之乱,唐将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二十万围邺郡,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敌人夹击下,唐军全线崩渍。郭子仪等退守河阳,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自己目睹的事实,写了组诗:“三吏”“三别”)

  9、眼前是凋敝的家园,耳畔是百姓的哀啼,此情此景,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表达出怎么样的心声?

  ——这篇叙事诗,通过对石壕村一家人被强迫征兵以致家破人亡的悲惨遭遇的描述,反映了唐代的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三吏”“三别”的主旨都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表达了作者对倍受战祸摧残的老百姓的困苦和对老百姓的同情。

  八.拓展提升:

  你还知道哪些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人和诗作?

  例子: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或者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兵车行》

  九.板书

  县吏(呼)——蛮横

  年迈丧子之苦 同情百姓

  老妇(啼)——凄苦 贫困潦倒之苦 不满官吏

  被迫服役之苦

  七 结语:

  白班或小黑板显示

  第一幅: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第二幅: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

  《石壕吏》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揭露官吏的横暴;

  3、同情人民的苦难。

  【教学重、难点】

  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简介作者

  1、介绍背景。

  2、简介作者。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整体感知

  1、质疑,画出难懂的句子。

  2、谈谈你的初步感悟。

  四、看图理解课文

  1、根据图画找出对应句。

  2、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五、说一说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六、复述课文──“走进石壕村”

  七、合作探究

  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老妪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八、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欣赏音乐《家和万事兴》。

  《石壕吏》教学设计 8

  教材分析:

  “诗圣”杜甫的诗号称“诗史”。《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也是艺术成就较高的一篇。学*《石壕吏》有助于学生体会以上特点。但理解《石壕吏》的思想内容即诗歌反映的社会现实较易,体会蕴含在诗作中的思想感情就较难,尤其是这种感情并未直接点明而又很复杂时更是如此。品味诗作的艺术手法和精美语言就更是难上之难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石壕吏》的写作背景。

  2、通过朗读、把握《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的作者情感。

  3、诵读至堂上背诵。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把握《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的作者情感。

  教学方法:

  朗读法 讨论法 归纳法、赏析法、表演法、竞赛法等。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熟读诗作,提出疑问;教师搜集资料,制作课件等多媒体课件。

  设计思路:

  《石壕吏》是杜甫的一首叙事诗,反映的是安史之乱时期老百姓的痛苦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对朝庭无能黑暗的批判,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我把引导学生体味《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的作者情感作为重点,通过“朗读疏通整体感知——揣摩模拟人物心理——短剧表演点评”一层层由浅入深体味诗歌的内容、主题、人物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多次多元的对话达到对文本的深透理解,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意识。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领着同学们进行一次穿越,我们“梦回唐朝”,去拜访一位大诗人——杜甫。

  一、《梦回唐朝》之第一站:走*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风格沉郁悲壮,语言瑰丽精确,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杜甫则被后世尊为“诗圣”。

  他的诗作今存1400多首,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这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反映了人民的疾苦,谴责了统治阶级的残暴,揭示了尖锐的社会矛盾,历来被誉为“诗史”。

  二.《梦回唐朝》之第二站:了解一段历史 安史之乱

  公元758年,为*息安(安禄山)史(史思明)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郡(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河南孟州市),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

  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已经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一组诗:“三吏” “三别”.

  三.《梦回唐朝》之第三站:拜读一首诗 《石壕吏》

  (一)明确学*目标。

  1、熟读这首诗。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3、背诵这首诗。

  (二)读诗

  1、读准字音。

  2、读出节奏。(五言:二、三停顿)

  3、读出感情。(语调要低沉、悲愤沉郁)

  1)、读准字音。

  逾(yu)邺(ye)戍(shu)老妪(yu)咽(ye)

  2)、论诗

  1、论思想内容。

  2、论写作特色。

  3、论遣词造句。

  四.《梦回唐朝》之第四站:拓展延伸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 .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____”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________。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2 .后三联写诗人内心感受,突出了诗人怎样的渴望?

  五.课堂检测

  1、 表明战争惨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表明“老妇”一家贫困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石壕吏》哪句话写出了官吏的凶狠: _____________。

  4.《石壕吏》中表明老妇人被抓走的诗句是: _________ 。

  六.背诗

  1、化整为零,步步为营。

  2、按图索“意”,读图背文 。

  七、告别唐朝。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战争会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我们要珍惜和*,保卫和*,不让 :“三吏” “三别”的悲剧重演!

  八、布置作业。

  1、阅读杜甫“三吏”“三别”的另外五篇文章,

  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提示]石壕吏和老妇人是诗中的主要人物,要立于善于运用想像来刻画他们各自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还要补充一些事实上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

  《石壕吏》教学设计 9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积累并理解诗中相关词语的含义。

  2.品析关键词句,体会诗人在巧妙的叙事中所表达的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以及对悍吏的谴责。

  3.了解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点】

  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把握诗意,体会诗人在巧妙的叙事中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联系作者经历,感知一个饱经忧患、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回顾旧知

  1.读对联,猜诗人。以评价杜甫及其诗作的对联导入。

  2.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杜甫的诗歌,并交流有关杜甫的资料。

  二、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理解字词,读懂大意。

  2.教师示范诵读,学生朗读。

  3.概括这首叙事诗的主要内容,并补充介绍作者写作本诗的时代背景。

  三、品读诗歌,重点研读

  1.思考:诗歌题目是《石壕吏》,可是诗中提到“石壕吏”的句子只有两句,主要篇幅却是在写老妇人的诉说,为什么?

  提示:细读老妇人“致词”的十三句诗,想一想老妇人的话中包含了几层意思?

  老妇人面对官吏怎样的逼问才有这番“致词”的?

  讨论交流,想象并补充官吏的问话,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

  2.思考:除老妇人的“致词”外,诗中还有哪些诗句让我们感受到当时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状况?结合关键语句进行分析。

  四、再次诵读,感悟情感(完成表格,归纳小结)

  五、布置作业,拓展提升

  1.熟读成诵,掌握关键字词的含义

  2.把本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提示:发挥想象,合理补充故事情节,注意对人物进行具体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适当加上环境烘托。)

  《石壕吏》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寓意,理解对比、衬托手法以及“诗史”的特点。

  2、能力目标:文言文的诵读;古代诗歌的分析的能力。

  3、情感目标:学*百姓勇于担当的献身精神,认识吏治的关键性作用。

  教学重难点

  1、分析老妇人的话对表达中心的作用,及“诗史”的体现

  2、杜甫矛盾心理的理解

  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读法、延伸拓展法

  时间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3分钟)

  1、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他的诗多沉郁顿挫。后人尊称他为“诗圣”,誉其诗“诗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2、安史之乱从公元755年开始,整整持续了八年,这八年,大唐土地上一直是狼烟四起、战事连绵;这八年,整个大唐江山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特别是公元758年的冬末,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的六十万大军兵败邺城,大唐**更是危在旦夕。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根据自己的真实见闻写就“三吏”“三别”,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石壕村,倾听他痛心的嗟叹。

  (二)自读(10分钟)

  1.自由大声诵读,借助音节努力把课文读正确。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

  三男邺城戍 死者长已矣惟有乳下孙

  老妪力虽衰 急应河阳役 如闻泣幽咽

  2.自主质疑,探究学*。积累一字、一词、一句。

  词义:

  暮投( )石壕村 老翁逾( )墙走( )

  吏呼一何( )怒 听妇前致词( )

  三男( )邺城戍( ) 一男附书至( )

  存者且偷生( ) 死者长已( )

  惟有乳下孙( ) 老妪( )力虽衰

  急应( )河阳役 犹得( )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 ) 如闻泣幽咽( )

  句子: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老师的积累:

  戍——戊、戌(点戍(shù)横戌(xū)戊(wù)中空)

  一何——多么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苟且偷生

  3.试着理一理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4.你读到一个怎样的故事?你能用诗中的一句来概括吗?——“有吏夜捉人”

  齐读,读出一点故事味

  (三)朗读(10分钟)

  1、读出情感。

  杜甫“天明登前途”之时,百感交集,试着体会体会。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同情苦难的百姓,痛恨凶恶的差役,无奈于腐朽的政治统治——读出一种真挚的情感(忧国忧民)。

  2、读出角色。

  在杜甫的叙事中,凸显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试着揣摩一下这二者的形象特点。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读出两人不同的口吻(官吏——暴,老妇——苦)。

  3、读出起伏。

  仔细体会老妇的陈词的过程,体察百姓之苦 。

  丧子之苦、困窘之苦、应征之苦 ——读出三层无奈的苦楚。

  (四)品读 (15分钟)

  1.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情节其实并不简单,但诗人仅用120字就栩栩如生的再现了情节发展的全过程,精练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但我却有一个疑惑,文中鲜少描写石壕吏,却为之起名为《石壕吏》。请你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内容,作出圈点批注,谈谈你的发现。

  示例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环境刻画——“暮投”反映出乱世动荡,人心不安,天刚一落黑就不敢继续赶路。“村”字透露出兵慌马乱的年月 ,行人不敢走大道,只有寻小路,歇荒村。 “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由此生发。 不说“征兵”、“招兵”而说“捉人”,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

  正面刻画——“夜”字,含义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们白天躲藏或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在人们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

  2.小结,其实这首诗还有很多地方值得鉴赏的地方,语言的简省来源于“尺水兴波”的艺术构思。

  藏答于问、明暗结合

  语中有人、事中有理字字情深、言简意深、

  3.读《石壕吏》,要读到情难自抑,涕泪满襟,你才真正读懂了“诗史”的含义,读杜甫,要读到悲天悯人,忧患苍生的情怀,你才真正读懂了“诗圣”的分量。故,请我们以悲沉的语调,再一次朗读这首诗。注意“一何”“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独”的语音、语调的处理。

  五、作业:

  1.改写《石壕吏》为一篇记叙文。

  2.背诵《石壕吏》

  3.课外阅读“三吏”、“三别”。

  六、课堂小结。

  赞曰:少陵野老真性情,妙笔书尽安史乱。

  有吏捉人在夜半,老翁逾走老妇看 。

  致辞娓娓辛酸泪, 貌似绵绵却不然。


《石壕吏》教案 (菁华9篇)(扩展6)

——《石壕吏》杜甫优选【5】份

  《石壕吏》杜甫 1

  一个秋风萧瑟的夜,星星都冷得闭上了眼,月亮早已隐去,只剩下那一棵老树,在苟延残喘,用它衰老的声音去控诉着什么。就在这寒风里,一阵沉重的脚步声在一座吱吱作响的门前随风消散,后便传来咚咚的敲门声。没有节奏,没有旋律。“谁?!”门内传来一声警惕又苍凉的老妪声。“大娘……咳……我是来此逃难的,请求住宿一宿……”敲门人的声音偏哑,盖不住这咆哮的秋风。“吱扭”几声,那扇老门开了,一位衣衫褴褛,饱经风霜,双眼悲伤的老妇开的门。尽管看不清老妇的样貌,但她眼神中那一抹绝望与苍老,划过逃难者的心。“大娘……”逃难者尚未说完,忽然,老妇双眼圆瞪,显露出无限的惊悚与恐慌,她急促地对逃难者说:“快!躲到屋后!我丈夫在那!”一边说,一边迈起步伐,走向老门,将它死死压住。老门拼命地抵撞着老妇,不知道是不是风的作为。老妇心痛的喘气声,那么不起眼。“开门!开门!”门外传来一阵粗俗的敲门声,一个尖锐的声音喊叫着里面的人。老妇缓缓闭上了她的双眼,又缓缓睁开,锁紧身子后,转过身去,打开了那扇吱扭的老门。

  几个穿着差吏衣裳的人,毫不留情的闯了进来,将老妇掀到在地。老妇爬着起来,坐跪在差吏跟前,老泪纵横,痛诉道:“求救苦救难的官老爷放了我们这苦命的一家人吧!”老妇边哭诉着,边拉上差吏的衣服。“我有三个儿子,个个身强力壮,干活都忒带劲!谁知几个月前被强拉到邺城服役,就没了音信。前些个儿,我的二儿子来信说,我的大儿子和小儿子,战死沙场了……呜,我目前活着,也不过是苟且偷生,但死去的人哪,他们的日子,却还长着呢!”老妇越说越悲痛,苍老的声音在萧瑟中令人发指。“少说那些个废话!我问你,你家还有些什么人?”差吏并不理老妇,只是一脚踢开老妇,质问道。“我……我家里还有个儿媳妇儿,苦命的很……可惜了多好的姑娘进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还有我那在吃奶的小孙子,小小年纪便丧失父亲……呜……”老妇轻轻敷了一下眼角的残泪,接着诉道。“那我管不着!我今儿必须从你家带走个人!”差吏双目狰狞,手叉着腰,粗俗残暴,令人胆颤。老妇听到此话后,无奈地瘫坐在地上,即使双眼紧闭,也难挡酸泪的滚滚涌出。

  一会后,老妇站起身来,理了理两鬓的霜发,冰冷脆弱地说:“您看……我行吗。我虽然年老,不能上前线打仗,但好歹能够去河阳服个役,替将士们做饭洗衣……”渐渐的,风停了,月出了,老树好容易停住了喘息,又不知是哪只感性的鸟儿唱着沉郁的歌。第二天早晨,逃难者告别,却不见老妇的面,在向老夫告别答谢后,两行滚烫的泪珠从他的眼角落下,不知滚向了哪里……

  《石壕吏》杜甫 2

  望岳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诗经》起,经两汉、六朝、唐宋元明清,到现在,将这些诗堆叠排列起来就像那蜿蜒起伏的长城,读这些诗就像长城那样绵延不绝。诗歌是情感的产物,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都会产生不同的心情,创造出不同的诗篇。今天就让我们来踏寻古人的足迹,推测名人心情,欣赏名作之境界。

  二、学*第一首诗《春望》

  1、听配乐朗诵。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3、学生结合注释试着理解全诗。

  4、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答并翻译全诗。

  译诗参考:

  国都残破,山河依旧,长安的春天草木深深。感伤国事,见花而溅泪;怅恨离别,闻鸟而惊心。战乱烽火已持续三个月,一封家书可抵万两黄金。忧而搔头,白发一天天短少,简直挂不住束长的簪针。

  5、学生齐读全诗。

  6、品味全诗。

  ⑴本诗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春望》写于安史之乱之后。当时,唐朝首都长安已被叛军安禄山占领,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逃往四川。诗人目睹破碎衰败的祖国,黯然神伤,抒发了国破家亡、忧国思亲的沉痛悲苦之情。

  ⑵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诗的首联写望中所见。长安城被叛军攻破后,遭到了惊人的破坏。叛军焚烧军宫室,杀戮无辜,人民朝不保夕,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破山河在”,山河依旧,世事全非,失陷后的长安“城春草木深”。春天本是明媚的,然而战乱中的长安城却是草木丛生,一片凄风苦雨。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

  诗的颔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睹物伤情,见到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怆溅泪;听到鸟儿的啼叫,也禁不住魂悸心惊。

  “烽火连三月”,烽火连天,杀伐不断,诗人远离家眷,由于战事紧张,音信隔绝,更觉“家书抵万金”,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岁月,一封普通的家书是多么难得、多么珍贵啊!

  诗的尾**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诗人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⑶本诗的情感是通过什么来抒发的?

  明确:全诗触景伤怀,将忧国思亲的情怀蕴含在形象的描写之中,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春望

  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三、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春望》赏析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而远,又由远而*,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石壕吏》教案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揭露官吏的横暴

  3、同情人民的苦难

  教学重、难点:

  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简介作者:

  1、介绍背景。

  2、简介作者。

  二、出示教学目标:

  ◆《石壕吏》简案第1页共2页◆

  三、整体感知:

  1、质疑,画出难懂的句子。

  2、谈谈你的初步感悟。

  四、看图理解课文:

  1、根据图画找出对应句。

  2、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五、说一说: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六、复述课文——“走进石壕村”

  七、合作探究:

  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

  老妪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八、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欣赏音乐《家和万事兴》。

  石壕吏

  课题

  石壕吏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学*通过叙述故事、刻画人物反映社会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

  2、学*通过写景、定物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3、认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体会自然风光、名胜佳处各具独特美景。

  教材分析

  概述

  《石壕吏》这首叙事诗,叙述官吏夤夜捉人,老妇啼诉语言和她的被捉,表现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造成的严重灾难,体现了诗人对苦难人民的深刻同情

  重点

  难点

  差吏夤夜捉人的凶残,老妇形象的凄苦,她家遭遇的悲惨,诗篇社会意义的深刻,诗人对苦难人民的同情。

  教具

  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法

  设计

  朗读法、引导法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1、由教学过的赞美古代巾帼英雄的《木兰诗》,引出将教学的反映战乱中人民苦难的《石壕吏》(板书诗题)。

  2、结合注释①简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情况。

  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乾元年(759)。当时唐军60万在邺城被叛军打败,127;唐王朝为了补充兵力,便在四处大肆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曾被叛军俘虏,夹在难民当中奔走,和人民一起负荷着时代的痛苦,思想感情和人民贴得更紧。这一年,他从华州往洛阳探视,在返回华州途中亲见差吏将老人、少年、结婚才一天的青年,都统统抓去当兵,心情沉痛激愤,就创作出了《三吏》、《三别》。这组诗篇镜子般地反映了当时的战乱社会现实,《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

  3、要求学生参看注释,理解词义、句意、全诗大意。

  4、指定学生一人朗读全诗。

  要求读音准确,读出节奏。

  5、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

  (1)指定学生朗读第1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段。

  ①第1段第一句在诗篇中起着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暮投石壕村”,由诗人投宿地点,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表明诗人目击耳闻了故事的始末(板书:目击耳闻)。

  ②哪一句是关键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有吏夜捉人”是诗篇的关键句。是“捉人”,而不是“征兵”、“招兵”,已经表明差吏强抓老百姓当兵;前面又加上一个“夜”字,更表明差吏时常抓人,以致白天难以抓到,就趁夜深人睡来搞突然袭击,凶狠残酷。这一句揭开了故事的序幕,故事也循此而展开(板书:凶残夜捉揭开故事序幕)。

  ③三、四句表明了什么情况?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表明差吏夜间抓人,连老翁也一样抓走,已经屡见不鲜;所以老翁夜间一闻捶门声音,就顾不得年迈体衰、腿脚不灵,赶紧爬墙逃走,而由老妇出门应付。这深刻地揭示出战祸连绵、差吏残酷抓人、人民睡卧不得安宁的情景,揭示了老妇一家悲惨遭遇的社会环境。

  (2)指定学生朗读2、3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两段。

  ①第2段两句诗的用词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127;在这两段中起着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一“怒”,一“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两个“一何”,加强了感情色彩:既表现出“吏呼”咆哮如雷,“妇啼”悲伤凄苦,又体现了诗人强烈憎恶差吏、深刻同情老妇的感情。这两句诗统领着第3127;段老妇苦啼申诉的记叙(板书:苦啼申诉)。课本编者把这两句诗独立成段,也是意在强调吏之怒、妇啼之苦和统领后文的作用。

  ②第3段只是叙述了老妇的苦啼申诉。127;差吏是在一直静听老妇的苦啼申诉而没有怒呼咆哮吗?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差吏决不是一直静听老妇的苦啼申诉而没有怒呼咆哮。这里是实写老妇的苦啼申诉,虚写差吏的怒呼咆哮,以实现虚,在老妇苦啼申诉的几层意思之间暗含着差吏的怒呼咆哮。

  ③老妇的苦啼申诉包含几层意思?从中体现着什么样的进程?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妇的苦啼申诉包含三层意思,从中体现着老妇不断苦啼申诉,差吏不断怒呼咆哮的进程。

  ④第一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表明老妇的三个儿子都上了战场,两个儿子已经战死,她家已为那场战争作出巨大牺牲,论理论情都不应再到她家捉人了。“且偷生”,表明“存者”也生命毫无保障,更无生趣;“长已矣”,表露了对死去亲人的无限哀思。老妇沉痛地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恻隐之心,高抬贵手。但是差吏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逼出老妇进一步的苦啼申诉。

  ⑤第二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表明老妇家中只有个吃奶的小孙子一个孤儿,和因乳孙而未去的衣服破烂的一个寡媳,家庭情况倍极凄惨(板书:家庭凄惨)。老妇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怜悯之情,网开一面。但是凶狠差吏仍然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甚至要捉走寡媳,逼得老妇说出下面的话。

  ⑥第三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表现出老妇为了避免年迈丈夫、乳孙寡媳被捉,被逼得只能挺身而出,自请应役了(板书:被逼自请应役)。

  (3)指定学生朗读第4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段。

  ①这一段前两句的遣词造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从寡媳低微悲苦的哭泣声,暗示出老妇已被捉走(板书:老妇被捉)。“夜久”,反映出差吏不满足于捉走老妇,百般威逼,老妇再三啼请自己应役的漫长过程,“如闻”,表现出诗人一直在关切倾听幕惨剧的发展,彻夜未能入睡。

  ②后两句的遣词造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呼应开篇的“暮投”,一个“独”字,表明昨暮投宿,老翁老妇双双接待,今晨登程,只有老翁一个相送,老妇已被去承担那根本不应由她承担的徭役了。相送者、被送者的凄惨心情都无法表述。言简意深,凄情绵绵无尽(板书:惨别老翁凄情绵绵无尽)。

  (4)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的写作特点,社会意义。

  诗人怎亲以目击耳闻者的身份写出这首诗?产生着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开篇句“暮投石壕村”,为以目击耳闻者身份叙述故事作好了铺垫;结尾段“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一直在关切倾听故事的发展:表明了诗人确是故事的目击耳闻者。除中间主体部分用两个“一何”表达憎恶差吏、同情老妇的强烈感情以外,通篇都只是*实地叙述故事情节、人物语言,再没有什么议论抒情的诗句。通过故事情节、人物语言,展现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塑造出老妇的凄苦形象,控诉了官府捉人的凶狠残酷,反映了黑暗渗淡的战乱现实,表现了对苦难人民的深刻同情(板书:反映战乱现实同情苦难人民)。

  6、指定学生一人朗读全诗。

  要求缓急得当,读出沉痛凝重的感情。

  布置作业

  背诵这首诗,进一步品味*实叙述当中的深刻内涵。

  板书设计

  石壕吏

  目击耳闻凶残夜捉揭开故事序幕

  苦啼申诉家庭凄惨被逼自请应役

  老妇被捉惨别老翁凄情绵绵无尽

  反映战乱现实同情苦难人民

  杜甫诗三首

  杜甫诗三首

  教学要求:

  1、了解诗人生*。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望岳

  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三、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

  远望

  望岳*望

  细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春望》赏析

  教学过程: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而远,又由远而*,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板书设计:

  春望

  忧国———————————————思亲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石壕吏》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揭露官吏的横暴

  3。同情人民的苦难

  教学重、难点:

  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简介作者:

  1、介绍背景。

  2、简介作者。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整体感知:

  1、质疑,画出难懂的句子。

  2、谈谈你的初步感悟。

  四、看图理解课文:

  1、根据图画找出对应句。

  2、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五、说一说: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六、复述课文——“走进石壕村”

  七、合作探究:

  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

  老妪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八、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欣赏音乐《家和万事兴》。

  板书设计:

  石壕吏

  差吏夜捉人

  老妇哭诉苦难战争给老百姓的灾难深重

  老妇自请服役

  教学后记:学生对诗人生*的了解,对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理解较好。能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综合性学*五:莲文化的魅力

  训练要求:

  1、欣赏莲花,了解莲花。

  2、描画莲花。

  3、写作。

  训练时间:7课时

  《石壕吏》杜甫 3

  《石壕吏》作品介绍

  《石壕吏》的作者是杜甫,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17卷第33首。《石壕吏》是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这首五言古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石壕吏》原文

  石壕吏(陕县有石壕镇)

  作者: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注释

  1、暮:在傍晚。

  2、投:投宿。

  3、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

  4、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5、逾(yú):越过;翻过。

  6、走:跑,这里指逃跑。

  7、呼:诉说,叫喊。

  8、一何:何其、多么。

  9、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10、啼:哭啼。

  11、苦:凄苦。

  12、前:上前,向前。

  13、致:对……说。

  14、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15、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

  16、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

  17、附书至:捎信回来。

  18、新:最*,刚刚。

  19、存:活着,生存着。

  20、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且:姑且,暂且。偷生:苟且活着。

  21、长已矣:永远完了。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22、室中:家中。

  23、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更:再。

  24、唯:只,仅。

  25、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

  26、未:还没有。

  27、去:离开,这里指改嫁。

  28、完裙:完整的衣服。

  29、老妪(yù):老妇人。

  30、衰:弱。

  31、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请:请求。从:跟从,跟随。

  32、应:响应。

  33、河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原河南省孟县),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

  34、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

  35、犹得:还能够。得:能够。

  36、备:准备。

  37、晨炊:早饭。

  38、夜久:夜深了。

  39、绝:断绝;停止。

  40、如:好像,仿佛。

  41、闻:听。

  42、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

  43、明:天亮之后。

  44、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登:踏上。前途:前行的路。

  45、独:唯独、只有。

  46、石壕: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南。

  《石壕吏》作品译文

  (作者我)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夜里来强征兵。

  老翁越墙逃走,老妇走出来应付差役。

  差役吼得是多么凶狠啊!老妇人是啼哭得多么可怜啊!

  (作者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邺城服役。

  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两个儿子刚刚战死了。

  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

  (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子。

  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改嫁,(他母亲)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

  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让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

  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消失了,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声。

  (作者我)天亮登程赶路的时候,只同那个老翁告别。(老妇已经被抓去服役了)

  《石壕吏》

  创作背景

  公元758年,为*息安(安禄山)史(史思明)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郡(现在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现在河南孟州市),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一组诗,《石壕吏》是其中的一首。石壕,也叫石壕镇,现在河南三门峡东南。吏,小官,这里指差役。

  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已经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

  当时唐王朝集中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步骑二十万,号称六十万,将安庆绪围在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

  这时,杜甫正由新安县继续西行,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

  《石壕吏》赏析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艺术上,精炼是这首诗的一大特点,把抒情和议论寓于叙事之中,爱憎分明。场面和细节描写自然真实。善于裁剪,中心突出。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读者不能轻易放过。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浦起龙指出这首诗“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读杜心解》),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这十三句诗,不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也决不是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读者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

  “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可能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两句,也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儿,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喂奶给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两句,有的版本为“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所以县吏是要她出来的。)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走·时低声哭泣,越走越远,便听不到哭声了。“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诗人,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的心情怎样,诗人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里说:“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当时唐祚,亦岌岌乎危哉!”就是说,“民为邦本”,把人民整成这个样子,统治者的宝座也就岌岌可危了。诗人杜甫面对这一切,没有美化现实,却如实地揭露了政治黑暗,发出了“有吏夜捉人”的呼喊,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最突出的一点则是精炼。陆时雍称赞道:“其事何长!其言何简!”就是指这一点说的。全篇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亦无议论语;但实际上,作者却巧妙地通过叙事抒了情,发了议论,爱憎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寓褒贬于叙事,既节省了很多笔墨,又丝毫没有给读者概念化的感觉。诗中还运用了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之后,便集中写“妇”,不复写“吏”,而“吏”的蛮悍、横暴,却于老妇“致词”的转折和事件的结局中暗示出来。诗人又十分善于剪裁,叙事中藏有不尽之意。一开头,只用一句写投宿,立刻转入“有吏夜捉人”的主题。又如只写了“老翁逾墙走”,未写他何时归来;只写了“如闻泣幽咽”,未写泣者是谁;只写老妇“请从吏夜归”,未写她是否被带走;却用照应开头、结束全篇、既叙事又抒情的“独与老翁别”一句告诉读者:老翁已经归家,老妇已被捉走;那么,那位吞声饮泣、不敢放声痛哭的,就是给孩子喂奶的年轻寡妇了。正由于诗人笔墨简洁、洗炼,用了较短的篇幅,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石壕吏》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杜审言父亲)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可可诗词频道”的杜甫的诗全集栏目。()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是因为在杜甫所作的诗多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著作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绝句》、《望岳》等等。

  《石壕吏》繁体对照

  卷217_33石壕吏(陝縣有石壕鎮)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壹何怒,婦啼壹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邺城戍。

  壹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妪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石壕吏》杜甫 4

  【诗句】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出处】唐·杜甫《石壕吏》。

  【意思】我老妇虽年迈力衰,让我今夜跟你们走吧。去应河阳的急差,还有点做早饭的能力。

  【全诗】

  《石壕吏》

  .[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鉴赏导示】

  759年春,郭子仪等九节度使率六十万大军,因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击溃。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杜甫正由洛阳回华州住所,闻此写成了“三吏”、“三别”。《石壕吏》就是“三吏”中的一篇。

  【鉴赏】

  这是一首叙事诗,以老妪被迫服役的典型事件,深刻地反映了战乱时期人民的深重苦难,表现了诗人同情人民的思想感情。

  首四句是事件发生的序幕。“暮投石壕村”一句交待诗人自己的行止和事件发生的地点。接着写官吏黑夜捉人和人们仓皇应变的惊骇场面,笔墨十分精练。

  从“吏呼一何怒”到“犹得备晨炊”,是诗的主要部分,它以老妇的对话为中心,反映了差吏抓人的全过程。老妇人的话可分为三层: 首先陈述了战争夺去了儿子的沉重悲哀。“存者”二句流露了老人无限的酸辛与哀伤;继而老妇人申明家中已无应征之人。“出入无完裙”一句表现了这一家人生活的困苦;最后老人主动请求应役。在这里差吏的话全被略去,但通过老妇的对话,也就从侧面表现了差吏的凶狠残暴。但是,差吏并不听老妇人的申诉和哀求,还是要征走老妇人的媳妇。为了保全儿媳、孙子,老人才被迫应役的。末尾四句,是诗的尾声,写老妇被提走后的凄凉情景,流露了诗人的深切同情。

  在写法上,有如下鲜明的特点: (一)寓主观于客观描写。整篇诗都是客观的描写,诗人鲜明的爱憎感情,是通过所描写的情节和场面表现出来的。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把“吏呼”、“妇啼”相对照,勾画了差吏的残暴和老妇的哀求,把诗人憎恶差吏、同情老妇的态度鲜明地体现了出来;(二)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以实(老妇的答话)托虚(差吏的横暴),既使得这一家的不幸得到集中强烈地表达,增强了感染力,又把差吏的态度作了丰富的暗示,使其狰狞的面目尽显,诗歌也显得含蓄凝练。(三)细节描写的运用,如“老翁逾墙走”就表现了由于战乱和官府经常抓人而造成了人民夜不安寝的情形;“出入无完裙”,则表现了人民生活的极端贫困,都很真实生动。

  【鉴赏要点】

  [1]名句: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2]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3]细节描写真实生动。

  《石壕吏》杜甫 5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情节其实并不简单,但诗人仅用120字就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情节发展的全过程,精炼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归功于诗人构思的巧妙。从诗题来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吏,但诗人对他用了暗写,一出场只用“吏呼—何怒”来点出他的威势,此后就让他转入“幕后”。对老妇则用明写,把她所说的那些话写成了一篇“抒情独白”。其实呢,用心品味一番就会发现老妇的话句句都是差吏逼出来的。原来的情形很可能是这样:差吏一进门就问“汝家有男丁否”,老妇答以“三男邺城戍……”;再问“尚有他人否”,又答以“室中更无人……”;最后是差吏仍逼着要人不已,老妇只好“请从吏夜归”。总之,差吏的“怒”“呼”贯穿在老妇陈情的全过程中,其凶横残暴不言而喻。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