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初步认识教案 (菁华5篇)

首页 / 教案 / | 教案

小数初步认识教案1

  教学目标

  1、会认、读、写小数,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2、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的现实意义,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3、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会读、写小数,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小数

  1、猜价格游戏。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学校准备表彰新三好星和古诗阅读之星,为他们准备了一些奖品,你能猜一猜这些奖品的价格吗

  2、出示文具标价牌

  书包45元文具盒12元彩笔3.50元

  铅笔0.8元橡皮0.50元日记本3元

  (1)区别整数与小数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文具的标价,你能不能把这些文具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怎样分

  (2)反馈交流,引出小数

  a左边的这组数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右边这组数有一个什么特点

  b像右边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小数。其中这个小圆点我们把它叫做小数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数王国去认识小数。小数是怎么来的呢

  二、认识小数

  1、设疑:对于小数,你了解多少

  2、根据学生的回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试读小数

  a根据已有经验试读

  b方法小结。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部分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通常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2)试写小数。

  a请写一个你最喜欢的小数

  b方法小结,强调小数点的位置。别看小数点小小的,圆圆的,它的作用可大了,它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它的右边是小数部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中间偏下的位置就是小数点的家了。

  c再写出上面的其它小数。

  (3)找找生活中的小数

  a:生活中你还在哪儿见过小数(生自由说)

  b:小结: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看来大家*时真是善于观察,其实生活中小数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老师也找到了一些小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c: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小数,指名读,齐读。

  3、认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意义

  (1)引入: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自己学会了读、写小数!那,这些商品又表示几元几角呢(2)独立完成课本88页的表格。

  (3)反馈汇报,理解意义。

  a课件出示表格,指名回答。

  b理解意义:你知道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什么意思吗(几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个数表示什么意思呢(几角)小数点右边第二个数表示(几分)

  (4)举例加深理解。

  4、自主探究例1

  (1)课件出示例1插图:说说他们在干什么

  (2)自学例1要求:

  a、自由阅读,读懂例题1的一、二部分。

  b、独立思考:130厘米=()米。

  c、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反馈交流演示评价

  (4)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测量自己的身高,现在你能用刚才学的知识,把它换为用米作单位吗

  三、实践应用、拓展练*

  (一):猜谜语,我能行。

  师说动物名称,学生猜测后阅读相关资料。

  (二):我会填。

  1、做一做中的练*。

小数初步认识教案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构建过程,《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学生每天学*的内容对他们而言,未必都是全新的知识,因为有些数学知识是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作基础的。

  人教版三年级(下)数学,安排了《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节。我从读教参和教材的理解中,感知到这部分内容是通过借助“元、米”为单位的小数作*台,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小数。对第一次接触小数的学生,相对来讲就会有一定的难度和学*的'负担。为了能缓解降低难度,我努力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以学生的认知水*、学*心理为基础,营造和谐课堂,活化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较好的完成了这一节的教学活动。课后又做如下反思:

  首先,我个人认为在以下几方面把握的比较好。

  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

  小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创设较为丰富的,贴*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逛超市)中,感悟小数的含义,体会数学回归生活,让每一个知识点都充满生活的气息。又如找身边的小数,得出要研究的素材,导入下一环节的教学,教学反思《《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2.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认知、感知小数

  在本课教学中,有意识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获得直接的感观,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以米作单位的小数对学生来说是较抽象的知识,在教学用米作单位表示几分米的小数,我设计有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用1米长的白纸条测量两条彩带,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更深入感知分数与小数的联系。让生用小数表示自己的身高,多方面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整节课我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设计试读小数、量彩带、找身边的小数、猜谜语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

  其次,整个教学中我感到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整合教材,促进有效教学

  整节课容量较大,大致分为三个知识点:小数的读法、以元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以米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在教学中我总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有点“赶”教学的感觉,特别在教学学生较难理解以米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几厘米的含义环节中,学生没有经过充分的思考内化知识过程,便匆忙收场。

  2.调整板书,运用多种感官,弥补教学不足

  板书的目的是为促进更有效的教学,在板书上再进行一些修改,,并在教学时注重教师语言与板书同步进行,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的板书,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

  3.巧用生成资源,促进有效教学

  这节课的第一个知识点是小数的读法,。我原先想通过学生试读把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读法区别开来,使这两部分的读法有了不同,但教学时有两个学生有错误的读法,因没有及时的利用生成资源来纠正读法,所以干扰一部分没有深刻了解小数读法的学生,在后面的课堂中经常出现错误的读法。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仍会努力建构和谐氛围,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创设合理情景,巧妙设计问题进行引导,把重点、难点运用合理的方法有效处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获得新知。真正让学生体验到学*的乐趣。

小数初步认识教案3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的教与学,使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且学*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本单元教材充分利用了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比较小数的大小,学*小数的加减计算。本单元的小数都结合元、角、分或常用的长度、质量单位的出现。本单元教材创设了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便于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时候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感知小数的含义,会读、会写以为小数、两位小数,学会比较简单的下属大小,学会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小数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两部分。本单元联系儿童的生活认识小数,以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知识作为学*小数的形象支撑,引导学生探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通过小数的知识学*,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

  探究并初步掌握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初步认识教案4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在测一测、量一量和找一找中认识小数,会读、写小数,了解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小数的产生过程,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及用小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能正确区分整数和小数,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感受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米尺、准备一些有单价的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生活感知,引出小数

  师:同学们,你们都去过超市吗?张老师星期天也去了超市,带来了这些商品,请看。学生仔细观察。

  出示各种商品的价格,学生试读。

  师:这些数你们见过吗?是什么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小数(揭示课题认识小数)

  设计意图:创设与学生生活和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引领学生轻松走进生活,走*小数,初步感受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唤醒学生的经验。

  二、主动探究,理解小数

  (一)动手实践,借助长度单位初步认识小数

  1、师:现在我们来找一找身边的小数,好吗?你认为用哪个长度单位来测量课桌面的长与宽比较合适?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拿出米尺,测量一下。

  学生先分组测量,记录数据。

  2、师:5分米和4分米如果用米作单位可以怎样表示。(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5/10米、4/10米)

  3、师说明5/10米还可以写成0.5米,读作零点五米。0.5读作零点五。(师适时板书)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指导小数点的写法。

  师:4/10米也可以怎样写呢?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

  4、练*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观察图意,学生独立思考填写,再集体校对。

  提问:观察第一组数,这三个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想想做做”第3题。

  观察图意,独立完成。从这题的填写中,你又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交流(交流分数、小数表示的既可以是阴影部分,也可以是空白部分)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动手测量教室里课桌的长与宽,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整数、分数自然过渡到小数,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初步认识小数和理解小数,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

  (二)自主探索,借助商品价格理解一位小数

  1、出示一些商品价格(铅笔5角,学生尺8角,圆珠笔1元2角,笔记本3元5角)让学生读一读它们的价格。

  2、师:你能将商品的价格改写成用元作单位数吗?同桌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回答。提问:为什么8角就是十分之八元?为什么0.8元的小圆点左边要写0呢?那1.2元和3.5元为什么就不写0呢?

  3、练*

  完成“想想做做”第2、4题。

  独立填写,集体交流,选择1~2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最常见的小数是商品价格。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比较多的使用人民币的经历。因此,这个例题的教学采用了自主探索与交流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把几角或者几元几角改写成用元做单位的小数。由于学生大多具有实际体验,因此都能顺利完成换算。

  (三)自学课本,在讨论交流中进一步认识小数

  1、关于小数,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呢?请同学们请教课本,寻找答案吧。(学生自学课本)

  组织讨论:你读懂了什么?(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板书)

  2、练*

  下面一组数据,说说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小数?并指出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1)一枝自动铅笔的长度是1.6分米。

  (2)妈妈的月收入是1500元。

  (3)一件上衣的价钱是92.5元。

  (4)小名家离学校有3.8千米。

  (5)买2块橡皮要花0.8元。

  设计意图:小数的认识是学生认数领域上的一次飞跃。关于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方法、整数与自然数的描述性定义等数学事实和规定的学*,其实是属于知识领域中的所谓“陈述性知识”无法也无必要进行探究式学*。因此,适时地采用有意义接受学*的方式,让学生看书自学、互相问答,再配以教师的适度讲解,符合知识的类型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巩固练*,拓展小数

  1、配钥匙。(分数和小数对应练*)

  2、想想做做第5题。(数轴上的小数)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交流。

  四、联系实际,应用小数

  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过小数?

  2、师:古代数学家们在很久以前就开始使用小数了,你想了解有关小数使用的历史吗?(介绍)

  3、游戏:每位同学准备一套0到9及小数点的数字卡片,同桌开展摆小数游戏。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内容,利用配钥匙和摆小数游戏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积极情感。

小数初步认识教案5

  教学目的:

  1、知道一、两位小数的含义,能初步应用,会读,会写一位小数。

  2、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独立探究与发现意识。

  3、让学生认识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

  教学关键:

  一位小数与十分之几的关系,两位小数与百分之几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物品,彩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这儿有一个小朋友,他要到文具店去买东西,不一会儿就买了一大袋东西。每件物品上都有价格标签,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每一件物品的标价,按照物品标价的特点分类。

  (目的:通过分类让学生把整数分为一类,小数分为一类)

  师:那一小组起来汇报,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要这样分?

  (一类是整元的,另一类物品不是整元的)

  第二组数是小数。(用课件分物品)

  师:通过同学们的汇报可以看出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对小数有一定了解,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小数王国,去认识小数。(板书:(小数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发现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小数,通过自己观察,讨论行到小数的含义。)

  1、认识零点几,发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出示课件

  师:一支铅笔的价钱是0.1元,你们去买这支铅笔需要多少钱?(一角钱)

  我们可以发现什么(1角可以用力0.1元来表示)

  出示一角钱,这是多少钱,帮我数一数有几个一角(10个),也就是多少钱(1元),那么1角是一元的几分之几,1角就是几分之几元( 元),我们就可以得到1角就是 元。

  元与0.1元有什么关系呢?(意思一样,写法不同)

  师:1 角可以用 元表示,1角还可以用0.1元表示,那么 元还可以怎样表示( 元还可以写成0.1元)板书

  2、出示2角钱

  2角钱用元做单位可以怎样表示(0.2元),我们是用什么方式表示的(小数)还可以用分数怎样表示( 元)

  3角呢、6角呢?

  观察: 元还可以写成0.1元。 元还可以写成0.2元,从中可以发现什么(零点几的数就是十分之几的数)

  三、通过米尺量,发现一米几分米

  1、(学生动手操作,巩固零点几的数就是十分之几的数,然后给整数、分数、小数分类)

  师:同捉两位同学合作,用米尺量一量,每一根彩色的长度是多少分米?

  绿色彩条长1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 米)

  还可以用小数怎么表示(0.1米)

  红色彩条长3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 米)

  还可以用小数怎样表示(0.2米)

  课件出示:1角就是 元,也可以写成0.1元

  2角就是 元,还可以写成0.2元

  1分米就是 米,也可以写成0.1米

  3分米就是 米,也可以写成0.3米

  师:上边这些数,你们能不能分类

  1,2,3是整数, 是分数,0.1 、0.2 、0.3叫做小数。

  出示小数,观察他们 的共同点

  (都是小数,都有一个点,小数前一位都是零点几,它们都是一位小数,小数点后面是一位小数)

  师: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十分之几就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对口令(说分数对小数,说小数对分数)

  2、在认识一位小数的基础上认识两位小数。

  (引导学生学*1厘米= 米=0.01米)

  出示厘米尺

  师:米尺是把1米*均分成100份,每一份是1小格,1小格的长度就是1厘米,也就是说,1厘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一百分之一)写成:1厘米= 米

  讨论:用小数这样表示?

  3厘米呢?

  观察

  从中我们又发现了什么(小数点后边有两位数的叫两位小数,用百分之几来表示)

  3、认识几点几

  用课件让学生认识几点几

  师:象几角不够1元,几分米不够1米,如果用元、米来做单位,可以用小数零点几来表示,但生活中呀我们常常遇到超过1元,1米的事,用小数该怎样表示呢?接着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出示课件

  1、这儿有一个小朋友它叫小明,他每年都要量身高,上学前班的时候量的身高是7分米,用小数该怎样表示(0.7米)

  现在他长高了,一年级时身高正好是1米,现在他已经是三年级了超过了1米,他的身高是1米几分米,如果用米作单位用小数怎样表示?(1.4米)

  2、怎么想的?

  (先想4分米是0.4米,再想0.4米和1米和起来就是1.4米)

  3、出示钱币图样

  师:这道题在大家又会做又会想,我们来观察这些钱币。

  1元3角=( )元,怎样想

  (3角就是0.3元,1元和0.3元合在一起就是1.3元)

  5元3角=( )元

  50元3角=( )元

  100元3角=( )元


小数初步认识教案 (菁华5篇)扩展阅读


小数初步认识教案 (菁华5篇)(扩展1)

——小数初步认识教案 (菁华6篇)

小数初步认识教案1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在测一测、量一量和找一找中认识小数,会读、写小数,了解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小数的产生过程,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及用小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能正确区分整数和小数,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感受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米尺、准备一些有单价的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生活感知,引出小数

  师:同学们,你们都去过超市吗?张老师星期天也去了超市,带来了这些商品,请看。学生仔细观察。

  出示各种商品的价格,学生试读。

  师:这些数你们见过吗?是什么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小数(揭示课题认识小数)

  设计意图:创设与学生生活和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引领学生轻松走进生活,走*小数,初步感受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唤醒学生的经验。

  二、主动探究,理解小数

  (一)动手实践,借助长度单位初步认识小数

  1、师:现在我们来找一找身边的小数,好吗?你认为用哪个长度单位来测量课桌面的长与宽比较合适?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拿出米尺,测量一下。

  学生先分组测量,记录数据。

  2、师:5分米和4分米如果用米作单位可以怎样表示。(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5/10米、4/10米)

  3、师说明5/10米还可以写成0.5米,读作零点五米。0.5读作零点五。(师适时板书)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指导小数点的写法。

  师:4/10米也可以怎样写呢?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

  4、练*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观察图意,学生独立思考填写,再集体校对。

  提问:观察第一组数,这三个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想想做做”第3题。

  观察图意,独立完成。从这题的填写中,你又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交流(交流分数、小数表示的既可以是阴影部分,也可以是空白部分)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动手测量教室里课桌的长与宽,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整数、分数自然过渡到小数,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初步认识小数和理解小数,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

  (二)自主探索,借助商品价格理解一位小数

  1、出示一些商品价格(铅笔5角,学生尺8角,圆珠笔1元2角,笔记本3元5角)让学生读一读它们的价格。

  2、师:你能将商品的价格改写成用元作单位数吗?同桌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回答。提问:为什么8角就是十分之八元?为什么0.8元的小圆点左边要写0呢?那1.2元和3.5元为什么就不写0呢?

  3、练*

  完成“想想做做”第2、4题。

  独立填写,集体交流,选择1~2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最常见的小数是商品价格。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比较多的使用人民币的经历。因此,这个例题的教学采用了自主探索与交流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把几角或者几元几角改写成用元做单位的小数。由于学生大多具有实际体验,因此都能顺利完成换算。

  (三)自学课本,在讨论交流中进一步认识小数

  1、关于小数,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呢?请同学们请教课本,寻找答案吧。(学生自学课本)

  组织讨论:你读懂了什么?(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板书)

  2、练*

  下面一组数据,说说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小数?并指出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1)一枝自动铅笔的长度是1.6分米。

  (2)妈妈的月收入是1500元。

  (3)一件上衣的价钱是92.5元。

  (4)小名家离学校有3.8千米。

  (5)买2块橡皮要花0.8元。

  设计意图:小数的认识是学生认数领域上的一次飞跃。关于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方法、整数与自然数的描述性定义等数学事实和规定的学*,其实是属于知识领域中的所谓“陈述性知识”无法也无必要进行探究式学*。因此,适时地采用有意义接受学*的方式,让学生看书自学、互相问答,再配以教师的适度讲解,符合知识的类型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巩固练*,拓展小数

  1、配钥匙。(分数和小数对应练*)

  2、想想做做第5题。(数轴上的小数)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交流。

  四、联系实际,应用小数

  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过小数?

  2、师:古代数学家们在很久以前就开始使用小数了,你想了解有关小数使用的历史吗?(介绍)

  3、游戏:每位同学准备一套0到9及小数点的数字卡片,同桌开展摆小数游戏。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内容,利用配钥匙和摆小数游戏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积极情感。

小数初步认识教案2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三年 数学 张晓华

  (一) 激趣导课,以旧引新。

  1. 谈话: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见到这样的数:如小明身高1.5米,体重为

  36.5公斤……像1.5米、36.5公斤这些是什么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学*,先复*一些有关的知识。

  2.复*。

  ① P117的复*题。

  ②1米=( )分米 1元=( )角

  ③把1米*均分成10份,1份是1米的 ,就是 米;3份是1米的

  就是 米。

  这一步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兴趣,巧妙地引入旧知识的复*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为学*新知做充分的准备。

  (二) 加强直观,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先投影1米长的尺,并标出各个分米的点。引导学生识图并回答:把1米*均分成10段,每段长几分米?1分米以米作单位是几分之几米?(板书1分米是 米)。然向学生说明:1分米作单位时,除用 米表示外,还可写成0.1米(板书)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教师的写法,读作零点一米。

  (2)启发引导学生看图说出3分米是 米,还可写成0.3米,并依次说出6分米和9分米用分数怎样表示,还可以怎样表示?

  (3)引导小结:米可以写与0.1米,米可以写成0.3米,米可以写成0.6米, 米可以写成0.9米。十分之几都不够1米,都可以写成零点几米。

  (4)出示“小青身高1米4分米,用米作单位如何表示?”全班讨论,反馈,教师小结:4分米写成0.4米,1米是整米数,先成1,然后在1的右下角点个圆点,最后写4,合起来就是1.4米,读作一点四米。

  这部分练*,目的是通过运用所学知识,加强认识十分之几的分数与一位小数的联系,使学生写与的小数有“根基”,进一步准确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

  3.教学例2。

  (1)提出1元是几角?(板书1元有10角)

  (2)由学生尝试完成:

  1角是 元,还可以写成( )元

  2角是 元,还可以写成( )元

  5角是 元,还可以写成( )元

  全班反馈、订证。

  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出:十分几元,不够1元,也可以写成零点几元。

  (3)提出:小强有1元3角钱,以元作单位,可以写成( )元。

  由学生自己找出答案,并说明理由。

  这一部分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已有例1学*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迁移法类推出 元, 元,元还可以写成0.1元,0.2元,0.5元,深化理解了任何十进分数,都可用一位小数表示的认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类推出迁移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4.抽象概括并揭示课题。

  ①教师说: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像0,1,2,3,……,都是整数。像 ,, ……都是什么数?(分数)

  我们现在学的一种新数,像0.1,0.2,1.3,1.4,……都是小数(分行板书),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的“小数的初步认识”(并板书课题)。

  ②提问:我们今天是把什么样的分数写成小数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把十分之几的分数写成零点几的小数,反过来零点几的小数都表示十分之几。

  教学意图是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进一步加深对小数的认识,理解小数与分数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表达能力。

  5.小数的读写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小数与整数的区别,指出小数中的小圆点“.”叫小数点,读作“点”。

  (2)由学生自学P118小数的读写法。

  启发提问:a.写小数时,整米、整元的数写在哪里?十分之几米、十分之几元的数写

  在哪里?

  b.读小数时,小数点左边和右边的数各怎样读?

  (3)形成性练*:P118“做一做”2、3。

  这部分教学是在学生获取一定知识的基础上,初步概括出小数的读写法。

  6.看书质疑。

  (三) 强化练*、巩固新知。

  根据教材的安排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设计课堂练*,及时巩固新知,并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使知识与能力和谐提高。为此,本课设计以下练*内容:

  1. 对应性练*: P118 “做一做”1。

  2. 综合性练*:

  (1)在( )里填上适当的小数。

  7分米=( )米 1米4分米=( )米 6厘米=( )分米

  6角=( )米 7元6角=( )元 7分=( )角

  (2)在0.1,0.7,0.4,4,10.1,7.4,16中:

  整数的是:___________;小数的有:___________。

  (3)找出下面各数的正确读写法,并连上线。

  0.6 三点七 八点九 0.3

  3.7 十点五 零点三 12.4

  10.5 零点六 十二点四 8.9

  3.提高性练*:

  (1)表示十分之四的数可以写成( ),也可以写成( )。

  (2)0.3里面有( )个十分之一,10个0.1是多少?

  以上练*的设计,由浅入深,由直观到抽象,力求做到有坡度,有深度,多种形式的练*,不仅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而且加深学生对小数含义的理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练*效率。

  (四) 课堂总结:

  1. 我们今天学*了一种新的数,叫什么?(小数)知道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写成零

  点的小数。

  2. 还学*了小数的读写方法是怎样的?

  (五) 布置作业: P119 第3题,P120 第7题。

小数初步认识教案3

  教学目标

  1、会认、读、写小数,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2、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的现实意义,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3、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会读、写小数,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小数

  1、猜价格游戏。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学校准备表彰新三好星和古诗阅读之星,为他们准备了一些奖品,你能猜一猜这些奖品的价格吗

  2、出示文具标价牌

  书包45元文具盒12元彩笔3.50元

  铅笔0.8元橡皮0.50元日记本3元

  (1)区别整数与小数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文具的标价,你能不能把这些文具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怎样分

  (2)反馈交流,引出小数

  a左边的这组数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右边这组数有一个什么特点

  b像右边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小数。其中这个小圆点我们把它叫做小数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数王国去认识小数。小数是怎么来的呢

  二、认识小数

  1、设疑:对于小数,你了解多少

  2、根据学生的回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试读小数

  a根据已有经验试读

  b方法小结。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部分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通常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2)试写小数。

  a请写一个你最喜欢的小数

  b方法小结,强调小数点的位置。别看小数点小小的,圆圆的,它的作用可大了,它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它的右边是小数部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中间偏下的位置就是小数点的家了。

  c再写出上面的其它小数。

  (3)找找生活中的小数

  a:生活中你还在哪儿见过小数(生自由说)

  b:小结: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看来大家*时真是善于观察,其实生活中小数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老师也找到了一些小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c: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小数,指名读,齐读。

  3、认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意义

  (1)引入: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自己学会了读、写小数!那,这些商品又表示几元几角呢(2)独立完成课本88页的表格。

  (3)反馈汇报,理解意义。

  a课件出示表格,指名回答。

  b理解意义:你知道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什么意思吗(几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个数表示什么意思呢(几角)小数点右边第二个数表示(几分)

  (4)举例加深理解。

  4、自主探究例1

  (1)课件出示例1插图:说说他们在干什么

  (2)自学例1要求:

  a、自由阅读,读懂例题1的一、二部分。

  b、独立思考:130厘米=()米。

  c、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反馈交流演示评价

  (4)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测量自己的身高,现在你能用刚才学的知识,把它换为用米作单位吗

  三、实践应用、拓展练*

  (一):猜谜语,我能行。

  师说动物名称,学生猜测后阅读相关资料。

  (二):我会填。

  1、做一做中的练*。

小数初步认识教案4

  一、总体印象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数的认识上的一次飞越,它是在学生学*了分数之后来认识了,我们将在第八册全面系统的来认识小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二、教学思考:

  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关于《小数的初步认识》

  (1)充分利用孩子知识的迁移来学*。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了许多关于小数的感性认识,在超市中、商品的标签上等等地方都能找到小数的影子。我们在学*小数时都是在具体的情境中,结合常用的计量单位进行学*的。

  (2)把握好要求。P89的例题教学是通过语言的直接描述借助分数让学生认识0.1、0.01。而到了第八册教材在认识小数时还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因此,在教学时我们不要急于求成。只要学生会认、会读、会写就可以了,至于一些练*的编排超常,我想可能是没有看到后面教材的原故吧。

  教学中的几点温馨提醒:

  1、发现断层,适当填补。

  在学*小数时学生的知识支撑是先得学*分数的分母是十、是一百的分数,而这样的知识在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却没有学*到,这就造成了学生认识时的一个空白区,老师在教学时先可以对这块知识进行适当的复*。

  2、P92,在确定每种比赛的前三名时要结合现实意义的大小进行编排。跳远是要看跳的距离的远*,距离越远,成绩也就越好,而50米跑看却是看谁的用时最少,用时最少成绩是最好。这一点在教学时我们教师要注意引导。

  3、94页10题、97页4题。在学生观察之后提出“你提出什么问题?”我们发现学生在回答时提出的都是:“*壤和华盛顿的人均绿地面积一共有多少*方米?”、“天津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和上海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一共是多少*方米”像类似于这样的求和、求差的问题是没有现实意义的。在教学时我们可以把它改为:从表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你想到了些什么?你能把这些国家人均面积排排序。通过排序你想说些什么?这样做即巩固了小数的读法、大小比较、排序,同时也让学生看到我国的人均面积与国际水*的差异。

  4、98页第5页,搞清楚间隔与站数的关系。

小数初步认识教案5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教材说明

  1.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及其地位作用。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小数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两部分。

  这部分内容结构如下:这部分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且学*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学*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地学*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2.教材编写特点。

  (1)联系儿童的生活认识小数。

  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即便是儿童,也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小数。教材充分利用了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了较为丰富的,贴*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比较小数的大小,学*小数的加减计算。可以说,本单元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2)以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知识作为学*小数的形象支撑。

  为了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使学生易于接受,本单元的小数都结合元、角、分或常用的长度、质量单位出现,以便于学生联系实际,来初步认识小数的含义,进行小数大小比较和学*小数加减法。到以后系统学*小数时,再作抽象。

  (3)引导学生探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与整数加减法联系紧密,这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小数加减法的有利条件。据此,教材创设的问题情境(文具商店一角)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可以看图提出很多小数加减计算的问题,一般学生都能运用原有知识,尝试计算,得出答案。

  教学建议

  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

  小学生的很多生活经验,以及他们前面所学的整数及其加减法的有关知识,都能在本单元的学*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和相关知识基础促进学*的正迁移,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形成会学的能力。

  2.把握好小数初步认识的学*要求。

  作为小数的初步认识,其教学要求应当注意把握三点。一是本单元不要求离开现实背景和具体的量,抽象地讨论小数。二是小数的认、读、写,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三是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原则上限于一位小数,并且结合元、角进行计算。

  3.放手让学生探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算法。

  如前所述,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一个比较适合学生自行探究的学*内容。教师对学生的学*潜能要有充分的估计。教学时,应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尝试计算,验证答案,并引导他们自己总结计算要点。从而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能力。

  4.本单元内容可用5课时进行教学。

小数初步认识教案6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在测一测、量一量和找一找中认识小数,会读、写小数,了解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小数的产生过程,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及用小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能正确区分整数和小数,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感受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米尺、准备一些有单价的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生活感知,引出小数

  师:同学们,你们都去过超市吗?张老师星期天也去了超市,带来了这些商品,请看。学生仔细观察。

  出示各种商品的价格,学生试读。

  师:这些数你们见过吗?是什么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小数(揭示课题认识小数)

  设计意图:创设与学生生活和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引领学生轻松走进生活,走*小数,初步感受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唤醒学生的经验。

  二、主动探究,理解小数

  (一)动手实践,借助长度单位初步认识小数

  1、师:现在我们来找一找身边的小数,好吗?你认为用哪个长度单位来测量课桌面的长与宽比较合适?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拿出米尺,测量一下。

  学生先分组测量,记录数据。

  2、师:5分米和4分米如果用米作单位可以怎样表示。(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5/10米、4/10米)

  3、师说明5/10米还可以写成0.5米,读作零点五米。0.5读作零点五。(师适时板书)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指导小数点的写法。

  师:4/10米也可以怎样写呢?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

  4、练*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观察图意,学生独立思考填写,再集体校对。

  提问:观察第一组数,这三个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想想做做”第3题。

  观察图意,独立完成。从这题的填写中,你又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交流(交流分数、小数表示的既可以是阴影部分,也可以是空白部分)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动手测量教室里课桌的长与宽,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整数、分数自然过渡到小数,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初步认识小数和理解小数,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

  (二)自主探索,借助商品价格理解一位小数

  1、出示一些商品价格(铅笔5角,学生尺8角,圆珠笔1元2角,笔记本3元5角)让学生读一读它们的价格。

  2、师:你能将商品的价格改写成用元作单位数吗?同桌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回答。提问:为什么8角就是十分之八元?为什么0.8元的小圆点左边要写0呢?那1.2元和3.5元为什么就不写0呢?

  3、练*

  完成“想想做做”第2、4题。

  独立填写,集体交流,选择1~2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最常见的小数是商品价格。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比较多的使用人民币的经历。因此,这个例题的教学采用了自主探索与交流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把几角或者几元几角改写成用元做单位的小数。由于学生大多具有实际体验,因此都能顺利完成换算。

  (三)自学课本,在讨论交流中进一步认识小数

  1、关于小数,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呢?请同学们请教课本,寻找答案吧。(学生自学课本)

  组织讨论:你读懂了什么?(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板书)

  2、练*

  下面一组数据,说说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小数?并指出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1)一枝自动铅笔的长度是1.6分米。

  (2)妈妈的月收入是1500元。

  (3)一件上衣的价钱是92.5元。

  (4)小名家离学校有3.8千米。

  (5)买2块橡皮要花0.8元。

  设计意图:小数的认识是学生认数领域上的一次飞跃。关于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方法、整数与自然数的描述性定义等数学事实和规定的学*,其实是属于知识领域中的所谓“陈述性知识”无法也无必要进行探究式学*。因此,适时地采用有意义接受学*的方式,让学生看书自学、互相问答,再配以教师的适度讲解,符合知识的类型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巩固练*,拓展小数

  1、配钥匙。(分数和小数对应练*)

  2、想想做做第5题。(数轴上的小数)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交流。

  四、联系实际,应用小数

  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过小数?

  2、师:古代数学家们在很久以前就开始使用小数了,你想了解有关小数使用的历史吗?(介绍)

  3、游戏:每位同学准备一套0到9及小数点的数字卡片,同桌开展摆小数游戏。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内容,利用配钥匙和摆小数游戏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积极情感。


小数初步认识教案 (菁华5篇)(扩展2)

——《小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反思 (菁华3篇)

《小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反思1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第7单元的教学内容,孩子们在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这个单元中已经见过了表示价格的一位小数,再加上孩子们*时逛超市的购物经验,所以孩子们对小数尤其是表示价格的小数并不陌生。下面是我对《小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反思。

  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中我讲授了小数的认识和比较小数的大小两个知识点,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其中有得也有失。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即便是儿童,也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小数,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初次接触的,所以在教学上也体现了一个难点。

  在初步认识小数前,我估计到了有个别学生可能会在小数的读法上出现跟整数一样的读法这种错误。在课堂上果真有几个学生把小数点后面的数字读成几十几,比如:有的学生把18.46读成十八点四十六。针对这种情况,我让读错的学生多读几次,直到他读对为止。课后还叫成绩好的学生在黑板上写几个小数考考,以使他们达到学会的目的,这样一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教学比较小数的大小时,我用课件演示购物情境,让学生独立思考“去哪个商店买铅笔盒”这个问题应如何解决。引导学生说出用比较大小的方法来解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研究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出现了两种方法,其一是把小数变成以“角”为单位的整数来比较;例如:比较4.90元和5.10元的大小,有的学生把4.90元变成4元9角0分,把5.10元变成5元1角0分,然后进行比较,因为4元小于5元,所以4.90元小于5.10元。其二是先比较整数部分,然后再比较小数部分。例如:比较2.55和2.62的大小,学生先比较整数部分,2与2相等,然后再比较小数点后面第一位5小于6,所以2.55小于2.62。再如比较4.56和3.83的大小时,先比较整数部分4大于3,所以4.56大于3.83。第二种方法是本课时教学的重点,因此我让学生根据具体的情境多说,以达到学会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在巩固这一环节,我让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且还采用了一生提出问题,请另一生帮助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在练*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基础上,引出比较几个小数的大小,让学生通过独立试算、讨论,从而掌握比较几个小数大小的方法和步骤。

  存在的不足之处:

  1、鼓励性语言不够丰富,没有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

  2、有的地 方 老师讲得太多,还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小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反思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构建过程。”学生每天学*的内容对他们而言,未必都是全新的知识,因为有些数学知识是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作基础的。

  人教版三年级(下)数学,安排了《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节。我从读教参和教材的理解中,感知到这部分内容是通过借助“元、米”为单位的小数作*台,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小数。对第一次接触小数的学生,相对来讲就会有一定的难度和学*的负担。为了能缓解降低难度,我努力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以学生的认知水*、学*心理为基础,营造和谐课堂,活化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较好的完成了这一节的教学活动。课后又做如下反思:

  首先,我个人认为在以下几方面把握的比较好。

  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

  小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创设较为丰富的,贴*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逛超市)中,感悟小数的含义,体会数学回归生活,让每一个知识点都充满生活的气息。又如找身边的小数,得出要研究的素材,导入下一环节的教学,教学反思《《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2.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认知、感知小数

  在本课教学中,有意识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获得直接的感观,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以米作单位的小数对学生来说是较抽象的知识,在教学用米作单位表示几分米的小数,我设计有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用1米长的白纸条测量两条彩带,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更深入感知分数与小数的联系。让生用小数表示自己的身高,多方面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整节课我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设计试读小数、量彩带、找身边的小数、猜谜语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

  其次,整个教学中我感到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整合教材,促进有效教学

  整节课容量较大,大致分为三个知识点:小数的读法、以元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以米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在教学中我总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有点“赶”教学的感觉,特别在教学学生较难理解以米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几厘米的含义环节中,学生没有经过充分的思考内化知识过程,便匆忙收场。

  2.调整板书,运用多种感官,弥补教学不足

  板书的目的是为促进更有效的教学,在板书上再进行一些修改,,并在教学时注重教师语言与板书同步进行,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的板书,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

  3.巧用生成资源,促进有效教学

  这节课的第一个知识点是小数的读法。我原先想通过学生试读把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读法区别开来,使这两部分的读法有了不同,但教学时有两个学生有错误的读法,因没有及时的利用生成资源来纠正读法,所以干扰一部分没有深刻了解小数读法的学生,在后面的课堂中经常出现错误的读法。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仍会努力建构和谐氛围,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创设合理情景,巧妙设计问题进行引导,把重点、难点运用合理的方法有效处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获得新知。真正让学生体验到学*的乐趣。

《小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反思3

  本教学设计我认为我较好地处理了生活与数学的关系;探究与接受的关系。但在小细节上,在面对课堂上千变万化的各种情况上,处理还是太肤浅。不够冷静,不够透彻得理解教材,虽说我完全可以“备课时间仓促,缺憾难免”来安慰自己,可是有缺憾我们就应该在以后避免,以使自己趋于完善。对本节课教学中的优缺点,具体自析如下:

  在导入小数环节,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过程。我创设了帮老师记录商品价格的情境,本意是想通过“老师,我记不下来啊!”、“老师,有什么简单快速的记录方法吗?”这样的内心需求来引出小数,进而比较之前生成的“62、1、8”几个整数来观察小数与整数的区别,接着认识“小数点”,自然揭题。但是数数、记数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浪费了一些宝贵的时间。这里完全可以这样问:“诶,她为什么那么快就记录下所有的价格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方法!”;如果没有生成,也可以这样设计:“老师发现超市里的价格牌上是这样记录的(2.30元0.80元5.49元1.85元),大家观察一下和你们记录的(2元3角8角5元4角9分1元8角5分)又什么区别?”这样,我想可以很干脆地进入主题,为后面的例1教学节省时间。

  生成中,有个学生这样记的:“1.8.5”。现在想来可以在指出不是小数后,留着它。那么在后来“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用到了我们的小数?”中,有学生说“日期中也有小数!”不知怎么的,我就懵了,想到了“2009.3.25”,说了句“哦,是哦,它表示的是年.月.日”。知识性错误啊!!!这里完全可以一指黑板上的“1.8.5”,让学生自己判断“2009.3.25”是小数吗?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吧!

  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以来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在例1教学中,我较好地体现了探究学*与接受学*的关系。从“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想一想1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米?”扶着学生说“3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米?还可以写成零点几米?”、“7分米呢?”到放手让学生说“把1米*均分成100份,每份的长度是多少?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呢?”、“那么3厘米、18厘米……”让学生在熟悉的计量单位中感悟小数的含义。

  事实上有的学生也是学得蛮好(当然指的是优生)。学生会照着老师的说了,但举的例子都是10厘米之内的。这暗示着什么呢?(我困惑着,是不敢?是不懂?)终于有一位学生说了个“10厘米是1米的1一百分之十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10米!”我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欣喜若狂”,赶紧板书在了黑板上,希望其他同学能受启发,结果时间不够了(其实还有5分钟可以上,我以为不能拖课),就没有继续深度挖掘交流下去了。

  另外,对教学中的几个精彩生成,没有恰到好处的加以利用。比如有一个学生表示疑问“为什么十分之一米还可以用小数0.1米来表示?”这里就可以从学生非常熟悉的以“元”为单位的背景中去让学生自己感悟。让学生发现“几角就是十分之几元,用小数表示就是零点几元,几分就是百分之几元,用小数表示就是零点零几元。”这样学生在货币单位中感知到了小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那么很容易就能发现“十分之一米还可以用0.1米表示”。真不应该说一句“数学上规定十分之一米就是0.1米。”让学生带着厚厚的疑云学新知。再比如,有学生说1.64米的后面单位应该是“厘米”,我充分尊重了学生,“到底是米还是厘米呢?”但后来还是没有回头去解决,又是一个“有头无尾”的“尊重”。

  总之一句话,教师应该对教材文本理解了,读透了,才能充分发挥教师本身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才能自如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自如处理课堂上的各种精彩生成。加油吧!

  一、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展开教学。

  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由它们所见所闻的生活中的小数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小数的含义,这是一种立足现实生活现象,获取数学意义的教学思路。学生学*小数的数学现实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已有的旧知,包括整数和分数的认识;二是生活经验,包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商品价格等方面。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较多的购物经历,学生最熟悉的小数就是商品的价格。但是,大部分学生对小数的意义知之甚少。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一方面要把学生已有的经验调取出来,另一方面又要在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上有所提升、有所发展,使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并获取数学概念的建构。在引出小数时,我让学生帮小红认价格,根据学生的反馈内容在黑板上记录相应的数,并相机引出小数。同时提出:“关于小数,你们已经知道了什么?你们会读小数吗?”

  二、在对教材理解、把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加工。

  教材为我们的教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但课程资源不仅仅是教材,还有学生的生活经验,老师的教学经验等等。这节课,我对本节教材内容进行了二次加工。首先,由“身边的小数”入手,如认识商品的价格,组织学生测量课桌的长和宽,由不满一米而想到用分数作单位,并由1米=10分米的进率联系分数的含义,用十分之几米表示几分米,进而引出零点几米的小数。再通过测量自己的身高来认识两位小数。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在认识小数的首次感知时就了解了小数的来源和含义,而且初步知道了小数与整数、分数之间的密切联系。其次,在练*的顺序上进行重组和调整,在认识商品价格和测量认识小数之后分别进行了专项练*,针对性强,有利于学生形成结构化的知识。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讲练结合,逐步加深学生对小数的理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有效的教学采用多种方法和策略。本节课,教者先出示情景图让学生帮小红认识商品价格,通过与整数的对比引出小数。在测量认识小数时则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激发学生浓厚的学*兴趣。而讲练结合,是成功的教学经验之一。教者把各道练*题目穿插在新知的学*过程之中,让学生由形象到抽象,由分数到小数表达,递层推进所获得的关于小数意义的认识。有讲有练,不仅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也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思维能力。


小数初步认识教案 (菁华5篇)(扩展3)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菁华5篇)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四制)三年级下册“家居的学问——小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并能正确地读、写小数。

  2、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意义。

  3、使学生认识数学知识源于实际生活,用于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具准备:课件、卡片

  学具准备:练*题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刚才课前交流时说到全班有女生37人 板书:37(齐读)补充板书:3737这个数会读吗?(齐读)

  2、师:这些数都是整数。看好了37、37(点上小数点),这个数认识吗?很多同学都说认识。像这样的数我们数学上就叫小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小数。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3、课前,同学们收集了一些这样的数,谁来给大家说说?师随机收集数据并板书。板书:1.5 19.5

  二、小数的初步认识

  (一)介绍一位、两位小数

  1、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小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个小圆点我们就称它为小数点,(板书小数点)小数点一定要写在整数个位的右下方。看老师再写一个。板书:2、37。(强调写法)

  2、小数点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小数部分只有一位的小数给它一个名字一位小数。(贴:一位小数)小数部分有两位的小数叫两位小数。(贴:两位小数)

  (二)小数的读法

  师:这些小数会读吗?谁来读一个?37、37

  A:错误读法:谁跟他读得不一样?这两种读法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小数点后面不一样)

  B:正确读法:谁再来读一遍。读的很正确,思考一下小数的读法跟整数有什么不同?

  小结:小数点前面的数与整数的读法相同。小数点后面的这些数和以前的读法不一样,要像读电话号码那样按照顺序一位一位的把数字读出来,会读吗?

  齐读:37、37 2、37

  (三)小数的写法

  师:生活中处处有小数,老师也了解到一些信息。你能写出这些小数码?(电脑订正)同桌相互检查、评价。师小结小数的写法。

  同学们真棒,不仅会读小数,而且还知道了怎样写小数。

  三、小数的意义

  (一)一位小数的意义

  1、师:老师买了一块橡皮价格是多少?(板书:1角)改成以元作单位。1角,标价牌上怎么写?很多同学都有自己的经验。

  师:如果老师有1元钱,从里面拿出0、1元,怎么拿?(课件出示)1元——10个1角

  师边讲解边课件演示:把1元换成 10个1角,然后取出1角,把1元换成10个1角也就是把1元*均分成10份,再取出1份,这个数除了用一角和0、1元表示以外,还可以用那个数来表示?(1/10元)

  师:1/10元表示这么一份,也就是1角也可以表示为0、1元,我们就可以用等于号把他们连接起来。

  板书:1角 =1/10元 = 0、1元 生齐读。

  2、6角=( )元

  师:1角让我们想到了?(0.1元)6角让我们想到了几元?

  板书:6角=6/10元=0.6元

  师:6/10元表示什么意思?指名说。

  课件演示:1元*均分成10份,然后取其中的的6份。

  3、既然6角我们可以这样来表示。0.9元如果用分数来表示应该怎样表示?(板书: 9/10元)用角来表示呢?(9角)

  (二)二位小数的意义

  1、师:刚才我们通过把几角化成以元为单位,我们发现这些小数还都和分数有关系,有了这个经验,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找到1分怎样化成以元为单位的办法。

  出示:1分=( )/( )元=( )元

  师:很多同学都已经有自己的想法了,到底有哪些数呢?这些数是怎么来的呢?(同位互相讨论)

  板书:1分=1/100元=0.01元 (指名回答,师板书)

  师:1/100元表示什么?

  边讲解边课件演示:1元*均分成100份,取其中的1份。师:把1元换成100分,也就是把1元*均分成100份,再拿出1份,是用100分之1来表示对吗?

  2、既然1分用1/100元来表示,7分你想到了那个分数?(有的同学想到了小数。)

  板书: 7/100元=0.07元

  师:0.07元就是我们*时说的几分?

  (板书:7分=7/100元=0、07元) 生齐读。

  3、师:继续出示课件,谁能说出这个代表的是几分?多少元?

  板书:15分=15/100元=0、15元

  师:15/100元表示什么意思?用小数怎样表示?

  (三)分数与小数的关系

  1、观察

  我们静静的观察黑板,我们今天学*的小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数有关系?仔细观察这些一位小数和怎样的分数有关系?两位小数又和怎样的分数有关系?(独立思考)

  2、小组讨论:有的同学眼睛很亮,将你的发现跟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小组交流)

  3、汇报:刚才我们通过交流有想法的举手。

  生:我发现一位小数都是十分之几,两位小数都是百分之几。

  师边贴边说:这些分母是10的都是十分之几,分母是100的都是百分之几。谁能连起来说说我们今天学的一位小数、两位小数和怎样的分数有关系?指名说,(同位互说)。

  4、总结:这个关系也可以说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的数,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的数。

  四、巩固练*

  1、分米厘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数

  (1)板书: 0.2米

  师:0、2米让你想到了哪个分数?

  师:2/10米表示什么意思?生:把1米*均分成10份,2份就是2/10米。师边课件演示边说:把1米*均分成10份,1份就是1分米,2份就是2分米。这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化成小数就是0、2米。生齐读

  师:看来一位小数和十分之几的关系不仅在元角分里面应用,在长度单位里面照样可以应用。

  (2)专家提示我们,正确的写字姿势是眼与纸的距离3分米,身与桌一拳约8厘米,3分米、8厘米在米尺上很容易找到。(课件演示)

  师:如果把3分米、8厘米都转化成以米为单位,能想到哪些数?这些数是怎么得到的?它表示什么意思?(出示)

  3分米=( )/( )米=( )米

  8厘米=( )/( )米=( )米

  生独立写作业纸上,写完后互相说一说,指生汇报。

  师:这个3/10米怎么来的,从图上我们可以一目了然。

  师:为什么是0、08而不是0、8呢?

  2、分别在这三个图形里面涂了三份,哪个图里面的涂色部分可以用0、3米表示?

  为什么第一个不行。9分之几的能不能用0、3来表示?

  3、自主练*三,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口答:出示卡片学生抢答。

  5、自主练*五,连一连,集体订正。

  6、了解古代小数。

  师:同学们想知道中外古代的小数是怎样的吗?先来看一看我国古代的一个小数,谁能猜猜它表示多少? 师(投影显示):它表示3、12

  师:数学是在不断地发展的,如小数的记数,中外的数学家通过不断的改进,最终才形成了现在这种最简捷的方法。

  五、课堂总结

  把目光聚焦在黑板上,说说你的收获。在0-1之间,请你用小数给自己的表现评分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2

  内容:

  教科书第102页至103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初步认识小数,能读写简单的小数;

  2、具体情景中感悟小数与整数的大小关系,增强数感;

  3、能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数量,并进行交流;

  4、初步体会到小数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小数的作用和价值。

  教学重难点:

  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推动新知的学*,初步认识小数,能读写小数。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在课前了解教科书的价格以及生活中所存在的小数。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师:孩子们,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去认识一位新朋友。(板书课题:小数)生:朗读课题。

  二、教学新知

  1、教学小数的意义

  1)师:有谁知道小数都长成什么样子,你愿意把它写在黑板上让我们都来认识它吗?追问,你都在哪里见到它的?(点评:你真是一个细心的孩子,你的观察能力真强,我知道你也是一个爱学*的孩子)

  2)揭示小数的意义师:原来长成这个样子的数都是小数。像这样的数都是小数。

  3)让学生尝试着读一读师:谁愿意当小老师?那你把这些数念给大家听

  2、认识小数和小数的读写方法

  ①教学小数的读法

  (a)师:刚才同学们对小数的读法有了不同意见,他们几个人中谁读错了,我们去书中找一找答案,请同学们打开书102页,默读,等会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的阅读能力强,从中获取的知识最多。

  (b)请同学们以同桌为单位相互交流一下你们刚才从书中获得了哪些知识。

  (c)学生反馈,请学生把书中了解到的知识向全班同学交流。

  (d)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再读小数点,最后读小数部分且是从左到右顺序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即可。

  ②认识小数的各部分以及小数部分的数位

  播放课件:小数由三个部分组成,别看小数点是个小小的圆点,它的作用可大了,它是小数王国的重要标志,以它为界,它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小数点的家就处在两个部分中间偏下的位置。小数部分也有自己的数位名称,右边第一位叫十分位,第二位叫百分位,如果有第三位,大家说叫什么?

  ③师:现在同学们判断一下,刚才有谁读错了,他又错在哪里?让我们再给读错了的同学一个机会,读一读屏幕上的数。课件展示下列各小数:

  三、小结;

  1.小动物们回家,教材106页第1题。

  2.反馈练*:课件展示

  3.通过这节课的学*你肯定有不少收获,现在请你们自己给自己打个分数来评价一下自己这节课的学*,要求评分标准是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为1分。(若生有困惑,老师可先给自己打个分)

  4.关于小数的奥秘还等待我们去探索和发现,下节课我们继续去学*了解。

  板书:小数的初步认识像3.252.70.85.29.63……这样的数都是小数

  2.7读作二点七

  9.63读作九点六三

  元角分

  6.35元

  5.10元

  4.80元

  9.50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3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经验出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比一比、说一说、议一议的活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本课教学立足于“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实际含义;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为此,本课设计,倾力实现数学教学的三特性:其一是现实性,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准确把握教学的起点;其二是系统性,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活动,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其三是文化性,引导学生在活泼灵动的问题诠释和“数学史话”的了解,让学生感受数学工具性、人文性兼备的特点。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例题1。

  学情与教材分析:

  这部分的教与学,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和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学*了常见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充分利用了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了较为丰富的,贴*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作为小数的初步认识,其教学要求应注意把握两点。一是本单元不要求离开现实背景和具体的量,抽象地讨论小数。二是小数的认、读、写,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的现实意义,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2)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会读写小数。

  (3)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

  教师方面:多媒体课件、几种常见的实物图片

  学生方面:

  1、课前要求学生到商场了解商品的价格,选择几种自己最感兴趣的物品,并把价格记录下来。

  2、测量自己身高,并以几米几厘米的形式记录下来。

  3、搜集生活中的小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小数

  1、师:昨天老师在超市里看见有两个同学在忙碌着,瞧瞧,他们在干什么?

  (快速播放课件:两个同学在超市的货架边了解商品价格并用笔记记录着)

  2、师:当时我很奇怪,就上前问了一下,原来他们在做“社会小调查”,了解一些商品的价格。我看了看,发现他们是这样记录的:

  (课件出示两张记录单,第一张是在商品名称后面,以几元几角几分的形式记录价格,第二张是在商品名称后面,以几点几的小数形式记录价格)

  大家更喜欢哪位同学的`记录单呢?说说你的看法。

  3、师:是呀!两种方法各有长处,而第二个同学的记数方法,更简单、明了、方便,值得我们来研究它。

  4、师:像0.85、5、98和2、60(课件中的数字)这样的数叫做小数。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呀?(课件闪现小数点)“、”叫做小数点。今天我们就要学*一些关于小数的知识。(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商品的价格是学生生活中与数学联系最密切的内容,在欣赏他人的“社会小调查”的记录单时,在对比x、xx元和几元几角几分表示商品的价格的两种方法中,引领学生轻轻松松地走进生活,走*小数,初步感受学*小数的现实意义:运用小数记数简单、明了、方便,值得我们去研究它。]

  二、认识小数

  1、师:谁来说说,这些小数应该怎么读呀?

  2、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小数吧。

  3、师:那小数该怎么写呢?让我们动手试试。

  (老师示范,学生在练*本上书写,特别强调小数点的写法)

  (设计意图:小数该怎么读?怎么写?这类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以个别与集体的练读,老师的范写与学生的仿写直接解决。不拖泥带水,将主要的时间与精力放到下个环节的联系商品价格认识小数上。)

  4、师:哪些同学已知道,这些小数它们分别表示多少钱?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如下表示。之后,小结看用小数表示价格的方法:小数点左边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几角,第二位表示几分。)

  元 角 分

  0. 8 5 0元8角5分

  5、 9 8 5元9角8分

  2、 6 0 2元6角0分

  5、师:从大家的踊跃发言中,老师看出了你们已经懂得看用小数边表示价格的方法,现在能用小数写出这些商品的价格吗?

  (课件显示出第一个同学的记录单,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口答,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生活中用x、xx元和几元几角几分表示商品的价格是最常见的方法,这样的两种表示方法之间有怎样的联系是本节课要解决的一个问题。用小数表示价格的练*可以深化对小数含义的理解,解决方式主要是通过学生积极思考、独立尝试,互相交流来实现的。]

  三、教学例1

  1、师:看来通过刚才的活动,同学们已经对用小数表示商品的价格到底表示几元几角几分已经很清楚了。下面请大家在自己周围找一找,看看还有那些地方也有小数的存在。

  (放手让学生畅所欲言后,老师再通过课件出示教材中第91页第2题的大象、鸵鸟、长颈鹿有关数据,让学生齐读材料)

  2、师:通过大家的你一言我一语,我们知道小数不光可以用来表示价格,而且可以表示如身高、重量、速度……。生活里小数真是无处不在啊!说到身高,老师告诉大家,我的身高是1米75厘米,你能把老师的身高会用米作单位来表示吗?

  (学生可能会猜出正确答案,但讲不清楚其中的理由。)

  3、师:大家的猜想是正确的,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老师的身高1米75厘米为什么可以表示为1.75米这个问题。

  (多媒体显示表示1米长的尺子,然后*均分成10份,第一段变为红色。)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让学生寻找身边的小数,再引出猜想老师身高用小数表示的方法而过渡到了本节课的核心环节——以米、分米、厘米这一学生熟悉的素材,教学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含义及写法。此处采用有意义的接受学*与探究学*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建构主义学*理论。]

  4、师: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想一想,1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1米的1/10是几分之几米?

  师:1分米是1/10米,1/10米还可以写作小数0.1米。

  (在1分米下方显示1/10米、0.1米两种对应的表示方法。再点击课件将3分米长的部分变为兰色。)

  师在尺子上指其中3分米长的部份,提问:这一段3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也就是几分之几米?还可以写作零点几米?

  (媒体显示两种对应的表示方法)

  5、师:老师还可以从尺子上找到另一个小数——0.7米,猜猜是指哪部分啊?说说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只是通过比较直观的方式初步认识了分数,如果仅从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让学生来思考小数的含义,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所以,这个环节通过课件形象地唤醒了学生对分数的记忆。通过长度单位建立分数与小数的联系,让学生知道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且,对于1分米3分米与7分米的呈现方式的不同,不但避免课堂单一枯燥也为过渡到下个环节提供铺垫。]

  6、师:同学们,面对同样的事物,我们只要换个角度,又有了新的发现。请看:

  (课件演示将1分米*均分成10份,使1米的尺子*均分成了100份。)

  现在一米*均分成了多少份?每份的长度是多少?

  7、师: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呢?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间互相交流,再指名回答,说出想法)

  那么3厘米用小数怎么表示?你是怎么想的?

  8、师:18厘米呢?

  [学情预设:可能的想法有:①18厘米是18/100米,用小数表示是0.18米②18厘米可以看作10厘米和8厘米,10厘米是1分米,也就是0.1米,8厘米是8/100米,是0.08米,合在一起也就是0.18米……]

  想一想:0.03米、0.18米,小数点后面第一位表示什么?第二位呢?什么样的分数能写成两位小数?

  [设计意图:厘米的教学同分米的教学相同,关键是建立分数与小数的联系,这里没有多大的探究价值,只能是一种有意义的接受。1厘米、3厘米和18厘米用小数表示米作单位,在教学中重在说清18厘米就是0.18米的算理,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9、讨论:现在大家能理解老师的身高1米75厘米为什么可以写成1.75米吗?

  10.师:王东同学身高上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呢?

  (此处,学生将1米30厘米写成1、30和1、3都是正确的,贵在能让他们说出其中不同的想法。)

  如果老师告诉你们,林承同学的身高是1.42米,你能说出他身高几米几厘米吗?

  11、师:谁愿意来介绍下自己的身高几米几厘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

  [设计意图:本环节回应前面的猜想,可以使课堂结构更富有整体性,通过把自己的身高写成小数的形式,来让学生进行应用练*,巩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而且,教师让学生反过来思考“1.42米等于几米几厘米”,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小数含义的理解。]

  四、运用拓展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国的古代,小数可不像现在的写法,那时是这样表示小数的(课件出示教材第94页的“你知道吗?”),你们觉得那种写法比较好?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安排就是让学生体验到原来小数还可以“这样写”,让学生比较小数的写法,体会到数学是在不断的发展之中,而且数学在此过程中体现出的简洁美更展现了人类的智慧。力求在了解小数的实用“工具性”时,也感受其浓郁的“人文性”。]

  2、师:正如同学们所说的,事物的发展总是朝着简洁、方便的方向不断的演化,数学如此,生活也是如此。下面就让我们用今天刚学到简洁的小数记数方法来玩个“价格竞猜”游戏吧。

  (老师出示实物图片,让学生猜价格,可以以“高了”或“低了”的提示形式,引导学生猜出正确价格。)

  [设计意图:“竞猜价格”的游戏既是对小数含义的巩固,又培养了学生对小数的数感。]

  五、总结延伸

  师:其实,关于小数还有很多很多的奥秘,等待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呢!我们下节课再研究。

  设计思路:本课教学是学生第一次在课堂上正式接触小数。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小数的含义,设计时力求从学生现实生活出发,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并让生活素材贯穿与整个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

  一、突出小数与生活、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准确把握教学的起点与延伸点。

  准确把握教学的起点,是确定教学目标和设计教学思路的关键。本节课考虑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小数已有一定的了解和接触,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是一项重要的课程资源。所以新课开始,创设学生在“社会小调查”中记录商品价格的情境,这样的情境给予学生较强烈体会小数在生活应用中的独特作用,既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又唤起他们对已有经验的回忆,使学生感受所学内容不再是简单抽象枯燥的,而且是非常有趣并富有亲*感的,并适时调控教学活动,以真正做到学生知道的不讲,学生已会的不重复,把时间用在刀刃上,从而提高了教学实效。

  二、用多种计量单位的知识作为学生感知小数的形象支撑,同时预防思维定势的产生。

  概念教学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则就是一定要用具体可感、可知的形象作为支撑。只有在具体形象支撑下学生才能对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才有利于学生全面的了解概念的本质。教材的设计也充分的遵照了这一原则。先是通过商品价格来认识小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各表示几元几角几分,再通过长度单位之间的改写来揭示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这一本质联系,最后的应用是结合自己的身高说说怎样用小数来表示,三个环节每个都是在具体的情景中展开的。本课教学设计也是按照这一规律进行的,就是在传授例1前,让学生汇报课前要求收集的生活中的小数,老师也适时呈现一些小数的其他用途的资料,不但进一步让学生积累更多的感性认识,也防止部分学生形成小数只能表示商品价格这一思维定势。

  三、为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机会,丰富学生的学*形式。

  整个教学过程力求体现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理念。各个教学环节的引入,期望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有启发思维价值的问题情境,能给学生的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提供有意义的现实背景。学生的学*方式既有有意义的接受学*,又有独自的思考和感悟。允许并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大胆发表个人见解,让孩子们在静思中,在交流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增长本领,从而达到乐学、会学、创造性学的境界。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3、通过对一位和两位小数的初步认识,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认识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小数的读、写、小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教法:谈话法、演示法、质疑法、练*法

  学法:观察法、交流法、练*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测量自己的身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出示目标(2分钟)

  下面这些是什么数?

  1、 1/2、 2、 4、1/3 、 2/4 、100

  我们以前学过像1、2、4、100这样的整数,

  还学过像1/2 、1/3 、2/4 这样的分数。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数?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小数,板书题目

  二、出示目标(1分)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三、自学指导(10分钟)

  (一)认识小数

  课件播放图片

  思考:1.分别说说它的价格是多少?

  2.它们具体表示多少钱呢?

  3.这些数都叫什么数?

  4.观察这些数,与前面学过的数儿有什么不同?

  5.这个点在小数中怎么读?试着读一读?

  6.小数与前面学过的数读起来有什么不一样?

  在读小数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每个小数都有一个“点”,这个点就称之为“小数点”。小数点左边部分和以前学的整数读法一样,小数点右边只要按照顺序读出每个数字就可以了。

  四、质疑探究(12分钟)

  1、初步理解0.1的含义

  这把尺子上也藏着小数呢,你知道“0.1米”在哪儿吗?

  1/10米就是0.1米,你现在知道“0.1米”

  在哪儿了吗?谁能说一说你的想法?

  小结:把1米*均分成10份,10份中的1份就是1分米,

  1分米就是1/10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

  2、初步理解零点几的含义

  你找到的0.2米表示什么?说一说你的想法。

  0.5米表示什么?在哪儿呢?

  0.9米表示什么?在哪儿呢?

  3、探究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刚才我们在尺子上找到了小数,你发现

  小数和谁有着密切的联系了吗?

  4/10米(0.4米 ) 7/10元(0.7元)

  五、课堂练*:(15分)

  (一)课堂检测

  1.如果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 )。

  2.1分米就是1/10米,也就是( )米。

  3.3分米等于多少米呢?5分米、8分米呢?

  (二)堂清作业

  1.把1米*均分成了100份,每份是( ),用分数表示( )。

  2. 1/100米,写成小数是( )。

  3. 3厘米等于多少米呢?45厘米、78厘米呢?

  4.5角是5/10元,还可以写成( )。

  4.8元5角写成小数是( )

  板书设计:

  小数的初步认识

  1、像5.98、0.85和2.6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2、“.”叫做小数点。

  3、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

  1分米是1/10米,还可以写成0.1米。

  3分米是3/10米,还可以写成()米。

  4、把1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

  1厘米是1/100米,还可以写成0.01米。

  45厘米是()/()米,还可以写成()米。

  78厘米是()/()米,还可以写成()米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5

  上周参加了xx小学片区的连片教研活动,作为主评教师参加了听课、评课活动。第一节课是xx小学的范晓丽老师执教了“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课的流程如下:

  一、了解学生认知引出课题: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之前认识了哪些数?还见过什么数?(小数)哪里见过?随后出示图:像这样的数都是小数。怎么知道是小数的?小数点是小数的标志,它把小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整数部分,另一部分是小数部分。这节课一起来认识小数。解决两个问题:读写小数、知道小数表示的含义。

  二、小数的读写:

  3.45kg36.6°0.6元25.8元1.米1.米0.85元

  学生试读中解决问题,怎么读的?

  这些数表示什么?到底什么样的数写成小数呢?

  三、小数的意义

  出示:身高1米3分米用米作单位怎么表示?

  1、1分米还可以怎么表示?5分米呢?……1米3分米呢?

  四、检测练*小结

  评析:

  本课是老内容,知识点没有变化,但是又有变化,课时安排内容有变化,去掉了两位小数,教师比较难把握尺度。值得肯定的有:

  1、关注学生的原有认知,从始到终,设计与学生认知接轨。

  2、利用图片中的数据贯穿课的始终,线索清楚。

  建议:

  1、小数的读写要略,12.12为什么不读十二点十二,其实学*了小数的意义学生自然明白,而教师花费了太多的时间。

  2、小数的意义形式上的理解居多,本质没有透彻,其实只要是十分之几的数就可以写成一位小数,要让学生理解,还需要教师再下功夫,再多笔墨。


小数初步认识教案 (菁华5篇)(扩展4)

——《小数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反思 (菁华5篇)

《小数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反思1

  (一)、情景导入,学读、写分数。

  课始从本班学生人数入手(48),以增加的一点(4和8之间加上小数点)为突破口,明确新产生的数与以前学的整数的区别,问学生认不认识这样的数,以唤起学生对小数的感知。

  让学生说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小数,以及读情景图,不但使学*素材变得丰富多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效的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读数和写数的教学时,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本着学生已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的原则,顺利完成小数的读法和写法的教学。

  (二)、操作感知,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尽管学生在此前研究的数学知识中的数据均为整数,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0.5已经有了一定的感受:1米的一半就是0.5或0.5米是50厘米。

  在研究一位小数时,就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均分成10份的1米长的纸条为工具,以0.5米的理解为基点和突破口,再去解决0.3米、0.4米等多长,从而使整个探究过程显得顺畅、自然、扎实、有效。

  认识一位小数之后,让学生继续利用纸条进行实际测量两根毛线的长度(一根长0.2米,另一根长0.7米),方式是先估后量,然后再来测量课本的宽度(0.17米,用纸条不能直接量出)。

  这样做既巩固了对一位小数的理解和运用,还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又为两位小数的探究埋下伏笔,让学生在实际测量中切实感受探究两位小数甚至多位小数的必要性。

  本环节的教学注重了实践操作,学生的手、口、耳、脑、眼等多种感官参与学*活动,使他们在“经历、体验、探索”过程中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这里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之所在,备课时我精心设计,授课时灵活运用,使学生在思考、讨论、观察、操作、交流活动中自然而然的收获知识。

  (三)、实践应用,巩固认识

  教育学认为,适度的练*是巩固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技能,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本节课的练*设计突出三个方面。

  一是对新知识的巩固和练*。

  二是突出本节课内容设计的完整性和层次性(从开始的信息图引入到结束的进一步理解信息数据的意义)。

  三是通过开放的题目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给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索和创造的机会,使其灵活掌握知识。但由于我没能准确地掌握时间,课堂调控能力差导致开放题没能得到训练。

  (四)、课外调查,拓展延伸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但学生在课外学*的时间是无限的,本节的学*已经结束,但学生的探究活动并没有结束,课外调查的布置,将学生的探究领域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从学校延伸到社会,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拓宽学生的探究视野,从而增强学*数学的兴趣,体会学*数学的价值。也为下一节课的小数大小的比较的学*提供了研究素材。

  在教学中出现的失误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教师放的力度还不够,总是感觉对学生不放心,学生一时间回答不到教师预想的答案就忙于提示,或总感觉学生说的不如自己叙述的明白就重复解释,我想这归根结底的原因还在于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得还不到位,不能做到真正相信学生。或者是在于太注重预设而忽视生成,为完成预计的教学目标而赶时间。

  2、教师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提高。

  我们经常说: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课堂上要准确把握生成,有效利用生成。课堂上我就没有能够很好的把握和利用生成。如在用1米长的纸条测量0.2米长的那一条毛线的时候,多数同学一开始都估测是0.2米,但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可能是将毛线拉得过紧好多孩子就说出了0.21米、0.22米、0.23米等的两位小数,这时我把其中的一个两位小数写到了黑板上,本想利用它转入对两位小数的探究。

  但一时间又没有想出很好的连接语,这时0.7米的毛线长度还没有测量,思维地运转没有跟上,又只能按照原先的设计进行了下去。只是给学生作出了“在实际测量时可能会出现一定的误差”、“毛线不要拉得过紧或过松,因为毛线有弹性,所以测出来的数据可能就不一样”的解释。

  事后我对课堂上出现的这一突发事件进行了深刻地反思,如果当时有的学生说出0.23米的数据后老师接着问“你是用纸条准确测到的还是估计出来的?”转而导入“用米尺能不能准确测出?”。

  这样就很自然地能导入了对两位小数的探究,还会节省出测量课本的宽的时间用来做涂一涂,填一填的开放练*题,从而也会使教学目标能够全面达成。

《小数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反思2

  《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是通过借助“米”为单位的小数作*台,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小数。对第一次接触小数的学生,相对来讲就会有一定的难度和学*的负担。

  为了能缓解降低难度,我努力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以学生的认知水*、学*心理为基础,营造和谐课堂,活化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较好的完成了这一节的教学活动。课后又做如下反思:

  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小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创设较为丰富的,贴*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感悟小数的含义,体会数学回归生活,让每一个知识点都充满生活的气息。

  2、充分利用学生资源,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出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在理解生活中的小数的实际含义中,我直接抛出问题,利用学生已有的价格看经验,运用原有的长度单位的知识基础,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将学生感觉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从而自然流畅地帮助学生建立起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3、教学能面向全体学生,营造和谐课堂氛围。整节课我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小数王国等环节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小数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反思3

  人教版三年级(下)数学,安排了《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节对第一次接触小数的学生,相对来讲就会有一定的难度和学*的负担。为了能缓解降低难度,我努力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以学生的认知水*、学*心理为基础,营造和谐课堂,活化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较好的完成了这一节的教学活动。现反思如下:

  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首先复*分数的意义,让学生体会十分之几的含义,为下面学*小数打下基础。小数在生活中学生经常见到,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找身边的小数,得出要研究的素材,导入下一环节的教学,

  2 .注重学生的直观感知、实际操作,认知、感知小数。在本课教学中,有意识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获得直接的感观,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以米作单位的小数对学生来说是较抽象的知识,在教学用米作单位表示几分米的小数,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让学生体会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老师适时作出点拨,得出几分米可以写成十分之几米,同样可以写成小数。又通过让学生在米尺上找一找、说一说,在实践操作中理解感知小数的含义。

  3.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营造和谐课堂氛围。整节课我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设计试读小数、找身边的小数、组数比赛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

  4.巧用生成资源,促进有效教学。这节课的第一个知识点是小数的读法,。我原先想通过学生试读把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读法区别开来,使这两部分的读法有了不同,但教学时有两个学生有错误的读法,我及时让其他学生去发现,利用这些生成资源使得学生深刻的了解了小数的读法。

  在整个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有:

  1.整合教材,促进有效教学。整节课容量较大,大致分为三个知识点:小数的读法、以元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以米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在教学中我总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有点“赶”教学的感觉,

  2.调整板书,运用多种感官,弥补教学不足。板书的目的是为促进更有效的教学,在板书上再进行一些修改,,并在教学时注重教师语言与板书同步进行,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的板书,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仍会努力建构和谐氛围,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创设合理情景,巧妙设计问题进行引导,把重点、难点运用合理的方法有效处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获得新知。真正让学生体验到学*的乐趣。

《小数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反思4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一位小数的认识,在教学中,我的教学思路是先复*整数和分数,尤其是分数的意义,从而引出小数。本节课是小数的初步认识,重点在小数的读写,难点是小数的实际意义和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在教学中:

  体现分类的思想。上课伊始,我从“数”入手,给出几个整数和小数,让学生把它们分为两类,跟预设的基本一样,学生把它们分为数中有点的和没有点的,还有人说是学过的和没有学过的。这一活动,让学生对数有一个整体感知,小数和整数不一样,渗透了分类思想。

  存在问题:

  1、小数的读写看似简单但是也需要学生去读去理解,所以本节课的内容过多,以至于每个知识点都蜻蜓点水,但都没有深入去理解。所以在学生试着读小数时出现有这几种情况:五元九角八分;五点九十八;五点九八。

  2、在给学生理解几元几角改成小数时也只是浅表的学*,并没有完全理解小数的每个数代表的含义。

  针对问题,在与老师们探讨后,做出如下思考:

  概念性知识的教学比较困难,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方式方法去教学,所以针对这节课可以通过让学生实际去调查小数的知识,从而了解小数的读写。有学生不能解决的、都容易犯的错误老师集体订正指导。在课上的讲解重点放在小数的实际意义上,如果想让学生自主探究米与分米中的小数时,应该先给学生在几元几角转换成用小数表示时每个数代表的实际意义,让学生充分理解为什么用小数去表示角而不能用整数去表示。让学生产生质疑,不够1时怎么表示,去让学生在矛盾中思考去探索。

  根据生活经验学生对小数有一些认识,但这种认识只是浅表的,并没有理解小数的意义,让他们先去读去写,发生错误和意见不同时产生分歧和认知冲突,再给他们一个正确的读写法。所以需要先给学生构建一个小数的模型,比如几元几角用小数表示每个数的意思。让他们能够知道为什么用小数去表示,是因为不够“1”,然后再去研究1米中1分米=0.1米要知道是把1米*均分成10份,表示其中的1份,是1/10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1米,并且是其中的每一段都是0.1米。然后再自己去理解3分米、5分米……用小数怎么表示,总结与分数的关系是十分之几就是零点几。

  要想做到给予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就需要老师对知识体系和架构有充分的理解,知道学生之前有哪些知识基础,接下来要学到有关这块的那些知识,做到深入浅出。那就必须对教材和课标有一定的了解,不能在教学中教什么知识就教什么,要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将知识整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就对老师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去整理去探究,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身为老师的我就必须做到先去探究去培养学生,在*时的点点滴滴中用心去做到每一个细节的教学。做一个“有心”的教师。

《小数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反思5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这节课的重点是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具体含义和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让孩子们在熟悉喜欢的情境中认识小数,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理解小数,在积极热烈的交流中探究小数,在不甘落后的竞争中运用小数。整堂课上下来老师教得放松,学生学得轻松。

  成功之处:

  一、以“元”为切入点

  通过读教材、看教参,发现三下与四下关于“认识小数”最大的区别是三下的认识小数是建立在具体情境中,也就是认识“元、米”等为单位的小数,不要求离开现实背景,抽象地讨论小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每天学的内容对他们而言未必都是全新的知识,有些会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做基础。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学生,也经常接触小数,在超市中就能看到。因此,导入部分就是从超市一角,商品的价格中引出小数,这些小数都是以“元”为单位的,贴*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认识小数, 教材以米作单位的小数为例,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这类小数对学生来说是较抽象读写小数。

  二、以“米”作*台

  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以1分米=1/10米=0.1米为重点,在突破这个重难点后,学生能利用知识的迁移掌握( )分米=( )/( )米=( )米。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一位小数的认识,但是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分数也只是一个初步的认识,且很多孩子已经有些忘了,在教学中,先把1米*均分成了10份,让学生表示其中的一份。通过套理论得出用整数表示(1分米),用分数表示(1/10米),这里把重点放在1/10米的含义上,让学生复*了分数的含义,得出1分米=1/10米=0.1米,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去理解小数。在学生模仿着写后又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几分米可以用一位小数零点几米表示。有了一位小数的学*经历,再来认识并理解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就相对比较轻松。最后让学生用小数表示自己的身高,多方面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只是由于时间关系这点没有实施,但是本意确实如此。


小数初步认识教案 (菁华5篇)(扩展5)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菁选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第7单元的教学内容,孩子们在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这个单元中已经见过了表示价格的一位小数,再加上孩子们*时逛超市的购物经验,所以孩子们对小数尤其是表示价格的小数并不陌生。下面是我对《小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反思。

  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中我讲授了小数的认识和比较小数的大小两个知识点,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其中有得也有失。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即便是儿童,也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小数,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初次接触的,所以在教学上也体现了一个难点。

  在初步认识小数前,我估计到了有个别学生可能会在小数的读法上出现跟整数一样的读法这种错误。在课堂上果真有几个学生把小数点后面的数字读成几十几,比如:有的学生把18.46读成十八点四十六。针对这种情况,我让读错的学生多读几次,直到他读对为止。课后还叫成绩好的学生在黑板上写几个小数考考,以使他们达到学会的目的,这样一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教学比较小数的大小时,我用课件演示购物情境,让学生独立思考“去哪个商店买铅笔盒”这个问题应如何解决。引导学生说出用比较大小的方法来解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研究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出现了两种方法,其一是把小数变成以“角”为单位的整数来比较;例如:比较4.90元和5.10元的大小,有的学生把4.90元变成4元9角0分,把5.10元变成5元1角0分,然后进行比较,因为4元小于5元,所以4.90元小于5.10元。其二是先比较整数部分,然后再比较小数部分。例如:比较2.55和2.62的大小,学生先比较整数部分,2与2相等,然后再比较小数点后面第一位5小于6,所以2.55小于2.62。再如比较4.56和3.83的.大小时,先比较整数部分4大于3,所以4.56大于3.83。第二种方法是本课时教学的重点,因此我让学生根据具体的情境多说,以达到学会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在巩固这一环节,我让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且还采用了一生提出问题,请另一生帮助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在练*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基础上,引出比较几个小数的大小,让学生通过独立试算、讨论,从而掌握比较几个小数大小的方法和步骤。

  存在的不足之处:

  1、鼓励性语言不够丰富,没有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

  2、有的地 方 老师讲得太多,还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2

  纵观本节课,我认为值得肯定的地方有:

  1、引入课题自然、新颖。让学生在愉悦的歌曲欣赏中引出了小数,使整节课能顺利自然地上下去。

  2、合理利用教材。教材中例1是让学生在超市中找小数,再让学生认识小数,包括认识小数各部分的名称、数位等。但是在实际的`试讲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不认识小数,就让他们去读出这些小数,结果好多学生就乱读小数,这时老师就要反过来教小数的读法,这样上来就很乱。因此我们经过研究决定先出示小数,让学生认识了小数,会读小数后再找出生活中的小数,就顺利多了,学生就没有读错小数的现象了。

  3、充分体现了小数来源与生活,运用于生活的思想。从青歌赛引出小数、在超市中找小数、找出书包中课本的价格等都充分体现数学来源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3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这节课的重点是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具体含义和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让孩子们在熟悉喜欢的情境中认识小数,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理解小数,在积极热烈的交流中探究小数,在不甘落后的竞争中运用小数。整堂课上下来老师教得放松,学生学得轻松。

  成功之处:

  一、以“元”为切入点

  通过读教材、看教参,发现三下与四下关于“认识小数”最大的区别是三下的认识小数是建立在具体情境中,也就是认识“元、米”等为单位的小数,不要求离开现实背景,抽象地讨论小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每天学的内容对他们而言未必都是全新的知识,有些会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做基础。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学生,也经常接触小数,在超市中就能看到。因此,导入部分就是从超市一角,商品的价格中引出小数,这些小数都是以“元”为单位的,贴*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认识小数, 教材以米作单位的`小数为例,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这类小数对学生来说是较抽象读写小数。

  二、以“米”作*台

  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以1分米=1/10米=0.1米为重点,在突破这个重难点后,学生能利用知识的迁移掌握( )分米=( )/( )米=( )米。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一位小数的认识,但是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分数也只是一个初步的认识,且很多孩子已经有些忘了,在教学中,先把1米*均分成了10份,让学生表示其中的一份。通过套理论得出用整数表示(1分米),用分数表示(1/10米),这里把重点放在1/10米的含义上,让学生复*了分数的含义,得出1分米=1/10米=0.1米,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去理解小数。在学生模仿着写后又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几分米可以用一位小数零点几米表示。有了一位小数的学*经历,再来认识并理解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就相对比较轻松。最后让学生用小数表示自己的身高,多方面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只是由于时间关系这点没有实施,但是本意确实如此。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4

  今年三月份参加市骨干教师培训时,史红桃老师带领我们数学班学员开展《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能力》的专题研修,先由两位老师讲《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之后老师们互相交流评议。大家都觉得小数概念的引入不够理想。回来后我也积极进行了探索,觉得以名字引入效果较好。

  教学内容:义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P117—118的例1、例2及相关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

  ⒈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小数,体会小数的含义;初步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法。

  ⒉通过自学尝试、合作讨论的形式展开学*,培养学生主动学*的兴趣。

  ⒊注意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具准备:

  ⒈教具:投影仪、若干明胶片、米尺;

  ⒉学具:仿一角、二角、五角、一元人民币学具若干,直尺一把。

  案例分析:

  ⒈复*铺垫,启发思维。

  ⑴说一说以下各图阴影部分用什么分数表示。(出示阴影图)

  ⑵1米=()分米1分米=()厘米1元=()角

  评析:复*分数的知识,为搜集、准备有效的信息,诱发知识间的正迁移,沟通分数与小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好铺垫。

  ⒉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你在家时妈妈怎么喊你?(小名××),在学校大家又怎么喊你呢?那你有几个名字?(两个)同学们,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也有像×××同学这样的现象,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数学王国里的新“朋友”,板书课题:小数。

  评析:联系学生的实际,由学生身边的事情引出将要学*的新知识。几乎每一位学生在家中都有小名,因此,引发了学生们的学*热情,全体学生都踊跃参与到学*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真实性和现实感。

  3认识小数。

  (⒈)教师出示1米长的`尺子,问: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几分米?如果用米作单位,用分数表示,应是多少米?(板书1/10米)。在生活中为了便于使用,又把1/10米,写成0.1米(板书)读作零点一米。就像×××同学,你在家妈妈叫你××,在学校大家又叫×××一样,实际上还是同一个你。

  评析:由直观引入小数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小数产生于生活之中

  (⒉)自学尝试,分组讨论。如果是5分米,你能不能用与上题相同的方法说一说?学生思考后分组讨论,各组组长召集小组同学讨论,并推选出代表说一说本组的想法,通过全班讨论,引导学生学会说“5分米,用米作单位,用分数表示是5/10米,用小数表示是0.5米”。

  评析:学生的尝试,不仅仅是对小数的进一步认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运用数学思维的一次再创造行为,让学生主动地探索,类推出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希望大家予以指导!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认识小数。

  2。让学生熟记小数的组成部分。

  3。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小数并不是全然不知,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所接触,但由于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其意义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学生要深刻理解小数的意义,还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现状,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契合点,重视直观、引导、注重启发,利用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亲历小数的形成过程。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认识小数,并熟记小数的组成部分。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图片1)观察图片说一说这几种水果的价钱有什么区别?你能分一下累吗?

  2、(出示图片2)师:分成的两类有什么区别?你能给他们起个名字吗?

  3、师:同学们很棒,前面的是我们学过整数。后面的.就是 今天我们就要学*的小数。(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二、学*新知

  (一)什么叫小数

  1、像2.09 1.45 5.2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2、中间的“。”叫小数点。

  (二)小数的组成

  1、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有小数?(播放超市图片)

  2、你能根据图片中的内容说一说小数有那几部分组成吗?

  3、小结:小数有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三、课堂练*

  找出下面数中的小数

  0.23 16 7.4 12.8 590 247.90 0.36

  四、课堂小结 评论

  说一说:你今天学会了什么?

  请你试着写一个小数。

  教学反思: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小朋友们*时逛超市有购物经验,他们对表示价格的小数并不陌生,因此我把这节课的重点落在小数的读法和表示长度的小数的意义的教学上。在这节课中,我感觉也有很多不足:这节课中我虽然努力放手,让学生多自主学*,但有时当学生说不出来,还会急于讲述,“放”得还不够。主要用的不是本班学生对学生了解不够,怕出问题。

  总之这节课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学生的生活很丰富,他们很善于观察生活,教师应把学生的生活当宝贵资源,充分利用,通过已有认知引导新知。课堂上把学*的时间、空间、展示机会留给了学生。师生、生生间的共同探讨交流、讨论、才能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6

  本教学设计我认为我较好地处理了生活与数学的关系;探究与接受的关系。但在小细节上,在面对课堂上千变万化的各种情况上,处理还是太肤浅。不够冷静,不够透彻得理解教材,虽说我完全可以“备课时间仓促,缺憾难免”来安慰自己,可是有缺憾我们就应该在以后避免,以使自己趋于完善。对本节课教学中的优缺点,具体自析如下:

  在导入小数环节,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过程。我创设了帮老师记录商品价格的情境,本意是想通过“老师,我记不下来啊!”、“老师,有什么简单快速的记录方法吗?”这样的内心需求来引出小数,进而比较之前生成的“62、1、8”几个整数来观察小数与整数的区别,接着认识“小数点”,自然揭题。但是数数、记数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浪费了一些宝贵的时间。这里完全可以这样问:“诶,她为什么那么快就记录下所有的价格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方法!”;如果没有生成,也可以这样设计:“老师发现超市里的价格牌上是这样记录的(2.30元0.80元5.49元1.85元),大家观察一下和你们记录的(2元3角8角5元4角9分1元8角5分)又什么区别?”这样,我想可以很干脆地进入主题,为后面的例1教学节省时间。

  生成中,有个学生这样记的:“1.8.5”。现在想来可以在指出不是小数后,留着它。那么在后来“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用到了我们的小数?”中,有学生说“日期中也有小数!”不知怎么的,我就懵了,想到了“20xx.3.25”,说了句“哦,是哦,它表示的是年.月.日”。知识性错误啊!!!这里完全可以一指黑板上的“1.8.5”,让学生自己判断“20xx.3.25”是小数吗?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吧!

  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以来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在例1教学中,我较好地体现了探究学*与接受学*的关系。从“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想一想1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米?”扶着学生说“3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米?还可以写成零点几米?”、“7分米呢?”到放手让学生说“把1米*均分成100份,每份的长度是多少?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呢?”、“那么3厘米、18厘米……”让学生在熟悉的计量单位中感悟小数的含义。

  事实上有的学生也是学得蛮好(当然指的是优生)。学生会照着老师的说了,但举的例子都是10厘米之内的。这暗示着什么呢?(我困惑着,是不敢?是不懂?)终于有一位学生说了个“10厘米是1米的1一百分之十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10米!”我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欣喜若狂”,赶紧板书在了黑板上,希望其他同学能受启发,结果时间不够了(其实还有5分钟可以上,我以为不能拖课),就没有继续深度挖掘交流下去了。

  另外,对教学中的几个精彩生成,没有恰到好处的加以利用。比如有一个学生表示疑问“为什么十分之一米还可以用小数0.1米来表示?”这里就可以从学生非常熟悉的以“元”为单位的背景中去让学生自己感悟。让学生发现“几角就是十分之几元,用小数表示就是零点几元,几分就是百分之几元,用小数表示就是零点零几元。”这样学生在货币单位中感知到了小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那么很容易就能发现“十分之一米还可以用0.1米表示”。真不应该说一句“数学上规定十分之一米就是0.1米。”让学生带着厚厚的疑云学新知。再比如,有学生说1.64米的后面单位应该是“厘米”,我充分尊重了学生,“到底是米还是厘米呢?”但后来还是没有回头去解决,又是一个“有头无尾”的“尊重”。

  总之一句话,教师应该对教材文本理解了,读透了,才能充分发挥教师本身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才能自如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自如处理课堂上的各种精彩生成。加油吧!

  一、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展开教学。

  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由它们所见所闻的生活中的小数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小数的含义,这是一种立足现实生活现象,获取数学意义的教学思路。学生学*小数的数学现实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已有的旧知,包括整数和分数的认识;二是生活经验,包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商品价格等方面。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较多的购物经历,学生最熟悉的小数就是商品的价格。但是,大部分学生对小数的意义知之甚少。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一方面要把学生已有的经验调取出来,另一方面又要在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上有所提升、有所发展,使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并获取数学概念的建构。在引出小数时,我让学生帮小红认价格,根据学生的反馈内容在黑板上记录相应的数,并相机引出小数。同时提出:“关于小数,你们已经知道了什么?你们会读小数吗?”

  二、在对教材理解、把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加工。

  教材为我们的教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但课程资源不仅仅是教材,还有学生的生活经验,老师的`教学经验等等。这节课,我对本节教材内容进行了二次加工。首先,由“身边的小数”入手,如认识商品的价格,组织学生测量课桌的长和宽,由不满一米而想到用分数作单位,并由1米=10分米的进率联系分数的含义,用十分之几米表示几分米,进而引出零点几米的小数。再通过测量自己的身高来认识两位小数。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在认识小数的首次感知时就了解了小数的来源和含义,而且初步知道了小数与整数、分数之间的密切联系。其次,在练*的顺序上进行重组和调整,在认识商品价格和测量认识小数之后分别进行了专项练*,针对性强,有利于学生形成结构化的知识。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讲练结合,逐步加深学生对小数的理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有效的教学采用多种方法和策略。本节课,教者先出示情景图让学生帮小红认识商品价格,通过与整数的对比引出小数。在测量认识小数时则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激发学生浓厚的学*兴趣。而讲练结合,是成功的教学经验之一。教者把各道练*题目穿插在新知的学*过程之中,让学生由形象到抽象,由分数到小数表达,递层推进所获得的关于小数意义的认识。有讲有练,不仅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也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思维能力。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7

  《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是通过借助“元、米”为单位的小数作*台,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小数。对第一次接触小数的学生,相对来讲就会有一定的难度和学*的负担。为了能缓解降低难度,我努力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以学生的认知水*、学*心理为基础,营造和谐课堂,活化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较好的完成了这一节的教学活动。课后又做如下反思:

  首先,我个人认为在以下几方面把握的比较好。

  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

  小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创设较为丰富的,贴*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感悟小数的`含义,体会数学回归生活,让每一个知识点都充满生活的气息。

  2、教学能面向全体学生,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整节课我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小数王国等环节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其次,整个教学中我感到以下不足:

  1、在学*小数与元角分之间的换算的时候,五角八分有学生不知道5。08中间的零要写出来,这点我强调的不够,应该反复多次的告诉学生“如果没有就用零占位”,这样就可以降低学生的出错率。

  2、《小数王国》本来是想让表现积极的学生有优先选择的权利进行选择先去哪个地方,但因为时间关系我带着学生依次讲了下来,激励表现优秀的学生的作用没有表现出来。

  3、对课堂时间的把握还不够准确,时间分配上还应更加合理。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8

  《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是通过借助“米”为单位的小数作*台,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小数。对第一次接触小数的学生,相对来讲就会有一定的难度和学*的负担。为了能缓解降低难度,我努力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以学生的认知水*、学*心理为基础,营造和谐课堂,活化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较好的完成了这一节的教学活动。课后又做如下反思:

  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

  小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创设较为丰富的,贴*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感悟小数的含义,体会数学回归生活,让每一个知识点都充满生活的气息。

  2、充分利用学生资源,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出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

  在理解生活中的小数的实际含义中,我直接抛出问题,利用学生已有的价格看经验,运用原有的长度单位的知识基础,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将学生感觉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从而自然流畅地帮助学生建立起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3、教学能面向全体学生,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整节课我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小数王国等环节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9

  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中我讲授了小数的认识和比较小数的大小两个知识点时,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其中有得也有失。在初步认识小数前,我估计到了有个别学生可能会在小数的读法上出现跟整数一样的读法这种错误。在课堂上果真有几个学生把小数点后面的数字读成几十几,比如:有的`学生把25.25读成二十五点二十五。针对这种情况,我让读错的学生多读几次,直到他读对为止。。

  在教学比较小数的大小时,我用课件演示购物情境,让学生独立思考“去哪个商店买铅笔盒”这个问题应如何解决。引导学生说出用比较大小的方法来解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研究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出现了两种方法,其一是把小数变成以“角”为单位的整数来比较;例如:比较4.90元和5.10元的大小,有的学生把4.90元变成4元9角0分,把5.10元变成5元1角0分,然后进行比较,因为4元小于5元,所以4.90元小于5.10元。其二是先比较整数部分,然后再比较小数部分。例如:比较2.55和2.62的大小,学生先比较整数部分,2与2相等,然后再比较小数点后面第一位5小于6,所以2.55小于2.62。再如比较4.56和3.83的大小时,先比较整数部分4大于3,所以4.56大于3.83。第二种方法是本课时教学的重点,因此我让学生根据具体的情境多说,以达到学会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在巩固这一环节,我让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且还采用了一生提出问题,请另一生帮助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在练*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基础上,引出比较几个小数的大小,让学生通过独立试算、讨论,从而掌握比较几个小数大小的方法和步骤。

  在教学把分数写成小数时,我先让孩子把整分米、整厘米的数先写成分数,再写成小数。然后让孩子观察表格中的小数,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什么样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什么样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通过表格的对比,孩子们马上就能回答出来。我觉得应该让孩子知道十分之几的分数可写成一位小数,百分之几的分数可写成两位小数。表格设计更利于让孩子们比较、体会。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0

  《认识小数》是人教版人教板三年级下册P88-89的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数,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学会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学*的。学*这部分知识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地学*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虽然是第一次学*这个内容,但对于学生来说,在生活中,学生已经接触过了,对小数有一定地了解,会认识部分小数,只需要再稍微讲解一下。我把课的重点放在了理解小数的含义上,在教学中主要抓住了分数和小数的含义。

  一,从生活入手,学生学的顺其自然。

  超市是学生常去的地方,对于物品所标明的价格,学生也是比较熟悉的。从生活中的数学入手,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极力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从学生熟悉的商品价格中的小数入手,使生活素材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初次学*小数并不感觉陌生,将教学难点在不知不觉中解化。

  二,在用形象支撑学生对小数的.感知过程后,预防思维定势的产生。

  教材遵循着用具体可感、可知的形象为支撑的原则,设计了先通过商品价格来认识小数每一位,又通过长度单位间的化聚揭示分数和小数之间的本质联系,最后再结合自己的身高说明怎样用小数的三个环节。以往教学中,部分学生常常形成只能用小数表示价格和长度的思维定势,因此在最后的练*中我收集了一些小数的其他用途并展示给学生,有效的防止了部分学生的思维定势。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1

  适当的压力催人奋进。“小数的初步认识”是新教材三年级下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虽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但是由于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大多数的孩子对于小数并不陌生,鉴于此,我把这节课的重点落在小数的读法及表示长度的小数的意义的教学上,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特点,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知识链:一、说说生活中的小数,并说出表示价格的小数的实际意义;二、认识表示长度的小数,并知道它们所表示的意义;三、用小数表示身高,多方面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整节课下来,感觉学生对于表示价格的小数的实际意义和用小数表示身高这两方面掌握得不错,孩子们参与积极性高,学得轻松,也掌握得较好,自认为在以下几方面做得较好:

  一、充分调动孩子已有认知。

  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孩子们说印象中的小数、找身边的小数,得出要研究的素材,这样一开始孩子们就处于积极的学*状态,他们必须去搜索知识库中与本课知识有关的所有认知,为学*做好了必要的知识准备,同时能让他们很深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充分促使孩子主动学*。

  课前对于如何教学表示长度的小数的意义这一环节颇有困惑,其实这部分知识并无什么探究的价值,用分数表示是在第五册已经学过的知识,不是本课的重点,而把分数写成小数是一种规定,不需要孩子们去探究。那么是否就直截了当地用课件来帮助讲解算了呢?我反复思考这一问题。终于决定先自学、再讲解,一方面可以从小培养孩子们的自学能力,充分利用教材,另一方面可以照顾不同层次的孩子,让优生自主地去学*,再让他们来帮助一些学困生,此外,因为有了教材这一老师的教学之后,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就轻松许多,很多问题可以让孩子们来回答,而不是教师自问自答。

  三、充分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

  无论如何把课堂放给孩子们,老师在其中穿针引线的作用还是必不可少的。就如本节课教学,如果老师不找一些表示长度的小数出来,孩子们就会认为小数只表示价格;如果老师不教孩子们正确地读小数的方法,孩子们就会用以前的读法来读小数;如果孩子们自学后不作必要的.讲解,就有三分之二的孩子会把3厘米写3/300米。因此,无论什么课,老师的引导作用总不可少,关键在于如何“导”得不漏痕迹、如何“导”得恰到好处、如何“导”在关键之处。本节课中,在学生正确地读小数后,我问“小数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读起来有什么不一样”使孩子们在思考中完善自己读小数的认知体系;在孩子们说完分米与厘米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时,我问“请小朋友们观察这些等式,你有什么发现”促使孩子们去观察、去思考,之后完善对这些小数的认识……在孩子们容易出错的地方设计有挑战性的、有思考性的问题,促使孩子们去比较、去观察、去思考、去表达,才能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地淋漓尽致。

  本次赛课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于端正教学思想、埋头于工作都有积极意义。好之不如乐之。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2

  今年三月份参加市骨干教师培训时,史红桃老师带领我们数学班学员开展《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能力》的专题研修,先由两位老师讲《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之后老师们互相交流评议。大家都觉得小数概念的引入不够理想。回来后我也积极进行了探索,觉得以名字引入效果较好。

  教学内容:义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P117—118的例1、例2及相关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⒈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小数,体会小数的含义;初步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法。

  ⒉通过自学尝试、合作讨论的形式展开学*,培养学生主动学*的兴趣。

  ⒊注意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具准备:⒈教具:投影仪、若干明胶片、米尺;

  ⒉学具:仿一角、二角、五角、一元人民币学具若干,直尺一把。

  案例分析:

  ⒈复*铺垫,启发思维。

  ⑴说一说以下各图阴影部分用什么分数表示。(出示阴影图)

  ⑵1米=()分米1分米=()厘米1元=()角

  评析:复*分数的知识,为搜集、准备有效的信息,诱发知识间的正迁移,沟通分数与小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好铺垫。

  ⒉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你在家时妈妈怎么喊你?(小名××),在学校大家又怎么喊你呢?那你有几个名字?(两个)同学们,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也有像×××同学这样的现象,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数学王国里的新“朋友”,板书课题:小数。

  评析:联系学生的实际,由学生身边的事情引出将要学*的新知识。几乎每一位学生在家中都有小名,因此,引发了学生们的学*热情,全体学生都踊跃参与到学*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真实性和现实感。

  3认识小数。

  (⒈)教师出示1米长的尺子,问: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几分米?如果用米作单位,用分数表示,应是多少米?(板书1/10米)。在生活中为了便于使用,又把1/10米,写成0。1米(板书)读作零点一米。就像×××同学,你在家妈妈叫你××,在学校大家又叫×××一样,实际上还是同一个你。

  评析:由直观引入小数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小数产生于生活之中

  (⒉)自学尝试,分组讨论。如果是5分米,你能不能用与上题相同的方法说一说?学生思考后分组讨论,各组组长召集小组同学讨论,并推选出代表说一说本组的想法,通过全班讨论,引导学生学会说“5分米,用米作单位,用分数表示是5/10米,用小数表示是0。5米”。

  评析:学生的尝试,不仅仅是对小数的进一步认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运用数学思维的一次再创造行为,让学生主动地探索,类推出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3

  本课时是对小数的初步认识,不需要作为一个抽象的“数”来研究,因此本节课我重点让学生借助“米尺”、“人民币”和几何直观图,在具体情境中丰富对小数的意义的认知。在教学设计中,力求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导入“快”而“趣”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有关小数的知识,老师以自我介绍的方式向学生提供了有关小数的信息,既能拉*师生关系,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唤醒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为下面进一步学*小数的意义做准备。这样的导入设计简单、快速、有趣,为探究核心内容留出宝贵时间,也让学生对新知产生好奇心,增强学*的“内驱力”,从而提高学*的效率。

  二、探究“慢”而“透”

  分数与小数实质上属于同一个意义,既“*均分”之下的两种不同的表示方式。在小数现实含义的建构过程中,分数是介于“*均分”与“小数”之间的媒介,要建立小数意义的.表象,就要从“*均分”开始,把“*均分”的过程及结果用分数来表示,进而用小数来表示。

  但分数学好后已经有一段时间,学生有点遗忘,不利于新知学*。所以从分米和米中引出分数,再到小数的整个过程,我都花了比较长的时间。在这里,我放慢脚步,适时引导,重视具体情境下的表述,使学生真正理解一位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帮助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来表达,如: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十分之一米,也就是0。1米。数学语言的梳理也可以使他们思路更清晰,对小数的含义理解更加“透”了。

  三、练*“精”而“活”

  在借助“米尺”理解以为小数的现实意义后,人民币中的小数,图形中的小数,数轴上的小数则是对小数现实意义的进一步丰富。

  练*设计上我注意一定的层次性,层次一:元和角中的小数是现实情境中的量,与米和分米中的小数相似,通过迁移类比再次强调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层次二:图形中的小数脱离了具体情境,借助几何直观图深化小数含义。层次三:数轴中的小数,初步感知数轴这一重要数学模型,体会数与数轴的关系。几个练*由形象到抽象,层层推进且富有变化,逐步完善对小数的认知。

  在这次的磨课过程中,我在一次次的试教、反思、修改中,有过困惑和痛苦,也有过顿悟和快乐,每一次的豁然开朗都是一次成长。当然,我的身上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课堂驾驭能力,应变能力不强,对学生的错误没有很好地引导过来,评价方式有待提高等等。今后的日子我还要不断学*、不断实践、不断反思。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4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小数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在教学设计时我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积累情况,发挥学生学*的自主性,通过合作交流、评价让学生掌握了简单小数的认、读、写方法,并能准确地认、读、写小数,知识技能目标基本达成,课堂气氛比较融洽,师生关系和谐民主,学生学*效果也较为理想。

  通过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与几元几角几分数的相互改写,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拓展练*也注意到了知识之间的整合。但整个教学设计没有什么亮点,虽然能感觉到教学中的重、难点,重、难点内容在时间分配比例上也占的较重,但缺乏创新意识,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生成的环节去学*,没有完全主动参与进来。上课时各个环节之间也不够紧凑,教师的语言还不是很精准到位。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5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孩子们在第二册认识人民币一单元中已经见过了表示价格的一位小数,再加上孩子们*时逛超市的购物经验,所以孩子们对小数尤其是表示价格的小数并不陌生,读写小数也相对简单,因此我把这节课的重点落在表示价格的小数的意义的教学上。

  一、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认识小数,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

  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充分利用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较为丰富的,贴*儿童生活实际的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感悟小数的含义。使每一个知识点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本有一个教学设想,是在课的一开始就出示一些数,让孩子们去分类,再引到新课的教学上,后总感觉这样教的痕迹太明显。而且浪费时间。于是,在课的一开始就直接出示几个贴*学生生活的整数和分数以及今天要学*的小数,得出要研究的素材,这样一开始孩子们就处于积极的学*状态,他们必须去搜索知识库中与本课知识有关的所有认知,为学*做好了必要的知识准备,同时能让他们很深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而没有把学生当作容器,没有把学生对于小数的已有认识当作学*新知的障碍,而是把这种累积的经验作为进一步学*的资源。正如奥苏伯尔所言:“让新知之舟泊在旧知的锚桩上”。

  二、采用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

  小数的认识是学生认数领域上的一次飞跃。关于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方法、整数与自然数的描述性定义等数学事实和规定的学*,其实是属于知识领域中的所谓“陈述性知识”(另一类是“程序性知识”),无法也无必要进行探究式学*。于是我适时地采用了有意义接受学*的方式,让学生讨论交流,再配以教师的适度讲解,符合知识的类型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且我结合生活中的元角分的数字让学生来读写,使学生很容易地接受了知识。在此基础上,我就直接把本课时的重点也放在了从“元、角、分”中来得出分数,小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形象的一元硬币和十张一角的纸币。让学生说其中的一角是十张一角的几分之几,也就是一元的几分之几。让学生建立起了小数的模型。

  三、困惑

  课上完了,我一直在思考:本节课还有哪些不足之处?还用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教学流程方面还是比较简单、比较流畅的,但总感觉缺少点什么,感觉挖的深度还不够,特别是在分数与小数的关系这一块上,学生还没有思考出来我便迫不及待地把结果告诉他们,他们只是被动的接受而不是经过充分思考得出来的,所以对两者的关系没有达到真正的领会。我觉得我可以把分数引出小数时多强调一点转换的过程以及让学生建立起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也就是说10角的十分之一和0.1元的十分之一就是1角。接着,学生应该可以说出一位小数与分母是10的分数的关系: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零点几。并且,在出示分数时必须强调出示分数后的单位是什么!一定要让学生看清是哪个单位在分成几份。我在想,是不是在这里让学生比较一下1/10元和1/10角的不同点会更好一点。然后再来学*0.3元进行巩固,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接着在通过认识百分之几的数就可以用0.01来表示,最后深入进行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分别可以用什么小数来表示的探讨。在学*0.18元表示多少时,我可以让学生说一说0,1,8分别表示什么,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学*米,分米,厘米之间的转换时更轻松地接受小数哪位上是多少分米还是多少厘米或者多少米。当然整个过程就是需要加强学生的说的过程,学生通过说这两个知识的联系,学生对知识就有整体的认识并且转化为自己的认知。在以后的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并需要巧妙地设计一些问题进行引导,尽量把一些难点通过合理的方法进行指导学生主动学*并获得新知,体验到学*的快乐。另外,要时刻提醒自己教师在课堂上不是“主体”,而是“主导”。 诚然,随堂课也好,公开课也好,上课之后我们都会有一些收获,成功抑或失败。如果*时多积累一些这样的感悟,那么,对于提高自己驾御课堂教学的能力非常重要。


小数初步认识教案 (菁华5篇)(扩展6)

——小数初步认识教学反思通用10篇

  小数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1

  “小数的大小比较”并不难,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早已有了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学生在幼儿时期就会对两个商品的价钱的'高低进行比较,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在三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了“小数的初步认识”,会借助“元、角、分”和“米、分米、厘米”来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但是,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对学生进行的学情分析,发现学生的正确率并不象我们想象的那样高,往往会用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来比较小数的大小,误认为小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因此,我这节课主要明确比较的方法,使学生注意比较小数大小时,位数多的小数不一定就大,这也是小数大小比较的难点。

  小数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构建过程,《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学生每天学*的内容对他们而言,未必都是全新的知识,因为有些数学知识是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作基础的。

  人教版三年级(下)数学,安排了《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节。我从读教参和教材的理解中,感知到这部分内容是通过借助“元、米”为单位的小数作*台,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小数。对第一次接触小数的学生,相对来讲就会有一定的难度和学*的负担。为了能缓解降低难度,我努力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以学生的认知水*、学*心理为基础,营造和谐课堂,活化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较好的完成了这一节的教学活动。课后又做如下反思:

  首先,我个人认为在以下几方面把握的比较好。

  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

  小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创设较为丰富的,贴*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逛超市)中,感悟小数的含义,体会数学回归生活,让每一个知识点都充满生活的气息。又如找身边的小数,得出要研究的素材,导入下一环节的教学,教学反思《《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2.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认知、感知小数

  在本课教学中,有意识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获得直接的感观,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以米作单位的小数对学生来说是较抽象的知识,在教学用米作单位表示几分米的小数,我设计有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用1米长的白纸条测量两条彩带,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更深入感知分数与小数的联系。让生用小数表示自己的身高,多方面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整节课我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设计试读小数、量彩带、找身边的小数、猜谜语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

  其次,整个教学中我感到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整合教材,促进有效教学

  整节课容量较大,大致分为三个知识点:小数的读法、以元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以米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在教学中我总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有点“赶”教学的感觉,特别在教学学生较难理解以米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几厘米的含义环节中,学生没有经过充分的思考内化知识过程,便匆忙收场。

  2.调整板书,运用多种感官,弥补教学不足

  板书的目的是为促进更有效的教学,在板书上再进行一些修改,,并在教学时注重教师语言与板书同步进行,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的板书,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

  3.巧用生成资源,促进有效教学

  这节课的第一个知识点是小数的读法,。我原先想通过学生试读把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读法区别开来,使这两部分的读法有了不同,但教学时有两个学生有错误的读法,因没有及时的利用生成资源来纠正读法,所以干扰一部分没有深刻了解小数读法的学生,在后面的课堂中经常出现错误的读法。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仍会努力建构和谐氛围,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创设合理情景,巧妙设计问题进行引导,把重点、难点运用合理的方法有效处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获得新知。真正让学生体验到学*的乐趣。

  小数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3

  《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是通过借助“元、米”为单位的小数作*台,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小数。对第一次接触小数的学生,相对来讲就会有一定的难度和学*的负担。为了能缓解降低难度,我努力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以学生的认知水*、学*心理为基础,营造和谐课堂,活化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较好的完成了这一节的教学活动。课后又做如下反思:

  首先,我个人认为在以下几方面把握的比较好。

  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

  小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创设较为丰富的,贴*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逛超市)中,感悟小数的含义,体会数学回归生活,让每一个知识点都充满生活的气息。又如找身边的小数,得出要研究的素材,导入下一环节的教学。

  2.教学能面向全体学生,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整节课我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设计试读小数、量彩带、找身边的小数、猜谜语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

  3、巧用课堂中出现的生成资源,实现知识经验的迁移。

  这节课的第一个知识点是小数的读法。我想通过学生试读把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读法区别开来,使这两部分的读法有了不同,但教学时有两个学生有错误的读法,我及时的利用生成资源来纠正,让他俩多读几遍,其他同学评价,使学生深刻了解小数读法,所以在后面的课堂中没有出现错误的读法。如果巧妙的运用课堂中有效的生成资源,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恰当。

  小数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4

  《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教学环节,重点突出了,目标也基本落实了,教学效果好多了。通过这样的活动我自己感觉到了自己的进步。

  学生对小数的读写法能比较容易的掌握,有个别学生已经会认小数,读小数。所以我把这一环节尽量设计的简单,把时间花在含元角分的价格,含米分米厘米等数量写成小数。

  教学中出现的最大的问题,恰恰是教学重难点没突破。其原因在学情考测做的不到位,学生对分数,对分米都遗忘的差不多了。这节课虽然是小数的初步认识,但必定牵涉到分数,而我想当然的认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学生很好写,结果造成只有半数学生会写小数。另外从这里还可以看出我对这节课的课堂生成把握不好,当我在发现学生对分数都遗忘时,我只是做了一点提示,结果学生还是没弄明白,直接影响后面写小数。

  其次就是对整节课的目标定位不够清晰。这是对整个小数学*体系理解不够,也是没有细致的去了解学生的学情造成的。学生明白了小数的读写法这个目标全班基本都能达成,但对一些具体价格写成以元为单位和具体长度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这一目标就很差,我在设计时没分清楚这里的层次。讲的简单学生糊涂,讲的深入时间不够、学生不懂,结果学生学的一知半解。

  针对这些的问题,先把含价格的小数利用学生的经验让学生自己说,不给学生增加负担这样学生理解轻松,时间也节省,课堂效率得到提高。其次把几分米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做为重点,而载体并不用例题,选用了练*第一题。在这里既复*了分米和米的关系,有复*了如何写分数,然后还有余力稍稍让学生思考十分之几和一位小数的关系。当然后面这个不作为目标,只是让学生随时保持对学*的`思考,也是关注到学*优秀的学生。最后把例题拿来学*把厘米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适当放开,对比刚才的学*,学生轻松的掌握了如何写出小数。这里同样在学生学有余力的时候让学生探讨一下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和一位、两位小数的关系。这样上下来,学生基本都掌握了这节课所学的内容,效果非常理想。

  这节课我对课堂的生成把握非常好。如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小数比较单一,都是价格时我并没有随意过去,也没有自己讲出一批,而是让学生课后回家找,把它作为一个作业。如在学*新知中,我能及时发现学生学有余力,都能提出让学生进一步思考的问题,照顾到这批优秀学生。还有最后一个练*作为提高题,题里出现二分之一让学生选择小数,全班只有2人作对。这时我及时的把课件调回到学*把几分米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那页,结合米尺对照下面的分数和小数,顿时全班明白了二分之一不是0.2而是0.5,课件课中针对学情,及时把握这些课堂的生成,不只是让这堂课上的顺利,还提高了教学效率,更是让学生学的开心。

  我想,不久的将来,通过我的努力,不断完善自己,会让自己成为更出色的数学教师。

  小数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5

  《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教学环节,重点突出了,目标也基本落实了,教学效果好多了。通过这样的活动我自己感觉到了自己的进步。

  学生对小数的读写法能比较容易的掌握,有个别学生已经会认小数,读小数。所以我把这一环节尽量设计的简单,把时间花在含元角分的价格,含米分米厘米等数量写成小数。

  教学中出现的最大的问题,恰恰是教学重难点没突破。其原因在学情考测做的不到位,学生对分数,对分米都遗忘的差不多了。这节课虽然是小数的初步认识,但必定牵涉到分数,而我想当然的认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学生很好写,结果造成只有半数学生会写小数。另外从这里还可以看出我对这节课的课堂生成把握不好,当我在发现学生对分数都遗忘时,我只是做了一点提示,结果学生还是没弄明白,直接影响后面写小数。

  其次就是对整节课的目标定位不够清晰。这是对整个小数学*体系理解不够,也是没有细致的去了解学生的学情造成的。学生明白了小数的读写法这个目标全班基本都能达成,但对一些具体价格写成以元为单位和具体长度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这一目标就很差,我在设计时没分清楚这里的层次。讲的简单学生糊涂,讲的深入时间不够、学生不懂,结果学生学的一知半解。

  针对这些的问题,先把含价格的小数利用学生的经验让学生自己说,不给学生增加负担这样学生理解轻松,时间也节省,课堂效率得到提高。其次把几分米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做为重点,而载体并不用例题,选用了练*第一题。在这里既复*了分米和米的关系,有复*了如何写分数,然后还有余力稍稍让学生思考十分之几和一位小数的关系。当然后面这个不作为目标,只是让学生随时保持对学*的思考,也是关注到学*优秀的学生。最后把例题拿来学*把厘米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适当放开,对比刚才的学*,学生轻松的掌握了如何写出小数。这里同样在学生学有余力的时候让学生探讨一下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和一位、两位小数的关系。这样上下来,学生基本都掌握了这节课所学的内容,效果非常理想。

  这节课我对课堂的生成把握非常好。如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小数比较单一,都是价格时我并没有随意过去,也没有自己讲出一批,而是让学生课后回家找,把它作为一个作业。如在学*新知中,我能及时发现学生学有余力,都能提出让学生进一步思考的问题,照顾到这批优秀学生。还有最后一个练*作为提高题,题里出现二分之一让学生选择小数,全班只有2人作对。这时我及时的把课件调回到学*把几分米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那页,结合米尺对照下面的分数和小数,顿时全班明白了二分之一不是0.2而是0.5,课件课中针对学情,及时把握这些课堂的生成,不只是让这堂课上的顺利,还提高了教学效率,更是让学生学的开心。

  我想,不久的将来,通过我的努力,不断完善自己,会让自己成为更出色的数学教师。

  小数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6

  适当的压力催人奋进。“小数的初步认识”是新教材三年级下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虽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但是由于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大多数的孩子对于小数并不陌生,鉴于此,我把这节课的重点落在小数的读法及表示长度的小数的意义的教学上,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特点,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知识链:一、说说生活中的小数,并说出表示价格的小数的实际意义;二、认识表示长度的小数,并知道它们所表示的意义;三、用小数表示身高,多方面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整节课下来,感觉学生对于表示价格的小数的实际意义和用小数表示身高这两方面掌握得不错,孩子们参与积极性高,学得轻松,也掌握得较好,自认为在以下几方面做得较好:

  一、充分调动孩子已有认知。

  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孩子们说印象中的小数、找身边的小数,得出要研究的素材,这样一开始孩子们就处于积极的学*状态,他们必须去搜索知识库中与本课知识有关的所有认知,为学*做好了必要的知识准备,同时能让他们很深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充分促使孩子主动学*。

  课前对于如何教学表示长度的小数的意义这一环节颇有困惑,其实这部分知识并无什么探究的价值,用分数表示是在第五册已经学过的知识,不是本课的重点,而把分数写成小数是一种规定,不需要孩子们去探究。那么是否就直截了当地用课件来帮助讲解算了呢?我反复思考这一问题。终于决定先自学、再讲解,一方面可以从小培养孩子们的自学能力,充分利用教材,另一方面可以照顾不同层次的孩子,让优生自主地去学*,再让他们来帮助一些学困生,此外,因为有了教材这一老师的教学之后,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就轻松许多,很多问题可以让孩子们来回答,而不是教师自问自答。

  三、充分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

  无论如何把课堂放给孩子们,老师在其中穿针引线的作用还是必不可少的。就如本节课教学,如果老师不找一些表示长度的小数出来,孩子们就会认为小数只表示价格;如果老师不教孩子们正确地读小数的方法,孩子们就会用以前的读法来读小数;如果孩子们自学后不作必要的讲解,就有三分之二的孩子会把3厘米写3/300米。因此,无论什么课,老师的引导作用总不可少,关键在于如何“导”得不漏痕迹、如何“导”得恰到好处、如何“导”在关键之处。本节课中,在学生正确地读小数后,我问“小数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读起来有什么不一样”使孩子们在思考中完善自己读小数的认知体系;在孩子们说完分米与厘米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时,我问“请小朋友们观察这些等式,你有什么发现”促使孩子们去观察、去思考,之后完善对这些小数的认识……在孩子们容易出错的地方设计有挑战性的、有思考性的问题,促使孩子们去比较、去观察、去思考、去表达,才能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地淋漓尽致。

  本次赛课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于端正教学思想、埋头于工作都有积极意义。好之不如乐之。

  小数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7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孩子们在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这个单元中已经见过了表示价格的一位小数,再加上孩子们*时逛超市的购物经验,所以孩子们对小数尤其是表示价格的小数并不陌生。于是我本节课没有采用课本上的情境图,从商品的价格入手进行小数的教学任务。我感觉这样做对孩子来说教学难点坡度小,不会造成一头雾水的感觉。下面是我对《小数的初步认识》两节课的教学反思。

  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中我讲授了小数的认识和比较小数的大小两个知识点时,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其中有得也有失。在初步认识小数前,我估计到了有个别学生可能会在小数的读法上出现跟整数一样的读法这种错误。在课堂上果真有几个学生把小数点后面的`数字读成几十几,比如:有的学生把18.46读成十八点四十六。针对这种情况,我让读错的学生多读几次,直到他读对为止。课后还叫成绩好的学生在黑板上写几个小数考考,以使他们达到学会的目的,这样一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教学比较小数的大小时,我用课件演示购物情境,让学生独立思考“去哪个商店买铅笔盒”这个问题应如何解决。引导学生说出用比较大小的方法来解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研究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出现了两种方法,其一是把小数变成以“角”为单位的整数来比较;例如:比较4.90元和5.10元的大小,有的学生把4.90元变成4元9角0分,把5.10元变成5元1角0分,然后进行比较,因为4元小于5元,所以4.90元小于5.10元。其二是先比较整数部分,然后再比较小数部分。例如:比较2.55和2.62的大小,学生先比较整数部分,2与2相等,然后再比较小数点后面第一位5小于6,所以2.55小于2.62。再如比较4.56和3.83的大小时,先比较整数部分4大于3,所以4.56大于3.83。第二种方法是本课时教学的重点,因此我让学生根据具体的情境多说,以达到学会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在巩固这一环节,我让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且还采用了一生提出问题,请另一生帮助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在练*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基础上,引出比较几个小数的大小,让学生通过独立试算、讨论,从而掌握比较几个小数大小的方法和步骤。

  不足之处:

  1、语言不够严谨。

  2、有的地方老师讲得太多,还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小数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8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新教材三年级下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虽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但是由于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大多数的孩子对于小数并不陌生,鉴于此,我把这节课的重点落在小数的读法及联系生活实际表示小数意义的教学上,基于这一理念,在设计本课时,我注重让学生经历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使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整节课下来,感觉学生对于表示价格的小数的实际意义和用小数表示身高这两方面掌握得不错,孩子们参与积极性高,学得轻松,也掌握得较好,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贴*生活,调动积极性。

  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孩子们说印象中的小数、找身边的小数,得出要研究的素材,这样一开始孩子们就处于积极的学*状态,他们必须去搜索知识库中与本课知识有关的所有认知,为学*做好了必要的知识准备,同时能让他们很深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这种做法让学生很愉快的进入了学*的角色中。

  主动探究,学*新知。

  我充分利用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了较为丰富的、贴*儿童的生活实际的购物场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加强对小数的认识,感悟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生活的气息。在教学以米为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实际含义时,我让学生通过自己在自学教材、提出解决问题、动手操作观察这一学*观察这一学*过程,实现了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建构知识,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这一做法让大部分学生都能认识分数。

  积极引导,巩固新知。

  无论如何把课堂放给孩子们,老师在其中穿针引线的作用还是必不可少的,在课堂上,我举出不同的例子让学生正确的认识到小数可以用来表示长度、价格。同时我在孩子们容易出错的地方设计了有挑战性的、有思考性的问题,促使孩子们去比较、去观察、去思考、去表达,然后再加以引导。我认为这一环节做得很好,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正确、快速地读出小数。

  总之,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学的积极主动,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不断地探索与老师的引导下获得新知识,体验到学*的乐趣。

  小数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9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第六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小朋友们*时逛超市有购物经验,他们对表示价格的小数并不陌生,因此我把这节课的重点落在小数的读法和表示长度的小数的意义的教学上。在内容的呈现上,以学生熟悉的日常事务和生活为场景,通过人民币、数轴这样的直观、半直观模型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小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 紧密结合生活情境,使同学们在具体实践中了解小数的含义。

  在初步认识小数的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同学说一说在生活中所见到的小数,学生都很善于观察,说了很多生活中的小数,联系了生活,学生都很快地参与到课堂中,从而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还有学生会读小数后,再次让学生回归生活,说一说生活中的小数,读小数我也选择了让学生读生活中的小数,重视在具体情境下的表达。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的人只,激活学生的相关经验和相关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在多次表述中感悟小数的含义,促进学*的正迁移。

  二、 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注重孩子的合作交流。

  在试读小数和归纳小数的读法时,我先让学生试读,通过读多个小数后,让学生自己归纳小数的读法,先在小组交流,然后在全班交流。在教学一米三分米为什么是1.3米时,我也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合作交流,让学生通过把1米*均分成10份,自主地建构起小数与分数的联系,让学生经历猜测、举例、验证、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认识了小数,明白了小数的含义。学完例1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在通过同伴的交流促进每个学生感受理解小数表示的具体含义,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学会学*。这节课通过读、想、议、说等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参与了学*过程,为学生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这节课中,我感觉也有很多不足:这节课中我虽然努力放手,让学生多自主学*,但有时当学生说不出来,还会急于讲述,“放”得还不够。如:在讲授1米三分米为什么是1.3米,学生已经明白,只是组织语言不到位,我就又把知识点带领学生重新说一遍。还有就是“做一做”的教学通过前面的学*学生已理解小数和分数的关系,正确的做出此题,但我仍然怕学生不理解,又解释了很多内容,结果时间后面巩固练*的时间很紧张。

  总之这节课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学生的生活很丰富,他们很善于观察生活,教师应把学生的生活当宝贵资源,充分利用,通过已有认知引导新知。课堂上把学*的时间、空间、展示机会留给了学生。师生、生生间的共同探讨交流、讨论、才能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

  小数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10

  本课时是对小数的初步认识,不需要作为一个抽象的“数”来研究,因此本节课我重点让学生借助“米尺”、“人民币”和几何直观图,在具体情境中丰富对小数的意义的认知。在教学设计中,力求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导入“快”而“趣”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有关小数的知识,老师以自我介绍的方式向学生提供了有关小数的信息,既能拉*师生关系,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唤醒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为下面进一步学*小数的意义做准备。这样的导入设计简单、快速、有趣,为探究核心内容留出宝贵时间,也让学生对新知产生好奇心,增强学*的“内驱力”,从而提高学*的效率。

  二、探究“慢”而“透”

  分数与小数实质上属于同一个意义,既“*均分”之下的两种不同的表示方式。在小数现实含义的建构过程中,分数是介于“*均分”与“小数”之间的媒介,要建立小数意义的表象,就要从“*均分”开始,把“*均分”的过程及结果用分数来表示,进而用小数来表示。

  但分数学好后已经有一段时间,学生有点遗忘,不利于新知学*。所以从分米和米中引出分数,再到小数的整个过程,我都花了比较长的时间。在这里,我放慢脚步,适时引导,重视具体情境下的表述,使学生真正理解一位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帮助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来表达,如: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十分之一米,也就是0.1米。数学语言的梳理也可以使他们思路更清晰,对小数的含义理解更加“透”了。

  三、练*“精”而“活”

  在借助“米尺”理解以为小数的现实意义后,人民币中的小数,图形中的小数,数轴上的小数则是对小数现实意义的进一步丰富。

  练*设计上我注意一定的层次性,层次一:元和角中的小数是现实情境中的量,与米和分米中的小数相似,通过迁移类比再次强调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层次二:图形中的小数脱离了具体情境,借助几何直观图深化小数含义。层次三:数轴中的小数,初步感知数轴这一重要数学模型,体会数与数轴的关系。几个练*由形象到抽象,层层推进且富有变化,逐步完善对小数的认知。

  在这次的磨课过程中,我在一次次的试教、反思、修改中,有过困惑和痛苦,也有过顿悟和快乐,每一次的豁然开朗都是一次成长。当然,我的身上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课堂驾驭能力,应变能力不强,对学生的错误没有很好地引导过来,评价方式有待提高等等。今后的日子我还要不断学*、不断实践、不断反思。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