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教案 (菁华10篇)

首页 / 教案 / | 教案

师说教案1

  教学目的:

  一、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复*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三、学*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四、学*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五、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针砭时弊的作品,因而教师应对写作缘由作简单介绍,可用柳宗元当时说的话来说明。同时本单元有两篇“说”文体的课文,因而就要联系初中学过的课文,归纳“说”的文体知识。

  二、明确本文的教学重点:第二段用三种人进行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三、教给学*方法。除有关字词句的学法外,把本文与《捕蛇者说》作比较,教给比较阅读方法,并为学生学*下一课《问说》进行课内自读(将《问说》与《师说》比较阅读)在方法上作准备。

  四、引导学生注意文言实词的单音词和双音词、古今异义等现象。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一、本文的教学目的;二、作者介绍、解题;三、有关词的读音、单音词和双音词、古今异义、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四、分段;五、意动用法。

  教学过程

  一、讨论本文的教学目的。

  二、预*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韩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于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古丈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四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譁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五、解题。

  板书课题。指出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下面一篇课文《问说》就是解说关于学*中“问”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六、指导自读课文。

  要求学生借助提示、注释、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读懂课文。学生自学、质疑,老师点拨指正:

  1.读准下列一字多音或形*字的读音:

  2.找出课文中合成的双音词:学者句读百工六艺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古之学者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之不知古:句子停顿的地方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学*今:小学校

  4.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词,有三种情况: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作“姓”讲孔子师郯子……师襄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作“学*、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

  (2)之: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师说..-教学教案标签:高三下册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师说..-教学教案,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欲(多么)

  5.分段:写出段意,指出本文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填表如下:

  段数 段意 论点

  1 总论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2 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 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感也难矣

  3 用具体事实进一步阐明谁可为师的道理 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4 说明写本文的原因 结论:向后学号召1.不拘于时;2.能行古道。照应以上两个分点

  七、学*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宾=以+宾+为+名、形(动),例如:

  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相师为耻

  八、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九、布置作业:1.结合注释理解词句,读懂课文。

  2.书面作业:“思考和练*”三。

  3.预*思考题:(l)本文是怎样论述中心论点的?

  (2)在第二段中作者怎样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一、论证方法;二、语言特点;三、借鉴意义;四、与《捕蛇者说》作比较阅读。

  教学过程

  一、预*检查。

  二、研读课文(结合理解重点文言实词及疑难词句)。

  学生试译、讨论,教师重点点拨。

  1.本文运用怎样的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

  (1)分析第一段: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学*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两个单音词。“所”具有代词性质,“以”是介词,构成“以所”介宾短语,但*惯上这两个字倒置着用。“所”指代“老师”,译为“他”,“以”译为“靠”。全句译为: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

师说教案2

  一、 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烛之武退秦师》位于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处于由初中到高中过渡的地位,是从初中短小浅显的文言篇目向高中篇幅长、难度大的文言篇目的过渡,因而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与意义。

  但本文的篇幅短小,内容精炼,叙事性强,学生学*起来在内容理解上的难度并不大。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是一篇记述外交使者辞令的散文,赞扬了主人公烛之武在国家临危受命,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持了*,维护了国家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这篇文章除了精彩的外交辞令描写,还有生动的叙事描写,是一篇值得学*和借鉴的优秀散文作品。

  (二)学情分析: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xx版)》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的任务群中提出:“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在初中时,学生已经学过了一些文言文篇目,掌握了一定的文言文学*方法,积累了浅显的文言文阅读经验,这些方法和经验对于高中文言文的学*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因此他们很容易感受到本文的独特之处,容易获得学*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地加入到背诵,了解大意,归纳相关知识点到学*中来。

  (三)教学目标:

  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xx版)》在第8个任务群里,对“学*目标与内容” 的要求,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 了解《左传》有关知识,解决生字、生词问题,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 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3. 学*烛之武说辞的论辩艺术。

  4. 学*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深明大义、维护*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本文虽是两千多年前的作品,但其内容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核心素养之一就是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因此,我把本文教学重点确定为: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本单元的单元导读中指出:“学*这个单元既可以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又可以欣赏和借鉴叙事的艺术。”烛之武的说辞非常漂亮,短短百余字,却讲了五层意思,婉转曲折,却面面俱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语言也具有很大的艺术魅力。据此,我确立的教学难点为:学*烛之武说辞的论辩艺术。

  二、 说教法学法:

  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积累、感悟、熏陶,要重视对学生语言感知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而要培养语感,诵读是十分有效的手段。在诵读过程中去理解文本的大意、体会说辞的语言魅力。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积累言语经验,把握语文运用的规律,学会语文运用方法,有效地提高语文能力”,同时对学生的思辨能力的培养,是教师的使命。

  根据以上几点,本课的教法确定为:

  朗读法、释疑法、点拨法、讲授法。

  根据教学目标的设定、课程标准的要求与高一学生的发展特点,结合课本单元导读中“反复诵读,悉心体会”的要求,将本课的学法确立为:

  诵读法、质疑法、合作探究法。

  三、 说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论语》中说:“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自古至今,我国有很多外交使节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出色地完成了肩负的使命,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如“东方哥伦布”张骞,一箭书退敌百万兵的鲁仲连,“东方俾斯麦”李鸿章,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等等。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被后人评价为“五论救弱国,妙语退秦师”。我们看看他是用哪五论,如何妙语退秦师的。

  (二)了解文学常识:

  集体朗读课下注释,并采用勾画法,掌握重要的文学常识。

  点名学生补充《左传》相关的文化常识。

  教师归纳补充。

  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情节中的相关背景知识均在文本学*的过程中,结合课文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补充讲解。

  (三)诵读文本,整体感知:

  苏轼曾说过:“好书不厌读百回,熟读课思子自知。”文言叙事特有一种简洁之美,学*时要注意反复诵读,悉心体会。

  1. 初读正字音

  大声自读文章,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读音。

  氾南 佚之狐 夜缒

  (备课资料:佚之狐:佚地,名叫“狐”的人;大家试着解释一下“烛之武”这个名字:烛地,名叫“武”的人。)

  2. 再读知大意

  点名学生概括本章大意。(此环节的设置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解并概括文言文大意的能力。)

  3. 粗读会质疑

  浏览全文,让学生提出自己在知识点、文意理解上的难点,通过讨论交流、教师释疑等形式来解决这些难点。(此环节设置意图在于督促学生自主学*、善于思考、学会质疑。)

  预设学生会提出的问题如下:

  (1) 郑国如何无礼于晋又为何对楚有二心,这里教师可以补充相关历史知识。

  (2) 烛之武劝秦伯将郑国作为东道主是什么意思,学生通过讨论,来理解烛之武此话的意图。

  (3) 个别句子翻译问题,相机解决。

  4. 深读析文本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形象特点。

  提问:在本文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烛之武?请从文中找到相关内容,进行批注式分析。(关注情节、细节,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等。)

  全班交流。

  如:(1)开篇的形势紧急,为烛之武的出场作了铺垫,而佚之狐的话“师必退”,暗示了烛之武的才能,这种局面,只有烛之武才能力挽狂澜。(侧面描写)

  (2)从烛之武的推辞“不如人”“无能为”等,我们可见烛之武对自己年轻时不得重用的怨忿、不满;心怀不满,面对郑伯的请辞,烛之武“许之”。请同学们关注这里的“许之”,前面没有任何的修饰,如“不情不愿”“勉强”等,而是干脆利落地答应郑伯的请求,可见烛之武的深明大义、临危受命。

  (3)细节描写:“夜缒而出”。“夜”,在夜里,名词做状语;“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高处往下送。这两个细节的作用是什么?

  说明形势危急,而烛之武在白发暮年,为了国家利益,冒着生命危险,在夜里从墙上缒下,可见烛之武的英勇无畏。

  (4)语言描写:烛之武巧妙说服秦伯,瓦解秦晋联盟,让郑国转危为安。体现烛之武高妙的口才和高超的论辩艺术。

  教师小结:

  烛之武形象:

  (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5.精读品艺术:

  重点诵读精彩句子,学生采用圈画批注的方法,体会并分析烛之武说辞的艺术魅力。

  班级交流,谈谈你认为哪些句子能够体现出烛之武说辞怎样的艺术魅力。

  教师归纳:

  烛之武说服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四)归纳文言知识点:

  学生分类对本文的重要文言知识点,如:特殊句式、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进行归纳整理,小组内进行交流补充。

  (五)补充学*,体会论辩艺术的社会意义与价值。

  *有句古话:“伴君如伴虎。”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作为君王,则应虚心采纳,方可成就霸业。

  1.邹忌与齐威王

  齐王接受皱忌的进谏,听取群臣吏民的意见,于是有“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美谈。

  2.触龙与赵太后

  抓住赵太后爱子、怜子之心,触龙拿人心比自心,以己子做诱引,动之以情,申明大义,进而解开太后心结。

  3.魏征与唐太宗

  唐太宗虚怀若谷,善于纳谏,终成一代名君。唐太宗“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殁,朕失一鉴矣!”

  4.管仲与齐桓公

  齐桓公豁达大度,听了鲍叔牙的话,不但不办管仲的罪,还立刻任命他为相,让他管理国政。后来齐国就越来越富强了。

  5. 比干与纣王。

  纣王拒谏饰非、耽于酒色、暴敛重刑,甚至将比干剖腹挖心,最终是民怨四起。

  6.召公与厉王

  周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止谤”使得老百姓“道路以目”。三年之后,被“流于彘”。

  (六)小结:

  清朝金圣叹说:“妙在其辞愈委婉,其说愈晓畅。”

  清林云铭评论说:“烛之武为国起见,说秦之词,句句悚动,有回天之力,其中无限层折,犹短兵接战,不虑秦伯不落其彀中也。”

  烛之武委婉劝说的艺术在今天的人际交往中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给别人提意见和建议时,我们要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同时我们还应学会倾听与交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还要善于自己思考,把好的意见总汇起来,唯有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七)作业布置:

  假如你有一位沉迷网络游戏、无心学*的好朋友,请你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短文来劝他戒掉网瘾,致力于学*。可以借鉴烛之武的劝说艺术。

  (八)板书设计:

  烛——志士 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之——勇士 攻心之术 阐明利害,动摇秦君

  武——辩士 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师说教案3

  学*目标

  1、正确认识本文所论述的老师的职能、作用以及择师标准等方面的观点,进一步提高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掌握古汉语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学*本文正反对比,有破有立,反复论证以加强说服力的写法。

  学*内容

  一、背景及作者简介

  1、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人。自谓郡望昌黎,也称韩昌黎。曾任监察御史、国子监博士、刑部付郎等职。因谏阻宪宗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世称韩文公。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2、写作背景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学*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古代的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仍在沿袭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果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代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3、“说”这种文体

  “说”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二、字词解释

  1、通假字

  (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2)生乎吾前 “乎”通“于”

  (3)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词句解释

  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代的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学者:求学的人。 这里所说的“古之学者”,不仅指古代作学生的青少年,也包括古时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是向他)学*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夫:发语词,无实义。庸:岂,哪。知:管,过问。“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作“知”的宾语,这个宾语是个带“之”字的主谓结构,“之”的作用在于取消这个主谓结构的独立性。年:生年。于:比。“于吾”作“生”的补语,可提至谓语“先后生”前理解,即“于吾先后生”,比我早生还是晚生。

  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第一个“圣”“愚”是名词,第二个“圣”“愚”是形容词。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有人倒去从师,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人却不从师。之:结构助词,用作宾语提前的标志,“句读之不知”即“不知句读”,“惑之不解”即“不解惑”。或:有人,无定指代词。不,通“否”。这几个分句运用了“合叙”手法实际上应当分开解释,即“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不焉”。

  好古文:喜欢古文。古文,指先秦两汉言之有物的散文,与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骊文章相对。韩愈、柳宗元大力倡导古文运动,不但用自己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

  3、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吾从而师之 师,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2)而耻学于师 耻,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耻

  (3)则耻师焉 同上

  (4)不耻相师 同上

  (5)孔子师郯子 同(1)

  4、多义词

  (1)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老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指有专门技艺的人

  吾师道也 学*

  或师焉,或否焉 从师

  吾从而师之 以……为师

  十年春,齐师伐我 队伍

  (2)传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传递,读 下同。

  朔气传金 传送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传授

  此世所以不传也 流传

  六艺经传皆通*之 阐述儒家经义的文字,读zhuàn,下同

  《张衡传》 记载个人事迹的文字,传记

  舍相如广成传舍 传舍,招待宾客的馆舍

  (3)道

  会天大雨,道不通 道路

  伐无道,诛暴秦 道义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道理

  策之不以其道 法则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学问、修养

  何可胜道也哉 讲,说

  道芷阳间行 取道

  (4)受

  项王则受璧,置之座上 接受

  故木受绳则直 经受

  恐前后受其敌 遭受

  (5)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通“授”,传授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疑惑,疑难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糊涂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疑难问题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 迷乱,迷惑

  以非当世,惑乱黔首 蒙蔽,欺骗

  (6)贱

  且相如素,吾羞,不忍为之下 地位卑下,卑贱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地位卑下,卑贱

  心忧炭贱愿天寒 物价低,便宜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石 轻视,贬低

  又迫贱事 谦称自己

  (7)圣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 聪明贤哲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有智慧的人,或特指具有最高封建道德的人,即圣人

  圣君治国 圣明、贤能

  诚宜开张圣听 君王

  三、结构分析

  《师说》是一篇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有着卓越见解的议论文。在本篇议论文中,作者运用流利畅达的笔触,通过反复论辩,申明了为师的性质与作用;从师的重要意义与正确途径,批评了当时普遍存在的不重师道的不良*俗;推动了乐于从师善于学*的社会风气。

  第一段,正面阐述教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和择师的标准。本段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句),阐述教师的作用。作者用六个字概括了教师的三个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第二层(第2、3句),阐述从师的必要。作者从反面指出,“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说明有惑必须从师。

  第三层(第4—6句),阐述择师的标准,第6句是本段的结论,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概括地提出了择师的标准。

  第二段,运用对比的方法,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本段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第1、2句),慨叹师道不传,指出师道不传的危害。这一层承接上文从师的标准,并领起下文对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判。

  第二层(第3—5句),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对比,指出“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

  第三层(第6—8句),把*句读从师与惑而不从师的现象对比,批评“今之众人”“小学而大遗”的不明智的作法。

  第四层(第9—13句),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讥笑相师对比,批评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

  第三段,以孔子从师的范例,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

  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别从反面和正面阐明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中心论点。

  第四段,说明作《师说》的原因。继第三段引“古之圣人”孔子从师的范例之后,以李蟠作为当时后生晚辈从师求学的范例,对李蟠是勉励,对当时求学的人是号召。

  内容详解

  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本文的中心论点在开篇的第一句话中就带出,“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更增加了立论的力度。接着,对“师”的职责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简短的概括,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在传道、受业、解惑三者当中,传道是核心。所谓“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在佛、老盛行的唐代,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明道”,表现出反映社会现实的积极进取精神。如果说“传道”是目的,那么“受业”就是手段。“业”是指儒家的经典,是“道”的载体。在“受业”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问,所以老师具体的任务就是“解惑”,而韩愈也正是从这方面申述了从师学*的必要性:“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这一有力的论辩,解决了“从师”的问题,已不容置疑。然后,将讨论的焦点引到择师的态度和标准上来,推出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一观点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阶层的门第观念,具有在学问面前人人*等的民主精神和辩证思想。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

  如前所述,本文有复杂的写作背景,并不是一时的即兴之作。经过前面一段的理性陈述,涌动在作者心中的“不*之气”终于一吐为快。第二段以感叹发端,携着批判的锋芒,如暴风聚雨,涤荡乾坤,令人耳目一新。“师道”唯其失传“久矣”,则今日扭转世风更难。作者运用了三组对比,将论述的重点转移到批判现实中来。先以“古之圣人”比照“今之众人”,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态度进行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第三段,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

  第一段的开头语气又归于和缓、理智、在*易中道出“圣人无常师”的事实。虽然论述文字很少,但十分有力。无论是举实事,还是引言谈,都能令人心服。最后,作者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专业有专攻”作结,既是对前面有关从师学*态度的申述,也是对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新的概括。这一思想表现了一种动态观,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并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这种闪光的思想,被后世许多教育家引申发挥,对教育理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是在当时,却遭到士大夫阶层的鄙视和痛恨,也不为一般人所理解。

  第四段,说明写作缘起。

  从表面上看,《师说》是为了鼓励一个十七岁的孩子学“古文”而作的,也许还包含了一点自鸣得意的意思(因为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实际上这只不过是触动韩愈发表议论的一个契机,或者干脆说是一个借口。全文论证严密,说理透辟,是一篇深思熟虑的作品,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对师生之间的往来赠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重点、难点解析

  1、“说”是一种文体:是议论文的一种。“师说”就是论述从师学*的道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围绕这个中心,文章首先从正面立论,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接着,慨叹师道不传已久,联系当时的社会实际,以众人的“耻学于师”反衬从师学*的重要。在第三段中,又运用了孔子的典型事例,进一步说明从师的必要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最后一段,说明写本文的缘由,这本属于附记性质,但作者赞扬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行从师之道)”,又一次强调了他的观点。

  2、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学*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明确:关于老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把教师的职责从“授之书而*其句读”,扩大到“传道受业解惑”,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并意味着不仅“童子”要从师学*,所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都要从师学*。

  关于从师学*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感也,终不解矣。”——否定“生而知之”,明确“学而后知”,严正批驳了上层“士大夫之族 ”宣扬的血统论和先验论,具有积极意义。

  关于择师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门弟高低,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择师观念。

  3、阅读“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其可怪也欤!”一段文字,讨论下列问题:

  (1)本段有哪几个对比?每个对比中,正确的态度与错误的态度各是什么?由于采取错误态度,带来什么严重后果?

  (2)几个对比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在段落中的先后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3)每个对比之后,作者都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有关句子的语调相同吗?有什么意义?

  明确:(1)本段有三个对比,第一个是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的对比,致使“圣益圣,愚益愚”;第二个是“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于其身,则耻师焉”的对比,致使“小学而大遗”,“未见其明”;第三个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对从师者“群聚而笑之”的对比,致使“其智乃反不能及”。

  (2)几个对比之间有纵比、本身自相矛盾的事实相比、横比的关系,先后顺序不能调换,因为本段段首句是“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1欲人之无惑也难矣1”三个对比的顺序与之相应。

  (3)语调不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这是疑问语调:“……小学而大疑,吾未见其明也。”这是陈述语调:“……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这是感叹语调,语调富于变化,不仅文气很顺,而且也增强了文章论辩的逻辑力量。

  五、论证方法

  1、下定义、作结论

  *古代散文,尤其是唐以前,不以议论见长。能言善辩如孟子、荀子,也总是在他们议论文章中运用比喻和寓言故事来帮助说理。相比之下,韩愈这篇论说文却在逻辑思维方面大大超过了前人。这表现在概念明晰、论证严密上。如文章一开头就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并下定义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接着从这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又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其间层层衔接,一气贯通,毫无冗余之处,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2、对比论证

  本文第二段写得最为精彩,这和恰当地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有直接的关系。这段所用的三组对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经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语意上形成了一个逆接序列。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通过对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的违背常理,则作者主张从师学*的观点不言自明。

  3、引用论证

  引用是论说文中常用的论证方法,这在现在的学术论文中也是最常见的。本文第三段,作者引述了孔子的言行来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这就比前文笼统地说“古之圣人”更加切实可信。有了孔子这样一个强大的支持者,更增强了说服力。而在短短的几行字中,述事引言简洁明快,表现出作者非凡的语言功力。

  六、语言特色

  1、排比对偶句

  韩愈的散文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这体现在多用排比和对偶句式上。他的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这种句式的运用,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

  2、连珠句

  连珠,又称顶珠、蝉联,民间俗称为“咬字”,即用上一句的结尾字,作下句的开头,首尾相连,“历历如贯珠”。本文这样的句式很多,如开头的几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这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3、丰富的语气表达

  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本文在这方面是相当成功的。如用“嗟乎”“呜呼”这样的语气词语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这样的限止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这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师说教案4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课时分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并解题

  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马说》,《马说》实际上是“说马”,今天,我们来学*一篇“说老师”,说“从师风尚”的文章,叫《师说》。

  “说”是一种文体,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二、作家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看书下注释,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2.教师板书需正音的字:

  愚(yú) 句读(dòu) 谀(yú) 经传(zhuàn)

  郯(tán) 苌(cháng)聃(dān) 蟠(pán) 巫(wū)

  3.请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五、分析课文

  1.第1段

  (1)补充注释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古今异义,今指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文中指求学的人。

  ②生乎吾前。

  乎,在。

  ③吾从而师之。

  师,以……为师,动词的意动用法。

  ④吾师道也。

  师,从师学*。

  (2)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教师的职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的必要性。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择师的标准。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共3页,当前第1页123

  ⑤从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学生当堂背诵第1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1段。

  2.课后练*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课后练*二、三、四。

  2.补充讲解

  (1)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虚词

  ①之:

  古之学者 之,助词,的。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之,助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之,取独

  句读之不知 之,倒装标志

  作《师说》以贻之 之,代词

  ②其:

  其为惑也 其,代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人称代词

  其可怪也欤 其,副词,表推测

  于其身也 其,人称代词

  (3)词类活用

  ①耻学于师 (形→意动)

  ②吾从而师之 (动→意动)

  ③句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倒装)

  二、分析课文

  1.第2段。

  (1)请学生朗读

  (2)分析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

  ②“师道”指什么?

  明确:“师道”是从师原则和风尚,指上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③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明确:

  a.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结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爱其子

  于其身也

  结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结论:“师道之不复,可知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背诵

  2.第3段

  (1)学生朗读。

  (2)分析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明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总结:“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韩愈从“圣人无常师”出发,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很有意义。

  (3)背诵。

  3.第4段。

  (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话明确表示了他的立场?

  明确:“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从师风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明确: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说明了写作缘由。

  (2)背诵。

  三、本文写作特点

  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

  2.论证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

  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论断。(立)

  3.对比论证。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师说教案5

  1、正确理解本文思想观点。

  2、体会并理解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本文思想观点。

  2、正反对比的论证。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文体及作者

  1、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2、“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论说文范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师”是本文要着重论述的论题。“师说”,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韩愈写这篇文章是送给他的学生李蟠的,是他35岁时在长安当国子监四门博士时写的。文章针对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痛加针砭。着重阐明教师的作用和从事应采取的态度,有破有立,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作用。本文是韩愈文集中的名篇之一。

  3、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生三岁而孤,靠兄嫂抚养长大。幼年好学不倦,到十七八岁,学问已有相当扎实的基础。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登上仕途。以后历任地方上和中央的一些官职,其间有两次因上疏皇帝提意见,被贬官,第二次差一点儿被处死。最后官至吏部侍郎 (相当于副部长),故亦称韩吏部。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为昌黎伯,故又称韩昌黎。又因死后谥“文”,称韩文公。韩愈、韩退之、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是同一人的许多异称。

  韩愈在*文学史上有他的重要功绩,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恢复先秦、西汉的优美散文传统,坚决摒弃南北朝以来只讲究文章形式,不重文章内容,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文风,并提出要创造性地学*古文,反对模仿因袭,人云亦云。 (观点“师其意不师其辞”、“唯陈言之务去”、“文从字顺”)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说为李蟠而作,实际上是抨击当时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看不起别人,不肯从师学*,甚至对别人从师也进行嘲笑的士大夫阶层。初中课本选了他的《马说》一文,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来比喻贤才难遇知己,难得重用。把自己一腔愤懑之情发挥得无余,富有现实意义。

  二、现实切入

  先给大家讲一件真实的故事。咱们学校有一位数学老师,他辅导的学生多次在各种数学竞赛中获奖。有一回,一个获奖学生的家长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应该感谢我儿子,没有他你就不会出名。”

  三、分析第一段

  同学们的发言说明了对教师的作用有不同的看法。现在我们先研读《师说》的第一自然段,看看韩愈对这个问题有何高见,然后再请同学们深入讨论。

  1、读课文

  2、韩愈的观点是什么?你怎么看?

  3、那个时候,老师传的什么道?授的什么业?(传的是儒家之道,讲授的是六艺经传。)

  4、儒家的鼻祖是谁?儒家之道是谁提炼总结出来的?

  5、后人学*孔子的发明,这说明师生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应该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6、如果说,现在的老师的作用仍然是“传道、授业、解惑”,这种说法对不对呢?能不能解释一下?(现在的老师还是在做“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所不同的是“道”的含义、“业”的内容都发生了变化。韩愈所说的“道”指的是儒家之道。)

  7、儒家之道的核心是什么?(板书“仁”)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孟子也说过“杀身成仁”,“仁”是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天下”的最高境界。

  《礼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大意是说: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家;要治理好国家的人,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的人,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思想端正了,然后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修养完善了,然后家庭整顿有序;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安定繁荣;国家安定繁荣了,然后天下*定。

  8、现在的“道”指的是什么?(所有的思想品德教育)既然当代教师仍旧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那么老师的作用就不是可有可无的吧?

  韩愈在《师说》中开篇就说:“古之学者必有师。”我认为今之学者也一定有老师,天才的出现同样离不开老师,他与常人不同之处只是智商高些罢了。用韩愈的话就是闻道在先者为师,对吧?

  这样看来,老师不一定都有职称,不一定都站在讲台上。凡在某一问题上对我们有启发、有帮助的人都是我们的老师。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那么,我们可否得出这样的推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老师?当然,“老师”这个概念的外延在这里得到了拓展,可以是人生方面,可以是文化科学的,也可以是劳动技术方面的。在我们中间,不是有大量的“一字之师”、“一题之师”、“一文之师”吗?

  8、现在我们讨论第二个问题:伟人和他的老师之间是什么关系?有同学说,徐特立是靠才名扬天下的,这句话怎么理解呀?谁知道小鸡崽儿是怎样来到人间的?还有别的办法吗?(也可以用孵化器。)就是说,先有鸡蛋,然后用老母鸡或孵化器,经过二十一天然后,小鸡崽儿就破壳而出了。如果把一堆鸡蛋大的石头放进孵化器或者放在老母鸡身子下面,二十一天后能孵出小鸡来吗?时间再长一些,比如二百一十天……为什么?为什么小摊上卖的鸡蛋摆了二十多天,还是出不来小鸡崽儿?(因为缺少外部条件。)缺少外部条件,鸡蛋就不会变成鸡崽儿?

  成才固然离不开个人奋斗,它和一个人的志向、品德、才能有直接关系这是事物变化的内部根据,是第一位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成为一代伟人是因为他具有伟人的素质,除此之外也和机遇、和他的老师的教诲等外部条件不无关系。徐特立六十大寿的时候,特意给他写了一封贺信,开头就说“你是我20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这说明十分尊重自己的老师。这种尊重不是仅仅出于礼貌,出于客套,而是发自内心的,认为在徐特立先生身上,不仅过去,就是现在乃至将来仍有很多值得自己学*的东西。的贺信,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对恩师作用的充分肯定和真诚的感谢。现在我们回过头来思考:为什么说那位家长的观点是错误的呢?

  因为他错误地否认了老师在他儿子获奖中的重要作用。这就如同否认老母鸡和孵化器的作用一样。“没有你们,我自己也会变成小鸡崽儿!”这可能吗?这种否认既不符合客观现实,也抹杀了老师含辛茹苦的创造性劳动。这是一种忘恩负义的行为,是应该受到谴责和唾弃的。

  同学们,你现在有何感想?成为伟人离不开教师的培养,我们要成为跨世纪人才同样需要老师的帮助!

  我们反对否定教师的观点。我们也不赞成过分夸大教师作用的主张。有些学生和家长错误地认为老师有“点石成金”的本事,只要分进“好班”,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从而放松了主观努力。刚才我们讨论了,主观努力是成才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教师只是外部的一个条件,外因要通内因起作用。你明明是一块石头,我怎么把你变成小鸡崽儿呀?就算你是个鸡蛋,可你不愿意变成小鸡崽儿,我这老母鸡一爬上去,你就滚得远远的,宁可“淌黄儿”也不转世,我也没有一点办法嘛!

  11、所以,我们要正确评估老师的作用,要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当然,尊重老师并不是唯师是从。《论语》“当仁,不让于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呀?

  在真理面前,对老师也不让步。用一位科学家的话就是“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12、小结: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第2课时

  一、分析第2段

  1、说说这一段与第1段是怎样联系的?

  第1段正面阐明了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这一段以第1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第1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2、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第一层:

  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

  第二层:

  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四个“圣”和四个“愚”的词性有两种:一种是形容词,是“圣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种是名词,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诘句,“此”指代“从师与否”。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原因。

  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

  “句读”指断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翻译:有的人不知道断句,(倒去)问老师;有的人不能解决(修身、治国的)疑难问题,(却)不向老师请教。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

  “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学问,“足”,是程度副词,“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欤”,是带讽刺语气的感叹句。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并请学生填写课后思考与练*的表格。

  二、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读准下列多音字或形*字的读音:

  句读(dòu) 或不焉(fǒu) 经传(zhuàn) 从师(cóng) 读书(dù) 不能(bù) 传道(chùan) 从容(cōng)

  2、找出下列合成的双音词。

  “学者” “句读” “六艺”

  3、指出下列加粗词的古今义。

  “古之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

  今:小学校。

  三、背诵第2段

  四、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第3课时

  1、第3段与第1段关系怎样?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1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事例论证与引用论证。)

  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干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2、分析第4段: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2段,“能行古道”照应第3段。

  3、背诵第3段中的名句。

  4、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⑴ 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⑵ 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又称连珠句式,上递下接,有如“连珠”。自然恰当运用这句句式,能反映了物的连锁关系,表现了物的发展规律,在句子的结构上,紧接递承,冲流而下,诵读起来,气势也是宏肆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之所存也。”这段文章第二句的开头“师者,……”紧接第一句末尾的“师”字。第三句中的“惑而不从师,……”紧接着上面的“……孰能无惑”。第四、五两句中的“吾从而师之”紧接着上面的“……固先乎吾”和“……亦先于吾”。象这样的承接句,有如“连珠”式滚转,流畅自然,很好地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如一写马的对联 :

  马笼笼马马笼松,笼松马跑

  鸡罩罩鸡鸡罩破,罩破鸡飞

  此联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马笼”与“笼马”、“笼马”与“马笼”,“鸡罩”与“罩鸡”、“罩鸡”与“鸡罩”,形成句内小回环;“笼松”、“笼松”,“罩破”、“罩破”,是相对应的两组连珠;联中的叠字“笼笼”、“罩罩”,前一个字为名词,后一个字为动词,又为转类。

  魏正伟先生有一副嵌四“马”的奇巧联:

  紫竹园中赏紫竹,紫竹箫吹紫竹调

  白马寺里看白马,白马驹啸白马图

  此联调动了重复、顶真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联语工整,有情趣,有韵味。

  5、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

  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第4课时(练*课)

  一、字词解释

  1、师:

  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⑴ 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作“老师”讲。如: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⑵ 作动词,有两种情况:

  作“学*、效法”讲。如:吾师道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作”从师“讲。如:或师焉,或不焉

  2、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⑴ 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如: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如: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⑵ 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如: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如: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如:六艺经传,皆通*之

  ⑶ 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如: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如: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如:吾欲之南海

  3、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⑴ 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⑵ 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二、学*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

  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为耻

  三、课后*题三

师说教案6

  一、 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烛之武退秦师》位于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处于由初中到高中过渡的地位,是从初中短小浅显的文言篇目向高中篇幅长、难度大的文言篇目的过渡,因而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与意义。

  但本文的篇幅短小,内容精炼,叙事性强,学生学*起来在内容理解上的难度并不大。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是一篇记述外交使者辞令的散文,赞扬了主人公烛之武在国家临危受命,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持了*,维护了国家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这篇文章除了精彩的外交辞令描写,还有生动的叙事描写,是一篇值得学*和借鉴的优秀散文作品。

  (二)学情分析: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xx版)》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的任务群中提出:“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在初中时,学生已经学过了一些文言文篇目,掌握了一定的文言文学*方法,积累了浅显的文言文阅读经验,这些方法和经验对于高中文言文的学*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因此他们很容易感受到本文的独特之处,容易获得学*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地加入到背诵,了解大意,归纳相关知识点到学*中来。

  (三)教学目标:

  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xx版)》在第8个任务群里,对“学*目标与内容” 的要求,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 了解《左传》有关知识,解决生字、生词问题,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 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3. 学*烛之武说辞的论辩艺术。

  4. 学*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深明大义、维护*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本文虽是两千多年前的作品,但其内容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核心素养之一就是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因此,我把本文教学重点确定为: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本单元的单元导读中指出:“学*这个单元既可以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又可以欣赏和借鉴叙事的艺术。”烛之武的说辞非常漂亮,短短百余字,却讲了五层意思,婉转曲折,却面面俱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语言也具有很大的艺术魅力。据此,我确立的教学难点为:学*烛之武说辞的论辩艺术。

  二、 说教法学法:

  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积累、感悟、熏陶,要重视对学生语言感知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而要培养语感,诵读是十分有效的手段。在诵读过程中去理解文本的大意、体会说辞的语言魅力。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积累言语经验,把握语文运用的规律,学会语文运用方法,有效地提高语文能力”,同时对学生的思辨能力的培养,是教师的使命。

  根据以上几点,本课的教法确定为:

  朗读法、释疑法、点拨法、讲授法。

  根据教学目标的设定、课程标准的要求与高一学生的发展特点,结合课本单元导读中“反复诵读,悉心体会”的要求,将本课的学法确立为:

  诵读法、质疑法、合作探究法。

  三、 说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论语》中说:“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自古至今,我国有很多外交使节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出色地完成了肩负的使命,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如“东方哥伦布”张骞,一箭书退敌百万兵的鲁仲连,“东方俾斯麦”李鸿章,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等等。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被后人评价为“五论救弱国,妙语退秦师”。我们看看他是用哪五论,如何妙语退秦师的。

  (二)了解文学常识:

  集体朗读课下注释,并采用勾画法,掌握重要的文学常识。

  点名学生补充《左传》相关的文化常识。

  教师归纳补充。

  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情节中的相关背景知识均在文本学*的过程中,结合课文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补充讲解。

  (三)诵读文本,整体感知:

  苏轼曾说过:“好书不厌读百回,熟读课思子自知。”文言叙事特有一种简洁之美,学*时要注意反复诵读,悉心体会。

  1. 初读正字音

  大声自读文章,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读音。

  氾南 佚之狐 夜缒

  (备课资料:佚之狐:佚地,名叫“狐”的人;大家试着解释一下“烛之武”这个名字:烛地,名叫“武”的人。)

  2. 再读知大意

  点名学生概括本章大意。(此环节的设置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解并概括文言文大意的能力。)

  3. 粗读会质疑

  浏览全文,让学生提出自己在知识点、文意理解上的难点,通过讨论交流、教师释疑等形式来解决这些难点。(此环节设置意图在于督促学生自主学*、善于思考、学会质疑。)

  预设学生会提出的问题如下:

  (1) 郑国如何无礼于晋又为何对楚有二心,这里教师可以补充相关历史知识。

  (2) 烛之武劝秦伯将郑国作为东道主是什么意思,学生通过讨论,来理解烛之武此话的意图。

  (3) 个别句子翻译问题,相机解决。

  4. 深读析文本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形象特点。

  提问:在本文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烛之武?请从文中找到相关内容,进行批注式分析。(关注情节、细节,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等。)

  全班交流。

  如:(1)开篇的形势紧急,为烛之武的出场作了铺垫,而佚之狐的话“师必退”,暗示了烛之武的才能,这种局面,只有烛之武才能力挽狂澜。(侧面描写)

  (2)从烛之武的推辞“不如人”“无能为”等,我们可见烛之武对自己年轻时不得重用的怨忿、不满;心怀不满,面对郑伯的请辞,烛之武“许之”。请同学们关注这里的“许之”,前面没有任何的修饰,如“不情不愿”“勉强”等,而是干脆利落地答应郑伯的请求,可见烛之武的深明大义、临危受命。

  (3)细节描写:“夜缒而出”。“夜”,在夜里,名词做状语;“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高处往下送。这两个细节的作用是什么?

  说明形势危急,而烛之武在白发暮年,为了国家利益,冒着生命危险,在夜里从墙上缒下,可见烛之武的英勇无畏。

  (4)语言描写:烛之武巧妙说服秦伯,瓦解秦晋联盟,让郑国转危为安。体现烛之武高妙的口才和高超的论辩艺术。

  教师小结:

  烛之武形象:

  (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5.精读品艺术:

  重点诵读精彩句子,学生采用圈画批注的方法,体会并分析烛之武说辞的艺术魅力。

  班级交流,谈谈你认为哪些句子能够体现出烛之武说辞怎样的艺术魅力。

  教师归纳:

  烛之武说服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四)归纳文言知识点:

  学生分类对本文的重要文言知识点,如:特殊句式、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进行归纳整理,小组内进行交流补充。

  (五)补充学*,体会论辩艺术的社会意义与价值。

  *有句古话:“伴君如伴虎。”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作为君王,则应虚心采纳,方可成就霸业。

  1.邹忌与齐威王

  齐王接受皱忌的进谏,听取群臣吏民的意见,于是有“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美谈。

  2.触龙与赵太后

  抓住赵太后爱子、怜子之心,触龙拿人心比自心,以己子做诱引,动之以情,申明大义,进而解开太后心结。

  3.魏征与唐太宗

  唐太宗虚怀若谷,善于纳谏,终成一代名君。唐太宗“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殁,朕失一鉴矣!”

  4.管仲与齐桓公

  齐桓公豁达大度,听了鲍叔牙的话,不但不办管仲的罪,还立刻任命他为相,让他管理国政。后来齐国就越来越富强了。

  5. 比干与纣王。

  纣王拒谏饰非、耽于酒色、暴敛重刑,甚至将比干剖腹挖心,最终是民怨四起。

  6.召公与厉王

  周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止谤”使得老百姓“道路以目”。三年之后,被“流于彘”。

  (六)小结:

  清朝金圣叹说:“妙在其辞愈委婉,其说愈晓畅。”

  清林云铭评论说:“烛之武为国起见,说秦之词,句句悚动,有回天之力,其中无限层折,犹短兵接战,不虑秦伯不落其彀中也。”

  烛之武委婉劝说的艺术在今天的人际交往中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给别人提意见和建议时,我们要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同时我们还应学会倾听与交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还要善于自己思考,把好的意见总汇起来,唯有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七)作业布置:

  假如你有一位沉迷网络游戏、无心学*的好朋友,请你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短文来劝他戒掉网瘾,致力于学*。可以借鉴烛之武的劝说艺术。

  (八)板书设计:

  烛——志士 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之——勇士 攻心之术 阐明利害,动摇秦君

  武——辩士 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师说教案7

  教学目标

  1、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复*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3、学*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学*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5、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重点、难点分析

  (一)本文的层次结构是怎样的?

  (二)有关疑难词句的解释。

  (三)“说”是一种文体;是议论文的一种。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

  (四)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五)为什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六)本文是怎样进行对比论证的?

  (七)怎样认识本文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明确学*要求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板书课题。指出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2、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关键词:补充——古人称名

  (1)姓+字:韩退之

  (2)姓+籍贯:韩昌黎

  (3)姓+官:韩吏部

  (4)姓+谥号+敬称:韩文公

  教师参考: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二、指导朗读课文。

  提醒:句读(dou)、或不(否fou)、焉谀(yu)、欤(yu)、蟠(pan)

  三、理解第一段

  1、指名朗读

  2、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1——7(1、老师;2、老师;3、老师;4、5意动“以……为师”;6、动词,学*,也可意动;7、老师)

  (2)所以——“用他来……的”凭借

  (3)固——本来

  (4)庸——难道,岂

  (5)道1——6(1、2、3、4、6儒家之道;5、原因道理)

  (6)所以传道守业解惑也(判断语气,可以译成一个合适的语气词,或者不翻译)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句间舒缓语气,停顿,可以译成一个合适的语气词,或者不翻译)

  3、学生问疑

  4、翻译

  5、论证分析

  论述从师的必要和择师的标准:

  (1)古代传统——(2)从师作用——(3)以“道”择师之标准

  6、试背诵

  7、作业

  第四课时

  1、齐背诵第一段,指名翻译第一段

  2、朗读第二段

  3、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吾师道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A从师学*的道理,B从师学*的风尚)(注意后一个“也”的用法)

  (2)问焉(兼词“于之”)

  (3)下圣人(名次活用为动词“低于”)

  (4)耻学于师(意动)

  (5)圣益圣(A名词,B形容词“圣明”)

  (6)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猜测性语气,可翻译为“大概”)

  其可怪也欤(同上)

  (7)则耻师焉(耻,意动;师,动词;焉,语气词,“了”)

  (8)受业——授之书(注意写法)

  (9)句读之不知(倒装)

  (10)或师焉,或不焉(或,有人;师,从师;焉,语气词,不翻译;“或不焉”省略句

  4、学生问疑

  5、试翻译

  6、论证分析

  批判轻师的世俗:

  对比古圣人和今众人的态度与结果——对比“小学”而“大遗”的两种做法——对比下等人

  问:最后一比,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局限?

  7、试背诵

  8、作业

  第五课时

  1、背诵、翻译1、2段

  2、朗读第3段

  3、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常——师2——于——如是——是故

  恒常,固定——意动——比——是,这样——因此

  4、学生问疑

  5、试翻译

  6、论证分析

  论述能者为师的道理:

  以孔子为例——师与弟子的辩正关系

  7、试背诵

  8、讨论最后一段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古文——六艺——于1,2——嘉

  古散文——(联想四书五经)——于1被,于2向——赞扬

  9、书后问题讨论

  10、作业

  (2)之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③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③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5.分段。

  写出段意,指出本文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六)学*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宾=以十宾十为十名、形(动),例如:

  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为耻

  (七)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八)研读课文(结合理解重点文言实词及疑难词句)。

  学生试译、讨论,教师重点点拨。

  1.本文运用怎样的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

  (1)分析第1段: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学*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两个单音词。“所”具有代词性质,“以”是介词,构成“以所”介宾短语,但*惯上这两个字倒置着用。“所”指代“老师”,译为“他”,“以”译为“靠”。全句译为:“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下文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气连用八个“吾”字,句中“亦”作假设关系的连词“如果”讲。后一分句,用反诘句,加强语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诘语气,“知”是“管、追究”。这句译为“哪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无”作条件关系的连词“无论”讲,“所存”,名词性所字结构,译为“……地方”句中“道之所存”作主语,“师之所存”作谓语。全句译为:“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这里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

  2.分析第2段:

  (1)说说这一段与第1段是怎样联系的?

  第1段正面阐明了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这一段以第1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第1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2)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

  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

  四个“圣”和四个“愚”的词性有两种:一种是形容词,是“圣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种是名词,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诘句,“此”指代“从师与否”。

  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原因。

  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

  “授之书”的“书”,指文字、书写;“句读”指断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是主谓语“合说”的写法,翻译时要把它们搭配开:有的人不知道断句,(倒去)问老师;有的人不能解决(修身、治国的)疑难问题,(却)不向老师请教。

  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学问,“足”,是程度副词,“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欤”,是带讽刺语气的感叹句。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并请学生填写课后思考与练*的表格。

  3.分析第3段:

  第3段与第1段关系怎样?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1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干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4.分析第4段: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2段,“能行古道”照应第3段。

  2.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I)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2段一连用了二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师说教案8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的主要论点,正确理解从师学*的道理。

  2.理清本文的论述思路。

  3.了解正反对比在文中的运用。

  二、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及文章的结构。掌握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现象。

  难点:准确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掌握其论证说理的特点,对比手法的运用。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因为先辈世居昌黎(今河北省昌黎县),所以后人称“韩昌黎”。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柳宗元一起,积极提倡古文(和当时流行骈文相对立,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取法先秦及秦汉文体的散文)运动(是一场在复古的旗号下进行的既继续传统又有所革新、有所创造的文*动,这场运动的领导者提出的文学主张是“文道合一”“文以载道”),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二)写作背景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隋唐以来,由于佛教、道教的冲击,儒家的社会地位与影响受到削弱,因而儒家的师道观念也淡化,人们以从师为耻。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狂名。”韩愈倡言师道,勇为人师。《师说》是*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著作。

  (三)识体:

  许多文言文从标题中的某一个词就可以判断文章的体裁,如《小石潭记》中的“记”、《出师表》中的“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传”、《马说》、《捕蛇者说》、《爱莲说》、《黄生借书说》、《少年*说》、本文的“说”。“说”——是一种有叙有议,以议为主的文体,议论文体。“师说”——即“说师”,动宾倒置的现象多见于书籍、文章标题,如《实践论》、《黄生借书说》。解释为“说说(议论)有关老师的问题”。

  (四)分段朗读,解释重点词句

  (五)逐层分析《师说》的论证方法

  1.分析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

  ①老师的职责②为什么从师③以什么人为师。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学*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下文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里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

  2.分析第二段:

  (1)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这段以第一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又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2)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

  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对比论证: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比——纵比

  其子择师与其身耻学于师比——自比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比——横比

  a.纵比: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作者的议论: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

  b.自比:对其子:择师而教。

  对其身:耻学于师。

  作者的议论: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横比: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群聚而笑之。

  作者的观点: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通过三比,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错误言行,从反面论证了“学必有师”。这是对当时盛行的门第观念的有力批判、公开挑战。

  3、分析第三段:

  第三段与第一段关系怎样?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一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4.分析第四段: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二段,“能行古道”照应第三段。

  引用典型事例运用对比方法,正反论证,突出中心意思

  这篇说理文引用典型事例,运用对比方法,从正面肯定从师的好处,从反面批判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反复论证,以突出中心意思。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作者在第一段里,先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一论点,并加以论证。第二段里又提出“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这一论点,并分三层,引用典型事例,运用对比方法,从批判当时不重视从师的不良风尚,论证了中心论点。第三段里又提出“圣人无常师”这一论点,引用了孔子的事例和言论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结论,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最后简短地赞扬了李蟠不拘于时的作法,以表明自己重视从师的态度。文笔简洁流利,结构严谨,把从师的道理和师的作用在于传道受业解惑等方面,论述得很精当透彻,富有启发性,令人信服。

  本文里有些精炼的含意深刻的语句,常被后人运用。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圣人无常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等等。

  (1)师

  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作“学*、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

  (2)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③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③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

  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宾=以十宾十为十名、形(动),例如:

  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为耻

师说教案9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课时分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并解题

  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马说》,《马说》实际上是“说马”,今天,我们来学*一篇“说老师”,说“从师风尚”的文章,叫《师说》。

  “说”是一种文体,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二、作家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看书下注释,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2.教师板书需正音的字:

  愚(yú) 句读(dòu) 谀(yú) 经传(zhuàn)

  郯(tán) 苌(cháng)聃(dān) 蟠(pán) 巫(wū)

  3.请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五、分析课文

  1.第1段

  (1)补充注释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古今异义,今指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文中指求学的人。

  ②生乎吾前。

  乎,在。

  ③吾从而师之。

  师,以……为师,动词的意动用法。

  ④吾师道也。

  师,从师学*。

  (2)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教师的职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的必要性。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择师的标准。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共3页,当前第1页123

  ⑤从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学生当堂背诵第1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1段。

  2.课后练*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课后练*二、三、四。

  2.补充讲解

  (1)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虚词

  ①之:

  古之学者 之,助词,的。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之,助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之,取独

  句读之不知 之,倒装标志

  作《师说》以贻之 之,代词

  ②其:

  其为惑也 其,代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人称代词

  其可怪也欤 其,副词,表推测

  于其身也 其,人称代词

  (3)词类活用

  ①耻学于师 (形→意动)

  ②吾从而师之 (动→意动)

  ③句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倒装)

  二、分析课文

  1.第2段。

  (1)请学生朗读

  (2)分析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

  ②“师道”指什么?

  明确:“师道”是从师原则和风尚,指上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③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明确:

  a.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结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爱其子

  于其身也

  结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结论:“师道之不复,可知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背诵

  2.第3段

  (1)学生朗读。

  (2)分析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明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总结:“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韩愈从“圣人无常师”出发,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很有意义。

  (3)背诵。

  3.第4段。

  (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话明确表示了他的立场?

  明确:“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从师风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明确: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说明了写作缘由。

  (2)背诵。

  三、本文写作特点

  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

  2.论证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

  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论断。(立)

  3.对比论证。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附:板书设计

  师 说

  韩愈

  一、解题:说,一种文体。

  二、韩愈及本文写作背景

  三、分析

  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论据:

  “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

  “爱其子”与“于其身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

  四、写作特点

  1.有破有立

  2.对比论证

师说教案10

  教学目标 :

  1、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学*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4、掌握重要字词及古今异义词,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3、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多媒体展示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夫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二解题

  板书课题。指出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含义。“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含义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下面一篇课文《问说》就是解说关于学*中“问”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三、作者简介及背景:

  韩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写作背景)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也反对别人从师学*,耻于从师的风气很盛行。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来抨击耻于从师的风气,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过去的旧框框,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憎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夫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出来,奠定了唐代实用散文的基础。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四、朗读正字音。

  五、提问: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及分论点?

  概括本文的段落大意。

  六、分析文本。

  请同学尝试翻译并加以指点,指出重点词句。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他所存在的疑惑,就始终不能解决。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师;在我之后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把他当作老师,我学*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从师学*的风尚没有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呐!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这个原因引起的吧!

  众人喜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教育孩子;他们自己呢,却以从师学*为耻,这真是糊涂啊!那孩子的老师,教他们读书,学*书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说的给人传授道理,给人解释疑惑的老师。不理解文句,疑惑得不到解决,有的向老师学*,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含义是不知句读的倒要从师,不能解惑的却不从师),小的方面学*,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呢。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如有人称人家为老师,称自己为学生,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于谄媚。啊!从师学*的风尚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士大夫之类的人是不屑与他们为伍的,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反而不如他们。难道值得奇怪吗?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夫子曾经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道德才能(当然)不如孔夫子。孔夫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强,听闻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主攻方向,像这样罢了。

  李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了,不被世俗的限制,向我学*。我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的风尚,特别写了这篇《师说》来赠给他。

  七、本文语言特点。

  (1)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使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旦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3)一个含义,多种句式。

  第2段一连用了二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欤”,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使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使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八本课小结。

  九布置作业。


师说教案 (菁华10篇)扩展阅读


师说教案 (菁华10篇)(扩展1)

——师说教案 (菁华10篇)

师说教案1

  小班活动:

  动物的影子 执教:太阳花幼稚园 黄贤 设计意图:我们都知道,动物是孩子们的好朋友,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特别是小班幼儿对动物更是充满了好奇,因为那里有他们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动物朋友。为了激发幼儿爱动物的情感,让幼儿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这些动物,我班进行了主题活动“可爱的动物”,在主题开展的过程中,幼儿对常见动物的名称、外部特征和生活*性有了初步的了解。虽然幼儿对动物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一些外形特征相似的动物就有区分的困难。因此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本班幼儿对“小动物”认识的已有经验水*和潜在的发展水*之间的距离,设计了本次活动 “动物的影子”,之所以选择“影子”是因为在户外活动时教师捕捉到个别幼儿在太阳下关注自己的影子,于是就生成了“踩影子”的游戏,在玩的过程中发现幼儿既投入又开心。玩影子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游戏,教师紧紧抓住幼儿这一特征迁移了幼儿生成的这一内容,预设了本次活动。

  教学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从“新纲要”科学领域目标的表述中可以看出: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在是注意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纲要精神,结合我班幼儿年龄特点,我制定以下目标:

  在看看,讲讲的过程中帮助动物影子寻找相应的动物,进一步熟知了解一些动物的明显特征。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重难点: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把活动的难点定位于通过比较小鸡和小鸭的外形,进一步熟知它们的明显特征。总之,我确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情景、游戏之中。

  教学准备 :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 物质上的准备 :小班幼儿极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因而在活动中,我就用多媒体课件,来激发幼儿热烈的情绪。这种把情感与学*活动结合起来的方式,能够使幼儿主动积极投入学*、丰富感受、陶冶情操。

  ? 知识上的准备:我让幼儿在太阳下和影子做游戏,幼儿对影子已有初步的了解。。

  教法与学法

  根据教学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方法:运用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活动,观察法也是幼儿探索的基本方法,能使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直观、生动、具体地认识事物,提高幼儿感官的综合活动能力及观察、比较、判断能力,操作法,提供给幼儿合适的材料,让幼儿在自己的活动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教师运用幼儿喜爱的游戏形式,使幼儿在游戏中进行探索活动。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程序: 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及活动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分享交流 感知特征 幼儿游戏

  ? 分享交流----通过问题“你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幼儿再现已有经验。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已经认识的动物名字,加深幼儿对动物的印象,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因为小班正是语音发展的飞跃期,所以教师在此为幼儿营造宽松的交流氛围,鼓励他们在集体中大胆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在生生互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关注个别语言表达能力弱或发音不准的幼儿及时给予帮助和纠正。

  ? 感知特征----教师首先出示多媒体课件,带领幼儿走进大森林中。预设了“和动物朋友捉迷藏”的场景,因为在日常活动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方式。 “捉迷藏”是孩子们喜欢的游戏之一,尤其是小班的孩子,他们活泼好动,对此更是感兴趣。接着“你们看见了哪些动物,这些影子是哪些动物的?”让幼儿通过观察影子判断不同的动物,“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对动物明显特征的认识。在此预设重点讨论:蜗牛的外形特征(结合季节丰富相关的知识)、比较小鸡和小鸭(两者的外形特征较为相似,幼儿在区分上有困难),并引导幼儿表达各自的理由。通过幼儿的寻找活动,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在幼儿观察判断之后,我采用了及时验证的方法。使幼儿及时体验了成功的喜悦。针对小年龄幼儿注意不稳定的特点,我在游戏中鼓励幼儿结合已有经验用肢体动作模仿表现动物的特征,并以儿歌小结、讲讲动动等学*方式帮助幼儿互相*得经验。

  ? 幼儿游戏----开展游戏“动物找影子”,教师为幼儿创设立体的、宽松的、可操作的游戏环境,通过操作活动,幼儿能观察到动物的特征,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巩固对动物外形特征的了解。因为小年龄的幼儿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通过这个游戏以满足每个幼儿的需求,引导他们自由选择、动手操作,教师则以观察者、倾听者、引导者的身份进行巡视,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发现问题、共同解决,提升经验。最后教师将优美的旋律融入游戏,在音乐模仿中结束整个活动。

  活动目标:

  在看看,讲讲的过程中帮助动物影子寻找相应的动物,进一步熟知了解一些动物的明显特征。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1. 幼儿已有在太阳下和影子做游戏的经验。

  2. 树林背景图的塑料板,上面有小动物的影子。

  3. 幼儿人手1张塑封的小动物图片卡。

  4.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环节要求:为了帮助幼儿再现已有经验。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已经认 识的动物名字,加深幼儿对动物的印象,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1、再现已有经验“你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

  (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相互交流。)

  2、教师小结。

  环节要求:通过观察影子判断不同的动物,加深对动物明显特征的认识。

  1、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导观察并提问

  ? 森林里的动物怎么不见了?

  ? 你们看见了哪些动物,这些影子是哪些动物的?

  2、引导幼儿从外形特征上进行判断,进一步感知动物外形特征

  ● 重点: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比较小鸡和小鸭。(局部到整体)

  ? 教师用儿歌进行小结,并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各种动物。

  环节要求:在游戏环境中,通过操作活动,观察动物的.特征,巩固对动物外形特征的了解。

  1、引导幼儿数数,刚才我们一共找到几种动物?

  2、出示树林背景图,介绍游戏“动物找影子”及玩法。

  3、幼儿游戏,教师观察指导并根据游戏时出现的问题,集体解决 或验证。

师说教案2

  1、正确理解本文思想观点。

  2、体会并理解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本文思想观点。

  2、正反对比的论证。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文体及作者

  1、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2、“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论说文范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师”是本文要着重论述的论题。“师说”,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韩愈写这篇文章是送给他的学生李蟠的,是他35岁时在长安当国子监四门博士时写的。文章针对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痛加针砭。着重阐明教师的作用和从事应采取的态度,有破有立,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作用。本文是韩愈文集中的名篇之一。

  3、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生三岁而孤,靠兄嫂抚养长大。幼年好学不倦,到十七八岁,学问已有相当扎实的基础。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登上仕途。以后历任地方上和中央的一些官职,其间有两次因上疏皇帝提意见,被贬官,第二次差一点儿被处死。最后官至吏部侍郎 (相当于副部长),故亦称韩吏部。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为昌黎伯,故又称韩昌黎。又因死后谥“文”,称韩文公。韩愈、韩退之、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是同一人的许多异称。

  韩愈在*文学史上有他的重要功绩,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恢复先秦、西汉的优美散文传统,坚决摒弃南北朝以来只讲究文章形式,不重文章内容,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文风,并提出要创造性地学*古文,反对模仿因袭,人云亦云。 (观点“师其意不师其辞”、“唯陈言之务去”、“文从字顺”)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说为李蟠而作,实际上是抨击当时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看不起别人,不肯从师学*,甚至对别人从师也进行嘲笑的士大夫阶层。初中课本选了他的《马说》一文,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来比喻贤才难遇知己,难得重用。把自己一腔愤懑之情发挥得无余,富有现实意义。

  二、现实切入

  先给大家讲一件真实的故事。咱们学校有一位数学老师,他辅导的学生多次在各种数学竞赛中获奖。有一回,一个获奖学生的家长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应该感谢我儿子,没有他你就不会出名。”

  三、分析第一段

  同学们的发言说明了对教师的作用有不同的看法。现在我们先研读《师说》的第一自然段,看看韩愈对这个问题有何高见,然后再请同学们深入讨论。

  1、读课文

  2、韩愈的观点是什么?你怎么看?

  3、那个时候,老师传的什么道?授的什么业?(传的是儒家之道,讲授的是六艺经传。)

  4、儒家的鼻祖是谁?儒家之道是谁提炼总结出来的?

  5、后人学*孔子的发明,这说明师生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应该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6、如果说,现在的老师的作用仍然是“传道、授业、解惑”,这种说法对不对呢?能不能解释一下?(现在的老师还是在做“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所不同的是“道”的含义、“业”的内容都发生了变化。韩愈所说的“道”指的是儒家之道。)

  7、儒家之道的核心是什么?(板书“仁”)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孟子也说过“杀身成仁”,“仁”是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天下”的最高境界。

  《礼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大意是说: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家;要治理好国家的人,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的人,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思想端正了,然后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修养完善了,然后家庭整顿有序;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安定繁荣;国家安定繁荣了,然后天下*定。

  8、现在的“道”指的是什么?(所有的思想品德教育)既然当代教师仍旧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那么老师的作用就不是可有可无的吧?

  韩愈在《师说》中开篇就说:“古之学者必有师。”我认为今之学者也一定有老师,天才的出现同样离不开老师,他与常人不同之处只是智商高些罢了。用韩愈的话就是闻道在先者为师,对吧?

  这样看来,老师不一定都有职称,不一定都站在讲台上。凡在某一问题上对我们有启发、有帮助的人都是我们的老师。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那么,我们可否得出这样的推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老师?当然,“老师”这个概念的外延在这里得到了拓展,可以是人生方面,可以是文化科学的,也可以是劳动技术方面的。在我们中间,不是有大量的“一字之师”、“一题之师”、“一文之师”吗?

  8、现在我们讨论第二个问题:伟人和他的老师之间是什么关系?有同学说,徐特立是靠才名扬天下的,这句话怎么理解呀?谁知道小鸡崽儿是怎样来到人间的?还有别的办法吗?(也可以用孵化器。)就是说,先有鸡蛋,然后用老母鸡或孵化器,经过二十一天然后,小鸡崽儿就破壳而出了。如果把一堆鸡蛋大的石头放进孵化器或者放在老母鸡身子下面,二十一天后能孵出小鸡来吗?时间再长一些,比如二百一十天……为什么?为什么小摊上卖的鸡蛋摆了二十多天,还是出不来小鸡崽儿?(因为缺少外部条件。)缺少外部条件,鸡蛋就不会变成鸡崽儿?

  成才固然离不开个人奋斗,它和一个人的志向、品德、才能有直接关系这是事物变化的内部根据,是第一位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成为一代伟人是因为他具有伟人的素质,除此之外也和机遇、和他的老师的教诲等外部条件不无关系。徐特立六十大寿的时候,特意给他写了一封贺信,开头就说“你是我20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这说明十分尊重自己的老师。这种尊重不是仅仅出于礼貌,出于客套,而是发自内心的,认为在徐特立先生身上,不仅过去,就是现在乃至将来仍有很多值得自己学*的东西。的贺信,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对恩师作用的充分肯定和真诚的感谢。现在我们回过头来思考:为什么说那位家长的观点是错误的呢?

  因为他错误地否认了老师在他儿子获奖中的重要作用。这就如同否认老母鸡和孵化器的作用一样。“没有你们,我自己也会变成小鸡崽儿!”这可能吗?这种否认既不符合客观现实,也抹杀了老师含辛茹苦的创造性劳动。这是一种忘恩负义的行为,是应该受到谴责和唾弃的。

  同学们,你现在有何感想?成为伟人离不开教师的培养,我们要成为跨世纪人才同样需要老师的帮助!

  我们反对否定教师的观点。我们也不赞成过分夸大教师作用的主张。有些学生和家长错误地认为老师有“点石成金”的本事,只要分进“好班”,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从而放松了主观努力。刚才我们讨论了,主观努力是成才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教师只是外部的一个条件,外因要通内因起作用。你明明是一块石头,我怎么把你变成小鸡崽儿呀?就算你是个鸡蛋,可你不愿意变成小鸡崽儿,我这老母鸡一爬上去,你就滚得远远的,宁可“淌黄儿”也不转世,我也没有一点办法嘛!

  11、所以,我们要正确评估老师的作用,要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当然,尊重老师并不是唯师是从。《论语》“当仁,不让于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呀?

  在真理面前,对老师也不让步。用一位科学家的话就是“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12、小结: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第2课时

  一、分析第2段

  1、说说这一段与第1段是怎样联系的?

  第1段正面阐明了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这一段以第1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第1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2、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第一层:

  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

  第二层:

  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四个“圣”和四个“愚”的词性有两种:一种是形容词,是“圣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种是名词,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诘句,“此”指代“从师与否”。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原因。

  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

  “句读”指断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翻译:有的人不知道断句,(倒去)问老师;有的人不能解决(修身、治国的)疑难问题,(却)不向老师请教。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

  “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学问,“足”,是程度副词,“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欤”,是带讽刺语气的感叹句。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并请学生填写课后思考与练*的表格。

  二、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读准下列多音字或形*字的读音:

  句读(dòu) 或不焉(fǒu) 经传(zhuàn) 从师(cóng) 读书(dù) 不能(bù) 传道(chùan) 从容(cōng)

  2、找出下列合成的双音词。

  “学者” “句读” “六艺”

  3、指出下列加粗词的古今义。

  “古之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

  今:小学校。

  三、背诵第2段

  四、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第3课时

  1、第3段与第1段关系怎样?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1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事例论证与引用论证。)

  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干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2、分析第4段: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2段,“能行古道”照应第3段。

  3、背诵第3段中的名句。

  4、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⑴ 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⑵ 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又称连珠句式,上递下接,有如“连珠”。自然恰当运用这句句式,能反映了物的连锁关系,表现了物的发展规律,在句子的结构上,紧接递承,冲流而下,诵读起来,气势也是宏肆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之所存也。”这段文章第二句的开头“师者,……”紧接第一句末尾的“师”字。第三句中的“惑而不从师,……”紧接着上面的“……孰能无惑”。第四、五两句中的“吾从而师之”紧接着上面的“……固先乎吾”和“……亦先于吾”。象这样的承接句,有如“连珠”式滚转,流畅自然,很好地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如一写马的对联 :

  马笼笼马马笼松,笼松马跑

  鸡罩罩鸡鸡罩破,罩破鸡飞

  此联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马笼”与“笼马”、“笼马”与“马笼”,“鸡罩”与“罩鸡”、“罩鸡”与“鸡罩”,形成句内小回环;“笼松”、“笼松”,“罩破”、“罩破”,是相对应的两组连珠;联中的叠字“笼笼”、“罩罩”,前一个字为名词,后一个字为动词,又为转类。

  魏正伟先生有一副嵌四“马”的奇巧联:

  紫竹园中赏紫竹,紫竹箫吹紫竹调

  白马寺里看白马,白马驹啸白马图

  此联调动了重复、顶真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联语工整,有情趣,有韵味。

  5、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

  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第4课时(练*课)

  一、字词解释

  1、师:

  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⑴ 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作“老师”讲。如: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⑵ 作动词,有两种情况:

  作“学*、效法”讲。如:吾师道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作”从师“讲。如:或师焉,或不焉

  2、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⑴ 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如: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如: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⑵ 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如: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如: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如:六艺经传,皆通*之

  ⑶ 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如: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如: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如:吾欲之南海

  3、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⑴ 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⑵ 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二、学*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

  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为耻

  三、课后*题三

师说教案3

  师说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理解韩愈阐明全新师道观念的斗争精神和“尊师重教”的观点;

  2、学*借鉴本文事理结合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议论文写作方法;

  3、积累掌握“传”“师”“道”“受”“固”“从”“也”“则”“于”

  “乎”“所以”等词的用法;

  4、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介绍背景材料,疏通文字障碍,正确理解课文。

  2、归纳“所以、师、于、则、传、从、也、夫”等词的义项。

  3、培养学生的背诵激情。

  教学步骤:

  一、学生通过课前预*,发现疑难,课堂上提出,师生共同研讨。

  如下为学生课堂上可能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准备好。

  1、解题:

  “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论说文范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师”是本文要着重论述的论题。“师说”,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韩愈写这篇文章是送给他的学生李蟠的,是他35岁时在长安当国子监四门博士时写的。文章针对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痛加针砭。着重阐明教师的作用和从事应采取的态度,有破有立,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作用。本文是韩愈文集中的名篇之一。柳宗元“自魏晋氏以下,人益(更加)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学生),作《师说》,因抗颜(态度严正不屈)而为师。世(世人)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2、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生三岁而孤,靠兄嫂抚养长大。幼年好学不倦,到十七八岁,学问已有相当扎实的基础。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登上仕途。以后历任地方上和中央的一些官职,其间有两次因上疏皇帝提意见,被贬官,第二次差一点儿被处死。最后官至吏部侍郎(相当于副部长),故亦称韩吏部。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为昌黎伯,故又称韩昌黎。又因死后谥“文”,故称韩文公。韩愈、韩退之、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是同一人的许多异称。

  韩愈在*文学史上有他的重要功绩,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西汉的优美散文传统,坚决摒弃南北朝以来只讲究文章形式,不重文章内容,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文风,并提出要创造性地学*古文,反对模仿因袭,人云亦云。(观点“师其意不师其辞”、“唯陈言之务去”、“唯古文必己出”、“文从字顺”)他不仅是古文运动的领袖,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传诵的优秀散文。他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所以后人称他的文章为潮水一般(韩潮)。他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对当时和后代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誉他“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为百世师”。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他所谓“古文”,是和当时流行的重词藻、轻内容的骈文相对立,即奇句单行,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取法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说为李蟠而作,实际上是抨击当时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看不起别人,不肯从师学*,甚至对别人从师也进行嘲笑的士大夫阶层。

  初中课本选了他的《马说》一文,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来比喻贤才难遇知己,难得重用。把自己一腔愤懑之情发挥得无余,富有现实意义。

  3、词的多义现象

  ⑴所以a、表原因。译为“……的原因”“……的缘故”

  b、表凭借或目的。“用来……的”“……的凭借”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④此世所以不传也

  ⑤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⑵师a、二千五百人为一师,泛指队。例:齐师伐我。《左传》

  b、老师c、效法、学*d、乐官、乐师

  ⑶也a、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或肯定。b、句末语气词,与“何”等词相应,表示疑问语气。c、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以引起下文。d、副词。也(后起意义)

  ⑷于a、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和对象,可以翻译为“在”“向”“到”“从”“对于”等。b、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过”。c、介词。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⑸其a、人称代词。第一人称:自己第三人称b、指示代词c、句中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或命令。

  ⑹传a、客舍b、传记。c、注释或解释经义的文字d、传递e、传达、传授f、流传

  ⑺之a、到……去。b、第三人称代词。c、助词。相当于“的”d、放在句子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e、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的标志。

  韩愈的《师说》一文针对性很强,具有批判现实的精神。学*中,可先参照课文注解和有关背景资料,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和动机。然后,看注释,通读课文,了解全文的总体结构和主要观点,特别要重点理解第一段观点的新颖和第二段对比论证的有力。在此基础上,反复读熟课文直至背诵。背诵时要注意语气和语句的停顿、词语的连属、声调的抑扬等。如有不正确,则说明在理解上有误差,应该及时纠正。词语方面重点要辨析传、师、道、惑、益、从、也、则、于、乎、所以等的意义和用法。可先做好后面的跟踪试题。

  初中学过韩愈的《马说》,是讲识别人才、爱护人才的,内容和本文有一定的联系。韩愈宣扬“尊师重教”,也以伯乐自许。学*中,可以回顾复*《马说》,增强对本文思想内容的理解。

  文章的思和路结构: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说为李蟠而作,实际上是抨击当时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看不起别人,不肯从师学*,甚至对别人从师也进行嘲笑的士大夫阶层。为达使人信服的目的,文章必须既要有理论论据又要有事实论据地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因而作者先从老师的功能角度做演绎推理立论,然后,再以现实存在的不良风气和孔子从师的言行作归纳推理加深论点。全文结构严谨,论证有力,是古代论说文的典范。

  结构: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理论论据)演绎推理(观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士大夫耻学于师(反面现象)

  归纳推理(观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孔子从师的言行(正面实例)李蟠从师行古道(身边活例)呼应印证(观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如何理解本文思想的进步性?韩愈在《师说》中的创新,在内容上至少有三点:一是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作用认识的局限,从“授之书而*其句读”的“受(授)业”,扩大到“传道”、“解惑”,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对教师作用的全面而崭新的界定,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进步,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二是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全新的从师之道的观念:从师即是学道,惟“道”是问,凡是闻道者无论贵贱长幼都可为师。这是石破天惊的新观念,开拓了为师者的广阔领域。三是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指导下,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客观事实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

  如何理解本文的行文气势?韩愈的论说文向以气势通畅著称。就本文而言其气势来自三个方面:崭新理论本身的说服力,加上严密逻辑的论证力和语言上奇偶骈散结合的表现力,形成文章的夺人气势。首段思路是:“古之学者必有师”,师的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惑则必从师,从师即学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结句大有如截奔马之势;全段层层顶接,步步推进,逻辑严密,一气呵成,更是势不可当。次段紧承首段对师道的论述,连用三个层层深入的对比,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中流行的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批判的语气也一句比一句加重,由“……其皆出于此乎”的疑问语气,发展到“吾未见其明也”的责备的语气,再到“其可怪也欤”的带有强烈感情的讽刺语气。这种语气上的层层递进,声势逼人。三段正面论述“圣人无常师”,以备受尊崇的圣人孔子的无可辩驳的言论和实践为例,说服力极强。且为一段“古之学者必有师”、二段“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提供有力佐证,一石三鸟,精当无比。结尾又从行古道、嘉今人的角度点明写作目的,贯通古今,继往开来,更有高屋建瓴之势。全文文势硬转直接,陡直峭绝:开篇“古之学者必有师”突兀而起,有如横空出世,已见出奇;中间三个对比,如三峰插天,兀然峭立,直起直落,了不相涉,更见其奇。营造这种雄直峭兀之势,最为韩愈所长。本文灵活多变的散句,于流畅中含顿挫,参入对偶与排比(本文中指句中词语的排比),又于灵活中见整齐。奇偶骈散交错运用,自然配合,错落有致,亦增势不少。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评析:劈头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论断,紧接着概括指出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做为全文立论的出发点和依据。然后句句顶接,推论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同时,一开头郑重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就隐然含有对“今之学者”不从师的批判意味,很自然地为第二段埋下了伏笔。本句翻译时要注意“者……也……”和“所以”在句式中的含义和作用。

  运用:(翻译)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授学业、解答疑难的。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评析:这一句是在前文已用老师的职能作出了理论论证和用孔子言行作了事实论证之后,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得出了进一步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深化,也是对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进一步批判。说明了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这一句由“是故”引出,用“如是而已”结尾,化繁为简,既显见解的深辟透彻,又有一种高瞻远瞩的气势。

  运用:(翻译)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先有后,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师说》教学反思

  在教学《师说》一文时,我的导入部分是这样设计的:从幼儿园到现在,差不多有十年寒窗了吧。那在这十几年中,大家接触过不少老师。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对老师的看法。通过这样一个提问,让同学们各抒己见,表达对老师的看法,从而引出课文。

  学生对导入部分的问题很感兴趣,对于如何看待老师都有自己的贴*现实的想法。其实这个导入和课文还有一定的距离,可以再深入一点,问一问学生应该如何对待老师,从而引出“耻学于师”的问题,更好地和课文接轨。

  讲到“句读”的时候,穿插了古今中外有关标点的故事,如“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雨果和编辑社之间“?”和“!”的故事,慈禧太后与《凉州词》之间的故事,对联“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横批“人多病少财富”等等故事。讲故事的时候,学生注意力很集中,所以我应该要善于寻找文中的兴趣点,尤其是在上古文时,找到文中可以引起学生兴趣的地方,并加以拓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

  在最后一个课时中,我归纳了“之”“师”“其”“师道”几个字词的一词多义,我是用ppt展示出来的。正是由于使用了幻灯片,学生就光是抄笔记,完全不去思考,所以我提问的时候,学生都没有反应。应该让学生在记笔记的同时也能思考,做到手动,脑动,心动。

师说教案4

  1、正确理解本文思想观点。

  2、体会并理解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本文思想观点。

  2、正反对比的论证。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文体及作者

  1、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2、“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论说文范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师”是本文要着重论述的论题。“师说”,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韩愈写这篇文章是送给他的学生李蟠的,是他35岁时在长安当国子监四门博士时写的。文章针对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痛加针砭。着重阐明教师的作用和从事应采取的态度,有破有立,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作用。本文是韩愈文集中的名篇之一。

  3、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生三岁而孤,靠兄嫂抚养长大。幼年好学不倦,到十七八岁,学问已有相当扎实的基础。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登上仕途。以后历任地方上和中央的一些官职,其间有两次因上疏皇帝提意见,被贬官,第二次差一点儿被处死。最后官至吏部侍郎 (相当于副部长),故亦称韩吏部。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为昌黎伯,故又称韩昌黎。又因死后谥“文”,称韩文公。韩愈、韩退之、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是同一人的许多异称。

  韩愈在*文学史上有他的重要功绩,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恢复先秦、西汉的优美散文传统,坚决摒弃南北朝以来只讲究文章形式,不重文章内容,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文风,并提出要创造性地学*古文,反对模仿因袭,人云亦云。 (观点“师其意不师其辞”、“唯陈言之务去”、“文从字顺”)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说为李蟠而作,实际上是抨击当时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看不起别人,不肯从师学*,甚至对别人从师也进行嘲笑的士大夫阶层。初中课本选了他的《马说》一文,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来比喻贤才难遇知己,难得重用。把自己一腔愤懑之情发挥得无余,富有现实意义。

  二、现实切入

  先给大家讲一件真实的故事。咱们学校有一位数学老师,他辅导的学生多次在各种数学竞赛中获奖。有一回,一个获奖学生的家长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应该感谢我儿子,没有他你就不会出名。”

  三、分析第一段

  同学们的发言说明了对教师的作用有不同的看法。现在我们先研读《师说》的第一自然段,看看韩愈对这个问题有何高见,然后再请同学们深入讨论。

  1、读课文

  2、韩愈的观点是什么?你怎么看?

  3、那个时候,老师传的什么道?授的什么业?(传的是儒家之道,讲授的是六艺经传。)

  4、儒家的鼻祖是谁?儒家之道是谁提炼总结出来的?

  5、后人学*孔子的发明,这说明师生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应该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6、如果说,现在的老师的作用仍然是“传道、授业、解惑”,这种说法对不对呢?能不能解释一下?(现在的老师还是在做“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所不同的是“道”的含义、“业”的内容都发生了变化。韩愈所说的“道”指的是儒家之道。)

  7、儒家之道的核心是什么?(板书“仁”)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孟子也说过“杀身成仁”,“仁”是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天下”的最高境界。

  《礼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大意是说: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家;要治理好国家的人,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的人,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思想端正了,然后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修养完善了,然后家庭整顿有序;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安定繁荣;国家安定繁荣了,然后天下*定。

  8、现在的“道”指的是什么?(所有的思想品德教育)既然当代教师仍旧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那么老师的作用就不是可有可无的吧?

  韩愈在《师说》中开篇就说:“古之学者必有师。”我认为今之学者也一定有老师,天才的出现同样离不开老师,他与常人不同之处只是智商高些罢了。用韩愈的话就是闻道在先者为师,对吧?

  这样看来,老师不一定都有职称,不一定都站在讲台上。凡在某一问题上对我们有启发、有帮助的人都是我们的老师。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那么,我们可否得出这样的推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老师?当然,“老师”这个概念的外延在这里得到了拓展,可以是人生方面,可以是文化科学的,也可以是劳动技术方面的。在我们中间,不是有大量的“一字之师”、“一题之师”、“一文之师”吗?

  8、现在我们讨论第二个问题:伟人和他的老师之间是什么关系?有同学说,徐特立是靠才名扬天下的,这句话怎么理解呀?谁知道小鸡崽儿是怎样来到人间的?还有别的办法吗?(也可以用孵化器。)就是说,先有鸡蛋,然后用老母鸡或孵化器,经过二十一天然后,小鸡崽儿就破壳而出了。如果把一堆鸡蛋大的石头放进孵化器或者放在老母鸡身子下面,二十一天后能孵出小鸡来吗?时间再长一些,比如二百一十天……为什么?为什么小摊上卖的鸡蛋摆了二十多天,还是出不来小鸡崽儿?(因为缺少外部条件。)缺少外部条件,鸡蛋就不会变成鸡崽儿?

  成才固然离不开个人奋斗,它和一个人的志向、品德、才能有直接关系这是事物变化的内部根据,是第一位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成为一代伟人是因为他具有伟人的素质,除此之外也和机遇、和他的老师的教诲等外部条件不无关系。徐特立六十大寿的时候,特意给他写了一封贺信,开头就说“你是我20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这说明十分尊重自己的老师。这种尊重不是仅仅出于礼貌,出于客套,而是发自内心的,认为在徐特立先生身上,不仅过去,就是现在乃至将来仍有很多值得自己学*的东西。的贺信,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对恩师作用的充分肯定和真诚的感谢。现在我们回过头来思考:为什么说那位家长的观点是错误的呢?

  因为他错误地否认了老师在他儿子获奖中的重要作用。这就如同否认老母鸡和孵化器的作用一样。“没有你们,我自己也会变成小鸡崽儿!”这可能吗?这种否认既不符合客观现实,也抹杀了老师含辛茹苦的创造性劳动。这是一种忘恩负义的行为,是应该受到谴责和唾弃的。

  同学们,你现在有何感想?成为伟人离不开教师的培养,我们要成为跨世纪人才同样需要老师的帮助!

  我们反对否定教师的观点。我们也不赞成过分夸大教师作用的主张。有些学生和家长错误地认为老师有“点石成金”的本事,只要分进“好班”,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从而放松了主观努力。刚才我们讨论了,主观努力是成才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教师只是外部的一个条件,外因要通内因起作用。你明明是一块石头,我怎么把你变成小鸡崽儿呀?就算你是个鸡蛋,可你不愿意变成小鸡崽儿,我这老母鸡一爬上去,你就滚得远远的,宁可“淌黄儿”也不转世,我也没有一点办法嘛!

  11、所以,我们要正确评估老师的作用,要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当然,尊重老师并不是唯师是从。《论语》“当仁,不让于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呀?

  在真理面前,对老师也不让步。用一位科学家的话就是“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12、小结: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第2课时

  一、分析第2段

  1、说说这一段与第1段是怎样联系的?

  第1段正面阐明了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这一段以第1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第1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2、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第一层:

  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

  第二层:

  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四个“圣”和四个“愚”的词性有两种:一种是形容词,是“圣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种是名词,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诘句,“此”指代“从师与否”。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原因。

  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

  “句读”指断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翻译:有的人不知道断句,(倒去)问老师;有的人不能解决(修身、治国的)疑难问题,(却)不向老师请教。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

  “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学问,“足”,是程度副词,“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欤”,是带讽刺语气的感叹句。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并请学生填写课后思考与练*的表格。

  二、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读准下列多音字或形*字的读音:

  句读(dòu) 或不焉(fǒu) 经传(zhuàn) 从师(cóng) 读书(dù) 不能(bù) 传道(chùan) 从容(cōng)

  2、找出下列合成的双音词。

  “学者” “句读” “六艺”

  3、指出下列加粗词的古今义。

  “古之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

  今:小学校。

  三、背诵第2段

  四、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第3课时

  1、第3段与第1段关系怎样?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1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事例论证与引用论证。)

  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干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2、分析第4段: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2段,“能行古道”照应第3段。

  3、背诵第3段中的名句。

  4、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⑴ 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⑵ 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又称连珠句式,上递下接,有如“连珠”。自然恰当运用这句句式,能反映了物的连锁关系,表现了物的发展规律,在句子的结构上,紧接递承,冲流而下,诵读起来,气势也是宏肆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之所存也。”这段文章第二句的开头“师者,……”紧接第一句末尾的“师”字。第三句中的“惑而不从师,……”紧接着上面的“……孰能无惑”。第四、五两句中的“吾从而师之”紧接着上面的“……固先乎吾”和“……亦先于吾”。象这样的承接句,有如“连珠”式滚转,流畅自然,很好地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如一写马的对联 :

  马笼笼马马笼松,笼松马跑

  鸡罩罩鸡鸡罩破,罩破鸡飞

  此联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马笼”与“笼马”、“笼马”与“马笼”,“鸡罩”与“罩鸡”、“罩鸡”与“鸡罩”,形成句内小回环;“笼松”、“笼松”,“罩破”、“罩破”,是相对应的两组连珠;联中的叠字“笼笼”、“罩罩”,前一个字为名词,后一个字为动词,又为转类。

  魏正伟先生有一副嵌四“马”的奇巧联:

  紫竹园中赏紫竹,紫竹箫吹紫竹调

  白马寺里看白马,白马驹啸白马图

  此联调动了重复、顶真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联语工整,有情趣,有韵味。

  5、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

  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第4课时(练*课)

  一、字词解释

  1、师:

  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⑴ 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作“老师”讲。如: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⑵ 作动词,有两种情况:

  作“学*、效法”讲。如:吾师道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作”从师“讲。如:或师焉,或不焉

  2、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⑴ 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如: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如: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⑵ 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如: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如: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如:六艺经传,皆通*之

  ⑶ 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如: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如: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如:吾欲之南海

  3、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⑴ 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⑵ 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二、学*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

  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为耻

  三、课后*题三

师说教案5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背景及文体

  2、疏通文章,理清思路

  课时:3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检查作业(背诵《滕王阁序》)

  三、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祖籍河北昌黎),与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语文教案-《师说》教案,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师说》教案》。又称“韩吏部”(晚年担任吏部侍郎)又称“韩文公”(谥号“文”)。

  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3、 写作背景:

  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一文中足可看出:“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饮不暇熟,有挈挈而动,如是这数矣。”

  4、 文体:“说”,议论文的一种,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如初中《马说》、《捕蛇者说》。

师说教案6

  课程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课程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课时分配 两课时

  课程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并解题

  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文章叫《马说》,《马说》实际上是“说马”,今天,我们来学*一篇“说教师”,说“从师风尚”的文章,叫《师说》。

  “说”是一种文体,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二、作家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初读文章

  1.学生自读文章,看书下注释,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2.教师板书需正音的字:

  愚(yú) 句读(dòu) 谀(yú) 经传(zhuàn)

  郯(tán) 苌(cháng)聃(dān) 蟠(pán) 巫(wū)

  3.请学生朗读文章,熟悉文章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五、分析文章

  1.第1段

  (1)补充注释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古今异义,今指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文中指求学的人。

  ②生乎吾前。

  乎,在。

  ③吾从而师之。

  师,以……为师,动词的意动用法。

  ④吾师道也。

  师,从师学*。

  (2)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教师的职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的必要性。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择师的标准。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

  ⑤从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学生当堂背诵第1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1段。

  2.课后练*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课后练*二、三、四。

  2.补充讲解

  (1)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虚词

  ①之:

  古之学者 之,助词,的。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之,助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之,取独

  句读之不知 之,倒装标志

  作《师说》以贻之 之,代词

  ②其:

  其为惑也 其,代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人称代词

  其可怪也欤 其,副词,表推测

  于其身也 其,人称代词

  (3)词类活用

  ①耻学于师 (形→意动)

  ②吾从而师之 (动→意动)

  ③句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倒装)

  二、分析文章

  1.第2段。

  (1)请学生朗读

  (2)分析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案:承上启下。

  ②“师道”指什么?

  答案:“师道”是从师原则和风尚,指上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③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答案:

  a.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总结:“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爱其子

  于其身也

  总结:“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总结:“师道之不复,可知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背诵

  2.第3段

  (1)学生朗读。

  (2)分析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答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总结:“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韩愈从“圣人无常师”出发,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很有意义。

  (3)背诵。

  3.第4段。

  (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话答案表示了他的立场?

  答案:“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从师风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答案: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说明了写作缘由。

  (2)背诵。

  三、本文写作特点

  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

  2.论证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

  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论断。(立)

  3.对比论证。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师说教案7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3、 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阅读和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2、 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学*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 分析文章的整体思路,引导学生背诵全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点燃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

  1、 学*课文第二段,学*并掌握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教学设想:

  1、 教学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教师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突出三维目标。

  2、教学方法:自主预*法、激情诵读法、问题探究法、分析讨论法、点拨启发法、、拓展延伸法。要以启发诱导学生思考为主,适当的加以点拨总结,引导学生深入课文,认真思考,质疑问难,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文字)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

  【多媒体展示】

  通过课件出示一些重点字词,来检查学生预*情况。

  (出示内容见教案后附件部分)

  二、情境导入

  教师由视频《程门立雪》的成语故事导入新课: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其对老师的尊敬;现代社会尊师重道也蔚然成风,毫不逊色于古人,人们把老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现在,我们就来学*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出示课题】

  三、作者简介、解题

  1、作者简介

  【多媒体展示】

  三个关键词:唐宋八大家 古文运动 韩潮苏海

  【点拨】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① 明人将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又称他“文起八代之衰”,这是对他散文成就的最大肯定。

  ②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③ “韩潮苏海” 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这就明确地指出了韩愈的散文风格--气势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苏洵说:“韩子之文,如大江大河,浑浩流转。”(《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2、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一般是陈述自己对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比“论”要自由一些。初中学过《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等都属这类文体。

  四、文本内容研*探究

  1、朗诵点拨

  (1)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2)教师简要点拨朗读时的注意事项

  注意读准字音,适当停顿;注意课文第二段的语气重音变化,要读出韩愈文章气势磅礴,感情充沛的特点,读准作者蕴含的感情。

  2、共同研*课文内容

  (1)设疑讨论交流,了解课文内容

  (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研*课文,从课文中找答案,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在研讨的过程中感受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要抒发的情感)

  【多媒体展示问题】

  【问题一】这篇文章为谁而作?何以见得?文中有没有信息?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明确】“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从课文的最后一段可以得出答案,韩愈的这篇《师说》是写给一个叫李蟠的十七岁小伙子的。

  【问题二】一代文学宗师为什么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写下这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师说》?

  【明确】可以总结为三个原因:

  ① 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之

  ② 他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 能行古道

  【教师点拨】

  以上三个方面都是原因,当时“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之”人也许不多,但一定还有其它的,为何只选择了李蟠?“学于余”,我们说向韩愈这样一个文坛领袖学*应该是求之不得的事,韩愈有必要为他写文章吗?所以说根本的原因是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

  【问题三】文末说“余嘉其能行古道”,所谓的“古道”指的是古人从师之道,古人从师之道是什么?课文体现在哪里?

  (引导学生学*课文第一、三两段,相互讨论完成答案,教师总结明确)

  【明确】古人从师之道--古之学者必有师且无常师

  【点拨分析】

  课文的一、三两段中韩愈谈到了古人的从师之道,可以总结它的核心为“古之学者必有师”“圣人无常师”,古代的知识渊博之人必定有自己的老师,正如韩愈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同时古代的圣人不仅向老师学*,还“无常师”,向各种人甚至一些远不如他的人请教和学* ,自然让我们想到了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且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问题四】古人如此的注重从师学*,那么择师的原则是什么?(原文语言回答)

  【明确】择师的原则:

  ①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点拨分析】

  韩愈阐述古人从师之道,其真正的意图是引出对择师原则和标准的阐述,作者认为择师的原则是不分高低贵贱,年长年幼,道存在的地方就存在老师,同时,作者打破传统观念,认为老师不一定要比学生强,学生也不一定比老师差,只要他有我比不上的地方,他就是做我的老师,详细地展现了择师的原则。

  【延伸小结】

  以上是古人的从师之道,也是韩愈对于从师的观点,许许多多的成功者正是得益于这种古道,才成就了他们的辉煌,相信这对于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所启发的。

师说教案8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名作动、形作名、意动), “其、而、之”等虚词以及判断句、被动句和宾语前置等。

  2、培养学生自渎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探究,了解作者的观点,学*文章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说理方法。

  2、理清文章的逻辑层次,以诵读贯穿整个课堂。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挑战的精神和勇气。

  2、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学*《劝学》之后,已经基本形成了高中文言文学*的框架和思路。《师说》的学*,教师旨在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探究的学*模式。在自我思考的过程中,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1、字词的梳理与课文的背诵。

  2、掌握文章对比论证的说理方法。

  四、教学难点:

  1、品位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2、把握师道的内涵。

  五、教学方法:探究法、诵读法、讲授法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新课导入

  《论语》中有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从师而学应该说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唐代大文豪韩愈就以一篇《师说》流传千古。2、新课教学

  (1) 作者介绍(可先由学生谈谈对韩愈的了解情况,再多媒体课件展示)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为昌黎伯,故又称韩昌黎。又因死后谥“文”,故称韩文公。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其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誉他“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为百世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本文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

  (2)古文运动(多媒体课件展示)

  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韩愈用其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师说》可看作是提倡古文的庄严宣言。

  (3)写作背景(多媒体课件展示)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做《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4)解题

  指出“师说”不是“说说老师”,“说”是一种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5)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其余同学帮助正音。教师点拨停顿。(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6)文本研读

  分析第一段:

  明确:本段可采取多种方式,灵活讲解。主要以教师讲解和学生质疑相结合。

  需落实的字词(学生能点出即可,教师适当点拨):学者所以解惑 从师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庸 道之所存

  重点拓展:判断句、所以(所谓)、所、意动用法

  判断句:

  1、常见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者,……也。/……,……也。 /……者,……。 /……者也。/……,……)

  2、用副词“乃” “即” “非”等帮助表示判断。

  梁父即项燕。/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授之书而*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3、文言中也有“是”“为”作判断动词的,但较为少见。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王勃《送杜少府之广陵》)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纪》)

  所以/所

  “所以”是常见的凝固结构,主要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方式、手段和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等。

  1、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荀子·议兵》)

  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三国志》)

  3、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出师表》)

  所

  1、处所。

  2、代词。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表示“……的人(事物/地方等)”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辞》)

  3、为……所……,表被动。

  术怒攻布,为布所破。(《三国志》)

  4、表大概的数目。

  父去里所,复还。(《史记·留侯世家》

  5、假若,如果。

  余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

  意动用法:

  是指用做谓语的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里所谓的“用做谓语的动词”,专指活用为动词的名词和形容词。(“使动用法”即“使宾语干什么”)

  1、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孟子·梁惠王下》) (使动,使……小。 客观)

  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等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意动,认为……小。主观)

  名词的意动用法:

  A、吾从而师之。(《师说》)

  B、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A、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冯谖客孟尝君》)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理清层次:提出中心论点——师的作用——从师的原因——从师的标准

  集体诵读第一段

  分析第二段:

  明确:本段教师按照层次分别请五位学生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然后再请这五位同学串起来翻译。

  需落实的字词(学生能点出即可,教师适当点拨):师道之不传 而耻学于师 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 其皆出于此乎 句读

  句读之不知 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其可怪也欤

  重点拓展: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

  宾语通常是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后。有时候,为了强调宾语,而把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前面,这就叫“宾语前置”。

  A、疑问句中(谁、何、胡、奚、曷、安、恶、孰)

  (1)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2)大王来何操?(司马迁 《史记·鸿门宴》)

  B、否定句中

  (1)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2)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C、用“之”“是”等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1)句读之不知(韩愈 《师说》)

  (2)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左传·宣公十五年》)

  理清层次:师道之不传(分论点)

  古之圣人—今之众人

  于其子—于其身(对比论证)

  巫医乐师百工—士大夫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结果)

  集体诵读第二段

  分析第三段:

  明确:本段由一个学生来翻译,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决。

  需落实的字词(学生能点出即可,教师适当点拨):孔子师郯子 术业有专攻

  理清层次:圣人无常师(分论点)

  孔子从师—事例论证

  孔子曰—引用论证

  集体诵读第三段

  分析第四段:

  明确:本段由一个学生来翻译,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决。

  需落实的字词(学生能点出即可,教师适当点拨):六艺经传余嘉其能行古道

  理清层次:赠李蟠(写作原因)

  集体诵读全文

  给学生5分钟提问。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疏通了文章的字词,需要大家课后去巩固。韩愈的《师说》是一篇兼具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议论代表作。无论在论说和语言上都具有其独特的方法,需要我们反复诵读,仔细品味。

  课后作业:

  1、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诵读全文。

  2、整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名作动、形作名、意动),“其、而、之”等虚词以及判断句、被动句和宾语前置等。

  3、思考作者是怎样论述中心的。

师说教案9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2、掌握、积累文言文常用实词和虚词,熟记文中通假字,进而疏通文意。

  能力目标:

  1、学*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2、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明确结构。

  3、学*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4、理解文章的语言特点。

  情意目标: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

  1、掌握、积累文言文中常用实词和虚词;

  2、疏通文意;

  3、学*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教学难点

  1、学*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2、理解文章的语言特点。

  课外作业

  1、结合注释理解词句,读懂课文并熟读成诵。

  2、整理课后*题。

  3、完成《同步练*》。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用《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二、出示学*目标

  一: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1、文学常识简介:(学生答,教师补充)

  韩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四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集》四十卷。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2、解题:

  板书课题。指出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三、出示学*目标二:

  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

  学*“之、其”两个文言虚词;

  学*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进而疏通文意。

  在预*的基础上读通课文,读准字词。

  1、疏通文意,掌握实词与虚词。

  2、帮助学生归纳:

  A:一词多义

  B: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古之学者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之不知古:句子停顿的地方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学*今:小学校

  C: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

  找出课文中出现的师,并说说它的不同含义:

  ①作名词,有三种情况

  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作“姓”讲孔子师郯子……师襄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A、作“学*、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师说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知识。

  (2)正确理解本文的思想观点。

  (3)掌握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掌握 师、传、从等文言实词和 之、其等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能力目标

  (1)分析评价本文的思想观点。

  (2)掌握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背诵全文。

  3、情感目标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重点难点

  1、文言实词、虚词的掌握。

  2、本文的思想观点。

  3、正反对比的论证。

  第1课时

  (一)作者简介

  韩愈 (768-824),宇退之,河阳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 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溢 “文”,故世人又称 韩文公。少小孤苦,由兄嫂抚养长大。20岁入长安,三次考进士不中。792年,第四次参加考试,登进士第。802年任国子监四门博士,从此正式步人仕途。后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二)关干古文运动及本文写作背景

  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 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先秦、两汉 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掘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 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的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监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祟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 《师说》,因抗颜 (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憎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三)整体感知

  1、本文标题师说是说说老师的意思吗?

  [明确] 不是。说是一种议论文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以前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都属于这类文体。说古文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 “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的意思应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理解本文的写作思路。

  [要点]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接着提出教师的职责范围、从师的必要性和从师学*的原则。第二段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接着从三方面进行正反对比论证,批判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论证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反面阐明从师的重要性,论证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第三段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以孔子的言行为例阐明从师学*的必要性和从师学*的原则,从正面论证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第四段说明写本文的缘由,仍紧扣中心论点赞扬李蹈 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精神。

  (四)知识要点的学*及目标完成过程

  1、归纳整理文言知识

  (1)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明确]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②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今:小学校。

  ③吾从而师之 古:两个词,从,跟从,而,而且;今:是一个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

  (2)一词多义。

  师这个词在文中出现26次,请对它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归纳整理。

  [明确]

  ①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作老师讲。例: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作学*、效法讲。例:吾师道也

  作从师讲。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作以……为师讲。例:吾从而师之

  之字在文中出现25次,对它的用法归纳整理。

  [明确]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例: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例: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例: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例:六艺经传,皆通*之

  [补充]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作代词,指代自己。例: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定语后置。例: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例:吾欲之南海

  “其”字在文中出现17次,请归纳整理其意义和用法。

  [明确]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复指,作主语。例: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作兼语。例: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定语。例: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例: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

  表感叹。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本文中,还有儿个词也是一词多义的,请解释。

  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余嘉其能行古道

  无:孰能无惑

  是故无贯无贱,无长无少

  圣、愚: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明确]

  惑:疑难问题,名词

  糊涂,形容词

  道:道理,名词

  风尚,名词

  I道路,名词

  无:没有,动词

  无论,连词

  圣、愚:圣人;愚人,名词

  圣明;愚蠢,形容词

  (3)特殊句式。

  请找出下面这些文言特殊句式的例句并翻译,

  ①判断何

  ②被动词

  ③宾语前置句

  ④介词后置句

  ⑤省略句

  [明确]

  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②不拘于时 译:不被时俗束缚。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译: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惑。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 译: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

  ⑤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译: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 (年纪)大小,

  2、背诵课文。

  [指导]背诵线索提示。

  观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之责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求知规律 (人非生而知之)——择师标准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三组对比(古圣人从师,今众人耻学;其身耻师、替子择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新师道观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写作缘由。

  (五)小结

  本文是篇千古佳作。其思想内涵在当时是很深刻的,有些观点就是在今天看来也很有现实意义。本文文言知识丰富、典型。所以,学*本文一定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流利地背诵全文。

  第2课时

  (一)知识要点的学*及目标完成过程

  1、在上节课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

  [明确]

  第l段,正面阐述教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和择师标准。本段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 (第1句),阐述教师的作用。作者用六个字概括了教师的三个作角:传道、受业、解惑。

  第二层 (第2、3句),阐述从师的必要。作者从反面指出,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说明有惑必须从师。

  第三层 (第4-6句),阐述择师的标准第6句是本段的结论,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概括地提出了择师的标准。

  第2段,运用对比的方法,批判 士人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本段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 (第1、2句),慨叹师道不传,指出师道不传的危害。这一层承接上文从师的标准,并领起下文对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判。

  第二层 (第3-5句)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对比,指出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

  第三层 (第6-8句),把*句读从师与惑而不从师的现象对比,批评今之众人小学而大遗的不明智的作法。

  第四层 (第9-13句),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讥笑相师对比,批评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

  第3段,以孔子从师的范例,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

  第2段和第3段,分别从反面和正面阐明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中心论点。

  第4段,说明作 《师说》的原因。继第3段引古之圣人孔子从师的范例之后,后生晚辈从师求学的范例,对李蟠是勉励,对当时求学的人是号召。

  2、研读第一自然段,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人为什么要从师?

  (2)作者认为从师的标准是什么?

  [明确]

  (1)①学者必有师;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③人非生而知之者。

  (2)无贯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研读第二自然段。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述了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请具体分析,填写下表。

  分论点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论据(三组对比) 正确态度 错误态度 作者的议论

  1

  2

  3

  与总论点关系

  [点拨]在本段里,作者运用三个事实,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一个比一个深刻地批判了今之众人(指上层士大夫之族中的一般人)、士大夫之族、君子。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因此,圣益圣,愚益愚。这是第一个对比。彼童子之句读之不知,则师焉,而自己惑之不解,则 不焉,此 小学而大遗,这是第二个对比。君子不齿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善学*,而君子们则认为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导致 师道之不复,这是第三个对比。这三个对比,前两个同第一段从师学*的必要性的论点紧密联系,第三个则同从师学*的原则的论述

  前后呼应。

  [明确]

  分论点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论据(三组对比) 正确态度 错误态度 作者的议论

  1、古圣人与今众人(纵比)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话)

  2、对其子与对其身(自比) 爱其子择师而教 于其身耻学于师 小学而大遗吾末见其明也(否定)

  3、百工之人与士大夫(横比)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群聚而笑之 师道不复,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钦(讽刺)

  与总论点关系 从批判反面现象中进一步阐明总论点

  4、研读第三自然段。

  [讨论]上面第一、二段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了要从师学*的必要性和原则,第三段又是从什么角度来进一步阐述要从师学*的道理的呢?

  [要点]第三自然段举当时备受尊崇的圣人孔子为例,进一步论证论点,使文章有极大的说服力。圣人无常师,孔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既说明了从师学*的必要性,也说明了从师学*的原则,而且为第一段古之学者必有师,第二段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提供佐证,事例选得非常精当,是典型的举例论证方法。

  5、研读第四自然段。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明确]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 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6、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学*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要点]关于老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把教师的职责从 授之书而*其句读,扩大到传道受业解惑,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迸步,并意味着不仅 童子要从师学*,所有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都要从师学*。

  关于从师学*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否定生而知之,明确 学而后知。严正批驳了上层士大夫之族宣扬的血统论和经验论,具有积极意义。

  关于择师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此而已。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门第高低,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择师观念。

  7、谈谈本文的语言特色。

  [明确]

  ())排比对偶句。

  韩愈的散文素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这体现在多用排比和对偶句式上。他的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这种句式的连用,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

  (2)连珠句。

  连珠,又称顶针、蝉联,即用上一句的结尾字,作下一句的开头,首尾相联,历历如贯珠。本文这样的句式很多,如开头的几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这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3)丰富的语气表达。

  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本文在这方面是相当成功的。如用磋乎呜呼这样的语气词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这样的限止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 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末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这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二)小结

  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明确]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 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师说教案 (菁华10篇)(扩展2)

——马说教案 (菁华10篇)

马说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托物寓意的手法,理解文章内涵。

  2.理解文章脉络清晰、中心突出的特点。

  3.掌握一些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我们现在常用“千里马”来比喻什么?(比喻有才干的人才)“伯乐”(“伯”,读bó音)比喻什么?(比喻善于发现和选用人才的人)我们今天就来学*一篇写“千里马”的文章。

  二、解题、简介作者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标题既突出了文章的体裁,又强调了本文是借“千里马”及伯乐为喻,来表达中心的。

  简介作者略。

  三、熟读课文:

  做到读准、读通、读熟,然后进一步达到“美读”。要求学生至少读五遍课文。

  (一)初读。

  第一遍默读:对照注释,正音,解词,试译个别难句;实在不能理解的字、词、句,请划上记号,准备质疑。作好朗读的准备。然后,教师答疑。

  抽三人分段朗读:读的人要尽量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读出感情,读出轻重缓急的变化来;听的人要注意听,看读得好的`地方有哪些,不足在哪里。朗读后,师生共同评议:肯定其优点,指出其不足;由学生评定其中读得最好者。

  再抽三人分段朗读后,教师点示: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叙事叙情的文章最好还要‘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叶老讲的“美读”,是一种声情并茂的吟诵,是以声传情、以情动人、能给人以美感的朗读。要做到美读,必须经过读准、读通、读熟三个阶段。准、就是不读错音,不读破词语句子(“读破”可适当解释),不添、漏字;通,就是读明白,正确把握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思想内容;熟,就是读得连贯流畅,且有一定的速度。刚才朗读得不好的同学,就是因为没有读准、读通和不熟的原因。现在我们来看看文章写了什么,解决“读准”“读通”的问题。

  (二)初步分析课文,结合词句了解段意。

  抽学生翻译:从“故虽有名马”到“不以千里称也”。翻译后,师生评议。然后,教师补充强调:“虽”,即使;“名”,可译作“出色”“雄健”;“骈”,本义为两马并驾一车,引申为并列、一起,“骈死”,可译作“(和普通的马)一起死”。

  提问:第一段中的“故”字什么意思?(所以,表结果)那么原因是什么?(是前两句)这第一自然的段意是什么?(阐述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抽学生翻译第二自然段中“且欲与……其能千里也”。翻译完评议后,教师补充强调:朗读时,这两句词语间短暂的逻辑停顿应是这样的: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注音本段中“食”字的读音:“一食,,(‘食不饱”,均读shí;“食马者”“而食也”(下段中的“食之”)均读sì音,通“饲”。“是马也”的“是”,代词,可译作这些、这。

  提问:这些马指什么马?(千里马)千里马为什么不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引导学生由“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推及“食马者”的无知,并由此得出第二自然段的段意是: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食马者”的无知)

  教师点示:第二自然段,从全文看,这是承开篇句而来,是从反面论证“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道理,但作者的意图在于谴责“食马者”。

  又提问:“策之不以其道”,这句话的主语应该是什么?(食马者,但翻译时不必补出)那么,“鸣之”句的主语应该是什么呢?(翻译时也应该把“食马者”当主语,作“听它叫……”译)“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这句话写得很形象,表现了“食马者”的什么?(无知之极)那么,这第三自然段的段意是什么?(着力写“食马者”的愚蠢无知)

  然后,抽学生翻译最后两句。

  翻译完评议后,教师点示:“其真不知马也”是全文的中心句。“不知马”是全文的主旨所在,全文围绕“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首段指出只有伯乐知马,而“伯乐不常有”,所以千里马“不以千里称”是必然的了;第二段从千里马的特点(一食,或尽粟一石)出发,进一步揭示千里马的才能得不到施展的原因,仍在于“食马者”的“不知马”,揭示了问题的实质;第三段痛斥食马者的浅薄愚妄,由此导出“其真不知马”这个结句,点明了中心。

  (三)再读课文。

  仍抽第一次朗读的三人分段朗读课文。读后,师生评议:肯定比前面所读有进步,但仍没有读出最好的效果,主要原因是感情还没有读出来。

  教师引发:要真正朗读好一篇课文,达到“美读”的效果,先要确定朗读的基本浯调,有的课文应以庄重、严肃的语调读,有的应以活泼、愉快的语调渎,有的是贬冲、斥责的语调……这篇文章的基本语调应该是什么呢?要确定它,必须要了解文章更深层次的寓意,理解作者真正的思想感情。

  (四)进一步议论、分析课文寓意。

  教师激发:结合作者。写作此文时的境况和“预*提示”,大家议议,这篇文章是不是只写“千里马”?是不是表现出作者更深层次的见解?这个见解是什么?全文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学生议,老师评,边议边评,直至弄清作者所要表达的见解是:封建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对有才能的人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使他们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干。作者抒发的感情是:一种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

  接着教师点示:借“千里马”的遭遇来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是采用了一种托物寓意的写法。文章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将人才比做“千里马”,集中地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了抨击。这种写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寓深刻思想于具体形象之中。那么,这篇文章朗读的基本语调应是什么?(悲愤)基本语调确定后,要贯穿全篇,但并不是说语气、节奏等方面就没有变化。随着内容的展开,语句的变化,语气可有急有缓,声调可有高有低,速度可有快有慢,节奏可有强有弱。还要读出词语、句、段间的逻辑停顿和逻辑重音。现在我们来听听课文朗读录音。

  (五)听朗读录音。

  要求学生认真听,边听边体会: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体会录音朗读的语调、语气、节奏等。

  (六)再朗读全文。

  集体朗读全文一遍,接着,分小组分段朗读。然后,要学生评议推选一位朗读得最好的朗读全文一遍。

  四、布置作业。

  在做好课文后的练*的基础上,再补充两道练*如下:

  1.文中五个“也”字都为语气助词。在课后朗读的基础上,体会五个“也”字的语气有些什么不同?

  2.找出文中所有的“之”字,弄清其意义和用法。

  朗读,确实是帮助学生领会课文内涵,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使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得以提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本设计以朗读为主线,以此开展教学,正是基于以上认识。

  要学生朗读,在现时的语文教学中,是个普遍采用的方法。然而,因种种原因,对朗读的具体指导还略显不足。本设计以叶圣陶先生提出的“美读”去高标准要求学生,并给予切实的指导和有效的引导。首先,是方法上的指导。

  如本设计提出要达到“美读”,必须先经过读准、读通、读熟三个阶段,接着,提出“美读”的第一步,是确定朗读的基本语调,然后,提出“美读”还要注意语气、声调、速度、节奏、逻辑停顿、逻辑重音等方面的变化,从理论上给予指导,使学生明白朗读好的过程,掌握怎样才能朗读好及怎样才算好的方法和理论依据。其次,结合朗读实践,给予具体指导,进行有效的朗读训练,使理论认识指导与朗读实践结合,使之落到实处。

  本设计囿于篇幅等限制,不可能将具体指导一一点明写清,这就不得不提醒一下:在具体的操作中,执教者应结合本课,在自己反复朗读和反复听录音的基础上,体会朗读时应注意的方方面面,预测学生朗读时可能出现的种种不足,设计出准确无误的纠正、改进方法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里有底,在要求学生朗读时,给予准确无误的切实有效的具体指导。再次,把朗读和分析课文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学生“初读”后,对学生讲清要朗读好,达到“美读”的效果,必须切实弄通、理解课文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结合朗读训练的需要,分层次逐步引入对课文的分析,如设计中就安排了“初步分析课文”和“进一步分析课文”两个阶段。最后,要学生反复朗读,这时的朗读,既是学生进一步体会本课内容、感情的过程,又是朗读训练深化的过程。

马说教案2

  一、导入。介绍作者、文体

  1、以伯乐相马导入。(幻灯片展示) 同学们知道伯乐相马的故事吗?(教师简单讲故事)

  2、作者介绍。古往今来写马的文章中,以韩愈的《马说》最为著名。

  韩愈:字退之 (幻灯片)

  3、文体介绍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看法,写法灵活,奇巧而言辨,与现代杂文大体相似

  幻灯片展示 爱莲说 莲--人 托物言志 马说 马---人 托物寓意

  二、正音(学生听,注音 划出通假字)

  学生读,找出错误,结合意思简单讲(先展示要注意的字音,给学生两分钟时间按照课下注释注音,点学生读课文,有错误的地方大家喊停,讲解后换人读)

  祗 骈 槽枥 一食或尽粟一石 邪通耶 食马者 (幻灯片 显示注音)

  听录音

  三、学生初读,领会课文内容

  四、疏通文意

  学生自己按课下注释尝试翻译,遇到问题就提出来,先看有没有程度较高的同学能帮助解决,若没有,则老师讲解

  处理完字词后,给两分钟时间重新梳理课文。然后翻译

  翻译采用分组开火车的方式,比如第一组,一人翻译一短句,负责第一段。二组,负责第二段。三组负责第三段 以达到比较大的活动面积

  完成后,教师评价,再读课文。可能遇到的字词障碍

  马之千里者 (马中能日行千里的,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是马也 (是,这 也,表判断) 才美 (才华和美好的素质)鸣之 (之,语助词,延长音节 同《狼》久之) 其

  五、把握结构,疏通文意

  1、说 是一种说明议论的文体。作者要借马来表明自己的观点,请同学们在结尾处找找,哪句话最等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那么作者何以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呢?我们一起回过头来看看前面的课文。

  2、先看第一段,我们请女生先把第一段齐读一遍,声音要洪亮

  作者以开篇就亮出了一个观点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真的是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吗? 那么没有伯乐,千里马就怎么样了呢?我们继续往后读

  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第一段写了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展示幻灯--无伯乐则名马不名)

  看看第一段还有什么问题,自由读

  3、第一段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无伯乐则名马不名。为什么说没有伯乐,千里马就不能千里了呢?看看韩愈是如何进一步阐述他的观点的。男生读第二段,找出体现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的句子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堂堂千里马,怎么会食不饱,力不足啊?因为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的结果就是: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反问,把责任归结到食马者不知马。读的时候要读出愤慨的感情。

  这段写无伯乐,千里马被埋没(幻灯)

  散读

  4、最后一段是对上文的总结,齐读

  第一句的句式很有特点,是什么句式?(三个不连用构成排比句)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还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把不识马者的虚妄无知的嘴脸刻画的入木三分。最后发出感慨。

  最后写 并非没有千里马,而是不知马

  齐读

  四,背景介绍

  根据文意,你觉得韩愈是在什么背景下写这篇文章的?

  韩愈当时初登仕途,恨不得志,写下此文(幻灯片)

  五. 迁移

  作者认为伯乐决定了千里马的命运,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说说理由

  1.千里马和伯乐究竟谁更重要

  2.如果你怀才不遇 你学哪位古人?

  A韩愈 怀才不遇写文学 B苏秦 悬梁刺股发愤

  C董邵南 另寻高就发展 D.陶渊明归隐田园乐悠悠

马说教案3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材的愤慨之情。

  2,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教学重难点

 托物寓意,以事喻理是本文议论的一大特色。这种写法的显著特点是寓深刻思想干具体事 物或形象中。

  课时安排

 l课时。

  教学步骤

  1.简介文体及作者。

  “说”(见前文)

  韩愈(公元768-824年),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著有《昌黎先生集》(亦称《韩昌黎集》)。

  2.阅读课下注释,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理解词语意思。

  骈( )死于槽枥( )之间

  骈死:骈,两马并驾。骈死意为并列而死。

  ②才美不外见()

  外见:从外表上显现出来。

  ③食( )之不能尽其材(食,同“饲”)

  3.教师范读全文。

  4 学生朗读课文。

  5阅读课文并思考:

  ①课文的中心与层次

  中心:借古代伯乐和*里马的故事,以喻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甚至摧残、压抑人才,也表现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层次:

  第一层(第1段)说明伯乐对手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第二层(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第三层(第3段)总结全文。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

  6重点朗读第3段,再次体会作者的感情。

  7.课堂练*:

  阅读课后练*,完成练*三。

  8课外练*:背诵全文

  [补充资料〕

  l.译文

  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是雄健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会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目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目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2.课文分析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大多是以华丽的言辞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

  这篇说,带有寓言的色彩。文章的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全文立意之所在。这个意思是从古代关于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中生发出来的,却又表现了作者的独特见地。文章以千里马比喻有才能的人,以伯乐比喻圣明的君王,借千里马的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意。

  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一开篇就奇峰突起,发人之所未发,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点明全文主旨。这句话还包含着一个反题,即“无伯乐,则无手里马”,说明千里马的命运对伯乐的依赖关系。换句话说,就是除伯乐而外没有人能识别千里马;既然如此,千里马的命运就决定于是否有伯乐来发现它了。而实际的情形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以千里马的悲惨命运简直是具有必然性的了。接着就用“辱于奴隶人之手,骄死于槽枥之间”,具体地描绘了它的可悲的遭遇。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第二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但文章先不点出,而从千里马的食量说起。“一食或尽粟一石”,是夸张的说法,突出地表明千里马的食量大大超过普通马。而这一点,决非那些“食马者”所能知,他们只是按照普通马的食量来喂养文。所以“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的原因又是在“不知其能手里而食”这一点上。“不知”,这正是问题的要害。点出这个要害之后,先以“是马也”一顿,再以“虽有千里之能”作低回之势,然后步步紧逼,历数这种“不知”所造成的恶果,到段末再用反法句“安求其能千里也”,把作者对“食马者”的无知的愤怒谴责的感情发展到高潮。这是从反面证明“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道理。

  第三段,对执策者的“不知马”进行辛辣的嘲讽。

  先用揭露矛盾的方法刻画执策者的形象: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紧承上文,全面地总结了这种人“不知马”的表现,又以他们在千里马跟前的狂妄宣称作对照,生动地揭示了这种人的愚蠢和荒唐。后发感慨:以“其真无马邪”承上文“天下无马”,表示作者对执策者反法,同时为下旬蓄势,由此再用“其真不知马也”结住全文,更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痛切之感。

  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文章论述的是识别人才的问题,但通篇没有一句话直接提到人才。作者认为对有才能的人必须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这样他们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干。他的这些主张,是通过对千里马的“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的境遇的描述表现出来的。对封建社会中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人才埋没的现象,则分别用“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和“抵辱干奴隶人之手,骄死于槽权之间”作了形象的概括,寄寓了作者很深的感慨。文字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本文篇幅虽短,中心却十分突出。全文围绕着“不知马”这个中心,反复进行论述。文中连用十一个“不”字。开始说“伯乐不常有”,归结到千里马之“不以千里称”;中间由食马者的“不知”说到千里马的“食不饱,力不足,才美术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最后更以“不以”“不能”来痛斥执策者的无知,并由此导出全文的结句“其真不知马也”,点明了中心。

  3.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西)人。早孤,由嫂抚养。贞元进士。贞元十九年(803年),在担任监察御史期间,因天旱人饥,上书言京包百姓穷困,请求缓征摇役租税,被贬为阳山(今广东省阳山县)令。效还后曾任国子博士、邢部侍郎等职。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因上表谏迎佛骨,几乎招来杀身之祸,后被贬为潮州(今属广东省)刺史。赦还后任吏部诗郎,曾权京兆尹。卒溢”文”。

  韩愈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他和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反对六朝以来的骄偶文风,提倡散体,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800)间。其时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摆用,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封建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好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有叫e乐不常有”之叹。

  4.关于伯乐和*里马

 伯乐本来是神话中掌管天马的星名。春秋时秦人孙阳因为善于相马,世上就称他为伯乐。《战国策·楚策四》中有一段文字记载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原文如下:

  夫骥(千里马)之齿至(年老)矣,服(拉)盐车而上太行,蹄申(伸)膝折,尾湛(沉)胕(脚背)溃,漉(马口鼻中流出的白沫)头洒地,白汗交流,中阪(山坡)迁延(步履艰难),负辕不能上。伯乐道(遇)之,下车辕而哭之,解紵(苧麻织成的布)衣以幂(覆盖)之。骥于是俛(俯)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金石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

马说教案4

  教学任务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下)课本第五第六单元都是文言文单元,《马说》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该文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于大约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作的。其时,作者出登仕途。,很不得意,心情郁郁,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本文正是以良马喻英雄,谓英雄豪杰只有遇到伯乐,才可发挥才干,否则很可能遭埋没,极写知遇之难,寓意委曲深致,文气矫健挺拔,有尺幅千里之势。全文寄托了作者的愤懑不*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和控诉。

  学生分析

  八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在课堂上已经学*了二十几篇的文言文,而且课外也接触了不少文言文。所以他们已有了一定的文言文语感,而且也积累了一些文言文常用词语的用法。这篇短文可读性强,文字也不算很深,学生理解大意应该不难。但是他们毕竟才是初二的学生,以他们现阶段的生活阅历和接受能力,难以完全理解文中韩愈所要表达的感情。基于此种情况,本堂可课以朗读为主,让学生能够熟练的背诵课文,这才能让学生真正受益,而对于内容则点到为止,不作过深的讲解。

  教学目标

  1。 能够当堂背诵课文。

  2。 感受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感情。

  3。 掌握几个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

  教学过程安排

  一)导入新课

  由《神雕侠侣》中杨过遇小黄马的经历导入。

  小黄马是一匹千里马,而杨过则象是我们传说中的伯乐。小黄马在遇到杨过之前,最多也只不过给奴隶他的.人运运柴火,还要遭羞辱;遇到杨过之后,本是一匹干蹩的瘦马变成了一匹日行前里的宝马。今天我们来学*韩愈的《马说》,它将告诉我们伯乐对于千里马是多么的重要。

  (二)正音正字

  祗(zh) 骈(pan) 一石(da) 食(sì)马者 其真无马邪(yé)

  (三 )朗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注意节奏和重音。

  2.领读,由教师带领全班学生一句一句的读。

  3.学生对照课文注释小声读。

  4.学生在看完注释后大声朗读两遍。

  5.男女同学各一名代表朗读,要求读得通顺,语音正确,不读破句。

  6.针对学生朗读情况,学生自评,教师适当点拨。

  7.学生齐读。

  (四)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出示讨论题,学生分组选择题目讨论。

  (1) 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的”

  (2) 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怎样?

  (3) 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4) 作者是如何描述千里马因肚饥而无法发挥才能的痛苦的?

  (5) 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

  (6) 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中心?

  (要求:在没有翻译的情况下用原句回答)

  讨论明确: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②,只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③,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④,且欲与常马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⑤,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

马说教案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加强朗读训练,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督促学生疏通词句,翻译课文,提高

  文言文阅读能力。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引导学生认识当今时代的优

  越条件,努力学*,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与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

  2、体会本文简练、含蓄的语言特点。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能列举出有关马的成语吗?(学生列举)

  (马不停蹄、马到成功、马首是瞻、马放南山、马瘦毛长、一马*川走马观花、快马加鞭、马革裹尸、龙马精神、指鹿为马、千军万马、万马奔腾、老马识途、天马行空。)

  关于马,还有一个 “伯乐相马”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今天我们来学*韩愈的《马说》,相信在学完课文以后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解题,介绍作者、写作背景

  1、前面我们学过《捕蛇者说》,今天我们又将学*《马说》,有谁能够讲一讲“说”在这里的意思?

  明确:“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说”就是“谈谈”的意思,“马说”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马说》运用比喻艺术说理的典范,*乃至世界最早的人才论文

  (板书) : 人才论文

  2、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邓州南阳(今河南南阳)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首。因韩氏是昌黎(河北昌黎)望族,又称“韩昌黎”。死后谥“文”,世称“韩文公”。

  自幼勤奋苦读。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年,25岁)中进士。贞元十九年(803)任监察御史时,因关中大旱,上书“请宽免民徭而免田租”,被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令。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随宰相裴度*淮西有功,升刑部侍郎。因上表谏迎佛骨,得罪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唐穆宗时,官至吏部侍郎。

  在文学上,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汉魏六朝的绮靡文风,主张继承先秦两汉古文传统,主张为文明白通畅,对后代的散文发展有很大影响。

  3、写作背景: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挡在门外。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封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作《马说》,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三、初读课文,正音上口:

  1、听课文录音

  要求:明确字音、语气、节奏

  2、学生齐读课文,了解全文大意。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课文第一自然段。

  (1)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自然段。(沉痛、惋惜、同情。低沉缓慢)

  (2)学生说出重点字词的解释

  祗(zhǐ):只是; 辱:受到屈辱; 骈:两马并驾; 槽(cáo)枥:喂牲口用的槽; 以:因; 称:著称。

  (3)你能解释以下几个虚词吗?

  虚词:而、之、以、也

  (4)请同学翻译第一自然段

  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是雄健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会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5)思考巩固:

  ①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与“千里马”之间的关系的?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板书) :论点: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教师强调:强调本句是全文的中心论点(也是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说明伯乐知千里马。

  (板书) : 伯乐 知 千里马

  ②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会有怎样悲惨的遭遇呢?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6)对于千里马的遭遇,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沉痛、惋惜、同情。

  (7)朗读本段的语气、节奏应该怎样?

  低沉缓慢

  (8)概括段意: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9)小结:文章一开篇就提出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见解,这就说明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即伯乐对千里马有决定的作用,因为除伯乐以外没有人能识别千里马,既然如此,千里马的命运就决定于是否有伯乐来发现它了,而实际的情形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以千里马的悲惨命运简直就具有必然性了,不少的千里马不仅找不到一个一般水*的牧马人,而且“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受尽无知小人的气,更令人悲愤的是,这些宝马竟然成双成对地死于槽枥之间,其遭遇之不幸,结局之惨痛,真非笔墨所能形容,从字里行间可见作者的痛惜之情。

  2、学*课文第二自然段

  (1)男同学朗读第二自然段(愤怒谴责。急促、迅猛、高亢。)

  (2)学生说出重点字词的解释

  一食(shí):吃一顿; 或:有时; 石:古代的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食(Sì):通“饲”,喂; 能:能够; 是:这样; 才美:才能和美好的素质; 见:通“现”,表现;且:尚且; 等:等同; 安:疑问词,怎么。

  (3)你能解释以下几个字吗?

  ①虚词:而、之、也、其

  ②实词:能 食 尽

  你能找出本段的通假字吗?请解释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通“饲” 喂

  才美不外见 通“现” 表现

  (4)请同学翻译第二自然段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目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目行千里呢?

  (5)思考巩固:

  ①“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板书) : 千里马 才美不外现

  教师:如果才美外现了,称为什么马?

  (板书) : 千里马 才美外现 名马

  ②“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第三段中:(其真不知马也。)

  (板书) : 食马者 不知 千里马

  ③作者是怎样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6)对于食马者的做法,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愤怒谴责

  (7)朗读本段的语气、节奏应该怎样?

  急促、迅猛、高亢。

  (8)概括段意:提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9)小结:这一自然段,作者着力刻画了“食马者”与千里马之间的矛盾,作者先从千里马的食量说起“一食或尽粟一石”,这是夸张的说法,但这正突出千里马的食量大大超过普通马,而这一点决非是那些“食马者”所能知道的,他们只是按照普通马的食量来喂养它,所以千里马“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作者最后发出“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把作者对“食马者”的无知的愤怒谴责的感情发展到高潮。

  3、学*课文第三自然段

  (1)女同学朗读第三自然段(深刻嘲讽)

  (2)点明几个重要的字词的解释:策、道、材、通、临、其、邪

  (3)你能解释以下几个字吗?试试看

  ①虚词:而、之、以、也、其、策

  ②实词:能 食 尽

  你能找出本段的通假字吗?请解释

  食之不能尽其材 通“才” 才能

  其真无马邪 通“耶” 表示疑问 相当“吗”

  (4)请同学翻译这一自然段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5)思考巩固:

  ①“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作用是什么?

  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②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第二段提出千里马才美不外现,在食马者眼中就无马了。

  (板书) : 千里马 才美不外现 无马

  ③哪句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的身份叹息的?

  呜呼!其真无马邪?

  ④文中哪句点明了全文的主旨?

  其真不知马也。

  ⑤本文的主旨是什么?揭露“食马者”“不知马”。揭露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

  (6)朗读本段的语气应该怎样? 深刻嘲讽

  (7)概括段意:对执策者的“不知马”进行辛辣的嘲讽。

  (8)小结:作者先用揭露矛盾的方法刻画执策者的形象,把“真无马”与“真不知马”对照起来,生动地提示了执策者的愚蠢和荒唐,最后又以“其真不知马也”结住全文,更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痛切之感。

  五、三读课文,理解寓意、品味意境

  1、理解文章的深层寓意

  提问: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如果不是,他们分别比喻什么?

  明确:不是,

  “千里马”比喻人才; (板书)

  “伯乐”比喻慧眼识才者;圣明的君主;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难遇)

  “食马者”比喻愚妄无知的统治者。

  2、作者韩愈写此文的意图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章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

  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表达作者强烈的愤慨和深沉的痛惜之情。

  3、文章借千里马的遭遇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进行了控诉,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无奈和愤慨,这种写作手法叫什么?

  教师指出(托物寓意)板书

  4、你认为十一个“不”字表达出什么语气?

  11个不字,表达出强烈的否定语气;

  5、文章连用了十一个“不”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表达了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强烈不满和谴责。

  6、每一自然段都以“也”字作结,这三个“也”字所表达的语气是否相同?

  明确:第一个“也”流露出无限痛惜之情;第二个“也”表达了作者的愤怒谴责;第三个“也”是对“食马者”的深刻嘲讽。

  7、请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字正腔圆。节奏分明、把握停连,力求准确流畅。11个不字,表达出强烈的否定语气;也字,读出痛惜、愤怒、嘲讽的语气。

  六、扩展延伸

  我相信大家人人都是千里马,假如你是今年的大学毕业生,面对难就业的情况你会怎么办?(同学们自由讨论、发言)

  在讲究“素质”的今天,一匹真正的千里马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中,适应环境,发挥潜能是最重要的

  老师寄语:在学*生活中,我们不能马马虎虎,走马观花,更不能指鹿为马,溜须拍马,成为害群之马。有缺点赶快悬崖勒马,马上改正。只要我们发扬龙马精神,马不停蹄,快马加鞭,相信大家都能成为千里马,前途一马*川,事事马到成功!

  板书设计:

  马说 (人才论)

  韩愈

马说教案6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生齐读、教师正音、学*小组合作扫除字词障碍,使学生读准、读懂课文。

  (二)通过对课文内容“说、辨、议、想”的合作探究过程使学生感悟课文的主旨、文章的寓意、托物寓意的写法。

  (三)通过品读自己喜欢的句子,使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通过对“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你是怎么看待伯乐的作用呢?”话题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只要人才保持良好的心态,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持之以恒,就能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

  二、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与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课前预*,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尝试翻译这篇课文。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讲“知己”这个词来源的故事(即伯乐在太行山相马的典故)。

  (二)释题及作者简介

  (三)理读课文,使学生做到读准、读懂课文

  (板书:一、理读1、读准2、读懂)

  1.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正音。

  2.学*小组合作扫除字词障碍。

  (四)解读课文的内容与主旨

  (板书:二、解读1、内容2、主旨)

  1.说一说

  (1)课文里面有怎样的千里马?

  你可以试着这样说:这是一匹的千里马,因为……

  (2)又有怎样的饲马者呢?

  你可以试着这样说:我觉得他是的饲马者因为……

  2.辨一辨

  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是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板书)千里马喻指,伯乐喻指,食马者喻指。

  3.议一议

  ①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与“千里马”之间的关系的?

  ②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会有怎样悲惨的遭遇呢?

  4.想一想

  我们来看一看文章的主旨,作者想要通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

  (教师适当补充写作背景)

  (五)品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板书:三、品读共鸣)

  1.教师:品读首先要和作者产生共鸣。比如说,我读到什么地方的时候和作者感到一样,怎么样?说说看。

  2.学生品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六)学生背诵课文

  (七)拓展延伸

  1.讨论:作者认为,自己是个人才,只是缺少伯乐的发现。其实封建社会不知道埋没了多少人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同情百姓,写出民苦“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的(柳宗元);与民同乐的太守(欧阳修);还有李白、苏轼、王维……这些都已成为了历史。那么,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你是怎么看待伯乐的作用呢?

  2.教师举例:飞人刘翔和教练孙海*;一代影后章子怡和张艺谋等。鼓励学生: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中能运用正确的学*方法,刻苦勤奋,努力学*,成为一匹千里马。策马扬鞭,马到成功。

  (八)教学检测反馈设计

  1.基础题:完成“思考与练*”第二题。

  2.拓展题:给韩愈写一封信,抚慰他怀才不遇,愤懑难*的心情。

马说教案7

  教材分析:

  《马说》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3课的自读课文。本文是一篇精彩的论说文,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形象的写出了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揭示了伯乐不识马的根本原因。与其说是写千里马的遭遇,不如说是写人才的遭遇,表达作者了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对封建统治者进行了无情的控诉。

  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和初中文言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要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达到能疏通文言字词理解课文大意的目的。我设置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自主翻译,感知课文大意。

  2,反复诵读、培养语感,能熟读成诵。

  3,会记笔记积累词汇,了解文体把握托物寓意写法。

  4,感受千里马的遭遇,深刻理解课文含义。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汇,熟练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掌握托物寓意写法,理解伯乐千里马所象征的含义。

  学情分析:

  农村中学的初二学生虽然接触了文言文,但基础薄弱,还没有学会积累文言字词的*惯,很难顺利的翻译一篇文言文。所以,继续加强文言字词的基础教学仍是初中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因为文言字词是读懂读通文言文的基础之基础。鉴于此,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教学方法:

  为了达成目标,确定本课的教学方法。

  1,文本赏读法:学生诵读,教师范读,通过文本解读文意。

  2,问题探究法:教师引导,学生体悟,通过文意理解内涵。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节是自主学*课,学生提前预*为主;第二节是合作探究课,师生互动共同探究完成。

  教学过程:

  导入以设置悬念激发兴趣切入,问一个适合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吊起学生的胃口,驱动学生发自内心的学*。都说21世纪,是竞争人才的世纪。那么请问什么是人才?如何成为人才?这些都是我们同学需要思考的问题,为自己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做准备。为解开这个千古之谜,就让我们怀着虔诚的心,打开课本向韩愈索解吧!

  接下来,我将发挥班班通的优势,运用多媒体展示演示文稿出示预*提示,快速高效的告诉学生文明接下来要干什么怎么干?这节省了时间,更是把宝贵的时间还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学*。

  任务1:寻找《伯乐相马》、《毛遂自荐》等或者与人才悲惨遭遇有关的故事。一方面运用故事热身,贴*文本,为深度理解文本内涵做铺垫;一方面是让学生积累人文知识,活跃思维,充实大脑,激发兴趣。

  任务2:展示预*提示,指导学生如何预*,怎样去疏通文意,把握文言文知识点,达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效果。

  ★了解作者作品、背景及说这种文体。

  ★你认为文中有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掌握?

  ★朗读中哪些句子的节奏需要注意?并说处例句。(演示文稿)

  ★你认为文中哪些词的意思需要掌握?

  ★你积累了哪些一词多义的词?并说出例句。(出演示文稿)

  ★你又积累了哪些通假字?并说处例句。(演示文稿)

  ★你认为文中哪些句子的翻译需要注意?

  如果时间允许,我还将这些知识点作为抢答题,让同学们快速抢答,或者分组比赛,看哪一组的答案回答得又快又好,一切都用电子文稿演示。这就是利用班班通网络技术为语文学科重点内容的服务,高效的达成目标,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中,感受到方法的重要,学会方法,培养了动手能力,提高了语文素养。为下一节课的深刻理解文本内涵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是第一节课的自主学*课,第二节课是合作探究课,将采用朗读法和问题探究法,达成对课文的深刻理解。朗读法是培养学生的语感,为熟读成诵和深刻理解课文搭桥铺路。问题探究法还是用班班通的展示准备好的演示文稿,学生快速浏览问题,然后尽可能多的留有时间充分思考问题。问题设置层层推进,步步紧逼,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体现逻辑演绎的精神,以高度的榜样示范,以有别于学生所熟悉的教辅资料,来组织教学,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让学生陷入思维的泥沼欲罢不能。问题如下:

  1,既然是议论文,那么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点拨此问的目的也就是问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

  2,当时的千里马有什么遭遇,或者说当时的社会现象是什么?

  3,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

  4,由于食马者不知马,直接导致了马的什么后果?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哪些句子表明了作者的感情倾向?

  6,作者的结论也即本文的主旨是哪一句?

  7,作者仅仅是写千里马吗?他们分别象征什么?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合作探究中,我将慢慢引导,以学生喜闻乐见的'东西来点拨来启发,慢慢展示课件,用图片,用声音,用光电来复圆情景。既触及学生自身的关于人才观问题的理解,又活跃了课堂。最主要的是达成了对课文托物寓意的理解,明白千里马暗喻人才,伯乐象征识别人才的人,深刻理解了作者那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憎恨和控诉。

马说教案8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加强朗读训练,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督促学生疏通词句,翻译课文,提高

  文言文阅读能力。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引导学生认识当今时代的优

  越条件,努力学*,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与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

  2、体会本文简练、含蓄的语言特点。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能列举出有关马的成语吗?(学生列举)

  (马不停蹄、马到成功、马首是瞻、马放南山、马瘦毛长、一马*川走马观花、快马加鞭、马革裹尸、龙马精神、指鹿为马、千军万马、万马奔腾、老马识途、天马行空。)

  关于马,还有一个 “伯乐相马”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今天我们来学*韩愈的《马说》,相信在学完课文以后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解题,介绍作者、写作背景

  1、前面我们学过《捕蛇者说》,今天我们又将学*《马说》,有谁能够讲一讲“说”在这里的意思?

  明确:“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说”就是“谈谈”的意思,“马说”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马说》运用比喻艺术说理的典范,*乃至世界最早的人才论文

  (板书) : 人才论文

  2、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邓州南阳(今河南南阳)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首。因韩氏是昌黎(河北昌黎)望族,又称“韩昌黎”。死后谥“文”,世称“韩文公”。

  自幼勤奋苦读。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年,25岁)中进士。贞元十九年(803)任监察御史时,因关中大旱,上书“请宽免民徭而免田租”,被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令。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随宰相裴度*淮西有功,升刑部侍郎。因上表谏迎佛骨,得罪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唐穆宗时,官至吏部侍郎。

  在文学上,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汉魏六朝的绮靡文风,主张继承先秦两汉古文传统,主张为文明白通畅,对后代的散文发展有很大影响。

  3、写作背景: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挡在门外。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封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作《马说》,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三、初读课文,正音上口:

  1、听课文录音

  要求:明确字音、语气、节奏

  2、学生齐读课文,了解全文大意。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课文第一自然段。

  (1)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自然段。(沉痛、惋惜、同情。低沉缓慢)

  (2)学生说出重点字词的解释

  祗(zhǐ):只是; 辱:受到屈辱; 骈:两马并驾; 槽(cáo)枥:喂牲口用的槽; 以:因; 称:著称。

  (3)你能解释以下几个虚词吗?

  虚词:而、之、以、也

  (4)请同学翻译第一自然段

  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是雄健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会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5)思考巩固:

  ①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与“千里马”之间的关系的?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板书) :论点: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教师强调:强调本句是全文的中心论点(也是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说明伯乐知千里马。

  (板书) : 伯乐 知 千里马

  ②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会有怎样悲惨的遭遇呢?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6)对于千里马的遭遇,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沉痛、惋惜、同情。

  (7)朗读本段的语气、节奏应该怎样?

  低沉缓慢

  (8)概括段意: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9)小结:文章一开篇就提出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见解,这就说明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即伯乐对千里马有决定的作用,因为除伯乐以外没有人能识别千里马,既然如此,千里马的命运就决定于是否有伯乐来发现它了,而实际的情形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以千里马的悲惨命运简直就具有必然性了,不少的千里马不仅找不到一个一般水*的牧马人,而且“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受尽无知小人的气,更令人悲愤的是,这些宝马竟然成双成对地死于槽枥之间,其遭遇之不幸,结局之惨痛,真非笔墨所能形容,从字里行间可见作者的痛惜之情。

  2、学*课文第二自然段

  (1)男同学朗读第二自然段(愤怒谴责。急促、迅猛、高亢。)

  (2)学生说出重点字词的解释

  一食(shí):吃一顿; 或:有时; 石:古代的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食(Sì):通“饲”,喂; 能:能够; 是:这样; 才美:才能和美好的素质; 见:通“现”,表现;且:尚且; 等:等同; 安:疑问词,怎么。

  (3)你能解释以下几个字吗?

  ①虚词:而、之、也、其

  ②实词:能 食 尽

  你能找出本段的通假字吗?请解释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通“饲” 喂

  才美不外见 通“现” 表现

  (4)请同学翻译第二自然段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目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目行千里呢?

  (5)思考巩固:

  ①“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板书) : 千里马 才美不外现

  教师:如果才美外现了,称为什么马?

  (板书) : 千里马 才美外现 名马

  ②“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第三段中:(其真不知马也。)

  (板书) : 食马者 不知 千里马

  ③作者是怎样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6)对于食马者的做法,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愤怒谴责

  (7)朗读本段的语气、节奏应该怎样?

  急促、迅猛、高亢。

  (8)概括段意:提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9)小结:这一自然段,作者着力刻画了“食马者”与千里马之间的矛盾,作者先从千里马的食量说起“一食或尽粟一石”,这是夸张的说法,但这正突出千里马的食量大大超过普通马,而这一点决非是那些“食马者”所能知道的,他们只是按照普通马的食量来喂养它,所以千里马“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作者最后发出“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把作者对“食马者”的无知的愤怒谴责的感情发展到高潮。

  3、学*课文第三自然段

  (1)女同学朗读第三自然段(深刻嘲讽)

  (2)点明几个重要的字词的解释:策、道、材、通、临、其、邪

  (3)你能解释以下几个字吗?试试看

  ①虚词:而、之、以、也、其、策

  ②实词:能 食 尽

  你能找出本段的通假字吗?请解释

  食之不能尽其材 通“才” 才能

  其真无马邪 通“耶” 表示疑问 相当“吗”

  (4)请同学翻译这一自然段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5)思考巩固:

  ①“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作用是什么?

  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②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第二段提出千里马才美不外现,在食马者眼中就无马了。

  (板书) : 千里马 才美不外现 无马

  ③哪句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的身份叹息的?

  呜呼!其真无马邪?

  ④文中哪句点明了全文的主旨?

  其真不知马也。

  ⑤本文的主旨是什么?揭露“食马者”“不知马”。揭露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

  (6)朗读本段的语气应该怎样? 深刻嘲讽

  (7)概括段意:对执策者的“不知马”进行辛辣的嘲讽。

  (8)小结:作者先用揭露矛盾的方法刻画执策者的形象,把“真无马”与“真不知马”对照起来,生动地提示了执策者的愚蠢和荒唐,最后又以“其真不知马也”结住全文,更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痛切之感。

  五、三读课文,理解寓意、品味意境

  1、理解文章的深层寓意

  提问: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如果不是,他们分别比喻什么?

  明确:不是,

  “千里马”比喻人才; (板书)

  “伯乐”比喻慧眼识才者;圣明的君主;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难遇)

  “食马者”比喻愚妄无知的统治者。

  2、作者韩愈写此文的意图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章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

  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表达作者强烈的愤慨和深沉的痛惜之情。

  3、文章借千里马的遭遇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进行了控诉,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无奈和愤慨,这种写作手法叫什么?

  教师指出(托物寓意)板书

  4、你认为十一个“不”字表达出什么语气?

  11个不字,表达出强烈的否定语气;

  5、文章连用了十一个“不”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表达了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强烈不满和谴责。

  6、每一自然段都以“也”字作结,这三个“也”字所表达的语气是否相同?

  明确:第一个“也”流露出无限痛惜之情;第二个“也”表达了作者的愤怒谴责;第三个“也”是对“食马者”的深刻嘲讽。

  7、请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字正腔圆。节奏分明、把握停连,力求准确流畅。11个不字,表达出强烈的否定语气;也字,读出痛惜、愤怒、嘲讽的语气。

  六、扩展延伸

  我相信大家人人都是千里马,假如你是今年的大学毕业生,面对难就业的情况你会怎么办?(同学们自由讨论、发言)

  在讲究“素质”的今天,一匹真正的千里马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中,适应环境,发挥潜能是最重要的

  老师寄语:在学*生活中,我们不能马马虎虎,走马观花,更不能指鹿为马,溜须拍马,成为害群之马。有缺点赶快悬崖勒马,马上改正。只要我们发扬龙马精神,马不停蹄,快马加鞭,相信大家都能成为千里马,前途一马*川,事事马到成功!

  板书设计:

  马说 (人才论)

  韩愈

马说教案9

  【教学思路】

  1、知识教学点:

  ⑴ 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

  ⑵ 理解本文寓意和作者思想感情。

  2、能力训练点:

  ⑴ 训练学生的口译能力。

  ⑵ 训练学生分析理解文章,概括中心的能力。

  3、美育渗透点:

  讨论对人才的看法,树立价值观观念,争做“千里马”。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制作、增加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学*兴趣。

  【教学设想】

  1、链接教学,决不满足于某一课的内容,提倡大容量,以本课内容为核心,将课内、课外相结合,让学生广泛地阅读??

  2、初步的研究性教学,一课上完,不以解决了所有的问题为满足,而是重新提给学生新的问题。一课上完是终点,同时也是*,是某个问题研究的起步。

  3、主张“情气说”,作者写时以情使气,以气结句,我们读时反过来由句寻气,由气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介绍作者、文体。

  1、以“伯乐相马”的故事导入。

  2、作者介绍。

  3、文体介绍:“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看法,写法灵活,奇巧而言辨,与现代杂文大体相似

  二、正音

  学生听课文朗读,给生字注音, 划出通假字。

  三、学生初读课文,试领会课文内容

  1、学生对照课文注释小声读。

  2、指名学生朗读,要求读得通顺,语音正确,不读破句。

  3、针对学生朗读情况,教师适当点拨。

  4、学生齐读。

  四、疏通文意

  1、学生自己按课下注释尝试翻译。 ( 翻译采用分组“开火车”的方式,比如第一组,一人翻译一短句,负责第一段。二组,负责第二段。三组负责第三段 以达到比较大的活动面积 )

  2、教师评价,再读课文

  五、再读课文,推究文理

  1、教师提出讨论题,学生分组讨论。

  ⑴ 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 之间的关系的?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⑵ 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如何?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⑶ 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⑷ 作者是如何描述千里马因肚饥而无法发挥才能的痛苦的?

  ──且欲与常成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⑸ 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⑹ 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中心?

  ──其真不知马也。

  2、学生交流讨论结果,教师从旁指导。

  3、在此基础上,再读课文,要求读得流畅,语气、重音、停顿和速度得当。

  ⑴ 同桌间互相听读。

  ⑵ 指名学生朗读。

  ⑶ 全班学生齐读。

  六、三读课文,品味意境

  1、简介写作背景,体会作者通过本文所表达的见解。

  2、三段文字都用一个“也”字收住,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无限痛惜;愤怒谴责;深刻嘲讽。

  3、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是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

  ──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千里马比喻人才。

  4、托物寓意”的写法。

  5、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出文章的意味和情趣,铿锵悦耳,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七、要求学生背诵全文

  八、课堂练*及中考链接

  九、课外阅读

  十、 迁移讨论

  以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为依托,引经据典,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地谈一谈“人才应该具有哪些的素质”

  十一、布置作业

马说教案10

  学*目标:

  1.我要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2.我能积累文言实词、虚词,重点掌握“食、见、策、尽”的词义和“其、以”的用法。

  3.我能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充分领悟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4.我能背诵并默写这篇文章。

  重点:

  1.我能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我能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难点:

  1.我能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

  2.我能体会本文简练、含蓄的语言特点。

  第一课时

  关于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河阳(今河南孟县西)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曾任吏部侍郎,所以又有“韩吏部”之称。谥号“文”,所以又世称“韩文公”。

  在文学上,他与柳宗元共同倡导著名的古*新运动,主张学*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反对浮艳华美的骈文,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掀起了散文的新高潮,奠定了唐宋八大家古文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散文无论说理、叙事、言情,均写得生气流动、雄奇奔放,被誉称为“文起八代之衰”,他本人也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关于文体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与看法,跟现在的议论文、杂文相似。是一些文人志士对事对物有感而发,宣泄心中郁闷,托物寓意的一种体裁。“马说”即谈马、论马。

  关于背景

  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激烈,许多中下层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都怀才不遇,难以找到出路。通不过科举考试就潦倒终身,即使考上了还要受到种种限制,根本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韩愈自身就经历过这种遭遇,因此他对埋没人才不但不满,而且加以揭露和抨击。

  关于伯乐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伤心流泪,并且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低下头吐气,仰头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在感激伯乐体贴它啊。

  伯乐的典故曾几次被韩愈引用,可见韩愈对伯乐能识别千里马的故事是很有感情的。

  一、自主学*

  1、文学常识

  韩愈,字,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世称韩昌黎或称昌黎先生。________朝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与另一外文学家并称为“”,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说”是。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相马()2.骈 ()3.槽枥()

  4.食马者() 5.外见()6.策之()

  3、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骈死() 2.故虽有名马()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4.尽粟一石()5.策之不以其道()

  6.执策而临之()()

  4、用/划出下列句子停顿的节奏: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二、合作探究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的节奏;读出感情

  2、疏通文意,基本理解文章意思。(结合注释与工具书口头翻译)

  (1)通假字:

  ①才美不外见通,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通,

  ③其真无马邪通,

  ④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

  (2)古今异义词:

  ①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古义:今义:

  ②安求其能千里也?古义:今义:

  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古义:今义:

  ④一食或尽粟一石。古义:今义:

  ⑤策之不以其道。古义:今义:

  (3)一词多义

  ①之

  虽有千里之能() 马之千里者()

  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②策

  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策勋十二转()

  ③而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④食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不能尽其材()

  ⑤虽

  故虽有名马() 虽有千里之能()

  ⑥其

  安求其能千里也()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策之不以其道()

  ⑦以

  不以千里称也() 策之不以其道()

  (4)词类活用

  ①只辱于奴隶人之手()②一食或尽粟一石()

  ③策之不以其道()④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三、课堂检测

  基础知识部分(必做题)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一食或尽粟一石或:(2)才美不外见见: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4)安求其能千里也安:

  (5)执策而临之执:

  2、翻译下列句子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4)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能力提升(选做题)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填原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是:

  。这句话在全文中还起到的作用。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

  (5)讽刺食马者*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

  。

  (3)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主旨句是:

  四、《马说》学案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

  1、退之;唐;柳宗元;韩柳;一种文体

  2、(略)3、(略)4、(略)

  二、合作探究

  1、(略)

  2、(1)①“见”通“现”,显现、表现

  ②“材”通“才”,才能

  ③“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④“食”通“饲”,饲养;喂养

  (2)①是:古义:这样的今义:判断词

  ②安:古义:怎么今义:安全;安定;安装

  ③等:古义:同样 今义:等候;用在人称代词名词后表示复数或列举

  ④或:古义:有时今义:或者

  ⑤策:古义:马鞭今义:策划,策略

  (3)①之(1)的(2)结构助词,定语后置标志,无义

  (3)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4)音节助词,不译

  ②策(1)名词活用动词,鞭打(2)马鞭(3)动词,记载

  ③而(1)连词,表转折,但是(2)连词,表修饰(3)连词,表承接

  ④食(1)吃,动词(2)通“饲”喂养,动词

  ⑤虽(1)即使(2)虽然

  ⑥其(1)代词,代“千里马”(2)难道,表反问,加强语气

  (3)表推测,“恐怕”(4)代词,代驱赶千里马的

  ⑦以(1)把,用(2)按照

  (4)①辱:受屈辱,形容词用作动词。

  ②尽:吃尽。形容词用作动词。

  ③策:原意指马鞭,这里用作动词,引申为用鞭子打,驱使。

  ④千里:日行千里。数量词用作动词。

  三、课堂检测

  基础知识部分(必做题)

  1、(略)2、(略)

  3、(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领起全文作用。

  (2)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6)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第二课时

  一、合作探究

  1、作者在文章的开头提出了一个怎样的观点?

  2、没了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如何呢?说明了什么?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文中“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本文中哪句话点明了中心?

  6、文中作者所说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分别指什么?

  7、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怎样的思想感情?这就是什么的写法

  二、课堂检测

  基础知识部分(必做题)

  1、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

  2、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

  4、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5、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

  6、“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

  千里马— 伯乐—

  食马者—

  能力提升(选做题)

  比较阅读,完成文后的题目。(11分)

  甲《马说》原文略。

  乙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①死马而捐②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③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⑤欲致士⑥,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⑦,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注解:①安事:要……何用②捐:弃③之:指死马④期年:满一年⑤诚:真心⑥致士:纳贤士⑦见事:被侍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策之不以其道()

  (2)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3)买其首五百金()

  (4)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说说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共同喻意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了“

  ”的感慨,表达的主题是

  。乙文借“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人以五百金购得已死千里马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是。(3分)

  4、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⑴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⑵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第二课时)

  1、明确: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明确:柢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说明伯乐对与千里马的重要

  3、明确: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明确:对千里马命运的惋惜,对食马者的强烈谴责

  5、明确:“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个结句,点明了中心。

  6、明确:伯乐即善于识别人才的人。千里马即人才。

  食马者:不识别人才,埋没人才的人

  7、明确:作者借千里马难遇到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无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mèn)之情。这是托物寓意的写法。

  二、课堂检测

  基础知识部分(必做题)

  1、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4、不是。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

  5、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慨心情。

  6、千里马——有才能的人

  伯乐——重视人才,识别人才的人

  食马者——愚妄,浅薄的不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能力提升(选做题)

  1、⑴用鞭子打⑵买⑶它(的)⑷助词,没有实在意义。

  2、表面看是指马,其实是喻指人才。

  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对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

  应该重视人才,用诚心吸纳人才,才能得到人才。

  4、⑴唉!是真的没有好马吗?这是不识好马呀。

  ⑵我要买的是活马,为了一匹死马而丢掉五百金有什么用?


师说教案 (菁华10篇)(扩展3)

——师说教学反思 (菁华5篇)

师说教学反思1

  在教学《师说》一文时,我的导入部分是这样设计的:从幼儿园到现在,差不多有十年寒窗了吧。那在这十几年中,大家接触过不少老师。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对老师的看法。通过这样一个提问,让同学们各抒己见,表达对老师的看法,从而引出课文。

  学生对导入部分的问题很感兴趣,对于如何看待老师都有自己的贴*现实的想法。其实这个导入和课文还有一定的距离,可以再深入一点,问一问学生应该如何对待老师,从而引出“耻学于师”的问题,更好地和课文接轨。

  讲到“句读”的时候,穿插了古今中外有关标点的故事,如“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雨果和编辑社之间“?”和“!”的故事,慈禧太后与《凉州词》之间的故事,对联“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横批“人多病少财富”等等故事。讲故事的时候,学生注意力很集中,所以我应该要善于寻找文中的兴趣点,尤其是在上古文时,找到文中可以引起学生兴趣的地方,并加以拓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

  在最后一个课时中,我归纳了“之”“师”“其”“师道”几个字词的一词多义,我是用ppt展示出来的。正是由于使用了幻灯片,学生就光是抄笔记,完全不去思考,所以我提问的时候,学生都没有反应。应该让学生在记笔记的同时也能思考,做到手动,脑动,心动。

师说教学反思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传、师、从”等多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积累“也、则、于、乎、所以”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正确认识文中有关“尊师”与“重道”的观点.

  3.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读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抗战的精神和勇气.

  2.培养学生尊敬师长。虚心求教的美德.

  1.学*第二段,掌握对比说理的方法.

  2.准确把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师”与“道”的实际内涵.

  3.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从“传道”的高度去认识韩愈反对流俗见解的巨大勇气和斗争精神.

  教学方法

  1点拔法(对学生通过自读,自解、自悟等方式解读课文时留下的问题进行启发和点拔)

  2.激疑,讨论法(教师对文章内容进行激疑,开启学生思维,然后学生充分讨论后明确。 (如对文章思路的疏理,及“师”“道”问题的理解) ,

  3.探究阅读法(如对本文中心论点的探究)

  多媒体投影,录音机和课文朗诵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疏通文中字词句,整体把握文章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出示投影:

  由魏骨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

  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日索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擘擘而东,如是者数矣.

  (节选自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学生看过投影后,教师导入)同学们,当今社会尊师重教蔚然成风.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现在,我们就来学*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二、解题

  1.文体简介

  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是申说事理的文章,有的偏重叙事,如《捕蛇者说》,有的说明中抒情,如《爱莲说》;有的偏重说理,如《师说》。

  2。韩愈及古文运动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盂县)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二十五岁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现在广东潮州)刺史、国子博士、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作品被后人编为《昌黎先生集》。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

  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骊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三、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

  四、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纠正字词的错误读音

  出示投影:

  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读音正确的项………………………………………………( )

  A 襄(xiang) 句读(d6u)

  &苌(zh6ng)弘 聃(dan)

  C贻(yi) 谀(yu)

  D.蟠(pan) 六艺经传(zhuan)

  答案:C

  五、指定四名学生朗读课文(一人一段),注意读准停顿

  如:惑/而不从师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吾从/而师之

  点拨:停顿是指人们在说话或朗读时,常常在句子前后或中间所作的或长或短的间歇。停顿往往与句子结构一致(一般应在主谓之间、动宾之间、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稍作停顿),与词语结构一致,与表意的需要一致。

  六、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词句

  1。出示投影: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孰能无惑(谁:疑惑) ②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③授之书而*其句读(句子的读法) ④圣益圣,愚益愚(更加、越发)

  ⑤官盛则*谀(奉承) ⑧圣人无常师(常有)

  ⑦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辅助) ⑧作《师说》以贻之(赠送)

  久①③⑤⑦ B.①②④⑤ C②④⑥⑧ D.③⑥⑦⑧

  答案:B(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常,固定的;相,互相)

  2.出示投影:

  辨别、解释下列各组词的词性、意义和用法。

  传 1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 1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 六艺经传皆通*之 2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从 1 惑而不从师

  2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答案:传:①动词,流传;②名词,解释经书的著作。师:①名词,老师;②动词,从师。从:

  ①动词,跟随;②介词,自。

  3.出示投影:

  (1)下列句中“乃”字的义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C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A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B.其皆出于此乎

  C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 D.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答案:(1)D(A中的意为“是”;B中的意为“才”,副词;C中的意为“只是”;D中的意为“竟、竟然”)

  (2)D(D中“于”意为“对”;A中的意为“在”,介词;B中的意为“从”,介词;C中的意为“在”) :

  4.出示投影: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法是否与现代汉语相同,试加以辨析。

  (1)古之学者必有师 (2)吾从而师之 .

  (3)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4)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5)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7)师不必贤于弟子

  点拨:(1)古今用法不同。“学者”在这里是指“求学的人”;在现代汉语中,则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古今用法不同。“从而”在这里是两个词,即动词“从”和连词“而”;在现代汉语中,合成了一个连词,表示目的和结果。

  (3)(4)(5)(6)古今用法相同,意思分别为“所说的”;“一样,差不多”;“先和后”;“赶不上”。! (7)古今用法有别。“不必”在这里是“不一定”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合成了一个副词,表示“不需要”的意思。

  七、整体把握,理清文章思路 :

  明确: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第二段,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第三段,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第四段,说明写作缘起。

  八、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疏通内容层次。

  2.试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理清文章思路,引导学生根据内容层次背诵全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掌握了文中字词句的含义。今天,我们一起来研*课

  文思路,在此基础上,当堂背诵全文,希望同学们一定要集中注意力。

  二、检查朗读或试背情况

  三、研*课文

  1.研*第1段

  (1)教师范背第1段。

  (2)提问;本段可分为几层?概括每层大意。学生思考后,明确:本段可分三层:前两句为一层,总说教师的职责;三、四两句承“解惑”,谈从师的必要性;最后三句承“传道”,谈择师的标准,即以“道”为师。

  (3)提问: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本段运用了下定义、作结论的方法来说理。文章一开头就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并下定义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接着从这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又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其间层层衔接,环环相扣,一气贯通,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板书:老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择师的标准。然后下定义作结论

  2.重点研*第2段

  (1)指定一名学生朗读课文

  (2)提问:本段内容可分几层,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学生思考后,明确:本段查分三层,即三组对比,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的流俗。作者先以“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进行对比,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态度进行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3)学生默读课文,画出议论或抒情的句子,想一想,作者借以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点拨:如下列两句:①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②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①句重点

  在感叹从前,表遗憾之意。②句重点在悲叹现在,抒发一种无可奈何的情感,比①句递进了一层,给人大势已去无法挽回之感。

  再如下列三句:①其皆出于此乎?②“惑矣”和“吾未见其明也”。③其可怪也欤!本段的三组对比,每组对比都把着眼点放在后面的对象上,针对这些现象,作者都给予不同的评价。

  ①句是对“圣益圣,愚益愚”做出的评价、推测,质疑的语气中含着十足的肯定成分。②句是对“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小学而大遗”现象的评价。“矣”“也”表示肯定语气,明确责备认识的错误和做法的不明智。③句用强烈的感叹语气,对“士大夫之族”的错误行为作了猛烈的讽刺,表达了作者对“士大夫之族”的强烈不满。

  古之圣人——今之众人

  板书:对其子——对自身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

  3.具体研*第3段

  提问: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做出了什么论断?

  明确: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师道、师生关系,做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论断。这个论断,既是对前面有关从师学*态度的申述,也是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新概括。该思想表现了一种动态观,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并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

  板书:师生关系、师道关系。事例论证、引用论证

  4.具体研*第4段 .

  (1)提问:韩愈为何要给李蟠写这篇文章?原因有几条?

  明确:概括地讲,原因只是“余嘉其能行古道”,具体分析,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好古文,文艺经传皆通*之”,一是“不拘于时,学于余”。

  (2)提问:为什么李蟠能做到以上两条,就值得韩愈为他写这篇文章?结合背景与原文去分析。

  学生思考后,明确:先说“不拘于时”。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无论学业如何都可做官,因此都耻学于师。而李蟠能不受时俗限制,不管对方身份如何,甘愿从师学*,这正是作者在首段提出的“师道”主张的体现,也正是作者赞许的不管“年之先后”“无贵无贱”的“师道”精神。再说“好古文”。这里的“古文”跟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中的“古文”内涵是一致的,指的是先秦两汉的文章,也就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李蟠“六艺经传皆通*之”,其实就是在传承儒道,弘扬儒家思想,当然就更值得称赞了。由此看来,李蟠是韩愈古文运动思想的忠实实践者,所以韩愈才“作《师说》以遗之”。

  5.由以上分析,谈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师”“道”的实际内涵及关系。

  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文中的“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老师,不是“授之书而*其句读者”的“彼童子之师”,而应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这里的“道”从后文看,应是“六艺经传”即儒家思想。由此可知“师”是掌握“道”的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6.根据以上内容层次的分析,学生自由背诵课文。

  四、探究阅读

  探究课题:如何认识《师说》的中心论点。

  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然后教师可出示投影,提供参考例子。

  1.文章有一个中心论点(节选)(黄德焘)

  《师说》由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第四节)而提出一个要不要从师的问题。作者的基本看法和主张是:要从师,要大力提倡从师。这,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只是没有直书,没有加以概括,而是派生出两个分论点,在第一节一并提出:一个是回答“为什么要从师”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一个是回答“怎样从师”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接着在第二节、第三节加以分析,给以解决的办法。分析论证“为什么要从师”和“怎样从师”,目的只有一个:

  要从师,要大力提倡从师!从第一节“古之学者必有师”,到第二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到第三节“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到第四节“余嘉其能行古道”(古人从师之道),仅仅从这些,我们也不难看出,“要从师”“要大力提倡从师”真是“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它贯穿全文的始终,是全文的一个“纲”,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而第二节仅仅论述“为什么要从师”,第三节仅仅论述“怎样从师”,第四节是交待写作缘由,可见“古之学者必有师”与“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两个论点都没有贯穿全文始终,都不是全文的“纲”,都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所以,《师说》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2.可以把分论点综合起来(节选)(吕其憨)

  (师说)一文提出了两个分论点,即“古之学者必有师”和“圣人无常师”。全文可分两部分,1~3段为第一部分,第4段为第二部分。1—3段又可分两小层,1~2段为一层,第3段为一层,分别提出并论证了一个分论点。

  那么《师说》有没有中心论点呢?

  《师说》提出的若干观点,它们之间不存在论点与论据的关系,也不能从中选出一个“主要的”作中心论点。然而我们却可以把两个分论点加以综合,总结出其中心论点,即:本文阐明了一切学者必须有师并相师的从师之道。一篇文章的若干分论点相加,共同组成全文的中心论点,是议论文中分论点与中心论点相互关系之一种,这种情况所在多有。例如,茅盾《谈的人物和结构》一文,阐述了两个分论点,即《水浒》的人物描写值得学*,《水浒》的结构艺术值得学*;而全文中心论点可以是这两个分论点的综合:《水浒》的人物描写和结构艺术是值得学*的。

  《师说》的中心论点也可以概括为:文章明确指出,必须恢复儒家(或古代)的从师之道。

  3.没有中心论点句却有中心思想(节选)(郑金法)根据本人多次教学《师说》的体会,读文应着重段落内部分析,不必拘泥于找中心论点句,这更有利于理解和研读课文。

  或许有人要问:《师说》的中心论点究竟是什么?《师说》没有像《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和《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那样有个现成的句子作中心论点,只好自己去概括。如1991年版的《中语参》说,本文的中心思想是论述从师学*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并批判上层土大夫之族耻于从师学*的恶劣风气。五省(区)编的1983年版《中语参》也说,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论述教师的重要作用以及从师学*的必要性,阐明有道者为师的道理,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两者大同小异,值得一提的是两者都未用“中心论点”一说,而是用“中心思想”之语,说明《师说》确实没有中心论点句。

  4.“古之学者必有师”不能看作《师说》的中心论点(节选)(丁勤中 赵存志)

  笔者认为“古之学者必有师”不具备中心论点的资格。其理由有四:

  第一,依写作目的,可知“古之学者必有师”不在论证之列。韩愈作《师说》的目的是借为文送李蟠来抨击当时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看不起别人,不肯从师学*,甚至讥笑别人从师的士大夫阶层耻于从师学*的恶劣风气,阐发从师学*的原则,弘扬从师学*的传统。作此文的目的根本就不在于论证“古之学者”是否“有师”这一问题。

  第二,析文题含意,可知“古之学者必有师”不属从师道理范畴。师说,即“谈从师的道理”。

  “要不要从师”并不取决于“古之学者”是否从师,而是因为“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又因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由此看来,“古之学者必有师”根本就回答不了“要不要从师”的问题。它也不属于从师道理的范畴。

  第三.看论证过程,可知《师说》并没有把“古之学者必有师”作为中心论点进行论证。文章第二自然段用了三组对比都是通过批判反面现象表明了倡导“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一正确从师原则的必要性,有力地论证了这一文章的中心论点。

  第四,说到底,“古之学者必有师”这样的观点有必要论证吗?显然没有必要。

  那么,“古之学者必有师”在《师说》中的作用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它只是一个话题的切人点。由“古之学者必有师”引出老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因为“人非生而知之”不能无惑,那么要解惑,就必须从师。接着阐述从师的原则,即提出中心论点“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是故”一词就表明“古之学者必有师”是为中心论点的出现服务的,它应从属于中心论点之下。“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个话题切人点独运匠心,它既为下文“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慨叹设置了一个伏笔,又为第三段构建对比提供了一个备用参照。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古之学者必有师”没有任何理由作为《师说》的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只有一个,还是“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5.《师说》论述了两个观点(李义 谢林)

  文章的段落是作者思路进展的阶段的表现,是作者逻辑推理的过程的体现,应该有相对的独立性,每一段落只能证明文章的一个观点,它不可能证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点。否则,思路就不清楚,文章就无章法。《师说》一文结构严谨,构思精巧。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关于从师学*的两个观点。其一是“古之学者必有师”,作者从师之作用及从师的必要性予以简洁有力的阐述,接着又对从师学*的目的进行探究,从而归纳出第二个观点“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第二段揭露了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行径,从批判反面的现象中证明了第一个观点。第三段正面论证了第二个观点。第四段交待写作的原因,并以赞扬李蟠“能行古道”即从师之道,择师之道,总结全文,呼应第一段提出的两个论点。(以上5个观点均选自《中学语文教学》20xx年第1期)

  五、课文总结

  《师说》真不愧为千古佳作,其中的“尊师”“重道”的观点(“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知识爆炸、信息激增的现代社会仍有借鉴意义。除此之外,我们学*本文后,还应树立起匡正世俗流弊的勇气,做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

  六、布置作业

  1.清代郑板桥曾提出;“学问二字,须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请结合自身,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熟练背诵全文。

  3.阅读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见《语文读本》P208)

  《师说》教学设计

  上传: 黄福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传、师、从”等多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积累“也、则、于、乎、所以”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正确认识文中有关“尊师”与“重道”的观点。

  3.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读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挑战的精神和勇气。

  2.培养学生尊敬师长、虚心求教的美德。

  教学重点 1.学*第二段,掌握对比说理的方法。

  2.准确把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师”与“道”的实际内涵。

  3.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从“传道”的高度去认识韩愈反对流俗见解的巨大勇气和斗争精神。

  教学方法1.点拨法(对学生通过自读、自解、自悟等方式解读课文时留下的问题进行启发和点拨。

  2.激疑、讨论法(教师对文章内容进行激疑,开启学生思维,然后学生充分讨论后明确。如对文章思路的疏理,及“师”“道”问题的理解)

  3.探究阅读法(如对本文中心论点的探究)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疏通文中字词句;整体把握文章思路。

  一、导入: 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索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节选自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当今社会尊师重教蔚然成风。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现在,我们就来学*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二、解题

  1.文体简介

  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是申说事理的文章,有的`偏重叙事,如《捕蛇者说》;有的说明中抒情,如《爱莲说》;有的偏重说理,如《师说》。

  2.韩愈及古文运动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孟县)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二十五岁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现在广东潮州)刺史、国子博士、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作品被后人编为《昌黎先生集》。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骊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三、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

  四、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纠正字词的错误读音

  五、指定四名学生朗读课文(一人一段),注意读准停顿

  如:惑/而不从师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吾从/而师之

  点拨:停顿是指人们在说话或朗读时,常常在句子前后或中间所作的或长或短的间歇。停顿往往与句子结构一致(一般应在主谓之间、动宾之间、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稍作停顿);与词语结构一致;与表意的需要一致。

  六、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词句

  七、整体把握,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第二段,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第三段,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第四段,说明写作缘起。

  八、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疏通内容层次。

  2.试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理清文章思路,引导学生根据内容层次背诵全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掌握了文中字词句的含义。今天,我们一起来研*课文思路,在此基础上,当堂背诵全文,希望同学们一定要集中注意力。

  二、检查朗读或试背情况

  三、研*课文

  1.研*第1段 (1)教师范背第1段。(2)提问:本段可分为几层?概括每层大意。(明确:本段可分三层:前两句为一层,总说教师的职责;三、四两句承“解惑”,谈从师的必要性;最后三句承“传道”,谈择师的标准,即以“道”为师)

  (3)提问: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明确:本段运用了下定义、作结论的方法来说理。文章一开头就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并下定义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接着从这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又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其间层层衔接,环环相扣,一气贯通,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2.重点研*第2段

  (1)指定一名学生朗读课文。

  (2)提问:本段内容可分几层,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明确:本段可分三层,即三组对比,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的流俗。作者先以“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进行对比,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态度进行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3)学生默读课文,画出议论或抒情的句子,想一想,作者借以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点拨:如下列两句:①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②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①句重点在感叹从前,表遗憾之意。②句重点在悲叹现在,抒发一种无可奈何的情感,比①句递进了一层,给人大势已去无法挽回之感。

  再如下列三句:①其皆出于此乎?②“惑矣”和“吾未见其明也”。③其可怪也欤!本段的三组对比,每组对比都把着眼点放在后面的对象上,针对这些现象,作者都给予不同的评价。①句是对“圣益圣,愚益愚”做出的评价、推测,质疑的语气中含着十足的肯定成分。②句是对“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小学而大遗”现象的评价。“矣”“也”表示肯定语气,明确责备认识的错误和做法的不明智。③句用强烈的感叹语气,对“士大夫之族”的错误行为作了猛烈的讽刺,表达了作者对“士大夫之族”的强烈不满。

  3.具体研*第3段

  提问: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做出了什么论断?

  明确: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师道、师生关系,做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论断。这个论断,既是对前面有关从师学*态度的申述,也是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新概括。该思想表现了一种动态观,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并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

  4.具体研*第4段

  (1)提问:韩愈为何要给李蟠写这篇文章?原因有几条?

  明确:概括地讲,原因只是“余嘉其能行古道”;具体分析,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好古文,文艺经传皆通*之”,一是“不拘于时,学于余”。

  (2)提问:为什么李蟠能做到以上两条,就值得韩愈为他写这篇文章?结合背景与原文去分析。

  学生思考后,明确:先说“不拘于时”。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无论学业如何都可做官,因此都耻学于师。而李蟠能不受时俗限制,不管对方身份如何,甘愿从师学*,这正是作者在首段提出的“师道”主张的体现,也正是作者赞许的不管“年之先后”“无贵无贱”的“师道”精神。再说“好古文”。这里的“古文”跟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中的“古文”内涵是一致的,指的是先秦两汉的文章,也就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李蟠“六艺经传皆通*之”,其实就是在传承儒道,弘扬儒家思想,当然就更值得称赞了。由此看来,李蟠是韩愈古文运动思想的忠实实践者,所以韩愈才“作《师说》以遗之”。

  5.由以上分析,谈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师”“道”的实际内涵及关系。

  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文中的“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老师,不是“授之书而*其句读者”的“彼童子之师”,而应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这里的“道”从后文看,应是“六艺经传”即儒家思想。由此可知“师”是掌握“道”的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6.根据以上内容层次的分析,学生自由背诵课文。

  四、把握作者思想感情,齐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探究阅读

  一、 探究课题:如何认识《师说》的中心论点。

  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提供参考例子。如:1.文章有一个中心论点(节选)(黄德焘)

  《师说》由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第四节)而提出一个要不要从师的问题。作者的基本看法和主张是:要从师,要大力提倡从师。这,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第一节提出:一个是回答“为什么要从师”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一个是回答“怎样从师”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接着在第二节、第三节加以分析,给以解决的办法。分析论证“为什么要从师”和“怎样从师”,目的只有一个:要从师,要大力提倡从师!“要从师”“要大力提倡从师”真是“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它贯穿全文的始终,是全文的一个“纲”,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与“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两个论点都没有贯穿全文始终,都不是全文的“纲”,都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所以,《师说》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2.可以把分论点综合起来(节选)(吕其憨)

  《师说》一文提出了两个分论点,即“古之学者必有师”和“圣人无常师”。全文可分两部分,1~3段为第一部分,第4段为第二部分。1~3段又可分两小层,1~2段为一层,第3段为一层,分别提出并论证了一个分论点。《师说》的中心论点也可以概括为:文章明确指出,必须恢复儒家(或古代)的从师之道。

  “古之学者必有师”在《师说》中的作用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它只是一个话题的切入点。由“古之学者必有师”引出老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因为“人非生而知之”不能无惑,那么要解惑,就必须从师。接着阐述从师的原则,即提出中心论点“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是故”一词就表明“古之学者必有师”是为中心论点的出现服务的,它应从属于中心论点之下。“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个话题切入点独运匠心,中心论点是“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二、课文补注

  1.“古”的时间,“古”是文中树起的一面鉴古以戒今的旗帜。举凡“古之学者”“古之圣人”“能行古道”之所谓“古”者,究竟指何历史时期,须从“今”说起。本文为李蟠而作。由李蟠是唐德宗贞元十九年进士,推知本文当在前几年即作者年约35岁时所写。按文中例举的孔子和“六艺经传”,都是“古”之影响最大者:孔子,春秋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六艺”,非指奴隶主阶级教育子弟的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乃指《诗》《书》《易》《礼》《乐》《春秋》六部儒家经典,因其后连用了“经传”。仅《春秋》一经就有三传分行: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的《左氏传》,战国时齐人公羊高的《公羊传》,鲁人谷梁赤的《谷梁传》。另按《师说》系作者体现古文理论的代表作之一,自以反对六朝以来的浮艳风,提倡先秦两汉文章传统为创作宗旨。再按作者倡导古文运动时自称“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答李翊书》),称“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进学解》),至此,文中“古”所指时间昭然若揭:先秦两汉。

  2.“师”的形式,文中为论证“学必有师”的论点,在确定“能者为师”的前提下,先后列举“师”的三种形式。

  (1)问经式。17岁的李蟠“好古文”,向韩愈请教“六艺经传”。联系前文对所择“童子之师”愚妄做法的否定,便不难断认这是本文从师的主证形式。

  (2)学艺式。“巫、医、乐师、百工”各具专门技艺。只有师傅弟子“不耻相师”,取长补短,才能使技艺精益求精,渐臻佳境,有所发明创造。这是本文从师的旁证形式之一。

  (3)交游式。文引《论语·述而》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话,就隐含交游“择善而从”之意。自叙:“所与交往相识者千百人,非不多,其相与如骨肉兄弟者,亦且不少,或以事同,或以艺取,或慕其一善。”(《与崔群书》)。这是本文从师的旁证形式之二。

  3.“君子”的所指

  古籍中所谓“君子”,西周、春秋时指贵族、做官的人,如《书·无逸》言“君子所其无逸”,孔颖达疏引郑玄曰“君子,止谓在官长者”;春秋末年以后,渐指有道德和才能的人,如《荀子·劝学》所引“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而本文中所提“君子”,显然不属后者,连同前文“士大夫之族”“众人”(不含“巫、医、乐师、百工”)者流,原不过是“耻于从师”的不同称呼而已,均指“世禄之家”——世代相承的官僚地主。

  4.“圣人”的涵义

  文中两处出现“圣人”的字眼。第一处和“众人”对文的“圣人”,泛指古代统治阶级所推崇的品德高尚、智慧高超的人,包括禹、汤、文武、周公、孔子。这源于作者在《原道》中特创的圣人传道的历史“道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而作者对这个道统中的“圣人”训为“帝之与王,其号虽殊,其所以为圣一也”。第二处“圣人无常师”的“圣人”,专指下文用作例证的孔子,乃儒家定于一尊以后的特称。

  三、课文析读,复兴儒学,阐发“道”义

  连清霖的观点: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使盛唐时代强大繁荣、昂扬阔大的气象一去不返,代之而起的,是藩镇割据、佛老蕃滋、宦官专权、民贫政乱以及吏治日坏、士风浮薄等一系列问题,整个社会已处于一种表面稳定实则动荡不安的危险状态。面对严峻的局面,一部分士人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慨然奋起,思欲变革,以期王朝中兴。与强烈的中兴愿望相伴而来的,是复兴儒学的思潮。韩愈、柳宗元将复兴儒学思潮推向高峰。韩愈最突出的主张是重新建立儒家的道统,越过西汉以后的经学而复归孔、孟。韩愈由于幼年的家庭教养和天宝以来复古主义思潮的影响,从青年时代起,就以孔孟之道的继承者和捍卫者自居,声言“使其道由愈而粗传,虽灭死而万万无恨。”(《与孟尚书书》)当然,韩愈弘扬儒家道统的基本着眼点在于“适于时,救其弊”(《进士策问》其二),解救现实危难。在韩愈看来,当时最大的现实危难是藩镇割据和作为儒家思想的对立面的佛老蕃滋。围绕这一核心,韩愈撰写了以“原道”为代表的大量政治论文,明君臣之义,严华夷之防,对藩镇尤其是佛老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抨击。

  韩愈推崇儒学,力排佛老。而当时耻于从师的社会风气的出现,是受了佛教的影响。佛教自汉代传入,至唐代盛极一时。据皮日休《文薮·十原系述·原化》记载,当时人们对西域来的佛教徒“举族生敬,尽财施济”,“慕其风蹈其稛者,若百川荡滉不可止”,可见佛教流行的盛况。佛教主张与儒家教条是针锋相对、水火不容的。因而信仰佛教愈深,背离儒教愈远。佛教既广为人们信仰,那“有言圣人之化者,则比户以为嗤”的社会现象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师道的被毁,也就成为事之必然了。佛教得宠而向儒教挑战,儒教当然不会善罢甘休,于是儒教之中坚出而排佛,韩愈就是代表之一。联系这些言语情景进行分析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师说》第三段所举历史名人对象,是当时备受尊崇的圣人孔子,作为论证就有极大的说服力,也足见作者另意所在。所举事情“圣人无常师”“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既说明了从师学*的必要性,也说明了从师学*的原则,而且为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提供了佐证。

  韩愈认为教师的职责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主要是儒家思想、孔孟之道,是封建的伦理道德制度。“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原道》)“业”就是承载这一思想的儒家的经典著作。“惑”就是学*这些著作时碰到的疑难问题。“传道”“师道”的目的是维护和巩固当时的封建秩序。《汉书·儒林传》说:“古之儒者,博学乎六艺之文。六艺者,王教之典籍,先圣所以明正道,正人伦,致至治之成法也。”李蟠“六艺经传皆通*之”,“能行古道”,其实就是在传承儒道,弘扬儒家思想,当然就更值得称道了。何况,李蟠的“通*”,也与“今之众人”的“耻学”和“童子”的“小学而大遗”形成了明显的对比。“耻学”是糊涂的,“小学”是不明智的,应该反复学*研读的是“六艺经传”,是儒家的经典,是“道”的载体。无疑,从语境角度解读《师说》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是把“传道”“师道”“能行古道”等等“道”义作为理解的重点。准确把握“道”的实际内涵是“儒家思想”,要从“传道”的角度去认识韩愈反对流俗见解的巨大勇气和斗争精神。可以说作《师说》是韩愈为了维护儒家的道统,抵制由佛教影响造成的耻于从师的社会风气所作的一次努力。

  四、课文总结

  《师说》真不愧为千古佳作,其中的“尊师”“重道”的观点(“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知识爆炸、信息激增的现代社会仍有借鉴意义。除此之外,我们学*本文后,还应树立起匡正世俗流弊的勇气,做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

  六、布置作业

  1.清代郑板桥曾提出:“学问二字,须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请结合自身,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熟练背诵全文。

  3.阅读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见《语文读本》p208)

  七、教学后记

师说教学反思3

  《师说》是个传统篇目,也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不长,按照学生的理解程度和一般的讲课进程,我预定两个课时完全可以完成教学任务。现在主要对第一课时总结。

  课堂导入以后,学生根据材料对作者及作品背景进行必要的了解之后,我的安排是先给学生时间结合下文注释理解前两段的文意及相关文言知识,然后小组合作探究,要求每个组提出五个问题,写到黑板上,然后再让其他小组回答,之后再提问题,老师解答,教学过程中基本是按预想的进行的,其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值得反思。

  第一环节是提出问题,七个组上台板书问题,我的初衷是借此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字词的理解,并培养学生捕捉文言知识点的意识,可能是我说的不够清楚,有的小组上来提的问题就是关于段落文意的,我再次说明之后,依然有个小组还是提出“第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另外一个小组提出的问题过于笼统,如总结“师”用法,教学相长,通过学生提问题,也让我发现老师教学语言的严谨的重要性。

  学生提出的问题大部分都是针对课文的知识点,提问回答形式相较于过于老师单方面教学课堂要活跃得多,学生参与热情也较高,不全的知识点我再强调补充。后面再提问题环节,根据学生提的问题,我发现学生对于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语法现象还是不太理解,举一不能反三,这是以后文言文教学还要多作强调的内容。

师说教学反思4

  《师说》是个传统篇目,也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事学*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文章不长,按照学生的理解程度和一般的讲课进程,利用三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面对这样一篇文章,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怎样把老的文言文教学传统传承,即对字词方面的掌握和要求,又怎样把新课标要求的方式加以体现,成为了我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经过反复的推敲和教学试验后,我的第一课时教法仍然比较传统,1、先由本学期接触过的“论”文体引出“说”并讲述这类文体的特点。2、再由“说”引出文章标题《师说》,3、解题,留下“本文是解说关于老师的道理的吗”的悬念,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3、让学生阅读注释(1),了解作家生*,要求将重点信息记熟。4、教师范读课文。5、利用幻灯片检查实、虚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6、让学生回顾开头留下的悬念,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安排学生活动,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同时,在各个活动过程中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和任务,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同一个时间段里有不同的收获。

  从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看,学生对文言实、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的掌握比较好。

  第二三课时我用了一种传统文言文很少使用的教学方法,我决定从文章的最后一段入手,引出李蟠的“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然后再牵动文章的其他段落,这样文章的教学实际上就变成4-1-2-3的顺序,这样的安排既可以让同学们拿到一篇完全陌生的文言文有话可讲,又打破了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按部就班的模式,然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去仔细研读文章的第一、二、三段,用问题的串联贯穿整个文言文的教学,如让学生理清第一段的写作思路。教师根据论点—教师的职责(正面)---教师的重要性(反面)---择师的态度---择师的标准这一思路指导学*。并让同学们在朗读中把一个一个问题很自然的渗透,最后再由古人的从师之道和社会风气,拓展和延伸到同学们自己的学*生活中去,通过4人小组进行讨论,让同学们侃侃而谈。

  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当时,并不像课堂预设的那样顺利。文章行到“‘古道’在文章中哪里具体体现?”的时候,同学们的回答并不象想象的那样有规律,同学们很容易可以找到第一和第三自然段的相关内容,可是第二自然段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却很难找到,因为同学们还没有完全理解这篇文章。

  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安排学生回答问题,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从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看,学生对基本字词和文章结构的掌握比较好。另外在拓展延伸的讨论方面,同学们也能很积极的谈通过学*《师说》这篇文章后受到的启示。这样的安排摆脱文言文教学沉闷的气氛和教师从头至尾灌输的弊端,也可算是一种新的突破和尝试。

  由于过分强调课文内容的理解学*,把对课文严密结构的分析放到次一等的位置,使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的思维密度降低。即便有论证方法和逻辑思路的讲述,也仅仅是为理解文意服务,并没有迁就到文学欣赏的高度,在提升学生的品位方面有欠缺。而且,讲课时过分依赖事先的设计和讲究各个环节的无缝连接,安排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的时间少,使他们没有机会对课文内容和观点质疑求异,在以后的课程中我还要加以改进。

师说教学反思5

  在教学《师说》一文时,我的导入部分是这样设计的:为了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我国于1985年正式确立教师节,以此引导社会各界人士表达对教师的感谢与尊重,相信同学们从小学到高中一定积累了不少赞美老师的名言警句,今天我们就来夸一夸我们的老师吧!

  表达对老师的赞美之情,教师进行概括和评价。继而介绍《师说》的创作背景,由唐朝的教师地位,耻学于师的求学态度,从而引出课文。

  学生在导入部分建立起了学*自信,对于唐朝“师道不复”的社会背景引起了浓厚的探究欲望。接着“这个时候有个文坛风云人物挺身而出发出了恢复师道的怒吼!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他呢?”学生介绍完后我通过课件进行了补充。在朗诵环节我先让学生自读,然后出示课件进行正音及长句断句指导,接着让学生齐读,最后再进行教师范读让学生听读后自行断句。课堂开始到这一环节都十分的轻松顺利。

  关键在于翻译环节耗时太多。因为安排了提前预*,所以我放手让学生四人一组去翻译全文,翻译中不理解的词和句组内探讨解决,解决不了的圈点标注,留到全班答疑,其他学生也无法正确解答的我再来进行解答。在学生翻译到重点时我对重点虚实词及特殊句式进行强调,提醒学生批注。翻译环节进行完之后就下课了,其他的教学环节没能完成。.我思考了一下,认为翻译环节可以进行以下调整:

  首先课文的翻译难点在一二段,最困难的是第二段的翻译,我利用课件给出第二段翻译中的重难点字词,再让学生去翻译可能会好一点。解释第三第四段可以放手让学生去翻译。另外就是学生基础太差我应该让学生分段翻译,这样时间也好严格把控。更加高效的完成翻译,用节余的时间完成接下来的教学环节。


师说教案 (菁华10篇)(扩展4)

——师说教学设计 (菁华6篇)

师说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此篇文章的思想意义。

  2、学*借鉴此篇文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此篇文章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并解题]

  1、同学们,你们每节课都要喊“老师好”,用此表示心中对老师的尊重。古人也曾用“天、地、君、亲、师”来表达对老师的尊重。“天”和“地”都是虚的,教师是排在国君和父母之后的,实际上名列第三位,可见其重要性。教师是传播人类文明的使者,没有教师,人类的文明之火就无法传递下去。那么,老师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从师学*?择师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让我们走进韩愈的《师说》来探个究竟吧!

  2、关于“说”

  “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体序说》指出:“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见,“说”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此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中学阶段出现的此种体裁的文章有:《爱莲说》、《马说》等。

  3 、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此篇文章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二、[走进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因为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也称“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此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曾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晚辈),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抗颜,端正容颜。抗颜而为师,正正经经地做起老师来了),世果群怪聚骂,指目(手指而目视)牵引(拉拉扯扯),而增与为言辞(增添一些言辞来毁谤韩愈)。愈以是得狂名。”文章针对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恶劣社会风气,阐述了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此些精辟的见解还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因有进步的一面,在当时是具有移风易俗影响的

  三 [探寻背景]

  此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此篇文章时35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听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此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示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 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此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四、[ 语篇脉络梳理 ] 语篇品读

  “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真理、讲*学业、解释疑难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呢?有了疑难而不向老师求教,那些疑难就始终无法解决了。生在我前头的人,他懂得真理和知识本来就比我早,我应该向他学*;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真理和知识比我早,我也应该向他学*。我(向他们)学*的是真理和知识,哪管他们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管地位贵贱,不管年纪大小,真理和知识在哪里,老师也就在哪里。

  【品味】“古之学者必有师。”“古”,古时候,指两汉以前。“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者”,附在动词“学”的后面,结合成一个名词性的结构,叫“者”字结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的”字结构“……的(人)”“学者”是学*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的有学问的人。三字“必有师”,鲜明地针对时弊提出问题,突出地强调了论点,是全文论述的总纲。第二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用他。此里的“者”是个语气助词,用在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者,……也”是古汉语中判断句的格式。以上从正面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知”,懂得、明白;“之”,代词,代“知”的对象,指知识和道理。“惑而不从师”,有了疑难问题而不去跟随老师学*,“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最后也得不到解决了。“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一个难句。“夫”,音义同“彼”。“庸”是疑问语气助词,可译成“怎么”。动词“知”后面的结构复杂。“其年之先后生于吾”,“先生于吾”是“大”,“后生于吾”是“小”。此句意思是:那怎么去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道之所存,师之存也”,有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观点。

  【体会】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此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在开篇的第一句话中就带出,“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更增加了立论的力度。接着,对“师”的职责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此简短的概括,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在传道、受业、解惑三者当中,传道是核心。所谓“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在佛、老盛行的唐代,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明道”,表现出反映社会现实的积极进取精神。如果说“传道”是目的,那么“受业”就是手段。“业”是指儒家的经典,是“道”的载体。在“受业”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问,所以老师具体的任务就是“解惑”,而韩愈也正是从此方面申述了从师学*的必要性:“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此一有力的论辩,解决了“从师”的问题,已不容置疑。然后,将讨论的焦点引到择师的态度和标准上来,推出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此一观点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阶层的门第观念,具有在学问面前人人*等的民主精神和辩证思想。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唉!从师学*的风尚失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难问题也就难了!古时候的圣人,他们(的才智)超过一般人远得很哪,尚且从师而求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也很远,却以从师求学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其原因不都是出在此里吗!(人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教育他;但对于自己,就以拜师学*为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孩子们念书,告诉他们学*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的老师。读书不会断句,有疑难问题不能解决,(在此两事中,)前者去请教老师,后者却不去,学了小的,丢了大的,我看不出(此种人)是高明的。巫师、医生、乐师和各种工匠,他们不以互相学*为耻。士大夫此一类人,一说到“老师”“弟子”此样的话,就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笑),他们就说:“那个人与那个人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不相上下,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十分羞耻,以地位高的人为师,就*似于奉承巴结。”唉!从师而学的风尚之不能恢复就可想而知了。巫师、医生、乐师和各种工匠,是士大夫们看不起的,如今士大夫的智慧反而比不上(此些人),此不真是奇怪的事情么!

  【品味】“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其”,音义同“岂”,表推测语气,“大概”的意思。“此”,代词,指从师与否。此一句中的两个“所以”,与文章开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所以”是不同的,此一句中的两个“所以”,由“凭借它”的意思引伸为“……的原因”;文章开头句中的“所以”则是“用他来”或“靠他来”的意思。都跟现代汉语中表因果关系的连词“所以”不同。“句读之不知……明也”,也是一个难句,要理解为:“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学”指“句读之不知,或师焉”;“大遗”指“惑之不解,或否焉。”“官盛则*谀”的“谀”后面的引号应当移到上文“道相似也”的“也”后面,因为“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是韩愈对“耻学于师”者的批评,不是“士大夫之族”讲的。此段末一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句中前一“其”,指代“君子”,“智”可作“见识”讲;后一“其”,音义同“岂”,表反问语气

  【体会】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

  如前所述,此篇文章有复杂的写作背景,并不是一时的即兴之作。经过前面一段的理性陈述,涌动在作者心中的“不*之气”终于一吐为快。第二段以感叹发端,携着批判的锋芒,如暴风聚雨,涤荡乾坤,令人耳目一新。“师道”唯其失传“久矣”,则今日扭转世风更难。作者运用了三组对比,将论述的重点转移到批判现实中来。先以“古之圣人”比照“今之众人”,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态度进行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学*。而郯子此些人,他们不如孔子贤能。孔子说:三人同行。其中必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有才智,(只不过)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术技能各有专长罢了。

  【品味】“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其贤”的贤,是指德和才。下文“师不必贤于弟子”中的贤,则可作高明讲。“术业有专攻”,术,本义是道路;术业,“不是技术才能和学业”,而是所从事的学业。“术”的相同用法如《隆中对》有“智术浅短”,智术是“智慧和所采取的建国路线”。“三人行”的“三”不是只表多数,很多人在一起走路,当然会有老师,此就失去此一格言的警辟性。“三”是“少中见多”,即最起码的多数的人在一起行走,就必然有我的老师。

  【体会】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

  第三段的开头语气又归于和缓、理智、在*易中道出“圣人无常师”的事实。虽然论述文字很少,但十分有力。无论是举实事,还是引言谈,都能令人心服。最后,作者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专业有专攻”作结,既是对前面有关从师学*态度的申述,也是对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新的概括。此一思想表现了一种动态观,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并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此种闪光的思想,被后世许多教育家引申发挥,对教育理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是在当时,却遭到士大夫阶层的鄙视和痛恨,也不为一般人所理解。

  “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

  李家的孩子名蟠的,十七岁了,喜欢古文,六经和它的传文,全都学*过。他不受时俗风气的限制,向我来学*。我赞许他能实行古人求师的正道,就作此篇《师说》赠给他。

  【品味】“好(hào)古文”,“不拘于时”,“能行古道”,为的慨叹“师道之不传”,古今对照,虚实并举,突出了中心,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体会】说明写作缘起。

  从表面上看,《师说》是为了鼓励一个十七岁的孩子学“古文”而作的,也许还包含了一点自鸣得意的意思(因为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实际上此只不过是触动韩愈发表议论的一个契机,或者干脆说是一个借口。全文论证严密,说理透辟,是一篇深思熟虑的作品,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对师生之间的往来赠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写作特点赏析

  (一)论证方法

  1、下定义、作结论:文章一开头就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并下定义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接着从此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又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此其间层层衔接,一气贯通,毫无冗余之处,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2、对比论证:此篇文章第二段写得最为精彩,此和恰当地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有直接的关系。此段所用的三组对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经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语意上形成了一个逆接序列。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通过对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的违背常理,则作者主张从师学*的观点不言自明。

  3、引用论证:此篇文章第三段,作者引述了孔子的言行来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此就比前文笼统地说“古之圣人”更加切实可信。有了孔子此样一个强大的支持者,更增强了说服力。而在短短的几行字中,述事引言简洁明快,表现出作者非凡的语言功力。

  (二) 语言特色 1、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韩愈的散文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此体现在多用排比和对偶句式上。他的此种风格,在此篇文章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此种句式的运用,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

  2、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顶真,又称连珠,顶珠、蝉联,民间俗称为“咬字”,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历历如贯珠”。此篇文章此样的句式很多,如开头的几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此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3、丰富的语气表达: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此篇文章在此方面是相当成功的。如用“嗟乎”“呜呼”此样的语气词语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此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此样的限止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此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附:韩愈名字的传说

  韩文公名愈字退之,说起此名和字,倒有一段佳话。

  韩愈父母早亡,从小就由哥嫂抚养。转眼到了入学的龄,嫂嫂郑氏一心想给弟弟起个又美又雅的学名,此天,郑氏翻开书年,左挑一个字嫌不好,右拣一个字嫌太俗,挑来拣去,过了半个时辰,还没有给弟弟选定一个合意的学名。韩愈站在一旁观看,见嫂嫂为他起名作难,便问:“嫂嫂,你要给我起个什么名呢?”郑氏道:你大哥名会,二弟名介,会、介都是人字作头,象征他们都要做人去群之首,会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义都很不错,三弟的学名,也须找个人字作头,含义更要讲究的才好,韩愈听后,立即说到:“嫂嫂,你不必在翻字书了,此人字作头的‘愈’字最佳了,我就叫韩愈好了。”郑氏一听,忙将字书合上,问弟弟道:“愈字有何佳意?”韩愈道“愈,超越也。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一番大事,前超古人,后无来者,决不当*庸之辈。”嫂嫂听后,拍手叫绝:“好!好!你真会起名,好一个‘愈’字吆!”

  韩愈怎么会给自己起出一个此样又美又雅的名呢?原来他自幼聪慧,饱读经书,从三岁起就开始识文,每日可记数千言,不到七岁,就读完了诸子之著。那超凡的天赋和文化素养,使他早早就抱定了远大志向,此个“愈”字,正是他少年胸怀表露。他长到十九岁时,已经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勃勃少年。此年恰逢皇科开选,郑氏为他打点行装,送他进京去应试。到京城后,他自持才高,以为入场便可得中,从未把同伴搁在眼里。结果别人考中了,他却名落孙山。后来,他在京中一连住了几年,连续考了四次,最后才算中了第十三名。之后,又一连经过三次殿试,也没得到一官半职。由于银钱早已花尽,他由京都移居洛阳去找友人求助。在洛阳,友人穿针引线,他与才貌双全的卢氏小姐订了婚。卢小姐的父亲是河南府法曹参军,甚有尊望,韩愈就住在他家,准备择定吉日与卢小姐完婚。卢小姐天性活泼,为人坦率,一方面敬慕韩郎的才华,一方面又对韩郎那自傲之情有所担忧,她曾多次思忖,要使郎君日后有所做为,现在就应当规劝他一下,可是如何规劝他呢?此天晚饭后,花前月下,二人闲聊诗文。畅谈中,韩愈提起此几年在求官途中的失意之事,卢小姐和颜悦色地说道:“相公不必再为此事叹忧,科场失意乃长有之事。家父对我总是夸你学识渊博,为人诚挚。我想你将来一定会有作为的,只是此科场屡挫,必有自己的不足之处,眼下当找出此个缘由才是。”韩愈听后,频频点头,心中暗道:卢小姐果有见她,接着说道:“小姐讲的甚是有理,俗话说自已瞧不见自已脸上的黑,请小姐赐教。”卢小姐一听,“嗤”地笑出声来,说道:“你真是个聪明人啊!”随即展纸挥笔,写道: “ 人求言实,火求心虚, 欲成大器,必先退之”

  韩愈捧赠言,一阵沉思:此乃小姐肮腑之语啊!自古道骄兵必败,自已身上缺少的正是谦虚之情,此个“愈”字便是证据。于是,他立即选用卢小姐赠言中的最后两个字“退之”给自已起了人个新名字。

师说教学设计2

  学*目标:

  反复诵读,体会感情,读懂“师道”的内涵,领悟文章情理交融的艺术魅力。

  学*重点:

  品味课文饱含感情的语言,感受韩愈针砭时弊、倡导恢复师道尊严的勇气;理解“师道”的丰富内涵。

  学*难点:

  “所以”“众人”“乃”“嘉”“贻”的意义或用法,“之”在文中作助词“的”、作宾语前置标志、取消句子独立性三种典型用法,以及“师”字的活用。

  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步骤:

  一、初读,读通文意。

  1、自由朗读,参照注释,自行疏通文意,疑难字词相互交流释疑。

  2、标注课件展示的“所以”“众人”“乃”“嘉”“贻”等五个字词,准确翻译,掌握其意义或用法;说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和“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三句中“之”字的不同用法;说出“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不耻相师”三句中“师”字的词性并准确翻译。

  3、画出每段中表明观点态度的句子,概括各段内容,梳理文章写作思路。

  二、美读,读明感情。

  1、勾画文中“乎”“矣”“嗟乎”“呜呼”“欤”等语气词、感叹词;标注反问句、感叹句、否定句、判断句等句式,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2、分组朗读,进行比赛,评出优胜组。

  3、梳理作者的感情变化:向往(古代师风)——叹息(当今风气)——痛心(师道不复)——讽刺(权贵愚昧)——渴望(理想局面)——欣慰(后继有人)。

  三、精读,读懂内涵。

  《师说》是当时的文坛领袖韩愈专门写给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后学的文章,但文章思想深刻,十七岁的李蟠不见得真能领会多少真谛,这显然是韩愈“借题发挥”,向当时的教育现状、师道风气发出挑战的战斗檄文,字里行间既有对恶劣风气的批判;又透出睿智、冷静的思考和合理的建议,虽时隔1200多年,但至今仍然振聋发聩,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学术研究价值,《师说》这个题目用今天的语言来表述其实就是《论师道》,所以作者要阐述的中心问题就是文中多次出现的“师道”的概念,它包含了丰富的内涵,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只有理解了韩愈所主张的“师道”的丰富内涵,我们才能领悟文章思想的合理性和深刻性。

  首先,朗读第一段观点句中的四个排比的“无”字,感受作者决绝的态度,从而明确师道的内涵之一——择师标准唯一。

  其次,找出第二段的三层对比,分组朗读,感受作者对当今恶劣风气的痛恨和对师道不复局面的痛心,理解是否从师学*乃是人圣和愚的分野,进而明确师道的内涵之二——从师作用重大。

  第三,齐读第三段,翻译“常”和“不必”,思考问题:韩愈认为老师和学生这两种身份之间有怎样的辩证关系?讨论后明确师道的内涵之三——师生关系合理。

  四、品读,读出魅力。

  宋代苏洵曾盛赞韩愈之文,说他的文章,如长江大河,浑灏流转,使人望见其渊然之光、苍然之色。我们穿越千载,从他的文字里读到了“文起八代之衰”的雄浑气势,也读到了“道济天下之溺”的责任担当。交融的情与理在千年的时光中一直滋养着我们的精神家园,让我们重拾经典,让我们的心灵穿越千年的时间屏障与古人沟通,让经典照进现实,在属于我们的时代熠熠生辉、流光溢彩!请有感情地朗读,仔细品味,并争取熟读成诵,背诵全篇。

  五、课堂小结:《师说》堪称*古代散文的典范之作,我们以“四读”为主线,以读情、读理为两翼,以品味情理交融的艺术魅力为目标,对这篇经典散文作了鉴赏,这就是古代议论性散文的四步阅读法:

  1、初读,读文

  2、美读,读情

  3、精读,读理

  4、品读,读美

  这种鉴赏的思路和方法可以作为我们鉴赏其他古代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借鉴。

  六、课堂检测:请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要求:句式大体一致,综合运用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

  我理想中的老师是。

  我理想中的课堂是。

  我理想中的教育是。

师说教学设计3

  1、正确理解本文思想观点。

  2、体会并理解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本文思想观点。

  2、正反对比的论证。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文体及作者

  1、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2、“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论说文范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师”是本文要着重论述的论题。“师说”,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韩愈写这篇文章是送给他的学生李蟠的,是他35岁时在长安当国子监四门博士时写的。文章针对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痛加针砭。着重阐明教师的作用和从事应采取的态度,有破有立,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作用。本文是韩愈文集中的名篇之一。

  3、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生三岁而孤,靠兄嫂抚养长大。幼年好学不倦,到十七八岁,学问已有相当扎实的基础。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登上仕途。以后历任地方上和中央的一些官职,其间有两次因上疏皇帝提意见,被贬官,第二次差一点儿被处死。最后官至吏部侍郎 (相当于副部长),故亦称韩吏部。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为昌黎伯,故又称韩昌黎。又因死后谥“文”,称韩文公。韩愈、韩退之、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是同一人的许多异称。

  韩愈在*文学史上有他的重要功绩,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恢复先秦、西汉的优美散文传统,坚决摒弃南北朝以来只讲究文章形式,不重文章内容,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文风,并提出要创造性地学*古文,反对模仿因袭,人云亦云。 (观点“师其意不师其辞”、“唯陈言之务去”、“文从字顺”)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说为李蟠而作,实际上是抨击当时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看不起别人,不肯从师学*,甚至对别人从师也进行嘲笑的士大夫阶层。初中课本选了他的《马说》一文,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来比喻贤才难遇知己,难得重用。把自己一腔愤懑之情发挥得无余,富有现实意义。

  二、现实切入

  先给大家讲一件真实的故事。咱们学校有一位数学老师,他辅导的学生多次在各种数学竞赛中获奖。有一回,一个获奖学生的家长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应该感谢我儿子,没有他你就不会出名。”

  三、分析第一段

  同学们的发言说明了对教师的作用有不同的看法。现在我们先研读《师说》的第一自然段,看看韩愈对这个问题有何高见,然后再请同学们深入讨论。

  1、读课文

  2、韩愈的观点是什么?你怎么看?

  3、那个时候,老师传的什么道?授的什么业?(传的是儒家之道,讲授的是六艺经传。)

  4、儒家的鼻祖是谁?儒家之道是谁提炼总结出来的?

  5、后人学*孔子的发明,这说明师生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应该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6、如果说,现在的老师的作用仍然是“传道、授业、解惑”,这种说法对不对呢?能不能解释一下?(现在的老师还是在做“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所不同的是“道”的.含义、“业”的内容都发生了变化。韩愈所说的“道”指的是儒家之道。)

  7、儒家之道的核心是什么?(板书“仁”)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孟子也说过“杀身成仁”,“仁”是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天下”的最高境界。

  《礼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大意是说: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家;要治理好国家的人,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的人,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思想端正了,然后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修养完善了,然后家庭整顿有序;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安定繁荣;国家安定繁荣了,然后天下*定。

  8、现在的“道”指的是什么?(所有的思想品德教育)既然当代教师仍旧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那么老师的作用就不是可有可无的吧?

  韩愈在《师说》中开篇就说:“古之学者必有师。”我认为今之学者也一定有老师,天才的出现同样离不开老师,他与常人不同之处只是智商高些罢了。用韩愈的话就是闻道在先者为师,对吧?

  这样看来,老师不一定都有职称,不一定都站在讲台上。凡在某一问题上对我们有启发、有帮助的人都是我们的老师。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那么,我们可否得出这样的推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老师?当然,“老师”这个概念的外延在这里得到了拓展,可以是人生方面,可以是文化科学的,也可以是劳动技术方面的。在我们中间,不是有大量的“一字之师”、“一题之师”、“一文之师”吗?

  8、现在我们讨论第二个问题:伟人和他的老师之间是什么关系?有同学说,徐特立是靠才名扬天下的,这句话怎么理解呀?谁知道小鸡崽儿是怎样来到人间的?还有别的办法吗?(也可以用孵化器。)就是说,先有鸡蛋,然后用老母鸡或孵化器,经过二十一天然后,小鸡崽儿就破壳而出了。如果把一堆鸡蛋大的石头放进孵化器或者放在老母鸡身子下面,二十一天后能孵出小鸡来吗?时间再长一些,比如二百一十天……为什么?为什么小摊上卖的鸡蛋摆了二十多天,还是出不来小鸡崽儿?(因为缺少外部条件。)缺少外部条件,鸡蛋就不会变成鸡崽儿?

  成才固然离不开个人奋斗,它和一个人的志向、品德、才能有直接关系这是事物变化的内部根据,是第一位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成为一代伟人是因为他具有伟人的素质,除此之外也和机遇、和他的老师的教诲等外部条件不无关系。徐特立六十大寿的时候,特意给他写了一封贺信,开头就说“你是我20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这说明十分尊重自己的老师。这种尊重不是仅仅出于礼貌,出于客套,而是发自内心的,认为在徐特立先生身上,不仅过去,就是现在乃至将来仍有很多值得自己学*的东西。的贺信,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对恩师作用的充分肯定和真诚的感谢。现在我们回过头来思考:为什么说那位家长的观点是错误的呢?

  因为他错误地否认了老师在他儿子获奖中的重要作用。这就如同否认老母鸡和孵化器的作用一样。“没有你们,我自己也会变成小鸡崽儿!”这可能吗?这种否认既不符合客观现实,也抹杀了老师含辛茹苦的创造性劳动。这是一种忘恩负义的行为,是应该受到谴责和唾弃的。

  同学们,你现在有何感想?成为伟人离不开教师的培养,我们要成为跨世纪人才同样需要老师的帮助!

  我们反对否定教师的观点。我们也不赞成过分夸大教师作用的主张。有些学生和家长错误地认为老师有“点石成金”的本事,只要分进“好班”,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从而放松了主观努力。刚才我们讨论了,主观努力是成才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教师只是外部的一个条件,外因要通内因起作用。你明明是一块石头,我怎么把你变成小鸡崽儿呀?就算你是个鸡蛋,可你不愿意变成小鸡崽儿,我这老母鸡一爬上去,你就滚得远远的,宁可“淌黄儿”也不转世,我也没有一点办法嘛!

  11、所以,我们要正确评估老师的作用,要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当然,尊重老师并不是唯师是从。《论语》“当仁,不让于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呀?

  在真理面前,对老师也不让步。用一位科学家的话就是“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12、小结: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第2课时

  一、分析第2段

  1、说说这一段与第1段是怎样联系的?

  第1段正面阐明了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这一段以第1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第1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2、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第一层:

  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

  第二层:

  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四个“圣”和四个“愚”的词性有两种:一种是形容词,是“圣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种是名词,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诘句,“此”指代“从师与否”。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原因。

  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

  “句读”指断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翻译:有的人不知道断句,(倒去)问老师;有的人不能解决(修身、治国的)疑难问题,(却)不向老师请教。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

  “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学问,“足”,是程度副词,“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欤”,是带讽刺语气的感叹句。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并请学生填写课后思考与练*的表格。

  二、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读准下列多音字或形*字的读音:

  句读(dòu) 或不焉(fǒu) 经传(zhuàn) 从师(cóng) 读书(dù) 不能(bù) 传道(chùan) 从容(cōng)

  2、找出下列合成的双音词。

  “学者” “句读” “六艺”

  3、指出下列加粗词的古今义。

  “古之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

  今:小学校。

  三、背诵第2段

  四、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第3课时

  1、第3段与第1段关系怎样?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1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事例论证与引用论证。)

  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干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2、分析第4段: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2段,“能行古道”照应第3段。

  3、背诵第3段中的名句。

  4、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⑴ 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⑵ 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又称连珠句式,上递下接,有如“连珠”。自然恰当运用这句句式,能反映了物的连锁关系,表现了物的发展规律,在句子的结构上,紧接递承,冲流而下,诵读起来,气势也是宏肆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之所存也。”这段文章第二句的开头“师者,……”紧接第一句末尾的“师”字。第三句中的“惑而不从师,……”紧接着上面的“……孰能无惑”。第四、五两句中的“吾从而师之”紧接着上面的“……固先乎吾”和“……亦先于吾”。象这样的承接句,有如“连珠”式滚转,流畅自然,很好地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如一写马的对联 :

  马笼笼马马笼松,笼松马跑

  鸡罩罩鸡鸡罩破,罩破鸡飞

  此联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马笼”与“笼马”、“笼马”与“马笼”,“鸡罩”与“罩鸡”、“罩鸡”与“鸡罩”,形成句内小回环;“笼松”、“笼松”,“罩破”、“罩破”,是相对应的两组连珠;联中的叠字“笼笼”、“罩罩”,前一个字为名词,后一个字为动词,又为转类。

  魏正伟先生有一副嵌四“马”的奇巧联:

  紫竹园中赏紫竹,紫竹箫吹紫竹调

  白马寺里看白马,白马驹啸白马图

  此联调动了重复、顶真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联语工整,有情趣,有韵味。

  5、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

  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第4课时(练*课)

  一、字词解释

  1、师:

  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⑴ 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作“老师”讲。如: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⑵ 作动词,有两种情况:

  作“学*、效法”讲。如:吾师道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作”从师“讲。如:或师焉,或不焉

  2、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⑴ 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如: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如: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⑵ 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如: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如: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如:六艺经传,皆通*之

  ⑶ 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如: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如: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如:吾欲之南海

  3、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⑴ 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⑵ 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二、学*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

  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为耻

  三、课后*题三

师说教学设计4

  学*目标:

  反复诵读,体会感情,读懂“师道”的内涵,领悟文章情理交融的艺术魅力。

  学*重点:

  品味课文饱含感情的语言,感受韩愈针砭时弊、倡导恢复师道尊严的勇气;理解“师道”的丰富内涵。

  学*难点:

  “所以”“众人”“乃”“嘉”“贻”的意义或用法,“之”在文中作助词“的”、作宾语前置标志、取消句子独立性三种典型用法,以及“师”字的活用。

  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步骤:

  一、初读,读通文意。

  1、自由朗读,参照注释,自行疏通文意,疑难字词相互交流释疑。

  2、标注课件展示的“所以”“众人”“乃”“嘉”“贻”等五个字词,准确翻译,掌握其意义或用法;说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和“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三句中“之”字的不同用法;说出“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不耻相师”三句中“师”字的词性并准确翻译。

  3、画出每段中表明观点态度的句子,概括各段内容,梳理文章写作思路。

  二、美读,读明感情。

  1、勾画文中“乎”“矣”“嗟乎”“呜呼”“欤”等语气词、感叹词;标注反问句、感叹句、否定句、判断句等句式,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2、分组朗读,进行比赛,评出优胜组。

  3、梳理作者的感情变化:向往(古代师风)——叹息(当今风气)——痛心(师道不复)——讽刺(权贵愚昧)——渴望(理想局面)——欣慰(后继有人)。

  三、精读,读懂内涵。

  《师说》是当时的文坛领袖韩愈专门写给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后学的文章,但文章思想深刻,十七岁的李蟠不见得真能领会多少真谛,这显然是韩愈“借题发挥”,向当时的教育现状、师道风气发出挑战的战斗檄文,字里行间既有对恶劣风气的批判;又透出睿智、冷静的思考和合理的建议,虽时隔1200多年,但至今仍然振聋发聩,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学术研究价值,《师说》这个题目用今天的语言来表述其实就是《论师道》,所以作者要阐述的中心问题就是文中多次出现的“师道”的概念,它包含了丰富的内涵,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只有理解了韩愈所主张的“师道”的丰富内涵,我们才能领悟文章思想的合理性和深刻性。

  首先,朗读第一段观点句中的四个排比的“无”字,感受作者决绝的态度,从而明确师道的内涵之一——择师标准唯一。

  其次,找出第二段的三层对比,分组朗读,感受作者对当今恶劣风气的痛恨和对师道不复局面的痛心,理解是否从师学*乃是人圣和愚的分野,进而明确师道的内涵之二——从师作用重大。

  第三,齐读第三段,翻译“常”和“不必”,思考问题:韩愈认为老师和学生这两种身份之间有怎样的辩证关系?讨论后明确师道的内涵之三——师生关系合理。

  四、品读,读出魅力。

  宋代苏洵曾盛赞韩愈之文,说他的文章,如长江大河,浑灏流转,使人望见其渊然之光、苍然之色。我们穿越千载,从他的文字里读到了“文起八代之衰”的雄浑气势,也读到了“道济天下之溺”的责任担当。交融的情与理在千年的时光中一直滋养着我们的精神家园,让我们重拾经典,让我们的心灵穿越千年的时间屏障与古人沟通,让经典照进现实,在属于我们的时代熠熠生辉、流光溢彩!请有感情地朗读,仔细品味,并争取熟读成诵,背诵全篇。

  五、课堂小结:《师说》堪称*古代散文的典范之作,我们以“四读”为主线,以读情、读理为两翼,以品味情理交融的艺术魅力为目标,对这篇经典散文作了鉴赏,这就是古代议论性散文的四步阅读法:

  1、初读,读文

  2、美读,读情

  3、精读,读理

  4、品读,读美

  这种鉴赏的思路和方法可以作为我们鉴赏其他古代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借鉴。

  六、课堂检测:请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要求:句式大体一致,综合运用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

  我理想中的老师是。

  我理想中的课堂是。

  我理想中的教育是。

师说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

  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教学难点】

  学*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时数】

  3教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每节课都要喊“老师好”,用此表示心中对老师的尊重。古人也曾用“天、地、君、亲、师”来表达对老师的尊重。“天”和“地”都是虚的,教师是排在国君和父母之后的,实际上名列第三位,可见其重要性。教师是传播人类文明的使者,没有教师,人类的文明之火就无法传递下去。那么,老师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从师学*?择师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让我们走进韩愈的《师说》来探个究竟吧!

  [互动设计1]杏坛图导读

  “杏坛”的典故最早出自于庄子的一则寓言。庄子在那则寓言里,说孔子到处聚徒授业,每到一处就在杏林里讲学。休息的时候,就坐在杏坛之上。后来人们就根据庄子的这则寓言,把“杏坛”称作孔子讲学的地方,也泛指聚众讲学的场所。后来,人们在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为之筑坛、建亭、书碑、植杏。北宋时,孔子后代又曲阜祖庙筑坛,球植杏树,遂以“杏坛”名子。

  二、整体感知

  [互动设计2]走*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因为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也称“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互动设计3]关于“说”

  “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体序说》指出:“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见,“说”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中学阶段出现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爱莲说》、《马说》等。

  [互动设计4]探寻背景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35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听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示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 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互动设计3]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三、合作探究

  [互动设计3]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看书下注释,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2.教师板书需正音的字:

  愚(yú)句读(dòu)谀(yú)经传(zhuàn)

  郯(tán)苌(cháng)聃(dān)蟠(pán)巫(wū)

  3.请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4.文言知识归纳

  古今异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泛指求学的人。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特指代词“所”+介词“以”,相当于“用来……的”。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

  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今: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句读之不知古:句子停顿的地方。今:看字发出声音。

  今之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今:许多的人。

  一词多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吾师道也动词,学*

  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

  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军队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道理

  吾师道也道理

  道相似也道德学问

  师道之不传也矣风尚

  余嘉其能行古道风尚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六艺经传皆通*之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

  词类活用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

  而耻学于师意动用法,以……为耻

  小学而大遗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位卑则足羞意动用法,以……为羞

  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

  该掌握的虚词

  爱其子而教之代词,他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些

  师道之不传可知矣用在主谓间,取独

  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的标志

  六艺经传皆通*之助词,凑足音节,不译。

  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词,我

  蚓无爪牙之利定语后置的标志

  吾欲之南海动词,到、往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作主语。他们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复指,作主语。代词,他们

  余嘉其能行古道代词,作兼语。他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作定语。他的

  其皆出于此乎作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作语气副词.表感叹。多么

  特殊句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宾语前置,“之”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不拘于时,学于余。被动句式

  判断句: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介宾短语后置句:

  ①而耻学于师。

  ②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师不必贤于弟子。

  省略句:

  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②(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③(人)问之,(士大夫)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

  ④(士大夫)则群居而笑之。

  固定格式: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表示反问,意思是“难道……吗?”)

  5.细读课文,疏理结构

  老师的职责

  立论从师的必要

  择师的标准

  反面论证批判耻于从师

  正面论证师生关系与师道关系

  [互动设计4]研读第一段:

  1.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教师的职责是什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的必要性。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择师的标准是什么?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

  ⑤从师的原则是什么?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⑥“师道”指什么?

  ——“师道”是从师原则和风尚,指上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⑦“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在对待老师上有什么不同?结果如何?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结果:“圣益圣,愚益愚。”

  2.讨论:

  我们今天所说的“自学成才”是不是与韩愈说的“必有师”相矛盾?韩愈所说的“道”指什么?我们今天要以什么为师?

  3.总结本段:

  分两层:

  第一层(开头——“师之所存也”):总说老师的作用和从师学*的必要性、重要性,指出择师的原则,推出“无贵无贱,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

  第二层:(“嗟乎”——结尾):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结果。

  [互动设计5]研读第二、三段:

  1.重点句子解释: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宾语前置句,之,提宾的标志)

  彼童子之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否定判断句,“非……也”构成否定判断)

  2.分析:

  ①说说这两段与第一段有什么联系的?

  ——这两段以第一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又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②第二段说什么?

  ——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③第三段又说什么?

  ——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

  3.小结:从“嗟乎”到第三段,从三方面对比,针对时弊,剖析“不从师”的症结。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附:论证方法简表

  论点士大夫之族耻师之风是错误的

  论据

  (三个对比)对比作者议论抒情

  正确态度错误态度

  论据(1)

  (纵比)古之圣人……

  犹且从师而问今之众人……

  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

  其皆出于此乎

  论据(2)

  (自相矛盾)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吾未见其明也

  论据(3)

  (横比)巫医乐师百工

  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

  位卑,官盛呜呼,师道之不复

  ……其可怪也欤

  分论点与总论点关系批判中阐明总论点

  4.讨论:《劝学》中有一句与本段中“圣人”、“愚人”的论述相仿,是哪一句?你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之师有何区别?你认为韩愈对“君子”“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看法是否符合现代观点?

  [互动设计6]研读第四段

  1.提问:第四段与中心论点关系怎样?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一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耽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

  第三层: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予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2.总结:

  “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韩愈从“圣人无常师”出发,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很有意义。

  [互动设计6]研读第五段

  六艺:经书:《诗》《书》《礼》《易》《乐》《春秋》。

  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1.问题探讨:

  ①李蟠好的是什么样的“古文”?他不愿被什么样的“时”所束缚?

  ——韩愈反对浮靡的文风,倡导古文运动,而李蟠“好”的正是韩愈倡导的“六艺经传”;当时社会风气不好,人们不肯从师而学,李蟠不受风气影响,拜韩愈为师。

  ②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2.小结: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二、三段,“能行古道”照应第四段。虽为附记性质,但是紧扣中心。作者赞扬李的“不拘于时”、“行古道”,也是对士大夫的有力批评。既针砭了时弊,又通过李来倡导了从师。因此结尾虽然简单,但有力地照应了开头,围绕了中心。

  四、整合评价

  [互动设计7]思想的进步性

  点拨:韩愈在《师说》中的创新,在内容上至少有三点:

  一是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作用认识的局限,从“授之书而*其句读”的“受(授)业”,扩大到“传道”、“解惑”,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对教师作用的全面而崭新的界定,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进步,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二是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全新的从师之道的观念:从师即是学道,惟“道”是问,凡是闻道者无论贵贱长幼都可为师。这是石破天惊的新观念,开拓了为师者的广阔领域。

  三是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指导下,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客观事实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

  [互动设计8]行文气势

  点拨:韩愈的论说文向以气势通畅著称。就本文而言其气势来自三个方面:

  崭新理论本身的说服力,加上严密逻辑的论证力和语言上奇偶骈散结合的表现力,形成文章的夺人气势。首段思路是:“古之学者必有师”,师的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惑则必从师,从师即学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结句大有如截奔马之势;全段层层顶接,步步推进,逻辑严密,一气呵成,更是势不可当。次段紧承首段对师道的论述,连用三个层层深入的对比,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中流行的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批判的语气也一句比一句加重,由“……其皆出于此乎”的疑问语气,发展到“吾未见其明也”的责备的语气,再到“其可怪也欤”的带有强烈感情的讽刺语气。这种语气上的层层递进,声势逼人。三段正面论述“圣人无常师”,以备受尊崇的圣人孔子的无可辩驳的言论和实践为例,说服力极强。且为一段“古之学者必有师”、二段“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提供有力佐证,一石三鸟,精当无比。结尾又从行古道、嘉今人的角度点明写作目的,贯通古今,继往开来,更有高屋建瓴之势。

  全文文势硬转直接,陡直峭绝:开篇“古之学者必有师”突兀而起,有如横空出世,已见出奇;中间三个对比,如三峰插天,兀然峭立,直起直落,了不相涉,更见其奇。营造这种雄直峭兀之势,最为韩愈所长。本文灵活多变的散句,于流畅中含顿挫,参入对偶与排比(本文中指句中词语的排比),又于灵活中见整齐。奇偶骈散交错运用,自然配合,错落有致,亦增势不少。

  [互动设计9]语言特点

  1.整句散句结合。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第二段一连用了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软”,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五、拓展延伸

  [互动设计10]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让学生畅所欲言)

  点拨: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六、研讨练*

  归纳本文相关文言知识。

师说教学设计6

  学*目标:

  反复诵读,体会感情,读懂“师道”的内涵,领悟文章情理交融的艺术魅力。

  学*重点:

  品味课文饱含感情的语言,感受韩愈针砭时弊、倡导恢复师道尊严的勇气;理解“师道”的丰富内涵。

  学*难点:

  “所以”“众人”“乃”“嘉”“贻”的意义或用法,“之”在文中作助词“的”、作宾语前置标志、取消句子独立性三种典型用法,以及“师”字的活用。

  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步骤:

  一、初读,读通文意。

  1、自由朗读,参照注释,自行疏通文意,疑难字词相互交流释疑。

  2、标注课件展示的“所以”“众人”“乃”“嘉”“贻”等五个字词,准确翻译,掌握其意义或用法;说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和“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三句中“之”字的不同用法;说出“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不耻相师”三句中“师”字的词性并准确翻译。

  3、画出每段中表明观点态度的句子,概括各段内容,梳理文章写作思路。

  二、美读,读明感情。

  1、勾画文中“乎”“矣”“嗟乎”“呜呼”“欤”等语气词、感叹词;标注反问句、感叹句、否定句、判断句等句式,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2、分组朗读,进行比赛,评出优胜组。

  3、梳理作者的感情变化:向往(古代师风)——叹息(当今风气)——痛心(师道不复)——讽刺(权贵愚昧)——渴望(理想局面)——欣慰(后继有人)。

  三、精读,读懂内涵。

  《师说》是当时的文坛领袖韩愈专门写给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后学的文章,但文章思想深刻,十七岁的李蟠不见得真能领会多少真谛,这显然是韩愈“借题发挥”,向当时的教育现状、师道风气发出挑战的战斗檄文,字里行间既有对恶劣风气的批判;又透出睿智、冷静的思考和合理的建议,虽时隔1200多年,但至今仍然振聋发聩,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学术研究价值,《师说》这个题目用今天的语言来表述其实就是《论师道》,所以作者要阐述的中心问题就是文中多次出现的“师道”的概念,它包含了丰富的内涵,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只有理解了韩愈所主张的“师道”的丰富内涵,我们才能领悟文章思想的合理性和深刻性。

  首先,朗读第一段观点句中的四个排比的“无”字,感受作者决绝的态度,从而明确师道的内涵之一——择师标准唯一。

  其次,找出第二段的三层对比,分组朗读,感受作者对当今恶劣风气的痛恨和对师道不复局面的痛心,理解是否从师学*乃是人圣和愚的分野,进而明确师道的内涵之二——从师作用重大。

  第三,齐读第三段,翻译“常”和“不必”,思考问题:韩愈认为老师和学生这两种身份之间有怎样的辩证关系?讨论后明确师道的内涵之三——师生关系合理。

  四、品读,读出魅力。

  宋代苏洵曾盛赞韩愈之文,说他的文章,如长江大河,浑灏流转,使人望见其渊然之光、苍然之色。我们穿越千载,从他的文字里读到了“文起八代之衰”的雄浑气势,也读到了“道济天下之溺”的责任担当。交融的情与理在千年的时光中一直滋养着我们的精神家园,让我们重拾经典,让我们的心灵穿越千年的时间屏障与古人沟通,让经典照进现实,在属于我们的时代熠熠生辉、流光溢彩!请有感情地朗读,仔细品味,并争取熟读成诵,背诵全篇。

  五、课堂小结:《师说》堪称*古代散文的典范之作,我们以“四读”为主线,以读情、读理为两翼,以品味情理交融的艺术魅力为目标,对这篇经典散文作了鉴赏,这就是古代议论性散文的四步阅读法:

  1、初读,读文

  2、美读,读情

  3、精读,读理

  4、品读,读美

  这种鉴赏的思路和方法可以作为我们鉴赏其他古代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借鉴。

  六、课堂检测:请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要求:句式大体一致,综合运用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

  我理想中的老师是。

  我理想中的课堂是。

  我理想中的教育是。


师说教案 (菁华10篇)(扩展5)

——师说教案实用20份

  师说教案 1

  一、目标:

  1、引导幼儿安静地与同伴一起听老师讲话。

  2、鼓励幼儿自己有事情会大胆告诉老师。

  二、材料准备:

  木偶玩具若干(小猫、小兔、小狗、小熊、小猪)

  三、活动流程:

  引起兴趣→木偶表演,引导讲述→尝试练*→引导总结

  1、引起兴趣

  出示木偶小兔,告诉幼儿:动物幼儿园开学了,小兔是老师,我们一起去看看小动物是怎样上幼儿园的。

  2、观看表演

  (1)小猫来园了:“老师早,我是小花猫。”

  小兔老师:“小花猫真有礼貌!”

  (2)小狗口渴了:“老师,我要喝水。”

  小兔老师:“小狗真懂事,要喝水会告诉老师!”

  (3)小熊要小便:“老师,我要小便。”

  小兔老师:“小熊真懂事,要小便会对老师说!”

  (4)小猪想玩积木:“老师,我要玩积木。”

  小兔老师:“小猪真懂事,想玩玩具也会对老师说!”

  3、尝试练*

  (1)小狗要小便了,他该怎样对老师说?(个别—集体练*)

  (2)小猫摔倒了,他该怎样对老师说?(启发幼儿说出:老师我摔了一跤或老师,我要搽点红药水等)

  (3)小熊衣服穿不好,他该怎样对老师说?

  (4)小猪口渴了,他该怎样对老师说?

  4、引导讲评

  小结:以后小朋友有什么事情要对老师说。(在日常生活中对那些有事情会对老师说的幼儿及时进行表扬鼓励)

  师说教案 2

  教学目标

  1、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复*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3、学*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学*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5、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重点、难点分析

  (一)本文的层次结构是怎样的?

  (二)有关疑难词句的解释。

  (三)“说”是一种文体;是议论文的一种。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

  (四)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五)为什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六)本文是怎样进行对比论证的?

  (七)怎样认识本文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明确学*要求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板书课题。指出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2、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关键词:补充——古人称名

  (1)姓+字:韩退之

  (2)姓+籍贯:韩昌黎

  (3)姓+官:韩吏部

  (4)姓+谥号+敬称:韩文公

  教师参考: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二、指导朗读课文。

  提醒:句读(dou)、或不(否fou)、焉谀(yu)、欤(yu)、蟠(pan)

  三、理解第一段

  1、指名朗读

  2、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1——7(1、老师;2、老师;3、老师;4、5意动“以……为师”;6、动词,学*,也可意动;7、老师)

  (2)所以——“用他来……的”凭借

  (3)固——本来

  (4)庸——难道,岂

  (5)道1——6(1、2、3、4、6儒家之道;5、原因道理)

  (6)所以传道守业解惑也(判断语气,可以译成一个合适的语气词,或者不翻译)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句间舒缓语气,停顿,可以译成一个合适的语气词,或者不翻译)

  3、学生问疑

  4、翻译

  5、论证分析

  论述从师的必要和择师的标准:

  (1)古代传统——(2)从师作用——(3)以“道”择师之标准

  6、试背诵

  7、作业

  第四课时

  1、齐背诵第一段,指名翻译第一段

  2、朗读第二段

  3、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吾师道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A从师学*的道理,B从师学*的风尚)(注意后一个“也”的用法)

  (2)问焉(兼词“于之”)

  (3)下圣人(名次活用为动词“低于”)

  (4)耻学于师(意动)

  (5)圣益圣(A名词,B形容词“圣明”)

  (6)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猜测性语气,可翻译为“大概”)

  其可怪也欤(同上)

  (7)则耻师焉(耻,意动;师,动词;焉,语气词,“了”)

  (8)受业——授之书(注意写法)

  (9)句读之不知(倒装)

  (10)或师焉,或不焉(或,有人;师,从师;焉,语气词,不翻译;“或不焉”省略句

  4、学生问疑

  5、试翻译

  6、论证分析

  批判轻师的世俗:

  对比古圣人和今众人的态度与结果——对比“小学”而“大遗”的两种做法——对比下等人

  问:最后一比,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局限?

  7、试背诵

  8、作业

  第五课时

  1、背诵、翻译1、2段

  2、朗读第3段

  3、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常——师2——于——如是——是故

  恒常,固定——意动——比——是,这样——因此

  4、学生问疑

  5、试翻译

  6、论证分析

  论述能者为师的道理:

  以孔子为例——师与弟子的辩正关系

  7、试背诵

  8、讨论最后一段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古文——六艺——于1,2——嘉

  古散文——(联想四书五经)——于1被,于2向——赞扬

  9、书后问题讨论

  10、作业

  (2)之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③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③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5.分段。

  写出段意,指出本文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六)学*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宾=以十宾十为十名、形(动),例如:

  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为耻

  (七)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八)研读课文(结合理解重点文言实词及疑难词句)。

  学生试译、讨论,教师重点点拨。

  1.本文运用怎样的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

  (1)分析第1段: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学*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两个单音词。“所”具有代词性质,“以”是介词,构成“以所”介宾短语,但*惯上这两个字倒置着用。“所”指代“老师”,译为“他”,“以”译为“靠”。全句译为:“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下文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气连用八个“吾”字,句中“亦”作假设关系的连词“如果”讲。后一分句,用反诘句,加强语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诘语气,“知”是“管、追究”。这句译为“哪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无”作条件关系的连词“无论”讲,“所存”,名词性所字结构,译为“……地方”句中“道之所存”作主语,“师之所存”作谓语。全句译为:“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这里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

  2.分析第2段:

  (1)说说这一段与第1段是怎样联系的?

  第1段正面阐明了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这一段以第1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第1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2)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

  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

  四个“圣”和四个“愚”的词性有两种:一种是形容词,是“圣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种是名词,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诘句,“此”指代“从师与否”。

  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原因。

  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

  “授之书”的“书”,指文字、书写;“句读”指断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是主谓语“合说”的写法,翻译时要把它们搭配开:有的人不知道断句,(倒去)问老师;有的人不能解决(修身、治国的)疑难问题,(却)不向老师请教。

  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学问,“足”,是程度副词,“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欤”,是带讽刺语气的感叹句。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并请学生填写课后思考与练*的表格。

  3.分析第3段:

  第3段与第1段关系怎样?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1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干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4.分析第4段: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2段,“能行古道”照应第3段。

  2.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I)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2段一连用了二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师说教案 3

  1、正确理解本文思想观点。

  2、体会并理解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本文思想观点。

  2、正反对比的论证。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文体及作者

  1、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2、“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论说文范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师”是本文要着重论述的论题。“师说”,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韩愈写这篇文章是送给他的学生李蟠的,是他35岁时在长安当国子监四门博士时写的。文章针对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痛加针砭。着重阐明教师的作用和从事应采取的态度,有破有立,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作用。本文是韩愈文集中的名篇之一。

  3、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生三岁而孤,靠兄嫂抚养长大。幼年好学不倦,到十七八岁,学问已有相当扎实的基础。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登上仕途。以后历任地方上和中央的一些官职,其间有两次因上疏皇帝提意见,被贬官,第二次差一点儿被处死。最后官至吏部侍郎 (相当于副部长),故亦称韩吏部。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为昌黎伯,故又称韩昌黎。又因死后谥“文”,称韩文公。韩愈、韩退之、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是同一人的许多异称。

  韩愈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他的重要功绩,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恢复先秦、西汉的优美散文传统,坚决摒弃南北朝以来只讲究文章形式,不重文章内容,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文风,并提出要创造性地学*古文,反对模仿因袭,人云亦云。 (观点“师其意不师其辞”、“唯陈言之务去”、“文从字顺”)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说为李蟠而作,实际上是抨击当时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看不起别人,不肯从师学*,甚至对别人从师也进行嘲笑的士大夫阶层。初中课本选了他的《马说》一文,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来比喻贤才难遇知己,难得重用。把自己一腔愤懑之情发挥得无余,富有现实意义。

  二、现实切入

  先给大家讲一件真实的故事。咱们学校有一位数学老师,他辅导的学生多次在各种数学竞赛中获奖。有一回,一个获奖学生的家长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应该感谢我儿子,没有他你就不会出名。”

  三、分析第一段

  同学们的发言说明了对教师的作用有不同的看法。现在我们先研读《师说》的第一自然段,看看韩愈对这个问题有何高见,然后再请同学们深入讨论。

  1、读课文

  2、韩愈的观点是什么?你怎么看?

  3、那个时候,老师传的什么道?授的什么业?(传的是儒家之道,讲授的是六艺经传。)

  4、儒家的鼻祖是谁?儒家之道是谁提炼总结出来的?

  5、后人学*孔子的发明,这说明师生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应该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6、如果说,现在的老师的作用仍然是“传道、授业、解惑”,这种说法对不对呢?能不能解释一下?(现在的老师还是在做“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所不同的是“道”的含义、“业”的内容都发生了变化。韩愈所说的“道”指的是儒家之道。)

  7、儒家之道的核心是什么?(板书“仁”)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孟子也说过“杀身成仁”,“仁”是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天下”的最高境界。

  《礼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大意是说: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家;要治理好国家的人,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的人,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思想端正了,然后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修养完善了,然后家庭整顿有序;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安定繁荣;国家安定繁荣了,然后天下*定。

  8、现在的“道”指的是什么?(所有的'思想品德教育)既然当代教师仍旧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那么老师的作用就不是可有可无的吧?

  韩愈在《师说》中开篇就说:“古之学者必有师。”我认为今之学者也一定有老师,天才的出现同样离不开老师,他与常人不同之处只是智商高些罢了。用韩愈的话就是闻道在先者为师,对吧?

  这样看来,老师不一定都有职称,不一定都站在讲台上。凡在某一问题上对我们有启发、有帮助的人都是我们的老师。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那么,我们可否得出这样的推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老师?当然,“老师”这个概念的外延在这里得到了拓展,可以是人生方面,可以是文化科学的,也可以是劳动技术方面的。在我们中间,不是有大量的“一字之师”、“一题之师”、“一文之师”吗?

  8、现在我们讨论第二个问题:伟人和他的老师之间是什么关系?有同学说,徐特立是靠才名扬天下的,这句话怎么理解呀?谁知道小鸡崽儿是怎样来到人间的?还有别的办法吗?(也可以用孵化器。)就是说,先有鸡蛋,然后用老母鸡或孵化器,经过二十一天然后,小鸡崽儿就破壳而出了。如果把一堆鸡蛋大的石头放进孵化器或者放在老母鸡身子下面,二十一天后能孵出小鸡来吗?时间再长一些,比如二百一十天……为什么?为什么小摊上卖的鸡蛋摆了二十多天,还是出不来小鸡崽儿?(因为缺少外部条件。)缺少外部条件,鸡蛋就不会变成鸡崽儿?

  成才固然离不开个人奋斗,它和一个人的志向、品德、才能有直接关系这是事物变化的内部根据,是第一位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成为一代伟人是因为他具有伟人的素质,除此之外也和机遇、和他的老师的教诲等外部条件不无关系。徐特立六十大寿的时候,特意给他写了一封贺信,开头就说“你是我20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这说明十分尊重自己的老师。这种尊重不是仅仅出于礼貌,出于客套,而是发自内心的,认为在徐特立先生身上,不仅过去,就是现在乃至将来仍有很多值得自己学*的东西。的贺信,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对恩师作用的充分肯定和真诚的感谢。现在我们回过头来思考:为什么说那位家长的观点是错误的呢?

  因为他错误地否认了老师在他儿子获奖中的重要作用。这就如同否认老母鸡和孵化器的作用一样。“没有你们,我自己也会变成小鸡崽儿!”这可能吗?这种否认既不符合客观现实,也抹杀了老师含辛茹苦的创造性劳动。这是一种忘恩负义的行为,是应该受到谴责和唾弃的。

  同学们,你现在有何感想?成为伟人离不开教师的培养,我们要成为跨世纪人才同样需要老师的帮助!

  我们反对否定教师的观点。我们也不赞成过分夸大教师作用的主张。有些学生和家长错误地认为老师有“点石成金”的本事,只要分进“好班”,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从而放松了主观努力。刚才我们讨论了,主观努力是成才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教师只是外部的一个条件,外因要通内因起作用。你明明是一块石头,我怎么把你变成小鸡崽儿呀?就算你是个鸡蛋,可你不愿意变成小鸡崽儿,我这老母鸡一爬上去,你就滚得远远的,宁可“淌黄儿”也不转世,我也没有一点办法嘛!

  11、所以,我们要正确评估老师的作用,要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当然,尊重老师并不是唯师是从。《论语》“当仁,不让于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呀?

  在真理面前,对老师也不让步。用一位科学家的话就是“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12、小结: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第2课时

  一、分析第2段

  1、说说这一段与第1段是怎样联系的?

  第1段正面阐明了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这一段以第1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第1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2、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第一层:

  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

  第二层:

  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四个“圣”和四个“愚”的词性有两种:一种是形容词,是“圣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种是名词,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诘句,“此”指代“从师与否”。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原因。

  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

  “句读”指断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翻译:有的人不知道断句,(倒去)问老师;有的人不能解决(修身、治国的)疑难问题,(却)不向老师请教。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

  “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学问,“足”,是程度副词,“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欤”,是带讽刺语气的感叹句。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并请学生填写课后思考与练*的表格。

  二、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读准下列多音字或形*字的读音:

  句读(dòu) 或不焉(fǒu) 经传(zhuàn) 从师(cóng) 读书(dù) 不能(bù) 传道(chùan) 从容(cōng)

  2、找出下列合成的双音词。

  “学者” “句读” “六艺”

  3、指出下列加粗词的古今义。

  “古之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

  今:小学校。

  三、背诵第2段

  四、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第3课时

  1、第3段与第1段关系怎样?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1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事例论证与引用论证。)

  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干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2、分析第4段: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2段,“能行古道”照应第3段。

  3、背诵第3段中的名句。

  4、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⑴ 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⑵ 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又称连珠句式,上递下接,有如“连珠”。自然恰当运用这句句式,能反映了物的连锁关系,表现了物的发展规律,在句子的结构上,紧接递承,冲流而下,诵读起来,气势也是宏肆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之所存也。”这段文章第二句的开头“师者,……”紧接第一句末尾的“师”字。第三句中的“惑而不从师,……”紧接着上面的“……孰能无惑”。第四、五两句中的“吾从而师之”紧接着上面的“……固先乎吾”和“……亦先于吾”。象这样的承接句,有如“连珠”式滚转,流畅自然,很好地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如一写马的对联 :

  马笼笼马马笼松,笼松马跑

  鸡罩罩鸡鸡罩破,罩破鸡飞

  此联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马笼”与“笼马”、“笼马”与“马笼”,“鸡罩”与“罩鸡”、“罩鸡”与“鸡罩”,形成句内小回环;“笼松”、“笼松”,“罩破”、“罩破”,是相对应的两组连珠;联中的叠字“笼笼”、“罩罩”,前一个字为名词,后一个字为动词,又为转类。

  魏正伟先生有一副嵌四“马”的奇巧联:

  紫竹园中赏紫竹,紫竹箫吹紫竹调

  白马寺里看白马,白马驹啸白马图

  此联调动了重复、顶真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联语工整,有情趣,有韵味。

  5、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

  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第4课时(练*课)

  一、字词解释

  1、师:

  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⑴ 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作“老师”讲。如: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⑵ 作动词,有两种情况:

  作“学*、效法”讲。如:吾师道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作”从师“讲。如:或师焉,或不焉

  2、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⑴ 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如: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如: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⑵ 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如: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如: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如:六艺经传,皆通*之

  ⑶ 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如: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如: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如:吾欲之南海

  3、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⑴ 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⑵ 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二、学*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

  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为耻

  三、课后*题三

  师说教案 4

  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探讨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

  2、 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

  3、 掌握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4、 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我们刚学*过荀子《劝学》,明确了学*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人们的修养与学问可以得到提高,人们的素质可以得到改变。那么,学*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呢?是自学,或是从师学*?答案应该是不言自明的,但是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写作背景)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家传,。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学*。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千古佳文。

  在这著名的《师说》,作者借为文送学生李蟠来抨击那些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师说》即说说从师的道理。

  (作者)说起韩愈,我们应该不陌生,请哪一位同学来介绍他的有关资料。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文公,昌黎先生。

  韩愈是与古文运动联系在一起的,他和柳宗元一起大力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该象先秦散文一样言之有物,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只求形式而内容贫乏的骈俪文;语言要新颖,言贵创新,词必己出。二人不论在理论上或是在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进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体文中**出来,奠定了唐宋散文的基础。因此二人影响巨大,韩愈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齐读,思考:韩愈对从师持什么态度?当时人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词句。

  四、复读课文

  1、研读课文第一段

  方法:(1)教师范读课文。

  (2)注意理解下列问题。

  哪句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中心论点?首句:推出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乃针对当时士大夫以从师为耻而说的,更增加力度。

  为什么要从师?选择老师的标准是什么?

  2、理解本段中的古今异义词语

  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

  所以 古:用来的 凭借 今:因果关系连词

  从而 古:跟从并且

  今:连词,表示结果或目的。即因此、就

  3、词语活用

  吾师道也 师,名词用作动词即学*

  吾从而师之 师,名词用作意动词即以为师

  5、 讨论:

  我们今天所说的自学成才是不是与韩愈说的必有师

  相矛盾?韩愈所说的道指什么?我们今天要以什么为师?

  6、总结本段

  总说老师的作用和从师学*的必要性、重要性,指出择师的

  原则,推出无贵无贱,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

  7、背诵本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

  1、提名背诵。

  2、提问个别字词。

  二、研读第二段

  1、指导朗读。

  指导正确断句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也

  2、词句辨析

  师道者不传也久矣 (从师的道德风尚)

  吾师道也 (学*道理)

  师道之不复 (从师的道德风尚 )

  惑而不从师 (老师 )

  吾师道也 (学*)

  师道之不复 (从师)

  不耻相师 (学*)

  3、古今异义词辨析

  众人 古:一般的人众人 今:许多人

  小学 古:小的方面要学* 今:初等教育的学校

  4、重点句子解释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宾语前置句,之,提宾的标志)

  彼童子之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否定判断句,非也构成否定判断)

  5、 读本段。思考:本段的论点是什么?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为什么韩愈要这么说?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结果。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6、 讨论:《劝学》中有一句与本段中圣人、愚人的论述相仿,是哪一句?你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之师有何区别?你认为韩愈对君子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看法是否符合现代观点?

  7、 教师总结,学生背诵本段。

  三、作业:背诵当堂所学的内容

  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

  1、背诵 2、字词

  二、分析第三、四段

  (一)第三段

  1、指导朗读

  2、自译:师,不必 古指不一定今指不需要

  3、简析:列举孔子为例,进一步论证从师的'重要性

  以孔子为例的好处:一石三鸟,典型精当

  1) 阐明了从师的意义;2)也说明了从师的3)与古之学者和古之圣人圣益圣等呼

  (二)第四段

  虽为附记性质,但是紧扣中心。作者赞扬李的不拘于时、行古道,也是对士大夫的有力批评。既针砭了时弊,又通过李来倡导了从师。因此结尾虽然简单,但有力地照应了开头,围绕了中心。

  (三)问题探讨:

  李蟠好的是什么样的古文?他不愿被什么样的时所束缚?

  韩愈反对浮靡的文风,倡导古文运动,而李蟠好的正是韩愈倡导的六艺经传当时社会风气不好,人们不肯从师而学,李蟠不受风气影响,拜韩愈为师。

  齐白石有一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你能不能结合《劝学》《师说》的内容来分析一下?

  两文都谈到学*的重要,那么正确的学*目的究竟是什么?

  《劝学》认为学*的本质其实是改变自己学不可以已,永远不停止,也即常言所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师说》中认为学*是为了闻道解惑。这些认识都是正确的。作为现代人,黑塞论述得更全面,他认为读书学*是获取教养的途径,是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并非是为了提高某种能力或本领(因为那样的学*过于功利),而在于寻找生活的意义,也就是说,学*者需要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没有追求的学*是低效的学*,只能满足一般的生存需求。

  三、分析论证结构

  提出中心论点

  正面阐述(必要性、原则)反面阐述(对比)

  例证:孔子 附记:赞扬

  四、体会语言:整散结合 顶真手法

  五、作业:背诵全文;积累相关文言知识

  师说教案 5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自主探究;多媒体辅助。

  【课时分配】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并解题

  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马说》,《马说》实际上是“说马”,今天,我们来学*一篇“说老师”,说“从师风尚”的文章,叫《师说》。

  “说”是一种文体,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二、作家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看书下注释,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2.教师板书需正音的字:

  愚(yú) 句读(dòu) 谀(yú) 经传(zhuàn)

  郯(tán) 苌(cháng)聃(dān) 蟠(pán) 巫(wū)

  3.请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五、分析课文第1段

  (一)朗读:齐读;单读。

  (二)学生根据注解自己疏通文意。把第一段分为三层,学生分A、B、C三组,每组一层。然后每组推举代表,向大家翻译课文。

  (三)总结本段的语法文言文知识:

  1.通假字:受-授

  2.古今异义

  学者:古-求学的人;今-在学问上有较高造诣的人。

  无:古-无论;今-没有。

  众人:古-普通人;今-很多人。

  3.一词多义

  之:

  ①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 人非生而知之者

  ③ 吾从而师之

  ④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⑤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所以:

  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③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乎:

  ①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②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③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④ 其皆出于此乎

  也:

  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 吾师道也

  ③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师:

  (2)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教师的职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的必要性。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择师的标准。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

  ⑤从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学生当堂背诵第1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1段。

  2.课后练*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课后练*二、三、四。

  2.补充讲解

  (1)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虚词

  ①之:

  古之学者:之,助词,的。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助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之,取独

  句读之不知:之,倒装标志

  作《师说》以贻之:之,代词

  ②其:

  其为惑也:其,代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人称代词

  其可怪也欤:其,副词,表推测

  于其身也:其,人称代词

  (3)词类活用

  ①耻学于师 (形→意动)

  ②吾从而师之 (动→意动)

  ③句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倒装)

  二、分析课文

  1.第2段。

  (1)请学生朗读

  (2)分析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

  ②“师道”指什么?

  明确:“师道”是从师原则和风尚,指上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③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明确:

  a.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结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爱其子

  于其身也

  结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结论: “师道之不复,可知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背诵

  2.第3段

  (1)学生朗读。

  (2)分析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明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总结:“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韩愈从“圣人无常师”出发,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很有意义。

  (3)背诵。

  3.第4段。

  (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话明确表示了他的立场?

  明确:“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从师风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明确: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说明了写作缘由。

  (2)背诵。

  三、本文写作特点

  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

  2.论证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

  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论断。(立)

  3.对比论证。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附:板书设计

  师 说

  一、解题:说,一种文体。

  二、韩愈及本文写作背景

  三、分析

  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论据:

  “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

  “爱其子”与“于其身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

  四、写作特点

  1.有破有立 2.对比论证

  《师说》教案教学设计25

  课题 师说 韩愈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自读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言文的记诵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抗战的精神和勇气。

  2.认识从师学*的必要性和正确的途径,端正学*态度。

  3.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并掌握“传”、“师”、“从”等多义词,以及部分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教学难点 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师手记

  (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学生可能行为预见及对策等)

  一、检查作业。

  二、诵读第3段。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让学生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语言读一遍。

  3.教师检查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

  4.问:第三段与第一段关系怎样?(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作出了什么论断?)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一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

  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耽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自己,善者,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予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5.讨论:“圣人无常师”这个说法的实质是什么?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

  (1)“圣人无常师”出自《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贡语)包含着广泛学*的意思。世上学问门类众多,人不能尽知,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的人学*。孔子向这么多的人学*,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2)人总是有长处也有短处的,用这种观点来看周围的人,才善于学*别人的长处,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只查背诵一题,其余二题在诵读和总结过程中自然完成。

  ⊙这段文字浅显,又富于节奏变化,易于成诵。诵读前可作简要提示,以利迅速记诵。学生能大体背诵下来后就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加深理解。

  【板书】三、举例宣扬从师的好风气 (例证、引证、因果论证)

  (3)韩愈从这个观点出发,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论断,告诉我们要向闻道在先的人学*,向术业上有专长的人学*,是很有意义的。

  6.齐诵一遍。

  背诵线索提示:观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师之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求知规律(“人非生而知之”)―择师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三组对比(古圣人从师,今众人耻学;其身耻师、替子择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新师道观(“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写作缘由。

  三、总结全文

  1.本文的思想意义。

  导入:课文题注中指出,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这句话十分重要。唐初,文坛上继承六朝文风的余绪,写的是“*体文”即骈体文,以四字、六字为句,上下句相对,又叫“骈四俪六”,这种文体追求形式上的美,很束缚人的思想。为此,韩愈提倡恢复古文的传统,他本人则取法于司马迁、司马相如和扬雄;当时有许多人都跟着学,形成了风气。所以后来就有了“古文运动”这个名称。

  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官学)任教。当时的社会是怎样一副样子呢?门阀制度下,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的很直白:

  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古语有云:“经师易寻,人师难觅。”所以说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文章正是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让我们千百年后依然能通过文字发现“百代宗师”韩愈那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提问:韩愈写《师说》,跟古文运动有没有关系?文中有没有这个方面的表示?

  明确:文中李蟠“好古文”就是明确的表示,说明韩愈“抗颜而为师”,是以恢复古文的优良传统自任的,通过培养“后学”扩大古文影响。

  小结:本文的思想意义在于:

  (1)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居首位的是“传道”;因此,“道”就是择师的主要标准,“道”在即师在。

  (2)“传道”就是传授以六艺经传为代表的儒家道统,韩愈既以儒家道统的接班人自居,所以才敢于作《师说》,“抗颜而为师”。

  (3)要恢复儒家道统,就要在文风上来一个**,提倡古文,反对*体文即骈体文。

  2.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1)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

  ⊙苏轼十分赞赏韩愈的这一番努力,说他“文起八代之衰”(“八代”,指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其时骈体文占统治地位)。古文运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恢复儒家道统。

  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二段连用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软”,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有如“连珠“。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之所存也。这段文章第二句的开头“师者,……”紧接第一句末尾的“师”字。第三句中的“惑而不从师,……”紧接着上面的“……孰能无惑”。第四、五两句中的“吾从而师之”紧接着上面的“……固先乎吾”和“……亦先于吾”。象这样的承接句,有如"连珠"式滚转,流畅自然,很好地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3.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四.练*巩固――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读准下列一字多音或形*字的读音:

  2.找出课文中合成的双音词:

  学者 句读 百工 六艺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古之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4.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如一写马的对联:

  马笼笼马马笼松,笼松马跑;

  鸡罩罩鸡鸡罩破,罩破鸡飞。

  此联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马笼”与“笼马”、“笼马”与“马笼”,“鸡罩”与“罩鸡”、“罩鸡”与“鸡罩”,形成句内小回环;“笼松”、“笼松”,“罩破”、“罩破”,是相对应的两组连珠;联中的叠字“笼笼”、“罩罩”,前一个字为名词,后一个字为动词,又为转类。

  魏正伟先生有一副嵌四“马”的奇巧联:

  紫竹园中赏紫竹,紫竹箫吹紫竹调;白马寺里看白马,白马驹啸白马图。

  此联调动了重复、顶真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联语工整,有情趣,有韵味。

  ①作名词,有三种情况:

  老师――古之学者必有师

  专门技艺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姓――孔子师郯子……师襄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学*、效法――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从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M或师焉,或不焉

  以……为师,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宾=以十宾十为十名、形(动)

  如:吾从而师之 名词 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 形容词 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动词 以……为耻

  (2)之(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主谓短语中作主语――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③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五、总结课文:

  本文以“师说”为题,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其中“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强调了从师学*的必要;“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阐述了能者为师、虚心好学的从师态度;“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辩证地指出了师生关系。这些道理,在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当然,韩愈站在封建阶级的立场上,他所说的“道”,是指“圣人之道”。他认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是“君子不齿”的,“士大夫之族”本应比他们高明,这是作者的阶级局限。又如,作者重“传道”,而轻“彼童子之师”的“授书”、“*句读”,也是片面的。对于这些,应适当指出。

  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

  今:小学校

  除此之外,我们学*本文后,还应树立起匡正世俗流弊的勇气,做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

  六、作业布置

  ⒈清代郑板桥曾提出;“学问二字,须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请结合自身,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⒉熟练背诵全文。

  师说教案 6

  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探讨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

  2、 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

  3、 掌握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4、 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我们刚学*过荀子《劝学》,明确了学*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人们的修养与学问可以得到提高,人们的素质可以得到改变。那么,学*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呢?是自学,或是从师学*?答案应该是不言自明的,但是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写作背景)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家传,。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学*。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千古佳文。

  在这著名的.《师说》,作者借为文送学生李蟠来抨击那些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师说》即说说从师的道理。

  (作者)说起韩愈,我们应该不陌生,请哪一位同学来介绍他的有关资料。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文公,昌黎先生。

  韩愈是与古文运动联系在一起的,他和柳宗元一起大力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该象先秦散文一样言之有物,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只求形式而内容贫乏的骈俪文;语言要新颖,言贵创新,词必己出。二人不论在理论上或是在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进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体文中**出来,奠定了唐宋散文的基础。因此二人影响巨大,韩愈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齐读,思考:韩愈对从师持什么态度?当时人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词句。

  四、复读课文

  1、研读课文第一段

  方法:(1)教师范读课文。

  (2)注意理解下列问题。

  哪句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中心论点?首句:推出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乃针对当时士大夫以从师为耻而说的,更增加力度。

  师说教案 7

  师说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理解韩愈阐明全新师道观念的斗争精神和“尊师重教”的观点;

  2、学*借鉴本文事理结合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议论文写作方法;

  3、积累掌握“传”“师”“道”“受”“固”“从”“也”“则”“于”

  “乎”“所以”等词的用法;

  4、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介绍背景材料,疏通文字障碍,正确理解课文。

  2、归纳“所以、师、于、则、传、从、也、夫”等词的义项。

  3、培养学生的背诵激情。

  教学步骤:

  一、学生通过课前预*,发现疑难,课堂上提出,师生共同研讨。

  如下为学生课堂上可能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准备好。

  1、解题:

  “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论说文范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师”是本文要着重论述的论题。“师说”,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韩愈写这篇文章是送给他的学生李蟠的,是他35岁时在长安当国子监四门博士时写的。文章针对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痛加针砭。着重阐明教师的作用和从事应采取的态度,有破有立,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作用。本文是韩愈文集中的名篇之一。柳宗元“自魏晋氏以下,人益(更加)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学生),作《师说》,因抗颜(态度严正不屈)而为师。世(世人)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2、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生三岁而孤,靠兄嫂抚养长大。幼年好学不倦,到十七八岁,学问已有相当扎实的基础。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登上仕途。以后历任地方上和中央的一些官职,其间有两次因上疏皇帝提意见,被贬官,第二次差一点儿被处死。最后官至吏部侍郎(相当于副部长),故亦称韩吏部。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为昌黎伯,故又称韩昌黎。又因死后谥“文”,故称韩文公。韩愈、韩退之、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是同一人的许多异称。

  韩愈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他的重要功绩,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西汉的优美散文传统,坚决摒弃南北朝以来只讲究文章形式,不重文章内容,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文风,并提出要创造性地学*古文,反对模仿因袭,人云亦云。(观点“师其意不师其辞”、“唯陈言之务去”、“唯古文必己出”、“文从字顺”)他不仅是古文运动的领袖,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传诵的优秀散文。他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所以后人称他的文章为潮水一般(韩潮)。他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对当时和后代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誉他“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为百世师”。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他所谓“古文”,是和当时流行的重词藻、轻内容的骈文相对立,即奇句单行,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取法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说为李蟠而作,实际上是抨击当时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看不起别人,不肯从师学*,甚至对别人从师也进行嘲笑的士大夫阶层。

  初中课本选了他的《马说》一文,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来比喻贤才难遇知己,难得重用。把自己一腔愤懑之情发挥得无余,富有现实意义。

  3、词的多义现象

  ⑴所以a、表原因。译为“……的原因”“……的缘故”

  b、表凭借或目的。“用来……的”“……的凭借”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④此世所以不传也

  ⑤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⑵师a、二千五百人为一师,泛指队。例:齐师伐我。《左传》

  b、老师c、效法、学*d、乐官、乐师

  ⑶也a、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或肯定。b、句末语气词,与“何”等词相应,表示疑问语气。c、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以引起下文。d、副词。也(后起意义)

  ⑷于a、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和对象,可以翻译为“在”“向”“到”“从”“对于”等。b、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过”。c、介词。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⑸其a、人称代词。第一人称:自己第三人称b、指示代词c、句中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或命令。

  ⑹传a、客舍b、传记。c、注释或解释经义的文字d、传递e、传达、传授f、流传

  ⑺之a、到……去。b、第三人称代词。c、助词。相当于“的”d、放在句子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e、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的标志。

  韩愈的《师说》一文针对性很强,具有批判现实的精神。学*中,可先参照课文注解和有关背景资料,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和动机。然后,看注释,通读课文,了解全文的总体结构和主要观点,特别要重点理解第一段观点的新颖和第二段对比论证的有力。在此基础上,反复读熟课文直至背诵。背诵时要注意语气和语句的停顿、词语的连属、声调的抑扬等。如有不正确,则说明在理解上有误差,应该及时纠正。词语方面重点要辨析传、师、道、惑、益、从、也、则、于、乎、所以等的意义和用法。可先做好后面的跟踪试题。

  初中学过韩愈的《马说》,是讲识别人才、爱护人才的,内容和本文有一定的联系。韩愈宣扬“尊师重教”,也以伯乐自许。学*中,可以回顾复*《马说》,增强对本文思想内容的理解。

  文章的思和路结构: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说为李蟠而作,实际上是抨击当时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看不起别人,不肯从师学*,甚至对别人从师也进行嘲笑的士大夫阶层。为达使人信服的目的,文章必须既要有理论论据又要有事实论据地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因而作者先从老师的功能角度做演绎推理立论,然后,再以现实存在的不良风气和孔子从师的言行作归纳推理加深论点。全文结构严谨,论证有力,是古代论说文的典范。

  结构: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理论论据)演绎推理(观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士大夫耻学于师(反面现象)

  归纳推理(观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孔子从师的言行(正面实例)李蟠从师行古道(身边活例)呼应印证(观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如何理解本文思想的进步性?韩愈在《师说》中的创新,在内容上至少有三点:一是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作用认识的局限,从“授之书而*其句读”的“受(授)业”,扩大到“传道”、“解惑”,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对教师作用的全面而崭新的界定,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进步,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二是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全新的从师之道的观念:从师即是学道,惟“道”是问,凡是闻道者无论贵贱长幼都可为师。这是石破天惊的新观念,开拓了为师者的广阔领域。三是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指导下,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客观事实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

  如何理解本文的行文气势?韩愈的论说文向以气势通畅著称。就本文而言其气势来自三个方面:崭新理论本身的说服力,加上严密逻辑的论证力和语言上奇偶骈散结合的表现力,形成文章的夺人气势。首段思路是:“古之学者必有师”,师的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惑则必从师,从师即学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结句大有如截奔马之势;全段层层顶接,步步推进,逻辑严密,一气呵成,更是势不可当。次段紧承首段对师道的论述,连用三个层层深入的对比,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中流行的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批判的语气也一句比一句加重,由“……其皆出于此乎”的疑问语气,发展到“吾未见其明也”的责备的语气,再到“其可怪也欤”的带有强烈感情的讽刺语气。这种语气上的层层递进,声势逼人。三段正面论述“圣人无常师”,以备受尊崇的圣人孔子的无可辩驳的言论和实践为例,说服力极强。且为一段“古之学者必有师”、二段“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提供有力佐证,一石三鸟,精当无比。结尾又从行古道、嘉今人的角度点明写作目的,贯通古今,继往开来,更有高屋建瓴之势。全文文势硬转直接,陡直峭绝:开篇“古之学者必有师”突兀而起,有如横空出世,已见出奇;中间三个对比,如三峰插天,兀然峭立,直起直落,了不相涉,更见其奇。营造这种雄直峭兀之势,最为韩愈所长。本文灵活多变的散句,于流畅中含顿挫,参入对偶与排比(本文中指句中词语的排比),又于灵活中见整齐。奇偶骈散交错运用,自然配合,错落有致,亦增势不少。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评析:劈头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论断,紧接着概括指出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做为全文立论的出发点和依据。然后句句顶接,推论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同时,一开头郑重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就隐然含有对“今之学者”不从师的批判意味,很自然地为第二段埋下了伏笔。本句翻译时要注意“者……也……”和“所以”在句式中的含义和作用。

  运用:(翻译)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授学业、解答疑难的。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评析:这一句是在前文已用老师的职能作出了理论论证和用孔子言行作了事实论证之后,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得出了进一步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深化,也是对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进一步批判。说明了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这一句由“是故”引出,用“如是而已”结尾,化繁为简,既显见解的深辟透彻,又有一种高瞻远瞩的气势。

  运用:(翻译)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先有后,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师说》教学反思

  在教学《师说》一文时,我的导入部分是这样设计的:从幼儿园到现在,差不多有十年寒窗了吧。那在这十几年中,大家接触过不少老师。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对老师的看法。通过这样一个提问,让同学们各抒己见,表达对老师的看法,从而引出课文。

  学生对导入部分的问题很感兴趣,对于如何看待老师都有自己的贴*现实的想法。其实这个导入和课文还有一定的距离,可以再深入一点,问一问学生应该如何对待老师,从而引出“耻学于师”的问题,更好地和课文接轨。

  讲到“句读”的时候,穿插了古今中外有关标点的故事,如“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雨果和编辑社之间“?”和“!”的故事,慈禧太后与《凉州词》之间的故事,对联“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横批“人多病少财富”等等故事。讲故事的时候,学生注意力很集中,所以我应该要善于寻找文中的兴趣点,尤其是在上古文时,找到文中可以引起学生兴趣的地方,并加以拓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

  在最后一个课时中,我归纳了“之”“师”“其”“师道”几个字词的一词多义,我是用ppt展示出来的。正是由于使用了幻灯片,学生就光是抄笔记,完全不去思考,所以我提问的时候,学生都没有反应。应该让学生在记笔记的同时也能思考,做到手动,脑动,心动。

  师说教案 8

  【教学目标】

  分析《师说》一文所阐述的基本观点。学*文章正反对比,有破有立的论说方法。掌握文言实词“师、传、受、惑、贱、圣、愚、足、攻、经”的意义和用法。

  【知识讲解】

  一、关于作者

  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谥文,又称韩文公。在文学上,他提出“文以载道”的观点,与柳宗元同是古文运动倡导者,被列于“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论证严密,气势磅礴。

  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25~35岁,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回京任四门博士。36~49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50~57岁,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政治上较有作为。

  韩愈的思想渊源于儒家,但亦有离经叛道之言。他以儒家正统自居,反对佛教的清净寂灭、神权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他盛赞孟子辟排杨朱、墨子,认为杨、墨偏废正道,却又主张孔墨相用;他提倡宗孔氏,贵王道,贱霸道;而又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他抨击二王集团的改革,但在反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主要问题上,与二王的主张并无二致。这些复杂矛盾的现象,在其作品中都有反映。

  文学主张与创作

  他认为道(即仁义)是目的和内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

  提倡学*先秦两汉古文,并博取兼资庄周、屈原、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诸家作品。

  主张学古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

  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提出养气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

  提出“不*则鸣”的论点。认为作者对现实的不*情绪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

  在作品风格方面,他强调“奇”,以奇诡为善。

  韩愈的散文、诗歌创作,实现了自己的理论。其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

  论说文在韩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尊儒反佛为主要内容的中、长篇,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它们大都格局严整,层次分明。嘲讽社会现状的杂文,短篇如《杂说》、《获麟解》,比喻巧妙,寄慨深远;长篇如《送穷文》、《进学解》,运用问答形式,笔触幽默,构思奇特,锋芒毕露。论述文学思想和写作经验的,体裁多样,文笔多变,形象奇幻,理论精湛。叙事文在韩文中比重较大。学*儒家经书的,如《*淮西碑》,用《尚书》和《雅》、《颂》体裁,篇幅宏大,语句奇重,酣畅淋漓;《画记》直叙众多人物,写法脱化于《尚书·顾命》、《周礼·考工记·梓人职》。继承《史记》历史散文传统的,如名篇《张中丞传后叙》,融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学《史记》、《汉书》,描绘人物生动奇特而不用议论的,如《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清河张君墓志铭》等。记文学挚友,能突出不同作家特色的,如《柳子厚墓志铭》、《南阳樊绍述墓志铭》、《贞曜先生墓志铭》等。但在大量墓碑和墓志铭中,韩愈也有些“谀墓”之作,当时已受讥斥。

  抒情文中的祭文,一类写骨肉深情,用散文形式,突破四言押韵常规,如《祭十二郎文》;一类写朋友交谊和患难生活,四言押韵,如《祭河南张员外文》、《祭柳子厚文》。此外,书信如《与孟东野书》、赠序如《送杨少尹序》等,也都是具有一定感染力的佳作。韩愈另有一些散文,如《毛颖传》、《石鼎联句诗序》之类,完全出于虚构,接*传奇小说。韩愈散文气势充沛,纵横开合,奇偶交错,巧譬善喻;或诡谲,或严正,艺术特色多样化;扫荡了六朝以来柔靡骈俪的文风。

  他善于扬弃前人语言,提炼当时的口语,如“蝇营狗苟”(《送穷文》)、“同工异曲”、“俱收并蓄”(《进学解》)等新颖词语,韩文中较多。他主张“文从字顺”,创造了一种在口语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书面散文语言,扩大了文言文体的表达功能。但他也有一种佶屈聱牙的文句。自谓“不可时施,只以自嬉”(《送穷文》),对后世有一定影响。韩愈也是诗歌名家,艺术特色以奇特雄伟、光怪陆离为主。如《陆浑山火和皇甫用其韵》、《月蚀诗效玉川子作》等怪怪奇奇,内容深刻;《南山诗》、《岳阳楼别窦司直》、《孟东野失子》等,境界雄奇。但韩诗在求奇中往往流于填砌生字僻语、押险韵。韩愈也有一类朴素无华、本色自然的诗。韩诗古体工而*体少,但律诗、绝句亦有佳篇。如七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答张十一功曹》、《题驿梁》,七绝《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题楚昭王庙》等。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诗力求新奇,重气势,有独创之功。韩愈以文为诗,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诗坛,增强了诗的表达功能,扩大了诗的领域,纠正了大历(766~780)以来的*庸诗风。但也带来了讲才学、发议论、追求险怪等不良风气。尤其是以议论为诗,甚至通篇议论,把诗歌写成押韵的理论,对宋代以后的诗歌产生了不良影响。

  二、字、词、句式解说

  1、古今异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是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的结合,相当于:“用来……的。”今作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吾从而师之(“从而”是两个词,不是现代汉语作连词的“从而”。从,跟随;而,而且)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无论。今常用义为:没有)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风尚。今常用义为:道路,道德,说)

  今之众人(众人:一般人,普通人。今常指许多人)

  句读之不知(读: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u。今常用义为:看着文字发出声,读dú)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所以”是特殊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的结合,相当于“……的原因。”今常用作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小学而大遗(小学:在小的方面学*。今常指与中学、大学相对的“小学”)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不必:不一定。今义为:用不着,不需要)

  如是而已(是:这,此。今常用作判断词)

  2、通假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读shu)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读fǒu)

  3、词类活用

  ①名词作动词

  吾师道也(名词“师”带宾语“道”,用作动词:学*)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师”表自动:从师。下文“则耻师焉”、“师道之不复”中“师”同此)

  或师焉(名词“师”充当“或”的谓语,用作动词:从师)

  不耻相师(名词“师”表自动:学*)

  ②意动用法

  吾从而师之(名词“师”由一般只连接动词不连接名词的“而”与动词“从”连接,用作意动:以……为师)

  而耻学于师(形容词“耻”带宾语“学于师”,用作意动:以……为耻。下文“则耻相师”中“耻”同此)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聘(名词“师”带宾语“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用作意动:以……为师)

  ③形容词用作名词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放在动词“解”之后充当宾语,用作名词:疑

  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处于主语的位置上,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圣”、“愚”处于宾语的位置上,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形容词“卑”作省略了的介词“以”的宾语,用作名词:卑贱的人,低下的人。“位卑则足羞”,是“以位卑者为师足羞”的意思。形容词“盛”作省略了的介词“以”的宾语,用作名词:势盛位高的人。“官盛则*谀”是“以官盛者为师*谀”的意思)

  4、一词多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名词。下文“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而不从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犹且从师而问焉”、“而耻学于师”、“择师而教之”、“彼童子之师”、“曰师曰弟子云者”、“圣人无常师”、“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中“师”同此)

  吾从而师之(以……为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下文“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中“师”同此)

  吾师道也(学*,动词。下文“不耻相师”中“师”同此)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动词。下文“则耻师焉”、“或师焉,或不焉”、“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中“师”同此)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疑难问题,名词。下文“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中“惑”同此)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形容词)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理,名词。下文“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师道也”、“道之所存,师之所传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闻道有先后”中“道”同此)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名词。下文“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中“道”同此)

  余嘉其能行古道(道路,名词)

  孰能无惑(没有,动词。下文“圣人无常师”中“无”同此)

  无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论,连词)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愚人。名词。下文“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圣中加着重号“圣”、“愚”同此)

  愚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明)

  师说教案 9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自读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探究,了解作者的观点,学*文章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说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文章对比论证的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品位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语有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到今日,也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赞誉。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代代相传。引导学生谈谈“尊师重道”的例子呢?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2.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并思考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围绕这个中心,文章首先从正面立论,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接着,慨叹师道不传已久,联系当时的社会实际,以众人的“耻学于师”反衬从师学*的重要。在第三段中,又运用了孔子的典型事例,进一步说明从师的必要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最后一段,说明写本文的缘由,这本属于附记性质,但作者赞扬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行从师之道)”,又一次强调了他的观点。

  3.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学*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明确:关于老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把教师的职责从“授之书而*其句读”,扩大到“传道受业解惑”,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并意味着不仅“童子”要从师学*,所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都要从师学*。

  关于从师学*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感也,终不解矣。”——否定“生而知之”,明确“学而后知”,严正批驳了上层“士大夫之族”宣扬的血统论和先验论,具有积极意义。

  关于择师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门弟高低,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择师观念。

  (三)深入研读

  1.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段落,并说明原因。

  明确:本文第二段写得最为精彩,这和恰当地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有直接的关系。这段所用的三组对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经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语意上形成了一个逆接序列。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通过对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的违背常理,则作者主张从师学*的观点不言自明。

  2.阅读“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其可怪也欤!”一段文字,讨论下列问题:

  (1)本段有哪几个对比?每个对比中,正确的态度与错误的态度各是什么?由于采取错误态度,带来什么严重后果?

  明确:本段有三个对比,第一个是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的对比,致使“圣益圣,愚益愚”;第二个是“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于其身,则耻师焉”的对比,致使“小学而大遗”,“未见其明”;第三个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对从师者“群聚而笑之”的对比,致使“其智乃反不能及”。

  (2)几个对比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在段落中的先后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明确:几个对比之间有纵比、本身自相矛盾的事实相比、横比的关系,先后顺序不能调换,因为本段段首句是“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三个对比的顺序与之相应。

  (3)每个对比之后,作者都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有关句子的语调相同吗?有什么意义?

  明确:语调不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这是疑问语调:“……小学而大疑,吾未见其明也。”这是陈述语调:“……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这是感叹语调,语调富于变化,不仅文气很顺,而且也增强了文章论辩的逻辑力量

  (四)拓展延伸

  文中提到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可由学生讨论)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五)小结作业

  清代郑板桥曾提出:学问二字,须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请结合自身,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五、板书设计

  师说教案 10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自主探究;多媒体辅助。

  【课时分配】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并解题

  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马说》,《马说》实际上是“说马”,今天,我们来学*一篇“说老师”,说“从师风尚”的文章,叫《师说》。

  “说”是一种文体,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二、作家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有关师说教案4篇】相关文章:

1.幼儿园教师说课稿

2.体育教师说课稿范文

3.幼儿园教师说课稿范文9篇

4.有关健康教育教案4篇

5.有关安全教案合集五篇

6.《秋游》教案

7.《关雎》教案

8.《天窗》教案

9.中班教案

  师说教案 11

  教学目标

  (一)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师说 教案。

  (二)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复*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三)学*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四)学*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五)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二、重点、难点分析

  (一)本文的层次结构是怎样的?

  (二)有关疑难词句的解释。

  (三)“说”是一种文体;是议论文的一种。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

  (四)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五)为什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六)本文是怎样进行对比论证的?

  (七)怎样认识本文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二)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三)解题指出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下面一篇课文《问说》就是解说关于学*中”问“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四)指导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借助提示、注释、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读懂课文。学生自学、质疑,老师点拨指正。1.读准下列多音字或形*字的读音。句读dou或不焉fou 经传zhuan 从师cong读 书du 不能bu传道chuan 从容cong 聃dan蟠pan 苌弘chang *谀 贻冉ran潘pan无长无少zhang 须臾 怡2.找出下列合成的双音词,教案《师说 教案》。学者句读 百工 六艺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古之学者古:求学的.人 今:有专门学问的人句读之不知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 今:小学校4.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①作名词,有两种情况: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作“专门技艺人”讲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作“学*、效法”讲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作“从师”讲或师焉,或不焉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

  (2)“之”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②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作助词,有四种情况: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六艺经传,皆通*之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作动词,“到”、“往” 吾欲之南海。

  (3)“其”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作代词,有四种情况: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表猜测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五)分段写出段意,指出本文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六)学*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名、形(动)+宾=以十宾十为十名、形(动),例如:吾从而师之名词 以……为师渔人甚异之 形容词 以……为奇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动词 以……为耻

  (七)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八)研读课文(结合理解重点文言实词及疑难词句)。学生试译、讨论,教师重点点拨。1.结构特点1.分析第1段:①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学*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两个单音词。“所”具有代词性质,“以”是介词,构成“以所”介宾短语,但*惯上这两个字倒置着用。“所”指代“老师”,译为“他”,“以”译为“靠”。全句译为:“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下文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气连用八个“吾”字,句中“亦”作假设关系的连词“如果”讲。后一分句,用反诘句,加强语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诘语气,”知“是”管、追究“。这句译为”哪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无”作条件关系的连词“无论”讲,“所存”,名词性所字结构,译为“……地方”句中“道之所存”作主语,“师之所存”作谓语。全句译为:“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这里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②分析第2段:(1)说说这一段与第1段是怎样联系的?第1段正面阐明了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这一段以第1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第1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2)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并请学生填写课后思考与练*的表格。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四个“圣”和四个“愚”的词性有两种;一种是形容词,是“圣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种是名词,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诘句,“此”指代“从师与否”。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原因。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授之书”的“书”,指文字、书写:“句读”指断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是主谓语“合说”的写法,翻译时要把它们搭配开:有的人不知道断句,(倒去)问老师;有的人不能解决(修身、治国的)疑难问题,(却)不向老师请教。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学问,“足”,是程度副词,“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欤”,是带讽刺语气的感叹句。

  师说教案 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名作动、形作名、意动), “其、而、之”等虚词以及判断句、被动句和宾语前置等。

  2、培养学生自渎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探究,了解作者的观点,学*文章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说理方法。

  2、理清文章的逻辑层次,以诵读贯穿整个课堂。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挑战的精神和勇气。

  2、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一、基础积累

  1、给加点的字词注音。

  无长无少( )择师而教之( )句读( )或不焉( )不耻相师( )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谀( )其可怪也欤( )郯子( )苌弘( )老聃( )李蟠( )六艺经传( )以贻之( )

  2、句读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二、重点字词

  (1)古今异义

  学者 古: 今: 所以 古: 今: 从而 古: 今:

  众人 古: 今 不必 古: 今: 小学 古: 今:

  (2)一词多义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余嘉其能行古道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其皆出于此乎?

  其可怪也欤!

  择师而教之

  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六艺经传皆通*之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古之学者必有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吾师道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或师焉,或不焉。

  吾从而师之

  (3)词类活用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或师焉

  不耻相师

  吾从而师之

  而耻学于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聘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4)通假字

  受业 或不焉

  (5)特殊句式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不拘于时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而耻学于师

  不拘于时,学于余

  师不必贤于弟子

  三、研读课文

  1、教师的职责是什么?你心目中理想的老师是什么样的.?

  2、我们为什么从师呢?以什么样的人为师?(择师的标准)

  3、第二段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运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从哪些方面进行的论证?

  4、以孔子为例,说明了什么样的道理?

  5、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呢?

  师说教案 13

  一、大纲要求及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的要求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积累语言知识。高一教学就是在初中对文言文学*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修订后的新教材,旧教材的七个单元压缩为六单元,但文言文单元却由旧教材的两个单元8课增至三个单元12课。由此可以看出,新教材十分重视文言文教学,这也是重视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体现。教材的三个文言文单元按着历史的顺序编排,即先秦历史散文、先秦诸子散文、汉魏晋散文,这样,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发展不仅有一个历史的纵向概念,而且对于每一时期的作家作品也有一个横向的把握与了解,从而,更好的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本课《烛之武退秦师》就是第四单元中的第一篇。

  二、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

  2.把握文章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3.学*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反顾捍卫国家**的爱国精神。

  三、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词语、词组、文言特殊句式。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四、教学难点

  理解烛之武说辞的内容及逻辑思维方式。

  五、教学方法

  采用研讨点拨法,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六、教学设计

  (一)布置预*

  ①回忆初中学过的《曹刿论战》并结合书下注释、课后介绍了解《左传》。

  ②了解本课历史背景。

  a。 阅读《读本》中《重耳之亡》。

  b。 了解“城濮之战”。

  ③通读全文,注意揣摩语意、语气,了解词语的意义、用法。

  ④分析烛之武这一形象,他是如何说退秦师的?

  ⑤通过本文体会《左传》语言特点。

  (二)授课过程

  1.导入 检查预*,由《曹刿论战》引入对《左传》的介绍,再引出本课。

  2.设计四个大问题串连全文

  1) 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讨论)

  由此问题引出文章的第一段,分析战争的原因:三点。

  2) 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第二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

  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3) 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烛之武的说辞共125个字,语言非常精炼,含义丰富,可分为五层:(学生讨论,理解内容,分出层次)

  i。 站在秦国立场上,博得秦伯好感,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可能。

  ii。 说明亡郑利晋,保郑利秦,动摇秦亡郑信心。

  iii。 进一步利益诱惑,使秦舍弊求利,放弃原有做法。

  iv。 再以历史上晋对秦的背叛,离间秦晋联盟。

  v。 从历史说到将来,指出晋的贪婪将威胁到秦的发展。

  总之,在短短的百余字内,烛之武站在秦的立场上,替秦分析围郑的利弊,层层深入,句句击中要害,又句句打动秦伯,使秦国最终撤去了包围,保全了郑国。整个说辞充分表现出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4) 秦伯退师后,晋文公表现如何?(提问讨论)

  此问引出文章的最后一段,这段对事件结果的交代,也顺便表现了晋文公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文公并没有感情冲动,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正是晋文公日后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说明:以上四个问题,以第三个问题为重点。因为它是课文的难点,要集中突破。

  3.总结

  ⑴文章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请学生总结一下烛之武的形象。

  烛之武是这篇课文的中心人物,虽然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但他的能力和能言善辩却早已闻名郑国。所以,在国难当头,郑国君臣一筹莫展的时候,佚之狐推荐了他。他的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郑伯的自责,更重要的是,烛之武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的使命感,使他化解了不满,增强了了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之后,他胸有成竹,对秦晋的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似乎处处为秦国着想,因而能够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说的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左传》就是这样通过正面和侧面,用精彩的语言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⑵《左传》以叙事为主,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在本文中就有所体现。请学生体会(讨论,提问)

  “文似看山不喜*”,这篇文章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了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力挽狂澜,谁知他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使郑国的希望又趋于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

  ⑶整理文章中重点词、词组、句式

  实词:贰 军 师 子 是 鄙 远 陪 赐 朝夕 版 唯

  一词多义:若 说 辞 鄙 微 之

  词组: 以为 “所”字词组

  句式:判断句 宾语前置句

  4.布置作业

  (1) 背诵全文

  (2) 课后练*三

  (3) 课外阅读《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是怎样得到樊於期首级的。

  师说教案 14

  课程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课程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课程过程

  一、 [导入并解题]

  1、同学们,你们每节课都要喊“教师好”,用此表示心中对教师的尊重。古人也曾用“天、地、君、亲、师”来表达对教师的尊重。“天”和“地”都是虚的,教师是排在国君和父母之后的,实际上名列第三位,可见其重要性。教师是传播人类文明的使者,没有教师,人类的文明之火就无法传递下去。那么,教师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从师学*?择师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让我们走进韩愈的《师说》来探个究竟吧!

  2、关于“说”

  “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体序说》指出:“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见,“说”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中学阶段出现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爱莲说》、《马说》等。

  3 、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二、[走进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因为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也称“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曾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晚辈),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抗颜,端正容颜。抗颜而为师,正正经经地做起教师来了),世果群怪聚骂,指目(手指而目视)牵引(拉拉扯扯),而增与为言辞(增添一些言辞来毁谤韩愈)。愈以是得狂名。”文章针对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恶劣社会风气,阐述了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课程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还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因有进步的一面,在当时是具有移风易俗影响的

  三 [探寻背景]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35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听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教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示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 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师说教案 15

  教学目标 :

  1、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学*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4、掌握重要字词及古今异义词,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3、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多媒体展示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二解题

  板书课题。指出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下面一篇课文《问说》就是解说关于学*中“问”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三、作者简介及背景:

  韩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出来,奠定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写作背景)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也反对别人从师学*,耻于从师的风气很盛行。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来抨击耻于从师的风气,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过去的旧框框,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憎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出来,奠定唐代实用散文的基础。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四、朗读正字音。

  五、提问: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及分论点?

  概括本文的段落大意。

  六、分析文本。

  请同学尝试翻译并加以指点,指出重点词句。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他所存在的疑惑,就始终不能解决。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师;在我之后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把他当作老师,我学*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从师学*的风尚没有流传已经很久,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呐!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这个原因引起的吧!

  众人喜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教育孩子;他们自己呢,却以从师学*为耻,这真是糊涂啊!那孩子的老师,教他们读书,学*书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说的给人传授道理,给人解释疑惑的老师。不理解文句,疑惑得不到解决,有的向老师学*,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意思是不知句读的倒要从师,不能解惑的却不从师),小的方面学*,大的方面却放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呢。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如有人称人家为老师,称自己为学生,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于谄媚。啊!从师学*的风尚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士大夫之类的人是不屑与他们为伍的,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反而不如他们。难道值得奇怪吗?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经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道德才能(当然)不如孔子。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强,听闻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主攻方向,像这样罢。

  李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不被世俗的限制,向我学*。我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的风尚,特别写这篇《师说》来赠给他。

  文言知识积累

  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讲授

  2.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表否定

  3.授之书而*其句【读】者。 读,通逗”,阅读中的断句

  一词多义

  【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作“专门技艺人”讲)

  ③吾师道也:(名词活用作动词,学*)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⑤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⑥则耻师:(动词 拜师)

  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 传授)

  ⑧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 队)

  【之】

  ①择师而教之: (代词,指代人)

  ②郯子之徒: (指示代词,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些”、“那些”)

  ③古之学者: (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的”)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名词性的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不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因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的,即“之”后必是动词;而两个“所存”是“所词短语”,“所词短语”都是名词性的。)

  ⑤句读之不知: (结构助词,表示宾语前置 )

  ⑥六艺经传,皆通*之: (助词,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其】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人称代词,他)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指示代词,那些 )

  ③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称代词,他们 )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他们的)

  ⑤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 )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人称代词,他们的)

  ⑦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感叹,多么)

  【惑】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难问题)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道】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

  ③余嘉其能行古道:(名词,道路、途径)

  【乎】

  ①其皆出于此乎? (语气助词,表推测,吧)

  ②生乎吾前:(介词,表时间,在)

  ③固先乎吾:(介词,表比较,比)

  【于】

  ①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

  ②其皆出于此乎? (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在)

  ③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示比较,比)

  ⑤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动,受,被)

  词类活用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2.吾从而师之:师,意动用法:以……为师

  3.吾师道也:师,名词活用作动词:学*

  4.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名词活用作动词:不如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形容词作名词,圣:圣人,愚,笨拙的人

  6.则耻师焉: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7.小学而大遗: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8.吾未见其明也:明,形容词作名词,高明。

  9.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卑、盛,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 盛:势盛位高的人

  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古:用来……的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3.吾从而师之---从而----古:跟随并且 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

  4.无贵无贱---无---古:不论;不分 今:没有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古:风气 今:道理

  6.句读之不知---读---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òu 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ú

  7.小学而大遗---小学----古:小的方面 今:泛指低等教育场所

  8.圣人无常师---常---古:永久的;固定的 今:*常的

  9.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不必---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

  10.年十七,好古文---古文---古:秦汉的散文 今:“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统称

  11.今之众人---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大多数人

  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介词结构后置

  学于余

  耻学于师

  不必贤于弟子

  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其可怪也欤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人非生而知之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①.则曰-省略句

  ②.不拘于时-被动

  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所字结构

  第1段

  提出中心论题,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开篇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非今。“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然后指出师的职能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从正面申述中心论点。接着紧扣“解惑”二字,从不从师的危害说明从师的重要,从反面申述中心论点。最后紧扣“传道”二字,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出标准之外,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

  第2段

  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这一段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第3段

  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这一段开头先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论断,与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呼应,并且往前推进一步,由“学者”推进到“圣人”,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举孔子为例加以论述,因为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至圣先师,举孔子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强说服力。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这个结论显然是正确的。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

  第4段

  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不拘于时”的“时”指“耻学于师”“惑而不从师”的社会风气。“古道”指“从师而问”,以“闻道”在先者为师的优良学风。从而总结全文主旨,点明主题。

  七、本文语言特点。

  (1)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旦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3)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2段一连用二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欤”,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本文讲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九)与《捕蛇者说》比较,指出它们运用的对比手法有什么不同?(讨论)

  从上文分析,本文是用三种人进行并列对比的,而《捕蛇者说》是用一种情况反复对比:1.以剧毒之蛇与愿以捕蛇抵赋的人之多相比;2.以蒋氏一家三代的遭遇与同村其他人家的遭遇相比;3.以蒋氏一岁犯死者两次,其余时间则熙熙而乐,与乡人每天担惊受怕相比。

  八本课小结。

  九布置作业。

  师说教案 16

  【作者及背景】

  作者韩愈(公元768——824),字退之,唐代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因为先辈世居昌黎(今河北昌黎县),所以后人称“韩昌黎”。他和柳宗元一起积极提倡古文运动,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背景可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话中可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饮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这种不怕时人耻笑,敢于反抗流俗不良风气,批驳错误观点,建立新的师道的精神实在难能可贵,令人敬佩。

  【关于题目】

  “说”——是一种有叙有议,以议为主的文体,是议论体裁的一种。

  “师说”——即“说师”,解释为“说说(议议)有关老师的问题”。

  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

  【特色讲解】

  1、对比论证,正误分明。本文第二段写得很精彩,运用的三组对比:

  (1)纵比:古之圣人才智多,犹且从师学*;今之众人才智低,而耻学于师。

  (2)自比: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小学;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大遗。

  (3)横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通过这三组对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违背常理,而作者主张从师学*的观点不言自明。

  2、引用论证,无可辩驳。本文第三段引述了孔子的言行来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不仅比前文笼统的说“古之圣人”更加可信,而且用封建社会的圣人证明“学必有师”“有道即师”,这就把论敌置于无可争辩的地步。

  3、看似闲笔,实为论据。本文最后一段,寥寥数字,很多人都认为这是说明写作缘起,实际上远非如此,韩愈是借对李蟠的夸赞:“六艺经传皆通*之,不拘于时,学于余”,来再一次证明“学必有师”的重要性。

  4、语言表达,气势飞动。韩愈的散文素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古之圣人,其出人也亦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这种句式的运用,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

  【课堂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练*。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1.对下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益:更。辄:就。犯:冒犯。

  B.暇:空闲。挈挈:孤独。而东:到东边去。

  C.仆:我。恒:常。幸:庆幸。

  D.被:披。已:已经。吾子:我的儿子。

  2。下列句中的“以”字含义相同的两项是()。

  A。有,则哗笑之,以为狂人。

  B.愈以是得狂名。

  C.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

  D.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

  3.对“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不仅仅(我)会遭到(世俗)责怪,也会因此使你受到非议。

  B。不仅我会病的,你也会病的。

  C。不仅见到他会生病,也会见到你病的。

  D。不仅仅(他)会遭到(世俗)责怪,你也会遭到责怪。

  【答案讲解】

  1。D2。AB3。A

  师说教案 17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体会“说”这种体裁笔锋犀利的特点,学*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教学重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第一层(开头两句)提出师道长期失传的问题。

  第二层(“古之圣人”到“官盛则*谀”)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存在。

  可分三小层:①总提: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②分提一:“小学而大遗”③分提二:士大夫之族讥笑从师而学者)

  第三层(“呜呼”到结尾)归纳本段主旨。

  2.本文写作特点:

  (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

  (2)论证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

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论断。(立)

  (3)对比论证。

  三、教学难点

  1.积累掌握“传”“师”“道”“受”“固”“从”“也”“则”“于”“乎”“所以”等词的用法。

  2.本文第2段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从全篇布局来看,作者先“立”(第1段)后“破”(第2段)。这一段笔锋犀利,汪洋恣肆,充分体现了“说”这种体裁“炜晔而谲诳”(陆机《文赋》)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提问法。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讲授重难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2.诵读法。用来熟悉课文语句,领悟作者的思路。

  3.讨论法。学生课前、课上自由讨论,回答问题。

  4.学*拓展。提供有关的图片、文字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黑板

  六、课时安排

  3课时

  七、预*提纲

  目的:让学生熟悉课文,作好积累。

  具体步骤:

  1.学生自读课文,看书下注释,查字典,

  2.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3.初步揣摩关键词语,尝试完成课后练*,列出预*中发现的问题。

  八、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导入并解题,介绍作家生*、作品、本文写作背景。

  2.初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整理字词。

  3.分析课文第1段,讨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这一命题。

  [教学过程]

  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们坐在课堂里学*,有没有想过你们和老师之间究竟是怎样的教与学的关系?在课堂里,老师和你们又分别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呢?而学*中应该树立什么正确的师道观呢?本文作者韩愈有反对流俗的巨大勇气,有坚持真理的精神,敢于发人之所未发,敢于尖锐地指责坏*俗,提出了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的观点,是有进步意义的。

  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严重破坏了从师学*的风气。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于“说”

  “说”是一种文体,是古代用说明、记叙或议论等方式阐述事理的文体。“师说”,就是“说说关于从师的事”。

  初读课文

  1.检查学生预*情况,教师幻灯打出下列字要求强调注音:

  愚(yú)句读(du)谀(yú)经传(zhuàn)郯(tán)苌(cháng)聃(dān)蟠(pán)巫(wū)谀(yú)欤(yú)贻(yí)

  提醒学生在具体的文章学*中,注意一些古文词汇的使用,在最后一课时将整理归纳。

  2.请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3.梳理第二段脉络

  第一层(开头两句)提出师道长期失传的问题。

  第二层(“古之圣人”到“官盛则*谀”)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存在。

  可分三小层:①总提: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②分提一:“小学而大遗”

  ③分提二:士大夫之族讥笑从师而学者)

  第三层(“呜呼”到结尾)归纳本段主旨。

  讲读文章第1段

  第1段总述“师”的作用,从师学*的必要性以及应该拜什么人为师的问题。

  1.逐句讲解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古今异义,今指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文中指求学的人。

  ②问:“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中的“孰”,可否改为“岂”?

  提示:用“孰”表示无例外,虽为圣人,亦不能无惑。用“岂”表示反问,意即凡人皆有惑。用“孰”可以照应下文“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这句话,不改为好。)生乎吾前。乎,在

  ③提示:“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课本以为“其”是指代之辞,但译为“那些”则不确切。句中的“为”,用法同“于”,其为惑”即“彼之于惑”。全句大意是,他们(指“惑而不从师”的人)对于那些疑难,终生也不能解决。

  ④吾从而师之。师,以……为师,动词的`意动用法。

  ⑤吾师道也。师,从师学*。

  ⑥“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是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2.深入讲解

  ①问:第1、2句之间是什么关系?提示:先指出现象,后做解释。

  重点是后一句,因为提出教师的任务,这是立论的出发点。

  ②问:第3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跟上文有什么联系?提示:承“解惑”而来,说的是不从师则惑不得解。第4句是承“传道”而来,说要以“道”为师。

  ③问:把第4、5句合在一起看,行文上有什么特点?提示:以年龄大小为烘托;先对举,后反问;先分说,后以“师道”一语概括之。

  问:最后一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跟上文有什么关系?提示;承“师道”一语,指出择师标准。

  3.归纳各层大意:

  ①指出教师的任务(前两句)②说明解惑和“师道”的必要性(中间三句);

  ③指出择师的标准——“道”在即师在(最后一句)。

  4.理解分析

  ①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提示:“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问:教师的职责?提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话,如改用现代语表述有几种方式?(教师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教师的任务是传道受业解惑。)

  ③问:如何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的必要性?提示:“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问:择师的标准是什么?提示:“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

  ⑤问:从师的原则是什么?提示:“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生乎吾前”句与“生乎吾后”句是一种对举的行文方式。

  5.文理示意图(板书)

  传道受业解惑(教师的任务)

  闻道在先不从师则

  即从而师之无以解惑

  ↓(释“传道”“解惑”)

  “师道”“道”在即师在(择师标准)

  布置课后作业

  诵读第2段,并思考下列问题:

  ①本段可分几层?②本段主要的论述方法是什么?③本段语言犀利,锋芒毕露,要认真体会。

  ④本段在虚词的运用上颇有特色,要注意品味作者行文的语气,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状态。

  师说教案 18

  教学目标:1、在疏通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掌握重点文言实、虚词,词语的特殊用法以及特殊文言句式。

  2、学*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分析本文“总―分”式的双重论证结构。

  3、阐述本文写作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掌握重点文言实、虚词,词语的特殊用法以及特殊文言句式;学*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并明晰本文“总―分”式的双重论证结构。

  教学难点:阐述韩愈所论述“谦虚好学、尊师重教”的思想。

  教学方法:朗读品味法;问题引导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这里针对第二课时设计教案

  教学过程:

  一、 导入(2min)

  切入文本,直接导入。通过上节课我们的学*,大家已经疏通了文章大意,那么接下来,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诵读全文,来加深我们的学*的记忆,同时请同学们在诵读的时候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篇文章为谁而作?从文中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二、 诵读全文,整体感知(10min)

  问题不难,从课文的最后一段可以得出答案,韩愈的这篇《师说》是写给一个叫李蟠的十七岁小伙子的。

  三、深入文本,讨论研*(30min)

  【问题二】韩愈为什么要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写下这样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想想看,有哪些原因?

  【明确】可以总结为三个原因:

  ① 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之

  ② 他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 能行古道

  【教师点拨】

  以上三个方面都是原因,虽然说当时“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之”人也许不多,但一定还有部分与李蟠相志同道合的人,而韩愈正是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精神,所以才以李蟠为他们的代表来写这篇文章的。也就是说,韩愈写这篇文章的根本的原因在于阐发“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的意义

  【问题三】这里所谓的“古道”指的是古人从师学*之道,那么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第一、三两段,分组讨论“韩愈是如何认识古人从师之道呢?在课文里有哪些体现?”

  好,接下来我们先分析第一段,在这里作者认为的古人所从师之道的方法是什么?

  【明确】古人从师之道――古之学者必有师

  【问题四】古人如此的注重从师学*,那么有哪些方面的缘由呢?(根据原文概括回答)

  【明确】教师的职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择师的原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择师的标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同样的,在文章第三段中,作者认为的古人所从师之道的方法又是什么?

  【明确】古人从师之道――古之学者无常师

  【问题五】作者是如何论证古人学*无常师这一观点的?

  【明确】举圣人从师却无常师的范例) 行:孔子师老聃等人;言:三人行必有我师。本段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同时引用圣人孔子的话,称为引用论证

  【教师点拨】

  以上是古人的从师之道,也是韩愈对于从师的观点,许许多多的成功者正是得益于这种古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才成就了他们的辉煌,相信这对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会有所启发的。

  【问题六】前面说过,韩愈为李蟠写文章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个:不拘于时,即不被当时的社会风气所拘束。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怎样的呢?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分析并批判这种风气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手法?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第二段,讨论明确)

  【明确】

  ①社会风气――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耻学于师

  ②作者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手法,从三个方面批判了当时的社会风气。

  1、纵比: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2、自比:对其子,择师而教;对其身,耻学于师。

  3、横比: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群聚而笑之。

  【点拨分析】

  作者在课文的第二段给我们展示了当时“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并通过三组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的重要性,从而批判了“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

  全文通过对师的讨论,表达了作者对古人从师之道的赞扬,对“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的无情批判。我们深切体会到作者那因“师道不传”而痛心疾首的情感的同时,也为这位伟大文豪非凡的斗争勇气和正直的品行所倾倒。

  【问题设计】虽然文章说,这篇文章是写给那个叫李蟠的学生的,可是读到这里我们还会只是这样看吗?他还是写给谁看的呢?

  【点拨】这个问题可以从韩愈《师说》一文当时的现实意义及长远影响来谈,学生可以展开思维,拓展想象空间。

  【明确】可以说,韩愈的文章还送给以下的两种人:

  ① 写给当时那些不愿学*的士大夫阶层看的。提醒他们改掉这种坏*惯,否则后果会很严重。 再读文章最后一段文字,我想我们就不难理解韩愈写这篇文章的感情了,那种社会风气造成的忧心如焚是远远超过李蟠个人勤学好问带给自己的喜悦的。(再读课文最后一段)

  ② 1200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在重复着唐人同样的错误,社会上不尊重教师的现象比比皆是:家长袒护孩子,辱骂老师;学生课堂和老师顶嘴甚至围攻老师;学生在路上碰见老师却形同陌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文章何尝不是写给今天的我们的呢?

  正是这种穿越时空的恒久价值,使这篇文章历久弥新,成为经典。同学们,反思自己吧,让中华民族的美德在我们身上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艺术特色鉴赏】

  1、顶真手法(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作用前后紧凑,气势通畅,前后事理有机联系,充分阐明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整句散句结合。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

  例如 “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3、一种意思,多种句式。第二段一连用了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

  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软”,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师说教案 19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自主探究;多媒体辅助。

  【课时分配】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并解题

  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马说》,《马说》实际上是“说马”,今天,我们来学*一篇“说老师”,说“从师风尚”的文章,叫《师说》。

  “说”是一种文体,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二、作家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师说教案集合九篇】相关文章:

师说教案集合5篇02-01

《马说》教案集合八篇03-20

燕子教案范文集合六篇03-12

静夜思教案集合八篇03-09

精选生日教案集合九篇02-12

有关舞蹈教案集合九篇02-11

【精选】水教案集合8篇02-11

马说教案集合8篇02-05

精选环保教案集合10篇02-02

  师说教案 20

  知识目标;

  1、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教案’

  2、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等实词;学*"之、其"两个虚词;;掌握文言句式特点。

  能力目标:学*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德育目标: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结合第二段,学*正反对比、有破有立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清思路,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疏通文中字词句。

  一、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二、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四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三、解题及文体介绍。

  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四、指导自读课文。

  (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读懂课文。学生自学、质疑,老师点拨指正。)

  读准下列字的读音。

  句读dòu或不焉fǒu经传zhuàn从师cóng传道chuán

  聃dān蟠pān苌弘cháng谀yú冉rǎn潘pān无长无少zhǎng

  须臾yú贻dài郯tán

  五、了解课文基本内容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六、研读课文第一段,讨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这一命题。

  1、疑难句解释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代的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学者:求学的人。这里所说的"古之学者",不仅指古代作学生的青少年,也包括古时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2)"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课本以为"其"是指代之辞,但译为"那些"则不确切。按:句中的"为",用法同"于",其为惑"即"彼之于惑"。全句大意是,他们(指"惑而不从师"的人)对于那些疑难,终生也不能解决。

  (3)"道也,夫庸如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是向他)学*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夫:发语词,无实义。庸:岂,哪。知:管,过问。"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作"知"的宾语,这个宾语是个带"之"字的主谓结构,"之"的作用在于取消这个主谓结构的独立性。年:生年。于:比。"于吾"作"生"的补语",可提至谓语"先后生"前理解,即"于吾先后生",比我早生还是晚生。

  (4)"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是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2、文段分析

  本段总述"师"的作用,从师学*的必要性以及应该拜什么人为师的问题。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句),阐述教师的作用。作者用六个字概括了教师的三个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第二层(第2、3句),阐述从师的必要。作者从反面指出,"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说明有惑必须从师。

  第三层(第4~6句),阐述择师的标准。第6句是本段的结论,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概括地提出了择师的标准。

  七、课堂练*

  八、布置作业:

  1、背诵第一段2、预*课文二、三、四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讨论韩愈对"耻学于师"时风的批判和文章的锋芒。

  一、检查预*,背诵第一段。

  二、研读课文二、三段。

  1、难句解析

  (1)"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第一个"圣""愚"是名词,第二个"圣""愚"是形容词。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有人倒去从师,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人却不从师。之:结构助词,用作宾语提前的标志,"句读之不知"即"不知句读","惑之不解"即"不解惑"。或:有人,无定指代词。不,通"否"。这几个分句运用了"合叙"手法,实际上应当分开解释,即"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不焉"。翻译"合叙句",必须将两个句子分开,若按原句顺序笼统串译,则往往句意混淆不清,不易理解。

  2、文段分析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的方法,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第1、2句),慨叹师道不传,指出师道不传的危害。这一层承接上文从师的标准,并领起下文对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判。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

  第二层(第3~5句),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对比,指出"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

  第三层(第6~8句),把*句读从师与惑而不从师的现象对比,批评"今之众人""小学而大遗"的不明智的'作法。

  第四层(第9~13句),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讥笑相师对比,批评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

  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并填写下表:

  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论据(三组对比)正确态度错误态度作者的议论和抒情

  1.古圣人与今众人(纵比)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

  2.对其子与对其身(自比)爱其子择师而教于其身则耻学于师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

  3.百工之人与士大夫(横比)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群聚而笑之师道不复,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讽刺)

  分论点与总论点关系从批判反面现象中进一步阐明总论点

  三、分析第三段:

  以孔子从师的范例,从正面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用历史事例论证第一段中的论点。可分两层。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予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小结:第2段和第3段,分别从反面和正面阐明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中心论点。

  四、课堂训练

  五、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二、三段2、积累文言字词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总结全文(认识本文思想意义和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一、检查预*

  二、分析课文第四段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