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教案 (菁华10篇)

首页 / 教案 / | 教案

《蜡烛》教案1

  教材分析:

  这篇战地通讯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一位苏联青年,红军战士,是为**南斯拉夫而牺牲的,他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坟堆是南斯拉夫老妇人育乞西为他堆的,她不忍红军烈士暴尸战场,她要让红军烈士安息在南斯拉夫国土上。老妇人对一个苏联青年情同母子,他们之间已经没有国界,这是反*同盟的军民用血肉凝结的情谊。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教学目标:

  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学*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所凝结的友谊。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蜡烛,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勾出无限遐想。于是,无论中外,都有许多诗文以蜡烛为题。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二、检查预*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词语积累

  (1)烧灼:烧、烫,使受伤(2)珍藏:认为有价值而妥善地收藏;(3)穿越:通过;穿过。(4)目睹:亲眼看到。(5)拂晓:天快亮的时候。(6)瓦砾:破碎的砖头瓦片。(7)地窖:保藏薯类、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室。(8)匍匐:爬行。(9)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竭,尽。(10)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符合。(11)耸立:高高地直立。(12)柔和:温和而不强烈。(13)闪烁:(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14)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15)颤巍巍: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16)肃穆:严肃安静。(17)永垂不朽:(多指姓名、事业、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垂,流传。朽,腐烂。

  3、作者简介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苏联作协副*和*处*等职。主要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俄罗斯问题》,诗集《友与敌》,长篇小说《日日夜夜》,三部曲《生者与死者》等。1949年访问*,并于次年出版了描写*人民进行**战争的《战斗的*》一书。

  三、探究质疑

  1、整体把握

  ——全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7段):写苏联红军要偷袭桥头堡时,有一位战士牺牲了。

  第二部分(8—13段):写老妇人育乞西亲眼目睹这位战士牺牲的经过。

  第三部分(14~31段):详写老妇人育乞西置生死于度外,安葬红军烈士,还在坟堆上点上藏了45年的结婚喜烛。

  第四部分(32~44段):写苏联红军寻找战士尸体时,却发现坟堆、老妇人和烛光。

  2、本文为什么要以蜡烛为题。

  ——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3、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事件发生的时间是1944年9月19日早晨,

  地点是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附*的一块方场。

  起因是五个红军战士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

  结果其中一个名叫契柯拉耶夫的红军战士牺牲在方场上了。连长准备第二天再去进攻时,再埋葬这位战士。

  (一)分析第一部分:故事的开端

  (二)分析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叙述的地点发生了转变,以老妇人的住处为中心进行交代。

  4、文章中多次写到炮火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响起来,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第10段)第二层被炮火轰毁了,她就搬到楼下去住,住在楼下的人早已搬得一个不剩了。后来楼下也毁了,老妇人才搬到地窖里去住。

  ☆(第11段)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里去——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旁炸开了。老妇人被这一震,耳朵也聋了,脑袋碰在墙上,失去了知觉。

  ☆(第13段)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碎片把那些剩下来的树木的枝条都削去了。

  ☆(第16段)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旁。

  ☆(第18段)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第20段)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第24段)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第30段)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突出老妇人在炮火中种种行为的感人力量。同时,炮火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响起,似乎也喻指*的炮火在反*各国同盟的友谊的巨大力量面前也望而却步了。

  6、第17段:中关于”她“的动作描写的词语有哪些?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感情?

  ——穿,翻,看见,理,弯,坐 反映的感情:对年轻战士的哀怜、叹息。

  7、老妇人能够舍身掩埋红军战士的动机是什么?

  —— 动机:痛恨*,热爱自己的祖国。(红军战士是为**南斯拉夫而牺牲的,他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坟堆是南斯拉夫老妇人育西乞为他堆的,她不忍心红军战士暴尸战场,她要让红军烈土安息在南斯拉夫国土上。)

  8、文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老妇人的身体不是很好?

  ——两次“休息”“站起来的时候,行动很困难”“颤巍巍”等词。

  掩埋烈士的每一步老妇人都非常吃力,假如笼统地说“她非常吃力地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那就不够感人,作者是这样写的:“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这样描述,情景历历在目,仿佛老妇人的喘息声都听得见,真是感人肺腑。

  9、写老妇人安葬烈士的礼仪也很具体,例如掩埋之前“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一个一个动作都作了描写,也是很感人的。

  10、阅读第28段,“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坏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不舍得用,珍藏到今天。”

  (1)“摸出”能不能用“拿出”或者“取出”来代替,为什么?

  ——不能换。“摸出”与后边的“揣在怀里”相呼应,说明老妇人把这支大蜡烛藏得很深,只能用手去摸索着拿出来。说明她非常珍惜这支蜡烛。

  (2)为什么要交代这支蜡烛的来历?

  ——补充说明这支蜡烛的来历,才能说明这支蜡烛对老妇人来说是多么珍贵,也才肯附托出老妇人的这种行为是多么伟大,令人敬佩。

  四、小结课文: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复述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本文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战地通讯。在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焦了的树木中间,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文章赞美了反*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二、分析课文第三部分:

  1、这一部分的开头照应了第一部分连长的决定——攻下桥再埋葬契柯拉耶夫。可是他们找不到那位烈士的尸身,后来士兵们发现了那个坟堆,还有燃着的蜡烛,他们知道烈土是被葬在这里了,然而这些战土怎么也想不到是一位老妇人为这位烈士安葬的。

  2、老妇人又送了另一支蜡烛,并且为它点燃,临走时“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虽然没有说一句话,可此时无声胜有声。老妇人明白这些异国战土是为了**南斯拉夫而战斗在此,牺牲在此的,她心中怀着对他们的崇敬与仰慕之情。由此,我们更加憎恨*侵略者的卑劣行径,心中也加深了对“和*”二字的理解。

  3、蜡烛是本文中人物情感的寄托线索,请 从课文再找出有关烛光的描写。

  ——蜡烛是这篇文章中一个小小的道具。文章在第28段交代了蜡烛的来历“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这个交代说明了这支蜡烛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虽然渺小,但却是老妇人的宝物,老人把它最珍贵的宝物奉献给了烈士,也反映了老人对红军战士的爱戴与敬意。文章后面多次对烛光进行描写,特别是文章的结尾处“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这里的描写不仅仅是烛光的写照,而且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这烛光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老人与烈士之间的母子深情。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深挚的情谊,战争才能够取得胜利。

  4、这里有3处提到了老妇人的“黑色大围巾”,这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黑色给人一种沉重肃穆之感。老妇人不只用自己的行动,也在用自己的衣着表现对红军士兵的哀悼。这围巾也渲染了一种沉郁悲凉的气氛,衬托了人们悲哀的心情。(渲染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寄托老妇人的哀思。)

  5、整个场面庄严肃穆,老妇人从始至终不说一句话,这样设计的用意何在?

  ——这里既有缅怀死难战友的怀念又有对老妇人高尚心灵的烘托,此时无声胜有声

  6、请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个场面的氛围:

  ——肃穆

  7、老妇人为什么要:“十分庄严的对他们深深鞠躬。”——既是表示感谢又是表达敬意。

  8、老妇人为什么:“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那些士兵”。——过于悲伤,不忍心再去看。

  9、“红军士兵们目送着她走远了”表达了红军什么样的心情。

  ——“目送”写出这些战士对老妇人的敬意

  10、将“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改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有何不好?

  ——改后不能体现蜡烛的珍贵。(补充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烈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11、“她站起来的时候,行动很困难,离她最*的红军士兵小心地把她扶了起来。”这一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一方面表示老妇人是在身体极其虚弱的情况下安葬红军战士的,从而表现了这位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战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另一方面也歌颂了红军战士对这位南斯拉夫母亲的体贴关切。

  12、谈谈结尾句的含义:

  ——结尾两句话讴歌了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份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份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为和*而战是每一个人的心声,在这共同的战斗中用血肉凝成的友谊将永远长存。)

  13、读了课文后,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这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14、这篇文章的感人之处在什么地方?

  ——首先当然是题材感人,但是感人的题材要写得感人,写作方法也是重要的。探究这篇战地通讯的写法,可以悟到,作者在落笔之前,对事件之所以感人的种种因素是作了分析的,在叙述过程中,在感人的因素上就着力描写。再则,突出蜡烛,更是作品成功的关键。

  事件感人的因素有哪些呢?分析起来有四点。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三是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土;四是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意义。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凡是写到这四点的,都着力描写,造成了感人的效果。

  (写炮火,不是笼统地写一句就算了,几乎隔几行就写炮火,叫人一直为老妇人的安危揪着心,老妇人在炮火之中的种种行为就格外感人。)

  三、总结:

  1、写作特色

  (1).选材恰当,真实感人。

  (2).烛光,象征生命,象征情谊。

  (3).描写细腻,意境深远。

  四、作业

  1、课后练*一。

  2、完成练*册。

  第三课时

  一、导入

  面对这样的烛光,我们感受到了老师那份情同母子的爱。可同样的蜡烛,在南斯拉夫老妇人的手里,却有着不同的意蕴,它会使我们感受到一种超越国界的情感。

  二、合作探究

  1、课文以蜡烛为题,这里的烛光,你认为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呢?

  ——红军烈士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2、课文中的老妇人,是本文的主人公,你能概括一下她的形象吗?

  ——①老妇人饱受德*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渴望和*,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②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③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④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3、你发现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文章不断对炮火(11)、老妇人的黑色围巾(4)、老妇人的动作“跪”、“爬” (各3)、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6)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和描写。

  4、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加以描写?

  ——①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突出了当时环境的危险,更突出了老妇人不顾生死、临危不惧的高尚品格,同时也使我们为老妇人的行为而感动。

  ②对“蜡烛”的多次描写,说明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的哀思, 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③对“黑围巾”的多次描写,表现了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渲染了肃穆气氛,突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④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三、语段品读,体会精神。

  1、学生品读课文语段,畅谈感受。

  例:课文倒数第二小节。

  感受:勾画了战后的环境、烛光的背景,控诉着*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再次点出烛光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胜母子,它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2、内心体验:

  ①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世界都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请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的内心世界。

  a、 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样想的?

  b 、老妇人为什么深深一鞠躬?她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②你还能举出像老妇人这样的例子吗?

  3、互动释疑: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班级同学共同探究解疑。

  四、小结

  学生可能这样说:文中的南斯拉夫老妇人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衰,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母子情深的境界,使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得到升华。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

  2、把你想像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写下来,整理到练*本上,不少于二百字。

《蜡烛》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文章的的感人之处。

  2、品味文章中细腻的描写,领会物象与其内在情感的联系。

  3、认识战争的残酷性,感悟内在的人性美。

  【教学过程】

  一、物象导入

  要求学生用“蜡烛”造一个句子,比较评价这些句子的妙法所在。

  (设计意图:意在言语训练中引出本文学*:今天我们将学*一篇〈蜡烛〉的课文,看看这篇文章中“蜡烛”有何意义。)

  二、内容感知

  阅读后完成100字以内的课文简介。

  (设计意图:此环节视班级情况给予一定的提示,但简介中必须含“蜡烛”二字,目的在于以写带读,训练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概括能力。)

  三、语言品味

  朗读交流文中耐人寻味的语句,品味细腻感人的描写。

  1、11次炮火描写。

  (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2、6次对蜡烛的描写。

  (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3、4次黑色围巾的描写。

  (表达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4、三爬三跪的动作描写。

  (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设计意图:此环节采用小组学*与班级交流相结合的形式,重在引领学生通过朗读揣摩文中的描写手法,认识战争的残酷、蜡烛的的深沉含义、围巾所渲染的庄重气氛、老妇人对红军烈士的深厚情谊。)

  四、延伸拓展

  1、完成句子:这是一支 蜡烛,它 。

  (设计意图:此题置于“延伸拓展”部分,实际是对本文学*的一次总结与深化,既是内容概括,又是情感深化,与“内容简介”有相通的部分,但又更进一层。例如:这是一位南斯拉夫老妇人点在苏联红军烈士坟前的蜡烛,它燃烧出的是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它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2、交流其他有特定含义的物象。

  (设计意图: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不仅仅是蜡烛,生活中,文学作品中还有许多事物赋予了人们的.情思,以此题延展学生在课堂学*的空间。)

  五、布置作业

  课后从物象、内容、情感三方面赏读《百合花》(茹志鹃)。

  (设计意图:这篇小说是借白净纯洁的“百合花”的意象来表现*战争中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他们都有百合花一样高尚纯洁美好的心灵,军民之间的感情也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战士和战士之间的情感也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一句话,百合花,象征着人性美性格百合花。在题材、主题与写法上与蜡烛一文都有相通之处,课外阅读既是巩固课堂教学,也是拓展训练。)

《蜡烛》教案3

  学*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和一般记叙文比较写法上的不同。

  2、默读课文,明白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剧本提示,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体会伯诺德一家对德国鬼子的仇恨。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演一演。

  课时安排

  1课时

  《半截蜡烛》教案 A案

  课前准备

  课前查阅资料、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对德国人的残酷迫害。

  教学过程

  一、揭题,了解故事内容

  1、导语:同学们,晏子的能言善辩,使我们体会到了机智应对的语言魅力。今天我们要学*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剧本。(板书:半截蜡烛),从中去感悟文中人物语言的机智巧妙。(学生齐读课题。)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想想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了解故事内容。

  (1)学生默读,了解故事内容。

  (2)指名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位家庭妇女伯诺德夫人把绝密情报藏在半截蜡烛中。一天晚上,德国军官闯进她家,点燃了蜡烛。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德军巧妙周旋,保住了蜡烛,保住了蜡烛中的绝密情报,也保住了一家三口的生命。)

  二、深入学*课文,体会人物语言

  1、过渡:同学们,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那么,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在他们一家与德军的巧妙周旋中,你认为谁的贡献最大?你最欣赏谁的语言,为什么?

  2、学生自读感悟,做批注。

  3、同座之间进行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4、在交流贡献的过程中引导感悟人物语言。

  (1)预设一:认为伯诺德大人贡献最大。(因为当她看到德军点燃蜡烛时,急忙取出油灯,还说这灯亮些,准备把蜡烛换下来,从这里看出伯诺德夫人十分勇敢和机智……)

  师: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你们认为伯诺德夫人当时说话应该是怎样的神情、语气?(轻松自然、镇定、不露马脚)。谁来试着读一读?(指名读、评读、齐读。)

  师:读到这里,我们不禁感到伯诺德夫人多么机智勇敢,想演一演吗?那你可要好好地准备准备了,仔细揣摩一下她的动作、心理和表情。(学生准备──指名演。)

  老师做旁白,一名学生演。

  表演得怎么样?同学们评价一下。(“急忙”取油灯,吹蜡烛,但是在德军面前却是非常从容的。)

  再演一次。学生读伯诺德夫人的心理活动,教师旁白,学生演。评价。

  (2)预设二:杰克也有贡献。(因为他想出了抱柴火这个办法,虽然没有实现,但一定是他这种勇敢的做法感染、带动了妹妹杰奎林,她也才会勇敢地和德军战斗。)

  师:杰克的表现怎么样,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

  学生交流:(从他说的话“天真冷,……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火吧。”看出杰克很聪明,他这么说德军不会怀疑他。从“若无其事地走到桌前,端起烛台”看出他十分镇定。)

  师:让我们带着镇定的语气来读读这段话。(学生读)

  (3)预设三:认为杰奎琳的贡献最大。(因为是她将蜡烛拿走,保住了情报的。而且她很勇敢,很聪明。她说“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选择了一个合适的理由,还打了个懒懒的哈欠,让人觉得她真的很困的样子。杰奎琳选择了司令官,而没有选择中尉,因为从上文看出两个中尉都是很粗暴的人。说明她很聪明。她说“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和“和您聊天真有趣”这样的话可以得到德军司令的喜爱,就不会刁难她。说明她很机智。)

  师:你们觉得杰奎琳的话该怎样读呢?

  学生交流看法。(天真、纯洁。)

  师:大家试着读一读。(自读、指名读、评读、再读。)

  师小结:保住情报站是全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小女儿杰奎琳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师小结:是啊,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困境,甚至可以挽救一个家庭,拯救一个国家。(电脑出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

  师:学完了课文,你想说什么?

  三、初步体会剧本这种文学形式的特点

  1、导语:跟你读过的写人记事的文章比较比较,这篇课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学生默读思考。

  同桌同学交流着法。

  3、全班交流。(主要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内容。对话之前一般有个括号,提示这个人说话时的动作或神情,或者说明他们当时正在干什么或当时的情景。)

  师:是啊,剧本就是通过人物对话和提示语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的。这样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而且领略到人物语言的独特魅力。希望大家回家后找些剧本来读一读。(为学生推荐《日出》《雷雨》等经典之作。)

  四、作业

  1、讲述《半截蜡烛》的故事。

  2、小组合作进行课本剧的表演。

  3、阅读其他剧本,感悟人物语言。

  《半截蜡烛》教案 B案

  课前准备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基本情况。

  2、记叙文《生死攸关的烛光》。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畅谈感受

  1、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一篇写法上很特殊的课文──《半截蜡烛》,请大家读读课文,看看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2、学生读课文,自由交换意见。

  3、课堂交流每个人自己的看法。

  学生的意见会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

  (1)课文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

  (2)整篇课文是对话的形式。

  (3)课文的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4、教师随机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一种新的文体──剧本。

  二、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我们今天读的是剧本,读剧本和读课文有点不一样,你能读懂这个剧本吗?轻声地读一读。想想这个剧本讲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

  2、课堂交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大意。具体的说法可以有很多种,不要过于强调概括和简练,只要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转述出来,并能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经过,都应该得到鼓励。

  3、说说读剧本和读课文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从剧本里读懂这个故事的?

  学生可能会有各种回答,教学重要尊重学生自己的阅读感觉和体验,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认识到(不一定能明确的说出)读剧本更要联系上下文,联系具体的情景。

  三、深入阅读,感受形象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保护半截蜡烛的?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想象体验:半截蜡烛被点燃了,正在一点一点的熔化,如果秘密被德国鬼子发现,那会怎样呢?

  想象的空间很大,大致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1)德国鬼子对伯诺德一家的迫害;

  (2)德国鬼子对地下活动的破坏等。

  对学生的想象要有引导,要求用具体形象的语言而不是用概念化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想象。

  3、在这样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怎么做,怎么说?她当时的神情会是怎么样?心情又是怎么样?

  尝试朗读“太对不起了,先生们,忘了点灯。瞧,这灯亮些,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蜡烛熄了。”

  4、在这样的情况下,杰克怎么做,怎么说?她当时的神情会是怎么样?心情又是怎么样?尝试朗读“天真冷。先生们,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火吧。”

  5、在这样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怎么做,怎么说?她当时的神情会是怎么样?心情又是怎么样?尝试朗读“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6、自由组合成小组,尝试表演这段故事。

  四、内化形象,感悟语言

  1、闭上眼睛,想象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谁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试着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你脑中的这个人物形象,写一写。

  2、交流每个人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并说一说,你的印象来自于课文中的那些词句,有感情的朗读。

  五、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1、阅读记叙文《生死攸关的烛光》。

  2、说说课文和记叙文《生死攸关的烛光》各有什么特点。

《蜡烛》教案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学*怎样把文章写得感人,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品味语言,感悟文章意蕴。

  3、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理解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学*怎样把文章写得感人,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理解蜡烛的特殊含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型:课内自读

  教学媒体:录音机、投影仪。

  课前准备:

  1、朗读课文,积累生字生词。

  2、查阅资料,了解二战中苏联红军**南斯拉夫的情况。

  教学设计: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由“蜡烛”我们可以联想到哪些诗句和歌曲,各有什么寓意?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

  3、“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借蜡烛写离别

  4、“烛光里的妈妈”,借蜡烛歌颂母亲。

  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为什么以“蜡烛”为题,有什么深意呢?

  二、朗读课文,思考:

  ①这是一对什么样的蜡烛?

  ②老妇人怎样点这对蜡烛?

  ③她为什么要点这对蜡烛?

  三、师生共议

  ①是老妇人珍藏45年的结婚红喜烛,意义不一般。

  ②老妇人冒着炮火,不顾老年体弱,不怕艰难,用双手舀干弹坑里的积水,用双手把烈士的遗体拖进弹坑,用双手捧土,一捧一捧堆成坟堆的,老妇人摆正了烈士遗体,还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最后拿出珍藏45年的结婚喜蜡,点在坟上。

  ③背景提示: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侵占了南斯拉夫,世界上很多国家结成反*联盟,苏联盟军来到南斯拉夫帮助南斯拉夫赶走侵略者,所以南斯拉夫人民非常感谢苏联红军。

  文中一位苏联红军战士是为**南斯拉夫而牺牲的,他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坟堆是南斯拉夫老妇人为他堆的,她不忍心红军烈士暴尸战场,她要让红军烈士安息在南斯拉夫国土上。老妇人对一个苏联红军青年情同母子,他们之间已经没有国界,这是反*同盟的军民用血肉凝结的情谊。

  四、这篇占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学生找出自己最感动的部分,细细品读,并想想这样的艺术效果是怎么产生的?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首先当然是题材感人,但是感人的题材要写得感人,写作方法也是重要的。探究这篇战地通讯的写法,可以悟到,作者在落笔之前,对事件之所以感人的种种因素是作了分析的,在叙述过程中,在感人的因素上就着力描写。再则,突出蜡烛,突出烛光,更是作品成功的关键。

  事件感人的因素有哪些呢?分析起来有四点。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三是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四是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意义。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凡是写到这四点的,都着力描写,造成了感人的效果。

  五、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

  最后一句话意味深长,齐读,体会用意。

  蜡烛的深意:

  a象征红军战士的生命之光

  b象征两国人民的深厚情意

  c象征他们之间的母子深情

  d象征和*、希望和胜利

  六、作业

  完成课后练*三。

  板书

  什么样的?45年前的结婚喜烛

  怎么点的?先埋后点

  环境险恶炮火连天

  蜡烛年老体弱掩埋吃力

  (线索)沉痛庄重情同母子

  为什么点?

  寄托哀思两国军民情深

《蜡烛》教案5

  教学目标

  1、着重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深度,感受反*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

  2、细细揣摩探究意蕴丰富、意味深长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通过默读、朗读,深入探究这位南斯拉夫母亲的内心世界。

  2、难点

  抓住关键词语,揣摩文中意味。

  教学准备

  1、预*生字词。

  2、查阅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间最美是真情。我们的身边,每天都上演着无数的美好情感的故事,例如亲情,友情,爱情……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更给我们震撼。今天我们要学*的《蜡烛》一课,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二、整体感知

  1、作者及背景简介。

  西蒙诺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奖金,《生者与死者》获列宁奖金。

  课文是一篇战地通讯。

  2、检查预*(学生交流、巩固)。

  瓦砾(lì) 地窖(jiào) 舀(yǎo) 鞠(jū)躬 名副其实 颤巍巍

  3、课文配乐朗读。

  4、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表达什么主旨呢?

  这篇通讯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三、品读课文

  1、你发现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尽量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划一划,然后归类。)

  ⑴炮火:11次

  ⑵蜡烛:6次

  ⑶黑围巾:4次

  ⑷老妇人的“跪”、“爬”:各3次

  2、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加以描写?

  ⑴多写炮火连天,说明环境危险,让人一直为老妇人揪着心,而老妇人在炮火中的种种行为就格外感人。

  ⑵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烈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⑶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妇人哀悼之情。

  ⑷“爬”:说明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

  “跪”:说明老妇人庄严肃穆,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

  3、课文倒数第二小节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勾画了战后的环境、烛光的背景,控诉着*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再次点出烛光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胜母子,它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四、拓展延伸

  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世界都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精读文章倒数第四、第五段,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的内心世界。

  1、教师启发。

  ⑴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样想的?

  ⑵老妇人为什么深深一鞠躬?她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2、学生齐读,自由讨论、交流,教师引导。

  五、布置作业

  1、完成练*。

  2、把你想象到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写下来,整理到练*本上,不少于二百字。

《蜡烛》教案6

  教材分析:

  这篇战地通讯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一位苏联青年,红军战士,是为**南斯拉夫而牺牲的,他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坟堆是南斯拉夫老妇人育乞西为他堆的,她不忍红军烈士暴尸战场,她要让红军烈士安息在南斯拉夫国土上。老妇人对一个苏联青年情同母子,他们之间已经没有国界,这是反*同盟的军民用血肉凝结的情谊。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教学目标:

  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学*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所凝结的友谊。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蜡烛,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勾出无限遐想。于是,无论中外,都有许多诗文以蜡烛为题。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二、检查预*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词语积累

  (1)烧灼:烧、烫,使受伤(2)珍藏:认为有价值而妥善地收藏;(3)穿越:通过;穿过。(4)目睹:亲眼看到。(5)拂晓:天快亮的时候。(6)瓦砾:破碎的砖头瓦片。(7)地窖:保藏薯类、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室。(8)匍匐:爬行。(9)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竭,尽。(10)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符合。(11)耸立:高高地直立。(12)柔和:温和而不强烈。(13)闪烁:(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14)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15)颤巍巍: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16)肃穆:严肃安静。(17)永垂不朽:(多指姓名、事业、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垂,流传。朽,腐烂。

  3、作者简介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苏联作协副*和*处*等职。主要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俄罗斯问题》,诗集《友与敌》,长篇小说《日日夜夜》,三部曲《生者与死者》等。1949年访问*,并于次年出版了描写*人民进行**战争的《战斗的*》一书。

  三、探究质疑

  1、整体把握

  ——全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7段):写苏联红军要偷袭桥头堡时,有一位战士牺牲了。

  第二部分(8—13段):写老妇人育乞西亲眼目睹这位战士牺牲的经过。

  第三部分(14~31段):详写老妇人育乞西置生死于度外,安葬红军烈士,还在坟堆上点上藏了45年的结婚喜烛。

  第四部分(32~44段):写苏联红军寻找战士尸体时,却发现坟堆、老妇人和烛光。

  2、本文为什么要以蜡烛为题。

  ——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3、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事件发生的时间是1944年9月19日早晨,

  地点是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附*的一块方场。

  起因是五个红军战士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

  结果其中一个名叫契柯拉耶夫的红军战士牺牲在方场上了。连长准备第二天再去进攻时,再埋葬这位战士。

  (一)分析第一部分:故事的开端

  (二)分析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叙述的地点发生了转变,以老妇人的住处为中心进行交代。

  4、文章中多次写到炮火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响起来,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第10段)第二层被炮火轰毁了,她就搬到楼下去住,住在楼下的人早已搬得一个不剩了。后来楼下也毁了,老妇人才搬到地窖里去住。

  ☆(第11段)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里去——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旁炸开了。老妇人被这一震,耳朵也聋了,脑袋碰在墙上,失去了知觉。

  ☆(第13段)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碎片把那些剩下来的树木的枝条都削去了。

  ☆(第16段)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旁。

  ☆(第18段)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第20段)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第24段)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第30段)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突出老妇人在炮火中种种行为的感人力量。同时,炮火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响起,似乎也喻指*的炮火在反*各国同盟的友谊的巨大力量面前也望而却步了。

  6、第17段:中关于”她“的动作描写的词语有哪些?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感情?

  ——穿,翻,看见,理,弯,坐 反映的感情:对年轻战士的哀怜、叹息。

  7、老妇人能够舍身掩埋红军战士的动机是什么?

  —— 动机:痛恨*,热爱自己的祖国。(红军战士是为**南斯拉夫而牺牲的,他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坟堆是南斯拉夫老妇人育西乞为他堆的,她不忍心红军战士暴尸战场,她要让红军烈土安息在南斯拉夫国土上。)

  8、文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老妇人的身体不是很好?

  ——两次“休息”“站起来的时候,行动很困难”“颤巍巍”等词。

  掩埋烈士的每一步老妇人都非常吃力,假如笼统地说“她非常吃力地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那就不够感人,作者是这样写的:“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这样描述,情景历历在目,仿佛老妇人的喘息声都听得见,真是感人肺腑。

  9、写老妇人安葬烈士的礼仪也很具体,例如掩埋之前“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一个一个动作都作了描写,也是很感人的。

  10、阅读第28段,“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坏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不舍得用,珍藏到今天。”

  (1)“摸出”能不能用“拿出”或者“取出”来代替,为什么?

  ——不能换。“摸出”与后边的“揣在怀里”相呼应,说明老妇人把这支大蜡烛藏得很深,只能用手去摸索着拿出来。说明她非常珍惜这支蜡烛。

  (2)为什么要交代这支蜡烛的来历?

  ——补充说明这支蜡烛的来历,才能说明这支蜡烛对老妇人来说是多么珍贵,也才肯附托出老妇人的这种行为是多么伟大,令人敬佩。

  四、小结课文: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复述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本文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战地通讯。在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焦了的树木中间,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文章赞美了反*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二、分析课文第三部分:

  1、这一部分的开头照应了第一部分连长的决定——攻下桥再埋葬契柯拉耶夫。可是他们找不到那位烈士的尸身,后来士兵们发现了那个坟堆,还有燃着的蜡烛,他们知道烈土是被葬在这里了,然而这些战土怎么也想不到是一位老妇人为这位烈士安葬的。

  2、老妇人又送了另一支蜡烛,并且为它点燃,临走时“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虽然没有说一句话,可此时无声胜有声。老妇人明白这些异国战土是为了**南斯拉夫而战斗在此,牺牲在此的,她心中怀着对他们的崇敬与仰慕之情。由此,我们更加憎恨*侵略者的卑劣行径,心中也加深了对“和*”二字的理解。

  3、蜡烛是本文中人物情感的寄托线索,请 从课文再找出有关烛光的描写。

  ——蜡烛是这篇文章中一个小小的道具。文章在第28段交代了蜡烛的来历“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这个交代说明了这支蜡烛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虽然渺小,但却是老妇人的宝物,老人把它最珍贵的宝物奉献给了烈士,也反映了老人对红军战士的爱戴与敬意。文章后面多次对烛光进行描写,特别是文章的结尾处“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这里的描写不仅仅是烛光的写照,而且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这烛光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老人与烈士之间的母子深情。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深挚的情谊,战争才能够取得胜利。

  4、这里有3处提到了老妇人的“黑色大围巾”,这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黑色给人一种沉重肃穆之感。老妇人不只用自己的行动,也在用自己的衣着表现对红军士兵的哀悼。这围巾也渲染了一种沉郁悲凉的气氛,衬托了人们悲哀的心情。(渲染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寄托老妇人的哀思。)

  5、整个场面庄严肃穆,老妇人从始至终不说一句话,这样设计的用意何在?

  ——这里既有缅怀死难战友的怀念又有对老妇人高尚心灵的烘托,此时无声胜有声

  6、请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个场面的氛围:

  ——肃穆

  7、老妇人为什么要:“十分庄严的对他们深深鞠躬。”——既是表示感谢又是表达敬意。

  8、老妇人为什么:“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那些士兵”。——过于悲伤,不忍心再去看。

  9、“红军士兵们目送着她走远了”表达了红军什么样的心情。

  ——“目送”写出这些战士对老妇人的敬意

  10、将“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改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有何不好?

  ——改后不能体现蜡烛的珍贵。(补充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烈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11、“她站起来的时候,行动很困难,离她最*的红军士兵小心地把她扶了起来。”这一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一方面表示老妇人是在身体极其虚弱的情况下安葬红军战士的,从而表现了这位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战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另一方面也歌颂了红军战士对这位南斯拉夫母亲的体贴关切。

  12、谈谈结尾句的含义:

  ——结尾两句话讴歌了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份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份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为和*而战是每一个人的心声,在这共同的战斗中用血肉凝成的友谊将永远长存。)

  13、读了课文后,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这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14、这篇文章的感人之处在什么地方?

  ——首先当然是题材感人,但是感人的题材要写得感人,写作方法也是重要的。探究这篇战地通讯的写法,可以悟到,作者在落笔之前,对事件之所以感人的种种因素是作了分析的,在叙述过程中,在感人的因素上就着力描写。再则,突出蜡烛,更是作品成功的关键。

  事件感人的因素有哪些呢?分析起来有四点。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三是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土;四是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意义。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凡是写到这四点的,都着力描写,造成了感人的效果。

  (写炮火,不是笼统地写一句就算了,几乎隔几行就写炮火,叫人一直为老妇人的安危揪着心,老妇人在炮火之中的种种行为就格外感人。)

  三、总结:

  1、写作特色

  (1).选材恰当,真实感人。

  (2).烛光,象征生命,象征情谊。

  (3).描写细腻,意境深远。

  四、作业

  1、课后练*一。

  2、完成练*册。

  第三课时

  一、导入

  面对这样的烛光,我们感受到了老师那份情同母子的爱。可同样的蜡烛,在南斯拉夫老妇人的手里,却有着不同的意蕴,它会使我们感受到一种超越国界的情感。

  二、合作探究

  1、课文以蜡烛为题,这里的烛光,你认为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呢?

  ——红军烈士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2、课文中的老妇人,是本文的主人公,你能概括一下她的形象吗?

  ——①老妇人饱受德*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渴望和*,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②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③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④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3、你发现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文章不断对炮火(11)、老妇人的黑色围巾(4)、老妇人的动作“跪”、“爬” (各3)、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6)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和描写。

  4、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加以描写?

  ——①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突出了当时环境的危险,更突出了老妇人不顾生死、临危不惧的高尚品格,同时也使我们为老妇人的行为而感动。

  ②对“蜡烛”的多次描写,说明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的哀思, 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③对“黑围巾”的多次描写,表现了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渲染了肃穆气氛,突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④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三、语段品读,体会精神。

  1、学生品读课文语段,畅谈感受。

  例:课文倒数第二小节。

  感受:勾画了战后的环境、烛光的背景,控诉着*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再次点出烛光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胜母子,它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2、内心体验:

  ①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世界都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请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的内心世界。

  a、 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样想的?

  b 、老妇人为什么深深一鞠躬?她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②你还能举出像老妇人这样的例子吗?

  3、互动释疑: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班级同学共同探究解疑。

  四、小结

  学生可能这样说:文中的南斯拉夫老妇人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衰,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母子情深的境界,使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得到升华。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

  2、把你想像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写下来,整理到练*本上,不少于二百字。

《蜡烛》教案7

  活动目标:

  1、愿意尝试新的绘画方法——烛画,并能按自己的意愿进行烛画创作。

  2、学看图解并能按图解进行绘画活动。

  3、了解蜡烛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教具:烛花范图,图解一套、打火机。

  2、学具:蜡烛、水粉颜料、油画棒等绘画工具每组一份。

  活动过程:

  一、欣赏烛画,了解烛画工具。

  1、教师讲述故事。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教师讲述故事——美丽的烛花)

  2、欣赏烛画。

  师:这就是小熊画的漂亮的烛花,跟我们*时画的画一样吗?(不一样。)它是用什么画的?(油画棒、蜡烛、还有颜料)

  师:谁知道这幅画是怎么画的?(油画棒画的花瓶,蜡烛画了花,底色是颜料画的。)

  二、理解图解,了解烛画的画法

  1、出示示意图1、2、3、4,幼儿观察、讲述。

  师:小朋友说的很对,小熊还给我们画了示意图,这四幅图告诉了我们烛画的画法。

  师:这个就是小熊画画的过程,谁能看出来烛画应该怎么画?

  2、提问暗示观察重点。

  师:这四幅图告诉了我们烛画怎么画,你知道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最后画什么,花瓶用什么画?

  第一幅图是用蜡笔画花瓶,还有枝条。

  第二幅图是蜡烛在滴油,好象盛开的花一样。

  第三幅图是给花瓶画上漂亮的花纹。

  第四幅图是用颜料涂底色。

  三、使用蜡烛,进行烛画创作。

  1、教师提出绘画要求。

  (1)蜡烛怎样拿才能滴油?(蜡烛要横着拿,要不蜡烛油会滴到手上。)

  (2)我们拿蜡烛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拿在蜡烛的下面。)

  (3)底色用什么来画,要用到什么工具?

  (4)我们在画的时候按图解一步一步往下画,用完一种工具后将它放回原来的位置。

  (5)如果在画画时有困难可以请老师帮忙,在使用蜡烛时不要烫到自己或别人,一定要横着拿。

  2、幼儿作画。

  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小朋友点蜡烛小心。

  滴完蜡烛油的小朋友就到旁边的桌子上涂上颜料。

  四、烛画展。

  1、请画完的小朋友把画放在前面,然后去看看别人的画。

  2、今天你用蜡烛画了什么?下次你还想和蜡烛什么?

  附:故事——美丽的烛花

  森林里要开画展了,小熊也要画上漂亮的画去参加比赛。晚上,小熊拿出纸准备画画,就在在这个时候,停电了。小熊很着急,妈妈说:“没事,我帮你点蜡烛,你画吧!”

  妈妈点来蜡烛,照的房子里亮堂堂的。小熊又可以画了。小熊画的很认真,妈妈看的也很认真。蜡烛斜掉了都没有感觉到,蜡烛油一滴滴的滴到了地上。

  小熊画完画,看见地上的蜡烛油,说:“这里怎么有这么多漂亮的花呀?”妈妈一看,笑了:“这是蜡烛滴下来的油啊!”小熊想了想:“对呀,我可以用蜡烛来画一幅漂亮的画,别的小朋友一定喜欢。”于是,小熊又画了一幅画。

  第二天,小熊送上去比赛的画,得奖了。小动物们都围着小熊说他的画最特别,最漂亮。

  小百科:蜡烛,是一种日常照明工具,主要用石蜡制成,在古代,通常由动物油脂制造。可燃烧发出光亮。此外,蜡烛的用途也十分广泛:在生日宴会、宗教节日、集体哀悼、红白喜事等活动中也有重要用途。在文学艺术作品中,蜡烛有牺牲、奉献的象征意义。

《蜡烛》教案8

  【教学课时】

  一堂课完成。

  【活动设计】

  朗读、默读、讨论、口头小作文。

  【设计理念】

  亲*文本,真实地阅读;注重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水*,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实现文本的语文教育价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解题:你熟悉蜡烛吗?你知道它有哪些功用?(板书课题)你对作者有多少了解?(介绍作者)

  今天我们就来阅读这篇题为蜡烛的文章。

  二、在阅读中筛选信息,把握故事的要素,理出时间线索

  1、谁愿意来为大家朗读第一自然段?我们从这一段中得到哪些信息?

  文章开头是叙述性的语言,是要叙述一件事情;

  这件事发生的时间是──

  地点是──

  社会背景是──

  联系学生已有历史、地理知识进一步回顾1944年的历史有什么重大事件,那场战争的双方主要是哪些国家,谁是正义方?(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时间、地点要素)

  2、教师朗读第2自然段。这一段为我们提供了怎样的信息?事件中的人物是谁?时间具体是什么时候?当时的环境环境是怎样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时间、人物、环境要素)。

  3、你们希望谁继续为大家朗读?(读到一直轰到太阳落山。)(板书生词、纠正读错的词语:企图 佛晓)

  偷袭成功了没有?时间到了什么时候?请你推测下面的情节。(讨论。目的在于引起阅读期待,为后面理解主旨作铺垫。)

  4、大家可能急不可待地想知道下面的事情了吧,请快速默读课文,看谁能最先了解后来发生的事情。

  三、了解、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1、谁能说说后来发生的事情?(要求用自己的话来说。)

  2、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这段故事?(要求把握基本信息。)

  3、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比较详细地复述故事整个过程?(要求尽量复述对老妇人行为描写的细节。)

  她想──很想(协助苏联红军)──摸出东西(悬念)──绕过铁栏杆(虚弱的身体)──翻、理、弯、坐(保护烈士遗体)──舀、拖──画、吻(悼念烈士)──捧、盖、堆(掩埋遗体)──摸、插、点、坐(为烈士守灵)

  四、从主人公的行为动作体会其思想感情

  1、你们认为谁是故事的主人翁?作者写这篇文章的重点是写萨伐河战斗,还是写这次

  战斗中发生的一个小插曲?

  2、你怎样评价这位老妇人,请朗读相关语句来支持你的看法。

  重点品味描写炮火猛烈、老妇人年迈体弱、掩埋红军烈士,为红军烈士守灵、热爱红军战士的句子。

  3、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但从她的动作行为可以看出她丰富的内心活动,试揣摩倒数第4段,想象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口头表述出来。

  根据学生的评价板书老妇人的行为过程和从中体现出的性格特征。

  4、老妇人为什么能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置生死于度外,以虚弱年迈的身躯,竭尽全力安葬一位素不相识的不同国籍的红军烈士,请谈谈你的理解。

  老妇人饱受*侵略之苦,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和*,她对苏联红军充满敬意;战士牺牲,她心情无比沉痛,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进入一种忘我境界,不顾安危,出入炮火,献出心爱之物,彻夜守坟。

  五、品味文中内涵丰富的语句

  1、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请你把有关的句子朗读出来。

  2、标题所说的蜡烛起到了什么作用?重点品味结尾段的象征意义和丰富内涵。

  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然亮在世界和*的前夜。《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的世界人民的心中。让我们缅怀为正义而战,英勇献身的苏联红军烈士,让我们对南斯拉夫母亲超越国界的慈母情怀表达深深的崇敬。

  六、本课学*内容小结

  1、读记叙类的文章要注意哪些基本要素?

  2、口头复述故事情节有什么好处?

  3、怎样把握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

  4、有哪些词语需要我们课后复*?

  七、课后作业:积累词语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瓦 lì( ) pú( )fú( )前进 pǎi( )击炮 筋疲力 jí( ) 名 fù( )其实 pínɡ( )障

  2、解释词语:

  企图──

  拂晓──

  地窖──

《蜡烛》教案9

  【教学目标】

  1.把握记叙的要素,概括并理解文章主旨。

  2.品析老妇人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揣摩细节描写,品味其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

  【教学重点】品析老妇人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揣摩细节描写,品味其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 导入

  1.由蜡烛我们可以联想到哪些诗句、成语或歌曲呢?蜡烛各有什么寓意?

  2.学生思考,老师点拨: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常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借蜡烛写离别。)

  《烛光里的妈妈》(借蜡烛歌颂母亲)。

  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中的“蜡烛”有什么深意呢?这是一支怎么样的蜡烛呢?今天让一同走*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蜡烛》!

  二、 整体感知

  1.检查预*情况

  烧灼(zhuó)桥头堡(zhuó)地窖(jiào)匍匐(pú fú)腋(yè)下拂(fú)晓 瓦砾(lì)颤巍巍(wēi)西契柯拉耶夫(qì kē yē)舀(yǎo)鞠躬(jū gōng)

  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竭:尽。

  永垂不朽:永远流传,不磨灭。垂,流传。朽,腐烂。

  2.快速阅读文章,概括故事大意。

  (点拨,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等要素概括)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红军战士契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原因),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经过),最后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花烛点在烈士的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结果)。

  三、 品读语句,感悟人物

  1.老妇人的行为有哪些感动我们的地方?默读文章,勾画语句,并简要概括感受。

  2. 用“我被 所感动,原因是 ”的句式说话。

  (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

  (2)年老体弱,掩埋吃力

  (3)视若亲人,沉痛哀悼

  (4)烛光闪烁,真情祭悼

  3. 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作者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描写了三次“跪”、三次“爬”、三次“休息”。

  三次写“爬”

  ①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里去。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

  ②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旁炸开了。

  ③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三次写“跪”

  ①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

  ②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

  ③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引导思考:作者为什么反复描写老妇人动作?

  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4.内心体验: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世界都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请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的内心世界。

  如老妇人为什么深深一鞠躬?她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如果她说话,会说些什么呢?

  5.总结:说说你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

  (1)老妇人饱受战争之苦,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在战火中,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四、感悟细节的魅力

  1.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刚才找到的这些感动点都能让我们进入到文章中,感受到了南斯拉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对苏联红军烈士崇高而深厚爱。可是老师还有一个疑问,难道作者仅仅是为了表现这一个主题吗?请大家再读读那些作者反复强调的细节:对炮火的十一次描写,及对蜡烛的七次描写,思考其作用。

  2.思考:从对炮火的十一次描写中,你读出了什么?

  ①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在炮火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两个轻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

  ②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的几次间歇。

  ③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④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

  ⑤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旁。

  ⑥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⑦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⑧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⑨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⑩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⑾再没有炮弹落在方场上了。

  明确: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战争的残酷,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也表现了战争中的人性美。

  3.思考:朗读对蜡烛的七次描写,说说,蜡烛有什么特殊含义?

  对蜡烛的七次描写:

  ①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

  ②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

  ③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④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⑤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渐渐暗淡下去的烛光。

  思考含义: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怎样理解结尾这两句话?

  “这一点火焰”是指那微弱的烛光,“不会熄灭”、“永远燃着”是有象征意义的。象征着老妇人对烈士的敬意,象征着红军战士为了和*而献出了生命;也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谊。

  讨论明确:在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五、感悟文章主旨

  (1)人物形象——老妇人——动作描写

  (2)环境描写——炮声 蜡烛——衬托人物。

  (3)主题——蜡烛————赞美与哀痛—— 表达了老妇人的深沉的爱,还表现了作者对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的赞美。

《蜡烛》教案10

  教学目标

  1、着重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深度,感受反*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

  2、细细揣摩探究意蕴丰富、意味深长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通过默读、朗读,深入探究这位南斯拉夫母亲的内心世界。

  2、难点

  抓住关键词语,揣摩文中意味。

  教学准备

  1、预*生字词。

  2、查阅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间最美是真情。我们的身边,每天都上演着无数的美好情感的故事,例如亲情,友情,爱情……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更给我们震撼。今天我们要学*的《蜡烛》一课,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二、整体感知

  1、作者及背景简介。

  西蒙诺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奖金,《生者与死者》获列宁奖金。

  课文是一篇战地通讯。

  2、检查预*(学生交流、巩固)。

  瓦砾(lì) 地窖(jiào) 舀(yǎo) 鞠(jū)躬 名副其实 颤巍巍

  3、课文配乐朗读。

  4、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表达什么主旨呢?

  这篇通讯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三、品读课文

  1、你发现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尽量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划一划,然后归类。)

  ⑴炮火:11次

  ⑵蜡烛:6次

  ⑶黑围巾:4次

  ⑷老妇人的“跪”、“爬”:各3次

  2、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加以描写?

  ⑴多写炮火连天,说明环境危险,让人一直为老妇人揪着心,而老妇人在炮火中的种种行为就格外感人。

  ⑵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烈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⑶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妇人哀悼之情。

  ⑷“爬”:说明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

  “跪”:说明老妇人庄严肃穆,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

  3、课文倒数第二小节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勾画了战后的环境、烛光的背景,控诉着*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再次点出烛光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胜母子,它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四、拓展延伸

  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世界都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精读文章倒数第四、第五段,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的内心世界。

  1、教师启发。

  ⑴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样想的?

  ⑵老妇人为什么深深一鞠躬?她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2、学生齐读,自由讨论、交流,教师引导。

  五、布置作业

  1、完成练*。

  2、把你想象到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写下来,整理到练*本上,不少于二百字。


《蜡烛》教案 (菁华10篇)扩展阅读


《蜡烛》教案 (菁华10篇)(扩展1)

——《蜡烛》教案 (菁华10篇)

《蜡烛》教案1

  目标定向:

  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2.学*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所凝结的友谊。

  重点与难点:学*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材分析:这篇战地通讯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这位苏联青年,红军战士,是为**南斯拉夫而牺牲的,他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坟堆是南斯拉夫老妇人育乞西为他堆的,她不忍红军烈士暴尸战场,她要让红军烈士安息在南斯拉夫国土上。老妇人对一个苏联青年情同母子,他们之间已经没有国界,这是反*同盟的军民用血肉凝结的情谊。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这种血肉凝结的情谊是如此深厚:老妇人置生死于度外,她是冒着炮火安葬红军烈士的;老妇人年老体弱,她是不顾艰难,用双手舀干弹坑里的积水,用双手把烈士遗体拖进弹坑,用双手捧土,一捧一捧堆成坟堆的;老妇人摆正了烈士遗体,还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老妇人为悼念烈士,拿出珍藏45年的结婚的喜烛,点在坟上。

  教学方法:自学、点拨、研讨、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入境生趣

  在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让我们穿越时空,去目睹那悲壮而崇高的一幕,感受反*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二、自学生疑

  1.给加点字注音

  拂晓 瓦砾 地窖 鞠躬 颤巍巍 舀水 腋窝 揣在

  2.学生介绍搜集的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

  三、学*释疑

  1.速读课文,然后说说课文是以何场战争为背景来加以描写的?请找出文章中能够反映时代背景的语句。

  这是一篇战地通讯。1944年,苏联红军进行战略反攻,分别从南北两侧驱逐*德军。西蒙诺夫作为随军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收集到了这则感人肺腑的故事。这则故事选自散文特写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要求学生找出相应的语句加以诠释。

  2.根据课文内容,猜测作者是何种身份的人?说出相应的理由。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作者: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等职。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剧本《我城一少年》(1941)表达了苏联人民对即将来临的战争的必胜信心,长篇小说《日日夜夜》(1943~1944),描写了苏红军在保卫*格勒战役中的英勇事迹。战争后期,曾随军经过东欧各国,直至柏林,写有特写和短篇故事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4卷)。战后曾到过美国,写有剧本《俄罗斯问题》(1946),该剧本揭露了美国统治集团发动新战争的企图。还发表有诗集《友与敌》。《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得*奖金。

  西蒙诺夫曾于1949年10月访问我国。1950年出版《战斗的*》一书,描写了*人民进行的**战争。1957年至1971年发表《生者与死者》三部曲获1974年列宁奖金。

  四、点难拨疑:

  1.速读课文,复述课文,然后再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然后交流并讨论。

  本文描写一个南斯拉夫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一位苏联红军的遗体后,将珍藏多年的喜烛点燃在烈士坟头静静陪伴到拂晓的感人故事。

  2.学生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20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上一座桥前的方场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柯拉耶夫

  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一位饱受*侵略战争之苦的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珍爱的结婚的花烛点在烈士坟头。

  3.梳理文章思路:从叙事过程看,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1-7)讲红军战士偷袭牺牲。

  第二部分(8-31)讲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烈士。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核心。

  第一层(8-13)炮火余生,发现烈士。

  第二层(14-26)冒着炮火,掩埋烈士。

  第三层(27-31)点燃蜡烛,守护烈士。

  第三部分(32-42)老妇人的英雄行为感动了红军战士。

  第四部分(43-44)再现并赞美蜡烛的火焰。

  五、反思学*:

  了解文体:战地通讯。(可与第一课比较阅读)

  (一)通讯的特点

  通讯与消息比,不仅需要六个新闻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齐全,还要报道新闻事实的情节、细节。通讯分事件通讯和人物通讯。通讯的表达方式,不仅用叙述,还要较多地采用描写。议论、抒情等。

  (二)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同:用事实说话。

  异:1.内容上,消息简略单纯,通讯详尽、具体、形象。

  2.形式上,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强。

  从结构上看,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组成,通讯跟一般记叙文相似,没有固定格式,每一篇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形式。

  在表达方面,消息主要用叙述。通讯表达方式丰富多样

  在语言上,消息简洁朴素。通讯具体详细。

  3. 时效上,通讯不如消息迅速及时。

  六、迁移创新。

  七、布置课外作业:基础训练

《蜡烛》教案2

  ●学*目的:

  1、情感朗读,感受反*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

  2、行动探究,体会南斯拉夫母亲的内心活动。

  3、语言品味,感悟本文真挚感人的人性美。

  ●学*重点:朗读、探究、体味南斯拉夫母亲丰富的内心世界。

  ●学*准备:解决字词;查阅资料(二战有关资料)

  ●教学设想: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烛光引读。

  教师呈现《烛光里的妈妈》图片。

  同学们,我们面对着摇曳的烛光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是啊,面对这样的烛光,我们感受到了老师那份情同母子的爱。可同样的蜡烛,在南斯拉夫老妇人的手里,却有着不同的意蕴,下面就让我们来学*西蒙诺夫的《蜡烛》,它会使我们感受到怎样的一种超越国界的情感呢?(板书课题及作者)

  作者简介:西蒙诺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奖金,《生者与死者》获列宁奖金。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概述课文内容。

  2、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3、读了课文后,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这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三、合作探究,微观体察。

  设置问题情景一:

  ♂课文以蜡烛为题,这里的烛光,你认为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呢?

  讨论明确:红军烈士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设置问题情景二:

  ♂课文中的老妇人,是本文的主人公,你能概括一下她的形象吗?

  讨论明确:

  ①老妇人饱受德*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渴望和*,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②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③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④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设置问题情景三:

  ♂你发现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尽量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划一划,然后归类)。

  文章不断对炮火(11)、老妇人的黑色围巾(4)、老妇人的动作“跪”、“爬” (各3)、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6)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和描写。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加以描写?

  ①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突出了当时环境的危险,更突出了老妇人不顾生死、临危不惧的高尚品格,同时也使我们为老妇人的行为而感动。

  ②对“蜡烛”的多次描写,说明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的哀思, 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③对“黑围巾”的多次描写,表现了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渲染了肃穆气氛,突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④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四、语段品读,体会精神。

  学生品读课文语段,畅谈感受。

  例:课文倒数第二小节。

  感受:勾画了战后的环境、烛光的背景,控诉着*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再次点出烛光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胜母子,它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五、内心体验,互动释疑。

  1、内心体验:

  ①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世界都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请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的内心世界。

  a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样想的?

  b老妇人为什么深深一鞠躬?她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②你还能举出像老妇人这样的例子吗?

  2、互动释疑: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班级同学共同探究解疑。

  六、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请各小组学生针对本文的学*,以“我学到了……”进行小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引导学生不仅从知识上考虑,还要从方法、思想情感上考虑。

  学生可能这样说:文中的南斯拉夫老妇人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衰,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母子情深的境界,使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得到升华。

  2、课外延伸:

  ①完成课后研讨与练*。

  ②把你想像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写下来,整理到练*本上,不少于二百字。

《蜡烛》教案3

  教材分析:

  这篇战地通讯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一位苏联青年,红军战士,是为**南斯拉夫而牺牲的,他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坟堆是南斯拉夫老妇人育乞西为他堆的,她不忍红军烈士暴尸战场,她要让红军烈士安息在南斯拉夫国土上。老妇人对一个苏联青年情同母子,他们之间已经没有国界,这是反*同盟的军民用血肉凝结的情谊。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教学目标:

  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学*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所凝结的友谊。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蜡烛,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勾出无限遐想。于是,无论中外,都有许多诗文以蜡烛为题。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二、检查预*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词语积累

  (1)烧灼:烧、烫,使受伤(2)珍藏:认为有价值而妥善地收藏;(3)穿越:通过;穿过。(4)目睹:亲眼看到。(5)拂晓:天快亮的时候。(6)瓦砾:破碎的砖头瓦片。(7)地窖:保藏薯类、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室。(8)匍匐:爬行。(9)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竭,尽。(10)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符合。(11)耸立:高高地直立。(12)柔和:温和而不强烈。(13)闪烁:(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14)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15)颤巍巍: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16)肃穆:严肃安静。(17)永垂不朽:(多指姓名、事业、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垂,流传。朽,腐烂。

  3、作者简介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苏联作协副*和*处*等职。主要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俄罗斯问题》,诗集《友与敌》,长篇小说《日日夜夜》,三部曲《生者与死者》等。1949年访问*,并于次年出版了描写*人民进行**战争的《战斗的*》一书。

  三、探究质疑

  1、整体把握

  ——全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7段):写苏联红军要偷袭桥头堡时,有一位战士牺牲了。

  第二部分(8—13段):写老妇人育乞西亲眼目睹这位战士牺牲的经过。

  第三部分(14~31段):详写老妇人育乞西置生死于度外,安葬红军烈士,还在坟堆上点上藏了45年的结婚喜烛。

  第四部分(32~44段):写苏联红军寻找战士尸体时,却发现坟堆、老妇人和烛光。

  2、本文为什么要以蜡烛为题。

  ——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3、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事件发生的时间是1944年9月19日早晨,

  地点是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附*的一块方场。

  起因是五个红军战士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

  结果其中一个名叫契柯拉耶夫的红军战士牺牲在方场上了。连长准备第二天再去进攻时,再埋葬这位战士。

  (一)分析第一部分:故事的开端

  (二)分析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叙述的地点发生了转变,以老妇人的住处为中心进行交代。

  4、文章中多次写到炮火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响起来,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第10段)第二层被炮火轰毁了,她就搬到楼下去住,住在楼下的人早已搬得一个不剩了。后来楼下也毁了,老妇人才搬到地窖里去住。

  ☆(第11段)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里去——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旁炸开了。老妇人被这一震,耳朵也聋了,脑袋碰在墙上,失去了知觉。

  ☆(第13段)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碎片把那些剩下来的树木的枝条都削去了。

  ☆(第16段)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旁。

  ☆(第18段)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第20段)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第24段)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第30段)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突出老妇人在炮火中种种行为的感人力量。同时,炮火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响起,似乎也喻指*的炮火在反*各国同盟的友谊的巨大力量面前也望而却步了。

  6、第17段:中关于”她“的动作描写的词语有哪些?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感情?

  ——穿,翻,看见,理,弯,坐 反映的感情:对年轻战士的哀怜、叹息。

  7、老妇人能够舍身掩埋红军战士的动机是什么?

  —— 动机:痛恨*,热爱自己的祖国。(红军战士是为**南斯拉夫而牺牲的,他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坟堆是南斯拉夫老妇人育西乞为他堆的,她不忍心红军战士暴尸战场,她要让红军烈土安息在南斯拉夫国土上。)

  8、文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老妇人的身体不是很好?

  ——两次“休息”“站起来的时候,行动很困难”“颤巍巍”等词。

  掩埋烈士的每一步老妇人都非常吃力,假如笼统地说“她非常吃力地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那就不够感人,作者是这样写的:“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这样描述,情景历历在目,仿佛老妇人的喘息声都听得见,真是感人肺腑。

  9、写老妇人安葬烈士的礼仪也很具体,例如掩埋之前“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一个一个动作都作了描写,也是很感人的。

  10、阅读第28段,“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坏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不舍得用,珍藏到今天。”

  (1)“摸出”能不能用“拿出”或者“取出”来代替,为什么?

  ——不能换。“摸出”与后边的“揣在怀里”相呼应,说明老妇人把这支大蜡烛藏得很深,只能用手去摸索着拿出来。说明她非常珍惜这支蜡烛。

  (2)为什么要交代这支蜡烛的来历?

  ——补充说明这支蜡烛的来历,才能说明这支蜡烛对老妇人来说是多么珍贵,也才肯附托出老妇人的这种行为是多么伟大,令人敬佩。

  四、小结课文: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复述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本文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战地通讯。在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焦了的树木中间,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文章赞美了反*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二、分析课文第三部分:

  1、这一部分的开头照应了第一部分连长的决定——攻下桥再埋葬契柯拉耶夫。可是他们找不到那位烈士的尸身,后来士兵们发现了那个坟堆,还有燃着的蜡烛,他们知道烈土是被葬在这里了,然而这些战土怎么也想不到是一位老妇人为这位烈士安葬的。

  2、老妇人又送了另一支蜡烛,并且为它点燃,临走时“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虽然没有说一句话,可此时无声胜有声。老妇人明白这些异国战土是为了**南斯拉夫而战斗在此,牺牲在此的,她心中怀着对他们的崇敬与仰慕之情。由此,我们更加憎恨*侵略者的卑劣行径,心中也加深了对“和*”二字的理解。

  3、蜡烛是本文中人物情感的寄托线索,请 从课文再找出有关烛光的描写。

  ——蜡烛是这篇文章中一个小小的道具。文章在第28段交代了蜡烛的来历“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这个交代说明了这支蜡烛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虽然渺小,但却是老妇人的宝物,老人把它最珍贵的宝物奉献给了烈士,也反映了老人对红军战士的爱戴与敬意。文章后面多次对烛光进行描写,特别是文章的结尾处“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这里的描写不仅仅是烛光的写照,而且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这烛光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老人与烈士之间的母子深情。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深挚的情谊,战争才能够取得胜利。

  4、这里有3处提到了老妇人的“黑色大围巾”,这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黑色给人一种沉重肃穆之感。老妇人不只用自己的行动,也在用自己的衣着表现对红军士兵的哀悼。这围巾也渲染了一种沉郁悲凉的气氛,衬托了人们悲哀的心情。(渲染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寄托老妇人的哀思。)

  5、整个场面庄严肃穆,老妇人从始至终不说一句话,这样设计的用意何在?

  ——这里既有缅怀死难战友的怀念又有对老妇人高尚心灵的烘托,此时无声胜有声

  6、请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个场面的氛围:

  ——肃穆

  7、老妇人为什么要:“十分庄严的对他们深深鞠躬。”——既是表示感谢又是表达敬意。

  8、老妇人为什么:“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那些士兵”。——过于悲伤,不忍心再去看。

  9、“红军士兵们目送着她走远了”表达了红军什么样的心情。

  ——“目送”写出这些战士对老妇人的敬意

  10、将“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改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有何不好?

  ——改后不能体现蜡烛的珍贵。(补充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烈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11、“她站起来的时候,行动很困难,离她最*的红军士兵小心地把她扶了起来。”这一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一方面表示老妇人是在身体极其虚弱的情况下安葬红军战士的,从而表现了这位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战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另一方面也歌颂了红军战士对这位南斯拉夫母亲的体贴关切。

  12、谈谈结尾句的含义:

  ——结尾两句话讴歌了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份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份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为和*而战是每一个人的心声,在这共同的战斗中用血肉凝成的友谊将永远长存。)

  13、读了课文后,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这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14、这篇文章的感人之处在什么地方?

  ——首先当然是题材感人,但是感人的题材要写得感人,写作方法也是重要的。探究这篇战地通讯的写法,可以悟到,作者在落笔之前,对事件之所以感人的种种因素是作了分析的,在叙述过程中,在感人的因素上就着力描写。再则,突出蜡烛,更是作品成功的关键。

  事件感人的因素有哪些呢?分析起来有四点。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三是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土;四是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意义。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凡是写到这四点的,都着力描写,造成了感人的效果。

  (写炮火,不是笼统地写一句就算了,几乎隔几行就写炮火,叫人一直为老妇人的安危揪着心,老妇人在炮火之中的种种行为就格外感人。)

  三、总结:

  1、写作特色

  (1).选材恰当,真实感人。

  (2).烛光,象征生命,象征情谊。

  (3).描写细腻,意境深远。

  四、作业

  1、课后练*一。

  2、完成练*册。

  第三课时

  一、导入

  面对这样的烛光,我们感受到了老师那份情同母子的爱。可同样的蜡烛,在南斯拉夫老妇人的手里,却有着不同的意蕴,它会使我们感受到一种超越国界的情感。

  二、合作探究

  1、课文以蜡烛为题,这里的烛光,你认为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呢?

  ——红军烈士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2、课文中的老妇人,是本文的主人公,你能概括一下她的形象吗?

  ——①老妇人饱受德*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渴望和*,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②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③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④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3、你发现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文章不断对炮火(11)、老妇人的黑色围巾(4)、老妇人的动作“跪”、“爬” (各3)、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6)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和描写。

  4、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加以描写?

  ——①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突出了当时环境的危险,更突出了老妇人不顾生死、临危不惧的高尚品格,同时也使我们为老妇人的行为而感动。

  ②对“蜡烛”的多次描写,说明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的哀思, 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③对“黑围巾”的多次描写,表现了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渲染了肃穆气氛,突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④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三、语段品读,体会精神。

  1、学生品读课文语段,畅谈感受。

  例:课文倒数第二小节。

  感受:勾画了战后的环境、烛光的背景,控诉着*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再次点出烛光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胜母子,它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2、内心体验:

  ①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世界都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请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的内心世界。

  a、 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样想的?

  b 、老妇人为什么深深一鞠躬?她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②你还能举出像老妇人这样的例子吗?

  3、互动释疑: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班级同学共同探究解疑。

  四、小结

  学生可能这样说:文中的南斯拉夫老妇人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衰,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母子情深的境界,使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得到升华。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

  2、把你想像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写下来,整理到练*本上,不少于二百字。

《蜡烛》教案4

  1、感受反*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2、体会本文真挚感人的语言。

  能力目标:透过行为领悟人性的本质。

  教育目标:让学生体会追求和*的人民的深厚的感情。

  体会真情,领悟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朗读法、引导法。

  录音机、投影仪。

  记得上学期的目标上有一篇课外阅读:讲的是一队德国兵到一个被占领地的一个农家去,那农家的妻子正是个地下党。谁能把这个故事讲下去?

  (学生讲的实在很精彩。)

  同样的蜡烛,在不同的情况下,起着不同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一课中的蜡烛将起着怎样的作用?

  2、学*了这麽多篇课文,我们已有了这样的常识,一打眼儿就能知道这篇文章是赞美什麽或讲述什麽的,那麽这篇课文呢?

  主旨: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3、我们今天,不是讨论人物、事件的感人上,而是他感人的程度如何?

  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4)、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这个问题如果不先给出一个例子,学生是很摸不着头脑的。)

  4、那麽,这里的烛光,又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

  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5、好了,下面你又可以难一难我了!

  1)、最后两句话是什麽意思?

  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2)、有同学很聪明,就拿课后题问我。所以,顺便给他们处理课后练*了。

  3)、课后练*二。

  4)、课后练*三。

  6、那麽谁来总结一下老妇人的形象?

  (说的很多很杂,但都没有条理性。)

  1)、老妇人饱受德*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渴望和*,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7、这是一篇战地通讯,但是其中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回答的很好。可是我觉得要是在开头问会更好。)

  8、你还能举出像老妇人这样的例子吗?

《蜡烛》教案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学*怎样把文章写得感人,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品味语言,感悟文章意蕴。

  3、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理解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学*怎样把文章写得感人,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理解蜡烛的特殊含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型:课内自读

  教学媒体:录音机、投影仪。

  课前准备:

  1、朗读课文,积累生字生词。

  2、查阅资料,了解二战中苏联红军**南斯拉夫的情况。

  教学设计: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由“蜡烛”我们可以联想到哪些诗句和歌曲,各有什么寓意?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

  3、“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借蜡烛写离别

  4、“烛光里的妈妈”,借蜡烛歌颂母亲。

  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为什么以“蜡烛”为题,有什么深意呢?

  二、朗读课文,思考:

  ①这是一对什么样的蜡烛?

  ②老妇人怎样点这对蜡烛?

  ③她为什么要点这对蜡烛?

  三、师生共议

  ①是老妇人珍藏45年的结婚红喜烛,意义不一般。

  ②老妇人冒着炮火,不顾老年体弱,不怕艰难,用双手舀干弹坑里的积水,用双手把烈士的遗体拖进弹坑,用双手捧土,一捧一捧堆成坟堆的,老妇人摆正了烈士遗体,还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最后拿出珍藏45年的结婚喜蜡,点在坟上。

  ③背景提示: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侵占了南斯拉夫,世界上很多国家结成反*联盟,苏联盟军来到南斯拉夫帮助南斯拉夫赶走侵略者,所以南斯拉夫人民非常感谢苏联红军。

  文中一位苏联红军战士是为**南斯拉夫而牺牲的,他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坟堆是南斯拉夫老妇人为他堆的,她不忍心红军烈士暴尸战场,她要让红军烈士安息在南斯拉夫国土上。老妇人对一个苏联红军青年情同母子,他们之间已经没有国界,这是反*同盟的军民用血肉凝结的情谊。

  四、这篇占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学生找出自己最感动的部分,细细品读,并想想这样的艺术效果是怎么产生的?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首先当然是题材感人,但是感人的题材要写得感人,写作方法也是重要的。探究这篇战地通讯的写法,可以悟到,作者在落笔之前,对事件之所以感人的种种因素是作了分析的,在叙述过程中,在感人的因素上就着力描写。再则,突出蜡烛,突出烛光,更是作品成功的关键。

  事件感人的因素有哪些呢?分析起来有四点。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三是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四是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意义。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凡是写到这四点的,都着力描写,造成了感人的效果。

  五、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

  最后一句话意味深长,齐读,体会用意。

  蜡烛的深意:

  a象征红军战士的生命之光

  b象征两国人民的深厚情意

  c象征他们之间的母子深情

  d象征和*、希望和胜利

  六、作业

  完成课后练*三。

  板书

  什么样的?45年前的结婚喜烛

  怎么点的?先埋后点

  环境险恶炮火连天

  蜡烛年老体弱掩埋吃力

  (线索)沉痛庄重情同母子

  为什么点?

  寄托哀思两国军民情深

《蜡烛》教案6

  ●学*目的:

  1、情感朗读,感受反*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

  2、行动探究,体会南斯拉夫母亲的内心活动。

  3、语言品味,感悟本文真挚感人的人性美。

  ●学*重点:朗读、探究、体味南斯拉夫母亲丰富的内心世界。

  ●学*准备:解决字词;查阅资料(二战有关资料)

  ●教学设想: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烛光引读。

  教师呈现《烛光里的妈妈》图片。

  同学们,我们面对着摇曳的烛光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是啊,面对这样的烛光,我们感受到了老师那份情同母子的爱。可同样的蜡烛,在南斯拉夫老妇人的手里,却有着不同的意蕴,下面就让我们来学*西蒙诺夫的《蜡烛》,它会使我们感受到怎样的一种超越国界的情感呢?(板书课题及作者)

  作者简介:西蒙诺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奖金,《生者与死者》获列宁奖金。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概述课文内容。

  2、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3、读了课文后,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这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三、合作探究,微观体察。

  设置问题情景一:

  ♂课文以蜡烛为题,这里的烛光,你认为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呢?

  讨论明确:红军烈士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设置问题情景二:

  ♂课文中的老妇人,是本文的主人公,你能概括一下她的形象吗?

  讨论明确:

  ①老妇人饱受德*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渴望和*,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②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③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④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设置问题情景三:

  ♂你发现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尽量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划一划,然后归类)。

  文章不断对炮火(11)、老妇人的黑色围巾(4)、老妇人的动作“跪”、“爬” (各3)、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6)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和描写。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加以描写?

  ①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突出了当时环境的危险,更突出了老妇人不顾生死、临危不惧的高尚品格,同时也使我们为老妇人的行为而感动。

  ②对“蜡烛”的多次描写,说明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的哀思, 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③对“黑围巾”的多次描写,表现了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渲染了肃穆气氛,突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④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四、语段品读,体会精神。

  学生品读课文语段,畅谈感受。

  例:课文倒数第二小节。

  感受:勾画了战后的环境、烛光的背景,控诉着*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再次点出烛光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胜母子,它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五、内心体验,互动释疑。

  1、内心体验:

  ①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世界都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请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的内心世界。

  a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样想的?

  b老妇人为什么深深一鞠躬?她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②你还能举出像老妇人这样的例子吗?

  2、互动释疑: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班级同学共同探究解疑。

  六、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请各小组学生针对本文的学*,以“我学到了……”进行小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引导学生不仅从知识上考虑,还要从方法、思想情感上考虑。

  学生可能这样说:文中的南斯拉夫老妇人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衰,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母子情深的境界,使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得到升华。

  2、课外延伸:

  ①完成课后研讨与练*。

  ②把你想像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写下来,整理到练*本上,不少于二百字。

《蜡烛》教案7

  教学目标:

  分析品味重点语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1、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2、体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重点难点:

  通过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准备:

  1。 预*课文,

  2。 查找有关二战时期**南斯拉夫的情况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蜡烛,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勾出无限遐想。于是,无论中外,都有许多诗文以蜡烛为题。例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二、检查预*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拂晓 瓦砾 地窖 鞠躬 颤巍巍

  2、介绍二战**南斯拉夫情况。(建议小组讨论候选代表发言)

  3、作者简介

  三、整体把握,感知课文:

  1。自由朗读:读懂大意。

  2。目的寻读: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理解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对德军炮火的11次描写

  对蜡烛的6次描写

  对黑围巾的4次交代

  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3次“爬”、3次“跪”)

  提示: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在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的象征。

  “黑色的大围巾”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3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劳力衰;3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深痛哀悼。

  四、探究写法,揣摩感悟:

  1 、再读全文,其中是否有些片断令你感动?请你为大家朗读一下,并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学生任意选择片断朗读,原因的说明言之成理即可。可选择重点语句作详细的讨论和分析)。

  题材感人,重点描写老妇人掩埋苏联烈士的过程,突出蜡烛、烛光。

  感人的原因: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的意义。

  2。课文倒数第二小节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勾画了战后的环境、烛光的背景,控诉着*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再次点出烛光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胜母子,它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3。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她丰富的内心世界是通过动作来表现的,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精读文章倒数第四、五两段,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有哪些心理,回答问题。

  投影思考题:

  1。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样想的?

  2。老妇人为什么对他们深深一鞠躬?她心里是怎么想的?

  学生齐读或分读,自由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意蕴,启发学生就文句提出一个个问题推想。

  五、教师小结

  文章中的南斯拉夫老妇人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衰,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母子情深的境界,使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得到升华。

  六、布置作业

  把你设想的老妇人的心理写下来,整理到练*本上,300字左右即可。

《蜡烛》教案8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和一般记叙文比较写法上的不同。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读课文,并能演一演。

  3.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握剧情,通过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

  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前查阅资料、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对德国人的残酷迫害。

  教学过程:

  一、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通过课前预*和自己已有的知识,说说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多少?谁来汇报一下你掌握的资料。(生交流)

  2.师小结。

  3.在法国,人民忘记不了这样一件事,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半截蜡烛》。(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剧本

  1.请大家读读课文,看看这课文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交流看法。学生的意见会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

  (1)课文的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

  (2)整篇课文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

  (3)课文的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4.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概括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这是一种新的文体──剧本。

  电影、电视剧等,都是根据剧本拍出来的。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轻声读读剧本,想想这个剧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指名回答。

  3.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提供句式:当,谁(怎么做),(结果怎样)。

  4.故事情节富有如此曲折的变化,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

  (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四、深入阅读,感受形象

  1.同学们想不想根据剧本来演演一家人巧妙与德军周旋这一幕呢?可是要想把它演好,先得认真地研究一下剧中人物的形象,怎么来研究呢?

  2.引导学生可以抓住剧本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揣测心理等来研究人物形象。请同学们细读剧本,选择文中的一个人物,进行深入研究。

  3.学生自主学*,小组合作讨论。

  4.集体交流,尝试表演

  (一)伯诺德夫人:

  (1)语言:太对不起了,先生们,忘了点灯。瞧,这灯亮些,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蜡烛熄了。

  要说得不引起德军的怀疑,关键读好哪个词?为什么?

  (学生各自试读后指名朗读,评价)

  [教师提示:只要能不引起德军怀疑,巧妙熄灭蜡烛,你的朗读处理就都是允许的。]

  (2)动作:(急忙取出一盏油灯)、(吹熄了蜡烛)。

  请一位同学做一个吹的动作。

  思考:你认为是急速吹灭还是轻轻吹灭?为什么要轻轻吹?

  (3)神态:(不动声色地慢慢说道)

  怎样才是“不动声色”?为什么要“不动声色地慢慢说道”?

  (4)揣测心理:在敌人面前,伯诺德夫人如此镇静,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可回顾前文伯诺德夫人说的“不惜一切代价,包括我们的生命”来理解她的爱国思想。指导朗读这句话。)

  (5)尝试表演,评价。

  (二)杰克:

  (若无其事走到桌前,端起烛台)天真冷。先生们,我去柴房抱些柴火来生个火吧。

  (杰克无奈地去柴房,下)

  (1)引导思考:杰克的言行巧妙地哪里?

  (“若无其事”才能避开敌人的怀疑,“天真冷”是“去柴房抱柴生火”的理由,这样才有可能拿走蜡烛。)

  (2)揣测心理:杰克为什么能这样勇敢呢?

  (3)尝试表演,评价。

  (三)杰奎琳

  (杰奎琳打了个懒懒的哈欠,走到少校面前)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去楼上睡觉吗?(她宝石般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

  (笑容像百合花一样纯洁)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司令官先生。和您聊天真有趣,可是我实在太困了。

  (1)引导思考:她的说话、动作、神态有什么巧妙之处?

  (语言上,她称少校为“司令官先生”,满足他的虚荣心,“天晚了,楼上黑”、“我实在太困了”,把拿灯上楼的理由说得非常充分,她特意说是“拿一盏灯”而不是“拿蜡烛”,避免怀疑;动作上,她“打了个懒懒的哈欠”,一副极困的样子让人可信;神态上,“宝石般的眼睛”、“笑容像百合花”让人感受到孩子的天真可爱,纯洁无瑕,顿生怜悯之心。)

  (2)揣测心理:杰奎琳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3)尝试表演,评价。

  (四)德国军人:(略)

  五、小组组合表演

  六、拓展想像(任选一题):

  1.望着这盏在最后一级楼梯熄灭的蜡烛,你想说什么?(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2.想像:当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级阶梯时,蜡烛熄灭了。故事还会怎样发展呢?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七、布置作业:

  1.阅读记叙文《生死攸关的烛光》。

  2.阅读交流战争故事。

《蜡烛》教案9

  教学目标:

  分析品味重点语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1、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2、体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重点难点:

  通过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准备:

  1。 预*课文,

  2。 查找有关二战时期**南斯拉夫的情况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蜡烛,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勾出无限遐想。于是,无论中外,都有许多诗文以蜡烛为题。例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二、检查预*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拂晓 瓦砾 地窖 鞠躬 颤巍巍

  2、介绍二战**南斯拉夫情况。(建议小组讨论候选代表发言)

  3、作者简介

  三、整体把握,感知课文:

  1。自由朗读:读懂大意。

  2。目的寻读: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理解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对德军炮火的11次描写

  对蜡烛的6次描写

  对黑围巾的4次交代

  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3次“爬”、3次“跪”)

  提示: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在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的象征。

  “黑色的大围巾”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3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劳力衰;3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深痛哀悼。

  四、探究写法,揣摩感悟:

  1 、再读全文,其中是否有些片断令你感动?请你为大家朗读一下,并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学生任意选择片断朗读,原因的说明言之成理即可。可选择重点语句作详细的讨论和分析)。

  题材感人,重点描写老妇人掩埋苏联烈士的过程,突出蜡烛、烛光。

  感人的原因: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的意义。

  2。课文倒数第二小节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勾画了战后的环境、烛光的背景,控诉着*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再次点出烛光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胜母子,它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3。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她丰富的内心世界是通过动作来表现的,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精读文章倒数第四、五两段,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有哪些心理,回答问题。

  投影思考题:

  1。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样想的?

  2。老妇人为什么对他们深深一鞠躬?她心里是怎么想的?

  学生齐读或分读,自由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意蕴,启发学生就文句提出一个个问题推想。

  五、教师小结

  文章中的南斯拉夫老妇人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衰,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母子情深的境界,使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得到升华。

  六、布置作业

  把你设想的老妇人的心理写下来,整理到练*本上,300字左右即可。

《蜡烛》教案10

  教学目标:

  分析品味重点语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1、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2、体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重点难点:

  通过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准备:

  1。 预*课文,

  2。 查找有关二战时期**南斯拉夫的情况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蜡烛,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勾出无限遐想。于是,无论中外,都有许多诗文以蜡烛为题。例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二、检查预*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拂晓 瓦砾 地窖 鞠躬 颤巍巍

  2、介绍二战**南斯拉夫情况。(建议小组讨论候选代表发言)

  3、作者简介

  三、整体把握,感知课文:

  1。自由朗读:读懂大意。

  2。目的寻读: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理解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对德军炮火的11次描写

  对蜡烛的6次描写

  对黑围巾的4次交代

  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3次“爬”、3次“跪”)

  提示: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在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的象征。

  “黑色的大围巾”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3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劳力衰;3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深痛哀悼。

  四、探究写法,揣摩感悟:

  1 、再读全文,其中是否有些片断令你感动?请你为大家朗读一下,并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学生任意选择片断朗读,原因的说明言之成理即可。可选择重点语句作详细的讨论和分析)。

  题材感人,重点描写老妇人掩埋苏联烈士的过程,突出蜡烛、烛光。

  感人的原因: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的意义。

  2。课文倒数第二小节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勾画了战后的环境、烛光的背景,控诉着*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再次点出烛光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胜母子,它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3。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她丰富的内心世界是通过动作来表现的,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精读文章倒数第四、五两段,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有哪些心理,回答问题。

  投影思考题:

  1。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样想的?

  2。老妇人为什么对他们深深一鞠躬?她心里是怎么想的?

  学生齐读或分读,自由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意蕴,启发学生就文句提出一个个问题推想。

  五、教师小结

  文章中的南斯拉夫老妇人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衰,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母子情深的境界,使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得到升华。

  六、布置作业

  把你设想的老妇人的心理写下来,整理到练*本上,300字左右即可。


《蜡烛》教案 (菁华10篇)(扩展2)

——蜡烛作文 (菁华10篇)

蜡烛作文1

  我喜欢“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因此,我很喜欢蜡烛。

  停电了,从角落里拿起一支蜡烛,用打火机点燃它,金色的火光立刻照满了整间屋子。火光很漂亮,最下面是蓝色的,天空的蓝,很小的一块;橘黄色像小山一样在蓝色的上面突起来;最上面,是鹅黄色,很大一部分。就是这样的火光,在蜡烛上跳跃着,随着风一会儿变高,一会儿变矮,一会儿向南,一会儿向北,毫无规律地动着。

  渐渐地,蜡烛就被火光烫得滚下了一滴滴“眼泪”,但它们还没等到落地,有的就凝固成了固体。很快的,蜡烛头上就有了一根黑线。这时,我放在离火不远的.地方一小片纸,风向纸这边吹来了,火也向纸这边靠。终于,小纸片烧着了,纸下面的蜡流的可快了。最后,纸烧完了,那一点火也被风吹灭了。

  人们都拿蜡烛来形容那些默默世界为付出的人,我喜欢蜡烛,更喜欢它那无私奉献的精神!

  世上无奇不有,有人喜欢那娇艳的鲜花,有人喜欢顽强的小草.而我,却喜欢那普普通通的蜡烛,因为在我心中它是*凡而伟大的. 蜡烛,他有长长的身躯,有白色,红色...

  关于蜡烛的作文 我爱蜡烛作文 我喜爱蜡烛,喜爱它的光明,但我却更喜爱它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生活中,蜡烛并不罕见,也不稀奇.蜡烛价格低廉,家家户户都有,但因为它的...

蜡烛作文2

  放学吃过晚饭后,我要去写作业了。抬头望望天空,圆月渐渐升高,她那银盘似的脸,流露出柔和的笑容。我也微微一笑,怀着好心情去做作业了。

  没过多久,灯忽然灭了。我急忙往窗外张望,外面一片漆黑。疲倦的月亮躲进了云层里休息,只留下几颗星星在放哨。原来停电了,这可如何是好,今天的作业可不少呀,现在停电对我来说犹如初生的婴儿断了奶,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这时,一团火光一闪,屋里顿时变得亮堂了,原来是爸爸点上了一根蜡烛,这是一根造型精美的米老鼠蜡烛。看到跳跃的烛光,我提着的心恢复了以往的*静。借着烛光,作业很快做完了。这时,窗外传来一阵欢呼声:“来电了,来电了!”屋里的灯同时亮了。在耀眼的灯光下,烛光变得很微弱,一闪一闪,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而我恋恋不舍地把它吹灭。今晚多亏了这烛光,我才一帆风顺地完成了作业,尽管此时的烛光如此不显眼。这时,我无意中发现,燃烧的蜡烛只剩下一小截了,我的心不禁一颤。

  望着剩下的一小截蜡烛,我的感慨之情油然而生:一只漂亮的蜡烛就这样烧光了,它无私地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无谓地牺牲了自己。一句谚语从记忆的仓库中蹦出来——“燃烧自己,照亮他人。”蜡烛就拥有这种可贵的奉献精神,它是多么感人啊!

  剩下的这一小截蜡烛,让我不禁联想起了我的老师。老师不仅每天要早早到校,给我们上课,辅导我们学*,回家还得备课、批改作业。老师每天都在辛勤工作,有的放弃了做家务的时间,有的牺牲了与家人的团聚,有的推却了和朋友的约会。老师把满腔的热忱和精力都投入到同学们的身上。在老师的身上不正体现出了蜡烛这种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精神吗?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就像蜡烛一样,辛勤工作,默默奉献,无悔无怨。加减乘除,算不尽老师您作出的奉献!诗词歌赋,颂不完对您的崇敬!您用知识的甘露,浇灌我们理想的花朵;您用心灵的清泉,孕育我们情操的美果。老师用自己的行动,不仅教会了我们科学文化知识,更亲身教会了我们要如何做一个人。

  让我们学*蜡烛的献身精神,像老师一样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蜡烛作文3

  朋友,当你在黑暗中漫步时,请别忘了它;当你挣扎在朦胧中时,也别忘了它。它--蜡烛,可帮你从朦胧中苏醒过来,从黑暗中逃脱出来,而它,却悄无声息地去了。

  它并不想做一支蜡烛,当造烛人选择了它,当它的泪水啪嗒啪嗒落下时,也就意味着它的生命就要结束了。它的光芒格外美丽,像老师那智慧的双眼,向父母那伟大的力量。我爱它的光芒,但我却很少将它点燃,我怕它痛苦,怕它悲伤,难道流泪的蜡烛不会然你心痛吗?

  它痛苦,它悲伤,它流泪,但这并不表明它不爱奉献,它依然忍受着折磨,把你从失败中解脱出来,把你从悲伤带到快乐。

  花枯败了,但还有第二次生命,草枯黄了,但还有再绿的时候。而它只有一次生命,燃烧成灰就没有再复生的时候。

  蜡烛,在流泪的蜡烛,我爱你的光芒,更爱你的奉献精神!

蜡烛作文4

  有一样物品,它既不像花儿一样美丽,也不像笔筒那样当作装饰放在桌子上。它只是被人们随便地扔在抽屉里,盒子里,甚至在某个角落里,这件东西就是蜡烛。

  如果你仔细观察蜡烛,就会发现蜡烛本身还是很漂亮的。白蜡烛像一根纯白的柱子。红蜡烛就像是美丽动人的红玛瑙,给我们留下美好感人的回忆。人们带来灿烂的光芒。

  现在家家户户都装上了电灯,几乎把蜡烛这个名字忘了,可是一旦停电人们马上就会想到它,翻箱倒柜地找到它,点亮它,默默无闻的蜡烛没有丝毫怨言地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在烛光下读书的我们,还能感觉到有点温暖呢!

  当蜡烛点燃时,滴滴蜡珠顺流而下,好似一串泪珠。难怪古人常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就是蜡烛和春蚕来歌颂矢志不渝的精神。蜡烛的用处很多,它的确不*凡啊!

蜡烛作文5

  晚上,在一个小屋子里,有一个小女孩,她点亮了一个蜡烛。

  一阵风吹来,把许多盏灯吹灭了。

  小女孩睡着了。风来到这间屋子,对蜡烛说:“蜡烛,让我把你吹灭吧。这样,你就可以永远留在这个世界了。”

  蜡烛说:“不,我想照亮黑夜,我想给这个可怜的孩子温暖。”

  风说:“如果我现在不把你吹灭,你会融化成水的。你就没有了生命了。”

  蜡烛毫不犹豫的说:“就算我熄灭了,我也奉献了我的温暖。我也让人幸福了。”

  听蜡烛这么一说,风只好无奈地走了。

  第二天,小女孩醒了。当她发现蜡烛融化时,自言自语道:“昨天原来是蜡烛温暖了我,昨天我很幸福。”

  蜡烛听了这句话,笑了,很甜很甜地笑了

蜡烛作文6

  在人们看来,蜡烛是很*常的,体积小,大多分为红白两色,十分便宜,但它的作用及其广泛。

  每当停电的时候,家家都点上一只蜡烛,它短暂的一生里不知为人们做出多么大的贡献。我仿佛看到了在烛光的照耀下;工程师在设计图纸;学生在做作业。不知它发出的光照耀了多少人,不知它帮助了多少人。

  它使我想起了一句名言:“人生应像蜡烛一样,从头燃到底,永远都是光明的。”它告诉我们做人就要像蜡烛一样,哪怕牺牲自己也要为人们贡献光和热。

  我爱蜡烛,更爱那些勤勤恳恳为四化献身的人!这种蜡烛精神不值得我们赞扬吗?

蜡烛作文7

  台风夜我坐在书桌前,桌上摊着我还未写完的作文,朝窗外望去,窗外风雨交加,狂风吹过的大树猛烈摇晃,树叶簌簌往下落,三两个行人在街上奋力地抓着雨伞,吃力的走着,狂风和暴雨在窗外成为了统治者,统治着整片天空。我收回视线,看着桌上的作文本,却无从下笔。

  突然,房间暗了下来,我愣了一下,赶忙起身,跑到对面的店铺买蜡烛。“阿姨,有蜡烛吗?”“没有,卖完了”**浪卷阿姨坐在柜子前,把腿伸在桌子上,用指甲钳修剪着她的涂满指甲油的手指,旁边放着还未盖上的指甲油,桌子上的化妆品乱放,占满了整张桌子“阿姨,真的没有吗?我有急用”我想到明天要交的作文还没写完,有点慌了,“有倒是有,呐,桌子上的那支,十块钱”说着用手指了指桌子上那支正在燃烧的蜡烛,然后就继续头也没抬的继续摆弄她的手指了。“不用了,谢谢”话没说完,我就拔腿跑了。

  连雨伞都忘记打开了,一路上都没有什么行人,*时喧闹的大街,此刻只听到狂风呼呼从我耳旁吹过,雨似乎越下越大了,跑了好一会,终于看到第二家店铺了。

  “阿姨,有没有……蜡烛卖啊?”我边收雨伞边问道,听到我的声音,一位身材臃肿的阿姨手中拿着一块湿抹布从内间走了出来,满脸歉意的对我说:“蜡烛吗?没有了,刚刚卖完了,”“真的没有了吗?我有急用”我急的都要哭了,“别急,别急,我这儿还有两根,拿去吧”说着把两支刚刚点燃的蜡烛吹灭递给了我。“谢谢阿姨,谢谢,阿姨多少钱,我付钱给你”“不用不用,你有你用就拿去用吧?不用钱,赶紧回去吧,很晚了”说罢,阿姨摆摆手又拿着抹布走进了内间。“谢谢阿姨”我朝着内间喊了声,拿着蜡烛走出了店铺。

  这一次,似乎因为我买到了蜡烛,有了安全感又或是路上寂静无比,我慢慢的走,一路上,我看着手中的蜡烛,仿佛刚刚燃烧的温度还没有失去,我的心暖暖的。不知什么时候,狂风没了身影,天空也止住了哭泣,路上依旧没有几个行人。

  回到家,准备点上蜡烛,房间一下子亮堂堂,电又来了,全城一片光明。或许,连电也是不舍得燃烧这根蜡烛的。

蜡烛作文8

  老师的心,不是白银,却比白银更纯;不是黄金,远比黄金珍贵。老师的心至纯至真。她是母爱,充满了亲情;她如甘霖,滋润着片片幼林。智慧的光芒,知识的结晶,宽阔的情怀。这便是——老师的心。——题记

  一首《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每当这首歌想起的时候,我总感觉沁人心脾,很感动,但最重要的是,我会不由想起站在讲台上,一手拿着粉笔,一手拿着教科书的老师们,书写时的粉笔灰经常会掉在他们身上,寒来暑往,为了使我们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天天披星戴月,不辞辛劳,呕心沥血,没有一句怨言,老师的爱看不见,像许多家长一样有“望子成龙,盼女成风”的心愿,正是这种爱滋润了我们的心田。

  第一次踏进校园,心里挺害怕的,老师进来后,就像亲人一样,瞬间,我心里就开朗了。此后,你们耐心的给我们一遍遍讲解题思路,让我们会举一反三;当我怀着惭愧的心面对错误时,没有严厉的批评,只有意味深长的人生道理,你们不仅教会了我知识,还教会我们做人,把我们无知,叛逆的心灵带到了正确的道理中。日后我们要面对挫折不低头等。

  你们天使般的来到我们身边,抹去了我们气馁、自卑的心理。当我们面对成功而沾沾自喜时,又是你们告诉我们要戒骄戒躁,要谦虚、上进。在我的心里,老师就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也是一份最有耐心的工作,我们的顽皮以及逆反你们都能包容。老师就像一支蜡烛,照亮别人的道路,却燃烧了自己。你们是文化的传播者,有了你们,才使得灿烂的文化没有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你们是工程师,在荒地上建起高楼大厦,是我们的榜样,言传身教,点燃我们求知的欲望。

  我要感谢我敬爱的老师!感谢你们一直站在讲台上用汗水浇灌着干渴的我们;用如歌的声音播撒着爱的阳光;用美好的青春年华在这个岗位上默默奉献着,为的只是让我们做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一支蜡烛燃烧到最后始终不肯熄灭,因为它想着,只要世界还有一丝黑暗,我就要将它照亮。——后记

蜡烛作文9

  一个圆柱体,披上一件五颜六色的外衣,头上长着一个“天线”,这就是蜡烛。蜡烛外衣的颜色代表的意义可不同哦!红色象征着喜庆;白色寄予着哀思;彩色则给人们带来欢乐和祝福。

  在许多人眼里,蜡烛是微不足道的。光明时,人们不会想到它;黑暗来临,突然停电时,人们才会四处寻找它,哪怕找到一小截蜡烛头,它也能用微弱的光驱散黑暗。尽管它很渺小,但是却集聚全身的能量充分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它这种默默为他人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让我不禁想起了默默为我们奉献的老师们。老师是每天最早到学校,最晚回到家的人,她教我们做人的道理,授予我们丰富的知识。有人说,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茫茫人海中的指明灯。而我想说,老师是蜡烛,用光芒点亮了我们的人生。正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所说的一样。

  蜡烛是渺小的,也是伟大的。我长大后要做一个像蜡烛一样无私奉献的人。

蜡烛作文10

  晚上,我在房间里写作业,一下子,黑暗笼罩了整个房间,电视机也停止“唱歌”了。原来是停电的缘故,我心里暗暗地想:早不停,晚不停,偏偏这时候停!

  幸好桌子上还有半截蜡烛,我很快地点亮了它。人们都说蜡烛的生命很短暂,是啊,一个普通的圆柱体,却要承受如此巨大的痛苦。蜡烛的奉献在人们的眼里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停电时,是它照亮了整个屋子,勇敢地驱走黑暗;在寒冷的冬天,是它帮我们取暖,给我们带来温暖。

  一分钟。二分钟,三分钟……蜡烛已经逝去了它一半的青春;火苗吞没了它,溶化了它的身体。流下的,是滚烫的泪;燃烧的,却是稀有的生命。这时,电来了,我高兴地欢呼起来,可蜡烛呢?已经化成了灰烬。

  这时,我想起了一句话:“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们身边的老师不有着像蜡烛一样的精神吗?他们献出了自己的青春,一心一意地教导学生!

  蜡烛虽然很*凡,却有着一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要做一个具有蜡烛精神的人,为国家,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蜡烛》教案 (菁华10篇)(扩展3)

——蜡烛作文300字 (菁华10篇)

蜡烛作文300字1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吹蜡烛游戏。

  妈妈先从房间里拿出一个蓝色的盒子,再从盒子里拿出7支穿着白色衣服的小蜡烛。妈妈开始讲解游戏规则:在30秒内,靠说词语来吹蜡烛,别人说过的词语不能重复来说,谁吹得蜡烛越多就获胜。

  游戏开始了,我第一个上场,妈妈记录时间,爸爸记录成绩。妈妈说:“开始。”我的嘴里马上吐出:“破坏、山坡、爬坡、扑鼻、*源等,可不知怎么回事,小蜡烛好像跟我赌气一样,晃了晃,又亮了。我在30秒内只吹灭了5根蜡烛。看着还亮闪闪的蜡烛,我生气极了。爸爸在旁边看到了,连忙说:”贝贝,你真不错,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到那么多的词语真不简单。“妈妈出向我坚起了大拇指。我的心情一下子就高兴起来了。接着是爸爸上场,爸爸说的很快:贝贝、泼水、泼油......贝贝、泼油,哈哈,爸爸犯规了。再后妈妈用了8秒钟就把所有的蜡烛吹灭了,真是厉害。我觉得蜡烛好像是妈妈的好朋友,都在帮着她。

  比赛结果是:妈妈得了第一名,我得了第二名,爸爸得了第三名。我不服气地说:”下次我一定要拿第一。“爸爸妈妈看着我笑了。

蜡烛作文300字2

  一提到蜡烛,我会想到蜡烛在伸手不见五指时,可以为我们带来光明。

  一天晚上,家里突然停电,妈妈就找来一根蜡烛,蜡烛的光亮顿时照亮全家,蜡烛就这样默默无闻地奉献着。直到来电了为此。

  看着摇曳的烛光,我不禁想起了老师,蜡烛不就像我们默默奉献的老师吗?俗话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烧尽的蜡油,不就是我们老师为我们付出的心血吗?

  记得四年级上学期,快要考试了,这可是本学期的综合实验考试,也就是期末考试。大家都很想拿一个高分回家,真不巧,我们的倪老师却在这时病倒了。可是他为了我们的学*。拖着病来给我们上课,他依旧声音是那么洪亮,说的话还是那么风趣幽默,只是脸色苍白了许多。

  想到这儿,我心里涌出了一股暖流,我想对老师说:“老师,辛苦了!”

蜡烛作文300字3

  听说蜡烛的火被熄灭了之后,它的烟可以被火重新点燃。我非常想做这个实验。

  我和妈妈说了我的想法后,妈妈同意和我一起做实验。到了星期六,我们去了趟超市,买来了做试验的材料:蜡烛、打火机、棉签。

  回到家中,我把材料整整齐齐地摆在桌子上,它们像一个个小朋友排着队伍,正在等待着什么。

  妈妈说开始吧,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红彤彤的蜡烛,放在桌子上,可是蜡烛一点也站不稳,一放手就倒。妈妈教了我一个小妙招,先把蜡烛的底部用火把它融化一下,把融化成的油滴一滴在桌子上,用蜡烛底部盖住那滴油,蜡烛就稳稳地树立在桌子上面了。

  实验开始了,妈妈用打火机把蜡烛点燃,蜡烛上的火苗一直往上冒,明亮的火苗在我的眼前闪烁。我把棉签上也沾上火,一丝火苗站在棉签上纹丝不动,于是把蜡烛上的火苗用口将它吹灭,这时从蜡烛芯处冒出一条黑色的烟雾,就像激动的小鸟飞了出来。我把棉签上的火苗和烟合到了一起,被火苗点燃的烟很快地往蜡烛上飘,就这样蜡烛再一次被点燃了。“我的实验成功了!”我一蹦三尺高。

  我学*了课本知识,知道了当蜡烛熄灭后,它的烟遇到火苗还可以再次点燃的原因是:蜡烛的烟有石蜡蒸汽,它碰到火苗,就会复燃了。

蜡烛作文300字4

  我们即将告别20xx年,迎来崭新的20xx年。为此我买了一对漂亮的新年蜡烛。

  这对蜡烛一模一样,看上去象一对小巧玲珑的鱼缸。“鱼缸”的最底下铺满紫色的小石子,石子上有一只红色的小海星。海星的周围,还散落着几个彩色的'贝壳。紫色的石子代表浪漫,贝壳和海星代表活力,我希望20xx年我的生活既浪漫又充满活力。

  20xx年的最后一天晚上,我点燃了这对蜡烛,透过那跳动的烛光,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的点点滴滴。

  记得我五岁时,有一次,妈妈叫我独自去超市买一包白砂糖。我买好砂糖回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可是路灯不知道为什么,一盏都没有亮。我害怕极了,我不敢再一个人往家走,只是蜷缩在一个角落里哭。

  就在这个时候,我听到了渐行渐*的脚步声。一位慈祥的老奶奶走到我身边,她关切地问我为什么在这里哭。我告诉她我怕黑。奶奶笑了,她从她提着的塑料袋里取出一根蜡烛并点燃了它,送我回家。蜡烛的光虽然是那么微弱,却一直照亮了我回家的路。

  新年蜡烛即将燃尽,我从回忆中醒来,我望着眼前跳动的烛火,我的心里仍是暖暖的!

蜡烛作文300字5

  天黑了,把蜡烛点上,立即给四周带来光明,而它却一点一点变矮,一点一点的消耗自己,直至最后一滴蜡。用自己的生命给别人带来光和热,这就是蜡炬的精神。

  生活中有多少人就像这默默无闻的蜡烛,燃烧着自己,照亮了别人,我们是学生,我们便不由得想到了老师。她们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在讲台上播撒着知识的种子,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让知识的种子在我们的心中长成一朵朵盛开的鲜花;用自己的爱将我们哺育成一代又一代祖国需要的人才。

  深夜,当别人早已进入甜美的梦想时,老师却依然在灯下批改作业,灯光下,老师的眼中流露出疲惫的神情,他不得不放下手中的笔,揉了揉太阳穴可一想到同学们繁重的学*任务,便一咬牙,继续批改。

  别人都有八小时工作制,老师您的工作时间又何止八小时,帮助成绩差的同学补课,连夜为同学们批改作业。您就像一根点燃的蜡烛,用自己的生命为同学明朝前方的路,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蜡烛作文300字6

  今天,快乐学*驿站灯火通明,灯光闪烁。哦,原来在玩:吹蜡烛游戏。规则:在30秒内,靠说词语来吹灭五根得意洋洋的小蜡烛。小蜡烛一身全白,长着一个俗气的辫子,可小蜡烛得意地说:“击败我们就你们胜!”

  李老师首先让我来,我一鼓作气说了五次,可是悲伤的是我一根都吹不灭。我伤心地下去了。我看见蜡烛好像在跳舞,心里很不服气。第二个上去的是小包,他拼命地吹,吹完了三根,可是他犯规了,小包下去了。接下来小A、小B、小C……上去吹,小蜡烛毫发无伤,丝毫没有动静。这时,郑欣怡上去了,我心里有种感觉,好像是郑欣怡要把五根狂妄而自大的小蜡烛说灭。同学们拼命喊:“大声!大声!”果然郑欣怡用了26秒就把蜡烛说灭了。许祖铭也用了25秒说灭了蜡烛。有的同学紧张,有的同学大笑,还有的同学提示……我们又看见李老师的惊人速度:6秒。大家都目瞪口呆的。

  这场游戏是靠智慧、反应和速度。

蜡烛作文300字7

  蜡烛,大家肯定都很熟悉。每当夜慕降临时,每当夏天停电时,人们往往就会点起一支毫不起眼的蜡烛,用来照明。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蜡烛牺牲自己,照亮别人的这种品质,难道不值得我们一起来学*,一起来发扬吗?

  是啊,当蜡烛油一滴、一滴地落下,当蜡烛为我们默默无闻地奉献时,生命在流失,而它却毫无怨言,好像永远都不知疲倦。

  老师不正是蜡烛么?她总是“大方”地把知识传授给我们。当我们成功时,总是默默地为我们祝福,为我们祈祷。

  父母不也是蜡烛么?他们不怕辛苦,更不怕付出。在她们的心里,我总是居在第一位。他们不求回报,只求我能像小树苗一样快快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清洁工也不正是蜡烛么?警察不也是蜡烛么?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像蜡烛一样品质高尚的人,我们应该多多用眼睛去观察,去发现,去向他们学*!

蜡烛作文300字8

  一个普通的圆柱体,披上了红色的外衣,头上长了一根“天线”,这就是蜡烛。

  蜡烛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用品,它非常便宜,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用他的人也越来越少。

  虽然蜡烛很普通,但是当我们家里停电的时候,它就派上了用场。虽然他的光和电灯比起来显得很微不足道。但是当四周黑漆漆的时候,它却能给人们带来一片光明,给人们带来方便。这种默默地为他人付出的精神,深深地吸引了我。他点燃自己,照亮别人,而不求一丝回报。由此,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祖国花朵的培育者——为我们默默而辛勤付出的老师。

  每天,老师们都早早地来到学校,教会我们知识,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大家都说:老师是园丁,是茫茫书海中的指明灯,是渡我们人生的航船。可我却说:老师是一根蜡烛,默默付出,从来不求回报。如果生活中没有老师,就等于停电后没有蜡烛,我们的人生就会陷入一片黑暗,将找不到人生的方向。所以,我要感谢老师,感谢他们对我们的教育和培养。

  蜡烛,是那么*凡,又是那么伟大。长大以后,我也要像蜡烛一样,像老师一样,做一个为社会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人。

蜡烛作文300字9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就是描述蜡烛的。

  蜡烛,是多么*凡的事物,但它的心中却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无私的“为人民服务。”

  一天下午,我放学回家做作业。到6点时突然停电了。我惊叫起来“啊!停电了,那我该怎样做作业啊!”我想起了台灯,可台灯刚好没电了。我是倒霉到了极点。我就只好出去买蜡烛了。

  买完蜡烛,我一看时刻。“啊!已经6点半了。”我吓得赶紧把蜡烛点燃,开始做作业。时刻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我的做作业越做越少,而它的身体和生命却是越来越短。

  蜡烛在我们生活中虽然很*凡,但是它却为我们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此刻我们的科技发达了,人们都用上了电灯。只有在停电时人们才会猛的想起它的存在。当我们在用蜡烛的时候,可能谁也没有想过蜡烛为什么要默默的燃烧呢?其实很简单,它不是为了自己,也不是为了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而是为了我,而是为了我们人类。当你用打火机点燃它时,你只道它的痛苦吗?那是一种钻心的痛,不是*凡人能够知道的。但它为了我们人类能够在黑暗中找到光明,就牺牲自己的生命,为我们服务。蜡烛就是这样默默无闻,无私的为人民奉献。

  我目不转睛的注视这蜡烛,陷入了深深的深思。

蜡烛作文300字10

  蜡烛又被点燃了,顿时一束金色的光洒满了屋堂,但屋子被照亮的那一刻,蜡烛的身体和生命却在一点一点的耗尽。天亮了,咦,蜡烛呢?它已经耗尽了自己的最后力量,被人们扔到了垃圾桶里。可是尽管这样,它还是默默无私地奉献着自己,为人们照亮,从来不求丝毫回报,也从来没有过一句怨言。

  在生活中,像蜡烛这样,默默奉献,不求丝毫回报,也从来没有过一句怨言。

  在生活中,像蜡烛这样,默默奉献,不求回报,没有怨言的人还有清洁工。早晨,外边雾朦朦的,我惺忪的睡眼还没有睁开时便听到清洁工阿姨在扫马路的声音“刷刷刷—————”该上学了,我走下楼,清新,凉爽的空气扑面而来,看到整洁的街道,我心里不由得涌起一种无比舒心,宽广的感觉。日复一日,清洁工阿姨天天如此,把整洁的街道留给了大家,自己却默默无闻。

  还有老师。叮铃铃,上课了,老师以开以的笑容给我们上课,传授我们知识。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我们毕业了。老师不再像以前那样漂亮,眼角多了几条皱纹,疼爱的我们却长大了。老师无怨无悔,每当我们考了好成绩时,脸上总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啊,蜡烛你是多么的令人可敬!


《蜡烛》教案 (菁华10篇)(扩展4)

——《蜡烛》教案 (菁华6篇)

《蜡烛》教案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理清记叙的要素,品味语言,感悟文章意蕴。

  3、激发学生爱的情感,培养理解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蜡烛的特殊意义。

  教学准备

  1、预*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二战中苏联红军**南斯拉夫的情况。

  2、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

  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写的是一位南斯拉夫的老妇人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在了一位苏联红军战士的坟头。文章赞美了反*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歌颂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学*这篇文章,要用心感受老妇人对苏联战士情同母子的深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这样一个故事,夫妻二人都是工人,他们有一个儿子上初中三年级。家里只有一间房子,约十五六*方米,摆一张双人床,一张单人床,一张学生桌,家里就塞满了。爸爸身体不好,经常咳嗽,一咳嗽小屋就跟着震动,儿子写作业思路就会被打乱,为了儿子的学*,爸爸嗓子一痒就赶紧躲出去,每天晚饭后儿子要写作业了,爸爸就躲出去,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一种*惯。北方的冬天很早就纷纷扬扬下起鹅毛大雪。有一天,儿子临*期末考试,在温暖宁静的小屋里不知不觉学*到夜深。作业刚做完,忽然隐约听到窗外的咳嗽声,他从窗户往外望去,大雪中一个穿着棉大衣戴着口罩的人,周身洁白,成了个雪人,儿子像一下子被电击着了,泪流满面的跑出去……无声的雪花盖住了这对拥抱的父子。这是一个普通的亲情故事,但令我们感动。还有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给我们震撼。今天我们学*的《蜡烛》一课,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二、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并出示学*目标。

  2、教师检查预*(学生交流、巩固)。

  3、教师(或学生)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

  4、投影思考题:

  (1)复述课文情节,说说课文表现了什么主题。

  (2)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老妇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5、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

  预期达到:

  (1)跨越国界,情同母子,战斗的友谊。

  (2)老妇人渴望**、和*,对苏联红军烈士满怀敬意,奉献爱意。表现出深沉、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三、研读赏析

  教师导学:这篇文章非常感人,给我们留下难忘的印象。那么,感人的因素有哪些呢?研读课文,思考问题。

  投影思考题:

  1、找出令你感动的情节、段落或句子,分析使你感动的原因。

  2、试分析蜡烛有什么特殊意义。

  学生默读,自由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预期达到:

  1、题材感人,重点描写老妇人掩埋苏联烈士的过程,突出蜡烛、烛光。

  感人的原因: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的意义。

  2、蜡烛的珍贵意义。

  老妇人珍藏了45年的结婚的喜烛一直舍不得用,现在,把它们拿出来点在烈士的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特殊的环境里,烛光显出了特殊的意义。

  四、拓展延伸

  教师导学: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她丰富的内心世界是通过动作来表现的,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精读文章倒数第四、五两段,展开想象,揣摩一下老妇人有哪些心理,回答问题。

  投影思考题:

  1、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样想的?

  2、老妇人为什么对他们深深一鞠躬?她心里是怎么想的?

  学生齐读或分读,自由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意蕴,启发学生就文句提出一个个问题推想。只要学生的思路打开了,理解就深刻了。

  五、布置作业

  把你设想的老妇人的心理写下来,整理到练*本上,并且用上研读与练*中的字词,300字左右即可。

《蜡烛》教案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理清记叙的要素,品味语言,感悟文章意蕴。

  3、激发学生爱的情感,培养理解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蜡烛的特殊意义。

  教学准备

  1、预*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二战中苏联红军**南斯拉夫的情况。

  2、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

  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写的是一位南斯拉夫的老妇人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在了一位苏联红军战士的坟头。文章赞美了反*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歌颂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学*这篇文章,要用心感受老妇人对苏联战士情同母子的深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这样一个故事,夫妻二人都是工人,他们有一个儿子上初中三年级。家里只有一间房子,约十五六*方米,摆一张双人床,一张单人床,一张学生桌,家里就塞满了。爸爸身体不好,经常咳嗽,一咳嗽小屋就跟着震动,儿子写作业思路就会被打乱,为了儿子的学*,爸爸嗓子一痒就赶紧躲出去,每天晚饭后儿子要写作业了,爸爸就躲出去,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一种*惯。北方的冬天很早就纷纷扬扬下起鹅毛大雪。有一天,儿子临*期末考试,在温暖宁静的小屋里不知不觉学*到夜深。作业刚做完,忽然隐约听到窗外的咳嗽声,他从窗户往外望去,大雪中一个穿着棉大衣戴着口罩的人,周身洁白,成了个雪人,儿子像一下子被电击着了,泪流满面的跑出去……无声的雪花盖住了这对拥抱的.父子。这是一个普通的亲情故事,但令我们感动。还有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给我们震撼。今天我们学*的《蜡烛》一课,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二、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并出示学*目标。

  2、教师检查预*(学生交流、巩固)。

  3、教师(或学生)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

  4、投影思考题:

  (1)复述课文情节,说说课文表现了什么主题。

  (2)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老妇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5、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

  预期达到:

  (1)跨越国界,情同母子,战斗的友谊。

  (2)老妇人渴望**、和*,对苏联红军烈士满怀敬意,奉献爱意。表现出深沉、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三、研读赏析

  教师导学:这篇文章非常感人,给我们留下难忘的印象。那么,感人的因素有哪些呢?研读课文,思考问题。

  投影思考题:

  1、找出令你感动的情节、段落或句子,分析使你感动的原因。

  2、试分析蜡烛有什么特殊意义。

  学生默读,自由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预期达到:

  1、题材感人,重点描写老妇人掩埋苏联烈士的过程,突出蜡烛、烛光。

  感人的原因: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的意义。

  2、蜡烛的珍贵意义。

  老妇人珍藏了45年的结婚的喜烛一直舍不得用,现在,把它们拿出来点在烈士的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特殊的环境里,烛光显出了特殊的意义。

  四、拓展延伸

  教师导学: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她丰富的内心世界是通过动作来表现的,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精读文章倒数第四、五两段,展开想象,揣摩一下老妇人有哪些心理,回答问题。

  投影思考题:

  1、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样想的?

  2、老妇人为什么对他们深深一鞠躬?她心里是怎么想的?

  学生齐读或分读,自由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意蕴,启发学生就文句提出一个个问题推想。只要学生的思路打开了,理解就深刻了。

  五、布置作业

  把你设想的老妇人的心理写下来,整理到练*本上,并且用上研读与练*中的字词,300字左右即可。

《蜡烛》教案3

  教材分析:

  这篇战地通讯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一位苏联青年,红军战士,是为**南斯拉夫而牺牲的,他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坟堆是南斯拉夫老妇人育乞西为他堆的,她不忍红军烈士暴尸战场,她要让红军烈士安息在南斯拉夫国土上。老妇人对一个苏联青年情同母子,他们之间已经没有国界,这是反*同盟的军民用血肉凝结的情谊。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教学目标:

  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学*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所凝结的友谊。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蜡烛,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勾出无限遐想。于是,无论中外,都有许多诗文以蜡烛为题。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二、检查预*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词语积累

  (1)烧灼:烧、烫,使受伤(2)珍藏:认为有价值而妥善地收藏;(3)穿越:通过;穿过。(4)目睹:亲眼看到。(5)拂晓:天快亮的时候。(6)瓦砾:破碎的砖头瓦片。(7)地窖:保藏薯类、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室。(8)匍匐:爬行。(9)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竭,尽。(10)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符合。(11)耸立:高高地直立。(12)柔和:温和而不强烈。(13)闪烁:(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14)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15)颤巍巍: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16)肃穆:严肃安静。(17)永垂不朽:(多指姓名、事业、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垂,流传。朽,腐烂。

  3、作者简介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苏联作协副*和*处*等职。主要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俄罗斯问题》,诗集《友与敌》,长篇小说《日日夜夜》,三部曲《生者与死者》等。1949年访问*,并于次年出版了描写*人民进行**战争的《战斗的*》一书。

  三、探究质疑

  1、整体把握

  ——全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7段):写苏联红军要偷袭桥头堡时,有一位战士牺牲了。

  第二部分(8—13段):写老妇人育乞西亲眼目睹这位战士牺牲的经过。

  第三部分(14~31段):详写老妇人育乞西置生死于度外,安葬红军烈士,还在坟堆上点上藏了45年的结婚喜烛。

  第四部分(32~44段):写苏联红军寻找战士尸体时,却发现坟堆、老妇人和烛光。

  2、本文为什么要以蜡烛为题。

  ——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3、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事件发生的时间是1944年9月19日早晨,

  地点是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附*的一块方场。

  起因是五个红军战士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

  结果其中一个名叫契柯拉耶夫的红军战士牺牲在方场上了。连长准备第二天再去进攻时,再埋葬这位战士。

  (一)分析第一部分:故事的开端

  (二)分析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叙述的地点发生了转变,以老妇人的住处为中心进行交代。

  4、文章中多次写到炮火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响起来,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第10段)第二层被炮火轰毁了,她就搬到楼下去住,住在楼下的人早已搬得一个不剩了。后来楼下也毁了,老妇人才搬到地窖里去住。

  ☆(第11段)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里去——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旁炸开了。老妇人被这一震,耳朵也聋了,脑袋碰在墙上,失去了知觉。

  ☆(第13段)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碎片把那些剩下来的树木的枝条都削去了。

  ☆(第16段)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旁。

  ☆(第18段)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第20段)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第24段)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第30段)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突出老妇人在炮火中种种行为的感人力量。同时,炮火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响起,似乎也喻指*的炮火在反*各国同盟的友谊的巨大力量面前也望而却步了。

  6、第17段:中关于”她“的动作描写的词语有哪些?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感情?

  ——穿,翻,看见,理,弯,坐 反映的感情:对年轻战士的哀怜、叹息。

  7、老妇人能够舍身掩埋红军战士的动机是什么?

  —— 动机:痛恨*,热爱自己的祖国。(红军战士是为**南斯拉夫而牺牲的,他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坟堆是南斯拉夫老妇人育西乞为他堆的,她不忍心红军战士暴尸战场,她要让红军烈土安息在南斯拉夫国土上。)

  8、文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老妇人的身体不是很好?

  ——两次“休息”“站起来的时候,行动很困难”“颤巍巍”等词。

  掩埋烈士的每一步老妇人都非常吃力,假如笼统地说“她非常吃力地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那就不够感人,作者是这样写的:“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这样描述,情景历历在目,仿佛老妇人的喘息声都听得见,真是感人肺腑。

  9、写老妇人安葬烈士的礼仪也很具体,例如掩埋之前“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一个一个动作都作了描写,也是很感人的。

  10、阅读第28段,“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坏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不舍得用,珍藏到今天。”

  (1)“摸出”能不能用“拿出”或者“取出”来代替,为什么?

  ——不能换。“摸出”与后边的“揣在怀里”相呼应,说明老妇人把这支大蜡烛藏得很深,只能用手去摸索着拿出来。说明她非常珍惜这支蜡烛。

  (2)为什么要交代这支蜡烛的来历?

  ——补充说明这支蜡烛的来历,才能说明这支蜡烛对老妇人来说是多么珍贵,也才肯附托出老妇人的这种行为是多么伟大,令人敬佩。

  四、小结课文: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复述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本文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战地通讯。在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焦了的树木中间,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文章赞美了反*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二、分析课文第三部分:

  1、这一部分的开头照应了第一部分连长的决定——攻下桥再埋葬契柯拉耶夫。可是他们找不到那位烈士的尸身,后来士兵们发现了那个坟堆,还有燃着的蜡烛,他们知道烈土是被葬在这里了,然而这些战土怎么也想不到是一位老妇人为这位烈士安葬的。

  2、老妇人又送了另一支蜡烛,并且为它点燃,临走时“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虽然没有说一句话,可此时无声胜有声。老妇人明白这些异国战土是为了**南斯拉夫而战斗在此,牺牲在此的,她心中怀着对他们的崇敬与仰慕之情。由此,我们更加憎恨*侵略者的卑劣行径,心中也加深了对“和*”二字的理解。

  3、蜡烛是本文中人物情感的寄托线索,请 从课文再找出有关烛光的描写。

  ——蜡烛是这篇文章中一个小小的道具。文章在第28段交代了蜡烛的来历“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这个交代说明了这支蜡烛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虽然渺小,但却是老妇人的宝物,老人把它最珍贵的宝物奉献给了烈士,也反映了老人对红军战士的爱戴与敬意。文章后面多次对烛光进行描写,特别是文章的结尾处“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这里的描写不仅仅是烛光的写照,而且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这烛光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老人与烈士之间的母子深情。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深挚的情谊,战争才能够取得胜利。

  4、这里有3处提到了老妇人的“黑色大围巾”,这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黑色给人一种沉重肃穆之感。老妇人不只用自己的行动,也在用自己的衣着表现对红军士兵的哀悼。这围巾也渲染了一种沉郁悲凉的气氛,衬托了人们悲哀的心情。(渲染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寄托老妇人的哀思。)

  5、整个场面庄严肃穆,老妇人从始至终不说一句话,这样设计的用意何在?

  ——这里既有缅怀死难战友的怀念又有对老妇人高尚心灵的烘托,此时无声胜有声

  6、请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个场面的氛围:

  ——肃穆

  7、老妇人为什么要:“十分庄严的对他们深深鞠躬。”——既是表示感谢又是表达敬意。

  8、老妇人为什么:“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那些士兵”。——过于悲伤,不忍心再去看。

  9、“红军士兵们目送着她走远了”表达了红军什么样的心情。

  ——“目送”写出这些战士对老妇人的敬意

  10、将“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改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有何不好?

  ——改后不能体现蜡烛的珍贵。(补充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烈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11、“她站起来的时候,行动很困难,离她最*的红军士兵小心地把她扶了起来。”这一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一方面表示老妇人是在身体极其虚弱的情况下安葬红军战士的,从而表现了这位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战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另一方面也歌颂了红军战士对这位南斯拉夫母亲的体贴关切。

  12、谈谈结尾句的含义:

  ——结尾两句话讴歌了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份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份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为和*而战是每一个人的心声,在这共同的战斗中用血肉凝成的友谊将永远长存。)

  13、读了课文后,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这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14、这篇文章的感人之处在什么地方?

  ——首先当然是题材感人,但是感人的题材要写得感人,写作方法也是重要的。探究这篇战地通讯的写法,可以悟到,作者在落笔之前,对事件之所以感人的种种因素是作了分析的,在叙述过程中,在感人的因素上就着力描写。再则,突出蜡烛,更是作品成功的关键。

  事件感人的因素有哪些呢?分析起来有四点。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三是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土;四是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意义。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凡是写到这四点的,都着力描写,造成了感人的效果。

  (写炮火,不是笼统地写一句就算了,几乎隔几行就写炮火,叫人一直为老妇人的安危揪着心,老妇人在炮火之中的种种行为就格外感人。)

  三、总结:

  1、写作特色

  (1).选材恰当,真实感人。

  (2).烛光,象征生命,象征情谊。

  (3).描写细腻,意境深远。

  四、作业

  1、课后练*一。

  2、完成练*册。

  第三课时

  一、导入

  面对这样的烛光,我们感受到了老师那份情同母子的爱。可同样的蜡烛,在南斯拉夫老妇人的手里,却有着不同的意蕴,它会使我们感受到一种超越国界的情感。

  二、合作探究

  1、课文以蜡烛为题,这里的烛光,你认为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呢?

  ——红军烈士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2、课文中的老妇人,是本文的主人公,你能概括一下她的形象吗?

  ——①老妇人饱受德*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渴望和*,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②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③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④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3、你发现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文章不断对炮火(11)、老妇人的黑色围巾(4)、老妇人的动作“跪”、“爬” (各3)、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6)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和描写。

  4、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加以描写?

  ——①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突出了当时环境的危险,更突出了老妇人不顾生死、临危不惧的高尚品格,同时也使我们为老妇人的行为而感动。

  ②对“蜡烛”的多次描写,说明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的哀思, 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③对“黑围巾”的多次描写,表现了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渲染了肃穆气氛,突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④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三、语段品读,体会精神。

  1、学生品读课文语段,畅谈感受。

  例:课文倒数第二小节。

  感受:勾画了战后的环境、烛光的背景,控诉着*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再次点出烛光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胜母子,它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2、内心体验:

  ①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世界都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请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的内心世界。

  a、 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样想的?

  b 、老妇人为什么深深一鞠躬?她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②你还能举出像老妇人这样的例子吗?

  3、互动释疑: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班级同学共同探究解疑。

  四、小结

  学生可能这样说:文中的南斯拉夫老妇人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衰,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母子情深的境界,使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得到升华。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

  2、把你想像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写下来,整理到练*本上,不少于二百字。

《蜡烛》教案4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自主地操作实验材料,进行各种探索,观察蜡烛燃烧的有趣现象,初步感知空气与燃烧的关系。

  2、培养幼儿科学实验的认真态度,激发幼儿探究科学的欲望。

  3、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惯。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在于让幼儿理解空气与蜡烛燃烧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每组幼儿准备长短不同的蜡烛若干,大、小实验杯各一个,每组一个打火机。

  2、为活动作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老师通过猜谜的形式,让幼儿猜出蜡烛,引出主题。

  2、通过提问让幼儿了解蜡烛的用途。

  3、点燃蜡烛让幼儿一同唱生日快乐歌。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提问:燃烧的蜡烛宝宝可以怎样让它熄灭?(有的幼儿说可以用嘴巴吹、有的说可以扇、有的说可以放到水里、有的说可以用杯子罩着等。)

  2、教师演示蜡烛用实验杯怎样将它熄灭?

  3、教师再次演示蜡烛用实验杯熄灭的过程,并同时学着蜡烛宝宝的.口吻向幼儿讲述: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我燃烧时需要空气中的氧气。当我被杯子盖住后,里面的氧气就会越来越少。最后氧气没有了,我也就熄灭了。

  4、幼儿分组实验体会蜡烛熄灭的过程,探索蜡烛燃烧的有趣现象。

  5、教师请幼儿将实验的结果表述给大家听。(有的发现小杯子的蜡烛熄灭的更快,有的发现杯子变黑了等等。)

  6、教师根据幼儿实验的发现再次向全班幼儿实验展示。

  三、结束部分。

  1、幼儿再次实验探索。

  2、教师引导幼儿将发现的现象再次做一做。

  四、延伸部分。

  老师:小朋友们今天知道了蜡烛的燃烧与空气中的氧气有关,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很多与空气中的氧气有关的东西,小朋友下去以后在仔细的观察一下,把你发现的与氧气有关的东西告诉老师好吗?

  教学反思

  1、我觉得这次活动的形式枯燥单调了些,还不够丰富,主题和趣味性基本具备了,启发性还欠缺点。

  2、这个活动稍显深奥了些,对于孩子们能否理解领悟没有十足把握,对于引导幼儿发现现象还可以进一步加强。

  3、活动中可以让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记录实验结果。活动结束时可以让幼儿玩用口袋去抓空气的游戏。

《蜡烛》教案5

  设计思路:

  蜡烛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比如幼儿过生日的时候,断电的时候等。而且本小区附*有一个蜡艺厂,很多家长都在这个厂里工作,家中也有许多漂亮的蜡烛,幼儿会经常会把这些漂亮的蜡烛带到幼儿园中,于是便把蜡烛投放到了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自己去探索。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对于用火来点蜡烛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有些幼儿还把蜡烛油滴下来玩,幼儿惊奇的发现烛油变成了花瓣,变成了树叶,变成了星星,变成了雨点,变成了泡泡,变成了雪花等等,于是便产生了本次活动,让幼儿通过尝试,充分体验烛油滴画带来的快乐。

  考虑到幼儿自己构图和涂色的速度较慢,同时也为了让幼儿有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时间,因此,本次活动采取了幼儿构好图后第二课时的教学。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尝试,从作画中体验烛油滴画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2、幼儿能创造性的在自己勾画好的形象上滴画出各种作品。

  3、培养幼儿用火的安全意识。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蜡油画的特点,大胆用烛油在半成品的作品上尝试滴画。

  活动难点:能在半成品的作品上,创造性的滴画出各种完整、和谐、美丽的作品。

  活动准备:

  1、幼儿勾画好的各种半成品作品(第一课)。

  2、蜡烛、深色颜料、毛笔、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了解蜡烛

  教师带领幼儿进入蜡烛世界。

  你们看,教室里都是什么啊?蜡烛有什么用?漂亮的烛火在干什么啊?

  (二)神奇的烛油。

  烛油宝宝看到烛火宝宝跳的这么开心,它忍不住了,它也想出来跳一跳,烛油宝宝会在哪里跳呢?它说想出来到我们小朋友的画上来跳舞,(教师出示幼儿的半成品作《小鱼吹泡泡》)。烛油宝宝说它会跳吹泡泡舞呢!

  1、教师讲解示范烛油滴画

  教师将烛油自由溅落在半成品的小鱼画上,重点讲解滴烛油时的疏密和画面的布局,引导幼儿注意画面的丰富性和完整性。教师边示范边结合一些安全要求。

  2、引导幼儿发现蜡烛滴画的秘密。

  烛油宝宝吹出来的泡泡漂亮吗?烛油本来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吹的泡泡这么漂亮? 教师小结:原来是烛油是白色的,它滴到纸上后,纸的颜色就透了出来,所以小鱼的泡泡特别漂亮。

  3、引导幼儿用深色颜料涂上底色。

  现在这些泡泡的颜色我们还看不清楚,我还想变一变,(教师示范再刷一层底色)你们看烛油宝宝吹的泡泡是不是更亮了,这幅画是不是更漂亮了。

  4、幼儿自由讨论自己的半成品作品“我们怎么样才能使它更漂亮?” 教师不做任何评判和指导。

  (三)“我也来试一试”,幼儿尝试作画。

  1、点燃蜡烛,随意滴画。注意画面的合理性和丰富性及用火的安全。

  2、滴好后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涂上底色。(快的幼儿可以到区域中尝试画第二幅)。

  (四)师生一起参观、讲评作品。

  (五)结束。

《蜡烛》教案6

  知识目标:

  1、感受反*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2、体会本文真挚感人的语言。

  能力目标:

  透过行为领悟人性的本质。

  教育目标:

  让学生体会追求和*的人民的深厚的感情。

  重点难点:

  体会真情,领悟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策略和方法:

  朗读法、引导法。

  教学媒体:

  录音机、投影仪。

  一、导入。

  记得上学期的目标上有一篇课外阅读:讲的是一队德国兵到一个被占领地的一个农家去,那农家的妻子正是个地下党。……谁能把这个故事讲下去?

  (学生讲的实在很精彩。)

  同样的蜡烛,在不同的情况下,起着不同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一课中的蜡烛将起着怎样的作用?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及背景。

  2、学*了这麽多篇课文,我们已有了这样的常识,一打眼儿就能知道这篇文章是赞美什麽或讲述什麽的,那麽这篇课文呢?

  主旨: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3、我们今天,不是讨论人物、事件的感人上,而是他感人的程度如何?

  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4)、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这个问题如果不先给出一个例子,学生是很摸不着头脑的。)

  4、那麽,这里的烛光,又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

  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5、好了,下面你又可以难一难我了!

  1)、最后两句话是什麽意思?

  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2)、有同学很聪明,就拿课后题问我。所以,顺便给他们处理课后练*了。

  3)、课后练*二。

  4)、课后练*三。

  6、那麽谁来.总结一下老妇人的形象?

  (说的很多很杂,但都没有条理性。)

  1)、老妇人饱受德*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渴望和*,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7、这是一篇战地通讯,但是其中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回答的很好。可是我觉得要是在开头问会更好。)

  8、你还能举出像老妇人这样的例子吗?

  课后记:这是一篇简单好懂的文章。其中的感情最打动学生的心。


《蜡烛》教案 (菁华10篇)(扩展5)

——半截蜡烛教案 (菁华5篇)

半截蜡烛教案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说班次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小组朗读检查,读通课文,解疑。

  3.读剧本,想想剧本主要讲了什么事?

  4.你最欣赏谁的语言,为什么?

  三、演一演

  1.学*演第一场戏。

  (1)请大家自由读第一场戏(第三自然段),思考:你准备通过伯诺德夫人的哪些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来演出她的勇敢、机智。把重点词句用相应的符号圈画出来。

  (2)交流。

  (3)小结。

  尽管情况危急,伯诺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但她还能表现得这么从容、机智,真是了不起。如果让你演伯诺德夫人,你能通过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把伯诺德夫人机智、勇敢的形象表演出来吗?

  (4)除了伯诺德夫人,这场戏中还需要哪些角色?(三个德国军官。)演出他们怎样的特点?文中提示我们演好哪个动作?(闯)除了动作,你还能联系第一二节的内容想象一下他们进来会说些什么吗?

  (5)杰克、杰奎琳什么特点?

  (6)布置任务。演员表演,观众注意看他们的动作,仔细听他们的语言,还要观察什么呢,自己看吧。

  (7)评价:演得怎样?

  (8)是的,在课本剧中,有些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的内容完全可以由演员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演出来。旁白不必把所有的提示语都念出来。)

  2.学*第二、第三场戏。

  (1)、小结布置:刚才,我们通过共同合作、探究,非常成功地完成了第一场戏的演出。能采用刚才的方法自己合作完成后二场戏的演出吗?第二场戏的主角是──?第三场戏的主角是──?组长起立,代表小组选择其中一场戏。

  (2)、同法默读一出戏,思考:你准备从人物的'哪些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来演好机智、勇敢的杰克或杰奎琳?圈画关键词句。

  (3)、交流杰克。

  四、总结

  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以国家利益为重。靠自己的机智、勇敢终于成功地保住了蜡烛中的机密,多么爱国的一家人啊!

  五、总结延伸

  今天,我们通过合作、探究学会了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把剧本演了演,那么,你能说说剧本和一般的写人记事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吗?

  作业

  1.读一读二战的故事

  2.和家人演一演《半截蜡烛》。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12半截蜡烛教学设计一,半截蜡烛,希望对你有帮助!

半截蜡烛教案2

  一、 抓住重点,感悟形象

  1. 快速浏览课文第1~2自然段,说说这半截蜡烛特殊在什么地方,要求用上课文中的词语“绝密”“绝妙”。

  2. 伯诺德夫人这个“绝妙”的方法是否就万无一失呢?如果半截蜡烛保不住,结果会如何呢?读第3自然段。

  3. 投影出示:“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讨论:如果蜡烛出现意外,一家三口人可能会怎么做?(多元解答)

  【设计意图】阅读要善于取舍,先昭示后果的严重性,便于学生理解后面一家三口为什么要想尽一切办法来保护蜡烛,促使学生尽快“入境”。

  4. 感知伯诺德夫人

  (1) (投影出示)“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你从伯诺德夫人的言行中感悟到了什么?是从哪些词句感悟到的。

  (2) 圈出伯诺德夫人说的话,你认为这句话中应该强调哪个词语?说说你的理解。

  (3) 请按照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有感情地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此举意在使学生读出内心真实的感受,让朗读体现出个性。

  (4) 蜡烛熄灭了,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危机真的过去了吗?讨论:“似乎”是什么意思?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替换?

  (5) 句子比较:“一场危机过去了。”能否用这句话替代课文中的原句,为什么?

  【设计意图】语文素养的提高,不仅需要通过感悟,更需要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来进行扎实的语文训练,从而感受文字运用的恰当、精准。

  5. 感知大儿子杰克

  (1) 可一家人轻松的心情并没有持续多久,德军中尉又点燃了蜡烛,大家刚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此时,大儿子杰克站了起来,他是怎么做的呢?

  (2) (投影出示)“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你从这段文字中感受到了什么?你是从哪些词句中得到这种感受的?

  (3) 杰克端走蜡烛的理由已经被否决,他还需要不需要搬回木柴生火,为什么?(引发争辩)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并交流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训练手段,能让人人动口、动手、动脑表达真情实感。抛出一个争辩的话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在争辩中擦出火花,改变阅读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的局面。

  (4) 母亲与儿子的努力都失败了。他们坐待着,他们在等待什么?此时此刻,一家人的心情又如何呢?

  6. 感知小女儿杰奎琳

  (1) (投影出示)“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什么?这里的“似乎”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2) 难道一家三口就这样坐以待毙吗?请快速阅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下自己的感悟。

  (3) 指名读课文第6自然段。你认为应该突出什么?为什么?“娇声”是否可以去掉?“道过晚安”是否有必要?“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能否改成“我要拿一盏灯上楼睡觉。”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句式,使学生感受到不同句式的表达作用,从而体悟语言的奇妙,激发学*语文的兴趣。

  二、 回归整体,深化感知

  1. 是什么支撑着一家三口这样与敌人周旋的呢?

  2. 在这场生死斗争中,一家三口是那么机智和勇敢,但这种勇敢机智又各有不同的表现方式。请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人物,模仿中央电视台“ 感动*人物颁奖晚会”为他颁发“勇敢机智奖”,并请你写一段“颁奖词”。

  【设计意图】阅读必须“读进去,走出来”,就是要把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读写结合是一种有效的途径。苏教版小语教材提供了“长线结合”和“短线结合”的两种方式。课堂教学中亦可采用“短线结合”。

半截蜡烛教案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学*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课文围绕题目半截蜡烛写了怎样一个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家庭妇女伯诺德夫人把绝密情报藏在半截蜡烛中。一天晚上,德国军官闯进她家,点燃了蜡烛。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德军巧妙周旋,保住了蜡烛,保住了蜡烛中的绝密情报,也保住了一家三口的生命。)

  (第一教时,就要求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概括得是比较全面的。第二教时,复*主要内容,体现从整体入手。发问,紧扣题目。)

  过渡:同学们,让我们看看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巧妙周旋,保住了绝密情报的呢?

  二、讲读课文。

  1、讲读第3节。

  (1)自读。想一想:德国军官突然闯进伯诺德夫人家,一个中尉无意中点燃蜡烛。(板书:点燃。)一旦绝密情报暴露,后果不堪设想。这时,伯诺德夫人怎么做的?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提问交流。(板书:吹熄。)追问:为什么两个孩子脸色苍白?

  (3)指名朗读,注意读好描写伯诺德夫人动作、语言、神情和心理活动的词句。

  (4)小结。伯诺德夫人面对这样的危机,巧妙地与德军周旋,保住了蜡烛。

  2、讲读第4 5节。

  过渡:危机暂时过去了。但是,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蜡烛又被中尉重新点燃,形势再一次变得严峻起来。(板书:重新点燃)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蜡烛越来越短。真令人担心哪!危机有没有过去呢?

  (1)指名朗读,思考上面的问题。

  (2)提问交流。(板书:端走,夺回。)追问:杰克是个了不起的孩子,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3)画出描写杰克动作、语言、神情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自由朗读。

  (4)交流。

  (5)进一步提问:伯诺德夫人此时心情怎样?

  齐读第5节最后两句话,让学生体会高度紧张的气氛。

  3、讲读第6 7节。

  过渡:杰克仍然没有保住蜡烛,情况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心都被揪紧了。在半截蜡烛即将熄灭之际,伯诺德夫人的小女儿只有10岁杰奎琳勇敢地站了起来,巧妙化解了危机。

  (1)指名朗读。

  (2)啊!多危险呀!杰奎琳把半截蜡烛拿上了楼。(板书:拿上楼。)我们要为杰奎琳喝彩!我们应该赞颂她什么呢?

  (3)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描写杰奎琳说话语气和样子的句子,领悟她的机智。)

  (4)指导朗读。

  (这一部分的教学,采用顺教的思路,是对的。这样有利于把学生引到课文的情境中去。引导学生阅读每一部分的内容,所设计问题的角度有变化。)

  三、总结课文。

  1、总结性提问。

  (1)伯诺德夫人的大儿子杰克和小女儿杰奎琳为什么能在关键时刻很镇定地与德军周旋呢?

  (2)伯诺德夫人一家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却惊心动魄的战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品质和精神呢?

  2、写作方法提示。

  (1)课文为什么要以半截蜡烛为题目?

  (2)在记叙事情的过程中,为什么要细致地描写伯诺德夫人、杰克和杰奎琳的语言、动作、神情和心理活动?

  (总结,分别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从而全面而深刻地理解课文。这样,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四、作业。

  讲述《半截蜡烛》的故事。

  (能否设计书面的作业?一般要有口头和书面两方面的作业,当然要注意分量。)

半截蜡烛教案4

  一、谈话导入

  1.昨天我们读了课文,知道《半截蜡烛》是发生在二次大战期间,当时的*用非常残暴屠杀……

  2.看录像

  (这里的多媒体课件玫们〉胶么Γ?浅S行АD谌莸难≡窈蜕杓埔彩潜冉鲜手械摹#?br>

  3.看着这血淋淋、沉甸甸的画面,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1)*、和*斗争

  (2)教师点评

  (一种情境的渲染)

  二、新授

  1.就是这样的誓言,伯诺德夫人一家也是为了这一目标而去和敌人进行斗争,知道他们怎么做的?

  (1)学生说

  (2)千方百计地和敌人周旋

  2.在这场斗争中,留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1)学生说:伯诺德夫人和机智

  (2)学生说:杰克……杰奎琳……

  (3)当时戴高乐将军要颁发一枚勋章给他们,你们觉得应该给谁呢?

  (4)学生不一

  3.请大家自读课文,说说看勋章颁发给你支持的那个人究竟有什么理由呢?把你认为能够体现他的词句划下来。

  (1)学生读

  (2)找到的同学可以和你的同座好好交流,好好说说你们的想法

  4.你想把这枚勋章颁发给谁呢?

  (1)学生:颁发给伯诺德夫人,因为是她起头保护秘密的,我是从这里看出来的,……从这里看出伯诺德夫人十分勇敢和机智……

  老师不断地追问:这样的办法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这样做敌人就不怀疑呢?

  我们来看看,这么好的办法是在情况下想到的呢?

  学生说: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在非常危急的情况下,)

  这么危急的情况,这么严重的情况,这么同学有没有读出来,请一位学生来读读。(自读――指名读――齐读)

  看看这么危险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的表现是什么样的?再读读相关的文字,你有没有新的收获。

  学生读

  学生说:轻松自然、不露马脚

  请你好好地读读(指名读、教师范读)

  还从哪里看出来?(齐读――指名读)

  读到这里,我们不禁感到伯诺德夫人多么机智勇敢,想演一演吗?(想)那你可要好好地准备准备了,仔细揣摩一下她的动作、心理和表情了。(学生准备――指名演)

  老师做旁白,一名学生演。

  表演得怎么样?同学们评价一下。(应该轻轻地吹,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书上用了一个什么词?“急忙”师生交流,通过插图来理解,伯诺德夫人站在德军的身后,可以急忙,但是在德军面前却是非常从容的。她的表情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应该是微笑的,语气要变更一下。我们读书就是这样一遍又一遍能读出不同的味道来。)

  再演一次。学生读伯诺德夫人的心理活动,教师旁白,学生演。

  比刚才演得怎么样?有进步

  我们从伯诺德夫人的表现……(不露马脚)

  (我觉得这个词语用得并不是很好。“马脚”这个词语好像是个贬义词,但是老师在学生第一次说出来的时候并没有提出来,后面就有学生不断地用这个词语,用“不露声色”是不是更好一些呢?)

  5.我知道很多同学想把勋章颁发给杰克,对吗?你们的理由是什么?

  (1)学生说:

  (2)我们来联系当时的情形一起来看看,当时时间正一分一秒地过去(听摆钟的声音)在这样的声音中,你们感受到什么?

  (3)这燃烧的蜡烛就是生命,就是情报……

  (4)就是在这么危急的时刻,杰克的表现是什么,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

  (5)学生说:慢慢地站起来,十分镇定

  (6)让我们带着镇定的语气来读读这段话。(学生读)

  (7)除了这里,你还从哪里看出来?

  学生说:

  当时的敌人表现是什么呢?一起读读敌人表现的语句。

  “一把夺回烛台”你们能看出什么?

  这里看出杰克的从容。但是他为什么要一定把柴搬回来呢?还有谁说?(师生交流)

  (这个问题追问得很好,体现了老师对于人物形象在备课时做了充分的准备。)

  如果不去搬柴,就没有斗争的希望了。(请你读读相关的语句)这里有杰克的期待吗?请一位学生读一读,我们一起来读读。(学生齐读)两遍

  6.还有同学想把勋章颁给杰奎琳

  (1)教师语言朗读部分文章,配着钟摆的声音,“这时杰奎琳站了出来……”你们感受到什么?

  (2)师生交流

  (3)还有谁找到了什么理由吗?

  杰奎琳在“娇声”地说话,……请你用娇声的语气来读,娇声地说话可以让人感觉非常可爱。(读读)

  你还从这里看出什么?

  (杰奎琳选择了一个司令官,而没有选择中尉,中尉是个什么人,选择对象很合理,)

  (天黑了,我要上楼睡觉,选择了一个合适的理由)请你读读,老师范读,老师和他读得不一样,你们体会出什么。

  这样可怜的小女孩,可以得到敌人的同情。

  你们还从哪些地方看出来呢?学生说:她镇定地向敌人道了声晚安,(教师点评)

  再看看插图,她上楼了,你们体会一下(用手护着蜡烛,生怕蜡烛灭了,她真想……学生说,可她还是向军官道了晚安。)学生读

  就在她……

  她在最后一刻拯救的是……

  这样的孩子颁发给她,应不应该呢?究竟怎么办?请大家快速地读读课文,把三个人物联系起来读读,看看,考虑一下。

  (学说读书、交流)

  7.师生交流

  (1)学生说:应该颁发给伯诺德夫人:因为杰克和杰奎琳是在伯诺德夫人做了榜样之后,才会跟着做的。

  (2)我觉得应该颁给杰克:因为他很勇敢而且镇定,

  (3)窝想颁给他们全家,因为是他们合作保证了情报的安全。

  (4)我同意大家的看法……

  8.电脑出示,二次大战的结局(二次大战)

  9.课文学到这里,你想说什么?

  (1)德国*为什么要侵占别的国家

  (2)课文为什么以“半截蜡烛”为题?

  (3)还有其他问题吗?学生为什么发生战争?

  (4)我们的同学真会读书,一边读书,一边

  刚才的问题,我们下节课再研究,明天我们将进行课本剧的表演

  (这里又是败笔,欺骗学生的败笔。对于这一点的论述,我已经放在了《盐城听课有感》的专题里面了,这样对待学生是不公*的,你应该知道,学生都是拿教师的话当做“圣旨”,也许有学生会在那晚准备很长时间的道具或者台词,第二天班主任老师告诉他不演了,他的心里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总的来说,又一次看了这篇教案,回忆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我发现,老师是用心良苦的,为了这节课老师做了很多精妙的设计,做了很多独特的构思,体现了老师的真心。她真的希望学生能在一种情境下学*,提升。我自叹不如。

半截蜡烛教案5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泊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教学难点:

  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具准备:光盘、图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23半截蜡烛

  2、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为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3、教师质疑: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

  3、学生交流。

  4、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

  三、再次读课文,重点学*字词。

  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语句,读通全文;边读边用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并通过联系上下问或查字典解决。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

  (2)检查词义掌握情况。

  3、讨论主要内容。

  4、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第一段(1— 2):伯诺德夫人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二段(3):一名德国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

  第三段(4—5):大儿子杰克想结搬柴生火之际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

  第四段(6—7):小女儿杰奎林在万分危急关头借口上漏税缴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危机。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四、课堂练*

  1、写字练*。

  2、用钢笔描红、临写。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学*第一段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生质疑:绝密、绝妙。

  3、教师质疑: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对待绝密情报的收藏工作的?为什么这样做?

  4、绝密的情报要用绝妙的办法来收藏。伯诺德夫人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妙在哪里?

  5、出示句子:在你认为重要的句子下面画上着重号。

  为了情报的安全,她想了很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指名朗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二、理清故事情节,引入编排课本剧程序。

  1、学生深入读课文,弄清故事情节。

  2、指导学生用图画和文字表现故事情节。

  3、指导编排课本剧。

  三、第一场的编排。

  1、默读课文,思考:这场戏的中心人物是谁?应该怎样演好这一角色?

  2、找出反映中心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句子,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

  3、学生交流怎样表演。

  4、练*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布置准备工作。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默写词语。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