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和影子教案 (菁华3篇)

首页 / 教案 / | 2022-11-11 00:00:00 教案

太阳和影子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与温度.时间变化的关系;知道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规律;并能运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

  2.引导学生对日常事物进行观察.置疑,养成长期观察的好*惯;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3.知道利用太阳光和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为人们的生活做一些有益的事。

  二、教学重点:

  了解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与温度.时间变化的关系;知道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规律;并能运用太阳与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

  三、教学准备:

  1.课前观察或回忆生活经验提示卡片。2.投影仪一台,银幕一个、太阳高度测量仪。3.每组三幅画。4.课件。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游戏导入

  1.教师做手影游戏。

  2.学生做手影游戏。

  3.通过游戏过程中的设计,总结出影子形成的条件。

  (二)交流游戏,活动探究,总结规律,发现新知。

  1.交流观察,总结规律。

  (1)交流太阳在天空中位置变化的规律;

  (2)活动实践用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辨别方向的方法。

  (3)交流阳光下物体影子的特点。

  (4)情景模拟活动。

  2.动手作画,深化认识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画出上午.中午.下午三个时间物体的影子。

  (2)小组交流所画影子,教师.学生进行评点。

  (3)学生根据评点进行修改。

  3.深入探究,发现新知。

  (1)回忆知识储备,引出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和温度的关系。

  (2)利用课件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估计时间。

  (3)利用课件根据影子估计时间。

  (三)交流生活现象,明确科学应用

  1.温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2.太阳光在生活中的应用。

  3.阳光下影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总结延伸,指导课外活动

  1.总结太阳和阳光下的影子为生活增添了快乐。

  2.简介古代的日晷。

  3.提出让学生课外搜集日晷有关资料。

太阳和影子教案2

  教学资源的开发:

  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变化,对孩子们来说,太*以为常了。即使是一年级的学生也不陌生,但正是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变化,却往往被学生忽视。一方面,学生对宇宙万物怀着与生俱有的,强烈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他们对自然界的运动和变化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本课的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让孩子们真切感觉到太阳和影子永无止境地有规律运动和变化,认识到太阳的(视)运动与影子之间的关系,感悟到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包含着值得我们探究的科学道理,意识到科学探究,永无止境。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太阳和影子”单元的起始课,也是“地球与宇宙”部分的入门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了解影子和物体的关系;

  2、通过观察活动实际感知物体在太阳下的影子及其变化,画物体的影子;

  3、猜测并验证太阳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

  学情分析:本课与《太阳钟》、《看月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共同组成《太阳和月亮的移动》这一单元。本课是学生开始认识宇宙的起始课,首先是通过学生对物体影子的观察,知道影子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时段影子的变化使学生进一步发现影子变化的规律,然后通过模拟太阳的运动,让学生懂得一天中气温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采用学生喜欢的探究活动的方式,如猜谜 语,画影子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内外相结合,课内观察与中长期观察相结合,学生观测记录与研讨相结合,意在让学生“建构”,自己掌握科学学*的方法,自己发现科学现象的规律。本课的主要活动有:猜谜语,画影子,做日影仪测影子,连续观察记录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以及日影仪中的影子,并在实验室内模拟这些运动变化。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交流分享自己同他人的发现,建立对宇宙的'情感,从而点燃探究宇宙的热情。

  教材处理:

  根据学生的学*兴趣需要以及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我对这个学*内容作了如下一些处理:

  1、将教材上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影子。了解影子形成的原因改为“找影子”“画影子”的游戏来理解影子形成的原因。这样的改动首先我觉得更符合小学生的特点。因为游戏性质的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兴趣,极大的提高他们观察影子的热情;其次带领学生玩“找影子”的游戏,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对太阳和影子的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然后让学生在地面上画出太阳下同学的影子轮廓这个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影子和自己的关系。通过上述的活动,学生就会明白影子是黑的、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反、影子与脚是相连的这些事实。

  2、增加对学生学*的评估环节。在学*结束时,增加几个测试环节:找出正确的影子,画出图片上三个柱子的影子。为什么这样设计呢?因为学生通过学*后,他们现在对影子的理解清楚了吗?他们原有的错误认识得到矫正了吗?这些,我们必须借助测试环节对学生的学*进行评估。

  根据自己对教材的考虑以及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从情感、知识、过程与方法等方面制订了这个学*内容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过程和方法:

  (1)两人合作,画出自己及其它物体的影子,观察影子。

  (2)能够连续观察记录物体的影子变化。

  2、知识技能:

  (1)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2)认识太阳在天空中的(视)运动模式。

  (3)知道太阳的(视)运动与影子变化的关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够持久而细心地连续进行一天的观测。

  (2)体会到宇宙万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3)建立起对宇宙探究的兴趣。

  本课重点:是指导学生实际观察和记录一天中影子和温度的变化。

  本课难点:是分析观测数据,研究太阳东升西落与影子长度及温度变化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间带领班级几个学生给影子的位置、长短做记号

  学生准备:分组——记录纸,粉笔,橡皮泥。铅笔,温度计,白纸,尺子,手电筒等。

  教学流程图:猜影子→找影子、画影子(室内)→画影子(室外)→踩影子(室外)→猜想→实验→练一练→总结延伸→课外探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猜一猜)

  1.师说谜语:人人有个好朋友,

  乌黑身子乌黑头,

  太阳光下伴你走,

  一到黑处就分手。(谜底:影子)

  2.学生猜谜。

  3.讨论:你怎么知道谜底是影子的?

  关于影子你还知道哪些?

  4.学生交流对影子的了解。

  [评析:猜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学生从下课到上课有个思维转换的过程,谜语可使学生迅速集中思维,很快地进入课堂角色中来。同时,这个谜语中还暗含了许多科学知识,如影子是什么颜色,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影子的产生需要光线等)]

  二、探究新知。(深入理解)

  (一)、 教室内找影子,导入新课 。

  1、你能在室内找出自己的影子吗?

  2、打开教室内的电灯。

  (1)学生拿起自己的课本,抬高到离桌面约10厘米的地方,在桌子上找一找书的影子。

  (2)通过这个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3 、学生初步感知:在灯光下有物体的影子,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画影子,加深对影子的认识。

  1、在教室里画影子。

  1)、重复上面的实验,学生把自己看到的书的影子画在自己的记录纸上。

  2)、猜一猜,这是谁的影子?

  3)、(关掉教室内的电灯)问:你能根据想象画出自己的影子吗?

  4)、学生试着在记录纸上画。教师巡视。

  (1)、让学生将自己对影子的想法贴到黑板上,进行分类。

  (2)、让针对自己的想法谈谈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想?

  5)、小组交流讨论:各人画的影子可能有哪些错误?

  2、带学生到操场上画自己的影子。

  (1)、在学校院墙旁边,学生跑步,玩“找影子的游戏”。

  (2)、到操场上画自己的影子。这么多的学生一齐来到操场上画影子,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场面。学生在讨论中就已经盼望着画出自己的影子来看个究竟。影子虽然是极为普通的,但他们就是对这些极为普通的影子没有太多的关注,更谈不上关注自己的影子了。

  这一活动中,学生在画影子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发现:

  1.影子与太阳分别在人(物体)的两侧。

  2.影子的底端是与人(物体)相连的。

  3.影子是灰黑色的(即使穿着彩色的衣服也一样)。

  4.影子比人长(注:早上9点钟)

  在获得这些发现的同时,他们学会了合作,懂得:有时候,一个人是很难完成任务的,只有相互合作,才能画出自己的影子。

  过程:

  1.出发之前,告诉学生将干什么。

  2.发给学生每人一支粉笔,和学生一起到操场上画影子。

  3.画影子的同时把脚印也要画出来,并且把名字写在影子里。

  4.记住自己站的姿势。

  5.让学生观察此时太阳在哪边,影子和太阳的方向。现场的观察更具有说服力,也为下面的研讨打下基础。

  6.画好之后,领取新任务。

  [评析:还有什么比画下自己的影子更吸引孩子们呢。画影子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目的是要让学生留下影子的痕迹,为再一次观察影子埋下伏笔,便于比较。学生在画的过程中有了感受,经历了一次趣味性地动手做的活动,有所发现。注意:这是他自己的发现。]

  (三)画其它物体的影子

  此时,学生还沉浸在画影子的乐趣之中,再让学生画其它物体的影子,让他们找一找,操场上还有哪些物体有影子,把他们的影子画出来。如有难画的,只要求画出一部分,哪怕是影子最外缘的一条线也行。

  学生在画其它物体影子的同时,他们会:

  1.寻找:哪些物体有影子?认识到,并不是有了物体就有影子,在没有光线的地方,或是在其它物体影子里的物体就没有影子。

  2.观察:这些影子是什么样的,和物体本身的形状有没有什么联系。

  3.比较:这些影子哪个大一些,哪个小一些。

  哪个亮一些?(或是哪些部分亮一些)哪个暗一些?(或是哪些部分暗一些)

  4.交流:你画的是什么影子?有哪些发现?哪些比较有意思或是比较特殊?

  (四)制作简易日影仪,画影子

  教师讲述示范制作的方法:在卡纸的中间画一个“圆点”或“三角形”记号,把橡皮泥捏成底盘放在中心,在橡皮泥上插一支塑料小棒,在卡纸上标出“东南西北”四个方位。

  教师示范画影子的方法:按东南西北的方位把日影仪*放好,准确的方位要用指南针测定,在影子末端用“”或“”作出记号,同时记下测定影子的时间。

  过程:

  1.分发学生材料。

  2.学生制作简易日影仪。

  3.操作记录杆影。

  (说明: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详尽地说明操作的方法,因为这是教会学生科学地学*方法,要求摆放日影仪时,一定要用指南针测准方位,确保科学性)

  (五)游戏:踩影子

  (1)、介绍规则:两人一组,一个人踩另外一个人的影子,一分钟后交换,尽量不让别人踩到自己的影子。

  (2)、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游戏活动。

  (3)讨论心得并汇报

  (4)师生共同小结:影子的产生有2个条件,一要有光源,二要有不透明的物体。

  (5)讨论:从早上太阳升起到傍晚太阳落山,物体的影子有变化吗?

  (六)、猜想影子的变化。

  1、组织学生围坐一圈,老师参与其中。

  猜想:过一段时间,影子还会是原来的样子吗?

  (学生最先想到的是影子会动。然而仅仅到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接着让学生猜想影子会怎么动?朝哪个方向动?为什么要朝那个方向动?除了方向变化,还有什么变化?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请他们说说为什么这样猜测――意在向学生渗透:猜测也应是有根据的。以此培养学生根本已有经验对未来事物做出较准确预测的能力。)

  [评析:猜测是由问题到实践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这种猜测,对于科学发现,科学概括往往是非常起作用的。它是“搞科学”道路上的第一步,往往指明着科学探究的方向,为了这个方向而去收集事实,分析整理事实,去验证它,修正它。学生作出猜想后,无需教师布置任务,相信他们肯定会再次观察那些在地上的影子。]

  (七)、了解影子变化规律

  1、仔细观察并说一说。(到室外)

  (1)观察刚才做记号的影子

  (2)观察老师事先做记号的影子

  (3)汇报发现:一天中影子的长短、位置是变化的。

  2、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回到教室)

  (1)谈话:一天中影子是怎样变化了?由于时间的问题,我们不能马上在课堂上观察到。但是,我们可以进行模拟实验。

  (2)看书,了解实验方法

  (3)学生讲述实验过程,教师补充

  (4)分组实验

  (5)汇报: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有什么关系?

  (八)、学生再次观察影子,交流讨论

  1.教师提问:影子真的会像你们所说的那样变化吗?

  2.学生再次观察影子。(到室外)

  他们会惊奇地发现,站在自己的脚印上,影子和原先画的不一样了,特别是那些固定的物体的影子,变化很明显。

  3.交流讨论:

  (1)有什么发现?说明什么?

  (2)这些发现和你刚才猜想的一样吗?

  (3)再过一段时间,这些影子又会有什么变化?

  (4)预测:气温的变化和太阳的运动会有关系吗?

  4、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气温表。

  提示:学生不要让阳光直接照射到气温表上,要等温度计的液拄停止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据

  (1)记录一天中温度在不同时间的变化,将观测时间记在括号中,在温度计上标出相应时间观测到的温度,并将各标点连接起来,做出温度变化曲线图。

  (2)整理记录观测结果。

  5、小结 : 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影子的长度和温度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九)、观测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以及记录日影仪上的影子。

  1.猜想:到了下午,这些影子又会怎样呢?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变化的?

  2.讨论:怎样证明你的猜想是对的呢?

  3.观测记录:

  在观察记录之前,让学生讨论需要注意些什么:

  日影仪要严格按着方位放。

  画图或记录时,一定要记下时间。

  看太阳时,要隔着一层东西看,防止灼伤眼睛。

  (1)记录一天中整点时刻的日影仪上的影子。

  (2)观察记录一天中整点时刻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可以采用选参照物观察画图的方式,也可以在一张大纸上剪上一排排的圆,然后侧立在面前看太阳,把太阳所在的圆记录下来,最后拓印在纸上,就是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图)

  教师指导学生要选好观察的参照物体。

  (十)、分析整理日影仪上的影长记录以及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观测记录

  1.整理日影仪上的数据

  (1)量出杆影的长度

  (2)交流发现

  比较杆影,有什么发现?

  (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早晨和傍晚的有什么不一样?)

  2.分析交流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模式

  (1)选择学生的记录图展示,观察太阳的运动模式。

  (2)讨论:太阳在天空中是怎样运动的?(方向、高度)

  3.讨论:太阳高度和影长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十一)、模拟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模式以及影子的变化

  (课前学生从家里带来手电)

  教师提问:你能用实验模拟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以及影子的变化吗?

  学生讨论,设计实验。(可以用手电模拟太阳,控制太阳的运动,观察手电下物体的影子)

  三、练一练。

  找出正确的影子,画出图片上三个柱子的影子。

  四、总结延伸,指导课外实践活动

  1、说一说太阳位置的变化与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

  2、学*了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外探究。(你准行)

  1、用得出的方法,探究一天中影子变化的规律(学生课后自主完成。)

  2、动手查一查,了解古代人们是怎样利用物体的影子计时的。

  3、下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观察、游戏、研究,我们了解了影子的特点,也知道了影子在阳光下会发生变化。希望同学们通过做实验观察,在得出结论,好吗?并且思考,你能从中发现什么,找出什么规律?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成功属于善于观察、勤于动手的你们,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成功!

  六、板书设计

  1、太阳和影子

  光 源

  影子的产生

  不透明的物体

  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是相对的

  高 短

  影子的大小 太阳 影子 温度

  低 长

太阳和影子教案3

  一、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关系;

  2.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

  3.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

  做控制变量的探究影子形成的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尊重通过实验获得的科学证据;

  2.愿意合作与交流;

  3.乐于将太阳与影子的知识科学地应用于生活实际。

  二、教学重点:

  1.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关系;

  2.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

  三、教学难点:

  1.分析影子变化的规律;

  2.根据影子的变化推测太阳位置的变化;

  四、教学准备:手电筒、铅笔、蜡烛、硬纸板等。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猜一猜

  师:人人有个好朋友,

  乌黑身子乌黑头,

  太阳光下伴你走,

  一到黑处就分手。

  2.学生猜谜。

  生:谜底是影子。

  3.师:关于影子你还知道哪些?

  小组交流后汇报。

  小组一:晴天时,大树有影子.篮球架也有影子。

  --1--

  小组二:有阳光时就有影子。

  小组三:有灯光时也有影子。

  小组四:阴天时没有影子。

  小组五:有太阳的时候才能看到影子。

  谈话:你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影子和太阳确实有关系,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8.太阳和影子)

  (二)探究新知

  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

  1.提出问题

  谈话:在什么情况下会有影子呢?

  2.猜想假设

  小组讨论交流后汇报。(在有光的情况下会有影子。)

  3.设计方案

  小组交流后汇报。(利用灯光.透明卡片.不透明的卡片等材料做投影游戏。)

  4.实施探究

  小组内探究,师巡视指导。

  5.展示交流

  你在做游戏时,有哪些发现?

  我的发现:“灯光越亮影子越黑”;

  “卡片离灯光*影子大,离得远影子小”;

  “透明的卡片没有影子,不透明的卡片有影子”;

  “关上灯就没有影子”

  小结:有光,有不透明的物体是产生影子的两个条件。

  探究太阳与影子的关系

  1.提出问题

  谈话:一天中,阳光下同一个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有没有变化?各是怎么样变化的?

  2.猜想假设

  小组讨论后交流。(一天中物体的影子早晨和傍晚长,中午短;影子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3.制定方案

  --2--

  我们应该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小组交流后汇报。各小组互相补充形成方案:

  把铅笔立在白纸上,用手电筒的光充当太阳的光,模仿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移动,分别在铅笔的左上方.正上方和右上方慢慢移动手电筒,观察铅笔的影子的变化情况并分别画下来。

  更换不同高度的铅笔重复做几次。

  4.实施探究

  各个小组选择实验材料,分工合作试验。师巡视指导。

  5.展示交流

  (1)各小组汇报实验发现及结果。

  (2)师生总结:A阳光下任何不透明的物体都有影子,影子都在物体背着太阳的一面;在同一时刻,任何直立的物体的影子方向都是相同的。

  B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有方向的不同和长短的变化,物体的影子早晚最长,中午最短。影子运动的方向与太阳运动的方向相反。

  C 因为太阳位置的变化,会发生斜射与直射的变化。一天中的气温不同,也与直射.斜射有关,中午直射气温高,而早晚斜射气温低。

  探究太阳位置的变化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各小组自由交流。

  2.汇报交流。师利用课件展示有关图片或播放有关视频。

  3.师生小结:人们可以利用太阳辨别方向。太阳位置的变化会引起影子的长短变化,影子的方向变化,温度的高低变化,会影响农民的生产及生活规律,会影响动植物的生长等。

  (三)拓展创新

  请课下查找资料,了解古代人们是怎样利用物体的影子计时的。我们下节课将进行交流。


太阳和影子教案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太阳和影子教案 (菁华3篇)(扩展1)

——太阳和影子参考教案 (菁华3篇)

太阳和影子参考教案1

  一、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关系;

  2.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

  3.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

  做控制变量的探究影子形成的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尊重通过实验获得的科学证据;

  2.愿意合作与交流;

  3.乐于将太阳与影子的知识科学地应用于生活实际。

  二、教学重点:

  1.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关系;

  2.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

  三、教学难点:

  1.分析影子变化的规律;

  2.根据影子的变化推测太阳位置的变化;

  四、教学准备:

  手电筒、铅笔、蜡烛、硬纸板等。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猜一猜

  师:人人有个好朋友,

  乌黑身子乌黑头,

  太阳光下伴你走,

  一到黑处就分手。

  2.学生猜谜。

  生:谜底是影子。

  3.师:关于影子你还知道哪些?

  小组交流后汇报。

  小组一:晴天时,大树有影子,篮球架也有影子。

  --1--

  小组二:有阳光时就有影子。

  小组三:有灯光时也有影子。

  小组四:阴天时没有影子。

  小组五:有太阳的时候才能看到影子。

  谈话:你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影子和太阳确实有关系,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8.太阳和影子)

  (二)探究新知

  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

  1.提出问题

  谈话:在什么情况下会有影子呢?

  2.猜想假设

  小组讨论交流后汇报。(在有光的情况下会有影子。)

  3.设计方案

  小组交流后汇报。(利用灯光.透明卡片.不透明的卡片等材料做投影游戏。)

  4.实施探究

  小组内探究,师巡视指导。

  5.展示交流

  你在做游戏时,有哪些发现?

  我的发现:“灯光越亮影子越黑”;

  “卡片离灯光*影子大,离得远影子小”;

  “透明的卡片没有影子,不透明的卡片有影子”;

  “关上灯就没有影子”

  小结:有光,有不透明的物体是产生影子的两个条件。

  探究太阳与影子的关系

  1.提出问题

  谈话:一天中,阳光下同一个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有没有变化?各是怎么样变化的?

  2.猜想假设

  小组讨论后交流。(一天中物体的影子早晨和傍晚长,中午短;影子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3.制定方案

  --2--

  我们应该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小组交流后汇报。各小组互相补充形成方案:

  把铅笔立在白纸上,用手电筒的光充当太阳的光,模仿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移动,分别在铅笔的左上方.正上方和右上方慢慢移动手电筒,观察铅笔的影子的变化情况并分别画下来。

  更换不同高度的铅笔重复做几次。

  4.实施探究

  各个小组选择实验材料,分工合作试验。师巡视指导。

  5.展示交流

  (1)各小组汇报实验发现及结果。

  (2)师生总结:A阳光下任何不透明的物体都有影子,影子都在物体背着太阳的一面;在同一时刻,任何直立的物体的影子方向都是相同的。

  B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有方向的不同和长短的变化,物体的影子早晚最长,中午最短。影子运动的方向与太阳运动的方向相反。

  C 因为太阳位置的变化,会发生斜射与直射的变化。一天中的气温不同,也与直射.斜射有关,中午直射气温高,而早晚斜射气温低。

  探究太阳位置的变化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各小组自由交流。

  2.汇报交流。师利用课件展示有关图片或播放有关视频。

  3.师生小结:人们可以利用太阳辨别方向。太阳位置的变化会引起影子的长短变化,影子的方向变化,温度的高低变化,会影响农民的生产及生活规律,会影响动植物的生长等。

  (三)拓展创新

  请课下查找资料,了解古代人们是怎样利用物体的影子计时的。我们下节课将进行交流。

太阳和影子参考教案2

  一、教材分析

  《太阳与影子》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影子的变化,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能根据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分析影子变化的规律,能根据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推测太阳位置的变化;知道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进一步感知人类生活离不开太阳。使学生能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激发学生探究身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孩子们每天都在经历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变化,对此孩子们有丰富的体验,但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变化,却往往被孩子们忽视。本课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让孩子们真切感觉到太阳和影子的运动和变化规律,认识到太阳的运动与影子之间的关系,感悟到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包含着值得我们探究的科学道理。

  三、教学目标:

  1.能做控制变量的探究影子形成的实验,并作实验记录;能将观察到的现象用语言或图画描述其形态特征。

  2.尊重通过实验获得的科学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太阳与影子的知识科学地应用于生活实际。

  3.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知道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能利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能利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认方向。

  五、教学准备

  课件、透明纸、手电筒、铅笔、尺子、橡皮等。

  六、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课题

  1、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儿歌。可是老师刚才发现漏了几个字,谁来帮老师填上?(影子)看来太阳和影子真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兄弟。那太阳和影子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太阳和影子的关系。(板书课题)

  关于影子你还知道哪些?你*时观察到的.哪些物体有影子?

  2、除了刚才说的这些物体有影子,我们的手也有自己的影子,下面就请同学们观看一段手影表演。(播放视频)

  3、请学生到黑板前表演手影。

  (教师等第2个同学表演的正起劲时,突然关闭手电筒,表演无法进行) 咦?影子怎么看不见了? (根据学生交流,板书:光)

  4、师:刚才我们用的是手电筒的灯光,除了灯光,还有什么情况下能产生影子?(灯光下、月光下、阳光下……)

  师:看来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灯光下、月光下、阳光下都能有物体的影子。是不是所有的物体有了光都会有影子呢?(生猜测)

  教师出示一系列的物体:书、黑板擦、粉笔、透明塑料纸……(预设:学生发现透明塑料纸没有影子,追问:为什么?从而得出透明的物体没有影子。)

  师:这么说,要想有影子,还需要有——(板书:不透明的物体)

  引导总结: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要想看到清晰的影子需要光和不透明的物体。那同一个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长短和方向有没有变化呢?

  (二)合作探究、实践方案

  师:(课件出示观察记录单)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观察了一天中早中晚太阳位置的变化,以及同一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长短和方向的变化,下面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填好观察记录单。

  师:刚才我看大家交流的很热烈,哪个小组来交流一下?一天中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变化规律?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倾听!

  生交流。

  师:你能用手来示范一下太阳一天的运行轨迹吗?(生演示)全体同学一起来演示。

  生继续交流。

  生:早晚长,中午短。

  师:这是咱们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那么这个结论究竟是不是真的呢?(板书?)猜想和假设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但只有实验验证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那么,要想做这个实验,都需要什么材料呢?(光和不透明的物体)

  我们可以用什么来代替光?用什么来代替不透明的物体?

  现在请各小组根据老师提供给你们的实验材料,来讨论一下你们组准备如何设计实验呢?小组交流。

  学生验证,教师巡视。

  (三)汇报交流,得出结论

  师:看到大家研究的这么投入,肯定有结论了。谁想来汇报你的研究结果以及你们的发现。(请两个组的同学来汇报)

  师:别的组还有不同意见吗?看来,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我们的观察是正确的。(擦除?)

  师:太阳位置的变化,使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发生了变化,那么,还能引起什么变化呢?(预设:早晚温度低,中午温度高。)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教师手持手电筒演示、讲解:早晨太阳斜射地面,地面温度低;中午太阳直射地面,地面温度高。

  (四)拓展应用,解决问题。

  师:(指板书)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能引起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发生变化,温度也会发生变化,那么这些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1、 生:利用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辨别方向

  出示第一幅图:早晨起来,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师:以后万一我们迷失了方向,相信大家肯定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帮我们认路。

  2、出示第二幅图:塑料大棚在冬天要到快中午的时候要把草连揭开,让太阳光照进大棚提高棚内温度。到了傍晚前要及时把草连放下来,保持棚内的温度,有利于蔬菜的生长。

  3、还可以估计时间。

  4、早晚多穿点衣服,中午少穿一点,避免感冒。

  5、遮光窗帘。

  6、树荫下乘凉。

  (五)、总结延伸

  师: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古代人们没有现在的手表以及其他计时工具,他们是怎样知道时间的呢?同学们猜猜看?生:交流!

  师;你们看这就是日晷(出示图片),他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们发明的计时工具,如果大家想进一步了解有关日晷的资料,课后可以到图书馆或上网查一查,相信你会有更多的了解,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太阳和影子参考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与温度,时间变化的关系;知道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规律;并能运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

  2.引导学生对日常事物进行观察,置疑,养成长期观察的好*惯;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3.知道利用太阳光和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为人们的生活做一些有益的事。

  二、教学重点:

  了解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与温度,时间变化的关系;知道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规律;并能运用太阳与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

  三、教学准备:

  1.课前观察或回忆生活经验提示卡片。

  2.投影仪一台,银幕一个、太阳高度测量仪。

  3.每组三幅画。

  4.课件。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游戏导入

  1.教师做手影游戏。

  2.学生做手影游戏。

  3.通过游戏过程中的设计,总结出影子形成的条件。

  (二)交流游戏,活动探究,总结规律,发现新知。

  1.交流观察,总结规律。

  (1)交流太阳在天空中位置变化的规律;

  (2)活动实践用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辨别方向的方法。

  (3)交流阳光下物体影子的特点。

  (4)情景模拟活动。

  2.动手作画,深化认识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画出上午、中午、下午三个时间物体的影子。

  (2)小组交流所画影子,教师、学生进行评点。

  (3)学生根据评点进行修改。

  3.深入探究,发现新知。

  (1)回忆知识储备,引出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和温度的关系。

  (2)利用课件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估计时间。

  (3)利用课件根据影子估计时间。

  (三)交流生活现象,明确科学应用

  1.温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2.太阳光在生活中的应用。

  3.阳光下影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总结延伸,指导课外活动

  1.总结太阳和阳光下的影子为生活增添了快乐。

  2.简介古代的日晷。

  3.提出让学生课外搜集日晷有关资料。


太阳和影子教案 (菁华3篇)(扩展2)

——《太阳和影子》教案(精选十篇)

  《太阳和影子》教案 1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太阳和影子》一课选自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太阳与时间”单元的第2课,本课是在《认识太阳》的基础上,对太阳和影子作进一步了解,通过观察,发现太阳与影子的关系及变化规律,感受太阳位置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同时为后面学*利用太阳影子来计时做铺垫。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变化,是孩子每天都要经历的自然现象。而这些现象却往往使学生视而不见。他们对宇宙间的天体运动和变化,只能感知现象而缺少相关科学解释。因此,本课的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认识到太阳的运动与影子之间的关系,感悟到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包含着值得我们探究的科学道理,激发学生探索身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记录观察数据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能用控制变量法做探究影子形成的实验,并作实验记录;能将观察到的现象用语言或图画描述其形态特征。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尊重通过实验获得的科学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将太阳与影子的知识科学应用于生活实际。

  (三)科学知识: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运动的关系;并能运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

  三、教学中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了解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与温度、影子变化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运用实验探究出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规律,并能将太阳与影子的知识科学应用于生活实际。

  四、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多媒体一套、两个五角星(透明和不透明)、三个太阳的图片、未完成的画影子图片,太阳资料卡等。

  2.实验准备:手电筒、彩笔、硬纸板等。 (二)学生准备:记录表,直尺,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

  《太阳和影子》教案 2

  一、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关系;

  2.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

  3.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

  做控制变量的探究影子形成的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尊重通过实验获得的科学证据;

  2.愿意合作与交流;

  3.乐于将太阳与影子的知识科学地应用于生活实际。

  二、教学重点:

  1.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关系;

  2.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

  三、教学难点:

  1.分析影子变化的规律;

  2.根据影子的变化推测太阳位置的变化;

  四、教学准备:手电筒、铅笔、蜡烛、硬纸板等。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猜一猜

  师:人人有个好朋友,

  乌黑身子乌黑头,

  太阳光下伴你走,

  一到黑处就分手。

  2.学生猜谜。

  生:谜底是影子。

  3.师:关于影子你还知道哪些?

  小组交流后汇报。

  小组一:晴天时,大树有影子.篮球架也有影子。

  --1--

  小组二:有阳光时就有影子。

  小组三:有灯光时也有影子。

  小组四:阴天时没有影子。

  小组五:有太阳的时候才能看到影子。

  谈话:你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影子和太阳确实有关系,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8.太阳和影子)

  (二)探究新知

  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

  1.提出问题

  谈话:在什么情况下会有影子呢?

  2.猜想假设

  小组讨论交流后汇报。(在有光的'情况下会有影子。)

  3.设计方案

  小组交流后汇报。(利用灯光.透明卡片.不透明的卡片等材料做投影游戏。)

  4.实施探究

  小组内探究,师巡视指导。

  5.展示交流

  你在做游戏时,有哪些发现?

  我的发现:“灯光越亮影子越黑”;

  “卡片离灯光*影子大,离得远影子小”;

  “透明的卡片没有影子,不透明的卡片有影子”;

  “关上灯就没有影子”

  小结:有光,有不透明的物体是产生影子的两个条件。

  探究太阳与影子的关系

  1.提出问题

  谈话:一天中,阳光下同一个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有没有变化?各是怎么样变化的?

  2.猜想假设

  小组讨论后交流。(一天中物体的影子早晨和傍晚长,中午短;影子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3.制定方案

  --2--

  我们应该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小组交流后汇报。各小组互相补充形成方案:

  把铅笔立在白纸上,用手电筒的光充当太阳的光,模仿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移动,分别在铅笔的左上方.正上方和右上方慢慢移动手电筒,观察铅笔的影子的变化情况并分别画下来。

  更换不同高度的铅笔重复做几次。

  4.实施探究

  各个小组选择实验材料,分工合作试验。师巡视指导。

  5.展示交流

  (1)各小组汇报实验发现及结果。

  (2)师生总结:A阳光下任何不透明的物体都有影子,影子都在物体背着太阳的一面;在同一时刻,任何直立的物体的影子方向都是相同的。

  B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有方向的不同和长短的变化,物体的影子早晚最长,中午最短。影子运动的方向与太阳运动的方向相反。

  C 因为太阳位置的变化,会发生斜射与直射的变化。一天中的气温不同,也与直射.斜射有关,中午直射气温高,而早晚斜射气温低。

  探究太阳位置的变化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各小组自由交流。

  2.汇报交流。师利用课件展示有关图片或播放有关视频。

  3.师生小结:人们可以利用太阳辨别方向。太阳位置的变化会引起影子的长短变化,影子的方向变化,温度的高低变化,会影响农民的生产及生活规律,会影响动植物的生长等。

  (三)拓展创新

  请课下查找资料,了解古代人们是怎样利用物体的影子计时的。我们下节课将进行交流。

  《太阳和影子》教案 3

  1.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 白天和黑夜太阳和影子

  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辨认影子了解物体和影子的关系。

  2.能够通过玩影子游戏感受阳光和影子的关系。

  (二)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2.知道这种变化是太阳(视)运动造成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到*常事物的变化中包含着科学的规律。

  2.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科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标杆.粉笔

  学生准备:卡纸.铅笔等记录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猜谜语:你走它也走,你停它也停,白天跟着你,晚上离开你。(影子)

  2. 你知道影子和什么有关吗?

  3. 今天我们来研究这些问题。(板书课题)

  4. 室外活动:在有阳光的地方放上标杆,画上它的影子,进入教室。

  二、.自主学*

  1. 这是谁的影子?

  (1) 小组讨论:你认为这是谁的影子?

  (2) 汇报。

  (3) 在活动记录卡上画出树和电杆的`影子。

  2. 认识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1) 小组交流: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2) 汇报。

  (3) 小结:物体挡住光形成影子。

  3. 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

  (1) 室外活动:再次画出标杆的影子。

  (2) 观察:你发现影子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3) 小组交流。汇报。

  (4) 小结: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在发生变化。

  三、巩固应用

  1. 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2. 影子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3. 课后继续研究影子,你还能发现什么?

  《太阳和影子》教案 4

  1.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 白天和黑夜太阳和影子

  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辨认影子了解物体和影子的关系。

  2.能够通过玩影子游戏感受阳光和影子的关系。

  (二)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2.知道这种变化是太阳(视)运动造成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到*常事物的变化中包含着科学的规律。

  2.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科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标杆.粉笔

  学生准备:卡纸.铅笔等记录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猜谜语:你走它也走,你停它也停,白天跟着你,晚上离开你。(影子)

  2. 你知道影子和什么有关吗?

  3. 今天我们来研究这些问题。(板书课题)

  4. 室外活动:在有阳光的.地方放上标杆,画上它的影子,进入教室。

  二、.自主学*

  1. 这是谁的影子?

  (1) 小组讨论:你认为这是谁的影子?

  (2) 汇报。

  (3) 在活动记录卡上画出树和电杆的影子。

  2. 认识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1) 小组交流: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2) 汇报。

  (3) 小结:物体挡住光形成影子。

  3. 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

  (1) 室外活动:再次画出标杆的影子。

  (2) 观察:你发现影子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3) 小组交流。汇报。

  (4) 小结: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在发生变化。

  三、巩固应用

  1. 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2. 影子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3. 课后继续研究影子,你还能发现什么?

  《太阳和影子》教案 5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连续观察记录物体的影子变化。科学知识:

  1、知道一天中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

  2、懂得一天中气温和影子与太阳的运动有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进持之以恒的观察品质。意识到完整的观察记录对结论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认识影子的形成及变化规律。教学难点

  认识影子的变化规律。

  教师——课间带领班级几个学生给影子的位置、长短做记号分组——记录纸,粉笔,橡皮泥。铅笔,温度计,白纸,尺子,指南针,手电筒,细铁丝

  1、太阳和影子

  光源影子的产生不透明的物体

  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是相对的

  高

  短

  影子

  低

  长

  太阳

  温度

  一、导入新课

  谈话:今天,是开学的第一节科学课,

  二、学*新课

  老师要带同学们到操场看太阳,观察阳光下的影子。(板书:太阳和影子)

  1、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1)提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观察阳光下哪里有影子?是什么的影子?并可以选择一些影子用粉笔把它画在地面上

  (2)教师巡视并提问:你们有什么发现?

  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影子?

  影子和实物有什么不同?

  (3)游戏:踩影子

  ①介绍规则:两人一组,一个人踩另外一个人的影子,一分钟后交换,尽量不让别人踩到自己的影子。

  ②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游戏活动。

  (4)师生共同小结:影子的产生有2个条件,以一要有光源,二要有不透明的物体。

  (5)讨论:从早上太阳升起到傍晚太阳落山,物体的影子有变化吗?

  2、了解影子变化规律

  (1)出去观察刚才做记号的影子

  (2)观察老师事先做记号的影子

  (3)汇报发现:一天中影子的`长短、位置是变化的。

  3、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

  交流。

  分组活动。

  **室讨论心得并汇报讨论、学生汇报。

  三、巩固

  (1)谈话:一天中影子是怎样变化了?由于时间的问题,我们不能马上在课堂上观察到。但是,我们可以进行模拟实验。

  (2)学生讲述实验过程,教师补充。(3)汇报: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有什么关系?

  (4):气温的变化和太阳的运动会有关系吗?

  1、提问: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有什么疑问?

  课堂上没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课后研究活动:实际观测一天中物体影子的变化

  (1)教师讲解器材、方法,及记录纸的使用。

  (2)小组商量实验时间及分工。

  看书,了解实验方法。

  分组实验。

  学生预测。

  学生交流。

  学生讨论。

  总结

  《太阳和影子》教案 6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能够连续观察记录物体的影子变化。

  (二)知识技能:

  1、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2、认识太阳在天空中的(视)运动模式。

  3、知道太阳的(视)运动与影子变化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持之以恒的观察品质。

  2、意识到完整的观察记录对结论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影子的形成及变化规律。

  难点:认识影子的变化规律。

  三、教学准备:

  记录纸、粉笔、铅笔、温度计、白纸、尺子、指南针、手电筒、细铁丝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猜一猜:这是谁的影子?

  1、师先出示三个小孩的图片,然后出示一个影子,让生辨别这是谁的影子,为什么这么认为?

  2、师同样出示三盆花的图片,然后出示一个影子,让生辨别这是谁的影子,并说说理由。谈话:今天,是开学的第一节科学课,老师要带同学们到操场看太阳,观察阳光下的影子。(板书:太阳和影子)

  (二)、学*新课

  1、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1)提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观察阳光下哪里有影子?是什么的影子?并可以选择一些影子用粉笔把它画在地面上

  (2)分组活动;

  (3)教师巡视并提问:你们有什么发现?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影子?影子和实物有什么不同?

  (4)游戏:踩影子

  ①介绍规则:两人一组,一个人踩另外一个人的`影子,一分钟后交换,尽量不让别人踩到自己的影子。

  ②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游戏活动。

  (5)**室讨论心得并汇报;

  (6)师生共同小结:影子的产生有2个条件,一要有光源,二要有不透明的物体。

  (7)讨论:从早上太阳升起到傍晚太阳落山,物体的影子有变化吗?

  2、了解影子变化规律

  (1)出去观察刚才做记号的影子

  (2)观察老师事先做记号的影子

  (3)汇报发现:一天中影子的长短、位置是变化的。

  3、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

  (1)谈话:一天中影子是怎样变化了?由于时间的问题,我们不能马上在课堂上观察到。但是,我们可以进行模拟实验。

  (2)看书,了解实验方法

  (3)学生讲述实验过程,教师补充;

  (4)分组实验;

  (5)汇报: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有什么关系?

  (6)预测:气温的变化和太阳的运动会有关系吗?

  (三)、巩固总结:

  1、提问: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有什么疑问?

  课堂上没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课后研究活动:实际观测一天中物体影子的变化;

  板书设计

  1、太阳和影子

  光源

  影子的产生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是相对的

  不透明的物体高短

  影子的大小太阳影子低长

  《太阳和影子》教案 7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太阳和影子》一课选自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太阳与时间”单元的第2课,本课是在《认识太阳》的基础上,对太阳和影子作进一步了解,通过观察,发现太阳与影子的关系及变化规律,感受太阳位置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同时为后面学*利用太阳影子来计时做铺垫。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变化,是孩子每天都要经历的'自然现象。而这些现象却往往使学生视而不见。他们对宇宙间的天体运动和变化,只能感知现象而缺少相关科学解释。因此,本课的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认识到太阳的运动与影子之间的关系,感悟到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包含着值得我们探究的科学道理,激发学生探索身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记录观察数据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能用控制变量法做探究影子形成的实验,并作实验记录;能将观察到的现象用语言或图画描述其形态特征。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尊重通过实验获得的科学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将太阳与影子的知识科学应用于生活实际。

  (三)科学知识: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运动的关系;并能运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

  三、教学中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了解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与温度、影子变化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运用实验探究出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规律,并能将太阳与影子的知识科学应用于生活实际。

  四、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多媒体一套、两个五角星(透明和不透明)、三个太阳的图片、未完成的画影子图片,太阳资料卡等。

  2.实验准备:手电筒、彩笔、硬纸板等。 (二)学生准备:记录表,直尺,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

  《太阳和影子》教案 8

  1.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 白天和黑夜太阳和影子

  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辨认影子了解物体和影子的关系。

  2.能够通过玩影子游戏感受阳光和影子的关系。

  (二)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2.知道这种变化是太阳(视)运动造成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到*常事物的变化中包含着科学的规律。

  2.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科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标杆.粉笔

  学生准备:卡纸.铅笔等记录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猜谜语:你走它也走,你停它也停,白天跟着你,晚上离开你。(影子)

  2. 你知道影子和什么有关吗?

  3. 今天我们来研究这些问题。(板书课题)

  4. 室外活动:在有阳光的地方放上标杆,画上它的影子,进入教室。

  二、.自主学*

  1. 这是谁的影子?

  (1) 小组讨论:你认为这是谁的影子?

  (2) 汇报。

  (3) 在活动记录卡上画出树和电杆的影子。

  2. 认识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1) 小组交流: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2) 汇报。

  (3) 小结:物体挡住光形成影子。

  3. 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

  (1) 室外活动:再次画出标杆的影子。

  (2) 观察:你发现影子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3) 小组交流。汇报。

  (4) 小结: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在发生变化。

  三、巩固应用

  1. 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2. 影子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3. 课后继续研究影子,你还能发现什么?

  《太阳和影子》教案 9

  一、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关系;

  2.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

  3.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

  做控制变量的探究影子形成的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尊重通过实验获得的科学证据;

  2.愿意合作与交流;

  3.乐于将太阳与影子的知识科学地应用于生活实际。

  二、教学重点:

  1.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关系;

  2.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

  三、教学难点:

  1.分析影子变化的规律;

  2.根据影子的变化推测太阳位置的变化;

  四、教学准备:手电筒、铅笔、蜡烛、硬纸板等。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猜一猜

  师:人人有个好朋友,

  乌黑身子乌黑头,

  太阳光下伴你走,

  一到黑处就分手。

  2.学生猜谜。

  生:谜底是影子。

  3.师:关于影子你还知道哪些?

  小组交流后汇报。

  小组一:晴天时,大树有影子.篮球架也有影子。

  --1--

  小组二:有阳光时就有影子。

  小组三:有灯光时也有影子。

  小组四:阴天时没有影子。

  小组五:有太阳的时候才能看到影子。

  谈话:你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影子和太阳确实有关系,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8.太阳和影子)

  (二)探究新知

  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

  1.提出问题

  谈话:在什么情况下会有影子呢?

  2.猜想假设

  小组讨论交流后汇报。(在有光的情况下会有影子。)

  3.设计方案

  小组交流后汇报。(利用灯光.透明卡片.不透明的卡片等材料做投影游戏。)

  4.实施探究

  小组内探究,师巡视指导。

  5.展示交流

  你在做游戏时,有哪些发现?

  我的发现:“灯光越亮影子越黑”;

  “卡片离灯光*影子大,离得远影子小”;

  “透明的卡片没有影子,不透明的卡片有影子”;

  “关上灯就没有影子”

  小结:有光,有不透明的物体是产生影子的两个条件。

  探究太阳与影子的关系

  1.提出问题

  谈话:一天中,阳光下同一个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有没有变化?各是怎么样变化的?

  2.猜想假设

  小组讨论后交流。(一天中物体的影子早晨和傍晚长,中午短;影子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3.制定方案

  --2--

  我们应该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小组交流后汇报。各小组互相补充形成方案:

  把铅笔立在白纸上,用手电筒的光充当太阳的光,模仿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移动,分别在铅笔的左上方.正上方和右上方慢慢移动手电筒,观察铅笔的影子的变化情况并分别画下来。

  更换不同高度的铅笔重复做几次。

  4.实施探究

  各个小组选择实验材料,分工合作试验。师巡视指导。

  5.展示交流

  (1)各小组汇报实验发现及结果。

  (2)师生总结:A阳光下任何不透明的物体都有影子,影子都在物体背着太阳的一面;在同一时刻,任何直立的物体的影子方向都是相同的。

  B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有方向的不同和长短的变化,物体的影子早晚最长,中午最短。影子运动的方向与太阳运动的`方向相反。

  C 因为太阳位置的变化,会发生斜射与直射的变化。一天中的气温不同,也与直射.斜射有关,中午直射气温高,而早晚斜射气温低。

  探究太阳位置的变化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各小组自由交流。

  2.汇报交流。师利用课件展示有关图片或播放有关视频。

  3.师生小结:人们可以利用太阳辨别方向。太阳位置的变化会引起影子的长短变化,影子的方向变化,温度的高低变化,会影响农民的生产及生活规律,会影响动植物的生长等。

  (三)拓展创新

  请课下查找资料,了解古代人们是怎样利用物体的影子计时的。我们下节课将进行交流。

  《太阳和影子》教案 10

  教学资源的开发:

  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变化,对孩子们来说,太*以为常了。即使是一年级的学生也不陌生,但正是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变化,却往往被学生忽视。一方面,学生对宇宙万物怀着与生俱有的,强烈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他们对自然界的运动和变化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本课的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让孩子们真切感觉到太阳和影子永无止境地有规律运动和变化,认识到太阳的(视)运动与影子之间的关系,感悟到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包含着值得我们探究的科学道理,意识到科学探究,永无止境。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太阳和影子”单元的起始课,也是“地球与宇宙”部分的入门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了解影子和物体的关系;

  2、通过观察活动实际感知物体在太阳下的影子及其变化,画物体的影子;

  3、猜测并验证太阳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

  学情分析:本课与《太阳钟》、《看月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共同组成《太阳和月亮的移动》这一单元。本课是学生开始认识宇宙的起始课,首先是通过学生对物体影子的观察,知道影子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时段影子的变化使学生进一步发现影子变化的规律,然后通过模拟太阳的运动,让学生懂得一天中气温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采用学生喜欢的探究活动的方式,如猜谜 语,画影子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内外相结合,课内观察与中长期观察相结合,学生观测记录与研讨相结合,意在让学生“建构”,自己掌握科学学*的方法,自己发现科学现象的规律。本课的主要活动有:猜谜语,画影子,做日影仪测影子,连续观察记录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以及日影仪中的影子,并在实验室内模拟这些运动变化。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交流分享自己同他人的发现,建立对宇宙的情感,从而点燃探究宇宙的热情。

  教材处理:

  根据学生的学*兴趣需要以及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我对这个学*内容作了如下一些处理:

  1、将教材上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影子。了解影子形成的原因改为“找影子”“画影子”的游戏来理解影子形成的原因。这样的改动首先我觉得更符合小学生的特点。因为游戏性质的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兴趣,极大的提高他们观察影子的热情;其次带领学生玩“找影子”的游戏,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对太阳和影子的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然后让学生在地面上画出太阳下同学的影子轮廓这个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影子和自己的关系。通过上述的活动,学生就会明白影子是黑的、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反、影子与脚是相连的这些事实。

  2、增加对学生学*的评估环节。在学*结束时,增加几个测试环节:找出正确的影子,画出图片上三个柱子的影子。为什么这样设计呢?因为学生通过学*后,他们现在对影子的理解清楚了吗?他们原有的错误认识得到矫正了吗?这些,我们必须借助测试环节对学生的学*进行评估。

  根据自己对教材的考虑以及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从情感、知识、过程与方法等方面制订了这个学*内容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过程和方法:

  (1)两人合作,画出自己及其它物体的影子,观察影子。

  (2)能够连续观察记录物体的影子变化。

  2、知识技能:

  (1)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2)认识太阳在天空中的(视)运动模式。

  (3)知道太阳的(视)运动与影子变化的关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够持久而细心地连续进行一天的观测。

  (2)体会到宇宙万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3)建立起对宇宙探究的兴趣。

  本课重点:是指导学生实际观察和记录一天中影子和温度的变化。

  本课难点:是分析观测数据,研究太阳东升西落与影子长度及温度变化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间带领班级几个学生给影子的位置、长短做记号

  学生准备:分组——记录纸,粉笔,橡皮泥。铅笔,温度计,白纸,尺子,手电筒等。

  教学流程图:猜影子→找影子、画影子(室内)→画影子(室外)→踩影子(室外)→猜想→实验→练一练→总结延伸→课外探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猜一猜)

  1.师说谜语:人人有个好朋友,

  乌黑身子乌黑头,

  太阳光下伴你走,

  一到黑处就分手。(谜底:影子)

  2.学生猜谜。

  3.讨论:你怎么知道谜底是影子的?

  关于影子你还知道哪些?

  4.学生交流对影子的了解。

  [评析:猜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学生从下课到上课有个思维转换的过程,谜语可使学生迅速集中思维,很快地进入课堂角色中来。同时,这个谜语中还暗含了许多科学知识,如影子是什么颜色,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影子的产生需要光线等)]

  二、探究新知。(深入理解)

  (一)、 教室内找影子,导入新课 。

  1、你能在室内找出自己的影子吗?

  2、打开教室内的电灯。

  (1)学生拿起自己的课本,抬高到离桌面约10厘米的地方,在桌子上找一找书的影子。

  (2)通过这个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3 、学生初步感知:在灯光下有物体的影子,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画影子,加深对影子的认识。

  1、在教室里画影子。

  1)、重复上面的实验,学生把自己看到的书的影子画在自己的记录纸上。

  2)、猜一猜,这是谁的影子?

  3)、(关掉教室内的电灯)问:你能根据想象画出自己的影子吗?

  4)、学生试着在记录纸上画。教师巡视。

  (1)、让学生将自己对影子的想法贴到黑板上,进行分类。

  (2)、让针对自己的想法谈谈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想?

  5)、小组交流讨论:各人画的影子可能有哪些错误?

  2、带学生到操场上画自己的影子。

  (1)、在学校院墙旁边,学生跑步,玩“找影子的游戏”。

  (2)、到操场上画自己的影子。这么多的学生一齐来到操场上画影子,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场面。学生在讨论中就已经盼望着画出自己的影子来看个究竟。影子虽然是极为普通的,但他们就是对这些极为普通的影子没有太多的关注,更谈不上关注自己的影子了。

  这一活动中,学生在画影子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发现:

  1.影子与太阳分别在人(物体)的两侧。

  2.影子的底端是与人(物体)相连的。

  3.影子是灰黑色的(即使穿着彩色的'衣服也一样)。

  4.影子比人长(注:早上9点钟)

  在获得这些发现的同时,他们学会了合作,懂得:有时候,一个人是很难完成任务的,只有相互合作,才能画出自己的影子。

  过程:

  1.出发之前,告诉学生将干什么。

  2.发给学生每人一支粉笔,和学生一起到操场上画影子。

  3.画影子的同时把脚印也要画出来,并且把名字写在影子里。

  4.记住自己站的姿势。

  5.让学生观察此时太阳在哪边,影子和太阳的方向。现场的观察更具有说服力,也为下面的研讨打下基础。

  6.画好之后,领取新任务。

  [评析:还有什么比画下自己的影子更吸引孩子们呢。画影子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目的是要让学生留下影子的痕迹,为再一次观察影子埋下伏笔,便于比较。学生在画的过程中有了感受,经历了一次趣味性地动手做的活动,有所发现。注意:这是他自己的发现。]

  (三)画其它物体的影子

  此时,学生还沉浸在画影子的乐趣之中,再让学生画其它物体的影子,让他们找一找,操场上还有哪些物体有影子,把他们的影子画出来。如有难画的,只要求画出一部分,哪怕是影子最外缘的一条线也行。

  学生在画其它物体影子的同时,他们会:

  1.寻找:哪些物体有影子?认识到,并不是有了物体就有影子,在没有光线的地方,或是在其它物体影子里的物体就没有影子。

  2.观察:这些影子是什么样的,和物体本身的形状有没有什么联系。

  3.比较:这些影子哪个大一些,哪个小一些。

  哪个亮一些?(或是哪些部分亮一些)哪个暗一些?(或是哪些部分暗一些)

  4.交流:你画的是什么影子?有哪些发现?哪些比较有意思或是比较特殊?

  (四)制作简易日影仪,画影子

  教师讲述示范制作的方法:在卡纸的中间画一个“圆点”或“三角形”记号,把橡皮泥捏成底盘放在中心,在橡皮泥上插一支塑料小棒,在卡纸上标出“东南西北”四个方位。

  教师示范画影子的方法:按东南西北的方位把日影仪*放好,准确的方位要用指南针测定,在影子末端用“”或“”作出记号,同时记下测定影子的时间。

  过程:

  1.分发学生材料。

  2.学生制作简易日影仪。

  3.操作记录杆影。

  (说明: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详尽地说明操作的方法,因为这是教会学生科学地学*方法,要求摆放日影仪时,一定要用指南针测准方位,确保科学性)

  (五)游戏:踩影子

  (1)、介绍规则:两人一组,一个人踩另外一个人的影子,一分钟后交换,尽量不让别人踩到自己的影子。

  (2)、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游戏活动。

  (3)讨论心得并汇报

  (4)师生共同小结:影子的产生有2个条件,一要有光源,二要有不透明的物体。

  (5)讨论:从早上太阳升起到傍晚太阳落山,物体的影子有变化吗?

  (六)、猜想影子的变化。

  1、组织学生围坐一圈,老师参与其中。

  猜想:过一段时间,影子还会是原来的样子吗?

  (学生最先想到的是影子会动。然而仅仅到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接着让学生猜想影子会怎么动?朝哪个方向动?为什么要朝那个方向动?除了方向变化,还有什么变化?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请他们说说为什么这样猜测――意在向学生渗透:猜测也应是有根据的。以此培养学生根本已有经验对未来事物做出较准确预测的能力。)

  [评析:猜测是由问题到实践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这种猜测,对于科学发现,科学概括往往是非常起作用的。它是“搞科学”道路上的第一步,往往指明着科学探究的方向,为了这个方向而去收集事实,分析整理事实,去验证它,修正它。学生作出猜想后,无需教师布置任务,相信他们肯定会再次观察那些在地上的影子。]

  (七)、了解影子变化规律

  1、仔细观察并说一说。(到室外)

  (1)观察刚才做记号的影子

  (2)观察老师事先做记号的影子

  (3)汇报发现:一天中影子的长短、位置是变化的。

  2、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回到教室)

  (1)谈话:一天中影子是怎样变化了?由于时间的问题,我们不能马上在课堂上观察到。但是,我们可以进行模拟实验。

  (2)看书,了解实验方法

  (3)学生讲述实验过程,教师补充

  (4)分组实验

  (5)汇报: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有什么关系?

  (八)、学生再次观察影子,交流讨论

  1.教师提问:影子真的会像你们所说的那样变化吗?

  2.学生再次观察影子。(到室外)

  他们会惊奇地发现,站在自己的脚印上,影子和原先画的不一样了,特别是那些固定的物体的影子,变化很明显。

  3.交流讨论:

  (1)有什么发现?说明什么?

  (2)这些发现和你刚才猜想的一样吗?

  (3)再过一段时间,这些影子又会有什么变化?

  (4)预测:气温的变化和太阳的运动会有关系吗?

  4、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气温表。

  提示:学生不要让阳光直接照射到气温表上,要等温度计的液拄停止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据

  (1)记录一天中温度在不同时间的变化,将观测时间记在括号中,在温度计上标出相应时间观测到的温度,并将各标点连接起来,做出温度变化曲线图。

  (2)整理记录观测结果。

  5、小结 : 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影子的长度和温度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九)、观测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以及记录日影仪上的影子。

  1.猜想:到了下午,这些影子又会怎样呢?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变化的?

  2.讨论:怎样证明你的猜想是对的呢?

  3.观测记录:

  在观察记录之前,让学生讨论需要注意些什么:

  日影仪要严格按着方位放。

  画图或记录时,一定要记下时间。

  看太阳时,要隔着一层东西看,防止灼伤眼睛。

  (1)记录一天中整点时刻的日影仪上的影子。

  (2)观察记录一天中整点时刻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可以采用选参照物观察画图的方式,也可以在一张大纸上剪上一排排的圆,然后侧立在面前看太阳,把太阳所在的圆记录下来,最后拓印在纸上,就是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图)

  教师指导学生要选好观察的参照物体。

  (十)、分析整理日影仪上的影长记录以及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观测记录

  1.整理日影仪上的数据

  (1)量出杆影的长度

  (2)交流发现

  比较杆影,有什么发现?

  (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早晨和傍晚的有什么不一样?)

  2.分析交流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模式

  (1)选择学生的记录图展示,观察太阳的运动模式。

  (2)讨论:太阳在天空中是怎样运动的?(方向、高度)

  3.讨论:太阳高度和影长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十一)、模拟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模式以及影子的变化

  (课前学生从家里带来手电)

  教师提问:你能用实验模拟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以及影子的变化吗?

  学生讨论,设计实验。(可以用手电模拟太阳,控制太阳的运动,观察手电下物体的影子)

  三、练一练。

  找出正确的影子,画出图片上三个柱子的影子。

  四、总结延伸,指导课外实践活动

  1、说一说太阳位置的变化与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

  2、学*了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外探究。(你准行)

  1、用得出的方法,探究一天中影子变化的规律(学生课后自主完成。)

  2、动手查一查,了解古代人们是怎样利用物体的影子计时的。

  3、下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观察、游戏、研究,我们了解了影子的特点,也知道了影子在阳光下会发生变化。希望同学们通过做实验观察,在得出结论,好吗?并且思考,你能从中发现什么,找出什么规律?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成功属于善于观察、勤于动手的你们,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成功!

  六、板书设计

  1、太阳和影子

  光 源

  影子的产生

  不透明的物体

  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是相对的

  高 短

  影子的大小 太阳 影子 温度

  低 长


太阳和影子教案 (菁华3篇)(扩展3)

——太阳和影子教案合集十篇

  太阳和影子教案 1

  教学资源的开发:

  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变化,对孩子们来说,太*以为常了。即使是一年级的学生也不陌生,但正是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变化,却往往被学生忽视。一方面,学生对宇宙万物怀着与生俱有的,强烈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他们对自然界的运动和变化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本课的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让孩子们真切感觉到太阳和影子永无止境地有规律运动和变化,认识到太阳的(视)运动与影子之间的关系,感悟到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包含着值得我们探究的科学道理,意识到科学探究,永无止境。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太阳和影子”单元的起始课,也是“地球与宇宙”部分的入门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了解影子和物体的关系;

  2、通过观察活动实际感知物体在太阳下的影子及其变化,画物体的影子;

  3、猜测并验证太阳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

  学情分析:本课与《太阳钟》、《看月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共同组成《太阳和月亮的移动》这一单元。本课是学生开始认识宇宙的起始课,首先是通过学生对物体影子的观察,知道影子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时段影子的变化使学生进一步发现影子变化的规律,然后通过模拟太阳的运动,让学生懂得一天中气温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采用学生喜欢的探究活动的方式,如猜谜 语,画影子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内外相结合,课内观察与中长期观察相结合,学生观测记录与研讨相结合,意在让学生“建构”,自己掌握科学学*的方法,自己发现科学现象的规律。本课的主要活动有:猜谜语,画影子,做日影仪测影子,连续观察记录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以及日影仪中的影子,并在实验室内模拟这些运动变化。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交流分享自己同他人的发现,建立对宇宙的情感,从而点燃探究宇宙的热情。

  教材处理:

  根据学生的学*兴趣需要以及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我对这个学*内容作了如下一些处理:

  1、将教材上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影子。了解影子形成的原因改为“找影子”“画影子”的游戏来理解影子形成的原因。这样的改动首先我觉得更符合小学生的特点。因为游戏性质的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兴趣,极大的提高他们观察影子的热情;其次带领学生玩“找影子”的游戏,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对太阳和影子的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然后让学生在地面上画出太阳下同学的影子轮廓这个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影子和自己的关系。通过上述的活动,学生就会明白影子是黑的、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反、影子与脚是相连的这些事实。

  2、增加对学生学*的评估环节。在学*结束时,增加几个测试环节:找出正确的影子,画出图片上三个柱子的影子。为什么这样设计呢?因为学生通过学*后,他们现在对影子的理解清楚了吗?他们原有的错误认识得到矫正了吗?这些,我们必须借助测试环节对学生的学*进行评估。

  根据自己对教材的考虑以及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从情感、知识、过程与方法等方面制订了这个学*内容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过程和方法:

  (1)两人合作,画出自己及其它物体的影子,观察影子。

  (2)能够连续观察记录物体的影子变化。

  2、知识技能:

  (1)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2)认识太阳在天空中的(视)运动模式。

  (3)知道太阳的(视)运动与影子变化的关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够持久而细心地连续进行一天的观测。

  (2)体会到宇宙万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3)建立起对宇宙探究的兴趣。

  本课重点:是指导学生实际观察和记录一天中影子和温度的变化。

  本课难点:是分析观测数据,研究太阳东升西落与影子长度及温度变化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间带领班级几个学生给影子的位置、长短做记号

  学生准备:分组——记录纸,粉笔,橡皮泥。铅笔,温度计,白纸,尺子,手电筒等。

  教学流程图:猜影子→找影子、画影子(室内)→画影子(室外)→踩影子(室外)→猜想→实验→练一练→总结延伸→课外探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猜一猜)

  1.师说谜语:人人有个好朋友,

  乌黑身子乌黑头,

  太阳光下伴你走,

  一到黑处就分手。(谜底:影子)

  2.学生猜谜。

  3.讨论:你怎么知道谜底是影子的?

  关于影子你还知道哪些?

  4.学生交流对影子的了解。

  [评析:猜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学生从下课到上课有个思维转换的过程,谜语可使学生迅速集中思维,很快地进入课堂角色中来。同时,这个谜语中还暗含了许多科学知识,如影子是什么颜色,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影子的产生需要光线等)]

  二、探究新知。(深入理解)

  (一)、 教室内找影子,导入新课 。

  1、你能在室内找出自己的影子吗?

  2、打开教室内的电灯。

  (1)学生拿起自己的课本,抬高到离桌面约10厘米的地方,在桌子上找一找书的影子。

  (2)通过这个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3 、学生初步感知:在灯光下有物体的影子,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画影子,加深对影子的认识。

  1、在教室里画影子。

  1)、重复上面的实验,学生把自己看到的书的影子画在自己的记录纸上。

  2)、猜一猜,这是谁的影子?

  3)、(关掉教室内的电灯)问:你能根据想象画出自己的影子吗?

  4)、学生试着在记录纸上画。教师巡视。

  (1)、让学生将自己对影子的想法贴到黑板上,进行分类。

  (2)、让针对自己的想法谈谈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想?

  5)、小组交流讨论:各人画的影子可能有哪些错误?

  2、带学生到操场上画自己的影子。

  (1)、在学校院墙旁边,学生跑步,玩“找影子的游戏”。

  (2)、到操场上画自己的影子。这么多的学生一齐来到操场上画影子,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场面。学生在讨论中就已经盼望着画出自己的影子来看个究竟。影子虽然是极为普通的`,但他们就是对这些极为普通的影子没有太多的关注,更谈不上关注自己的影子了。

  这一活动中,学生在画影子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发现:

  1.影子与太阳分别在人(物体)的两侧。

  2.影子的底端是与人(物体)相连的。

  3.影子是灰黑色的(即使穿着彩色的衣服也一样)。

  4.影子比人长(注:早上9点钟)

  在获得这些发现的同时,他们学会了合作,懂得:有时候,一个人是很难完成任务的,只有相互合作,才能画出自己的影子。

  过程:

  1.出发之前,告诉学生将干什么。

  2.发给学生每人一支粉笔,和学生一起到操场上画影子。

  3.画影子的同时把脚印也要画出来,并且把名字写在影子里。

  4.记住自己站的姿势。

  5.让学生观察此时太阳在哪边,影子和太阳的方向。现场的观察更具有说服力,也为下面的研讨打下基础。

  6.画好之后,领取新任务。

  [评析:还有什么比画下自己的影子更吸引孩子们呢。画影子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目的是要让学生留下影子的痕迹,为再一次观察影子埋下伏笔,便于比较。学生在画的过程中有了感受,经历了一次趣味性地动手做的活动,有所发现。注意:这是他自己的发现。]

  (三)画其它物体的影子

  此时,学生还沉浸在画影子的乐趣之中,再让学生画其它物体的影子,让他们找一找,操场上还有哪些物体有影子,把他们的影子画出来。如有难画的,只要求画出一部分,哪怕是影子最外缘的一条线也行。

  学生在画其它物体影子的同时,他们会:

  1.寻找:哪些物体有影子?认识到,并不是有了物体就有影子,在没有光线的地方,或是在其它物体影子里的物体就没有影子。

  2.观察:这些影子是什么样的,和物体本身的形状有没有什么联系。

  3.比较:这些影子哪个大一些,哪个小一些。

  哪个亮一些?(或是哪些部分亮一些)哪个暗一些?(或是哪些部分暗一些)

  4.交流:你画的是什么影子?有哪些发现?哪些比较有意思或是比较特殊?

  (四)制作简易日影仪,画影子

  教师讲述示范制作的方法:在卡纸的中间画一个“圆点”或“三角形”记号,把橡皮泥捏成底盘放在中心,在橡皮泥上插一支塑料小棒,在卡纸上标出“东南西北”四个方位。

  教师示范画影子的方法:按东南西北的方位把日影仪*放好,准确的方位要用指南针测定,在影子末端用“”或“”作出记号,同时记下测定影子的时间。

  过程:

  1.分发学生材料。

  2.学生制作简易日影仪。

  3.操作记录杆影。

  (说明: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详尽地说明操作的方法,因为这是教会学生科学地学*方法,要求摆放日影仪时,一定要用指南针测准方位,确保科学性)

  (五)游戏:踩影子

  (1)、介绍规则:两人一组,一个人踩另外一个人的影子,一分钟后交换,尽量不让别人踩到自己的影子。

  (2)、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游戏活动。

  (3)讨论心得并汇报

  (4)师生共同小结:影子的产生有2个条件,一要有光源,二要有不透明的物体。

  (5)讨论:从早上太阳升起到傍晚太阳落山,物体的影子有变化吗?

  (六)、猜想影子的变化。

  1、组织学生围坐一圈,老师参与其中。

  猜想:过一段时间,影子还会是原来的样子吗?

  (学生最先想到的是影子会动。然而仅仅到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接着让学生猜想影子会怎么动?朝哪个方向动?为什么要朝那个方向动?除了方向变化,还有什么变化?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请他们说说为什么这样猜测――意在向学生渗透:猜测也应是有根据的。以此培养学生根本已有经验对未来事物做出较准确预测的能力。)

  [评析:猜测是由问题到实践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这种猜测,对于科学发现,科学概括往往是非常起作用的。它是“搞科学”道路上的第一步,往往指明着科学探究的方向,为了这个方向而去收集事实,分析整理事实,去验证它,修正它。学生作出猜想后,无需教师布置任务,相信他们肯定会再次观察那些在地上的影子。]

  (七)、了解影子变化规律

  1、仔细观察并说一说。(到室外)

  (1)观察刚才做记号的影子

  (2)观察老师事先做记号的影子

  (3)汇报发现:一天中影子的长短、位置是变化的。

  2、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回到教室)

  (1)谈话:一天中影子是怎样变化了?由于时间的问题,我们不能马上在课堂上观察到。但是,我们可以进行模拟实验。

  (2)看书,了解实验方法

  (3)学生讲述实验过程,教师补充

  (4)分组实验

  (5)汇报: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有什么关系?

  (八)、学生再次观察影子,交流讨论

  1.教师提问:影子真的会像你们所说的那样变化吗?

  2.学生再次观察影子。(到室外)

  他们会惊奇地发现,站在自己的脚印上,影子和原先画的不一样了,特别是那些固定的物体的影子,变化很明显。

  3.交流讨论:

  (1)有什么发现?说明什么?

  (2)这些发现和你刚才猜想的一样吗?

  (3)再过一段时间,这些影子又会有什么变化?

  (4)预测:气温的变化和太阳的运动会有关系吗?

  4、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气温表。

  提示:学生不要让阳光直接照射到气温表上,要等温度计的液拄停止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据

  (1)记录一天中温度在不同时间的变化,将观测时间记在括号中,在温度计上标出相应时间观测到的温度,并将各标点连接起来,做出温度变化曲线图。

  (2)整理记录观测结果。

  5、小结 : 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影子的长度和温度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九)、观测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以及记录日影仪上的影子。

  1.猜想:到了下午,这些影子又会怎样呢?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变化的?

  2.讨论:怎样证明你的猜想是对的呢?

  3.观测记录:

  在观察记录之前,让学生讨论需要注意些什么:

  日影仪要严格按着方位放。

  画图或记录时,一定要记下时间。

  看太阳时,要隔着一层东西看,防止灼伤眼睛。

  (1)记录一天中整点时刻的日影仪上的影子。

  (2)观察记录一天中整点时刻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可以采用选参照物观察画图的方式,也可以在一张大纸上剪上一排排的圆,然后侧立在面前看太阳,把太阳所在的圆记录下来,最后拓印在纸上,就是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图)

  教师指导学生要选好观察的参照物体。

  (十)、分析整理日影仪上的影长记录以及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观测记录

  1.整理日影仪上的数据

  (1)量出杆影的长度

  (2)交流发现

  比较杆影,有什么发现?

  (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早晨和傍晚的有什么不一样?)

  2.分析交流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模式

  (1)选择学生的记录图展示,观察太阳的运动模式。

  (2)讨论:太阳在天空中是怎样运动的?(方向、高度)

  3.讨论:太阳高度和影长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十一)、模拟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模式以及影子的变化

  (课前学生从家里带来手电)

  教师提问:你能用实验模拟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以及影子的变化吗?

  学生讨论,设计实验。(可以用手电模拟太阳,控制太阳的运动,观察手电下物体的影子)

  三、练一练。

  找出正确的影子,画出图片上三个柱子的影子。

  四、总结延伸,指导课外实践活动

  1、说一说太阳位置的变化与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

  2、学*了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外探究。(你准行)

  1、用得出的方法,探究一天中影子变化的规律(学生课后自主完成。)

  2、动手查一查,了解古代人们是怎样利用物体的影子计时的。

  3、下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观察、游戏、研究,我们了解了影子的特点,也知道了影子在阳光下会发生变化。希望同学们通过做实验观察,在得出结论,好吗?并且思考,你能从中发现什么,找出什么规律?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成功属于善于观察、勤于动手的你们,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成功!

  六、板书设计

  1、太阳和影子

  光 源

  影子的产生

  不透明的物体

  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是相对的

  高 短

  影子的大小 太阳 影子 温度

  低 长

  太阳和影子教案 2

  活动目标:

  探索光与影子的关系。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理解空间关系、比较和对比、观察。

  活动准备:

  有Frank Asch编写的《熊的影子》,手电筒,粉笔。

  活动过程:

  1.幼儿讲《熊的影子》的故事,故事说的是一个熊想要摆脱它的影子。就有关影子的现象,想幼儿提出问题,如:你对影子知道些什么?你在哪里看到过影子?你在什么时间看到影子的?

  2.问幼儿是否在教师里看到过影子。问幼儿做些什么才能产生影子。鼓励幼儿尝试他们的想法。为他们提供可能需要的材料,如手电筒等。

  3.在晴天,带幼儿到户外,要求他们在地上留下影子。注意幼儿能不能做到。如果幼儿站在一个较大的影子中间,或站在影子的边上,会发生些什么?幼儿是如何变化他们的影子的?他们能否使自己的影子变大、变小、变宽和变窄?要求幼儿用不同的物体产生不同的影子,例如运用伞或书等。注意幼儿是如何改变影子的形状的。

  4.要求幼儿两两成对,互相画出柏油场地上对方的影子。每过2—3小时,回到同一个地方,要求幼儿注意影子有没有变化,是大了,还是小了。

  5.玩抓影子游戏。以抓人者踩住被抓者的影子作为游戏胜利的规则。用不同的方式制定规则,如抓人者的影子接触被抓者的影子,或用抓人者的手碰被抓者的影子等。

  太阳和影子教案 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9个生字,会写5个字,学*新笔画竖折。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感受优美的语言,展开想像。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能按笔顺规则书写5个生字。

  教学方法:

  观察法、导读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太阳图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入,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位神秘的客人,请大家猜猜它是谁?一位老公公,面孔红彤彤。晴天早早起,按时来上工。它是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首儿歌《太阳》。齐读课题。

  教师板书“日”字。小朋友,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板书课题。谁会读?你们喜欢它吗?为什么?

  二、感知课文,学*生字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画出生字,把难读的多读几遍,向同桌提个醒。

  3、同桌考读。

  4、教师用卡片采用不同形式检查生字学*情况。

  汉字“是”在课文里带了一串它的好朋友和大家见面,你能读好它们吗?

  出示:太阳是从水里跳出来的;

  太阳是从草里冒出来的;

  太阳是被雄鸡叫出来的;

  太阳是被鸟声闹出来的。

  5、出示方格里的生字。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哪个字?

  三、指导朗读,感悟课文

  1、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读、和好朋友一块儿读、和同桌比赛读。

  2、这课出现了一个新的标点符号,找出来。认识“;”。现在数一数,这课共有几句话?

  3、请大家出主意,我们可以怎样来读好这篇课文?

  4、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太阳可以从哪些地方升起来?(感受太阳升起带来的快乐。)

  指导读好课文1~4分句。小朋友读了这几句话,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跳、冒、闹”。

  5、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好几行诗中“跳”“冒”“叫”“唱”等词语的感情,让学生做做动作来体会诗中用词的准确,体会日出的美丽景色。

  6、选句朗读。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还可以请你的小伙伴给你评一评。

  7、太阳还能从哪些地方升起来?学着儿歌的样子讲一讲。

  8、出示最后一句,学生练读。(学到这儿,你想对太阳说点什么?)

  9、看谁最先能把儿歌背下来。

  10、把你课前查找的资料和伙伴们交流。老师也搜集到了一些有关太阳的资料,我们共同分享吧!(见《补充材料》及后羿射日的故事)

  四、老师指导,学写生字

  1、出示四个要求写的生字认读。

  2、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它们在四线格的位置,你觉得写这四个字应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教师范写。

  3、教师指导写“出”字要强调笔顺,第三笔是“长竖”,不是两个“山”字撂在一起的。

  太阳和影子教案 4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材料制作太阳,

  体验动手的乐趣,

  2、认识太阳,知到太阳有圆的身体和和不同形态的光芒。

  活动准备:

  橡皮泥、纸盘、彩条、树枝、颜料、胡梦卜、雪花片、水彩笔、乳胶、报......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师:南极的企鹅先生收到了远方的燕子寄来的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

  2、师:原来南方的太阳实在是太漂亮了,燕子拍了好多好多照片给企鹅先生看呢!

  3、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太阳是什么样子的呢?

  (引导幼儿说出太阳园园的身体和不同形态的光芒,有的光芒大,有的光芒小,有的光芒像圆...)

  有的光芒像线条,

  二、基础部分

  (一) 提供材料,发挥幼儿想象力,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做太阳。

  阳漂亮吗?企鹅先生也这么觉得。

  1、你们觉得太阳漂亮吗?企鹅先生也这么觉得。

  你想用哪些材料做太阳呢?怎么做?

  (二)分组活动,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去做一做吧?

  欣赏与评价

  (一)这些太阳漂亮吗?她是用什么做的呢?

  (二) 总结

  企鹅先生太开心了,他也有这么多的漂亮的太阳了!谢谢你们。

  太阳和影子教案 5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太阳和影子》一课选自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太阳与时间”单元的第2课,本课是在《认识太阳》的基础上,对太阳和影子作进一步了解,通过观察,发现太阳与影子的关系及变化规律,感受太阳位置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同时为后面学*利用太阳影子来计时做铺垫。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变化,是孩子每天都要经历的自然现象。而这些现象却往往使学生视而不见。他们对宇宙间的天体运动和变化,只能感知现象而缺少相关科学解释。因此,本课的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认识到太阳的运动与影子之间的关系,感悟到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包含着值得我们探究的科学道理,激发学生探索身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记录观察数据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能用控制变量法做探究影子形成的实验,并作实验记录;能将观察到的现象用语言或图画描述其形态特征。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尊重通过实验获得的科学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将太阳与影子的知识科学应用于生活实际。

  (三)科学知识: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运动的关系;并能运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

  三、教学中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了解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与温度、影子变化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运用实验探究出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规律,并能将太阳与影子的知识科学应用于生活实际。

  四、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多媒体一套、两个五角星(透明和不透明)、三个太阳的图片、未完成的画影子图片,太阳资料卡等。

  2.实验准备:手电筒、彩笔、硬纸板等。 (二)学生准备:记录表,直尺,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

  太阳和影子教案 6

  目标:

  知道太阳是个大火球,能发出很强的.光和大量的热;初步懂得太阳与人、动物、植物的关系;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培养幼儿对自然的兴趣。

  准备:

  墨镜、涂上墨汁的胶片若干;放大镜、火柴棒若干;

  实施:

  一、集中活动

  1、带领幼儿到室外观察太阳:太阳是怎样的?为什么要用墨镜看太阳?

  2、分别让幼儿站在阴暗处和阳光下感受太阳的温暖

  3、户外聚光实验:放大镜在阳光照射下,慢慢向上或向下调整,直到聚成一个小光点,然后将火柴头放在光点下,看看到底会出现什么现象?

  二、讨论活动

  1、请幼儿将自己实验的发现介绍给大家。

  2、讨论太阳与人和动植物的关系。

  3、小结:如果没有阳光,植物便无法生长,动物便会缺少事食物,也就无法生存,所以动物也需要太阳,人和动物一样也离不开太阳,人体晒了太阳才会更健康。

  4、介绍太阳能用具,鼓励幼儿思考,激发幼儿好好学*,开动脑筋,以后长大了让太阳能的作用发挥得更大。

  三、学*儿歌:《太阳》

  太阳和影子教案 7

  太阳和影子教案

  一、教材分析

  《太阳与影子》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影子的变化,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能根据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分析影子变化的规律,能根据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推测太阳位置的变化;知道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进一步感知人类生活离不开太阳。使学生能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激发学生探究身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孩子们每天都在经历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变化,对此孩子们有丰富的体验,但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变化,却往往被孩子们忽视。本课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让孩子们真切感觉到太阳和影子的运动和变化规律,认识到太阳的运动与影子之间的关系,感悟到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包含着值得我们探究的科学道理。

  三、教学目标:

  1.能做控制变量的探究影子形成的实验,并作实验记录;能将观察到的现象用语言或图画描述其形态特征。

  2.尊重通过实验获得的科学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太阳与影子的知识科学地应用于生活实际。

  3.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知道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能利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能利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认方向。

  五、教学准备

  课件、透明纸、手电筒、铅笔、尺子、橡皮等。

  六、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课题

  1、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儿歌。可是老师刚才发现漏了几个字,谁来帮老师填上?(影子)看来太阳和影子真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兄弟。那太阳和影子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太阳和影子的关系。(板书课题)

  关于影子你还知道哪些?你*时观察到的哪些物体有影子?

  2、除了刚才说的这些物体有影子,我们的手也有自己的影子,下面就请同学们观看一段手影表演。(播放视频)

  3、请学生到黑板前表演手影。

  (教师等第2个同学表演的正起劲时,突然关闭手电筒,表演无法进行) 咦?影子怎么看不见了? (根据学生交流,板书:光)

  4、师:刚才我们用的是手电筒的灯光,除了灯光,还有什么情况下能产生影子?(灯光下、月光下、阳光下……)

  师:看来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灯光下、月光下、阳光下都能有物体的影子。是不是所有的物体有了光都会有影子呢?(生猜测)

  教师出示一系列的物体:书、黑板擦、粉笔、透明塑料纸……(预设:学生发现透明塑料纸没有影子,追问:为什么?从而得出透明的物体没有影子。)

  师:这么说,要想有影子,还需要有——(板书:不透明的物体)

  引导总结: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要想看到清晰的影子需要光和不透明的物体。那同一个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长短和方向有没有变化呢?

  (二)合作探究、实践方案

  师:(课件出示观察记录单)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观察了一天中早中晚太阳位置的变化,以及同一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长短和方向的变化,下面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填好观察记录单。

  师:刚才我看大家交流的很热烈,哪个小组来交流一下?一天中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变化规律?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倾听!

  生交流。

  师:你能用手来示范一下太阳一天的运行轨迹吗?(生演示)全体同学一起来演示。

  生继续交流。

  生:早晚长,中午短。

  师:这是咱们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那么这个结论究竟是不是真的呢?(板书?)猜想和假设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但只有实验验证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那么,要想做这个实验,都需要什么材料呢?(光和不透明的物体)

  我们可以用什么来代替光?用什么来代替不透明的物体?

  现在请各小组根据老师提供给你们的实验材料,来讨论一下你们组准备如何设计实验呢?小组交流。

  学生验证,教师巡视。

  (三)汇报交流,得出结论

  师:看到大家研究的这么投入,肯定有结论了。谁想来汇报你的研究结果以及你们的发现。(请两个组的同学来汇报)

  师:别的组还有不同意见吗?看来,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我们的观察是正确的。(擦除?)

  师:太阳位置的变化,使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发生了变化,那么,还能引起什么变化呢?(预设:早晚温度低,中午温度高。)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教师手持手电筒演示、讲解:早晨太阳斜射地面,地面温度低;中午太阳直射地面,地面温度高。

  (四)拓展应用,解决问题。

  师:(指板书)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能引起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发生变化,温度也会发生变化,那么这些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1、 生:利用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辨别方向

  出示第一幅图:早晨起来,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师:以后万一我们迷失了方向,相信大家肯定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帮我们认路。

  2、出示第二幅图:塑料大棚在冬天要到快中午的时候要把草连揭开,让太阳光照进大棚提高棚内温度。到了傍晚前要及时把草连放下来,保持棚内的温度,有利于蔬菜的生长。

  3、还可以估计时间。

  4、早晚多穿点衣服,中午少穿一点,避免感冒。

  5、遮光窗帘。

  6、树荫下乘凉。

  (五)、总结延伸

  师: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古代人们没有现在的手表以及其他计时工具,他们是怎样知道时间的呢?同学们猜猜看?生:交流!

  师;你们看这就是日晷(出示图片),他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们发明的计时工具,如果大家想进一步了解有关日晷的资料,课后可以到图书馆或上网查一查,相信你会有更多的了解,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太阳和影子教案 8

  一、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关系;

  2.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

  3.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

  做控制变量的探究影子形成的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尊重通过实验获得的科学证据;

  2.愿意合作与交流;

  3.乐于将太阳与影子的知识科学地应用于生活实际。

  二、教学重点:

  1.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关系;

  2.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

  三、教学难点:

  1.分析影子变化的规律;

  2.根据影子的变化推测太阳位置的变化;

  四、教学准备:手电筒、铅笔、蜡烛、硬纸板等。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猜一猜

  师:人人有个好朋友,

  乌黑身子乌黑头,

  太阳光下伴你走,

  一到黑处就分手。

  2.学生猜谜。

  生:谜底是影子。

  3.师:关于影子你还知道哪些?

  小组交流后汇报。

  小组一:晴天时,大树有影子.篮球架也有影子。

  --1--

  小组二:有阳光时就有影子。

  小组三:有灯光时也有影子。

  小组四:阴天时没有影子。

  小组五:有太阳的时候才能看到影子。

  谈话:你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影子和太阳确实有关系,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8.太阳和影子)

  (二)探究新知

  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

  1.提出问题

  谈话:在什么情况下会有影子呢?

  2.猜想假设

  小组讨论交流后汇报。(在有光的情况下会有影子。)

  3.设计方案

  小组交流后汇报。(利用灯光.透明卡片.不透明的卡片等材料做投影游戏。)

  4.实施探究

  小组内探究,师巡视指导。

  5.展示交流

  你在做游戏时,有哪些发现?

  我的发现:“灯光越亮影子越黑”;

  “卡片离灯光*影子大,离得远影子小”;

  “透明的卡片没有影子,不透明的卡片有影子”;

  “关上灯就没有影子”

  小结:有光,有不透明的物体是产生影子的两个条件。

  探究太阳与影子的关系

  1.提出问题

  谈话:一天中,阳光下同一个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有没有变化?各是怎么样变化的?

  2.猜想假设

  小组讨论后交流。(一天中物体的影子早晨和傍晚长,中午短;影子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3.制定方案

  --2--

  我们应该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小组交流后汇报。各小组互相补充形成方案:

  把铅笔立在白纸上,用手电筒的光充当太阳的光,模仿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移动,分别在铅笔的左上方.正上方和右上方慢慢移动手电筒,观察铅笔的影子的变化情况并分别画下来。

  更换不同高度的铅笔重复做几次。

  4.实施探究

  各个小组选择实验材料,分工合作试验。师巡视指导。

  5.展示交流

  (1)各小组汇报实验发现及结果。

  (2)师生总结:A阳光下任何不透明的物体都有影子,影子都在物体背着太阳的一面;在同一时刻,任何直立的物体的影子方向都是相同的。

  B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有方向的不同和长短的变化,物体的影子早晚最长,中午最短。影子运动的方向与太阳运动的方向相反。

  C 因为太阳位置的变化,会发生斜射与直射的变化。一天中的气温不同,也与直射.斜射有关,中午直射气温高,而早晚斜射气温低。

  探究太阳位置的变化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各小组自由交流。

  2.汇报交流。师利用课件展示有关图片或播放有关视频。

  3.师生小结:人们可以利用太阳辨别方向。太阳位置的变化会引起影子的长短变化,影子的方向变化,温度的高低变化,会影响农民的生产及生活规律,会影响动植物的生长等。

  (三)拓展创新

  请课下查找资料,了解古代人们是怎样利用物体的影子计时的。我们下节课将进行交流。

  太阳和影子教案 9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读准差不多、寸草不生、摄氏度、比较等词语

  3、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及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4、了解课文中说明事物的方法。

  5、感情读文,背诵最后一段。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及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了解课文在说明太阳特点时所用的方法。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猜谜语:一位老公公,面孔红彤彤,晴天早早起,按时来上工。(板书:太阳)

  2、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太阳,(屏幕显示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

  3、面对太阳,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学生提问。

  4、教师将问题分类概括。

  二、初读感悟,了解太阳的特点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课件出示词语,指名开火车读

  3、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刚才提出的哪些问题?指名说。(远、大、热)

  教师作概括,课文围绕太阳讲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太阳的特点,二是太阳与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下面我们先来看看课文介绍了太阳的哪些特点?

  三、细读课文联结,了解说明太阳特点的方法

  1、播放太阳升起的动画。(教师旁白:同学们,我离你们很远很远,我很大很大,我的温度很高很高,现在,你们对我了解清楚了吗)

  2、请同学回答后,生自由读13自然段,大体说一说课文是怎样写太阳的三个特点的。

  ①交流远的特点:

  a、学生看屏幕填空:

  太阳离我们有( )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大约要走( )年,就是坐飞机也要( )年。

  b、问:括号里填的都是什么?(数字)(板书:列数字)

  写太阳远这个特点还用了什么方法,找找看。

  c、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②交流大、热的特点:

  a、我们天天生活在地球上,你感觉地球大吗?

  b、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作比较列数字)

  c、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打比方)

  d、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列数字)

  e、小结:作者运用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的很具体,留给我们深刻的印象,以后我们在说明事物时也要注意学*运用这些方法。太阳离我们那么远,它与我们的关系是不是也很远呢?

  四、抓关健词语感悟,了解太阳与地球的关系。

  1、课文中哪句话写出了太阳与我们关系密切?

  出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2、交流:从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太阳带来的)

  3、默读47自然段,思考:太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4、学生交流、汇报。

  ①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包括:太阳与动植物、同人类生活的关系,太阳同气象的关系以及太阳同防治疾病的关系。

  ②太阳与动植物的关系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明的:有了太阳,如没有太阳。

  ③太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是从吃的、穿的、烧的三个方面举例进行说明的。

  ④第五、六自然段讲太阳与气象的关系,有了太阳,才会有云、雨、雪、风的形成。

  ⑤太阳还可以杀菌,我们可以利用它预防和治疗疾病。

  5、大屏幕显示世界美丽可爱的画面。(由此可以看出: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6、有感情朗读第八自然段,熟读成诵。

  五、课外拓展生成

  1、教师提要求:选取身边熟悉的事物,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把事物的特点介绍清楚。

  2、待学生构思完毕,指名说,教师加以点评。

  太阳和影子教案 10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和表演各种影子造型,感知影子造型变化的美与趣。

  2、尝试大胆表现、绘画出各种影子造型。

  3、充分体验活动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

  重点难点

  1、知道影子画线条简单。

  2、大胆表现、绘画出各种影子造型。

  活动准备

  自制立粉笔、水粉笔、粉笔、纸碗、大块绘画纸片、水粉颜料、马克笔、水桶、抹布、罩衣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游戏:“影子人”。

  通过影子游戏,引导幼儿观察影子的动态特点。

  (这个游戏是根据幼儿最喜欢玩的“木头人”改编的,将儿歌稍加改编不仅能激发幼儿参加游戏的兴趣,还能自然地引导幼儿关注到自己的影子。)

  幼儿探索摆出各种影子动作造型。

  二、描画影子。

  1、引导幼儿合作描画影子。

  2、老师出示粉笔,引导幼儿将影子描下来。

  3、*面写生。

  幼儿自由组合,相互协商一人当模特做动作,另一人进行*面描绘。

  4、早做完的可以相互欣赏作品。

  三、延伸活动:作品欣赏、评价。

  教师:哪幅作品的动态表现比较生动有意思?你能猜猜画里的小朋友是谁吗?(根据画面表现的细节特征)你来学学他做的是什么动作?

  请幼儿互相欣赏同伴的作品。

  活动总结

  在本次活动中,幼儿源于感兴趣的游戏、不同的绘画工具、不同的绘画方式(描画、写生)充分激发了幼儿创作的兴趣。

  从绘画过程中幼儿的心理来说,能根据幼儿的兴趣,以“影子人”和画影子的游戏让幼儿初步对人的动作姿态有了大致的认知,然后再通过写生的方式表现人的动作姿态,这样自然过渡的过程能帮助幼儿克服畏难情绪,使幼儿在一种很自然的心态下大胆的表现和创造。同时,人和影子的对应参照,也给不同发展水*的幼儿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创作空间,为幼儿提供了自由表现的机会。

  在作品评价的过程中,通过“猜猜画里的幼儿是谁”和“学学人物动作”的方式,克服了过分强调技能技巧的倾向,为幼儿展示自己富有个性的作品创设了条件。


太阳和影子教案 (菁华3篇)(扩展4)

——中班《太阳和月亮》语言教案 (菁华3篇)

中班《太阳和月亮》语言教案1

  设计意图:

  我们都知道地球上有一个太阳和月亮,但是对于中班小朋友来说,还分不清什么时候会出现太阳,什么时候会出现月亮。

  孩子们对太阳是白天出现的,而月亮是黑夜才出现的这样的一个自然现象了解还比较模糊。《太阳和月亮》这节课中的白天和黑夜是一个最突显的素材,根据中班幼儿直觉行动思维的年龄特点,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再加上班上孩子喜欢琅琅上口的儿歌,于是,我尝试通过引导幼儿对儿歌的欣赏和音乐体验的方式,让孩子体会文学作品的情趣。所以我选择了《太阳和月亮》这篇充满趣味性、童真性的诗歌,萌发孩子们对诗歌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能大胆大方地朗诵。

  2、学*短句“……醒来了”、“……睡着了”。

  3、区分两段音乐不同的性质,体验诗歌所表现的“热闹”和“静悄悄”意境美。

  活动准备:

  1、月亮和太阳的背景图个一份,小鸭、小狗、小朋友醒着的图片和小兔、小草、小花睡着了的图片。

  2、磁带《快乐的早晨》《睡着了》

  活动过程:

  (一)引入:今天老师请来了俩个好朋友,小朋友想知道是谁吗?

  出示太阳和月亮的图片,提问:什么时候可以看见太阳、月亮啊。

  (二)理解诗歌第一段内容。

  1、教师引导幼儿看第一张图片。

  师:“太阳出来了,谁醒来了?”

  幼:“小鸟”;“小树”;“小朋友”。

  教师小结:太阳出来了,小鸟醒来了,小树醒来了,小朋友醒来了,白天真热闹。

  2、教师深入地进行提问,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回答。

  师:“太阳出来了,还有谁醒来了?”

  幼:“小兔子醒来了”;“小刺猬醒来了”。

  教师小结:太阳出来了,小兔醒来了,小刺猬醒来了,小松鼠醒来了……白天真热闹。

  3、感受热闹的气氛,随音乐师生共舞。

  师:太阳出来了,小动物、小朋友都醒来了,他们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幼:“刷牙”;“上幼儿园”;“画画”;“唱歌”;“跳舞”;“做游戏”。

  师:让我们来小动物刷牙、上幼儿园、画画、唱歌、跳舞、做游戏热闹一下吧!

  4、感受热闹的音乐:随《快乐的早晨》的音乐,师生共舞。

  (二)理解诗歌第二段内容。

  1、引导幼儿再次看图片第二部分。

  师:谁出来了?小草在干什么?还有谁在睡觉?

  幼:“月亮出来了”;“小草在睡觉”;“小花在睡觉”。

  教师用诗歌小结:月亮出来了,小草睡着了,小花睡着了,小朋友睡着了,黑夜静悄悄。

  2、深入提问,激发幼儿想象,鼓励幼儿用诗歌中的结构回答。

  师:月亮出来了,还有睡着了?

  幼:“月亮出来了,大象睡着了。”

  教师小结:月亮出来了,大象睡着了,小蚂蚁睡着了,蜻蜓睡着了……黑夜静悄悄。

  3、感受安静的音乐。

  师:黑夜静悄悄,大家都睡着了。我们也休息吧。在《睡着了》的音乐中做花、草睡觉的动作。

  (三)完整欣赏诗歌。

  1、幼儿欣赏诗歌。

  师:今天,太阳和月亮还带来了一首好听的诗歌,诗歌的名字叫《太阳和月亮》。

  2、师:太阳出来了,谁醒来了?月亮出来了,谁睡着了?

  3、看图片,师生共同朗诵诗歌。

  (五)游戏:《白天和黑夜》。

  游戏规则:《快乐的早晨》的音乐时,小朋友离开座位,做花、草、小动物醒来蹦蹦跳跳的动作;《睡着了》音乐时回到自己的座位坐睡觉的动作。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幼儿很喜欢,由于儿歌的内容简单,幼儿基本上能理解。为了让幼儿感受热闹和安静的意境,我结合了美术的原理,以暖色和冷色冲击视觉上的感受。另外还选择了两段不同性质的对比音乐,引导幼儿用动作感受所表达的不同意境。但是,老师在活动过程中发现幼儿在听热闹的音乐的时候没有表现出热闹的意境,也没有和老师交流。因此在幼儿听到《睡着了》音乐的时候,老师进行了摸摸孩子们的头的动作,促进了情感的交流,而且还让其感受了“静悄悄”的意境。最后,老师结合了儿歌和手指游戏,以制作手偶来结束活动,幼儿也很愿意的参加了。

中班《太阳和月亮》语言教案2

  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发展贯穿于身心发展的各个领域,对其他领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语言教学活动中,能够培养幼儿的语言想像力和创造力,根据语言领域目标,我选择了诗歌欣赏。我挑选了比较适合中班幼儿发展特征的素材《太阳和月亮》,出于诗歌内容浅显、语言精练且节奏明快、韵律感极强等特点,结合本班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以谈话导入主题,再由诗歌贯穿整个活动,通过带领欣赏和朗诵儿歌,适时改变朗诵诗歌的声调和音量并配以肢体动作,让幼儿在充满趣味的语言环境中发展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活动内容:

  《太阳和月亮》。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白天黑夜的变化。

  2、能够根据白天和夜晚两个不同情景,运用不用的节奏及音量进行朗诵。

  3、萌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白天和黑夜的概念。

  物质准备: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图片若干,与诗歌相配合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引入,激发兴趣

  引导语:老师想考考小朋友们,太阳出来了是白天还是晚上呢?那夜晚是谁出现的呢?

  今天老师请了两位小客人,请你们看看他们是谁?(出示太阳道具)小结:太阳出来了白天。

  二、完整欣赏诗歌,感受诗歌

  引导语:今天这两位小客人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诗歌,名字叫《太阳和月亮》,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教师边播放音乐,边展开PPT,朗诵诗歌)

  太阳出来了,小鸟醒来了,小树醒来了,小朋友醒来了,白天真热闹!

  月亮出来了,小草睡着了,小花睡着了,小朋友睡着了,黑夜静悄悄。

  1、感受诗歌意境

  提问:有哪位聪明的小朋友告诉老师诗歌名字叫什么呀?你都听到了什么呢?

  2、无伴奏朗诵,感知诗歌内容

  引导语:请小朋友在仔细听听看,到底是谁醒来了?谁睡着了呢?

  提问:还有谁醒来了?大家都醒来了白天是怎么样的'呢?

  小结:小鸟、小树、小朋友醒来了,白天可真热闹啊!

  提问:那月亮出来了,谁睡着了?黑夜是怎样的呢?

  小结:月亮出来了,小花、小草、小朋友都睡着了,黑晚静悄悄的。

  三、结合图片,朗诵诗歌

  引导语:请小朋友们边看图片边用好听的声音把这首诗歌完整的念一遍。

  1、出示白天背景图,引导幼儿理解诗歌第一段。

  提问:白天很热闹,那我们可以怎样念诗歌呢?

  小结:白天热闹的时候要大声。

  2、出示夜晚背景图,引导幼儿理解诗歌第二段。

  提问:静悄悄的夜晚,我们又该怎样念诗歌呢?

  小结:夜晚静悄悄的,要小声、轻轻的念。

  3、搭配动作进一步学*朗诵诗歌。

  创编诗歌动作

  引导语:现在考考小朋友哦,小鸟醒来是什么样子的动作呀?那小树、小朋友呢?小草、小花、小朋友睡着了是什么动作的呢?

  肢体动作搭配诗歌

  引导语:小朋友们,现在我们用好听的声音配上好看的动作再来念一遍诗歌。

  四、发挥想象,扩展内容

  1、结合提问,启发幼儿根据生活经验拓展诗歌内容。

  提问:谁知道现在是白天还是晚上呢?那白天除了小鸟、小树、小朋友你觉得还有谁也睡醒了呢?

  引导语:那我们把小猫、小猴、小鸡用这首好听的诗歌来念一念。

  2、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诗歌。

  引导语:那小猫、小猴、小鸡可以用什么动作表演呢?动脑筋想一想,我们边念诗歌边配上好看的动作。

中班《太阳和月亮》语言教案3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及其描绘的画面,感受白天的热闹和的夜晚宁静,尝试用合适的音调朗诵儿歌。

  2.体验听音乐游戏的快乐。

  3.在初步掌握儿歌结构的基础上,尝试替换儿歌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

  1.两段不同风格的音乐

  2.两幅不同意境的背景图

  3.与儿歌内容相关的 小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白天、黑夜的背景图,导入活动。

  师:“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两幅漂亮的图片,小朋友看,这是什么时候?这又是什么时候?

  幼:白天、夜晚

  师:“白天太阳出来了,夜晚月亮出来了。“

  二、出示不同动态的动物卡片,让幼儿根据对白天和夜晚的已有经验,匹配相应的动物卡片。

  师:“小朋友看,小动物们也来了,大家拍手欢迎,小朋友这些小动物在干什么?(有的在睡觉,有的不睡觉)你想把它送到哪一幅图片上呢?

  请一位幼儿上来送,并问问为什么要这样送?(白天小动物们玩游戏,晚上要睡觉。)

  三、利用图片内容,学*儿歌

  1.欣赏儿歌一遍

  师:“小动物们白天游戏,晚上睡觉还能编成一首好听的儿歌呢!想听吗?”

  提问:儿歌名字叫什么?

  太阳出来了,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引导并学*幼儿儿歌中的话小狗汪汪叫、小兔蹦蹦跳、小鸟渣渣叫)

  “白天是怎么样的?”(学*“热闹”)

  “月亮出来了,小动物们又在干什么?“

  幼:小狗睡着了,小兔睡着了,小鸟睡着了。

  “小动物们都睡着了,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到处怎么样?”

  (学*“静悄悄”)

  2.幼儿看这图示念儿歌一遍

  师:“这次我们看着图片一起来念一下。”(表扬念得好的幼儿)

  3.引导幼儿用合适的音调和动作朗诵儿歌

  师:“小朋友想想太阳出来了,小动物们醒来了都在跳呀、叫呀,我们可以用什么声音来念?

  幼:高兴、响亮

  师:“好的,我们就用响亮的声音来念念吧!”

  (幼儿念白天部分的儿歌)

  师:“月亮出来了小动物们睡着了,这时,我们用什么声音来念呢?

  幼:轻轻的、慢慢的

  师:“好的,那我们也来试试吧!

  (幼儿用轻轻地、慢慢地声音念黑夜部分的儿歌。)

  四、弹奏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幼儿对比“热闹”与“宁静”,鼓励幼儿听音乐做动作。

  1.欣赏两段音乐

  师:“老师还为小朋友准备了两段好听的音乐呢?想不想听?(想)那好,你们一定要听听哪一段是音乐是太阳出来了,哪一段音乐是月亮出来了?

  幼:第一段太阳出来了,第二段月亮出来了

  师:“我们跟着音乐来表演一下儿歌里的小动物吧。刘老师想扮演儿歌里的小狗,我听到欢快的音乐会汪汪叫、听到宁静的音乐会怎样呢?

  幼:睡觉

  师:“小朋友想扮演儿歌里的谁呢?想想看,想好了吗?想好了,我们就跟着音乐表演儿歌里的小动物吧!”

  五、学*创编诗歌

  师:“小狗、小兔、小鸟白天出来唱呀、跳呀做游戏,晚上要睡觉,还有哪些小动物也是这样的呢?(幼儿回答一个动物,老师用简笔画的方式画出来)

  师:“我们把你们想到的小动物一起编进儿歌里去吧!”(教师带领幼儿看着简笔画朗诵一遍仿编的儿歌)

  师:“下次我们还可以把更多的小动物编到儿歌里面去呢!”

  六、结束部分

  师:现在是什么时候,白天还是晚上?(白天)那我们也到外面去做做游戏吧?

  活动反思:

  《太阳和月亮》是一首浅显、易懂的儿歌,比较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这次的教学活动中,我为幼儿营造了一个自由、宽松的学*氛围,以白天、黑夜两种不同意境的背景图同时出现来形成强烈的对比而导入活动,迅速引起幼儿的注意,并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在学*儿歌的过程中,我采取了集体、个别朗诵、自主选择角色和配乐朗诵等形式,让幼儿在欢快愉悦的气氛下,主动地学*儿歌、表演儿歌,使这次的语言活动成为了一个非常有生命力的活动。同时,在帮助幼儿学*用不同的音调朗诵儿歌时,我采取了朗诵和音乐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幼儿在欢快和缓慢地音乐声中自主地调节,控制朗诵的语调、语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儿歌所表达的两种意境。

  当然,在执教的过程中如果我能更好地把握教学的节奏,使各个环节衔接得更紧凑一点,那样将会有更多的时间留给孩子,发挥想象力进行创编,相信孩子的思维会更活跃,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会有进更进一步的提高。


太阳和影子教案 (菁华3篇)(扩展5)

——《太阳和月亮》小班教案 (菁华5篇)

《太阳和月亮》小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内容,学*说“……醒来了”“……睡着了”。

  2、区分两段音乐不同的性质,体验诗歌所表现的“热闹”和“静悄悄”。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⒈课件

  ⒉太阳、月亮、小草、花、小鸟、小兔、小朋友图片

  ⒊音乐:《欢乐颂》、《摇呀摇》

  活动过程:

  ㈠理解诗歌第一段内容:

  ⒈看课件,提问太阳出来了,谁醒来了?

  教师小结:太阳出来了,小鸟醒来了,小树醒来了,小朋友醒来了,白天真热闹。

  ⒉太阳出来了,还有谁醒来了?

  小结:太阳出来了,……醒来了……醒来了……醒来了,白天真热闹。

  ⒊小动物、小朋友都醒来了,他们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他们会唱歌跳舞真热闹呀。让我们也来唱歌跳舞热闹一下。

  ⒋感受热闹的音乐:随《欢乐颂》的音乐,师生共舞。

  ㈡继续看课件,理解第二段内容。

  ⒈提问:看,谁出来了?小草在干什么?还有谁在睡觉?

  教师用诗歌小结:月亮出来了,小草睡着了,小花睡着了,小朋友睡着了,黑夜静悄悄。

  ⒉提问:月亮出来了,还有谁睡着了?鼓励幼儿用诗歌中的结构说出来。

  ⒊感受安静的.音乐:黑夜静悄悄,大家都睡着了。我们也休息吧。

  在《摇啊摇》的音乐中做花、草、睡觉的动作。

  ㈢完整欣赏:

  ⒈放录音,幼儿欣赏诗歌。今天,太阳和月亮还带来了一首好听的诗歌,诗歌的名字就叫《太阳和月亮》。

  ⒉提问:太阳出来了,谁醒来了?月亮出来了,谁睡着了?(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⒊看图片师生朗诵诗歌。

  ㈣感受音乐的性质,体验白天的热闹和黑夜的静悄悄。

  ⒈太阳和月亮带来了两段音乐。一段是白天,很热闹的;一段是黑夜,静悄悄的。让我们来听一听哪段是白天,热闹的;哪段是黑夜,静悄悄的。

  ⒉听音乐:《欢乐颂》和《摇呀摇》

  提问:哪段是白天,热闹的;哪段是黑夜,静悄悄的?

  ⒊小结:第一段音乐好象许多的小朋友和小动物一起出来玩,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做游戏。热热闹闹的,是白天。第二段音乐好象小朋友、小动物都睡着了,静悄悄的,是黑夜。

  ㈤游戏:白天和黑夜。

  游戏规则:《欢乐颂》的音乐时,小朋友离开座位,做花、草、动物醒来蹦蹦跳跳的动作,《摇呀摇》时回到自己的座位做睡觉的动作。

  活动延伸:

  用《太阳和月亮》的格式创编诗歌。

  课后体会:

  通过这一教学活动,使我更加相信,新课程的实施是对传统分课教学模式的改革,它使幼儿在学*中变得更主动,使幼儿在主动的探索过程中获得经验,掌握技能,锻炼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是一个灵活开放的系统,在课题的生成中必须融会贯通,如果你僵硬的、静止不变的执行课堂计划,会使它失去生命的活力,从而不能激起幼儿学知的兴趣。

  活动反思:

  《太阳和月亮》是主题“白天和黑夜”中的一个素材点,小班孩子喜欢琅琅上口的儿歌,于是,我试图通过让幼儿对儿歌的欣赏和简单的创编,在满足孩子喜欢有节奏的语言的同时,让孩子体会文学作品的情趣。

  在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课件的兴趣很浓,因为孩子们在*时的活动中我们老师很少用到课件,经过这次活动也让我意识到在*时的教学活动中也可尝试用一些简单的课件,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在活动中孩子们能跟着老师很快学会儿歌,听音乐做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玩的游戏,这个游戏能激发幼儿较强的想象力,能够促使幼儿初步思维能力的发展。能分辨出白天和夜晚不同的音乐,能根据音乐做出不同的动作。但尝试纺编儿歌对孩子有些困难,孩子们不能很好的想象,局限原儿歌的内容,这对小班幼儿有些难度。

  活动下来我发现了很多不足的地方:首先是课件做的不完整不美观不实用,小班幼儿记忆力发展不完善,因此在活动的安排上,我首先通过图片的形式,帮助他们理解诗歌的内容,先部分再整体,把作品梳理清楚,让幼儿理解掌握的透彻。但是活动中很多不该有的动作及语言,使得活动不流畅看不到实质。由于小班幼儿年纪小,过多过细的提问只会使作品支离破碎,把幼儿头脑中最美好完整的形象冲淡。因此在组织教学时,我应该把握两段诗歌的特色、特点,先部分,再整体,让幼儿在层层深入地欣赏中加深印象,享受优美画面、语言,便于回忆对比。小班幼儿语言表达不够清晰和完整,回答问题往往很单一,我应该注意引导幼儿说完整的话。对语言发展好的幼儿我会说:“你能把这句话说完整吗?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和培养,是幼儿逐步形成完整语言的*惯”。

《太阳和月亮》小班教案2

  活动目标:

  ⒈感受诗歌内容,学*说“……醒来了”“……睡着了”

  ⒉区分两段音乐不同的性质,体验诗歌所表现的“热闹”和“静悄悄”

  活动准备:

  ⒈课件

  ⒉太阳、月亮、小草、花、小鸟、小兔、小朋友图片

  ⒊音乐:《欢乐颂》、《摇呀摇》

  活动过程:

  ㈠理解诗歌第一段内容。

  ⒈看课件,提问太阳出来了,谁醒来了?

  教师小结:太阳出来了,小鸟醒来了,小树醒来了,小朋友醒来了,白天真热闹。

  ⒉太阳出来了,还有谁醒来了?

  小结:太阳出来了,……醒来了……醒来了……醒来了,白天真热闹。

  ⒊小动物、小朋友都醒来了,他们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他们会唱歌跳舞真热闹呀。让我们也来唱歌跳舞热闹一下。

  ⒋感受热闹的音乐:随《 欢乐颂》的音乐,师生共舞。

  ㈡继续看课件,理解第二段内容。

  ⒈提问:看,谁出来了?小草在干什么?还有谁在睡觉?

  教师用诗歌小结:月亮出来了,小草睡着了,小花睡着了,小朋友睡着了,黑夜静悄悄。

  ⒉提问:月亮出来了,还有谁睡着了?鼓励幼儿用诗歌中的结构说出来。

  ⒊感受安静的音乐:黑夜静悄悄,大家都睡着了。我们也休息吧。

  在《摇啊摇》的`音乐中做花、草、睡觉的动作。

  ㈢完整欣赏。

  ⒈放录音,幼儿欣赏诗歌。今天,太阳和月亮还带来了一首好听的诗歌,诗歌的名字就叫《太阳和月亮》。

  ⒉提问:太阳出来了,谁醒来了?月亮出来了,谁睡着了?(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⒊看图片师生朗诵诗歌。

  ㈣感受音乐的性质,体验白天的热闹和黑夜的静悄悄。

  ⒈太阳和月亮带来了两段音乐。一段是白天,很热闹的;一段是黑夜,静悄悄的。让我们来听一听哪段是白天,热闹的;哪段是黑夜,静悄悄的。

  ⒉听音乐:《欢乐颂》和《摇呀摇》

  提问:哪段是白天,热闹的;哪段是黑夜,静悄悄的?

  ⒊小结:第一段音乐好象许多的小朋友和小动物一起出来玩,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做游戏。热热闹闹的,是白天。第二段音乐好象小朋友、小动物都睡着了,静悄悄的,是黑夜。

  ㈤游戏:白天和黑夜。

  游戏规则:《欢乐颂》的音乐时,小朋友离开座位,做花、草、动物醒来蹦蹦跳跳的动作,《摇呀摇》时回到自己的座位做睡觉的动作。

  活动延伸:

  用《太阳和月亮》的格式创编诗歌。

  附:太阳和月亮

  太阳出来了,

  小鸟醒来了,

  小树醒来了,

  小朋友醒来了,

  白天真热闹。

  月亮出来了,

  小草睡着了,

  小花睡着了

  小朋友睡着了,

  黑夜静悄悄。

  课后体会:

  通过这一教学活动,使我更加相信,新课程的实施是对传统分课教学模式的改革,它使幼儿在学*中变得更主动,使幼儿在主动的探索过程中获得经验,掌握技能,锻炼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是一个灵活开放的系统,在课题的生成中必须融会贯通,如果你僵硬的、静止不变的执行课堂计划,会使它失去生命的活力,从而不能激起幼儿学知的兴趣。

《太阳和月亮》小班教案3

  提图片有讲究

  在游戏“找朋友”环节中,教师提供了过多的与诗歌内容无关的图片,容易分散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对色彩鲜艳、形态可爱的动物形象产生兴趣,从而无法体验“热闹”与“安静”的意境,对小班教案《太阳和月亮》的更多建议。由此,我认为这个环节提供的图片应与儿歌内容完全匹配,为第二个环节利用图片理解儿歌打好基础。

  在“创编诗歌”这一环节,教师可提供较多的诗歌内容以外的图片,让每个幼儿选出自己喜欢的图片,排一排、说一说,感受创编的乐趣。

  让幼儿亲身感受

  在第一环节第二部分中,教师提供橙色背景纸和黑色背景纸,随音乐提示幼儿“太阳公公出来了”“月亮阿姨出来了”,鼓励幼儿将小图片送到不同的背景纸上。在这里,教师的提示剥夺了幼儿的感受和体验,幼儿无需倾听音乐,只要根据教师的提示,将图片贴到相应的背景纸上即可。所以,我觉得教师应充分挖掘、利用“两段不同风格的音乐”的价值,引导幼儿亲身感受,并自主选择匹配对象,在这一过程中完整地感受诗歌的意境。

  关于活动准备

  可以将诗歌内容制作成有背景音乐的动态的课件,这样更能吸引幼儿,更能帮助幼儿轻松表达,幼教之友《对小班教案《太阳和月亮》的更多建议》。课件中一个画面可分成左右两部分,左边为橙色,呈现白天太阳下小动物活动的场景;右边为黑色,上有月亮以及小花、小草睡觉的场景。播放白天“热闹”的`场景时配以欢快明朗的音乐,播放夜晚“静悄悄”的场景时配以摇篮曲风格的音乐。

  原方案中让两种颜色的背景纸和两段不同风格的音乐同时出现。看似给了幼儿多种感官的刺激,实则会使他们无所适从。小班幼儿对颜色的辨别以及对音乐风格的判断能力还比较弱,所以多方面的刺激并不能帮助幼儿很好地理解诗歌。建议将背景以及音乐隐藏于课件中,让幼儿在倾听、欣赏中感受诗歌中“热闹”与“安静”的不同。

  简洁与准确

  我觉得有些活动太复杂反而达不到很好的效果。如活动开始环节,教师设计了一大段引导语,这就不符合小班幼儿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特点。另外将原诗句“太阳出来了。小狗醒来了”演变成“小狗是太阳的好朋友”,有点牵强,不太合适。不如直接抽出“太阳”“小狗”的图片.并提问:“谁出来了?谁醒来了……”这样直奔主题,既简洁明了,又能让幼儿充分表达。

  在活动前半部分,教师一直强调“太阳公公出来了”“月亮阿姨出来了”,而诗句是“太阳出来了”“月亮出来了”。由于小班幼儿容易混淆,所以教师应尽量用诗歌里的词语和句式来表达,以给幼儿正确的第一印象。

  注重体验

  原方案虽利用游戏、音乐、图示来表现作品的热闹与安静,但各环节之间缺少连贯性与递进性。幼儿基本都处于静态的感受中,没有自身动态的参与和体验,所以对该作品的理解只停留在内容上,不可能产生意境体验上的共鸣。我觉得教师可创设简单场景,把用图片做游戏环节和跟随音乐进行动作表现的环节结合起来,利用多种手段让幼儿充分感受诗歌中热闹和安静对比所产生的意境美。

《太阳和月亮》小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内容,学*说“……醒来了”“……睡着了”。

  2、区分两段音乐不同的性质,体验诗歌所表现的“热闹”和“静悄悄”。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⒈课件

  ⒉太阳、月亮、小草、花、小鸟、小兔、小朋友图片

  ⒊音乐:《欢乐颂》、《摇呀摇》

  活动过程:

  ㈠理解诗歌第一段内容:

  ⒈看课件,提问太阳出来了,谁醒来了?

  教师小结:太阳出来了,小鸟醒来了,小树醒来了,小朋友醒来了,白天真热闹。

  ⒉太阳出来了,还有谁醒来了?

  小结:太阳出来了,……醒来了……醒来了……醒来了,白天真热闹。

  ⒊小动物、小朋友都醒来了,他们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他们会唱歌跳舞真热闹呀。让我们也来唱歌跳舞热闹一下。

  ⒋感受热闹的音乐:随《欢乐颂》的音乐,师生共舞。

  ㈡继续看课件,理解第二段内容。

  ⒈提问:看,谁出来了?小草在干什么?还有谁在睡觉?

  教师用诗歌小结:月亮出来了,小草睡着了,小花睡着了,小朋友睡着了,黑夜静悄悄。

  ⒉提问:月亮出来了,还有谁睡着了?鼓励幼儿用诗歌中的结构说出来。

  ⒊感受安静的音乐:黑夜静悄悄,大家都睡着了。我们也休息吧。

  在《摇啊摇》的音乐中做花、草、睡觉的动作。

  ㈢完整欣赏:

  ⒈放录音,幼儿欣赏诗歌。今天,太阳和月亮还带来了一首好听的诗歌,诗歌的名字就叫《太阳和月亮》。

  ⒉提问:太阳出来了,谁醒来了?月亮出来了,谁睡着了?(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⒊看图片师生朗诵诗歌。

  ㈣感受音乐的性质,体验白天的热闹和黑夜的静悄悄。

  ⒈太阳和月亮带来了两段音乐。一段是白天,很热闹的;一段是黑夜,静悄悄的。让我们来听一听哪段是白天,热闹的;哪段是黑夜,静悄悄的。

  ⒉听音乐:《欢乐颂》和《摇呀摇》

  提问:哪段是白天,热闹的;哪段是黑夜,静悄悄的?

  ⒊小结:第一段音乐好象许多的小朋友和小动物一起出来玩,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做游戏。热热闹闹的,是白天。第二段音乐好象小朋友、小动物都睡着了,静悄悄的,是黑夜。

  ㈤游戏:白天和黑夜。

  游戏规则:《欢乐颂》的音乐时,小朋友离开座位,做花、草、动物醒来蹦蹦跳跳的动作,《摇呀摇》时回到自己的座位做睡觉的动作。

  活动延伸:

  用《太阳和月亮》的格式创编诗歌。

  课后体会:

  通过这一教学活动,使我更加相信,新课程的实施是对传统分课教学模式的改革,它使幼儿在学*中变得更主动,使幼儿在主动的探索过程中获得经验,掌握技能,锻炼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是一个灵活开放的系统,在课题的生成中必须融会贯通,如果你僵硬的、静止不变的执行课堂计划,会使它失去生命的活力,从而不能激起幼儿学知的兴趣。

  活动反思:

  《太阳和月亮》是主题“白天和黑夜”中的一个素材点,小班孩子喜欢琅琅上口的儿歌,于是,我试图通过让幼儿对儿歌的欣赏和简单的创编,在满足孩子喜欢有节奏的语言的同时,让孩子体会文学作品的情趣。

  在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课件的兴趣很浓,因为孩子们在*时的活动中我们老师很少用到课件,经过这次活动也让我意识到在*时的教学活动中也可尝试用一些简单的课件,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在活动中孩子们能跟着老师很快学会儿歌,听音乐做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玩的游戏,这个游戏能激发幼儿较强的想象力,能够促使幼儿初步思维能力的发展。能分辨出白天和夜晚不同的音乐,能根据音乐做出不同的.动作。但尝试纺编儿歌对孩子有些困难,孩子们不能很好的想象,局限原儿歌的内容,这对小班幼儿有些难度。

  活动下来我发现了很多不足的地方:首先是课件做的不完整不美观不实用,小班幼儿记忆力发展不完善,因此在活动的安排上,我首先通过图片的形式,帮助他们理解诗歌的内容,先部分再整体,把作品梳理清楚,让幼儿理解掌握的透彻。但是活动中很多不该有的动作及语言,使得活动不流畅看不到实质。由于小班幼儿年纪小,过多过细的提问只会使作品支离破碎,把幼儿头脑中最美好完整的形象冲淡。因此在组织教学时,我应该把握两段诗歌的特色、特点,先部分,再整体,让幼儿在层层深入地欣赏中加深印象,享受优美画面、语言,便于回忆对比。小班幼儿语言表达不够清晰和完整,回答问题往往很单一,我应该注意引导幼儿说完整的话。对语言发展好的幼儿我会说:“你能把这句话说完整吗?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和培养,是幼儿逐步形成完整语言的*惯”。

《太阳和月亮》小班教案5

  活动目标:

  ⒈感受诗歌内容,学*说“……醒来了”“……睡着了”

  ⒉区分两段音乐不同的性质,体验诗歌所表现的“热闹”和“静悄悄”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⒈课件⒉太阳、月亮、小草、花、小鸟、小兔、小朋友图片⒊音乐:《欢乐颂》、《摇呀摇》

  活动过程:㈠理解诗歌第一段内容:

  ⒈看课件,提问太阳出来了,谁醒来了?

  教师小结:太阳出来了,小鸟醒来了,小树醒来了,小朋友醒来了,白天真热闹。

  ⒉太阳出来了,还有谁醒来了?

  小结:太阳出来了,……醒来了……醒来了……醒来了,白天真热闹。

  ⒊小动物、小朋友都醒来了,他们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他们会唱歌跳舞真热闹呀。让我们也来唱歌跳舞热闹一下。

  ⒋感受热闹的音乐:随《欢乐颂》的音乐,师生共舞。

  ㈡继续看课件,理解第二段内容。

  ⒈提问:看,谁出来了?小草在干什么?还有谁在睡觉?

  教师用诗歌小结:月亮出来了,小草睡着了,小花睡着了,小朋友睡着了,黑夜静悄悄。

  ⒉提问:月亮出来了,还有谁睡着了?鼓励幼儿用诗歌中的结构说出来。

  ⒊感受安静的音乐:黑夜静悄悄,大家都睡着了。我们也休息吧。

  在《摇啊摇》的音乐中做花、草、睡觉的动作。

  ㈢完整欣赏:

  ⒈放录音,幼儿欣赏诗歌。今天,太阳和月亮还带来了一首好听的诗歌,诗歌的名字就叫《太阳和月亮》。

  ⒉提问:太阳出来了,谁醒来了?月亮出来了,谁睡着了?(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⒊看图片师生朗诵诗歌。

  ㈣感受音乐的性质,体验白天的热闹和黑夜的静悄悄。

  ⒈太阳和月亮带来了两段音乐。一段是白天,很热闹的:一段是黑夜,静悄悄的。让我们来听一听哪段是白天,热闹的:哪段是黑夜,静悄悄的。

  ⒉听音乐:《欢乐颂》和《摇呀摇》

  提问:哪段是白天,热闹的:哪段是黑夜,静悄悄的?

  ⒊小结:第一段音乐好象许多的小朋友和小动物一起出来玩,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做游戏。热热闹闹的,是白天。第二段音乐好象小朋友、小动物都睡着了,静悄悄的,是黑夜。

  ㈤游戏:白天和黑夜。

  游戏规则:《欢乐颂》的音乐时,小朋友离开座位,做花、草、动物醒来蹦蹦跳跳的动作,《摇呀摇》时回到自己的座位做睡觉的动作。

  活动延伸:

  用《太阳和月亮》的格式创编诗歌。

  附:太阳和月亮太阳出来了,小鸟醒来了,小树醒来了,小朋友醒来了,白天真热闹。

  月亮出来了,小草睡着了,小花睡着了小朋友睡着了,黑夜静悄悄。

  太阳和月亮课件下载:

  1、太阳和月亮PPT课件

  2、太阳和月亮FLASH动画课件版本1

  3、太阳和月亮FLASH动画课件版本2

  3、太阳和月亮FLASH动画课件版本3

  活动反思:

  活动中我选择了幼儿熟悉的太阳、月亮作为内容,以帮太阳和月亮找朋友作为活动的主线。冷暖色调的两幅背景图帮助幼儿感受了热闹与安静。在欣赏诗歌的时候,我的本意是让幼儿找出诗歌中提到的小动物,但可能幼儿的注意都被太阳和月亮吸引了,当我问太阳的好朋友是谁的时候,幼儿回答是月亮,却没有说是小动物,再次朗诵诗歌后幼儿还是回答不出来,我只能自己把诗歌中提到的小动物找出来,导致后面一个环节幼儿一起跟读诗歌并检查找出的小动物对不对不能展开,而且由于幼儿对于提问好多都回答不出来,整节课基本都是老师在讲,幼儿只是坐着听,没有达成语言课的目标。


太阳和影子教案 (菁华3篇)(扩展6)

——太阳和影子教学设计 (菁华5篇)

太阳和影子教学设计1

  一,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主要是通过常规的探究过程来进行学*的,是一颗较为完整的科学探究课.开始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观测记录,然后对自己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问题的结论.课堂所选用的内容学生是熟悉的,使用常规的探究方法也有利于学生的操作和能力上的提高.

  二,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2.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

  3.能说出太阳每天在空中视运动的模式.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利用自己设计制作的测影长装置测量出一天中物体影子的变化情况.

  2.能用温度计测量一天中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温度变化情况.

  3.能用二维记录表定量地记录一天中影子长度和温度的变化情况.

  4.能够从纪录的数据中分析出一天中影长和温度变化与太阳的视运动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从事相对较长的观察记录活动.

  2.能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观察和记录任务.

  3.能在观察中客观真实地纪录观察结果.

  三,教学重点

  学生进行实际的观测并记录一天中影子和温度的变化.

  四,教学难点

  分析观察来的数据,研究太阳的东升西落与影子长度及温度变化的关系.

  五,教学用具

  温度计(气温表),电子表,卷尺.

  六,教学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小组进行活动,主要由学生自主探究来进行.学生观察现象,记录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完成教学要求.

  七,课时安排

  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树荫下乘过凉呢那么,你有没有发现人们晚上也会在树荫下乘凉呢

  只有在白天,人们才会因为太热而在树荫下乘凉,晚上就没有树荫了,也不至于像白天那么热了.可见影子,温度和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

  (讲授新课)太阳每天都会东升西落.既然影子的形成和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随着太阳在一天中的东升西落,影子,温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板书)活动1:观测一天中影子和温度的变化

  1.教师首先明确活动任务,然后指导学生小组进行讨论.讨论附*有哪些物体可以用来观测影子的变化,想出多种观测影长变化的办法,锻炼学生的发现性思维.

  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温度计(气温表),提示学生要注意避免让阳光直接照射到气温表上.

  3.指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小组成员要密切合作.

  4.选择一天都能被太阳找到的物体和地方进行观测,保证观测的顺利进行.

  5.要求学生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图表和表格中.记录必须准确客观,培养学生获得信息的能力和严谨务实的科学素养.

  活动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将填在温度计上的数据点连接起来,做出温度变化曲线.

  第2课时

  (导入)上节课,我们观测了一天中不同时间的影子和温度的变化情况.今天,我们就以上节课记录的数据为依据,分析研究太阳与影子,温度之间的关系.

  (板书)活动2:分析观测记录图表

  1.小组内对自己的观测结果进行讨论,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2.小组代表向大家展示说明自己的结论.(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

  3.教师列出学生总结出的几种有代表性的结论.

  4.教师组织班级同学对所列的结论进行讨论.

  5.教师总结,给出合理的结论.

  6.学生将结论填写在书中的横线上,加深印象.

  (板书)

  影子长短与太阳东升西落的关系:

  温度高低与太阳东升西落的关系:

  (承转)我们通过观察分析知道了影子长短,温度高低和太阳有着这样紧密的关系.其实,古人很久以前就意识到了这种关系,并根据太阳升落与影子之间的关系,制成了测定时间的日晷.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关于日晷的材料,同时可以展示关于日晷的图片或展示性视频资料.

  (教师)影子不但可以测定时间,还可以指示方向.

  (情境)如果你是在野外或陌生的城市游玩,除了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外,你还有哪些好方法来找到正确的方向呢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小组讨论,每个小组找出几种方法,然后在班上展示;也可以直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好办法.教师将学生说出的方法选择性的写在黑板上,然后说说每种方法的作用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板书)辨别方向的方法

  九,板书设计

  活动1:观测一天中影子和温度的变化

  活动2:分析观测记录图表

  影子长短与太阳东升西落的关系:

  温度高低与太阳东升西落的关系:

太阳和影子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知道这种变化是太阳的运动(视)造成的。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辨认影子了解物体和影子的关系,能够通过玩影子游戏感受到阳光和影子的关系。

  3、情意目标:体验到*常事物的变化中包含着科学的规律,有意识的关注身边的科学。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一系列活动了解到影子变化有什么规律

  三、教学准备

  1、教师为学生准备好每人一根牙签、一张约15厘米宽的方形卡纸,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书第58页的前两幅插图。

  2、学生每人准备一把剪刀,各小组组长准备好一支粉笔。

  3、教学地点:宽阔的操场上。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猜一猜:这是谁的影子?

  1、师先出示三个小孩的图片,然后出示一个影子,让生辨别这是谁的影子,为什么这么认为?

  2、师同样出示三盆花的图片,然后出示一个影子,让生辨别这是谁的影子,并说说理由。

  (二)自主学*

  1、游戏

  游戏一:踩影子。学生五、六人一组,站在阳光下,尽可能的踩到别人的影子,同时,尽可能不让别人踩到自己的影子。

  游戏二:站在影子上。这是一个全班性的活动,让一个孩子站立不动,其他学生依次站在影子上。再这个游戏之前,可让学生预测,最终大家会站成一个什么图形。

  游戏三:做手影。让生用手做成各种各样的动物。

  2、通过游戏可提示学生思考并小组讨论: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目的是让学生将活动中的感性认识在自己的头脑中进行归纳整理,发现影子形成的规律,尤其和太阳的关系十分密切,太阳

  的位置直接影响影子的形状和方位。)

  3、画一画

  让学生在《活动记录》中画下小树、电线杆的影子。

  (这个活动是让学生实际画出物体的影子,了解影子和物体是相连的,影子的方向和光源的方向是有一定联系的。)

  4、说一说我们周围的物体影子

  5、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1)每一组选出一位同学,组长画下他的影子。

  (提醒他们描下脚印,记下时间,20分钟后再站回来看看影子是否发生了变化。)

  (2)预测

  师提问:过一会儿时间后,影子还是原来的样子吗?(如果学生说影子会动)应立即追问会怎样动?——向哪个方向动?为什么会向这个方向动?除了方向变化还会有什么变化?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请他们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猜测。

  (培养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对未来事物做出较准确预测的能

  力。)

  (3)做一做

  师:趁这段时间,我们可以制作一个日影仪。这是一个方便我们今后长期观测记录日影的简单仪器。

  (a)指导学生制作日影仪;

  (b)指导学生进行日影仪的操作(穿插指导指南针的使用)。

  (4)生再去观察原来画下的自己的影子

  (a)生站回原来的脚印中,看看影子还会落回原来的轮廓吗?

  (生会发现,影子已经偏离了原来的位置,而且长度也发生了变化。)

  (b)师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有趣的现象呢?(指名口答)

  (c)小组讨论:影子变化有什么规律?

  小组长做好记录并在组内做好记录。

  (d)集体交流:各组选派代表做交流及补充。

  小组长应在自己的观察记录上及时做好补充。

  (经过一系列丰富多采的探究活动,孩子们有了不少发现,这时候让他们借助语言整理思维,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

  识。)

  (三)课外拓展

  学生用自制的日影仪观察一天中太阳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太阳和影子教学设计3

  一、教材分析

  《太阳与影子》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影子的变化,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能根据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分析影子变化的规律,能根据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推测太阳位置的变化;知道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进一步感知人类生活离不开太阳。使学生能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激发学生探究身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孩子们每天都在经历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变化,对此孩子们有丰富的体验,但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变化,却往往被孩子们忽视。本课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让孩子们真切感觉到太阳和影子的运动和变化规律,认识到太阳的运动与影子之间的关系,感悟到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包含着值得我们探究的科学道理。

  三、教学目标:

  1.能做控制变量的探究影子形成的实验,并作实验记录;能将观察到的现象用语言或图画描述其形态特征。

  2.尊重通过实验获得的科学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太阳与影子的知识科学地应用于生活实际。

  3.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知道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能利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能利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认方向。

  五、教学准备

  课件、透明纸、手电筒、铅笔、尺子、橡皮等。

  六、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课题

  1、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儿歌。可是老师刚才发现漏了几个字,谁来帮老师填上?(影子)看来太阳和影子真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兄弟。那太阳和影子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太阳和影子的关系。(板书课题)

  关于影子你还知道哪些?你*时观察到的哪些物体有影子?

  2、除了刚才说的这些物体有影子,我们的手也有自己的影子,下面就请同学们观看一段手影表演。(播放视频)

  3、请学生到黑板前表演手影。

  (教师等第2个同学表演的正起劲时,突然关闭手电筒,表演无法进行)咦?影子怎么看不见了?(根据学生交流,板书:光)

  4、师:刚才我们用的是手电筒的灯光,除了灯光,还有什么情况下能产生影子?(灯光下、月光下、阳光下……)

  师:看来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灯光下、月光下、阳光下都能有物体的.影子。是不是所有的物体有了光都会有影子呢?(生猜测)

  教师出示一系列的物体:书、黑板擦、粉笔、透明塑料纸……(预设:学生发现透明塑料纸没有影子,追问:为什么?从而得出透明的物体没有影子。)

  师:这么说,要想有影子,还需要有——(板书:不透明的物体)

  引导总结: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要想看到清晰的影子需要光和不透明的物体。那同一个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长短和方向有没有变化呢?

  (二)合作探究、实践方案

  师:(课件出示观察记录单)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观察了一天中早中晚太阳位置的变化,以及同一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长短和方向的变化,下面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填好观察记录单。

  师:刚才我看大家交流的很热烈,哪个小组来交流一下?一天中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变化规律?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倾听!

  生交流。

  师:你能用手来示范一下太阳一天的运行轨迹吗?(生演示)全体同学一起来演示。

  生继续交流。

  生:早晚长,中午短。

  师:这是咱们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那么这个结论究竟是不是真的呢?(板书?)猜想和假设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但只有实验验证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那么,要想做这个实验,都需要什么材料呢?(光和不透明的物体)

  我们可以用什么来代替光?用什么来代替不透明的物体?

  现在请各小组根据老师提供给你们的实验材料,来讨论一下你们组准备如何设计实验呢?小组交流。

  学生验证,教师巡视。

  (三)汇报交流,得出结论

  师:看到大家研究的这么投入,肯定有结论了。谁想来汇报你的研究结果以及你们的发现。(请两个组的同学来汇报)

  师:别的组还有不同意见吗?看来,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我们的观察是正确的。(擦除?)

  师:太阳位置的变化,使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发生了变化,那么,还能引起什么变化呢?(预设:早晚温度低,中午温度高。)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教师手持手电筒演示、讲解:早晨太阳斜射地面,地面温度低;中午太阳直射地面,地面温度高。

  (四)拓展应用,解决问题。

  师:(指板书)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能引起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发生变化,温度也会发生变化,那么这些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1、生:利用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辨别方向

  出示第一幅图:早晨起来,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师:以后万一我们迷失了方向,相信大家肯定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帮我们认路。

  2、出示第二幅图:塑料大棚在冬天要到快中午的时候要把草连揭开,让太阳光照进大棚提高棚内温度。到了傍晚前要及时把草连放下来,保持棚内的温度,有利于蔬菜的生长。

  3、还可以估计时间。

  4、早晚多穿点衣服,中午少穿一点,避免感冒。

  5、遮光窗帘。

  6、树荫下乘凉。

  (五)总结延伸

  师: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古代人们没有现在的手表以及其他计时工具,他们是怎样知道时间的呢?同学们猜猜看?生:交流!

  师;你们看这就是日晷(出示图片),他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们发明的计时工具,如果大家想进一步了解有关日晷的资料,课后可以到图书馆或上网查一查,相信你会有更多的了解,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太阳和影子教学设计4

  一,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主要是通过常规的探究过程来进行学*的,是一颗较为完整的科学探究课。开始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观测记录,然后对自己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问题的结论。课堂所选用的内容学生是熟悉的,使用常规的探究方法也有利于学生的操作和能力上的提高。

  二,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2、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

  3、能说出太阳每天在空中视运动的模式。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利用自己设计制作的测影长装置测量出一天中物体影子的变化情况。

  2、能用温度计测量一天中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温度变化情况。

  3、能用二维记录表定量地记录一天中影子长度和温度的变化情况。

  4、能够从纪录的数据中分析出一天中影长和温度变化与太阳的视运动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从事相对较长的观察记录活动。

  2、能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观察和记录任务。

  3、能在观察中客观真实地纪录观察结果。

  三,教学重点

  学生进行实际的观测并记录一天中影子和温度的变化。

  四,教学难点

  分析观察来的数据,研究太阳的东升西落与影子长度及温度变化的关系。

  五,教学用具

  温度计(气温表),电子表,卷尺。

  六,教学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小组进行活动,主要由学生自主探究来进行。学生观察现象,记录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完成教学要求。

  七,课时安排

  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树荫下乘过凉呢那么,你有没有发现人们晚上也会在树荫下乘凉呢

  只有在白天,人们才会因为太热而在树荫下乘凉,晚上就没有树荫了,也不至于像白天那么热了。可见影子,温度和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

  (讲授新课)太阳每天都会东升西落。既然影子的形成和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随着太阳在一天中的东升西落,影子,温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板书)活动1:观测一天中影子和温度的变化

  1、教师首先明确活动任务,然后指导学生小组进行讨论。讨论附*有哪些物体可以用来观测影子的变化,想出多种观测影长变化的办法,锻炼学生的发现性思维。

  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温度计(气温表),提示学生要注意避免让阳光直接照射到气温表上。

  3、指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小组成员要密切合作。

  4、选择一天都能被太阳找到的物体和地方进行观测,保证观测的顺利进行。

  5、要求学生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图表和表格中。记录必须准确客观,培养学生获得信息的能力和严谨务实的科学素养。

  活动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将填在温度计上的数据点连接起来,做出温度变化曲线。

  第2课时

  (导入)上节课,我们观测了一天中不同时间的影子和温度的变化情况。今天,我们就以上节课记录的数据为依据,分析研究太阳与影子,温度之间的关系。

  (板书)活动2:分析观测记录图表

  1、小组内对自己的观测结果进行讨论,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2、小组代表向大家展示说明自己的结论。(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

  3、教师列出学生总结出的几种有代表性的结论。

  4、教师组织班级同学对所列的结论进行讨论。

  5、教师总结,给出合理的结论。

  6、学生将结论填写在书中的横线上,加深印象。

  (板书)

  影子长短与太阳东升西落的关系:

  温度高低与太阳东升西落的关系:

  (承转)我们通过观察分析知道了影子长短,温度高低和太阳有着这样紧密的关系。其实,古人很久以前就意识到了这种关系,并根据太阳升落与影子之间的关系,制成了测定时间的日晷。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关于日晷的材料,同时可以展示关于日晷的图片或展示性视频资料。

  (教师)影子不但可以测定时间,还可以指示方向。

  (情境)如果你是在野外或陌生的城市游玩,除了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外,你还有哪些好方法来找到正确的方向呢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小组讨论,每个小组找出几种方法,然后在班上展示;也可以直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好办法。教师将学生说出的方法选择性的写在黑板上,然后说说每种方法的作用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板书)辨别方向的方法

  九,板书设计

  活动1:观测一天中影子和温度的变化

  活动2:分析观测记录图表

  影子长短与太阳东升西落的关系:

  温度高低与太阳东升西落的关系:

  辨别方向的方法

太阳和影子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

  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的运动模式

  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关系

  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

  2、过程和方法

  能做控制变量的探究影子形成的实验,并作实验记录

  能将观察到的现象用语言或图画描述其形态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尊重通过实验获得的科学证据

  愿意合作与交流

  乐于太阳与影子的科学知识科学的应用与实际生活

  二、教学重点:

  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

  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关系

  三、教学难点:

  利用太阳辨认方向

  四、教法

  探究发现法

  实验探索法

  小组讨论法

  五、学法

  本课教学中,我实施教学方法的开放和学*方法的开放,尽量放手让学生在科学学*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按之去进行探究活动,最终了解一些知识,学会一些技能。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自主探索、善于合作的精神,同时对学生进行一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六、学情分析

  对于影子的现象,学生经常见到,但对于影子的产生条件,可能没有深思过。对于太阳和影子的方向也知道一些,但不一定能详细的说出一天中太阳和影子方向的规律性变化。所以,本课我实际了探究影子的产生条件的实验,设计了探究太阳位置的变化对物体的影子、对温度的变化影响的模拟实验。帮助学生进一步认清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的能力和记录观察数据,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七、教学准备:

  有关太阳位置的变化引起的影子方向、长短、气温变化的课件资。教师用透明胶片和纸板做成各种动物图片。

  学生准备手电筒、硬纸板、铅笔。

  活动准备:观察: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同一物体影子的才短和方向是怎样变化的。

  体验:和同学们一起玩踩影子游戏有什么发现?

  八、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来猜谜语,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光弱它不在,光强它显形。这是什么?今天我们来探究关于影子的科学知识。

  1、做影子的游戏,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

  (1)师:你能做个手影吗?利用投影仪的强光让学生做各种动物影子。激发学生对影子的探究兴趣。

  (2)师:你认为影子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3)师调节投影仪的光,由强到暗,看一看影子有什么变化。

  (4)师利用自制的教具:一种卡通图片,一个透明、一个不透明,让两个学生在投影仪的光线下实验。学生会发现不透明的物体在有光的条件下会产生影子。

  (5)通过刚才的实验和分析,你认为产生影子的条件是什么?

  (6)学生总结影子产生的条件

  2、实验探究太阳与影子的关系

  (1)师:课前,同学们观察了太阳方向的变化,,也观察了阳光下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你的观察结果是怎样的?

  (2)利用铅笔、纸板、手电筒这些器材,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想法吗?

  (3)学生设计实验。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际实验时注意让学生把铅笔直立在桌子上,打开手电筒,沿弧形轨迹在铅笔的南侧主动向西移动,始终保持手电筒与铅笔大约一尺左、右的距离。画出当手电筒在东方、正南方、西方时,铅笔的影子。

  (4)学生进行实验。实验以两人一组,一人实验、一人记录。

  (5)分析手电筒的光变化的规律,同时分析手电筒位置的变化引起光线强弱变化的情况。

  (7)总结太阳方向的变化、阳光下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太阳方位变化引起的温度变化。

  (8)师出示课件:有关太阳位置的变化引起的影子方向、长短、气温变化的课件。

  3、了解太阳位置的变化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1)讨论:太阳位置的变化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2)交流自己的想法

  (3)出示课件:学生迎着东方的太阳锻炼的图片,并提问如果早晨面向太阳,那么你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暗示孩子养成早起锻炼的好*惯,并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农民帮我盖大棚的图片,让学生分析农民为什么这样去做。(使学生明白农民在太阳落山时盖大棚是由于太阳位置的变化引起了气温的变化)

  九、拓展活动:

  古代人是如何利用影子来计时的,我们去查找资料了解一下。

  十、板书设计

  11太阳和影子

  早晨太阳在东影子长在西

  中午太阳在南影子短在北

  傍晚太阳在西影子长在东


太阳和影子教案 (菁华3篇)(扩展7)

——太阳和月亮 (菁华3篇)

太阳和月亮1

自古以来,宇宙上有了太阳、月亮、地球,它们是邻居,非常和*。有一天,地球得了一场大病,地球原本貌美如初,可现在貌美如初的额头上有几丝痕迹,凹凸不*。
这一天早上,太阳、月亮因为想保护地球,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它们都想守护地球,整得整个地球都不安宁,就这样地球才引起了这场大病。人类常常在想:为什么月亮、太阳白天晚上都会出来呢?这天真奇怪呀!地球来到*局投诉了这两个失职的守卫,快看!银河*来了,银河*不仅严肃郑重,还知识渊博,银河*一本正经的宣布:把太阳和月亮关入大牢两个月,面壁思过,它们每时每刻都在牢里把责任互相推给对方,银河*来探望它们,你们两个人因为一件小事而争吵,不觉得很可惜吗,你们既然是好朋友,就因该互相谦让,互相帮助对方,个让一步。太阳和月亮忽然恍然大悟,才明白自己做错了事,现在正在互相给互相道歉呢!希望它们真能好好悔过一下。
过了两个月,太阳和月亮出牢了,它们心里一直默念银河*的教诲,银河*跟它们商量了一下:太阳能发出闪亮的光芒,于是让它坚守白天;月亮能发出温和的月光,于是让它坚守夜晚。从此世界和*,地球的渐渐好起来,过了几年后它们获得了优秀坚守徽章,变成了坚守人类的队长,居民们还崇拜、羡慕它们俩呢!它们过上了快乐的日子为人民解难,它们连接着守护,还连接着人们美好的情感,也让人们过上了快乐、幸福的生活。
从此以后,太阳红似火,像一个大灯笼,照耀着整个地球,人们更加喜爱它。月亮有时像月牙香蕉,有时还像一个圆圆的皮球,地球更加漂亮了!写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好朋友不要因为小事而争吵,因该互相谦让和帮助。

太阳和月亮2

  我们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时常会注意培养幼儿的语言想像力和创造力,根据提供的语言领域目标,我选择了诗歌欣赏。对于小班幼儿而言,诗歌欣赏还是有些陌生的。所以,我挑选了比较适合小班幼儿天性的素材《太阳和月亮》,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加工,力求诗歌生动、有趣味性。

  说活动教材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交往日益频繁。它要求社会成员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能用清晰、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能够适应语言传递技术现代化的要求,以迎接人机对话时代的到来。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说的“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时常会注意培养幼儿的语言想像力和创造力,根据提供的语言领域目标,我选择了诗歌欣赏。对于小班幼儿而言,诗歌欣赏还是有些陌生的。所以,我挑选了比较适合小班幼儿天性的素材《太阳和月亮》,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加工,力求诗歌生动、有趣味性。

  《太阳和月亮》这首诗歌主题单纯,内容浅显;语言精练,节奏明快,韵律和谐,富有儿童情趣;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朗读和记忆,它的文学形式易被低幼儿童所接受。我想,一个好的幼儿诗歌,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语言,启迪智力,而且还可以使幼儿的心灵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说活动日标

  1.活动目标

  新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因此目标应注重全面性,它包括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注重能力的培养,通过自主的学*,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具体如下:

  (1)引导幼儿感知诗歌的意境,并理解诗歌的内容,激发幼儿对学*诗歌的兴趣。

  (2)启发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创编诗歌。

  (3)萌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分析】从目标来分析,目标

  (1)渗透了认知和情感内容,这是整个活动的主心骨,重在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对诗歌欣赏产生浓厚的学*兴趣,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铺垫作用。目标

  (2)是能力目标,这里突出的主要是再创造的思想,重在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开发想像力。目标

  (3)是情感目标,在学*诗歌的基础上,萌发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的重难点,离不开活动目标的具体要求,这是相辅相成的。此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分别如下:

  2.活动重点: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幼儿欣赏诗歌的兴趣。

  3.活动难点:根据已有的经验创编诗歌,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分析】根据提供的目标发展幼儿的想像力,所以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创编诗歌,是发展幼儿想像力和创造力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活动中利用图片、音乐和有趣的游戏开发幼儿的大脑思维,促进幼儿拓展词汇.从而突破活动的重、难点部分。

  说活动准备

  首先,活动准备是为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因此,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我从以下三方面来谈我的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的准备:活动前,幼儿已有白天和黑夜这个概念,为幼儿理解诗歌内容作了铺垫。另外,幼儿有欣赏诗歌的经验,利用晨间入园或是中午休息时间等播放优美的儿童诗歌供幼儿欣赏。

  2.教具、学具的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为了让幼儿更专注地理解诗歌的内容,融入到诗歌优美的意境中去。

  (2)音乐:播放抒情柔美的音乐与诗歌整合起来。

  (3)头饰:小鸟、小树、小花、小草等。

  (4)大小图片若干张:为创编诗歌作准备。

  3.心理的准备:利用春天这个美丽的季节,抓住这个教育契机,让幼儿在散步途中感受周围事物的变化。发展幼儿的语言,使幼儿在心理上有感应。

  说活动过程

  活动环节

  1、以欣赏课件前半部分的形式引入课题。

  (1)听录音,录音里有些什么声音?

  (2)配乐、欣赏课件,学*诗歌第一段。提问:太阳出来了,谁醒来了?白天怎么样?

  (3)学*朗诵第一段诗歌。

  目的:利用课件感受白天真热闹,学*诗歌第一段。

  2、以欣赏课件后半部分深入课题

  (1)听音乐。

  提问:听了这段音乐你们想干什么?夜晚天空中谁出来了?白天小鸟醒来了,夜晚小鸟怎么样了?

  (2)夜晚怎么样?

  (3)配乐欣赏课件,学*诗歌第二段。

  目的:利用课件感受夜晚静悄悄,学*诗歌第二段。通过对比式的提问,巩固白天和黑夜这个概念。

  3、完整的欣赏诗歌:《太阳和月亮》。

  (1)提问:白天谁出来了,怎么样?

  晚上谁出来了,怎么样?

  (2)幼儿和教师共同朗诵诗歌一遍。

  (3)分组朗诵一遍。

  目的:采用隐射式的提问让生活更加有趣、生动,幼儿的答案对完整学*诗歌有直接的帮助作用。

  4、以创编诗歌和表演诗歌的方式升华课题。

  (1)太阳有许多好朋友,小鸟、小树,小朋友醒来了,还会有谁醒来?(边创编边在“白天”、“黑夜”的周围贴上图片)

  (2)晚上,这些醒来的它们怎么样了?

  (3)幼儿分组进行情境表演诗歌内容。

  目的:学*创编诗歌,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

  采用贴图片的方式,目的在于为创编诗歌留有影子和空间。

  活动延伸

  (1)听着音乐让幼儿与太阳、月亮一起玩。

  (2)呀!又是一天,太阳出来了,小朋友醒来了,锻炼身体去了!(放热闹的音乐)

  目的:组织幼儿游戏,围绕太阳和月亮的主题,扩展幼儿的知识面。

  说活动设计特色

  1.创设丰富、多元的语言环境氛围。幼儿的智力是多元的,语言也是如此。那么,为幼儿创设语言环境也应当提供各种得以表现的机会和条件。而幼儿的语言发展和创新的意识更处于萌芽期,因此,本次语言活动中融入了很多音乐元素,使得活动开展得很唯美,符合诗歌教学本身的需要。

  2.环节设计始终体现了“趣味”。根据《纲要》的精神和语言领域的目标.本次活动的设计思想始终围绕着一个“趣”字。因为那是孩子的天性,教育应该无时无刻为孩子服务,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用鲜艳的画面色彩,生动有趣的形象吸引孩子们的眼球。通过情境表演、教师针对性的提问让幼儿获得进一步的提高。

  3.活动形式凸显游戏性。在本次活动中,各个环节采用了游戏法、欣赏法、情境法等不同的方式方法开展教学,激发了幼儿的学*兴趣,体现了活动形式的丰富性。同时,也将为活动获得好的效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提高21世纪人才素质的基础,它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为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太阳和月亮3

  有一天,太阳、地球和月亮三兄妹聚在了一起。

  于是,他们三个不约而同的谈起了自己。

  太阳说:唉!你们别看我现在多威风你们知道吗?我59亿年后会演化为红巨星,再过10亿年变成白矮星,最终白矮星的我也会不再发光,大概在我成为白矮星数亿年后,渐渐成为黑矮星,那时候我就不发光了。现在我在为宇宙做贡献,可是50亿年后呢?怎么办?没有了我,难道就不活了?虽说现在人类科技很发达,但是却没有发明出假太阳,那以后也不一定有啊!唉!

  地球也唉声叹气的说:你们以为我过的好啊,我虽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但是人类却不爱惜我,我身上的人大多了,70亿啊!*时我已经精疲力尽,而且还发明出白色垃圾,让我每天生不如死,人类对我的污染也一刻没停止过,无论是早上、中午还是晚上。而且人们还经常污染环境往树根里倒脏水、汽车排放尾气或者是人们烧烤冒出的黑烟对大气层也有危害,这些时时可以令我窒息身亡,就算我生病了也没人关心啊。

  月亮妹妹,你呢!怎么样,最*还好吗?太阳和地球齐声问到。

  我啊,我很好。咳咳

  其实,月亮过得也不好,只是不想然太阳和地球担心。人类每去月球考察一次,对月球都有一定的伤害。可人类却意识不到。

  太阳、地球和月亮同时摇了摇头很无奈。

  太阳说:我们又要分别了,50万年后再见了。大家都很恋恋不舍,但最后还是分开了,回到了自己的岗位。


太阳和影子教案 (菁华3篇)(扩展8)

——《太阳和影子》教学反思实用五篇

  《太阳和影子》教学反思 1

  本课主要分为两部分,太阳运动与影子长短、方向变化的规律和温度、时间的关系:通过实地观察和课件辅助来发现他们的规律及相互间的关系;如何利用太阳辨别方向:根据生活常识和本节课所学到科学知识来达到准确辨认方向。

  在实验中通过四环节,加深学生对太阳和影子的认识。看一看:看书初步了解太阳运动与影子变化的规律;填一填:让学生把自己实地测量的影子长度填写到表格中,再找出规律;做一做:对于影子长短变化有疑义之出,用手电代替太阳照射实物(笔或其他)观察理解;想一想;影子变化的规律决定于谁?

  由于温度变化受课时的影响,不能直接感受,在教学中,我设计收看天气预报,并将天气预报的气温时段变化打印成表格,让学生通过阅读表格发现太阳运动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化抽象为形象,使学生便于理解与掌握相关科学知识。

  一天中温度的变化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人们利用太阳光能来干什么?看似简单的提问,引发学生无限的思考,由生活事例到科技发展实例,一桩桩,一件件在学生的心底激起一朵朵浪花,对科技的佩服,对科学的仰慕之情油然而生。

  尽管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在课中还有不足之处。如:太阳运动与影子变化有疑义时用手电演示,其实有的同学演示后并没有完全明白,教师仍需再次演示并做讲解,但当时由于赶时间,忽略了此细节,这是不妥的,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将关注每一个学生真正落到实处,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升教育质量。

  《太阳和影子》教学反思 2

  本课主要分为两部分,太阳运动与影子长短、方向变化的规律和温度、时间的关系:通过实地观察和课件辅助来发现他们的规律及相互间的关系;如何利用太阳辨别方向:根据生活常识和本节课所学到科学知识来达到准确辨认方向。

  在实验中通过四环节,加深学生对太阳和影子的认识。看一看:看书初步了解太阳运动与影子变化的规律;填一填:让学生把自己实地测量的影子长度填写到表格中,再找出规律;做一做:对于影子长短变化有疑义之出,用手电代替太阳照射实物(笔或其他)观察理解;想一想;影子变化的规律决定于谁?

  由于温度变化受课时的'影响,不能直接感受,在教学中,我设计收看天气预报,并将天气预报的气温时段变化打印成表格,让学生通过阅读表格发现太阳运动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化抽象为形象,使学生便于理解与掌握相关科学知识。

  一天中温度的变化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人们利用太阳光能来干什么?看似简单的提问,引发学生无限的思考,由生活事例到科技发展实例,一桩桩,一件件在学生的心底激起一朵朵浪花,对科技的佩服,对科学的仰慕之情油然而生。

  尽管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在课中还有不足之处。如:太阳运动与影子变化有疑义时用手电演示,其实有的同学演示后并没有完全明白,教师仍需再次演示并做讲解,但当时由于赶时间,忽略了此细节,这是不妥的,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将关注每一个学生真正落到实处,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升教育质量。

  《太阳和影子》教学反思 3

  实施前的设想

  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变化,对孩子们来说,太*以为常了。即使是一年级的学生也不陌生,但正是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变化,却往往被学生忽视。一方面,学生对宇宙万物怀着与生俱有的,强烈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他们对自然界的运动和变化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本课的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让孩子们真切感觉到太阳和影子永无止境地有规律运动和变化,认识到太阳的(视)运动与影子之间的关系,感悟到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包含着值得我们探究的科学道理,意识到科学探究,永无止境。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采用学生喜欢的探究活动的方式,如猜谜语,画影子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内外相结合,课内观察与中长期观察相结合,学生观测记录与研讨相结合,意在让学生“建构”,自己掌握科学学*的方法,自己发现科学现象的规律。本课的主要活动有:猜谜语,画影子,做日影仪测影子,连续观察记录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以及日影仪中的影子,并在实验室内模拟这些运动变化。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交流分享自己同他人的发现,建立对宇宙的情感,从而点燃探究宇宙的热情。

  实施方法

  1.两人合作,画出自己及其他物体的影子,观察影子。

  2.自制日影仪并会用它测量影子。

  3.观察记录一天中太阳的位置和观察时刻。

  4.模拟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模式以及影长的变化。

  实施过程

  一、导入

  1.师说谜语: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太阳光下伴你走,一到黑处就分手。(谜底:影子)

  2.学生猜谜。

  3.讨论:你怎么知道谜底是影子的?

  关于影子你还知道哪些?

  4.学生交流对影子的了解。

  [猜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学生从下课到上课有个思维转换的过程,谜语可使学生迅速集中思维,很快地进入课堂角色中来。同时,这个谜语中还暗含了许多科学知识,如影子是什么颜色,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影子的产生需要光线等)]

  二、画影子

  (一)画自己的影子。

  谈话:你们画过影子吗?有人画过自己的影子吗?

  讨论:你们打算怎样画自己的影子?你的影子可能是什么样的?

  带学生到操场上画自己的影子。

  这么多的学生一齐来到操场上画影子,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场面。学生在讨论中就已经盼望着画出自己的影子来看个究竟。影子虽然是极为普通的,但他们就是对这些极为普通的影子没有太多的关注,更谈不上关注自己的影子了。

  这一活动中,学生在画影子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发现:

  1.影子与太阳分别在人(物体)的两侧。

  2.影子的底端是与人(物体)相连的。

  3.影子是灰黑色的(即使穿着彩色的衣服也一样)。

  4.影子比人长(注:早上9点钟)

  在获得这些发现的同时,他们学会了合作,懂得:有时候,一个人是很难完成任务的,只有相互合作,才能画出自己的影子。过程:

  ①出发之前,告诉学生将干什么。

  ②发给学生每人一支粉笔,和学生一起到操场上画影子。

  ③画影子的同时把脚印也要画出来,并且把名字写在影子里。

  ④记住自己站的姿势。

  ⑤让学生观察此时太阳在哪边,影子和太阳的方向。现场的观察更具有说服力,也为下面的研讨打下基础。

  6.画好之后,领取新任务。

  [还有什么比画下自己的影子更吸引孩子们呢。画影子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目的是要让学生留下影子的痕迹,为再一次观察影子埋下伏笔,便于比较。学生在画的过程中有了感受,经历了一次趣味性地动手做的活动,有所发现。注意:这是他自己的发现。]

  (二)画其它物体的影子

  此时,学生还沉浸在画影子的乐趣之中,再让学生画其它物体的影子,让他们找一找,操场上还有哪些物体有影子,把他们的影子画出来。如有难画的,只要求画出一部分,哪怕是影子最外缘的一条线也行。

  学生在画其他物体影子的同时,他们会:

  1.寻找:哪些物体有影子?认识到,并不是有了物体就有影子,在没有光线的地方,或是在其他物体影子里的物体就没有影子。

  2.观察:这些影子是什么样的,和物体本身的形状有没有什么联系。

  3.比较:这些影子哪个大一些,哪个小一些。哪个亮一些?(或是哪些部分亮一些)哪个暗一些?(或是哪些部分暗一些)

  4.交流:你画的是什么影子?有哪些发现?哪些比较有意思或是比较特殊?

  (三)制作简易日影仪,画影子

  教师讲述示范制作的方法:在卡纸的中间画一个记号,把橡皮泥捏成底盘放在中心,在橡皮泥上插一支塑料小棒,在卡纸上标出“东南西北”四个方位。

  教师示范画影子的方法:按东南西北的方位把日影仪*放好,准确的方位要用指南针测定,在影子末端作出记号,同时记下测定影子的时间。

  过程:

  1.分发学生材料。

  2.学生制作简易日影仪。

  3.操作记录杆影。

  [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详尽地说明操作的方法,因为这是教会学生科学的学*方法,要求摆放日影仪时,一定要用指南针测准方位,确保科学性。]

  三、猜想影子的变化

  组织学生围坐一圈,老师参与其中。

  猜想:过一段时间,影子还会是原来的样子吗?

  学生最先想到的是影子会动。然而仅仅到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接着让学生猜想影子会怎么动?朝哪个方向动?为什么要朝那个方向动?除了方向变化,还有什么变化?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请他们说说为什么这样猜测——意在向学生渗透:猜测也应是有根据的。以此培养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对未来事物做出较准确预测的能力。

  [猜测是由问题到实践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这种猜测,对于科学发现,科学概括往往是非常起作用的。它是“搞科学”道路上的第一步,往往指明着科学探究的方向,为了这个方向而去收集事实,分析整理事实,去验证它,修正它。学生作出猜想后,无需教师布置任务,相信他们肯定会再次观察那些在地上的影子。]

  《太阳和影子》教学反思 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画出自己的影子,观察影子。

  观察记录一天中太阳的位置和观察时刻。

  探究目标:

  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知道太阳的运动与影子变化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宇宙万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建立起对宇宙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观察记录一天中太阳的位置和观察时刻。

  教具准备:温度计、尺、测量器、记录表。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在有太阳的时候都能看到自己及别的物体的影子,细心的同学可能会发现影子在一天中的情况会与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本节课我们共同观察影子的变化。

  2.师引导学生分组到操场画影子。

  a、 出发之前,告诉学生将干什么。

  b、 发给学生每人一支粉笔,和学生一起到操场上画影子。 c、 画影子的同时把脚印也要画出来,并且把名字写在影子里。 d、记住自己站的姿势。

  e、 让学生观察此时太阳在哪边,影子和太阳的方向。现场的观察更具有说服力,也为下面的研讨打下基础。

  问题解决策略:

  1、观察影子的变化

  组织学生围坐一圈,老师参与其中。师引导学生观察影子在不同时刻的变化。交流讨论:

  (1) 有什么发现?说明什么?

  (2) 这些发现和你刚才猜想的一样吗?

  (3) 再过一段时间,这些影子又会有什么变化?

  2、观测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以及记录日影仪上的影子。 a、猜想:到了下午,这些影子又会怎样呢?

  b、观察并交流讨论

  3、填写观测记录:

  (1) 记录一天中整点时刻的日影仪上的影子。

  (2) 观察记录一天中整点时刻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可以采用选参照物观察画图的方式,也可以在一张大纸上剪上一排排的圆,然后

  侧立在面前看太阳,把太阳所在的圆记录下来,最后拓印在纸上,就是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图)

  拓展延伸:

  如果我们在野外迷了路,除指南针外,还有那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师引导学生谈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谈谈你的收获。在一天中,影子的长短与温度的高低变化而变化。温度越高,影子越短。温度越低,影子越长。正午时刻影子与物体重合。在一天中,影子的位置与太阳的位置相反。早晨,太阳在东方,影子在西方。傍晚,太阳在西方,影子在东方。 教学反思:

  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变化,对孩子们来说,太*以为常了。本课的教学是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让孩子们真切感觉到太阳和影子永无止境地有规律运动和变化,认识到太阳的运动与影子之间的关系,感悟到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包含着值得我们探究的科学道理,意识到科学探究,永无止境。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师谈话导入,引起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联想,激起学生学*的兴趣。 在学生的思维转移到课堂的同时,我利用画影子这一活动目的是要让学生留下影子的痕迹,为再一次观察影子埋下伏笔,便于比较。学生在画的过程中有了感受,经历了一次趣味性地动手做的活动,有所发现。

  观察并交流讨论影子的变化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策略环节,对于科学发现,科学概括往往是非常起作用的,往往指明着科学探究的方向,为了这个方向而去收集事实,分析整理事实,去验证它,修正它。学生作出猜想后,无需教师布置任务,相信他们肯定会再次观察那些在地上的影子。学生通过再次观察,有了更深一步的发现。

  《太阳和影子》教学反思 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画出自己的影子,观察影子。

  观察记录一天中太阳的位置和观察时刻。

  探究目标:

  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知道太阳的运动与影子变化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宇宙万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建立起对宇宙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观察记录一天中太阳的位置和观察时刻。

  教具准备:温度计、尺、测量器、记录表。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在有太阳的时候都能看到自己及别的物体的影子,细心的同学可能会发现影子在一天中的情况会与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本节课我们共同观察影子的变化。

  2.师引导学生分组到操场画影子。

  a、 出发之前,告诉学生将干什么。

  b、 发给学生每人一支粉笔,和学生一起到操场上画影子。 c、 画影子的同时把脚印也要画出来,并且把名字写在影子里。 d、记住自己站的姿势。

  e、 让学生观察此时太阳在哪边,影子和太阳的方向。现场的观察更具有说服力,也为下面的研讨打下基础。

  问题解决策略:

  1、观察影子的变化

  组织学生围坐一圈,老师参与其中。师引导学生观察影子在不同时刻的变化。交流讨论:

  (1) 有什么发现?说明什么?

  (2) 这些发现和你刚才猜想的一样吗?

  (3) 再过一段时间,这些影子又会有什么变化?

  2、观测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以及记录日影仪上的影子。 a、猜想:到了下午,这些影子又会怎样呢?

  b、观察并交流讨论

  3、填写观测记录:

  (1) 记录一天中整点时刻的日影仪上的影子。

  (2) 观察记录一天中整点时刻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可以采用选参照物观察画图的方式,也可以在一张大纸上剪上一排排的圆,然后

  侧立在面前看太阳,把太阳所在的圆记录下来,最后拓印在纸上,就是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图)

  拓展延伸:

  如果我们在野外迷了路,除指南针外,还有那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师引导学生谈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谈谈你的收获。在一天中,影子的长短与温度的高低变化而变化。温度越高,影子越短。温度越低,影子越长。正午时刻影子与物体重合。在一天中,影子的位置与太阳的位置相反。早晨,太阳在东方,影子在西方。傍晚,太阳在西方,影子在东方。 教学反思:

  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变化,对孩子们来说,太*以为常了。本课的教学是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让孩子们真切感觉到太阳和影子永无止境地有规律运动和变化,认识到太阳的运动与影子之间的关系,感悟到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包含着值得我们探究的科学道理,意识到科学探究,永无止境。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师谈话导入,引起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联想,激起学生学*的兴趣。 在学生的思维转移到课堂的同时,我利用画影子这一活动目的是要让学生留下影子的`痕迹,为再一次观察影子埋下伏笔,便于比较。学生在画的过程中有了感受,经历了一次趣味性地动手做的活动,有所发现。

  观察并交流讨论影子的变化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策略环节,对于科学发现,科学概括往往是非常起作用的,往往指明着科学探究的方向,为了这个方向而去收集事实,分析整理事实,去验证它,修正它。学生作出猜想后,无需教师布置任务,相信他们肯定会再次观察那些在地上的影子。学生通过再次观察,有了更深一步的发现。


太阳和影子教案 (菁华3篇)(扩展9)

——太阳与影子教案优选【5】篇

  太阳与影子教案 1

  1.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 白天和黑夜太阳和影子

  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辨认影子了解物体和影子的关系。

  2.能够通过玩影子游戏感受阳光和影子的关系。

  (二)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2.知道这种变化是太阳(视)运动造成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到*常事物的变化中包含着科学的规律。

  2.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科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标杆.粉笔

  学生准备:卡纸.铅笔等记录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猜谜语:你走它也走,你停它也停,白天跟着你,晚上离开你。(影子)

  2. 你知道影子和什么有关吗?

  3. 今天我们来研究这些问题。(板书课题)

  4. 室外活动:在有阳光的`地方放上标杆,画上它的影子,进入教室。

  二、.自主学*

  1. 这是谁的影子?

  (1) 小组讨论:你认为这是谁的影子?

  (2) 汇报。

  (3) 在活动记录卡上画出树和电杆的影子。

  2. 认识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1) 小组交流: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2) 汇报。

  (3) 小结:物体挡住光形成影子。

  3. 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

  (1) 室外活动:再次画出标杆的影子。

  (2) 观察:你发现影子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3) 小组交流。汇报。

  (4) 小结: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在发生变化。

  三、巩固应用

  1. 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2. 影子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3. 课后继续研究影子,你还能发现什么?

  太阳与影子教案 2

  教学目标

  1、知道行进中的光被物体阻挡时会形成阻挡物的阴影。

  2、在教师引导下,能通过实验探究影子形成的条件和使物体影子发生变化的方法。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影子产生的条件表现出探究兴趣。 4、了解到影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知道行进中的光被物体阻挡时会形成阻挡物的阴影。

  教学难点:

  在教师引导下,能通过实验探究影子形成的条件和使物体影子发生变化的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影子”,提问: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影子吗?先回想生活中观察的影子,再说一说。

  2、学生汇报。二、探究活动

  (一)找一找哪里有影子。

  1、教师提出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会有影子呢?请大家先看一组图片。

  2、教师出示图片(课件出示:教科书中的'图)。

  教师继续提问:请同学们看一看并想一想这样的场景都可能涉及哪些知识原理。

  3、学生汇报自己的认识。

  4、学生接着回想生活中见到的影子,汇报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二)画影子。

  1、师生谈话:同学们画过影子吗?有人画过自己的影子吗?

  2、学生讨论,教师提示:你们打算怎样画自己的影子?影子可能是什么样的?

  3、教师带学生到操场上画自己的影子。

  4、活动体验完成,学生汇报,师生共同总结出影子的特点:影子与太阳分别在人(物体)的两侧;影子的底端是与人(物体)相连的;影子是灰黑色的;……

  (三)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形成的?

  1、制造影子。

  (1)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能不能制造出影子?可以用到什么物品、什么方法?

  (2)学生讨论思考如何进行实验。

  (3)学生分组完成实验:4名同学在一起做影子形成的实验,一名学生手握手电筒操作,两名学生在观察,一名学生在画图记录。

  (4)学生汇报交流观察情况。

  2、探究影子形成的条件。

  (1)教师提出向题与要求:如果没有橡皮,白纸上还会有影子吗?如果没有手电筒,白纸上还会有影子吗?引导学生先思考,再进行实验,做到边观察边记录。

  (2)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活动。

  (3)全班展示学生画的实验图以及影子形成的条件记录。

  (4)学生交流观察收获与体会。

  (5)师生共同小结:当橡皮挡住手电筒的光时,白纸就形成了橡皮的影子。如果没有橡皮,白纸上不会出现影子;如果设有手电筒,白纸上不会出现影子。

  (四)玩手影游戏。

  1、教师导课:刚才我们知道了影子形成的条件,为了更好地巩固今天所学知识,我们一起来学做几个手影吧。

  (1)教师进行演示,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做出手影的动作。

  (2)学生分组模仿手影操作进行观察。

  (3)学生汇报做手影活动中的发现与体会。

  2、探究改变物体影子的方法。

  (1)教师提问:影子的形状可以改变吗?怎样改变影子的大小?影子的方向与光照方向有什么关系?

  (2)学生汇报发现与体会。

  3、师生共同总结:调节与屏幕的距离可以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影子的方向与光照方向是统一的等。

  三、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同学们通过亲历观察、实验活动,有什么收获?2、学生汇报自己做得好的环节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选出自己认为表现最好的一组。

  四、拓展探究

  1、师:课下,请同学们继续探究生活中影子对我们影响,加深对影子形成原理的理解与认识。

  2、教师指导学生,对整堂课进行回顾与总结。

  板书设计:

  光不透明的物体

  影子形状、大小、方向的改变

  太阳与影子教案 3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连续观察记录物体的影子变化。科学知识:

  1、知道一天中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

  2、懂得一天中气温和影子与太阳的运动有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进持之以恒的观察品质。意识到完整的观察记录对结论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认识影子的形成及变化规律。教学难点

  认识影子的变化规律。

  教师——课间带领班级几个学生给影子的位置、长短做记号分组——记录纸,粉笔,橡皮泥。铅笔,温度计,白纸,尺子,指南针,手电筒,细铁丝

  1、太阳和影子

  光源影子的产生不透明的物体

  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是相对的

  高

  短

  影子

  低

  长

  太阳

  温度

  一、导入新课

  谈话:今天,是开学的第一节科学课,

  二、学*新课

  老师要带同学们到操场看太阳,观察阳光下的影子。(板书:太阳和影子)

  1、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1)提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观察阳光下哪里有影子?是什么的影子?并可以选择一些影子用粉笔把它画在地面上

  (2)教师巡视并提问:你们有什么发现?

  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影子?

  影子和实物有什么不同?

  (3)游戏:踩影子

  ①介绍规则:两人一组,一个人踩另外一个人的`影子,一分钟后交换,尽量不让别人踩到自己的影子。

  ②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游戏活动。

  (4)师生共同小结:影子的产生有2个条件,以一要有光源,二要有不透明的物体。

  (5)讨论:从早上太阳升起到傍晚太阳落山,物体的影子有变化吗?

  2、了解影子变化规律

  (1)出去观察刚才做记号的影子

  (2)观察老师事先做记号的影子

  (3)汇报发现:一天中影子的长短、位置是变化的。

  3、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

  交流。

  分组活动。

  **室讨论心得并汇报讨论、学生汇报。

  三、巩固

  (1)谈话:一天中影子是怎样变化了?由于时间的问题,我们不能马上在课堂上观察到。但是,我们可以进行模拟实验。

  (2)学生讲述实验过程,教师补充。(3)汇报: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有什么关系?

  (4):气温的变化和太阳的运动会有关系吗?

  1、提问: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有什么疑问?

  课堂上没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课后研究活动:实际观测一天中物体影子的变化

  (1)教师讲解器材、方法,及记录纸的使用。

  (2)小组商量实验时间及分工。

  看书,了解实验方法。

  分组实验。

  学生预测。

  学生交流。

  学生讨论。

  总结

  太阳与影子教案 4

  一、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关系;

  2.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

  3.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

  做控制变量的探究影子形成的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尊重通过实验获得的科学证据;

  2.愿意合作与交流;

  3.乐于将太阳与影子的知识科学地应用于生活实际。

  二、教学重点:

  1.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关系;

  2.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

  三、教学难点:

  1.分析影子变化的规律;

  2.根据影子的变化推测太阳位置的变化;

  四、教学准备:手电筒、铅笔、蜡烛、硬纸板等。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猜一猜

  师:人人有个好朋友,

  乌黑身子乌黑头,

  太阳光下伴你走,

  一到黑处就分手。

  2.学生猜谜。

  生:谜底是影子。

  3.师:关于影子你还知道哪些?

  小组交流后汇报。

  小组一:晴天时,大树有影子.篮球架也有影子。

  --1--

  小组二:有阳光时就有影子。

  小组三:有灯光时也有影子。

  小组四:阴天时没有影子。

  小组五:有太阳的时候才能看到影子。

  谈话:你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影子和太阳确实有关系,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8.太阳和影子)

  (二)探究新知

  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

  1.提出问题

  谈话:在什么情况下会有影子呢?

  2.猜想假设

  小组讨论交流后汇报。(在有光的情况下会有影子。)

  3.设计方案

  小组交流后汇报。(利用灯光.透明卡片.不透明的卡片等材料做投影游戏。)

  4.实施探究

  小组内探究,师巡视指导。

  5.展示交流

  你在做游戏时,有哪些发现?

  我的发现:“灯光越亮影子越黑”;

  “卡片离灯光*影子大,离得远影子小”;

  “透明的卡片没有影子,不透明的卡片有影子”;

  “关上灯就没有影子”

  小结:有光,有不透明的物体是产生影子的两个条件。

  探究太阳与影子的关系

  1.提出问题

  谈话:一天中,阳光下同一个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有没有变化?各是怎么样变化的?

  2.猜想假设

  小组讨论后交流。(一天中物体的影子早晨和傍晚长,中午短;影子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3.制定方案

  --2--

  我们应该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小组交流后汇报。各小组互相补充形成方案:

  把铅笔立在白纸上,用手电筒的光充当太阳的光,模仿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移动,分别在铅笔的左上方.正上方和右上方慢慢移动手电筒,观察铅笔的影子的变化情况并分别画下来。

  更换不同高度的铅笔重复做几次。

  4.实施探究

  各个小组选择实验材料,分工合作试验。师巡视指导。

  5.展示交流

  (1)各小组汇报实验发现及结果。

  (2)师生总结:A阳光下任何不透明的物体都有影子,影子都在物体背着太阳的一面;在同一时刻,任何直立的物体的影子方向都是相同的。

  B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有方向的不同和长短的变化,物体的影子早晚最长,中午最短。影子运动的方向与太阳运动的方向相反。

  C 因为太阳位置的变化,会发生斜射与直射的变化。一天中的气温不同,也与直射.斜射有关,中午直射气温高,而早晚斜射气温低。

  探究太阳位置的变化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各小组自由交流。

  2.汇报交流。师利用课件展示有关图片或播放有关视频。

  3.师生小结:人们可以利用太阳辨别方向。太阳位置的变化会引起影子的长短变化,影子的方向变化,温度的高低变化,会影响农民的生产及生活规律,会影响动植物的生长等。

  (三)拓展创新

  请课下查找资料,了解古代人们是怎样利用物体的影子计时的。我们下节课将进行交流。

  太阳与影子教案 5

  教案示例

  太阳光与影子

  教学目标:

  1 、经历实践、探索的过程,了解*行投影的含义,能够确定物体在太阳光下的影子。

  2 、通过观察、想象,了解不同的时刻物体在太阳光下的影子的大小和方向是不同的。

  3 、了解*行投影与物体三视图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探讨物体在太阳光下所形成的影子的大小、形状、方向等。会做一个物体在太阳光下的影子,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找出*行投影与视图的关系,以及*行投影与物体三种视图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目标实施过程:

  一、投影概念的引入

  【学生知识背景】太阳光与影子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学生在其他课程的学*中已经积累了物体在太阳光下形成影子的`有关知识。本节通过众多实例进一步讨论物体在太阳光下所形成的影子的大小、形状、方向等。

  以日晷为例(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 , 它由“晷面”和“晷针”组成。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 晷 针的影子就会投向 晷 面。随着时间的推移, 晷 针的影子在 晷 面上慢慢地移动。以此来显示时刻。)

  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在地面或墙壁上留下它的影子,这就是投影 (projection) 现象。

  二、做一做:

  请学生们事先在家做好实验:

  取若干长短不等的小棒及三角形、矩形纸片,观察他们在太阳光下的影子。

  实验要求:

  1 、固定投影面(即影子所在的*面),改变小棒或纸片的摆放位置和方向,它们的影子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

  2 、固定小棒或纸片,改变投影面的摆放位置和方向,它们的影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 课堂上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在家做实验的感想,发现了什么规律,出现了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

  三、*行投影的概念给出:太阳光线可以看成*行光线,像这样的光线所形成的投影,称为*行投影( parallel projection )

  四、议一议

  下图中三幅图是在我国北方某地某天上午不同时刻的同一位置拍摄的。

  ( 1 )在三个不同时刻,同一棵树的影子长度不同,请将它们按拍摄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并说明你的理由。

  ( 2 )在同一时刻,大树和小树的影子与它们的高度之间有什么关系?与同伴交流。

  课堂总结

  本节 课通过 各种实践活动,促进大家对内容的理解,本课内容,要体会物体在太阳光下形成的不同影子,在操作中观察不同时刻影子的方向和大小变化特征。

  五、 随堂练*

  课本: P 112 随堂练*、

  P 113 *题 4.3 第 1 题、第二题

  六、课后作业:

  课本: P 114 3 、试一试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