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菁华3篇)

首页 / 教案 / | 2022-11-07 00:00:00 教案,语文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井底之蛙的“渺小”。

  2.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正确书写写字表里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3.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重点难点:

  懂得“井底之蛙”寓意,明白本词含有贬义。

  一、回顾引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了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指)——井底之蛙(读课题),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这个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抽生说谁和谁做了什么)——青蛙和鳖在说自己的快乐,青蛙最后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今天我们继续学*这则寓言故事。

  二、学*课文

  1、学*第一段(朗读)

  (1)找句子

  生活在浅井中的小青蛙对现在的生活是相当满意的,因为它认为自己住的地方是世界上最舒适的,于是它就对来自东海的鳖——夸耀(板书),它在夸耀什么呢?是的,“生活在这里真快活!”你觉得该怎么读这句话?——夸耀,自满读。

  “这里”指的是——井里,再来读一读“我生活在井里真快活!”生活在井里还能这么自信地说快活呀,默读课文的第一段,边读边勾画,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了青蛙的真快活?(生读勾,师巡视,动笔勾画、批注,“真不错,很多孩子都会自己勾画重点语句了,并且还把重点词语都做了标注,这样就更清楚啦!”)

  “高兴时……”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多舒适呀,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可以随心所欲地玩呢?——尽情,什么是“尽情”,读出你的感受,这样体会一下“我生活在这里真快活,高兴时……”

  “疲倦了……”可以在井壁窟窿里面安然休息,从这个句子你感到了什么?——青蛙的满足与陶醉(我看到你还加入了自己的神态了呢,不错)。

  “跳进井水中……”哪儿写到在井水中的`快活——绵软舒适,在稀泥里可以有绵软舒适的感觉,像踩在了棉花上一样。

  “环顾……”没有谁能像我快活,谁都比不上我的快活,这种快活是世界上谁都比不上的,所以当环顾四周的时候,小青蛙完全陶醉在这口井中了

  “而且,我独占一口井……”独占一口水井,那简直是井中之王呀,你能感受到此时的小青蛙是怎样的心情呢?——骄傲,知足感跃然纸上。谁来试试做一只骄傲的小青蛙,读的真好。

  2、学*第三段

  小青蛙的快乐真是离不开这口小小的水井啊!它认为生活在井里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事了!但后来这只消青蛙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觉得自己非常——渺小,从夸耀到觉得自己非常渺小,这是为什么呢?(抽生说)

  3、二段(想象,语言训练)

  (1)因为遇到了一只鳖,一只来自——东海的鳖(板书“东海之鳖”)对青蛙讲述了自己生活在东海的大快乐。

  (2)说说你对大海的认识

  同学们,你见过大海吗?你认识的大海什么样?用一个词或一段话来说说你心目中的大海(大、宽阔、一望无际、辽阔)。哦,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说……

  (2)古文与课文对照学*

  同学们对大海的感受是这样,东海之鳖是这样说的(出示课件)

  A师配乐范读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鳖说的原话,听老师读你们注意把握停顿和节奏

  B生读

  听老师读了一遍之后想必你们也想自己来揣摩古文的韵味,注意读出节奏。

  C对照课文学*

  这段话与课文中哪段话意思相同——第二段,请你先读一读古文,再快快用笔画下来文中哪些句子是想对应的,谁来读读。(抽生读)

  (3)理解段落大意

  A.说说对大海的认识

  听了东海之鳖的话,你对大海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抽生说)。

  B.理解

  青蛙住在一个又小又窄的井里,而鳖生活在东海之中体会到的是东海的——辽阔,用千里之遥不足以说明海面的辽阔,青蛙把一座浅井当做自己全部的世界,它很快活,鳖却能在东海中因为千仞之高都无法形容海的深找到自己的家园。

  夏禹时代,连年的洪水,庄稼房屋被淹没,民不聊生,大禹也因治水有功被推为国君,而海面——(生接读)商汤时代,连年的干旱,大地干涸,颗粒无收,而海面——(生接读)大海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不因为水增多减少而或进或退,难道海水真的没变化吗?——不是,因为海太大了所以看不出来,这恰好和青蛙住的地方井“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C.读一读

  谁能把海的辽阔,海的深和海的大美美地读出来?其他人自己感受(抽生读)读的真不错,我仿佛已经看到了大海的那种宽广和舒适。

  D.说话

  一望无垠的大海,能给你带来怎样的快乐呢?(出示课件“我生活在这里也真快活”)现在你就是这只来自东海的鳖,你带大家一起去美丽的大海遨游吧。

  (观看大海录像)

  现在,我就是站在你面前的小青蛙,请你给我介绍一下大海里有意思的东西吧,以“我生活在这里也真快活”开头说一句话,注意,要把每句话说完整、说具体。(你的生活可真丰富。你体验的东西可真有趣。生活在大海里的快乐真是太多啦,说也说不完。)

  是啊,听到这么多有意思的东西之后,我都想要亲自去体验一下生活在大海中的快乐了。

  D.第三段

  同学们,听了鳖的话,小青蛙一下子就觉得自己非常渺小了,想一想,浅井有大海的辽阔吗?——没有,有大海的深吗?——没有,有大海的辽阔吗?——没有,所以它能体会到生活在东海里的快活吗?——不能,当听到鳖说这么多关于大海的事情之后,鳖呆住了——瞠目结舌,什么意思——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谁来用表情表示一下鳖现在的样子。做的怎么样,真棒,掌声送给他。

  三、感悟寓意

  听了鳖的话,再看看自己住在又狭窄又浅又小的井里面,如果此时你是小青蛙,你心里会怎么想呢?(两种预想:我只看得到眼前的快乐,安于现状,目光短浅、孤陋寡闻;我喜欢现在的生活,知足常乐嘛)现在的小青蛙会思考了,我们也知道小青蛙以后会看到自己的快乐的。

  学*了这篇课文之后,你最想把它送给哪些人呢?——孤陋寡闻、目光短浅、夜郎自大、安于现状的人。眼光放远一点,不能鼠目寸光,这样我们见识到的东西就会更少了。

  四、拓展

  寓言要告诉大家一个深刻的道理,之后井底之蛙就成了人人皆知的一个成语,你还知道哪些带寓言故事的成语呢?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守株待兔、掩耳盗铃、杯弓蛇影、画龙点睛、指鹿为马、刻舟求剑、夜郎自大)

  课下把这些有趣的成语故事找来读一读,

  教学反思:

  对《井底之蛙》的解读和精心备了教案后,我上了两次第二课时,上完之后总体感觉是并没有预期的效果好,优缺点主要是以下几点:

  一、缺点

  1、由于经验的缺失,导致课堂缺乏随机应变的活跃;

  2、过渡语生硬,缺少语文味

  3、语言罗嗦,不精练;

  4、需要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到学生身上,而不是背教案,关注学生,抓住在讲课时产生的任何的闪光点并加以拓展;

  5、学会等待,了解孩子的学*需求,了解学情的情况下再展开教学设计;

  二、优点

  1、课件设计精美,花了较多的功夫做课前准备;

  2、教学设计精巧,对寓意的把握比较到位。

  上课之后,感觉自己在精心准备过后的课结果竟是这样,也很失望。在教学预想方面确实还很欠缺,随机处理一些课堂上突发的情况的机智也很缺失。虽然自己任教的是思品,但终究有一天要踏上语文这条路,在兼任思品老师的同时,我更多地应该是关注自己的教学方面,所以,在上了课之后,我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不仅仅是对于这一次汇报课,以后的教学日,我都会在师父的带领下每个星期一次“1+1”,每一次下来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尝试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使课堂变得更加活跃生动,这些都是当务之急。

  记得在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时,看到有这么一位老师说的用的是一辈子准备的一节课,而对于每节课,他都把它当做是公开课来上。如果自己也能以这样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也许我会成长的更快。

  而且由于有了“1+1”活动,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明确了自己在教学上到底还有哪些不足,并且还能解决自己*时教学中遇到的困惑。这样成长的时候因为有哦一个团队以及各位老师的经验,走在教育这条大道上也能更顺利、*稳。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

  一、预*课文要求。

  1、自读课文,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了解课文大意,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坐上标记,试着寻找答案。

  二、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根据你预*的情况说说课题的意思。

  3、引导学生思考:让作者难以忘记的老师是谁?什么事让他难忘?

  三、了解课文大意。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2、全班交流,弄清课文主要写了“我”的启蒙老师田老师用讲故事的方法教“我们”学*古典诗词,给“我”巨大影响的事。

  四、指导认真阅读,深入理解课文。

  1、分小组讨论自己在预*中遇到的问题。

  2、小组汇报本组学*情况。

  3、全班交流在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

  4、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重点理解词语:

  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嘎然而止、引人入胜、年*古稀、恭恭敬敬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成语造句。

  5、引导学生重点理解课文第七段。

  质疑:田老师的故事讲得怎样?从“我”的表现中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生朗读第七段,找出相应词语理解交流(入迷、恍如、发呆、惊醒)。

  请生分别扮演田老师讲故事,“我”听故事,再现场景,体会当时作者的心情。

  6、过渡:田老师编故事讲课对“我”以后有什么影响?

  7、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第九段。(简介“刘绍棠”,帮助学生理解)

  8、小结:说说此时你对“师恩”如何理解?如果把“恩”换成“情”、“爱”、“益”是否可以?

  五、鼓励学生选一首学过的古诗编个故事。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通过学*课文,使学生正确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2、基本技能:能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学**惯;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够大胆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思想教育: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孔子的高大形象,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含义。

  2、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孔子的画像)同学们,认识这个人吗?(板书:孔子)你们了解孔子吗?

  2、学生结合资料谈对孔子的了解。

  3、教师补充资料:孔子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大教育家,后人为了纪念他,专门修建了孔庙。(课件出示孔庙的图片)孔庙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孔子同时受到世界人民的敬仰。

  4、补充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课件出示词语,检查读音情况。

  3、指名朗读,要求:仔细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同时画一画课文提到了哪几个学生。

  4、课文提到了哪几个学生?(课件出示:颜回子贡子路子张子夏)点明颜回、子贡、子路、子张是孔子得意的四大弟子。

  5、快速默读课文,画出不懂的问题。

  6、小组交流对孔子的印象。

  三、学生谈对孔子的初步印象。

  1、通过读课文,你觉得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教师随机板书:(可能有以下的认识)

  有爱心谦虚伟大受人尊敬了解学生不贪财

  善于教育大教育家

  四、教师因势利导,深化对孔子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佩之情。

  (一)、第一段的学*依据学生对孔子的初步印象进行进一步的引导。

  1、你从哪部分读出孔子有爱心的?请你给大家读读这个自然段。

  2、说说看,你怎么觉得他有爱心?

  3、谁有和他不同的感受?引导学生结合句子说出自己的见解。课件随机出示重点语句:

  当时,只要你想跟孔子学*,哪怕是带上一束肉干作见面礼或学费,孔子也会乐意收做学生。

  孔子从不以家境贫穷或富裕、天资聪明或愚笨来选择学生,所以他门下的学生,包罗各种各样的人才。

  4、小结:看来孔子确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再来读读书,书中有一个词和大家说的意思差不多。(板写:有教无类)为了让学生得到一样的教育,不管贫穷或富裕,不管聪明或愚笨,他都乐意收做学生。他的确是位令人敬重的好老师!

  (二)、第二、三段的学*

  1、刚才同学们还谈到了谦虚,你是从哪部分读出来的?

  ⑴、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⑵、谁来说说孔子什么地方让你感到谦虚?

  小结:一位德高望众的老师敢于在学生面前说出自己的不足,孔子的谦虚真让人敬佩啊!

  ⑶、朗读孔子的话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课件出示四句话)⑷、指名分角色朗读孔子与子夏的对话。

  2、刚才有同学谈到孔子非常了解他的学生,你们又是从哪部分读出来的?(第三自然段)

  ⑴、在阅读这部分的时候,你们有没有遇到不懂的问题,现在可以提出来。引导学生弄懂“变通”、“和颜悦色”、“谦厚”等词语的意思。

  ⑵、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思考过孔子这么了解每一位学生,对他教学生成才有没有什么帮助?

  ⑶、小结:的确如同学们所说,孔子这么了解学生,使他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课文第一自然段有一个词和我们说的意思一样,那就是“因材施教”。(板写:因材施教)孔子正是善于把握学生的特点,发挥学生的优势,改进学生的不足。培养出了各种各样的人才,造就了七十二个才华超众的贤人,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培育人才的纪录。

  3、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⑴、指导朗读,孔子和子夏的话分别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⑵、指名分角色朗读。

  ⑶、练*朗读二、三自然段。

  4、(课件出示句子: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这段对话让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那么老师对子夏的教育是什么呢?

  5、小结:看来孔子在教育学生方面的确是位了不起的`老师,他的思想和人品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学生,影响了他学生的学生,影响了*的教育。被世世代代的人们尊为先师。(板写:万世先师)

  6、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7、(课件出示孔子的画像)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五、课外拓展。

  1、(课件出示孔子的名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全班齐读。

  3、推荐学生阅读漫画版的《论语》和反映孔子生*事迹的连环图画《孔子胜迹图》。

  第二课时

  一、复*巩固认词:

  富裕、天资、愚笨、选择、谨慎、谦虚

  二、比较记忆字形

  裕资择谨慎

  浴姿泽勤真

  三、练*写生字10个。

  一、把自己摘录的孔子名言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它的理解。

  四、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对孔子的认识。

  五、拓展思考:

  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

  六、读名言警句,试着背下来。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身边人的态度。

  2.“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句话表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相长”的特征,鼓励学生独立学*。

  七、读课文,做摘录笔记。教师指导后进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议。

  一、教学目标:

  1、复*巩固摘录笔记的写法。

  2、练*阅读复述短文。

  3、通过对《一位影响了我一生的老师》的朗读品味,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4、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体会师生间真正情意,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练*阅读复述短文

  2、通过对《一位影响了我一生的老师》的朗读品味,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三、教学课时:三课时

  四、教学过程: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菁华3篇)(扩展1)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菁华3篇)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经过三年的学*,已经基本掌握了小学第一学段的学*方法,师生之间也由陌生到熟悉。大部分学生学*常规好,喜欢学*数学,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就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更大的数、乘法、除法、生活中的负数、线与角、图形的变换、方向与位置统计等教学内容。

  1、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似数及其作用。

  2、第二单元“线与角”。

  本单元学*的内容主要有: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行线与垂线的认识,*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3、.第三单元“乘法”。

  本单元学*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乘两位数,对一些较大的数进行估计,认识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4、 第四单元“运算律”

  本单元学*的内容主要有: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加法和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5、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

  本单元学*的主要内容有: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置、描述简单的路线图。掌握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的环境。

  6、第六单元“除法”。

  本单元的学*是小学阶段整数运算的最后一个章节内容。本单元学*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数量关系。

  7、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

  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负数,对此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生活经验。

  8、第八单元“可能性”。

  本单元学*的主要内容有:感受简单的随机事件、感受可能性有大有小。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学*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三、教学目标

  1.学生将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能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方法;认识*似数,能求一个数的.*似数,能对大数进行估计。

  2.学生将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掌握计算器的运用方法,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3.学生将理解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地计算;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经历探索商的变化规律的过程,初步掌握探索的方法,并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中括号运用在计算中的必要性,并能正确计算带有中括号的三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4. 经历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这两个运算定律,并能将其应用于简便计算之中。体验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的意识和能力。

  5.学生能认识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6.学生将能识别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表示直线、线段与射线;认识*面上的*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行线、垂线,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理解*角、周角;会用量角器量(画)指定度数的角。

  7.学生将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来表示物**置;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

  8. 初步感受到事件的发生随机性,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四、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的意识和*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五、课时安排:

  一、认识更大的数9课时

  二、线与角9课时

  三、乘法7课时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复*两位数乘除法。

  2.在具体的情景中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方法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和*惯。

  教学重点: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巩固两位数乘除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

  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解决两步(或三步)的应用题。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水对我们人类来说非常重要,世界的个别地区已经开始缺水,我们为了节约水源,大家应该从小行动起来,养**人节约用水的*惯,你看小胖家行动的如何?

  二、新课探究

  (一)探究一

  小胖的想法和我们是一样的,他决定从身边的小事的做起,节约用水。

  出示:小胖家如果每天节约水30千克。

  你能根据这个条件提出一些什么数学问题呢?

  学生反馈:一周可以节约多少千克水呢?

  一个月可以节约多少千克水呢?(按30天计算)

  一年可以节约多少千克水呢?(按365天计算)

  你们能帮他算一算吗?学生练*、汇报

  这道题你是怎么想的,数量关系是什么?怎样列算式?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出示:当因数末尾有零的时候,可以先把零前面的数相乘,再看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零,就在得到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零。

  (二)探究二

  实际上节约水资源也可以节约水费的开支,关于水费的问题小兔帮小胖算了这样一笔帐

  出示:小胖家去年共缴了1224元的水费,它想请大家帮它算算小胖家*均每个月缴多少元的水费?

  学生练*、汇报,由学生自己讲解

  (问:这道题你是怎么想的,数量关系是什么?怎样列算式?)

  一年的水费÷12个月=*均每月要缴的元数

  1224÷12=102(元)

  问:在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时候,你又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呢?

  出示:从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哪一位上不够除就用“0”来占位。

  (三)探究三

  出示:小胖家今年准备*均每个月比去年节省4元水费,照这样计算,今年预计一共要缴多少元水费?

  问:这里哪些词的意思不理解,你可以提出来?“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呢?是照“怎样”的计算呢?

  请大家自己试着做一做,有困难可以先和小朋友商量一下。

  学生尝试、汇报交流

  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

  (102-4)×121224-4×12102×12-4×12

  =98×12=1224-48=1224-48

  =1176(元)=1176(元)=1176(元)师:①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

  ②这三种解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③这样的两、三步计算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三、课内练*

  1.练*一:计算下列各题

  45×12= 45×102= 450×1200= 504÷14= 4284÷14= 32640÷32=

  师:在计算的时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2.练*二:括号中应填几?

  ()×32=256 1430÷()=13 ()÷109=109 128+()=2987

  括号里的数该如何求?

  3.练*三:实际运用

  小胖和小巧在游泳馆练*游泳。(从泳道的一端游到另一端算一次)

  ①小巧在泳道中泳一次要37秒。她用同样的速度游了13次,需要多少秒?

  ②小胖在泳道中用了7分12秒游了12次,每次需要多少秒?

  ③他们俩谁游得快呢?如果他们同时出发,都游了14次。相差多少秒呢?

  四、课堂小结

  1.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2.在计算四则混合运算的时候,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圆括号的要先算圆括号里的。

  板书

  复*两位数乘、除

  1224÷12=102(千克)答:略

  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

  (102-4)×121224-4×12102×12-4×12

  =98×12=1224-48=1224-48

  =1176(元)=1176(元)=1176(元)在计算四则混合运算的时候,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圆括号的要先算圆括号里的。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掌握含两级的数的读法,能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大数,并体会、理解读数的规则。

  练*读数,使学生理解万级的数的读法与个级的数的读法的联系与区别。

  结合读数,培养学生的类推和归纳概括能力。

  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探究理解新知。

  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含两级的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

  每级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读出下面的数

  305300535002879

  (1)我们学过哪些记数单位?

  (2)请你按数位顺序表中的顺序依次说出所学过的数位。

  (3)万级包括哪几个数位?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万级的数的读法。

  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的数的读法。而像我们昨天的城市人口数据的大数该怎么读呢?

  (1)出示含两级的数位表,并在相应的数位下面呈现2496,让学生读一读。

  (2)再呈现24960000

  让学生试读。

  比较24960000与24960000在数位上的区别。

  启发:引导24960000的读法。

  说说各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引导说出一共有多少万?

  这个数有什么特点?(个级的四个数位上都是o,即这些数都是整万的数,末尾的零都不读出来。)读法与以前学过的数的读法有什么异同点?

  相同点: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去读。

  不同点:万级的数要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

  小结万级的数的读法

  小结:整万数的读法,先分级,把万级上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就行了,个级上的四个零都不要读出来。

  练*读一读

  50000180000235000040000000

  2、含有万级和个级两级的数的读法。

  学*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

  ①板书6407000。

  ②引导观察6407000与24960000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③学生自己试读,交流读法。

  ④小结读法:分级——先读万级上的数——接着读个级上的数。

  教师随学生叙述板书,六百四十万七千

  (1)学*级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①板书85000300。

  ②学生自己分步骤试读。

  ③师声生同读。

  ④小结读法:每级中间有0的应该读零。

  ⑤按正确的读法师生品读。(板书:八千五百万零三百。)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内化提高

  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

  (1)观察每个数的特点。同桌互读。

  2、做练*一第2题。

  3、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学生读。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菁华3篇)(扩展2)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10篇)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分类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种三角形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在分类中体会分类标准的严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三角形的分类中感受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三角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欢欢和笑笑给同学们发来请贴,邀请大家到数学王国做客.但路上有两道关卡,只有顺利通过才能得到通行证.

  第一关:准确地认出他们,并说出他们的特征.(课件出示锐角、直角和钝角)

  第二关:给他们取个形象又合适的名字.(出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二、探究新知:

  同学们顺利过关,来到了数学王国.它们非常好客,派了很多代表来迎接我们。(课件出示各种三角形)

  1、哟,它们长得很相似的,找找它们有哪些共同点?

  2、有这么多共同点,老师眼都看花了,但定睛一看,还是有区别的,你们发现了吗?

  3、看着这些长得相似,但实际上大大小小、形状各异、零零乱乱的三角形,你想研究些什么?板书:三角形分类。

  4、学生自由讨论,给三角形分类.谁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的研究成果?

  5、学生展示分类结果:

  从角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讲解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斜边。从学具中找出直角三角形,说说你是怎么知道它是直角三角形的?

  从边分:等腰三角形和没有相等的边的`三角形。讲解:等腰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从你们的学具中找出等腰三角形,你怎么知道它是等腰三角形的?

  在等腰三角形中有没有三条边都相等的?(等边三角形)

  找出等边三角形并证明.

  三、实践应用

  1、画三角形。选择你最喜欢的三角形画下来,并向同学们介绍你的三角形.

  2、猜三角形:

  出示一个直角

  出示一个钝角

  出示一个锐角(能不能正确猜出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

  3、填一 填

  4、找一找:在孔雀图中找出你喜欢的三角形说一说。

  四、总结,拓展

  在这节课的探秘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还想研究些什么?

  1、对于教材,我了解了什么?(我真正掌握教材了吗?)

  “三角形分类”是新课程教材中“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学生在学*此内容之前,已经学*了三角形的认识,能够找出三角形,学*了角的知识,认识了常见的角,为学生研究三角形的特征,从角和边这两种角度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做了有力的知识支撑。三角形是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学好这部分内容,为学*其他多边形积累了知识经验,为进一步学*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打下了基础。

  2、初读教材,我产生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了这些问题?(我的问题一定也是学*者的问题,我解决问题的方式也许会给学生提供启示。)

  三角形有几种?课前收集资料

  3、设想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他们可能会遇到什么障碍?)

  1.一个三角形,如果有两个内角是锐角,它就是锐角三角形吗?

  2.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吗?

  4、我认为的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不完全是教参里设定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难点: 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5、我要给学生传递什么信息?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在掌握教材和其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才能做出决定!)

  教学中以直观教学为主,运用观察、动手操作、分组讨论等多种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教材,让学生在“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的自主探索过程中发挥学生相互之间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在教学中,首先把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由三角形的认识,引出课题“三角形分类”。接着引导学生自学课本,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交流,寻找三角形分类的方法。最后让学生各抒己见,归纳出各种三角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6、我要怎样布置预*?(有充分的预*,才有课堂的真正自主!)

  三角形分几种?什么是等腰三角形?什么是等边三角形?

  7、我有哪些资源、工具可以利用?(鼓励思考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哪些功能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彩色卡纸、三角形*面图 、固体胶、剪刀等。

  8、我预设的教学程序有哪些?(模块式主题,不用详述。)

  (1)复*铺垫

  (2)揭示课题

  (3)探究新知 动手操作

  (4)巩固运用 深化理解

  (5)全课小结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

  教学内容:国土面积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认识有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2.掌握数据改写的方法。

  3.引导学生关注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教学时师可以出示一组改写的实例,让学生比较、讨论同样的数据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以让学生体验到数据改写的必要性,体会数据单位的'改写是为了数据记录的方便。

  2.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并逐步引出一些各省市国土的面积,让学生读一读。

  (1)将上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如果要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样进行改写?

  (3)可能学生会改写成以“百”、“千”、或“万”作单位,只要学生能改写得正确,教师都应充分地肯定。

  (4)将一些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据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这些数据改写中的基本特点,从中发现改写的基本方法。

  3.对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在改写中逐步发现改写的方法。

  二、实践练*。

  第10页“练一练”中第1题,数据单位的改写是实际生活中记录方便的需要,可以多选择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而不要将数据单位的改写成为单纯的为改写而改写的局面。

  练*本题时,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具体的各地区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作单位。收集一些西部地区的其他信息,以供学生间互相进行改写。

  第2题,在练*“海洋资源”时,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等。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在此基础上,学生会体会到这些数据改写成以“亿”作单位比较方便。

  板书设计:

  大数的改写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有时需要把整万、整亿数

  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9600000=960万

  10000000000=100亿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

  教学目标:

  掌握含两级的数的读法,能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大数,并体会、理解读数的规则。

  练*读数,使学生理解万级的数的读法与个级的数的读法的联系与区别。

  结合读数,培养学生的类推和归纳概括能力。

  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探究理解新知。

  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含两级的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

  每级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读出下面的数

  305300535002879

  (1)我们学过哪些记数单位?

  (2)请你按数位顺序表中的顺序依次说出所学过的数位。

  (3)万级包括哪几个数位?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万级的'数的读法。

  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的数的读法。而像我们昨天的城市人口数据的大数该怎么读呢?

  (1)出示含两级的数位表,并在相应的数位下面呈现2496,让学生读一读。

  (2)再呈现24960000

  让学生试读。

  比较24960000与24960000在数位上的区别。

  启发:引导24960000的读法。

  说说各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引导说出一共有多少万?

  这个数有什么特点?(个级的四个数位上都是o,即这些数都是整万的数,末尾的零都不读出来。)读法与以前学过的数的读法有什么异同点?

  相同点: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去读。

  不同点:万级的数要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

  小结万级的数的读法

  小结:整万数的读法,先分级,把万级上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就行了,个级上的四个零都不要读出来。

  练*读一读

  50000180000235000040000000

  2、含有万级和个级两级的数的读法。

  学*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

  ①板书6407000。

  ②引导观察6407000与24960000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③学生自己试读,交流读法。

  ④小结读法:分级——先读万级上的数——接着读个级上的数。

  教师随学生叙述板书,六百四十万七千

  (1)学*级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①板书85000300。

  ②学生自己分步骤试读。

  ③师声生同读。

  ④小结读法:每级中间有0的应该读零。

  ⑤按正确的读法师生品读。(板书:八千五百万零三百。)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内化提高

  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

  (1)观察每个数的特点。同桌互读。

  2、做练*一第2题。

  3、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学生读。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借助观察、比较、概括等方法,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理解并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乘法交换律和结合率的运用。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口算卡片

  50x70=125x8=40x5=11+7=4+25=

  70x50=8x125=5x40=7+11=25+4=

  2、复*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板书:5x4=20

  因数因数积

  二、教学实施

  1、领会主题图

  (1)、观察图意

  (2)、说说你从图中你了解到了那些信息

  (3)、根据图中带给我们的信息,可解决那些问题?

  2、出示例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1)、分析数量关系

  (2)、列式计算:4x25=100(人)或25x4=100(人)

  (3)、引导观察,比较两种解决的结果,这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4x25=25x4)

  (4)、这个等式说明了什么?(把4和25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举例

  (6)、归纳总结: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叫乘法交换律。

  (7)、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

  AxB=BxA

  说一说A、B可以是那些数?(A、B可以是任何两个不同的数)

  (8)、找一找,主题图中哪个问题可以用乘法交换律来解决。

  师:加法中有结合律,乘法中是不是也会有结合律呢?乘法的结合律会是什么样的?我们一起研究一下。

  2、出示例2:有25个小组,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1)、读题,分析数量关系。

  (2)、请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板书解题思路。

  方法一:(25x5)x2方法二:25x(5x2)

  =125x2=25x10

  =250(桶)=250(桶)

  (3)、小组讨论两种解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这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

  板书:(25x5)x2=25x(5x2)

  (5)、观察下面三组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15x6)x10()15x(6x10)

  (125x80)x3()125x(80x3)

  (12x25)x4()12x(25x4)

  (6)、归纳总结:

  三个数相乘,先乘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叫乘法结合律。

  (7)、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AxB)xC=Ax(BxC)

  这里A、B、C表示的是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3、比较、概括、归纳

  比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你发现了什么?

  交换律是两数相加(乘)的规律,既交换两个加(因)数的位置,和(积)不变;结合律是三数相加(乘)的规律,既可以从左往右计算,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先相加(乘),和(积)不变。

  4、巩固提高

  (1)、填一填:

  75x26=()x()8x2=2()

  AxB=()x()ax()=15x()

  125x7x8=()x()x7(40x15)x[]=40x([]x6)

  25x(4x[])x([]x4)x132x4x6x5=(4x6)x([]x[])

  (2)、学校教学楼共有4层,每层有5间教室,每个教室安6盏灯。一共需要多少盏灯?

  5、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你都有哪些收获?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5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经过三年的学*,已经基本掌握了小学第一学段的学*方法,师生之间也由陌生到熟悉。大部分学生学*常规好,喜欢学*数学,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就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更大的数、乘法、除法、生活中的负数、线与角、图形的变换、方向与位置统计等教学内容。

  1、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似数及其作用。

  2、第二单元“线与角”。

  本单元学*的内容主要有: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行线与垂线的认识,*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3、.第三单元“乘法”。

  本单元学*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乘两位数,对一些较大的数进行估计,认识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4、 第四单元“运算律”

  本单元学*的内容主要有: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加法和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5、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

  本单元学*的主要内容有: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置、描述简单的路线图。掌握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的环境。

  6、第六单元“除法”。

  本单元的学*是小学阶段整数运算的最后一个章节内容。本单元学*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数量关系。

  7、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

  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负数,对此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生活经验。

  8、第八单元“可能性”。

  本单元学*的主要内容有:感受简单的随机事件、感受可能性有大有小。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学*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三、教学目标

  1.学生将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能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方法;认识*似数,能求一个数的*似数,能对大数进行估计。

  2.学生将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掌握计算器的运用方法,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3.学生将理解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地计算;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经历探索商的变化规律的过程,初步掌握探索的方法,并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中括号运用在计算中的必要性,并能正确计算带有中括号的三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4. 经历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这两个运算定律,并能将其应用于简便计算之中。体验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的意识和能力。

  5.学生能认识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6.学生将能识别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表示直线、线段与射线;认识*面上的*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行线、垂线,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理解*角、周角;会用量角器量(画)指定度数的角。

  7.学生将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来表示物**置;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

  8. 初步感受到事件的发生随机性,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四、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的意识和*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五、课时安排:

  一、认识更大的数9课时

  二、线与角9课时

  三、乘法7课时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理解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连减时不同算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寒假期间,你都去过哪些地方?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1、出示情境图。(多媒体演示)

  师:现在正是踏青的好季节,李叔叔打算外出旅游。在出发前,他要查阅资料。请同学们看,你从图上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自助旅游》这本书共234页

  李叔叔昨天看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

  问:还剩多少页没看。

  师:这个问题同学们会解决吗?那就试试吧。

  2、小组交流汇报。

  师:你们是怎么想的?

  第一种解法:234—66—34(从总页数中减去昨天看的,再减去今天看的。)

  第二种解法:234—(66+34)(先算出昨天和今天一共看了多少页,再从总页数中减掉。)

  第三种解法:234—34—66(先从总页数中减去今天看的,再减去昨天看的。)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下面就请你从这三个算式中任选一个计算一下吧。

  3、交流。

  你是用哪种方法计算的'?

  4、小精灵(动画人物)总结。

  通过解决问题可以看出,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也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去掉;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去前面的。我们可以根据算式中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连减的计算。(板书课题:简便运算)

  5、现在我把234改成266,想一想,你认为怎样计算简便?

  (学生思考回答)

  三、巩固练*

  1、比一比,谁的方法简便。

  621—82—18560—178—22756—189—156

  2、利民水果店原有711千克苹果,已卖了476千克,坏了24千克,还剩多少千克好苹果没卖?

  3、提出可以用连减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四、小精灵总结全课

  同学们在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了连减计算的不同方法,并且都能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巧妙的运用到生活中。希望你们*时多留心、多观察,发现和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借助观察、比较、概括等方法,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理解并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乘法交换律和结合率的运用。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口算卡片

  50x70=125x8=40x5=11+7=4+25=

  70x50=8x125=5x40=7+11=25+4=

  2、复*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板书:5x4=20

  因数因数积

  二、教学实施

  1、领会主题图

  (1)、观察图意

  (2)、说说你从图中你了解到了那些信息

  (3)、根据图中带给我们的信息,可解决那些问题?

  2、出示例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1)、分析数量关系

  (2)、列式计算:4x25=100(人)或25x4=100(人)

  (3)、引导观察,比较两种解决的结果,这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4x25=25x4)

  (4)、这个等式说明了什么?(把4和25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举例

  (6)、归纳总结: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叫乘法交换律。

  (7)、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

  AxB=BxA

  说一说A、B可以是那些数?(A、B可以是任何两个不同的数)

  (8)、找一找,主题图中哪个问题可以用乘法交换律来解决。

  师:加法中有结合律,乘法中是不是也会有结合律呢?乘法的结合律会是什么样的?我们一起研究一下。

  2、出示例2:有25个小组,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1)、读题,分析数量关系。

  (2)、请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板书解题思路。

  方法一:(25x5)x2方法二:25x(5x2)

  =125x2=25x10

  =250(桶)=250(桶)

  (3)、小组讨论两种解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这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

  板书:(25x5)x2=25x(5x2)

  (5)、观察下面三组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15x6)x10( )15x(6x10)

  (125x80)x3( )125x(80x3)

  (12x25)x4( )12x(25x4)

  (6)、归纳总结:

  三个数相乘,先乘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叫乘法结合律。

  (7)、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AxB)xC=Ax(BxC)

  这里A、B、C表示的是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3、比较、概括、归纳

  比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你发现了什么?

  交换律是两数相加(乘)的规律,既交换两个加(因)数的位置,和(积)不变;结合律是三数相加(乘)的规律,既可以从左往右计算,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先相加(乘),和(积)不变。

  4、巩固提高

  (1)、填一填:

  75x26=( )x( )8x2=2( )

  AxB=( )x( )ax( )=15x( )

  125x7x8=( )x( )x7(40x15)x[]=40x([]x6)

  25x(4x[])x([]x4)x132x4x6x5=(4x6)x([]x[])

  (2)、学校教学楼共有4层,每层有5间教室,每个教室安6盏灯。一共需要多少盏灯?

  5、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你都有哪些收获?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8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经过三年的学*,已经基本掌握了小学第一学段的学*方法,师生之间也由陌生到熟悉。大部分学生学*常规好,喜欢学*数学,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就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更大的数、乘法、除法、生活中的负数、线与角、图形的变换、方向与位置统计等教学内容。

  1、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似数及其作用。

  2、第二单元“线与角”。

  本单元学*的内容主要有: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行线与垂线的认识,*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3、.第三单元“乘法”。

  本单元学*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乘两位数,对一些较大的数进行估计,认识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4、 第四单元“运算律”

  本单元学*的内容主要有: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加法和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5、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

  本单元学*的'主要内容有: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置、描述简单的路线图。掌握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的环境。

  6、第六单元“除法”。

  本单元的学*是小学阶段整数运算的最后一个章节内容。本单元学*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数量关系。

  7、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

  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负数,对此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生活经验。

  8、第八单元“可能性”。

  本单元学*的主要内容有:感受简单的随机事件、感受可能性有大有小。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学*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三、教学目标

  1.学生将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能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方法;认识*似数,能求一个数的*似数,能对大数进行估计。

  2.学生将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掌握计算器的运用方法,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3.学生将理解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地计算;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经历探索商的变化规律的过程,初步掌握探索的方法,并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中括号运用在计算中的必要性,并能正确计算带有中括号的三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4. 经历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这两个运算定律,并能将其应用于简便计算之中。体验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的意识和能力。

  5.学生能认识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6.学生将能识别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表示直线、线段与射线;认识*面上的*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行线、垂线,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理解*角、周角;会用量角器量(画)指定度数的角。

  7.学生将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来表示物**置;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

  8. 初步感受到事件的发生随机性,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四、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的意识和*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五、课时安排:

  一、认识更大的数9课时

  二、线与角9课时

  三、乘法7课时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分类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种三角形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在分类中体会分类标准的严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三角形的分类中感受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三角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欢欢和笑笑给同学们发来请贴,邀请大家到数学王国做客.但路上有两道关卡,只有顺利通过才能得到通行证.

  第一关:准确地认出他们,并说出他们的特征.(课件出示锐角、直角和钝角)

  第二关:给他们取个形象又合适的名字.(出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二、探究新知:

  同学们顺利过关,来到了数学王国.它们非常好客,派了很多代表来迎接我们。(课件出示各种三角形)

  1、哟,它们长得很相似的,找找它们有哪些共同点?

  2、有这么多共同点,老师眼都看花了,但定睛一看,还是有区别的,你们发现了吗?

  3、看着这些长得相似,但实际上大大小小、形状各异、零零乱乱的三角形,你想研究些什么?板书:三角形分类。

  4、学生自由讨论,给三角形分类.谁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的研究成果?

  5、学生展示分类结果:

  从角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讲解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斜边。从学具中找出直角三角形,说说你是怎么知道它是直角三角形的?

  从边分:等腰三角形和没有相等的边的三角形。讲解:等腰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从你们的学具中找出等腰三角形,你怎么知道它是等腰三角形的?

  在等腰三角形中有没有三条边都相等的?(等边三角形)

  找出等边三角形并证明.

  三、实践应用

  1、画三角形。选择你最喜欢的三角形画下来,并向同学们介绍你的三角形.

  2、猜三角形:

  出示一个直角

  出示一个钝角

  出示一个锐角(能不能正确猜出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

  3、填一 填

  4、找一找:在孔雀图中找出你喜欢的三角形说一说。

  四、总结,拓展

  在这节课的探秘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还想研究些什么?

  1、对于教材,我了解了什么?(我真正掌握教材了吗?)

  “三角形分类”是新课程教材中“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学生在学*此内容之前,已经学*了三角形的认识,能够找出三角形,学*了角的知识,认识了常见的角,为学生研究三角形的特征,从角和边这两种角度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做了有力的知识支撑。三角形是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学好这部分内容,为学*其他多边形积累了知识经验,为进一步学*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打下了基础。

  2、初读教材,我产生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了这些问题?(我的问题一定也是学*者的问题,我解决问题的方式也许会给学生提供启示。)

  三角形有几种?课前收集资料

  3、设想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他们可能会遇到什么障碍?)

  1.一个三角形,如果有两个内角是锐角,它就是锐角三角形吗?

  2.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吗?

  4、我认为的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不完全是教参里设定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难点: 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5、我要给学生传递什么信息?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在掌握教材和其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才能做出决定!)

  教学中以直观教学为主,运用观察、动手操作、分组讨论等多种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教材,让学生在“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的.自主探索过程中发挥学生相互之间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在教学中,首先把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由三角形的认识,引出课题“三角形分类”。接着引导学生自学课本,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交流,寻找三角形分类的方法。最后让学生各抒己见,归纳出各种三角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6、我要怎样布置预*?(有充分的预*,才有课堂的真正自主!)

  三角形分几种?什么是等腰三角形?什么是等边三角形?

  7、我有哪些资源、工具可以利用?(鼓励思考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哪些功能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彩色卡纸、三角形*面图 、固体胶、剪刀等。

  8、我预设的教学程序有哪些?(模块式主题,不用详述。)

  (1)复*铺垫

  (2)揭示课题

  (3)探究新知 动手操作

  (4)巩固运用 深化理解

  (5)全课小结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笔算方法。

  1、出示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2、独立列式:145×12=

  3、请学生估一估145×12的大致范围。

  4、尝试算出145×12的结果,并对照估算的情况,算一算估算值与准确值的'误差是否合乎实际。

  5、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应说以下几点:(1)先算什么;(2)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3)最后算什么。

  6、师生共同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一般方法的过程。

  7、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检验自己运算的结果。

  二、巩固练*

  1、课本49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完成后,可能计算器自行检验。

  2、练*七第3题。

  164×32= 54×145= 254×36=

  217×83= 43×139= 328×25=

  提示学生:怎样列竖式可使计算方便些?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对比的基础上反思,明白在列竖式时,上面一行写三位数,下面一行写两位数,这样计算比较方便。同时提醒学生书写要工整,数位要对齐,计算要仔细。

  3、练*七第2、4题。

  这两题的知识背景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学生练*后,让学生根据每题的知识背景简单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三、课堂小结。(略)

  四、教学反思: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菁华3篇)(扩展3)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实用五份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井底之蛙的“渺小”。

  2.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正确书写写字表里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3.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重点难点:

  懂得“井底之蛙”寓意,明白本词含有贬义。

  一、回顾引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了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指)——井底之蛙(读课题),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这个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抽生说谁和谁做了什么)——青蛙和鳖在说自己的快乐,青蛙最后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今天我们继续学*这则寓言故事。

  二、学*课文

  1、学*第一段(朗读)

  (1)找句子

  生活在浅井中的小青蛙对现在的生活是相当满意的,因为它认为自己住的地方是世界上最舒适的,于是它就对来自东海的鳖——夸耀(板书),它在夸耀什么呢?是的,“生活在这里真快活!”你觉得该怎么读这句话?——夸耀,自满读。

  “这里”指的是——井里,再来读一读“我生活在井里真快活!”生活在井里还能这么自信地说快活呀,默读课文的第一段,边读边勾画,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了青蛙的真快活?(生读勾,师巡视,动笔勾画、批注,“真不错,很多孩子都会自己勾画重点语句了,并且还把重点词语都做了标注,这样就更清楚啦!”)

  “高兴时……”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多舒适呀,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可以随心所欲地玩呢?——尽情,什么是“尽情”,读出你的感受,这样体会一下“我生活在这里真快活,高兴时……”

  “疲倦了……”可以在井壁窟窿里面安然休息,从这个句子你感到了什么?——青蛙的满足与陶醉(我看到你还加入了自己的神态了呢,不错)。

  “跳进井水中……”哪儿写到在井水中的快活——绵软舒适,在稀泥里可以有绵软舒适的感觉,像踩在了棉花上一样。

  “环顾……”没有谁能像我快活,谁都比不上我的快活,这种快活是世界上谁都比不上的,所以当环顾四周的时候,小青蛙完全陶醉在这口井中了

  “而且,我独占一口井……”独占一口水井,那简直是井中之王呀,你能感受到此时的小青蛙是怎样的心情呢?——骄傲,知足感跃然纸上。谁来试试做一只骄傲的小青蛙,读的真好。

  2、学*第三段

  小青蛙的快乐真是离不开这口小小的水井啊!它认为生活在井里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事了!但后来这只消青蛙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觉得自己非常——渺小,从夸耀到觉得自己非常渺小,这是为什么呢?(抽生说)

  3、二段(想象,语言训练)

  (1)因为遇到了一只鳖,一只来自——东海的鳖(板书“东海之鳖”)对青蛙讲述了自己生活在东海的大快乐。

  (2)说说你对大海的认识

  同学们,你见过大海吗?你认识的大海什么样?用一个词或一段话来说说你心目中的大海(大、宽阔、一望无际、辽阔)。哦,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说……

  (2)古文与课文对照学*

  同学们对大海的感受是这样,东海之鳖是这样说的(出示课件)

  A师配乐范读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鳖说的原话,听老师读你们注意把握停顿和节奏

  B生读

  听老师读了一遍之后想必你们也想自己来揣摩古文的韵味,注意读出节奏。

  C对照课文学*

  这段话与课文中哪段话意思相同——第二段,请你先读一读古文,再快快用笔画下来文中哪些句子是想对应的,谁来读读。(抽生读)

  (3)理解段落大意

  A.说说对大海的认识

  听了东海之鳖的话,你对大海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抽生说)。

  B.理解

  青蛙住在一个又小又窄的井里,而鳖生活在东海之中体会到的是东海的——辽阔,用千里之遥不足以说明海面的辽阔,青蛙把一座浅井当做自己全部的世界,它很快活,鳖却能在东海中因为千仞之高都无法形容海的深找到自己的家园。

  夏禹时代,连年的洪水,庄稼房屋被淹没,民不聊生,大禹也因治水有功被推为国君,而海面——(生接读)商汤时代,连年的干旱,大地干涸,颗粒无收,而海面——(生接读)大海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不因为水增多减少而或进或退,难道海水真的没变化吗?——不是,因为海太大了所以看不出来,这恰好和青蛙住的地方井“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C.读一读

  谁能把海的辽阔,海的深和海的大美美地读出来?其他人自己感受(抽生读)读的真不错,我仿佛已经看到了大海的那种宽广和舒适。

  D.说话

  一望无垠的大海,能给你带来怎样的快乐呢?(出示课件“我生活在这里也真快活”)现在你就是这只来自东海的鳖,你带大家一起去美丽的大海遨游吧。

  (观看大海录像)

  现在,我就是站在你面前的小青蛙,请你给我介绍一下大海里有意思的东西吧,以“我生活在这里也真快活”开头说一句话,注意,要把每句话说完整、说具体。(你的生活可真丰富。你体验的东西可真有趣。生活在大海里的快乐真是太多啦,说也说不完。)

  是啊,听到这么多有意思的东西之后,我都想要亲自去体验一下生活在大海中的快乐了。

  D.第三段

  同学们,听了鳖的话,小青蛙一下子就觉得自己非常渺小了,想一想,浅井有大海的辽阔吗?——没有,有大海的深吗?——没有,有大海的辽阔吗?——没有,所以它能体会到生活在东海里的快活吗?——不能,当听到鳖说这么多关于大海的事情之后,鳖呆住了——瞠目结舌,什么意思——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谁来用表情表示一下鳖现在的样子。做的怎么样,真棒,掌声送给他。

  三、感悟寓意

  听了鳖的话,再看看自己住在又狭窄又浅又小的井里面,如果此时你是小青蛙,你心里会怎么想呢?(两种预想:我只看得到眼前的快乐,安于现状,目光短浅、孤陋寡闻;我喜欢现在的生活,知足常乐嘛)现在的小青蛙会思考了,我们也知道小青蛙以后会看到自己的快乐的。

  学*了这篇课文之后,你最想把它送给哪些人呢?——孤陋寡闻、目光短浅、夜郎自大、安于现状的人。眼光放远一点,不能鼠目寸光,这样我们见识到的东西就会更少了。

  四、拓展

  寓言要告诉大家一个深刻的道理,之后井底之蛙就成了人人皆知的一个成语,你还知道哪些带寓言故事的成语呢?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守株待兔、掩耳盗铃、杯弓蛇影、画龙点睛、指鹿为马、刻舟求剑、夜郎自大)

  课下把这些有趣的成语故事找来读一读,

  教学反思:

  对《井底之蛙》的解读和精心备了教案后,我上了两次第二课时,上完之后总体感觉是并没有预期的效果好,优缺点主要是以下几点:

  一、缺点

  1、由于经验的缺失,导致课堂缺乏随机应变的活跃;

  2、过渡语生硬,缺少语文味

  3、语言罗嗦,不精练;

  4、需要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到学生身上,而不是背教案,关注学生,抓住在讲课时产生的任何的闪光点并加以拓展;

  5、学会等待,了解孩子的学*需求,了解学情的情况下再展开教学设计;

  二、优点

  1、课件设计精美,花了较多的功夫做课前准备;

  2、教学设计精巧,对寓意的把握比较到位。

  上课之后,感觉自己在精心准备过后的课结果竟是这样,也很失望。在教学预想方面确实还很欠缺,随机处理一些课堂上突发的情况的机智也很缺失。虽然自己任教的是思品,但终究有一天要踏上语文这条路,在兼任思品老师的同时,我更多地应该是关注自己的教学方面,所以,在上了课之后,我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不仅仅是对于这一次汇报课,以后的教学日,我都会在师父的带领下每个星期一次“1+1”,每一次下来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尝试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使课堂变得更加活跃生动,这些都是当务之急。

  记得在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时,看到有这么一位老师说的用的是一辈子准备的一节课,而对于每节课,他都把它当做是公开课来上。如果自己也能以这样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也许我会成长的更快。

  而且由于有了“1+1”活动,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明确了自己在教学上到底还有哪些不足,并且还能解决自己*时教学中遇到的困惑。这样成长的时候因为有哦一个团队以及各位老师的经验,走在教育这条大道上也能更顺利、*稳。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井底之蛙的“渺小”。

  2.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正确书写写字表里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3.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重点难点:

  懂得“井底之蛙”寓意,明白本词含有贬义。

  一、回顾引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了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指)——井底之蛙(读课题),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这个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抽生说谁和谁做了什么)——青蛙和鳖在说自己的快乐,青蛙最后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今天我们继续学*这则寓言故事。

  二、学*课文

  1、学*第一段(朗读)

  (1)找句子

  生活在浅井中的小青蛙对现在的生活是相当满意的,因为它认为自己住的地方是世界上最舒适的,于是它就对来自东海的鳖——夸耀(板书),它在夸耀什么呢?是的,“生活在这里真快活!”你觉得该怎么读这句话?——夸耀,自满读。

  “这里”指的是——井里,再来读一读“我生活在井里真快活!”生活在井里还能这么自信地说快活呀,默读课文的第一段,边读边勾画,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了青蛙的真快活?(生读勾,师巡视,动笔勾画、批注,“真不错,很多孩子都会自己勾画重点语句了,并且还把重点词语都做了标注,这样就更清楚啦!”)

  “高兴时……”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多舒适呀,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可以随心所欲地玩呢?——尽情,什么是“尽情”,读出你的感受,这样体会一下“我生活在这里真快活,高兴时……”

  “疲倦了……”可以在井壁窟窿里面安然休息,从这个句子你感到了什么?——青蛙的满足与陶醉(我看到你还加入了自己的神态了呢,不错)。

  “跳进井水中……”哪儿写到在井水中的快活——绵软舒适,在稀泥里可以有绵软舒适的感觉,像踩在了棉花上一样。

  “环顾……”没有谁能像我快活,谁都比不上我的快活,这种快活是世界上谁都比不上的,所以当环顾四周的时候,小青蛙完全陶醉在这口井中了

  “而且,我独占一口井……”独占一口水井,那简直是井中之王呀,你能感受到此时的小青蛙是怎样的心情呢?——骄傲,知足感跃然纸上。谁来试试做一只骄傲的小青蛙,读的真好。

  2、学*第三段

  小青蛙的快乐真是离不开这口小小的水井啊!它认为生活在井里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事了!但后来这只消青蛙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觉得自己非常——渺小,从夸耀到觉得自己非常渺小,这是为什么呢?(抽生说)

  3、二段(想象,语言训练)

  (1)因为遇到了一只鳖,一只来自——东海的鳖(板书“东海之鳖”)对青蛙讲述了自己生活在东海的大快乐。

  (2)说说你对大海的认识

  同学们,你见过大海吗?你认识的大海什么样?用一个词或一段话来说说你心目中的大海(大、宽阔、一望无际、辽阔)。哦,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说……

  (2)古文与课文对照学*

  同学们对大海的感受是这样,东海之鳖是这样说的(出示课件)

  A师配乐范读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鳖说的原话,听老师读你们注意把握停顿和节奏

  B生读

  听老师读了一遍之后想必你们也想自己来揣摩古文的韵味,注意读出节奏。

  C对照课文学*

  这段话与课文中哪段话意思相同——第二段,请你先读一读古文,再快快用笔画下来文中哪些句子是想对应的,谁来读读。(抽生读)

  (3)理解段落大意

  A.说说对大海的认识

  听了东海之鳖的话,你对大海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抽生说)。

  B.理解

  青蛙住在一个又小又窄的井里,而鳖生活在东海之中体会到的是东海的——辽阔,用千里之遥不足以说明海面的辽阔,青蛙把一座浅井当做自己全部的世界,它很快活,鳖却能在东海中因为千仞之高都无法形容海的深找到自己的家园。

  夏禹时代,连年的洪水,庄稼房屋被淹没,民不聊生,大禹也因治水有功被推为国君,而海面——(生接读)商汤时代,连年的干旱,大地干涸,颗粒无收,而海面——(生接读)大海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不因为水增多减少而或进或退,难道海水真的没变化吗?——不是,因为海太大了所以看不出来,这恰好和青蛙住的地方井“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C.读一读

  谁能把海的辽阔,海的深和海的大美美地读出来?其他人自己感受(抽生读)读的真不错,我仿佛已经看到了大海的那种宽广和舒适。

  D.说话

  一望无垠的大海,能给你带来怎样的快乐呢?(出示课件“我生活在这里也真快活”)现在你就是这只来自东海的鳖,你带大家一起去美丽的大海遨游吧。

  (观看大海录像)

  现在,我就是站在你面前的小青蛙,请你给我介绍一下大海里有意思的东西吧,以“我生活在这里也真快活”开头说一句话,注意,要把每句话说完整、说具体。(你的生活可真丰富。你体验的东西可真有趣。生活在大海里的快乐真是太多啦,说也说不完。)

  是啊,听到这么多有意思的东西之后,我都想要亲自去体验一下生活在大海中的快乐了。

  D.第三段

  同学们,听了鳖的话,小青蛙一下子就觉得自己非常渺小了,想一想,浅井有大海的辽阔吗?——没有,有大海的深吗?——没有,有大海的辽阔吗?——没有,所以它能体会到生活在东海里的快活吗?——不能,当听到鳖说这么多关于大海的事情之后,鳖呆住了——瞠目结舌,什么意思——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谁来用表情表示一下鳖现在的样子。做的怎么样,真棒,掌声送给他。

  三、感悟寓意

  听了鳖的话,再看看自己住在又狭窄又浅又小的井里面,如果此时你是小青蛙,你心里会怎么想呢?(两种预想:我只看得到眼前的快乐,安于现状,目光短浅、孤陋寡闻;我喜欢现在的生活,知足常乐嘛)现在的小青蛙会思考了,我们也知道小青蛙以后会看到自己的快乐的。

  学*了这篇课文之后,你最想把它送给哪些人呢?——孤陋寡闻、目光短浅、夜郎自大、安于现状的人。眼光放远一点,不能鼠目寸光,这样我们见识到的东西就会更少了。

  四、拓展

  寓言要告诉大家一个深刻的道理,之后井底之蛙就成了人人皆知的一个成语,你还知道哪些带寓言故事的成语呢?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守株待兔、掩耳盗铃、杯弓蛇影、画龙点睛、指鹿为马、刻舟求剑、夜郎自大)

  课下把这些有趣的成语故事找来读一读,

  教学反思:

  对《井底之蛙》的解读和精心备了教案后,我上了两次第二课时,上完之后总体感觉是并没有预期的效果好,优缺点主要是以下几点:

  一、缺点

  1、由于经验的缺失,导致课堂缺乏随机应变的活跃;

  2、过渡语生硬,缺少语文味

  3、语言罗嗦,不精练;

  4、需要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到学生身上,而不是背教案,关注学生,抓住在讲课时产生的任何的闪光点并加以拓展;

  5、学会等待,了解孩子的学*需求,了解学情的情况下再展开教学设计;

  二、优点

  1、课件设计精美,花了较多的功夫做课前准备;

  2、教学设计精巧,对寓意的把握比较到位。

  上课之后,感觉自己在精心准备过后的课结果竟是这样,也很失望。在教学预想方面确实还很欠缺,随机处理一些课堂上突发的情况的机智也很缺失。虽然自己任教的是思品,但终究有一天要踏上语文这条路,在兼任思品老师的同时,我更多地应该是关注自己的教学方面,所以,在上了课之后,我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不仅仅是对于这一次汇报课,以后的教学日,我都会在师父的带领下每个星期一次“1+1”,每一次下来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尝试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使课堂变得更加活跃生动,这些都是当务之急。

  记得在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时,看到有这么一位老师说的用的是一辈子准备的一节课,而对于每节课,他都把它当做是公开课来上。如果自己也能以这样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也许我会成长的更快。

  而且由于有了“1+1”活动,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明确了自己在教学上到底还有哪些不足,并且还能解决自己*时教学中遇到的困惑。这样成长的时候因为有哦一个团队以及各位老师的经验,走在教育这条大道上也能更顺利、*稳。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3

  一、预*课文要求。

  1、自读课文,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了解课文大意,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坐上标记,试着寻找答案。

  二、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根据你预*的情况说说课题的意思。

  3、引导学生思考:让作者难以忘记的老师是谁?什么事让他难忘?

  三、了解课文大意。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2、全班交流,弄清课文主要写了“我”的启蒙老师田老师用讲故事的方法教“我们”学*古典诗词,给“我”巨大影响的事。

  四、指导认真阅读,深入理解课文。

  1、分小组讨论自己在预*中遇到的问题。

  2、小组汇报本组学*情况。

  3、全班交流在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

  4、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重点理解词语:

  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嘎然而止、引人入胜、年*古稀、恭恭敬敬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成语造句。

  5、引导学生重点理解课文第七段。

  质疑:田老师的故事讲得怎样?从“我”的表现中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生朗读第七段,找出相应词语理解交流(入迷、恍如、发呆、惊醒)。

  请生分别扮演田老师讲故事,“我”听故事,再现场景,体会当时作者的心情。

  6、过渡:田老师编故事讲课对“我”以后有什么影响?

  7、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第九段。(简介“刘绍棠”,帮助学生理解)

  8、小结:说说此时你对“师恩”如何理解?如果把“恩”换成“情”、“爱”、“益”是否可以?

  五、鼓励学生选一首学过的古诗编个故事。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4

  学*目标

  1、在亲身经历中,感受童话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童话的兴趣。

  2、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过程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课前准备好自编故事、合作表演的童话及所写的童话故事。

  2、表演所需的道具、音乐。

  第一课时

  引言

  浓浓的童话情让我们经历了一段段美好的时光,重新拾起它,你会觉得它是那么美好。

  这节课让我们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的过程中,再一次尽情体验童话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走进“大看台”

  1、过渡:上节课老师让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编童话、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走进今天的“大看台”,同学们一定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想一试身手。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开始吧!

  2、学生准备。(排练、讲童话、读自编童话等)

  3、一进“大看台”

  a、读自编故事,忠实的听众发表建议。要求: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b.讲童话,悉心的听众晶评哪个最好。要求:大胆、大方、大声;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听众要认真听,评价要说出理由。

  c.演童话,热情的观众谈谈观后感。要求:有合作意识,表演大方,抓住童话的主要情节。

  d、总结经验,听取建议,再次准备,教师指导。

  二进大看台

  a、创设情境:同学们,“童话大看台”现在开始了,请用你最热烈的掌声请出第一位表演者。

  b.有感情地读自编故事。

  c、用情地讲童话故事。

  d、出色地演童话故事。

  交流收获

  第二课时

  学生写童话故事,教师巡视。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5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通过学*课文,使学生正确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2、基本技能:能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学**惯;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够大胆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思想教育: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孔子的高大形象,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含义。

  2、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孔子的画像)同学们,认识这个人吗?(板书:孔子)你们了解孔子吗?

  2、学生结合资料谈对孔子的了解。

  3、教师补充资料:孔子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大教育家,后人为了纪念他,专门修建了孔庙。(课件出示孔庙的图片)孔庙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孔子同时受到世界人民的敬仰。

  4、补充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课件出示词语,检查读音情况。

  3、指名朗读,要求:仔细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同时画一画课文提到了哪几个学生。

  4、课文提到了哪几个学生?(课件出示:颜回子贡子路子张子夏)点明颜回、子贡、子路、子张是孔子得意的四大弟子。

  5、快速默读课文,画出不懂的问题。

  6、小组交流对孔子的印象。

  三、学生谈对孔子的初步印象。

  1、通过读课文,你觉得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教师随机板书:(可能有以下的认识)

  有爱心谦虚伟大受人尊敬了解学生不贪财

  善于教育大教育家

  四、教师因势利导,深化对孔子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佩之情。

  (一)、第一段的学*依据学生对孔子的初步印象进行进一步的引导。

  1、你从哪部分读出孔子有爱心的?请你给大家读读这个自然段。

  2、说说看,你怎么觉得他有爱心?

  3、谁有和他不同的感受?引导学生结合句子说出自己的见解。课件随机出示重点语句:

  当时,只要你想跟孔子学*,哪怕是带上一束肉干作见面礼或学费,孔子也会乐意收做学生。

  孔子从不以家境贫穷或富裕、天资聪明或愚笨来选择学生,所以他门下的学生,包罗各种各样的人才。

  4、小结:看来孔子确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再来读读书,书中有一个词和大家说的意思差不多。(板写:有教无类)为了让学生得到一样的教育,不管贫穷或富裕,不管聪明或愚笨,他都乐意收做学生。他的确是位令人敬重的好老师!

  (二)、第二、三段的学*

  1、刚才同学们还谈到了谦虚,你是从哪部分读出来的?

  ⑴、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⑵、谁来说说孔子什么地方让你感到谦虚?

  小结:一位德高望众的老师敢于在学生面前说出自己的不足,孔子的谦虚真让人敬佩啊!

  ⑶、朗读孔子的话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课件出示四句话)⑷、指名分角色朗读孔子与子夏的对话。

  2、刚才有同学谈到孔子非常了解他的学生,你们又是从哪部分读出来的?(第三自然段)

  ⑴、在阅读这部分的时候,你们有没有遇到不懂的问题,现在可以提出来。引导学生弄懂“变通”、“和颜悦色”、“谦厚”等词语的意思。

  ⑵、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思考过孔子这么了解每一位学生,对他教学生成才有没有什么帮助?

  ⑶、小结:的确如同学们所说,孔子这么了解学生,使他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课文第一自然段有一个词和我们说的意思一样,那就是“因材施教”。(板写:因材施教)孔子正是善于把握学生的特点,发挥学生的优势,改进学生的不足。培养出了各种各样的人才,造就了七十二个才华超众的贤人,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培育人才的纪录。

  3、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⑴、指导朗读,孔子和子夏的话分别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⑵、指名分角色朗读。

  ⑶、练*朗读二、三自然段。

  4、(课件出示句子: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这段对话让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那么老师对子夏的教育是什么呢?

  5、小结:看来孔子在教育学生方面的确是位了不起的老师,他的思想和人品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学生,影响了他学生的学生,影响了中国的教育。被世世代代的人们尊为先师。(板写:万世先师)

  6、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7、(课件出示孔子的画像)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五、课外拓展。

  1、(课件出示孔子的名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全班齐读。

  3、推荐学生阅读漫画版的《论语》和反映孔子生*事迹的连环图画《孔子胜迹图》。

  第二课时

  一、复*巩固认词:

  富裕、天资、愚笨、选择、谨慎、谦虚

  二、比较记忆字形

  裕资择谨慎

  浴姿泽勤真

  三、练*写生字10个。

  一、把自己摘录的孔子名言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它的理解。

  四、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对孔子的认识。

  五、拓展思考:

  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

  六、读名言警句,试着背下来。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身边人的态度。

  2.“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句话表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相长”的特征,鼓励学生独立学*。

  七、读课文,做摘录笔记。教师指导后进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议。

  一、教学目标:

  1、复*巩固摘录笔记的写法。

  2、练*阅读复述短文。

  3、通过对《一位影响了我一生的老师》的朗读品味,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4、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体会师生间真正情意,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练*阅读复述短文

  2、通过对《一位影响了我一生的老师》的朗读品味,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三、教学课时:三课时

  四、教学过程: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菁华3篇)(扩展4)

——北师大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菁华6篇)

北师大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经 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2.提高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方程的解的意义,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铺垫。

  1.下面哪些是等式? 哪些是方程?

  5y 36÷x=97?8+9m 10-x=3?54+x>9 5×7=35 6y+6=48 2x+3x=20

  2.解方程。

  10-x=5? x+1 0=20 x+3=1 2 x-11=5

  二、走进新课。

  1.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 个不为0的数),等式还成立吗?

  解:等式成立。

  2.请你用发现的规律,解出我们前面列出的方程。

  4y=20xx y=500

  3.解方程。

  (1)x÷3=9 x=27

  (2)7y=28 y=4

  4.下列解法正确吗?

  (1)x-19=19

  解:x-19+19=19-19 x=0

  正确解法:x-19+19=19+19 x=38

  (2)3x=36

  解:3x÷ 3=36÷3 x=12

  三、随堂练*。

  1.解方程。

  (1)6x=156

  (2)3x=630

  (3)59+x=120

  (4)x÷28=0

  四、小结

  等式两边都乘 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成立。

  五、作业。

  教材P71第5题。

北师大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上体会数的意义,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数数、读数、写数,初步体会数序的含义.

  教学重点

  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数字.

  教具、学具

  数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一)引入

  教师谈话:开学这几天,你认识了几个新朋友?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1.同学之间互相介召、互相说.

  2.指名回答.

  教师提问:有认识一位新朋友的吗?谁认识了两位新朋友?有更多的吗?

  这2个新朋友是谁?

  教师板书: 1 2 3 4 5 (根据学生所说的板书)

  (点评: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数学,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要求.通过“介绍新朋友”的情节引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激发了学生的学*欲望.)

  教师谈话:有一位小朋友叫“淘气”,他也认识了一位新朋友“笑笑”.有一天,“淘气”

  请“笑笑”到家里做客.

  (二)出示主题图

  教师提问

  1.看到这幅图,你想说些什么?

  2.他们在玩些什么玩具?请你数一数,说一说.引导学生说出图上的物体数量.

  (学生:他们在玩玩具,有5个积木、4辆汽车、3个皮球等等)

  (点评:创设情境,让学生不由自主的数数,从而感受到数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应用广泛,

  同时也激发学生数数、用数的积极性.)

  二、尝试探索.

  (一)教师提问

  1.你是怎样知道这些物体的数量的?(数出来的)

  2.你是怎样数的?(一个一个的数、两个两个的数)

  (二)指名数一数.说一说.

  1.小组讨论:你认为怎样数数比较好?为什么?

  思考:如果有更多的物体,又可以怎样数数呢?

  (三个三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2.小组合作:数出铅笔盒里文具的个数.(指名展示,全班交流.)

  3.如果你想请你的新朋友到家里做客,你准备怎样做?

  学生1:我准备拿2个洋娃娃请好朋友玩.

  学生2: 我准备拿4辆小汽车请好朋友玩.

  学生3: 我准备拿5把玩具请好朋友玩.

  (点评:通过观察实物,使学生体会数数的方法,感悟出数物体的数量时要一一对应,为数更多物体数量进行渗透.同时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对数学逐渐产生亲切感.)

  (三)揭示课题

  教师谈话:刚才同学们准备了那么多的玩具,你们真是一个好客的小主人.同时我也听出来了,你们说出了许多数量是1 、2、3、4、5的物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教师板书:玩具 (1、2、3、4、5)

  (四)指导书写.

  教师谈话:我们会数出数量是1、2、3、4、5的物体,这些数该怎么写呢?谁会写 1 ? 2怎么写?

  (指名板书)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他们写的怎么样?那么怎样写才能写的又漂亮又规范呢?

  出示田字格及示范字

  教师提问:看到这些字你有什么感觉?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练*怎么写的..(生描示范字,师巡视指导.)

  比较:你认为哪儿写的比较好?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点评:先引导学生观察数的写法,有了认识之后再描,最后自己写,这样的过程实际上在不知不觉的演示过程当中学会了书写.)

  (五)比较数序.

  1.看图数数.

  教师谈话:“淘气”和“笑笑”玩的高兴及了,妈妈给他们准备了一些水果.

  出示水果图

  教师提问:都有那些水果?各有多少个?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明确:1、3、5叫单数,2、4叫双数.

  2.比一比.

  什么水果最多?什么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3.生活中你还在哪见过这些数字?它们有什么用?

  (点评:通过观察实物,使学生感悟到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同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进一步增加学*的兴趣,从而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4.数序

  教师谈话:2个好朋友刚吃过水果,动画片开始了.

  出示火车图

  教师提问:他们在干什么?“淘气”说老虎在第一节,“笑笑”说熊猫排第一节,他们谁说的对?小松鼠在第几节?大象呢?

  三、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最高兴的事是什么?

  点评:

  1.本节课,让学生在经历数数的过程当中,进一步体验、感悟一些数数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力求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学*情境,提供学生参与学*的各种机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增强了应用意识,感受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还可以应用于生活.

  2.数学的学*不仅在课上、课下,也不应该局限于教师的“引”与学生的主动探索,还应该利用恰当时机进行拓展.如数数的方法,以及单数与双数的概念,教师巧妙的设计,把他们引入课堂,通过做游戏的形式,使学生感悟、理解,同时也为今后的加减法的学*打下了基础.

北师大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小数天地

  [复*内容] : 课本第102、103页的有关内容。

  [复*目标] :

  1、复*小数四则运算,以及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2、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整理和反思,培养自我评价能力。

  [复*重难点] :

  1、 进一步理解小数意义。

  2、 提高运算能力。

  [复*准备] : 课件

  [复*方法] : 练*法、小组讨论法。

  [复*过程] :

  一、 整理导入。

  本学期我们又学了一些小数知识,回忆一下你学到哪些知识?

  二、整理知识。

  让学生翻阅课本中的第一、三、五单元内容。看看学了哪些知识。

  1、 学生独立翻阅课本。

  2、 让学生与同桌的伙伴交流,说说学到了哪些知识。

  3、 利用表格或网络图的方法进行归纳整理。(脚可以提供一些思路或表格)

  4、 展示学生的作品。

  三、课堂练*。1、小数读写。课件呈现:

  五点八七四

  二百三十点九 12.03

  1.023

  0.082

  十二点零三 零点零八二 230.9

  一点零二三 5.87

  要求:

  (1)降落伞逐一出现,从上而下,降落*台一次性出现;

  (2)学生看“读数”找“写数”,看“写数””找“读数,判断降落点;

  (3)完成课本第102页的第1题。

  2、小数计算。完成课本第102页第2、3题。

  教师以口算卡片出示,学生口答,部分题目让学生说说怎么想的,怎么算的,计算法则以及注意点。

  3、解决问题。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遇到的小数。

  (2)结合生活情景,提出数学问题。

  如:教室的长是7.8米,宽*米。

  ○1教室的周长是多少米?

  面积是多少米?

  长是宽的几倍?

  ○2课件呈现:

  节日特别供应

  精致汉堡 每块9.80元

  薯条 每包5.50元

  可乐 每杯3.85元

  根据情景图,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问题。

  四、巩固练*。

  完成课本第102、103页的第4~10题。

北师大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并熟记*均数概念及运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

  理解*均数的意义并掌握如何求得一组数据的*均数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均数概念和性质的探究,使学生能够利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发展自身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新知探究。

  1.一年中北京的气温变化的幅度与上海的气温变化的幅度比较,哪里的气温变化幅度大?你知道如何通过计算比较这两地气温变化幅度的大小吗?

  北京得气温变化大,通过两地得最高气 温和最低气温得 温差计算比较得出。

  2.表1给出了某户居民2005年下半年的 电话费用,请你帮这户居民算一算:*均每月花费了多少元电话费?

  表1某户居民2005年7-12月电话费用统计表

  月份789101112电话费(元)75.804576.3065.955.9045.90

  (75.80+45+76.30+65.9+55.90+45.90)÷6=60.80 (元)。

  二、例题 讲解。

  每3秒呈现10个数字,淘气小朋友5次记住数字得情况统计表

  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记住数字的个数54759

  ①淘气能记住几个数字?

  淘气*均每次记住6个数字。

  ②*均每次记住6个数字是怎么的出来的?

  *均数每次记住数字的个数为:(5+4+7+5+9)÷5=6(个)。

  ③淘气哪一次也没有记住6个数字啊!这是怎么回事?

  “6个”是几次“匀”出来得。*均数是一组数据*均水*得代表。

  ④说一说生活中你在哪里见到过*均数。

  我们班同学得*均身高、这个月得*均 气温。

  四、实际应用。

  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科学三门的*均分是91分,其 中语文考了89分,英语考 了91分,小明期中考试数学考了多少分?

  解:由题知总分为91×3=273(分)

  所以数学考了273-89-91=93( 分)

  答:小明期中考试数学考了93分。

  五、*题巩固。

  1.下面是科技馆一星期售出门票情况统计表。

  时间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售票∕张7006409109901300●●

  (1)估一估前5天*均每天大约售票多少张。

  一定比640大,比1300小。

  大约900张。

  (2)星期六售出门票1700张,星期日售出门票1460张。这个星期售票张数的*均值与5天的*均 数相比,有什么变化?

  这星期售票张数的*均数:(700+640+910+990+1300+1700+1460)÷7=1100(张)。

  这星期售票张数的*均值比5天得*均数大。

  2.小熊冷饮店 又该进冰糕了,小熊翻开了本月前3周卖出冰糕情况记录,第一周7箱,第二周8箱,第三周9箱,那么小熊本周进多少冰糕合适呢?

  按*均数进货比较保险,每周都在增加,第四周还可以增加一箱。那么本周可以进冰糕10箱。

  六、课后拓展。

  1.在一分投球比赛中。奇思前后4次投中的个数分别为7个、7个、6个、8个。用什么数可以表示奇思投中的个数?

  用*均数可以表示奇思投中得个数。

  2.下表是某地一星期的气温记录。请你分别算出这星期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得*均值。

  时间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均值最低气温/°C810111211121311最高气温/°C1818202224202521

  3.一农机站有960千克的柴油。用了6天,还剩240千克。照此用法,剩下的柴油还可以用几天?

  解:由题知可用6天*均用柴油:(960-240)÷6=120(千克)

  按照每天用120千克算还可以用:240 ÷120=2(天)

  答:照此用法,剩下的柴油还可以用2天。

  七、小结。

  通过本节课得学*,我们学会了如何看图表以及*均数得计算原理,加深了对*均数的理解,重在计算和生活上得应用。

北师大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并熟记*均数概念及运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

  理解*均数的意义并掌握如何求得一组数据的*均数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均数概念和性质的探究,使学生能够利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发展自身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新知探究。

  1.一年中北京的气温变化的幅度与上海的气温变化的幅度比较,哪里的气温变化幅度大?你知道如何通过计算比较这两地气温变化幅度的大小吗?

  北京得气温变化大,通过两地得最高气 温和最低气温得 温差计算比较得出。

  2.表1给出了某户居民20xx年下半年的 电话费用,请你帮这户居民算一算:*均每月花费了多少元电话费?

  表1某户居民20xx年7-12月电话费用统计表

  月份789101112电话费(元)75.804576.3065.955.9045.90

  (75.80+45+76.30+65.9+55.90+45.90)÷6=60.80 (元)。

  二、例题 讲解。

  每3秒呈现10个数字,淘气小朋友5次记住数字得情况统计表

  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记住数字的个数54759

  ①淘气能记住几个数字?

  淘气*均每次记住6个数字。

  ②*均每次记住6个数字是怎么的出来的?

  *均数每次记住数字的个数为:(5+4+7+5+9)÷5=6(个)。

  ③淘气哪一次也没有记住6个数字啊!这是怎么回事?

  “6个”是几次“匀”出来得。*均数是一组数据*均水*得代表。

  ④说一说生活中你在哪里见到过*均数。

  我们班同学得*均身高、这个月得*均 气温。

  四、实际应用。

  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科学三门的*均分是91分,其 中语文考了89分,英语考 了91分,小明期中考试数学考了多少分?

  解:由题知总分为91×3=273(分)

  所以数学考了273-89-91=93( 分)

  答:小明期中考试数学考了93分。

  五、*题巩固。

  1.下面是科技馆一星期售出门票情况统计表。

  时间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售票∕张7006409109901300●●

  (1)估一估前5天*均每天大约售票多少张。

  一定比640大,比1300小。

  大约900张。

  (2)星期六售出门票1700张,星期日售出门票1460张。这个星期售票张数的*均值与5天的*均 数相比,有什么变化?

  这星期售票张数的*均数:(700+640+910+990+1300+1700+1460)÷7=1100(张)。

  这星期售票张数的*均值比5天得*均数大。

  2.小熊冷饮店 又该进冰糕了,小熊翻开了本月前3周卖出冰糕情况记录,第一周7箱,第二周8箱,第三周9箱,那么小熊本周进多少冰糕合适呢?

  按*均数进货比较保险,每周都在增加,第四周还可以增加一箱。那么本周可以进冰糕10箱。

  六、课后拓展。

  1.在一分投球比赛中。奇思前后4次投中的个数分别为7个、7个、6个、8个。用什么数可以表示奇思投中的个数?

  用*均数可以表示奇思投中得个数。

  2.下表是某地一星期的气温记录。请你分别算出这星期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得*均值。

  时间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均值最低气温/°C810111211121311最高气温/°C1818202224202521

  3.一农机站有960千克的柴油。用了6天,还剩240千克。照此用法,剩下的柴油还可以用几天?

  解:由题知可用6天*均用柴油:(960-240)÷6=120(千克)

  按照每天用120千克算还可以用:240 ÷120=2(天)

  答:照此用法,剩下的柴油还可以用2天。

  七、小结。

  通过本节课得学*,我们学会了如何看图表以及*均数得计算原理,加深了对*均数的理解,重在计算和生活上得应用。

北师大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张数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

  教学重难点

  学会解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建立模型。

  1、看图说一说你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交流。

  2、图中告诉我们等量关系是什么?

  (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

  3、求姐、弟各有多少张?你会画线段图吗?画一画。

  X

  弟弟

  3X180

  姐姐

  4、设谁为X比较简便?为什么?

  5、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那姐姐呢?你会列方程解答吗?

  6、学生汇报。

  7、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那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X+3X是多少?你怎样想?

  4X=180(1个X与3个X合并起来是4X)

  2X=90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张邮票,那姐姐有135张邮票。

  8、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9、做完后还需要验证,怎样验证?

  10、想一想,如果利用姐姐比弟弟多90张的条件,可以怎么列方程?

  先画线段图,再列,方程解答,并交流。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那姐姐有90+X张邮票。

  90+X+X=18011、通过刚才解决问题,你们有什么收获?

  活动二:解释运用:试一试

  解方程:5Y+Y=96X+3X=724M-2M=48

  Y+Y=335X-2X=1232X-X=4

  (1)读题

  (2)怎样解方程

  (3)怎样检验?

  练一练

  1、解方程:

  2、岚岚几岁了?

  列方程并解答

  理解题意,解方程解答,并检验

  X+6X=35或7X-X=30

  3、列方程30X=600。

  生独立完成。

  4、(1)书上告诉了我们什么?你能提什么问题?

  (2)怎样列方程?

  25X-4X=31.5

  (3)怎样解方程?

  (4)你怎样验证?

  板书设计

  邮票的张数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那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X+3X是多少?你怎样想?

  4X=180(1个X与3个X合并起来是4X)

  2X=90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张邮票,那姐姐有135张邮票。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菁华3篇)(扩展5)

——北师大五年级语文教案 (菁华5篇)

北师大五年级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读5个生字。

  2、了解卢茨朗格在奥运金牌面前的做法,感悟他无私帮助对手、追求公*竞争的精神。

  3、能够对卢茨朗格的做法发表看法,并把自己的看法写下来。

  教学重点:

  通过对卢茨朗格的做法发表看法,理解奥运精神,崇尚人物品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检查读书。

  1、2008年,在首都北京,我国成功地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在欣赏精彩比赛的同时,我们也增长了许多的奥运知识。今天的课文,就是发生在奥运赛场上的真实故事。齐读课题。

  2、检查词语,重点理解:非同寻常、甚嚣尘上、谬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2、汇报;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提出不懂问题

  估计问题可能有:卢茨朗格为什么要帮助对手欧文斯?“卢茨?朗格早已在心中把他的金牌熔掉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欧文斯只需跳7.15米就能通过预赛?为什么夺冠后第一个向欧文斯祝贺的是卢茨·朗格?……

  三、精读重点部分,了解做法发表看法。

  师:在金牌面前卢茨朗格为什么要帮助欧文斯呢?这是我们许多人心中的疑惑。我们先来看看卢茨·朗格当时是怎样帮助欧文斯的。

  感悟卢茨、朗格帮助了欧文斯

  1、学生容易直接说到第五自然段,相机出示

  他走过来,拍了拍欧文斯的肩膀说:“你闭上眼睛都能跳进决赛。你只需跳7.15米就能通过预赛。既然这样,你就根本用不着踩上跳板再起跳。你为什么不在离跳板还有几厘米的地方做个记号,而在记号处就开始起跳?如果这样,你就无论如何也不会踩线了。”

  估计学生能理解到“鼓励欧文斯——闭上眼睛都能跳进决赛”和“告诉欧文斯技巧——在离跳板几厘米的地方开始起跳”两个方面。

  板书:闭上眼睛都能、做记号。

  2、卢茨格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这些话的,这些话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补充出示

  联系上下文思考:卢茨·朗格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这些话的?这些话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自学后交流

  (1)卢茨朗格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这些话的?

  ①学生容易谈到:卢茨·朗格第一次就跳出8米的成绩,欧文斯两次试跳均犯规,第三次试跳再犯规他将被淘汰,冠军就非卢茨朗格莫属了。

  谈到欧文斯的情况时,自由读,体会欧文斯着急的心情。引导:欧文斯是一位田径天才,为什么现在这样紧张?

  谈到卢茨朗格的情况时,出示:只要欧文斯被淘汰,可以说在决赛中冠军就非卢茨·朗格莫属了。

  读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只要……就”可以感受卢茨朗格与金牌只有一步之遥)

  ②学生可能会忽视现场十几万观众对卢茨朗格的期待。如果学生谈不到,师引导:当时比赛现场是怎样的情况?

  小结:面对可能带来无数荣誉与希望的金牌,面对十几万德国观众的期盼,卢茨朗格是这样说这样做的,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齐读第五自然段。

  (2)卢茨朗格这些话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容易谈到这些话使欧文斯恍然大悟,调整了心态,心情*静了,发挥了应有的水*,获得了冠军。

  引导(谈到则省去):你们知道吗?这段话对欧文斯产生的影响还不止这些。出示欧文斯在比赛场上的图片:这项冠军是欧文斯在奥运会上的第二枚金牌,此后他又获得了200米和4×100米接力两项冠军,创造了人类田径伟大的神话。

  小结:卢茨朗格在自己离金牌只有一步之遥,而欧文斯可能无缘决赛的关键时刻帮助了欧文斯,我们不禁会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是怎样想的呢?对卢茨?朗格的做法发表看法

  创设情境:孩子们,假如你是柏林奥运会赛场上的一名记者、一名普通观众,或者是一名运动员……亲眼目睹了卢茨朗格在比赛中的表现后,你有什么看法发表?或者有什么问题,请你向卢茨朗格提出来。

  小组合作,展开讨论,然后全班交流【问题可能有:欧文斯是你的对手,你为什么要帮助他?我们都在企盼你夺冠,你忘记了国家荣誉吗?你为什么第一个向获得金牌的欧文斯表示祝贺(学生如果没有提到教师参与,适当补充资料)……理解的要点:公*竞争,真正金牌,崇尚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如果学生谈到“让金牌”、“友谊第一”则引导争辩,感悟奥运精神。】

  四、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卢茨朗格这种宽阔的胸怀,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深深感动了我们,更深深地感动了欧文斯。后来欧文斯在传记中深情地写道:(出示第7自然段)

  齐读,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解决学生疑问。

  引读第7和第5自然段。

  2、1951年,欧文斯在柏林旧地重游,他又一次来到15年前曾给他带来希望和荣誉的巨型体育场,并向聚集在这里的数万名听众作了演讲。如果你是欧文斯,你会说些什么呢?请你写下来。也可以写一写你对卢茨朗格做法的看法或是学完这篇课文的感想。

  附板书设计:

  鼓励

  在金牌面前XX崇高

  指点

北师大五年级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新学到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卓越”“构思奇妙”“匠心独运”等词语的意思。

  2.选择一件自己喜爱的工艺品,仔细观察一下,再学*课文的写法,把观察到的和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3.学会观察方法,培养学生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观察的能力。

  4.理解课文内容,向学生渗透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教育。

  重点难点:

  1.体会“天马”所体现的奇特艺术想象力。

  2.了解铜奔马在整体上保持*衡所包含的科学原理。

  3.从构思设计上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洋思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挂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为之而骄傲。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认识我们五千年文化中最骄艳的一朵小花,我们五千年文化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它,就是名闻中外的艺术珍品――“天马”。

  (板书:天马)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悟

  1.出示生字词

  [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要认真听,注意读音是否正确。

  你对那些词不理解?谁能来解答?你是怎样解答的?(学*方法的指导)

  [2]你认为那个字容易写错?怎样写漂亮?

  2.指名朗读课文

  你从这篇课文中读懂了什么?哪些地方你不明白?

  (从课题或从不懂得句子中提出问题)质疑方法的指导。

  三、细读品悟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去领会一下这匹天马无穷魅力。

  1.自读第一自然段,你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

  2.过渡:旅游局为什么要把天马作为*旅游的图形标记呢?

  3.默读全文,思考:旅游局为什么要把天马作为*旅游的图形标记

  [1]朗读第二段:从这段中你体会到什么?(天马的历史价值)指名朗读

  [2]天马是什么样子?特别在哪里?

  小组讨论、交流

  (1) 第三、五自然段:默读:课文描写了天马身体的哪些部位,是如何描写的?从这些描写我们知道了什么?

  朗读指导:怎样表现出这是一匹难得的好马是朗读的要点。

  (2) 过渡:其艺术成就最淋漓尽致的体现,还在第六自然段。这节写了什么?(板书:奔跑)

  讨论结合理解词语。你从这段中体会到什么?

  小结:同学们都知道,“马踏飞燕”的飞燕,而是一只龙雀,龙雀是传说中天上的神鸟,是传说中的风神,飞行速度很快,这匹骏马从飞燕身上飞快地踏过,而龙雀安然无恙,可见马的动作是何等的轻快。我们不由得为它惊人的速度而惊叹,都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艺术创造力而拍案叫绝。

  出示句子:我们不敢肯定汉明帝迎取的就是这件工艺品,但至少可以说,这种题材的工艺品在当时就是非常珍贵的。

  体会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3)过渡:我们*时也见过许多雕塑作品,它们一般来说都有一个很大很重的底座,但这匹铜马却不是这样的,它全身的重量都集中在足下的这只小小的飞燕上,这就有一个怎样保持*衡的问题。

  自读体会,让学生充分讨论,了解天马精确的*衡,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已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

  朗读指导:怎样表现出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惊叹!

  4.小结

  四、学*第七自然段,总结全文。

  1.齐读

  2.体会中心

  本段写了什么?在全文有什么作用?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引申

  由于*代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我们暂时的落后了。五千年的文化是我们的骄傲,但同时更是我们的神圣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要把我们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扬光大,要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

  就像刚才歌中唱的那样,为了早日看到黄河母亲的欢笑,看到黄河母亲的歌唱,让我们一起去努力吧!我坚信我们的祖国一定会像这匹扬蹄飞奔的骏马一样,大步地跨向新的世纪,大步地跨向新的辉煌!

  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直奔中心,学*第3——6自然段。

  1.简要回顾,指名看图说说天马的外形。

  2.出示

  这个飞行时的瞬间形象无比神奇,其高超的设计构思,就是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也令人叹服叫绝。

  ⑴理解“神奇”“高超”“叹服叫绝”。

  ⑵提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神奇、高超,令人叹服叫绝?

  3.理解“激发人们的想象力”。

  自由朗读思考

  [1]结合课文理解“体态轻盈”“神形兼备”的意思。

  [2]作者抓住天马的哪些方面写的?怎样进行描写的?

  二、读写结合,强化训练。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强化段与段的联系的训练,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小黑板出示:“马踏飞燕”()外形逼真,()构思奇妙,()被称为“艺术珍品”。

  3.进行小练笔:选择一件自己喜爱的工艺品,仔细观察一下,再学*课文的写法,把观察到的和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三、布置作业。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天马

  后蹄踏飞燕

  构思奇妙 卓越的创造才能

  飞燕安然无恙

北师大五年级语文教案3

  一、实物展示 谈话引入

  1. 师展示实物—一个香气诱人的苹果。看到这个苹果你想到些什么?

  2.一个苹果对于我们来说算不上什么,可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在七天七夜没有一口水喝仍坚持作战的志愿军战士们眼中,它是多么的珍贵。那战士们是怎样对待这一个苹果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一个苹果》。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 默读课文,勾画不认识的生字,自主学*生字。

  2. 教师用开火车的形式检查学生的生字认读情况。

  3. 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 理解内容

  1. 一个苹果在战士们手中传递了几次,却还剩大半个,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我们来细读课文。

  2. 齐读1~3段,思考:这个苹果是在什么环境下得来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个苹果来之不易?

  3. 读4~11段。

  (1)思考:每个人都处在什么环境下?他们需要什么?可又是怎么做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小组合作演一演当时让苹果的情景,体会战友间的情感和战士们的品质。

  (3)分角色朗读,边读边体会,边感悟。

  4. 读12~13段。

  (1)体会吃苹果的情景,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扮演战士,表演吃苹果的情景,谈谈自己这时想到的是什么。

  (3)说说:为什么这么多战士还吃不完一个苹果?

  5.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最后一个段,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对“我被这种战友间的关怀激动着,迸出了幸福的骄傲的泪花”的`体会。

  四、总结全文 深化感情

  1. 学完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2. 找出最让人感动的句子读一读。

  五、拓展延伸 作业练*

  1. 你还了解哪些关于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的故事?讲给同学听听。

  2. 结合自己,谈谈生活中互助互爱的事情。

  3. 抄写课文中的优美词语。

  教学反思: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要让他们敢问、敢说。这是基础。众所周知,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激发其学*的动力。所以,在教学时,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己见。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实践证明,《一个苹果》的教学,倘若离开了积极的丰富的想象,就难于理解教材的内容,难以发展语文能力。所以,我力求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其中,有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想象理解;有让学生抓句子,联系上下文想象;有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发散想象等等。

北师大五年级语文教案4

  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我校五年级共48人。班额较大,不过,大家都很爱学语文,上课时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活动。课前也可以自主的预*课文,具备一定的语文学*的能力,基础知识扎实,学**惯良好!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本课两首诗都是咏物言志诗,可以说是写马诗里的压卷之作。虽都写马,但各具特色。杜甫的《房兵曹胡马》一诗,作者用雄健的笔力刻画雄健之马。全诗分前后两部分,诗的前四句写马的外形动态,是实写。诗人恰似一位丹青妙手,用传神之笔为我们描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它嶙峋耸峙,状如锋棱,四蹄腾空、凌厉奔驰。这匹宝马良驹在诗人细致的刻画下,是那样的气韵生动,维妙逼真。诗的后四句转写马的品格,用虚写手法,由咏物转入了抒情。写它纵横驰骋,穿空阔度险峻越障碍甚至足以托付生命。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包含着无尽的期望和抱负,将意境开拓得非常深远,它既是写马驰骋万里,也是期望房兵曹为国立功,更是诗人自己豪迈情怀、壮阔胸襟、雄伟志向的写照。

  李贺的《马诗》通过咏马来表现诗人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想要报效国家及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的渴望,但这些,诗人都是得不到的。诗歌描写了清冷大气的场面,写出了静态中的马的苍劲有力,同时诗人通过“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来表达自己想要实现理想的迫切心情。

  教学目标

  1、认识识字表生字,读准发音,记清字形。

  2、学会写字表生字,能够读准发音、记住字形,用正确的书写姿势进行规范的书写,把字写美观、工整、大方。

  3、用多种方法熟读古诗,体会两首诗的象同于不同之处。

  4、鼓励学生细心阅读,交流感悟,作者用哪些具体的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体会这种写法。

  教学难点分析

  古诗的诗句以学生诵读为主,朗读要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自悟词句的大致意思,在自读体会的基础上合作学*,交流对语句的体会。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展示古诗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在你们的脑海里一定储存着不少的古诗吧?你能把自己最喜欢、印象最深的古诗背给同学听一听吗?

  2.生展示古诗。

  3.同学们背得很有韵味,也很精彩。在这些古诗中,有描写祖国壮丽山川的,有抒发强烈的爱国情怀的,有倾诉思乡之情的……今天我们来学*两首咏马的诗。板书课题。

  二、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自由读两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后借助注释,试着说说两首诗的大概意思。

  2.指名朗读古诗,一人读一首,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全班齐读两首古诗,边读边想:这两首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读后交流:

  (1)作者都是唐朝的诗人,随机让学生借助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谈谈对作者的了解,教师作适当的补充,介绍背景。(课件出示)

  (2)都描写了马。随机设疑:写马只为写马吗?对此我们需要认真体会。

  三、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1.学*《房兵曹胡马》。

  (1)指名朗读古诗,读后说说题目的意思。

  (2)诗的前四句正面描写了马的哪些外形,各有什么特点?

  提示:首句交代胡马的产地,来自“大宛”。二句写好马的形象、特征(瘦),“锋棱瘦骨”,把与人相若、神健气清、并夹裹着凌厉之风的神骏形象摆在读者面前。接着,三、四句从静动两方面续写马的形态,尖耳、蹄轻,生动地描写出马的体态的俊健。

  (3)作者向我们刻画了一匹怎样的骏马?

  (4)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品味作者的用词之妙,把骏马之神之灵之骏写得入木三分,栩栩如生。

  (5)作者的心情如何?

  感受诗人在看到这匹宝马良驹时所引起的兴奋、欣喜而又夹杂着欣赏、赞叹的多重感情体验,然后通过品读来回味。

  (6)古诗后四句,作者笔锋一转,描写马的品格。借写马的品性,表达了对友人的期盼,更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抱负。

  (7)“骁腾”、“横行”是什么意思?你感受到什么?

  (8)它为什么能“所向无空阔”?想象一下,房兵曹的这匹好马驰骋疆场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学生想象交流。

  (9)看到这匹宝马良驹,即可想象它的英勇善战。此时,作者的心情如何?指读,体会。

  (10)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什么?

  作者对宝马良驹的赞誉,对友人的激励,抒发着自己踌躇满志,充满远大抱负的情怀,豪迈之情溢于言表。

  (11)教师小结:如果说诗歌的前四句是主要是通过描写马的外形特点来刻画马的雄健神骏,表达诗人内心所受到的视觉冲击的话,那么在诗歌的后四句,则是通过转写马的品性来抒发自己的豪迈情怀,英豪之气。看到房兵曹拥有如此的好马,诗人杜甫的灵感焕然喷发,于是他大笔一挥,创造出了一幅形神兼备、惟妙惟肖的“胡马”图,言简意赅又淋漓尽致。千载之下,我们都似乎可以体会到杜甫在写作此诗时那种欲罢不能、不吐不快的创作欲望及诗人建功立业的鸿鹄之志,壮阔胸襟!

  (12)指导朗读,配古典乐曲。(试读、指名读、齐读、试背。)

  (13)齐背古诗,边背边想象情境。

  2.学*《马诗》。

  (1)过渡:如果说杜甫笔下的马是雄健俊美的,那么诗人李贺笔下的马又是什么样子?

  (2)自读诗文,启迪质疑。用学过的方法,自读,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3)学生小组试讲,感知诗意。

  (4)赏析前两句的含义,师生共议“沙如雪”、“月似钩”的丰富意蕴,这是一番怎样的情景?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肯定学生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理解。

  (5)师生共同在音乐中想象,感受“大漠、燕山”空阔寂寥、清冷大气的场面。师相机点拨:这悲凉、清冷的场面从侧面衬托了诗人壮志未酬、怀才不遇、异常愤懑的心境。

  (6)指导朗读。生读,评议。

  (7)自读“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是一匹怎样的马?(引导学生抓住“金络脑”、“快走”,形象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8)作者多么希望能施展自己的才华,投笔从戎,驰骋沙场,建功立业,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献上自己的一点力量。可是昏庸腐败的朝廷不认同他的才华,英雄无用武之地,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

  想到这些,诗人怎能不焦急?

北师大五年级语文教案5

  教材分析:

  《劳动的开端》是一篇表现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艰难生活的文章,作者吴运铎根据自己的战斗经历写成传记《把一切献给党》,本课就是节选于本书。从课文中可以感受“我”自强自立、刻苦磨炼自己的坚强意志。

  教学目标:

  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初步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能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能按提纲简要复述第—天挑煤的经过。

  3.理解课文中4个比喻句表达的意思。

  4、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艰难生活,感受我自强自立、刻苦磨炼自己的坚强意志。

  教学重点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能分辨课文的详略。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4个比喻句表达的意思。

  教学准备:

  教师:作者简介、课文背景介绍

  学生:预*课文、查找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劳动的开端》,作者是吴运铎。你们对课文或作者有哪些了解?谈一谈。

  (教师可以适时简介吴运铎爷爷及他小时候家中的生活困难情况,告诉学生本课节选自吴运铎爷爷所写的传记《把一切献给党》。)

  出示课题,理解:“开端”,开头的意思。

  二、认读字词。

  出示生字词,指名读

  注意本课几个多音字的读音:挑(tiāo)脚、得(dé)了吧、半夜就得(děi)动身、落(là)在后头。(认读本课的生字和少数新词,扫清阅读障碍。)]

  三、初读课文,分段。

  初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小组交流:说出各段的分法和各段的主要意思。

  师生讨论,第9自然段应归第二段还是第三段,讲明理由。

  3.讨论其他分段方式,合理的,教师予以肯定。

  四、精读、理解课文内容

  (一)、学*第一段

  1、指名朗读第一段

  2、理解“揭不开锅”的意思,体会“像油煎—样”是写“我”心里焦急的程度,说出这是用什么来比什么。

  3、感情朗读第一段。

  (二)学*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边读边用笔划出本段两个最能反映旧社会煤矿工人工作条件极端恶劣,生命没有保障的句子,齐读。

  2、师生讨论,联系其中的关键词语理解旧社会穷苦的煤矿工人连狗也不如的艰难生活。

  3、分角色朗读“我找从小在一块玩的小赵商量……准备半夜就走路”这部分课文。

  问:小赵说“我”像个”“瘦猴子”,说明“我”身体怎么样?这跟第一天挑煤有什么联系?(说明“我”又瘦又小,更能说明第—天挑煤的艰难,为表达中心服务)。

  4.这部分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家里穷,劳动条件差?(生默读本段的最后小节,按提问要求划出“没有灯笼”、“没有火把”、“找了些用过的油棉纱”、“擦过机器油”等词句,抽答)。

  (三)学*第三段

  1.指名朗读第三大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用笔画出本段的中心句(穷人到哪里都要受欺侮)。

  2.生默读,找出本段中反映“我”怎么受人欺、受人嫌的两段话(指“睡得正熟……称煤了”和矿上办事人所说的`话这两处)。

  出示“睡得正熟……”一段话,齐读。生理解“渊”字的意思和整个词语的意思。“好像落在万丈深渊,浑身疼痛”说明“我”摔得怎么样?(摔得重,摔得厉害)。整段活反映资本家及其手下的人怎样对待穷人?(不顾穷苦挑煤工人的死活,不把他们当人看)

  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动身挑煤,板书)

  (四)学*第四段

  1.指名读第四大段,生找出“挑煤赶路”和“跌倒山腰”分别属于哪几节,板书这两个词语。

  2.指名读“我挑着煤赶路……”一节。生边听边思考,划出反映挑煤艰难动作的词,指答,深入体会,齐读本节。

  3.自读“哪知挑东西走路……”一节。理解本节的一个比喻句,说出这是用什么比什么、说明什么。

  4.生自由感情朗读“我鼓起勇气……我怎么办呢?”这部分课文,体会“我”跌倒山腰和孤身留在荒山的艰难情境。(结合看插图)

  5.自由读“我”“空筐回家”这部分课文。提问:课文哪几处写出“我”人小,却很懂事?

  (不肯下地洗脚和“我不饿”这两处).

  五、熟读三、四两大段,准备按板书的提纲,抓重点,有顺序地复述第一天挑煤的主要经过。六、总结全文

  问:作者的“劳动的开端”是怎样开始的?谈谈自己对劳动的理解。

  六、布置作业,巩固练*

  把课文缩写成100字左右的短文。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菁华3篇)(扩展6)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均数》教学反思 (菁华5篇)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均数》教学反思1

  培养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我在教学中,很注意学生在什么知识点上会产生思维障碍,就在这个地方解决,为了弄清例2怎样计算,让学生运用例1探索的方法,类推迁移,尝试做,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类推到“做一做”练*之中。

  积极引探,发挥两主作用。课标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时,教师通过积极的“引”,来激发学生主动地“探”,使教与学产生共振,和谐发展。如出示例2时,问与例1相对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主动探索出:求*均数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精心设计练*。大纲指出:“练*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主要在课内进行,练*要有层次,有针对性,讲究方式,使全班学生都得到较多的练*机会等。”我在课堂练*中,除基本训练打基础外,还出示了“尝试题”,诱发学生学*的积极性,边算边讨论,成功地解答尝试题后。我还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专项练*:1、基本训练。2、变式练*。3、游戏练*。为学生设计多层次的尝试思维情景,让学生看有所思,练有所想。

  加强了信息交流,促进尝试成功。尝试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学生讨论,是在学生获得自己的努力结果之后进行的生动活泼、独具一格的“语言和思维训练”,这种讨论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情感上得到交流和满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加深理解教材。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三次学生讨论,然后根据学生输送的信息,针对学*新知识的缺陷,作画龙点睛式的讲解,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与此同时,我也参与讨论,及时了解情况,并根据学生输来的信息,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以“教”促“学”,“学”中有“教”,密切了教与学的关系,保证了尝试成功。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均数》教学反思2

  《求复杂的*均数》是在学生掌握了简单求*均数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落实自主、合作探究解题方法,实现知识迁移上有较多的关注。教学中本着立足生活数学的角度,上好师生、生生互动的学生课堂为目标,设计并认真教学。从学生的学*效果看还是比较理想的。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以下几点:

  1、师生、生生讲的互动交流及互动评价比较充分。引导学生发现信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合作探究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全班讨论交流得出简便的算法,优化了算法;并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能够引导学生间、小组间的针对性评价,同时比较注重对于各类学生的不同评价。

  2、活用并改用了教材。在问题情境不变的前提下,将情景图中的信息,有小教练的红、蓝运动员的22名队员,均变为12人,但是*均数依然与课本一致人。这样的改用给学生们在小组内合作计算较快了,并且能够进行更为充分的比较和交流。

  3、有效组织了学生的小组合作,自主、合作探究方式落实到位。合作有较严谨的要求,探究方法、计算(有分工、合作)。本节课*进行了两次小组合作,分别是探究红队队员的*均升高和从学生的体重、身高、年龄等项目中选一项计算出组内同学该项目的*均数,两次活动都是比较顺利的。其中第一次合作探究算法、合作计算、交流;第二次合作全员参与性强,选择项目、各成员交流、收集数据,进行计算。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选择;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重统计过程化、活动化、生活化;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了数学的有用性。

  4、分层练*的设计题型丰富(填一填、判一判、选一选、算一算),生活化较强,学生的练*效果理想。不足之处是:

  1、前面探究、尝试及交流时间充分,以至于分层练*的处理时间不够充分,有前松后紧的现象。

  2、在解决生活问题的练*中C类学生出错较多,原因理解能力较差,需进行针对性解决问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以后在指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综合法与分析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应作出更多的努力。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均数》教学反思3

  *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非常抽象。新教材较重视让学生在理解*均数的意义的基础上再应用于实际。基于这一点,我在设计中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为什么要学*了*均数,注重选取学生熟悉的教材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均数解决问题,了解它的价值。

  本节课我从学生熟悉的妈妈给两个孩子不公*的分铅笔引入,让学生感受到分东西要公*,生活中很多时候需要*均分,即感受到*均数产生的需要。

  在第二个层次如何得到“*均数”,我则采取让学生自己在分铅笔的过程中发现“移多补少”和“先求总数,再重新*均分”这两种不同的方法。从课堂效果看,还是不错的,孩子们很快就想到了这两种方法。

  “*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是教学的难点,因此我就选取学生熟悉的各门学科的考试分数来进行教学。教学时不仅让他们理解“*均分”是如何计算出来的,让他们体会到*均数是一个“虚”的数,再此基础上我又进行了拓展延伸——已知三门学科的*均成绩及其中两门学科的成绩,让学生计算出剩下一门学科的分数。因为这个例子学生非常熟悉,所以很快他们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于比较抽象的知识点的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取他们熟悉的素材进行教学,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均数》教学反思4

  *均数教学是统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均数的知识,以前总是把它当作一种典型应用题来教学的,即所谓的求*均数应用题。但是,从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数学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来看,教学中更应该强调学生对*均数的意义、特征的把握,注重其统计含义的理解,让学生在新的问题情境中,正确地运用它去解决问题。

  教学中我没有只停留在“简单地给出若干数据,要求学生计算出它们的*均数”上,而是把理解*均数的意义作为教学的重点,紧密联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为什么要学*均数,充分引导学生理解“*均数”概念所蕴涵的丰富、深刻的统计与概率的背景,让学生在实践应用中,去把握*均数的特征,理解*均数的意义。并能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发展。

  怎样才能使三年级的小学生感受到学*均数是一种需要呢?课标上指出:小学中年级、高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此时,学*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活动的安排更应当关注数学在学生的学*和生活中的应用应该是现实的、具体的问题解决。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且学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于是,课的引入部分我设计了在两个笔筒里放着7枝笔和5枝笔,让学生帮整理成每个笔筒的笔一样多,引出一个结论: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的相同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均数”,所以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均数”的问题。

  从富有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移笔”导入,自然的引出“*均数”概念,并巧妙地使学生直观感知*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并不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为后面深化对“*均数”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作好预设。

  最后,为了加深学生对*均数意义的理解及特征的把握,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开头相互呼应,设计了小明的身高为127厘米,一天他来到一个池塘边玩,看见池塘边有个木牌,木牌上写着:这个池塘的*均水深为1米。小明看了高兴地说:我在池塘里玩水一定不会淹死的?请问你认为小明的看法对吗?为什么?让学生展开讨论,从对“*均水深”的理解中找到正确的答案。

  通过以上教学,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与应用价值,为树立应用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初步形成了解决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这一应用过程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将数学课中的统计与生活有机的结合,体会到数学中的生活,生活中的数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主动性。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均数》教学反思5

  *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它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以往在教学*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着*均数的求法上。新教材更重视让学生理解*均数的意义,基于这一认识,我在设计中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为什么要学*均数,注重引导学生实际问题中理解*均数的含义,在操作、比较、观察中把握*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均数解决问题,了解它的价值。在教学时,践行“导、学、议、练”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建构模型——解释应用,深化理解——联系实际,拓展延伸”这样一个教学结构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给孩子们创设一种自主探究的学*氛围,让孩子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具体情况如下:

  一、导:创设现实生活情境引入概念,使学生感受*均数的必要性。

  课的开始结合实际问题航模比赛中“派谁参赛”,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思考、讨论,在认识冲突下,认识到比较其中一次的成绩不合理,在比赛次数不同的情况下,比总数显然也不公*:而*均数能代表它们的整体情况,因此产生了*均数,感受*均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产生了学*均数的要求。教学只有组织了这个过程,学生对*均数的统计意义以及作用才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也才能在面临类似问题时,自主的想到*均数作为一组数的代表,去进行比较和分析。这样导课激发了学生学*的兴趣,新课很自然的引出来了。但是有的地方老师的适时引导不是很到位,比如2个11的意义一样吗,这里就欠引导。

  二、学和议:创造有效的探究学*方式,理解*均数的意义和学会求*均数的方法。

  在课堂上我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自己探索求*均数的方法。一种是移多补少,一种是计算。有部分学生数感较强,能够根据提供的一组数据感觉出*均数大概是多少:而用总数除以份数得到*均数的计算,学生肯定有这种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找到求*均数的方法,虽然求出了*均数,但是概念也是非常模糊的。*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很多学生对*均数的意义不理解。移多补少的方法对理解*均数的意义有很大的帮助,让学生在移多补少中建立*均数的表象,通过学生移一移、画一画、算一算,从感官上理解*均数的由来,理解*均数的意义(每份一样多)。在前两次磨课过程中有让学生用小方块摆一摆。由于摆到时间过长,而且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这样的经验,所以就直接用统计图画一画,而没有用小方块来摆。怎样让学生理解*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呢?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10、11的含义,还在统计图中理解了它的虚拟。

  三、练:精心设计练*,进一步掌握*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本节课练*的设计难易适中,巩固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技能,并发展思维的能力。练*突出层次性,使之有利于知识的生成和内化。练*题既有知识扩展又有方法提炼的,如飞机试飞的成绩的题目既探究出*均数的范围又巩固了*均数的求法;练*题的设计还要有弹性,拓展练*歌咏比赛的设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都有收获。练*题中过河的问题处理的不是很到位,应该给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菁华3篇)(扩展7)

——北师大语文教案 (菁华5篇)

北师大语文教案1

  一、说教材

  《保修》是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主读课文。该单元以“当代视线”为主题,即当代生活的所见所闻,介绍当代的科学知识、当代的生活方式等。本文是一篇微型小说,它有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尾,这个结尾是一种幽默,是一种讽刺。文章通过画家购买推销员的一系列产品带来的无限烦恼,最后又回到当初的秃脑袋的故事,揭露了社会上存在的欺诈现象。结合新课标要求和课文特点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小说知识,掌握作者文学常识。

  2、把握文章的情节结构,初步领会本文的主题。

  过程与方法:

  分角色朗读、讨论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商业欺诈的本质,正确认识和对待生活。

  《保修》课本剧

  第一场(生发剂)

  推销员:(上场)大家好!我是一位专门从事头发事业的推销员,那里有光头我就往那里跑。听说这儿有个画家是个光头,我今天去拜访一下。有道是小小的头发,大大的发财。(敲门)

  M先生:谁呀?(开门)请进

  推销员:您好,我是来帮您解除烦恼的。

  M先生:我可没有什么烦恼。身体健康,作品得到好评,收入充足,不缺钱花。”

  推销员:那您就没觉得再缺点什么吗

  M先生:对不起。我已经加入了人寿保险,有房又有车,刚刚又买了许多好股票。

  推销员:您聪明,能干,事业有成。看您那聪明的脑袋就像撒哈拉大沙漠一样寸草不生,就像南极冰盖一样闪闪发亮。

  M先生:(摸着脑袋,不好意思)这个吗……

  推销员:(打开皮包,取出装有绿色液体的小瓶)您瞧,我给您带来了优质生发剂

  M先生:(接过拿在手里,看标签)就是这个吗?不过,我试用过很多种生发剂,可还没有碰上过令人满意的商品,哎,你们这产品怎么是绿的。

  推销员:那是因为这种生发剂他是植物性的,您看液体里的绿色小颗粒,那是生头发的种子了。往头上一抹就把头发的‘种子’播种在皮肤这块‘园地’上,保证一周后撒哈拉大沙漠变成非洲的大草原,南极冰盖上长出热带雨林来。

  M先生:真的吗(拿在手里,仔细的看)

  推销员:这是高科技产品,一点点问题都没有。效果惊人的神奇。就是价钱贵了点,因此,一直以来只有少数有限的上层阶级的成功人士在使用这种产品。

  M先生:(自言自语)高科技产品,一周后就能长出头发来。我先试用一下,有效果了我再买,行不?

  推销员:这可使不得,假如光用样品,就完全能生长出头发来,本公司的`营业可就难以维持了。您如果不买。

  M先生:说得倒好听,可我不上那份当,买,可以。不过,没门儿!这是你们惯用的手法,我信不过。”

  推销员:您的担心是有道理的。我这里有保证书。保证您立即变得满头浓发,想马上拔都拔不掉。若是过了一个星期没有效果,就给您退钱。您看保证书有一流银行的担保,您还怕什么呢?

北师大语文教案2

  小狮子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2、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的学*能力。

  3、懂得父母本事再大,也不能一辈子依赖父母生活,要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认识16个生字及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懂得父母本事再大,也不能一辈子依赖父母生活,要学会自立.

  3.在现实生活中做一个不依赖别人、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人.

  教学突破:

  通过播放《狮子王》片段,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加强学生的兴趣,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戴头饰分角色表演中,既能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主动探求知识、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活跃学生的思维,锻炼其口头表达及表演的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头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们知道动物中谁森林之王吗?它为什么能被封为森林之王呢?(板书课题:小狮子)

  2、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学生自由的读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学不认识的字。

  3、学生汇报:通过自学,你认识了什么子?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认识的?

  学生认读词语:狮子、懒洋洋、晒太阳、练功、原来、饭来张口、一辈子、享福、劝告、依赖、必须、凭着、滚、咬、何必、抬起头 (指名认读——学生领读——齐读)

  4、生字游戏

  二、熟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并标明自然段。

  2、小组比赛读课文,请学生当评委。

  3、课堂评价

  1)、两人一组拿生字卡片,相互测试。

  2)、练写田字格的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

  1、听写生字。

  2、认读词语:狮子、懒洋洋、晒太阳、练功、原来、饭来张口、一辈子、享福、劝告、依赖、必须、凭着、滚、咬、

  二、精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你认为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狮子?说说你的理由。

  2、四人一组交流交流。

  3、学生汇报:(学生可能会用以下词语来形容这只小狮子:懒惰、知错就改、勤奋、聪明、听话、自立、真正等)

  4、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点拨:(主要是围绕“知错就改”和“真正”这一主题来展开学*)

  (1)小狮子刚开始有什么表现?他为什么不练功?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2)理解“饭来张口”

  (3)分角色读课文1——6自然段。

  (4)后来,小狮子又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能这样做呢?

  (5)女同学读狮子妈妈说的话。

  (6)联系课文理解:什么样的狮子才是真正的狮子?

  5、课外延伸

  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真正的小学生应该是怎样的呢?

  6、课堂评价

  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看读得怎样?是否能背。

北师大语文教案3

  单元教学要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亲情”的可贵和伟大为自己能够拥有浓浓的亲情而感到幸福,引发学生思考:自己能为亲人做些什么?

  2、认字18个,写字22个。继续练*独立识字,能辨析形*字和同音字。3、理解“寄托、关爱、期盼、滋润、收藏、相依为命、唯一、犹豫、震撼、一瞬间、郑重其事”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4、阅读时注意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能找出课文中的重要词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5、练*记叙人物的动作和语言。

  6、自读《妈妈的葡萄》;通过“畅所欲言”、“笔下生花”等活动,进

  一步体会“亲情”的可贵与伟大。

  一、知识与技能 教学目标:

  1、认字1个,写字6个。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课文前四小节的写法,仿写一段话。

  二、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领悟。

  2、通过学生自主学*,小组合作探究,体现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读自悟。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每一个礼物都寄托着亲人的关爱与期盼。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2、难点:学*课文的写法,展开合理想象,仿写诗歌。教法学法:自主读文,合作交流、质疑探究。教具准备:图片或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北师大语文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字音读正确,停顿恰当,并注意语气。

  2.学会本课应识、会写的字。

  3.了解全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愚公移山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了解全文内容,体会愚公移山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愚公移山精神的深刻含义。

  四、教具准备

  龟、兔、蜗牛、蚯蚓的图片各1张。

  五、教学过程:

  1.激情导入:

  (1)老师拿出龟、兔的图片问:“同学们,你们看图片上画的是什么动物呀?”

  学生回答:“乌龟、兔子。”

  师:“看到这两个小动物,你们想到了什么故事?”

  学生:“龟、兔赛跑的故事。”

  师:“谁能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

  生:讲故事。

  师:“为什么结局是乌龟胜利,而小兔失败了呢?”

  生:“因为小兔自以为是,而乌龟能坚持不懈地努力。”

  (2)师拿出蜗牛和蚯蚓的图片问:大家还记得这两个小动物之间的故事吗?(请学生讲一讲)

  生:讲故事。(师引导:蜗牛要干什么,蚯蚓对蜗牛的做法持什么态度呢?引导学生说出这个故事蕴涵的道理)

  (3)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的这个故事跟同学们刚才讲的故事很类似,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要把两座大山移走,这表面看似可笑的事情,背后又隐藏着什么呢,谁又对这件事报以嘲笑和反对呢,愚公面对打击有没有停止行动呢,现在请大家快速读一遍14课:愚公移山,到文中去寻找答案吧!(师:板书课题)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之后,请一名同学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2)组内互读,注意读准字音,还要注意语气。

  3.细读感悟。

  (1)指名读第1自然段后,问:愚公为什么要移山?

  生:用文中的话回答。

  (2)师:愚公跟谁商讨的呢?请同学读第2—6自然段,读完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师相机板书:直插云霄,渤海。)

  (3)师:愚公带领大家是怎样移山的呢,移山过程中遇到了什么事,请大家读7—1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问题。

  生:读后用文中的话回答问题。(师引导:结合现代社会的挖土工具跟愚公移山的工具对比交流,感受寓公移山的困难之大,再把智叟的反讥与愚公说的话对比,体会愚公的坚忍不拔的品格与定会成功的信念。相机板书:大半年、箩筐、锄头、痴心妄想、风烛残年。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问:“功夫不负有心人,愚公移山成功了。文中最后一自然段中说:愚公移山的事情感动了玉皇大帝,大家细细想想,到底是什么让玉皇大帝感动了?”

  生答:“是愚公的精神。”

  师问:“什么精神?”

  生答:“遇到困难不后退,持之以恒的精神。”(师板书:持之以恒)

  4.讨论、交流。

  师:“如果玉皇大帝没派两个大力士把山背走,愚公的后代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移走吗?”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说出自己的看法。

  生: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

  5.谈体会。

  师:通过学*,同学们一定明白了很多道理,请同学们说给大家听,可以举相关的例子,也可以说名人名言。

  生举例:“滴水穿石”的故事,《蜗牛与黄鹂鸟》的故事,《白色的金盏花》,“铁杵磨成针”的故事,等等。

  名人名言: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一个人做事没恒心,他是任何事也做不成的——牛顿(英国)

  6.布置作业:

  师:“我发现本文里有至少20个多音字,请同学们找一找,看谁找得多?”

  7.结束:

  师:“请同学们唱一遍《蜗牛与黄鹂鸟》的歌来结束这节课。”

  生:唱。

  六、板书设计:

  直插云霄

  箩筐锄头

  愚公移山痴心妄想成功(坚持不懈)

  风烛残年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开篇就用孩子们熟悉的“龟兔赛跑”的故事引入,对于这个故事,孩子们喜闻乐见,这样,一下子调动起他们的学*积极性,紧接着,又乘胜追击引入了“蜗牛和蚯蚓”的故事,让学生们初步感觉到本节课要学*的人生哲理是什么。接下来,趁热打铁,引入本课《愚公移山》,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使学*活动进行起来是学有所导,学有所依。这种学*活动是自主的,是有内驱力的。学生始终带着疑问主动去学,学得有方向,有目标,不但能够清晰了解故事内容,而且能够体悟到文章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从而达到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最后,学生也会自然而然地说起相关故事,如“滴水穿石”,“蜗牛与黄鹂鸟”等等,这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老师的对话,是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最后,以唱《蜗牛与黄鹂鸟》这首歌来结束本课,使本节课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度过。

  总之,创设教学情境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情景教学,变枯燥为趣味,变负担为轻松;氛围营造,使遥远变为现实,使抽象变为形象,使高深变为浅显。只要为人师者勤于钻研,精心设计,操作得当,一定能让我们的学生真切体味到——“学*是生活中最有趣和最伟大的游戏”,而不是背负沉重的压力和与痛苦作斗争。是真正的生本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愚公移山是一篇传统的老课文,故事情节简单,大概的内容学生早知,经典的教法也有很多,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决定引导学生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去感受课文.寓言故事情节简单,揭示的寓意是深刻的,从寓意中获得人生的启迪,也是优秀寓言的魅力所在.引导学生用现在的眼光客观评价愚公,对此展开辩论,最后得出结论:崇尚愚公移山的精神,但不能愚蠢地蛮干.办事要有勇,要知道变通.

  文言文的理解是建立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的,通过朗读来增进理解.在掌握了故事大意、理解难词、难句的基础上反复朗读课文,不仅可以加深对文意的理解,而且有助于语感的培养,有助于文言文语句及知识的积累.

  在评价愚公的行为是否愚蠢的问题上,要有意识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多角度、有创意地看问题.学生能自觉地有针对性地发言,自信、负责地表达观点,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很好的培养.

北师大语文教案5

  一、 说教材

  《插秧》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 。这首儿歌,通过比喻和想象,以“水田是镜子”一句领起,诗化了插秧的耕作过程,诗化了艰苦的农业劳动,诗化了农民们辛勤劳作的场面。诗歌音韵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想象丰富,富有儿童情趣。根据教材特点、儿童的认知水*以及心理特点,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会写6个。渗透识字方法。

  2、了解春天到来时,人们在大自然中的劳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课外采风活动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学语文。

  2、通过合作学*、朗读感悟等手段让学生体会到合作学*的意义和朗读感悟在学*语文过程中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形象的感知春天的美丽和劳动的意义,让学生从小树立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观念。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低年级学生应该重点积累生字,所以正确认读生字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和语感特点,读通课文并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春天的美、劳动的美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心理学家说过,儿童永远生活在童话里,本篇课文描述的有关春天的景象可谓让人流连忘返、痴迷沉醉。所以根据课文的特点,在教学中我拟采用“情境教学法”导入新课。

  教师的魅力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显得尤其重要,所以,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我拟采用“范读法”降低学生学*的难度。并通过自评和他评的学*方法来训练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学*生字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还必须付诸一些讲解法,这是很有必要的。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形象地理解课文的生字词,教师还必须适当运用表演法辅助教学。

  现代教学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辅助设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打算通过多媒体设备让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

  获得成功并得到奖励永远是孩子们最兴奋的事,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还打算采用奖励法。

  三、说学法

  在教学上,采用小组合作学*方式,放手让学生自学生字、生词,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才能举一反三,形成能力。

  除此之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活动永远是儿童最感兴趣也是最能增长知识的有效途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打算让学生懂得在活动中学*知识的学*方法,让他们知道生活处处皆知识的道理。

  四、说程序(教学过程设计及理论依据)

  本课的教学设计,按以下四个环节进行:

  1、开展活动,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课前,我将组织学生以“寻找春天”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带领学生寻找“春天来了”的种种迹象。然后在新课伊始之时,引导学生畅谈“春天到来时,我们身边发生的变化”。然后告诉孩子们:春天是播种的季节。让孩子们说一说在春天里看到农民伯伯干过哪些农活。如果孩子们提到插秧,便相机板书课题:插秧。如果孩子们没有提到插秧,便告诉

  孩子们,插秧也是一种农活。并板书课题:插秧。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

  2、随文识字学词。

  新课程改革提倡采用听读识字法进行识字教学,即让学生在听、说、读的过程中尽快的认识并掌握生字。揭示课题后,我让学生先听老师范读课文,并练*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把生字画出来。在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以后,再随课文出示生词。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学*生词。在学生识字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识记生字,多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字,并恰当地引导学生发现字的规律及特点,教给学生识字方法,使之形成较强的识字能力,为今后的自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生字后,安排学生做“把字宝宝送回家”的游戏。游戏的过程是这样的:同桌之间互相读,把认识的生字下面的铅笔线擦去,如果还不认识则请同桌帮助认识,然后再擦去下面的铅笔线。这样,就等于把字宝宝送回家了。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写字能力,但对于那些容易写错或不容易写好看的字老师必须加以指导,这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本课我重点指导孩子书写“农”“民”这两个字。农:第三笔撇起笔要写在竖中线上,要写得舒展。民:要注意笔顺,最后一笔是斜钩。然后让孩子在田字格内认真书写。在孩子书写时,教师要提醒孩子注意: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惯。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写字的要求。这样也就很好地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3、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通过前面的自己练读,学生对课文已经比较熟悉了。但是,一年级学生唱读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怎样克服呢?我打算采用教师范读法为孩子们学*朗读奠定基调并形成学*的目标。然后通过自评、互评的方式来训练学生掌握朗读技巧,并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教师范读时说,昨天春姑娘夸老师了,说老师把她读得很美,还奖励了老师一朵红花呢!谁能把描写水田美景的句子读得正确、流利?教师相机简笔画课文中描写的春天的景物:蓝天、白云、青山、绿树。他读得怎么样?你也读给大家听听好吗?水田像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课文第一小节吧!教师相机板书:水田是镜子、映照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树。农民伯伯在水田里干什么?(插秧)插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二小节吧!教师相机板书:农民在插秧、绿树、青山、白云、蓝天。农民在插秧,插在绿树上,其实是插在哪里?老师朗读课文,你们做动作好吗?通过做动作,让学生体会到水田的美,在水田中插秧的美。在重视朗读指导的同时,再配上音乐(鸟鸣、流水的声音),请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然后美美地读课文。最后引导学生想象:水田这面大镜子还能映照着什么呢?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为后面的仿写奠定了基础。我想,到这时,本课的教学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4、趣味作业,课外延伸。

  在本课教学即将结束时,我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春天是美的,大自然是美的,人的劳动更是美的。水田这面大镜子还能映照着什么?农民伯伯还能把秧苗插在哪里?请把你想象的景物画出来,并仿照课文编一首儿歌。这样,把课内的知识延伸到了课外,既巩固了课内知识,又打开了学生思路,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美的存在。最后,播放儿歌《春天在哪里》,在优美的歌声中结束本课。

  最后,我想谈谈我的板书设计。在导入新课时我就板书了课题《插秧》,并多媒体出示一些有关春天的图片。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加深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在指导写字时,我在黑板上范写“农”“民”这两个字。给学生的书写提供了范例,这是很有必要的。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我在黑板上画出相关的简笔画。在学生朗读课文时相机板书:水田是镜子、农民在插秧。纵观本课的板书可以发现,我的板书不但概括了本课的主要内容,而且为学生的仿写奠定了基础,降低了学生仿写的难度。

  总之,在本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充分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的主人,提高了学生的学*积极性,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我想学,我爱学。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怎样使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将是我一直探索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我将沿着这个方向锲而不舍地努力。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菁华3篇)(扩展8)

——北师大新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菁华3篇)

北师大新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

  一、班级情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经过三年的学*,已经基本掌握了小学第一学段的学*方法,师生之间也由陌生到熟悉。大部分学生学*常规好,喜欢学*数学,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就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二、教材简析。

  这册教材包括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量的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三角形、*行四边形和梯形等内容。

  1、混合运算和应用题:这单元进一步学*三步式题的混合运算顺序,学*使用小括号,继续学*解答两步应用题,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它的特点是未知量随着两个量的变化而变化;同时连乘和连除应用题集中在一起教学,加强彼此的联系,有助于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并能进行相互检验。在这一单元增加简单的统计内容,这也是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的趋势,学生及早掌握一些统计的思想方法,可以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及加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

  2、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是在前面所学有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复*、概括、整理和提高,先把整数的认数范围扩展到千亿位,总结十进制计数法,然后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定律加以概括总结,为以后学*小数、分数打下较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运算定律以及四则运算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以及应用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未知数X。

  3、量的计量: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学*了各种计量单位的基础上,对各种常用的计量单位的系统整理和总结。这部分教材先讲计量的产生,接下来讲常用的计量单位,最后才是名数的改写。总之,本单元新知识不多,教学时应以复*、整理为主。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常用的长度、面积、重量、和时间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认识面积单位和进率及名数的改写。

  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以及在学*分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系统学*小数的开始。它包括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六部分内容。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5、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这部分内容先教学小数加减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再教学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由于小数加减法有密切联系,计算法则基本相同,突出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便于学生在已学的基础上较快地理解和掌握新的计算方法。这单元同整数计算一样,注意教给学生多种计算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灵活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小数加减法的简单算法。

  6、三角形、*行四边形和梯形

  教材先讲角的概念和角的度量,随后出现垂直和*行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特征,初步对三角形进行分类,以及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结论。接着学*了*行四边形,理解它的特征以及与正方形、长方形的关系,最后学*梯形特征,以及与*行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直线、线段、射线以及*行线的概念。

  教学难点:区别直线、线段和射线,垂线与*行线概念。

  三、教学具体措施

  1、多创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学*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加强学*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要充分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通过知识间的迁移、类推、比较、拓展,将新知识点与学生原有知识体系联系起来进行教与学。

  3、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的意识和*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

  4、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5、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6、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困生的成绩。如对学困生要付出更多的关心和爱心,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四、教学进度表:略

北师大新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2

  一、学情分析

  本期我班有29名学生,大部分学生学*常规好,喜欢学*数学,能从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有了一定发展,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具备了一定学*数学能力。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学*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有困难,特别对应用题数量关系分析存在问题,因此成绩不理想。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二、教学内容及分析

  本册教材教学内容包括:小数加减法和乘除法,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小数乘法,观察物体,游戏公*,认识方程等教学内容。

  (一)“数与代数”领域

  1、第一单元“小数认识和加减法”。包括小数意义,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小数加减法解决问题。

  2、第三单元“小数乘法”。包括小数乘法意义,小数乘法计算方法,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

  3、第七单元“认识方程”。包括用字母可以表示数,认识方程,等式性质,用等式性质解简单方程。

  (二)“空间与图形”领域

  1、第二单元“认识图形”。梳理已学过一些图形;三角形分类,各类三角形特点;三角形三个角度数和,三角形任意两边和大于第三边;进一步认识*行四边形,了解梯形特征;设计简单图案。

  2、第四单元“观察物体”。包括辨认从不同位置拍摄图片及其先后顺序;体会到同一景物在不同位置,看到画面不同。

  (三)“统计与概率”领域:

  第六单元“游戏公*”。初步体验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公*性,设计公*、简单游戏规则。

  (四)“综合应用”领域:本册教材在每一单元中,都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除此之外,还安排了“数图形中学问”“激情奥运”,“图形中规律”三个专题活动,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整理与复*:包括整理与复*(一)、整理与复*(二)、总复*。

  三、教学目标

  1、扩展对小数认识,把小数和分数初步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小数意义。结合具体情境,学*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除法意义,经历探索小数乘法和除法计算方法过程,掌握小数乘法和计算方法,了解在生活中有时只需要求积商*似值,掌握求*似值方法,培养估算意识;初步了解循环小数;运用小数乘法和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

  3、使学生初步了解可以用字母表示数;初步了解方程、等式性质,并能用等式性质解简单方程。

  4、通过分类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行四边形,了解梯形特征;了解各类三角形特点;通过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三个角度数和等于180度,三角形任意两边和大于第三边;会运用学过图形设计一些简单图案。

  5、结合具体情景,经历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过程,初步体验转化数学思想。了解在生活中有时只需要求积商*似值,掌握求*似值方法,培养估算意识。初步了解循环小数,运用小数四则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问题。

  6、通过实际观察,学生体会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同一景物,看到画面不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拍摄相应照片和先后顺序;能辨认从观察点高低、远*拍摄到相应照片和先后顺序。

  7、通过游戏,使学生初步体验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公*性;能设计公*简单游戏规则。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小数认识加减乘法计算;图形分类。

  教学难点:小数四则运算方法掌握。

  五、教学措施

  1.加强学*目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2.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3.激发学生学*数学兴趣,多创设学*情境,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4.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5.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

  6.加强个别辅导,特别是学困生辅导,对他们要付出更多爱心,作业适当降低要求,努力提高他们成绩。

  六、教学课时安排(略)

北师大新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3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本人所任教的是四年级两个班的数学,共有学生93人。在经过了三年半的学*后,大部分学生基本知识、技能方面掌握的比较扎实,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能乐于参与学*活动中,上课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发言积极,作业能够及时完成,已经初步养成良好的学**惯,对数学学*有一定的兴趣。但个别学生学*基础较差,学*积极性不高,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还有待于激发这些学生的学*积极性和学*信心,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学**惯。

  本学期的教学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是本学期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其中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教材编写特点:

  1、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学期重要教学内容。

  五、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以前的教具和学具,一些仍可继续使用,本册的教学需要一些新教具和学具,如下:1.数位顺序表2.用硬纸条做的三角形

  六、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精心设计练*,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的意识和*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

  5、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建构互动教学模式,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数学兴趣,变成“要我学”为“我要学”。

  6、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增加他们学*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带来的快乐。

  7、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七、教学进度

  略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菁华3篇)(扩展9)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教案 (菁华3篇)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

  教科书52~53页小数的读写法,完成做一做题目和练*九的第6~7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会读、写小数,并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使学生会读、写小数。

  教具准备:幻灯、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

  1、0.2是( )位小数,表示( )分之( );

  0.15是( )位小数,表示( )分之( );

  0.008是( )位小数,表示( )分之( )。

  2、0.4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0.07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0.138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二、新课

  1、教学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谁能举出一些小数的例子?

  (0.2 0.05 0.005 0.01……)

  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小数点左边的数都是0)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其他的小数吗?谁能举出一些例子?

  (1.5 40.6 3.134 6.8……)

  这些小数的小数点的左边还是0吗?

  观察一下:小数可以分为几部分?

  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比1小?

  谁还记得整数的数位顺序?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相邻的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边回答边在黑板上板书整数数位顺序表。

  接着提问:0.2表示什么?(表示两个十分之一)十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0.05表示什么?(表示百分之五,有五个百分之一)百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0.006表示千分之六,有六个千分之一,千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

  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等都是小数的计数单位。这些小数的计数单位那个?

  多少个十分之一是整数1?

  多少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

  多少个千分之一是百分之一?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精确数和*似数的含义。

  2.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似数,学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似数。

  3.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似数和精确数,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似数。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似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我今年三十五岁了,度过了一万多个日日夜夜。

  想一想:在老师介绍自己的这两个数字中,你认为哪个数字描述得更精确?为什么?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实时指导,引导学生得出:三十五岁更精确,一万多个日日夜夜是个*似(大概、大约)的数。

  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和*似数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一)认识*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6情境图。

  2.初步感知。

  让学生读一读两个情境中的信息,联系情境中的内容想一想:如果让你把划线的四个数字分一分,你想怎样分?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组织交流。

  3.加深理解。

  (1)思考:你知道上面哪些数是*似数吗?

  教师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明确:220万和1902万是*似数;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而只用一个与它比较接*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是*似数。

  (2)让学生结合具体例子说说生活中的*似数。

  (二)求一个数的*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7“20xx年某市人口情况统计表”。

  让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并读出这几个数。

  2.借助直线理解找一个数的*似数的方法。

  (1)教师出示一条直线:

  38万39万

  (2)在直线上描出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

  提问: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大约在直线的什么位置?分别把它们描出来。

  学生尝试在教材的直线上进行描数。

  教师投影学生完成的结果:

  38万384204 386685 39万

  (3)观察直线,探究找*似数的方法。

  提问:观察直线上384204和386685这两个数,它们各接*多少万?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

  组织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思考方法:

  方法一:384204在385000的左边,接*38万;386685在385000的右边,接*39万。

  方法二:384204千位上是4,比385000小,接*38万;386685千万位上是6,比385000大,接*39万。

  教师对以上两种方法都应给予肯定。

  3.介绍“四舍五入”的方法。

  (1)教师介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似数。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似数,要把这个数按要求保留到某一位,并把它后面的尾数省略。尾数的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成0;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尾数的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的各位改写成0。

  (2)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男性和女性人数的*似数。

  先让学生独立写,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求它们的*似数的。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384204≈380000

  386685≈390000

  4.完成教材第22页“试一试”。

  (1)课件出示题目。

  (2)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3)提问:怎样将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似数?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归纳。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2页“练一练”。

  这道题是结合生活情境来区分精确数和*似数。其中,56785和1617是准确数,4600000000、2000000和3000000是*似数。

  2.完成教材第24页“练*四”第5~10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汇报。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学会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问题。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1、你对方程是怎样认识的?既然同学们已经理解了方程的意义,下面我们就来应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问题。

  二、重点练*:

  1、第102页第1题

  填一填:

  (1)**脚的长度是身高的1/7,如果一个**的身高为a米,那么他的脚长大约是()米。

  (2)看图:左图是由等边三角形和正方形组成的,它的周长是()。

  (3)苹果和梨的单价分别每千克4元和3元,买x千克的苹果和y千克的梨,共需()元。

  2、第102页第2题

  看图选方程。学生填在书上。

  说出你的理由。

  3、第102页第3题

  说出“?”等于多少?

  选两题说出你是怎么想的?

  4、第103页第4题

  5、第103页第5题、第6题

  说出你是根据什么等量关系列出的方程。

  三、思考题。

  103页第7题。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小组汇报:

  第(1)题,两只小熊表演节目有4+2=6(条)腿着地;三只小熊表演节目有4+2×2=8(条)腿着地;四只小熊表演节目有4+2×3=10(条)腿着地;每多一只小熊,着地的腿就多2条,n只小熊表演节目有4+2(n-1)条腿着地.

  第(2)题,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怎样列出方程?

  小组汇报:

  4+2(n-1)=26

  请同学们尝试解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

  四、总结。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菁华3篇)(扩展10)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菁华3篇)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

  一、学情分析

  本期我班有43名学生,大部分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数学的能力。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有困难。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不勤奋,成绩不理想。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简介

  本册教材包括小数的和加意义减法、学*三角形和四边形、小数乘法、观察物体、学*方程、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小数的学*和加减法”。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结合具体情景,学*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小数乘法”。结合具体情景,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经历探索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五单元“学*方程”。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了解可以用字母表示数;通过直观教具,初步了解方程;通过游戏活动,初步了解等式性质,并能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学*三角形和四边形”。通过对三角形分类,了解各类三角形的特点;通过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等于180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进一步学**行四边形,了解梯形的特征;会运用学过的图形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

  2.第四单元“观察物体”。能辨认从高低、远*不同观察点拍摄到的图片及其先后顺序;通过实际观察,使学生体会到同一景物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画面不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拍摄的图片及其先后顺序。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通过实践活动,是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意义。同时理解并掌握*均数的意义与方法。

  三、教学目的

  (1)学*小数意义,会比较小数大小,会进行小数加减法运算。

  (2)学*三角形按边分类。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边的关系。

  (3)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会计算小数乘法,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学*方程,会解方程,能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学会一些简单的统计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1)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2)三角形内角和的推导。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运用。

  (4)解方程及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五、教学措施

  1、加强学*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加强个别辅导,结合“一帮一”结对子,提高学困生的成绩。

  4、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5、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能力。

  时间 课时 教学内容 备注

  3.9-3.13 5 小数的意义(一) 小数的意义(二) 小数的意义(三)

  3.16-3.20 5 比大小 买菜 比身高

  3.23-3.27 5 歌手大赛 单元复* 图形分类

  3.30-4.3 5 三角形分类

  探索与发现(一)三角形内角和 探索与发现(二)三角形边的关系

  4.7-4.10 4 四边形分类 图形欣赏 单元复* 清明假

  4.13-4.17 5 买文具 小数点搬家

  4.20-4.24 5 街心广场 包装 蚕丝

  4.27-4.30 4 手拉手 单元复* 看一看 五一假

  5.4-5.8 5 我说你搭 搭一搭 单元复*

  5.11-5.15 5 学*方程 字母表示数 等量关系

  5.18-5.22 5 方程 解方程(一) 解方程(二)

  5.25-5.29 5 猜数游戏 密铺 奥运中的.数学

  6.1-6.5 5 优化 生日 栽蒜苗(一)

  6.8-6.12 5 栽蒜苗(二) *均数

  6.15-6.19 5 总复*(一)

  6.23-6.26 4 总复*(二) 端午假

  6.29-7.3 5 期末测试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2

  一、学生学情简析

  本学期我班有41名学生,大部分的学生能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而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对于数学不感兴趣,学*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有困难,特别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还有一些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不勤奋,成绩不理想。

  二、教材简析

  这一册的教材包括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量的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三角形、*行四边形和梯形等内容。

  1、混合运算和应用题:这一单元进一步学*三步式题的.混合运算顺序,学*使用小括号,继续学*解答两步应用题,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它的特点是未知量随着两个量的变化而变化;同时连乘和连除应用题集中在一起教学,加强彼此的联系,有助于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并能进行相互检验。在这一单元增加简单的统计内容,这也是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的趋势,学生及早掌握一些统计的思想方法,可以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及加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

  教学关键: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2、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是在前面所学有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复*、概括、整理和提高,先把整数的认数范围扩展到千亿位,总结十进制计数法,然后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定律加以概括总结,为以后学*小数、分数打下较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运算定律以及四则运算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以及应用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未知数X。

  教学关键: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概括出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运算定律等知识,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3、量的计量: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学*了各种计量单位的基础上,对各种常用的计量单位的系统整理和总结。这部分教材先讲计量的产生,接下来讲常用的计量单位,最后才是名数的改写。总之,本单元新知识不多,教学时应以复*、整理为主。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常用的长度、面积、重量、和时间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认识面积单位和进率及名数的改写。

  教学关键:重视计量单位的直观表示,使学生进一步形成明确的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

  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以及在学*分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系统学*小数的开始。它包括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六部分内容。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教学关键:正确理解小数的意义及小数和复名数的改写。

  5、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这部分内容先教学小数加减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再教学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由于小数加减法有密切联系,计算法则基本相同,突出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便于学生在已学的基础上较快地理解和掌握新的计算方法。这单元同整数计算一样,注意教给学生多种计算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灵活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小数加减法的简单算法。

  教学关键:在学*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时,着重说明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才能相加减的道理。

  6、三角形、*行四边形和梯形

  教材先讲角的概念和角的度量,随后出现垂直和*行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特征,初步对三角形进行分类,以及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结论。接着学**行四边形,理解它的特征以及与正方形、长方形的关系,最后学*梯形特征,以及与*行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直线、线段、射线以及*行线的概念。

  教学难点:区别直线、线段和射线,垂线与*行线概念。

  教学关键: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画图能力。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含有三级的多位数。

  2、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

  4、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

  5、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初步理解*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均数。

  6、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比较熟练地计算一般的三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7、使学生会解答一些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应用题,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

  8、结合有关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唯物辨证观点的教育。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3

  一、学生学情简析

  本学期我班有41名学生,大部分的学生能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而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对于数学不感兴趣,学*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有困难,特别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还有一些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不勤奋,成绩不理想。

  二、教材简析

  这一册的教材包括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量的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三角形、*行四边形和梯形等内容。

  1、混合运算和应用题:这一单元进一步学*三步式题的混合运算顺序,学*使用小括号,继续学*解答两步应用题,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它的特点是未知量随着两个量的变化而变化;同时连乘和连除应用题集中在一起教学,加强彼此的联系,有助于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并能进行相互检验。在这一单元增加简单的统计内容,这也是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的趋势,学生及早掌握一些统计的思想方法,可以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及加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

  教学关键: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2、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是在前面所学有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复*、概括、整理和提高,先把整数的认数范围扩展到千亿位,总结十进制计数法,然后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定律加以概括总结,为以后学*小数、分数打下较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运算定律以及四则运算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以及应用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未知数X。

  教学关键: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概括出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运算定律等知识,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3、量的计量: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学*了各种计量单位的基础上,对各种常用的计量单位的系统整理和总结。这部分教材先讲计量的产生,接下来讲常用的计量单位,最后才是名数的改写。总之,本单元新知识不多,教学时应以复*、整理为主。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常用的长度、面积、重量、和时间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认识面积单位和进率及名数的改写。

  教学关键:重视计量单位的直观表示,使学生进一步形成明确的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

  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以及在学*分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系统学*小数的开始。它包括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六部分内容。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教学关键:正确理解小数的意义及小数和复名数的改写。

  5、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这部分内容先教学小数加减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再教学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由于小数加减法有密切联系,计算法则基本相同,突出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便于学生在已学的基础上较快地理解和掌握新的计算方法。这单元同整数计算一样,注意教给学生多种计算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灵活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小数加减法的简单算法。

  教学关键:在学*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时,着重说明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才能相加减的道理。

  6、三角形、*行四边形和梯形

  教材先讲角的概念和角的度量,随后出现垂直和*行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特征,初步对三角形进行分类,以及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结论。接着学**行四边形,理解它的特征以及与正方形、长方形的关系,最后学*梯形特征,以及与*行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直线、线段、射线以及*行线的概念。

  教学难点:区别直线、线段和射线,垂线与*行线概念。

  教学关键: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画图能力。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含有三级的多位数。

  2、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

  4、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

  5、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初步理解*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均数。

  6、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比较熟练地计算一般的三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7、使学生会解答一些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应用题,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

  8、结合有关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唯物辨证观点的教育。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