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摇篮(精选五篇)

首页 / 教案 / |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摇篮 1

  活动目标:

  1、能较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2、根据诗歌的结构,初步学*仿编诗歌,体验仿编的乐趣。

  活动准备:

  音乐《梦幻曲》、挂图、小图片

  活动过程:

  (一)复*诗歌《摇篮》,学*有感情的朗诵。

  1、结合挂图复*诗歌。

  2、指导幼儿有感情的配乐朗诵。

  (二)出示小图谱,分析诗歌的结构

  1、引导幼儿寻找四段诗歌的相同之处。

  2、引导幼儿结合小图谱朗诵诗歌,理解诗歌的结构。

  (三)尝试根据诗歌的结构仿编诗歌

  1、启发幼儿的想象

  指导语:你觉得生活中还有什么是摇篮?摇着什么宝宝?

  2、教师利用图片示范仿编诗歌。

  3、引导幼儿仿编诗歌。

  4、请幼儿在集体面前朗诵自己仿编的诗歌。

  5、朗诵幼儿仿编的诗歌。

  (四)活动延伸:鼓励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现摇篮和宝宝,并根据绘画内容朗诵自己仿编的诗歌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摇篮 2

  活动目标:

  1、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

  2、在理解、掌握诗歌的基础上,学*仿编诗歌。

  3、感受诗歌里宁静、温馨的感觉,激发幼儿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活动准备:

  《摇篮曲》音乐、摇篮一个、娃娃一个、图片四幅。

  活动过程:

  1、出示摇篮,播放摇篮曲。

  “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教师轻轻地摇着摇篮)听着优美的摇篮曲,小宝宝躺在摇篮里睡着了。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摇篮,我们一起去认识他们吧!请听诗歌:《摇篮》。”

  2、教师配乐朗诵,完整欣赏诗歌。

  (1)你听了诗歌感觉怎样?

  (2)诗歌里有哪些摇篮?摇的都是谁?(引导幼儿用诗歌中的语言来回答。)

  3、出示第一幅图片,教师朗诵第一段。

  提问:星宝宝是怎样睡着的?(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为什么白云要轻轻的飘?(情感渗透)我们一起用动作来表现。

  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朗诵一遍。

  4、出示二、三图片

  “鱼宝宝、花宝宝和小宝宝是怎样睡的?”引导幼儿用诗歌中的语言说一说。5、出示图片四,引导幼儿创编。

  师:看到图片你想到了什么?能不能自己来创编诗歌?(引导幼儿尝试看图创编)

  6、请幼儿跟老师一起看图完整地朗诵诗歌。

  “你最喜欢诗歌中的哪一句?为什么?”

  7、师:“多美的诗歌呀,我们一起伴着优美的音乐来朗诵一遍,边朗诵边加上优美的'动作,看谁的动作最美。”

  8、幼儿创编诗歌。

  “大自然中还有哪些摇篮?我们帮忙找一找,再用诗歌中那样美的语言说出来好吗?”(幼儿分组交流讨论)

  9、师:“我们给这么多小动物、植物找到了温暖的摇篮,大自然变得那么温暖,生活变得多么美好!我们一起到大自然中把创编的诗歌朗诵给它们听好吗?”

  活动延伸:幼儿将创编的诗歌画出来。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摇篮 3

  一、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引导幼儿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激发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2、学*按照儿歌的语言格式仿编儿歌。

  二、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摇篮曲》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1)出示摇篮,

  师:看,这是什么?

  你睡过吗?睡在里面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软软的、暖暖的,睡在里面真舒服啊)

  2)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诗歌《摇篮》,我们一起看看吧

  2、欣赏课件,理解诗歌

  1)欣赏无声课件

  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完整欣赏诗歌(有声)

  师:这些画面里还藏着一首好听的诗歌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你们听到哪些好听的话,能用诗歌里的话来说一说吗?

  3)观看课件,分段理解诗歌

  (1)蓝天是谁的摇篮?为什么是星星的摇篮?星星是怎样睡着的'?

  (2)大海是谁的摇篮?为什么是鱼宝宝的摇篮?谁来摇鱼宝宝的?

  (3)花园又是谁的摇篮?为什么花是花园的宝宝呢?花宝宝又是怎么睡着的?

  (4)妈妈的手是谁的摇篮?宝宝是怎么睡着的?

  3、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师:诗歌中为什么白云、浪花、风、歌儿都要轻轻地呢?

  那要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朗诵呢?

  (引导幼儿用轻轻地、好听的声音朗诵诗歌。)

  4、表演诗歌

  师:这么美的诗歌,如果配上动作更美,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5、发展想象,仿编诗歌

  师:小朋友,在自然中有许多像蓝天、大海、花园这样的摇篮,摇着她们的宝宝,请你们想一想,还有谁睡在什么样的摇篮里呢?

  幼儿自由讨论仿编,要求幼儿用诗歌中的话说一说。

  6、结束

  宝宝们在摇篮里睡得真舒服呀,让我们轻轻悄悄地站起来,让他们美美的睡一觉吧。

  教学反思

  在我园的教研课上曾经把语言领域的诗歌活动提出来做过探讨,老师们都觉得古诗、散文、诗歌教学对幼儿来说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主要是要理内容、体会意境,在理解、体会的基础上才谈得上仿编、创编。诗歌“摇篮”是我在我园上过的一堂公开课,所以是自己实际操作过的,感悟和体会也比较多一些。总的来说效果还是比较好,对自己语言的组织呀,提问的准确上性呀还是比较满意。觉得幼儿在我语言的引导下自主发展的空间还是比较大,思维也比较活跃,活动性也比较强,孩子比较感兴趣。只是在与幼儿互动时感觉自己对幼儿关注全体还不够,同一个幼儿请几次来回答问题的情况稍微多了一点;还有就是觉得自己的教育机智和临时的应变能力还比较欠缺,不能很好地根据幼儿的实际反应和接受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地调整,以期服务教学目标,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还有些一味地想从幼儿那里得到自己教学活动设计中想得到的答案,违背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还应多从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来设计和考虑,运用正确的教学理论,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做到最大化地发展幼儿。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摇篮 4

  目标:

  1、通过电脑课件和动作,理解诗歌的语言,并初步学会朗诵诗歌。

  2、初步感知诗歌中的比拟手法。

  3、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图片和已有经验进行诗歌仿编。

  准备:

  1、电脑课件。

  2、图片。

  3、背景图:蓝天、大地、小河、单个动物图样:小鱼、小草、月亮、小鸟等。

  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时候,你们的爸爸、妈妈是怎么哄你们睡觉的?现在老师这里还有好多宝宝也要睡觉,他们都是谁呢?让我们来听听吧。”

  二、出示课件,理解诗歌内容:

  1、欣赏第一遍录音:

  ——“诗歌的名字是什么?摇篮里都有哪些宝宝呢?”(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2、出示课件,欣赏第二遍诗歌:

  ——“刚才小朋友听的可认真啦!现在,我们来看着图再欣赏一遍吧。”

  欣赏后提问:

  ——“这些宝宝都睡在摇篮里,他们的摇篮是什么呀?”(根据幼儿回答出示背景图)

  三、初步学*朗诵诗歌:

  ——“这首诗歌这么好听,刚才有的小朋友都忍不住跟着学了,还做好看的动作呢,你们想不想学呢?那我们边看图边轻轻的说好吗?”

  “小朋友说的真不错,会说的小朋友声音再大点,我们再来说一遍吧。”

  “为什么诗歌中说‘白云、浪花、风儿、歌儿’都是轻轻的呢?”(引申午睡的时候小朋友们也要动作轻轻的,在家里,爸爸妈妈睡觉时也要轻轻的)。

  “小朋友真聪明,一学就会了现在,我们开始比赛了,看看谁说的最好听,最有感情。”

  四、运用已有经验仿编诗歌:

  1、小结:

  ——“这首诗歌真有趣,把星星比作小宝宝,把小鱼比作小宝宝。你们想想还可以把什么比作小宝宝呢?”(幼儿回答)

  “老师想把月亮比作小宝宝,还把它编到了诗歌里。你们想听听吗?”

  “蓝天是摇篮,摇着月亮宝宝,风儿轻轻吹,月亮宝宝睡着了。”(边说边出示月亮图片)

  “你们能把刚才想的编到诗歌里吗?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来动脑筋编了。”

  2、幼儿创编,教师指导鼓励。

  五、结束活动:

  ——“小朋友们今天真是能干,编出了这么多好听的诗歌,有的小朋友还想编呢,请你们回家后编给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听好吗?”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摇篮 5

  设计背景

  新学期开始了,天气也暖和了,孩子们发现天气和校园里发生了一些变化,通过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和让孩子朗读《春天》这首诗歌,让他们了解春天来了,激发孩子们热爱春天情感,爱护校园花草树木的*惯。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诗歌,学*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朗诵诗歌。

  2.尝试根据诗歌的结构进行仿编,表现诗歌美好的意境。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布娃娃和摇篮各一个。

  2.音乐《摇篮曲》。

  3.图片:蓝天、星星、大海、小鱼、花园。

  活动过程:

  1.师幼共同欣赏《摇篮曲》,引出活动。

  教师播放《摇篮曲》音乐,引导幼儿感受《摇篮曲》优美、温馨的意境。

  师:听了这首乐曲,你想做什么?

  教师出示小摇篮,并请一位幼儿上来摇摇篮,鼓励其他幼儿用自己的手臂当摇篮,随着音乐摇娃娃睡觉。

  师:小床是摇篮,摇着布娃娃,小床轻轻推,布娃娃睡着了。下面老师给大家朗诵一首诗歌《摇篮》。

  2.引导幼儿学*诗歌《摇篮》。

  师:诗歌里有哪些摇篮?摇篮里有哪些小宝宝?

  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出示相应的图片,并鼓励幼儿和自己一起朗诵诗歌。

  3.教师提问,帮助幼儿感知、理解诗歌内容。

  师:为什么说蓝天是摇篮?

  为什么说大海是摇篮?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完整朗诵诗歌《摇篮》。

  4.启发幼儿根据诗歌的结构进行仿编。

  师:在蓝天这个大摇篮里,除了摇着星宝宝,还摇着谁呢?

  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在图片旁边添画相应的内容,然后带领幼儿根据诗歌原有的结构,仿编诗歌的第一段。

  同样的方式引导幼儿仿编每二段、第三段。

  师带领幼儿完整地朗诵仿编的诗歌。

  5、配乐朗诵诗歌《摇篮》

  再次播放《摇篮曲》音乐,教师指着黑板上的图,引导幼儿随音乐完整地朗诵原文和仿编的诗歌。

  活动反思:

  1、《摇篮》是一首经典的、优秀的儿童诗歌,它以幼儿的眼睛来描述“摇篮”,简洁明了的语言将“摇篮”与“宝宝”的关系

  表达出来,既能让人感受到诗歌的韵律美,又极富画面感,让人浮想联翩,整首诗歌洋溢着浓浓的爱意,是一篇有较高文学价值的幼儿作品。

  2、本次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欣赏感受;第二部分是学*理解;第三部分是尝试创编。重点是理解,难点是创编。为了能让幼儿充分感受诗歌优美、温馨的意境,我采用了两个手段,先是让幼儿听《摇篮曲》,让幼儿在音乐中体味。其次是适当的体验,我让幼儿用自己的手擘来当摇篮,跟随音乐来摇晃,体验妈妈哄宝宝入睡的温馨。在此基础上,利用直观的画面和针对性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最后又通过先部分后整体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创编诗歌,这样解除了难点,同时也达成了目标。整个活动中,我还将诗歌朗诵贯穿始终,每一部分都能听到诗歌,感受到其中的美好,潜移默化中将温馨的意境传递给了幼儿。

  3、从幼儿参与程度来年,整节活动幼儿的兴趣还是比较浓厚的,参与点也比较多,特别是在创编部分,大家联想的比较丰富,创编的诗歌也有好几个版本,可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摇篮(精选五篇)扩展阅读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摇篮(精选五篇)(扩展1)

——大班语言摇篮教案(5)份

  大班语言摇篮教案 1

  一、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诗歌,学*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朗读诗歌。

  2.尝试根据诗歌的结构进行仿编,表现诗歌美好的意境。

  二、活动准备

  1.布娃娃和摇篮各一个。

  2.音乐磁带(摇篮曲)、录音机

  3.图片:蓝天、星星、大海、小鱼、花园。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感知、理解诗歌优美的意境。

  2.活动难点:根据诗歌的结构进行仿编。

  3.指导要点:通过创设情境、配乐欣赏、轻柔的声音朗读、讨论等手段帮助幼儿理解诗意和结构,感受诗歌的意境并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联想、仿编。

  四、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

  (1)播放《摇篮曲》,感受曲子优美、宁静、温馨的意境。

  (2)让幼儿说说:听了这首乐曲,你想做什么?

  (3)出示小摇篮,并请一位幼儿上来摇摇篮。鼓励其他幼儿用自己的手臂当摇篮,随音乐摇娃娃睡觉。

  小结:小床是摇篮,摇着布娃娃,小床轻轻推,布娃娃睡着了。

  2.初步感知诗歌

  (1)朗读诗歌,提问:诗歌里有哪些摇篮?摇篮里有哪些小宝宝?(老师用轻柔的声音进行朗读示范)

  (2)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一边出示相应的图片,一边朗读。(鼓励幼儿和老师一起朗读)

  3.进一步感知、理解诗歌内容提问:

  (1)为什么说蓝天是摇篮?

  (2)为什么说(大海、花园、妈妈的'手)是摇篮?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完整地朗读诗歌。(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求幼儿用舒缓、轻柔、优美的语气语调,表达宁静、抒情的情怀。)

  4.根据诗歌结构进行仿编

  (1)仿编诗歌第一段在蓝天这个摇篮里。除了摇着星宝宝,还摇着谁呢?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带领幼儿根据诗歌原有的结构仿编。

  例如:蓝天是摇篮,摇着月亮宝宝,白云轻轻飘,月亮宝宝睡着了。以同样的方式方法引导幼儿仿编诗歌第二、三段内容。

  (2)教师带领幼儿完整的朗读一遍仿编的诗歌。

  5.配乐朗读诗歌《摇篮》

  再次播放《摇篮曲》音乐,引导幼儿一起随着音乐用轻柔的声音完整地朗读诗歌原文和仿编的诗歌。

  五、评价要素是否理解摇篮的含义,感知、理解理解诗歌的意境。能否根据诗歌结构进行仿编。

  六、活动建议教师可根据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继续仿编诗歌,可以扩展幼儿的想象,除了诗歌里说的摇篮,还有什么事物可以当做摇篮?

  摇篮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大海是摇篮,摇着鱼宝宝,浪花轻轻翻,鱼宝宝睡着了。

  花园是摇篮,摇着花宝宝,风儿轻轻吹,花宝宝睡着了。

  妈妈的手是摇篮,摇着小宝宝,歌儿轻轻唱,小宝宝睡着了。

  大班语言摇篮教案 2

  活动目标:

  1、对周围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感兴趣,感受和体会诗歌中“摇篮”的优美意境。

  2、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学*用“xxx是摇篮,摇着xxx宝宝”的句式仿编诗歌。

  3、能大胆说出自己想象中的摇篮和宝宝。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教师在活动前引导幼儿观察认识诗歌中所提到的这些事物,如天空、花园、大海,让幼儿亲身感受生活中大自然的美。

  2、物质材料准备:与诗歌内容有关的小图片;旋律优美安静的乐曲磁带;吊床十个。

  3、环境准备:根据诗歌内容,创设出蓝天、大海、花园的游戏情景。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听《睡觉歌》,边自由表演边进入活动室。(走过三个场景,说“我们飞到蓝天上、我们游到大海里、我们来到花园中)进入活动室。

  二、理解活动

  1、情景游戏“送宝宝”。

  ◆师:“我的宝宝们都在妈妈的怀里睡着了,妈妈的手臂象摇篮一样,睡得真舒服!小朋友们看看这些宝宝的摇篮在哪里呢?我们来帮他们找到自己的`摇篮吧。”

  ◆幼儿自由选取场地上散放的星星、鱼、花,边放到相应的背景上,边表述。教师及时肯定孩子的想象。

  2、完整欣赏课件,提问。

  ◆诗歌里有哪些宝宝?(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谁是这些宝宝的摇篮?(蓝天——星宝宝、大海——鱼宝宝、花园——花宝宝)◆它是怎么哄宝宝睡觉的?(用语言、动作表现动词:飘、翻、吹)3、完整欣赏课件——幼儿边欣赏,边用动作表现诗歌。

  三、仿编活动1、请幼儿在环境布置中自选图片进行仿编。

  师:“蓝天是摇篮,还可以摇哪些宝宝?大海是摇篮,还可以摇哪些宝宝?花园是摇篮,还可以摇哪些宝宝?”(蝴蝶、蜻蜓、风筝、蜗牛、蚂蚁、海里的各种小动物、海星、海龟、月亮、太阳、星球等等)2、鼓励启发幼儿用生活中的其他事物进行简笔画仿编,并相互讲述。

  师:“除了蓝天、大海、花园、妈妈的手臂是摇篮,还有哪些东西可以当摇篮和宝宝呢?”

  3、将幼儿作品布置在展板上,每组请一名幼儿讲自己小组仿编的内容。

  4、游戏《摇啊摇》。(《睡觉歌》)幼儿三人一组玩吊床。

  四、延伸活动在艺术活动中,请幼儿将自己仿编的诗歌用绘画、文字符号等形式表现出来,以班级为单位,制成一本连环画。

  附诗歌:摇篮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大海是摇篮,摇着鱼宝宝,浪花轻轻翻,鱼宝宝睡着了。花园是摇篮,摇着花宝宝,风儿轻轻吹,花宝宝睡着了。妈妈的手是摇篮,摇着小宝宝,歌儿轻轻唱,宝宝睡着了。

  大班语言摇篮教案 3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中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学*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朗诵诗歌。

  2、根据诗歌的结构,尝试迁移生活经验,仿编诗歌。

  3、感受诗歌中宁静、柔美的气氛,体验参与诗歌创编的成功感。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引导幼儿在诗歌中学*,感悟生活。

  活动重难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初步学*有感情地朗诵。 正确使用动词,根据诗歌的结构及语言情绪进行诗歌创编。

  活动准备:

  幼儿认识和观察过诗歌中所提到的这些事物。 摇篮曲、大图片、小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创设意境。

  1、幼儿在等待上课的过程中,聆听摇篮曲。提问:“听着现在的音乐,大家感觉怎样?”(想睡觉)

  2、出示小宝宝,引导幼儿讨论。

  师:小宝宝也想睡觉了,谁来哄他?(请一幼儿上来示范)他是怎样哄?(拍他、笑眯眯的、摇摇篮等)

  我们学着妈妈的样子也来哄宝宝。(请幼儿演示怎样哄宝宝睡觉。)

  怎么小宝宝还没睡着呀?我们给他来点音乐吧!(放缓慢音乐)

  歌儿轻轻唱小宝宝睡着了。宝宝是怎么睡着的?(出示图,教师边做边说诗歌的最后一段。)

  为什么要轻轻唱?原来宝宝听了轻轻的音乐才睡着的。

  我们一起看着图来哄哄宝宝。(幼儿练*。)

  二、整体感知诗歌。

  1、师:“还有一些宝宝也想睡觉了,它们是谁呢?”(师朗诵诗歌)

  2、幼儿交流。(出示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

  3、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都想睡觉了,那谁是它们的摇篮呢?(师再次朗诵诗歌)

  4、幼儿交流。(教师出示背景图)为什么蓝天是星宝宝的摇篮呢?……(师出示汉字)

  5、“星宝宝、花宝宝、鱼宝宝和小宝宝都在自己的摇篮里舒舒服服的睡着。看着宝宝们幸福的样子,我想到了一首诗歌,这首诗歌的名字就叫《摇篮》,(出示题目,齐读)请大家仔细听一听,诗歌里谁在哄宝宝?怎么哄的?(师朗诵诗歌)

  三、学*诗歌

  (一)第一段:星宝宝

  1、摇篮摇啊摇,星宝宝要睡觉,谁哄着星宝宝睡着的呢? (出示白云。)瞧,谁来了?(白云)原来是白云啊,她是怎么哄星宝宝的?(白云飘啊飘)是啊,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为什么白云要轻轻地飘啊?不能重重的吗?(做一做白云飘的动作,边做边说: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2、我想把星宝宝睡觉的这件事说一说,行吗?谁也愿意来说一说?(个别指名读)

  3、集体朗诵。(边朗诵边表演)

  (二)第二段:花宝宝

  1、过渡:看着星宝宝睡得那么香,花宝宝也揉揉眼睛想要睡觉了。谁是花宝宝的摇篮啊?又是谁来哄她的呢?仔细听哦!(教师朗诵第二段诗歌)

  2、幼儿交流。

  3、分组朗诵(加动作)

  (三)第三、四段:鱼宝宝、小宝宝

  1、星宝宝、花宝宝都睡了,鱼宝宝也不闹了,它也要睡觉了。谁是它的摇篮?又是谁哄它睡觉的.呢?你能看着图片来说一说吗?(出示浪花图)

  2、幼儿个别、分男女练*。

  3、星宝宝睡了,花宝宝睡了,鱼宝宝也睡了,我们的小宝宝也要怎么样了?(睡觉了)这时,妈妈的手就是小宝宝的摇篮。(出示图片)谁看着图片来说一说?

  4、幼儿练*。

  5、宝宝睡得真香啊!你觉得这首诗歌听上去是什么感觉?(优美、舒服、温馨等)

  6、我们一起把这些图片都说一说好吗?(完整地朗诵诗歌,配乐)

  7、小结: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摇篮,他们在这个摇篮里睡得可香了。

  四、仿编诗歌

  1、出示创编图片 在我们周围还有很多的宝宝也要睡觉了,谁是它们的摇篮?又是谁来哄这些宝宝的呢?请你们用诗歌里的话来说一说。(幼儿讨论,教师指导)

  2、交流,评价。

  3、刚才小朋友帮助很多宝宝找到了他们的摇篮。让我们去语言区把它们记录下来,编成一首好听的诗歌吧!

  活动反思:

  活动中我注重运用启发性语言引导幼儿积极思维。如在创编活动中,我为孩子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让孩子想象生活中还有什么是摇篮?摇着谁?当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后,我再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使孩子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既适合大班孩子的现有水*,又对孩子有一定的挑战性。孩子在学*的过程中,积极主动性较高,学*效果较好,达到预期的活动目标。

  大班语言摇篮教案 4

  活动名称:摇篮

  活动目标:学*用比喻的方法描述事物。

  活动准备:1、挂图:四幅。2、布娃娃。3、音乐:摇篮曲。4、头饰;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播放《摇篮曲》,教师抱着娃娃做睡觉动作。

  二、初步感知诗歌

  过渡语:你们知道,还有哪些摇篮吗?(原来有很多东西可以当摇篮,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诗歌,请小朋友们仔细听一听,诗歌里有哪些是摇篮。

  ①、教师配乐朗读。(配乐)

  ②、教师结合图片再次朗读

  师:小朋友们听得真仔细,那我们再来听听诗歌里到底有哪些摇篮,摇篮里有哪些小宝宝?(出示图片:边读边操作图片。)

  提问:诗歌里到底有哪些摇篮,摇篮里有哪些小宝宝?

  三、进一步感知、理解诗歌内容

  ①、提问:为什么说蓝天是摇篮?(因为蓝天很大····)

  小结:蓝天很大,还有白云,星宝宝睡在里面很舒服,很温暖。

  ②、提问:大海这个摇篮里睡着谁呀?(鱼宝宝)

  浪花是怎么摇的?

  ③、提问:花宝宝睡在哪个摇篮里?(花园)

  ④、师:妈妈是手是摇篮,摇着小宝宝,为什么小宝宝睡着了。

  四、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完整地朗读诗歌。

  活动分析:在诗歌创编中,原有环节中小图片的使用可以帮幼儿突破创编诗歌的困难,但有一些限制幼儿的思维。欣赏诗歌的次数略有欠缺,没有充分发挥彩色文字的作用,而创编环节的时间把握稍显不足,使幼儿的创编活动不够尽兴。特别是仿编诗歌的第三句较难,有的忘了编,有的`不知添加什么才能使摇篮摇起来。作为老师的我也不能很广阔的想到很多,只有少数活泼的小朋友创编得很好。分析原因,仿编诗歌的第三句是难点,这和孩子本身的经验不足有关,在上这节课时,可多观察、多引导幼儿去学* 。

  大班语言摇篮教案 5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诗歌,学*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朗诵诗歌。

  2.尝试根据诗歌的结构进行仿编,表现诗歌美好的意境。

  3.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布娃娃和摇篮各一个。

  2.音乐《摇篮曲》。

  3.图片:蓝天、星星、大海、小鱼、花园。

  活动过程:

  1.师幼共同欣赏《摇篮曲》,引出活动。

  教师播放《摇篮曲》音乐,引导幼儿感受《摇篮曲》优美、温馨的意境。

  师:听了这首乐曲,你想做什么?

  教师出示小摇篮,并请一位幼儿上来摇摇篮,鼓励其他幼儿用自己的手臂当摇篮,随着音乐摇娃娃睡觉。

  师:小床是摇篮,摇着布娃娃,小床轻轻推,布娃娃睡着了。下面老师给大家朗诵一首诗歌《摇篮》。

  2.引导幼儿学*诗歌《摇篮》。

  师:诗歌里有哪些摇篮?摇篮里有哪些小宝宝?

  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出示相应的图片,并鼓励幼儿和自己一起朗诵诗歌。

  3.教师提问,帮助幼儿感知、理解诗歌内容。

  师:为什么说蓝天是摇篮?

  为什么说大海是摇篮?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完整朗诵诗歌《摇篮》。

  4.启发幼儿根据诗歌的结构进行仿编。

  师:在蓝天这个大摇篮里,除了摇着星宝宝,还摇着谁呢?

  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在图片旁边添画相应的内容,然后带领幼儿根据诗歌原有的结构,仿编诗歌的第一段。

  同样的方式引导幼儿仿编每二段、第三段。

  师带领幼儿完整地朗诵仿编的诗歌。

  5、配乐朗诵诗歌《摇篮》

  再次播放《摇篮曲》音乐,教师指着黑板上的图,引导幼儿随音乐完整地朗诵原文和仿编的诗歌。

  活动反思:

  1、《摇篮》是一首经典的、优秀的儿童诗歌,它以幼儿的眼睛来描述“摇篮”,简洁明了的'语言将“摇篮”与“宝宝”的关系

  表达出来,既能让人感受到诗歌的韵律美,又极富画面感,让人浮想联翩,整首诗歌洋溢着浓浓的爱意,是一篇有较高文学价值的幼儿作品。

  2、本次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欣赏感受;第二部分是学*理解;第三部分是尝试创编。重点是理解,难点是创编。为了能让幼儿充分感受诗歌优美、温馨的意境,我采用了两个手段,先是让幼儿听《摇篮曲》,让幼儿在音乐中体味。其次是适当的体验,我让幼儿用自己的手擘来当摇篮,跟随音乐来摇晃,体验妈妈哄宝宝入睡的温馨。在此基础上,利用直观的画面和针对性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最后又通过先部分后整体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创编诗歌,这样破解了难点,同时也达成了目标。整个活动中,我还将诗歌朗诵贯穿始终,每一部分都能听到诗歌,感受到其中的美好,潜移默化中将温馨的意境传递给了幼儿。

  3、从幼儿参与程度来年,整节活动幼儿的兴趣还是比较浓厚的,参与点也比较多,特别是在创编部分,大家联想的比较丰富,创编的诗歌也有好几个版本,可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摇篮(精选五篇)(扩展2)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摇篮》(精选五篇)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摇篮》 1

  活动目标:

  1、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

  2、在理解、掌握诗歌的基础上,学*仿编诗歌。

  3、感受诗歌里宁静、温馨的感觉,激发幼儿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活动准备:

  《摇篮曲》音乐、摇篮一个、娃娃一个、图片四幅。

  活动过程:

  1、出示摇篮,播放摇篮曲。

  “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教师轻轻地摇着摇篮)听着优美的摇篮曲,小宝宝躺在摇篮里睡着了。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摇篮,我们一起去认识他们吧!请听诗歌:《摇篮》。”

  2、教师配乐朗诵,完整欣赏诗歌。

  (1)你听了诗歌感觉怎样?

  (2)诗歌里有哪些摇篮?摇的都是谁?(引导幼儿用诗歌中的语言来回答。)

  3、出示第一幅图片,教师朗诵第一段。

  提问:星宝宝是怎样睡着的?(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为什么白云要轻轻的飘?(情感渗透)我们一起用动作来表现。

  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朗诵一遍。

  4、出示二、三图片

  “鱼宝宝、花宝宝和小宝宝是怎样睡的?”引导幼儿用诗歌中的语言说一说。5、出示图片四,引导幼儿创编。

  师:看到图片你想到了什么?能不能自己来创编诗歌?(引导幼儿尝试看图创编)

  6、请幼儿跟老师一起看图完整地朗诵诗歌。

  “你最喜欢诗歌中的哪一句?为什么?”

  7、师:“多美的诗歌呀,我们一起伴着优美的音乐来朗诵一遍,边朗诵边加上优美的动作,看谁的动作最美。”

  8、幼儿创编诗歌。

  “大自然中还有哪些摇篮?我们帮忙找一找,再用诗歌中那样美的语言说出来好吗?”(幼儿分组交流讨论)

  9、师:“我们给这么多小动物、植物找到了温暖的摇篮,大自然变得那么温暖,生活变得多么美好!我们一起到大自然中把创编的诗歌朗诵给它们听好吗?”

  活动延伸:幼儿将创编的诗歌画出来。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摇篮》 2

  目标: 1、通过电脑课件和动作,理解诗歌的语言,并初步学会朗诵诗歌。

  2、初步感知诗歌中的比拟手法。

  3、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图片和已有经验进行诗歌仿编。

  准备: 1、电脑课件。

  2、图片。

  3、背景图:蓝天、大地、小河、单个动物图样:小鱼、小草、月亮、小鸟等。

  过程:一、谈话导入: ——“小时候,你们的爸爸、妈妈是怎么哄你们睡觉的?现在老师这里还有好多宝宝也要睡觉,他们都是谁呢?让我们来听听吧。”

  二、出示课件,理解诗歌内容: 1、欣赏第一遍录音:

  ——“诗歌的名字是什么?摇篮里都有哪些宝宝呢?”(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2、出示课件,欣赏第二遍诗歌:

  ——“刚才小朋友听的可认真啦!现在,我们来看着图再欣赏一遍吧。”

  欣赏后提问:

  ——“这些宝宝都睡在摇篮里,他们的摇篮是什么呀?”(根据幼儿回答出示背景图)

  三、初步学*朗诵诗歌: ——“这首诗歌这么好听,刚才有的小朋友都忍不住跟着学了,还做好看的动作呢,你们想不想学呢?那我们边看图边轻轻的说好吗?”

  “小朋友说的真不错,会说的小朋友声音再大点,我们再来说一遍吧。”

  “为什么诗歌中说‘白云、浪花、风儿、歌儿’都是轻轻的呢?”(引申午睡的时候小朋友们也要动作轻轻的,在家里,爸爸妈妈睡觉时也要轻轻的)。

  “小朋友真聪明,一学就会了现在,我们开始比赛了,看看谁说的最好听,最有感情。”

  四、运用已有经验仿编诗歌: 1、小结:

  ——“这首诗歌真有趣,把星星比作小宝宝,把小鱼比作小宝宝。你们想想还可以把什么比作小宝宝呢?”(幼儿回答)

  “老师想把月亮比作小宝宝,还把它编到了诗歌里。你们想听听吗?”

  “蓝天是摇篮,摇着月亮宝宝,风儿轻轻吹,月亮宝宝睡着了。”(边说边出示月亮图片)

  “你们能把刚才想的编到诗歌里吗?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来动脑筋编了。”

  2、幼儿创编,教师指导鼓励。

  五、结束活动: ——“小朋友们今天真是能干,编出了这么多好听的诗歌,有的小朋友还想编呢,请你们回家后编给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听好吗?”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摇篮》 3

  幼儿园大班语言:

  <<摇篮>>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激发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2、在掌握诗歌的基础上,学*仿编诗歌。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用诗歌的形式表现生活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电脑课件。

  2、背景图:大树、狗窝、鸡妈妈:单个动物图样:小鸡、小狗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幼儿听欢快的音乐,拍手进入活动室,然后音乐转成摇篮曲,教师提问:“听着现在的音乐,大家感觉怎样?”(想睡觉)课件中出示小宝宝,引导幼儿讨论,小宝宝也想睡觉了,谁来哄她,怎样哄?谁是宝宝的摇篮?

  2、幼儿集体想办法,并请个别幼儿上前演示怎样哄宝宝睡觉。

  教师一边示范一边朗诵:“妈妈的手是摇篮,摇着小宝宝,歌儿轻轻唱,小宝宝睡着了。”

  3、“还有一些宝宝也想睡觉了,它们是谁呢?”课件出示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启发幼儿想象这些宝宝的家在哪里?谁是它们的摇篮?谁会哄宝宝睡觉?

  4、“在小朋友的帮助下,星宝宝、鱼宝宝和花宝宝都找到自己的家了,它们在家里舒舒服服的睡着了。看着宝宝们幸福的样子,我编了一首诗歌,这首诗歌的名字就叫摇篮,请大家欣赏一下,仔细听听诗歌里说了什么?”(课件演示)。

  二、出示课件,理解诗歌内容:

  1、出示课件,欣赏第一遍诗歌(教师有感情地配乐朗诵诗歌)

  ——提问“孩子们,仔细看一看,听一听,诗歌中有哪些摇篮?摇得都是谁?”

  引导幼儿用诗歌中语言来回答(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根据幼儿回答出示背景图)

  (伴着柔美的背景音乐,教师用轻柔舒缓的语调朗诵,创设了一种美的氛围,能帮助幼儿更好地体会诗的意境)

  小结:我们知道了蓝天、大海、花园、妈妈的手是摇篮,他们摇着自己可爱的小宝宝睡着了,小宝宝是怎样睡着的?请大家仔细听。

  2、观看课件,分段欣赏诗歌

  (1)(播放诗歌中第一小节的课件)提问:星宝宝是怎样睡着的?

  幼儿: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为什么白云要轻轻地飘?我们一起用动作来表现。

  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读一读用动作来表现,看谁做得最美(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2)(播放诗歌中第二、三、四小节的课件)

  提问:鱼宝宝是怎样睡着的?花宝宝是怎样睡着的?小宝宝是怎样睡着的?

  引导幼儿说一说,浪花轻轻翻,鱼宝宝睡着了;风儿轻轻吹,花宝宝睡着了;歌儿轻轻唱,小宝宝睡着了;

  师引导,诗歌中说:“白云、浪花、风儿、歌儿”都是轻轻的呢?午睡的时候小朋友们动作也是怎么样的?

  “多美的诗歌呀,我们一起来比赛,看谁读得最美。看看谁说的最好听,最有感情!”

  3、诵读诗歌,体会意境

  (播放优美的乐曲)教师和幼儿一起诵读;

  4、请个别幼儿把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诗歌说给大家听。

  5、表演诗歌

  这么美的诗歌,我们一起用动作来表现,看谁做得最美。

  三、发展想象,仿编诗歌

  1、(课件播放画面):小鸡、小狗、小鸟

  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小鸡、小狗、小鸟的摇篮在哪里吗?让我们帮它们找摇篮吧?”

  2、出示图片:大树、狗窝、鸡妈妈,请小朋友把单个动物图送回家。

  3、幼儿看图仿编:

  4、教师小结:“小朋友,今天我们不仅帮忙把小宝宝送回了家,还过了回诗人的瘾,你们高兴吗?其实,我们大自然里还有许多的小宝宝,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并帮他们找到摇篮好吗?”

  四、活动延伸:为诗歌配画

  小朋友编的诗歌多美呀!请你为自己仿编的诗歌配上优美的画面。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摇篮》 4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诗歌,学*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朗读诗歌。

  2、尝试根据诗歌的结构进行仿编,表现诗歌美好的意境。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引导幼儿在诗歌中学*,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布娃娃和摇篮各一个;

  2、图片:蓝天、星星、大海、小鱼、花园

  活动重难点:

  重点:感知、理解诗歌优美的意境;

  难点:根据诗歌的结构进行仿编。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

  (1)播放摇篮曲,感受曲子优美、宁静、温馨的意境。

  (2)让幼儿说说:听了这首乐曲,你想做什么?

  (3)鼓励幼儿学*用自己的手臂当摇篮,随着音乐摇娃娃睡觉。

  2、初步感知诗歌。

  (1)朗读诗歌,提问:“诗歌里有哪些摇篮?摇篮里哪些小宝宝?”

  (2)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一边出示相应的图片,一边朗读。

  3、进一步感知、理解诗歌内容。

  提问:(1)为什么说蓝天是摇篮?

  (2)为什么说大海、花园、妈妈的手是摇篮?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完整地朗读诗歌。

  4、根据诗歌结构进行仿编。

  (1)仿编第一段。

  在蓝天这个摇篮里。除了摇着星宝宝,还摇着谁呢?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带领幼儿根据诗歌原有的结构仿编。

  (2)教师带领幼儿完整的朗读一遍仿编的诗歌。

  5、朗读诗歌《摇篮》

  引导幼儿一起随着音乐用轻柔的声音完整地朗读诗歌原文和仿编的诗歌。

  活动反思:

  《摇篮》是一首经典的、优秀的儿童诗歌,它以幼儿的眼睛来描述“摇篮”,简洁明了的语言将“摇篮”与“宝宝”的关系表达出来,既能让人感受到诗歌的韵律美,又极富画面感,让人浮想联翩,整首诗歌洋溢着浓浓的爱意,是一篇有较高文学价值的幼儿作品。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摇篮》 5

  设计背景

  新学期开始了,天气也暖和了,孩子们发现天气和校园里发生了一些变化,通过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和让孩子朗读《春天》这首诗歌,让他们了解春天来了,激发孩子们热爱春天情感,爱护校园花草树木的*惯。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诗歌,学*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朗诵诗歌。

  2.尝试根据诗歌的结构进行仿编,表现诗歌美好的意境。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布娃娃和摇篮各一个。

  2.音乐《摇篮曲》。

  3.图片:蓝天、星星、大海、小鱼、花园。

  活动过程:

  1.师幼共同欣赏《摇篮曲》,引出活动。

  教师播放《摇篮曲》音乐,引导幼儿感受《摇篮曲》优美、温馨的意境。

  师:听了这首乐曲,你想做什么?

  教师出示小摇篮,并请一位幼儿上来摇摇篮,鼓励其他幼儿用自己的手臂当摇篮,随着音乐摇娃娃睡觉。

  师:小床是摇篮,摇着布娃娃,小床轻轻推,布娃娃睡着了。下面老师给大家朗诵一首诗歌《摇篮》。

  2.引导幼儿学*诗歌《摇篮》。

  师:诗歌里有哪些摇篮?摇篮里有哪些小宝宝?

  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出示相应的图片,并鼓励幼儿和自己一起朗诵诗歌。

  3.教师提问,帮助幼儿感知、理解诗歌内容。

  师:为什么说蓝天是摇篮?

  为什么说大海是摇篮?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完整朗诵诗歌《摇篮》。

  4.启发幼儿根据诗歌的结构进行仿编。

  师:在蓝天这个大摇篮里,除了摇着星宝宝,还摇着谁呢?

  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在图片旁边添画相应的内容,然后带领幼儿根据诗歌原有的结构,仿编诗歌的第一段。

  同样的方式引导幼儿仿编每二段、第三段。

  师带领幼儿完整地朗诵仿编的诗歌。

  5、配乐朗诵诗歌《摇篮》

  再次播放《摇篮曲》音乐,教师指着黑板上的图,引导幼儿随音乐完整地朗诵原文和仿编的诗歌。

  活动反思:

  1、《摇篮》是一首经典的、优秀的儿童诗歌,它以幼儿的眼睛来描述“摇篮”,简洁明了的语言将“摇篮”与“宝宝”的关系

  表达出来,既能让人感受到诗歌的韵律美,又极富画面感,让人浮想联翩,整首诗歌洋溢着浓浓的爱意,是一篇有较高文学价值的幼儿作品。

  2、本次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欣赏感受;第二部分是学*理解;第三部分是尝试创编。重点是理解,难点是创编。为了能让幼儿充分感受诗歌优美、温馨的意境,我采用了两个手段,先是让幼儿听《摇篮曲》,让幼儿在音乐中体味。其次是适当的体验,我让幼儿用自己的手擘来当摇篮,跟随音乐来摇晃,体验妈妈哄宝宝入睡的温馨。在此基础上,利用直观的画面和针对性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最后又通过先部分后整体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创编诗歌,这样解除了难点,同时也达成了目标。整个活动中,我还将诗歌朗诵贯穿始终,每一部分都能听到诗歌,感受到其中的美好,潜移默化中将温馨的意境传递给了幼儿。

  3、从幼儿参与程度来年,整节活动幼儿的兴趣还是比较浓厚的,参与点也比较多,特别是在创编部分,大家联想的比较丰富,创编的诗歌也有好几个版本,可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摇篮(精选五篇)(扩展3)

——大班语言活动摇篮教案(精选五篇)

  大班语言活动摇篮教案 1

  活动名称:

  摇篮

  活动目标:

  学*用比喻的方法描述事物。

  活动准备:

  1、挂图:四幅。

  2、布娃娃。

  3、音乐:摇篮曲。

  4、头饰;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播放《摇篮曲》,教师抱着娃娃做睡觉动作。

  二、初步感知诗歌

  过渡语:你们知道,还有哪些摇篮吗?(原来有很多东西可以当摇篮,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诗歌,请小朋友们仔细听一听,诗歌里有哪些是摇篮。

  ①、教师配乐朗读。(配乐)

  ②、教师结合图片再次朗读

  师:小朋友们听得真仔细,那我们再来听听诗歌里到底有哪些摇篮,摇篮里有哪些小宝宝?(出示图片:边读边操作图片。)

  提问:诗歌里到底有哪些摇篮,摇篮里有哪些小宝宝?

  三、进一步感知、理解诗歌内容

  ①、提问:为什么说蓝天是摇篮?(因为蓝天很大····)

  小结:蓝天很大,还有白云,星宝宝睡在里面很舒服,很温暖。

  ②、提问:大海这个摇篮里睡着谁呀?(鱼宝宝)

  浪花是怎么摇的?

  ③、提问:花宝宝睡在哪个摇篮里?(花园)

  ④、师:妈妈是手是摇篮,摇着小宝宝,为什么小宝宝睡着了。

  四、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完整地朗读诗歌。

  活动分析:

  在诗歌创编中,原有环节中小图片的使用可以帮幼儿突破创编诗歌的困难,但有一些限制幼儿的思维。欣赏诗歌的次数略有欠缺,没有充分发挥彩色文字的作用,而创编环节的时间把握稍显不足,使幼儿的创编活动不够尽兴。特别是仿编诗歌的第三句较难,有的忘了编,有的不知添加什么才能使摇篮摇起来。作为老师的我也不能很广阔的想到很多,只有少数活泼的小朋友创编得很好。分析原因,仿编诗歌的第三句是难点,这和孩子本身的经验不足有关,在上这节课时,可多观察、多引导幼儿去学*。

  大班语言活动摇篮教案 2

  设计意图:

  多通道参与原则,是当今幼儿园音乐欣赏教育活动改革所提出的一项重要原则,借助音乐欣赏《摇篮曲》来尝试、实现这一原则。通过听觉以外的其他感觉通道,如:唱歌、表演、绘画等相互的运用、融合,让幼儿更好地感受音乐,更好地表达对音乐的感觉;体会自己是活动的参与者、操纵者;感受音乐过程中所带来的快乐及亲子之情。

  活动目标:

  1.知道摇篮曲是东北民歌。通过欣赏能听出歌曲的内容,进行母爱教育。

  2.通过对歌曲的感受,能说出歌曲的'性质(优美、缓慢)。知道这是妈妈摇宝宝睡觉时唱的歌,要慢而轻地唱。

  3.理解诗歌内容,初步学*有节奏地完整朗诵诗歌。

  4.学会歌唱本首歌曲。

  活动准备:

  1.幼儿园教育活动音乐磁带。

  2.设置一个娃娃睡在摇篮里的情景。

  3.表现歌词内容的图片3幅。

  4.幼儿人手一个娃娃和一块小毛巾。

  重点:

  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大意。

  难点:

  感受两首乐曲的不同性质。

  活动过程:

  (一)感受《进行曲》

  1.幼儿听音乐《学做***》排队、踏步走进教室坐好。

  2.让幼儿自己说说听完这首曲子的感受(幼儿自由发言,老师进行及时鼓励和表扬)。

  3.教师小结《进行曲》的性质和特点(欢快、有力、速度稍快)。

  (二)肢体动作体验、感受用宝宝哭的声音引出《摇篮曲》。老师告诉幼儿:"刚才的《进行曲》力度太强了,把宝宝吵醒了,请小朋友帮我想一个好办法哄宝宝不哭。"幼儿自由回答(摇一摇、抱一抱、亲一亲、拍一拍等)。每当幼儿想出一种办法,尤其是与别人不同的办法时,老师都要给予鼓励、夸奖孩子并和其他幼儿一起用动作体验摇一摇、抱一抱、亲一亲、拍一拍等,体验后让幼儿说说感觉(轻轻地)。

  (三)感受《摇篮曲》

  1.老师:"小朋友们想的办法都很好,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老师也想了一个办法,我想给宝宝唱首歌,可是不知道这首曲子行不行,请大家帮我听一听。"欣赏第一遍〈摇篮曲〉,要求幼儿仔细倾听。

  2.欣赏完乐曲,组织幼儿说说感受(优美、缓慢)。老师:"这首曲子真美,宝宝睡着了,我们把她放进卧室去吧。"老师边唱边做拍手、拍腿动作,让幼儿感受2拍子。操作完毕,让幼儿说说是几拍子乐曲?(2拍子);哪一拍强?哪一拍弱?(拍手的一拍强、拍腿的一拍弱)顺势告诉幼儿2拍子强弱规律:强弱。

  (四)结合〈摇篮曲〉深入进行肢体感受组织幼儿双手成摇篮状,倾听音乐、感受音乐(轻轻地、柔柔地)。

  (五)运用倾听法,分段欣赏〈摇篮曲〉1.幼儿结合第一幅图片欣赏乐曲第一段,说说歌词内容,老师总结后再为幼儿演唱一遍第一段歌词(帮助幼儿加深和理解词意)。

  2.幼儿结合第二幅图片欣赏乐曲第二段,说说歌词内容,老师总结后再为幼儿演唱一遍第二段歌词(帮助幼儿加深和理解词意)。

  3.幼儿结合第三幅图片欣赏乐曲第三段,说说歌词内容,老师总结后再为幼儿演唱一遍第三段歌词(帮助幼儿加深和理解词意)。

  4.为幼儿解释歌词中难以理解的词,如:"娘"。(过去的年代,把妈妈叫做"娘")。

  5.老师可着重讲解第二段歌词,让幼儿说说长大后自己的愿望是什麽?如何实现自己的愿望?(表扬幼儿有志气)。

  6.老师把歌曲整体为幼儿演唱一遍。

  (六)介绍歌曲出处(是一首东北民歌,是妈妈摇宝宝时唱的歌,要慢而轻地唱)。

  (七)进行母爱教育1.老师:"在我们小的时候,每天晚上是谁哄我们睡觉的?"幼儿集体回答(妈妈、爸爸)。向幼儿进行母爱教育:爸爸、妈妈很辛苦,每天要上班,下了班还要照顾我们,我们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麻烦爸爸、妈妈。

  2.鼓励幼儿回家用一个动作来感谢爸爸、妈妈的养育之恩,(如:亲一下、抱一下、搂一下等),也可为父母捶捶背、揉揉肩等。

  活动延伸:

  幼儿每人抱一个娃娃,边欣赏乐曲边摇娃娃睡觉,风起了,会给娃娃盖被子,体验父母的辛苦。教学活动在舒缓、优美的乐曲中结束。

  大班语言活动摇篮教案 3

  设计意图:

  孩子们喜欢读儿歌,并且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好奇,经常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见所想。在语言区里,常常看到他们自编自创小儿歌。如:爸爸是一棵大树,妈妈是一棵大树……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感受儿歌韵律美,体验创编的乐趣,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设计思路:

  开始部分以图片导入,引入情境,激发幼儿的学*兴趣。基本部分围绕“摇篮”分为五个步骤:一是教师有感情的完整朗诵,幼儿初步感知,之后教师提出具体的问题,使幼儿初步了解儿歌大意。二是结合flash课件进行欣赏活动,再提出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三是图文结合,分段理解,使幼儿知道这些宝宝是怎样睡着的。四是配乐朗诵,陶冶情操,五是借助各种动物图片幼儿大胆想象,创编儿歌。结束部分:师幼在愉快的谈话声中结束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儿歌宁静、温馨的意境,激发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2、理解儿歌内容,尝试有感情地诵读儿歌。

  3、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并进行创编。

  活动重点:

  理解儿歌内容,尝试有感情地诵读儿歌。

  活动难点:

  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并进行创编。

  活动准备:

  1、《摇篮》flash动画,《摇篮曲》音乐。

  2、一张摇篮图片,四幅自制教学挂图。

  3、创编时所用图片:鸟宝宝,龟宝宝、熊宝宝、蝴蝶宝宝等。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老师: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位新朋友,孩子们快来看看,是谁呀?

  宝贝们好!我的名字叫摇篮。你们认识我了吗?

  师:摇篮有什么用呢?

  师:摇篮是小宝宝的床,睡在里面有什么感觉呢?

  2、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首关于《摇篮》的儿歌,你们想听吗?

  二、欣赏诗歌、感知理解。

  1.第一遍欣赏(教师朗诵,引人入境)

  提问:

  (1)儿歌的名字是什么?

  (2)你们听了有什么感觉?

  师:儿歌里还有些什么呢?让我们再来仔细地听一听。哪些是摇篮?她们又是谁的摇篮呢?

  2、第二遍欣赏(播放课件flash,整体感知)

  提问:

  (1) 师:谁来说一说哪些是摇篮?(提示幼儿用诗歌中这样完整的句子回答)

  (2)师:想一想蓝天是摇篮,摇着谁呀?大海是摇篮,她的宝宝呢?......

  3、第三遍欣赏(图文结合,分段理解)

  孩子们说得可真棒! 摇篮妈妈听到了可高兴了,瞧:她带着自己的宝宝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教师此时将教学挂图轻轻地推到前方)

  (1)、师:看谁的小眼睛最明亮?先来看第一幅图吧!你看到了什么?

  师:哦!白云在做什么?你能用动作表演一下吗?

  (2)、师:你演的可真好!我们一起接着看看大海的怀抱中有谁呢?师:好的,浪花在做什么?一起做一下这个动作吧!

  (3)、师:恩,孩子们表演得真不错!再来看一下第三幅图中又有谁呢?

  师:看风儿在做什么?花宝宝呢?

  (4)师:花宝宝睡着了,我们可爱的小宝宝呢?

  师:他是怎样睡着的?

  三、诵读诗歌,加深理解。

  1、随文划指诵读

  师:宝宝们都睡着了,我们不能把他们吵醒,要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朗诵呢?”

  师:那我们就用轻轻的、美美的声音来读读这首诗歌吧!孩子们,伸出你们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划指读一读吧!此时你们的小指尖嗖的一下碰到了字宝宝,准备好了吗?

  2、师幼合作诵读

  师:这么美的诗歌,我们一起再合作读一读吧!我读前半句,你们接读后半句。看好老师的手势,比比哪一小组接读的好哦!

  3、幼儿接龙朗读

  师:谁愿意展示你的声音?好的,请4名幼儿接龙朗读。

  4、师幼配乐同诵

  师:孩子们读得真好, 我也想读一读了,让我们随着音乐再来美美地读读吧!

  四、展开想象,创编儿歌。

  1、示范引导创编

  师:你们朗读的声音可真好听!瞧,都把螃蟹宝宝吸引来了!螃蟹宝宝的摇篮在哪里?我想到一首诗歌了,你听:海滩是摇篮,摇着蟹宝宝,海风轻轻吹,蟹宝宝睡着了。

  2、幼儿分组创编

  师:我当上了小诗人,你们呢?想不想当小诗人?好,赶快把你们桌下的宝宝们请出来吧!你也来用诗儿歌中那样美的语言说一说吧!还可以将你编的诗歌说给同伴听。

  3、幼儿集体交流。

  五、总结评价,情感提升。

  1、师:这些小诗人编得真好听!老师把它们串在了一起,你们想不想听听我们创编的诗歌呢?

  大树是摇篮,摇着鸟宝宝,树叶沙沙响,鸟宝宝睡着了。

  沙滩是摇篮,摇着龟宝宝,温度悄悄升,龟宝宝睡着了。

  草地是摇篮,摇着兔宝宝,草儿轻轻动,兔宝宝睡着了。

  花儿是摇篮,摇着蝴蝶宝宝,风儿轻轻吹,蝴蝶宝宝睡着了。

  2、师:这真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啊!孩子们,你们真棒!今天不仅帮小宝宝找到了摇篮,还当上了小诗人,编出了好听的诗歌。你们高兴吗?

  其实,在大自然里还有许许多多的小宝宝,他们的摇篮在哪呢?细心的小朋友和我一起去找找吧!

  大班语言活动摇篮教案 4

  一、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诗歌,学*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朗读诗歌。

  2.尝试根据诗歌的结构进行仿编,表现诗歌美好的意境。

  二、活动准备

  1.布娃娃和摇篮各一个。

  2.音乐磁带(摇篮曲)、录音机

  3.图片:蓝天、星星、大海、小鱼、花园。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感知、理解诗歌优美的意境。

  2.活动难点:根据诗歌的结构进行仿编。

  3.指导要点:通过创设情境、配乐欣赏、轻柔的声音朗读、讨论等手段帮助幼儿理解诗意和结构,感受诗歌的意境并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联想、仿编。

  四、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

  (1)播放《摇篮曲》,感受曲子优美、宁静、温馨的意境。

  (2)让幼儿说说:听了这首乐曲,你想做什么?

  (3)出示小摇篮,并请一位幼儿上来摇摇篮。鼓励其他幼儿用自己的手臂当摇篮,随音乐摇娃娃睡觉。

  小结:小床是摇篮,摇着布娃娃,小床轻轻推,布娃娃睡着了。

  2.初步感知诗歌

  (1)朗读诗歌,提问:诗歌里有哪些摇篮?摇篮里有哪些小宝宝?(老师用轻柔的声音进行朗读示范)

  (2)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一边出示相应的图片,一边朗读。(鼓励幼儿和老师一起朗读)

  3.进一步感知、理解诗歌内容提问:

  (1)为什么说蓝天是摇篮?

  (2)为什么说(大海、花园、妈妈的手)是摇篮?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完整地朗读诗歌。(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求幼儿用舒缓、轻柔、优美的语气语调,表达宁静、抒情的情怀。)

  4.根据诗歌结构进行仿编

  (1)仿编诗歌第一段在蓝天这个摇篮里。除了摇着星宝宝,还摇着谁呢?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带领幼儿根据诗歌原有的结构仿编。

  例如:蓝天是摇篮,摇着月亮宝宝,白云轻轻飘,月亮宝宝睡着了。以同样的方式方法引导幼儿仿编诗歌第二、三段内容。

  (2)教师带领幼儿完整的朗读一遍仿编的诗歌。

  5.配乐朗读诗歌《摇篮》

  再次播放《摇篮曲》音乐,引导幼儿一起随着音乐用轻柔的声音完整地朗读诗歌原文和仿编的诗歌。

  五、评价要素是否理解摇篮的含义,感知、理解理解诗歌的意境。能否根据诗歌结构进行仿编。

  六、活动建议教师可根据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继续仿编诗歌,可以扩展幼儿的想象,除了诗歌里说的摇篮,还有什么事物可以当做摇篮?

  摇篮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大海是摇篮,摇着鱼宝宝,浪花轻轻翻,鱼宝宝睡着了。

  花园是摇篮,摇着花宝宝,风儿轻轻吹,花宝宝睡着了。

  妈妈的手是摇篮,摇着小宝宝,歌儿轻轻唱,小宝宝睡着了。

  大班语言活动摇篮教案 5

  [活动目标]:

  1、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激发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2、在掌握诗歌基础上,学*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摇篮曲》。

  2、创编所需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出示摇篮,激发幼儿学*的兴趣。

  1、出示摇篮,师问:看,这是什么?摇篮的什么用呢?睡在里面有什么感觉呢?

  2、师:睡在摇篮里软软的,很舒服,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像摇篮一样的东西,我们一起起来看看吧。

  3、欣赏课件(没声音的画面),初次感知事物之间的联系,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你觉得什么像摇篮呢?它摇着谁?

  二、学*诗歌,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1、教师配乐朗诵诗歌,幼儿欣赏。

  提问:你听见了哪些好听的话,用诗歌中的话来说一说。

  (要求幼儿要用诗歌中的话来说说,同时出相应的图片,来加深对诗歌的印象,熟悉诗歌内容。)

  为什么说蓝天是星宝宝的摇篮?(为什么说大海是鱼宝宝的摇篮?花园是花宝宝的摇篮?)

  2、观看课件,分段欣赏诗歌。

  (1)播放诗歌中第一小节,师提问:星宝宝怎样的睡的?

  为什么白云要轻轻地飘?我们一起用动作来表现。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读一读第一小节。

  (2)播放诗歌中第二、三、四小节的课件,师提问:鱼宝宝是怎样睡着的?花宝宝是怎样睡着的?小宝宝是怎样睡着的?

  (3)引导幼儿说一说,浪花轻轻翻,鱼宝宝睡着了;风儿轻轻吹,花宝宝睡着了;歌儿轻轻唱,小宝宝睡着了。

  3、诵读诗歌,体会意境。

  (1)教师和幼儿一起诵读(看着图把这首诗歌完整地朗诵一遍)。

  (2)教师和幼儿分角色诵读。

  (3)用好听地声音来读一读。

  师: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和小宝宝都睡着了,不能把他们吵醒,要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朗诵呢?

  我们就用轻轻的、好听的声音来读读这首诗歌吧。

  三、发挥想象,仿编诗歌。

  1、蓝天里的星宝宝以外,还会有谁?

  师:那我们试试,把太阳编到好听的诗歌中去。(插卡的形式,把原来诗歌中的白云图片替换为太阳,连贯地看图朗诵整句话。)

  2、大海中除了鱼宝宝,还会有谁?

  3、花园里除了花宝宝外,还会有谁?

  把创编的内容看着图完整地朗诵,提醒幼儿用轻轻地、好听的声音进行诵读。

  [活动延伸]:

  将图片放在语言供幼儿自己练*诵读诗歌。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摇篮(精选五篇)(扩展4)

——大班语言活动《摇篮》教学反思 (菁华5篇)

大班语言活动《摇篮》教学反思1

  大班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已初步发展,具备了学*《摇篮》这首诗歌所要求的类比、迁移能力。在活动中我运用了鼓舞性激励和引导性启发,充分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借助音乐、动作、语言、图片等多种方式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美好的意境,发挥孩子的想象,充分体现了孩子自己的价值,从而使幼儿获得真正的满足。孩子在学*的过程中,积极主动性较高,学*效果较好,能达到预期的活动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我做了如下反思:

  本次活动比较成功之处:

  1、创设情景,引导幼儿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纲要》指出: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的快乐。在活动中,我借助语言、音乐、图片、肢体语言等帮助幼儿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我根据诗歌的内容,制作了相应的课件内容,形象生动地再现了诗歌的内容,帮助幼儿从直观的视觉上感知诗歌的美。诗和歌本是一家,通过音乐与诗歌的有机整合,深深地感染了幼儿,引起“我”、“诗歌”、“音乐”的共鸣,使幼儿准确的把握了诗歌的意境,使整首诗歌的学*起到了“未有曲调先有情”的作用。如老师在引导小朋友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时,我配上了背景音乐《摇篮曲》,让孩子自始至终都沉浸在那种宁静温馨的意境中。

  2、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幼儿有效学*。

  (1)运用启发性语言。

  运用启发性指导语能拓展幼儿的思维,活动中我注重运用启发性语言引导幼儿积极思维。如在学*活动中,我为孩子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让孩子想象生活中还有什么是摇篮?摇着谁?当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后,我再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使孩子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既适合大班孩子的现有水*,又对孩子有一定的挑战性。

  (2)充分运用课件图片。

  《纲要》提出: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能力、经验、学*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在学*诗歌时,我针对幼儿的能力差异为幼儿展示了不同色彩漂亮、内容贴切的图片,幼儿能在很轻松的氛围中学*诗歌,边看边想,边想边学,当他们的学*出现需要个别指导时,我能根据幼儿的困难需要“审时度势”的为他们提供帮助及适时的引导,让他们体验参与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本活动存在的比较不足之处:

  1、由于是借班上课,对该班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活动*惯不是很了解,因此不能很好地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能力和水*的幼儿回答。

  2、幼儿在学*诗歌时,我发现有的幼儿学*诗歌的第三句较难,有的忘了念,分析原因,诗歌的第三句是难点,这和孩子本身的经验不足有关,提醒幼儿一边看老师黑板上的句式一边仿编。

  3、幼儿表演诗歌时由于时间关系,大部分孩子都只能重复教学中的内容,表现力方面的潜能还没有充分挖掘出来。

  总之,教学课中有得有失,但通过这次活动,我有信心,继续加强学*,学*更多的教学、教育理念,更好地借鉴别人的优秀方案,提高自身素质,争取在教学活动中寻找到自己的一片广阔天空。

大班语言活动《摇篮》教学反思2

  由于低年级学生具有活泼、好动、较调皮的特点,对于感受和聆听音乐,还处于未知阶段,并且他们的注意力常常容易分散,因此,积极调动学生积极地投入学*、培养他们良好的聆听*惯、使他们感受到音乐的美成了我们最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通过这堂课的实践,使我有了这样的体会。

  1、教学中,我用优美的语言、音乐和教室环境为学生创设了“宁静的夜晚”的美妙情境。首先聆听音乐,在音乐中让学生进入一个安静优美的氛围。不光是听觉,而且学生跟着音乐“摇”起来,用他们的方式去表现儿时熟悉的感觉。令他们在轻松美好的氛围中顺利参与了音乐活动。然后教师以亲切、动听的语言,情真意切的语感,把学生带入到小的时候,回忆起那甜甜的,温暖的怀抱,抓住这份感觉从学生感兴趣的律动入手,激发学生的学*情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声中学生轻轻的摇晃身体或者做出自编的动作,感受静静的夜,回忆的翅膀也越飞越远。

  2、多种方式聆听,启发深层体验。音乐艺术离不开听觉,离开了听觉思维,音乐就失去了意义。于是吸引学生去聆听、培养聆听时的*惯、在聆听中启发深层的体验,成了要解决的重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它可以激起学生聆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还可能会收到学生们充满创意的回答。还有种方法便是反复聆听,如果每次聆听都没有新的主题和要求的话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只有不断挖掘提升才能引发深层的体验,能让学生体会歌曲情绪、速度、旋律等音乐元素,使歌曲学唱变得事半功倍。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多种不同方式的聆听,听音乐回忆、听音乐律动、听教师范唱等等,让学生不仅一直沉浸在安静的“夜”中,让学生怀抱布娃娃做一次小爸爸和小妈妈,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从音乐和语言中感受到甜甜的、温暖的怀抱。

  3、“动情”筑起师生间的情感连接线。

  音乐课要让孩子动起来--从生理到心理,从内容到形式,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从教学要求到教学组织--通过一系列充满关爱的教学活动,调动孩子们的学*主动性,使孩子的思维动起来、身体动起来、情感动起来。没有学生思维的活跃、兴趣的投入、精力的倾注、情感的升华和音乐审美经验的形成,就决不是一节优秀的音乐课。因此,唱歌、欣赏,等音乐教学活动一定要强调学生的“动”“动情”。而“动情”的关键是要找准音乐的动情点,唤起学生对美的感受及对爱的体验。那么,要使学生动情,先得教师动情。教师要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感动学生,就先得感动自己。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处处动情--动情的语态,动情的示范,动情的鼓励……学生只有在充满情感的环境中才能得到深切的情感体验,得到丰富的审美感受。如在本课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动情的对唱,以及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和教师有感情的朗诵中,让师生之间的“情”得以体现,得到升华。孩子们的人格在音乐情感的渗透中,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逐步的提高和完善。

  当然,在本课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慢慢地探索,力求争取做得更好!

大班语言活动《摇篮》教学反思3

  幼儿没有经历就没有经验。可见生活已有经验对幼儿学*的重要性。尤其象音乐欣赏类型这种对小班幼儿而言相对较抽象的内容,更应顾及到他们的已有经验与需要。“摇篮曲”中妈妈与孩子的爱抚、关爱等正是小班幼儿特别需要、印象深刻的生活经验。由于小班的孩子们对父母的依恋很敏感,常常会有孩子想家,想爸爸、妈妈。幼儿认知、情感等都有了一定的积累。因此在活动中老师的引导下,幼儿更能理解音乐性质、乐意表现音乐。在欣赏《摇篮曲》时,他们不仅能用安静柔和的嗓声演唱,而且能用动作表示对娃娃的关心:有的幼儿做拍娃娃的动作;有的幼儿做摇摇篮的动作;还有的幼儿做轻抚娃娃的动作,体现了美好的情感。这种生活经验的自然整合,是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积极丰富的情感是幼儿终身收益、也是他们当前非常需要满足与发展的内容之一。

  活动中创设了哄宝宝睡觉的场景。通过游戏,满足幼儿各种情感的需要与发展。如让幼儿扮演妈妈、爸爸。这样在让幼儿充分感受音乐性质的同时,满足了幼儿非常想要模仿**这类情感的需求。活动给予孩子的并非只是一首能哄宝宝睡觉的摇篮曲,更是一首让每样事物都入睡的舒缓、安静、优美的摇篮曲。这才是摇篮曲欣赏的更高价值。

  不足之处:

  但在引导幼儿创编抱娃娃动作的时候,如果能再给幼儿多一点拓展的机会的话,也许孩子们创编出来的动作也就更加贴*生活了。

  一次活动的成功,并不代表了全部,要让孩子们真正有发展,让孩子们拥有更多“爱”的情感体验和“美”的生活感受、艺术感受,教师有责任在天长日久的日常教学中渗透“爱的教育”,让这种爱的教育价值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得以潜移默化的延续和升华。

大班语言活动《摇篮》教学反思4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是一首曲调深情、优美,歌词富有童趣的儿童歌曲。歌曲生动地表达了孩子对妈妈那种浓浓的、真挚的爱意。现在根据本课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结合课堂教学情况谈谈我的教学反思。在设计本课教学环节时,我以《新课程改革标准》的理念为原则,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点,让学生通过感受、模仿、体验、实践等一系列的音乐活动进行学*,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感受及创编能力。在整节课中,浓浓的母子、母女情这一主题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音乐的感受和体验,对歌词中关键词的模仿,再加上看照片、送祝福等音乐活动的实践,来体验小朋友们爱妈妈的真挚情感,较好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内容并达到了设计的教学目标。我认为在课堂上,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好:

  一、以情动人、以情促学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音乐教育中最基本的理念。要理解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就要把握住它的情感性和形象性,而要把握音乐中的情绪和形象,则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音乐实践来感受和体验才能获得,这个过程就是音乐审美体验的过程。因此,整课以浓浓的母子、母女情贯穿始终,注重以情动人、以情促学。例如:

  (1)我的开课是以一个学生写日记的形式来表达孩子对妈妈的喜爱;

  (2)引导学生通过对“轻轻走上前”和“我把灯熄了”等动作的模仿,唱出歌中小朋友给妈妈熄灯、害怕打扰妈妈的心情;

  (3)通过播放班里小朋友和妈妈*时在一起生活、学*、游戏的照片,为妈妈送上一句最甜蜜的话语等活动,激发学生心中对妈妈浓浓的爱意并升华母子、母女之间的感情。学生通过老师一系列的教学手段,他们从不会唱歌曲到会唱再到能有感情地演唱、表演歌曲,演唱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妈妈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最让我惊喜的是下课后还有三个小朋友跑到我的面前,对我说:“老师,我最爱我的妈妈了!”一句轻轻的话语甜进了我的心坎里,也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效果充满了自信!

  二、关注全体学生,让学生做学*的主人

  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个领路人。我在教学中努力追求人性化、个性化的音乐教学,尽可能地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我在教授学生学*歌词时,问:“你觉得歌词中哪里最能表现孩子对妈妈的爱呢?”,他们有的说是“给妈妈披上小花袄”这一句,有的说是“亲爱的妈妈呀”等,通过这样自由选择乐句并指导有感情地练读后,他们比原来更熟练、更富有感情了。设计创编演唱形式时,让学生以自主设计——自主编排——阐述意图——展示的形式进行。结果,有的学生运用了独唱、对唱的形式,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他们还设计出了轮唱、领唱加齐唱的演唱形式,真是五花八门,让我惊喜连连。学生就是在这样宽松、自由、愉悦的学*氛围中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思维能力得到了拓展,创编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我还关注学生学的过程,既关注整体,又关注个别,进行有效的教学。例如:我让学生跟着我随音乐拍四二拍的节拍,感受歌曲的旋律时,有个别学生没有跟着拍,我走到他跟前,用我的表情、我的动作告诉他:“来,和我一起拍”,学生在我的带领下都拍起了他们的小手。

  三、以评激趣,互评互学

  评价作为一项活动,存在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中,它是激发学生学*的动力。因此,评价的机制、评价的形式和评价的方法就尤为重要。适当、巧妙的评价能激励、教育学生,自评、互评、他评的评价手段,能促进学生共同发展。这一节课,我主要以《课程改革标准》的理念为原则,积极围绕着学生发展性评价为核心,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无论是我和学生之间,还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评价,我都有针对性的以不同类型、不同手段及形式来激发学生积极评价、学会评价。例如在整个学*过程中我时刻注意学生的每一次发言,对学生的表现给予了不同层次的评价,制作了小红花作为奖品,大大鼓励了学生,关注了学生的学*过程。其次,我还在教学中注重了把学生的自评、他评、互评作为评价的重点,让学生自己说出对自己、对他人的想法。特别是在创编环节中,给予了学生最宽松、和谐、团结的评价空间,学生能畅所欲言,体现了评价的民主性。结果,有的孩子会说:“我觉得他们设计得很好!”,有的则说:“我觉得XXX小朋友表演得最好,歌声很好听!”,还有的却说:“那个XXX,他唱得不够大声,如果能再大声些就更好了。”等等,这样通过评比、奖励的形式激发学生学*的兴趣,通过自评、同学评、老师评的评价手段,让孩子们知道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促进自己的学*,让他们更加爱上音乐课,更喜欢、更有信心地表现自己。

  课上完后,我感到自己在教学中还有遗憾之处,比如一些学生不能够熟练地演唱这首歌、动作创编有些单一等,虽然我关注到了,但是一节课的时间有限,还要关注到整体,所以不能在某个环节停留太多的时间。尽管如此,我仍然觉得课已停——意尤存!相信经过后续教学,孩子们一定会唱得越来越熟练,越来越有感情。

大班语言活动《摇篮》教学反思5

  四年级的家长开放日,我又有幸参与了。本节课教孩子们学唱了舒伯特的《摇篮曲》,他们深情地演唱,说明这节课上的还是比较成功。

  一、清唱导入,激发兴趣。

  老师声情并茂的演唱,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演唱欲望,并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作大体了解。因学唱摇篮曲,所以我就清唱了我国东北民歌和勃拉姆斯的摇篮曲,从而让孩子们知道: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摇篮曲音乐风格的不同。接着聆听舒伯特的《摇篮曲》,进入本首歌曲的学唱。

  二、音乐家生*,铸造品格。

  一首歌曲的流传,都包含着一个感人的故事,所以我首先向学生们介绍音乐家舒伯特的生*和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学*舒伯特不畏艰难,坚持创作的精神,培养他们在将来的生活和学*道路上,像舒伯特一样,不怕困难,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在*时的学*和生活中,用心聆听,细心观察为以后的创作积累素材。

  三、模唱-永恒的主题。

  演唱歌曲是每节课上必须进行的教学环节。这首歌,孩子们很快就唱会了,他们跟着伴奏起劲地演唱,歌声嘹亮,但摇篮曲却唱出了进行曲的风格,这时教师的范唱以及学生的模唱至关重要。因此我用柔和和洪亮两种音色范唱歌曲,然后让他们选择适合这首歌曲的声音模唱,伴着碰钟清脆的声音,课堂上终于飘出了柔和的歌声。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摇篮(精选五篇)(扩展5)

——大班语言教案:摇篮 (菁华3篇)

大班语言教案:摇篮1

  活动名称:摇篮

  活动目标:学*用比喻的方法描述事物。

  活动准备:1、挂图:四幅。2、布娃娃。3、音乐:摇篮曲。4、头饰;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播放《摇篮曲》,教师抱着娃娃做睡觉动作。

  二、初步感知诗歌

  过渡语:你们知道,还有哪些摇篮吗?(原来有很多东西可以当摇篮,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诗歌,请小朋友们仔细听一听,诗歌里有哪些是摇篮。

  ①、教师配乐朗读。(配乐)

  ②、教师结合图片再次朗读

  师:小朋友们听得真仔细,那我们再来听听诗歌里到底有哪些摇篮,摇篮里有哪些小宝宝?(出示图片:边读边操作图片。)

  提问:诗歌里到底有哪些摇篮,摇篮里有哪些小宝宝?

  三、进一步感知、理解诗歌内容

  ①、提问:为什么说蓝天是摇篮?(因为蓝天很大····)

  小结:蓝天很大,还有白云,星宝宝睡在里面很舒服,很温暖。

  ②、提问:大海这个摇篮里睡着谁呀?(鱼宝宝)

  浪花是怎么摇的?

  ③、提问:花宝宝睡在哪个摇篮里?(花园)

  ④、师:妈妈是手是摇篮,摇着小宝宝,为什么小宝宝睡着了。

  四、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完整地朗读诗歌。

  活动分析:在诗歌创编中,原有环节中小图片的使用可以帮幼儿突破创编诗歌的困难,但有一些限制幼儿的思维。欣赏诗歌的次数略有欠缺,没有充分发挥彩色文字的作用,而创编环节的时间把握稍显不足,使幼儿的创编活动不够尽兴。特别是仿编诗歌的第三句较难,有的忘了编,有的不知添加什么才能使摇篮摇起来。作为老师的我也不能很广阔的想到很多,只有少数活泼的小朋友创编得很好。分析原因,仿编诗歌的第三句是难点,这和孩子本身的经验不足有关,在上这节课时,可多观察、多引导幼儿去学* 。

大班语言教案:摇篮2

  活动目标:

  1、能较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2、根据诗歌的结构,初步学*仿编诗歌,体验仿编的乐趣。

  活动准备:

  音乐《梦幻曲》、挂图、小图片

  活动过程:

  (一)复*诗歌《摇篮》,学*有感情的朗诵。

  1、结合挂图复*诗歌。

  2、指导幼儿有感情的配乐朗诵。

  (二)出示小图谱,分析诗歌的结构

  1、引导幼儿寻找四段诗歌的相同之处。

  2、引导幼儿结合小图谱朗诵诗歌,理解诗歌的结构。

  (三)尝试根据诗歌的结构仿编诗歌

  1、启发幼儿的想象

  指导语:你觉得生活中还有什么是摇篮?摇着什么宝宝?

  2、教师利用图片示范仿编诗歌。

  3、引导幼儿仿编诗歌。

  4、请幼儿在集体面前朗诵自己仿编的诗歌。

  5、朗诵幼儿仿编的诗歌。

  (四)活动延伸:鼓励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现摇篮和宝宝,并根据绘画内容朗诵自己仿编的诗歌

大班语言教案:摇篮3

  活动目标:

  1、感受摇篮宁静、温馨的意境,激发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2、理解儿歌摇篮的内容,尝试有感情地诵读摇篮。

  3、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并进行创编。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5、大胆想象,尝试讲述儿歌的不同发展。

  活动重点:

  了解儿歌内容,尝试有感情地诵读儿歌。

  活动难点:

  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并进行创编。

  活动准备:

  1、《摇篮》flash动画,《摇篮曲》音乐。

  2、一张摇篮图片,四幅自制教学挂图。

  3、创编时所用图片:鸟宝宝,龟宝宝、熊宝宝、蝴蝶宝宝等。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老师: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位新朋友,孩子们快来看看,是谁呀?

  宝贝们好!我的名字叫摇篮。你们认识我了吗?

  师:摇篮有什么用呢?

  师:摇篮是小宝宝的床,睡在里面有什么感觉呢?

  2、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首关于《摇篮》的儿歌,你们想听吗?

  二、欣赏诗歌、感知理解。

  1、第一遍欣赏(教师朗诵,引人入境)

  提问:

  (1)儿歌的名字是什么?

  (2)你们听了有什么感觉?

  师:儿歌里还有些什么呢?让我们再来仔细地听一听。哪些是摇篮?她们又是谁的摇篮呢?

  2、第二遍欣赏(播放课件flash,整体感知)

  提问:

  (1) 师:谁来说一说哪些是摇篮?(提示幼儿用诗歌中这样完整的句子回答)

  (2)师:想一想蓝天是摇篮,摇着谁呀?大海是摇篮,她的宝宝呢?。.....

  3、第三遍欣赏(图文结合,分段理解)

  孩子们说得可真棒! 摇篮妈妈听到了可高兴了,瞧:她带着自己的宝宝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教师此时将教学挂图轻轻地推到前方)

  (1)师:看谁的小眼睛最明亮?先来看第一幅图吧!你看到了什么?

  师:哦!白云在做什么?你能用动作表演一下吗?

  (2)师:你演的可真好!我们一起接着看看大海的怀抱中有谁呢?师:好的,浪花在做什么?一起做一下这个动作吧!

  (3)师:恩,孩子们表演得真不错!再来看一下第三幅图中又有谁呢?

  师:看风儿在做什么?花宝宝呢?

  (4)师:花宝宝睡着了,我们可爱的小宝宝呢?

  师:他是怎样睡着的?

  三、诵读诗歌,加深理解。

  1、随文划指诵读

  师:宝宝们都睡着了,我们不能把他们吵醒,要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朗诵呢?”

  师:那我们就用轻轻的、美美的声音来读读这首诗歌吧!孩子们,伸出你们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划指读一读吧!此时你们的小指尖嗖的一下碰到了字宝宝,准备好了吗?

  2、师幼合作诵读

  师:这么美的诗歌,我们一起再合作读一读吧!我读前半句,你们接读后半句。看好老师的手势,比比哪一小组接读的好哦!

  3、幼儿接龙朗读

  师:谁愿意展示你的声音?好的,请4名幼儿接龙朗读。

  4、师幼配乐同诵

  师:孩子们读得真好, 我也想读一读了,让我们随着音乐再来美美地读读吧!

  四、展开想象,创编儿歌。

  1、示范引导创编

  师:你们朗读的声音可真好听!瞧,都把螃蟹宝宝吸引来了!螃蟹宝宝的摇篮在哪里?我想到一首诗歌了,你听:海滩是摇篮,摇着蟹宝宝,海风轻轻吹,蟹宝宝睡着了。

  2、幼儿分组创编

  师:我当上了小诗人,你们呢?想不想当小诗人?好,赶快把你们桌下的宝宝们请出来吧!你也来用诗儿歌中那样美的语言说一说吧!还可以将你编的诗歌说给同伴听。

  3、幼儿集体交流。

  五、总结评价,情感提升。

  1、师:这些小诗人编得真好听!老师把它们串在了一起,你们想不想听听我们创编的诗歌呢?

  大树是摇篮,摇着鸟宝宝,树叶沙沙响,鸟宝宝睡着了。

  沙滩是摇篮,摇着龟宝宝,温度悄悄升,龟宝宝睡着了。

  草地是摇篮,摇着兔宝宝,草儿轻轻动,兔宝宝睡着了。

  花儿是摇篮,摇着蝴蝶宝宝,风儿轻轻吹,蝴蝶宝宝睡着了。

  2、师:这真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啊!孩子们,你们真棒!今天不仅帮小宝宝找到了摇篮,还当上了小诗人,编出了好听的诗歌。你们高兴吗?

  其实,在大自然里还有许许多多的小宝宝,他们的摇篮在哪呢?细心的小朋友和我一起去找找吧!

  另附:《摇篮》

  蓝天是摇篮,

  摇着星宝宝,

  白云轻轻飘,

  星宝宝睡着了。

  大海是摇篮,

  摇着鱼宝宝,

  浪花轻轻翻,

  鱼宝宝睡着了。

  花园是摇篮,

  摇着花宝宝,

  风儿轻轻吹,

  花宝宝睡着了。

  ***手是摇篮,

  摇着小宝宝,

  歌儿轻轻唱,

  小宝宝睡着了。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摇篮(精选五篇)(扩展6)

——大班语言《摇篮》教案优选【十】份

  大班语言《摇篮》教案 1

  活动名称:

  摇篮

  活动目标:

  学*用比喻的方法描述事物。

  活动准备:

  1、挂图:四幅。

  2、布娃娃。

  3、音乐:摇篮曲。

  4、头饰;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播放《摇篮曲》,教师抱着娃娃做睡觉动作。

  二、初步感知诗歌

  过渡语:你们知道,还有哪些摇篮吗?(原来有很多东西可以当摇篮,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诗歌,请小朋友们仔细听一听,诗歌里有哪些是摇篮。

  ①、教师配乐朗读。(配乐)

  ②、教师结合图片再次朗读

  师:小朋友们听得真仔细,那我们再来听听诗歌里到底有哪些摇篮,摇篮里有哪些小宝宝?(出示图片:边读边操作图片。)

  提问:诗歌里到底有哪些摇篮,摇篮里有哪些小宝宝?

  三、进一步感知、理解诗歌内容

  ①、提问:为什么说蓝天是摇篮?(因为蓝天很大……)

  小结:蓝天很大,还有白云,星宝宝睡在里面很舒服,很温暖。

  ②、提问:大海这个摇篮里睡着谁呀?(鱼宝宝)浪花是怎么摇的?

  ③、提问:花宝宝睡在哪个摇篮里?(花园)

  ④、师:妈妈是手是摇篮,摇着小宝宝,为什么小宝宝睡着了。

  四、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完整地朗读诗歌。

  活动分析:在诗歌创编中,原有环节中小图片的使用可以帮幼儿突破创编诗歌的困难,但有一些限制幼儿的思维。欣赏诗歌的次数略有欠缺,没有充分发挥彩色文字的作用,而创编环节的时间把握稍显不足,使幼儿的创编活动不够尽兴。特别是仿编诗歌的第三句较难,有的忘了编,有的不知添加什么才能使摇篮摇起来。

  作为老师的我也不能很广阔的想到很多,只有少数活泼的小朋友创编得很好。分析原因,仿编诗歌的第三句是难点,这和孩子本身的经验不足有关,在上这节课时,可多观察、多引导幼儿去学*。

  大班语言《摇篮》教案 2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诗歌,学*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朗读诗歌。

  2、尝试根据诗歌的结构进行仿编,表现诗歌美好的意境。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引导幼儿在诗歌中学*,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布娃娃和摇篮各一个;

  2、图片:蓝天、星星、大海、小鱼、花园

  活动重难点:

  重点:感知、理解诗歌优美的意境;

  难点:根据诗歌的结构进行仿编。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

  (1)播放摇篮曲,感受曲子优美、宁静、温馨的.意境。

  (2)让幼儿说说:听了这首乐曲,你想做什么?

  (3)鼓励幼儿学*用自己的手臂当摇篮,随着音乐摇娃娃睡觉。

  2、初步感知诗歌。

  (1)朗读诗歌,提问:“诗歌里有哪些摇篮?摇篮里哪些小宝宝?”

  (2)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一边出示相应的图片,一边朗读。

  3、进一步感知、理解诗歌内容。

  提问:(1)为什么说蓝天是摇篮?

  (2)为什么说大海、花园、妈妈的手是摇篮?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完整地朗读诗歌。

  4、根据诗歌结构进行仿编。

  (1)仿编第一段。

  在蓝天这个摇篮里。除了摇着星宝宝,还摇着谁呢?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带领幼儿根据诗歌原有的结构仿编。

  (2)教师带领幼儿完整的朗读一遍仿编的诗歌。

  5、朗读诗歌《摇篮》

  引导幼儿一起随着音乐用轻柔的声音完整地朗读诗歌原文和仿编的诗歌。

  活动反思:

  《摇篮》是一首经典的、优秀的儿童诗歌,它以幼儿的眼睛来描述“摇篮”,简洁明了的语言将“摇篮”与“宝宝”的关系表达出来,既能让人感受到诗歌的韵律美,又极富画面感,让人浮想联翩,整首诗歌洋溢着浓浓的爱意,是一篇有较高文学价值的幼儿作品。

  大班语言《摇篮》教案 3

  教材分析:

  《摇篮》是河北省幼儿园领域活动课程新编大班语言中的一首经典的儿歌。它的句式整齐,音律和谐,语言清新优美,情景交融。作者运用拟人、比喻等艺术手法,将大海、天空、花园、***手这些美好的景物比喻成摇篮,描写出了小宝宝们分别在不同的摇篮里睡着了的那种宁静、温馨的意境。大班幼儿在具体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已初步发展,具备了一定的想象、迁移能力。他们喜欢尝试仿编活动,而儿歌《摇篮》正是一篇适合大班幼儿欣赏的佳作。《纲要》语言实施细则中提出,幼儿能够喜欢文学作品,较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初步感知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特点,并培养对艺术语言的敏感性。处于大班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正是接触文学艺术语言的最佳敏感期,因此,我根据幼儿的需要把这次活动的重点定为理解儿歌内容,尝试有感情地诵读儿歌;活动难点为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并进行创编。

  设计意图:

  孩子们喜欢读儿歌,并且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好奇,经常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见所想。在语言区里,常常看到他们自编自创小儿歌。如:爸爸是一棵大树,妈妈是一棵大树……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感受儿歌韵律美,体验创编的乐趣,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设计思路:

  开始部分以图片导入,引入情境,激发幼儿的学*兴趣。基本部分围绕“摇篮”分为五个步骤:一是教师有感情的完整朗诵,幼儿初步感知,之后教师提出具体的问题,使幼儿初步了解儿歌大意。二是结合flash课件进行欣赏活动,再提出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三是图文结合,分段理解,使幼儿知道这些宝宝是怎样睡着的。四是配乐朗诵,陶冶情操,五是借助各种动物图片幼儿大胆想象,创编儿歌。结束部分:师幼在愉快的谈话声中结束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儿歌宁静、温馨的意境,激发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2、理解儿歌内容,尝试有感情地诵读儿歌。

  3、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并进行创编。

  活动重点:理解儿歌内容,尝试有感情地诵读儿歌。

  活动难点: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并进行创编。

  活动准备:

  1、《摇篮》flash动画,《摇篮曲》音乐。

  2、一张摇篮图片,四幅自制教学挂图。

  3、创编时所用图片:鸟宝宝,龟宝宝、熊宝宝、蝴蝶宝宝等。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老师: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位新朋友,孩子们快来看看,是谁呀?

  宝贝们好!我的名字叫摇篮。你们认识我了吗?

  师:摇篮有什么用呢?

  师:摇篮是小宝宝的床,睡在里面有什么感觉呢?

  2、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首关于《摇篮》的儿歌,你们想听吗?

  二、欣赏诗歌、感知理解。

  1.第一遍欣赏(教师朗诵,引人入境)

  提问:

  (1)儿歌的名字是什么?

  (2)你们听了有什么感觉?

  师:儿歌里还有些什么呢?让我们再来仔细地听一听。哪些是摇篮?她们又是谁的摇篮呢?

  2、第二遍欣赏(播放课件flash,整体感知)

  提问:

  (1)师:谁来说一说哪些是摇篮?(提示幼儿用诗歌中这样完整的句子回答)

  (2)师:想一想蓝天是摇篮,摇着谁呀?大海是摇篮,她的宝宝呢?......

  3、第三遍欣赏(图文结合,分段理解)

  孩子们说得可真棒!摇篮妈妈听到了可高兴了,瞧:她带着自己的宝宝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教师此时将教学挂图轻轻地推到前方)

  (1)、师:看谁的小眼睛最明亮?先来看第一幅图吧!你看到了什么?

  师:哦!白云在做什么?你能用动作表演一下吗?

  (2)、师:你演的可真好!我们一起接着看看大海的怀抱中有谁呢?师:好的,浪花在做什么?一起做一下这个动作吧!

  (3)、师:恩,孩子们表演得真不错!再来看一下第三幅图中又有谁呢?

  师:看风儿在做什么?花宝宝呢?

  (4)师:花宝宝睡着了,我们可爱的小宝宝呢?

  师:他是怎样睡着的?

  三、诵读诗歌,加深理解。

  1、随文划指诵读

  师:宝宝们都睡着了,我们不能把他们吵醒,要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朗诵呢?”

  师:那我们就用轻轻的、美美的声音来读读这首诗歌吧!孩子们,伸出你们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划指读一读吧!此时你们的小指尖嗖的一下碰到了字宝宝,准备好了吗?

  2、师幼合作诵读

  师:这么美的诗歌,我们一起再合作读一读吧!我读前半句,你们接读后半句。看好老师的手势,比比哪一小组接读的好哦!

  3、幼儿接龙朗读

  师:谁愿意展示你的声音?好的,请4名幼儿接龙朗读。

  4、师幼配乐同诵

  师:孩子们读得真好,我也想读一读了,让我们随着音乐再来美美地读读吧!

  四、展开想象,创编儿歌。

  1、示范引导创编

  师:你们朗读的声音可真好听!瞧,都把螃蟹宝宝吸引来了!螃蟹宝宝的摇篮在哪里?我想到一首诗歌了,你听:海滩是摇篮,摇着蟹宝宝,海风轻轻吹,蟹宝宝睡着了。

  2、幼儿分组创编

  师:我当上了小诗人,你们呢?想不想当小诗人?好,赶快把你们桌下的宝宝们请出来吧!你也来用诗儿歌中那样美的语言说一说吧!还可以将你编的诗歌说给同伴听。

  3、幼儿集体交流。

  五、总结评价,情感提升。

  1、师:这些小诗人编得真好听!老师把它们串在了一起,你们想不想听听我们创编的诗歌呢?

  大树是摇篮,摇着鸟宝宝,树叶沙沙响,鸟宝宝睡着了。

  沙滩是摇篮,摇着龟宝宝,温度悄悄升,龟宝宝睡着了。

  草地是摇篮,摇着兔宝宝,草儿轻轻动,兔宝宝睡着了。

  花儿是摇篮,摇着蝴蝶宝宝,风儿轻轻吹,蝴蝶宝宝睡着了。

  2、师:这真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啊!孩子们,你们真棒!今天不仅帮小宝宝找到了摇篮,还当上了小诗人,编出了好听的诗歌。你们高兴吗?

  其实,在大自然里还有许许多多的小宝宝,他们的摇篮在哪呢?细心的小朋友和我一起去找找吧!

  另附:《摇篮》

  蓝天是摇篮,

  摇着星宝宝,

  白云轻轻飘,

  星宝宝睡着了。

  大海是摇篮,

  摇着鱼宝宝,

  浪花轻轻翻,

  鱼宝宝睡着了。

  花园是摇篮,

  摇着花宝宝,

  风儿轻轻吹,

  花宝宝睡着了。

  ***手是摇篮,

  摇着小宝宝,

  歌儿轻轻唱,

  小宝宝睡着了。

  大班语言《摇篮》教案 4

  目标:

  1、通过电脑课件和动作,理解诗歌的语言,并初步学会朗诵诗歌。

  2、初步感知诗歌中的比拟手法。

  3、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图片和已有经验进行诗歌仿编。

  4、喜欢并尝试创编诗歌,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5、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准备:

  1、电脑课件。

  2、图片。

  3、背景图:蓝天、大地、小河、单个动物图样:小鱼、小草、月亮、小鸟等。

  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时候,你们的爸爸、妈妈是怎么哄你们睡觉的?现在老师这里还有好多宝宝也要睡觉,他们都是谁呢?让我们来听听吧。”

  二、出示课件,理解诗歌内容:

  1、欣赏第一遍录音:

  ——“诗歌的名字是什么?摇篮里都有哪些宝宝呢?”(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2、出示课件,欣赏第二遍诗歌:

  ——“刚才小朋友听的可认真啦!现在,我们来看着图再欣赏一遍吧。”

  欣赏后提问:

  ——“这些宝宝都睡在摇篮里,他们的摇篮是什么呀?”(根据幼儿回答出示背景图)

  三、初步学*朗诵诗歌:

  ——“这首诗歌这么好听,刚才有的小朋友都忍不住跟着学了,还做好看的动作呢,你们想不想学呢?那我们边看图边轻轻的说好吗?”

  “小朋友说的真不错,会说的小朋友声音再大点,我们再来说一遍吧。”

  “为什么诗歌中说‘白云、浪花、风儿、歌儿’都是轻轻的呢?”(引申午睡的时候小朋友们也要动作轻轻的,在家里,爸爸妈妈睡觉时也要轻轻的)。

  “小朋友真聪明,一学就会了现在,我们开始比赛了,看看谁说的最好听,最有感情。”

  四、运用已有经验仿编诗歌:

  1、小结:

  ——“这首诗歌真有趣,把星星比作小宝宝,把小鱼比作小宝宝。你们想想还可以把什么比作小宝宝呢?”(幼儿回答)

  “老师想把月亮比作小宝宝,还把它编到了诗歌里。你们想听听吗?”

  “蓝天是摇篮,摇着月亮宝宝,风儿轻轻吹,月亮宝宝睡着了。”(边说边出示月亮图片)

  “你们能把刚才想的编到诗歌里吗?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来动脑筋编了。”

  2、幼儿创编,教师指导鼓励。

  五、结束活动:

  ——“小朋友们今天真是能干,编出了这么多好听的诗歌,有的小朋友还想编呢,请你们回家后编给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听好吗?”

  教学反思

  《摇篮》是一首意境优美的'诗歌,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借助《摇篮曲》作为背景音乐、动作、语言、图片等多种方式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美好的意境,发挥孩子的想象,能创编出较为完整的诗歌来。孩子在学*诗歌的过程中,积极主动性较高,学*效果较好,孩子也获得了成功。通过课的反复修改,在教学活动中也收获了不少,为我在今后的语言教学活动中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以下就是几点小小的收获:在活动中,借助音乐、图片、身体动作等帮助幼儿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图片的出示,形象生动的再现了诗歌的内容,帮助幼儿从直观的视觉上感知诗歌的美,还帮助幼儿进行诗歌内容的记忆。在幼儿进行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时,配上了背景音乐《摇篮曲》,让孩子自始至终都沉浸在那种宁静温馨的意境中,体验到了诗歌带给大家的快乐。在学*诗歌的同时,通过启发引导,让幼儿先寻找四段诗歌的共同之处,有效的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结构,为学*仿编诗歌做铺垫。很多的幼儿能够根据图片找出诗歌的规律,自己分析出句式的特点,朗诵诗歌较为连贯,诗歌内容掌握较好。通过《摇篮》教学活动,让我知道了在以后诗歌教学活动中,要使用多种手段让孩子去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发展语言能力。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真正成为活动中的主人。

  大班语言《摇篮》教案 5

  活动目标:

  1、继续学*用连贯、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2、尝试根据图片、动作的提示理解歌词,并填词进行演唱。

  3、体会恬静、优美的合唱效果给人带来的享受。

  活动准备:相应的图片6张

  活动过程:

  一、练声《山谷回音真好听》

  二、复*歌曲《柳树姑娘》

  1、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分角色合唱衬词。

  三、学*歌曲

  1、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出示小娃娃:小娃娃玩累了,想睡觉了,怎么办呢?

  (2)怎样来哄娃娃睡觉?

  (3)你们听,老师是怎样来哄娃娃睡觉的?(老师深情的哄娃娃睡觉,范唱歌曲一遍)

  2、根据图片、动作,理解歌词。

  (1)歌曲哪些是摇篮?(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2)摇着哪些宝宝呢?(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3)还有谁呢?

  (4)白云、浪花、风儿在干什么?(引导幼儿分别做飘、翻、吹的动作)

  3、完整地演唱歌曲。

  (1)欣赏旋律一遍,感受旋律恬静、优美的意境。

  (2)用动作、图片提示,尝试把词填入,完整地演唱这首歌曲。

  (3)第二遍引导幼儿用连贯、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

  (4)第四遍合作演唱,两位幼儿结伴,用手搭成摇篮,深情地演唱歌曲。

  4、分角色合唱衬词。

  (1)老师唱歌词,幼儿哼唱衬词。

  (2)男女分角色合唱2遍。

  延伸活动:

  还有哪些是摇篮,摇着谁呢,让我们一起来画一画,编一编,唱一唱好吗?

  大班语言《摇篮》教案 6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优美的语言,掌握诗歌中的动词:摇飘翻吹唱睡

  2、感受世界理解诗歌内容并能继续创编

  活动准备:

  挂图、头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几张好看的图片你们想看吗?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图片都画了什么!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挂图“第一个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启发他们想象“蓝天很大很大像是摇篮,而星星很小很小,像是宝宝”

  并欣赏诗歌第一段

  2、依次观看图画的以下三个图片,并依次欣赏诗歌的二、三、四段

  3、对诗歌进行一遍完整的欣赏,讲解如何欣赏提示幼儿可以张开小嘴、跟着一起说

  让幼儿根据理解的诗歌内容自行创编动作

  提问幼儿:“这首诗歌好听吗?你们喜欢吗?这么美的诗歌你们听时心里怎么样”

  让幼儿谈谈感受,如:安静、舒服、温暖等。

  4、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朗诵诗歌幼儿边听边想象是个情景。

  5、提问讲解:(1)讲解诗歌将自然界中相关联的事物大的比做摇篮,小的比做宝宝。

  (2)“蓝天真的会摇吗?花园真的会摇吗?可是诗歌却把他们说的想我们人一样,可以做出动作来,所以听起来觉得特别有意识。”(渗透比拟手法)

  6、为这首诗歌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三、结束部分

  组织幼儿分组讨论想想在我们的周围还有那些事相关在一起的,一个大一个小,可以比作摇篮和宝宝。

  (教师分组进行指导适当借助图片启发幼儿,如:小河是摇篮,蝌蚪是宝宝。树是摇篮,叶子是宝宝等

  大班语言《摇篮》教案 7

  活动目标:

  1、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

  2、在理解、掌握诗歌的基础上,学*仿编诗歌。

  3、感受诗歌里宁静、温馨的感觉,激发幼儿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活动准备:

  《摇篮曲》音乐、摇篮一个、娃娃一个、图片四幅。

  活动过程:

  1、出示摇篮,播放摇篮曲。

  “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教师轻轻地摇着摇篮)听着优美的摇篮曲,小宝宝躺在摇篮里睡着了。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摇篮,我们一起去认识他们吧!请听诗歌:《摇篮》。”

  2、教师配乐朗诵,完整欣赏诗歌。

  (1)你听了诗歌感觉怎样?

  (2)诗歌里有哪些摇篮?摇的都是谁?(引导幼儿用诗歌中的语言来回答。)

  3、出示第一幅图片,教师朗诵第一段。

  提问:星宝宝是怎样睡着的?(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为什么白云要轻轻的飘?(情感渗透)我们一起用动作来表现。

  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朗诵一遍。

  4、出示二、三图片

  “鱼宝宝、花宝宝和小宝宝是怎样睡的?”引导幼儿用诗歌中的语言说一说。5、出示图片四,引导幼儿创编。

  师:看到图片你想到了什么?能不能自己来创编诗歌?(引导幼儿尝试看图创编)

  6、请幼儿跟老师一起看图完整地朗诵诗歌。

  “你最喜欢诗歌中的哪一句?为什么?”

  7、师:“多美的诗歌呀,我们一起伴着优美的音乐来朗诵一遍,边朗诵边加上优美的动作,看谁的动作最美。”

  8、幼儿创编诗歌。

  “大自然中还有哪些摇篮?我们帮忙找一找,再用诗歌中那样美的语言说出来好吗?”(幼儿分组交流讨论)

  9、师:“我们给这么多小动物、植物找到了温暖的摇篮,大自然变得那么温暖,生活变得多么美好!我们一起到大自然中把创编的诗歌朗诵给它们听好吗?”

  活动延伸:幼儿将创编的诗歌画出来。

  大班语言《摇篮》教案 8

  目标:

  1.通过电脑课件和动作理解诗歌的语言,初步学会背诵诗歌。

  2.诗歌隐喻初探。

  3.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利用图片和已有的经验模仿诗歌。

  准备:

  1.电脑课件。

  2.图片。

  3.背景图片:蓝天、大地、河流、单一动物图案:小鱼、小草、月亮、小鸟等。

  流程:

  一、对话介绍:

  “你小的时候,爸爸妈妈是怎么哄你睡觉的?现在,老师,这里也有很多宝宝想睡觉。他们是谁?来听听吧。”

  二、展示课件,理解诗的内容:

  1.欣赏第一段录音:

  “诗的名字是什么?摇篮里有什么婴儿?”(根据小朋友的回答展示相应的图片)

  2.展示课件,欣赏第二首诗:

  “刚才孩子们听得很认真!现在,让我们再看看这幅画,再欣赏一遍。”

  欣赏后提问:

  “这些婴儿都睡在摇篮里。他们的摇篮是什么?”(根据孩子的回答展示背景图片)

  三、初学背诗:

  ——“这首诗太好听了,刚才有些小朋友都忍不住学了,看的`很好。你想学吗?我们边看图边轻声说话好吗?”

  “孩子说的真好。会大声说话的孩子。再说一遍吧。”

  “为什么诗里说‘白云、浪花、风吟’都是温柔的?”(孩子午睡的时候也要轻轻的动,在家里,家长睡觉的时候也要轻轻的动)。

  “孩子那么聪明,一学就会。现在,让我们开始比赛,看谁说得最好,最有感情。”

  四、利用已有经验模仿诗歌:

  1.总结:

  “这首诗真有意思。它把星星比作婴儿,把小鱼比作婴儿。还有什么能比得上婴儿?”(小朋友回答)

  “老师想把月亮比作婴儿,她把它编成了诗。你想听吗?”

  “蓝天是摇篮,摇着月儿,风轻轻吹,月儿就睡着了。”(边说话边展示月亮的图片)

  “你能把你刚才想到的编成诗吗?现在,老师要让孩子们动脑子编。”

  2.孩子的创造,老师的引导和鼓励。

  动词(verb的缩写)

  结束活动:

  “今天的孩子真能干,编了那么多好看的诗,有的孩子还想编。请你回家后给你父母和爷爷奶奶补上好吗?”

  大班语言《摇篮》教案 9

  幼儿园大班语言:

  <<摇篮>>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激发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2、在掌握诗歌的基础上,学*仿编诗歌。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用诗歌的形式表现生活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电脑课件。

  2、背景图:大树、狗窝、鸡妈妈:单个动物图样:小鸡、小狗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幼儿听欢快的音乐,拍手进入活动室,然后音乐转成摇篮曲,教师提问:“听着现在的音乐,大家感觉怎样?”(想睡觉)课件中出示小宝宝,引导幼儿讨论,小宝宝也想睡觉了,谁来哄她,怎样哄?谁是宝宝的摇篮?

  2、幼儿集体想办法,并请个别幼儿上前演示怎样哄宝宝睡觉。

  教师一边示范一边朗诵:“妈妈的手是摇篮,摇着小宝宝,歌儿轻轻唱,小宝宝睡着了。”

  3、“还有一些宝宝也想睡觉了,它们是谁呢?”课件出示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启发幼儿想象这些宝宝的家在哪里?谁是它们的摇篮?谁会哄宝宝睡觉?

  4、“在小朋友的帮助下,星宝宝、鱼宝宝和花宝宝都找到自己的家了,它们在家里舒舒服服的睡着了。看着宝宝们幸福的样子,我编了一首诗歌,这首诗歌的名字就叫摇篮,请大家欣赏一下,仔细听听诗歌里说了什么?”(课件演示)。

  二、出示课件,理解诗歌内容:

  1、出示课件,欣赏第一遍诗歌(教师有感情地配乐朗诵诗歌)

  ——提问“孩子们,仔细看一看,听一听,诗歌中有哪些摇篮?摇得都是谁?”

  引导幼儿用诗歌中语言来回答(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根据幼儿回答出示背景图)

  (伴着柔美的背景音乐,教师用轻柔舒缓的语调朗诵,创设了一种美的氛围,能帮助幼儿更好地体会诗的意境)

  小结:我们知道了蓝天、大海、花园、妈妈的手是摇篮,他们摇着自己可爱的小宝宝睡着了,小宝宝是怎样睡着的?请大家仔细听。

  2、观看课件,分段欣赏诗歌

  (1)(播放诗歌中第一小节的课件)提问:星宝宝是怎样睡着的?

  幼儿: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为什么白云要轻轻地飘?我们一起用动作来表现。

  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读一读用动作来表现,看谁做得最美(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2)(播放诗歌中第二、三、四小节的课件)

  提问:鱼宝宝是怎样睡着的?花宝宝是怎样睡着的?小宝宝是怎样睡着的?

  引导幼儿说一说,浪花轻轻翻,鱼宝宝睡着了;风儿轻轻吹,花宝宝睡着了;歌儿轻轻唱,小宝宝睡着了;

  师引导,诗歌中说:“白云、浪花、风儿、歌儿”都是轻轻的呢?午睡的时候小朋友们动作也是怎么样的?

  “多美的诗歌呀,我们一起来比赛,看谁读得最美。看看谁说的最好听,最有感情!”

  3、诵读诗歌,体会意境

  (播放优美的乐曲)教师和幼儿一起诵读;

  4、请个别幼儿把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诗歌说给大家听。

  5、表演诗歌

  这么美的诗歌,我们一起用动作来表现,看谁做得最美。

  三、发展想象,仿编诗歌

  1、(课件播放画面):小鸡、小狗、小鸟

  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小鸡、小狗、小鸟的摇篮在哪里吗?让我们帮它们找摇篮吧?”

  2、出示图片:大树、狗窝、鸡妈妈,请小朋友把单个动物图送回家。

  3、幼儿看图仿编:

  4、教师小结:“小朋友,今天我们不仅帮忙把小宝宝送回了家,还过了回诗人的瘾,你们高兴吗?其实,我们大自然里还有许多的小宝宝,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并帮他们找到摇篮好吗?”

  四、活动延伸:为诗歌配画

  小朋友编的诗歌多美呀!请你为自己仿编的诗歌配上优美的画面。

  大班语言《摇篮》教案 10

  活动名称:摇篮

  活动目标:学*用比喻的方法描述事物。

  活动准备:1、挂图:四幅。2、布娃娃。3、音乐:摇篮曲。4、头饰;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播放《摇篮曲》,教师抱着娃娃做睡觉动作。

  二、初步感知诗歌

  过渡语:你们知道,还有哪些摇篮吗?(原来有很多东西可以当摇篮,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诗歌,请小朋友们仔细听一听,诗歌里有哪些是摇篮。

  ①、教师配乐朗读。(配乐)

  ②、教师结合图片再次朗读

  师:小朋友们听得真仔细,那我们再来听听诗歌里到底有哪些摇篮,摇篮里有哪些小宝宝?(出示图片:边读边操作图片。)

  提问:诗歌里到底有哪些摇篮,摇篮里有哪些小宝宝?

  三、进一步感知、理解诗歌内容

  ①、提问:为什么说蓝天是摇篮?(因为蓝天很大····)

  小结:蓝天很大,还有白云,星宝宝睡在里面很舒服,很温暖。

  ②、提问:大海这个摇篮里睡着谁呀?(鱼宝宝)

  浪花是怎么摇的?

  ③、提问:花宝宝睡在哪个摇篮里?(花园)

  ④、师:妈妈是手是摇篮,摇着小宝宝,为什么小宝宝睡着了。

  四、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完整地朗读诗歌。

  活动分析:在诗歌创编中,原有环节中小图片的使用可以帮幼儿突破创编诗歌的困难,但有一些限制幼儿的思维。欣赏诗歌的次数略有欠缺,没有充分发挥彩色文字的作用,而创编环节的时间把握稍显不足,使幼儿的创编活动不够尽兴。特别是仿编诗歌的第三句较难,有的忘了编,有的'不知添加什么才能使摇篮摇起来。作为老师的我也不能很广阔的想到很多,只有少数活泼的小朋友创编得很好。分析原因,仿编诗歌的第三句是难点,这和孩子本身的经验不足有关,在上这节课时,可多观察、多引导幼儿去学* 。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摇篮(精选五篇)(扩展7)

——大班语言活动《摇篮》教学反思范本5份

  大班语言活动《摇篮》教学反思 1

  《摇篮》这诗歌的目标是感知、理解诗歌,学*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朗诵诗歌。尝试根据诗歌的结构仿编诗歌,表现主题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体验参与仿编的成功感,感受诗歌美好的意境和氛围。儿童诗中将大海、天空、花园、妈妈的手这些美好的景色比喻成摇篮,描写出了小宝宝们分别在不同的摇篮里睡着了的那种宁静、温馨的意境。

  在活动一开始,我就让幼儿感受《摇篮曲》优美、温馨的意境。听完我就提问:“听了这首乐曲,你想做什么?”因为摇篮曲我们小朋友午睡前都要播放的,所以小朋友很自然地说出摇娃娃睡觉。接着我出示自己设计的小图片,让幼儿先欣赏,观察、思考,做出判断。然后找出互相对应的宝宝和摇篮,发展了他们的记忆能力,帮幼儿完整梳理了整首诗歌。教幼儿“会看”。教师有针对性和递进性问题,“看这个宝宝是谁?”“他的摇篮是什么?教幼儿“会听”。自由宽松的语言交流环境和教师的支持、鼓励的语言激发幼儿想说、敢说的愿望,自由朗诵与个别朗诵、集体朗诵充分注重了幼儿的个别差异。激起幼儿朗诵的欲望,掀起他们的朗诵激情。

  活动中我注重运用启发性语言引导幼儿思维。如在创编活动中,让孩子想象蓝天使摇篮,摇着星宝宝,除了星宝宝还有什么宝宝?幼儿说出月亮宝宝和太阳宝宝,放到儿歌中去读一读等等,当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后,我再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使孩子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既适合大班孩子的现有水*,又对孩子有一定的挑战性。

  大班语言活动《摇篮》教学反思 2

  音乐对学生的美育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其中蕴涵着道德哲理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因而在欣赏教学中,通过让学生仔细地聆听乐曲,张开想象的翅膀,在广泛的时间、空间里遨游,用心去感受、体验音乐的美。在欣赏课《摇篮曲》中,我是这样设计的:通过情感导入、体验音乐、参与音乐、情感升华四个环节来欣赏两首中外不同的《摇篮曲》,体会这一体裁的美好意境和情绪,感受到普天下最*凡、最伟大无私的母爱,并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自己比较和分析,概括总结出《摇篮曲》的特点。

  一般来说,音乐有打动自己、感动别人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音乐的内涵上。在这节课上,我没有过分的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训练,而是给学生提供参与和表现的机会,这样就会激起学生创作音乐和享受音乐的兴趣。我认为一个音乐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以外,还要以情感感人,尽量把教学内容演绎地淋漓尽致,恰到好处地使学生陶醉于音乐之中,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随着音乐节奏动起来,激发学生积极发言的兴趣和欲望。

  大班语言活动《摇篮》教学反思 3

  本节教学内容主要伟大、无私的母爱为主线。将本节教学内容共分五个部分:

  一、导入

  创设意境进行导入;用不同的风格的唱法来唱同一句歌曲,让学生对摇篮曲有初步的定位。

  二、新内容教学

  学*勃拉姆斯创作的《摇篮曲>》;掌握摇篮曲这音乐体裁的特点,体验并进行升华到感恩教育。

  三、拓展

  老师演唱中国东北民歌《摇篮曲》;让同学听不同体裁的歌曲,辨别出各自己的体裁;欣赏广东儿歌《月光光》。

  四、小结

  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注意坚持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力求培养学生勤唱、勤练、大胆展示自我的学**惯。通过设计一些与歌曲内容相关的律动和表演,使学生在动嘴(唱)、动手(划拍子)、动耳(听)、动脑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了音乐美,也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在这节课,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冲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每一个环节都积极参与,让学生有更多自我展示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纵观全课,反思如下:

  一、课堂特点

  1、全课以*凡而伟大的母爱为主线,音乐与情感相融,给人美的享受。

  2、从歌曲中体验情感,再从情感体验升华到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3、 课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参与性强。

  4、教师大胆地张扬个性。

  二、不足之处

  1、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不能顾及到各个方面,还有些容易出现的问题还没解决。讲解知识点不够细,没有注意到个别学生出现的音准节奏上的错误。特别是男同学的声音训练比较欠缺。有些男同学用低八度来唱。

  2、有些班的同学要求要轻声唱,但一轻就没声了。

  3、有些班的同学做律动时不大方,放不开,经老师鼓励有所好转。

  4、由于时间有限,音乐要素处理不够细致。

  经过同行的建议,自己在不断反思——修改——提高——再反思——再提高的过程,我受益非浅。经过修改后的教学设计,教学质量更好,效果更佳。现在更加认识到在教学中及时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会使我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能力。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在不断反思、不断总结和积极学*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总之言之,教学中,我由始至终都贯穿一种理念:赏识学生,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励了学生的学*兴趣,感受音乐的美,体验歌曲的情感,让学生更多展现自我的*台,同时让我发现更多好苗子。而且促进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并使得课堂氛更加活跃,课堂效果较好。

  大班语言活动《摇篮》教学反思 4

  音乐欣赏中学生的参与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谈谈音乐欣赏教学的体会。

  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就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送给他们的必要的先决条件”。一节课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教学,既能激发学生学*热情和求知兴趣,也能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自始至终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旺盛的经历参与活动。兴趣,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能推动学生不懈的学*。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激发兴趣的导入法很多:故事法、游戏法、提问法、讨论法等,但要根据课题,做到新颖别致,丰富多彩,运用的好,会使学生产生获取知识的欲望。而我在欣赏课〈〈摇篮曲〉〉中,就先用讲故事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再让他们能用心去听赏音乐《摇篮曲》,感受音乐,并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

  音乐是听觉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听。而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提高感受、理解、鉴赏音乐的能力,发展学生想象力以及丰富情感,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它是整个音乐教学的核心。因此,我用不同形式让学生去欣赏这首乐曲。初听、复听、再分段欣赏、最后完整欣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整首乐曲的情绪。

  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用音乐本身的力量使欣赏者置身于音响的天地之中。通过教学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品德、智力、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编故事、演故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主动性。学生们也非常愿意的去想去做!整堂课在此达到了高潮!也只有以学生为审美主体让学生参与音乐欣赏活动中去,也就是要求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充分发挥音乐的审美功能---音乐审美知觉力和音乐审美判断能力,更好的完成音乐的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识等活动。

  而“动”是欣赏作品的一种表现。音乐的律动和节奏都体现了一定的流动性。在教学中,我抓住学生好动的特点,把欣赏音乐与表演相结合感受和表现乐曲的情绪和内涵。在欣赏乐曲〈〈摇篮曲〉〉时,我让学生感受欢快的情绪,并将这种情绪通过动作的形式进行创编来表现出来。

  上述几点只是自己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参与的方法还有许多,有待通过以后的教学工作不断的总结,探索。

  大班语言活动《摇篮》教学反思 5

  由于低年级学生具有活泼、好动、较调皮的特点,对于感受和聆听音乐,还处于未知阶段,并且他们的注意力常常容易分散,因此,积极调动学生积极地投入学*、培养他们良好的聆听*惯、使他们感受到音乐的美成了我们最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通过这堂课的实践,使我有了这样的体会。

  1、教学中,我用优美的语言、音乐和教室环境为学生创设了“宁静的夜晚”的美妙情境。首先聆听音乐,在音乐中让学生进入一个安静优美的氛围。不光是听觉,而且学生跟着音乐“摇”起来,用他们的方式去表现儿时熟悉的感觉。令他们在轻松美好的氛围中顺利参与了音乐活动。然后教师以亲切、动听的语言,情真意切的语感,把学生带入到小的时候,回忆起那甜甜的,温暖的怀抱,抓住这份感觉从学生感兴趣的律动入手,激发学生的学*情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声中学生轻轻的摇晃身体或者做出自编的动作,感受静静的夜,回忆的翅膀也越飞越远。

  2、多种方式聆听,启发深层体验。音乐艺术离不开听觉,离开了听觉思维,音乐就失去了意义。于是吸引学生去聆听、培养聆听时的*惯、在聆听中启发深层的体验,成了要解决的重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它可以激起学生聆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还可能会收到学生们充满创意的回答。还有种方法便是反复聆听,如果每次聆听都没有新的主题和要求的话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只有不断挖掘提升才能引发深层的体验,能让学生体会歌曲情绪、速度、旋律等音乐元素,使歌曲学唱变得事半功倍。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多种不同方式的聆听,听音乐回忆、听音乐律动、听教师范唱等等,让学生不仅一直沉浸在安静的“夜”中,让学生怀抱布娃娃做一次小爸爸和小妈妈,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从音乐和语言中感受到甜甜的、温暖的怀抱。

  3、“动情”筑起师生间的情感连接线。

  音乐课要让孩子动起来--从生理到心理,从内容到形式,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从教学要求到教学组织--通过一系列充满关爱的教学活动,调动孩子们的学*主动性,使孩子的思维动起来、身体动起来、情感动起来。没有学生思维的活跃、兴趣的投入、精力的倾注、情感的升华和音乐审美经验的`形成,就决不是一节优秀的音乐课。因此,唱歌、欣赏,等音乐教学活动一定要强调学生的“动”“动情”。而“动情”的关键是要找准音乐的动情点,唤起学生对美的感受及对爱的体验。那么,要使学生动情,先得教师动情。教师要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感动学生,就先得感动自己。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处处动情--动情的语态,动情的示范,动情的鼓励……学生只有在充满情感的环境中才能得到深切的情感体验,得到丰富的审美感受。如在本课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动情的对唱,以及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和教师有感情的朗诵中,让师生之间的“情”得以体现,得到升华。孩子们的人格在音乐情感的渗透中,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逐步的提高和完善。

  当然,在本课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慢慢地探索,力求争取做得更好!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