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欣赏《水族馆》教案合集5篇

首页 / 教案 / |

  大班音乐欣赏《水族馆》教案 1

  活动目标

  1、通过语词与律动感应曲式。

  2、初步学*看曲式图谱,运用乐器敲奏。

  3、运用塑料袋进行音色探索。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5、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感应曲式。

  活动难点:音效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奥尔夫音乐VCD碟一张、挂图P2、鼓和吊镲各一个、水中生物图卡若干、铜碰钟、飘带、啦啦彩球、纱巾、水袖、塑料袋(均与幼儿人数相等)。

  音乐分析:

  这首乐曲选自《动物狂欢节》中的水族馆。整首乐曲优美惬意,曲式为A间A间B尾。在主奏乐器——钢片琴晶莹剔透如流水般的音色中,犹如许多海洋生物在游泳、嬉戏。间奏是一组渐渐下行的音阶,犹如鱼儿在吐着泡泡玩耍。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正当玩得开心时,滋滋小蜜蜂飞来了,他也想玩泡泡。

  (二)肢体造型:泡泡造型

  幼儿发表各种泡泡的造型,老师伴奏幼儿随音乐做泡泡造型的律动。

  1、鼓声:泡泡造型律动/泡泡房子、泡泡车、泡泡蝴蝶、泡泡鱼……

  2、吊镲:变换泡泡造型。

  (三)故事引入:水族馆里,鱼儿也吐着泡泡玩游戏……

  (四)语词与律动:水底世界

  1、水底生物律动模仿扮演。

  全班分四组,以各式道具装扮。如:飘带章鱼、啦啦球水草、沙巾水母、水袖金鱼……

  2、语词与律动

  (1)各组随音乐扮演水中生物练*。

  (2)配词律动:学水中生物游泳、吹泡泡。

  ①A段语词:我是一条金鱼,我是一条金鱼,水中世界多么美丽实在真有趣

  ②间奏:下行律动/由上而下滚转双手。

  ③B段语词:泡泡吹得好高,泡泡吹得好高,吸,吹,吸,吹,拍拍,拍拍×2次。

  ④最后一句:下行律动/由上而下,站起转圈,拍泡泡结束。

  (五)图形感应曲式:A—间奏—A—间奏—B—尾奏

  1、老师画出曲式图谱,并教唱语词。

  (1)A段:画乐句/随音乐唱词画出短、短、长线条。

  (2)间奏:下行泡泡。

  (3)B段:旋律高低泡泡。

  (4)尾奏:下行泡泡。

  2、依序排列图卡出现顺序。

  3、铜碰钟

  (1)A段语词:唱词并用铜碰钟敲奏语词节奏。

  (2)B段语词:同上。

  (3)间奏和尾奏:铜碰钟随音乐强弱演奏拍子。

  (六)音色探索:小鱼吹泡泡

  1、塑料袋音色探索。如:揉、捏、抓、拍……

  2、塑料袋气球

  (1)音乐A段:以塑料袋当鱼,舞动游泳。

  (2)音乐B段:转紧封口,以泡泡鱼做律动。

  (3)间奏和尾奏:模仿小鱼游泳律动,感应高低旋律。

  活动反思:

  在暖身部分的泡泡造型环节中,我利用故事引导来激发孩子的创造欲。故事情节设计故事引导:出示挂图P1、P2,引导孩子们讲述—:“宝宝吹了泡泡耳环、泡泡水晶床送给了蝴蝶小姐,蝴蝶小姐很开心。小蜜蜂滋滋听说了这事儿,让也想拥有一件泡泡礼物。你们猜,小蜜蜂滋滋喜欢怎样的泡泡礼物呢?”

  本次活动,我设置了悬念,引导孩子们由猜测过度到表演,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随着老师的琴声做各种泡泡造型的律动。这样一来,活动气氛热烈了,孩子们进入了玩音乐的状态。(引导语:宝宝吹了许多会变魔术的泡泡,有的变成泡泡房子、泡泡蝴蝶……)在听鼓声和吊镲声玩泡泡造型时,孩子的经验就第一个环节来说,有所提升。孩子的造型变换无穷,创造欲望被充分激发。

  暖身活动的泡泡造型让孩子们在热身的同时,也为“水底生物律动模仿”环节做铺垫。律动模仿让孩子们又掀起一个创造的小高潮,(第一遍音乐)海星、海马、鲨鱼、螃蟹、金鱼、海蛇、水母等海洋生物在海底开舞会,孩子们都用肢体动作表演自己喜欢的海底生物。

  配词律动环节(幼儿围圈坐)

  第一小组按备课环节进行:三遍音乐完成。第一遍音乐,老师边做律动边默唱;第二遍音乐,幼儿起立随音乐边唱语词边做律动;第三遍音乐,是加强第二遍音乐的内容。出现情况:默唱时,老师夸张的表情和嘴型十分吸引幼儿,可是第二遍音乐就让孩子们边唱边玩有点牵强,因为孩子们还没有掌握语词,使得孩子们只顾做律动而不注意语词了。与我设想的效果有所出入。第二小组活动时,我在第二遍音乐的形式上做了调整:幼儿坐着,随音乐跟着老师边唱语词边做律动。这样一来,孩子们有了第一遍音乐的仔细倾听、观察和第二遍音乐的配词、律动,幼儿对整首乐曲的曲式有了大概的了解。第三遍音乐的律动表演就顺手多了。

  由于配词律动环节孩子已经初步熟悉语词,所以在图形感应曲式环节,孩子们边跟老师唱边看老师画图谱,对曲式的掌握上就事半功倍了。

  大班音乐欣赏《水族馆》教案 2

  活动目标:

  1、能用正确的呼吸及歌唱方法,能较流畅的吟唱出歌曲。

  2、利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歌曲中连唱及跳唱的演唱形式。

  3、感受优美的旋律,在故事的陪衬中,进入歌曲所表达的音乐情景。

  活动准备:

  光碟《梦之船》《水族馆》

  活动重点及难点:

  表现出歌曲中连唱及跳唱的演唱形式。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学*兴趣,进行气息发声练*

  1、伴随优美的旋律进入故事情景(幼儿在活动室门口等候,音乐响起)

  (教师旁白)在一个幽静的湖边,有一只美丽的天鹅带着她的宝宝们,正在轻轻的拍着她们的翅膀,慢慢的跳着舞,因为这个夜晚实在是太美了。

  2、根据提示进行气息练*

  “啊,这的空气太清新了,让我们好好享受的深呼吸吧。(三次)

  3、示范讲解进行发声练*

  重点示范连唱和跳唱的演唱方法。

  二、学唱歌曲,借助角色扮演,引出歌曲——《梦之船》,整体范唱歌曲。

  “你们看那是什么?”

  “我是梦之船,你们愿意上船,跟我到水族馆去吗?”(教师旁白)

  “愿意”!

  “小天鹅们,梦之船在航行时会遇到水流*稳和颠簸的时候,看看自己能在歌中感觉到吗?让我们出发吧!”

  @唱歌曲《梦之船》边唱边表现水流*稳和颠簸(第一遍)

  教师配以身体动作进行范唱。重点学*连唱和跳唱的演唱方法

  @分段表现*稳和颠簸(第二遍)

  提示幼儿用身体动作感受连唱和跳唱的音乐表现形式

  @幼儿集体演唱,重点指导幼儿用不同的声音表现连唱和跳唱的方法

  “梦之船,还要行驶一段就到了,让我们继续行驶吧!”(第三遍)

  “梦之船,要你们唱出好听的歌声才会开门,你们试试吧!”(第四遍)

  “门开了”!

  三、律动:《水族馆》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水族馆”(老师旁白)

  “我是小水草,我们一起来跳舞吧!”(放音乐—水族馆)

  四、结束活动

  “当-叮当,”“呀,不好了,时间已经到了,梦之船要关门了,我们要抓紧时间回去了。来一个跟着一个上船,唱着《梦之船》离开教室。

  大班音乐欣赏《水族馆》教案 3

  设计意图:

  音乐欣赏在我班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如何选择活动内容激发幼儿的兴趣事关重要,所选乐曲既要贴*幼儿生活,为幼儿所理解,又要让幼儿感受到旋律的美,能够激发幼儿想象力、创造力。海底世界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小朋友对海底世界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想象。法国圣桑的名曲《水族馆》旋律优美,结构简单,我想通过启发能让幼儿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有趣的海底世界,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因此我选择此乐曲开展欣赏活动。

  活动目的:

  1、欣赏乐曲,感受舒缓与轻快、活泼的不同音乐性质。

  2、尝试用多种方式(语言描述、身体动作、线描等)进行音乐表现。

  3、通过游戏,体会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

  2、白色图画纸一张、记号笔一把。

  活动过程:

  一、 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

  师:小朋友你们好!今天将欣赏一首非常好听的音乐,请小朋友安静、用心地听,老师很想听听你们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

  1、安静欣赏音乐一遍,启发幼儿说说对音乐的感受。

  (1) 同伴之间交流对音乐的感受。

  师:请小朋友跟旁边的伙伴说说你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

  给予幼儿自由表达审美感受的*台,通过让幼儿第一遍完整欣赏相互交流,表达对音乐的初步感受。

  (2) 请个别幼儿说说对音乐的感受。

  师:请告诉老师你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

  幼:听了这首音乐感觉很舒服

  幼:听了这首音乐我好像看到仙女在飞。

  幼:听了这首音乐想跳舞。

  幼:听了这首音乐想转圈圈……

  幼:听了这首音乐我觉得好像很可怕,似乎里面有魔鬼。 幼:也有英雄在里面。

  通过提问,支持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同时也激发其他幼儿的审美想象。

  二、 通过欣赏,感受和表现两种不同的音乐性质。

  师:小朋友你们对音乐的感觉真好!那这首音乐的旋律有没有变化?在哪里发生了变化?我们再来听听看。

  1、完整欣赏音乐一遍,让幼儿能初步感受音乐的变化。 师:这首音乐的旋律有没有变化?有什么变化?

  幼:强弱

  幼:快慢

  《水族馆》分为四部分A B A* B*段,其中A和A*段旋律舒缓、优美。B 和B*段给人以轻快、活泼的感觉。两段音乐的性质明显不同,

  第二次完整欣赏,教师通过语言的启发引导幼儿感受不同音乐的性质。从幼儿的回答中我发觉只有少数幼儿能感受出音乐性质的变化,其他幼儿还停留在对音乐的审美想象里。

  2、教师随着音乐旋律配上简单的图谱,使幼儿进一步理解和感受音乐的旋律变化。

  (1)师:在老师的心理还想用有趣的线条来表现这首音乐的变化。小朋友也伸出小手跟老师画一画,一起再来感受音乐的变化。

  (2)师:从这张图谱可以看出音乐的变化,在乐句舒缓的时候老师画的波浪线怎么样?(波浪画的比较慢,比较大)音乐变得轻快活泼的时候老师画的波浪线又是怎么样?(波浪画的快、密)

  借助图谱,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随着音乐的节奏变化画波浪线来感受音乐性质的变化,然后再引导幼儿直观感受图谱波浪的幅度变化,通过听觉和视觉的体验使幼儿很快就领悟音乐性质的变化。

  3、通过图谱分乐句欣赏,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和肢体动作表现两种

  不同性质的音乐。

  师:小朋友当听到舒缓音乐的'时候,你会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幼儿自由的表现)

  师:随着音乐的变化,音乐突然变得轻快活泼起来,那小朋友会用什么动作来表现。(鼓励幼儿想用什么动作表现,就用什么动作表现。要求幼儿认真听音乐,随着音乐的变化动作也要发生变化。) 启发幼儿用语言描述和肢体动作进一步感受旋律A B A* B*段式音

  乐舒缓、优美和轻快、活泼的性质。有的幼儿用小鸟飞的动作来

  表现对音乐的感受,有的幼儿用小鱼游的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有的幼儿用翻滚的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三、通过欣赏课件,向幼儿介绍作品的名称、内容。

  1、教师向幼儿介绍作品的名称、内容。

  师:你们知道这首音乐的名称吗?作者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故

  事?原来这首音乐是法国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圣桑的作品,他天天到水族馆去观察,看到小鱼们快活地在水草边游来游去,快活地嬉戏,觉得很美,就谱写了这首优美动听的音乐,名字就叫“水族馆。

  2、播放课件,让幼儿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有趣的水族馆。

  (1)师:我们随着这美妙的音乐也来感受一下美丽的水族馆吧!

  (2)师:感觉怎么样?

  幼:很漂亮。

  师:在音乐很舒缓的时候看到小鱼是什么游的?

  幼:慢慢地游

  幼:很舒服地游。

  师:音乐变得轻快活泼时小鱼变得怎么样?

  幼:游的很快。

  幼:很着急的样子。

  师:它们想干嘛去?

  幼:想找食物吃。

  幼:想玩游戏……

  通过视频,音乐与图像结合让幼儿感受作者创作音乐作品时用心灵体验到的水底世界里优美的意境。

  四、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有趣的水族馆。活动在欢快的气氛中自然结束。

  (1)师:美丽的“水族馆”还有什么东西会跟着音乐动起来?

  幼:水草、章鱼、螃蟹……

  (3)师:我们现在就变成水族馆里的东西随着这美妙的音乐自由自

  在地表现。记住要随着音乐的变化来表现动作。

  再次请幼儿欣赏音乐,用肢体动作表现对水底世界的审美感受和审美创造。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音乐、头饰等让幼儿进一步熟悉和表现音乐。

  大班音乐欣赏《水族馆》教案 4

  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感受舒缓与轻快、活泼的不同音乐性质。

  2.尝试用多种方式(语言描述、身体动作、线描等)进行音乐表现。

  3.通过游戏,体会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欣赏乐曲,感受舒缓与轻快、活泼的不同音乐性质。

  难点:尝试用多种方式(语言描述、身体动作、线描等)进行音乐表现。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

  2.白色图画纸一张、记号笔一把。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

  师:小朋友你们好!今天将欣赏一首非常好听的音乐,请小朋友安静、用心地听,老师很想听听你们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

  安静欣赏音乐一遍,启发幼儿说说对音乐的感受。

  1.同伴之间交流对音乐的感受。

  师:请小朋友跟旁边的伙伴说说你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

  2.请个别幼儿说说对音乐的感受。

  师:请告诉老师你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

  二、通过欣赏,感受和表现两种不同的音乐性质

  师:小朋友你们对音乐的感觉真好!那这首音乐的旋律有没有变化?在哪里发生了变化?我们再来听听看。

  1.完整欣赏音乐一遍,让幼儿能初步感受音乐的变化。

  师:这首音乐的旋律有没有变化?有什么变化?

  幼:强弱

  幼:快慢

  2.教师随着音乐旋律配上简单的图谱,使幼儿进一步理解和感受音乐的旋律变化。

  (1)师:在老师的心理还想用有趣的线条来表现这首音乐的变化。小朋友也伸出小手跟老师画一画,一起再来感受音乐的变化。

  (2)师:从这张图谱可以看出音乐的变化,在乐句舒缓的时候老师画的波浪线怎么样?(波浪画的比较慢,比较大)音乐变得轻快活泼的时候老师画的波浪线又是怎么样?(波浪画的快、密)

  3.通过图谱分乐句欣赏,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和肢体动作表现两种不同性质的音乐。

  师:小朋友当听到舒缓音乐的时候,你会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幼儿自由的表现)

  师:随着音乐的变化,音乐突然变得轻快活泼起来,那小朋友会用什么动作来表现。(鼓励幼儿想用什么动作表现,就用什么动作表现。要求幼儿认真听音乐,随着音乐的变化动作也要发生变化。

  三、通过欣赏课件,向幼儿介绍作品的名称、内容

  1.教师向幼儿介绍作品的名称、内容。

  师:你们知道这首音乐的名称吗?作者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原來这首音乐是法国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圣桑的作品,他天天到水族馆去观察,看到小鱼们快活地在水草边游来游去,快活地嬉戏,觉得很美,就谱写了这首优美动听的音乐,名字就叫“水族馆。

  2.播放课件,让幼儿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有趣的水族馆。

  (1)师:我们随着这美妙的音乐也来感受一下美丽的水族馆吧!

  (2)师:感觉怎么样?

  通过视频,音乐与图像结合让幼儿感受作者创作音乐作品时用心灵体验到的水底世界里优美的意境。

  四、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有趣的水族馆。活动在欢快的气氛中自然结束

  (1)师:美丽的“水族馆”还有什么东西会跟着音乐动起来?

  (3)师:我们现在就变成水族馆里的东西随着这美妙的音乐自由自在地表现。记住要随着音乐的变化来表现动作。

  再次请幼儿欣赏音乐,用肢体动作表现对水底世界的审美感受和审美创造。

  大班音乐欣赏《水族馆》教案 5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水族馆”乐曲旋律,通过图谱、肢体动作、乐器来感应乐曲的曲式。(重难点)

  2、使幼儿能愉快地参与到活动当中来。

  3、初步学*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1、海底背景图一幅(贴有各种海底动物)。

  2、语词图卡一套、CD音乐。

  【活动过程】

  一、幼儿跟随音乐跳各种舞步进场。

  二、出示海底图介绍,引起幼儿兴趣。

  “水族馆就像海底世界一样,很神奇。”

  1、提问:小朋友见过水族馆吗?水族馆里会有些什么动物?

  2、出示背景图,介绍海底动物。

  “看看,都有些什么海底动物?”

  三、幼儿欣赏第一遍音乐。

  1、介绍音乐名称及作者。

  “水族馆这么神奇,这么美!让我们也来听一首很优美的音乐,名字叫《水族馆》。这首音乐是法国音乐家圣桑写的。

  2、“在听音乐之前,老师有个要求,请小朋友一边仔细听音乐,一边想想,在音乐中你会看到什么?”

  幼儿欣赏音乐。

  3、让幼儿谈谈听完音乐后的感受。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音乐,刚才你们听音乐的时候,好象又看到了什么呢?

  4、理解下行间奏。

  “刚才在音乐里你们有没有听到一段“铛……”的声音?(我们来听听看)听到这段音乐你们想到什么?开始时声音是怎么样的?(由高变低)

  5、让幼儿用动作表示下行音乐。

  “我们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这段由高到低的音乐呢?

  四、幼儿欣赏第二遍音乐。

  1、“你们想的动作真多!我要把你们这些动作都编到音乐里面去,但是我有个要求哦,请你们猜猜我听到音乐的时候,我想到什么动物,我在做什么?

  2、教师根据旋律表演,鼓励幼儿为老师鼓掌。

  五、感应曲式。

  1、按图谱顺序感应曲式。

  (1)“刚才你们都看到我表演了,这曲子里我想到什么?”

  (2)“让我们看看,音乐里都出现些什么动物?”

  教师根据音乐按顺序出示图谱。边唱歌边出示。

  (3)认识反复记号。

  (4)幼儿根据图谱听音乐感应乐曲曲式。

  2、肢体感应曲式。

  (1)“刚才我想到的是金鱼在水里唱歌,吹泡泡,那你们想到自己是一只什么动物呢?”(让幼儿自由说)

  (2)创编各种海底动物动作。

  “现在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你想到是什么动物在水里唱歌,你就用动作表示出来,看看谁的动作最美,想的动物是跟别人不一样的!”

  3、碰铃感应。

  (1)“你们做的真棒!表扬表扬自己,你们看,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碰铃。”

  (2)“谁能让碰铃发出好听的声音?”引导幼儿探索各种敲法。

  (3)让幼儿为下行音乐配上音色。“听听刚才的下行音乐我们用哪种方法演奏更好听?”

  (4)“好,我们把这些配到音乐里面去,让我们听着音乐试试看吧!”(听音乐演奏乐器)

  六、结束活动。


大班音乐欣赏《水族馆》教案合集5篇扩展阅读


大班音乐欣赏《水族馆》教案合集5篇(扩展1)

——《水族馆》大班教案 (菁华3篇)

《水族馆》大班教案1

  设计意图:

  音乐欣赏在我班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如何选择活动内容激发幼儿的兴趣事关重要,所选乐曲既要贴*幼儿生活,为幼儿所理解,又要让幼儿感受到旋律的美,能够激发幼儿想象力、创造力。海底世界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小朋友对海底世界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想象。法国圣桑的名曲《水族馆》旋律优美,结构简单,我想通过启发能让幼儿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有趣的海底世界,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因此我选择此乐曲开展欣赏活动。

  活动目的:

  1、欣赏乐曲,感受舒缓与轻快、活泼的不同音乐性质。

  2、尝试用多种方式(语言描述、身体动作、线描等)进行音乐表现。

  3、通过游戏,体会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

  2、白色图画纸一张、记号笔一把。

  活动过程:

  一、 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

  师:小朋友你们好!今天将欣赏一首非常好听的音乐,请小朋友安静、用心地听,老师很想听听你们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

  1、安静欣赏音乐一遍,启发幼儿说说对音乐的感受。

  (1) 同伴之间交流对音乐的感受。

  师:请小朋友跟旁边的伙伴说说你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

  给予幼儿自由表达审美感受的*台,通过让幼儿第一遍完整欣赏相互交流,表达对音乐的初步感受。

  (2) 请个别幼儿说说对音乐的感受。

  师:请告诉老师你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

  幼:听了这首音乐感觉很舒服

  幼:听了这首音乐我好像看到仙女在飞。

  幼:听了这首音乐想跳舞。

  幼:听了这首音乐想转圈圈……

  幼:听了这首音乐我觉得好像很可怕,似乎里面有魔鬼。 幼:也有英雄在里面。

  通过提问,支持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同时也激发其他幼儿的审美想象。

  二、 通过欣赏,感受和表现两种不同的音乐性质。

  师:小朋友你们对音乐的感觉真好!那这首音乐的旋律有没有变化?在哪里发生了变化?我们再来听听看。

  1、完整欣赏音乐一遍,让幼儿能初步感受音乐的变化。 师:这首音乐的旋律有没有变化?有什么变化?

  幼:强弱

  幼:快慢

  《水族馆》分为四部分A B A* B*段,其中A和A*段旋律舒缓、优美。B 和B*段给人以轻快、活泼的感觉。两段音乐的性质明显不同,

  第二次完整欣赏,教师通过语言的启发引导幼儿感受不同音乐的性质。从幼儿的回答中我发觉只有少数幼儿能感受出音乐性质的变化,其他幼儿还停留在对音乐的审美想象里。

  2、教师随着音乐旋律配上简单的图谱,使幼儿进一步理解和感受音乐的旋律变化。

  (1)师:在老师的心理还想用有趣的线条来表现这首音乐的变化。小朋友也伸出小手跟老师画一画,一起再来感受音乐的变化。

  (2)师:从这张图谱可以看出音乐的变化,在乐句舒缓的时候老师画的波浪线怎么样?(波浪画的比较慢,比较大)音乐变得轻快活泼的时候老师画的波浪线又是怎么样?(波浪画的快、密)

  借助图谱,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随着音乐的节奏变化画波浪线来感受音乐性质的变化,然后再引导幼儿直观感受图谱波浪的幅度变化,通过听觉和视觉的体验使幼儿很快就领悟音乐性质的变化。

  3、通过图谱分乐句欣赏,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和肢体动作表现两种

  不同性质的音乐。

  师:小朋友当听到舒缓音乐的时候,你会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幼儿自由的表现)

  师:随着音乐的变化,音乐突然变得轻快活泼起来,那小朋友会用什么动作来表现。(鼓励幼儿想用什么动作表现,就用什么动作表现。要求幼儿认真听音乐,随着音乐的变化动作也要发生变化。) 启发幼儿用语言描述和肢体动作进一步感受旋律A B A* B*段式音

  乐舒缓、优美和轻快、活泼的性质。有的.幼儿用小鸟飞的动作来

  表现对音乐的感受,有的幼儿用小鱼游的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有的幼儿用翻滚的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三、通过欣赏课件,向幼儿介绍作品的名称、内容。

  1、教师向幼儿介绍作品的名称、内容。

  师:你们知道这首音乐的名称吗?作者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故

  事?原来这首音乐是法国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圣桑的作品,他天天到水族馆去观察,看到小鱼们快活地在水草边游来游去,快活地嬉戏,觉得很美,就谱写了这首优美动听的音乐,名字就叫“水族馆。

  2、播放课件,让幼儿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有趣的水族馆。

  (1)师:我们随着这美妙的音乐也来感受一下美丽的水族馆吧!

  (2)师:感觉怎么样?

  幼:很漂亮。

  师:在音乐很舒缓的时候看到小鱼是什么游的?

  幼:慢慢地游

  幼:很舒服地游。

  师:音乐变得轻快活泼时小鱼变得怎么样?

  幼:游的很快。

  幼:很着急的样子。

  师:它们想干嘛去?

  幼:想找食物吃。

  幼:想玩游戏……

  通过视频,音乐与图像结合让幼儿感受作者创作音乐作品时用心灵体验到的水底世界里优美的意境。

  四、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有趣的水族馆。活动在欢快的气氛中自然结束。

  (1)师:美丽的“水族馆”还有什么东西会跟着音乐动起来?

  幼:水草、章鱼、螃蟹……

  (3)师:我们现在就变成水族馆里的东西随着这美妙的音乐自由自

  在地表现。记住要随着音乐的变化来表现动作。

  再次请幼儿欣赏音乐,用肢体动作表现对水底世界的审美感受和审美创造。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音乐、头饰等让幼儿进一步熟悉和表现音乐。

《水族馆》大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感应曲式A-A-B。

  2、学*戏剧表演。

  3、熟悉曲子《水族馆》、了解作者。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水底生物的图片、水袖、纱巾、飘带

  活动过程:

  1、图卡介绍水中生物。

  你们去过水族馆吗?(海底世界)看到了哪些小动物??

  2、配词律动。

  小金鱼最喜欢干什么?游泳怎样游?吹泡泡怎样吹?(学一学)

  教师整首演唱歌曲,并和孩子一起表演。(不配乐)

  3、听音乐学唱歌曲。

  全体听音乐,学*歌曲。

  边学唱歌曲,边表演律动。

  4、看动画片:课件《水族馆》。

  请大家来看动画片。(边出示图片边唱歌)

  介绍{:||}反复记号。

  尝试演唱歌词。(不配乐)

  5、替换语词和律动。

  刚才我们说了,水族馆里有很多的小动物,那除了金鱼还可以唱我是一条××?

  幼儿尝试演唱第一句。

  6、全曲律动扮演。

  要求:所有的鱼类都要到水中游玩,大鲨鱼只能在“泡泡吹得好高”的时候出来,其余的小鱼要逃跑,“吸---吹”的时候,小鱼把大鲨鱼哄走。

  7、介绍曲子名称、作者。

  圣桑《动物狂欢节》之《水族馆》

  8、幼儿操作

  幼儿听着音乐节奏,给不完整的图谱画上泡泡。

  活动反思:

  通过故事引导,在图谱、律动的启示下,孩子们很快掌握了曲式。在活动中,孩子们倾听音乐时的专注及参与游戏的热情,让我再次感受到了奥尔夫音乐教学的魅力—它紧紧地抓住了孩子们好动、爱玩的天性,让孩子们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主动地学*。

  在进行律动表演中,我发现孩子们表演得很投入∶歌唱的声音低低的,行动非常谨慎,像怕碰破了水中泡泡一样。那情景就像一幅宁静的水中画面。可让我始料不到的是:律动表演刚结束,一个孩子轻喘着气,拍着胸口说:“老师,这音乐好吓人呐!”“你感觉到什么了呢?”我赶紧问到。“好象我沉到了海底一样。”(这孩子对间奏的感受较强。)“我感觉得像是一只大鲨鱼游来要咬我。”一个孩子插嘴道,一些孩子听到了纷纷在一旁作大鲨鱼咬小鱼的动作。“让我们来边听音乐、边玩大鲨鱼的游戏好吗?”看到孩子的兴趣很高,我赶紧向他们提议。“好!”、“好!”“可是变成了大鲨鱼后,歌词怎么唱呢?”在我的启发下,很快地一股新的语词出现了:我是一条鲨鱼,我是一条鲨鱼,我的肚子饿了,我要吃小鱼。(间奏)由上自下四处找小鱼。段这边许多小鱼,这边许多小鱼,追——抓,追——抓,抓抓抓抓。(最后一段)追着一群小鱼逐渐远去。在分配好角色后,我又组织孩子边听音乐,边唱边玩“大鲨鱼来了”的游戏,孩子们在游戏中表现得更加热情投入。(我想这与学前班孩子年龄较大,喜欢刺激性游戏性有关) 活动结束后,我进行了反思:虽然我组织的这一次活动,因节外生枝而没有按教师用书上的活动流程来进行。但一想到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在教育过程中,轻松愉快、积极主动地学*。

《水族馆》大班教案3

  设计意图:

  音乐欣赏在我班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如何选择活动内容激发幼儿的兴趣事关重要,所选乐曲既要贴*幼儿生活,为幼儿所理解,又要让幼儿感受到旋律的美,能够激发幼儿想象力、创造力。海底世界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小朋友对海底世界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想象。法国圣桑的名曲《水族馆》旋律优美,结构简单,我想通过启发能让幼儿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有趣的海底世界,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因此我选择此乐曲开展欣赏活动。

  活动目的:

  1、欣赏乐曲,感受舒缓与轻快、活泼的不同音乐性质。

  2、尝试用多种方式(语言描述、身体动作、线描等)进行音乐表现。

  3、通过游戏,体会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

  2、白色图画纸一张、记号笔一把。

  活动过程:

  一、 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

  师:小朋友你们好!今天将欣赏一首非常好听的音乐,请小朋友安静、用心地听,老师很想听听你们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

  1、安静欣赏音乐一遍,启发幼儿说说对音乐的感受。

  (1) 同伴之间交流对音乐的感受。

  师:请小朋友跟旁边的伙伴说说你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

  给予幼儿自由表达审美感受的*台,通过让幼儿第一遍完整欣赏相互交流,表达对音乐的初步感受。

  (2) 请个别幼儿说说对音乐的感受。

  师:请告诉老师你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

  幼:听了这首音乐感觉很舒服

  幼:听了这首音乐我好像看到仙女在飞。

  幼:听了这首音乐想跳舞。

  幼:听了这首音乐想转圈圈……

  幼:听了这首音乐我觉得好像很可怕,似乎里面有魔鬼。 幼:也有英雄在里面。

  通过提问,支持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同时也激发其他幼儿的审美想象。

  二、 通过欣赏,感受和表现两种不同的音乐性质。

  师:小朋友你们对音乐的'感觉真好!那这首音乐的旋律有没有变化?在哪里发生了变化?我们再来听听看。

  1、完整欣赏音乐一遍,让幼儿能初步感受音乐的变化。 师:这首音乐的旋律有没有变化?有什么变化?

  幼:强弱

  幼:快慢

  《水族馆》分为四部分A B A* B*段,其中A和A*段旋律舒缓、优美。B 和B*段给人以轻快、活泼的感觉。两段音乐的性质明显不同,

  第二次完整欣赏,教师通过语言的启发引导幼儿感受不同音乐的性质。从幼儿的回答中我发觉只有少数幼儿能感受出音乐性质的变化,其他幼儿还停留在对音乐的审美想象里。

  2、教师随着音乐旋律配上简单的图谱,使幼儿进一步理解和感受音乐的旋律变化。

  (1)师:在老师的心理还想用有趣的线条来表现这首音乐的变化。小朋友也伸出小手跟老师画一画,一起再来感受音乐的变化。

  (2)师:从这张图谱可以看出音乐的变化,在乐句舒缓的时候老师画的波浪线怎么样?(波浪画的比较慢,比较大)音乐变得轻快活泼的时候老师画的波浪线又是怎么样?(波浪画的快、密)

  借助图谱,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随着音乐的节奏变化画波浪线来感受音乐性质的变化,然后再引导幼儿直观感受图谱波浪的幅度变化,通过听觉和视觉的体验使幼儿很快就领悟音乐性质的变化。

  3、通过图谱分乐句欣赏,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和肢体动作表现两种

  不同性质的音乐。

  师:小朋友当听到舒缓音乐的时候,你会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幼儿自由的表现)

  师:随着音乐的变化,音乐突然变得轻快活泼起来,那小朋友会用什么动作来表现。(鼓励幼儿想用什么动作表现,就用什么动作表现。要求幼儿认真听音乐,随着音乐的变化动作也要发生变化。) 启发幼儿用语言描述和肢体动作进一步感受旋律A B A* B*段式音

  乐舒缓、优美和轻快、活泼的性质。有的幼儿用小鸟飞的动作来

  表现对音乐的感受,有的幼儿用小鱼游的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有的幼儿用翻滚的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三、通过欣赏课件,向幼儿介绍作品的名称、内容。

  1、教师向幼儿介绍作品的名称、内容。

  师:你们知道这首音乐的名称吗?作者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故

  事?原来这首音乐是法国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圣桑的作品,他天天到水族馆去观察,看到小鱼们快活地在水草边游来游去,快活地嬉戏,觉得很美,就谱写了这首优美动听的音乐,名字就叫“水族馆。

  2、播放课件,让幼儿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有趣的水族馆。

  (1)师:我们随着这美妙的音乐也来感受一下美丽的水族馆吧!

  (2)师:感觉怎么样?

  幼:很漂亮。

  师:在音乐很舒缓的时候看到小鱼是什么游的?

  幼:慢慢地游

  幼:很舒服地游。

  师:音乐变得轻快活泼时小鱼变得怎么样?

  幼:游的很快。

  幼:很着急的样子。

  师:它们想干嘛去?

  幼:想找食物吃。

  幼:想玩游戏……

  通过视频,音乐与图像结合让幼儿感受作者创作音乐作品时用心灵体验到的水底世界里优美的意境。

  四、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有趣的水族馆。活动在欢快的气氛中自然结束。

  (1)师:美丽的“水族馆”还有什么东西会跟着音乐动起来?

  幼:水草、章鱼、螃蟹……

  (3)师:我们现在就变成水族馆里的东西随着这美妙的音乐自由自

  在地表现。记住要随着音乐的变化来表现动作。

  再次请幼儿欣赏音乐,用肢体动作表现对水底世界的审美感受和审美创造。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音乐、头饰等让幼儿进一步熟悉和表现音乐。


大班音乐欣赏《水族馆》教案合集5篇(扩展2)

——《水族馆》大班教案 (菁华3篇)

《水族馆》大班教案1

  设计意图:

  音乐欣赏在我班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如何选择活动内容激发幼儿的兴趣事关重要,所选乐曲既要贴*幼儿生活,为幼儿所理解,又要让幼儿感受到旋律的美,能够激发幼儿想象力、创造力。海底世界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小朋友对海底世界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想象。法国圣桑的名曲《水族馆》旋律优美,结构简单,我想通过启发能让幼儿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有趣的海底世界,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因此我选择此乐曲开展欣赏活动。

  活动目的:

  1、欣赏乐曲,感受舒缓与轻快、活泼的不同音乐性质。

  2、尝试用多种方式(语言描述、身体动作、线描等)进行音乐表现。

  3、通过游戏,体会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

  2、白色图画纸一张、记号笔一把。

  活动过程:

  一、 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

  师:小朋友你们好!今天将欣赏一首非常好听的音乐,请小朋友安静、用心地听,老师很想听听你们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

  1、安静欣赏音乐一遍,启发幼儿说说对音乐的感受。

  (1) 同伴之间交流对音乐的感受。

  师:请小朋友跟旁边的伙伴说说你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

  给予幼儿自由表达审美感受的*台,通过让幼儿第一遍完整欣赏相互交流,表达对音乐的初步感受。

  (2) 请个别幼儿说说对音乐的感受。

  师:请告诉老师你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

  幼:听了这首音乐感觉很舒服

  幼:听了这首音乐我好像看到仙女在飞。

  幼:听了这首音乐想跳舞。

  幼:听了这首音乐想转圈圈……

  幼:听了这首音乐我觉得好像很可怕,似乎里面有魔鬼。 幼:也有英雄在里面。

  通过提问,支持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同时也激发其他幼儿的审美想象。

  二、 通过欣赏,感受和表现两种不同的音乐性质。

  师:小朋友你们对音乐的感觉真好!那这首音乐的旋律有没有变化?在哪里发生了变化?我们再来听听看。

  1、完整欣赏音乐一遍,让幼儿能初步感受音乐的变化。 师:这首音乐的旋律有没有变化?有什么变化?

  幼:强弱

  幼:快慢

  《水族馆》分为四部分A B A* B*段,其中A和A*段旋律舒缓、优美。B 和B*段给人以轻快、活泼的感觉。两段音乐的性质明显不同,

  第二次完整欣赏,教师通过语言的启发引导幼儿感受不同音乐的性质。从幼儿的回答中我发觉只有少数幼儿能感受出音乐性质的变化,其他幼儿还停留在对音乐的审美想象里。

  2、教师随着音乐旋律配上简单的图谱,使幼儿进一步理解和感受音乐的旋律变化。

  (1)师:在老师的心理还想用有趣的线条来表现这首音乐的变化。小朋友也伸出小手跟老师画一画,一起再来感受音乐的变化。

  (2)师:从这张图谱可以看出音乐的变化,在乐句舒缓的时候老师画的波浪线怎么样?(波浪画的比较慢,比较大)音乐变得轻快活泼的时候老师画的波浪线又是怎么样?(波浪画的快、密)

  借助图谱,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随着音乐的节奏变化画波浪线来感受音乐性质的变化,然后再引导幼儿直观感受图谱波浪的幅度变化,通过听觉和视觉的体验使幼儿很快就领悟音乐性质的变化。

  3、通过图谱分乐句欣赏,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和肢体动作表现两种

  不同性质的音乐。

  师:小朋友当听到舒缓音乐的时候,你会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幼儿自由的表现)

  师:随着音乐的变化,音乐突然变得轻快活泼起来,那小朋友会用什么动作来表现。(鼓励幼儿想用什么动作表现,就用什么动作表现。要求幼儿认真听音乐,随着音乐的变化动作也要发生变化。) 启发幼儿用语言描述和肢体动作进一步感受旋律A B A* B*段式音

  乐舒缓、优美和轻快、活泼的性质。有的.幼儿用小鸟飞的动作来

  表现对音乐的感受,有的幼儿用小鱼游的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有的幼儿用翻滚的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三、通过欣赏课件,向幼儿介绍作品的名称、内容。

  1、教师向幼儿介绍作品的名称、内容。

  师:你们知道这首音乐的名称吗?作者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故

  事?原来这首音乐是法国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圣桑的作品,他天天到水族馆去观察,看到小鱼们快活地在水草边游来游去,快活地嬉戏,觉得很美,就谱写了这首优美动听的音乐,名字就叫“水族馆。

  2、播放课件,让幼儿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有趣的水族馆。

  (1)师:我们随着这美妙的音乐也来感受一下美丽的水族馆吧!

  (2)师:感觉怎么样?

  幼:很漂亮。

  师:在音乐很舒缓的时候看到小鱼是什么游的?

  幼:慢慢地游

  幼:很舒服地游。

  师:音乐变得轻快活泼时小鱼变得怎么样?

  幼:游的很快。

  幼:很着急的样子。

  师:它们想干嘛去?

  幼:想找食物吃。

  幼:想玩游戏……

  通过视频,音乐与图像结合让幼儿感受作者创作音乐作品时用心灵体验到的水底世界里优美的意境。

  四、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有趣的水族馆。活动在欢快的气氛中自然结束。

  (1)师:美丽的“水族馆”还有什么东西会跟着音乐动起来?

  幼:水草、章鱼、螃蟹……

  (3)师:我们现在就变成水族馆里的东西随着这美妙的音乐自由自

  在地表现。记住要随着音乐的变化来表现动作。

  再次请幼儿欣赏音乐,用肢体动作表现对水底世界的审美感受和审美创造。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音乐、头饰等让幼儿进一步熟悉和表现音乐。

《水族馆》大班教案2

  目标:

  1、 感受柔和、优美与轻快、活泼的不同音乐形象。

  2、 尝试用多种方式(语言描述、身体动作)表现小鱼和水草的不同形象。

  3、 尝试拓展对音乐形象的想象和迁移。

  准备:

  1、 录有《水族馆》的音乐磁带、录音机。

  2、 小鱼头饰若干,教师自制水草若干。

  过程:

  一、 完整欣赏乐曲,了解乐曲名称和主要内容,感受两段不同性质的音乐。

  1、 安静欣赏音乐。提问:小朋友,你听了这个曲子,你感觉自己到了一个什么地方,在干什么?(幼儿自由想象)

  2、 教师介绍乐曲名称、主要内容,再完整放送音乐。

  3、 请幼儿谈谈对音乐的感受,发现音乐的变化。

  二、 分段欣赏、感受和表现音乐:

  1、 欣赏A段音乐。提问:这段音乐的旋律是怎么样的?你仿佛看见小鱼和水草在干什么?

  2、 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水草在舞蹈,小鱼在游……

  3、 欣赏B段音乐。提问:这段音乐和前面一段音乐听上去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听了这段音乐,你觉得小鱼和水草会发生什么事情?

  4、 请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对音乐的感受:水草和小鱼在玩,捉迷藏,说悄悄话……

  三、 分角色在乐曲中进行表演。

  1、 听音乐,教师进行情境讲述。

  2、 女孩子扮演水草,男孩子扮演小鱼,根据情境听音乐进行表演。

  3、 男女角色对换。

  《水族馆》说课材料:

  音乐教育建立在音乐艺术基础上,是在幼儿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进行的。与其它科目的教育一样,要促进幼儿在得、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发展。《纲要》中指出:教育的内容应该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幼儿所容易理解的。所以我选择了音乐欣赏――《水族馆》。在方案设计上我重点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1、 在教育目的上,为孩子提供了满足他们需要的经验,刺激他们在各领域的发展。如:用听觉感受音乐形象,用肢体来尝试表现小鱼和水草的不同形象,通过想象使思维扩散,对音乐进行丰富的联想……在活动中,幼儿存在着个别差异,所以在制定目标时我是梯形设计式的,由易到难。

  2、 在教育内容上,我是按照他们的年龄特点再结合他们的发展水*的基础上来选择音乐的。在*时的音乐活动中,我发现孩子的表现都是从他们的本能出发的,追求自然、游戏性和趣味性,所以在内容的设计上采用由浅到深、由具象到抽象,动静交替的过程。幼儿对鱼和水草是很熟悉的,所以这个内容的选择我认为孩子比较容易理解,也比较容易表现。

  3、 在教学方法上,我屏弃了过去一味的示范、讲解、模仿等老套的教学手段,而积极采用了感受体验、情感陶冶、操作尝试、综合运用等方法,努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另外,我在活动中添进了一些道具和头饰,希望让幼儿通过亲身的感受去真正地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避免为孩子提供自己的范例或指导性意见,而是鼓励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然后鼓励他们大胆地去感受、去探索、去表现。

  4、 在教学过程上:我采用:欣赏――发现,感受――体验,操作――尝试,即兴――创作的过程,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本班孩子的水*,由易到难逐步进行。

《水族馆》大班教案3

  设计意图:

  音乐欣赏在我班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如何选择活动内容激发幼儿的兴趣事关重要,所选乐曲既要贴*幼儿生活,为幼儿所理解,又要让幼儿感受到旋律的美,能够激发幼儿想象力、创造力。海底世界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小朋友对海底世界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想象。法国圣桑的名曲《水族馆》旋律优美,结构简单,我想通过启发能让幼儿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有趣的海底世界,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因此我选择此乐曲开展欣赏活动。

  活动目的:

  1、欣赏乐曲,感受舒缓与轻快、活泼的不同音乐性质。

  2、尝试用多种方式(语言描述、身体动作、线描等)进行音乐表现。

  3、通过游戏,体会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

  2、白色图画纸一张、记号笔一把。

  活动过程:

  一、 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

  师:小朋友你们好!今天将欣赏一首非常好听的音乐,请小朋友安静、用心地听,老师很想听听你们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

  1、安静欣赏音乐一遍,启发幼儿说说对音乐的感受。

  (1) 同伴之间交流对音乐的感受。

  师:请小朋友跟旁边的伙伴说说你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

  给予幼儿自由表达审美感受的*台,通过让幼儿第一遍完整欣赏相互交流,表达对音乐的初步感受。

  (2) 请个别幼儿说说对音乐的感受。

  师:请告诉老师你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

  幼:听了这首音乐感觉很舒服

  幼:听了这首音乐我好像看到仙女在飞。

  幼:听了这首音乐想跳舞。

  幼:听了这首音乐想转圈圈……

  幼:听了这首音乐我觉得好像很可怕,似乎里面有魔鬼。 幼:也有英雄在里面。

  通过提问,支持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同时也激发其他幼儿的审美想象。

  二、 通过欣赏,感受和表现两种不同的音乐性质。

  师:小朋友你们对音乐的'感觉真好!那这首音乐的旋律有没有变化?在哪里发生了变化?我们再来听听看。

  1、完整欣赏音乐一遍,让幼儿能初步感受音乐的变化。 师:这首音乐的旋律有没有变化?有什么变化?

  幼:强弱

  幼:快慢

  《水族馆》分为四部分A B A* B*段,其中A和A*段旋律舒缓、优美。B 和B*段给人以轻快、活泼的感觉。两段音乐的性质明显不同,

  第二次完整欣赏,教师通过语言的启发引导幼儿感受不同音乐的性质。从幼儿的回答中我发觉只有少数幼儿能感受出音乐性质的变化,其他幼儿还停留在对音乐的审美想象里。

  2、教师随着音乐旋律配上简单的图谱,使幼儿进一步理解和感受音乐的旋律变化。

  (1)师:在老师的心理还想用有趣的线条来表现这首音乐的变化。小朋友也伸出小手跟老师画一画,一起再来感受音乐的变化。

  (2)师:从这张图谱可以看出音乐的变化,在乐句舒缓的时候老师画的波浪线怎么样?(波浪画的比较慢,比较大)音乐变得轻快活泼的时候老师画的波浪线又是怎么样?(波浪画的快、密)

  借助图谱,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随着音乐的节奏变化画波浪线来感受音乐性质的变化,然后再引导幼儿直观感受图谱波浪的幅度变化,通过听觉和视觉的体验使幼儿很快就领悟音乐性质的变化。

  3、通过图谱分乐句欣赏,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和肢体动作表现两种

  不同性质的音乐。

  师:小朋友当听到舒缓音乐的时候,你会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幼儿自由的表现)

  师:随着音乐的变化,音乐突然变得轻快活泼起来,那小朋友会用什么动作来表现。(鼓励幼儿想用什么动作表现,就用什么动作表现。要求幼儿认真听音乐,随着音乐的变化动作也要发生变化。) 启发幼儿用语言描述和肢体动作进一步感受旋律A B A* B*段式音

  乐舒缓、优美和轻快、活泼的性质。有的幼儿用小鸟飞的动作来

  表现对音乐的感受,有的幼儿用小鱼游的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有的幼儿用翻滚的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三、通过欣赏课件,向幼儿介绍作品的名称、内容。

  1、教师向幼儿介绍作品的名称、内容。

  师:你们知道这首音乐的名称吗?作者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故

  事?原来这首音乐是法国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圣桑的作品,他天天到水族馆去观察,看到小鱼们快活地在水草边游来游去,快活地嬉戏,觉得很美,就谱写了这首优美动听的音乐,名字就叫“水族馆。

  2、播放课件,让幼儿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有趣的水族馆。

  (1)师:我们随着这美妙的音乐也来感受一下美丽的水族馆吧!

  (2)师:感觉怎么样?

  幼:很漂亮。

  师:在音乐很舒缓的时候看到小鱼是什么游的?

  幼:慢慢地游

  幼:很舒服地游。

  师:音乐变得轻快活泼时小鱼变得怎么样?

  幼:游的很快。

  幼:很着急的样子。

  师:它们想干嘛去?

  幼:想找食物吃。

  幼:想玩游戏……

  通过视频,音乐与图像结合让幼儿感受作者创作音乐作品时用心灵体验到的水底世界里优美的意境。

  四、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有趣的水族馆。活动在欢快的气氛中自然结束。

  (1)师:美丽的“水族馆”还有什么东西会跟着音乐动起来?

  幼:水草、章鱼、螃蟹……

  (3)师:我们现在就变成水族馆里的东西随着这美妙的音乐自由自

  在地表现。记住要随着音乐的变化来表现动作。

  再次请幼儿欣赏音乐,用肢体动作表现对水底世界的审美感受和审美创造。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音乐、头饰等让幼儿进一步熟悉和表现音乐。


大班音乐欣赏《水族馆》教案合集5篇(扩展3)

——《水族馆》音乐优秀教案通用5篇

  《水族馆》音乐优秀教案 1

  一、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感知乐曲结构,初步培养幼儿听辨、分析乐曲的能力。

  2、能运用不同的动作大胆表现,体验参与音乐活动的愉悦。

  二、活动准备

  水族馆音乐 、图谱 、小鱼道具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律动入室,初步感受音乐

  师:“孩子们,让我们都来做快乐的小鱼,尽情地在这片大海里游一游吧!”

  (二)以故事为载体,感受理解音乐

  1、仔细倾听,欣赏乐曲

  师:“在这片美丽的大海里,有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今天,老师带来的这段音乐会告诉大家故事里都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播放音乐,幼儿完整欣赏乐曲)

  提问:你觉得音乐里可能有谁?它在干什么?

  2、结合图谱,分段理解乐曲

  师:传说在海底深处,有一颗神奇、美丽的宝石,小鱼们都想找到宝石,有一天,它们唱着歌快乐地出发了——

  教师分别学小鱼和大鲨鱼的声音唱歌:“我是一条小鱼,我要找到宝石,我在水里游来游去,游得多快乐”“我是一条鲨鱼,我要吃掉小鱼,左边找找,右边找找,没有找到。”

  提问:小鱼和鲨鱼是怎样唱歌的?它们唱了几次?(幼儿学唱)

  3、幼儿用手指模仿小鱼,随音乐表演。

  提问:这段音乐中到底有哪些小动物?大鲨鱼想吃掉小鱼,小鱼该怎样避险?

  4、幼儿带小鱼、鲨鱼道具分角色随音乐表演。

  幼儿听音乐做小鱼动作,大鲨鱼出来后,小鱼立即停止不动。

  5、交换角色,再次随音乐表演。

  (三)启发想象,大胆表现

  提问:大海里还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样做的?

  1、幼儿模仿大海各种小动物随音乐表演。如:“我是一只螃蟹,我要找到宝石……”

  2、分角色扮演鲨鱼和其他小动物随音乐表演。

  四、活动结束

  孩子们,今天我们玩得真开心。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乐曲名字叫《水族馆》,它是由法国著名的音乐家圣桑作曲,回家以后,希望你们从电脑上查一查,和爸爸妈妈一起来欣赏这首乐曲。

  《水族馆》音乐优秀教案 2

  设计思路:

  这节课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第四课,主要教学内容是听赏乐曲《水族馆》,并用各种方式进行感受、表现,同时简单了解作曲家圣桑及其《动物狂欢节》组曲。乐曲《水族馆》是法国作曲家圣桑的著名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第七段小曲。乐曲采用小行板,曲调*稳柔和,表现出水底世界的奇幻和神秘。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学生除了学会用自已的心智去聆听音乐外,还要学会用各种方式积极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因此,这堂课中,无论是听听、讲讲、看看、画画、奏奏、创创,都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描述自已对音乐的感受,并通过相互交流,用各种方式积极的表达,分享各自的快乐,使思维更活跃、更丰富,以加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内容:

  听赏:《水族馆》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水族馆》,感受乐曲所描写的水底世界的奇妙幻境,激发学生勇于发现、探索海洋奥秘的情感,同时树立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2、通过听、讲、看、画、奏、创等方法,启发学生积极的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想象乐曲所描绘的五彩斑斓的水底世界。

  3、引导学生听辨乐器的音色,感受乐曲中不同音色的乐器所描绘的不同意境,并用动作来表现海底动植物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

  1、听辨乐器的音色,熟悉乐曲中的音乐主题,感受音乐中不同音色乐器所描绘的各种水中动植物轻盈、透亮、随波荡漾的形态。

  2、体会主题旋律的特点,并运用各种形式进行表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听赏:《水族馆》

  (一)导入

  1、谈话法导入(让学生描述海洋世界看到的各种水底景象。)

  2、聆听乐曲中的音乐主题片断

  让学生猜猜乐曲中的演奏乐器,并说说其音色特点,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所描绘的不同意境,并即兴用肢体动作表现。

  (二)感知学*

  1、初听乐曲

  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用线条或色块来表示,并展开丰富的想象,听后进行交流讨论。

  2、复听乐曲

  (1)让学生边看海底世界的图画或影视,边随着音乐律动,模拟各种水中的动植物,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各种水中动植物轻盈、透亮、随波荡漾的形态。

  (2)让学生选一种印象最深的动物或植物画一画,然后把它组成一幅海底世界长卷。

  (三)创编

  1、学生根据乐曲的旋律,分组自选合适的乐器伴奏或模仿演奏

  2、创设情景,配上道具、搭建造型分角色表演

  3、有兴趣的学生可以为乐曲编上简单的故事

  设计说明:

  本环节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让学生把对音乐的体验及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以新的方式呈现出来,同时培养生生间的合作能力。因此,教师的启发是关键,教师恰到好处的引导,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个环节的创编内容可根据时间有选择性地进行,在学生分组表演完,可别忘了师生评价这一环节,这是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拓展

  1、让学生查找、收集有关法国作曲家圣桑的生*、作品,用各种形式来简单介绍。

  2、简单了解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

  3、聆听其它描写海洋世界的音乐作品 如:《水草舞》

  设计说明:

  通过学生查找、收集有关资料,让他们了解法国作曲家圣桑及他的著名代表作《动物狂欢节》,聆听其它描写海洋世界的音乐作品来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开阔他们的眼界。本环节可以作为课后拓展作业,下节课进行交流;也可以是上节课已经布置完成,本堂课进行交流、反馈。

  三、总结

  1、从乐曲的情绪上,或从不同的演奏乐器、不同的音色上让学生知道能表现出不同的意境

  2、从环保的角度考虑,让学生从小树立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3、从激**感的角度,去鼓励学生勇于发现、探索海洋奥秘的情感

  说明:

  总结的方式可由教师按照课的安排自行设计,可以从以上三方面来进行,关于让学生树立保护海洋环境意识这点教师可以通过观看一段影片片断,启发学生说一说。

  教学反思

  音乐欣赏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积极地描述自已对音乐的感受呢?这是值得我们教师好好动脑筋研究的一个问题。教师要允许学生按自已的“水*”去想象,因为音乐想象决不拘泥于具体的某一事物,而是每一个人在聆听过程中对作品的再创造。由于这首乐曲逼真的模仿力很容易把学生带入想象的意境,于是我通过说、听、猜、动、画、创、演等方法展开教学,并根据班级学生的能力,配上道具、乐器,搭建造型等加以渲染和表达,从而很好地对音乐作品进行感受和理解。

  由于每个班的孩子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我应该灵活的、选择性的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教学环节中的内容进行教学,在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上要合理、恰当,切忌将每个环节都走过场。尤其是创编环节,二年级的学生能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就能达到预想的效果,根据学生已有的现状提出合理的建议,在下节课中完善;还有在学生跟着音乐进行表演等分组活动中,一定要调控好教学常规,避免学生吵闹,没要求的进行活动。

  《水族馆》音乐优秀教案 3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活动,能与同伴一起游戏,体验合作的快乐。

  2.用身体动作表现水草的舞动和小鱼的游动,发展创造力和表现力。

  3.初步熟悉乐曲旋律,了解优美流畅与纤巧轻快的不同音乐性质,通过水草和小鱼的游戏表现音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已欣赏过有关水族馆的影碟,丰富有关水族馆的经验。

  2.教师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磁带及相关道具。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和幼儿玩游戏入场。

  2.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奏。

  3.播放音乐,借助多媒体进一步感受音乐。

  4.分段欣赏音乐,引导幼儿理解音乐中的不同形象。

  (1)欣赏表现水草形象的音乐,启发幼儿用舒展、优美的身体动作表现水草的舞动。

  (2)欣赏表现小鱼形象的音乐,启发幼儿用纤巧、轻快的动作表现小鱼的游动。

  (3)欣赏音乐的结束部分,启发幼儿尝试表现小鱼和水草共同游戏的快乐情境。

  5.分角色、运用道具完整地听音乐表现。

  活动提示

  1.在活动第一个环节中,教师和幼儿玩的游戏规则为:老师做动作,孩子不做动作;孩子做动作时,老师不做动作。老师牵着朋友一起做动作,孩子也牵着朋友一起做动作。同时教师注意,自己做动作时,音乐为A段;孩子做动作时,音乐为B段;与朋友一起合作做动作时,为音乐的结束部分。

  2.在活动中教师选用的道具可以是色彩鲜艳的纱巾,也可以是皱纹纸。

  3.提请家长配合:家长可带孩子一起了解更多的有关水生植物和动物的知识,丰富孩子的相关知识经验。

  《水族馆》音乐优秀教案 4

  【活动目标】

  1、观察欣赏各种不同的鱼类,感受鱼类的形态、色彩的美丽。

  2、了解鱼的外形结构,尝试运用点、线、几何形状装饰鱼,体验创作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惯。

  【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制作一个“开心水族馆”展板。

  教具准备:介绍鱼的组成的录像片、镂空身体的鱼外型、画有不同线条和几何形图案的卡纸、音乐VCD。

  学具准备:幼儿用卡纸、笔。

  【活动过程】

  一、参观“开心水族馆”,观察各种鱼类,初步了解鱼类。

  1、幼儿听音乐自由地观看鱼类图片展。

  (评:一堂课的精彩开头,往往给幼儿带来新异、亲切的感觉。在教具的设计上老师把“开心水族馆”展板底色为海蓝色,配上鲜艳的图片,展区较宽,充分考虑到每个幼儿都能有足够的空间浏览展板。鱼类的图片丰富多彩,色泽鲜艳,有很好的视觉效果。幼儿被展板的内容吸引,非常好奇,产生了对鱼类形状、色彩的探究欲望)。

  2、师幼共同讨论,初步了解鱼类。

  A、刚才,我们参观了水族馆中的鱼类,你们发现了什么?(漂亮、美丽、奇怪……)

  B、你觉得它们哪里漂亮?

  颜色漂亮(有红、有黄、有白,五颜六色……)

  图案和花纹漂亮(有条状图案、有圆形图案……)

  形态各异(有圆圆的身体、有长长的身体、有扁扁的身体……)

  (评:教师设问很注意技巧,从鱼的颜色、图案花纹和形态三个方面由浅入深层层提问,加深幼儿对鱼类的特点的感知)。

  二、看录像,了解鱼类的组成。

  1、看录像,欣赏海底动态的鱼类,通过录像中的解说,让幼儿知道鱼是由头、躯干、尾巴、鱼鳍四个部分组成的。

  2、教师提问:鱼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3、教师小结:不管是什么鱼类,不管它们多么的美丽,形状多么的不同,都是由头、躯干、尾巴、鱼鳍四个部分组成的。

  (评:这一环节中,老师为了不限制幼儿的思维,不局限幼儿后面的创作空间,对鱼的外形认识没有采用边范画边讲解,而是通过欣赏不同动态的鱼,通过录像讲解进行的。)

  三、欣赏“开心鱼”不同的衣服,认识不同的线条和几何形状。

  1、教师出示身体镂空的“开心鱼”,依次穿上不同的衣服,让幼儿欣赏鱼的“衣服”有什么特点。(不同的线条、不同几何形状组成鱼的各种衣服)

  2、请幼儿用右手的食指和老师一起画鱼身上的“衣服”(各种不同的线条和形状),同时边画边说出线条和几何形状的名称,巩固对线和形状的认识。(直线、斜线、波浪线、折线、螺旋线、曲线等)

  3、引导幼儿注意鱼的“衣服”的线条、几何图案、颜色与鱼的身体的颜色的搭配。

  (评: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让幼儿欣赏“开心鱼”衣服上不同的线条、图案,用手指画线条的方法,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避免了教师一遍遍示范、一遍遍语言说教给幼儿带来的情绪上的厌倦,幼儿在用手指学画的过程中始终情绪很高。)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小朋友参观了水族馆,欣赏了海底世界中丰富多彩的鱼类,现在老师请小朋友设计出各种你喜欢的鱼,并为它们穿上美丽的衣服,然后住进我们班的水族馆里。

  (评:因为是线描画,为了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教师改变了在白纸上作画的*惯,而是让幼儿自由选择有色彩的纸和不同性质的笔在卡纸上作画。)

  五、幼儿分组交流自己作画的内容。

  (评:由于幼儿绘画能力发展参差不齐,有的完成的快,有的完成的较慢,教师给幼儿提供纸张时,并不是每个幼儿一张卡纸,而是有多的部分共能力强的幼儿再作画。同时也提醒先完成的小朋友互相交流自己的作品内容,为幼儿自我评价作品提供了机会,避免了幼儿互相等待,为后面作品点评节省了时间。)

  六、教师点评幼儿作品。

  老师提供粘贴用具,幼儿自己把作品布置到展板上,起名叫“我们班的水族馆”,幼儿共同欣赏,讨论谁的鱼儿最美丽,教师对有创新的作品做单独点评。

  (评:在评价幼儿作品时,教师引导幼儿幼儿从构图、底色和线条颜色的搭配、线条、几何形体的运用上评价绘画作品,为幼儿学会欣赏作品提供理论基础。)

  七、延伸活动

  幼儿在“水族馆”的音乐背景里,学跳鱼儿的舞蹈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此活动是贴*幼儿生活,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而引发起来的。选材是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的,整个活动层次分明,目标明确,从幼儿认识能力、态度、情感方面制定目标。

  活动中体现了一下几个特点:

  1、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地位的特点,各环节的提问层层递进;

  2、教具的色彩鲜艳、模式新颖,能很好地抓住幼儿的眼球,调动幼儿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从活动中幼儿的参与性上看,由于幼儿已有画过线条装饰画的经验,所以全体幼儿均能动手进行积极地创作,并且在作品中添加了水草、气泡等等海底植物;

  4、教师在活动中没有采用范画的教学形式,给幼儿创作提供可以大胆想象的空间,所以幼儿在创作时,鱼外形各异、鱼身体上的线条、图案丰富、配色多种多样;

  5、分组交流给幼儿提供了想说、敢说的时间和机会。

  几点不足:

  1、设计的教具“镂空鱼”的身体单一,应多设计让幼儿感知鱼类的多样性;

  2、介绍鱼的组成的录像片色彩比较暗,色彩鲜艳更有视觉效果。

  《水族馆》音乐优秀教案 5

  活动目标:

  1、感应曲式A-A-B。

  2、学*戏剧表演。

  3、熟悉曲子《水族馆》、了解作者。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水底生物的图片、水袖、纱巾、飘带

  活动过程:

  1、图卡介绍水中生物。

  你们去过水族馆吗?(海底世界)看到了哪些小动物??

  2、配词律动。

  小金鱼最喜欢干什么?游泳怎样游?吹泡泡怎样吹?(学一学)

  教师整首演唱歌曲,并和孩子一起表演。(不配乐)

  3、听音乐学唱歌曲。

  全体听音乐,学*歌曲。

  边学唱歌曲,边表演律动。

  4、看动画片:课件《水族馆》。

  请大家来看动画片。(边出示图片边唱歌)

  介绍{:||}反复记号。

  尝试演唱歌词。(不配乐)

  5、替换语词和律动。

  刚才我们说了,水族馆里有很多的小动物,那除了金鱼还可以唱我是一条××?

  幼儿尝试演唱第一句。

  6、全曲律动扮演。

  要求:所有的鱼类都要到水中游玩,大鲨鱼只能在“泡泡吹得好高”的时候出来,其余的小鱼要逃跑,“吸---吹”的时候,小鱼把大鲨鱼哄走。

  7、介绍曲子名称、作者。

  圣桑《动物狂欢节》之《水族馆》

  8、幼儿操作

  幼儿听着音乐节奏,给不完整的图谱画上泡泡。

  活动反思:

  通过故事引导,在图谱、律动的启示下,孩子们很快掌握了曲式。在活动中,孩子们倾听音乐时的专注及参与游戏的热情,让我再次感受到了奥尔夫音乐教学的魅力—它紧紧地抓住了孩子们好动、爱玩的天性,让孩子们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主动地学*。

  在进行律动表演中,我发现孩子们表演得很投入∶歌唱的声音低低的,行动非常谨慎,像怕碰破了水中泡泡一样。那情景就像一幅宁静的水中画面。可让我始料不到的是:律动表演刚结束,一个孩子轻喘着气,拍着胸口说:“老师,这音乐好吓人呐!”“你感觉到什么了呢?”我赶紧问到。“好象我沉到了海底一样。”(这孩子对间奏的感受较强。)“我感觉得像是一只大鲨鱼游来要咬我。”一个孩子插嘴道,一些孩子听到了纷纷在一旁作大鲨鱼咬小鱼的动作。“让我们来边听音乐、边玩大鲨鱼的游戏好吗?”看到孩子的兴趣很高,我赶紧向他们提议。“好!”、“好!”“可是变成了大鲨鱼后,歌词怎么唱呢?”在我的启发下,很快地一股新的语词出现了:我是一条鲨鱼,我是一条鲨鱼,我的肚子饿了,我要吃小鱼。(间奏)由上自下四处找小鱼。段这边许多小鱼,这边许多小鱼,追——抓,追——抓,抓抓抓抓。(最后一段)追着一群小鱼逐渐远去。在分配好角色后,我又组织孩子边听音乐,边唱边玩“大鲨鱼来了”的游戏,孩子们在游戏中表现得更加热情投入。(我想这与学前班孩子年龄较大,喜欢刺激性游戏性有关) 活动结束后,我进行了反思:虽然我组织的这一次活动,因节外生枝而没有按教师用书上的活动流程来进行。但一想到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在教育过程中,轻松愉快、积极主动地学*。


大班音乐欣赏《水族馆》教案合集5篇(扩展4)

——幼儿园音乐教案《水族馆》 (菁华5篇)

幼儿园音乐教案《水族馆》1

  一、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感知乐曲结构,初步培养幼儿听辨、分析乐曲的能力。

  2、能运用不同的动作大胆表现,体验参与音乐活动的愉悦。

  二、活动准备

  水族馆音乐、图谱、小鱼道具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律动入室,初步感受音乐

  师:“孩子们,让我们都来做快乐的小鱼,尽情地在这片大海里游一游吧!”

  (二)以故事为载体,感受理解音乐

  1、仔细倾听,欣赏乐曲

  师:“在这片美丽的大海里,有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今天,老师带来的这段音乐会告诉大家故事里都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播放音乐,幼儿完整欣赏乐曲)

  提问:你觉得音乐里可能有谁?它在干什么?

  2、结合图谱,分段理解乐曲

  师:传说在海底深处,有一颗神奇、美丽的宝石,小鱼们都想找到宝石,有一天,它们唱着歌快乐地出发了——

  教师分别学小鱼和大鲨鱼的声音唱歌:“我是一条小鱼,我要找到宝石,我在水里游来游去,游得多快乐”“我是一条鲨鱼,我要吃掉小鱼,左边找找,右边找找,没有找到。”

  提问:小鱼和鲨鱼是怎样唱歌的?它们唱了几次?(幼儿学唱)

  3、幼儿用手指模仿小鱼,随音乐表演。

  提问:这段音乐中到底有哪些小动物?大鲨鱼想吃掉小鱼,小鱼该怎样避险?

  4、幼儿带小鱼、鲨鱼道具分角色随音乐表演。

  幼儿听音乐做小鱼动作,大鲨鱼出来后,小鱼立即停止不动。

  5、交换角色,再次随音乐表演。

  (三)启发想象,大胆表现

  提问:大海里还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样做的?

  1、幼儿模仿大海各种小动物随音乐表演。如:“我是一只螃蟹,我要找到宝石……”

  2、分角色扮演鲨鱼和其他小动物随音乐表演。

  四、活动结束

  孩子们,今天我们玩得真开心。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乐曲名字叫《水族馆》,它是由法国著名的音乐家圣桑作曲,回家以后,希望你们从电脑上查一查,和爸爸妈妈一起来欣赏这首乐曲。

幼儿园音乐教案《水族馆》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乐曲的ab结构,及乐曲优美轻快地特点

  2.尝试用优美的肢体动作表现音乐的变化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1.师: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你们看,今天我们来到了一个这么美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将一起欣赏一首非常美妙,非常动听的音乐,你们想不想听?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下!

  二、理解、感受音乐

  1.播放音乐,教师做优美的动作

  2.播放视频

  3.幼儿模仿小鱼游,音乐舒缓时候小鱼怎么游,音乐轻快的时候,小鱼怎么游。

  4.提问:

  1)听到缓慢的音乐时,水草会怎么动呢?

  2)随音乐的变化,音乐变快水草怎么动?

  5.小结:这段音乐有时很慢,听上去很优美,有时很快,听上去轻松愉悦。优美的音乐表现的是水草慢慢生长的画面,而轻快的音乐则是各种海底生物游来游去的画面。

  三、播放音乐,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之前,我给孩子们丰富了关于海底世界的一些经验,比如海中有什么,海里的生物怎样“游泳”等。当孩子们和我一起进入了神奇的水底世界,和水草小鱼玩起了快乐的游戏时,大部分的孩子都能不错的模仿,有的化身“水草”在那自由摆动,有的变成“小鱼”来回穿梭,还会不时的冒出几个小泡泡。但是在活动中,我也发现,虽然孩子们能够说出很多种海底的生物,但是在模仿上面还是有一定的困难,比如我们班模仿大鲨鱼的亮亮,他的大鲨鱼就和小鱼一样,没有可怕的样子,也没有锋利的牙齿,整个一呆萌状。

幼儿园音乐教案《水族馆》3

  活动目标

  1、通过语词与律动感应曲式。

  2、初步学*看曲式图谱,运用乐器敲奏。

  3、运用塑料袋进行音色探索。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5、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感应曲式。

  活动难点:音效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奥尔夫音乐VCD碟一张、挂图P2、鼓和吊镲各一个、水中生物图卡若干、铜碰钟、飘带、啦啦彩球、纱巾、水袖、塑料袋(均与幼儿人数相等)。

  音乐分析:

  这首乐曲选自《动物狂欢节》中的水族馆。整首乐曲优美惬意,曲式为A间A间B尾。在主奏乐器——钢片琴晶莹剔透如流水般的音色中,犹如许多海洋生物在游泳、嬉戏。间奏是一组渐渐下行的音阶,犹如鱼儿在吐着泡泡玩耍。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正当玩得开心时,滋滋小蜜蜂飞来了,他也想玩泡泡。

  (二)肢体造型:泡泡造型

  幼儿发表各种泡泡的造型,老师伴奏幼儿随音乐做泡泡造型的律动。

  1、鼓声:泡泡造型律动/泡泡房子、泡泡车、泡泡蝴蝶、泡泡鱼……

  2、吊镲:变换泡泡造型。

  (三)故事引入:水族馆里,鱼儿也吐着泡泡玩游戏……

  (四)语词与律动:水底世界

  1、水底生物律动模仿扮演。

  全班分四组,以各式道具装扮。如:飘带章鱼、啦啦球水草、沙巾水母、水袖金鱼……

  2、语词与律动

  (1)各组随音乐扮演水中生物练*。

  (2)配词律动:学水中生物游泳、吹泡泡。

  ①A段语词:我是一条金鱼,我是一条金鱼,水中世界多么美丽实在真有趣

  ②间奏:下行律动/由上而下滚转双手。

  ③B段语词:泡泡吹得好高,泡泡吹得好高,吸,吹,吸,吹,拍拍,拍拍×2次。

  ④最后一句:下行律动/由上而下,站起转圈,拍泡泡结束。

  (五)图形感应曲式:A—间奏—A—间奏—B—尾奏

  1、老师画出曲式图谱,并教唱语词。

  (1)A段:画乐句/随音乐唱词画出短、短、长线条。

  (2)间奏:下行泡泡。

  (3)B段:旋律高低泡泡。

  (4)尾奏:下行泡泡。

  2、依序排列图卡出现顺序。

  3、铜碰钟

  (1)A段语词:唱词并用铜碰钟敲奏语词节奏。

  (2)B段语词:同上。

  (3)间奏和尾奏:铜碰钟随音乐强弱演奏拍子。

  (六)音色探索:小鱼吹泡泡

  1、塑料袋音色探索。如:揉、捏、抓、拍……

  2、塑料袋气球

  (1)音乐A段:以塑料袋当鱼,舞动游泳。

  (2)音乐B段:转紧封口,以泡泡鱼做律动。

  (3)间奏和尾奏:模仿小鱼游泳律动,感应高低旋律。

  活动反思:

  在暖身部分的泡泡造型环节中,我利用故事引导来激发孩子的创造欲。故事情节设计故事引导:出示挂图P1、P2,引导孩子们讲述—:“宝宝吹了泡泡耳环、泡泡水晶床送给了蝴蝶小姐,蝴蝶小姐很开心。小蜜蜂滋滋听说了这事儿,让也想拥有一件泡泡礼物。你们猜,小蜜蜂滋滋喜欢怎样的泡泡礼物呢?”

  本次活动,我设置了悬念,引导孩子们由猜测过度到表演,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随着老师的琴声做各种泡泡造型的律动。这样一来,活动气氛热烈了,孩子们进入了玩音乐的状态。(引导语:宝宝吹了许多会变魔术的泡泡,有的变成泡泡房子、泡泡蝴蝶……)在听鼓声和吊镲声玩泡泡造型时,孩子的经验就第一个环节来说,有所提升。孩子的造型变换无穷,创造欲望被充分激发。

  暖身活动的泡泡造型让孩子们在热身的同时,也为“水底生物律动模仿”环节做铺垫。律动模仿让孩子们又掀起一个创造的小高潮,(第一遍音乐)海星、海马、鲨鱼、螃蟹、金鱼、海蛇、水母等海洋生物在海底开舞会,孩子们都用肢体动作表演自己喜欢的海底生物。

  配词律动环节(幼儿围圈坐)

  第一小组按备课环节进行:三遍音乐完成。第一遍音乐,老师边做律动边默唱;第二遍音乐,幼儿起立随音乐边唱语词边做律动;第三遍音乐,是加强第二遍音乐的内容。出现情况:默唱时,老师夸张的表情和嘴型十分吸引幼儿,可是第二遍音乐就让孩子们边唱边玩有点牵强,因为孩子们还没有掌握语词,使得孩子们只顾做律动而不注意语词了。与我设想的效果有所出入。第二小组活动时,我在第二遍音乐的形式上做了调整:幼儿坐着,随音乐跟着老师边唱语词边做律动。这样一来,孩子们有了第一遍音乐的仔细倾听、观察和第二遍音乐的配词、律动,幼儿对整首乐曲的曲式有了大概的了解。第三遍音乐的律动表演就顺手多了。

  由于配词律动环节孩子已经初步熟悉语词,所以在图形感应曲式环节,孩子们边跟老师唱边看老师画图谱,对曲式的掌握上就事半功倍了。

幼儿园音乐教案《水族馆》4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旋律,了解乐曲的ab结构。

  2、会用身体各部分的扭动动作来表现水草的生长,感受段音乐的优美流畅,大胆创编不同的鱼游动作,表现段音乐的纤巧轻快。

  3、进一步体验与同伴交往的愉快心情。

  活动重难点:

  会分辨音乐做相应的动作,大胆创编不同的鱼游动作和水草动作。

  活动准备:

  请有条件的家长带孩子去参观水族馆;磁带录音;海洋世界的vcd;小鱼和海草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欣赏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好看的vcd,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vcd)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许多鱼,鱼儿在水中游等)这么多漂亮的鱼在游,你觉得小鱼的心情怎么样?我们也来学学小鱼游吧。(在座位上简单的动一下)海洋里还有什么呢?(水草)

  二、完整欣赏音乐,初步了解音乐结构。

  师:小朋友做的动作真不错,有个外国叔叔也很喜欢这个海洋,所以写了一首乐曲,把你们看到的都写进去了,我们来听听,想想,这个音乐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1、播放音乐,让幼儿倾听乐曲。

  师:觉得这首音乐好听吗?有没有特别的地方?(一会快一会慢),你猜音乐慢的时候会讲什么呢?快的地方呢?(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水草、小鱼。)

  2、再次播放音乐,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看教学挂图,了解a段音乐是水草在生长,b段音乐是小鱼在游来游去探望水草。

  师:老师把音乐画了出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图谱)慢的音乐用水草表示,快的音乐用小鱼表示。我们再听一遍。

  三、分段欣赏音乐,创造性的进行表演。

  1、幼儿欣赏a段音乐,鼓励幼儿做出各种优美、舒展的动作,表现水草不同姿态的生长动作。

  师:水草会水中会怎么动呢?针对个别幼儿的优美的动作让其他幼儿来模仿、学*。

  2、幼儿欣赏段音乐,鼓励幼儿创造性的表现小鱼游水与水草游戏的动作。

  师:小鱼在水中会怎么游?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游泳姿势:快游、慢游、上下游、倒退游等。

  3、乐曲结束时,启发幼儿用动作与水草告别。

  四、完整的听音乐做游戏

  1、教师与幼儿一起随音乐做动作。

  2、幼儿分角色进行游戏,扮水草角色的幼儿可找合适空间随意站立,小鱼可移动位置游动。

  师:老师帮你们准备了很多的小鱼和水草头饰,请小朋友自己选择头饰扮演角色,水草们要分开站,小鱼也要找到一颗自己喜欢的水草藏好。(一定时间后老师进行检查,看看幼儿是否找到了空的地方站好)我们一起来听音乐看着图谱游戏吧!

  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真开心,和小鱼小草一起做游戏,等等我们去操场在游戏。

幼儿园音乐教案《水族馆》5

  设计思路:

  这节课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第四课,主要教学内容是听赏乐曲《水族馆》,并用各种方式进行感受、表现,同时简单了解作曲家圣桑及其《动物狂欢节》组曲。乐曲《水族馆》是法国作曲家圣桑的著名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第七段小曲。乐曲采用小行板,曲调*稳柔和,表现出水底世界的奇幻和神秘。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学生除了学会用自已的心智去聆听音乐外,还要学会用各种方式积极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因此,这堂课中,无论是听听、讲讲、看看、画画、奏奏、创创,都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描述自已对音乐的感受,并通过相互交流,用各种方式积极的表达,分享各自的快乐,使思维更活跃、更丰富,以加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内容:

  听赏:《水族馆》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水族馆》,感受乐曲所描写的水底世界的奇妙幻境,激发学生勇于发现、探索海洋奥秘的情感,同时树立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2、通过听、讲、看、画、奏、创等方法,启发学生积极的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想象乐曲所描绘的五彩斑斓的水底世界。

  3、引导学生听辨乐器的音色,感受乐曲中不同音色的乐器所描绘的不同意境,并用动作来表现海底动植物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

  1、听辨乐器的音色,熟悉乐曲中的音乐主题,感受音乐中不同音色乐器所描绘的各种水中动植物轻盈、透亮、随波荡漾的形态。

  2、体会主题旋律的特点,并运用各种形式进行表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听赏:《水族馆》

  (一)导入

  1、谈话法导入(让学生描述海洋世界看到的各种水底景象。)

  2、聆听乐曲中的音乐主题片断

  让学生猜猜乐曲中的演奏乐器,并说说其音色特点,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所描绘的不同意境,并即兴用肢体动作表现。

  (二)感知学*

  1、初听乐曲

  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用线条或色块来表示,并展开丰富的想象,听后进行交流讨论。

  2、复听乐曲

  (1)让学生边看海底世界的图画或影视,边随着音乐律动,模拟各种水中的动植物,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各种水中动植物轻盈、透亮、随波荡漾的形态。

  (2)让学生选一种印象最深的动物或植物画一画,然后把它组成一幅海底世界长卷。

  (三)创编

  1、学生根据乐曲的旋律,分组自选合适的乐器伴奏或模仿演奏

  2、创设情景,配上道具、搭建造型分角色表演

  3、有兴趣的学生可以为乐曲编上简单的故事

  设计说明:

  本环节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让学生把对音乐的`体验及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以新的方式呈现出来,同时培养生生间的合作能力。因此,教师的启发是关键,教师恰到好处的引导,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个环节的创编内容可根据时间有选择性地进行,在学生分组表演完,可别忘了师生评价这一环节,这是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拓展

  1、让学生查找、收集有关法国作曲家圣桑的生*、作品,用各种形式来简单介绍。

  2、简单了解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

  3、聆听其它描写海洋世界的音乐作品如:《水草舞》

  设计说明:

  通过学生查找、收集有关资料,让他们了解法国作曲家圣桑及他的著名代表作《动物狂欢节》,聆听其它描写海洋世界的音乐作品来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开阔他们的眼界。本环节可以作为课后拓展作业,下节课进行交流;也可以是上节课已经布置完成,本堂课进行交流、反馈。

  三、总结

  1、从乐曲的情绪上,或从不同的演奏乐器、不同的音色上让学生知道能表现出不同的意境

  2、从环保的角度考虑,让学生从小树立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3、从激**感的角度,去鼓励学生勇于发现、探索海洋奥秘的情感

  说明:

  总结的方式可由教师按照课的安排自行设计,可以从以上三方面来进行,关于让学生树立保护海洋环境意识这点教师可以通过观看一段影片片断,启发学生说一说。

  教学反思

  音乐欣赏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积极地描述自已对音乐的感受呢?这是值得我们教师好好动脑筋研究的一个问题。教师要允许学生按自已的“水*”去想象,因为音乐想象决不拘泥于具体的某一事物,而是每一个人在聆听过程中对作品的再创造。由于这首乐曲逼真的模仿力很容易把学生带入想象的意境,于是我通过说、听、猜、动、画、创、演等方法展开教学,并根据班级学生的能力,配上道具、乐器,搭建造型等加以渲染和表达,从而很好地对音乐作品进行感受和理解。

  由于每个班的孩子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我应该灵活的、选择性的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教学环节中的内容进行教学,在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上要合理、恰当,切忌将每个环节都走过场。尤其是创编环节,二年级的学生能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就能达到预想的效果,根据学生已有的现状提出合理的建议,在下节课中完善;还有在学生跟着音乐进行表演等分组活动中,一定要调控好教学常规,避免学生吵闹,没要求的进行活动。


大班音乐欣赏《水族馆》教案合集5篇(扩展5)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 (菁华5篇)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1

  设计意图:

  音乐欣赏在我班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如何选择活动内容激发幼儿的兴趣事关重要,所选乐曲既要贴*幼儿生活,为幼儿所理解,又要让幼儿感受到旋律的美,能够激发幼儿想象力、创造力。海底世界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小朋友对海底世界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想象。法国圣桑的名曲《水族馆》旋律优美,结构简单,我想通过启发能让幼儿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有趣的海底世界,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因此我选择此乐曲开展欣赏活动。

  活动目的:

  1、欣赏乐曲,感受舒缓与轻快、活泼的不同音乐性质。

  2、尝试用多种方式(语言描述、身体动作、线描等)进行音乐表现。

  3、通过游戏,体会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

  2、白色图画纸一张、记号笔一把。

  活动过程:

  一、 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

  师:小朋友你们好!今天将欣赏一首非常好听的音乐,请小朋友安静、用心地听,老师很想听听你们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

  1、安静欣赏音乐一遍,启发幼儿说说对音乐的感受。

  (1) 同伴之间交流对音乐的感受。

  师:请小朋友跟旁边的伙伴说说你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

  给予幼儿自由表达审美感受的*台,通过让幼儿第一遍完整欣赏相互交流,表达对音乐的初步感受。

  (2) 请个别幼儿说说对音乐的感受。

  师:请告诉老师你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

  幼:听了这首音乐感觉很舒服

  幼:听了这首音乐我好像看到仙女在飞。

  幼:听了这首音乐想跳舞。

  幼:听了这首音乐想转圈圈……

  幼:听了这首音乐我觉得好像很可怕,似乎里面有魔鬼。 幼:也有英雄在里面。

  通过提问,支持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同时也激发其他幼儿的审美想象。

  二、 通过欣赏,感受和表现两种不同的音乐性质。

  师:小朋友你们对音乐的感觉真好!那这首音乐的旋律有没有变化?在哪里发生了变化?我们再来听听看。

  1、完整欣赏音乐一遍,让幼儿能初步感受音乐的变化。 师:这首音乐的旋律有没有变化?有什么变化?

  幼:强弱

  幼:快慢

  《水族馆》分为四部分A B A* B*段,其中A和A*段旋律舒缓、优美。B 和B*段给人以轻快、活泼的感觉。两段音乐的性质明显不同,

  第二次完整欣赏,教师通过语言的启发引导幼儿感受不同音乐的性质。从幼儿的回答中我发觉只有少数幼儿能感受出音乐性质的变化,其他幼儿还停留在对音乐的审美想象里。

  2、教师随着音乐旋律配上简单的图谱,使幼儿进一步理解和感受音乐的旋律变化。

  (1)师:在老师的心理还想用有趣的线条来表现这首音乐的变化。小朋友也伸出小手跟老师画一画,一起再来感受音乐的变化。

  (2)师:从这张图谱可以看出音乐的变化,在乐句舒缓的时候老师画的波浪线怎么样?(波浪画的比较慢,比较大)音乐变得轻快活泼的时候老师画的波浪线又是怎么样?(波浪画的快、密)

  借助图谱,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随着音乐的节奏变化画波浪线来感受音乐性质的变化,然后再引导幼儿直观感受图谱波浪的幅度变化,通过听觉和视觉的体验使幼儿很快就领悟音乐性质的变化。

  3、通过图谱分乐句欣赏,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和肢体动作表现两种

  不同性质的音乐。

  师:小朋友当听到舒缓音乐的时候,你会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幼儿自由的表现)

  师:随着音乐的变化,音乐突然变得轻快活泼起来,那小朋友会用什么动作来表现。(鼓励幼儿想用什么动作表现,就用什么动作表现。要求幼儿认真听音乐,随着音乐的变化动作也要发生变化。) 启发幼儿用语言描述和肢体动作进一步感受旋律A B A* B*段式音

  乐舒缓、优美和轻快、活泼的性质。有的幼儿用小鸟飞的动作来

  表现对音乐的感受,有的幼儿用小鱼游的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有的幼儿用翻滚的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三、通过欣赏课件,向幼儿介绍作品的`名称、内容。

  1、教师向幼儿介绍作品的名称、内容。

  师:你们知道这首音乐的名称吗?作者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故

  事?原来这首音乐是法国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圣桑的作品,他天天到水族馆去观察,看到小鱼们快活地在水草边游来游去,快活地嬉戏,觉得很美,就谱写了这首优美动听的音乐,名字就叫“水族馆。

  2、播放课件,让幼儿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有趣的水族馆。

  (1)师:我们随着这美妙的音乐也来感受一下美丽的水族馆吧!

  (2)师:感觉怎么样?

  幼:很漂亮。

  师:在音乐很舒缓的时候看到小鱼是什么游的?

  幼:慢慢地游

  幼:很舒服地游。

  师:音乐变得轻快活泼时小鱼变得怎么样?

  幼:游的很快。

  幼:很着急的样子。

  师:它们想干嘛去?

  幼:想找食物吃。

  幼:想玩游戏……

  通过视频,音乐与图像结合让幼儿感受作者创作音乐作品时用心灵体验到的水底世界里优美的意境。

  四、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有趣的水族馆。活动在欢快的气氛中自然结束。

  (1)师:美丽的“水族馆”还有什么东西会跟着音乐动起来?

  幼:水草、章鱼、螃蟹……

  (3)师:我们现在就变成水族馆里的东西随着这美妙的音乐自由自

  在地表现。记住要随着音乐的变化来表现动作。

  再次请幼儿欣赏音乐,用肢体动作表现对水底世界的审美感受和审美创造。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音乐、头饰等让幼儿进一步熟悉和表现音乐。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2

  一、设计意图:

  音乐是人类灵魂深处潺潺流淌的情感溪流,音乐欣赏是在听音乐的过程中通过美感接受教育的有效手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使幼儿在艺术活动中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经验,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这次活动我大胆选取了《拉德斯基进行曲》这首世界上最为人们所熟悉的进行曲,它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的历届新年音乐会中是必演曲目,其脍炙人口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节奏能够让孩子感受世界名曲的魅力,让每个幼儿都得到情感的熏陶和培养,提高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试图通过多种视听形式让幼儿始终对音乐保持浓厚的兴趣,引导幼儿感受该乐曲ABA三段体结构特点、鲜明的进行曲风格,愿意愉快的进行自我表达并养成良好的倾听音乐的*惯。

  二、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音乐的*惯,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情趣。

  2、初步感受进行曲的风格,体会乐曲的三段体结构。

  3、乐于运用身势大胆表现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三、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日常活动中听过其他进行曲风格的音乐,有过观看军队队列表演视频的经验。

  2、物质准备:音乐、白纸、笔、图谱。

  四、 活动过程:

  1、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跟随教师一同用动作表达感受。

  2、完整欣赏音乐,交流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提问:欣赏了这段乐曲后你有什么样的感觉?想到了什么。

  3、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简单介绍乐曲名称、作者、创作背景并欣赏故事。

  4、通过音画结合,感受乐曲风格,熟悉了解乐曲ABA结构特点。

  5、鼓励幼儿用各种自己喜欢的身势动作表现音乐。 幼儿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五、 延伸活动:

  1、鼓励幼儿在活动区中,用绘画、手工等方式表现音乐内容。

  2、鼓励幼儿在了解乐曲的基础上,大胆创编舞蹈——小士兵并尝试分角色表演音乐。

  3、尝试根据乐器图谱进行打击乐合作演奏。

  附:乐曲介绍

  《拉德斯基进行曲》,管弦乐曲,作者奥地利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这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大概是世界上最为人们所熟悉的进行曲,经常作为通俗的管弦乐音乐会的最后一首曲目。每年著名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总是以这首曲子作为结束曲,并已成为一种传统。

  但此曲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背景:这首曲子本是老约翰?施特劳斯题献给拉德斯基将军的,德斯基是奥地利的陆军元帅,从1815年至1831年,他在威登伯克、隆巴等地任骑兵总司令。拉德茨基积极维护奥地利帝国殖民统治,曾率领军队侵略邻国意大利,并在意大利北部任总督多年。从德、奥出版的历史书看,拉德茨基被视为英雄式的人物,而在意大利则认为他是一个侵略者。老约翰?施特劳斯所写的这首进行曲正是炫耀了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武力和拉德茨基的威风。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对这支曲子所歌颂的人并不感兴趣。尽管如此,《拉德斯基进行曲》还是以其脍炙人口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节奏征服了广大听众,成为流传最为广泛的进行曲。常见的版本还有为管乐队所作的改编曲。这里选用的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结束时《拉德斯基进行曲》的录音片段,为管弦乐曲。

  这首曲子由对比鲜明的两部分构成。强劲有力的引子之后是第一部分主题,仿佛让人们看到了一队步兵时而轻快时而有力的走过大街(片段1)。反复一遍之后,音乐经过一个全乐队齐奏的过渡句,随后出现的是与前面主题相对比的轻柔主题,优美动听(片段2)。音乐最后在反复第一部分的主题后结束。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3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旋律,及感知音乐速度的变化。

  2、听辨乐曲,能大胆运用肢体动作表现乐曲,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3、乐于参与音乐欣赏活动,体验欣赏活动的乐趣。

  4、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5、初步学*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动重点:

  运用肢体动作表现乐曲。

  活动难点:

  感受乐曲速度快慢的变换。

  活动准备:

  《匈牙利舞曲第五号》乐曲,卓别林表演视频,勃拉姆斯像,卓别林像。

  活动过程:

  一、欣赏乐曲,初步感受乐曲的旋律。

  1、请幼儿初步欣赏音乐,讨论并谈谈对音乐的感受2、教师小结:这首乐曲听起来活泼欢快,有的时候快,有的时候慢,听了让人想跟着音乐动起来。

  二、欣赏视频表演,激发幼儿用动作表现乐曲的欲望。

  1、请幼儿欣赏视频,并引导幼儿回答问题。

  2、向幼儿简单介绍卓别林及乐曲《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和其作者。教师总结:视频中,卓别林在刮胡子时,是根据音乐的快慢来改变动作的快慢的。

  3、引导幼儿说出用按摩的方式也可以将音乐表达出来三、听辨乐曲,大胆想象创编按摩动作。

  1、启发幼儿创编按摩动作2、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做按摩动作,感受B段乐曲时快时慢的节奏。

  (1)请幼儿再次欣赏乐曲B段。

  (2)引导幼儿根据乐曲节奏做按摩动作,可换动作进行按摩。

  小结:乐曲中有的地方快有的地方慢,我们做动作的时候要跟着乐曲的节奏。

  四、大胆运用肢体动作表现乐曲节奏的快慢,感受乐曲热情奔放的旋律。

  1、欣赏教师的配乐按摩表演,观察按摩动作,感受乐曲旋律。

  2、幼儿初步尝试合作表演,一位扮演按摩师,一位扮演顾客,通过动作来感受乐曲的节奏和旋律。幼儿按摩的过程中,教师提醒幼儿注意节奏和旋律。

  3、幼儿自主创编按摩动作,体验有趣的按摩。

  五、活动结束,带幼儿离场。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后可根据音乐来为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进行一次有趣的按摩,和家人共同分享本首乐曲带来的欢乐。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4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感受民乐中热烈欢腾的气氛,引导幼儿了解和喜爱我们的民族文化。

  2、感受《金蛇狂舞》的气氛。

  3、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活动过程:

  ——记音乐欣赏《金蛇狂舞》

  和孩子共同表演金蛇狂舞是很久之前的大班了。那时侯的孩子年龄普遍较大,自我控制力强,但是老师们都觉得这节课挺累,孩子学不好。往往是一节课还没完,连老师都觉得有点无趣了。现在想来,那时侯大家都急于完成欣赏的表演,音乐欣赏只是作为了乐曲的开始部分而已,接下来的都是“看着老师,作动作,用音乐”所以特别是看这蛇头变动作变成了最难的了。

  现在,我觉得让孩子象蛇一样一个接着一个跳并不是很的难,那是很有趣的事。问题是怎样可以十分开心的兼顾运动和欣赏音乐呢?

  考虑再三,我觉得,既然是音乐欣赏那么,最重要的还是欣赏部分,对欢快乐曲有了舞动的兴趣,只要我把表演的要求定低,只是成为辅助欣赏的一部分那么这个活动会学得那么的有趣了。把较难的思路拆开来,一下子变得明朗,下面就是我设计的简单环节。

  1、听音乐猜想:金蛇为什么这么的开心?

  2、随乐感受乐曲ABA结构,并一起随乐跳舞。

  3、请几名幼儿和老师一起做狂舞的游戏,教师带头,在乐曲中表现ABA的结构。轮流全班分成四次完成。

  4、幼儿带头和老师共同舞蛇游戏。

  幼儿对一个音乐光有兴趣还不行,得让他觉得在他适度的努力之下,一切都是那么的有趣和简单。在本次活动中,幼儿和老师的情感交流是那么的自然融洽,水到渠成。

  活动反思:

  音乐欣赏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并能丰富音乐想象力,开阔幼儿音乐视野,提高音乐听觉能力和音乐素质;音乐欣赏也是向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幼儿通过欣赏作品,能从中体会对生活的感受与理解,抒**怀,愉悦身心。

  《金蛇狂舞》是一节大班音乐欣赏活动,由于它的乐曲结构是幼儿不易掌握的,于是我采用图谱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形象,分辨乐曲结构,帮助孩子去体验音乐和表现音乐,解决了活动中的重点、难点。另外,在进行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道具充分利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可以说孩子们已经主动投入并沉迷在音乐之中,他们在主动的感受音乐、欣赏音乐、体验音乐、表现音乐,将活动达到**。

  整个活动都是在教师有序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能动性,达到本次活动的目的。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堂好的音乐欣赏课应该体现“教学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我想,好的音乐欣赏课应该是一种艺术享受,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5

  活动目标:

  1、在歌唱活动中体验节日的幸福和快乐。

  2、会用活泼欢快的情调,有表情地演唱。

  3、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在欢快的乐曲中自由做动作跳入活动室。

  2、感受理解新歌。

  (1)提问:六一节小朋友最喜欢赶什么?交流已有的有关六一活动经验,与幼儿共同理解歌词,跟着音乐旋律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2)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幼儿欣赏并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调。

  3、幼儿先分乐句,后整首跟唱歌曲。

  4、幼儿戴着发套自由地演唱和表演歌曲,体验节日的幸福和快乐。

  5、复*邀请舞,进一步感受活泼欢快的节日气氛。

  教学反思:

  六一之前我们是忙碌的,六一之后我们是收获的、幸福的,这种幸福是和孩子们一起参与的各种活动,看着孩子们在各种活动中得到不断地成长欣慰的幸福,这种幸福是“把节日还给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节日带来的快乐与收获”这种理念。活动让每一个孩子充分展示了他们活泼的个性,给了他们一个*等的机会去参与,去体验,去感受,使“六一”庆祝活动真正成为孩子们展示自己的大舞台!


大班音乐欣赏《水族馆》教案合集5篇(扩展6)

——参观水族馆作文(精选5篇)

  参观水族馆作文 1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海底世界”参观水族馆。

  透明的拨玻璃水箱里,游着各种颜色的小金鱼,我看着它们,自言自语地说:“小金鱼,我羡慕你们!要是我做完功课。也有你们这么自由,那该多好呀!”

  突然,前面爬过来一只小动物,吓了我一跳。仔细一看原来是大螃蟹,八条腿,爪子很尖很细,上面还长着浓浓的绿毛。它不是直着走,它是横着走,怪不得人们说“螃蟹过街——横行霸道”螃蟹有两个钳子。要是用草棒逗它,它就大发雷霆,两只钳子就举得老高老高,好像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中裘千仞的铁沙掌。

  螃蟹服部有一块白色的鳞片,三角形的是公蟹,圆形的是母蟹。眼睛像一对绿豆似的,总是盯着人,好像在说:“你敢来斗斗吗?我有‘杀手锏’!”

  接着,我们又看了青蛙,海龟,娃娃鱼,扬子鳄,大鲨鱼,等动物。我们一边看,一边听讲解员阿姨的介绍。“人鲨共舞”那个展览,真是十分惊险!那个穿着潜水衣,和大鲨鱼靠在一起,一只手摸着鲨鱼的身体,另一只手捧饲料喂鲨鱼,人鲨相处的十分和协自然,参观水族馆,我不但认识了很多水中动物,这一天的收获真大!

  参观水族馆作文 2

  今天,我和爸爸、奶奶、还有表妹一起去了上海海洋水族馆。

  来到了极地展区——企鹅馆,它们正翘阗以待,欢迎我们的到来。身着“燕尾服”一摇一摆,展现着它们憨态可掬的绅士风采。只见,它们不约而同地跳进水里面玩耍。它的羽毛在水中显得非常光滑。企鹅游到我这里的时候,翅膀在水里不停地拍打。头顶在玻璃上,似乎非常想跟我交朋友。

  最引人注目的是水母。它们是软体动物,水母在水中的主要运动方式是靠脉冲式喷射推进。这与喷气式飞机类似。有些水母在各种各样的颜色。如彩色水母,它们有些呈乳白色或褐色,有些则呈蓝色。有些水母还会发光,会发出美丽的蓝光。如叶状带水母和维多利亚多管水母。

  最后,我们又看了:中华鲟、胭脂鱼、扬子鳄、娃娃鱼、海豹、鲨鱼等数不胜数,一饱眼服。

  虽然今天玩得很累,但还是很有意义。

  参观水族馆作文 3

  星期六下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会展中心参观海峡**水族、钓具展。

  到了会展中心,我兴致勃勃地向水族馆跑去,进了水族馆,我看见了许多奇形怪状的鱼儿,特别是引人注目的金鱼展馆。馆内的金鱼有白的,有红的,还有金黄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其中人气最旺的数获得金奖金鱼——三色狮头,只见它眼睛黑黑的,头上顶着一顶红色的“大皇冠”,肚子鼓鼓的,尾巴像一把大扇子,扇来扇去,在水中休闲地游着。刚好有位工作人员正在给金鱼们喂食,我向工作人员讨了些鱼料,把鱼料投入到鱼缸内。鱼料在水里慢慢地散开,金鱼们争先恐后地游向鱼食,你挤我碰的,谁也不让谁,都张大嘴巴,快速地一口把鱼食吞进肚子里,生怕被其它小伙伴们抢去。我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就这样我留连忘返在这美丽的水族馆中。

  金鱼带给我们聪明、可爱、机灵的一面,我喜欢金鱼。

  参观水族馆作文 4

  前几天,妈妈带我去上海水族馆玩。

  一到那里,我就看见了许多奇怪的化石,那是在几亿年前产生的物质。我又继续向前走,看见眼前一片光芒,我再仔细一瞅,里面游着很多小鱼,它们身上有红、黄、绿等颜色,所以它们叫红绿灯,这个名字真有趣。然后,我看见了一条巨大的鱼,它叫巨骨舌鱼,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

  我又往前走,来到了一片五颜六色的地方,玻璃里面漂浮着水母,美得跟一幅画一样。水母有好几种,如日本水母,它身上一红一黄的,真漂亮。还有太*洋水母,它触角上的东西好像一朵朵花。斑点水母身上长着许多白色的斑点,像一颗颗闪耀的小星星。这时,妈妈对我说,其实水母的寿命很短,只有六个月,我听了感到很吃惊。一阵悦耳的音乐响想起,里面的水母随着音乐摆动起来,像在跳舞,真有意思!

  看完了水母,我们就去了地下二层海洋隧道。在隧道里,我们看见了各种各样的鲨鱼在头顶上游着。

  游完了隧道后,我们就结束了愉快的旅程。

  参观水族馆作文 5

  放秋假的时候,妈妈带我去上海玩。在去上海的路上,妈妈问我:“你是想去野生动物园呢,还是水族馆?时间有限,只能选一个地方。”我犹豫了一会儿,答到:“我比较喜欢去野生动物园!”妈妈看了看手表,自言自语地说:“这点时间够吗?”我看她有点为难,就改主意道:“好吧,我们去水族馆。”

  坐地铁来到上海水族馆,我看到了许多稀奇的动物:有几条大白鲨,有两只正在打架的大龙虾,有长着十只长脚的巨蟹,还有几只金边龙虱……然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住在珊瑚礁斜坡那边的彩虹鱼。那一群群五颜六色的小鱼悠闲地在水里游来游去,虽然它们很多,但是很守交通规则,不会相互撞来撞去,就算是撞到了,也不会责怪别人,而是相互道歉。瞧,那条金黄色的鱼正在对前面那条粉色的鱼道歉呢!

  突然我发现有好几条鱼向一个中心点游来,其中有一条黄色的,边游边张大嘴,好象在说:“女士们,先生们,开会的时间到了,快来集合!”来到另一个有彩虹鱼的地方,我发现水的中间有一条闪闪发光的直线,我很纳闷,后来才知道,原来上面一条是快速道,下面一条是慢速道。彩虹鱼多聪明呀,我们人类世界中有的,它们也有。所以,我们——人,是不能小看动物的,小读者们,要记住哦!


大班音乐欣赏《水族馆》教案合集5篇(扩展7)

——大班音乐欣赏风在哪里教案实用5份

  大班音乐欣赏风在哪里教案 1

  活动目标:

  1、感受两段不同速度的音乐。

  2、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风吹过时出现的情景。

  3、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4、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歌曲。

  活动准备:

  音乐CD《风在哪里》,课件《风在哪里》。

  活动过程:

  一、听辨曲式:

  1、听音乐《去郊游》入场。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去郊游吧。"

  2、PPT播放:起风了,树叶往下落。

  师:"咦,树叶怎么会落下来?"(幼儿:风来了)

  3、引导幼儿说说风在哪里。

  师:"你们见过风吗?见过什么样的风?"

  4、幼儿观看课件,观察生活中的风。

  师:"你们看见风来了以后发生了什么事?"

  教师小结:"轻轻的风来了,树枝摆呀摆,花儿摇呀摇,蒲公英飘呀飘,风帆鼓呀鼓。急急的风来了,彩旗甩呀甩,树叶转呀转,红旗抖呀抖,衣服飞呀飞。"

  二、旋律感应:

  1、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完整感受旋律,体验AB式的两段不同感受的音乐。

  师:"风有时是轻轻地来,有时却急急地来,闭上眼睛请仔细听听,风什么时候在轻轻地走,什么时候在急急地跑?"

  2、教师播放音乐,幼儿感受慢节奏的旋律。

  师:"你觉得刚才听到的音乐里风什么时候轻轻地来了?"

  3、引导幼儿用肢体表现慢节奏的'旋律。

  师:"你听到了吗?我们随着风中的音乐也来轻轻地摆动你的身体吧。"

  4、教师播放音乐,幼儿感受快节奏的旋律。

  师:"这部分音乐中,风的脚步声和刚才的感觉不一样了吧?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幼儿讲述)"我们再来听听,看看,感受一下大风的到来吧。"

  5、教师播放音乐,幼儿用肢体表现快节奏的旋律。

  师:"大风的到来是什么样的?我们随着风中的音乐表现一下大风的到来吧。"三、肢体表现:

  1、教师引导幼儿用肢体来表现风到来时的景物。

  师:"风来了,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我们也来变成风中的一样东西,每个人想想从现在开始你变成了什么?等风来了,你就随着风动起来,听着音乐开始好吗?"

  2、教师播放音乐,幼儿自由舞动。

  3、教师再次播放音乐,鼓励幼儿尝试与同伴合作完成动作情节。

  教师小结:"原来可以一个人表现风来了,也可以与同伴合作来表示,想不想再和风一起捉迷藏?我们听着音乐和风一起玩玩。注意听辨不同的脚步声。"

  四、结束活动。

  师:"今天和风玩了好长时间的游戏也累了,我们回家吧。"在《去郊游》的音乐中结束。

  活动反思:

  《风在哪里》是一节音乐欣赏活动。在活动中,幼儿能通过听音乐感受音乐的不同速度,并用"优美、舒缓、柔和"等词语来形容听第一段音乐的感受,从而得出第一段音乐是"风轻轻地来",而用"急、快、猛"等词语来形容听第二段音乐的感受,得出第二段音乐是"风急急地来",说明了幼儿对音乐有一定的听赏能力。在用肢体动作表现风时,幼儿能用手摆动,身体扭动、转圈等各种动作来表现,并且也能通过动作的轻柔与有力来表现两种不同的风。在把自己变成风中的一样东西时,幼儿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变出各种不同的东西,如:小花、小草、大树等等。在与同伴合作表现风中的东西时,幼儿兴致极高,通过与同伴商量摆出各种造型,与两种不同的风做游戏。整个活动中,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与幼儿的主体作用,幼儿在活动中,大胆勇敢地表现自己,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大班音乐欣赏风在哪里教案 2

  活动目标:

  1、通过朗诵、表演等方式使幼儿感受诗歌的美。

  2、能和同伴合作创编诗歌并乐意当众朗诵。

  3、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引导幼儿在诗歌中学*,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图片《风在哪里》、钢琴曲磁带、大操作图、树、花、草的标记、操作纸,记号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激趣:“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是谁呢?”(教师打开门)

  “谁来了?”“你是怎么知道的?”和一起寻找教室里的风,引导幼儿用各种感官感受风。

  二、鼓励幼儿用好听的词语来讲述自己看到过的风。

  “你还在哪里看到过风?”

  三、请幼儿欣赏诗歌:《风在哪里》。教师在钢琴曲的伴奏下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在诗歌里,风吹到了哪儿?你最喜欢哪个地方?为什么?(引导幼儿感受“翩翩起舞”、“频频点头”、“轻轻晃动”)

  ――朗诵诗歌的时候和我们*时说话与什么地方不一样?(引导幼儿从声音、动作,表情,配乐四方面谈。)

  四、请幼儿跟着老师一起边朗诵诗歌边表演,教师扮成风,鼓励幼儿边朗诵边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

  五、出示诗歌图谱:

  ――猜猜看,图上是什么意思?

  师生一起读图,鼓励幼儿说出图谱中相同的地方,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结构。

  出示操作图:图中少了什么?请幼儿将自己感受到的风填入图中空白的地方。

  六、幼儿进行操作。

  1、先完成的幼儿老师鼓励他们互相朗诵。

  2、在教师的指导下将自己创编的操作图按小组粘在一起,变成一首比较完整的诗歌,感受合作创作的快乐。

  七、请先完成的幼儿合作朗诵自己创编的诗歌《风在哪里?》。

  活动反思:

  这首诗歌非常优美,它用拟人的.手法以树儿,花儿,草儿的口吻告诉幼儿“风在哪里”,给看不见,摸不着的风赋予了有形的生命。既丰富了幼儿的语言,拓展了幼儿的想象,又激发了幼儿探索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进行活动之前,我带领他们到大自然感受风的存在,为接下来的活动做了个铺垫。活动中,我紧紧围绕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展开了教育活动。整个教育活动进行下来很顺利,幼儿的兴趣极其浓厚,课堂氛围较活跃。也达到了之前制定的目标。

  大班音乐欣赏风在哪里教案 3

  设计意图:

  风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也带给我们许多欢乐,为了让幼儿感知自然界风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和不同的美,我设计了这节课《风在哪了》训练幼儿发散思维和创编能力,增进幼儿对自然界风的认识,能够从身边微妙的自然现象体验到大自然的美,激发幼儿活动参与的积极性。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理解散文《风在哪里》,学*用优美的声音朗读。

  2、根据生活经验和图片的暗示,仿编诗歌,探索用动作、体态、表情来表现诗歌。

  3、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在朗诵时努力与身体保持一致和协调。

  活动准备:

  课件《风在哪里》,树、花、草胸饰若干,电脑、磁带。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东西,看看是什么,为什么风车转了?风在哪里风车说当我的车轮轻轻转动那是风在吹过。

  2、教师引导幼儿回答教师提问

  二、欣赏散文诗《风在哪里》

  1、第一遍欣赏散文诗并提问

  教师提问:这首散文诗很优美,谁来说说它的名字。刚才在散文诗里都有谁在说话?

  2、第二遍欣赏散文诗

  教师提问并引导幼儿完整说出树、花、草的话。

  三、师幼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1、第一遍幼儿学*散文诗

  幼儿齐声跟读散文诗。

  2、第二遍幼儿巩固学*散文诗

  四、教师创设情境分角色对话朗诵

  幼儿集体听录音表演朗诵散文诗

  五、看图创编诗歌

  1、利用课件图片,教师引导幼儿创编诗歌。

  2、请幼儿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包括创编诗歌),教师进行录音并幼儿欣赏。

  六、简单介绍风的灾害

  七、活动延伸:我们去外面找找风吧。

  教学反思:

  这首诗歌非常优美,它用拟人的手法以树儿,花儿,草儿的口吻告诉幼儿“风在哪里”,给看不见,摸不着的风赋予了有形的生命。既丰富了幼儿的语言,拓展了幼儿的想象,又激发了幼儿探索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进行活动之前,我带领他们到大自然感受风的存在,为接下来的活动做了个铺垫。活动中,我紧紧围绕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展开了教育活动。整个教育活动进行下来很顺利,幼儿的兴趣极其浓厚,课堂氛围较活跃。也达到了之前制定的目标。

  大班音乐欣赏风在哪里教案 4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2、学*有感情地朗诵诗歌。丰富词语:翩翩起舞、频频点头、轻轻晃动。

  3、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风在一年四季里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的图片。

  2、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去感受风的存在。

  3、图片:枝叶、花朵、树儿、花儿、草儿。

  活动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活动难点:

  理解风与四季的关系。

  活动过程:

  1、观察讨论,理解诗句。

  提问:你看见风吗?风在哪里?你是怎么知道的?(风是有大有小的)

  2、完整欣赏诗歌一遍。(教师范读)

  (1)出示图片,理解词汇:翩翩起舞、频频点头、轻轻晃动。

  (2)出示风在一年四季里给大自然带来变化的`图片。让幼儿理解诗歌。

  3、学*朗诵诗歌。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2)教师和幼儿共同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听录音轻声跟读。

  (4)幼儿自主朗读。

  4、教师小结。

  教学反思:

  这首诗歌非常优美,它用拟人的手法以树儿,花儿,草儿的口吻告诉幼儿“风在哪里”,给看不见,摸不着的风赋予了有形的生命。既丰富了幼儿的语言,拓展了幼儿的想象,又激发了幼儿探索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进行活动之前,我带领他们到大自然感受风的存在,为接下来的活动做了个铺垫。活动中,我紧紧围绕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展开了教育活动。整个教育活动进行下来很顺利,幼儿的兴趣极其浓厚,课堂氛围较活跃。也达到了之前制定的目标。

  大班音乐欣赏风在哪里教案 5

  活动目标:

  1.感受两段不同速度的音乐。

  2.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风吹过时出现的情景。

  活动准备:

  音乐CD《风在哪里》,课件《风在哪里》。

  活动过程:

  一、听辨曲式:

  1。听音乐《去郊游》入场。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去郊游吧。"2。ppt播放:起风了,树叶往下落。

  师:"咦,树叶怎么会落下来?"(幼儿:风来了)3。引导幼儿说说风在哪里。

  师:"你们见过风吗?见过什么样的风?"4。幼儿观看课件,观察生活中的风。

  师:"你们看见风来了以后发生了什么事?"教师小结:"轻轻的风来了,树枝摆呀摆,花儿摇呀摇,蒲公英飘呀飘,风帆鼓呀鼓。急急的风来了,彩旗甩呀甩,树叶转呀转,红旗抖呀抖,衣服飞呀飞。"二、旋律感应:

  1。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完整感受旋律,体验AB式的两段不同感受的音乐。

  师:"风有时是轻轻地来,有时却急急地来,闭上眼睛请仔细听听,风什么时候在轻轻地走,什么时候在急急地跑?"2。教师播放音乐,幼儿感受慢节奏的旋律。

  师:"你觉得刚才听到的音乐里风什么时候轻轻地来了?"3。引导幼儿用肢体表现慢节奏的旋律。

  师:"你听到了吗?我们随着风中的音乐也来轻轻地摆动你的身体吧。"4。教师播放音乐,幼儿感受快节奏的旋律。

  师:"这部分音乐中,风的脚步声和刚才的感觉不一样了吧?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幼儿讲述)"我们再来听听,看看,感受一下大风的到来吧。"5。教师播放音乐,幼儿用肢体表现快节奏的旋律。

  师:"大风的到来是什么样的?我们随着风中的音乐表现一下大风的到来吧。"三、肢体表现:

  1。教师引导幼儿用肢体来表现风到来时的'景物。

  师:"风来了,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我们也来变成风中的一样东西,每个人想想从现在开始你变成了什么?等风来了,你就随着风动起来,听着音乐开始好吗?"2。教师播放音乐,幼儿自由舞动。

  3。教师再次播放音乐,鼓励幼儿尝试与同伴合作完成动作情节。

  教师小结:"原来可以一个人表现风来了,也可以与同伴合作来表示,想不想再和风一起捉迷藏?我们听着音乐和风一起玩玩。注意听辨不同的脚步声。"四、结束活动。

  师:"今天和风玩了好长时间的游戏也累了,我们回家吧。"在《去郊游》的音乐中结束。

  活动反思:

  《风在哪里》是一节音乐欣赏活动。在活动中,幼儿能通过听音乐感受音乐的不同速度,并用"优美、舒缓、柔和"等词语来形容听第一段音乐的感受,从而得出第一段音乐是"风轻轻地来",而用"急、快、猛"等词语来形容听第二段音乐的感受,得出第二段音乐是"风急急地来",说明了幼儿对音乐有一定的听赏能力。在用肢体动作表现风时,幼儿能用手摆动,身体扭动、转圈等各种动作来表现,并且也能通过动作的轻柔与有力来表现两种不同的风。在把自己变成风中的一样东西时,幼儿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变出各种不同的东西,如:小花、小草、大树等等。在与同伴合作表现风中的东西时,幼儿兴致极高,通过与同伴商量摆出各种造型,与两种不同的风做游戏。整个活动中,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与幼儿的主体作用,幼儿在活动中,大胆勇敢地表现自己,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大班音乐欣赏《水族馆》教案合集5篇(扩展8)

——大班音乐欣赏《赛马》教案范本五份

  大班音乐欣赏《赛马》教案 1

  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赛马》,根据音乐形象和情绪,用筷子随节拍较投入地进行表演。

  2、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和提供的材料,积极探索尝试用筷子不同的敲击方式,并探讨其他乐器如何进行合理的匹配。创造性的表现自身对音乐的感知。

  3、培养幼儿对欣赏乐曲的兴趣及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老师:在赛马场上出现四匹吗,看----它们来啦!幼儿边听乐曲,边欣赏表演。

  二、分析音乐,将音乐情境化。

  1.师幼讨论:刚才的音乐听了有什么感觉?你们看到它们在干什么?

  幼儿回忆刚才的情景表演,讨论音乐情节。

  教师小结:对,刚才小朋友看得很仔细,听得很认真。

  这首音乐听上去很欢快、奔放,表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群马飞奔,你追我该的动人场面。

  2.再次欣赏音乐根据特定的音乐形象,创编、记忆动作顺序。

  教师:四匹马是如何你追我赶的?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乐曲开始,四匹马一同快速奔跑→慢跑→红马首次领先→黄马又次领先→

  白马又跑到黄马的前面→黑马又超过了白马→红马、白马两两领先→黄马、黑马又共同领先→

  一起奔跑冲刺→反复一次→到达终点,拉住缰绳“吁——”(全曲结束)

  3.幼儿根据音乐情节大胆表现音乐。

  (1)教师示范随乐敲大节奏。

  (2)幼儿根据颜色分组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

  教师:你应该表演什么颜色的马?为什么?

  教师:你怎样表演马在奔跑?

  (3)幼儿听音乐,分组演奏。

  看指挥演奏:一起走(敲)→红马敲→黄马敲→白马敲→黑马敲→两匹两匹轮流走

  (两组轮流敲奏)→一起奔向终点冲刺(四组齐奏)→拉住疆绳,乐曲结束

  教师:怎样使你的筷子敲得好听?

  (4)探讨其他乐器的匹配。

  师出示小乐器:圆舞板、小铃、串铃。

  提问:刚才四匹马奔跑时,哪里发出声音?哪种乐器最象马铃声?(串铃)

  加在单独演奏,还是集体演奏的地方?(集体);

  哪种乐器最象马蹄声?(圆舞板)加在单独演奏,还是集体演奏的地方?(单独)

  各请两位幼儿分别加奏串铃和圆舞板,全体幼儿共同演奏。

  三、结束

  教师:今天我们大家共同欣赏了我国著名的民乐乐曲《赛马》,它是由弦乐器二胡演奏的,好听吗?

  下次老师再次带领你们欣赏优美的二胡曲!

  (出示二胡实物,让幼儿摸一摸,看一看,听一听)。

  大班音乐欣赏《赛马》教案 2

  听赏----《赛马》

  【教学内容】

  欣赏乐曲《赛马》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多彩的歌声”中的乐曲欣赏《赛马》,乐曲描写内蒙人民在节日赛马的热烈景象。结构式常见的有再现的单三段体。第一段音乐性格热烈奔放,以坚定有力的强音和急促的音型宽紧相同,刻画赛马场上群马飞奔的沸腾场景。第二段中引用了内蒙民歌《红旗》,曲调兴奋昂扬,抒发了人们在节日里的欢乐之情。其中前半部分节奏轻快活泼,音乐富有动力;后半部分由伴奏演奏主题旋律,而二胡巧妙的用手指拨动内弦,奏出跳跃的分解和弦,两者生动地结合,妙趣横生。尾部作了扩充形成高潮后,以渐慢的速度引出二胡的华彩乐段。华彩乐段的音调高亢舒展,运用小三度颤音,富有内蒙“长调”和马头琴的表演风格特征。充满激情,富有特色的旋律,把人们引入辽阔草原的意境。最后再现第一段主题,热烈欢腾的赛马景象重现在听众眼前。

  【学情分析】

  我校是闸北区一所普通公办小学,本次执教班级总数32人。作为小学高年级学段的学生,学生们已经累积不少音乐学*的经验和能力,但对于歌曲中的休止符、以及对歌曲情绪处理上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同时,高年级学生在对于音乐的体验和表现的激发上较为不易。因此,本课的设计意图是使学生在运用身体乐器伴奏表现歌曲情绪,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形式,激发学*兴趣,在多种形式的音乐学*活动中逐步体验感受我国民族乐曲的魅力。

  【教学目标】

  1、认识民族乐器二胡,了解二胡的形状、音色及演奏特点

  2、在欣赏中感受热烈、欢腾的赛马场面及蒙古族人民勇敢豪放的性格

  3、在律动、哼唱、比较等音乐活动行驶证,理解各段音乐所表达不同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二胡独奏曲《赛马》两种不同情绪和描绘的不同的情景。

  2:听辨、感知二胡的音色,能辨别乐曲《赛马》两个主题在音乐中出现的顺序

  和次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入室

  2、欣赏《鸿雁》

  二、欣赏乐曲《赛马》

  (一)感受体验

  1、初听

  【关键设问】

  请小朋友们来听一听,这首乐曲和我们刚刚听的这

  首歌曲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2、出示课题及作曲家

  3、介绍乐器二胡

  【关键设问】

  同学们在欣赏乐曲的时候,是否听出了这首乐曲的主奏乐器?

  4、听赏乐曲第一部分

  【关键设问】

  草原上的赛马比赛开始啦,我们啦啦队在旁边可以做什么呢?为他们喊加油!还可以怎么样?我们可以用我们的打击乐器来为他们助威!

  讨论节奏→拿卡片→练*→展示

  出示版书:XXX0X 0X若干个双响筒、小铃、铃鼓xx x0

  生表演

  师:同学们,你们的加油鼓劲让老师和赛马的选手们都感受到了你们的热情!

  5听赏乐曲第二部分

  师:仔细听听,与第一段相比,接下来音乐的情绪有什么变化?(出示旋律(二)、问题:与第一段比较,这段音乐旋律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生思考、回答:悠扬、舒展。

  师:草原上除了正在你追我赶的骑手们,周围一群观赛的人儿也是高兴的忍不住唱起歌来了,同学们也快来加入他们,请你们在心中哼唱,这段音乐中旋律(二)出现了几次?在这段音乐中你还听到什么声音?想想比赛进行到什么环节?(拨弦时提示:听,什么声音?)

  生:出现了三次。听到了好像有马蹄声

  师:你知道这马蹄声是怎么演奏出来的嘛?睁大你们的眼睛看仔细咯!演奏家的手在做什么动作呢(教师演奏)

  生答:用手在拨弦。

  师:对啦,这种演奏方法就叫做拨弦,它不用拉弓,而是用手指拨,就发出了这种马蹄似的声音。二胡模仿了马蹄的声音,将赛马比赛中马蹄急驰、你追我赶的场面刻画得活灵活现,音乐情绪也被烘托得更加欢快热烈。

  同学们告诉你们,顾老师不仅能够演奏拨弦,还能够完整的演奏这首乐曲,你们想听哇?别急,待会就演奏给你们听!

  师:让我们再来完整地听一遍第二部分音乐,请同学们跟着顾老师的琴声一起拉起心中的二胡。

  6听赏乐曲第三部分

  听:赛马进行的越来越激烈啦,我们的乐曲也进入了第三部分,听一听,结尾的`音乐和哪一部分相似?有什么特别的声音?表现了什么?

  生:第一部分。有马叫声

  师:你们的耳朵真灵!这一段又回到了激烈的赛马场面。那么对比一下前面第一部分的情绪,哪个部分更激烈呢?生答:第三部分。

  师:为什么?因为我们的比赛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了,所以大家的情绪变得更加的激动了!

  7完整欣赏

  教师演奏

  三、综合创编

  第一部分打击乐器演奏

  第二部分心中的二胡

  第三部分演唱+打击乐曲+心中的二胡+教师演奏

  四、课堂小结

  大班音乐欣赏《赛马》教案 3

  一、成功之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力紧扣《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力求体现全新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全身心地感受音乐,享受音乐,表现音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情境:

  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对我们汉族的孩子来说了解得不多。为了使学生们更直接的了解到我国蒙古族人的生活*惯,合理运用了电脑软件制作了一些他们吃、住、穿等方面的风情画面,配合优美的内蒙古《赛马》,视听结合,避免了枯燥的说教,使本来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化,并很自然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引入到美丽的大草原的情境中。

  2、拥有丰富的内容:

  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这节课中教师采用初听、分段听和完整听,来指导学生学会“初步感受音乐--听音乐发挥想象--表现音乐“的欣赏方法。在整个过程中,为了适应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的特点,老师引导学生使用凳子、道具及身体的各种感官,全身心地“投入”音乐。围绕欣赏《赛马》,结合音乐的各种要素,教师与学生一起跳起了蒙古族舞蹈,把学生一下子带到了美丽的大草原上,带到了场面热烈的赛马场上。激起了学生对草原生活的美好回忆与向往。同时,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使学生们更深一步了解蒙古族牧民的风土人情,大大丰富、开阔了学生的音乐生活的范围和音乐视野。

  3、面向全体

  课堂上,教者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主要的位置,如对每个乐段的处理,让每个学生思考并说一说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和意境,再用肢体语言或者乐器加以表现,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需要改进的方面:

  三年级学生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一般情况下很难要求他们非常投入地来欣赏一段音乐,那么就需要音乐教师来引导他们一步一步地被音乐吸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他们处理好听觉与联想的关系,让学生展开音乐想象的翅膀,从而丰富和发展他们的音乐感受力和想象力。利用多媒体教学能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但如何保证学生的学*对象始终是音乐,不会被图片或动画所取代,就需要教师把握一个度,因为任何教学手段都必须是为音乐服务的。

  以上是我的一点感受与心得,希望各位同行批评指正,共同探究,共同进步!

  《赛马》教学建议

  新课标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获得社会性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与发展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感以及对自然生命,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使学生继承和弘扬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汲取历史智慧,认同民族文化,具备开放的世界意识,养成积极向上和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

  我觉得这节课还有一些可以提高的地方:

  一、由于三年级的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正处于转折阶段,本节课还要在引导他们入情入景体验感受方面还要多下苦功夫。针对学生音乐视野窄,对民族音乐的体验感受不足的弱点,我建议把二胡实物引入课堂,让学生触摸,试着拨弦,加深对我国民族乐器的了解,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如果教师能现场用二胡演奏一曲赛马,会让学生更为深刻的感受到二胡这种民族乐器的极大艺术魅力。

  二、本课教学中教师应将整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分段感受理解音乐所表现的情境,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参与表现形式来体验音乐情感。让学生“参与”到音乐中去,尤其在乐段分析处理中能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学生们在欣赏中敢于想象,敢于表现。教师可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身心特点,运用达尔克罗兹教学理论,在分段细听时,采用体态律动与模仿相结合的手段进行教学。帮助学生轻松地感受音乐,联想情境。然后利用视频手段创设情境,形象地引导学生打开视野。并在模仿赛马的环节中激发学生的学*热情和兴趣,调动所有学生的学*积极性,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让学生充分地感受音乐情境。

  三、应提高学生的听辨能力。音乐是抽象的艺术,学生不易理解,如果光靠老师的讲解、介绍,学生就会缺乏兴趣,厌倦音乐欣赏课。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建议带领学生去电教室上课,随着音乐旋律、节奏、力度的不断变化,在大屏幕上时而出现骑手们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的赛马热烈场面,时而又出现人们在草原上唱歌跳舞、休闲娱乐的场面。欣赏时,能有效地将视听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受到作品美的感染,加强了对作品的了解。通过视听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发其积极的思维活动,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四、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在《音乐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段话: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地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音乐的潜在价值功能,以音乐的角度来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只有开放学生的多个感知通道,充分利用他们灵巧的形体、自然的嗓音、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欣赏教学,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努力营造一个“动态”的课堂,才能让他们在轻松、愉快之中自觉、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情感,使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都得到动态享受,真正成为审美活动的主体。

  大班音乐欣赏《赛马》教案 4

  一、新课导入。

  猜马蹄声导入,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让学生简单了解蒙古族的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

  师:你们是否喜欢马?为什么?

  师:我国哪个民族的人经常骑马?

  师:蒙古族有一个传统节日叫“那达慕大会”,看看在这“那达慕大会”上有些什么活动?(录音介绍“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在每年七、八月这一水草丰茂、牲畜肥壮、秋高气爽的黄金季节举行。“那达慕”的蒙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它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是蒙古族人民特别喜欢的大型比赛项目。)

  师:好,来欣赏一首乐曲,请你听一听这首乐曲表现的是“那达慕大会”中的哪一项比赛?听这音乐,你的心里有怎样的感觉?

  二、初听乐曲。

  师:这首乐曲的名字就叫《赛马》。下面我们完整地听这乐曲,思考这四个问题?

  1)乐曲是怎样的速度?(快速)

  2)乐曲是怎样的情绪?(奔放、热烈、欢快)

  3)音乐形象是谁?(马、骑手)

  4)音乐表现赛马场上怎样的场面?(乐曲描写蒙古族人民在欢度节日举行赛马盛会时的热烈、欢腾的赛马场面。)

  三、介绍二胡。

  重点了解二胡的演奏技巧:拨奏、颤弓和滑音与音乐表现的融合。

  师:你听出乐曲主要使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出示幻灯片二胡)

  师:来认识一下我们的民族乐器“二胡”。(二胡,又名“胡琴”,早在我国唐代就已出现了,是一种较为古老的民族乐器。二胡的音色柔美,有着极其丰富的表现力,善于表现细腻的抒情乐段,还可以模拟各种声音,广泛使用于独奏、合奏和伴奏中,现已成为我国独具魅力的拉弦乐器。)

  师:看,这把二胡的模样像什么?(出示二胡,教师介绍二胡的构造:琴头、琴杆、琴筒、琴轴、千斤线、弓)师:下面老师给大家现场演奏《赛马》,同学们来听一听二胡独有的音色。

  师:你对我演奏中的哪个动作影响深刻?(学生了解拨奏技巧)

  师:演奏技巧——拨奏,不用拉弓,而是用手指拨,模仿马蹄声。(启发学生用口技模仿马蹄声,请1-2个学生拿二胡模仿拨奏动作。)

  师:练*一段节奏。×××—|×××—|××××|×××—‖

  师:演奏技巧——颤弓,节奏密集,速度更快,力度更强,表现了赛马比赛已经进行到什么关键时刻了?(冲刺)

  师:演奏技巧——滑音,模仿什么声音?(音乐情绪也被烘托得更加欢快热烈。)

  大班音乐欣赏《赛马》教案 5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赛马》让同学感受大草原的辽阔,豪迈,培养同学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感受蒙古民歌的特点。

  重点难点

  一、了解内蒙古的风格

  二、掌握主题音乐。

  三、了解音乐的情绪。

  课前

  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手段)备注

  一、组织教学。

  课堂常规。

  二、初听音乐,想“这首乐曲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这首乐曲是哪个民族的?”

  三、介绍音乐创作的背景:

  《赛马》是黄海怀于20世纪60年代创作的一首二胡独奏曲。乐曲结构是带再现的三段体。

  四、整体欣赏《赛马》

  想“这首曲子可以分几段?整首曲子的总体气氛是什么?”

  (可以让同学自由的进行讨论)

  五、逐段的进行分析:

  第一乐段,情绪热烈豪放,以急促的宽紧相间的音型,坚定的运弓,鲜明的力度对比,刻画出赛马场上群吗奔腾的欢腾局面。

  1=F2/4

  635|635|635|65356535|65356535|6666|-------

  第二乐段,取材于蒙古民歌《江旗》曲调轻快悠扬,抒发了人们在节日里的喜悦之情。

  1=F2/4

  36.1|5.3|561|6—|-------

  之后是这一主题的三次变奏,第一次变奏用×××

  ××的固定节奏,音乐跳动活跃。第二次变奏由伴奏乐器演奏主题旋律。二胡用右手手指拨动内弦,奏出条约的分解和弦,富有趣味。第三次变奏采用加花的手法使得气氛更加欢快激昂。

  六、律动。

  1、让同学根据对整首乐曲的理解,描述一下“赛马”的热闹景象。

  2、根据自身的理解,用肢体语言表示“赛马”的场景。

  板书设计

  赛马

  内蒙古

  草原:辽阔

  赛马:热情、奔放、豪迈。

  二胡独奏曲。


大班音乐欣赏《水族馆》教案合集5篇(扩展9)

——大班音乐欣赏去郊游教案(五)份

  大班音乐欣赏去郊游教案 1

  一、活动内容

  音乐游戏:郊游

  二、活动目标

  (一)初步感受音乐,随音乐节奏做不同的动作。

  (二)尝试创编不同小花及动物造型,并能随音乐的变化较准确且有节奏地完成律动。

  (三)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三、活动重难点

  (一)活动重点

  感受音乐,能随音乐的变化较准确而有节奏地做不同的动作。

  (二)活动难点

  创编不同小花及动物的造型,在游戏中遵守游戏规则,体验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四、活动准备

  (一)音乐

  (二)小动物玩偶、号码牌、刮刮乐、宝盒

  五、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幼问好。

  2.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春天到了,天气越来越暖和,我要带大家去郊游,你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出发吧!

  (二)基本部分

  1.创编小花造型,听音乐做动作

  (1)听音乐做动作,感知音乐旋律

  师:刚才我们一起去了哪些地方?看见了什么呢?

  (2)

  听音乐做动作,明确小花动作次数

  师: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我做了几次小花的动作造型?

  (3)分享不同的小花动作

  ①不同造型的小花

  师:刚才我做的小花动作是什么样子的?你们的小花可以是怎样的呢?听口令,看见小花。

  ②不同位置的小花

  师:我的小花是在什么位置呢?我的小花是在胸前的小花,还可以在哪个部位?

  (4)再次听音乐做动作

  师:让我们听音乐去花园看小花,你们要和我做的不一样,我看看谁的小花最漂亮。

  2.创编小熊造型,听音乐做动作

  师:刚才我们去小花园看了美丽的花,那接着我们又去动物园看了什么动物呢?

  师:刚才我的小熊是怎样的?你还可以做怎样的小熊动作造型?让我们听着音乐来做一做。

  3.加入站起来走动

  师:刚才我们是坐在小椅子上做动作的,这次我们要走动起来,现在你们有任务了,要仔细听我说哪句话的时候离开了椅子走动的?老师起身走动的时候你们要仔细看,认真听。

  (1)幼儿尝试离开椅子

  师:刚才我说哪句话开始起身准备走动的呢?

  师:我是朝哪个方向走动的?每个小朋友的身边都有一把小椅子,你们看椅子上贴着什么?当我说找到一把小椅子,你们要找到离你最*的一把椅子站好,看看自己是几号。

  (2)创编一个小动物造型,听音乐做动作

  师:动物园里除了有小熊还有什么小动物?

  师:现在让我们去动物园看xx,你们准备好了吗?

  (3)创编多种小动物造型,听音乐做动作

  师:动物园里除了有小熊、xx之外,还有什么动物?用你们的动作来表示,我来猜。

  师:现在让我们听音乐去动物园里看动物。

  4.加入游戏,听音乐完整做动作

  师:小朋友们去花园看了小花,又在动物园看了这么多小动物,现在我们要在动物园里玩一个有趣的游戏。

  游戏规则:当我喊到你的号码,比如:1号请准备,2号请准备,1号2号开始跑,你们要向相反的方向跑,谁先回到自己位置谁就是胜利者。其他小朋友给他们加油。

  师

  :我们听着音乐试试看,这次你们去动物园看到什么动物就来做什么动物的动作,胜利的小朋友有一次打开宝盒的机会。

  (三)结束部分

  打开宝盒,变换小动物造型,再次听音乐做动作。

  师:一定注意看自己的号码牌,胜利的小朋友也是有奖励的。(打开刮刮乐)

  六、活动延伸

  让爸爸妈妈带你们去户外郊游,寻找更美丽的春天。

  大班音乐欣赏去郊游教案 2

  设计意图

  歌曲《郊游》曲调流畅、轻快从容,来源于幼儿生活。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带幼儿进入郊游的情境中,再现了幼儿生活中外出游玩的生活经历。在活动中感受郊外美丽的景色帮助幼儿体验大自然的美好。

  活动目标

  (一)理解歌曲ABA结构,感知A段音乐的欢快和B段音乐的优美。

  (二)学*用跳跃、连贯的歌声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图谱、音乐磁带。

  经验准备:有过郊游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我和朋友去郊游,初步感受音乐旋律。

  1.今天,幼儿园的小朋友要一起去郊游,那你们知道什么是郊游吗?郊游就是出去旅游。那现在就请你邀请你的好朋友手拉手一起去郊游吧。

  2.(播放歌曲磁带),幼儿自由结伴,听音乐手拉手,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二)理解歌曲内容,感知歌曲的结构和性质。

  1.有许多小朋友也手拉手去郊游,我们来听听,小朋友们去郊游看到了什么?(完整听歌曲一遍)

  2.小朋友们是怎么去郊游的?他们去郊游看到了些什么呢?(白云悠悠、阳光柔柔,青山绿水一片锦绣)你们知道什么叫锦绣?(锦绣的`意思是很多漂亮的景色在一起)

  3.出示图谱,理解歌曲。

  (1)我把这首歌曲画了下来,请你们看着图谱再来听我唱一遍歌曲吧。(范唱。)

  (2)你们看懂了吗?小朋友是怎么去郊游的?(请幼儿说一说)

  (3)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着图谱,把小朋友们出去郊游的事一起来说一说。

  4.刚才你有没有听出来这首歌曲有几段吗?(三段)哪两段是一样的?(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那这首歌你觉得哪里是很快乐的,唱起来应该是跳跃、活泼的,哪里听起来是很优美的、温柔的,唱起来应该是轻柔的、缓慢的?

  5.第一段和第三段讲了小朋友去干什么?(郊游)那去郊游的时候心里怎样?(高兴、开心等)那我们唱的时候该怎么唱?用很欢快跳跃的声音唱。

  6.那中间第二段是在欣赏美丽的景色,欣赏景色的时候我们要慢慢地走,慢慢地看,那我们唱的时候也要慢慢地,用很优美的声音演唱。

  7.带领幼儿一起轻松欢快地演唱,感受与朋友一起郊游的快乐情绪。

  (三)大家一起去郊游

  1.教师带头以邀请游戏的形式,连续邀请幼儿手拉手地边唱边表演。每增添一个幼儿,歌曲就重复唱一遍。

  2.请四名幼儿带头。在演唱歌曲前,先找到一个小朋友拉好手,然后一起唱“走走,走走走,我们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一同去郊游”。唱完一遍后,赶紧再邀请一名幼儿,手拉手边唱边走。不断反复演唱这段歌词,知道所有幼儿均被邀请到。

  3.请幼儿两两结伴,共同演唱歌曲。

  大班音乐欣赏去郊游教案 3

  活动目标:

  1、学*歌曲的基础上,能感知AB两段音乐的不同,并唱出A段欢快的音乐,B段优美的音乐。

  2、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

  3、产生热爱音乐、热爱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 材料准备:录音机、磁带等。

  2、 经验准备:谈话活动:了解什么是郊游,初步对郊游的活动产生向往。 活动过程:

  一、 激发

  兴趣,游戏导入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忆郊游的快乐,

  二、学唱歌曲,体会情绪

  1、教师范唱或放歌曲录音

  2、歌唱:《郊游》

  (1)教师与幼儿一起回忆郊游的快乐,引导幼儿说唱歌词。

  (2)放录音带《郊游》,引导幼儿听出有两段"不同的"音乐。

  (3)学唱歌曲,教师用不同的动作带幼儿唱歌,让幼儿感知歌曲的节奏和AB两段不同的"情绪"。

  (4)教师与幼儿一起按歌词合节奏地进行歌表演。

  大家唱得真棒,我们想想春天的天空是怎样的?春风吹拂在身上是怎样的感觉?在这样美好的季节我们去郊游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歌唱? 重点提示幼儿注意:白云飘飘,春风柔柔…….的唱法,要求声音轻柔、甜美。

  4、教师用琴反复教唱,指导幼儿找出歌曲相同部分。

  5、随音乐伴奏带演唱歌曲

  三、创编表演,提高音乐的表现力

  1、 刚才我们高兴的唱着歌,来到了这么美丽的地方,此时此刻你们想干什么?(游戏)

  2、听音乐即兴表演:划船、钻山洞、拍手、过小桥……等等,教师适时指导

  3、分组边唱边表演郊游动作。在旋律相同部分做相同动作。

  四/结束部分。

  大家玩的很开心,可是时间不早了,我们一起乘火车回家吧!

  大班音乐欣赏去郊游教案 4

  活动目标

  1、学*歌曲《郊游》,能用跳跃和连贯的声音来表现歌曲。

  2、尝试创编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和旋律特点,并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

  3、在游戏情景中学唱歌曲,并从中体验到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歌曲《郊游》,能用跳跃和连贯两种不同的声音来表现歌曲。

  难点:尝试创编出歌曲内容忽然旋律特点,并能再集体面前大胆表现。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郊游的生活经验。

  2、材料准备:阅读材料《郊游》,音乐,郊游图片一张,白云,太阳,水的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1、教师组织幼儿练声利用歌曲《郊游》的前八个小杰进行练声

  2、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幼儿熟悉并理解歌曲。

  3、幼儿学唱歌曲,感受和探索出歌曲的结构。

  提问:现在请小朋友再听老师唱一次这首歌,注意听歌曲中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通过交流的方式,引导幼儿对比歌曲中前后两段的演唱风格有什么不同?

  4、创设游戏情景,教师当导游,带领幼儿完整地学唱歌曲。

  大班音乐欣赏去郊游教案 5

  活动目标:

  1、复*歌曲,了解歌曲的结构特点,能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节奏。

  2、根据音乐的节奏特点,尝试用铃鼓、圆舞板、碰铃演奏歌曲。

  3、体验与同伴共同演奏的乐趣。

  活动准备:

  事先会唱歌曲《郊游》,节奏图谱、铃鼓、圆舞板、碰铃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歌曲。

  “小朋友,前段时间老师教了一首《郊游》的歌曲,你们还记得吗?”(伴乐轻唱)

  二、感知结构,尝试用身体表现节奏型。

  1、“老师用图谱把歌词都记下来了,看看老师用了哪些符号?”

  “那请你们用好听的声音看着图谱来唱一唱,然后告诉我,这首歌曲里面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伴乐齐唱)

  “第一段和第几段相同?”“相同的部分我们称为A部分”

  “中间部分有它们一样吗?”

  师小结:像这样开始和结尾的节奏相同,中间不同的结构叫ABA结构。(出示ABA)

  2、“如果用我们的身体动作来表现节奏,看到小脚你想到什么动作?看到小手呢?谁来试一试。”(引导幼儿看图谱,集体分部练*)“除了用跺脚、拍手还可以用什么身体动作呢?”(拍腿拍肩,集体尝试)

  3、分析B段:“B段我们看到了什么?这儿不是小脚小手,而是白云、阳光、青山绿水,可以用什么动作呢?”(幼儿做,集体练*)

  4、集体完整练*,分部练*。“现在我们一起来练*一下。”(看指挥伴乐做动作)

  三、讨论配器,并演奏。

  1、“小朋友真能干,连小乐器们都忍不住想来玩一玩啦,看一看,都来了谁?” 认识铃鼓,碰铃,圆舞板。

  “我们帮它们分一下工,走的部分用什么乐器?为什么?拉手的地方呢?” “B段优美的部分适合用什么来演奏呢?”

  2、尝试用乐器演奏一遍。

  3、交换乐器。

  四、结束。

  “今天我们又学了一个新本领,会用乐器来演奏歌曲了,像这样用乐器来演奏的活动叫打击乐。铃鼓、碰铃、圆舞板都是打击乐器,在我们三楼的音乐室里,还有许多的打击乐器呢,等下我们一起去用别的乐器来试着演奏《郊游》好吗?”


大班音乐欣赏《水族馆》教案合集5篇(扩展10)

——大班音乐欣赏活动教案范文五份

  大班音乐欣赏活动教案 1

  设计意图

  本活动选自大班主题活动五《有趣的动物》。《啄木鸟》这首乐曲属于三段体意大利民歌音乐,A段乐曲节奏*稳(针对大班幼儿欣赏,可理解为啄木鸟检查树木);B段乐曲节奏跳跃(理解为啄木鸟捉虫);C段乐曲优美流畅(理解为啄木鸟跳舞)。教师在引导幼儿欣赏时采用《苹果树找医生》的故事作为欣赏线索;利用“欣赏图谱”帮助幼儿分辨乐曲结构;选择听觉(耳听音乐)、视觉(眼看图谱)、运动觉(创编动作)同步开放的参与方式,使幼儿充分体验和感受乐曲的内涵及旋律的美。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激发幼儿爱护啄木鸟的情感。

  2、初步感知乐曲的三段体结构,辨别音乐的不同性质。

  3、在理解乐曲的基础上,尝试创编简单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1、幼儿的经验准备:课前听故事《苹果树找医生》,初步了解啄木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性。

  2、教具准备:欣赏图谱一幅、画有不同线条的卡片若干、幼儿表演用道具(树叶、啄木鸟鸟嘴)、磁带、录音机。

  重点难点:

  活动过程:

  1、利用有关啄木鸟的谜语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然后教师用简短的谈话帮助幼儿回忆啄木鸟的特征。(尖尖的嘴巴,细长的舌头,又短又粗壮的脚趾可以紧紧的抓住树皮,又硬又有弹性的尾巴可以支撑身体。)

  2、初听乐曲(1"2遍),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3、教师出示欣赏图谱并讲述故事“苹果树找医生”。(苹果树生病了,啄木鸟医生仔细地为它们检查,发现原来是坏蛀虫在捣乱,“咚咚咚”啄木鸟把虫捉完了,苹果树的病好了,又长出了茂盛的树叶,啄木鸟医生高兴地跳起了舞。)

  4、结合图谱和教师动作,复听乐曲。

  A段(共四句):每乐句由上而下均匀地抚摸一棵树干,表示啄木鸟在为苹果树作检查。

  B段:第1、2、3句中每句三个跳音,第4句一个跳音,每个跳音一个洞,表示啄木鸟捉虫。

  C段:每四小节划半个树冠,表示果树恢复健康,茁壮成长。

  5、分段欣赏,了解乐曲结构和音乐特点。

  教师分别清唱A段、B段、C段的旋律,以提问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每段音乐所表现的不同形象,并引导幼儿积极地感受,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线条来表示每段音乐。

  6、幼儿耳听音乐,眼看图谱,手按音乐结构随着老师的手在图谱上“书空”一次,完整地感受音乐。

  7、创编动作随音乐表演,体验表演的乐趣。

  (1)幼儿随音乐集体创编啄木鸟的动作。

  (2)幼儿随音乐表演苹果树生病的样子和恢复健康的样子。

  (3)分角色(苹果树和啄木鸟)合作表演。

  活动延伸:

  将扮演啄木鸟和苹果树的道具放入表演区,供幼儿在区域活动时表演。

  自评反思:

  音乐欣赏是指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手段体验和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它是幼儿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组织本活动的过程中,我采取了三个策略:

  一、借助故事情节,初步感知理解音乐内涵,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音乐欣赏不同于歌唱和韵律等其他形式的音乐教学,它更侧重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能力。而建立语言故事和音乐之间的联系,就好比给幼儿一个桥梁,这个桥梁可以更好的引导幼儿理解和感受音乐。

  二、借助图谱,加深幼儿对音乐结构的理解,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通过“欣赏图谱”(即四棵树)来帮助幼儿分辨乐曲结构,用不同形式的线条来帮助幼儿辨别音乐的不同性质,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让幼儿学会具体的音乐技能,而是为了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从而更好的感受音乐。

  三、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表达能力。

  通过听觉(耳听音乐)、视觉(眼看图谱)、运动觉(创编动作)同步开放的参与方式,使幼儿充分的体验和感受乐曲的美,并能用不同的体态语言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创造和表达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和锻炼。

  大班音乐欣赏活动教案 2

  一、设计意图。

  音乐欣赏,是一种无形的艺术形式,它作用于人的感官——听觉,使人产生愉悦、和谐、哀忧、激愤等多种情绪。音乐欣赏的过程,也就是对音乐形象的审美过程,它能陶冶幼儿的情操,开启幼儿的智力,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应引导、支持、鼓励幼儿参加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注重幼儿的感受、体验和情感表达方式,积极地丰富幼儿的音乐经验和审美情趣,提供幼儿自主表达的音乐空间,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技能和能力,让幼儿真正成为音乐活动的主人。

  这种新的教育理念给予我们极大的启示。因此,教师选取了幼儿喜爱并熟悉的音乐形象——小青蛙,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多种教学策略的运用,引导幼儿在听觉感知的基础上,激发幼儿的音乐审美情趣,体验审美愉悦,丰富他们的音乐经验,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喜爱之情。

  二、活动目标。

  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建构知识的能力我为本次活动制定如下三条目标:

  1、能积极参与音乐欣赏活动,认真倾听,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2、感受音乐所表达的音乐形象(青蛙、风声、雨声、公鸡、太阳),体会音乐表现的意境,能用多种形式(语言、图形符号、动作)进行表达。

  3、通过欣赏感受二胡的音色及表现力。

  三、活动重点、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为:能自创图形符号和动作,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四、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1、认识乐器二胡,初步了解二胡的音色。

  2、对小青蛙的特征、*性和生活环境有所了解。

  物质准备:

  1、小青蛙图卡若干。

  2、电脑及音乐播放软件。

  艺术环境准备:

  1、池塘背景图。

  2、风、雨、公鸡、太阳等图卡

  五、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老师为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音乐,你们想听吗?

  我们应该怎样听音乐呢?——让幼儿知道音乐欣赏要认真听,用心想。

  二、完整欣赏乐曲:对乐曲有初步感受,发现演奏乐器——二胡。

  1、提出挑战:猜猜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2、进行完整欣赏。

  3、讨论: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教师小结: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二胡。

  三、分段欣赏乐曲:感受乐曲所表达的音乐形象。

  1、欣赏第一段——青蛙鸣叫。

  1)聆听第一段乐曲,想象小动物形象。

  2)讨论乐曲表现了什么动物形象?

  3)再次播放乐曲第一段,教师出示小青蛙图片。

  4)提问:你们喜欢小青蛙吗?那小青蛙生活在哪里呢?

  (幼儿讨论,教师出示池塘背景图)

  5)请幼儿在乐曲伴奏下,送青蛙回家,将青蛙图片粘贴到池塘背景图上。

  2、欣赏第二段——运用图卡感受风声、雨声、公鸡、天晴等音乐形象。

  1)幼儿安静聆听乐曲第二段。

  2)教师提问:你听到音乐中表现了哪些大自然的事物?

  3)幼儿自由讨论,随自己的感受选择风声、雨声、公鸡鸣叫、天晴太阳等图卡。

  4)再次欣赏乐曲第二段,教师适时在池塘背景图上逐一出示风声、雨声、公鸡鸣叫、天晴太阳等形象。

  四、再次完整欣赏乐曲:感受乐曲所表达的完整意境。

  1、完整欣赏乐曲,引导幼儿用图形符号表现各种音乐形象。

  2、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五、结束部分。

  引导幼儿用动作表达乐曲的音乐形象和意境。

  延伸活动:继续欣赏二胡曲和其它乐曲。

  大班音乐欣赏活动教案 3

  设计思路:

  《挪威舞曲》是一首十分优美、形象鲜明的乐曲。全曲ABA三段式结构明显,变化清晰,A段轻快活泼,B段紧张急促适合大班幼儿欣赏。在这个活动中,我以情景和游戏贯穿整个活动。赋予音乐小动物在森林中玩乐遇到险情的音乐形象,让幼儿进行有主题的音乐想象与表现帮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表现音乐,感受音乐带来的美感和乐趣。

  活动目标:

  1、体验音乐欣赏活动及参与音乐表演的乐趣。

  2、结合音乐形象,尝试用语言、打击乐器和动作表达表现,在游戏活动中有一定的自控能力。

  3、熟悉《挪威舞曲》曲调,初步感知乐曲的ABA三段式结构和音乐性质。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录音机、课件、动物图片、音乐符号卡片、打击乐器(圆舞板、沙球)手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PPT1)在《森林狂想曲》(能听出大自然动物的声音)的伴奏下,激发幼儿到“森林”游玩的兴趣,引导幼儿做动物模仿动作走进活动室,(课件上呈现出森林背景图)。

  二、基本部分

  1、引出主题激发幼儿欣赏音乐的兴趣。

  孩子们,昨天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遇到了一些事情,这些事情就藏在一首叫《挪威舞

  曲》的音乐里,我们一起听听音乐猜猜看

  2、(PPT2)幼儿完整欣赏音乐

  (教师自然地做拍肩和在音乐速度发生变化的时候一直保持做倾听的动作引起幼儿的注意),鼓励幼儿自由表达对乐曲初步的理解,教师进行启发引导。

  提问:

  (1)、你感觉发生了什么事情?(老虎、狮子……来了)

  你听到了什么样的音乐让你觉得是……来了。(主要从速度方面引导)

  小动物们的心情怎么样?(紧张、害怕)它们会做什么?(逃跑、藏起来)

  (2)、老虎(假设)没来的时候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呢……?(玩、做游戏、跳舞)

  小动物们玩的时候音乐听起来有什么感觉?(慢、轻松、快乐、愉快)

  小结:结合音乐性质,肯定孩子们的猜测。小结出小动物们玩乐中遇到险情的音乐故事情境。

  3、幼儿完整欣赏音乐。(依然放PPT2中的音乐)

  (这一遍重点是引导幼儿在听完第一遍音乐的基础上,对音乐再有一个整体的感受,初步进入音乐故事情境并梳理故事发展的前后顺序,为下一步的分段做铺垫。老师会启发幼儿用与音乐故事情境相符的动作进行表现,但肢体表现在这一环节中不是我设计的教学重点,所以不做太多的提升,重点是让幼儿再次感受轻松快乐、与紧张着急的音乐情绪。)

  提问:音乐的一开始小动物们在干什么?(玩)心情怎样(轻松快乐)

  后来呢?(假设大老虎来了)心情怎样(紧张着急)

  再后来呢?(老虎走了小动物们又玩了)心情怎样(轻松快乐)

  那你觉得这首曲子分了几个乐段。(有的孩子能说出有三段,但多数孩子不会很明白,老师在这儿并不告诉孩子们答案)

  4、幼儿完整欣赏音乐,用符号把音乐画出来,并用简单的肢体动作表现。

  重点引导幼儿感知ABA三段式的音乐结构,感受音乐性质。(PPT3)

  老师这儿有两种符号,请你选出代表轻松玩乐音乐的符号()和代表紧张躲藏音乐的符号()

  (1)边放音乐边在课件上呈现图谱。

  (2)教师指导:当听到、看到轻松玩乐音乐时请小朋友们拍打自己的身体部位表示欢迎,每当听到、看到一句紧张着急的的音乐时,小朋友们就要向它挥手一次。(设计意图是在感受节拍与乐句的同时为下一步配打击乐器做铺垫)

  大班音乐欣赏活动教案 4

  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诙谐有趣的风格和ABA结构,体验打字员工作的忙碌、技术的娴熟、态度的认真和心情的愉悦。2、学做打字员,用相应的动作随乐曲合拍表现A段“哒哒哒”时从左到右快速打字,“叮”时按铃提示换行、“嚓”时的换行和B段一上一下检查文字。

  准备:

  课件、图谱

  过程:

  一、出示PPT,介绍打字机。

  二、完整感知欣赏

  1.完整欣赏并观看视频,交响曲《打字机》。

  提问:打字员打字的速度怎样?说明了什么?(技术娴熟)

  他们的心情怎样?(开心、着急、紧张)

  2.幼儿完整欣赏乐曲,听一听打字机工作时有什么特别的声音。(教师作小幅度的动作)

  提问:有什么特别的声音吗?(叮)“叮”表示什么意思?(一行字打完了)“哒哒哒”表示键盘打字的声音。

  三、分段欣赏

  (一)A段

  1.听A段,“叮”有几次?(4次)

  2.用按铃的动作表示“叮”(教师做前2次,后几次幼儿做)

  3.你发现什么问题吗?(幼儿根据实际回答,如按快了,跟不上节奏等)那怎么办?

  4.出示图谱,数一数第一行打了几次,特别的一行(最后一行)是怎样的?“叮”后面还有什么?(嚓)是否每一行都有这个?(最后一行不用换行了)学动作

  5.教师哼唱,师生徒手练*

  6.跟着音乐找“叮”“嚓”声,先练最后一行,再完整。

  (二)B段

  1.带问题听音乐。

  问:和第一段一样吗?旋律上有什么特别?(上行、下行)

  2.出示图谱,听音乐。

  3.分析图谱

  问:像什么?(走楼梯)猜猜打字员在干什么?(检查打字,认真)

  4.教师表演一遍。

  5.师幼共表演

  (三)A’段

  想一想,在哪儿出现过?

  四、完整练*

  1.师生同表演一遍

  2.小椅子当打字机,全体幼儿表演。

  五、游戏:开打字公司

  1、介绍玩法,四名幼儿上去当“字”,其余幼儿当打字员,“字”要随着音乐乐句从排头移到排尾。

  2、幼儿游戏。

  课后感想:

  1.多通道的感官开放,视、听、做、说结合。

  2.运用模型策略,注重乐句、节奏、节拍的精确欣赏,特别是对特效音“叮”、“嚓”的精确捕捉,提高了幼儿的欣赏能力。

  3.注重幼儿学*品质的培养。如“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该怎么办?”等等,让幼儿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还在目标中渗透“眼睛看字,仔细检查”等要求,体现对人格品质的培养。

  大班音乐欣赏活动教案 5

  设计理念:

  《纲要》中指出:要利用艺术活动激发幼儿情趣,帮助幼儿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幼儿对节日“包饺子”、“吃饺子”比较了解且很感兴趣。《喜洋洋》的音乐热情洋溢,赋予浓郁的节日氛围,于是我结合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审美、创造、表现,活动中将“包饺子”作为引线,贯穿于整个音乐欣赏活动中,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氛围,在“包饺子”的表现创造中感知理解音乐的性质,感受、表现、体验音乐的欢快情绪。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与同伴一起表演的兴趣,引导幼儿体验乐曲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2、结合图谱,感知音乐的性质,培养幼儿对乐曲的感受力、表现力。

  3、使幼儿初步感知ABA三段体曲式结构,尝试用“包饺子”的动作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活动准备:

  1、教师物质准备:音乐、图谱、课件。

  2、幼儿经验准备:接触过饱饺子,知道包饺子的基本步骤。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小朋友,你们吃过饺子吗?”“那饺子是怎样做的呢?”

  2、教师出示图片。教师:“首先,要擀饺子皮;接着包馅;最后煮饺子。一共有几个步骤?”

  二、结合图谱、完整欣赏、感知性质。

  1、听音乐(欣赏乐曲第一遍)。“今天,齐老师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问:这段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玩、游戏、跳舞……)

  “你觉得这个音乐有几段?”

  2、欣赏音乐第二遍。

  问:谁找出来了有几段?从图片上你发现了什么?(和音乐一样的有三段。)

  3、小结:有三段音乐,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这样的结构我们叫做ABA结构。

  (通过音乐欣赏,结合图谱,让幼儿初步感知音乐,了解音乐的结构。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让幼儿欣赏音乐,听一听这个乐曲一共有几段,结合图谱找一找这个乐曲共有几段时,出现了想象中的答案,于是我就引导孩子直接在图谱上了解到这个乐曲共有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的符号是一样的这孩子能从图片上发现,就是让孩子了解ABA三段体曲式结构,我也能马上让幼儿完整感知。

  但过于着急,没有让孩子反复欣赏,分段欣赏,仔细听一听第一段、第三段的音乐是怎么样的?第二段的音乐是怎么样的?深入挖掘音乐的性质。本是活动的重点部分,图谱也是一个很好的感知乐曲的辅助材料,活动下来发现,这部分的分量还不够,对后面的动作创编可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三、分段欣赏、感悟音乐、创编动作。

  1、教师:小朋友,你知道包饺子该怎么包吗?第一步是干什么呀?

  2、欣赏第一段音乐。让我们来听第一段音乐

  (1)欣赏第一段音乐第一遍。

  问:你觉得这段音乐可以做什么动作呢?你们想把身体的哪部分擀得薄薄的?

  (2)听第一段音乐做擀饺子皮的动作。

  3、欣赏第二段音乐。

  (1)听第二段音乐做动作。问:你觉得这段音乐该做什么了呢?你们想把哪当作馅包起来呢?

  (2)听第二段音乐做包馅的动作。(提出要求)

  4、欣赏第三段音乐。

  (1)欣赏第三段音乐第一遍。

  问:饺子包好了可以吃了吗?那煮饺子的时候,饺子在锅子里干什么呢?请小朋友用动作来表示?

  (2)听第三段音乐做煮饺子的动作。

  (这一部分主要通过分段欣赏,让幼儿分段感悟,在音乐们的引领下进行创编动作。作为南方的孩子很多孩子也都能说出包饺子的基本步骤,这为动作创编提供了帮助,很多幼儿都能结合生活经验,创编出源于生活,源于幼儿的包饺子的动作,跟着音乐的节奏“演奏”。但在第三段音乐中,让幼儿表现饺子在水里的动作,才发现南方的幼儿还是缺少一定经验,没有背景,没有看到饺子放在水里煮的样子,很难充分想象,一些孩子只能都说到了吃,拿筷子夹出来,吃。整体上,幼儿自主创编动作,教师就做提炼指导,以幼儿为主的共同创编满足了幼儿创造表达的愿望四、两两合作、充分表现、快乐体验)

  四、完整表现、快乐体验。

  1、让我们听着完整的音乐来包饺子吧。(听音乐做完整的包饺子动作),教师提问回顾包饺子的三个步骤。

  2、第二遍幼儿完整表演。

  (这一环节主要是将在音乐中感悟的动作用于音乐表演中,让相互的合作为幼儿对音乐的表现搭建一个表现的*台,让幼儿在热情活跃的情境中尽情地体验,进一步提升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幼儿们都非常愿意在音乐下,跟着音乐的节奏自主地进行表演。两两的合作表演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在教案的设计时,跟师父就在反复琢磨到底是先教师示范,还是幼儿自主表演。

  最后,还是觉得幼儿的自主学*比较重要,就决定采用先让幼儿自己商量,自主地两两合作表演,教师提炼幼儿优秀的地方,集体模仿学*下,幼儿再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表演。在实际的活动中,教师也没有特定地去示范,只是孩子们在下面做,老师和一个幼儿在前面做,可能教师的随意表演,动作也不夸张,没有很好地起到引导作用,所以孩子们合作表演地不是特别好,也怕时间的来不及,教师也没有再示范表演,而是采取了另一策略,让幼儿自主表演,反而发现孩子们表演得很起劲,很投入,相信没有体验到合作表演的快乐,但感受了音乐表演的快乐。)

  五、结束

  1、在包饺子音乐的帮助下,我们小朋友很快就学会了包饺子,我们包的饺子味道也特别好!你们真棒!

  2、这段包饺子的音乐有一个很喜庆的名字叫《喜洋洋》。

  3、我们把包好了的饺子送给伙伴们去吃吧!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