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年级下册总复*教案优选【五】份

首页 / 教案 / |

  语文四年级下册总复*教案 1

  复*内容:

  复*各种类型的句子,修改病句,造句。

  复*目标:

  1、知识目标:复*巩固本学期学过的各种类型的句子,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会用部分词语造句。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教育目标:教育学生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复*重点:

  复*句式的改写,练*修改病句。

  复*难点:

  掌握各种类型句子的改写方法。

  教具准备:

  投影。

  复*过程:

  一、揭示复*内容。

  二、复*各种类型的句子。

  指名说说反问句、疑问句、陈述句各有什么特点?说说怎样改写把字句、被字句。

  三、练*

  1、改写句子:

  (1)小明完成了作业。

  把字句:

  被字句:

  反问句:

  (2)这没什么可怀疑的了。

  反问句:

  (3)你把这本书拿给老师。

  改为有礼貌的句子:

  2、扩写句子:

  ①()沙滩上有()的贝壳。

  ②()公园里有()花。

  ③()同学们()玩游戏。

  3、修改病句:

  (1)报名参加“卫生突击队”。

  (2)朝霞把大地染得

  (3)厚厚的白雪一大片庄稼

  (4)你是中队长,应该严肃要求自己。

  (5)奶奶常谈起过去的往事。

  (6)那达慕大会上那场景可真热闹。

  (7)参加联欢会,心里真高兴。

  4、造句:

  不约而同

  像……像……(造比喻句)

  自豪

  灿烂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哪位同学说说自己学到了什么知识?懂得了什么?

  五、随堂练*:

  (投影出示句子练*)完成练*。

  语文四年级下册总复*教案 2

  一、 教材解读:

  《永远的白衣战士》是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写了在“非典”时期牺牲的护士长叶欣的感人事迹。经历过那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课文是如此真实的把叶欣带到了我们面前,每一次对教材的解读,都会让我们有不同的感动,感动于她在“非典”前的无畏,感动于她对病人“春风般的关爱与抚慰”,感动于她对同事“心甘情愿、无怨无悔”的所言所行……*凡的人在非凡的时刻,在生死一步之遥表现出来的人性的坚强无畏、真诚善良深深地感染了我。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娴熟”、“疲惫”、“身先士卒”、“声色俱厉”等词语。

  3、找出课文中的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

  4、体会、感受“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1、认真、仔细地朗读课文,体会、感受“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2、找出课文中的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总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11永远的白衣战士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能通过联系上下文、讨论等方式理解重点词语。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2003年春季,我们都曾经历过一场大规模抗击“非典”的战斗。大家说说在那场战斗中,什么人作出的贡献?一些医务工作者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你了解他们的事迹吗?

  2、引出课题:永远的白衣战士

  3、围绕课题,说说你想了解什么?

  (二)自学课文

  1、先把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读两遍,读准字音。

  2、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难读的地方多读两遍。

  3、读后在文中将带有生字的词语画出来,读一读,认清字形。

  4、思考课文写的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朗读,正音。

  2、按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1)引导学生互相帮助,纠正读错的字句。

  (2)引导学生欣赏别人的朗读,学*借鉴,取长补短。

  3、默读课文,思考和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人?什么事?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说说哪个字比较难写,需要特别注意。

  3、教师范写:“咳”、“测”、“器”。

  4、学生在语文书上描红。

  (五)布置作业

  1、在*字册上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教学内容:

  11永远的白衣战士

  二、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品读、感悟重点词句,来感受“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

  1、默写生字词。

  2、指名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一)学*2——7自然段。

  1、教师深情地诵读第2、3自然段。

  2、出示自学要求,布置学生自学4——7自然段。

  (1)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详细描写了护士长叶欣的英雄事迹?找出来读一读。

  (2)边读边想:这几段课文分别描写的是什么内容?用一两句话概括下来,写在各个段落后边。

  (3)自己选一两个段落认真读一读,用“——”画出直接描写叶欣的行动或语言的句子,再想一想从这些语句中体会到了什么?(也可以在书上写下自己的体会)

  3、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4、组织学生交流。

  (1)说说各自概括的重点段的内容。

  (2)谈谈选读有关段落的体会。

  注意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身先士卒”、“疲惫”、“斩钉截铁”、“声色俱厉”等词语,通过理解这些词语,加深对人物崇高精神的感悟。根据学生交流过程中所选择的段落,适时地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交流,使学生受到崇高精神的熏陶和伟大人格的感染。

  5、指导学生说话。

  (1)提出要求:默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

  (2)学生按要求默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

  (3)交流。

  6、学*1、8、9三个自然段。

  (1)指名学生朗读。

  (2)说说这几个自然段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又是怎样描写护士长叶欣的?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

  (3)齐读这三个自然段。

  7、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深化课题

  1、为什么说叶欣是“永远的白衣战士”?课题可不可以改为“永远的白衣天使”?

  2、小组讨论。

  3、交流。

  (四)课外延伸

  1、收集介绍全国人民抗击“非典”情况的资料,搞一次展示活动。

  2、收集叶欣生*事迹的资料,补充阅读。

  板书设计:

  11、永远的白衣战士

  临危不惧

  叶欣 身先士卒 崇高精神

  舍己为人

  语文四年级下册总复*教案 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第四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番茄太阳”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对“我”的感染,有感情地读好课文中的人物语言。

  4.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用乐观的心态看待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做个开朗乐观、热爱生活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走*明明,知道她是一个漂亮、聪明和富有爱心的小女孩,感悟三个“番茄太阳”的含义。

  预*作业:

  1.将课文分成三段,归纳段意,并能说出分段的理由。

  2.课题上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3.课文种几次提到“番茄太阳”,它们各有怎样的意思?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激疑导入

  1.出示课题:番茄太阳。

  这篇文章的题目很有意思,能引起读者的强烈的好奇心。见了课题,你想问什么?

  2.学生自由提问。

  3.大家读了课题,一定会惊讶,大家见过番茄,也见过太阳,但番茄太阳是什么样子呢?这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怎么会联系在一起呢?课文为什么要用“番茄太阳”做题目呢?学了这篇课文以后,大家一定会明白。

  二、初读课文,理清线索

  1.检查预*情况

  (1)交流对生字词的学*情况。重点正音:亲戚(第一声);字形:盲(理解:无目就是盲人)、蔬与疏、慌区别;献

  (2)抽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带些感情。

  (3)再读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按时间顺序理清线索)

  (1.生活的艰难,让“我”的心情很灰暗,但是每当我看到菜场上一位爱笑的盲童的被父亲拉着手,通过触摸认识各种蔬菜的情景,“我”便感到温暖起来。

  2.明明问“我”太阳是怎样的,爸爸告诉她太阳像番茄一样,明明称太阳为番茄太阳。

  3.明明要去做角膜移植,临别时她说要把她的脚给“我”,“我”被她善良的心感动了。)

  2.练*用几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合作探究,初步理解“番茄太阳”

  1.番茄,太阳这是一个怎样的奇妙组合呢?自由朗读课文,找找“番茄太阳”这个奇妙的组合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哪里?找出句子,用线画出。

  2.组织交流。

  (1)根据学生回答依次出示句子。

  ①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吗?太阳像番茄吗?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

  ②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

  ③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

  (2)自读出示的三句话,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三个“番茄太阳”的理解。

  引导学生理解第一句话中的“番茄太阳”指明明心中的太阳,第二句话指明明的笑脸。第三句话的理解有一定难度。

  3.过渡:第三句话中的“番茄太阳”似乎不明白,下节课,让我们走*明明与作者,看看这一直挂在我心中的“番茄太阳”到底是什么?

  四、作业

  熟读课文;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1. 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2. 课文中三次出现过“番茄太阳”,前两次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二、精读感悟。

  1.上堂课,我们对第三句话中的“番茄太阳”似乎不明白,今天就让我们走*明明与作者,看看这一直挂在我心中的“番茄太阳”到底是什么?

  2.让我们先去了解一下明明吧!相信通过上堂课的学*,文中的主人公明明一定给你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印象,说说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通过哪些词句,感受到她的这些特点的。

  3.学生自读,做批注。

  4.学生交流

  (1)虽然失明,却是个漂亮的女孩。

  出示:如果不是盲童,明明挺漂亮的:……笑起来像个天使。

  (2)活泼开朗:尽管小女孩的命运坎坷,生下来就没有看到过色彩斑斓的世界,但是她从不哀怨,依然那么爱笑。

  出示:每次从菜场经过都能……特别爱笑。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太阳。明明咯咯的笑声……追着人走。看着她的笑脸……“番茄太阳”。那个正午我坐……天使般的笑脸。

  重点理解并体会这句比喻句的好处: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明明爱笑,笑声特别感人。)

  读好每一句话,感悟明明乐观开朗,向往光明的生活态度。

  (3)机灵聪明1.能通过触摸认识许多蔬菜;2.通过拐杖的声音认识了我;3.喜欢提各种问题。

  出示:有一次,……走路的吗?明明好奇地问…… 她问我许多奇怪的问题

  读好每一句话 ,感悟明明热爱生活的态度。

  (4)善良,有爱心的孩子:虽然她自己是个盲童,但是她还愿意帮助“我”,愿意把她的脚给我。

  出示:我弯下腰……给你,好不好?

  读好这句话,感悟明明的关爱他人。

  5.就是这样一位可爱的盲童,深深地影响着“我”,使“我”的心境发生了变化。再细读课文,看看作者的心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灰暗――自己是个残疾人,生活很困难。

  温暖――尽管盲童一家生活并不富裕,而且家中还有一位残疾的孩童,但是他们并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情景,让我感动温暖。

  心疼――小女孩那么漂亮,那么可爱,可是命运对她却是那么不公,双眼什么也看不见,所以作者觉得心疼。

  快乐――明明的开朗,对生活的乐观感染着我,让我也变得快乐起来。

  重点体会这句比喻句的好处:明明像小屋里的光线,带给了我许多快乐。(原先我的心房是灰暗无比的,是明明的笑声给我带来了快乐,使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喜欢――明明的聪明、明明的可爱,让我喜爱上了她。

  感动――明明的善良深深打动了我,虽然她并不知道把腿给别人意味着什么,但她是诚心诚意的,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她将好心人的关爱毫不做作地传给了我,让我感受到了人世间的温暖,让我觉得红红的“番茄太阳”挂在了我的心中。

  重点感悟细节描写:她的小嘴呼出的温热气息拂过我的面颊,我的泪哗地一下子流了下来。

  6.小练笔:读到这儿,你知道作者的心声吗?请你帮她尽情地倾吐吧!

  补写:她的小嘴呼出的温热气息拂过我的面颊,我的泪哗地一下子流了下来

  7.文章学到这儿,你觉得第三个“番茄太阳”是什么?

  (是明明真诚的爱心,美好的心灵。)

  这颗爱心中包含着什么?(热爱生活,关爱他人)

  8.相机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明明虽然离开了我,但是她对生活乐观的态度,她那美好的心灵,就像灿烂的太阳一样,温暖着我的心。

  9.通读全文,说说课文为什么要以“番茄太阳”为题?

  三、作业

  读一读《飞吧,断翅的小鸟》,互相谈谈感受。

  板书设计:

  明明 心境 番茄太阳

  开朗 灰暗 红红的太阳

  美丽 温暖 姑娘的笑脸

  聪明 心疼 美好的心灵

  善良 喜欢 感动

  语文四年级下册总复*教案 4

  复*内容:

  复*各种类型的句子,修改病句,造句。

  复*目标:

  1、知识目标:复*巩固本学期学过的各种类型的句子,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会用部分词语造句。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教育目标:教育学生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复*重点:

  复*句式的改写,练*修改病句。

  复*难点:

  掌握各种类型句子的改写方法。

  教具准备:

  投影。

  复*过程:

  一、揭示复*内容。

  二、复*各种类型的句子。

  指名说说反问句、疑问句、陈述句各有什么特点?说说怎样改写把字句、被字句。

  三、练*

  1、改写句子:

  (1)小明完成了作业。

  把字句:

  被字句:

  反问句:

  (2)这没什么可怀疑的了。

  反问句:

  (3)你把这本书拿给老师。

  改为有礼貌的句子:

  2、扩写句子:

  ①()沙滩上有()的贝壳。

  ②()公园里有()花。

  ③()同学们()玩游戏。

  3、修改病句:

  (1)报名参加“卫生突击队”。

  (2)朝霞把大地染得

  (3)厚厚的白雪一大片庄稼

  (4)你是中队长,应该严肃要求自己。

  (5)奶奶常谈起过去的往事。

  (6)那达慕大会上那场景可真热闹。

  (7)参加联欢会,心里真高兴。

  4、造句:

  不约而同

  像……像……(造比喻句)

  自豪

  灿烂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哪位同学说说自己学到了什么知识?懂得了什么?

  五、随堂练*:

  (投影出示句子练*)完成练*。

  语文四年级下册总复*教案 5

  复*目标:

  1、知识目标:进一步巩固写作知识,要求学生写出内容具体、通顺的文章。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教育目标:教育学生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复*重点:指导学生审清题目要求,把事情的过程写具体。

  复*难点:培养学生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

  复*过程:

  一、揭示复*内容。

  二、指导写作方法。

  1、审题:

  即把握作文题目的具体要求。

  2、确定作文题目的重点。

  学会确定题目的重点是审题过程的重要一步,因为只有确定了题目的重点,才能更好地选取材料,突出文章的重要部分。

  3、复*记叙文的六要素。

  指名说,板书:

  时、地、人、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4、*作开头的方法:

  (1)开门见山。

  (2)提问式开头。

  5、*作结尾的方法:

  ⑴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⑵照应开头。(首尾呼应)

  ⑶抒情结尾(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或敬佩之情)

  6、复*本学期要求写作的几作文。

  a、写一个人(赞扬某方面的优秀品质)

  b、记一处景物(抓住特点表现出“美”)

  c、写一件物品(抓住形状、特点、用途来写)

  d、写读后感。

  e、介绍我们的学校。

  f、谈压岁钱的用法。

  三、练*:

  1、我敬佩的人。

  A、要求用一件典型事例赞扬他某方面的优秀品质。

  B、小组内练*说话。指名说话,师生共评。

  四、小结:

  写作文要靠*时积累材料,多练*,多动笔,才能提高作文能力,希望大家多观察,多练*。

  五、作文:

  以《一件自己深受感动的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语文四年级下册总复*教案优选【五】份扩展阅读


语文四年级下册总复*教案优选【五】份(扩展1)

——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教案 (菁华3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教案1

  复*内容:

  复*各种类型的句子,修改病句,造句。

  复*目标:

  1、知识目标:复*巩固本学期学过的各种类型的句子,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会用部分词语造句。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教育目标:教育学生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复*重点:

  复*句式的改写,练*修改病句。

  复*难点:

  掌握各种类型句子的改写方法。

  教具准备:

  投影。

  复*过程:

  一、揭示复*内容。

  二、复*各种类型的句子。

  指名说说反问句、疑问句、陈述句各有什么特点?说说怎样改写把字句、被字句。

  三、练*

  1、改写句子:

  (1)小明完成了作业。

  把字句:

  被字句:

  反问句:

  (2)这没什么可怀疑的了。

  反问句:

  (3)你把这本书拿给老师。

  改为有礼貌的句子:

  2、扩写句子:

  ①()沙滩上有()的贝壳。

  ②()公园里有()花。

  ③()同学们()玩游戏。

  3、修改病句:

  (1)报名参加“卫生突击队”。

  (2)朝霞把大地染得

  (3)厚厚的白雪一大片庄稼

  (4)你是中队长,应该严肃要求自己。

  (5)奶奶常谈起过去的往事。

  (6)那达慕大会上那场景可真热闹。

  (7)参加联欢会,心里真高兴。

  4、造句:

  不约而同

  像……像……(造比喻句)

  自豪

  灿烂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哪位同学说说自己学到了什么知识?懂得了什么?

  五、随堂练*:

  (投影出示句子练*)完成练*。

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教案2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分组编排,全册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组(中外童话)和第七组(成长的故事)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使这两组的学*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二、复*内容安排

  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每组课文后有"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 "读读记记"中列的是由要求认识的字组成的词语,略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也列在"读读记记"中。安排了4个关于读写方法和*惯方面的发现,分别是:读文章时要想象画面,边读边想提出问题,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表达清楚。"我的发现"栏目的呈现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吐泡泡形式改为小林,小东两个孩子的对话。

  四年级上册的阅读教材,除安排识字和写字任务外,还注重以下五个方面的引导:练*朗读和默读;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领悟表达的方法;积累语言;向课外扩展延伸。

  通过阅读,既要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又要领悟和学*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一是领悟遣词造句的准确;二是体会语句的具体形象;三是体会文章条理清楚的表达方法;四是体会选材的别具一格。教材中还特别安排了侧重学*表达的"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组,读了《白鹅》和《白公鹅》,我们会觉得两位作家笔下的白鹅,特点是那样相同,形象都栩栩如生,但表达方法和语言风格又迥然不同;老舍的《猫》和《母鸡》,都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但写法完全不一样,通过对比阅读,学生会受到很多启发。

  教材中引导积累语言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背诵,二是抄写。18篇精读课文中,有10篇提出了背诵的要求,其中有的是指定背诵的部分,有的则是由学生选择,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18篇精读课文中,有10篇提出了抄写的要求,一般是让学生找出写得好的语句,多读读,体会体会,再抄下来。

  口语交际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要在听与说的双向互动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交流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观,自己喜欢的动物,自己的奇思妙想;有的以讨论为主,如,讨论如何保护文物;有的要模拟生活情境练*交际,如,感谢和安慰;有的带有比赛游戏的性质,如,看图比眼力;还有的是讲故事,演短剧,如,第三组的讲童话,演童话,第七组的讲成长的故事,演成长的故事。

  四年级上册教材与三年级一样,对*作作了两条线的安排。一是在每组的"语文园地"中安排一次*作,全册安排8次。

  三、复*措施

  (一)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并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这是我们把握教学目标的依据。

  (二)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分组编写,确定专题的思路比前几册有所拓宽,除了思想内容方面的专题外,"中外童话"是从文体角度定的专题,"作家笔下的动物"则是侧重体会文章的表达形式。围绕专题安排的各项学*内容与学*活动,前后有联系,有照应,做到环环相扣。这样,就使整组教材以至整册教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

  一是在课文的文前,文中或文后,以吐泡泡的形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自读自悟;二是在精读课文的思考练*中,安排了引导自主,合作,探究的题目;三是在每组课文后面安排了学生对本组所学字词进行自查自测的"词语盘点";四是语文园地中设置了“我的发现”“展示台”“宽带网”等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的栏目。

  (四)加强开放性,密切语文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语文学*是母语的学*,学*的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把语文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主要表现在:一是注意引导学生用生活中的实例,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二是从生活的实际需要中提炼口语交际话题,练*写作;三是结合课文的学*引导课外阅读,重点推荐了《格林童话》和《爱的教育》,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四是通过综合性学*,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

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教案3

  一、班级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31人,其中女生16人,男生15人。通过一个学期的学*,本班大部分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学*,掌握了基本的学*方法。能按老师要求完成学*任务,上课积极发言,作业认真完成。初步学会了独立识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对于一些基础的知识,如课文中的字词、背诵的段落,能较好地掌握。初步学会了默读,静下心来品读、感悟文章,按要求理解词语,深入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其内涵,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根据*作要求选材,写出自己印象深刻的或最受感动的内容。但也有少数同学不仅基础较差,而且还非常马虎,缺乏一定的学*方法和学*毅力,像李祥、杨立涛等同学,他们是复*阶段重点抓的学生。希望从*惯到最终成绩都能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二、复*内容:

  七个单元23篇必学课文、听说训练、*作训练及练*

  三、复*目标:

  1. 通过复*,进一步突破教材重难点,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引导学生对课文重难点知识进行梳理归类,通过教规矩和方法,培养学生自己复*的能力和主动复*的良好*惯。

  3. 对教学中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新学知识。

  4. 讲练结合、精讲精练,轻负担、高质量。注重能力培养,使学生喜欢学语文、会学语文。

  5. 面向全体、不适时机对学生进行培优补差,使优生更优,差生有较大进步。

  四、复*要求

  1、巩固汉语拼音,掌握本册中多音字的正确读音,并能根据拼音写出已学的汉字。

  2、掌握本册所学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辨析同音字和形*字,进一步培养正确使用汉字的能力。

  3、掌握几种查字典的方法,能在字典中选择恰当的意思。

  4、掌握本册中的词语,懂得意思,能口头或书面运用。能按要求正确搭配词语和将词语分类,并能学会成语,学会多种形式的成语。

  5、复*巩固对句子的认识,会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和把句子写具体,并能够掌握好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和各种谚语和古诗句,能够修改错句并能够按要求改写句子。

  6、能借助重点词句,背诵指定的课文。能抓住重点词句,掌握理解一段话的方法。理解课文与课题之间的联系。学会用自然段归并和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7、熟读23篇课文,理解内容,并能按要求朗读课文或背诵、默写课文。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培养学生静下心来读文章,沉浸其中悟情意,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8、正确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注意逗号、顿号、句号、感叹号、问号、引号等的使用,提醒学生考试中对于加标点的题目一定不要漏做。

  9、以写作为突破口,提高作文能力,能在规定时间内选择合适的事例,写出篇幅适宜的作文。能有顺序地有重点地观察图画和周围事物的方法,能有条理地记述一件事。

  五、单元复*重点

  第一单元:正确认读32个生字,规范,美观地书写24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精讲课文和练*1中的“读读背背”;能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句;渗透用词造句,仿照例句写句子;写拟人句;

  第二单元:正确认读33个生字,规范,美观地书写2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精讲课文和练*2中的“读读背背”;能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句,渗透用词造句,仿照例子写句子;懂得从表面文字理解深层含义;会正确运用标点符号;会续写童话故事。

  第三单元:正确认读37个生字,规范、美观地书写26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精讲课文和练*1中的“读读背背”;能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句;渗透用词造句,仿照例句子,学会写生活中的新发现

  第四单元:正确认读43个生字;规范、美观地书写30个生字,整体感知课文,感受课文内容。认识单元中的生字新词及通过朗读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第五单元:本单元的课文内容是关于自然界动物的,内容生动有趣,贴*生活,学生较感兴趣。学生调动起已有的生活经验就能体悟到课文的含义。学生对大自然充满好奇,但对自然界的许多奥秘的了解是有限的,本单元的内容一是丰富了学生的见识,二是了解了动物间的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感情。只要教师把文章的重点—倾听并揣摩鸟语、天鹅勇敢奉献的精神、蚂蚁、羚羊逃生时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那么学生的理解便水到渠成。

  第六单元:本单元环保篇,是关于保护环境、改造环境、美化环境的教育;说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衡已是人类生存所面临的大事,告诉人们要珍惜、保护环境,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保护生态*衡。

  第七单元;认识单元中的生字新词含单元的处处留心,口语交际,8个成语和《古今贤文》整体感知课文,感悟物人物的内心情感的精神,领悟樟树的象征意义

  六、复*重难点

  1、从汉语拼音入手,正确认读、默写学过的词语,掌握一部分多音字的读音和组词,掌握拼音的标调规则,能正确区别*翘舌音和前后鼻音。

  2、熟练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以及练*中的读读背背和成语。

  3、根据每个单元的训练类型进行训练讲解,使学生正确掌握,灵活运用。

  4、加强阅读训练,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完成课后练*。

  5、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认真审题,正确选材,叙事完整,条理清楚。

  七、复*措施:

  1、采取归类复*和单元复*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牢固掌握。先全面复*,再重点攻关重点课文的重点段落。

  2、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兴趣

  3、对学生的学*情况进行认真地分析,采取结对子、一帮一等方法,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多提问、多辅导。优帮差,加强合作与督促。

  4、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篇课文的知识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相机进行口语交际实践。、

  5、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堂复*课,注意查漏补缺。辅差工作不放松。

  6、加强检查的落实,必要时动用小组长和班干协助,力求重要地方人人过关。

  八、复*方法:

  1、突出重点。从学生的角度看,我们要特别注意差生,多帮助他们一点,从而提高*均分。从整个学*内容来看,阅读和作文是重点。在阅读的复*中,词、句、段的理解是重点。在作文复*中,怎样把话写通顺是重点。从学生学*的方式来看,探究性的学*是重点。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是探究学*的关键。

  2、讲练结合。在整个复*阶段,要以学生自己的复*为主,要以练*为主,但是老师必须作适当的提示、归纳。在一堂课上学生应该有口头的练*,又有笔头的练*。

  九、奋斗目标:

  通过有计划的复*,期末成绩*均分达到80分以上,及格率达到100﹪。

  十、复*时间及复*内容安排


语文四年级下册总复*教案优选【五】份(扩展2)

——四年级语文下册总复*通用五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总复* 1

  一、近义词:

  观赏--欣赏 格外--特别 依据--根据 增加--增添 寂静--宁静

  凉爽--清凉 好像--仿佛 精深--清湛 情况--情形 款待--招待

  赞赏--欣赏 教导--教诲 鼓励--鼓舞 器重--重视 盘问--询问

  奉献--贡献 卓越--杰出 流利--流畅 引导--引领 飞翔--飞行

  瞬间--顿时 沉稳--*稳 领悟--领会 珍惜--爱惜 糟蹋--浪费

  震撼--轰动 遵从--遵守 清晰--清楚 辽阔--广阔 朴实--朴素

  率领--带领 奔驰--飞驰 照例--照样 争辩--辩论 *常--寻常

  信任--信奉 允许--容许 违抗--违背 祝贺--祝福 异样--异常

  可怖--可怕 径自--独自 疑惑--疑问 坚毅--坚强 感触--感受

  医治--治疗 敬佩--佩服 吩咐--叮嘱 坚硬--僵硬 充足--充分

  灵敏--敏捷 严厉--严格 谦虚--虚心 思索--思考 情愿--愿意

  揭开--掀开 隐蔽--隐藏 繁殖--繁衍 启发--启示 注视--凝视

  弥漫--充满 珍贵--宝贵 照顾--照料 骄傲--自豪 居然--竟然

  温暖--暖和 装扮--打扮 辛苦--辛劳 专注--专心 尊严--威严

  遮掩--遮挡 责备--批评 固执--顽固 唯一--唯独 舒服--舒畅

  伺候--侍侯 可恶--厌恶 悲惨--凄惨 饶恕--宽容 凶恶--凶狠

  二、反义词:

  扩散--聚集 增添--减少 善良--凶恶 朴素--华丽 僵硬--柔软

  沉重--轻松 熟练--生疏 维护--破坏 权利--义务 不屈--屈服

  无限--有限 遵从--违反 短暂--长久 清晰--模糊 惩罚--奖励

  专注--分心 微弱--强烈 遮掩--裸露 荒凉--繁华 新鲜--腐烂

  镇定--慌张 表扬--批评 笨重--灵巧 聪明--愚蠢 真诚--虚假

  勤奋--懒惰 成功--失败 陌生--熟悉 容易--困难 危险--安全

  简单--复杂 骄傲--谦虚 延长--缩短 犹豫--坚决 科学--迷信

  微波--巨浪 蜿蜒--笔直 冷淡--热情 破坏--保护 寂静--喧闹

  敏锐--迟钝 揭开--覆盖 宽敞--狭窄 提高--降低 和*--战争

  糟蹋--爱惜 明白--疑惑 坚定--动摇 特别--普通 *凡--伟大

  错误--正确 漆黑--明亮 流畅--阻塞 消失--出现 公开--秘密

  垂头丧气--昂首挺胸 歪歪斜斜--端端正正 花繁叶茂--枯枝败叶

  迷惑不解--恍然大悟 知难而进,无坚不摧--知难而退,碌碌无为

  四年级语文下册总复* 2

  复*目标:

  1、知识目标:进一步巩固写作知识,要求学生写出内容具体、通顺的文章。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教育目标:教育学生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复*重点:指导学生审清题目要求,把事情的过程写具体。

  复*难点:培养学生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

  复*过程:

  一、揭示复*内容。

  二、指导写作方法。

  1、审题:

  即把握作文题目的具体要求。

  2、确定作文题目的重点。

  学会确定题目的重点是审题过程的重要一步,因为只有确定了题目的重点,才能更好地选取材料,突出文章的重要部分。

  3、复*记叙文的六要素。

  指名说,板书:

  时、地、人、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4、*作开头的方法:

  (1)开门见山。

  (2)提问式开头。

  5、*作结尾的方法:

  ⑴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⑵照应开头。(首尾呼应)

  ⑶抒情结尾(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或敬佩之情)

  6、复*本学期要求写作的几作文。

  a、写一个人(赞扬某方面的优秀品质)

  b、记一处景物(抓住特点表现出“美”)

  c、写一件物品(抓住形状、特点、用途来写)

  d、写读后感。

  e、介绍我们的学校。

  f、谈压岁钱的用法。

  三、练*:

  1、我敬佩的人。

  A、要求用一件典型事例赞扬他某方面的优秀品质。

  B、小组内练*说话。指名说话,师生共评。

  四、小结:

  写作文要靠*时积累材料,多练*,多动笔,才能提高作文能力,希望大家多观察,多练*。

  五、作文:

  以《一件自己深受感动的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四年级语文下册总复* 3

  复*内容:

  复*各种类型的句子,修改病句,造句。

  复*目标:

  1、知识目标:复*巩固本学期学过的各种类型的句子,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会用部分词语造句。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教育目标:教育学生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复*重点:

  复*句式的改写,练*修改病句。

  复*难点:

  掌握各种类型句子的改写方法。

  教具准备:

  投影。

  复*过程:

  一、揭示复*内容。

  二、复*各种类型的句子。

  指名说说反问句、疑问句、陈述句各有什么特点?说说怎样改写把字句、被字句。

  三、练*

  1、改写句子:

  (1)小明完成了作业。

  把字句:

  被字句:

  反问句:

  (2)这没什么可怀疑的了。

  反问句:

  (3)你把这本书拿给老师。

  改为有礼貌的句子:

  2、扩写句子:

  ①()沙滩上有()的贝壳。

  ②()公园里有()花。

  ③()同学们()玩游戏。

  3、修改病句:

  (1)报名参加“卫生突击队”。

  (2)朝霞把大地染得

  (3)厚厚的白雪一大片庄稼

  (4)你是中队长,应该严肃要求自己。

  (5)奶奶常谈起过去的往事。

  (6)那达慕大会上那场景可真热闹。

  (7)参加联欢会,心里真高兴。

  4、造句:

  不约而同

  像……像……(造比喻句)

  自豪

  灿烂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哪位同学说说自己学到了什么知识?懂得了什么?

  五、随堂练*:

  (投影出示句子练*)完成练*。

  四年级语文下册总复* 4

  1、《走,我们去植树》这首诗中把树、森林比作绿色工厂和绿色宝库,把枝叶比作快乐的音符。其中3、4、5小节着重讲了植树的作用和意义。

  2、《第一朵杏花》讲的是邻居孩子帮竺可桢观察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的故事。他说:“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类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竺爷爷正是通过常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注意标点!)

  3、《燕子》的作者是郑振铎,课文从羽毛、翅膀、尾巴三方面介绍了燕子的外形特点,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燕子的外形:活泼机灵。燕子飞行时的特点是:轻、快。作者把休息在电线上的燕子比作音符,把电线比作五线谱。填空: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

  4、《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其中,怀古的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诗句中,“映”的意思是掩映,“郭”的意思是依山而建的城墙。 《春日偶成》的作者是程颢,

  他是宋代诗人,题目的意思是:春天偶然写成的诗。其中写景的是云淡风轻*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谓”的意思是:以为。“时人”的意思是:过路的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欣赏春景时高兴愉悦的心情。

  形容春意很浓的成语:春深似海(春意盎然)。

  5、*常人们总是循规蹈矩地按照通常的切法切苹果:从顶部切到底部,而《苹果里的五角星》里的小男孩却是这样切的:拦腰切下去。结果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果然像一颗五角星。

  这使作者深有感触: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那么,往大处说,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思维。

  6、1971年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的是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设计者是格罗培斯。他在法国南部乡间受到一个老太太卖葡萄方法的启发:给人自由,任其选择。于是采取了撒下草种,提前开放,按游客足迹铺设人行道的方法完成了任务。这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与尊重。

  7、自然界的种种生物是人类的“老师”。人们根据鲸外形“流线体”的特点改进了船体的设计。根据鸡蛋的“薄壳结构”特点,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这门学问叫做仿生学。请另外说出几种人类向生物学*的例子:根据蝙蝠发明了雷达,根据乌贼发明了喷水船等等。

  8、根据《三国演义》有关内容改写的课文是《三顾茅庐》,讲的是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故事。从文中对刘备语言、行为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他对诸葛亮是诚心诚意的。诸葛亮的住地是隆中,那里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这里的“卧龙”既是用来比喻山冈的形状,也是暗指诸葛亮。诸葛亮是个才华横溢、料事如神的人,他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难怪他把自己比作鱼儿,把诸葛先生比作水,可以用成语“如鱼得水”来形容他们的关系。

  9、春秋时代,晋国由祁黄羊担任中军尉。因为多年征战使祁黄羊的腿脚落下毛病,所以他请求晋悼公准许他辞职。他先后推举了两个人,每次都很认真严肃,从“郑重”“慎重”等词可以看出。用文中的一句话赞美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用两个成语来赞美他:出以公心、处事公正。文中的“仇”指杀父仇人解狐,“亲”指亲生儿子祁午。

  10、《公仪休拒收礼物》是一出独幕剧,写法和其他课文不一样。公仪休是鲁国的宰相,他很爱吃鱼,于是就有某大夫派管家送来两条大鲤鱼,可是他却拒收了。子明问他原因,他说:

  如果我收了鱼,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这样就难免要违犯国家的法纪。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就不能吃得上鱼。想吃鱼就自己买,这样就一直有鱼吃。可见,公仪休是个清正廉洁、以身作则的人。公仪休拒收的“礼物”是两条大鲤鱼,拒收的借口是:一闻到鱼腥味就要呕吐。

  四年级语文下册总复* 5

  第1课的古诗分析总汇

  1、古诗――《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

  ①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诗意:许多鸟都高飞远去,看不见了,一片白云悠闲的独自飘远。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凝望,彼此都看不够。

  2、古诗――《望洞庭》

  (唐 刘禹锡)――――表达了诗人热爱和赞美洞庭美景之情。

  ①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②诗意: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3、词――《忆江南》

  (唐 白居易)――――表达了诗人赞美和怀念江南美景之情。

  ①诗句: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②词意: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4、古诗名句总汇 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②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③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5、古诗修辞手法 ①拟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对偶: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③比喻:潭面无风镜未磨――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 把(君山)比作(青螺)。

  6、古诗异同

  同:

  1、作者朝代同(都是唐朝诗人写的)

  2、景物地点同(都属于江南)

  3、诗词内容同(都写景,都是写景抒情的)

  异:

  1、体裁形式不同(前两首是诗,后一首是词)

  2、诗人情感不同(前一首冷调写景言意,后两首热情颂景抒情。)

  3、表现手法不同(第一首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第二首的比喻很巧妙,第三首对比非常强烈。)

  7、古诗想象

  ①我独自坐在敬亭山山中,这里的环境一片幽静,突然,吱吱喳喳的几只鸟儿在天空中飞过,越飞越远,直至无影无踪。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秀丽的敬亭山了。

  ②秋天的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我漫步在洞庭湖边,遥望洞庭湖,银色的月光洒在水*如镜的湖面上,那柔和的月色和湖水融合在一起,整个湖面像笼罩着一层薄纱。朦胧中那君山就像一个放在白银盘里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我被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

  ③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啊,如画的风景我久已熟悉。每当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碧绿的江水清净明澈碧如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第23课的古诗分析总汇

  1、古诗――《乡村四月》

  (宋 翁卷)――――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①诗句: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②诗意: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农活,没有人闲着,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2、古诗――《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诗人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大人样子劳动的情景,赞颂了农村劳动人民的勤劳,表达作者对天真、可爱的劳动人民的喜爱。

  ①诗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②诗意: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的本事。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

  3、词――《渔歌子》

  (唐 张志和)――――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

  ①诗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②诗意::西塞山附*,白鹭展翅飞,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不想回家。


语文四年级下册总复*教案优选【五】份(扩展3)

——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教案实用5份

  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教案 1

  一、期末复*目标:

  1、在期末复*中,力求体现“减负增效”精神。

  2、在期末复*中,提高学生的写作与阅读水*。

  3、通过期末复*,帮助学生梳理与细化基础知识,查缺补漏。

  二、复*重点:提高学生的*作与阅读水*。

  三、时间安排:

  (一)复*时间:

  12月16日—20日:作文复*

  12月23日—30日:基础知识(组词、古诗、照样子写词语、照样子写句子、词语搭配、排列句序、填关联词语、修改病句、加标点、造句)1月2日—7日:阅读短文

  注:在复*期间,穿**行综合试卷测试。

  (二)考试时间:

  12月18日—1月2日:3—6年级英语口试

  12月27日—1月6日:语文考查朗读、背诵;数学考查实践活动1月3日:上午8:30开始3—6年级英语测试1月8日:上午8:30开始2—6年级语文测试四、复*内容:

  1、字:

  (1)看拼音写词语:以书后生词表为主。

  (2)选字填空:区分形*字、同音字。

  (3)按要求查字典:能够确定字的音部(音序)、部首,余几笔、读音,会组词,会选择字义。

  (4)正音:

  (5)抄写生字。

  (6)解释古诗中的重点字。

  2、词:

  (1)组词:能够准确区分形*字、同音字,并正确组词;能够正确区分同一个字的不同读音,并组词。

  (2)填上恰当词语:

  动宾结构、填写形容词、填写量词、填写动词、填写名词等提醒孩子注意“的”、“地”、“得”的用法。

  (3)照样子写词语:

  (4)选词填空:

  (5)补充四字词语:以书后生词表为主。

  (6)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7)写出近义词、反义词

  (8)按照要求分类抄写词语

  (9)理解词义(选择词义、查字典解释词义)

  3、句:

  (1)用带点词语写句子:

  (2)给句子加标点:重点为冒号、引号、顿号、逗号、句号、感叹号的用法。

  (3)照样子写句子:

  (4)改正句子中的错误:

  ①在括号里写出正确词语:用词不当

  ②将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用词不当、缺少成分、关联词语用错、用词重复

  (5)填写关联词语:

  (6)古诗解释:

  (7)补充语文园地“读读背背”中的句子、连线

  (8)按要求抄写句子

  4、段:

  (1)排列句序

  (2)仿照例子写一段话

  (3)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课内文章):

  (4)根据课文内容连线:

  (5)古诗默写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7)写出课文题目

  (8)按照要求抄写一段话

  (9)小练笔

  (1)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

  (2)在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并学*其观察方法。

  (3)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

  (4)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

  (5)体会文章表达的方法(说明文),比较课文在表达上的不同点;

  (6)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

  (7)体会作者怎样把特点写具体;

  (8)收集有关资料;

  (9)谈读后感受;

  (10)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11)体会表达准确的语句;

  总体包括五方面:练*朗读和默读,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领悟表达的方法;积累语言;向课外扩展延伸。

  五、建议家长在期末阶段关注:

  1、孩子的记事本,老师会按照复*的进度帮助孩子听写字词,默写规定的古诗以及语文园地“读读背背”的内容。

  2、建议家长可以结合孩子8次*作中的问题督促孩子进行片段修改,帮助提高作文水*。

  3、请家长关注一些口头作业,帮助督促孩子落实;对于复*阶段老师留的作业要求孩子独立完成。

  4、请各位家长对于期末考试中要求朗读、背诵的篇目督促孩子进行练*。

  5、家长提醒孩子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醒孩子准备好学*用具。

  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教案 2

  1、知识目标:进一步巩固写作知识,要求学生写出内容具体、通顺的文章。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教育目标:教育学生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复*重点:指导学生审清题目要求,把事情的过程写具体。

  复*难点:培养学生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

  复*过程:

  一、揭示复*内容。

  二、指导写作方法。

  1、审题:

  即把握作文题目的具体要求。

  2、确定作文题目的重点。

  学会确定题目的重点是审题过程的重要一步,因为只有确定了题目的'重点,才能更好地选取材料,突出文章的重要部分。

  3、复*记叙文的六要素。

  指名说,板书:

  时、地、人、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4、*作开头的方法:

  (1)开门见山。

  (2)提问式开头。

  5、*作结尾的方法:

  ⑴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⑵照应开头。(首尾呼应)

  ⑶抒情结尾(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或敬佩之情)

  6、复*本学期要求写作的几作文。

  a、写一个人(赞扬某方面的优秀品质)

  b、记一处景物(抓住特点表现出“美”)

  c、写一件物品(抓住形状、特点、用途来写)

  d、写读后感。

  e、介绍我们的学校。

  f、谈压岁钱的用法。

  三、练*:

  1、我敬佩的人。

  A、要求用一件典型事例赞扬他某方面的优秀品质。

  B、小组内练*说话。指名说话,师生共评。

  四、小结:

  写作文要靠*时积累材料,多练*,多动笔,才能提高作文能力,希望大家多观察,多练*。

  五、作文:

  以《一件自己深受感动的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教案 3

  目标:

  让学生掌握材料的

  重点:

  审清题意,不离题。

  难点:

  进行丰富的想象,把内容写具体。

  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审不清题意,内容不够具体。

  复*过程

  1、提问:什么是材料?

  2、:常见的材料有:一是根据图画,二是根据一个故事梗概扩写,三是根据故事开头进行续写。

  3、*作一:根据图画。

  (1)先回顾第四单元的看图:

  这幅图画的图意是什么?

  这幅图目的是要求我们懂得战争给我们带来了灾难(或日本侵略者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怎样才能把这幅图画写具体?

  详写被炸后的废墟,具体描写小孩的外表及内心。

  (2)出示图画,让学生先把握图意是什么,后抓住什么景物写。(图略)

  4、*作二:

  请你认真读下面一件事情的开头部分,合理地展开想象,续写一个故事。

  星期二早晨的晨会课开始了,四(2)班张老师组织全班学生收看学校苗苗电视台的<一周集锦>节目。突然,一位老大爷颤巍巍地推门进来,气喘吁吁地问张老师:“你们班有个叫李宏民的学生吗?”“有啊,李宏民怎么啦?”张老师惊奇地望着老大爷。老大爷激动地说:“我可找到他啦,一个懂事、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的好孩子啊!”

  (1)提问:要续写这个故事,首先要弄懂什么?

  (2):这肯定是一件舍己为人的事。究竟李宏民为老大爷做了什么事,就是我们的具体内容。

  (3)提问:怎样才能写具体呢?

  (4):要将事情的起因经过写具体。

  小测内容

  将*作一的看图写好。

  作业完成*作二。

  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教案 4

  复*目标:

  1、知识目标:进一步巩固写作知识,要求学生写出内容具体、通顺的文章。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教育目标:教育学生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复*重点:指导学生审清题目要求,把事情的过程写具体。

  复*难点:培养学生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

  复*过程:

  一、揭示复*内容。

  二、指导写作方法。

  1、审题:

  即把握作文题目的具体要求。

  2、确定作文题目的重点。

  学会确定题目的重点是审题过程的重要一步,因为只有确定了题目的重点,才能更好地选取材料,突出文章的重要部分。

  3、复*记叙文的六要素。

  指名说,板书:

  时、地、人、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4、*作开头的方法:

  (1)开门见山。

  (2)提问式开头。

  5、*作结尾的方法:

  ⑴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⑵照应开头。(首尾呼应)

  ⑶抒情结尾(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或敬佩之情)

  6、复*本学期要求写作的几作文。

  a、写一个人(赞扬某方面的优秀品质)

  b、记一处景物(抓住特点表现出“美”)

  c、写一件物品(抓住形状、特点、用途来写)

  d、写读后感。

  e、介绍我们的学校。

  f、谈压岁钱的用法。

  三、练*:

  1、我敬佩的人。

  A、要求用一件典型事例赞扬他某方面的优秀品质。

  B、小组内练*说话。指名说话,师生共评。

  四、小结:

  写作文要靠*时积累材料,多练*,多动笔,才能提高作文能力,希望大家多观察,多练*。

  五、作文:

  以《一件自己深受感动的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教案 5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分组编排,全册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组(中外童话)和第七组(成长的故事)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使这两组的学*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二、复*内容安排

  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每组课文后有"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 "读读记记"中列的是由要求认识的字组成的词语,略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也列在"读读记记"中。安排了4个关于读写方法和*惯方面的发现,分别是:读文章时要想象画面,边读边想提出问题,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表达清楚。"我的发现"栏目的呈现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吐泡泡形式改为小林,小东两个孩子的对话。

  四年级上册的阅读教材,除安排识字和写字任务外,还注重以下五个方面的引导:练*朗读和默读;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领悟表达的方法;积累语言;向课外扩展延伸。

  通过阅读,既要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又要领悟和学*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一是领悟遣词造句的准确;二是体会语句的具体形象;三是体会文章条理清楚的表达方法;四是体会选材的别具一格。教材中还特别安排了侧重学*表达的"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组,读了《白鹅》和《白公鹅》,我们会觉得两位作家笔下的白鹅,特点是那样相同,形象都栩栩如生,但表达方法和语言风格又迥然不同;老舍的《猫》和《母鸡》,都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但写法完全不一样,通过对比阅读,学生会受到很多启发。

  教材中引导积累语言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背诵,二是抄写。18篇精读课文中,有10篇提出了背诵的要求,其中有的是指定背诵的部分,有的则是由学生选择,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18篇精读课文中,有10篇提出了抄写的要求,一般是让学生找出写得好的语句,多读读,体会体会,再抄下来。

  口语交际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要在听与说的双向互动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交流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观,自己喜欢的动物,自己的奇思妙想;有的以讨论为主,如,讨论如何保护文物;有的要模拟生活情境练*交际,如,感谢和安慰;有的带有比赛游戏的性质,如,看图比眼力;还有的是讲故事,演短剧,如,第三组的讲童话,演童话,第七组的讲成长的故事,演成长的故事。

  四年级上册教材与三年级一样,对*作作了两条线的安排。一是在每组的"语文园地"中安排一次*作,全册安排8次。

  三、复*措施

  (一)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并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这是我们把握教学目标的依据。

  (二)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分组编写,确定专题的思路比前几册有所拓宽,除了思想内容方面的专题外,"中外童话"是从文体角度定的专题,"作家笔下的动物"则是侧重体会文章的表达形式。围绕专题安排的各项学*内容与学*活动,前后有联系,有照应,做到环环相扣。这样,就使整组教材以至整册教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

  一是在课文的文前,文中或文后,以吐泡泡的形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自读自悟;二是在精读课文的思考练*中,安排了引导自主,合作,探究的题目;三是在每组课文后面安排了学生对本组所学字词进行自查自测的"词语盘点";四是语文园地中设置了“我的发现”“展示台”“宽带网”等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的栏目。

  (四)加强开放性,密切语文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语文学*是母语的学*,学*的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把语文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主要表现在:一是注意引导学生用生活中的实例,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二是从生活的实际需要中提炼口语交际话题,练*写作;三是结合课文的学*引导课外阅读,重点推荐了《格林童话》和《爱的教育》,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四是通过综合性学*,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四年级下册总复*教案优选【五】份(扩展4)

——四年级语文下册总复* (菁华5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总复*1

  一、风景特点篇

  1、桂林山水——奇秀险、静清绿

  2、双龙洞——雄伟、惊险、神奇

  3、七月的天山——奇妙无比、引人入胜

  4、大海——波澜壮阔

  5、西湖——水*如镜

  6、泰山——峰峦雄伟

  7、香山——红叶似火

  8、荷兰——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

  9、乡村生活——自然和谐、充满诗意、无拘无束

  10、乡下风景——独特迷人、优美恬静

  11、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山水天下第一甲:第一

  12、、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小船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行驶,人好像在画卷中游览观赏一样。

  二、人物特点篇

  1、父亲(中彩那天)——诚实,讲信用

  2、父亲(万年牢)——认真、实在、正直

  3、哈默——自爱自尊自强、有骨气

  4、小夜莺——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5、雨来——机智勇敢、热爱祖国、游泳本领高

  6、一个*孩子——热爱和*、憎恨战争

  7、盲童安静——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8、琳达一家——一心为他人着想,乐于助人

  9、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勤劳朴实

  10、伽利略——执着追求真理,相信科学、不迷信.

  11、罗丹——做事全神贯注、一丝不苟、执著追求

  12、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画技高超

  13、父亲(父亲的菜园)——勤劳执著、认准目标、坚持不懈

  14、纪昌——虚心好学、勤学苦练

  15、飞卫——堪称名师

  16、扁鹊——医术高超

  17、蔡桓公——固执己见、自以为是、讳疾忌医

  18、文成公主——聪明又漂亮

  19、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权,为民造福、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20、宙斯——心狠手辣、冷酷无情

  21、渔夫——从容、镇定、聪明

  22、魔鬼——凶狠狡猾而又愚蠢

  三、课文单元分类

  第1单元——写景第5单元——热爱生命

  第2单元——以诚待人第6单元——乡村生活

  第3单元——大自然的启示第7单元——执着追求

  第4单元——战争与和*第8单元——故事长廊

  四、单元作文分类

  1、第1单元——校园之景(写景) 5、第5单元——热爱生命的人和事

  2、第2单元——写心里话6、第6单元——乡村风景或乡村生活

  3、第3单元——观察与发现7、第7单元——我敬佩的一个人

  4、第4单元——看图写想象8、第8单元——自由表达

  五、单元心得体会

  1、学*了第1单元,我感受到了祖国的风景是那么的奇妙无比,引人入胜。

  2、学*了第2单元,我懂得了做人要做一个诚实讲信用的人。

  3、学*了第3单元,我感受到了只要你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会有所发现。

  4、学*了第4单元,我体会到了我们要热爱和*、维护和*、制止战争。

  5、学*了第5单元,我体会到了我们要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6、学*了第6单元,我体会到了乡村的风光是如此的独特迷人、自然和谐啊!

  7、学*了第7单元,我体会到了无论学*或是做事,都应该认准目标,执著追求。

  8、学*了第8单元,我从这些故事当中体会到了做事、做人的道理,领略故事是多么的引人入胜啊!

  六、课文心得体会

  1、学*了《桂林山水》,我感受到了桂林的山是多么的奇秀险,桂林的水是多么的静清绿啊!

  2、学*了《记金华双龙洞》,我感受到了双龙洞是多么雄伟、惊险、神奇啊!

  3、学*了《七月的天山》,我感受到了七月的天山是多么的奇妙无比,引人入胜啊!

  4、《中彩那天》告诉我们,人生最重要的是诚实,讲信用,这是比物质财富更加珍贵的财富。

  5、学*了《万年牢》,我感受到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6、学*了《尊严》,我感受到了做人要做一个自爱自强自尊的人。或要用自己的劳动去维护个人的尊严。

  7、学*了《将心比心》,我明白了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或遇事要将心比心,多为别人着想。

  8、《自然之道》让我们懂得,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9、学*了《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我明白了要保护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10、学*了《“打扫”森林》,我明白了要保护大自然的生态*衡,提高环保意识,爱护环境。

  11、学*了《人类的老师》,我明白了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用心思考,才会有所收获。

  12、学*了《夜莺的歌声》,我明白了面对敌人时,我们要镇定自如,机智勇敢。

  13、学*了《小英雄雨来》,我知道了雨来是一个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人。

  14、学*了《一个*孩子的呼声》,我明白了要热爱和*,维护和*,不要战争。

  15、学*了《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我明白了我们要憎恨战争,维护和*,捍卫和*。

  16、《触摸春天》,告诉我们:谁都有热爱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17、《永生的眼睛》,启示我们:以自己的爱心给他人带来幸福,生命才更有意义。

  18、《生命生命》,教育我们:要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19、《花的勇气》,激励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阴风冷雨并不可怕,要以无所畏惧的勇气面对一切艰难险阻。

  20、学*了《乡下人家》,我感受到了乡下人家的田园生活真让人向往。

  21、学*了《牧场之国》,荷兰的景色真让人着迷啊!

  22、学*了《古诗词三首》,古人描写的乡村生活多么富有情趣啊!

  23、学*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让我明白了对.要尊重,但不应该盲从,我们有疑问应该反复求证,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24、学*了《全神贯注》,告诉我们学*或是做事要有执著追求的精神和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以及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25、学*了《鱼游到了纸上》,让我明白了做事要勤奋专注、一丝不苟的道理。

  26、《纪昌学射》,寓意是: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要打好扎实的基础。

  27、《扁鹊治病》,寓意是:我们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从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28、学*了《文成公主进藏》,我感受到了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29、《渔夫的故事》告诉我们,拥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

四年级语文下册总复*2

  一、风景特点篇

  1、桂林山水——奇秀险、静清绿

  2、双龙洞——雄伟、惊险、神奇

  3、七月的天山——奇妙无比、引人入胜

  4、大海——波澜壮阔

  5、西湖——水*如镜

  6、泰山——峰峦雄伟

  7、香山——红叶似火

  8、荷兰——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

  9、乡村生活——自然和谐、充满诗意、无拘无束

  10、乡下风景——独特迷人、优美恬静

  11、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山水天下第一甲:第一

  12、、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小船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行驶,人好像在画卷中游览观赏一样。

  二、人物特点篇

  1、父亲(中彩那天)——诚实,讲信用

  2、父亲(万年牢)——认真、实在、正直

  3、哈默——自爱自尊自强、有骨气

  4、小夜莺——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5、雨来——机智勇敢、热爱祖国、游泳本领高

  6、一个*孩子——热爱和*、憎恨战争

  7、盲童安静——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8、琳达一家——一心为他人着想,乐于助人

  9、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勤劳朴实

  10、伽利略——执着追求真理,相信科学、不迷信.

  11、罗丹——做事全神贯注、一丝不苟、执著追求

  12、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画技高超

  13、父亲(父亲的菜园)——勤劳执著、认准目标、坚持不懈

  14、纪昌——虚心好学、勤学苦练

  15、飞卫——堪称名师

  16、扁鹊——医术高超

  17、蔡桓公——固执己见、自以为是、讳疾忌医

  18、文成公主——聪明又漂亮

  19、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权,为民造福、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20、宙斯——心狠手辣、冷酷无情

  21、渔夫——从容、镇定、聪明

  22、魔鬼——凶狠狡猾而又愚蠢

  三、课文单元分类

  第1单元——写景第5单元——热爱生命

  第2单元——以诚待人第6单元——乡村生活

  第3单元——大自然的启示第7单元——执着追求

  第4单元——战争与和*第8单元——故事长廊

  四、单元作文分类

  1、第1单元——校园之景(写景) 5、第5单元——热爱生命的人和事

  2、第2单元——写心里话6、第6单元——乡村风景或乡村生活

  3、第3单元——观察与发现7、第7单元——我敬佩的一个人

  4、第4单元——看图写想象8、第8单元——自由表达

  五、单元心得体会

  1、学*了第1单元,我感受到了祖国的风景是那么的奇妙无比,引人入胜。

  2、学*了第2单元,我懂得了做人要做一个诚实讲信用的人。

  3、学*了第3单元,我感受到了只要你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会有所发现。

  4、学*了第4单元,我体会到了我们要热爱和*、维护和*、制止战争。

  5、学*了第5单元,我体会到了我们要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6、学*了第6单元,我体会到了乡村的风光是如此的独特迷人、自然和谐啊!

  7、学*了第7单元,我体会到了无论学*或是做事,都应该认准目标,执著追求。

  8、学*了第8单元,我从这些故事当中体会到了做事、做人的道理,领略故事是多么的引人入胜啊!

  六、课文心得体会

  1、学*了《桂林山水》,我感受到了桂林的山是多么的奇秀险,桂林的水是多么的静清绿啊!

  2、学*了《记金华双龙洞》,我感受到了双龙洞是多么雄伟、惊险、神奇啊!

  3、学*了《七月的天山》,我感受到了七月的天山是多么的奇妙无比,引人入胜啊!

  4、《中彩那天》告诉我们,人生最重要的是诚实,讲信用,这是比物质财富更加珍贵的财富。

  5、学*了《万年牢》,我感受到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6、学*了《尊严》,我感受到了做人要做一个自爱自强自尊的人。或要用自己的劳动去维护个人的尊严。

  7、学*了《将心比心》,我明白了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或遇事要将心比心,多为别人着想。

  8、《自然之道》让我们懂得,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9、学*了《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我明白了要保护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10、学*了《“打扫”森林》,我明白了要保护大自然的生态*衡,提高环保意识,爱护环境。

  11、学*了《人类的老师》,我明白了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用心思考,才会有所收获。

  12、学*了《夜莺的歌声》,我明白了面对敌人时,我们要镇定自如,机智勇敢。

  13、学*了《小英雄雨来》,我知道了雨来是一个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人。

  14、学*了《一个*孩子的呼声》,我明白了要热爱和*,维护和*,不要战争。

  15、学*了《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我明白了我们要憎恨战争,维护和*,捍卫和*。

  16、《触摸春天》,告诉我们:谁都有热爱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17、《永生的眼睛》,启示我们:以自己的爱心给他人带来幸福,生命才更有意义。

  18、《生命生命》,教育我们:要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19、《花的勇气》,激励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阴风冷雨并不可怕,要以无所畏惧的勇气面对一切艰难险阻。

  20、学*了《乡下人家》,我感受到了乡下人家的田园生活真让人向往。

  21、学*了《牧场之国》,荷兰的景色真让人着迷啊!

  22、学*了《古诗词三首》,古人描写的乡村生活多么富有情趣啊!

  23、学*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让我明白了对.要尊重,但不应该盲从,我们有疑问应该反复求证,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24、学*了《全神贯注》,告诉我们学*或是做事要有执著追求的精神和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以及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25、学*了《鱼游到了纸上》,让我明白了做事要勤奋专注、一丝不苟的道理。

  26、《纪昌学射》,寓意是: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要打好扎实的基础。

  27、《扁鹊治病》,寓意是:我们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从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28、学*了《文成公主进藏》,我感受到了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29、《渔夫的故事》告诉我们,拥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

四年级语文下册总复*3

  第1课的古诗分析总汇

  1、古诗——《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

  ①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诗意:许多鸟都高飞远去,看不见了,一片白云悠闲的独自飘远。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凝望,彼此都看不够。

  2、古诗——《望洞庭》

  (唐 刘禹锡)————表达了诗人热爱和赞美洞庭美景之情。

  ①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②诗意: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3、词——《忆江南》

  (唐 白居易)————表达了诗人赞美和怀念江南美景之情。

  ①诗句: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②词意: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4、古诗名句总汇 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②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③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5、古诗修辞手法 ①拟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对偶: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③比喻:潭面无风镜未磨——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 把(君山)比作(青螺)。

  6、古诗异同

  同:

  1、作者朝代同(都是唐朝诗人写的)

  2、景物地点同(都属于江南)

  3、诗词内容同(都写景,都是写景抒情的)

  异:

  1、体裁形式不同(前两首是诗,后一首是词)

  2、诗人情感不同(前一首冷调写景言意,后两首热情颂景抒情。)

  3、表现手法不同(第一首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第二首的比喻很巧妙,第三首对比非常强烈。)

  7、古诗想象

  ①我独自坐在敬亭山山中,这里的环境一片幽静,突然,吱吱喳喳的几只鸟儿在天空中飞过,越飞越远,直至无影无踪。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秀丽的敬亭山了。

  ②秋天的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我漫步在洞庭湖边,遥望洞庭湖,银色的月光洒在水*如镜的湖面上,那柔和的月色和湖水融合在一起,整个湖面像笼罩着一层薄纱。朦胧中那君山就像一个放在白银盘里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我被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

  ③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啊,如画的风景我久已熟悉。每当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碧绿的江水清净明澈碧如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第23课的古诗分析总汇

  1、古诗——《乡村四月》

  (宋 翁卷)————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①诗句: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②诗意: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农活,没有人闲着,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2、古诗——《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诗人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大人样子劳动的情景,赞颂了农村劳动人民的勤劳,表达作者对天真、可爱的劳动人民的喜爱。

  ①诗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②诗意: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的本事。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

  3、词——《渔歌子》

  (唐 张志和)————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

  ①诗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②诗意::西塞山附*,白鹭展翅飞,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不想回家。

四年级语文下册总复*4

  1、《走,我们去植树》这首诗中把树、森林比作绿色工厂和绿色宝库,把枝叶比作快乐的音符。其中3、4、5小节着重讲了植树的作用和意义。

  2、《第一朵杏花》讲的是邻居孩子帮竺可桢观察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的故事。他说:“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类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竺爷爷正是通过常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注意标点!)

  3、《燕子》的作者是郑振铎,课文从羽毛、翅膀、尾巴三方面介绍了燕子的外形特点,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燕子的外形:活泼机灵。燕子飞行时的特点是:轻、快。作者把休息在电线上的燕子比作音符,把电线比作五线谱。填空: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

  4、《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其中,怀古的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诗句中,“映”的意思是掩映,“郭”的意思是依山而建的城墙。 《春日偶成》的作者是程颢,

  他是宋代诗人,题目的意思是:春天偶然写成的诗。其中写景的是云淡风轻*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谓”的意思是:以为。“时人”的意思是:过路的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欣赏春景时高兴愉悦的心情。

  形容春意很浓的成语:春深似海(春意盎然)。

  5、*常人们总是循规蹈矩地按照通常的切法切苹果:从顶部切到底部,而《苹果里的五角星》里的小男孩却是这样切的:拦腰切下去。结果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果然像一颗五角星。

  这使作者深有感触: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那么,往大处说,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思维。

  6、1971年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的是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设计者是格罗培斯。他在法国南部乡间受到一个老太太卖葡萄方法的启发:给人自由,任其选择。于是采取了撒下草种,提前开放,按游客足迹铺设人行道的方法完成了任务。这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与尊重。

  7、自然界的种种生物是人类的“老师”。人们根据鲸外形“流线体”的特点改进了船体的设计。根据鸡蛋的“薄壳结构”特点,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这门学问叫做仿生学。请另外说出几种人类向生物学*的例子:根据蝙蝠发明了雷达,根据乌贼发明了喷水船等等。

  8、根据《三国演义》有关内容改写的课文是《三顾茅庐》,讲的是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故事。从文中对刘备语言、行为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他对诸葛亮是诚心诚意的。诸葛亮的住地是隆中,那里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这里的“卧龙”既是用来比喻山冈的形状,也是暗指诸葛亮。诸葛亮是个才华横溢、料事如神的人,他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难怪他把自己比作鱼儿,把诸葛先生比作水,可以用成语“如鱼得水”来形容他们的关系。

  9、春秋时代,晋国由祁黄羊担任中军尉。因为多年征战使祁黄羊的腿脚落下毛病,所以他请求晋悼公准许他辞职。他先后推举了两个人,每次都很认真严肃,从“郑重”“慎重”等词可以看出。用文中的一句话赞美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用两个成语来赞美他:出以公心、处事公正。文中的“仇”指杀父仇人解狐,“亲”指亲生儿子祁午。

  10、《公仪休拒收礼物》是一出独幕剧,写法和其他课文不一样。公仪休是鲁国的宰相,他很爱吃鱼,于是就有某大夫派管家送来两条大鲤鱼,可是他却拒收了。子明问他原因,他说:

  如果我收了鱼,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这样就难免要违犯国家的法纪。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就不能吃得上鱼。想吃鱼就自己买,这样就一直有鱼吃。可见,公仪休是个清正廉洁、以身作则的人。公仪休拒收的“礼物”是两条大鲤鱼,拒收的借口是:一闻到鱼腥味就要呕吐。

四年级语文下册总复*5

  一、风景特点篇

  1、桂林山水——奇秀险、静清绿

  2、双龙洞——雄伟、惊险、神奇

  3、七月的天山——奇妙无比、引人入胜

  4、大海——波澜壮阔

  5、西湖——水*如镜

  6、泰山——峰峦雄伟

  7、香山——红叶似火

  8、荷兰——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

  9、乡村生活——自然和谐、充满诗意、无拘无束

  10、乡下风景——独特迷人、优美恬静

  11、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山水天下第一甲:第一

  12、、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小船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行驶,人好像在画卷中游览观赏一样。

  二、人物特点篇

  1、父亲(中彩那天)——诚实,讲信用

  2、父亲(万年牢)——认真、实在、正直

  3、哈默——自爱自尊自强、有骨气

  4、小夜莺——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5、雨来——机智勇敢、热爱祖国、游泳本领高

  6、一个*孩子——热爱和*、憎恨战争

  7、盲童安静——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8、琳达一家——一心为他人着想,乐于助人

  9、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勤劳朴实

  10、伽利略——执着追求真理,相信科学、不迷信.

  11、罗丹——做事全神贯注、一丝不苟、执著追求

  12、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画技高超

  13、父亲(父亲的菜园)——勤劳执著、认准目标、坚持不懈

  14、纪昌——虚心好学、勤学苦练

  15、飞卫——堪称名师

  16、扁鹊——医术高超

  17、蔡桓公——固执己见、自以为是、讳疾忌医

  18、文成公主——聪明又漂亮

  19、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权,为民造福、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20、宙斯——心狠手辣、冷酷无情

  21、渔夫——从容、镇定、聪明

  22、魔鬼——凶狠狡猾而又愚蠢

  三、课文单元分类

  第1单元——写景第5单元——热爱生命

  第2单元——以诚待人第6单元——乡村生活

  第3单元——大自然的启示第7单元——执着追求

  第4单元——战争与和*第8单元——故事长廊

  四、单元作文分类

  1、第1单元——校园之景(写景) 5、第5单元——热爱生命的人和事

  2、第2单元——写心里话6、第6单元——乡村风景或乡村生活

  3、第3单元——观察与发现7、第7单元——我敬佩的一个人

  4、第4单元——看图写想象8、第8单元——自由表达

  五、单元心得体会

  1、学*了第1单元,我感受到了祖国的风景是那么的奇妙无比,引人入胜。

  2、学*了第2单元,我懂得了做人要做一个诚实讲信用的人。

  3、学*了第3单元,我感受到了只要你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会有所发现。

  4、学*了第4单元,我体会到了我们要热爱和*、维护和*、制止战争。

  5、学*了第5单元,我体会到了我们要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6、学*了第6单元,我体会到了乡村的风光是如此的独特迷人、自然和谐啊!

  7、学*了第7单元,我体会到了无论学*或是做事,都应该认准目标,执著追求。

  8、学*了第8单元,我从这些故事当中体会到了做事、做人的道理,领略故事是多么的引人入胜啊!

  六、课文心得体会

  1、学*了《桂林山水》,我感受到了桂林的山是多么的奇秀险,桂林的水是多么的静清绿啊!

  2、学*了《记金华双龙洞》,我感受到了双龙洞是多么雄伟、惊险、神奇啊!

  3、学*了《七月的天山》,我感受到了七月的天山是多么的奇妙无比,引人入胜啊!

  4、《中彩那天》告诉我们,人生最重要的是诚实,讲信用,这是比物质财富更加珍贵的财富。

  5、学*了《万年牢》,我感受到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6、学*了《尊严》,我感受到了做人要做一个自爱自强自尊的人。或要用自己的劳动去维护个人的尊严。

  7、学*了《将心比心》,我明白了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或遇事要将心比心,多为别人着想。

  8、《自然之道》让我们懂得,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9、学*了《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我明白了要保护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10、学*了《“打扫”森林》,我明白了要保护大自然的生态*衡,提高环保意识,爱护环境。

  11、学*了《人类的老师》,我明白了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用心思考,才会有所收获。

  12、学*了《夜莺的歌声》,我明白了面对敌人时,我们要镇定自如,机智勇敢。

  13、学*了《小英雄雨来》,我知道了雨来是一个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人。

  14、学*了《一个*孩子的呼声》,我明白了要热爱和*,维护和*,不要战争。

  15、学*了《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我明白了我们要憎恨战争,维护和*,捍卫和*。

  16、《触摸春天》,告诉我们:谁都有热爱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17、《永生的眼睛》,启示我们:以自己的爱心给他人带来幸福,生命才更有意义。

  18、《生命生命》,教育我们:要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19、《花的勇气》,激励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阴风冷雨并不可怕,要以无所畏惧的勇气面对一切艰难险阻。

  20、学*了《乡下人家》,我感受到了乡下人家的田园生活真让人向往。

  21、学*了《牧场之国》,荷兰的景色真让人着迷啊!

  22、学*了《古诗词三首》,古人描写的乡村生活多么富有情趣啊!

  23、学*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让我明白了对.要尊重,但不应该盲从,我们有疑问应该反复求证,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24、学*了《全神贯注》,告诉我们学*或是做事要有执著追求的精神和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以及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25、学*了《鱼游到了纸上》,让我明白了做事要勤奋专注、一丝不苟的道理。

  26、《纪昌学射》,寓意是: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要打好扎实的基础。

  27、《扁鹊治病》,寓意是:我们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从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28、学*了《文成公主进藏》,我感受到了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29、《渔夫的故事》告诉我们,拥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


语文四年级下册总复*教案优选【五】份(扩展5)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10)份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1

  教学目标

  1.把自己读过的一本好书,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介绍给他人;通过互相介绍,了解什么是好书,激发读整本书、读好书的兴趣。

  2.自主选择内容,自由*作,把自己想读的意思写清楚,学*运用*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修改自己的*作。

  3.读“我的发现”,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4.读背歇后语,积累歇后语,初步了解歇后语的作用。

  5.熟读趣味故事,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奇妙,感受人物的才思敏捷。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读一本好书。

  2.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名言导入

  对于书,我们都不陌生。书,好书,到底会给人带来什么呢?在我们以前,有很多有成就的人都说过读书的作用。

  (多媒体打出,师生齐读)

  列宁说:“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高尔基说:“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

  伏尔泰说:“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好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别林斯基说:“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自己读过什么好书,向大家介绍一本你喜欢的好书。

  自由交谈:自己读过哪些好书(说说书名,可不提及内容)

  介绍一本好书

  1.指名介绍一本好书。

  a.请1名同学介绍一本好书。

  b.征求大家的意见,想了解哪个同学读的哪本书,请那位同学介绍。

  师生评价,概括出介绍、推荐一本好书的方法:一是要把书名、内容说清楚明白;二是可以从不同角度介绍──比如有趣的部分、书给人的启示、快乐等;三是要把握听的同学的疑问简要解答。

  2.小组开始互相介绍。

  可以介绍自己最想向大家介绍的一本书,也可以根据小组同学的兴趣,应他们要求,介绍一本自己读过大家又感兴趣的书。小组之间评价谁介绍得清楚,选出大家都感兴趣的一本或两本书。

  3.各小组评出都感兴趣的一本书,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介绍,小组成员互相补充。

  4.教师也参与介绍一本好书,在语言上给学生一种规范、引导和点拨。

  5.根据学生介绍,把好书名字写在黑板“好书看台”里,鼓励大家有条件亲自读一读这些书。

  再读名言,能说说通过以前的读书经历和今天的交流,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学生交流,体会好书的作用)

  小结:名人们说的书,应该都是指好书。今天,我们谈到的书,应该说也都是“好书”。这些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打开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和好书交朋友呢?

  生活拓展

  1.请家长为自己购买一本同学推荐的好书,要把这本书的内容跟家长介绍清楚。

  2.在适当的时机,多开展几次“推荐一本好书”“推荐一种好杂志(报纸)”的活动,使学生对读书产生持久的热情。

  第二、三课时 *作

  导入激趣,拓展思路

  1.导语:同学们,我们已经写了不少作文了,每一次都有内容的要求。有的同学说,要是让我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那该多好!今天,就请同学们自由*作,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

  2.读*作提示,想想自己最想写什么。

  3.教师小结:引导学生从内容和体裁两方面体会*作的自由。如内容,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景;可以写实事,也可以写虚拟、想象中的事。体裁上,可以是故事,可以是童话、寓言,可以是散文,也可以是诗歌。

  自主*作

  师生评议作文

  1.交流自己写了什么内容。

  2.小组之内交流读*作,选出大家认为比较优秀的文章,并说说好在哪。

  在读*作前,小组成员要把文章的特点讲一讲,以激发听者的兴趣。

  3.同学读自己的*作。根据实际情况,可体现以下特点:内容各异,体裁各异,语言流畅,内容具体。

  4.教师推荐一篇有明显优点也存在问题的文章,引导大家读、修改。修改后再读一读。

  5.自己修改*作。

  拓展阅读风格各异的小文

  1.导读:写作文最好是有感而发,写自己真实的想法,真正要说的话,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写,这样的作文才会感染人。我们来欣赏一下风格各异的几篇文章,有的是专家写的.,有的是小学生写的,相信一定会给你很大启发。

  2.自由读文章。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复*导入

  1.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听写词语。

  3.互相纠错。

  读对话,了解内容

  1.自读“我的发现”,想想从小林和小东的谈话中,你知道小东有什么发现?

  2.同桌分角色读,进一步读好对话。

  谈一谈,小东有什么发现

  1.谈一谈小东有什么发现?

  2.谁还有相同的发现?

  3.抓主要内容,你还发现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自由谈,肯定学生学*中注意发现总结方法。

  练*用自己能掌握的方法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在前几个单元中任选两篇概括)

  读课本中的歇后语

  1.读六个歇后语,说说发现了什么?

  2.熟读歇后语。

  3.讲解三个典故“关羽失荆州”“王羲之写字”“周瑜打黄盖”。如果学生知道,可请学生讲一讲。

  4.背歇后语。

  说说在读书过程中,关于用歇后语的句子。教师出示几个带有歇后语的句子,让学生体会歇后语在句子中的作用──使句子形象生动

  1.“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没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张小亚是不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的。

  2.他对人了解得很深刻,讲起某人的特点来,那真是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

  3.你才有了一次好成绩,看,一大意又落后了。这真是应了那句话: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第五课时 趣味语文

  趣味语文

  1.自读两个小故事,读熟练。

  2.你觉得趣在哪?说一说。

  3.读对子,反复吟诵,感悟趣。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4.拓展作业:

  把书中的故事讲给家人听。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搜集趣联妙对故事,在语文活动课上讲给老师和同学听。

  阅读延伸

  课外作业:读选读课文。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2

  [教学目标]

  1、赏析重点句子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理解重点句子的方法和能力。

  2、学会根据词语理解乡村和城市不同的美,培养学生根据图画仿写句子的能力。

  3、积累《卜算子·咏梅》一词,并能理解其含义和学会赏析。

  [教学重难点]

  学会根据词语理解乡村和城市不同的美,培养学生根据图画写句子的能力。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台

  1、学生自由读“交流*台”,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2、你还能从哪些句子中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学生讨论后回答。

  (2)教师归纳。(我们可以从中心句、总起句、总结句等关键句中理解作者的情感或想法。)

  3、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理解重点句子?

  (1)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语;

  (2)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使用语言,可以创设语境造句或写一段话;

  (3)也可以运用关键词串讲课文的主要内容;

  (4)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关键语句的朗读训练。

  二、词句段运用

  (一)根据词语体会乡村和城市的不同生活。

  1、学生自由朗读课本上的两组词语,选两三个词语,说说你体会到的乡村和城市的不同生活。

  生讨论后示例:我从“璀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这几个词中体会到了城市街道繁华热闹,经济发达,人们生活节奏快;我从“肥沃、依山傍水、炊烟袅袅”这几个词中体会到了乡村的田野空气清新,人们生活安逸,处处弥漫着乡土气息。

  2、小组讨论交流: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乡村和城市的词语。

  3、教师出示课件归纳、拓展。

  描写城市的词语:流光溢彩、高楼大厦、四通八达、十里长街、川流不息。

  描写乡村的词语:鸡鸭成群、瓜果飘香、落英缤纷、草长莺飞、山清水秀

  (二)选一幅图画,照样子仿写句子。

  1、学生齐读课本上的两个句子。

  2、小组交流:从这两个句子中你读出了什么内容?(都是把图画中涉及到的具体景物加上形容词用短语的形式呈现出来,最后对这幅图画加以概括总结。)

  3、选取课本上的一幅图片,仿写句子。

  例如:第一幅图片:

  第二幅图片:飞翔的鸟儿,挺拔的树木,潺潺的流水和形状各异的巉岩,绘成了一幅幽静的山水风光图。

  第三幅图片:嬉戏的白云、传出琅琅读书声的教学楼、飘来阵阵菜香的食堂和在操场上跑步的学生,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校园晨曦图。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日积月累

  1、谈话导入:你知道哪些写梅花的诗句?(学生积极发言)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的《卜算子·咏梅》。

  2、指导朗读。

  (1)同桌之间练读,教师提示学生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词,教师相机指导正音,读出节奏。

  3、引导学生理解词的大意。

  (1)小组讨论对题目及词意的理解。

  译文:风风雨雨把冬天送走了,漫天飞雪又把春天迎来了。悬崖已结百丈坚冰,但梅花依然傲雪俏丽竞放。虽然美丽但不与桃李争艳比美,只是把春天的消息来报。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她却在花丛中笑。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①“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词的起句就以健笔凌云之势,表现出了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明显不同的.胸襟与气魄。

  ②“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极力渲染梅花开放时的冰雪环境,这是一种衬托的手法,在“百丈冰”的时节梅花开放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③“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描写春天降临繁花似锦的时候,梅花那种舒心高兴的样子。写出了梅花不仅有俏丽的身姿,还有崇高的精神境界。

  ④教师介绍作者(课件出示),帮助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4、同桌、小组间用不同形式练*朗读,熟读成诵。

  5、“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这表明了***的创作契机。引导学生积累宋代诗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一”中的“交流*台”,主要突出学生理解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情感的能力,从例句的感知到方法的指导,层层深入;“词句段运用”主要难点是仿写句子,指导学生找出规律进行总结练*;最后在“日积月累”中对***的《卜算子·咏梅》的认知和理解、赏析再到课外的积累,都体现了对学生认知能力和积累能力的考察,这就要求我们在*时的教学和生活中多发现,多积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足之处在于学生的知识面较窄,有待拓宽,在*时生活和读书的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多加积累。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3

  【教学目标】

  1、运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的收获,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2、比较句子,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3、积累农业气象谚语。

  4、展示综合性学*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有关“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的图文资料、小发明、小创意等。

  2、教师准备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有所发现与发明事例的资料或课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展示事例,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或讲述下列事例,引入新课。

  2000多年前埃及人迈克雷在尼罗河边散步时,踢到了干乌龟壳,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木制四弦的乐器──世界上最早的小提琴。

  (课件出示乌龟壳、小提琴,播放小提琴优美的旋律)

  (音乐转换为沉重的曲调,教师语气沉重地讲述)

  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只有袋鼠、驼鸟等少数动物种类。1859年英国移民带去20多只家兔到达澳大利亚。那里没有虎、豹、豺、狼、狐等食肉动物,兔子没有天敌,只生不死,不到三年时间,就多得挤满了牧场草地。到了19世纪末,兔子经过的地方,牧草、麦苗荡然无存,仿佛刮了一场龙卷风,或像洪水刚刚冲过一样,丰美的草场变成了荒漠,确确实实发生了一场“兔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兔子的逞凶束手无策。后来,科学家找到一种针对兔子的粘液瘤病毒,它通过蚊子传播给兔子,大批兔子接连死去,这样澳大利亚的农业和畜牧业才得以恢复。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自然界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都是协调统一的关系,哪个环节上发生失调,就会破坏生态*衡,就会给人类带来灾害。

  二、自主选择,分组交流

  自主选择交流的内容──从下列方面任选一项交流:自己对大自然的发现;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自己的发明设想;自己尝试实验或设计发明的.情况。

  自主选择交流的伙伴──交流内容相同的组成一个或若干个小组。

  自主推荐在全班汇报的代表──教师适当引导激励上台少的同学,善于发现突出典型并积极向组员推荐。

  三、全班汇报,互动交流

  1、各小组推荐的代表向全班汇报,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话清楚、大方、语言顺畅连贯,通过过渡语评点和重点引导学生评议两三名同学来激励学生;听的同学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听的过程中或听完之后举手向汇报的人请教,形成台上台下的互动交流,学生不能解答的教师可做解答或引导课外去查阅资料、实践探究。

  2、评选“最佳创意奖”“查阅资料能手”“超越自我奖”等,进行精神奖励:全班鼓掌、打节奏为获奖同学唱一支歌曲。

  四、同桌互说,强化提高

  请向获奖的同学或你认为最出色的同学学*,重新组织自己的语言,再同桌两人一组,一人讲,对方听一听、问一问、夸一夸。教师巡回指导。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4

  【教材简析】

  本次口语交际训练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走进社会,了解和收集天下大小事,是训练搜集材料能力的继续;二是培养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三是通过组织发布新闻和评议新闻的活动,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非常广泛,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有话可说的机会。

  本次*作训练,紧扣本组的专题,编排了一次看图写文。指导学生*作时,可先指导学生回顾所学的课文,回顾了解到的战争情景,有条件的还可以通过影视等传媒,把学生引入战火纷飞的年代。然后出示照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展开想象,整体感知图中的景和人。接着以图中废墟中的孩子为重点,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并想象:这个小孩的外貌、年龄,为什么哭?他的父母在哪里?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孩子未来的命运等。最后,在说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我的发现”安排了4个比喻句,要求学生理解句子意思,体会带点的部分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日积月累”安排了一组与战争有关的成语,有的成语还包含着一个故事。“宽带网”围绕本组专题“战争与和*”,列举有关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战争中的英雄人物。这是本组课文学*后的拓展和延伸。

  【教学目标】

  ⒈读、写并积累本单元与战争相关的词句。

  ⒉培养学生的关注新闻的意识。

  ⒊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交际能力。

  ⒋通过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激发他们痛恨战争,同情战争中的无辜者的情感,理解人们对和*的呼唤。

  ⒌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交际能力。

  【教学准备】

  ⒈搜集与战争相关的影视资料。

  ⒉搜集同学们感兴趣的有价值的新闻。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词语盘点、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激趣导语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我们已经从字里行间了解了战争给孩子带来的苦难,聆听了他们对和*的呼唤。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读读那些词句,更深刻地感受一下吧。

  二、词语盘点

  ⒈学*“读读写写”“读读记记”

  ①学生自由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②小组学*:读词语,相互正音;交流词语的意思。

  ③学生书写“读读写写”的词语。

  ④教师听写词语。

  ⒉我的发现

  ①学生自由读这些句子。

  ②学*小组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③全班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这两组句子中带点的部分表达了怎样不同的情感?④从课内阅读材料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⑤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对这些词句的学*,我们不仅理解了比喻句更深刻地体会了文章所表达的感情,而且还用你那充满智慧的眼睛去发现,用聪明的大脑去思考,可谓一举多得!语文王国里精彩无限,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会感受到魅力无处不在,希望你在以后的学*中有更出色的表现。

  三、日积月累

  ⒈自由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

  ⒉指名读成语,集体正音。

  ⒊说说自己读懂了意思的成语,提出难以理解的成语全班交流。

  知己知彼—《孙子兵法谋攻》“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一般都说“知己知彼”,指对自己的情况和敌人的情况都有透彻的了解。

  百战百胜—多次打仗都能取得胜利。

  运筹帷幄—《汉书高帝记》“上(刘邦)曰: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后称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

  决胜千里—在千里之外就能决定最后的胜负,比喻智慧超群。

  出其不意—趁对方没有料到(就采取行动)。

  攻其不备—趁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进攻。

  围魏救赵—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齐国派田忌率军救赵。田忌用军师孙膑的计策,乘魏国内部空虚而引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在桂陵(今山东菏泽)大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后来用“围魏救赵”来指类似的作战方法。声东击西—声,声张,宣布出来。军事上出奇制胜使对方产生错觉的一种战术,即表面上或口头嚷着攻打这边,实际上却攻打那边。唐杜佑《通典兵典六》:“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四面楚歌—《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霸王项羽被刘邦围困在垓下,“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后来用以比喻孤立无援、四面受敌的处境。

  腹背受敌—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

  草木皆兵—一草一木都像是兵一样。《晋书苻坚载记》记载,公元383年,苻坚率军南下,攻打东晋,看见东晋军队布阵整齐,“望八公山,草木皆人形”,非常惧怕。后来就用“草木皆兵”形容人在极度惊恐时,神经过敏,发生错觉,稍有一点动静,就非常紧张。

  风声鹤唳—唳:鹤叫。《晋书谢玄传》记载,北方的秦王苻坚带兵来攻打东晋王朝,在安徽淝水一带,被晋军打得大败,往回逃的路上听到风声鹤叫,都以为是晋军来追击他们。后来就用“风声鹤唳”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兵贵神速—用兵以行动特别迅速最为重要。(语出《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突然袭击—军事上指出其不意地打击。

  神出鬼没—比喻变化巧妙迅速,或一会儿出现,一会儿隐没,不容易捉摸(多用于用兵出奇制胜,让敌人摸不着头脑)。

  所向无敌—指军队等所指的方向,没有能抵得住的对手。

  ⒋教师点评解释并选词造句。

  ⒌比一比,看谁记得多,看谁记得快。

  四、作业布置

  抄写日积月累。

  第二、三课时

  (看图写话)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经过本单元的学*,我们对战争有了更深刻地理解与认识。现在,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课文中提到的战争场景。

  二、回顾课文

  ⒈本组课文提到的战争场景。

  ①《夜莺的歌声》中,沉着俏皮的小夜莺与游击队员完美合作,歼灭了32个鬼子。 ②《小英雄雨来》中,机智勇敢的雨来不仅掩护了区上的交通员李大叔,自己还成功的从鬼子的魔爪下脱身。

  ③《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完美一起享受春天》更是表达了我们对战争的痛恨,对和*永驻的期盼。

  ⒉呈现战争中儿童的图片,播放写作图片时代背景淞沪会战纪录片,交流感想。 ⒊呈现写作图片,简要讲述1937年8月28日日军轰炸上海火车站南站情景及照片来源。

  ⒋小组内讨论感受后班级内分享。

  三、观察图片

  ⒈引导学生按看图作文观察方法认真观察,展开合理想象,整体感知图中的景和人。 ⒉一废墟中孩子为重点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并想象:这个孩子的外貌?年龄?这个小孩为什么哭?他的父母在哪里?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这个孩子今后将会怎样?⒊讨论作文题目并在班级内交流分享整个故事。

  ⒋提出写作要求。

  ①整体把握,把想到的和看到的写下来。

  ②突出重点。

  ③完整表达。

  四、拟定草稿

  五、交流评改

  改通顺指出错别字及其病句、标点错误等;评优点,划出你认为的好词好句或者精彩的片段;提建议,提出哪些内容需要具体补充,哪些可简单或删除等等。

  六、作业布置

  誊抄*作。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5

  教学目标 :

  1、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的收获,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2、比较句子,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3、积累农业气象谚语。

  4、展示综合性学*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展示事例,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或讲述下列事例,引入新课。

  20xx多年前埃及人迈克雷在尼罗河边散步时,踢到了干乌龟壳,从中受到启发,

  发明了木制四弦的乐器世界上最早的小提琴。

  (课件出示乌龟壳、小提琴、播放小提琴优美的旋律)

  (音乐转换为沉重的曲调,教师语气沉重地讲述)

  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只有袋鼠、鸵鸟等少数动物种类。1859年英国移民带去20多

  只家兔到达澳大利亚。那里没有虎、豹、狼、狐等食肉动物,兔子没有天敌,只生不死,不到三年时间,就多得挤满了牧场草地。到了19世纪末,兔子经过的地方,牧草、麦苗荡然无存,仿佛刮了一场龙卷风,或像洪水刚刚冲过一样,丰美的草场变成了荒漠,确确实实发生了一场兔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兔子的逞凶束手无策。后来,科学家找到一种针对兔子的粘液瘤病毒,它通过蚊子传播给兔子,大批兔子接连死去,这样澳大利亚的农业和畜牧业才得以恢复。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自然界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都是协调统一的关系,哪个环节上发生失调,就会破坏生态*衡,就会给人类带来灾害。

  二、自主选择,分组交流

  自主选择交流的.内容从下列方面任选一项交流:自己对大自然的发现;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自己的发明设想;自己尝试实验或设计发明的情况。

  自主选择交流的伙伴交流内容相同的组成一个或若干个小组。

  自主推荐在全班汇报的代表教师适当引导激励上台少的同学,善于发现突出典型并积极向组员推荐。

  三、全班汇报,互动交流

  1.各小组推荐的代表向全班汇报,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话清楚、大方、语言顺畅连贯,通过过渡评点和重点引导学生评议两三名同学来激励学生;听的同学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听的过程中或听完之后举手向汇报的人请教,形成台上台下的互动交流,学生不能解答的教师可做解答或引导课外去查阅资料、实践探究。

  2.评选最佳创意奖查阅资料能手超越自我奖等,进行精神奖励:全班鼓掌、打节奏为获奖同学唱一支歌曲。

  四、同桌互说,强化提高

  请向获奖的同学或你认为最出色的同学学*,重新组织自己的语言,再同桌两人一组,一人讲,对方听一听、问一问、夸一夸。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 作

  一、自主汇报,确定*作内容

  1.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汇报本次*作想写什么。

  2.小结:本次*作,是写自己在综合性学*中的发现,或者活动经过,或者心得体会。你哪方面感受最深,最有话可说就写哪些方面,注意不要大量地抄录资料。

  二、自主*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相互修改,完善*作初稿

  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可以当堂点评一、二篇*作,还可以把巡视中发现的语句、标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讲一讲,引导学生修改。

  四、誊写作文底稿。

  第三课时 *作评讲

  一、个性展示台

  1.教师发下*作本,学生阅读批语和自己的*作。

  2.学生自主上台展示本次*作中的亮点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写得好的句子、段落。

  词语:上台在黑板上写。

  句子、段落、篇章:上台宣读,自己谈谈向大家宣读的理由,适当引导评议。对于有特色的*作,教师可推荐发表或参赛。

  二、教师做小结

  1.教师从优劣得失等方面小结本次*作的情况。

  2.提出有共性的问题(如语句、层次、标点等)引导全班评议集体修改。

  三、个人再修改

  各人放声朗读自己的*作,用修改符号再次修改明显错误或有毛病的地方,错别字词订正写在*作眉批空处,每个写三遍。

  对*作不合格的同学,教师指导重新写作或当面指导修改完善。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读一读,自己悟一悟。

  2.说一说,读一读,分组感悟。

  第一组:终于说明了科学家揭开蝙蝠探路的秘密是很不容易的,是反复试验的结果。

  第二组:根本强调了如果不是我们自作聪明,这些海龟是完全不会受到伤害的。

  第三组:居然进一步强调了这的确是令人难以相信。

  在朗读时,注意这三个词语语气稍重一点儿。

  3.小结:这三组句子,每组里的两个句子基本意思是相同的,但每组里的第二个句子表达的语义更重一些,我们*时阅读文章与说话时,要注意这样的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4.举一举例子: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一组例句来吗?

  二、日积月累

  1.自由读,想一想意思。

  2.自主说,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理解的气象谚语,教师适当点拨。

  3.多种形式积累:自主背、相互背、齐背、指名背。

  4.拓展交流:你还知道哪些气象谚语?注意引导学生背一背当地常说的气象谚语。

  三、布置思考作业

  你想做的展示台内容。

  第五课时 展 示 台

  一、课前准备

  1. 讨论,确定展示形式。

  在充分发言的基础上,个人或分组确定一种或两、三种展示方式,如:

  a)主办认识大自然手抄或黑板报。

  b)仿生学课外读物介绍会或建立仿生学图书借阅角。

  c)仿生学发明创意赛。(可结合口语交际、*作进行)

  d)大自然的启示图片展。

  e)布置小发明、小制作实物展台。

  f)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收获优秀*作栏目。

  2. 行动,筹备展示活动。

  筹备时,时间上可有一定的弹性,要充分发挥各小组小组长的作用。

  二、展示评比

  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展示筹备的成果,评比小小发明家课外资料搜集能手办报大王采访能手等,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或者精神奖励。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6

  【设计理念】

  通过词语盘点的练*,培养学生的学*能力心,指导学生学会归纳、整理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智慧,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理解所学的词语。会用所学过的词语。

  2、学*词语分类记忆的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整理所学的词语。

  学生准备:搜集整理所学的词语,然后进行分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激**趣,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祖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之一,汉字历史悠久,词汇丰富,今天我们就来一个词语盘点。

  2、本单元中的词语盘点中,都是我们刚刚学*过的新词,读一读,想一想,看一看你有什么新发现。

  二、确定主题,引导分类、整理词语

  1、学生自读词语盘点。

  2、同桌讨论自己的新发现。教师巡视点拨:给词语分类。

  3、小组学生合作,分类整理词语。

  三、分类练*,学会活用,巩固记忆

  1、读一读

  洞庭 江南 玩赏 无暇 扩散 攀登 泰山 骆驼 屏障 浙江 油桐 拥挤

  孔隙 仰卧 臀部 稍微 额角 擦伤 蜿蜒 依据 敬亭山 波澜壮阔 水*如镜

  峰峦雄伟 红叶似火 拔地而起 奇峰罗列 形态万千 色彩明丽 危峰兀立 连绵不断突兀森郁

  2、分一分(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分类方式来分类)

  描写名称的词语:

  描写形状的词语:

  带色彩的词语:

  描写山的词语:

  描写水的词语:

  3、写一写,说一说。(练*用词语说一句话。)

  4、抄一抄,记一记

  翡翠 凉爽 高耸 山洞 透射 寂静

  增添 细碎 马蹄 柔嫩 锦缎 绵延

  绚烂 白皑皑 重重叠叠 斑斑点点

  [设计意图]

  用不同的方式来记忆和积累词语,用说话的方式来理解词语,从而达到积累词汇的目的。

  四、拓展练*,丰富积累

  1、根据下面词语的形式,试一试,你能写几个一样的词语。

  重重叠叠 斑斑点点 ──────────────────

  白皑皑 ────────────────────────

  ────────────────────────────────

  2、给下面的词语找一个朋友,使它们的意思正相反。

  水*如镜→ 扩散→ 高耸→

  白皑皑→ 凉爽→ 蜿蜒→

  3、给下面的词语找一个朋友,使它们的意思正相*。

  波澜壮阔→ 连绵不断→ 水*如镜→

  寂静→ 扩散→ 凉爽→

  4、 写几个带山字的成语

  5、写几个带水字的成语

  [设计意图]

  通过有趣的拓展练*,达到积累词语,开阔视野,丰富词汇的'目的。

  [教学反思]

  学生是语文学*的主人、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就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积累。比如写作文,学生手中掌握了丰富的作文材料,*作时就会有事可叙,有人可写,有景可摹,有情可抒,作文的难就转化为易,心理上的惧怕也就变为喜欢了。语言材料积累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它好比良庖之于各种原料,厨房中有了林林总总的原料储藏和品类齐全的佐料供给,高明的厨师才能轻松自如、游刃有余地做出令我们常人眼花缭乱、啧啧称奇的美味佳肴。试想,仓储空空如也,佐料山穷水尽,任是手段再高明的厨师不也会陷入无米之炊的巧妇般的窘境吗?因此,要使小学生成为结构和组织语言文字的烹饪高手,生活中悉心做好积累材料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实际上,小学生从入学开始学*语文,就已经开始了有意识的积累。先是对字的积累,再是对词的积累,直至句、段、篇的积累。一个学生写的作文,不管是好是糟,他都在写的过程中运用了自己积累的字、词、句等内容。积累得多的孩子往往语言丰富,作文生动优美,作文结构合理,构思也巧妙。而积累得少的孩子写的作文往往苍白简单。如果一个学生腹中空空,要让他把作文写好,就如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样。所以,学生把语文学好的基础就是进行大量的、科学的积累。语言千日功,靠得是积累。语文教学窍,积累最重要。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7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编小诗集和举办诗歌朗诵会。

  2、了解诗人及其风格,并认识“屈、渊”等10个生字。

  3、正确区分词语意思,积累有关冬天的句子。

  4、了解关于颜色的句子,并仿写。

  5、积累关于诗的句子。

  教学重点

  1、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2、正确区分词语意思,积累有关冬天的句子。

  3、了解关于颜色的句子,并仿写。

  4、积累关于诗的句子。

  教学难点

  1、合作编小诗集。

  2、了解诗人及其风格。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让我们一起轻叩诗歌的大门,去品读吧!

  1、回忆学过的古代诗歌,了解其内容,感受其情感。

  2、朗读本单元现代诗歌,体会其与古诗的不同,感受他们的魅力所在。

  二、合作编诗。

  1、教师出示不同句子,学生分小组,每组选择一组句子,组内每人仿写一句。

  如:妈妈是一片沃土,我是一棵小苗,沃土把我滋养,让我一天天长高。

  妈妈是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我________,让我________。

  小组交流,组长收集整理组员仿写的句子,并汇报。

  小组合作,将组员仿写的句子连在一起,加上开头和结尾并稍作修改,起名字,形成一首小诗。

  2、小组合作把编写好的诗歌用更加形象的方法展示:配图、书法,加封面。

  3、讨论如何编写一首小诗?

  确定编写的内容:确定小诗要描绘的事物,确定主题。

  编排角度:可从诗人、内容、形式等考虑。

  小诗形成:起名字,配图或书法等让诗歌更形象。

  三、诗歌朗诵比赛。

  1、把小诗收集,集体讨论朗诵过程:

  选定主持人——确定小诗顺序——汇报朗诵形式

  2、朗诵诗歌。

  第二课时

  一、交流*台。

  回顾本单元诗歌,体会诗歌的语言特点。

  1.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很有节奏感。

  2.诗歌常常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因此,语言表达也很独特,如“阳光”是“绿的”,“寂静”是“朦胧的”,小草“炫耀”着新绿。

  3.很多诗歌包含着真挚的情感。

  教师小结: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二、识字加油站。

  1.小组合作:

  (1)借助工具书,识字,认识诗人的名字。

  (2)介绍诗人:小组内集体讨论对于诗人的了解,互相补充,并记录。

  (3)把不了解的诗人记录汇报。

  2.汇报:

  (1)学生认读生字。

  (2)小组汇报诗人情况,教师补充。

  三、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找一找其他描写颜色的句子,和同学交流。

  (1)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2)白雾与远天晴空连在一起,晶白中透着淡蓝、青苍,一碧万顷。

  (3)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那菜花的黄,黄得蓬勃;而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

  教师小结:这几句话都是描写事物颜色的句子。

  第一句话是描写白桦树的颜色的。银霜指的是白桦树白的像涂了银霜。

  第二句话是写白雾的白中透着天空的淡蓝和青苍的颜色。

  第三句话是写草滩的绿、菜花的黄及湖水的蓝的。

  其他描写颜色的句子:

  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

  2.读一读,注意加点部分,再仿照着写一写。

  (1)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的词语的好处。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罗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春天的早晨,

  怎样的可爱呢!

  融冶的风,

  飘扬的衣袖,

  静悄的心情。

  这些词使描述的物体更加形象、具体。

  (2)仿写诗歌。注意让诗歌更加形象、具体。

  学生仿写汇报:

  夏天的花,

  多么的绚丽啊!

  红的似火,

  粉的如霞,

  白的如雪。

  四、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

  (1)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艾青

  (2)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朱光潜

  (3)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英】华兹华斯

  2.学生体会上述诗句,教师引导。

  3.拓展:你还知道其他描述诗歌的句子吗?

  诗人是描绘心灵的画家。——迪斯雷利

  只有美,对诗来说是不够的,诗应该打动人心,引导听者灵魂到诗的意境。——〔古罗马〕贺拉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8

  教学目标 :

  1、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的收获,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2、比较句子,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3、积累农业气象谚语。

  4、展示综合性学*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展示事例,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或讲述下列事例,引入新课。

  20xx多年前埃及人迈克雷在尼罗河边散步时,踢到了干乌龟壳,从中受到启发,

  发明了木制四弦的乐器世界上最早的小提琴。

  (课件出示乌龟壳、小提琴、播放小提琴优美的旋律)

  (音乐转换为沉重的曲调,教师语气沉重地讲述)

  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只有袋鼠、鸵鸟等少数动物种类。1859年英国移民带去20多

  只家兔到达澳大利亚。那里没有虎、豹、狼、狐等食肉动物,兔子没有天敌,只生不死,不到三年时间,就多得挤满了牧场草地。到了19世纪末,兔子经过的地方,牧草、麦苗荡然无存,仿佛刮了一场龙卷风,或像洪水刚刚冲过一样,丰美的草场变成了荒漠,确确实实发生了一场兔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兔子的逞凶束手无策。后来,科学家找到一种针对兔子的粘液瘤病毒,它通过蚊子传播给兔子,大批兔子接连死去,这样澳大利亚的农业和畜牧业才得以恢复。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自然界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都是协调统一的关系,哪个环节上发生失调,就会破坏生态*衡,就会给人类带来灾害。

  二、自主选择,分组交流

  自主选择交流的内容从下列方面任选一项交流:自己对大自然的发现;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自己的发明设想;自己尝试实验或设计发明的情况。

  自主选择交流的伙伴交流内容相同的组成一个或若干个小组。

  自主推荐在全班汇报的代表教师适当引导激励上台少的同学,善于发现突出典型并积极向组员推荐。

  三、全班汇报,互动交流

  1.各小组推荐的代表向全班汇报,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话清楚、大方、语言顺畅连贯,通过过渡评点和重点引导学生评议两三名同学来激励学生;听的同学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听的过程中或听完之后举手向汇报的人请教,形成台上台下的互动交流,学生不能解答的教师可做解答或引导课外去查阅资料、实践探究。

  2.评选最佳创意奖查阅资料能手超越自我奖等,进行精神奖励:全班鼓掌、打节奏为获奖同学唱一支歌曲。

  四、同桌互说,强化提高

  请向获奖的同学或你认为最出色的同学学*,重新组织自己的语言,再同桌两人一组,一人讲,对方听一听、问一问、夸一夸。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 作

  一、自主汇报,确定*作内容

  1.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汇报本次*作想写什么。

  2.小结:本次*作,是写自己在综合性学*中的发现,或者活动经过,或者心得体会。你哪方面感受最深,最有话可说就写哪些方面,注意不要大量地抄录资料。

  二、自主*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相互修改,完善*作初稿

  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可以当堂点评一、二篇*作,还可以把巡视中发现的语句、标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讲一讲,引导学生修改。

  四、誊写作文底稿。

  第三课时 *作评讲

  一、个性展示台

  1.教师发下*作本,学生阅读批语和自己的*作。

  2.学生自主上台展示本次*作中的亮点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写得好的句子、段落。

  词语:上台在黑板上写。

  句子、段落、篇章:上台宣读,自己谈谈向大家宣读的理由,适当引导评议。对于有特色的'*作,教师可推荐发表或参赛。

  二、教师做小结

  1.教师从优劣得失等方面小结本次*作的情况。

  2.提出有共性的问题(如语句、层次、标点等)引导全班评议集体修改。

  三、个人再修改

  各人放声朗读自己的*作,用修改符号再次修改明显错误或有毛病的地方,错别字词订正写在*作眉批空处,每个写三遍。

  对*作不合格的同学,教师指导重新写作或当面指导修改完善。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读一读,自己悟一悟。

  2.说一说,读一读,分组感悟。

  第一组:终于说明了科学家揭开蝙蝠探路的秘密是很不容易的,是反复试验的结果。

  第二组:根本强调了如果不是我们自作聪明,这些海龟是完全不会受到伤害的。

  第三组:居然进一步强调了这的确是令人难以相信。

  在朗读时,注意这三个词语语气稍重一点儿。

  3.小结:这三组句子,每组里的两个句子基本意思是相同的,但每组里的第二个句子表达的语义更重一些,我们*时阅读文章与说话时,要注意这样的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4.举一举例子: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一组例句来吗?

  二、日积月累

  1.自由读,想一想意思。

  2.自主说,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理解的气象谚语,教师适当点拨。

  3.多种形式积累:自主背、相互背、齐背、指名背。

  4.拓展交流:你还知道哪些气象谚语?注意引导学生背一背当地常说的气象谚语。

  三、布置思考作业

  你想做的展示台内容。

  第五课时 展 示 台

  一、课前准备

  1. 讨论,确定展示形式。

  在充分发言的基础上,个人或分组确定一种或两、三种展示方式,如:

  a)主办认识大自然手抄或黑板报。

  b)仿生学课外读物介绍会或建立仿生学图书借阅角。

  c)仿生学发明创意赛。(可结合口语交际、*作进行)

  d)大自然的启示图片展。

  e)布置小发明、小制作实物展台。

  f)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收获优秀*作栏目。

  2. 行动,筹备展示活动。

  筹备时,时间上可有一定的弹性,要充分发挥各小组小组长的作用。

  二、展示评比

  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展示筹备的成果,评比小小发明家课外资料搜集能手办报大王采访能手等,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或者精神奖励。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9

  教学重点:

  1、学会8个字,认识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明白"知音"的含义,能够懂得对方的思想感情,体会伯牙断琴的意义,知道知音是很难得到的,有了知音要懂得珍惜。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引出课题

  看课件的图片,这是谁?同学们在武汉生活了这么多年,你们听说过琴台动人的传说吗?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伯牙断琴》(琴字的写法引导)。指名课题,文章讲的是怎样一个动人的故事呢?

  出示课前预*提示。

  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注意容易写错的字;

  2、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读了文章以后,你有怎样的感受;

  4、质疑。

  二、逐一检查预*情况

  1、指名读词,读正确。

  欣赏陶醉浑然泰山勤学苦练山崩地裂抒发胸中的感慨

  琴弦擅长情不自禁汹涌澎湃触景生情(意思)江水滔滔

  大雨滂沱(意思)狂风怒吼悲痛万分

  巍峨的高山雄伟的气魄蓬莱山

  2、注意“泰、勤、抒、裂”,当堂写“勤(左宽右窄)、泰(上下展开,撇捺舒展)”

  3、主要内容:伯牙琴艺高超,钟子期是他的知音,子期去也,伯牙断琴不再弹。

  4、读了这篇文章你有怎样的感受或想法呢?自由论。预设点

  A、琴艺高超;

  B、子期很会听;

  C、伯牙重情;板书:伯牙擅长弹琴;子期善于听琴。

  5、质疑:

  A、为什么伯牙要断琴?

  B、子期为什么会听?

  6、总结学生学*情况,看来,我们想要读懂这篇文章,得在这个“断”字上做文章。

  三、精读文章

  1、读最后一自然段,伯牙为什么会摔琴,直接问题回答,引出“知音已去”,板书:知音已去,什么是知音,指名说说。文章第几自然段描写了有关内容?读第四段。

  2、默读,把能表现伯牙和子期是知音的句子画下来,写感受,交流5分钟

  3、指名交流:“无论伯牙弹奏什么乐曲,钟子期很快便能道出曲子表达的思想和感情。”

  “无论。。。很快。。。”说明什么?“很快”表明无论伯牙弹奏什么乐曲,子期都能不假思索地,熟练地说出曲子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的呢?后面的内容举了几个例子来具体表现?按顺序出示第一句和第二句。

  A、“立刻兴奋”说明什么?善于听琴。

  B、“不住赞赏”又说明什么?听懂了伯牙的琴声。

  C、着力点在最后一次,“一天,伯牙和钟子期出去游玩,突然下起大雨。伯牙触景生情,便弹奏乐曲,抒发胸中的.感慨。乐曲声时而表现大雨滂沱,时而表现狂风怒吼,时而表现山崩地裂。钟子期听了,一一说出了琴声的含义。”

  指名体会:触景生情,重点“一一说出”,怎样叫做“一一说出”?(一个一个地说出,一个都不漏)

  出示设计

  当音乐表现大雨滂沱时,钟子期地说:“ 。”

  当音乐表现狂风怒吼时,钟子期地说:“ 。”

  当音乐表现山崩地裂时,钟子期地说:“ 。”

  你能读好这一句吗?指导朗读。

  子期能“一一说出”琴声所表达的含义,说明他不仅听懂了曲子所表现的含义,连伯牙的心情都能听懂。所以说“无论伯牙弹奏什么乐曲,钟子期很快便能道出曲子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再读这一句。

  如果我是伯牙,这时我不禁会说:子期不但能听懂我的琴声,还能听懂我的心,知我者,莫过子期也!——生读“伯牙感动地说......”千金易得,知音难求,子期,你的欣赏,成了我前进的动力,你的欣赏,让我的音乐生涯有了更高的追求目标——生读“伯牙感动地说......”

  4、伯牙通过琴声来抒发自己的内心,而这琴声只有子期听懂了,他们俩以琴传情,从而达到了心灵的默契。

  5、小节内容:钟子期不仅能听懂音乐表现的是什么,还能听懂音乐表达的思想感情,说明他善于听琴,也说明伯牙琴艺的高超。回扣到知音的含义上,初读知音时,知道知音的含义,现在再说说知音的含义——能彼此体会思想感情的人。板书:知音难得。

  6、小结方法:作者在表现钟子期和伯牙是知音的部分时,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真情的交流,作者是用怎样的方法来表达的呢?(先总的说他能听懂琴声,再举了三个例子——先总后分,很有条理,很清晰地告诉我们他们为什么是知音的原因(渗透表达方法)具体写时,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表现。

  小结:他们是知音,知音难求,子期去也,伯牙悲痛万分,摔琴不再弹了,对于他摔琴这件事,你们有怎样的看法呢?下节课接着学*。

  板书设计:

  伯牙断琴

  知音已去

  伯牙钟子期

  擅长弹琴知音难得善于听琴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10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词语训练,提高形象地运用语言的能力,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2 通过综合性学*,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二、 课前准备:

  1 搜集关于乡村生活的图片、文字以及自己独特的感受。

  2 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

  一 、复*词语:

  1 认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 听写词语。

  3 同学们,在学*完本组课文后,你们一定有很多新的发现,试着说一说。

  二 、我的发现:

  ·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句子,看你有什么发现。

  1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

  2 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3 组内交流。

  4 换一换,将加点的部分换成意思相同或相*的词语,再读一读,你还会发现什么?

  5 试一试,说一个或几个这样的句子。

  三、 日积月累:

  1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 同桌互读,体会诗意。

  3 拓展延伸,搜集整理。

  课后反思:

  第二、三、四课时 口语交际 *作 展示台

  一、 谈话引入:

  ·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大家在综合时间活动中又集了课外资料,一定有很多新的收获吧!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田园,去看看你们对田园生活的学*成果吧!

  二、 口头交流展示:

  1 小组交流,互说互评,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边说边展示课外学*的成果,如:搜集图片、文字或自己的感受、有关农村生活的人、事或故事等等。

  2 代表交流,师生共评。评一评谁的收获大,感受深。

  三、 *作:

  1 精彩回放:

  · 读一读:上节课整理好的好词佳句。

  · 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词句的。

  · 写一写:你感受最深的内容。

  · 用一用:本组课文作者抓住生活中最*凡的'事情、最普通的场面来展现乡村生活的表达方法。

  2 学生*作:

  · 教师启发思路。

  · 教师个别指导。

  · 同桌互相交流

  · 推荐代表交流

  · 师生共同评议。

  · 独立进行修改

  3 展示台:

  将自己的*作展示在“学*园地”中,请同学们观看、评议。

  反映自己农村家的 景象和生活的文字、画展或照片。

  课后反思:


语文四年级下册总复*教案优选【五】份(扩展6)

——四年级上语文复*教案优选【10】篇

  四年级上语文复*教案 1

  一、指导思想:

  以教材和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作个系统性的复*,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二、复*目标:

  1.能用钢笔书写端正、规范的汉字。

  2.重点巩固精学课文内容,背熟县发展中心提供的十五个精彩片段。

  3.牢固掌握练*中出现的知识点(词语搭配、扩句、点标点、对对子、改病句、排列顺序、词语归类、缩句、会给同辈写信,掌握一般信和信封的书写格式,做到语句通顺连贯)。

  4.以基础达标(写作)为突破口,提高作文能力,能在规定时间内选择合适的事例,有条理地记叙一件事,写出篇幅适宜的作文。

  5.阅读以课文教学为抓手,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培养学生静下心来读文章,沉浸其中悟情意,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三、复*内容:

  (一)字、词、句

  1、字

  会认生字表

  (一)的200个生字,会写生字表

  (二)的200个生字。

  练*的形式为:听写;看拼音写词语;同音字、形*字辨析组词;多音字组词等

  注意:(1)生字表中同时出现的两个生字组成的词语,如:抛弃、智慧。

  (2)容易写错、混淆的字。如“幻”和“幼”的区别。

  (3)注意书写端正、规范,卷面整洁。

  2、词语

  (1)能正确读写每组“词语盘点”里的词语。

  (2)能写出近义词、反义词。

  (3)四字词语

  ①正确默写本学期学过的成语,把词语补充完整,能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②握本学期的两个成语故事:胸有成竹、杏林春满

  ③写园地四的关于动物的成语

  3、句子

  (1)感知比喻句、反语

  (2)体会同一个意思的不同表达,如反问句。

  (3)标点,注意逗号、顿号、句号、感叹号、问号、引号的使用,考试中对于加标点的题目一定不要漏做。

  (4)默写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

  (二)阅读

  阅读以课文教学为抓手,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培养学生静下心来读文章,沉浸其中悟情意,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形式:以学生练*为主,老师有针对性地重点评讲,

  内容:要求背诵的课文,重点课文的重点段落,第5课和第20的'四首古诗,以及印发的阅读练*题

  (三)以写作为突破口,提高作文能力,学会给同辈写信,掌握一般信和信封的书写格式,做到语句通顺连贯,能在规定时间内有条理地*作,写出篇幅适宜的作文。

  四、措施:

  (1)教会学生复*方法,先全面复*每一课,再重点攻有关重点课文的重点段落。

  (2)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兴趣。

  (3)优帮差,加强合作与督促。

  (4)辅差工作不放松。

  (5)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篇课文的知识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6)加强检查的落实,必要时动用小组长和班干协助,力求重要地方人人过关。

  在进行总复*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1、突出重点。从学生的角度看,我们要特别注意差生,多帮助他们一点,从而提高及格率。从整个学*内容来看,阅读和作文是重点。在阅读的复*中,词、句、段的理解是重点。在作文复*中,怎样把话写通顺是重点。从学生学*的方式来看,探究性的学*是重点。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是探究学*的关键。

  2、讲练结合。在整个复*阶段,要以学生自己的复*为主,要以练*为主,但是老师必须作适当的提示、归纳。在一堂课上学生应该有口头的练*,又有笔头的练*。

  四年级上语文复*教案 2

  教学要求:

  1、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2、体会课文哪些地方写得真实具体。

  3、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词句,会用“叮嘱”“教诲”造句。

  4、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你们知道杨桃是什么样子的吗?

  2、揭示课题。板书:画杨桃。

  二、预*课文。

  1、提出预*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自由试读课文;画出重点词句,提出不懂的问题。

  2、检查预*:检查生字读音;指名读课文;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指导学生分段,说说各段段意。

  1、学生边默读边思考课文共分几段,每段主要讲了什么?

  2、指名分段,说段意。

  第一段(1)讲父亲教“我”学画画。

  第二段(2—18)在图画课上,“我”将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很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我们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第三段(19)讲老师和父亲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四、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提问:

  (1)“我”是什么时候开始学画画的?

  (2)怎样理解父亲叮嘱“我”的话?(尊重客观事实,准确地表现客观事物,实事求是)

  3、指名读父亲的话。

  五、讲读第二段。

  1、指名朗读第二段。

  2、“我”怎么会将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样子的?

  3、“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后同学们有什么反应?老师是怎么对待的?

  4、老师讲的话一共有几句?老师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四句。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样子。)

  5、自由朗读第二段。

  六、讲读第三段。

  1、齐读第三段。

  2、提问:父亲和老师的话有哪些相似的地方?为什么说“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尊重事实,实事求是)

  七、作业:练*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朗读训练。

  1、听课文录音。

  2、分段朗读指导。

  3、分角色朗读第二段。

  二、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自由背诵、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三、完成课后练*第二题。

  1、学生通读全文,思考:课文中哪些内容写得真实、具体,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指名回答问题。(“我”是怎样画杨桃的及老师、同学们的反应写得真实、具体。)

  四、讨论思考练*第三题。

  1、指名读句子。

  2、说说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

  五、完成课后练*第四题。

  1、指名读词语。

  2、指导记忆字形。

  3、抄写词语两遍。

  4、指名说“叮嘱”“教诲”的意思。

  5、学生口头造句。注意纠正错误。

  6、学生书面造句。

  四年级上语文复*教案 3

  教学要求:

  1、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2、体会课文哪些地方写得真实具体。

  3、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词句,会用“叮嘱”“教诲”造句。

  4、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你们知道杨桃是什么样子的吗?

  2、揭示课题。板书:画杨桃。

  二、预*课文。

  1、提出预*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自由试读课文;画出重点词句,提出不懂的问题。

  2、检查预*:检查生字读音;指名读课文;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指导学生分段,说说各段段意。

  1、学生边默读边思考课文共分几段,每段主要讲了什么?

  2、指名分段,说段意。

  第一段(1)讲父亲教“我”学画画。

  第二段(2―18)在图画课上,“我”将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很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我们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第三段(19)讲老师和父亲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四、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提问:

  (1)“我”是什么时候开始学画画的?

  (2)怎样理解父亲叮嘱“我”的话?(尊重客观事实,准确地表现客观事物,实事求是)

  3、指名读父亲的话。

  五、讲读第二段。

  1、指名朗读第二段。

  2、“我”怎么会将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样子的?

  3、“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后同学们有什么反应?老师是怎么对待的?

  4、老师讲的话一共有几句?老师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四句。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样子。)

  5、自由朗读第二段。

  六、讲读第三段。

  1、齐读第三段。

  2、提问:父亲和老师的'话有哪些相似的地方?为什么说“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尊重事实,实事求是)

  七、作业:练*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朗读训练。

  1、听课文录音。

  2、分段朗读指导。

  3、分角色朗读第二段。

  二、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自由背诵、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三、完成课后练*第二题。

  1、学生通读全文,思考:课文中哪些内容写得真实、具体,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指名回答问题。(“我”是怎样画杨桃的及老师、同学们的反应写得真实、具体。)

  四、讨论思考练*第三题。

  1、指名读句子。

  2、说说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

  五、完成课后练*第四题。

  1、指名读词语。

  2、指导记忆字形。

  3、抄写词语两遍。

  4、指名说“叮嘱”“教诲”的意思。

  5、学生口头造句。注意纠正错误。

  6、学生书面造句。

  四年级上语文复*教案 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8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新词。

  2、正确朗读课文,流利、有感情到朗读1、2自然段。

  3、了解1、2自然段中所描写的景物与老渔翁垂钓的经过。

  4、理解古诗内容。对古诗能熟读成诵。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充分朗读1、2自然段,感受江景的诗意,再来学*古诗,以读促讲,做到水到渠成。诗文对照,感受诗歌的精炼与绝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诗文对照,想象秋江独钓图的美景,体会纪晓岚的机智。

  教学重点:

  学*1、2自然段,诗文对照,想象“秋江独钓图”的情景。

  教学难点:

  读文品境,体会1、2自然段描写的意境:体会古诗语言凝练的特点。

  教学准备:

  课件(生词、课文1、2自然段、古诗、音乐《春江花月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从题入手,解题质疑:

  1、师板书“纪晓岚”:知道纪晓岚吗?

  师介绍人物资料。(清四大才子,乾隆的宠臣,才华横溢……)

  2、师:有关他的故事民间流传了许多,今天学*的内容就是其中之一。

  师补充课题:“吟诗”。

  3、指生读题。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纪晓岚做诗,不是念诗、诵诗)

  4、读出题意。指读、齐读。

  5、读了课题,还想知道什么?

  预设:什么诗?在哪里发生的?什么时候?和谁一起?为什么要吟诗?怎么吟诗?吟得怎么样?

  6、师相机归纳板书: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7、小结:这就是一件事情的.六要素。了解清楚了六要素,可以帮我们很好的了解课文内容。翻书,让我们从书本中去寻求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答疑解惑:

  1、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

  生读书。

  2、读词。(课件1)

  纪晓岚光芒乾隆皇帝江畔

  老渔翁垂钓重复一遍

  悠然一篙一橹嵌入沉静

  (注意读音:畔、翁、沉、嵌,反复读)

  3、开火车读课文段落。

  师评:声音洪亮、字音准确、句子通顺……

  4、解疑:这六要素你解决了哪几个?生说,互相补充。

  5、师教方法:把他们连起来说就是主要内容。指生说。

  6、师教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弄清事情的六要素,把它们连起来说一说,就是事情的主要内容。

  三、以读促讲,感受诗意:

  (一)第一自然段:

  1、乾隆皇帝看到了怎样的情景觉得有诗意呢?(师板:诗意)

  2、练读第一自然段,看看秋日的江畔有哪些景物?想象这些景物构成的画面。哪些景物给你印象深刻?把喜欢的句子多读一读。

  3、生说江畔的景物。

  (师板:落日、波浪、芦花、水鸭、钟声)

  4、把你喜欢的句子会说的说一说,想读的读一读。

  5、指生读。

  师引导:

  问:“红红的落日,洒下金色的光芒。”为什么重读“红红”、“金色”?

  评:抓重点词语想象画面,再把感受读出来。真是好方法。

  评:从你的朗读中听出了亮丽的色彩;从你的朗读中听感受到了活泼的动态;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了芦花翻滚的壮观;从你的朗读中看到一群水鸭在夕阳的余晖下慢慢地游不见了……

  6、师小结:亮丽的色彩,活泼的动态,在古庙的钟声里构成了一幅江畔落日图。难怪乾隆皇帝会觉得有诗意。指读,齐读。(课件2:第一自然段)

  (二)第2自然段。

  1、一位老渔翁正独览这一江美景,静静地垂钓呢!(师板:老渔翁垂钓)

  把描写老渔翁的句子勾画下来,再读一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2、生练读,指读。看谁脑海中想象的画面更生动更丰富。

  3、指两生分读老渔翁钓到鱼前的部分和钓到鱼时的部分。

  要求:要读出老渔翁的变化。(课件3:第二自然段)

  听出了什么变化?(老渔翁动作的变化,老渔翁心情的变化)

  4、师评:通过轻重、快慢、高低的不同,把老渔翁由静到动,由*静到愉悦的变化读了出来。

  5、指生富于变化的读一读。男女生分读。

  6、可这江景中的主人翁不是老渔翁吗?为什么最后要写水鸟呢?

  7、小结:老渔翁置身于夕阳的金色光芒之中,心情愉快地钓鱼,这情景真是富有诗意呀!让我们一起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感受这优美的意境吧!配乐朗读1、2自然段。

  四、诗文对照,体会精妙:

  1、过渡:看了这样的情景,难怪乾隆皇帝想听纪晓岚吟诗,也难怪纪晓岚会吟出这么美妙的诗句。(课件4:古诗《秋江独钓》)

  2、指生读古诗。

  3、这首诗有什么特点?(七言绝句,嵌入十个一)

  4、你能把它读准确吗?指读,要求:能读出诗意来吗?能读出老渔翁的变化来吗?

  5、将景色与诗句联系起来想一想,1、2自然段哪些景象正是诗中所写的呀?与同座交流。

  6、生交流。

  7、反馈:文中哪些景象被聪明的纪晓岚写入诗中的呢?生说。(分别读句子,或是说出第二自然段都可以。)

  8、“一人独占一江秋”理解。

  “一人”指谁?(老渔翁)

  “占”呢?(占领、占据……)再点拨:联系1、2自然段,他独览一江美景心情愉快地钓鱼,这可真是一种――“享受”啊!

  9、理解第四行诗。对应了哪部分内容?(1、2两个自然段)

  10、小结:纪晓岚仅仅用了28个字,可谓字字精妙,字字都是他渊博学识的沉淀与迸发。让我们在音乐声中,用优美的朗读把诗中的意境表现出来吧!

  11、配乐齐读。(课件5:音乐《春江花月夜》)

  五、小结所学,铺垫下文:

  纪晓岚不愧为一代文学泰斗,真是才华横溢,机智过人啊!乾隆皇帝对他和他的诗作出了怎样的评价呢?下节课接着学*。

  六、自设练*,巩固拓展:

  又到了“我的练*我设计”的时间:

  你打算针对这首古诗和1、2两个自然段设计哪些精彩的作业呢?

  预设:

  1、想象古诗所描写的意境,写下来或画下来。

  2、背诵古诗并默写。

  3、针对第一自然段填空。

  4、问答题:明明有钟声,为何还显得沉静?

  5、问答题:明明写老渔翁,为何还要写水鸟?

  七、板书设计:

  22纪晓岚吟诗

  诗落日波浪芦花水鸭钟声时间地点人物

  意老渔翁垂钓起因经过结果

  四年级上语文复*教案 5

  教学目标

  1、复*巩固汉语拼音,掌握本单元中多音字的正确读音,并能根据拼音写出已学的汉字。

  2、复*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复*辨析同音字和形*字,进一步培养正确使用汉字的能力。

  4、复*掌握本单元《词语表》中的词语,能写出部分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能按要求正确搭配词语和将词语分类。

  5、复*巩固对句子的认识,会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和把句子写具体。

  6、复*学过的各种句式,初步认识比喻句和学会改写反问句。

  7、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1、理解句、段、篇之间的关系,概括段意和主要内容。

  2、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和自己的作文。

  教学难点:

  能围绕中心,具体地叙述一件事。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总课时)

  主题“观察和发现方面的趣事”

  第1课

  《观潮》

  1、读课文,记生字。注意“蒙、雾、昂、贯”的写法,注意多音字的读音:薄,号,度、称了解课文大意:课文写的是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到*、奔腾而去的全过程,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奇观”指的是什么?你从课文哪些词句感受到了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2、第3、4自然段重点朗读,要求背诵的。是从远到*的顺序写的,先闻其声,再观其形,思其序。

  大潮来之前,钱塘江将面很*静,观潮的人们急切地昂首东望。大潮终于来了,开始只是一条白线;*些,只见白浪翻滚;浪潮越来越*,气势磅礴,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两丈有多高,从中你感受到什么?潮头很高,范围很宽,感受到潮水来势汹涌澎湃。

  3、找出课文中写得具体形象的句子。

  《教参》P3.4

  4、造句:依旧、犹如、好象

  第二课时(总课时)

  第3课《鸟的天堂》

  1、读课文,记生字。注意“茫,规律”的写法。

  多音字:乐、干、数、泊、应、盛。区分“陆续、继续”感知全文大意:课文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第一次经过时,只看到生长茂盛的大榕树,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产生了“鸟的天堂”没有一只鸟儿的想法。第二次再去时,见到了鸟飞鸟鸣的热闹景象。见《教参》P14

  课文第7、8、12自然段要求背诵

  2、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呢?

  “鸟的天堂”指的是天马河上的一株榕树。

  鸟的天堂指的是鸟儿生活在那株榕树上十分自由幸福,真像在天堂中一样。

  3、“枝干的树木不可计数”的原因是什么?(枝上又生根……)

  4、课后第3题,见《教参》P15

  5、课堂第5题照样子写句子,意思不变。

  课堂第7题读一读写一写。

  四年级上语文复*教案 6

  教学目标:

  1.了解“造诣、私塾、心领神会、铭记”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3.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感悟,用心去领会,这样才能有较快进步。

  4.学*细致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白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感悟,用心去领会,这样才能有较快进步。

  难点: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结合实际谈谈所受启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书法家,米芾(板书),谁能通过课前预*简要介绍一下他?(生简要介绍米芾)

  2.(出示米芾字画)米芾的书画2002年在拍卖会上拍出了2999万元的中国书画最高纪录,可见他在书法方面的成就之高。可是他天生就是一位书法家吗?今天我们就来学*米芾小时候的故事(板书学书)学书的`意思是(学*书法,学写字)

  二、交流字词

  1.在预*过程中,你有哪些生词想和大家分享?(生交流)

  2.了解生词对我们读通文章很有帮助,现在请大家快速默读文章,思考文章讲述了什么事?思考后小组交换意见,争取概括得简洁完整。

  3.全班交流概括

  三、自主质疑,小组交流

  1.通过预*,你觉得这篇课文中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研究?

  预设:1.米芾是什么样的人?

  2.米芾写好字的诀窍是什么?

  3.这篇课文给我们什么启示?

  2.请大家带着这三个问题快读默读课文,勾画出相关语句并批注,之后小组交流,分享你们的想法。

  3.全班交流

  4.师总结:米芾能够写好字的诀窍其实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心领神会,就像课文20自然段秀才的话一样,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20段秀才的话)其实不单是写字,学*任何本领和技巧,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领悟,这样才能有较快的进步。

  四、自我提升

  同学们,课文学完了,你能结合你的实际生活说说学完这课后你的收获吗?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生活中都像米芾一样,勤奋,用心,做生活的有心人。

  四年级上语文复*教案 7

  教学目标:

  1、感受竺可桢把全部心血都用在科学研究上的精神。

  2、学会本课6个生字,能理解“支撑”等9个词语的意思;初步学会用“只有……才……”等写句子。

  3、能根据提供的情节复述课文第一、二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简介竺可桢生*

  二、初读课文

  1、学生通读课文,遇到带拼音的生字,多拼读几遍

  2、指名朗读全文

  3、竺可桢是一位怎样的科学家?(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说,不要求说得很完整)

  三、学*词语、生字

  1、比较形*字:篇――骗――偏――扁。注意“融”的左下部分

  2、理解“与世长辞、山桃始花”等词语的意思。

  四、指导分段

  1、课文介绍了竺可桢哪些事例?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

  2、自由讨论分段,说说分段的理由。

  五、学*课文第一、二段

  1、朗读第一段,思考:竺可桢在去世的前一天还在干什么?划出写竺可桢动作、神态的词语。

  2、讨论交流,指导感情朗读。

  3、自由朗读第二段,思考:竺可桢是怎样观察大自然的.变化,记录大自然的笔记的?

  4、交流讨论,理解重点词语:*时,重病

  5、指导朗读“竺可桢就像一位在大自然……每一个变化。”

  6、指导理解第四自然段。

  “北海冰融、山桃始花……”是什么意思?六月、七月……其他的日子里,竺可桢可能会记些什么内容呢?

  六、布置作业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

  1、请学生读课文

  2、说说课文怎样分段

  3、每一段各讲了什么?

  二、学*第三、四段

  1、学*第三段

  (1)默读课文,概括这一段内容。

  (2)指导朗读第六自然段。

  研究句群:“他从街道旁……看到第一只南来的燕子……”

  自由读读句子,发现这一组句子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要写“第一片、第一声、第一只”呢?

  作者写了树上的绿叶,水中的蛙鸣,空中的燕子,竺可桢还可能观察到什么?(请学生仿说句子)

  学生读句子,试背句群。

  2、学*第四段

  (1)读课文第四段,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2)理解“几十年如一日、精心、凝聚”等词语的意思

  (3)学生自由朗读这一段的内容

  三、总结全文

  1、文中哪些地方看出竺可桢把全部心血都用在气象科学的研究上?

  2、你读了课文,有什么感受?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

  1、学生自由朗读

  2、点名读,你觉得读得的一部分来读

  3、其他学生评议

  4、教师提供一些情节,指导学生复述课文第一、二段

  5、指导背诵竺可桢步行上班观察大自然变化的句子。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本中的作业,有困难的可以举手提问。

  四年级上语文复*教案 8

  教学目标:

  1、感受竺可桢把全部心血都用在科学研究上的精神。

  2、学会本课6个生字,能理解“支撑”等9个词语的意思;初步学会用“只有……才……”等写句子。

  3、能根据提供的情节复述课文第一、二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简介竺可桢生*

  二、初读课文

  1、学生通读课文,遇到带拼音的生字,多拼读几遍

  2、指名朗读全文

  3、竺可桢是一位怎样的科学家?(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说,不要求说得很完整)

  三、学*词语、生字

  1、比较形*字:篇——骗——偏——扁。注意“融”的左下部分

  2、理解“与世长辞、山桃始花”等词语的意思。

  四、指导分段

  1、课文介绍了竺可桢哪些事例?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

  2、自由讨论分段,说说分段的理由。

  五、学*课文第一、二段

  1、朗读第一段,思考:竺可桢在去世的前一天还在干什么?划出写竺可桢动作、神态的词语。

  2、讨论交流,指导感情朗读。

  3、自由朗读第二段,思考:竺可桢是怎样观察大自然的变化,记录大自然的笔记的?

  4、交流讨论,理解重点词语:*时,重病

  5、指导朗读“竺可桢就像一位在大自然……每一个变化。”

  6、指导理解第四自然段。

  “北海冰融、山桃始花……”是什么意思?六月、七月……其他的日子里,竺可桢可能会记些什么内容呢?

  六、布置作业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

  1、请学生读课文

  2、说说课文怎样分段

  3、每一段各讲了什么?

  二、学*第三、四段

  1、学*第三段

  (1)默读课文,概括这一段内容。

  (2)指导朗读第六自然段。

  研究句群:“他从街道旁……看到第一只南来的燕子……”

  自由读读句子,发现这一组句子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要写“第一片、第一声、第一只”呢?

  作者写了树上的绿叶,水中的蛙鸣,空中的燕子,竺可桢还可能观察到什么?(请学生仿说句子)

  学生读句子,试背句群。

  2、学*第四段

  (1)读课文第四段,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2)理解“几十年如一日、精心、凝聚”等词语的意思

  (3)学生自由朗读这一段的内容

  三、总结全文

  1、文中哪些地方看出竺可桢把全部心血都用在气象科学的研究上?

  2、你读了课文,有什么感受?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

  1、学生自由朗读

  2、点名读,你觉得读得的一部分来读

  3、其他学生评议

  4、教师提供一些情节,指导学生复述课文第一、二段

  5、指导背诵竺可桢步行上班观察大自然变化的句子。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本中的作业,有困难的可以举手提问。

  四年级上语文复*教案 9

  复*要求:

  1、复*、掌握本单元的字、词以及课文内容。

  2、通过复*,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文内容复*:

  1、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复*第八单元。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第八单元有哪些课文?(《每逢佳节倍思亲》、《孙中山破陋*》)

  2、我们回忆一下,这两篇课文分别讲了哪两件事?

  (1)《每逢佳节倍思亲》讲的是——(王维在重阳节那天更加思念亲人,便写下了一首著名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谁能背诵一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指名背诵,齐背后出示全诗。

  (3)请同学们完成以下练*。出示:

  ① “遍插茱萸少一人”中“一人”是指( )

  A王维的兄弟

  B王维

  C王维的一个好朋友

  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

  A对朋友的一种思念之情

  B对亲人、对家乡的一种思念之情

  C对故乡的一种热爱之情

  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 ( )

  ④今天是中秋节,叔叔在北京出差,他打电话回来说非常想我们,叔叔此时的心情可以用诗句“( )”来形容。

  (师生逐一交流)

  (5)拓展延伸,感受古诗文无穷魅力:

  “每逢佳节倍思亲”,有这样感叹的又岂止王维一个人呢?你还能说出谁有关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名句吗?

  参考答案: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李白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杂诗》王维

  “*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渡汉江》宋之问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望月怀远》张久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苏轼

  师补充:在我国古代有不少诗人借诗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思乡情。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月圆之夜就曾写下了《静夜思》,宋代著名的诗人王安石也曾写下了《泊船瓜洲》,这些都是诗中的思乡名作。

  出示两首诗,齐读: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泊船瓜州

  北宋 王安石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都是同学们耳熟能详的思乡名作,课下同学们有兴趣还可以再搜集一些这一类的诗句来吟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3、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孙中山破陋*》这一课。

  (1)什么是“陋*”?课文中的陋*指的.是( )

  (2)课文讲的是什么事?(孙中山小时候看到自己的姐姐被逼着缠足,很生气也很心疼姐姐。直到他领导辛亥革命成功后,废除了缠足的陋*。)

  (3)比较句子(课后练*题)

  第一组:

  妈妈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你欣赏哪一句,为什么?(从“含着眼泪”,可以体会到妈妈的内心。体会到妈妈是无可奈何。妈妈知道孙中山说得有道理,妈妈知道姐姐缠足是痛苦的,但妈妈却毫无办法,无力反抗。)

  四年级上语文复*教案 10

  教学目标:

  1.了解“造诣、私塾、心领神会、铭记”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3.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感悟,用心去领会,这样才能有较快进步。

  4.学*细致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白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感悟,用心去领会,这样才能有较快进步。

  难点: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结合实际谈谈所受启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书法家,米芾(板书),谁能通过课前预*简要介绍一下他?(生简要介绍米芾)

  2.(出示米芾字画)米芾的'书画2002年在拍卖会上拍出了2999万元的中国书画最高纪录,可见他在书法方面的成就之高。可是他天生就是一位书法家吗?今天我们就来学*米芾小时候的故事(板书学书)学书的意思是(学*书法,学写字)

  二、交流字词

  1.在预*过程中,你有哪些生词想和大家分享?(生交流)

  2.了解生词对我们读通文章很有帮助,现在请大家快速默读文章,思考文章讲述了什么事?思考后小组交换意见,争取概括得简洁完整。

  3.全班交流概括

  三、自主质疑,小组交流

  1.通过预*,你觉得这篇课文中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研究?

  预设:1.米芾是什么样的人?

  2.米芾写好字的诀窍是什么?

  3.这篇课文给我们什么启示?

  2.请大家带着这三个问题快读默读课文,勾画出相关语句并批注,之后小组交流,分享你们的想法。

  3.全班交流

  4.师总结:米芾能够写好字的诀窍其实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心领神会,就像课文20自然段秀才的话一样,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20段秀才的话)其实不单是写字,学*任何本领和技巧,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领悟,这样才能有较快的进步。

  四、自我提升

  同学们,课文学完了,你能结合你的实际生活说说学完这课后你的收获吗?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生活中都像米芾一样,勤奋,用心,做生活的有心人。


语文四年级下册总复*教案优选【五】份(扩展7)

——四年级下语文复*教案汇总五篇

  四年级下语文复*教案 1

  复*内容:

  学会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造句并正确区分两种修辞手法。

  复*目标:

  学会的修辞手法造句并正确区分两种修辞手法。体会祖国语言文化的精妙。

  复*重点:

  学会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造句并正确区分两种修辞手法。

  复*难点:

  学会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造句并正确区分两种修辞手法。

  复*准备:

  小黑板,收集课文中的一些比喻句、拟人句。

  复*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引入。

  2、小组交流收集到的课文中的一些比喻句、拟人句

  二、复*比喻句、拟人句的特点

  1、比喻句有什么特点?

  2、说比喻句有什么特点。个别说。

  3、生总结:比喻句的特点--比喻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此类似的地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二者有相似点,能给人具体形象的感受。

  4、拟人句有什么特点?

  5、说拟人句有什么特点。个别说。

  6、生总结:拟人句的特点:按着人的.想象和联想直接把物当做人或把人当做物,或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描写。有人的或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或感情。

  7、比喻句、拟人句有什么区别?

  8、小组讨论。

  9、个别发言

  10、师生总结: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惑知事物。拟人句利用事物与人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拟人句的最重要的标志。

  三、随堂练*。

  1、说出下面句子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

  2、造比喻句、拟人句。

  四年级下语文复*教案 2

  教材分析

  课文按游览顺序写的,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

  教学目标

  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要求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来介绍景物,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合作学*的意识,注重评价过程。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体会作者是怎样把从外洞到内洞的过程写具体的。要求学生画出自己喜爱的景点,培养想象力。学*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教学构想

  由导读引入,先引导学生自学课文,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然后以小导游的身份去介绍自己喜欢的景点,然后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自己做出解答。最后由录像引导学生理顺课文,并总结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录音带、投影片、录像带。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作者的游览路线,学*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提出问题,深入学*课文内容,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

  学生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喜欢旅游吗?你跟爸爸妈妈去哪里旅游过?你在旅游中有什么感受呢?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第十九课《记金华的双龙洞》。

  3、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情况,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开火车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读音。

  2、自由小声读课文,思考每一自然段的意思。

  3、指名说说作者的游览顺序。(板书:路上---洞口---外洞---内洞---出洞)

  三、读懂课文,学*游览路上看到的.景色。

  1、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路上看到的景色的?

  2、自由读,思考:路上的景色有哪些特点?

  3、在这一自然段中,你读懂了哪些知识?着重理解:“映山红”“新绿”“或浓或淡的新绿”“明艳”“眼前一片明艳”“时而”“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随着山势……”

  四、练*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1、个人自由读,边读边想路上看到的景色。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五、学*外洞、内洞的特点。

  1、默读,想想外洞和内洞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2、在这些自然段中,你读懂了哪些知识?着重理解:

  (1)外洞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大)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2)内洞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理解“变化多端”和“形状各异”

  (3)为什么说:“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4)你知道为什么这个洞叫做双龙洞吗?(因为内洞有两条龙。)

  (5)这两条龙实际上是什么?(石钟乳)理解“蜿蜒”

  3、课文哪一部分是讲作者由外洞进入内洞?

  (1)这一段讲了哪几层意思?

  (2)作者进洞时的感受是什么?从作者的感受中,你体会到什么?

  六、熟读课文,练*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象外洞、内洞的特点,想象乘船进入内洞的情景。

  作业设计

  练*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板书设计

  19记金华的双龙洞

  作者游览路线:

  路上---洞口---外洞---内洞—--出洞[明线]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复*上节课的内容,加深学生印象。理出泉水流经的路线,归纳文章的写作特点。要求学生画出自己喜爱的景点,培养想象力。

  学生学*过程

  一、复*上节课内容。

  1、你喜欢哪个自然段?能给同学们背诵一下吗?

  2、指明说说外洞和内洞的特点。

  二、理解泉水流经的路线。

  1、启发思考。找出课文中写水的句子读一读,再想一想泉水是从哪儿流到哪儿的?

  2、学生讨论,巡视指导。

  3、集体讨论。板书:深黑的石洞---内洞---外洞---洞口---随着山势流下山

  三、教师小结。

  课文把双龙洞的特点写得很具体,我们读了,仿佛身临其境。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把游洞的过程和泉水流经的路线结合起来写,条理很清楚。

  四、画图,发挥想象力。

  1、同学们,你喜欢双龙洞的哪处景点呢?当一次小导游,跟着录像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好吗?

  2、同学们说得真好,能把你喜欢的景点画出来吗?

  作业设计

  1、把你喜欢的景点画出来。

  2、根据画面,把自己喜欢的景点介绍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19记金华的双龙洞

  泉水流经的路线:

  深黑的山洞--内洞--外洞--洞口--随着山势流下山[暗线]

  四年级下语文复*教案 3

  复*内容 :

  七个单元23篇必学课文、听说训练、*作训练及练*

  复*要求

  1. 复*巩固汉语拼音,掌握本册中多音字的正确读音,并能根据拼音写出已学的汉字。

  2. 复*掌握本册所学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复*辨析同音字和形*字,进一步培养正确使用汉字的能力。

  3. 复*掌握部首的几种特殊情况,能在字典中选择恰当的意思。

  4. 复*掌握本册《词语表》中的词语,懂得意思,能口头或书面运用。

  5、复*正确转述别人的话,复*讲述一件完整的事,复*听写一段话的能力。

  6、复*能借助重点词句,背诵指定的课文。复*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方法。复*课文与课题之间的联系。复*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和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7. 熟读23篇课文,理解内容,并能按要求朗读课文或背诵、默写课文。

  8、复*有顺序地有重点地观察图画和周围事物的方法,能有条理地记述一件事;复*留言条、信件的书写格式。

  复*重、难点

  1、 从汉语拼音入手,正确认读、默写学过的词语,掌握一部分多音字的读音和组词,掌握拼音的标调规则,能正确区别*翘舌音和前后鼻音。

  2、 熟练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以及练*中的读读背背和成语

  3、 根据每个单元的训练类型进行训练讲解,使学生正确掌握,灵活运用。

  4、 加强阅读训练,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完成课后练*。

  5、指导学生写好作文

  认真审题,正确选材,叙事完整,条理清楚。

  四年级下语文复*教案 4

  复*目标:

  1、知识目标:进一步巩固写作知识,要求学生写出内容具体、通顺的文章。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教育目标:教育学生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复*重点:

  指导学生审清题目要求,把事情的过程写具体。

  复*难点:

  培养学生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

  复*过程:

  一、揭示复*内容。

  二、指导写作方法。

  1、审题:

  即把握作文题目的具体要求。

  2、确定作文题目的重点。

  学会确定题目的重点是审题过程的重要一步,因为只有确定了题目的重点,才能更好地选取材料,突出文章的重要部分。

  3、复*记叙文的六要素。

  指名说,板书:

  时、地、人、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4、*作开头的方法:

  (1)开门见山。

  (2)提问式开头。

  5、*作结尾的方法:

  ⑴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⑵照应开头。(首尾呼应)

  ⑶抒情结尾(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或敬佩之情)

  6、复*本学期要求写作的几作文。

  a、写一个人(赞扬某方面的优秀品质)

  b、记一处景物(抓住特点表现出“美”)

  c、写一件物品(抓住形状、特点、用途来写)

  d、写读后感。

  e、介绍我们的学校。

  f、谈压岁钱的用法。

  三、练*:

  1、我敬佩的人。

  A、要求用一件典型事例赞扬他某方面的优秀品质。

  B、小组内练*说话。指名说话,师生共评。

  四、小结:

  写作文要靠*时积累材料,多练*,多动笔,才能提高作文能力,希望大家多观察,多练*。

  五、作文:

  以《一件自己深受感动的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四年级下语文复*教案 5

  一、基础知识部分

  措施:紧扣教材,以单元为主体,采取全员参与,共同复*,个别强化。依据教材和常规测试内容,对字、词语、句子方面所涉及到的项目进行归类概括。大概分为以下几项:

  1、看拼音写词语。

  2、多音字、形*字组词

  3、查字典及音序排列。

  4、与“日”、“花”、“眼”、“目”、“手”等有关的成语。

  5、换偏旁组词、添偏旁组词。

  6、照样子写词语、选择近义词填空。

  7、近反义词。

  8、扩句、缩句、变化句型、修改病句。

  根据学生在*常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测试中的突出问题进行重点强调和强化训练,加以巩固。

  二、阅读部分

  阅读是本次复*的重点,我决定坚持“练中有导 ,导中有练”的方法进行复*。

  (一)、课内阅读

  1、对课本中要求背诵的部分,做到人人过关并会默写和理解重点词句。

  2、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使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尽量作到人人过关。

  (二)、课外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是每次检测学生的常见题型,同样也是学生的薄弱环节,本次复*将下大工夫在这方面进行训练,多找短文进行阅读分析,尽量教给学生分析文章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放在怎么审题和解题方法上。做每一道题时,都要帮助学生审清楚题目要求做什么?怎么做?对于回答问题的训练,要训练学生抓住问题的核心,找关键。要理解文章,从文章中去找答案,养成他们一个良好的阅读*惯及做题方法。

  三、*作部分

  *作占1/4的分值,本次复*将紧扣教材涉及的*作类型,并根据*常*作和测试中存在的语句不同,内容空洞和跑题等问题,我准备从以下几方面做:

  1、再次强化每单元的主题*作训练,采取讲方法,讨论交流等方式促进提高。

  2、加强阅读和学*,借鉴写作方法和文章结构,提高写作水*。

  3、教会学生学会记述一件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作到语言通顺,符号逻辑,想象合理,观点正确,这也是重点训练的内容。

  四、主要措施

  1、突出重点。从学生的角度看,将重点抓好差生,采取结对子的方式多帮助他们一点,从而提高及格率。从整个学*内容来看,阅读和作文是重点。在阅读的复*中,词、句、段的理解是重点。在作文复*中,怎样把话写通顺是重点,怎样教会学生把握题意是难点。从学生学*的方式来看,探究性的学*是重点。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是探究学*的关键。

  2、讲练结合。在整个复*阶段,要以学生自己的复*为主,要以练*为主,但根据学生的实际要作适当的提示、归纳。在一堂课上学生应该有口头的练*,又有笔头的练*。

  3、 采取单元复*和各种归类复*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牢固掌握。

  4、 指导学生加强课外积累,增强阅读能力。

  5、 鼓励学生多阅读一些课外书,从而帮助自己提高写作水*。

  总之,通过系统和有针对性的复*,力争让每个学生本学期知识掌握地更牢靠,能考出一个较理想的成绩,给家长、学校和教一个满意的答卷。


语文四年级下册总复*教案优选【五】份(扩展8)

——四年级语文下册《寒夜的灯光》教案优选【5】份

  四年级语文下册《寒夜的灯光》教案 1

  《寒夜的灯光》是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讲述了一名医生在加拿大西部开了一家诊所。他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冒着风雪去给农家孩子治病,那个农民请沿途的农家打开电灯引路。医生给孩子治完病后回家时,沿途的农家又开着灯送他前行,使他在寒夜中充满了温暖和力量。

  冬夜里一盏盏普通的灯,给夜行人带来的却是温暖和友情。文章叙事抒情,感人至深。在人际关系日益淡薄,孩子越来越自私自利的今天,不失为一份关于爱的教育的难得材料。

  如何上好这一课,使其真正体现出应有的价值来呢?我在教学中作了如下尝试:

  一、抓导语

  课文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美好情感。教学初,让每个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在寒风呼呼的漆黑冬夜,一个人独自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会有什么感觉。然后让学生睁开眼睛,感受光明,谈谈自己最需要的灯光有人适时地为你而亮起了之时的感受。这一导入,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埋下了伏笔。

  二、抓对比

  课文中的对比较多。教学时,我巧妙地利用对比,来引导学生领悟人物精神。

  如“*时,一入夜荒野总是漆黑一片,因为那时农家用灯是很节约的。”“一路灯光指引着我,使我顺利到了那个求医的人家。”这两个句子中的“*时,漆黑一片”与“此时,一路灯光”形成对比,体现了农民们乐于助人的精神,使人感到无限的温暖。

  又如,在回家的路上,“我”心里充满恐惧,后来,他发现人们用灯光送自己前行,使他感到浑身充满温暖和力量。“充满恐惧”与“充满温暖和力量”对比,表明这些农家的灯光为作者指明了方向,使他感受到一种无私的关怀。

  三、抓朗读

  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抓住了医生心理变化的特点。如课文倒数第2自然段应该读出作者紧张的心理:恐惧和担忧。通过把反问句“那么复杂的乡村夜路,我怎能认得回去的路呢?”改为陈述句的练*,体会作者当时的担忧是多么的强烈。但就是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医生毅然出诊并执意回家又说明了什么?接着,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到医生的尽职尽责与可敬。

  课文最后一段,要体现出“通明闪亮”的灯光给作者带来的温暖,即使风的哀鸣和车轮碾雪的声音也不再使人感到害怕。在朗读“我的汽车每驶过一家,灯光随后就熄灭,而前面的灯光还在等待着我……”时,我先设计了如下练*:

  我的汽车驶过一家,灯光(随后就熄灭),而前面的灯光(还在等待着我);

  我的汽车又驶过一家,灯光(随后就熄灭),而前面的灯光(还在等待着我);

  我的汽车每驶过一家,灯光(随后就熄灭),而前面的灯光(还在等待着我);

  就这样,我的汽车一直驶到家中,灯光(才全部熄灭)。

  在学生想象画面完成练*后,教师引读,师生共同体会如此节约的农民在医生治好同乡孩子的病后,还愿意为其而亮灯的友善与崇高。

  四、抓过渡语

  就像写文章一样,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使用自然的过渡语进行衔接,会使你的整堂课浑然一体,避免脱节,教学效果也会臻于完美。

  如:“寒夜里的.灯光,让作者浑身充满了力量。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寒夜,感受寒夜的灯光带来的温暖和力量。”“婴儿得救了,医生要回家了,指引他出诊的一路灯光还会为他而亮吗?你是从哪儿知道的?请读一读。”这些过渡语的恰当运用,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到要学*的内容中去,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学*兴趣。

  五、抓结束语

  一堂课用上好的结束语,会为整堂课增色不少。

  我是这样对该堂课进行总结的:“是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关爱给人温馨、予己欢乐。让我们伸出双手,一起去关爱他人。”这极富号召力与感染力的语言,点燃了学生关爱他人的。接着,课件出示有关关爱他人的画面的同时,一曲《爱的奉献》缓缓奏响,把学生的感情推向了,此时,老师无需过多的语言,学生已自发地准备投入到“关爱他人”的行列中去了。

  四年级语文下册《寒夜的灯光》教案 2

  一、教学要求

  1认识、会写“镇、诊、婴、荒、徐、僵、杂、余、致、熄、哀、孤12个生字

  2朗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3感悟课文,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美好情感。

  二、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 (板书:寒夜)看到这个词,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2 (板书:的灯光)看到这儿,你又有什么样的感觉?(温暖、希望……)

  3今天,我们将学*课文�D《寒夜的灯光》。读题。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文中寒夜的灯光,给作者怎样的感觉呢?让我们打开书,认真地读读课文吧!

  2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 l )指名认读生字词。

  小镇诊所婴儿荒野徐徐冻僵复杂多余致意熄灭哀鸣孤独

  注意读准“镇、诊、致”的翘舌音,“婴、僵”的后鼻音。“荒”的下面是“亢”,不要多写一点;“孤”的右边是“瓜”,不是“爪”,注意区分。

  ( 2 )齐读生字词。

  ( 3 )这些生字词中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吗?

  (根据学生回答联系课文中具体语境帮助理解)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由读课文,思考:

  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件什么事?

  (一位加拿大医生在寒冷的夜晚冒着生命危险出诊。而沿途的农家用一路灯光指引,深深打动寒夜里出诊的医生)

  2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3选择自己最感动的地方自由读。

  4指名读。教师引导学生相机点评。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字词。

  第二课时

  (一)深入读文,交流感受

  1寒夜里的灯光,让作者浑身充满了温暖和力量。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寒夜,感受寒夜的灯光带来的温暖和力量。读到特别令你感动的地方,用" _ ”标记出来。2根据学生反馈,随机指导。

  ( l ) “*时,一入夜荒野总是漆黑一片,因为那时农家用灯是很节约的……一路的灯光指引着我,使我顺利到了那个求医的人家。”

  ①荒野的夜与*时有什么不同?(*时:漆黑一片,此时:一路灯光)

  ②课件出示:“*时,一人夜荒野总是漆黑一片,因为那时农家用灯是很节约的。”你能换种说法,使这句话的意思不变吗?

  ③*时节俭的农民为谁亮起了一路灯光?此时,医生的感受是什么?让我们满怀感激之情读读这段话。

  ④从这灯光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农民们乐于助人的精神令人感动,使人感到无限的温暖)让我们怀着对农民们乐于助人精神的深深感动读读这段话。

  ( 2 ) “车子开了一会儿,我发觉恐惧和忧虑是多余的……但是,我绝不感到孤独,那种感觉就像在黑夜中望见灯塔一样,我浑身充满温暖和力量。”

  ①你还从哪儿感受到“我”的恐惧和忧虑?“我”的恐惧和优虑是什么?(联系课文第7自然段理解)“我壮着胆子……驶离这户人家。”“每年都有人因为夜里遇到麻烦在车里冻僵。那么复杂的乡村夜路,我怎能认得回去的路呢?"

  ②课件出示:“那么复杂的乡村夜路,我怎能认得回去的路呢?”你能换种说法,使这句话的意思不变吗?

  ③作者为什么说“恐惧和忧虑是多余的”?

  ④教师引读,体会省略号的作用:我的汽车驶过一家,灯光……而前面的灯光……我的汽车又驶过一家,灯光……而前面的灯光……我的汽车每驶过一家,灯光……而前面的灯光……

  ⑤此时医生有什么感受?你能用课文中的话来说说吗?(但是,我绝不感到孤独,那种感觉就像在黑夜中望见灯塔一样,我浑身充满温暖和力量)

  让我们感受着温暖与力量读读这句话。

  ⑥从这灯光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灯光的再次闪烁,为医生指明方向,使我们感受到一种无私的友谊,温暖的关怀)(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段话。

  3你对这位医生有什么感受?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

  (“这时候,外面下大雪了……说不定深夜还会有人来求诊。”�D既然回家不方便,医生为什么坚持要走,从这儿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开着车上路了,窗外寒风呼呼地吼叫着。”“这一带,每年都有人因为夜里遇到麻烦在车里冻僵。”�D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医生毅然出诊,说明了什么?

  4再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 1 )指名读。

  ( 2 )自由读。

  ( 3 )体会,背诵。

  (二)拓展延伸

  1同学们,我们从课文中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那么,在你的身边发生过哪些充满关爱的故事?(指名说)

  2在《爱的奉献》中总结。

  四年级语文下册《寒夜的灯光》教案 3

  一、教学要求

  1认识、会写“镇、诊、婴、荒、徐、僵、杂、余、致、熄、哀、孤12个生字

  2朗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3感悟课文,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美好情感。

  二、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 (板书:寒夜)看到这个词,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2 (板书:的灯光)看到这儿,你又有什么样的感觉?(温暖、希望……)

  3今天,我们将学*课文―《寒夜的灯光》。读题。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文中寒夜的灯光,给作者怎样的感觉呢?让我们打开书,认真地读读课文吧!

  2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 l )指名认读生字词。

  小镇诊所婴儿荒野徐徐冻僵复杂多余致意熄灭哀鸣孤独

  注意读准“镇、诊、致”的翘舌音,“婴、僵”的后鼻音。“荒”的下面是“亢”,不要多写一点;“孤”的右边是“瓜”,不是“爪”,注意区分。

  ( 2 )齐读生字词。

  ( 3 )这些生字词中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吗?

  (根据学生回答联系课文中具体语境帮助理解)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由读课文,思考:

  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件什么事?

  (一位加拿大医生在寒冷的夜晚冒着生命危险出诊。而沿途的农家用一路灯光指引,深深打动寒夜里出诊的医生)

  2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3选择自己最感动的地方自由读。

  4指名读。教师引导学生相机点评。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字词。

  第二课时

  (一)深入读文,交流感受

  1寒夜里的灯光,让作者浑身充满了温暖和力量。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寒夜,感受寒夜的灯光带来的温暖和力量。读到特别令你感动的地方,用" _ ”标记出来。2根据学生反馈,随机指导。

  ( l ) “*时,一入夜荒野总是漆黑一片,因为那时农家用灯是很节约的……一路的灯光指引着我,使我顺利到了那个求医的人家。”

  ①荒野的夜与*时有什么不同?(*时:漆黑一片,此时:一路灯光)

  ②课件出示:“*时,一人夜荒野总是漆黑一片,因为那时农家用灯是很节约的。”你能换种说法,使这句话的意思不变吗?

  ③*时节俭的农民为谁亮起了一路灯光?此时,医生的感受是什么?让我们满怀感激之情读读这段话。

  ④从这灯光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农民们乐于助人的精神令人感动,使人感到无限的温暖)让我们怀着对农民们乐于助人精神的深深感动读读这段话。

  ( 2 ) “车子开了一会儿,我发觉恐惧和忧虑是多余的……但是,我绝不感到孤独,那种感觉就像在黑夜中望见灯塔一样,我浑身充满温暖和力量。”

  ①你还从哪儿感受到“我”的恐惧和忧虑?“我”的恐惧和优虑是什么?(联系课文第7自然段理解)“我壮着胆子……驶离这户人家。”“每年都有人因为夜里遇到麻烦在车里冻僵。那么复杂的乡村夜路,我怎能认得回去的路呢?"

  ②课件出示:“那么复杂的乡村夜路,我怎能认得回去的路呢?”你能换种说法,使这句话的意思不变吗?

  ③作者为什么说“恐惧和忧虑是多余的”?

  ④教师引读,体会省略号的作用:我的汽车驶过一家,灯光……而前面的灯光……我的汽车又驶过一家,灯光……而前面的灯光……我的汽车每驶过一家,灯光……而前面的灯光……

  ⑤此时医生有什么感受?你能用课文中的话来说说吗?(但是,我绝不感到孤独,那种感觉就像在黑夜中望见灯塔一样,我浑身充满温暖和力量)

  让我们感受着温暖与力量读读这句话。

  ⑥从这灯光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灯光的再次闪烁,为医生指明方向,使我们感受到一种无私的友谊,温暖的关怀)(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段话。

  3你对这位医生有什么感受?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

  (“这时候,外面下大雪了……说不定深夜还会有人来求诊。”―既然回家不方便,医生为什么坚持要走,从这儿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开着车上路了,窗外寒风呼呼地吼叫着。”“这一带,每年都有人因为夜里遇到麻烦在车里冻僵。”―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医生毅然出诊,说明了什么?

  4再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 1 )指名读。

  ( 2 )自由读。

  ( 3 )体会,背诵。

  (二)拓展延伸

  1同学们,我们从课文中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那么,在你的身边发生过哪些充满关爱的故事?(指名说)

  2在《爱的奉献》中总结。

  四年级语文下册《寒夜的灯光》教案 4

  《寒夜的灯光》是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讲述了一名医生在加拿大西部开了一家诊所。他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冒着风雪去给农家孩子治病,那个农民请沿途的农家打开电灯引路。医生给孩子治完病后回家时,沿途的农家又开着灯送他前行,使他在寒夜中充满了温暖和力量。

  冬夜里一盏盏普通的灯,给夜行人带来的却是温暖和友情。文章叙事抒情,感人至深。在人际关系日益淡薄,孩子越来越自私自利的今天,不失为一份关于爱的教育的难得材料。

  如何上好这一课,使其真正体现出应有的价值来呢?我在教学中作了如下尝试:

  一、抓导语

  课文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美好情感。教学初,让每个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在寒风呼呼的漆黑冬夜,一个人独自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会有什么感觉。然后让学生睁开眼睛,感受光明,谈谈自己最需要的灯光有人适时地为你而亮起了之时的感受。这一导入,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埋下了伏笔。

  二、抓对比

  课文中的对比较多。教学时,我巧妙地利用对比,来引导学生领悟人物精神。

  如“*时,一入夜荒野总是漆黑一片,因为那时农家用灯是很节约的。”“一路灯光指引着我,使我顺利到了那个求医的人家。”这两个句子中的“*时,漆黑一片”与“此时,一路灯光”形成对比,体现了农民们乐于助人的精神,使人感到无限的温暖。

  又如,在回家的路上,“我”心里充满恐惧,后来,他发现人们用灯光送自己前行,使他感到浑身充满温暖和力量。“充满恐惧”与“充满温暖和力量”对比,表明这些农家的灯光为作者指明了方向,使他感受到一种无私的关怀。

  三、抓朗读

  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抓住了医生心理变化的特点。如课文倒数第2自然段应该读出作者紧张的心理:恐惧和担忧。通过把反问句“那么复杂的乡村夜路,我怎能认得回去的路呢?”改为陈述句的练*,体会作者当时的担忧是多么的强烈。但就是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医生毅然出诊并执意回家又说明了什么?接着,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到医生的尽职尽责与可敬。

  课文最后一段,要体现出“通明闪亮”的灯光给作者带来的温暖,即使风的哀鸣和车轮碾雪的声音也不再使人感到害怕。在朗读“我的汽车每驶过一家,灯光随后就熄灭,而前面的灯光还在等待着我……”时,我先设计了如下练*:

  我的汽车驶过一家,灯光(随后就熄灭),而前面的灯光(还在等待着我);

  我的汽车又驶过一家,灯光(随后就熄灭),而前面的灯光(还在等待着我);

  我的汽车每驶过一家,灯光(随后就熄灭),而前面的灯光(还在等待着我);

  就这样,我的汽车一直驶到家中,灯光(才全部熄灭)。

  在学生想象画面完成练*后,教师引读,师生共同体会如此节约的农民在医生治好同乡孩子的病后,还愿意为其而亮灯的友善与崇高。

  四、抓过渡语

  就像写文章一样,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使用自然的过渡语进行衔接,会使你的整堂课浑然一体,避免脱节,教学效果也会臻于完美。

  如:“寒夜里的灯光,让作者浑身充满了力量。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寒夜,感受寒夜的灯光带来的温暖和力量。”“婴儿得救了,医生要回家了,指引他出诊的一路灯光还会为他而亮吗?你是从哪儿知道的?请读一读。”这些过渡语的恰当运用,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到要学*的内容中去,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学*兴趣。

  五、抓结束语

  一堂课用上好的结束语,会为整堂课增色不少。

  我是这样对该堂课进行总结的:“是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关爱给人温馨、予己欢乐。让我们伸出双手,一起去关爱他人。”这极富号召力与感染力的语言,点燃了学生关爱他人的。接着,课件出示有关关爱他人的画面的同时,一曲《爱的奉献》缓缓奏响,把学生的感情推向了,此时,老师无需过多的语言,学生已自发地准备投入到“关爱他人”的行列中去了。

  四年级语文下册《寒夜的灯光》教案 5

  《寒夜的灯光》是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讲述了一名医生在加拿大西部开了一家诊所。他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冒着风雪去给农家孩子治病,那个农民请沿途的农家打开电灯引路。医生给孩子治完病后回家时,沿途的农家又开着灯送他前行,使他在寒夜中充满了温暖和力量。

  冬夜里一盏盏普通的灯,给夜行人带来的却是温暖和友情。文章叙事抒情,感人至深。在人际关系日益淡薄,孩子越来越自私自利的今天,不失为一份关于爱的教育的难得材料。

  如何上好这一课,使其真正体现出应有的价值来呢?我在教学中作了如下尝试:

  一、抓导语

  课文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美好情感。教学初,让每个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在寒风呼呼的漆黑冬夜,一个人独自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会有什么感觉。然后让学生睁开眼睛,感受光明,谈谈自己最需要的灯光有人适时地为你而亮起了之时的感受。这一导入,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埋下了伏笔。

  二、抓对比

  课文中的对比较多。教学时,我巧妙地利用对比,来引导学生领悟人物精神。

  如“*时,一入夜荒野总是漆黑一片,因为那时农家用灯是很节约的。”“一路灯光指引着我,使我顺利到了那个求医的人家。”这两个句子中的“*时,漆黑一片”与“此时,一路灯光”形成对比,体现了农民们乐于助人的精神,使人感到无限的温暖。

  又如,在回家的路上,“我”心里充满恐惧,后来,他发现人们用灯光送自己前行,使他感到浑身充满温暖和力量。“充满恐惧”与“充满温暖和力量”对比,表明这些农家的灯光为作者指明了方向,使他感受到一种无私的关怀。

  三、抓朗读

  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抓住了医生心理变化的特点。如课文倒数第2自然段应该读出作者紧张的心理:恐惧和担忧。通过把反问句“那么复杂的乡村夜路,我怎能认得回去的路呢?”改为陈述句的练*,体会作者当时的担忧是多么的强烈。但就是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医生毅然出诊并执意回家又说明了什么?接着,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到医生的尽职尽责与可敬。

  课文最后一段,要体现出“通明闪亮”的灯光给作者带来的温暖,即使风的哀鸣和车轮碾雪的声音也不再使人感到害怕。在朗读“我的汽车每驶过一家,灯光随后就熄灭,而前面的灯光还在等待着我……”时,我先设计了如下练*:

  我的汽车驶过一家,灯光(随后就熄灭),而前面的灯光(还在等待着我);

  我的汽车又驶过一家,灯光(随后就熄灭),而前面的灯光(还在等待着我);

  我的汽车每驶过一家,灯光(随后就熄灭),而前面的灯光(还在等待着我);

  就这样,我的汽车一直驶到家中,灯光(才全部熄灭)。

  在学生想象画面完成练*后,教师引读,师生共同体会如此节约的农民在医生治好同乡孩子的病后,还愿意为其而亮灯的`友善与崇高。

  四、抓过渡语

  就像写文章一样,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使用自然的过渡语进行衔接,会使你的整堂课浑然一体,避免脱节,教学效果也会臻于完美。

  如:“寒夜里的灯光,让作者浑身充满了力量。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寒夜,感受寒夜的灯光带来的温暖和力量。”“婴儿得救了,医生要回家了,指引他出诊的一路灯光还会为他而亮吗?你是从哪儿知道的?请读一读。”这些过渡语的恰当运用,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到要学*的内容中去,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学*兴趣。

  五、抓结束语

  一堂课用上好的结束语,会为整堂课增色不少。

  我是这样对该堂课进行总结的:“是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关爱给人温馨、予己欢乐。让我们伸出双手,一起去关爱他人。”这极富号召力与感染力的语言,点燃了学生关爱他人的。接着,课件出示有关关爱他人的画面的同时,一曲《爱的奉献》缓缓奏响,把学生的感情推向了,此时,老师无需过多的语言,学生已自发地准备投入到“关爱他人”的行列中去了。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