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精选五篇)

首页 / 教案 / |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 1

  完全放开,由学生自由分析秦伯、晋侯、郑伯、佚之狐形象,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先由小组长收集各成员的意见,然后宣读,接着各小组互相补充、反驳对方观点。课堂进入了辩论时间,比较精彩,可惜很多不记得了。

  大概记得这么几个片段:

  有学生说郑伯知错能改,有反对声音,说郑伯并不是知错能改,而是在危急关头,迫不得已才这样做。

  有学生说郑伯没有主见,单凭佚之狐一句话,就马上去见烛之武,并委以重任,可见他糊涂。反对:从下文可见烛之武很有能力,说明他还是知道烛是个人才的,不能说他没有主见。

  有学生说郑伯没有胆量,要不然他自己怎么不去秦王那里。反对:当时形势危急,一国不能无君,所以他不能去。如果君王去了,不是表明本国没有人才吗?

  有学生说郑伯亲小人远贤臣。反对,如果这样,佚之狐也是小人吗?又辩:如果不是这样,烛之武这样的人才为什么不能早点得到重用呢?至于佚之狐,他可能比较会处世。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 2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及其写作特色。

  2、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的用法。

  3、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赏析人物形象及说服的技巧。

  教学重难点:

  1、古文中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文言句式。

  2、烛之武说服的技巧以及《左传》的写作特点。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1、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钱学森吗?对,他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1950年钱学森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当时一位美国高级将领就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钱学森抵得上5个师,在这,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一个人,他可不止抵得上5个师呢,他凭着自己的一张巧嘴不仅瓦解了国家的危机,还能化敌为友,这人是谁呢?对了,他就是烛之武。今天我们就来学*课文《烛之武退秦师》。(板书)(1分20秒)

  2、《左传》的介绍及文体常识

  请同学们翻开书本86页。我们看到注释1,课文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何为“编年史”呢?就是指按年月日顺序编写的史书体裁。大家看到里面有僖公三十年,就说明了烛之武退秦师这件事发生在僖公三十年。比如我们初中学过的《曹刿论战》选自《左传、鲁庄公十年》。另外还有国别体,是按不同国家来编写的。如《国语》、《战国策》大家翻到92页,我们在初中也学过《邹忌讽齐王纳谏》,大家看注释1本文选自《战国策、齐策》,说明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件事发生在齐国。还有一个是纪传体,大家看到88页,里面列举了24部纪传体史书。纪传体主要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大家联系一下初中学的《陈涉世家》便会明白。其实书本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的信息,同学们要学会发现和联系。(1分50秒)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主要记载的是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一些事件。擅长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间接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并称“春秋三传”。我们学*了《烛之武退秦师》后大家对于《左传》的写作特色会有更深刻的理解。(1分)

  3、朗读课文:

  现在就请同学们齐声朗读全文。晋侯秦伯围郑预备读。(生读)(1分30秒)

  需要注意的字音:

  氾(fán)南佚(yì)之狐夜缒(zhuì)而出越国以鄙(bí)远亡郑以陪(péì)邻共(gōng)其乏困朝(zhāo)济而夕设版焉阙(jué)秦秦伯说(yuè)杞(qǐ)子逢(páng)孙

  4、分析课文/整体感知

  老师想问一下第一段的最后一句应该怎么停顿?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谁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这样停顿?军是驻扎的意思,是个动词,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很好,说明大家预*了。我们回过来看。晋侯、秦伯围攻郑国,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以是因为的意思,其是个代词,代郑国。无礼于晋是个倒装句,于晋无礼。介词结构后置。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晋文公。这里的无礼是指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他。晋文公当初因为国内的政治原因逃亡在外,路经郑国时,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贰是从属二主的意思。大家看地形图。当时,春秋诸侯国争霸,郑国继从郑庄公死后,国势江河日下。然而,它正处在中原地区的中心位置,一旦晋国、楚国动起手来,倒霉的往往是郑国。因为两头受气,郑国就练圆滑的夹缝生存技巧。就如两年前的晋楚之间的城濮之战,战争前期,楚国实力明显优于晋国,郑国原先是出兵帮助楚国。但后来晋国使用了谋略最终取得了决定性优势,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九次出使晋国,与晋国结盟,但是晋国还是心怀芥蒂,同时也是为了争夺霸权,在两年后再次向郑国发动了战争。(2分50秒)

  这一段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事情?

  生:晋秦围郑,以及围郑原因和围郑的局势。(板书:晋秦围郑)

  “春秋无义战”从课文我们得知秦国与郑国并无直接的矛盾和冲突,秦国之所以与晋国联盟就是想从中获利。而且他们并不驻扎在一块,这就为烛之武成功说退秦君埋下了伏笔。郑国士大夫佚之狐也看出了其中的猫腻,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我们接着看第二段。请一位同学读一下第二段,注意节奏和情感。(1分)(生读)(20秒)文**出现了几个人物?

  生:三个。佚之狐、郑伯、烛之武

  佚之狐他说了什么?他的话起到了什么作用?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大家注意言于郑伯曰,与上一段无礼于晋一样是个介词结构后置,对郑伯说。若是假如的意思。国家危急,佚之狐向郑伯献上献上计谋,可以看出佚之狐什么性格特点?有知人之明和爱国精神。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可见他对烛之武非常了解,同时也表现了佚之狐对时事的洞察力和预见性。(板书:佚之狐慧眼识才)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意见,从是听从的意思。那烛之武有何反应?辞曰,辞是推辞的意思。烛之武为什么要推辞呢?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谁来翻译一下这句话

  生:我年轻力壮的时候,尚且比不上人家,现在老了,不能干什么了。

  很好,大家注意,也和已都是语气词,这里是两个语气词连用。已同矣。烛之武真是比不上人家吗啊?如果真是这样,佚之狐还敢说“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吗?不是,据冯梦龙编的《东周列国演义》记载,烛之武,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yǔ)正”(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一个人才长期被淹没,国家危急了才想起我这个七十多岁的老头,你说烛之武会没有怨言吗?有。对此,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呢?(2分30秒)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请一位同学翻译一下:我不能早些任用您,现在情况危急了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你也没有好处啊。

  大家注意,这里的是,是个代词,代替前面所说的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这件事。这是一个判断句式。我们现代汉语中也有判断句,比如说“我是中国人”,常用一个系词“是”来连接。但是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不用系词,大家可能会误以为“是寡人之过也”这里的“是”就是系词,不对,实际上这里的“是”是个代词。那什么是判断句呢?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理解判断句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动词谓语句不是判断句。尤其是用“为”构成的句子有时与判断句十分相似。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里的“为”很像现代汉语的的系词“是”,但在古代汉语里面“为”是一个意义非常广泛的动词。因此这不是判断句。2、语义上不表示判断的句子不是判断句。这主要在于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古代,判断句的句式有:

  1、……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者,……也“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3、是……也。“是寡人之过也”

  可能同学们一时难以明白,没关系,大家做下笔记,以后我们接触文言文多了,有了语感就能理解了。面对一个小小的养马官的抱怨,作为一国之君的郑伯,他首先承认了自己的过错,一方面,国家危难,确实需要烛之武出马,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郑伯胸襟开阔,敢于认错。(板书:郑伯勇于认错)同时,他站在烛之武的角度说,国亡了,对你也没有好处呀。其实,烛之武已经七十多岁了,郑国灭亡也不会真对烛之武有什么致命的害处,然而烛之武还是冒着生命危险答应了下来。这也看出了烛之武艺高人胆大。(板书)其实,牢骚归牢骚,国难当前,爱国之人都不会退缩的。另一方面,作者这样安排剧情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同时,也造成了波澜起伏的效果,引人入胜。这一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板书)(2分20秒)

  结语:国难当前,烛之武又是如何凭着自己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君,化解国家危机的呢?课后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第三段,试着给烛之武说的话分层次,并且拟个小标题。好,今天的课到这。同学们再见!

  第二课时

  1、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烛之武退秦师》(板书)我们上一节课学*了文章的第一第二自然段。同学们都知道当时郑国被晋国、秦国围攻,郑国危在旦夕。在这样危急的时刻,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烛之武被推到了拯救国家的风口浪尖上,身负使命的烛之武是如何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君,化解国家危机的呢?今天我们接着学*课文最后两段。

  2、分析课文/整体感知

  大家看到第三段,夜缒而出,缒是指把人用绳子绑上,从高处放下放。烛之武要去见秦君,得乘着夜色偷偷地让人从城门把他掉下来,说明了什么?

  生:形势很危急

  对,也从侧面写出了烛之武为了国家做出的英勇表现。四个字写出了事情经过,点出氛围,表现人物性格特征,这样凝练的手法是《左传》特色之一。

  烛之武见到秦伯说,秦晋围郑,郑既之亡矣。既是已经的意思。秦国、晋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自己就要灭亡了。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若,假如。以,是介词,拿、用,句子省略了宾语,敢以之烦执事。执事是对对方的尊称,这句话是说,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的话,就冒昧地用这种方式麻烦您。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倍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哪位同学翻译一下。

  生:越国别的国家来把远方的土地当作边邑,您也知道这样很难。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很好,课文的注释也很详细。大家注意,这里的以是连词,表目的。鄙,本来是名词,边邑,现在活用为动词,把……当作边邑。亡是一个使动用法,使……亡。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大家注意,这里有几个古今异义词。以为,古意是把……作为,是两个词,以之为。现代汉语则是一个词组,以为。东道主在这里的意思是东方道路上的主任,现在泛指主人。行李,大家看注释23,是指出使的人,现代汉语指出门所带的包裹。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您也没有什么坏处。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而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起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这里的晋君是晋惠公。这句话是个双宾语句。为晋君赐,给晋君恩赐。大家学英语也接触过,双宾语是指由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组成。一般是间接宾语紧接在谓语动词后,如晋君就是间接宾语。朝、夕是极言晋惠公言而无信之快。谁来翻译一下: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生:晋国,何时才能满足的呢?已经在东边使***为它的边邑,又想往西扩大边邑。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就会受益,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何厌之有是个倒装句,大家以前也见过,应该是有何厌。是宾语前置,之不用翻译,是用来提宾的。东和西都是方位名词做状语。封,原本是名词,疆界,这里用做动词,成为……疆界。肆是扩张的意思。阙,使动用法,使……削弱。图是考虑的意思。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说通“悦”高兴。还,撤退。

  上节课老师布置大家在课后认真思考怎么给烛之武的十句话划分层次,不知道大家都认真思考过了吗?现在我们集体朗读烛之武的说辞,从秦晋围郑到唯君图之。秦晋围郑,预备读。(生读)好,现在分为两个小组,讨论一下烛之武对秦君所说的话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并且拟个小标题?很好,其实同学们都划分得不错。这段话也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就是第一句话,秦晋围郑到敢以烦执事。说的是“坦言亡郑”(板书),第二层越国以鄙远到邻之厚,君之薄也。表明“亡郑有害”(板书),第三层从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到君亦无所害,摆明“舍郑有益”(板书),第四段从且君尝为晋军赐矣到君之所知也,这是“援引历史”(板书),剩下的是最后一层,“推测未来”(板书)我们现在就来看看烛之武说辞的精妙之处。

  第一层是“坦言亡郑”。烛之武刚一见面就说这样的话,有什么好处呢?

  生:使秦君高兴

  对,烛之武就是要第一时间消除对方的戒备。大家注意关键字“秦晋”大家看到第一段,课文在描述事情时说的是“晋侯、秦伯围郑”这是因为这场战争确实是晋国挑起的,秦国只是从中协助。但是烛之武却有意把秦国放在了第一位,意在凸显秦国的优势,表明郑国的生死大权全在您秦君手里了。烛之武这一份尊重和恭维实在让秦君心里很受用,也就给了烛之武往下说的条件。其实,这句话还有更深一层作用。大家想文**涉及了几个国家?三个,晋、秦、郑。春秋之战就是利益之战,郑国坦言亡郑,就表明了我已无力与你争夺什么,现在关键的是您秦君要考虑的是如何从亡郑中比晋国夺得更多的利益。烛之武一句话就将秦国的矛头从郑国身上转移到了晋国身上。这是“以退为进”(板书)

  就在秦君心里不由地开始活动时,烛之武不失时机地抛出了土地问题。大家看示意图。秦国要想占有郑国,得跨过晋国,这很不利于管理,如果放弃,那辛苦打下的江山就只能拱手相让,秦君会乐意吗?况且,土地就如西瓜,就只有那么大,别人占得多了,你相对就少了。这是“先示其害”(板书)

  听到这,估计秦君心里也在琢磨着。先示其害后,烛之武接着诱之以利。“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您灭了我们郑国不仅无利还有害,不如留下我们还可以为您出使的人提供住宿和物资。(板书:诱之以利)

  秦君动摇得更加厉害了,烛之武引出了历史上晋国对秦国言而无信的例子。(板书:晋不可信)到最后劈头直说:“夫晋,何厌之有”并且推测晋国灭了郑国后为了扩大土地必定转而对付秦国。(板书:晋无所厌)

  短短125个字,烛之武层层深入,从不同角度说服秦君。烛之武似乎处处为秦国着想,从而打动了秦君,最后使秦君不仅放弃了攻打郑国还与郑国建立了联盟关系。这是本文的高潮部分,为烛之武说退秦师(板书)

  秦国原本是与晋国结盟攻打郑国的,突然转了方向,晋国会有什么样的反映呢?我们接着看最后一段。同学们齐声朗读最后一段。子犯请击子,预备读(生读)

  谁来翻译一下这一段

  生:子犯请求攻打秦国,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代替整编,这是不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大家注意,微,是表否定的假设。如果没有。因:依靠。武是指在使用武力时应遵守的道义准则,如现在的成语“胜之不武”。去,是离开的意思。现代汉语往、到。比如说我们去外婆家。

  晋国军队终于撤离(板书)

  结语:这件事情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整个课文我们也学*完了。在课后同学们试着将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和一些词类活用找出来,写在作业本上交上了。大部分都在课堂上说过,不会很困难。我们下节课再进行总结。

  3、板书设计:

  坦言亡郑——以退为进一、晋秦围郑

  亡郑有害——先示其害二、临危受命

  舍郑有益——诱之以利三、说退秦师

  援引历史——晋不可信四、晋师撤离

  推测未来——晋无所厌

  第三课时

  1、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把《烛之武退秦师》课文疏通了字词,理清了文章脉络,还着重学*了烛之武巧妙地说辞,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左传》的写作特点。

  2、学*《左传》写作特点

  ㈠.伏笔与照应

  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为下文烛之武“夜缒而出”,出使并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㈡.波澜起伏

  这篇课文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㈢.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简得当,层次井然。

  在以后的学*过程中我们会对左传的艺术特色有更深的理解。

  现在我们来总结文中一些重要的字词句。从同学们交上了的作业看,同学们都做得不错,(看实际的具体情况)现在我们就一起总结一下。

  3、总结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文言句式以及重要的虚词

  1、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同下文“秦军”)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2、通假字

  ①今老已,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

  ②共其乏困(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厌,通“餍”)

  ④秦伯说(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3、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古意:东方道路上(招待使节的)主人)

  4、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⑤(烛之武)辞曰省略句

  ⑥敢以(之)烦执事省略句

  ⑦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句

  ⑧(晋)许君焦、瑕省略句

  ⑨子亦有(何)不利焉省略句

  5、重要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代词,指代“行李”)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证据助词,还是,表商量)

  5、之

  ①公从之(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是寡人之过也(的)

  ③行李之往来(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④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之)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 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培养文言文语感

  3、赏析人物形象,把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结构,概括内容

  2、鉴赏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积累文言常用词,培养文言文语感

  2、在学*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借鉴写法

  教学方法

  诵读、提问、讲解、质疑、探究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

  1、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读准字音,断准句子

  2、结合注释,再读全文,翻译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字、词、句)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概括段落大意,把握人物形象

  4、阅读相关资料

  (1)作家作品《左传》及其艺术特色

  《左传》的作者,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但由于文献不足,迄今尚无定论。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当然,也有人认为《左传》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历史著作。

  《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史,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2)背景介绍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向役之三月,郑伯如楚致其师”)。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通读课文

  范读正音,注重重点字的读音,句子的点读

  学生齐读一次

  三、疏通文意,落实实词、虚词、语法等文言基础知识

  1、让学生读第一段

  明确重点字词:贰、军

  句子:以其无礼于晋

  2、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二段,教师提问题

  学生回答、点评,明确重点词、句子

  3、集体朗读第三段,教师讲解,引导背诵

  实词:鄙、厌、说等略

  4、学生朗读第四段,师生共同疏通文意,落实文言知识

  5、指导学生诵读全文,增强语感,进一步熟悉课文,试着背诵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翻译全文,归纳语言现象

  2、完成“研讨与练*”一、二题

  3、积累文言知识

  4、把握故事情节,注意人物语言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分析导入

  英国政治家帕默斯顿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们没有永恒的盟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此语用来诠释这篇课文的内涵及其恰当。

  二、理清故事情节,进行整体把握

  第一段:秦晋围郑(指出围郑的原因)

  第二段:临危授命

  讨论探究

  1、佚之狐的话对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侧面表现烛之武的才能

  2、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学生作答)

  第三段:说退秦师

  分组讨论探究:烛之武为什么能说退秦师?

  明确:这篇文章对烛之武的善于辞令,写得极为出色。他去说服秦伯,虽然目的是求和,但决不露出一点乞怜相。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头头是道,使人信服。他在说辞里处处为秦着想,使秦伯不得不心悦诚服,不仅答应退兵,而且助郑防晋。

  (1)处处为秦着想。

  首先,烛之武开门见山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但作为郑大夫的烛之武却没有半句为郑国乞求的话,相反,却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来表明为秦着想的立场。先分析了“越国以鄙远”的难处,接着谈了亡郑实际上是增加了别国(晋)的土地,扩展了别国的势力,而邻国势力的增强就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接下来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动心。

  (2)充分利用秦晋的矛盾。

  正当秦伯在考虑灭郑、存郑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为秦君分析:“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晋之间的离间双方。这番话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着烛之武又把话题引向未来,预言晋国此后的动向:“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缺秦,将焉取之?”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由于晋国当时已成为中原霸主,秦伯对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烛之武的这篇说辞戳到了他的痛处,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退兵助郑退晋。

  第四段:迫晋退兵

  三、在把握文本的基础上,分析讨论烛之武人物形象的写作技巧,分组讨论、探究、提问、总结

  烛之武的形象:(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四、拓展思考

  学生联系全文,概括本文写作上的特点

  明确:

  (1)伏笔与照应

  (2)波澜起伏

  (3)详略得当

  五、课堂小结(学生总结)

  六、作业

  结合本文的叙事方法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限。

  板书设计

  情节发展:秦晋围郑临危授命说退秦师晋军撤离

  写作特点:伏笔与照应详略得当波澜起伏人物形象栩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 4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烛之武形象分析。

  3、烛之武如何退秦师。

  4、归纳整理文言文常见字词、句式。

  过程与方法

  1、问题式。以问题层层推进,梳理故事情节。

  2、探究式。烛之武退秦师原因及现实影响力。

  3、对比式。烛之武、邹忌、魏征、触龙等说话艺术之对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烛之武临危授命,维护***的爱国主义精神。

  2、通过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学会如何与人交流、沟通。

  教学重难点:

  1、烛之武如何劝退秦师。

  2、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带给我们的启示。

  3、重点文言词语及句式。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相关故事背景。

  3、梳理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秦王威风八面的朝堂,蔺相如轻启三寸不烂之舌,挫败秦王夺璧的阴谋,使宝璧*安归赵;在群儒唇枪舌剑的进攻面前,诸葛亮轻动三寸不烂之舌,折服东吴的`饱学之士,使孙刘迅速结盟;在郑国危如累卵之际,老迈的烛之武轻摇三寸不烂之舌,虎狼之师不击自退,铁桶之围不攻自破。

  烛之武在剑拔弩张的敌对情势下,是如何说服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护郑国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同走进《烛之武退秦师》。

  巧设悬念,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急于阅读课文的欲望。

  二、了解《左传》

  《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左传》别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春秋》三传 (解说《春秋》) 《左传》《公羊传》《谷粱传》

  三、推进新课

  该环节主要是疏通情节,在文中寻找关键句,由学生自主完成。

  (一)烛之武如何退秦师的?

  明确:①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

  ②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③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④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⑤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文言句式及词语

  ①邻之厚,君之薄也。

  ②敢以烦执事。

  ③焉用亡郑以陪邻?

  ④何厌之有?

  ⑤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分组朗读第三段。

  (二)烛之武为什么要退秦师?(齐读第一自然段,然后由学生回答。)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且贰于楚也。

  补充故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楚国大败。

  (三)烛之武退秦师的结果如何?

  ①秦伯说,与郑人盟。

  ②乃还。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④吾其还也。

  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四)齐读一、三、四段。

  以上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从诵读和寻找关键句中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线索。

  四、结束新课

  对照板书,回忆故事情节。一、三、四段读熟。

  五、布置作业

  1、背诵一、三、四段。

  2、整理文言词语及句式。

  板书设计

  ①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②阐明利害,动摇秦君。

  ③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④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⑤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上堂课内容,并归纳总结文言词语及句式。

  2、分析烛之武形象,并延伸讨论说话艺术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烛之武“ 怎么退——为什么退——退的结果”三个问题引出文章相关语句,

  再次熟悉情节。并归纳一些词语用法及宾语后置句。

  敢以烦执事。

  焉用亡郑以陪邻?

  以越国以鄙远。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邻之厚,君之薄也。

  之何厌之有?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焉用亡郑以陪邻。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焉且焉置土石。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宾语前置句

  何厌之有?(“之”提宾标志词)

  ①何陋之有?

  ②莲之爱,陶后鲜有闻。

  ③菊之爱,同予者何人?

  ④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推进新课(从文本出发,逐步引进社会和人生。)

  (一)朗读第二段,思考:

  烛之武究竟何许人也?(学生探讨,分析其个性化及爱国情怀)

  ①佚之狐:“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侧面描写)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语言描写)

  ③(烛之武)许之。

  ④(烛之武)夜缒而出。(动作描写)

  明确:①才华横溢、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②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③不卑不亢、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二)烛之武为什么会成功?

  ①烛之武——委婉,抓住对方心理。

  ②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

  ③郑君——善于纳谏、勇于自责。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 5

  1.学生在弄通字词基础上,就文章深层内容进行提问

  (1)为什么佚之狐如此肯定烛之武能劝退秦王?

  (2)为什么烛年轻时没有得到重用?

  (3)为什么要夜缒而出?

  (4)为什么要说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5)为什么秦伯开始轻信晋侯?秦伯是不是很无知?

  (6)为什么秦伯最后与郑人盟?他难道开始没有想到吗?

  (7)标题是烛之武退秦师,为什么最后还要写晋侯那段话呢?

  2.讲解第三段

  学生提问后,抓住重点,讲解第三段,如果学生能明白第三段的内容,那么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首先根据课后练*第一大题,用原文回答问题,让学生再熟悉一遍课文,也起加深理解的目的。

  然后分析课文第三段。

  学生说出烛退秦理由(原文)

  总结理由分别从哪个角度去说的

  亡郑舍郑亡郑

  再依次分析

  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详细介绍当时秦晋郑的地理位置和战争局势,让学生明白烛为什么说越国以鄙远就会使邻之厚,而君之薄。再说历史史实对秦伯会有何触动等等,让学生明白文章深意。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精选五篇)扩展阅读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精选五篇)(扩展1)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菁华9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

  教学目标:

  以诵带讲,通过反复诵读,引领学生完成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学*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引领学生品味课文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如何启发学生准确、深入的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堂

  导语(从文言学*入手):

  大家学*文言文最大的困难是什么?看来是英雄所见略同好,今天老师给大家一把解决这个问题的钥匙,那就是:反复诵读

  苏东坡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由此可见朗读是理解的基础,因此我们尝试用朗读来带动理解要求:一要读准、二要读熟,读懂、三、读出情感

  幻灯展示:三步诵读法

  二、整体感知,读准字音

  幻灯展示:第一遍诵读:读准字音

  我们先来听课文,一篇文言文中哪些字音是要读准的呢?看哪些字词和我们*常的读音不一样

  1、教师范背课文

  要引导学生关注的字音有:缒共阙逢说知多音字通假字生字

  幻灯展示:三类字

  设计思路:在讲解这一部分的时候落实文言中的一部分基础知识并引导学生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字音和字形都是根据字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来确定的

  幻灯展示:以意定音以意写形

  2、学生活动:齐读课文

  古人读书主张“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业诵数遍,自然上口,永远不忘”所以,在第一环节中大家一定要做到以上几点同学们来读一读

  (教师点评,从字音和感情上引导)你们觉得在感情上和老师的比较有什么不同?

  (评价的语言:字正腔圆,*淡,无起伏,无感染力)

  三、读清句读,读懂内容

  1、诵读课文的方法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首先是要读懂课文的内容,其次是要学会“抑扬顿挫”什么是“抑扬顿挫”呢?

  那就要通过语气的轻重,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句中的停顿,来表其心,抒其意,传其情特别重要的是八个字且把这方法说成“八字诵读法”吧

  幻灯展示:语气的轻重,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句中的停顿

  2、对课文内容的把握

  首先看看课文的内容吧,文章说了一件什么事?

  为什么要去击退秦师呢?结局如何

  板书: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

  说退秦师

  晋军撒军

  四、处理课文的诵读

  1、第一自然段(教师范读)

  我先来试读第一段,然后和大家说说我是如何处理的,为什么如此处理

  总的来说本段在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因此语速较慢其中“无礼、贰、晋、秦、军”重读,因为要强调而且“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晋”“秦”之后要略作停顿因为“军”在此是动词,当“驻扎”讲

  同学们来试一试,那一位?

  学生活动:找一个男生来试读,然后全体男生再读

  2、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从三个对话的语气入手品读)

  国家出现了紧急情况,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啊,于是就有了我们第二自然段的对话大家先试着揣摩一下这三个说话时的语气,该如何处理那一位来试试

  学生活动:找三位男同学分别诵读

  追问:为什么这么处理?

  提问:仅仅是郑伯的几句话就打动了烛之武吗?

  引导学生深入的理解课文如果没有学生愿意站起来的话,教师则从以下角度去启发:当我们做决定的时候,谁起主要作用别人对你有没有影响?

  在语段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沉重、坚定、胸有成竹的佚之狐;也看到了一个情真意切、心*气和的郑伯:更看到了一个在国家危难之时深明大义、义无返顾的烛之武

  3、第三自然段(从说话时的技巧入手)(共同探讨)(在这一环节中如果学生没有反应,那教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激发引导:譬如可以把秦、晋、郑比作三个人,实际上就是孩提时经常玩的游戏,就如你得罪了同学甲,他就找到他的好朋友同学乙,甲乙分别在你回家的那条路上一头一尾的“候”你,除了告老师外,你走哪条路,用什么办法说服他?先认错,再瓦解、再诱惑)

  我们烛之武是用什么方法完成自己的任务的呢?说服秦国国君

  (1)第一步舍郑

  首先说了什么?这儿,如何处理?

  以退为进,搏得秦君好感,因此说得心*气和,诚恳可信

  学生活动:个体诵读

  (2)第二步亡郑

  接下来说了什么?

  阐明利害,动摇秦君,*缓而又委婉,反问句,语调要略高一些,然后缓而较轻地读出“邻之厚,君之薄也”,动秦伯之心

  学生活动:个体诵读

  (3)第三步扶郑

  点明秦晋联盟的虚伪性,接下来又说了什么呢?

  更加诚恳,替秦着想,以利相诱,用中速读放慢,*缓、诚恳

  本环节要落实这些文言知识:东道主,行李,执事

  学生活动:个体诵读

  (4)第四步离间

  烛之武另换角度,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前快后慢,对其背信弃义和贪得无厌的不屑一顾,激愤速度较前要快,尤其是“夫晋,何厌之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两句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

  《烛之武退秦师》是记述行人辞令的散文。该文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层次分明、组织严密,说理透彻、逻辑有力,是《左传》乃至*文学史一篇优秀范文,入选全日制高中必修课程。高中语文教案烛之武退秦师,我们来看看下文。

  【教材分析】《烛之武退秦师》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中“寻觅文言津梁”专题“因声求气”板块的一篇讲读课文。本专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觅得文言文的津梁,汲取古代经典的智慧,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丰富其精神世界。本板块的教学必须以“读”为重点,以“读”为主线,以“读”为主要的手段,要读出文言文的特点、气韵和魅力。

  课文安排在专题首位,是因为内容情节相对简单,但是又涉及秦、晋、郑三国历史上的恩怨和古代官职、人称以及外交辞令,更涉及到许多古今异义的词语,所以扫除文言字词障碍是理解文章逻辑美和语言美的前提。

  【学情分析】“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古人总结的读书方法,但是现在的学生普遍不会读或者读不好文言文。因而,本文的教学,教师必须保证学生的诵读时间,指导诵读的方法,切实使学生了解文言文诵读的要求、特点和方法。

  关于文言文内容理解,学生经过初中三年和高中一年的学*,已经初步掌握利用工具书和书下注释疏通简易文言文的能力,教师要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加强对文章思想情感的理解,避免逐字逐句式枯燥的讲解。

  【设计思想】《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叙事文章,有叙述,有描写,以人物的对话为主,有多种语气的表达,因而我在设计此篇课文时注要采用诵读法,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同时,在掌握重点文言句式和字词的基础上,通过问题设置将烛之武退秦师的背景、结果以及烛之武的形象特点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了解劝谏艺术。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左传》及相关文学常识;

  2、掌握文言句式及实虚词,了解文言文诵读的基本方法;

  3、分析人物(烛之武)形象。

  【过程与方法】

  1、以诵读为手段,以问题为线索,梳理文章脉络;

  2、探究烛之武退秦师的原因;

  3、了解劝谏艺术的现实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烛之武临危受命,维护*的爱国主义精神;

  2、学会如何与人交流、沟通。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英雄在人们心目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替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借选自《左转》的这篇历史散文了解烛之武退秦师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一起去学*他的说话艺术。

  题目中的“退”是使动用法,“师”解释为军队。

  【设计意图】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急于阅读的兴趣。

  二、检查预*

  引导学生质疑,对课文中难以理解的字词解难。

  【设计意图】通过质疑,了解学生预*情况,把握学生学*能力。通过强调文中重点实虚词,疏通课文内容,提高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

  二、了解《左转》

  《左传》是我国第一步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多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生动,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设计意图】文科生对于文学常识的学*需要落实到每节课,每篇课文中。

  三、把握文章脉络

  在课前预*的基础上,请大家再次速读课文,回答问题。

  (一)烛之武是在怎样的背景下退秦师的?齐读第一自然段。

  ①其无力于晋:郑国曾经对晋文公无礼

  ②且贰于楚也: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国

  投影:补充故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郑国没有以礼相待;而是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楚国大败。

  (二)一言使国兴,一语使国亡,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的呢?生读第三自然段。

  ①郑既知亡郑——避其锐气。

  理解:烛之武似乎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这自然会使秦伯放下戒备之心,愿

  意听他把话说完,从而为进一步打动秦伯提供了可能。

  ②邻之厚,君之薄也。——阐明利害。

  理解:秦、郑相距遥远,晋、郑确是*邻,因此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无利益可言,反而因“邻之厚”而“君之薄”。烛之武这两句话的目的是阐明利害,委婉而谨慎地动摇秦君。

  ③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以利相诱。

  理解:以利益引诱秦伯,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国可能有种种好处。当然,获得这些好处的前提就是要秦国放弃进攻郑国。

  ④君之所知也——以史为例。

  理解:在一番拉拢利诱之后,烛之武察言观色,又不失时机地从两国的历史关系上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

  ⑤何厌之有?不厥秦,将焉取之?——推测未来。

  理解:从历史讲到现实,进而推测未来,烛之武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推测其灭郑之后必定要进犯秦国。烛之武**裸地挑破秦晋关系,可以读得慷慨一些。

  诵读指导:这段话说的委婉谨慎,但又有着很强的内在逻辑力量,诵读时要注意说话的口吻,口气不可太强,更不能咄咄逼人,但又不能软弱无力。

  文言实虚词:①越国以鄙远。②敢以烦执事③焉用亡邻以陪邻?④何厌之有?⑤舍郑以为东道主⑥行李之往来⑦既东封郑⑧唯君图之

  齐读第三自然段。

  【设计意图】本段的古今异义词语较多,重点讲解利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三)烛之武退秦师的结果如何?

  ①秦国悦,与郑人盟。

  ②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③晋文公: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④吾其还也。

  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诵读指导:此段以整句为主,思维严密,表现出晋侯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

  断,要读得沉稳自如。

  自由诵读课文一、三、四自然段。

  【设计意图】以上教学环节,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课文和寻找关键词句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

  (四)烛之武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他是自告奋勇要求去劝退秦师的吗?

  ①佚之狐:“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侧面描写)从佚之狐口中我们得知,烛之武的能言善辩、才华横溢早已闻名郑国。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吗,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业已。”(语言描写)有满腹委屈和牢骚,不过牢骚发泄后又义无反顾地奔赴敌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知难而退的勇士。

  ③巧妙地掌握秦伯的心理,一番话便说服了秦伯,说明烛之武是个不卑不亢、机警善辩的外交家。

  ④之所以能够抓住秦伯要害,是因为他对郑国这样一个小国的地位、力量以及兵临城下的局势了如指掌,说明烛之武还是个审时度势、统观全局的政治家。

  诵读指导:烛之武满腹牢骚,郑伯情真意切,读这段话时虚词是关键。

  【设计意图】此环节目的在于总结人物形象特征,对人物塑造方法的把握。

  (五)烛之武为什么会成功?除了他自身的机智、善辩这些主观原因还有那些客观原因?

  ①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

  ②郑伯——善于纳谏、勇于自责。“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作为一国之君,能主动自责,可见其肚量和情真意切。况且郑伯不止于自责,还能指明郑国灭亡的后果。诚意和透彻的分析终于打动了烛之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③“无礼于晋”、“贰于楚”之事也是小事,晋郑间并无深仇大恨,且与秦关系不大,所以危急情形尚可缓和。

  ④两军分兵驻扎,使郑有机会单独接触秦君。

  (六)内容小结

  全文以“退秦师”为中心,从秦晋围郑开始,到秦晋退兵作结,塑造了烛之武有勇有谋、能言善辩、审时度势的形象。

  再次自由诵读全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筛选课文中有用的信息,并发挥想象,加深对烛之武形象的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避免按课文顺序讲解的枯燥沉闷。

  四、合作探究

  1、古话说:伴君如伴虎。披“龙鳞”、逆“圣听”需要大智大勇,而作为君王更需要虚心采纳方可成就伟业,你还知道哪些善谏忠臣和善纳明君?

  ①邹忌与齐威王:齐王接受邹忌的进谏,听取群臣的意见,于是有“战胜于朝廷”的美谈。

  ②触龙与赵太后:触龙抓住赵太后爱子之心,将心比心、动之以情、申明大义,最终解开太后心结。

  ③魏征与唐太宗:唐太宗“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今魏征殁,朕失一鉴矣。”

  ④管仲与齐桓公:齐桓公豁达大度,不但没有治管仲的罪,还任命他为相,后来齐国日益强大。

  2、劝谏艺术对于现代人有怎样的意义?

  ①理解对方感受,委婉对话,有效沟通;

  ②倾听别人意见,完善自我,提高修养;

  【设计意图】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关注,鼓励学生更好地把理论用于实践。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烛之武退秦师的相关内容,感受烛之武的勇敢、机智和善辩,这种委婉劝说的艺术在今天仍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我们还应学会倾听和交流,唯有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六、布置作业

  整理课文中文言句式和实虚词。

  七、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3

  选题思想及思路设计:

  学生自接触文言文以来就形成了一种心理压力——文言文难懂。每当看到文言文时,第一感觉是坏了,我一定做不好的心理。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文言文不大符合我们现代社会的语言运用,字面上又给人一种古怪深奥、难以理解的视觉压力;一是学*不得法,没有深入到文章的深处,体味不出其中的乐趣。因而形成文言文不易学的观念。学生进入高中以来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章,学*的顺利与否,关系着今后文言文学*兴趣的发展问题,因此显得格外重要。本篇文章属于先秦叙事散文范畴,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形象突出鲜明,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提高其自学能力。因此本课时主要介绍一下有关文学常识,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较深入的理解把握,激发学生进一步地探究文章内容地热情。

  创新特点:

  化深奥难懂的字面形象为形象生动的以人物刻画为中心的故事情节,在解读生动的故事情节中掌握文言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增强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学*目标:

  1、 掌握《左传》的体例、别名和先秦散文的特点。

  2、 概括全文内容,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归纳本课词类活用的类型、古今异义字和通假字等。

  4、 归纳本课出现的文言特殊句式:介宾短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判断句。别动句和省略句。

  5、 学*烛之武急国家之急、公而忘私和郑伯引咎自责的优秀品质。

  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实词、虚词等文言知识。

  学*难点:

  对古今异义词、被动句的掌握。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学*设想:

  1、 文言文教学本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对文言文有着一定的畏惧心理。应该利用文言文本身的特点使学生有一种文言文不难学的感觉。本文故事情节性较强,人物形象突出,易于理解。因此在学*中加强对文章的内容的理解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复述能力。

  2、 加强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

  第一课时

  学*目标:

  1、 了解有关《左传》的内容

  2、 把握文章大意,了解文章内容。

  3、 分析第一自然段。

  学*重点:

  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学*步骤:

  一、 导入:

  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则情形,不知大家还记得否?

  如血残阳下,有一位衣着灰褐色战袍、胯下一匹膘壮大马、手持丈八蛇矛的武将立于长板坡当阳桥头,但见他髭须倒竖,怒目圆睁,厉声喝道:“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来与我决一死站?”再看对面,满山遍野,旗帜遮天,阵前一面书有斗大的“曹”字的战旗正迎风招展。原来是曹操的军队列阵在此。但见那些戏风正炽的战旗被武将的断喝乱了分寸,出现了一片慌乱。武将又大喝:“张翼德在此,谁与我决一死战?”对面曹军的后阵竟出现了混乱。武将见此,又大喊:“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又如何?”话音未落,只见曹军中有一战将(夏侯杰)坠于马下,百万曹军如退潮的海水般“哗”地退后十几里。请问这个军官是谁?

  (生齐声:张飞!桃园三结义之一的张飞。)

  师:对,就是张飞。他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一个武夫的形象,喝退百万雄师,不足为奇。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文人,看他是如何在温言细语中退却百万雄师,使自己的国家免于覆亡的厄运的。

  (板书课题: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

  1、 了解《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作者左丘明,记叙了东周前期240多年前的历史,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内容,具有研究先秦历史的史料价值,又有很大的文学的价值。《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2、 了解先秦散文概貌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著,什么是编年体呢?我们可以从字面意义看其特点。编年体就是按照年代的发展来组织、记叙历史事件的体例。如《春秋》、《资治通鉴》等。先秦历史散文除了编年体外,还有国别体和纪传体两种形式。国别体是区分不同的国家,再按照时间的发展分别叙述历史事件的一种文体。如《国语》、《战国策》等;纪传体是司马迁开创的以记叙人物为主要内容的文体。如《史记》、《汉书》等。

  3、《春秋》三传

  《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传(zhuàn,解说义),由此看出,《左传》是对孔子编著的《春秋》的诠释,解说。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二、 研*新课。

  1、 分析标题。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脸面,文章所蕴涵的各种思想内容都会在标题上现露出来,因此我们读一篇文章,首先要看其标题。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本篇文章的标题。告诉我你能从中预测到多少的内容。(学生陈述对标题的认识:人物、事件)浏览一下课文,看自己猜测到多少内容。时间四分钟。

  2、了解文章内容。

  学生根据课后练*一,再读课文,要求先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话把文章的故事情节复述给组员听,选出讲的最好的一个,与其他组的佼佼者竞争。(学生深入地研*课文,小组内讲故事比赛。通过讲故事这一环节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为以后学*文言文打下兴趣的基础。)(找两个小组的优胜者讲故事,并对其表现表示赞扬。

  3、 分析第一段。

  学生自读第一段,教师范读之。(读时注意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两句的断句。)学生自译第一段,点出贰为数词动用,军为名词动用;以,连词,表因果关系;其,代词,代郑国;特殊句式:无礼于晋,贰于楚。提醒学生从翻译的方面看句子语序的调整,得出本句的介词结构“于晋”、“于楚”本来应在“无礼”和“贰”的前面,但句子中却是在它们后面,所以是倒装结构中的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对于本段的字面意思我们已经没有了问题,但其深层意义方面你能看出多少来?(学生小组内讨论有关看法。)(提示:第一句话点明了郑国形势的危急;战争爆发的两个原因,点明此次战争与秦国关系不大,补充晋公子重耳过郑、城濮之战的历史典故;两国军队分地驻扎,为郑国瓦解其联盟提供了条件,为下文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对先秦的历史散文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并初步接触了课文内容,知道郑国的国家命运危在旦夕,郑国到底能不能化险为夷,脱离险境呢?我们下节课再细分解。

  四、练*。

  1、 熟读课文,争取背诵。

  2、 完成课后练*三、四

  五、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第一部叙事详细 编年体 《春秋》三传 《公羊传》 国别体

  《谷梁传》 纪传体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4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及其写作特色。

  2、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的用法。

  3、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赏析人物形象及说服的技巧。

  教学重难点:

  1、古文中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文言句式。

  2、烛之武说服的技巧以及《左传》的写作特点。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1、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钱学森吗?对,他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被誉为“*导弹之父”。1950年钱学森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当时一位美国高级将领就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钱学森抵得上5个师,在这,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一个人,他可不止抵得上5个师呢,他凭着自己的一张巧嘴不仅瓦解了国家的危机,还能化敌为友,这人是谁呢?对了,他就是烛之武。今天我们就来学*课文《烛之武退秦师》。(板书)(1分20秒)

  2、《左传》的介绍及文体常识

  请同学们翻开书本86页。我们看到注释1,课文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何为“编年史”呢?就是指按年月日顺序编写的史书体裁。大家看到里面有僖公三十年,就说明了烛之武退秦师这件事发生在僖公三十年。比如我们初中学过的《曹刿论战》选自《左传、鲁庄公十年》。另外还有国别体,是按不同国家来编写的。如《国语》、《战国策》大家翻到92页,我们在初中也学过《邹忌讽齐王纳谏》,大家看注释1本文选自《战国策、齐策》,说明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件事发生在齐国。还有一个是纪传体,大家看到88页,里面列举了24部纪传体史书。纪传体主要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大家联系一下初中学的《陈涉世家》便会明白。其实书本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的信息,同学们要学会发现和联系。(1分50秒)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主要记载的是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一些事件。擅长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间接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并称“春秋三传”。我们学*了《烛之武退秦师》后大家对于《左传》的写作特色会有更深刻的理解。(1分)

  3、朗读课文:

  现在就请同学们齐声朗读全文。晋侯秦伯围郑预备读。(生读)(1分30秒)

  需要注意的字音:

  氾(fán)南佚(yì)之狐夜缒(zhuì)而出越国以鄙(bí)远亡郑以陪(péì)邻共(gōng)其乏困朝(zhāo)济而夕设版焉阙(jué)秦秦伯说(yuè)杞(qǐ)子逢(páng)孙

  4、分析课文/整体感知

  老师想问一下第一段的最后一句应该怎么停顿?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谁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这样停顿?军是驻扎的意思,是个动词,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很好,说明大家预*了。我们回过来看。晋侯、秦伯围攻郑国,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以是因为的意思,其是个代词,代郑国。无礼于晋是个倒装句,于晋无礼。介词结构后置。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晋文公。这里的无礼是指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他。晋文公当初因为国内的政治原因逃亡在外,路经郑国时,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贰是从属二主的意思。大家看地形图。当时,春秋诸侯国争霸,郑国继从郑庄公死后,国势江河日下。然而,它正处在中原地区的中心位置,一旦晋国、楚国动起手来,倒霉的往往是郑国。因为两头受气,郑国就练圆滑的夹缝生存技巧。就如两年前的晋楚之间的城濮之战,战争前期,楚国实力明显优于晋国,郑国原先是出兵帮助楚国。但后来晋国使用了谋略最终取得了决定性优势,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九次出使晋国,与晋国结盟,但是晋国还是心怀芥蒂,同时也是为了争夺霸权,在两年后再次向郑国发动了战争。(2分50秒)

  这一段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事情?

  生:晋秦围郑,以及围郑原因和围郑的局势。(板书:晋秦围郑)

  “春秋无义战”从课文我们得知秦国与郑国并无直接的矛盾和冲突,秦国之所以与晋国联盟就是想从中获利。而且他们并不驻扎在一块,这就为烛之武成功说退秦君埋下了伏笔。郑国士大夫佚之狐也看出了其中的猫腻,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我们接着看第二段。请一位同学读一下第二段,注意节奏和情感。(1分)(生读)(20秒)文*出现了几个人物?

  生:三个。佚之狐、郑伯、烛之武

  佚之狐他说了什么?他的话起到了什么作用?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大家注意言于郑伯曰,与上一段无礼于晋一样是个介词结构后置,对郑伯说。若是假如的意思。国家危急,佚之狐向郑伯献上献上计谋,可以看出佚之狐什么性格特点?有知人之明和爱国精神。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可见他对烛之武非常了解,同时也表现了佚之狐对时事的洞察力和预见性。(板书:佚之狐慧眼识才)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意见,从是听从的意思。那烛之武有何反应?辞曰,辞是推辞的意思。烛之武为什么要推辞呢?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谁来翻译一下这句话

  生:我年轻力壮的时候,尚且比不上人家,现在老了,不能干什么了。

  很好,大家注意,也和已都是语气词,这里是两个语气词连用。已同矣。烛之武真是比不上人家吗啊?如果真是这样,佚之狐还敢说“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吗?不是,据冯梦龙编的《东周列国演义》记载,烛之武,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yǔ)正”(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一个人才长期被淹没,国家危急了才想起我这个七十多岁的老头,你说烛之武会没有怨言吗?有。对此,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呢?(2分30秒)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请一位同学翻译一下:我不能早些任用您,现在情况危急了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你也没有好处啊。

  大家注意,这里的是,是个代词,代替前面所说的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这件事。这是一个判断句式。我们现代汉语中也有判断句,比如说“我是*人”,常用一个系词“是”来连接。但是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不用系词,大家可能会误以为“是寡人之过也”这里的“是”就是系词,不对,实际上这里的“是”是个代词。那什么是判断句呢?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理解判断句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动词谓语句不是判断句。尤其是用“为”构成的句子有时与判断句十分相似。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里的“为”很像现代汉语的的系词“是”,但在古代汉语里面“为”是一个意义非常广泛的动词。因此这不是判断句。2、语义上不表示判断的句子不是判断句。这主要在于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古代,判断句的句式有1、……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者,……也“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3、是……也。“是寡人之过也”

  可能同学们一时难以明白,没关系,大家做下笔记,以后我们接触文言文多了,有了语感就能理解了。面对一个小小的养马官的抱怨,作为一国之君的郑伯,他首先承认了自己的过错,一方面,国家危难,确实需要烛之武出马,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郑伯胸襟开阔,敢于认错。(板书:郑伯勇于认错)同时,他站在烛之武的角度说,国亡了,对你也没有好处呀。其实,烛之武已经七十多岁了,郑国灭亡也不会真对烛之武有什么致命的害处,然而烛之武还是冒着生命危险答应了下来。这也看出了烛之武艺高人胆大。(板书)其实,牢骚归牢骚,国难当前,爱国之人都不会退缩的。另一方面,作者这样安排剧情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同时,也造成了波澜起伏的效果,引人入胜。这一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板书)(2分20秒)

  结语:国难当前,烛之武又是如何凭着自己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君,化解国家危机的呢?课后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第三段,试着给烛之武说的话分层次,并且拟个小标题。好,今天的课到这。同学们再见!

  5、板书设计:

  一、晋秦围郑人物形象:佚之狐慧眼识人才

  二、临危受命(主板书)郑伯勇于认错

  烛之武艺高人胆大

  第二课时

  1、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烛之武退秦师》(板书)我们上一节课学*了文章的第一第二自然段。同学们都知道当时郑国被晋国、秦国围攻,郑国危在旦夕。在这样危急的时刻,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烛之武被推到了拯救国家的风口浪尖上,身负使命的烛之武是如何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君,化解国家危机的呢?今天我们接着学*课文最后两段。

  2、分析课文/整体感知

  大家看到第三段,夜缒而出,缒是指把人用绳子绑上,从高处放下放。烛之武要去见秦君,得乘着夜色偷偷地让人从城门把他掉下来,说明了什么?

  生:形势很危急

  对,也从侧面写出了烛之武为了国家做出的英勇表现。四个字写出了事情经过,点出氛围,表现人物性格特征,这样凝练的手法是《左传》特色之一。

  烛之武见到秦伯说,秦晋围郑,郑既之亡矣。既是已经的意思。秦国、晋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自己就要灭亡了。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若,假如。以,是介词,拿、用,句子省略了宾语,敢以之烦执事。执事是对对方的尊称,这句话是说,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的话,就冒昧地用这种方式麻烦您。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倍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哪位同学翻译一下。

  生:越国别的国家来把远方的土地当作边邑,您也知道这样很难。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很好,课文的注释也很详细。大家注意,这里的以是连词,表目的。鄙,本来是名词,边邑,现在活用为动词,把……当作边邑。亡是一个使动用法,使……亡。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大家注意,这里有几个古今异义词。以为,古意是把……作为,是两个词,以之为。现代汉语则是一个词组,以为。东道主在这里的意思是东方道路上的主任,现在泛指主人。行李,大家看注释23,是指出使的人,现代汉语指出门所带的包裹。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您也没有什么坏处。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而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起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这里的晋君是晋惠公。这句话是个双宾语句。为晋君赐,给晋君恩赐。大家学英语也接触过,双宾语是指由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组成。一般是间接宾语紧接在谓语动词后,如晋君就是间接宾语。朝、夕是极言晋惠公言而无信之快。谁来翻译一下: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生:晋国,何时才能满足的呢?已经在东边使*为它的边邑,又想往西扩大边邑。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就会受益,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何厌之有是个倒装句,大家以前也见过,应该是有何厌。是宾语前置,之不用翻译,是用来提宾的。东和西都是方位名词做状语。封,原本是名词,疆界,这里用做动词,成为……疆界。肆是扩张的意思。阙,使动用法,使……削弱。图是考虑的意思。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说通“悦”高兴。还,撤退。

  上节课老师布置大家在课后认真思考怎么给烛之武的十句话划分层次,不知道大家都认真思考过了吗?现在我们集体朗读烛之武的说辞,从秦晋围郑到唯君图之。秦晋围郑,预备读。(生读)好,现在分为两个小组,讨论一下烛之武对秦君所说的话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并且拟个小标题?很好,其实同学们都划分得不错。这段话也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就是第一句话,秦晋围郑到敢以烦执事。说的是“坦言亡郑”(板书),第二层越国以鄙远到邻之厚,君之薄也。表明“亡郑有害”(板书),第三层从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到君亦无所害,摆明“舍郑有益”(板书),第四段从且君尝为晋军赐矣到君之所知也,这是“援引历史”(板书),剩下的是最后一层,“推测未来”(板书)我们现在就来看看烛之武说辞的精妙之处。

  第一层是“坦言亡郑”。烛之武刚一见面就说这样的话,有什么好处呢?

  生:使秦君高兴

  对,烛之武就是要第一时间消除对方的戒备。大家注意关键字“秦晋”大家看到第一段,课文在描述事情时说的是“晋侯、秦伯围郑”这是因为这场战争确实是晋国挑起的,秦国只是从中协助。但是烛之武却有意把秦国放在了第一位,意在凸显秦国的优势,表明郑国的生死大权全在您秦君手里了。烛之武这一份尊重和恭维实在让秦君心里很受用,也就给了烛之武往下说的条件。其实,这句话还有更深一层作用。大家想文*涉及了几个国家?三个,晋、秦、郑。春秋之战就是利益之战,郑国坦言亡郑,就表明了我已无力与你争夺什么,现在关键的是您秦君要考虑的是如何从亡郑中比晋国夺得更多的利益。烛之武一句话就将秦国的矛头从郑国身上转移到了晋国身上。这是“以退为进”(板书)

  就在秦君心里不由地开始活动时,烛之武不失时机地抛出了土地问题。大家看示意图。秦国要想占有郑国,得跨过晋国,这很不利于管理,如果放弃,那辛苦打下的江山就只能拱手相让,秦君会乐意吗?况且,土地就如西瓜,就只有那么大,别人占得多了,你相对就少了。这是“先示其害”(板书)

  听到这,估计秦君心里也在琢磨着。先示其害后,烛之武接着诱之以利。“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您灭了我们郑国不仅无利还有害,不如留下我们还可以为您出使的人提供住宿和物资。(板书:诱之以利)

  秦君动摇得更加厉害了,烛之武引出了历史上晋国对秦国言而无信的例子。(板书:晋不可信)到最后劈头直说:“夫晋,何厌之有”并且推测晋国灭了郑国后为了扩大土地必定转而对付秦国。(板书:晋无所厌)

  短短125个字,烛之武层层深入,从不同角度说服秦君。烛之武似乎处处为秦国着想,从而打动了秦君,最后使秦君不仅放弃了攻打郑国还与郑国建立了联盟关系。这是本文的高潮部分,为烛之武说退秦师(板书)

  秦国原本是与晋国结盟攻打郑国的,突然转了方向,晋国会有什么样的反映呢?我们接着看最后一段。同学们齐声朗读最后一段。子犯请击子,预备读(生读)

  谁来翻译一下这一段

  生:子犯请求攻打秦国,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代替整编,这是不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大家注意,微,是表否定的假设。如果没有。因:依靠。武是指在使用武力时应遵守的道义准则,如现在的成语“胜之不武”。去,是离开的意思。现代汉语往、到。比如说我们去外婆家。

  晋国军队终于撤离(板书)

  结语:这件事情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整个课文我们也学*完了。在课后同学们试着将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和一些词类活用找出来,写在作业本上交上了。大部分都在课堂上说过,不会很困难。我们下节课再进行总结。

  3、板书设计:

  坦言亡郑——以退为进一、晋秦围郑

  亡郑有害——先示其害二、临危受命

  舍郑有益——诱之以利三、说退秦师

  援引历史——晋不可信四、晋师撤离

  推测未来——晋无所厌

  第三课时

  1、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把《烛之武退秦师》课文疏通了字词,理清了文章脉络,还着重学*了烛之武巧妙地说辞,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左传》的写作特点。

  2、学*《左传》写作特点

  ㈠.伏笔与照应

  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为下文烛之武“夜缒而出”,出使并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㈡.波澜起伏

  这篇课文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㈢.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简得当,层次井然。

  在以后的学*过程中我们会对左传的艺术特色有更深的理解。

  现在我们来总结文中一些重要的字词句。从同学们交上了的作业看,同学们都做得不错,(看实际的具体情况)现在我们就一起总结一下。

  3、总结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文言句式以及重要的虚词

  1、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同下文“秦军”)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2、通假字

  ①今老已,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

  ②共其乏困(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厌,通“餍”)

  ④秦伯说(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3、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古意:东方道路上(招待使节的)主人)

  4、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⑤(烛之武)辞曰省略句

  ⑥敢以(之)烦执事省略句

  ⑦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句

  ⑧(晋)许君焦、瑕省略句

  ⑨子亦有(何)不利焉省略句

  5、重要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代词,指代“行李”)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证据助词,还是,表商量)

  5、之

  ①公从之(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是寡人之过也(的)

  ③行李之往来(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④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之)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5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烛之武形象分析。

  3、烛之武如何退秦师。

  4、归纳整理文言文常见字词、句式。

  过程与方法

  1、问题式。以问题层层推进,梳理故事情节。

  2、探究式。烛之武退秦师原因及现实影响力。

  3、对比式。烛之武、邹忌、魏征、触龙等说话艺术之对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烛之武临危授命,维护*的爱国主义精神。

  2、通过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学会如何与人交流、沟通。

  教学重难点:

  1、 烛之武如何劝退秦师。

  2、 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带给我们的启示。

  3、 重点文言词语及句式。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相关故事背景。

  3、梳理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秦王威风八面的朝堂,蔺相如轻启三寸不烂之舌,挫败秦王夺璧的阴谋,使宝璧*安归赵;在群儒唇枪舌剑的进攻面前,诸葛亮轻动三寸不烂之舌,折服东吴的饱学之士,使孙刘迅速结盟;在郑国危如累卵之际,老迈的烛之武轻摇三寸不烂之舌,虎狼之师不击自退,铁桶之围不攻自破。

  烛之武在剑拔弩张的敌对情势下,是如何说服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护郑国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同走进《烛之武退秦师》。

  巧设悬念,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急于阅读课文的欲望。

  二、了解《左传》

  《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左传》别名 《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春秋》三传 (解说《春秋》) 《左传》《公羊传》《谷粱传》

  三、推进新课

  该环节主要是疏通情节,在文中寻找关键句,由学生自主完成。

  (一)烛之武如何退秦师的?

  明确:①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

  ②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③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④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⑤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文言句式及词语

  ①邻之厚,君之薄也。

  ②敢以烦执事。

  ③焉用亡郑以陪邻?

  ④何厌之有?

  ⑤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分组朗读第三段。

  (二)烛之武为什么要退秦师?(齐读第一自然段,然后由学生回答。)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且贰于楚也。

  补充故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楚国大败。

  (三)烛之武退秦师的结果如何?

  ①秦伯说,与郑人盟。

  ②乃还。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④吾其还也。

  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四)齐读一、三、四段。

  以上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从诵读和寻找关键句中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线索。

  四、结束新课

  对照板书,回忆故事情节。一、三、四段读熟。

  五、布置作业

  1、背诵一、三、四段。

  2、整理文言词语及句式。

  板书设计

  ① 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② 阐明利害,动摇秦君。

  ③ 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④ 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⑤ 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复*上堂课内容,并归纳总结文言词语及句式。

  2、 分析烛之武形象,并延伸讨论说话艺术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烛之武“ 怎么退——为什么退——退的结果”三个问题引出文章相关语句,

  再次熟悉情节。并归纳一些词语用法及宾语后置句。

  敢以烦执事。

  焉用亡郑以陪邻?

  以 越国以鄙远。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邻之厚,君之薄也。

  之 何厌之有?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焉用亡郑以陪邻。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焉 且焉置土石。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宾语前置句

  何厌之有?(“之”提宾标志词)

  ①何陋之有?

  ②莲之爱,陶后鲜有闻。

  ③菊之爱,同予者何人?

  ④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推进新课(从文本出发,逐步引进社会和人生。)

  (一)朗读第二段,思考:

  烛之武究竟何许人也?(学生探讨,分析其个性化及爱国情怀)

  ①佚之狐:“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侧面描写)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语言描写)

  ③(烛之武)许之。

  ④(烛之武)夜缒而出。(动作描写)

  明确:①才华横溢、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②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③不卑不亢、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二)烛之武为什么会成功?

  ①烛之武——委婉,抓住对方心理。

  ②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

  ③郑君——善于纳谏、勇于自责。

  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去课文筛选有用的信息,并发挥想象,对烛之武加深认识,使这一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明晰起来,避免了就课文讲课文的的单调枯燥乏味。

  三、合作探究

  通过本课的学*,谈谈烛之武出色的劝谏艺术对于古人和现代人的处事有什么意义。

  (—)对于古人

  *有句古话:“伴君如伴虎。”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作为君王,则应虚心采纳,方可成就霸业。

  1、 邹忌与齐威王

  齐王接受皱忌的进谏,听取群臣吏民的意见,于是有“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美谈。

  2、触龙与赵太后

  抓住赵太后爱子、怜子之心,触龙拿人心比自心,以己子做诱引,动之以情,申明大义,进而解开太后心结。

  3、魏征与唐太宗

  唐太宗虚怀若谷,善于纳谏,终成一代名君。唐太宗“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殁,朕失一鉴矣!”

  4、管仲与齐桓公

  齐桓公豁达大度,听了鲍叔牙的话,不但不办管仲的罪,还立刻任命他为相,让他管理国政。后来齐国就越来越富强了。

  5、 比干与纣王。

  纣王拒谏饰非、耽于酒色、暴敛重刑,甚至将比剖腹挖心。最终是民怨四起。

  6、召公与厉王

  周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止谤”使得老百姓“道路以目”。三年之后,被“流于彘”。

  (二)对于现代人

  1、注重对方感受,委婉劝说,文明交流。

  2、听取别人意见,完善自我,少走弯路。

  3、宰相肚里能称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通过比较阅读与回忆感受,使学生从更广阔的视野中感受语言艺术的重要性,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关注,鼓励学生更好地把理论用于实践。

  四、结束新课

  烛之武委婉劝说的艺术在今天的人际交往中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给别人提意见和建议时,我们要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同时我们还应学会倾听与交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还要善于自己思考,把好的意见总汇起来,唯有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五、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6

  教学目标

  1、学*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

  2、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借助注释疏通文章。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二、关于《左传》

  教师补充:“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它是继《春秋》之后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左传》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三、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1、正音

  ①生字:函(hán)氾(fàn)佚(yì)缒(zhuì)阙(jué)

  ②多音字:朝(zhao)(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逢(páng)(人名逢孙)

  ③通假字:“知”通“智”

  2、提问《烛之武退秦师》记叙了春秋时期的一件什么事?

  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四、简介秦晋围郑形势图

  1、晋郑彼邻,秦如攻打郑国,“越国以鄙远。”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离新郑也不远。大军压境,郑国危如累卵。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

  2、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次子夷吾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3、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4、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这一年,晋公子重耳(长子)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5、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6、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五、学生齐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

  六、布置作业

  1.反复阅读课文。

  2.借助注释、工具书疏通文章。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7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二)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

  (三)情感目标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难点:通过学*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解决办法

  1.注意与已有知识联系,初中已学过《曹刿论战》,对《左传》有了一些了解,要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要使学生有意识地关注《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上的地位,并自己参看有关书籍。

  2.引导学生通过本课的学*,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课时安排

  3课时

  学生活动

  1.课前预*。

  (1)借助工具书,通读原文。

  (2)参考有关资料,对《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有所了解。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特别注意对烛之武这个中心人物的把握。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

  2.课内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8

  教学要求:

  1.掌握若、说、辞、鄙、微、之六个文言词的用法。

  2.在理解字词句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并体会其写作特点及烛之武说秦的语言艺术。

  3.熟读并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课文第三段即说秦部分。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及特点。

  教学课型:讲读课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和讲读第一、二段。

  教学步骤:

  一、引入课题和释题(5分钟)

  1.标题重点释“退”和“师”两个词,然后理解标题的含义。

  2.简介《左传》。这可让学生自己完成,师只作扼要的补充。

  二、展示并简释教学要求。(5分钟)

  三、初读全文,处理生字读音,试析文章的结构和层次。(4分钟)

  原则上计划由教师完成,也可视具体情况抽学生来完成。

  四、讲读第一段(10分钟)

  1.抽生朗读本段,注意生字词读音。

  2.讲析本段

  译释由学生完成,师只作扼要补纠和简要分析。分析内容包括伏笔手法和语句深意,全段作用。

  3.让学生齐读全段。

  4.处理练*一之中的第1小题,要求学生试译回答,然后指导学生背诵本段。

  五、讲读第二段(15分钟)

  1.抽生朗读本段,注意生字词读音。

  2.讲析本段

  ① 重点讲析三个文言词“若”、“之”、“辞”的用法和人物对话。

  ② 字词句的理解仍然注意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完成为主,师纠补为辅。对要求掌握的三个文言词的用法要板书列于黑板上,对话部分要让学生试作语气练*。

  ③ 小结的内容包括情节的曲折性、写法的详略和表达的特点。

  3.生齐读本段,然后处理相关练*。

  4.指导学生背诵本段。

  六、指导并检查学生背诵这两段。(3分钟)

  七、指导学生预*后面的两段。(3分钟)

  方法是读熟和背诵(包括生字词读音的认定)

  第二课时

  讲读课文第三、四段。

  教学步骤:

  一、复*导入(5分钟)

  1.检查前两段的背诵情况及对内容的理解。2.检查三个文言词的用法。3.检查三、四段的通读情况。

  二、讲读第三段(25分钟)

  1.讲读重点包括“说”、“鄙”、“之”三个文言词的用法和关键语句的语气及特点。难点是说辞的语言艺术性。

  2.语句的疏通仍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重点部分的教学方法同前课时。说辞的艺术性借助于层次的划分去理解。讲析完毕注意让学生齐读全段。

  3.处理课后相关练*,方法同前。

  4.布置学生试背本段。

  三、讲读第四段(10分钟)

  1.抽生读文。

  2.讲析方法

  基本方法同前,注意强调“微”和“之”的用法。分析重在晋文公话语的结构特点。切莫忘末尾要齐读本段。

  3.背诵本段。

  4.处理课后练*一(4)

  四、小结全文(5分钟)

  1.写作特点

  ① 结构线索:单线,时间为序。

  ② 写法:详略分明,详写说辞,略写情节。

  ③ 表达:语言(对话)描写为主。

  2.文言文的学*方法的指导

  ① 熟读成诵。②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9

  三维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

  2、把握文章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3、学*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反顾捍卫国家*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1、重点词语、文言特殊句式。

  2、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3、说辩的艺术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步骤和内容

  第一课时

  一、简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战与和皆出于利。

  二、学生自读课文,学*重点词汇句式

  1、正音正字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ì)而出 亡郑以陪(beì)邻 共(gōng)其乏困

  阙(quē)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杞(qǐ)子

  2、语言点

  A、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

  B、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使作疆界。

  C、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D、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E、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三、学生熟读课文,自主学*,翻译全文

  四、布置作业:抄写译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开口说话,看似简单,实则不容易,会说不会说大不一样。古人云:“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也可以误国。”所以这“话”可不是随便能说的。(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课文《触龙说赵太后》)触龙一句话就打动了赵太后的心:“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他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不但熄灭了赵太后的怒火,还令她欣然纳谏。他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高明的说客。在春秋战国时代,像他一样高明的说客比比皆是。烛之武就是其中的一个。

  二、检查预*的情况,理解课文内容,重点语句翻译(出示幻灯片)

  三、学生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概括段落大意(出示幻灯片)

  第一段:秦晋围郑 第二段:临危受命 第三段:说退秦师 第四段:迫晋退兵

  小结:这场战争的直接导火索是郑国对晋国的无礼和背叛,这是晋国出兵的理由,但秦国仅仅是以盟军的身份助战而已,与郑国之间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这是烛之武游说成功的基础。

  四、精读烛之武的说辞,自主学*(出示幻灯片)

  1、烛之武游说的核心是什么?从文中找出关键词。

  (利,害)

  2、你认为哪句话打动了秦伯?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3、如果你是烛之武,你打算怎样劝说秦伯?

  (先表达为秦国着想的立场态度,来博得秦伯的好感,然后阐述亡郑、保郑之于秦国的利害关系,再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离间两国关系,破坏两者的联盟,促使秦国改变主意,化敌为友,退兵助郑。)

  4、这段说辞语言非常精炼,可分为五层。概括各层大意。

  ①语气谦恭,博得秦伯好感,暗示亡郑对秦无益。

  ②说明亡郑利晋,动摇秦伯的决心。

  ③说明保郑利秦,以利相诱。

  ④以晋对秦的背叛事实离间秦晋联盟。

  ⑤一针见血地指出晋国是秦国的威胁。

  小结:烛之武不愧是一位杰出的说客,运用精炼的外交辞令化干戈为玉帛,说退秦师,最终保全了自己的国家。他这一番说辞真可谓“一语中的”、“一言兴邦”,很有针对性和艺术性,需要我们好好体会学*。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话可以说的人笑,一句话也可以说的人跳,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表达,效果可能会有天壤之别。

  五、探究学*·比较阅读《蹇叔哭秦师》,讨论:蹇叔的劝谏为什么不成功?

  蹇叔哭师 僖公三十二年 左 传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秦师遂东。

  (同样是劝说秦穆公,为什么结果截然相反?秦穆公是一代霸主,蹇叔是他非常器重的老臣,穆公在决策之前主动征求蹇叔的意见,可见并非刚愎自用之人。可是最终却弄到君臣反目的地步,究竟责任在谁?如果蹇叔在劝谏时能注意说话的方式态度,讲究策略,而不是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教训后生晚辈的架势,也许穆公会重新考虑出兵的事。如果蹇叔能在军队出发前主动找穆公好好谈谈,而不是哭着说丧气话,也许穆公不会对其破口大骂,连自己的君王身份也不顾了。如果蹇叔能够在送儿子参军的时候主动找孟明等将帅分析敌情,告知防御策略,而不是只向儿子哭诉,也许秦军不至于在崤之战中一败涂地,连三军统帅也被俘虏。)

  小结:为人处世,要学会艺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与别人交谈时,要注意说话的对象、时间地点场合,努力营造和谐的气氛。尤其是向别人提意见或建议时,更要注意方式方法。良药可以不苦口,忠言也可以不逆耳。

  六、合作探究,分组活动:把握文中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各小组选择一个人物,为课本剧写一段角色分析。

  烛之武:个性鲜明,才华出众却一直不得重用,牢骚满腹,但深明大义,能够顾全大局,只身入虎口,成功游说秦伯退兵,可谓智勇双全的爱国辩士。

  佚之狐:老谋深算,有远见卓识,但城府很深。(这个人的个性思想值得深入研究。)

  郑伯:善于纳谏,知错能改。

  秦伯:唯利是图(可以引导学生参考阅读课后练*三)

  晋侯:头脑清醒,理智行事,深谋远虑,能够随机应变,有常人所不能及的宽阔胸怀,终成一代霸主。

  小结:这篇课文中,烛之武是主要人物,作者通过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正面表现了他的鲜明的个性和杰出的辩才,他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其他的人物都从侧面烘托了烛之武的智勇双全。虽然这些次要人物只有片言只语的描写,但都形象鲜明,个性突出。我们在写作中,也要注意运用个性化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

  七、布置作业:

  1、归纳语言点

  2、以“说话的艺术”为主题设计制作一份小报,在班上交流。

  第三课时

  一、学生朗读课文,探究学*

  1、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交待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

  2、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3、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

  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4、 “夜缒而出”四字能否删掉?

  不能,这四个字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

  5、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烛之武的说辞共125个字,语言非常精炼,含义丰富,可分为五层。

  ①站在秦国立场上,博得秦伯好感,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可能。

  ②说明亡郑利晋,动摇秦亡郑决心。

  ③进一步说明保郑利秦,以利益诱惑使秦舍弊求利,考虑退兵

  ④再以历史上晋对秦的背叛,离间秦晋联盟。

  ⑤从历史说到将来,指出晋的贪婪将威胁到秦的发展,使秦决心退兵。

  小结,在短短的百余字内,烛之武站在秦的立场上,替秦分析围郑的利弊,层层深入,句句击中要害,又句句打动秦伯,使秦国最终撤去了包围,保全了郑国,甚至获得不仅于此的好处:秦郑结盟,秦派军队戍守郑国。充分表现出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6、第四段可否删掉?

  不能,晋的退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卓越的外交才能,同时刻画了晋文公的霸主形象。面对风云突变的局势,晋侯没有感情用事,而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二、写作特点

  1、叙事有波澜,引人入胜

  2、写人个性鲜明,正侧面描写相结合

  作者通过语言对烛之武作了正面描写,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集中地刻画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而佚之狐的推荐、郑伯的自责,退秦师的事实,都从侧面烘托了这个人物。正侧面描写的结合运用,使烛之武的形象有血有肉。他的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的使命感值得我们学*。

  三、讲解课后*题并布置作业

  小练笔:设置一个情境,劝说某人接受你的意见或者建议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精选五篇)(扩展2)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 (菁华3篇)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5、学*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流程

  生朗读预*→师范读→生朗读梳理→师引导生朗读赏析→生朗读巩固→师引导生朗读背诵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借助注释梳通文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入

  199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这个故事可谓是“一夫敌百万之师”的现代版。其实,在*历史上曾有过无数这样的人物:张仪、苏秦、诸葛亮。今天我们将去拜访他们的“祖师”,请同学们翻到《烛之武退秦师》。

  2、《左传》其书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

  3、史书体例

  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4、相关资料(在课文赏析中涉及到时给学生做补充)

  (1)、秦立晋君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大臣吕省、却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

  (2)、惠公背约

  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

  (3)重耳过郑

  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

  (4)郑楚结盟

  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

  《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仅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二、课文学*

  1、师范读课文。

  2、生自由诵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3、生齐读课文。(师点拨字音、停顿。)

  4、生结合课文注释初步梳理课文。(边轻声朗读,边梳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在诵读中理解赏析课文。(前2段)

  2、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整体感知

  1、生概述本文的故事。(1~2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师引导大家概述)

  2、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各段段落大意。(用四字短语概括)

  每组选代表发言,师引导大家筛选归纳:

  第1段:秦晋围郑。

  第2段:临危受命。

  第3段:智退秦师。

  第4段:晋师撤离。

  二、课文赏析

  第1段

  (1)、生齐读第1段。

  (2)、师示范串讲梳理第1段。(为学生后文的接龙串讲做示范)

  (3)、留时间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在字词上得到落实)

  (3)、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为后文学生的讨论归纳做示范)

  贰:从属二主;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

  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以其于晋无礼”。

  (4)师引导学生串析本段:

  “晋候、秦伯围郑”阐明形势:兵临城下,形势严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阐明原因: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阐述两军驻扎位置: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

  (5)师引导学生2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第2段

  (1)男生齐读本段。

  (2)女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①“佚之狐言于……师必退。”

  A、形象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即“才”)。

  B、在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C、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②辞曰:“臣之壮……也已。”

  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鲜活。

  ③公曰:“……”许之。

  A、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可谓善于做思想工作。

  B、烛之武最终应允,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3)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4)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

  “已”:通“矣”,句末语气助词;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

  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

  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字表判断。

  (5)师引导学生用5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2

  教学目标:

  1、掌握实词:若、鄙、说、辞、知等,虚词:之、以、于等。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能理解课文内容、层次结构和人物形象。

  3、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并概括几个人物的性格。

  2、掌握实词:若、鄙、说、辞、知等,虚词:之、以、于等。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教学难点:

  对烛之武的说辞作出自己的评价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要求

  1、给生字注音 2、能流畅地诵读课文

  二:导入新课

  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答案。

  三:检查预*

  1、注音 贰、汜、佚、缒、说、戍、敝、共、逢、阙

  2、填空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 体史书,传说是春秋末年 所著,由于它是对史书《 》所作的传注,所以又称《 》,初中我们曾学过其中的《 》,出自其中的成语有 。

  四:诵读课文

  1、老师范读

  2、学生齐读

  3、自由诵读

  五:解释字词

  1、且贰于楚也 2、晋军函陵

  3、师必退 4、今急而求子

  5、夜缒而出 6、朝济而夕设版焉

  7、既东封郑 8、因人之力而敝之

  9、失其所与 10、亦去之

  六:翻译语句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2、若郑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七:自主研读

  先自己对照注释研读课文,对难解之处相互讨论,然后集中提问,老师解疑。

  (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理解课文

  (先让学生自由诵读课文一到两遍)

  1、秦晋为何围郑?(用原文回答)开篇交待这些有何作用?

  提示小结: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想报复郑国,从而扩大其势力;而秦郑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成功地离间秦晋埋下了伏笔。

  2、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使秦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用原文语句回答并作分析)

  提示:(1)以退为进;(2)晓之以弊;(3)许之以利;(4)巧施离间。(详见教学论文《浅析<烛之武退秦师>的论辨艺术》

  4、郑伯说服烛之武使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有何异同?

  同:都从对方的切身利益出发。

  异:郑 伯:直截了当

  烛之武:迂回曲折

  5、晋文公为何不愿攻秦?(用原文语句回答)从本题和第4题可以看出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特点?这对你有何启示?

  提:(1)略

  (2)都以本国利益为中心

  (3)从中可以看出,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古代如此,现代亦然。一九九九年美国轰炸我驻**,是对我国*的公然挑衅和侵犯,而我国*没有感情用事,而是从根本利益出发,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这一事端是完全正确的。(此题可引导学生自由讨论,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二、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本文结构特点

  提示小结:组织严密,曲折有致,首尾呼应。

  三:结合原文语句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提示:爱国,睿智超群,能言善辩。

  (以上两个问题可稍作讨论,不必深入探讨。)

  四、自由诵读,检查背诵;完成练*三。

  五、知识积累

  1、找出本文中之、于、以的不同用例,并解释,然后再找出以前所学课文中与此相同的例句。

  例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之 B:是寡人之过也 助词,的

  C:子犯请击之 代词,指秦军

  D:唯君图之 指示代词,这件事

  a: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找出本文和以前所学课文中实词“鄙、若、知、说、辞”的用例,并解释。

  例 先帝不以臣卑鄙 浅陋

  鄙: 蜀之鄙有二僧 边境、边邑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陋

  越国以鄙远 边境、边邑

  六、阅读迁移

  孙权袭荆州(公元219年,孙权派吕蒙袭荆州杀关羽),先主(刘备)大怒,欲讨权。云(赵云)谏曰:“*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窃取帝位),当因(顺应)众心,早图关中(泛指函谷关以西一带),据河(黄河)渭(渭河)上游以讨凶逆(叛逆,指曹魏势力),关东(函谷关以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放在一边)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能卒(通‘猝’,很快)解也。”先主不听。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3

  完全放开,由学生自由分析秦伯、晋侯、郑伯、佚之狐形象,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先由小组长收集各成员的意见,然后宣读,接着各小组互相补充、反驳对方观点。课堂进入了辩论时间,比较精彩,可惜很多不记得了。

  大概记得这么几个片段:

  有学生说郑伯知错能改,有反对声音,说郑伯并不是知错能改,而是在危急关头,迫不得已才这样做。

  有学生说郑伯没有主见,单凭佚之狐一句话,就马上去见烛之武,并委以重任,可见他糊涂。反对:从下文可见烛之武很有能力,说明他还是知道烛是个人才的,不能说他没有主见。

  有学生说郑伯没有胆量,要不然他自己怎么不去秦王那里。反对:当时形势危急,一国不能无君,所以他不能去。如果君王去了,不是表明本国没有人才吗?

  有学生说郑伯亲小人远贤臣。反对,如果这样,佚之狐也是小人吗?又辩:如果不是这样,烛之武这样的人才为什么不能早点得到重用呢?至于佚之狐,他可能比较会处世。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精选五篇)(扩展3)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 (菁华3篇)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1、掌握实词:若、鄙、说、辞、知等,虚词:之、以、于等。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能理解课文内容、层次结构和人物形象。

  3、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并概括几个人物的性格。

  2、掌握实词:若、鄙、说、辞、知等,虚词:之、以、于等。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教学难点:

  对烛之武的说辞作出自己的评价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要求

  1、给生字注音 2、能流畅地诵读课文

  二:导入新课

  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答案。

  三:检查预*

  1、注音 贰、汜、佚、缒、说、戍、敝、共、逢、阙

  2、填空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 体史书,传说是春秋末年 所著,由于它是对史书《 》所作的传注,所以又称《 》,初中我们曾学过其中的《 》,出自其中的成语有 。

  四:诵读课文

  1、老师范读

  2、学生齐读

  3、自由诵读

  五:解释字词

  1、且贰于楚也 2、晋军函陵

  3、师必退 4、今急而求子

  5、夜缒而出 6、朝济而夕设版焉

  7、既东封郑 8、因人之力而敝之

  9、失其所与 10、亦去之

  六:翻译语句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2、若郑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七:自主研读

  先自己对照注释研读课文,对难解之处相互讨论,然后集中提问,老师解疑。

  (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理解课文

  (先让学生自由诵读课文一到两遍)

  1、秦晋为何围郑?(用原文回答)开篇交待这些有何作用?

  提示小结: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想报复郑国,从而扩大其势力;而秦郑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成功地离间秦晋埋下了伏笔。

  2、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使秦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用原文语句回答并作分析)

  提示:(1)以退为进;(2)晓之以弊;(3)许之以利;(4)巧施离间。(详见教学论文《浅析<烛之武退秦师>的论辨艺术》

  4、郑伯说服烛之武使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有何异同?

  同:都从对方的切身利益出发。

  异:郑 伯:直截了当

  烛之武:迂回曲折

  5、晋文公为何不愿攻秦?(用原文语句回答)从本题和第4题可以看出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特点?这对你有何启示?

  提:(1)略

  (2)都以本国利益为中心

  (3)从中可以看出,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古代如此,现代亦然。一九九九年美国轰炸我驻**,是对我国*的公然挑衅和侵犯,而我国*没有感情用事,而是从根本利益出发,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这一事端是完全正确的。(此题可引导学生自由讨论,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二、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本文结构特点

  提示小结:组织严密,曲折有致,首尾呼应。

  三:结合原文语句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提示:爱国,睿智超群,能言善辩。

  (以上两个问题可稍作讨论,不必深入探讨。)

  四、自由诵读,检查背诵;完成练*三。

  五、知识积累

  1、找出本文中之、于、以的不同用例,并解释,然后再找出以前所学课文中与此相同的例句。

  例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之 B:是寡人之过也 助词,的

  C:子犯请击之 代词,指秦军

  D:唯君图之 指示代词,这件事

  a: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找出本文和以前所学课文中实词“鄙、若、知、说、辞”的用例,并解释。

  例 先帝不以臣卑鄙 浅陋

  鄙: 蜀之鄙有二僧 边境、边邑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陋

  越国以鄙远 边境、边邑

  六、阅读迁移

  孙权袭荆州(公元219年,孙权派吕蒙袭荆州杀关羽),先主(刘备)大怒,欲讨权。云(赵云)谏曰:“*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窃取帝位),当因(顺应)众心,早图关中(泛指函谷关以西一带),据河(黄河)渭(渭河)上游以讨凶逆(叛逆,指曹魏势力),关东(函谷关以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放在一边)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能卒(通‘猝’,很快)解也。”先主不听。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2

  教学目标:

  1、掌握实词:若、鄙、说、辞、知等,虚词:之、以、于等。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能理解课文内容、层次结构和人物形象。

  3、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并概括几个人物的性格。

  2、掌握实词:若、鄙、说、辞、知等,虚词:之、以、于等。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教学难点:

  对烛之武的说辞作出自己的评价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要求

  1、给生字注音 2、能流畅地诵读课文

  二:导入新课

  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答案。

  三:检查预*

  1、注音 贰、汜、佚、缒、说、戍、敝、共、逢、阙

  2、填空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 体史书,传说是春秋末年 所著,由于它是对史书《 》所作的传注,所以又称《 》,初中我们曾学过其中的《 》,出自其中的成语有 。

  四:诵读课文

  1、老师范读

  2、学生齐读

  3、自由诵读

  五:解释字词

  1、且贰于楚也 2、晋军函陵

  3、师必退 4、今急而求子

  5、夜缒而出 6、朝济而夕设版焉

  7、既东封郑 8、因人之力而敝之

  9、失其所与 10、亦去之

  六:翻译语句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2、若郑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七:自主研读

  先自己对照注释研读课文,对难解之处相互讨论,然后集中提问,老师解疑。

  (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理解课文

  (先让学生自由诵读课文一到两遍)

  1、秦晋为何围郑?(用原文回答)开篇交待这些有何作用?

  提示小结: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想报复郑国,从而扩大其势力;而秦郑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成功地离间秦晋埋下了伏笔。

  2、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使秦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用原文语句回答并作分析)

  提示:(1)以退为进;(2)晓之以弊;(3)许之以利;(4)巧施离间。(详见教学论文《浅析<烛之武退秦师>的论辨艺术》

  4、郑伯说服烛之武使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有何异同?

  同:都从对方的切身利益出发。

  异:郑 伯:直截了当

  烛之武:迂回曲折

  5、晋文公为何不愿攻秦?(用原文语句回答)从本题和第4题可以看出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特点?这对你有何启示?

  提:(1)略

  (2)都以本国利益为中心

  (3)从中可以看出,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古代如此,现代亦然。一九九九年美国轰炸我驻**,是对我国*的公然挑衅和侵犯,而我国*没有感情用事,而是从根本利益出发,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这一事端是完全正确的。(此题可引导学生自由讨论,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二、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本文结构特点

  提示小结:组织严密,曲折有致,首尾呼应。

  三:结合原文语句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提示:爱国,睿智超群,能言善辩。

  (以上两个问题可稍作讨论,不必深入探讨。)

  四、自由诵读,检查背诵;完成练*三。

  五、知识积累

  1、找出本文中之、于、以的不同用例,并解释,然后再找出以前所学课文中与此相同的例句。

  例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之 B:是寡人之过也 助词,的

  C:子犯请击之 代词,指秦军

  D:唯君图之 指示代词,这件事

  a: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找出本文和以前所学课文中实词“鄙、若、知、说、辞”的用例,并解释。

  例 先帝不以臣卑鄙 浅陋

  鄙: 蜀之鄙有二僧 边境、边邑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陋

  越国以鄙远 边境、边邑

  六、阅读迁移

  孙权袭荆州(公元219年,孙权派吕蒙袭荆州杀关羽),先主(刘备)大怒,欲讨权。云(赵云)谏曰:“*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窃取帝位),当因(顺应)众心,早图关中(泛指函谷关以西一带),据河(黄河)渭(渭河)上游以讨凶逆(叛逆,指曹魏势力),关东(函谷关以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放在一边)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能卒(通‘猝’,很快)解也。”先主不听。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3

  [教学要点]

  1。引导学生质疑,对课文中难以理解的词句解难。

  2。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的义项。

  [教学步骤]

  一、检查复*

  ①提问:烛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请用简练的语言加以评价。

  (学生思考、讨论)

  回答: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

  ②集体背诵全文。

  二、引导学生质疑,词语解难

  (给学生5分钟时间,将难理解的语句画出,并提出来)

  学生提问:“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的“于”应如何理解?

  明确:“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的“于”是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对于”。“于晋”,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介宾结构后置,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应是:以其于晋无礼。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贰于楚也”句中的“贰”指从属二主,“于”是介词,引出二主之一的“楚”。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又例:“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中的“于”根据语境,只能译成“对”。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佚之狐对郑伯说,可见语境不同,词义会发生变化。

  学生提问:“晋军函陵,秦君汜南”中的“军”在句中该如何理解?

  明确:“晋军函陵,秦君汜南”中的“军”原为名词,由于它后面带了宾语“函陵”“汜南”,在此句中用为动词,当作“驻扎”讲,应译为: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汜南。这种活用现象在文言文中很常见,课文中的例子也不少。

  又例:“越国以鄙远”中的“鄙”“远”。“鄙”原为名词,当“边邑”讲,但在句中根据语境应活用为动词,当“把……当作”讲。而“远”原为形容词,但在句中指“郑国”,所以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翻译成现代汉语应是: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边境。

  再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句中的“东”“封”均为词类活用。“东”原为方位名词,在句中译为“向东”,名词作了状语。“封”原为名词“疆界”,在句中活用为动词,当“把……当作”讲。翻译成现代汉语应是:它已经向东,把郑国当作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

  词类活用现象在文言文中常见。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例句 出处 类型 释义

  1。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 《赤壁之战》 名词作动词 名词“事”用作动词:服侍

  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 名词作状语 名词“箕畚”用作动词“运”的状语,表说用的工具

  3。今吾嗣为之十二年 《捕蛇者说》 动词作状语 动词“嗣”用作动词“为”的状语,表动作行为的状态

  4。京中有善口技者 《口技》 形容词作动词 形容词“善”带宾语“口技”,在此作用动词:擅长

  5。醉醇醲而饫肥鲜 《卖柑者言》 形容词用作名词 形容词“肥、鲜”均充当“饫”的宾语,用作名词:肥肉、鲜鱼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词类活用纤现象,同学们要在多次的翻译实践中,摸索其规律。

  提问:“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句中的“而”应如何理解?“是”当什么讲?

  明确:“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句中“而”,根据具体语境应译为“才”。“是”在古代汉语中为指示代词当作“这”讲,因是个判断句,所以译为“这是我的过错”。

  三、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等词语的义项

  (先检查学生完成课后练*第三题的情况,然后进行归纳)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1。若

  例句 出处 释义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吕氏·刻舟求剑》 像

  曾不若孀妻弱子? 《史记·陈涉世家》 比得上

  若宗师之文,则惩时人之失又失之者也 顾炎武:《文章繁简》 表转折“至于”

  若潜师而来,国可得也 《左传·殽之战》 表假设

  2。说

  例句 出处 释义

  是说也,人常疑之 苏轼:《石钟山记》 说法

  说备使抚表众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劝说

  请说之 《墨子·公输》 陈述

  公输盘不说(同“悦”) 《墨子·公输》 高兴

  3。辞

  例句 出处 释义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史记·廉颇蔺相如传》 婉言

  *者奉辞伐罪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命令

  皆好辞而赋见称 《史记·屈原列传》 文学(词、赋)

  动以朝廷为辞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借口(由“言词”引申为“托词”)

  今者出,未辞也 《史记·鸿门宴》 告别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 《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 推辞

  4。鄙

  例句 出处 释义

  蜀之鄙有二僧 彭端淑:《为学》 边远的地方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边境

  在外监使牧守亦皆贪鄙成风 洪迈:《方腊起义》 昏庸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诸葛亮:《出师表》 浅薄

  5。微

  例句 出处 释义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史记·屈原列传》 含蓄不露,微妙

  岭峤微草,凌冬不雕 《梦溪笔谈》 微小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微颔之 《卖油翁》 稍微

  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不

  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如果不是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史记·荆轲刺秦王》 即使不是

  6。之

  例句 出处 释义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史记·项羽本记》 他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韩愈:《马说》 它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 柳宗元:《捕蛇者说》 自己

  荆之地,方五千里 《墨子·公输》 的

  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 用在主谓结构中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例句 出处 释义

  慎之! 徐珂:《冯婉贞》 仅补充音节

  宋何罪之有 《墨子·公输》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顷之,烟炎张天 《资治通鉴·赤壁之站》 助词,用在时间副词之后

  诸将请所之 《资治通鉴·李愬雪夜入蔡州》 到、去

  从以上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的梳理可知:切实地掌握和理解课文中经常出现的文言词语,非常重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同学们一定要重视对文言词语的积累。

  四、布置作业

  1。巩固背诵课文的成果。

  2。借助古汉语词典进一步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义。

  [板书设计]

  郑危在旦夕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

  烛之武夜缒而出秦军乃还

  (义勇)智说秦君

  转危为安晋亦去之

  [延伸阅读]阅读《晋公子重耳之亡》,进一步了解与本文相关的历史史实。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精选五篇)(扩展4)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菁华10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1

  教材:高一人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第四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出现的文言现象

  2、掌握一些文言实词,如“军、远、鄙、东道主、行李”等。

  3、学*烛之武临危受命、大智大勇的爱国精神。

  4、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及文言语法现象

  学*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如摆事实、讲道理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说一说

  历史上有名的口才出众之人(如, 蔺相如、诸葛亮、邹忌、唐雎等)

  二、填空并解题

  烛之武 退秦师 加一个字,使之能概括课文内容。(可填“劝、智”等)

  烛之武退秦师,关键词是“退”,意思是“使……退兵”

  三、《左传》与左丘明简介

  1、联系初中九年级《曹刿论战》所介绍的《左传》知识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左传》,也叫《春秋左氏传》,作者左丘明

  2、春秋三传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3、《左传》与《国语》的区别

  《国语》是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写此作时,左丘明已双目失明,他是史家的开山鼻祖。《左传》重记事,《国语》重记言

  四、追溯历史背景

  春秋五霸

  晋(晋文公) 齐(齐桓公)

  宋(宋襄公)

  秦(秦穆公)

  楚(楚庄王)

  晋国简史

  晋献公 → 晋惠公(夷吾)-----朝济而夕设版焉(得罪秦)

  ↘ 晋文公(重耳)-----经过郑,郑对之不善

  ↘大女儿(秦穆公夫人)

  晋襄公

  晋灵公(晋灵公不君 用*射行人 煮熊掌不熟杀厨师)

  五、正音,理清故事梗概,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以问题串讲、品析课文

  1、(1-2)自然段,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用课文原句回答,并翻译)

  2、(3)自然段,烛之武用哪些事实和事理说服秦伯退兵的?其中哪一点最关键?

  一共有五点

  A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过已鄙远,君之其难也。”(注意“执事、缒、鄙、越”等)

  B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子薄也。(注意“焉、陪、厚、薄”)

  C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注意“舍、东道主、行李、共”)

  D 且君尝为晋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子所知也。(注意“赐、许、朝、夕、济、设、版”)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注意“何厌之有、封、肆、阙、焉、图”)

  二、思考:

  分析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哪些是摆事实,哪些是讲道理?最为关键的一点是什么?

  A和 D是摆事实

  B C E 是讲道理

  最关键的一点是E 因为秦最担心的是对方的强大而威胁到自己的霸主地位。

  第三课时

  一、讨论: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3、失其所与,不知

  4、以乱易整,不武

  注意“微夫人、敝、所与、知、易、武”, “吾其还也”的“其”

  二、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词为主。解释课文中下列单音词,体会这一特点。

  朝、亡、厌、国、戍、夕、危、师、及、辞

  三、思考并讨论: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四、作业

  背诵课文,并阅读《左传》一书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基础培养目标:理解古文的字词句。

  2、思想培养目标:顾全大局,大公无私的品质。

  3、能力培养目标:培养说话技巧。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全文体会社交的技巧性以及说话的逻辑性。

  2、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词类活用。

  【教学设想】

  1、本文是高中的第一篇文言文,对往后文言文的学*有极大影响。一开始可以先引入历史故事提高学生的兴趣,接着开始讲解课文大意,让学生对课文有总体的掌握。

  2、首篇古文,应该注重字词句讲解,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奠定基础。

  3、本文逻辑性比较强,充分体现口才能力。通过学*课文,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口才技能。课堂上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学生熟悉的例子,加深对课文理解。

  【预*安排】

  1、对照译文通读课文,给不认识的字词注音。

  2、复*第一课时学*的课文,自己翻译学过的部分,第二课时的时候检查。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初中已经学过《曹刿论战》了,问学生是否记得出处。学生答出自《左传》。继而说明今天的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也是出自《左传》。有关《左传》的内容,请同学们先看课文注释①。

  接着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有愧于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国呢?秦晋历史上合作关系一直很好;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也要争夺霸权,于是秦晋联合也就成了必然了。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以晋国为主的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就想到了当时的大国,也就是秦国。

  下面我们来学*《烛之武退秦师》,看看烛之武是如何退秦师的。

  二、请同学集体先读一遍课文。要注意下面这些字词的读音。有些是古今读音不同,有些是不常用。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ì)而出

  亡郑以陪(bèi)邻 共(gōng)其乏困 阙(quē)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三、讲解课文

  1、下面来看看课文。同学们先听老师读第一段,并思考这段讲的是什么事件。

  第一段(秦晋围郑)

  哪个同学来回答一下:这段讲的是什么事件?(秦晋两大国联合起来围攻郑国。)

  第一句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侯,就是晋文公,秦伯就是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以,因为。其,代词,代指郑国。礼,礼节。贰,从属二主。“无礼于晋”是倒装句,应该是,于晋无礼。这就是状语后置句。同理,那“贰于楚”是什么结构呢?这个也是状语后置句。哪位同学来翻译一下: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没有用礼节对待晋国,而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

  ②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名词作动词,驻军。整句话的意思就是:晋军驻军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在这个危急的关头,郑国怎么办呢?老师带领同学来看第二段。让同学们集体读第二段。

  2、第二段(临危受命)

  师:同学们,这一段注意讲的是什么呢?

  生:佚之狐向郑伯推荐烛之武,让他去见秦君,希望他能说服秦伯退兵。

  第一句①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郑国的大夫。郑伯,郑国国君。若,假如。使,派遣。见,拜见。用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来说,佚之狐是(伯乐),而烛之武是(千里马)。大家翻译: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假如派遣烛之武拜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这里的“师必退”说明了佚之狐对烛之武怎样?非常了解和信任。这也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②公从之。从,应该,同意。郑伯同意了。

  ③(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辞,推辞。师:烛之武的态度是怎样的?生:推辞。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已,同“矣”,意思就是这两个字的音和义是一样的,都是语气词。我请一位同学来翻译,谁来: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烛之武觉得怀才不遇,心里有埋怨。)

  ④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是,代词,代替前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这件事。而,连词,表顺承,才。是也,这是一个判断句。过,过错。翻译: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才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师: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他是降低的身份责怪自己,勇于承认错误,态度诚恳,然后告诉他应以国家为重。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师:这里说明烛之武是怎样的人?

  生:国家危难的时候烛之武不顾私人恩怨,勇于为国家贡献自己。

  3、第三段(说退秦师)

  (1)、大家先朗读第三段,说出大概段意,并给本段划分层次。(分段有利于理解段意,理清层次)

  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有一百多个字,一节紧扣一节,层层深入。大家先来划分层次。(划分层次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结构,体会烛之武的说话技巧。)可分四层:(教师可以边划分边讲解课文)

  (1)“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态度诚恳,动之以情。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三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这个事实。

  (2)接着进入字词句讲解。

  ①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侧面写出烛之武的英勇表现。

  ②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既,已经。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而,顺承,来。以,介词,拿、用。与上面哪个句子相似?无礼于晋。是什么结构的?状语后置句。执事,对方的尊称。句子省略了宾语,敢以之烦执事。请一位同学翻译该句子: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的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④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越,越过。以,介词,把。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焉,为什么。翻译: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舍,放弃。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行李,出使的人。共,同“供”其,代词,出使的人。乏困,缺少的东西。哪个同学来翻译一下?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恩,翻译得好。

  ⑥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为,给予。赐,恩惠。许,答应。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晋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晋惠公在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

  ⑥夫晋,何厌之有?夫,句首语气词。和,什么。厌,通“餍”,满足。语序应该是,有何厌。宾语前置。之,宾语前置的标志。哪个同学翻译这句?

  ⑦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向西;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已经向东边使*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边扩大它的边界。阙,侵损。焉,哪里。之,代词,指土地。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呢?

  ⑧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以,顺承,可译而。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之,指阙秦以利晋这件事。

  ⑨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说,痛“悦”。戍戍守。之,郑国。秦伯很高兴,与郑国订立盟约,委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3)老师带领学生返回学*这一段,分析烛之武的说辞,结合晋、秦、郑地势图,分小组合作,讨论烛之武的论辩艺术。这样可以更加清晰明了交谈的程序。

  A、说理的逻辑结构:坦言灭亡→亡郑于秦无益→亡郑利晋→赐晋无利→阙秦利晋

  B、从哪些角度进行说理:

  正面说理:越国以鄙远……君之薄也。

  反面说理: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史实说理: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之所知也。

  C、用了哪些策略:

  以退为进:郑既知亡矣……敢以烦执事。

  利益引诱诱: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离间计:夫晋,何厌之有……将焉取之。

  4、第四段(迫晋退兵)

  ①晋国大夫子犯请求袭击秦军。请,请求(请求允许我做某事)。

  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没有。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因,依靠。敝,损害。任,仁义。与,同盟者。知,通“智”。易,代替。武,武德。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国,是不智;用冲突来代替联合,是不武。

  5、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再诵读,加深印象。接着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类总结的字词句用法。分类如下:

  (1)重要实词:

  ①贰:从属二主②鄙:边远的地③许:赞同④微,如果没有。⑤陪,增加。⑥阙:侵损,削减。

  (2)虚词

  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3)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

  (4)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5)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6)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6、完成课后作业。老师可以用提问学生或者集体讨论的方式完成。

  7、结语

  回去自己再总结课文重点字词句的用法,自己归类,加深记忆。鼓励学生提高自己的口才技能。

  附件

  教后记

  1、师姐点评:

  教态自然,声音响亮,与学生有互动环节,能够调动课堂气氛。但是上课内容有点乱,板块连接突兀,不连贯。动作有点僵硬,体态语言欠缺。说话不够顺畅,时有停顿。建议:讲课的时候放开点,笑容多点,多与学生接*;不能总是看着教案,也不能让学生看出你的紧张。

  第一次修改:导入部分更加精讲,避免学生瞌睡。教学用语进一步改进,尽量使用专业术语,不能总停留在一直出现的话语,学生听多了也烦。比如,那个,嗯等口头禅。教案熟读,避免照本宣科。见过修改,板块连接没有太大的起伏了。

  2、唐老师指点:

  态度严肃,教态自然。板书有待提高,但结构清晰。跟学生有互动,眼神交流。但是背台了,这个犯了大忌。对文本还不够熟悉,依赖于教案。

  点评加改正:1、首先让学生熟读课文,但不能漫无目的`。开场白要渲染气氛,使用适当的语言激励他们,让他们进入角色,为下文作铺垫。

  2、学生读书时老师走到中间去,让他们有亲*感,有互动。也可以检查自己板书是否有错别字,大致的结构该怎样排版。

  3、整体感知是很重要的,一定要想办法换方式读课文。理解的前提是记忆。讲完一段后也要让学生读,可以把他们的思路理清楚。字词句讲解也是有必要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全部掌握基本的知识,缺乏一定的引导,自制能力也不强。

  4、每一个课时应该是完整的,必须让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的理解。如果中断了,下一节课是很难接上去的,记忆里面已经分层次了。一般第一课时的时候要把文章的整体内容串起来,为后面的学生奠定基础。

  5、板书。可以不漂亮,但是一定要清晰。

  6、学会扬长避短。如果你普通话不标准,你可以多板书或者用课件。如果你不学富五车,你可以说话幽默。如果你不漂亮,你可以有气质,有亲和力。如果你学得不够精通,不要往吭里面跳。

  3、课前发言:

  一位中学老师提倡学生学*诗歌,辞藻要求华丽。使用比较优美的语言写作文,在高考很容易得考分,既符合考试的要求,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文笔,提高学生修养。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我觉得提倡学*诗歌是一个不错的建议。现代的学生都不懂得诗歌的格律、欣赏等问题。*常学生不接触,考试才临时用,肯定在短时间内难以理解。而且作为一个*人,我觉得知道一些诗歌的原理不为过。我就很羡慕会写诗的人,觉得她们很有韵味,写的文章比较有文采,用词很灵活。但是不能过多追求辞藻华丽。这样就显得矫揉造假了。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掌握《左传》的体例、别名和先秦散文的特点。

  2、概括全文内容,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归纳本课词类活用的类型、古今异义字和通假字等。

  4、归纳本课出现的文言特殊句式:介宾短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判断句。别动句和省略句。

  5、学*烛之武急国家之急、公而忘私和郑伯引咎自责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实词、虚词等文言知识。

  教学难点

  对古今异义词、被动句的掌握。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

  曾有诗这样称赞三国时期的一员虎将::“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大家知道这员将军是谁吗?(张飞)张飞他在罗贯中笔下有万夫不挡之勇,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耳。喝退曹操的虎狼之师,不足为奇。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书生,他居然也能凭一己之力退敌,救国于危难。(板书课题: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

  一、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作者左丘明,记叙了东周前期240多年前的历史,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内容,具有研究先秦历史的史料价值,又有很大的文学的价值。《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著,什么是编年体呢?我们可以从字面意义看其特点。编年体就是按照年代的发展来组织、记叙历史事件的体例。如《春秋》、《资治通鉴》等。先秦历史散文除了编年体外,还有国别体和纪传体两种形式。国别体是区分不同的国家,再按照时间的发展分别叙述历史事件的一种文体。如《国语》、《战国策》等;纪传体则是司马迁开创的以记叙人物为主要内容的文体。比如《史记》、《汉书》等。

  补充:《春秋》三传

  《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传(zhuàn,解说义),由此看出,《左传》是对孔子编著的《春秋》的诠释,解说。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二、讲解生字、词

  氾(fan)南佚(yi)名夜缒(chui)而出若不阙(que)秦

  杞子(qi)杨孙戍之(shu)失其所与,不知(zhi)

  三、整体感知

  (1)阅读分析课文第一段:

  〔问〕“侯”“伯”是什么样的职位?(第一段包含什么文化常识?)

  明确:春秋时期诸侯有公、侯、伯、子、男等五个爵位,等级依次有高低。

  〔问〕“以”是什么用法?它还有哪些用法呢?

  明确:“以”是因为的意思,它还有“根据”(田家侯之,以兴农事)、“把”(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用”(屠暴起,以刀劈狼首)、“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问〕第一段中两个“于”的用法是否相同?试具体说说它们各是怎样的意思?

  明确:不同,前一个是“对”,后一个是“向”。

  〔问〕第一段中两个“军”字是什么意思?它用法是什么用法?

  明确:都是名词作动词,驻军。

  〔问〕晋侯、秦伯为什么围攻郑国?

  明确:因为郑国不敬重晋侯,又依附楚国。

  〔问〕你认为晋军和秦军出兵的理由是否正当呢?

  明确:不正当,郑国的做法是出于为自己的*着想,并没有不对的地方。

  〔问〕作者开头指明原因有何用意?

  明确:为后文写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

  本段用简要的文字交代了晋军、秦军伐郑的原因,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设伏,这是先秦散文的常用写法。这是故事情节的开端部分。

  (2)分析第二段:

  〔问〕第二段中四个“之”是什么用法?怎样翻译?

  明确:第一个是代词,代佚之狐的意见;第二个“之”是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第三个“之”是结构助词“的”;第四个“之”是代词,代郑伯。

  〔问〕第二段中的人物称呼怎么理解?

  明确:“公”对诸侯王的称呼;“臣”是官员。百姓在帝王面前的自称,“子”是对别人的敬称;“寡人”是古代帝王自谦的称呼。

  〔问〕这一段作者既有对烛之武的直接描写,又有对他的间接描写,请指出来。

  明确:通过“佚之狐”来写烛之武是间接描写,说明烛之武有非凡的才能。其余是直接描写,表现烛之武自谦,通情达理、忠诚爱国的品质。

  〔问〕郑伯有着怎样的品格?通过写郑伯也可以表现烛之武,这种写法又叫什么?

  明确:郑伯的自责表现了他的大度和坦诚;这种写法是侧面描写,起衬托作用。

  本段写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及烛之武临危受命。这是故事的发展部分。

  (3)作业:

  练*一(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复*第一课时内容。

  (1)翻译1.2段。

  (2)背诵并说说前四段大意。

  二、分析阅读第三段:

  〔问〕本段中的三个“亡”字意义和用法有何不同?

  明确:第一个“亡”是灭亡、亡国之意思,动词;第二个和第三个都是消灭,使……灭亡的意思,作使动词。

  〔问〕“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与“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中的两个“为”字的意思是否相同?“为”字还有哪些用法?

  明确:不同,前者是当作的意思;后者是给予的意思。这两处都是动词。“为”还有的用法是:①为了(故为之说,以俟乎观人风者得焉)②做(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③认为(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④叫做,是(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问〕本段中“东道主”“往来”“行李”等与现代汉语是否相同?

  明确:“东道主”“行李”跟现代汉语不同,“东道主”是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是出使的人。“往来”则与现代汉语相同。

  〔问〕这一段有三个通假字,请找出来,具体说明。

  明确:“共其乏困”的“共”通“供”,意思是供给;“何厌之有”的“厌”通“餍”,意思是满足;“秦伯说”中的“说”通“悦”,意思是高兴。

  〔问〕烛之武是怎样劝服秦伯的?

  明确:烛之武说话站在秦国的利益上,说明郑亡对秦国的重大影响,使秦伯不敢参与“围郑”。

  〔问〕烛之武劝说秦王用了哪些道理?

  明确:①郑亡对晋有利,对秦反而有害。②晋国受了秦国恩怨,反而对秦有防范之心。③郑国灭亡后,秦国也将受到晋国的侵略。

  这一部分集中笔墨表现烛之武的口才和聪明智慧。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三、分析阅读第四段:

  〔问〕“微”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我们曾经在哪一篇课文学过这个词?

  明确:没有的意思;曾经在《岳阳楼记》中学过这个词即“微斯人,吾谁与归”。

  〔问〕“因人之力而敝之”中“因”的用法是什么?我们还学过它的用法吗?

  明确:“因”的用法是介词,意思是依靠。它的用法还有:①于是(定伯因复担鬼,鬼无重)②根据(因地制宜)

  〔问〕“以乱易整”中的“易”的意思是什么?这个词还有哪些用法?

  明确:“易”的意思是代替;此外“易”字还有:①变更(寒暑易节,始一返焉)②容易(人之为学有难易乎)③改换(一客数败,嗤其失算,欲易置之)。

  〔问〕晋文公的性格在最后一段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讲求仁爱、机敏聪慧,有长远眼光的人。

  这一段写晋军撤退,郑国解围,这是故事的尾声。

  四、改写练*:

  四人合作(每人一段)用现代汉语把本文改写成的一篇小说(记叙文)或者评书。

  五、作业:

  课后练*2、3。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4

  文本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被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二章*古代记叙散文部分,古代记叙散文则或是记叙古代各国政治、外交的风云变幻,或是记叙杰出人物的英雄事迹,文章结构严谨,叙事委婉曲折。面向的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本文选自《左传僖公十三年》,是叙事散文名篇,通过学*这篇课文,有助于提高同学的古文阅读和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熟读课文,疏通生字词,把握文章大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常识;(教学重点)

  2、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教学难点)

  (二)过程与方法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借助注释疏通文章。

  4、能够学会抓住关键词,概述文章叙事脉络,化繁为简,提高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5、领略烛之武的才华和品德。

  教学层次设计

  一、导入(2分钟)

  二、文学常识(8分钟)

  三、相关史实及背景介绍(15分钟)

  四、初步感知课文(15分钟)

  五、作业及五分钟机动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去年红极一时的清宫剧《甄嬛传》同学们看过了吗?在最后一集的时候,已经成为皇帝的四阿哥弘历还是担心自己的皇位,不放心六阿哥。他当时是怎么跟太后说的,你们还记得吗?对,他用了《郑伯克段于鄢》这个故事来暗示。大家知道吗?这篇文章其实来自于《左传》。这本*叙了春秋时期大量的历史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其中的另外一篇文章《烛之武退秦师》。在本文开始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些基本文学常识。

  二、文学常识

  1、本单元学*的是古代记叙散文,那么什么是散文(体裁)呢?

  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文学体载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是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是*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

  2、*古代散文可以分为哪几类呢?

  先秦时期散文主要有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古代记叙散文源自于先秦历史散文,主要为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三类。《左传》是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最大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是《资治通鉴》。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另一部《战国策》。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司马迁的《史记》,班固所著的《汉书》是断代史史书。

  3、《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十三年》。那么《左传》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它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左传》无论对后代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4、春秋三传: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被称为“春秋三传”。

  三、相关史实及背景介绍

  同学们先齐声朗读一遍,疏通生字词,注意语气和停顿。(基本解决字词读音,停顿)

  接下来,我请一位同学来讲讲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好,下面我们先从地图上分析一下当时各国之间的关系。这是秦国,都城为壅。这是晋国,都城为绛。这是郑国,都城新郑。晋郑彼邻,秦如攻打郑国,的确如烛之武所言:“越国以鄙远。”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即新郑县北;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离新郑也不远。大军压境,郑国危如累卵。《烛之武退秦师》中所记述的就是秦晋攻打郑国之前展开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是这场外交斗争的主角,他身负君命,只身赴秦,说退秦军,实属不易。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了解与此文相关的历史史实,对我们学好这篇课文十分重要。

  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这一年,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公子夷吾出逃,后以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派兵护送他回国并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

  没想到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就反悔了,拒绝割地。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文中提到的晋文公重耳曾在外流亡十九年,期间经过郑国,郑文公不太看得起他,所以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他。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公元前632年,晋楚之间发生了一场城濮之战,楚军大败。晋文公一跃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地处两国之间,又因为曾经无礼于重耳,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人到晋国请罪求和。于是,晋与郑结盟,也就是郑国承认了晋国的霸主地位。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城濮之战的余波。

  四、初步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先请全班齐声朗读。通过课前的预*,相信同学们对于本文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先从文章标题看起,烛之武退秦师,“退”是“使…退”的意思。全文也是围绕着这一“退”字展开的。下面,请同学们回答我几个问题,看看你们预*的怎么样。

  1、烛之武是谁,他为什么要退秦师?

  2、秦师有同伙吗?他们之间关系怎么样?

  3、烛之武为什么不是选择退晋军而要退秦师?

  4、烛之武是怎么退秦师的?有没有用什么计谋?

  全文分为四段,每一段都十分简短,却意思非常清楚。你们能不能用更简短的话来概括每一段的大意?

  五、作业

  下节课我们将对本文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请同学们课后细读课文,找出文中出现的古今异义的字词,“之、以、于、焉”字,看看它们有几种意思。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和掌握文言文中常见虚词的用法,词类活用以及特殊句式;

  2、了解和欣赏古代记叙散文的叙事艺术;

  (二)过程与方法

  3、学生质疑,教师点拨法,解决文言文词句方面的知识;

  4、反复朗读,体会烛之武高超的语言艺术和叙事艺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5、以古鉴今,通过文章中分析各国攻伐与结盟关系的实质来反思当下。同时,从国家之间的分分合合来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教学层次设计

  一、导入及回顾(5分钟)

  二、文本分析(25分钟)

  三、欣赏叙事艺术(10分钟)

  四、五分钟机动时间及作业布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介绍了本文的相关历史背景,对文章页有了大致了解。下面请同学们先朗读全文。上节课结束的时候,我要求你们找出古今异义的字词,我请同学来说说,找到了那些。好,看来大家课后还是看了书的。那么,看到课后*题二,解释这些词的意思。

  行李、以为、夫人、去、东道主

  二、文本分析

  一)通过检查,发现同学对上节课知识的掌握还不错,希望没有记住的同学在早自*的时候多花点时间记住。这节课我们将深入学*本文。

  第一自然段

  (齐读)“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本段关键一句,语速要较慢,尤其是“且”处应稍作停顿,“也”字要拖长声音。后句“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注意断句。“晋”“秦”之后要略作停顿。因为“军”在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当“驻扎”讲。

  (领读,齐读)

  提问:本段仅25字,却道出很多内容,有哪些?

  明确:①秦晋围郑,来势凶猛;弱小郑国,危如累卵。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既道出了秦晋围郑的原因,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第二自然段

  (齐读)“国危矣”要读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是烛之武对只能虚度人生的无可奈何慨叹,要读出伤感的基调,而郑伯,面对烛之武的牢骚,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而是从谏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郑伯之言一定要读得心*气和。

  提问:面对为难,郑国君臣的表现如何?

  明确:①佚之狐出谋划策,力荐烛之武。②郑伯从谏如流,情真意切,感动了烛之武。③烛之武面对郑伯的诚意,深明大义,承担了赴秦说秦师的重任。

  第三自然段:教师重点分析烛之武退秦师这一段(齐读)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示弱。郑已经知道自己抵不过秦晋的军队,房地姿态,减轻秦伯的戒心)以退为攻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翻译)

  (灭郑对秦国没有好处,即使因一时意气灭亡了郑国,也难以维持在郑国的统治)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翻译)

  (铺陈利弊,灭郑国除了对秦国没有意义之外,相反会带来不利,会增加晋国的实力。会使自己在与晋国的较量中居于不利地位)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进一步陈述了留郑的有利,将利害关系展现在秦穆公面前,让他知道是否该选择攻打郑国。)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分化瓦解。若只是铺陈利弊,让秦国考虑退兵,秦穆公或许会考虑到与郑国的同盟关系,不好独自先退兵,但是,烛之武重提晋文公背信弃义之事,使秦穆公减少了对维持同盟关系的顾忌,同时考虑同盟的可信度。)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翻译)

  (从根本上说明郑国灭亡后,秦国也会深受其害,秦国帮助晋国攻打郑国,只不过是帮晋国增加领土,这是烛之武谁退秦师的最关键的一点,仔细为秦穆公分析当前的局势,让他明白秦,晋,郑三国所处的地位与利害关系。)

  阙秦以利晋,为君图之。

  (烛之武说动秦穆公之后,并不是直接请求秦穆公退兵,“为君图之”是让秦穆公仔细考虑,但其实结果已经知晓,烛之武用这种方法维护了秦穆公作为君主的决断权,不会让别人以为是烛之武让秦伯退军,秦伯就听从,而是在陈说利弊后,由秦穆公自己做出决定。)

  烛之武请求敌国退军但又不失其气势,以退为进,层层推进,不是一味的请求退军,而是站在秦国利害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劝说,并援古例今,全方位的考虑各方面的情况。

  第四自然段

  (齐读)“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翻译)“微”后果作停顿,因“微”是连词,表假设,为“假如没有”之意,曾经在《岳阳楼记》中学过这个词即“微斯人,吾谁与归”。“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词,为“那”。“因人之力/而取蔽之”句“因人之力”后要略作停顿。

  提问:晋军为什么没有追击秦军?

  明确:从仁、智、武三个方面考虑。

  (齐读课文)我们已经将全文过了一边,请问同学还有没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举手提问。

  二)、总结:

  1、重点虚词

  “之”字的用法。

  1)代词,在句中做定语或宾语。例:许之

  2)连词。○1连接定语和中心语,表领属关系或修饰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例:寡人之过也○2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主谓结构变成偏正结构,在句中充当主语、宾语或状语。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了解了“之”的用法后,我希望同学能真正理解。

  提问:请同学找出文章中的“之”字,并判断属于哪一种用法。

  (作代词:1.许之;2.若不阙秦,将焉取之?3.为君图之。4.杨孙戍之。5.子犯请击之。6.亦去之。7.何厌之有(注意:这里是做代词,复指“有”前面的宾语。

  “的”:1.寡人之过也。2.因人之力而敝之

  取消句子独立性:1.臣之壮也。2,邻之厚,君之薄也。3.行李之往来4.君之所知也)

  (第二个重要的是“以”字的用法,“以”在文中的用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以”字的用法。

  1)介词,表原因,相当于“因”“因为”

  2)介词,“用”“拿”,表示动作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

  3)连词,连接两种行为,表示前后关系。

  4)(下面,请同学根据讲解,判断下面“以”字属于那种用法)

  以其无礼于晋。敢以烦执事。以乱易整,不武。越国以鄙远。焉用亡郑以陪邻。

  (○1.属于第一种用法○2○3属于第二种用法.○4○.5属于第三种用法)

  “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于”字用法

  1)表处所、时间

  2)介绍涉及的对象。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怎么能)

  2、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

  1.烛之武退秦师(使退)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灭亡)

  3.阙秦以利晋(使获利)

  2)名词用作动词

  1.晋军函陵(驻扎)

  2.越国以鄙远(边邑,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边邑,使动用法)

  3.既东封郑(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使动用法)

  3)形容词用作动词

  邻之厚,君之薄也(变雄厚,变薄弱)

  (了解了一些词语的用法之后,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本文的一个特殊句式,这个句子在多文言文中都会出现,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3、特殊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④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何”是有的宾语,“之”在这里作代词,复指“有”的宾语,同样用法有我们在初中学过的“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三、欣赏叙事艺术,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经过我们对《烛之武退秦师》这一文的详细解读,请同学归纳一下本文采用了那些技巧:

  1.用人物对话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呈现故事发展矛盾。

  有郑文公与烛之武的对话,有烛之武与秦穆公的对话。烛之武对郑文公的话里有话;对秦穆公说的话,完全看到了秦、晋间的矛盾,看到围郑对秦、晋的利害关系,所以能打动秦穆公。最后写子犯请击秦军,晋文公不同意,这里预伏后来的秦晋殽之战。本文中的故事是发生在秦晋围攻郑国的紧张气氛下,通过佚之狐之言引出烛之武出场。烛之武与郑伯的一段对话既可以看出烛之武曾经怀才不遇的悲愤,也可以看出面对国难时,烛之武不计前嫌,为国效力。烛之武说秦穆公这一段更是通过烛之武的言辞,讲故事发展推向高潮,并同时铺陈出了春秋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攻交伐谋的本质。

  2.叙事精炼,语言简洁。

  烛之武如何说服秦伯是文章的主体,因此,文章着重对此进行了描写。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知道,虽然只有短短百字左右,但是,却将秦,晋,郑三国利害关系分析的非常明朗,并且抓住人物的心理,叙事有理有据,非常全面。

  例如其他的叙事技巧:伏笔,照应等,并举例论证相关观点。重要的是同学自己根据文章进行的有依据的分析。

  四、作业

  假如晋国单独对郑出兵,郑伯要你去说服晋侯,你会怎么说?就此写一段劝说词。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及其写作特色。

  2、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的用法。

  3、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赏析人物形象及说服的技巧。

  教学重难点:

  1、古文中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文言句式。

  2、烛之武说服的技巧以及《左传》的写作特点。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1、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钱学森吗?对,他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被誉为“*导弹之父”。1950年钱学森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当时一位美国高级将领就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钱学森抵得上5个师,在这,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一个人,他可不止抵得上5个师呢,他凭着自己的一张巧嘴不仅瓦解了国家的危机,还能化敌为友,这人是谁呢?对了,他就是烛之武。今天我们就来学*课文《烛之武退秦师》。(板书)(1分20秒)

  2、《左传》的介绍及文体常识

  请同学们翻开书本86页。我们看到注释1,课文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何为“编年史”呢?就是指按年月日顺序编写的史书体裁。大家看到里面有僖公三十年,就说明了烛之武退秦师这件事发生在僖公三十年。比如我们初中学过的《曹刿论战》选自《左传、鲁庄公十年》。另外还有国别体,是按不同国家来编写的。如《国语》、《战国策》大家翻到92页,我们在初中也学过《邹忌讽齐王纳谏》,大家看注释1本文选自《战国策、齐策》,说明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件事发生在齐国。还有一个是纪传体,大家看到88页,里面列举了24部纪传体史书。纪传体主要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大家联系一下初中学的《陈涉世家》便会明白。其实书本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的信息,同学们要学会发现和联系。(1分50秒)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主要记载的是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一些事件。擅长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间接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并称“春秋三传”。我们学*了《烛之武退秦师》后大家对于《左传》的写作特色会有更深刻的理解。(1分)

  3、朗读课文:

  现在就请同学们齐声朗读全文。晋侯秦伯围郑预备读。(生读)(1分30秒)

  需要注意的字音:

  氾(fán)南佚(yì)之狐夜缒(zhuì)而出越国以鄙(bí)远亡郑以陪(péì)邻共(gōng)其乏困朝(zhāo)济而夕设版焉阙(jué)秦秦伯说(yuè)杞(qǐ)子逢(páng)孙

  4、分析课文/整体感知

  老师想问一下第一段的最后一句应该怎么停顿?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谁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这样停顿?军是驻扎的意思,是个动词,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很好,说明大家预*了。我们回过来看。晋侯、秦伯围攻郑国,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以是因为的意思,其是个代词,代郑国。无礼于晋是个倒装句,于晋无礼。介词结构后置。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晋文公。这里的无礼是指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他。晋文公当初因为国内的政治原因逃亡在外,路经郑国时,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贰是从属二主的意思。大家看地形图。当时,春秋诸侯国争霸,郑国继从郑庄公死后,国势江河日下。然而,它正处在中原地区的中心位置,一旦晋国、楚国动起手来,倒霉的往往是郑国。因为两头受气,郑国就练圆滑的夹缝生存技巧。就如两年前的晋楚之间的城濮之战,战争前期,楚国实力明显优于晋国,郑国原先是出兵帮助楚国。但后来晋国使用了谋略最终取得了决定性优势,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九次出使晋国,与晋国结盟,但是晋国还是心怀芥蒂,同时也是为了争夺霸权,在两年后再次向郑国发动了战争。(2分50秒)

  这一段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事情?

  生:晋秦围郑,以及围郑原因和围郑的局势。(板书:晋秦围郑)

  “春秋无义战”从课文我们得知秦国与郑国并无直接的矛盾和冲突,秦国之所以与晋国联盟就是想从中获利。而且他们并不驻扎在一块,这就为烛之武成功说退秦君埋下了伏笔。郑国士大夫佚之狐也看出了其中的猫腻,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我们接着看第二段。请一位同学读一下第二段,注意节奏和情感。(1分)(生读)(20秒)文*出现了几个人物?

  生:三个。佚之狐、郑伯、烛之武

  佚之狐他说了什么?他的话起到了什么作用?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大家注意言于郑伯曰,与上一段无礼于晋一样是个介词结构后置,对郑伯说。若是假如的意思。国家危急,佚之狐向郑伯献上献上计谋,可以看出佚之狐什么性格特点?有知人之明和爱国精神。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可见他对烛之武非常了解,同时也表现了佚之狐对时事的洞察力和预见性。(板书:佚之狐慧眼识才)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意见,从是听从的意思。那烛之武有何反应?辞曰,辞是推辞的意思。烛之武为什么要推辞呢?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谁来翻译一下这句话

  生:我年轻力壮的时候,尚且比不上人家,现在老了,不能干什么了。

  很好,大家注意,也和已都是语气词,这里是两个语气词连用。已同矣。烛之武真是比不上人家吗啊?如果真是这样,佚之狐还敢说“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吗?不是,据冯梦龙编的《东周列国演义》记载,烛之武,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yǔ)正”(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一个人才长期被淹没,国家危急了才想起我这个七十多岁的老头,你说烛之武会没有怨言吗?有。对此,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呢?(2分30秒)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请一位同学翻译一下:我不能早些任用您,现在情况危急了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你也没有好处啊。

  大家注意,这里的是,是个代词,代替前面所说的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这件事。这是一个判断句式。我们现代汉语中也有判断句,比如说“我是*人”,常用一个系词“是”来连接。但是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不用系词,大家可能会误以为“是寡人之过也”这里的“是”就是系词,不对,实际上这里的“是”是个代词。那什么是判断句呢?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理解判断句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动词谓语句不是判断句。尤其是用“为”构成的句子有时与判断句十分相似。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里的“为”很像现代汉语的的系词“是”,但在古代汉语里面“为”是一个意义非常广泛的动词。因此这不是判断句。

  2、语义上不表示判断的句子不是判断句。

  这主要在于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古代,判断句的句式有

  1、……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者,……也“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3、是……也。“是寡人之过也”

  可能同学们一时难以明白,没关系,大家做下笔记,以后我们接触文言文多了,有了语感就能理解了。面对一个小小的养马官的抱怨,作为一国之君的郑伯,他首先承认了自己的过错,一方面,国家危难,确实需要烛之武出马,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郑伯胸襟开阔,敢于认错。(板书:郑伯勇于认错)同时,他站在烛之武的角度说,国亡了,对你也没有好处呀。其实,烛之武已经七十多岁了,郑国灭亡也不会真对烛之武有什么致命的害处,然而烛之武还是冒着生命危险答应了下来。这也看出了烛之武艺高人胆大。(板书)其实,牢骚归牢骚,国难当前,爱国之人都不会退缩的。另一方面,作者这样安排剧情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同时,也造成了波澜起伏的效果,引人入胜。这一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板书)(2分20秒)

  结语:国难当前,烛之武又是如何凭着自己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君,化解国家危机的呢?课后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第三段,试着给烛之武说的话分层次,并且拟个小标题。好,今天的课到这。同学们再见!

  5、板书设计:

  一、晋秦围郑人物形象:佚之狐慧眼识人才

  二、临危受命(主板书)郑伯勇于认错

  烛之武艺高人胆大

  第二课时

  1、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烛之武退秦师》(板书)我们上一节课学*了文章的第一第二自然段。同学们都知道当时郑国被晋国、秦国围攻,郑国危在旦夕。在这样危急的时刻,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烛之武被推到了拯救国家的风口浪尖上,身负使命的烛之武是如何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君,化解国家危机的呢?今天我们接着学*课文最后两段。

  2、分析课文/整体感知

  大家看到第三段,夜缒而出,缒是指把人用绳子绑上,从高处放下放。烛之武要去见秦君,得乘着夜色偷偷地让人从城门把他掉下来,说明了什么?

  生:形势很危急

  对,也从侧面写出了烛之武为了国家做出的英勇表现。四个字写出了事情经过,点出氛围,表现人物性格特征,这样凝练的手法是《左传》特色之一。

  烛之武见到秦伯说,秦晋围郑,郑既之亡矣。既是已经的意思。秦国、晋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自己就要灭亡了。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若,假如。以,是介词,拿、用,句子省略了宾语,敢以之烦执事。执事是对对方的尊称,这句话是说,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的话,就冒昧地用这种方式麻烦您。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倍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哪位同学翻译一下。

  生:越国别的国家来把远方的土地当作边邑,您也知道这样很难。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很好,课文的注释也很详细。大家注意,这里的以是连词,表目的。鄙,本来是名词,边邑,现在活用为动词,把……当作边邑。亡是一个使动用法,使……亡。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大家注意,这里有几个古今异义词。以为,古意是把……作为,是两个词,以之为。现代汉语则是一个词组,以为。东道主在这里的意思是东方道路上的主任,现在泛指主人。行李,大家看注释23,是指出使的人,现代汉语指出门所带的包裹。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您也没有什么坏处。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而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起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这里的晋君是晋惠公。这句话是个双宾语句。为晋君赐,给晋君恩赐。大家学英语也接触过,双宾语是指由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组成。一般是间接宾语紧接在谓语动词后,如晋君就是间接宾语。朝、夕是极言晋惠公言而无信之快。谁来翻译一下: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生:晋国,何时才能满足的呢?已经在东边使*为它的边邑,又想往西扩大边邑。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就会受益,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何厌之有是个倒装句,大家以前也见过,应该是有何厌。是宾语前置,之不用翻译,是用来提宾的。东和西都是方位名词做状语。封,原本是名词,疆界,这里用做动词,成为……疆界。肆是扩张的意思。阙,使动用法,使……削弱。图是考虑的意思。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说通“悦”高兴。还,撤退。

  上节课老师布置大家在课后认真思考怎么给烛之武的十句话划分层次,不知道大家都认真思考过了吗?现在我们集体朗读烛之武的说辞,从秦晋围郑到唯君图之。秦晋围郑,预备读。(生读)好,现在分为两个小组,讨论一下烛之武对秦君所说的话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并且拟个小标题?很好,其实同学们都划分得不错。这段话也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就是第一句话,秦晋围郑到敢以烦执事。说的是“坦言亡郑”(板书),第二层越国以鄙远到邻之厚,君之薄也。表明“亡郑有害”(板书),第三层从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到君亦无所害,摆明“舍郑有益”(板书),第四段从且君尝为晋军赐矣到君之所知也,这是“援引历史”(板书),剩下的是最后一层,“推测未来”(板书)我们现在就来看看烛之武说辞的精妙之处。

  第一层是“坦言亡郑”。烛之武刚一见面就说这样的话,有什么好处呢?

  生:使秦君高兴

  对,烛之武就是要第一时间消除对方的戒备。大家注意关键字“秦晋”大家看到第一段,课文在描述事情时说的是“晋侯、秦伯围郑”这是因为这场战争确实是晋国挑起的,秦国只是从中协助。但是烛之武却有意把秦国放在了第一位,意在凸显秦国的优势,表明郑国的生死大权全在您秦君手里了。烛之武这一份尊重和恭维实在让秦君心里很受用,也就给了烛之武往下说的条件。其实,这句话还有更深一层作用。大家想文*涉及了几个国家?三个,晋、秦、郑。春秋之战就是利益之战,郑国坦言亡郑,就表明了我已无力与你争夺什么,现在关键的是您秦君要考虑的是如何从亡郑中比晋国夺得更多的利益。烛之武一句话就将秦国的矛头从郑国身上转移到了晋国身上。这是“以退为进”(板书)

  就在秦君心里不由地开始活动时,烛之武不失时机地抛出了土地问题。大家看示意图。秦国要想占有郑国,得跨过晋国,这很不利于管理,如果放弃,那辛苦打下的江山就只能拱手相让,秦君会乐意吗?况且,土地就如西瓜,就只有那么大,别人占得多了,你相对就少了。这是“先示其害”(板书)

  听到这,估计秦君心里也在琢磨着。先示其害后,烛之武接着诱之以利。“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您灭了我们郑国不仅无利还有害,不如留下我们还可以为您出使的人提供住宿和物资。(板书:诱之以利)

  秦君动摇得更加厉害了,烛之武引出了历史上晋国对秦国言而无信的例子。(板书:晋不可信)到最后劈头直说:“夫晋,何厌之有”并且推测晋国灭了郑国后为了扩大土地必定转而对付秦国。(板书:晋无所厌)

  短短125个字,烛之武层层深入,从不同角度说服秦君。烛之武似乎处处为秦国着想,从而打动了秦君,最后使秦君不仅放弃了攻打郑国还与郑国建立了联盟关系。这是本文的高潮部分,为烛之武说退秦师(板书)

  秦国原本是与晋国结盟攻打郑国的,突然转了方向,晋国会有什么样的反映呢?我们接着看最后一段。同学们齐声朗读最后一段。子犯请击子,预备读(生读)

  谁来翻译一下这一段

  生:子犯请求攻打秦国,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代替整编,这是不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大家注意,微,是表否定的假设。如果没有。因:依靠。武是指在使用武力时应遵守的道义准则,如现在的成语“胜之不武”。去,是离开的意思。现代汉语往、到。比如说我们去外婆家。

  晋国军队终于撤离(板书)

  结语:这件事情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整个课文我们也学*完了。在课后同学们试着将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和一些词类活用找出来,写在作业本上交上了。大部分都在课堂上说过,不会很困难。我们下节课再进行总结。

  3、板书设计:

  坦言亡郑——以退为进一、晋秦围郑

  亡郑有害——先示其害二、临危受命

  舍郑有益——诱之以利三、说退秦师

  援引历史——晋不可信四、晋师撤离

  推测未来——晋无所厌

  第三课时

  1、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把《烛之武退秦师》课文疏通了字词,理清了文章脉络,还着重学*了烛之武巧妙地说辞,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左传》的写作特点。

  2、学*《左传》写作特点

  ㈠.伏笔与照应

  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为下文烛之武“夜缒而出”,出使并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㈡.波澜起伏

  这篇课文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㈢.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简得当,层次井然。

  在以后的学*过程中我们会对左传的艺术特色有更深的理解。

  现在我们来总结文中一些重要的字词句。从同学们交上了的作业看,同学们都做得不错,(看实际的具体情况)现在我们就一起总结一下。

  3、总结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文言句式以及重要的虚词

  1、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同下文“秦军”)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2、通假字

  ①今老已,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

  ②共其乏困(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厌,通“餍”)

  ④秦伯说(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3、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古意:东方道路上(招待使节的)主人)

  4、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⑤(烛之武)辞曰省略句

  ⑥敢以(之)烦执事省略句

  ⑦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句

  ⑧(晋)许君焦、瑕省略句

  ⑨子亦有(何)不利焉省略句

  5、重要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代词,指代“行李”)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证据助词,还是,表商量)

  5、之

  ①公从之(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是寡人之过也(的)

  ③行李之往来(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④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之)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掌握实词:若、鄙、说、辞、知等,虚词:之、以、于等。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能理解课文内容、层次结构和人物形象。

  3、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在掌握字词语句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以诵读、讨论、练*为主

  教时安排:两课时

  教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预*要求

  1、给生字注音

  2、能流畅地诵读课文

  (第一教时)

  二:导入新课

  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答案。

  三:检查预*

  1、注音

  贰、汜、佚、缒、说、戍、敝、共、逢、阙

  2、填空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体史书,传说是春秋末年所著,由于它是对史书《》所作的传注,所以又称《》,初中我们曾学过其中的《》,出自其中的成语有。

  四:诵读课文

  1、老师范读

  2、学生齐读

  3、自由诵读

  五:解释字词

  1、且贰于楚也

  2、晋军函陵

  3、师必退

  4、今急而求子

  5、夜缒而出

  6、朝济而夕设版焉

  7、既东封郑

  8、因人之力而敝之

  9、失其所与

  10、亦去之

  六:翻译语句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2、若郑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七:自主研读

  先自己对照注释研读课文,对难解之处相互讨论,然后集中提问,老师解疑。

  (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八:理解课文

  (先让学生自由诵读课文一到两遍)

  1、秦晋为何围郑?(用原文回答)开篇交待这些有何作用?

  提示小结: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想报复郑国,从而扩大其势力;而秦郑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成功地离间秦晋埋下了伏笔。

  2、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使秦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用原文语句回答并作分析)

  提示:(1)以退为进;(2)晓之以弊;(3)许之以利;(4)巧施离间。(详见教学论文《浅析<烛之武退秦师>的论辨艺术》

  4、郑伯说服烛之武使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有何异同?

  同:都从对方的切身利益出发。

  异:郑

  伯:直截了当

  烛之武:迂回曲折

  5、晋文公为何不愿攻秦?(用原文语句回答)从本题和第4题可以看出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特点?这对你有何启示?

  提:(1)略

  (2)都以本国利益为中心

  (3)从中可以看出,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古代如此,现代亦然。一九九九年美国轰炸我驻**,是对我国*的公然挑衅和侵犯,而我国*没有感情用事,而是从根本利益出发,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这一事端是完全正确的。(此题可引导学生自由讨论,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九、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本文结构特点

  提示小结:组织严密,曲折有致,首尾呼应。

  十:结合原文语句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提示:爱国,睿智超群,能言善辩。

  (以上两个问题可稍作讨论,不必深入探讨。)

  十一:自由诵读,检查背诵;完成练*三。

  十二:知识积累

  1、找出本文中之、于、以的不同用例,并解释,然后再找出以前所学课文中与此相同的例句。

  例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之

  B:是寡人之过也

  助词,的

  C:子犯请击之

  代词,指秦军

  D:唯君图之

  指示代词,这件事

  a: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找出本文和以前所学课文中实词“鄙、若、知、说、辞”的用例,并解释。

  例

  先帝不以臣卑鄙

  浅陋

  鄙:

  蜀之鄙有二僧

  边境、边邑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陋

  越国以鄙远

  边境、边邑

  十三:阅读迁移

  孙权袭荆州(公元219年,孙权派吕蒙袭荆州杀关羽),先主(刘备)大怒,欲讨权。云(赵云)谏曰:“*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窃取帝位),当因(顺应)众心,早图关中(泛指函谷关以西一带),据河(黄河)渭(渭河)上游以讨凶逆(叛逆,指曹魏势力),关东(函谷关以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放在一边)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能卒(通‘猝’,很快)解也。”先主不听。

  《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

  讨论:赵云的话有道理吗?先主为何不听?结果怎样?这对你有何启示?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7

  一、检查学生熟悉程度

  烛之武( )退秦师

  例如:三寸之舌,妙语,巧施反间计等。

  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各段内容。(每段用四个字概括)

  例如:第一段:秦晋围郑。第二段:临危受命。第三段:说退秦师。第四段:迫晋退兵。

  二、整体感知

  1.点拨关于诵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魏志·王肃传

  “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宋·朱熹

  “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 ——清· 姚鼐《尺牍》。

  “不动笔墨不读书。”——古语

  2.本段的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说辞仅125个字,可以分为几层?(五层)

  郑既知亡敢烦执事(其益)[益事渺茫]

  越国鄙远亡郑陪邻(其害)[错事可见] [利害之辨]

  烛之武退秦师 舍郑利秦共其乏困(其利)[利事可期]

  君为晋赐朝济夕设(其德)[史事可证] [恩仇之鉴]

  东封西肆阙秦利晋(其意)[祸事可测]

  3.烛之武为什么能三言两语退秦师?其游说妙在何处?

  提示:春秋无义战。所有的战争出发点为“利”。烛之武正是抓住“利”在做文章。

  以下分析供参考——

  (1)以“利”巧攻心理。

  晋国围攻郑国,本来不关秦国的事,秦国所以出兵,一是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秦晋同属于一个军事集团的,他们之间有盟约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大自己的势力。两个原因中,第二个原因是主要的,烛之武看准了这一点,紧紧抓住了秦穆公的这一心理,单刀直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作为郑国的子民,先讲自己国家的处境“既知亡矣”,隐含意思是说郑国灭亡是既定的事实,所以也无法考虑郑国的利益了,但郑国的土地最后被秦国还是晋国得到呢?这还是个未知数。烛之武从这点做文章,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不仅消除了秦穆公的戒心,还赢得秦穆公的好感;“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通过让步假设推理出不攻郑的好处,以利益来引诱秦伯,让秦穆公动心;“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希望秦穆公为了秦国的利益不受损害而放弃围攻郑国的计划,言辞恳切,从而坚定秦穆公与晋国毁约的决心。

  (2)以“害”巧析形势。

  一从现实状况来看,“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郑亡后的情况如何呢?如果秦国得到了郑国的土地,“越国以鄙远”,是很难办到的,即使办到了,也是不好统治的;如果晋国得到了郑国的土地,“邻之厚,君之薄也”。一句话,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没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二从发展来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以晋的贪得无厌,让秦穆公真正感到危险的存在,从而快速作出决策,否则贻害无穷。烛之武说辞切中要害,强而有力,且用反问句来加以突出强调,真是气势凌厉,锐不可当。

  (3)以“史”巧施离间。

  烛之武挑拨离间的游说艺术在晋秦围郑的危急存亡之秋大派用场。

  烛之武对秦晋两国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他见秦穆公之后,只字不提郑国利益,在以“利”攻其心理,以“害”巧析形势的同时,始终不忘离间两国关系。如果说在“亡郑”还是“舍郑”的利害分析上,烛之武的挑拨离间还是隐性的话,那么他拿出历史事实,“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指出晋的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不可共事,则是赤裸裸地挑拨秦晋关系,以“夫晋,何厌之有?”把火烧得更旺,不仅使秦穆公觉得枉费心机,又顿感危险将至。烛之武用短短的125字挑拨离间了“秦晋之好”,真是妙哉!

  烛之武游说的成功还取决于语言的得体。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大国的君主,本是求人,却能够不卑不亢,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语重心长,迫使对方就范。可谓是有理有利有节有体,从而出色完成了游说使命。

  烛之武充分陈述了秦晋郑之间的三角利害关系,准确、深刻而又独到,不能不令人信服。一是灭掉郑国对秦并没好处:“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邻之厚,君之薄也。”二是不灭郑国对秦也没坏处:“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三是晋国的信义有问题:“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四是晋国最有野心,扩张称霸,是晋国的本质:“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通观烛之武之论,由“若”、“且”、“夫”三字连贯起来的四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相生,如早春的惊雷,醒脑益智,又如搏击的雄鹰,敏捷有力。这四层意思包含有巨大的智慧力量,因而能给对方以有力的冲击。一番议论之后,秦穆公是如拨云雾见青天,不但不再围攻郑国,反而命令三位将领留守下来。秦晋联盟出现裂痕,两国关系从此渐行渐远。三年之后双方在崤山正面交锋,秦军三位主帅被俘,士卒无一生还。归结起来,烛之武的成功之处在于,恰当地把握了当时当地的国情、人情,准确地利用了对方心理,因而,他成功了。烛之武是自信的,他自信有能力引导秦穆公的思路,他自信千军万马也不过弹指一挥间的问题,他的自信来源于对当时国际形势的洞悉,他的智慧当在众人之上,他思路清晰,说理透彻,他从容不迫,超然淡静,从这个意义上讲,他实在是世俗世界生长出来的一株仙花奇草,异香满面,清爽可人。

  三、引导学生分析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

  1.你最欣赏烛之武哪一点?

  如文章第1段写国难当头,烛之武不顾年迈体衰,愿受君命,出使秦营,危难之际——“义”

  “夜缒而出”——“勇”

  面见秦君,一番慷慨陈辞,言简意赅——“智”

  2.本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有什么特点?

  烛之武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特别是说秦时的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体现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以上是正面描写。佚之狐的推荐、郑伯的自责,退秦师的事实,都从侧面烘托了这个人物。

  3.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给我们什么启示?

  四、布置作业

  根据课文内容拟几幅对联。

  如:三寸巧舌力挽狂澜息国难,一番善言情荡衷肠罢干戈——烛之武;

  秦伯知难而退明时务,晋侯窥利则趋失盟友——秦伯和晋侯;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8

  一、教材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先秦历史散文《左传》,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秦晋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若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的故事。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候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二、学情分析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的要求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积累语言知识。高一教学就是在初中对文言文学*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烛之武退秦师》安排在单元的首篇,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实现“由教到不教”,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这是一个关键所在。且新课标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2、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3、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

  三、教学目标

  A、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并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B、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引领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C、情感与态度目标:

  1、学*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四、教学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五、教学难点:通过学*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六、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七、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借助注释疏通文章。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刘勰《文心雕龙》评价口才的作用“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此言是否夸大了言辞的作用,这节课我们走*《烛之武退秦师》去验证一下。危亡之际挺身行,宝刀未老史留名。但凭三寸不烂舌,说退秦伯虎狼兵。

  二、解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告诉我们哪些内容?

  1、一人与万人,力量悬殊,充满悬念。

  2、“退”如加修饰语,肯定是智退,而非力搏也。

  3、核心人物是烛之武;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yǔ、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

  4、这是一篇叙事性文章。

  5、《孙子兵法谋攻》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即是说,用兵之道,最高明者乃以谋略取胜;其次以外交取胜;以兵戎相见,攻城拔池,乃为最下之策。不用通过战争的手段,就使别的国家放下武器,停止战争,这是战争的最高境界。而外交谋略的正确运用则是达到这一境界的重要方面。这使得本文成为《左传》中的名篇。

  三、关于《左传》

  (先让学生看文章后面关于《左传》的介绍)教师补充:“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这是朱彝尊《经文考》中对《左传》的高度评价。这里的“左氏”,司马迁认为是春秋时代鲁国盲人史官左丘明,他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写到:“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东汉的班固也持此观点,但由于文献不足,《左传》的作者迄今尚无定论。

  但这丝毫无损《左传》的光辉,它是继《春秋》之后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左传》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代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四、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正音)

  ①生字:函(hán)氾(fàn)佚(yì)缒(zhuì)阙(quē)②多音字:朝(zhāo)(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逢(páng)(人名逢孙)。

  ③通假字:无能为也已(矣)共其乏困(供)秦伯说,与郑人盟(悦)失其所与,不知(智)何厌之有(餍)。

  提问《烛之武退秦师》记叙了春秋时期的一件什么事?思考:(学生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明确: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五、简介秦晋围郑形势图

  这是秦国,都城为壅。这是晋国,都城为绛。这是郑国,都城新郑。晋郑彼邻,秦如攻打郑国,的确如烛之武所言:“越国以鄙远。”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即新郑县北;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离新郑也不远。大军压境,郑国危如累卵。《烛之武退秦师》中所记述的就是秦晋攻打郑国之前展开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是这场外交斗争的主角,他身负君命,只身赴秦,说退秦军,实属不易。

  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了解与次文相关的历史史实,对我们学好这篇课文十分重要。

  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这一年,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工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工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

  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城濮之战的余波。

  放录音,学生再次整体感知课文。放录音后,学生齐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

  六、布置作业

  1、反复阅读课文。

  2、借助注释、工具书疏通文章。

  3、整理通假字、古今异义、句式、活用等文言知识。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9

  [学*重点]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概况。重点了解《左传》作为先秦历史散文杰作的基本内容和语言特色。

  2、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的知识,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学*难点]

  1、掌握正确诵读方法,养成阅读文言文的良好*惯,在课余拓展迁移中提高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烛之武智退秦师的政治活动,鉴赏烛之武的娴熟而精要的外交辞令。

  [文*赏识]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

  《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作者相传为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有人认为它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具有独立创见的历史著作。它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有关春秋时期各诸候国间的政治、军事,外交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史实都有载述,具体面完整地显示了时代概貌。显然,传统天命、礼教思想时有流露,这是历史局限性。

  《左传》又具有很高的文字价值。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叙事委婉详尽,情节富于故事性和戏剧性,描写人物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整体感知]

  本文记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的一个故事。郑国被秦、晋两的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围,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出他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文章中的中心人物烛之武,不计前嫌,受命于危难中,义无反顾奔赴敌营。在大国国君面前,不卑不亢,抓住秦晋间互争霸权,权利不一致的基本矛盾侃侃而谈,句句打动对方。终于说服秦君,解除国难,烛之武的言行,体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的爱国思想。

  课文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分为四段:第一段写秦、晋国围郑;第2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第3段写烛之武智退秦师;第4段写晋师撤离郑国。

  本文主要写烛之武说退秦师,因此烛之武的外交辞令是本文记叙的重点,从而塑造了烛之武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后的胸有成竹,对秦晋两国关系和矛盾的了如指掌,使他的形象跃然纸上。至于其他方面就写得较为简略。文章波澜起伏,亦张亦弛,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叙事中注意伏笔与照应,从而使结构严谨。

  [课文重点存储]

  要重视积累,对常用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要寓词于句,从意义和用法两方面透彻理解,应牢记:积累是运用的前提。

  词类活用

  一、字

  1、字音:

  ①汜,fàn,字的左边为三点水,故其义必与水相关。指汜水,是位于郑国境内的一条河流。另外,范字的读音也是由草字头下面的汜的读音而来。

  ②缒,zhuì,字的左边为绞丝旁,故其义与绳索、丝绸相关。

  意为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其造字法采用形声构字法,左边为绳索之形,右边是其音,缒的读音就是根据追而来。

  ③共,本为象形字,下面两点为盛食物的器皿之足,意为祭祀用的食品等,而文中是一个通假字,通供,供给之意,读gōng。

  ④阙,形声字,门为形,阙为声,读作quē,意即门户受损。

  ⑤逢,是多音字,做姓氏用时,读páng。

  2、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了。)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供应。读gōng)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4)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读yuè。)

  (5)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聪明。读zhì)

  二、词

  1、词类活用:

  ①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兵。)

  ②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④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⑤领之厚,君之薄也(厚,薄,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

  ⑥即东封郑(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封名词意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⑦若不阙秦(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⑧阙秦以利晋(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⑨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⑩共其乏困(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2、古今异义

  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例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①东道主

  今义:请客的主人。

  古义:出使的人。例如:行李之往来。

  ②行李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

  古义:缺少的东西。例如:共其乏困

  ③乏困

  今义:疲劳。

  古义:那人。例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④夫人

  今义: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三、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是寡人之过也(也表示判断)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断)

  2、省略句

  ①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省略主语烛之武)

  ③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介词以的宾主之)

  3、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有的宾语何厌前置,之作为标志。翻译时要调整为有何厌)

  4、状语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于晋作状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为于晋无礼)

  [典型例题激活]

  [例1]下面对文言句式的判断,相同的一组是()

  ①夫晋,何厌之有?

  ②今已服矣,何又求矣?

  ③诸候有在者乎?

  ④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解析:①②句为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作宾语,宾语前置。③为省略句,应为诸候子孙其继有在者乎?④为判断句。用者也句式表示判断。

  答案:A

  点评:

  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式的理解。*时多了解文言句子的各种类型(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等),根据各类句型的特点和文言句式本身的意思来判断。

  自测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A、秦军汜(sì)南夜缒(zhuì)而出佚(yì)之狐

  B、共(gòng)其乏困若不阙(jué)秦许君焦瑕(xiá)

  C、秦伯说(yuè)杞(qǐ)子杨孙戍(shù)之

  D、逢(féng)孙微夫(fū)人之力不及此失其所与,不知(zhì)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两个

  B、晋军函陵军:驻军

  C、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D、以乱易整,不武易:替代

  3、找出通假字

  ①无能为也已

  ②共其乏困

  ③秦伯说,与郑人盟

  ④失其所与,不知

  4、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5、下列加点词语没有活用的一项()

  A、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B、越国以鄙远

  C、既东封郑

  D、郑既知亡矣

  6、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B、何厌之有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以其无礼于晋

  7、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与其他各项不同一项是()

  A、邻之厚,君之薄也

  B、行李之往来

  C、君之所知也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课内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8——12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夜缒(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下来)而出

  B.越国以鄙(偏僻)远

  C.行李(出使的人)之往来,共其乏困

  D.阙(使缺,损害)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9、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B.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D.以为得之矣

  10、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君知其难也

  A、共其乏困

  B、又欲肆其西封

  C、吾其还也

  D、失其所与

  11、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B、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C、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D、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12、烛之武的话表现了外交辞令中婉曲这种表达方式的是()

  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C、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D、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8题。

  介之推不言禄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选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13、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外内弃之

  弃:厌弃

  B、不亦诬乎

  诬:荒谬

  C、焉用文乎

  文:文饰,动词

  D、以绵上为之田

  田:田地

  14、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是()

  ①禄亦弗及

  ②、罪又甚焉

  ③、盍亦求之

  ④、焉用文之

  A、两个亦字相同,两个焉字不同

  B、两个亦字相同,两个焉字也相同

  C、两个亦字不同,两个焉字也不同

  D、两个亦字不同,两个焉字相同

  15、母曰:能如是乎?句中的是指代的是()

  A、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B、不食其食,身将隐

  C、介之推不言禄

  D、尤而效之,罪又甚焉

  16、对介之推让禄一事的分析,最确切的一项是()

  A、本篇介之推不居功自傲的态度和在荣誉地位面前的谦让精神。

  B、介母三次设问,表明她是一个关心儿子但并不愿违背儿子意愿的人。

  C、本篇颂扬介之推母子不求赏赐,不图浮名的品行。

  D、晋侯是个卑鄙小人,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

  17、对文章写介母三次设问的目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诱导儿子追求名利。

  B、考验儿子是否坚决隐退。

  C、使文章曲折跌宕。

  D、写介母是个深明大义教子有方人。

  18、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下义其罪,上赏其奸。

  译文:

  ②尤而效之,罪又甚焉。

  译文:

  ③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④译文:

  [创新拓展练*]

  19、仿照下列句子写两句话。

  要求:

  ①句式相同。

  ②内容有联系意义。

  例句:如果爱是左右手,就一只送给儿童,一只送给老人。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一只送给早春,一只送给晚秋。

  A、

  B、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10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学*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人物画卷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作者成功地塑造了深明大义、临危受命、机智勇敢、能言善辩、巧退秦师的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教师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学生以诵读为主要手段,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形象的历史与现代意义,让学生了解讲话艺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和学*文言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的爱国主义精神。

  (2)学*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3)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4)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同学们都知道谋略在军事上的重要作用。有时候,一个小小的计谋就可以左右一场战争的胜负。明朝的刘伯温就说过:“凡用兵之道,以计为首。”打开*的谋略宝库,其能人志士不可谓不多也,比如双腿残废的孙膑、轻摇羽扇的孔明、运筹帷幄的张良。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了解一下春秋时期郑国的大夫烛之武是如何运用离间计,瓦解强大的秦晋联盟而使弱小的郑国得以保全的。

  (巧设悬念,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急于阅读课文、急于了解历史人物面貌的欲望。)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自读课文,完成以下思考题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通读原文。

  (汜(fàn)南佚(yì)之狐夜缒(zhuī)而出

  亡郑以陪(beì)邻共(gōng)其乏困

  阙(jué)秦秦伯说(yuè)逢(páng)孙)

  (2)查找有关资料,了解《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左传》主要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27年(公元前453年)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一些事情。它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历史散文。在文学上和语言上的成就很大。作者善于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复杂的事物(特别是长于写战争),也善于用极少的笔墨刻画出人物的细微动作和内心活动,使人物跃然纸上。《左传》中有许多出色的外交辞令和形形色色、多彩多姿的历史人物形象,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现叠出的彩画长卷,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为后代历史著作和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后代的一些伟大作家如司马迁等,从中吸取了营养。)

  (3)复述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烛之武是个怎样的人。

  (主要是记叙了公元前630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

  2、课堂讨论,交流自学所得

  3、教师小结

  (以上教学环节,从教的角度看,出示明确的学*目标,有利于达到教学的目的;从学的角度看,解决什么问题,采用什么方法,达到什么要求,目标明确,有利于发挥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合作探究,体悟情感

  1、梳理课文脉络

  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根据本文主要人物和事件,依据文章顺序思考、讨论、交流下列问题。

  (1)本文记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是什么?(课文题目即是。由此可加深对文章题目作用的理解。)

  (2)主要人物(烛之武)是在什么情况下“出场”的?(是在秦晋两个大国围攻一个小小的郑国,郑国面临覆灭的危险情形之下,郑大夫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他去见秦伯,以退秦师。)

  (3)烛之武为什么能临危受命?(一是郑伯态度诚恳,勇于自责,并晓之以理;一是烛之武深明大义,有爱国思想且腹有良谋、成竹在胸。)

  (4)烛之武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退兵呢?(主要是烛之武善于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言谈中又似乎处处都在为秦国的利益着想,从而打动了秦伯,让秦怕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

  (5)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呢?(主要是晋文公并不昏庸,很有理智,能隐忍不发,随机应变。因为如果这时进攻秦军,晋军就有可能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而由此,也就证明了烛之武说退秦师的成功。)

  2、赏析人物语言

  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赏析这篇文章最有特色之处——描写烛之武说服秦穆公退师的那段话,教学时,可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下几个问题:

  (1)烛之武是怎样一步步说服秦穆公的?这说明他具有哪方面的突出才能?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达到了怎样的水*?

  (2)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烛之武为了说服秦穆公退师,采取了高超的攻心战术,大体说来分为五步: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这段说辞,只有125字,表现出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他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而若取郑则客观上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无利,还会招祸。若秦穆公明白了这一层,就很可能反过来弃晋帮郑,烛之武抓住了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说辞,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这说明作者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尤其是在描写外交辞令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

  (3)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及时背诵烛之武的这段说辞,再扩展到熟背全文。

  (背诵既是学*文言文的手段,也可以说是目的之一。通过背诵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也可增强文言文语感和积累文言文素材,为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奠定基础。)

  四、迁移运用,拓展延伸

  1、本文烛之武的话虽系外交辞令,但说得透彻在理,实事求是,层层深入,简明得体,令人信服。与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危言耸听是不一样的。《左传》的作者能用少量文字把这些复杂曲折的意思记载得十分清楚,这种精炼的文笔很值得学*。结合本课让学生讨论说话讲究艺术的重要性,设一堂口语交际课,题为《说话艺术大家谈》。

  2、结合本课的学*,让学生总结正确把握文言文的文意、分析评价文言文艺术特色的方法和技巧。

  ①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这对准确地理解,分析和评价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②了解作者生*及概况,正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如作品的思想内容,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③从内容到结构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这是进行分析评价的c基础。对记叙性的文章,要重点搞清人物、事件,前因与后果,记叙与议论;对议论的文章,要把握文章的观点,正确理解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④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具体地、历史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

  (指点学生在阅读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有效的文言文阅读方法,使学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学*的方法,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目的。)

  【评析】

  以上教学设计体现了两个方面的特色:

  1、把握文体特点,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每一种文体都有自身的规律,依据文体特点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文言文,也是一篇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历史人物传记,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烛之武形象及其历史、现代意义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在本教学设计中,为了帮助学生全面把握这一人物形象:

  一是引导学生在粗知文意的基础上,沿着故事情节逐层深入地认识烛之武。

  二是引导学生总结学*文言文的方法技巧,起到“授之以渔”的作用,为学生自学同类作品指点了迷津。

  2、注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实践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的主人。在本教学设计中,安排了两次集中自学的时间,第一次是学生对照注释并借助工具书阅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改变了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所采用的逐句串讲的方法,调动了学生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次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定向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这些问题都是与理解课文内容紧密相关的。学生根据这些问题从有关片段中寻找答案的过程,就是一个理解、感悟、探究的学*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精选五篇)(扩展5)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菁华6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1

  教学思路设计:

  本文所记述的是公元前630年秦晋联合攻打郑国前发生的一场外交斗争。此前两年,晋国在城濮之战中曾经大败楚国,成为中原霸主。郑国在战争中曾经出兵帮助楚国,因而结怨于晋,这是晋楚联合围郑的直接原因。

  郑国被秦晋两个大国包围,危在旦夕,郑大夫烛之武奉命,去说服秦穆公撤围。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服秦伯撤走围郑军队,并且派兵帮助郑国防守。最后晋军也不得不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本文表现了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临危受命,只身说退秦军,维护了*的爱国精神,赞扬他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人的外交才能。

  这是一篇古代记叙散文。这些文章或记政治、外交的风云变换,或记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都是千古流传的叙事名篇。学*这样的文章,可以从中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可以欣赏和借鉴叙事的艺术。文言散文特有一种简洁之美,学*时要反复朗读,悉心体会,要提要勾玄的方法,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化简为繁,提高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目标:

  1、掌握《左传》的体例、别名和先秦散文的特点。

  2、归纳本课词类活用的类型、古今异义字和通假字等。

  3、归纳本课出现的文言特殊句式:介宾短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判断句。别动句和省略句。

  4、欣赏烛之武的言说技巧

  5、学*烛之武急国家之急、公而忘私和郑伯引咎自责的优秀品质。

  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实词、虚词等文言知识。

  学*难点:

  烛之武形象、烛之武的言说技巧。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学*设想:

  1、文言文教学本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对文言文有着一定的畏惧心理。应该利用文言文本身的特点使学生有一种文言文不难学的感觉。本文故事情节性较强,人物形象突出,易于理解。因此在学*中加强对文章的内容的理解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复述能力。

  2、加强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学*目标:

  1、了解有关《左传》的内容

  2、把握文章大意,了解文章内容。

  学*重点:

  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学*步骤:

  一、导入:

  说到战争,我们眼前马上会出现这样的血腥场景,刀光剑影,硝烟弥漫,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确实战争是残酷的,战争摧毁文明,战争让人丧失人性。但是有没有办法阻止战争呢?在我国古代就有这么一位凭三寸不烂之舌劝退百万之师,轻松化解一场干戈的人物,他就是烛之武。他的事迹记录在《左传》里,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他的事迹,学*古文《烛之武退秦师》。

  1、了解《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作者左丘明,记叙了东周前期240多年前的历史,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内容,具有研究先秦历史的史料价值,又有很大的文学的价值。《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2、了解先秦散文概貌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著,什么是编年体呢?我们可以从字面意义看其特点。编年体就是按照年代的发展来组织、记叙历史事件的体例。如《春秋》、《资治通鉴》等。先秦历史散文除了编年体外,还有国别体和纪传体两种形式。国别体是区分不同的国家,再按照时间的发展分别叙述历史事件的一种文体。如《国语》、《战国策》等;纪传体是司马迁开创的以记叙人物为主要内容的文体。如《史记》、《汉书》等。

  3、《春秋》三传

  《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传(zhuàn,解说义),由此看出,《左传》是对孔子编著的《春秋》的诠释,解说。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二、研*课文

  1、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了解内容。

  师范读、学生自由读、在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文中的一些字的读音,词的意思。

  集中归纳、加强积累。

  (1)、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体会古汉语的特点。朝亡厌国戍夕师危鄙赐济封

  (2)、几个古今异义的词:贰东道主行李乏困

  (3)、词类活用:晋军函陵越国以鄙远朝济夕设版邻之厚,君之薄也。。

  2、了解文章内容。

  学生根据课后练*一,再读课文,要求先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话把文章的故事情节复述给组员听,选出讲的最好的一个,与其他组的佼佼者竞争。(学生深入地研*课文,小组内讲故事比赛。通过讲故事这一环节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为以后学*文言文打下兴趣的基础。)(找两个小组的优胜者讲故事,并对其表现表示赞扬)。

  3、梳理情节、概括层意、理清叙事脉络。

  全文四段,主要内容概括为:

  第一段:秦晋围郑危在旦夕

  第二段:深明大义临危受命

  第三段:机智善辩说退秦师

  第四段:迫晋退兵化解危局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对先秦的历史散文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并初步接触了课文内容,知道郑国的国家命运危在旦夕,郑国到底能不能化险为夷,脱离险境呢?我们下节课再细分解。

  四、练*。

  1、熟读课文,争取背诵。

  2、完成课后练*三、四

  五、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第一部叙事详细编年体

  《春秋》三传《公羊传》国别体

  《谷梁传》纪传体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2

  【设计说明】

  1、指导思想:

  ⑴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要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并且应当将人文精神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去。所以,在新课程指导下的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知识。

  ⑵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特别是在课堂教学方面,提倡目标的多元性、方法的灵活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强调课堂应该是开放的、生成性的课堂。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设疑、答疑,通过自主学*、合作探究实现对文本的解读与知识的落实。

  2、主要特点:

  本篇教学设计,力求准、稳、实,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将老师的教转化为导,通过情境引导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大胆质疑、积极探究,使老师与学生之间,知识学*与技能培养之间形成积极互动的局面,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产生活跃的心理状态和兴奋的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最佳的学*效果。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丰收。

  作为文言文教学,加强诵读是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把握人物的重要方法,因此,本篇设计注重诵读教学,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知识,形成基本的技能。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的有关知识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提高文言阅读的能力。

  3、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思路,根据文意背诵课文。

  4、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学*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

  1、朗读法。自始至终以朗读为教学的手段和依据,运用多种形式朗读,教师诵读、学生自读、学生领读等,力求做到熟读成诵。

  2、问题导读法。教学过程中,以设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把握文章内容,掌握学*的重点、难点。力求以问带讲,以答带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使其善于动脑,敢于发言。

  【教学重点】

  1、重点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

  2、学*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烛之武的劝说艺术。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古代有句话:一言九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句话说明口才的重要性。无独有偶,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口才、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通过学*《烛之武退秦师》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整体把握

  1、解题: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述公元前630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2、复述故事情节:

  让学生根据图片提示复述课文情节(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顺序如下)

  三、研*课文

  第一步,在充分预*的基础上,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准字音,听清句读。

  2、学生自读课文,读清节奏,读清句读。对照注释,结合上下文疏通文意,圈画词句疑难点。针对疑难,四人一组,分组讨论。

  第二步,精度课文,质疑探究,解决疑难字词。

  1、小组内质疑,组内自行解答。

  2、组长质疑,学生或教师解答。

  3、教师质疑,学生解答。(教师质疑重点落在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并注重向课外迁移。)

  重点实词: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

  重点虚词:之、以

  重点句式:

  ⑴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⑵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第三步,内容研读(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设计问题串连全文,并适时的采用不同形式让学生诵读文章。学生在思考的同时加强讨论与交流,把握课文内容。)

  1、学生齐读第一段,思考: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

  提示:秦晋围郑,郑国危如累卵。

  此时引出对写作背景的介绍:

  背景资料: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无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左传·值公二十八年》:曏役之三月,郑伯如楚致其师)。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2、一学生领读第二段,讨论: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这一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提示: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3、由男生齐读第三段,全体同学考虑: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

  提示: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最后,女生齐读。)

  4、学生齐读第四段,讨论:晋侯在秦军撤退时为什么不乘机袭击秦军?

  提示:主要考虑到仁知武的道理。

  第四步,重点难点分析(仍以问题讨论的方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回答问题的同时加强对文本重点内容的把握,完成文章的难点学*。)

  1、细读课文第三段,烛之武具体运用什么方法全退秦师的?请给题目中的烛之武和退秦师之间加上一个合适的字,表明你的观点。(大家讨论)

  可加的字如:

  (智)退:利用矛盾,施攻心术,动之以利,晓之以理。

  (勇)退:烛之武关键时刻深明大义,不计得失,舍小存大,顾全大局,挺身而出,夜缒而出,知难而上,义无反顾。

  (巧)退:既有运筹帷幄、了然于胸之计谋,又有巧舍如簧、字字千均之言辞。

  2、烛之武的这段说辞,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请加以分析。你认为,随着烛之武却说的步步深入,秦伯的内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请揣摩秦伯的心理,并在烛之武说辞的每一层后,试着补充秦伯的对答之辞。(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提示: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从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到君之薄也。

  第二层,从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到君亦无所害。

  第三层,从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到唯君图之。

  观点举例:第一层后:这跟我有关系么那又怎样

  第二层后:有道理让我考虑一下

  第三层后:还真是这样我差点上它(晋国)的当

  (说明:通过这一问题的设置,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烛之武的劝说艺术。)

  (讨论之后,让学生反复诵读本段,并力求当堂背诵。)

  第五步,人物形象分析。

  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发言,师引导学生归纳。

  1、烛之武:

  ⑴ 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⑵ 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⑶ 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

  ⑴ 善于纳谏。

  ⑵ 勇于自责。

  ⑶ 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四、自主、合作,深入探究

  1、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烛之武成功地劝说了秦君,凭一己之力,解救了郑国,其劝说的艺术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提示:主要从烛之武的劝说艺术进行分析总结。烛之武的一段说辞,晓之以利害,动之以感情,言辞巧妙。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尊重他人,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对方的利害得失等。

  2、人们评在价烛之武时,有的说他是一个志士,有的称赞他是一个勇士,有人指出他首先是一个辩士,也有人说他具备这三种人的特点。请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提示:本题为开放题,只要自圆其说即可。

  观点示例:

  ⑴ 志士:烛之武的外交才能通过佚之狐的话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个退字,尽显烛之武的才华。由于长期未被重用,烛之武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辞,以至于以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但郑伯的一番诚意和对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透彻分析,最终感动了他,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⑵ 勇士: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其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

  ⑶ 辩士:烛之武在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寥寥数语就说服了秦君,凭三寸之舌劝退强敌,可见,烛之武是一位辩士。

  所以说,《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展示的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勇于出使,直入敌营的勇士,是一个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五、归纳写作特色(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

  1、伏笔与照应:

  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为下文烛之武夜缒而出,出使并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2、波澜起伏:

  这篇课文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简得当,层次井然。

  六、作业

  我国古代著名学者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高度评价口才的作用: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烛之武退秦师再次印证了舌头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外交是第二战场。对此,你感受如何?请联系你所了解的史料写一段文字,不少于300字,题目自拟。

  提示:可以结合史料从口才的作用等角度入手,阐述自己对口才的认识。具体史料可以联想到毛遂义正词严,说服楚王与赵国缔约;蔺相如用三寸之舌,捍卫了赵王的尊严;诸葛亮舌战群儒等。

  【板书设计】

  秦晋围郑 秦晋退兵

  五 越晋难治 妙

  论 亡郑利晋 语

  救 舍郑利秦 退

  郑 晋人无信 秦

  国 晋人无厌 师

  【教学反思】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往往是老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多,这种授课方式的效果往往只是暂时的。在本设计中,打破传统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质疑,自行讨论解疑,通过这一形式,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在对重点难点的讲读中,采用比较个性化的方式:让学生在题目的退字前添加合适的字,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深刻地了解烛之武在退秦师时所展现出来的精神及其劝说艺术,从而让学生了解烛之武在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救国救民的行为,并学*他学*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完成情感态度方面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让学生在烛之武的说辞之后想象秦伯的反应和可能有的对答之辞,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烛之武是如何步步深入的进行劝说的。

  总之,本设计遵循新课改的要求,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掌握文言知识,提过阅读能力,并不同层次的对文本内容进行把握和理解。同时,授课过程中,学生积极性高,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谈论与探讨之中,因此,可以说,这一设计(这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3

  【设计说明】

  1、指导思想:

  ⑴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要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并且应当将人文精神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去。所以,在新课程指导下的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知识。

  ⑵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特别是在课堂教学方面,提倡目标的多元性、方法的灵活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强调课堂应该是开放的、生成性的课堂。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设疑、答疑,通过自主学*、合作探究实现对文本的解读与知识的落实。

  2、主要特点:

  本篇教学设计,力求准、稳、实,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将老师的教转化为导,通过情境引导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大胆质疑、积极探究,使老师与学生之间,知识学*与技能培养之间形成积极互动的局面,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产生活跃的心理状态和兴奋的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最佳的学*效果。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丰收。

  作为文言文教学,加强诵读是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把握人物的重要方法,因此,本篇设计注重诵读教学,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知识,形成基本的技能。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的有关知识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提高文言阅读的能力。

  3、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思路,根据文意背诵课文。

  4、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学*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

  1、朗读法。自始至终以朗读为教学的手段和依据,运用多种形式朗读,教师诵读、学生自读、学生领读等,力求做到熟读成诵。

  2、问题导读法。教学过程中,以设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把握文章内容,掌握学*的重点、难点。力求以问带讲,以答带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使其善于动脑,敢于发言。

  【教学重点】

  1、重点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

  2、学*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烛之武的劝说艺术。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古代有句话:一言九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句话说明口才的重要性。无独有偶,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口才、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通过学*《烛之武退秦师》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整体把握

  1、解题: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述公元前630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2、复述故事情节:

  让学生根据图片提示复述课文情节(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顺序如下)

  三、研*课文

  第一步,在充分预*的基础上,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准字音,听清句读。

  2、学生自读课文,读清节奏,读清句读。对照注释,结合上下文疏通文意,圈画词句疑难点。针对疑难,四人一组,分组讨论。

  第二步,精度课文,质疑探究,解决疑难字词。

  1、小组内质疑,组内自行解答。

  2、组长质疑,学生或教师解答。

  3、教师质疑,学生解答。(教师质疑重点落在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并注重向课外迁移。)

  重点实词: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

  重点虚词:之、以

  重点句式:

  ⑴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⑵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第三步,内容研读(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设计问题串连全文,并适时的采用不同形式让学生诵读文章。学生在思考的同时加强讨论与交流,把握课文内容。)

  1、学生齐读第一段,思考: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

  提示:秦晋围郑,郑国危如累卵。

  此时引出对写作背景的介绍:

  背景资料: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无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左传·值公二十八年》:曏役之三月,郑伯如楚致其师)。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2、一学生领读第二段,讨论: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这一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提示: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3、由男生齐读第三段,全体同学考虑: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

  提示: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最后,女生齐读。)

  4、学生齐读第四段,讨论:晋侯在秦军撤退时为什么不乘机袭击秦军?

  提示:主要考虑到仁知武的道理。

  第四步,重点难点分析(仍以问题讨论的方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回答问题的同时加强对文本重点内容的把握,完成文章的难点学*。)

  1、细读课文第三段,烛之武具体运用什么方法全退秦师的?请给题目中的烛之武和退秦师之间加上一个合适的字,表明你的观点。(大家讨论)

  可加的字如:

  (智)退:利用矛盾,施攻心术,动之以利,晓之以理。

  (勇)退:烛之武关键时刻深明大义,不计得失,舍小存大,顾全大局,挺身而出,夜缒而出,知难而上,义无反顾。

  (巧)退:既有运筹帷幄、了然于胸之计谋,又有巧舍如簧、字字千均之言辞。

  2、烛之武的这段说辞,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请加以分析。你认为,随着烛之武却说的步步深入,秦伯的内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请揣摩秦伯的心理,并在烛之武说辞的每一层后,试着补充秦伯的对答之辞。(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提示: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从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到君之薄也。

  第二层,从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到君亦无所害。

  第三层,从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到唯君图之。

  观点举例:第一层后:这跟我有关系么那又怎样

  第二层后:有道理让我考虑一下

  第三层后:还真是这样我差点上它(晋国)的当

  (说明:通过这一问题的设置,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烛之武的劝说艺术。)

  (讨论之后,让学生反复诵读本段,并力求当堂背诵。)

  第五步,人物形象分析。

  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发言,师引导学生归纳。

  1、烛之武:

  ⑴ 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⑵ 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⑶ 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

  ⑴ 善于纳谏。

  ⑵ 勇于自责。

  ⑶ 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四、自主、合作,深入探究

  1、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烛之武成功地劝说了秦君,凭一己之力,解救了郑国,其劝说的艺术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提示:主要从烛之武的劝说艺术进行分析总结。烛之武的一段说辞,晓之以利害,动之以感情,言辞巧妙。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尊重他人,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对方的利害得失等。

  2、人们评在价烛之武时,有的说他是一个志士,有的称赞他是一个勇士,有人指出他首先是一个辩士,也有人说他具备这三种人的特点。请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提示:本题为开放题,只要自圆其说即可。

  观点示例:

  ⑴ 志士:烛之武的外交才能通过佚之狐的话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个退字,尽显烛之武的才华。由于长期未被重用,烛之武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辞,以至于以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但郑伯的一番诚意和对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透彻分析,最终感动了他,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⑵ 勇士: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其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

  ⑶ 辩士:烛之武在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寥寥数语就说服了秦君,凭三寸之舌劝退强敌,可见,烛之武是一位辩士。

  所以说,《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展示的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勇于出使,直入敌营的勇士,是一个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五、归纳写作特色(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

  1、伏笔与照应:

  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为下文烛之武夜缒而出,出使并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2、波澜起伏:

  这篇课文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简得当,层次井然。

  六、作业

  我国古代著名学者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高度评价口才的作用: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烛之武退秦师再次印证了舌头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外交是第二战场。对此,你感受如何?请联系你所了解的史料写一段文字,不少于300字,题目自拟。

  提示:可以结合史料从口才的作用等角度入手,阐述自己对口才的认识。具体史料可以联想到毛遂义正词严,说服楚王与赵国缔约;蔺相如用三寸之舌,捍卫了赵王的尊严;诸葛亮舌战群儒等。

  【板书设计】

  秦晋围郑 秦晋退兵

  五 越晋难治 妙

  论 亡郑利晋 语

  救 舍郑利秦 退

  郑 晋人无信 秦

  国 晋人无厌 师

  【教学反思】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往往是老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多,这种授课方式的效果往往只是暂时的。在本设计中,打破传统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质疑,自行讨论解疑,通过这一形式,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在对重点难点的讲读中,采用比较个性化的方式:让学生在题目的退字前添加合适的字,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深刻地了解烛之武在退秦师时所展现出来的精神及其劝说艺术,从而让学生了解烛之武在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救国救民的行为,并学*他学*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完成情感态度方面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让学生在烛之武的说辞之后想象秦伯的反应和可能有的对答之辞,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烛之武是如何步步深入的进行劝说的。

  总之,本设计遵循新课改的要求,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掌握文言知识,提过阅读能力,并不同层次的对文本内容进行把握和理解。同时,授课过程中,学生积极性高,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谈论与探讨之中,因此,可以说,这一设计(这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4

  教学设想

  1、由于学*文言文要付出比现代文更多的认识努力,因此通常同学们对文言文大都而远之。调查显示,多数同学都不大了解所学文言文的内涵,不了解那些隐藏在陌生语言下面的更深层次的人类的智慧,笔者力求引导学生走进文言文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说辞语言十分精彩,人物形象也栩栩如生,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就可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逐步改变其对文言文的看法,培养他们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2、《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背景对同学们来说非常陌生,可以让学生亲自查找资料,从而培养学生收集筛选材料的能力和自读能力。

  3、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把课堂还给学生是很必要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学生的小组讨论,教师适当的给以点拨,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培养了学生交流协作的能力。

  4、诵读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手段,在文言文中的作用尤其不可低估,所以本堂课自始自终以诵读为教学手段和依据,在诵读中赏析课文、分析人物。

  5、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语文课堂应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因此结尾设计讨论发言就是让学生乐于探讨并且有话可说,学有所得,并能学以致用。

  6、背诵一直是个让学生头疼的问题,所以笔者尽量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强学生的文言文学*兴趣。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二)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

  (三)情感目标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烛之武的人物形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难点:通过学*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解决办法:

  1、注意与已有知识联系,初中已学过《曹刿论战》,对《左传》有了一些了解,要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要使学生有意识地关注《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上的地位,并自己参看有关书籍。

  2、引导学生通过本课的学*,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流程

  学生朗读预*→教师范读(或听录音)→生朗读梳理→师引导生朗读赏析→生朗读巩固→师引导生朗读背诵重点段落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借助注释梳通文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入

  199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这个故事可谓是“一夫敌百万之师”的现代版。其实,在*历史上曾有过无数这样的人物:张仪、苏秦、诸葛亮。今天我们将去拜访他们的“祖师”,请同学们翻到《烛之武退秦师》。

  2、《左传》其书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即是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

  3、史书体例

  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4、时代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两点。其一,郑国曾两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5、主要人物介绍

  烛之武,是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郑伯,勇于自责者。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满腹委屈与牢骚。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扬先抑,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赴敌营。

  【知识链接】

  烛之武是不是姓烛名之武?

  投影显示:介绍古代文化常识——姓名

  烛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地,名叫武的人”

  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

  资料:《郑通志氏族略》:“郑人烛之武不得氏,以其居于烛地故,言烛之者,尤言介之推,佚之狐”。

  投影显示:古代姓名的由来

  1、以祖先祖号或庙号为姓——唐尧虞舜夏商周姬姚姜

  2、以国别地名为姓——国别:齐鲁韩赵魏秦楚宋卫

  地名:东郭南宫西门欧阳

  3、以官职或职务为姓——官职:司马司徒帅尉

  职务:巫乐陶屠卜施商

  4、以动植物为姓——牛马龙熊(可能是氏族图腾)杨柳

  5、以数字为姓——伍陆万

  6、少数民族的姓——金翦萨慕容

  参考资料:姓氏由来

  *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人数极大的大国,汉族占绝大多数。客家先民原是中原汉民族。故汉民族的姓氏渊源即包含了客家的姓氏渊源。

  姓氏是代表每个人及其家族的一种符号。在今天的社会里,它没有什么意义了。但是,从它的形成、发展、演变的漫长历史过程来看,它却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姓氏,是姓和氏的合称。在遥远的古代,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古代姓氏起源于人类早期生存的原始部落之中。

  姓氏是怎样产生、发展的?这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涉及到社会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字学、地理学、民俗学、人口学、地名学等众多社会科学,*第一部解说方块文字原始形体及字源的文字学专著是《说文解字》。此书作者许慎(约公元58—147年)解释:“姓,人所生也。因生以为姓,从姓生。”这就是说,人是母亲生的,故姓字为女旁。

  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的许多古代姓氏都是女字旁,这说明我们祖先曾经经历过母系氏族社会。各姓氏互相通婚,同姓氏族内禁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亲为姓。姓的出现是原始人类逐步摆脱蒙昧状态的一个标志。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姓改为从父,氏反为女子家族之用。后来,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氏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会。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

  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姓与氏合一,不再区分,表明姓与氏都是姓,表明个人及其家族的符号。这就是我们今天理解的姓氏含义。

  现在*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有人统计,文献记载和现存的共有5600多个。其特点是: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出处具体。姓氏的形成各有不同的历史过程。同姓不一定是同源,如刘姓就有五处起源。异姓也可能是同出一宗,古、吴两姓本是同源,都是古公先祖的后裔。*姓氏的来历把姓和氏等同看待,据徐俊元等三位学者研究,大致有这十多种类别:一、以姓为氏。以远古部落氏族的标志符号作为姓,有姬、姜、姚、任、伊等姓。二、以国名为氏。夏、商、周三代,有许多大小诸侯国,各国子孙后代便以国名为姓。有程、房、杜、雷、廖、刁、彭、韦等姓。三、以邑名为氏。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给同姓或异姓卿、大夫的封地叫邑、采邑。卿、大夫的后代或采邑的人,有的便将邑名作为氏。有苏、上官等姓。四、以乡、亭之名为氏。有裴、陆、欧阳等姓。五、以居住地名为氏。有东门、西门,东国大夫童刁的孙子以刁氏传世。周*的庶子,字林开,其子孙以林为姓。七、以次第为氏。按兄弟排行取姓,如老大以伯、孟为姓,老二以仲为姓。老三、老四则分别姓叔、季。八、以官职为姓。有籍、监、库、仓、将军等姓。九、以技艺为姓。从事巫术的人,后代便姓巫。从事冰凌的人,后代以凌为姓,还有卜、陶、匠等姓。十、以谥号为姓。十一、因赐姓、避讳而改姓。十二、爵位称号及爵系为氏。有皇、王、公、侯、王叔、王子、王孙、公子、公孙等姓。十三、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客家先人的姓氏来历,也在上述这十几种范围之内。

  6、相关资料(在课文赏析中涉及到时给学生做补充)

  (1)秦立晋君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2)惠公背约

  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3)重耳过郑

  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4)郑楚结盟

  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

  《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仅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二、课文学*

  1、师范读课文(或放录音)。

  2、生自由诵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3、生齐读课文。(师点拨字音、停顿。)

  4、生结合课文注释初步梳理课文。(边轻声朗读,边梳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在诵读中理解赏析课文。(前2段)

  2、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整体感知

  1、生概述本文的故事。(1~2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师引导大家概述)

  2、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各段段落大意。(用四字短语概括)

  每组选代表发言,师引导大家筛选归纳:

  第1段:秦晋围郑。

  第2段:临危受命。

  第3段:智退秦师。

  第4段:晋师撤离。

  二、课文赏析

  第1段

  第一段讲解:两军布阵“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要点:作者交代两军布阵的目的,为下**铺垫。同时也为描写人物埋下伏笔,正是有了这样的排兵布阵,说明秦、晋之间还是有一些不信任。才给烛之武说秦伯提供了机会,此处重点给学生点明佚之狐、烛之武两人的观察力。从而引出烛之武的形象之一“洞察全局,深入了解,精心准备”。此处顺便可给学生讲讲烛之武在这之前在郑国的职务,管马官员。

  (1)生齐读第1段。

  (2)师示范串讲梳理第1段。(为后文的接龙串讲做示范)

  (3)留时间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在字词上得到落实)

  (4)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为后文学生的讨论归纳做示范)

  贰:从属二主;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

  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以其于晋无礼”。

  (5)师引导学生串析本段:

  “晋候、秦伯围郑”阐明形势:兵临城下,形势严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阐明原因: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阐述两军驻扎位置: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

  (6)师引导学生即兴背诵本段。

  第2段

  第二段讲解:烛之武出场——一波三折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许之。

  烛之武出场的原因有三:

  1、逮有生之年,施展才华。

  2、郑伯诚恳的态度。为人臣,当为国效力。

  3、自己以后在郑国安身立命的考虑。

  (1)男生齐读本段。

  (2)女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①“佚之狐言于……师必退。”

  A、形象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即“才”)。

  B、在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C、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②辞曰:“臣之壮……也已。”

  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鲜活。

  ③公曰:“……”许之。

  A、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可谓善于做思想工作。

  B、烛之武最终应允,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3)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4)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

  “已”:通“矣”,句末语气助词;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

  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

  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字表判断。

  (5)师引导学生即兴背诵本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在诵读中理解课文。(后2段)

  2、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3、体会烛之武的游说技巧。

  4、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5、人物形象分析。

  一、课文赏析

  第3段

  第三段讲解:智退秦师(说退秦师)(重点讲解)

  讲解要点:

  1、夜縋而出的原因——攻守、防备之道

  2、说辞艺术:

  A、人物分析;秦君——唯利是图,对两者的称谓不同,抓住秦伯的性格特点,连用八个“君”字,而对晋只是称作“晋”、“邻”。

  B、两国的历史关系

  C、军队的位置

  说秦过程

  ①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亡郑无益于秦。

  ③存郑无害于秦。

  ④亡郑有害于秦。

  ①②③层层深入,论证严密;秦、晋、郑三者均涉及其中。

  (1)一生范读本段。

  (2)生借助注释细细梳理本段。(因为本段集中刻画了烛的形象、表现出其高超的游说技巧,所以让学生细细品味)

  (3)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①“夜……秦伯”:说明形势危急,烛不畏危险。

  ②烛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投影)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③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4)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5)学生同桌讨论归纳,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

  词类活用: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鄙:名词的意动用法;

  封:名词的意动用法;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东:名词活用做状语。

  通假字:

  陪:通假字,通“倍”;共:通假字,通“供”;

  厌:通假字,通“餍”;说:通假字,通“悦”;

  阙:通假字,通“缺”或“掘”。

  古今异义:

  【以为】古意:把……当作;今意:认为。

  【行李】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

  【东道主】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

  【乏困】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

  特殊句型: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6)师引导学生结合烛的游说步骤即兴背诵本段。

  第4段

  (1)女生齐读本段。

  (2)男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晋文公以“不仁”“不知”“不武”的理由退兵,看似冠冕堂皇,其实,“不仁”只是一个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是因为胜负之数,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

  (3)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

  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知:通假字,通“智”。

  夫人:古今异义词,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去:古今异义词,古意:离开;今意:到,往。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4)师引导学生即兴背诵本段。

  二、人物形象分析

  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发言,师引导学生归纳。

  1、烛之武:(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1)善于纳谏。

  (2)勇于自责。

  (3)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三、本文的写作特色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

  (1)伏笔与照应。

  (2)波澜不惊。

  (3)详略得当。

  四、生小组讨论后谈学*本课后的启发

  1、本文给我们的启示。

  2、结合当今国际国内形势谈。

  教学反思

  一位伟人曾说过“不会善待自己民族文化遗产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史书典籍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读史书就是去了解继承我们民族的文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提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吸收人类进步文化”。并且也明确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具备初步地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中也明确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文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所以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兴趣是非常必要的。

  初中的文言文教学主要停留在读读背背的层面上,而这是高中的第一篇文言文,所以更加注重学生文言文阅读*惯的培养,引导学生用现代观念来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教案在设计过程中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为了让学生与课文达到零距离的接触与交流,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文言文学*落脚点。进一步达到学有所获,变“老师强迫我学”为“我想去学”、“我要去学”。

  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了学生、教师角色的还原转化,所以在老师的导演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文言文的学*过程中,学生普遍觉得在热烈轻松地讨论氛围中收获不小,并且第一次感到原来古文还可以让自己学到很多知识和道理。

  这几堂课上下来,笔者觉得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找到了学*文言文的趣味所在,也让学生基本摸清了文言文学*的方法和规律,可以说预期的目的基本达到。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还是有一些地方还需改进,首先就是学生不知道学*文言文的重心,所以刚开始让学生赏析时,开始几乎是在概述故事,后经过点拨才基本明白;其次,学生对文言文的知识点概念模糊,所以在开始归纳知识点时显得有些不知所措;第三,在谈启发时,学生开始时也有些茫然,有些不知从何入手,后经引导才明白。这些都说明面对新的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情况,在备课中切实做到“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5

  目的要求:

  1、掌握《左传》的体例和特点。

  2、概括全文内容,归纳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特殊句式等。

  3、学*烛之武急国家之急、公而忘私和郑伯引咎自责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积累文言词语的用法,掌握特殊的语法现象。

  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对古今异义词、被动句的掌握。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

  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则情形,不知大家还记得否?

  如血残阳下,有一位衣着灰褐色战袍,胯下一匹膘壮大马、手持丈八蛇矛的武将立于长板坡当阳桥头,但见他髭须倒竖,怒目圆睁,厉声喝道:“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来与我决一死战?”再看对面,满山遍野,旗帜遮天,阵前一面书有斗大的“曹”字的战旗正迎风招展。原来是曹操的军队列阵在此。但见对面那些战旗被武将的断喝乱了分寸,出现了一片慌乱。武将又大喝:“张翼德在此,谁与我决一死战?”对面曹军的后阵竟出现了混乱。武将见此,又大喊:“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又如何?”话音未落,只见曹军中有一战将(夏侯杰)坠于马下,百万曹军如退潮的海水般“哗”地退后十几里。请问这个军官是谁?

  张飞!桃园三结义之一的张飞!对,就是张飞。他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一个武夫的形象,喝退百万雄师,倒也不足为奇。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文人,看他是如何在温言细语中退却百万雄师,使自己的国家免于覆亡的厄运的。

  二、板书课题,介绍《左传》

  1、了解《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作者左丘明。它记叙了东周前期240多年的历史、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内容,既具有研究先秦历史的史料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详略合宜;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2、《春秋》三传

  《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传zhuàn,解说义,由此看出,《左传》是对孔子编着的《春秋》的诠释、解说。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春秋》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三、分析课文

  1、秦晋为何围郑?(用原文回答)开篇交待这些有何作用?

  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想报复郑国,从而扩大其势力;而秦、郑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且两国军队分地驻扎,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成功地离间秦、晋提供了条件,为下文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2、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僻”后“受”,有什么作用?

  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但在关键时刻,作为国君尚能接受规谏,诚恳负责,勇于自责。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这一内容粗线条地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铺垫。

  3、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使秦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4、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用原文语句回答并作分析)

  (1)以退为进;(2)晓之以弊;(3)许之以利;(4)巧施离间。

  5、郑伯说服烛之武使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有何异同?

  同:都从对方的切身利益出发。

  异:郑 伯:直截了当 烛之武:迂回曲折

  6、晋文公为何不愿攻秦?(用原文语句回答)

  从本题和第4题可以看出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特点?这对你有何启示?

  提示:

  (1)略

  (2)都以本国利益为中心。

  (3)从中可以看出,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古代如此,现代亦然。

  7、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样看待晋文公的退兵?

  其实,“不仁”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知”通“智”,这个“智”,是理智,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起作用。

  8、拓展激趣:

  一九五五年,着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学*了《烛之武退秦师》一课,相信同学们会明白这个问题的答案的。

  9、阶段小结:

  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终于转危为安。

  全文处处注意伏笔照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繁简得当,有始有终,层次井然,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

  四、人物形象分析

  1、烛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请结合原文语句分析这一艺术形象。

  明确:爱国,睿智超群,能言善辩。

  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

  2、烛之武是如何巧退秦师的?

  先讨秦欢心——以退为进;陈亡郑利晋——以害动秦;

  主存郑利秦——以利诱秦;责晋贪不义——大功告成。

  本文写的是郑国在秦兵直逼城下的危急形势下一次成功的外交活动。烛之武这位出色的“外交家”在见到秦穆公之后,既非据理质问,又不苦苦哀求,而是以超此事件之外的姿态,动之以“利”,晓之以“理”,终于使趋“利”而来的秦兵,不仅立即避患而“退”,还反过来“与郑人盟”,派军队留守郑国,帮助郑国抗晋。

  秦国为什么要行军千里,与晋国合打郑国呢?理由很简单:为了一个“利”字。既然秦国是为“利”而来,那么,烛之武便迎合其心理,从为秦国利益着想的角度,力劝秦国退兵,点醒了利令智昏的秦国国君。

  第一,“亡郑”于秦无利可图。“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秦在西,郑在东,中间隔着晋国,秦要跨越晋国,把郑国的土地纳入自己的版图,作为自己的边邑,这是很难办到的。“亡郑”之后,郑国的土地不为秦所得,反为晋所有,结果是“邻之厚,君之薄也”,从而提醒秦国不可“亡郑以陪邻”。

  第二,“舍郑”于秦可得实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舍郑”,就是放弃攻打,不灭郑。这是烛之武从正面向秦穆公提出的建议。郑国在秦国的东方,以此可作为“东道主”,那么秦国使者往来,遇到资粮不足,郑国便可尽地主之谊,给予供给,让秦有利可图,得到实惠,这有什么不好呢?

  第三,晋君不可信。20年前,晋公子夷吾流亡时期,秦穆公接夷吾入秦,然后帮助他返回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惠公,所以说,“君尝为晋君赐矣”。当时,夷吾曾把晋的焦、瑕二邑许给秦国,作为酬谢。但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设版筑城,修建工事,与秦国对抗。晋君如此忘德背信,如若与之共事,决不可能共享其成,利益均分。

  第四,损秦利晋不可为。晋君欲壑难填,已经在东边向郑国开

  拓土地,又要恣意向西边开拓,“若不阙秦”到那里取利呢?从而提醒秦君不要做“损秦以利晋”的蠢事。

  春秋无义战。烛之武在“利”字上做足了文章,既瓦解了秦晋联盟,说退秦师,又保全了郑国的利益。

  五、文言知识梳理:

  (一)古今异义词

  (1)行李: 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带的包裹

  (2)夫人: 古义:那人 今义:妻子的尊称

  (3)以为: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4)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5)去: 古义:离开,距离 今义:与“来”相对的动作

  (二)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 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

  (2)既东封郑 东,名词作状语,在东边;封,使动用法,使…成为边疆

  (3)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作为边疆,把…作为边境

  (4)与郑人盟 盟,名词活用作动词,订立盟约

  (5)退秦师 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撤军、退兵

  (6)阙秦以利晋 利,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得到好处

  (7)越国以鄙远 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偏远的地方

  (8)若不阙秦 阙,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亏缺

  (9)肆其西封 肆,形作动词,扩张

  (10)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形作动词,损害

  (1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三)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句:

  ①以其无礼于晋 于晋无礼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于君有益

  ③且贰于楚也 且于楚贰也 ④佚之狐言于郑伯 于郑伯言

  2、宾语前置句:

  ①何厌之有? ②有何厌?

  3、省略句:

  ①晋军函陵 晋军(于)函陵

  ②敢以烦执事 敢以(之)烦执事

  ③辞曰:臣之壮也 (烛之武)辞曰

  六、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本文结构特点

  1、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

  文章注意伏笔与照应的地方较多,如:

  ①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②“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的有关内容。

  ③“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2、本文叙事波澜起伏,请结合课文,谈谈这样写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文章开头写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由此渺茫。而郑伯的自责,又使故事有了转机,增添了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文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息了一场虚惊。

  课文就是这样有张有弛,曲折有致,生动活泼,颇具感染力。

  3、叙写战争是《左传》所长,应对辞令也是《左传》中富有文学意味的一部分。

  春秋时期,诸侯国往来频繁,使臣是否善于辞令,不但关系到个人的荣辱,而且关系到国家安危。本文是记述、表现辞令的名篇,全部说辞仅125字,却从四个不同角度,纵横捭阖,将利害得失剖析得淋漓尽致。烛之武紧紧抓住秦穆公对晋人的戒备心理,从亡郑以陪邻,层层推进,一直说到阙秦以利晋,始终围绕着秦晋间的利害冲突展开攻心战。虽是竭尽挑拨离间之能事,却句句在理,字字动心,绝无故弄玄虚、危言耸听之嫌。

  小结:组织严密,曲折有致,首尾呼应。

  七、布置作业

  1、归纳本课的文言文知识。

  2、课后练*第二、三题。

  附:板书设计:

  烛 之 武 退 秦 师

  《左 传》

  一、秦、晋围郑,点明原因,为下文作铺垫。

  佚之狐举荐贤人

  二、烛之武临危授命 烛之武牢骚满腹

  郑伯情真自责

  一层:欲扬先抑,提出问题

  二层:亡郑对晋有利

  三、烛之武说退秦师 三层:友郑对秦有利

  四层:历史上,晋过河拆桥

  现实中,晋贪得无厌

  四、晋师撤离郑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6

  【设计说明】

  《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短小但内容丰富的一篇古文,它的内容丰富体现在一文中知识点众多,二情节精彩,烛之武的人物形象鲜明。因此,在设计课堂时既要抓住文中的知识点,又要体会烛之武的说辩艺术。我主要把握以下三点:

  1、是从文章中获得背景,训练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

  2、是大胆取舍,打破文章,直接取出文章中最精彩的部分研读,做到重点突出。

  3、是通过写颁奖辞这一小作文形式,让学生对烛之武形象有更深刻的把握,而且可以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最为关键的是内化为自己的作文素材,解决阅读了却不知道不会用材料的难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体会烛之武游说的艺术。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体会烛之武游说的艺术。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人曾说过,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个人仅凭其三寸不烂就劝退敌人的百万强师?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烛之武退秦师》。共同了解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传奇人物:烛之武。

  二、简介《左传》

  三、初读感知

  1、解决生词:

  贰(èr)氾南(fàn)佚之狐(yì) 夜缒而出(zhuì) 共其乏困(gōng)逢孙(páng)

  2、放名家朗诵,请同学们听清字音,听准句读,听出语气。

  3、背景感知:

  自由诵读一遍,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一个问题本文一共涉及了哪三个国家?并且找出三国之间的纠葛,并造成什么后果,并从原文中找出依据。

  (明确):

  涉及到了晋、秦、郑三国。

  (板书)一个三国的简略地图:秦──晋──郑

  (依据: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晋郑之间: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秦之间: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后果: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补充):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晋楚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四、文本探究

  1、研读烛之武劝说秦王的精彩部分:

  ⑴ (师过渡)是啊,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南。在这危如累卵,命悬一线的危机时刻,烛之武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果你是烛之武,你会怎么劝说?

  (明确):因为之前已经让学生在初读感知中了解了三国的纠葛,所以学生会直接告诉秦王,之前晋国对秦国食言,点拨学生,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自己是秦王想和晋君联合,想灭掉郑国,郑国派使者来说晋国的种种不是。那么自己会怎么想?肯定是挑拨离间,直接更见坚定自己与晋国的盟友关系,那么这样做只会失败不会成功。

  ⑵ 那烛之武究竟怎么做才赢得了秦国的信任呢,请同学们齐读烛之武劝说秦王的部分。给大家五分钟结合课下注释,画出文中重要的知识点,并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

  (解决疑难):学生提问,老师点拨字词。

  译文: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希望你考虑这件事。

  ⑶ 讨论:

  刚才通过串通文意了解到,烛之武也提到了晋国和秦国的过节,但是他是直接提出来的吗?那么之前烛之武还说什么了,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自己从文本谭雪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具体分析:

  ①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首先很卑微低下的说我们郑国已经知道自己要灭亡了,让秦伯放低警惕,并且让秦伯有一种优越感,知道郑国已经知道自己快亡国了,而他是郑国即将的拥有者。

  ②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用郑国、秦国、晋国的地理位置分析出秦国帮助晋国灭掉晋国,自己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只是给对方增强国力。让秦伯这时清醒的看到自己的处境,让秦伯必须重新审视一下这一场战争的必要性。

  ③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在用利益诱惑一下秦伯,如果你放过郑国呢,我们郑国还会提供给你们国家的往来使者所缺乏的东西,潜台词就是既然灭亡郑国给你带不来好处,而且郑国还能帮助到你,还是放弃攻打郑国比较划算。

  ④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这时在提出秦国的同盟国也并不是那么忠诚值得信赖,用事实告诉秦国,以前晋国不就早上刚得到帮助,晚上就筑成拒秦。让秦伯和晋君之间产生隔阂。

  ⑤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进一步在点出晋国的贪得无厌,现在晋国得到的是郑国,不久的将来他得到的就是秦国,这时秦伯听了之后,也是大冒冷汗,后果确实不堪设想,彻底打消灭掉郑国的想法。

  (总结):烛之武以退为进,让秦伯不设防;让事实说话,用三国地图明确指出秦国没有利益可图;再点出不灭郑国还能让秦国受益;适时的点出晋国也是个靠不住的;更进一层指明晋国的狼子野心,让秦伯看清攻打郑国是对自己有害而无一利。

  ⑷ 最后烛之武劝说的结果是什么?

  (明确):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知识点:“说”通悦,“乃”是才。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知识点:微:没有夫人:那人因:凭借敝:损害与:结交,亲赴

  其:祈使还是

  译文: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2、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烛之武听说国家危难时是不是直接挺身而出?那作者是不是批评烛之武?烛之武有着怎样的形象?

  (明确):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没有直接接受说秦的使命,而是发了发牢骚。烛之武并不是不爱国,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他只是略微对自己的怀才不遇表示不满。作用是丰富人物性格,使其形象更饱满,更真实可信。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他有着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从他与秦伯的交锋看出他的沉稳与敏锐,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

  五、作业

  1、按照文言现象归纳重点知识,背诵全文。

  2、结合老师补充的有关烛之武的内容,结合他的精神,给烛之武写一段颁奖词。

  (补充):历史上对烛之武的记载:

  《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人”“使”二字使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

  《东周列国志》里说他“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

  佚之狐对他的评价是:“口悬河汉,舌摇山岳。”从其后来的表现看,此言不虚。

  (示例):

  烛之武,须发尽白,仍心怀天下;其貌不扬,却机智聪慧。能了然恩怨,善洞察人心。以退为进,步步深入,逞抱负于交锋,息蜗争于顷刻。小人物,大英雄!

  【板书】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秦──晋──郑

  示弱臣服以退为进

  亡郑利晋晓之以弊

  舍郑利秦以利诱之

  晋言无信制造隔阂

  晋国无厌点醒秦伯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精选五篇)(扩展6)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菁华5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1

  1教学目标

  学*目标

  1、总结本文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理解并把握本文第一自然段的作用。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3、鉴赏课文鲜明的人物形象。

  2重点难点

  学*重难点

  1、理解并把握本文第一自然段的作用。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2、鉴赏课文鲜明的人物形象。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课文导入

  古往今来,有许多凭一人之力而力挽狂澜的英雄人物。张飞在长坂坡的一声嘶吼,斥退了万千曹军;诸葛亮的一副古琴,击退了司马将军的上万精兵;蔺相如在渑池之会,凭自己的智慧挽回了赵国颜面,赵王的尊严。这样的事情在*兵法史上举不胜举。兵法曰:“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为战之上策”,而我们今天学*的主人公,就是一个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力挽狂澜,让老百姓免受战争之苦的英雄,他就是烛之武。今天我们具体赏析这篇课文蕴藏的文化魅力。

  活动2【讲授】重点字词及特殊句式

  二、归纳字词意义和用法

  学生代表总结,其它同学集体朗诵课文,最后对总结进行评价。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二、古今异义

  1.贰于楚也 古:从属二主,动词; 今:“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 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三、词类活用(例句)

  (一)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夜缒而出 (表时间,在晚上)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时间,在早上,在晚上)

  ③既东封郑 (表处所,在东边)

  2.名词作动词

  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②与郑人盟 (名词作动词,结盟、订立同盟)

  3.名词的使动与意动

  ①既东封郑(封:疆界。名作使动,使……成为疆界)

  ②阙秦以利晋(利:利益、好处。名词作使动,使……得利)

  ③越国以鄙远(鄙:边邑。名词作意动,把……当作边邑)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恩惠)

  2.动词的使动

  ①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使……灭亡)

  ③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退却(撤兵))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越国以鄙远(远,远地)

  ②臣之壮也(壮,壮年人)

  ③今老矣(老,老年人)

  ④邻之厚,君之薄也(厚,雄厚的势力;薄,单薄的力量)

  ⑤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

  2.形容词作动词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四)数词活用

  且贰于楚也(数词“贰”活用为动词,从属二主)

  四、一词多义

  (一)重要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说》)

  ③不专一(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本文: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本文:“越国以鄙远”)

  ②庸俗,鄙陋。(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本文:“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于中阙《史记·扁鹊传》)

  ②què城楼

  ③què皇宫,引申为朝廷(诣阙上书,书久不报《汉书·朱买臣传》)

  ④quē通“缺”,缺少,空缺(去年米贵缺军粮,今年米贱大伤农。杜甫《岁宴行》)

  ⑤quē,缺点,过错(有驰慢之阙。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⑥jué侵损,削减。(本文:若不阙秦)

  ⑦jué挖掘(若阙地及泉《左传·昭公二十年》)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国势衰微)

  ③卑贱(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假如没有。(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敝

  ①坏,破旧。(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敝人

  ③疲惫(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本文:因人之力以敝之。)

  (二)重要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啊,句末语气词,表感叹)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

  ⑦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代词,指代“行李”)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语气词,还是,表商量)

  5.之

  ①子犯请击之(代词,他们,指秦军)

  ②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

  ③臣之壮也(主谓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④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⑤辍耕之垄上(动词,往、到)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是寡人之过也(用“也”表判断)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通过语意直接表判断)

  (二)倒装句

  1.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有何厌)

  2.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③佚之狐言于郑伯

  (三)省略句

  1.省主语

  ①(晋惠公)许君焦、瑕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③(烛之武)夜缒而出

  ④(烛之武)许之

  ⑤(秦伯)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

  2.省宾语

  ①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指灭郑之事或退兵之事)

  ②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之:指郑国)

  3.省介词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六、固定句式

  夫晋,何厌之有(何……之有:表反问的句式,译为:有……的呢)

  活动3【活动】课文赏析

  三、课文赏析

  1、请用四字短语概括每段内容。

  明确:第1段:秦晋围郑。第2段:临危受命。第3段:智退秦师。第4段:晋师撤离。

  2、《左传》写人叙事已经非常成熟,本文首段安排非常巧妙,试分析其作用。

  明确:

  A、晋秦联军来势凶猛,兵临城下,为人物出场铺垫。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B、但分驻两地,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下文的成功分化伏笔。

  C、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都直接关系到晋国,与秦国无关,为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为故事发展埋下了伏笔。

  3、分析烛之武的游说艺术。

  1、以“利”巧攻心理。

  晋国围攻郑国,本来不关秦国的事,秦国所以出兵,一是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秦晋同属于一个军事集团的,他们之间有盟约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大自己的势力。两个原因中,第二个原因是主要的,烛之武看准了这一点,紧紧抓住了秦穆公的这一心理,单刀直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作为郑国的子民,先讲自己国家的处境“既知亡矣”,隐含意思是说郑国灭亡是既定的事实,所以也无法考虑郑国的利益了,但郑国的土地最后被秦国还是晋国得到呢?这还是个未知数。烛之武从这点做文章,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不仅消除了秦穆公的戒心,还赢得秦穆公的好感;“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通过让步假设推理出不攻郑的好处,以利益来引诱秦伯,让秦穆公动心;“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希望秦穆公为了秦国的利益不受损害而放弃围攻郑国的计划,言辞恳切,从而坚定秦穆公与晋国毁约的决心。

  2、以“害”巧析形势。

  一从现实状况来看,“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郑亡后的情况如何呢?如果秦国得到了郑国的土地,“越国以鄙远”,是很难办到的,即使办到了,也是不好统治的;如果晋国得到了郑国的土地,“邻之厚,君之薄也”。一句话,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没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二从发展来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以晋的贪得无厌,让秦穆公真正感到危险的存在,从而快速作出决策,否则贻害无穷。烛之武说辞切中要害,强而有力,且用反问句来加以突出强调,真是气势凌厉,锐不可当。

  3、以“史”巧施离间。

  烛之武挑拨离间的游说艺术在晋秦围郑的危急存亡之秋大派用场。

  烛之武对秦晋两国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他见秦穆公之后,只字不提郑国利益,在以“利”攻其心理,以“害”巧析形势的同时,始终不忘离间两国关系。如果说在“亡郑”还是“舍郑”的利害分析上,烛之武的挑拨离间还是隐性的话,那么他拿出历史事实,“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指出晋的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不可共事,则是赤裸裸地挑拨秦晋关系,以“夫晋,何厌之有?”把火烧得更旺,不仅使秦穆公觉得枉费心机,又顿感危险将至。烛之武用短短的125字挑拨离间了“秦晋之好”,真是妙哉!

  四、烛之武退秦师的利弊探究

  略

  小组讨论,发散思维,合作研究,攻克难关!

  活动4【练*】文学小练笔

  五、文学小练笔

  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拯救了国家,让老百姓免受了战争之苦。在郑国国家电视台推举的感动人选之中,烛之武以高票当选。现在,你作为烛之武的推荐人,写一段颁奖词,有幸也会被电视台采纳。

  活动5【作业】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1.巩固背诵课文的成果。

  2.借助古汉语词典进一步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义。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的有关知识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提高文言阅读的能力。

  3、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思路,根据文意背诵课文。

  4、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学*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方法

  1、朗读法。自始至终以朗读为教学的手段和依据,运用多种形式朗读,教师诵读、学生自读、学生领读等,力求做到熟读成诵。

  2、问题导读法。教学过程中,以设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把握文章内容,掌握学*的重点、难点。力求以问带讲,以答带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使其善于动脑,敢于发言。

  三、教学重点

  1、重点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

  2、学*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烛之武的劝说艺术。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联系初中所学《曹刿论战》,学生介绍《左传》,教师补充材料,《左传》的有关知识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整体把握

  (1)解题:理解题意,你会想到那些信息?

  (2)介绍时代背景: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述公元前630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3.课堂教学

  第一步,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选一名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再选一名学生评论优缺点,概括你所听懂的故事。

  齐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读清节奏,读清句读。对照注释,结合上下文疏通文意,圈画词句疑难点。提出疑难字词。

  第二步,内容研读(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设计问题串连全文,并适时的采用不同形式让学生诵读文章。学生在思考的同时加强讨论与交流,把握课文内容。)

  (1)学生齐读第一段,思考: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为什么攻郑?

  提示:秦晋围郑,郑国危如累卵。联系时代背景,这一段25个字介绍了哪些内容?找出重点词:贰、军、于

  (2)一学生领读第二段,找出重点词句如“辞” “之”“然郑亡,子亦有不利已”。

  讨论: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这一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提示: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3)由男生齐读第三段。

  本段字词较多,要求翻译课文,解决字词障碍。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鄙、陪、敢、济、肆、阙

  全体同学考虑: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

  提示: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从地理到历史,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智)退:利用矛盾,施攻心术,动之以利,晓之以理。

  (勇)退:烛之武关键时刻深明大义,不计得失,舍小存大,顾全大局,挺身而出,夜缒而出,知难而上,义无反顾。

  (巧)退:既有运筹帷幄、了然于胸之计谋,又有巧舍如簧、字字千均之言辞。

  可看出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A.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B.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C.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4)学生齐读第四段,解决字词如“与”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讨论:晋侯在秦军撤退时为什么不乘机袭击秦军?本段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何作用?

  提示:主要考虑到“仁”“知”“武”的道理。

  4.精读课文,体会课文叙事特点

  (1)伏笔与照应: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为下文烛之武“夜缒而出”,出使并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2)波澜起伏:这篇课文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详略得当: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简得当,层次井然。

  5.自主、合作,深入探究

  (1)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烛之武成功地劝说了秦君,凭一己之力,解救了郑国,其劝说的艺术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提示:主要从烛之武的劝说艺术进行分析总结。烛之武的一段说辞,晓之以利害,动之以感情,言辞巧妙。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尊重他人,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对方的利害得失等。

  (2)人们评在价烛之武时,有的说他是一个“志士”,有的称赞他是一个“勇士”,有人指出他首先是一个“辩士”,也有人说他具备这三种人的特点。请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6.作业

  (1)尽量背诵。

  (2)归纳文中词性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现象。

  (3)我国古代著名学者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高度评价口才的作用:“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烛之武退秦师再次印证了“舌头”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外交是第二战场。对此,你感受如何?请联系你所了解的史料写一段文字,不少于300字,题目自拟。提示:可以结合史料从“口才”的作用等角度入手,阐述自己对“口才”的认识。具体史料可以联想到毛遂义正词严,说服楚王与赵国缔约;蔺相如用三寸之舌,捍卫了赵王的尊严;诸葛亮舌战群儒等。

  【板书设计】

  秦晋围郑 秦晋退兵

  五 越晋难治 妙

  论 亡郑利晋 语

  救 舍郑利秦 退

  郑 晋人无信 秦

  国 晋人无厌 师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3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能理解课文内容、层次结构和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着重讨论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理由。

  2、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在掌握字词语句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熟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1、学生自读注释1,了解《左传》情况。

  2、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翻译课文,疏通文意。

  4、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及用法

  ⑴掌握实词:若、鄙、说、辞、知等虚词:之、以、于等

  ⑵通假字 无能为也已 已,同“矣”

  共其乏困 共,同“供”

  秦伯说 说,同“悦”

  失其所与,不知 知,同“智”

  ⑶词类活用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撤退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亡,使……灭亡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军,驻军

  越国以鄙远 鄙,当作“邑”

  ⑷古今异义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把…作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行李之往来 行李,出使的人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那人

  ⑸特殊句式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夫晋,有何厌?”

  4、翻译语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若郑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三、了解烛之武退秦师的相关背景

  背景简介:

  四、研析课文

  1、请大家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秦晋围郑的原因,开篇交待这些有何作用?

  明确:

  2、提问: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使秦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明确: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用原文语句回答并作分析)

  明确:

  4、烛之武的目的达到了没有?何以见得?

  (板书:秦晋退兵)

  5、速读课文,思考郑伯说服烛之武使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有何异同?

  明确:

  6、总结烛之武的形象: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勇于出使,直入敌营的勇士,是一个机智善辩的外交家。

  五、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本文结构特点

  1、提问:全文四个段落,哪些段落详写,哪些略写,这样安排的好处是什么?

  明确:

  2、找出文章中的伏笔与照应文字,并分析表现效果。

  明确:

  六、小结:由秦晋围郑,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之势,到秦晋退兵、危机解除,总算是有惊无险。但如果烛之武没有过人的胆识,没有非凡的口才,没有缜密的思考,又怎么能使秦穆公化敌为友留军戍守?又怎么能使晋文公偃旗息鼓未敢妄动?正所谓“五论救郑国,妙语退秦师”

  七、作业:背诵并翻译课文

  八、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秦晋围郑→秦晋退兵

  ↑ ↑

  五 越晋难治——以退为进

  论 亡郑利晋——晓之以弊

  救 舍郑利秦——许之以利 妙语退秦师

  郑 晋人无信

  国 晋人无厌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掌握《左传》的体例、别名和先秦散文的特点。

  2、概括全文内容,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归纳本课词类活用的类型、古今异义字和通假字等。

  4、归纳本课出现的文言特殊句式:介宾短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判断句。别动句和省略句。

  5、学*烛之武急国家之急、公而忘私和郑伯引咎自责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实词、虚词等文言知识。

  教学难点

  对古今异义词、被动句的掌握。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

  曾有诗这样称赞三国时期的一员虎将::“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大家知道这员将军是谁吗?(张飞)张飞他在罗贯中笔下有万夫不挡之勇,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耳。喝退曹操的虎狼之师,不足为奇。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书生,他居然也能凭一己之力退敌,救国于危难。(板书课题: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

  一、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作者左丘明,记叙了东周前期240多年前的历史,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内容,具有研究先秦历史的史料价值,又有很大的文学的价值。《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著,什么是编年体呢?我们可以从字面意义看其特点。编年体就是按照年代的发展来组织、记叙历史事件的体例。如《春秋》、《资治通鉴》等。先秦历史散文除了编年体外,还有国别体和纪传体两种形式。国别体是区分不同的国家,再按照时间的发展分别叙述历史事件的一种文体。如《国语》、《战国策》等;纪传体则是司马迁开创的以记叙人物为主要内容的文体。比如《史记》、《汉书》等。

  补充:《春秋》三传

  《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传(zhuàn,解说义),由此看出,《左传》是对孔子编著的《春秋》的诠释,解说。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二、讲解生字、词

  氾(fan)南佚(yi)名夜缒(chui)而出若不阙(que)秦

  杞子(qi)杨孙戍之(shu)失其所与,不知(zhi)

  三、整体感知

  (1)阅读分析课文第一段:

  〔问〕“侯”“伯”是什么样的职位?(第一段包含什么文化常识?)

  明确:春秋时期诸侯有公、侯、伯、子、男等五个爵位,等级依次有高低。

  〔问〕“以”是什么用法?它还有哪些用法呢?

  明确:“以”是因为的意思,它还有“根据”(田家侯之,以兴农事)、“把”(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用”(屠暴起,以刀劈狼首)、“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问〕第一段中两个“于”的用法是否相同?试具体说说它们各是怎样的意思?

  明确:不同,前一个是“对”,后一个是“向”。

  〔问〕第一段中两个“军”字是什么意思?它用法是什么用法?

  明确:都是名词作动词,驻军。

  〔问〕晋侯、秦伯为什么围攻郑国?

  明确:因为郑国不敬重晋侯,又依附楚国。

  〔问〕你认为晋军和秦军出兵的理由是否正当呢?

  明确:不正当,郑国的做法是出于为自己的*着想,并没有不对的地方。

  〔问〕作者开头指明原因有何用意?

  明确:为后文写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

  本段用简要的文字交代了晋军、秦军伐郑的原因,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设伏,这是先秦散文的常用写法。这是故事情节的开端部分。

  (2)分析第二段:

  〔问〕第二段中四个“之”是什么用法?怎样翻译?

  明确:第一个是代词,代佚之狐的意见;第二个“之”是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第三个“之”是结构助词“的”;第四个“之”是代词,代郑伯。

  〔问〕第二段中的人物称呼怎么理解?

  明确:“公”对诸侯王的称呼;“臣”是官员。百姓在帝王面前的自称,“子”是对别人的敬称;“寡人”是古代帝王自谦的称呼。

  〔问〕这一段作者既有对烛之武的直接描写,又有对他的间接描写,请指出来。

  明确:通过“佚之狐”来写烛之武是间接描写,说明烛之武有非凡的才能。其余是直接描写,表现烛之武自谦,通情达理、忠诚爱国的品质。

  〔问〕郑伯有着怎样的品格?通过写郑伯也可以表现烛之武,这种写法又叫什么?

  明确:郑伯的自责表现了他的大度和坦诚;这种写法是侧面描写,起衬托作用。

  本段写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及烛之武临危受命。这是故事的发展部分。

  (3)作业:

  练*一(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复*第一课时内容。

  (1)翻译1。2段。

  (2)背诵并说说前四段大意。

  二、分析阅读第三段:

  〔问〕本段中的三个“亡”字意义和用法有何不同?

  明确:第一个“亡”是灭亡、亡国之意思,动词;第二个和第三个都是消灭,使……灭亡的意思,作使动词。

  〔问〕“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与“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中的两个“为”字的意思是否相同?“为”字还有哪些用法?

  明确:不同,前者是当作的意思;后者是给予的意思。这两处都是动词。“为”还有的用法是:①为了(故为之说,以俟乎观人风者得焉)②做(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③认为(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④叫做,是(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问〕本段中“东道主”“往来”“行李”等与现代汉语是否相同?

  明确:“东道主”“行李”跟现代汉语不同,“东道主”是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是出使的人。“往来”则与现代汉语相同。

  〔问〕这一段有三个通假字,请找出来,具体说明。

  明确:“共其乏困”的“共”通“供”,意思是供给;“何厌之有”的“厌”通“餍”,意思是满足;“秦伯说”中的“说”通“悦”,意思是高兴。

  〔问〕烛之武是怎样劝服秦伯的?

  明确:烛之武说话站在秦国的利益上,说明郑亡对秦国的重大影响,使秦伯不敢参与“围郑”。

  〔问〕烛之武劝说秦王用了哪些道理?

  明确:①郑亡对晋有利,对秦反而有害。②晋国受了秦国恩怨,反而对秦有防范之心。③郑国灭亡后,秦国也将受到晋国的侵略。

  这一部分集中笔墨表现烛之武的口才和聪明智慧。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三、分析阅读第四段:

  〔问〕“微”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我们曾经在哪一篇课文学过这个词?

  明确:没有的意思;曾经在《岳阳楼记》中学过这个词即“微斯人,吾谁与归”。

  〔问〕“因人之力而敝之”中“因”的用法是什么?我们还学过它的用法吗?

  明确:“因”的用法是介词,意思是依靠。它的用法还有:①于是(定伯因复担鬼,鬼无重)②根据(因地制宜)

  〔问〕“以乱易整”中的“易”的意思是什么?这个词还有哪些用法?

  明确:“易”的意思是代替;此外“易”字还有:①变更(寒暑易节,始一返焉)②容易(人之为学有难易乎)③改换(一客数败,嗤其失算,欲易置之)。

  〔问〕晋文公的性格在最后一段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讲求仁爱、机敏聪慧,有长远眼光的人。

  这一段写晋军撤退,郑国解围,这是故事的尾声。

  四、改写练*:

  四人合作(每人一段)用现代汉语把本文改写成的一篇小说(记叙文)或者评书。

  五、作业:

  课后练*2、3。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5

  一、检查学生熟悉程度

  烛之武()退秦师

  例如:三寸之舌,妙语,巧施反间计等。

  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各段内容。(每段用四个字概括)

  例如:第一段:秦晋围郑。第二段:临危受命。第三段:说退秦师。第四段:迫晋退兵。

  二、整体感知

  1.点拨关于诵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魏志·王肃传

  “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宋·朱熹

  “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清·姚鼐《尺牍》。

  “不动笔墨不读书。”——古语

  2.本段的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说辞仅125个字,可以分为几层?(五层)

  郑既知亡敢烦执事(其益)[益事渺茫]

  越国鄙远亡郑陪邻(其害)[错事可见][利害之辨]

  烛之武退秦师舍郑利秦共其乏困(其利)[利事可期]

  君为晋赐朝济夕设(其德)[史事可证][恩仇之鉴]

  东封西肆阙秦利晋(其意)[祸事可测]

  3.烛之武为什么能三言两语退秦师?其游说妙在何处?

  提示:春秋无义战。所有的战争出发点为“利”。烛之武正是抓住“利”在做文章。

  以下分析供参考——

  (1)以“利”巧攻心理。

  晋国围攻郑国,本来不关秦国的事,秦国所以出兵,一是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秦晋同属于一个军事集团的,他们之间有盟约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大自己的势力。两个原因中,第二个原因是主要的,烛之武看准了这一点,紧紧抓住了秦穆公的这一心理,单刀直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作为郑国的子民,先讲自己国家的处境“既知亡矣”,隐含意思是说郑国灭亡是既定的事实,所以也无法考虑郑国的利益了,但郑国的土地最后被秦国还是晋国得到呢?这还是个未知数。烛之武从这点做文章,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不仅消除了秦穆公的戒心,还赢得秦穆公的好感;“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通过让步假设推理出不攻郑的好处,以利益来引诱秦伯,让秦穆公动心;“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希望秦穆公为了秦国的利益不受损害而放弃围攻郑国的计划,言辞恳切,从而坚定秦穆公与晋国毁约的决心。

  (2)以“害”巧析形势。

  一从现实状况来看,“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郑亡后的情况如何呢?如果秦国得到了郑国的土地,“越国以鄙远”,是很难办到的,即使办到了,也是不好统治的;如果晋国得到了郑国的土地,“邻之厚,君之薄也”。一句话,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没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二从发展来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以晋的贪得无厌,让秦穆公真正感到危险的存在,从而快速作出决策,否则贻害无穷。烛之武说辞切中要害,强而有力,且用反问句来加以突出强调,真是气势凌厉,锐不可当。

  (3)以“史”巧施离间。

  烛之武挑拨离间的游说艺术在晋秦围郑的危急存亡之秋大派用场。

  烛之武对秦晋两国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他见秦穆公之后,只字不提郑国利益,在以“利”攻其心理,以“害”巧析形势的同时,始终不忘离间两国关系。如果说在“亡郑”还是“舍郑”的利害分析上,烛之武的挑拨离间还是隐性的话,那么他拿出历史事实,“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指出晋的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不可共事,则是赤裸裸地挑拨秦晋关系,以“夫晋,何厌之有?”把火烧得更旺,不仅使秦穆公觉得枉费心机,又顿感危险将至。烛之武用短短的125字挑拨离间了“秦晋之好”,真是妙哉!

  烛之武游说的成功还取决于语言的得体。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大国的君主,本是求人,却能够不卑不亢,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语重心长,迫使对方就范。可谓是有理有利有节有体,从而出色完成了游说使命。

  烛之武充分陈述了秦晋郑之间的三角利害关系,准确、深刻而又独到,不能不令人信服。一是灭掉郑国对秦并没好处:“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邻之厚,君之薄也。”二是不灭郑国对秦也没坏处:“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三是晋国的信义有问题:“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四是晋国最有野心,扩张称霸,是晋国的.本质:“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通观烛之武之论,由“若”、“且”、“夫”三字连贯起来的四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相生,如早春的惊雷,醒脑益智,又如搏击的雄鹰,敏捷有力。这四层意思包含有巨大的智慧力量,因而能给对方以有力的冲击。一番议论之后,秦穆公是如拨云雾见青天,不但不再围攻郑国,反而命令三位将领留守下来。秦晋联盟出现裂痕,两国关系从此渐行渐远。三年之后双方在崤山正面交锋,秦军三位主帅被俘,士卒无一生还。归结起来,烛之武的成功之处在于,恰当地把握了当时当地的国情、人情,准确地利用了对方心理,因而,他成功了。烛之武是自信的,他自信有能力引导秦穆公的思路,他自信千军万马也不过弹指一挥间的问题,他的自信来源于对当时国际形势的洞悉,他的智慧当在众人之上,他思路清晰,说理透彻,他从容不迫,超然淡静,从这个意义上讲,他实在是世俗世界生长出来的一株仙花奇草,异香满面,清爽可人。

  三、引导学生分析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

  1.你最欣赏烛之武哪一点?

  如文章第1段写国难当头,烛之武不顾年迈体衰,愿受君命,出使秦营,危难之际——“义”

  “夜缒而出”——“勇”

  面见秦君,一番慷慨陈辞,言简意赅——“智”

  2.本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有什么特点?

  烛之武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特别是说秦时的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体现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以上是正面描写。佚之狐的推荐、郑伯的自责,退秦师的事实,都从侧面烘托了这个人物。

  3.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给我们什么启示?

  四、布置作业

  根据课文内容拟几幅对联。

  如:三寸巧舌力挽狂澜息国难,一番善言情荡衷肠罢干戈——烛之武;

  秦伯知难而退明时务,晋侯窥利则趋失盟友——秦伯和晋侯;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精选五篇)(扩展7)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菁华5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

  原文

  晋侯、秦伯围郑①,以其无礼于晋②,且贰于楚也③。晋军函陵④,秦军氾南⑤。

  佚之狐⑥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⑦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⑧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⑨。”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⑩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译文

  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晋文公出亡过郑时,郑国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他)并且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依附于楚。(郑伯有晋盟在先,又不肯专一事晋,犹生结楚之心。)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郑国大夫)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干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的手下了。越过别的国家把远地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晋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为它的边境,又想要扩大它西边的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得到它所贪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杞子、逢孙、杨孙守卫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教学目标:

  1. 了解《左传》的相关知识,积累文学常识,积累文言文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培养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和*惯,培养合作学*的能力。

  2. 学*概括要点的方法和作品的叙事结构和叙事艺术,挖掘人物深层次的精神品质。

  3. 学*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临危受命,只身说退秦军,维护了*的爱国精神以及体会他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人的外交才能。

  三. 教学重难点:

  1. 积累和归纳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学*概括要点的方法。

  2. 梳理文章的结构和内容,理解古代战争的实质。

  四. 知识分析:

  1. 整体感知:

  本文记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时的一个故事。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说服秦伯撤走了围郑的秦军,而且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2. 把握结构:

  3. 写作特点:

  (1)伏笔与照应

  (2)波澜起伏

  (3)详略得当

  4. 分析主要人物:

  (1)烛之武:能言善辩,深明大义,有捍卫国家*的使命感,有高超的外交才能。

  (2)佚之狐:有知人之明和爱国精神。

  (3)郑伯:能引咎自责,从谏如流,善做思想工作。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

  首先,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还是对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发现的。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过程的真正主人。

  其次,利用了研究性学*的方式,重视对学生信息搜集和筛选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课外的分组、结合话题指导材料搜集、筛选,对于改变学生原来被动的接受和教师教什么我听什么的学*方式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第三,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改变教师原来单一的讲解传授方式,依靠材料,依靠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和竞争,变知识的接受为生成。利用现代媒体,利用网络,利用发放的资料,利用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打开了克服重难点的大门。我觉得,这对于古文学*方式的改变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第四,将渗透古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学中,原本深奥的人生哲理,遥远的古文常识和古人思想,通过研究学*的形式,通过互相间的探讨,通过阅读他人的解读,化为简单的切合学生实际生活的话题,得到了落实,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学*古文的兴趣。

  值得探讨改进的地方:学生的课外预*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毕竟学生的学*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接受型上,*惯很顽固。阅读大量的资料,对于教学进度的完成是一个挑战。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

  教学目的

  1、了解《左传》的成书过程和基本知识,重点了解其语言特点。

  2、掌握文言词“若”、“说”、“辞”、“鄙”、“微”、“之”在本文中的用法。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

  2、读背课文。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简介《左传》。

  参见P56注释,补充:《左传》是“十三经”之一,它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它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人物的言行,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得当。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二、介绍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有两事得罪了晋国: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的是楚国,而此役楚国失败。

  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

  三、学生自读课文。

  阅读注意点:读准音,读顺句。

  四、串讲第一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且贰于楚也——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2、晋军函陵——军,名词动用,驻军、驻扎。

  概括内容:

  第1段,写秦、晋围郑。原因:晋国要报复其无礼,与秦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但晋是有机可乘的。这就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五、自读并讨论第二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够。已:同“矣”。

  3、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

  概括内容:

  第2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

  文中写了个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

  ①对烛之武有足够的了解。

  ②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预见性。但写他是为写烛之武服务的,人未出场已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关注。

  文中还着力写了郑伯,他勇于自责,从谏如流,更能以情动人,以诚动人。

  烛之武可以说是壮士不遇,英雄末路。但是,他满腹牢骚,满心委屈,但能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

  六、熟读背诵第1、2段。

  七、作业

  1、翻译句子。

  2、课后作业

  3、背诵课文。

  4、完成练*三。

  第二课时

  一、复*旧课。

  1、译句: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我年轻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如今年老了,不能干什么了。)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我未能早先重用您,现在危急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二、串讲导读第三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这件事)麻烦你。意思是说,(如果灭了郑国对你秦国有好处,)那麻烦你就来灭了我们吧。

  2、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帮晋国来灭了郑国,而增加你的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3、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时候会满足的呢?

  这是个用“之”来提宾的疑问句。初中时学过的提宾的“之”有:

  ①何陋之有?

  ②莲之爱,陶后鲜有闻。

  ③菊之爱,同予者何人?

  ④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高兴了,与郑国订立了盟约。盟,名词动用,释为订立盟约。

  概括内容:

  第3段,写烛之武说退秦师。

  烛之武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他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处处为秦国着想(表面看来),理由充分:

  ①越国鄙远,不现实。

  ②邻之厚,己之薄,得不偿失。

  ③结交郑这个东道主,好处多。

  ④秦国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

  说秦的结果是:

  ①秦郑订立盟约。

  ②秦国驻兵守郑。

  三、串讲导读第四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秦穆公)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参见文下注释。微,假如没有。初中时学过“微斯人,与谁与归?”这个句子,其中的“微”也是这个意思

  2、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语气词,表商量语气。初中时学过这类例句不少:

  ①其真无马也?(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表反问语气。)

  ②其真不知马也?(恐怕实在是不认识千里马吧。其,表推测语气。)

  ③其如土石何?(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其,表疑问语气。)

  ④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啊!其,表面看是商量,实际上是威胁语气。)

  ⑤其何能胜?(那怎么能取胜呢?其,表反问语气。)

  3、亦去之——也离开了郑国。去,离开。(这个词的古今义刚好相反。今义表示到……地方。例如:

  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②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

  概括内容:

  第4段,写晋师撤离郑国。

  晋文公是头脑清醒的。他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不仁”只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不知”是实质;“不武”,则是因为胜败难以预料。这是一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四、总结全文。

  本文的主要特点是:

  ①伏笔与照应得当。

  ②情节波澜起伏。大军压境——佚之狐荐烛之武——烛之武发辞——晋公*息烛之武的怨气——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子犯建议攻秦兵——晋公再晓之以理。

  ③叙事详略得当。

  五、课堂练*

  1、练*二译句。

  2、练*三辨词。

  六、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

  2、预*《勾践灭吴》。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3

  教学设想

  1、由于学*文言文要付出比现代文更多的认识努力,因此通常同学们对文言文大都敬而远之。调查显示,多数同学都不大了解所学文言文的内涵,不了解那些隐藏在陌生语言下面的更深层次的人类的智慧,笔者力求引导学生走进文言文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说辞语言十分精彩,人物形象也栩栩如生,引导学生意识到这一点,就可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逐步改变其对文言文的看法,培养起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2、《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背景对同学们来说非常陌生,可以让学生亲自查找资料,从而培养学生的收集筛选材料的能力和自读能力。

  3、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把课堂还给学生是很必要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更多是学生的小组讨论,教师适当的给以点拨,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培养了学生交流协作的能力。

  4、诵读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手段,在文言文中的作用尤其不可低估,所以本堂课自始自终以诵读为教学手段和依据,在诵读中赏析课文、分析人物。

  5、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语文课堂应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因此结尾设计讨论发言就是让学生乐于探讨并且有话可说,学有所得,并能学以致用。

  6、背诵一直是学生一个头疼的问题,所以笔者尽量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强学生的文言文学*兴趣。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5、学*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流程

  生朗读预*→师范读→生朗读梳理→师引导生朗读赏析→生朗读巩固→师引导生朗读背诵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借助注释梳通文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入

  199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这个故事可谓是“一夫敌百万之师”的现代版。其实,在*历史上曾有过无数这样的人物:张仪、苏秦、诸葛亮。今天我们将去拜访他们的“祖师”,请同学们翻到《烛之武退秦师》。

  2、《左传》其书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

  3、史书体例

  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4、相关资料(在课文赏析中涉及到时给学生做补充)

  (1)、秦立晋君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

  (2)、惠公背约

  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

  (3)重耳过郑

  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

  (4)郑楚结盟

  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

  《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仅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二、课文学*

  1、师范读课文。

  2、生自由诵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3、生齐读课文。(师点拨字音、停顿。)

  4、生结合课文注释初步梳理课文。(边轻声朗读,边梳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在诵读中理解赏析课文。(前2段)

  2、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整体感知

  1、生概述本文的故事。(1~2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师引导大家概述)

  2、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各段段落大意。(用四字短语概括)

  每组选代表发言,师引导大家筛选归纳:

  第1段:秦晋围郑。

  第2段:临危受命。

  第3段:智退秦师。

  第4段:晋师撤离。

  二、课文赏析

  第1段

  (1)、生齐读第1段。

  (2)、师示范串讲梳理第1段。(为学生后文的接龙串讲做示范)

  (3)、留时间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在字词上得到落实)

  (3)、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为后文学生的讨论归纳做示范)

  贰:从属二主;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

  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以其于晋无礼”。

  (4)师引导学生串析本段:

  “晋候、秦伯围郑”阐明形势:兵临城下,形势严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阐明原因: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阐述两军驻扎位置: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

  (5)师引导学生2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第2段

  (1)男生齐读本段。

  (2)女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①“佚之狐言于……师必退。”

  A、形象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即“才”)。

  B、在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C、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②辞曰:“臣之壮……也已。”

  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鲜活。

  ③公曰:“……”许之。

  A、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可谓善于做思想工作。

  B、烛之武最终应允,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3)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4)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

  “已”:通“矣”,句末语气助词;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

  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

  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字表判断。

  (5)师引导学生用5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在诵读中理解课文。(后2段)

  2、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3、体会烛之武的游说技巧。

  4、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5、分析各人物的形象。

  一、课文赏析

  第3段

  (1)一生范读本段。

  (2)生借助注释细细梳理本段。(因为本段集中刻画了烛的形象、表现出其高超的游说技巧,所以让学生细细品味)

  (3)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①“夜……秦伯”:说明形势危急,烛不畏危险。

  ②烛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③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4)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5)学生同桌讨论归纳,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封:名词的意动用法;

  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东:名词活用做状语;

  陪:通假字,通“倍”;共:通假字,通“供”;

  厌:通假字,通“餍”;说:通假字,通“悦”;

  阙:通假字,通“缺”或“掘”;

  以为:古今异义词,古意:把……当作;今意:认为。

  行李:古今异义词,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

  东道主:古今异义词,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

  乏困:古今异义词,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6)师引导学生结合烛的游说步骤即兴背诵本段。

  第四段

  (1)女生齐读本段。

  (2)男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晋文公以“不仁”、“不知”、“不武”的理由退兵,看似冠冕堂皇,其实,“不仁”只是一个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是因为胜负之数,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

  (3)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

  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知:通假字,通“智”。

  夫人:古今异义词,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去:古今异义词,古意:离开;今意:到,往。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4)师引导学生即兴背诵本段。

  二、人物形象分析:

  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发言,师引导学生归纳。

  1、烛之武:(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1)善于纳谏。

  (2)勇于自责。

  (3)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三、本文的写作特色。

  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

  (1)伏笔与照应。

  (2)波澜不惊。

  (3)详略得当。

  四、生小组讨论后谈学*本课后的启发。

  分两种层面来展开:

  1、本文给我们的启示。

  2、结合当今国际国内形势(比如:世贸谈判、朝核问题……)谈

  附:1、秦晋围郑形势图

  3、板书

  秦晋围郑

  烛临危受命

  之智退秦师

  武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退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

  秦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师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晋师撤离

  教学反思

  一位伟人曾说过“不会善待自己民族文化遗产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史书典籍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读史书就是去了解继承我们民族的文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提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吸收人类进步文化”。并且也明确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具备初步地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中也明确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文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所以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兴趣是非常必要的。

  初中的文言文教学主要停留在读读背背的层面上,而这是高中的第一篇文言文,所以更加注重学生文言文阅读*惯的培养,引导学生用现代观念来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教案在设计过程中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为了让学生与课文达到零距离的接触与交流,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文言文学*落脚点。进一步达到学有所获,变“老师强迫我学”为“我想去学”、“我要去学”。

  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了学生、教师角色的还原转化,所以在老师的导演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文言文的学*过程来,学生普遍觉得在热烈轻松地讨论氛围中收获不小,并且第一次感到原来古文还可以让自己学到很多在现实生活中实用的一些知识和道理。

  这几堂课上下来,笔者觉得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找到了学*文言文的趣味所在,也让学生基本摸清了文言文学*的方法和规律,可以说预期的目的基本达到。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还是有一些地方还需改进,首先就是学生不知道学*文言文的重心,所以刚开始让学生起来赏析时,开始几乎是在概述故事,后经过点拨才基本明白;其次,学生对文言文的知识点概念模糊,所以在开始归纳知识点时显得有些不知所措;第三,在谈启发时,学生开始时也有些茫然,有些不知从何入手,后经引导才明白。这些都说明面对新的学生,必须作好学生的情况了解,在备课中切实做到“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4

  教学目标

  1、梳理基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识记文中的文言现象。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授课方法

  点拨法,巩固法

  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体

  无

  专用教室

  无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二次备课

  二、教学过程:

  阅读下文,完成7~11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7.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越国以鄙远越国:国名B.若不阙秦阙:亏损,削弱

  C.唯君图之图:考虑,谋划D.不知知:同“智”

  8.对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兵,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①晋国贪得无厌,时时图谋扩张领土。

  ②晋国经常背信弃义,不足依赖,秦不应与之共事。

  ③晋楚两国有相互勾结以排挤秦国之势。

  ④秦晋灭郑,有利于晋,不利于秦。

  ⑤郑国朝秦暮楚必将亡国,只有跟随秦国,郑国才有出路。

  ⑥秦郑交好,有利于秦,不利于晋。

  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②④D.②③⑥

  9.烛之武的话中表现外交辞令中婉曲表达方式的是()

  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三、课堂小结

  10.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师的理由,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秦军欲越过晋国并看不起远方的郑国,这实际上是很困难的事。

  B.相邻的晋国实力雄厚了,实际上自己的力量就削弱了,保留下郑国对秦也是会有好处的。

  C.秦对晋侯有过恩赐,但晋侯回国后就违背承诺,并迅速筑墙防守。

  D.如让晋占领了郑,那么他们还要扩张势力,势必危及秦的安全,这种损秦肥晋的做法,实不足取

  11、见导学案

  【翻译略】

  【解析】

  7.A解析:越过晋国。

  8.C

  9.B解析:其中的“敢”是个谦词,“执事”也是对对方的一种尊称。

  10.A解析:文中没有“看不起”的意思。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5

  【学*目标】

  1、在掌握字词句的基础上熟读成颂,并把握文言文的特殊性。

  2、同时要在着重了解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理由的同时,注意欣赏包括本文在内的《左传》的文学价值,如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串讲法、诵读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言:

  同学们,如果说在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之下,大凡事物总是现在的比过去的好的话,那么大家能不能想一想,在文化艺术的某些方面,有没有与一般规律相反的情况呢?(这样一来一往的问答,并不难引导学生想到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以罗马为代表的雕塑,比如据说维娜斯女神的断臂今人就无法设想能够补得很好,以及*古代的文言文似乎不是今人可以写出当时那样的水*的。然后接着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本册的第一篇文言文,看它究竟有哪些方面的精美以至妙不可言呢!

  二、让大家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以较高的水*先把课文诵读一遍。

  三、承接第二单元所学的“理清思路”理论,实际上也就是本课后面的练*题二,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而实际上等于在熟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

  1、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是说“秦、晋两国为什么围攻郑国”的问题;

  2、第二自然段是说“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问题;

  3、第三自然段是说“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

  4、第四自然段是说“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进攻的原因”。

  在上面问答练*的基础上,可让学生以多种形式诵读。

  四、让学生在已经看过课本中注释的情况下提一提文中还有哪些实词的意义不清楚,还对哪些虚词的用法或古汉语现象不理解。这其中由学生提也好,由老师问也好。

  1、第一段中两个“于”均解为“对于”之意,两个“军”字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当“驻扎”讲。且“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两句均为古汉语中所谓省略句,即均在“军”字之后省掉一个介词“在”,而就这一点,已能证明古今语言形式上的不同*惯,这对让学生逐渐*惯看文言文是大有好处的。

  2、在第二自然段中应让学生弄清楚:“言于”当“告诉给”讲;“若使”中的“使”当“让”讲;“臣之壮也”中的“之”是典型的结构助词夹在主谓结构之间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例句;“也已”不仅注释上有“已,同‘矣’”的字样,关键是要解释这种“语气词连用”的古汉语现象;从“今急而求子”中不难看出,根据上下文,“而”在此只能当副词“才”讲;至于“是”通常在古文中多当代词“这”讲,只是为了上下文意思的通顺而把它整个译作“这是”罢了;最后“然郑亡”一句,和今意相对照,显然是个被动句。

  3、第三自然段:“夜缒而出”里的“而”强调是起前对后修饰作用的,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地”;“若亡郑”中“亡郑”是“亡”的使动用法;“越国以鄙远”一句的注释中虽然说明了其中的“鄙”,“边邑”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而“远”是形容词活用为“远地”的名词用法,但整句意义的通俗理解应该是“越国以远鄙”;“邻之原,君之薄”中的两个“之”直译时,还是应当看作是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夫晋,何厌之有”中的“之”此时是起“动宾倒置”标志作用的,即意义上应看作“有何厌”;“既东封郑”一句应强调就其直译而言,“既”当“等到……以后”或“已经”之类意思讲,“东”是古汉语中典型的名词当状语,译作“向东”,“封”,名词“疆界”,此处当动词用,译作“作疆界”,而“郑”作为句子的补语,也是以名词当状语的形式理解的,应译作“以郑”,于是整句的确切直译应该是“等到向东以郑国作了疆界以后”等。

  4、最后一段中则应该让学生承认,看过书上的有关注解之后,剩下的就没有什么可感到难解的地方了。

  上述程序之后即宜让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其中不乏用多种形式背诵。比如教师先领背、分段集中背等,因为字面意思过得较为彻底了,所以背诵起来就应该相对容易。同时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表达反映在遣词造句、语言组织上的精妙,比如可以对比同样或类似意思表现在古今语言形式的不同上,应该承认文言文形式上的言简意赅和音韵方面的朗朗上口等,而这些,也正是《左传》等的文学价值。

  五、课后练*

  关于多义词辨析的题。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精选五篇)(扩展8)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1

  作为高中第一篇文言文教学,这对于学生而言是有学*难度的,主要是因为学生的初中语文在教学上没有对语文语法进行落实,学生基础相对薄弱,这使得我们高中的语文教学显得很被动,不利于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纵深开展。同时,作为新教师缺少初中的教学准备,很难做到把初高中的教学有效的联系起来,这样在教学中就需要注意把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此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力求做到知识点的不遗漏及知识点的衔接。

  为了更加细致的分析自己的教学环节和内容,下面,我简要的列出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如下:

  1、首先进入文本,让学生分成男生、女生两大组进行朗读,并进行对比、点评。从中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课的特色少不了朗读,这是在我的教学设计中要突出的一个重点,“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尤其是文言文的学*,也需要重视语文的语感培养,同时在阅读中提炼出文章的内容,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2、《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中,我抓住一个线索——就是:退!主要分为四个步骤,即①为什么要退? ②谁去退? ③怎么退? ④退的结果如何?从这个角度走进文本,进而深入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作品分析等等。

  3、在课文进行到最核心内容,即烛之武怎么退秦师这一部分时,又要求学生继续朗读课文,并且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相应的语气,节奏,感情基调等方面的提示信息,请同学们根据提示进行朗读训练。

  4、本课教学设计中的重点就是讨论烛之武能够说退秦师所运用的游说艺术。深入分析烛之武说服秦君的三点理由,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能够更深入的把握文章的主题,并且理解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这种谋略的存在的出发点和原因等等。可以适当的扩展,目的是引导学生从中能够有自己的思考。

  5、最后讲到晋文公被迫退兵,分析其退兵的最根本原因,从中归纳总结主旨,引导学生把握叙事结构。进而从课文学*中得到些体会,如写作中,或者口语表达中能够学以致用。

  到这里,这是在汇报课设计中所希望展示的所有教学内容。从中可以发现的问题如下:

  1、教学在备课过程中应始终围绕着三维目标的实现,不仅要备教案,备教材,更主要的就是备学生。所以教师应明确教学目的而实施教学计划,尽管这是一堂教学汇报课,但是却不应该因此打乱学生学*和接受的*惯,教学过程中切忌过急、过快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为主,和忽略了学生学*效果的反馈。即我在本节课授课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而不是作为我的展示为主,忽略了对学生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渗透,这使得学生在学*和理解文言文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困惑。

  改进计划:在今后的文言文教学之前,重点的是梳理课文中出现的文言文基础知识点的讲解,并且重视总结归纳,给学生建立知识点之间的链接,同时适当的补充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给学生打好文言文学*的基础。

  2、在本课的设计中,围绕一个“退”的线索开展教学,虽然看上去目标非常的突出,教学思路很清晰,但是我却忽略了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在课堂教学中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而忽略了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是以字词为主,以讲解文言知识为核心,进而扩展文学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理解。所以,我的设计中课堂结构分配不尽合理,应该把教学中关于“退”的几个不重要的问题一笔带过,因为不是重点,也不是考点,甚至可以跳过不讲,不占用学生宝贵的课堂时间。进而把文言知识点串联在课文教学的设计中,并力求当堂消化。同时,在课堂设置中应以教学目标为基础,“一课一得”便是收获,不求多、不求泛、而求透彻,应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特色,一堂课应以基础的文言知识教授为主体。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教学,而不应喧宾夺主,把语文课变成历史课。

  改进建议:在我今后的文言文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位,优化课堂结构,细化每一个步骤。在课堂教学时间安排上要做到突出重难点,这部分要多花时间讲解,并且注重学生的吸收和理解。而相对不重要的知识点,教学中应简要的概括和总结,进行一下梳理,要求学生识记即可,不要在这部分的教学内容花费太多时间,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率。

  3、我在课堂教学中,低估了学生的学*能力,设置了太多的小问题,使得课堂环节重点不明晰。有些问题实质是无效的提问,并且问的太细小就显得零碎,没有整体感。

  改进步骤:今后在备课中要注意多设置大问题,并且组织好自己的过渡语言,使得上一个问题和下一问题间能够环环相扣,步步逼*。如:通过改变课堂设置的角度,在文章的核心部分“如何退”这一问题上,可以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多说,多思考,适当的给予补充。切忌以自我思想为导向引导学生说出教师心中的标准答案,不要太多的分析“策略”问题,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4、要注重实现传统课堂与有多种课程资源整合的课堂间有效的结合,要注意度的把握和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资源是很好一个辅助教学的手段,但不是主体,并且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要求,要明确并不是什么课都适用,所以教学应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运用的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一问题中,我曾经接触过中学语文教学名师程翔,他的观点就是在某些情感类的文章教学中,有时候反而是传统课堂的教学效果更理想,不希望用外在的教学资源肢解了对课文情感的把握和理解,破坏了教学情境和气氛。而对于类似说明文一类文章的教学时,因为学生缺少直观的形象认识,缺少体验和感悟等,可以借助多种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感官,进而更好的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达到教学效果。那么,经过评课后,我也在思考,到底文言文的教学是应更适合哪一类的课堂?我也学*老教师的经验,学*同事的教学方法,并且在后面的文言文教学中实践探索,我认为如果能够较好的设计一个多媒体课件,在文言文教学中效果比传统课堂,即以教师主导走进文本的效果更好。当然,这一点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总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过早下结论。

  好处是:一、在多媒体等资源的辅助下,可以有利于教师展示已经梳理出来的知识点,给学生直观的展示,更容易把握重难点。二、在课堂中合理的运用,可以使课堂不那么沉闷,让学生多种感官受到刺激,保持注意力,激发对文言文学*的兴趣。三、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可以更好的把握教学思路,从而促使目标的实现等等。

  要注意的是:一、课件上展示的是教师的教学思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经过学生的谈论后,教师最后给予纠正和指导。所以,课件上不要展示出标准答案。二、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的运用能力,课件怎么样才能更有效的辅助教学?是漂亮?是色彩、花样多变?是字体复杂?……所以,教师要加强自己媒体资源运用的技术,才能设计出为课堂服务的好的教学资源。

  5、还有一些就是语速的把握,教态的自然,板书的设计等问题也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规范化,把功夫用在*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夯实自己的教学基本功,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成长起来。

  最大的感悟是: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汇报,深感肩上的担子重了,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要想干好这份工作,除了热爱还远远不够,更要学会专研。所以,作为新教师本身缺乏经验,有诸多的不足,那么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应该努力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把这份职业变成事业,变成兴趣,变成自己孜孜不倦追求的理想。放下繁杂的思想包袱,静下心好好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学*,在学*中成长。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2

  上周二,我上了一节新课改研讨课——《烛之武退秦师》,这是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二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由于初次上高中的课,对高中的课文也不够熟悉,在备课的时候虽然做了准备,但还是觉得对新课程需要怎么上,如何才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有些把握不准,所以这节课上得忐忑不安。

  一堂课下来,总体来说,教态还是比较自然大方,师生互动配合较好。课堂语言顺畅,教学节奏比计划的慢了一点。这一堂课运用的教学方法有朗读法、提问法、学生探究讨论法,而是用的最多的是提问法。以学生为学*的主体,老师只是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师生之间相互配合,调动了学生的学*积极性。整堂课同学们还是比较乐于参与学*的,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不足之处:首先,课件虽然做得不错,但有些预先设定的内容不能随着学生的学*而生成。其次,秦晋和郑国的地理位置,驻军的位置都有直观的地图;课文重点字词、字音都列出来方便学生的学*;主要的文意概括、分析烛之武如何说退秦君的几个步骤均有总结,能让学生看得比较清楚,方便笔记,但也有操控之嫌。再次,因为借助了课件教学,和我上课的引导配合得不够理想。另外,在讲授重点字词时候时间分配过多,历史背景讲得也略多,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对课文的重难点的学*。

  上面几个方面的问题我会在以后的讲课中应该尽量避免出现,应该更加加强备课,对课文熟悉。吸取经验教训,为上好下一堂课做好的准备。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3

  【教学设想】

  1、由于学*文言文要付出比现代文更多的认识努力,因此通常同学们对文言文大都敬而远之。调查显示,多数同学都不大了解所学文言文的内涵,不了解那些隐藏在陌生语言下面的更深层次的人类的智慧,笔者力求引导学生走进文言文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说辞语言十分精彩,人物形象也栩栩如生,引导学生意识到这一点,就可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逐步改变其对文言文的看法,培养起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2、《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背景对同学们来说非常陌生,可以让学生亲自查找资料,从而培养学生的收集筛选材料的能力和自读能力。

  3、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把课堂还给学生是很必要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更多是学生的小组讨论,教师适当的给以点拨,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培养了学生交流协作的能力。

  4、诵读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手段,在文言文中的作用尤其不可低估,所以本堂课自始自终以诵读为教学手段和依据,在诵读中赏析课文、分析人物。

  5、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语文课堂应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因此结尾设计讨论发言就是让学生乐于探讨并且有话可说,学有所得,并能学以致用。

  6、背诵一直是学生一个头疼的问题,所以笔者尽量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强学生的文言文学*兴趣。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5、学*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流程】

  生朗读预*→师范读→生朗读梳理→师引导生朗读赏析→生朗读巩固→师引导生朗读背诵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借助注释梳通文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199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这个故事可谓是“一夫敌百万之师”的现代版。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无数这样的人物:张仪、苏秦、诸葛亮。今天我们将去拜访他们的“祖师”,请同学们翻到《烛之武退秦师》。

  2、《左传》其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

  3、史书体例:

  ⑴ 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⑵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⑶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⑷ 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⑸ 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⑹ 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4、相关资料:(在课文赏析中涉及到时给学生做补充)

  ⑴ 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

  ⑵ 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

  ⑶ 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

  ⑷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仅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二、课文学*

  1、师范读课文。

  2、生自由诵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3、生齐读课文。(师点拨字音、停顿。)

  4、生结合课文注释初步梳理课文。(边轻声朗读,边梳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在诵读中理解赏析课文。(前2段)

  2、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生概述本文的故事。(1~2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师引导大家概述。)

  2、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各段段落大意。(用四字短语概括)每组选代表发言,师引导大家筛选归纳:

  第1段:秦晋围郑。

  第2段:临危受命。

  第3段:智退秦师。

  第4段:晋师撤离。

  二、课文赏析

  第1段:

  1、生齐读第1段。

  2、师示范串讲梳理第1段。

  (为学生后文的接龙串讲做示范。)

  3、留时间学生质疑问难。

  (让学生在字词上得到落实。)

  4、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为后文学生的讨论归纳做示范)贰:从属二主;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以其于晋无礼”。

  5、师引导学生串析本段:“晋候、秦伯围郑”阐明形势:兵临城下,形势严峻。“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阐明原因: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阐述两军驻扎位置: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

  6、师引导学生2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第2段:

  1、男生齐读本段。

  2、女生接龙串析本段。

  师点拨:

  ⑴ “佚之狐言于……师必退。”

  ① 形象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即“才”)。

  ② 在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③ 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⑵ 辞曰:“臣之壮……也已。”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鲜活。

  ⑶ 公曰:“……”许之。

  ① 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可谓善于做思想工作。

  ② 烛之武最终应允,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④ 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⑷ 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已”:通“矣”,句末语气助词;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字表判断。

  ⑸ 师引导学生用5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在诵读中理解课文。(后2段)

  2、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3、体会烛之武的游说技巧。

  4、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5、分析各人物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课文赏析

  第3段:

  1、一生范读本段。

  2、生借助注释细细梳理本段。(因为本段集中刻画了烛的形象、表现出其高超的游说技巧,所以让学生细细品味)

  3、生接龙串析本段:

  师点拨:

  ⑴ “夜……秦伯”:说明形势危急,烛不畏危险。

  ⑵ 烛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⑶ 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4、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5、学生同桌讨论归纳,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亡:动词的使动用法;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鄙:名词的意动用法;封:名词的意动用法;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东:名词活用做状语;陪:通假字,通“倍”;共:通假字,通“供”;厌:通假字,通“餍”;说:通假字,通“悦”;阙:通假字,通“缺”或“掘”;以为:古今异义词,古意:把……当作;今意:认为。行李:古今异义词,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东道主:古今异义词,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乏困:古今异义词,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6、师引导学生结合烛的游说步骤即兴背诵本段。

  第四段:

  1、女生齐读本段。

  2、男生接龙串析本段。

  师点拨:

  晋文公以“不仁”、“不知”、“不武”的理由退兵,看似冠冕堂皇,其实,“不仁”只是一个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是因为胜负之数,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

  3、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知:通假字,通“智”。夫人:古今异义词,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去:古今异义词,古意:离开;今意:到,往。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4、师引导学生即兴背诵本段。

  二、人物形象分析

  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发言,师引导学生归纳:

  1、烛之武:

  ⑴ 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⑵ 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⑶ 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

  ⑴ 善于纳谏。

  ⑵ 勇于自责。

  ⑶ 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三、本文的写作特色

  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

  1、伏笔与照应。

  2、波澜不惊。

  3、详略得当。

  四、生小组讨论后谈学*本课后的启发

  分两种层面来展开:

  1、本文给我们的启示。

  2、结合当今国际国内形势(比如:世贸谈判、朝核问题……)

  【附】

  1、秦晋围郑形势图:

  2、板书

  秦晋围郑

  烛 临危受命

  之 智退秦师

  武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退

  退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秦

  秦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师

  师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晋师撤离

  【教学反思】

  一位伟人曾说过“不会善待自己民族文化遗产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史书典籍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读史书就是去了解继承我们民族的文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提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吸收人类进步文化”。并且也明确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具备初步地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中也明确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文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所以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兴趣是非常必要的。初中的文言文教学主要停留在读读背背的层面上,而这是高中的第一篇文言文,所以更加注重学生文言文阅读*惯的培养,引导学生用现代观念来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教案在设计过程中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为了让学生与课文达到零距离的接触与交流,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文言文学*落脚点。进一步达到学有所获,变“老师强迫我学”为“我想去学”、“我要去学”。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了学生、教师角色的还原转化,所以在老师的导演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文言文的学*过程来,学生普遍觉得在热烈轻松地讨论氛围中收获不小,并且第一次感到原来古文还可以让自己学到很多在现实生活中实用的一些知识和道理。这几堂课上下来,笔者觉得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找到了学*文言文的趣味所在,也让学生基本摸清了文言文学*的方法和规律,可以说预期的目的基本达到。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还是有一些地方还需改进,首先就是学生不知道学*文言文的重心,所以刚开始让学生起来赏析时,开始几乎是在概述故事,后经过点拨才基本明白;其次,学生对文言文的知识点概念模糊,所以在开始归纳知识点时显得有些不知所措;第三,在谈启发时,学生开始时也有些茫然,有些不知从何入手,后经引导才明白。这些都说明面对新的学生,必须作好学生的情况了解,在备课中切实做到“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4

  文言文的魅力不仅在于其文字的精练典雅,还在于其厚实古朴的文风,更在于其蕴含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典文言文其实是我国优秀的古典文化得以传承的载体。可以这样说,文言文中的每一个文字都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每一个文字都包含了作者的丰富的情感,每一种句式的选择都蕴含了作者的情思,每一种语气语调的选择都表露出作者的情韵。站在文言背后的或是忧国忧民、心系天下,或是慷慨悲歌、大义凛然,或是俯仰天下、哲思古今的血肉丰满的人物。在文言的背后更蕴藏着丰富的中国文化。

  因此,经典文言文需要我们细细品味,慢慢咂摸,透过“言”品味“文”。而不能把文言文当成现代文,一味地进行思想挖掘和情感品味,而把“言”抛在脑后,忽视了“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这一基本要求,这种现象在新课改高扬“人文性”的背景下非常值得警惕。

  就这节课而言,由“言”到“文学、文化”的品味目标基本达成,给学生提供了一种学*文言文的思维*惯和方法,让学生不再枯燥记忆文言知识。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文言知识都可以靠这条路径来完成,而且对“言”的挖掘的角度和方法还需要我们更多地去思考和关注。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5

  在执教《烛之武退秦师》中,我既为高一(3)班62名学生的全员参与、讨论激烈、勇于回答而欣喜,也为自己设计课堂的不足和讲课时的紧张而遗憾。结合上课实践,我想谈谈教学中的“足”与“不足”。“足”主要有四方面:

  一。 语文课堂是有温度的

  课堂是有温度的。教师要用优美的、充满激情的导入,营造一个充满诗意的语言环境,以唤醒学生、感染学生。因此,在讲课伊始,我采用了干净利落的激情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初中所学过的“说客”形象,自然过渡到能言善辩的主人公“烛之武”,以启发学生高效地进入文本。

  二。 走进书声琅琅的课堂

  朗读教学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既是语感的,也是技能的;既是文学的,也是审美的。学生的朗读,可以从语音、语调和情感等方面进行考察。因此,本节课共设计了4次朗读,刚刚接触文本的朗读;分析完之后的朗读;扩展提升的朗读,以及最后的自我朗读。

  三。 走进活动充分的课堂

  1.学生是充满活力的生命体,是语文实践活动的实践者和承担者。学生的实践活动合理而充分,是新课堂教学生命力之所在。在我校“1121”高效课堂模式的倡导下,我设计了一组讨论活动,共4个问题,10分钟。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我走到学生中间,巡视、督查、点拨,以期全员参与,并让他们有共识,有碰撞,有质疑。

  2.充分地信任学生。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在上课之前,我在给学生说学校领导要听我们班的公开课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请大家相信我,我也会相信大家”。这群可爱的孩子,在课堂的表现——朗读时声音的洪亮、下课后送给我的掌声,让我惊讶之余,也让我感动。

  四。走进拓展提升的课堂

  语文课堂呼唤深度。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窦桂梅老师曾说过:“教师须用勤勉作桨,用书籍作舟,用燃烧的智慧把握方向,在温度和广度中向着语文课堂的深处漫溯——最终让课堂、让师生共同拥有的,一定是高度”。在让学生畅所欲言“烛之武”的论辩艺术后,紧接着又展示了名家点评,以期学生通过诵读,更深刻地理解烛之武游说时的“不卑不亢”、“委婉含蓄”和“步步深入”。

  “不足”之处主要有五方面:

  一。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高效性,我将学生按照座位划分了A/B/C三层。现在细想,竟有“三六九等”之感,没有完全、高度地尊重学生。作为一名教育者,要高度地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独特性。

  二。课堂掌控能力不够。前面几个环节进行地非常顺利,到最后,时间多出2-3分钟,我只是让学生进行“没有要求、没有目的”的自读,以致声音稀落,效果不是很好。

  三。板书不清晰,不条理。板书是文本的线索,也是学生梳理知识、掌握知识的脉络。课前,需要对板书精心设计。而这一块,恰恰是我所忽视的。还有一个问题是,字迹不够艺术,也就称不上“美的享受”。

  四。课堂上对“言”落实地不够全面。“言”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石,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句式等都要面面俱到,不可只讲“学生之不会”。

  五。文章切入点不够灵活。整堂课以烛之武的论辩艺术为主线,忽略了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对秦伯心理活动的揣摩。全国优秀教师王君在《十年岂能磨一剑》中写道:大片《英雄》中论剑道最高的境界不是剑在手中、剑在心中,也不是人剑合一,而是手中无剑,心中亦无剑。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最好的教法是教无定法。以任何一个切入点进入文本,都能游刃有余,挥洒自如。

  每一篇课文都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而个人所得却不尽相同。我将竭尽全力,力求每节语文课堂都能关注每一双期待的眼神,都能陪伴学生们度过一段享受知识的愉悦时光!而要达到这一境界,离不开自身业务素质的提升,教师理念的进步,教师自我砥砺的成功。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教师在课堂上虽然退居幕后,选择适时现身,但是在课外备课中,教师绝对是一个主动者,是一个积极建构与科学预设的人。它需要教师时时充电,时时反思,时时进步。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6

  学*《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烛之武,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只身赴敌营,面对大国之君,不卑不亢,从容辞令,强大的秦晋联盟在其如簧巧舌下,瓦解无存。烛氏凭伶牙俐齿,委婉入情,句句刺入秦伯的心窝,颇令同学们为之心折。趁兴致正浓,我将事先印好的《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的节选部分,发给大家。为激活气氛,我还模仿说书人口吻,朗声读道:

  却说文聘引军追赵云至长坂桥,只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蛇矛,立马桥上.….飞乃厉声大喝日:“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曹操急令去其伞盖.回顾左右日:“我向曾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轻敌。”言未已,张飞睁目又喝日:“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慨,颇有退心。飞望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喝目:“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便回马而走。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逃奔。正是:黄口孺子,怎闻霹雳之声;病体樵夫,难听虎豹之吼。一时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后人有诗赞日: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

  读过听过之后,学生中有人跃跃欲试:“我们也写幅联,写首诗。”一听学生有了反应,我趁热打铁:“杜甫曾云: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烛氏退敌,的确令人折服。作为后人,我们有些同学亦按捺不住诗兴,想有联颂曰,有诗赞日。可咱们会撰联写诗吗?其实,这有何难,学就是了。”于是我趁机将对联的基本常识介绍给了学生。由于积极性高涨,再加之我借助的是关于解缙的“门对千棵竹短无,家藏万卷书常有”的妙趣故事来讲析,大家听得异常认真。最后我说:“张翼德退曹军与烛之武退秦师,同是退敌,却各有巧妙不同。比较二者特点,请撰写个对比联。烛氏退敌,妙在三寸不烂之舌强过百万之师,咱也模仿《三国演义》赞张飞的模式,来个‘后人有诗赞曰’的形式。老师回去也写,咱们比比看好吗?”

  每人一联一诗如数交上来后,果然不错。如:

  张子璐:“智退秦师烛之武;勇吓曹贼张翼德。”

  苗俣:“张翼德三声喝破怯人胆;烛之武数言扭转霸主心。”

  侯玮辰:“张翼德怒吼退雄兵:烛之武妙论动君心。”

  刘博:“双雄盟兵千万欲亡郑:一臣出舌三寸即解难。”

  一联联都准确地抓住了二者退的特点,而且对仗工整。有些同学还真拿出了“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劲头来,为一个字的对仗工整苦锁眉头,搜肠刮肚。而诗昵,亦不乏佳作。

  周维伊:“血腥滚滚卷土来,壮士巧言满胸怀。三言两语说君去.一场战事从此埋。”

  杨夏:“秦晋围郑形势忧,只为晋侯报私仇。幸而郑有烛之武,退军不动一兵卒。”

  侯玮辰:“三更秦帐辩声传,巧言妙说论利害。一语仿若锋利剑,割断两家百年缘。”

  刘博:“临危受命身系国,孤身夜出见秦伯。晓以利害裂敌盟,巧舌不负众人托。”

  当我把这些诗、对联读给同学们听的时候,博得了阵阵掌声。我说:“看看,你们自己写得的确令人刮目相看吧。后生可畏呀,我都羞于拿出拙作……”一语未毕,“老师别耍赖,昨天说了要比比。”我把自己的诗和对联拿了出来:

  猛张飞长坂桥三声大喝退曹军,靠的是勇;

  智之武汜南营一番妙语动秦师,凭的是谋。

  后人有诗赞日:危亡之际挺身行,宝刀未老史留名。但凭三寸不烂舌,说退秦伯虎狼兵。

  争强好胜的学生们真的评头品足开了……

  原本是一篇*常的文言文教学,我相机引入了同学们耳熟能详的三国故事,借二者相似点,引出了吟诗属对的学*,既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又学到了诗歌知识。更重要的是感悟到了祖国语言的魅力.岂不一举几得.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7

  一、确立课题并确定教学目标

  本人把《烛之武退秦师》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性学*的尝试。

  这次研究性学*,我的教学目标是:

  一、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兴趣;

  二、使学生懂得如何选题,如何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

  三、培养学生具有开拓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研究性学*实施的过程

  《烛之武退秦师》的研究性学*,我分三个阶段进行,即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题目阶段;学生研究学*撰写论文阶段;表达交流研究成果阶段。

  1.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题目阶段

  研究性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但并不排斥教师指导作用的发挥,尤其是在开始时,教师的点拨、指导作用显得更为重耍。在选题时,有些学生的思路打不开,不知道选择什么问题来研究,我就采用集思广益的方法,让学生先把自己的研究问题在班上讲一讲,使同学们能互相启发。这样一来,同学们思维共振,思路开阔,提出的研究问题越来越多。比如“为什么说春秋无义战?”“从《烛之武返秦师》这篇课文看古代对人的称谓”,“论烛之武的说辩艺术”“对‘秦晋之好’的质疑”,“论秦穆公的称霸野心”,“‘子犯请击之’,子犯明智吗?”“试论烛之武说晋退师的可行性”等等,学生的思维活跃了,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

  但有些学生的选题,口气大得很,如“论秦穆公的称霸野心”,这些论题,足可以写成一本书。对此,我给学生提了两点建议,以帮助他们重新确立课题;一是研究性课题的切口要小,“择点不择面”。二是要选自己比较熟悉的问题写,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

  2.学生研究学*撰写论文阶段

  研究的课题确定后,接着就要收集材料,广泛阅读撰写论文了。同学们的学*兴趣变得十分浓厚,学*热情高涨。我注意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如阅读《语文读本》里的.《晋公子重耳之亡》、《郑伯克段于鄢》,还有《文言文选读》里的《晋归楚钟仪》、《晋灵公不君》以及《左传》中的《崤之战》等材料。有的学生还在网上查到了《春秋五霸》、《晋文公即位前的流亡生活》等文章。通过这样的定向阅读,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获得了研究所需要的灵感和资料。他们学会了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识别对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关联的有价值的资料,学会有条理地归纳资料,得出相应的结论。同学们发现研究并不神秘,研究就在本书之中,就在阅读之中。就在实践之中,这一阶段是学生自主研究和写作。学生的论文,虽然不是长篇大论,或许还幼稚,但我觉得,我们不必用**化的标准来品评,不必用规范的学术论文格式来衡量,只要在文章中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独特见解就行了,不要求有多么深邃的思想,完美的推埋。可能有些同学的观点早已被历史学家、文学家写过、评论过,但文中的观点,是同学们经过自己的脑袋思考论证得出来的,这也是自己的独到发现,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3.表达交流研究成果阶段

  学生的小论文交上来后,我认真阅读批改。为总结交流做准备。虽然学生的论文有的不够成熟,有的观点又太偏激,有的材料不够充分,但我都一分为二地去看待它们,极力找出文章中的闪光点。以肯定、赞扬的评语为主,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对那些好文章,我则拿出来在班上交流。让大家分享成果。在交流、研讨中,学生们学会了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问题,能够互相地取长补短,正确地认识自己,逐步丰富个人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性学*的总结与评价

  这次课题研究研究,有做得好的地方,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好的方面就是:

  (一)培养了学生收集、分析、处理材料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提高实践能力。

  (二)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文学艺术的熏陶,渐渐积累起相关的语文知识,学生不但阅读了文学方面的知识。还阅读了历史方面的知识,对春秋战国的历史、政治、军事、文化、人物、风俗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学到了许多教材以外的知识。

  (三)培养了学生勇于创新的思维方式。在研究性学*时.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他们有很多的“为什么”,希望另辟蹊径,提出更新的见解。课文中蕴含的重要思想文化因素被发掘出来了。如:“国家利益最重要”,“知恩图报一一谈‘义’的重要”,“大丈夫能伸能屈”。此外.一些学生能够超越史实本身,把问题上升到对历史、现实与做人的高度去思考。如“不要埋没了千里马”、“守信用是做人的基本要求”、“退一步海阔天高”。在分析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不足之处是:

  (一)写的论文材料不够充分,论据不足。

  (二)局限在就事论事上,问题不够深刻。

  此外,学生还需要充实自身的文化知识。

  附:研究成果

  《春秋无义战》

  春秋是列国兼并时期。其时各国并立,你争我夺,社会混乱,烽烟不断。据《左传》一**载,就发生过400多次军事运动,但没有一次战争是正义的。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讲到,秦穆公被烛之武说服了,并与郑国结盟,同时留下杞子,逢孙、杨孙驻守郑国都城。秦穆公万万没有想到,秦晋两国由此加深了矛盾,并埋下了战争的祸根。

  两年后,晋文公死了,适巧杞子又得到了掌管郑都北门的机会。杞子立即将此情况密报秦穆公,建议秦国“潜师以来”,征服郑国。秦穆公企图乘晋国丧君之机扩大霸权,不听蹇叔劝谏悍然发兵袭郑。晋国不容秦国扩张,伏兵崤山,与秦军大战,结果秦出师无功,兵败崤山。

  这就是著名的峭之战,此役中,秦穆公的贪婪虚伪,刚愎自用使他不惜让军队劳累地去袭击远方的国家。秦军因疲劳而力量衰弱,远方的国家都做好了防备,秦军哪有不败之理?然而秦军兵败,秦国的百姓必然蒙受极大的灾难。晋国之所以出兵截击,无非是怕秦国的势力增强了,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这次战争该不是正义之战吧?

  再如《国语》所记录的《勾践灭吴》一文,吴国攻打越国就是为了侵占越国的土地。用文中的话来说便是:“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但在越国的金钱与美女的诱惑下,吴国太宰在吴王面前为越国说好话,从而放了越国一条生路,却给吴国带来了灭国之灾。十年后越国重整旗鼓,终于灭掉了吴国,这两国之间互相攻打,尔虞我诈,无非是为了一己私利,也就毫无正义可言。

  还有,周厉王为了满足自己独霸天下的野心,连年出兵远征,国内财用不足,他便把河川山泽封为国家专利,禁止*民狩猎、打柴、捕鱼等,结果断了*民的一条谋生之路,弄得民心不服,怨声载道。他发动这样的战争更无法说是正义之战了。

  《左传》中记载的著名大战,如城濮之战,邲之战,鞌之战等,都是春秋时期各国企图称霸于天下,为争权夺利而发动的弱肉强食的战争。所以说“春秋无义战”。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8

  1978年吕淑湘先生发文《人民日报》一针见血地指出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问题,转眼*四十年过去,语文教学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在人们努力实现语文教学现代化和科学化的今天,活跃在不同教学岗位的语文工作者似乎掀起新一轮高效课堂的改革,致力争取语文教学的效率与效果。不揣浅陋,本人不妨从自己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上,谈谈自己对高效课堂的一些体会。

  要精讲忌泛讲

  80年代语文教学提出了“精讲多练”的响亮口号,时至今日不少执教者精讲不起来,反而泛讲成风,单位时间利用率低,其突出表现仍然是“目标定不明,重点不突出,难点攻不破。”目标制约重点,重点完成目标。一些人讲《烛》文,不是在重点上用力气,而是泛讲《春秋三传》,婉曲写法,甚或列表三传异同,婉曲例解,还有的大讲特讲“以其无礼且贰于晋”和晋惠公“朝济而夕设版焉”的历史史实,看似洋洋洒洒,讲深讲透,实则枝繁叶茂,淹没主干,一叶障木,不见泰山。我们说,所讲的内容似乎也没有错,也是课文联系的内容,但是主要内容吗?是我们定的教学目标要解决的问题吗?不可以少讲或不讲或以后讲吗?我觉得本文从文本价值、教学价值和阅读写作两个层面看,不妨将其重点放在“说退秦师”和命题作文上。重点找准了就纲举目张,这样孰轻孰重孰深孰浅,就分得出层次了,从全文比例看,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迫晋退兵就一般性讲了,再涉及到的“无礼”、“贰晋”、“朝济夕版”的史实就可略讲了,《春秋三传》的介绍和婉曲手法就可少讲或不讲了。即使是重点也不能泛讲,精讲是建立在教师对教材的透彻理解上。开始我对烛之武的说辞也囿于别人的看法,后来反复钻研觉得“四个角度”和一个“利弊得失”最为恰当,所谓“动之以情”不指哪几句话,而是情动于中,言为心声,融情于全部说辞中,至于“晓之以理”,整个说辞句句是理,这样抓住了文本的实质再以简要的分析。(见析书)

  一、关于课文内容

  1、秦晋围郑(开端)从地理位置说利得

  2、临危受命(发展)从利益关系说

  3、说退秦师(高潮)从历史事实说

  4、迫晋退兵(结局)从发展趋势说弊失

  且不去臃繁芜杂而显精萃精要进而“精讲”了吗?精讲且不就是高效了吗?

  要合唱忌独唱

  曾一度时期“三主理论”风刮语文教学战线,又一度时期大唱“自主、合作、互动”这都给沉闷的语文教学吹入了一阵新风。我们说教师是主导,从组织教学、讲授教学而言,学生是主体,这是从学*知识、接受教化的对象而言,一堂课教师要动学生也要动,才叫双边活动。我们的教学方向是: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我们反对过去那种教师独霸讲台,一讲到底的“独唱”行为,我们倡导师生融融,动手动口动脑那样一种生动活泼的“合唱”形式。本课合唱形式一是:教学“临危受命”段既有学生的“分角色读”,也有教师的“范读”。合唱形式二是:写作上既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也不乏老师的点拨“导写”。合唱形式三是:既留有“四段”“迫晋退兵”的自行翻译,三段“说退秦师”的默读,划出不理解的字、词、句的课堂作业,以及留有常用词、通假字和作文的课外作业,也有老师作业课上的排疑解难。这样分分合合,有分有合,才称得上师生“合唱”,这要有讲有练,有读有写,有说有评才不至于为“独唱”。合唱要人人参加,人人动起来,因此教师又要象指挥样善于调动学生领唱、轮唱、混声合唱、对唱,不千人一腔,该肯定的肯定,该褒扬的褒扬,该疏导的疏导,该纠错的纠错,魏书生老师课上得棒,其一在于他象一个高明的指挥家,千方百计调动起课堂中的学生兴高采烈、思维活跃地加入教与学的“大合唱”。人人大合唱,个个有所获,这且不是最好的高效课堂又是什么?

  要形象忌抽象

  讲课要形象忌抽象,抽象为讲不具体干巴巴,学生留不下印象,抽象为讲不清笼统模糊含混,学生形不成印象。现在一些教师讲课抽象化,突出表现一是蹈虚凌空,架空分析,二是缺少方法,语言苍白。好的老师讲解循循善诱,深入浅出,条分缕析,好的老师一语中的,妙语解颐。《烛》文教学的形象性贯串在整个语文的讲解中,体现在四个方面:即一、字、词、句的讲解。课文中有对形声字“缒”的辨析,会意字“朝、从、亡”的分析,繁体字“厌”的把握,还有通假字的解说,对于常用词,如“亡、从、封、亡、鄙”,又用知识树、树形图的方式揭示本义、引申义的衍变和联系。讲文言虚词“之”和宾语前置句时,本课讲解时辅之以三个板书,一为“四角度一得失”的板书,增加了直观性。二为“写人记事四种”体式图,复杂化为简明。三为写作思维导图,变抽象为具体。三、比喻的运用。课中用了三个比喻,一是以天*讲利弊,二是以不同演员演不同戏比名词动用,三是以“卡轮置”比宾语提前。四是筷子点线形态比角度变换,均收到化抽象为形象的讲课效果。四、鲜活的语言讲解。课文中讲解中不仅使用了许多言简意明的成语,化用了形象鲜明的个别古诗词,还采用了贴*学生的贴*时代的新鲜用语,如“强强联合,联手出招,心灵鸡汤,突发事件、智残、脑障、脑壳还没进水,换位思考”等,使学生感到鲜活、亲切有味。试比较,讲课形象,深入浅出,生动通俗,老师一讲即懂,学生一听即明,这和那些满口概念,深奥抽象,老师讲得面面俱到,学生听得不得其要,一个问题别人讲一次两次学生欣然接受,学生能举一反三,你一个知识点讲一、二十遍学生还懵懂不明,你还报怨学生笨,你看教学效果上的高效与否且不泾渭分明吗?

  要延伸忌单一

  讲课要延伸忌单一,有人说:小学是旅游,中学是活动,高中是深刻。知识单一何见深刻?单一指学课文时只就课讲课,叮在一处,思维视野局限,所学知识死板不能活化。要延伸就要善于联系、扩展,也就是联系学过的知识,扩展未学的内容,讲课有联系才能开掘课文学*的深度,有扩展才能开拓课文学*的广度。我在《烛》文教学中一是注意联系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如讲“写人记事四种体式”时联讲学过的课文《羚羊木雕》、《散步》,还就所学二、三单元文章就写人记事四种基本式作以区别。二是注意扩展未学的内容。如在写作导学时,我不仅让学生联读、寻读已学篇目《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还让学生扩读《左传》中《宫之奇谏假道》、《秦晋殽之战》等文章,指导学生从正面例子分析烛之武、触龙、邹忌、宫之奇说辞的精妙、成功的原因,还从反面例子吸取蹇叔哭师的经验教训,由此使学生讲学内容变得丰富而不单一,多元而不单调,举一而能反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认识水*,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当然课文的讲解要有机联系,而不是信马由缰。试想想看,同样四五十*方课堂,同样45分钟单位时间内,你就课讲课,就文学文,人家联系有方,拓展有术,你漫天撒网,面面俱到,大讲名词术语,概念结论,人家主次分明,由博反约,驭繁于浅,深入浅出,所得异同,谁高效谁不高效,明眼人且不一见即明么?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9

  做了一节新课程研讨课——《烛之武退秦师》,做完这节课。我觉得这节课首先力求打破以往文言文教学侧重教学“言”的局面,将重心放在“文”的教学上。整节课在一个中心任务的驱动下运行,那就是抓住烛之武说退秦师的语言魅力,让学生感受语言之美,思想之深,整节课都侧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以问题为导引,提前布置预*,让学生在课下分组研读文言意思,自己解决文学常识、字音、注释等问题。通过设置:“为什么退,怎样退,退的结果”,“结合文本分析人物形象”“探讨烛之武成功的原因及意义”等问题,并通过课本剧的演出,逐层深入地推进课堂教学流程,让学生的学*流程逐步清晰地展现出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始终处于上升趋势。

  应该说这节课是我对文言文教学的一种探索,一种尝试,一种创新。我觉得在文言文教学中,应注重课程资源的整合,预设充分,在学生困惑时适时点拨,穿插相关资料,拓展教学容量,开掘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从整个教学环节设计看,我是在努力尝试将文言文与现实生活的对接,为学生搭了一个*台,让学生一下子站位很高,不再感到文言文可怕,而是把文言文当作学之有趣,用之有益的事去学*。就是感觉学生的活动我应该再能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有不足之处还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10

  在当前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文言文教学如烫手的山芋,摸涅不得。因为在文言文中承载着比较多的内容,有语言文字,也有人文的,要想在一堂课内很好的完成这些任务比较困难,而且有两个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一是教师*惯于越“文”讲“言”,强调各种古汉语语法规律,以为总结种种规律便能多快好省的学好文言文,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审美观照;二是学生诵读感悟文本的时间被教师疏解文言字词句所挤占了。由于课堂教学“文”与“言”不能兼顾,以致教学效果严重削弱,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极为不利。

  鉴于上述情况,如何实施文言文教学呢?我认为文言文教学既要教“言”,也要教“文”,言文兼顾。首先要注重文言文语言教学,着力于必要的文字梳解、语言品味,走出了“重文轻言”的误区;其次要促进学生积淀民族优秀文化,要探究语言文字中的文化信息,挖掘教材文本中的文化因素并实现教学实施中的文化传递,走出“有言无文”的误区;最后要重视反复诵读,模仿练读,想象品读,实现“文”“言”融合”。我认为张必锟先生提出的“一个转变”和“一个转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一个转变”是课堂教学要从教师讲解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练*诵读为主;“一个转移”是把立足点从讲翻译、谈语法转移到指导学生诵读上来。通过诵读以“文”引言,以言带文,实现“文”“言”两个要素的交融合一。

  当课堂进入品味烛之武最精彩的劝辞环节时,教室里的空气凝滞了。在试讲的几节课中都在这时出现问题。这是为什么呢?我曾经有过很多改变的策略:小组合作交流、标注关键词,教师引导示范批注但这些做法基本是徒劳。在朗读中品味劝辞的魅力,因声求气是这一课要教的重点。品味不是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呀,我居然没有明白编者把这篇文章放在此处的意图,连教的内容都有问题,还谈什么课堂效率呢?“因声求气”“以读带言”,朗读才是实现文言交融的最佳途径,如此精彩的劝辞脱离了朗读,理性的品析显得多么的枯燥乏味呀!

  师傅以她丰富的教学经验指出文言文的处理要做到“文与言的相融相生,文与言的并举”可以用“以文率言”“以言悟文”“因气求声”“以读带文”四种有效的方式。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11

  本课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校推行高效课堂,教学就应该贯彻落实高效课堂的理念,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本课教学,以学生的自主学*为主,让他们在课堂学*、讨论、探究。

  2、突出合作探究精神。高效课堂强调小组在学*活动中的作用,强调合作探究。

  3、渗透古代文化精髓。学*文言文,应该再教学中渗透古代文化的精髓。

  4、强化读写训练。读写训练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本科教学中,让学生领悟课文的行文特点和写法,并在课后实践,强化练*。

  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1、文言基础知识应该再讲解细一些。

  2、训练的量应该再合理点。

  人教版《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四

  1、课堂结构自然完整,结语与导语围绕课文内容,并遥想呼应,思路清晰、严谨,关注每一个细节。

  2、突出文言文的文体特点,注重诵读教学,引导培养学生诵读的*惯和能力。而且三个段落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法,体现教材特色、学生特点,以及教材处理的灵活性。

  3、教学重点鲜明,充分发挥学生学*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协作,从而在集体的智慧中完成学*任务。

  4、充分尊重学生,及时评价(包括口头评价和板书)学生、鼓励学生,挖掘学生学*的潜力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5、教师语言自然、亲切,富有感染力和时代感,教态自然而有亲和力。

  6、从整个课堂看来,气氛活跃,师生互动配合紧密,能有效体现教师有效地教和学生有效地学的原则,学*效果较好。

  7、课堂上回答问题的人中,男生多,女生少。说明自己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关注值得反思。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12

我的导入语: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般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战争,一个是和*。《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句话“天下大势,和久必分,分久必合”要和,要统一,就有战争;要分,要分裂,也会发生战争。战争成了人类生活的常态,所以大量的历史文学作品会记录描写战争。在这些记录和描写中,有的表现大场面的敌我交锋,有的表现小场面的接触冲突,有的则表现无畏的英雄与超人的智慧。在这些英雄人物中,有很多凭借个人的气魄和智慧扭转整个战争局面,甚至掌控一个国家的命运。几句话,可以毁灭一个国家;同样,几句话,也可以挽救一个国家。这些人物,就成了历史的传奇,他们超人的勇气和智慧成了他人顶礼膜拜的对象,但他们同时又是普通的人,和其他人一样,有爱,有恨,有欢乐,有忧愁,会后悔,会抱怨,会使性子……可见,尽管历史的长河从远处来,但历史的英雄并没有离我们很远,比如:烛之武。

  我感觉这段导入语引起了学生对“烛之武”这个历史人物的兴趣,为了解这个人物,他们会认真阅读文本。这就为他们的讨论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这次我提出的讨论,实际上是发现、提出问题的过程。两个方面:一,记录自己解释不了的字、词、句。特别叫他们关注虚词和句式。还举了一两个示例;二,记录无法理解的课文内容,比如,郑伯,为什么叫郑伯,文中有很多不连贯的地方,这是不是不足。

  要求他们分为词语、句法解释和内容理解两块,把所有迷惑不解的东西记录下来。

  我认为这次讨论只是记录问题,相对简单。但经巡堂观察,很多组别居然提不出像样的问题。有的组别居然说没问题。这是个危险的信号,来源于艺术生对普通学科知识的相对忽视,我想他们初中时代,文言文的学*是远没有达标的,所以阅读文本,只浮于最表面的东西,无法发现问题。

  讨论结果还在各组手里,只好等下节课看看具体情况,再帮助他们如何去发现问题。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13

  本学期初,我在高一三班上了《烛之武退秦师》的第二节课。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订正、讲解课后练*题和配套练*册题。这节课任务单一,但内容很多,课后练*题5个,练*册题15个,这些题合起来涉及的知识面也很广。

  一、这节课安排的一个成功之处

  安排督促学生在课前已经做了题,课堂上老师先提问学生,了解学生做题情况,知道了学生疑惑在哪里,做错了哪那些题。这样就有利于老师的讲解对症下药,讲解就有重点,保证了重点的教学时间。课后练*题一中有四小题——

  晋、秦两国为什么围郑?

  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

  烛之武用哪些事实和事例说服秦伯退兵?其中哪一点最关键?

  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国进攻?

  这几个小题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基本能做上,而练*册“要点扫描”的内容就有这几个题的准确、全面分析。“要点扫描”的内容有三点:

  1、品味精妙的游说艺术;

  2、理解文章突出重点、恰当剪裁的手法;

  3、体会文章构思的精巧。

  所以,在提问学生逐题回答后,就让学生自读“要点扫描”来自我订正课后练*。这个环节一箭三雕,它将课文鉴赏分析、课后*题订正、练*册知识阅读三合一进行。而且无须老师黑板书写,无须多媒体幻灯投放,无须老师滔滔口舌之劳,无须学生专作笔记,却节省了许多时间,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本节课一失误处

  在讲解订正练*册第5小题时,有“之”的用法解析,题中例句是“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二句中“之”用法相同,都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臣之壮也”、 “行李之往来”是主谓结构短语,“之”用在主谓之间。学生理解有点困难,我就重点讲了“之”的这个用法,又举了例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两狼之并驱如故”(《狼》),并做了句子成分分析,指出“师道之不传”、“两狼之并驱”是主谓结构短语,“之”用在主谓之间。又指出题中“臣之壮也”、 “行李之往来”与“师道之不传”、“两狼之并驱”的主谓短语在全句中语法成分有异,前两者作时间状语,译作“臣壮年的时候”、“使者过往的时候”;后两者作主语译作“两只狼并齐跑”、“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学生还不明白,又举了《毛遂自荐》中“秦之围邯郸,赵使*原君求救”,“秦之围邯郸”也是主谓短语作时间状语。学生更迷惑了,于是只好又讲主语、谓语、状语三个成分的特点、意义,讲它们一般分别由哪种性质的词来承担。

  如此复杂引申,越讲越多,越讲越难,加之陌生例句又要解释翻译,纠缠了10多分钟,貌似旁征博引,学生却越听越糊涂了。因为有些学生现代汉语词性知识、单句成分知识尚未完全掌握,所以老师讲得越清楚,学生听得越困难。在课堂上,我当时就观察到学生满脸迷茫的表情了。

  三、这堂课的经验与教训

  这堂订正练*课,经验在于:

  1、练*题一定要学生先做老师后讲,不能像高三有时上课那样,当堂边做边讲。

  2、让学生答题,学生补正,而后老师再酌情强调,尽量让学生多思考,自行解决问题。

  3、老师备课一定要前瞻后顾,左牵右连,将一篇课文的所有内容备完再开始上课。比如练*册的“要点扫描”,有的老师可能置之不理,而在《烛之武退秦师》这课中,“要点扫描”恰是课后*题的答案,又是本课阅读鉴赏的讲解,这就是备了课本又备了练*册才知道的。课后练*题、配套练*册题往往是课文学*讲解的重点,我们在开始一篇课文的教学时就应该留意于此。

  教训在于:难点要点拨,但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之“的这一用法,比较难,老师说到主谓之间,无意义,不译,就可以了。学生掌握到此,对题中的两个句子(“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中“之”的理解和对全句的翻译是不存在问题的了。至于更深更复杂的知识,一部分学生现时可以理解,一部分学生待以后遇到该知识再逐步讲,慢慢掌握。一口吃不成胖子,欲速则不达。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欣赏: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14

  以前上高中时最讨厌学*文言文,琐碎的知识点,枯燥的翻译,每当学*古文总是昏昏欲睡。在讲这节课之前,我一直很担心,害怕我的学生像我一样抵触文言文的学*,害怕我的课堂沉闷枯燥,让他们提不起精神……

  第一节课上过感觉学生兴趣还挺高的,因为没有涉及到课文的讲解,首先让学生明白:我们为什么学*文言文?纲举目张,知道古文的重要性了,会从思想上重视学*。在讲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时告诉同学千万不要把“谷梁传”记成“母羊传”,同学们哄堂大笑,这一笑一下就记牢了!问他们“四书”“五经”时,因为他们能回答出来,感觉自己知道的东西很多,积极性非常高。

  学生都喜欢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爱“显摆”,这也是学生的可爱之处,我们做学生时不是一样热衷于在老师面前班门弄斧吗?老师的赞同是学生积极学*的最大动力。

  在接下来分析课文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让他们分角色朗诵课文,读出人物情感,看哪一组读的好。有了竞争,就有动力,同学们朗诵的非常棒。

  字词,句式,语法是文言文学*的重难点。为了既能掌握知识,又不至于枯燥乏味,我让学生找重点字词,其他学生补充,然后翻译。每天作业就是句句对应翻译课文,强调字字落实,直译为主。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发现很多问题,第二天上课时,让同学到黑板上翻译重点句子,按着高考翻译标准改分,学生们可以直观的感受到翻译需严谨,如何翻译。通过这样的规范训练,学生们对古文翻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反思:在讲课过程中,特别是字词、句式、翻译这一块,有时课堂还是沉闷,苦恼啊!我还是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学*的积极性,不能完美的驾于课堂,有时感觉课堂气氛沉闷了,采取的措施还是不得力,这也是我最最最需要努力学*的地方。在学*文言文时,如何既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又不枯燥乏味,一直困扰着我,虽然这次进行了一些尝试,但这篇文章比较短,在学*篇幅较长的文言文时,这种方法还适用吗?如何调动起学生学*文言文的兴趣呢?接下来的《荆轲刺秦王》和《鸿门宴》都是比较长的文言文,我该如何把握呢?故事性比较强的段落,让学生分角色读好呢,还是改编成课本剧好呢?改编的话时间够吗?字词、句式、翻译怎么能让学生不费力,并且非常有兴趣的积极主动的学呢?把重点句子写黑板上,然后找学生翻译还是要有的。一切都建立在了解文章意思的基础上,不了解,怎么读?怎么演?会把握不到位的,还是就让他们读,让他们演,然后与课文比照,让学生找出和课文有出入的地方,这样比较好。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15

  我以为讲授一篇课文,在教学起始阶段一定要抓住课文的“纲”,以帮助学生快速了解课文结构思路。这不只是为研*课文重点内容铺垫,也是在训练学生清晰思维的*惯。而对课文的题目进行研读,搜索出关键字词,往往能较好地把握教学的切入点,快速抓住文章的纲,进而整体认知学*内容。试举教学一例说明。

  教学片段

  1、首先带领学生搜索题目中的关键词: 退。

  2、提问学生,如果把这个“退”字作为一个语素,可以组成哪些词?辨析之后,确定只能是“退敌”“退兵”,因为它必须含有“使向后移动”的意思。

  3、讨论,课文围绕“退”展开哪些内容?包括 “退”因“退”法“退”的结果,结构清楚。

  4、讨论,标题为什么不作“退秦晋师”而是“退秦师” ?了解秦、晋与郑的矛盾以及秦晋之间的矛盾。目的在认识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瓦解秦晋联盟的智慧。

  5、分析烛之武说辩内容及层次,了解左传长于辞令的特点。

  此次设计因为抓了一退字,便快速理清了文章结构,认识了烛之武的形象,了解了左传叙事详备长于辞令的特点,可谓顺藤摸瓜,纲举目张。教学中,学生思考的空间较大。教学效率高。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精选五篇)(扩展9)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菁选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

  课时:2

  授课方式:多媒体

  教学目标

  1、学*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能正确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尤其是下列十五个词语:贰、军、辞、鄙、陪、行李、共、济、肆、阙、说、若、夫、微、之。并能归纳其中四个词语的义项:若、夫、微、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背景、解题

  你们知道“秦晋之好”的意思吗?

  晋国是西部的一个古老国家。晋国祖先是唐叔虞。唐叔虞是周武王的小儿子,成王幼弟。唐是地名,位于黄河与汾水之间,方圆百里。叔是排行。叔虞出生时手握“虞”字,就以虞为名,字子于。尚在孩提时,成王桐叶封弟,封叔虞于唐。唐叔虞后代于此繁衍生息,就是后来的晋国。到了春秋时代,晋国统治集团内部发生斗争,公子重耳被迫流亡,历经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秦国等诸侯国。重耳在各国遭遇不尽相同。齐国是以厚礼相待,而在经过郑国时,郑国大夫叔瞻劝郑君说如果不能厚待重耳,就要把他杀了。重耳到了楚国,受到优厚的招待,并许诺楚王,有朝一日两国交战先退避九十里。后来秦穆公出于政治投机,派人把重耳请到秦国,并把女儿嫁给重耳,秦晋结下姻亲关系,这就历史上的秦晋之好。今天两家要联姻,还说欲结秦晋,当由此而出。再后来,秦穆公派兵把重耳护送回国当了国君,就是晋文公。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 632 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 630 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题目点明了本文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

  二、读文知字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ī)而出

  亡郑以陪(beì)邻 共(gōng)其乏困 阙(jué)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第一段:秦、晋围郑(形势/围郑原因/驻军位置/)

  第二段:临危受命

  第三段:说退秦师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拉拢引诱,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 )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归纳、整理并检测本文出现的文言现象,提升古文阅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认识烛之武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人的外交才能;

  通过诵读、因声求气,体会文言文的精妙所在;

  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准确流利、符合人物性格与处境的文言文诵读;

  2、对烛之武说辞艺术性的鉴赏。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曹操有诗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无论社会、命运对他有多么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会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份光与热。烛之武就是这样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今天,让我们继续学*选自《左传》的《烛之武退秦师》。

  二、检测文言知识 PPT2-3

  三、回顾文本、梳理结构 (板书)

  四、鉴赏说辞

  从文章的标题可以看出,“说退秦师”是故事的高潮部分。请大家先自读第三小节说辞部分,思考:烛之武说了什么?又是怎么说的?

  明确:以退为进、晓之以弊、诱之以利、巧施离间。

  善于利用矛盾(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善于分析利弊(为对方着想,诚恳可信);善于揣摩心理(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讲求语言艺术(敬辞、反问句、判断句)。

  附板书:

  烛 秦晋围郑

  之 以退为进

  深明大义 武 临危受命 晓之以弊

  能言善辩 退 诱之以利

  秦 说退秦师 巧施离间

  师

  晋师撤离

  小结:孔子说“春秋无义战”,秦国参战无非也是利益所趋。烛之武正是深刻而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仿佛置身郑国之外,处处为秦国着想,放低姿态、不卑不亢,委婉曲折,层层深入,句句在理,声声入耳,直抵秦伯内心深处。

  五、因声求气

  如此一段精妙绝伦的说辞,希望大家自由朗读,深入其中,读出兴味。

  2-3生读,互评。师相机指点。师范读,再齐读。

  小结:唯有抓住文章外在之“声”,才能把握其内在之“气”。因声求气,才能更好地品味文章的精妙所在。

  六、分析人物形象

  1、通过学*,你觉得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由说辞——能言善辩;

  由牢骚(不仅无损人物形象,而使其更加丰满、有血有肉)、临危受命——深明大义。(板书)

  2、再来看看历史上对他的记载PPT5

  《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人”“使”二字让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

  《东周列国志》里说:烛之武“须眉尽白,佝偻其身,蹒跚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无不含笑”。

  佚之狐对他的评价是“口悬河汉,舌摇山岳”。

  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生畅所欲言)

  小结:其貌不扬、怀才不遇的烛之武却是这样一位深明大义、能言善辩的人。散落在各种史书里的记载也丰满了人物形象,让我们更加客观、全面、公正地认识真正的烛之武。

  七、结束语: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那些鲜活的身影依然留在我们心头。像烛之武这样识大体、顾大局,临危受命而又不辱使命的勇士,是国家的脊梁!让我们以古人为镜,勉励自己吧!

  八、作业布置:课本96页1-3中相关内容。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3

  一.有关知识

  1.史书体例

  ①编年体:按年月日顺序编写成的史书。《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被称为“春秋三传”。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记事比《春秋》详备具体(字数*二十万,超过《春秋》本文的十倍)。

  ②国别体:先分别不同国家,再在一国之内按时间先后编写的史书。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是《国语》。《战国策》也是国别体史书。

  ③纪传体: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所编写的史书。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皇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四年约三千年的历史情况。

  2.学法指导:

  ①本文情节波澜起伏:

  初,秦晋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气氛十分紧张。佚之狐推荐烛之武,使郑国获得了一线生机。可烛之武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又使郑国的希望趋于渺茫。但面对烛之武的牢骚与愤慨,郑伯不但没有生气,而且引以自责,终使烛之武答应了此事。凭着烛之武的说辩才能,秦军退兵。本可松一口气,可晋大夫子犯又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紧张起来,而晋侯的一番言辞又使之得以*息。这种时张时弛的情节,牢牢吸引着读者,我们需认真品味,并在写作上加以借鉴。“文似看山不喜*”,切中肯綮。

  ②“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的原因。

  鲁僖公四年十二月,晋献公听信宠妃骊姬的谗言,逼迫太子申生自缢而死,又企图谗言重耳、夷吾二公子,重耳外逃。下面是公子重耳“过郑”一段。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郑文公:郑国的君主,名捷。]叔詹谏曰:[叔詹:郑国的大夫,执政有贤名。]“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天之所启:上天所开导、赞助的人。启,开。弗及:赶不上。]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有三焉:有三件不同寻常的事(可以看出是天意来)。天其或者将建诸:上天或者要树立他吧?其,表推测的`语气。建,建立、树立。诸,“之乎”的合音。]君其礼焉![君其礼焉:您还应以礼相待。其,表示劝告的语气助词。]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男女同姓,其生不蕃:中国古代有同姓不婚的说法,认为夫妻同姓,所生的后代不能蕃盛。蕃,繁盛。]晋公子,姬出也,[姬出也:指重耳的父母都姓姬。]而至于今,一也;[而至于今:却能活到今天。]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二也;[离外之患:遭到出亡在外的患难。离,同“罹”,遭遇。外,指出奔在外。靖:安定,*定。这里用作动词。殆:大概。启之:赞助他为君。这里是说晋国不安定,是上天为重耳开辟一条回国为君的路。]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三士:据《国语》,三士指狐偃、赵衰和贾佗。贾佗,也是跟从重耳一起出亡的人。上人:超出他人之上。]晋、郑同侪,其过子弟,固将礼焉;[晋、郑同侪(chái):晋国和郑国都是同等地位的国家。侪,辈、类。子弟:这里指重耳是晋国国君的儿子。固将礼焉:本来就应以礼相待。固,本来、本应。]况天之所启乎?”弗听。

  [译文]

  到了郑国,郑文公也没有以礼相待。(郑国大夫)叔詹劝谏(文公)说:“我听说上天所赞助的人,常人是不能赶上他的。晋公子身上有三件不寻常的事(可以看出天意来),上天或者要树立他(为君)吧?您还是以礼接待吧!同姓的男女结婚,他们生的孩子不会旺盛,晋公子重耳,父母都姓姬,而他却一直活到今天,这是其一;(晋公子)遭遇流亡在外的灾难,上天却不让晋国安定下来,大概是(上天)正替重耳开辟一条路,(使他有机会回去做国君),这是其二;晋公子有(狐偃、赵衰、贾佗)三个足以胜过一般人的贤士跟随他,这是其三。晋国和郑国是同等地位的国家,晋国的公子路过郑国,我们本来就应好好地接待。何况(晋公子)又是上天所赞助的人呢?”(郑文公)不听(叔詹的劝告)。

  二.能力训练

  1.下列句子中红色字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公从之B、何厌之有

  C、子犯请击之D、许之

  2.对下列句子中红色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今急而求子┏③无能为也已

  ┗②子亦有不利焉┗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以下各题,分别与例句中红色字的意思相同的项是

  3.以乱易整

  A、以其无礼于晋B、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C、皆以美于徐公D、以三保勇而多艺

  4.失其所与

  A、与郑人盟B、公与之乘

  C、蹇叔之子与师D、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夫晋,何厌之有B、则亦知夫病者所见非鬼

  C、其夫呓语D、一夫不耕,或受之饥

  6.下列红色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秦军汜南(驻军,名词作动词)

  B、夜缒而出(用绳绑住身体,名词作状语)

  C、阙秦以利晋(使……得利,使动用法)

  D、秦伯说,与郑人盟(结盟,名词作动词)

  7.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行李之往东,共其乏困

  C、秦伯说

  D、既东封郑

  8.下列红色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若郑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亦去之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9.下列各句,省略的词语解说有误的一句是

  A、许之(省略了主语“烛之武”)

  B、敢以烦执事(“以”后省略了宾语“之”)

  C、晋军函陵(“晋军”后省略了谓语“驻扎”)

  D、君所知也(省略了主语“此”)

  10.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A、如果让郑国灭亡而对您有利,那就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

  B、假若使郑国灭亡有益于您,那怎敢麻烦您呢!

  C、如果灭亡的郑国对您还有益处,那就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

  D、倘若让郑国灭亡而对您有益处,那就不敢再麻烦您了。

  课外阅读

  《刘公嘉话》云:岛()赴举京师,”。<乙>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注释:

  ①赴举:去考进士②练:用心琢磨使词句精美

  ③权:代理④京兆:京师的地方长官

  ⑤第三节:仪卫队伍的第三部分

  ⑥并辔:骑马一同走

  ⑦留连:多时不离开

  11.“岛”是指唐朝诗人________,他在《__________》一诗中有“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之句。

  12.□□处是指唐代著名文学家______________,他以其气势雄健的散文著称于世,他与同时代的柳宗元同为“____________”之首。

  13.对文中红色的“着、势、尹、对”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用,情势,府尹,对答

  B、着落,姿势,府尹,正确

  C、用,姿势,京兆尹,回答

  D、接触到,气势,京兆尹,对付

  14.对文中划线句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A、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B、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C、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D、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5.文中有六个括号,它们均是虚词,依次填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初、始、而、遂、哉、而

  B、始、初、又、遂、耳、矣

  C、始、初、而、才、矣、以

  D、初、始、又、遂、矣、而

  16.选出与“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一句中的“引”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B、狼奄至,引首顾曰:……

  C、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D、相如引车避匿

  17.根据句式特点来划分,<甲>应是__________,<乙>应是_________。

  A、倒装句B、祈使句C、判断句

  D、感叹句E、省略句F、疑问句

  G、否定句

  18.这则故事后来成了典故,它非常典型地说明了古人在诗歌创作中是特别强调_________________的。

  参考答案:

  1、B2、A3、B4、D5、B

  6、B7、D8、A9、C10、A

  11、贾岛《寻隐者不遇》

  12、韩愈唐宋散文八大家

  13、C14、C15、D16、B

  17、甲C乙E

  18、推敲或炼字

  重复

  高二(8)班赵璐

  “这次作业书写不规范,物理现象描述不够准确,全班同学都要把它重新做到作业本上。下周一交。”

  “实验误差太大的同学下课到实验室重做实验。”

  “英语听力和口语要提高没什么诀窍,就是跟着录音带反复地听,反复地读……”

  重复,一切都是重复。

  每天上学下学,重复地时间,重复的路口,重复的街道,街道两旁重复的建筑。

  机械地重复着每天学*的科目,看老师的重复的面孔,重复着做永远做不完的作业,考永远考不完的试卷。

  爸妈每天在我早晨上学前,晚上放学后总是带着满怀期望和鼓励的目光对我说一些我已经背下来的重复的话。

  还有,堆在我面前的各种各样的参考书、练*册封面设计是重复的(语文是“一支笔”,数学是“一把尺”,物理是“电路图”,化学是“试剂瓶”),名称是重复的(“同步”、“高效”、“全程”、“拓展”、“研练”、“宝典”……),上面竟然有许多题也是重复的。

  我已经觉得“重复”这东西有些“玄”,有些不可思议了。

  我自己不知不觉地掉进了“重复”的圈子里,我*惯了每天重复着穿校服,即使在学校不要求的周四、周五或在家不出门的周六、周日。再后来,我发现自己在考试中总爱犯同样的错误,然后再重复着写同样的总结。我已经跟上了“重复”的“形势”,赶上了“重复”的“时髦”。

  我也可以利用“重复”原理不假思索地说出下个礼拜甚至下个月的某一时候我会出现在哪儿,和谁在一起,在做什么。

  于是,生活就成了一本枯燥无味的小说,我们重复地翻开,回味里面熟得不能再熟的故事情节。

  直到有一天,音乐课上,老师给我们弹琴。我发现七个音符的重复却有美好的旋律。

  直到有一天,美术课上,老师向我们展示图片。我发现黑白的线条经过不同的排列组合,虽是重复却也能给人美好的享受。

  我开始相信,生活也可以是一洋葱。我们把它一层层剥开,直剥到最里层。也许,我们并不在意,只是剥剥而已。但是,当我们重复着一层层剥开,最终总会有一层让人落泪。

  [点评]

  文章大段地写着让人生厌的种种重复,可耐着性子看到最后,突然峰回路转,“重复也有着美好的旋律,重复也能给人美的享受”。令人深思。可文章并没有就此停笔,最后一段,作者以生活为例,打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再次让人深思。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4

  选题思想及思路设计:

  学生自接触文言文以来就形成了一种心理压力——文言文难懂。每当看到文言文时,第一感觉是坏了,我一定做不好的心理。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文言文不大符合我们现代社会的语言运用,字面上又给人一种古怪深奥、难以理解的视觉压力;一是学*不得法,没有深入到文章的深处,体味不出其中的乐趣。因而形成文言文不易学的观念。学生进入高中以来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章,学*的顺利与否,关系着今后文言文学*兴趣的发展问题,因此显得格外重要。本篇文章属于先秦叙事散文范畴,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形象突出鲜明,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提高其自学能力。因此本课时主要介绍一下有关文学常识,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较深入的理解把握,激发学生进一步地探究文章内容地热情。

  创新特点:

  化深奥难懂的字面形象为形象生动的以人物刻画为中心的故事情节,在解读生动的故事情节中掌握文言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增强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学*目标:

  1、 掌握《左传》的体例、别名和先秦散文的特点。

  2、 概括全文内容,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归纳本课词类活用的类型、古今异义字和通假字等。

  4、 归纳本课出现的文言特殊句式:介宾短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判断句。别动句和省略句。

  5、 学*烛之武急国家之急、公而忘私和郑伯引咎自责的优秀品质。

  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实词、虚词等文言知识。

  学*难点:

  对古今异义词、被动句的掌握。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学*设想:

  1、 文言文教学本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对文言文有着一定的畏惧心理。应该利用文言文本身的特点使学生有一种文言文不难学的感觉。本文故事情节性较强,人物形象突出,易于理解。因此在学*中加强对文章的内容的理解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复述能力。

  2、 加强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

  第一课时

  学*目标:

  1、 了解有关《左传》的内容

  2、 把握文章大意,了解文章内容。

  3、 分析第一自然段。

  学*重点:

  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学*步骤:

  一、 导入:

  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则情形,不知大家还记得否?

  如血残阳下,有一位衣着灰褐色战袍、胯下一匹膘壮大马、手持丈八蛇矛的武将立于长板坡当阳桥头,但见他髭须倒竖,怒目圆睁,厉声喝道:“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来与我决一死站?”再看对面,满山遍野,旗帜遮天,阵前一面书有斗大的“曹”字的战旗正迎风招展。原来是曹操的军队列阵在此。但见那些戏风正炽的战旗被武将的断喝乱了分寸,出现了一片慌乱。武将又大喝:“张翼德在此,谁与我决一死战?”对面曹军的后阵竟出现了混乱。武将见此,又大喊:“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又如何?”话音未落,只见曹军中有一战将(夏侯杰)坠于马下,百万曹军如退潮的海水般“哗”地退后十几里。请问这个军官是谁?

  (生齐声:张飞!桃园三结义之一的张飞。)

  师:对,就是张飞。他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一个武夫的形象,喝退百万雄师,不足为奇。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文人,看他是如何在温言细语中退却百万雄师,使自己的国家免于覆亡的厄运的。

  (板书课题: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

  1、 了解《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作者左丘明,记叙了东周前期240多年前的历史,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内容,具有研究先秦历史的史料价值,又有很大的文学的价值。《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2、 了解先秦散文概貌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著,什么是编年体呢?我们可以从字面意义看其特点。编年体就是按照年代的发展来组织、记叙历史事件的体例。如《春秋》、《资治通鉴》等。先秦历史散文除了编年体外,还有国别体和纪传体两种形式。国别体是区分不同的国家,再按照时间的发展分别叙述历史事件的一种文体。如《国语》、《战国策》等;纪传体是司马迁开创的以记叙人物为主要内容的文体。如《史记》、《汉书》等。

  3、《春秋》三传

  《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传(zhuàn,解说义),由此看出,《左传》是对孔子编著的《春秋》的诠释,解说。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二、 研*新课。

  1、 分析标题。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脸面,文章所蕴涵的各种思想内容都会在标题上现露出来,因此我们读一篇文章,首先要看其标题。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本篇文章的标题。告诉我你能从中预测到多少的内容。(学生陈述对标题的认识:人物、事件)浏览一下课文,看自己猜测到多少内容。时间四分钟。

  2、了解文章内容。

  学生根据课后练*一,再读课文,要求先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话把文章的故事情节复述给组员听,选出讲的最好的一个,与其他组的佼佼者竞争。(学生深入地研*课文,小组内讲故事比赛。通过讲故事这一环节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为以后学*文言文打下兴趣的基础。)(找两个小组的优胜者讲故事,并对其表现表示赞扬。

  3、 分析第一段。

  学生自读第一段,教师范读之。(读时注意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两句的断句。)学生自译第一段,点出贰为数词动用,军为名词动用;以,连词,表因果关系;其,代词,代郑国;特殊句式:无礼于晋,贰于楚。提醒学生从翻译的方面看句子语序的调整,得出本句的介词结构“于晋”、“于楚”本来应在“无礼”和“贰”的前面,但句子中却是在它们后面,所以是倒装结构中的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对于本段的字面意思我们已经没有了问题,但其深层意义方面你能看出多少来?(学生小组内讨论有关看法。)(提示:第一句话点明了郑国形势的危急;战争爆发的两个原因,点明此次战争与秦国关系不大,补充晋公子重耳过郑、城濮之战的历史典故;两国军队分地驻扎,为郑国瓦解其联盟提供了条件,为下文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对先秦的历史散文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并初步接触了课文内容,知道郑国的国家命运危在旦夕,郑国到底能不能化险为夷,脱离险境呢?我们下节课再细分解。

  四、练*。

  1、 熟读课文,争取背诵。

  2、 完成课后练*三、四

  五、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第一部叙事详细 编年体 《春秋》三传 《公羊传》 国别体

  《谷梁传》 纪传体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在掌握字词句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3.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能力目标

  1.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学*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重点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

  2.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于运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1.朗读法。自始至终以朗读为教学的手段和依据,运用多种形式朗读,教师诵读、学生自读、学生领读等,力求做到熟读成诵。

  2.问答法。教学过程中,多设题,巧设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使其善于动脑,敢于发言。

  3.探究拓展法。适当补充《读本》中或《左传》中篇幅短小的文章,作为学生扩展阅读的材料,巩固所学知识,开拓视野。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卡片、录音机、《烛之武退秦师》朗读磁带、多媒体CAI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步骤】

  预*提纲

  1.利用工具书,自行排除生字词。

  2.反复阅读课文,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疏通文意。

  [教学要点]

  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反复朗读课文,正音。整体感知、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学*课文第(1)~(2)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当我们在电视中看到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的***,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崇高感、自豪感、敬慕感。敬慕那些为国争光的英雄。英雄,在人们心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为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学*选自《左传》的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

  二、关于《左传》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这是朱彝尊《经文考》中对《左传》的高度评价。这里的“左氏”,司马迁认为是春秋时代鲁国盲人史官左丘明,他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写到:“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东汉的班固也持此观点,但由于文献不足,《左传》的作者迄今尚无定论。

  但这丝毫无损《左传》的光辉,它是继《春秋》之后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左传》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映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世史学和后世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三、放录音

  (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巩固对生字词的掌握)

  出示投影:

  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夜缒而出(zhuì)秦军汜南(sì) 函陵(hán)

  B.共其乏困(ɡnɡ)逢孙(pánɡ) 朝济而夕设版焉(zhāo)

  C.失其所与(yù) 不知(zhì)若不阙秦(jué)

  D.夫战,勇气也(f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fū)

  答案:D

  此题重点考查多音字、通假字的读音。A项“秦军汜南”的“汜”应读作“fàn”,“汜南”是地名,读“sì”时,应是“汜水”。B项“共其乏困”的“共”通“供”,应读作(ɡōnɡ),即读作“通”字的读音。C项“失其所与”的“与”在此有结交、亲附之意,“所与”是“结交的”“亲附的”,所以应读作“yǔ”。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问:《烛之武退秦师》一文记叙了春秋时期的一件什么事?

  明确:秦军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四、简介秦晋围郑形势,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事实

  多媒体显示:

  秦晋围郑形势图

  这是秦国,都城为雍。这是晋国,都城为绛。这是郑国,都城新郑。晋郑彼邻,秦如攻打郑国,的确如烛之武所言:“越国以鄙远。”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即新郑县北;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离新郑也不远。大军压境,郑国危如累卵。《烛之武退秦师》中记叙的就是秦晋攻打郑国之前展开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是这场外交斗争的主角,他身负君命,只身赴秦,说退秦军,实属不易。

  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了解与此文相关的历史史实,对我们学好这篇课文十分重要。

  多媒体显示:

  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这一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混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郤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

  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城濮之战的余波。

  五、教师作朗读常规指导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指反复诵读,文意会愈加清晰,学*文言文更是如此。因此同学们要勤于读,认真读,非常投入地、研究性地读。那么,如何才能读好文言文呢?

  文言文朗读应特别注意停顿、语速、重音、语气等。

  关于停顿。朗读时常在句子前后和中间作或长或短的停顿,一方面出于换气的需要或使层次分明,另一方面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朗读中的停顿一般有语法停顿和逻辑停顿。标点符号的停顿长短为“、”<“,”“;”,“:”<“。”,“?”“!”<“……”,这个长短的确定也不是绝对的,应根据语言环境和表达的需要适当掌握和处理。段落内部、句群之间的停顿要长些,段落之间的停顿又要稍长些。朗读骈体文或诗歌,要注意节奏停顿,节奏停顿连而不断,与“、”停顿稍有区别。另有逻辑停顿,在没有标点符号处,为加强语气、阐明观点、表达感情,也应作停顿(这些将在具体的语段中提示)。

  关于语速。议论文和说明文以中速为宜,其他文体(如记叙类、抒情类)则依据情节的进展和感情表达的需要来安排。如内容是激动、欢快、紧张,思想感情慷慨激昂、豪迈奔放时,语速要相对快一些;如内容是痛苦、悲伤、低沉、抒情的时候,语速要相对慢一些。

  关于重音。朗读时,句子中的某些词语需要重读,比如句子中作谓语的动词要重读。例如“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中重读的词语为“军”;表示性状和程度的状语常常也要重读。如“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太后盛气而揖之”中重读的词语应为“面”“盛气”;表示性状强调的定语要重读,如“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中重读的词语应为“亿丈”“不测”;表示结果或程度的补语要重读,如“却匈奴七百余里”“非抗于九国之师”,其中“七百余里”“九国之师”应重读;疑问代词、指示代词常常需要重读,如“当此之时……”“此四君者”中“此”要重读。除以上五种外,句子中某些需要突出或强调的词语常常也需重读,这是因不同的语境而定的,故放在具体篇目中指导。

  关于语气、语调。古汉语中的语气同现代汉语一样,有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应读出句子的特有语气。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疑问语气读升调,感叹语气读降调。

  (这些内容同样适用于其他篇目的朗读指导,故后面将不再赘述)

  (再次放录音,提醒学生要认真听。听完录音,学生齐读,教师指导。速度较现代文要慢,句读要清)

  六、指导学生诵读,学*课文第一自然段

  诵读指导:“晋侯、秦伯围郑”要用中速读,要读出大兵压境的那种压抑感。“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本段的关键句,语速要缓慢、语调要稳重,尤其是“且”处应稍作停顿,“也”字要拖长声音。此句读完,稍作停顿,再起后句“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晋”“秦”之后要略作停顿,因为“晋”“秦”两个词在句中充当主语。两句中的“军”要重读,因为“军”在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当“驻扎”讲。

  (教师领读,学生齐读,读后,请一个学生翻译此段)

  提问:“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则道出了什么?请结合所提供的相关史实回答。

  明确:“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应译为: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以其无礼于晋”则指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出亡途中路过郑国,郑文公不礼之事。“且贰于楚也”指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前郑文公背晋助楚,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城濮之战,楚败,郑文公又与晋侯结盟之事。道出了晋国攻郑的原因,是本段的关键之处。

  提问:本段很短,仅25个字,却道出了很多内容,除了“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这一原因外,还有什么?

  明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秦晋围郑,来势凶猛;弱小郑国,危在旦夕。郑国的危急形势,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板书:郑危在旦夕秦晋围郑

  (学生再次齐读第一自然段,尝试背诵)

  七、布置作业

  1.阅读《语文读本》中《晋公子重耳之亡》一文“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况天之所启乎?弗听”一段,进一步了解相关史实。

  2.反复诵读课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6

  [学*重点]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概况。重点了解《左传》作为先秦历史散文杰作的基本内容和语言特色。

  2、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的知识,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学*难点]

  1、掌握正确诵读方法,养成阅读文言文的良好*惯,在课余拓展迁移中提高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烛之武智退秦师的政治活动,鉴赏烛之武的娴熟而精要的外交辞令。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杂谈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促进高中语文教学〗

  借助示意图形投影,使学生学得易学得好:

  运用图片投影,利用具体、直观的图形;辅助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文言文教学中,常涉及古地理等文化常识,学生对此较陌生,给理解课文造成了障碍。如《烛之武退秦师》一课记叙的是春秋时期秦晋郑之间一场即将爆发的战争。如果学生清楚秦晋郑三国的地理位置,那学起课文来就容易得多了,所以,在新课导入时投影《秦晋郑地形示意图》,加上教师的导语,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化难为易了。

  〖让教案预设富有弹性〗

  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作出思考:

  传统“教案”中,教师是本着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从教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过程。“学案”中则必须将学生放在首位,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作出思考。如学生学*《拿来主义》时可能会问:为什么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也会使人产生恐怖?学*《烛之武退秦师》会问:为什么佚之狐认为“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学生能提出这些问题是十分可贵的,这说明他们认真地钻研过课文。同时,他们对解决这些问题也就充满了期待。如果教师只是看看教参、读读课文是发现不了或者说估计不出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的,因此必须站在学生学的角度去思考:哪些是注释中没有或解释得不清楚的,哪些是容易引起怀疑的,哪些是容易激发学生联想从而产生较高层次的问题的……“学案”中对学生的提问准备得越充分,上课就越从容,而问题能当场得到解决,反过来又促进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这样的课堂,就是互动的、活泼的、充满灵气的。

  〖自主、合作、探究──新课标下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学生成为自主学*者:

  阅读教学往往容易走入“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的误区,其结果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因为课堂缺少探索和研究,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知识掌握势必不牢。所以阅读教学要避免“满堂灌”,应倡导自读──质疑──讨论,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文,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相互讨论,最后解决问题。教师不必顾虑这样组织教学会影响教学进度,也不要担心自己准备的知识没有全部传授给学生,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在课堂中得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能力是否在课堂中得到培养和提高。这里的学生自读不是盲目的自读,而是有针对性的阅读,是教师提出有关知识让学生进行重点阅读,或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疑难问题。自读、质疑的过程是学生探索、研究的过程,讨论的过程是使探索、研究形成结论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才能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为主动学*。

  自主学*不仅使学生成为学*的主人,积极主动去掌握知识,而且会发现教师发现不了的问题,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入。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的教学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和“西”是否都可以理解为名词作状语?(提出问题的学生认为这两个词的用法有区别)。这个问题问得很深入,是学生探索研究闪出的思维火花。许多参考资料上都认为“东”和“西”是名词作状语,课文注释“在东边使***为它的边境,往西扩大边界”也有视它们为名词作状语的倾向。但深入探究句子的内部结构,这两个词在用法上确有区别:“封”,名词作动词,解释为“把郑国当作边境”,“东”放在动词之前,理解为名词作状语,但“又欲肆其西封”中,“西”处在动词之后,名词之前,把“西”也理解为名词作状语,理由不充分,这里的“西”实际上就是名词修饰中心语,充当定语,此处“西”没有活用现象。

  因此在阅读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情境,激发其学*兴趣,调动其持久的学*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了解自己,了解学*的对象,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方法和途径。

  〖教学互动:增强语文教学艺术氛围〗

  靠表演圆一段梦想:

  只有让学生主动阅读、主动感悟和主动评判,才能透过语言文字,透过作品,透过故事梗概,深入地感知大千世界中千奇百怪的人物心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悲欢离合的各种情感。

  当代中学生多有追星的现象,他们崇拜的无非是明星们的演技、风度和气质,以及触动他们心灵、唱出他们心声的表演内容。他们情不自禁地模仿着、向往着,做着一个个多姿多彩的梦。针对学生有表演的渴求,就要给他们表演的机会。

  表演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配乐诗朗诵、即*演说、分角色朗读、舞蹈、小品、相声、课本剧、歌唱、讲故事、说评书等等,可根据授课内容作适当的安排和调整。学生把题海游弋、高考独木桥的艰辛变成表演的快乐,为了表演,他们细心地查着字典、词典及各种资料;为了表演,他们分析讨论着文章语言的意蕴,揣摩着人物的心理、动作和表情,那种“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苦”字早已变成一件乐事,以学为乐,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时,让两个同学上台用白话表演烛之武说退秦伯的过程,原文只有一句“秦伯说,与郑人盟”,表演者(秦伯)将大手一挥,言辞铿锵地说:“好!秦国马上与郑国结盟。”这里的动作和语言看似*淡无奇,但仔细研读后才发现,他的这个突破可谓妙绝:其一,体现了烛之武凭“三寸不烂之舌”劝说秦伯,效果之好,达到了令秦伯当即立断地与盟友晋文公分道扬镳的地步;其二,体现了秦伯作为一个君王的锐利眼光和在劝说中对国际国内形式的正确把握;其三,体现了秦伯毕竟不是一个刚愎自用的国君,这正是后来秦国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因。

  这样的突破,老师当场给予肯定。经过了表演之后,还应该引导学生:高超的表演才能可以初步从模仿电影电视开始,逐步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社会和人生,努力在生活与作品的坐标系里找到读书与自我的位置。最终超越于作品之外和自我之上,表演出一种真真实实的生活。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

  下面是我跟大家分享的《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当时在教这篇文言文的时候发现的问题,今天来跟大家分享下。

  作为高中第一篇文言文教学,这对于学生而言是有学*难度的,主要是因为学生的初中语文在教学上没有对语文语法进行落实,学生基础相对薄弱,这使得我们高中的语文教学显得很被动,不利于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纵深开展。同时,作为新教师缺少初中的教学准备,很难做到把初高中的教学有效的联系起来,这样在教学中就需要注意把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此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力求做到知识点的不遗漏及知识点的衔接。

  为了更加细致的分析自己的教学环节和内容,下面,我简要的列出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如下:

  1、首先进入文本,让学生分成男生、女生两大组进行朗读,并进行对比、点评。从中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课的特色少不了朗读,这是在我的教学设计中要突出的一个重点,“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尤其是文言文的学*,也需要重视语文的语感培养,同时在阅读中提炼出文章的内容,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2、《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中,我抓住一个线索——就是:退!主要分为四个步骤,即①为什么要退? ②谁去退? ③怎么退? ④退的结果如何?从这个角度走进文本,进而深入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作品分析等等。

  3、在课文进行到最核心内容,即烛之武怎么退秦师这一部分时,又要求学生继续朗读课文,并且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相应的语气,节奏,感情基调等方面的提示信息,请同学们根据提示进行朗读训练。

  4、本课教学设计中的重点就是讨论烛之武能够说退秦师所运用的游说艺术。深入分析烛之武说服秦君的三点理由,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能够更深入的把握文章的主题,并且理解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这种谋略的存在的出发点和原因等等。可以适当的扩展,目的是引导学生从中能够有自己的思考。

  5、最后讲到晋文公被迫退兵,分析其退兵的最根本原因,从中归纳总结主旨,引导学生把握叙事结构。进而从课文学*中得到些体会,如写作中,或者口语表达中能够学以致用。

  到这里,这是在汇报课设计中所希望展示的所有教学内容。从中可以发现的问题如下:

  1、教学在备课过程中应始终围绕着三维目标的实现,不仅要备教案,备教材,更主要的就是备学生。所以教师应明确教学目的而实施教学计划,尽管这是一堂教学汇报课,但是却不应该因此打乱学生学*和接受的*惯,教学过程中切忌过急、过快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为主,和忽略了学生学*效果的反馈。即我在本节课授课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而不是作为我的展示为主,忽略了对学生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渗透,这使得学生在学*和理解文言文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困惑。

  改进计划:在今后的文言文教学之前,重点的是梳理课文中出现的文言文基础知识点的讲解,并且重视总结归纳,给学生建立知识点之间的链接,同时适当的补充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给学生打好文言文学*的基础。

  2、在本课的设计中,围绕一个“退”的线索开展教学,虽然看上去目标非常的突出,教学思路很清晰,但是我却忽略了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在课堂教学中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而忽略了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是以字词为主,以讲解文言知识为核心,进而扩展文学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理解。所以,我的设计中课堂结构分配不尽合理,应该把教学中关于“退”的几个不重要的问题一笔带过,因为不是重点,也不是考点,甚至可以跳过不讲,不占用学生宝贵的课堂时间。进而把文言知识点串联在课文教学的设计中,并力求当堂消化。同时,在课堂设置中应以教学目标为基础,“一课一得”便是收获,不求多、不求泛、而求透彻,应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特色,一堂课应以基础的文言知识教授为主体。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教学,而不应喧宾夺主,把语文课变成历史课。

  改进建议:在我今后的文言文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位,优化课堂结构,细化每一个步骤。在课堂教学时间安排上要做到突出重难点,这部分要多花时间讲解,并且注重学生的吸收和理解。而相对不重要的知识点,教学中应简要的概括和总结,进行一下梳理,要求学生识记即可,不要在这部分的教学内容花费太多时间,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率。

  3、我在课堂教学中,低估了学生的学*能力,设置了太多的小问题,使得课堂环节重点不明晰。有些问题实质是无效的提问,并且问的太细小就显得零碎,没有整体感。

  改进步骤:今后在备课中要注意多设置大问题,并且组织好自己的过渡语言,使得上一个问题和下一问题间能够环环相扣,步步逼*。如:通过改变课堂设置的角度,在文章的核心部分“如何退”这一问题上,可以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多说,多思考,适当的给予补充。切忌以自我思想为导向引导学生说出教师心中的标准答案,不要太多的分析“策略”问题,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4、要注重实现传统课堂与有多种课程资源整合的课堂间有效的结合,要注意度的把握和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资源是很好一个辅助教学的手段,但不是主体,并且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要求,要明确并不是什么课都适用,所以教学应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运用的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一问题中,我曾经接触过中学语文教学名师程翔,他的观点就是在某些情感类的文章教学中,有时候反而是传统课堂的教学效果更理想,不希望用外在的教学资源肢解了对课文情感的把握和理解,破坏了教学情境和气氛。而对于类似说明文一类文章的教学时,因为学生缺少直观的形象认识,缺少体验和感悟等,可以借助多种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感官,进而更好的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达到教学效果。那么,经过评课后,我也在思考,到底文言文的教学是应更适合哪一类的课堂?我也学*老教师的经验,学*同事的教学方法,并且在后面的文言文教学中实践探索,我认为如果能够较好的设计一个多媒体课件,在文言文教学中效果比传统课堂,即以教师主导走进文本的效果更好。当然,这一点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总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过早下结论。

  好处是:一、在多媒体等资源的辅助下,可以有利于教师展示已经梳理出来的知识点,给学生直观的展示,更容易把握重难点。二、在课堂中合理的运用,可以使课堂不那么沉闷,让学生多种感官受到刺激,保持注意力,激发对文言文学*的兴趣。三、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可以更好的把握教学思路,从而促使目标的实现等等。

  要注意的是:一、课件上展示的是教师的教学思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经过学生的谈论后,教师最后给予纠正和指导。所以,课件上不要展示出标准答案。二、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的运用能力,课件怎么样才能更有效的辅助教学?是漂亮?是色彩、花样多变?是字体复杂?……所以,教师要加强自己媒体资源运用的技术,才能设计出为课堂服务的好的教学资源。

  5、还有一些就是语速的把握,教态的自然,板书的设计等问题也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规范化,把功夫用在*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夯实自己的教学基本功,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成长起来。

  最大的感悟是: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汇报,深感肩上的担子重了,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要想干好这份工作,除了热爱还远远不够,更要学会专研。所以,作为新教师本身缺乏经验,有诸多的不足,那么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应该努力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把这份职业变成事业,变成兴趣,变成自己孜孜不倦追求的理想。放下繁杂的思想包袱,静下心好好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学*,在学*中成长。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7

  《烛之武退秦师》是记述行人辞令的散文。该文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层次分明、组织严密,说理透彻、逻辑有力,是《左传》乃至中国文学史一篇优秀范文,入选全日制高中必修课程。高中语文教案烛之武退秦师,我们来看看下文。

  【教材分析】《烛之武退秦师》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中“寻觅文言津梁”专题“因声求气”板块的一篇讲读课文。本专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觅得文言文的津梁,汲取古代经典的智慧,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丰富其精神世界。本板块的教学必须以“读”为重点,以“读”为主线,以“读”为主要的手段,要读出文言文的特点、气韵和魅力。

  课文安排在专题首位,是因为内容情节相对简单,但是又涉及秦、晋、郑三国历史上的恩怨和古代官职、人称以及外交辞令,更涉及到许多古今异义的词语,所以扫除文言字词障碍是理解文章逻辑美和语言美的前提。

  【学情分析】“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古人总结的读书方法,但是现在的学生普遍不会读或者读不好文言文。因而,本文的教学,教师必须保证学生的诵读时间,指导诵读的方法,切实使学生了解文言文诵读的要求、特点和方法。

  关于文言文内容理解,学生经过初中三年和高中一年的学*,已经初步掌握利用工具书和书下注释疏通简易文言文的能力,教师要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加强对文章思想情感的理解,避免逐字逐句式枯燥的讲解。

  【设计思想】《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叙事文章,有叙述,有描写,以人物的对话为主,有多种语气的表达,因而我在设计此篇课文时注要采用诵读法,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同时,在掌握重点文言句式和字词的基础上,通过问题设置将烛之武退秦师的背景、结果以及烛之武的'形象特点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了解劝谏艺术。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左传》及相关文学常识;

  2、掌握文言句式及实虚词,了解文言文诵读的基本方法;

  3、分析人物(烛之武)形象。

  【过程与方法】

  1、以诵读为手段,以问题为线索,梳理文章脉络;

  2、探究烛之武退秦师的原因;

  3、了解劝谏艺术的现实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烛之武临危受命,维护***的爱国主义精神;

  2、学会如何与人交流、沟通。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英雄在人们心目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替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借选自《左转》的这篇历史散文了解烛之武退秦师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一起去学*他的说话艺术。

  题目中的“退”是使动用法,“师”解释为军队。

  【设计意图】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急于阅读的兴趣。

  二、检查预*

  引导学生质疑,对课文中难以理解的字词解难。

  【设计意图】通过质疑,了解学生预*情况,把握学生学*能力。通过强调文中重点实虚词,疏通课文内容,提高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

  二、了解《左转》

  《左传》是我国第一步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多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生动,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设计意图】文科生对于文学常识的学*需要落实到每节课,每篇课文中。

  三、把握文章脉络

  在课前预*的基础上,请大家再次速读课文,回答问题。

  (一)烛之武是在怎样的背景下退秦师的?齐读第一自然段。

  ①其无力于晋:郑国曾经对晋文公无礼

  ②且贰于楚也: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国

  投影:补充故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郑国没有以礼相待;而是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楚国大败。

  (二)一言使国兴,一语使国亡,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的呢?生读第三自然段。

  ①郑既知亡郑——避其锐气。

  理解:烛之武似乎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这自然会使秦伯放下戒备之心,愿

  意听他把话说完,从而为进一步打动秦伯提供了可能。

  ②邻之厚,君之薄也。——阐明利害。

  理解:秦、郑相距遥远,晋、郑确是*邻,因此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无利益可言,反而因“邻之厚”而“君之薄”。烛之武这两句话的目的是阐明利害,委婉而谨慎地动摇秦君。

  ③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以利相诱。

  理解:以利益引诱秦伯,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国可能有种种好处。当然,获得这些好处的前提就是要秦国放弃进攻郑国。

  ④君之所知也——以史为例。

  理解:在一番拉拢利诱之后,烛之武察言观色,又不失时机地从两国的历史关系上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

  ⑤何厌之有?不厥秦,将焉取之?——推测未来。

  理解:从历史讲到现实,进而推测未来,烛之武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推测其灭郑之后必定要进犯秦国。烛之武**裸地挑破秦晋关系,可以读得慷慨一些。

  诵读指导:这段话说的委婉谨慎,但又有着很强的内在逻辑力量,诵读时要注意说话的口吻,口气不可太强,更不能咄咄逼人,但又不能软弱无力。

  文言实虚词:①越国以鄙远。②敢以烦执事③焉用亡邻以陪邻?④何厌之有?⑤舍郑以为东道主⑥行李之往来⑦既东封郑⑧唯君图之

  齐读第三自然段。

  【设计意图】本段的古今异义词语较多,重点讲解利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三)烛之武退秦师的结果如何?

  ①秦国悦,与郑人盟。

  ②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③晋文公: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④吾其还也。

  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诵读指导:此段以整句为主,思维严密,表现出晋侯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

  断,要读得沉稳自如。

  自由诵读课文一、三、四自然段。

  【设计意图】以上教学环节,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课文和寻找关键词句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

  (四)烛之武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他是自告奋勇要求去劝退秦师的吗?

  ①佚之狐:“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侧面描写)从佚之狐口中我们得知,烛之武的能言善辩、才华横溢早已闻名郑国。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吗,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业已。”(语言描写)有满腹委屈和牢骚,不过牢骚发泄后又义无反顾地奔赴敌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知难而退的勇士。

  ③巧妙地掌握秦伯的心理,一番话便说服了秦伯,说明烛之武是个不卑不亢、机警善辩的外交家。

  ④之所以能够抓住秦伯要害,是因为他对郑国这样一个小国的地位、力量以及兵临城下的局势了如指掌,说明烛之武还是个审时度势、统观全局的政治家。

  诵读指导:烛之武满腹牢骚,郑伯情真意切,读这段话时虚词是关键。

  【设计意图】此环节目的在于总结人物形象特征,对人物塑造方法的把握。

  (五)烛之武为什么会成功?除了他自身的机智、善辩这些主观原因还有那些客观原因?

  ①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

  ②郑伯——善于纳谏、勇于自责。“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作为一国之君,能主动自责,可见其肚量和情真意切。况且郑伯不止于自责,还能指明郑国灭亡的后果。诚意和透彻的分析终于打动了烛之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③“无礼于晋”、“贰于楚”之事也是小事,晋郑间并无深仇大恨,且与秦关系不大,所以危急情形尚可缓和。

  ④两军分兵驻扎,使郑有机会单独接触秦君。

  (六)内容小结

  全文以“退秦师”为中心,从秦晋围郑开始,到秦晋退兵作结,塑造了烛之武有勇有谋、能言善辩、审时度势的形象。

  再次自由诵读全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筛选课文中有用的信息,并发挥想象,加深对烛之武形象的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避免按课文顺序讲解的枯燥沉闷。

  四、合作探究

  1、古话说:伴君如伴虎。披“龙鳞”、逆“圣听”需要大智大勇,而作为君王更需要虚心采纳方可成就伟业,你还知道哪些善谏忠臣和善纳明君?

  ①邹忌与齐威王:齐王接受邹忌的进谏,听取群臣的意见,于是有“战胜于朝廷”的美谈。

  ②触龙与赵太后:触龙抓住赵太后爱子之心,将心比心、动之以情、申明大义,最终解开太后心结。

  ③魏征与唐太宗:唐太宗“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今魏征殁,朕失一鉴矣。”

  ④管仲与齐桓公:齐桓公豁达大度,不但没有治管仲的罪,还任命他为相,后来齐国日益强大。

  2、劝谏艺术对于现代人有怎样的意义?

  ①理解对方感受,委婉对话,有效沟通;

  ②倾听别人意见,完善自我,提高修养;

  【设计意图】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关注,鼓励学生更好地把理论用于实践。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烛之武退秦师的相关内容,感受烛之武的勇敢、机智和善辩,这种委婉劝说的艺术在今天仍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我们还应学会倾听和交流,唯有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六、布置作业

  整理课文中文言句式和实虚词。

  七、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8

  教学设想:

  1、自始自终以诵读为教学手段和依据。

  2、适当补充《左传》中篇幅短小的文章作为课外阅读材料。

  3、可结合本课让学生了解说话讲究艺术的重要性,设一堂口语交际课,题为《说话艺术大家谈》。

  教学目标:

  1、在诵读背诵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其它文言现象;

  3、学*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细化段落,分清文章条理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带领学生熟悉课文,并力求背诵,在此基础上,点到文中的文言现象。

  教学难点:文言文中的文言现象、重点虚词的用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串讲法、以读领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当我们看到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的***,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崇高感、敬慕感。敬慕那些为国争光的英雄。英雄,在人们心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为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学*选自《左传》的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 630 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1.时代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 632 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2.主要人物介绍

  烛之武是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郑伯,勇于自责者。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满腹委屈与牢骚。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扬先抑,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赴敌营。

  3.本文学*的知识点

  (1)熟悉课文,达到背诵。特别注意把握课文的支撑句:

  ①秦、晋围郑,……且贰于楚也。

  ②吾不解早用子,……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③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吾其还也。

  (2)准确分辨一词多义。如若、论、辞、鄙、微、之等。

  (3)注意通假字:共——供;说——悦;知——智;

  (4)正确把握词类活用词。如:鄙、东、西、敝、军等。

  二、《左传》

  大家初中时学过一篇选自《左传》的文章,是什么呀,——《曹刿论战》。本文也是选自《左传》,《左传》是“十三经”之一,它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它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人物的言行,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得当。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朱彝尊《经文考》卷一六九引

  三、课文讲解

  1、我们今天就来讲述这个发生在僖公三十年的故事。上节课要求大家预*了这篇课文。那么,首先请大家齐读第一段,找出,晋、秦这两个大国为什么要欺负郑国这个小国家呢?

  (齐读,请一位学生找出原因)

  “对,以其、、、、、、也”,(1)可以说,故事一开始就是尽显危机,形式非常紧迫,严峻。“锦|军函陵,秦|军氾南”,眼看郑国就要灭亡了。大家注意到我怎么读的这句吗?“锦|军函陵,秦|军氾南”,这样断句对不对,为什么这样断句呢,“军”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了。同时,也可以明显的看出秦晋是分驻在两个地方的,为什么折磨交代呢?(这为下文埋下了伏笔)我们接着读故事。

  2、就是在这样严峻的形式下,(2)烛之武要登场了,矛盾似乎又缓和了,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呢,是他毛遂自荐,主动承担责任吗?

  〈1〉对,不是。而是别人——佚之狐推荐的。可见佚之狐也是个知人善用的贤臣。若是让大家带着感情推荐烛之武,应该怎么读这句话?用什么语气、语调推荐呢?————读得坚定一点,胸有成竹“”师--必----胜。

  〈2〉但是烛之武却有推辞之意,(3)气氛一下又紧张了。想想也是,一 个多年未被重用的老臣,难免心中会有怨言。哪位同学能诉说一下他的怨言,带着烛之武的感情。————就是该读得伤感一点。

  〈3〉在这种情况下,郑伯也体现了贤君的模样,他先进行了自我批评,然后又以利打动烛之武。——大家看课后练*三中的一句话:“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事情到了这种地步,矛盾又缓和了,烛之武答应游说秦君。

  3、那么,烛之武采取了什么方式去游说的呢?有没有效果呢?故事进入了高潮阶段。

  “夜缒而出”,这也照应了前文中严峻的形式(“缒”字“而”字的讲解)

  现在大家齐读烛之武的说词,在读的过程中能不能大略标出秦晋郑三国的地理位置,简单的标出,假如三者在一条直线上的话。(提问)

  (秦————晋————郑)

  非常好,有了这个战略形式图,大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了或者说是说服秦伯的前提条件。

  (结合战略形式图,具体讲解这段说词,围绕“亡”的不利和“舍”的有利)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从这个形式图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秦的劣势。

  (2)所以,烛之武一开始就摆正自己的位置,“郑即知亡矣”,之后,说“若亡、、、、、、执事”,从形式图中,也可以看出秦晋围郑,受益的就是晋,烛之武的这句话一说出来,大家会不会想“坏了,烛之武难道要叛国,郑国又危险了”,我们继续往下读。

  (3)晋强,相对的秦就弱了

  (4)要是不灭郑,会怎么样呢“君亦无所害”

  (5)晋国曾经有不讲信义的行为,还能相信吗?

  (6)(秦————晋————郑)

  肆其西封 东封郑

  (7)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烛之武的一番说词都是围绕一个“利”展开,好象处处为秦着想,其实呢,完全是为了保存郑,秦晋联盟也有损害,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

  4、秦军退,并“使、、、、、、戍之”。晋国怎么样了呢?分析“不仁”“不知”“不武”。 “不知”是真正的原因。

  四、艺术特色

  1、整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故事,清洁是不是*稳发展的不是,而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

  2、那么,文章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是不是一下从悬崖跌到深谷呢?不是,而是非常自然的设置了伏笔和照应;

  3、这个故事也算得上当时的一件大事了,而作者没有写秦晋如何计划,没有写郑国大臣的凡庸,而是集中笔墨写烛之武的说词,这是本文选材的一大特点,详略得当,结合《曹刿论战》。

  五、字词(略)

  六、板书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尾

  辞

  君知其难 君之薄也 君亦无所害 君之所知也 唯君图之

  亡郑 舍郑 联晋

  无利 有利 无利

  一、重要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通“缺”

  ⑤jué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 国势衰微。

  ③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如果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6、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说”“辞”见课后第三题。

  二、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三、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

  四、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五、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六、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以上知识点可让学生利用工具书讨论总结。

  七、体味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性。

  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特别是说秦时的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体现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以上是正面描写。佚之狐的推荐、郑伯的自责,退秦师的事实,都从侧面烘托了这个人物。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9

  【学*目标】

  1、了解《左传》的有关知识以及在中国文学上的地位。

  2、理解词语:贰、军、鄙、陪、封、行李、共、济、肆、阙;

  3、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思路,根据文意背诵课文。

  4、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学*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诵读课文,理解词语:贰、军、辞、鄙、陪、行李、共、济、肆、阙、说;归纳义项:若、夫、微、之。

  2、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思路,根据文意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于运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讲解法。

  3、讨论法。

  【教具准备】

  多谋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要求】

  1、根据课文注释疏通字词句,标志有关难以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2、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作品以及写作背景。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文

  古代有句话:一言九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句话说明口才的重要性。无独有偶,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口才、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通过学*《烛之武退秦师》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结构,理清思路

  1、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⑴ 第一遍学生齐读。

  ⑵ 第二遍听录音。

  2、听课文录音,纠正字音、句读。

  晋/军函陵,秦/军锬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朗读第二段,结合语境准确把握人物身份,体会文言文的语气。分角色朗读(学生自己谈应该如何读)。

  4、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提示:本文记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时的一个故事。郑国被秦、晋两个大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而且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5、秦晋两国为什么要联合攻打郑国?课文中是如何表述的?

  提示:“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引出背景材料:(学生回答预*情况,教师补充、点拨,并出示课件中有关的地图)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秦、晋围郑形势图:

  6、退秦师的结果怎样?用原文回答。

  明确:秦“乃还”,晋“亦去之”。

  7、明确写作思路(结合板书明确思路,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提示:为什么退──怎样退──退的结果。“怎么退”是课文的主体部分。

  三、重点探究第三段

  要求:

  1、同学之间互相讨论该段的字词句,质疑、解疑。

  2、思考: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军的?

  生探究学*中可能遇到的难解的字词以及问题举例:

  1、封:

  ⑴ 既东封郑(“封”,会意字,从土从寸,表示帝王向诸侯分封土地。本义封赐。还可引申作名词,指疆土,疆界。如《孟子》:“域民不以封疆之界。”这里作意动词,“以……为疆界”的意思。)

  ⑵ 又欲肆其西封(用做名词,即当“疆界”解。)

  2、鄙:

  越国以鄙远(形声字,从邑,表示它是地域区划的名称,声。按周制,都城的*郊叫乡,远处叫遂。鄙是遂所属的一级居民单位,也泛指边远地区或农村。如彭端淑《为学》:“蜀之鄙有二僧。”作名词讲;这里属词类活用,是名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把偏远的地方当做边邑”)

  3、之:

  邻之厚,君之薄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行李之往来(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君之所知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将焉取之?(代词,代土地)

  戍之,乃还。(代词,代郑国)

  4、敢以烦执事:冒昧地用这种方式麻烦你。

  5、“君”字出现9次,其中8次是对秦穆公说的,1次是说晋国的。体现了烛之武替秦考虑,不为己谋的思想。他在有意无意间离间秦晋关系,使秦伯不但“去郑”,而且派人“戍之”。其中用语委婉而有气势。

  6、内容:“夜缒而出”,进一步说明了郑国形势之严重。秦、晋已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从侧面衬托烛之武这一形象,突出他的勇敢。

  第一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说明秦、晋围郑,郑国必亡。欲扬先抑,提出问题。烛之武好像置身于郑国之外,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的,这自然会引起秦伯的好感,愿意听他把话说完,从而为进一步打动秦伯提供了可能。

  第二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烛之武指出,秦、郑相隔遥远,晋、郑却是*邻,因此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没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鉴于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秦国当然不会帮助晋国成就霸业而使自己的国力相对削弱。(以退为攻)

  第三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只有好处。如果说上一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则是以利益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在秦、晋关系上做文章,很有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当然,这些好处的前提,就是要秦国放弃进攻郑国。这样一分析,攻郑与友郑的利弊轻重,自然就摆在了秦伯面前。

  第四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烛之武察言观色,又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从历史说到现实,烛之武又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这样一发挥,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不仅与郑国订立了盟约,还反过来帮助郑国。

  通过学生讨论,小结烛之武说服秦伯的艺术(出示课件):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亡郑导致邻之厚,君之薄也(阐明利害,动摇秦军);

  舍郑,君亦无所害(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晋国贪得无厌,君之所知也(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这段说辞,只有125字,表现出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他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而若取郑则客观上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无利,还会招祸。若秦穆公明白了这一层,就很可能反过来弃晋帮郑,烛之武抓住了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说辞,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

  四、结课

  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机下,以适当的方式发生的感情,才是适度的最好的感情。”烛之武正是运用最恰当的劝说方式处处为秦着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挑拨秦晋关系,终于打动了秦穆公,使秦穆公“乃还”,从而保全了郑国。这是烛之武智慧的体现,更是他辩论语言的魅力所在。

  【板书设计】

  烛 为什么

  之 以利相诱

  武 怎么退 替秦着想

  退 挑拨秦晋

  师 退的结果

  【评课与反思】

  教完该课回头思考,特总结如下:

  一、评课

  专家的评课情况汇总:

  1、诵读的巧妙处理,词语、断句体现巧妙,并且在诵读中解决语言知识。

  2、对背景知识的介绍打破常规,比较自然,恰到好处。

  3、对教材的处理突出主体部分,重点明确。

  4、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文言文知识的落实、写作、艺术表达技巧相结合。

  5、板书与多媒体的完美结合,学生回答时边板书要点、边总结,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与评价,让学生在思考的同时得到知识的总结。

  6、课堂结构自然、舒服,教师有亲和力。课堂上让学生发现问题──小组交流──互相解决,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对学生的尊重。

  7、文中涉及到晋国的事情,能否从晋国的角度入题。

  二、自评

  1、课堂结构自然完整,结语与导语围绕课文内容,并遥想呼应,思路清晰、严谨,关注每一个细节。

  2、突出文言文的文体特点,注重诵读教学,引导培养学生诵读的*惯和能力。而且三个段落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法,体现教材特色、学生特点,以及教材处理的灵活性。

  3、教学重点鲜明,充分发挥学生学*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协作,从而在集体的智慧中完成学*任务。

  4、充分尊重学生,及时评价(包括口头评价和板书)学生、鼓励学生,挖掘学生学*的潜力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5、教师语言自然、亲切,富有感染力和时代感,教态自然而有亲和力。

  6、从整个课堂看来,气氛活跃,师生互动配合紧密,能有效体现教师有效地教和学生有效地学的原则,学*效果较好。

  7、课堂上回答问题的人中,男生多,女生少。说明自己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关注值得反思。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0

  【教学设想】

  1、由于学*文言文要付出比现代文更多的认识努力,因此通常同学们对文言文大都敬而远之。调查显示,多数同学都不大了解所学文言文的内涵,不了解那些隐藏在陌生语言下面的更深层次的人类的智慧,笔者力求引导学生走进文言文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说辞语言十分精彩,人物形象也栩栩如生,引导学生意识到这一点,就可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逐步改变其对文言文的看法,培养起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2、《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背景对同学们来说非常陌生,可以让学生亲自查找资料,从而培养学生的收集筛选材料的能力和自读能力。

  3、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把课堂还给学生是很必要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更多是学生的小组讨论,教师适当的给以点拨,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培养了学生交流协作的能力。

  4、诵读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手段,在文言文中的作用尤其不可低估,所以本堂课自始自终以诵读为教学手段和依据,在诵读中赏析课文、分析人物。

  5、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语文课堂应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因此结尾设计讨论发言就是让学生乐于探讨并且有话可说,学有所得,并能学以致用。

  6、背诵一直是学生一个头疼的问题,所以笔者尽量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强学生的文言文学*兴趣。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5、学*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流程】

  生朗读预*→师范读→生朗读梳理→师引导生朗读赏析→生朗读巩固→师引导生朗读背诵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借助注释梳通文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199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这个故事可谓是“一夫敌百万之师”的现代版。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无数这样的人物:张仪、苏秦、诸葛亮。今天我们将去拜访他们的“祖师”,请同学们翻到《烛之武退秦师》。

  2、《左传》其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

  3、史书体例:

  ⑴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⑵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⑶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⑷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⑸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⑹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4、相关资料:(在课文赏析中涉及到时给学生做补充)

  ⑴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大臣吕省、却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

  ⑵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

  ⑶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

  ⑷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仅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二、课文学*

  1、师范读课文。

  2、生自由诵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3、生齐读课文。(师点拨字音、停顿。)

  4、生结合课文注释初步梳理课文。(边轻声朗读,边梳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在诵读中理解赏析课文。(前2段)

  2、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生概述本文的故事。(1~2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师引导大家概述。)

  2、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各段段落大意。(用四字短语概括)每组选代表发言,师引导大家筛选归纳:

  第1段:秦晋围郑。

  第2段:临危受命。

  第3段:智退秦师。

  第4段:晋师撤离。

  二、课文赏析

  第1段:

  1、生齐读第1段。

  2、师示范串讲梳理第1段。

  (为学生后文的接龙串讲做示范。)

  3、留时间学生质疑问难。

  (让学生在字词上得到落实。)

  4、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为后文学生的讨论归纳做示范)贰:从属二主;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以其于晋无礼”。

  5、师引导学生串析本段:“晋候、秦伯围郑”阐明形势:兵临城下,形势严峻。“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阐明原因: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阐述两军驻扎位置: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

  6、师引导学生2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第2段:

  1、男生齐读本段。

  2、女生接龙串析本段。

  师点拨:

  ⑴ “佚之狐言于……师必退。”

  ①形象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即“才”)。

  ②在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③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⑵辞曰:“臣之壮……也已。”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鲜活。

  ⑶公曰:“……”许之。

  ①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可谓善于做思想工作。

  ②烛之武最终应允,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④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⑷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已”:通“矣”,句末语气助词;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字表判断。

  ⑸师引导学生用5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在诵读中理解课文。(后2段)

  2、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3、体会烛之武的游说技巧。

  4、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5、分析各人物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课文赏析

  第3段:

  1、一生范读本段。

  2、生借助注释细细梳理本段。(因为本段集中刻画了烛的形象、表现出其高超的游说技巧,所以让学生细细品味)

  3、生接龙串析本段:

  师点拨:

  ⑴ “夜……秦伯”:说明形势危急,烛不畏危险。

  ⑵烛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⑶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4、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5、学生同桌讨论归纳,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亡:动词的使动用法;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鄙:名词的意动用法;封:名词的意动用法;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东:名词活用做状语;陪:通假字,通“倍”;共:通假字,通“供”;厌:通假字,通“餍”;说:通假字,通“悦”;阙:通假字,通“缺”或“掘”;以为:古今异义词,古意:把……当作;今意:认为。行李:古今异义词,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东道主:古今异义词,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乏困:古今异义词,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6、师引导学生结合烛的游说步骤即兴背诵本段。

  第四段:

  1、女生齐读本段。

  2、男生接龙串析本段。

  师点拨:

  晋文公以“不仁”、“不知”、“不武”的理由退兵,看似冠冕堂皇,其实,“不仁”只是一个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是因为胜负之数,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

  3、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知:通假字,通“智”。夫人:古今异义词,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去:古今异义词,古意:离开;今意:到,往。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4、师引导学生即兴背诵本段。

  二、人物形象分析

  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发言,师引导学生归纳:

  1、烛之武:

  ⑴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⑵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⑶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

  ⑴善于纳谏。

  ⑵勇于自责。

  ⑶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三、本文的写作特色

  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

  1、伏笔与照应。

  2、波澜不惊。

  3、详略得当。

  四、生小组讨论后谈学*本课后的启发

  分两种层面来展开:

  1、本文给我们的启示。

  2、结合当今国际国内形势(比如:世贸谈判、朝核问题……)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1

  (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概括大意。

  2、翻译1-2段,初步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互助合作,完成1-2段文言文的翻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感知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知识链接 (3分钟)

  1、 简介《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 《左传》的别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

  ★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2、秦晋围郑背景:见《全优设计》“走*文本”

  预*检测: (10分钟)

  (一)朗读展示:

  1、学生自渎:读准字音,读通文章。

  2、教师或学生范读:边听边思考各自然段的大意。

  3、学生集体朗读。

  (二)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1、概述本文的故事。

  2、归纳各段段落大意。(用简洁的短语概括)

  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晋师撤离

  学法指导:(2分钟)

  1、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力求直译,字字落实

  2、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①人名、地名、国名、专用名词等保留不译,②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③补出省略的成分,④调整倒装句的语序。

  文本探究 :(20分钟)

  1、课题《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退”是什么意思?

  2、翻译第一段

  (1)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①且贰于楚也

  ②晋军函陵

  ③以其无礼于晋

  (2)口译第一段:

  (3)请解决你的疑难点:

  3、翻译第二段

  (1)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无能为也已

  ③是寡人之过也

  (2)口译第二段:

  (3)请解决你的疑难点:

  布置作业:

  把一、二段译文写在作业本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翻译3-4段,巩固学*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小结出词类活用的翻译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继续感知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词类活用的规律。

  文本探究:(20分钟)

  1、翻译第三段

  (1)重点词语的翻译

  ①夜缒而出 ②郑既知亡矣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④越国以鄙远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⑥何厌之有

  ⑦既东封郑 ⑧缺秦以利晋

  (2)重点句子翻译:

  ①敢以烦执事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夫晋,何厌之有

  ④秦伯说,与郑人盟

  (3)口译本段

  (4)解决你的疑难点

  2、翻译第四段

  你的疑难点:

  基础整理:(10分钟)

  基础探微:

  1、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②越国以鄙远

  ③与郑人盟

  ④不仁,不知(智),不武

  ⑤唯君图之

  小结规律:名词加名词,有一个名词处于谓语位置,需要活用为动词;否定副词后跟名词,名词需活用为动词。

  (2)名词作状语

  ①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②夜缒而出

  小结规律:名词后面跟动词,但是不是主谓关系,而是修饰关系,名词就作状语

  (3)动词活用为名词

  ①君亦无所害

  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小结规律:动词处于宾语位置

  (4)动词的使动用法

  若不阙秦

  小结规律:不及物动词带宾语,考虑是否使动

  (5)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①越国以鄙远

  ②邻之厚,君之薄也

  ③共其乏困

  小结规律:形容词处于宾语位置

  布置作业:把3、4段翻译写到作业本上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局部探究,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基础整理

  局部探究(学生分组思考讨论)

  1.第一段写秦晋围郑,它是如何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及形势?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文章的第①段用“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又用“晋军函陵”“秦军汜南”说明攻方的态势,暗示郑国已经危在旦夕。这就点明了烛之武游说秦伯的背景,为下文的故事发展作了铺垫。

  (1)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无礼于晋”及“贰于楚”都直接关系到晋国,而与秦国无关,这就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2)秦、晋两军,一在函陵(今河南新郑北),一在汜南(今河南中牟南),两军分驻南北两边,互不接触。这为烛之武说服秦伯的秘密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2、第二段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辞”后“受”,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但在关键时刻,作为国君尚能接受规谏,诚恳认错。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这一内容用粗线条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铺垫。

  3、第三段烛之武用哪些事实和事理一步步说服秦伯退兵?试概括他说服秦伯的原因。

  参考一: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参考二:

  第一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欲扬先抑,提出问题。此语出乎听者意料,引人倾听。

  第二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

  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第三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只有好处。如果说上一层是以分析危害来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他换了一个角度,则是以利益引诱秦伯了,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当然,这些好处的前提,就是要秦国放弃进攻郑国。这样一分析,攻郑与友郑的利弊轻重,自然就摆在了秦伯面前。

  第四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一番拉拢引诱之后,烛之武又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这样一发挥,使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不仅与郑国订立了盟约,还反过来帮助郑国。

  明确:这篇文章对烛之武的善于辞令,写得极为出色。他去说服秦伯,虽然目的是求和,但绝不露出一点乞怜相。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头头是道,使人信服。他在说辞里处处为秦着想,使秦伯不得不心悦诚服,不仅答应退兵,而且助郑防晋。

  (1)处处为秦着想。

  首先,烛之武开门见山地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但作为郑大夫的烛之武却没有半句为郑国乞求的话,相反,却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来表明为秦着想的立场。先分析了“越国以鄙远”的难处,接着谈了亡郑实际上是增加了别国(晋)的土地,增强了别国的势力,而邻国势力的增强就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接下来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动心。

  (2)充分利用秦、晋的矛盾。

  正当秦伯在考虑灭郑、存郑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为秦君分析:“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离间双方。这番话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着烛之武又把话题引向未来,预言晋国此后的动向:“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由于晋国当时已成为中原霸主,秦伯对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烛之武的这篇说辞戳到了他的痛处,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退兵助郑。

  4、关于烛之武,书上的记载:正史上对他的记述除了《左传》这些文字外,别处似乎很难找到他的名字了。《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人”“使”二字使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东周列国志》里说他“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佚之狐对他的评价是:“口悬河汉,舌摇山岳。”从其后来的表现看,此言不虚。

  【小结形象特点】通过阅读本文,你觉得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你从他身上获得怎样的启示?

  烛之武——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生死未卜,却勇入秦营;成功说退秦师,充分显现了他高超的“辩才”。可以说,他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直入敌营的勇士,是一个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拓展探究:

  1.烛之武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什么?

  明确:这句话表面上是谦虚,实际上是指责郑伯一直不任用他,埋没了他的才能。

  2.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样看待晋文公的退兵理由?

  明确:其实,“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知”通“智”这个“智”,是明智,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在起作用。

  3.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请举例分析这一写法。

  明确:文章注意伏笔与照应的地方较多。如:①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师埋下了伏笔。②“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晋侯、秦伯围郑”“国危矣”的有关内容。③“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烛之武说退秦师提供了条件。

  文章顾后瞻前,巧施伏笔。简练而不失谨严,自然而耐人玩味。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2

  【学*目标】

  1、欣赏烛之武精彩的论辩艺术。

  2、分析烛之武的人物形象。

  【学*重难点】学会适当运用论辩技巧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学*过程】

  一、奇迹导入(设计理念:激发阅读兴趣,了解人物身份。)

  两个大国围困一个弱小的国家,合理的结果是什么?——当然是效果城破国灭啦!可是一夜之间,奇迹发生了——一个人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不仅挽救了自己的国家,还差点让两个强敌反目成仇。

  孙子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是兵法的最高境界。而外交谋略的正确运用是达到这一境界的重要方面。刘勰的《文心雕龙》评价口才的作用“一言九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个人的口才、力量真的能抵得上百万之师吗?今天我们通过学*《烛之武退秦师》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复*检测(设计理念:只有解决字词的障碍,文字背后的情感、形象才能纷纷站立起来。)

  上节课我们已经对一些重点的词句做了疏通,接下来检测大家对课文文言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课件展示)

  1—3解释加点词,4—6翻译句子。

  1、行李之往来古今异义,外交使节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

  3、共其乏困缺乏的物资

  4、晋军函陵,秦军氾南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5、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

  6、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满足呢?

  三、整体感知(设计理念:掌握情节,理清思路。以活动增趣味,也为下一环节打下基础。)

  1、《左传》叙事非常利落,本文四个段落就结束了故事。请大家也学一学这种简练的风格,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段内容。(课件展示)

  围郑→受命→退秦→撤围

  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迫晋撤围

  2、易中天品三国,今天我们也来个图说三国。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先了解与此文相关的历史事实,然后我们研究一下三国的位置。

  排兵布阵,运筹帷幄,需要一图在手,高明的军事家都是如此。(课件展示)

  这是晋秦围郑形势图,不过三国位置不明,你能根据第三段的某些句子迅速判断三国的确切位置吗?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晋隔开秦郑两国,居于中。

  (2)“若(秦)舍郑以为东道主,(秦)行李之往来,(郑)共其乏困。”——秦在西,郑在东。

  (3)(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晋居中,东边是郑国,西边是秦国。(课件展示)

  3、交代秦晋围郑的形势有何作用?

  (晋师出有名,“以其无理于晋”(晋文公逃亡时郑国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他),“郑贰于楚”(郑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同时从这两句话就能发现秦国与郑国并无什么矛盾,所以折也是见的是“秦伯”而非晋侯的原因。秦既是友情出演,也为图霸业,没有共同利益的联盟,自然是同床异梦。)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埋下了伏笔。

  晋秦联军来势凶猛,兵临城下,为人物出场铺垫。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但分驻两地,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下文的成功劝说分化伏笔。

  4、我们再来看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告诉我们哪些内容?

  (1)一人与万人,力量悬殊,充满悬念。

  (2)核心人物是烛之武: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yǔ、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课件展示)

  (3)如果在“退”前加上一个修饰语,肯定是智退,而非力搏也。

  巧施反间计、三寸之舌、妙语、说......

  烛之武(说)退秦师(板书题目,重点“说”)

  四、互动探究

  1、烛之武是怎样劝说秦伯退兵的呢?(诵读第三段,注意语气。)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开头一句“夜,缒而出。”为何“夜出”?何为“缒而出”?为何缒而出?(课件展示)

  “夜出”躲开晋军耳目。“缒而出”指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这三个字让我们感受到当时郑国面临重病围困,岌岌可危。烛之武在这种形势下去劝说秦伯,真可谓敢说。(板书:敢说)

  (2)烛之武的这段说辞可以分为哪几层意思?

  这段说辞,仅125个字,却包含了五层意思,①郑既知亡。(语气沉着真挚。)欲扬先抑,以退为进;②亡郑利晋。(语气*稳、严正。)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究竟什么意思?你懂的!秦晋之间,几代联姻,非常友好,留下了“秦晋之好”的佳话,这两个邻国的友好关系,在烛之武眼里却成了“邻之厚,君之薄也。”真是赤裸裸的离间,中伤秦晋之好,但也有先见之明,预见了秦晋之争。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③存郑利秦。(语气高亢、诚恳。)替秦着想,以利相诱;(春秋无义战!所有的战争出发点都为“利”。烛之武抓住了秦伯谋利的心理,口吻比较诚恳。)④回顾过去,晋不讲信用。(语气慷慨激烈。)引史为例,挑拨秦晋;⑤展望未来,晋必将攻秦。劝秦谨慎。(语气慷慨激烈。)

  他的一番说词(8“君”,6“郑”),(表面看来)处处为秦着想,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理由充分,其实呢,句句与郑无关,句句关郑兴亡。完全是为了保存郑,秦晋联盟也有损害,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这体现了烛之武以“利”抓秦伯心理,体现他会说。(板书:会说)

  但是如果烛之武这么说的话会不会达成此行的目的?“您来打我们郑国真是太不聪明了,我们郑国灭亡了对你有什么好处?不要傻乎乎被人家利用了,做出这么蠢的事。如果你不灭掉郑国,我们郑国会给你任何你想要的东西,你就行行好,放过我们郑国吧。”所以烛之武之所以能够说退秦师,不仅是因为说清了灭郑、存郑对秦国的利弊得失,更因为他高超的语言艺术。

  简单品析烛之武的语言艺术:

  郑亡(言于秦)

  亡郑(害于秦)处处言秦,处处为郑

  舍郑(利于秦)晓以利害

  赐晋(负于秦)明则为秦,暗则图晋

  肆晋(阙于秦)

  真可谓:三寸巧舌力挽狂澜息国难,一番善言情荡衷肠罢干戈。(板书:巧说)

  古人对烛之武说辞的评论——

  如此辞令,真无一字不妙,无一着不老靠圆密。——魏禧《左传经世钞》

  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刘勰《文心雕龙》

  (3)如此精彩的论辩内容,大家有什么收获、心得、体会呢?(同桌之间讨论)

  (1)说话要讲究技巧,委婉含蓄

  (2)语言要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3)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抓住对方的心理。

  (4)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

  【小结】

  烛之武出色的“说”理艺术对于古人和今人的处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中国有句古话:“伴君如伴虎。”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更要懂得说理的艺术。1、邹忌与齐威王(正面)邹忌将自身受蒙蔽的事情和国家大事用类比和联想的方式联系起来,规劝君王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从而齐王接受了皱忌的进谏。2、触龙与赵太后(正面)触龙抓住赵太后爱子、怜子之心,拿人心比自心,以己子做诱引,动之以情,申明大义,进而解开太后心结。

  (二)对于现代人来说,在给别人提意见和建议时,我们要充分尊重被劝说者,注重对方感受,委婉劝说,文明交流。*时与人沟通要做到敢说、会说、巧说,这样才能说好。

  2、烛之武开始还闹点小情绪,后来才接受任务,这是否有损于人物形象,是本文的瑕疵?

  恰恰相反。一直不被器重,怀才不遇,闹点情绪更显真性情,人物形象更显真实。临危受命,更显示出他不计前嫌,以大局为重,是位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不避艰险,为国家利义无反顾,是知难而上的勇士;在秦伯面前口若悬河,最终劝说成功,他更是巧言善辩的辩士。

  五、当堂反馈

  1、有一项关于家庭教育的调查表明,许多家长对孩子说的最多的三句话是:“听话”、“好好学*”、“没出息”针对这三句话,请你也写三句话来劝说这些家长以改变他们的看法。

  让你的孩子在自我探索中享受独立的乐趣,让你的孩子在全面发展中提高综合素养,

  让你的孩子在正面激励中形成健康的人格。

  《左传》叙事中人物的行动、对话构成了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段,而绝少对人物进行外貌、心理等主观静态描写。通过人物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言行,人物性格得以展现,形象得以完成。——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你最欣赏的是哪一个人物,理由是什么?

  郑伯——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知错能改。

  佚之狐——识人才的伯乐。有充分洞察力和预见性(侧面写烛之武)

  秦伯——以利为重,亦敌亦友,变化难测,政治手腕了得。

  晋侯——以利为重,以”不仁”为借口,沉着应对,有政治家的风度。

  烛之武——官微人轻,怀才不遇,临危受命,不避艰险,深明大义,才智超群。(一个为纾国难挺身而出的忠臣,一个远见卓识的杰出的外交家,一个晓理动情的天才式演说家,一个善用矛盾化干戈为玉帛的政治家,一个审时度势的出色的心理分析大师)

  志士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勇士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勇士

  辩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思考:

  1、烛之武能言善辩,才智过人。这样的人为何老不见用?

  2、郑伯作为当权者做得如何?从中要汲取怎样的教训?

  3、佚之狐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他自己为什么不去说秦而举荐了烛之武呢?他对

  烛之武是很了解的,为什么到现在才举荐呢?他这是一种什么心理?

  【板书】

  敢说会说

  \/

  烛之武(说)退秦师

  /\

  巧说说好

  围郑→受命→退秦→撤围

  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迫晋撤围

  补充:

  1、《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左传》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左传》描写人物生动细致,人物语言富有文学色彩,叙写战争时以记叙战前准备、战后论战为主,略写战争经过,记录了不少外交辞令、议论、谏说,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

  2、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yǔ、养马

  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

  3、背景材料

  (1)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工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工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2)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裂痕。

  (3)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4)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3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烛之武形象分析。

  3、烛之武如何退秦师。

  4、归纳整理文言文常见字词、句式。

  过程与方法

  1、问题式。以问题层层推进,梳理故事情节。

  2、探究式。烛之武退秦师原因及现实影响力。

  3、对比式。烛之武、邹忌、魏征、触龙等说话艺术之对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烛之武临危授命,维护***的爱国主义精神。

  2、通过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学会如何与人交流、沟通。

  教学重难点:

  1、 烛之武如何劝退秦师。

  2、 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带给我们的启示。

  3、 重点文言词语及句式。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相关故事背景。

  3、梳理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秦王威风八面的朝堂,蔺相如轻启三寸不烂之舌,挫败秦王夺璧的阴谋,使宝璧*安归赵;在群儒唇枪舌剑的进攻面前,诸葛亮轻动三寸不烂之舌,折服东吴的饱学之士,使孙刘迅速结盟;在郑国危如累卵之际,老迈的烛之武轻摇三寸不烂之舌,虎狼之师不击自退,铁桶之围不攻自破。

  烛之武在剑拔弩张的敌对情势下,是如何说服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护郑国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同走进《烛之武退秦师》。

  巧设悬念,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急于阅读课文的欲望。

  二、了解《左传》

  《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左传》别名 《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春秋》三传 (解说《春秋》) 《左传》《公羊传》《谷粱传》

  三、推进新课

  该环节主要是疏通情节,在文中寻找关键句,由学生自主完成。

  (一)烛之武如何退秦师的?

  明确:①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

  ②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③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④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⑤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文言句式及词语

  ①邻之厚,君之薄也。

  ②敢以烦执事。

  ③焉用亡郑以陪邻?

  ④何厌之有?

  ⑤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分组朗读第三段。

  (二)烛之武为什么要退秦师?(齐读第一自然段,然后由学生回答。)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且贰于楚也。

  补充故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楚国大败。

  (三)烛之武退秦师的结果如何?

  ①秦伯说,与郑人盟。

  ②乃还。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④吾其还也。

  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四)齐读一、三、四段。

  以上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从诵读和寻找关键句中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线索。

  四、结束新课

  对照板书,回忆故事情节。一、三、四段读熟。

  五、布置作业

  1、背诵一、三、四段。

  2、整理文言词语及句式。

  板书设计

  ① 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② 阐明利害,动摇秦君。

  ③ 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④ 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⑤ 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复*上堂课内容,并归纳总结文言词语及句式。

  2、 分析烛之武形象,并延伸讨论说话艺术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烛之武“ 怎么退——为什么退——退的结果”三个问题引出文章相关语句,

  再次熟悉情节。并归纳一些词语用法及宾语后置句。

  敢以烦执事。

  焉用亡郑以陪邻?

  以 越国以鄙远。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邻之厚,君之薄也。

  之 何厌之有?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焉用亡郑以陪邻。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焉 且焉置土石。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宾语前置句

  何厌之有?(“之”提宾标志词)

  ①何陋之有?

  ②莲之爱,陶后鲜有闻。

  ③菊之爱,同予者何人?

  ④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推进新课(从文本出发,逐步引进社会和人生。)

  (一)朗读第二段,思考:

  烛之武究竟何许人也?(学生探讨,分析其个性化及爱国情怀)

  ①佚之狐:“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侧面描写)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语言描写)

  ③(烛之武)许之。

  ④(烛之武)夜缒而出。(动作描写)

  明确:①才华横溢、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②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③不卑不亢、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二)烛之武为什么会成功?

  ①烛之武——委婉,抓住对方心理。

  ②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

  ③郑君——善于纳谏、勇于自责。

  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去课文筛选有用的信息,并发挥想象,对烛之武加深认识,使这一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明晰起来,避免了就课文讲课文的的单调枯燥乏味。

  三、合作探究

  通过本课的学*,谈谈烛之武出色的劝谏艺术对于古人和现代人的处事有什么意义。

  (—)对于古人

  中国有句古话:“伴君如伴虎。”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作为君王,则应虚心采纳,方可成就霸业。

  1、 邹忌与齐威王

  齐王接受皱忌的进谏,听取群臣吏民的意见,于是有“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美谈。

  2、触龙与赵太后

  抓住赵太后爱子、怜子之心,触龙拿人心比自心,以己子做诱引,动之以情,申明大义,进而解开太后心结。

  3、魏征与唐太宗

  唐太宗虚怀若谷,善于纳谏,终成一代名君。唐太宗“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殁,朕失一鉴矣!”

  4、管仲与齐桓公

  齐桓公豁达大度,听了鲍叔牙的话,不但不办管仲的罪,还立刻任命他为相,让他管理国政。后来齐国就越来越富强了。

  5、 比干与纣王。

  纣王拒谏饰非、耽于酒色、暴敛重刑,甚至将比剖腹挖心。最终是民怨四起。

  6、召公与厉王

  周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止谤”使得老百姓“道路以目”。三年之后,被“流于彘”。

  (二)对于现代人

  1、注重对方感受,委婉劝说,文明交流。

  2、听取别人意见,完善自我,少走弯路。

  3、宰相肚里能称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通过比较阅读与回忆感受,使学生从更广阔的视野中感受语言艺术的重要性,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关注,鼓励学生更好地把理论用于实践。

  四、结束新课

  烛之武委婉劝说的艺术在今天的人际交往中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给别人提意见和建议时,我们要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同时我们还应学会倾听与交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还要善于自己思考,把好的意见总汇起来,唯有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五、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4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的成书过程和基本知识。

  2、 掌握一些文言词语在本文中的用法。

  3、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4、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学*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 读背课文。2、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于运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1、朗读法2、问答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熟读课文。

  3、学*课文一二段,争取背诵。

  4、积累学*文言文的一些方法。

  一:导入课文,简介《左传》。[幻灯片出示]【背景材料】

  注释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左传》的别名 《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春秋》三传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二)秦晋围郑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有两事得罪了晋国: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的是楚国,而此役楚国失败。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二:让学生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ì)而出

  共(gōng)其乏困 阙(jué)秦 函(hán)陵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其他词语略]

  读一读。

  三:题解

  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动用法,使-----撤退

  师:军队

  四:讲解课文

  (一) 讲解第一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且贰于楚也——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2.晋军函陵——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驻扎。(省略句)

  3.以其无礼于晋—— (倒装句)

  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攻打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理,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解析:

  用简单的话概括本段内容。秦晋围郑,来势凶猛,郑形势危急,渲染了气氛。同时,晋国要报复其无礼,与秦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但郑是有机可乘的,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智退秦师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读一读,背一背

  (二)讲解第二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助词,不译

  2.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已:同“矣”。

  3.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判断句)

  译文: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家很危急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王,秦军一定会撤退。”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老臣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 郑伯说:“我不能早点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解析:

  用简单的话概括本段内容。文中写了个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对烛之武有足够的了解,但写他是为写烛之武服务的,烛之武未出场已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关注。烛之武可以说是壮士不遇,英雄末路。他满腹牢骚,满心委屈,但能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文中还着力写了郑伯,他勇于自责,更能以情动人,以诚动人。

  读一读,背一背

  五:文言小结

  n词类活用 军,名词活用为动词n古今异义 贰 是n通假字 n倒装句 以其无礼于晋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n省略句 晋军(于)函陵、 (烛之武)辞曰 (烛之武)许之、n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

  n虚词 以、之、也、矣、

  六:小结本节课

  七:作业

  n1、复*本课所讲文学常识及重点字词、句式。

  n2、逐字翻译1、2段,写在课本空白处。

  n3、背诵1、2段,预*3、4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课文三四段。

  2、背诵课文。

  3、探讨烛之武的形象

  一:复*旧课。

  1. 译句: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我年轻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如今年老了,不能干什么了。)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我未能早先重用您,现在危急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2.检查背诵

  二:串讲导读第三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 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这件事)麻烦你。意思是说,(如果灭了郑国对你秦国有好处,)那麻烦你就来灭了我们吧。

  2. 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帮晋国来灭了郑国,而增加你的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3. 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时候会满足的呢?这是个用“之”来提宾的疑问句。初中时学过的提宾的“之”有:①何陋之有?②莲之爱,陶后鲜有闻。③菊之爱,同予者何人?④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 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高兴了,与郑国订立了盟约。盟,名词做动用,释为订立盟约。

  概括内容:

  第3段,写烛之武“五论”退秦师。烛之武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他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处处为秦国着想(表面看来),理由充分:①飞地难治论②亡郑陪邻论③舍郑有益论④过河拆桥论⑤晋国扩张论[出示幻灯片]

  说秦的结果是:①秦郑订立盟约;②秦国驻兵守郑。

  三:串讲导读第四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秦穆公)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参见文下注释。微,假如没有。初中时学过“微斯人,与谁与归?”这个句子,其中的“微”也是这个意思

  2. 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语气词,表商量语气。初中时学过这类例句不少:①其真无马也?(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表反问语气。)②其真不知马也?(恐怕实在是不认识千里马吧。其,表推测语气。)③其如土石何?(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其,表疑问语气。)④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啊!其,表面看是商量,实际上是威胁语气。)⑤其何能胜?(那怎么能取胜呢?其,表反问语气。)

  3. 亦去之——也离开了郑国。去,离开。(这个词的古今义刚好相反。今义表示到……地方。例如: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②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

  概括内容:

  第4段,写晋师撤离郑国。晋文公是头脑清醒的。他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不仁”只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不知”是实质;“不武”,则是因为胜败难以预料。这是一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四:烛之武形象探讨:[出示幻灯片]

  烛之武的成功就在于他正确把握天下形势,并且熟知历史,洞察秦晋之隙,然后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生活是一块磨刀石,只有不断砥砺自己,才能保持永远锐利的锋芒。烛之武到了七十多岁的高龄,仍有满腹牢骚,可见他的锐气未减;仍能建功立业,可见他的才华依旧。此前,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其间忍受的寂寞痛苦的煎熬,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烛之武在这种怀才不遇的痛苦中,并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图强,饱读经书,关心时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终于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生的最后一击,为自己一生划上一个完美的感叹号。 时代铸就英雄。烛之武的时代早已过去,但烛之武的人生之路,至少还启示着今天的我们,在*凡的岗位上,应该爱岗敬业;即使暂处逆境,也应该不断磨砺自己,以至终成大器!同时昭示我们应该学*古人那种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小结本节课

  六:课后作业:翻译课文三四段,争取背诵全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

  2、归纳文言词语的用法。

  一:复*旧课

  1.译句

  邻之厚,君之薄也。(邻邦的国力雄厚了,你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晋国在东边使***为它的边境,又想扩张它西边的边境,如果不侵损秦国,它将从哪里取得它贪求的土地呢?)

  2.检查背诵

  二:归纳本文的主要写作特点:[出示幻灯片]

  (一)归纳文章的结构

  (一) 写作特点

  ①伏笔与照应得当。[分析略]

  ②情节波澜起伏。大军压境(十万火急)——佚之狐荐烛之武(一线生机)——烛之武发牢骚(波澜)——郑公*息烛之武的怨气(转机)——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大功告成)——子犯建议攻秦(出现危机)——晋公再晓之以理(一场虚惊)。

  ③叙事详略得当。[分析略]

  三:归纳文言词语的用法

  词类活用[幻灯片出示]A.名词做状语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边;在西边) 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B.动词活用为名词 君亦无所害(害处)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

  C.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臣之壮也(壮年)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2.特殊句式

  A.省略句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 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 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

  B.倒装句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

  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 同上)

  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 同上)

  何厌之有(有何厌── 宾语前置)

  C.判断句

  3.通假字无能为也已(矣)共其乏困(供)秦伯说,与郑人盟(悦)失其所与,不知(智)

  4。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5.完成课后练*,一词多意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四:小结本节课

  五: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培养文言文语感

  3、赏析人物形象,把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结构,概括内容

  2、鉴赏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积累文言常用词,培养文言文语感

  2、在学*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借鉴写法

  教学方法

  诵读、提问、讲解、质疑、探究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

  1、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读准字音,断准句子

  2、结合注释,再读全文,翻译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字、词、句)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概括段落大意,把握人物形象

  4、阅读相关资料

  (1)作家作品《左传》及其艺术特色

  《左传》的作者,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但由于文献不足,迄今尚无定论。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当然,也有人认为《左传》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历史著作。

  《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史,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2)背景介绍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向役之三月,郑伯如楚致其师”)。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通读课文

  范读正音,注重重点字的读音,句子的点读

  学生齐读一次

  三、疏通文意,落实实词、虚词、语法等文言基础知识

  1、让学生读第一段

  明确重点字词:贰、军

  句子:以其无礼于晋

  2、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二段,教师提问题

  学生回答、点评,明确重点词、句子

  3、集体朗读第三段,教师讲解,引导背诵

  实词:鄙、厌、说等略

  4、学生朗读第四段,师生共同疏通文意,落实文言知识

  5、指导学生诵读全文,增强语感,进一步熟悉课文,试着背诵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翻译全文,归纳语言现象

  2、完成“研讨与练*”一、二题

  3、积累文言知识

  4、把握故事情节,注意人物语言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分析导入

  英国政治家帕默斯顿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们没有永

  恒的盟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此语用来诠释

  这篇课文的内涵及其恰当。

  二、理清故事情节,进行整体把握

  第一段:秦晋围郑(指出围郑的原因)

  第二段:临危授命

  讨论探究

  1、佚之狐的话对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侧面表现烛之武的才能

  2、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学生作答)

  第三段:说退秦师

  分组讨论探究:烛之武为什么能说退秦师?

  明确:这篇文章对烛之武的善于辞令,写得极为出色。他去说服秦伯,虽然目的是求和,但决不露出一点乞怜相。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头头是道,使人信服。他在说辞里处处为秦着想,使秦伯不得不心悦诚服,不仅答应退兵,而且助郑防晋。

  (1)处处为秦着想。

  首先,烛之武开门见山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但作为郑大夫的烛之武却没有半句为郑国乞求的话,相反,却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来表明为秦着想的立场。先分析了“越国以鄙远”的难处,接着谈了亡郑实际上是增加了别国(晋)的土地,扩展了别国的势力,而邻国势力的增强就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接下来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动心。

  (2)充分利用秦晋的矛盾。

  正当秦伯在考虑灭郑、存郑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为秦君分析:“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晋之间的离间双方。这番话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着烛之武又把话题引向未来,预言晋国此后的动向:“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缺秦,将焉取之?”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由于晋国当时已成为中原霸主,秦伯对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烛之武的这篇说辞戳到了他的痛处,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退兵助郑退晋。

  第四段:迫晋退兵

  三、在把握文本的基础上,分析讨论烛之武人物形象的写作技巧,分组讨论、探究、提问、总结

  烛之武的形象:(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四、拓展思考

  学生联系全文,概括本文写作上的特点

  明确:

  (1)伏笔与照应

  (2)波澜起伏

  (3)详略得当

  五、课堂小结(学生总结)

  六、作业

  结合本文的叙事方法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限。

  板书设计

  情节发展:秦晋围郑临危授命说退秦师晋军撤离

  写作特点:伏笔与照应详略得当波澜起伏人物形象栩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精选五篇)(扩展10)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通用20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1

  【教学目的】

  1、了解《左传》常识,在文中揣摩其特色

  2、理顺课文思路,有感情地熟读、背诵

  3、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烛之武、佚之狐和郑伯)

  4、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提高文言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赏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烛之武的说服艺术

  【教学方法】

  读议讲练法,在朗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问题,老师在其中点

  拨、总结,最后以一定练*巩固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相关背景

  2、认识《左传》

  3、整体感知,研读故事的一、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春秋五霸”谈到大小诸侯间的“春秋无义战”。晋文公、秦穆公结成军事同盟,联合攻打郑国,大军压境,郑国会有什么反应呢?不能束手就擒,在这个紧要关头,英雄出现了,他是谁呢?

  二、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整体感知,依据题目了解故事梗概。

  讨论明确: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只身前往秦国,说服秦君,免去一场战祸。(结合秦晋围郑的相关背景)

  三、《左传》

  司马迁认为是春秋时代鲁国盲人史官左丘明所着。《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编年体史书。以记事为纲,时间为序,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后人评:文字若云月,高深若山海)。以前学过的有散文《曹刿论战》。

  四、老师范读,学生自主解决字音、断句。

  函(hán)泛(fàn)佚(yì)缒(zhuì)

  阙(quē)朝(zhāo)逢(páng)杞(qǐ)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五、请一学生读(字音、断句)

  六、学生齐读(把握感情,疏通思路)

  七、第一自然段

  1、诵读提示:“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语速较慢,晋/军/函陵,秦/军/泛南(齐读)

  2、用原话回答秦晋围郑的原因

  明确: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3、秦晋围郑,郑国的形势怎样?

  明确:危在旦夕,国运悬于一线

  (找一学生读)

  八、第二自然段

  1、诵读提示:

  “国危矣”读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读得要低沉。郑伯的话要读得心*气和,没有丝毫的不满。

  (找一学生读)

  2、面对国难,郑国的君臣如何应对?

  明确:①佚之狐出谋划策,力荐烛之武

  ②郑伯从谏如流,感动了烛之武

  ③烛之武面对郑伯的诚意,深明大义

  (齐读)

  九、小结

  主人公烛之武在佚之狐的推荐下,不计前嫌,以国家利益为重,夜访秦营,劝说秦伯退军,表现他的大智大勇,体现了一个“大丈夫”的形象。人老心未老,是曹操笔下的老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背诵课文

  2、理解烛之武的爱国精神

  3、研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

  一、导入:检查学生背诵情况,大家集体背诵。

  烛之武不费郑国的一兵一卒,靠着自己的能言善辩说服秦伯,瓦解秦晋军事同盟。那么烛之武是怎样劝说秦伯,退了秦军的呢?今天我们就要深入其中,探个究竟。

  二、第三自然段

  1、诵读提示:从“秦晋围郑”开始到“君亦无所害”。要读得*稳,不卑不亢,到揭露晋国的贪婪和出尔反尔时,毫不留情的批评带有愤激之情。

  2、请一学生读(揣摩)

  3、理出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思路?他是站在谁的立场上的?

  明确:先秦后晋,秦:一利一害;晋:贪得无厌。站在处处为秦国考虑,时时替秦国着想的立场上的。

  4、烛之武成功了吗?他用了什么方法成功的`?

  明确:成功了,秦伯高兴地与郑国结盟,班师回朝。以子之

  矛攻子之盾。

  从地理角度上看,越国鄙远,只能是亡郑赔邻。

  从逻辑角度上看,舍郑为主,供行李往来乏困。

  从历史角度上看,晋不可信,背信弃义只为己。

  5、烛之武从临危授命到智退秦师完成了什么样的一个形象呢?

  讨论明确:志士:不计前嫌,为国分忧

  勇士:慷慨应允,冒险出访

  辩士:巧避锋芒,直击要害

  概括:一个深明大义,机智勇敢,能言善辩,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外交家。

  6、大家集体齐读(体味)

  三、第四自然段

  1、诵读提示:晋侯的话要缓慢,体现他的深思熟虑。

  2、请一学生读(揣摩)

  3、晋侯对于撤军说了几点理由?你认为哪点最重要?

  明确:三点理由(不仁,不知,不武)。他的依据是秦晋联盟只可维护不可破坏,不能因为一个郑国而坏了大事,体现晋侯作为一代霸主的高瞻远瞩。

  应该是“失其所与,不知”,晋侯考虑的是长远的利益,想借助秦国的力量有更大的作为,体现他的野心和谋略。

  4、大家集体读(体味)

  四、揣摩本文特色

  后人誉lt;lt;左传gt;gt;是: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请结合本文的有关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讨论明确:文采:①伏笔,开篇强调秦晋围郑的原因突出晋郑之间的矛盾,而秦郑之间则没有多大的分歧,为下文烛之武的直击要害作了铺垫。另外秦晋两军分地驻扎也为烛之武说退秦师提供了方便。②波折,郑国危在旦夕,能担当此重任的烛之武却以自己年岁已高为由来推辞。秦伯退兵后,晋国的大臣子犯却请求晋侯进攻郑国,情节波澜起伏让本文充满悬念。③详略,把主要笔墨用于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的问题上,着力通过对话烘托烛之武的形象、对于秦国和晋国如何退兵的则一带而过、

  高深:主要在人物。短短的二百九十多字就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春秋风云图,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佚之狐的唯才是举,郑伯的知人善用,秦伯的从谏如流和晋侯的审时度势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五、全班齐读(体味)。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2

  【教学目标】

  新教材强调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学*本单元时,要注意实词的积累,注意多义词的辨析,尤其要重视对课文的熟读背诵。

  学*本文,要在着重了解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理由的同时,注意欣赏包括本文在内的《左传》的文学价值。

  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词语、文言特殊句式。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烛之武说辞的内容及逻辑思维方式。

  布置预*:

  1、回忆初中学过的《曹刿论战》并结合书下注释、课后介绍了解《左传》。

  2、了解本课历史背景。

  阅读《读本》中《重耳之亡》。

  了解“城濮之战”。

  3、通读全文,注意揣摩语意、语气,了解词语的意义、用法。

  4、分析烛之武这一形象,他是如何说退秦师的?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当我们看到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的***,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崇高感、敬慕感。敬慕那些为国争光的英雄。英雄,在人们心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为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学*选自《左传》的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

  二、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ī)而出

  亡郑以陪(beì)邻 共(gōng)其乏困 阙(jué)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然后让学生以各种形式(自读、领读等)读三遍。

  三、简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四、课文分析

  1、导入 检查预*,由《曹刿论战》引入对《左传》的介绍,再引出本课。

  2、 设计四个大问题串连全文

  1)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

  由此问题引出文章的第一段,分析战争的原因:三点。

  2)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第二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烛之武的说辞共125个字,语言非常精炼,含义丰富,可分为五层:(学生讨论,理解内容,分出层次)

  i.站在秦国立场上,博得秦伯好感,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可能。

  ii.说明亡郑利晋,保郑利秦,动摇秦亡郑信心。

  iii.进一步利益诱惑,使秦舍弊求利,放弃原有做法。

  iv.再以历史上晋对秦的'背叛,离间秦晋联盟。

  v.从历史说到将来,指出晋的贪婪将威胁到秦的发展。

  总之,在短短的百余字内,烛之武站在秦的立场上,替秦分析围郑的利弊,层层深入,句句击中要害,又句句打动秦伯,使秦国最终撒去了包围,保全了郑国。整个说辞充分表现出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4)秦伯退师后,晋文公表现如何?

  此问引出文章的最后一段,这段对事件结果的交代,也顺便表现了晋文公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文公并没有感情冲动,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正是晋文公日后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说明:以上四个问题,以第三个问题为重点。因为它是课文的难点,要集中突破。

  3、 总结

  ⑴文章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请学生总结一下烛之武的形象。

  烛之武是这篇课文的中心人物,虽然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但他的能力和能言善辩却早已闻名郑国。所以,在国难当头,郑国君臣一筹莫展的时候,佚之狐推荐了他。他的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郑伯的自责,更重要的是,烛之武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的使命感,使他化解了不满,增强了了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之后,他胸有成竹,对秦晋的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似乎处处为秦国着想,因而能够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说的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左传》就是这样通过正面和侧面,用精彩的语言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⑵《左传》以叙事为主,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在本文中就有所体现。请学生体会(讨论,提问)

  “文似看山不喜*”,这篇文章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了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力挽狂澜,谁知他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使郑国的希望又趋于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

  五、有关知识总结

  (1)、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2)、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

  (3)、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4)、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5)、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6)重要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通“缺”

  ⑤jué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 国势衰微。

  ③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如果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6、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说”“辞”见课后第三题。

  六、布置作业

  (1) 背诵全文

  (2) 课外阅读《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是怎样得到樊於期首级的。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3

  【学*目标】

  1、欣赏烛之武精彩的论辩艺术。

  2、分析烛之武的人物形象。

  【学*重难点】学会适当运用论辩技巧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学*过程】

  一、奇迹导入(设计理念:激发阅读兴趣,了解人物身份。)

  两个大国围困一个弱小的国家,合理的结果是什么?——当然是效果城破国灭啦!可是一夜之间,奇迹发生了——一个人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不仅挽救了自己的国家,还差点让两个强敌反目成仇。

  孙子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是兵法的最高境界。而外交谋略的正确运用是达到这一境界的重要方面。刘勰的《文心雕龙》评价口才的作用“一言九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个人的口才、力量真的能抵得上百万之师吗?今天我们通过学*《烛之武退秦师》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复*检测(设计理念:只有解决字词的障碍,文字背后的情感、形象才能纷纷站立起来。)

  上节课我们已经对一些重点的词句做了疏通,接下来检测大家对课文文言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课件展示)

  1—3解释加点词,4—6翻译句子。

  1、行李之往来古今异义,外交使节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

  3、共其乏困缺乏的物资

  4、晋军函陵,秦军氾南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5、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

  6、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满足呢?

  三、整体感知(设计理念:掌握情节,理清思路。以活动增趣味,也为下一环节打下基础。)

  1、《左传》叙事非常利落,本文四个段落就结束了故事。请大家也学一学这种简练的风格,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段内容。(课件展示)

  围郑→受命→退秦→撤围

  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迫晋撤围

  2、易中天品三国,今天我们也来个图说三国。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先了解与此文相关的历史事实,然后我们研究一下三国的位置。

  排兵布阵,运筹帷幄,需要一图在手,高明的军事家都是如此。(课件展示)

  这是晋秦围郑形势图,不过三国位置不明,你能根据第三段的某些句子迅速判断三国的确切位置吗?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晋隔开秦郑两国,居于中。

  (2)“若(秦)舍郑以为东道主,(秦)行李之往来,(郑)共其乏困。”——秦在西,郑在东。

  (3)(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晋居中,东边是郑国,西边是秦国。(课件展示)

  3、交代秦晋围郑的形势有何作用?

  (晋师出有名,“以其无理于晋”(晋文公逃亡时郑国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他),“郑贰于楚”(郑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同时从这两句话就能发现秦国与郑国并无什么矛盾,所以折也是见的是“秦伯”而非晋侯的原因。秦既是友情出演,也为图霸业,没有共同利益的联盟,自然是同床异梦。)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埋下了伏笔。

  晋秦联军来势凶猛,兵临城下,为人物出场铺垫。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但分驻两地,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下文的成功劝说分化伏笔。

  4、我们再来看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告诉我们哪些内容?

  (1)一人与万人,力量悬殊,充满悬念。

  (2)核心人物是烛之武: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yǔ、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课件展示)

  (3)如果在“退”前加上一个修饰语,肯定是智退,而非力搏也。

  巧施反间计、三寸之舌、妙语、说......

  烛之武(说)退秦师(板书题目,重点“说”)

  四、互动探究

  1、烛之武是怎样劝说秦伯退兵的呢?(诵读第三段,注意语气。)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开头一句“夜,缒而出。”为何“夜出”?何为“缒而出”?为何缒而出?(课件展示)

  “夜出”躲开晋军耳目。“缒而出”指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这三个字让我们感受到当时郑国面临重病围困,岌岌可危。烛之武在这种形势下去劝说秦伯,真可谓敢说。(板书:敢说)

  (2)烛之武的这段说辞可以分为哪几层意思?

  这段说辞,仅125个字,却包含了五层意思,①郑既知亡。(语气沉着真挚。)欲扬先抑,以退为进;②亡郑利晋。(语气*稳、严正。)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究竟什么意思?你懂的!秦晋之间,几代联姻,非常友好,留下了“秦晋之好”的佳话,这两个邻国的友好关系,在烛之武眼里却成了“邻之厚,君之薄也。”真是赤裸裸的离间,中伤秦晋之好,但也有先见之明,预见了秦晋之争。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③存郑利秦。(语气高亢、诚恳。)替秦着想,以利相诱;(春秋无义战!所有的战争出发点都为“利”。烛之武抓住了秦伯谋利的心理,口吻比较诚恳。)④回顾过去,晋不讲信用。(语气慷慨激烈。)引史为例,挑拨秦晋;⑤展望未来,晋必将攻秦。劝秦谨慎。(语气慷慨激烈。)

  他的一番说词(8“君”,6“郑”),(表面看来)处处为秦着想,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理由充分,其实呢,句句与郑无关,句句关郑兴亡。完全是为了保存郑,秦晋联盟也有损害,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这体现了烛之武以“利”抓秦伯心理,体现他会说。(板书:会说)

  但是如果烛之武这么说的话会不会达成此行的目的?“您来打我们郑国真是太不聪明了,我们郑国灭亡了对你有什么好处?不要傻乎乎被人家利用了,做出这么蠢的事。如果你不灭掉郑国,我们郑国会给你任何你想要的东西,你就行行好,放过我们郑国吧。”所以烛之武之所以能够说退秦师,不仅是因为说清了灭郑、存郑对秦国的利弊得失,更因为他高超的语言艺术。

  简单品析烛之武的语言艺术:

  郑亡(言于秦)

  亡郑(害于秦)处处言秦,处处为郑

  舍郑(利于秦)晓以利害

  赐晋(负于秦)明则为秦,暗则图晋

  肆晋(阙于秦)

  真可谓:三寸巧舌力挽狂澜息国难,一番善言情荡衷肠罢干戈。(板书:巧说)

  古人对烛之武说辞的评论——

  如此辞令,真无一字不妙,无一着不老靠圆密。——魏禧《左传经世钞》

  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刘勰《文心雕龙》

  (3)如此精彩的论辩内容,大家有什么收获、心得、体会呢?(同桌之间讨论)

  (1)说话要讲究技巧,委婉含蓄

  (2)语言要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3)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抓住对方的心理。

  (4)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

  【小结】

  烛之武出色的“说”理艺术对于古人和今人的处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中国有句古话:“伴君如伴虎。”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更要懂得说理的艺术。1、邹忌与齐威王(正面)邹忌将自身受蒙蔽的事情和国家大事用类比和联想的方式联系起来,规劝君王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从而齐王接受了皱忌的进谏。2、触龙与赵太后(正面)触龙抓住赵太后爱子、怜子之心,拿人心比自心,以己子做诱引,动之以情,申明大义,进而解开太后心结。

  (二)对于现代人来说,在给别人提意见和建议时,我们要充分尊重被劝说者,注重对方感受,委婉劝说,文明交流。*时与人沟通要做到敢说、会说、巧说,这样才能说好。

  2、烛之武开始还闹点小情绪,后来才接受任务,这是否有损于人物形象,是本文的瑕疵?

  恰恰相反。一直不被器重,怀才不遇,闹点情绪更显真性情,人物形象更显真实。临危受命,更显示出他不计前嫌,以大局为重,是位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不避艰险,为国家利义无反顾,是知难而上的勇士;在秦伯面前口若悬河,最终劝说成功,他更是巧言善辩的辩士。

  五、当堂反馈

  1、有一项关于家庭教育的调查表明,许多家长对孩子说的最多的三句话是:“听话”、“好好学*”、“没出息”针对这三句话,请你也写三句话来劝说这些家长以改变他们的看法。

  让你的孩子在自我探索中享受独立的乐趣,让你的孩子在全面发展中提高综合素养,

  让你的孩子在正面激励中形成健康的人格。

  《左传》叙事中人物的行动、对话构成了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段,而绝少对人物进行外貌、心理等主观静态描写。通过人物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言行,人物性格得以展现,形象得以完成。——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你最欣赏的是哪一个人物,理由是什么?

  郑伯——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知错能改。

  佚之狐——识人才的伯乐。有充分洞察力和预见性(侧面写烛之武)

  秦伯——以利为重,亦敌亦友,变化难测,政治手腕了得。

  晋侯——以利为重,以”不仁”为借口,沉着应对,有政治家的风度。

  烛之武——官微人轻,怀才不遇,临危受命,不避艰险,深明大义,才智超群。(一个为纾国难挺身而出的忠臣,一个远见卓识的杰出的外交家,一个晓理动情的天才式演说家,一个善用矛盾化干戈为玉帛的政治家,一个审时度势的出色的心理分析大师)

  志士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勇士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勇士

  辩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思考:

  1、烛之武能言善辩,才智过人。这样的人为何老不见用?

  2、郑伯作为当权者做得如何?从中要汲取怎样的教训?

  3、佚之狐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他自己为什么不去说秦而举荐了烛之武呢?他对

  烛之武是很了解的,为什么到现在才举荐呢?他这是一种什么心理?

  【板书】

  敢说会说

  \/

  烛之武(说)退秦师

  /\

  巧说说好

  围郑→受命→退秦→撤围

  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迫晋撤围

  补充:

  1、《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左传》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左传》描写人物生动细致,人物语言富有文学色彩,叙写战争时以记叙战前准备、战后论战为主,略写战争经过,记录了不少外交辞令、议论、谏说,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

  2、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yǔ、养马

  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

  3、背景材料

  (1)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工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工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2)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裂痕。

  (3)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4)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4

  【教学目的】

  1、了解《左传》常识,在文中揣摩其特色

  2、理顺课文思路,有感情地熟读、背诵

  3、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烛之武、佚之狐和郑伯)

  4、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提高文言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赏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烛之武的说服艺术

  【教学方法】

  读议讲练法,在朗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问题,老师在其中点

  拨、总结,最后以一定练*巩固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相关背景

  2、认识《左传》

  3、整体感知,研读故事的一、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春秋五霸”谈到大小诸侯间的“春秋无义战”。晋文公、秦穆公结成军事同盟,联合攻打郑国,大军压境,郑国会有什么反应呢?不能束手就擒,在这个紧要关头,英雄出现了,他是谁呢?

  二、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整体感知,依据题目了解故事梗概。

  讨论明确: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只身前往秦国,说服秦君,免去一场战祸。(结合秦晋围郑的相关背景)

  三、《左传》

  司马迁认为是春秋时代鲁国盲人史官左丘明所着。《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编年体史书。以记事为纲,时间为序,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后人评:文字若云月,高深若山海)。以前学过的有散文《曹刿论战》。

  四、老师范读,学生自主解决字音、断句。

  函(hán)泛(fàn)佚(yì)缒(zhuì)

  阙(quē)朝(zhāo)逢(páng)杞(qǐ)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五、请一学生读(字音、断句)

  六、学生齐读(把握感情,疏通思路)

  七、第一自然段

  1、诵读提示:“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语速较慢,晋/军/函陵,秦/军/泛南(齐读)

  2、用原话回答秦晋围郑的原因

  明确: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3、秦晋围郑,郑国的形势怎样?

  明确:危在旦夕,国运悬于一线

  (找一学生读)

  八、第二自然段

  1、诵读提示:

  “国危矣”读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读得要低沉。郑伯的话要读得心*气和,没有丝毫的不满。

  (找一学生读)

  2、面对国难,郑国的君臣如何应对?

  明确:①佚之狐出谋划策,力荐烛之武

  ②郑伯从谏如流,感动了烛之武

  ③烛之武面对郑伯的诚意,深明大义

  (齐读)

  九、小结

  主人公烛之武在佚之狐的推荐下,不计前嫌,以国家利益为重,夜访秦营,劝说秦伯退军,表现他的大智大勇,体现了一个“大丈夫”的形象。人老心未老,是曹操笔下的老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背诵课文

  2、理解烛之武的爱国精神

  3、研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

  一、导入:检查学生背诵情况,大家集体背诵。

  烛之武不费郑国的一兵一卒,靠着自己的能言善辩说服秦伯,瓦解秦晋军事同盟。那么烛之武是怎样劝说秦伯,退了秦军的呢?今天我们就要深入其中,探个究竟。

  二、第三自然段

  1、诵读提示:从“秦晋围郑”开始到“君亦无所害”。要读得*稳,不卑不亢,到揭露晋国的贪婪和出尔反尔时,毫不留情的批评带有愤激之情。

  2、请一学生读(揣摩)

  3、理出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思路?他是站在谁的立场上的?

  明确:先秦后晋,秦:一利一害;晋:贪得无厌。站在处处为秦国考虑,时时替秦国着想的立场上的。

  4、烛之武成功了吗?他用了什么方法成功的?

  明确:成功了,秦伯高兴地与郑国结盟,班师回朝。以子之

  矛攻子之盾。

  从地理角度上看,越国鄙远,只能是亡郑赔邻。

  从逻辑角度上看,舍郑为主,供行李往来乏困。

  从历史角度上看,晋不可信,背信弃义只为己。

  5、烛之武从临危授命到智退秦师完成了什么样的一个形象呢?

  讨论明确:志士:不计前嫌,为国分忧

  勇士:慷慨应允,冒险出访

  辩士:巧避锋芒,直击要害

  概括:一个深明大义,机智勇敢,能言善辩,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外交家。

  6、大家集体齐读(体味)

  三、第四自然段

  1、诵读提示:晋侯的话要缓慢,体现他的深思熟虑。

  2、请一学生读(揣摩)

  3、晋侯对于撤军说了几点理由?你认为哪点最重要?

  明确:三点理由(不仁,不知,不武)。他的依据是秦晋联盟只可维护不可破坏,不能因为一个郑国而坏了大事,体现晋侯作为一代霸主的高瞻远瞩。

  应该是“失其所与,不知”,晋侯考虑的是长远的利益,想借助秦国的力量有更大的作为,体现他的野心和谋略。

  4、大家集体读(体味)

  四、揣摩本文特色

  后人誉lt;lt;左传gt;gt;是: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请结合本文的有关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讨论明确:文采:①伏笔,开篇强调秦晋围郑的原因突出晋郑之间的矛盾,而秦郑之间则没有多大的分歧,为下文烛之武的直击要害作了铺垫。另外秦晋两军分地驻扎也为烛之武说退秦师提供了方便。②波折,郑国危在旦夕,能担当此重任的烛之武却以自己年岁已高为由来推辞。秦伯退兵后,晋国的大臣子犯却请求晋侯进攻郑国,情节波澜起伏让本文充满悬念。③详略,把主要笔墨用于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的问题上,着力通过对话烘托烛之武的形象、对于秦国和晋国如何退兵的则一带而过、

  高深:主要在人物。短短的二百九十多字就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春秋风云图,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佚之狐的唯才是举,郑伯的知人善用,秦伯的从谏如流和晋侯的审时度势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五、全班齐读(体味)。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5

  一、学*目标

  1、正确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尤其是下列十五个词语:

  贰、军、辞、鄙、陪、行李、共、济、肆、阙、说、若、夫、微、之。

  归纳其中四个词语的义项:

  若、夫、微、之。

  2.弄清楚课文所记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准确理解和把握烛之武说退秦师的原因。

  4.朗诵全文。

  二、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知识,培养阅读能力。

  2.赏析作者刻画和表现烛之武思想性格的艺术手法。

  三、背景分析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四、学法指津

  学*这篇课文,可用五个字来概括,这就是:读、解、辨、理、诵。

  读:朗读课文,这是最基本的一步。要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可多读几遍,把文章读流畅,并对课文内容有个大致了解。

  解:理解词语,可与读同步进行。要认真查看课文注释,必要时还应翻阅有关字(词)典,以准确把握有关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辨:分辨词义。要利用学过的有关知识,结合具体语境,认真分析比较,对文中的一些多义词作义项归纳。

  理:梳理课文。可根据本文主要人物和事件,依据文章顺序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记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是什么?(课文题目即是。由此可加深对文章题目作用的理解。)

  2.主要人物(烛之武)是在什么情况下”出场”的?(是在秦晋两个大国围攻一个小小的郑国,郑国面临覆灭的危险情形之下,郑大夫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他去见秦伯,以退秦师。)

  3.烛之武为什么能临危受命?(一是郑伯态度诚恳,勇于自责,并晓之以理;一是烛之武深明大义,有爱国思想且腹有良谋、成竹在胸。)

  4.烛之武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退兵呢?(主要是烛之武善于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言谈中又似乎处处都在为秦国的利益着想,从而打动了秦伯,让秦怕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

  5.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呢?(主要是晋文公并不昏庸,很有理智,能隐忍不发,随机应变。因为如果这时进攻秦军,晋军就有可能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而由此,也就证明了烛之武说退秦师的成功。)

  赏:欣赏特色。这篇文章最有特色之处就是描写烛之武说服秦穆公退师的那段话,为此,可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烛之武是怎样一步步说服秦穆公的?这说明他具有哪方面的突出才能?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达到了什么水*?

  点拨:烛之武为了说服秦穆公退师,采取了高超的攻心战术,大体说来分为五步: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这段说辞,只有125字,表现出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他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而若取郑则客观上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无利,还会招祸。若秦穆公明白了这一层,就很可能反过来弃晋帮郑,烛之武抓住了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说辞,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

  这说明作者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尤其是在描写外交辞令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

  诵:朗诵全文。朗诵既是学*文言文的手段,也可以说是目的之一。通过背诵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包括字词句和内容特点等),同时也可增强文言文语感和积累文言文素材,为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奠定基础。要注意,应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诵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五、课文研读

  (一)第一段。

  1、基础知识。(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且贰于楚也。(èr)秦军汜(fàn)南

  (2)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因为)(礼遇,以礼相待。)

  ②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

  ③晋军函陵(军,名词做动词用,驻军。)

  (3)“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什么句式?答:介词结构后置句。

  2、课文分析。

  这一段写秦、晋围郑。共有五个分句,语言简练,从情节发展上看,从两个方面为下文作了铺垫。这两方面的情况是:

  ①这次围郑,晋国为了报复郑国,与秦国没有多大利害关系,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

  ②两国军队没有驻扎在一起,也就为烛之武的说服分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第二段。

  1、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yì)

  (2)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如,像)

  ②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如果)

  ③若毒之乎(人称代词“你”)

  ④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推辞)(尚且,还)(同“矣”)

  (3)翻译下面句子。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力壮的时候,尚且赶不上别人。)

  2、课文分析。

  这段写烛之武同意“见秦君”。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请说明这一段如何写得波澜起伏,曲折生动的。(字数不超过150个字)

  秦晋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说服秦军,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推辞,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感动了烛之武,他终于以国家利益为重,答应“见秦军”。

  (三)第三段。

  1、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夜缒而出(zhuì)

  (2)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夫晋,何厌之有(代词,那)

  ②遂子孙荷担者三夫(男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那)

  ④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啊)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句尾语助词)

  ⑥焉用亡郑以陪邻(何必)

  ⑦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哪里)

  ⑧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东方道路上招待客人的主人)(出使的人)(供,供给)

  (3)说明下面加点词的活用特点。

  ①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作动词,当作边邑。

  远:形容词作名词,遥远的地方。

  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使动用法,使减少。

  ③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封:使动用法,使之为边界。

  2、课文分析。

  (1)烛之武为什么一见到秦伯就说“郑既知亡矣”?

  烛之武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办法。一开始,烛之武使秦伯认为烛之武完全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这就引起秦伯对烛之武的好感,愿意听烛之武把话说完,这就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

  (2)烛之武说服秦退兵最重要的理由是什么?请予以概括。(不超过20个字)

  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

  (3)除上述理由之外,烛之武说服秦退兵的理由还有什么?请予以归纳。

  ①保全郑国有利于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②晋国曾对秦国忘恩负义,过河拆桥。

  (四)第四段。

  1、基础知识。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因为)

  ②以乱易整,不武。(用)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损害)

  ④失其所与,不知(结交)(智)

  ⑤吾其还也(表商量语气,还是)

  2、课文分析。

  晋文公为什么不愿进攻秦军?

  晋文公是一个讲恩情、讲仁义、讲智谋的人。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侯并没有感情冲动,而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附译文:

  九月十三日,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这时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汜水之南。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国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听了他的意见。烛之武推托说:“臣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当夜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墙上坠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左右。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呢?邻国实力雄厚,就等于您的力量薄弱啊。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没有坏处。再说您也曾经施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那个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与郑国订立盟约,委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自己就率军回国。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可,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国,是不智;用冲突来代替联合,是不武。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晋国的军队也撤离了郑国。

  《烛之武退秦师》要点

  (一)、词类活用

  (1)且贰于楚也

  (2)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3)臣之壮也

  (4)今老矣

  (5)越国以鄙远

  (6)邻之厚,君之薄也

  (7)共其乏困

  (8)君亦无所害

  (9)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10)既东封晋,又欲肆其西封,夜缒而出

  (11)若不阙秦

  (12)与郑人盟

  (13)不仁,不知(智),不武

  (14)唯君图之

  1.名词的活用

  A.名词活用为动词

  (2)军――驻军,驻扎

  (5)鄙――原为名词边邑,此为名词意动用法,以远方为边邑

  (12)盟――订(建)立同盟

  (13)仁――不符合仁道;智――不算明智;武――不是英武

  (14)图――计划、考虑

  B.名词作状语

  (10)东、西――向东、向西

  夜――在晚上

  2.动词的活用

  A.动词活用为名词

  (8)害――害处

  (9)赐――恩惠,好处

  B.动词的使动用法

  (11)阙秦――使秦阙(减少土地)

  3.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3)(4)壮――壮年人,老――老年人

  (5)远――远地

  (6)厚――雄厚的势力,薄――单薄的力量

  (7)乏用――缺少的东西

  (二)、特殊句式

  1、倒装句

  (1)以其无礼于晋[于(对)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

  (2)且贰于楚[于(对)楚从属――同上]

  (3)佚之狐言于郑伯[于(对)郑伯言――同上]

  2、省略句

  (1)()辞曰:“臣之壮也……”(省主语”烛之武”)

  (2)()许君焦、瑕(省主语“晋惠公”)

  (3)夜缒()而出(省宾语“烛之武”)

  (4)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省略介词“于”)

  作为一篇记叙文《烛之武退秦师》故事虽不长,然而记叙文的各个环节却大都具备,给人以美的享受。整个情节发展脉络是:

  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故事的主角是烛之武,因而凡是涉及烛之武的情节都作了详写;其他情节均为略写,而且,用“略”,更凸现了“详”。

  六、课外阅读

  课文《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下面一段宋襄公的故事,则选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阅读后,回答问题。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已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解释下列句中斜字在文中的意思:

  (1)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及――于――

  (2)楚人未既济

  既――济――

  (3)及其未既济也,请击

  及――请――

  (4)又以告

  以――告――

  (5)既陈而后击之

  既――陈――

  【答案】

  (1)及――与;于――在

  (2)既――完全;济――渡河

  (3)及――趁,乘着;请――请您允许

  (4)以――把(这种意见);告――告诉,报告

  (5)既――已经;陈――通“阵”,此处为动词摆好阵势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6

  教学要求:

  1.掌握若、说、辞、鄙、微、之六个文言词的用法。

  2.在理解字词句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并体会其写作特点及烛之武说秦的语言艺术。

  3.熟读并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课文第三段即说秦部分。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及特点。

  教学课型:讲读课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和讲读第一、二段。

  教学步骤:

  一、引入课题和释题(5分钟)

  1.标题重点释“退”和“师”两个词,然后理解标题的含义。

  2.简介《左传》。这可让学生自己完成,师只作扼要的补充。

  二、展示并简释教学要求。(5分钟)

  三、初读全文,处理生字读音,试析文章的结构和层次。(4分钟)

  原则上计划由教师完成,也可视具体情况抽学生来完成。

  四、讲读第一段(10分钟)

  1.抽生朗读本段,注意生字词读音。

  2.讲析本段

  译释由学生完成,师只作扼要补纠和简要分析。分析内容包括伏笔手法和语句深意,全段作用。

  3.让学生齐读全段。

  4.处理练*一之中的第1小题,要求学生试译回答,然后指导学生背诵本段。

  五、讲读第二段(15分钟)

  1.抽生朗读本段,注意生字词读音。

  2.讲析本段

  ① 重点讲析三个文言词“若”、“之”、“辞”的用法和人物对话。

  ② 字词句的理解仍然注意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完成为主,师纠补为辅。对要求掌握的三个文言词的用法要板书列于黑板上,对话部分要让学生试作语气练*。

  ③ 小结的内容包括情节的曲折性、写法的详略和表达的特点。

  3.生齐读本段,然后处理相关练*。

  4.指导学生背诵本段。

  六、指导并检查学生背诵这两段。(3分钟)

  七、指导学生预*后面的两段。(3分钟)

  方法是读熟和背诵(包括生字词读音的认定)

  第二课时

  讲读课文第三、四段。

  教学步骤:

  一、复*导入(5分钟)

  1.检查前两段的背诵情况及对内容的理解。2.检查三个文言词的用法。3.检查三、四段的通读情况。

  二、讲读第三段(25分钟)

  1.讲读重点包括“说”、“鄙”、“之”三个文言词的用法和关键语句的语气及特点。难点是说辞的语言艺术性。

  2.语句的疏通仍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重点部分的教学方法同前课时。说辞的艺术性借助于层次的划分去理解。讲析完毕注意让学生齐读全段。

  3.处理课后相关练*,方法同前。

  4.布置学生试背本段。

  三、讲读第四段(10分钟)

  1.抽生读文。

  2.讲析方法

  基本方法同前,注意强调“微”和“之”的用法。分析重在晋文公话语的结构特点。切莫忘末尾要齐读本段。

  3.背诵本段。

  4.处理课后练*一(4)

  四、小结全文(5分钟)

  1.写作特点

  ① 结构线索:单线,时间为序。

  ② 写法:详略分明,详写说辞,略写情节。

  ③ 表达:语言(对话)描写为主。

  2.文言文的学*方法的指导

  ① 熟读成诵。②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7

  教学目标

  1、学*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

  2、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借助注释疏通文章。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二、关于《左传》

  教师补充:“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它是继《春秋》之后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左传》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三、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1、正音

  ①生字:函(hán)氾(fàn)佚(yì)缒(zhuì)阙(jué)

  ②多音字:朝(zhao)(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逢(páng)(人名逢孙)

  ③通假字:“知”通“智”

  2、提问《烛之武退秦师》记叙了春秋时期的一件什么事?

  ——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四、简介秦晋围郑形势图

  1、晋郑彼邻,秦如攻打郑国,“越国以鄙远。”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离新郑也不远。大军压境,郑国危如累卵。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

  2、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次子夷吾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3、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4、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这一年,晋公子重耳(长子)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5、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6、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五、学生齐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

  六、布置作业

  1.反复阅读课文。

  2.借助注释、工具书疏通文章。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8

  【设计说明】

  《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短小但内容丰富的一篇古文,它的内容丰富体现在一文中知识点众多,二情节精彩,烛之武的人物形象鲜明。因此,在设计课堂时既要抓住文中的知识点,又要体会烛之武的说辩艺术。我主要把握以下三点:

  1、是从文章中获得背景,训练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

  2、是大胆取舍,打破文章,直接取出文章中最精彩的部分研读,做到重点突出。

  3、是通过写颁奖辞这一小作文形式,让学生对烛之武形象有更深刻的把握,而且可以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最为关键的是内化为自己的作文素材,解决阅读了却不知道不会用材料的难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体会烛之武游说的艺术。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体会烛之武游说的艺术。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人曾说过,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个人仅凭其三寸不烂就劝退敌人的百万强师?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烛之武退秦师》。共同了解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传奇人物:烛之武。

  二、简介《左传》

  三、初读感知

  1、解决生词:

  贰(èr)氾南(fàn)佚之狐(yì) 夜缒而出(zhuì) 共其乏困(gōng)逢孙(páng)2、放名家朗诵,请同学们听清字音,听准句读,听出语气。

  3、背景感知:

  自由诵读一遍,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一个问题本文一共涉及了哪三个国家?并且找出三国之间的纠葛,并造成什么后果,并从原文中找出依据。

  (明确):

  涉及到了晋、秦、郑三国。

  (板书)一个三国的简略地图:秦──晋──郑

  (依据: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晋郑之间: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秦之间: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后果: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补充):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晋楚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四、文本探究

  1、研读烛之武劝说秦王的精彩部分:

  ⑴ (师过渡)是啊,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南。在这危如累卵,命悬一线的危机时刻,烛之武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果你是烛之武,你会怎么劝说?

  (明确):因为之前已经让学生在初读感知中了解了三国的纠葛,所以学生会直接告诉秦王,之前晋国对秦国食言,点拨学生,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自己是秦王想和晋君联合,想灭掉郑国,郑国派使者来说晋国的种种不是。那么自己会怎么想?肯定是挑拨离间,直接更见坚定自己与晋国的盟友关系,那么这样做只会失败不会成功。

  ⑵ 那烛之武究竟怎么做才赢得了秦国的信任呢,请同学们齐读烛之武劝说秦王的部分。给大家五分钟结合课下注释,画出文中重要的知识点,并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

  (解决疑难):学生提问,老师点拨字词。

  译文: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希望你考虑这件事。

  ⑶ 讨论:

  刚才通过串通文意了解到,烛之武也提到了晋国和秦国的过节,但是他是直接提出来的吗?那么之前烛之武还说什么了,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自己从文本谭雪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具体分析:

  ①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首先很卑微低下的说我们郑国已经知道自己要灭亡了,让秦伯放低警惕,并且让秦伯有一种优越感,知道郑国已经知道自己快亡国了,而他是郑国即将的拥有者。

  ②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用郑国、秦国、晋国的地理位置分析出秦国帮助晋国灭掉晋国,自己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只是给对方增强国力。让秦伯这时清醒的看到自己的处境,让秦伯必须重新审视一下这一场战争的必要性。

  ③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在用利益诱惑一下秦伯,如果你放过郑国呢,我们郑国还会提供给你们国家的往来使者所缺乏的东西,潜台词就是既然灭亡郑国给你带不来好处,而且郑国还能帮助到你,还是放弃攻打郑国比较划算。

  ④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这时在提出秦国的同盟国也并不是那么忠诚值得信赖,用事实告诉秦国,以前晋国不就早上刚得到帮助,晚上就筑成拒秦。让秦伯和晋君之间产生隔阂。

  ⑤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进一步在点出晋国的贪得无厌,现在晋国得到的是郑国,不久的将来他得到的就是秦国,这时秦伯听了之后,也是大冒冷汗,后果确实不堪设想,彻底打消灭掉郑国的想法。

  (总结):烛之武以退为进,让秦伯不设防;让事实说话,用三国地图明确指出秦国没有利益可图;再点出不灭郑国还能让秦国受益;适时的点出晋国也是个靠不住的;更进一层指明晋国的狼子野心,让秦伯看清攻打郑国是对自己有害而无一利。

  ⑷ 最后烛之武劝说的结果是什么?

  (明确):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知识点:“说”通悦,“乃”是才。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知识点:微:没有夫人:那人因:凭借敝:损害与:结交,亲赴

  其:祈使还是

  译文: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2、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烛之武听说国家危难时是不是直接挺身而出?那作者是不是批评烛之武?烛之武有着怎样的形象?

  (明确):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没有直接接受说秦的使命,而是发了发牢骚。烛之武并不是不爱国,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他只是略微对自己的怀才不遇表示不满。作用是丰富人物性格,使其形象更饱满,更真实可信。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他有着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从他与秦伯的交锋看出他的沉稳与敏锐,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

  五、作业

  1、按照文言现象归纳重点知识,背诵全文。

  2、结合老师补充的有关烛之武的内容,结合他的精神,给烛之武写一段颁奖词。

  (补充):历史上对烛之武的记载:

  《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人”“使”二字使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

  《东周列国志》里说他“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

  佚之狐对他的评价是:“口悬河汉,舌摇山岳。”从其后来的表现看,此言不虚。

  (示例):

  烛之武,须发尽白,仍心怀天下;其貌不扬,却机智聪慧。能了然恩怨,善洞察人心。以退为进,步步深入,逞抱负于交锋,息蜗争于顷刻。小人物,大英雄!

  【板书】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秦──晋──郑

  示弱臣服以退为进

  亡郑利晋晓之以弊

  舍郑利秦以利诱之

  晋言无信制造隔阂

  晋国无厌点醒秦伯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9

  本文记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时的一个故事。郑国被秦晋包围,危在旦夕,郑国大夫佚之狐力荐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只身前往说服秦伯。秦伯不仅撤退走围郑的秦军,而且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军不得不撤兵,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全文语言浅显易懂,内容生动有趣,情节波澜起伏,是一篇以记述行人辞令为主的散文佳作。学生在初中已学过《曹刿论战》,对《左传》有一些了解。高中文言教学要求比初中要高,一方面要结合课文,根据文言教学的特点,落实文言字词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还要提高鉴赏能力,落实到本课教学就是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分析、内心活动和某些细节的分析,探究烛之武高超的劝说艺术。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学*文言诵读,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学*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的爱国主义精神。

  3、学*本文精彩的语言艺术以及起伏跌宕的情节安排。

  4、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第一课时

  一、旧课导入,了解《左传》

  1、由初中学*过的《曹刿论战》导入,学生回顾,教师补充,并齐诵《曹刿论战》的精彩语句,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2、复*《左传》常识,教师补充。

  《左传》相传为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作,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因与《公羊传》《谷梁传》均为解说《春秋》而作,故并称“春秋三传”。《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记事比《春秋》详细而具体,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有关春秋时期各诸候国间的政治、军事,外交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史实都有载述,具体面完整地显示了时代概貌。

  《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叙事委婉详尽,情节富于故事性和戏剧性,描写人物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录音范读(最好教师范读),学生标注重点字词读音。

  2、教师正音并提示文言异读现象(古音异读、通假异读、破读)

  氾(fàn)南佚(yì)之狐夜缒(zhuì)阙(ju)秦朝(zhāo)济逢(páng)孙戍(shù)之失其所与(yǔ))夫(fú)人之力共(供)(gōng)其乏困不知(智)(zhì)

  3、学生自由朗读后复述故事情节,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情节并板书。第一段:秦晋围郑第二段:临危受命第三段:说秦退军第四段:晋侯撤兵

  三、赏析课文,质疑探究

  ㈠赏析第一段

  1、诵读指导:“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本段关键一句,语速要较慢,尤其是“且”处应稍作停顿,“也”字要拖长声音。此句读完,稍作停顿,再起后句“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晋”“秦”之后要略作停顿。因为“军”在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当“驻扎”讲。

  2、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理解文句并快速背诵。教师提示“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的句式特点并要求学生翻译。

  3、读书贵在生疑,重在解疑。第一段只有区区五个分句,语言简练,但字里行间隐藏许多内容,引导学生讨论。教师补充史料助读。

  提示:“无礼于晋”指的是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出亡途中路过郑国,郑文公不礼之事。“贰于楚也”指的是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前,郑文公背晋助楚,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又与晋侯结盟之事。

  一个弱小的郑国,同时受到两个强国的进攻,大军压境,国都被围,气氛十分紧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为了报复,与秦国并没有多大的厉害关系,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军埋下伏笔;“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可见两国军队并没有驻扎在一起,也就为烛之武的分化瓦解工作提供了可能。“晋军”“汜南”均属郑国领土,分别为晋秦所占,一是说明晋秦联军来势凶猛,势不可挡;二是暗示郑国有机可乘。

  开篇寥寥数语,既点出了战争爆发的原因,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又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军埋下伏笔,可见笔墨之经济。

  ㈡赏析第二段

  1、教师领读,学生自由朗读。

  诵读指导:“国危矣”要读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是烛之武对只能虚度人生的无可奈何慨叹,要读出伤感的基调,而郑伯,面对烛之武的牢骚,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而是从谏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郑伯之言一定要读得心*气和。

  2、学生翻译三个人的对话部分,教师适时点评。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我年轻时尚且不如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

  ②“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是”,这。

  ③本段重点写三人对话,语言简洁,注意省略现象。如“辞曰”前要补“烛之武”,“许之”同样补主语。

  3、本段对话简洁,内容丰富,言者话中有话,你能说说他们的弦外之音吗?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交流。

  提示:“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4、学生试背诵此段。

  5、小结:“文似看山不喜*”,这篇文章一开头就充满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大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丝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的出使敌营,挽狂澜于即倒,谁知他却因长期不得重用而“辞曰”,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

  四、作业:

  1、熟读全文,力求背诵。

  2、查词典了解“春秋无义战”、“秦晋之好”、“春秋笔法”、“微言大义”、“皮里春秋”五个成语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检查作业

  1、巩固《左传》的文学常识,检查前两段的背诵情况。

  2、交流查成语的情况。

  二、继续赏析课文,质疑探究

  ㈢赏析第三段

  1、指名学生朗读后,进行诵读指导:

  ①本段是全文的重点段落。烛之武“夜缒而出”,只身赴秦,以他的能言善辩说服了秦君。他的义无返顾,他的胸有成竹,他的不卑不亢、侃侃而谈都需要在诵读中表现出来,例如“秦、晋国郑,郑既知亡矣”一句,要读得心*气和,诚恳可信,博得秦君好感。充分表达出烛之武欲扬先抑的论辩技巧。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句,是言亡郑只对晋国有利。但烛之武采用的是以退为攻的论辩技巧,因此要读得*缓而又委婉。但“言用亡郑以陪邻?”这一反问句,语调要略高一些,反问语气要读出来;然后缓而较轻地读出“邻之厚,君之薄也”。因为这几句话意在动秦伯之心,点明秦晋联盟的虚伪性。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句,则是烛之武另换角度,从礼仪上引诱秦伯,态度要更加诚恳,用中速读,“若”字要拉长些,注意“共其乏困”中“共”的读音。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则是烛之武在析之以利害,诱之以利益之后更为成功的说服,即职责晋国的背信弃义和贪得无厌,因此读时要有激愤之感,速度较前要快,尤其是“夫晋,何厌之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两句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接着用*缓、诚恳的语气读出“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

  2、学生结合注释串通文意,教师巡视解疑。(抓住五个关键句指导学生翻译:留、补、增、换、调。)

  3、赏析烛之武的说辞艺术,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提示:“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可分四层: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三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

  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

  4、多媒体显示“春秋时期形势图”和“秦晋围郑形势图”,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段精彩的外交辞令。

  ㈣赏析第四段

  1、学生齐读后,教师诵读指导:“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微”后果作停顿,因“微”是连词,表假设,为“假如没有”之意,“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词,为“那”。“因人之力/而取敝之”句“因人之力”后要略作停顿。

  2、讨论:晋文公为何不愿攻秦?如何看待晋文公的撤军理由。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提示:

  “不仁”“不知”“不武”是晋文公的三点撤军理由,但这只是一个借口。“不知”才是他对现实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理智判断。晋文公在盟友敌变的情况下,并没有感情冲动,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三、拓展探究,迁移运用

  结合社会现实和自己的感受,探讨烛之武这一人物的意义。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提示:

  烛之武的成功就在于他正确把握天下形势,并且熟知历史,洞察秦晋之隙,然后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生活是一块磨刀石,只有不断砥砺自己,才能保持永远锐利的锋芒。烛之武到了七十多岁的高龄,仍有满腹牢骚,可见他的锐气未减;仍能建功立业,可见他的才华依旧。此前,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其间忍受的寂寞痛苦的煎熬,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烛之武在这种怀才不遇的痛苦中,并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图强,饱读经书,关心时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终于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生的最后一击,为自己一生划上一个完美的感叹号。

  时代铸就英雄。烛之武的时代早已过去,但烛之武的人生之路,至少还启示着今天的我们,在*凡的岗位上,应该爱岗敬业;即使暂处逆境,也应该不断磨砺自己,以至终成大器!同时昭示我们应该学*古人那种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课堂小结

  烛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特别是说秦时的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体现了一位出色辩臣的形象。这一点,请同学们认真品味。

  五、作业

  1、课后整理文言字词。

  2、课外阅读《晋公子重耳之亡》。

  板书设计

  第一段:秦晋围郑——两个原因

  第二段:临危受命——三人对话

  第三段:说秦退军——四个层次

  第四段:晋侯撤兵——一点明智

  【课例分析】

  1、本课为人教版必修1第4课,是学生高中阶段学*的第一篇文言文。如何结合学生初中文言学*的基础,使学生更好地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是教学中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因而,本教学设计采取分段教学、安排两课时、特别强调诵读,就是为了完成学*出高中文言学*的*稳过渡。

  2、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学*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等要求,本教学设计注意了两个方面:一是继续加强文言字词的积累,二是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内心活动及某些细节的赏析,探究烛之武高超的劝说艺术。

  【课后反思】

  【基础积累】

  1、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了。)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供应。读gōng)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4)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读yua。)

  (5)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聪明。读zhì)

  2、词类活用:

  ①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兵。)

  ②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④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⑤领之厚,君之薄也(厚,薄,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

  ⑥即东封郑(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封名词意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⑦若不阙秦(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⑧阙秦以利晋(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⑨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⑩共其乏困(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3、古今异义

  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②行李

  行李之往来。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

  ③乏困

  共其乏困古义:缺少的东西。今义:疲劳。

  ④夫人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那人。今义: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4、特殊句式

  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也”表示判断)

  省略句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5、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有”的宾语“何厌”前置,“之”作为标志。翻译时要调整为“有何厌”)

  6、状语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于晋”作状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为“于晋无礼”)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10

  【教学构想】

  1.课文简析:《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先秦历史散文《左传》,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若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两国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的故事。

  2.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烛之武退秦师》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也是学生升入高中后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教给学生学*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对于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文言文的信心显得尤为重要。新课标主张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基于这种理念,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读探究,疏通词句,质疑问难,合作研讨;然后再重点突破,发现创新。同时要指导学生动脑动手编制语文知识卡片,积累语言知识。

  3.教学目标:

  A.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左传》有关知识,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

  B.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诵读、理解课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引领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C.情感与态度目标:学*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的爱国主义精神。

  4.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诵读、复述课文,背诵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教学难点:烛之武的说辞赏析。

  5.教法与学法

  语文教学应重视整体教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要做到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学*本文,主要采用诵读法(辅之以质疑法、讨论法、探究法等)。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质疑激趣,让学生在兴趣中讨论,探究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句。

  在学法方面,主要采用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

  6.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疏通文意,自学探究;积累字词,整理笔记。

  教学步骤:

  一、学生自学课文

  1.通读原文1~3遍,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2。

  2.查阅有关资料或上网搜索,了解《左传》、春秋五霸、晋公子重耳之亡、秦晋之好、郑楚结盟等与课文相关内容。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的内容。完成课后练*1。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提出问题。完成思考和练*3。

  (设置以上预*立足于培养学生自学文言文的*惯,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探索。)

  二、整理自学卡片(见附录)

  (设计以上预*是为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督促学生养成日积月累的好*惯。自学卡片可统一印制,也可由学生自主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设想:

  讨论质疑,理清思路;钩玄提要,熟读成诵;分析形象,赏析说辞。

  教学步骤:

  一、检查学生预*情况。

  1.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词为主。解释课文中下列单音词,体会这一特点。(课后思考和练*2)

  朝亡厌国戍夕危师及辞

  参考答案:(朝──早晨亡──灭亡厌──满足国──国家戍──戍守夕──晚上危──危险师──军队及──达到辞──推辞)

  2.本文课题是“烛之武退秦师”,请在“退”的前面加一个词或者短语,使文意更加明确。

  烛之武()退秦师

  例如:三寸之舌,妙语,巧施反间计等。

  3.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各段内容。(每段用四个字概括)

  例如:第一段:秦晋围郑。第二段:临危受命。第三段:说退秦师。第四段:迫晋退兵。

  二、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介绍诵读好处,激发学生诵读热情。

  关于诵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魏志·王肃传

  “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宋·朱熹

  “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清·姚鼐《尺牍》。

  “不动笔墨不读书。”——古语

  2.学生初读全文,注意字音、停顿、语速、重音、语气等。

  3.老师示范背诵。

  三、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段背诵课文。

  第一自然段:

  1.出示“晋秦围郑示意图”

  2.老师简介秦晋围郑形势图:

  这是秦国,都城为壅。这是晋国,都城为绛。这是郑国,都城新郑。晋郑毗邻,秦如攻打郑国,的.确如烛之武所言:“越国以鄙远。”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即新郑县北;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离新郑也不远。大军压境,郑国危如累卵。《烛之武退秦师》中所记述的就是秦晋攻打郑国之前展开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是这场外交斗争的主角,他身负君命,只身赴秦,说退秦军,实属不易。

  3.诵读指导: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本段的关键句,语速要较慢,尤其是“且”处应稍作停顿,“也”字要拖长声音。此句读完,稍作停顿,再起后句“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晋”“秦”之后要略作停顿。因为“军”在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当“驻扎”讲。

  4.用课文内容回答老师的提问:

  (1)郑国当时的面临的情况是——

  (2)秦晋围郑的原因是——

  (3)秦晋驻扎的地点分别是——

  5.本段仅25字,却道出很多内容,有哪些?

  明确:①秦晋围郑,来势凶猛;弱小郑国,危如累卵。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既道出了秦晋围郑的原因,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6.学生背诵第一段。

  第二自然段

  1.这一段涉及到几个人物?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3.评点与指导:“国危矣”要读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是烛之武对只能虚度人生的无可奈何慨叹,要读出伤感的基调。而郑伯,面对烛之武的牢骚,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而是从谏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郑伯之言一定要读得心*气和。

  4.学生四人一组,分角色朗读,力求读出感情。

  5.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

  1.学生齐读。

  2.诵读指导。

  ①“秦、晋国郑,郑既知亡矣”一句,要读得心*气和,诚恳可信,博得秦君好感。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要读得*缓而又委婉。但“焉用亡郑以陪邻?”这一反问句,语调要略高一些,反问语气要读出来;然后缓而较轻地读出“邻之厚,君之薄也”。因为这几句话意在动秦伯之心,点明秦晋联盟的虚伪性。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句,烛之武另换角度,从礼仪上引诱秦伯,态度要更加诚恳,用中速读,“若”字要拉长些,注意“共其乏困”中“共”的读音。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则是烛之武在析之以利害,诱之以利益之后更为成功的说服,即指责晋国的背信弃义和贪得无厌,因此读时要有激愤之感,速度较前要快,尤其是“夫晋,何厌之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两句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接着用*缓、诚恳的语气读出“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

  3.本段的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说辞仅125个字,可以分为几层?(五层)

  郑既知亡敢烦执事(其益)[益事渺茫]

  越国鄙远亡郑陪邻(其害)[错事可见][利害之辨]

  烛之武退秦师舍郑利秦共其乏困(其利)[利事可期]

  君为晋赐朝济夕设(其德)[史事可证][恩仇之鉴]

  东封西肆阙秦利晋(其意)[祸事可测]

  4.烛之武为什么能三言两语退秦师?其游说妙在何处?

  提示:春秋无义战。所有的战争出发点为“利”。烛之武正是抓住“利”在做文章。

  以下分析供参考——

  (1)以“利”巧攻心理。

  晋国围攻郑国,本来不关秦国的事,秦国所以出兵,一是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秦晋同属于一个军事集团的,他们之间有盟约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大自己的势力。两个原因中,第二个原因是主要的,烛之武看准了这一点,紧紧抓住了秦穆公的这一心理,单刀直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作为郑国的子民,先讲自己国家的处境“既知亡矣”,隐含意思是说郑国灭亡是既定的事实,所以也无法考虑郑国的利益了,但郑国的土地最后被秦国还是晋国得到呢?这还是个未知数。烛之武从这点做文章,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不仅消除了秦穆公的戒心,还赢得秦穆公的好感;“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通过让步假设推理出不攻郑的好处,以利益来引诱秦伯,让秦穆公动心;“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希望秦穆公为了秦国的利益不受损害而放弃围攻郑国的计划,言辞恳切,从而坚定秦穆公与晋国毁约的决心。

  (2)以“害”巧析形势。

  一从现实状况来看,“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郑亡后的情况如何呢?如果秦国得到了郑国的土地,“越国以鄙远”,是很难办到的,即使办到了,也是不好统治的;如果晋国得到了郑国的土地,“邻之厚,君之薄也”。一句话,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没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二从发展来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以晋的贪得无厌,让秦穆公真正感到危险的存在,从而快速作出决策,否则贻害无穷。烛之武说辞切中要害,强而有力,且用反问句来加以突出强调,真是气势凌厉,锐不可当。

  (3)以“史”巧施离间。

  烛之武挑拨离间的游说艺术在晋秦围郑的危急存亡之秋大派用场。

  烛之武对秦晋两国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他见秦穆公之后,只字不提郑国利益,在以“利”攻其心理,以“害”巧析形势的同时,始终不忘离间两国关系。如果说在“亡郑”还是“舍郑”的利害分析上,烛之武的挑拨离间还是隐性的话,那么他拿出历史事实,“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指出晋的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不可共事,则是赤裸裸地挑拨秦晋关系,以“夫晋,何厌之有?”把火烧得更旺,不仅使秦穆公觉得枉费心机,又顿感危险将至。烛之武用短短的125字挑拨离间了“秦晋之好”,真是妙哉!

  烛之武游说的成功还取决于语言的得体。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大国的君主,本是求人,却能够不卑不亢,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语重心长,迫使对方就范。可谓是有理有利有节有体,从而出色完成了游说使命。

  烛之武充分陈述了秦晋郑之间的三角利害关系,准确、深刻而又独到,不能不令人信服。一是灭掉郑国对秦并没好处:“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邻之厚,君之薄也。”二是不灭郑国对秦也没坏处:“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三是晋国的信义有问题:“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四是晋国最有野心,扩张称霸,是晋国的本质:“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通观烛之武之论,由“若”、“且”、“夫”三字连贯起来的四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相生,如早春的惊雷,醒脑益智,又如搏击的雄鹰,敏捷有力。这四层意思包含有巨大的智慧力量,因而能给对方以有力的冲击。一番议论之后,秦穆公是如拨云雾见青天,不但不再围攻郑国,反而命令三位将领留守下来。秦晋联盟出现裂痕,两国关系从此渐行渐远。三年之后双方在崤山正面交锋,秦军三位主帅被俘,士卒无一生还。归结起来,烛之武的成功之处在于,恰当地把握了当时当地的国情、人情,准确地利用了对方心理,因而,他成功了。烛之武是自信的,他自信有能力引导秦穆公的思路,他自信千军万马也不过弹指一挥间的问题,他的自信来源于对当时国际形势的洞悉,他的智慧当在众人之上,他思路清晰,说理透彻,他从容不迫,超然淡静,从这个意义上讲,他实在是世俗世界生长出来的一株仙花奇草,异香满面,清爽可人。

  投影:古人总体评价烛之武言辞的评论——

  如此辞令,真无一字不妙,无一着不老靠圆密。春秋时祖此者甚多,此不特千古辞命之祖,亦千古处难济变之师也。拜服,拜服!——【明】魏禧《左传经世钞》卷四

  退秦词令,势透机圆。——【清】浦起龙《古文眉诠》卷三

  烛之武为国起见,说秦之词,句句悚动,有回天之力。其中无限层折,犹短兵接战,转斗无前,不虑秦伯不落其彀中也。——【清】林云铭《古文析义》卷一

  1.学生反复朗读这一段,直至背诵。

  2.检查背诵情况

  第四自然段

  1.选一名同学读这一自然段。

  2.点评与指导: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微”后果作停顿,因“微”是连词,表假设,为“假如没有”之意,“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词,为“那”。“因人之力/而取蔽之”句“因人之力”后要略作停顿。

  3.齐读,背诵第四自然段。

  四、引导学生分析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

  1.你最欣赏烛之武哪一点?

  如文章第1段写国难当头,烛之武不顾年迈体衰,愿受君命,出使秦营,危难之际——“义”

  “夜缒而出”——“勇”

  面见秦君,一番慷慨陈辞,言简意赅——“智”

  2.本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有什么特点?

  烛之武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特别是说秦时的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体现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以上是正面描写。佚之狐的推荐、郑伯的自责,退秦师的事实,都从侧面烘托了这个人物。

  3.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给我们什么启示?

  五、布置作业

  根据课文内容拟几幅对联。

  如:

  三寸巧舌力挽狂澜息国难,一番善言情荡衷肠罢干戈——烛之武;

  秦伯知难而退明时务,晋侯窥利则趋失盟友——秦伯和晋侯;

  佚之狐眼明举辩士,烛之武语妙退秦师。

  晋文公贪得无厌寒盟友,烛之武言之有理罢干戈。

  佚之狐举辩士成正果,烛之武退秦师树奇功。

  秦君出师无名取退策,郑伯用士有因荐使臣。

  双雄盟兵千万欲亡郑,一臣出舌三寸即解难。

  血腥滚滚卷土来,壮士巧言满胸怀。三言两语说君去.一场战事从此埋。

  秦晋围郑形势忧,只为晋侯报私仇。幸而郑有烛之武,退军不动一兵卒。

  三更秦帐辩声传,巧言妙说论利害。一语仿若锋利剑,割断两家百年缘。

  临危受命身系国,孤身夜出见秦伯。晓以利害裂敌盟,巧舌不负众人托。

  危亡之际挺身行,宝刀未老史留名。但凭三寸不烂舌,说退秦伯虎狼兵。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11

  (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概括大意。

  2、翻译1-2段,初步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互助合作,完成1-2段文言文的翻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感知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知识链接 (3分钟)

  1、 简介《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 《左传》的别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

  ★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2、秦晋围郑背景:见《全优设计》“走*文本”

  预*检测: (10分钟)

  (一)朗读展示:

  1、学生自渎:读准字音,读通文章。

  2、教师或学生范读:边听边思考各自然段的大意。

  3、学生集体朗读。

  (二)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1、概述本文的故事。

  2、归纳各段段落大意。(用简洁的短语概括)

  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晋师撤离

  学法指导:(2分钟)

  1、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力求直译,字字落实

  2、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①人名、地名、国名、专用名词等保留不译,②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③补出省略的成分,④调整倒装句的语序。

  文本探究 :(20分钟)

  1、课题《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退”是什么意思?

  2、翻译第一段

  (1)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①且贰于楚也

  ②晋军函陵

  ③以其无礼于晋

  (2)口译第一段:

  (3)请解决你的疑难点:

  3、翻译第二段

  (1)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无能为也已

  ③是寡人之过也

  (2)口译第二段:

  (3)请解决你的疑难点:

  布置作业:

  把一、二段译文写在作业本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翻译3-4段,巩固学*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小结出词类活用的翻译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继续感知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词类活用的规律。

  文本探究:(20分钟)

  1、翻译第三段

  (1)重点词语的翻译

  ①夜缒而出 ②郑既知亡矣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④越国以鄙远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⑥何厌之有

  ⑦既东封郑 ⑧缺秦以利晋

  (2)重点句子翻译:

  ①敢以烦执事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夫晋,何厌之有

  ④秦伯说,与郑人盟

  (3)口译本段

  (4)解决你的疑难点

  2、翻译第四段

  你的疑难点:

  基础整理:(10分钟)

  基础探微:

  1、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②越国以鄙远

  ③与郑人盟

  ④不仁,不知(智),不武

  ⑤唯君图之

  小结规律:名词加名词,有一个名词处于谓语位置,需要活用为动词;否定副词后跟名词,名词需活用为动词。

  (2)名词作状语

  ①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②夜缒而出

  小结规律:名词后面跟动词,但是不是主谓关系,而是修饰关系,名词就作状语

  (3)动词活用为名词

  ①君亦无所害

  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小结规律:动词处于宾语位置

  (4)动词的使动用法

  若不阙秦

  小结规律:不及物动词带宾语,考虑是否使动

  (5)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①越国以鄙远

  ②邻之厚,君之薄也

  ③共其乏困

  小结规律:形容词处于宾语位置

  布置作业:把3、4段翻译写到作业本上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局部探究,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基础整理

  局部探究(学生分组思考讨论)

  1.第一段写秦晋围郑,它是如何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及形势?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文章的第①段用“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又用“晋军函陵”“秦军汜南”说明攻方的态势,暗示郑国已经危在旦夕。这就点明了烛之武游说秦伯的背景,为下文的故事发展作了铺垫。

  (1)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无礼于晋”及“贰于楚”都直接关系到晋国,而与秦国无关,这就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2)秦、晋两军,一在函陵(今河南新郑北),一在汜南(今河南中牟南),两军分驻南北两边,互不接触。这为烛之武说服秦伯的秘密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2、第二段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辞”后“受”,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但在关键时刻,作为国君尚能接受规谏,诚恳认错。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这一内容用粗线条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铺垫。

  3、第三段烛之武用哪些事实和事理一步步说服秦伯退兵?试概括他说服秦伯的原因。

  参考一: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参考二:

  第一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欲扬先抑,提出问题。此语出乎听者意料,引人倾听。

  第二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

  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第三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只有好处。如果说上一层是以分析危害来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他换了一个角度,则是以利益引诱秦伯了,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当然,这些好处的前提,就是要秦国放弃进攻郑国。这样一分析,攻郑与友郑的`利弊轻重,自然就摆在了秦伯面前。

  第四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一番拉拢引诱之后,烛之武又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这样一发挥,使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不仅与郑国订立了盟约,还反过来帮助郑国。

  明确:这篇文章对烛之武的善于辞令,写得极为出色。他去说服秦伯,虽然目的是求和,但绝不露出一点乞怜相。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头头是道,使人信服。他在说辞里处处为秦着想,使秦伯不得不心悦诚服,不仅答应退兵,而且助郑防晋。

  (1)处处为秦着想。

  首先,烛之武开门见山地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但作为郑大夫的烛之武却没有半句为郑国乞求的话,相反,却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来表明为秦着想的立场。先分析了“越国以鄙远”的难处,接着谈了亡郑实际上是增加了别国(晋)的土地,增强了别国的势力,而邻国势力的增强就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接下来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动心。

  (2)充分利用秦、晋的矛盾。

  正当秦伯在考虑灭郑、存郑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为秦君分析:“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离间双方。这番话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着烛之武又把话题引向未来,预言晋国此后的动向:“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由于晋国当时已成为中原霸主,秦伯对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烛之武的这篇说辞戳到了他的痛处,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退兵助郑。

  4、关于烛之武,书上的记载:正史上对他的记述除了《左传》这些文字外,别处似乎很难找到他的名字了。《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人”“使”二字使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东周列国志》里说他“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佚之狐对他的评价是:“口悬河汉,舌摇山岳。”从其后来的表现看,此言不虚。

  【小结形象特点】通过阅读本文,你觉得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你从他身上获得怎样的启示?

  烛之武——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生死未卜,却勇入秦营;成功说退秦师,充分显现了他高超的“辩才”。可以说,他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直入敌营的勇士,是一个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拓展探究:

  1.烛之武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什么?

  明确:这句话表面上是谦虚,实际上是指责郑伯一直不任用他,埋没了他的才能。

  2.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样看待晋文公的退兵理由?

  明确:其实,“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知”通“智”这个“智”,是明智,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在起作用。

  3.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请举例分析这一写法。

  明确:文章注意伏笔与照应的地方较多。如:①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师埋下了伏笔。②“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晋侯、秦伯围郑”“国危矣”的有关内容。③“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烛之武说退秦师提供了条件。

  文章顾后瞻前,巧施伏笔。简练而不失谨严,自然而耐人玩味。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12

  一、情境导入

  1、文学常识。

  (1)、春秋时五等爵位为公、侯、伯、子、男

  (2)、《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传——注释或解释经书的文字)

  2、朗读(给下面的字词注音)

  氾南(fàn)佚之狐(yì)缒(zhuì)共其乏困(gōng)瑕(xiá)杞子(qǐ)逢孙(páng)阙秦(quē)戍之(shù)秦伯说(yuè)失其所与(yǔ)朝济而夕设版(jì)

  3、多音字:朝(zhao)(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

  逢(páng)(人名逢孙)

  3、检查背诵

  二、精讲点拨

  探究一:

  1、通假字(找出并解释含义)

  无能为也已

  2、本文重要的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3、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

  探究二:

  问题:1、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明确: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1、解题: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退师:军队

  2、理清层次,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

  第一段:秦、晋围郑

  第二段:临危受命

  第三段:说退秦师

  第四段:迫晋退兵

  第一段:秦、晋围郑

  寥寥25字,写出了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写出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写出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

  参照“春秋时期形势图”和“秦晋围郑形势图”,读过下文,就可以看出作者伏笔的巧妙、行文的缜密。

  第二段:临危受命

  本段以简约之笔,涉了人之事。

  ①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②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

  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第三段:说退秦师

  “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可分四层: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三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1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并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引领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三)情感与态度:

  1、学*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教学难点:通过学*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曹操有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分光和热。未能被“早用”,“今急”才被“求”的年过70的烛之武就是这样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烛之武退秦师》共有4个段落,上节课我们学*了前2个自然段:秦晋围郑——烛之武临危受命。今天我们来继续学*《烛之武退秦师》,看看烛之武是如何以三寸不烂之舌劝退秦国的虎狼之师。

  二、课文赏读

  (一)朗读3、4段。

  (二)3、4段文本分析:说退秦师——迫晋撤兵

  1、先看结果:

  2、追根溯源:

  (1)(宋.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烛之武是抓住哪几个利害点来说动秦穆公的。

  小结:烛之武是抓住哪几个利害点来说动秦穆公的:越晋难治 亡郑利晋 存郑利***人无信 晋人无厌

  (2)烛之武退秦师的劝说艺术

  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烛之武,面对大国的国君,本是求人,却能够不卑不亢,从容辞令,可谓是有理有利有节有度;虽是竭尽挑拨离间之能事,却句句在理,字字动心,绝无故弄玄虚、危言耸听之嫌。他在“利”字上做足了文章,既瓦解了秦晋联盟,说退秦师,又保全了郑国的利益,出色地完成了劝说使命。

  三、拓展延伸——委婉劝谏知多少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触龙说赵太后》

  劝谏特点:运用对比的方法讽谏。

  触龙用对比的方法,把太后的爱女燕后与爱子长安君作一比较,故意强调太后爱燕后胜过爱长安君。表面上大谈燕后之事,实际上是借客形主,是借燕后之事提醒太后考虑是否真正做到了比爱燕后更爱长安君。触龙提出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标准,并列举事实证明太后为燕后“计久长”,从而否定太后“(爱燕后)不若长安君之甚”。可见触龙强调太后为燕后“计久长”不过是作为陪衬,其真实意图还在于暗示太后为长安君“计短也”,并没有考虑到要使长安君“有子孙相继为王”。作为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国君的如果不让他的子孙为国家出力,只是坐享其成,利用其特权享受挥霍,“虽曰爱之,其实害之”,反而会把他的前途给葬送了。如果目前能使长安君“有功于国”,那么他就不是只享受特权而不付出代价的人,也算对赵国有了贡献,将来就能立住脚跟,可以“自托于赵”了。这才是真正为自己最疼爱的孩子做出的长远打算。触龙“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从而摧垮了太后的精神防线,顺利地完成了劝谏的任务。

  四、本课验收

  1、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晋军函陵(军:军队)

  B.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

  C.是寡人之过也(是:这)

  D.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2、下列句中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D )

  A.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B.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

  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D.若不阙秦 阙秦以利晋

  3、下列“其”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D )

  A.君知其难也

  B.共其乏困

  C.又欲肆其西封

  D.吾其还也

  4、本文选自《 》 。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 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所作,与《 》 《 》合称为“春秋三传”。

  五、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名校学案》配套练*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14

  【学*目标】

  1、了解《左传》的有关知识以及在中国文学上的地位。

  2、理解词语:贰、军、鄙、陪、封、行李、共、济、肆、阙;

  3、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思路,根据文意背诵课文。

  4、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学*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诵读课文,理解词语:贰、军、辞、鄙、陪、行李、共、济、肆、阙、说;归纳义项:若、夫、微、之。

  2、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思路,根据文意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于运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讲解法。

  3、讨论法。

  【教具准备】

  多谋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要求】

  1、根据课文注释疏通字词句,标志有关难以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2、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作品以及写作背景。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文

  古代有句话:一言九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句话说明口才的重要性。无独有偶,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口才、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通过学*《烛之武退秦师》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结构,理清思路

  1、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⑴第一遍学生齐读。

  ⑵第二遍听录音。

  2、听课文录音,纠正字音、句读。

  晋/军函陵,秦/军锬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朗读第二段,结合语境准确把握人物身份,体会文言文的语气。分角色朗读(学生自己谈应该如何读)。

  4、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提示:本文记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时的一个故事。郑国被秦、晋两个大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而且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5、秦晋两国为什么要联合攻打郑国?课文中是如何表述的?

  提示:“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引出背景材料:(学生回答预*情况,教师补充、点拨,并出示课件中有关的地图)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秦、晋围郑形势图:

  6、退秦师的结果怎样?用原文回答。

  明确:秦“乃还”,晋“亦去之”。

  7、明确写作思路(结合板书明确思路,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提示:为什么退──怎样退──退的结果。“怎么退”是课文的主体部分。

  三、重点探究第三段

  要求:

  1、同学之间互相讨论该段的字词句,质疑、解疑。

  2、思考: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军的?

  生探究学*中可能遇到的难解的字词以及问题举例:

  1、封:

  ⑴既东封郑(“封”,会意字,从土从寸,表示帝王向诸侯分封土地。本义封赐。还可引申作名词,指疆土,疆界。如《孟子》:“域民不以封疆之界。”这里作意动词,“以……为疆界”的意思。)

  ⑵又欲肆其西封(用做名词,即当“疆界”解。)

  2、鄙:

  越国以鄙远(形声字,从邑,表示它是地域区划的名称,声。按周制,都城的*郊叫乡,远处叫遂。鄙是遂所属的一级居民单位,也泛指边远地区或农村。如彭端淑《为学》:“蜀之鄙有二僧。”作名词讲;这里属词类活用,是名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把偏远的地方当做边邑”)

  3、之:

  邻之厚,君之薄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行李之往来(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君之所知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将焉取之?(代词,代土地)

  戍之,乃还。(代词,代郑国)

  4、敢以烦执事:冒昧地用这种方式麻烦你。

  5、“君”字出现9次,其中8次是对秦穆公说的,1次是说晋国的。体现了烛之武替秦考虑,不为己谋的思想。他在有意无意间离间秦晋关系,使秦伯不但“去郑”,而且派人“戍之”。其中用语委婉而有气势。

  6、内容:“夜缒而出”,进一步说明了郑国形势之严重。秦、晋已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从侧面衬托烛之武这一形象,突出他的勇敢。

  第一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说明秦、晋围郑,郑国必亡。欲扬先抑,提出问题。烛之武好像置身于郑国之外,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的,这自然会引起秦伯的好感,愿意听他把话说完,从而为进一步打动秦伯提供了可能。

  第二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烛之武指出,秦、郑相隔遥远,晋、郑却是*邻,因此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没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鉴于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秦国当然不会帮助晋国成就霸业而使自己的国力相对削弱。(以退为攻)

  第三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只有好处。如果说上一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则是以利益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在秦、晋关系上做文章,很有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当然,这些好处的前提,就是要秦国放弃进攻郑国。这样一分析,攻郑与友郑的利弊轻重,自然就摆在了秦伯面前。

  第四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烛之武察言观色,又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从历史说到现实,烛之武又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这样一发挥,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不仅与郑国订立了盟约,还反过来帮助郑国。

  通过学生讨论,小结烛之武说服秦伯的艺术(出示课件):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亡郑导致邻之厚,君之薄也(阐明利害,动摇秦军);

  舍郑,君亦无所害(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晋国贪得无厌,君之所知也(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这段说辞,只有125字,表现出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他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而若取郑则客观上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无利,还会招祸。若秦穆公明白了这一层,就很可能反过来弃晋帮郑,烛之武抓住了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说辞,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

  四、结课

  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机下,以适当的'方式发生的感情,才是适度的最好的感情。”烛之武正是运用最恰当的劝说方式处处为秦着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挑拨秦晋关系,终于打动了秦穆公,使秦穆公“乃还”,从而保全了郑国。这是烛之武智慧的体现,更是他辩论语言的魅力所在。

  【板书设计】

  烛为什么

  之以利相诱

  武怎么退替秦着想

  退挑拨秦晋

  师退的结果

  【评课与反思】

  教完该课回头思考,特总结如下:

  一、评课

  专家的评课情况汇总:

  1、诵读的巧妙处理,词语、断句体现巧妙,并且在诵读中解决语言知识。

  2、对背景知识的介绍打破常规,比较自然,恰到好处。

  3、对教材的处理突出主体部分,重点明确。

  4、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文言文知识的落实、写作、艺术表达技巧相结合。

  5、板书与多媒体的完美结合,学生回答时边板书要点、边总结,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与评价,让学生在思考的同时得到知识的总结。

  6、课堂结构自然、舒服,教师有亲和力。课堂上让学生发现问题──小组交流──互相解决,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对学生的尊重。

  7、文中涉及到晋国的事情,能否从晋国的角度入题。

  二、自评

  1、课堂结构自然完整,结语与导语围绕课文内容,并遥想呼应,思路清晰、严谨,关注每一个细节。

  2、突出文言文的文体特点,注重诵读教学,引导培养学生诵读的*惯和能力。而且三个段落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法,体现教材特色、学生特点,以及教材处理的灵活性。

  3、教学重点鲜明,充分发挥学生学*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协作,从而在集体的智慧中完成学*任务。

  4、充分尊重学生,及时评价(包括口头评价和板书)学生、鼓励学生,挖掘学生学*的潜力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5、教师语言自然、亲切,富有感染力和时代感,教态自然而有亲和力。

  6、从整个课堂看来,气氛活跃,师生互动配合紧密,能有效体现教师有效地教和学生有效地学的原则,学*效果较好。

  7、课堂上回答问题的人中,男生多,女生少。说明自己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关注值得反思。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15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及其写作特色。

  2、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的用法。

  3、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赏析人物形象及说服的技巧。

  教学重难点:

  1、古文中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文言句式。

  2、烛之武说服的技巧以及《左传》的写作特点。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1、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钱学森吗?对,他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1950年钱学森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当时一位美国高级将领就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钱学森抵得上5个师,在这,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一个人,他可不止抵得上5个师呢,他凭着自己的一张巧嘴不仅瓦解了国家的危机,还能化敌为友,这人是谁呢?对了,他就是烛之武。今天我们就来学*课文《烛之武退秦师》。(板书)(1分20秒)

  2、《左传》的介绍及文体常识

  请同学们翻开书本86页。我们看到注释1,课文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何为“编年史”呢?就是指按年月日顺序编写的史书体裁。大家看到里面有僖公三十年,就说明了烛之武退秦师这件事发生在僖公三十年。比如我们初中学过的《曹刿论战》选自《左传、鲁庄公十年》。另外还有国别体,是按不同国家来编写的。如《国语》、《战国策》大家翻到92页,我们在初中也学过《邹忌讽齐王纳谏》,大家看注释1本文选自《战国策、齐策》,说明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件事发生在齐国。还有一个是纪传体,大家看到88页,里面列举了24部纪传体史书。纪传体主要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大家联系一下初中学的《陈涉世家》便会明白。其实书本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的信息,同学们要学会发现和联系。(1分50秒)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主要记载的是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一些事件。擅长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间接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并称“春秋三传”。我们学*了《烛之武退秦师》后大家对于《左传》的写作特色会有更深刻的理解。(1分)

  3、朗读课文:

  现在就请同学们齐声朗读全文。晋侯秦伯围郑预备读。(生读)(1分30秒)

  需要注意的字音:

  氾(fán)南佚(yì)之狐夜缒(zhuì)而出越国以鄙(bí)远亡郑以陪(péì)邻共(gōng)其乏困朝(zhāo)济而夕设版焉阙(jué)秦秦伯说(yuè)杞(qǐ)子逢(páng)孙

  4、分析课文/整体感知

  老师想问一下第一段的最后一句应该怎么停顿?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谁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这样停顿?军是驻扎的意思,是个动词,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很好,说明大家预*了。我们回过来看。晋侯、秦伯围攻郑国,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以是因为的意思,其是个代词,代郑国。无礼于晋是个倒装句,于晋无礼。介词结构后置。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晋文公。这里的无礼是指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他。晋文公当初因为国内的政治原因逃亡在外,路经郑国时,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贰是从属二主的意思。大家看地形图。当时,春秋诸侯国争霸,郑国继从郑庄公死后,国势江河日下。然而,它正处在中原地区的中心位置,一旦晋国、楚国动起手来,倒霉的往往是郑国。因为两头受气,郑国就练圆滑的夹缝生存技巧。就如两年前的晋楚之间的城濮之战,战争前期,楚国实力明显优于晋国,郑国原先是出兵帮助楚国。但后来晋国使用了谋略最终取得了决定性优势,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九次出使晋国,与晋国结盟,但是晋国还是心怀芥蒂,同时也是为了争夺霸权,在两年后再次向郑国发动了战争。(2分50秒)

  这一段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事情?

  生:晋秦围郑,以及围郑原因和围郑的局势。(板书:晋秦围郑)

  “春秋无义战”从课文我们得知秦国与郑国并无直接的矛盾和冲突,秦国之所以与晋国联盟就是想从中获利。而且他们并不驻扎在一块,这就为烛之武成功说退秦君埋下了伏笔。郑国士大夫佚之狐也看出了其中的猫腻,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我们接着看第二段。请一位同学读一下第二段,注意节奏和情感。(1分)(生读)(20秒)文**出现了几个人物?

  生:三个。佚之狐、郑伯、烛之武

  佚之狐他说了什么?他的话起到了什么作用?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大家注意言于郑伯曰,与上一段无礼于晋一样是个介词结构后置,对郑伯说。若是假如的意思。国家危急,佚之狐向郑伯献上献上计谋,可以看出佚之狐什么性格特点?有知人之明和爱国精神。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可见他对烛之武非常了解,同时也表现了佚之狐对时事的洞察力和预见性。(板书:佚之狐慧眼识才)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意见,从是听从的意思。那烛之武有何反应?辞曰,辞是推辞的意思。烛之武为什么要推辞呢?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谁来翻译一下这句话

  生:我年轻力壮的时候,尚且比不上人家,现在老了,不能干什么了。

  很好,大家注意,也和已都是语气词,这里是两个语气词连用。已同矣。烛之武真是比不上人家吗啊?如果真是这样,佚之狐还敢说“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吗?不是,据冯梦龙编的《东周列国演义》记载,烛之武,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yǔ)正”(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一个人才长期被淹没,国家危急了才想起我这个七十多岁的老头,你说烛之武会没有怨言吗?有。对此,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呢?(2分30秒)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请一位同学翻译一下:我不能早些任用您,现在情况危急了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你也没有好处啊。

  大家注意,这里的是,是个代词,代替前面所说的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这件事。这是一个判断句式。我们现代汉语中也有判断句,比如说“我是中国人”,常用一个系词“是”来连接。但是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不用系词,大家可能会误以为“是寡人之过也”这里的“是”就是系词,不对,实际上这里的“是”是个代词。那什么是判断句呢?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理解判断句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动词谓语句不是判断句。尤其是用“为”构成的句子有时与判断句十分相似。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里的“为”很像现代汉语的的系词“是”,但在古代汉语里面“为”是一个意义非常广泛的动词。因此这不是判断句。2、语义上不表示判断的句子不是判断句。这主要在于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古代,判断句的句式有1、……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者,……也“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3、是……也。“是寡人之过也”

  可能同学们一时难以明白,没关系,大家做下笔记,以后我们接触文言文多了,有了语感就能理解了。面对一个小小的养马官的抱怨,作为一国之君的郑伯,他首先承认了自己的过错,一方面,国家危难,确实需要烛之武出马,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郑伯胸襟开阔,敢于认错。(板书:郑伯勇于认错)同时,他站在烛之武的角度说,国亡了,对你也没有好处呀。其实,烛之武已经七十多岁了,郑国灭亡也不会真对烛之武有什么致命的害处,然而烛之武还是冒着生命危险答应了下来。这也看出了烛之武艺高人胆大。(板书)其实,牢骚归牢骚,国难当前,爱国之人都不会退缩的。另一方面,作者这样安排剧情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同时,也造成了波澜起伏的效果,引人入胜。这一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板书)(2分20秒)

  结语:国难当前,烛之武又是如何凭着自己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君,化解国家危机的呢?课后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第三段,试着给烛之武说的话分层次,并且拟个小标题。好,今天的课到这。同学们再见!

  5、板书设计:

  一、晋秦围郑人物形象:佚之狐慧眼识人才

  二、临危受命(主板书)郑伯勇于认错

  烛之武艺高人胆大

  第二课时

  1、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烛之武退秦师》(板书)我们上一节课学*了文章的第一第二自然段。同学们都知道当时郑国被晋国、秦国围攻,郑国危在旦夕。在这样危急的时刻,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烛之武被推到了拯救国家的风口浪尖上,身负使命的烛之武是如何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君,化解国家危机的呢?今天我们接着学*课文最后两段。

  2、分析课文/整体感知

  大家看到第三段,夜缒而出,缒是指把人用绳子绑上,从高处放下放。烛之武要去见秦君,得乘着夜色偷偷地让人从城门把他掉下来,说明了什么?

  生:形势很危急

  对,也从侧面写出了烛之武为了国家做出的英勇表现。四个字写出了事情经过,点出氛围,表现人物性格特征,这样凝练的手法是《左传》特色之一。

  烛之武见到秦伯说,秦晋围郑,郑既之亡矣。既是已经的意思。秦国、晋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自己就要灭亡了。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若,假如。以,是介词,拿、用,句子省略了宾语,敢以之烦执事。执事是对对方的尊称,这句话是说,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的话,就冒昧地用这种方式麻烦您。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倍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哪位同学翻译一下。

  生:越国别的国家来把远方的土地当作边邑,您也知道这样很难。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很好,课文的注释也很详细。大家注意,这里的以是连词,表目的。鄙,本来是名词,边邑,现在活用为动词,把……当作边邑。亡是一个使动用法,使……亡。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大家注意,这里有几个古今异义词。以为,古意是把……作为,是两个词,以之为。现代汉语则是一个词组,以为。东道主在这里的意思是东方道路上的主任,现在泛指主人。行李,大家看注释23,是指出使的人,现代汉语指出门所带的包裹。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您也没有什么坏处。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而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起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这里的晋君是晋惠公。这句话是个双宾语句。为晋君赐,给晋君恩赐。大家学英语也接触过,双宾语是指由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组成。一般是间接宾语紧接在谓语动词后,如晋君就是间接宾语。朝、夕是极言晋惠公言而无信之快。谁来翻译一下: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生:晋国,何时才能满足的呢?已经在东边使***为它的边邑,又想往西扩大边邑。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就会受益,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何厌之有是个倒装句,大家以前也见过,应该是有何厌。是宾语前置,之不用翻译,是用来提宾的。东和西都是方位名词做状语。封,原本是名词,疆界,这里用做动词,成为……疆界。肆是扩张的意思。阙,使动用法,使……削弱。图是考虑的意思。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说通“悦”高兴。还,撤退。

  上节课老师布置大家在课后认真思考怎么给烛之武的十句话划分层次,不知道大家都认真思考过了吗?现在我们集体朗读烛之武的说辞,从秦晋围郑到唯君图之。秦晋围郑,预备读。(生读)好,现在分为两个小组,讨论一下烛之武对秦君所说的话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并且拟个小标题?很好,其实同学们都划分得不错。这段话也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就是第一句话,秦晋围郑到敢以烦执事。说的是“坦言亡郑”(板书),第二层越国以鄙远到邻之厚,君之薄也。表明“亡郑有害”(板书),第三层从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到君亦无所害,摆明“舍郑有益”(板书),第四段从且君尝为晋军赐矣到君之所知也,这是“援引历史”(板书),剩下的是最后一层,“推测未来”(板书)我们现在就来看看烛之武说辞的精妙之处。

  第一层是“坦言亡郑”。烛之武刚一见面就说这样的话,有什么好处呢?

  生:使秦君高兴

  对,烛之武就是要第一时间消除对方的戒备。大家注意关键字“秦晋”大家看到第一段,课文在描述事情时说的是“晋侯、秦伯围郑”这是因为这场战争确实是晋国挑起的,秦国只是从中协助。但是烛之武却有意把秦国放在了第一位,意在凸显秦国的优势,表明郑国的生死大权全在您秦君手里了。烛之武这一份尊重和恭维实在让秦君心里很受用,也就给了烛之武往下说的条件。其实,这句话还有更深一层作用。大家想文**涉及了几个国家?三个,晋、秦、郑。春秋之战就是利益之战,郑国坦言亡郑,就表明了我已无力与你争夺什么,现在关键的是您秦君要考虑的是如何从亡郑中比晋国夺得更多的利益。烛之武一句话就将秦国的矛头从郑国身上转移到了晋国身上。这是“以退为进”(板书)

  就在秦君心里不由地开始活动时,烛之武不失时机地抛出了土地问题。大家看示意图。秦国要想占有郑国,得跨过晋国,这很不利于管理,如果放弃,那辛苦打下的江山就只能拱手相让,秦君会乐意吗?况且,土地就如西瓜,就只有那么大,别人占得多了,你相对就少了。这是“先示其害”(板书)

  听到这,估计秦君心里也在琢磨着。先示其害后,烛之武接着诱之以利。“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您灭了我们郑国不仅无利还有害,不如留下我们还可以为您出使的人提供住宿和物资。(板书:诱之以利)

  秦君动摇得更加厉害了,烛之武引出了历史上晋国对秦国言而无信的例子。(板书:晋不可信)到最后劈头直说:“夫晋,何厌之有”并且推测晋国灭了郑国后为了扩大土地必定转而对付秦国。(板书:晋无所厌)

  短短125个字,烛之武层层深入,从不同角度说服秦君。烛之武似乎处处为秦国着想,从而打动了秦君,最后使秦君不仅放弃了攻打郑国还与郑国建立了联盟关系。这是本文的高潮部分,为烛之武说退秦师(板书)

  秦国原本是与晋国结盟攻打郑国的,突然转了方向,晋国会有什么样的反映呢?我们接着看最后一段。同学们齐声朗读最后一段。子犯请击子,预备读(生读)

  谁来翻译一下这一段

  生:子犯请求攻打秦国,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代替整编,这是不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大家注意,微,是表否定的假设。如果没有。因:依靠。武是指在使用武力时应遵守的道义准则,如现在的成语“胜之不武”。去,是离开的意思。现代汉语往、到。比如说我们去外婆家。

  晋国军队终于撤离(板书)

  结语:这件事情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整个课文我们也学*完了。在课后同学们试着将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和一些词类活用找出来,写在作业本上交上了。大部分都在课堂上说过,不会很困难。我们下节课再进行总结。

  3、板书设计:

  坦言亡郑——以退为进一、晋秦围郑

  亡郑有害——先示其害二、临危受命

  舍郑有益——诱之以利三、说退秦师

  援引历史——晋不可信四、晋师撤离

  推测未来——晋无所厌

  第三课时

  1、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把《烛之武退秦师》课文疏通了字词,理清了文章脉络,还着重学*了烛之武巧妙地说辞,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左传》的写作特点。

  2、学*《左传》写作特点

  ㈠.伏笔与照应

  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为下文烛之武“夜缒而出”,出使并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㈡.波澜起伏

  这篇课文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㈢.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简得当,层次井然。

  在以后的学*过程中我们会对左传的艺术特色有更深的理解。

  现在我们来总结文中一些重要的字词句。从同学们交上了的作业看,同学们都做得不错,(看实际的具体情况)现在我们就一起总结一下。

  3、总结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文言句式以及重要的虚词

  1、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同下文“秦军”)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2、通假字

  ①今老已,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

  ②共其乏困(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厌,通“餍”)

  ④秦伯说(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3、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古意:东方道路上(招待使节的)主人)

  4、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⑤(烛之武)辞曰省略句

  ⑥敢以(之)烦执事省略句

  ⑦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句

  ⑧(晋)许君焦、瑕省略句

  ⑨子亦有(何)不利焉省略句

  5、重要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代词,指代“行李”)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证据助词,还是,表商量)

  5、之

  ①公从之(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是寡人之过也(的)

  ③行李之往来(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④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之)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16

  教学目标:通过研读课文,品味语言,体会烛之武辞令之妙,让学生感悟他语言的力量及其语言背后的那颗爱国忧国之心,同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材料拓宽写作思路。

  教学重点:烛之武辞令之妙,爱国之深。

  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运用所学材料,学以致用,以一当十。

  教学方法:互动研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我们已经知道烛之武退秦师靠的不是千军万马,也不是张飞的一声大吼,更不是杨六郎的一杆长枪,而是靠他的三寸之舌处处为秦着想却使郑国转危为安。他是如何站在秦的立场上为秦着想却使郑国转危为安的呢?

  二、齐读课文第三段,思考烛之武的一番话是站在郑国的立场上吗?为什么?

  1、学生回答

  2、老师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语言现场,感悟烛之武辞令之妙

  把第三段还原成烛之武和秦伯的对话,走进语言现场。

  烛之武:“郑既知亡矣。”

  秦伯:“那你来干什么?”

  烛之武:“为了您呀!”

  秦伯:“此话怎讲?”

  烛之武:“我忧心如焚,我寝食难安,因为亡郑对您不利呀!”

  秦伯:“请讲。”

  烛之武:“秦晋两国相距很远,晋国和郑国才是*邻,越国以鄙远,您该知道管理它的难度,实际上是增加了邻国的土地,邻之厚,是不是越发显得君之薄呀?这不会是您此行的目的吧?”

  秦伯:“当然不是,我该怎么做呢?”

  烛之武:“存郑倒是对您有利呀,您可以把郑国作为东道主,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物资,累了可以在郑国歇歇脚,渴了可以在郑国喝口水,这样不好吗?”

  秦伯:“是呀,我——”

  烛之武:“您也许还记得,应该也不会忘记,晋国曾经做过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事吧?”

  秦伯:“可不是,想想我都来气,背信弃义的家伙!”

  烛之武:“像这么一个不靠谱的家伙,又那么贪得无厌,您说,他灭郑后,能善罢甘休吗?东灭郑,西呢?西呢?该进犯秦国了吧,您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吗?”

  秦伯:“先生您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呀!否则,我还蒙在鼓里呢!来人,退兵!”

  秦晋围郑为利而来,烛之武退秦为利而来,秦伯退兵为利而退,晋侯退兵为利而退,利是目的,退是手段。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烛之武为郑而来却为秦着想,利也;存郑亡郑想的还是利;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说的都是利。烛之武用他的三寸之舌,用他的智慧和胆识,巧用一利字让郑国转危为安。

  3、假设谈话方式,让学生比较

  假如烛之武一开始就挑拨离间,结果会如何?假如烛之武直接求秦退兵,结果又如何?

  4、小结烛之武的语言艺术:

  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示之以弊诱之以利

  回顾过去晋不可信展望未来晋不可靠

  5、教师小结:明明为郑而来,却处处替秦着想,这就是语言的艺术性,技巧性,也是语言产生的力量;当时机成熟时再行挑拨离间之计,更容易彰显语言的力量,退秦也更易成功。危如累卵的郑国转危为安,一场危机就这样在烛之武的三寸之舌下化解了,没有动一兵一卒,不战而屈人之兵,语言的技巧语言的魅力呀!

  三、烛之武在强秦面前不卑不亢,成竹在胸,这份自信来自哪里?

  1、学生回答

  2、师生小结

  有勇有谋有胆有识审时度势辩才十足爱国忧国不计得失

  正是:危亡之际挺身行宝刀未老史留名

  单凭三寸不烂舌说退秦国虎狼兵

  四、如果把这则材料运用到我们的作文中,可从哪些角度来运用呢?

  1、学生回答

  2、出示课件给学生更多运用角度

  语言的力量口才与成功

  爱国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

  机遇与准备才能与机会发现人才伯乐和千里马

  选择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大我与小我

  手段与目的隐忍不发知错能改双赢

  有志不在年高天生我材必有用如何应对逆境

  ……

  3、出示例文,给学生更好的写作指导

  伯乐不来,我自荐之

  毛遂自荐说服楚王,解了邯郸之围,展示了自己非凡的才华;邹忌主动拜见齐威王,以自身的体悟劝齐威王广开言路,使齐国不必用兵就可战胜敌国;曹刿主动请见鲁庄公,抓住战机一鼓作气,打败强大的齐国。此三者都是主动推销自己,展现自己的才华,利国利民利己。而郑国烛之武是三朝老臣皆不得重用,虽有满腹经纶却不懂得毛遂自荐,不懂得给自己寻找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若没有佚之狐的慧眼识英雄,恐怕要永远湮没在历史风尘中了。伯乐不来,我自荐之。只有主动推销自我,主动表现自我,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创造人生的辉煌。

  机遇与成功

  当机遇没有来临时,仍要积极准备,完善自己,把自己磨砺成金子,机会一旦来临,便会闪耀于史册。烛之武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这使得他到了七十多岁的高龄,仍有满腹牢骚。其间忍受的寂寞痛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以惊人的毅力来砥砺自己,饱读经书,关心时事,终于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为自己人生划上一个完美的感叹号。烛之武用自己毕生精力、一生的才能等待这样一个机会,当这个机会出现时,他毅然把握住这个机遇,不仅化解了一场残酷的战役和生灵涂炭的悲剧,还为自己的人生挥洒了精彩的一笔,还让自己成为历史星空中璀璨的明星。由此观之,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唯有胸中有竹才能把握机遇,创造成功。

  有志不在年高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烛之武就是一匹蓄势待发的老骥。也许他也曾因人生虚掷而悲哀过感伤过,但他并没有放弃对国家与人民安危的关心。我们可以想象出多少个日夜他翻看竹简的手势与眼神,想像出多少次他侧耳细听,焦急地渴盼着能从王宫中传来征召自己的声响。如果没有对国家朴实的爱与时刻准备着为国家效力的心,一个小小的“弼马温”,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怎么能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怎么能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可见,即使烈士暮年,他依然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从没有放弃过济天下苍生的理想。只要国家需要,只要自己一息尚存,不管命运对自己如何不公,仍会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热。真是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五、小结:

  本节课,我们感悟的是语言的力量,传承的是爱国精神,运用的是语言文字,学到的是说话的艺术,愿我们都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六、作业:

  利用比干、韩愈和魏征、邹忌、触龙等相关事例,写一篇以“忠言不逆耳”为题的文章。

  七、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以退为进

  示之以弊退秦利秦退

  诱之以利

  挑之以史围郑晋退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17

  一.有关知识

  1.史书体例

  ①编年体:按年月日顺序编写成的史书。《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被称为“春秋三传”。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记事比《春秋》详备具体(字数*二十万,超过《春秋》本文的十倍)。

  ②国别体:先分别不同国家,再在一国之内按时间先后编写的史书。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是《国语》。《战国策》也是国别体史书。

  ③纪传体: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所编写的史书。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皇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四年约三千年的历史情况。

  2.学法指导:

  ①本文情节波澜起伏:

  初,秦晋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气氛十分紧张。佚之狐推荐烛之武,使郑国获得了一线生机。可烛之武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又使郑国的希望趋于渺茫。但面对烛之武的牢骚与愤慨,郑伯不但没有生气,而且引以自责,终使烛之武答应了此事。凭着烛之武的说辩才能,秦军退兵。本可松一口气,可晋大夫子犯又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紧张起来,而晋侯的一番言辞又使之得以*息。这种时张时弛的情节,牢牢吸引着读者,我们需认真品味,并在写作上加以借鉴。“文似看山不喜*”,切中肯綮。

  ②“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的原因。

  鲁僖公四年十二月,晋献公听信宠妃骊姬的谗言,逼迫太子申生自缢而死,又企图谗言重耳、夷吾二公子,重耳外逃。下面是公子重耳“过郑”一段。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郑文公:郑国的君主,名捷。]叔詹谏曰:[叔詹:郑国的大夫,执政有贤名。]“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天之所启:上天所开导、赞助的人。启,开。弗及:赶不上。]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有三焉:有三件不同寻常的事(可以看出是天意来)。天其或者将建诸:上天或者要树立他吧?其,表推测的语气。建,建立、树立。诸,“之乎”的合音。]君其礼焉![君其礼焉:您还应以礼相待。其,表示劝告的语气助词。]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男女同姓,其生不蕃:中国古代有同姓不婚的说法,认为夫妻同姓,所生的后代不能蕃盛。蕃,繁盛。]晋公子,姬出也,[姬出也:指重耳的父母都姓姬。]而至于今,一也;[而至于今:却能活到今天。]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二也;[离外之患:遭到出亡在外的患难。离,同“罹”,遭遇。外,指出奔在外。靖:安定,*定。这里用作动词。殆:大概。启之:赞助他为君。这里是说晋国不安定,是上天为重耳开辟一条回国为君的路。]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三士:据《国语》,三士指狐偃、赵衰和贾佗。贾佗,也是跟从重耳一起出亡的人。上人:超出他人之上。]晋、郑同侪,其过子弟,固将礼焉;[晋、郑同侪(chái):晋国和郑国都是同等地位的国家。侪,辈、类。子弟:这里指重耳是晋国国君的儿子。固将礼焉:本来就应以礼相待。固,本来、本应。]况天之所启乎?”弗听。

  [译文]

  到了郑国,郑文公也没有以礼相待。(郑国大夫)叔詹劝谏(文公)说:“我听说上天所赞助的人,常人是不能赶上他的。晋公子身上有三件不寻常的事(可以看出天意来),上天或者要树立他(为君)吧?您还是以礼接待吧!同姓的男女结婚,他们生的孩子不会旺盛,晋公子重耳,父母都姓姬,而他却一直活到今天,这是其一;(晋公子)遭遇流亡在外的灾难,上天却不让晋国安定下来,大概是(上天)正替重耳开辟一条路,(使他有机会回去做国君),这是其二;晋公子有(狐偃、赵衰、贾佗)三个足以胜过一般人的贤士跟随他,这是其三。晋国和郑国是同等地位的国家,晋国的公子路过郑国,我们本来就应好好地接待。何况(晋公子)又是上天所赞助的人呢?”(郑文公)不听(叔詹的劝告)。

  二.能力训练

  1.下列句子中红色字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公从之B、何厌之有

  C、子犯请击之D、许之

  2.对下列句子中红色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今急而求子┏③无能为也已

  ┗②子亦有不利焉┗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以下各题,分别与例句中红色字的意思相同的项是

  3.以乱易整

  A、以其无礼于晋B、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C、皆以美于徐公D、以三保勇而多艺

  4.失其所与

  A、与郑人盟B、公与之乘

  C、蹇叔之子与师D、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夫晋,何厌之有B、则亦知夫病者所见非鬼

  C、其夫呓语D、一夫不耕,或受之饥

  6.下列红色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秦军汜南(驻军,名词作动词)

  B、夜缒而出(用绳绑住身体,名词作状语)

  C、阙秦以利晋(使……得利,使动用法)

  D、秦伯说,与郑人盟(结盟,名词作动词)

  7.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行李之往东,共其乏困

  C、秦伯说

  D、既东封郑

  8.下列红色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若郑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亦去之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9.下列各句,省略的词语解说有误的一句是

  A、许之(省略了主语“烛之武”)

  B、敢以烦执事(“以”后省略了宾语“之”)

  C、晋军函陵(“晋军”后省略了谓语“驻扎”)

  D、君所知也(省略了主语“此”)

  10.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A、如果让郑国灭亡而对您有利,那就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

  B、假若使郑国灭亡有益于您,那怎敢麻烦您呢!

  C、如果灭亡的郑国对您还有益处,那就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

  D、倘若让郑国灭亡而对您有益处,那就不敢再麻烦您了。

  课外阅读

  《刘公嘉话》云:岛()赴举京师,”。<乙>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注释:

  ①赴举:去考进士②练:用心琢磨使词句精美

  ③权:代理④京兆:京师的地方长官

  ⑤第三节:仪卫队伍的第三部分

  ⑥并辔:骑马一同走

  ⑦留连:多时不离开

  11.“岛”是指唐朝诗人________,他在《__________》一诗中有“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之句。

  12.□□处是指唐代著名文学家______________,他以其气势雄健的散文著称于世,他与同时代的柳宗元同为“____________”之首。

  13.对文中红色的“着、势、尹、对”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用,情势,府尹,对答

  B、着落,姿势,府尹,正确

  C、用,姿势,京兆尹,回答

  D、接触到,气势,京兆尹,对付

  14.对文中划线句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A、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B、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C、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D、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5.文中有六个括号,它们均是虚词,依次填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初、始、而、遂、哉、而

  B、始、初、又、遂、耳、矣

  C、始、初、而、才、矣、以

  D、初、始、又、遂、矣、而

  16.选出与“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一句中的“引”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B、狼奄至,引首顾曰:……

  C、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D、相如引车避匿

  17.根据句式特点来划分,<甲>应是__________,<乙>应是_________。

  A、倒装句B、祈使句C、判断句

  D、感叹句E、省略句F、疑问句

  G、否定句

  18.这则故事后来成了典故,它非常典型地说明了古人在诗歌创作中是特别强调_________________的。

  参考答案:

  1、B2、A3、B4、D5、B

  6、B7、D8、A9、C10、A

  11、贾岛《寻隐者不遇》

  12、韩愈唐宋散文八大家

  13、C14、C15、D16、B

  17、甲C乙E

  18、推敲或炼字

  重复

  高二(8)班赵璐

  “这次作业书写不规范,物理现象描述不够准确,全班同学都要把它重新做到作业本上。下周一交。”

  “实验误差太大的同学下课到实验室重做实验。”

  “英语听力和口语要提高没什么诀窍,就是跟着录音带反复地听,反复地读……”

  重复,一切都是重复。

  每天上学下学,重复地时间,重复的路口,重复的街道,街道两旁重复的建筑。

  机械地重复着每天学*的科目,看老师的重复的面孔,重复着做永远做不完的作业,考永远考不完的试卷。

  爸妈每天在我早晨上学前,晚上放学后总是带着满怀期望和鼓励的目光对我说一些我已经背下来的重复的话。

  还有,堆在我面前的各种各样的参考书、练*册封面设计是重复的(语文是“一支笔”,数学是“一把尺”,物理是“电路图”,化学是“试剂瓶”),名称是重复的(“同步”、“高效”、“全程”、“拓展”、“研练”、“宝典”……),上面竟然有许多题也是重复的。

  我已经觉得“重复”这东西有些“玄”,有些不可思议了。

  我自己不知不觉地掉进了“重复”的圈子里,我*惯了每天重复着穿校服,即使在学校不要求的周四、周五或在家不出门的周六、周日。再后来,我发现自己在考试中总爱犯同样的错误,然后再重复着写同样的.总结。我已经跟上了“重复”的“形势”,赶上了“重复”的“时髦”。

  我也可以利用“重复”原理不假思索地说出下个礼拜甚至下个月的某一时候我会出现在哪儿,和谁在一起,在做什么。

  于是,生活就成了一本枯燥无味的小说,我们重复地翻开,回味里面熟得不能再熟的故事情节。

  直到有一天,音乐课上,老师给我们弹琴。我发现七个音符的重复却有美好的旋律。

  直到有一天,美术课上,老师向我们展示图片。我发现黑白的线条经过不同的排列组合,虽是重复却也能给人美好的享受。

  我开始相信,生活也可以是一洋葱。我们把它一层层剥开,直剥到最里层。也许,我们并不在意,只是剥剥而已。但是,当我们重复着一层层剥开,最终总会有一层让人落泪。

  [点评]

  文章大段地写着让人生厌的种种重复,可耐着性子看到最后,突然峰回路转,“重复也有着美好的旋律,重复也能给人美的享受”。令人深思。可文章并没有就此停笔,最后一段,作者以生活为例,打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再次让人深思。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18

  【学*目标】

  1、在掌握字词句的基础上熟读成颂,并把握文言文的特殊性。

  2、同时要在着重了解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理由的同时,注意欣赏包括本文在内的《左传》的文学价值,如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串讲法、诵读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言:

  同学们,如果说在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之下,大凡事物总是现在的比过去的好的话,那么大家能不能想一想,在文化艺术的某些方面,有没有与一般规律相反的情况呢?(这样一来一往的问答,并不难引导学生想到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以罗马为代表的雕塑,比如据说维娜斯女神的断臂今人就无法设想能够补得很好,以及中国古代的文言文似乎不是今人可以写出当时那样的水*的。然后接着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本册的第一篇文言文,看它究竟有哪些方面的精美以至妙不可言呢!

  二、让大家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以较高的水*先把课文诵读一遍。

  三、承接第二单元所学的“理清思路”理论,实际上也就是本课后面的练*题二,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而实际上等于在熟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

  1、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是说“秦、晋两国为什么围攻郑国”的问题;

  2、第二自然段是说“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问题;

  3、第三自然段是说“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

  4、第四自然段是说“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进攻的原因”。

  在上面问答练*的基础上,可让学生以多种形式诵读。

  四、让学生在已经看过课本中注释的情况下提一提文中还有哪些实词的意义不清楚,还对哪些虚词的用法或古汉语现象不理解。这其中由学生提也好,由老师问也好。

  1、第一段中两个“于”均解为“对于”之意,两个“军”字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当“驻扎”讲。且“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两句均为古汉语中所谓省略句,即均在“军”字之后省掉一个介词“在”,而就这一点,已能证明古今语言形式上的不同*惯,这对让学生逐渐*惯看文言文是大有好处的。

  2、在第二自然段中应让学生弄清楚:“言于”当“告诉给”讲;“若使”中的“使”当“让”讲;“臣之壮也”中的“之”是典型的结构助词夹在主谓结构之间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例句;“也已”不仅注释上有“已,同‘矣’”的字样,关键是要解释这种“语气词连用”的古汉语现象;从“今急而求子”中不难看出,根据上下文,“而”在此只能当副词“才”讲;至于“是”通常在古文中多当代词“这”讲,只是为了上下文意思的通顺而把它整个译作“这是”罢了;最后“然郑亡”一句,和今意相对照,显然是个被动句。

  3、第三自然段:“夜缒而出”里的“而”强调是起前对后修饰作用的,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地”;“若亡郑”中“亡郑”是“亡”的使动用法;“越国以鄙远”一句的注释中虽然说明了其中的“鄙”,“边邑”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而“远”是形容词活用为“远地”的名词用法,但整句意义的通俗理解应该是“越国以远鄙”;“邻之原,君之薄”中的两个“之”直译时,还是应当看作是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夫晋,何厌之有”中的“之”此时是起“动宾倒置”标志作用的,即意义上应看作“有何厌”;“既东封郑”一句应强调就其直译而言,“既”当“等到……以后”或“已经”之类意思讲,“东”是古汉语中典型的名词当状语,译作“向东”,“封”,名词“疆界”,此处当动词用,译作“作疆界”,而“郑”作为句子的补语,也是以名词当状语的形式理解的,应译作“以郑”,于是整句的确切直译应该是“等到向东以郑国作了疆界以后”等。

  4、最后一段中则应该让学生承认,看过书上的有关注解之后,剩下的就没有什么可感到难解的地方了。

  上述程序之后即宜让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其中不乏用多种形式背诵。比如教师先领背、分段集中背等,因为字面意思过得较为彻底了,所以背诵起来就应该相对容易。同时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表达反映在遣词造句、语言组织上的精妙,比如可以对比同样或类似意思表现在古今语言形式的不同上,应该承认文言文形式上的言简意赅和音韵方面的朗朗上口等,而这些,也正是《左传》等的文学价值。

  五、课后练*

  关于多义词辨析的题。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19

  课时:2

  授课方式:多媒体

  教学目标

  1、学*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能正确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尤其是下列十五个词语:贰、军、辞、鄙、陪、行李、共、济、肆、阙、说、若、夫、微、之。并能归纳其中四个词语的义项:若、夫、微、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背景、解题

  你们知道“秦晋之好”的意思吗?

  晋国是西部的一个古老国家。晋国祖先是唐叔虞。唐叔虞是周武王的小儿子,成王幼弟。唐是地名,位于黄河与汾水之间,方圆百里。叔是排行。叔虞出生时手握“虞”字,就以虞为名,字子于。尚在孩提时,成王桐叶封弟,封叔虞于唐。唐叔虞后代于此繁衍生息,就是后来的晋国。到了春秋时代,晋国统治集团内部发生斗争,公子重耳被迫流亡,历经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秦国等诸侯国。重耳在各国遭遇不尽相同。齐国是以厚礼相待,而在经过郑国时,郑国大夫叔瞻劝郑君说如果不能厚待重耳,就要把他杀了。重耳到了楚国,受到优厚的招待,并许诺楚王,有朝一日两国交战先退避九十里。后来秦穆公出于政治投机,派人把重耳请到秦国,并把女儿嫁给重耳,秦晋结下姻亲关系,这就历史上的秦晋之好。今天两家要联姻,还说欲结秦晋,当由此而出。再后来,秦穆公派兵把重耳护送回国当了国君,就是晋文公。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 632 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 630 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题目点明了本文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

  二、读文知字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ī)而出

  亡郑以陪(beì)邻 共(gōng)其乏困 阙(jué)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第一段:秦、晋围郑(形势/围郑原因/驻军位置/)

  第二段:临危受命

  第三段:说退秦师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拉拢引诱,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 )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20

  【设计说明】

  《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短小但内容丰富的一篇古文,它的内容丰富体现在一文中知识点众多,二情节精彩,烛之武的人物形象鲜明。因此,在设计课堂时既要抓住文中的知识点,又要体会烛之武的说辩艺术。我主要把握以下三点:

  1、是从文章中获得背景,训练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

  2、是大胆取舍,打破文章,直接取出文章中最精彩的部分研读,做到重点突出。

  3、是通过写颁奖辞这一小作文形式,让学生对烛之武形象有更深刻的把握,而且可以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最为关键的是内化为自己的作文素材,解决阅读了却不知道不会用材料的难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体会烛之武游说的艺术。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体会烛之武游说的艺术。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人曾说过,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个人仅凭其三寸不烂就劝退敌人的百万强师?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烛之武退秦师》。共同了解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传奇人物:烛之武。

  二、简介《左传》

  三、初读感知

  1、解决生词:

  贰(èr)�锬�(fàn)佚之狐(yì) 夜缒而出(zhuì) 共其乏困(gōng)逢孙(páng)2、放名家朗诵,请同学们听清字音,听准句读,听出语气。

  3、背景感知:

  自由诵读一遍,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一个问题本文一共涉及了哪三个国家?并且找出三国之间的纠葛,并造成什么后果,并从原文中找出依据。

  (明确):

  涉及到了晋、秦、郑三国。

  (板书)一个三国的简略地图:秦──晋──郑

  (依据: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晋郑之间: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秦之间: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后果:晋军函陵,秦军�锬�

  (补充):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晋楚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四、文本探究

  1、研读烛之武劝说秦王的精彩部分:

  ⑴ (师过渡)是啊,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南。在这危如累卵,命悬一线的危机时刻,烛之武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果你是烛之武,你会怎么劝说?

  (明确):因为之前已经让学生在初读感知中了解了三国的纠葛,所以学生会直接告诉秦王,之前晋国对秦国食言,点拨学生,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自己是秦王想和晋君联合,想灭掉郑国,郑国派使者来说晋国的种种不是。那么自己会怎么想?肯定是挑拨离间,直接更见坚定自己与晋国的盟友关系,那么这样做只会失败不会成功。

  ⑵ 那烛之武究竟怎么做才赢得了秦国的信任呢,请同学们齐读烛之武劝说秦王的部分。给大家五分钟结合课下注释,画出文中重要的知识点,并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

  (解决疑难):学生提问,老师点拨字词。

  译文: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希望你考虑这件事。

  ⑶ 讨论:

  刚才通过串通文意了解到,烛之武也提到了晋国和秦国的过节,但是他是直接提出来的吗?那么之前烛之武还说什么了,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自己从文本谭雪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具体分析:

  ①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首先很卑微低下的说我们郑国已经知道自己要灭亡了,让秦伯放低警惕,并且让秦伯有一种优越感,知道郑国已经知道自己快亡国了,而他是郑国即将的拥有者。

  ②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用郑国、秦国、晋国的地理位置分析出秦国帮助晋国灭掉晋国,自己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只是给对方增强国力。让秦伯这时清醒的看到自己的处境,让秦伯必须重新审视一下这一场战争的必要性。

  ③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在用利益诱惑一下秦伯,如果你放过郑国呢,我们郑国还会提供给你们国家的往来使者所缺乏的东西,潜台词就是既然灭亡郑国给你带不来好处,而且郑国还能帮助到你,还是放弃攻打郑国比较划算。

  ④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这时在提出秦国的同盟国也并不是那么忠诚值得信赖,用事实告诉秦国,以前晋国不就早上刚得到帮助,晚上就筑成拒秦。让秦伯和晋君之间产生隔阂。

  ⑤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进一步在点出晋国的贪得无厌,现在晋国得到的是郑国,不久的将来他得到的就是秦国,这时秦伯听了之后,也是大冒冷汗,后果确实不堪设想,彻底打消灭掉郑国的想法。

  (总结):烛之武以退为进,让秦伯不设防;让事实说话,用三国地图明确指出秦国没有利益可图;再点出不灭郑国还能让秦国受益;适时的点出晋国也是个靠不住的;更进一层指明晋国的狼子野心,让秦伯看清攻打郑国是对自己有害而无一利。

  ⑷ 最后烛之武劝说的结果是什么?

  (明确):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知识点:“说”通悦,“乃”是才。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知识点:微:没有夫人:那人因:凭借敝:损害与:结交,亲赴

  其:祈使还是

  译文: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2、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烛之武听说国家危难时是不是直接挺身而出?那作者是不是批评烛之武?烛之武有着怎样的形象?

  (明确):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没有直接接受说秦的使命,而是发了发牢骚。烛之武并不是不爱国,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他只是略微对自己的怀才不遇表示不满。作用是丰富人物性格,使其形象更饱满,更真实可信。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他有着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从他与秦伯的交锋看出他的沉稳与敏锐,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

  五、作业

  1、按照文言现象归纳重点知识,背诵全文。

  2、结合老师补充的有关烛之武的内容,结合他的精神,给烛之武写一段颁奖词。

  (补充):历史上对烛之武的记载:

  《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人”“使”二字使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

  《东周列国志》里说他“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

  佚之狐对他的评价是:“口悬河汉,舌摇山岳。”从其后来的表现看,此言不虚。

  (示例):

  烛之武,须发尽白,仍心怀天下;其貌不扬,却机智聪慧。能了然恩怨,善洞察人心。以退为进,步步深入,逞抱负于交锋,息蜗争于顷刻。小人物,大英雄!

  【板书】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秦──晋──郑

  示弱臣服以退为进

  亡郑利晋晓之以弊

  舍郑利秦以利诱之

  晋言无信制造隔阂

  晋国无厌点醒秦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