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时间大班教案(精选五篇)

首页 / 教案 / |

  认识时间大班教案 1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初步感受时间是流逝,一去不复返的。

  2. 感受时间的价值,体会时间的宝贵。

  3. 教育幼儿做事情不能拖拉,懂得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

  1. 幼儿过生日课件一套。

  2. 故事背景、动物图片一套。

  3. 幼儿操作材料:穿珠、玻璃珠、勺子、盘子、橡皮泥、包装纸。

  4. 摄像机一部。

  活动过程:

  1. 观看课件“过生日”,了解随着时间的流逝,人慢慢的长大。

  2.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小朋友过了几个生日?”“每次的生日蛋糕上面蜡烛的数量有什么不同?”“随着每次过生日小朋友的样子发生了什么变化?”“想一想,自己两岁生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那你们还能不能回到两岁的时候?”

  3. 教师启发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哪些事物随着时间而变化?(小鸡的成长、树苗的成长……)

  4. 教师小结:时间非常的宝贵,时间流逝的很快,我们要珍惜时间,那么来一起听一个故事《等明天》,听听小猴子有没有珍惜时间呢?

  5. 出示图片讲故事《等明天》。

  6. 通过故事教育幼儿做事不能拖拖拉拉,懂得珍惜时间并讨论在一分钟内我们能干多少事情?

  7. 幼儿可自由选择串珠、舀玻璃球、包糖果游戏活动中的一种,体会一分钟带来的快乐和收获。(在此期间,摄像师把孩子在一分钟的游戏活动拍摄下来)

  8. 教师启发幼儿,过去的时间已经回不去了,时间是不停的向前走,教育幼儿要珍惜时间,时间是最宝贵的。

  9. 通过幼儿观看录像回放,重新体会过去的时间是回不去的,是不能再经历的,所以我们要更加珍惜时间。

  10. 教师小结:时间是最宝贵的,如果小朋友们不好好利用它,时间就会悄悄的从你们身边溜走。

  认识时间大班教案 2

  目标:

  复*巩固1——7的序数,2——6的邻数。

  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激发幼儿对时间的兴趣,积极、主动、快乐地参与学*活动。

  让幼儿学*简单的数学题目。

  引发幼儿学*的兴趣。

  准备:

  教具学具方面:星期转盘操作材料若干套(与幼儿的小组数相同)童话故事《星期妈妈和孩子们》

  幼儿知识经验准备:学*另以内的序数和邻数,通过挂历、台历对“星期”时间概念有初步了解。

  活动过程:

  1、复*巩固:1——7序数,2——6邻数(1)复*序数:出示1——7数字娃娃(排列无序),请幼儿帮组数字娃娃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并讲出第一、第二……第七各是哪个数字娃娃,老师出示大写数字表示。

  (2)巩固邻数:以“数字娃娃找邻居”的游戏进行。

  例如:老师以数字娃娃的口气问,我是2,我的邻居是几和几请小朋友帮助我,帮我找出好邻居。幼儿可回答二、二、二、你的邻居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邻居。

  2、新授: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

  (1)听童话《星期妈妈和孩子们》,第一遍老师口头讲述故事后提问,童话的名称及故事里讲到谁?(师出示星期妈妈的图片)她想干什么?幼儿回答后,老师交代本节课新授内容是认识“星期”,并提出以下问题,星期妈妈一连生了几个孩子?她给孩子取了什么名字?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请幼儿在听一边故事。

  (2)再次听故事边讲边出示星期娃娃图片(打乱一至星期日的顺序),然后请幼儿回答以上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星期妈妈的第一个孩子是谁?第二个孩子是谁……最后一个孩子是谁?让幼儿帮星期妹妹排队,明确星期的顺序性。

  (3)转盘游戏:找邻居(师示范转动转盘,然后可请个别幼儿操作)规则:转动转盘后,指针指到星期X,就请小朋友讲出星期X的两个邻居。(如,星期二,星期二的两个邻居是星期一和星期三)游戏反复进行4——5次。

  突出强调:星期日的邻居是谁啊(意在突破星期的周期性这一难点,让幼儿具有明确的周期意识,即一个星期有七天,一个星期结束,下个星期开始)3、操作活动:转盘游戏“找邻居”

  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一个星期转盘,一组幼儿轮流转动转盘,同组全体幼儿共同讲述指针所指星期X的两个邻居是星期X和星期X。

  4、活动评价引导幼儿与老师一起谈谈这节课认识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玩星期转盘游戏的感受。

  5、分组进行角色游戏:“找邻居七名幼儿一组,分别带上星期娃娃头饰,扮演星期一至星期日七个角色形象,手拉手围成圈,顺时针转动,边转边说: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七个娃娃在一起,快快乐乐做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找邻居”

  接着星期一先发问,我是星期一,我有两个好邻居,我的邻居是几和几?其余六个星期娃娃可回答,星期一,星期一,你有两个好邻居,你的邻居是星期日和星期二。

  接下来由星期二、三……日顺次提问,方法同上,游戏延续进行。

  星期妈妈和孩子们星期妈妈一连生了七个孩子,她皱着眉头说:“我还得给他们取七个好听的名字呢!”

  星期妈妈看着孩子们,想呀想呀,觉得它们非常可爱,非常漂亮,于是她高兴地说:“有了,有了,好听的名字有了。”她边说边伸出手指,轻轻地点着孩子们的脑袋说:“梅花、桃花、兰花……”可是她只报了三个名字就停止了,“唉!不行,不行,这不是跟花儿们的名字一样了吗?”

  反思

  一、紧扣幼儿的生活经验,凸显数学活动中的挑战性。

  在以往的数学活动中,星期的周期性和序列性占了主要的比例,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发现,孩子们基本已经具备了相关的知识经验,教师只需帮助其提炼经验即可,如果还只是延续此类内容,远远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对于幼儿来说,真正的学*动力来自于活动本身,想让他们稳定地沉浸在数学探索、操作活动中,就必须给他们提供一个有一定挑战性的,需要通过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情境,而这个挑战性又不能脱离生活,因此结合"昨天今天明天后天前天"的推算活动,能极大的满足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并且此类推算也能为生活服务。

  二、激发幼儿的学*兴趣,凸显数学活动的趣味性。

  很多时候,我们会简单地认为,用教语言的方法来教数学,尽量多讲,多操

  作,多练*,孩子自然就会了,这个观念是错误的,幼儿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依靠自己的经验,才能真正地理解数学,而这种主体的理解必须基于内在的需要和兴趣,整个活动,我都是以童趣的手法,引用了星期妈妈和她的宝贝,小猪送蛋糕等形式,让孩子在一定的情景中学*数学,教与学其乐融融,相得益彰。

  认识时间大班教案 3

  目标:

  复*巩固1——7的序数,2——6的邻数。

  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激发幼儿对时间的兴趣,积极、主动、快乐地参与学*活动。

  让幼儿学*简单的数学题目。

  引发幼儿学*的兴趣。

  准备:

  教具学具方面:星期转盘操作材料若干套(与幼儿的小组数相同)童话故事《星期妈妈和孩子们》

  幼儿知识经验准备:学*另以内的序数和邻数,通过挂历、台历对“星期”时间概念有初步了解。

  活动过程:

  1、复*巩固:1——7序数,2——6邻数(1)复*序数:出示1——7数字娃娃(排列无序),请幼儿帮组数字娃娃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并讲出第一、第二……第七各是哪个数字娃娃,老师出示大写数字表示。

  (2)巩固邻数:以“数字娃娃找邻居”的游戏进行。

  例如:老师以数字娃娃的.口气问,我是2,我的邻居是几和几请小朋友帮助我,帮我找出好邻居。幼儿可回答二、二、二、你的邻居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邻居。

  2、新授: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

  (1)听童话《星期妈妈和孩子们》,第一遍老师口头讲述故事后提问,童话的名称及故事里讲到谁?(师出示星期妈妈的图片)她想干什么?幼儿回答后,老师交代本节课新授内容是认识“星期”,并提出以下问题,星期妈妈一连生了几个孩子?她给孩子取了什么名字?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请幼儿在听一边故事。

  (2)再次听故事边讲边出示星期娃娃图片(打乱一至星期日的顺序),然后请幼儿回答以上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星期妈妈的第一个孩子是谁?第二个孩子是谁……最后一个孩子是谁?让幼儿帮星期妹妹排队,明确星期的顺序性。

  (3)转盘游戏:找邻居(师示范转动转盘,然后可请个别幼儿操作)规则:转动转盘后,指针指到星期X,就请小朋友讲出星期X的两个邻居。(如,星期二,星期二的两个邻居是星期一和星期三)游戏反复进行4——5次。

  突出强调:星期日的邻居是谁啊(意在突破星期的周期性这一难点,让幼儿具有明确的周期意识,即一个星期有七天,一个星期结束,下个星期开始)3、操作活动:转盘游戏“找邻居”

  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一个星期转盘,一组幼儿轮流转动转盘,同组全体幼儿共同讲述指针所指星期X的两个邻居是星期X和星期X。

  4、活动评价引导幼儿与老师一起谈谈这节课认识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玩星期转盘游戏的感受。

  5、分组进行角色游戏:“找邻居七名幼儿一组,分别带上星期娃娃头饰,扮演星期一至星期日七个角色形象,手拉手围成圈,顺时针转动,边转边说: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七个娃娃在一起,快快乐乐做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找邻居”

  接着星期一先发问,我是星期一,我有两个好邻居,我的邻居是几和几?其余六个星期娃娃可回答,星期一,星期一,你有两个好邻居,你的邻居是星期日和星期二。

  接下来由星期二、三……日顺次提问,方法同上,游戏延续进行。

  星期妈妈和孩子们星期妈妈一连生了七个孩子,她皱着眉头说:“我还得给他们取七个好听的名字呢!”

  星期妈妈看着孩子们,想呀想呀,觉得它们非常可爱,非常漂亮,于是她高兴地说:“有了,有了,好听的名字有了。”她边说边伸出手指,轻轻地点着孩子们的脑袋说:“梅花、桃花、兰花……”可是她只报了三个名字就停止了,“唉!不行,不行,这不是跟花儿们的名字一样了吗?”

  反思

  一、紧扣幼儿的生活经验,凸显数学活动中的挑战性。

  在以往的数学活动中,星期的周期性和序列性占了主要的比例,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发现,孩子们基本已经具备了相关的知识经验,教师只需帮助其提炼经验即可,如果还只是延续此类内容,远远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对于幼儿来说,真正的学*动力来自于活动本身,想让他们稳定地沉浸在数学探索、操作活动中,就必须给他们提供一个有一定挑战性的,需要通过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情境,而这个挑战性又不能脱离生活,因此结合"昨天今天明天后天前天"的推算活动,能极大的满足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并且此类推算也能为生活服务。

  二、激发幼儿的学*兴趣,凸显数学活动的趣味性。

  很多时候,我们会简单地认为,用教语言的方法来教数学,尽量多讲,多操

  作,多练*,孩子自然就会了,这个观念是错误的,幼儿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依靠自己的经验,才能真正地理解数学,而这种主体的理解必须基于内在的需要和兴趣,整个活动,我都是以童趣的手法,引用了星期妈妈和她的宝贝,小猪送蛋糕等形式,让孩子在一定的情景中学*数学,教与学其乐融融,相得益彰。

  认识时间大班教案 4

  课题生成:

  幼儿数学活动要求教师们在活动中,首先做到的就是要使幼儿真正理解一个数学概念,并掌握这一概念的的属性。“星期”这一时间概念的属性之一是其顺序性(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之二是其周期性(七天一循环,周而复始)。因此,此数学活动宗旨就是让幼儿理解星期的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即“周”这一概念。其次、还要注意到紧密联系幼儿已有的序数、邻数的知识,联系幼儿生活中天天伴随“星期×”的经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

  课题名称:认识时间“星期”(大班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复*巩固1~7的序数,2~6的邻数。

  2、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3、激发幼儿对时间的兴趣,积极、主动、快乐地参与学*活动。

  活动准备:

  教具学具方面:录音机、多媒体计算机各一台,录有童话电《星期妈妈和孩子们》的磁带一盒。星期转盘游戏的课件,星其盘操作材料若干套(与幼儿小组数相同)。

  幼儿知识经验准备:学*了7以内的序数和邻数,通过挂台历对“星期”时间概念有初步了解。

  活动过程:

  1、复*巩固:1~7序数,2~6邻数(3分钟左右)。

  (1)复*序数:出示1~7数字娃娃(排列无序),请幼儿帮助数字娃娃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并讲出第一、第二……第七各是谁呀;数字娃娃,老师出示大写数字表示。

  (2)巩固邻数:以“数字娃娃找邻居”的游戏形式进行。 例如:老师以数字娃娃的口气问,我是2,我的邻居是几和请小朋友帮助我,帮我找出好邻居。幼儿可回答二、二、二、你自居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邻居。

  2、新授: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18,20分钟)

  (1)听文学作品《星期妈妈和孩子们》的童话故事,第一遍口头讲述故事后提问,童话的名称及故事里讲到谁?(老师出面期妈妈图片)她想干什么?幼儿回答后,老师交代本节课新授

  是认识“星期”,并提出以下问题,星期妈妈一连生了几个孩子?给孩子取了什么名字?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请幼儿边听录音,边思考。

  (2)听录音故事《星期妈妈和孩子们》。

  放录音同时随故事情节出示星期娃娃图片(打乱星期一期日的顺序),然后请幼儿回答以上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星期妈妈的第一个孩子是谁?第二个孩亏谁……最后一个孩子是谁?让幼儿帮星期妹妹排队,明确星其顺序性。

  (3)转盘游戏:找邻居(老师示范转动转盘,然后町请个别幼儿操作)。

  规则:转动转盘后,指针指到星期×,就请小朋友讲出星期×的两个邻居。(如,星期二,星期二的两个邻居是星期一和星期三)游戏反复进行4、5次。

  突出强调:星期日的邻居是谁呢(意在突破星期的周期性这一难点,让幼儿具有明确的周期意识,即一个星期有七天,一个星期结束,下一个星期开始)。

  3、幼儿操作活动:转盘游戏“找邻居”(8~10分钟)。

  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一个星期转盘,一组幼儿轮流转动转盘,同组全体幼儿共同讲述指针所指星期×的两个邻居是星期×和星期×。(意在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感觉星期的顺序性、周期性,形成星期这一时间概念。)

  4、活动评价(2分钟)。

  引导幼儿与老师一起淡谈这节课认识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玩星期转盘游戏的感受。

  5、分组进往角色游戏:“找邻居”。

  七名幼儿一组,分别戴上星期娃娃头饰,扮演星期一至星期日七个角色形象,手拉手围成圈,顺时针转动,边转边说: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七个娃娃在一起,快快乐乐做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找邻居”。

  接着星期一先发问,我是星期一,我有两个好邻居,我的邻居是几和几?其余六个星期娃娃可回答,星期一,星期一,你有两个子邻居,你的邻居是星期日和星期二。

  接下去由星期二、星期三……星期日顺次提问,方法同上,游戈延续进行。

  星期妈妈看着孩子们,想呀想呀,觉得它们都非常可爱,漂亮,于是她高兴地说:“有了,好听的名字有了。”她边说边伸个食指,轻轻地点着那排圆溜溜的脑袋:“梅花、桃花、兰花…~是她只报了三个名字就停止了,“唉!不行,不行,这不是同花的名字一样吗?”

  星期妈妈又看着孩子们,想呀想,觉得它们都非常聪明,伶俐,于是她叉快乐地喊了起来:“有了,有了,好听的名字有她边说边伸出一个食指,轻轻地点着那圆溜溜的脑袋:“聪聪、明明、伶伶、俐俐......”可是念到这儿;她叉停住了,“哎呀,不行,这不是跟小腮友们的名字一样了吗?”星期妈妈又想,突然,她拍着自己的大脑袋自言自语地说:“啊哈!我真糊涂,七个孩子不正好是一天接一天生的吗?就按他们出生的次序排名吧!”“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七。”星期妈妈说到最后一个孩子的名“星期七”时,感到这个太别扭了,她想了一下说一天生一个孩子,一天就是一日,星期七就叫星期日吧。星期妈妈取好七个名字,嘘了一口气,高兴;“好啦好啦,七个好听的名字、算取好啦!”

  过了一会,星期妈妈拿来两件红色的衣服说:“星期六、星期日是我七个孩子中最小的两个孩子,就让他们穿上最漂亮的红吧!”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这五个孩子长得大。星期妈妈说:“给他们穿上黑衣服最漂亮”,于是她又拿来黑衣服,一边给他们穿一边笑嘻嘻地说:“黑衣服,黑衣服,黑出白皮肤,衣服黑,皮肤白,人人见了都喜爱。”

  星期妈妈的孩子们渐渐地长大了,他们不但学会了走路,而且,还经常手拉手围在妈妈身边,跳起快乐的“圆圈舞”呢!

  效果评析:

  此教学活动以游戏贯串始终。开始部分以“数字娃娃排队”“数字娃娃找邻居”游戏形式复*巩固7以内的序数和邻数,激励了幼儿学*热情,为新授作了知识铺垫。新授部分以幼儿喜爱童话故事《星期妈妈和孩子们》向幼儿介绍“星期”知识,幼儿在全神贯注地欣赏中,了解了星期的有关知识,并对星期的顺序性、周期性有了粗浅的理解。紧接着通过星期转盘游戏,幼儿在实际活动中,真正体验到了星期概念的内涵,透彻地理解了星期的顺序性,突破了星期周期性这一难点。然后通过活动评价,使幼儿主动活动中获得的知识在老师的帮助下得到了整理、概括,在理解的前提下学*运用数学语言。最后幼儿在有趣的角色游戏中,形象地展示了自己的学*情况,轻松愉快地结束教学活动。整个活动寓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幼儿在动静交替的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学*,并获得成功的喜悦,课堂气氛活跃,效果好。

  专家点评:

  看到本课题的生成,教师对活动重点和难点的把握以及教学方法和步骤的思考,可以看出教师已能对所组织的数学活动进行理性的思考了,幼儿园数学活动是一种充满理性的活动,而我们白教师常常还只是停留在追求教学形式和方法的变化上,能从理解的高度去思考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的人还较少。希望幼儿教师学会从经验到理论的提升。

  反思与讨论:

  淡谈你对有关幼儿数学教学方面理论的了解和认识。

  认识时间大班教案 5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运转规律,学*看整点。

  2、养成按时作息,珍惜时间的好*惯。

  活动准备

  时钟模型一个、小时钟若干个。

  活动过程

  1、游戏:猜谜语你见过什么样的钟?(闹钟、座钟、落地钟)钟有什么作用?(起床)

  2、分发钟表,给小朋友每人一个钟,请幼儿观察(请你把看到的告诉老师)师:两个针一样吗?

  小结:最短的叫时针,较长的是分针。钟面上有数字1-12,数字紧挨着数字之间为1格,一共有12格。

  3、《龟兔赛跑》故事导入

  师:谁赢了?

  现在乌龟和兔子又比赛了,兔子代表分针,乌龟代表时针,它们比赛站在同一位置开始比赛。(兔子从12跑到12,跑了一圈;乌龟从12跑到1,跑了一格)谁跑得快?分针与时针谁跑的快?那再跑一次,乌龟会走到哪里?

  小结:分针跑一圈,时针跑一格,也就是一小时。

  4、出示三个钟,请幼儿观察。

  师:这三个钟一样吗?哪里一样?有不一样的地方吗?请幼儿回答。

  例: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1,师1点整。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游戏:考考你,请幼儿拨钟。

  那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来记录时间?(几点整就写几,两个点,两个0,表示整点)


认识时间大班教案(精选五篇)扩展阅读


认识时间大班教案(精选五篇)(扩展1)

——大班教案《认识时间》 (菁华3篇)

大班教案《认识时间》1

  活动名称:

  认识日历

  教案目的:

  1.让幼儿认识日历,知道一年有365天,一年共分12个月。12个月中分大月、小月和*月,大月有31天,小月30天,*月(二月)只有28天。知道怎么分大月和小月,二月又为什么只有28天(不讲闰年和闰月)。

  2.让幼儿学会看日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从而扩大幼儿的知识面,提高认识能力,并教育幼儿珍惜时间。

  教案准备:

  1.自制日历一大张(要求数字尽量写大)。

  2.回答问题的卡片若干张。发动全班幼儿收集各式各样的挂历、墙历、台历若干。

  教案过程:

  一、出示老师自制的日历,贴在黑板上,让幼儿观看。知道这就是“日历”。

  二、认识日历。

  1、根据大班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辨认这是哪一年的日历?并向幼儿介绍每一大格内是一个月的日历,数数一共有几大格,就知道一年共有几个月了。并告诉幼儿一年中所有的天数加起来共有365天。

  2、幼儿看黑板上的大日历,回答问题:

  a、一个大格子里(即每一个月)有多少天呢?(让幼儿自己看格子里的数字来回答)

  b、为什么有的格内是31天,有的是30天,有的又是28天呢?小朋友,想知道原因吗?

  师讲后小结:此日历使用至今,规定为一月大,二月*,……(老师一边说,一边指着日历中每一个月所示的天数给幼儿看)。

  3、继续教幼儿看日历,让幼儿知道,每大格内,第一排字表明的是星期几,从星期日开始,接下去是星期一至星期六(也叫周末)。要求幼儿想想今天是哪一年几月几日,星期几?昨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明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先集体回答,请个别幼儿上来在日历上找出这一天,然后再请个别幼儿回答,并自己上来在日历上找出这一天。

  三、幼儿尝试看日历。

  1、给每组幼儿发一张全年日历,让幼儿自己练*看日历,在上面找出自己的生日,说出是几月几日,星期几。再请小朋友二人一组,一人说出日期,另一人在日历表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几次后二人互换。

  2、提问幼儿:每周有几天要上?(5天)包括星期六和星期天,一周共有几天呢?再指导幼儿看看自己的日历表,明确7天为一周,一周共有7天。

  3、老师讲解一年的意义,如过了一年,小朋友都长大了一岁。

  师问:20xx年你们有多大了?那时你们想干什么事?(请幼儿自由发言。)

  四、巩固提问:一年有多少天?一年有几个月?大月是多少天?小月是多少天?*月是几月,有多少天?一星期有几天?

  回答完后,再让部分幼儿上来抽老师手里的卡片,卡片上提什么问题,就回答什么问题,答对的奖一朵小红花。

  五、欣赏诗歌《时间伯伯》,教育幼儿珍惜时间。

  六、各种日历展览。

  告诉幼儿,日历可做成各种形状,如挂在墙上的叫挂历,贴在墙上的单张日历叫墙历,放在桌上的叫台历,还有小日历卡,有的手机上也有日历。

  最后让全体幼儿自由地参观各种漂亮的日历,评评哪一种最好看,设计得最美,自己最喜欢哪一种。

  活动延伸:

  1、家中,让幼儿从日历上找到爸爸、妈妈的生日,并自己练*每天看日历。

  2、教室里挂一个日历,让幼儿每天来时,轮流撕下一张,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附诗歌:时间伯伯

  时间伯伯时间伯伯,你是伟大的旅行家,你从不停止自己的脚步,从过去走到现在,从昨天走到今天,从现在走向将来。时间伯伯,叔叔阿姨告诉我们,“一寸光阴一寸金”,我们一定爱惜你,跟随你的脚步,做时间的小主人

  以上是这篇科学教案文章的详细内容,讲的是关于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评课稿等方面的内容,希望读者能有所收获,大家的意见可以直接反应给小编,还有相关的几篇同样优秀的教案例文推荐给你,幼儿科学教案鸡蛋,幼儿科学活动设计中班,更多的相关内容可以参阅小班科学教案。

大班教案《认识时间》2

  目标:

  1、复*巩固1——7的序数,2——6的邻数。

  2、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3、激发幼儿对时间的兴趣,积极、主动、快乐地参与学*活动。

  准备:

  1、教具学具方面:蛋宝宝数字1-7、大写数字一-七,星期、日卡片,多媒体星期圆盘一份,星期娃娃每人一份;童话故事《星期妈妈和孩子们》

  2、幼儿知识经验准备:学*7以内的序数和邻数,通过挂历、台历对“星期”时间概念有初步了解。

  活动过程:

  1、复*巩固:1——7序数,2——6邻数

  (1)复*序数:出示1——7数字娃娃(排列无序),请幼儿帮组数字娃娃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并讲出第一、第二……第七各是哪个数字娃娃,老师出示大写数字表示。

  (2)巩固邻数:以“数字娃娃找邻居”的游戏进行。(例如:老师以数字娃娃的口气问,我是2,我的邻居是几和几请小朋友帮助我,帮我找出好邻居。幼儿可回答二、二、二、你的邻居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邻居。)

  2、新授: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

  (1)听童话《星期妈妈和孩子们》,第一遍老师口头讲述故事后提问,故事里讲到谁?她想干什么?幼儿回答后,星期妈妈一连生了几个孩子?她给孩子取了什么名字?请幼儿在听一边故事。

  (2)再次听故事:边讲边出示星期娃娃图片(打乱一至星期日的顺序),然后请幼儿回答以上问题。(需要强调的是:星期妈妈的第一个孩子是谁?第二个孩子是谁……最后一个孩子是谁?让幼儿帮星期妹妹排队,明确星期的顺序性。)

  (3)星期圆盘游戏:找邻居(老师操作,然后可请个别幼儿回答操作结果)

  规则:指针指到星期X,就请小朋友讲出星期X的两个邻居。(如,星期二,星期二的两个邻居是星期一和星期三)游戏反复进行7——8次。

  (4)突出强调:星期日的邻居是谁啊?(意在突破星期的周期性这一难点,让幼儿具有明确的周期意识,即一个星期有七天,星期六是最后一天,过完星期六一个星期结束,下个星期又开始)

  3、分组进行角色游戏:“找邻居

  七名幼儿一组,分别带上星期娃娃头饰,扮演星期日至星期六七个角色形象,手拉手围成圈,顺时针转动,边转边说:七个娃娃在一起,相亲相爱不分离,快快乐乐做游戏。念完儿歌当老师报到星期二时,那么星期二的邻居就站立高举小手,其余幼儿蹲下,游戏继续进行。

大班教案《认识时间》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运转规律,学*看整点。

  2、养成按时作息,珍惜时间的好*惯。

  3、让幼儿学*简单的数学题目。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时钟模型一个、小时钟若干个。

  【活动过程】

  1、游戏:猜谜语你见过什么样的钟?(闹钟、座钟、落地钟)钟有什么作用?(起床)

  2、分发钟表,给小朋友每人一个钟,请幼儿观察(请你把看到的告诉老师)师:两个针一样吗?

  小结:最短的叫时针,较长的是分针。钟面上有数字1—12,数字紧挨着数字之间为1格,一共有12格。

  3、《龟兔赛跑》故事导入

  师:谁赢了?

  现在乌龟和兔子又比赛了,兔子代表分针,乌龟代表时针,它们比赛站在同一位置开始比赛。(兔子从12跑到12,跑了一圈;乌龟从12跑到1,跑了一格)谁跑得快?分针与时针谁跑的快?那再跑一次,乌龟会走到哪里?

  小结:分针跑一圈,时针跑一格,也就是一小时。

  4、出示三个钟,请幼儿观察。

  师:这三个钟一样吗?哪里一样?有不一样的地方吗?请幼儿回答。

  例: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1,师1点整。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游戏:考考你,请幼儿拨钟。

  那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来记录时间?(几点整就写几,两个点,两个0,表示整点)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由浅到深、循序渐进,以游戏作引导,以幼儿操作为手段,让幼儿从感知入手,以多媒体、实物教学具为媒体,给孩子清晰、准确的概念。在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在活动中遵循活动性原则,综合运用发现法、游戏法,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言语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


认识时间大班教案(精选五篇)(扩展2)

——大班教案:认识时间汇总5篇

  大班教案:认识时间 1

  活动名称:

  认识日历

  教案目的:

  1.让幼儿认识日历,知道一年有365天,一年共分12个月。12个月中分大月、小月和*月,大月有31天,小月30天,*月(二月)只有28天。知道怎么分大月和小月,二月又为什么只有28天(不讲闰年和闰月)。

  2.让幼儿学会看日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从而扩大幼儿的知识面,提高认识能力,并教育幼儿珍惜时间。

  教案准备:

  1.自制日历一大张(要求数字尽量写大)。

  2.回答问题的卡片若干张。发动全班幼儿收集各式各样的挂历、墙历、台历若干。

  教案过程:

  一、出示老师自制的日历,贴在黑板上,让幼儿观看。知道这就是“日历”。

  二、认识日历。

  1、根据大班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辨认这是哪一年的日历?并向幼儿介绍每一大格内是一个月的日历,数数一共有几大格,就知道一年共有几个月了。并告诉幼儿一年中所有的天数加起来共有365天。

  2、幼儿看黑板上的大日历,回答问题:

  a、一个大格子里(即每一个月)有多少天呢?(让幼儿自己看格子里的数字来回答)

  b、为什么有的格内是31天,有的是30天,有的又是28天呢?小朋友,想知道原因吗?

  师讲后小结:此日历使用至今,规定为一月大,二月*,……(老师一边说,一边指着日历中每一个月所示的天数给幼儿看)。

  3、继续教幼儿看日历,让幼儿知道,每大格内,第一排字表明的是星期几,从星期日开始,接下去是星期一至星期六(也叫周末)。要求幼儿想想今天是哪一年几月几日,星期几?昨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明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先集体回答,请个别幼儿上来在日历上找出这一天,然后再请个别幼儿回答,并自己上来在日历上找出这一天。

  三、幼儿尝试看日历。

  1、给每组幼儿发一张全年日历,让幼儿自己练*看日历,在上面找出自己的生日,说出是几月几日,星期几。再请小朋友二人一组,一人说出日期,另一人在日历表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几次后二人互换。

  2、提问幼儿:每周有几天要上?(5天)包括星期六和星期天,一周共有几天呢?再指导幼儿看看自己的日历表,明确7天为一周,一周共有7天。

  3、老师讲解一年的意义,如过了一年,小朋友都长大了一岁。

  师问:20xx年你们有多大了?那时你们想干什么事?(请幼儿自由发言。)

  四、巩固提问:一年有多少天?一年有几个月?大月是多少天?小月是多少天?*月是几月,有多少天?一星期有几天?

  回答完后,再让部分幼儿上来抽老师手里的卡片,卡片上提什么问题,就回答什么问题,答对的奖一朵小红花。

  五、欣赏诗歌《时间伯伯》,教育幼儿珍惜时间。

  六、各种日历展览。

  告诉幼儿,日历可做成各种形状,如挂在墙上的叫挂历,贴在墙上的单张日历叫墙历,放在桌上的叫台历,还有小日历卡,有的`手机上也有日历。

  最后让全体幼儿自由地参观各种漂亮的日历,评评哪一种最好看,设计得最美,自己最喜欢哪一种。

  活动延伸:

  1、家中,让幼儿从日历上找到爸爸、妈妈的生日,并自己练*每天看日历。

  2、教室里挂一个日历,让幼儿每天来时,轮流撕下一张,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附诗歌:时间伯伯

  时间伯伯时间伯伯,你是伟大的旅行家,你从不停止自己的脚步,从过去走到现在,从昨天走到今天,从现在走向将来。时间伯伯,叔叔阿姨告诉我们,“一寸光阴一寸金”,我们一定爱惜你,跟随你的脚步,做时间的小主人

  大班教案:认识时间 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运转规律,学*看整点。

  2、养成按时作息,珍惜时间的好*惯。

  3、让幼儿学*简单的数学题目。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时钟模型一个、小时钟若干个。

  【活动过程】

  1、游戏:猜谜语你见过什么样的钟?(闹钟、座钟、落地钟)钟有什么作用?(起床)

  2、分发钟表,给小朋友每人一个钟,请幼儿观察(请你把看到的告诉老师)师:两个针一样吗?

  小结:最短的叫时针,较长的是分针。钟面上有数字1—12,数字紧挨着数字之间为1格,一共有12格。

  3、《龟兔赛跑》故事导入

  师:谁赢了?

  现在乌龟和兔子又比赛了,兔子代表分针,乌龟代表时针,它们比赛站在同一位置开始比赛。(兔子从12跑到12,跑了一圈;乌龟从12跑到1,跑了一格)谁跑得快?分针与时针谁跑的`快?那再跑一次,乌龟会走到哪里?

  小结:分针跑一圈,时针跑一格,也就是一小时。

  4、出示三个钟,请幼儿观察。

  师:这三个钟一样吗?哪里一样?有不一样的地方吗?请幼儿回答。

  例: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1,师1点整。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游戏:考考你,请幼儿拨钟。

  那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来记录时间?(几点整就写几,两个点,两个0,表示整点)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由浅到深、循序渐进,以游戏作引导,以幼儿操作为手段,让幼儿从感知入手,以多媒体、实物教学具为媒体,给孩子清晰、准确的概念。在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在活动中遵循活动性原则,综合运用发现法、游戏法,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言语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

  大班教案:认识时间 3

  课题生成:

  幼儿数学活动要求教师们在活动中,首先做到的就是要使幼儿真正理解一个数学概念,并掌握这一概念的的属性。“星期”这一时间概念的属性之一是其顺序性(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之二是其周期性(七天一循环,周而复始)。因此,此数学活动宗旨就是让幼儿理解星期的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即“周”这一概念。其次、还要注意到紧密联系幼儿已有的序数、邻数的知识,联系幼儿生活中天天伴随“星期×”的经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

  课题名称:

  认识时间“星期”(大班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复*巩固1~7的序数,2~6的邻数。

  2、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3、激发幼儿对时间的兴趣,积极、主动、快乐地参与学*活动。

  活动准备:

  教具学具方面:录音机、多媒体计算机各一台,录有童话电《星期妈妈和孩子们》的磁带一盒。星期转盘游戏的课件,星其盘操作材料若干套(与幼儿小组数相同)。

  幼儿知识经验准备:学*了7以内的序数和邻数,通过挂台历对“星期”时间概念有初步了解。

  活动过程:

  1、复*巩固:1~7序数,2~6邻数(3分钟左右)。

  (1)复*序数:出示1~7数字娃娃(排列无序),请幼儿帮助数字娃娃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并讲出第一、第二……第七各是谁呀;数字娃娃,老师出示大写数字表示。

  (2)巩固邻数:以“数字娃娃找邻居”的游戏形式进行。例如:老师以数字娃娃的口气问,我是2,我的邻居是几和请小朋友帮助我,帮我找出好邻居。幼儿可回答二、二、二、你自居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邻居。

  2、新授: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18,20分钟)

  (1)听文学作品《星期妈妈和孩子们》的童话故事,第一遍口头讲述故事后提问,童话的名称及故事里讲到谁?(老师出面期妈妈图片)她想干什么?幼儿回答后,老师交代本节课新授

  是认识“星期”,并提出以下问题,星期妈妈一连生了几个孩子?给孩子取了什么名字?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请幼儿边听录音,边思考。

  (2)听录音故事《星期妈妈和孩子们》。

  放录音同时随故事情节出示星期娃娃图片(打乱星期一期日的顺序),然后请幼儿回答以上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星期妈妈的第一个孩子是谁?第二个孩亏谁……最后一个孩子是谁?让幼儿帮星期妹妹排队,明确星其顺序性。

  (3)转盘游戏:找邻居(老师示范转动转盘,然后町请个别幼儿操作)。

  规则:转动转盘后,指针指到星期×,就请小朋友讲出星期×的两个邻居。(如,星期二,星期二的两个邻居是星期一和星期三)游戏反复进行4、5次。

  突出强调:星期日的邻居是谁呢(意在突破星期的周期性这一难点,让幼儿具有明确的周期意识,即一个星期有七天,一个星期结束,下一个星期开始)。

  3、幼儿操作活动:转盘游戏“找邻居”(8~10分钟)。

  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一个星期转盘,一组幼儿轮流转动转盘,同组全体幼儿共同讲述指针所指星期×的两个邻居是星期×和星期×。(意在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感觉星期的顺序性、周期性,形成星期这一时间概念。)

  4、活动评价(2分钟)。

  引导幼儿与老师一起淡谈这节课认识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玩星期转盘游戏的'感受。

  5、分组进往角色游戏:“找邻居”。

  七名幼儿一组,分别戴上星期娃娃头饰,扮演星期一至星期日七个角色形象,手拉手围成圈,顺时针转动,边转边说: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七个娃娃在一起,快快乐乐做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找邻居”。

  接着星期一先发问,我是星期一,我有两个好邻居,我的邻居是几和几?其余六个星期娃娃可回答,星期一,星期一,你有两个子邻居,你的邻居是星期日和星期二。

  接下去由星期二、星期三……星期日顺次提问,方法同上,游戈延续进行。

  星期妈妈看着孩子们,想呀想呀,觉得它们都非常可爱,漂亮,于是她高兴地说:“有了,好听的名字有了。”她边说边伸个食指,轻轻地点着那排圆溜溜的脑袋:“梅花、桃花、兰花…~是她只报了三个名字就停止了,“唉!不行,不行,这不是同花的名字一样吗?”

  星期妈妈又看着孩子们,想呀想,觉得它们都非常聪明,伶俐,于是她叉快乐地喊了起来:“有了,有了,好听的名字有她边说边伸出一个食指,轻轻地点着那圆溜溜的脑袋:“聪聪、明明、伶伶、俐俐......”可是念到这儿;她叉停住了,“哎呀,不行,这不是跟小腮友们的名字一样了吗?”星期妈妈又想,突然,她拍着自己的大脑袋自言自语地说:“啊哈!我真糊涂,七个孩子不正好是一天接一天生的吗?就按他们出生的次序排名吧!”“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七。”星期妈妈说到最后一个孩子的名“星期七”时,感到这个太别扭了,她想了一下说一天生一个孩子,一天就是一日,星期七就叫星期日吧。星期妈妈取好七个名字,嘘了一口气,高兴;“好啦好啦,七个好听的名字、算取好啦!”

  过了一会,星期妈妈拿来两件红色的衣服说:“星期六、星期日是我七个孩子中最小的两个孩子,就让他们穿上最漂亮的红吧!”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这五个孩子长得大。星期妈妈说:“给他们穿上黑衣服最漂亮”,于是她又拿来黑衣服,一边给他们穿一边笑嘻嘻地说:“黑衣服,黑衣服,黑出白皮肤,衣服黑,皮肤白,人人见了都喜爱。”

  星期妈妈的孩子们渐渐地长大了,他们不但学会了走路,而且,还经常手拉手围在妈妈身边,跳起快乐的“圆圈舞”呢!

  效果评析:

  此教学活动以游戏贯串始终。开始部分以“数字娃娃排队”“数字娃娃找邻居”游戏形式复*巩固7以内的序数和邻数,激励了幼儿学*热情,为新授作了知识铺垫。新授部分以幼儿喜爱童话故事《星期妈妈和孩子们》向幼儿介绍“星期”知识,幼儿在全神贯注地欣赏中,了解了星期的有关知识,并对星期的顺序性、周期性有了粗浅的理解。紧接着通过星期转盘游戏,幼儿在实际活动中,真正体验到了星期概念的内涵,透彻地理解了星期的顺序性,突破了星期周期性这一难点。然后通过活动评价,使幼儿主动活动中获得的知识在老师的帮助下得到了整理、概括,在理解的前提下学*运用数学语言。最后幼儿在有趣的角色游戏中,形象地展示了自己的学*情况,轻松愉快地结束教学活动。整个活动寓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幼儿在动静交替的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学*,并获得成功的喜悦,课堂气氛活跃,效果好。

  专家点评:

  看到本课题的生成,教师对活动重点和难点的把握以及教学方法和步骤的思考,可以看出教师已能对所组织的数学活动进行理性的思考了,幼儿园数学活动是一种充满理性的活动,而我们白教师常常还只是停留在追求教学形式和方法的变化上,能从理解的高度去思考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的人还较少。希望幼儿教师学会从经验到理论的提升。

  反思与讨论:

  淡谈你对有关幼儿数学教学方面理论的了解和认识。

  大班教案:认识时间 4

  活动目标:

  1、通过讲解、辨认钟面针的长短,让幼儿基本掌握钟面分针、时针和数字间的初步运转关系;

  2、通过辨一辨、读一读,让幼儿能正确辨认整点、半点,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3、通过游戏体验、拓展延伸,初步感受时间的宝贵。

  活动准备:

  准备大时钟一只(可拨动操作)、挂钟一只、挂图一张;幼儿人手一套可操作的钟面学具。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谜语引出课题:兄弟俩个好朋友,围着柱子转呀转,弟弟要比哥哥长,哥哥倒比弟弟短,如果不去珍惜它,就会悄悄地溜走。这是什么呀?请小朋友们一起猜一猜。

  2、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时钟——请小朋友们在教室里找一找时钟(幼儿找时钟)。

  3、教师提问:我们*时用什么来看时间?

  二、活动组织

  (一)认识时钟

  1、师:启发幼儿自己说说对时钟的认识。

  2、师:出示可拨动操作的大教具钟面。请小朋友观察钟面,说说在钟面上你看到了些什么?说说它们的名称。

  3、幼儿:进行观察;尝试描述钟面上的部件与名称;说说数字。

  4、师:指导幼儿分组操作大的教具钟面,熟悉钟面上各部分的名称。

  幼儿:小组人员分别指时针、分针等。

  (二)认识整点

  1、幼儿:4人小组讨论时针和分针指的.地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第一、二组看图画指针;第三、四组看图拨针;第五、六组做“钟面”等游戏活动,学*看时钟。

  2、请幼儿仔细观察钟面,尝试着读钟面上的时间?说说自己读时间的好方法。(幼儿思考后举手回答)

  3、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某整点)。

  4、游戏游戏一:抢答。教师拨教具钟指向某整点,幼儿抢答说出几时?

  游戏二:拨一拨。教师报某整点,幼儿学*拨学具钟(小组同伴间可轻轻地讨论)。

  游戏三:画一画。教师报某整点,幼儿学*在纸质钟面上画出来。

  (三)学*认识半点

  1、师:出示大教具钟,指导幼儿学*认识半点,初步了解分针与时针的运转关系。

  2、引出认识半点的方法

  (1)师问:当时针在2个数字中间时,分针指在哪个数字上?时间该称哪个半点?(幼儿思考、回答)

  (2)幼儿:观察学具;4人小组讨论;讲出半点的特点。

  3、练一练幼儿:拨钟、辨认半点练*游戏。

  三、巩固新知1、游戏一:“争分夺秒”——看谁认得快。

  师:宣布游戏规则,全班幼儿参赛,辨认时针、分针;整点、半点。

  2、游戏二:“小小修表匠”——教师报出某一整点、半点,但出示有残缺的钟面,让幼儿观察、辨认后,在自己的学具钟上进行“修理”(添画出正确的时间)。

  四、延伸活动

  1、小结。

  2、拓展

  (1)师:请小朋友讲一讲,我们参观过的小学,小哥哥、小姐姐们几点做广播操?几点开始上课?可不可以迟到?

  (2)猜一猜:古人在没有发明钟表前是怎样看时间的?

  (3)介绍古老的钟:观察挂图上古老的各种不同的钟

  (4)引导幼儿收集一些有关时间的资料,渗透守时、惜时教育。

  大班教案:认识时间 5

  目标:

  复*巩固1——7的序数,2——6的邻数,认识时间“星期”。

  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激发幼儿对时间的兴趣,积极、主动、快乐地参与学*活动。

  准备:

  教具学具方面:星期转盘操作材料若干套(与幼儿的小组数相同)童话故事《星期妈妈和孩子们》

  幼儿知识经验准备:学*另以内的序数和邻数,通过挂历、台历对“星期”时间概念有初步了解。

  活动过程:

  1、复*巩固:1——7序数,2——6邻数

  (1)复*序数:出示1——7数字娃娃(排列无序),请幼儿帮组数字娃娃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并讲出第一、第二……第七各是哪个数字娃娃,老师出示大写数字表示。

  (2)巩固邻数:以“数字娃娃找邻居”的游戏进行。

  例如:老师以数字娃娃的口气问,我是2,我的邻居是几和几请小朋友帮助我,帮我找出好邻居。幼儿可回答二、二、二、你的邻居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邻居。

  2、新授: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

  (1)听童话《星期妈妈和孩子们》,第一遍老师口头讲述故事后提问,童话的名称及故事里讲到谁?(师出示星期妈妈的`图片)她想干什么?幼儿回答后,老师交代本节课新授内容是认识“星期”,并提出以下问题,星期妈妈一连生了几个孩子?她给孩子取了什么名字?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请幼儿在听一边故事。

  (2)再次听故事

  边讲边出示星期娃娃图片(打乱一至星期日的顺序),然后请幼儿回答以上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星期妈妈的第一个孩子是谁?第二个孩子是谁……最后一个孩子是谁?让幼儿帮星期妹妹排队,明确星期的顺序性。

  (3)转盘游戏:找邻居(师示范转动转盘,然后可请个别幼儿操作)

  规则:转动转盘后,指针指到星期X,就请小朋友讲出星期X的两个邻居,幼儿教案《认识时间“星期”》。(如,星期二,星期二的两个邻居是星期一和星期三)游戏反复进行4——5次。

  突出强调:星期日的邻居是谁啊(意在突破星期的周期性这一难点,让幼儿具有明确的周期意识,即一个星期有七天,一个星期结束,下个星期开始)

  3、操作活动:转盘游戏“找邻居”

  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一个星期转盘,一组幼儿轮流转动转盘,同组全体幼儿共同讲述指针所指星期X的两个邻居是星期X和星期X。

  4、活动评价

  引导幼儿与老师一起谈谈这节课认识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玩星期转盘游戏的感受。

  5、分组进行角色游戏:“找邻居

  七名幼儿一组,分别带上星期娃娃头饰,扮演星期一至星期日七个角色形象,手拉手围成圈,顺时针转动,边转边说: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七个娃娃在一起,快快乐乐做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找邻居”

  接着星期一先发问,我是星期一,我有两个好邻居,我的邻居是几和几?其余六个星期娃娃可回答,星期一,星期一,你有两个好邻居,你的邻居是星期日和星期二。

  接下来由星期二、三……日顺次提问,方法同上,游戏延续进行。

  星期妈妈和孩子们

  星期妈妈一连生了七个孩子,她皱着眉头说:“我还得给他们取七个好听的名字呢!”

  星期妈妈看着孩子们,想呀想呀,觉得它们非常可爱,非常漂亮,于是她高兴地说:“有了,有了,好听的名字有了。”她边说边伸出手指,轻轻地点着孩子们的脑袋说:“梅花、桃花、兰花……”可是她只报了三个名字就停止了,“唉!不行,不行,这不是跟花儿们的名字一样了吗?”

  星期妈妈又看着孩子们,想呀想呀,觉得它们非常聪明,非常伶俐,于是他又快乐地喊起来:“有了,有了,好听的名字有了。”她边说边伸出手指,轻轻地点着孩子们的脑袋说:“宝宝、聪聪、明明、伶伶、俐俐……”可是念到这儿,她又停住了,“哎呀,不行、不行,这不是和小朋友们的名字一样了吗?”星期妈妈有想呀想。突然,她拍着自己的脑袋自言自语的地说:“啊哈!有了、有了,我的孩子是一天接一天生的,就按他们出生的次序来取名吧!”“、星期六、星期七,”星期妈妈说到最后一个孩子的名“星期七”时,感到这个名字很别扭,她想了一下说一天生一个孩子,一天就是一日,星期七就叫星期日吧。星期妈妈取好了七个名字,嘘了一口气,高兴地说,“好啦,好啦,七个好听的名字总算取好了。”

  过了一会儿,星期妈妈拿来两件红衣服说:“星期六、星期日是我七个孩子中这最小的两个孩子,就让他们穿上最漂亮的红衣服吧!”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这五个孩子长得白白胖胖,星期妈妈说:“给他们穿上黑衣服最漂亮”,于是她又拿来五件黑衣服,一边给他们穿一边笑嘻嘻地说:“黑衣服、黑衣服,黑里衬出白皮肤,衣服黑,皮肤白,人人见了都喜爱。”

  星期妈妈的孩子们渐渐长大了,他们不但学会了走路,而且,还经常受拉手围在妈妈身边,跳起快乐的“圆圈舞”呢!


认识时间大班教案(精选五篇)(扩展3)

——《认识时间“星期”》大班教案通用五篇

  《认识时间“星期”》大班教案 1

  活动目标:

  1、复*巩固1-7的序数,2-6的邻数。

  2、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3、激发幼儿对时间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活动。

  活动准备:

  1-7的数字娃娃,大写数字一至七,星期娃娃图片7张,四个星期转盘,星期娃娃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的形式让幼儿了解星期的顺序性。

  1、现在我们要和数字娃娃一起来听一个童话故事,听的时侯要仔细听,故事里讲了什么。

  老师讲述故事《星期妈妈和孩子们》。

  讲完后提问:

  (1)星期妈妈一共有几个孩子?

  (2)它给孩子取了什么名字?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3)老师随幼儿的回答出示星期娃娃图片,打乱顺序。)强调:星期妈妈的第一个孩子是谁?第二个孩子是谁?请你们帮星期妹妹来排队,好吗?(排好队后读一读)

  二、今天星期妈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星期宝宝们的值班表,我们一起来看看。

  (1)老师出示挂历,引导幼儿观察。

  (2)这是什么?上面有什么?

  (3)那么星期宝宝就是看着最上面的星期来值班的,我们来看一看12月份,它们分别能值几次班。

  (4)带幼儿观察挂历,说一说12月共有几个星期。

  三、游戏:找一找星期几不见了。

  四、游戏:我是星期几请3-5名幼儿说一说自己是什么颜色的星期几。

  五、游戏:颜色星期排排队。

  六、游戏:手拉手转个圈

  七、活动评价,结束活动今天,我们知道了星期宝宝们是怎样轮流值班的,也知道他们是有顺序性和周期性的,相信小朋友以后也知道按照星期去安排好自己的事情,这样我们大家的生活才会井井有条。

  活动反思:

  一、紧扣幼儿的生活经验,凸显数学活动中的挑战性。

  在以往的数学活动中,星期的周期性和序列性占了主要的比例,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发现,孩子们基本已经具备了相关的知识经验,教师只需帮助其提炼经验即可,如果还只是延续此类内容,远远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对于幼儿来说,真正的学*动力来自于活动本身,想让他们稳定地沉浸在数学探索、操作活动中,就必须给他们提供一个有一定挑战性的,需要通过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情境,而这个挑战性又不能脱离生活,因此结合"昨天今天明天后天前天"的推算活动,能极大的满足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并且此类推算也能为生活服务。

  二、激发幼儿的学*兴趣,凸显数学活动的趣味性。

  很多时候,我们会简单地认为,用教语言的方法来教数学,尽量多讲,多操作,多练*,孩子自然就会了,这个观念是错误的,幼儿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依靠自己的经验,才能真正地理解数学,而这种主体的理解必须基于内在的需要和兴趣,整个活动,我都是以童趣的手法,引用了星期妈妈和她的宝贝,小猪送蛋糕等形式,让孩子在一定的情景中学*数学,教与学其乐融融,相得益彰。

  《认识时间“星期”》大班教案 2

  设计意图:

  大班的幼儿,对时间已有了一定的概念。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认识星期,了解星期的顺序和周期性,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在活动中,为了使星期这个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形象,我采用了幼儿最喜欢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轻松地掌握有关星期方面的知识。

  活动目标:

  1、初步形成星期的概念,知道一个星期有七天。

  2、了解星期的顺序性和周期性。

  3、体验游戏的乐趣,并愿意与同伴交流。

  活动重难点

  重点:知道一个星期有七天,及星期的顺序。

  难点:了解星期的周期性,乐于与同伴交流。

  活动准备:

  卡片、游戏币、手偶玩具、PPT。

  活动过程:

  一、游戏情境导入。

  1、听**,交流幼儿园的升旗仪式在星期几举行。(星期一)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幼儿根据已有经验交流。

  师:星期一是星期妈妈的一个孩子,你还知道星期妈妈的其他孩子吗?

  二、游戏活动准备。

  1、教师引导幼儿给七个星期宝宝排队,重点强调星期日在前,并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2、星期宝宝自我介绍。(教师对星期宝宝进行描述,幼儿猜。可让幼儿上前扮“星期宝宝”自我介绍,其他幼儿猜)

  3、认识工作日和休息日。

  三、游戏活动过程。

  游戏:猜猜我是星期几

  1、第一关:

  玩法:播放星期一——星期四这4个星期宝宝的图片,找4名幼儿上前,站在一条直线上,教师从后面给每名幼儿的额头贴上一个星期宝宝的图片,并强调卡片上星期宝宝的范围,幼儿围圈,根据别人的卡片,从而猜出自己是哪个星期宝宝。

  规则:

  (1)不能取下卡片,也不能向其他幼儿提问。

  (2)其他幼儿不能直接告诉他是哪个星期宝宝。

  (3)若哪位幼儿未能猜出,其他幼儿可想办法提示,直到猜出为止。

  2、第二关:

  播放星期二——星期六这5个星期宝宝的图片,玩法与规则同上,教师再次强调规则。

  3、第三关:

  游戏玩法及规则:

  (1)共五组幼儿,每组7人,分别代表星期日——星期六。且每组幼儿拥有5枚游戏币参与游戏。有人猜错就要被收回一组游戏币作为惩罚。

  (2)游戏过程中保管好自己的游戏币,掉落作废。

  (3)“星期妈妈”点名检验游戏结果,未能成功猜出的幼儿,其他幼儿可“施救”,若“施救”成功,可为本组赢一枚游戏币作为奖励。

  (4)游戏结束以后,所剩游戏币最多的一组即为冠军。

  (5)冠军队的幼儿按照星期宝宝的值班顺序排队。

  四、游戏主题延伸。

  1、户外活动时,其余组的幼儿也为星期宝宝排队。

  2、和家长一起观察并记录一个星期的天气。

  《认识时间“星期”》大班教案 3

  【活动设计】

  此活动的选材来源于生活,一次,我带孩子们在户外玩“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在第二次游戏结束时,冯家伟小朋友突然跑到我身边说:“老师,老狼七点钟起床,正好跟一个星期的天数一样,我妈妈告诉我一个星期有七天,星期一、星期二……老师你说对不对?”“对呀!”我几时肯定了他的说法。并因势利导对小朋友进行了随机性的提问:“冯家伟小朋友已经知道了一星期有几天,并且还知道了一星期的名称,那还有没有小朋友知道呀?”孩子们纷纷议论开了,特别的感兴趣。为了让幼儿学会按序排列一星期七天并能正确认识一星期的名称。同时结合我园的科学认读课题,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形成初步的序列概念的基础上学会按序排列一星期七天并能正确认识一星期的名称。

  2、使幼儿在了解周日历基本构造的基础上,乐意独立地制作周日历。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及阅读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具:一星期日历一份;一星期的名称字卡一份。

  学具:水彩笔、操作材料纸若干;一周日名称字卡若干份。

  【活动过程】

  一、以“红红的生日”导入课题。

  让幼儿知道一星期有几天,教幼儿识别每一页是一星期的第几天,并认识封面、内容、页码、封底。

  二、教师出示小女孩——红红的图片和一份一星期日历。

  师:在这份日历中,有一天上面画有红色蜡烛,这一天就是红红的生日,请小朋友找一找哪天是红红的生日?

  1、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日历上的封面、内容、页码、封底,并说出每一页各是一星期的第几天?为什么?红红的生日是一星期的第几天?一星期有几天?

  2、小结:一星期日历有封面、内容、页码、封底组成的,一星期有七天,这里的七天就是一星期。

  3、认读一星期的名称。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一星期的第一天叫星期几?第二天……

  师分别出示星期一至星期日的字卡,带领幼儿认读。

  幼儿集体、个别认读。

  三、引导幼儿按序排列一星期名称。

  师:红红的一星期的日历排的很乱,请小朋友按第一天到第七天的顺序将它一天一天的排排好,好吗?

  1、请幼儿上来按从第一天到最后一天的顺序排列一星期名称。

  2、启发幼儿说出星期六又叫周末。

  师:这七天的颜色有什么不同?它代表什么意思?

  师:红红的生日是星期几?前面一天是星期几?后面一天是星期几?今天是星期几?昨天呢?我们班上上绘画、珠心算、英语特色班的小朋友是星期几?

  再次请幼儿一边看卡片一边说星期名称,巩固对一星期认识。

  (a)通过游戏“我问你答”巩固对一星期名称的认识。

  教师说第几天,请幼儿迅速回答星期几或教师说星期几,幼儿说它是一星期中的第几天。

  (b)幼儿操作活动:制作一星期日历。

  (c)活动评价:引导幼儿与老师一起谈谈这节课认识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d)朗读一星期日历名称给爸爸妈妈听。

  师:现在请小朋友拿着自己制作的一星期日历,大声的按顺序念给爸爸妈妈听,比比谁念得最好听。

  【活动效果】

  本次活动遵循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在阅读过程中,教师的角色限定在支持者、合作者、引导着的层面,帮助幼儿构架自己的阅读经验,科学的设计了多种教学形式,一步一步地引导孩子们慢慢观察、发现,始终让孩子们拥有阅读的主动权。

  在引导幼儿阅读过程中利用开放式的提问帮助幼儿进行更丰富的思考,引导幼儿关注阅读中的细节,并由此得出正确的阅读内容,采用多种多样的提问方式可以帮助幼儿回忆、想象,所以开放式的提问是阅读活动的标志,也是尊重幼儿主体活动地位的体现。

  本次活动总体设计思路是以《新纲要》为指导,借鉴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从“让幼儿知道一星期是几天,识别每一页是星期中的第几天,并认识封面、内容、页码、封底;认读一周日的名称;引导幼儿按序排列一周日名称;巩固对一周名称的认识;幼儿动手制作一周日历;活动评价时朗读自己制作的一周日历给爸爸妈妈听”活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感知到体验,让幼儿在互动式、开放式、探究式的活动中,自主学*,从中发展了幼儿的观察能力、感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阅读的能力。

  《认识时间“星期”》大班教案 4

  活动目标:

  复*巩固1——7的序数,2——6的邻数。

  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激发幼儿对时间的兴趣,积极、主动、快乐地参与学*活动。

  活动准备:

  教具学具方面:星期转盘操作材料若干套(与幼儿的小组数相同)童话故事《星期妈妈和孩子们》。

  幼儿知识经验准备:学*另以内的序数和邻数,通过挂历、台历对“星期”时间概念有初步了解。

  活动过程:

  1、复*巩固:1——7序数,2——6邻数

  (1)复*序数:出示1——7数字娃娃(排列无序),请幼儿帮组数字娃娃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并讲出第一、第二……第七各是哪个数字娃娃,老师出示大写数字表示。

  (2)巩固邻数:以“数字娃娃找邻居”的游戏进行。

  例如:老师以数字娃娃的口气问,我是2,我的邻居是几和几请小朋友帮助我,帮我找出好邻居。幼儿可回答二、二、二、你的邻居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邻居。

  2、新授: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

  (1)听童话《星期妈妈和孩子们》,第一遍老师口头讲述故事后提问,童话的名称及故事里讲到谁?(师出示星期妈妈的图片)她想干什么?幼儿回答后,老师交代本节课新授内容是认识“星期”,并提出以下问题,星期妈妈一连生了几个孩子?她给孩子取了什么名字?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请幼儿在听一边故事。

  (2)再次听故事

  边讲边出示星期娃娃图片(打乱一至星期日的顺序),然后请幼儿回答以上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星期妈妈的第一个孩子是谁?第二个孩子是谁……最后一个孩子是谁?让幼儿帮星期妹妹排队,明确星期的顺序性。

  (3)转盘游戏:找邻居(师示范转动转盘,然后可请个别幼儿操作)

  规则:转动转盘后,指针指到星期X,就请小朋友讲出星期X的两个邻居。(如,星期二,星期二的两个邻居是星期一和星期三)游戏反复进行4——5次。

  突出强调:星期日的邻居是谁啊(意在突破星期的周期性这一难点,让幼儿具有明确的周期意识,即一个星期有七天,一个星期结束,下个星期开始)

  3、操作活动:转盘游戏“找邻居”

  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一个星期转盘,一组幼儿轮流转动转盘,同组全体幼儿共同讲述指针所指星期X的两个邻居是星期X和星期X。

  4、活动评价

  引导幼儿与老师一起谈谈这节课认识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玩星期转盘游戏的感受。

  5、分组进行角色游戏:“找邻居

  七名幼儿一组,分别带上星期娃娃头饰,扮演星期一至星期日七个角色形象,手拉手围成圈,顺时针转动,边转边说: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七个娃娃在一起,快快乐乐做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找邻居”

  接着星期一先发问,我是星期一,我有两个好邻居,我的邻居是几和几?其余六个星期娃娃可回答,星期一,星期一,你有两个好邻居,你的邻居是星期日和星期二。

  接下来由星期二、三……日顺次提问,方法同上,游戏延续进行。

  星期妈妈和孩子们

  星期妈妈一连生了七个孩子,她皱着眉头说:“我还得给他们取七个好听的名字呢!”

  星期妈妈看着孩子们,想呀想呀,觉得它们非常可爱,非常漂亮,于是她高兴地说:“有了,有了,好听的'名字有了。”她边说边伸出手指,轻轻地点着孩子们的脑袋说:“梅花、桃花、兰花……”可是她只报了三个名字就停止了,“唉!不行,不行,这不是跟花儿们的名字一样了吗?”

  星期妈妈又看着孩子们,想呀想呀,觉得它们非常聪明,非常伶俐,于是他又快乐地喊起来:“有了,有了,好听的名字有了。”她边说边伸出手指,轻轻地点着孩子们的脑袋说:“宝宝、聪聪、明明、伶伶、俐俐……”可是念到这儿,她又停住了,“哎呀,不行、不行,这不是和小朋友们的名字一样了吗?”星期妈妈有想呀想。突然,她拍着自己的脑袋自言自语的地说:“啊哈!有了、有了,我的孩子是一天接一天生的,就按他们出生的次序来取名吧!”“、星期六、星期七,”星期妈妈说到最后一个孩子的名“星期七”时,感到这个名字很别扭,她想了一下说一天生一个孩子,一天就是一日,星期七就叫星期日吧。星期妈妈取好了七个名字,嘘了一口气,高兴地说,“好啦,好啦,七个好听的名字总算取好了。”

  过了一会儿,星期妈妈拿来两件红衣服说:“星期六、星期日是我七个孩子中这最小的两个孩子,就让他们穿上最漂亮的红衣服吧!”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这五个孩子长得白白胖胖,星期妈妈说:“给他们穿上黑衣服最漂亮”,于是她又拿来五件黑衣服,一边给他们穿一边笑嘻嘻地说:“黑衣服、黑衣服,黑里衬出白皮肤,衣服黑,皮肤白,人人见了都喜爱。”

  星期妈妈的孩子们渐渐长大了,他们不但学会了走路,而且,还经常受拉手围在妈妈身边,跳起快乐的“圆圈舞”呢!

  《认识时间“星期”》大班教案 5

  活动目标:

  1、复*巩固1~7的序数,2~6的邻数。

  2、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3、激发幼儿对时间的兴趣,积极、主动、快乐地参与学*活动。

  活动准备:

  教具学具方面:录音机、多媒体计算机各一台,录有童话电《星期妈妈和孩子们》的磁带一盒。星期转盘游戏的课件,星其盘操作材料若干套(与幼儿小组数相同)。

  幼儿知识经验准备:学*了7以内的序数和邻数,通过挂台历对“星期”时间概念有初步了解。

  活动过程:

  1、复*巩固:1~7序数,2~6邻数(3分钟左右)。

  (1)复*序数:出示1~7数字娃娃(排列无序),请幼儿帮助数字娃娃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并讲出第一、第二……第七各是谁呀;数字娃娃,老师出示大写数字表示。

  (2)巩固邻数:以“数字娃娃找邻居”的游戏形式进行。 例如:老师以数字娃娃的口气问,我是2,我的邻居是几和请小朋友帮助我,帮我找出好邻居。幼儿可回答二、二、二、你自居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邻居。

  2、新授: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18,20分钟)

  (1)听文学作品《星期妈妈和孩子们》的童话故事,第一遍口头讲述故事后提问,童话的名称及故事里讲到谁?(老师出面期妈妈图片)她想干什么?幼儿回答后,老师交代本节课新授

  是认识“星期”,并提出以下问题,星期妈妈一连生了几个孩子?给孩子取了什么名字?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请幼儿边听录音,边思考。

  (2)听录音故事《星期妈妈和孩子们》。

  放录音同时随故事情节出示星期娃娃图片(打乱星期一期日的顺序),然后请幼儿回答以上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星期妈妈的第一个孩子是谁?第二个孩亏谁……最后一个孩子是谁?让幼儿帮星期妹妹排队,明确星其顺序性。

  (3)转盘游戏:找邻居(老师示范转动转盘,然后町请个别幼儿操作)。

  规则:转动转盘后,指针指到星期×,就请小朋友讲出星期×的两个邻居。(如,星期二,星期二的两个邻居是星期一和星期三)游戏反复进行4、5次。

  突出强调:星期日的邻居是谁呢(意在突破星期的周期性这一难点,让幼儿具有明确的周期意识,即一个星期有七天,一个星期结束,下一个星期开始)。

  3、幼儿操作活动:转盘游戏“找邻居”(8~10分钟)。

  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一个星期转盘,一组幼儿轮流转动转盘,同组全体幼儿共同讲述指针所指星期×的两个邻居是星期×和星期×。(意在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感觉星期的顺序性、周期性,形成星期这一时间概念。)

  4、活动评价(2分钟)。

  引导幼儿与老师一起淡谈这节课认识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玩星期转盘游戏的感受。

  5、分组进往角色游戏:“找邻居”。

  七名幼儿一组,分别戴上星期娃娃头饰,扮演星期一至星期日七个角色形象,手拉手围成圈,顺时针转动,边转边说: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七个娃娃在一起,快快乐乐做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找邻居”。

  接着星期一先发问,我是星期一,我有两个好邻居,我的邻居是几和几?其余六个星期娃娃可回答,星期一,星期一,你有两个子邻居,你的邻居是星期日和星期二。

  接下去由星期二、星期三……星期日顺次提问,方法同上,游戈延续进行。

  星期妈妈看着孩子们,想呀想呀,觉得它们都非常可爱,漂亮,于是她高兴地说:“有了,好听的名字有了。”她边说边伸个食指,轻轻地点着那排圆溜溜的脑袋:“梅花、桃花、兰花…~是她只报了三个名字就停止了,“唉!不行,不行,这不是同花的名字一样吗?”

  星期妈妈又看着孩子们,想呀想,觉得它们都非常聪明,伶俐,于是她叉快乐地喊了起来:“有了,有了,好听的名字有她边说边伸出一个食指,轻轻地点着那圆溜溜的脑袋:“聪聪、明明、伶伶、俐俐......”可是念到这儿;她叉停住了,“哎呀,不行,这不是跟小腮友们的名字一样了吗?”星期妈妈又想,突然,她拍着自己的大脑袋自言自语地说:“啊哈!我真糊涂,七个孩子不正好是一天接一天生的吗?就按他们出生的次序排名吧!”“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七。”星期妈妈说到最后一个孩子的名“星期七”时,感到这个太别扭了,她想了一下说一天生一个孩子,一天就是一日,星期七就叫星期日吧。星期妈妈取好七个名字,嘘了一口气,高兴;“好啦好啦,七个好听的名字、算取好啦!”

  过了一会,星期妈妈拿来两件红色的衣服说:“星期六、星期日是我七个孩子中最小的两个孩子,就让他们穿上最漂亮的红吧!”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这五个孩子长得大。星期妈妈说:“给他们穿上黑衣服最漂亮”,于是她又拿来黑衣服,一边给他们穿一边笑嘻嘻地说:“黑衣服,黑衣服,黑出白皮肤,衣服黑,皮肤白,人人见了都喜爱。”

  星期妈妈的孩子们渐渐地长大了,他们不但学会了走路,而且,还经常手拉手围在妈妈身边,跳起快乐的“圆圈舞”呢!

  效果评析:

  此教学活动以游戏贯串始终。开始部分以“数字娃娃排队”“数字娃娃找邻居”游戏形式复*巩固7以内的.序数和邻数,激励了幼儿学*热情,为新授作了知识铺垫。新授部分以幼儿喜爱童话故事《星期妈妈和孩子们》向幼儿介绍“星期”知识,幼儿在全神贯注地欣赏中,了解了星期的有关知识,并对星期的顺序性、周期性有了粗浅的理解。紧接着通过星期转盘游戏,幼儿在实际活动中,真正体验到了星期概念的内涵,透彻地理解了星期的顺序性,突破了星期周期性这一难点。然后通过活动评价,使幼儿主动活动中获得的知识在老师的帮助下得到了整理、概括,在理解的前提下学*运用数学语言。最后幼儿在有趣的角色游戏中,形象地展示了自己的学*情况,轻松愉快地结束教学活动。整个活动寓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幼儿在动静交替的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学*,并获得成功的喜悦,课堂气氛活跃,效果好。

  反思与讨论:

  淡谈你对有关幼儿数学教学方面理论的了解和认识。


认识时间大班教案(精选五篇)(扩展4)

——认识时间教案 (菁华6篇)

认识时间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知道钟面有12大格,60小格,了解时、分的关系,知道1时=60分。正确读写钟面上的任何时刻。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生活*惯。

  4.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会读写几时几分。

  2.知道1时=60分。

  三、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钟表。

  四、教学过程

  1.生活质疑,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请大家看屏幕,谁能说说我们班的同学在做什么呢?

  生:这是早上我们在站队准备进教室。

  师:对,你能说说我们在早上什么时刻到校吗?

  生:早上7时30分。

  师:这幅图上我们在干什么?是什么时间呢?

  生:这是我们上课的时间上午8时。

  师:你能用两种方法表示钟面上的时刻吗?

  生:能。

  师指名板演(7时30分 7:30 8时 8:00)

  师:整时和半时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大家看这幅图,你能说出现在钟面上的时刻吗?

  生:10时45分,同学们正在做眼操。

  师:你对有关时间的知识了解得真多,老师相信你也一定是一个遵守时间的好孩子。看来除了整时和半时,生活中还有许多时刻也需要我们来认识,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

  板书:认识时间——几时几分

  2.认识钟面。

  师:你们想快速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刻吗?

  生:想。

  师:好。那我们首先要了解钟面上都有什么,请你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什么?然后再和同桌说一说,看谁说得最有顺序,有条理。

  生:时针和分针,12个数,大格,小格)

  生: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动态演示: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大格。)板书:12个大格

  师:每两个大格中间有多少个小格呢?

  生:(5小格)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师:从12到1中间有5个小格,从12到2中间一共有几个小格?你是怎么知道的?那么12到3呢?12到每一个数中间各有多少个小格,你能算一算吗?把它填在书p81上。

  集体订正。一共是多少个小格?板书:60个小格

  师:分针每走一个小格就是1分,你们看他从12走到1,是几分?从12走到2呢?

  对口令的游戏:分针指1,是分

  分针指2,是分

  分针指3,是分

  分针指4,是分

  分针指5,是分

  分针指6,是分

  分针指7,是分

  分针指8,是分

  分针指9,是分

  分针指10,是分

  分针指11,是分

  分针指12,是分

  师:分针走1小格经过的时间是1分;分针走了几个小格,经过的时间就是几分;那分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就是60分。

  3. 读写钟面时刻。

  师:我们知道了分针指几相对应的分钟数,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xxx同学的作息时间。

  黑板贴出三个钟面图:

  早上出门 午休时间 下午大课间结束的时间

  学生尝试用两种方法表示,说出自己的方法。

  7时5分 11时35分 2时20分

  7:05 11:35 2:20

  师:注意5分不足10分时,要在5前面写0占位。

  师小结:要读出一个时间,必须根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来共同确定。先看时针刚走过数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个大格,就是几个5分,这时钟面上的时刻就是几时几分。

  这是下午大课间结束的时间(2:55)你知道这是几时几分吗?

  我们在看时间的时侯,不但要看清楚时针和分针,还要注意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联系,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时和分的关系。

  4、 时分关系

  师:老师拨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快速地记下钟面上的时刻。

  出示钟面(12时),学生自己写时间;

  分针、时针同时开始转动,当停下来时(12时30分),学生自己写时间;

  再次转动分针和时针,停下来时(1时),学生再写时间。

  出示(12时和1时两钟面)

  师:比较一下,时针和分针各是怎样变化的?

  生:时针从12开始转动,转到了1,走了一大格,是一个小时。

  分针从12开始转动,又回到了12,转了一圈,是60分。

  师:时针和分针同时开始转动,同时停下,你们发现什么了吗?

  生:1时=60分

  5、拓展练*

  (1)师:同学们,你们想了解老师的时间安排吗?那老师就给你们看看我的作息时间表,你能说说老师什么时间要做什么事吗?(学生说)

  你能把这些时刻用两种方法表示出来吗?

  集体订正。这是我每天的时间安排,希望同学们在学过认识时间一课后,也能合理安排好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师:其实,在我们的教室里就有一句话,它时刻提醒着我们要珍惜时间、好好学*,这句话在哪里,谁找到了,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拓展延伸:

  师:请同学们在你的钟表上拨出8时5分,那么如果再过3分钟你会拨吗?你能读出这个时刻吗?

  生:再继续拨到8:08,学生读时刻。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一个重要的时刻吗?

  生:奥运会开幕式。

  师:对了,就是在20xx年的8月8日,晚上8时8分,第29届奥运会就要在北京召开了,让我们一起为*加油,为北京加油!

  6、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你是怎样学到的?

认识时间教案2

  《认识时间》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第81页及“做一做”、练*十五第1题,《认识时间》一次教案。

  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已认识整时的基础上掌握认识几时几分。2、能正确书写时间。3、学会节约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 :1、能准确数分(整五整十分);2、能认识几时几分;教具、学具:钟,教学用钟面模型,课件,学生用钟面模型。

  教学方法 :游戏法、操作法教学理念 :从生活出发,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在游戏中学,让学生体验学*的快乐;由易入难,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今天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叫做“报数”:我们5个5个的报数到60。哪一大组来开火车呢?----学生活动小火车开得真不错,我们全班小朋友一起来这样报数,好吗?要求数报完了,小朋友都象这样坐好了,做得到吗?

  二、谈话导入:(出示钟表模具)钟表有什么用呢?它能帮助我们认识时间,每天我们都离不开时间。上学期我们学*看钟表上的整点和半点。今天我们来继续认识时间。板书《认识时间》你能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吗?学生试着读,了解学生原认知水*。三、新授1.认识钟面。师提问:钟面上有些什么?(12个数、时针、分针、格子。)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演示:12个数字把钟面分成了12个大格。)每一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呢?(演示:每一大格里有5个小格。)从12到1里面有5个小格,从12到2里面有几个小格呢?你是怎么想的?12到3呢?你知道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吗?(60个。)2.认识时。实物演示:闪动时针,并且时针从数12走到数1。时针走1大格经过的时间是1时。师:时针从1走到2是1小时,教案《《认识时间》一次教案》。从4走到几是1小时?你还能说一说,时针从几走到几也是1小时?师: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经过的时间是1时。3.认识分。(l)引导学生观察分针。(实物演示分针走1小格)师:分针是用来表示“分”的,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边说边演示。(2)利用教具边演示边提问:① 分针指着1是几分?为什么?(一个大格有5小格,所以是5分。)② 分针指着2是几分?为什么?③ 分针指着3是几分?(30分)为什么?……2、认识时间。(1)师拨动实物钟表3:05,学生读取时间师:时针指着几?是几时?分针指着几?是几分?(时针指着3多一点,是3时,分针指着1,是5分。)师:那钟面上表示的时间是几时几分?(3时5分)(2)教学时间的两种表示方法。(两种表示方法在上学期已学过,在此让学生注意在写3时5分时,要在两点后面加一个“0”如:“3:05”)(3)用同样的方法认读 4:157:553、认识时、分的关系。刚才的时间大家说的都很好,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时和分之间有怎样的关系。(1)学生分组操作。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小闹钟,拨一拨,看一看分针走一圈,时针走几大格,并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自己的操作结果。(2)学生反馈交流结果。学生反馈,师演示:(在演示前强调学生看时针原来的位置并记住,再开始演示分针走一圈的过程,问:同时时针走了多少?(一大格)指出,时针走一大格就是1时。并板书:1时(3)引出“1时=60分”。师:谁知道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分?(60分)板书:60分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1时)师:通过刚才咱们的操作,我们知道分针走1圈时针正好走1大格。说明1时和60分什么关系?学生说,师板书:1时=60分演示:闪动分针,并且分针从12起走动1小格。分针走1小格经过的时间是1分。演示方针从12走到1的过程,提问:分针从12走到1经过了几分,你是怎样想的?(12到1有5个小格,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走5小格的时间就是5分。)师:分针从12起走到2是几分?你是怎样想的?分针从12走到4、9、11各是多少分?分针走一圈又是多少分?师:分针走1小格经过的时间是1分,走几小格经过的时间就是几分。( 4 ).读写钟面时刻。出示钟面,有时时针不是正好指着几时。比如,现在时针不是正好指着9,而是过了一些,所表示的时间就是9时多。那么,到底多多少呢?这就要看分针了:现在分针从12走到了1,分针走过了多少分呢?(5分。)

  四、动手实践、巩固新知1、师拨钟,学生说时间。1)12时10分2)12时30分问:12时30分还可以怎么说?(12时半)为什么?(分针正好走了半圈。)2、生生互动:你说时间,我来拨。

  五、运用新知、解决问题1、做练*十五的第1题。你们会用今天学的方法看钟吗?这儿有个小朋友的时间安排,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讲述小芳的一天,请学生回答她的作息时间。请同学们把小芳一天的作息时间用两种方法写下来。这是小芳一天的作息时间表,这样的一天一定会有很多收获的。希望同学们都能合理安排好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六、全课总结时间过得真快,马上要下课了,你知道这节课多长时间吗?课间几分钟?就要下课了,你有什么话要和老师说吗?(珍惜每一分钟,让生命更有价值。)

认识时间教案3

  认识时间

  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经验学会看整时和半时,数学教案-认识时间。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使学生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惯。

  二、 教学准备:

  钟面、课件

  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电脑展示画面,你认识它吗?它能帮助我们做些什么事情?

  2、你能说说家里的小闹钟像什么吗?

  (二)画钟面

  1、 我们家里的`小闹钟真可爱,今天我们自己动手也来做一个。

  2、 四人小组合作一起做,做好后小组内同学互相说一说,你画了些什么?

  老师要求:①画好后说一说,画了些什么?

  ②哪个小组画好了就把钟面贴到黑板上来。

  放轻松的音乐《玩具兵进行曲》

  3、 交流展示

  选择4个钟面大家来说说,钟面上分别有些什么?

  4、 落实概念

  时针:钟面上哪根针是时针?谁能说更准确一些?(又粗又短)

  分针:哪根针是分针? (又细又长)

  12个大格:数一数有几个格子?

  12个数字:①你怎么记这12个数字的位置?(学生自由说)

  ②教师点拨,弄清位置。

  请你闭上眼睛,记一记这12个数字的位置。

  用手势指一指。12在哪里?6在哪里?9在哪里?你是怎么记的?

  那么,7在哪里?你能很快找到吗?

  (三)认识整时

  1、 指第一个钟面,这是几时?你能读出这是几时吗?

  2、 你是怎么看的?

  3、 小结:要看几时,我们应该怎么看?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认识时间》。)

  4、(再指另一个)那这个怎么看?

  分针指12,时针指着4,就是4时。

  (四)巩固整时,并认识半时

  1、 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明一天的时间安排吧!

  ①巩固认整时。看着图你想说什么?

  ②并抽1个说说怎样看时间?

  ③你认为他这样安排合理吗?

  ④渗透遵守时间,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教育。

  2、 认识半时。

  刚才小朋友们特别聪明,都知道小明一天的时间安排,时间老人他说还想请小朋友来帮一个忙,小朋友们你看:(出示一个半时的钟面)

  ①你看这是几时?

  ②这时分针,时针在哪里?

  ③如果2时半,分针、时针在哪里?

  ④8时半呢?

  ⑤小结:看半时它的分针都指着6,时针呢,指着几和几的中间。

  3、 你们想知道老师一天的时间安排吗?

  出示老师一天的安排:

  你喜欢说哪个就说哪个?

  你是怎么知道的?

  (五)课中操

  学了这么长时间,小朋友们大该都累了吧,时间老人说让我们小朋友到它家去轻松一下,跟着他一起去跳舞。

  放轻松的音乐《在钟表店里》跟着音乐做动作。

  (六)电子钟的认识

  1、小朋友们学得可真认真,时间公公直夸我们呢,他还想考考我们呢?

  出示:7:00 10:30

  2、你在哪里也看到过这样的时间?

  3、落实写法

  看老师写一个,学生写。

  抽几个同学到黑板上写。

  重点讲7:30

  (七)总结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交流总结。

  并板书课题: 《认识时间》

  数学教案-认识时间

认识时间教案4

  设计理念:

  知识的呈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认识时间对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要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的学*过程是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过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数学。由于时间和时刻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根据学*内容的自身特点,根据课标精神,我在设计教学时力求体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联系生活,合作交流,人人参与。

  分析教材:

  认识时间这一教学内容的编排,是用5分5分数的方法来读取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1时=60分。与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联系起来看,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的,这样的编排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与*惯。

  分析学生:

  认识时间这一内容的教学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了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学*的。通过以前的学*,学*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有60个小格等,并已经掌握了如何看整时和半时。相信本节课内容的复*,学生掌握并不会感到十分的困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惯。

  教学重点::第一层次是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1时=60分。第二层次是在5分5分数的基础上,再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

  教学难点: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接*整时的时间。

  教学准备:

  教具 实物钟,画于纸上的钟面(4个),时刻卡片(4个)。

  学具 钟表模型

  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操作、讲解、合作。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谜语引入:

  师:同学们好!

  生:(齐):老师好!

  师:今天和同学们在一起学*,老师非常高兴!同学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看哪个同学坐得最好,听得最认真。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老师给你们说一个谜语来猜猜,看哪个同学最聪明。

  有个好朋友,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请你猜猜看,好朋友是谁?

  生:闹钟。

  师:你真聪明。(出示钟表)这就是咱们的老朋友,在上学期我们就相识了,你知道它能帮助我们干什么吗?

  生:告诉我们时间。

  师:对。这节课我们就复*《认识时间》。

  板书:《认识时间》

  2、复*整时和半时。

  (1)师:谁来说说,钟面上有什么?

  生:有112这些数,有时针和分针,有12个大格,每一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60个小格。

  师:咱们上学期学过几时、几时半,请你拨出8时,拨完后在纸上用两种方法写下,指一个学生板演。

  师巡视、指导、订正。

  师:说说你是怎么拨的。

  (2)师:同学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老师在这里提醒你每天晚上八点半应该准备休息,请你把这个时间拨出,并用两种方法写在纸上。指一个学生板演。学生写时间,写完后同桌交流。

  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

 小学数学复*课《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刚才我说八点半,同学们都会明白老师的意思,8点半是我们的*惯用语,8时30分是书面用语。你妈妈提醒你上学会这样说:孩子两点半了,快去上学。不会说:孩子2时20分了,快去上学。这样说听起来有点别扭,两点半是*惯用语,2时20分是书面用语,同学们都会听,会看吗?你能读出钟面上这个时间吗?

  师拨2﹕20。

  先指名说,再一齐说。

  3、复*1时=60分

  师拨12时,问:现在是几时?

  生:12时。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拨到1时)时针和分针的变化。

  生: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

  师:时针走一大格是

  生:1时。

  师:分针走1小格是

  生:1分。

  师:分针走1大格是

  生:5分。

  师:分针走一圈是

  生:60分。

  板书:1时=60分

  4、动手操作,复*巩固。

  (1)老师拨时刻(8﹕40 10﹕45 11﹕55 1﹕17),学生回答。

  (2)老师说时刻(1﹕46 2﹕27 3﹕15 5﹕55),学生拨钟面。

  (3)同桌互动:一人说时刻,一人拨钟面。

  5、师拨10﹕05,让学生说、写。指一个学生板演,订正。

  强调:表示分的数要占两个位置,不满10分的要用0来占位。

  比如:10﹕05,不满10分,我们就先写0,后写5。

  6、游戏巩固时间的认识

  师:同学们学的可真认真!下面我们一起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当老师说开始的时候,就请拿着电子表图的同学到前面去找和你手中的时刻相同的钟面贴在一起,你们就给钟表找对了朋友。大家一起为他们唱找朋友的歌,开始!(学生做游戏)

  找后总结,掌声鼓励找对的同学。

  7、感受一分钟

  师: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有趣的活动,给大家1分钟的活动时间,看一看这1分时间内你能写多少字?拿出语文书和方格本,抄写生字表。师:大家准备好了吗?好!开始。

  师:好,时间到了。(请同学说说在1分时间内写了多少字。)

  师:你们都尝试了在1分时间内里做了一些事情,那么你感觉1分钟时间和一节课时间相比怎样?

  师(小结):今天我们这上课的时间过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确如此。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希望同学们今后能用好时间,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教后反思:

  1、 本节课能够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身边。教师不是为了教学而教学,而是遵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精心设计,让学生懂得学好数学就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 充分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方式,同时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行为*惯的养成,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这是我第一次讲公开课,心里很紧张,以至于上课时出了一个错误:就是把5﹕55分当成6﹕55分,虽然及时纠正,但对类似的题应该多练几个,因为这也是学生易犯的错误。

  4、老师演示时,应先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把问题说清楚。

  5、讲课要做到心中有数,有随堂应变能力。

认识时间教案5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教科书p90、91例1、例2及练*二十三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意识。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惯。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钟表模型。

  教学重点:

  1.能准确数分(5分5分地数);

  2.能认、读、写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

  1.概括认识时间的方法;

  2.正确认识几时几分。

  教学过程:

  一、情景再现,导入新课

  1.这是什么声音?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

  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到时间王国继续探索有关时间的奥秘(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一)认识钟面

  1.走时时间王国,要想了解关于时间的奥秘我们得先认识钟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钟面上有什么?

  一边演示,一边提问:

  A、12个数字把钟面分成了多少个大格?我们来数一数

  B、一个大格被短线分成几个小格?一共有多少个小格?

  2.你是怎样数的?

  (二)认识分

  1.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

  你能记住每个刻度数字表示几分吗?和同桌说一说

  (三)认识时

  1.看龟兔赛跑比赛,说说谁赢了?

  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当分针走一大圈的时候时针走多少?时针走一大格时间是多少?

  认识:1时=60分。

  (四)读时间

  1.我们认时间的时候,不仅要看分针,而且要看谁?

  2.这是几时?你是怎么看出来是8时的?

  3.这是几时几分?8:05

  写时间:生说师写

  那么这个时间在电子表上怎样表示呢?我们来看,因为是5分,不满10分,所以我们在小圆点右边的第一位,添写一个零。(板书:8:05)这个时间我们还可以写做8时05分。(板书:8时05分)像这样的时间,你们会写吧。

  4.读写:11:30和3:45

  总结读时间的方法

  我们要先看时针,再看分针,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分针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

  三、练*反馈

  1.连一连

  2.写一写:91页1题小红的一天

  3.学会了读写时间,你们高兴吗?老师也很高兴,我们一起听1分钟的歌曲。

  4.你觉得1分钟的时间怎么样?

  虽然一分钟很短暂,但只要你不浪费他,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希望大家能珍惜每一分钟,做时间的小主人,能做到吗?

  5.小游戏:时间列车

  时间过得可真快,我们要结束时间王国之旅回家了,用我们手中的智慧卡乘座时间列车回家吧

认识时间教案6

  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第一册第六单元《认识钟表》中的《小芳的上午》一课。结合新课程标准中对本单元提出的相对应的知识技能目标: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积累了一定的认识时间、看钟表的方法,而且这节课又是建立在他们学生会准确认读整时与半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并且掌握了认识时间最关键的是要观察时针与分针的位置才能准确认识时间的方法。所以这节课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使学*活动成为学生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升华。那么如何轻松的突破学*难点又能让学生主动、自主的获取知识是我备课的重点,于是我尝试了两种做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巩固认读钟表,体会整时过一点或者整时差一点的情况,会用快几时了或刚过几时等词语描述时间;

  2、数学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结合学生日常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

  认识几时刚过和快几时了;

  教学难点:

  用语言准确描述几时刚过和快几时了。

  教学过程:

  一、做法一

  1、教师先出示一幅主题图(上面是小华睡觉时闹钟响了的情景,钟表显示时间是6时整)

  师:谁愿意讲一讲这幅图的意思呢?

  生:早上6时整小华的闹钟响了在叫她起床呢

  师:说的真好,那么你是怎么认识6时整的呢?

  生: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6,就是6时整

  2、师借机出示其他两幅图(一幅图上是小华熟睡的样子,钟表显示时间是快6时的,放在6时整的图的前面,另一幅图上是小华起床刷牙的情景,钟表显示时间是6时刚过)

  师:这两幅图上小华又在干什么呢?(指名回答)请你们细心观察这3个钟面上时针与分针

  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生1:第一个钟面时针指向6,分针没到12;


认识时间大班教案(精选五篇)(扩展5)

——《认识时间》数学教案 (菁华5篇)

《认识时间》数学教案1

  目标:

  复*巩固1——7的序数,2——6的邻数,认识时间“星期”。

  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激发幼儿对时间的兴趣,积极、主动、快乐地参与学*活动。

  准备:

  教具学具方面:星期转盘操作材料若干套(与幼儿的小组数相同)童话故事《星期妈妈和孩子们》

  幼儿知识经验准备:学*另以内的序数和邻数,通过挂历、台历对“星期”时间概念有初步了解。

  活动过程:

  1、复*巩固:1——7序数,2——6邻数

  (1)复*序数:出示1——7数字娃娃(排列无序),请幼儿帮组数字娃娃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并讲出第一、第二……第七各是哪个数字娃娃,老师出示大写数字表示。

  (2)巩固邻数:以“数字娃娃找邻居”的游戏进行。

  例如:老师以数字娃娃的口气问,我是2,我的邻居是几和几请小朋友帮助我,帮我找出好邻居。幼儿可回答二、二、二、你的邻居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邻居。

  2、新授: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

  (1)听童话《星期妈妈和孩子们》,第一遍老师口头讲述故事后提问,童话的名称及故事里讲到谁?(师出示星期妈妈的图片)她想干什么?幼儿回答后,老师交代本节课新授内容是认识“星期”,并提出以下问题,星期妈妈一连生了几个孩子?她给孩子取了什么名字?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请幼儿在听一边故事。

  (2)再次听故事

  边讲边出示星期娃娃图片(打乱一至星期日的顺序),然后请幼儿回答以上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星期妈妈的第一个孩子是谁?第二个孩子是谁……最后一个孩子是谁?让幼儿帮星期妹妹排队,明确星期的顺序性。

  (3)转盘游戏:找邻居(师示范转动转盘,然后可请个别幼儿操作)

  规则:转动转盘后,指针指到星期X,就请小朋友讲出星期X的两个邻居。(如,星期二,星期二的两个邻居是星期一和星期三)游戏反复进行4——5次。

  突出强调:星期日的邻居是谁啊(意在突破星期的周期性这一难点,让幼儿具有明确的周期意识,即一个星期有七天,一个星期结束,下个星期开始)

  3、操作活动:转盘游戏“找邻居”

  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一个星期转盘,一组幼儿轮流转动转盘,同组全体幼儿共同讲述指针所指星期X的两个邻居是星期X和星期X。

  4、活动评价

  引导幼儿与老师一起谈谈这节课认识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玩星期转盘游戏的感受。

  5、分组进行角色游戏:“找邻居

  七名幼儿一组,分别带上星期娃娃头饰,扮演星期一至星期日七个角色形象,手拉手围成圈,顺时针转动,边转边说: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七个娃娃在一起,快快乐乐做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找邻居”

  接着星期一先发问,我是星期一,我有两个好邻居,我的邻居是几和几?其余六个星期娃娃可回答,星期一,星期一,你有两个好邻居,你的邻居是星期日和星期二。

  接下来由星期二、三……日顺次提问,方法同上,游戏延续进行。

  星期妈妈和孩子们

  星期妈妈一连生了七个孩子,她皱着眉头说:“我还得给他们取七个好听的名字呢!”

  星期妈妈看着孩子们,想呀想呀,觉得它们非常可爱,非常漂亮,于是她高兴地说:“有了,有了,好听的名字有了。”她边说边伸出手指,轻轻地点着孩子们的脑袋说:“梅花、桃花、兰花……”可是她只报了三个名字就停止了,“唉!不行,不行,这不是跟花儿们的名字一样了吗?”

  星期妈妈又看着孩子们,想呀想呀,觉得它们非常聪明,非常伶俐,于是他又快乐地喊起来:“有了,有了,好听的名字有了。”她边说边伸出手指,轻轻地点着孩子们的脑袋说:“宝宝、聪聪、明明、伶伶、俐俐……”可是念到这儿,她又停住了,“哎呀,不行、不行,这不是和小朋友们的名字一样了吗?”星期妈妈有想呀想。突然,她拍着自己的脑袋自言自语的地说:“啊哈!有了、有了,我的孩子是一天接一天生的,就按他们出生的次序来取名吧!”“、星期六、星期七,”星期妈妈说到最后一个孩子的名“星期七”时,感到这个名字很别扭,她想了一下说一天生一个孩子,一天就是一日,星期七就叫星期日吧。星期妈妈取好了七个名字,嘘了一口气,高兴地说,“好啦,好啦,七个好听的名字总算取好了。”

  过了一会儿,星期妈妈拿来两件红衣服说:“星期六、星期日是我七个孩子中这最小的两个孩子,就让他们穿上最漂亮的红衣服吧!”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这五个孩子长得白白胖胖,星期妈妈说:“给他们穿上黑衣服最漂亮”,于是她又拿来五件黑衣服,一边给他们穿一边笑嘻嘻地说:“黑衣服、黑衣服,黑里衬出白皮肤,衣服黑,皮肤白,人人见了都喜爱。”

  星期妈妈的孩子们渐渐长大了,他们不但学会了走路,而且,还经常受拉手围在妈妈身边,跳起快乐的“圆圈舞”呢!

《认识时间》数学教案2

  活动目的:

  1、分辨白天,黑夜,早上,晚上的突出特征。

  2、理解简单时间先后发生的时序关系。

  活动内容:

  活动一:早上和晚上

  1、出示早上和晚上的图片,请孩子观察。

  2、比较2张图片上的不同之处。

  3、表述联系:

  早上,天亮了!太阳出来了!小朋友起床了!

  晚上,天黑了!月亮,星星出来了!小朋友睡觉了!

  提示:结合一日生活的具体细节给孩子进行相应的语言输入。

  活动二:我们的一天

  1、结合家庭实际情况,把孩子和家人一天当中做的事情都记录下来,例如:

  早晨---起床,洗漱,吃早餐,上幼儿园。

  白天---孩子上幼儿园,爸妈上班。

  晚上---回到家,吃完饭,看电视,做游戏,做家务,洗漱,准备睡觉。

  黑夜---天很黑,天上有月亮,星星,大家睡觉了。

  2、对话交流:

  早晨起床之后要做哪些事情?

  白天谁去上幼儿园?谁要上班?

  晚上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

  天黑了,大家都睡着了,这是什么时候?

  提示:可以根据孩子的理解水*,学*“先……然后/再……”,理解简单时间的先后顺序,比如:“早上起床,我先穿衣服,然后再洗脸刷牙。”“我先洗洗手,然后再吃东西。”

  活动三:游戏

  1、**说情景,让孩子判断是什么时间。(白天,晚上,早上,黑夜)

  如:天黑了,大家都睡觉了---黑夜

  小朋友在幼儿园做游戏---白天

  太阳出来了,小朋友坐在床上穿衣服---早上

  洗澡,准备睡觉----晚上

  2、**准备不同时间的背景图,和孩子一起玩过家家的游戏。

《认识时间》数学教案3

  课题生成:

  幼儿数学活动要求教师们在活动中,首先做到的就是要使幼儿真正理解一个数学概念,并掌握这一概念的的属性。“星期”这一时间概念的属性之一是其顺序性(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之二是其周期性(七天一循环,周而复始)。因此,此数学活动宗旨就是让幼儿理解星期的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即“周”这一概念。其次、还要注意到紧密联系幼儿已有的序数、邻数的知识,联系幼儿生活中天天伴随“星期×”的经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

  课题名称:认识时间“星期”(大班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复*巩固1~7的序数,2~6的邻数。

  2、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3、激发幼儿对时间的兴趣,积极、主动、快乐地参与学*活动。

  活动准备:

  教具学具方面:录音机、多媒体计算机各一台,录有童话电《星期妈妈和孩子们》的磁带一盒。星期转盘游戏的课件,星其盘操作材料若干套(与幼儿小组数相同)。

  幼儿知识经验准备:学*了7以内的序数和邻数,通过挂台历对“星期”时间概念有初步了解。

  活动过程:

  1、复*巩固:1~7序数,2~6邻数(3分钟左右)。

  (1)复*序数:出示1~7数字娃娃(排列无序),请幼儿帮助数字娃娃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并讲出第一、第二……第七各是谁呀;数字娃娃,老师出示大写数字表示。

  (2)巩固邻数:以“数字娃娃找邻居”的游戏形式进行。 例如:老师以数字娃娃的口气问,我是2,我的邻居是几和请小朋友帮助我,帮我找出好邻居。幼儿可回答二、二、二、你自居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邻居。

  2、新授: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18,20分钟)

  (1)听文学作品《星期妈妈和孩子们》的童话故事,第一遍口头讲述故事后提问,童话的名称及故事里讲到谁?(老师出面期妈妈图片)她想干什么?幼儿回答后,老师交代本节课新授

  是认识“星期”,并提出以下问题,星期妈妈一连生了几个孩子?给孩子取了什么名字?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请幼儿边听录音,边思考。

  (2)听录音故事《星期妈妈和孩子们》。

  放录音同时随故事情节出示星期娃娃图片(打乱星期一期日的顺序),然后请幼儿回答以上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星期妈妈的第一个孩子是谁?第二个孩亏谁……最后一个孩子是谁?让幼儿帮星期妹妹排队,明确星其顺序性。

  (3)转盘游戏:找邻居(老师示范转动转盘,然后町请个别幼儿操作)。

  规则:转动转盘后,指针指到星期×,就请小朋友讲出星期×的两个邻居。(如,星期二,星期二的两个邻居是星期一和星期三)游戏反复进行4、5次。

  突出强调:星期日的邻居是谁呢(意在突破星期的周期性这一难点,让幼儿具有明确的周期意识,即一个星期有七天,一个星期结束,下一个星期开始)。

  3、幼儿操作活动:转盘游戏“找邻居”(8~10分钟)。

  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一个星期转盘,一组幼儿轮流转动转盘,同组全体幼儿共同讲述指针所指星期×的两个邻居是星期×和星期×。(意在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感觉星期的顺序性、周期性,形成星期这一时间概念。)

  4、活动评价(2分钟)。

  引导幼儿与老师一起淡谈这节课认识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玩星期转盘游戏的感受。

  5、分组进往角色游戏:“找邻居”。

  七名幼儿一组,分别戴上星期娃娃头饰,扮演星期一至星期日七个角色形象,手拉手围成圈,顺时针转动,边转边说: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七个娃娃在一起,快快乐乐做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找邻居”。

  接着星期一先发问,我是星期一,我有两个好邻居,我的邻居是几和几?其余六个星期娃娃可回答,星期一,星期一,你有两个子邻居,你的邻居是星期日和星期二。

  接下去由星期二、星期三……星期日顺次提问,方法同上,游戈延续进行。

  星期妈妈看着孩子们,想呀想呀,觉得它们都非常可爱,漂亮,于是她高兴地说:“有了,好听的名字有了。”她边说边伸个食指,轻轻地点着那排圆溜溜的脑袋:“梅花、桃花、兰花…~是她只报了三个名字就停止了,“唉!不行,不行,这不是同花的名字一样吗?”

  星期妈妈又看着孩子们,想呀想,觉得它们都非常聪明,伶俐,于是她叉快乐地喊了起来:“有了,有了,好听的名字有她边说边伸出一个食指,轻轻地点着那圆溜溜的脑袋:“聪聪、明明、伶伶、俐俐......”可是念到这儿;她叉停住了,“哎呀,不行,这不是跟小腮友们的名字一样了吗?”星期妈妈又想,突然,她拍着自己的大脑袋自言自语地说:“啊哈!我真糊涂,七个孩子不正好是一天接一天生的吗?就按他们出生的次序排名吧!”“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七。”星期妈妈说到最后一个孩子的名“星期七”时,感到这个太别扭了,她想了一下说一天生一个孩子,一天就是一日,星期七就叫星期日吧。星期妈妈取好七个名字,嘘了一口气,高兴;“好啦好啦,七个好听的名字、算取好啦!”

  过了一会,星期妈妈拿来两件红色的衣服说:“星期六、星期日是我七个孩子中最小的两个孩子,就让他们穿上最漂亮的红吧!”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这五个孩子长得大。星期妈妈说:“给他们穿上黑衣服最漂亮”,于是她又拿来黑衣服,一边给他们穿一边笑嘻嘻地说:“黑衣服,黑衣服,黑出白皮肤,衣服黑,皮肤白,人人见了都喜爱。”

  星期妈妈的孩子们渐渐地长大了,他们不但学会了走路,而且,还经常手拉手围在妈妈身边,跳起快乐的“圆圈舞”呢!

  效果评析:

  此教学活动以游戏贯串始终。开始部分以“数字娃娃排队”“数字娃娃找邻居”游戏形式复*巩固7以内的序数和邻数,激励了幼儿学*热情,为新授作了知识铺垫。新授部分以幼儿喜爱童话故事《星期妈妈和孩子们》向幼儿介绍“星期”知识,幼儿在全神贯注地欣赏中,了解了星期的有关知识,并对星期的顺序性、周期性有了粗浅的理解。紧接着通过星期转盘游戏,幼儿在实际活动中,真正体验到了星期概念的内涵,透彻地理解了星期的顺序性,突破了星期周期性这一难点。然后通过活动评价,使幼儿主动活动中获得的知识在老师的帮助下得到了整理、概括,在理解的前提下学*运用数学语言。最后幼儿在有趣的角色游戏中,形象地展示了自己的学*情况,轻松愉快地结束教学活动。整个活动寓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幼儿在动静交替的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学*,并获得成功的喜悦,课堂气氛活跃,效果好。

  专家点评:

  看到本课题的生成,教师对活动重点和难点的把握以及教学方法和步骤的思考,可以看出教师已能对所组织的数学活动进行理性的思考了,幼儿园数学活动是一种充满理性的活动,而我们白教师常常还只是停留在追求教学形式和方法的变化上,能从理解的高度去思考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的人还较少。希望幼儿教师学会从经验到理论的提升。

  反思与讨论:

  淡谈你对有关幼儿数学教学方面理论的了解和认识。

《认识时间》数学教案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理解早晨、白天、晚上、黑夜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这些词汇。

  2、让幼儿初步感知昼夜更替的概念,培养幼儿初步的时间观念。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早上、白天、晚上、夜晚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看图并结合生活经验认识时间。

  1、认识早晨。出示早晨图:图上有什么?这是什么时候?(早晨)为什么?(因为太阳升起来了,小朋友在洗漱)带幼儿念读词语:早晨。早晨起床后小朋友该干什么呢?教育小朋友早早起床来园参加晨间锻炼。

  2、认识白天。出示白天图,让幼儿说说图上画了什么?这是什么时候(白天)为什么?(天上挂着太阳,小朋友在做游戏。)带幼儿念读词汇:白天。现在是白天吗?(是)为什么?(不开灯,我们可以看到远处的东西)白天,我们小朋友做些什么事情?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

  3、认识晚上。出示晚上图片:图上有什么?是什么时候?(晚上)你怎么知道是晚上呢?(月亮和星星出来了,家里亮着灯,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在看电视)带领幼儿念读词汇:晚上。晚上,街上的路灯会亮吗?如果没有路灯,我们能看得清吗?(不能)让幼儿说说晚上在家干什么?

  4、认识黑夜。出示黑夜图:图上有什么?是什么时候?(黑夜)为什么?(有月亮和星星,电灯关了,小朋友在床上睡着了)带幼儿念词汇:黑夜。让幼儿说说黑夜里自己是不是和图片上的小朋友一样睡着了。教育幼儿早睡早起。

  二、了解时间的昼、夜更替。

  1、早晨我们小朋友起床后,上幼儿园。白天我们一起游戏,晚上我们回家,夜里就睡觉休息。第二天我们又开始活动,一天又一天地过去,小朋友就慢慢地长大了。

《认识时间》数学教案5

  一、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P81认识时间。

  认识时间这一教材内容的编排,是用5分5分的读取时间,并通过实际操作知道1小时=60分。与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联系起来看,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来编排的。这样的编排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人们认识时间的经验和*惯。

  二、学生分析

  “认识时间”是在一年级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的,学生已经知道了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个大格、60个小格;能够读、写整时和半时,知道认识整时和半时的方法。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主要让学生正确读写几时几分(整5整10),知道1时=60分。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以及一定的生活经验,部分学生已经能正确认读其他的钟面,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很难理解,尤其是认识几时55分更是困难。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基于对以上几点分析,我将教学目标和策略确定如下: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读、写钟面时刻(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合作学*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惯。

  (二)策略选择

  选取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实用的素材,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动手操作,同桌合作交流、夺聪明星游戏、读读、写写、画画等多种形式探究新知,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

  教学层次的安排上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第一个层次,学*8时5分,知道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走一大格是5分。同时将钟面的认识整合在一起教学教学。第二个层次,学*8时25分,学会5分5分地数知道是几分。第三个层次,学*3时55分。解决本课难点,时针走过3,不到4,在3和4之间,所以是3时多。另外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认几分。

  通过自己动手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刻、同桌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每个人自己去发现、经历和体会读几时几分这一时间的方法,并且把生活与时间结合起来,培养时间观念。

  解决时针和分针的关系是先让学生动手拨一拨,玩一玩。然后通过动态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发现1时=60分,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在这个动态演示的过程中,考虑到上学期学生对几时半不太理解。所以在这个环节里,当分针走了半圈的时候解决“为什么是几时半或几时30分。”这个问题。在这个环节里注意让学生注意对时针和分针进行双向观察,一是让学生直观理解时针和分针的关系。二是为学生学会自己画时刻做铺垫。

  体验一分钟,让学生进行体验性学*,感受一分种有多久,可以做哪些事情,从而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

  帮小红安排她的一天,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同时引导学生要合理安排时间。

  四、教后反思

  本节课学生对知识理解的解决上自我感觉还可以。课的层次比较清晰。上好课经过自我反思和老师们的指点帮助后,我又一次学到很多。体会最深的是:一节课是由一个个细节组合而成的,细节的把握十分重要。当在一些理念的指导下精心设计好整个课的流程框架之后,对课的重点难点的解决上要考虑得非常全面、细到。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谱,怎么引导,做到收放自如。作为新教师的我,这些工作要做在课前。这次,我自我感觉准备的还算充分。但在上课的时候还不是很沉着冷静。解决如何读取几分,应该学生掌握的还可以,但在如何读取几时上,教学得不够到位。特别是难点部分,分针走过3,不到4,所以是3时多。教师的作用体现的不够好,当学生把意思说清楚了之后,我以为学生都能理解了,其实不然,学生比较烦琐的语言对其他中下学生的理解是有困难的。我没有及时进行语言上的提升,用简洁的语言进行小结。另外在这个环节里,我没有想到题问导向的重要性。我问的问题是:“现在大约几时了?”这对学生的理解没有直接的导向。原本想问的是:“现在快到几时了?”

  我问得太随便了。看来细节真的很重要。最后还有一点体会,上课的准备工作虽然很辛苦,但在老师们的热心帮助和自己的潜心推敲下,我学到了很多。更有收获的是,在这次的准备过程中,我越来越觉得做一个老师就要做一个会思考的老师。


认识时间大班教案(精选五篇)(扩展6)

——大班认识空间教案范本五份

  大班认识空间教案 1

  活动中让幼儿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能够巩固对整点的认识,并初步学会看半点,懂得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惯。

  设计意图

  认识时钟是大班幼儿课程学*內容之一。我园大班幼儿对于整点时间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还不够全面,同时大班幼儿面临即将升入小学,每天的生活、学*都是紧张而又遵循时间规律的。在本节活动中,我通过教授对时间的进一步认知,幼儿懂得珍惜时间,养成按时生活、学*的良好作息*惯。

  活动目标

  1、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能够巩固对整点的认识,并初步学会看半点。

  2、懂得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惯。

  重点难点

  重点:巩固对整点的认识,并初步学会看半点。

  难点:初步学会看半点。

  活动准备

  卡通图片六份、 硬纸板时钟面若干个(每位幼儿人手一份)、“小火车”一辆、粗黑水笔一支。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孩子们,再过两个月你们要成为光荣的小学生了!期待吗?王老师觉得生活当中有一样东西很重要,就是时间,等你们上小学了,“时间”会显得更加重要。

  二、巩固整点

  1、钟面数字粘贴

  指导语:我做了一个钟面,想要更好地了解时间,但是还没有完成,请你观察一下还有什么没有做好?(出示钟面)。

  幼儿:钟面上缺少数字。

  指导语:我想请你们帮我完成钟面上数字粘贴的工作。

  幼儿操作,教师评价小结:小结:这个又粗又短的针叫时针,这个又细又长的针是分针。钟面上有数字1-12,数字紧挨着数字之间为1格,一共有12格。

  2、根据图片时间拨钟,巩固整点。(贴图片)

  指导语:刚才你们帮我完成了钟面,我要奖励你们小图片,你知道这张卡片在钟面上在哪一个时间段?(出示一张卡通图片,请得到图片奖励的幼儿将卡通图片贴于钟面时间段对应位置:小学生进校8:00,教师简短小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8,就是8点。)

  依次奖励卡通图片两张:小学生锻炼10:00、小学生午休12:00,请两名幼儿上来将图片贴于钟面时间段对应位置。

  幼儿操作,教师简单小结评价: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10,是10点;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12,是12点。

  三、初步学看半点

  1、根据提示拨钟。(拨钟面指针)

  指导语:小朋友们思考一下小学生8点进校,你们觉得几点起床比较合适?请幼儿拨一拨起床时间。

  幼儿拨钟(6:30)

  再请幼儿拨一拨:11:30午饭时间、3:30放学时间的钟面指针指向。

  教师将拨好后的钟面呈列于黑板。

  2、观察分析

  指导语: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三个半点钟面的指针指向,与刚才三个整点钟面的指针指向有什么不同?

  幼儿自由讨论并发言。

  师小结:比如分针指向6,时针超过6,指向6与7之间就是6点半,分针指向11,时针超过11,指向11与12之间就是11点半(提示特殊时间点:12:30)。

  3、制作“时钟备忘录”,做时间的小主人。

  指导语:请小朋友思考一下你今天或者*期想做的一件事情,请你画出来,老师帮你准备了一张钟面,像刚才那样我们来做一个“时钟备忘录”,备忘一下我们要完成的事情,做时间的小主人。

  四、闯关游戏

  指导语:小朋友们已经了解时间的半点和整点怎样在钟面上表示,有没有信心进行一场闯关游戏?

  游戏一:拨钟面

  红蓝两组各5名选手拨钟面指针指向:红队拨1点、2点、3点、4点、5点,蓝队拨6点、7点、8点、9点、10点,以正确率高、优先完成的小组为胜。

  游戏二:小火车,要开啦! 游戏规则:请幼儿在车厢相应位置填写数字记录时间,每节车厢时间要求依次递增半小时,教师给出首次发车时间,红蓝两组选手数相等,以正确率高、优先完成的小组为胜。

  五、课后延伸

  时间不停地走,给我们的学*与生活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希望每个人都能很好地把握时间、安排好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活动总结

  《认识时间》这一内容是幼儿在上学期学*了“认识整点”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前面的学*,同时本节活动“新授半点”的认知有一个对比,幼儿通过观察和自己的动手过程来感受时间,在观察与操作对比的过程中构建一定的时间观念,这就构成本节活动的主要任务,幼儿在熟悉喜爱的生活情境中和操作活动中认识半点、学着表示、记录时间,切实体会到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活动过程中我采用了猜测讨论法、探索操作法、发现法、游戏法、归纳法等几种教学方法,幼儿在积极主动的探究过程中能力得到了提高,身心获得了发展,主要体现在:一、知识的呈现与幼儿生活实际相结合。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以“幼儿即将升入小学”、“小学生的生活作息是怎样的”引起幼儿关注,促进幼儿主动去探究新知。为幼儿提供观察、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二、通过数字粘贴、拨钟面指针指向等层层递进,幼儿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提升,初步学会看半点。三、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闯关游戏的教学方式中,幼儿巩固对整点的认识,并初步学会看半点;懂得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惯。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完整教案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

  大班认识空间教案 2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让幼儿初步感知空气的存在及特性。

  2、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和能力。

  3、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塑料袋、吸管、一次性塑料杯、彩纸、气球、鱼缸、游泳圈、皮球等。

  活动过程:

  一、塑料袋里有什么

  1、提问:小朋友,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教师出示两个分别装有水果玩具和药盒的塑料袋)

  2、师:这些东西都装在什么里面?(幼:塑料袋)

  3、出示第三个装有空气的塑料袋,提问:咦?这里面装的是什么呢?有没有东西啊?(幼儿观察、思考、自由回答)

  4、小结:对,这里面装的就是空气,那为什么刚才小朋友说里面没有东西呢?对,空气就是看不见的。

  二、抓空气

  1、 师:这里的空气是老师装的,你们想不想试试?好,请你们拿出自己的“魔术袋”去抓空气。注意安全,抓完以后赶快用手捏紧袋口,不要让空气宝宝跑掉了!好,去吧!

  2、提问:哦!你们的收获可真不小,来,说说看,你是在什么地方抓到的?(个别提问)

  3、师小结:好!把你的“魔术袋”装进口袋里。是呀!空气宝宝其实就在我们周围。来,摸摸看。(幼儿感知)空气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三、证明空气是流动的

  1、师:但是,空气的本领还大着呢!来,试试看。跟老师这样做。(幼儿在手背上吹气)

  提问:你有什么感觉?风是从哪里来的?(幼儿思考并做出回答)

  2、师:原来我们用力吹气的时候,空气就流动了,这样就让我们感到有一阵风,凉凉的,这就是空气的本领。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用桌上的纸折一把小纸扇,折好以后扇一扇,有什么感觉?待会儿在告诉老师。好!开始吧!(幼儿动手操作)

  3、幼儿完成以后相互交流、讨论,教师个别提问。

  4、小结:对,其实空气是流动的,它形成的风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在我们周围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形成风的?(引导幼儿思考空气流动带来的好处)

  四、空气的重要性

  1、“我们的生活真的离不开空气,不信,我们就来试试。等一会儿说说你有什么感觉?来,一、二、三。”(幼儿嘴巴闭起来,用手捏住鼻子)

  2、呼吸空气,说出自己的感觉。个别提问。知道空气的重要性。

  3、小结:我们在任何时候都离不开空气,动物和植物也离不开它。

  4、出示两幅空气污染的图片,幼儿观察,个别提问。

  5、师:工厂里排出的废气污染空气,人们呼吸后对身体有害。所以,我们要保护空气这个好朋友,不要伤害它,让它变得更健康,我们也健康了。

  五、探索活动

  1、出示粉笔,幼儿猜猜里面有没有空气。

  2、 实验:将粉笔扔进水里,幼儿观察现象。证明粉笔里面有空气的存在。

  3、 示吸管,提问:这里面有空气吗?(幼儿动手做实验,用吸管轻轻地往水里吹气,观察现象,个别提问。使幼儿知道空气存在于一些物体中。)

  4、 幼儿了解空气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出示皮球、游泳圈,让幼儿知道里面是有空气的。说出它们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六、结束活动

  1、现在我们来玩个踩气球的游戏,把里面的空气宝宝放出来吧!

  2、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活动反思:

  一、充分突出科学本质,体现浓浓的科学味

  我们经常说科学课要有科学味,科学课要突出科学本质。那科学本质是什么?首要是实证意识了。在这节课中我有意在认识空气、魔术揭秘等活动中渗透这方面内容的教育。这节课,学生在通过科学的方法证实了自己印象中的“空气”是怎样的,学生对空气的概念从模糊到清晰,甚至从错误到正确。另外,从学生一开始对魔术产生迷惑到后来利用实验揭开其中秘密的眼神我看出了,他们已以懂得了用证据说话的道理。实证的科学意识从此在他们身上扎根。

  在这节课中,我还有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观察能力是各项科学探究能力中最基础的。但往往观察又容易流于形式。学生在认识空气的活动中,会了先想好要求、想好怎么做再观察,同时学生在观察时也会运用眼看、耳听、手摸等感官,学生还在推测“空气为什么能让杯子外面的水进不来”的过程中边观察边思考。这些活动表现都告诉我,他们懂得观察要有目的性、观察要借用感官、借用一定的工具,他们的观察能力开始提高。

  科学课程是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那科学探究又以科学思维的培养为核心,因此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是一项重要任务。这节课中,学生并没有急着开展实验,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探究问题进行分析。学生不但学会“做中学”还在“思中学”。

  这节课时时处处都能力看到学生智慧的花朵在绽放,到处飘着浓浓的科学味。

  二、以活动产生合力,构建高效的课堂。

  在设计中,我大胆地重整了教材,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目的在于构建高效的课堂。学生对我安排的小魔术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并自地探究其中的奥秘,形成了学*的驱动力。在认识空气、魔术揭秘的活动中,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动眼等多元体验学得有滋有味,积极主动,形成了内驱力。学生对课外探究活动“纸的奇遇”,也产生了浓厚兴趣,很好地延伸了探究了热情,形成了延展力。相信,学生课外的科学探究学*一定不比课堂差。这三种力在课堂中形成了合力,学生成功地构建了科学概念,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三、问题

  这节课中,由于是异地教学,对学生的了解程度还不够深,因此课堂调控方面还需要加强,也因如此,以后的教学中还应该扎扎实实地提高自身的基本功,把每一节科学课上得更好!

  大班认识空间教案 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运转规律,学*看整点。

  2、养成按时作息,珍惜时间的好*惯。

  3、让幼儿学*简单的数学题目。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时钟模型一个、小时钟若干个。

  【活动过程】

  1、游戏:猜谜语你见过什么样的钟?(闹钟、座钟、落地钟)钟有什么作用?(起床)

  2、分发钟表,给小朋友每人一个钟,请幼儿观察(请你把看到的告诉老师)师:两个针一样吗?

  小结:最短的叫时针,较长的是分针。钟面上有数字1-12,数字紧挨着数字之间为1格,一共有12格。

  3、《龟兔赛跑》故事导入

  师:谁赢了?

  现在乌龟和兔子又比赛了,兔子代表分针,乌龟代表时针,它们比赛站在同一位置开始比赛。(兔子从12跑到12,跑了一圈;乌龟从12跑到1,跑了一格)谁跑得快?分针与时针谁跑的快?那再跑一次,乌龟会走到哪里?

  小结:分针跑一圈,时针跑一格,也就是一小时。

  4、出示三个钟,请幼儿观察。

  师:这三个钟一样吗?哪里一样?有不一样的地方吗?请幼儿回答。

  例: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1,师1点整。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游戏:考考你,请幼儿拨钟。

  那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来记录时间?(几点整就写几,两个点,两个0,表示整点)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由浅到深、循序渐进,以游戏作引导,以幼儿操作为手段,让幼儿从感知入手,以多媒体、实物教学具为媒体,给孩子清晰、准确的概念。在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在活动中遵循活动性原则,综合运用发现法、游戏法,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言语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

  大班认识空间教案 4

  一、活动目标

  能区别10以数的单双数。

  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二、重点与难点

  理解单数和双数的含义。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在活动室里放置一些成单成双的物体。

  在教学角里提供木珠、雪花片等操作材料。

  各种贴绒水果、动物、教学卡、汉字卡……。

  四、设计思路

  幼儿区别和理解10以内数的单双数,一般要经过以下过程:第一对单和双概念的了解,即知道一个物体为单,如人身上的嘴是单个的。两各物体是双,如一双手,一双眼睛。第二形成区别一组物体是成双的还是成单的技能。即知道一组物体如果两个两个数,数到最后正好数完的是双数,数到最后还剩一个的是单数,并能进行实际操作。第三运用上面的技能区别10以内数的单双数。如6个物体先用数字6表示,然后通过操作知道6个物体是成双,即确定6是双数。经过这一过程,幼儿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10以内的单双数,并且可以举一反三。

  五、活动流程

  感知--操作--理解--迁移

  通过寻找活动感知单和双的含义。

  (1)让幼儿找出自己身上成双和成单的东西。

  (2)让幼儿在活动室里找成双和成单的物品。

  (3)让幼儿说出大自然中成双或成单的物体。

  2.通过操作活动形成区别单双数的技能。

  (1)教幼儿认识汉字:单、双。

  (2)讨论如何知道某组物体是成双还是成单的,如班上的小朋友数是单还是双?让幼儿了解区别单双数的操作定义,即"两个两个数,……"

  (3)让幼儿操作教学角里的材料,区别盒子里的物体是双还是单,贴上相应的汉字。 3.通过讨论理解如何确定某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1)出示1~10的数字让幼儿将数字分为单数和双数两类。

  (2)讨论为什么1、3、5、7、9是单数,2、4、6、8、10是双数。

  先让幼儿在每个数字下贴上相应的水果或动物卡片,然后用操作定义去证明。

  (3)出示图片,让幼儿判断图上的物体是成双的还是成单的。

  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作出正确判断(该环节着重训练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4)通过迁移活动培养幼儿举一反三的能力。

  活动反思

  1.本次活动以游戏开始,在游戏中结尾,整个活动贯穿于一系列动静交替的游戏中,并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比较好的掌握了单双数,丰富多样的形式使抽象的数学变得生动,形象,让幼儿更容易接受,更喜欢学*。

  2.整个活动条例还是比较清晰。结合幼儿日常生活经验来学*单双数,并运用了观察法,操作法,游戏发,归纳法,特别是操作法的运用,是突破教学重点的一个有效方法,幼儿可以通过自己亲手操作,再加上老师的合理引导。达到了帮助幼儿整理经验,明确概念的目的。

  3.幼儿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游戏中,教具的运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基本能独立完成,在操作中,幼儿能自己动脑筋探索,获得经验,多种智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4.本次教学活动的难点达成很不理想,第四个大环节,只有极少数幼儿能根据归纳出的单双数规律,准确说出20以内的数字是单数还是双数。直接运用卡片来判断很抽象,幼儿不易掌握。应该还是先要投放学具让幼儿操作。怎样才能让幼儿准确的掌握任意一个数字是单数还是双数?是我下一步应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大班认识空间教案 5

  活动目标

  1.了解时钟的种类,知道时钟在生活中的作用。

  2.认识时钟的钟面,理解时针和分针的运转规律,懂得辨认整点。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1.课件准备:谜语音频,时钟的实拍图片,幼儿日常生活情景插图,时钟相关图片。

  2.纸面教具:打印老狼、小羊头饰,打印简易时钟制作图。

  活动过程

  一、播放音频及图片,引导幼儿猜谜,并了解钟的种类和用途。

  1.播放谜语音频

  ——大家一起来猜一猜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

  2.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说一说在哪里看过钟?都是哪些形状的种?

  3.让幼儿知道在生活中时钟有什么作用(看时间,知道几点了;还有闹钟,叫人们起床等)。

  二、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时钟的钟面,掌握时针分针的名称。

  1.让幼儿认真观察钟面的结构。

  ——有什么在钟面上?(数字、两根针),还有哪些数字?

  2.让幼儿仔细看一看,时钟上的两根针有什么不同?

  小结:钟面上有12个数字,两根针长度不同,短的叫时针,长的叫分针。

  三、播放图片,让幼儿反复观察时钟运转的动图,引导幼儿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看到的。

  ——大家看看下面的动图,有什么规律吗?

  小结:钟上的分针走得快,时针走得慢。分针跑完一整圈,时针就走一格或者一个数字,就代表时间过了1小时。

  四、播放幼儿日常生活的情景图及时钟图片(7点起床、8点上学、10点上课、11点吃午饭)让幼儿仔细看一看、辨认整点。

  ——图片中的时钟时针分别指在数字几?分针指在数字几?表示的时间是几点?

  小结:分针指在12,时针指向数字几,就表示几点整。

  五、出示教具,组织幼儿参与“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进一步了解整点。

  1.游戏玩法:教师扮演老狼,请全体小朋友当小羊。小羊问“老狼老狼几点了?”,老狼给出时钟图片,小羊说出对应几点。当老狼给出6点时,小羊要跑回家,否则就会被老狼抓住。

  2.请几名幼儿和教师先示范游戏。

  3.将幼儿分组,依次进行游戏。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

  在科学区,放置简易时钟,其中包含:钟面、时针、分针、暗扣(可用牙签等替换),引导幼儿玩拨钟的游戏。

  2.家园共育

  父母参与制定幼儿的日常作息表,引导幼儿自己看时钟整点时间来进行作息。

  活动反思:

  今天我给大家展示的是一节大班的数学活动:认识时钟。时钟的认识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所以在本节活动中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在多媒体课件的引导下幼儿发现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就是一小时,分针走几圈时针就走几格就是几小时。同样在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下学会时间的记录方法,幼儿学得很轻松,也很感兴趣。只是在游戏环节中为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我尝试让幼儿自己摆钟面上的数字和分针、时针,然后再游戏,所以游戏的时间比较长,这有待进一步探讨如何有效而合理地安排活动的时间?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