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教案范本5份

首页 / 教案 / |

  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教案 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8个。积累词语8个。理解成语“自相矛盾、掩耳盗铃”的意思。

  2、能流畅地朗读课文。

  3、能落落大方地把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

  4、让学生明白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更不应该自欺欺人。

  教学重点

  1.通过圈字划词的方法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

  2.让学生明白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更不应该自欺欺人。

  教学难点

  1、能落落大方地把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

  2、了解寓言所揭示的寓意。明白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更不应该自欺欺人。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幅图讲的是什么故事?

  对啊!这是我们上个学期才学过的《狐假虎威》,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狐假虎威本来是一个寓言故事,由于常被人们反复提及,就成为了一个成语。可以说,许多成语来自于寓言。

  那么,什么是寓言呢?

  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寓言。

  3、今天我们要学*两篇寓言故事。

  出示《寓言两则》。

  齐读课题。

  4、理解课题。

  什么是则?

  则就是篇幅比较短小的文章。寓言两则我们可以说是寓言两篇。下面就让我们一则一则地来学*吧!

  二、学*《自相矛盾》

  1.直接出示《自相矛盾》。

  你能从图片中找到矛和盾吗?用你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这两种古代的武器。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矛是用来攻击的武器。柄是木头的,头是青铜制成的,呈尖锐状。

  盾是用来防御的武器。圆且宽大,青铜制成,十分沉重,但坚固。

  学*生字:矛:不要漏掉撇。撇就像矛头下挂着的红纓络。

  盾:提醒:不是厂字头。为什么里面有“目”呢?(学生思考交流)

  2、学*课文内容

  在市集上,就有这么一个人在卖矛和盾呢!我们一起去看看他是怎么叫卖的。

  出示句子:“我的矛锐利得很,不论什么盾都戳得穿!”

  “我的盾坚固得很,不论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自由读。

  (1)对于这个人在介绍矛和盾时的样子,课文中都用了一个词――夸口。

  (2)什么教“夸口”?谁来学学这个人的样子,来鼓吹一下他手中的矛和盾?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字:锐:金字旁说明这个字在发明出来的`时候就是形容金属制品的。

  (3)他卖力地介绍自己的矛和盾,结果怎样?在书上划出有关的词语。

  出示:哑口无言(简单学*哑。)

  (4)他为什么从一开始的夸口到最后会变成哑口无言呢?

  (5)总结:这个人不顾实际情况地随便夸口,让自己的话

  自相矛盾(板书:自相矛盾)最后哑口无言,说不出话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

  三、学*《掩耳盗铃》

  1.整体感知,理解词义

  (1)出示:掩耳盗铃(读准题目)

  (2)理解:掩,盗(用动作来表示)耳、铃

  (3)说说掩耳盗铃的字面意思。

  (4)学*生字:掩:换部首“淹”、“腌”。

  盗:回顾皿字底的字。

  铛:与金属相关,形声字。

  2.阅读寓言故事,理解寓意。

  (1)他想像中捂住耳朵偷铃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学生找出关于他的想法的句子。

  (2)实际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自由读课文,划出有关句子。

  (3)你想对这个掩耳盗铃的人说什么?

  (4)小结:小朋友,其实,你语重心长的对偷铃人说的话就是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做事、做人不能自己欺骗自己,

  四、拓展巩固:

  1、你还知道哪些从寓言而来的成语呢?

  媒体出示部分图片,请学生们猜一猜。

  2、学*剩下的一个生字“零”:模仿铃铛的声音“丁零丁零”,并回忆雨字头的字。

  3、开火车朗读词语。

  4、形*字组词。

  5、听写句子:

  (1)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其辞。

  (2)做事不要自欺欺人。

  五、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抄写生字词语。

  3、分层作业:摘录一个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并将其中的道理说给同伴听。

  板书设计:

  23寓言两则

  自相矛盾: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

  掩耳盗铃:做事不能自欺欺人。

  教学反思:

  在教学的设计中我把第二则寓言故事的寓意通过让学生对那个盗铃者说说心里话这样一个环节来揭示。在这一环节中注重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们通过小组形式的讨论,根据课文的内容,试着对那个盗铃者说说心里话,应该说这一环节老师是完全放手让孩子自主学*。但从实际的效果来看,一部分优秀的学生,有较强语言表达能力的孩子,自主学*的效果明显,能根据课文的内容通过对盗铃者说的话来揭示寓意,这样的设计对那部分学*能力强的学生在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等方面的确有很大的帮助。但对于一些后进的学生,效果就不容乐观,因此我在教学中引导:在孩子们说心里话后,增设这样一个环节:他们说得好吗?你能学着他的样子也来说说吗?这样既可以给那些学*有困难、害怕发言的学生一个示范,也可以激发这部分学生的学*积极性,提高他们参与学*的欲望,从而更好地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教案 2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3.认识“只要……就”,“如果……就……”这两种句式。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并背诵其中的一则。教学重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1.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2.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

  3.“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

  4.今天我们学*《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我们先学*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一)羊圈破了个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2)“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3)齐读这句话。(第三句)

  (4)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5)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6)指名背。(指导方法)

  (二)街坊劝告,他不听

  (1)“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2)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3)引导评议,齐读。

  (4)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角色朗读。

  (6)指名读,评议。

  (7)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齐读第4节。

  (4)刚才我们学*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7、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8、讨论交流:

  (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图说话。

  (2)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3)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4)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5)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

  (6)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7)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8)“从此”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造句。

  (9)理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背诵第5节。

  五、体会寓意

  1、再次出示投影,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3、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就()。

  5、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视,沙尘暴,环境污染……)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学*生字,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

  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3、总结学*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4、认读生字。

  (1)记忆生字字型,并讲讲字是怎样记住的

  (2)难字指导记忆书写街:把中间的“圭”去掉,就是“行”。人们经常行走在大街上,而街道路面最初是用“土”铺的窟窿:这是个冻字,因而“洞穴”的穴做偏旁寓:写时注意第11笔是横,不是点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词。

  悔()梅()

  叼叨

  屈窟

  隆窿

  2背诵这则寓言。

  3联系学*、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

  板书设计:

  后悔亡羊补牢

  做法

  不补

  赶快堵(未为迟也)结果又少再没丢

  第二课时

  一、齐读《亡羊补牢》

  二、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三、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缠”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四、汇报交流,指导朗读课文

  1、检查读文和认读生字

  2、交流课文及不理解的问题。讨论“南辕北辙”、“盘缠”

  3、练*朗读课文,讲故事

  4、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5、根据评议,再练*朗读

  6、练*讲述故事。注意把任务语言讲明白。

  五、创设情景

  练*口语交际:

  1、出示图:棉队哪个人走远的影子,他的朋友会说什么?

  2、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什么?

  3、回到课始的故事:楚王会不会攻打赵国?为什么?总结:南辕北辙的故事现实中可能没有,但是实际上,有多少人在做着这样的蠢事啊!,做任何事,,要是选择错了方向,无论怎样努力,也是达不到目标。

  六、写字练*

  1、抄写生字

  2、难点提示:“缠”右半部不要写成“厘”

  3、抄写词语寓言

  窟窿劝告软硬狼群法则后悔盘缠叼走街坊

  第三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语

  二、朗读课文

  并说一说每一则的寓意

  三、拓展活动把搜集到的寓言故事,在小组里讲给同组的伙伴听,选一个参加班级寓言故事大赛,评出故事大王奖三名

  四、完成同步练*

  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教案 3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他人听。

  【重点】

  认识生字。

  【难点】

  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儿歌、古诗。但你读过寓言吗?寓言就是用短小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就来学*27课的两个寓言故事,板书课题:寓言两则。

  1、用部首查字法查“寓”:

  ⑴ 认读字音。

  教师手指题目问,这四个字中哪个不认识?生指出,并查字典加音,指名读,其他生跟读,再指各读。

  ⑵ 积累新词“寓言”、“寓意”。

  ⑶ 借拼音认读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寓言:是借故事来说明道理的一种文章。

  寓意:是寄托或隐含的意思。

  2、本课的两则寓言讲故事,各说明什么道理?请大家读读课文吧!

  二、初步感知,认读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自读课文(小组讨论,两则寓言中选一则自学),要求:

  ⑴ 读准字音。

  ⑵ 说说这两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

  3、同学预*,老师指导。

  4、同学汇报自学情况:

  ⑴ 检查第一则:

  指名读生字,读不准请同学帮助。

  指名读带生字的句子。

  《揠苗助长》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揠苗助长》中的人的方法是什么?

  ⑵ 检查第二则:

  方法同上。

  过渡:假如大家肯努力,用心学。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三份礼物,分别放在三层楼房的三个房间里,你们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想)那大家快点练一练吧!

  三、送礼物

  1、幻灯打出第一份礼物是个玩具熊。

  要求:先默读词再读带点字音。

  ⑴ 寓言 焦急 盼望 喘气 总算 白费 一大截

  ⑵ 守株特兔 窜出来 撞 树桩 从此 丢下 锄头 肥

  2、第二份礼物是,机灵猴:我会说。

  要求:理解词义,找出本词的句子读一读并说一说意思。

  ⑴ 盼望 焦急地 自言自语 终于 一直 筋疲力尽 揠苗助长

  ⑵ 忽然 窜出来 撞倒 又肥又大 乐滋滋地 从此 丢下

  3、第三份礼物是,美丽的孔雀:我会读。

  要求:读准字音(可选一段读,可全读,读好)

  ⑴ 同学练读。

  ⑵ 小组内指名读,读的不准的`地方,同组同学协助直到读好为止。

  四、小组合作讨论

  1、默读课文:

  同选一则寓言的小组交流自身的阅读体会。

  2、朗读课文:

  学当老师,给另一组的同学讲你学的寓言。

  五、大组互讲,互学寓言,体会寓意(形成擂台赛看哪组学的好)

  1、看图讲故事。

  2、读文中带讽刺性的句子。

  六、作业

  想想实际中有没有类似的例子呢?

  第二课时

  一、复*认读生字(卡片)

  二、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写正确:

  “丢”字是上下结构,中间的竖不能与下边的撇折合写成一笔。

  “焦”字的上半部是四横,不能少写一横。

  “算”的中间是“目”不是“日”。

  “费”字上面的“弗”要先写“弓”字。

  2、写美观:

  “守”字的横不要超越“宀”。“丢”和“算”二字的下面的横却要与写长。“费”字上边的“弗”应尽量写扁。

  3、描红。

  三、读读想想

  幻灯逐次出示三个句子:

  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种田人丢下锄头,整天在树桩旁边等着。

  读一读句子,去掉带点的词,句子的意思和原来一样吗?

  (让同学感悟句子表达的具体性和准确性)

  四、朗读竞赛

  两组竞赛朗读。

  五、你想对种田人说什么?

  六、拓展运用

  从文中找出你新学的词语誊写在词语积累本上。

  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教案 4

  教材分析

  《坐井观天》通过小鸟与青蛙的对话,讲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不要像青蛙那样只看到井口大的天,要像小鸟那样飞得高,看得远。《亡羊补牢》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认真改,还不算晚。

  教学要求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像,初步理解课文寓言,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课件)。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目标

  1.学会《坐井观天》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教学重点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教学挂图,课文朗读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坐井观天的成语吗?今天,我们就来学*这个成语故事。

  二、学*课文《坐井观天》

  1.听课文录音:想一想故事讲的是谁和谁之间发生的什么事?

  2.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寓言两则井河口渴

  ①小声自由读,把带拼音的字读准。

  ②老师检查,指名认读生字。

  ③你怎么记住这些字?把好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④采取多种方式检查认读效果。

  (2)指导写字。

  ①出示会写的生字卡片。

  ②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认真观察,注意书写。

  重点指导:

  沿:第五笔是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

  渴、喝两个字右半部分完全相同,只是偏旁不同,可引导学生用会意的方法识记。口渴了需要水,所以渴字是三点水旁;喝水要用嘴巴,所以喝字是口字旁。

  ③生书写,师巡视,指导。

  三、学*课文《坐井观天》

  1.再读课文。(出示挂图)

  (1)图文结合,以读带讲,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可以设计如下口头填空:

  青蛙坐在(),小鸟落在()。

  (2)自读第二至七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讲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的句子。

  (3)读句子(投影)。

  青蛙坐在井里,抬头看见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飞来了,落在井沿上,说天无边无际,大极了。青蛙不信,还说小鸟弄错了。

  (4)到底谁错了?

  ①讨论。

  (小鸟是对的,青蛙是错的。)

  (5)青蛙为什么会认为小鸟说大话?

  ①讨论理解。

  ②大话:不真实的夸大事实的话。(教师引导学生说几句大话。)

  ③无边无际:没有边际,形容非常大。(教师引导学生用无边无际说一句话)

  (因为小鸟在天空自由地飞,了解天是无边无际的,青蛙整天坐井观天,认识的天空只有井口大。)

  (6)带学生体验:走出教室,说说你看到的天有多大?用纸卷成纸筒再去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

  2.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找出文中小鸟和青蛙的

  (2)看插图练读第一次对话。

  (3)感悟第二次对话。

  四人小组再读第二次对话。(一人引读,两人对话,一人担任评委)

  朗读提示:

  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读出不相信的语气)

  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读出劝告的语气)

  (4)感悟第三次对话。

  ①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小鸟和青蛙都是笑着说的,他俩的笑各有什么含义?(青蛙:自信、愚蠢。小鸟:真诚,善意。)

  ②小组合作学*。先分角色朗读,再讨论上面的问题。

  ③朗读对话,读出适当的语气。

  朗读提示: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态度。

  五、引导想象,总结全文

  (1)如果青蛙跳出井口,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2)如果青蛙仍坚持自己的看法,不跳出井口,后来可能发生什么事?

  (3)最后谈谈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

  小结这个故事:

  通过生动的对话,讲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不要像青蛙那样自以为是,要像小鸟那样飞得高,看得远。

  六、作业

  读编青蛙跳出井口的故事。

  第二课时

  学*目标

  1.学会《亡羊补牢》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新课

  ①谁能说说《坐井观天》的故事?

  ②今天我们再学*一则寓言故事。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再轻声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想想课题是什么意思,想好了,同桌互说互听。

  3.检查学*情况。

  (1)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注意正音。

  沿:yán不读yàn。

  渴、喝声母不同,渴(kě)

  养:窿、坊是后鼻音。

  悔:(huǐ)是h,,不是f。

  多音字:圈羊圈juàn)圆圈(quān)

  (2)自由读,开火车读,找出句子测读。

  4.指导书写。

  (1)出示会写的字生字卡片。

  认真观察,注意指导。

  丢:与去要区别。

  叼:最后一笔是。

  补:是*字旁,不能少一点。

  (2)生书写,师巡视指导。

  三、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题目的意思

  (1)提问:亡是什么意思牢指什么?

  (2)说说题目的意思。

  四、学*课文

  1.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能提到课文中的内容即可。

  2.再读课文,思考。

  (1)课文写了养羊人几次丢养?(两次)

  (2)什么原因丢羊?(羊圈破了个窟窿)

  (3)街坊怎么劝他的?

  ①指名读街坊的话。

  ②指导朗读:要怎么读才能体现街坊劝他的诚意呢?

  (要用关心的语气读)

  全班齐读。

  (4)养羊人是怎么说的?要怎么读?

  (不以为然的口气,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全班齐读。

  (5)读第四自然段。

  ①指名说,为什么用又字?

  ②他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全班齐读。

  五、总结全文

  1.为了不丢羊,你认为最正确的态度是什么?

  2.如果你是养羊人,应从这件事中吸取什么教训?

  (一个人做了错事,只要认真改,还不算晚。)

  3.你想跟那个养羊人说什么?

  六、作业

  将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教案 5

  教材分析

  《坐井观天》通过小鸟与青蛙的对话,讲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不要像青蛙那样只看到井口大的天,要像小鸟那样飞得高,看得远。《亡羊补牢》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认真改,还不算晚。

  教学要求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像,初步理解课文寓言,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课件)。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目标

  1.学会《坐井观天》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教学重点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教学挂图,课文朗读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坐井观天的成语吗?今天,我们就来学*这个成语故事。

  二、学*课文《坐井观天》

  1.听课文录音:想一想故事讲的是谁和谁之间发生的什么事?

  2.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寓言两则井河口渴

  ①小声自由读,把带拼音的字读准。

  ②老师检查,指名认读生字。

  ③你怎么记住这些字?把好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④采取多种方式检查认读效果。

  (2)指导写字。

  ①出示会写的生字卡片。

  ②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认真观察,注意书写。

  重点指导:

  沿:第五笔是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

  渴、喝两个字右半部分完全相同,只是偏旁不同,可引导学生用会意的方法识记。口渴了需要水,所以渴字是三点水旁;喝水要用嘴巴,所以喝字是口字旁。

  ③生书写,师巡视,指导。

  三、学*课文《坐井观天》

  1.再读课文。(出示挂图)

  (1)图文结合,以读带讲,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可以设计如下口头填空:

  青蛙坐在(),小鸟落在()。

  (2)自读第二至七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讲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的句子。

  (3)读句子(投影)。

  青蛙坐在井里,抬头看见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飞来了,落在井沿上,说天无边无际,大极了。青蛙不信,还说小鸟弄错了。

  (4)到底谁错了?

  ①讨论。

  (小鸟是对的,青蛙是错的。)

  (5)青蛙为什么会认为小鸟说大话?

  ①讨论理解。

  ②大话:不真实的夸大事实的话。(教师引导学生说几句大话。)

  ③无边无际:没有边际,形容非常大。(教师引导学生用无边无际说一句话)

  (因为小鸟在天空自由地飞,了解天是无边无际的,青蛙整天坐井观天,认识的天空只有井口大。)

  (6)带学生体验:走出教室,说说你看到的天有多大?用纸卷成纸筒再去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

  2.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找出文中小鸟和青蛙的

  (2)看插图练读第一次对话。

  (3)感悟第二次对话。

  四人小组再读第二次对话。(一人引读,两人对话,一人担任评委)

  朗读提示:

  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读出不相信的语气)

  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读出劝告的语气)

  (4)感悟第三次对话。

  ①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小鸟和青蛙都是笑着说的,他俩的笑各有什么含义?(青蛙:自信、愚蠢。小鸟:真诚,善意。)

  ②小组合作学*。先分角色朗读,再讨论上面的'问题。

  ③朗读对话,读出适当的语气。

  朗读提示: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态度。

  五、引导想象,总结全文

  (1)如果青蛙跳出井口,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2)如果青蛙仍坚持自己的看法,不跳出井口,后来可能发生什么事?

  (3)最后谈谈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

  小结这个故事:

  通过生动的对话,讲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不要像青蛙那样自以为是,要像小鸟那样飞得高,看得远。

  六、作业

  读编青蛙跳出井口的故事。

  第二课时

  学*目标

  1.学会《亡羊补牢》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新课

  ①谁能说说《坐井观天》的故事?

  ②今天我们再学*一则寓言故事。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再轻声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想想课题是什么意思,想好了,同桌互说互听。

  3.检查学*情况。

  (1)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注意正音。

  沿:yán不读yàn。

  渴、喝声母不同,渴(kě)

  养:窿、坊是后鼻音。

  悔:(huǐ)是h,,不是f。

  多音字:圈羊圈juàn)圆圈(quān)

  (2)自由读,开火车读,找出句子测读。

  4.指导书写。

  (1)出示会写的字生字卡片。

  认真观察,注意指导。

  丢:与去要区别。

  叼:最后一笔是。

  补:是*字旁,不能少一点。

  (2)生书写,师巡视指导。

  三、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题目的意思

  (1)提问:亡是什么意思牢指什么?

  (2)说说题目的意思。

  四、学*课文

  1.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能提到课文中的内容即可。

  2.再读课文,思考。

  (1)课文写了养羊人几次丢养?(两次)

  (2)什么原因丢羊?(羊圈破了个窟窿)

  (3)街坊怎么劝他的?

  ①指名读街坊的话。

  ②指导朗读:要怎么读才能体现街坊劝他的诚意呢?

  (要用关心的语气读)

  全班齐读。

  (4)养羊人是怎么说的?要怎么读?

  (不以为然的口气,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全班齐读。

  (5)读第四自然段。

  ①指名说,为什么用又字?

  ②他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全班齐读。

  五、总结全文

  1.为了不丢羊,你认为最正确的态度是什么?

  2.如果你是养羊人,应从这件事中吸取什么教训?

  (一个人做了错事,只要认真改,还不算晚。)

  3.你想跟那个养羊人说什么?

  六、作业

  将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教案范本5份扩展阅读


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教案范本5份(扩展1)

——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优秀教案 (菁华3篇)

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信息资料

  生字词语卡片、课件或课文插图、课文内容的录音或录像。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自读识字:

  (一)板书课题,简介寓言

  教师介绍:寓言和童话、记叙文一样,是一种文章体裁,它往往借一个虚构的小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寓”寄托包含的意思,寓言就是说话包含着某种意思。寓言简单来说呢,就是“小故事,大道理”。“则”在这里是一个量词,表示条数。“二则”就是二条。也就是说,我们今天学*的就是两个说明深刻道理的小故事。

  先来学*第一则寓言揠苗助长。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

  1、读题思考:读了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同时教学“揠”字的读音和意思,“长”在这里读“成长”的“长”,不是“长短”的“长”。

  2、利用媒体资源中课件中的课文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观看,细致了解故事内容。

  3、让学生自读课文。轻声朗读课文,找出并读准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同桌互相讨论。

  二、合作交流

  1、识记生字词语

  全班交流生字词语的识记。教师充分鼓励学生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适时地强调重点字词。

  游戏巩固识字。采用“字词大转盘”“摘果子”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2、分段指读课文,纠正字音。想想通过读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品读领读

  1、引导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朗读。

  2、指名朗读,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说出朗读体会:你为什么这样读?结合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语言和心情,教师借机启发、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

  (1)第一自然段:

  启发学生思考:种田人为什么要帮助禾苗生长?

  种田人巴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而禾苗长得如此之慢,他的心情怎样呢?

  在学生交流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巴望”一词,教师指导学生读出焦急和自言自语的语气。

  (2)第二自然段:

  启发学生思考:种田人想出了什么办法帮助禾苗生长呢?

  他又是怎样做的呢?

  通过思考,指导学生理解“终于,筋疲力尽”的意思。指导学生读出“焦急而又疲惫”的感觉。

  3、引导学生从农夫的自信的语言和最终的结果中,体会当时人物的心情和表现。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弄清,结果为什么是这样?初步体会寓意。

  说明:抓住事情发展的最终结果,联系农夫的表现,进行鲜明的对比。从强烈的反差中,理解寓言所要揭示的道理,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巩固延伸

  (一)深化感悟

  启发学生思考:读了这则寓言明白了什么道理?生活中有过类似的事情吗?今后我们应该怎样做?引发学生讨论,教师相机点拨,抽象出寓意。

  说明:升华对寓意的理解,促进学生的对文本的个性解读,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概括性,在对寓意的理解中,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事情,促进个性的健康和谐发展。

  (二)拓展

  1、启发学生思考:如果让你给这个农夫起个名字,你认为他应该叫什么?说出自己的理由。

  第二课时

  一、自读识字

  (一)复*导入

  1、利用生字词语卡片,组织学生复*。

  2、师:从《揠苗助长》的学*中,你得到了哪些收获?谁来回答一下?

  学生回答。

  3、师:某某回答的非常好,今天我们再来学*另外一篇寓言—-《守株待兔》。

  板书:守株待兔

  师:看到这个标题,请大家想想这个标题是什么意思呢?可以跟同桌讨论一下。

  学生思考讨论。

  师:这里,守是守护的意思,株就是树桩,待是等待,兔当然就是兔子的意思了。

  师:某某同学讲的故事真好,这里还有一个故事,我们来看看。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动画视频

  (二)、初读识字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教师巡视指导。

  二、合作交流

  1、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A、利用生字词语卡片,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交流识字记字方法,教师肯定学生个性化的记字方法,并适当点拨重点字在记忆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B、分段指读课文,了解学生读文情况。

  2、播放媒体资源中的动画课文,让学生注意其中的发音,体会故事讲了什么事情,说明什么道理?

  三、品读领悟

  1、启发学生思考:根据读文和自己的理解,学*这则寓言你想提出些什么问题?

  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梳理学生回答,展示学生提出的问题。

  举例:种田人为什么要守株待兔?

  他是怎么守株待兔的?

  结果怎么样?

  这个人做得对吗?

  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2、小组汇报交流学*成果。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读书汇报,适时地引导学生理解语言,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丰富学生对课文内容和蕴含道理的感悟和体验。

  举例:抓住“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又肥又大的野兔。”引导学生体会。“白”字。

  指导朗读该句,读出种田人那种捡了便宜心满意足的语气;捡了野兔后,他想些什么?

  指导朗读该句,读出种田人那种期盼的心情;守株待兔的结果怎样?

  指导学生读出惋惜的语气等。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启发学生交流:这个人做得对吗?

  四、巩固延伸

  (一)拓展

  1.讨论:读了这篇寓言,你有什么收获?

  2.交流:在生活中,你见过像课文中的种田人一样的人和事吗?

  3、思考:种田人正坐着等待兔子,假如你经过看见了,你会怎么样来劝说他?

  说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结合自己的认知实际,创设情境,创造新的思维发展点,引发学生讨论交流,培养了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

  (二)、写字

  1、播放媒体资源中的生字动画,学*“守、丢、此、桩、肥”。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

  2、教师示范书写。

  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相关资料

  词语解释:

  1、揠苗助长:揠:拔。比喻不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也作“拔苗助长”。

  2、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灵活变通。也比喻妄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或不经过努力而侥幸得到成功。

  3、巴望:盼望。

  4、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

  5、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也作“精疲力尽”。

  6、寓言:文学体载的一种,是含有讽谕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人民智慧、经验和知识的结晶,少数是哲学家与作家个人的创作,多数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

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优秀教案2

  【教学要求】

  1、会认5个生字,学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盘缠、硬要等词语。

  2、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3、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

  【教学重点】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亡羊补牢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2、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3、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

  4、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

  5、今天我们学*《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我们先学*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小结:

  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⑴ 羊圈破了个窟窿:

  ① 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② 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③ 齐读这句话。(第三句)

  ④ 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⑵ 街坊劝告,他不听:

  ① 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② 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③ 引导评议,齐读。

  ④ 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⑤ 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角色朗读。

  ⑥ 指名读,评议。

  ⑦ 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⑴ 指名读第4节,评议。

  ⑵ 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⑶ 齐读第4节。

  ⑷ 刚才我们学*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7、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8、讨论交流:

  ⑴ 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图说话。

  ⑵ 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⑶ 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⑷ 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⑸ 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

  ⑹ 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⑺ 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⑻ 从此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造句。

  五、体会寓意

  1、再次出示投影,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3、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 ),就( )。

  5、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学*生字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

  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3、总结学*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4、认读生字:

  ⑴ 记忆生字字型,并讲讲字是怎样记住的。

  ⑵ 难字指导记忆书写:

  街:把中间的圭去掉,就是行。人们经常行走在大街上,而街道路面最初是用土铺的。

  窟窿:这是个冻字,因而洞穴的穴做偏旁。

  寓:写时注意第11笔是横,不是点。

  〖作业设计

  联系学*、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

  〖板书设计

  想法 已经丢 后悔

  亡羊补牢 做法 不补 赶快堵 (未为迟也)

  结果 又少 再没丢

  第二课时

  一、齐读《亡羊补牢》

  二、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三、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缠。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四、汇报交流,指导朗读课文

  1、检查读文和认读生字。

  2、交流课文及不理解的问题。讨论南辕北辙、盘缠。

  3、练*朗读课文,讲故事。

  4、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5、根据评议,再练*朗读。

  6、练*讲述故事。注意把任务语言讲明白。

  五、创设情景练*口语交际

  1、出示图:

  看着哪个人走远的影子,他的朋友会说什么?

  2、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什么?

  总结:南辕北辙的故事现实中可能没有,但是实际上,有多少人在做着这样的蠢事啊!做任何事,要是选择错了方向,无论怎样努力,也是达不到目标。

  六、写字练*

  1、抄写生字。

  2、难点提示:

  缠右半部不要写成厘

  3、抄写词语:

  寓言 窟窿 劝告 后悔 盘缠 叼走 街坊

  第三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语

  二、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两则寓言故事

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优秀教案3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学*让学生懂得自己的想法,做法必须符合事物客观规律,不要急于求成,否则事与愿违,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揠苗助长”、“巴望”、“焦急”、“自言自语”、“筋疲力尽”等词语的意思。

  3.继续训练抓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体会文中描写人物言行、心理活动的语言。

  2.教学难点──如何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总结出寓意。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薄型卡片。

  3.文字投影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到一些短小而生动的故事,一个故事寄托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这样的故事呢,我们叫它──(出示词卡:寓言)

  1.学*“寓言”

  (出示词卡:寓言)

  正音。

  写“寓”字时注意最后三笔。

  (多媒体演示)

  理解:“寓”是什么意思?

  2.学*“则”

  有两个寓言故事,我们就叫它──(出示词卡:)

  正音。

  理解:“则”在这里作量词,相当于……?

  二.范背,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我们先学*其中的一则寓言故事,题目是──(出示词卡:揠苗助长)

  正音。

  2.范背。

  边听边想: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

  3.交流。

  三.解题,揭示本课目标。

  1.解题。

  2.质疑。

  ⑴你认为题目中哪个字是关键?

  ⑵围绕“助”字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来研究?

  ⑶交流板书:原因 做法 结果

  道理

  3.揭示本堂课目标。

  四.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1.学*第1自然段。

  ⑴轻读,想想:那个人为什么要帮助禾苗长高。

  ⑵交流板书:巴望

  理解:“巴望”什么意思?

  ⑶默读,圈词。

  为什么不用“希望”而用“巴望”,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那个人巴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

  ⑷交流。

  ※动作:“天天……看”“转来转去”

  ※神态:“焦急”

  (出示词卡:焦急)正音、理解。

  ※语言:“自言自语地说……”

  (出示词卡:自言自语)理解、积累。

  (出示词卡:自( )自( )语)

  ※感觉:“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映示投影片: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比较理解:两句话意思相同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指导朗读。

  ⑸小结,齐读。

  2.学*第2自然段。

  ⑴师生接读第2自然段前半句。

  理解:“终于”这个词儿说明什么?

  ⑵指名读。

  思考:他想出什么办法帮助禾苗生长?

  交流板书:拔高

  弄得他──(出示词卡:筋疲力尽)

  ⑶学*“筋疲力尽”

  正音:“筋”读准什么音?

  理解:“筋”这里指身体。“疲”什么意思?“力”呢?

  “尽”这儿有四种解释,选哪一种?

  (映示投影片:“尽”四种解释)

  ⑷比较理解。

  第2自然段如果这样写可以吗?

  (映示投影片: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往高里拔,弄得筋疲力尽。)

  与书上的相比,哪句更好?为什么?

  (映示投影片:第2自然段)

  ⑸指导朗读。

  3.学*第3自然段。

  ⑴男同学读。

  他有没有为自己花费的力气后悔呢?

  ⑵交流,学词。

  ※白费

  (出示词卡:白费)理解

  ※一大截

  (出示词卡:一大截)正音、析形、理解。

  (多媒体演示:“截”的笔面顺)

  ⑶练*朗读。

  (出示词卡:喘气)

  4.学*第4自然段。

  帮助的结果呢?

  交流板书:枯死

  五.分析因果,揭示寓意。

  1.那个人原来巴望禾苗长得快些,结果禾苗全都枯死了。

  板书:→ →

  他错在中哪里呢?

  板书:错

  交流板书:急于求成 事与愿违

  2.揭示寓意。

  小朋友,从这个人的错误中你们懂得了什么道理?

  板书:↓

  交流板书:按事物规律办事

  3.深化寓意。

  (映示投影片:判断下列想法、做法是否违背事物的规律)

  六.背诵。

  1.读读课文,看看板书,轻声背背。

  2.引背。

  七.巩固字词,布置作业。

  1.认读词卡。

  2.抄写生字。


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教案范本5份(扩展2)

——二年级下册语文《 寓言 》教案(精选5篇)

  二年级下册语文《 寓言 》教案 1

  活动目标

  1、认识株、兔,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知道不劳而获是不会成功的。

  2、通过猜字的形式,初步感受玩字的乐趣。

  3、续编成语故事,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有所收获。

  活动准备

  动画片守株待兔。

  活动过程

  一、认识成语守株待兔。

  教师出示画面,引导幼儿猜测后面躲得是什么字?认识株、兔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动画片就知道了!

  二、通过动画片结合具体的问题引导幼儿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

  1、谁在什么地方见到了野兔?

  2、见到野兔以后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他能等到野兔吗?为什么?幼儿猜想。

  根据幼儿出现的情况分组讨论:(A、能等到B、等不到)双方说己的理由。

  教师及时,突出重点:

  A、他坐在树桩旁等呀等,终于等到了野兔。

  B、他坐在树桩旁等呀等,最后还是没有等到野兔。

  他到底有没有等到野兔呢?我们继续往下看(继续播放至结束)

  4、他等到了吗?为什么等不到呢?

  5、他没有等到野兔,反而怎么样了?

  教师,重点突出:他坐在树桩旁边等呀等,庄稼也死了,人也瘦了,最后一只野兔也没有等到。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不经过努力和辛勤劳动,是不会获得成功的。

  6、你认为他应该怎么做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延伸活动:

  幼儿可以表演守株待兔。

  二年级下册语文《 寓言 》教案 2

  教材简析

  “人生多少哲理,尽在寓言中”。著名作家严文井老先生对寓言曾做过绝妙的比喻,他说:“寓言是一把钥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想活跃。”而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组教材正是围绕“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这一专题选编了两则流传千古的寓言。《守株待兔》便是其中一篇,情节简单却促人深思,语言浅显而寓意深刻。故事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丢下锄头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较深奥的道理。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语文教学就是要凭借语言文字,训练语言,发展思维,让学生在理解、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本课教学设计力求通过“解读文本,品味语言;建构文本,增加积累;超越文本,凸显主题。”从而发展语言,提高思维。

  学法思考

  本课以“读、悟、议”作为学生学*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中品味语言,体会寓意,训练思维,受到感染熏陶。

  教法选择

  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拟以“读-悟-议-读”为本课主要教学方法,读是发现的开始,悟是思索的结晶,议是智慧的碰撞,读后有悟,悟后生议,议后促读,方能读出语感,读出形象,读出韵味。

  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单元目标及本班学情,特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会认“守、窜”等六个字,会写“守、此”等四个字,积累“守株待兔、又肥又大、乐滋滋、不劳而获、一无所获”等词语,并培养学生析解字词的能力。

  2、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过程与方法:

  巧妙切入,以读为主,启思导学,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不仅体会到“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的道理,也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事,进而初步明确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课文,理解寓意。

  学*难点:

  理解寓意并结合生活实际深化主题,学会正确、多角度地看待问题。抓住重点词句,以多形式的朗读,结合生活实际深化理解,突破重难点。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cai课件。

  教学流程

  拟用以下五大教学板块来实现我的教学构想:课前测试,增加积累——准切入,质疑导读——品析赏读,领悟寓意——链接生活,升华——主题。

  第一大板块:课前测试,增加积累:

  “兴趣是最大的老师。”本设计利用课前五分钟出示几则寓言的插图让学生看图猜故事,再利用适当的点评拓宽对寓言的了解。这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既激发了孩子们对寓言的兴趣,又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和求知欲,同时又顺理成章地揭示课题,引出新授内容。

  第二大板块:找准切入,质疑导读:

  1、揭示课题,引导质疑:学贵有疑,疑则进矣!”当学生猜出《守株待兔》这一名称后,顺势板书课题,并抓住“守”字进行写字教学,(提醒注意宝盖写得稍大,“寸”的一横不能超过宝盖头两边。)再引导学生围绕“守”字质疑,“守”什么?为何“守”?怎样“守”?既抓住了本课中心,围绕此字展开质疑,辐射全篇,牵一发而动全身。

  2、初读感知,随文正音:然后引导学生合作读一遍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其余听读随文正音,比如利用故事法区别“窜”和“串”的读音。

  第三大板块:品析赏读,领悟寓意:

  一、多维思考“为何守”,感知“偶然得兔”的侥幸:

  本则寓言故事语言浅显,加之二年级学生已有良好的预**惯,和独立阅读课文的能力,因而单刀直入让学生带着第一个问题深入文本,用喜欢的方法自读课文,再引导学生谈感悟后带着感受再读课文。学生可通过破解课题得知之所以“守株”是因为想“得兔”;观察插图可发现种田人之所以坐在树桩边,是因为希望兔子还会来撞死在树桩上;深入阅读文本会证实种田人确实从树桩边捡了一只野兔。但真的会再发生这样的事情吗?结合“忽然”、“窜”、“撞”等关键词深入感悟,再利用课件演示帮助理解“窜”的意思,从而让学生明白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一件及其偶然的事。(师板书:偶然得兔)

  二、深层探究“守什么”,体会“不劳而获”的虚幻:

  那么这个种田人守的仅仅是兔吗?引导学生读中感悟,孩子们抓住“没花一点力气,白捡、又肥又大、乐滋滋”等关键词语,再结合插图中种田人的神态、动作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后得知:他守的绝不仅仅是兔!又肥又大的野兔可饱肚,可保暖。他可以不再经受田间劳作的艰辛,也可以不再经受庄稼从种到收的漫长等待。他守在树桩旁,分明就是守的三餐温饱啊!一句话,他想可以不付出任何辛劳就可以收获,用一个词叫“不劳而获”。(顺势板书“不劳而获”)最后让学生比较“乐滋滋”和“乐悠悠”,再带着感悟读出种田人垂涎欲滴,仿佛口水都流出来了的情态,读出他盼望天天能捡到野兔的侥幸心理。

  三、重点感悟“怎样守”,体验“一无所获”的可悲:

  1、读议结合,品味感悟:

  引导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他是怎样守的?(如:从“整天”一词分析,这个人从早到晚什么事儿也不干,他在“专心致志”地守,“一天一天过去了”说明他在日复一日地守,“野兔没再来,庄稼全完了”说明他在执迷不悟地守。)学生说出什么?就引导他们用自己个性化的阅读来读出自己的体会。再通过解析“男”和“获”,“田力男田力男,田间出力好儿男”,可这个男子既不想下田出力,也不愿带犬打猎,什么也不干,这样守下去的结果只能是――“一无所获”(板书“获”,边讲解边擦去“获”的部件,引导学生顺势说出“一无所获”,师就势板书。)

  2、创造性朗读,提升情感:

  在学生初步感受到“一无所获”的结局后,引导学生先以儿女、朋友、过路人的身份对第三自然段进行改换人称阅读,(如:从此爹爹(叔父)丢下了锄头……我们的田里……”、“从此我的这个朋友丢下了锄头……他的田里……”“从此这个种田人丢下了锄头……他的田里……”)如此充满创造性和个性化的练读,再加上老师入情入境的范读,使学生的心灵一次次经历情感的冲击。

  3、角色体验,自悟寓意:

  此时此刻,学生的身心已经全然与文本融为一体。再引导学生围绕这一“守”字各抒己见说出自己想对种田人说的话。有了深厚的情感蓄势,学生的情感之门便如决堤之江,一泻千里。他们或声泪俱下、或苦口婆心、或据理规劝,或大加贬斥……从而成功地完成了课后“泡泡语”中“我想对种田人说”这一语言训练要求,本则寓言的寓意也在角色表演不说自明了。

  第四大板块、链接生活,升华主题:

  如果说刚才的各环节朗读品味是对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个性化、创造性阅读是对文本进行合情合理的建构,那么,接下来就应该让学生超越文本走向生活,联系身边此类事例加深感悟。在这一环节中,师引导学生结合板书,再用上“只有……才能……”说出自己的启示,谈谈该怎样做事,再顺势引导学生思考该如何做人,并对学生的精要之语进行板书。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不仅仅停留于对寓意的表层理解,而是对生活、对他人、对自己的做事为人产生深入思考,使寓言的主题理解得以升华。

  二年级下册语文《 寓言 》教案 3

  一、课文简析。

  《亡羊补牢》讲的是一个人的羊被狼叼走了,他没有及时修补羊圈,等羊又被叼走后,他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修好了羊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出了问题以后要及时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继续受损失。《揠苗助长》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为了使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用拔苗的方法帮助禾苗长高,结果禾苗都枯死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最后事与愿违。

  二、生字及笔画

  (要求会书写、组词、注音,知道笔顺、偏旁)。

  三、二类字组词

  (要求认识、会注音)。

  四、词语解释。

  寓言: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

  亡羊补牢: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街坊:同街巷的邻居。

  后悔:为了过去的作为或为了没有做到的事而感到懊悔。

  揠苗助长:意思是把苗拔起来,帮助其成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最后事与愿违。

  巴望:盼望;希望。

  焦急:指非常着急。

  自言自语:指自己对自己说话。

  筋疲力尽:意思是指精神疲乏,气力用尽。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

  五、近义词。

  后悔——懊悔、劝告——劝说、巴望——盼望、焦急——着急、街坊——邻居、

  筋疲力尽——精疲力竭、急忙——赶忙、终于——终究、自言自语——喃喃自语。

  六、反义词。

  后悔——无悔、明白——糊涂、筋疲力尽——精神抖擞、急忙——悠闲

  七、多音字。

  1、圈

  [ quān ]圆圈、花圈。

  [ juàn ]猪圈、羊圈。

  2、转

  [ zhuǎn ]转达、转弯。

  [ zhuàn ]转圈、转动。

  3、尽

  [ jìn ]尽心、尽力。

  [ jǐn ]尽量、尽管。

  八、段落大意。

  1、《亡羊补牢》

  第1自然段,写了养羊人的一只羊被狼叼走了。

  第2自然段,写了街坊劝养羊人修一修羊圈。

  第3自然段,写养羊人目光短浅,认为没有必要修羊圈。

  第4自然段,写养羊人又丢了一只羊。

  第5自然段,写养羊人后悔没听街坊的劝告,赶紧修好了羊圈,羊再也没丢过。

  2、《揠苗助长》

  第1自然段,讲述了古时候有个人总是盼着自己田里的禾苗快快长大。

  第2自然段,写了有一天,他想出了帮助禾苗长高的办法,并按照这个办法去做了。

  第3自然段,写了他回家告诉家人,他让禾苗长高了一大截。

  第四自然段,写了这个人“揠苗助长”的结果。

  九、课文提问。

  朗读课文。说说“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

  (1)亡羊补牢:羊逃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人不怕做错事情,就怕做错了不及时改正;更怕不但不及时改正,而且还不断地错上加错,时间长了,最后可能连自我补救的机会都没有了。

  (2)揠苗助长:把苗拔起,帮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最后事与愿违。读一读,说说每组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他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他在田边转来转去。◆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分析:第一组中,第2句比第1句多了“赶紧”这个词,说明养羊人知道了修羊圈的重要性,急忙去堵窟窿。第二组中,第2句比第1句多了“焦急地”这个词语,写出了那个人希望禾苗快点儿长大的急切心情。生活中有类似“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的事例吗?和同学交流。亡羊补牢事例:期中考试没考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赶快查缺补漏,争取期末考取得好成绩。

  揠苗助长事例:有些父母望子成龙,孩子小小年纪就被逼着学钢琴、学英语,还不停地为自己的孩子找培训班,找家教来补课,这样对孩子不但没有成效反而会让孩子更加厌学。

  二年级下册语文《 寓言 》教案 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8个。积累词语8个。理解成语“自相矛盾、掩耳盗铃”的意思。

  2、能流畅地朗读课文。

  3、能落落大方地把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

  4、让学生明白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更不应该自欺欺人。

  教学重点

  1.通过圈字划词的方法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

  2.让学生明白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更不应该自欺欺人。

  教学难点

  1、能落落大方地把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

  2、了解寓言所揭示的寓意。明白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更不应该自欺欺人。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幅图讲的是什么故事?

  对啊!这是我们上个学期才学过的《狐假虎威》,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狐假虎威本来是一个寓言故事,由于常被人们反复提及,就成为了一个成语。可以说,许多成语来自于寓言。

  那么,什么是寓言呢?

  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寓言。

  3、今天我们要学*两篇寓言故事。

  出示《寓言两则》。

  齐读课题。

  4、理解课题。

  什么是则?

  则就是篇幅比较短小的文章。寓言两则我们可以说是寓言两篇。下面就让我们一则一则地来学*吧!

  二、学*《自相矛盾》

  1.直接出示《自相矛盾》。

  你能从图片中找到矛和盾吗?用你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这两种古代的武器。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矛是用来攻击的武器。柄是木头的,头是青铜制成的,呈尖锐状。

  盾是用来防御的武器。圆且宽大,青铜制成,十分沉重,但坚固。

  学*生字:矛:不要漏掉撇。撇就像矛头下挂着的红纓络。

  盾:提醒:不是厂字头。为什么里面有“目”呢?(学生思考交流)

  2、学*课文内容

  在市集上,就有这么一个人在卖矛和盾呢!我们一起去看看他是怎么叫卖的。

  出示句子:“我的矛锐利得很,不论什么盾都戳得穿!”

  “我的盾坚固得很,不论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自由读。

  (1)对于这个人在介绍矛和盾时的样子,课文中都用了一个词――夸口。

  (2)什么教“夸口”?谁来学学这个人的样子,来鼓吹一下他手中的矛和盾?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字:锐:金字旁说明这个字在发明出来的时候就是形容金属制品的。

  (3)他卖力地介绍自己的矛和盾,结果怎样?在书上划出有关的词语。

  出示:哑口无言(简单学*哑。)

  (4)他为什么从一开始的夸口到最后会变成哑口无言呢?

  (5)总结:这个人不顾实际情况地随便夸口,让自己的话

  自相矛盾(板书:自相矛盾)最后哑口无言,说不出话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

  三、学*《掩耳盗铃》

  1.整体感知,理解词义

  (1)出示:掩耳盗铃(读准题目)

  (2)理解:掩,盗(用动作来表示)耳、铃

  (3)说说掩耳盗铃的字面意思。

  (4)学*生字:掩:换部首“淹”、“腌”。

  盗:回顾皿字底的字。

  铛:与金属相关,形声字。

  2.阅读寓言故事,理解寓意。

  (1)他想像中捂住耳朵偷铃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学生找出关于他的想法的句子。

  (2)实际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自由读课文,划出有关句子。

  (3)你想对这个掩耳盗铃的人说什么?

  (4)小结:小朋友,其实,你语重心长的对偷铃人说的话就是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做事、做人不能自己欺骗自己,

  四、拓展巩固:

  1、你还知道哪些从寓言而来的成语呢?

  媒体出示部分图片,请学生们猜一猜。

  2、学*剩下的一个生字“零”:模仿铃铛的声音“丁零丁零”,并回忆雨字头的字。

  3、开火车朗读词语。

  4、形*字组词。

  5、听写句子:

  (1)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其辞。

  (2)做事不要自欺欺人。

  五、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抄写生字词语。

  3、分层作业:摘录一个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并将其中的道理说给同伴听。

  板书设计:

  23寓言两则

  自相矛盾: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

  掩耳盗铃:做事不能自欺欺人。

  教学反思:

  在教学的设计中我把第二则寓言故事的寓意通过让学生对那个盗铃者说说心里话这样一个环节来揭示。在这一环节中注重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们通过小组形式的讨论,根据课文的内容,试着对那个盗铃者说说心里话,应该说这一环节老师是完全放手让孩子自主学*。但从实际的效果来看,一部分优秀的学生,有较强语言表达能力的孩子,自主学*的效果明显,能根据课文的内容通过对盗铃者说的话来揭示寓意,这样的设计对那部分学*能力强的学生在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等方面的确有很大的帮助。但对于一些后进的学生,效果就不容乐观,因此我在教学中引导:在孩子们说心里话后,增设这样一个环节:他们说得好吗?你能学着他的样子也来说说吗?这样既可以给那些学*有困难、害怕发言的学生一个示范,也可以激发这部分学生的学*积极性,提高他们参与学*的欲望,从而更好地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年级下册语文《 寓言 》教案 5

  教学目标:

  1、会认“寓”等10个字生,会写“守”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两个寓言故事。

  3、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寓言,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寓言。

  教学类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录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弄清题意

  出示课题,解释课题,“寓言”是用故事说明一个深刻道理或教训,“遇”是“寄托”的意思,“则”的意思就是“篇”。

  二、教学《揠苗助长》

  1、讲解题意:“揠”是拔的意思,“助”是帮助,“长”是生长。

  2、按“理解题意→了解故事→理解内容→认识道理”的顺序来进行学*。

  3、听录音范读,要求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学*生字。

  (1)借助拼音,细读课文。

  (2)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

  (3)同桌互教互学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5、巩固生字。

  (1)出示生字卡,指名学生读,齐读。

  (2)a、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在朗读中巩固生字。b、感悟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思考:

  (1)种田人看到禾苗几乎没有长高时,他心情怎样?画出种田人的心情有关的词,理解:巴望、焦急,读出种田人的焦急心情。

  (2)种田人在这种情况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结果怎样?

  朗读第2自然段,读出那个人卖力拔苗的情景及禾苗死后,十分失望的心理。

  (3)寓言给你什么启示?学生结合实际读读。

  (4)种田人的愿望是好的,如果你是种田人的朋友、邻居或亲属,你怎样帮他实现自己的愿望?(诵读全文,复述课文)

  课堂小结:

  你学了这篇寓言故事,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和教育。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提示课题

  1、谈话导入,明确教学目的。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寓言都是通过有趣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寓言《守株待兔》说明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好吗?

  板书课题,齐读两遍。

  2、揭示课题。

  3、录音范读,边所边标出自然段。

  二、学*课文,理解寓言。

  1、学*1、2自然段。

  (1)自由读,想想那个人为什么会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呢?

  (2)默读课文,说说那个种田人是怎么得到这只野兔的,找出文中有关句子读读。

  出示生字“窜”“撞”,理解:窜——乱跑;撞——碰

  (3)他捡到兔子后,心里是怎样想的?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2、学*第3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这个人原来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守坐,庄稼全完了)

  (2)齐读了自然段。

  3、理解寓意

  (1)他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小组讨论)

  (2)写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教师总结:

  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对于偶然得到的东本,我们不应抱有侥幸的心理,只有踏踏实实地做事,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会取得收获。

  4、齐读课文。

  课后小结:

  这篇寓言,你懂得了什么?你从中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和教育。


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教案范本5份(扩展3)

——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优秀教案范文五份

  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优秀教案 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8个。积累词语8个。理解成语“自相矛盾、掩耳盗铃”的意思。

  2、能流畅地朗读课文。

  3、能落落大方地把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

  4、让学生明白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更不应该自欺欺人。

  教学重点

  1.通过圈字划词的方法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

  2.让学生明白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更不应该自欺欺人。

  教学难点

  1、能落落大方地把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

  2、了解寓言所揭示的寓意。明白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更不应该自欺欺人。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幅图讲的是什么故事?

  对啊!这是我们上个学期才学过的《狐假虎威》,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狐假虎威本来是一个寓言故事,由于常被人们反复提及,就成为了一个成语。可以说,许多成语来自于寓言。

  那么,什么是寓言呢?

  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寓言。

  3、今天我们要学*两篇寓言故事。

  出示《寓言两则》。

  齐读课题。

  4、理解课题。

  什么是则?

  则就是篇幅比较短小的文章。寓言两则我们可以说是寓言两篇。下面就让我们一则一则地来学*吧!

  二、学*《自相矛盾》

  1.直接出示《自相矛盾》。

  你能从图片中找到矛和盾吗?用你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这两种古代的武器。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矛是用来攻击的武器。柄是木头的,头是青铜制成的,呈尖锐状。

  盾是用来防御的武器。圆且宽大,青铜制成,十分沉重,但坚固。

  学*生字:矛:不要漏掉撇。撇就像矛头下挂着的红纓络。

  盾:提醒:不是厂字头。为什么里面有“目”呢?(学生思考交流)

  2、学*课文内容

  在市集上,就有这么一个人在卖矛和盾呢!我们一起去看看他是怎么叫卖的。

  出示句子:“我的矛锐利得很,不论什么盾都戳得穿!”

  “我的盾坚固得很,不论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自由读。

  (1)对于这个人在介绍矛和盾时的样子,课文中都用了一个词――夸口。

  (2)什么教“夸口”?谁来学学这个人的样子,来鼓吹一下他手中的矛和盾?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字:锐:金字旁说明这个字在发明出来的时候就是形容金属制品的。

  (3)他卖力地介绍自己的矛和盾,结果怎样?在书上划出有关的词语。

  出示:哑口无言(简单学*哑。)

  (4)他为什么从一开始的夸口到最后会变成哑口无言呢?

  (5)总结:这个人不顾实际情况地随便夸口,让自己的话

  自相矛盾(板书:自相矛盾)最后哑口无言,说不出话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

  三、学*《掩耳盗铃》

  1.整体感知,理解词义

  (1)出示:掩耳盗铃(读准题目)

  (2)理解:掩,盗(用动作来表示)耳、铃

  (3)说说掩耳盗铃的字面意思。

  (4)学*生字:掩:换部首“淹”、“腌”。

  盗:回顾皿字底的字。

  铛:与金属相关,形声字。

  2.阅读寓言故事,理解寓意。

  (1)他想像中捂住耳朵偷铃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学生找出关于他的想法的句子。

  (2)实际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自由读课文,划出有关句子。

  (3)你想对这个掩耳盗铃的人说什么?

  (4)小结:小朋友,其实,你语重心长的对偷铃人说的话就是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做事、做人不能自己欺骗自己,

  四、拓展巩固:

  1、你还知道哪些从寓言而来的成语呢?

  媒体出示部分图片,请学生们猜一猜。

  2、学*剩下的一个生字“零”:模仿铃铛的声音“丁零丁零”,并回忆雨字头的字。

  3、开火车朗读词语。

  4、形*字组词。

  5、听写句子:

  (1)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其辞。

  (2)做事不要自欺欺人。

  五、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抄写生字词语。

  3、分层作业:摘录一个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并将其中的道理说给同伴听。

  板书设计:

  23寓言两则

  自相矛盾: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

  掩耳盗铃:做事不能自欺欺人。

  教学反思:

  在教学的设计中我把第二则寓言故事的寓意通过让学生对那个盗铃者说说心里话这样一个环节来揭示。在这一环节中注重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们通过小组形式的讨论,根据课文的内容,试着对那个盗铃者说说心里话,应该说这一环节老师是完全放手让孩子自主学*。但从实际的效果来看,一部分优秀的学生,有较强语言表达能力的孩子,自主学*的效果明显,能根据课文的内容通过对盗铃者说的话来揭示寓意,这样的设计对那部分学*能力强的学生在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等方面的确有很大的帮助。但对于一些后进的学生,效果就不容乐观,因此我在教学中引导:在孩子们说心里话后,增设这样一个环节:他们说得好吗?你能学着他的样子也来说说吗?这样既可以给那些学*有困难、害怕发言的学生一个示范,也可以激发这部分学生的学*积极性,提高他们参与学*的欲望,从而更好地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优秀教案 2

  教学目标:

  1、会认“寓”等10个字生,会写“守”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两个寓言故事。

  3、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寓言,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寓言。

  教学类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录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弄清题意

  出示课题,解释课题,“寓言”是用故事说明一个深刻道理或教训,“遇”是“寄托”的意思,“则”的意思就是“篇”。

  二、教学《揠苗助长》

  1、讲解题意:“揠”是拔的意思,“助”是帮助,“长”是生长。

  2、按“理解题意→了解故事→理解内容→认识道理”的顺序来进行学*。

  3、听录音范读,要求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学*生字。

  (1)借助拼音,细读课文。

  (2)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

  (3)同桌互教互学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5、巩固生字。

  (1)出示生字卡,指名学生读,齐读。

  (2)a、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在朗读中巩固生字。

  b、感悟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思考:

  (1)种田人看到禾苗几乎没有长高时,他心情怎样?画出种田人的心情有关的词,理解:巴望、焦急,读出种田人的焦急心情。

  (2)种田人在这种情况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结果怎样?

  朗读第2自然段,读出那个人卖力拔苗的情景及禾苗死后,十分失望的心理。

  (3)寓言给你什么启示?学生结合实际读读。

  (4)种田人的愿望是好的,如果你是种田人的朋友、邻居或亲属,你怎样帮他实现自己的愿望?(诵读全文,复述课文)

  课堂小结:

  你学了这篇寓言故事,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和教育。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提示课题

  1、谈话导入,明确教学目的。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寓言都是通过有趣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寓言《守株待兔》说明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好吗?

  板书课题,齐读两遍。

  2、揭示课题。

  3、录音范读,边所边标出自然段。

  二、学*课文,理解寓言。

  1、学*1、2自然段。

  (1)自由读,想想那个人为什么会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呢?

  (2)默读课文,说说那个种田人是怎么得到这只野兔的,找出文中有关句子读读。

  出示生字“窜”“撞”,理解:窜——乱跑;撞——碰

  (3)他捡到兔子后,心里是怎样想的?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2、学*第3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这个人原来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守坐,庄稼全完了)

  (2)齐读了自然段。

  3、理解寓意

  (1)他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小组讨论)

  (2)写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教师总结:

  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对于偶然得到的东本,我们不应抱有侥幸的心理,只有踏踏实实地做事,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会取得收获。

  4、齐读课文。

  课后小结:

  这篇寓言,你懂得了什么?你从中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和教育。

  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优秀教案 3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掩耳盗铃、铃铛、守株待兔、树桩、乐滋滋、锄头。

  2.朗读和背诵课文。抄写《守株待兔》最后一个自然段。

  3.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的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解题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2.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

  3.这节课我们来学*掩耳盗铃这则寓言。教师板书:掩耳盗铃。

  4.通过预*,谁知道掩耳盗铃中的掩、盗是什么意思?掩耳盗铃是什么意思?(捂住自己的耳朵偷铃铛。)

  二、明确学*目标

  投影出示学*目标:

  1.通过自学,掌握掩耳盗铃这则寓言中的生字、新词。

  2.结合插图、动画片理解故事内容,懂得这则寓言的寓意。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成语掩耳盗铃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则寓言。

  (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学*目标,对所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三、课堂自学,整体感知课文

  1.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l)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把本课的生字、新词在课文中勾出来读几遍。

  (3)再读课文,勾出不明白的词语、句子。

  (4)熟练地读课文。

  2.学生自学。

  3.检查自学情况。

  (1)读带生字的词语卡片,纠正读音。

  (2)指名试读课文。

  4.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分小组讨论: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怎样?结果又怎样?指名说一说讨论结果。

  3.重点理解第二自然段。

  (1)明明知道是什么意思?偷铃人明明知道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明明知道 只要就

  (2)在书上勾出含有只要就的句子齐读。

  (3)指名用只要就口头造句。

  (4)那个人明明知道用手碰铃铛的后果,他不但没有就此打消偷铃的念头,而是想出了一个办法。

  ①投影出示课后思考练*第一题第

  小题:掩住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的人是怎么想的?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学生在书上勾出写偷铃人怎么想的句子读一读。

  ②这句话里用了一个关联词语,是哪个关联词语?掩住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如果把耳朵捂住,响声就听不见了。)

  ③那个人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他就听不见铃声了。但是他能捂住别人的耳朵吗?别人还能听见铃声吗?

  (5)他认为自己的想法很好,自己很聪明,于是就按这个想法去做了,结果怎样?(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还这么做 刚就课文中的插图所描绘的就是这个结果,指名说出图意。)

  (6)那个人一开始就明明知道盗铃的后果,为了达到目的,他想出了一个自己认为很好的办法。可事实证明,他只是自作聪明,他的做法在别人看来是十分愚蠢的。(板书:自作聪明,十分愚蠢)(关键在于他捂住了自己的耳朵,而无法把别人的耳朵也捂住。)

  (7)指导朗读。

  ①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注意读出自作聪明的语气。

  ②齐读全文,注意朗读时要把盗铃人自作聪明的愚蠢表现出来。

  五、揭示寓意,总结扩展

  1.投影出示思考题:

  (1)掩耳盗铃的人愚蠢可笑在什么地方?

  (2)你应该从他身上吸取什么教训?

  (3)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分组讨论后,指名回答。

  2.同桌总结,用自己的话说说成语掩耳盗铃的意思。

  3.总结扩展。

  想一想,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掩耳盗铃的事?联系学*、生活实际,谈谈感想,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熟记本课生字所组成的新词。

  2.用只要就造句。

  3,把掩耳盗铃这则寓言讲给家长听。

  4.背诵《掩耳盗铃》这则寓言。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了《掩耳盗铃》这则寓言,同学们很喜欢,谁能说一说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生说)能把课文背下来吗?(指名背)

  这节课我们学*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

  (板书课题。株、待二字带拼音)

  株指什么?待又指什么?这则寓言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老师相信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学*能解决这些问题。

  二、根据上节课的学*,确立学*目标

  (或出示上节课学*目标投影、由学生自己订本节课学*目标。)

  三、课堂自学,整体感知全文

  1.提出自学要求,布置自学。

  (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①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②勾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③在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后面做上记号。

  ④思考题目守株待兔的意思。

  ⑤完成学*任务后同小组交流。

  2.检查自学情况。

  ①出示字词投影片检查字词的读音及词语理解。

  ②指读课文。(正音通句)

  ③指名说出题目的意思。(株:树根或树桩。待:等待。题目的意思是说:守在树桩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到死的兔子。)

  3.激发学生情趣。让学生看《守株待兔》动画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理解课文内容

  1.第一二自然段。

  (1)过渡:那只兔子是怎样死的?

  (抓住不知怎么的、一头撞到,理解兔子撞桩而死完全是偶然的。)能读出这个意思来吗?(学生试读)他为什么这样乐滋滋的?(没花一点儿力气、自捡)他还会想什么?(启发想象)能读出这个种田人此时的心情吗?(试读)

  2.第三自然段。

  (1)如果你碰到这种事该怎样想,怎样做?

  (事情完全偶然,不必专门等这件事再发生,该做什么事做什么事。)

  (2)这个人是怎么做的?(整天坐在,等着,看看有没有)

  当时他会怎么想?(着急、盼望、失意。)学生想象。如果你看见了,会怎样劝他?

  3.事情的结果是怎样的呢?对事情的这个结果你感到怎样?(可笑)能读出这个意思来吗?(学生读)

  五、揭示寓意,总结扩展

  1.讨论:《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不能存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要主动地努力去做。)

  2.守株待兔是一个成语,就是从我们所学的这个寓言故事中来的,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

  3.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现象发生过?你是怎么做的?以后应怎么做?

  六、布置作业

  1.熟记生字词。

  2.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教学分四个步骤: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指导理解题意。

  (2)组织学生自学,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3)借助媒体,生动形象地描绘。

  (4)指导学生朗读、背诵两则寓言。通过学*懂得在日常学*和生活中,要有正确的处事态度:做事要老老实实;做错事要及时改正。

  探究活动

  学生自由组合,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拓展,再次体会寓意。

  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优秀教案 4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学*让学生懂得自己的想法,做法必须符合事物客观规律,不要急于求成,否则事与愿违,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揠苗助长”、“巴望”、“焦急”、“自言自语”、“筋疲力尽”等词语的意思。

  3.继续训练抓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体会文中描写人物言行、心理活动的语言。

  2.教学难点──如何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总结出寓意。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薄型卡片。

  3.文字投影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到一些短小而生动的故事,一个故事寄托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这样的故事呢,我们叫它──(出示词卡:寓言)

  1.学*“寓言”

  (出示词卡:寓言)

  正音。

  写“寓”字时注意最后三笔。

  (多媒体演示)

  理解:“寓”是什么意思?

  2.学*“则”

  有两个寓言故事,我们就叫它──(出示词卡:)

  正音。

  理解:“则”在这里作量词,相当于……?

  二.范背,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我们先学*其中的一则寓言故事,题目是──(出示词卡:揠苗助长)

  正音。

  2.范背。

  边听边想: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

  3.交流。

  三.解题,揭示本课目标。

  1.解题。

  2.质疑。

  ⑴你认为题目中哪个字是关键?

  ⑵围绕“助”字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来研究?

  ⑶交流板书:原因 做法 结果

  道理

  3.揭示本堂课目标。

  四.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1.学*第1自然段。

  ⑴轻读,想想:那个人为什么要帮助禾苗长高。

  ⑵交流板书:巴望

  理解:“巴望”什么意思?

  ⑶默读,圈词。

  为什么不用“希望”而用“巴望”,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那个人巴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

  ⑷交流。

  ※动作:“天天……看”“转来转去”

  ※神态:“焦急”

  (出示词卡:焦急)正音、理解。

  ※语言:“自言自语地说……”

  (出示词卡:自言自语)理解、积累。

  (出示词卡:自( )自( )语)

  ※感觉:“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映示投影片: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比较理解:两句话意思相同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指导朗读。

  ⑸小结,齐读。

  2.学*第2自然段。

  ⑴师生接读第2自然段前半句。

  理解:“终于”这个词儿说明什么?

  ⑵指名读。

  思考:他想出什么办法帮助禾苗生长?

  交流板书:拔高

  弄得他──(出示词卡:筋疲力尽)

  ⑶学*“筋疲力尽”

  正音:“筋”读准什么音?

  理解:“筋”这里指身体。“疲”什么意思?“力”呢?

  “尽”这儿有四种解释,选哪一种?

  (映示投影片:“尽”四种解释)

  ⑷比较理解。

  第2自然段如果这样写可以吗?

  (映示投影片: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往高里拔,弄得筋疲力尽。)

  与书上的相比,哪句更好?为什么?

  (映示投影片:第2自然段)

  ⑸指导朗读。

  3.学*第3自然段。

  ⑴男同学读。

  他有没有为自己花费的力气后悔呢?

  ⑵交流,学词。

  ※白费

  (出示词卡:白费)理解

  ※一大截

  (出示词卡:一大截)正音、析形、理解。

  (多媒体演示:“截”的笔面顺)

  ⑶练*朗读。

  (出示词卡:喘气)

  4.学*第4自然段。

  帮助的结果呢?

  交流板书:枯死

  五.分析因果,揭示寓意。

  1.那个人原来巴望禾苗长得快些,结果禾苗全都枯死了。

  板书:→ →

  他错在中哪里呢?

  板书:错

  交流板书:急于求成 事与愿违

  2.揭示寓意。

  小朋友,从这个人的错误中你们懂得了什么道理?

  板书:↓

  交流板书:按事物规律办事

  3.深化寓意。

  (映示投影片:判断下列想法、做法是否违背事物的规律)

  六.背诵。

  1.读读课文,看看板书,轻声背背。

  2.引背。

  七.巩固字词,布置作业。

  1.认读词卡。

  2.抄写生字。

  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优秀教案 5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理解“盘缠”“把式”等词语。

  2.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这两个寓言故事。

  3.能懂得两则寓言所蕴涵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课前准备

  教师:挂图,生字词卡片。

  学生:收集寓言。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东西丢了你会怎么办?(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则寓言《亡羊补牢》,看它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齐读课题。解题(结合预*):“亡”是什么意思?“牢”又指什么?

  二、感知全文

  自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理解课文

  1.第一自然段。

  (1)过渡:羊为什么少了一只?是怎样丢的?

  (2)理解“窟窿”“羊圈”的意思。(此二词虽简单,但学生的经验积累和生活状况让他们还不能比较准确的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故需引导孩子观察、感受。)

  (3)想一想,说一说养羊人此时的心情。(可表演)

  2.第二、三、四自然段。

  (1)那个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2)你认为这个人的做法对不对?你打算怎样劝他?

  (小组表演,教师要借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那个人听劝告了吗?结果如何?(引导学生品味两个“又”字。)

  3.第五自然段。

  (1)看到羊又丢了,养羊人的心情又如何?他现在是怎样做的?读一读,勾一勾。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四、提示寓意,拓展思维

  1.讨论从养羊人的经历中,你吸取了什么经验?(引导学生说出寓意。)

  2.你认为这个养羊人是个怎样的人?说出理由?(可引导学生进行辩论。)

  五、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提示:“窿”字不要丢一横,“叼”字最后一笔是提。

  六、作业

  把《亡羊补牢》这个寓言讲给父母听。

  附: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丢 劝 又丢 修 再也没丢

  (后悔)

  有错 就改 不算晚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从家里到学校,一般情况下,你愿意多走路还是少走路?是的!我们一般都不愿意多走路浪费时间,但有一个人明明该往南走,他却偏偏要往北走,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他是太聪明了吗?咱们现在就去看一看!

  二、感知大意

  1.自读《南辕北辙》这则寓言,看看自己能读懂什么?还有哪些不懂?做上符号。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解决问题。重点词语:提醒、把式、盘缠。

  三、熟读自悟

  1.采用多种形式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获取知识,从而抛弃教师烦琐的讲解。)

  2.课文中主要讲了几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要到楚国去的那个人取个名字,并说明理由。

  3.(学生说理由实际就是在评价此人)这给人真的很笨吗?他是不是蛮不讲理的人?他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解析课文)

  朋友 楚国人(学生取的名字)

  在南边 马跑得快

  越远 车夫是个好把式

  哪一天才能到 盘缠多

  …………

  (板书)

  4.假如你是这个楚国人的朋友你会劝他吗?怎样劝?同桌、小组表演。

  5.这个人到底能不能到楚国?说说自己的理由。(相机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6.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点什么呢?

  四、总结寓意

  讨论:这个人的做法好不好?为什么?

  五、学*生字

  重点提示:“街”可同“衔”对比;“缠”字别忘一点。

  六、拓展

  交流大家收集的寓言故事。


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教案范本5份(扩展4)

——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优秀教案 (菁华3篇)

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优秀教案1

  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要练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3.练*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课前准备

  1.查阅有关扁鹊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A 案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我们读过《惊弓之鸟》的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更赢吗?他不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们是谁呢?箭法又如何呢?

  多媒体出示句子: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学生可能说:知道飞卫和纪昌都是射箭能手,知道纪昌是飞卫的徒弟,并且他能百发百中。可能提出这样的疑问:飞卫是怎样教纪昌的,使他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要想解开心中的疑问,我们就来读寓言故事《纪昌学射》,我想,你不仅会从故事中找到答案,还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心中的疑问找到答案。

  3.思考:你有什么问题想跟大家探讨?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交流讨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注意指导学生读正确字词句。

  2.汇报纪昌怎样学射的,指导学生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纪昌想学*射箭,向飞卫请教。飞卫让他练眼力,先练眼睛盯着一个目标,一眨不眨,后练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都照做了后,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3.讨论疑问和交流启示。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疑问:飞卫为什么先让纪昌练眼力,而不先教他开弓放箭?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可适时引导,让学生从多角度体会故事的寓意。

  a.假如纪昌不先练眼力,他会百发百中吗?

  小结:纪昌学射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任何本领,都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想掌握射箭本领,就要先练眼力。要想掌握骑车本领,就要;要想掌握滑冰本领,就要;要想掌握操作电脑本领,就要;要想掌握,就要。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b.假如纪昌没跟飞卫学射,而跟一个普通箭手学射,会成为射箭能手吗?

  c.出示句子,让学生有感情朗读,并说说有什么体会。

  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起来。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小结:看来,对学*来说,好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指导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一是读好老师飞卫的话,要读得清楚明白。二是要读好纪昌的做法,通过躺睁大注视每天聚精会神盯等词语,读出他的认真和虚心。三是要读出纪昌练*眼里取得的非凡成绩──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要读出夸张的描写。

  识字、写字、写词

  1.识字:妻、虱。

  2.写字、写词。指导重点:昌不能写成冒。妻把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女连起来。刺左半部是不是束。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射箭能手纪昌,这节课再来认识一位著名人物,他是谁,又是从事什么职业的呢?

  多媒体慢慢播放故事或教师介绍扁鹊其人。(略)

  师:看来,扁鹊真不愧是神医啊。就是这个神医扁鹊,与蔡桓公之间发生了一个小故事,被人们广泛传颂。因为故事虽然简单,却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我们今天就来学*这篇寓言故事《扁鹊治病》。

  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边读边思考:扁鹊几次见蔡桓公?都说了什么?结果怎么样?练*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3.提出自己的疑问或写下自己所得到的启示,准备与大家交流。

  交流讨论,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注意指导读好蔡桓公、敷烫、骨髓等词和第六自然段中扁鹊说的话:皮肤病用热水敷。

  2.指名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交流讨论。

  a.交流学生的疑问。

  学生可能产生这样的疑问:扁鹊是有名的神医,蔡桓公怎么会不相信他?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鹊为什么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说?扁鹊早知道蔡桓公要来请他,为什么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

  结合学生的疑问,结合讨论,体会蔡桓公根本没有觉察到自己有病,所以不相信扁鹊的话;而扁鹊出于医生的医德才一次又一次去提醒蔡桓公治病,当他觉得自己无法治疗时,跑到秦国,是出于自己安全的考虑。

  指导学生读好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要结合揣摩他们的心理读来读。扁鹊的话要诚恳耐心。

  如:扁鹊第二次来看蔡桓公之前是怎么想的?第三次呢?第四次呢?

  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他心里会怎么想?

  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他心里会想什么?

  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蔡桓公会怎么想,怎么说?

  蔡桓公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此时浑身疼痛的他,又会怎么想呢?

  b.交流受到的启示。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适时点拨:蔡桓公怎样才不会死呢?本来是皮肤上的小病,怎么会要人命呢?使学生体会到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能固执己见等道理。

  c.如果能够跨越时空,你想对蔡桓公说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想想蔡桓公听了你的话会说什么?也用一两句话写下来。题目可用《跨越时空的对话》。

  例文:

  跨越时空的对话

  我:蔡桓公,我读了你的故事,虽然你是国君,你又快死了,我还是忍不住要说你两句:扁鹊是那样著名的医生,你怎么把他当庸医一样看呢?怎么怀疑他想显示自己的高明呢?他几次提醒你,你怎么就那么固执地认为自己没病呢?小病终于因没有及时治疗成了不治之症,这都怪你自己啊!我想你一定也在后悔吧!

  蔡桓公:唉,你批评得没错。我快死了,没别的愿望,只希望大家从我的事中吸取教训吧!那个词叫什么?对,叫防微杜渐吧!

  认读生字,抄写字词

  对比记忆:肠、烫、汤的字形,写正确。睬:右半部撇下不要写成米。蔡:祭的第五笔是フ第六笔是捺。

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优秀教案2

  【教学要求】

  1、会认5个生字,学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盘缠、硬要等词语。

  2、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3、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

  【教学重点】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亡羊补牢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2、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3、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

  4、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

  5、今天我们学*《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我们先学*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小结:

  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⑴ 羊圈破了个窟窿:

  ① 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② 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③ 齐读这句话。(第三句)

  ④ 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⑵ 街坊劝告,他不听:

  ① 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② 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③ 引导评议,齐读。

  ④ 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⑤ 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角色朗读。

  ⑥ 指名读,评议。

  ⑦ 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⑴ 指名读第4节,评议。

  ⑵ 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⑶ 齐读第4节。

  ⑷ 刚才我们学*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7、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8、讨论交流:

  ⑴ 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图说话。

  ⑵ 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⑶ 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⑷ 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⑸ 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

  ⑹ 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⑺ 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⑻ 从此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造句。

  五、体会寓意

  1、再次出示投影,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3、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 ),就( )。

  5、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学*生字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

  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3、总结学*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4、认读生字:

  ⑴ 记忆生字字型,并讲讲字是怎样记住的。

  ⑵ 难字指导记忆书写:

  街:把中间的圭去掉,就是行。人们经常行走在大街上,而街道路面最初是用土铺的。

  窟窿:这是个冻字,因而洞穴的穴做偏旁。

  寓:写时注意第11笔是横,不是点。

  〖作业设计

  联系学*、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

  〖板书设计

  想法 已经丢 后悔

  亡羊补牢 做法 不补 赶快堵 (未为迟也)

  结果 又少 再没丢

  第二课时

  一、齐读《亡羊补牢》

  二、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三、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缠。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四、汇报交流,指导朗读课文

  1、检查读文和认读生字。

  2、交流课文及不理解的问题。讨论南辕北辙、盘缠。

  3、练*朗读课文,讲故事。

  4、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5、根据评议,再练*朗读。

  6、练*讲述故事。注意把任务语言讲明白。

  五、创设情景练*口语交际

  1、出示图:

  看着哪个人走远的影子,他的朋友会说什么?

  2、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什么?

  总结:南辕北辙的故事现实中可能没有,但是实际上,有多少人在做着这样的蠢事啊!做任何事,要是选择错了方向,无论怎样努力,也是达不到目标。

  六、写字练*

  1、抄写生字。

  2、难点提示:

  缠右半部不要写成厘

  3、抄写词语:

  寓言 窟窿 劝告 后悔 盘缠 叼走 街坊

  第三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语

  二、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两则寓言故事

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优秀教案3

  教学目标:

  1、会认“寓”等10个字生,会写“守”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两个寓言故事。

  3、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寓言,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寓言。

  教学类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录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弄清题意

  出示课题,解释课题,“寓言”是用故事说明一个深刻道理或教训,“遇”是“寄托”的意思,“则”的意思就是“篇”。

  二、教学《揠苗助长》

  1、讲解题意:“揠”是拔的意思,“助”是帮助,“长”是生长。

  2、按“理解题意→了解故事→理解内容→认识道理”的顺序来进行学*。

  3、听录音范读,要求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学*生字。

  (1)借助拼音,细读课文。

  (2)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

  (3)同桌互教互学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5、巩固生字。

  (1)出示生字卡,指名学生读,齐读。

  (2)a、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在朗读中巩固生字。

  b、感悟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思考:

  (1)种田人看到禾苗几乎没有长高时,他心情怎样?画出种田人的心情有关的词,理解:巴望、焦急,读出种田人的焦急心情。

  (2)种田人在这种情况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结果怎样?

  朗读第2自然段,读出那个人卖力拔苗的情景及禾苗死后,十分失望的心理。

  (3)寓言给你什么启示?学生结合实际读读。

  (4)种田人的愿望是好的,如果你是种田人的朋友、邻居或亲属,你怎样帮他实现自己的愿望?(诵读全文,复述课文)

  课堂小结:

  你学了这篇寓言故事,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和教育。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提示课题

  1、谈话导入,明确教学目的。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寓言都是通过有趣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寓言《守株待兔》说明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好吗?

  板书课题,齐读两遍。

  2、揭示课题。

  3、录音范读,边所边标出自然段。

  二、学*课文,理解寓言。

  1、学*1、2自然段。

  (1)自由读,想想那个人为什么会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呢?

  (2)默读课文,说说那个种田人是怎么得到这只野兔的,找出文中有关句子读读。

  出示生字“窜”“撞”,理解:窜——乱跑;撞——碰

  (3)他捡到兔子后,心里是怎样想的?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2、学*第3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这个人原来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守坐,庄稼全完了)

  (2)齐读了自然段。

  3、理解寓意

  (1)他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小组讨论)

  (2)写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教师总结:

  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对于偶然得到的东本,我们不应抱有侥幸的心理,只有踏踏实实地做事,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会取得收获。

  4、齐读课文。

  课后小结:

  这篇寓言,你懂得了什么?你从中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和教育。


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教案范本5份(扩展5)

——二年级下册语文《找春天》教案范本10份

  二年级下册语文《找春天》教案 1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重点难点:认记生字,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所表达的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方法:以读为主,以读促悟,以读带记。

  教学用具:媒体资源:课件《找春天——教学演示课件》,课文范读视频《找春天》,Flash动画《找春天——生字学*》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读识字

  (一)教学课件引入

  播放课件《找春天——教学演示课件》中关于春天的视频《春天》、《春天的活动》及图片系列《春天来了》,要学生说说早春的特点。

  师: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春天的踪迹。当我们发现春天的时候,心里一定会荡起一阵惊喜,体验到发现的快乐。让我们先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播放课文范读视频《找春天》,让学生在听读的同时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并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自读或小组合作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后说说课文中的小朋友发现了什么。

  2.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记住生字。

  二.合作交流

  1.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认识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利用Flash动画《找春天——生字学*》,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有选择地选取生字进行全面的总结性学*。

  三、品读领悟

  1.读着课文,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读第二自然段。

  2.读第三自然段,能读出什么?

  3.作者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带着这个问题反复读课文,从找春天的过程中感悟春天,体会找春天的乐趣,体验发现的快乐。

  4.带着欣喜的心情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

  5、朗读练*

  可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挑战读。

  6、配乐朗读,读出感情

  播放课文范读视频《找春天》,创造氛围。师生一起跟随视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在课前播放课件《找春天——教学演示课件》中的动画及视频歌曲《春天》、《小雨沙沙沙》、《布谷》,使有时间及兴趣的学生进一步对春天得到感性认识。

  四、巩固延伸

  (一)复*

  1.同桌抽读、检读生字。

  2.有感情、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选读课文,自主积累,练*背诵

  1.展示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可以读读背背,可以读读抄抄,也可以试着默写。

  3.背诵课文。

  4.个别抽背。

  (三)、指导写字

  1.认读生字。

  2.扩词练*。

  3.重点指导“溪、摇、野、躲”四个字,注意提示和范写容易写错的笔画和部件。

  4.学生练*。

  (四)、同桌合作学*,完成“找找说说”的练*

  (五)、迁移运用,拓展想象

  播放课件《找春天——教学演示课件》中的动画及视频歌曲《春天》、《小雨沙沙沙》、《布谷》等,学生思考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然后写一两句赞美春天的句子

  1.展示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可以读读背背,可以读读抄抄,也可以试着默写。然后让部分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积累的词句或段落。

  3.练*背诵课文。

  4.画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然后写一句话。、

  5.齐唱《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在想象中结束教学

  板书

  1、找春天

  小草

  野花

  树芽

  解冻的小溪

  《找春天》是一篇描写春天的优美的文章,本文充满了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读起来,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清新活力。教学本文,不仅要引导学生从文中感受春天的美好,更是要激发学生到大自然里去寻找、发现春天。孩子们已经对春天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些生活积累同样可以让孩子们对这篇课文有很好的感

  性认识。课前要先引导学生联系以往生活经验,联系以前所学课文,回忆春天的有关特征。上完了这一课,感觉已经按既定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积极性高,课堂气氛较活跃。以下是我觉得自己做得较好的方面:

  一、把识字、写字教学贯穿在课堂的始终。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我在设计教学时着重考虑在教学中如何落实“识字写字”这一点。由于在第一课时我就让学生认识了生字,因此在这课时识字的任务主要是复*巩固。反思这一课,对识字的巩固时间是比较充足的。在课伊始,我就利用课件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组成的词,让学生开火车认读,以检查生字读音,并注意纠正错误的读音。接着,我把“我会写”生字组成的词也一起出示,让学生齐认读。生字不断的复现,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印象。然后,我把课后“读读说说”这道*题展示出来,让学生认读汉字,并把它们组成不同的词。在课中,我也注意引导学生复*、理解生字。如:在理解:探出头、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等词时,我让学生通过做动作理解了词的意思,并及时提醒学生观察字形,巩固了对字形字义的认识。课结束前,我利用了的六、七分钟我时间指导学生写“溪、摇”两字。二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写字基础,写字前,我让学生分析这两字的结构特点、相像之处,再让学生说说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接着教师再示范讲解。在学生书写的过程中注意学生写字*惯的培养。

  二、设计巧妙,以读代讲

  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要重视“读”的训练,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就更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加强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逐步感知、感悟、内化。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尽量减少提问设计,以读代讲,尽量做到以读为本,把读贯穿在始终。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使学生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在学*1、2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听老师范读,从听读中体会孩子们的心情。我问:“你体会到孩子们的心情怎么样?你从哪里体会出来的?”接着,我抓住两个“!”指导学生读第1段,读出高兴、激动的语气。指导读第二段时,抓住“脱”、“冲”、“奔”、这几个动词,读了孩子们去找春天的急切心情。课文3-7自然段是重点段,学*这部分时,我引导学生反复*地读,个别读、齐读、做动作读、比赛读,以求达到熟读成诵。第3段也是理解的难点,我采用了变序教学,先品读4-7自然段,再理解第3段,突破了难点。我问学生:“我们在田野里找到了春天的哪些景物?请读3-7自然段,把我们看到的景物划出来。”根据学生的汇报,我及时出示4-7段,借助图片让学生理解,并指导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从读中感悟春天的美。接着我再过渡引出第3段,问:“为什么说‘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先让学生动作模仿害羞的小姑娘的样子,再引导学生联系下文来理解:春天刚来时,小草才探出头,小花只有一朵两朵,春天的特征不明显,所以要仔细找才能发现。“我们仔细地找呀!找呀……”教师以语言描述,设置情境,又把学生引导到背诵4-7段中。

  三、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训练有密度。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教学中,我注意培养学生动笔墨读书的好*惯。在3-7段教学中,我让学生边读边想,把我们找到的春天的景物划出来。在第8段中,我让学生标出找春天的动作词。学*4-7自然段后,我让学生从这几段中找找语言规律。能干的学生发现了“(),那是春天的()吧?”我让学生进行仿说训练,训练设计由易到难,有梯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说话能力。我又抓住最后一段的“……”引导学生想象,“作者省去了哪些春天的美景,你能帮忙找一找吗?”让学生用“春天来了,我看(听、闻、触)到了。”练*说话。

  通过一系列的读、想、找、说、背,对学生进行训练,如果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我想对学生语文能力会提高很快。

  这节课当然也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指导朗读不够到位,学生没能读出春天的美。由于是借班上课,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够了解。在课前的检查了解中,我发现学生的朗读响亮、整齐,但太过整齐划一,听起来没有抑扬顿挫之感。在课堂上,由于怕自己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在指导读书时没有花过多时间去指导学生怎么美读。学生读起来还是改变不了以往的朗读*惯。如果老师在教学中多发挥自身富有感情的范读,让学生去模仿,学生朗读的效果可能要好一些,这也更能体现老师以生为本,教得扎实。

  二年级下册语文《找春天》教案 2

  一.复*

  1生字复*

  二.春天在哪里

  1问: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自由朗读第8段

  2汇报:柳枝上、风筝尾巴上等

  小结:春天充满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春天无处不在。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她,耳朵能――,鼻子能――,手能―

  3引导读:春天来了!我们就在她的怀抱里,我们看到了她……

  4。朗读指导:感叹的语气,春天的'温暖

  三.写字指导

  重点:溪(右边要紧凑,不能少一点,底下是一个大字)

  摇(右边不能少一撇,竖不出头)

  1范写交流

  2书空

  3组词

  4生练写

  四.作业

  1看拼音写词语。

  tuōdiagrave;obīngdograve;ngxiǎoxī

  ()()()

  miaacute;nyīdǎtagrave;nyaacute;otoacute;u

  ( ) ( ) ( )

  2连线。

  小草探出头 是春天的琴声

  树木吐出芽 是春天的眼睛

  早开的野花 是春天的眉毛

  解冻的小溪 是春天的音符

  二年级下册语文《找春天》教案 3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重点难点:认记生字,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所表达的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方法:以读为主,以读促悟,以读带记。

  教学用具:媒体资源:课件《找春天——教学演示课件》,课文范读视频《找春天》,Flash动画《找春天——生字学*》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读识字

  (一)教学课件引入

  播放课件《找春天——教学演示课件》中关于春天的视频《春天》、《春天的活动》及图片系列《春天来了》,要学生说说早春的特点。

  师: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春天的踪迹。当我们发现春天的时候,心里一定会荡起一阵惊喜,体验到发现的快乐。让我们先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播放课文范读视频《找春天》,让学生在听读的同时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并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自读或小组合作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后说说课文中的小朋友发现了什么。

  2.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记住生字。

  二.合作交流

  1.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认识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利用Flash动画《找春天——生字学*》,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有选择地选取生字进行全面的总结性学*。

  三、品读领悟

  1.读着课文,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读第二自然段。

  2.读第三自然段,能读出什么?

  3.作者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带着这个问题反复读课文,从找春天的过程中感悟春天,体会找春天的乐趣,体验发现的快乐。

  4.带着欣喜的心情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

  5、朗读练*

  可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挑战读。

  6、配乐朗读,读出感情

  播放课文范读视频《找春天》,创造氛围。师生一起跟随视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在课前播放课件《找春天——教学演示课件》中的动画及视频歌曲《春天》、《小雨沙沙沙》、《布谷》,使有时间及兴趣的学生进一步对春天得到感性认识。

  四、巩固延伸

  (一)复*

  1.同桌抽读、检读生字。

  2.有感情、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选读课文,自主积累,练*背诵

  1.展示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可以读读背背,可以读读抄抄,也可以试着默写。

  3.背诵课文。

  4.个别抽背。

  (三)、指导写字

  1.认读生字。

  2.扩词练*。

  3.重点指导“溪、摇、野、躲”四个字,注意提示和范写容易写错的笔画和部件。

  4.学生练*。

  (四)、同桌合作学*,完成“找找说说”的练*

  (五)、迁移运用,拓展想象

  播放课件《找春天——教学演示课件》中的动画及视频歌曲《春天》、《小雨沙沙沙》、《布谷》等,学生思考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然后写一两句赞美春天的句子

  1.展示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可以读读背背,可以读读抄抄,也可以试着默写。然后让部分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积累的词句或段落。

  3.练*背诵课文。

  4.画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然后写一句话。、

  5.齐唱《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在想象中结束教学

  板书

  1、找春天

  小草

  野花

  树芽

  解冻的小溪

  《找春天》是一篇描写春天的优美的文章,本文充满了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读起来,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清新活力。教学本文,不仅要引导学生从文中感受春天的美好,更是要激发学生到大自然里去寻找、发现春天。孩子们已经对春天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些生活积累同样可以让孩子们对这篇课文有很好的感

  性认识。课前要先引导学生联系以往生活经验,联系以前所学课文,回忆春天的有关特征。上完了这一课,感觉已经按既定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积极性高,课堂气氛较活跃。以下是我觉得自己做得较好的方面:

  一、把识字、写字教学贯穿在课堂的始终。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我在设计教学时着重考虑在教学中如何落实“识字写字”这一点。由于在第一课时我就让学生认识了生字,因此在这课时识字的任务主要是复*巩固。反思这一课,对识字的巩固时间是比较充足的。在课伊始,我就利用课件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组成的词,让学生开火车认读,以检查生字读音,并注意纠正错误的读音。接着,我把“我会写”生字组成的词也一起出示,让学生齐认读。生字不断的复现,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印象。然后,我把课后“读读说说”这道*题展示出来,让学生认读汉字,并把它们组成不同的词。在课中,我也注意引导学生复*、理解生字。如:在理解:探出头、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等词时,我让学生通过做动作理解了词的意思,并及时提醒学生观察字形,巩固了对字形字义的认识。课结束前,我利用了的六、七分钟我时间指导学生写“溪、摇”两字。二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写字基础,写字前,我让学生分析这两字的结构特点、相像之处,再让学生说说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接着教师再示范讲解。在学生书写的过程中注意学生写字*惯的培养。

  二、设计巧妙,以读代讲

  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要重视“读”的训练,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就更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加强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逐步感知、感悟、内化。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尽量减少提问设计,以读代讲,尽量做到以读为本,把读贯穿在始终。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使学生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在学*1、2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听老师范读,从听读中体会孩子们的心情。我问:“你体会到孩子们的心情怎么样?你从哪里体会出来的?”接着,我抓住两个“!”指导学生读第1段,读出高兴、激动的语气。指导读第二段时,抓住“脱”、“冲”、“奔”、这几个动词,读了孩子们去找春天的急切心情。课文3-7自然段是重点段,学*这部分时,我引导学生反复*地读,个别读、齐读、做动作读、比赛读,以求达到熟读成诵。第3段也是理解的难点,我采用了变序教学,先品读4-7自然段,再理解第3段,突破了难点。我问学生:“我们在田野里找到了春天的哪些景物?请读3-7自然段,把我们看到的景物划出来。”根据学生的汇报,我及时出示4-7段,借助图片让学生理解,并指导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从读中感悟春天的美。接着我再过渡引出第3段,问:“为什么说‘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先让学生动作模仿害羞的小姑娘的样子,再引导学生联系下文来理解:春天刚来时,小草才探出头,小花只有一朵两朵,春天的特征不明显,所以要仔细找才能发现。“我们仔细地找呀!找呀……”教师以语言描述,设置情境,又把学生引导到背诵4-7段中。

  三、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训练有密度。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教学中,我注意培养学生动笔墨读书的好*惯。在3-7段教学中,我让学生边读边想,把我们找到的春天的景物划出来。在第8段中,我让学生标出找春天的动作词。学*4-7自然段后,我让学生从这几段中找找语言规律。能干的学生发现了“(),那是春天的()吧?”我让学生进行仿说训练,训练设计由易到难,有梯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说话能力。我又抓住最后一段的“……”引导学生想象,“作者省去了哪些春天的美景,你能帮忙找一找吗?”让学生用“春天来了,我看(听、闻、触)到了。”练*说话。

  通过一系列的读、想、找、说、背,对学生进行训练,如果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我想对学生语文能力会提高很快。

  这节课当然也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指导朗读不够到位,学生没能读出春天的美。由于是借班上课,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够了解。在课前的检查了解中,我发现学生的朗读响亮、整齐,但太过整齐划一,听起来没有抑扬顿挫之感。在课堂上,由于怕自己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在指导读书时没有花过多时间去指导学生怎么美读。学生读起来还是改变不了以往的朗读*惯。如果老师在教学中多发挥自身富有感情的范读,让学生去模仿,学生朗读的效果可能要好一些,这也更能体现老师以生为本,教得扎实。

  二年级下册语文《找春天》教案 4

  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古诗引入

  出示古诗《早春》,老师范读或由会读的同学朗读,再说说早春的特点。

  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春天的踪迹。当我们发现春天的时候,心里一定会荡起一阵惊喜,体验到发现的快乐。让我们先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想办法记住生字。

  2.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3.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认识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三)再读课文,感知发现

  自读或小组合作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后说说课文中的小朋友发现了什么。

  (四)配乐朗读,读出感情

  播放轻音乐,创造想象的氛围。教师与学生一起的轻音乐声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悟课文。

  1、交流自已课后找春天的情况。

  2、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再带着这个问题读“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体会本文作者急切、向往、激动的心情,感悟“冲出、奔向”等词语。

  3、你从“春天好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个句子中能体会到什么?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说说初春的特点,从而体会课题中的“找”字,体会课文表达的发现的乐趣。

  4.本文作者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带着这个问题反复读课文,从找春天的过程中感悟春天,体会找春天的乐趣,体验发现的快乐。体会课文语言的美感和蕴含其中的感情。

  5.带着欣喜的心情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

  二、指导写字,完成课后练*“找找说说”

  1.重点指导“溪、摇、躲、解”四个字。注意提示和范写容易写错的笔画和部件。

  2.采取同桌合作学*的形式,完成“找找说说”的练*。

  二年级下册语文《找春天》教案 5

  【学*目标】

  1.认识“羞、遮、掩、躲、探、嫩、符、触、鹊”等9个生字;会写“脱、冻、溪、棉、探、摇、野、躲、解”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春天的特点。

  【课前准备】

  1.音乐曲目《春天畅想曲》,各类春景的课件。

  2.学生画一画春天中的各种花儿、草儿、树芽儿??。

  3.学生收集与春天有关的图片、诗歌、散文等资料。

  【教学过程】

  一、直观图象引入

  1.同学们,冬天过去了,春姑娘又悄悄地向我们走来。(教师播放课件的部分内容)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嫩绿的小草,绽放的花朵,还带来了哪些美丽的景象?下面,我们一块儿到课文中去“找春天” 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春天还在什么地方呢?(教师配乐范读)

  2.同学们找到的春天多美啊!请大家自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3.指读(4名同学)你最喜欢的一段,其他同学评一评。(教师引导学生,多从正面评价。)

  4.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给予评价。

  三、品读课文

  1.春天来了!春天来了!你认为文中哪句话让你知道春天真的到来了?请你读给同桌听一听。(指名)

  你知道什么是“探出头来”吗?你能给大家演示一下吗?“小草探出头来”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请看大屏幕。(教师演示课件。)

  师:多可爱的小草呀!谁再来读一读?(指2~3名学生读,教师注意提示疑问语气。)

  师:课文中还有这样的句子吗?找出来的在小组内读一读,一人一句,看谁读得最棒——可以边读边做动作,加上自己的表情。

  2.(实物投影4~7自然段。)

  (1)选择一小组来表演读,其他学生正面评价,提出建议。

  (2)教师演示课件表演读。

  (3)仿照句式,练*说话:,那是春天的吧?

  (4)全体同学表演读。

  3.你还可以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春天来了?(指名)把有关句子读出来,讲出你的理由。

  4.师:是啊,美丽的春天来啦!(教师播放课件,和学生一起小结过渡。)

  我们看到了 (学生回答);我们听到了 (学生回答);我们闻到了 (学生回答);我们触到了 (学生回答)。

  师:春天无处不在!课文哪些地方还能看出来?(指读有关句子)

  四、学生拓展交流

  1.大自然中的春天美不胜收,音乐中的春天充满幻想。现在,请同学们将

  收集到的有关春天的资料展示给大家。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向其他同学介绍春天的美。

  2.请一位同学上台向大家介绍?(配以实物投影。)

  4.看小组里谁收集的资料最丰富。(一组评一位,然后大家鼓掌。)

  五、拓展思维

  春天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景象。现在,请每个同学画一幅春天的图画,看谁画得更好。

  二年级下册语文《找春天》教案 6

  找春天

  教学目标

  1、会认“羞”等9个生字,会写“脱”等9个字。

  2、抓住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和反问句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情感

  ,品味美感。

  3、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发现的*惯。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悟读文。

  教学难点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

  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或;音乐磁带《春天在哪里》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轻轻地 ,轻轻地,春姑娘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去迎接她的到来吧!(学生说出有关描写春

  天的词语或句子。)是的,春天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呢?让我们一起去找春天吧!(板书

  :找春天)

  2、歌曲导入。(播放《春天在哪里》的录音磁带或师生哼唱。)

  师:春天在哪里呢?其实春姑娘已经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只有仔细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春

  天吧!

  二、整体感知,初读文本

  1、春姑娘来到了课堂,她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受春天的气息。遇到不认识的字,借

  助拼音读一读。

  2、 同学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了吗?再读一读课文,看看细心的你还能在春天里找到什么?(学生在文中圈一圈,划一划)

  3、 你找到什么?发现了什么?学生畅谈收获。

  三、识字

  1、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交流识字方法。预设方法如下:

  看实物猜字——躲、符、鹊;画图认字——嫩

  做动作猜字——羞、遮、掩、探、触

  谜语、顺口溜猜字——一头羊长得丑(羞);一朵花藏身后(朵)

  3、同桌检查读句子,互相评价打等级。

  (1)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2)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3)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四、指导朗读

  1、快速读文,思考:“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到春天的?指名读——范读——感悟读。

  (重点抓住“脱掉”等表示动作的词语感受孩子们急切激动的心情,读好带“!”的句子。)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用换词和做动作理解“害羞”,并说说句子中哪些词写出了春天“害羞”的特点。

  教师相机进行仿词训练: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

  五、指导写字

  指导写“脱、冻、溪、棉、探、摇”六个字。

  1、让学生先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2、学生互相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冻”不要写成“冻”。

  教师根据学生书写实际,重点指导“溪”和“摇”。

  3、学生练写,力求把字写规范、美观。教师巡视,鼓励写得好的学生,奖励小星星。

  4、学生交流评价,互相打等级。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1、字词:学生自愿展示自己学会的词语。

  2、读文:把爸爸妈妈认为读得好的地方读给伙伴听。

  二、回顾朗读

  1、自由读四至七自然段,思考:我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2、引导学生进行问答式的句式训练:

  例: 问: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答: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多像春天的眉毛啊!

  其他三句也可以模仿训练。

  3、采用多种方式感悟读文:引读、竞赛读、表演读等。

  4、春天还会在哪里呢?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教师和学生可以拓展自己搜集的图片和想到的一些诗句。

  三、熟能成诵

  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想象课文描绘的情境,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背诵(借助板书背诵、看图背诵、

  想象情境背诵。)

  四、拓展延伸

  “我眼中的春天”擂台赛: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任选其一。

  读春天: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读出春天的美。

  说春天:结合生活实践描绘自己看到的春天。

  写春天:写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

  画春天:把看到的、想到的春天画出来。

  演春天:唱唱春天的歌、跳跳春天的舞。

  五、写字指导

  1、学写“野、躲、解”三个字。引导学生发现这三个字左右一样宽。重点强调“身”字做偏旁时的变化。

  2、学生仿写,体会字体的美观、规范。

  二年级下册语文《找春天》教案 7

  教学目标

  1认字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

  3初步了解比喻的不同表达方法

  4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主动去观察发现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

  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试着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游戏热身,预*检查

  播放flash,游戏中识记“触、棉、摇、野”

  2。情境创设:春天的图画(配乐读朱自清《春》)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汇报交流,引出孩子们

  二.片段学*1―2自然段

  1看图,每个孩子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如果你是他们其中的一位,你会怎样读这一句话?

  2快速找到表现他们高兴、激动的字眼(脱、冲、奔)

  真想马上投入到春天的怀抱,这叫迫不――――(及待)

  三.整体感知,自主识字

  1孩子们在田野里找到了些什么呢?自由朗读3―8自然段

  2识字:动作理解(遮、掩等)

  3汇报:小草、野花、树木、小溪

  四.探究发现

  1。观察4―7自然段这四个句子,并把问号分别改成句号和感叹号使句意不变,朗读比较

  2。比喻的另一种表达:“是”

  3.仿写比喻句子:___________,那是____________吧?

  二年级下册语文《找春天》教案 8

  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古诗引入

  出示古诗《早春》,老师范读或由会读的同学朗读,再说说早春的特点。

  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春天的踪迹。当我们发现春天的时候,心里一定会荡起一阵惊喜,体验到发现的快乐。让我们先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想办法记住生字。

  2.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3.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认识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三)再读课文,感知发现

  自读或小组合作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后说说课文中的小朋友发现了什么。

  (四)配乐朗读,读出感情

  播放轻音乐,创造想象的氛围。教师与学生一起的轻音乐声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悟课文。

  1、交流自已课后找春天的情况。

  2、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再带着这个问题读“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体会本文作者急切、向往、激动的心情,感悟“冲出、奔向”等词语。

  3、你从“春天好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个句子中能体会到什么?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说说初春的特点,从而体会课题中的“找”字,体会课文表达的发现的乐趣。

  4.本文作者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带着这个问题反复读课文,从找春天的过程中感悟春天,体会找春天的乐趣,体验发现的快乐。体会课文语言的美感和蕴含其中的感情。

  5.带着欣喜的心情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

  二、指导写字,完成课后练*“找找说说”

  1.重点指导“溪、摇、躲、解”四个字。注意提示和范写容易写错的笔画和部件。

  2.采取同桌合作学*的形式,完成“找找说说”的练*。

  二年级下册语文《找春天》教案 9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重点难点:认记生字,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所表达的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方法:以读为主,以读促悟,以读带记。

  教学用具:媒体资源:课件《找春天——教学演示课件》,课文范读视频《找春天》,Flash动画《找春天——生字学*》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读识字

  (一)教学课件引入

  播放课件《找春天——教学演示课件》中关于春天的视频《春天》、《春天的活动》及图片系列《春天来了》,要学生说说早春的.特点。

  师: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春天的踪迹。当我们发现春天的时候,心里一定会荡起一阵惊喜,体验到发现的快乐。让我们先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播放课文范读视频《找春天》,让学生在听读的同时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并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自读或小组合作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后说说课文中的小朋友发现了什么。

  2.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记住生字。

  二.合作交流

  1.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认识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利用Flash动画《找春天——生字学*》,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有选择地选取生字进行全面的总结性学*。

  三、品读领悟

  1.读着课文,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读第二自然段。

  2.读第三自然段,能读出什么?

  3.作者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带着这个问题反复读课文,从找春天的过程中感悟春天,体会找春天的乐趣,体验发现的快乐。

  4.带着欣喜的心情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

  5、朗读练*

  可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挑战读。

  6、配乐朗读,读出感情

  播放课文范读视频《找春天》,创造氛围。师生一起跟随视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在课前播放课件《找春天——教学演示课件》中的动画及视频歌曲《春天》、《小雨沙沙沙》、《布谷》,使有时间及兴趣的学生进一步对春天得到感性认识。

  四、巩固延伸

  (一)复*

  1.同桌抽读、检读生字。

  2.有感情、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选读课文,自主积累,练*背诵

  1.展示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可以读读背背,可以读读抄抄,也可以试着默写。

  3.背诵课文。

  4.个别抽背。

  (三)、指导写字

  1.认读生字。

  2.扩词练*。

  3.重点指导“溪、摇、野、躲”四个字,注意提示和范写容易写错的笔画和部件。

  4.学生练*。

  (四)、同桌合作学*,完成“找找说说”的练*

  (五)、迁移运用,拓展想象

  播放课件《找春天——教学演示课件》中的动画及视频歌曲《春天》、《小雨沙沙沙》、《布谷》等,学生思考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然后写一两句赞美春天的句子

  1.展示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可以读读背背,可以读读抄抄,也可以试着默写。然后让部分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积累的词句或段落。

  3.练*背诵课文。

  4.画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然后写一句话。、

  5.齐唱《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在想象中结束教学

  板书

  1、找春天

  小草

  野花

  树芽

  解冻的小溪

  《找春天》是一篇描写春天的优美的文章,本文充满了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读起来,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清新活力。教学本文,不仅要引导学生从文中感受春天的美好,更是要激发学生到大自然里去寻找、发现春天。孩子们已经对春天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些生活积累同样可以让孩子们对这篇课文有很好的感

  性认识。课前要先引导学生联系以往生活经验,联系以前所学课文,回忆春天的有关特征。上完了这一课,感觉已经按既定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积极性高,课堂气氛较活跃。以下是我觉得自己做得较好的方面:

  一、把识字、写字教学贯穿在课堂的始终。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我在设计教学时着重考虑在教学中如何落实“识字写字”这一点。由于在第一课时我就让学生认识了生字,因此在这课时识字的任务主要是复*巩固。反思这一课,对识字的巩固时间是比较充足的。在课伊始,我就利用课件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组成的词,让学生开火车认读,以检查生字读音,并注意纠正错误的读音。接着,我把“我会写”生字组成的词也一起出示,让学生齐认读。生字不断的复现,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印象。然后,我把课后“读读说说”这道*题展示出来,让学生认读汉字,并把它们组成不同的词。在课中,我也注意引导学生复*、理解生字。如:在理解:探出头、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等词时,我让学生通过做动作理解了词的意思,并及时提醒学生观察字形,巩固了对字形字义的认识。课结束前,我利用了的六、七分钟我时间指导学生写“溪、摇”两字。二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写字基础,写字前,我让学生分析这两字的结构特点、相像之处,再让学生说说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接着教师再示范讲解。在学生书写的过程中注意学生写字*惯的培养。

  二、设计巧妙,以读代讲

  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要重视“读”的训练,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就更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加强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逐步感知、感悟、内化。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尽量减少提问设计,以读代讲,尽量做到以读为本,把读贯穿在始终。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使学生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在学*1、2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听老师范读,从听读中体会孩子们的心情。我问:“你体会到孩子们的心情怎么样?你从哪里体会出来的?”接着,我抓住两个“!”指导学生读第1段,读出高兴、激动的语气。指导读第二段时,抓住“脱”、“冲”、“奔”、这几个动词,读了孩子们去找春天的急切心情。课文3-7自然段是重点段,学*这部分时,我引导学生反复*地读,个别读、齐读、做动作读、比赛读,以求达到熟读成诵。第3段也是理解的难点,我采用了变序教学,先品读4-7自然段,再理解第3段,突破了难点。我问学生:“我们在田野里找到了春天的哪些景物?请读3-7自然段,把我们看到的景物划出来。”根据学生的汇报,我及时出示4-7段,借助图片让学生理解,并指导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从读中感悟春天的美。接着我再过渡引出第3段,问:“为什么说‘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先让学生动作模仿害羞的小姑娘的样子,再引导学生联系下文来理解:春天刚来时,小草才探出头,小花只有一朵两朵,春天的特征不明显,所以要仔细找才能发现。“我们仔细地找呀!找呀……”教师以语言描述,设置情境,又把学生引导到背诵4-7段中。

  三、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训练有密度。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教学中,我注意培养学生动笔墨读书的好*惯。在3-7段教学中,我让学生边读边想,把我们找到的春天的景物划出来。在第8段中,我让学生标出找春天的动作词。学*4-7自然段后,我让学生从这几段中找找语言规律。能干的学生发现了“(),那是春天的()吧?”我让学生进行仿说训练,训练设计由易到难,有梯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说话能力。我又抓住最后一段的“……”引导学生想象,“作者省去了哪些春天的美景,你能帮忙找一找吗?”让学生用“春天来了,我看(听、闻、触)到了。”练*说话。

  通过一系列的读、想、找、说、背,对学生进行训练,如果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我想对学生语文能力会提高很快。

  这节课当然也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指导朗读不够到位,学生没能读出春天的美。由于是借班上课,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够了解。在课前的检查了解中,我发现学生的朗读响亮、整齐,但太过整齐划一,听起来没有抑扬顿挫之感。在课堂上,由于怕自己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在指导读书时没有花过多时间去指导学生怎么美读。学生读起来还是改变不了以往的朗读*惯。如果老师在教学中多发挥自身富有感情的范读,让学生去模仿,学生朗读的效果可能要好一些,这也更能体现老师以生为本,教得扎实。

  二年级下册语文《找春天》教案 10

  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古诗引入

  出示古诗《早春》,老师范读或由会读的同学朗读,再说说早春的特点。

  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春天的踪迹。当我们发现春天的时候,心里一定会荡起一阵惊喜,体验到发现的快乐。让我们先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想办法记住生字。

  2.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3.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认识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三)再读课文,感知发现

  自读或小组合作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后说说课文中的小朋友发现了什么。

  (四)配乐朗读,读出感情

  播放轻音乐,创造想象的氛围。教师与学生一起的轻音乐声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悟课文。

  1、交流自已课后找春天的.情况。

  2、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再带着这个问题读“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体会本文作者急切、向往、激动的心情,感悟“冲出、奔向”等词语。

  3、你从“春天好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个句子中能体会到什么?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说说初春的特点,从而体会课题中的“找”字,体会课文表达的发现的乐趣。

  4.本文作者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带着这个问题反复读课文,从找春天的过程中感悟春天,体会找春天的乐趣,体验发现的快乐。体会课文语言的美感和蕴含其中的感情。

  5.带着欣喜的心情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

  二、指导写字,完成课后练*“找找说说”

  1.重点指导“溪、摇、躲、解”四个字。注意提示和范写容易写错的笔画和部件。

  2.采取同桌合作学*的形式,完成“找找说说”的练*。


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教案范本5份(扩展6)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范本10份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1

  教学内容:

  1、学*歌曲《螃蟹歌》

  2、欣赏乐曲《云雀》、《四小天鹅舞曲》和《杜鹃圆舞曲》

  3、歌表演《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

  4、活动《动物联欢会》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体验、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用歌声表现不同情绪的歌曲。认识换气记号,并能在歌曲中正确运用。

  2、初步认识小提琴并熟悉它的音色;欣赏芭蕾舞;了解世界地域文化,扩大音乐视野。

  3、学*运用地方方言演唱四川民歌《螃蟹歌》,了解中国地域文化,扩大音乐视野。

  教材分析:

  1、《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 这是一首一段体结构的西班牙儿歌,2/4拍,ъE大调式。歌曲的音域不宽,仅有六度(do--la),旋律多是同音的连续重复和级进下行,由于二度移位模进的手法贯穿全曲,使曲调新颖,别有特色。

  2、《云雀》这是一首流传于罗马尼亚的民间乐曲。乐曲欢快活泼,由小提琴演奏。通过听赏乐曲,感受罗马尼亚音乐风格,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认识小提琴并了解它华丽优美极富表现力的音色。

  3、《四小天鹅舞曲》芭蕾舞剧《天鹅湖》是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在1876年写成的。《四小天鹅舞曲》就是芭蕾舞剧《天鹅湖》第二幕中的一段舞曲。全曲篇幅不长,#f小调,4/4拍,快板。开始由大管奏出由连续的八分音符组成的、活泼跳跃的伴奏音型。

  4、《螃蟹歌》这是一首流传于四川地区的民歌。歌曲2/4拍,徵调式,由上下乐句构成。旋律诙谐、活泼,表现了在河边玩耍的孩子们观察到螃蟹和发生在它身上的故事。

  5、《杜鹃圆舞曲》这是挪威作曲家约纳森所作的一首管弦乐曲,该曲在曲调和节奏上都具有挪威民间舞曲的风格。

  6、《动物联欢会》大型综合性活动《动物联欢会》是这个单元的一个综合练*,从教科书的呈现方式上看,出现了以往学*过的一些歌曲和乐曲的图片,教师可引导学生观看课本上的插图,回忆曲名并复*演唱。

  教学重点:

  复*所有学*演唱和聆听过的歌曲和乐曲。

  教学难点:

  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素材,在音乐活动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地表演、歌唱。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歌表演《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

  2、为歌曲《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伴奏。

  教学目标:运用听唱法,学*歌曲《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利用分段听赏模拟动物的叫声记忆歌词,引导学生创编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学生选择课堂常用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1、教师在课前将黑板布置成一个美丽的村庄。

  2、学唱歌曲:

  (1)播放歌曲并提问:歌曲中出现哪些可爱的小动物

  (小狗、大马、小鸭、小猪、小鸡、小牛、小驴、小羊)

  (2)再听歌曲前两段并提问:小动物是怎么叫的?谁能模仿它们的叫声?

  学生回答出一种动物,教师将这种动物的画片贴在黑板上。

  小狗叫: wang wang 大马叫:hui ----

  小鸭叫: ga ga 小猪叫:heng

  (3)再播放歌曲前两段: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一个小组在歌曲规定的地方模仿这种动物的叫声。

  (4)再播放歌曲前两段:你能模仿这几种动物的叫声吗?

  (分别找四个学生带上相应的头饰模仿动物的叫声)

  (5)跟录音演唱歌曲前半部分:由四个同学分别模仿四种动物的叫声。

  (6)再听歌曲后两段并提问:歌曲中还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么叫的?谁能模仿它们的叫声?

  学生回答出一种动物,教师将这种动物的画片贴在黑板上。

  小鸡叫: ji ji 小牛叫: mou----

  小驴叫: a a 小羊叫: mie ----

  (7)再播放歌曲后两段: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一个小组在歌曲规定的地方模仿这种动物的叫声。

  (8)再播放歌曲后两段:你能模仿这几种动物的叫声吗?

  (分别找四个学生带上相应的头饰模仿动物的叫声)

  (9)跟录音演唱歌曲后半部分:由四个同学分别模仿四种动物的叫声。

  (10)完整演唱歌曲:分别由八个同学模仿八种动物的叫声。

  (11) 认识唤气记号:

  3、歌表演:

  (1)这首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2)分组讨论用什么样的动作表现歌曲?

  (3)分组汇报并表演,其他小组为他们的表演打分,评选出最佳小组。

  4、选用课堂常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1)分组讨论选用什么乐器?在乐曲的什么部分伴奏?

  (2)小组汇报。

  5、总结下课。

  随笔:学生能够运用听赏模拟动物的叫声来记忆歌词,能创编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云雀》。

  2、欣赏乐曲《四小天鹅舞曲》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云雀》,体验乐曲带给人们欢快的情绪,认识小提琴,了解它的音色。

  2、通过欣赏《四小天鹅舞曲》,记忆乐曲的旋律主题,并了解一种艺术形式——芭蕾舞。

  教学过程:

  1、欣赏乐曲《云雀》。

  (1)初听乐曲:你听到了什么?(鸟叫)

  (2)介绍曲名:罗马尼亚乐曲《云雀》。

  (3)再听乐曲: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4)再听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5)介绍小提琴:出示小提琴的图片及演奏方式图,聆听小提琴优美华丽的音色。

  (6)完整聆听乐曲,体验乐曲欢快的情绪。

  2、欣赏《四小天鹅舞曲》:

  (1)欣赏动画片《天鹅湖》的片段,简单介绍故事情节,引出乐曲《四小天鹅舞曲》。

  (2)初听乐曲: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3)记忆主题:教师在钢琴上弹奏,学生哼唱记忆。

  (4)再听乐曲:乐曲主题反复出现几次?

  (5)观看芭蕾舞剧《天鹅湖》片段:四小天鹅舞。

  (6)教师钢琴演奏《四小天鹅舞曲》。

  3、活动:听乐曲填序号。

  (1)将听赏过的乐曲的图标贴在黑板上。

  (2)教师播放乐曲的片段(主题),全体学生选择乐曲图标,并说出曲名。

  顺序: 《口哨与小狗》、《云雀》、《大象》、《荫中鸟》、《四小天鹅舞曲》、《快乐的小熊猫》、《狮王进行曲》。

  (3)教师播放乐曲的主题,学生在书上填写序号。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2

  教学目标:

  1. 能积极参与户外音乐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2. 能学会演唱歌曲《小树快长高》,并用充满童趣、天真的动作进行歌表演。

  3. 能为虚线画添色填画,表现歌曲的情境。

  教学重点:

  1.学*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2.参与《绿色之歌》的艺术实践活动。

  教学难点:结合歌唱音形象,让学生体验和表现歌曲。

  教 具:录音机、磁带、小树、小马和小星星头饰、画板、彩笔、手风筝。

  教学过程:

  导 入:带领学生找朋友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到美丽的小花园,请大家帮助小精灵找一找美丽的春天吧!(学生在设计的场景:小花园、小树林、小草坪里寻找。)

  师:小朋友,你们都找到了什么?(让学生自由地畅谈春天)

  请大家在熟悉的歌曲〈嘀哩 嘀哩〉中用最美丽的动作与表情表现春天。

  师:小朋友,你们的表演引来了小鸟,引来了美丽的春天,小树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瞧!它们正向你们示意、为你们唱歌呢!

  1. 教师范唱(随老师的琴声用“沙”,“哩”,“啦”,“叽”等跟唱歌曲的旋律)。

  2. 歌词朗读(跟老师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3. 教师再唱一遍歌曲。

  4. 师生同唱歌曲。

  歌曲表现

  师:小精灵听到你们的歌声,非常高兴,它也来到了小树的身边,轻轻地抚摸着一棵棵小树,盼望着它快快长高。小朋友,你们听,它是怎样唱的。(放录音《小树快长高》)

  师:想不想跟小精灵比一比,看谁唱得更好!

  (教师把学生的歌声录下来,然后让大家一起来评价,指出需要改正的地方)

  音乐活动

  同学们,现在有一个地方,因为人们不懂爱惜树木,乱砍乱阀,整树林都光秃秃的,让我们一起来把绿色还给它们吧(边听歌曲〈绿色小兵〉边给书本上的图画添上颜色)

  小 结:同学们你们今天做了绿色小兵,保护了环境,希望你们以后都能这样,做一个爱护树木的好公民。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3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小提琴独奏《大海》,学生能听辩“独奏”这一形式。

  2、通过学唱歌曲《大海》,学生能感悟词曲中蕴含的“美”。

  ●教材分析

  教材借助其他姊妹艺术融诗、画、音乐为一体,让学生欣赏各种形态“海”的画面时,在充满海的品味的音乐声中去朗诵《大海》这首诗。并在此基础上教唱《大海》这首歌。

  ●教学过程

  (一)歌曲《大海》

  1、看看听听。教师播放小提琴独奏《大海》,学生边听音乐边看书32页图画。简介名画欣赏《海滨的渔船》及作者。

  2、听听读读。教师与学生一起听小提琴独奏《大海》,并在乐声中有感情地朗读《大海》这首诗歌。

  3、学新知识。结合课文巩固复*善于表现优美、抒情音乐的乐器——小提琴,了解“独奏“这一形式。

  4、唱唱想想。教师和学生一起听录音范唱轻声跟唱歌曲。演唱时请学生体验“f”个这力度记号安排在歌曲什么地方较合适?并想象一下大海会是什么样的情景?曲谱如下:

  学唱歌曲时,教师可以采用师生分句演唱的方法。如:教师唱前半句,学生唱后半句,再反过来学生唱前半句,教师唱后半句,最后一句齐唱。

  4、唱唱做做。熟唱歌曲后,教师可请学生做以下活动,◎模仿各种不同情景的大海发出的声音。◎用自己身体的律动来表现大海的不同情景并发出不同的声音。◎请编出或讲出有关海的一些故事。

  5、唱唱划划。教师启发学生随着自己的演唱旋律画出旋律线条,并做书35页练*1。

  6、听听画画。教师可根据自身教学对象进行拓展教学。如:大海是多姿多彩的。并不永远是风*浪静的。听赏管弦乐曲《天方夜谭》的几个片段,他们描写了不同的“海”的情景。请学生把听赏后的感受用画画的方式表达出来。

  7、环保教育。教育学生爱惜水资源,不污染水资源,保护大海,不让大海受到污染。并且环保从自己做起。

  教学反思:本单元通过听赏小提琴独奏《大海》,学生能听辩“独奏”这一形式;通过学唱歌曲《大海》,学生能感悟词曲中蕴含的“美”。学生结合《一千零一夜》中的一些神话故事,欣赏起来有自己的一些感觉,但是学生对这种交响乐的理解还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多渗透一些交响乐的欣赏。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4

  教学内容:

  一、聆听欣赏温州民歌《月光光》学唱并创编新歌词

  二、延伸欣赏《叮叮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有感情的演唱《月光光》,体会歌曲中的“静”“动”结合,能综合表演歌曲。

  2.感受温州的风土人情,体验民歌魅力,创编《月光光》新歌词,尝试用方言演唱。

  过程与方法:

  1.聆听《月光光》感受歌曲“静”的意境,体会歌曲的静中有闹,并能用不同音色、情绪表演。

  2.在游戏中体会乐曲风格,全班分工合作综合表演《月光光》,体验合作与创新的快乐。

  3.聆听温州民歌《叮叮当》,感受温州民歌的独特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喜欢、热爱温州民歌,热爱家乡温州,热爱祖国。

  2.乐于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感受温州民歌,学唱《月光光》并用对比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1.知道“唱支歌儿夸夸家乡山水美,一片(呀)好风光好风(呀)光”的换气点,正确演唱“一片(呀)好风光好风(呀)光”用不同情绪演唱歌曲,准确演唱一字多音的歌词。

  2.创编新歌词

  教学准备:

  课件、快板、蒲扇、钢琴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创设情境

  1.听《星光恰恰恰》律动进教室

  2.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跳的这段音乐给你什么的感受?

  生1:欢快、高兴

  生2:热闹

  师:老师也用一个字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那就是“闹”,你能给闹找一个反义词吗?

  生:静

  师:小朋友的反映真快!请同学仔细听接下来的这段音乐是“静”还是“闹”?

  3.聆听《月光光》伴奏音乐

  听后交流

  生:静静的

  过渡:静静的音乐让老师想起夏天布满星空的夜晚,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飞到夏天夜晚,看看庭院里乘凉的人们正在做什么?

  设计意图:

  在律动动进入教室,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教师设计“闹”让学生找出它的反义词,直接感受《月光光》静静的意境。在静静的音乐中启发学生想象夏日月夜乘凉图,进入意境。

  二、寓教于乐

  聆听歌曲,体验意境

  1.初听范唱,想象意境

  听后交流

  生1:我仿佛看见妈妈正在哄宝宝入睡

  生2:小朋友正在月光底下捉迷藏、做游戏

  生3:我好象听见孩子们正在听大人讲故事

  ……

  2.听音乐表现情境

  师:小朋友的想象力真丰富,你们能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把乘凉时人们的动作模仿出来吗?

  生做动作,师猜,生互猜

  师:小朋友们的表演真形象,你看,我把自己小时侯乘凉时用的蒲扇都带来了。我现在要随着音乐摇一摇,请小朋友自己观察老师的动作,看看老师是怎么摇的。如果你发现规律就跟老师一起来。

  3.三听音乐,感受歌曲节奏

  师随音乐,用扇子×-︱×-‖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生观察并能随音乐摇扇子

  三、创造表现

  4.按节奏读歌词

  师:小朋友的动作给大家带来了阵阵凉意,你能用轻轻的声音把静静的夜晚按节奏读出来吗?

  重点引导:

  一片(呀)好风光好风(呀)光

  师:括号里的“呀”能不能去掉?应该怎样把语气读出来呢?

  快速、惊叹、自豪地

  边摇扇子边读歌词

  师生对读

  5.师范唱,生体验歌曲的情绪变化

  师:歌曲里说夸夸家乡山水美,你猜,他们的家乡在哪里?

  生:温州

  师:小朋友们非常善于学*,在曲谱中找到了答案。我们都是温州人,吴老师非常自豪,我们的家乡山水风光这么美,我也想放声歌唱,听一听,老师唱这首歌的时候,情绪(心情)有什么变化?

  生:前面是优美、安静

  后部分是热闹的、自豪的

  师:为什么原来安静的夜晚会变得热闹了?

  生1:小朋友的游戏声

  生2:唱歌夸夸家乡……

  (体会,原本安静的夜晚,被小朋友的歌声、游戏声打破了,成了“静、动”结合的意境)

  师:请同学想想唱后部分时加上什么动作会更加热闹?

  拍手、点头……

  6.随乐律动,对比动静

  师:请同学把自己设计的动作跟着音乐表演出来。

  月光光,光亮亮,大树底下 去乘 凉,

  × -︱× -︱× - ︱× -︱

  摇摇摇摇(点头、指星星)

  唱支歌儿 夸夸 家乡 山水 美, 一片呀好风 光 好风呀光。

  × × ︱× × ︱× × ︱× × ︱× ×︱× × ︱× ×‖

  拍拍 拍拍拍拍 拍拍 拍拍 拍拍 拍拍

  【设计意图】:

  教师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每次都能带着明确的'目标聆听音乐,丰富学生音乐体验、淡化教学痕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聆听感受、体验音乐。在情境表演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音乐实践中,学生的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音乐活动的实践者。这样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歌曲情绪的不同,加深对乐曲的记忆。

  三.学唱新歌 综合表演

  1.随音乐默唱

  2.跟琴唱

  引导解决难点:一字多音

  3.多种形式演唱:齐唱、接龙……引导学生用对比情绪演唱

  4.方言快板赞学生

  师:小朋友的表演真精彩,老师用快板夸夸你们,认真听,你们听懂老师在夸你们什么?

  小朋友的歌曲真唱好,

  老师听后还想听添。

  这里的民歌恁有味道,

  你们用瑞安话唱就更好!就更好!

  生说

  过渡:《月光光》是我们温州人创造的民歌,原来就是用温州话演唱的,你们能不能也用方言唱

  6.用方言演唱歌曲

  a.师范读

  b.生用方言读,有能力全部读出来的就完整用方言,不能完成的第一句“月光光,光亮亮,大树底下去乘凉”用方言,其他的用普通话

  c.尝试用方言演唱

  【设计意图】:

  通过多中形式的演唱,预防学生的歌唱疲劳,教师用温州方言说快板夸学生这一环节自然地过渡到温州方言,也体验了温州快板这一艺术形式的魅力,用方言演唱歌曲就水到渠成了。用温州方言演唱温州民歌,使音乐更加生活化、本土化,让音乐走入孩子们的生活。

  四、创编歌词 拓展延伸

  1.引导

  师:我们的家乡温州是山水名城,你看这么美丽的风景,除了唱支歌夸夸家乡以后,你还能用什么方式夸夸家乡呢?

  “月光光,光亮亮,大树底下去乘凉,画幅画夸夸家乡山水美,一片(呀)好风光好风(呀)光。”

  2.创编歌词

  师巡视引导

  跳支舞、讲故事、说快板等等

  3.综合表演

  尝试用方言演唱自己编的歌词

  找伙伴,综合表演赞家乡

  4.欣赏《叮叮当》

  师:温州民歌丰富多彩,最受小朋友喜欢的民歌是《叮叮当》

  出示歌词“你印象最深的歌词是什么?”

  “民歌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谈谈感受,体会民歌的独特性

  【设计意图】:

  温州方言演唱的温州民歌,贴*学生生活,在聆听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民歌的独特情趣,激发学生对温州民歌的兴趣,从而更加喜欢温州、热爱温州,也能让学生喜欢更多其他地方的民歌。

  五.完美结课 寄予希望

  师:今天我们学*的歌曲《月光光》是哪里的民歌?你们觉得好听吗?

  我们一起走进了温州,欣赏了温州民歌。希望同学们课后再去找一找家乡的民歌,并能学一学,唱一唱,下次我们举办民歌会,看谁会唱的民歌最多!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深深得感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虽然只是用短短的一句话、小小的一个动作或者是话说间变换一个音调就能把创造的种子播入学生幼小的心田。这也正是音乐教育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方面所不容忽视的价值所在。因此,作为我们音乐教师,更要有意识在教学中寻找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契机,大力发展学生的的创新思维。

  如我在《月光光》一课中,为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步入”歌曲的意境,设计了“月夜、大树、田野、乘凉孩童”的多媒体画面,配以《月光光》的背景音乐,学生自然而然地陶醉在歌曲的意境中。唱歌、表演等学*就在极其自然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了。同此,老师可提出更新奇、诱人的问题。如我此时就提出也是本课的难点所在:你们能为这首曲风独特的歌曲,选择适当的打击乐伴奏吗?学生在掌握了此首歌曲的情况下,不难做出正确的选择。于是,能发出稍弱声音的自制小乐器,如用口香糖盒做成的小沙罐、用废旧的易拉罐罐皮做成的小串铃等就成了学生们的首选。这更强调了本首歌曲的曲风“静”,也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了作者要表达的意境。通过此次伴奏的学*,很多学生主动举手说:“王老师,下节课我还能为这首歌曲伴奏吗?”“我回家再做一个能发出声音小点的伴奏乐器,可以吗?”……到第二节课,很多学生做了各式各样的小乐器,有用八宝粥罐子做的,有用薯片盒子做的,有用食品袋子做的,都装着少量的沙子、豆子等,还有的在罐子盒子上贴装饰品,画图画,完全是一个音乐、美术、手工的整合。这让我感叹老师提出的有适当想象思维余地的问题,对发展学生的逆向、发散、求异的思维起着多么重大的意义。做为音乐老师,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感觉器官,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在学*的前沿,推动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教育活动,从而实现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5

  教学内容

  聆听《天鹅》、表演《小小摇篮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聆听《天鹅》

  1、提问导入师:天上飞的有哪些动物?既可在天上飞又能在水里游的动物又有哪些?谁愿意说说自己心中天鹅的形象? 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道去一个很美的地方欣赏天鹅、感受天鹅

  2、初听: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乘着音乐的翅膀进行想像并思考三个问题:乐曲是用哪些乐器演奏的?(大提琴独奏,钢琴伴奏)各种乐器表现的是什么形象?透过音乐你看到了一幅什么画面?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引导,鼓励孩子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感想。

  4、讲小故事:被埋没了25年的圣-桑作品《动物狂欢节》这部如今广为人知的音乐作品曾经披打入冷宫25年。当然,这样的事情在音乐史上绝不少见。但是,最让人不解的是,使这部杰作人为地遭受这种不幸命运的不是别人,而是作曲家本人。1886年,法国著名作曲家圣-桑完成了标题为《动物狂欢节》的管弦乐组曲。同年3月,作者亲自指挥了这部作品的演出,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但是,就在这次演出后不久,圣-桑突然宣布禁止这部作品在他生前继续演出,并且也不准出版这部作品的总谱。一直到作曲家逝世前夕,他才在遗嘱中解除了自己的禁令,使得这部25年内无人问津的作品重见光明,其中很多旋律,尤其是第13曲《天鹅》,成为了脍炙人口的著名乐曲。人们感到奇怪:既然这部作品具有如此杰出的艺术价值,那么作曲家本人为什么要禁止它在自己生前继续演奏和为人所知呢?原来,圣-桑在这部作品里讽刺了当时的很多著名的音乐家,他用夸张、变形、戏谑的手法借用了柏辽兹、门德尔松、奥芬巴赫、罗西尼等音乐大师的一些著名的旋律,虽然圣-桑本人并无恶意,但为了慎重,他还是做出了上述的决定。

  5、复听乐曲,进一步感受、理解作品。放课件观赏绘画音乐《天鹅》。(我们来看看美术大师是怎样理解刚才这首乐曲的)欣赏完后请同学们各抒己见(你有要说的吗?谁能谈谈自己的感受?)。

  6、再次欣赏,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乐曲。可随音乐做天鹅的动作,也可用颜色来表示,也可用线条来表现乐曲,还可以画一幅天鹅图。

  三、学*歌曲《小小摇篮曲》:

  1、老师请同学们听一首歌曲,你能不能猜出这首歌曲应该在什么时候唱?(CAI播放歌曲)

  2、学生回答后,教师紧接着问为什么是晚上唱的,这样的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 3、让我们再来欣赏这首歌曲。引导孩子们或轻轻拍手,或轻轻晃动身体,或闭上眼睛,用不同的方式来体会歌曲甜美、宁静的音乐情绪。

  4、老师来扮演妈妈,妈妈把这首歌曲唱给宝宝们听好吗?(师范唱)

  5、随琴模唱旋律。

  6、朗读歌词。提示学生有感情、轻声地朗读。进入歌曲中的情感表现。

  7、听琴填唱歌词,有感情地轻声演唱全曲。虽然是轻声演唱,但每个字词都要交待清楚,而且每一小节第一拍要有强的内在力量,使歌声更有表现力。

  8、编创动作边唱边四、

  编创活动:

  1、分组试奏自带的铁丝、纸盒、杯子等物品,引导学生分辨哪些物体发出的声音清脆。

  2、动脑筋想一想,敲哪几件物品可以为歌曲伴奏,小组讨论如何来为歌曲伴奏。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6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唱歌曲。并能运用强、弱变化,表现歌曲情绪。

  2、启发学生运用自制教具,来表现并体验自然界中下雨时的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与想象力。

  3、通过让学生用口风琴自学前两乐句,提高学生识谱、演奏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自学歌曲前两乐句

  2、引导学生用强、弱对表现歌曲情绪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大歌篇、自制教具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

  1、 听音乐进教室

  2、 师生问好

  二、新歌教学:

  1、 导入 :

  教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听一段选自《雷鸣电闪波尔卡》中的音乐片段,你们边听边想,乐曲描述了怎样的情景

  (老师放录音)

  学生:我仿佛听见打雷声

  还下着大雨……

  教师:你们说得都很好,想象力也很丰富,下面请同学分成几个组帮老师完成几幅图画。这些图画都是和下雨有关的,看哪个组画的最好。

  学生:分组画画

  教师 :连续放《小雨沙沙》的录音,使学生在画画的同时感受歌曲的情绪

  学生:画好后,交给老师

  教师:你们画的真好,我们先放到一边一会还会有用途

  教师:你们最喜欢下什么样的雨呀,是小雨,是大雨,还是暴雨

  学生:小雨

  教师:你们听有一粒种子在对小雨说话呢!

  2、 新歌教学:

  教师:范唱,你们听种子在说什么?

  学生:它说“我要发芽,我要长大。”

  教师:你们能不能用电子琴自学一下前两个乐句,一会我们来合奏好吗?

  学生:好(并分组练*电子琴)

  ★练好后,师生合奏,再次感受歌曲旋律,为演唱歌词做准备,同时增

  强学生学*兴趣

  教师:你们演奏得真棒,能不能试着唱一下这两句呀?老师唱后面

  学生:很愿意演唱,之后交换角色演唱,这样一首新歌,很容易就学会了

  教师:引导学生唱出强弱,下小雨的时候,声音是大还是小(小)我们演唱时声音就应该(弱),你们能试着表现一下吗?

  学生:演唱歌曲

  3、 情景教学:

  教师: 你们真聪明,一下子就表现出了种子对小雨说话时的样子,下面我们用自制的沙锤,来表演一下下雨时的情景好不好

  学生:(拿着用塑料瓶里装着豆子来当沙锤,按老师的提示,用不同力度表现小雨,中雨,大雨)

  教师:你们模仿的像极了,我们一起回想一下在夏天下雨之前是什么样的

  学生:先阴天,刮风,掉雨点,雨越下越大,打雷,打闪,雨越下越小,晴天

  教师:你们说的非常好,老师按你们说的顺序把你们刚才画的画贴到黑板上,老师还让你们准备了一张纸对吗?我这还有一个鼓来表示什么?(雷)钹呢?(闪电)下面听老师指挥 教师:你们演奏得很好,请同学想一下,把我们刚才学的《小雨沙沙》这支歌安排在什么位置上演奏最合适

  学生:回答(有的说放在前面,有的说放在后面)

  教师:引导,说明应放在后面

  最后,伴着教师的旁白,学生表演着,从天边飘来乌云到刮微风,风

  越来越大,豆大的雨点掉下来,雨越下越大,天边一道亮闪,紧跟着

  一个响雷,渐渐的雨小了,同学们唱起《小雨沙沙》,雨过天晴,天

  空出现一道彩虹

  三、课堂小结:

  今天同学们学*的都很好,老师很高兴,这节课你们快乐吗?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下课。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7

  教学目的:

  1、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乐曲和歌曲的舞蹈性。并能用编创适当的动作合着节拍表演。培养动作的协调性。

  2、能看柯尔文手势,认唱la、si,借助听琴感受其音高。 3、能随音乐用手按课本上的图形谱划动或走步来体验音乐。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通过编创表演培养学生动作的协调性

  教学难点:

  1、感受歌曲音乐的快乐及舞蹈性

  2、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学方法:音乐动感教学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琴、打击乐器等。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加沃特舞曲》

  教学过程:

  一、聆听《加伏特舞曲》

  1、完整聆听乐曲。提示:乐曲是什么音乐情绪?你的心情是怎样的?适合你做什么动作?

  2.复听乐曲,用手指点划课本上的图形谱,再次体验。

  3.再次复听,请学生随着音乐自由动作。师:谁知道这段音乐叫什么名字?请一位同学来告诉我们。师: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跟着音乐来做。(跟着节奏有规律的拍打身体,老师先用简单的动作带学生律动

  A段用一组动作

  B段用另一组动作)

  二、表演《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

  1、反复聆听歌曲录音、范唱增强感受、并熟悉旋律。在反复聆听中,教师可提示学生拍节拍、打节奏跟着音乐体验、感受并说出歌曲的情绪。

  2、教师的范唱可将速度稍放慢一些,让学生听清歌词。提示学生:歌中都唱出了什么?小声默唱,有感情地读歌词,小声填唱歌词。

  3.歌中的附点音符要通过跟唱、模唱歌曲顺带学*,教师准确范唱,使学生能准确地演唱。

  4、在基本熟悉歌曲时,可让学生分小组编创表演动作,每组可编一段歌词,用接龙的方式演唱,并表演动作。师:你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合作边唱边跳,看谁唱得认真跳得也好。

  三、集体舞基本队形根据教室的大小,站成若干横排,注意间隔距离适中,手拉手。

  基本舞步:横步:手拉手左脚起步向左走,立定后,右脚起步向右走侧跟点地步:双手叉腰立正姿势准备,第一拍左脚跟向左侧前方点地,第二拍收回;第三拍右脚跟向右侧前方点地,第四拍收回。蹱趾跳步:双手叉腰立正姿势准备。

  第1小节:第一拍左脚跟向左侧前方点地,第二拍左脚收回,脚尖在右脚跟后点地,第三拍右脚跟向右侧前方点地,第四拍收回双脚立正。同时,左脚每拍跳一下,原地跳四下。

  第2小节:右脚做相反的动作,右脚原地跳四下。

  第一段:第1、2小节:左脚起,-拍一步向左走五步,停两步,双手在左侧拍两下,第八拍脚不动,拉起手。

  第3、4小节:右脚起,动作同第1、2小节,方向相反。

  第5小节:双手叉腰,第一拍左脚侧跟点地,第二拍收回,第三、四拍右脚做相**作。

  第6、7小节:动作同第5小节。

  第8小节:第一拍原地不动,第二、三拍拍两下手。第二段:动作同第一段,只是把拍手改为跺脚。第三段:弱起小节全体向左转体90度(横排队形变成竖排队形)。

  第1、2小节:左脚起,向前走五步,停两步,用右手拍前面同学左肩两下。第八拍全体左后转体180度。

  第3、4小节:动作同第1、2小节,只是第八拍向左转体90度,全体又变成横排队形。

  第5、6、7小节:做蹱趾跳步。第7小节动作同第5小节。

  第8小节:第一拍原地不动,第二、三拍全体学生向双侧*伸,拍左、右两边同学的肩膀(见图)。第四段:弱起小节,横排单数学生向左转体90度,双数学生向右转体90度,二人相对。

  第1、2小节:相对的二人同时挽起对方的左臂,先出左脚成逆时针方向走五步,站到对方的位置上,停两步,握两下手。

  第3、4小节:相对的二人同时挽起对方的右臂,出右脚成顺时针方向走五步,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停两步,握两下手。

  第5、6、7小节:做蹱趾跳步。

  第8小节:第一拍原地不动,第二、三拍握两下手。注意:在每一乐句的弱起小节处停止行走,然后在强拍处准确起步。

  四、 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编创与活动、表演《哈里啰》、聆听《霍拉舞曲》。

  教学过程:

  一、表演《哈里啰》

  1、完整地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旋律。 提示:听着歌曲拍手的方式拍击节奏,在实践中体验。

  2、按节奏读歌词。

  3、听着音乐填唱歌词。

  4、讨论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歌曲。

  5、编创动作表演歌曲,分小组编创,分别表演给大家看。

  6、用锣鼓和碰钟为演唱歌曲伴奏,注意打击乐与歌曲演唱的配合。提示:打击乐的声音是否应比演唱的声音大?让学生自己分辨、控制声音

  。二、编创与活动

  1、认识la、si唱名

  2、结合本课柯尔文手势、结合键盘弹奏音高,让学生生感受、模唱。

  3、结合歌曲,让学生模唱歌谱,找出歌中有几处la和si,使学生将对la和si的认识溶入音乐实践活动中。

  三、聆听《霍拉舞曲》

  1、初听乐曲。提示:乐曲给你怎样的感受?

  2、复听,要求学生每人用一张白纸用线条为乐曲画“心电图”,要

  能看出音乐的变化、停顿、高低,看哪一个同学找准了乐曲的“脉”,对音乐体会得深刻。

  3、再次复听,全体学生用手指动作划动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8

  教学目标:

  1、能在《青藏高原》的歌声中体会**的宽广美丽。

  2、会唱《多快乐呀,多幸福》这首歌,能边唱歌边用固定声势节奏为歌曲伴奏;

  能积极学*简单的藏族舞蹈动作,参与歌表演,在唱唱跳跳中体验藏族儿童载歌载舞的快乐。

  3、了解我国藏族的生活、人文、自然风光等知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在表演活动中能与其他同学协调配合,体验与他人合作表演的快乐。

  教学重点:

  能用活泼、明快的声音及肢体动作表现《多快乐呀多幸福》。

  教学难点:

  在表演活动中能与其他同学协调配合,体验与他人合作表演的快乐。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那又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呢?生:(……)师:今天,王老师将要带大家走进一个神秘的少数民族——藏族。

  二、走进**

  1、(课件CAI)***地形图,找湖南与**的位置,了解**的地理方位。

  2、(课件CAI)从高空宇宙看**。

  师:20xx年我们国家有一件大喜事,有两位叔叔乘坐我们国家自己研制的飞船上了天,你们知道吗?生:(……)师:这是他们从宇宙太空拍下的珍贵图片,说一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学生说,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形。

  3、(课件CAI)初步了解**。

  1)地形

  2)省会

  3)人民、语言

  三、畅游**

  1、欣赏《青藏高原》。

  (课件CAI)思考:从歌里听到了什么?说一说你看到的景色和你想象的一样吗?

  四、学唱《多快乐呀多幸福》

  师:藏族节假特别多,那里人们过节时会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欢度节日,特别是小朋友是最开心的,今天,我们一起学唱这首藏族小朋友最爱唱的《多快乐呀,多幸福》

  (课件CAI)出示歌谱

  1、教师弹唱

  2、用欢乐的情绪,按节奏学念歌词

  3、学唱旋律,用“la”音模唱。

  4、有表情的演唱。

  五、边拍边唱

  (课件CAI)2/4 X X | X X | X X | X X X |左右左左右左

  1、看老师示范

  2、个别学生模仿、评价、鼓励

  3、分组边唱边拍表现(男女)

  六、学跳藏族舞

  1、教师示范

  2、分解动作教授

  3、学生听音乐分组练*,鼓励学生自我创新,寻求他人合作

  4、自由表现

  七、小结师:今天我们畅游了**,学*了那里的歌舞,快乐极了,**好听的歌可不止这些,好看的舞也不止这些,如果你回去后发现了哪些更精彩的**歌舞,请你告诉老师,好吗?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9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小提琴独奏《大海》,学生能听辩“独奏”这一形式。

  2、通过学唱歌曲《大海》,学生能感悟词曲中蕴含的“美”。

  ●教材分析

  教材借助其他姊妹艺术融诗、画、音乐为一体,让学生欣赏各种形态“海”的画面时,在充满海的品味的音乐声中去朗诵《大海》这首诗。并在此基础上教唱《大海》这首歌。

  ●教学过程

  (一)歌曲《大海》

  1、看看听听。教师播放小提琴独奏《大海》,学生边听音乐边看书32页图画。简介名画欣赏《海滨的渔船》及作者。

  2、听听读读。教师与学生一起听小提琴独奏《大海》,并在乐声中有感情地朗读《大海》这首诗歌。

  3、学新知识。结合课文巩固复*善于表现优美、抒情音乐的乐器——小提琴,了解“独奏“这一形式。

  4、唱唱想想。教师和学生一起听录音范唱轻声跟唱歌曲。演唱时请学生体验“f”个这力度记号安排在歌曲什么地方较合适?并想象一下大海会是什么样的情景?曲谱如下:

  学唱歌曲时,教师可以采用师生分句演唱的方法。如:教师唱前半句,学生唱后半句,再反过来学生唱前半句,教师唱后半句,最后一句齐唱。

  4、唱唱做做。熟唱歌曲后,教师可请学生做以下活动,◎模仿各种不同情景的大海发出的声音。◎用自己身体的律动来表现大海的不同情景并发出不同的声音。◎请编出或讲出有关海的一些故事。

  5、唱唱划划。教师启发学生随着自己的演唱旋律画出旋律线条,并做书35页练*1。

  6、听听画画。教师可根据自身教学对象进行拓展教学。如:大海是多姿多彩的。并不永远是风*浪静的。听赏管弦乐曲《天方夜谭》的几个片段,他们描写了不同的“海”的情景。请学生把听赏后的感受用画画的方式表达出来。

  7、环保教育。教育学生爱惜水资源,不污染水资源,保护大海,不让大海受到污染。并且环保从自己做起。

  教学反思:本单元通过听赏小提琴独奏《大海》,学生能听辩“独奏”这一形式;通过学唱歌曲《大海》,学生能感悟词曲中蕴含的“美”。学生结合《一千零一夜》中的一些神话故事,欣赏起来有自己的一些感觉,但是学生对这种交响乐的理解还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多渗透一些交响乐的欣赏。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10

  设计意图:

  一、情感为主线: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表现在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净化等效应上。本堂课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围绕着“情“字,对教材进行了再度创编,一切从关注学生的学*兴趣、情感的需求出发,以“小蜜蜂采蜜”为主题,在讲述小蜜蜂去采蜜的一系列的故事情境中,以“情”激“趣”,以“情”诱“声”,不知不觉地让学生来学*和表现音乐,并在多种角色的扮演中体验小蜜蜂的各种形象,以及不同情绪下歌声的变化,从而唤醒学生心中的那份情弦,启迪和感染学生懂得和学会保护益虫。

  二、活动为主线:

  音乐新课标认为:音乐教育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敢于自信地来表现音乐、表现自我。本堂课力求通过模拟“小蜜蜂去采蜜——小蜜蜂圆舞曲——小蜜蜂回家”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中学*音乐,表现音乐,养成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互相尊重的合作。

  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小蜜蜂》

  二、聆听歌曲《蜜蜂》

  教学目标:

  一、聆听乐曲《蝴蝶》和学唱歌曲《小蜜蜂》,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各种“飞”的形象,并懂得热爱大自然,保护益虫。

  二、能用自然,欢快、和谐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小蜜蜂》

  三、能通过各种音乐要素(力度、速度、|拍子、和声等)的变化,、来表现歌曲《小蜜蜂》的多种情绪。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各种音乐要素(力度、速度、|拍子、和声等)的变化,、来表现歌曲《小蜜蜂》的多种情绪,感受多种“飞”的形象。

  教学方法:

  视唱与听唱相结合感受体验法

  教学流程:

  1、聆听音乐《蜜蜂》进教室。

  2、师生谈话——说蜜蜂,并出示多媒体,让学生再次聆听《蜜蜂》,并学*蜜蜂的有关知识。

  初入角色

  体验情感

  1、发声练*

  5 4 │ 3 0 │ 23 42│ 1 —│

  5 —4│ 3——│2——3│4——2│1——│

  通过比较,初步让学生感受蜜蜂不同的飞的形象。

  2、视唱练*

  34 53 │ 23 42│34 53 │ 23 42│

  感受蜜蜂采蜜忙的形象

  3、节奏练*

  学生听教师弹奏《小蜜蜂》,

  用×× ×× ×× ×‖节奏给歌曲伴奏。

  通过不同节奏的变化,让学生二拍子和三拍子所表现的不同形象, 为改编歌曲做准备。

  让学生感受熟悉歌曲的旋律。并在自己参与的活动中初步体验歌曲的情绪。

  深入角色

  提升情感

  1、听录音范唱《小蜜蜂》

  让学生完整地感受歌曲轻快的情绪。

  2、学生听琴哼唱曲谱

  3、教师范唱歌曲《小蜜蜂》

  学生对口型,心里默唱。

  4、学生学唱歌曲《小蜜蜂》

  拓展角色

  延伸情感

  ()刚才我们学着小蜜蜂一边飞,一边采蜜,现在请大家仔细听!小蜜蜂又飞到哪里去采蜜了呢?

  1、教师一边范唱一边画图谱,让学生感受乐句间不同的处理方式,同时渗透连音和非连音的不同的唱法。

  2、引导学生观察图谱,并用不同唱法的歌声来表现图谱

  ()小蜜蜂飞了那么远的路,又要辛勤采蜜,真有些累了,听!它们的歌声都有些……

  4、引导学生用慢速来演唱第二段

  ()有那么多小朋友的鼓励,小蜜蜂的疲劳一下子就不见了,听!它们又欢快地唱起了歌!

  5、引导学生用欢快的心情来唱第三段歌词

  ()看着又多又香的花蜜,小蜜蜂情不自禁地手拉手,在花丛中跳起了圆舞曲呢!

  6、教师范唱三拍子的《小蜜蜂》

  ()你们想不想一起来为小蜜蜂庆祝庆祝?

  7、出示三拍子的《小蜜蜂》,学生听琴轻唱。

  5—4│3——│2。3 42│1——│3。4 53│2。3 42│3。4 53│2。3 42│5—4│3——│2。3 42│1——│

  ()小蜜蜂们都陶醉在自己的歌声里,这时,只听到远处传来了一个声音

  8、教师出示间奏

  Ⅹ Ⅹ │Ⅹ—│Ⅹ Ⅹ │Ⅹ—│

  回 家 罗 回 家 罗

  学生按节奏念

  ()小蜜蜂门赶紧收拾好自己采的花蜜,一边唱歌一边往回家飞。

  9、学生听琴,再次一边画图谱一边唱歌曲《小蜜蜂》

  ()小蜜蜂飞到家了吗?我怎么没感觉到呢?

  10、 学生创编尾声:重复最后一句。并渐弱。

  ()刚才同学们用歌声给老师讲了一个非常动听的有关小蜜蜂的故事,现在,老师提议我们能不利用图谱来让学生掌握不同的歌唱方法,可以化难为易,变得更形象。在故事情境中 自然地把学生引入二声部的学唱中,既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在自己参与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轻松地来学唱二声部。让学生边学歌曲边处理歌曲,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情感。用故事的形式再次来演绎歌曲,既复*了歌曲,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表现力。

  11、 引导学生来加歌曲的尾声:

  重复最后一句歌词,声音渐弱

  ()刚才同学们用歌声给金老师讲了一个

  非常动听的有关小蜜蜂的故事,现在,老师提议

  我们能不能再次完整地把这个故事讲给在座

  的每一位老师听呢?

  12、 学生综合表现:

  引子+画图谱唱歌词(速度上的变化)

  +三拍子的演唱+间奏(妈妈的呼唤)

  +画图谱歌唱(速度的变化)

  +尾声(渐弱)

  课后

  太棒了!今天我们学会用歌声来讲述故事,

  老师希望你们在下课后,也能把这故事

  讲给爸爸妈妈们听!来,让我们听着小蜜蜂

  的歌声走出教室吧!


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教案范本5份(扩展7)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找春天范本5份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找春天 1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养成主动发现的*惯。

  教学重点:认记生字,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所表达的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春天的美景,热爱春天。

  读说结合点:说一说春天事物的变化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找春天》、视频歌曲《春天在哪里》

  学生:搜集关于春天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时间:二课时。

  学生预*

  导语: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小伙伴们都出去寻找春天了,他们都发现了什么呢?让我们带着兴奋和好奇来预*课文吧。

  一读:读课文。熟悉认识生字。

  二思:课前观察和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思考问题:春天藏在哪呢?春天来了,万物有什么变化。

  三练:搜集有关春天的文字、词语和图片资料,自学本课生字。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检查预*情况(2分钟)

  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让孩子们在美妙的音乐中去体会春天的美丽

  2随着乐曲,师生共同探讨春来到来后大地万物有什么变化,让学生展示搜集有关春天的文字、词语和图片资料。

  3揭示课题:找春天。

  师: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只有仔细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吧!

  二、指导识字(8分钟)

  1.播放课文范读视频《找春天》,让学生在听读的同时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并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交流识字方法。(课件展示)

  看实物猜字——躲、符、鹊;画图认字——嫩

  做动作猜字——羞、遮、掩、探、触

  谜语、顺口溜猜字——一头羊长得丑(羞);一朵花藏身后(朵)

  三、指导写字(12分钟)

  1.出示生字,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溪遮掩躲探嫩符触脱冻棉摇野解鹊

  2.让学生先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3.学生互相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冻”不要写成“冻”。

  教师根据学生书写实际,重点指导“溪”和“摇”,注意提示和范写容易写错的笔画和部件。

  4.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纠正坐姿。

  四、精讲点拨,感情朗读。(9分钟)

  1.读着课文,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读第二自然段。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用换词和做动作理解“害羞”,并说说句子中哪些词写出了春天“害羞”的特点。

  教师相机进行仿词训练: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五、当堂检测(5分钟):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几个小伙伴奔向()寻找春天,发现()发芽了,()开了,()吐出嫩芽,()的'小溪()??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

  2.读课文,连一连。

  小草探出头是春天的琴声树木吐嫩芽是春天的眼睛早开的野花是春天的眉毛解冻的小溪是春天的音符

  六、评判(2分钟)

  七、反馈小结(1分钟)

  八、课后作业。(1分钟)

  1.读读课文并能背诵。

  2.思思考本课4到8段讲的主要是什么内容。

  3.练完成课后练*题:找找说说。

  九.板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找春天 2

  找春天

  教学目标

  1、会认“羞”等9个生字,会写“脱”等9个字。

  2、抓住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和反问句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情感

  ,品味美感。

  3、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发现的*惯。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悟读文。

  教学难点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

  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或;音乐磁带《春天在哪里》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轻轻地 ,轻轻地,春姑娘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去迎接她的到来吧!(学生说出有关描写春

  天的词语或句子。)是的,春天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呢?让我们一起去找春天吧!(板书

  :找春天)

  2、歌曲导入。(播放《春天在哪里》的录音磁带或师生哼唱。)

  师:春天在哪里呢?其实春姑娘已经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只有仔细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春

  天吧!

  二、整体感知,初读文本

  1、春姑娘来到了课堂,她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受春天的气息。遇到不认识的字,借

  助拼音读一读。

  2、 同学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了吗?再读一读课文,看看细心的你还能在春天里找到什么?(学生在文中圈一圈,划一划)

  3、 你找到什么?发现了什么?学生畅谈收获。

  三、识字

  1、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交流识字方法。预设方法如下:

  看实物猜字——躲、符、鹊;画图认字——嫩

  做动作猜字——羞、遮、掩、探、触

  谜语、顺口溜猜字——一头羊长得丑(羞);一朵花藏身后(朵)

  3、同桌检查读句子,互相评价打等级。

  (1)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2)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3)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四、指导朗读

  1、快速读文,思考:“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到春天的?指名读——范读——感悟读。

  (重点抓住“脱掉”等表示动作的词语感受孩子们急切激动的'心情,读好带“!”的句子。)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用换词和做动作理解“害羞”,并说说句子中哪些词写出了春天“害羞”的特点。

  教师相机进行仿词训练: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

  五、指导写字

  指导写“脱、冻、溪、棉、探、摇”六个字。

  1、让学生先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2、学生互相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冻”不要写成“冻”。

  教师根据学生书写实际,重点指导“溪”和“摇”。

  3、学生练写,力求把字写规范、美观。教师巡视,鼓励写得好的学生,奖励小星星。

  4、学生交流评价,互相打等级。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1、字词:学生自愿展示自己学会的词语。

  2、读文:把爸爸妈妈认为读得好的地方读给伙伴听。

  二、回顾朗读

  1、自由读四至七自然段,思考:我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2、引导学生进行问答式的句式训练:

  例: 问: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答: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多像春天的眉毛啊!

  其他三句也可以模仿训练。

  3、采用多种方式感悟读文:引读、竞赛读、表演读等。

  4、春天还会在哪里呢?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教师和学生可以拓展自己搜集的图片和想到的一些诗句。

  三、熟能成诵

  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想象课文描绘的情境,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背诵(借助板书背诵、看图背诵、

  想象情境背诵。)

  四、拓展延伸

  “我眼中的春天”擂台赛: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任选其一。

  读春天: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读出春天的美。

  说春天:结合生活实践描绘自己看到的春天。

  写春天:写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

  画春天:把看到的、想到的春天画出来。

  演春天:唱唱春天的歌、跳跳春天的舞。

  五、写字指导

  1、学写“野、躲、解”三个字。引导学生发现这三个字左右一样宽。重点强调“身”字做偏旁时的变化。

  2、学生仿写,体会字体的美观、规范。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找春天 3

  教学目标

  1认字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

  3初步了解比喻的不同表达方法

  4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主动去观察发现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

  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试着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游戏热身,预*检查

  播放flash,游戏中识记“触、棉、摇、野”

  2。情境创设:春天的图画(配乐读朱自清《春》)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汇报交流,引出孩子们

  二.片段学*1—2自然段

  1看图,每个孩子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如果你是他们其中的一位,你会怎样读这一句话?

  2快速找到表现他们高兴、激动的字眼(脱、冲、奔)

  真想马上投入到春天的怀抱,这叫迫不————(及待)

  三.整体感知,自主识字

  1孩子们在田野里找到了些什么呢?自由朗读3—8自然段

  2识字:动作理解(遮、掩等)

  3汇报:小草、野花、树木、小溪

  四.探究发现

  1。观察4—7自然段这四个句子,并把问号分别改成句号和感叹号使句意不变,朗读比较

  2。比喻的另一种表达:“是”

  3.仿写比喻句子:___________,那是____________吧?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找春天 4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重点难点:认记生字,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所表达的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方法:以读为主,以读促悟,以读带记。

  教学用具:媒体资源:课件《找春天——教学演示课件》,课文范读视频《找春天》,Flash动画《找春天——生字学*》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读识字

  (一)教学课件引入

  播放课件《找春天——教学演示课件》中关于春天的视频《春天》、《春天的活动》及图片系列《春天来了》,要学生说说早春的特点。

  师: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春天的踪迹。当我们发现春天的时候,心里一定会荡起一阵惊喜,体验到发现的快乐。让我们先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播放课文范读视频《找春天》,让学生在听读的同时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并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自读或小组合作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后说说课文中的小朋友发现了什么。

  2.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记住生字。

  二.合作交流

  1.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认识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利用Flash动画《找春天——生字学*》,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有选择地选取生字进行全面的总结性学*。

  三、品读领悟

  1.读着课文,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读第二自然段。

  2.读第三自然段,能读出什么?

  3.作者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带着这个问题反复读课文,从找春天的过程中感悟春天,体会找春天的乐趣,体验发现的快乐。

  4.带着欣喜的心情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

  5、朗读练*

  可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挑战读。

  6、配乐朗读,读出感情

  播放课文范读视频《找春天》,创造氛围。师生一起跟随视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在课前播放课件《找春天——教学演示课件》中的动画及视频歌曲《春天》、《小雨沙沙沙》、《布谷》,使有时间及兴趣的学生进一步对春天得到感性认识。

  四、巩固延伸

  (一)复*

  1.同桌抽读、检读生字。

  2.有感情、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选读课文,自主积累,练*背诵

  1.展示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可以读读背背,可以读读抄抄,也可以试着默写。

  3.背诵课文。

  4.个别抽背。

  (三)、指导写字

  1.认读生字。

  2.扩词练*。

  3.重点指导“溪、摇、野、躲”四个字,注意提示和范写容易写错的笔画和部件。

  4.学生练*。

  (四)、同桌合作学*,完成“找找说说”的练*

  (五)、迁移运用,拓展想象

  播放课件《找春天——教学演示课件》中的动画及视频歌曲《春天》、《小雨沙沙沙》、《布谷》等,学生思考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然后写一两句赞美春天的句子

  1.展示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可以读读背背,可以读读抄抄,也可以试着默写。然后让部分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积累的词句或段落。

  3.练*背诵课文。

  4.画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然后写一句话。、

  5.齐唱《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在想象中结束教学

  板书

  1、找春天

  小草

  野花

  树芽

  解冻的小溪

  《找春天》是一篇描写春天的优美的文章,本文充满了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读起来,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清新活力。教学本文,不仅要引导学生从文中感受春天的美好,更是要激发学生到大自然里去寻找、发现春天。孩子们已经对春天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些生活积累同样可以让孩子们对这篇课文有很好的感

  性认识。课前要先引导学生联系以往生活经验,联系以前所学课文,回忆春天的有关特征。上完了这一课,感觉已经按既定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积极性高,课堂气氛较活跃。以下是我觉得自己做得较好的方面:

  一、把识字、写字教学贯穿在课堂的始终。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我在设计教学时着重考虑在教学中如何落实“识字写字”这一点。由于在第一课时我就让学生认识了生字,因此在这课时识字的任务主要是复*巩固。反思这一课,对识字的巩固时间是比较充足的.。在课伊始,我就利用课件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组成的词,让学生开火车认读,以检查生字读音,并注意纠正错误的读音。接着,我把“我会写”生字组成的词也一起出示,让学生齐认读。生字不断的复现,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印象。然后,我把课后“读读说说”这道*题展示出来,让学生认读汉字,并把它们组成不同的词。在课中,我也注意引导学生复*、理解生字。如:在理解:探出头、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等词时,我让学生通过做动作理解了词的意思,并及时提醒学生观察字形,巩固了对字形字义的认识。课结束前,我利用了的六、七分钟我时间指导学生写“溪、摇”两字。二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写字基础,写字前,我让学生分析这两字的结构特点、相像之处,再让学生说说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接着教师再示范讲解。在学生书写的过程中注意学生写字*惯的培养。

  二、设计巧妙,以读代讲

  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要重视“读”的训练,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就更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加强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逐步感知、感悟、内化。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尽量减少提问设计,以读代讲,尽量做到以读为本,把读贯穿在始终。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使学生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在学*1、2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听老师范读,从听读中体会孩子们的心情。我问:“你体会到孩子们的心情怎么样?你从哪里体会出来的?”接着,我抓住两个“!”指导学生读第1段,读出高兴、激动的语气。指导读第二段时,抓住“脱”、“冲”、“奔”、这几个动词,读了孩子们去找春天的急切心情。课文3-7自然段是重点段,学*这部分时,我引导学生反复*地读,个别读、齐读、做动作读、比赛读,以求达到熟读成诵。第3段也是理解的难点,我采用了变序教学,先品读4-7自然段,再理解第3段,突破了难点。我问学生:“我们在田野里找到了春天的哪些景物?请读3-7自然段,把我们看到的景物划出来。”根据学生的汇报,我及时出示4-7段,借助图片让学生理解,并指导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从读中感悟春天的美。接着我再过渡引出第3段,问:“为什么说‘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先让学生动作模仿害羞的小姑娘的样子,再引导学生联系下文来理解:春天刚来时,小草才探出头,小花只有一朵两朵,春天的特征不明显,所以要仔细找才能发现。“我们仔细地找呀!找呀……”教师以语言描述,设置情境,又把学生引导到背诵4-7段中。

  三、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训练有密度。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教学中,我注意培养学生动笔墨读书的好*惯。在3-7段教学中,我让学生边读边想,把我们找到的春天的景物划出来。在第8段中,我让学生标出找春天的动作词。学*4-7自然段后,我让学生从这几段中找找语言规律。能干的学生发现了“(),那是春天的()吧?”我让学生进行仿说训练,训练设计由易到难,有梯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说话能力。我又抓住最后一段的“……”引导学生想象,“作者省去了哪些春天的美景,你能帮忙找一找吗?”让学生用“春天来了,我看(听、闻、触)到了。”练*说话。

  通过一系列的读、想、找、说、背,对学生进行训练,如果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我想对学生语文能力会提高很快。

  这节课当然也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指导朗读不够到位,学生没能读出春天的美。由于是借班上课,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够了解。在课前的检查了解中,我发现学生的朗读响亮、整齐,但太过整齐划一,听起来没有抑扬顿挫之感。在课堂上,由于怕自己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在指导读书时没有花过多时间去指导学生怎么美读。学生读起来还是改变不了以往的朗读*惯。如果老师在教学中多发挥自身富有感情的范读,让学生去模仿,学生朗读的效果可能要好一些,这也更能体现老师以生为本,教得扎实。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找春天 5

  一自主识字

  (一)复*巩固

  1、读生字词。

  2、背诵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二)识字写字

  1、识记“冻、溪”,复*形声字记字法;识记“探、摇”,复*换一换记字法;识记“解”,复*加一加记字法。再进行组词练*。

  2、书写指导。

  出示“冻、溪、探、摇、解”

  (1)强调重点笔顺、笔画。

  “摇”右下笔顺是先写“午”,强调“〡”不出头,再写“∟、〡”。

  (2)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①小组内交流。

  ②学生照田字格中的范字书写,注意压横中线、竖中线的笔画。

  3、“照镜子”。把自己写的字与田字格中范字进行对照,做到正确美观。教师随机指导。

  生读并背诵

  生写在练*本上

  同组内比一比,看谁写的好。

  二合作交流

  学文识字

  1、我们在田野上找到了春姑娘,自读第四至第七自然段,小组内口头填空:

  (探出头的小草)是春天的眉毛。

  (早开的野花)是春天的眼睛。

  (点点嫩芽)是春天的`音符。

  (解冻的小溪)是春天的琴声。

  如果换一换说法,怎么说?(体会草芽尖尖像眉毛,野花开放像慢慢睁开眼睛,嫩芽吐绿时远远望去像跳动的音符,解冻的小溪流动时发出丁丁冬冬的声音,像唱着春天的歌。将初春的自然美景与语言文字的准确表达结合起来,感受初春的美和语言的美。)

  2、朗读第四至第七自然段并练*背诵。

  生口头填写

  朗读并背诵

  三品读领悟

  1、在这个春天里,你都能找到什么呢?把眼光放远一些,通过开火车的方式让学生说:春天来到哪里?你能把你发现的春天在哪里写下来吗?

  2、有的时候一个句子能用上一个好的词语,这个句子就美了,看下一题,难度在增大,不过同学们不要害怕,请看:春天来到田野里,油菜花开了。春天来到草地上,草儿绿了。能说一说吗?能写一写吗?师巡视指导。

  3、你愿意把你的作品展示出来吗?师生评价。

  4、老师也写句子,请同学们读一读。(出示小黑板)

  春天来到校园里,柳树舒展开了黄绿嫩叶的枝条,像小姑娘的辫子,像老爷爷的胡须。

  指名读、齐读。

  同学们觉得老师写得怎么样?同学们评价一下。同学们知道老师写出这样的文章有什么窍门吗?请看:黄绿代表什么?(师板书:颜色)柳树舒展开了枝条说了柳树的什么?(师板书:样子)老师在观察事物的时候,抓住了事物的颜色、样子,把你积累的好句子,看到的优美的景物写下来,再加上合理的想象


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教案范本5份(扩展8)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优选【5】份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 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

  2、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

  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

  2、结合古诗简洁的语言想象丰富的画面,先说再写。

  教学难点:

  1、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

  法。学*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

  法。

  2、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

  来。

  教学准备:

  1、师生查找有关诗人、诗作的相关资料。

  2、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调动积累,揭示课题

  1、启发学生回忆背诵过的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2、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 全诗描写了江南

  春天的绮丽景色。

  3、介绍作者:杜牧,字牧之,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二十六岁中进土曾做过幕僚,很不得志。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

  了一些好事。他和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

  二、自学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

  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意。

  3、小组合作学*,弄懂诗意。

  4、检查学*效果

  (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

  (2)解释词语:

  “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楼台”、

  “四百八十寺”

  (3)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大致即可)

  三、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写今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边读边思考:《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

  哪些特点?(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

  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2、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

  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

  3、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

  述感受到的内容。

  (二)后两行——怀古

  1、提问:诗歌的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吗?

  2、学生默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集体讨论(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4、教师小结: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楼台

  意境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

  5、带着理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6、练*背诵古诗。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默写《江南春》。

  3、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 2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

  第一课时

  谈话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学了前面的几篇课文,你觉得春天是怎么样的呢?

  2、古代的人啊,跟小朋友一样也非常喜欢春天!所以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

  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去学*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古、诗、首。)

  初读课文

  1、自由读题。(区分春村的读音)

  2、自读古诗,自学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读古诗。

  2)准确认读诗中的生字。

  试读课文、读出诗韵

  1、师范读。(注意读好韵脚晓、鸟、少和天、烟、鸢。)

  2、学生跟师读。

  3、指名读。

  4、师生对读。

  5、学生齐读。

  认读、识记生字

  1、指名拼读生字。(领读)

  (注意读准诗、首、处和村、醉、散的声母。)

  2、齐读生字。

  3、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1)自由记生字。

  2)共同探讨识记生字的办法。

  (比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改一改等。

  自首

  舍古

  读诗

  对树村

  睡眠

  闪问间闻

  屋居

  醒醉

  亲童

  外处)

  巩固生字

  1、认读生字卡片。

  2、读词语巩固生字:

  两首古诗

  一首儿歌

  冬眠

  到处

  见闻

  乡村

  居住

  烟花

  童话

  散步

  指导写字

  1、书写生字古、声、多。

  2、观察生字的结构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生字笔顺,并逐一指导。

  古:横要长而凸。

  声:上为士,上横长,下横短。

  多:上下两部分一样,但位置要注意必须写成一上一下,上小下大。

  3、生练*书写。

  第二课时

  复*

  1、齐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

  朗读感悟、理解古诗

  1、看课文插图,听配乐朗诵。

  2、全班齐读《春晓》、《村居》。

  3、学生自由读,思考:我从中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4、交流汇报自读情况,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5、分小组讨论疑难问题。

  6、反馈释疑,教师对重点问题进行简单讲解或点拨。

  背诵古诗

  1、指导朗诵。(感悟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1)师范读。

  2)自愿读。

  3)比赛读(同桌赛、小组赛)。

  2、背诵古诗。(指名背、小组背、齐背、师生对背等。)

  指导书写

  1、口头扩词:

  古()()()声()()()

  多()()()处()()()

  知()()()忙()()()

  2、书写生字处、知、忙。

  3、观察生字的结构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生字的笔顺,并逐一指导。

  处:半包围结构,捺要拖长、包住。

  知:左右结构,口在右边偏下。

  忙;左右结构,竖要垂直且稍长。

  4、学生练*书写,师巡视、指导。

  扩展活动

  班里开展一次放风筝活动。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 3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字,会写9个生字。

  2、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略知诗意,背诵课文。

  3、积累语言。

  4、感受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教学重点:

  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教学难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类型:

  精读课

  教学准备:

  ①挂图。②观察大自然中的小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检查课前准备:请几个同学讲讲对小草的认识。

  2、师归纳(板书课题:草)

  二、师范读《草》。

  三、生自由读诗,找出生字。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生读带局生字的句子。

  五、学*古诗

  1、自由读诗,画出朗读节奏。

  2、再读诗歌,了解大致意思。

  3、小组且讨论后汇报解决。

  (1)理解“离离原上草”意思。

  (2)“一岁一枯荣”出示春草、秋草图(生讲两幅图的不同)。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可再看秋草图。

  4、朗读全诗。

  六、背诵诗歌。

  七、读课本P7的诗。

  八、讲白居易的小故事。

  九、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说说怎样记住它。

  3、师范写,生书写。

  4、讲评。

  十、作业:

  背诵古诗《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复*、背诵《草》。

  2、出示早春与晚春图进行比较。

  3、描绘春天的景色。

  4、板书课题。

  二、自由读诗,找出生字。

  三、学*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用生字组词。

  3、朗读带有生字的诗句。

  四、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1、自由读诗,画出节奏。

  2、再读古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篱落:篱笆

  疏疏:稀疏

  急走:快跑

  3、出示图画,找出以下景物。

  4、自由讲诗意,师归纳。

  5、小组表演诗歌。

  6、表演后认识到晚春的景色很美。

  7、朗读诗歌。

  8、背诵诗歌。

  9、读了《宿新制徐公店》,看了插图,你能编个故事吗?

  五、写字

  1、指名认读生字。

  2、分析字形。

  3、师范写、生书写。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 4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选取了王冕的《墨梅》和于谦《石灰吟》作为教学内容。诗人运用借物言志的方法,表现了自己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

  诗歌中充分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方法来描写梅花和石灰的外形、颜色,并赋予这些事物以人的精神,从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乾坤”两个字。能正确讲写:焚烧、千磨万击、千锤万凿

  2、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背诵并默写课文。体会作者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3、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

  4、继续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继续发展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了解诗的大意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

  课前准备 配古乐的课文朗诵录音。

  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新课并指名读。

  2、请学生结合以往的学*经验,说说古诗的特点。

  3、检查预*。分别指名读三首诗,检查字音是否准确以及读得是否熟练。

  请学生为生字注音,并书写。

  展示预*资料。

  (1)、作者的生活年代、生*故事。

  (2)、其他的诗。

  二、讲读《墨梅》

  1、听配乐课文朗读。

  2、指名读注释,理解诗句。

  3、重点讨论学生预*时提出的问题:

  (1)、“淡墨痕”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梅花”开了,和“淡墨痕”的关系?

  (2)、“颜色”是指什么的颜色?一般会有什么颜色?

  (3)、“清气”是什么?

  (4)、为什么作者说“只留清气满乾坤”?

  三、指导朗读

  (1)、学生自练。(2)、教师指导练*。(3)、当堂背诵。

  检查背诵,练*反馈。

  作者用梅花赞美注重_______,而不注重_________的人。

  四、背诵《墨梅》。

  第二课时:

  一、课前复*。

  1、背诵《墨梅》。

  2、作者用梅花比喻什么样的人?

  3、回忆方法。

  二、讲读课文《石灰吟》。

  1、听指名朗读。

  2、根据注释,理解诗句。

  3、把仍未理解的诗句在小组中提出,共同解决。

  重点讨论:

  (1)、石灰在成为建筑材料之前经历了哪些考验?

  (2)、作者写石灰其实是想写谁?写什么品格?

  三、指导朗读、背诵。

  四、巩固练*:

  1、“石灰”的特性与人_____精神相*。

  2、背诵《石灰吟》

  五、归纳总结。

  1、古诗除了第一节课所提到的特点,还具有哪些特点?

  2、这课书所学的三首古诗,都是明写什么,暗写什么?

  3、其共同特点都用物的什么特点赞美人的什么?

  4、运用特性比喻精神注意什么?

  六、能力训练

  1、自学收集的其他托物言志的诗歌。

  2、分组向同学介绍。

  3、按诗意给《墨梅》配画。

  4、连线: 梅 坚忍不拔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 5

  教学目标

  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3、学*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培养和激发学*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朗读并背诵课文,识记生字,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2、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中的秋意和感情。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查阅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2、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

  教学时间

  2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学*《夜书所见》

  一、导入新课,明确学*目标

  揭题后和学生共同回忆学*古诗的基本要求:能凭借注释理解诗的大意,能感受、体验诗的思想感情,领会诗的表达方法,能主动记诵积累。

  二、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诗意

  1、配乐板书: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一首新的古诗。看老师把它写在黑板上。

  范读激情:听老师把这首古诗朗诵一遍。

  2、学生自读古诗,并想想从诗中感受到什么。

  3、检查学生的朗读和对诗意的初步感知。

  三、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1、学生凭借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⑴ 老师告诉学生,利用注释学*古文,是学*古诗的基本方法,看看注释,想想每一句诗的意思,然后说给同桌听,看看能不能说明白。

  ⑵ 学生先自学,后同桌交流。

  2、反馈时老师作适当的指导:逐句理解诗意后,要求学生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句与句连接不连贯时,老师要加以引导,使句子能通顺,连贯。

  (理解古诗诗句意思是学*古诗的重要基本功。)

  四、引导学生深入诗的意境,体会思想感情

  1、先独立思考,然后讨论: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的?学生遇到困难,老师可适当指导:诗中描写的景色是否有对比?(学生从生机勃勃的盛夏景象和黄叶飘飞的深秋景色的对比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秋风落叶之时,寒意阵阵,客游在外的诗人见到此情此景,倍感孤独郁闷。后两句写了远处篱笆下的灯火,诗人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由此而想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心中升起一种温馨亲切之感,感情略显舒缓。

  2、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加深理解:

  当我们离别家乡,离别亲人的时候,我们是多么容易思念,有时一草一木就会勾起我们浓浓的思乡之情。今天,我们就来开一个小小的赛诗会,比比看看哪位同学了解的思乡诗最多,背的.最有感情?你自己对思乡二字有什么体会?

  五、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和尝试背诵

  1、指导朗读。教师再次范读后,让学生自读体味,同桌互相交流,最后找朋友(包括老师)朗读交流。

  2、指导背诵。想想,怎样背诵背得快,记得牢?

  (朗读、背诵也需要指导,不能放任自流。)

  六、作业

  自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对王维多一些了解。


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教案范本5份(扩展9)

——二年级语文下册《木兰从军》教案范本5份

  二年级语文下册《木兰从军》教案 1

  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重点:

  1、复*部首查字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难点:

  1、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发展学生的想像力,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方法:

  情境法、合作法

  教具准备:

  挂图 生字卡 录音机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

  教学进程:

  一、谈话导入。

  1 、同学们,有没有看过电影《花木兰》,那你们知道花木兰是谁吗?

  2、出示花木兰出片,告诉学生她的名字叫花木兰,今天我们要学*花木兰的故事。

  3、同学们,你们已经预*了课文,那谁能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花木兰》,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呢?

  4、板书课题,齐读、

  4、解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5、花木兰为什么女扮男装去从军呢?同学们读读课文,就可以找到答案了。

  二 初读课文

  1、自己小声轻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

  2、标出自然段小节,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三、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课文中生字。

  (1)、自由轻声读。

  (2)、你觉得这课中哪些字的读音,我们要特别注意?注意什么地方?

  (3)指名认读生字,分析难读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4)、教学2个多音字

  “将”读第一声时可组哪些词?指名举例。如:将来、将要、将军。读第四声又可和哪些字交朋友?如:干将、将士、大将。

  “燕”读第一声时用法很少,如“燕山”、“燕国”及表示人姓的时候用到。读第四声很多,谁来说说?

  (4)、指名读,齐读生字词。

  四、指导描红写字。

  1、出示生字,分析字形。

  2、自编儿歌,记住字形。

  3、教师范些,学生描红。

  4、自由练写生字。

  二年级语文下册《木兰从军》教案 2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小学二年级 (2)学科:语文

  2、课时:1课时

  3、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学生课前诵读《木兰诗》

  教学课题:12 木兰从军

  教材分析:

  《木兰从军》这篇课文是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诗》改写而成的。木兰的形象,既反映了北方女性的刚健特点,又是中国劳动妇女善良勤劳淳朴勇敢的象征,至今仍然有积极的影响。  全文就像连环画一样,笔法简练,画面清晰:木兰代父出征,征战沙场、重试女儿装。在这个故事中,花木兰爱亲人、爱祖国、勇敢、刚毅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课文共个自然段,开篇即写木兰是古代英雄。寥寥几笔活化了人物,为日后成为“将军”打下伏笔。接着又以较多笔墨写了木兰从军的原因,她想到了父亲“年老多病”,弟弟“年幼”,这是她对亲人的爱。“为了国家应该去打仗”则又反映了她对祖国的爱。这些是木兰这个人物身上最为闪光的优秀品质。正是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才有日后战场上的勇武、威猛,屡建战功。而最后一段中的“惊呆了”则急转直下,原来“花将军”却是一位“年轻的姑娘”,从而给读者带来了更多的遐想空间。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老师曾经学过一首北朝民歌,记忆深刻,今天想把其中的第一段背给大家听。(师背诵《木兰诗》第一段)

  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师:看完视频,想必你们对木兰有了更深的理解了?今天老师就领大家学*一篇有关花木兰故事的文章——《木兰从军》。(生齐读课题)

  2.从课题知道这位大英雄的名字叫:木兰。讲了她一件什么事情呢?什么叫“从军”,谁能来说说。再读课题。

  3.据我了解,古代像“从军”这类体力劳动一般都是男子承担的的,不信你们看看,“男”字怎么写的?(出示:男)

  你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写吗?是啊,连农田里干力气活的都是男子,从军打仗这么危险应该男子承担了。

  可是课文第一节却这样写道:

  二、学*第一自然段

  1、出示中心句:我国古代有一位女英雄,名叫花木兰。

  A.谁来读一读?想想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把你的理**到朗读中告诉大家。

  B.师:听出来了,他强调了女英雄。加点:女英雄)

  集体读: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对呀,怎么花木兰一个女子也去从军呢?他究竟是个怎么样的女英雄呢?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课文。

  2.播放配乐朗读课文,然后介绍时代背景

  介绍花木兰的年代: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长河中,有一个王朝叫北魏,魏就是花木兰的祖国,当时,魏魏的北部有一个柔然的部落,势力不断扩张,逐渐威胁到木兰的`祖国——魏,于是朝廷就下达了紧急征兵文书,要和柔然展开一场战争。木兰从军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年代。(介绍完拉黑幕)

  三、初读指导

  ……

  第一关:后鼻音的字

  名字 征兵 朝廷 年龄

  (你要提醒大家什么?征,第一声。征的两个意思,选择)

  第二关:轻声字多音字

  燕山 燕子

  将军 将士

  (yan作为第一声时,是特定的名称)

  第三关:难点字

  披战袍 跨骏马 渡黄河 过燕山 (注意读好四个动词)

  焦急万分 替父从军

  女扮男装 赫赫战功

  英勇善战 文静俊美

  (理解:替 赫赫)

  第关:朗读课文,指名分节读课文

  (出示要求)

  经过五关的挑战,我看的出来,同学们都已成功掌握了本课的字词,我宣布,我们胜利了,为自己的精彩表现鼓掌吧!礼花和掌声送给你们。

  3.整体感知课文

  思考:这时,读了课文,你能说说木兰为什么要替父从军吗?

  (用上“因为……所以……”)

  找到书上一句句子,指名生来读。

  齐说

  视频感知当前的故事

  播放视频,师配上解说

  南北朝时期,北方经常发生战争,魏国派兵驱逐侵略者,但是将士死伤严重,继续补充兵力支援前线。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木兰听到了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第二天一早,木兰女扮男装,毅然决然地替父从军。

  “将”师范写,生描红

  四、完成*题

  1、描字帖

  2.选择词语

  紧急 焦急

  上级下达了( )的任务,要求战士们立即出发。

  五.结束语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了木兰从军这篇课文,读了生字、新词和课文,知道了木兰替父从军的原因,那么木兰走上从军道路后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

  二年级语文下册《木兰从军》教案 3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小学二年级 (2)学科:语文

  2、课时:1课时

  3、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学生课前诵读《木兰诗》

  教学课题:12 木兰从军

  教材分析:

  《木兰从军》这篇课文是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诗》改写而成的。木兰的形象,既反映了北方女性的刚健特点,又是中国劳动妇女善良勤劳淳朴勇敢的象征,至今仍然有积极的影响。  全文就像连环画一样,笔法简练,画面清晰:木兰代父出征,征战沙场、重试女儿装。在这个故事中,花木兰爱亲人、爱祖国、勇敢、刚毅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课文共个自然段,开篇即写木兰是古代英雄。寥寥几笔活化了人物,为日后成为“将军”打下伏笔。接着又以较多笔墨写了木兰从军的原因,她想到了父亲“年老多病”,弟弟“年幼”,这是她对亲人的爱。“为了国家应该去打仗”则又反映了她对祖国的爱。这些是木兰这个人物身上最为闪光的优秀品质。正是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才有日后战场上的勇武、威猛,屡建战功。而最后一段中的“惊呆了”则急转直下,原来“花将军”却是一位“年轻的姑娘”,从而给读者带来了更多的遐想空间。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老师曾经学过一首北朝民歌,记忆深刻,今天想把其中的第一段背给大家听。(师背诵《木兰诗》第一段)

  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师:看完视频,想必你们对木兰有了更深的理解了?今天老师就领大家学*一篇有关花木兰故事的文章——《木兰从军》。(生齐读课题)

  2.从课题知道这位大英雄的名字叫:木兰。讲了她一件什么事情呢?什么叫“从军”,谁能来说说。再读课题。

  3.据我了解,古代像“从军”这类体力劳动一般都是男子承担的的,不信你们看看,“男”字怎么写的?(出示:男)

  你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写吗?是啊,连农田里干力气活的都是男子,从军打仗这么危险应该男子承担了。

  可是课文第一节却这样写道:

  二、学*第一自然段

  1、出示中心句:我国古代有一位女英雄,名叫花木兰。

  A.谁来读一读?想想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把你的理**到朗读中告诉大家。

  B.师:听出来了,他强调了女英雄。加点:女英雄)

  集体读: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对呀,怎么花木兰一个女子也去从军呢?他究竟是个怎么样的女英雄呢?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课文。

  2.播放配乐朗读课文,然后介绍时代背景

  介绍花木兰的年代: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长河中,有一个王朝叫北魏,魏就是花木兰的祖国,当时,魏魏的北部有一个柔然的部落,势力不断扩张,逐渐威胁到木兰的祖国——魏,于是朝廷就下达了紧急征兵文书,要和柔然展开一场战争。木兰从军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年代。(介绍完拉黑幕)

  三、初读指导

  ……

  第一关:后鼻音的字

  名字 征兵 朝廷 年龄

  (你要提醒大家什么?征,第一声。征的两个意思,选择)

  第二关:轻声字多音字

  燕山 燕子

  将军 将士

  (yan作为第一声时,是特定的名称)

  第三关:难点字

  披战袍 跨骏马 渡黄河 过燕山 (注意读好四个动词)

  焦急万分 替父从军

  女扮男装 赫赫战功

  英勇善战 文静俊美

  (理解:替 赫赫)

  第关:朗读课文,指名分节读课文

  (出示要求)

  经过五关的挑战,我看的出来,同学们都已成功掌握了本课的字词,我宣布,我们胜利了,为自己的精彩表现鼓掌吧!礼花和掌声送给你们。

  3.整体感知课文

  思考:这时,读了课文,你能说说木兰为什么要替父从军吗?

  (用上“因为……所以……”)

  找到书上一句句子,指名生来读。

  齐说

  视频感知当前的故事

  播放视频,师配上解说

  南北朝时期,北方经常发生战争,魏国派兵驱逐侵略者,但是将士死伤严重,继续补充兵力支援前线。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木兰听到了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第二天一早,木兰女扮男装,毅然决然地替父从军。

  “将”师范写,生描红

  四、完成*题

  1、描字帖

  2.选择词语

  紧急 焦急

  上级下达了( )的任务,要求战士们立即出发。

  五.结束语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了木兰从军这篇课文,读了生字、新词和课文,知道了木兰替父从军的原因,那么木兰走上从军道路后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

  二年级语文下册《木兰从军》教案 4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下册《木兰从军》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内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说起英雄,你们会想起谁?

  2、我们今天来认识一位英雄,播放《花木兰》动画片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3、大家想知道刚刚看到的这位英勇的将士是谁吗?想知道关于她的故事吗?

  4、出示课题,解题“从军”一词的意思。

  二、精讲课文:

  (一)、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我将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抓住一个“女”字,初步让学生模糊地感受到木兰是一位不同寻常的英雄。然后设下疑问: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女的是不能从军的,而木兰怎么会去从军,成为一位女英雄的呢?让学生带着疑问积极地进入第二小节的学*。

  (二)、小组合作读第二、三四自然段,并解决问题。

  出示:花木兰是一位( )的女英雄。

  你认为应该填什么?你从哪里知道的?让学生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将句子补充完整,表达情感,内化文本语言。

  相机出示:

  答案1、填热爱爱国

  出示: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理应”是什么意思?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危急关头,花木兰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多爱国呀!)

  答案2、填尊老爱幼、孝敬父母:

  (1)出示:木兰见到上面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指导读(带着担忧焦急的语气。)自由读、指名读。

  (2)木兰想为国为家分忧,可是朝廷只征招男子当兵,木兰想到了一个办法,在文中找出来。(出示图片)木兰从一个美丽的女子装扮成了一个英勇的战士。

  出示:她说服了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3)、花木兰的家人会同意让一个女孩子去当兵吗?他们为什么不同意呢?(A担心花木兰B当时社会对女子的偏见)

  (4)语言拓展训练:说说木兰的家人会怎样劝阻木兰,木兰又是怎样说服家人的.?木兰是怎么说服家人的呢?

  (A)先讨论一下,花木兰可以说哪些话说服家人?

  (B)请组里来演一演。

  齐读(读出木兰替父从军的坚定的决心。)

  (5)、作业设计

  木兰对父亲说:“ ”

  答案3填:英勇、了不起、勇敢,

  随机出示: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1)、请大家自由读这一段,你从中会发现什么?。(动词很多。)

  (2)、这些动词顺序可以颠倒吗?

  (3)、配乐朗诵:你听,万马奔腾;你看,硝烟弥漫;瞧

  指导朗读:出示书上的从军图:从军很辛苦,路途艰难,但木兰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勇往直前。看,硝烟滚滚。瞧,她跃马提枪,驰骋沙场,英姿飒爽,奋勇杀敌,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并通过想象谈话:木兰在征战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她是怎样克服的?进一步体会木兰征战中的艰辛与这“赫赫战功”的来之不易,激发学生的敬佩之情,最后将自己的感受用读表达出来,边读边想象画面。

  答案4填:文静、俊美

  相机出示:将士们前来探望她,才惊讶地发现昔日英勇善战的花将军,竟是位文静俊美的姑娘。

  师:指导读如果你是花将军手下的将士,看到花将军突然换上了女装,你会怎么想呢?是呀,将士们惊讶的发现,昔日这位英勇善战的花将军,(竟)是位文静俊美的姑娘。试着读出那种惊讶。(指名读)

  (太让人惊讶了!用惊讶的语气读一读)

  (1)、自由读

  (2)、男女生分读

  6、总结全文

  文静俊美的女英雄为国分忧,替父从军,英勇善战,立下赫赫战功。

  三、指导背诵:

  你们愿意赞一赞这位女英雄吗?那么就让我们把这个故事记下来吧。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助大家很快快地背下来吗?

  四、生字教学:

  1、出示生字名、兵、父、弟、男

  (1)、同学交流记字方法。

  (2)、给这些生字找朋友(组词)

  (3)、描红。

  二年级语文下册《木兰从军》教案 5

  教学内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说起英雄,你们会想起谁?

  2、我们今天来认识一位英雄,播放《花木兰》动画片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3、大家想知道刚刚看到的这位英勇的将士是谁吗?想知道关于她的故事吗?

  4、出示课题,解题“从军”一词的意思。

  二、精讲课文:

  (一)、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我将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抓住一个“女”字,初步让学生模糊地感受到木兰是一位不同寻常的英雄。然后设下疑问: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女的是不能从军的,而木兰怎么会去从军,成为一位女英雄的呢?让学生带着疑问积极地进入第二小节的学*。

  (二)、小组合作读第二、三四自然段,并解决问题。

  出示:花木兰是一位( )的女英雄。

  你认为应该填什么?你从哪里知道的?让学生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将句子补充完整,表达情感,内化文本语言。

  相机出示:

  答案1、填热爱爱国

  出示: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理应”是什么意思?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危急关头,花木兰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多爱国呀!)

  答案2、填尊老爱幼、孝敬父母:

  (1)出示:木兰见到上面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指导读(带着担忧焦急的语气。)自由读、指名读。

  (2)木兰想为国为家分忧,可是朝廷只征招男子当兵,木兰想到了一个办法,在文中找出来。(出示图片)木兰从一个美丽的女子装扮成了一个英勇的战士。

  出示:她说服了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3)、花木兰的家人会同意让一个女孩子去当兵吗?他们为什么不同意呢?(A担心花木兰B当时社会对女子的偏见)

  (4)语言拓展训练:说说木兰的家人会怎样劝阻木兰,木兰又是怎样说服家人的?木兰是怎么说服家人的呢?

  (A)先讨论一下,花木兰可以说哪些话说服家人?

  (B)请组里来演一演。

  齐读(读出木兰替父从军的坚定的决心。)

  (5)、作业设计

  木兰对父亲说:“ ”

  答案3填:英勇、了不起、勇敢,

  随机出示: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1)、请大家自由读这一段,你从中会发现什么?。(动词很多。)

  (2)、这些动词顺序可以颠倒吗?

  (3)、配乐朗诵:你听,万马奔腾;你看,硝烟弥漫;瞧

  指导朗读:出示书上的从军图:从军很辛苦,路途艰难,但木兰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勇往直前。看,硝烟滚滚。瞧,她跃马提枪,驰骋沙场,英姿飒爽,奋勇杀敌,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并通过想象谈话:木兰在征战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她是怎样克服的?进一步体会木兰征战中的艰辛与这“赫赫战功”的来之不易,激发学生的敬佩之情,最后将自己的感受用读表达出来,边读边想象画面。

  答案4填:文静、俊美

  相机出示:将士们前来探望她,才惊讶地发现昔日英勇善战的花将军,竟是位文静俊美的姑娘。

  师:指导读如果你是花将军手下的将士,看到花将军突然换上了女装,你会怎么想呢?是呀,将士们惊讶的发现,昔日这位英勇善战的花将军,(竟)是位文静俊美的姑娘。试着读出那种惊讶。(指名读)

  (太让人惊讶了!用惊讶的语气读一读)

  (1)、自由读

  (2)、男女生分读

  6、总结全文

  文静俊美的女英雄为国分忧,替父从军,英勇善战,立下赫赫战功。

  三、指导背诵:

  你们愿意赞一赞这位女英雄吗?那么就让我们把这个故事记下来吧。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助大家很快快地背下来吗?

  四、生字教学:

  1、出示生字名、兵、父、弟、男

  (1)、同学交流记字方法。

  (2)、给这些生字找朋友(组词)

  (3)、描红。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