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冬至主题班会教案范文5份

首页 / 教案 / |

  快乐冬至主题班会教案 1

  活动目标

  1、了解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节以及冬至节的来历。

  2、感受绘本故事中冬至节的*俗。

  3、让幼儿了解并认同冬至节,喜爱传统节日,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

  活动准备

  1、通过网络等途径,收集与冬至有关的资料。

  2、向老人询问民间流传的与冬至有关的*俗。

  3、制作课件。

  活动过程

  一、交流信息,自然引入。

  1、播放《节气歌》播放二十四节气歌,引出《冬至节》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引起幼儿的好奇心,讲述关于节气的信息。预设: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气。冬至这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冬至是冬天最冷的时候,过了冬至开始“数九”,九九八十一天后,就真正感受到了春天。

  3、引出绘本故事《冬至节》

  二、通过绘本故事说冬至由来

  简介冬至的由来、俗称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黑夜会慢慢变短。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中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冬至是大雪冬至后是小寒,因为冬至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所以被称为“活节”;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冬至十天阳历年(元旦)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俗。“冬至”又称为“冬节”。

  三、说冬至传说、*俗过渡:为什么古代的节日还能保留至今?让我们一起用传说和*俗来“说冬至”吧!

  1、用传说说冬至。主要有:传说一:冬至馄饨夏至面。传说二:冬至吃狗肉。传说三:冬至南吃饺子北吃馄饨

  2、用*俗说冬至。主要有:

  (1)*俗一:祭天迎日、缅怀祖德——冬至之祭

  (2)*俗三:葭灰土炭、图歌消寒——冬至之娱

  (3)*俗四:盛情敬师、赠袜履长——冬至之礼

  (4)*俗五:精心宁神、食疗养生——冬至之养

  四、游戏活动

  用纸黏土制作饺子和汤圆,感受冬至节的氛围!

  快乐冬至主题班会教案 2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冬至的由来;

  2、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领略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3、让学生懂得去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以实际行动减轻父母的负担。

  二、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冬至)

  2、介绍“冬至”的字源

  (1)会意字。甲骨文表示丝绳的终结,是“终”的本字。金文将丝结简化为点;或另加义符日,表示一年时日的终结,当然是冬季了。篆文省去日另加义符,表示年末结冰的季节,以突出冬季。

  冬,四时尽也。—《说文》无冬无夏。—《诗·陈风》

  (2)最后,最终。

  (二)介绍冬至小知识

  1、你对冬至有哪些了解?

  2、教师介绍冬至相关知识

  (1)认识冬至

  (2)冬至的起源

  (3)冬至为什么吃饺子?

  3、了解古代人如何过冬至?(祭祀活动;食的活动;礼的活动;娱的活动)

  4、了解冬至食品,北方和南方冬至的不同*俗。

  (三)冬至注意事项:(1、注意防寒保暖。2、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3、保持良好的心境。4、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

  (四)交流:每年你和家人是如何过冬至的?你有哪些感受?

  (五)作业

  1、体验:跟家长学会做馄饨或水饺,感受冬至节的`喜庆,增强学生动手的能力。

  2、讲述:给弟弟妹妹讲述有关冬至的传说和*俗。

  快乐冬至主题班会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冬至的由来;

  2.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领略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3.让学生懂得去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以实际行动减轻父母的负担。

  二、教学重点:

  了解冬至这个传统节日的文化。

  三、教学难点:

  领略祖国的传统文化——冬至的的无穷魅力, 意识到在生活中能够懂得珍惜与家 人团聚的时间,并以实际行动减轻父母的负担。

  四、活动形式:

  朗诵、讲故事、游戏、吉他、小品、歌唱等

  五、活动过程:

  1、宣布主题:主持人宣布“情暖冬至,洋溢青春”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2、节日冬至的由来和传说:

  (1)请听朗诵诗词《小至》和优美诗句;

  (2)讲述冬至的传说和*俗:如冬至吃饺子、狗肉和混沌等。

  3、冬至是一个开心的节日,接下来一起来玩游戏“模仿秀” ;

  4、在冬至这天,家人都会团聚一起吃汤圆,接下来请倾听吉他《卖汤圆》 ;

  5、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幽默又搞笑的小品《卖汤圆》 ;

  6、冬至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在这一天我们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减轻父母的 负担。接下来请听朗诵《歌颂母亲》 ;

  7、在这欢乐的节日当中,每个人心中都有愿望,下面请听歌曲《许一个愿望》 ;

  8、伴随着歌声,学生畅谈自己的愿望。

  9、班主任总结。

  快乐冬至主题班会教案 4

  活动目标

  在动手制作汤圆中感受冬至的节日气氛。

  知道冬至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简单了解冬至的饮食*俗。

  尝试动手制作汤圆。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九九歌》童谣音频及图片;“汤圆”图片;“汤圆”手工成品图。

  材料准备:超轻黏土、卡纸剪成的纸盘。

  活动过程

  播放童谣音频及图片《九九歌》,引出活动主题。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首很特别的童谣,名字叫《九九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童谣中出现了哪些数字?

  ——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呢?

  小结:这是一首描写天气变化的童谣,童谣中出现了一到九九个数字,所以叫《九九歌》或者《数九歌》。人们*惯从冬至这天开始“数九”,每九天算一个“九”,冬至是一九的第一天。数完九个九之后,冬天结束,春天就来到了。

  组织谈话,引导幼儿了解冬至,知道冬至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你们知道冬至是个什么日子吗?

  ——冬至是哪一天?

  小结:冬至又叫“冬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日期在每年的12月22日左右。

  出示图片“汤圆”,引导幼儿了解冬至的饮食*俗。

  ——冬至这天,你家会吃些什么?

  ——汤圆是什么形状的?(圆圆的)

  ——汤圆有什么颜色?(白色、红色、黄色、紫色……)

  小结:冬至这天,各地有不同的风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吃饺子*惯。南方地区有冬至吃汤圆的*惯。

  出示手工成品图,播放童谣音频《九九歌》,发放材料“超轻黏土、纸盘”,鼓励幼儿动手制作汤圆。

  (可根据风俗*惯将汤圆换成饺子)

  ——我们一起动手来制作好吃的汤圆吧。

  ——我们可以用各种颜色的超轻黏土制作汤圆,还可以把汤圆搓成你喜欢的形状。搓好的汤圆要放在纸盘子上哦。

  温馨提示

  童谣《九九歌》的内容不要求幼儿理解,教师在讲解内容的时候不宜太深入或时间太久。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在美工区,投放材料“超轻黏土”,鼓励幼儿动手制作饺子。

  日常活动

  将幼儿制作好的汤圆装饰在班级的美工区内,供幼儿欣赏。

  快乐冬至主题班会教案 5

  活动目标:

  1、能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讨论,知道冬至由来。

  2、愿意当众表达,表达时自然、从容、自信。

  活动准备:

  利用回家时间和父母收集关于冬至的相关信息

  活动过程:

  (一)音乐歌曲《给小桃树穿件新棉袄》导入:

  教师弹奏乐曲,幼儿随乐曲演唱。

  孩子们,你们歌唱的时候特别专注,真棒!

  刚才我们演唱了有关冬节歌曲《给小桃树穿件新棉袄》,冬季里有个节日马上就要到了。是什么节日呢?(冬至节)

  (二)冬至节的谈论

  小朋友说的真好,冬至节就要到了。哪个小朋友能给我们说一说冬至节(叫3—4名幼儿)

  冬至节我们可以做哪些活动来庆祝呢?(改变户外运动、包饺子、讲给小班弟弟妹妹)

  (三)自行如厕穿着外衣,到小班请弟弟妹妹一起进行户外活动。


快乐冬至主题班会教案范文5份扩展阅读


快乐冬至主题班会教案范文5份(扩展1)

——冬至主题班会教案 (菁华5篇)

冬至主题班会教案1

  一、活动概括

  1.活动背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把我们带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全身心的爱着我们,教会我们做人做事,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我们最大的支持和温暖,步入老年之后,年迈体弱,孤独多病,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的他们,应得到我们及社会的关爱和帮助,身为青少年的我们,关爱老年朋友,更是义不容辞的。

  2.活动名称:爱心之旅----走进明水敬老院

  3.活动主题:“心连心”弘扬中华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我们和老人们心连心!

  4.活动主办方:XXX

  主要负责部门及负责人:XXX

  5.活动地点:XXX

  6.活动时间:20xx年12月22日

  7.经费来源:公共策划部拉赞助

  8.活动的目的及意义:

  (1)为生活在敬老院的老人们带去心灵上的慰藉,让他们感受到青少年的朝气和社会的温暖。

  (2)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让大家了解社会,关注这群庞大而特殊的群体,从中学会关爱,学会感恩。

  (3)唤起社会的老龄意识,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强化对老人尊敬关爱意识。

  二、活动的具体内容

  1.前期组织:

  (1)提前联系好敬老院,取得对方负责人的信任和工作上的支持和相互配合,以便于定期开展活动。

  (2)志愿者培训:邀请敬老院工作人员来校做培训工作。

  (3)制定出一张时间安排计划表,为每一位志愿者划分责任,形成系统的志愿流程。

  2.时间安排。(暂定为每周日下午两点到四点半)

  三、活动项目:

  (1)每三个志愿者为一组为当日独自待在房间的空巢老人做家务,陪老人聊天回忆美好的往事和讨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注意倾听,捶背要有经验。与老人聊天时避免一些有碍老人情绪的话题,另外,主动开启话题,避免冷场。(事先挑选有这方面潜质的志愿者)

  (2)与老人们下棋、打牌等娱乐活动。(依照不同老人的性格组织相关活动)

  (3)为敬老院的老人们表演节目、开联欢,进行一些适合老年人朋友的小游戏。

  (4)每个同学去收集一些适合老年人的生活笑话。收集一些冬天的健康保健知识和养生之道,介绍一些方便实用生活小窍门和健康知识。

  (5)谈谈最*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国内和国际的新闻及有趣的新闻。

  (6)全部活动结束后,活动参加者和老人告别,并合影留念。

  (7)在特殊节假日(如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探望慰问老人。

冬至主题班会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冬至的由来;

  2、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领略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3、让学生懂得去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以实际行动减轻父母的负担。

  二、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冬至)

  2、介绍“冬至”的字源

  (1)会意字。甲骨文表示丝绳的终结,是“终”的本字。金文将丝结简化为点;或另加义符日,表示一年时日的终结,当然是冬季了。篆文省去日另加义符,表示年末结冰的季节,以突出冬季。

  冬,四时尽也。—《说文》无冬无夏。—《诗·陈风》

  (2)最后,最终。

  (二)介绍冬至小知识

  1、你对冬至有哪些了解?

  2、教师介绍冬至相关知识

  (1)认识冬至

  (2)冬至的起源

  (3)冬至为什么吃饺子?

  3、了解古代人如何过冬至?(祭祀活动;食的活动;礼的活动;娱的活动)

  4、了解冬至食品,北方和南方冬至的不同*俗。

  (三)冬至注意事项:(1、注意防寒保暖。2、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3、保持良好的心境。4、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

  (四)交流:每年你和家人是如何过冬至的?你有哪些感受?

  (五)作业

  1、体验:跟家长学会做馄饨或水饺,感受冬至节的喜庆,增强学生动手的能力。

  2、讲述:给弟弟妹妹讲述有关冬至的传说和*俗。

冬至主题班会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冬至的由来;

  2、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领略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3、让学生懂得去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以实际行动减轻父母的负担。

  二、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冬至)

  2、介绍“冬至”的字源

  (1)会意字。甲骨文表示丝绳的终结,是“终”的本字。金文将丝结简化为点;或另加义符日,表示一年时日的终结,当然是冬季了。篆文省去日另加义符,表示年末结冰的季节,以突出冬季。

  冬,四时尽也。—《说文》无冬无夏。—《诗·陈风》

  (2)最后,最终。

  (二)介绍冬至小知识

  1、你对冬至有哪些了解?

  2、教师介绍冬至相关知识

  (1)认识冬至

  (2)冬至的起源

  (3)冬至为什么吃饺子?

  3、了解古代人如何过冬至?(祭祀活动;食的活动;礼的活动;娱的活动)

  4、了解冬至食品,北方和南方冬至的不同*俗。

  (三)冬至注意事项:(1、注意防寒保暖。2、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3、保持良好的心境。4、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

  (四)交流:每年你和家人是如何过冬至的?你有哪些感受?

  (五)作业

  1、体验:跟家长学会做馄饨或水饺,感受冬至节的喜庆,增强学生动手的能力。

  2、讲述:给弟弟妹妹讲述有关冬至的传说和*俗。

冬至主题班会教案4

  教学目标

  1、收集有关冬至的传说、民俗,通过收集材料,真正理解“冬至大如年”的含义。

  2、感受冬至节的喜庆,增强学生互助合作的能力,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

  3、让学生了解并认同冬至节,喜爱传统节日,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

  教学重点

  通过收集冬至的材料,传承节日文化,建立起对家乡浓厚的感情。

  教学准备

  1、通过网络等途径,收集与冬至有关的资料。

  2、向老人询问民间流传的与冬至有关的*俗。

  教学过程

  一、交流信息,自然引入。

  1、背诵《节气歌》

  同学们,你们能背一背《二十四节气歌》吗?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琅琅上口的节气歌不仅韵律优美,而且包含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你知道它的含义吗?

  2、学生交流关于节气的信息。预设: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气。冬至这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冬至是冬天最冷的时候,过了冬至开始“数九”,九九八十一天后,就真正感受到了春天。

  (这样将课前准备的信息进行交流,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3、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说说冬至。板书:冬至。

  二、说冬至由来

  简介冬至的由来、俗称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黑夜会慢慢变短。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冬至前是大雪冬至后是小寒,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所以被称为“活节”;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冬至十天阳历年(元旦)。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俗。

  “冬至”又称为“冬节”。

  (教学形式:学生介绍,教师用课件的形式同步呈现相关信息。)

  三、说冬至传说、*俗

  过渡:为什么古代的节日还能保留至今?让我们一起用传说和*俗来“说冬至”吧!

  1、用传说说冬至。主要有:

  传说一:冬至馄饨夏至面。(见补充材料)

  传说二:冬至吃狗肉。(见补充材料)

  传说三:全家共吃赤豆糯米饭。(见补充材料)

  传说四:冬至吃饺子(见补充材料)

  2、用*俗说冬至。主要有:

  (1)*俗一:祭天迎日、缅怀祖德——冬至之祭(见补充材料)

  (2)*俗二:新装雍容、衣饰应景——冬至之农(见补充材料)

  (3)*俗三:葭灰土炭、图歌消寒——冬至之娱(见补充材料)

  (4)*俗四:盛情敬师、赠袜履长——冬至之礼(见补充材料)

  (5)*俗五:精心宁神、食疗养生——冬至之养(见补充材料)

  3、各地冬至*俗有不同

  (1)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各异,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惯,而苏南人在冬至时吃大葱炒豆腐。

  (2)苏州人过冬至节所吃的汤圆,又称“冬至团”。亦称“冬至丸”。流行于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阳历12月2日前后)磨糯米粉,用糖、肉、菜、果、豇豆、萝卜丝等作馅,包成团,称作“冬至团”,并馈赠亲友。也有在早餐全家聚食的,取团圆的意思。

  苏州人过冬至——吃馄饨忆西施

  (3)宁夏:冬至吃“头脑”,银川有个*俗,冬至这一天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银川老百姓冬至这一天给羊肉粉汤叫了个古怪的名字——“头脑”。

  四、庆冬至

  1、交流:引领学生走进冬至节,齐过冬至节,交流自己的父辈和祖父辈是怎样过冬至的。

  2、回忆:自己家里是怎样过冬至的。要求学生在冬至节节庆之际,偕同家长齐过冬至节,让学生在当天撰写日记、作文等,将择优评奖。

  五、畅冬至

  1、畅想:下一个冬至,你打算怎么过?

  2、结合时令要求学生在冬至节节庆之际,偕同家长齐过冬至节,让学生在当天撰写日记、作文或描绘出你最向往过的冬至的情景。

  六、作业

  1、体验:跟家长学会做馄饨或水饺,感受冬至节的喜庆,增强学生动手的能力。

  2、讲述:给弟弟妹妹讲述有关冬至的传说和*俗。

冬至主题班会教案5

  一:活动背景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包饺子”是*冬至时节许多地方的传统*俗。今年冬至(12月21日)化学学院将举办“冬至阳生春又来”的主题活动。通过包饺子比赛、煮饺子、吃饺子等一系列活动,让同学们在严寒的冬日感受家的温暖,传递同窗温情。并借此机会弘扬我国传统饮食文化——饺子。

  二:活动目的

  通过这个活动,搭建20xx级研究生相互了解的*台。同时借此促进各同学之间的交流,增进友谊,增强化学学院的凝聚力,进一步培养同学们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活动主题

  冬至阳生春又来

  四:活动对象

  化学学院

  20xx级研究生(其它年级的博士生、研究生如有兴趣均可参加)。

  五:活动时间

  20xx年12月21日(本周日)晚上18:30

  六:活动地点

  七:活动内容

  (1)包饺子

  (2)包饺子比赛

  (3)吃饺子

  八:活动流程

  <1>活动前期

  1)由秘书处提前到达活动场地安排大家随意入座。

  2)由各学科负责人清点实际到场的人数报给生活部。

  3)人数到齐后开始上工具。

  4)主持人讲话。(2分钟)

  5)*讲话,宣布冬至包饺子开始。(宣布包饺子开始前所有人不得开始包饺子)。

  6)由宣传部负责预留比赛的用品。

  7)包饺子三十分钟后,将包好的饺子送厨房(所有饺子包完后)(50分钟)。

  8)主持人讲话,宣布包饺子比赛。(1分钟)

  9)在三分钟内包的饺子在保质的情况下数量多的一组获胜。(10分钟)

  10)由总裁判宣布比赛情况。(1分钟)

  11)由主持人邀请*为获胜的组颁奖品。(2分钟)

  12)饺子上座,吃饺子同时相互交流。(40分钟)13)吃饺子结束。

  <3>活动后期

  1)由参与同学共同负责把场地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2)场地清理干净后方可离场。

  3)由生活部把场地交还给餐厅,并表示感谢。

  4)由宣传部出一份有关本次活动的总结报告。

  九:注意事项

  1)在比赛的过程中同学们需注意现场秩序和安全。(学科负责人负责)

  2)包饺子过程中所有人员不得有不得体的打闹,不得随处乱撒面粉,不得浪费食品等

  3)如需擀面棒,由生活部负责购买。

  4)活动人数较多,地方较小,请所有人员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

  5)讲究卫生,包饺子前要洗手。

  6)注意准时到场。

  7)在活动中注意保持良好的形象。

  十:比赛细则

  1)由各位同学自愿报名参加比赛,分别负责擀面皮(是否需要擀面皮待定)、包饺子,在规定时间内所包的饺子在保质的情况下数量多的组别获胜。获胜的组别的全体人员接受奖励。

  2)比赛分组:根据报名情况进行分组

  3)奖励:对获胜的小组进行奖励,对应的各参赛组均有小礼品赠送。

  十一:活动总时间

  120分钟

  十二:活动经费


快乐冬至主题班会教案范文5份(扩展2)

——庆冬至主题班会教案实用5份

  庆冬至主题班会教案 1

  活动目标:

  1、认识我国传统的冬至节,知道冬至的由来。

  2、知道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3、深刻对祖国的认识,知道我国是一个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

  活动内容:

  1、综合:冬至我知道

  2、科学:白天短、黑夜长

  3、让孩子知道冬至是冬天真正来临的日子。并了解一些冬至要吃的食物有哪些?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包饺子、喝冬酿酒、吃馄饨忆西施等,让孩子感受到冬至的节气。

  附儿歌:《冬至到》

  冬至到,冬至到;

  南馄饨,北方饺;

  暧暧和和吃一碗,保你耳朵冻不掉。

  冬至到,冬至到,

  敬祖宗,把墓扫;

  会亲访友拜老师;*安幸福乐陶陶。

  冬至到,冬至到,

  这一夜,最长了;

  甜甜蜜蜜睡一觉;明天太阳会更好。

  庆冬至主题班会教案 2

  设计背景: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俗。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太阳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也是太阳直射点北返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23°26′S)向北移动,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白昼会逐日增长。

  一、活动目的

  1、认识我国传统的冬至节,知道冬至的由来,初步了解冬至节的*俗。

  2、了解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3、深刻对祖国的认识,知道我国是一个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

  4、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生活越来越好,孩子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为了让他们体验妈妈及家人劳动的辛苦,培养孩子爱家人的情感,教育孩子学会感恩。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包饺子的亲子活动,让幼儿了解饺子的文化,产生包饺子的兴趣,体验劳动的快乐,增进亲子间的感情,营造节日的热闹、快乐气氛。

  2、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好*惯。

  3、通过亲子游戏活动,让家长进一步了解自己孩子,加深家园情、师生情、亲子情。

  三、活动时间

  20xx年12月21日(星期二)09:00——11:30

  四、活动准备

  幼儿园厨房准备饺子馅、包饺子面,厨房以班级为单位分好,等待班级生活老师来领取。

  五、活动地点:各班级教室

  六、活动流程

  1、早上8:40——9:00,家长在教室里签到(老师播放幼儿一日活动图片)。

  2、班主任讲话,欢迎各位家长来参加这次的活动。

  3、向幼儿介绍说明今天特色活动的内容:包饺子。

  4、包饺子前注意事项:

  (1)请家长带幼儿去洗手,在制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卫生。

  (2)因地制宜,安排好幼儿家长的`座位。

  (3)家长幼儿教师随着音乐一起包饺子。

  (4)场地整理,包完饺子后自由洗手。

  5、人员分工

  班主任和配班教师:负责维持班级秩序,指导家长和孩子擀饺子皮、包饺子、活跃班级亲子包饺子气氛。

  班级生活老师:负责厨房领取包饺子面团,和指定家委会人员负责把包好的饺子送到厨房。

  家委会指定专人:负责拍照、指导、维持秩序。

  班级准备:带领小朋友洗手、带好围裙。

  6、负责人把集中包好的饺子送进厨房并把煮好的饺子送回班里,生活老师把煮熟的饺子分发到小朋友的餐盘中,请小朋友们品尝自己包的饺子。

  7、品尝完毕后,老师组织家长回到班级门口填写表格、按顺序离开幼儿园。班级整理、餐后散步、组织孩子午休。

  8、活动总结,找补不足。

  各园可根据各地风俗,选择不同的形式,包饺子或者包汤圆等,通过冬至主题活动开展,增加幼儿对冬至这一节气的认知。

  附儿歌《冬至到》

  冬至到,冬至到;

  南馄饨,北方饺;

  暧暧和和吃一碗,保你耳朵冻不掉。

  冬至到,冬至到,

  敬祖宗,把墓扫;

  会亲访友拜老师;*安幸福乐陶陶。

  冬至到,冬至到,

  这一夜,最长了;

  甜甜蜜蜜睡一觉;明天太阳会更好。

  庆冬至主题班会教案 3

  一、活动主题

  情暖冬至,爱在助困

  二、活动对象

  所有勤工俭学岗位人员

  三、活动时间:20年12月21日晚7点

  四、活动地点

  B#204

  五、主办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助困办公室

  六、活动形式

  :(一)、励志视频通过播放励志视频,帮助岗位克服自卑心理。

  (二)、知识竞答自选题目(励志题目),答对即可获得奖品,答错仍有参与奖。

  (三)、演讲现场采访岗位,请各岗位谈谈自己对学院助困工作的看法和宝贵的建议,并邀请优秀岗位代表上台演讲,谈谈工作、学*心得,激励其他岗位在工作和学*上取得进步。

  (四)、温情送汤圆邀请所有在场岗位人员共聚食堂,分享汤圆,传达节日祝福和学校的关爱。

  七、活动流程

  本活动共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对活动的相关内容进行宣传,并把活动的有关任务下达到各个干事并做好准备工作;后期将于12月21日举行“情暖冬至,爱在助困”活动。

  八、经费预算:

  布置、宣传费用:200元

  汤圆、奖品:600元

  总计:800元

  庆冬至主题班会教案 4

  活动目标:

  1、能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讨论,知道冬至由来。

  2、愿意当众表达,表达时自然、从容、自信。

  活动准备:

  利用回家时间和父母收集关于冬至的相关信息

  活动过程:

  (一)音乐歌曲《给小桃树穿件新棉袄》导入:

  教师弹奏乐曲,幼儿随乐曲演唱。

  孩子们,你们歌唱的时候特别专注,真棒!

  刚才我们演唱了有关冬节歌曲《给小桃树穿件新棉袄》,冬季里有个节日马上就要到了。是什么节日呢?(冬至节)

  (二)冬至节的谈论

  小朋友说的真好,冬至节就要到了。哪个小朋友能给我们说一说冬至节(叫3-4名幼儿)

  冬至节我们可以做哪些活动来庆祝呢?(改变户外运动、包饺子、讲给小班弟弟妹妹)

  (三)自行如厕穿着外衣,到小班请弟弟妹妹一起进行户外活动。

  庆冬至主题班会教案 5

  活动目标:

  l、初步了解冬至与麻糍的意义,掌握制作麻糍的基本常识及制作技能。

  2、能独立或与人合作制作麻糍,体会劳动的快乐,激发爱劳动的情感。

  活动准备:

  制作麻糍的工具原料:糯米、芝麻、黄豆、红糖;外出车辆。

  活动过程:

  (一)教师交代活动目的及注意事项。

  1、师:过几天就是冬至了,我们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吃麻糍,你们知道麻糍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幼儿:不知道)那今天老师就要带你们去参观麻糍作坊,好吗?

  2、师:外出活动应该注意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注意安全、要排好队伍、讲礼貌,等等)

  教师小结:外出时除了讲礼貌,还要注意安全,特别是到麻糍作坊,那儿人很多,很挤,小朋友要注意安全,还要跟好队伍,并要在老师指定的地方参观,不能随便乱跑。

  (二)谈话,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吃过麻糍吗?幼:吃过,很好吃。

  师:你们还记得麻糍是什么样的吗?幼:圆圆的,软软的;黏黏的,外面还有粉;特别软,粘牙…

  师:看来小朋友很喜欢吃麻糍,说得很棒。

  师:谁知道麻糍是用什么做的?幼:我奶奶说是糯米粉做的;可能是面粉做的,要搓圆…

  师:今天,我就带小朋友去看一看麻糍到底用什么做,要用到哪些工具?

  (三)了解麻糍的制作材料、工具及程序。

  1、捣米

  (1)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呀?有什么用呢?

  幼:好大的石头,中间有个大口,是用来盛水的吧!

  师:这叫捣池,是用来捣米的。我们做麻糍先要将米蒸熟,再倒入捣池中反复捶捣,直到米粒全都一起为止。

  (2)幼儿观看捣米操作情况。

  (3)幼儿尝试、脑沁

  (4)幼儿说说淘米的感觉。幼:好重,抬不动;太累了,我们两个人也抬不动…师:捣锤是用石头做的,有几十斤重!这些米就是谌着重的作用才能融在一起。

  2、团米团

  (1)师:我们要将捣成的米团捏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麻糍。谁知道怎么把米团变成麻糍?幼:用手搓;就像搓汤圆一样,先搓圆再压扁……师:到底是不是,我们一起来看一举

  (2)师:铲一部分米团放入手中,捏出小块拉断。好吗?

  (3)幼儿操作,讲述操作细节。幼:这米好黏,手都粘住了,很难捏;刚开始辖出夹垦圆圆的,可是拉也拉不断,所以就变得长长的了;米团软软的像棉花,就是太粘手了……

  3、滚豆沙

  (1)让幼儿区别滚过豆沙和没滚过豆沙的麻糍的味道。

  师:你们来尝尝自己捏出来的麻团。

  幼:淡淡的不怎么好吃。

  师:这个好吃吗?(幼儿品尝)幼:又香又甜。

  师:所以做麻糍的最后一步就是要滚上豆沙,这样味道才好,但豆沙不能滚太多,也不可太少,还要滚得均匀。

  (2)观看客座教师滚豆挲。

  (3)师幼共同尝试滚豆觊

  4、幼儿品尝。

  (四)小结。

  师:小朋友,伯伯为我们做的麻糍好吃吗?幼:好吃!

  师:但是做出这么好吃的麻糍要付出很辛苦的劳动,你们刚才也看了师傅们在捣米的时候流下的汗水,可见我们的粮食来的是多么不容易!我们不仅要爱惜粮食,而且要尊重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

  (五)延伸活动(回幼儿园尝试做麻糍)

  师:小朋友,我们观看了制作麻糍的过程,现在我们也来做麻糍,让我们跟着厨房阿姨一起来做吧!

  1、幼儿尝试制作麻糍。

  2、幼儿品尝。推荐阅读:


快乐冬至主题班会教案范文5份(扩展3)

——快乐主题班会教案(5)份

  快乐主题班会教案 1

  活动目标:

  一、锻炼幼儿腿部大肌肉力量,发展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二、体验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

  三、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四、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活动准备:

  沙包若干、过河图纸一张、房子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活动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跳吗?跳一个给老师看看,比比谁是

  跳高小冠军!”

  二、启发引导幼儿探索不同形式的跳。(单脚跳、双脚跳、两脚替换跳、交叉跳、骑马跳、青蛙跳、兔子跳等)

  师:“老师想跟小朋友们学*不同形式的跳。动动你们的小脑筋,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跳?试一试,展示给小朋友看!”

  三、组织幼儿玩游戏

  (一)集体游戏过河:师出示过河图纸(桥),示范介绍玩法。强调规则:一个跟着一个过,做个守秩序的乖宝宝。

  (二)组织幼儿游戏2至3遍。第一遍尝试过河。第二遍正式游戏,顺利过河者可获得小花猫胸贴一个。第三遍未顺利过河者可再试一次。

  (三)个人挑战游戏:小兔子运粮(沙包)

  师师范介绍游戏规则:双腿夹沙包学小兔子双脚跳,将“粮食”运回小兔子的家者可获得小猫胸贴一个。

  四、做放松活动,结束游戏

  深呼吸、拍退、捏腿放松肌肉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这次实验教学活动,我为孩子们准备了好玩的飞盘,在热身环节中,孩子们能随着音乐和我一起做活动,对飞盘的玩法有了初步的认识,效果较好。其次在自主探索中,孩子们玩飞盘兴趣很高,有顶在头上走的、夹在腿上跳的、向上或向远处使劲抛的,孩子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游戏中,孩子们兴趣很高,充满积极性。

  在夹物跳的讲解示范中,对小班幼儿讲解示范动作要领时必须清楚,而且要多次强调,这是幼儿练*基本动作的关键,在练*“双脚夹物跳”这个基本动作时,先让孩子们自由尝试,然后请一名“正确动作”的孩子来展示,请幼儿仔细观察,然后教师“也来学一学”,教师边做动作边讲解动作要领,最后请孩子们一起来学一学。整个过程没有直接的示范讲解,而是幼儿在前,老师在后,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

  这里,以集体练*为主,个别指导的不多,而且练*的次数还可以再增幼儿初步掌握双脚夹物跳的`动作要领后,需要通过游戏或提高难度来保持他们的兴趣,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巩固跳的动作,避免枯燥的纯动作练*,因此,教师拔高要求——单脚夹物跳,使每次练*各有侧重点,单脚夹物跳中,体现了“给幼儿的活动内容应具挑战性”的教育理念。由于一开始先进行示范,所以幼儿不清楚游戏规则,没有真正达到游戏的目的,孩子们对单脚夹物跳的掌握有难度,但在游戏活动中单双脚夹物交替跳环节中,孩子们基本能达到目的。

  此次活动结束后,我觉得对孩子们的要求要逐步拔高,在能力上也要循序渐进,不能奢望太高,适得其反。今后工作中,还要把事情考虑的更周到,为孩子们设身处地的着想,使孩子们在每节活动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快乐主题班会教案 2

  活动背景

  孩子较小刚来园几个月,在家里玩具都是自己的,独自玩惯了,现在在幼儿园许多小朋友玩几个玩具,不能独自玩了,所以就出现了抢玩具,争玩具的现象 。为了从小培养他们与大家一起分享并感受其中的乐趣特创设了这节课!

  活动目标

  1、能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玩具。

  2、愿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玩具。

  3、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重难点

  能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玩具。

  愿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玩具。

  活动准备

  1、教师事先准备一些玩具(为避免幼儿忘记带玩具)

  2、幼儿带来的玩具(提早几天通知家长)

  活动过程

  1、展示玩具。请玩具的主人上台来介绍玩具的来历(谁买的,在哪里买的,什么时候买的)以及它们的玩法(提醒幼儿:别人介绍时要专心听。)

  2、给玩具分类。和幼儿一起将玩具作简单分类,例如,请带车子的小朋友上来、请带娃娃的小朋友上来。最后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带来的玩具属于哪一类。

  3、分享玩具。→请幼儿谈谈玩玩具时应该注意的地方。→幼儿相互交换玩玩具。(交换玩具时提醒幼儿相互道谢,老师并及时夸奖幼儿和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很棒!让幼儿感受到分享的快乐!)

  活动反思

  1、让孩子把最喜欢的玩具带到幼儿园,和其他的孩子分享,一起感受共分享玩具的快乐!

  2、这个活动可以培养幼儿学*与人分享事物,是踏入群体的第一步,也是培养良好人际关系的好方法。

  快乐主题班会教案 3

  一、设计思路

  诗琪在家学了钢琴,早餐后都喜欢拿出琴谱来练。周围都围了很多小朋友,就有小朋友发现:琴谱上有很多一条条的线。练琴的幼儿都认得它是五线谱。于是小朋友都跑来告诉我:"老师、老师,我们发现五线谱也是线啊!"我见幼儿的兴趣很高,而且五线谱也是生活中的线。于是我抓住这个机会,让幼儿更多的了解五线谱。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高音符号及低音符号,知道各个音所处的位置。

  2、学会各个音。

  3、启发幼儿从五线谱中想到其他生活中的线,有科学探索精神。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5、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三、教学提示

  1、出示琴谱,让幼儿观察琴谱中有什么,引起幼儿兴趣。

  2、引导幼儿说出五线谱也是由线组成的,它是属于生活中的线。

  3、教师出示五线谱,指导幼儿认识五线谱中五条线的排列及它所表示的意义。

  4、出示高音符号,低音符号,引导幼儿认识并记住名称。

  5、在五线谱中,画出八个音,让幼儿认识,并学*看着五线谱来唱音阶。

  6、幼儿练*看五线谱唱音阶。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属于"线"的。

  五活动反思:

  五线谱是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记录乐曲的方法,让幼儿从小正确认识五线谱,也是为他们日后开展各种音乐活动做准备。如果老师只是单纯地讲解就会违背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变成知识的灌输。所以,我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通过观看VCD、给音符宝宝造房子、一起做游戏等活动,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师幼互动,促使幼儿对五线谱的认识。

  快乐主题班会教案 4

  一、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找快乐、分享快乐、给别人带来快乐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快乐,并学会创造自己的快乐;懂得生活中会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懂得把快乐与大家分享,可以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加深彼此间的感情;体验到集体生活的快乐,增进学生对班集体的热爱。

  二、活动准备:

  1、让学生准备自己欢乐时的照片。

  2、练*歌舞,准备小品,排练童话剧。

  3、《健康歌》的音乐。

  4、小兔、小熊、小老虎、小猴、蝴蝶的头饰各一个。

  三、活动过程:

  (一)、引入:

  主持人甲:同学们,让我们跟着这个这欢快心动的音乐唱起来吧!

  主持人乙:同学们,让我们和着这激烈灿烂的音乐跳起来吧! (放音乐一起跳《健康歌》)

  (二) 主持人宣布:“做个快乐的小天使”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1、快乐伴随我

  展示照片并讲解自己的快乐

  2、分享别人的快乐

  (1)欣赏小品《成绩公布之后》

  (小明考试总是不及格,这次考试,他得了优秀,小刚又得了优加五角星。他们心里都非常高兴。小强对小明祝贺,并表示向小刚学*。而小丽却说:“有什么了不起?”)

  (2)学生在小组内以开火车形式谈谈自己的感想。

  3、给别人带来快乐,我也快乐

  (1)在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大家总是在一起快乐地游戏、玩耍,只有小兔不愿和大家玩。请看童话剧表演〈小兔菲菲〉

  角色:小兔、小熊、小猴、小老虎、蝴蝶

  场景:一片草地,四周有鲜花和野草,蝴蝶在飞舞。小动物们在草地上高兴地玩老鹰捉小鸡。

  小兔:小白兔,长白毛,长长的耳朵向上翘,今天来到草地上,

  晒晒太阳多舒服(向左右看看,伸个懒腰)。

  小动物们:(小动物们围在小兔身边)小兔,小兔,和我们一起玩老鹰捉小鸡!

  小兔:这游戏多没意思啊!

  小猴:(学着跳绳的样子)那我们来跳绳吧!

  小兔:我,我不会!

  小老虎:还是一起踢足球吧!(学着踢足球的样子)多带劲呀!

  小兔:(害怕)不行,不行!弄脏了衣服,回家妈妈要骂的。

  小动物们:(七嘴八舌)唉,这也不会,那也不行,怎么办呢?(大家无可奈何地离去。)

  小兔:唉!一个人玩真没意思!小朋友,你们能帮帮我吗?

  (2)看完短剧后,小组内交流想到的办法。

  4、我们一起快乐

  (1)二(2)班就是我们的集体,我们很多人生活在一起,天天都会碰到许多事,你能自己处理好吗? 请看小品表演《彩色笔》。

  ① 几个同学挤入教室

  ② 几个同学在教室里追逐

  ③几个同学在教室里画画,一个小淘气小强二话不说抢了小丽的彩色笔,小丽气鼓鼓的锤了小强一拳。

  (2)讨论刚才的表演,他们做得不对吗?为什么?

  (3)小结:每个人都会碰到令人伤心的事,如果这时我们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话,你一拳,我一拳,就会让更多人伤心啦!在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让自己冷静一下,坏事就可能变成好事。那样,你就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快乐。

  三、活动小结:

  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应该勇敢地面对,不但要想想自己,也要想想别人,更要想想集体。只有开动脑子,才能想出好的处理办法,让我们的集体永远充满快乐。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够开心,时时拥有一份好心情,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

  快乐主题班会教案 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画面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较完整的表述出来。

  2、引导幼儿爱自己的朋友,并愿意主动帮助朋友,给朋友带来快乐。

  3、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音乐《找朋友》

  2、PPT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引出故事主题播放音乐《找朋友》,鼓励幼儿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并积极参与游戏。

  二、播放PPT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并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图片内容。

  1、观察图(1),问:图片中有谁,你们觉得他的心情怎么样?

  2、观察图(2),问:谁出现了?

  3、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表述图片内容,老师梳理图片内容

  4、老师完整讲述故事内容并小结

  三、结合实际,引导幼儿讨论。

  1、你还见过谁不快乐吗?你是怎样帮助他们的?

  2、你不快乐时,别人是怎样对待你的?你心里是怎样的感受?

  四、总结

  活动反思:

  幼儿通过观察、模仿、表演等形式积极参与、感受活动过程。同伴之间的互动、老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为幼儿的探索、交流、学*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活动的过程能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促进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不足之处是老师的个别指导能否促进幼儿主动有效学*的度掌握的不够好,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做到重点关注。社会活动能否成功地完成,需要不断地尝试和探索,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快乐冬至主题班会教案范文5份(扩展4)

——冬至节主题班会教案 (菁华3篇)

冬至节主题班会教案1

  冬至是*传统的24节气之一,是冬天真正来临的日子。这一天,全国人民都要吃饺子“以防天冷冻掉耳朵”。为让小朋友既感受到冬至的节气,培养小朋友集体生活的乐趣,又能提高孩子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所以设计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采用游戏化的教学形式“吃饺子”,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句型:我把——给——吃。然后通过完成操作表演仿编句型,将单调的仿编活动变得有趣好玩。

  活动名称:

香香的饺子

  学生情况:

  本班共8名学生,实际年龄在3—4岁之间,其中2名学生佩戴人工耳蜗,6名学生双耳配戴助听器。通过听觉语言能力评估,本班孩子听觉能力为一级,听觉补偿效果基本达到最适;语言年龄*均为3岁。

  活动目标:

  1、能够进行简单的半开放式主题对话交流,学*掌握句型“我把饺子给——吃”,并能进行句型仿编:我把——给——吃。

  2、通过活动,让孩子学会分享劳动成果,培养幼儿热爱家人的感情。

  活动重点:

  能够进行简单的半开放式主题对话交流,学*掌握句型“我把饺子给——吃”。

  活动难点:

  学*掌握句型“我把饺子给——吃”,并能进行句型仿编:我把——给——吃。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幼儿在生活中吃过饺子,已经了解一些相关知识

  2、物质准备:儿歌《包饺子》、实物饺子、小朋友做好的橡皮泥手工饺子、水果模型、小动物模型、家庭成员的手指偶

  活动过程:

  一、点名法检查助听器的工作状态。

  听到名字的小朋友和老师击掌问好。

  二、活动导入:播放儿歌《包饺子》,然后做手指操,直接引出主题。

  羊妈妈,(双手比自己,一蹲一站)

  包饺子,(一只手把另一只手的五指往内、往外来回扳)

  中间突起,(双手握拳)两边翘(大拇指、小指升起,作”六”的手势)

  有的像小船,有的像元宝(两只手半举并左右摇动)

  师:儿歌里,羊妈妈包什么?

  幼:羊妈妈包饺子。

  三、出示实物饺子,进行简单的半开放式主题对话交流。请幼儿观察、讲述饺子的外形特征,并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吃饺子的经历。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饺子长什么样子?

  幼:饺子像小船,像元宝,还像橘子瓣儿……

  师:你们吃过饺子吗?什么时候吃的?

  师:冬至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吃饺子,要不然,耳朵都冻掉了。

  师:饺子好吃不好吃?饺子里面有什么?

  幼:饺子很好吃。饺子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馅儿。有鸡蛋,有韭菜,有肉肉……

  师:你们喜欢吃饺子吗?你们会不会做饺子?

  ……。

  四、请小动物吃饺子,练*句型:我把饺子给——吃。

  师:“喵喵喵”,小猫来了,它说它闻到小朋友做的饺子真香!它也想吃饺子,谁想让小猫吃饺子?

  师:小猫说:谢谢你,你的饺子真好吃。小狗小狗,你怎么了?你也想吃饺子吗?那么谁想让小狗吃饺子?

  (引导幼儿练*表达:我把饺子给——吃。)

  五:学*仿编:“我把——给——吃”的句式。

  通过“我爱我家”游戏,学*仿编句式。幼儿通过教师引导学*仿编句子。我们也请爸爸妈妈吃水果吧?如:我把苹果给爸爸吃。我把香蕉给妈妈吃……

  六、老师总结,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在家中和家人一起包饺子,体验自己动手制作食物的快乐。

  活动反思:

  语言教学的核心在于“运用”二字。本次活动通过创设丰富的情景,让幼儿在宽松的游戏中不知不觉练*句型,大胆仿编。而且两个情景活动贴*幼儿的生活,对于他们并不陌生,更容易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冬至节主题班会教案2

  冬至将*,为了加强城市雾霾治理,树立文明祭扫新风,倡导生态文明,助推*安和谐南昌建设,我们班举行了"小手牵大手共创文明冬至"主题班会。

  往年的冬至祭扫活动中,燃放鞭炮、焚烧祭品等祭祀陋*破坏了冬至的宁静和庄严,更造成了火灾隐患、铺张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为确保祭扫活动的安全、文明、和谐、有序,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小手牵大手,以孩子的影响力来带动家长,做一个文明祭扫的文明人。

  移风易俗、文明祭祀是文明发展的标志之一,也是促进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构建和谐南昌的重要内容。文明祭扫,贵在心意;*安冬至,从我做起。我们倡议,广大市民朋友,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用实际行动营造一个安全、文明、和谐、有序的冬至!

  教学目标

  1.收集有关冬至的传说、民俗,通过收集材料,真正理解“冬至大如年”的含义。

  2.感受冬至节的喜庆,增强学生互助合作的能力,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

  3.让学生了解并认同冬至节,喜爱传统节日,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

  教学重点

  通过收集冬至的材料,传承节日文化,建立起对家乡浓厚的感情。

  教学准备

  1.通过网络等途径,收集与冬至有关的资料。

  2.向老人询问民间流传的与冬至有关的*俗。

  教学过程

  一、交流信息,自然引入。

  1、背诵《节气歌》

  同学们,你们能背一背《二十四节气歌》吗?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琅琅上口的节气歌不仅韵律优美,而且包含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你知道它的含义吗?

  2、学生交流关于节气的信息。预设: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气。冬至这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冬至是冬天最冷的时候,过了冬至开始“数九”,九九八十一天后,就真正感受到了春天。

  (这样将课前准备的信息进行交流,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3、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说说冬至。板书:冬至。

  二、说冬至由来

  简介冬至的由来、俗称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黑夜会慢慢变短。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冬至前是大雪冬至后是小寒,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所以被称为“活节”;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冬至十天阳历年(元旦)。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俗。

  “冬至”又称为“冬节”。

  (教学形式:学生介绍,教师用课件的形式同步呈现相关信息。)

  三、说冬至传说、*俗

  过渡:为什么古代的节日还能保留至今?让我们一起用传说和*俗来“说冬至”吧!

  1、用传说说冬至。主要有:

  传说一:冬至馄饨夏至面。(见补充材料)

  传说二:冬至吃狗肉。 (见补充材料)

  传说三:全家共吃赤豆糯米饭。(见补充材料)

  传说四:冬至吃饺子(见补充材料)

  2、用*俗说冬至。主要有:

  (1)*俗一:祭天迎日、缅怀祖德——冬至之祭(见补充材料)

  (2)*俗二:新装雍容、衣饰应景——冬至之农(见补充材料)

  (3)*俗三:葭灰土炭、图歌消寒——冬至之娱(见补充材料)

  (4)*俗四:盛情敬师、赠袜履长——冬至之礼(见补充材料)

  (5)*俗五:精心宁神、食疗养生——冬至之养(见补充材料)

  3、各地冬至*俗有不同

  (1)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各异,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惯,而苏南人在冬至时吃大葱炒豆腐。

  (2)苏州人过冬至节所吃的汤圆,又称“冬至团”。亦称“冬至丸”。流行于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阳历12月2日前后)磨糯米粉,用糖、肉、菜、果、豇豆、萝卜丝等作馅,包成团,称作“冬至团”,并馈赠亲友。也有在早餐全家聚食的,取团圆的意思。

  苏州人过冬至——吃馄饨忆西施

  (3)宁夏:冬至吃“头脑”,银川有个*俗,冬至这一天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银川老百姓冬至这一天给羊肉粉汤叫了个古怪的名字——“头脑”。

  四、庆冬至

  1、交流:引领学生走进冬至节,齐过冬至节,交流自己的父辈和祖父辈是怎样过冬至的。

  2、回忆:自己家里是怎样过冬至的。要求学生在冬至节节庆之际,偕同家长齐过冬至节,让学生在当天撰写日记、作文等,将择优评奖。

  五、畅冬至

  1、畅想:下一个冬至,你打算怎么过?

  2、结合时令要求学生在冬至节节庆之际,偕同家长齐过冬至节,让学生在当天撰写日记、作文或描绘出你最向往过的冬至的情景。

  六、作业

  1、体验:跟家长学会做馄饨或水饺,感受冬至节的喜庆,增强学生动手的能力。

  2、讲述:给弟弟妹妹讲述有关冬至的传说和*俗。

冬至节主题班会教案3

  冬至(英语:winter solstice),又称“冬节”、“贺冬”,华夏二十四节气之一、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冬至在太阳到达黄经270°时开始,时于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在*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滕州流行冬至当天喝羊肉汤的*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各地食俗不同,但吃水饺最为常见。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

  历史渊源

  冬至作为一个节日,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

  据记载,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也就是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冬至又被称为"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于我们现在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专门过"冬至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汉代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场流行互贺的"拜冬"礼俗。《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所以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

  的节日。魏晋六朝时,冬至称为"亚岁",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宋朝以后,冬至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庆活动。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

  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赣)

  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浙)

  ◇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晴。(黑)

  ◇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鲁、湘)

  ◇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湘、粤)

  ◇冬至不冷,夏至不热。(湘)

  ◇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桂)

  ◇冬至暖,烤火到小满。(桂)

  根据冬至的风、霜、雨、雪预示未来天气的谚语

  ◇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晋)

  如何正确看待*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

  现在我们都很喜欢圣诞节,不仅这样,我们还很喜欢过母亲节、父亲节等西方节日,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在于在这些节日里,我们可以送礼物,可以让友情变得温馨,可以让我们表达自己对父母的一种关心。在这些节日里,我们懂得孝敬父母,我们知道表达对朋友的关心,这是节日带给我们的一种收获。这些的确非常有意义,而这些关于西方节日的知识,同学们却不是很了解,大部分是通过商店、报纸、电视而知道的。这些商店只是介绍他们销售礼物、礼品,而对于节日的文化却很少介绍。很明显,商人们这样做广告其实就是为了大家买礼物,那样他们就可以赚钱了。

  但是,这难道是说我们*就没有意义丰富的节日了吗?其实,我们*的许多节日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比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都很有意义。春节里,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一家人呆在一起,大家非常得开心要向长辈拜年。如果我们去了解一下关于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那么我们就会发现祖国的每一个节日都有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它们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传统*惯。比如关于春节有这样一个传说: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种凶猛的怪兽,这里一个那里一个地生活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

  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做坏事的日期,老百姓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惯。

  这只是关于春节的传说,如果同学们去了解一下,你会发现更多我国每个传统节日都有美丽的传说和故事。

  那么大家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对于西方节日,同学们更多的是要学*关于西方节日的传说和故事,让自己变得有爱心,拥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同时,要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人,所以更要了解我们伟大祖国文明,*人要学*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过我们自己的节日。通过*传统节日,学会尊敬老人,学会孝敬父母,让祖国的传统美德在我们欢度传统节日中在我们身上得到发扬。


快乐冬至主题班会教案范文5份(扩展5)

——冬至节主题班会教案合集五篇

  冬至节主题班会教案 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冬至与麻糍的意义,掌握制作麻糍的基本常识及制作技能。

  2、能独立或与人合作制作麻糍,体会劳动的快乐,激发爱劳动的情感。

  活动准备:

  制作麻糍的工具原料:糯米、芝麻、黄豆、红糖;外出车辆。

  活动过程:

  (一)教师交代活动目的及注意事项。

  1、师:过几天就是冬至了,我们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吃麻糍,你们知道麻糍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幼儿:不知道)那今天老师就要带你们去参观麻糍作坊,好吗?

  2、师:外出活动应该注意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注意安全、要排好队伍、讲礼貌,等等)

  教师小结:外出时除了讲礼貌,还要注意安全,特别是到麻糍作坊,那儿人很多,很挤,小朋友要注意安全,还要跟好队伍,并要在老师指定的地方参观,不能随便乱跑。

  (二)谈话,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吃过麻糍吗?

  幼:吃过,很好吃。

  师:你们还记得麻糍是什么样的吗?

  幼:圆圆的,软软的;黏黏的,外面还有粉;特别软,粘牙…

  师:看来小朋友很喜欢吃麻糍,说得很棒。

  师:谁知道麻糍是用什么做的?

  幼:我奶奶说是糯米粉做的;可能是面粉做的,要搓圆…

  师:今天,我就带小朋友去看一看麻糍到底用什么做,要用到哪些工具?

  (三)了解麻糍的制作材料、工具及程序。

  1、捣米

  (1)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呀?有什么用呢?

  幼:好大的石头,中间有个大口,是用来盛水的吧!

  师:这叫捣池,是用来捣米的。我们做麻糍先要将米蒸熟,再倒入捣池中反复捶捣,直到米粒全都一起为止。

  (2)幼儿观看捣米操作情况。

  (3)幼儿尝试、脑沁

  (4)幼儿说说淘米的感觉。幼:好重,抬不动;太累了,我们两个人也抬不动…师:捣锤是用石头做的,有几十斤重!这些米就是谌着重的作用才能融在一起。

  2、团米团

  (1)师:我们要将捣成的米团捏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麻糍。谁知道怎么把米团变成麻糍?幼:用手搓;就像搓汤圆一样,先搓圆再压扁……师:到底是不是,我们一起来看一举

  (2)师:铲一部分米团放入手中,捏出小块拉断。好吗?

  (3)幼儿操作,讲述操作细节。幼:这米好黏,手都粘住了,很难捏;刚开始辖出夹垦圆圆的,可是拉也拉不断,所以就变得长长的了;米团软软的像棉花,就是太粘手了……

  3、滚豆沙

  (1)让幼儿区别滚过豆沙和没滚过豆沙的麻糍的味道。

  师:你们来尝尝自己捏出来的麻团。

  幼:淡淡的不怎么好吃。

  师:这个好吃吗?(幼儿品尝)幼:又香又甜。

  师:所以做麻糍的最后一步就是要滚上豆沙,这样味道才好,但豆沙不能滚太多,也不可太少,还要滚得均匀。

  (2)观看客座教师滚豆挲。

  (3)师幼共同尝试滚豆觊

  4、幼儿品尝。

  (四)小结。

  师:小朋友,伯伯为我们做的麻糍好吃吗?

  幼:好吃!

  师:但是做出这么好吃的麻糍要付出很辛苦的劳动,你们刚才也看了师傅们在捣米的时候流下的汗水,可见我们的粮食来的是多么不容易!我们不仅要爱惜粮食,而且要尊重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

  (五)延伸活动(回幼儿园尝试做麻糍)

  师:小朋友,我们观看了制作麻糍的过程,现在我们也来做麻糍,让我们跟着厨房阿姨一起来做吧!

  1、幼儿尝试制作麻糍。

  2、幼儿品尝。

  冬至节主题班会教案 2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冬至的由来;

  2、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领略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3、让学生懂得去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以实际行动减轻父母的负担。

  二、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冬至)

  2、介绍“冬至”的字源

  (1)会意字。甲骨文表示丝绳的终结,是“终”的本字。金文将丝结简化为点;或另加义符日,表示一年时日的终结,当然是冬季了。篆文省去日另加义符,表示年末结冰的季节,以突出冬季。

  冬,四时尽也。—《说文》无冬无夏。—《诗·陈风》

  (2)最后,最终。

  (二)介绍冬至小知识

  1、你对冬至有哪些了解?

  2、教师介绍冬至相关知识

  (1)认识冬至

  (2)冬至的起源

  (3)冬至为什么吃饺子?

  3、了解古代人如何过冬至?(祭祀活动;食的活动;礼的活动;娱的活动)

  4、了解冬至食品,北方和南方冬至的不同*俗。

  (三)冬至注意事项:(1、注意防寒保暖。2、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3、保持良好的心境。4、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

  (四)交流:每年你和家人是如何过冬至的?你有哪些感受?

  (五)作业

  1、体验:跟家长学会做馄饨或水饺,感受冬至节的喜庆,增强学生动手的能力。

  2、讲述:给弟弟妹妹讲述有关冬至的传说和*俗。

  冬至节主题班会教案 3

  活动目标

  1、知道冬至要吃饺子的传统*俗;

  2、用橡皮泥团圆、压扁、包裹的技能制作饺子皮和饺子馅;

  3、和朋友们介绍和分享自己做的饺子,体验冬至节日的欢乐气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对冬至及饺子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

  课件准备:《冬至》动画视频、包饺子视频、包饺子步骤图

  材料准备:各色粘土、塑料刀(或食用面团、馅料)

  活动过程

  教师播放视频动画《冬至》,引导幼儿了解冬至的*俗,引出饺子主题。

  ——熊猫奇奇他们在做什么事情?冬至都吃什么?

  ——你喜欢吃饺子吗?

  ——你知道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呢?

  小结:冬至那天,一家人一起包饺子或汤圆,边吃边聊天,很是幸福。所以,饺子、汤圆就代表团圆,代表着对家人和客人的祝福。

  出示小伙伴做饺子的图片,引起幼儿做饺子的兴趣。

  出示一个制作好的饺子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论。

  ——饺子是什么样的?

  ——你们在家里包过饺子吗?饺子要怎么包呢?

  播放视频《包饺子》,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包饺子的方法和步骤。

  出示包饺子分步骤图,鼓励幼儿用黏土尝试包饺子。

  1.制作饺子皮:选择喜欢颜色的橡皮泥,两只小手搓一搓,搓成圆球;再用手掌把圆球压薄,压成圆圆片。

  2.制作饺子馅:选择喜欢颜色的橡皮泥,切碎或团圆。

  3.包饺子:用皮包住馅,用大拇指和食指把两边捏在一起,一个饺子就做好啦。

  鼓励幼儿独立制作饺子,教师巡回观察,给予指导。

  鼓励幼儿分享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你的饺子是什么形状的?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你的饺子是什么馅的?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美工区投放做饺子的材料,让幼儿制作不同样式的饺子并展示。

  家园共育:幼儿回家尝试和家人一起包一顿饺子,体会冬至的温馨气氛。

  冬至节主题班会教案 4

  冬至(英语:winter solstice),又称“冬节”、“贺冬”,华夏二十四节气之一、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冬至在太阳到达黄经270°时开始,时于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在中国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滕州流行冬至当天喝羊肉汤的*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各地食俗不同,但吃水饺最为常见。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

  历史渊源

  冬至作为一个节日,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

  据记载,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也就是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冬至又被称为"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于我们现在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专门过"冬至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汉代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场流行互贺的"拜冬"礼俗。《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所以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

  的节日。魏晋六朝时,冬至称为"亚岁",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宋朝以后,冬至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庆活动。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

  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赣)

  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浙)

  ◇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晴。(黑)

  ◇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鲁、湘)

  ◇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湘、粤)

  ◇冬至不冷,夏至不热。(湘)

  ◇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桂)

  ◇冬至暖,烤火到小满。(桂)

  根据冬至的风、霜、雨、雪预示未来天气的谚语

  ◇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晋)

  如何正确看待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

  现在我们都很喜欢圣诞节,不仅这样,我们还很喜欢过母亲节、父亲节等西方节日,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在于在这些节日里,我们可以送礼物,可以让友情变得温馨,可以让我们表达自己对父母的一种关心。在这些节日里,我们懂得孝敬父母,我们知道表达对朋友的关心,这是节日带给我们的一种收获。这些的确非常有意义,而这些关于西方节日的知识,同学们却不是很了解,大部分是通过商店、报纸、电视而知道的。这些商店只是介绍他们销售礼物、礼品,而对于节日的文化却很少介绍。很明显,商人们这样做广告其实就是为了大家买礼物,那样他们就可以赚钱了。

  但是,这难道是说我们中国就没有意义丰富的节日了吗?其实,我们中国的许多节日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比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都很有意义。春节里,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一家人呆在一起,大家非常得开心要向长辈拜年。如果我们去了解一下关于春节、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那么我们就会发现祖国的每一个节日都有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它们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传统*惯。比如关于春节有这样一个传说: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种凶猛的怪兽,这里一个那里一个地生活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

  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做坏事的日期,老百姓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惯。

  这只是关于春节的传说,如果同学们去了解一下,你会发现更多我国每个传统节日都有美丽的传说和故事。

  那么大家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对于西方节日,同学们更多的是要学*关于西方节日的传说和故事,让自己变得有爱心,拥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同时,要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所以更要了解我们伟大祖国文明,中国人要学*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过我们自己的节日。通过中国传统节日,学会尊敬老人,学会孝敬父母,让祖国的传统美德在我们欢度传统节日中在我们身上得到发扬。

  冬至节主题班会教案 5

  活动名称:香香的饺子

  学生情况:

  本班共8名学生,实际年龄在3-4岁之间,其中2名学生佩戴人工耳蜗,6名学生双耳配戴助听器。通过听觉语言能力评估,本班孩子听觉能力为一级,听觉补偿效果基本达到最适;语言年龄*均为3岁。

  活动目标:

  1、能够进行简单的半开放式主题对话交流,学*掌握句型“我把饺子给xx吃”,并能进行句型仿编:我把xx给xx吃。

  2、通过活动,让孩子学会分享劳动成果,培养幼儿热爱家人的感情。

  活动重点:

  能够进行简单的半开放式主题对话交流,学*掌握句型“我把饺子给xx吃”。 活动难点:

  学*掌握句型“我把饺子给xx吃”,并能进行句型仿编:我把xx给xx吃。

  活动准备:

  1、知识:幼儿在生活中吃过饺子,已经了解一些相关知识

  2、物质准备:儿歌《包饺子》、实物饺子、小朋友做好的橡皮泥手工饺子、水果模型、小动物模型、家庭成员的手指偶

  活动过程:

  一、点名法检查助听器的工作状态。

  听到名字的小朋友和老师击掌问好。

  二、活动导入:播放儿歌《包饺子》,然后做手指操,直接引出主题。

  羊妈妈,(双手比自己,一蹲一站)

  包饺子,(一只手把另一只手的五指往内、往外来回扳)

  中间突起,(双手握拳)两边翘(大拇指、小指升起,作”六”的手势)

  有的像小船,有的像元宝(两只手半举并左右摇动)

  师:儿歌里,羊妈妈包什么?

  幼:羊妈妈包饺子。

  三、出示实物饺子,进行简单的半开放式主题对话交流。请幼儿观察、讲述饺子的外形特征,并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吃饺子的经历。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饺子长什么样子?

  幼:饺子像小船,像元宝,还像橘子瓣儿……

  师:你们吃过饺子吗?什么时候吃的?

  师:冬至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吃饺子,要不然,耳朵都冻掉了。

  师:饺子好吃不好吃?饺子里面有什么?

  幼:饺子很好吃。饺子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馅儿。有鸡蛋,有韭菜,有肉肉…… 师:你们喜欢吃饺子吗?你们会不会做饺子?

  四、请小动物吃饺子,练*句型:我把饺子给xx吃。

  师:“喵喵喵”,小猫来了,它说它闻到小朋友做的饺子真香!它也想吃饺子,谁想让小猫吃饺子?

  师:小猫说:谢谢你,你的饺子真好吃。小狗小狗,你怎么了?你也想吃饺子吗?那么谁想让小狗吃饺子?

  (引导幼儿练*表达:我把饺子给xx吃。)

  五:学*仿编:“我把xx给xx吃”的句式。

  通过“我爱我家”游戏,学*仿编句式。幼儿通过教师引导学*仿编句子。我们也请爸爸妈妈吃水果吧?如:我把苹果给爸爸吃。我把香蕉给妈妈吃……

  六、老师总结,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在家中和家人一起包饺子,体验自己动手制作食物的快乐。

  活动反思:

  语言教学的核心在于“运用”二字。本次活动通过创设丰富的情景,让幼儿在宽松的游戏中不知不觉练*句型,大胆仿编。而且两个情景活动贴*幼儿的生活,对于他们并不陌生,更容易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