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优选【五】篇

首页 / 教案 / |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 1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并初步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方法。

  能力教学点:培养和发展生动手操作的能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德育教学点:让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究新知识,体验学*带来的成功感和乐趣,让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好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及计算过程。

  教具准备:

  10捆小棒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口算

  9-4 7-2 8 +1 5-2 6+2

  3+5 7+4 1+6 8-4 9-2

  对口令

  两人一组,一人出小棒(如:3捆小棒说30里有3个十

  另一人接3个十是30

  二 、合作探索

  1、40 + 20

  创设情景(出示例1图)

  师口述:3个小动物到熊猫爷爷的文具店买文具,熊猫爷爷笑眯眯地说:我要考考你们,看看谁最聪明,左边有4盒铅笔,右边有2盒铅笔,每盒10支,一共有多少支?

  (生口答并列式:40+20)

  提出问题

  40加20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再数一数,算一算,看谁先算出答案?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

  动手操作,独立思考

  学生动手操作,摆学具,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和交流,想好的同学再开动脑筋,有别的方法吗?

  交流启发,师生互动

  探索60-10

  创设情景,出示例2图

  师口述:小白兔到熊猫爷爷的文具店买铅笔,熊猫爷爷笑眯眯地问:我一共有6盒铅笔,每盒10支,你买走了10支,还剩多少支呢?

  生列式:60-10

  提出问题

  60-10等于多少呢?请小朋友们用小棒摆一摆,再数一数,算一算看谁先算出答案,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

  自主学*,合作交流

  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分小组相互交流,启发,师巡视,与各学*小组进行交流,指导

  分组汇报

  各组派代表汇报交流结果

  试一试

  50+30 90-40

  生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说是怎样算的?

  课堂活动

  摆一摆,填得数

  教材P52、摆小棒,填得数

  看图填得数

  生看图,独立计算,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游戏

  两人一组进行练*,互相出题,一人说算式另一人说得数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知识?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 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56-57页及相关练*。

  教材分析

  本课是课标版《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中的第1课时,在教材的56-57页,属本学期教学内容中比重较大,同时也突显重要的内容之一。

  本课教学旨在,引导学生运用一些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一些简单计算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已具有简单的一位数加减能力,对一位数加减两位数也较熟悉了,此时教学整十数加减势在必行。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师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数学推理过程, 能运用教给方法简单解决类似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事物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本课主要从直观教辅工具和相关媒体设计准备来辅助教学过程。

  教法分析

  本课属探究—引导—解决计算中的问题为主线,在教法上计划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设计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将做好学*活动的积极组织者、引导者和学生的亲密伙伴,对于学*活动过程中表现积极均应给予理解和尊重。

  学法分析

  本课是稍显活动式的教学,教师在做好指导的同时,应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交流、讨论,得出共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

  具体过程设计

  一、导入

  主要采用复*已学旧知识进行导入,主要是加法和减法两块内容,(采用点名方式、尽量兼顾好、中、差不同层次水*的学生)

  二、新授

  1.通过出示《花卉图》激起学生的学*兴趣,从而引出新知,同时展示画中的红、黄、紫3种花的分类图片。

  2.引导好学生整十整十的数出了3种花朵。

  3.根据学生的观察结果正式引出本课的四个重点,都是关于整十加减整十的问题。

  (1)在分析第一个问题时,先让学生回答列式方法,再重点引导学生如何计算出答案,在这里展示了6种关于计算出本题的方法,在这里关键做到“引”和“扶”的角色,在后边3个问题的教学时将实施“放”和“引”。

  (2)在有了解决第一个问题的经验后,第2、3、4个问题可采用“放”的教学策略,第3个问题涉及旧知识连加时注意做好提示和引导,因为后边*题中连加题较多,所以设计进来,第4个问题是关于整十减整十的知识,比较重要,要做好必要指导,让学生在计算方法上理解透彻。

  三、巩固练*

  教案所设的练*题都是与知识点密切相关的作业,6题关于整十加整十的, 6题关于整十减整十的,这样设计的目的利于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和及时巩固。

  四、

  主要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性来进行。

  五、布置作业

  主要让学生完成课后的做一做中的*题,课后老师给予适当指导,做好“扶”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

  大的版块与《教案》设计吻合,其它细节性的在媒体演示中展示。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 3

  1教学目标

  能说出以十为计数单位进行整十数加减计1.算的思维过程。

  能演绎将整十数加减转化成10以内数的加减的方法。

  能正确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

  2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45人,基础知识较好。

  3重点难点

  能演绎将整十数加减转化成10以内数的加减的方法。

  能正确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

  4教学过程

  一、互相认识,课前交流。

  谈话小朋友,你们好!今天很高兴和小朋友共同学*。我很想和大家成为好朋友!哪位小朋友愿意告诉我你的名字

  二、复*旧知,新授铺垫。我会口算。

  3+2=5+2=2+7=7-6=

  6-2=8-3=9-4=4+4=

  我会数数。

  (1)师出示小棒有几根小棒10根小棒是几个十20根小棒呢30根合起来是几十请大家一十一十地数,一直数到九十。

  (2)课件展示,这些数就是我们已学过的整十数。

  【设计意图通过“我会口算”、“我会数数”进行复*,为后面的新知学*做铺垫。】

  三、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棒棒糖。

  师老师左手有10根棒棒糖,右手有20根棒棒糖,根据这些棒棒糖,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追问小朋友们,真聪明,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这么多问题你们会列出算式吗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学*兴趣,这样的情境设计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经常思考,提问的意识。】

  四、合作探究,学*新知。

  1、交流算法。

  师“一共有多少根棒棒糖”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列式

  学生10+20=30或20+10=30(板书)

  师像这样的算式我们把它叫整十数加整十数。你是怎样计算10+20跟小组内的学*伙伴讨论讨论,交流想法。

  2、小组汇报。

  3、组织评议。

  4、尝试减法计算。

  师“有30根棒棒糖,送给小朋友20根,还剩多少根棒棒糖”我们怎样列式计算

  谁来说一说。

  学生30-20=10(板书)

  师像这样的算式我们把它叫整十数减整十数。你是怎样计算30-20的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 4

  设计说明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以下三点:

  1.根据主题图创设教学情境,使计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创设图书室进新书的情境,把枯燥的计算置入情境中,不仅能使计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还能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活动。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学生进入情境后,从中发现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思考、交流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多种计算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和指导,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思考、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

  3.练*设计有梯度,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练*题的设计,由易到难,注重层次性,避免了重复练*,做到了真正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教材出发,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练*题的作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小棒、计数器、3摞书(每摞10本)

  学生准备: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喜欢)那么你们喜欢到图书室看书吗?(喜欢)为了让同学们有更多的书可以看,最*我们学校的图书室购买了一些新书,你们期待吗?(期待)今天老师把其中的一些书带到了我们的课堂上,想让同学们帮老师数一数,算一算老师这里有多少本书。但是在拿出这些新书之前我要看看你们的计算能力怎么样,能不能帮老师数清楚,要是数错了就糟糕了。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1.课件出示口算题。

  5-4=    6+3=    3+4=

  9-5=    8-3=    7+2=

  (学生回答,教师要强调计数单位)

  2.课件出示口答题。

  5个十是(  )。

  8个十是(  )。

  40里面有(  )个十。

  70里面有(  )个十。

  师:同学们真棒,都答对了。像50、80、40、70……这样的数我们叫什么数。(整十数)今天我们就来学*整十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设计意图:学生对图书室很好奇、很感兴趣,用图书室进新书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思考的兴趣。这样既为学生学*新知在情绪、知识等方面作了良好的铺垫,又导入了新课,同时培养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及乐于助人的精神。

  ⊙探究新知

  1.探究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1)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并列出算式。

  ①进入情境。

  师:同学们,看来大家的计算能力都很好。快来帮老师看看这里一共有多少本书。(教师拿出3摞书)

  ②观察情境,收集数学信息。

  师:我请一名坐得最端正的同学上来数数科技书有多少本。(10本)

  师:我再请一名同学数数童话书有多少本。(20本)

  ③提出问题。

  师:请同学们根据情境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预设

  生:一共有多少本书?

  师:你的问题提得很好。老师整理这些书就是需要知道这里一共有多少本书。那么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④尝试列出算式。

  (学生思考后回答:10+20)

  设计意图:借助现实生活情境,在自主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及语言表达能力。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 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页得例题,第4~5页“想想做做”的*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并掌握计算方法。

  2、在教师和同伴的鼓励下,能积极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发展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礼物,看!(出示实物糖球,左手三串,右手两串)。

  2、教师举起左手的糖球,提问:老师左手拿着多少个糖球,你是怎么知道的?右手呢?

  小结:一串糖球有10个,三串糖球就是3个十,是30,两串糖球是2个十,是20。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教学例题。

  提问:看着这些糖球,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一共有多少个糖球?左手比右手多多少个?右手比左手少多少个?)

  求一共有多少个糖球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0+20=?

  提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谈话:你想怎样算?

  可以用学具摆一摆,可以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想一想,也可以和周围的同学讨论,然后说给全班同学听。

  小组内讨论后,组长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板书算式的得数。

  (学生可能会说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5个十是50也可能会说因为3+2=5,所以30+20=50。)

  谈话:我们学*了整十数加整十数,(板书课题)同学们的算法都很好,我们的好朋友也来了,看看他们是怎么算的?

  显示以下情境(图画加声音)

  小萝卜:我是十个十个地数,30,在数两个十,是40,50。

  小蘑菇: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是50。

  小辣椒:因为3+2=5,所以30+20=50。

  小结:我们的好朋友算得和大家都一样,在以后的计算中,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算就用哪种方法算。

  2、教学“试一试”。

  提问:刚才,我们提的那个问题可以用减法来计算?你会列式计算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30—20=10。

  提问: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学生可能会说因为3—2=1,所以30—20=10;也可能说3个十减2个十是1个,就是10。)

  小结:同学们自己动脑思考并与同学合作,学会了一些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以后做题时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

  三、练*巩固,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说说每道算式的意思以及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第一组、第二组题让学生按组计算。

  出示第三组的第1题,让学生自己写出相应的第2题。

  让学生自己出一组这样的题并进行计算。全班交流自己的出题情况。

  3、“想想做做”第4题。

  谈话:请大家把书翻到第5页,看第4题,小鸭子20+20找到了它的妈妈40,其他小鸭子找不到妈妈了,你能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妈妈吗?在书上画线连一连,连好后同桌同学互相检查。

  4、“想想做做”第5题。

  谈话:请看第5题,我们来做开火车的游戏。仔细看图,你知道火车怎么开吗,说给大家听听。学生在方框里填数后,一人报得数,全班学生一起订正。

  5、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3、6题。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积极思考,并与小伙伴讨论,学到了很多知识,你有哪些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优选【五】篇扩展阅读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优选【五】篇(扩展1)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 (菁华3篇)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6~58页例1、例2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绷系生活实际初步理解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会选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探究不同的口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体验学*带来的成功和喜悦,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10捆小棒。

  教学过程

  一、教学单元主题图

  教师: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在我们的教室里也有不少的数学问题。请看这样一幅图。

  出示第56页单元主题图。

  教师: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列出算式。

  学生看图,汇报图中的信息,根据所提的信息写出加减法算式,并让学生发现这些算式全都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式。

  教师:我们原来学*的20以内的加减法能不能解决图中提出的问题?

  教师: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在这个单元,我们主要研究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这节课我们就从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最基础的知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学起。

  教师板书课题。

  二、教学例1

  出示例1的情景图,但不出现“每盒10支”这句话。

  教师: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三个小朋友在商店购买铅笔,卖铅笔的叔叔告诉他们,左边有4盒,右边有2盒。

  教师:要求一共有多少盒铅笔?应该怎样列算式呢?

  教师: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吗?

  指导学生说出因为4和2组成6,所以4+2=6。

  教师:如果一捆小棒表示一盒铅笔,你能小棒摆出4盒铅笔加2盒铅笔等于6盒铅笔吗?

  学生摆后,

  出示下图。

  教师:这个问题我们原来学过的知识就能解决,下面我们再来看这幅图,注意它有什么变化。

  再次出示例1的情景图,加上“每盒10支”这句话。

  教师:和前面的图比,有什么变化?让学生明白多了“每盒10支”这句话。

  教师:不仅多了这句话,问题也发生了变化,现在不是让你求一共有多少盒,而是求一共有多少支,应该怎样列式呢?

  指导学生说出40+20这个算式。

  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列呢?

  引导学生这样思考,每盒10支,4盒就是40支,2盒就是20支,要求一共有多少支,就应该40+20。

  教师:和前一个问题相比,发现了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发现单位发生了变化,原来是“盒”为单位,现在是以“支”为单位。

  教师:求一共有多少盒的时候,4+2=6就解决了,现在支作单位,要算40+20,同学们以前学过这样的算式吗?

  教师:这个算式怎样计算呢?我们看看你们摆的小棒图,同桌商量一下,怎样计算40+20。

  学生讨论后,抽学生汇报。估计学生有一捆一捆地数的方法,从40数起,50,60,所以40+20=60;教师肯定这种算法以后,追问学生还有没有其他的算法,如果学生能回答出想4个十加2个十得6个十,所以40+20=60,教师则进一步追问,你怎么想到了这种算法呢?前面我们的学*对你有没有启发呢?促使学生把现在的算法与前面的算法联系起来思考,沟通两部分内容的联系。如果学生不能想出这种算法,教师则作如下的追问。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数小棒的方法算出了40+20=60,但是每一次都来数小棒方便吗?对了,这种算法虽然比较简单,但也比较麻烦,你能不数小棒,直接想40+20怎样算吗?如果学生还是说不出来,教师则作进一步的启发。

  教师:我们想一想前面的学*内容,4盒+2盒=6盒,这里的4

  盒是几个10支呢?2盒呢?6盒呢?

  引导学生说出4盒就是4个10支,2盒就是2个10支,6盒就是6个10支。

  教师:所以我们把4盒+2盒=6盒,说成“支”来计算的算式,可以怎样说。

  指导学生对照上面的算式说出4个十+2个十=6个十,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做如右图的板书。

  教师:想4个十加2个十等于6个十能计算40+20吗?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4个十加2个十等于6个十,所以40+20=60。教师随学生的回答进一步完善板书。

  教师:比较一下,4+2和40+20在计算方法上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学生讨论后回答,让学生理解不管是计算4+2还是算40+20,都要想4+2=6,不同的是4+2是4个一加2个一等于6个一,而4个十加2个十等于6个十。

  随学生的回答出现下图。

  教师:这样一比较,小朋友们就更清楚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了。因此,小朋友们在计算整十数加整十数时,实际上是在想一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只是把它们的计数单位带着走就行了。下面我们一起这个方法来试一试。50+30怎样算?

  学生讨论后回答:想5+3=8,所以50+30=80。

  教师:30+60呢?

  教师:同桌的两个小朋友练一练,由一个小朋友说一道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法算式,另一个同学算出结果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学生相互说算式并算出结果。

  三、教学例2

  教师:刚才我们研究了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法,下面我们再来研究整十数减整十数的减法,先来看这样一个问题。

  出示例2情景图。

  教师:要求还剩多少支铅笔,应该怎样列式呢?

  引导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算式:60-10=

  教师:60-10等于多少呢?请你们小棒摆一摆、算一算。看看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算法?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找出不同的算法,教师巡视做指导。有了先前加法的经验,学生可能很快地想到刚才类似的方法,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然后抽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哪位小朋友能来给我们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有可能说:6捆小棒去掉1捆,还剩下5捆,也就是50;6个十减去1个十得5个十,就是50;从60起一十一十地倒着数;加法10+50=60来想60-10=50。

  教师:在这些算法中,你最喜欢哪种算法呢?为什么?

  学生陈述自己的理由,逐步引导学生想一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来计算整十数减整十数的减法和想加法算减法这两种计算方法上来。

  教师:和整十数加整十数一样,小朋友们也可以想一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来计算整十数减整十数的减法,下面请小朋友这种方法算一算90-40。

  教师:同桌的两个小朋友练一练,由一个小朋友说一道整十数减整十数的减法算式,另一个同学算出结果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学生相互说算式并算出结果。

  四、巩固练*

  指导学生完成第59页课堂活动。

  (1)摆一摆,填得数。学生看书上的图,摆小棒,填得数。并让学生说说10+40=□与50-40=□之间的联系。

  (2)口算游戏。同桌两人一组,有一人说算式,一人说得数。

  五、课堂

  教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学生进行自我。

  六、课堂作业

  学生独立完成数学书60页练*七第1,2,3小题。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56-57页及相关练*。

  教材分析

  本课是课标版《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中的第1课时,在教材的56-57页,属本学期教学内容中比重较大,同时也突显重要的内容之一。

  本课教学旨在,引导学生运用一些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一些简单计算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已具有简单的一位数加减能力,对一位数加减两位数也较熟悉了,此时教学整十数加减势在必行。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师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数学推理过程, 能运用教给方法简单解决类似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事物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本课主要从直观教辅工具和相关媒体设计准备来辅助教学过程。

  教法分析

  本课属探究—引导—解决计算中的问题为主线,在教法上计划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设计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将做好学*活动的积极组织者、引导者和学生的亲密伙伴,对于学*活动过程中表现积极均应给予理解和尊重。

  学法分析

  本课是稍显活动式的教学,教师在做好指导的同时,应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交流、讨论,得出共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

  具体过程设计

  一、导入

  主要采用复*已学旧知识进行导入,主要是加法和减法两块内容,(采用点名方式、尽量兼顾好、中、差不同层次水*的学生)

  二、新授

  1.通过出示《花卉图》激起学生的学*兴趣,从而引出新知,同时展示画中的红、黄、紫3种花的分类图片。

  2.引导好学生整十整十的数出了3种花朵。

  3.根据学生的观察结果正式引出本课的四个重点,都是关于整十加减整十的问题。

  (1)在分析第一个问题时,先让学生回答列式方法,再重点引导学生如何计算出答案,在这里展示了6种关于计算出本题的方法,在这里关键做到“引”和“扶”的角色,在后边3个问题的教学时将实施“放”和“引”。

  (2)在有了解决第一个问题的经验后,第2、3、4个问题可采用“放”的教学策略,第3个问题涉及旧知识连加时注意做好提示和引导,因为后边*题中连加题较多,所以设计进来,第4个问题是关于整十减整十的知识,比较重要,要做好必要指导,让学生在计算方法上理解透彻。

  三、巩固练*

  教案所设的练*题都是与知识点密切相关的作业,6题关于整十加整十的, 6题关于整十减整十的,这样设计的目的利于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和及时巩固。

  四、

  主要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性来进行。

  五、布置作业

  主要让学生完成课后的做一做中的*题,课后老师给予适当指导,做好“扶”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

  大的版块与《教案》设计吻合,其它细节性的在媒体演示中展示。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3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并初步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方法。

  能力教学点:培养和发展生动手操作的能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德育教学点:让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究新知识,体验学*带来的成功感和乐趣,让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好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及计算过程。

  教具准备:

  10捆小棒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口算

  9-4 7-2 8 +1 5-2 6+2

  3+5 7+4 1+6 8-4 9-2

  对口令

  两人一组,一人出小棒(如:3捆小棒说30里有3个十

  另一人接3个十是30

  二 、合作探索

  1、40 + 20

  创设情景(出示例1图)

  师口述:3个小动物到熊猫爷爷的文具店买文具,熊猫爷爷笑眯眯地说:我要考考你们,看看谁最聪明,左边有4盒铅笔,右边有2盒铅笔,每盒10支,一共有多少支?

  (生口答并列式:40+20)

  提出问题

  40加20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再数一数,算一算,看谁先算出答案?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

  动手操作,独立思考

  学生动手操作,摆学具,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和交流,想好的同学再开动脑筋,有别的方法吗?

  交流启发,师生互动

  探索60-10

  创设情景,出示例2图

  师口述:小白兔到熊猫爷爷的文具店买铅笔,熊猫爷爷笑眯眯地问:我一共有6盒铅笔,每盒10支,你买走了10支,还剩多少支呢?

  生列式:60-10

  提出问题

  60-10等于多少呢?请小朋友们用小棒摆一摆,再数一数,算一算看谁先算出答案,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

  自主学*,合作交流

  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分小组相互交流,启发,师巡视,与各学*小组进行交流,指导

  分组汇报

  各组派代表汇报交流结果

  试一试

  50+30 90-40

  生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说是怎样算的?

  课堂活动

  摆一摆,填得数

  教材P52、摆小棒,填得数

  看图填得数

  生看图,独立计算,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游戏

  两人一组进行练*,互相出题,一人说算式另一人说得数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知识?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优选【五】篇(扩展2)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 (菁华3篇)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1

  设计说明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以下三点:

  1、根据主题图创设教学情境,使计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创设图书室进新书的情境,把枯燥的计算置入情境中,不仅能使计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还能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活动。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学生进入情境后,从中发现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思考、交流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多种计算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和指导,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思考、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

  3、练*设计有梯度,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练*题的设计,由易到难,注重层次性,避免了重复练*,做到了真正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教材出发,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练*题的作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小棒 计数器 3摞书(每摞10本)

  学生准备 小棒 计数器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喜欢)那么你们喜欢到图书室看书吗?(喜欢)为了让同学们有更多的书可以看,最*我们学校的图书室购买了一些新书,你们期待吗?(期待)今天老师把其中的一些书带到了我们的课堂上,想让同学们帮老师数一数,算一算老师这里有多少本书。但是在拿出这些新书之前我要看看你们的计算能力怎么样,能不能帮老师数清楚,要是数错了就糟糕了。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1、课件出示口算题。

  5-4= 6+3= 3+4=

  9-5= 8-3= 7+2=

  (学生回答,教师要强调计数单位)

  2、课件出示口答题。

  5个十是( )。

  8个十是( )。

  40里面有( )个十。

  70里面有( )个十。

  师:同学们真棒,都答对了。像50、80、40、70……这样的数我们叫什么数。(整十数)今天我们就来学*整十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设计意图:学生对图书室很好奇、很感兴趣,用图书室进新书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思考的兴趣。这样既为学生学*新知在情绪、知识等方面作了良好的铺垫,又导入了新课,同时培养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及乐于助人的精神。

  ⊙探究新知

  1、探究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1)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并列出算式。

  ①进入情境。

  师:同学们,看来大家的计算能力都很好。快来帮老师看看这里一共有多少本书。(教师拿出3摞书)

  ②观察情境,收集数学信息。

  师:我请一名坐得最端正的同学上来数数科技书有多少本。(10本)

  师:我再请一名同学数数童话书有多少本。(20本)

  ③提出问题。

  师:请同学们根据情境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预设

  生:一共有多少本书?

  师:你的问题提得很好。老师整理这些书就是需要知道这里一共有多少本书。那么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④尝试列出算式。

  (学生思考后回答:10+20)

  设计意图:借助现实生活情境,在自主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及语言表达能力。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56-57页及相关练*。

  教材分析

  本课是课标版《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中的第1课时,在教材的56-57页,属本学期教学内容中比重较大,同时也突显重要的内容之一。

  本课教学旨在,引导学生运用一些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一些简单计算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已具有简单的一位数加减能力,对一位数加减两位数也较熟悉了,此时教学整十数加减势在必行。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师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数学推理过程, 能运用教给方法简单解决类似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事物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本课主要从直观教辅工具和相关媒体设计准备来辅助教学过程。

  教法分析

  本课属探究—引导—解决计算中的问题为主线,在教法上计划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设计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将做好学*活动的积极组织者、引导者和学生的亲密伙伴,对于学*活动过程中表现积极均应给予理解和尊重。

  学法分析

  本课是稍显活动式的教学,教师在做好指导的同时,应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交流、讨论,得出共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

  具体过程设计

  一、导入

  主要采用复*已学旧知识进行导入,主要是加法和减法两块内容,(采用点名方式、尽量兼顾好、中、差不同层次水*的学生)

  二、新授

  1.通过出示《花卉图》激起学生的学*兴趣,从而引出新知,同时展示画中的红、黄、紫3种花的分类图片。

  2.引导好学生整十整十的数出了3种花朵。

  3.根据学生的观察结果正式引出本课的四个重点,都是关于整十加减整十的问题。

  (1)在分析第一个问题时,先让学生回答列式方法,再重点引导学生如何计算出答案,在这里展示了6种关于计算出本题的方法,在这里关键做到“引”和“扶”的角色,在后边3个问题的教学时将实施“放”和“引”。

  (2)在有了解决第一个问题的经验后,第2、3、4个问题可采用“放”的教学策略,第3个问题涉及旧知识连加时注意做好提示和引导,因为后边*题中连加题较多,所以设计进来,第4个问题是关于整十减整十的知识,比较重要,要做好必要指导,让学生在计算方法上理解透彻。

  三、巩固练*

  教案所设的练*题都是与知识点密切相关的作业,6题关于整十加整十的, 6题关于整十减整十的,这样设计的目的利于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和及时巩固。

  四、

  主要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性来进行。

  五、布置作业

  主要让学生完成课后的做一做中的*题,课后老师给予适当指导,做好“扶”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

  大的版块与《教案》设计吻合,其它细节性的在媒体演示中展示。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3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并初步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方法。

  能力教学点:培养和发展生动手操作的能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德育教学点:让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究新知识,体验学*带来的成功感和乐趣,让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好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及计算过程。

  教具准备:

  10捆小棒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口算

  9-4 7-2 8 +1 5-2 6+2

  3+5 7+4 1+6 8-4 9-2

  对口令

  两人一组,一人出小棒(如:3捆小棒说30里有3个十

  另一人接3个十是30

  二 、合作探索

  1、40 + 20

  创设情景(出示例1图)

  师口述:3个小动物到熊猫爷爷的文具店买文具,熊猫爷爷笑眯眯地说:我要考考你们,看看谁最聪明,左边有4盒铅笔,右边有2盒铅笔,每盒10支,一共有多少支?

  (生口答并列式:40+20)

  提出问题

  40加20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再数一数,算一算,看谁先算出答案?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

  动手操作,独立思考

  学生动手操作,摆学具,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和交流,想好的同学再开动脑筋,有别的方法吗?

  交流启发,师生互动

  探索60-10

  创设情景,出示例2图

  师口述:小白兔到熊猫爷爷的文具店买铅笔,熊猫爷爷笑眯眯地问:我一共有6盒铅笔,每盒10支,你买走了10支,还剩多少支呢?

  生列式:60-10

  提出问题

  60-10等于多少呢?请小朋友们用小棒摆一摆,再数一数,算一算看谁先算出答案,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

  自主学*,合作交流

  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分小组相互交流,启发,师巡视,与各学*小组进行交流,指导

  分组汇报

  各组派代表汇报交流结果

  试一试

  50+30 90-40

  生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说是怎样算的?

  课堂活动

  摆一摆,填得数

  教材P52、摆小棒,填得数

  看图填得数

  生看图,独立计算,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游戏

  两人一组进行练*,互相出题,一人说算式另一人说得数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知识?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优选【五】篇(扩展3)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 (菁华3篇)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1

  设计说明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以下三点:

  1、根据主题图创设教学情境,使计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创设图书室进新书的情境,把枯燥的计算置入情境中,不仅能使计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还能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活动。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学生进入情境后,从中发现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思考、交流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多种计算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和指导,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思考、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

  3、练*设计有梯度,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练*题的设计,由易到难,注重层次性,避免了重复练*,做到了真正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教材出发,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练*题的作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小棒 计数器 3摞书(每摞10本)

  学生准备 小棒 计数器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喜欢)那么你们喜欢到图书室看书吗?(喜欢)为了让同学们有更多的书可以看,最*我们学校的图书室购买了一些新书,你们期待吗?(期待)今天老师把其中的一些书带到了我们的课堂上,想让同学们帮老师数一数,算一算老师这里有多少本书。但是在拿出这些新书之前我要看看你们的计算能力怎么样,能不能帮老师数清楚,要是数错了就糟糕了。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1、课件出示口算题。

  5-4= 6+3= 3+4=

  9-5= 8-3= 7+2=

  (学生回答,教师要强调计数单位)

  2、课件出示口答题。

  5个十是( )。

  8个十是( )。

  40里面有( )个十。

  70里面有( )个十。

  师:同学们真棒,都答对了。像50、80、40、70……这样的数我们叫什么数。(整十数)今天我们就来学*整十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设计意图:学生对图书室很好奇、很感兴趣,用图书室进新书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思考的兴趣。这样既为学生学*新知在情绪、知识等方面作了良好的铺垫,又导入了新课,同时培养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及乐于助人的精神。

  ⊙探究新知

  1、探究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1)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并列出算式。

  ①进入情境。

  师:同学们,看来大家的计算能力都很好。快来帮老师看看这里一共有多少本书。(教师拿出3摞书)

  ②观察情境,收集数学信息。

  师:我请一名坐得最端正的同学上来数数科技书有多少本。(10本)

  师:我再请一名同学数数童话书有多少本。(20本)

  ③提出问题。

  师:请同学们根据情境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预设

  生:一共有多少本书?

  师:你的问题提得很好。老师整理这些书就是需要知道这里一共有多少本书。那么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④尝试列出算式。

  (学生思考后回答:10+20)

  设计意图:借助现实生活情境,在自主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及语言表达能力。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56-57页及相关练*。

  教材分析

  本课是课标版《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中的第1课时,在教材的56-57页,属本学期教学内容中比重较大,同时也突显重要的内容之一。

  本课教学旨在,引导学生运用一些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一些简单计算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已具有简单的一位数加减能力,对一位数加减两位数也较熟悉了,此时教学整十数加减势在必行。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师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数学推理过程, 能运用教给方法简单解决类似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事物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本课主要从直观教辅工具和相关媒体设计准备来辅助教学过程。

  教法分析

  本课属探究—引导—解决计算中的问题为主线,在教法上计划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设计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将做好学*活动的积极组织者、引导者和学生的亲密伙伴,对于学*活动过程中表现积极均应给予理解和尊重。

  学法分析

  本课是稍显活动式的教学,教师在做好指导的同时,应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交流、讨论,得出共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

  具体过程设计

  一、导入

  主要采用复*已学旧知识进行导入,主要是加法和减法两块内容,(采用点名方式、尽量兼顾好、中、差不同层次水*的学生)

  二、新授

  1.通过出示《花卉图》激起学生的学*兴趣,从而引出新知,同时展示画中的红、黄、紫3种花的分类图片。

  2.引导好学生整十整十的数出了3种花朵。

  3.根据学生的观察结果正式引出本课的四个重点,都是关于整十加减整十的问题。

  (1)在分析第一个问题时,先让学生回答列式方法,再重点引导学生如何计算出答案,在这里展示了6种关于计算出本题的方法,在这里关键做到“引”和“扶”的角色,在后边3个问题的教学时将实施“放”和“引”。

  (2)在有了解决第一个问题的经验后,第2、3、4个问题可采用“放”的教学策略,第3个问题涉及旧知识连加时注意做好提示和引导,因为后边*题中连加题较多,所以设计进来,第4个问题是关于整十减整十的知识,比较重要,要做好必要指导,让学生在计算方法上理解透彻。

  三、巩固练*

  教案所设的练*题都是与知识点密切相关的作业,6题关于整十加整十的, 6题关于整十减整十的,这样设计的目的利于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和及时巩固。

  四、

  主要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性来进行。

  五、布置作业

  主要让学生完成课后的做一做中的*题,课后老师给予适当指导,做好“扶”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

  大的版块与《教案》设计吻合,其它细节性的在媒体演示中展示。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3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并初步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方法。

  能力教学点:培养和发展生动手操作的能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德育教学点:让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究新知识,体验学*带来的成功感和乐趣,让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好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及计算过程。

  教具准备:

  10捆小棒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口算

  9-4 7-2 8 +1 5-2 6+2

  3+5 7+4 1+6 8-4 9-2

  对口令

  两人一组,一人出小棒(如:3捆小棒说30里有3个十

  另一人接3个十是30

  二 、合作探索

  1、40 + 20

  创设情景(出示例1图)

  师口述:3个小动物到熊猫爷爷的文具店买文具,熊猫爷爷笑眯眯地说:我要考考你们,看看谁最聪明,左边有4盒铅笔,右边有2盒铅笔,每盒10支,一共有多少支?

  (生口答并列式:40+20)

  提出问题

  40加20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再数一数,算一算,看谁先算出答案?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

  动手操作,独立思考

  学生动手操作,摆学具,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和交流,想好的同学再开动脑筋,有别的方法吗?

  交流启发,师生互动

  探索60-10

  创设情景,出示例2图

  师口述:小白兔到熊猫爷爷的文具店买铅笔,熊猫爷爷笑眯眯地问:我一共有6盒铅笔,每盒10支,你买走了10支,还剩多少支呢?

  生列式:60-10

  提出问题

  60-10等于多少呢?请小朋友们用小棒摆一摆,再数一数,算一算看谁先算出答案,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

  自主学*,合作交流

  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分小组相互交流,启发,师巡视,与各学*小组进行交流,指导

  分组汇报

  各组派代表汇报交流结果

  试一试

  50+30 90-40

  生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说是怎样算的?

  课堂活动

  摆一摆,填得数

  教材P52、摆小棒,填得数

  看图填得数

  生看图,独立计算,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游戏

  两人一组进行练*,互相出题,一人说算式另一人说得数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知识?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优选【五】篇(扩展4)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精选10篇)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1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小熊欢欢和它的妈妈来做客—小熊欢欢要去钓鱼—妈妈不放心,出题考大家—同学们帮小熊解决问题—钓鱼—大家帮小熊找回家的路为主线把本节课大体分三个层次:

  第一,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

  第二,让学生讨论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

  第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这样安排,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的计算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由动手操作、观察、交流,依靠动作和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借助许多鲜花的场景图,让学生进入情境,并从中发现“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还有多少盆紫花”等计算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思考和合作交流中了解到,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可以用十作单位数出结果,还可以根据整十数的组成想出得数,还可以??这样,就给了学生充分探索、思考、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本节课,对于学生来说是很简单的一节课,但我在讲授过程中在算法的探究部分对于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和算法的研究还是不

  够到位,在巩固练*中对于算理和算法的应用还是有欠缺的,所以在后面的练*中有个别同学在计算中出现算的慢的现象,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应该更加精心设计,使学生在每一节课中用最短的时间掌握应学的知识。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2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两位数计算的起始课,是学生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所以是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为了避免计算课的枯燥,我创设了具体生动的情境和一系列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本堂课的教学目的在很轻松的氛围中得以完成。

  我在教本节课时重视了以下几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明白算理。

  本课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活动,整堂课,我尽量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开始,通过书本提供的情景图,让学生先提出问题,备课前我预设了几个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然后,出示,让学生帮助我解决,而不是要求他们解决,提升学生的位置,可以增强他们的积极性。然后通过学生间互相讨论,总结出多种计算方法,最后把学生的发现再做整理即可。

  如为了在加法教学中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明白算理。我引导学生使用摆小棒的方式。边摆边说,再摆、说给同桌听,再全班摆说交流。然后进行算理的研究。明白10+20就是1捆小棒加2捆小棒得3捆小棒,也就是1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究新知”这一过程中,我创设了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次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3.组织好练*,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还需要组织好练*。因此,我在设计本课的练*时注意到了这样几点:a.讲究练*的形式;b.多进行口头练*;c.突出难点,讲究实效。

  因为小学生的学*大多以无意识和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好奇好胜,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差。新课标在《基本理念》里也指出:“学生的数学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依据新课程理念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将练*设计成一系列富有情趣的练*,如:通过闯关练*,进入游戏环节(钓鱼游戏;摘苹果游戏;找家家游戏)。目的是既吸引了学生学*的兴趣,又便于自己更好的串连教学。使学生主动学,乐于学,享受学*带来的乐趣。让学生以无比愉悦的心情投入练*活动,同时也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但也有不足,如在讲授过程中我对于算法的探究部分,还没有照顾到所有学生,应多让那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多说说,让他们也能够掌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3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小熊欢欢和它的妈妈来做客—小熊欢欢要去钓鱼—妈妈不放心,出题考大家—同学们帮小熊解决问题—钓鱼—大家帮小熊找回家的路为主线把本节课大体分三个层次:

  第一,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

  第二,让学生讨论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

  第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这样安排,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的计算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由动手操作、观察、交流,依靠动作和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借助许多鲜花的场景图,让学生进入情境,并从中发现“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还有多少盆紫花”等计算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思考和合作交流中了解到,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可以用十作单位数出结果,还可以根据整十数的`组成想出得数,还可以??这样,就给了学生充分探索、思考、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本节课,对于学生来说是很简单的一节课,但我在讲授过程中在算法的探究部分对于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和算法的研究还是不

  够到位,在巩固练*中对于算理和算法的应用还是有欠缺的,所以在后面的练*中有个别同学在计算中出现算的慢的现象,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应该更加精心设计,使学生在每一节课中用最短的时间掌握应学的知识。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4

  整十数加减法是两位数计算的起始课。计算课给人感觉总是与“枯燥”相连,其实只要合理安排也是种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在教学本节课时最重要的是教师的引导。组织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小组交流,使其在交流中明白算理,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如10+20等于多少?学生出现了以下几种算法1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三捆小棒,所以10+20=30;2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一个十,20里面有两个十,加起来一共是三个十,就是30;3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4类似竖式的算法。这样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理念,使学生既在交流中锻炼了语言,明白了算理,又开阔思路。在巩固练*阶段设计了加减对照练*。如30+40与70-30,为便于学生掌握,让学生自己摆一摆,使其在操作中体验整十数加减转化10以内加减过程,从而理解整十数加减法的算理,在计算30+40时,用10根一捆的小棒来摆。先摆3捆小棒表示30,再摆4捆小棒表示40,然后让学生依次回答:一共摆了多少捆小棒?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是用3+4算出结果的。接着,让学生说出算的'过程。在计算时也有出现这种情况50+20=52。因为学生两位数中每个计数单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还不是十分明确,把第二个加数中2个“十”当作2个“一”来加。教学中,我对有困难的学生借助计数器拨一拨,渗透竖式计算时的数位对齐意识。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5

  新课结束后,自我总结了以下本节课的得与失: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一、创境导入的闯三关起到了收心和复*引入的作用。通过做题把学生的心收回到课堂上来,在复*的时候又为本节课做好了铺垫。

  二、注重学生思维的锻炼,方法的总结。在算10+20=30的时候,不规定一种方法,而是由学生总结出多种方法,并且都给与肯定。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及以后的改进:

  一、导学单的设计不符合一年级学生特点,“怎样计算的?”,范围太大,对学生的指向性不强,没有实际操作的指导性。如果再讲这堂课,我会重新这样设计导学单:

  (1)摆一摆:先摆()捆小棒,再摆()捆小棒,合起来是()捆小棒,就是()。

  (2)拨一拨:先在()位拨()个珠子表示(),再在()位上拨()个珠子表示(),合起来是()。(3)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二、评学中的“摘草莓”,题目数量过多,学生说的太慢,题量过大,而且每一个草莓题目都让学生说算法没有必要,浪费了时间,导致后面的*题没有时间做。如果再讲这堂课,我会减少几个草莓题目,或者前面的草莓让学生说怎样算的,后面就不说算法,直接说得数。因为通过前面的训练,后面学生已经掌握了,可以加快速度。

  三、评学中两个做游戏时发奖品,浪费了太多时间。如果再讲课堂课,我会这样设计,学生回答正确,口头表扬,告诉学生下课来拿奖品,这样可以节约很多时间。

  四、学生动手太少,课堂上没有学会动笔计算的时间,学生一直在口头说,没有实际的纸上计算训练。如果再讲这堂课,我会在“摘草莓”和“找朋友”两个训练当中缩减一些时间,留一些时间让学生做书后面的*题。

  本人的能力有限,本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领导和前辈不吝赐教。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6

  本节课主要学*了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要求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从以上内容上看,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把20以内的进退位加减法掌握熟练了,这里的学*应该不成问题,实际上孩子的计算,不但速度慢,而且错误率非常高,由于学生有笔算的基础和丰富的经验,学生对于笔算有很大的依赖性。如果引入新课后直接出示例题进行教学,绝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用笔算的方法进行计算,想不到用简便的方法直接口算,这样就完全失去了本课的意义。于是我在教学新知前设计了练*在其中渗透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为学生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做好铺垫。在设计这些练*时,我希望学生能从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中探索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在探索口算方法的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了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交流,学生间的引领,找出不同解决的方法。既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取长补短,发挥学生集体的智慧,在相互补充中得到最佳的方案。在分组交流时,尽量让学生来交流总结,并适时进行引导。

  本课练*的设计紧扣重点、难点,在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后,又设计了一系列的巩固练*,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巩固了口算方法,深入挖掘教材自身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下面的练*中,先通过对比题、小游戏、编口算等进行基本训练,分清进位与不进位两种情况,提高口算正确率,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再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运用数学。

  由于设计的内容很充实,课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探究发现、讨论方法用掉了太多的时间,使得最后一个环节未完成的时候下课铃已经响了,所以上课还需更紧凑一些。还有一点是,课堂上的语言不够精炼,不能做到一针进血,在讲解口算方法的时候有点啰嗦,不够简洁。为此,今后要多多学*,争取更大的进步!

  在计算练*课上,我还穿插一些趣味性的练*,竞争性练*,拓展性练*,同样可以调动它们学*的主动性和探求欲望。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7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小熊欢欢和它的妈妈来做客―小熊欢欢要去钓鱼―妈妈不放心,出题考大家―同学们帮小熊解决问题―钓鱼―大家帮小熊找回家的路为主线把本节课大体分三个层次:

  第一,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

  第二,让学生讨论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

  第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这样安排,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的计算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由动手操作、观察、交流,依靠动作和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借助许多鲜花的场景图,让学生进入情境,并从中发现“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还有多少盆紫花”等计算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思考和合作交流中了解到,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可以用十作单位数出结果,还可以根据整十数的组成想出得数,还可以??这样,就给了学生充分探索、思考、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本节课,对于学生来说是很简单的一节课,但我在讲授过程中在算法的探究部分对于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和算法的研究还是不

  够到位,在巩固练*中对于算理和算法的应用还是有欠缺的,所以在后面的练*中有个别同学在计算中出现算的慢的现象,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应该更加精心设计,使学生在每一节课中用最短的时间掌握应学的知识。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8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这里以十为计数单位。通过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计算,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多种不同的算法,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教材的编排是由直观操作等依靠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为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培养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打基础。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借助参加森森里的知识竞赛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愉快地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看图)、想一想(想问题、想算法)、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摆小棒)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体验来学*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1、创设情境,在教学中借助带学生去参加知识竞赛的生动情境

  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置入有事物情境、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

  2、在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时通过交流、动手操作,

  让学生自主探索。

  3、练*以动手摆一摆、去森林参加知识竞赛、帮助别人等形式进行,淡化“练”的痕迹,巩固和实践相关的知识技能,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环节虽然进行的较顺利,但亦有不足之处,学生在说算理的过程中表达的不是很流利,在今后的教学中将加强训练,加深学生对算法的理解感悟。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9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小熊欢欢和它的妈妈来做客—小熊欢欢要去钓鱼—妈妈不放心,出题考大家—同学们帮小熊解决问题—钓鱼—大家帮小熊找回家的路为主线把本节课大体分三个层次:

  第一,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

  第二,让学生讨论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

  第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这样安排,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的计算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由动手操作、观察、交流,依靠动作和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借助许多鲜花的场景图,让学生进入情境,并从中发现“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还有多少盆紫花”等计算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思考和合作交流中了解到,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可以用十作单位数出结果,还可以根据整十数的组成想出得数,还可以??这样,就给了学生充分探索、思考、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本节课,对于学生来说是很简单的`一节课,但我在讲授过程中在算法的探究部分对于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和算法的研究还是不

  够到位,在巩固练*中对于算理和算法的应用还是有欠缺的,所以在后面的练*中有个别同学在计算中出现算的慢的现象,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应该更加精心设计,使学生在每一节课中用最短的时间掌握应学的知识。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10

  整十数的加、减法是进一步学*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属于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为了将其教学目的落到实处,教学本节课时要力争做到了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计算,培养学*兴趣和计算意识。 “计算”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这是由传统数学教学上的缺陷造成的。计算的知识是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本是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本课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兴趣与*惯,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意识。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究新知”这一过程中,应该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3.组织好练*,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还需要组织好练*。因此,本课的练*设计要注意这样几点:a.讲究练*的形式;b.多进行口头练*;c.突出难点,讲究实效。 总之,我感觉这节课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教师轻松,学生愉快,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优选【五】篇(扩展5)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通用五篇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 1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正确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页。

  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实物玩具、卡片,投影等。

  教学设计

  一、复*准备

  (出示口算卡片)

  11-5=36-4=29-3=

  16-8=12-4=13-6=

  这样有利于突出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有利于新旧知识的迁移,又为两位数退位减法计算中的“退位”做好准备。

  二、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具吗?老师带来一些玩具,大家看看(出示实物玩具,并贴好商品价格。)

  由学生喜闻乐见的实物玩具导入,激发学生兴趣,积极性很快地调动起来,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进入一个“有趣”的氛围。

  洋娃娃(45元)玩具小熊(6元)恐龙模型(5元)

  绒毛小兔(3元)电动狗(24元)玩具汽车(36元)

  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要是有一些零花钱想买这样的玩具,你想买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三、探索新知

  1.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抽象减法算式。

  师:小明只有8元钱,他可以买些什么?

  生1:可以买玩具小熊。

  生2:可以买恐龙模型。

  生3:可以买绒毛小兔。

  生4:还可以买一个恐龙模型和一个绒毛小兔。

  让学生体会到在现实生活中,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初步感受到数学的奇妙和无所不在,产生学*和探索数学的动机。

  师:可他想买一辆单价是36元的玩具汽车,还要攒多少元?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知道怎样列算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6-8=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探索计算方法。

  a.教师指导学生摆小棒。

  师:算式36-8和前面所学*的36-4、29-3等算式相比较,有什么不同?通过小组活动、动手操作,让全体学生参与学*过程,同时,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学*倾听别人的意见,从而培养其互助、合作交流的意识。

  生:36-4、29-3等算式计算时都能直接在个位上减,而36-8,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不够减。

  师:不够减怎么办呢?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想想你是怎样算的,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方法。(教师巡视)

  b.引导学生交流摆小棒的方法。

  师:谁来跟大家说说摆小棒的方法。学生在投影上展示并说算法。

  算法一:从10根小棒里去掉8根剩下2根,再和26根合起来是28根,10-8=2,26+2=28。

  算法二:从30里拿出2和**成8,30-2=28。

  算法三:8-6=2,30-2=28。

  算法四:把36根小棒分成20根和16根,16-8=8,20+8=28。

  算法五:从30根里拿出8根还剩22根,22+6=28。

  结合学生的'回答,师板书:36-8=28

  教师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的时空,让学生充分地说,但不限制学生的说法,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保护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通过在这个充满探索和自主体验的过程中,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体现了现代教学思想的算法多样化,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在计算时,有很多的算法,只要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算的又对又快就可以了。(指题)这样的减法算式就是我们今天学*的两位数减一位数。板书:两位数减一位数

  四、练*反馈

  1.基本练*:(出示卡片)学生读题说得数,其中指定两题说出自己的算法。

  32-5=46-9=57-8=40-5=

  2.实际应用:请同学们再次观察这些玩具,小明只有8元钱,如果想买一个价钱是45元的娃娃,还要攒多少元呢?学生列式计算,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3.游戏:摘苹果。

  秋天到了,苹果熟了,同学们到果园里摘苹果,树下放着三个筐,筐上分别写着73、56、48。同学们把带有算式的苹果,算出结果,然后摘下放到相应的筐里,每个小组里讨论出结果后派一名代表上前。

  练*设计,紧密围绕本课重点,目的明确,层次清楚,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开放性,通过变式练*,让学生真正明白:学*数学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数学是生活的需要。同时,也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调动了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

  4.应用体验:借乒乓球。

  学校开展乒乓球比赛,教师有一盆乒乓球,一共46个,同学们可以借球进行练*。每组同学共同商量各派一名代表,借几个,要算出剩几个?并列出算式。

  根据学生活动情况教师板书算式。

  如46-3=4343-6=37

  37-5=3232-4=28…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课上自己表现如何?哪位同学表现较好,好在哪儿?

  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使学生能够肯定自己,学*他人,体验成功的乐趣。

  专家评析

  本课教学设计,较好体现了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主要有以下特点。

  1.注重创设生活情境。从学生熟知的生活事例,感兴趣的事物引入,为学生提供富有情趣的具体情境。在具体情境中学生的学*兴趣浓厚、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以最佳的思维状态投入学*。

  2.加强知识间的对比。探索36-8退位减法之前,联系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通过对比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突出“退位减法”中如何退位这一难点,通过对比使学生建立知识间联系,逐步形成知识系统。

  3.体现算法多样化。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操作、交流、讨论等活动,学生自主探索出多种算法,并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保护了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4.在游戏活动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活动设计体现了趣味性、知识应用性、活动的开放性。设计注重关注学生情感,体现团结合作、互相学*、互相帮助的精神。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 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思维过程,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学生学*兴趣

  师:六一快到了,很多小朋友都想了很多的方式来庆祝,有的小朋友想去公园,有的.小朋友想用自己攒的零花钱去买玩具呢,我们也和他们一起去看看吧!(电脑出示玩具店的货架和玩具的标价。)

  二、自主探索,提出问题。

  1、仔细看图,提出问题

  师:看货架上都有哪些玩具?你喜欢什么玩具?你从图上知道了哪些信息?(观察后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两个小朋友的对话

  师:货架下的两个小朋友在说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指明生说出题意)

  师:怎样才知道左边的小朋友买大象玩具后还剩多少元?右边的小朋友还差多少元呢?(用减法算)

  师:你知道这么列式吗?(师根据生回答板书算式)

  师:大家会算上面的算式吗?先在小组里摆一摆,算一算。

  2、分组操作,形成思维。

  学生摆小棒,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操作。

  3、信息反馈,抽象算法。

  师:大家摆出了上面两道题的得数吗?谁来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师:谁来说一说35-20又是怎样摆出来的呢?

  师根据学生说的板书算法。

  师:这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

  4、小结算法。

  师:你能根据刚才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吗?

  师:同学们可真棒,我们在计算时一定要看清楚是在个位上去减还是在十位上去减。

  三、巩固练*。

  1、完成P68 的做一做的第一题

  要求:1、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3、独立完成P69 练*十二的1—3题。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 3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件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3、感受退位减法与生活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

  教学准备:将例题制成的课件,学生准备3捆6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准备

  1、口算

  13-7 15-6 17-8

  78-8 45-30 97-7

  2、计算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着重说一说15-8和17-9是怎样算的。

  二、引入新课

  1、谈话引入

  师:上面2排算式分别是什么样的减法算式?

  (第一排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算式,第二排是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算式。)

  师:我们已经会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了,大家会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吗?今天我们就来学*这种减法的计算方法。

  2、板书课题:

  三、自主探索

  1、引导学生从问题情景中抽象出减法算式。

  课件出示:第67面例1中的玩具货架图。

  师:在例1的学*中我们学会了根据货架上玩具单价解决“有35元钱,买一个大象玩具,还剩多少元?”和“有20元钱,买一个布娃娃,还差多少元?”等问题,图上还告诉我们哪些有用的信息?(课件突出货架下半部分的两辆玩具汽车图。)

  课件出示例2玩具图下面两个小朋友和他们的对话。

  师:图上两个小朋友在说什么?你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吗?

  (左边的小朋友说,我有8元钱,想买一辆单价36元的玩具汽车,还要攒多少元才够,右边的小朋友在想怎么样算才知道还要攒多少钱?)

  师:你知道这样列式计算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算式:36-8=

  2、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

  (1)指导学生摆小棒。

  师:算式36-8和前面所学*的35-2、76-4、57-3等算式相比有什么不同?

  师:个位不够减时怎么办?

  学生分组摆小棒,并让他们边摆边讨论摆的`方法。

  (2)引导学生交流摆小棒的的方法。

  (3)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师:从刚才摆小棒的过程当中你发现了什么?根据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36-8的方法。

  师总结算法,刚才同学们在小组中讨论出了几种算法,真不错。在以后的计算中,你喜欢用那种方法就用那种方法计算。

  四、巩固练*

  1、完成第68面做一做的第2题,

  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指定1到2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重点让他们说一说,当个位不够减时,怎么办?

  五、课堂作业

  1、完成练*十二的第5题。

  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答案,订正时说一说81-4和60-3的计算过程和方法,让他们进一步感受退位减的过程。

  2、完成练*十二的第8题

  先让学生看明确计算任务,然后由学生独立计算各题的差,最后集体订正得数。

  六、课堂小结

  1、小结计算方法。

  评价学生的学*情况。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 4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3、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准备:

  口算 13-7= 15-8= 17-9= 78-8= 45-30= 97-7=

  计算后让学生自己说一说算法,着重说一说15-8和你17-9是怎样算的。

  二、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会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算式,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了,大家会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这种减法的计算。

  三、新课教学:

  1、引导学生从问题情景中抽象出减法算式。

  1)出示67页例1中的挂图:

  在例1 的学*中,我们学会了根据货加上帝的玩具单价解决“有35元钱,买一个大象玩具,还剩多少钱?”和“有20元钱,买一个布娃娃,还差多少元”等问题,从图上你还能知道什么?图上两个小朋友在说什么?

  你知道怎么列算式吗?

  2)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摆小棒:不够减怎么办?我们先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分组摆小棒,并让他们边摆边讨论摆的`方法。

  (2)引导学生交流摆小棒的方法: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摆小棒的方法和过程?

  (3)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从刚才摆小棒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4)引导学生探索另外的算法:你还有其他的算法吗?

  四、巩固练*:

  完成第68页的做一做(着重让学生说一说,当个位上的数不够减的时候,怎么办?)

  五、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怎么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时用到了过去学过的哪些知识?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 5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2.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重点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

  理解退位的道理

  教具学具准备

  数字卡片、小棒、例题小棒图、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演示课件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1)12-7= (2)20+4= (3)30+(1-4)= (4)35-3=

  15-8= 50+3= 40-(15-8)= 56-4=

  13-6= 7+60= 10+(13-7)= 23-2=

  2.学生完成口算练*后,师生根据第四组的口算,回顾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强调回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时先用个位数减个位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1)设疑导入:

  引入:刚才同学们回顾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你们能不能按照刚才的口算方法做一做这道题?教师出示例题.【继续演示课件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出示板书:23-7=】

  学生试着做,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思考方式.

  你们遇到了什么困难?谁给大家谈一谈?

  学生提出疑难:个位上的3减去7不够减.

  (2)操作探疑:

  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每位同学拿出两捆小棒表示2个十,再拿出3根小棒,表示3个一,在课桌上摆好.

  从这些小棒中要去掉7根小棒,想一想应该怎么办呢?

  同学们自己动手试一试.

  同桌同学可以互相议一议,说说你是怎样摆的?怎么想的?

  在学生操作的同时,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可能有的同学先去掉3根,然后再从整相小棒中抽出4根,这时教师及时点拨,使学生明确:从整捆中抽出4根,实际上就是把一捆小棒先拆开了,也就是把1个十看做10个一了.)

  (3)解疑明理:

  指名说说学生的操作过程,然后依据学生的回答,继续演示课件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依次出示下列图形:

  教师引导学生有序回答.

  先摆两根小棒和3根小棒.

  单根小棒不够7根,就得把一捆小棒打开,变成10根.

  打开的10根小棒和原来的3根小棒合起来就是13根单根小棒.

  从13根单根小棒中去掉7根,还剩下6根,和剩下的一捆小棒合起来就是16根小棒,所以,23减7应该得16.

  (4)归纳算法:

  ①引导学生对照黑板上的操作过程议一议:算式中的23应该先怎么办?再干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个位上的3不够减时,要从十位上拿出1个十,也就是10个一,与个位上的3合起来,然后用13减去7得6,再把6和剩下的1个十加起来.

  ②学生回答计算过程,教师继续演示课件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逐步出示下式:

  ③师生回顾学*过程,强化口算方法.

  2.反馈练*.(投影出示,师生共同完成)

  完成后注意说说是怎么想的.如果第(3)小题学生有困难,可以讨论一下,然后再解答.

  (三)全课小结

  启发学生找出今天学*的两位数减一位数与以前学的不同之处,教师点明课题:今天我们学*的是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板书:退位)

  随堂练*

  l.口算,教师让学生分析第一组中32-5的算法,然后学生独立计算.

  12-5= 16-9= 21-4=

  32-5= 46-9= 34-6=

  2.完成做一做第3题并指名回答80-8=、56-7=的算法.

  10-7= 60-9= 42-5=

  50-7= 80-8= 56-7=

  3.数学游戏:

  教师准备两位数的数字卡片若干张,学生分成甲、乙两组,每组准备一位数的数字卡片若干张.教师举出一张,甲组举出一张,乙组求差.而后甲组求差.看哪一组做得又多又对.

  布置作业

  1.24-6= 40-9= 54-7=

  63-8= 81-4= 60-3=

  2.被减数是83,减数是6,差是多少?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优选【五】篇(扩展6)

——《认识整十数》教案实用5篇

  《认识整十数》教案 1

  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点: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2、能力训练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继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总结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

  理解退位的道理。

  教具学具:

  数字卡片、小棒、例题小棒图、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12-7 20+4= 35-3=

  2、学生完成口算练*后,师生根据第四组的口算,回顾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强调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时先用个位数减个位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1)设疑导入

  引入:刚才同学们回顾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你们能不能按照刚才的口算方法做一做这道题呢?教师出示例题。

  (板书:36-8=)

  (2)操作探疑

  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每位同学拿出两捆小棒表示3个十,再拿出6根小棒,表示6个一,在课桌上摆好。

  从这些小棒中要去掉8根小棒,想一想应该怎么办呢?同学们自己动手试一试。同桌同学可以互相议一议,说说你是怎么摆的?怎么想的?在学生操作的同时,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3)解疑明理

  指名说说学生的操作过程,然后依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进行演示。教师引导学生有序回答。

  先摆两捆小棒和6根小棒。单根小棒不够8根,就得把一捆小棒打开,变成10根。

  打开的10根小棒和原来的6根小棒合起来就是16根单根小棒。从16根单根小棒中减去8根,还剩8根,和剩下的'一捆小棒合起来就是28根小棒,所以,36减8应该得28。

  (4)归纳算法

  ①引导学生对照黑板上的操作过程议一议:算式中的36应该先怎么办?再干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个位上的6不够减时,要从十位上拿出1个十,也就是10个一,与个位上的**起来,然后用16减去8得8,再把8和剩下的2个十加起来。

  ②学生回答计算过程,教师把板书补充完整。

  ③师生回顾学*过程,强化口算方法。

  2、反馈练*。(投影出示,师生共同完成)

  3、看教科书:并完成做一做第2题。

  三、全课小结

  小结时启发学生找出今天学*的两位数减一位数与以前学的不同之处,教师点明课题:今天我们学*的是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板书:退位)

  《认识整十数》教案 2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 ~ 5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呈现情境。

  新学期开始了,小动物们要上学了。(课件呈现画面:小松鼠背着书包,手中拿着3串冰糖葫芦,每串10个。在路上遇到了小狗,小狗的手中拿着2串冰糖葫芦,每串10个。)

  引导学生观察: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手中拿着什么东西?

  2.提出问题。

  根据小松鼠和小狗手中的冰糖葫芦,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结合学生回答,在画面下依次呈现:

  (1)小松鼠有多少个糖葫芦?

  (2)小狗有多少个糖葫芦?

  (3)小松鼠和小狗一共有多少串糖葫芦?

  (4)小松鼠和小狗一共有多少个糖葫芦?

  这些问题你们能解决吗?

  评析

  由富有情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提取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增强了问题意识,激发了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尝试解决问题。

  让学生试着独立去解决这些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2、班内交流。

  谁先来向大家汇报,你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计算30+20时你是怎样想的,结合学生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逐一板书:

  (1)十个十个地数。

  (2)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5个十是50。

  (3)因为3+2=5,所以30+20=50。

  那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3.试一试。

  你能算出30-20等于多少吗?说说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

  评析

  为学生提供探索的时空,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很自然地形成了算法多样化的局面。教师的及时板书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算法进行确认、理解和修正,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交流,并在“试一试”中进行算法的有效迁移,从而帮助学生明确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

  三、综合应用,拓展延伸

  1、修围墙,摘果子。

  小松鼠和小狗一起来到了它们的同学长颈鹿家,发现长颈鹿正在那儿发愁,原来它家的围墙坏了。(课件呈现围墙的画面及墙上的算式,即“想想做做”的第2题。)

  学生计算后,引导他们把上下两个算式比一比。

  你会用上面的题计算下面的题吗?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长颈鹿为了感谢大家,想请同学们吃智慧果。(课件呈现智慧树及写着算式的智慧果)认真算算,看你能吃到几个?

  2、帮鸭妈妈找孩子。

  (结合画面)几个小动物路过鸭子的家,发现4只鸭妈妈(身上有数40、50、70、80)可着急了,原来它们四家的孩子(小鸭的身上都有算式)跑到了一起。你能帮助鸭妈妈很快就找到它们的孩子吗?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很快就帮鸭妈妈找到它们的孩子的。

  《认识整十数》教案 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56-57页及相关练*。

  教材分析

  本课是课标版《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中的第1课时,在教材的56-57页,属本学期教学内容中比重较大,同时也突显重要的内容之一。

  本课教学旨在,引导学生运用一些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一些简单计算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已具有简单的一位数加减能力,对一位数加减两位数也较熟悉了,此时教学整十数加减势在必行。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师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数学推理过程, 能运用教给方法简单解决类似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事物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本课主要从直观教辅工具和相关媒体设计准备来辅助教学过程。

  教法分析

  本课属探究—引导—解决计算中的问题为主线,在教法上计划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设计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将做好学*活动的.积极组织者、引导者和学生的亲密伙伴,对于学*活动过程中表现积极均应给予理解和尊重。

  学法分析

  本课是稍显活动式的教学,教师在做好指导的同时,应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交流、讨论,得出共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

  具体过程设计

  一、导入

  主要采用复*已学旧知识进行导入,主要是加法和减法两块内容,(采用点名方式、尽量兼顾好、中、差不同层次水*的学生)

  二、新授

  1.通过出示《花卉图》激起学生的学*兴趣,从而引出新知,同时展示画中的红、黄、紫3种花的分类图片。

  2.引导好学生整十整十的数出了3种花朵。

  3.根据学生的观察结果正式引出本课的四个重点,都是关于整十加减整十的问题。

  (1)在分析第一个问题时,先让学生回答列式方法,再重点引导学生如何计算出答案,在这里展示了6种关于计算出本题的方法,在这里关键做到“引”和“扶”的角色,在后边3个问题的教学时将实施“放”和“引”。

  (2)在有了解决第一个问题的经验后,第2、3、4个问题可采用“放”的教学策略,第3个问题涉及旧知识连加时注意做好提示和引导,因为后边*题中连加题较多,所以设计进来,第4个问题是关于整十减整十的知识,比较重要,要做好必要指导,让学生在计算方法上理解透彻。

  三、巩固练*

  教案所设的练*题都是与知识点密切相关的作业,6题关于整十加整十的, 6题关于整十减整十的,这样设计的目的利于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和及时巩固。

  四、主要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性来进行。

  五、布置作业

  主要让学生完成课后的做一做中的*题,课后老师给予适当指导,做好“扶”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

  大的版块与《教案》设计吻合,其它细节性的在媒体演示中展示。

  《认识整十数》教案 4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的产生和发展。

  2、会正确地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整十数和一百。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10个十是一百,知道个位、十位、百位以及这三个数位的顺序。

  3、能运用认识的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十个十个地数数的过程,理解整十数的组成。

  教学资源:

  1、配套教学光盘;

  2、教学用小棒、计数器;

  3、学生每人几捆小棒及一个计数器。

  教学教程:

  一、创设情境

  1、师:小动物们今天在森林公园进行数学竞赛,蓝猫打算乘着智慧列车去参加,小朋友们想一起去吗?可是蓝猫把开启智慧列车的密码丢失了,不过不要紧,密码就藏在列车的车厢上呢!让我们一起来看————2——4——————10——12

  2、原来密码就是068,现在,让我们一起乘着智慧列车出发吧。

  二、活动探究

  1、认识整十数和一百

  (1)森林公园门口,小狗在数小棒呢!我们跟它一起数:1、2、3……10(多媒体)

  (2)10个1根捆成一捆,得到1个十,一捆是十根。

  (3)2捆是多少根呢?3捆是多少根?6捆呢?你是怎么想的?

  (板书:2个十是二十 3个十是三十 6个十是六十)

  (4)学生用学具摆,愿意摆几捆就摆几捆,并与同桌说说有几个十,是多少。

  (5)一起十根十根地数:十、二十、三十……九十、一百(多媒体)

  师指出:10个十是一百(板书)

  追问:我们把10捆小棒摆成一大捆,一大捆就是100根,那么,一百里面有几个十?

  过渡:小朋友们帮助小狗解决了问题,小狗很高兴。不过小狗想起来它的好朋友小猫有几道问题不会解答,小朋友们愿意帮一帮小猫吗?

  (6)组织练*

  ①“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数一数每串珠子有几颗,有几串,想想一共有多少颗,再指名回答。

  ②“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木块图,让学生看清图中的一条木块是几个小木块,然后独自填写,填好后组织学生交流。

  ③“想想做做”第3题

  过渡:小猫小狗在小朋友们的帮助下顺利解决了问题,它们邀请小朋友们继续参观。咦,小青蛙是不是也遇上难题了?我们赶快来看一看。

  2、读写整十数和一百

  (1)出示计数器,要求学生说说对此已经知道了什么。

  (2)师在十位上拨3颗珠子,让学生说说表示多少,是怎样想的。

  师:是啊,十位上的3颗珠子表示3个十,3个十是30。(边板书边指导30的写法)

  (3)在十位上拨6颗珠子,让学生说说表示多少,并指名板书60。

  (4)学生自己在计数器上拨一个数,让同桌说一说是多少,并请他写出这个数。

  (5)师在十位上拨珠,让学生一十一十地数,从十数到一百。

  师:当十位上满10颗珠子时,也就是10个十,那就是——一个百,所以就产生了一个新的数位——百位。10个十是一百,我们可以在百位上拨一颗珠子,这一颗珠子就表示1个百,是一百,谁会写一百?(指名尝试板书100)

  (6)闭上眼睛想一想计数器上从左边起,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分别是什么数位。

  过渡:小朋友们可真聪明,又帮助小青蛙解决了问题,本次数学竞赛还有很多好玩的题目等着我们呢,你们有兴趣去解答吗?

  三、巩固应用

  1、“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画一画后用实物投影反馈。

  2、“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独立填写后反馈。

  3、“想想做做”第6题

  (1)学生独立填空格

  (2)反馈交流,说说“80是接*100,还是接*30?”

  (3)看着这两排数,你还可以说些什么?

  4、“想想做做”第7题

  5、“想想做做”第8题

  四、总结反思

  1、师: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些数,小朋友想想,今天我们认识的数有什么特点?

  2、根据学生回答小结并板书课题:认识整十数

  板书:

  认识整十数

  10个十是一百

  4个十是30 8个十是80 一个百是100

  百 十 个

  百 十 个

  《认识整十数》教案 5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

  2、能用减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进一步培养学生学*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并与同学合作探究的学**惯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两位十减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能比较两位数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减一位数在计算过程中的异同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揭示课题

  1、口算:

  73+30=40+5=36+20=21+50=

  60-30=30+8=36+2=21+5=

  2、指名说硕6+20和36+2这两道题是怎样计算的。

  3、板书课题: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

  二、学*新知,探索算法

  1、情境图。提问:

  ①车上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已经坐了多少人?

  ②还有多少个座位空着?

  ③用什么方法计算?

  ④指名列出算式,板书45-30=?

  学生探索算法。

  ①同学们,45-30=?请你们开动小脑筋,如果喜欢借助学具的话也可以,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你们肯定会有收获的。

  ②学生设想,独立操作。

  ③组织学生交流。估计会出现以下几种算法:

  第一种:用摆小棒或拨算珠的方法来计算。在学生交流时让他们到黑板上来摆一摆。着重让学生说说:减30怎样减。

  第二种:想30+(15)=45

  第三种:把45分成40和5,40-30=10,10+5=15

  ④在第三种算法的基础上整理出一般计算方法。

  刚才某某同学利用数的组成,把新口算转化成已经掌握的口算,这种方法是我们计算两位数减整十数的'一般计算方法。

  2、出示情境图。

  (1)指导看懂图意:一共有45座,还有3个作为空着。

  (2)车上一共坐了多少人?

  (3)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45-3=()

  (4)你想怎样算?先考虑考虑,想好了跟好朋友说一说?

  3、比较45-30和45-3在计算方法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1)这两道题在计算方法上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呢,请你们仔细观察观察,相信你们肯定会有发现的。

  (2)分组讨论、交流、补充,归纳出两题的异同点。

  三、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1题,用算珠拨一拨,并说出结果。

  54-20=()86-50=()

  54-2=()86-5=()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比较。

  3、“想想做做”第3题:

  读懂题意,学生根据已知的条件列算式解答。

  交流时,提醒单位名称,让学生尝试口答。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学得都很认真,肯定有不少收获吧!能把你的收获说给大家听听吗?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