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 (菁华5篇)

首页 / 说课稿 / | 说课稿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1

  一、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62—63页例1、做一做及练*十的1—2题。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 使学生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

  3.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使学生经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的概括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2.培养自主、合作、探究意识,提高用数学语言描述思维过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及对数学知识的亲切感。

  2.通过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空间,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惯。

  3.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法掌握算法,提高学*积极性,增强学*数学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学生的学**惯和学*能力也有一定的基础,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研究简单的数学问题。低年级小学生共有的心理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

  四、内容分析:

  1.地位作用: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以及学*多位数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础。

  2.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学*的好坏,将对以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影响。因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是计数单位不同,它是以“十”为计数单位,渗透了相同数位相加减的意思,为以后进一步学*两位数加减法打下基础。

  3.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和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如下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根据学生已有的学*经验,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段抽象的知识认知过程,所以确定以下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

  五、教学建议 :

  (一)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于是我在教学中利用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然后探索出多种不同的算法,整个教学过程我只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

  1.“计算”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在教学中,借助带同学们去看花生动情境,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置入有事物情境、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2.在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时通过讨论、交流动手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索,显示不同算法,体现了《课程标准》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的理念。

  3.练*以学生喜爱的游戏、比赛形式进行,淡化“练”的痕迹,巩固和实践相关的知识技能,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二)学*方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借助教材看花的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中愉快地学*。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看图)、想一想(想问题、想算法)、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摆小棒)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体验来学*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采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学*方式,放手让学生独立观察发现动手操作,并动口表达,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自主学*的成功之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惯,更重要的是达到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激励并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体现了“学生是学*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三)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生:春季。

  师:春天是鲜花盛开的季节,今天的天气真好,老师想带大家去花园游玩,你们想不想去?(想),游玩的路上会遇到一些困难,老师只想带爱动脑又勇敢的同学去。你们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1)课件出示复*题。 (2)课件引入整十数。 【设计意图】创设带同学们去看花的生动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欲望。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增强学生学*的自信心。

  2.探究新知。

  (1)探究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A、创设情景,获取信息

  ( 1 )走进情景。同学们,刚才老师答应你们一起去游玩,现在我们就出发吧。视频展示:花园里摆着许许多多的鲜花,花团锦簇,蝴蝶飞舞,一派迷人的美景。通过欣赏美景,谁能发现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2)生:观察情景,收集数字(有10盆红花,20盆黄花,30盆紫花。)

  (3)发现问题,明确问题。(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让学生齐读,再自己口述一遍问题。)

  (4)尝试解决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0+20

  B、合作交流,探究算法。(怎样口算10+20=?)

  (1)小组合作,交流算法。

  (2)交流展示,领悟算理。

  a.数的方法:10、20、30

  b.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3捆小棒,所以10+20=30

  c.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

  d.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

  e. 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1个10,20里面有2个10,加起来一共是3个10,也就是30。

  C、多中侧一,优化算法。

  学生上台演示:着重强调以十为计数单位进行计算的方法。10+20,1个十和2个十合在一起一共是3个十,是30。并随之板书:

  10 + 20 = 30

  ↓ ↓ ↑

  1个十 2个十 3个十

  小结:整十数加整十数,想几个十加几个十。

  (2)、探究整十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A、情景再现。出示紫花图和工人叔叔的对话:布置花坛还需要紫花,我搬走10盆,还有多少盆紫花?让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B、学生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30-10

  C、关注经验,以加明减。计算整十数经验基础上交流30-10的算法。

  生1: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三捆减去一捆就剩下两捆,两捆就是20

  生2:我是用看减想加的办法算出来的,因为10+20=30,所以30-10=20

  生3:3-1=2,30-10=20

  D、学生上台演示:着重强调以十为计数单位进行计算的方法。30-10=20。并随之板书:

  30 - 10 = 20

  ↓ ↓ ↑

  3个十 1个十 2个十

  小结:整十数减整十数,想几个十减几个十。 【设计意图】学生在花园中欣赏花的情景中,通过观察,发现并提出了多种数学问题,然后组织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再相互交流,这种安排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思考和合作交流中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留给学生探索、思考、动口、动手的时间和空间,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运用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的方法,体现“和乐课堂”模式研究之“互动”,“生成”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不同计算方法,体现了《课程标准》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的理念。

  3、巩固练*

  课本62页第1,2题

  师说:这么多难题都没有难住你们,看来你们已经掌握了今天的知识,希望你们课后还要好好复*。

  4、回顾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在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怎么想。引导学生看板书小结。(整十数加整十数,想几个十加几个十。整十数减整十数,想几个十减几个十。)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中第一课时的内容。

  它是学*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学*的好坏,将对以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影响。所以教材首先安排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它是进一步学*口算的基础,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这里以十为计数单位。例如 20+10,计算时想2个十加1个十是3个十,就是30,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

  2、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我拟定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用直观的方式使学生经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的概括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逐步培养迁移能力、口算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以上三维目标,我将本课教学重点定为: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为: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准确计算。

  二、说教法、学法

  有句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六七岁的孩子,刚走进学校开始学*文化知识,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把书上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编成猴子摘苹果的故事来创设情境,铺垫引入新知,使学*的主要内容带着愉快的节奏呈现出来。再引导学生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通过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摆小棒)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体验来学*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使用的教具学具是:多媒体课件、计数器、小棒。

  三、说教学程序

  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创设情境,铺垫引入。

  (首先呈现猴子摘苹果图)引出话题:

  同学们,猴子和小猪在做什么?

  要摘下苹果,得完成苹果上附有练*题,让我们一起帮帮小猴子吧?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一开始,创设帮猴子摘苹果的情境,引发课堂互动,将枯燥,机械重复的计算复*置于有情节的探索中,也为本节课的学*做好知识铺垫。

  (环节二)自主学*,探究新知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下面的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在学*中体验。

  1、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2、合作交流,探究算法。

  3、多中侧一,优化算法。

  谈话:同学们,你们用智慧的大脑帮助小猴子摘了这么多的苹果,真了不起!

  1、让学生根据在情景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2、先让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然后着重让学生探讨10+20的计算方法。新课改后,从一年级开始就提倡算法多样化,我会放手让学生独立的列算式,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和小伙伴合作交流的空间,去发现、收获算法。

  3、数学是讲究最优化的,有必要着重强调以十为计数单位进行计算的方法。10+20,1个十和2个十合起来是3个十,是30。

  设计意图:学生在摘苹果的情境中,通过观察,发现并提出了多种数学问题,然后组织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再相互交流,这种安排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思考和合作交流中,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留给学生探索、思考、动口、动手的时间和空间,开阔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环节三)实践应用,发展能力。

  (多媒体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将课本中的*题以逛超市的形式呈现,继续创造孩子们熟悉又感兴趣的场景,让孩子们在愉快的购物活动中,运用计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这样设计,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环节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在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怎么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看板书小结(整十数加整十数,想几个十加几个十;整十数减整十数,想几个十减几个十。)立足引导,让学生参与,展现出这节课浓缩后最本质最主要的内容。

  四、说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10 + 20 = 30 3010 = 20

  1个十 2个十 3个十 3个十 1个十 2个十

  设计意图: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准确计算这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这样板书不仅突出教学重点,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准确掌握算理。

  探究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学*过程,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关注到学生的情绪状态,设法维持他们学*的兴趣和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不断的碰撞出新的智慧火花,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会用表扬、赞美的语言和眼神给予学生思维鼓励。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2页的例1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加深对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理解。

  3、提高学生的口算准确性和速度,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算理。

  教学用具:

  70根小棒、小磁铁、课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复*

  听算(生听老师念口算题,在练*本上写算式。)

  口答

  (1)40里面有几个十?70里面有几个十?

  (2)5个十是多少?9个十是多少?

  (3)3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5个十、3个一是多少?

  二、教学新课

  1、谈话导入。春天是鲜花盛开的季节,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些美丽的图片。(出示幻灯片),小朋友们,这些花美吗?

  今天咱们光明小学的小朋友到公园去玩耍,看见工人师傅在搬花,于是他们就帮爷爷数花。每人十盆十盆地数,一共数了多少盆?(生数数,先观察每一列有多少盆花?10盆。然后在十盆十盆地数:一个十、两个十、三个十、、、一共有6个十,是60盆。)

  师:对,一共有60盆鲜花。 刚才我们是通过数数的方法知道一共有60盆花,还有其他同学有不同的方法吗?(左边有30盆,右边有30盆,合起来一共有60盆,30+30=60)

  小朋友真爱动脑筋思考,想到了不同的方法,再来看看,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算式有什么不同。。。也许,现在小朋友不知道,再学*今天的新知识后,你们就会明白。

  今天我们就开始学*100以内的加减法,首先今天我们要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小朋友们,我们学过的100以内的整十数有哪些,你知道吗?(生数数,10、20、30、、、师板书课题)

  板书课题: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教学例1

  (1、)整十数加整十数 师:请同学们按要求摆小棒。 左边摆一捆小棒,每捆十根,表示红花的盆数。右边摆两捆小棒,表示黄花的盆数。

  (生操作,师巡视。师在黑板用小磁铁演示。)

  师:刚才小朋友们已经按老实要求摆好了小棒,下面老师有一些问题要考考大家了,看看谁在活动之前,把老师的要求听得最仔细:一捆小棒表示多少?那又摆了两捆小棒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一捆小棒表示10根,又摆了两捆表示黄花的数量有20盆。

  师:小朋友们听得可真仔细啊,那如果要求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应该怎样列算式呢。

  (师用实线圈把左右3个小磁铁圈起来。)

  生:10+20

  (师根据生回答板书算式)

  接着师指导学生进行口算的思考过程

  ①10是几个十?20是几个十?

  ②1个十加2个十,合起来一共是几个十?

  ③3个十怎样写?怎样读?(3个十,在十位上写3,个位上写0,这个数写作30,读作三十,在这里给学生强调下无论是读数或者是写数都是从高位开始。)

  板书:10+20=30

  (让学生理解思考过程,可让学生反复说过程)

  小结:口算10+20得多少,分三步想:先想10里面有几个十?20里面有几个十?后想1个十加2个十得几个十?再想3个十是多少,应该怎么样写?

  师:小朋友们,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你们明白了吗?那我们马上来检验一题

  20+30 10+40 30+50

  (生思考,和同桌小声讨论,后汇报,说思考过程,你是怎样想的?)

  (2、)整十数减整十数。 生再用小棒摆。师在黑板上用小磁铁演示。

  师:现在有紫花30盆,我们应该用多少捆小棒来表示紫花的数量呢?(30)

  那现在工人师傅搬走了10盆。搬走的10盆我们应该怎样表示呢?(去掉1捆小棒,生拿走1捆小棒,师用虚线圈把其中1个小磁铁圈起来。)

  师:现在还剩下多少盆花?怎样列式计算?(先在练*本上写算式,再汇报。)

  生:还剩下20盆紫花,30-10

  师:30-10=20,说一说你是怎么样快速算出答案的?

  (师引导生用数的组成来思考:30是3个十,10是1个十;3个十减1个十得2个十;2个十是20。)

  板书:30-10=20

  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第二个知识,整十数减整十数。

  生齐读:10+20=30 30-10=20 小结:在口算时,我们同样可以用数的组成来思考。整十数加整十数,就是想几个十加上几个十;整十数减整十数,就是想几个十减几个十。小朋友们,你们会了吗?(会)既然会了,那老师可得考考你们了。

  3、指导生完成做一做题目。

  第一题:30+40 请学生上黑板用小磁铁演示,按后根据图说一说

  ①30表示什么?40 表示什么?30+40又表示什么?

  ②30加40 的和表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数的组成。)

  第二题:70-30请同学们想一想70和30各表示什么?40又表示什么?

  4、及时练*:算一算、想一想(生快速口算,选取个别题目指名学生说思考过程。)

  50+30

  30+10

  40+50

  20+30

  30+50

  50-30

  30-10

  60-40

  三、巩固练*。

  1、游戏:送信。

  在黑板上贴上小猴(得数为30)、小兔(得数为70)、长颈鹿(得数为20),小鸟(得数为50)四个信箱,发给学生一些口算卡片,口算出得数,然后对号入座。

  师:请大家先给小猴送信。(生将得数是30的卡片贴在小猴的信箱中。再集体订正。)

  20+50

  30-10

  90-20

  10+10

  80-60

  10+40

  60-30

  60+10

  90-40

  30+20

  40-10

  70-20

  80-50

  50-30

  40+30

  2、首尾相接练*。(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第一个同学先一道题,要求题目必须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加减法不限。第二个同学用第一个同学的得数再编一道题,以此往下继续进行练*,。如:第一个学生说20+40=60;第二个学生说60-10=50、、、以此类推。(这个游戏主要是考考学生反应,巩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练*,还可以渗透倾听*惯的培养,要想完成游戏,必须学会听游戏规则。)

  四、全课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知识。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你有什么收获呢?

  (让生畅所欲言,引导说出本节课所学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 :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30-10=20

  30-10=20

  10+20=30

  30-10=20

  教学反思 :

  让学生学会应用已学过的数的组成知识,掌握口算的方法,能够进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 通过创设情景,学生主动探索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游戏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将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中。

  作业设计第62页的1、2题做一做。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4

  1、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56页主题图及第57页例1,完成做一做及第58页练*十第1题、第2题、第3题。

  2、教材分析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这里以十为计数单位。教学内容的编排,分三个层次:

  一、以实际情景花卉展提供计算题,并呈现算法的多样化;

  二、让学生动手操作(如摆小棒)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通过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计算,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多种不同的算法,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属于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教材的编排是由直观操作等依靠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为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培养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打基础。

  3、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三个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空间,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惯。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数加减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数加减口算的算理。

  二、说教法

  1、计算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在教学中借助带学生去看花的生动情境,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置入有事物情境、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

  2、在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时通过讨论、交流、动手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索,显示不同算法,体现了《课标》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的理念。

  3、练*以动手摆一摆,请学生喝饮料,吃苹果等形式进行,淡化练的痕迹,巩固和实践相关的知识技能,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三、说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借助教材看花的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中愉快地学*。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看图)、想一想(想问题、想算法)、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摆小棒)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体验来学*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激励并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体现了学生是学*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四、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说

  (二)、创情激趣

  小朋友们想去森林公园游玩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我们来到森林公园门口,售票员阿姨想考考大家,请同学们快速回答门票上的口算题。

  3+473546+37+2952+583

  (三)自主学*交流导思

  1.整十数加整十数。

  听说小朋友要来,小松鼠特意拿来了3种水果,有10个苹果、20个香蕉、30个梨请大家吃,可它有个小小的要求,请同学们根据给出的水果提出数学问题。(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1)苹果和香蕉一共有多少个?

  要想知道苹果和香蕉一共有多少个,怎样计算?(板书:10+20)

  10+20等于多少?你是怎样想出来的?请每组的几个同学讨论讨论。(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a.数的方法:10、20、30。

  b.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

  c.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

  d.想减算加:因为30-10=20,所以10+20=30。

  e.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1个10,20里面有2个10,加起来一共是3个10,也就是30。

  f.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3捆小棒,所以10+20=30。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真了不起!那么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同学们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学生活动。)

  随后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提升算法,进行优化:如果没有图或小棒,看着算式你会怎么想?请学生同桌说一说。

  (为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很自然地形成了算法多样化的局面。这样既留给学生探索、思考、动手的时间和空间,又开阔学生的思路,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运用同桌讨论、交流的方法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不同的计算方法。体现了《课标》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的理念。接着教师的及时板书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算法进行确认、理解和修正,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交流,并为下面的减法算式提供优化后的算法,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

  (四)、学以致用

  1、摆一摆,算一算。

  师:通过刚才的表现,我发现大家不仅听得认真,说得更棒,下面老师想考一考你们的动手能力,大家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以充分赞扬的语言和激励性的评价促使学生在接下来的练*中注意力集中,激发他们好胜的心理。)

  2、看一看,填一填。

  低年级的孩子还不会有序地观察图,所以教师先指导学生看图,然后生再独立完成。使学生主动学,乐于学,享受学*带来的乐趣。

  3、填一填,算一算。

  对于这道题的处理我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做,在学生做的时候老师下来巡视,肯定会发现某一个或某些同学的错误,进而让学生汇报自己填的结果,对于错误进行剖析,重点说明3和30各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明白计数单位不同不能进行相加或相减。整十数加一位数,一位数只能加在整十数的个位上;整十数加整十数就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只要整十数十位上的相加就可以了,个位不变,仍然是0。

  以上的练*设计,既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又能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符合《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总结

  在全部练*完成后,我着重让学生自己来谈本节课的收获,在亲切的师生交流氛围中慢慢陈述自己本节课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最后教师再讲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总的阐述。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自主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理解并掌握算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2、让学生经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比较能力,逐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的兴趣。同时,形成与同学交流、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准确口算。

  教学流程:

  一、复*铺垫

  谈话:在学*新知识之前,老师先来考考你前面的知识?

  第一题:我会算。

  下一题:我会做。

  (设计理念):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天性,上课开始,通过比一比我会算、我会做的形式来激趣,既复*10以内的加减法和数的组成等旧知识,又吸引了学生的有意注意,为新知识的学*在情绪、知识等方面作了良好的铺垫。

  二、情境引入

  1、情境:小朋友们,喜欢春游吗?(喜欢)一般我们春游都是怎么去呀?(坐车)。出示图片,问2辆车是什么车?(客车)一辆红客车和一辆绿客车。好,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算的数学问题吗?出示问题:红客车和绿客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谁能把条件和问题完整地说出来?(条件是,问题是)

  3、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座位,怎样列式?(40+30=?)

  追问:40指的是什么?30呢?为什么用加法?(要求一共多少辆,就要把红客车和绿客车的数量合起来,用加法。)

  40和30都是什么数?(整十数)揭示课题。(板书)

  4、怎样算出40+30的得数?。自己先想一想,同桌互相说一说。

  指名说算法,相机板书:

  第一种:3个十加4个十得7个十,是70.(根据数的组成)

  第二种:4+3=7 40+30=70

  听懂了吗?谁能再来说说?

  小结:这两种方法都是想4个十加3个十是多少来算的。同桌再说说这道算式的算法。说完打开书第42页,把40+30的得数填在方框里。

  读一读算式,这道算式完成了吗?单位名称是什么?有单位要写单位。求出的“70”指的是什么?

  5、出示“试一试”: 70-30=?

  怎样算呢?你是怎样想的?

  自己思考,再同桌互相说一说。

  交流:得数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70减30可以按几减几来想得数?)

  6、小结:(边指边说)40+30是几十加几十,70-30是几十减几十,这就是今天我们学*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在口算得数时,可以想几加几或几减几,算出有多少个十,再得出得数。(出示若干题目考考学生)

  三、组织练*

  下面我们将进入这一课的“动物世界”?

  1.“想想做做”第1题。

  首先是小狗出的题,看图写算式。

  每一串彩珠有几颗珠子?(10颗,表示几个十?)

  左边有多少颗,右边呢?(生说图意)

  你能根据图意写出四道算式吗?生填写算式。

  汇报,这是四道有联系的算式。(任选一道加法和减法算式说说算法。)

  2.“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三组算式,先独立计算,再说一说每组的两道算式有什么联系?

  计算下面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可以想每组上面的几加几或几减几来算,就能很快算出得数。

  出示一道一位数的加法算式,你能像上面每组算式这样,编出一道相应的整十数加整十数的算式吗?减法呢?

  看到小朋友们表现这么棒,小兔子心服口服地给你们竖起了大拇指。

  3.“想想做做”第3题。

  下面我们来开数字小火车,看哪一组能开得又快又好?

  4. “想想做做”第4题。

  老虎先生也给大家出题了,你们能做对吗?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得数。

  5.山羊和兔子也给大家出了一道题。谁来说说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同样多”是什么意思?自己完成,交流算式和得数,追问:为什么用加法?

  四、全课小结

  1.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一起说)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怎么想?2.完成每日一题。

  教学反思:

  从教学的总体上来说,在课堂纪律组织方面有了些许进步,经过过领导细心的点拨之后,我更加注意课堂的教学纪律的组织。在*时的听课过程中,有意识地学*其他有经验的教师上课过程中如何组织学生。逐渐改变以前总是打断教学过程来专门维持课堂纪律的方法,比如,在教学过程中穿插着一些对学生的要求来体现,“下面我请坐姿最认真的小组来开小火车”“我现在最喜欢某某同学的坐姿”等等。与此同时,要更加注重一些细节问题。数学课堂不需要时时刻刻的练字,因而学生经常一边听课一边玩笔、橡皮、尺子等,这些坏*惯不利于学生的专心听讲。

  但是,教学上一直都存在的一个弱点就是教学速度方面太慢,主要是自己不相信学生,总是不放心他们“独自走”,因而在练*方面一直都是扶着学生走,而没有给予学生自己尝试自己“走路”的机会,用师傅的话讲就是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这样非但没有及时完成教学任务没有给学生留课堂作业的时间,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的提升。

  在教学30+40如何计算之后,我让学生总结,提问学生“算这个算式的第一种方法是什么?”而当学生在回答“如何计算30+40”时,先说的是先想几加几,可是我让学生总结的时候,我却说成了“算30+40”的第一种方法是想数的组成。学生因而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出现了错误。师傅说,这样让学生听成的意思就是一定要按照老师的方法来学,第一种方法就是想数的组成,第二种方法就是想几加几,这样容易让学生形成思维定势,思维僵化,本来非常发散的思维非要框在一个框子里,这样很容易越教越笨。

  在练*环节完成书上第2题时,我的教学步骤是这样的:先让学生先观察算式说说有什么发现,再让学生独自完成,这样做一方面学生都着急把题目完成,没有心思听讲;另一方面,学生没有经过对算式进行思考的过程,一瞬间让他们说发现也说不出来,接触不深又怕说错。因而,以后这样的练*,最好让学生先完成了,再来说说你有什么发现,效果比较好。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 (菁华5篇)扩展阅读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 (菁华5篇)(扩展1)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菁选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中第一课时的内容。

  它是学*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学*的好坏,将对以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影响。所以教材首先安排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它是进一步学*口算的基础,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这里以十为计数单位。例如 20+10,计算时想2个十加1个十是3个十,就是30,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

  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我拟定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用直观的方式使学生经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的概括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逐步培养迁移能力、口算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以上三维目标,我将本课教学重点定为: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为: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准确计算。

  二、说教法、学法

  有句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六七岁的孩子,刚走进学校开始学*文化知识,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把书上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编成猴子摘苹果的故事来创设情境,铺垫引入新知,使学*的主要内容带着愉快的节奏呈现出来。再引导学生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通过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摆小棒)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体验来学*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使用的教具学具是:多媒体课件、计数器、小棒。

  三、说教学程序

  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创设情境,铺垫引入。

  (首先呈现猴子摘苹果图)引出话题:

  同学们,猴子和小猪在做什么?

  要摘下苹果,得完成苹果上附有练*题,让我们一起帮帮小猴子吧?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一开始,创设帮猴子摘苹果的情境,引发课堂互动,将枯燥,机械重复的`计算复*置于有情节的探索中,也为本节课的学*做好知识铺垫。』

  (环节二)自主学*,探究新知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下面的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在学*中体验。

  1、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2、合作交流,探究算法。

  3、多中侧一,优化算法。

  谈话:同学们,你们用智慧的大脑帮助小猴子摘了这么多的苹果,真了不起!

  1、让学生根据在情景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2、先让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然后着重让学生探讨10+20的计算方法。新课改后,从一年级开始就提倡算法多样化,我会放手让学生独立的列算式,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和小伙伴合作交流的空间,去发现、收获算法。

  3、数学是讲究最优化的,有必要着重强调以十为计数单位进行计算的方法。10+20,1个十和2个十合起来是3个十,是30。

  『设计意图:学生在摘苹果的情境中,通过观察,发现并提出了多种数学问题,然后组织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再相互交流,这种安排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思考和合作交流中,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留给学生探索、思考、动口、动手的时间和空间,开阔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环节三)实践应用,发展能力。

  (多媒体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将课本中的*题以逛超市的形式呈现,继续创造孩子们熟悉又感兴趣的场景,让孩子们在愉快的购物活动中,运用计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这样设计,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环节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在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怎么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看板书小结(整十数加整十数,想几个十加几个十;整十数减整十数,想几个十减几个十。)立足引导,让学生参与,展现出这节课浓缩后最本质最主要的内容。』

  四、说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10 + 20 = 30 3010 = 20

  1个十 2个十 3个十 3个十 1个十 2个十

  『设计意图: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准确计算这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这样板书不仅突出教学重点,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准确掌握算理。』

  探究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学*过程,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关注到学生的情绪状态,设法维持他们学*的兴趣和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不断的碰撞出新的智慧火花,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会用表扬、赞美的语言和眼神给予学生思维鼓励。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2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它位于新课标实验教材人教版第二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第一节。我先进行简单的单元分析,再就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第一课时进行说课。

  学情分析:

  在这之前,我觉得很有必要剖析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

  ①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

  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③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顺序的掌握。

  这也正是本单元教材编排的学生思维最*发展区。

  说教材分析: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这里以十为计数单位。教学内容的编排,分三个层次:

  一、以实际情景提供计算题。比如花卉展、小猫钓鱼等,并呈现算法的多样化。

  二、让学生动手操作(如摆小棒、拨计数器等)、理解、掌握算法。

  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通过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计算,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多种不同的算法,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属于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总之,教材的编排是由直观操作等依靠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为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培养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打基础。

  教学目标:

  1.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2.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空间。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难点:探究、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

  说教材和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中学*。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创设了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看图)、想一想(想问题、想算法)、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摆小棒)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体验来学*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体现了“学生是学*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说教学程序: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将采用的教学策略有二:

  ①打破传统教学计算时的“枯燥”、“机械重复”的缺陷,创设情景,把计算置入生动有趣的情景中,给枯燥的计算教学注入生命与活力。

  ②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情节贯穿练*中,培养计算能力。

  教学流程:

  1、创设情景,激情引趣:多媒体课件出示“公园花卉展”的主题图,问:你看到了什么?

  2、合作学*、探究新知:拟分四个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在“公园花卉展”的情景中,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第二环节:小组讨论先解决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第三环节:小组汇报讨论的计算方法:一个一个地数、按数的组成计算、想减算加、用十做单位计算、摆小棒看出来的……小组互评。多媒体直观演示,验证计算结果,并且让学生比较出那种方法最简便。体现算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学生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其余的问题。

  第四环节:增加如“工人叔叔搬走10盆紫花,还剩多少盆紫花”,整十数减整十数计算的问题,学生思考计算并且说明理由。学生进行自评。

  3、解释应用,巩固练*。

  4、玩摘苹果的游戏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3

  一、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62—63页例1、做一做及练*十的1—2题。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 使学生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

  3.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使学生经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的概括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2.培养自主、合作、探究意识,提高用数学语言描述思维过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及对数学知识的亲切感。

  2.通过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空间,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惯。

  3.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法掌握算法,提高学*积极性,增强学*数学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学生的学**惯和学*能力也有一定的基础,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研究简单的数学问题。低年级小学生共有的心理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

  四、内容分析:

  1.地位作用: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以及学*多位数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础。

  2.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学*的好坏,将对以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影响。因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是计数单位不同,它是以“十”为计数单位,渗透了相同数位相加减的意思,为以后进一步学*两位数加减法打下基础。

  3.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和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如下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根据学生已有的学*经验,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段抽象的知识认知过程,所以确定以下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

  五、教学建议 :

  (一)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于是我在教学中利用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然后探索出多种不同的算法,整个教学过程我只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

  1.“计算”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在教学中,借助带同学们去看花生动情境,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置入有事物情境、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2.在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时通过讨论、交流动手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索,显示不同算法,体现了《课程标准》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的理念。

  3.练*以学生喜爱的游戏、比赛形式进行,淡化“练”的痕迹,巩固和实践相关的知识技能,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二)学*方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借助教材看花的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中愉快地学*。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看图)、想一想(想问题、想算法)、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摆小棒)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体验来学*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采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学*方式,放手让学生独立观察发现动手操作,并动口表达,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自主学*的成功之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惯,更重要的是达到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激励并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体现了“学生是学*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三)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生:春季。

  师:春天是鲜花盛开的季节,今天的天气真好,老师想带大家去花园游玩,你们想不想去?(想),游玩的路上会遇到一些困难,老师只想带爱动脑又勇敢的同学去。你们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1)课件出示复*题。 (2)课件引入整十数。 【设计意图】创设带同学们去看花的生动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欲望。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增强学生学*的自信心。

  2.探究新知。

  (1)探究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A、创设情景,获取信息

  ( 1 )走进情景。同学们,刚才老师答应你们一起去游玩,现在我们就出发吧。视频展示:花园里摆着许许多多的鲜花,花团锦簇,蝴蝶飞舞,一派迷人的美景。通过欣赏美景,谁能发现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2)生:观察情景,收集数字(有10盆红花,20盆黄花,30盆紫花。)

  (3)发现问题,明确问题。(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让学生齐读,再自己口述一遍问题。)

  (4)尝试解决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0+20

  B、合作交流,探究算法。(怎样口算10+20=?)

  (1)小组合作,交流算法。

  (2)交流展示,领悟算理。

  a.数的方法:10、20、30

  b.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3捆小棒,所以10+20=30

  c.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

  d.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

  e. 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1个10,20里面有2个10,加起来一共是3个10,也就是30。

  C、多中侧一,优化算法。

  学生上台演示:着重强调以十为计数单位进行计算的方法。10+20,1个十和2个十合在一起一共是3个十,是30。并随之板书:

  10 + 20 = 30

  ↓ ↓ ↑

  1个十 2个十 3个十

  小结:整十数加整十数,想几个十加几个十。

  (2)、探究整十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A、情景再现。出示紫花图和工人叔叔的对话:布置花坛还需要紫花,我搬走10盆,还有多少盆紫花?让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B、学生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30-10

  C、关注经验,以加明减。计算整十数经验基础上交流30-10的算法。

  生1: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三捆减去一捆就剩下两捆,两捆就是20

  生2:我是用看减想加的办法算出来的,因为10+20=30,所以30-10=20

  生3:3-1=2,30-10=20

  D、学生上台演示:着重强调以十为计数单位进行计算的方法。30-10=20。并随之板书:

  30 - 10 = 20

  ↓ ↓ ↑

  3个十 1个十 2个十

  小结:整十数减整十数,想几个十减几个十。 【设计意图】学生在花园中欣赏花的情景中,通过观察,发现并提出了多种数学问题,然后组织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再相互交流,这种安排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思考和合作交流中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留给学生探索、思考、动口、动手的时间和空间,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运用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的方法,体现“和乐课堂”模式研究之“互动”,“生成”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不同计算方法,体现了《课程标准》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的理念。

  3、巩固练*

  课本62页第1,2题

  师说:这么多难题都没有难住你们,看来你们已经掌握了今天的知识,希望你们课后还要好好复*。

  4、回顾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在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怎么想。引导学生看板书小结。(整十数加整十数,想几个十加几个十。整十数减整十数,想几个十减几个十。)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4

  一、说教学

  教师的教学方案必须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之上。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因此,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所以我认为教学中成功的关健在于:教师的“教”应立足于学生“学”的基础之上。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

  ①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

  ②10以内加、减法。

  虽然学生以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奇心特别强,抽象思维能力弱,教师要利用这些特点,组织学生对彩图进行观察,让学生把讨论与交流结合起来,从而激起学*热情和兴趣。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与10以内加、减法基本相同,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这里以十为计数单位。例如20xx,计算时想2个十加3个十是5个十,就是50。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好基础。

  教材的编排是由直观依靠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计算思维的培养,为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培养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提高学*效率。在教学中,我将通过农远设备把学生要学*的内容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二、说教学目标

  技能目标是:①通过直观手段,让学生理解、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②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情感目标是:创设情景,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展示的空间,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介于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基础,我认为本课时教学重点是:探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整十数加减的思维过程。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情景教学法。(我从国家基础上下载了关于这节课教学内容的课件,进行了二次的加工整合,制作出了更符合我们课堂需求的课件。通过课件把学生带入生活情境,以增强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增加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运用法。

  五、说教学流程:

  (一)、开门见山,引出课题。

  小朋友,你们看老师把谁请来了?上面的字你认识吗?这节课,喜羊羊要和我们一起来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看一看,比一比谁最棒。

  [设计意图:因为一年级学生年纪小,往往从下课玩耍到转入刚上课时,大部分孩子无法收心。此时出示课件,它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让学生一开始就明确学*目标。]

  (二)、创设情景,激情引趣。

  小朋友,你们喜欢各种各样的鲜花吗?让我们一起去苗圃看看吧!

  问:你看到了什么?(有三种花,引导学生说出每种花的盆数)

  [设计意图:这个课件主要结合教材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三)、合作学*、探究新知:

  拟分四个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在“苗圃”的情景中,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分组交流,教师巡视鼓励从不同角度多提问题,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板书出问题)

  师:你们可真棒,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

  第二环节:小组讨论先解决“红花和黄花一共有

  多少盆”这个问题。(讨论怎样列式?怎样计算?计算时是怎样想的?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

  第三环节:小组汇报讨论的计算方法:一个一个地数、按数的组成计算、用十做单位计算……教师一一板书后,让小组互评那种方法最简便。再次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其余问题(教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定。)

  第四环节:花农伯伯说:小朋友,我搬走10盆紫花,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如果在第一环节中,学生已经提出“还剩多少盆紫花”这一问题,教师则不必引导学生提出这个问题。)学生先独立解决,再同桌交流计算方法,最后对自己的计算方法进行自评。(在这3个环节中出示两个课件,课件比较生动,主要目的是调动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师:说说你喜欢哪种计算方法?(学生用自己语言说说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在“苗圃”的情景中,通过观察,发现并提出了多种数学问题,然后组织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再相互交流,这种安排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思考和合作交流中,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留给学生探索、思考、动口、动手的时间和空间,开阔学生思路,鼓励了学生标新立异,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实践运用,发展能力:

  第一关:兔宝宝请客(计算并说说)自主完成。

  第二关:逛金鱼店(看图写算式)自主完成。

  第三关:小马过河(算一算)自主完成。师:你们真了不起,把小马送过了河。

  第四关:鸡妈妈找孩子(连一连集体闯关)用时少、正确率高为优胜奖。号召学生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对闯关活动进行小结,师评为主。

  [设计意图:动物形象练*,运用多媒体把学生喜爱的动物形象地呈现给学生,通过生动的画面引导学生的有意注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情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练*活动中运用计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五)、独立思考、巩固新知:

  第1题算一算,说一说。第2题算一算,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独立完成练*十第1、2、4题。老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设计意图:课件出示练*十题库,让学生快捷明确各题要求,顺利完成。]

  (六)、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你们表现得真棒,喜羊羊也在夸你们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畅所欲言,不仅能通过学生的说来自己总结学*知识,而且老师也能通过学生的说来掌握他们对本节知识的掌握熟练程度。]

  六、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我采用了纲要简明法,抓住数概念、数的运算知识,体现简洁美,突出重点。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5

  一、说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基于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研读,结合本节课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我对本节课的教学理念有如下认识:

  1、创造有利于学生理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2、为学生提供充分数学活动的机会,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3、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推理、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4、多方位、多元化评价学生。

  二、说依据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教学方法即,教师的“教”立足于学生的“学”。

  三、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61页主题图及第62页例1,完成“做一做”及第63页练*十四第2题、第3题、第5题。

  2、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与10以内加、减法基本相同,只是计数单位不同,是以十为计数单位。教材首先呈现给学生的是一幅发新书的情境图,学生尝试提出数学问题。小精灵的提示语显示出让学生自主探索口算方法,相互交流,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理念。这样编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属于本单元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着重解决把相同数位的数相加。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培养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打基础。

  3、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1)、经历在实际情景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让学生学会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归结为10以内加减法,树立转化意识。

  (3)、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独立思考的意识,感受算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的算理、算法。

  四、说教法

  本着树立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思想,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引导自学、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熟练运用算法形成计算技能,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在知识的应用阶段,我还采用自主探索来解决问题,形成技能。

  因为计算常给人的感觉是枯燥乏味,所以在教学中我借助发新书这一生动情境,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置入有事物情境、有情节的探索中,使口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

  在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时,通过讨论、交流、动手操作等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显示不同算法,体现了《课标》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的理念。

  练*环节请学生帮忙摆筷子,参与开火车游戏,帮助家人买衣服,淡化“练”的痕迹,巩固和实践相关的知识技能,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五、说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借助发新书的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环境中愉快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看图)、想一想(想问题和算法)、数一数(数书)、说一说(说算理与算法)、摆一摆(摆小棒)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体验来学*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数学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体现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反思……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6

  1、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56页主题图及第57页例1,完成做一做及第58页练*十第1题、第2题、第3题。

  2、教材分析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这里以十为计数单位。教学内容的编排,分三个层次:一、以实际情景花卉展提供计算题,并呈现算法的多样化;二、让学生动手操作(如摆小棒)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通过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计算,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多种不同的算法,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属于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教材的编排是由直观操作等依靠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为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培养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打基础。

  3、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三个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空间,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惯。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数加减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数加减口算的算理。

  二、说教法

  1、计算常与枯燥、 机械重复相连,在教学中借助带学生去看花的生动情境,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置入有事物情境、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

  2、在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时通过讨论、交流、动手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索,显示不同算法,体现了《课标》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的理念。

  3、练*以动手摆一摆,请学生喝饮料,吃苹果等形式进行,淡化练的痕迹,巩固和实践相关的知识技能,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三、说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借助教材看花的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中愉快地学*。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看图)、想一想(想问题、想算法)、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摆小棒)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体验来学*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激励并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体现了学生是学*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四、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说

  (二)、创情激趣

  小朋友们想去森林公园游玩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 我们来到森林公园门口,售票员阿姨想考考大家,请同学们快速回答门票上的口算题。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口算题:

  3+4 73 54 6+3 7+2 95 2+5 83

  (三)自主学* 交流导思

  1.整十数加整十数。

  听说小朋友要来,小松鼠特意拿来了3种水果,有10个苹果、20个香蕉、30个梨请大家吃,可它有个小小的要求,请同学们根据给出的水果提出数学问题。(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1)苹果和香蕉一共有多少个?

  要想知道苹果和香蕉一共有多少个,怎样计算?(板书:10+20)

  10+20等于多少?你是怎样想出来的?请每组的几个同学讨论讨论。(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a.数的方法:10、20、30。

  b.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

  c.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

  d.想减算加:因为30-10=20,所以10+20=30。

  e.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1个10,20里面有2个10,加起来一共是3个10,也就是30。

  f.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3捆小棒,所以10+20=30。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真了不起!那么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同学们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学生活动。)

  随后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提升算法,进行优化:如果没有图或小棒,看着算式你会怎么想?请学生同桌说一说。

  (为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很自然地形成了算法多样化的局面。这样既留给学生探索、思考、动手的时间和空间,又开阔学生的思路,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运用同桌讨论、交流的方法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不同的计算方法。体现了《课标》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的理念。接着教师的及时板书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算法进行确认、理解和修正,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交流,并为下面的减法算式提供优化后的算法,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

  (四)、学以致用

  1、 摆一摆,算一算。

  师:通过刚才的表现,我发现大家不仅听得认真,说得更棒,下面老师想考一考你们的动手能力,大家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以充分赞扬的语言和激励性的评价促使学生在接下来的练*中注意力集中,激发他们好胜的心理。)

  2、看一看,填一填。

  低年级的孩子还不会有序地观察图,所以教师先指导学生看图,然后生再独立完成。使学生主动学,乐于学,享受学*带来的乐趣。

  3、填一填,算一算。

  对于这道题的处理我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做,在学生做的时候老师下来巡视,肯定会发现某一个或某些同学的错误,进而让学生汇报自己填的结果,对于错误进行剖析,重点说明3 和30各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明白计数单位不同不能进行相加或相减。整十数加一位数,一位数只能加在整十数的个位上;整十数加整十数就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只要整十数十位上的相加就可以了,个位不变,仍然是0。

  以上的练*设计,既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又能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符合《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总结

  在全部练*完成后,我着重让学生自己来谈本节课的收获,在亲切的师生交流氛围中慢慢陈述自己本节课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最后教师再讲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总的阐述。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7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56页主题图及第57页例1,完成“做一做”及第58页练*十第1题、第2题、第3题。

  2、教材分析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这里以十为计数单位。教学内容的编排,分三个层次:一、以实际情景——花卉展提供计算题,并呈现算法的多样化;二、让学生动手操作(如摆小棒)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通过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计算,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多种不同的算法,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属于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教材的编排是由直观操作等依靠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为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培养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打基础。

  3、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三个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空间,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惯。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数加减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数加减口算的算理。

  二、说教法

  1、计算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在教学中借助带学生去看花的生动情境,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置入有事物情境、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

  2、在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时通过讨论、交流、动手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索,显示不同算法,体现了《课标》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的理念。

  3、练*以动手摆一摆,请学生喝饮料,吃苹果等形式进行,淡化“练”的痕迹,巩固和实践相关的知识技能,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三、说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借助教材看花的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中愉快地学*。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看图)、想一想(想问题、想算法)、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摆小棒)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体验来学*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激励并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体现了“学生是学*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四、说教学过程

  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根据教材内容的编排和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在研究教材时,我以去花园赏花———参观苗圃基地——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动手摆一摆——奖励喝饮料和吃苹果等环节来展开教学,环环紧扣。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春天来了,花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吸引了许多人们去观看,大家想不想去凑凑热闹?(出示花园们赏花图)

  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叔叔阿姨,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接着由“这么美丽的'鲜花是花农爷爷从苗圃基地里运来的,现在咱们就去苗圃基地看看吧!”这一过渡语引出例1,进而引导学生观察,获得信息,提出问题。

  (由富有情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获取信息并

  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增强了问题意识,激发了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师:要求“红花和黄花一共多少盆?”该怎样列式呢?

  计算1020时你是怎样想的?结合学生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逐一板书:

  (1)十个十个地数。

  (2)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5个十是50。

  (3)因为32=5,所以3020=50。

  随后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提升算法,进行优化:如果没有图或小棒,看着算式你会怎么想?请学生同桌说一说。

  (为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很自然地形成了算法多样化的局面。这样既留给学生探索、思考、动手的时间和空间,又开阔学生的思路,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运用同桌讨论、交流的方法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不同的计算方法。体现了《课标》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的理念。接着教师的及时板书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算法进行确认、理解和修正,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交流,并为下面的减法算式提供优化后的算法,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

  (三)、综合应用,拓展延伸

  1、摆一摆,算一算。

  师:通过刚才的表现,我发现大家不仅听得认真,说得更棒,下面老师想考一考你们的动手能力,大家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以充分赞扬的语言和激励性的评价促使学生在接下来的练*中注意力集中,激发他们好胜的心理。)

  2、看一看,填一填。

  低年级的孩子还不会有序地观察图,所以教师先指导学生看图,然后生再独立完成。我在设计教案时将墨水改成了饮料,既吸引了学生学*的兴趣,又便于自己更好的串连教学。使学生主动学,乐于学,享受学*带来的乐趣。

  3、算一算,比一比。

  教材呈现的是六道算式,我在设计教案时给算式穿上了“外衣”,加了大苹果当背景,目的也是在激发学生学*兴趣的同时又能更好地串连教学。让学生在独立算后汇报是如何算的,然后进行比较,抓每个大苹果上下两题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引导学生巩固算法。在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实际上只算整十数上的几加几或几减几就行了。

  4、填一填,算一算。

  对于这道题的处理我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做,在学生做的时候老师下来巡视,肯定会发现某一个或某些同学的错误,进而让学生汇报自己填的结果,对于错误进行剖析,重点说明3和30各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明白计数单位不同不能进行相加或相减。整十数加一位数,一位数只能加在整十数的个位上;整十数加整十数就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只要整十数十位上的相加就可以了,个位不变,仍然是0。

  以上的练*设计,既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又能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符合《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总结

  在全部练*完成后,我着重让学生自己来谈本节课的收获,在亲切的师生交流氛围中慢慢陈述自己本节课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最后教师再讲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总的阐述。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 (菁华5篇)(扩展2)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十)份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整十数加整十数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口算。

  过程与方法:

  经历自主尝试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相应减法的口算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体验算法多样化。

  教学方案:

  一、创设情境

  让学生观察情景图,交流发现的数学信息。

  二、自主探索

  (1)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解答一共有多少棵树。

  (2)组织学生交流。

  加法

  苹果树有80棵,梨树有70棵,问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学生试算:

  80+70=150

  答: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150棵。

  减法

  根据上面的情景图接着提问题:一共有150棵果树,其中有80棵苹果树,其它是梨树,梨树有多少棵?

  学生试算,150-80=70

  答:梨树有70棵。

  教师指导。

  学生间交流。

  三、课堂练*

  第一题,让学生理解表中合计的含义,然后计算填表。

  第二题,学生独立完成。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新知识?

  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整十数及相应减法

  80+70=150(棵)

  150-80=70(棵)

  想:(1)8个加7个十得15个十,是150,

  (2)80加20得100,再加50得150。

  想:(1)15个十减8个十得7个十,是70,

  (2)100减80得20,再加50得70。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 2

  一、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62—63页例1、做一做及练*十的1—2题。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 使学生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

  3.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使学生经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的概括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2.培养自主、合作、探究意识,提高用数学语言描述思维过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及对数学知识的亲切感。

  2.通过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空间,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惯。

  3.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法掌握算法,提高学*积极性,增强学*数学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学生的学**惯和学*能力也有一定的基础,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研究简单的数学问题。低年级小学生共有的心理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

  四、内容分析:

  1.地位作用: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以及学*多位数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础。

  2.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学*的好坏,将对以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影响。因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是计数单位不同,它是以“十”为计数单位,渗透了相同数位相加减的意思,为以后进一步学*两位数加减法打下基础。

  3.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和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如下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根据学生已有的学*经验,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段抽象的知识认知过程,所以确定以下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

  五、教学建议 :

  (一)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于是我在教学中利用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然后探索出多种不同的算法,整个教学过程我只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

  1.“计算”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在教学中,借助带同学们去看花生动情境,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置入有事物情境、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2.在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时通过讨论、交流动手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索,显示不同算法,体现了《课程标准》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的理念。

  3.练*以学生喜爱的游戏、比赛形式进行,淡化“练”的痕迹,巩固和实践相关的知识技能,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二)学*方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借助教材看花的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中愉快地学*。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看图)、想一想(想问题、想算法)、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摆小棒)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体验来学*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采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学*方式,放手让学生独立观察发现动手操作,并动口表达,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自主学*的成功之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惯,更重要的是达到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激励并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体现了“学生是学*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三)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生:春季。

  师:春天是鲜花盛开的季节,今天的天气真好,老师想带大家去花园游玩,你们想不想去?(想),游玩的路上会遇到一些困难,老师只想带爱动脑又勇敢的同学去。你们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1)课件出示复*题。 (2)课件引入整十数。 【设计意图】创设带同学们去看花的生动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欲望。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增强学生学*的自信心。

  2.探究新知。

  (1)探究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A、创设情景,获取信息

  ( 1 )走进情景。同学们,刚才老师答应你们一起去游玩,现在我们就出发吧。视频展示:花园里摆着许许多多的鲜花,花团锦簇,蝴蝶飞舞,一派迷人的美景。通过欣赏美景,谁能发现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2)生:观察情景,收集数字(有10盆红花,20盆黄花,30盆紫花。)

  (3)发现问题,明确问题。(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让学生齐读,再自己口述一遍问题。)

  (4)尝试解决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0+20

  B、合作交流,探究算法。(怎样口算10+20=?)

  (1)小组合作,交流算法。

  (2)交流展示,领悟算理。

  a.数的方法:10、20、30

  b.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3捆小棒,所以10+20=30

  c.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

  d.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

  e. 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1个10,20里面有2个10,加起来一共是3个10,也就是30。

  C、多中侧一,优化算法。

  学生上台演示:着重强调以十为计数单位进行计算的方法。10+20,1个十和2个十合在一起一共是3个十,是30。并随之板书:

  10 + 20 = 30

  ↓ ↓ ↑

  1个十 2个十 3个十

  小结:整十数加整十数,想几个十加几个十。

  (2)、探究整十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A、情景再现。出示紫花图和工人叔叔的对话:布置花坛还需要紫花,我搬走10盆,还有多少盆紫花?让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B、学生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30-10

  C、关注经验,以加明减。计算整十数经验基础上交流30-10的算法。

  生1: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三捆减去一捆就剩下两捆,两捆就是20

  生2:我是用看减想加的办法算出来的,因为10+20=30,所以30-10=20

  生3:3-1=2,30-10=20

  D、学生上台演示:着重强调以十为计数单位进行计算的方法。30-10=20。并随之板书:

  30 - 10 = 20

  ↓ ↓ ↑

  3个十 1个十 2个十

  小结:整十数减整十数,想几个十减几个十。 【设计意图】学生在花园中欣赏花的情景中,通过观察,发现并提出了多种数学问题,然后组织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再相互交流,这种安排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思考和合作交流中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留给学生探索、思考、动口、动手的时间和空间,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运用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的方法,体现“和乐课堂”模式研究之“互动”,“生成”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不同计算方法,体现了《课程标准》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的理念。

  3、巩固练*

  课本62页第1,2题

  师说:这么多难题都没有难住你们,看来你们已经掌握了今天的知识,希望你们课后还要好好复*。

  4、回顾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在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怎么想。引导学生看板书小结。(整十数加整十数,想几个十加几个十。整十数减整十数,想几个十减几个十。)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 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自主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理解并掌握算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2、让学生经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比较能力,逐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的兴趣。同时,形成与同学交流、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准确口算。

  教学流程:

  一、复*铺垫

  谈话:在学*新知识之前,老师先来考考你前面的知识?

  第一题:我会算。

  下一题:我会做。

  (设计理念):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天性,上课开始,通过比一比我会算、我会做的形式来激趣,既复*10以内的加减法和数的组成等旧知识,又吸引了学生的有意注意,为新知识的学*在情绪、知识等方面作了良好的铺垫。

  二、情境引入

  1、情境:小朋友们,喜欢春游吗?(喜欢)一般我们春游都是怎么去呀?(坐车)。出示图片,问2辆车是什么车?(客车)一辆红客车和一辆绿客车。好,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算的数学问题吗?出示问题:红客车和绿客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谁能把条件和问题完整地说出来?(条件是,问题是)

  3、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座位,怎样列式?(40+30=?)

  追问:40指的是什么?30呢?为什么用加法?(要求一共多少辆,就要把红客车和绿客车的数量合起来,用加法。)

  40和30都是什么数?(整十数)揭示课题。(板书)

  4、怎样算出40+30的得数?。自己先想一想,同桌互相说一说。

  指名说算法,相机板书:

  第一种:3个十加4个十得7个十,是70.(根据数的组成)

  第二种:4+3=7 40+30=70

  听懂了吗?谁能再来说说?

  小结:这两种方法都是想4个十加3个十是多少来算的。同桌再说说这道算式的算法。说完打开书第42页,把40+30的得数填在方框里。

  读一读算式,这道算式完成了吗?单位名称是什么?有单位要写单位。求出的“70”指的是什么?

  5、出示“试一试”: 70-30=?

  怎样算呢?你是怎样想的?

  自己思考,再同桌互相说一说。

  交流:得数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70减30可以按几减几来想得数?)

  6、小结:(边指边说)40+30是几十加几十,70-30是几十减几十,这就是今天我们学*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在口算得数时,可以想几加几或几减几,算出有多少个十,再得出得数。(出示若干题目考考学生)

  三、组织练*

  下面我们将进入这一课的“动物世界”?

  1.“想想做做”第1题。

  首先是小狗出的题,看图写算式。

  每一串彩珠有几颗珠子?(10颗,表示几个十?)

  左边有多少颗,右边呢?(生说图意)

  你能根据图意写出四道算式吗?生填写算式。

  汇报,这是四道有联系的算式。(任选一道加法和减法算式说说算法。)

  2.“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三组算式,先独立计算,再说一说每组的两道算式有什么联系?

  计算下面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可以想每组上面的几加几或几减几来算,就能很快算出得数。

  出示一道一位数的加法算式,你能像上面每组算式这样,编出一道相应的整十数加整十数的算式吗?减法呢?

  看到小朋友们表现这么棒,小兔子心服口服地给你们竖起了大拇指。

  3.“想想做做”第3题。

  下面我们来开数字小火车,看哪一组能开得又快又好?

  4. “想想做做”第4题。

  老虎先生也给大家出题了,你们能做对吗?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得数。

  5.山羊和兔子也给大家出了一道题。谁来说说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同样多”是什么意思?自己完成,交流算式和得数,追问:为什么用加法?

  四、全课小结

  1.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一起说)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怎么想?2.完成每日一题。

  教学反思:

  从教学的总体上来说,在课堂纪律组织方面有了些许进步,经过过领导细心的点拨之后,我更加注意课堂的教学纪律的组织。在*时的听课过程中,有意识地学*其他有经验的教师上课过程中如何组织学生。逐渐改变以前总是打断教学过程来专门维持课堂纪律的方法,比如,在教学过程中穿插着一些对学生的要求来体现,“下面我请坐姿最认真的小组来开小火车”“我现在最喜欢某某同学的坐姿”等等。与此同时,要更加注重一些细节问题。数学课堂不需要时时刻刻的练字,因而学生经常一边听课一边玩笔、橡皮、尺子等,这些坏*惯不利于学生的专心听讲。

  但是,教学上一直都存在的一个弱点就是教学速度方面太慢,主要是自己不相信学生,总是不放心他们“独自走”,因而在练*方面一直都是扶着学生走,而没有给予学生自己尝试自己“走路”的机会,用师傅的话讲就是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这样非但没有及时完成教学任务没有给学生留课堂作业的时间,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的提升。

  在教学30+40如何计算之后,我让学生总结,提问学生“算这个算式的第一种方法是什么?”而当学生在回答“如何计算30+40”时,先说的是先想几加几,可是我让学生总结的时候,我却说成了“算30+40”的第一种方法是想数的组成。学生因而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出现了错误。师傅说,这样让学生听成的意思就是一定要按照老师的方法来学,第一种方法就是想数的组成,第二种方法就是想几加几,这样容易让学生形成思维定势,思维僵化,本来非常发散的思维非要框在一个框子里,这样很容易越教越笨。

  在练*环节完成书上第2题时,我的教学步骤是这样的:先让学生先观察算式说说有什么发现,再让学生独自完成,这样做一方面学生都着急把题目完成,没有心思听讲;另一方面,学生没有经过对算式进行思考的过程,一瞬间让他们说发现也说不出来,接触不深又怕说错。因而,以后这样的练*,最好让学生先完成了,再来说说你有什么发现,效果比较好。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 4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56页主题图及第57页例1,完成“做一做”及第58页练*十第1题、第2题、第3题。

  2、教材分析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这里以十为计数单位。教学内容的编排,分三个层次:一、以实际情景——花卉展提供计算题,并呈现算法的多样化;二、让学生动手操作(如摆小棒)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通过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计算,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多种不同的算法,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属于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教材的编排是由直观操作等依靠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为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培养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打基础。

  3、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三个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空间,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惯。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数加减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数加减口算的算理。

  二、说教法

  1、计算常与“枯燥”、 “机械重复”相连,在教学中借助带学生去看花的生动情境,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置入有事物情境、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

  2、在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时通过讨论、交流、动手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索,显示不同算法,体现了《课标》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的理念。

  3、练*以动手摆一摆,请学生喝饮料,吃苹果等形式进行,淡化“练”的痕迹,巩固和实践相关的知识技能,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三、说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借助教材看花的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中愉快地学*。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看图)、想一想(想问题、想算法)、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摆小棒)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体验来学*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激励并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体现了“学生是学*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四、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说

  (二)、创情激趣

  小朋友们想去森林公园游玩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 我们来到森林公园门口,售票员阿姨想考考大家,请同学们快速回答门票上的口算题。

  口算题:

  3+4 7—3 5—4 6+3 7+2 9—5 2+5 8—3

  (三)自主学* 交流导思

  1.整十数加整十数。

  听说小朋友要来,小松鼠特意拿来了3种水果,有10个苹果、20个香蕉、30个梨请大家吃,可它有个小小的要求,请同学们根据给出的水果提出数学问题。(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1)苹果和香蕉一共有多少个?

  要想知道苹果和香蕉一共有多少个,怎样计算?(板书:10+20)

  10+20等于多少?你是怎样想出来的?请每组的几个同学讨论讨论。(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a.数的方法:10、20、30。

  b.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

  c.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

  d.想减算加:因为30-10=20,所以10+20=30。

  e.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1个10,20里面有2个10,加起来一共是3个10,也就是30。

  f.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3捆小棒,所以10+20=30。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真了不起!那么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同学们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学生活动。)

  随后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提升算法,进行优化:如果没有图或小棒,看着算式你会怎么想?请学生同桌说一说。

  (为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很自然地形成了算法多样化的局面。这样既留给学生探索、思考、动手的时间和空间,又开阔学生的思路,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运用同桌讨论、交流的方法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不同的计算方法。体现了《课标》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的理念。接着教师的及时板书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算法进行确认、理解和修正,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交流,并为下面的减法算式提供优化后的算法,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

  (三)、学以致用

  1、 摆一摆,算一算。

  师:通过刚才的表现,我发现大家不仅听得认真,说得更棒,下面老师想考一考你们的动手能力,大家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以充分赞扬的语言和激励性的评价促使学生在接下来的练*中注意力集中,激发他们好胜的心理。)

  2、看一看,填一填。

  低年级的孩子还不会有序地观察图,所以教师先指导学生看图,然后生再独立完成。使学生主动学,乐于学,享受学*带来的乐趣。

  3、填一填,算一算。

  对于这道题的处理我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做,在学生做的时候老师下来巡视,肯定会发现某一个或某些同学的错误,进而让学生汇报自己填的结果,对于错误进行剖析,重点说明3 和30各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明白计数单位不同不能进行相加或相减。整十数加一位数,一位数只能加在整十数的个位上;整十数加整十数就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只要整十数十位上的相加就可以了,个位不变,仍然是0。

  以上的练*设计,既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又能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符合《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总结

  在全部练*完成后,我着重让学生自己来谈本节课的收获,在亲切的师生交流氛围中慢慢陈述自己本节课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最后教师再讲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总的阐述。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 5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中第一课时的内容。

  它是学*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学*的好坏,将对以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影响。所以教材首先安排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它是进一步学*口算的基础,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这里以十为计数单位。例如 20+10,计算时想2个十加1个十是3个十,就是30,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

  2、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我拟定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用直观的方式使学生经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的概括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逐步培养迁移能力、口算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以上三维目标,我将本课教学重点定为: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为: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准确计算。

  二、说教法、学法

  有句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六七岁的孩子,刚走进学校开始学*文化知识,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把书上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编成猴子摘苹果的故事来创设情境,铺垫引入新知,使学*的主要内容带着愉快的节奏呈现出来。再引导学生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通过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摆小棒)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体验来学*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使用的教具学具是:多媒体课件、计数器、小棒。

  三、说教学程序

  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创设情境,铺垫引入。

  (首先呈现猴子摘苹果图)引出话题:

  同学们,猴子和小猪在做什么?

  要摘下苹果,得完成苹果上附有练*题,让我们一起帮帮小猴子吧?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一开始,创设帮猴子摘苹果的情境,引发课堂互动,将枯燥,机械重复的计算复*置于有情节的探索中,也为本节课的学*做好知识铺垫。

  (环节二)自主学*,探究新知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下面的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在学*中体验。

  1、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2、合作交流,探究算法。

  3、多中侧一,优化算法。

  谈话:同学们,你们用智慧的大脑帮助小猴子摘了这么多的苹果,真了不起!

  1、让学生根据在情景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2、先让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然后着重让学生探讨10+20的计算方法。新课改后,从一年级开始就提倡算法多样化,我会放手让学生独立的列算式,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和小伙伴合作交流的空间,去发现、收获算法。

  3、数学是讲究最优化的,有必要着重强调以十为计数单位进行计算的方法。10+20,1个十和2个十合起来是3个十,是30。

  设计意图:学生在摘苹果的情境中,通过观察,发现并提出了多种数学问题,然后组织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再相互交流,这种安排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思考和合作交流中,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留给学生探索、思考、动口、动手的时间和空间,开阔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环节三)实践应用,发展能力。

  (多媒体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将课本中的*题以逛超市的形式呈现,继续创造孩子们熟悉又感兴趣的场景,让孩子们在愉快的购物活动中,运用计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这样设计,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环节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在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怎么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看板书小结(整十数加整十数,想几个十加几个十;整十数减整十数,想几个十减几个十。)立足引导,让学生参与,展现出这节课浓缩后最本质最主要的内容。

  四、说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10 + 20 = 30 3010 = 20

  1个十 2个十 3个十 3个十 1个十 2个十

  设计意图: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准确计算这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这样板书不仅突出教学重点,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准确掌握算理。

  探究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学*过程,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关注到学生的情绪状态,设法维持他们学*的兴趣和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不断的碰撞出新的智慧火花,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会用表扬、赞美的语言和眼神给予学生思维鼓励。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 6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62页例1及”做一做”练*十四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通过本节课的学*,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口算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

  3、教育学生爱学*,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惯。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能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难点:

  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准确口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带你们来这里上课,高兴吗?(高兴)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想知道是谁吗?(想)请看(课件:动画片)Dora很高兴认识你们,还想跟你们做游戏呢,愿意吗?(愿意)老师伸出一个指头,问学生:这是什么?(一个指头)一双手有几个手指?(10个)如果老师加同学们一双手就是多少?(20)加两双手是多少?(30)10,20,30,这些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整十数。(板书“整十数”)

  谁在说话?(点课件小精灵说:今天表现好的同学可以得到我背包里的智慧星。今天我的旅程是去小熊家玩,想和我一起去吗?(想)

  只要你们答对了这些题,就可以出发了。(点课件:复*题)

  1、我是口算小能手(以开火车的形式答)

  2、我会填(全班答)师:同学们可真棒,都做对了。

  二、新授

  1、整十数加整十数

  (点课件:小精灵说:怎么去小熊家呢?我们要先经过百花园、鳄鱼河,才能到达小熊家,一起出发吧。)师:百花园到了(点课件:欣赏图片)。

  看!这些鲜花把我们的世界装扮得多么美丽!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花草树木。(点课件)哦,原来这些花是森林公园里小动物们种的。看,他们正在数花呢,你们也想数一数吗?(想)红花有多少盆?(老师领着大家数一数红花)(电脑出示10盆)

  师:黄花呢?(20盆)紫花呢?(30盆)你怎么这么快就数出来了?(一排是10盆,两排就是20盆,三排就是30盆,)(电脑出示20、30。)师:看着这些花,你能提出什么加法问题?(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老师板书:题目贴在黑板上)

  a.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

  b.红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

  c.黄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

  d.红花、黄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

  师:同学们真聪明,积极开动脑筋,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教师为你们骄傲!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要想知道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怎样计算?学生列式(板书:10+20)谁还有不同的算式?(20+10)

  师:为什么用加法来计算呢?(生:求一共是多少,就要把红花和黄花的数量合起来)

  师:10+20等于多少?你是怎样想出来的?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的想法说给同桌听。看看哪位同学想的方法妙。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1)数的方法:10、20、30 。

  (2)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 。

  (3)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

  (4)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1个十,20里面有2个十,加起来一共是3个十,也就是30。

  (5)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3捆小棒,所以10+20=30。

  师:同学们想出来了这么多的方法,真了不起!那到底我们算得对不对呢?请同学们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摆的?(学生汇报摆小棒的方法过程):先摆几捆小棒?(1捆)这一捆表示什么花?(红花),再摆(2)捆小棒,这2捆表示(黄)花,合起来就是(3)捆小棒,也就是3个十,表示红花和黄花一共有30盆。所以10+20=30(请一名同学把摆小棒的方法过程利用展台展示出来)

  师强调算理:1个十加2个十等于3个十,3个十就是30。

  师:同学们刚才想出方法都很好,值得表扬。现在我们一起来做第二题:先读题目,问怎样列算式?(全班一起做)第

  三、四题由学生自己做,问: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展台展示叫学生说:我写的算式是其中老师简单的讲一下第四题(我们还没学整十数的连加,你就会做了,你好聪明哦!),你们是这样的吗?(是)你们真棒!) (2)整十数减整十数

  师:小牛想把这里最漂亮的10盆紫花送到它的好朋友朵拉,小朋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板书:还有多少盆紫花?)原来有30盆紫花,小牛搬走了10盆,想一想:要算还有多少盆紫花,怎样列算式?学生回答,师板书:30-10=20师:你们同意吗?为什么用减法呢?(因为搬走了10盆,就是从总数中拿走一部分,求剩下的一部分用减法。)

  你怎么知道30-10等于20的?和你们组的同学说一说(小组交流)

  生1: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三捆减去一捆就剩下两捆,两捆就是20。

  生2:因为3-1=2,所以30-10=20。

  生3:3个十减去1个十还有2个十,2个十就是20。所以30-10=20。师小结:咱班的小朋友真爱动脑筋,想出这么多好的计算方法。强调算理:3个十减去1个十等于2个十,2个十就是20。(展台演示小棒)

  用手指着黑板上的那些算式说,今天我们学的都是整十数加整十数,整十数减整十数,所以我们今天学*的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板书“加、减整十数”)好,刚才同学们个个都很棒,那你能编出像这样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来考考大家吗?一个说→全班答。

  (3)下面老师来出题,看看谁算得最快?有没有信心?(有)(点课件)练*:咱们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你发现了什么?上下两题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3+2=5 4+5=9 6-4=2 30+20=50 40+50=90 60-40=20 小结: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直接把十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再在个位上添“ 0 ”就可以。

  三、巩固练*

  第一题:蜜蜂采蜜师:(点课件)百花园里的花这么美,这么香,还引来了蜜蜂呢,它们该采哪朵花呢?谁来帮帮它们?这是一星级的题,答对了加10分。

  第二题:花落谁家

  这些花漂亮吗?老师这里也有一些花,想要吗?(点课件)谁答对了就送给谁。问一两个学生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这是二星级的题,答对了加20分。

  第三题:鳄鱼河

  走过百花园,又来到了鳄鱼河(点课件),Dora说:跳上得数是60的算式才能安全过河。你能找出得数是60的算式吗?这是二星级的题,答对了加20分。

  第四题:输密码

  朵拉他们来到了小熊的家(点课件),可是,这是一把密码锁,小猴子把密码输成这样,你们看它输对了吗?(点课件)这些密码对了吗?这是二星级的题,答对了加20分。

  师:我们*时做题就要养成认真的好*惯,不要像小猴子一样粗心哦。

  第五题:水果题

  (点课件)小熊说:这下输对了密码,你们请进吧。小熊准备了一些水果(点课件)请看,你能用这3个数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吗?

  90 60 30答对了奖一个苹果,看谁写得又对有快?第六题:.放气球(拓展延伸题)

  师:刚吃完水果,小熊又请我们去放气球呢(点课件)

  每个()里可以填什么数?最大能填几?10+30>()25 +()= 25 —()这是三星级的题,答对了加30分。

  师:先算10+30=40,那右边要比40小,比40小的数有哪些?(学生随意讲)这么多啊!那你们知道最小能填(0),最大能填(39),谁能用一句话完整的说出可以填哪些数吗?(0~39)

  四、总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都很棒,现在我们来算一算这几个队的得分情况(老师带着学生一起算)谁最多?谁最少?谁比谁多多少分?谁与谁一共多少分?今天,我们跟朵拉玩得开心吗?希望同学们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身边更多的问题,好不好?

  五、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红花10黄花20紫花30

  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10 + 20 = 30(盆)

  1个十2个十3个十

  红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10 + 30 = 40(盆)

  黄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

  三种花一共有多少盆?

  还有多少盆紫花?30 - 10 = 20(盆)

  3个十1个十2个十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 7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56页主题图及第57页例1,完成“做一做”及第58页练*十第1题、第2题、第3题。

  2、教材分析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这里以十为计数单位。教学内容的编排,分三个层次:一、以实际情景——花卉展提供计算题,并呈现算法的多样化;二、让学生动手操作(如摆小棒)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通过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计算,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多种不同的算法,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属于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教材的编排是由直观操作等依靠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为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培养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打基础。

  3、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三个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空间,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惯。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数加减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数加减口算的算理。

  二、说教法

  1、计算常与“枯燥”、 “机械重复”相连,在教学中借助带学生去看花的生动情境,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置入有事物情境、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

  2、在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时通过讨论、交流、动手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索,显示不同算法,体现了《课标》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的理念。

  3、练*以动手摆一摆,请学生喝饮料,吃苹果等形式进行,淡化“练”的痕迹,巩固和实践相关的知识技能,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三、说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借助教材看花的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中愉快地学*。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看图)、想一想(想问题、想算法)、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摆小棒)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体验来学*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激励并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体现了“学生是学*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四、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说

  (二)、创情激趣

  小朋友们想去森林公园游玩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 我们来到森林公园门口,售票员阿姨想考考大家,请同学们快速回答门票上的口算题。

  口算题:

  3+4 7—3 5—4 6+3 7+2 9—5 2+5 8—3

  (三)自主学* 交流导思

  1.整十数加整十数。

  听说小朋友要来,小松鼠特意拿来了3种水果,有10个苹果、20个香蕉、30个梨请大家吃,可它有个小小的要求,请同学们根据给出的水果提出数学问题。(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1)苹果和香蕉一共有多少个?

  要想知道苹果和香蕉一共有多少个,怎样计算?(板书:10+20)

  10+20等于多少?你是怎样想出来的?请每组的几个同学讨论讨论。(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a.数的方法:10、20、30。

  b.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

  c.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

  d.想减算加:因为30-10=20,所以10+20=30。

  e.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1个10,20里面有2个10,加起来一共是3个10,也就是30。

  f.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3捆小棒,所以10+20=30。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真了不起!那么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同学们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学生活动。)

  随后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提升算法,进行优化:如果没有图或小棒,看着算式你会怎么想?请学生同桌说一说。

  (为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很自然地形成了算法多样化的局面。这样既留给学生探索、思考、动手的时间和空间,又开阔学生的思路,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运用同桌讨论、交流的方法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不同的计算方法。体现了《课标》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的理念。接着教师的及时板书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算法进行确认、理解和修正,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交流,并为下面的减法算式提供优化后的算法,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

  (三)、学以致用

  1、 摆一摆,算一算。

  师:通过刚才的表现,我发现大家不仅听得认真,说得更棒,下面老师想考一考你们的动手能力,大家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以充分赞扬的语言和激励性的评价促使学生在接下来的练*中注意力集中,激发他们好胜的心理。)

  2、看一看,填一填。

  低年级的孩子还不会有序地观察图,所以教师先指导学生看图,然后生再独立完成。使学生主动学,乐于学,享受学*带来的乐趣。

  3、填一填,算一算。

  对于这道题的处理我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做,在学生做的时候老师下来巡视,肯定会发现某一个或某些同学的错误,进而让学生汇报自己填的结果,对于错误进行剖析,重点说明3 和30各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明白计数单位不同不能进行相加或相减。整十数加一位数,一位数只能加在整十数的个位上;整十数加整十数就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只要整十数十位上的相加就可以了,个位不变,仍然是0。

  以上的练*设计,既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又能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符合《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总结

  在全部练*完成后,我着重让学生自己来谈本节课的收获,在亲切的师生交流氛围中慢慢陈述自己本节课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最后教师再讲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总的阐述。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 8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节内容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这里以十为单位,例如20+10,计算时想2个十加1个十是3个十,就是30。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教学内容的编排分3个层次,一、实际情境----出示新学期老师给学生发书了,提出问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二、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通过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计算,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多种不同的算法,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下基础。教材的编排是有直观操作等一考实务思考到脱离实务思考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为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培养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打基础。

  本节课要达到的目标是一、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通过创设“发书”这一具体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空间。

  我的课堂主要有三大环节,下面我进行具体的说明:

  一、预学环节

  预学是为本节课做好铺垫工作,主要有两步。

  1、创境导入,承上启下

  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课始,我创设了三关:(开火车)10以内口算、我会填(数的组成)、我会数(数整十数),来进入课堂。力求达到三个目的:一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增强学生学*的自信心;二复*已学的知识,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三为学*新知等方面作良好的铺垫,导入新课;

  2、学案导学,探究算理

  有了方向才不会迷路。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分了二步走:一在学生自主探究阶段之前,我先带领学生一起收集图片上的数学信息,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20+10=?);二再组织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探讨算法。

  二、互学环节

  在小组交流讨论时,我给他们提供了交流讨论的方法。互学过程是学生独立探究,小组交流的过程,老师只是在需要时加以点拨,分为两步。

  1、小组合作,交流方法

  小组内成员交流自己探究发现的算法,20+10在这个情境图中有四种方法来计算。小组四人可以分工合作,每人重点掌握一种计算的方法,然后和其他组员交流,集集体的智慧。交流的目的是:让学生经历由独学-对学-群学的探究过程,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在实践中探索,在合作中交流。而且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我会参与他们的交流,适时的给与指导和提示,并教给他们上台展示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优秀的展示小组可以给全班同学呈现最好的交流结果,能够正确的引导其他同学。

  2、展示点拨,总结方法

  交流的结果要和大家分享。请一个小组上台交流他们探索的计算方法。第一,根据学生所说,老师随机在多媒体上播放,数一数、摆一摆、拨一拨、算一算的计算方法。在数一数的时候是按10个10个地数,而不是1个1个地数,强化计数方式的变化。在摆一摆和拨一拨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利于掌握算法。最后计算的方法,则是由算理突破到算法,得出:相同计数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的方法,把整十数加整十数转换为简单的10以内的加法进行计算。

  在互学环节我设计了两次小组合作和交流,第一次交流学*整十数加整十数,第二次交流学*整十数减整十数,小组两次交流:可以充分发挥小组学*优势,为每个孩子提供展示自我,优困生互学互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体验来学*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三、评学环节

  学以致用,有学有练才有收获。在巩固阶段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的训练。

  1、基本练*,巩固方法

  练*的呈现采取多种方式、由易到难,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训练和提过,同时培养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体会了学*的乐趣。第一题利用“一图四式”,学生可以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来快速计算,教师应该鼓励和表扬这种方法。第二题通过算式的对比得出结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只要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减就可以了,巩固算法。第三题,是学生特别容易出错和混淆的题目,这里我设计从珠子的直观到抽象的算式,有一个缓冲的过程,学生可以更容易理解: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可以相加减。因为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时间有限,所以智慧苹果树和找朋友主要目的是用来调节气氛,再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解决生活问题,提升能力

  买衣服这是一个生活实际问题,学生日常生活中肯定经常接触,现在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这样做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 9

  1、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56页主题图及第57页例1,完成做一做及第58页练*十第1题、第2题、第3题。

  2、教材分析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这里以十为计数单位。教学内容的编排,分三个层次:

  一、以实际情景花卉展提供计算题,并呈现算法的多样化;

  二、让学生动手操作(如摆小棒)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通过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计算,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多种不同的算法,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属于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教材的编排是由直观操作等依靠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为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培养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打基础。

  3、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三个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空间,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惯。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数加减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数加减口算的算理。

  二、说教法

  1、计算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在教学中借助带学生去看花的生动情境,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置入有事物情境、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

  2、在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时通过讨论、交流、动手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索,显示不同算法,体现了《课标》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的理念。

  3、练*以动手摆一摆,请学生喝饮料,吃苹果等形式进行,淡化练的痕迹,巩固和实践相关的知识技能,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三、说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借助教材看花的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中愉快地学*。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看图)、想一想(想问题、想算法)、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摆小棒)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体验来学*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激励并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体现了学生是学*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四、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说

  (二)、创情激趣

  小朋友们想去森林公园游玩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我们来到森林公园门口,售票员阿姨想考考大家,请同学们快速回答门票上的口算题。

  3+473546+37+2952+583

  (三)自主学*交流导思

  1.整十数加整十数。

  听说小朋友要来,小松鼠特意拿来了3种水果,有10个苹果、20个香蕉、30个梨请大家吃,可它有个小小的要求,请同学们根据给出的水果提出数学问题。(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1)苹果和香蕉一共有多少个?

  要想知道苹果和香蕉一共有多少个,怎样计算?(板书:10+20)

  10+20等于多少?你是怎样想出来的?请每组的几个同学讨论讨论。(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a.数的方法:10、20、30。

  b.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

  c.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

  d.想减算加:因为30-10=20,所以10+20=30。

  e.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1个10,20里面有2个10,加起来一共是3个10,也就是30。

  f.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3捆小棒,所以10+20=30。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真了不起!那么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同学们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学生活动。)

  随后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提升算法,进行优化:如果没有图或小棒,看着算式你会怎么想?请学生同桌说一说。

  (为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很自然地形成了算法多样化的局面。这样既留给学生探索、思考、动手的时间和空间,又开阔学生的思路,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运用同桌讨论、交流的方法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不同的计算方法。体现了《课标》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的理念。接着教师的及时板书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算法进行确认、理解和修正,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交流,并为下面的减法算式提供优化后的算法,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

  (四)、学以致用

  1、摆一摆,算一算。

  师:通过刚才的表现,我发现大家不仅听得认真,说得更棒,下面老师想考一考你们的动手能力,大家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以充分赞扬的语言和激励性的评价促使学生在接下来的练*中注意力集中,激发他们好胜的心理。)

  2、看一看,填一填。

  低年级的孩子还不会有序地观察图,所以教师先指导学生看图,然后生再独立完成。使学生主动学,乐于学,享受学*带来的乐趣。

  3、填一填,算一算。

  对于这道题的处理我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做,在学生做的时候老师下来巡视,肯定会发现某一个或某些同学的错误,进而让学生汇报自己填的结果,对于错误进行剖析,重点说明3和30各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明白计数单位不同不能进行相加或相减。整十数加一位数,一位数只能加在整十数的个位上;整十数加整十数就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只要整十数十位上的相加就可以了,个位不变,仍然是0。

  以上的练*设计,既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又能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符合《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总结

  在全部练*完成后,我着重让学生自己来谈本节课的收获,在亲切的师生交流氛围中慢慢陈述自己本节课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最后教师再讲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总的阐述。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 10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中第一课时的内容。

  它是学*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学*的好坏,将对以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影响。所以教材首先安排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它是进一步学*口算的基础,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这里以十为计数单位。例如 20+10,计算时想2个十加1个十是3个十,就是30,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

  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我拟定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用直观的方式使学生经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的概括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逐步培养迁移能力、口算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以上三维目标,我将本课教学重点定为: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为: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准确计算。

  二、说教法、学法

  有句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六七岁的孩子,刚走进学校开始学*文化知识,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把书上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编成猴子摘苹果的故事来创设情境,铺垫引入新知,使学*的主要内容带着愉快的节奏呈现出来。再引导学生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通过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摆小棒)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体验来学*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使用的教具学具是:多媒体课件、计数器、小棒。

  三、说教学程序

  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创设情境,铺垫引入。

  (首先呈现猴子摘苹果图)引出话题:

  同学们,猴子和小猪在做什么?

  要摘下苹果,得完成苹果上附有练*题,让我们一起帮帮小猴子吧?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一开始,创设帮猴子摘苹果的情境,引发课堂互动,将枯燥,机械重复的计算复*置于有情节的探索中,也为本节课的学*做好知识铺垫。』

  (环节二)自主学*,探究新知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下面的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在学*中体验。

  1、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2、合作交流,探究算法。

  3、多中侧一,优化算法。

  谈话:同学们,你们用智慧的大脑帮助小猴子摘了这么多的苹果,真了不起!

  1、让学生根据在情景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2、先让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然后着重让学生探讨10+20的计算方法。新课改后,从一年级开始就提倡算法多样化,我会放手让学生独立的列算式,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和小伙伴合作交流的空间,去发现、收获算法。

  3、数学是讲究最优化的,有必要着重强调以十为计数单位进行计算的方法。10+20,1个十和2个十合起来是3个十,是30。

  『设计意图:学生在摘苹果的情境中,通过观察,发现并提出了多种数学问题,然后组织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再相互交流,这种安排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思考和合作交流中,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留给学生探索、思考、动口、动手的时间和空间,开阔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环节三)实践应用,发展能力。

  (多媒体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将课本中的*题以逛超市的形式呈现,继续创造孩子们熟悉又感兴趣的场景,让孩子们在愉快的购物活动中,运用计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这样设计,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环节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在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怎么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看板书小结(整十数加整十数,想几个十加几个十;整十数减整十数,想几个十减几个十。)立足引导,让学生参与,展现出这节课浓缩后最本质最主要的内容。』

  四、说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10 + 20 = 30 3010 = 20

  1个十 2个十 3个十 3个十 1个十 2个十

  『设计意图: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准确计算这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这样板书不仅突出教学重点,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准确掌握算理。』

  探究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学*过程,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关注到学生的情绪状态,设法维持他们学*的兴趣和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不断的碰撞出新的智慧火花,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会用表扬、赞美的语言和眼神给予学生思维鼓励。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 (菁华5篇)(扩展3)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 (菁华3篇)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1

  设计说明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以下三点:

  1、根据主题图创设教学情境,使计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创设图书室进新书的情境,把枯燥的计算置入情境中,不仅能使计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还能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活动。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学生进入情境后,从中发现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思考、交流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多种计算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和指导,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思考、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

  3、练*设计有梯度,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练*题的设计,由易到难,注重层次性,避免了重复练*,做到了真正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教材出发,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练*题的作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小棒 计数器 3摞书(每摞10本)

  学生准备 小棒 计数器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喜欢)那么你们喜欢到图书室看书吗?(喜欢)为了让同学们有更多的书可以看,最*我们学校的图书室购买了一些新书,你们期待吗?(期待)今天老师把其中的一些书带到了我们的课堂上,想让同学们帮老师数一数,算一算老师这里有多少本书。但是在拿出这些新书之前我要看看你们的计算能力怎么样,能不能帮老师数清楚,要是数错了就糟糕了。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1、课件出示口算题。

  5-4= 6+3= 3+4=

  9-5= 8-3= 7+2=

  (学生回答,教师要强调计数单位)

  2、课件出示口答题。

  5个十是( )。

  8个十是( )。

  40里面有( )个十。

  70里面有( )个十。

  师:同学们真棒,都答对了。像50、80、40、70……这样的数我们叫什么数。(整十数)今天我们就来学*整十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设计意图:学生对图书室很好奇、很感兴趣,用图书室进新书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思考的兴趣。这样既为学生学*新知在情绪、知识等方面作了良好的铺垫,又导入了新课,同时培养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及乐于助人的精神。

  ⊙探究新知

  1、探究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1)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并列出算式。

  ①进入情境。

  师:同学们,看来大家的计算能力都很好。快来帮老师看看这里一共有多少本书。(教师拿出3摞书)

  ②观察情境,收集数学信息。

  师:我请一名坐得最端正的同学上来数数科技书有多少本。(10本)

  师:我再请一名同学数数童话书有多少本。(20本)

  ③提出问题。

  师:请同学们根据情境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预设

  生:一共有多少本书?

  师:你的问题提得很好。老师整理这些书就是需要知道这里一共有多少本书。那么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④尝试列出算式。

  (学生思考后回答:10+20)

  设计意图:借助现实生活情境,在自主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及语言表达能力。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56-57页及相关练*。

  教材分析

  本课是课标版《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中的第1课时,在教材的56-57页,属本学期教学内容中比重较大,同时也突显重要的内容之一。

  本课教学旨在,引导学生运用一些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一些简单计算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已具有简单的一位数加减能力,对一位数加减两位数也较熟悉了,此时教学整十数加减势在必行。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师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数学推理过程, 能运用教给方法简单解决类似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事物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本课主要从直观教辅工具和相关媒体设计准备来辅助教学过程。

  教法分析

  本课属探究—引导—解决计算中的问题为主线,在教法上计划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设计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将做好学*活动的积极组织者、引导者和学生的亲密伙伴,对于学*活动过程中表现积极均应给予理解和尊重。

  学法分析

  本课是稍显活动式的教学,教师在做好指导的同时,应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交流、讨论,得出共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

  具体过程设计

  一、导入

  主要采用复*已学旧知识进行导入,主要是加法和减法两块内容,(采用点名方式、尽量兼顾好、中、差不同层次水*的学生)

  二、新授

  1.通过出示《花卉图》激起学生的学*兴趣,从而引出新知,同时展示画中的红、黄、紫3种花的分类图片。

  2.引导好学生整十整十的数出了3种花朵。

  3.根据学生的观察结果正式引出本课的四个重点,都是关于整十加减整十的问题。

  (1)在分析第一个问题时,先让学生回答列式方法,再重点引导学生如何计算出答案,在这里展示了6种关于计算出本题的方法,在这里关键做到“引”和“扶”的角色,在后边3个问题的教学时将实施“放”和“引”。

  (2)在有了解决第一个问题的经验后,第2、3、4个问题可采用“放”的教学策略,第3个问题涉及旧知识连加时注意做好提示和引导,因为后边*题中连加题较多,所以设计进来,第4个问题是关于整十减整十的知识,比较重要,要做好必要指导,让学生在计算方法上理解透彻。

  三、巩固练*

  教案所设的练*题都是与知识点密切相关的作业,6题关于整十加整十的, 6题关于整十减整十的,这样设计的目的利于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和及时巩固。

  四、

  主要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性来进行。

  五、布置作业

  主要让学生完成课后的做一做中的*题,课后老师给予适当指导,做好“扶”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

  大的版块与《教案》设计吻合,其它细节性的在媒体演示中展示。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3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并初步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方法。

  能力教学点:培养和发展生动手操作的能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德育教学点:让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究新知识,体验学*带来的成功感和乐趣,让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好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及计算过程。

  教具准备:

  10捆小棒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口算

  9-4 7-2 8 +1 5-2 6+2

  3+5 7+4 1+6 8-4 9-2

  对口令

  两人一组,一人出小棒(如:3捆小棒说30里有3个十

  另一人接3个十是30

  二 、合作探索

  1、40 + 20

  创设情景(出示例1图)

  师口述:3个小动物到熊猫爷爷的文具店买文具,熊猫爷爷笑眯眯地说:我要考考你们,看看谁最聪明,左边有4盒铅笔,右边有2盒铅笔,每盒10支,一共有多少支?

  (生口答并列式:40+20)

  提出问题

  40加20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再数一数,算一算,看谁先算出答案?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

  动手操作,独立思考

  学生动手操作,摆学具,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和交流,想好的同学再开动脑筋,有别的方法吗?

  交流启发,师生互动

  探索60-10

  创设情景,出示例2图

  师口述:小白兔到熊猫爷爷的文具店买铅笔,熊猫爷爷笑眯眯地问:我一共有6盒铅笔,每盒10支,你买走了10支,还剩多少支呢?

  生列式:60-10

  提出问题

  60-10等于多少呢?请小朋友们用小棒摆一摆,再数一数,算一算看谁先算出答案,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

  自主学*,合作交流

  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分小组相互交流,启发,师巡视,与各学*小组进行交流,指导

  分组汇报

  各组派代表汇报交流结果

  试一试

  50+30 90-40

  生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说是怎样算的?

  课堂活动

  摆一摆,填得数

  教材P52、摆小棒,填得数

  看图填得数

  生看图,独立计算,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游戏

  两人一组进行练*,互相出题,一人说算式另一人说得数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知识?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 (菁华5篇)(扩展4)

——一年级数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 (菁华6篇)

一年级数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P94~96。

  【教材分析】

  《栽蒜苗(一)》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时。首先,教材创设了“栽蒜苗”的实践活动,学生在15天的观察与记录中经历着数据收集的全过程,体验着数据收集的方法,感受着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其次,教材提供了学*活动的一些基本要求,即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数据描述的方法与过程,感受学*统计的必要性,感悟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和灵活性。最后,教材通过“试一试”与“练一练”的学*情景,促进学生学会读条形统计图,提高读图能力,发展统计观念。

  【学情分析】

  在第一学段,学生经历过统计的全过程,感受过“用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统计方法,对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有了初步的感受与体验。在第二学段,当学生面对一个新的实践情境(如:“栽蒜苗”)时,他们自然会运用已学的知识去观察、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感受统计的必要性,当学生发现“格子不够画”的时候,自然会产生认知冲突,并尝试着去解决问题。课堂上,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学生能比较快地感悟到“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和灵活性。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验记录的活动,体会到统计图表中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和灵活性。

  2. 理解条形统计图上的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3. 会将实验中所得的数据用条形统计图表示。

  4、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活动过程,体会条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体会和理解条形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多个单位,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条形统计图。

  【教学准备】

  课件,方格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这节课来学*有关的统计知识。[板书:栽蒜苗(一)]

  二、探索新知

  1、 学*数据收集的方法。

  师:同学们,怎样观察与记录呢?我们来看看天才小学的小朋友们是怎样做的。

  2、 讨论数据描述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看第一小组蒜苗第十五天生长情况统计表。(学生汇报,集体交流)师:通过统计表同学们都知道了谁的蒜苗长得高,谁的蒜苗长得矮。为了形象地反 映这些蒜苗生长的情况,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画条形统计图)

  3、 制作条形统计图

  师:好,我们来在方格纸上涂蒜苗生长的条形。(教师给每个小组发两张15×9的方 格纸。)

  生:老师,这张方格纸的一格表示1厘米,格子数不够涂怎么办?

  师:这个问题提的好,有没有办法解决格子数不够涂的问题呢?(再补充格子,用一格表示2厘米)

  师:请同学们看第二小组蒜苗第十五天生长情况统计图。(交流信息,指出用一格表示3厘米)

  师:刚才大家想出了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好办法,它能解决格子不够用的问题。那么每张图上的每一格到底表示几个单位,还与所画条形的数据有关。如果数据很大,那么每一格所表示的单位就多,数据小,那么所表示的单位就小。

  4、 讨论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师:观察这些条形统计图,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指名口答,通过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有关数量的关系比统计 表更加形象、具体,使人一目了然。

  三、巩固练*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P91页“试一试”及P92页“练一练”

  1、 试一试

  这两道题目的练*主要是巩固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使学生能结合现实的背景,说 出条形统计图中数据的实际意义。

  先让学生说一说,在说得过程中体会从一小格表示的几个单位中理解条形所代表的实际数据。鼓励学生从条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

  2、练一练

  先让学生在已确定每小格表示几个单位的方格纸上独立画条形统计图,再进行展示交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样画条形统计图的,你能从图上获取哪些信息?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认识的条形统计图与以前认识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今天认识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让学生自由回答)

  五、实践活动。

  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通过数据来反应?请每个小组的同学自己选择一个主题,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的数据在附页2中制成条形统计图。

  板书设计:

  条形统计图

  2cm

  3cm

  一格表示 100个 多个单位

  2人

  形象直观一目了然

一年级数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0页例1及91页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

  2.在统计过程中能积极思考,选择适宜的`方法整理数据,发展统计观念。

  3.在整理数据的过程中,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学*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

  【教学难点】

  选择简便科学的统计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鱼、小鸟、小兔卡片若干张。为学生准备学具盒6个,每个盒子里放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卡片共15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回顾旧知

  教师出示杂乱地贴在黑板上的学具卡片。

  谈话:今天有一些小动物想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学*,大家高兴吗?看一看都有谁呀?

  学生看图把小动物分成小鱼、小鸟、小兔。

  教师:谁来告诉我们大家,小鱼的卡片有几张?

  学生1:看不清楚,太乱了。

  学生2:数不准。

  教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很清楚地看出小鱼、小鸟、小兔的卡片各有多少张吗?

  (指名学生说一说。)

  教师:哪位小朋友愿意上来分一分,排一排?

  (找一个学生上来分一分,排一排。)

  教师:现在你能说出它们各有多少张了吗?学生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地回答。

  教师:像这样分一分、再数一数的方法是我们学*过的统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统计。(出示课题)

  二、统计图形,探索统计方法

  1.设置问题,激发兴趣

  (1)教师:每个小组的桌子上有一个盒子,里面有什么呢?教师引导学生从盒子里摸出一个来看一看,并告诉大家盒子里有许多这样的图形卡片。(有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教师:咱们每个小组的小朋友都来看一看盒子里的这些卡片,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1:太乱了,我没看到圆形卡片。

  学生2:我想知道三角形的卡片有几张,就是数不准。

  学生3:我想知道正方形的卡片有几张,但看不出来。

  教师:我也想知道你们小组里圆形卡片有几张,我们该怎么办呢?

  学生1:我们把卡片拿出来在课桌上摆一摆,再数一数就行了。

  学生2:我认为不行,如果课桌太小了,放不下怎么办?

  2.参与活动,探索方法

  (1)教师:我有一个办法,你们愿意听一听吗?

  (2)老师对学生提出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一个同学说图形名称,其他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哪个小组完成得好,黑板上的小动物卡片就送给那个小组做奖品。

  (3)学生活动,整理卡片。

  (4)小组汇报,教师按照学生回答的顺序分别将记录的结果编号,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①△□○○△

  ②△△△△△△△△□□△□□□□○△○□○○○○○○

  ③△丨丨丨丨丨丨

  ④△□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

  ⑤△正一□○正

  (5)比较择优,掌握方法。

  让学生面对整理的结思,说一说感受。

  学生1:现在比原来清楚多了。

  学生2:我感觉比原来好数了。

  学生3:我很快就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刚才每个小组都汇报了自己统计的方法和想法。我们想很快知道每种图形卡片有几张,哪种方法比较好?

  学生1:我认为第4种方法比较好,简便好数。

  学生2:我认为第5种方法比较好。我发现这种方法每1画代表1张卡片,一个“正”字正好有5画,只要数出有几个“正”字,乘5就可以了。

  教师:如果我们需要统计的物品有很多很多,哪种方法会更方便呢?

  学生一致认为用画“正”字的方法,更简便,更科学。

  (6)教师小结。

  把黑板上的小动物卡片奖给学生,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组织练*,巩固方法

  1.课堂活动第1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四种体育活动。

  让每个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并让学生用画“?”或画“正”字的方法记录下来。组织全班交流。

  让学生想一想,根据统计的结果,你知道了什么?

  2.课堂活动第2题

  让学生独立整理,并根据整理的结果说一说每种动物各有多少只。

  四、课堂小结

  在日常生活中,涉及统计的内容有很多,有兴趣的小朋友课后还可以选择一些内容进行统计

一年级数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3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2、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空间。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预*要求

  预*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学法指导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教学方法

  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教具准备

  挂图、小棒

  教学过程

  教学行为

  学*行为 备注

  一、口算练*:

  3+2 = 4+5 = 8-4 = 1+2 = 3+5 = 6-2 =

  30+20 = 40+50 = 60-40 = 10+20 = 30+50 = 60-20 =

  二、今天是小熊贝贝的生日,有好多的小朋友都想到他家里为小熊过生日,可是小熊家太小了,不能接待太多的小朋友,于是呀他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在他家的挂上算术题,谁先做对了就可以到家里去。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试试呀?

  (出示第59页的第7题)请每一位小朋友选一道题,算对了,小熊就开门让他进去。

  三、出示课本第59页的第6题的挂图。(先让学生独立解决前两个小题,再让学生自己根据图意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

  四、完成课本第59页的第8题

一年级数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4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2、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空间。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预*要求

  预*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学法指导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教学方法

  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教具准备

  挂图、小棒

  教学过程

  教学行为

  学*行为 备注

  一、口算练*:

  3+2 = 4+5 = 8-4 = 1+2 = 3+5 = 6-2 =

  30+20 = 40+50 = 60-40 = 10+20 = 30+50 = 60-20 =

  二、今天是小熊贝贝的生日,有好多的小朋友都想到他家里为小熊过生日,可是小熊家太小了,不能接待太多的小朋友,于是呀他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在他家的挂上算术题,谁先做对了就可以到家里去。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试试呀?

  (出示第59页的第7题)请每一位小朋友选一道题,算对了,小熊就开门让他进去。

  三、出示课本第59页的第6题的挂图。(先让学生独立解决前两个小题,再让学生自己根据图意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

  四、完成课本第59页的第8题

一年级数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0页例1及91页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

  2.在统计过程中能积极思考,选择适宜的方法整理数据,发展统计观念。

  3.在整理数据的过程中,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学*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

  教学难点

  选择简便科学的统计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鱼、小鸟、小兔卡片若干张。为学生准备学具盒6个,每个盒子里放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卡片共15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回顾旧知

  教师出示杂乱地贴在黑板上的学具卡片。

  谈话:今天有一些小动物想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学*,大家高兴吗?看一看都有谁呀?

  学生看图把小动物分成小鱼、小鸟、小兔。

  教师:谁来告诉我们大家,小鱼的卡片有几张?

  学生1:看不清楚,太乱了。

  学生2:数不准。

  教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很清楚地看出小鱼、小鸟、小兔的卡片各有多少张吗?

  (指名学生说一说。)

  教师:哪位小朋友愿意上来分一分,排一排?

  (找一个学生上来分一分,排一排。)

  教师:现在你能说出它们各有多少张了吗?学生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地回答。

  教师:像这样分一分、再数一数的方法是我们学*过的统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统计。(出示课题)

  二、统计图形,探索统计方法

  1.设置问题,激发兴趣

  (1)教师:每个小组的桌子上有一个盒子,里面有什么呢?教师引导学生从盒子里摸出一个来看一看,并告诉大家盒子里有许多这样的图形卡片。(有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教师:咱们每个小组的小朋友都来看一看盒子里的这些卡片,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1:太乱了,我没看到圆形卡片。

  学生2:我想知道三角形的卡片有几张,就是数不准。

  学生3:我想知道正方形的卡片有几张,但看不出来。

  教师:我也想知道你们小组里圆形卡片有几张,我们该怎么办呢?

  学生1:我们把卡片拿出来在课桌上摆一摆,再数一数就行了。

  学生2:我认为不行,如果课桌太小了,放不下怎么办?

  2.参与活动,探索方法

  (1)教师:我有一个办法,你们愿意听一听吗?

  (2)老师对学生提出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一个同学说图形名称,其他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哪个小组完成得好,黑板上的小动物卡片就送给那个小组做奖品。

  (3)学生活动,整理卡片。

  (4)小组汇报,教师按照学生回答的顺序分别将记录的结果编号,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①△□○○△

  ②△△△△△△△△□□△□□□□○△○□○○○○○○

  ③△丨丨丨丨丨丨

  ④△□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

  ⑤△正一□○正

  (5)比较择优,掌握方法。

  让学生面对整理的结思,说一说感受。

  学生1:现在比原来清楚多了。

  学生2:我感觉比原来好数了。

  学生3:我很快就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刚才每个小组都汇报了自己统计的方法和想法。我们想很快知道每种图形卡片有几张,哪种方法比较好?

  学生1:我认为第4种方法比较好,简便好数。

  学生2:我认为第5种方法比较好。我发现这种方法每1画代表1张卡片,一个“正”字正好有5画,只要数出有几个“正”字,乘5就可以了。

  教师:如果我们需要统计的物品有很多很多,哪种方法会更方便呢?

  学生一致认为用画“正”字的方法,更简便,更科学。

  (6)教师小结。

  把黑板上的小动物卡片奖给学生,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组织练*,巩固方法

  1.课堂活动第1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四种体育活动。

  让每个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并让学生用画“?”或画“正”字的方法记录下来。组织全班交流。

  让学生想一想,根据统计的结果,你知道了什么?

  2.课堂活动第2题

  让学生独立整理,并根据整理的结果说一说每种动物各有多少只。

  四、课堂小结

  在日常生活中,涉及统计的内容有很多,有兴趣的小朋友课后还可以选择一些内容进行统计

一年级数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使学生通过观察,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使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

  1分硬币、电话卡、医疗保险卡、学生尺及文具;例1的情景图、制作的量课本长、宽、厚的课件(可以用图或直接演示替代)。

  教学过程:

  一、学*毫米产生的意义

  1.小组合作学*,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1)出示例1情境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学生观察后,教师提出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愿意参与他们的讨论吗?

  (2)采用小组(建议4人小组为宜)合作的形式,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为了确保人人参与,可选专人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录表(教师事先准备好,每组发一张)的估计一栏中(见下表)。

  姓名长宽厚

  估计测量估计测量估计测量

  测量毫米的认识

  (3)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反馈时,学生选择性的估计课本长、宽、厚,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进行补充。将学生估计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提出问题:谁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呢?怎样来验证?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课本的长、宽、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2)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测量的结果,并由此引出毫米。各小组分别汇报本小组测量的结果,在汇报时,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叙述测量的结果,由于课本的宽和厚不是整厘米,学生在表述时,会涉及到厘米的刻度之间的小格,也有的学生可能说到毫米,比如,我量出的宽不到15厘米,还差两小格。数学书的厚不到1厘米,只有6小格。教师用课件(可以用图或直接演示替代)边演示测量课本长、宽和厚的方法边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议,并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可以用毫米表示。并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学*毫米与厘米的关系

  教师提出问题:从学生尺中,你能发现毫米与其他长度单位间的关系吗?。在学生认真观察学生尺并独立思考后,让学生回答问题。从而引出1厘米=10毫米的关系,让学生多说说发现这个关系的过程,如可以从尺子上的刻度0到刻度1说明,也可以从尺子上的刻度2到刻度3来说明随后教师将学生总结的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板书在黑板上。

  三、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1.让学生在尺子上观察1毫米的长度,在组内互相比划一下1毫米的长度。

  2.教师提出问题:请大家说出生活中长或宽或厚大约是1毫米的东西。先在组内说,再在全班交流。教师分别出示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说明:这些东西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3.要求学生合作完成:先从课本中数出几页(捏紧后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再用尺子验证一下是不是1毫米,然后调整到厚度是1毫米,最后数一数看有多少张。

  4.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做一做中的题,再在小组内说出填写的结果。

  5.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自动笔的笔芯、降雨量等等)。

  四、师生共同小结

  当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可以用毫米来表示;1厘米=10毫米;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五、课堂练*

  1.练*一第1题。安排学生在书上完成,练*时要求学生先估测,后判断,再用尺子进行测量验证。

  2.练*一第2题。要求学生完成在作业本上。

  3.练*一第3题。先让学生估计实物的长(或宽),再用尺子进行测量。完成后,让学生对估计和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 (菁华5篇)(扩展5)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五篇)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优秀的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历经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的概括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及对数学知识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的各种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旧知。

  (出示世园会吉祥物)小朋友们好!我是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吉祥物长安花,今天我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你们要是想去世园会看漂亮的花朵呢,只需要闯过两关就可以啦!你们有信心吗 ?

  闯关游戏:

  第一关:开火车出示口算

  2+4、8-2、4+5、6+2、9—5、2+5

  口算时强调计数单位如2+4,表示2个一加4个一得6个一,所以3+4=7

  第二关:我会填

  40里面有()个十。 7个十是()。 6个十是() 10个十是()。

  1、走进世博

  看!来了这么多游客,还有小朋友呢。请孩子们仔细观察,你看到了哪几种颜色的花;观察这一块,你发现了哪些和花有关的数学信息?(有20盆红花,10盆黄花,紫花30盆)根据红花20盆,黄花10盆,紫花30盆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请四人为小组相互说说。

  2、汇报

  师:你们小组提出了哪些数学问题?

  学情预设: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黄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红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黄花比紫花少多少朵?紫花比红花多多少朵?…(根据学生板书:一共有多少?多多少?少多少?还有多少?)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老师为你们高兴。

  1、 根据问题,让学生列出算式。

  2、 仔细观察这六题,你发现了什么?(揭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二、探究新知

  1、 交流算法

  师:刚才很多孩子还没有学就已经算出了10+20=30,很棒!那你们是怎么算的?四人小组讨论讨论。

  交流汇报:你们组有哪些方法?

  a.数的方法:10、20、30。

  b.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3捆小棒,所以10+20=30

  c.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

  d.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1个10,20里面有2个10,加起来一共是3个10,也就是30。(课件演示)

  e..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

  2、 组织评议

  师小结:小朋友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有数数的,有计算的,有用数的组成,你喜欢哪一种方法。

  不管你喜欢哪种方法,结果都是一样的,老师也喜欢这种算的方法,就是把10、20看作1个十、2个十,就把10+20变成了1个十加2个十,合起来是3个十。20+30怎么算?50+40呢?40+60呢?

  3、 尝试计算减法算式。

  交流汇报:

  生1: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三捆减去一捆就剩下两捆,两捆就是20

  生2:我是用看减想加的办法算出来的,因为10+20=30,所以30-10=20

  生3:3-1=2,30-10=20

  师结合图演示,从3个十里去掉1个十还剩2个十,所以30-10=20.这样想的孩子请举手。补充70-20呢?100-40呢?

  同学们游玩了世博,还解决这么多问题真能干!

  三、动手操作,感知算理,归纳算法

  师:接下来让咱们先活动活动小手“摆一摆、算一算,看看谁的小手最灵巧”。

  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

  (先拿3捆是30,又拿4捆也是40,合在一起是7捆,就是70根)

  (先拿7捆是70,又拿走3捆也是30,就剩4捆,就是40根)

  师: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应该怎样计算呢?

  四、巩固拓展,以算促用

  (课件出示)工作人员见我们小朋友这么聪明、可爱给大家送来了矿泉水快来看呀!

  师:一盒有多少瓶?(10瓶)一盒就是几个几?(一个十)左边有几盒?那右边呢?现在请孩子们根据图马上完成算式式。(展示订正)问:40+20指图说你是怎么算的?60-20呢?(重在说算法,结合图)

  渴了矿泉水我们继续游玩吧(课件出示)

  师:咦,到底该走哪条路呢?别急!有明明支招呢!咱们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学生算完后)哪位同学愿意说一说?

  通过这3组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上下两题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汇报,并相互出一些这样的题考考你的同桌。

  3、 你们这么棒让老师很骄傲,我请你们吃水果算对水果上题才能得到吆!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4、该回家了开火车,第一个同学当火车头先编一个题,第二个同学用前一个同学的得数在编一个题,加减法不限,如生1 说20加40等于60,生2 说60减50等于10……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保护环境、……)只要爱观察,爱动脑,你会发现,身边处处有数学,你每天都能学得开 心,玩得快乐!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优秀的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呈现情境。

  新学期开始了,小动物们要上学了。(课件呈现画面:小松鼠背着书包,手中拿着3串冰糖葫芦,每串10个。在路上遇到了小狗,小狗的手中拿着2串冰糖葫芦,每串10个。)

  引导学生观察: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手中拿着什么东西?

  2.提出问题。

  根据小松鼠和小狗手中的冰糖葫芦,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结合学生回答,在画面下依次呈现:

  (1)小松鼠有多少个糖葫芦?

  (2)小狗有多少个糖葫芦?

  (3)小松鼠和小狗一共有多少串糖葫芦?

  (4)小松鼠和小狗一共有多少个糖葫芦?

  这些问题你们能解决吗?

  评析

  由富有情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提取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增强了问题意识,激发了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 尝试解决问题。

  让学生试着独立去解决这些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2. 班内交流。

  谁先来向大家汇报,你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计算30+20时你是怎样想的,结合学生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逐一板书:

  (1)十个十个地数。

  (2)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5个十是50。

  (3)因为3+2=5,所以30+20=50。

  那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3.试一试。

  你能算出30-20等于多少吗?说说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

  评析

  为学生提供探索的时空,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很自然地形成了算法多样化的局面。教师的及时板书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算法进行确认、理解和修正,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交流,并在“试一试”中进行算法的有效迁移,从而帮助学生明确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

  三、综合应用,拓展延伸

  1. 修围墙,摘果子。

  小松鼠和小狗一起来到了它们的同学长颈鹿家,发现长颈鹿正在那儿发愁,原来它家的围墙坏了。(课件呈现围墙的画面及墙上的算式,即“想想做做”的第2题。)

  学生计算后,引导他们把上下两个算式比一比。

  你会用上面的题计算下面的题吗?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长颈鹿为了感谢大家,想请同学们吃智慧果。(课件呈现智慧树及写着算式的智慧果)认真算算,看你能吃到几个?

  2. 帮鸭妈妈找孩子。

  (结合画面)几个小动物路过鸭妈妈的家,发现4只鸭妈妈(身上有数40、50、70、80)可着急了,原来它们四家的孩子(小鸭的身上都有算式)跑到了一起。你能帮助鸭妈妈很快就找到它们的孩子吗?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很快就帮鸭妈妈找到它们的孩子的。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优秀的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提高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水*。

  2、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的解题方法,会这个解题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能从具体情景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的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 口算

  60+30=

  10+50=

  80-40=

  30+20=

  70-50=

  90-60=

  50-30=

  50+20

  2、 提问

  教师:60+30,70-50怎样算?选其中的一个算式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二、教学新课

  1、引入新课

  2、教学例3

  教师:老师有40个黄色乒乓球(出示4盒黄色乒乓球),还有30个红色乒乓球 (出示3盒红色乒乓球)。

  注意教师在出示40个黄色乒乓球和30个红色乒乓球时每盒要一一对应。

  教师:看看黑板上的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如果提:一共有多少个?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如果提:黄色乒乓球比红色乒乓球多多少个?红色乒乓球比黄色乒乓球少多少个?教师就应该抓住问题引导学生这样去分析。 教师:不管是求黄色乒乓球比红色乒乓球多多少个还是求红色乒乓球比黄色乒乓球少多少个都是求两种颜色的乒乓球相差多少个。所以这两个问题虽然提法不一样,实质是一样的,下面我们研究怎样比较两种颜色的乒乓球相差多少个?

  请同学们看教科书第36页的乒乓球比较图,现在两种颜色的乒乓球谁多谁少呢?让学生说出黄乒乓球多,红乒乓球少。

  引导学生说出减法表示。

  请同学们写出一个算式来表示

  要求学生写出40-30。

  教师:会计算出结果吗?请同学们计算出结果,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计算后,抽学生回答40-30的计算方法是想4-3=1,所以40-30=10。

  教师:请你你刚才学的方法,填写好数学书36页上的题。 学生看书,并填写好,集体订正。

  教师:翻到书37页,看看课堂活动第3题。

  你能看图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地提出问题。

  列式并把这道题解答出来。

  学生解答,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学生汇报交流。

  三、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四、课堂练*

  教科书第38页练*七第4--10题。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优秀的教学设计 4

  教学内容:

  新课标实验教材人教版第二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经历在实际情景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归结为10以内加减法,树立转化意识。

  3、在观察、比较、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独立思考的意识,感受算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难点:

  探究、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春天到了,花开了,草也绿了,外面的景色美不美?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出去郊游?只有回答出下面的问题的同学才能和老师一起出去。

  2.出示复*题。

  3.同学们表现真棒,还等什么?赶快出发把!咦,出发前我们还得准备什么呢?……

  二、探索交流,理解算理。

  1.想不想知道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什么?(课件出示)想吃吗?只有会思考问题的孩子才能吃到这么美味的蛋糕。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赶快动脑想一想。(一共有多少个蛋糕?)

  2.你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谁会解决这个问题呢?

  10+20=?(30)

  3.你都知道等于30了,你是怎么算的?

  汇报:

  (1)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就是1个十,再摆两捆小棒就是2个十,合在一起就是3个十,是30。

  你们能和他一样用小棒摆一摆吗?(集体摆),指名前示范摆,下面同学们跟着摆。(师板书)现在把小棒放进桌兜,课件回顾刚才小棒的摆法。

  (2)我们还可以借助另一个数学小帮手来计算。谁能到前面给大家拨一拨,比一比谁看得最认真。(我先在十位拨了一颗珠子,就是1个十,在拨两颗珠子就是2个十,合起来就是3颗珠子,就是3个十,是3)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我们一起再看一看(课件)

  (3)还有的下朋使用1+2=3,10+20=3算出来的,哪些同学用的着这样方法?举一下手,你们真是会学*的好孩能用以前的知识来解决今天的新问题。

  刚才我们用了这么多的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快呢?

  4.咱们班的同学真聪明,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赶快用你的好方法领取一张车票吧,准备出发啰!

  出示算式:

  全回答正确的请举手,和老师一起出发吧!

  出示景点:琵琶岛、茶山、龙头村

  5.减法

  玩了这么多的景点,一定饿了吧?还记得老师刚才给你们准备了什么好吃的?(面包)总共有多少个呀?(30个)赶快吃吧!你们吃的真香呀!你们吃了多少个呀?(20个)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还剩几个?)想一想:怎么解答这个问题?(指名答,你是怎么算的?板书)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同学们玩得高兴吗?老师看看哪些孩子是既会玩又会学*的好孩子。请完成课本62页“做一做”1、2题,比一比谁做的又对又快。

  2.看到你们表现的这么棒,馋嘴小猴也想请聪明的你们帮帮他。你们愿意吗?看,小猴想爬上楼梯摘桃子。

  得到了你们的帮助,小猴开心极了,你们开心吗?看来帮助了别人,自己也得到了快乐。

  3.看,在你们的帮助下,小猴摘到了这么多的桃子,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指名回答,生评论。谁还能提出一个问题吗

  四、回顾整理,归纳方法。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郊游玩得高兴吗?我觉得咱们班的孩子既会玩又会学的孩子,老师非常喜欢你们,看看今天我们学的这些算式都是什么数?这节课我们就学*了……(板书课题)

  五、拓展延伸,发展思维。

  今天我们学*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课件)你能根据这两个算式编出一个数学故事吗?回家可以把你编的故事讲给爸爸奶奶听听。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优秀的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会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能积极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发展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或教学挂图)、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小朋友喜欢吃冰糖葫芦吗?冰糖葫芦什么味儿?

  2、今天小松鼠和小熊给我们大家带来了一些冰糖葫芦,看看小松鼠拿了几串?小熊拿了几串?你是怎么知道的?

  3、小结:一串冰糖葫芦有10个,小松鼠拿了3串,就是3个十,是30;小熊拿了两串,就是2个十,是20。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教学例题

  (1)提问:看着这些冰糖葫芦,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一共有多少串冰糖葫芦?一共有多少个冰糖葫芦?小松鼠比小熊多拿多少个?小熊比小松鼠少拿多少个?)

  (2)求一共有多少个冰糖葫芦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算式?

  (3)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0+20=

  (4)提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5)你想怎样算?

  可以用学具摆一摆,可以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想一想,也可以和周围的同学讨论,然后说给组内的小朋友听。

  小组内讨论后,组长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板书算式的得数。

  (学生可能会说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5个十是50,也可能会说因为3+2=5,所以30+20=50。)

  (6)谈话:刚才我们学*了整十数加整十数(板书课题)小朋友们的算法都很好,我们的好朋友也来了,让我们听听他们是怎么算的。

  课件显示。小蘑菇:我是十个十个地数,30,再数两个十,是40、50。

  小萝卜: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是50。

  小辣椒:因为3+2=5,所以六0+20=50。

  小结:我们的好朋友算得和大家都一样,在以后的计算中,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算就用哪种方法算。

  2、教学“试一试”

  (1)提问:刚才,我们提的哪个问题可以用减法来计算?

  (2)你会列式计算吗?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30-20=10

  (4)提问: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会说因为3-2=1,所以30-20=10;也可能说3个十减2个十是1个十,就是10。)

  (5)小结:小朋友们自己动脑思考并与同学合作,学会了一些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以后做题时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算。

  三、练*巩固,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说说每道算式的意思以及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1)出示第一组、第二组题让学生按组计算。

  (2)出示第三组的第1题,让学生自己写出相应的第2题。

  (3)让学生自己出一组这样的题并进行计算。全班交流各自的出题情况。

  3、“想想做做”第4题

  谈话:小鸭子20+20找到了它的妈妈40。其他小鸭子找不到妈妈了,你能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妈妈吗?在书上画线连一连,连好后同桌互相检查。

  4、“想想做做”第5题

  (1)请小朋友看第5题,我们来做开火车游戏。仔细看图,你知道火车怎么开吗?

  (2)学生在方框里填数后,一人报得数,全班学生一起校对。

  5、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5、6题。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小朋友们积极思考,学到了很多知识。你有哪些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教学反思

  结束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的教学以后,静下心来仔细回顾了一下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有很多反思,记录如下: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计算,培养学*兴趣和计算意识。

  我认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两位数计算的起始课,是学生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所以本节课是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老师应该重视。我在本节课中运用了生动的多媒体和一系列游戏活动并利用教材中提供的资源,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本堂课的教学目的再很轻松的氛围中得以完成。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究新知”这一过程中,创设了有意义的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3、组织好练*,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还需要组织好练*。因此,本课的练*设计注意到了这样几点:a.讲究练*的形式;b.多进行口头练*;c.突出难点,讲究实效。

  4、存在的问题

  教学环节虽然进行的很顺利,学*目的最终也完成了,但是有问题还是值得深思,当堂检测没有在课堂上完成,可能是中间过程我说的话多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较弱,引导上挤占了时间,能够再挤出来5分钟就好了。课下又延长了3分钟进行了课堂检测,从检测情况来看,95%的学生能够正确计算。做对比练*,看珠子图写算式这道题时,我只是简单的让学生比较了一下,因为怕时间不够,就没有重点说明3和30各表示什么意思?应该让学生明白计数单位不同不能进行相加或相减。整十数加一位数,一位数只能加在整十数的个位上;整十数加整十数就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只要整十数十位上的相加就可以了,个位不变,仍然是0。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