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数的守恒教案(10)份

首页 / 教案 / |

  大班数学数的守恒教案 1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5——6岁幼儿能够在感知大量事物的基础上,自己整理、加工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现浅显的规律,并且部分的开始理解守恒和包含的关系。但是,他们的思维特点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并且幼儿的语言表达就是他们思维的体现,所以这次活动中,我将给幼儿充分的自由,请他们动手操作,同时为诱饵尽可能多的提供表达的机会,通过他们的亲自尝试,感知正方形的面积守恒。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游戏,初步感知正方形的面积守恒。

  2、能力目标:大胆想象,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3、情感目标:在操作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三色正方形、剪刀

  媒体准备:硬件:交互性电子白板、电脑、投影仪等

  软件:白板课件

  经验准备:幼儿熟练掌握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图像的基本特征,并能使用各种图形进行图案拼摆;学*过图形等分。

  活动重难点:

  感知正方形的面积守恒

  活动过程:

  直接进入主题

  看一看:这是两个什么图形?他们一样大吗?

  幼儿进行比较,回答提问

  出示相应图形

  初步感知面积守恒(分一分、摆一摆、合一合)

  教师提问:

  1、请你把一个正方形分成一样相等的四份?

  2、你们是怎么分的,分成了什么形状?

  3、请你用分好的一个图形和原来的正方形比一比,那个大啊?

  4、那现在把分好的四个图形合回去和原来的正方形比一比,哪个大?

  5、现在请你用分好的图形,摆一个你喜欢的图案?

  6、你用原来的正方形分成了什么形状,摆成了什么图案?

  7、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把摆好的图案合回去,和原来的正方形比,谁大?

  8、快试一试?

  幼儿操作。

  幼儿回答问题。

  幼儿操作,比较

  幼儿操作比较,回答问题

  幼儿拼摆图案

  幼儿操作比较,回答问题

  展示幼儿操作结果。

  展示幼儿操作结果。

  再次感知正方形的面积守恒

  1、请你把正方形任意分成四份,摆一个你喜欢的图案?

  2、你摆的是什么图案,合回去和原来的正方形一样大吗?

  1、幼儿操作拼摆

  2、操作比较,回答问题

  拍照,展示照片

  引导幼儿总结正方形的面积守恒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和哪个形状做游戏了啊?

  2、做游戏的时候,老师发现了一个小秘密,不知到你们发现了没有?

  3、我们把正方形分成四份,合回去之后,和原来比,它怎么样呢?

  1、回答问题

  2、总结规律

  展示幼儿操作结果。

  活动延伸

  1、我们把正方形分成四分合回去和原来是一样大的,那分成五份呢,那分成六份还是一样大的吗?

  2、那我们下次活动的时候可以试一试,到底一样不一样?

  活动反思:

  信息技术的运用,在提高活动效率的同时为幼儿提供了展示的*台,也为幼儿共同学*,分享经验提供了帮助.本次活动中,教师充分运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播放、链接、互动操作等功能,实现了白板、教师、幼儿的有机互动。“正方形的面积守恒”这一概念的理解,无论从教师教的角度还是从幼儿学的角度都有一定的难度,传统的教学也是以幼儿的操作为主,在反复的操作中感知正方形的面积守恒,但是老师或请小朋友演示起来很繁琐。本节课我将传统教学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运用白板和投影展示幼儿的操作过程和拼摆的作品,又运用flash软件增加了课堂的随机性与互动性,方便且直观,幼儿可以随心所欲的表达自己的意见,而教师也可以有效的给予幼儿反馈,和幼儿很好的互动起来。同时在这一年龄阶段,认知活动中语言的作用明显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很大程度上表现了他们的思维,所以在活动中,我为幼儿尽可能多的提供表达的机会,通过提问、追问等方式引导幼儿积极思考、表达想法。

  白板的运用,减轻了教师操作学具、教具的繁琐,使教师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提高了活动效率。

  同时活动利用了信息技术色彩鲜明、图像清晰、操作快捷方便的优势,延长了幼儿注意的时间,提高了幼儿的学*兴趣,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大班数学数的守恒教案 2

  活动名称:

  (6以内)数的守恒

  活动目标:

  1、能不受物品的颜色、形状、大小以及空间排列形式、空间距离等的因素的影响,行成数的守恒能力。

  2、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3、激发幼儿学*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海洋背景图一张;小鱼贴板共六个;茶杯、茶盘共六套;玻璃杯2个;碗一个;木珠若干;小玩具若干。

  设计教师:李立*

  活动过程:

  一、复*点数6。

  海洋里要举行音乐舞会,与妈妈带小鱼来参加,请幼儿点数有多少条鱼。

  二、学*数的守恒。

  1、幼儿表演。

  (1)鱼妈妈和她的小鱼们表演第一个动作,排成一个漂亮的队形,请幼儿点数有几条鱼。

  (2)鱼妈妈和她的小鱼们变换第二个队形,请幼儿点数有几条鱼。

  (3)鱼妈妈和她的小鱼们变换第三个队形,请幼儿点数有几条鱼。

  (4)请幼儿讨论得出结论,无论排成什么样的队形,鱼的数目不变。

  2、茶杯配茶盘。

  (1)我们给每个茶杯配一个茶盘,看看茶盘够不够。配好后问:"茶杯和茶盘一样多吗?"(2)将茶盘摆成一排,茶杯收拢或堆起,问:"想一想茶杯和茶盘一样多吗?"在将茶杯一一放在茶盘里。

  (3)在将茶杯放开,茶盘叠在一起,再提问。

  (4)总结:虽然茶杯和茶盘不一样大小、颜色、形状,但数目一样多。

  3、将两只玻璃杯摆成一排,旁边放着装木珠的盒子,教师两只手各拿一个木珠,同时分别放在两个玻璃杯中,放在杯子1/2时问:"这个杯中木珠与那个杯中木珠一样多吗?"如不一

  样重新在做。

  4、请幼儿做两种难度的操作单。

  活动延伸:

  1、用磁性围棋排列图案,看看能排出多少种图案,并尝试记录。

  2、室外游戏——春风吹。

  (1)幼儿自行分成若干组,每组幼儿人数相等。

  (2)教师念儿歌:春风吹,春风轻轻的吹,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

  (3)儿歌一停,要求每组幼儿编排出各种各样的队形,然后说说:"我们组是x个人。

  大班数学数的守恒教案 3

  活动名称:

  (6以内)数的守恒

  活动目标

  1. 能不受物品的颜色、形状、大小以及空间排列形式、空间距离等的因素的影响,行成数的守恒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3. 激发幼儿学*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4. 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 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海洋背景图一张;小鱼贴板共六个;茶杯、茶盘共六套;玻璃杯2个;碗一个;木珠若干;小玩具若干。

  设计教师:李立*

  活动过程:

  一. 复*点数6。

  海洋里要举行音乐舞会,与妈妈带小鱼来参加,请幼儿点数有多少条鱼。

  二. 学*数的守恒。

  1. 幼儿表演。

  (1) 鱼妈妈和她的小鱼们表演第一个动作,排成一个漂亮的队形,请幼儿点数有几条鱼。

  (2) 鱼妈妈和她的小鱼们变换第二个队形,请幼儿点数有几条鱼。

  (3) 鱼妈妈和她的小鱼们变换第三个队形,请幼儿点数有几条鱼。

  (4) 请幼儿讨论得出结论,无论排成什么样的队形,鱼的数目不变。

  2. 茶杯配茶盘。

  (1) 我们给每个茶杯配一个茶盘,看看茶盘够不够。配好后问:"茶杯和茶盘一样多吗?"(2) 将茶盘摆成一排,茶杯收拢或堆起,问:"想一想茶杯和茶盘一样多吗?"在将茶杯一一放在茶盘里。

  (3) 在将茶杯放开,茶盘叠在一起,再提问。

  (4) 总结: 虽然茶杯和茶盘不一样大小、颜色、形状,但数目一样多。

  3. 将两只玻璃杯摆成一排,旁边放着装木珠的盒子,教师两只手各拿一个木珠,同时分别放在两个玻璃杯中,放在杯子1/2时问:"这个杯中木珠与那个杯中木珠一样多吗?"如不一样重新在做。

  4. 请幼儿做两种难度的操作单。

  活动延伸

  1. 用磁性围棋排列图案,看看能排出多少种图案,并尝试记录。

  2. 室外游戏--春风吹。

  (1) 幼儿自行分成若干组,每组幼儿人数相等。

  (2) 教师念儿歌:春风吹,春风轻轻的吹,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

  (3) 儿歌一停,要求每组幼儿编排出各种各样的队形,然后说说:"我们组是x个人。

  大班数学数的守恒教案 4

  活动设计背景

  中班幼儿在前期有了一定的数物关系,在进行10以内数物结合时有幼儿摆出了不同排列方法的物体,并引起班级许多小朋友的兴趣,大家都积极尝试不同的排列方法,所以,就考虑到设计这节课和孩子一起探索关于守恒的概念。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等量物品德数量不随实物的大小、颜色、种类及排列及排列形状的变化而改变,准确计算10以内物品的数量。

  2、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

  3、逐步树立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能尝试不同的排列方法

  活动准备

  教具:泡泡卡片、数字拼板、雪花片或干。大小不同的有孔珠子、棉线若干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是有相互问候

  2、集体活动。

  x创设情境:泡泡表演队来幼儿园演出了。看,他们20个队员分成了两组,每组演员都准备了精彩的节目,一起来看看吧。

  引导幼儿拿出学具“吹泡泡”按照大小或颜色分类分为两类泡泡摆成不同的造型,数数泡泡的数量,感受泡泡不论大小、颜色及造型的变化,每一类总数不变,都是10个泡泡。

  进一步感知10以内等量物品的守恒。

  请幼儿找出10个雪花片尝试不同的排列方式拼摆。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成果。

  3、分组活动。

  师:节目表演的太精彩了,可我发现演员们没有演出服和饰品。我们来帮它们一起做吧!

  第一组:制作手链。将10个一组大小不同珠子穿成手链并写上价格标签

  第二组:制作演出服。幼儿手中的彩色串珠组成牌龙,排列形式,规律不限。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各组请1-2名幼儿交流自己刚才玩了什么,做了什么活动,对数量相同的物品进行交换、排列之后发现了什么。

  5、 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数的守恒对于中班小朋友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怎样吧这样的一个比较难的数学概念形象化,让幼儿好接受呢?想到了用情境展开并贯穿教学活动,让幼儿体验数守恒现象。

  整个活动进行下来,感觉还是比较顺畅的,幼儿在活动中也基本掌握理解数的守恒概念。

  反思活动,有以下不足:

  1、 集体活动中的幼儿自主操作,感知物品数量不因排列形式的变化而改变,其实幼儿在操作中排列很多不同形式,但我在这个环节中并没有让幼儿将自己的成果在全班幼儿面前展示出来,幼儿的经验没有得到进一步提升,这是一个遗憾。

  2、 分组活动的材料投放比较单一,在5以内守恒使用这些教具,幼儿对此教具不太感兴趣。

  大班数学数的守恒教案 5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等量物品的数量不随实物的大小、颜色、种类及排列形状的变化而改变,准确计数10以内物品的数量。

  2、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

  3、逐步树立自信心和创造意识。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1、PPT(兔子背影、米背影各1只、兔子7只、米10只)

  2、幼儿操作卡、记号笔、小筐。

  活动过程:

  一、(弹琴律动引入)以到米奇家玩引入活动出示米图片引入活动:"嗨,小朋友,我是米奇要不要到我的妙妙屋玩啊?"师:"进入妙妙屋要念什么神奇的咒语呢?"(幼儿念咒语米斯嘎、木斯嘎、米!师出示PPT米奇妙妙屋)

  二、玩游戏-"猜影子"激发幼儿学*兴趣。

  师:妙妙屋里有两种小动物,是谁呢?这些是它们的背影,小朋友们来猜一猜。

  三、通过和妙妙屋里的动物表做游戏,初步得知等量物品的数量不随实物的大小、颜色、种类及排列形状的变化而变化,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

  (一)先来看小兔子们做游戏(复*6的守恒)

  1、师出示PPT,两排兔子,红色、灰色,大的、小的分别有6只。

  提问:

  ①"小朋友们看到了什么?"

  ②"这些只兔子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小结:原来它们的大小、颜色不一样,但是数字宝宝是一样的,数字宝宝一样,说明它们的数量一样。

  2、提问:

  ①小灰兔子很调皮,想和小朋友做游戏,请小朋友把眼睛闭上,数到10,看一看,看它们发生什么变化?

  ②小朋友数数现在有几只兔子,跟原来一样多吗?我觉得灰兔子少了两只,还剩4只,因为它的队伍变短了。

  师小结:原来它们的队形发生了变化,但是数字没有变,6只还是6只,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二)米奇妙妙屋的小主人来了,快看(感知新知识点数量:10的守恒)

  1、师出示PPT:10只性别、大小、造型不同的米,提问:

  ①"一共有几只米?"

  ②"这么多米,它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2、米们开始做游戏了,当变换一种队形后提问:

  ①"你们看米发生了什么变化?"

  ②"我们来数数变了队形后,和原来一样多吗?"师小结:虽然这些米的大小、颜色、造型都不一样,队形也发生了变化,但是它的数量始终都没有变。

  四、操作活动:图形操作卡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为了奖励小朋友,米带我们去图形城堡玩一玩(开律动)

  1、出示PPT,图形城堡到了,提问:看一看有哪些图形?这些图形一样吗?

  哪里不一样?有一样的地方吗?哪里一样?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

  2、验证:小朋友们都做完了吗?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总结:原来这些图形宝宝颜色不一样、形状不一样、排列顺序也不一样,但是它们的数字宝宝都是一样的,说明它们的数量一样多,这就叫数的守恒。

  五、活动延伸:家长游戏请10位家长到前面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随着音乐转圈,音乐停止时各做出一个不同的造型或变换一个不同的队形,让幼儿说一说哪变了,哪没变。

  六、结束部分站队,带小朋友到外面去玩一玩这个游戏。

  活动反思:

  本节课教学结构合理,幼儿兴趣,培养了幼儿手、口一致的数数,并复*数字1—10。通过让幼儿数出皮球的个数,在下图涂出出相对应的数量并圈出正确的数字这个过程,使幼儿学*数量的对应,感知把具体的量抽象成数的过程。幼儿非常积极的上前做题。但有一点,就是有个别幼儿还不会点数的,要加强数数的能力了。

  大班数学数的守恒教案 6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感知守恒得概念。

  2.在实验过程中能与同伴良好的沟通并大胆,清楚的表述自己实验的结果与想法。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让幼儿学*简单的数学题目。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重点难点

  1.能在实验过程中感知量的守恒的含义。

  2.能大胆,清楚的表述自己实验的结果与想法。

  活动准备

  1.量杯、透明瓶子、染色水溶液、不同大小的容器

  2.教师准备的课件

  活动过程

  1.创编故事情节,引发幼儿思考

  (1).教师:“有一天小熊小和狗拿着瓶子去猪爸的商店买一斤油,结果小熊和小狗发现猪爸卖出的一斤油不公*”。出示两个装有染色液体高矮粗细不同的两个瓶子,请幼儿观察。

  2.讨论小熊和小狗的油谁多谁少吗?

  (1)教师:“小朋友请你们说一说小熊和小狗的油谁多?为什么”?

  (2)幼儿表述自己猜想。

  (3)教师小结。教师“小朋友说谁多的都有,那么请小朋友看我做个实验,来检查一下到底谁多。

  3.教师进行实验

  (1)教师:“老师现在这里有两瓶水,一瓶代表是小熊的,一瓶代表是小狗的,我们来看看到底谁多“。

  (2)教师:“首先我把小熊这瓶水倒到量杯里,在水位处用红笔标示画一条线,接着我把小狗这瓶水倒到量杯里,也在水位处用红笔标示画一条线。

  (3)让幼儿观察水位红笔标示。教师:“小朋友你们发现什么啦”?“看看是不是两瓶水其实是一样多的”?

  (4)教师小结:“一样多的液体装在不同容器里,在装的过程中不增加不减少,两个容器中的液体是一样多的”。但有的时候看起来是不一样多,其实是一样多的。这就是量的守恒.

  4.继续故事情节,引出下一个实验

  (1)教师:“小熊和小狗买完油以后,又买了两瓶果汁,熊和小狗又有烦恼了,怎么这回的醋猪爸给的也不一样多“?

  5.幼儿猜想并记录自己的想法

  (1).教师:“请小朋友想想这回的小熊和小狗的果汁谁多谁少,并把猜想的结果记录在表上“。

  6.幼儿进行实验,并在幼儿实验组中设计几组水量不守恒的。

  (1)教师:“小朋友都有了自己的猜想,那么我们想的对不对呢?我们来做实验来检验一下。并把实验的结果记录在表中。”

  (2)指导幼儿进行实验。

  7.实验结果展示

  (1)每个小组说自己的实验结果,会有几组小朋友提出不同的意见,发现并不是所有组的水都是守恒的。

  (2)自己记录的表格。

  8.教师小结

  (1)教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组的水都是守恒的,有的小朋友的猜想就是错的,不要因为刚才老师做的那个实验水是守恒的就认为所有水都是守恒的,如何才能知道水量是否守恒,我们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知。

  9.继续故事,引出下一个实验

  (1)教师:小熊和小狗继续买东西,这回他们要买两瓶米,请小朋友看看这回他俩遇到什么问题了。

  (2)教师:这回小熊和小狗也知道想知道谁多谁少要做实验才能知道,可是他们发现实验了好几回怎么答案都不一样,他们想知道为什么?

  10.教师进行实验。(实验是要说明装容器的瓶子必须是干燥的)

  (1)教师拿出2个装有米的相同容器,一个内壁有水珠的量杯,一个内壁干燥的量杯。

  (2)先用内壁干燥的量杯证明这两个容器的米是相同多的。

  (3)然后再用内壁有水珠的量杯来量2个容器的米。

  (4)细心的孩子可能会在实验过程中指出内壁沾有前一个容器的米,如果没有在实验中发现,最后实验结果会发现第二个容器的米比第一个容器多。

  (5)请幼儿思考为什么结果会不一样。

  11.教师小结

  教师:我们会发现两次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因为量杯内有水珠,将米沾在了量杯内壁,所以导致第二杯多。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测量的时候一定要保证量杯内是干燥的,这样结果才回准确。

  12.继续故事情节

  教师:“小熊和小狗知道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了,他们想重新验证,但是又有问题出现了,他们的量杯丢了,怎么办啊?他们很着急,小朋友来帮助想想办法吧,没有量杯怎么才能做实验呢?美工区有一些容器和工具,每组可以利用这些想办法进行实验。

  13.引导幼儿想办法进行实验。

  引导幼儿用容器来测量,可以用画水位线来证明多少

  14.教师小结,联系生活

  教师:“今天我们做了很多实验,发现了我们不能被眼睛欺骗,有时候看着瓶子矮矮粗粗的,感觉装的东西很少,看着瓶子高高细细的,感觉装的东西很多,其实不一定。但是我们也不能认为所有的东西的量都是守恒的,如果想知道量是否守恒,只有通过实验才能证明。并且实验的过程还一定要保证测量物体的容器要是干燥的,这样结果才会准确。我们生活中也有量的守恒,我们去超市的时候小朋友可以注意一下装食品,饮料,物品大大小小的容器,形状不同,可是他们能装的量是一样多的,看看盒子,瓶子上的标示,你会发现他们到底谁和谁是一样的。

  活动反思

  优点:

  1、目标制定明确,各环节能围绕活动目标来进行。通过有效策略来突出活动的重点、难点,使活动过程更加顺畅。

  2、在活动过程中,关注了幼儿的学*特点,运用多种的策略,循序渐进的活动过程,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让孩子在游戏中通过实验感知量的守恒,很好地完成了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

  3、从幼儿参与活动的表现上来看,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老师以故事的形式贯穿始终,超市场景的设置,另外课件的巧妙设计与运用,也使孩子们身临其境,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

  4、在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地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在集体学*的基础上,关注每位幼儿的发展,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帮助,鼓励幼儿大胆动手尝试。

  不足:

  相对于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水*,课程设计内容相对单一,不够丰富,略显容易,欠缺难度。

  在课程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幼儿理解“量的守恒”,明确守恒的概念。

  对幼儿的启发,引导不够,应该在提出更多不同问题,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大班数学数的守恒教案 7

  活动设计:

  中班幼儿认知活动的具体形象性和行为的有意性明显发展,能依靠表象进行思维,认知活动的概括性使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增强,但仍显表面化、肤浅化。因此,木次活动选择的内容是图数守恒中的一个内容:7以内数的守恒,旨在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地学*数的守恒,通过自身的操作,初步感知物**置发生变化,总数不变的数现象。让幼儿在看一看、说一说、玩一玩中理解数的守恒,使幼儿对数的守恒有初步的概念。

  活动目标:

  1、能不受物体大小、颜色、形状以及排列形式的影响,感知7以内物体的数量。

  2、学会点数的方法,提升目测点数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数字1—7。

  2材料准备:PPT课件、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谈话激趣,引入活动。

  (1)图片导入,激发活动兴趣。

  指导语:海底世界要举行音乐舞会啦!你们看看舞会上都有谁来?

  (2)讲述规则,引出活动。

  指导语:参加舞会有个要求:每组要有两对小动物参加,而且他们的数量要一样多。现在跟老师一起看看有哪些小动物来参加舞会了。

  2、利用PPT,学*判断7以内的数量

  (1)感知数量多少与大小无关

  指导语:第一组来参加舞会的是什么小动物?这两队的乌龟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幼儿用数一数,比一比的方法)

  指导语:刚才有的小朋友说大乌龟的数量多,有的说大乌龟的数量比较少,到底谁多谁少,大家来帮忙数一数,小乌龟有几只?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大乌龟有几只?我们也用数字5来表示。

  小结:大乌龟有5只,小乌龟也有5只,虽然它们的大小不一样,但是它们的数量一样多,所以都可以参加舞会。

  (2)感知数量多少与形状无关

  指导语:小鱼也成群结队的游来了,上面这组的小鱼叫什么?下面这组的小鱼叫什么?(引导幼儿感受上下两边小鱼形状不同)

  指导语:三角形的多彩鱼有几条?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长长的小丑鱼有几条?我们也用数字7来表示。

  小结:三角形的多彩鱼有7只,长长的小丑鱼有7只。虽然它们的形状不一样,但是它们的数量一样。他们都能参加舞会。

  (3)感知数量多少与颜色无关

  指导语:下一组入场的是谁呢?左边的水母和右边的水母看起来有什么不一样呢?(引导幼儿感受水母颜色不同)

  指导语:水母说:“我们是按要求来的。”请你们分开来数一数绿色水母有几只?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粉色水母有几只?我们也用数字6来表示。它们是不是一样多?

  小结:原来绿色水母有6只,粉色水母有6只,虽然它们的颜色不一样,但是它们的数量一样。它们都能参加舞会。

  (4)感知数量多少与排列方式无关

  指导语:音乐舞会开始了,第一个表演节目的是小章鱼。它们随音乐翩翩起舞,不停地变换队形,(引导幼儿感受左右两边章鱼队形不同)它们一会变成一字型,一会变**字形。数一数一字型的章鱼有几只?人字形的章鱼有几只?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小结:一字型的章鱼有7只,人字形的章鱼有7只。虽然章鱼排的队形不一样,但他们的数量一样。

  总结:无论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排列顺序不同,两队只要数量相同,都可以用同一个数来表示。

  3、操作小动物图片,巩固7以内数量的等量判断。

  (1)介绍材料

  第一组:根据数量一样,判断入场资格。

  指导语:这些来参加舞会的小动物哪两队可以参加吗?请你把它们找出来用打“√”表示。

  第二组:看数贴螃蟹。

  指导语:两队的小螃蟹数量要一样才可以一起参加舞会,请你把走丢的小螃蟹找回来。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指导。

  (3)交流验证,检查操作结果

  ①请个别幼儿进行交流

  ②引导幼儿用数一数、比一比的方法检查操作结果。

  (4)小结:一些大小形状不同、颜色不同或者排列不一样的东西,可以用数一数和比一比的方法,就能知道他们的数量是不是一样了。

  4、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小动物今天很喜欢和你们一起做游戏,如果你们还想找它们一起玩,老师把这些材料投放到数学区,你们可以继续操作。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最关系,让幼儿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整个教学以海底舞会游戏为主线,把各环节串联在一起,各环节层层递进,体现了数学教学的完整性和主题性,便于幼儿掌握学*的内容。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自主探索,让幼儿在愉快的操作中感知数的守恒,让枯燥的数学活动变得更有意思。活动中教师能及时小结,帮助幼儿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不足之处:记录卡的使用过于单一,没有考虑到不同层次幼儿的操作水*。投放的材料可以增加摆一摆等形式。

  大班数学数的守恒教案 8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等量物品的数量不随实物的大小、颜色、种类及排列形状的变化而改变,准确计数10以内物品的数量。

  2、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

  3、逐步树立自信心和创造意识。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学过5以内数的守恒,幼儿学会念咒语和“十个印第安小朋友”的游戏玩法。

  2、教具准备:米奇玩具1只,磁性教具若干(兔子背影、鱼背影、米老鼠背影各1只、兔子5只、鱼7条、米老鼠10只)

  3、环境创设:米奇妙妙屋一间,布置成小舞台样。

  4、幼儿操作学具、记录纸、铅笔、托盘各45份。

  5、背景音乐4首。

  活动过程:

  一、以到米奇家玩引入活动

  师出示米老鼠布绒玩具引入活动:“嗨,小朋友,我是米奇要不要到我的妙妙屋玩啊?”

  师:“进入妙妙屋要念什么神奇的咒语呢?”

  (幼儿念咒语,师边掀开用布遮住的米奇妙妙屋)

  二、玩游戏—“猜影子”激发幼儿学*兴趣。

  师:妙妙屋里有三种小动物,是谁呢?这些是它们的背影,小朋友们来猜一猜。

  三、通过观看妙妙屋里的动物表演舞蹈,初步得知等量物品的数量不随实物的大小、颜色、种类及排列形状的变化而变化,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

  师:小动物们要表演节目给小朋友看,小朋友要注意观察它们的队形发生什么变化?

  (一)欣赏第一个节目《兔子舞》(复*5的守恒)

  1、在音乐《兔子舞》的伴奏中,师出示5只穿着不一样的、动态不一样的兔子。

  提问:

  ①“这几只兔子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②“一共有几只小兔子?”

  2、在《兔子舞》音乐伴奏下,师在妙妙屋舞台中操作5只兔子的`磁性教具,进行表演舞蹈,当变换一种队形后,音乐停止时。

  提问:

  ①兔子的队形发生什么变化?

  ②小朋友数数现在有几只兔子,跟原来一样多吗?

  ③请1个小朋友到大记录卡上记录上这次兔子表演时队形的变化,并引导全班幼儿一起验证该幼儿记录是否正确。

  3、师引导幼儿通过《兔子舞》大记录卡上5只兔子队形变化的记录情况,体验5守恒的有趣现象?

  师小结:不论5只兔子的队形怎么变,5只还是5只,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二)欣赏第二个节目《水中芭蕾》(感知新知识点:7的守恒)

  1、在音乐《四小天鹅》伴奏中,师逐一出示7条大小、颜色、形状不一样的鱼。

  提问:

  ①“这些鱼有哪些不同?”

  ②“一共有几条鱼参加表演?”

  2、师在《四小天鹅》伴奏音乐中,操作7条鱼表演水中芭蕾舞,当变换一种队形后,音乐停止时。

  提问:

  ①现在鱼的队形有没有发生变化?

  ②小朋友数数现在有几条鱼在表演舞蹈?和原来一样多吗?

  ③请1个小朋友到《水中芭蕾》的大记录卡上记录上这次鱼表演时的队形变化,引导全班幼儿一起验证该幼儿记录是否正确。

  3、师引导幼儿通过《水中芭蕾》大记录卡上7条鱼队形变化的记录情况,体验7的守恒的有趣现象。

  师小结:7条鱼虽然颜面、大小、形状不一样,不论摆的队形怎么变,但总数数量都不会变,7条鱼还是7条鱼。

  (三)欣赏第三个节目《米老鼠恰恰恰》(感知新知识点数量:10的守恒)

  1、在音乐《恰恰恰》伴奏中,师出示:10只性别、大小、穿着不同的米老鼠,

  提问:

  ①“这几只米老鼠哪里不同?”

  ②“一共有几只米老鼠表演舞蹈?”

  2、师在《恰恰恰》舞曲伴奏中,操作10只米老鼠表演《米老鼠恰恰恰》当变换一种队形后音乐停止时。

  提问:

  ①“米老鼠的队形变化没?”

  ②“我们来数数变了队形后,有几只米老鼠在表演?和原来一样多吗?”

  ③请1个小朋友到《米老鼠恰恰恰》大记录卡上记录这次米老鼠表演时队形的变化,引导全班幼儿一起验证该幼儿记录是否正确。

  3、师引导幼儿通过《米老鼠恰恰恰》大记录卡上10只米老鼠队形变化的记录情况,体验10的守恒的有趣现象。

  师小结:不管这10只米老鼠排成什么队形,始终都是10只米老鼠。

  四、游戏活动—“十个印第安小朋友”

  师:小朋友闭上眼睛,数到3时打开眼睛看着我们今天的游戏一次要请几个小朋友出来玩游戏。

  五、幼儿操作

  1、幼儿根据不同歌曲指示,分组拿操作学具到自己座位上进行操作。

  2、播放轻音乐,幼儿安静地分组进行操作学具,并将操作结果记录到记录纸上。

  第一组学具:形态各异的兔子

  第二组学具:颜色不同的小鱼

  第三组学具:颜色不同的星星

  六、延伸活动—完成操作册练*

  大班数学数的守恒教案 9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等量物品的数量不随实物的大小、颜色、种类及排列形状的变化而改变,准确计数10以内物品的数量。

  2、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

  3、逐步树立自信心和创造意识。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1、PPT(兔子背影、米背影各1只、兔子7只、米10只)

  2、幼儿操作卡、记号笔、小筐。

  活动过程:

  一、(弹琴律动引入)以到米奇家玩引入活动出示米图片引入活动:"嗨,小朋友,我是米奇要不要到我的妙妙屋玩啊?"师:"进入妙妙屋要念什么神奇的咒语呢?"(幼儿念咒语米斯嘎、木斯嘎、米!师出示PPT米奇妙妙屋)

  二、玩游戏-"猜影子"激发幼儿学*兴趣。

  师:妙妙屋里有两种小动物,是谁呢?这些是它们的背影,小朋友们来猜一猜。

  三、通过和妙妙屋里的动物表做游戏,初步得知等量物品的`数量不随实物的大小、颜色、种类及排列形状的变化而变化,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

  (一)先来看小兔子们做游戏(复*6的守恒)

  1、师出示PPT,两排兔子,红色、灰色,大的、小的分别有6只。

  提问:

  ①"小朋友们看到了什么?"

  ②"这些只兔子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小结:原来它们的大小、颜色不一样,但是数字宝宝是一样的,数字宝宝一样,说明它们的数量一样。

  2、提问:

  ①小灰兔子很调皮,想和小朋友做游戏,请小朋友把眼睛闭上,数到10,看一看,看它们发生什么变化?

  ②小朋友数数现在有几只兔子,跟原来一样多吗?我觉得灰兔子少了两只,还剩4只,因为它的队伍变短了。

  师小结:原来它们的队形发生了变化,但是数字没有变,6只还是6只,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二)米奇妙妙屋的小主人来了,快看(感知新知识点数量:10的守恒)

  1、师出示PPT:10只性别、大小、造型不同的米,提问:

  ①"一共有几只米?"

  ②"这么多米,它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2、米们开始做游戏了,当变换一种队形后提问:

  ①"你们看米发生了什么变化?"

  ②"我们来数数变了队形后,和原来一样多吗?"师小结:虽然这些米的大小、颜色、造型都不一样,队形也发生了变化,但是它的数量始终都没有变。

  四、操作活动:图形操作卡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为了奖励小朋友,米带我们去图形城堡玩一玩(开律动)

  1、出示PPT,图形城堡到了,提问:看一看有哪些图形?这些图形一样吗?

  哪里不一样?有一样的地方吗?哪里一样?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

  2、验证:小朋友们都做完了吗?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总结:原来这些图形宝宝颜色不一样、形状不一样、排列顺序也不一样,但是它们的数字宝宝都是一样的,说明它们的数量一样多,这就叫数的守恒。

  五、活动延伸:家长游戏请10位家长到前面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随着音乐转圈,音乐停止时各做出一个不同的造型或变换一个不同的队形,让幼儿说一说哪变了,哪没变。

  六、结束部分站队,带小朋友到外面去玩一玩这个游戏。

  活动反思:

  本节课教学结构合理,幼儿兴趣,培养了幼儿手、口一致的数数,并复*数字1—10。通过让幼儿数出皮球的个数,在下图涂出出相对应的数量并圈出正确的数字这个过程,使幼儿学*数量的对应,感知把具体的量抽象成数的过程。幼儿非常积极的上前做题。但有一点,就是有个别幼儿还不会点数的,要加强数数的能力了。

  大班数学数的守恒教案 10

  故事背景:

  小朋友们要毕业了,老师用同样长度的漂亮丝带,扎了五颜六色的花送给他们。他们收到礼物都很开心,忽然皮皮发现她和琳琳的花大小怎么都不一样呢,便跑去问老师:“我和琳琳的花为什么不一样大啊?”老师说:“那你们自己拆开比一比吧!”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理解物体的形状,位置发生变化后,物体的长度保持不变。

  2.发展幼儿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3.学会正确的比较长短的方法。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

  故事挂图《老师的礼物》丝带卡片。相同长度的绳子两根。

  学具准备:

  丝带卡片。相同长度的绳子两根。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与幼儿一起玩“吵嘴的小蛇。”的游戏。游戏玩法。

  老师这里有两条小蛇,他们在吵架,吵架吵的可凶了,为什么吵架呢?让我来问一问吧!

  哦我知道了,原来他们都觉得自己是最长的,谁也不甘示弱,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替他们量量吧,看看谁是最长的。

  教师出示教具两根绳子,带领幼儿比较长度,并教给幼儿正确地比较长短的方法,两根绳子的一端对齐,将两根绳子拉长,目测比较长短即可。

  2.教师出示故事挂图《老师的礼物》,讲故事并引导幼儿回答问题。教师:皮皮发现他和玲玲的花有什么不一样呢?

  皮皮比较之后,发现什么问题?

  二,集体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故事内容,比较丝带的长短。

  教师:小朋友们,老师也拿了四条丝带,做成了礼物要送给你们。教师出示用丝带做成的这个礼物。

  教师:这四个小礼物,玩法可多了。

  老师示范礼物的玩儿法,吸引小朋友的兴趣。

  教师:老师有个秘密要告诉小朋友,做这4个礼物的丝带是一样长的,你们相信吗?

  教师将4个礼物分别拆开,比较长短。

  教师:原来做礼物的四条丝带是一样长的。

  物体的长度,不因它的颜色和位置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2.小蛇的情景再现,变化弯曲的样子,比较长短。

  教师:刚才两条小蛇玩累了,睡着了,他们睡觉的姿势是不一样的,一条弯曲成s形,另一条蜷缩成了一团。

  教师:小朋友们这两条小蛇是一样长的吗?我们拆开来比较一下吧!

  三,操作活动。

  第一组,教师仔细观察学具图片上两条造型不同的丝带,并比较它们的长短。第二组,教师发给幼儿相同长度的毛线,要幼儿自由摆出不同的形状。

  四,延伸活动。

  1.园内延伸。

  (1)课外活动时,教师在场地中用相同长度的两根跳绳围出两个不同的图形,让幼儿借助自己的小脚测量一下,两根跳绳是一样长的。

  (2)园内完成《操作册》第61,62页。

  2.家庭延伸。

  (1)家长与幼儿一起在生活中探讨其他的测量方法。

  (2)家庭完成《亲子册》第61,62页。

  活动反思:

  开展此次长度守恒活动前,幼儿已经具有测量的相关经验,对于测量需要掌握的方法也有了一定的基础。我结合前几次的测量活动,依据幼儿活动的热情,请幼儿继续寻找生活材料,探讨长度守恒的原理。

  活动的环节很简单:提出问题——介绍游戏规则——请幼儿自由探索——总结操作的经验。

  为什么要创设简单的环节进行操作呢?我有几点想法。

  第一,幼儿已经具备测量方法的经验,因此简单的回忆和提出问题就能够唤起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

  第二,大班幼儿已经具备独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创设情景或者游戏式的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大班幼儿的自主自愿性,体现活动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第三,为幼儿创设宽松的操作氛围,给幼儿的思考留有足够的空间,便于幼儿从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也能够通过充足的操作时间发现幼儿的问题,更加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


大班数学数的守恒教案(10)份扩展阅读


大班数学数的守恒教案(10)份(扩展1)

——中班数学数的守恒教案通用10篇

  中班数学数的守恒教案 1

  活动目标:

  1、能不受事物颜色,形状,大小,排列或其他因素的影响,感知5以内等量物体的数守恒。

  2、能够幻灯片出示的图片,使幼儿摆出相对应的图案。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幻灯片、录音机、彩色吸铁石、不同图形的卡片

  知识经验准备:

  能够手口一致的点数五。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播放喜洋洋的音乐,“小朋友们,看看前面的大草原,漂不漂亮,今天在这片丽的大草原上要举办一场舞会,我们来看看都谁来参加了这场舞会。”通过幼儿熟悉的音乐,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以及参加活动的'兴趣。

  (2)出示半张红太狼的图片,让小朋友们猜一猜,是谁来参加的这场舞会,幼儿猜出是红太狼之后,出示排列整齐的五张红太狼的图片,使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五,然后请一名幼儿将图片上红太狼排列出来的队形用红色吸铁石摆放在黑板上。然后用相同办法请出美羊羊,用黄色的的吸铁石将美羊羊的队形摆放在黑板上。

  (3)让小朋友用不同颜色的吸铁石,通过点数的方法得知,虽然颜色不一样,但是他们都是5。

  (4)接着将故事进行下去,红太狼和美羊羊得知自己和对方一样多之后,美羊羊将自己变大并且换了一个队形,红太狼也换了一个队形,让5只变了队形大小不同的美羊羊和变了队形的红太狼进行比较,看看他们是一样多还是谁多谁少,得出结果,他们虽然队形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但是他们都是5。

  (5)结束故事:红太狼知道自己怎么变也没有美羊羊多,不高兴的回家了,而美羊羊在红太狼走后,自己跳的很开心,一直跳到天黑,也回家了。

  操作活动:

  (1)将幼儿分成四组,出示四组图片,请小朋友进行比较,谁多谁少,只要答对就奖励幼儿装有图片的信封,第四组图片是老虎和松鼠的比较,比较完交幼儿《上山打老虎》的手指操,巩固知识。

  (2)让四组幼儿打开老师发给他们的礼物,根据小组编号,按照幻灯片上出示的图片,摆出相应的图形,谁先摆好,将摆好的图片摆到前面的黑板上,四组全部摆完之后,比较他们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活动结束:

  让幼儿去外面寻找自己喜欢的数字五,进行比较: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活动延伸:

  回家看看爸爸妈妈双手,比较他们的手指是不是一样多。

  中班数学数的守恒教案 2

  活动目标:

  1、学会顺数与倒数,学会顺接数、倒接数。

  2、在游戏中感知倒数与顺数的规律,开拓幼儿的思维发展。

  3、情感上:使幼儿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积极主动的学*,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理解顺数与倒数的内在规律。

  活动难点

  学*倒数、倒接数

  活动准备:

  1、课件。

  2、幼儿操作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以三只小猪学数学引入。

  1、今天三只小猪要给小朋友们讲三兄弟捉迷藏时发生的有趣的事

  情。(教师配合课件,讲故事“三只小猪捉迷藏”)

  2、概况故事中的发生的数学趣事,老大不会10以内的顺数和倒数,

  更不会10以内的顺数接着数和倒数接着数。

  二、请小朋友们配合课件“数苹果”,一起学*10以内的顺数和倒数。教师小结:顺数是从小的数开始数,比如第一个数字是1,顺数的方法就是1、2、3、4、5、6、7、8、9、10,倒数就是从大的数字往小的数字数,比如第一个数字是10,倒数的方法就是10、9、8、7、6、5、4、3、2、1。

  三、欣赏童谣《我们一起数房子》,通过欣赏和跟唱童谣,巩固学到的顺倒数知识。

  四、幼儿操作活动。

  1、猪妈妈喊小猪回家吃饭了,可是小猪的花园旁有坏狐狸在蹲着,想要吃他们三兄弟,猪妈妈在花园里布置了道路迷宫,只有走对正确的路才能

  回到家。正确的路上按照倒数的方法表示着10、9、8、7??.的数字,请小朋友们用笔按照倒数的方法把所有的数字连起来,帮助小猪回家。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表扬完成的`又快又好的幼儿。

  五、游戏活动。

  翻牌接龙游戏:用倒数的方法接龙,教师翻开一张牌(如红色6),手持红色数字6的幼儿要立刻站起来大声的说出“6”,而手持红色数字“5”“4”“3”“2”“1”的幼儿依次接上,要求大声的说出自己的数字。

  六、顺数倒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1、电梯上下楼时显示的数字顺序;红绿灯;微波炉等。

  2、出示“快乐暑假倒计时”课件,让幼儿先用顺数的方法数一数今天离放暑假还有几天(跟着标记好的日历,全班一起数),得到数字是“7”,引导幼儿想想,今天过完了,明天还剩几天?后天还剩几天?大后天呢?从而使幼儿初步认识到倒数的方法在计算重要日子时的使用方法。

  七、结束

  老师在班级活动厅里画好了“跳房子”的格子,小朋友们回班后可以用顺数和倒数的方法一起玩“跳房子”。

  中班数学数的守恒教案 3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对数的形成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我们设计这个活动,以讲故事的形式开展教学,视听结合,把幼儿带入童话世界,既激发幼儿学数学的兴趣及对幼儿进行社会化教育,又让幼儿感知相同数量的物体,不论颜色、形状、名称及排列形式怎么变化其数量不变。另外,在幼儿操作练*部分,我们采用电脑作为幼儿的学具,让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6以内数的守恒,达到在玩中轻松学数学的`目的。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感知相同数量的物体,不论颜色、形状、名称及排列形式怎么变化其数量不变。

  (2)通过视听结合及玩中学的方式,激发幼儿学数学的兴趣。

  (3)对幼儿进行社会化教育,培养幼儿心中有他人、关爱他人的情感。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大屏幕、幼儿每人一台电脑、音乐:《和你在一起》

  活动过程:

  (一)活动前导语

  小朋友,我想讲一个故事,你们想不想听?(想)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中说了些什么吧!

  (二)活动中

  1、出示课件1(小兔家、小白兔、小灰兔)

  兔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小白,一个叫小灰。有一天,兔妈妈生病了,“这可怎么办呀?”急坏了小白和小灰。它们商量要去找些有营养的好吃的给妈妈补补身体,让妈妈尽快好起来!于是,它们提着篮子出门了。

  2、出示课件2(红、黄两排蘑菇同数异长、各5个、小白、小灰)

  它们走呀走呀,看见草地上长了许多鲜嫩鲜嫩的蘑菇。于是,它们都采一些蘑菇。请大家比一比,小白和小灰谁采的蘑菇多,谁采的蘑菇少,还是一样多?为什么?(如果幼儿答不出,可引导幼儿点数)

  教师小结:虽然这两排蘑菇的颜色不一样,排列形式是一排长、一排短,但因为它们都是5个蘑菇,所以它们一样多。

  3、出示课件3(大小不同的红、白萝卜同数异位、小白、小灰)

  它们又来到萝卜地里,地里的萝卜水灵灵的,一定很好吃吧!小白拔了许多白萝卜,小灰拔了许多红萝卜。请小朋友比一比,小白和小灰谁采的萝卜多,谁采的萝卜少,还是一样多?为什么?

  教师小结:虽然萝卜颜色不一样,排列形式和大小都不一样,但因为它们都是6个,所以它们一样多。

  4、出小白、小灰示课件4(一棵苹果树、一棵梨树,大小、排列各异、小白、小灰)

  “哥哥,哥哥,你看,前面有两棵果树。你说是苹果多, 还是梨多?”小灰回答不了小白提出的问题,它请小朋友帮助回答。(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虽然苹果和梨的排列形式、大小都不一样,但因为它们都是6个,所以它们一样多。

  5、出示课件5(开满鲜花的草地、小白、小灰)

  小白、小灰提着满满一篮子食物准备回家了。它们在路上看见五颜六色的鲜花。“哇!真美呀,送几朵给妈妈,妈妈一定很高兴!”于是,它们采了一些鲜花。

  6、出示课件6(小白和红花、小灰和黄花)

  请小朋友比一比,小白和小灰谁采的花多,谁采的花少,还是一样多?为什么?

  教师小结:虽然红花和黄花的排列形式、大小都不一样,但因为它们都是6朵,所以它们一样多。

  7、出示课件7(兔妈妈、小白、小灰)

  小白、小灰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家。兔妈妈见自己的孩子知道关心自己、体贴自己,高兴得病都好了。

  8、随音乐进行歌表演《和你在一起》,出示课件7中兔妈妈、小白、小灰在跳舞。

  教师总结:小朋友,你们在生活中也会关心别人吗?老师相信你们只要心中有他人,处处为他人着想,你就一定会成为和小白、小灰一样的好孩子!

  延伸活动:

  上机进行电脑操作练*。

  教师示范一道电脑操作题,并演示进行游戏的方法,幼儿有序地上机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中班数学数的守恒教案 4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排除外部因素(颜色、大小、空间排列形式、空间距离)的干扰,并理解体验5以内数的守恒。

  2、培养幼儿对数的兴趣,从而发展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惯。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让幼儿感知数的守恒。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来验证数的守恒。

  教学准备:

  1、情景表演(数量相同,大小不同,引起2个小动物发生争吵)请中班幼儿来表演。

  2、课件(制作大小不一,颜色不一,排列不一的花)

  3、操作材料,用卡纸做的三角形(2个颜色,大小)

  教学过程:

  一、景表演

  提问:小朋友你看他们怎么吵起来呢,让老师去看看,看看有什么要帮忙的?

  (从中引入数的守恒,教师可小结虽然箩筐的大小不一,但里面装的东西的数量是不变的,是一样多的.)

  二、学*数的守恒

  1、看课件

  (1)、出示两幅颜色不同的花,让幼儿观察,说说什么不同?并数数数量是不是相同的。

  小结:刚才的花啊,颜色不同,但是它的数量是相等的,都是5。

  (2)、出示大小不同的两幅画,先让幼儿观察,提问:大的有几朵?小的有几朵?除了颜色一样以外还有哪里是一样的?

  小结:一个大的和一个小的他们数量都是一样的,都是5,所以看东西的数量是不是一样多的,和大小没有关系。

  (3)、出示四幅排列不同队行的图,让幼儿观察,他们哪里不同?哪里是一样的?

  小结:虽然他们排队的方式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数量还是一样的,都是5。

  三、幼儿操作

  (1)、老师告诉幼儿操作的方法,每个小朋友只能拿5个图形宝宝,组成不同形状的图形。

  (2)、请每组推选一个好的,上来到投影前演示给小朋友看,让他自己说说。(自己的方案)

  四、老师总结

  刚才啊,4组小朋友选上来的代表啊,各个都棒极了,都用不同的方法演示了,其实啊我们的生活中啊,还有许多像颜色不同,大小不同,但数量是相同的东西,下面老师就带你们去一起找找吧。

  教学反思:

  数的守恒对于中班小朋友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怎样吧这样的一个比较难的数学概念形象化,让幼儿好接受呢?想到了用情境展开并贯穿教学活动,让幼儿体验数守恒现象。

  整个活动进行下来,感觉还是比较顺畅的,幼儿在活动中也基本掌握理解数的守恒概念。

  中班数学数的守恒教案 5

  设计思路:

  *阶段我发现班级幼儿对米奇妙妙的动画片很感兴趣,米奇妙妙屋里的一个个问号更是深深地吸引着幼儿的目光。幼儿的主动学*来自幼儿自身的兴趣。于是,我就设计了《数的守恒(5以内)》这个数学活动,创设了米奇妙妙屋的情景,以欣赏米奇妙妙屋里动物们表演舞蹈贯穿整个活动。活动中我为避免传统数学活动的枯燥无味,就将音乐和游戏有机地整合到数活动中,让枯燥的数学"动"起来;同时我还大胆尝试让幼儿用简单符号进行记录。就这样,幼儿从设计的各个环节中,感受到数的守恒现象,体验了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等量物品的数量不随实物的大小、颜色、种类及排列形状的变化而改变,准确计数5以内物品的数量。

  2、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学过5以内数,幼儿学会念咒语和"十个印第安小朋友"的游戏玩法。

  2、教具准备:米奇玩具1只,磁性教具若干(兔子背影、鱼背影、米老鼠背影各1只、兔子5只、鱼7条、米老鼠10只)3、环境创设:米奇妙妙屋一间,布置成小舞台样。

  4、幼儿操作学具、记录纸、铅笔、托盘各45份。

  5、背景音乐4首。

  活动过程:

  一、以到米奇家玩引入活动师出示米老鼠布绒玩具引入活动:"嗨,小朋友,我是米奇要不要到我的妙妙屋玩啊?"师:"进入妙妙屋要念什么神奇的咒语呢?"(幼儿念咒语,师边掀开用布遮住的米奇妙妙屋)

  二、玩游戏—"猜影子"激发幼儿学*兴趣。

  师:妙妙屋里有三种小动物,是谁呢?这些是它们的背影,小朋友们来猜一猜。

  三、通过观看妙妙屋里的动物表演舞蹈,初步得知等量物品的数量不随实物的大小、颜色、种类及排列形状的变化而变化,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

  师:小动物们要表演节目给小朋友看,小朋友要注意观察它们的队形发生什么变化?

  (一)欣赏第一个节目《兔子舞》(学*3的守恒)

  1、在音乐《兔子舞》的伴奏中,师出示3只穿着不一样的、动态不一样的兔子。

  提问:

  ①"这几只兔子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②"一共有几只小兔子?"

  2、在《兔子舞》音乐伴奏下,师在妙妙屋舞台中操作5只兔子的磁性教具,进行表演舞蹈,当变换一种队形后,音乐停止时。

  提问:

  ①兔子的队形发生什么变化?

  ②小朋友数数现在有几只兔子,跟原来一样多吗?

  ③请1个小朋友到大记录卡上记录上这次兔子表演时队形的变化,并引导全班幼儿一起验证该幼儿记录是否正确。

  3、师引导幼儿通过《兔子舞》大记录卡上3只兔子队形变化的记录情况,体验5守恒的有趣现象?

  师小结:不论3只兔子的队形怎么变,3只还是3只,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二)欣赏第二个节目《水中芭蕾》(感知新知识点5的守恒)

  1、在音乐《四小天鹅》伴奏中,师逐一出示7条大小、颜色、形状不一样的鱼。

  提问:

  ①"这些鱼有哪些不同?"

  ②"一共有几条鱼参加表演?"

  2、师在《四小天鹅》伴奏音乐中,操作5条鱼表演水中芭蕾舞,当变换一种队形后,音乐停止时。

  提问:

  ①现在鱼的队形有没有发生变化?

  ②小朋友数数现在有几条鱼在表演舞蹈?和原来一样多吗?

  ③请1个小朋友到《水中芭蕾》的大记录卡上记录上这次鱼表演时的队形变化,引导全班幼儿一起验证该幼儿记录是否正确。

  3、师引导幼儿通过《水中芭蕾》大记录卡上5条鱼队形变化的记录情况,体验7的守恒的.有趣现象。

  师小结:5条鱼虽然颜面、大小、形状不一样,不论摆的队形怎么变,但总数数量都不会变,7条鱼还是7条鱼。

  (三)欣赏第三个节目《米老鼠恰恰恰》(感知新知识点数量:5的守恒)

  1、在音乐《恰恰恰》伴奏中,师出示:5只性别、大小、穿着不同的米老鼠,提问:

  ①"这几只米老鼠哪里不同?"

  ②"一共有几只米老鼠表演舞蹈?"

  2、师在《恰恰恰》舞曲伴奏中,操作5只米老鼠表演《米老鼠恰恰恰》当变换一种队形后音乐停止时。

  提问:

  ①"米老鼠的队形变化没?"

  ②"我们来数数变了队形后,有几只米老鼠在表演?和原来一样多吗?"。

  ③请1个小朋友到《米老鼠恰恰恰》大记录卡上记录这次米老鼠表演时队形的变化,引导全班幼儿一起验证该幼儿记录是否正确。

  3、师引导幼儿通过《米老鼠恰恰恰》大记录卡上5只米老鼠队形变化的记录情况,体验5的守恒的有趣现象。

  师小结:不管这5只米老鼠排成什么队形,始终都是5只米老鼠。

  四、游戏活动—"十个印第安小朋友"师:小朋友闭上眼睛,数到3时打开眼睛看着我们今天的游戏一次要请几个小朋友出来玩游戏。

  五、幼儿操作

  1、幼儿根据不同歌曲指示,分组拿操作学具到自己座位上进行操作。

  2、播放轻音乐,幼儿安静地分组进行操作学具,并将操作结果记录到记录纸上。

  第一组学具:形态各异的兔子第二组学具:颜色不同的小鱼第三组学具:颜色不同的星星六、延伸活动—完成操作册练*附:记录卡附:游戏"十个印第安小朋友"玩法请1名幼儿当组长,在清唱歌曲"十个印第安小朋友"歌声中,组长去请出9名幼儿后,念"我变、我变、我变变变"的咒语,整组幼儿自由合作,组合设计动作,变换队形后,老师引导其它幼儿一起验证组长邀请的人数是否正确,错误的要跳10下。若场地允许,可若干组同时进行。

  活动反思:

  该活动设计独特新颖,别具一格,能将动感音乐有机融入到枯燥的数学活动。活动中能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幼儿主动学*、主动探索。师幼互动好,幼儿课堂常规好。活动过程能注意由浅入深,紧扣活动中心,层层递进,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记录卡的使用执教者大胆放手让幼儿尝试运用符号表示物体的数量、排列形状等,从小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思维*惯,并能有效达到帮助幼儿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活动中教师能及时小结,及时帮助幼儿梳理知识点,知识点能把握在让幼儿跳一跳够得着的高度,有效达到预设的各项目标。

  中班数学数的守恒教案 6

  数学:复*10以内的数

  活动目标:

  1、能不受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和排列方式的影响,正确判

  断10以内的数量。

  2、能将10个物体用不同的形式排列。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1)小兔采蘑菇的情境图、三组蘑菇大卡片(如图)。

  (2)每组一份工字钉(30~50个,颜色、大小各异),每人一块泡沫板。

  材料配套:教育挂图、操作材料练*。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复*10以内数的点数方法。

  ★出示小兔采蘑菇的情境图。

  ★引导语:春天来了,小兔到森林里去采蘑菇,每只小兔都找到了许多蘑菇,心里很高兴。可是,它们都说自己找到的蘑菇数量最多,结果争吵了起来。小朋友,你能告诉小兔们谁的蘑菇数量多吗?你是用什么方法数的?

  ★出示三组蘑菇大卡片,引导幼儿观察、点数,并说说自己的点数方法。

  ★小结:这些蘑菇有大的、小的、白的、黑的,横着排的、竖

  着排的,还有堆在一起你的。输的时候可以横着数,也可以竖着数,注意要按顺序一个一个地数,不能重复数,也不能漏数。三组蘑菇我们一一数数就知道它们都是一样多的,每只小兔都找到了10朵蘑菇。

  2、集体操作,感知10以内数的`守恒。

  ★引导语:你们能用10个蘑菇摆出和刚才三组图不一样的图吗?

  ★引导幼儿观察之前的三组蘑菇图,设想不同的排列方式。★引导幼儿每次用10个蘑菇(工字钉)在轻泡板上插摆出自己设计的图样,并与同伴交流蘑菇数量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启发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式证明数量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仍是一样多。

  ★小结:不管蘑菇的颜色、大小、排列方式怎么变化,它们的数量始终都是一样的,都是10个。

  3、完成操作材料,巩固10以内数的点数方法和守恒知识。

  4、结合教育挂图集体讲评。

  中班数学数的守恒教案 7

  活动设计:

  中班幼儿认知活动的具体形象性和行为的有意性明显发展,能依靠表象进行思维,认知活动的概括性使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增强,但仍显表面化、肤浅化。因此,木次活动选择的内容是图数守恒中的一个内容:7以内数的守恒,旨在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地学*数的守恒,通过自身的操作,初步感知物**置发生变化,总数不变的数现象。让幼儿在看一看、说一说、玩一玩中理解数的守恒,使幼儿对数的守恒有初步的概念。

  活动目标:

  1、能不受物体大小、颜色、形状以及排列形式的影响,感知7以内物体的数量。

  2、学会点数的方法,提升目测点数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数字1—7。

  2材料准备:PPT课件、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谈话激趣,引入活动。

  (1)图片导入,激发活动兴趣。

  指导语:海底世界要举行音乐舞会啦!你们看看舞会上都有谁来?

  (2)讲述规则,引出活动。

  指导语:参加舞会有个要求:每组要有两对小动物参加,而且他们的数量要一样多。现在跟老师一起看看有哪些小动物来参加舞会了。

  2、利用PPT,学*判断7以内的数量

  (1)感知数量多少与大小无关

  指导语:第一组来参加舞会的是什么小动物?这两队的乌龟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幼儿用数一数,比一比的方法)

  指导语:刚才有的小朋友说大乌龟的数量多,有的说大乌龟的数量比较少,到底谁多谁少,大家来帮忙数一数,小乌龟有几只?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大乌龟有几只?我们也用数字5来表示。

  小结:大乌龟有5只,小乌龟也有5只,虽然它们的大小不一样,但是它们的数量一样多,所以都可以参加舞会。

  (2)感知数量多少与形状无关

  指导语:小鱼也成群结队的游来了,上面这组的小鱼叫什么?下面这组的小鱼叫什么?(引导幼儿感受上下两边小鱼形状不同)

  指导语:三角形的多彩鱼有几条?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长长的小丑鱼有几条?我们也用数字7来表示。

  小结:三角形的多彩鱼有7只,长长的小丑鱼有7只。虽然它们的形状不一样,但是它们的数量一样。他们都能参加舞会。

  (3)感知数量多少与颜色无关

  指导语:下一组入场的是谁呢?左边的水母和右边的水母看起来有什么不一样呢?(引导幼儿感受水母颜色不同)

  指导语:水母说:“我们是按要求来的。”请你们分开来数一数绿色水母有几只?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粉色水母有几只?我们也用数字6来表示。它们是不是一样多?

  小结:原来绿色水母有6只,粉色水母有6只,虽然它们的颜色不一样,但是它们的数量一样。它们都能参加舞会。

  (4)感知数量多少与排列方式无关

  指导语:音乐舞会开始了,第一个表演节目的是小章鱼。它们随音乐翩翩起舞,不停地变换队形,(引导幼儿感受左右两边章鱼队形不同)它们一会变成一字型,一会变**字形。数一数一字型的章鱼有几只?人字形的章鱼有几只?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小结:一字型的`章鱼有7只,人字形的章鱼有7只。虽然章鱼排的队形不一样,但他们的数量一样。

  总结:无论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排列顺序不同,两队只要数量相同,都可以用同一个数来表示。

  3、操作小动物图片,巩固7以内数量的等量判断。

  (1)介绍材料

  第一组:根据数量一样,判断入场资格。

  指导语:这些来参加舞会的小动物哪两队可以参加吗?请你把它们找出来用打“√”表示。

  第二组:看数贴螃蟹。

  指导语:两队的小螃蟹数量要一样才可以一起参加舞会,请你把走丢的小螃蟹找回来。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指导。

  (3)交流验证,检查操作结果

  ①请个别幼儿进行交流

  ②引导幼儿用数一数、比一比的方法检查操作结果。

  (4)小结:一些大小形状不同、颜色不同或者排列不一样的东西,可以用数一数和比一比的方法,就能知道他们的数量是不是一样了。

  4、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小动物今天很喜欢和你们一起做游戏,如果你们还想找它们一起玩,老师把这些材料投放到数学区,你们可以继续操作。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最关系,让幼儿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整个教学以海底舞会游戏为主线,把各环节串联在一起,各环节层层递进,体现了数学教学的完整性和主题性,便于幼儿掌握学*的内容。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自主探索,让幼儿在愉快的操作中感知数的守恒,让枯燥的数学活动变得更有意思。活动中教师能及时小结,帮助幼儿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不足之处:记录卡的使用过于单一,没有考虑到不同层次幼儿的操作水*。投放的材料可以增加摆一摆等形式。

  中班数学数的守恒教案 8

  数学:复*10以内的数

  活动目标:

  1、能不受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和排列方式的影响,正确判

  断10以内的数量。

  2、能将10个物体用不同的形式排列。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1)小兔采蘑菇的情境图、三组蘑菇大卡片(如图)。

  (2)每组一份工字钉(30~50个,颜色、大小各异),每人一块泡沫板。

  材料配套:教育挂图、操作材料练*。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复*10以内数的点数方法。

  ★出示小兔采蘑菇的情境图。

  ★引导语:春天来了,小兔到森林里去采蘑菇,每只小兔都找到了许多蘑菇,心里很高兴。可是,它们都说自己找到的'蘑菇数量最多,结果争吵了起来。小朋友,你能告诉小兔们谁的蘑菇数量多吗?你是用什么方法数的?

  ★出示三组蘑菇大卡片,引导幼儿观察、点数,并说说自己的点数方法。

  ★小结:这些蘑菇有大的、小的、白的、黑的,横着排的、竖

  着排的,还有堆在一起你的。输的时候可以横着数,也可以竖着数,注意要按顺序一个一个地数,不能重复数,也不能漏数。三组蘑菇我们一一数数就知道它们都是一样多的,每只小兔都找到了10朵蘑菇。

  2、集体操作,感知10以内数的守恒。

  ★引导语:你们能用10个蘑菇摆出和刚才三组图不一样的图吗?

  ★引导幼儿观察之前的三组蘑菇图,设想不同的排列方式。★引导幼儿每次用10个蘑菇(工字钉)在轻泡板上插摆出自己设计的图样,并与同伴交流蘑菇数量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启发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式证明数量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仍是一样多。

  ★小结:不管蘑菇的颜色、大小、排列方式怎么变化,它们的数量始终都是一样的,都是10个。

  3、完成操作材料,巩固10以内数的点数方法和守恒知识。

  4、结合教育挂图集体讲评。

  中班数学数的守恒教案 9

  活动目标

  1.能不受物体的排列位置或其他原因因素的影响,初步告知5以内等量物体的数量守恒。

  2.能自己检查操作的结果。

  3.养成做事细心,专心的好*惯。

  4.让幼儿学*简单的数学题目。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用材料:卡刀模教具“魔术帽”“小圆片” 幼儿用材料:学具“数字卡片”雪花片若干、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念儿歌《一二三四五》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操作探索

  1.通过观察,感知数量守恒的意义。

  (1)感知数量守恒与颜色无关。

  教师出示教具“魔术帽”中的5顶红帽子和5顶绿帽子

  教师:红帽子多还是绿帽子多,为什么?引导幼儿明白两种帽子的颜色不同,但数量相同。

  (2)感知数量守恒与大小无关 教师出示5顶大帽子和5顶小帽子。

  教师:这两组魔术帽,哪组数量多,哪组数量少,为什么?引导幼儿理解两组帽子大小不同,但数量相同。

  交流小结:数量相同的物体,无论颜色、大小怎样变化,数量不变

  2.通过实验操作,理解数量守恒与空间的变换无关。

  教师出示教具“小圆片”,将5个圆片任意摆放在黑板上,请幼儿数数一共有几个圆片;数完后请个别幼儿变换不同形式摆放,再数数有几个。

  引导幼儿知道虽然圆片排列不同,但数量不变。

  3.游戏“摆一摆”

  分组游戏,每组选一名幼儿抽取一张数字卡片(5以内),其他幼儿取出对应数量的雪花片摆放成不同形式,比比哪组摆的形式多。

  4.理解数量守恒与物体的外形特征无关。提供数量相同,形状不同的积木让幼儿拼摆,进一步理解数量守恒。

  交流小结:数量相同的物体,无论颜色,大小,空间位置、外形特征怎样变化,物体的'数量不变,这就是数量守恒。

  结束活动 游戏“梅花开”

  请9名幼儿,让幼儿听指令做动作。教师说指令:梅花梅花3朵开。幼儿每3人站一起,排一排,蹲一蹲或者抱一抱,变换不同的造型,加深对数的守恒的理解。

  活动反思

  活动前,我引导幼儿用儿歌的形式对五以内的数字复*,激发了幼儿扩展的兴趣 ,颜色不一的魔术帽激发幼儿自主探索的好奇心,从颜色到大小不同的变化,能更直观体验数值的守恒,整个活动体现了孩子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和谐师生关系,绝大多数幼儿能主动去学,发现,探索,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还是有些不足之处,从大小,颜色,空间是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有些幼儿会中途失去耐心和兴趣,另外,整个节奏感还要强些,内容紧凑些。

  中班数学数的守恒教案 10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对数的形成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我们设计这个活动,以讲故事的形式开展教学,视听结合,把幼儿带入童话世界,既激发幼儿学数学的兴趣及对幼儿进行社会化教育,又让幼儿感知相同数量的物体,不论颜色、形状、名称及排列形式怎么变化其数量不变。另外,在幼儿操作练*部分,我们采用电脑作为幼儿的学具,让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6以内数的守恒,达到在玩中轻松学数学的目的。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感知相同数量的物体,不论颜色、形状、名称及排列形式怎么变化其数量不变。

  (2)通过视听结合及玩中学的方式,激发幼儿学数学的兴趣。

  (3)对幼儿进行社会化教育,培养幼儿心中有他人、关爱他人的情感。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大屏幕、幼儿每人一台电脑、音乐:《和你在一起》

  活动过程:

  (一)活动前导语

  小朋友,我想讲一个故事,你们想不想听?(想)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中说了些什么吧!

  (二)活动中

  1、出示课件1(小兔家、小白兔、小灰兔)

  兔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小白,一个叫小灰。有一天,兔妈妈生病了,“这可怎么办呀?”急坏了小白和小灰。它们商量要去找些有营养的好吃的给妈妈补补身体,让妈妈尽快好起来!于是,它们提着篮子出门了。

  2、出示课件2(红、黄两排蘑菇同数异长、各5个、小白、小灰)

  它们走呀走呀,看见草地上长了许多鲜嫩鲜嫩的蘑菇。于是,它们都采一些蘑菇。请大家比一比,小白和小灰谁采的蘑菇多,谁采的蘑菇少,还是一样多?为什么?(如果幼儿答不出,可引导幼儿点数)

  教师小结:虽然这两排蘑菇的颜色不一样,排列形式是一排长、一排短,但因为它们都是5个蘑菇,所以它们一样多。

  3、出示课件3(大小不同的红、白萝卜同数异位、小白、小灰)

  它们又来到萝卜地里,地里的萝卜水灵灵的,一定很好吃吧!小白拔了许多白萝卜,小灰拔了许多红萝卜。请小朋友比一比,小白和小灰谁采的萝卜多,谁采的萝卜少,还是一样多?为什么?

  教师小结:虽然萝卜颜色不一样,排列形式和大小都不一样,但因为它们都是6个,所以它们一样多。

  4、出小白、小灰示课件4(一棵苹果树、一棵梨树,大小、排列各异、小白、小灰)

  “哥哥,哥哥,你看,前面有两棵果树。你说是苹果多, 还是梨多?”小灰回答不了小白提出的问题,它请小朋友帮助回答。(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虽然苹果和梨的排列形式、大小都不一样,但因为它们都是6个,所以它们一样多。

  5、出示课件5(开满鲜花的'草地、小白、小灰)

  小白、小灰提着满满一篮子食物准备回家了。它们在路上看见五颜六色的鲜花。“哇!真美呀,送几朵给妈妈,妈妈一定很高兴!”于是,它们采了一些鲜花。

  6、出示课件6(小白和红花、小灰和黄花)

  请小朋友比一比,小白和小灰谁采的花多,谁采的花少,还是一样多?为什么?

  教师小结:虽然红花和黄花的排列形式、大小都不一样,但因为它们都是6朵,所以它们一样多。

  7、出示课件7(兔妈妈、小白、小灰)

  小白、小灰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家。兔妈妈见自己的孩子知道关心自己、体贴自己,高兴得病都好了。

  8、随音乐进行歌表演《和你在一起》,出示课件7中兔妈妈、小白、小灰在跳舞。

  教师总结:小朋友,你们在生活中也会关心别人吗?老师相信你们只要心中有他人,处处为他人着想,你就一定会成为和小白、小灰一样的好孩子!

  延伸活动:

  上机进行电脑操作练*。

  教师示范一道电脑操作题,并演示进行游戏的方法,幼儿有序地上机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大班数学数的守恒教案(10)份(扩展2)

——大班数学数的守恒教案反思通用5篇

  大班数学数的守恒教案反思 1

  活动目标:

  1、通过自由探索多种操作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初步体验面积的守恒,发展观察力、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体验创造的乐趣,激发好奇心及求知欲。

  3、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引发幼儿学*图形的兴趣。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洞洞板学具图形袋人手一份空白纸两大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正方形与长方形,引导幼儿探讨两图形面积大小,初步感知面积守恒。

  1.教师出示正方形与长方形,提问:小朋友,老师手里拿的什么?这两个图形一样大吗?为什么?

  2.讨论:可用什么办法比较它们的大小?

  3.幼儿第一次操作,探索比较大小的方法。

  方法1:可以用拼一拼的方法,两个图形重叠,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

  方法2: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

  方法3:用洞洞板学具摆棋子的办法

  4.师幼验证寻找的方法,尝试学*用摆棋子的方法比较大小。

  1)幼儿讲述所找到的各种办法,师幼验证。

  2)学*移动棋子的方法比较两图形大小

  在图形上摆上棋子,根据棋子所占格子的数量得出结论。移动棋子位置,把两个图形变成不同图形,比较另一图形的所占棋子的多少。

  3)小结:原来面积同样大小的图形,形状可以不一样。

  二.为幼儿园设计“草坪”幼儿第二次动手操作,进一步面积守恒。

  1.教师提出任务:幼儿园要修草坪,请小朋友来设计草坪的外形!

  2.教师出示自己设计的草坪,请幼儿观察。

  3.幼儿第二次操作,要求:和老师设计的草坪面积一样大,形状不一样。

  4.教师展示所设计草坪,师幼验证面积是否一样。

  三.幼儿分组操作作业单

  1.师:在小朋友的作业纸上,有一些图形,请你们看一看,哪些图形是一样大小的。请你用一定的标记把它标出来。

  2.幼儿分组操作作业单。

  四.师幼讲评作业单,幼儿整理操作材料。

  课后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在这个活动中教师选择了对大班幼儿比较难理解的面积守恒作为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初步理解面积守恒概念,教师能将这一知识点转化成一节操作性和探究性很强的一节教学活动,同时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幼儿通过活动初步感知测量物体面积的大小可以转化成数单位格子的大小或移动棋子的面积与个数的方法。整个活动由浅入深,幼儿能积极参与,对活动充满兴趣。幼儿在解决问题时进行了充分的思考、探索、创造,较好的完成了预期的目标。

  大班数学数的守恒教案反思 2

  活动目标:

  1、在尝试与比较中,使幼儿不受位置、形状、粗细的干扰,感知长度守恒。

  2、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培养幼儿小心验证的科学品质。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会使用自然测量

  材料准备:教具:等长铅笔两支、例图、操作纸、回形针、生活用品伞两把

  学具:回形针、操作纸、记号笔人手一份、自制牛奶盒容器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走进“线条王国”

  2、初步感知:以位置的不同为干扰因素

  1)出示*行放置的2支等长的铅笔,这两只铅笔一样长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位置干扰:将其中一支铅笔向左或向右错开,现在这两支铅笔是一样长吗?

  谁有办法,来证明它们到底是一样长还是不一样长?请幼儿上来操作

  教师小结:一样长的物品,虽然摆放位置改变了,但是长度还是不变。

  3、初步理解阶段:以形状的不同为干扰因素。

  出示一张例图:一条直线和一条折线

  a两条线有哪里不一样?

  b两条不同形状的线,它们一样长吗?为什么?

  c你们可以怎么证明谁长谁短?

  师:我们可以用测量的方法来准确的只是是不是一样长,张老师也给小朋友准备了测量工具,谁来测量?

  d教师引导幼儿用测量工具来验证

  e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一样长的物品,虽然形状不同,但它们的长度没有改变。

  4、进步巩固阶段:增加粗细干扰因素,幼儿自主探索。

  活动反思:

  开展此次长度守恒活动前,幼儿已经具有测量的相关经验,对于测量需要掌握的方法也有了一定的基础。我结合前几次的测量活动,依据幼儿活动的热情,请幼儿继续寻找生活材料,探讨长度守恒的原理。

  活动的环节很简单:提出问题――介绍游戏规则――请幼儿自由探索――总结操作的经验。

  为什么要创设简单的环节进行操作呢?我有几点想法。

  第一,幼儿已经具备测量方法的经验,因此简单的回忆和提出问题就能够唤起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

  第二,大班幼儿已经具备独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创设情景或者游戏式的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大班幼儿的自主自愿性,体现活动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第三,为幼儿创设宽松的操作氛围,给幼儿的思考留有足够的空间,便于幼儿从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也能够通过充足的操作时间发现幼儿的问题,更加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

  大班数学数的守恒教案反思 3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容积守恒,对量的守恒感兴趣。

  2、能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容积守恒问题。

  3、乐意参加讨论和交流,能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

  4、引发幼儿学*的兴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大小、形状不同的透明瓶子、杯子若干,大小相同的杯子若干。

  2、蜜蜂胸卡(红、黄、蓝、绿、橙),《小蜜蜂》视频资料,圆形吸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蜜蜂采蜜”引入活动主题。

  (幼儿根据胸卡的颜色分别到不同的地方“采花蜜”)

  二、幼儿操作探索活动

  1、将各组的蜂蜜放在一起观察并讨论:

  (1)哪组小蜜蜂采的蜂蜜最多,为什么?

  (2)出示记录表,幼儿自由选择项目进行投票。

  (3)想一想用什么最好的方法来比较到底哪组的蜂蜜多?哪组的蜂蜜少?还是一样多?(幼儿自由讨论)。

  2、幼儿探索思考,感受容积的守恒

  (1)教师提供相同大小的杯子,每组请出一名幼儿将自己组的蜂蜜倒入杯中,看看到底哪组的蜂蜜多?哪组的蜂蜜少?还是一样多?

  (2)讨论:各组的蜂蜜倒入大小相同的杯子中,你发现了什么?各组的蜂蜜一样多吗?为什么大家刚才说各组小蜜蜂采的蜂蜜不一样多呢?(帮助幼儿理解瓶子水位的高低与瓶子的粗细、大小有关)。

  3、幼儿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容积的守恒。

  (1)每位幼儿在大小、形状不一的瓶子中选一个瓶子,观察各自瓶子的不同。

  (2)教师为幼儿提供一个大小相同的杯子,并在杯子中注入相同数量的“蜂蜜”。比较讨论:杯子中的蜂蜜一样多吗?

  (3)请幼儿将杯子中的蜂蜜倒入各自的瓶子中,观察讨论:瓶子中的蜂蜜一样多吗?

  (4)小结:我们杯子中的蜂蜜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无论倒入什么样的容器中,水位的高低如何,水的总量是没变的,所以,小蜜蜂瓶子中的蜂蜜是一样多的。

  三、游戏活动:小蜜蜂,嗡嗡嗡。

  活动延伸:

  请小蜜蜂们把采来的蜂蜜拿去与其它小动物共同分享。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不仅涉及到了面积守恒,还牵涉到了容积守恒,但都是通过教师操作的方式来完成的,对幼儿来说,她并没有切身体验,只是得到了一个概念。而且对于一个活动来说,一次包含两个有关于守恒的概念,内容有点多。

  大班数学数的守恒教案反思 4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容积守恒,对量的守恒感兴趣。

  2、能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容积守恒问题。

  3、乐意参加讨论和交流,能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大小、形状不同的透明瓶子、杯子若干,大小相同的杯子若干。

  2、蜜蜂胸卡(红、黄、蓝、绿、橙),《小蜜蜂》视频资料,圆形吸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蜜蜂采蜜”引入活动主题。

  (幼儿根据胸卡的颜色分别到不同的地方“采花蜜”)

  二、幼儿操作探索活动

  1、将各组的蜂蜜放在一起观察并讨论:

  (1)哪组小蜜蜂采的蜂蜜最多,为什么?

  (2)出示记录表,幼儿自由选择项目进行投票。

  (3)想一想用什么最好的方法来比较到底哪组的蜂蜜多?哪组的蜂蜜少?还是一样多?(幼儿自由讨论)。

  2、幼儿探索思考,感受容积的守恒

  (1)教师提供相同大小的杯子,每组请出一名幼儿将自己组的蜂蜜倒入杯中,看看到底哪组的蜂蜜多?哪组的蜂蜜少?还是一样多?

  (2)讨论:各组的蜂蜜倒入大小相同的杯子中,你发现了什么?各组的蜂蜜一样多吗?为什么大家刚才说各组小蜜蜂采的蜂蜜不一样多呢?(帮助幼儿理解瓶子水位的高低与瓶子的粗细、大小有关)。

  3、幼儿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容积的守恒。

  (1)每位幼儿在大小、形状不一的瓶子中选一个瓶子,观察各自瓶子的不同。

  (2)教师为幼儿提供一个大小相同的杯子,并在杯子中注入相同数量的“蜂蜜”。比较讨论:杯子中的蜂蜜一样多吗?

  (3)请幼儿将杯子中的蜂蜜倒入各自的瓶子中,观察讨论:瓶子中的蜂蜜一样多吗?

  (4)小结:我们杯子中的蜂蜜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无论倒入什么样的容器中,水位的高低如何,水的总量是没变的,所以,小蜜蜂瓶子中的蜂蜜是一样多的。

  三、游戏活动:小蜜蜂,嗡嗡嗡。

  活动延伸:

  请小蜜蜂们把采来的蜂蜜拿去与其它小动物共同分享。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大班数学数的守恒教案反思 5

  故事背景:

  小朋友们要毕业了,老师用同样长度的漂亮丝带,扎了五颜六色的花送给他们。他们收到礼物都很开心,忽然皮皮发现她和琳琳的花大小怎么都不一样呢,便跑去问老师:“我和琳琳的花为什么不一样大啊?”老师说:“那你们自己拆开比一比吧!”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理解物体的形状,位置发生变化后,物体的长度保持不变。

  2.发展幼儿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3.学会正确的比较长短的方法。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

  故事挂图《老师的礼物》丝带卡片。相同长度的绳子两根。

  学具准备:

  丝带卡片。相同长度的绳子两根。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与幼儿一起玩“吵嘴的小蛇。”的游戏。游戏玩法。

  老师这里有两条小蛇,他们在吵架,吵架吵的可凶了,为什么吵架呢?让我来问一问吧!

  哦我知道了,原来他们都觉得自己是最长的,谁也不甘示弱,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替他们量量吧,看看谁是最长的。

  教师出示教具两根绳子,带领幼儿比较长度,并教给幼儿正确地比较长短的方法,两根绳子的一端对齐,将两根绳子拉长,目测比较长短即可。

  2.教师出示故事挂图《老师的礼物》,讲故事并引导幼儿回答问题。教师:皮皮发现他和玲玲的花有什么不一样呢?

  皮皮比较之后,发现什么问题?

  二,集体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故事内容,比较丝带的长短。

  教师:小朋友们,老师也拿了四条丝带,做成了礼物要送给你们。教师出示用丝带做成的这个礼物。

  教师:这四个小礼物,玩法可多了。

  老师示范礼物的玩儿法,吸引小朋友的兴趣。

  教师:老师有个秘密要告诉小朋友,做这4个礼物的丝带是一样长的,你们相信吗?

  教师将4个礼物分别拆开,比较长短。

  教师:原来做礼物的四条丝带是一样长的。

  物体的长度,不因它的颜色和位置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2.小蛇的情景再现,变化弯曲的样子,比较长短。

  教师:刚才两条小蛇玩累了,睡着了,他们睡觉的姿势是不一样的,一条弯曲成s形,另一条蜷缩成了一团。

  教师:小朋友们这两条小蛇是一样长的吗?我们拆开来比较一下吧!

  三,操作活动。

  第一组,教师仔细观察学具图片上两条造型不同的丝带,并比较它们的长短。第二组,教师发给幼儿相同长度的毛线,要幼儿自由摆出不同的形状。

  四,延伸活动。

  1.园内延伸。

  (1)课外活动时,教师在场地中用相同长度的两根跳绳围出两个不同的图形,让幼儿借助自己的小脚测量一下,两根跳绳是一样长的。

  (2)园内完成《操作册》第61,62页。

  2.家庭延伸。

  (1)家长与幼儿一起在生活中探讨其他的测量方法。

  (2)家庭完成《亲子册》第61,62页。

  活动反思:

  开展此次长度守恒活动前,幼儿已经具有测量的相关经验,对于测量需要掌握的方法也有了一定的基础。我结合前几次的测量活动,依据幼儿活动的热情,请幼儿继续寻找生活材料,探讨长度守恒的原理。

  活动的环节很简单:提出问题――介绍游戏规则――请幼儿自由探索――总结操作的经验。

  为什么要创设简单的环节进行操作呢?我有几点想法。

  第一,幼儿已经具备测量方法的经验,因此简单的回忆和提出问题就能够唤起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

  第二,大班幼儿已经具备独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创设情景或者游戏式的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大班幼儿的自主自愿性,体现活动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第三,为幼儿创设宽松的操作氛围,给幼儿的思考留有足够的空间,便于幼儿从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也能够通过充足的操作时间发现幼儿的问题,更加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


大班数学数的守恒教案(10)份(扩展3)

——中班数学《数的守恒》教案实用五份

  中班数学《数的守恒》教案 1

  活动目标:

  1、能不受事物颜色,形状,大小,排列或其他因素的影响,感知5以内等量物体的数守恒。

  2、能够幻灯片出示的图片,使幼儿摆出相对应的图案。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幻灯片、录音机、彩色吸铁石、不同图形的卡片

  知识经验准备:

  能够手口一致的点数五。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播放喜洋洋的音乐,“小朋友们,看看前面的大草原,漂不漂亮,今天在这片丽的大草原上要举办一场舞会,我们来看看都谁来参加了这场舞会。”通过幼儿熟悉的音乐,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以及参加活动的兴趣。

  (2)出示半张红太狼的图片,让小朋友们猜一猜,是谁来参加的这场舞会,幼儿猜出是红太狼之后,出示排列整齐的五张红太狼的图片,使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五,然后请一名幼儿将图片上红太狼排列出来的队形用红色吸铁石摆放在黑板上。然后用相同办法请出美羊羊,用黄色的的吸铁石将美羊羊的队形摆放在黑板上。

  (3)让小朋友用不同颜色的吸铁石,通过点数的方法得知,虽然颜色不一样,但是他们都是5。

  (4)接着将故事进行下去,红太狼和美羊羊得知自己和对方一样多之后,美羊羊将自己变大并且换了一个队形,红太狼也换了一个队形,让5只变了队形大小不同的美羊羊和变了队形的红太狼进行比较,看看他们是一样多还是谁多谁少,得出结果,他们虽然队形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但是他们都是5。

  (5)结束故事:红太狼知道自己怎么变也没有美羊羊多,不高兴的回家了,而美羊羊在红太狼走后,自己跳的很开心,一直跳到天黑,也回家了。

  操作活动:

  (1)将幼儿分成四组,出示四组图片,请小朋友进行比较,谁多谁少,只要答对就奖励幼儿装有图片的信封,第四组图片是老虎和松鼠的比较,比较完交幼儿《上山打老虎》的手指操,巩固知识。

  (2)让四组幼儿打开老师发给他们的礼物,根据小组编号,按照幻灯片上出示的图片,摆出相应的图形,谁先摆好,将摆好的图片摆到前面的黑板上,四组全部摆完之后,比较他们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活动结束:

  让幼儿去外面寻找自己喜欢的数字五,进行比较: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活动延伸:

  回家看看爸爸妈妈双手,比较他们的手指是不是一样多。

  中班数学《数的守恒》教案 2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排除外部因素(颜色、大小、空间排列形式、空间距离)的干扰,并理解体验5以内数的守恒。

  2、培养幼儿对数的兴趣,从而发展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让幼儿感知数的守恒。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来验证数的守恒。

  教学准备:

  1、情景表演(数量相同,大小不同,引起2个小动物发生争吵)请中班幼儿来表演。

  2、课件(制作大小不一,颜色不一,排列不一的花)

  3、操作材料,用卡纸做的三角形(2个颜色,大小)

  教学过程:

  一、景表演

  提问:小朋友你看他们怎么吵起来呢,让老师去看看,看看有什么要帮忙的?

  (从中引入数的守恒,教师可小结虽然箩筐的大小不一,但里面装的东西的数量是不变的,是一样多的)

  二、学*数的守恒

  1、看课件

  (1)、出示两幅颜色不同的花,让幼儿观察,说说什么不同?并数数数量是不是相同的。

  小结:刚才的花啊,颜色不同,但是它的数量是相等的,都是5。

  (2)、出示大小不同的两幅画,先让幼儿观察,提问:大的有几朵?"屈,老师。教案,网出,处!小的有几朵?除了颜色一样以外还有哪里是一样的?

  小结:一个大的和一个小的他们数量都是一样的,都是5,所以看东西的数量是不是一样多的,和大小没有关系。

  (3)、出示四幅排列不同队行的图,让幼儿观察,他们哪里不同?哪里是一样的?

  小结:虽然他们排队的方式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数量还是一样的,都是5。

  三、幼儿操作

  (1)、老师告诉幼儿操作的方法,每个小朋友只能拿5个图形宝宝,组成不同形状的图形。

  (2)、请每组推选一个好的,上来到投影前演示给小朋友看,让他自己说说。(自己的方案)

  四、老师总结

  刚才啊,4组小朋友选上来的代表啊,各个都棒极了,都用不同的方法演示了,其实啊我们的生活中啊,还有许多像颜色不同,大小不同,但数量是相同的东西,下面老师就带你们去一起找找吧。

  教学反思:

  数的守恒对于中班小朋友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怎样吧这样的一个比较难的数学概念形象化,让幼儿好接受呢?想到了用情境展开并贯穿教学活动,让幼儿体验数守恒现象。

  整个活动进行下来,感觉还是比较顺畅的,幼儿在活动中也基本掌握理解数的守恒概念。

  中班数学《数的守恒》教案 3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对数的形成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我们设计这个活动,以讲故事的形式开展教学,视听结合,把幼儿带入童话世界,既激发幼儿学数学的兴趣及对幼儿进行社会化教育,又让幼儿感知相同数量的物体,不论颜色、形状、名称及排列形式怎么变化其数量不变。另外,在幼儿操作练*部分,我们采用电脑作为幼儿的学具,让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6以内数的守恒,达到在玩中轻松学数学的目的。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感知相同数量的物体,不论颜色、形状、名称及排列形式怎么变化其数量不变。

  (2)通过视听结合及玩中学的方式,激发幼儿学数学的兴趣。

  (3)对幼儿进行社会化教育,培养幼儿心中有他人、关爱他人的情感。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大屏幕、幼儿每人一台电脑、音乐:《和你在一起》

  活动过程:

  (一)活动前导语

  小朋友,我想讲一个故事,你们想不想听?(想)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中说了些什么吧!

  (二)活动中

  1、出示课件1(小兔家、小白兔、小灰兔)

  兔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小白,一个叫小灰。有一天,兔妈妈生病了,“这可怎么办呀?”急坏了小白和小灰。它们商量要去找些有营养的好吃的给妈妈补补身体,让妈妈尽快好起来!于是,它们提着篮子出门了。

  2、出示课件2(红、黄两排蘑菇同数异长、各5个、小白、小灰)

  它们走呀走呀,看见草地上长了许多鲜嫩鲜嫩的蘑菇。于是,它们都采一些蘑菇。请大家比一比,小白和小灰谁采的蘑菇多,谁采的蘑菇少,还是一样多?为什么?(如果幼儿答不出,可引导幼儿点数)

  教师小结:虽然这两排蘑菇的颜色不一样,排列形式是一排长、一排短,但因为它们都是5个蘑菇,所以它们一样多。

  3、出示课件3(大小不同的红、白萝卜同数异位、小白、小灰)

  它们又来到萝卜地里,地里的萝卜水灵灵的,一定很好吃吧!小白拔了许多白萝卜,小灰拔了许多红萝卜。请小朋友比一比,小白和小灰谁采的萝卜多,谁采的萝卜少,还是一样多?为什么?

  教师小结:虽然萝卜颜色不一样,排列形式和大小都不一样,但因为它们都是6个,所以它们一样多。

  4、出小白、小灰示课件4(一棵苹果树、一棵梨树,大小、排列各异、小白、小灰)

  “哥哥,哥哥,你看,前面有两棵果树。你说是苹果多, 还是梨多?”小灰回答不了小白提出的问题,它请小朋友帮助回答。(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虽然苹果和梨的排列形式、大小都不一样,但因为它们都是6个,所以它们一样多。

  5、出示课件5(开满鲜花的草地、小白、小灰)

  小白、小灰提着满满一篮子食物准备回家了。它们在路上看见五颜六色的鲜花。“哇!真美呀,送几朵给妈妈,妈妈一定很高兴!”于是,它们采了一些鲜花。

  6、出示课件6(小白和红花、小灰和黄花)

  请小朋友比一比,小白和小灰谁采的花多,谁采的花少,还是一样多?为什么?

  教师小结:虽然红花和黄花的排列形式、大小都不一样,但因为它们都是6朵,所以它们一样多。

  7、出示课件7(兔妈妈、小白、小灰)

  小白、小灰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家。兔妈妈见自己的孩子知道关心自己、体贴自己,高兴得病都好了。

  8、随音乐进行歌表演《和你在一起》,出示课件7中兔妈妈、小白、小灰在跳舞。

  教师总结:小朋友,你们在生活中也会关心别人吗?老师相信你们只要心中有他人,处处为他人着想,你就一定会成为和小白、小灰一样的好孩子!

  延伸活动:

  上机进行电脑操作练*。

  教师示范一道电脑操作题,并演示进行游戏的方法,幼儿有序地上机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中班数学《数的守恒》教案 4

  设计思路

  *阶段我发现班级幼儿对米奇妙妙的动画片很感兴趣,米奇妙妙屋里的一个个问号更是深深地吸引着幼儿的目光。幼儿的主动学*来自幼儿自身的兴趣。于是,我就设计了《数的守恒(10以内)》这个数学活动,创设了米奇妙妙屋的情景,以欣赏米奇妙妙屋里动物们表演舞蹈贯穿整个活动。活动中我为避免传统数学活动的枯燥无味,就将音乐和游戏有机地整合到数活动中,让枯燥的数学“动”起来;同时我还大胆尝试让幼儿用简单符号进行记录。就这样,幼儿从设计的各个环节中,感受到数的守恒现象,体验了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等量物品的数量不随实物的大小、颜色、种类及排列形状的变化而改变,准确计数10以内物品的数量。

  2、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

  3、逐步树立自信心和创造意识。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学过5以内数的守恒,幼儿学会念咒语和“十个印第安小朋友”的游戏玩法。

  2、教具准备:米奇玩具1只,磁性教具若干(兔子背影、鱼背影、米老鼠背影各1只、兔子5只、鱼7条、米老鼠10只)

  3、环境创设:米奇妙妙屋一间,布置成小舞台样。

  4、幼儿操作学具、记录纸、铅笔、托盘各45份。

  5、背景音乐4首。

  活动过程:

  一、以到米奇家玩引入活动

  师出示米老鼠布绒玩具引入活动:“嗨,小朋友,我是米奇要不要到我的妙妙屋玩啊?”

  师:“进入妙妙屋要念什么神奇的咒语呢?”

  (幼儿念咒语,师边掀开用布遮住的米奇妙妙屋)

  二、玩游戏—“猜影子”激发幼儿学*兴趣。

  师:妙妙屋里有三种小动物,是谁呢?这些是它们的背影,小朋友们来猜一猜。

  三、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

  通过观看妙妙屋里的动物表演舞蹈,初步得知等量物品的数量不随实物的大小、颜色、种类及排列形状的变化而变化,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

  师:小动物们要表演节目给小朋友看,小朋友要注意观察它们的队形发生什么变化?儿童

  (一)欣赏第一个节目《兔子舞》(复*5的守恒)

  1、在音乐《兔子舞》的伴奏中,师出示5只穿着不一样的、动态不一样的兔子。

  提问:①“这几只兔子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②“一共有几只小兔子?”

  2、在《兔子舞》音乐伴奏下,师在妙妙屋舞台中操作5只兔子的磁性教具,进行表演舞蹈,当变换一种队形后,音乐停止时。

  提问:①兔子的队形发生什么变化?

  ②小朋友数数现在有几只兔子,跟原来一样多吗?

  ③请1个小朋友到大记录卡上记录上这次兔子表演时队形的变化,并引导全班幼儿一起验证该幼儿记录是否正确。

  3、师引导幼儿通过《兔子舞》大记录卡上5只兔子队形变化的记录情况,体验5守恒的有趣现象?

  师小结:不论5只兔子的队形怎么变,5只还是5只,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二)欣赏第二个节目《水中芭蕾》(感知新知识点:7的守恒)

  1、在音乐《四小天鹅》伴奏中,师逐一出示7条大小、颜色、形状不一样的鱼。

  提问:①“这些鱼有哪些不同?”

  ②“一共有几条鱼参加表演?”

  2、师在《四小天鹅》伴奏音乐中,操作7条鱼表演水中芭蕾舞,当变换一种队形后,音乐停止时。

  提问:①现在鱼的队形有没有发生变化?

  ②小朋友数数现在有几条鱼在表演舞蹈?和原来一样多吗?

  ③请1个小朋友到《水中芭蕾》的大记录卡上记录上这次鱼表演时的队形变化,引导全班幼儿一起验证该幼儿记录是否正确。

  3、师引导幼儿通过《水中芭蕾》大记录卡上7条鱼队形变化的记录情况,体验7的守恒的有趣现象。

  师小结:7条鱼虽然颜面、大小、形状不一样,不论摆的队形怎么变,但总数数量都不会变,7条鱼还是7条鱼。

  (三)欣赏第三个节目《米老鼠恰恰恰》(感知新知识点数量:10的守恒)

  1、在音乐《恰恰恰》伴奏中,师出示:10只性别、大小、穿着不同的米老鼠,

  提问:①“这几只米老鼠哪里不同?”

  ②“一共有几只米老鼠表演舞蹈?”

  2、师在《恰恰恰》舞曲伴奏中,操作10只米老鼠表演《米老鼠恰恰恰》当变换一种队形后音乐停止时。

  提问:①“米老鼠的队形变化没?”

  ②“我们来数数变了队形后,有几只米老鼠在表演?和原来一样多吗?”

  ③请1个小朋友到《米老鼠恰恰恰》大记录卡上记录这次米老鼠表演时队形的变化,引导全班幼儿一起验证该幼儿记录是否正确。

  3、师引导幼儿通过《米老鼠恰恰恰》大记录卡上10只米老鼠队形变化的记录情况,体验10的守恒的有趣现象。

  师小结:不管这10只米老鼠排成什么队形,始终都是10只米老鼠。

  四、游戏活动—“十个印第安小朋友”

  师:小朋友闭上眼睛,数到3时打开眼睛看着我们今天的游戏一次要请几个小朋友出来玩游戏。

  五、幼儿操作

  1、幼儿根据不同歌曲指示,分组拿操作学具到自己座位上进行操作。

  2、播放轻音乐,幼儿安静地分组进行操作学具,并将操作结果记录到记录纸上。

  第一组学具:形态各异的兔子

  第二组学具:颜色不同的小鱼

  第三组学具:颜色不同的星星

  六、延伸活动

  完成操作册练*。

  附:记录卡

  附:游戏“十个印第安小朋友”玩法

  请1名幼儿当组长,在清唱歌曲“十个印第安小朋友”歌声中,组长去请出9名幼儿后,念“我变、我变、我变变变”的咒语,整组幼儿自由合作,组合设计动作,变换队形后,老师引导其它幼儿一起验证组长邀请的人数是否正确,错误的要跳10下。若场地允许,可若干组同时进行。

  教研组评析:

  该活动设计独特新颖,别具一格,能将动感音乐有机融入到枯燥的数学活动。活动中能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幼儿主动学*、主动探索。师幼互动好,幼儿课堂常规好。活动过程能注意由浅入深,紧扣活动中心,层层递进,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记录卡的使用执教者大胆放手让幼儿尝试运用符号表示物体的数量、排列形状等,从小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思维*惯,并能有效达到帮助幼儿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活动中教师能及时小结,及时帮助幼儿梳理知识点,知识点能把握在让幼儿跳一跳够得着的高度,有效达到预设的各项目标。

  中班数学《数的守恒》教案 5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排除外部因素(颜色、大小、空间排列形式、空间距离)的干扰,并理解体验5以内数的守恒。

  2、培养幼儿对数的兴趣,从而发展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

  3、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激发幼儿学*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引发幼儿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让幼儿感知数的守恒。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来验证数的守恒。

  教学准备:

  1、情景表演(数量相同,大小不同,引起2个小动物发生争吵)请中班幼儿来表演。

  2、课件(制作大小不一,颜色不一,排列不一的花)

  3、操作材料,用卡纸做的三角形(2个颜色,大小)

  教学过程:

  一、引题,运用情景表演

  (请两个中班的小朋友来表演,表演叙述,出事两个小动物和两个箩筐,一个大一个小,都是小箩筐里的东西多,接着就发生争执)

  提问:小朋友你看他们怎么吵起来呢,让老师去看看,看看有什么要帮忙的?

  (从中引入数的守恒,教师可小结虽然箩筐的大小不一,但里面装的东西的数量是不变的,是一样多的)

  二、学*数的守恒

  1、看课件

  (1)、出示两幅颜色不同的花,让幼儿观察,说说什么不同?并数数数量是不是相同的。

  小结:刚才的花啊,颜色不同,但是它的数量是相等的,都是5。

  (2)、出示大小不同的两幅画,先让幼儿观察,提问:大的有几朵?小的有几朵?除了颜色一样以外还有哪里是一样的?

  小结:一个大的和一个小的他们数量都是一样的,都是5,所以看东西的数量是不是一样多的,和大小没有关系。

  (3)、出示四幅排列不同队行的图,让幼儿观察,他们哪里不同?哪里是一样的?

  小结:虽然他们排队的方式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数量还是一样的,都是5。

  三、幼儿操作

  (1)、老师告诉幼儿操作的方法,每个小朋友只能拿5个图形宝宝,组成不同形状的图形。

  (2)、请每组推选一个好的,上来到投影前演示给小朋友看,让他自己说说。(自己的方案)


大班数学数的守恒教案(10)份(扩展4)

——中班数学《6以内数的守恒》教案 (菁华3篇)

中班数学《6以内数的守恒》教案1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对数的形成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我们设计这个活动,以讲故事的形式开展教学,视听结合,把幼儿带入童话世界,既激发幼儿学数学的兴趣及对幼儿进行社会化教育,又让幼儿感知相同数量的物体,不论颜色、形状、名称及排列形式怎么变化其数量不变。另外,在幼儿操作练*部分,我们采用电脑作为幼儿的学具,让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6以内数的守恒,达到在玩中轻松学数学的目的。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感知相同数量的物体,不论颜色、形状、名称及排列形式怎么变化其数量不变。

  (2)通过视听结合及玩中学的方式,激发幼儿学数学的兴趣。

  (3)对幼儿进行社会化教育,培养幼儿心中有他人、关爱他人的情感。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大屏幕、幼儿每人一台电脑、音乐:《和你在一起》

  活动过程:

  (一)活动前导语

  小朋友,我想讲一个故事,你们想不想听?(想)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中说了些什么吧!

  (二)活动中

  1、出示课件1(小兔家、小白兔、小灰兔)

  兔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小白,一个叫小灰。有一天,兔妈妈生病了,“这可怎么办呀?”急坏了小白和小灰。它们商量要去找些有营养的好吃的给妈妈补补身体,让妈妈尽快好起来!于是,它们提着篮子出门了。

  2、出示课件2(红、黄两排蘑菇同数异长、各5个、小白、小灰)

  它们走呀走呀,看见草地上长了许多鲜嫩鲜嫩的蘑菇。于是,它们都采一些蘑菇。请大家比一比,小白和小灰谁采的蘑菇多,谁采的蘑菇少,还是一样多?为什么?(如果幼儿答不出,可引导幼儿点数)

  教师小结:虽然这两排蘑菇的颜色不一样,排列形式是一排长、一排短,但因为它们都是5个蘑菇,所以它们一样多。

  3、出示课件3(大小不同的红、白萝卜同数异位、小白、小灰)

  它们又来到萝卜地里,地里的萝卜水灵灵的,一定很好吃吧!小白拔了许多白萝卜,小灰拔了许多红萝卜。请小朋友比一比,小白和小灰谁采的萝卜多,谁采的萝卜少,还是一样多?为什么?

  教师小结:虽然萝卜颜色不一样,排列形式和大小都不一样,但因为它们都是6个,所以它们一样多。

  4、出小白、小灰示课件4(一棵苹果树、一棵梨树,大小、排列各异、小白、小灰)

  “哥哥,哥哥,你看,前面有两棵果树。你说是苹果多, 还是梨多?”小灰回答不了小白提出的问题,它请小朋友帮助回答。(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虽然苹果和梨的排列形式、大小都不一样,但因为它们都是6个,所以它们一样多。

  5、出示课件5(开满鲜花的草地、小白、小灰)

  小白、小灰提着满满一篮子食物准备回家了。它们在路上看见五颜六色的鲜花。“哇!真美呀,送几朵给妈妈,妈妈一定很高兴!”于是,它们采了一些鲜花。

  6、出示课件6(小白和红花、小灰和黄花)

  请小朋友比一比,小白和小灰谁采的花多,谁采的花少,还是一样多?为什么?

  教师小结:虽然红花和黄花的排列形式、大小都不一样,但因为它们都是6朵,所以它们一样多。

  7、出示课件7(兔妈妈、小白、小灰)

  小白、小灰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家。兔妈妈见自己的孩子知道关心自己、体贴自己,高兴得病都好了。

  8、随音乐进行歌表演《和你在一起》,出示课件7中兔妈妈、小白、小灰在跳舞。

  教师总结:小朋友,你们在生活中也会关心别人吗?老师相信你们只要心中有他人,处处为他人着想,你就一定会成为和小白、小灰一样的好孩子!

  延伸活动:

  上机进行电脑操作练*。

  教师示范一道电脑操作题,并演示进行游戏的方法,幼儿有序地上机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中班数学《6以内数的守恒》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猜猜,找找,拼拼等活动,让幼儿进一步掌握6以内的数数及认识数字。

  2、培养幼儿学数的兴趣,发展思维力。

  活动准备:

  1、房子6幢。

  2、动物照片拼图每组一盒

  3、1-6的数卡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找房子

  1、师:花园里,有许多漂亮的房子,我带你们去看一看。(出示教具)数一下,这里共有几幢房子?(6幢,幼儿口手一致点数)

  2、师:这些房子都是小动物住的,它们告诉我,每幢房子的门里面都有一个数字,让我们来猜一猜,是什么数?

  a、红房子里是个比2大1的数,那是几?(3)猜出后请幼儿找出数字,放在板上,验证。

  b、绿房子里是1、2、3、4、5、6里面最小的一个数,那是几?(1)方法同上

  c、咖啡色房子里是排在4后面的一个数,它是几?(5)

  d、蓝房子里的数是1、2、3、4、5、6里面最大的一个数,那是几?(6)方法同上

  e、1到6这些数里面,还有哪两个数没有猜过?(4和2)紫色房子里的数比黄房子大,想一想,它该是数字几?(4)

  f、剩下黄房子里的数又是几啊?(2)

  二、拼房子

  1、师:这些房子里住着哪些小动物?只要找到它们的照片我们就能知道了。

  2、教师示范拼照片。如:这张卡片后面有个数字4,再找一张后面有4个圆点的卡片拼在一起,翻过来,就是一张小动物的照片。那你们等会找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先拿数字的卡片,再去找几个圆点的另外一张卡片拼在一起。

  3、幼儿操作。要求拼出动物照片后,马上用手遮起来,不要让老师看见,等会老师来猜。

  三、猜动物(二进制)

  师:我这里有三张小动物的照片,等会儿你们看看这些照片,有你的小动物就讲有,没有的讲没有,让我来猜猜看,你拼的是什么小动物照片,它是住在几号房子里的??(游戏反复进行4----6次)

  四、送小动物回家

  师:我们游戏做好了,现在该把这些照片送到它们家里了。

  1、让幼儿分别将照片按后面是数字几送到几号房子。

  2、请幼儿说说几号房子是什么颜色的,里面住着什么小动物。

中班数学《6以内数的守恒》教案3

  活动目的:

  1、复*6以内数数及认数,能手口一致点数,学*按数取物。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力。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重点:

  能手口一致点数;知道数字代表的实际数量

  活动难点:

  会按数取物

  活动准备:

  教具:小动物5只;礼物图5份;6以内数字卡;大口袋6只;蛋糕一只

  学具:

  印有数字、点子的篮子每人一只;糖、西瓜、苹果等图片若干;已塑封的蘑菇、桃子、骨头等图片

  活动流程:

  感知复*-操作探索-游戏巩固-活动延伸

  活动过程:

  一、复*感知

  1、出示小猪图片,这是谁呀?今天小猪特别的高兴,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今天是小猪的生日。妈妈给他准备了一只大蛋糕。出示蛋糕

  2、小猪要过几岁生日了?6支蜡烛,过6岁生日

  小动物们给小猪过生日了,送了许多礼物给小猪。

  1)“喵喵”是谁来了?小猫。小猫送给小猪的是什么礼物?有几个?可用数字几来表示?

  小猫送小猪礼物的时候会说些什么话?祝你生日快乐小猪说“:谢谢”。

  2)“汪汪汪”是小狗来了,小狗送了什么礼物呢?数量是多少?找相应数字。请幼儿扮演小狗,给小猪送生日礼物。

  3、小猴、小羊、小兔也来了,幼儿观察送了什么礼物?数量是多少?

  二、操作探索

  1、小动物给小猪送了许多礼物,我们也给小猪送礼物。我们把礼物放在小篮子里,篮子上有数字和点子,请小朋友根据数字和点子放进相同数量的礼物。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提醒幼儿认清数字和点子,能手口一致点数;能力弱的幼儿多给予帮助和指导。

  4、请个别幼儿讲解操作情况给小猪送了什么礼物,送了多少。

  5、小猪请老师把小朋友送的礼物先收一下,师生整理好篮子。

  三、游戏巩固

  1、小猪他在想什么呢?让我来问问他,他想请小朋友帮助他招待小动物。他为小动物准备了许多好吃的东西。小动物胸前有个大口袋,口袋上有个数字宝宝,怎么给小动物送食物呢?每次只能拿一份食物,看看是什么,该送给谁吃。如果这个小动物口袋上的数字和食物数量一样,就放进大口袋中。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检查幼儿操作情况

  四、活动延伸

  1、小猪谢谢小朋友帮他招待了小动物,他也要送给小朋友每人一张印有漂亮印章的小卡片,你们看看自己的卡片上有几个印章。

  2、为小猪庆祝生日,唱生日歌。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大班数学数的守恒教案(10)份(扩展5)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面积守恒 (菁华5篇)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面积守恒1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游戏,初步感知正方形的面积守恒。

  2、能力目标:能与同伴协商、分工,合作完成活动任务。

  3、情感目标:在操作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初步感知面积守恒

  场地布置

  面积大小相同、形状不同底块场地。

  物质准备

  塑胶板人手一块,记录单、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情境故事导入“喜羊羊智斗灰太狼”

  2、你们愿不愿意帮助喜羊羊逃出狼堡呢?

  二、基本部分

  1、闯关游戏:这两个面积是否一样?怎么比的?

  (1)第一关:这两个图形的面积一样吗?你是怎么比的?

  (2)第二关:先判断,再验证。

  (3)第三关:幼儿先猜测,再操作。

  把幼儿分成四组,用塑胶板学具自主地拼图。然后,请幼儿说说自己得出的结果?再请幼儿比较这些场地的面积大小。

  (4)用同样的方法闯第四关。

  2、继续讲述情景故事:闯完这四关,喜洋洋特别高兴的来到大门,可是门口的小花园挡住了去路,原来这里还有一道关卡。这里有四块场地,它们的面积是不是一样大?

  (1)操作活动:

  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分工合作完成任务,幼儿人手一块塑料板。(20人,分四组,每组12块)通过给不同的场地铺垫子,比较结果发现四块场地面积的大小。

  (2)初步体验面积守恒。

  幼儿分组介绍操作过程和结果:你是和哪些小朋友合作的?怎样合作?分别给哪些场地铺垫子的?用了多少块垫子?

  (3)引导幼儿比较自己或别人的操作结果,并讨论:你认为着四块场地一样大吗?为什么?

  三、结束部分

  小结:大家都用一样大小的垫子去铺场地,虽然场地的形状不一样,但每一块场地都是用了12块垫子,说明这四块场地一样大。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面积守恒2

  活动目标:

  1、对数学活动感兴趣,能够大胆的探索发现。

  2、在操作过程中主动学*,进一步发展观察力、探索发现能力。

  3、能不受形状、颜色、方位等因素的干扰,初步体验面积的守恒。

  活动重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发现,初步感知图形面积守恒。

  难点:能不受排列形状、颜色、方位的影响,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

  活动准备:

  图形操作卡片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整体与部分的比较,初步感知图形面积守恒

  (一)整体导入,引发话题。

  请幼儿观察正方形并沿着图形上面的虚线进行分割。你把正方形分成了几部分?是什么图形?

  (二)探索发现,分割比较。

  1、比一比、看一看这四个三角形,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

  2、为什么说它们是一样大的?你是怎样操作的呢?引导幼儿发现四个三角形是一样大的。

  小结:将四个三角形摞在一起,边与边、角与角对齐的方式重叠在一起,比较出四个三角形一样大。

  (三)图形还原,逆向深化。

  还记得老师最初给你们的是什么图形吗?你还能用四个三角形变回原来的图形吗?

  小结:我们把正方形*均分成了四个三角形,四个三角形合起来能在拼成原来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大小不会变。

  二、排除排列干扰,体验面积守恒

  (一)知识迁移,感知面积守恒。

  这四个三角形除了能变成之前的正方形,你还能把它们变成其他的图形或图案吗?

  (二)排除排列干扰,深入感知面积守恒。

  1、你变出的图形和刚才的正方形,它们一样大吗?为什么?

  2、观看PPT课件,拓展幼儿知识经验。

  小结:分割出的图形的排列方式虽然改变了,但它们数量和大小没变。由它们所组成的新图形的大小也不会改变。

  三、小组合作,进一步感知体验面积守恒

  请幼儿分小组合作拼摆图案,并通过记录进一步深入感知面积守恒。

  小结:数量、形状、大小相同的地垫拼成的不同的图案,它们的*面大小是一样的。

  我这里还有更多的地垫,我们一起到外面拼一拼、摆一摆,看看它们还能变出什么不同的图形或图案,在比一比它们的大小是不是一样,带好你的地垫,快跟我一起出发吧!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面积守恒3

  活动目标:

  1、通过数方格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初步体验面积的守恒。

  2、在操作过程中能积极尝试,主动学*。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小长方形每人5个三角形若干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一、设疑(教师出示两个形状不同,但面积相同的纸)

  师:小朋友,老师这儿有两张纸,你们觉得它们一样大吗?为什么?你能有什么办法证明谁大,谁小?

  小结:这两张纸到底谁大?谁小?这问题可好难?怎么办?如果我给你们一些小长方形,你们能利用小长方形来解决谁大,谁小的问题吗?

  二、利用小长方形,形成初步的面积守恒概念

  师:谁来用小长方形试一下?这张纸你用几个小长方形铺满的?再试一下另外一张纸,需要几个小长方形?

  小结:这两张纸都用了5个小长方形,说明它们是一样大的。

  三、幼儿操作,巩固概念。

  师:请小朋友每人拿5块小长方形,拼出一个图案,并把你的图案的形状记录下来。

  小结: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们都拼出了那些图案。你们拼出的图形都用了几块小长方形。我们都用了5块,说明这些图形都是一样大的。

  四、幼儿操作,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师“现在,你们看,老师手中有什么?这三角形有多大吗?请你们看一下,这两个图形是不是一样大?为什么?

  现在,也请你们用三角形和小长方形拼出一个图形,并把图形的形状和你使用了几块长方形几块三角形记录下来。

  小结: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些图形,你觉得哪些图形是一样大小的?

  活动延伸:

  师:在小朋友的操作纸上,有一些图形,请你们看一看,哪些图形是一样大小的。请你用一定的标记把它标出来。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面积守恒4

  学*内容:

  圆的面积(教材16、17、18、页)

  学*目标:

  1、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2、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圆面积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估一估和探究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活动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初步感受极限的思想。

  学*重点:

  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学*难点:

  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并能运用圆面积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等分好的圆形纸片

  学*过程:

  一、自主复*

  写出正方形、长方形、*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并回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二、自主预*

  (一)感知圆的面积。

  任意画一个圆,用彩笔涂出它的面积。

  我知道:圆所占*面的xx叫做圆的面积。

  (二)、观察P16中草坪喷水插图,思考:喷水头转动一周,所走过的地方刚好是一个什么图形?说说这个圆形的面积指的是哪部分呢?圆的半径是多少?

  (三)估一估

  请你估计半径为5米的圆面积大约是多大?

  先独立思考后观察分析书16页的估算方法。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可以记录下来。

  三、小组交流自主预*部分

  四、自主探索圆面积公式

  1、思考:怎样计算圆的面积呢?我们能不能从*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得到启发呢?能不能也将圆通过剪拼成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呢?(提示:可以把圆转化成长方形来想一想)

  2、动手操作:在硬纸上画一个圆,把圆*均分成若干(偶数)等份,沿半径剪开拉直,再用这些*似等腰三角形的小纸片拼一拼。

  五、小组交流

  1、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如何计算圆的面积

  六、回顾反思

  通过今天的学*,你学会了什么?还有那些疑惑?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面积守恒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

  1、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灵活有效的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能力目标 :

  1、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2、通过图形的组合和分解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动手创新的意识学会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渗透转化思想。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并能展示自我,张扬个性。

  2、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学生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团结友爱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在探索活动中,理解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多种方法,会找出计算每个简单图形所需的条件。

  教学难点

  选择有效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引入新课

  1、师:我们会求哪些*面图形的面积了?请回忆下面积计算公式。

  2、看黑板上一些正六边形(六边相等、六角相等),你有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吗?那要求它的面积,怎么办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学过的面积计算方法应用的广泛性,渗透转化思想,培养空间观念。]

  二、探索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方法

  1、割

  那你能想办法用学过的方法来求正六边形的面积吗? 请上来画一画说一说。

  这些同学的方法可以归结为一个字:割。就是把一个没学过的图形割成学过的图形,然后利用面积公式算出每一块面积,再求出整个图形的面积。且方法千变万化,只要你有目标,就一定能成功。

  2、补、大面积-小面积

  出示一个组合图形

  (1)师:请同学们选择一种方法计算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生独立完成)

  师:谁来说说你是用哪种方法计算的。

  生介绍,师根据学生的介绍演示不同的方法。

  师:这几种方法你们最喜欢哪一种呢?

  师:为什么?(引导学生选择分得最少的,计算又简洁的方法)

  (2)这儿又有一种新方法,没有把组合图形分割,而是补上一块。(板演:补),算出补后的大面积,减去补上的那部分面积,便可得出原来图形的面积。(板演:大面积-小面积)

  3、小结求组合图形面积常用的方法

  割、补、大面积-小面积。

  4、小试牛刀

  课后第一题。

  请说说你用了什么方法。你更喜欢哪种方法?

  5、挑战

  (1)独立思考

  (2)讨论

  (3)移、拼的方法

  [设计意图:从易到难,层层深入,引出求组合图形面积的常用方法]

  3、回顾本节课所学,你有什么收获吗?在求组合图形面积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总结概括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发展。]

  4、练*:课后2、3


大班数学数的守恒教案(10)份(扩展6)

——大班数学10以内数的连加教案范本10份

  大班数学10以内数的连加教案 1

  目标:

  1.在掌握10以内的加法基础上,学会10以内连加的设计方法和运算顺序。

  2.能看图,用四句话把图意表达清楚。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

  3.喜欢计算,体验成功的喜悦。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准备:

  PPT磁性教具

  重点:

  掌握连加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难点:

  看图表达图意

  过程:

  一、复*:口算:1+3,4+2,3+4,7+2,2+2,4+3,3+3,6+3

  二、学*新内容

  (一)出图引出新课。

  问:谁能看着图把图意说一说?

  生:左边有1朵花,右边有3朵花。

  (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三句话完整地回答。即:说出两个部分数量,提一个问题,求总数量。)

  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怎样列式?

  板书:1+3=4

  还可以:3+1=4

  问:1和3在图中表示什么数量?

  目的.:使幼儿清楚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复*旧知识,为学*连加做好铺垫。

  (二)揭示新课

  1.出图

  师引导幼儿观察,这幅图与刚才复*的那幅图有什么不同?

  2.提问:

  [1]这幅图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2]谁能用四句话把图意说一说?

  生:左边有一朵花,中间有三朵花,右边有两朵花,一共有几朵花?

  请2~3名同学说图意。

  (幼儿看图说,老师检查幼儿表达是否完整,对说得好的幼儿,老师要给予表扬。)

  3.师:要求一共有几朵花,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生:用加法计算,因为是把三部分的数量合起来,求总数量。

  师强调说明:把三部分数量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4.怎样列式?

  1+3+2

  问:还可以怎样列?

  这时教师启发幼儿积极动脑思考,教师把幼儿说出的不同算式板书在黑板上。

  3+1+2 3+2+1 1+2+3 2+1+3 2+3+1

  请幼儿观察。

  问:[1]这几道题中每一道都有几个加数?

  [2]这三个加数都是表示图中的什么数量?

  [3]说明是几部分的数量合起来的?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幼儿的观察,使幼儿初步感知到:连加是由三部分数合起来的)。

  5.请幼儿再观察。

  问:把三个加数合起来需要几个加号?

  生:把三个加数合起来需要两个加号。

  教师小结:凡是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并且只有加号的算式,我们就叫它连加算式。

  (三)宣布课题讲连加读、算方法。

  今天,我们要学的新知识就是三个数的连加算式。

  师:

  1.连加算式怎样读呢?

  (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记。)

  第一道:1+3+2读作1加3再加2。

  第二道:1+2+3读作1加2再加3。

  下面几道题由学生依次读出。

  2.连加算式怎样计算呢?

  师讲计算过程:

  [1]连加要分两步计算:先把前两个加数相加(边讲边画),再用得数与第3个加数相加,老师完整地把这算式的计算过程说一遍。

  [2]问:谁能把老师说的计算过程说一遍?

  (师可以检查出幼儿是否认真听了。)

  [3]依次让幼儿说几道题的计算过程。

  (师重点听幼儿说题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

  3.总结连加运算顺序:

  [1]先让幼儿根据板书的计算题,自己总结出连加的运算的顺序。

  [2]老师再归纳:求三个数的和用连加计算,计算时,按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也可以按学生自己总结的运算顺序记。

  这是连加的基本顺序。等我们将来学*了加法交换律以后,我们就知道还可以有其它的顺序。

  (通过教学,使幼儿知道三个数相加叫连加法,连加要按顺序计算。)

  (四)巩固练*:

  1.出示磁性教具

  (通过本图的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连加算式和运算顺序。)

  步骤:

  [1]请大家先观察教具。

  [2]两人用四句话互相说图意。

  [3]指名请幼儿说图意。

  [4]说说用什么方法计算。

  [5]请幼儿在黑板上列算式:(幼儿可以根据图的先后顺序列式。)

  3+4+2

  4+3+2

  3+2+4

  2+3+4

  2+4+3

  4+2+3

  [6]集体检查对与错

  2.出示活动卡片,口说计算过程,检查幼儿掌握情况。

  3+1+5=9 3+3+1=7

  2+2+4=8 2+1+2=5

  大班数学10以内数的连加教案 2

  目标:

  1.在掌握10以内的加法基础上,学会10以内连加的设计方法和运算顺序。

  2.能看图,用四句话把图意表达清楚。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

  3.喜欢计算,体验成功的喜悦。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准备:

  PPT 、磁性教具

  重点:

  掌握连加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难点:

  看图表达图意

  过程:

  一、复*:口算:1+3,4+2,3+4,7+2,2+2,4+3,3+3,6+3

  二、学*新内容

  (一)出图引出新课。

  问:谁能看着图把图意说一说?

  生:左边有1朵花,右边有3朵花。

  (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三句话完整地回答。即:说出两个部分数量,提一个问题,求总数量。)

  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怎样列式?

  板书:1+3=4

  还可以:3+1=4

  问:1和3在图中表示什么数量?

  目的:使幼儿清楚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复*旧知识,为学*连加做好铺垫。

  (二)揭示新课

  1.出图

  师引导幼儿观察,这幅图与刚才复*的那幅图有什么不同?

  2.提问:

  [1]这幅图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2]谁能用四句话把图意说一说?

  生:左边有一朵花,中间有三朵花,右边有两朵花,一共有几朵花?

  请2~3名同学说图意。

  (幼儿看图说,老师检查幼儿表达是否完整,对说得好的幼儿,老师要给予表扬。)

  3.师:要求一共有几朵花,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生:用加法计算,因为是把三部分的数量合起来,求总数量。

  师强调说明:把三部分数量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4.怎样列式?

  1+3+2

  问:还可以怎样列?

  这时教师启发幼儿积极动脑思考,教师把幼儿说出的不同算式板书在黑板上。

  3+1+2 3+2+1 1+2+3 2+1+3 2+3+1

  请幼儿观察。

  问:[1]这几道题中每一道都有几个加数?

  [2]这三个加数都是表示图中的什么数量?

  [3]说明是几部分的数量合起来的?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幼儿的观察,使幼儿初步感知到:连加是由三部分数合起来的)。

  5.请幼儿再观察。

  问:把三个加数合起来需要几个加号?

  生:把三个加数合起来需要两个加号。

  教师小结:凡是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并且只有加号的算式,我们就叫它连加算式。

  (三)宣布课题讲连加读、算方法。

  今天,我们要学的新知识就是三个数的连加算式。

  师:

  1.连加算式怎样读呢?

  (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记。)

  第一道:1+3+2读作1加3再加2。

  第二道:1+2+3读作1加2再加3。

  下面几道题由学生依次读出。

  2.连加算式怎样计算呢?

  师讲计算过程:

  [1]连加要分两步计算:先把前两个加数相加(边讲边画),再用得数与第3个加数相加,老师完整地把这算式的计算过程说一遍。

  [2]问:谁能把老师说的计算过程说一遍?

  (师可以检查出幼儿是否认真听了。)

  [3]依次让幼儿说几道题的计算过程。

  (师重点听幼儿说题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

  3.总结连加运算顺序:

  [1]先让幼儿根据板书的计算题,自己总结出连加的运算的顺序。

  [2]老师再归纳:求三个数的和用连加计算,计算时,按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也可以按学生自己总结的运算顺序记。

  这是连加的基本顺序。等我们将来学*了加法交换律以后,我们就知道还可以有其它的顺序。

  (通过教学,使幼儿知道三个数相加叫连加法,连加要按顺序计算。)

  (四)巩固练*:

  1.出示磁性教具

  (通过本图的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连加算式和运算顺序。)

  步骤:

  [1]请大家先观察教具。

  [2]两人用四句话互相说图意。

  [3]指名请幼儿说图意。

  [4]说说用什么方法计算。

  [5]请幼儿在黑板上列算式:(幼儿可以根据图的先后顺序列式。)

  3+4+2

  4+3+2

  3+2+4

  2+3+4

  2+4+3

  4+2+3

  [6]集体检查对与错

  2.出示活动卡片,口说计算过程,检查幼儿掌握情况。

  3+1+5=9  3+3+1=7

  2+2+4=8  2+1+2=5

  大班数学10以内数的连加教案 3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10以内数的连加的含义。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

  2、能有条理地表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惯。

  重点与难点幼儿联系v实际情境,体会连加的意义和理解运算顺序。

  幼儿理解图意列出算式。

  活动准备PPT课件、操作练*、笔和橡皮擦。

  学过程一、复*10以内数的加法,PPT展示算式《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吗?》。

  教师与幼儿一起作答算式答案,可以以个别提问的方式进行。

  二、情景导入。

  PPT展示:小朋友们,大家看看这是谁啊?他们在做什么?

  教师导入:新学期开学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羊村的这些小羊们正在积极准备去春游呢!你们看,喜羊羊不是在指定春游计划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跟着喜羊羊的队伍,看看他们都做了些什么?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1、播放PPT:我们发现了没有?喜羊羊首先去摘了南瓜,看看他们摘了几个南瓜?这里的工作人员又运来了几个南瓜?

  2、幼儿探索计算,教师展示计算方法4+2+1=?

  3、教师讲述计算方法,计算答案。

  像这样在一个算式中不止一个加号的算式,我们叫做连加。连加首先计算前面两个数字加起来是多少,然后用这个加起来的数继续和后面的数字相加。

  教师要求幼儿算出答案,并展示答案,表扬计算正确的幼儿。

  4、继续PPT展示。他们摘了南瓜以后,正当准备继续去玩的时候,他们发现了什么?有一个小朋友正在喂小鸡呢!

  教师:草丛中有5只小鸡,跑来了1只,后面又来了2只,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鸡?

  教师继续PPT展示5+1+2=8的`计算方法。

  5、大家玩得很累了,他们去过很多的地方,准备回家的时候,美羊羊大声的叫道,"你们看,小鸟!"教师:大家看到树上有几只小鸟?飞来了3只,后面又飞来了3只,那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呢?我们怎么列式计算?让我们一起来看动画。

  4+3+3=10 动画播放计算过程。

  三、幼儿操作教师:羊村长说,羊村里面最聪明的就是喜羊羊了,那下面我们就请小朋友们自己操作练*,看看你们会不会也像喜羊羊一样,也能计算连加了呢?

  分组练*看图写算式并正确计算。

  1、看图列式计算;2、看看你们记住了吗--复*10以内数的加法;3、计算号列车--直接写出得数;4、帮动物找家--连线题。

  四、小结羊村的村长告诉老师,我们的小朋友们也像喜羊羊一样聪明可爱。小朋友们,今天你们学到了10以内数的连加了,记得回家去多问问爸爸妈妈,看看他们是喜羊羊呢?还是懒羊羊呢?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大班数学10以内数的连加教案 4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10以内数的连加的含义。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

  2、能有条理地表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惯。

  重点与难点:

  幼儿联系v实际情境,体会连加的意义和理解运算顺序。

  幼儿理解图意列出算式。

  活动准备:

  PPT课件、操作练*、笔和橡皮擦。

  教学过程

  一、复*10以内数的加法,PPT展示算式《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吗?》。

  教师与幼儿一起作答算式答案,可以以个别提问的方式进行。

  二、情景导入。

  PPT展示:小朋友们,大家看看这是谁啊?他们在做什么?

  教师导入:新学期开学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羊村的这些小羊们正在积极准备去春游呢!你们看,喜羊羊不是在指定春游计划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跟着喜羊羊的队伍,看看他们都做了些什么?

  三、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播放PPT:我们发现了没有?喜羊羊首先去摘了南瓜,看看他们摘了几个南瓜?这里的工作人员又运来了几个南瓜?

  2、幼儿探索计算,教师展示计算方法4+2+1=?

  3、教师讲述计算方法,计算答案。

  像这样在一个算式中不止一个加号的算式,我们叫做连加。连加首先计算前面两个数字加起来是多少,然后用这个加起来的数继续和后面的数字相加。

  教师要求幼儿算出答案,并展示答案,表扬计算正确的幼儿。

  4、继续PPT展示。他们摘了南瓜以后,正当准备继续去玩的时候,他们发现了什么?有一个小朋友正在喂小鸡呢!

  教师:草丛中有5只小鸡,跑来了1只,后面又来了2只,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鸡?

  教师继续PPT展示5+1+2=8的计算方法。

  5、大家玩得很累了,他们去过很多的地方,准备回家的时候,美羊羊大声的叫道,"你们看,小鸟!"教师:大家看到树上有几只小鸟?飞来了3只,后面又飞来了3只,那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呢?我们怎么列式计算?让我们一起来看动画。

  4+3+3=10 动画播放计算过程。

  四、幼儿操作教师:羊村长说,羊村里面最聪明的就是喜羊羊了,那下面我们就请小朋友们自己操作练*,看看你们会不会也像喜羊羊一样,也能计算连加了呢?

  分组练*看图写算式并正确计算。

  1、看图列式计算;

  2、看看你们记住了吗--复*10以内数的加法;

  3、计算号列车--直接写出得数;

  4、帮动物找家--连线题。

  五、小结羊村的'村长告诉老师,我们的小朋友们也像喜羊羊一样聪明可爱。小朋友们,今天你们学到了10以内数的连加了,记得回家去多问问爸爸妈妈,看看他们是喜羊羊呢?还是懒羊羊呢?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大班数学10以内数的连加教案 5

  目标:

  1.在掌握10以内的加法基础上,学会10以内连加的设计方法和运算顺序。

  2.能看图,用四句话把图意表达清楚。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

  3.喜欢计算,体验成功的喜悦。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准备:

  PPT 磁性教具

  重点:

  掌握连加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难点:

  看图表达图意

  过程:

  一、复*:口算:1+3,4+2,3+4,7+2,2+2,4+3,3+3,6+3

  二、学*新内容

  (一)出图引出新课。

  问:谁能看着图把图意说一说?

  生:左边有1朵花,右边有3朵花。

  (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三句话完整地回答。即:说出两个部分数量,提一个问题,求总数量。)

  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怎样列式?

  板书:1+3=4

  还可以:3+1=4

  问:1和3在图中表示什么数量?

  目的:使幼儿清楚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复*旧知识,为学*连加做好铺垫。

  (二)揭示新课

  1.出图

  师引导幼儿观察,这幅图与刚才复*的那幅图有什么不同?

  2.提问:

  [1]这幅图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2]谁能用四句话把图意说一说?

  生:左边有一朵花,中间有三朵花,右边有两朵花,一共有几朵花?

  请2~3名同学说图意。

  (幼儿看图说,老师检查幼儿表达是否完整,对说得好的幼儿,老师要给予表扬。)

  3.师:要求一共有几朵花,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生:用加法计算,因为是把三部分的数量合起来,求总数量。

  师强调说明:把三部分数量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4.怎样列式?

  1+3+2

  问:还可以怎样列?

  这时教师启发幼儿积极动脑思考,教师把幼儿说出的不同算式板书在黑板上。

  3+1+2 3+2+1 1+2+3 2+1+3 2+3+1

  请幼儿观察。

  问:[1]这几道题中每一道都有几个加数?

  [2]这三个加数都是表示图中的什么数量?

  [3]说明是几部分的数量合起来的?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幼儿的观察,使幼儿初步感知到:连加是由三部分数合起来的)。

  5.请幼儿再观察。

  问:把三个加数合起来需要几个加号?

  生:把三个加数合起来需要两个加号。

  教师小结:凡是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并且只有加号的算式,我们就叫它连加算式。

  (三)宣布课题讲连加读、算方法。

  今天,我们要学的新知识就是三个数的连加算式。

  师:

  1.连加算式怎样读呢?

  (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记。)

  第一道:1+3+2读作1加3再加2。

  第二道:1+2+3读作1加2再加3。

  下面几道题由学生依次读出。

  2.连加算式怎样计算呢?

  师讲计算过程:

  [1]连加要分两步计算:先把前两个加数相加(边讲边画),再用得数与第3个加数相加,老师完整地把这算式的计算过程说一遍。

  [2]问:谁能把老师说的计算过程说一遍?

  (师可以检查出幼儿是否认真听了。)

  [3]依次让幼儿说几道题的计算过程。

  (师重点听幼儿说题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

  3.总结连加运算顺序:

  [1]先让幼儿根据板书的计算题,自己总结出连加的运算的顺序。

  [2]老师再归纳:求三个数的和用连加计算,计算时,按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也可以按学生自己总结的运算顺序记。

  这是连加的基本顺序。等我们将来学*了加法交换律以后,我们就知道还可以有其它的顺序。

  (通过教学,使幼儿知道三个数相加叫连加法,连加要按顺序计算。)

  (四)巩固练*:

  1.出示磁性教具

  (通过本图的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连加算式和运算顺序。)

  步骤:

  [1]请大家先观察教具。

  [2]两人用四句话互相说图意。

  [3]指名请幼儿说图意。

  [4]说说用什么方法计算。

  [5]请幼儿在黑板上列算式:(幼儿可以根据图的先后顺序列式。)

  3+4+2

  4+3+2

  3+2+4

  2+3+4

  2+4+3

  4+2+3

  [6]集体检查对与错

  2.出示活动卡片,口说计算过程,检查幼儿掌握情况。

  3+1+5=9 3+3+1=7

  2+2+4=8 2+1+2=5

  大班数学10以内数的连加教案 6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10以内数的连加的含义。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

  2、能有条理地表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重点与难点:

  1、幼儿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的意义和理解运算顺序。

  2、幼儿理解图意列出算式。

  活动准备:

  PPT课件、操作学具、笔和橡皮擦。

  配套课件:大班数学优质课件《10以内数的连加》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10以内数的`加法,PPT展示算式。

  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加法是怎么算的吗?教师与幼儿一起作答算式答案,可以以个别提问的方式进行。

  二、情景导入。

  PPT展示:小朋友们,大家看看这是谁啊?他们在做什么?

  教师导入:新学期开学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羊村的这些小羊们正在积极准备去春游呢!你们看,喜羊羊不是在指定春游计划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跟着喜羊羊的队伍,看看他们都做了些什么?

  三、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播放PPT:我们发现了没有?喜羊羊首先去摘了南瓜,看看他们摘了几个南瓜?这里的工作人员又运来了几个南瓜?

  2、幼儿探索计算,教师展示计算方法4+2+1=?

  3、教师讲述计算方法,计算答案。

  像这样在一个算式中不止一个加号的算式,我们叫做连加。连加首先计算前面两个数字加起来是多少,然后用这个加起来的数继续和后面的数字相加。

  教师要求幼儿算出答案,并展示答案,表扬计算正确的幼儿。

  4、继续PPT展示。他们摘了南瓜以后,正当准备继续去玩的时候,他们发现了什么?有一个小朋友正在喂小鸡呢!

  教师:草丛中有5只小鸡,跑来了1只,后面又来了2只,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鸡?

  教师继续PPT展示5+1+2=8的计算方法。

  5、大家玩得很累了,他们去过很多的地方,准备回家的时候,美羊羊大声的叫道,"你们看,小鸟!"

  教师:大家看到树上有几只小鸟?飞来了3只,后面又飞来了3只,那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呢?我们怎么列式计算?让我们一起来看PPT。

  4+3+3=10播放PPT计算过程。

  三、幼儿操作(学具2张)

  教师:羊村长说,羊村里面最聪明的就是喜羊羊了,那下面我们就请小朋友们自己操作练*,看看你们会不会也像喜羊羊一样,也能计算连加了呢?

  分组练*看图写算式并正确计算。

  1、看图列式计算

  2、帮小鸡找妈妈—连线题

  四、小结

  羊村的村长告诉老师,我们的小朋友们也像喜羊羊一样聪明可爱。小朋友们,今天你们学到了10以内数的连加了,记得回家去多问问爸爸妈妈,看看他们是喜羊羊呢?还是懒羊羊呢?

  大班数学10以内数的连加教案 7

  活动目标:

  1.进一步理解10以内数字的加减法的运算。

  2.能准确地进行运算并能正确写出算式。

  3.体验动脑筋思考解题的乐趣。

  4.让幼儿学*简单的数学题目。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城堡场景插图,车的图片,蝴蝶关相关图片,蚂蚁关相关图片,小白兔关相关图片,国王关相关图片,终极挑战关相关图片。

  材料准备:

  画板、画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观察图片,引起幼儿的好奇。

  ——这个城堡的名字叫快乐城堡,它里面有好多神奇的地方,小朋友们想进去看看吗?

  ——请小朋友们坐着老师的车进去看看吧。

  播放课件,理解10以内数字的加减法的运算。

  1.指导幼儿进行闯关游戏:第一关“蝴蝶关”。

  ——蝴蝶姐姐的花园里有什么?有多少只呢?一会又飞来了4只,现在有多少只?

  小结:花园里原来有3只蝴蝶,飞来4只后,一共有7只蝴蝶。用算式表示是3+4=7。

  2.指导幼儿进行闯关游戏:第二关“蚂蚁关”

  ——小蚂蚁的小草坪上有什么啊?一共几块呢?可是吃了3块,还剩几块呢?用算式表示是什么?

  ——小蚂蚁说要分给大家4块,那它还剩几块呢,用算式又怎么表示?

  3.指导幼儿进行闯关游戏:第三关“小白兔关”

  ——小白兔的园里种了什么?有几朵?可是采了3朵还有几朵呢,用算式怎么表示?

  4.指导幼儿进行闯关游戏:第四关“国王关”

  ——国王很高兴大家都来看他的城堡,他说成功通关会奖励我们好多礼品哦!

  ——国王的城堡有6面小红旗,可是他想要9面,谁知道还要加几面才是9面小红旗呢?

  5.指导幼儿进行闯关游戏:第五关“终极挑战”

  ——看苹果对着的数字来写等式,请小朋友把答案写在纸上。

  6.闯关结束

  ——小朋友们都通过了全部的关,国王奖励大家很多礼物都放在了上,我们一起开着回家吧!

  教学反思

  在学*完10以内的加减法后,孩子们已对教材丰富多彩的知识呈现方式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喜欢了。我深深认识到把生活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数学,能激起学*的兴趣,扩展思维的空间,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注意问题呈现多样性,激起挑战的欲望

  解决问题,是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学*目标,怎样才能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也作了深深的思考,真诚的感谢实验教材的编委,教材本身与安排上都注意了有层次的创设问题情境,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以教材为依托。*时教学中注意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问题呈现的多样化,例本案例的教学中,由学生创设情境后自主提出问题,创设一种游戏、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生问、生答,更能激起学生的解决欲望。*时课堂上“你难不倒我”“我来考考你”都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表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家解决后,也注意人际化的情感教育。“对同学们的解答你满意吗?”“谢谢大家”,无一不透露出浓浓的情。*时结合课本的实际情景,常以第三人称的方式请小朋友帮助解决。

  二、紧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供思维发展的.空间

  低年龄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中的计算教学,以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这种过渡不能是跳跃式的,应该给孩子一根拐杖扶持。在低年级教学中,这根拐杖是十分有必要的,即创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通过直观的操作、观察,过渡到抽象的算式表达。有了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们才会更清晰地了解算式的计算过程,依次运算、条理清晰。所以低年级的教学中把数学还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找数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计算教学中渗透实际问题,改变问题呈现方式

  解决问题教学长久以来一直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项目,教材的精心编排我深深认识到虽只涉及到10以内的加、减教学,然而每一课的计算教学无一不渗透着应用教学,所以在课的设计上,尽力挖掘计算教学中的应用素材,不仅有利于计算教学中算理的讲清、讲透,更是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生活的思想。

  大班数学10以内数的连加教案 8

  一、活动目标:

  1、认识相邻数,探索三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2、感受10以内的自然数例中三者之间的等差关系(及多1和少1的关系)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二、活动准备:

  1、教学图卡组(数字卡若干)

  2、PPT

  三、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呈现已有经验。

  (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邻居吗?你们旁边的两个小朋友就是你的邻居,请小朋友们说说你旁边的邻居是谁好吗?(幼儿互相说)

  (2)引导幼儿认识相邻数。

  教师:小朋友们有邻居,数字宝宝也有邻居呢,教师出示房子和数字图卡请小朋友来给数字宝宝搬家,并找邻居。幼儿操作,教师记录。

  2、探索相邻数之间的等差关系。

  (1)请你仔细看一看,邻居和中间的一个数有什么关系?

  (2)前面的比中间的数要怎么样?后面的呢?

  教师小结: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秘密,就是前一个数比中间的小1,是它的小邻居,后面的一个数比中间的大1,是它的大邻居,前后两个数就是中间这个数的'相邻数。

  3、实际操作,让幼儿运用新经验为数字(3、5、7、)找邻居。

  (1)教师提问:请小朋友为3、5、7、这些数字宝宝找小邻居和大邻居。

  (2)分组讨论,(引导幼儿同伴交流)

  4:拓展:为相邻数找共同的邻居。

  (1)教师出示两张数卡提问:谁是5的邻居,又是7的邻居呢?

  (2)幼儿操作,举卡回答。

  教师小结:6是他们的共同邻居。它是5的大邻居,7的小邻居。

  5:操作幼儿用书,并完成练*。

  (1)引导幼儿填空。

  教师:是相邻数的西瓜娃娃手拉手才是好朋友,请在空白框里写上数字使它们成为好朋友。

  (2)幼儿互相交流操作结果。

  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的环节和过程中,每个幼儿都能积极的配合老师一起学*知识内容,有条理的操作自己的数字卡,因此在操作过程中能够体现幼儿理解了相邻数的关系,操作时能熟练的找出一个数的相邻数。但在一些细小的环节上,还有一些不足,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反思:

  1、用游戏主导课堂,用游戏的口吻营造课堂情境,用丰富多变的表情吸引幼儿注意,孩子们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要参加,并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努力争取正确、迅速地完成游戏中的学*任务,提高了学*效率,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学**惯和组织纪律性。

  2、在活动中,如果出现教师始料未及的情况时,应采取认真地正面应对的方式和态度。孩子对于自己的想法总有独特的见解,教师给予他们表达的空间,让孩子在轻松的气氛中获取知识、经验,在活动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这方面我以后还得多注意。

  3、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倾听和应变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让幼儿真正意义上做到“玩中学,学中乐”,从而达到教学效果。这节课让我收获颇多,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要勤于动脑思考选择好的教学方法。

  大班数学10以内数的连加教案 9

  设计背景

  结合主题“我要上小学”中孩子们互留电话的主题背景进行活动预设,通过活动中孩子集体编出的密码,自然地引导他们学会关注同样答案下式题与式题间的关系,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的道理。

  活动目标

  1。熟练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相同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

  2。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愿意了解与同伴的联络方式。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重点难点

  熟练10以内的加减法。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

  活动准备

  1。 10以内加减式题卡,破译电话号码练*纸,由加减法式题组成的电话号码卡片,红旗、黄旗、蓝旗、绿旗,记分牌。

  2。开展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了”,幼儿有了解同伴联络方式的愿望。

  活动过程

  一、导人部分:复*10以内的加减法。

  师:我们小朋友就要毕业了,前几天大家也讲到过分手后联系的方式,有写信、寄贺卡、串门,还有打电话……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破译电话号码的游戏。

  (一)看式题破译电话号码。

  老师出示由8道加减法式题组成的号码卡,如3+3,7—4,8+1……

  这个环节是帮助幼儿复*10以内的加减法。

  活动中:

  老师从多个角度提问,如这个电话的第一个号码是几?“6”是第几位号码?最后一位是几?

  师:你们真棒!一下子就把这个电话号码破译出来了,你们是怎么破译的?

  幼:是用加减运算的方法破译的。

  师:你们知道这是谁的电话吗?

  幼:幼儿园。

  师:你们以后如果有事或想念老师的时候就可以打这个电话。一起告诉我’幼儿园的电话号码是几?

  (二)心算破译电话号码。

  1。老师出示第二个电话密码,提出要求:在心中计算,把答案记在心里’等一会儿我们大家一起说。

  2。老师出示第三个电话密码,要求破译准确、迅速,一下子把电话密码破译出来。

  二、学*部分:为电话号码设置密码并破译。

  (一)根据式题计算答案。

  1.将幼儿分成红、绿、黄、蓝四个队,每一队有10个电话密码’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比一比哪一队的本领最大,破译的电话号码又快又准确。

  2.各组交换检查。

  3.请每一组派一名代表报对方的得分数。

  (二)尝试根据答案编式题。

  师:这里有三个很特别的电话号码,等一会儿你们要用10以内的数为这些电话号码设置密码,电话号码里的每一个数字都是答案。你们编的密码要给别的组破译,所以要编得越难越好。

  ——刚开始请幼儿编题时,老师提供的号码可以是数字少但较特殊的(如1 10、119、120)o这个环节引导幼儿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如可以将“1 19竹编成一组密码:4 — 3,7 — 6,2+7。厨样还可以编成:7— 5+2 — 3,5 —2— 2,1+5+3等等。

  1.幼儿分组尝试编式题。

  2.小组相互交换式题并进行破译。

  3.请你们把破译出来的、与黑板上号码一样的电话号码贴在黑板上。

  教学反思

  在学*完10以内的加减法后,孩子们已对教材丰富多彩的知识呈现方式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喜欢了。我深深认识到把生活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数学,能激起学*的兴趣,扩展思维的空间,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注意问题呈现多样性,激起挑战的欲望

  解决问题,是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学*目标,怎样才能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也作了深深的思考,真诚的'感谢实验教材的编委,教材本身与安排上都注意了有层次的创设问题情境,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以教材为依托。*时教学中注意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问题呈现的多样化,例本案例的教学中,由学生创设情境后自主提出问题,创设一种游戏、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生问、生答,更能激起学生的解决欲望。*时课堂上“你难不倒我”“我来考考你”都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表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家解决后,也注意人际化的情感教育。“对同学们的解答你满意吗?”“谢谢大家”,无一不透露出浓浓的情。*时结合课本的实际情景,常以第三人称的方式请小朋友帮助解决。

  二、紧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供思维发展的空间

  低年龄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中的计算教学,以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这种过渡不能是跳跃式的,应该给孩子一根拐杖扶持。在低年级教学中,这根拐杖是十分有必要的,即创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通过直观的操作、观察,过渡到抽象的算式表达。有了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们才会更清晰地了解算式的计算过程,依次运算、条理清晰。所以低年级的教学中把数学还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找数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计算教学中渗透实际问题,改变问题呈现方式

  解决问题教学长久以来一直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项目,教材的精心编排我深深认识到虽只涉及到10以内的加、减教学,然而每一课的计算教学无一不渗透着应用教学,所以在课的设计上,尽力挖掘计算教学中的应用素材,不仅有利于计算教学中算理的讲清、讲透,更是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生活的思想。

  大班数学10以内数的连加教案 10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10以内数的连加的含义。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

  2、能有条理地表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惯。

  重点与难点:

  幼儿联系v实际情境,体会连加的'意义和理解运算顺序。

  幼儿理解图意列出算式。

  活动准备:

  PPT课件、操作练*、笔和橡皮擦。

  教学过程

  一、复*10以内数的加法,PPT展示算式《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吗?》。

  教师与幼儿一起作答算式答案,可以以个别提问的方式进行。

  二、情景导入。

  PPT展示:小朋友们,大家看看这是谁啊?他们在做什么?

  教师导入:新学期开学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羊村的这些小羊们正在积极准备去春游呢!你们看,喜羊羊不是在指定春游计划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跟着喜羊羊的队伍,看看他们都做了些什么?

  三、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播放PPT:我们发现了没有?喜羊羊首先去摘了南瓜,看看他们摘了几个南瓜?这里的工作人员又运来了几个南瓜?

  2、幼儿探索计算,教师展示计算方法4+2+1=?

  3、教师讲述计算方法,计算答案。

  像这样在一个算式中不止一个加号的算式,我们叫做连加。连加首先计算前面两个数字加起来是多少,然后用这个加起来的数继续和后面的数字相加。

  教师要求幼儿算出答案,并展示答案,表扬计算正确的幼儿。

  4、继续PPT展示。他们摘了南瓜以后,正当准备继续去玩的时候,他们发现了什么?有一个小朋友正在喂小鸡呢!

  教师:草丛中有5只小鸡,跑来了1只,后面又来了2只,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鸡?

  教师继续PPT展示5+1+2=8的计算方法。

  5、大家玩得很累了,他们去过很多的地方,准备回家的时候,美羊羊大声的叫道,"你们看,小鸟!"教师:大家看到树上有几只小鸟?飞来了3只,后面又飞来了3只,那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呢?我们怎么列式计算?让我们一起来看动画。

  4+3+3=10 动画播放计算过程。

  四、幼儿操作教师:羊村长说,羊村里面最聪明的就是喜羊羊了,那下面我们就请小朋友们自己操作练*,看看你们会不会也像喜羊羊一样,也能计算连加了呢?

  分组练*看图写算式并正确计算。

  1、看图列式计算;

  2、看看你们记住了吗--复*10以内数的加法;

  3、计算号列车--直接写出得数;

  4、帮动物找家--连线题。

  五、小结羊村的村长告诉老师,我们的小朋友们也像喜羊羊一样聪明可爱。小朋友们,今天你们学到了10以内数的连加了,记得回家去多问问爸爸妈妈,看看他们是喜羊羊呢?还是懒羊羊呢?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大班数学数的守恒教案(10)份(扩展7)

——中班数学数守恒教案范本5份

  中班数学数守恒教案 1

  活动目标:

  1、学会顺数与倒数,学会顺接数、倒接数。

  2、在游戏中感知倒数与顺数的规律,开拓幼儿的思维发展。

  3、情感上:使幼儿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积极主动的学*,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理解顺数与倒数的内在规律。

  活动难点

  学*倒数、倒接数

  活动准备:

  1、课件。

  2、幼儿操作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以三只小猪学数学引入。

  1、今天三只小猪要给小朋友们讲三兄弟捉迷藏时发生的有趣的事

  情。(教师配合课件,讲故事“三只小猪捉迷藏”)

  2、概况故事中的发生的数学趣事,老大不会10以内的顺数和倒数,

  更不会10以内的顺数接着数和倒数接着数。

  二、请小朋友们配合课件“数苹果”,一起学*10以内的顺数和倒数。教师小结:顺数是从小的数开始数,比如第一个数字是1,顺数的方法就是1、2、3、4、5、6、7、8、9、10,倒数就是从大的数字往小的数字数,比如第一个数字是10,倒数的方法就是10、9、8、7、6、5、4、3、2、1。

  三、欣赏童谣《我们一起数房子》,通过欣赏和跟唱童谣,巩固学到的顺倒数知识。

  四、幼儿操作活动。

  1、猪妈妈喊小猪回家吃饭了,可是小猪的花园旁有坏狐狸在蹲着,想要吃他们三兄弟,猪妈妈在花园里布置了道路迷宫,只有走对正确的路才能

  回到家。正确的路上按照倒数的方法表示着10、9、8、7??.的数字,请小朋友们用笔按照倒数的'方法把所有的数字连起来,帮助小猪回家。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表扬完成的又快又好的幼儿。

  五、游戏活动。

  翻牌接龙游戏:用倒数的方法接龙,教师翻开一张牌(如红色6),手持红色数字6的幼儿要立刻站起来大声的说出“6”,而手持红色数字“5”“4”“3”“2”“1”的幼儿依次接上,要求大声的说出自己的数字。

  六、顺数倒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1、电梯上下楼时显示的数字顺序;红绿灯;微波炉等。

  2、出示“快乐暑假倒计时”课件,让幼儿先用顺数的方法数一数今天离放暑假还有几天(跟着标记好的日历,全班一起数),得到数字是“7”,引导幼儿想想,今天过完了,明天还剩几天?后天还剩几天?大后天呢?从而使幼儿初步认识到倒数的方法在计算重要日子时的使用方法。

  七、结束

  老师在班级活动厅里画好了“跳房子”的格子,小朋友们回班后可以用顺数和倒数的方法一起玩“跳房子”。

  中班数学数守恒教案 2

  设计思路:

  *阶段我发现班级幼儿对米奇妙妙的动画片很感兴趣,米奇妙妙屋里的一个个问号更是深深地吸引着幼儿的目光。幼儿的主动学*来自幼儿自身的兴趣。于是,我就设计了《数的守恒(5以内)》这个数学活动,创设了米奇妙妙屋的情景,以欣赏米奇妙妙屋里动物们表演舞蹈贯穿整个活动。活动中我为避免传统数学活动的枯燥无味,就将音乐和游戏有机地整合到数活动中,让枯燥的数学"动"起来;同时我还大胆尝试让幼儿用简单符号进行记录。就这样,幼儿从设计的各个环节中,感受到数的守恒现象,体验了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等量物品的数量不随实物的大小、颜色、种类及排列形状的变化而改变,准确计数5以内物品的数量。

  2、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学过5以内数,幼儿学会念咒语和"十个印第安小朋友"的游戏玩法。

  2、教具准备:米奇玩具1只,磁性教具若干(兔子背影、鱼背影、米老鼠背影各1只、兔子5只、鱼7条、米老鼠10只)3、环境创设:米奇妙妙屋一间,布置成小舞台样。

  4、幼儿操作学具、记录纸、铅笔、托盘各45份。

  5、背景音乐4首。

  活动过程:

  一、以到米奇家玩引入活动师出示米老鼠布绒玩具引入活动:"嗨,小朋友,我是米奇要不要到我的妙妙屋玩啊?"师:"进入妙妙屋要念什么神奇的咒语呢?"(幼儿念咒语,师边掀开用布遮住的米奇妙妙屋)

  二、玩游戏—"猜影子"激发幼儿学*兴趣。

  师:妙妙屋里有三种小动物,是谁呢?这些是它们的.背影,小朋友们来猜一猜。

  三、通过观看妙妙屋里的动物表演舞蹈,初步得知等量物品的数量不随实物的大小、颜色、种类及排列形状的变化而变化,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

  师:小动物们要表演节目给小朋友看,小朋友要注意观察它们的队形发生什么变化?

  (一)欣赏第一个节目《兔子舞》(学*3的守恒)

  1、在音乐《兔子舞》的伴奏中,师出示3只穿着不一样的、动态不一样的兔子。

  提问:

  ①"这几只兔子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②"一共有几只小兔子?"

  2、在《兔子舞》音乐伴奏下,师在妙妙屋舞台中操作5只兔子的磁性教具,进行表演舞蹈,当变换一种队形后,音乐停止时。

  提问:

  ①兔子的队形发生什么变化?

  ②小朋友数数现在有几只兔子,跟原来一样多吗?

  ③请1个小朋友到大记录卡上记录上这次兔子表演时队形的变化,并引导全班幼儿一起验证该幼儿记录是否正确。

  3、师引导幼儿通过《兔子舞》大记录卡上3只兔子队形变化的记录情况,体验5守恒的有趣现象?

  师小结:不论3只兔子的队形怎么变,3只还是3只,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二)欣赏第二个节目《水中芭蕾》(感知新知识点5的守恒)

  1、在音乐《四小天鹅》伴奏中,师逐一出示7条大小、颜色、形状不一样的鱼。

  提问:

  ①"这些鱼有哪些不同?"

  ②"一共有几条鱼参加表演?"

  2、师在《四小天鹅》伴奏音乐中,操作5条鱼表演水中芭蕾舞,当变换一种队形后,音乐停止时。

  提问:

  ①现在鱼的队形有没有发生变化?

  ②小朋友数数现在有几条鱼在表演舞蹈?和原来一样多吗?

  ③请1个小朋友到《水中芭蕾》的大记录卡上记录上这次鱼表演时的队形变化,引导全班幼儿一起验证该幼儿记录是否正确。

  3、师引导幼儿通过《水中芭蕾》大记录卡上5条鱼队形变化的记录情况,体验7的守恒的有趣现象。

  师小结:5条鱼虽然颜面、大小、形状不一样,不论摆的队形怎么变,但总数数量都不会变,7条鱼还是7条鱼。

  (三)欣赏第三个节目《米老鼠恰恰恰》(感知新知识点数量:5的守恒)

  1、在音乐《恰恰恰》伴奏中,师出示:5只性别、大小、穿着不同的米老鼠,提问:

  ①"这几只米老鼠哪里不同?"

  ②"一共有几只米老鼠表演舞蹈?"

  2、师在《恰恰恰》舞曲伴奏中,操作5只米老鼠表演《米老鼠恰恰恰》当变换一种队形后音乐停止时。

  提问:

  ①"米老鼠的队形变化没?"

  ②"我们来数数变了队形后,有几只米老鼠在表演?和原来一样多吗?"。

  ③请1个小朋友到《米老鼠恰恰恰》大记录卡上记录这次米老鼠表演时队形的变化,引导全班幼儿一起验证该幼儿记录是否正确。

  3、师引导幼儿通过《米老鼠恰恰恰》大记录卡上5只米老鼠队形变化的记录情况,体验5的守恒的有趣现象。

  师小结:不管这5只米老鼠排成什么队形,始终都是5只米老鼠。

  四、游戏活动—"十个印第安小朋友"师:小朋友闭上眼睛,数到3时打开眼睛看着我们今天的游戏一次要请几个小朋友出来玩游戏。

  五、幼儿操作

  1、幼儿根据不同歌曲指示,分组拿操作学具到自己座位上进行操作。

  2、播放轻音乐,幼儿安静地分组进行操作学具,并将操作结果记录到记录纸上。

  第一组学具:形态各异的兔子第二组学具:颜色不同的小鱼第三组学具:颜色不同的星星六、延伸活动—完成操作册练*附:记录卡附:游戏"十个印第安小朋友"玩法请1名幼儿当组长,在清唱歌曲"十个印第安小朋友"歌声中,组长去请出9名幼儿后,念"我变、我变、我变变变"的咒语,整组幼儿自由合作,组合设计动作,变换队形后,老师引导其它幼儿一起验证组长邀请的人数是否正确,错误的要跳10下。若场地允许,可若干组同时进行。

  活动反思:

  该活动设计独特新颖,别具一格,能将动感音乐有机融入到枯燥的数学活动。活动中能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幼儿主动学*、主动探索。师幼互动好,幼儿课堂常规好。活动过程能注意由浅入深,紧扣活动中心,层层递进,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记录卡的使用执教者大胆放手让幼儿尝试运用符号表示物体的数量、排列形状等,从小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思维*惯,并能有效达到帮助幼儿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活动中教师能及时小结,及时帮助幼儿梳理知识点,知识点能把握在让幼儿跳一跳够得着的高度,有效达到预设的各项目标。

  中班数学数守恒教案 3

  活动目标:

  1、能不受事物颜色,形状,大小,排列或其他因素的影响,感知5以内等量物体的数守恒。

  2、能够幻灯片出示的图片,使幼儿摆出相对应的图案。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幻灯片、录音机、彩色吸铁石、不同图形的卡片

  知识经验准备:

  能够手口一致的点数五。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播放喜洋洋的音乐,“小朋友们,看看前面的大草原,漂不漂亮,今天在这片丽的.大草原上要举办一场舞会,我们来看看都谁来参加了这场舞会。”通过幼儿熟悉的音乐,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以及参加活动的兴趣。

  (2)出示半张红太狼的图片,让小朋友们猜一猜,是谁来参加的这场舞会,幼儿猜出是红太狼之后,出示排列整齐的五张红太狼的图片,使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五,然后请一名幼儿将图片上红太狼排列出来的队形用红色吸铁石摆放在黑板上。然后用相同办法请出美羊羊,用黄色的的吸铁石将美羊羊的队形摆放在黑板上。

  (3)让小朋友用不同颜色的吸铁石,通过点数的方法得知,虽然颜色不一样,但是他们都是5。

  (4)接着将故事进行下去,红太狼和美羊羊得知自己和对方一样多之后,美羊羊将自己变大并且换了一个队形,红太狼也换了一个队形,让5只变了队形大小不同的美羊羊和变了队形的红太狼进行比较,看看他们是一样多还是谁多谁少,得出结果,他们虽然队形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但是他们都是5。

  (5)结束故事:红太狼知道自己怎么变也没有美羊羊多,不高兴的回家了,而美羊羊在红太狼走后,自己跳的很开心,一直跳到天黑,也回家了。

  操作活动:

  (1)将幼儿分成四组,出示四组图片,请小朋友进行比较,谁多谁少,只要答对就奖励幼儿装有图片的信封,第四组图片是老虎和松鼠的比较,比较完交幼儿《上山打老虎》的手指操,巩固知识。

  (2)让四组幼儿打开老师发给他们的礼物,根据小组编号,按照幻灯片上出示的图片,摆出相应的图形,谁先摆好,将摆好的图片摆到前面的黑板上,四组全部摆完之后,比较他们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活动结束:

  让幼儿去外面寻找自己喜欢的数字五,进行比较: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活动延伸:

  回家看看爸爸妈妈双手,比较他们的手指是不是一样多。

  中班数学数守恒教案 4

  设计思路

  *阶段我发现班级幼儿对米奇妙妙的动画片很感兴趣,米奇妙妙屋里的一个个问号更是深深地吸引着幼儿的目光。幼儿的主动学*来自幼儿自身的兴趣。于是,我就设计了《数的守恒(10以内)》这个数学活动,创设了米奇妙妙屋的情景,以欣赏米奇妙妙屋里动物们表演舞蹈贯穿整个活动。活动中我为避免传统数学活动的枯燥无味,就将音乐和游戏有机地整合到数活动中,让枯燥的数学“动”起来;同时我还大胆尝试让幼儿用简单符号进行记录。就这样,幼儿从设计的各个环节中,感受到数的守恒现象,体验了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等量物品的数量不随实物的大小、颜色、种类及排列形状的变化而改变,准确计数10以内物品的数量。

  2、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

  3、逐步树立自信心和创造意识。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学过5以内数的守恒,幼儿学会念咒语和“十个印第安小朋友”的游戏玩法。

  2、教具准备:米奇玩具1只,磁性教具若干(兔子背影、鱼背影、米老鼠背影各1只、兔子5只、鱼7条、米老鼠10只)

  3、环境创设:米奇妙妙屋一间,布置成小舞台样。

  4、幼儿操作学具、记录纸、铅笔、托盘各45份。

  5、背景音乐4首。

  活动过程:

  一、以到米奇家玩引入活动

  师出示米老鼠布绒玩具引入活动:“嗨,小朋友,我是米奇要不要到我的妙妙屋玩啊?”

  师:“进入妙妙屋要念什么神奇的咒语呢?”

  (幼儿念咒语,师边掀开用布遮住的米奇妙妙屋)

  二、玩游戏—“猜影子”激发幼儿学*兴趣。

  师:妙妙屋里有三种小动物,是谁呢?这些是它们的背影,小朋友们来猜一猜。

  三、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

  通过观看妙妙屋里的动物表演舞蹈,初步得知等量物品的数量不随实物的大小、颜色、种类及排列形状的变化而变化,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

  师:小动物们要表演节目给小朋友看,小朋友要注意观察它们的队形发生什么变化?儿童

  (一)欣赏第一个节目《兔子舞》(复*5的守恒)

  1、在音乐《兔子舞》的伴奏中,师出示5只穿着不一样的、动态不一样的兔子。

  提问:①“这几只兔子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②“一共有几只小兔子?”

  2、在《兔子舞》音乐伴奏下,师在妙妙屋舞台中操作5只兔子的磁性教具,进行表演舞蹈,当变换一种队形后,音乐停止时。

  提问:①兔子的`队形发生什么变化?

  ②小朋友数数现在有几只兔子,跟原来一样多吗?

  ③请1个小朋友到大记录卡上记录上这次兔子表演时队形的变化,并引导全班幼儿一起验证该幼儿记录是否正确。

  3、师引导幼儿通过《兔子舞》大记录卡上5只兔子队形变化的记录情况,体验5守恒的有趣现象?

  师小结:不论5只兔子的队形怎么变,5只还是5只,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二)欣赏第二个节目《水中芭蕾》(感知新知识点:7的守恒)

  1、在音乐《四小天鹅》伴奏中,师逐一出示7条大小、颜色、形状不一样的鱼。

  提问:①“这些鱼有哪些不同?”

  ②“一共有几条鱼参加表演?”

  2、师在《四小天鹅》伴奏音乐中,操作7条鱼表演水中芭蕾舞,当变换一种队形后,音乐停止时。

  提问:①现在鱼的队形有没有发生变化?

  ②小朋友数数现在有几条鱼在表演舞蹈?和原来一样多吗?

  ③请1个小朋友到《水中芭蕾》的大记录卡上记录上这次鱼表演时的队形变化,引导全班幼儿一起验证该幼儿记录是否正确。

  3、师引导幼儿通过《水中芭蕾》大记录卡上7条鱼队形变化的记录情况,体验7的守恒的有趣现象。

  师小结:7条鱼虽然颜面、大小、形状不一样,不论摆的队形怎么变,但总数数量都不会变,7条鱼还是7条鱼。

  (三)欣赏第三个节目《米老鼠恰恰恰》(感知新知识点数量:10的守恒)

  1、在音乐《恰恰恰》伴奏中,师出示:10只性别、大小、穿着不同的米老鼠,

  提问:①“这几只米老鼠哪里不同?”

  ②“一共有几只米老鼠表演舞蹈?”

  2、师在《恰恰恰》舞曲伴奏中,操作10只米老鼠表演《米老鼠恰恰恰》当变换一种队形后音乐停止时。

  提问:①“米老鼠的队形变化没?”

  ②“我们来数数变了队形后,有几只米老鼠在表演?和原来一样多吗?”

  ③请1个小朋友到《米老鼠恰恰恰》大记录卡上记录这次米老鼠表演时队形的变化,引导全班幼儿一起验证该幼儿记录是否正确。

  3、师引导幼儿通过《米老鼠恰恰恰》大记录卡上10只米老鼠队形变化的记录情况,体验10的守恒的有趣现象。

  师小结:不管这10只米老鼠排成什么队形,始终都是10只米老鼠。

  四、游戏活动—“十个印第安小朋友”

  师:小朋友闭上眼睛,数到3时打开眼睛看着我们今天的游戏一次要请几个小朋友出来玩游戏。

  五、幼儿操作

  1、幼儿根据不同歌曲指示,分组拿操作学具到自己座位上进行操作。

  2、播放轻音乐,幼儿安静地分组进行操作学具,并将操作结果记录到记录纸上。

  第一组学具:形态各异的兔子

  第二组学具:颜色不同的小鱼

  第三组学具:颜色不同的星星

  六、延伸活动

  完成操作册练*。

  附:记录卡

  附:游戏“十个印第安小朋友”玩法

  请1名幼儿当组长,在清唱歌曲“十个印第安小朋友”歌声中,组长去请出9名幼儿后,念“我变、我变、我变变变”的咒语,整组幼儿自由合作,组合设计动作,变换队形后,老师引导其它幼儿一起验证组长邀请的人数是否正确,错误的要跳10下。若场地允许,可若干组同时进行。

  教研组评析:

  该活动设计独特新颖,别具一格,能将动感音乐有机融入到枯燥的数学活动。活动中能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幼儿主动学*、主动探索。师幼互动好,幼儿课堂常规好。活动过程能注意由浅入深,紧扣活动中心,层层递进,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记录卡的使用执教者大胆放手让幼儿尝试运用符号表示物体的数量、排列形状等,从小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思维*惯,并能有效达到帮助幼儿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活动中教师能及时小结,及时帮助幼儿梳理知识点,知识点能把握在让幼儿跳一跳够得着的高度,有效达到预设的各项目标。

  中班数学数守恒教案 5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排除外部因素(颜色、大小、空间排列形式、空间距离)的干扰,并理解体验5以内数的守恒。

  2、培养幼儿对数的兴趣,从而发展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让幼儿感知数的守恒。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来验证数的守恒。

  教学准备:

  1、情景表演(数量相同,大小不同,引起2个小动物发生争吵)请中班幼儿来表演。

  2、课件(制作大小不一,颜色不一,排列不一的花)

  3、操作材料,用卡纸做的三角形(2个颜色,大小)

  教学过程:

  一、景表演

  提问:小朋友你看他们怎么吵起来呢,让老师去看看,看看有什么要帮忙的?

  (从中引入数的守恒,教师可小结虽然箩筐的大小不一,但里面装的东西的.数量是不变的,是一样多的)

  二、学*数的守恒

  1、看课件

  (1)、出示两幅颜色不同的花,让幼儿观察,说说什么不同?并数数数量是不是相同的。

  小结:刚才的花啊,颜色不同,但是它的数量是相等的,都是5。

  (2)、出示大小不同的两幅画,先让幼儿观察,提问:大的有几朵?"屈,老师。教案,网出,处!小的有几朵?除了颜色一样以外还有哪里是一样的?

  小结:一个大的和一个小的他们数量都是一样的,都是5,所以看东西的数量是不是一样多的,和大小没有关系。

  (3)、出示四幅排列不同队行的图,让幼儿观察,他们哪里不同?哪里是一样的?

  小结:虽然他们排队的方式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数量还是一样的,都是5。

  三、幼儿操作

  (1)、老师告诉幼儿操作的方法,每个小朋友只能拿5个图形宝宝,组成不同形状的图形。

  (2)、请每组推选一个好的,上来到投影前演示给小朋友看,让他自己说说。(自己的方案)

  四、老师总结

  刚才啊,4组小朋友选上来的代表啊,各个都棒极了,都用不同的方法演示了,其实啊我们的生活中啊,还有许多像颜色不同,大小不同,但数量是相同的东西,下面老师就带你们去一起找找吧。

  教学反思:

  数的守恒对于中班小朋友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怎样吧这样的一个比较难的数学概念形象化,让幼儿好接受呢?想到了用情境展开并贯穿教学活动,让幼儿体验数守恒现象。

  整个活动进行下来,感觉还是比较顺畅的,幼儿在活动中也基本掌握理解数的守恒概念。


大班数学数的守恒教案(10)份(扩展8)

——大班数学《数高楼》教案汇总五篇

  大班数学《数高楼》教案 1

  活动目标:

  1、初步学*用快板的节奏、韵律朗诵诗歌。

  2、发展手口协调能力。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人手两块小积木。

  活动过程:

  1、老师出示图片让幼儿欣赏。

  2、欣赏老师有节奏、有韵律地朗诵诗歌一遍,读后引导幼儿说说诗歌的内容,提问:诗歌里说的是什么?朗诵这首诗歌与过去朗读的诗歌有什么不同。

  3、老师边敲快板边朗诵诗歌,引导幼儿认识快板及其用途。

  4、幼儿学*朗诵诗歌。

  5、幼儿与老师一起边敲积木,边有节奏有韵律地朗诵诗歌。

  附教材:

  儿歌《数高楼》

  路边有幢大高楼,

  白云在它身边游,

  弟弟和妹妹,

  掰掰手指头。

  指头数一数。

  共有几层楼?

  一二三四五六,

  七八九…

  手指都掰酸,

  也没数清楚。

  最高几层楼,

  全在云里头。

  活动反思:

  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

  大班数学《数高楼》教案 2

  学*目标:

  1.学唱歌曲,唱准附点和休止符的节奏,能边唱边与同伴开展“搭高楼"的游戏。(重点)

  2.能判断输赢,并大胆创编动作有节奏地表现“搭高楼”及“哩哩哩,恰恰恰”的说唱节奏。(难点)

  3.体验与同伴合作创编动作玩躲闪和模仿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有玩模仿动作游戏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发音练*,学唱并用动作表现“哩哩哩、恰恰恰”的乐句

  1.教师与幼儿运用分句模唱的方式,学唱“哩哩哩、恰恰恰”的乐句,掌握附点及空拍节奏。

  2.教师完整示范,幼儿学唱此乐句,引导幼儿倾听并唱出附点及空拍节奏。

  3.鼓励幼儿创编哩哩哩、恰恰恰的动作,引导幼儿边唱边表演。

  二、教师范唱歌曲,幼儿学*完整演唱并表现搭高楼的方法

  1.教师完整范唱歌曲。

  提问:歌曲中除了唱到哩哩哩、恰恰恰,还唱了什么?是怎样数高楼的?

  什么是层层叠叠?我们怎样用小手来表现层层叠叠的高楼?

  2.教师选择幼儿有代表性的搭高楼的方法,带领幼儿边学说念白部分边用动作表现,掌握歌词及节奏。

  3.幼儿与教师一起边完整演唱歌曲边有节奏地做动作。

  根据幼儿演唱过程中的问题,重点引导幼儿唱出附点及空拍节奏,及边说念白边有节奏地表现搭高楼。

  三、掌握同伴合作搭高楼的方法,并边唱歌曲边开展游戏

  1.两名教师示范搭高楼的方法。

  提问:我们是怎样搭高楼的?什么时候拍伙伴的手?

  2.教师与一名幼儿互动尝试搭高楼的方法。

  强调规则:用最下面的手去拍最上面的手,拍到就赢了;没拍到时躲闪成功的小朋友就赢了。

  3.请两名幼儿示范游戏,同伴评价,再次明确游戏规则。

  4.幼儿两人一组,边说边有节奏地练*搭高楼的方法。

  5.幼儿完整演唱歌曲,合作玩搭高楼的游戏。

  (1)幼儿坐在座位上玩游戏,教师重点评价演唱是否清晰及随音乐旋律有节奏地做动作、配合游戏的情况。

  (2)幼儿围成里外圈开展游戏,重点指导幼儿学*交换游戏伙伴的`方法:里圈的小朋友听到前奏时,边走边拍手按逆时针走到下一个同伴面前继续游戏。

  四、丰富游戏玩法,同伴合作边唱边玩游戏

  1.教师示范游戏,幼儿观察并伴唱。

  提问:我们的游戏有什么变化?

  小结:谁赢了谁就做带头人,创编新的哩哩哩、恰恰恰的动作,另外一名小朋友学他一起做。

  2.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各种不同的身体动作,有节奏地表现唱词,并请个别幼儿分享、带领同伴练*创编的动作。

  3.幼儿边演唱歌曲边与同伴合作游戏。

  教师重点评价幼儿的演唱情况及两人游戏时分辨输赢创编动作的情况,提醒幼儿按节奏换游戏伙伴循环开展游戏。

  延伸活动

  1.引导幼儿在音乐区随音乐伴奏边演唱边合作游戏。

  2.游戏熟练后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搭高楼的节奏。

  活动评析

  《数高楼》是一首叙事性歌曲,歌词富有情境性,描述了我教小弟弟数高楼的有趣情景。歌曲本身特点鲜明,表现为歌词简单,多重复,富有动作性。依据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学*的理念和《纲要》中“在音乐等艺术活动中,幼儿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然、真切地表现内心的感受和体验”等思想,本活动采用“歌唱活动从动作开始”的设计思路,将活动设计为音乐游戏,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演唱歌曲,使幼儿既体验到游戏的快乐,又在无痕的学*中学会演唱。

  歌曲中蕴含的象声词“哩哩哩、恰恰恰”节奏鲜明、跳跃,变化丰富,增添了歌曲演唱的幽默感和趣味性;“一层楼、二层楼??层层叠叠是高楼”的念白节奏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整首歌曲说唱结合极富感染力,激发了幼儿的演唱兴趣,并为幼儿创编适宜的动作表现“哩哩哩、恰恰恰”、两人合作用手势表现“搭高楼”以及开展快速反应游戏提供了创造和表现的空间。

  本活动主要运用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策略:

  1.玩中学,在游戏中享受演唱歌曲的快乐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在寓教于乐的游戏中获得新经验是最适合幼儿的学*方式。首先,教师采用“难点前置法”,巧妙地将“哩哩哩,恰恰恰”中的附点、休止符等节奏与发声练*相结合,引导幼儿边演唱边做动作,体验演唱的乐趣。其次,教师将歌曲《数高楼》中的念白部分设计为同伴“拍手躲闪”游戏,并在念白“层层叠叠是高楼”之后加入一段间奏12.435l111 |,为幼儿提供了演唱和判断输赢、创编动作的时间。由于演唱歌曲是开展游戏的需要,因此吸引着幼儿在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游戏中乐此不疲地演唱,使传统教唱的音乐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情趣。

  2.做中学,在创编动作中激发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美国教师约翰·马丁·费尔拉德提出:应该关注儿童的自然游戏中的学*方式,让幼儿发明自己的身体动作边游戏边唱歌,在动作中感知音乐的节奏,表达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活动中教师采用幼儿迁移个人经验创编动作——分享、吸纳同伴动作——独立、创造性地表现歌曲的方法,循序渐进地积累和丰富幼儿动作经验,使幼儿获得了更多自主探索、自主表现的机会。教师既要敏锐捕捉幼儿富有个性和趣味性的动作,引导其大胆展示分享个体经验,并适时、适宜地给予提升,又要关注创编、表现有困难的幼儿,不断提升幼儿感受音乐、创编动作的节奏感和美感。

  3.合作中学,在同伴交往中体验游戏的愉悦

  音乐是自我表达和人际交流的手段。活动中依据歌曲中我和弟弟的角色,设置两人搭高楼的游戏情境,以同伴游戏贯穿活动始终,使幼儿在交往中充分感受被邀请、回应的快乐和满足,在高密度的互动中增加幼儿互相观察、互相欣赏、共同合作的机会。

  依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将同伴游戏设置为三个难易程度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为幼儿面对面玩游戏,以熟悉同伴交替伸手搭楼、正确判断输赢等基本游戏规则;第二个层次为双圆交换同伴玩游戏,队形的变换增强了同伴交往的广度和密度,体验到与不同伙伴开展游戏的乐趣;第三个层次为同伴模仿游戏,幼儿根据游戏结果快速确定创编者与模仿者的角色,赢者即兴创编动作,同伴则跟随模仿,使同伴间不断获得合作掌控游戏、创新不同动作的成功体验。

  附:游戏玩法

  教师采用幼儿创编的适宜动作,引导幼儿两人一组随音乐边唱边有节奏地做出“哩哩哩、恰恰恰”的动作。在念白部分“一层楼,二层楼,三层四层,五层楼”时,两人边念歌词边按节奏由下往上依次交叉搭手,手心压手背做搭高楼的动作;当念到“层层叠叠是高楼”的“楼”时,最下面的手去拍最上面同伴的手,拍到了即为赢,如果没有拍到,快速躲闪成功的幼儿为赢。赢的幼儿要创编念白之后的“哩哩哩、恰恰恰”乐句的动作,输者进行模仿,同伴继续游戏。

  大班数学《数高楼》教案 3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数高楼》。

  2.复*1-8的点数,并学*1-8的序数。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学唱歌曲《数高楼》

  活动难点:复*1-8的点数,并学*1-8的序数

  活动准备:

  课件《数高楼》

  活动过程:

  一、引入

  教师:播放课件引入,请幼儿观察并提出城市里有很多很多的高楼,你知道它们有多少层吗?让我们 一起来数数吧。

  二、歌曲《数高楼》

  1.教师点击课件歌曲欣赏,幼儿欣赏歌曲。

  2.教师点击课件歌词欣赏,请幼儿熟悉歌词,跟唱歌曲。

  3.教师点击课件歌曲欣赏,幼儿边看课件边跟唱完整歌曲。

  三、复*1-8的点数

  1.教师呈现课件数高楼中的高楼画面。

  教师:歌曲中的高楼有几层?谁能一层一层帮老师数数看?

  2.教师引导幼儿结合画面中的高楼,对8以内的数字进行逐一点数,并以"共有……层"的形式说出总数。

  3.教师点击一起数高楼,呈现楼层数为8以内数字的不同高楼画面,请幼儿点数后说出总数,并单独说出每层楼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幼儿使用语言:"第X层楼有XX"或"第X层楼是XX样子的"。

  活动反思:

  《数高楼》是一首叙事性歌曲,歌词富有情境性,描述了我教小弟弟数高楼的有趣情景。歌曲本身特点鲜明,表现为歌词简单,多重复,富有动作性。歌曲有唱和念白两部分,歌曲中蕴含的象声词“哩哩哩、恰恰恰”节奏鲜明、跳跃,变化丰富,增添了歌曲演唱的幽默感和趣味性的念白节奏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整首歌曲说唱结合极富感染力,激发了幼儿的演唱兴趣,并为幼儿创编适宜的动作表现“哩哩哩、恰恰恰”、两人合作用手势表现“搭高楼”以及开展快速反应游戏提供了创造和表现的空间。

  大班数学《数高楼》教案 4

  1、欣赏歌曲,掌握数高楼的节奏,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2、通过视听结合引导幼儿理解歌词,感知各种各样的楼房。

  活动准备:歌曲MTV。

  重点与难点:感知节奏和各种各样的高楼。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1、师:你们看到过高楼吗?在哪里看到的'?它是怎么样的?有几层呢?

  2、师:现在我们城市里的高楼是越造越多、越造越高、越造越漂亮了,今天有一群小朋友要去看高楼、数高楼,我们也一起去看看吧!

  二、欣赏歌曲MTV。

  1、第一次欣赏。

  欣赏后提问:

  (1)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你们喜欢听这首歌吗?为什么?(引导幼儿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2、第二次欣赏。

  欣赏后提问:小朋友是怎样数高楼的?(引导幼儿掌握数高楼的节奏)

  3、第三次欣赏。

  欣赏前交代任务:看一看、听一听里面的高楼是怎么样的?

  欣赏后提问:

  (1)小朋友们看到的高楼是怎么样的?

  (2)你喜欢里面的哪幢高楼?为什么?

  三、跟唱歌曲。

  在教师地带领下轻声跟唱歌曲数遍。

  四、音乐游戏《跳房子》。

  要求幼儿自由结伴边唱边游戏。

  大班数学《数高楼》教案 5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中表达的欢乐情绪。

  2、边唱歌边游戏,表现数高楼的情景。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熟悉歌词

  1、出示图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2、教师根据幼儿回答用歌词小结。

  3、过渡:弟弟妹妹有没有数清高楼有几层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熟悉旋律,学*歌词

  1、学*唱的部分。

  (1)倾听唱的部分。

  (2)提问:弟弟妹妹数清楚了吗?你从哪里听出来的?为什么弟弟妹妹数不清?(数来又数去,答数没法求,最高几层楼呦,全在云里头。)

  (3)有节奏念歌词。

  师:我们跟着弟弟妹妹一起来数高楼吧。

  2、念白部分。

  (1)教师示范,幼儿感受念白部分。

  师:你们能像我这样有节奏的数吗?

  (2)幼儿尝试。

  师:我们一起数数看。

  (3)多种方式数高楼,如拍手等。

  三、学唱歌曲

  1、知道有唱有说,完整感受

  师:刚才我们又唱又说,唱了说了数高楼的事情,其实把唱的说的连起来就是一首好听的歌曲,叫《数高楼》,请你们听我来完整唱一唱。

  2、学唱歌曲。

  师:我们一起来唱唱数高楼的事情吧。

  ⒊过渡语:数高楼的事情不仅能唱成歌曲,还能变成一个游戏呢,想玩吗?

  四、游戏

  1、交代游戏玩法

  2、请部分幼儿示范玩法。

  3、幼儿游戏。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