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教案汇总10篇

首页 / 教案 / |

  《望岳》教案 1

  教学构想:

  一、激趣

  以“走*五岳”“走*泰山”“走*杜甫”为题,在介绍某作家及其写作的时代背景的同时,解说本诗的含义,从而提高辨析和想象能力。

  二、品读

  按照“听——读——品——评”的模式让学生在情境中反复诵读,品味语言,把握感情,激发想象。

  三、领悟

  这里的领悟是带领学生悟读诗质。着重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训练学生理解古诗能力,培养合作探究精神。从重点字词到整首诗意的'理解以及诗文的写作技法赏析等都让学生在“自助、互动”中训练,在交流中质疑研讨,并在讨论的基础上做出结论,教师只起“适时点拨,相机诱导”的作用。

  四、立志

  “诗言志”是历代诗人的共识,“志”不仅反映在诗人的言谈中,更体现在他们的诗作里,作何一首诗歌,或对某事物表示一种态度,或抒发一种情感,或揭示某种哲理;无不表现为人之“志”,教学古诗,就要让学生从学*过程中深刻体会诗的本质所在。本首诗,引导学生热爱祖国河山,了解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树立“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

  教学模式:

  查——释——品——探——悟 五步教学法

  教学流程:

  导入设计:

  走进五岳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山河秀丽、美不胜收,名胜古迹、文化遗产数不胜数。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单就名山大川来说,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之说。大家都喜欢旅游登山吗?到过泰山吗?那么我们就通过视频来神游一下泰山

  视频文件欣赏

  大家看了之后,对泰山有什么感觉?

  想象一下,你如果站在泰山脚下,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一、查——资料查询识诗人

  (课前布置学生从图书馆、网络、资料查询所要学*的古诗的作者生*事迹、主要作品、写作背景、社会环境、文化常识,然后整理到自己的资料本上)

  《望岳》教案 2

  【教学目标】:

  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

  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理解并学*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重点】:

  a、重点字词的含义;

  b、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难点】:

  a、名句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ppt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幻灯1)

  诗歌,是一种文学体裁,透过语言,除了表达文字的意义外,也表达情感与美感。诗歌是观照诗人情感的一面镜子。诗配上音乐则称为歌。

  诗歌作为中国文学领域的一颗璀璨的名珠,好多诗人的形象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看下面这句话是对哪个诗人的评价?

  二、作者并背景介绍

  1.说说你印象中的杜甫

  师补充要点(幻灯3)

  我们今天就来欣赏下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笔下的泰山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板书课题,并释题)

  “泰山” 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

  2.《望岳》写于唐开元盛世时期,诗人二十四五岁,正值青年时期。

  三、初步朗读

  1、听范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节奏。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句式特点为“二二一”或“二一二”)

  2、自由读、指名读、全体学生齐读。

  四、整体感知(分组讨论)

  1.结合注释,了解诗歌内容。

  2.快速抢答,字词解释。

  3、释句。

  五、深入研读

  师:诗题叫《望岳》,杜甫实际上望到了哪些景象?(幻灯7想一想)

  2、这首诗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来?

  3、诗题为《望岳》,但全诗没有一个“望”字,而句句写向岳而望,而且角度不同,试对此作具体分析。

  4、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指导概括并板书: 首联: 远望 绵延不绝、树木苍翠 颔联: *望 神奇秀丽、巍峨高大 颈联: 细望 云涌云翻、鸟儿归巢 尾联: 不畏艰难 俯视一切

  六、名句赏析

  有人说诗歌是要“品”的,就跟茶一样。你不细细的品,是品不出它的味道的,你要一个字一个字的慢慢的品,才能品出他的味道。

  例如这两个字:(幻灯8品一品)

  1、“阴阳割昏晓”中的“割”一直被后人推崇,为什么?

  2、赏析“造化钟神秀”中“钟”字的妙用。

  七、中考链接

  我们学生学*古诗除了可以陶冶情操外,还要能直面最后的中考,下面看看有关这首诗的中考赏析题。

  (幻灯9)

  八、背诵竞赛。

  九、教师小结。

  十、作业:

  《望岳》教案 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有关古体诗、*体诗的一些常识。

  2.了解作者的生*、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3.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

  4.初步了解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

  能力目标

  1.掌握一些古诗朗诵的常识,读出节奏,读出韵律,逐步提高诗歌朗读水*。

  2.加强朗读教学,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中的美点。

  3.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德育目标

  1.学*《望岳》,感受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学*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学*《春望》《石壕吏》,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点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3.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反复朗读、吟诵,感知诗歌的声韵美,通过想像与联想,把握诗的景与情。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鉴赏的主体。教师尽量少讲,以读代讲,以讲促读。

  3.古诗五步教学法。《望岳》采用这种教法,从知诗起,经历说诗、想诗、悟诗、品诗等四个阶段,引导学生知内容,想意境,悟情感,品特色。

  4.诗歌境界教学法。教读《春望》,打算采用这种教法,引导学生想像形象、把握物境;体验情感、把握情境;品味意蕴,把握意境。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望岳》教案 4

  望岳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诗经》起,经两汉、六朝、唐宋元明清,到现在,将这些诗堆叠排列起来就像那蜿蜒起伏的长城,读这些诗就像长城那样绵延不绝。诗歌是情感的产物,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都会产生不同的心情,创造出不同的诗篇。今天就让我们来踏寻古人的足迹,推测名人心情,欣赏名作之境界。

  二、学*第一首诗《春望》

  1、听配乐朗诵。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3、学生结合注释试着理解全诗。

  4、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答并翻译全诗。

  译诗参考:

  国都残破,山河依旧,长安的春天草木深深。感伤国事,见花而溅泪;怅恨离别,闻鸟而惊心。战乱烽火已持续三个月,一封家书可抵万两黄金。忧而搔头,白发一天天短少,简直挂不住束长的簪针。

  5、学生齐读全诗。

  6、品味全诗。

  ⑴本诗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春望》写于安史之乱之后。当时,唐朝首都长安已被叛军安禄山占领,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逃往四川。诗人目睹破碎衰败的祖国,黯然神伤,抒发了国破家亡、忧国思亲的沉痛悲苦之情。

  ⑵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诗的首联写望中所见。长安城被叛军攻破后,遭到了惊人的破坏。叛军焚烧军宫室,杀戮无辜,人民朝不保夕,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破山河在”,山河依旧,世事全非,失陷后的长安“城春草木深”。春天本是明媚的,然而战乱中的长安城却是草木丛生,一片凄风苦雨。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

  诗的颔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睹物伤情,见到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怆溅泪;听到鸟儿的啼叫,也禁不住魂悸心惊。

  “烽火连三月”,烽火连天,杀伐不断,诗人远离家眷,由于战事紧张,音信隔绝,更觉“家书抵万金”,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岁月,一封普通的家书是多么难得、多么珍贵啊!

  诗的尾**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诗人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⑶本诗的情感是通过什么来抒发的?

  明确:全诗触景伤怀,将忧国思亲的情怀蕴含在形象的描写之中,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春望

  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三、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春望》赏析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而远,又由远而*,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石壕吏》教案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揭露官吏的横暴

  3、同情人民的苦难

  教学重、难点:

  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简介作者:

  1、介绍背景。

  2、简介作者。

  二、出示教学目标:

  ◆《石壕吏》简案第1页共2页◆

  三、整体感知:

  1、质疑,画出难懂的句子。

  2、谈谈你的初步感悟。

  四、看图理解课文:

  1、根据图画找出对应句。

  2、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五、说一说: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六、复述课文——“走进石壕村”

  七、合作探究:

  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

  老妪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八、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欣赏音乐《家和万事兴》。

  石壕吏

  课题

  石壕吏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学*通过叙述故事、刻画人物反映社会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

  2、学*通过写景、定物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3、认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体会自然风光、名胜佳处各具独特美景。

  教材分析

  概述

  《石壕吏》这首叙事诗,叙述官吏夤夜捉人,老妇啼诉语言和她的被捉,表现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造成的严重灾难,体现了诗人对苦难人民的深刻同情

  重点

  难点

  差吏夤夜捉人的凶残,老妇形象的凄苦,她家遭遇的悲惨,诗篇社会意义的深刻,诗人对苦难人民的同情。

  教具

  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法

  设计

  朗读法、引导法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1、由教学过的赞美古代巾帼英雄的《木兰诗》,引出将教学的反映战乱中人民苦难的《石壕吏》(板书诗题)。

  2、结合注释①简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情况。

  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乾元年(759)。当时唐军60万在邺城被叛军打败,127;唐王朝为了补充兵力,便在四处大肆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曾被叛军俘虏,夹在难民当中奔走,和人民一起负荷着时代的痛苦,思想感情和人民贴得更紧。这一年,他从华州往洛阳探视,在返回华州途中亲见差吏将老人、少年、结婚才一天的青年,都统统抓去当兵,心情沉痛激愤,就创作出了《三吏》、《三别》。这组诗篇镜子般地反映了当时的战乱社会现实,《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

  3、要求学生参看注释,理解词义、句意、全诗大意。

  4、指定学生一人朗读全诗。

  要求读音准确,读出节奏。

  5、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

  (1)指定学生朗读第1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段。

  ①第1段第一句在诗篇中起着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暮投石壕村”,由诗人投宿地点,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表明诗人目击耳闻了故事的始末(板书:目击耳闻)。

  ②哪一句是关键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有吏夜捉人”是诗篇的关键句。是“捉人”,而不是“征兵”、“招兵”,已经表明差吏强抓老百姓当兵;前面又加上一个“夜”字,更表明差吏时常抓人,以致白天难以抓到,就趁夜深人睡来搞突然袭击,凶狠残酷。这一句揭开了故事的序幕,故事也循此而展开(板书:凶残夜捉揭开故事序幕)。

  ③三、四句表明了什么情况?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表明差吏夜间抓人,连老翁也一样抓走,已经屡见不鲜;所以老翁夜间一闻捶门声音,就顾不得年迈体衰、腿脚不灵,赶紧爬墙逃走,而由老妇出门应付。这深刻地揭示出战祸连绵、差吏残酷抓人、人民睡卧不得安宁的情景,揭示了老妇一家悲惨遭遇的社会环境。

  (2)指定学生朗读2、3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两段。

  ①第2段两句诗的用词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127;在这两段中起着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一“怒”,一“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两个“一何”,加强了感情色彩:既表现出“吏呼”咆哮如雷,“妇啼”悲伤凄苦,又体现了诗人强烈憎恶差吏、深刻同情老妇的感情。这两句诗统领着第3127;段老妇苦啼申诉的记叙(板书:苦啼申诉)。课本编者把这两句诗独立成段,也是意在强调吏之怒、妇啼之苦和统领后文的作用。

  ②第3段只是叙述了老妇的苦啼申诉。127;差吏是在一直静听老妇的苦啼申诉而没有怒呼咆哮吗?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差吏决不是一直静听老妇的苦啼申诉而没有怒呼咆哮。这里是实写老妇的苦啼申诉,虚写差吏的怒呼咆哮,以实现虚,在老妇苦啼申诉的几层意思之间暗含着差吏的怒呼咆哮。

  ③老妇的苦啼申诉包含几层意思?从中体现着什么样的进程?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妇的苦啼申诉包含三层意思,从中体现着老妇不断苦啼申诉,差吏不断怒呼咆哮的进程。

  ④第一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表明老妇的三个儿子都上了战场,两个儿子已经战死,她家已为那场战争作出巨大牺牲,论理论情都不应再到她家捉人了。“且偷生”,表明“存者”也生命毫无保障,更无生趣;“长已矣”,表露了对死去亲人的无限哀思。老妇沉痛地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恻隐之心,高抬贵手。但是差吏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逼出老妇进一步的苦啼申诉。

  ⑤第二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表明老妇家中只有个吃奶的小孙子一个孤儿,和因乳孙而未去的衣服破烂的一个寡媳,家庭情况倍极凄惨(板书:家庭凄惨)。老妇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怜悯之情,网开一面。但是凶狠差吏仍然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甚至要捉走寡媳,逼得老妇说出下面的话。

  ⑥第三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表现出老妇为了避免年迈丈夫、乳孙寡媳被捉,被逼得只能挺身而出,自请应役了(板书:被逼自请应役)。

  (3)指定学生朗读第4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段。

  ①这一段前两句的遣词造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从寡媳低微悲苦的哭泣声,暗示出老妇已被捉走(板书:老妇被捉)。“夜久”,反映出差吏不满足于捉走老妇,百般威逼,老妇再三啼请自己应役的漫长过程,“如闻”,表现出诗人一直在关切倾听幕惨剧的发展,彻夜未能入睡。

  ②后两句的遣词造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呼应开篇的“暮投”,一个“独”字,表明昨暮投宿,老翁老妇双双接待,今晨登程,只有老翁一个相送,老妇已被去承担那根本不应由她承担的徭役了。相送者、被送者的凄惨心情都无法表述。言简意深,凄情绵绵无尽(板书:惨别老翁凄情绵绵无尽)。

  (4)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的写作特点,社会意义。

  诗人怎亲以目击耳闻者的身份写出这首诗?产生着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开篇句“暮投石壕村”,为以目击耳闻者身份叙述故事作好了铺垫;结尾段“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一直在关切倾听故事的发展:表明了诗人确是故事的目击耳闻者。除中间主体部分用两个“一何”表达憎恶差吏、同情老妇的强烈感情以外,通篇都只是*实地叙述故事情节、人物语言,再没有什么议论抒情的诗句。通过故事情节、人物语言,展现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塑造出老妇的凄苦形象,控诉了官府捉人的凶狠残酷,反映了黑暗渗淡的战乱现实,表现了对苦难人民的深刻同情(板书:反映战乱现实同情苦难人民)。

  6、指定学生一人朗读全诗。

  要求缓急得当,读出沉痛凝重的感情。

  布置作业

  背诵这首诗,进一步品味*实叙述当中的深刻内涵。

  板书设计

  石壕吏

  目击耳闻凶残夜捉揭开故事序幕

  苦啼申诉家庭凄惨被逼自请应役

  老妇被捉惨别老翁凄情绵绵无尽

  反映战乱现实同情苦难人民

  杜甫诗三首

  杜甫诗三首

  教学要求:

  1、了解诗人生*。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望岳

  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三、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

  远望

  望岳*望

  细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春望》赏析

  教学过程: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而远,又由远而*,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板书设计:

  春望

  忧国———————————————思亲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石壕吏》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揭露官吏的横暴

  3。同情人民的苦难

  教学重、难点:

  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简介作者:

  1、介绍背景。

  2、简介作者。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整体感知:

  1、质疑,画出难懂的句子。

  2、谈谈你的初步感悟。

  四、看图理解课文:

  1、根据图画找出对应句。

  2、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五、说一说: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六、复述课文——“走进石壕村”

  七、合作探究:

  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

  老妪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八、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欣赏音乐《家和万事兴》。

  板书设计:

  石壕吏

  差吏夜捉人

  老妇哭诉苦难战争给老百姓的灾难深重

  老妇自请服役

  教学后记:学生对诗人生*的了解,对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理解较好。能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综合性学*五:莲文化的魅力

  训练要求:

  1、欣赏莲花,了解莲花。

  2、描画莲花。

  3、写作。

  训练时间:7课时

  《望岳》教案 5

  【教学目标】:

  1、自主学*,认识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象

  2、 理解、学*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3、探究文学作品风格与作家个人遭遇之间的关系。

  4、感悟作者所蕴含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象, 理解、学*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所蕴含的情感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五岳之首的泰山吧?你能否用词、短语或语句来描绘你印象中的泰山呢?(生点评后转到杜甫的《望岳》)

  二、学*《望岳》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二)朗读诗歌

  1、老师范读《望岳》。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齐读。

  3、学生推荐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三)了解诗的内容

  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问题及解答。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四)再次朗诵,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想象诗人当时望岳的情景。

  小组研讨

  1、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2、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并且角度有别,有远有*,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研讨后,师生共同赏析:

  “岱宗”两句:“远望”(补充背景常识:此句说的是泰山山脉,它在山东中部,从东*湖东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长约200公里。)

  问(1):“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朗,也更强烈。)

  问(2):此句写出了泰山的什么特点?诗人是如何写的?对你有何启发?(没有抽象地说,而是别出心裁的写出自己的体会,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的高。

  “造化”两句:“*望” 问:能否通过对这两句品度,各用一个字分别概括诗人眼中泰山的特点?(“神”或“秀”,“高”。这两句诗突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荡胸”两句:“细望” 问:展开合理的联系和想象,用你的语言再现当时的画面。

  “会当”两句:由“望岳”想到了将来的“登岳”。

  (五)进一步感悟作者情感

  1、问: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诗,在诗中你能看出任何科举败后消极颓废情绪吗?那整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你还能联系到意境相同的哪些诗句?(王之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再次齐读诗歌,读出感情来。

  (六)感受诗人高超的写作艺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问: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谈谈这首诗什么地方最吸引你,指出来并说明理由。

  (示例:1、炼字。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的有情有义。割——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割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2、哲理美。3、虚实相生 ......)

  三、齐背古诗。

  四、课堂练*

  1、《望岳》的颈联是:

  2、总括泰山的全貌,突出它的雄伟高大的山势的句子是:

  3、描写*望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地句子是:

  4、表现诗人欣赏泰山而入神的句子是:

  5、充分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成为千古名句的句子是:

  6、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

  7、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8、诗人细望泰山而时间之久,表现对祖国河山的热爱的诗句是:

  《望岳》教案 6

  教学目标:

  a、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b、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重点:

  a、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b、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难点:

  a、诗中哲理的理解;

  基础知识:

  a、作者生*;

  b、泰山的有关知识;

  c、字音、字形;

  教学方法:

  朗读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国家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谁最有名呢?那当然是“五岳”,因为有语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那在五岳之中谁的名气最大呢?泰山――五岳之首,“泰山归来不看岳”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杜甫笔下的泰山是如何一番景色!

  二、讲授新课:

  1、板书课题,指名简介作者。

  我们学过很多杜甫的诗篇,下面我首先请一位同学将杜甫介绍一下。师板书: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人称诗圣;其诗被喻为“诗史”;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2、范读课文,强调字音、字形。

  这首诗有一些字的注音和字形,同学们要注意一下。如:岱宗、夫如何、决眦;同学们一齐读两遍。

  3、初读课文,了解诗句大意。

  下面同学们自读课文,借助文中的注释理解诗句的含义。阅读后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提问词句的含义。然后老师将点名抽查掌握情况。

  4、精读课文,体会诗句所表现的情感。

  下面同学们将课文一齐朗读一遍。缺乏感情。第一、二两句,我们应该用什么感情来读呢?为什么?讨论一下,再试着读读。

  同学们再一起将这首诗朗读一遍。首联远望泰山,表现了作者惊叹之情;那么颔联、颈联、尾联又分别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泰山的景色的,又分别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讨论一下,然后我请同学来读。诗人由远望到*望,由细望到想象将来登岳远望之景,全诗以“望”字贯穿全诗,“望”字成了全诗的线索。在望岳的过程中表现了作者惊叹、赞美、陶醉、豪迈之情。

  5、品读课文,理解景色的特点,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好,读得很好,比开始有很大的进步。同学们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产生如此的情感呢?他惊叹什么,又赞美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因景而生情,这是客观因素;有没有作者的主观因素在里面呢?当时诗人二十几岁,这也是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诗中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两句诗中还蕴含了一番哲理,即:只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高峰,就能俯视万物。

  齐读。联系自己的社会生活实际,谈谈感受。古今中外名人,有很多表达雄心壮志和远大的抱负的名言名句。哪个同学能说两句。小学时我们学过一首诗《登鹳雀楼》,哪个同学将它背一下?其中有两句诗和我们今天学的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意境相似。哪两句?“

  同学们一齐将这首诗再朗读一遍,领略诗中美景,感悟诗人的豪情。

  这首诗写得很美,下面我请同学来谈一谈自己学了这首的感受。按照“我最欣赏诗中这一句 ,是因为 。”格式说一说。

  说得都不错,课后将这首感情背诵。课前,我让同学们找一关于泰山的资料,有没有找到?下面我请同学拿出来读一读。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些材料。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

  三、总结课文:

  1、小结:很好,通过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东西,我请同学来总结一下。好,下课。

  2、布置作业:当堂检测。

  《望岳》教案 7

  教学目标:

  a、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b、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重点:

  a、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b、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难点:

  a、诗中哲理的理解;

  基础知识:

  a、作者生*;

  b、泰山的有关知识;

  c、字音、字形;

  教学方法:

  朗读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国家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谁最有名呢?那当然是“五岳”,因为有语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那在五岳之中谁的名气最大呢?泰山――五岳之首,“泰山归来不看岳”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杜甫笔下的泰山是如何一番景色!

  二、讲授新课:

  1、板书课题,指名简介作者。

  我们学过很多杜甫的诗篇,下面我首先请一位同学将杜甫介绍一下。师板书: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人称诗圣;其诗被喻为“诗史”;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2、范读课文,强调字音、字形。

  这首诗有一些字的'注音和字形,同学们要注意一下。如:岱宗、夫如何、决眦;同学们一齐读两遍。

  3、初读课文,了解诗句大意。

  下面同学们自读课文,借助文中的注释理解诗句的含义。阅读后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提问词句的含义。然后老师将点名抽查掌握情况。

  4、精读课文,体会诗句所表现的情感。

  下面同学们将课文一齐朗读一遍。缺乏感情。第一、二两句,我们应该用什么感情来读呢?为什么?讨论一下,再试着读读。

  同学们再一起将这首诗朗读一遍。首联远望泰山,表现了作者惊叹之情;那么颔联、颈联、尾联又分别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泰山的景色的,又分别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讨论一下,然后我请同学来读。诗人由远望到*望,由细望到想象将来登岳远望之景,全诗以“望”字贯穿全诗,“望”字成了全诗的线索。在望岳的过程中表现了作者惊叹、赞美、陶醉、豪迈之情。

  5、品读课文,理解景色的特点,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好,读得很好,比开始有很大的进步。同学们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产生如此的情感呢?他惊叹什么,又赞美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因景而生情,这是客观因素;有没有作者的主观因素在里面呢?当时诗人二十几岁,这也是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诗中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两句诗中还蕴含了一番哲理,即:只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高峰,就能俯视万物。

  齐读。联系自己的社会生活实际,谈谈感受。古今中外名人,有很多表达雄心壮志和远大的抱负的名言名句。哪个同学能说两句。小学时我们学过一首诗《登鹳雀楼》,哪个同学将它背一下?其中有两句诗和我们今天学的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意境相似。哪两句?“

  同学们一齐将这首诗再朗读一遍,领略诗中美景,感悟诗人的豪情。

  这首诗写得很美,下面我请同学来谈一谈自己学了这首的感受。按照“我最欣赏诗中这一句 ,是因为 。”格式说一说。

  说得都不错,课后将这首感情背诵。课前,我让同学们找一关于泰山的资料,有没有找到?下面我请同学拿出来读一读。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些材料。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

  三、总结课文:

  1、小结:很好,通过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东西,我请同学来总结一下。好,下课。

  2、布置作业:当堂检测。

  《望岳》教案 8

  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及诗歌背景

  2、学会诗歌鉴赏的方法

  3、感受并学*青年杜甫的豪情。学*重点:学会诗歌鉴赏的方法

  学*难点赏析诗中名句蕴含的人生哲理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PPT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有两个问题想让同学们帮忙解答,第一个问题:有这样一个人,他的笔下流淌的多是对黑暗社会的揭露和对黎民百姓的同情。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被人称为“诗圣”,诗被称为“诗史”。这人是谁?第二个问题,有这样一座山,鬼斧神工,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就连孔夫子都为之发出感叹“登泰山而小天下”。这是什么山?看来老师小瞧同学们了。

  2、欣赏泰山景色并描绘泰山

  师:那么,同学们,当诗人中的诗人与大山中的大山相遇时会上演怎样的传奇呢?希望通过今天的学*,能够解答这样一个疑问:当杜甫遇到泰山,。好,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品读唐朝诗人杜甫及其名作《望岳》 【活动一】作者简介(由学生介绍、教师总结)PPT展示。

  1.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他有“诗圣”之称,他的诗被誉为“诗史”。他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2.时代背景简述。

  二、走入课程

  阅读思路:读--品---悟

  (一)读:美、高昂、气势

  1、听范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节奏。

  2、请学生读,指点朗读语气。再齐读。

  二、品:诗联品析(合作探究)

  (一)品题目师:怎样理解题目

  生:望即看之意。岳:山高谓之岳,这里特指泰山。就是看泰山。

  师:现在我们要随着杜甫的.目光去看泰山,那我们应抓住哪一个字呢? “望”

  (二)品诗意(合作探究)问:请选择一句诗进行解读要求:我们组选择诗,根据方法:

  (一),解说注释

  (二)描述诗联

  (三)品析字句并说出作者望到了哪些景象?

  小结:“岱宗”两句:青翠苍郁,延绵不绝----惊叹----远望

  “造化”两句:神奇秀丽,巍峨高大----赞美----*望

  “荡胸”两句:云涌云翻,鸟儿归巢----陶醉----细望

  “会当”两句:志向高大,纵览群山----豪迈

  2.全诗以“望”字贯穿,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虚有实,那么每句分别是从“望”的哪些角度来描写泰山的景色的,又分别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呢?

  (明确:诗人由远望到*望,由细望到想象将来登岳府望之景,在望岳的过程中表现了作者惊叹、赞美、陶醉、豪迈之情。)

  3.从这首诗,你感受到了一座怎样的泰山?(广、高、美)

  师小结:我们随着杜甫一步步的观望而下,我们纵览了五岳之首泰山的美景。作者除诗题中有有一个“望”字之外,诗中却不见一个“望”字,而我们却能感受到所望之景,这就是作者的独具匠心。来,我们踏着杜甫的足迹一起再一次朗读诗歌,重走望岳之路。

  (三)悟:有感而发

  1、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望到一个什么样的杜甫?

  附:豪情勃发,壮志凌云,乐观向上,满怀建功立业,意气风发,信心满怀。

  小结:青年的杜甫生活在唐代社会发展到最富庶的时期,他家境优越,诗才横溢,此时的他芳龄24岁,因此意气风发,信心满怀,渴望着建功立业。这首诗正代表杜甫青年时期光芒四射、积极进取的人生。

  2、请你想象登上最高峰“一览众山小”的景象和感受,并把它写下来

  师:同学们,杜甫笔下的泰山确实美,堪称仙境。但我们要知道,但凡一位伟大的诗人,绝不仅仅是就山写山,就水写水,这山水的背后定有深刻的含义。作者在最后一句中表达的是凌云壮志,人生抱负,那么讨论:这句话中给予你什么人生启示?

  附:不怕困难,勇攀高峰,不但望得远,而且可以雄视一切,包举天下。它鼓励人们树雄心立壮志,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就一定能获得更大胜利。

  师小结:说得好,道出了“我不轻狂枉少年”的激越。老师也希望大家能牢记这种精神,当遇到困难时能为自己吟上一句“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三、课堂总结

  师:泰山,杜甫,望岳,同为独尊。面对神圣的事物,我们要学会崇敬。请学生齐声背诵《望岳》。为了加强感情,把最后一句处理成重复。

  四、布置作业

  续写我们没有完成的命题:当杜甫遇到泰山,。

  《望岳》教案 9

  望岳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诗经》起,经两汉、六朝、唐宋元明清,到现在,将这些诗堆叠排列起来就像那蜿蜒起伏的长城,读这些诗就像长城那样绵延不绝。诗歌是情感的产物,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都会产生不同的心情,创造出不同的诗篇。今天就让我们来踏寻古人的足迹,推测名人心情,欣赏名作之境界。

  二、学*第一首诗《春望》

  1、听配乐朗诵。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3、学生结合注释试着理解全诗。

  4、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答并翻译全诗。

  译诗参考:

  国都残破,山河依旧,长安的春天草木深深。感伤国事,见花而溅泪;怅恨离别,闻鸟而惊心。战乱烽火已持续三个月,一封家书可抵万两黄金。忧而搔头,白发一天天短少,简直挂不住束长的簪针。

  5、学生齐读全诗。

  6、品味全诗。

  ⑴本诗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春望》写于安史之乱之后。当时,唐朝首都长安已被叛军安禄山占领,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逃往四川。诗人目睹破碎衰败的祖国,黯然神伤,抒发了国破家亡、忧国思亲的沉痛悲苦之情。

  ⑵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诗的首联写望中所见。长安城被叛军攻破后,遭到了惊人的破坏。叛军焚烧军宫室,杀戮无辜,人民朝不保夕,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破山河在”,山河依旧,世事全非,失陷后的长安“城春草木深”。春天本是明媚的,然而战乱中的长安城却是草木丛生,一片凄风苦雨。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

  诗的颔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睹物伤情,见到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怆溅泪;听到鸟儿的啼叫,也禁不住魂悸心惊。

  “烽火连三月”,烽火连天,杀伐不断,诗人远离家眷,由于战事紧张,音信隔绝,更觉“家书抵万金”,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岁月,一封普通的家书是多么难得、多么珍贵啊!

  诗的尾**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诗人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⑶本诗的情感是通过什么来抒发的?

  明确:全诗触景伤怀,将忧国思亲的情怀蕴含在形象的描写之中,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春望

  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三、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春望》赏析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而远,又由远而*,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石壕吏》教案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揭露官吏的横暴

  3、同情人民的苦难

  教学重、难点:

  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简介作者:

  1、介绍背景。

  2、简介作者。

  二、出示教学目标:

  ◆《石壕吏》简案第1页共2页◆

  三、整体感知:

  1、质疑,画出难懂的句子。

  2、谈谈你的初步感悟。

  四、看图理解课文:

  1、根据图画找出对应句。

  2、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五、说一说: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六、复述课文——“走进石壕村”

  七、合作探究:

  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

  老妪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八、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欣赏音乐《家和万事兴》。

  石壕吏

  课题

  石壕吏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学*通过叙述故事、刻画人物反映社会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

  2、学*通过写景、定物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3、认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体会自然风光、名胜佳处各具独特美景。

  教材分析

  概述

  《石壕吏》这首叙事诗,叙述官吏夤夜捉人,老妇啼诉语言和她的被捉,表现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造成的严重灾难,体现了诗人对苦难人民的深刻同情

  重点

  难点

  差吏夤夜捉人的凶残,老妇形象的凄苦,她家遭遇的悲惨,诗篇社会意义的深刻,诗人对苦难人民的同情。

  教具

  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法

  设计

  朗读法、引导法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1、由教学过的赞美古代巾帼英雄的《木兰诗》,引出将教学的反映战乱中人民苦难的《石壕吏》(板书诗题)。

  2、结合注释①简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情况。

  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乾元年(759)。当时唐军60万在邺城被叛军打败,127;唐王朝为了补充兵力,便在四处大肆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曾被叛军俘虏,夹在难民当中奔走,和人民一起负荷着时代的痛苦,思想感情和人民贴得更紧。这一年,他从华州往洛阳探视,在返回华州途中亲见差吏将老人、少年、结婚才一天的青年,都统统抓去当兵,心情沉痛激愤,就创作出了《三吏》、《三别》。这组诗篇镜子般地反映了当时的战乱社会现实,《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

  3、要求学生参看注释,理解词义、句意、全诗大意。

  4、指定学生一人朗读全诗。

  要求读音准确,读出节奏。

  5、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

  (1)指定学生朗读第1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段。

  ①第1段第一句在诗篇中起着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暮投石壕村”,由诗人投宿地点,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表明诗人目击耳闻了故事的始末(板书:目击耳闻)。

  ②哪一句是关键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有吏夜捉人”是诗篇的关键句。是“捉人”,而不是“征兵”、“招兵”,已经表明差吏强抓老百姓当兵;前面又加上一个“夜”字,更表明差吏时常抓人,以致白天难以抓到,就趁夜深人睡来搞突然袭击,凶狠残酷。这一句揭开了故事的序幕,故事也循此而展开(板书:凶残夜捉揭开故事序幕)。

  ③三、四句表明了什么情况?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表明差吏夜间抓人,连老翁也一样抓走,已经屡见不鲜;所以老翁夜间一闻捶门声音,就顾不得年迈体衰、腿脚不灵,赶紧爬墙逃走,而由老妇出门应付。这深刻地揭示出战祸连绵、差吏残酷抓人、人民睡卧不得安宁的情景,揭示了老妇一家悲惨遭遇的社会环境。

  (2)指定学生朗读2、3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两段。

  ①第2段两句诗的用词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127;在这两段中起着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一“怒”,一“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两个“一何”,加强了感情色彩:既表现出“吏呼”咆哮如雷,“妇啼”悲伤凄苦,又体现了诗人强烈憎恶差吏、深刻同情老妇的感情。这两句诗统领着第3127;段老妇苦啼申诉的记叙(板书:苦啼申诉)。课本编者把这两句诗独立成段,也是意在强调吏之怒、妇啼之苦和统领后文的作用。

  ②第3段只是叙述了老妇的苦啼申诉。127;差吏是在一直静听老妇的苦啼申诉而没有怒呼咆哮吗?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差吏决不是一直静听老妇的苦啼申诉而没有怒呼咆哮。这里是实写老妇的苦啼申诉,虚写差吏的怒呼咆哮,以实现虚,在老妇苦啼申诉的几层意思之间暗含着差吏的怒呼咆哮。

  ③老妇的苦啼申诉包含几层意思?从中体现着什么样的进程?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妇的苦啼申诉包含三层意思,从中体现着老妇不断苦啼申诉,差吏不断怒呼咆哮的进程。

  ④第一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表明老妇的三个儿子都上了战场,两个儿子已经战死,她家已为那场战争作出巨大牺牲,论理论情都不应再到她家捉人了。“且偷生”,表明“存者”也生命毫无保障,更无生趣;“长已矣”,表露了对死去亲人的无限哀思。老妇沉痛地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恻隐之心,高抬贵手。但是差吏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逼出老妇进一步的苦啼申诉。

  ⑤第二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表明老妇家中只有个吃奶的小孙子一个孤儿,和因乳孙而未去的衣服破烂的一个寡媳,家庭情况倍极凄惨(板书:家庭凄惨)。老妇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怜悯之情,网开一面。但是凶狠差吏仍然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甚至要捉走寡媳,逼得老妇说出下面的话。

  ⑥第三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表现出老妇为了避免年迈丈夫、乳孙寡媳被捉,被逼得只能挺身而出,自请应役了(板书:被逼自请应役)。

  (3)指定学生朗读第4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段。

  ①这一段前两句的遣词造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从寡媳低微悲苦的哭泣声,暗示出老妇已被捉走(板书:老妇被捉)。“夜久”,反映出差吏不满足于捉走老妇,百般威逼,老妇再三啼请自己应役的漫长过程,“如闻”,表现出诗人一直在关切倾听幕惨剧的发展,彻夜未能入睡。

  ②后两句的遣词造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呼应开篇的“暮投”,一个“独”字,表明昨暮投宿,老翁老妇双双接待,今晨登程,只有老翁一个相送,老妇已被去承担那根本不应由她承担的徭役了。相送者、被送者的凄惨心情都无法表述。言简意深,凄情绵绵无尽(板书:惨别老翁凄情绵绵无尽)。

  (4)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的写作特点,社会意义。

  诗人怎亲以目击耳闻者的身份写出这首诗?产生着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开篇句“暮投石壕村”,为以目击耳闻者身份叙述故事作好了铺垫;结尾段“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一直在关切倾听故事的发展:表明了诗人确是故事的目击耳闻者。除中间主体部分用两个“一何”表达憎恶差吏、同情老妇的强烈感情以外,通篇都只是*实地叙述故事情节、人物语言,再没有什么议论抒情的诗句。通过故事情节、人物语言,展现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塑造出老妇的凄苦形象,控诉了官府捉人的凶狠残酷,反映了黑暗渗淡的战乱现实,表现了对苦难人民的深刻同情(板书:反映战乱现实同情苦难人民)。

  6、指定学生一人朗读全诗。

  要求缓急得当,读出沉痛凝重的感情。

  布置作业

  背诵这首诗,进一步品味*实叙述当中的深刻内涵。

  板书设计

  石壕吏

  目击耳闻凶残夜捉揭开故事序幕

  苦啼申诉家庭凄惨被逼自请应役

  老妇被捉惨别老翁凄情绵绵无尽

  反映战乱现实同情苦难人民

  杜甫诗三首

  杜甫诗三首

  教学要求:

  1、了解诗人生*。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望岳

  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三、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

  远望

  望岳*望

  细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春望》赏析

  教学过程: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而远,又由远而*,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板书设计:

  春望

  忧国———————————————思亲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石壕吏》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揭露官吏的横暴

  3。同情人民的苦难

  教学重、难点:

  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简介作者:

  1、介绍背景。

  2、简介作者。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整体感知:

  1、质疑,画出难懂的句子。

  2、谈谈你的初步感悟。

  四、看图理解课文:

  1、根据图画找出对应句。

  2、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五、说一说: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六、复述课文——“走进石壕村”

  七、合作探究:

  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

  老妪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八、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欣赏音乐《家和万事兴》。

  板书设计:

  石壕吏

  差吏夜捉人

  老妇哭诉苦难战争给老百姓的灾难深重

  老妇自请服役

  教学后记:学生对诗人生*的了解,对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理解较好。能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综合性学*五:莲文化的魅力

  训练要求:

  1、欣赏莲花,了解莲花。

  2、描画莲花。

  3、写作。

  训练时间:7课时

  《望岳》教案 10

  教学目的

  1、背诵这首诗;理解诗的意境。

  2、诵读能力;联想,想象能力。

  3、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

  4、重点目标:背诵此诗。

  5、目标难点:理解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国家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谁最有名呢?那当然是“五岳”,因为有语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那在五岳之中谁的名气最大呢?泰山――五岳之首,“泰山归来不看岳”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杜甫笔下的泰山是如何一番景色!

  二.讲授新课:

  1.板书课题,指名简介作者。

  我们学过很多杜甫的诗篇,下面我首先请一位同学将杜甫介绍一下。师板书: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人称诗圣;其诗被喻为“诗史”;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2.范读课文,强调字音、字形。

  这首诗有一些字的注音和字形,同学们要注意一下。如:岱宗、夫如何、决眦;同学们一齐读两遍。

  3.初读课文,了解诗句大意。

  下面同学们自读课文,借助文中的注释理解诗句的含义。阅读后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提问词句的含义。然后老师将点名抽查掌握情况。

  4.精读课文,体会诗句所表现的情感。

  下面同学们将课文一齐朗读一遍。缺乏感情。第一、二两句,我们应该用什么感情来读呢?为什么?讨论一下,再试着读读。

  同学们再一起将这首诗朗读一遍。首联远望泰山,表现了作者惊叹之情;那么颔联、颈联、尾联又分别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泰山的景色的,又分别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讨论一下,然后我请同学来读。诗人由远望到*望,由细望到想象将来登岳远望之景,全诗以“望”字贯穿全诗,“望”字成了全诗的线索。在望岳的过程中表现了作者惊叹、赞美、陶醉、豪迈之情。

  5.品读课文,理解景色的特点,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好,读得很好,比开始有很大的进步。同学们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产生如此的情感呢?他惊叹什么,又赞美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因景而生情,这是客观因素;有没有作者的主观因素在里面呢?当时诗人二十几岁,这也是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诗中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两句诗中还蕴含了一番哲理,即:只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高峰,就能俯视万物。

  齐读。联系自己的社会生活实际,谈谈感受。古今中外名人,有很多表达雄心壮志和远大的抱负的名言名句。哪个同学能说两句。小学时我们学过一首诗《登鹳雀楼》,哪个同学将它背一下?其中有两句诗和我们今天学的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意境相似。哪两句?“

  同学们一齐将这首诗再朗读一遍,领略诗中美景,感悟诗人的豪情。

  这首诗写得很美,下面我请同学来谈一谈自己学了这首的感受。按照“我最欣赏诗中这一句 ,是因为 。”格式说一说。

  说得都不错,课后将这首感情背诵。课前,我让同学们找一关于泰山的资料,有没有找到?下面我请同学拿出来读一读。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些材料。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

  三.总结课文:

  1.小结:很好,通过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东西,我请同学来总结一下。好,下课。

  2.布置作业:当堂检测。


《望岳》教案汇总10篇扩展阅读


《望岳》教案汇总10篇(扩展1)

——《望岳》教案 (菁华3篇)

《望岳》教案1

  【教学目标】:

  1、自主学*,认识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象

  2、 理解、学*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3、探究文学作品风格与作家个人遭遇之间的关系。

  4、感悟作者所蕴含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象, 理解、学*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所蕴含的情感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五岳之首的泰山吧?你能否用词、短语或语句来描绘你印象中的泰山呢?(生点评后转到杜甫的《望岳》)

  二、学*《望岳》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二)朗读诗歌

  1、老师范读《望岳》。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齐读。

  3、学生推荐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三)了解诗的内容

  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问题及解答。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四)再次朗诵,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想象诗人当时望岳的情景。

  小组研讨

  1、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2、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并且角度有别,有远有*,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研讨后,师生共同赏析:

  “岱宗”两句:“远望”(补充背景常识:此句说的是泰山山脉,它在山东中部,从东*湖东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长约200公里。)

  问(1):“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朗,也更强烈。)

  问(2):此句写出了泰山的什么特点?诗人是如何写的?对你有何启发?(没有抽象地说,而是别出心裁的写出自己的体会,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的高。

  “造化”两句:“*望” 问:能否通过对这两句品度,各用一个字分别概括诗人眼中泰山的特点?(“神”或“秀”,“高”。这两句诗突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荡胸”两句:“细望” 问:展开合理的联系和想象,用你的语言再现当时的画面。

  “会当”两句:由“望岳”想到了将来的“登岳”。

  (五)进一步感悟作者情感

  1、问: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诗,在诗中你能看出任何科举败后消极颓废情绪吗?那整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你还能联系到意境相同的哪些诗句?(王之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再次齐读诗歌,读出感情来。

  (六)感受诗人高超的写作艺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问: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谈谈这首诗什么地方最吸引你,指出来并说明理由。

  (示例:1、炼字。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的有情有义。割——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割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2、哲理美。3、虚实相生 ......)

  三、齐背古诗。

  四、课堂练*

  1、《望岳》的颈联是:

  2、总括泰山的全貌,突出它的雄伟高大的山势的句子是:

  3、描写*望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地句子是:

  4、表现诗人欣赏泰山而入神的句子是:

  5、充分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成为千古名句的句子是:

  6、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

  7、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8、诗人细望泰山而时间之久,表现对祖国河山的热爱的诗句是:

《望岳》教案2

  教学内容:

  《望岳》。

  一、导入

  介绍泰山:

  1、展示泰山图片。

  “天下第一山”的美誉,是*最美的十大名山之一。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泰山,古称东岳,又称岱岳,被尊为五岳之首。自古有许多吟诵泰山的诗作,而以杜甫的这首《望岳》最为著名,因此被刻于碑碣,立于山麓。

  教师可补充;

  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敬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它们是:东岳泰山(1532米),位于山东泰安市。西岳华山(1997米),位于陕西华阴市。南岳衡山(1512米),位于湖南长沙以南的衡山县。北岳恒山(20xx米),位于山西浑源县。中岳嵩山(1440米),位于河南登封市。

  古代封建帝王把五岳看成是神的象征。东岳泰山为五岳之首是名副其实的,*历代曾有72个皇帝到泰山封禅。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北岳恒山之幽,中岳嵩山之峻,南岳衡山之秀,早已闻名于世界。人们常说五岳归来不看山,也有“恒山如行,泰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唯有南岳独如飞”的说法。

  2、背景:

  杜甫20—35岁时曾遍游*的大江南北。《望岳》这组诗就是在他24岁时写成的。这组诗共三首,分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书上这首诗即东岳泰山,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壮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

  二、介绍杜甫

  杜甫,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世人称为杜少陵。开元后期,举士不第,漫游各地。后居长安*十年。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后曾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现存诗1400首,这些诗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及衰这一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展现出广阔的生活画面,成为唐代社会的历史,历来被称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及“三吏”“三别”。

  杜甫诗歌创作历程:

  1、读书和壮游时期《望岳》。

  2、长安十年时期《哀王孙》、《春望》。

  3、战乱流离时期“三吏”:《石豪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4、漂泊西南时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三、朗读诗歌

  1、利用工具书,自主查找并标注生字字音。

  2、听范读,学诵诗歌。

  3、自读诗歌。

  四、整体感知内容

  提问: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的内容。

  参考: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五、诗句赏析

  1、文题是《望岳》,在诗中哪些诗句写了诗人望到的景色?

  明确:前三联。

  2、最后一联和前三联有什么区别?

  最后一联是诗人的想象,前三联是实写。

  3、提问:分组研讨,理解诗句内容及情感,分析望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

  首联:泰山的雄伟壮阔——远望。

  颔联:泰山的高大秀美——*望。

  颈联:诗人的胸怀浩荡、眼界开阔。表现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细望。

  尾联:想像之景,也是作者的愿望,表现了诗人想要实现人生远大抱负,登临人生顶峰的雄心壮志。

  六、交流启示

  自学交流学*本诗得到的启示。

  明确:胸怀雄心壮志。不怕困难,勇于攀登。

  七、拓展

  诵读并积累杜甫的诗《春望》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八、作业

  1、积累杜甫诗歌名句。

  2、背诵并默写诗歌。

《望岳》教案3

  《望岳》教案

  课 题

  望 岳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杜甫及相关文学常识。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鉴赏古诗的能力。

  情感与

  价值观

  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热爱祖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感受诗人高超的写作艺术。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导入新课

  介绍*古代诗歌源远流长的历史,进而介绍杜甫,引入本节教学

  教师深情导入

  学生感受体验

  吸引学生兴趣

  二、了解杜甫及相关知识

  介绍杜甫

  欣赏泰山风光

  教师补充介绍杜甫相关资料

  播放《泰山》相关视频

  学生介绍杜甫。

  学生欣赏

  初步了解杜甫,初步感受了解泰山的美。

  三、朗读中感知形象美

  朗读课文,感受泰山磅礴的气势。

  体会朗读古代诗歌的方法。

  教师范读课文

  配乐朗诵

  指导学生朗读。

  学生听读、自由朗读、指名读相结合

  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歌的能力。

  四、合作中感受景色美

  自主学*课文内容,相互质疑解答。

  合作探究:作者向岳而望,都看到哪些景色?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教师巡视,点拨指正。教师启发、深入指导。

  对学生适时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

  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力求有独到的见解。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赏析中品味语言美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的“钟”和“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试分析其妙处?

  教师指导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方法。

  学生思考讨论

  培养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六:迁移练*

  按要求默写

  1.描写泰山神奇、秀丽、高峻的句子。

  2.杜甫在《望岳》中用以表现自己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

  3.赏析诗歌相关内容

  教师出示试题内容,适时启发、指正。

  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

  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七、小结

  学了这首诗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教师补充

  归纳总结

  培养学生总结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八、作业

  必做题:背诵并默写《望岳》。

  选做题:1.将《望岳》改写成一篇写景的散文(100-200)字

  2.搜集杜甫的相关诗句体会其情感

  九、课后反思


《望岳》教案汇总10篇(扩展2)

——望岳的教案合集10篇

  望岳的教案 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对照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品味语言,培养语感,提高审美情趣。

  4.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教学准备

  幻灯片,有关泰山的图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授课时间: 累计节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诗,背诗

  作为一首古诗,在形式上有它特有的规律,在朗读方面,要在理解诗句意思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选用恰当的`情感来进行朗读,读时注意诗的节奏的变化,要读出诗的韵味。

  参考节奏: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三、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四、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

  教学反思:

  授课时间: 累计节数:

  第二课时

  一、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注释的内容,从整体上感悟诗句的意思

  在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各自的资料,来感悟诗句的内容,体会诗句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尝试着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二、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诗句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开篇以设问起句,写意中遥想,久慕其名,而未得亲历其境。“岱宗”,即泰山。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称为岱宗。“夫如何”,到底怎么样呢?“夫”,在这里无实在意义。接句自问自答,以夸张手法,极写“齐鲁青未了”的气势,放眼望去,一片青翠苍都,绵延不绝。“齐鲁”,春秋时两诸侯国,后用为该地域的简称。泰山北为齐,泰山南为鲁。“青未了”,形容泰山山脉绵延深远,青翠苍都,从齐到鲁看不到尽头。这一句是远望,摹写泰山横亘于齐鲁大地,突出了岱宗的雄伟宏阔的气势。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三四句以南北分割“昏晓”的景象写泰山高耸云端、万仞摩天的高伟雄俊。这里是*望,赞叹大自然把天地间的神奇秀美的景色都聚集在泰山了。泰山的山峰把世界分成两大部分:阳坡是睛朗的清晨,山后仍是沉沉的暗夜。这奇伟壮观的景象真是鬼设神施,造化所钟。“造化”,指天地自然。“钟神秀”,天地间神奇秀美皆聚泰山。“钟”,聚集的意思。

  “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这两句是想像之辞。诗人由远望、*望进而想到泰山气象万千,云气层生,一定会震荡人们的心胸。使之豁然开朗;站在泰山之上,眼光也会更加敏锐,连一掠而过的归鸟也收入眼底。这两句写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荡胸”,心头涤荡,胸襟为之开豁。“荡胸”,句的意思是,山上层云叠起,冲击涤荡着心胸,胸襟为之开豁。“决眦”,眼睛睁大,眼角欲裂,形容极力张大眼睛。“眦”,眼框。“入”,收入眼里,看到。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结尾两句写有望岳而引起的决心。因泰山之雄伟而引出一览无余而后快的心绪,抒发了诗人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博大胸怀。“会当”,应当,一定要。“凌”,登临,登上。“绝顶”,最高峰。“览”,俯视的意思。这两句既写了泰山的巍峨高耸,也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毅力,能开阔读者的眼界和心胸。

  这首诗层次清晰,形象鲜明,写景抒情,交相辉映,通篇写望而不著一个望字,含蓄蕴藉又自然开朗。始终在遣词炼句方面颇见功夫。

  板书设计

  远望

  *望

  望岳 凝望 惊叹、赞美、陶醉、豪迈

  愿望

  望岳的教案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有关古体诗、*体诗的一些常识。

  2.了解作者的生*、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3.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

  4.初步了解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

  能力目标

  1.掌握一些古诗朗诵的常识,读出节奏,读出韵律,逐步提高诗歌朗读水*。

  2.加强朗读教学,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中的美点。

  3.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德育目标

  1.学*《望岳》,感受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学*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学*《春望》《石壕吏》,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点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3.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反复朗读、吟诵,感知诗歌的声韵美,通过想像与联想,把握诗的景与情。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鉴赏的主体。教师尽量少讲,以读代讲,以讲促读。

  3.古诗五步教学法。《望岳》采用这种教法,从知诗起,经历说诗、想诗、悟诗、品诗等四个阶段,引导学生知内容,想意境,悟情感,品特色。

  4.诗歌境界教学法。教读《春望》,打算采用这种教法,引导学生想像形象、把握物境;体验情感、把握情境;品味意蕴,把握意境。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望岳的教案 3

  【教学目标】:

  1、自主学*,认识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象

  2、 理解、学*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3、探究文学作品风格与作家个人遭遇之间的关系。

  4、感悟作者所蕴含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象, 理解、学*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所蕴含的情感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五岳之首的泰山吧?你能否用词、短语或语句来描绘你印象中的泰山呢?(生点评后转到杜甫的《望岳》)

  二、学*《望岳》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二)朗读诗歌

  1、老师范读《望岳》。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齐读。

  3、学生推荐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三)了解诗的内容

  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问题及解答。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四)再次朗诵,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想象诗人当时望岳的情景。

  小组研讨

  1、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2、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并且角度有别,有远有*,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研讨后,师生共同赏析:

  “岱宗”两句:“远望”(补充背景常识:此句说的是泰山山脉,它在山东中部,从东*湖东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长约200公里。)

  问(1):“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朗,也更强烈。)

  问(2):此句写出了泰山的什么特点?诗人是如何写的?对你有何启发?(没有抽象地说,而是别出心裁的写出自己的体会,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的高。

  “造化”两句:“*望” 问:能否通过对这两句品度,各用一个字分别概括诗人眼中泰山的特点?(“神”或“秀”,“高”。这两句诗突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荡胸”两句:“细望” 问:展开合理的联系和想象,用你的语言再现当时的画面。

  “会当”两句:由“望岳”想到了将来的“登岳”。

  (五)进一步感悟作者情感

  1、问: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诗,在诗中你能看出任何科举败后消极颓废情绪吗?那整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你还能联系到意境相同的哪些诗句?(王之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再次齐读诗歌,读出感情来。

  (六)感受诗人高超的写作艺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问: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谈谈这首诗什么地方最吸引你,指出来并说明理由。

  (示例:1、炼字。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的有情有义。割——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割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2、哲理美。3、虚实相生 ......)

  三、齐背古诗。

  四、课堂练*

  1、《望岳》的颈联是:

  2、总括泰山的全貌,突出它的雄伟高大的山势的句子是:

  3、描写*望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地句子是:

  4、表现诗人欣赏泰山而入神的句子是:

  5、充分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成为千古名句的句子是:

  6、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

  7、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8、诗人细望泰山而时间之久,表现对祖国河山的热爱的诗句是:

  望岳的教案 4

  《望岳》教案

  课 题

  望 岳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杜甫及相关文学常识。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鉴赏古诗的能力。

  情感与

  价值观

  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热爱祖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感受诗人高超的写作艺术。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导入新课

  介绍中国古代诗歌源远流长的历史,进而介绍杜甫,引入本节教学

  教师深情导入

  学生感受体验

  吸引学生兴趣

  二、了解杜甫及相关知识

  介绍杜甫

  欣赏泰山风光

  教师补充介绍杜甫相关资料

  播放《泰山》相关视频

  学生介绍杜甫。

  学生欣赏

  初步了解杜甫,初步感受了解泰山的美。

  三、朗读中感知形象美

  朗读课文,感受泰山磅礴的气势。

  体会朗读古代诗歌的方法。

  教师范读课文

  配乐朗诵

  指导学生朗读。

  学生听读、自由朗读、指名读相结合

  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歌的能力。

  四、合作中感受景色美

  自主学*课文内容,相互质疑解答。

  合作探究:作者向岳而望,都看到哪些景色?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教师巡视,点拨指正。教师启发、深入指导。

  对学生适时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

  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力求有独到的见解。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赏析中品味语言美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的“钟”和“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试分析其妙处?

  教师指导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方法。

  学生思考讨论

  培养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六:迁移练*

  按要求默写

  1.描写泰山神奇、秀丽、高峻的句子。

  2.杜甫在《望岳》中用以表现自己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

  3.赏析诗歌相关内容

  教师出示试题内容,适时启发、指正。

  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

  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七、小结

  学了这首诗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教师补充

  归纳总结

  培养学生总结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八、作业

  必做题:背诵并默写《望岳》。

  选做题:1.将《望岳》改写成一篇写景的散文(100-200)字

  2.搜集杜甫的相关诗句体会其情感

  九、课后反思

  望岳的教案 5

  教学目的

  1.学*《望岳》这首诗,朗读、背诵这首诗词。

  2.通过自主探究的学*模式,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1.重点:(l)朗读、背诵这首诗词。(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三分钟演讲。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说说你对杜甫的了解。

  三、学*《望岳》。

  1.作家作品简介。

  杜甫诗现存1400多首,这些诗真实、深刻的反映了唐王朝由极盛走向衰落这一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展现出广阔的'生活画面,成为唐代社会的形象的历史,历来被称为"诗史"。他的诗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

  2.分组学*,学生合作探究。

  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有什么值得探究的问题?

  3.全班进行交流,学生评析诗句。

  4.背诵指导。

  四、意境的赏析。

  分组写赏析短文,堂上交流。

  五、作业。

  1.默写这首诗。

  2.完成掌握语文的有关练*。

  望岳的教案 6

  【教学目标】:

  1、自主学*,认识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象

  2、 理解、学*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3、探究文学作品风格与作家个人遭遇之间的关系。

  4、感悟作者所蕴含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象, 理解、学*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所蕴含的情感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五岳之首的泰山吧?你能否用词、短语或语句来描绘你印象中的泰山呢?(生点评后转到杜甫的《望岳》)

  二、学*《望岳》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二)朗读诗歌

  1、老师范读《望岳》。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齐读。

  3、学生推荐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三)了解诗的内容

  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问题及解答。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四)再次朗诵,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想象诗人当时望岳的情景。

  小组研讨

  1、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2、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并且角度有别,有远有*,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研讨后,师生共同赏析:

  “岱宗”两句:“远望”(补充背景常识:此句说的是泰山山脉,它在山东中部,从东*湖东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长约200公里。)

  问(1):“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朗,也更强烈。)

  问(2):此句写出了泰山的什么特点?诗人是如何写的?对你有何启发?(没有抽象地说,而是别出心裁的写出自己的体会,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的高。

  “造化”两句:“*望” 问:能否通过对这两句品度,各用一个字分别概括诗人眼中泰山的特点?(“神”或“秀”,“高”。这两句诗突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荡胸”两句:“细望” 问:展开合理的联系和想象,用你的语言再现当时的画面。

  “会当”两句:由“望岳”想到了将来的“登岳”。

  (五)进一步感悟作者情感

  1、问: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诗,在诗中你能看出任何科举败后消极颓废情绪吗?那整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你还能联系到意境相同的哪些诗句?(王之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再次齐读诗歌,读出感情来。

  (六)感受诗人高超的写作艺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问: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谈谈这首诗什么地方最吸引你,指出来并说明理由。

  (示例:1、炼字。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的有情有义。割——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割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2、哲理美。3、虚实相生 ......)

  三、齐背古诗。

  四、课堂练*

  1、《望岳》的颈联是:

  2、总括泰山的全貌,突出它的雄伟高大的山势的句子是:

  3、描写*望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地句子是:

  4、表现诗人欣赏泰山而入神的句子是:

  5、充分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成为千古名句的句子是:

  6、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

  7、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8、诗人细望泰山而时间之久,表现对祖国河山的热爱的诗句是:

  望岳的教案 7

  教学内容:

  《望岳》。

  一、导入

  介绍泰山:

  1、展示泰山图片。

  “天下第一山”的美誉,是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之一。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泰山,古称东岳,又称岱岳,被尊为五岳之首。自古有许多吟诵泰山的诗作,而以杜甫的这首《望岳》最为著名,因此被刻于碑碣,立于山麓。

  教师可补充;

  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敬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它们是:东岳泰山(1532米),位于山东泰安市。西岳华山(1997米),位于陕西华阴市。南岳衡山(1512米),位于湖南长沙以南的衡山县。北岳恒山(20xx米),位于山西浑源县。中岳嵩山(1440米),位于河南登封市。

  古代封建帝王把五岳看成是神的象征。东岳泰山为五岳之首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历代曾有72个皇帝到泰山封禅。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北岳恒山之幽,中岳嵩山之峻,南岳衡山之秀,早已闻名于世界。人们常说五岳归来不看山,也有“恒山如行,泰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唯有南岳独如飞”的说法。

  2、背景:

  杜甫20—35岁时曾遍游中国的大江南北。《望岳》这组诗就是在他24岁时写成的。这组诗共三首,分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书上这首诗即东岳泰山,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壮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

  二、介绍杜甫

  杜甫,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世人称为杜少陵。开元后期,举士不第,漫游各地。后居长安*十年。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后曾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现存诗1400首,这些诗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及衰这一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展现出广阔的生活画面,成为唐代社会的历史,历来被称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及“三吏”“三别”。

  杜甫诗歌创作历程:

  1、读书和壮游时期《望岳》。

  2、长安十年时期《哀王孙》、《春望》。

  3、战乱流离时期“三吏”:《石豪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4、漂泊西南时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三、朗读诗歌

  1、利用工具书,自主查找并标注生字字音。

  2、听范读,学诵诗歌。

  3、自读诗歌。

  四、整体感知内容

  提问: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的内容。

  参考: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五、诗句赏析

  1、文题是《望岳》,在诗中哪些诗句写了诗人望到的景色?

  明确:前三联。

  2、最后一联和前三联有什么区别?

  最后一联是诗人的想象,前三联是实写。

  3、提问:分组研讨,理解诗句内容及情感,分析望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

  首联:泰山的雄伟壮阔——远望。

  颔联:泰山的高大秀美——*望。

  颈联:诗人的胸怀浩荡、眼界开阔。表现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细望。

  尾联:想像之景,也是作者的愿望,表现了诗人想要实现人生远大抱负,登临人生顶峰的雄心壮志。

  六、交流启示

  自学交流学*本诗得到的启示。

  明确:胸怀雄心壮志。不怕困难,勇于攀登。

  七、拓展

  诵读并积累杜甫的诗《春望》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八、作业

  1、积累杜甫诗歌名句。

  2、背诵并默写诗歌。

  望岳的教案 8

  教学目标:

  1、自主学*,认识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象

  2、理解、学*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3、探究文学作品风格与作家个人遭遇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五岳之首的泰山吧?你能否用词、短语或语句来描绘你印象中的泰山呢?(简单点评后转入杜甫的《望岳》)

  二、教学新课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二)朗读诗歌

  1、老师范读《望岳》。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齐读。

  3、学生推荐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三)了解诗的内容

  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问题及解答。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四)再次朗诵,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想象诗人当时望岳的情景。

  出示问题,小组研讨:

  1、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2、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并且角度有别,有远有*,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杜甫《望岳》赏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韵译】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

  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赏析】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是有道理的。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在创作上“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正是一致的。此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无疑,它将与泰山同垂不朽。

  《望岳》同步练*

  1、本诗作者是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自号“ ”,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他的诗被称为“ ”

  2、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和的景色。首联写远望泰山,的特点;颔联写*望泰山、的形象;颈联则写凝望泰山云气升腾、之景;尾联联想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齐鲁青未了”以距离之远衬托。

  4、“钟”在这里是“ ”的意思,用一“钟”字,将大自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远望中泰山的。

  5、有人评价此诗“‘割’字奇”,品析“割”这个字,指出奇在何处?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与王安石的“,”和孔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了青年杜甫英姿勃发的情怀,读了这千古名句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答:

  9.这首诗写景很有特色,请从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10.填出下列相应的山名:

  东岳( )南岳( )西岳( )北岳( )中岳( )

  11.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岱宗_____齐鲁_____造化_____

  阴阳_____荡胸_____会当_____

  夫______青______钟______入______

  眦______凌______览______曾______

  12、下面对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C.颔联写*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D.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13、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B.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

  14、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勒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

  高峻,用笔不凡。

  C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

  D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

  【答案八】1、唐杜甫子美少陵野老诗史

  2、望高大雄伟神奇秀丽峰峦连绵山色青翠神奇秀丽巍峨高大薄暮鸟归

  3、泰山之高峻连绵4、积聚、汇聚人格化神奇秀丽5、泰山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一样,切断了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分出了山南向阳明亮,山北背阴晦暗的两个世界,有力的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高大形象。

  6、泰山的最高峰又指人生的最高峰,表达了作者坚忍不拔的性格,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伟大政治抱负和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7.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8.(1)这不仅是诗人要登上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决心攀登人生极顶的雄心壮志。

  (2)我明白了要想攀登人生顶峰,就一定要有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不怕困难的雄心壮志。(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

  9.示例(1):写景富有层次,从远望到*望,到细望。写出泰山的高大雄伟,神气秀丽,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示例(2)虚实相生,“造化钟神秀”是虚写,“阴阳割昏晓”是实写,写出泰山的高大雄伟,神奇秀丽。

  示例(3):烘托手法,以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10.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嵩山11.泰山;泰山北为齐,泰山南为鲁;天地自然;

  山之北为阴,山之南为阳;心头涤荡,胸襟为之开阔;应当,一定要;虚词,无实义;

  指泰山之色,青翠苍郁;聚集;收入眼里,看到;眼眶;登临,登上;俯视;通“层”

  12、D

  13、D(上句是虚写,下句是实写。)

  14、C

  望岳的教案 9

  教学内容:

  《望岳》。

  一、导入

  介绍泰山:

  1、展示泰山图片。

  “天下第一山”的美誉,是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之一。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泰山,古称东岳,又称岱岳,被尊为五岳之首。自古有许多吟诵泰山的诗作,而以杜甫的这首《望岳》最为著名,因此被刻于碑碣,立于山麓。

  教师可补充;

  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敬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它们是:东岳泰山(1532米),位于山东泰安市。西岳华山(1997米),位于陕西华阴市。南岳衡山(1512米),位于湖南长沙以南的衡山县。北岳恒山(20xx米),位于山西浑源县。中岳嵩山(1440米),位于河南登封市。

  古代封建帝王把五岳看成是神的象征。东岳泰山为五岳之首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历代曾有72个皇帝到泰山封禅。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北岳恒山之幽,中岳嵩山之峻,南岳衡山之秀,早已闻名于世界。人们常说五岳归来不看山,也有“恒山如行,泰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唯有南岳独如飞”的说法。

  2、背景:

  杜甫20—35岁时曾遍游中国的大江南北。《望岳》这组诗就是在他24岁时写成的。这组诗共三首,分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书上这首诗即东岳泰山,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壮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

  二、介绍杜甫

  杜甫,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世人称为杜少陵。开元后期,举士不第,漫游各地。后居长安*十年。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后曾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现存诗1400首,这些诗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及衰这一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展现出广阔的生活画面,成为唐代社会的历史,历来被称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及“三吏”“三别”。

  杜甫诗歌创作历程:

  1、读书和壮游时期《望岳》。

  2、长安十年时期《哀王孙》、《春望》。

  3、战乱流离时期“三吏”:《石豪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4、漂泊西南时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三、朗读诗歌

  1、利用工具书,自主查找并标注生字字音。

  2、听范读,学诵诗歌。

  3、自读诗歌。

  四、整体感知内容

  提问: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的内容。

  参考: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五、诗句赏析

  1、文题是《望岳》,在诗中哪些诗句写了诗人望到的景色?

  明确:前三联。

  2、最后一联和前三联有什么区别?

  最后一联是诗人的想象,前三联是实写。

  3、提问:分组研讨,理解诗句内容及情感,分析望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

  首联:泰山的雄伟壮阔——远望。

  颔联:泰山的高大秀美——*望。

  颈联:诗人的胸怀浩荡、眼界开阔。表现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细望。

  尾联:想像之景,也是作者的愿望,表现了诗人想要实现人生远大抱负,登临人生顶峰的雄心壮志。

  六、交流启示

  自学交流学*本诗得到的启示。

  明确:胸怀雄心壮志。不怕困难,勇于攀登。

  七、拓展

  诵读并积累杜甫的诗《春望》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八、作业

  1、积累杜甫诗歌名句。

  2、背诵并默写诗歌。

  望岳的教案 1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古诗的主要内容,理解诗意。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诵读能力,鉴赏古诗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感受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培养学生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方法:1.朗读教学法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国家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谁最有名呢?那当然是“五岳”,因为有语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那在五岳之中谁的名气最大呢?泰山DD五岳之首,“泰山归来不看岳”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杜甫笔下的泰山是如何一番景色!

  二:简介作者: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为杜少陵,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其诗被喻为“诗史”,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三: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早期的作品,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以后。此时 ,诗人正“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当他游历到山东 ,被泰山的壮丽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望岳》诗。

  四:朗读诗歌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2、听配乐朗读,学生听读

  3、学生推荐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4.全体学生齐读。

  五:整体感知

  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以“我最欣赏这首诗中谈谈你的理解。

  六,合作探究

  1.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2.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3.”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的“钟”,“割”字用的好,历来被人称道,试着分析它的妙处。

  4.诗言志,诗歌创作无不是为了传情达意,这首诗歌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2).远望泰山,说泰山横跨齐鲁大地,绵延广阔

  *观泰山雄奇秀丽,巍然耸立的形象

  细看泰山,表现在泰山面前深为之震撼和陶醉的感情

  最后两句想象中的登山之情,是作者由望景而产生了登临的愿望

  诗人由远望到*望,由细望到想象将来登岳远望之景,全诗以“望”

  字贯穿全诗,“望”字成了全诗的线索。在望岳的过程中表现了作者惊叹、赞美、陶醉、豪迈之情。

  (3)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的有情有义。割--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来的阳光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割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它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七)读人生

  通过对《望岳》的学*,想想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人生的启示?

  小结:诗人热情的赞美的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敢于攀登顶峰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日子里能用这句话来时时激励自己不断进取,勇往直前!

  (八).背诵古诗。(齐背)

  课文分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开篇以设问起句,写意中遥想,久慕其名,而未得亲历其境。“岱宗”,即泰山。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称为岱宗。“夫如何”,到底怎么样呢?“夫”,在这里无实在意义。接句自问自答,以夸张手法,极写“齐鲁青未了”的气势,放眼望去,一片青翠苍都,绵延不绝。“齐鲁”,春秋时两诸侯国,后用为该地域的简称。泰山北为齐,泰山南为鲁。“青未了”,形容泰山山脉绵延深远,青翠苍都,从齐到鲁看不到尽头。这一句是远望,摹写泰山卧齐鲁大地,突出了岱宗的雄伟宏阔的气势。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三四句以南北分割“昏晓”的景象写泰山高耸云端、万仞摩天的高伟雄俊。这里是*望,赞叹大自然把天地间的'神奇秀美的景色都聚集在泰山了。泰山的山峰把世界分成两大部分:阳坡是睛朗的清晨,山后仍是沉沉的暗夜。这奇伟壮观的景象真是鬼设神施,造化所钟。“造化”,指天地自然。“钟神秀”,天地间神奇秀美皆聚泰山。“钟”,聚集的意思。

  “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这两句是想像之辞。诗人由远望、*望进而想到泰山气象万千,云气层生,一定会震荡人们的心胸。使之豁然开朗;站在泰山之上,眼光也会更加敏锐,连一掠而过的归鸟也收入眼底。这两句写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荡胸”,心头涤荡,胸襟为之开豁。“荡胸”,句的意思是,山上层云叠起,冲击涤荡着心胸,胸襟为之开豁。“决眦”,眼睛睁大,眼角欲裂,形容极力张大眼睛。“眦”,眼框。“入”,收入眼里,看到。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结尾两句写有望岳而引起的决心。因泰山之雄伟而引出一览无余而后快的心绪,抒发了诗人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博大胸怀。“会当”,应当,一定要。“凌”,登临,登上。“绝顶”,最高峰。“览”,俯视的意思。这两句既写了泰山的巍峨高耸,也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毅力,能开阔读者的眼界和心胸。

  小结:这首诗层次清晰,形象鲜明,写景抒情,交相辉映,通篇写望而不著一个望字,含蓄蕴藉又自然开朗。始终在研词炼句方面颇见功夫。


《望岳》教案汇总10篇(扩展3)

——《望岳》优秀教案汇总五篇

  《望岳》优秀教案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有关古体诗、*体诗的一些常识。

  2.了解作者的生*、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3.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

  4.初步了解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

  能力目标

  1.掌握一些古诗朗诵的常识,读出节奏,读出韵律,逐步提高诗歌朗读水*。

  2.加强朗读教学,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中的美点。

  3.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德育目标

  1.学*《望岳》,感受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学*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学*《春望》《石壕吏》,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点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3.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反复朗读、吟诵,感知诗歌的声韵美,通过想像与联想,把握诗的景与情。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鉴赏的主体。教师尽量少讲,以读代讲,以讲促读。

  3.古诗五步教学法。《望岳》采用这种教法,从知诗起,经历说诗、想诗、悟诗、品诗等四个阶段,引导学生知内容,想意境,悟情感,品特色。

  4.诗歌境界教学法。教读《春望》,打算采用这种教法,引导学生想像形象、把握物境;体验情感、把握情境;品味意蕴,把握意境。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望岳》优秀教案 2

  【教学目标】:

  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

  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理解并学*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重点】:

  a、重点字词的含义;

  b、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难点】:

  a、名句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ppt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幻灯1)

  诗歌,是一种文学体裁,透过语言,除了表达文字的意义外,也表达情感与美感。诗歌是观照诗人情感的一面镜子。诗配上音乐则称为歌。

  诗歌作为中国文学领域的一颗璀璨的名珠,好多诗人的形象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看下面这句话是对哪个诗人的评价?

  二、作者并背景介绍

  1.说说你印象中的杜甫

  师补充要点(幻灯3)

  我们今天就来欣赏下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笔下的泰山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板书课题,并释题)

  “泰山” 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

  2.《望岳》写于唐开元盛世时期,诗人二十四五岁,正值青年时期。

  三、初步朗读

  1、听范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节奏。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句式特点为“二二一”或“二一二”)

  2、自由读、指名读、全体学生齐读。

  四、整体感知(分组讨论)

  1.结合注释,了解诗歌内容。

  2.快速抢答,字词解释。

  3、释句。

  五、深入研读

  师:诗题叫《望岳》,杜甫实际上望到了哪些景象?(幻灯7想一想)

  2、这首诗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来?

  3、诗题为《望岳》,但全诗没有一个“望”字,而句句写向岳而望,而且角度不同,试对此作具体分析。

  4、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指导概括并板书: 首联: 远望 绵延不绝、树木苍翠 颔联: *望 神奇秀丽、巍峨高大 颈联: 细望 云涌云翻、鸟儿归巢 尾联: 不畏艰难 俯视一切

  六、名句赏析

  有人说诗歌是要“品”的,就跟茶一样。你不细细的品,是品不出它的味道的,你要一个字一个字的慢慢的品,才能品出他的味道。

  例如这两个字:(幻灯8品一品)

  1、“阴阳割昏晓”中的“割”一直被后人推崇,为什么?

  2、赏析“造化钟神秀”中“钟”字的妙用。

  七、中考链接

  我们学生学*古诗除了可以陶冶情操外,还要能直面最后的'中考,下面看看有关这首诗的中考赏析题。

  (幻灯9)

  八、背诵竞赛。

  九、教师小结。

  十、作业:

  《望岳》优秀教案 3

  一、导入

  介绍泰山:

  1、展示泰山图片。

  “天下第一山”的美誉,是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之一。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泰山,古称东岳,又称岱岳,被尊为五岳之首。自古有许多吟诵泰山的诗作,而以杜甫的这首《望岳》最为著名,因此被刻于碑碣,立于山麓。

  教师可补充;

  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敬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它们是:东岳泰山(1532米),位于山东泰安市。西岳华山(1997米),位于陕西华阴市。南岳衡山(1512米),位于湖南长沙以南的衡山县。北岳恒山(2017米),位于山西浑源县。中岳嵩山(1440米),位于河南登封市。

  古代封建帝王把五岳看成是神的象征。东岳泰山为五岳之首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历代曾有72个皇帝到泰山封禅。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北岳恒山之幽,中岳嵩山之峻,南岳衡山之秀,早已闻名于世界。人们常说五岳归来不看山,也有“恒山如行,泰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唯有南岳独如飞”的说法。

  2、背景:

  杜甫20—35岁时曾遍游中国的大江南北。《望岳》这组诗就是在他24岁时写成的。这组诗共三首,分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书上这首诗即东岳泰山,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壮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

  二、介绍杜甫

  杜甫,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世人称为杜少陵。开元后期,举士不第,漫游各地。后居长安*十年。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后曾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现存诗1400首,这些诗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及衰这一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展现出广阔的生活画面,成为唐代社会的历史,历来被称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及“三吏”“三别”。

  杜甫诗歌创作历程:

  1、读书和壮游时期《望岳》。

  2、长安十年时期《哀王孙》、《春望》。

  3、战乱流离时期“三吏”:《石豪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4、漂泊西南时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三、朗读诗歌

  1、利用工具书,自主查找并标注生字字音。

  2、听范读,学诵诗歌。

  3、自读诗歌。

  四、整体感知内容

  提问: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的内容。

  参考: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五、诗句赏析

  1、文题是《望岳》,在诗中哪些诗句写了诗人望到的景色?

  明确:前三联。

  2、最后一联和前三联有什么区别?

  最后一联是诗人的想象,前三联是实写。

  3、提问:分组研讨,理解诗句内容及情感,分析望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

  首联:泰山的雄伟壮阔——远望。

  颔联:泰山的高大秀美——*望。

  颈联:诗人的胸怀浩荡、眼界开阔。表现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细望。

  尾联:想像之景,也是作者的愿望,表现了诗人想要实现人生远大抱负,登临人生顶峰的雄心壮志。

  六、交流启示

  自学交流学*本诗得到的启示。

  明确:胸怀雄心壮志。不怕困难,勇于攀登。

  七、拓展

  诵读并积累杜甫的诗《春望》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八、作业

  1、积累杜甫诗歌名句。

  2、背诵并默写诗歌。

  《望岳》优秀教案 4

  【教学目标】:

  1、 自主学*,认识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象

  2、 理解、学*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3、 探究文学作品风格与作家个人遭遇之间的关系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五岳之首的泰山吧?你能否用词、短语或语句来描绘你印象中的泰山呢?(简单点评后转入杜甫的《望岳》)

  二、教学新课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二)朗读诗歌

  1、老师范读《望岳》。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齐读。

  3、学生推荐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三)了解诗的内容

  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问题及解答。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四)再次朗诵,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想象诗人当时望岳的情景。

  出示问题,小组研讨:

  1、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2、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并且角度有别,有远有*,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研讨后,师生共同赏析:

  “岱宗”两句:“远望”(补充背景常识:此句说的是泰山山脉,它在山东中部,从东*湖东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长约200公里。)

  问(1):“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朗,也更强烈。)

  问(2):此句写出了泰山的什么特点?诗人是如何写的?对你有何启发?(没有抽象地说,而是别出心裁的写出自己的体会,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的高。

  “造化”两句:“*望” 问:能否通过对这两句品度,各用一个字分别概括诗人眼中泰山的特点?(“神”或“秀”,“高”。这两句诗突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荡胸”两句:“细望” 问:展开合理的联系和想象,用你的语言再现当时的画 面。

  “会当”两句:由“望岳”想到了将来的“登岳”。

  (五)进一步感悟作者情感

  1、问: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诗,在诗中你能看出任何科举败后消极颓废情绪吗?那整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你还能联系到意境相同的哪些诗句?(王之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再次齐读诗歌,读出感情来。

  (六)感受诗人高超的写作艺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问: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谈谈这首诗什么地方最吸引你,指出来并说明理由。

  (示例:1、炼字。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的有情有义。割——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割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2、哲理美。3、虚实相生 ......)

  (七)背诵古诗。(齐背)

  (八)练*

  1、《望岳》的颈联是:

  2、总括泰山的全貌,突出它的雄伟高大的山势的句子是:

  3、描写*望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地句子是:

  4、表现诗人欣赏泰山而入神的句子是:

  5、充分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成为千古名句的句子是:

  6、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

  7、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8、诗人细望泰山而时间之久,表现对祖国河山的热爱的诗句是: 文 章来源

  《望岳》优秀教案 5

  教学目的

  1、背诵这首诗;理解诗的意境。

  2、诵读能力;联想,想象能力。

  3、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

  4、重点目标:背诵此诗。

  5、目标难点:理解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国家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谁最有名呢?那当然是“五岳”,因为有语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那在五岳之中谁的名气最大呢?泰山――五岳之首,“泰山归来不看岳”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杜甫笔下的泰山是如何一番景色!

  二.讲授新课:

  1.板书课题,指名简介作者。

  我们学过很多杜甫的诗篇,下面我首先请一位同学将杜甫介绍一下。师板书: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人称诗圣;其诗被喻为“诗史”;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2.范读课文,强调字音、字形。

  这首诗有一些字的注音和字形,同学们要注意一下。如:岱宗、夫如何、决眦;同学们一齐读两遍。

  3.初读课文,了解诗句大意。

  下面同学们自读课文,借助文中的注释理解诗句的含义。阅读后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提问词句的含义。然后老师将点名抽查掌握情况。

  4.精读课文,体会诗句所表现的情感。

  下面同学们将课文一齐朗读一遍。缺乏感情。第一、二两句,我们应该用什么感情来读呢?为什么?讨论一下,再试着读读。

  同学们再一起将这首诗朗读一遍。首联远望泰山,表现了作者惊叹之情;那么颔联、颈联、尾联又分别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泰山的景色的,又分别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讨论一下,然后我请同学来读。诗人由远望到*望,由细望到想象将来登岳远望之景,全诗以“望”字贯穿全诗,“望”字成了全诗的线索。在望岳的过程中表现了作者惊叹、赞美、陶醉、豪迈之情。

  5.品读课文,理解景色的特点,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好,读得很好,比开始有很大的进步。同学们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产生如此的情感呢?他惊叹什么,又赞美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因景而生情,这是客观因素;有没有作者的主观因素在里面呢?当时诗人二十几岁,这也是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诗中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两句诗中还蕴含了一番哲理,即:只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高峰,就能俯视万物。

  齐读。联系自己的社会生活实际,谈谈感受。古今中外名人,有很多表达雄心壮志和远大的.抱负的名言名句。哪个同学能说两句。小学时我们学过一首诗《登鹳雀楼》,哪个同学将它背一下?其中有两句诗和我们今天学的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意境相似。哪两句?“

  同学们一齐将这首诗再朗读一遍,领略诗中美景,感悟诗人的豪情。

  这首诗写得很美,下面我请同学来谈一谈自己学了这首的感受。按照“我最欣赏诗中这一句 ,是因为 。”格式说一说。

  说得都不错,课后将这首感情背诵。课前,我让同学们找一关于泰山的资料,有没有找到?下面我请同学拿出来读一读。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些材料。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

  三.总结课文:

  1.小结:很好,通过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东西,我请同学来总结一下。好,下课。

  2.布置作业:当堂检测。


《望岳》教案汇总10篇(扩展4)

——《望岳》原文及翻译赏析 (菁华3篇)

《望岳》原文及翻译赏析1

  原文

  望岳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曾同: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

  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

  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象全都汇聚其中,山南山北阴阳分解,晨昏不同。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一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显得渺小的群山。

  注释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夫:读“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

  如何:怎么样。

  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

  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未了:不尽,不断。

  造化:大自然。钟:聚集。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

  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南北。

  割:分。夸张的说法。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昏晓:黄昏和早晨。极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

  荡胸:心胸摇荡。曾:同“层”,重叠。

  决眦(zì):眦:眼角。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

  决:裂开。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会当:终当,定要。

  凌:登上。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

  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一二句写泰山山脉绵延辽阔;三四句挟泰山雄峻磅礴;五六句是仔细远望,见群峰云生,仿佛有归鸟入谷。七八句想象将来登山所见景象,同时抒发自己的抱负。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可谓匠心独具。

  接下来“齐鲁青未了”,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的地理特点,在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是描写泰山的*景。一个“钟”字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里诗人此用笔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而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也在此得到显现。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决眦”二字尤为为传神,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在这神奇缥缈的景观而前像着了迷似的,为了看够,因而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现得更为形象鲜明。“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说明已是薄暮时分作者还未曾离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最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诗人并不满足看岳而是想登上山顶一揽盛景的心情。此联号为绝响,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因。正因为泰山的崇高伟大不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极顶的想望本身,当然也具备了双重的含义。

  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这首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更以后出之作难以企及。

  创作背景

  公元736年(开元二十四年),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望岳》原文及翻译赏析2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注释

  1.岳:此指东岳泰山。2.岱宗:泰山亦名岱山,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3.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4.造化:天地,大自然。钟:聚集。神秀:指山色的奇丽。5.阴阳:这里指山北山南。割:划分。这句是说,泰山横天蔽日,山南向阳,天色明亮;山北背阴,天色晦暗。同一时刻却是两个世界。6.决:张大。眦:眼眶。决眦形容极目远视的样子。入归鸟;目光追随归鸟。7.会当:一定要。凌:登上。

  望岳简析

  这是杜甫现存作品中最早的一首。大约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第一次游齐赵时,诗人当时是二十五岁。这是一首气势宏大的写景诗,展示巍峨秀丽的泰山景观。诗中洋溢着诗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和青年时代胸怀大志,积极进取,乐观自信的精神。前人于此诗评赞颇多,"齐鲁青未了"一句,众口称道,刘辰翁称此"五字雄盖一世";郭濬曰:"他人游泰山记,千言不了,被老杜数语说尽"(上二人语均见《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唐诗别裁》云:"五字已尽太山。"此诗最后两句也颇得佳评,浦起龙《读杜心解》云:"末联则以将来之凌眺,剔现在之遥观,是透过一层收也……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 望岳望岳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一二句写泰山山脉绵延辽阔;三四句写泰山雄峻磅礴;五六句写仔细远望,见群峰云生,仿佛有归鸟入谷。七八句想象将来登山所见景象,同时抒发自己的抱负。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可谓匠心独具。

  接下来“齐鲁青未了”,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的地理特点,在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是描写泰山的*景。一个“钟”字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里诗人此用笔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而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也在此得到显现。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决眦”二字尤为为传神,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在这神奇缥缈的景观而前像着了迷似的,为了看够,因而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现得更为形象鲜明。“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说明已是薄暮时分作者还未曾离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最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诗人并不满足看岳而是想登上山顶一揽盛景的心情。此联号为绝响,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 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 这就是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因。正因为泰山的崇高伟大不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极顶的想望本身,当然也具备了双重的含义。

  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这首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更以后出之作难以企及。

《望岳》原文及翻译赏析3

  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

  1、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2、望岳:遥望泰山。

  3、岳:高峻的大山,这里指东岳泰山,为五岳之一。

  5、夫:语气词。

  6、齐鲁:泰山之北为古齐地,之南为古鲁地。

  7、青未了:青翠的山色连绵不断,望不到尽头。

  8、了:尽。

  9、造化神钟神秀:万物的主宰把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都集中在泰山。

  10、造化:创造化育, 指自然。

  11、钟:赋予、集中、萃聚。

  12、神秀:秀美而有灵气。

  13、阴阳: 山为北阴,山南为阳。

  14、割:划分。

  15、荡胸:使心胸动荡。

  16、决眦:眼眶裂开、尽量睁大眼睛去看。

  17、决:裂开。

  18、眦:眼眶。

  19、入:没。

  20、入归鸟:极目远望,归林的飞鸟尽入眼底。

  21、会当:终究要。表示将来终要登山。

  22、凌:跃上。

  23、一览众山小:这句本于《孟子·尽心上》:“登泰山而小天下。”

  24、一览:一望。

  25、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26、另注:“曾云”也作“层云”。

  【韵译】: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

  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二:

  泰山啊你究竟是何等的景象?从齐到鲁都看不尽郁郁苍苍。

  你凝聚着大自然的神奇秀美,把山北山南分成昏暗和明亮。

  看那云气迭起令人胸怀激荡,极目远望归去的飞鸟更辽旷。

  我一定要登上那泰山的峰顶,把那些低矮渺小的众山环望。

  【评点】

  本诗约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是诗人现存诗中创作年代最早的一首。《望岳》共有三首,分别歌咏了东岳泰山、南岳衡山和西岳华山。本诗是诗人第一次游历齐赵登泰山时所作。当时诗人站在五岳之尊的泰山之巅,心中涌现出无限感慨,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传世佳作。全诗朝气蓬勃,意蕴深远。

  诗的前六句实写泰山之景。

  前两句紧扣一个“望”字。第一句以设问的形式,写出了诗人初见泰山时的兴奋、惊叹和仰慕之情。第二句是以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之高。泰山南面鲁,北面齐,但是远在齐鲁两国国境之外就能望见,可见其高。“青未了”意思是说苍翠山色绵延无际。这句诗既写出了泰山周围的地理风貌,也突出了泰山山脉绵延的特点。

  三、四句描绘诗人从*处看到的泰山,具体展现了泰山的秀丽之色和巍峨之态。“造化钟神秀”是说大自然好像对泰山情有独钟。一个“钟”字,将大自然拟人化,写得格外有情,好像大自然将灵秀之气全部赋予了泰山。“阴阳割昏晓”是写泰山极高,阳面和阴面判若晨昏。其中“割”字用得极妙,形象地刻画出泰山雄奇险峻的特点。

  五、六句写诗人细望泰山所见之景。只见山中云雾弥漫,令人心怀激荡。由“归鸟投林”可知,当时已是傍晚,而诗人还在入神赏望。这两句从侧面体现出了泰山之美。

  七、八句写诗人望泰山时的感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诗,抒发了诗人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雄心壮志,表现出一种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广为传诵,时至今日,依然具有普遍的激励意义。

  全诗以“望”字统摄全篇,结构紧密,意境开阔,情景交融,形象鲜明,同时又不失雄浑的气势。

  赏析: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是有道理的。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在创作上“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正是一致的。此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无疑,它将与泰山同垂不朽。


《望岳》教案汇总10篇(扩展5)

——《望岳》诗词鉴赏 (菁华3篇)

《望岳》诗词鉴赏1

  望岳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神奇自然汇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注释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夫:读“fú”。句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如何:怎么样。

  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未了:不尽,不断。

  造化:大自然。钟:聚集。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

  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南北。割:分。夸张的说法。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昏晓:黄昏和早晨。极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

  荡胸:心胸摇荡。曾:同“层”,重叠。

  决眦(zì):眦:眼角。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决:裂开。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会当:终当,定要。凌:登上。凌绝顶,即登上峰。

  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可谓匠心独具。

  接下来“齐鲁青未了”一句,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的地理特点,在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一个“钟”宇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里诗人此用笔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而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也在此得到显现。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决眦”二字尤为为传神,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在这神奇缥缈的景观而前像着了迷似的,想把这一切看个够,看个明白,因而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现得更为形象鲜明。“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末句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仙字精神。此联号为绝响,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 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 这就是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因。正因为泰山的崇高伟大不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极顶的想望本身,当然也具备了双重的含义。

  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这首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更以后出之作难以企及。

《望岳》诗词鉴赏2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齐鲁青未了”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舜淘铺臁闭饫嘁话慊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是有道理的。“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

  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眼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

  山的热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一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慨。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

  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在创作上“气靡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正是一致的。此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无疑,它将与泰山同垂不朽。

《望岳》诗词鉴赏3

  今天我读了一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的《望岳》。

  《望岳》是一首五言古诗,描写了泰山雄伟的景象,赞美泰山高大的气势和神奇的景色,流露出了作者对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高峰的精神。

  诗是这样写的: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雌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我感觉这首诗写得非常豪迈,我读了几遍,非常喜欢七、八句。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群山,这种不怕困难,勇于前进的奋斗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的。

  我们家每年都有登山的旅游活动,我爬过武当山、庐山、天堂寨、木兰天池等。每次我都想爬上山顶,因为山顶的风景最好,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在我们学*生活中,每一个阶段都想爬山,只有克服重重困难,都上成功的顶峰,尝到胜利的滋味,获得继续前进的力量!


《望岳》教案汇总10篇(扩展6)

——《望岳》读后感 (菁华5篇)

《望岳》读后感1

  我品读了杜甫脍炙人丁的作品《望岳》以后,我的感受很深。特别是那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更加让全诗惹人入胜。

  《望岳》是杜甫在青年期间写的。虽然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由了望到*望,由凝睇到俯望来写的。诗人还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鸿鹄之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让人击节称赏。

  这也不禁让我想到那些“登高”的诗句。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而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讲述了要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可是它们却都没《望岳》更显得巧妙,朗朗上口。它告诉我们的是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上,从各个角度全面地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如许才能正确的认识问题。而不是古板地“一条胡同走到黑”那是不可行的。

  古诗词真是我们民族的瑰宝里面蕴含着无限无尽的知识和事理,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望岳》读后感2

  去年十月,我去市东方音乐舞蹈学校报名参加了萨克斯培训班,直到今天为止,我都觉得这玩意儿不怎么难,挺容易上手,可最*,老师教了我一个极有难度的曲子——《野蜂飞舞》,据老师说,这本是大学生吹的,看我学得挺快,提前把这外曲子教给了我,让在家里好好练*,准备参加“六·一”学校的联欢会。

  我就想,既然老师对我抱有这么大的希望,我就不能令他失望,一定要好好地练*,在“六·一”联欢会上为争光,为自己争光。我本以为这曲子挺简单,打开曲谱一看,我差点没晕过去,我的妈呀,这曲子整整两页密密麻麻的音符,其中很多半音,而且节奏非常快,要求每分钟吹168拍,与我以前吹的几首曲子比可真是天壤之别,前面吹的曲子不仅曲子短,而且节奏慢,光是这个,就已给了我很大的压力。但我还在暗暗地为自己打气,加油,有压力才有动力嘛。话虽这么说,可已被这首曲子当差一棒打得有些气馁了。

  我在家里试着吹,却是吹得一塌糊涂,可以说是没有那一句不是噪音的。我不是指法跟不上来,就是在“超吹”(即把音吹走了调),连我自己都觉得难听。我现在的状态就好比是一把刚锻造出来的宝剑,气焰万丈,势不可挡,却突然被另一柄大铁锤,“咣”地那么一下子砸成了两截,变得黯淡无光了。我想,尽管只剩下半柄断剑,一样能斩敌杀将呀。我不断叮嘱自己,不要太心急,要记住欲速则不达!我开始一小节一小节地慢慢吹,一句句地攻克,掌握了之后,再开始逐渐加快节奏。功夫不负有心人。果然,我这样练了几天后,指法熟练了,节奏也上去了,一曲吹凑下来,如释重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轻松感。

  幸喜之余,我想起杜甫《望岳》诗中的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顿时,心里油然升起了一股豪气,一种站在顶峰,眺望四周此起彼伏的小山峦,那种不可一视的傲气!是啊,学*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我们在学*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不能被这些困难拦住,我们要不怕困难向最高处攀登,要像杜甫一样,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藐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把学*中的困难打败!们要有勇气面对困难,去挑战困难,去征服困难,把困难踩在脚下,向自己的理想去勇敢地拼搏。

《望岳》读后感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泰山是多么的高峻,是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了杜甫的心胸气魄。“一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显得渺小的群山”他的心里充满了青年时的激情与雄心壮志。“岱宗夫如何”在乍一见泰山时,兴奋的不知该怎样表达对他的仰慕之情,但是在他的心中,心存壮志,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气概,为了自己心中的志向矢志不移。

  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路漫漫而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为自己的志向奔波许久,刻苦奋斗,小心翼翼的向前走。但有时也会有半途而废,求而不得,甚至落幕和自己默默退场。

  挫折在所难免,但只要你的志向在心中不是暗淡无光的,就能冲破迷惘。贝多芬在追寻志向的过程中,天不从人愿,偏偏让他变成了聋人,但他并不因为困难而退缩,他朝着他的志向坚定不移的努力,接受命运的挑战。果然,他的坚持不懈没有让自己后悔。曾经有位名人说:“心中没有理想,生活便索然无味”。仔细想想的确如此,就像“一个人若是没有确定航行的目的港,任何风向对他来说都不是顺风”。有目标,生活才会有意义!

  范仲淹就有志于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慷慨激昂的表达了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志向。

  对于现在的我们,更是要对自己所定的志向与目标坚定不移,就像爱迪生对发明的坚持不懈,才使得人类社会发生巨变。我们现在的志向应该是向着学*前进,手中的书不仅仅有书香,更是弥漫着心怀志向的气息,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学海无涯”想要学有所成,心中必然有志向去努力实现,为了自己的目标不断追寻。

  必竟“有志者,事竞成!”

《望岳》读后感4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首联,诗人满怀激情,以设问的句式勾勒了一幅雄伟壮丽的图画。岱宗者,泰山也。泰山怎么样呢?伫足遥望,那碧色苍茫、一望无垠的泰山奇景真叫人心旷神怡,诗人不禁发出了“齐鲁青未了”的惊叹。人们的视野为之豁然开阔,一下子被引向千里之外。

  次联写*望泰山之势:“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钟神秀”极言其美。大自然象有所偏爱,凝天地神彩奇秀于泰山一处,使之神奇而秀丽;“割昏晓”极生动、形象地点出泰山之高。巍巍泰山拔地而起,矗天而峙,阴阳两坡若判晨昏。尽情地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名山的仰慕之情和爱国主义的胸怀。

  三联乃是描述细望之景的。你看,“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何等的细腻呵!诗人凝视泰山,层云缭绕,一时涌来万千思绪,荡起胸中无限波澜。飞鸟纷纷归去,真是静中有动,充满了生机。

  至此,泰山的巍娥、峻美、神奇在诗人笔下表现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诗的末联是抒极望之情的。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迸发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心声。这是诗人蔑视艰险的一声呐喊,也是诗人理想的一道闪光。充分表现了诗人的凌云壮志和非凡的气概。

  本诗题为“望岳”,以“望”字提挈全篇,各联无不在“望”字上呕心沥血。全诗自然流畅、浑然一体,凝炼而意浓,迭宕而秀丽,既浑洒自如,又千锤百炼,既有横灌千里的重彩浓墨,又有细如游丝的精雕细刻,使其艺术造诣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这首诗在思想上价值更是不同凡响,显示了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不可遏止的力量。

  我们知道,《望岳》是杜甫漫游齐赵之作。那时他才二十几岁正是血气方刚、才华横溢之时,很有一番抱负。然而,严酷的现实未能使他一展鸿图。难能可贵的是诗人在迈出仁途生涯的第一步时,并未因跌交、而一蹶不振。(“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③正表现了诗人“气靡屈贾,目短曹刘”的浩然正气。)相反,一种急流勇进的精神激励着诗人作新的攀登。他坚信,不管道路何等崎岖,总有一天,定能登临泰山之巅,领略无限风光,实现自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思想。那时再低首而望,“众山”将显得何等的渺小呵!

  这首诗产生的年代距今已相当处远,可是它依然放射着奇异的光彩。在一千二百年后的今天,读了《望岳》会感到格外的新鲜、亲切,很有一种催人向上的力量。我们现在要以杜甫当年那种勇于攀登的精神,百折不回,奋勇前进。我们坚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一定会登临“ 民族复兴的高峰”,伟大的祖国将以巨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那时,我们再俯瞰世界,不也有“一览众山小”之感吗? 

《望岳》读后感5

  今天我读了《望岳》这首诗,此诗是唐朝诗人杜甫写的,其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话令我印象深刻。

  诗句大意如此:当你站到了最高峰时,向远处的山峰眺望,远处的山峰尽收眼底,只觉天地之间,唯我独尊。

  是啊,在学*、工作上、不也是这样的嘛!当你努力学*,天天向上,成为举足轻重的“1”号人物时,放眼望去,群雄纷争,最终发现天下已尽收你的眼底,谁都不敢与你争锋。为什么别人那么好,而你却追不及,不要只看其表面,不知其内蕴。那些成功的人,那些比你强的人,又哪个没有拼尽全力地拼搏呢?

  正如*这个国家一样,衰竭败落之际,又有哪个国家瞧得起他呢?如今国泰民安,繁荣昌盛,沉睡的东方雄狮苏醒,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经济大国,无人敢与之争锋!这是为何?只有自我强大,才有傲视群雄的基本,才有居高临下的威风,才有令人惧怕的气魄。

  我又想起了我们班的杨凯×同学,开始,他是我们班的倒数第一,后来杨凯×发愤图强,意识到了不足,又一次成为了班级第一。

  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必须努力拼搏,奋勇向前,才有一天会发现,落在你后面的人,已然是全部。


《望岳》教案汇总10篇(扩展7)

——杜甫《望岳》赏析优选【十】篇

  杜甫《望岳》赏析 1

  【作品简介】

  杜甫的名篇《望岳》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原文】

  《望岳》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注释】

  岳:此指东岳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其余四岳为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

  夫:读fú。发音词,无实在意义,强调疑问语气。

  夫如何:怎么样

  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即山东地区。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故后世以齐鲁大地代称山东地区。

  青:指苍翠的山色。

  未了:不尽,不断。

  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造化:这里指大自然。

  钟:聚集。

  神秀:天地之灵气。

  阴阳:阴指山之北,阳指山之南。

  割:分。夸张的说法。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昏晓:黄昏和早晨。

  荡胸:涤荡胸襟。

  曾:通层(见人教版《语文》八上)

  决眦(zì):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

  决:裂开。

  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会当:应当,终当,定要。

  凌:登上。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

  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早期的作品,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以后。此时,诗人正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当他游历到山东,被泰山的壮丽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望岳》诗。诗中以饱满的热情形象地描绘了这座名山雄伟壮观的气势,抒发了作者青年时期的豪情和远大抱负。

  前六句实写泰山之景。开头一句岱宗夫如何,以一句设问统领下文。二句的齐鲁青未了自问自答,生动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绵延、高大。青字是写青翠的山色,末了是表现山势座落之广大,青翠之色一望无际。这是远望之景。

  三、四句是*望之势。造化钟神秀是说泰山秀美无比,仿佛大自然将一切神奇秀丽都聚集在这里了,一个钟字生动有力。阴阳割昏晓,突出泰山的高耸挺拔,高得把山南山北分成光明与昏暗的两个天地。割字形象贴切,给参天矗立的山姿赋予了生命力。

  五、六两句是*看之景,并由静转动。荡胸生层云描写山腰云雾层层缭绕,使胸怀涤荡,腾云而起,用层云衬托出山高。决眦入归鸟,是瞪大了眼睛望着一只只飞回山林中的小鸟,表现出了山腹之深。一个入字用得微妙传神,好象一只只小鸟从远处徐徐而来,又徐徐而去,足见山腹是何等深远了。

  最后两句想象中的登山之情,仍是望,而不是登,是作者由望景而产生了登临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中的凌字,表现了作者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壮志。一览众山小,写诗人想象中登上绝顶后放眼四望的景象,其他的山在泰山面前显得低小,以此衬托出泰山的高大。

  这首诗的题目是望岳,全篇紧紧抓住望字写景,写景中又处处烘托着一个高字。从而把泰山的万千景色、高大的气势渲染得纤毫毕现,令人如亲临其境。故此《望岳》一诗,成为历代描写泰山的佳篇,被人们传颂不绝。

  杜甫《望岳》赏析 2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赏析

  诗中以饱满的热情形象地描绘了这座名山雄伟壮观的气势,抒发了作者青年时期的豪情和远大抱负。

  1、开头一句“岱宗夫如何”,以一句设问统领下文。二句的“齐鲁青未了”自问自答,生动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绵延 、高大。“青”字是写青翠的山色,“末了”是表现山势座落之广大 ,青翠之色一望无际。这是远望之景。

  2、三 、四句是*望之势。“造化钟神秀”是说泰山秀美无比,仿佛大自然将一切神奇秀丽都聚集在这里了,一个“钟”字生动有力。“阴阳割昏晓”,突出泰山的高耸挺拔,高得把山南山北分成光明与昏暗的两个天地 。“割”字形象贴切,给参天矗立的山姿赋予了生命力。

  3、五 、六两句是*看之景,并由静转动。“荡胸生层云”描写山腰云雾层层缭绕,使胸怀涤荡,腾云而起,用“层云”衬托出山高。“决眦入归鸟”,是瞪大了眼睛望着一只只飞回山林中的小鸟,表现出了山腹之深。一个“入”字用得微妙传神,好象一只只小鸟从远处徐徐而来,又徐徐而去,足见山腹是何等深远了。

  4、最后两句想象中的登山之情,仍是“ 望”,而不是“登”,是作者由望景而产生了登临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中的“凌”字,表现了作者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壮志。“一览众山小”,写诗人想象中登上绝顶后放眼四望的景象,其他的山在泰山面前显得低小,以此衬托出泰山的高大。

  这首诗的题目是“ 望岳”,全篇紧紧抓住“望”字写景,写景中又处处烘托着一个“高”字。从而把泰山的万千景色、高大的气势渲染得纤毫毕现,令人如亲临其境。故此《望岳》一诗,成为历代描写泰山的佳篇,被人们传颂不绝。

  杜甫《望岳》赏析 3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赏析: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摩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 “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了是经过一番揣摩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是有道理的。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而诗人或许也钟情于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 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眼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这也从侧面体现了泰山的深远,巍峨。而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一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 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在创作上“气靡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正是一致的。此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无疑,它将与泰山同垂不朽。也写出了诗人的伟大抱负和雄心壮志。

  杜甫《望岳》赏析 4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歘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峯尊,峯峯次低昴。

  紫盖独不朝,争长嶫相望。

  恭闻魏夫人,羣仙夹翱翔。

  有时五峯气,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

  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注释

  岳:此指东岳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其余四岳为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其中,泰山以其雄伟壮观而闻名于世,为五大名山之一。古时是“天”的象征。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

  夫:读“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

  如何:怎么样。

  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即山东地区。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

  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

  未了:不尽,不断。

  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造化:大自然。

  钟:聚集。

  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

  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南北。

  割:分。夸张的说法。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昏晓:黄昏和早晨。极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

  荡胸:心胸摇荡。

  曾:同“层”,重叠。

  决眦(zì):眦:眼角。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

  决:裂开。

  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会当:终当,定要。

  凌:登上。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

  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赏析/鉴赏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736年(开元二十四年),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该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已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可谓匠心独具。

  接下来“齐鲁青未了”一句,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末句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写出了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逼真的描写出了“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绝顶。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在创作上“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正是一致的。该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全文没有“望”,却句句写“望”。空间由远而*,首联远望,颔联*望,颈联凝望,尾联俯望。

  咏华山一首,作者所写的华山亦同样雄伟。不过,与年青时代一首相比,这无疑是一首失意之作。自天宝乱来,作者饱历忧患方得重返朝廷,而今因宰相房琯败绩丧师于陈涛斜被罚,抗疏救之而获罪被贬。作者人至中年,除了官拜左拾遗一年境遇较佳,一直极备艰辛。因此,诗中亦有流露出失意徬徨之感。作者发端「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即写华山崇高。作者虽然极欲登山,但「安得仙人九节杖」一句「安得」二字诘问,已表明了作者之愿难以实现。这好比作者欲要报国,却总是报国无门,无可奈何的心情。「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两句写作者仰望之馀,预计攀登之路。不过这始终并未实行,只是作者在望岳时的盘算,藉以自我安慰而已。情况一如作者纵有一腔抱负理想,却只能空自盘算,无法行之于世。最后,本诗以「稍待西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作结,作者宦途的坎坷更是可见。现实环境的不顺,使得作者产生了厌倦宦途之情,期望于热闹中寻得凉冷以自疗创痛。以华山之顶比白帝之居,更表现了作者自感理想无可实现的失意徬徨。

  咏衡山的《望岳》写于作者晚暮之年,首尾抒发议论,中间写景叙事。「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欻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几句写历代帝王皆设职官崇礼衡山。「在德非馨香」句,寓有讽喻之意,以微婉之词道出,劝勉君主要以德治国。九、十两句,作者叙自己因世乱所驱投奔南国,所以有望岳的机会。接下来自「渴日绝壁出」至「散风如飞霜」写衡山景色,乃全篇中心所在。最后以祀岳之意作结,呼应起笔「秩礼」。而「曷以赞我皇」一句,杜甫爱国之心,强烈地洋溢于字里行间。这首《望岳》通篇皆流露着作者忠君爱国的情怀,即使飘泊江湖,仍是关心朝政,无日或忘。

  由于三首诗的寄意不同,所形成的风格亦不一致。咏泰山的《望岳》表现的是一种积极用世的思想,因此诗句如「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都予人雄奇壮阔的感觉,全诗形成了遒劲峻洁、气魄雄放的风格。咏华山一首流露作者宦途失意,报国无门之情,但篇中并无一字明言之,我们只是从「安得仙人九节杖」、「高寻白帝问真源」得知,此诗因而显得委婉曲折,沉郁顿挫。咏衡山一首则因书于晚年,即或是有所讽喻,都不过是「在德非馨香」澹澹数语。所写景色如「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更有灵光飘淼之感。全诗表现出一种典赡雍容、厚重忠忱的感觉。

  由此看来,三首《望岳》旨趣、风格的不同,恰好能代表杜甫在青年、中年、暮年三个时期的心态。咏泰山的《望岳》正代表杜甫青年时期光芒四射,积极进取的人生;咏华山一首正代表杜甫中年时期失徨,动极思静的人生;咏衡山的《望岳》可代表杜甫晚年时期内敛安命,与人为善的人生。从中可稍得杜甫思想转变的轨迹。不过,无论他的心态如何改变,有一点始终是相同的,那就是他的忠君爱国之心了。青年时杜甫想要为国出力,中年时他虽不得意,却仍有报国之思,晚年时他念兹在兹仍是君主与朝政。

  《望岳》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吟诵率较高的一首诗。大约在开元二十八年(740),杜甫二十九岁时,到兖州探望父亲后由齐入鲁,途经泰山,写下了这首诗。这是诗人仅存少数的早年作品之一。人们在品读此诗时,除了感受到泰山之雄伟外,恐怕更多的是被诗中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胸怀所激动、感染,因为这既是盛唐的时代精神的概括,又给人们留下很深的启示。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杜甫《望岳》赏析 5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⑴五言古诗。(这首诗虽是八句四联,中间两联又都是对仗,但它不是律诗而是古体诗,它不讲究*仄,而且押的是仄声韵。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⑵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诗可分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写的。

  ⑶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所见。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诗人想说的是,你想知道泰山是个什么样子吗?请看,它那苍翠的山色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原。这是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夫”字在古文中常用于句首无实在意义,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表现了诗人初见泰山时,那种兴奋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是*望所见。写泰山的神奇秀丽和雄伟高大的形象。“钟”,聚集的意思。“钟”字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感情,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得神奇秀丽,从而表现泰山的神奇秀丽的景象。“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只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这是诗人的强烈感受,是泰山的秀美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光反映。

  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这是实写。“阴阳”分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先得日光,故易晓;山北日光不到,在晓犹昏。

  后两联为第二大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泰山极高,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又极幽深,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之中。诗人抓住这两个景物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①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凌云壮志。②表现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③站得高,看得远。④只有努力战胜困难,才能享受成功后的自豪与喜悦。

  ⑷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诗,在诗中你能看出任何科举败后消极颓废情绪吗?那整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⑸意境相同的诗句:王之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杜甫《望岳》赏析 6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注释

  ⑴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夫:读“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如何:怎么样。

  ⑵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未了:不尽,不断。

  ⑶造化:大自然。钟:聚集。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

  ⑷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南北。割:分。夸张的说法。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昏晓:黄昏和早晨。极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

  ⑸荡胸:心胸摇荡。曾:同“层”,重叠。

  ⑹决眦(zì):眦:眼角。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决:裂开。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⑺会当:终当,定要。凌:登上。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

  ⑻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望岳》翻译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神奇自然汇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望岳》赏析

  《望岳》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杜甫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杜甫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可谓匠心独具。

  接下来“齐鲁青未了”一句,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的地理特点,在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一个“钟”宇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杜甫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里杜甫此用笔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而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也在此得到显现。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决眦”二字尤为为传神,生动地体现了杜甫在这神奇缥缈的景观而前像着了迷似的,想把这一切看个够,看个明白,因而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现得更为形象鲜明。“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杜甫还在望。其中蕴藏着杜甫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末句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杜甫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仙字精神。此联号为绝响,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杜甫的心胸气魄。“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杜甫的关键所在, 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 这就是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因。正因为泰山的崇高伟大不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极顶的想望本身,当然也具备了双重的含义。

  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杜甫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这首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更以后出之作难以企及

  杜甫《望岳》赏析 7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可谓匠心独具。

  接下来“齐鲁青未了”一句,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的地理特点,在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一个“钟”宇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里诗人此用笔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而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也在此得到显现。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决眦”二字尤为为传神,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在这神奇缥缈的景观而前像着了迷似的,想把这一切看个够,看个明白,因而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现得更为形象鲜明。“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末句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仙字精神。此联号为绝响,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因。正因为泰山的崇高伟大不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极顶的想望本身,当然也具备了双重的含义。

  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壕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这首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更以后出之作难以企及。

  杜甫《望岳》赏析 8

  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望岳》赏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杜甫24岁,北游今山东,遥望东岳泰山,写下了这首雄视百代的五言古体诗。

  此诗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岱宗”,泰山又名“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称。起句设问:泰山是什么样子?顿时便抓住读者,将他们拉进自己的诗境里来。次句自答:它苍翠着整个山东大地,绵延不绝!今山东地域在春秋时期分属齐、鲁两国,齐在泰山北,鲁在泰山南。“青”,用作动词,炼字精悍。“未了”,不曾完结。泰山山脉之大,非远观不能领略,这就缴出了题中的那个“望”字。

  第三句,“造化”指大自然及其创造者。“钟”,聚集。此句谓上苍对泰山特别眷顾,集神奇秀丽于其一身。这是对泰山的高度赞美。第四句,山北为“阴”,山南为“阳”;日落为“昏”,日出为“晓”。此句夸张泰山的高大,说它割断了夜晚与白昼。“割”字下得老辣、生新。这两句仍然从大处落墨,对泰山作宏观描述。

  以上四句,重心在“岳”;五六两句,重心转移到“望岳”的“我”。“层云”,重叠的云。“决”,裂。“眦”(zì),眼眶。二句是说远望泰山,云气缭绕,胸中仿佛也有重云生成并激荡;瞪大眼睛,目送鸟儿归山,直到它们没入苍茫山色,眼眶都快要瞪裂。这两句,特别是“决眦”句,刻画自己“望岳”的情态极为传神。

  古体诗并不要求对仗,律诗才要求中间两联对仗。本篇三四五六句是两联工妙的对仗,熔律体入古体,尤见诗人融会贯通的文学才力。

  “决眦”句中,那“归鸟”已将作者的诗心从远望之处牵引到了山中,与他心仪的泰山零距离接触了,于是末尾便水到渠成地由“望岳”自然延伸到“立志登岳”。“会当”,定要。二句是说:我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视那矮小的群山!这正是《孟子·尽心上》“(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云云的诗意表达。卒章显志,青年诗人用最高亢的音调唱出了他的人生理想与追求。此前不久,他刚经历了进士考试失利的挫折。但他“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滕王阁序》),仍保持着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锐气。凭着这股锐气,尽管终其一生也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至少在诗歌创作上,他为我们中华民族树立了一座文学的“泰山”!

  杜甫《望岳》赏析 9

  《望岳》由杜甫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杜甫“望岳”诗共三首,这一首是写望东岳泰山的。诗以“望”入题,赞叹东岳,讴歌造化。希望凌顶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壮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杜甫《望岳》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赏析】

  全诗可分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写的。

  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所见。泰山位于古代齐、鲁两国之间,其北为齐,其南为鲁,齐、鲁之“青”,是泰山掩映的结果。“未了”,绵绵不尽之意。这里,杜甫想说的是,你想知道泰山是个什么样子吗?请看,它那苍翠的山色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原。这是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是*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为什么要用虚笔?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只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这是杜甫的强烈感受,是泰山的秀美在杜甫心灵上的折光反映。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这是实写。“阴阳”分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先得日光,故易晓;山北日光不到,在晓犹昏。“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后两联为第二大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杜甫的`感受。“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泰山极高,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又极幽深,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之中。杜甫抓住这两个景物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然后顺理成章地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杜甫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杜甫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杜甫早年就“窃比稷与契”(《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常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自任,没有这样的情怀,是写不出如此动人的诗句的。

  这首诗虽是八句四联,中间两联又都是对仗,但它不是律诗而是古体诗,它不讲究*仄,而且押的是仄声韵。

  杜甫《望岳》赏析 10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一般认为出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的作品最终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

  五岳之首的泰山啊,怎么样?那一脉苍莽的青色横亘在齐鲁无尽无了。

  天地间的神奇峻秀啊,都在这一山凝结聚绕,那山北山南一边暗一边明,判若黄昏和晨晓。

  看峰峦层云迭起,胸中一阵阵荡涤波涛,睁裂双眼目送那渐入山林的点点归鸟。

  啊,将来我一定要登上的峰巅站得高高,俯首一览,啊众山匍伏在山脚下是那么渺小。

  【赏析】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第一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摩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了是经过一番揣摩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是有道理的。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望中所看到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而诗人或许也钟情于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眼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这也从侧面体现了泰山的深远,巍峨。而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一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 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在创作上“气靡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正是一致的。此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无疑,它将与泰山同垂不朽。也写出了诗人的伟大抱负和雄心壮志。


《望岳》教案汇总10篇(扩展8)

——《望岳》说课稿实用五篇

  《望岳》说课稿 1

  说教材

  本课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天人对话拓展阅读诗词九首中的第四首。由于本学期的课程安排前三单元是现代文,后三单元是文言文,考虑到学生接受的问题,我们调整了上课的顺序,第一单元上完,我们就上了第四单元。 说学生

  我们八年级二班的学生正所谓是参差不齐,程度好的也有,什么也不知道的学困生也不少。但整体中间学生较多。我本节课的设计完全是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备的。 说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朗诵诗歌的能力,在朗读、解读、赏析的基础上领会诗歌大意和品味重点字句。引导、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2、结合诗人经历及背景资料体悟诗中蕴含的哲理,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3、背诵诗歌。

  说教学重难点

  1、训练学生朗诵诗歌的能力,在朗读、解读、赏析的基础上领会诗歌大意和品味重点字句。引导、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2、结合诗人经历及背景资料体悟诗中蕴含的哲理,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说教学准备

  学生自主预*,教师制作课件

  说教学设计

  (总体构想)我的这堂课着重是想引导学生朗读、赏析诗句,感受泰山的神奇秀丽高俊等特点,激起学生和作者一样的志趣,培养孩子树立远大的抱负。 具体设计教学环节如下:激趣导入、走*作者、朗读感悟、探究赏析、明确主旨、链接拓展、作业布置。

  一、导入新课(3分)

  (课堂上我喜欢给学生在一开始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同时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所以这节课我采用以图片导入。) 同学们,我们国家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单说山,就有很多,下面老师为大家出示我国名山的图片来欣赏,询问学生看了这些名山之后有什么发现、感受。(徐霞客曾说过“五岳归来不看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杜甫笔下的泰山是如何一番景色!对此诗人又产生了什么独特的感受。板书《望岳》并解题(遥望泰山之意)

  二、走*作者(2分)

  对于我们班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有关杜甫的一般文学常识,大家都已熟知,何况课前已经复*,所以在课堂上没有必要过多的介绍,老师在大屏幕上只出示重点内容,做简单的提问,让学生温*即可。

  大家现在一起来看大屏幕,看看有没有你不知道的,让学生齐读,并提问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三、朗读感悟(5分)

  (我们经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诗歌教学的重点,这一环节我主要是引导学生在预*的基础上把握重点字音、节奏、韵脚、情感等。具体如下:)

  1、指名读(先学生后教师点评,包括正音、节奏、重音、语气语调,再指名学生读,直到大家都能流畅的读下去为止。)

  2、听配乐朗读

  3、出示强调内容,再读诗歌,指导读出感情(读得有气势一点、读的身临其境,读得高昂一点)

  四、探究赏析(20分)

  (诗歌的赏析是学*诗歌的又一重点及难点,这需要老师关键到位的引导和同学们合作交流才能完成。所以针对学生的现状我设计了几个简单的问题,来启发和引导学生。让我们带着问题小组合作交流,结合注释、理解诗联、品析字句。边交流组长边做好记录,然后派代表发言按顺序来说。这时候教师可作适当的点播与补充。)

  1、全诗无一“望”字,但“望”字却贯穿全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研读品析诗歌具体说说诗人是从哪些角度描写泰山的?

  提示:远望 *望 细望 神望

  2、这首诗分别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你是从那些字眼看出来的?

  提示::宽广、苍翠雄伟、磅礴 神奇、秀丽、高俊、高险、幽深

  问句表达对泰山 的惊叹,答句点出其巍峨的气势;

  “青未了”写泰山青峰连绵、一望无际。

  “钟”字将大自然描写得如此有情;“割”字炼得极好,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 团团云气层出不穷,写泰山高险,凝望鸟儿渐入山谷,写泰山的幽深。 “会当”“凌”表明自己要登上顶峰的决心

  3、诗人望岳之后,想到了什么?

  提示:诗人游性未尽,由望岳而产生登岳的豪情

  最后一联是述志之笔。点明题旨,气势不凡,意境高远;是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的名句。

  (指名孩子赏析的过程教师分析出泰山的特点)

  (遥望、横望)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宽广、苍翠、气势磅礴) (远望、纵望)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神奇秀丽、高峻雄伟)

  (*望)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高险、幽深)

  (述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点明主旨,意境深远、气势不凡、富有哲理)

  五、明确主旨(4分)

  (一贯我们的写作背景都是在学*文章的一开始,与作者一起了解。而这次我将写作背景放到最后探究主旨时再了解,目的是让学生结合背景深刻地探究主旨,我想这样效果会更好点。)

  (让学生说说本诗的写作背景,然后老师补充。)

  1、了解背景:杜甫《望岳》诗,共三首,分咏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游山东初经泰山时,是杜甫现存作品中最早的一首。24岁的杜甫应进士试落第后,借省亲之机(其父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开始了他在赵齐一带的漫游生活。漫游期间他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肝胆相照的朋友,杜甫这个时期的生活和创作,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情调。本诗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

  2、明确主旨:本诗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勇于进取,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以及乐观自信的精神。同时也透露了诗人不止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豪言,也体现了诗人想要攀登人生顶峰的壮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杜甫之后几百年没人再敢写过有关泰山的诗,后来明朝的杨继盛写了一首《登泰山》:志欲小天下,特来登泰山。仰观绝顶上,犹有白云还)

  3、背诵诗歌(理解诗联、明确主旨之后,让学生合上课本深情地背诵诗歌,颂出赞美、期盼之情)

  六、拓展延伸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想借拓展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抱负,积极乐观的面对自己的人生,同时也为了让学生练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们知道,开元盛世年间,杜甫虽学业受挫,但面对巍峨秀丽泰山仍能满怀豪情壮志,表达自己的远大抱负。那么正当年少的我们学完此诗又想说些什么呢?(启发、想法、收获即可)

  七、作业布置(1分)

  1、默写《望岳》

  2、积累有关泰山的诗句、成语、俗语各不少于三句

  八、板书设计:

  (1—2)泰山的连绵、高大(远望)雄伟

  泰山之景(1—6)(3—4)泰山高峻奇险(*望)

  (5—6)泰山山高、山腹之深(*看)壮观

  教学反思

  本节课完全是从学生角度考虑,作为常态课来设计。课堂设计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比较多,参与的成分大。但这堂课上完以后还是觉得有或多或少的遗憾,我和我们学生都是第一次到录播室去上课,感觉不适应,还有作为公开课听课老师较多,学生多少显得有点拘谨,发挥不是很正常,表现感觉不是很积极。所以以后我要让我的学生多适应各种环境,训练他们的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

  《望岳》说课稿 2

  一、导入

  介绍泰山:

  1、展示泰山图片。

  “天下第一山”的美誉,是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之一。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泰山,古称东岳,又称岱岳,被尊为五岳之首。自古有许多吟诵泰山的诗作,而以杜甫的这首《望岳》最为著名,因此被刻于碑碣,立于山麓。

  教师可补充;

  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敬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它们是:东岳泰山(1532米),位于山东泰安市。西岳华山(1997米),位于陕西华阴市。南岳衡山(1512米),位于湖南长沙以南的衡山县。北岳恒山(2017米),位于山西浑源县。中岳嵩山(1440米),位于河南登封市。

  古代封建帝王把五岳看成是神的象征。东岳泰山为五岳之首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历代曾有72个皇帝到泰山封禅。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北岳恒山之幽,中岳嵩山之峻,南岳衡山之秀,早已闻名于世界。人们常说五岳归来不看山,也有“恒山如行,泰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唯有南岳独如飞”的说法。

  2、背景:

  杜甫20—35岁时曾遍游中国的大江南北。《望岳》这组诗就是在他24岁时写成的。这组诗共三首,分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书上这首诗即东岳泰山,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壮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

  二、介绍杜甫

  杜甫,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世人称为杜少陵。开元后期,举士不第,漫游各地。后居长安*十年。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后曾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现存诗1400首,这些诗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及衰这一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展现出广阔的生活画面,成为唐代社会的历史,历来被称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及“三吏”“三别”。

  杜甫诗歌创作历程:

  1、读书和壮游时期《望岳》。

  2、长安十年时期《哀王孙》、《春望》。

  3、战乱流离时期“三吏”:《石豪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4、漂泊西南时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三、朗读诗歌

  1、利用工具书,自主查找并标注生字字音。

  2、听范读,学诵诗歌。

  3、自读诗歌。

  四、整体感知内容

  提问: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的内容。

  参考: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五、诗句赏析

  1、文题是《望岳》,在诗中哪些诗句写了诗人望到的景色?

  明确:前三联。

  2、最后一联和前三联有什么区别?

  最后一联是诗人的想象,前三联是实写。

  3、提问:分组研讨,理解诗句内容及情感,分析望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

  首联:泰山的雄伟壮阔——远望。

  颔联:泰山的高大秀美——*望。

  颈联:诗人的胸怀浩荡、眼界开阔。表现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细望。

  尾联:想像之景,也是作者的愿望,表现了诗人想要实现人生远大抱负,登临人生顶峰的雄心壮志。

  六、交流启示

  自学交流学*本诗得到的启示。

  明确:胸怀雄心壮志。不怕困难,勇于攀登。

  七、拓展

  诵读并积累杜甫的诗《春望》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八、作业

  1、积累杜甫诗歌名句。

  2、背诵并默写诗歌。

  《望岳》说课稿 3

  说教材

  本课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天人对话拓展阅读诗词九首中的第四首。由于本学期的课程安排前三单元是现代文,后三单元是文言文,考虑到学生接受的问题,我们调整了上课的顺序,第一单元上完,我们就上了第四单元。 说学生

  我们八年级二班的学生正所谓是参差不齐,程度好的也有,什么也不知道的学困生也不少。但整体中间学生较多。我本节课的设计完全是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备的。 说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朗诵诗歌的能力,在朗读、解读、赏析的基础上领会诗歌大意和品味重点字句。引导、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2、结合诗人经历及背景资料体悟诗中蕴含的哲理,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3、背诵诗歌。

  说教学重难点

  1、训练学生朗诵诗歌的能力,在朗读、解读、赏析的基础上领会诗歌大意和品味重点字句。引导、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2、结合诗人经历及背景资料体悟诗中蕴含的哲理,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说教学准备

  学生自主预*,教师制作课件

  说教学设计

  (总体构想)我的这堂课着重是想引导学生朗读、赏析诗句,感受泰山的神奇秀丽高俊等特点,激起学生和作者一样的志趣,培养孩子树立远大的抱负。 具体设计教学环节如下:激趣导入、走*作者、朗读感悟、探究赏析、明确主旨、链接拓展、作业布置。

  一、导入新课(3分)

  (课堂上我喜欢给学生在一开始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同时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所以这节课我采用以图片导入。) 同学们,我们国家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单说山,就有很多,下面老师为大家出示我国名山的图片来欣赏,询问学生看了这些名山之后有什么发现、感受。(徐霞客曾说过“五岳归来不看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杜甫笔下的泰山是如何一番景色!对此诗人又产生了什么独特的感受。板书《望岳》并解题(遥望泰山之意)

  二、走*作者(2分)

  对于我们班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有关杜甫的一般文学常识,大家都已熟知,何况课前已经复*,所以在课堂上没有必要过多的介绍,老师在大屏幕上只出示重点内容,做简单的提问,让学生温*即可。

  大家现在一起来看大屏幕,看看有没有你不知道的,让学生齐读,并提问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三、朗读感悟(5分)

  (我们经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诗歌教学的重点,这一环节我主要是引导学生在预*的基础上把握重点字音、节奏、韵脚、情感等。具体如下:)

  1、指名读(先学生后教师点评,包括正音、节奏、重音、语气语调,再指名学生读,直到大家都能流畅的读下去为止。)

  2、听配乐朗读

  3、出示强调内容,再读诗歌,指导读出感情(读得有气势一点、读的身临其境,读得高昂一点)

  四、探究赏析(20分)

  (诗歌的赏析是学*诗歌的又一重点及难点,这需要老师关键到位的引导和同学们合作交流才能完成。所以针对学生的现状我设计了几个简单的问题,来启发和引导学生。让我们带着问题小组合作交流,结合注释、理解诗联、品析字句。边交流组长边做好记录,然后派代表发言按顺序来说。这时候教师可作适当的点播与补充。)

  1、全诗无一“望”字,但“望”字却贯穿全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研读品析诗歌具体说说诗人是从哪些角度描写泰山的?

  提示:远望 *望 细望 神望

  2、这首诗分别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你是从那些字眼看出来的?

  提示::宽广、苍翠雄伟、磅礴 神奇、秀丽、高俊、高险、幽深

  问句表达对泰山 的惊叹,答句点出其巍峨的气势;

  “青未了”写泰山青峰连绵、一望无际。

  “钟”字将大自然描写得如此有情;“割”字炼得极好,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 团团云气层出不穷,写泰山高险,凝望鸟儿渐入山谷,写泰山的幽深。 “会当”“凌”表明自己要登上顶峰的决心

  3、诗人望岳之后,想到了什么?

  提示:诗人游性未尽,由望岳而产生登岳的豪情

  最后一联是述志之笔。点明题旨,气势不凡,意境高远;是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的名句。

  (指名孩子赏析的过程教师分析出泰山的特点)

  (遥望、横望)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宽广、苍翠、气势磅礴) (远望、纵望)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神奇秀丽、高峻雄伟)

  (*望)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高险、幽深)

  (述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点明主旨,意境深远、气势不凡、富有哲理)

  五、明确主旨(4分)

  (一贯我们的写作背景都是在学*文章的一开始,与作者一起了解。而这次我将写作背景放到最后探究主旨时再了解,目的是让学生结合背景深刻地探究主旨,我想这样效果会更好点。)

  (让学生说说本诗的写作背景,然后老师补充。)

  1、了解背景:杜甫《望岳》诗,共三首,分咏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游山东初经泰山时,是杜甫现存作品中最早的一首。24岁的杜甫应进士试落第后,借省亲之机(其父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开始了他在赵齐一带的漫游生活。漫游期间他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肝胆相照的朋友,杜甫这个时期的生活和创作,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情调。本诗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

  2、明确主旨:本诗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勇于进取,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以及乐观自信的精神。同时也透露了诗人不止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豪言,也体现了诗人想要攀登人生顶峰的壮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杜甫之后几百年没人再敢写过有关泰山的诗,后来明朝的杨继盛写了一首《登泰山》:志欲小天下,特来登泰山。仰观绝顶上,犹有白云还)

  3、背诵诗歌(理解诗联、明确主旨之后,让学生合上课本深情地背诵诗歌,颂出赞美、期盼之情)

  六、拓展延伸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想借拓展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抱负,积极乐观的面对自己的人生,同时也为了让学生练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们知道,开元盛世年间,杜甫虽学业受挫,但面对巍峨秀丽泰山仍能满怀豪情壮志,表达自己的远大抱负。那么正当年少的我们学完此诗又想说些什么呢?(启发、想法、收获即可)

  七、作业布置(1分)

  1、默写《望岳》

  2、积累有关泰山的诗句、成语、俗语各不少于三句

  八、板书设计:

  (1—2)泰山的连绵、高大(远望)雄伟

  泰山之景(1—6)(3—4)泰山高峻奇险(*望)

  (5—6)泰山山高、山腹之深(*看)壮观

  教学反思

  本节课完全是从学生角度考虑,作为常态课来设计。课堂设计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比较多,参与的成分大。但这堂课上完以后还是觉得有或多或少的遗憾,我和我们学生都是第一次到录播室去上课,感觉不适应,还有作为公开课听课老师较多,学生多少显得有点拘谨,发挥不是很正常,表现感觉不是很积极。所以以后我要让我的学生多适应各种环境,训练他们的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

  《望岳》说课稿 4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五岳之首的泰山吧?你能否用词、短语或语句来描绘你印象中的泰山呢?(出示视频及图片,请同学们自由发言。简单点评后转入杜甫的《望岳》)

  二、教学新课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出示幻灯)

  (二)朗读诗歌

  1、配乐诗朗诵《望岳》(出示视频和音频材料)。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古筝曲)

  3、学生推荐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4、教师范读,学生轻吟。

  (三)了解诗的内容

  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学*小组交流,有否疑难及互答)

  2、全班交流问题及解答。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四)再次播放配乐诗朗诵(加幻灯图片),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想象诗人当时望岳的情景,出示问题,小组研讨。

  1、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2、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并且角度有别,有远有*,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研讨后,师生共同赏析:

  “岱宗”两句:“远望”(补充背景常识:此句说的是泰山山脉,它在山东中部,从东*湖东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长约200公里。)

  问(1):“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朗,也更强烈。)

  问(2):此句写出了泰山的什么特点?诗人是如何写的?对你有何启发?(没有抽象地说,而是别出心裁的写出自己的体会,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的高。

  “造化”两句:“*望” 问:能否通过对这两句品度,各用一个字分别概括诗人眼中泰山的特点?(“神”或“秀”,“高”。这两句诗突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荡胸”两句:“细望” 问:展开合理的联系和想象,用你的语言再现当时的画面。

  “会当”两句:由“望岳”想到了将来的“登岳”。

  (五)进一步感悟作者情感

  1、问: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诗,在诗中你能看出任何科举败后消极颓废情绪吗?那整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你还能联系到意境相同的哪些诗句?王之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再次齐读诗歌,读出感情来。(配乐)

  (六)感受诗人高超的写作艺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问: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谈谈这首诗什么地方岁吸引你,指出来并说明理由。

  示例:1、炼字。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的有情有义。割--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割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哲理美。

  3、虚实相生

  (七)背诵古诗。(齐背)

  三、拓展 补充《春望》,试比较两首诗风格的异同。

  (《望》--形象高大,已经壮阔,显示出气势磅礴,雄放健拔的风格。

  《春》--感情凝重,景象凄清,风格沉郁,具有悲怆美。)

  四、布置作业。

  写出《春望》的赏析感言。(100-200字)

  《望岳》说课稿 5

  一、导入

  介绍泰山:

  1、展示泰山图片。

  “天下第一山”的美誉,是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之一。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泰山,古称东岳,又称岱岳,被尊为五岳之首。自古有许多吟诵泰山的诗作,而以杜甫的这首《望岳》最为著名,因此被刻于碑碣,立于山麓。

  教师可补充;

  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敬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它们是:东岳泰山(1532米),位于山东泰安市。西岳华山(1997米),位于陕西华阴市。南岳衡山(1512米),位于湖南长沙以南的衡山县。北岳恒山(20xx米),位于山西浑源县。中岳嵩山(1440米),位于河南登封市。

  古代封建帝王把五岳看成是神的象征。东岳泰山为五岳之首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历代曾有72个皇帝到泰山封禅。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北岳恒山之幽,中岳嵩山之峻,南岳衡山之秀,早已闻名于世界。人们常说五岳归来不看山,也有“恒山如行,泰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唯有南岳独如飞”的说法。

  2、背景:

  杜甫20—35岁时曾遍游中国的大江南北。《望岳》这组诗就是在他24岁时写成的。这组诗共三首,分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书上这首诗即东岳泰山,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壮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

  二、介绍杜甫

  杜甫,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世人称为杜少陵。开元后期,举士不第,漫游各地。后居长安*十年。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后曾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现存诗1400首,这些诗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及衰这一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展现出广阔的生活画面,成为唐代社会的历史,历来被称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及“三吏”“三别”。

  杜甫诗歌创作历程:

  1、读书和壮游时期《望岳》。

  2、长安十年时期《哀王孙》、《春望》。

  3、战乱流离时期“三吏”:《石豪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4、漂泊西南时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三、朗读诗歌

  1、利用工具书,自主查找并标注生字字音。

  2、听范读,学诵诗歌。

  3、自读诗歌。

  四、整体感知内容

  提问: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的.内容。

  参考: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五、诗句赏析

  1、文题是《望岳》,在诗中哪些诗句写了诗人望到的景色?

  明确:前三联。

  2、最后一联和前三联有什么区别?

  最后一联是诗人的想象,前三联是实写。

  3、提问:分组研讨,理解诗句内容及情感,分析望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

  首联:泰山的雄伟壮阔——远望。

  颔联:泰山的高大秀美——*望。

  颈联:诗人的胸怀浩荡、眼界开阔。表现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细望。

  尾联:想像之景,也是作者的愿望,表现了诗人想要实现人生远大抱负,登临人生顶峰的雄心壮志。

  六、交流启示

  自学交流学*本诗得到的启示。

  明确:胸怀雄心壮志。不怕困难,勇于攀登。

  七、拓展

  诵读并积累杜甫的诗《春望》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八、作业

  1、积累杜甫诗歌名句。

  2、背诵并默写诗歌。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