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迷藏》教案(二十)份

首页 / 教案 / |

  《捉迷藏》教案 1

  活动目标:

  1、能准确说出句式“xx躲在xx里”。

  2、学会运用句式“xx躲在xx里”仿编诗歌。

  3、感受诗歌的有趣意境。

  4、理解诗歌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5、发展幼儿空间辨别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活动重难点:

  能准确说出句式“xx躲在xx里”。

  学会运用句式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1、PPT:诗歌《捉迷藏》

  2、大图片:小草、菊花、白云、蓝天、玫瑰

  3、学具:魔术箱、各种新鲜的水果4、头饰:颜色宝宝

  活动过程:

  一、复*诗歌《捉迷藏》。

  1、情景表演“捉迷藏”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通过PPT图片提问,完整复*诗歌《捉迷藏》。

  二、引导幼儿运用句式“xx躲在xx里”学*仿编诗歌。

  1、利用水果实物玩游戏学说句式“xx躲在xx里”。

  2、完整朗诵诗歌。

  三、有感情地朗读仿编诗歌并离场。

  活动延伸:

  让孩子去寻找、发现不同颜色的物品并用所学的句式“xx躲在xx里”进行诗歌的仿编。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流程清晰流畅,让幼儿用眼看、用嘴说、用肢体动作表现,以游戏的方式贯穿了活动的'始终,让幼儿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里。同时我还运用了启发提问法、引导发现法、游戏操作法及观察法等,让孩子们在有趣的意境中获得知识,*得经验,真正体现到了玩中学、学中乐。

  小百科:捉迷藏是一种游戏。即蒙住眼睛寻找躲藏者的游戏。最早只是一种儿童游戏。

  《捉迷藏》教案 2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科生字9个,能读准多音字“藏”,理解新词11个,能按要求写近义词。

  2.认识按事情发展顺序组词成段,初步学会理清按事情发展顺序连句成段的顺序。

  3.能正确朗读课文,感受李四光专心致志的进行科学研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按事情发展顺序连句成段的叙述方式,能理解它的顺序。

  难点:理清事情发展的顺序。

  三、教学准备:课文录音,几块矿石标本。

  四、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本课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藏”。

  2.按要求写出近义词。

  3.认识课文第2、3段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连句写成的段,初步学*这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题,读题。

  二、听课文录音。

  1、过渡。课文讲谁和谁在什么地方捉迷藏呢?请大家听一听课文的录音。

  2、提出任务。

  (1)准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谁和谁在什么地方捉迷藏这样一件事。

  (2)话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简介李四光。

  1、按2(1)提示的句式说说课文的内容。

  2、简介地质学家李四光。(参看《教学参考书》有关内容。)

  四、学*课文生字。

  (1)读准多音字。见《作业本》第1题。

  (2)把下面的生字和它的读音用线连起来。

  diāndiǎnjiànzhàn

  掂溅

  (1)组词,再读一读。

  ①迷:()失()路()信捉()藏

  ②质:地()物()()量品()

  ③致:()敬一()专心()志

  (2)组词读所有的生字。

  五、学*课文第2、3段。

  1、梳理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看看课文有几段。

  (2)哪几段写了李四光和女儿玲玲捉迷藏的事?

  2、学*第2段。

  (1)自读这一段,给句子编序号。

  (2)指名按句接读,请大家注意句子的顺序。

  (3)把下面的句子按课文内容重新排列。

  玲玲藏在大树后面,等爸爸来找。

  玲玲见爸爸没来找,就只好走出来找爸爸。

  玲玲和爸爸玩捉迷藏,玩得很高兴。

  (4)认识按事情发展为顺序写的段。

  ①了解什么叫“事情发展”,即事情开始时的情况和后来的情况不一样了。也就是发生了变化,这就叫“事情发展”了。

  ②体会“事情发展的顺序”。先发生的情况写在前面,后发生的情况写在后面,这就是“事情发展的顺序”。如,课文的第2段。

  (5)学*按事情发展顺序组句而成的段的阅读方法。

  ①看“学*提示”上的学法指导。

  ②根据上面(3)的排列句子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课文后第1题。

  3、学*课文第3段。

  (1)自读这一段,思考:这段话是不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2)再读课文,说说这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3)师生对读。(老师提示顺序,生读课文。)

  六、作业

  1、抄写词语。见《作业本》第2题。

  2、给句子中带点的词语换一个意思相*的词。见《作业本》第3题。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复*课文第2、3段,回顾单元训练目标。

  2、学*课文第1段,进一步了解李四光,学**四光热爱科学、研究科学的精神。

  3、朗读全文。

  教学过程:

  一、复*字词。

  1、认读字词。

  2、各自准备听写。

  3、听写课后第3题词语。

  二、复*第2段。

  1、读第2段,思考句子排列的顺序。

  2、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整句成段,见《作业本》第6题。

  3、说说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成的段该怎样学。

  三、进一步学*第3段。

  读这一段,思考: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李四光研究石头专心致志?用“——”划出来。

  1、读用——划出的句子。

  2、从句子中找出一对近义词。

  3、理解词语,说说带点字的意思。

  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4、看课文插图,说说李四光专心致志研究石头的'情况。

  5、讨论。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这样的段该怎样学?这一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6、师生对读课文。(方法同前)

  三、学*课文第1段。

  1、过渡。正因为李四光对研究石头这样专心,所以后来他成了著名的——(学生说)地质学家。

  2、读第1段。

  3、说说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想法。

  (1)李四光爷爷了不起,本事很大。

  (2)李四光爷爷能在地质学上取得这样大的成就,与他的刻苦研究分不开的。我们应该学*他这种专注、刻苦的研究精神。

  4、按课文内容填空。

  四、回顾全文,整体把握。

  1、读全文,主义第2、3段的句子排列顺序,思考:课文主要写谁?

  2、讨论思考题。明确课文主要是写李四光的。

  3、写李四光的什么事?给正确的说法打。(见课本P77,选择题)。

  4、在课本P76,第4*的提示下,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说明了第1段中哪句话的意思?

  五、作业。

  1、读全文。

  2、完成《作业本》第4题。

  《捉迷藏》教案 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说短句“小动物躲在××(地方)”,正确使用方位词:里、外、上、下。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趣味练*--寻找隐藏的画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情景表演,激发幼儿兴趣。

  请几个小朋友藏起来,分别学小动物的叫声。

  教师:小朋友,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谁在叫?

  小动物们躲在什么地方呢?我们把他找出来好吗?

  2.请小朋友听声音,把藏起来的“小动物”找出来。

  二、展开

  1.出示课件:寻找隐藏的小动物

  教师:小动物在和我们玩儿捉迷藏呢,小朋友你们看看这幅画漂亮的画里,

  就藏着这些小动物,是哪些小动物呢?

  2.幼儿通过观察,找出五种小动物,并说明理由。

  教师:你怎么知道这是大象?从哪儿看出来的,它藏在了哪里?

  (1)幼儿回答,并说明理由。教师注意引导幼儿讲述完整。

  (2)教师操作画面,让隐藏的小动物走出来。

  3、课件游戏:寻找隐藏的画

  (1)教师:刚才小朋友观察的很仔细,通过观察,把藏起来的.小动物都找到了。

  又有一些小动物玩捉迷藏的游戏,小朋友们你还能找到它们吗?

  (2)教师操作图画,幼儿描述。

  引导幼儿完整描述小动物玩捉迷藏的过程,

  “小鸟藏在花丛里”

  “鸵鸟藏在椅子下”

  “乌龟藏在书包上”

  4、请幼儿玩捉迷藏,其他幼儿描述找出该幼儿。

  三、结束

  教师:小动物们玩累了,要回家休息了,有时间咱们在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好吗?

  《捉迷藏》教案 4

  活动目标:

  1、能够根据内容做动作。

  2、知道遵守游戏的规则。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学*了知识。

  活动准备:

  1、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2、《找小猫》歌曲磁带,猫妈妈头饰。

  3、幼儿用书第三册第38——39页。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做一个有趣的游戏,你们愿意参加吗?”

  2、老师向幼儿介绍游戏的具体玩法,及注意的游戏规则。

  (1)教师戴上猫妈妈的头饰,并学一学猫的叫声,说:“我是猫妈妈,今天我要和我的孩子们来做游戏,我的孩子们在哪儿呀?快点来吧!”(激发孩子们对游戏的兴趣,幼儿们争先恐后地围着猫妈妈愿意当“小猫”。)

  (2)老师说:“我的小猫是怎样叫的?怎样走路的?”让孩子们自由表现,再请几名表现好的幼儿学一学小猫叫以及走路静悄悄的样子,老师对大胆表现的幼儿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全体幼儿一起学小猫走路的动作。然后,老师一边做动作一边清唱歌曲,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歌曲的内容和动作。

  (3)请幼儿一起跟老师做动作学小猫走路,幼儿学会了之后,由老师清唱歌曲,幼儿配合歌曲做动作。

  当老师唱到“找个地方躲躲好”时,提示幼儿要轻轻蹲在椅子旁边或后面、门后面、桌子底下等地方。

  当唱到“一会儿妈妈就来找”时,猫妈妈摸到“小猫”的头小猫就被找到了,就要回到椅子上坐好。

  (在孩子躲藏时提醒孩子们要小心,不要碰伤自己,也不要撞了其他小朋友。)

  (4)向孩子重点交代清楚游戏的规则:一定要听清歌词的口令,当唱到“躲躲好”时才能藏,在躲时注意动作轻轻的,尽量不要让小椅子和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小猫”躲好后不能乱动和发出声响。

  3、老师和幼儿一起按规则玩游戏“找小猫”。

  (1)教师清唱歌曲引导幼儿分组玩游戏。

  将幼儿分成几组(每组人数为8人左右),教师清唱歌曲,分别和每组的孩子做一边游戏,以便让幼儿进一步熟悉游戏的规则,注意照顾到全体幼儿。

  游戏时请每组幼儿四散站在场地的中间,教师提醒幼儿模仿小猫走路的时侯要轻轻的,要与同伴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在“小猫”躲藏时,教师要放慢速度唱,待全体幼儿都躲好后,再唱歌曲的最后一句。(教师随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注意游戏的规则。)

  (2)教师引导全体幼儿听音乐按规则玩游戏。

  第一遍游戏由教师扮演“猫妈妈”,幼儿扮演“小猫”,待幼儿熟悉音乐之后,可以请幼儿当“猫妈妈”反复进行游戏。

  4、游戏结束

  “猫妈妈”提示幼儿:“孩子们,今天跟妈妈一起做游戏开心吗?”幼儿回答:“很开心!”“现在觉得有点累了,跟妈妈到外面吹吹风、休息一会儿好吗?”幼儿回答后老师和幼儿继续学猫走路的样子,一起走出活动室。

  5、活动延伸:没有尽兴的孩子可以在户外继续玩,可以躲到树后等地方,为了增加乐趣可以请找到的“小猫”唱支歌。

  活动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中学会了按游戏规则与小伙伴共同游戏。

  《捉迷藏》教案 5

  教学目标: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捉迷藏》,体验大自然四季变化带来的无限生机。

  2、了解四季轮回变化的自然常识,加深对四季特点的感知。

  3、尝试创编歌词,唱唱自己编的歌,更是其乐无穷,是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体现。

  4、通过学*歌曲,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情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能较好地解决附点部分的节奏。

  2、一字多音的演唱。

  3、歌词即兴编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以情感为纽带,组织教学

  随《捉迷藏》的音乐进行律动,师带生一起随三拍子音乐拍手,并晃动身体。

  二、新歌教学

  1、质疑引趣,导入新课

  播放多媒体课件,出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娃娃的图画。

  师:这四个娃娃代表了什么?

  生:代表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师:在这四个季节里,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师:那你们说有一天它们会不会碰到一起呢?

  师:对了,他们永远也不会碰到一块,就象四个调皮的小娃娃在玩游戏,在捉迷藏呢!

  你们想知道他们是怎么捉迷藏的吗?

  让我们一起来听首歌吧!

  2、听范唱,教师带学生一起跟音乐表演。

  课件演示《捉迷藏》课题,同时播放范唱。

  3、“寻找四季”

  (1)师:春、夏、秋、冬这四个娃娃藏在哪里了?

  (2)课件出示:打乱的歌词

  (3)把学生分成四小组,按小组来找出四季对应的歌词并读出每句歌词。

  哪个小组先找就已哪个季节命名。

  (4)老师分别唱出这四句歌词并请各小组模唱。

  4、完整学唱歌曲

  (1)老师唱前半部分,学生分组唱后半部分。

  (2)跟琴和老师学唱前半部分。

  (3)根据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

  附点是歌曲的难点部分,所以这部分要加强巩固练*。

  5、完整演唱歌曲

  6、歌曲处理

  师:前半部分要唱跳跃,体现春夏秋冬这四个娃娃的调皮样子。

  师:在后半部分,你们想想在春夏秋冬每个季节捉迷藏的心情各是怎样的呢?

  7、完整表演歌曲

  学生边唱边表演,把学生的演唱热情推向高潮。

  采用多种演唱形式,如:分组唱、师生接口唱等等。

  三、创编活动

  师:在这四个季节里,除了藏在歌曲所描绘的地方,你还会藏在哪些地方呢?

  师唱学生创编的歌词。

  1、学生分组创编歌词。

  2、学生分组表演所创作的歌曲。

  四、结束教学

  教师小结,布置学生收集各种关于四季的歌。

  《捉迷藏》教案 6

  活动目标

  1、通过学*,让幼儿掌握×××的节奏型。

  2、用游戏的方式,让小朋友爱上音乐游戏,感知音乐游戏的快乐。

  3、训练小朋友的角色意识及良好的倾听能力。

  4、培养幼儿清楚表述和大胆表演的能力。

  5、体会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椅子摆成半圆形、音乐、兔子玩偶、手鼓(事先放在椅子下面)人手一个、装乐器的篮子一个、小兔子头饰一人一个,篮子3个(装有胡萝卜、白萝卜、小白菜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我的小手真能干。瞧!芳芳老师的手在干什么?

  2、教师:请你也拿出小手,我们一起来拍一拍。

  3、教师拍手后幼儿跟着老师拍。

  4、带幼儿熟悉过后情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拍手。

  5、教师拍手念儿歌:拍手两次(小白兔),放腿上。拍手两次(白又白)。拍手两次(两只耳朵),放腿上。拍手两次(竖起来),放腿上。拍手两次(爱吃萝卜),放腿上。拍手两次(爱吃菜),放腿上。拍手两次(蹦蹦跳跳),放腿上。拍手两次(真可爱),放腿上。第一次老师坐在椅子上与小朋友拍手,第二次老师站起来巡视小朋友拍手情况并拍手,引导小朋友感知×××的节奏。

  6、变换:拍手两次,放腿上(小白兔)。拍手两次,放腿上(白又白)。拍手两次,放腿上(两只耳朵)。拍手两次,放腿上(竖起来)。拍手两次,放腿上(爱吃萝卜)。拍手两次,放腿上(爱吃菜)。拍手两次,放腿上(蹦蹦跳跳)。拍手两次,放腿上(真可爱)。

  (二)小兔子学走路

  1、教师:刚才的儿歌实在是太好听了。今天呀,老师还带来了一首小白兔的音乐(出示兔子玩偶):小兔子去树林玩(拿出一棵树),小兔子一会儿从树林里钻出来玩,一会儿又躲进树林里。待会儿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音乐,听一听小兔子什么时候从树林里出来玩,什么时候躲进树林里面了。

  2、教师提问:拿出你们的小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兔子是怎么样走路的呢?

  3、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小朋友将两只手变成小兔子放在胸前,根据音乐的提示玩游戏。

  4、教师:小兔子是怎么样出来看一看的呀?小兔子是怎样走一走的呢?

  (三)小兔跑到铃鼓上了

  1、教师:小兔跑到铃鼓上了,来,把你们椅子下面的铃鼓拿出来,看一看。

  2、教师:小手拍一拍,看老师手势"收",小朋友立马收住铃鼓不能拍了。一起来试试看:使劲的拍一拍(幼儿使劲拍),收(幼儿收住乐器)。轻轻的拍一拍(幼儿轻轻的拍一拍),收(幼儿收住乐器)。

  3、反复练*几次后,教师:小兔子就是这样"哒哒哒哒,看一看。哒哒哒哒,看一看"走的。

  4、教师:接下来,我们就跟着音乐来跟小兔子玩游戏吧。

  5、播放音乐,跟着音乐一起和小兔子做游戏,听到音乐转变后教师提示小朋友"小兔子要休息一会儿啦"。

  6、教师:刚刚小朋友的表现太棒了,都用铃鼓和小兔子玩游戏啦,也知道什么时候小兔子出来走一走,什么时候小兔子躲起来,什么时候小兔子休息了。现在请男宝宝把铃鼓放进篮子里面,再请女宝宝把铃鼓放进篮子里面来。

  (四)小兔子玩游戏

  1、教师:小兔子要去玩游戏了,我们也变成小白兔,一起去看一看。

  2、教师:想要变成小白兔的小朋友要用耳朵听:一会儿我们玩游戏的时候小朋友要听音乐,音乐会提醒小白兔什么时候看一看,什么时候出来玩游戏,音乐结束了小朋友要摆一个造型哦。

  3、教师给小朋友戴头饰,蹲在椅子后面,听音乐游戏。

  (五)小兔子爱食物

  1、教师:小兔子玩累了,该吃饭了。哇塞,新鲜的食物来咯,睁大你的眼睛,一起来看看有什么吧(分别展示装有白萝卜、胡萝卜、小白菜的篮子)。

  2、教师一边将三种食物分发在幼儿椅子旁,一边把椅子稍稍聚拢留出空隙。

  3、教师:这么多好吃的食物,你们想去吃吗?那就请你们变成小白兔吧,一起听听看,这一次小白兔在什么时候走一走,什么时候吃食物,什么时候出来玩一玩。

  4、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并蹲在相应的食物后面,根据音乐做出走一走、跳一跳的动作。

  结束活动:

  1、教师:小兔子吃饱啦,这下子小白兔就更加有力气玩游戏啦,你们想一起去吗?

  2、带领小朋友找小兔子玩偶,没找到后教师告诉小朋友:原来小白兔是去找他的妈妈去了,下次再去看卡他吧。小白兔再见!

  教学反思:

  本活动设计以“捉迷藏”的游戏情节贯穿始终,既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又满足了幼儿以角色身份参与活动的愿望。让幼儿感受音乐和动作的关系;最后,播放录音,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做动作,从而逐步帮助幼儿熟悉和掌握音乐的节奏和动作的要领。

  《捉迷藏》教案 7

  教学目标:

  1、演唱歌曲《捉迷藏》,体验歌曲充满童贞幻想的色彩、拟人化的音乐形象以及欢乐活泼的情绪。

  2、熟悉3拍子节奏,强调三拍子“强弱弱”的律动感。

  3、通过对歌曲的学*加深对四季各自特征的了解;

  教学重点、难点:

  1、能以较快的速度、清晰的吐字、活泼欢快的情绪和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正确演唱歌曲《捉迷藏》。

  2、体验歌曲充满童贞幻想的色彩、拟人化的音乐形象和欢乐活泼的情绪,并能创作表演歌曲情境。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让我们来做个游戏,轻松一下!播放乐曲《躲猫猫》

  2、猜谜导入歌曲

  有四个小朋友它们也想和我们一起来躲猫猫,你们欢迎吗?它们是谁呢?让我们来猜一猜,“我藏在花丛中,我躲到草帽下,我钻入谷堆堆,我缩进棉被被”

  (设计意图:以游戏、猜谜等方式导入歌曲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二、寓教于乐

  1、它们四个朋友是怎么捉迷藏的呢?让我们来听听吧。播放歌曲,说一说一年四季的特点。

  2、歌曲活泼欢快,想不想再听一遍

  (1)这首歌曲演唱的内容是什么?

  (2)是几拍子的歌曲

  3、学*三拍子:

  (1)请同学起来打拍子并给予纠正;

  (2)强调三拍子“强弱弱”的律动感;

  (3)学*附点音符。

  4、师:下面我们一起随琴轻声模唱歌曲的旋律。

  (生拍手拍腿演唱)

  5、模唱好极了,谁能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生按节奏朗读)

  6、同学读得这么有感情,相信一定能唱得更好。

  (生随琴加前奏学唱歌曲)

  7、学唱歌曲,重点解决附点音符的唱法。

  8、采用连贯和对比的方式演唱歌曲的难点乐句。

  9、把握歌曲整体风格,在唱熟练以后,采用稍快、活泼的方式演唱,要注意学生的咬字吐字清晰。同时注意用轻巧的声音、圆润饱满的发音来演唱。

  10、分组演唱,指名学生唱,开火车唱等。

  11、指导学生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学*歌曲,让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感受歌曲的情绪。采用连贯、对比的方式演唱难点乐句,便于学生突破难点、准确掌握整首歌曲。)

  三、创造表现

  1、歌曲都会唱了,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把我们学过的歌曲展示给大家呢?(小组讨论)

  2、选择合适的乐器及创编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1)、用打击乐器伴奏(铃鼓、、沙棰、木鱼等)

  (2)、请同学们自己创编节奏型,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为歌曲伴奏,到讲台上展示。

  (3)、同学们,你们知道春夏秋冬四个娃娃他们各自都有着什么不相同的特征吗?指导学生创设情境动作表演歌曲。

  (设计意图:在学生完整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感受合作创编的乐趣。)

  四、完美结课

  1、你们心目中的春夏秋冬都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同学作画)

  2、播放歌曲,同学们在歌声中画画,结束课题。

  (设计意图:将音乐与美术融为一体,拓展学生的思维。)

  《捉迷藏》教案 8

  活动目标:

  ⒈欣赏诗歌,感受诗歌中颜色宝宝捉迷藏的有趣意境。

  ⒉认识颜色与相应事物之间的关系并能尝试仿编诗句。

  活动准备:

  故事挂图6号;各种颜色的物品以及相应的色块。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⒈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来说说《捉迷藏》游戏是怎么玩的?(幼儿交流游戏玩法后教师小结)

  ⒉(出示太阳的图片)看,谁也来玩捉迷藏了?今天,太阳带了一群颜色宝宝玩捉迷藏的游戏,有些什么颜色?那他们是怎么捉迷藏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欣赏诗歌,感受诗歌中颜色宝宝捉迷藏的有趣意境。

  ⒈完整欣赏诗歌一遍。(出示图片)欣赏完后提问:

  ⑴太阳和谁一起玩捉迷藏了?他们怎么玩的?(幼儿自由讲述,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颜色:绿色、黄色、白色、蓝色、红色)

  ⑵它们到底是怎么玩的呢?我们再来仔细听听诗歌。

  ⒉再次欣赏诗歌,欣赏完后提问:

  ⑴谁把太阳的眼睛蒙起来了?太阳数数的时候,颜色们在做什么?

  ⑵你听到什么颜色躲在哪里?(学说诗句:xx躲在xx里。)

  ⑶分开来提问:绿色为什么有的躲在树叶里有的躲在小草里?(教师用绿色的色块分别放在树叶和小草上引导幼儿发现颜色和物体的关系:原来颜色都是躲在和它自己一样颜色的物体里,这样就不容易找到)等大家都躲好了,黑夜就把手帕解开了,太阳睁开眼睛一下子就把它们全找出来了。为什么太阳可以一下子就把所有的颜色都找出来了?

  ⒊刚才我们听的是一首诗歌《捉迷藏》,现在我们一边听一边来跟着说说太阳和颜色是怎么捉迷藏的`。

  三、仿编诗句。

  ⒈太阳和颜色捉迷藏真有趣,我们也来做颜色宝宝和太阳玩玩《捉迷藏》的游戏,你想好了你是什么颜色会躲在哪里太阳就容易找到?(幼儿相互交流)谁先来说说看你是什么颜色躲在哪里?(例如:我是红色,躲在草莓里)(教师要事先想好各种颜色相对应的东西)

  ⒉现在,我们就要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喽!我们一起念到“静悄悄,躲在里面”时,请你们找喜欢的“颜色小屋”躲起来。

  ⒊教师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是什么颜色的东西,为什么躲在这间“颜色小屋”里。要求幼儿连贯地说:“我是xx,躲在x里。

  ⒋请幼儿选择另一个喜欢的地方,再次游戏。教师有意识地运用“赶快躲起来”“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太多了,挤不下”“大家都躲好了”等诗句来引导幼儿的游戏行为。

  《捉迷藏》教案 9

  ▲、教学目标

  1、感受李四光专心致志的进行科学研究的精神。

  2、学会本课的8个新词,能按要求写近义词。

  3、认识按事物发展顺序组句成段的叙述方式,初步学会理清按失望发展顺序连句成段的顺序。

  4、能正确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按事物发展的顺序组句成段的叙述方式,能理清它的顺序。

  难点:理解李四光研究石头的意义。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感受李四光专心致志地进行科学研究的精神。

  2、学*课文生字新词,正确地朗读课文。

  3、学*第2自然段,初步领会按事物发展顺序写的一段话。

  二、教学过程:

  ㈠、简介李四光的生*,揭示课题

  ⒈出示李四光的图片,问:

  ①你认识他吗?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他吗?

  ②你是怎么知道的?

  ⒉揭题。

  学*生字“藏”。“藏”的笔画比较多,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吗?

  ㈡、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的主要的内容,学*字词。

  1、自己读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什么?”

  2、读生字并组词。

  3、你觉得哪个生字比较难写难记?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4、把自己认为难写的生字写几遍。

  5、在课文中划出生字词,读一读,教师投影新词,让学生合上书,读给同桌的同学听。

  6、你懂哪个词的意思,可以直接把意思说出来或出道题考考同学。

  7、提出还不懂的词语,想办法弄懂。

  ㈢、学*第2自然段

  1、自己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李四光和他的女儿在捉迷藏是,开始怎么样?后来又怎样?

  2、汇报交流:(开始他们完得真高兴,后来爸爸不见了。)

  3、课文哪几句写他们玩得高兴?

  4、指导朗读这几个句子。

  5、课文哪几句写爸爸不见了?

  6、再次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7、小结:这段话是按捉迷藏这件事”开始怎么样,后来怎么样?”的顺序来写的,像这样的顺序,就是“事情的发展顺序”。

  ㈣、根据“单元学*提示”落实训练重点。

  1、自读“单元学*提示”,想想:什么是事情发展的顺序?怎样来学*按这种顺序写的一短话?

  2、汇报交流。

  3、巩固迁移训练。

  ▲读下面一段话,想一想,按什么顺序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课外活动时,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没有鼻子的人头像,并准备了一个纸板鼻子,叫我们蒙上眼睛给贴上。同学们按顺序一个一个蒙上眼睛,手拿着“鼻子”去贴,有的同学把鼻子贴到了下巴上,有的把鼻子贴到了头顶上,还有的同学把鼻子贴到了耳朵上。教室里不时传来一阵阵哄笑声。最后一位同学上去贴,正好把鼻子贴正。游戏在一片欢笑声中结束。

  ①指名读要求。

  ②按要求指导自学。

  ③指导交流自学情况。

  ④教师强调学*方法。(略)

  ㈤、课堂小结

  ①完成作业:作业本上第六题。

  ②读下面一段话,按一定顺序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标上序号。

  ()我坐在餐桌前,开始吃妈妈为我准备的早餐。

  ()早晨,我迅速起床,叠好被子。

  ()吃完早餐,我背上书包,高高兴兴的上学去。

  ()我到卫生间去洗脸、刷牙、梳头。

  板书设计:

  13、捉迷藏

  先写玩得很高兴事情

  后写爸爸不见了发展

  最后写玲玲去找爸爸顺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结合课文具体了解李四光、介绍李四光,并激发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兴趣。

  2、学*课文把一句话写具体的方法。

  3、能写出“发觉、专心致志、”的近义词。

  ▲教学过程:

  ㈠、复*

  1、认读生字、词卡

  2、你课外对李四光又有什么新的了解?能介绍给大家听吗?(及时表扬自己课外查找资料的同学)

  师:我们学*的途径很多,课内外结合能帮助我们学得更好。请读读第一小节,看看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有关李四光哪些方面?

  ㈡、学*第一小节。

  1、读一读,介绍了哪几方面?(李四光是地质学家、对石头有研究、搞研究很专心)

  2、重点读懂第二句话:

  ①“可”能换成什么词?

  ②从哪里看出他对石头有研究?

  ③你能用“只要……就……”说话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你认为哪几个词在语气上要注意的,自己处理一下。

  4、你能把自己课外了解的,和这三方面内容结合在一起介绍给大家听吗?

  ㈢、学*第三小节

  师:李四光研究起石头来,会把什么事情都忘了,这一次他又把什么事忘了?

  1、读读第三小节,说说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大面积训练并板书)

  (玲玲找不到爸爸,很不高兴——找到了爸爸——爸爸正在专心致志地研究石头——玲玲不生气了)

  2、你能给“专心致志”换个近义词吗?李四光的专心致志表现在哪里?(学生自由看图、看文说)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㈣、小结: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完成课后第四题)

  2、师:学了课文,你有哪些收获?(大面积训练说话)

  ㈤、课堂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本》上的作业。

  板书设计:

  13、捉迷藏

  著名的地质学家

  李四光对石头可有研究

  研究石头会把什么事都忘了

  《捉迷藏》教案 10

  学*目标:

  1. 学会“下、你、比、同”4个生字及“个、石、见”3个生字,认识“迷、青、面、玩、”等7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生字词

  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识字,整体感知。

  1. 同学们*时比较喜欢玩什么游戏?并说说理由,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2. 把生字制作成小鸭、小兔和青蛙的卡片,请同学们摘下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读准卡片上生字的音。

  3. 小老师带读,同学们跟读。

  4. 表现空间:学生自由上台来玩记识生字游戏,把可爱的动物卡片送给他们,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5. 在四人小组中朗读课文,争取把每句话读通顺。

  6. 以小组的形式展示朗读,互相评议。

  二、重点突破,读中感悟。

  1. 鸭子为什么不玩跳石子?兔子为什么不比赛游泳呢?生开展自由讨论。看看谁是班级“智多星”。

  2. 活动互联网。给生提醒小青蛙、小鸭子和小兔子的生活*性特点的`资料。

  3. 找出三个小动物的对话,进行朗读感悟。

  4. 评选“小青蛙、小鸭子、小兔子”。

  5. 分角色朗读课文,重点体会对话朗读。

  三、课本剧表演。

  1. 快乐大本营时间:生自由组合,可读可背,通过自己喜欢的形式表演课文。

  2. 评选出创意奖、表演奖、导演奖。

  3. 生表演,师相机指导、颁奖。

  四、拓展说话训练:

  1. 结果小青蛙、小鸭子和小兔子他们的游戏作玩了吗?你就是“小小作家”请你续编故事。

  2. 你能为这三个小伙伴设计一个大家都喜欢的游戏吗?

  《捉迷藏》教案 11

  【教案目的】

  1.在熟悉第一段歌曲内容并能按歌词表演的基础上,学*听辨音乐的变化进行游戏。在教师动作的提示下,学*有节奏地做鸭走、游水等动作。

  2.借助观察的经验,尝试根据歌词内容创编不同的小鸭子躲藏的动作。

  3.在**的提醒下知道遵守游戏规则:扮演小鸭子时,躲好后不随便移动,等鸭妈妈唱完最后一句时,才能走回座位。

  【教案准备】

  1.日常生活中观察小鸭子,并用身体动作表现过它们游水,走路。

  2.鸭妈妈头饰一个。

  3.磁带、录音机。

  【教案流程】

  一、出示鸭妈妈头饰,引起幼儿兴趣,复*表演第一段歌词。

  1.出示鸭妈妈头饰:这是谁?上次鸭妈妈教小胖鸭子唱了一首什么歌?我们一起边唱边表演。

  2.引导幼儿用手部动作和身体动作来表现鸭的造型。

  3.小胖鸭子是什么样的?请几位小朋友表演,我们学一学。

  4.他们是怎样捉迷藏呢?“头儿钻到水里,尾巴在水上”是什么样的?谁来做一做?我们大家一起学*。

  二、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并学*游戏玩法。

  1.鸭妈妈带小胖鸭在哪里捉迷藏?

  2.创编曲二的身体动作。

  鸭妈妈没来找小鸭时,小胖鸭在池塘干什么?

  3.练*有节奏地鸭走、游水等动作。

  小胖鸭是怎样走路的?谁来做动作,学一学?小胖鸭是怎样游水的?大家一起学一学?

  4.讨论游戏玩法,建立游戏规则。鸭妈妈来找小胖鸭时,小胖鸭怎样不被妈妈发现?我们学一学。

  三、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做游戏,进一步熟悉游戏规则。

  1.教师扮鸭妈妈,幼儿扮小胖鸭,教师哼唱并用语言、动作提示幼儿变化动作。

  2.教师演唱曲一第二段歌词,进一步发展游戏情节。

  鸭妈妈唱到“我可爱的宝宝,跟我回家吧”时,小胖鸭子到哪里去了?他们的家在哪里?

  3.播放磁带,带领幼儿完整地做游戏,提示幼儿游戏结束前的规则。

  等鸭妈妈唱完最后一句什么歌词时,小胖鸭才能走回家?

  《小胖鸭子捉迷藏》儿歌歌词

  1.许多小胖鸭子,河里捉迷藏。头儿钻到水里,尾巴在水上。

  2.鸭子妈妈高声喊,呷呷呷呷呷。“我可爱的宝宝,跟我回家吧!”

  《捉迷藏》教案 12

  活动目标:

  1.在初步熟悉A段音乐的基础上,能较合拍地用蹦跳步做兔跳动作。

  2.迁移已有的观察经验,在B段音乐时用不同姿态表现花的造型。

  活动重点:

  学*在A段音乐处合拍地做兔跳动作。

  活动难点:

  能分辨AB两段音乐的不同,并合拍地做出相应动作。

  活动准备:

  1.春天花园图片,小兔及兔妈妈图片,《飞飞曲》音乐。

  2.事先在散步时带领幼儿观察并模仿花的各种形态。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完整欣赏音乐《飞飞曲》。

  (点击图2左上角第一个音频播放器)

  2.教师引导幼儿随A段音乐学*有节奏的兔跳动作。

  (1)教师示范拍手动作,让幼儿观察感知a段音乐节奏。

  (点击图2左上角第二个音频播放器)

  (2)幼儿拍手学*节奏。

  (3)播放A段音乐,师幼共同拍手感受节奏。

  (点击图2左上角第二个音频播放器)

  (4)教师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感受A段音乐。

  (5)引导幼儿学*蹦跳步,教师讲解动作要领。

  (6)全体幼儿随音乐练*蹦跳步1~2遍,教师提醒幼儿轻轻地、合拍地跳。

  (点击图2左上角第二个音频播放器)

  3.听辨出B段捉迷藏音乐。

  师:小兔玩得真高兴,都不愿意回家了,这时候兔妈妈来花园找小兔,调皮的小兔和妈妈玩起了捉迷藏游戏

  (点击图3播放自定义动画)。

  师:这段音乐和刚刚我们听到的小兔子散步的音乐一样吗?

  (点击图3左上角第一个音频播放器)

  4.创编B段花的动作。

  (1)教师用捉迷藏的情境语言引起幼儿变成花朵的兴趣。

  (2)个别幼儿创编花朵的动作。

  (3)幼儿随B段音乐做自己创编的动作造型。

  (点击图3左上角第一个音频播放器)

  5.完整地欣赏全曲,玩游戏《小兔捉迷藏》

  (1)完整欣赏全曲,听辨捉迷藏躲藏的音乐。

  师:这次我们完整地玩一遍游戏,我来做兔妈妈,你们一起来做我的兔宝宝,记住,妈妈来了,你们就要变成花朵不能动,这样妈妈就不会发现你了!

  (点击图3第二个音频播放器)

  (2)完整地做游戏1~2遍。

  (点击图3第二个音频播放器)

  《捉迷藏》教案 1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图书细节,讨论画面内容,发现线索并进行推理判断。

  2、引导幼儿换位思考,体会“捉”和“藏”的最佳做法。

  3、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4、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

  课前与幼儿玩捉迷藏的游戏,遮住大书上的文字和部分画面。

  活动过程:

  一、谈话:说说玩捉迷藏游戏时,怎样“藏”?怎样“捉”?

  二、阅读封面。

  向幼儿展示大书,观察封面。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这可能是什么地方?老鼠和大象会干什么呢?大象为什么要躲起来?

  三、阅读内页。

  第一页:

  1、这是什么地方?大象被捉到了吗?大象怎样被发现的?鼠小弟是什么表情?

  2、我们看看作者怎样问鼠小弟的?

  3、鼠小弟是怎么回答的?

  第二页:

  1、大象藏哪儿?

  2、你怎么发现的?

  4、你帮大象藏会藏到哪儿才不容易发现?

  第三页:

  1、这是什么地方?

  2、桌子是怎么歪的?

  3、为什么会歪的?

  4、你觉得在厨房捉迷藏可不可以?

  5、有什么危险的地方?

  6、那应该怎样做最好呢?

  第四页:

  1、你觉得大象藏在哪儿好呢?

  2、鼠小弟怎样找呢?

  3、大象藏在哪儿?怎样被发现的?

  第五页:

  1、大象藏在哪儿?

  2、怎样被发现的?

  3、鼠小弟的表情和动作都是怎样的?

  第六页:

  1、这次大象会藏在哪儿?这是什么地方?

  2、你看到花园里有什么?

  3、鼠小弟在哪儿?它发现了没有?

  第七页:

  1、怎么回事?大象和鼠小弟是什么表情?

  2、为什么都这么高兴?

  四、师生完整阅读图书。

  五、捉迷藏真有意思,我们到外面也玩会捉迷藏。

  活动反思:

  读本《捉迷藏》通过对图画的观察和学*来理解故事,并发展幼儿的细节观察能力:发现大象藏在哪里?从哪里看出来?发展幼儿的换位思考能力等,同时,把从读本中获得的经验迁移到生活和游戏中,丰富他们的相关经验,这也是本读本的重点。在活动的设计上,基本按照教师指导用书的基本教学流程设计,并结合教学设计示例,根据指导要点开展活动,完成了教学目标。

  在第一环节经验联结时,对于捉迷藏幼儿是非常喜欢的,但对于怎样藏才安全?怎样藏才不容易被找到?幼儿的'经验明显不足。

  在第二环节阅读图画中,幼儿在教师的提示下,能够通过画面信息,说出大象所在的位置,如大象藏在浴缸里,大象藏在被子里,大象藏在桌子下面,大象藏在小房子里,大象在汽车里等等。这些地方或物品都是幼儿比较熟悉的,在*时的生活中有了一些经验的积累,因而幼儿比较容易理解,学*的兴趣也比较浓,课堂气氛较为活跃。但在读本最后一页,大象到底藏到什么地方呢?孩子们找来找去,就是没发现大象在哪里,最后唐宇轩和杨季昀说大象在水里,我问了他们怎么知道的呢?他们说发现了大象一点点鼻子在水上……故事的结局颇有幽默感,孩子们对这个结局兴趣盎然,津津乐道。在读本的学*过程中,通过一些画面信息和词组,也进一步加强幼儿的语言词汇的积累,如通过浴缸学*了浴室,通过被子等物品学*卧室,通过饭桌等学*了厨房等词汇。

  《捉迷藏》教案 1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故事内容。

  2、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细节,根据画面内容发现线索并进行推理判断。

  3、引导幼儿换位思考,感受捉迷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大书上遮好文字和部分画面内容。

  经验准备:活动前带幼儿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幼儿对游戏比较了解。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和孩子们讨论刚才玩捉迷藏游戏的话题,探讨怎样藏不易被捉到,捉的小朋友是怎样发现藏的小朋友的?

  师:刘宇,你刚才是最后一个被捉到的,你是怎样藏的?

  幼:我藏在厨门后,不动也不说话就不容易被捉到。

  师:高浩歌,你是怎样发现刘宇的?

  幼:我看见刘宇的脚了。

  2、阅读封面

  向幼儿展示大书,让幼儿观察封面上透露的信息。(封面上只露出桌面和桌面以上部分,书名和其他部分分别用纸遮住)

  师:老师有一本想和小朋友玩捉迷藏的`书,从封面上露出的部分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这是什么地方?

  幼:这是餐厅,有桌子,有椅子,有橱子。

  幼:有盆,有碗,水洒出了一点。

  师:你觉得水为什么会洒出来?

  幼:桌子歪了。

  师:桌子怎样歪的?你来学学。桌子为什么会歪呢?

  幼:可能有人抬桌子,可能桌子坏了。

  师:我们来看看桌子为什么歪了?

  (师撤去遮桌子的纸,保留遮书名的纸)

  幼:是大象钻到桌子下面啦。

  师:大象为什么钻到桌子下面去了呢?

  幼:大象害怕了。

  幼:大象可能在玩捉迷藏。

  幼:大象可能在找东西。

  师:都有可能。下面请这本书的作者用书名告诉我们他是怎样想的?

  教师撤纸露出书名,领幼儿指读书名,告诉幼儿这是一本有关玩捉迷藏游戏的故事书。请小朋友看看象大哥和鼠小弟是怎样藏和捉的。

  3、阅读内页

  第一页:

  师:这是什么地方?大象是怎样被发现的?鼠小弟什么表情?

  师:咱们看看作者是怎样问鼠小弟的?(教师撤去遮字纸,领读)

  第二页:

  师:小朋友们来找找大象藏在哪了?你是怎样发现的?如果你帮大象藏,

  你会怎样藏才让大象不容易被发现?

  幼:这是卧室,有……有……

  幼:我用被子把大象的鼻子也盖好。

  幼:藏在床下面。

  师:我们一起问问鼠小弟:他藏在卧室里吗?

  第三页:

  师:这幅图好像在哪里看见过?

  幼:和封面一样。

  师:你觉得在厨房里玩捉迷藏可以不可以?

  幼:不可以,有危险。

  师:有哪些危险?应该怎样做才好?

  第四页:(教师遮好树后的屋子、大象、梯子)

  师:你觉得大象藏在哪里好呢?

  幼:树后面。

  幼:大象趴下,用草盖起来。

  幼:树上面。

  师:鼠小弟会怎样找呢?

  幼儿猜测后教师将遮纸从下向上慢慢撤去,幼儿边观察边讨论,最终发现大象。

  第五页:

  师:鼠小弟是怎样发现象大哥的?

  幼;汽车里,大象露出了鼻子、身子、耳朵……

  师:鼠小弟的表情和动作是怎样的?

  第六页:

  师:这是什么地方?大象会藏在哪?

  幼:是花园,大象可能藏在……(幼儿充分讨论表达)

  幼:在池塘里。

  师:你怎么知道的?

  幼:我看到一点大象的鼻子。

  师:那是象鼻子吗?我看像瓶子。

  幼:是大象鼻子,瓶子口不是这样的,你看那是大象鼻子尖。

  师:鼠小弟在哪?他发现了吗?

  幼:没有。(幼读鼠小弟说的话)

  师:看看作者是怎样问鼠小弟的?

  教师重复第六页句子“他藏在花园里吗?没有”,两遍后,第六页、第七页同时展示。

  师(观察幼儿表情):怎么回事?大家为什么都这样高兴?学学他们的动作。

  幼:大象从水里出来说:我在这里。

  幼:大象想:哈哈!这回你没找到我吧。

  幼:给你洗个澡。

  幼:鼠小弟举起胳膊说;啊,真舒服!

  小结:在这次捉连藏游戏中,大象分别藏在了哪些地方?在哪里藏最好?为什么?如果是鼠小弟藏,藏在哪里最不容易被发现?

  4.师生完整阅读一遍读本

  师:这本捉迷藏的书真有意思,我喜欢,咱们完整读一遍吧。

  5、活动延伸

  (1)指读小书。

  (2)玩捉迷藏游戏。

  (3)句型练*:用“……在……吗?”的句型练*说话。

  (4)鼓励幼儿续编故事。

  《捉迷藏》教案 1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再随意转圈的线条里,找出小鱼,并添画出眼睛、嘴巴、鱼鳍、美丽的花纹等。

  2、引导幼儿合理搭配颜色,提高幼儿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绘画纸、黑色水彩笔、油画棒每人一套。

  2、范画、录音机、磁带一盒。

  活动过程:

  1、出示黑色水彩笔画会跳舞的线,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有一条奇妙的线,它最爱在纸上快乐的跳舞啦,你瞧,在这儿转了一个圈,又在哪儿转了一个圈,在每一块空地上都留下了它的身影。”

  2、师小结:这是一条神奇的线,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螺旋线。

  3、师幼一起观察会跳舞的线留下的痕迹,找小鱼藏在那里。

  师:在这条神奇的线里还藏着小鱼呢!你能把小鱼找出来吗?请几位小朋友找一找(身体、眼睛、嘴巴、鱼鳍等。)

  4、教师示范画。

  师:这是小鱼的身体吗?那小鱼的身体上缺什么呢?(引导幼儿说出眼睛、嘴巴、鱼鳍等。)

  师:那老师把小鱼的头找出来。(画一条弧线)小鱼的头上缺了什么呢?(眼睛)依次画出小鱼的其他部分。

  师:可爱的小鱼找出来啦!可是它的尾巴藏在哪里了?谁的小眼睛最亮?(引导幼儿发现交叉线的地方是小鱼的尾巴)

  师:小鱼被你们找出来啦!你们可真棒!还有的小鱼藏哪了呢?(幼儿示范)

  5、引导幼儿用色彩装饰画面。

  师:我们找出这么多小鱼,它们漂亮吗?(漂亮)

  师:可是小鱼没有穿衣服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用油画棒)

  6、教师示范装饰画面。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画面有好看的颜色,还添画了泡泡等。

  7、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可放轻音乐)

  师: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奇妙的螺旋线,请你们也去找一找小鱼藏哪了?给小鱼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重点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完成画面,启发能力强的'幼儿在色彩的搭配上下工夫。

  8、幼儿各自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观摩欣赏。

  教师选出其中较好的作品,和幼儿一起评价作品为什么好?好在什么地方?对能力稍差的幼儿的作品,肯定其优点,给予鼓励。

  活动延伸:

  把幼儿作品贴放在活动室的四周,供大家观摩。

  《捉迷藏》教案 16

  设计思想:

  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对于任何一个年龄阶段的幼儿来说,游戏永远是他们最钟爱的活动。捉迷藏这一游戏是幼儿经常会经历的活动,对他们来说对于这一游戏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捉迷藏》这首散文诗恰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描写太阳与一群活泼可爱的颜色在捉迷藏这一活动,散文语言生动有趣机具儿童化,动感强烈易于表现是一篇优秀的儿童散文。本活动从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出发,以游戏为主线贯窜整个教学活动,教师创设一个优美的环境,让幼儿在玩玩乐乐中学*语言,在学*语言中体验快乐,在快乐的体验中增长知识,使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提高语言能力。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散文的基础上,体验散文所表现出来的愉快情绪。

  2、理解词:静悄悄,学*句式:有的……有的。

  3、初步懂得黑夜与白昼交替的简单道理。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引导幼儿在散文中学*,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背景图及立体移动教具

  2、红、黄、蓝、白、绿挂饰与幼儿人数相等、

  3、云、树叶、菊花、天空、玫瑰花、小草立体教具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环境:这里有什么?

  2、幼儿与老师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

  提问:你刚才躲在什么地方?

  3、欣赏散文第一遍后提问并演示教具:

  (1)谁和你在捉迷藏?

  (2)有哪些颜色和太阳在捉迷藏?

  4、欣赏散文第二遍后提问:

  (1)谁把太阳的眼睛蒙起来了?

  (2)黑夜把太阳的眼睛蒙起来是什么时候?

  (3)颜色们都躲到哪里去了?是怎么躲的?(理解词:静悄悄)

  (4)为什么绿色要有的躲在树叶里有的躲在小草里?(学*句式:有的……有的……)

  (5)后来谁把手帕解开了?

  (6)为什么太阳睁开眼睛一下子就把颜色们全都找出来了?

  教师小结幼儿回答内容

  5、欣赏散文第三遍

  提问:颜色们还可以躲到哪里去?

  幼儿互相交流

  6、游戏:捉迷藏(播放配乐散文)

  请幼儿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颜色挂饰戴上在散文音乐的伴奏下与老师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两遍(第二遍幼儿互换颜色)

  活动反思:

  《捉迷藏》是一篇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作者用拟人、夸张手法,将黑夜、太阳和各种颜色都赋予了生命,以轻松、明快的笔调描述了太阳被黑夜蒙住眼睛来找,各种颜色宝宝来躲的捉迷藏的全过程。内容贴*幼儿的生活又不发奇特的想象,能将孩子带入一个无限遐想的世界,又能激发孩子欣赏和学*的热情,很适合中班孩子欣赏、学*。

  《捉迷藏》教案 17

  教案目的:

  ⒈仔细观察画面,发现动物体色(外形)和环境的关系,了解一些动物保护自己的本领。

  ⒉能用完整连贯的话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案准备:

  PPT一份。

  活动过程:

  一、故事欣赏:艾玛捉迷藏

  ⒈欣赏故事:

  ——(出示封面“艾玛捉迷藏”):有一本书,名字叫?(艾玛捉迷藏)

  ——谁捉迷藏?艾玛是谁?艾玛是一头怎么样的大象?原来这头五颜六色的大象名字叫艾玛。

  ——什么叫捉迷藏?这是一个游戏,怎么玩的?有的人要去找,有的人要藏起来。

  ——小结:这么有趣的游戏呀!森林里的艾玛、小鸟,还有许多动物朋友也要来玩一玩这个捉迷藏的游戏,我们来看看它们是怎么玩的。

  ⒉第二幅画面: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艾玛、小鸟和森林里的小动物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小鸟说:我从1数到10,你们得赶快找一个地方躲起来。(数1—10)

  ⒊依次出示下面几张图,你知道艾玛藏在哪里吗?怎样才能找到艾玛藏在哪里?

  二、了解动物体色与环境的关系。

  ⒈讨论:

  ——为什么小鸟没有找到艾玛?

  ⒉小结:原来艾玛找了一个周围颜色和自己身体很相*的地方躲起来,这样就不容易被发现。

  ⒊有一些小动物们也找了一个周围颜色和自己身体很相*的地方躲起来,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看看你一下就发现了谁?为什么一下就发现了熊猫和七星瓢虫,没有发现枯叶蝶、竹节虫呢?

  ——幼儿分散讲述。

  ——集中介绍:这是动物保护自己的一种本领叫隐身。就是让自己身上的颜色变得与周围环境接*,把自己隐蔽起来来保护自己,躲避天敌。

  ——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有隐身绝招呢?(老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动物保护色的图片)

  三、保护色在人们生活中的运用。

  ⒈我们人类也向动物学了这种隐身的好方法,看看谁躲起来了?躲在哪里?他身上什么颜色和环境中的什么颜色相似?

  ⒉幼儿讲述后,请他们看幻灯老是帮忙梳理知识点。

  四、延伸问题:自我保护

  ⒈除了隐身,动物还有哪些保护自己的好方法来?

  ⒉那我们小朋友在活动、游戏中要怎样保护好自己?

  活动反思:

  《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态度和能力。

  ⒈本活动以“捉迷藏”的游戏情节贯穿始终,既激发幼儿探究兴趣,又满足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

  ⒉活动中通过形象生动地课件画面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学*观察的方法,鼓励他们仔细观察比较,从而发现细微的要点。

  ⒊活动中我的提问富有变化,有时追问,有时反问,这样就能引起幼儿更多的思考、冲突。对于幼儿的'回答,我的回应不重复,而是用简练的语言帮助幼儿进行梳理、概括、提升。

  ⒋最后让幼儿观察***叔叔“捉迷藏”的图片,从而迁移幼儿的学*经验,知道生活中有许多地方人类向动物学*本领。孩子们对此表现出极大的探索兴趣,思维更加活跃、积极性更加高涨了。

  ⒌活动中,我与幼儿的互动自然、有趣,我充分把握幼儿之间的思维冲突,使之成为幼儿之间的互动,从而引发幼儿更多的思考,说出更多的想法。

  不足之处:

  《指南》指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但纵观整个活动,还是存在很大的“教”的痕迹。如果能提供一些操作材料,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操作、比较、观察,从而发现体色与环境的关系,就比单纯地“看、说”更能促进幼儿发展。

  《捉迷藏》教案 18

  活动背景

  明确指出,教育活动的内容要贴*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组织的过程中,要注意游戏性、趣味性、活动性。游戏是小班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方式,我们班孩子又特别喜欢在桌子下,椅背后,甚至用手捂住自己的眼睛玩躲猫猫。根据孩子们这一特点,我设计了《捉迷藏》的活动,让孩子们通过游戏学说句式并感受诗歌的有趣意境。

  活动目标

  1、能准确说出句式“躲在xx里”。 2、学会运用句式“躲在xx里”仿编诗歌。 3、感受诗歌的有趣意境。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能准确说出句式“躲在xx里”。 活动难点:学会运用句式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1、ppt:诗歌《捉迷藏》 2、大图片:小草、菊花、白云、蓝天、玫瑰 3、学具:魔术箱、各种新鲜的水果 4、头饰:颜色宝宝

  活动过程

  一、复*诗歌《捉迷藏》。

  1、情景表演“捉迷藏”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通过ppt图片提问,完整复*诗歌《捉迷藏》。

  二、引导幼儿运用句式“躲在××里”学*仿编诗歌。

  1、利用水果实物玩游戏学说句式“躲在xx里”。

  2、完整朗诵诗歌。

  三、有感情地朗读仿编诗歌并离场。

  活动延伸

  让孩子去寻找、发现不同颜色的物品并用所学的句式“躲在××里”进行诗歌的仿编。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流程清晰流畅,让幼儿用眼看、用嘴说、用肢体动作表现,以游戏的方式贯穿了活动的始终,让幼儿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里。同时我还运用了启发提问法、引导发现法、游戏操作法及观察法等,让孩子们在有趣的意境中获得知识,*得经验,真正体现到了玩中学、学中乐。

  《捉迷藏》教案 19

  教学内容:一年级北师版教材第4和第5页“捉迷藏”

  课前思考

  本节课是退位减法的第二节课,学生已经有了十几减9计算方法的的基础,通过知识的迁移,一般都能探索出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教材借助学生熟悉的“捉迷藏”的情境,帮助学生学*十几减8的计算。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用不同的方式来呈现,引导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数学信息,并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信息进而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并借助情境图的表述,让学生初步体会理解减法是“已知总数和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含义。

  教材通过三个问题从具体到抽象一步步抽象出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探究过程通过小棒、计数器、数线图、画图、想加算减等多种数学表征手段,找出多种计算方法,让学*真正发生,理解退位减的知识本质,通过画图、想加算减等方法渗透早期代数思维。

  通过算法的观察对比,引导发现十几减8的快速计算技巧,进而快速算出结果,提高计算技能,通过对学法的回顾,提升学*力。

  学*目标:

  1.经历在具体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凭借已有经验和动手操作、交流等多元表征手段,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8的各种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初步感知早期代数思维。

  3.通过操作、游戏等活动,感受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的意义和乐趣。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自主探索和表达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小木棒、计数器、花和叶形状的计算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铺垫迁移

  1、出示口算卡,直呼得数。

  16-9=

  15-9=

  14-9=

  13-9=

  12-9=

  10-9=

  18-9=

  11-9=

  谈话:同学们算的真快,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十几减9,个位数加1)

  (设计意图:复*十几减9的快速算法,引发学生对十几减8算法的猜想)

  2、我会填。(板书在白板上备用)

  8+()=13

  8+()=15

  8+()=14

  8+()=17

  8+()=12

  8+()=16

  (设计意图:填写等式中的加数,为本节课“想加算减”的算法做铺垫,渗透早期代数思维,同时也为本节课的下一个环节的练*做准备)

  二、多元表征,探索新知

  1、出示“捉迷藏”图。引导学生观察,看图说图意。

  提问: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谁能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说?

  “有13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捉迷藏的游戏,现在花园里还有8个人没藏,藏起来的小朋友有多少个?”

  2、启发学生想一想怎样列式,怎样计算。13-8=

  提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设计意图:借助情境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初步感知“三句话”简单应用题的结构,用大括号板书数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减法是已知总数和部分数求另一个部分数的本质含义。)

  3、操作探究算法。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图中的小朋友先摆一摆,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还可以怎么算。

  (1)、教师巡视,观看并指导学生摆小棒。

  (2)、学生汇报两种不同的拿小棒的方法。学生上台投影演示自己的方法。

  (3)、课件动画演示,同时整理板书重要的三种算法:

  师:我们回顾一下刚才同学们拿小棒的方法。

  第一种演示:先把摆好的13根小棒分成10根和3根,再从10根里拿掉8根,把这剩下的2根加上原来的3根,就得到还剩5根。

  引导整理并板书方法一:10-8=2

  2+3=5

  第二种演示:8根小棒分两次拿。先从13根里拿走3根,再从10根里面拿走5根,最后只剩下5根了。

  引导整理板书方法二:13-3=10

  10-5=5

  第三种演示:计数器动画演示(个位上3颗珠子不够,把十位上的一颗珠子退掉,个位添上10颗,再从个位上去掉8颗珠子)

  提问:这种算法也就是上面的第几种方法?

  师:因为各位3不够减8,所以要退掉十位的一颗珠子,也就是10颗,在各位加拨10颗,再去掉8颗,像这样各位不够减,要退去十位上一颗珠子的减法,数学上叫做退位减。

  卡片出示:19-8=

  18-8=

  这两个减法是退位减吗?为什么?等于多少?

  第四种演示:数线图演示两种算法。

  第一种是一步一步的退回8步,也就是减8,这就是我们板书的第几种方法?(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是先退回3步,再退回5步,也就是先减3再减5,又是第几种方法?(第二种方法)

  还有其他算法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第三种算法:8+(5)=13

  13-8=5

  师: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快速算出结果。

  (设计意图:探究和表述十几减8的多种算法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小棒等学具、观察课件动画演示、交流分享等多元表征方法,让学*真正发生,深入理解十几减8退位减的算理。小棒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个直观模型,计数器能更好地体现“位值”,凸显“借一当十”,使学生体会退位减的含义。数线可以很好地体现数序,体现多种数数方法,可以记录计算的过程和结果。三种模型由直观逐步走向抽象,结合使用,丰富并发展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课件边回顾演示边板书相应算法,完成从直观表征到符号表征再到数学算式表达的抽象概括过程。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4.算法的对比提升。

  师:我们用了这么多方法算出了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是这样的三种算法,说说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的反馈。

  (1)、生说喜欢第一种算法时,追问:为什么?怎样能很快算出得数?引导得出:十几减8,个位数加2.反馈:出示卡片:12-8=

  17-8=

  请学生根据规律快速说出得数。

  (2)、生说喜欢第三种算法时,指着白板上复*过的题目进行反馈:根据这些加法算式,你能说出减法算式吗?

  8+(5)=13

  8+(7)=15

  8+(6)=14

  8+(9)=17

  8+(4)=12

  8+(8)=16

  (设计意图:算法只对比不优化,通过算法的观察对比,深入理解算理,引导观察第一种算法发现规律:十几减8,个位数加2.从而找到快速算法,提高观察能力和计算能力。通过第二种算法的回顾,理解退位减就是个位不够要十位退一的含义。在“想加算减”的方法中,及时反馈,加深加减互逆关系的理解,再次渗透早期代数思维。)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练一练”第1题。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11-8=

  14-8=

  指名口答得数问:说说你用哪种方法算的?

  卡片出示一组题抢答得数:12-8=

  15-8=

  13-8=

  16-8=

  19-8=

  (设计意图:前两题学生对“个位数加2”的算法进行巩固,后一组直呼得数的抢答训练提升计算技能,达到脱口而出的效果。)

  2、插花盆游戏:全班学生拿出教师课前准备的算式,有的在“花”图案上,有的在“叶子”图案上,白板上有四个分别标有7、6、4、9花盆,每个学生算出手中图案上算式的得数,找到自己的花盆上台“插”好。

  集体检查对错,师:11-7是谁的?你怎么算的?还有很谁没找到自己的花盆?举起来看看,等于多少?谁跟他的得数一样的也举起来……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计算,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兴趣,将枯燥的计算寓教于乐。全班学生要算出自己手中的算式,游戏过程中又要算出其他同学的算式,练*面广,较好的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提升计算力。“11-7”是下节课的内容,在此出现可激发学生的思维,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解决新知识的能力。)

  四、学法回顾,提升素养

  师:我们来回顾一下我们这节课是怎么找到十几减8的算法的,我们用小棒代替小朋友,又借助计数器和数线图一起来帮助我们找到算法,如果没有这些我们还可以画图或画符号来进行研究,发现算法后我们又用算式来表示计算的过程,再通过我们认真的观察和思考发现了快速计算的规律,这是学*数学的主要方法,用这样的方法你能找到十几减7的方法吗?十几减6呢?

  (设计意图:通过对学法的回顾,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学*研究方法,感受用小棒代替实物到用符号代替实物到数学算式表达的知识抽象过程和符号意思的渗透,初步感知仔细观察发现规律的学*方法,体会观察在学*中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学*力。)

  《捉迷藏》教案 20

  内容:“谁藏起来了”

  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隐藏了动物的特征或局部信息,找出对应的动物。

  2.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

  准备:

  1.小猫、小狗的卡片10张。

  2.谁藏起来了游戏图1张。

  3.幼儿操作动物卡片。

  过程:

  一.认识小狗小猫。

  1.教师出示5张小狗的卡片,让幼儿认识小狗,并学学小狗叫声。(引导幼儿用对比观察的方法去发现它们的明显特征。)

  师:今天,刘老师请来了小动物和我们玩游戏,,瞧!它是谁它怎么叫的小狗知道要来和小朋友玩,特别打扮了一下,漂亮吗找找它们哪里漂亮

  2.教师出示5张小猫的卡片,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小狗小猫哪里不一样(引导幼儿用对比观察的方法去发现它们的明显特征。)

  师:喵!小狗小狗等等我,我也想来玩游戏,谁来了(小猫),仔细瞧瞧小猫与小狗哪里不一样

  3.教师小结小狗,小猫的各自特征,不一样的地方。(小猫有长胡须还喜欢爬上,小狗不会爬上也没有胡须)

  二.集体游戏:“看看,找找”,巩固对小猫与小狗的认识。

  1)教师任选几张小狗的卡片,给幼儿观察后用遮挡纸遮住,幼儿从自己的卡片中找出这几张动物卡片。

  师:小狗要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瞧!不见了,请小朋友从自己的卡片中找出这只小动物卡片。

  2)教师再任选几张小猫卡片,给幼儿观察后用遮挡纸遮住,幼儿从自己的卡片中找出这几张动物卡片。

  师:同上二.幼儿操作,“谁藏起来了。”出示“谁藏起来了”的游戏图,引导幼儿观察,然后教师任意选一张动物卡片,请幼儿从游戏图中找出相应的小动物,并把小动物卡片,放到游戏图中对应的位置上,并学学该小动物的叫声。游戏进行多次。

  师:许多小狗小猫都藏起来了,我们把它们找出来吧!请小朋友把这只小动物在游戏图中找出来,并把小动物卡片,放到游戏图上,和它亲一亲.


《捉迷藏》教案(二十)份扩展阅读


《捉迷藏》教案(二十)份(扩展1)

——捉迷藏教案范文10份

  捉迷藏教案 1

  教学目标:

  1、演唱歌曲《捉迷藏》,体验歌曲充满童贞幻想的色彩、拟人化的音乐形象以及欢乐活泼的情绪。

  2、熟悉3拍子节奏,强调三拍子“强弱弱”的律动感。

  3、通过对歌曲的学*加深对四季各自特征的了解;

  教学重点、难点:

  1、能以较快的速度、清晰的吐字、活泼欢快的情绪和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正确演唱歌曲《捉迷藏》。

  2、体验歌曲充满童贞幻想的色彩、拟人化的音乐形象和欢乐活泼的情绪,并能创作表演歌曲情境。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让我们来做个游戏,轻松一下!播放乐曲《躲猫猫》

  2、猜谜导入歌曲

  有四个小朋友它们也想和我们一起来躲猫猫,你们欢迎吗?它们是谁呢?让我们来猜一猜,“我藏在花丛中,我躲到草帽下,我钻入谷堆堆,我缩进棉被被”

  (设计意图:以游戏、猜谜等方式导入歌曲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二、寓教于乐

  1、它们四个朋友是怎么捉迷藏的呢?让我们来听听吧。播放歌曲,说一说一年四季的特点。

  2、歌曲活泼欢快,想不想再听一遍

  (1)这首歌曲演唱的内容是什么?

  (2)是几拍子的歌曲

  3、学*三拍子:

  (1)请同学起来打拍子并给予纠正;

  (2)强调三拍子“强弱弱”的律动感;

  (3)学*附点音符。

  4、师:下面我们一起随琴轻声模唱歌曲的旋律。

  (生拍手拍腿演唱)

  5、模唱好极了,谁能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生按节奏朗读)

  6、同学读得这么有感情,相信一定能唱得更好。

  (生随琴加前奏学唱歌曲)

  7、学唱歌曲,重点解决附点音符的唱法。

  8、采用连贯和对比的方式演唱歌曲的`难点乐句。

  9、把握歌曲整体风格,在唱熟练以后,采用稍快、活泼的方式演唱,要注意学生的咬字吐字清晰。同时注意用轻巧的声音、圆润饱满的发音来演唱。

  10、分组演唱,指名学生唱,开火车唱等。

  11、指导学生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学*歌曲,让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感受歌曲的情绪。采用连贯、对比的方式演唱难点乐句,便于学生突破难点、准确掌握整首歌曲。)

  三、创造表现

  1、歌曲都会唱了,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把我们学过的歌曲展示给大家呢?(小组讨论)

  2、选择合适的乐器及创编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1)、用打击乐器伴奏(铃鼓、、沙棰、木鱼等)

  (2)、请同学们自己创编节奏型,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为歌曲伴奏,到讲台上展示。

  (3)、同学们,你们知道春夏秋冬四个娃娃他们各自都有着什么不相同的特征吗?指导学生创设情境动作表演歌曲。

  (设计意图:在学生完整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感受合作创编的乐趣。)

  四、完美结课

  1、你们心目中的春夏秋冬都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同学作画)

  2、播放歌曲,同学们在歌声中画画,结束课题。

  (设计意图:将音乐与美术融为一体,拓展学生的思维。)

  捉迷藏教案 2

  活动目标:

  1、尝试将三种水果按一维特征(形状或颜色)进行对应匹配。

  2、体验参与操作以及在活动中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已有经验:幼儿对常见水果的名称、形状、颜色有初步的认识

  2、黑色手工纸和透明塑封纸做成的苹果、梨、香蕉人手一份,红、黄、绿颜色的底板纸

  活动过程:

  一、 水果宝宝捉迷藏进行导入

  小朋友,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怎么玩的?今天我们的水果朋友也想和我们“捉迷藏”的游戏你们高兴吗?

  现在它们已经躲起来了,可是它们的影子留在我们的小椅子下面,快到你们的小椅子下把它们找出来吧。

  二、匹配水果的形状

  1、找到了吗?你找到的影子是哪个水果朋友的?谁找到的和他一样?你找到了吗?我也找到了,你看我找到的影子是哪个水果朋友?(香蕉)谁找到的也是香蕉?让我们看一看。轻轻告诉你旁边的朋友,你找到的影子是谁的?(幼儿相互看看说说)

  水果朋友有点累了,要到家里先休息一会,看,这里有几个家啊?我们一起数一数?我们要把苹果、梨、香蕉送到和它们形状一样的家里休息,想一想,你的水果朋友要住在哪个家里呢?(幼儿思考片刻),送水果朋友到自己的家里去休息吧。(幼儿操作)

  2、宝宝们真厉害,把我们的水果朋友都送去休息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吧。

  (1)、什么水果在这个家里休息啊?它长是什么形状?这个家是什么形状?(圆圆的苹果在圆圆形状的家里休息)

  如果发生错误:我们看看——的家里是不是都是——的——在休息

  (2)、这是谁的家?(梨的家)它的形状和梨的形状是一样的,上面是小小的,下面是?(大大的)(一头小一头大的梨在一头小一头大的家里休息)

  (3)、这个家是什么形状的?谁在弯弯的家里休息?香蕉也是(弯弯的)(弯弯的香蕉在弯弯的家里休息)

  小结:原来我们的水果朋友长得都不一样,苹果的是圆圆的,梨是一头小一头大的,香蕉是弯弯的。

  三、发现水果的颜色

  1、水果朋友休息好了,它们又想和你们捉迷藏了,你们准备好了吗?赶快把小眼睛捂住,不许偷看哦!(拿出透明的)好了,它们躲好了!这次,水果朋友脱掉了身上的衣服,躲在你们的桌子上,快把它们找出来吧。

  2、找出一个水果朋友回到位子上。(幼儿每人找一个塑封纸做的透明水果图片)

  这次水果朋友们脱掉了衣服,你们还认识它们吗?你认出他了吗?是谁?你的水果朋友是谁?虽然水果朋友脱掉了衣服,可是你们还是认出了它们,真棒!

  3、现在水果朋友觉得有点冷了,想请你们帮它们穿上衣服,看一看这里有几件衣服啊?是怎么颜色的?你*时看见的苹果、梨、香蕉是什么颜色的,(走进幼儿)想一想应该帮你的香蕉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幼儿说)帮你的梨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呢?(幼儿说)

  现在去帮你的水果朋友穿上它们喜欢的衣服吧!

  (幼儿操作)

  4、你们帮香蕉朋友穿上了什么颜色的衣服?看看香蕉朋友*时是不是穿这样颜色的衣服(出示ppt)它真的穿着你们帮他选的黄衣服!我们看看香蕉是不是都穿上了黄衣服啊?(纠错)

  捉迷藏教案 3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萌发爱护小金鱼的情感。

  2、学会用自然的声音唱歌。

  3、了解小金鱼的外形特征。

  活动准备

  音乐、课件、小金鱼图片。

  活动过程

  一、入室。

  ——教师带幼儿随音乐有节奏地做动作进场。

  二、谈话导入。

  ——(出示金鱼图片)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小金鱼长什么样子的?它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

  ——师:小金鱼真漂亮,花肚皮,红衣裳。今天,两条小金鱼出来玩了。它们玩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一、学*歌曲。

  1、播放音乐课件,请幼儿欣赏。

  2、学*歌词。

  ——师:小金鱼出来玩什么?(练游泳、捉迷藏)

  ——师:它们练游泳、捉迷藏时的心情怎么样?(高高兴兴练游泳,欢欢喜喜捉迷藏)

  3、学唱歌曲。

  ——教师带领幼儿按节奏念歌词。

  ——教师请幼儿边拍手边念歌词。

  ——教师带领幼儿边拍手边演唱歌曲。

  ——教师跟幼儿一起唱歌曲,同时教师做动作。

  ——教师播放音乐,带领幼儿边唱歌边做动作。

  二、开心游戏:“小金鱼捉迷藏”。

  ——教师将呼啦圈以任意形式摆放在地上。

  ——教师和幼儿一起唱儿歌《小金鱼捉迷藏》,歌曲唱完后,幼儿迅速跳进呼啦圈内,没有进入呼啦圈的幼儿被淘汰,游戏继续。

  活动应变

  开心游戏也可以不用呼啦圈,捉迷藏时改为躲在椅子后面。

  活动延伸

  美术活动:用彩色塑料袋包住纸球然后用绳子帮助做成金鱼身体,然后贴上眼睛,制作成金鱼。

  区角活动

  表演区:为幼儿提供小金鱼头饰,鼓励幼儿戴头饰表演儿歌。

  科学区:饲养小金鱼,供幼儿观察。

  环境创设

  用幼儿制作的小金鱼作为吊饰装饰活动室。

  家园同步

  1、鼓励幼儿大胆在家人和亲戚面前表演歌曲,提高自信心。

  2、请家长跟幼儿玩捉迷藏的小游戏,增加亲子互动。

  3、家里有养金鱼的幼儿可以*距离地观察小金鱼的特征。

  随机教育

  日常引导幼儿定时喂养小金鱼,激发幼儿的爱心和责任感。

  捉迷藏教案 4

  活动目标

  1、在不规则的线条画里擦出小鱼形象,并添画鱼的眼睛、嘴巴、鳍及花纹等。

  2、学*合理搭配颜色,乐于表现美。

  活动准备

  1、画纸、黑色水彩笔、油画棒每人一套。

  2、范画,录音机,轻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产生兴趣。

  (1)教师边讲解边示范画线:有一条奇妙的线,它最爱在纸上快乐地跳舞。你瞧,它在这儿转了一个圈,又在那儿转了一个圈,在每一块空地上部留下了它的痕迹。

  (2)幼儿徒手练*"画"会跳舞的线。

  2、师幼一起观察会跳舞的`线留下的痕迹,找找小鱼藏在哪里。

  3、从这些会跳舞的线里找到小鱼后,教师添画小鱼的眼睛,嘴巴、鳍,花纹等。

  4、讨论:怎样让这些小鱼变得更漂亮?(涂上漂亮的颜色。)

  5、出示茫画,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了解绘画过程:先用黑色水彩笔在纸上画出会跳舞的线,再把藏在线里面的小鱼找出来,然后给小鱼添画上眼睛、嘴巴、鳍和花纹,并给它穿上漂亮的衣裳,最后还可以添画水草,小石头等。

  6、播放轻音乐,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品,启发能力强的幼儿注意色彩搭配和画面安排。

  7、展示、欣赏、交流作品,关注能力稍弱幼儿并给予鼓励。

  活动延伸

  在美工区投入相应的材料和作品,引发幼儿继续创作。

  捉迷藏教案 5

  活动目标:

  ⒈尝试将三种水果按一维特征(形状或颜色)进行对应匹配。

  ⒉体验参与操作以及在活动中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⒈已有经验:幼儿对常见水果的名称、形状、颜色有初步的认识

  ⒉黑色手工纸和透明塑封纸做成的苹果、梨、香蕉人手一份,红、黄、绿颜色的底板纸

  活动过程:

  一、 水果宝宝捉迷藏进行导入

  小朋友,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怎么玩的?今天我们的水果朋友也想和我们“捉迷藏”的游戏你们高兴吗?

  现在它们已经躲起来了,可是它们的影子留在我们的小椅子下面,快到你们的小椅子下把它们找出来吧。

  二、匹配水果的形状

  ⒈找到了吗?你找到的影子是哪个水果朋友的?谁找到的和他一样?你找到了吗?我也找到了,你看我找到的影子是哪个水果朋友?(香蕉)谁找到的也是香蕉?让我们看一看。轻轻告诉你旁边的朋友,你找到的影子是谁的?(幼儿相互看看说说)

  水果朋友有点累了,要到家里先休息一会,看,这里有几个家啊?我们一起数一数?我们要把苹果、梨、香蕉送到和它们形状一样的家里休息,想一想,你的水果朋友要住在哪个家里呢?(幼儿思考片刻),送水果朋友到自己的家里去休息吧。(幼儿操作)

  ⒉宝宝们真厉害,把我们的水果朋友都送去休息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吧。

  (1)、什么水果在这个家里休息啊?它长是什么形状?这个家是什么形状?(圆圆的苹果在圆圆形状的家里休息)

  如果发生错误:我们看看——的家里是不是都是——的——在休息

  (2)、这是谁的家?(梨的家)它的形状和梨的形状是一样的,上面是小小的,下面是?(大大的)(一头小一头大的梨在一头小一头大的家里休息)

  (3)、这个家是什么形状的?谁在弯弯的家里休息?香蕉也是(弯弯的)(弯弯的香蕉在弯弯的家里休息)

  小结:原来我们的水果朋友长得都不一样,苹果的是圆圆的,梨是一头小一头大的,香蕉是弯弯的。

  三、发现水果的颜色

  ⒈水果朋友休息好了,它们又想和你们捉迷藏了,你们准备好了吗?赶快把小眼睛捂住,不许偷看哦!(拿出透明的)好了,它们躲好了!这次,水果朋友脱掉了身上的衣服,躲在你们的桌子上,快把它们找出来吧。

  ⒉找出一个水果朋友回到位子上。(幼儿每人找一个塑封纸做的透明水果图片)

  这次水果朋友们脱掉了衣服,你们还认识它们吗?你认出他了吗?是谁?你的水果朋友是谁?虽然水果朋友脱掉了衣服,可是你们还是认出了它们,真棒!

  ⒊现在水果朋友觉得有点冷了,想请你们帮它们穿上衣服,看一看这里有几件衣服啊?是怎么颜色的?你*时看见的苹果、梨、香蕉是什么颜色的,(走进幼儿)想一想应该帮你的香蕉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幼儿说)帮你的梨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呢?(幼儿说)

  现在去帮你的水果朋友穿上它们喜欢的衣服吧!

  (幼儿操作)

  ⒋你们帮香蕉朋友穿上了什么颜色的衣服?看看香蕉朋友*时是不是穿这样颜色的衣服(出示ppt)它真的穿着你们帮他选的黄衣服!我们看看香蕉是不是都穿上了黄衣服啊?(纠错)

  捉迷藏教案 6

  教学目标: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捉迷藏》,体验大自然四季变化带来的无限生机,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情趣和热爱。

  2、熟悉3/4拍节奏,强调三拍子“强弱弱”的律动感。

  3、通过对歌曲的学*加深对四季各自特征的了解;

  教学重点、难点:

  1、能以较快的速度、清晰的吐字、活泼欢快的情绪和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正确演唱歌曲《捉迷藏》;

  2、认识3/4拍节奏特点。

  教具准备:

  电子琴、打击乐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让我们随一段好听的音乐开始我们今天的音乐课吧!(播放乐曲《捉迷藏》)。

  2、再次欣赏

  请同学随音乐用动作表现三拍子的特点。

  3、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随音乐(再次感受歌曲,感受三拍子的特点)。

  4、教师播放《捉迷藏》音乐,让学生小组讨论本首歌曲应该选择什么打击乐器进行伴奏。

  二、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好听吗?听出老师唱的内容了吗?没关系,我们再来完整的听一遍。)

  2、再次听范唱

  3、揭示课题,请同学们说说生活中是怎样捉迷藏的

  4、教师演唱歌曲的前半部分

  ( 我们一起来听听歌曲中是谁在捉迷藏?)

  教师引导学生按节奏说歌词(解决节奏难点)

  5、接龙游戏,读前半部分歌词

  6、用“LU”模唱歌曲的前半部分

  7、教师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感受三拍子的特点,有感情的演唱

  8、学唱歌曲的后半部分

  9、歌曲处理

  在唱熟练以后,采用稍快、活泼的方式演唱,要注意学生的咬字吐字清晰。同时注意用轻巧的声音、圆润饱满的发音来演唱。

  三、创造表现

  1、歌曲都会唱了,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把我们学过的歌曲展示给大家呢?(小组讨论)

  2、选择合适的乐器及创编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请同学们自己创编节奏型,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为歌曲伴奏,到讲台上展示。

  四、完美结课

  同学们,让我们伴随着着欢快的音乐,一起走出教室跟大自然去捉迷藏吧!

  捉迷藏教案 7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中的有趣意境,激发幼儿对大自然多彩的颜色产生浓厚兴趣。

  2、通过猜测,发散幼儿的思维,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3、能用"xx躲在x颜色里"的句式进行散文仿编。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图片:太阳、颜色宝宝5种。自制动态ppt。

  活动重点

  有感情朗诵散文,能用"xx躲在x颜色里"的句式进行散文仿编。

  活动难点

  专心倾听散文,理解颜色对应关系。

  活动过程

  1、出示蒙眼的太阳提问:这是谁?它怎么啦?为什么太阳要蒙眼睛呢?它会和谁一起玩捉迷藏呢?

  2、出示ppt提问:这是什么颜色?依次出示红黄兰绿白。

  教师总结:黑夜用长长的手帕,把太阳的眼睛蒙了起来,趁他还在数着:一、二、三、四······颜色们赶紧找个自己喜欢的地方,静悄悄地躲起来。

  3、幼儿大胆猜想教师:请小朋友们猜猜颜色们会躲到哪里去呢?

  红色躲在哪里?绿色躲在哪里?蓝色躲在哪里?黄色躲在哪里?白色躲在哪里?

  4、出示完整的ppt教师:黑夜把手帕解开,太阳睁开眼睛,开始找颜色们。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为什么绿色躲在草丛里?

  师幼一起小结:绿色躲在草丛里,黄色躲在菊花里,红色躲在枫叶里,蓝色躲在天空里,白色躲在云朵里。

  颜色宝宝要躲在与自己颜色相*或一样的地方,才不容易被太阳发现。

  5、 引导幼儿了解散文,感受散文的趣味性。

  播放音乐,引导幼儿集中精力倾听散文,在脑海里想象散文中颜色宝宝玩游戏时的快乐画面。

  6、游戏:捉迷藏,鼓励幼儿参与活动在游戏中仿编散文。

  游戏方法:每位几位幼儿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颜色卡片,来扮演颜色宝宝,老师扮演太阳。播放动听音乐,小朋友悄悄躲到教室的某个角落,音乐结束太阳照到小朋友时,小朋友站起来大声说:"x颜色躲在xx里"。

  活动延伸:

  到户外与真正的太阳玩"捉迷藏"的游戏。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捉迷藏教案 8

  设计意图:《捉迷藏》是选自于中班早期阅读读本中的一首儿童诗,在诗歌里作者把太阳和颜色都拟人化了,把大自然中万物的颜色,说成是和太阳在玩游戏,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于是利用孩子们爱玩游戏这一特点,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尝试在游戏的情境中仿编诗歌,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

  2、尝试用“XX躲在XX里”仿编句子。

  3、感受诗歌的意境和语言美。

  活动重点:欣赏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

  活动难点:尝试按照诗歌的结构大胆进行仿编。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认识常见的颜色。

  2、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绿色、黄色、白色、蓝色、红色色纸;树叶、菊花、白云、蓝天、玫瑰图片。

  3、学具准备:红、黄、蓝、绿、白色卡纸片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导入:昨天我们有小朋友告诉老师,她可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今天老师请来了小朋友和你们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好不好?

  二、基本部分

  1.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1)通过欣赏课件,了解诗歌内容。

  ——刚才是谁和谁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

  ——颜色宝宝们都躲到哪里去了?为什么要躲到那里?

  ——我们用完整的语言说一说颜色宝宝是怎么玩游戏的?(出示场景图幼儿边找边说)

  2、再次欣赏并感受诗歌的意境:

  ——黑夜用手帕把太阳的眼睛蒙起来是什么时候?(晚上)

  ——黑夜解开手帕,太阳睁开眼睛又是什么时候?(白天)

  3、尝试仿编句子:

  (1)请小朋友想一想这些颜色宝宝还会躲在哪里?如:绿色除了躲在小草里还会躲在哪?(请幼儿根据图片进行仿编)

  (2)游戏:颜色宝宝捉迷藏

  四、延伸活动:

  在教师的带领下到户外玩颜色宝宝捉迷藏的游戏!

  捉迷藏教案 9

  设计意图:

  捉迷藏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每当孩子们玩到“捉迷藏”的游戏时,他们总是那么的兴奋、开心。散文诗《捉迷藏》正符合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在诗歌里作者将黑夜、太阳和各种颜色都赋予了生命,以轻松、明快的笔调描述了太阳被黑夜蒙住眼睛和各种颜色玩捉迷藏游戏的全过程。其结构简单,而且游戏性、趣味性强,非常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活动的内容要贴*幼儿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并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在组织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学*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要注意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与生活游戏之中。

  因此,围绕《捉迷藏》这一主题活动,紧扣教材,我设计了散文诗《捉迷藏》这一语言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散文诗,感受诗中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2、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学*使用诗中的语言回答问题。

  3、在游戏中,运用已有经验,拓展散文诗内容。

  活动准备:

  场景布置、颜色宝宝、太阳公公;幼儿人手一个颜色宝宝。

  活动过程:

  1、提问引出课题。

  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捉迷藏是怎么玩的呢?(一个人找,一个人藏,藏的时候,找的那个人就要把眼睛蒙起来。)

  王老师也想和我们小朋友一起玩一玩捉迷藏的游戏呢,(出示长长的手帕),看,我这里有一块长长的手帕,等一会儿我就用这块长长的手帕把眼睛蒙起来,等我数:一、二、三、四、你们就找一个地方静悄悄地躲起来。是怎样躲的?(静悄悄)等你们都躲好以后,看看王老师能不能找到你们。

  2、初步理解散文诗。

  (1)捉迷藏真好玩,有几个颜色宝宝他们也想和太阳公公捉迷藏呢。(出示颜色宝宝)

  (2)你想不想知道颜色宝宝和太阳公公是怎么玩捉迷藏的?一起来听一首好听的散文诗“捉迷藏”。(教师朗诵散文诗到“颜色宝宝赶紧找一个地方静悄悄地躲起来”。)

  (3)提问:颜色宝宝是怎么和太阳公公玩捉迷藏的?太阳公公是怎样数数的?(一起来学一学)太阳公公在数数的时候,颜色宝宝干什么了?颜色宝宝是怎样躲起来的?(静悄悄)谁来表演一下静悄悄的样子?

  (4)颜色宝宝会躲到哪里呢?我们继续往下听。教师朗诵:绿色躲在草丛里,黄色躲在菊花里。提问:你听到几个颜色宝宝藏起来了?他们藏在哪里?

  (5)提问:绿色宝宝为什么要躲在草丛里?黄色宝宝为什么躲在菊花里。

  师生小结:颜色宝宝躲在和它一样的颜色里,太阳公公就不容易找到。

  (6)你们猜一猜其他的颜色宝宝会躲在哪里,也不容易被太阳公公找到呢?

  (7)小朋友帮颜色宝宝想了这么多躲的地方,我们一起来听听它们到底躲在哪里了。(继续朗诵)

  3、完整欣赏散文诗,体会散文诗的优美。

  太阳公公到底有没有找到颜色宝宝呢?我们把这首好听的散文诗完整地听一遍,听听看太阳公公最后有没有找到颜色宝宝。(教师边在黑板上演示边完整朗诵散文诗)

  小结:太阳公公太厉害了,一下子把颜色宝宝都找出来了。

  4、游戏:捉迷藏。

  (1)颜色宝宝也想和小朋友来玩一玩捉迷藏呢,我们小朋友用什么把眼睛蒙起来呢?

  (2)老师朗诵:小朋友用双手把眼睛蒙了起来,数着一、二、三、四、颜色宝宝赶紧找一个地方躲起来。

  (3)请小朋友找颜色宝宝躲在哪里了,并说出:x色躲在xx里。

  小朋友真厉害,当你们把双手拿开,颜色宝宝们一下子就被你们找到了。

  (4)还有好多颜色宝宝也想玩捉迷藏的游戏呢,瞧,它们也来了。每个小朋友选一个喜欢的颜色宝宝,和旁边的好朋友说一说,你选的是什么颜色宝宝,它可以躲在什么地方?

  (5)带着颜色宝宝到外面去玩捉迷藏的游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教师为幼儿创造了宽松的环境,提供了幼儿许多说的机会,支持、鼓励他们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教师只是不断的抛出问题,如“太阳和颜色是怎么玩的?”“颜色宝宝还可以藏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颜色宝宝要藏在这些地方”引导幼儿一步步深入地理解诗歌内容。活动中我还注重了动静交替,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活动开始和结束都以游戏来进行,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

  捉迷藏教案 10

  【活动目标】

  1、观察绘本画面,尝试用“小黑藏在……”的句式讲述自己的发现。

  2、能在不同色彩、不同情境的图片画面中快速地找到小黑的位置。

  3、在游戏中快乐地去寻找,感受发现的'乐趣。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初步掌握简单的空间方位词汇;会玩“捉迷藏”的游戏。

  物质材料:《小黑捉迷藏》课件;“小黑”若干;盒子一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找小黑”,引发兴趣,了解小黑的基本特征。

  1、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新朋友,我们请它出来好吗?

  2、出示小黑:看看它长什么样?(圆圆的,黑黑的)它的名字就叫小黑。

  3、小黑最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它现在就藏在我们的教室里,请你们把它找出来,找到的孩子就回到座位上。

  4、你在哪里找到的小黑?(幼儿讲述)

  二、结合课件讲述故事,寻找小黑,感受猜想和发现小黑的乐趣。

  1、P1(盒子)小黑的家住在一个方方的盒子里,它要出来玩捉迷藏的游戏了。

  2、P2(草丛、瓢虫)小黑开始捉迷藏了,它藏在哪里?幼儿一起说“小黑藏在了瓢虫的小壳里。”

  3、P3(蜻蜓)“看看这是哪儿?”“小黑会藏在哪里呢?”“小黑藏在……”

  4、P4(乌云、小鸟)这次小黑又会藏在哪里呢?为什么要藏在这朵云里?颜色一样吗?一起说说“小黑藏在……”

  5、P5(汽车)如果你是小黑,你还会躲到哪里呢?我们来看看小黑和你们想的一样吗

  6、P6(西瓜)这次可以藏在哪里?为什么?一起说说“小黑藏在哪里?

  7、P7(盒子,有很多小黑)幼儿自由结伴猜猜、说说“小黑说每次都被小朋友找到了,这次它要找一个谁也找不到的地方,想想小黑会藏在哪里?”

  8、拉开图片中遮挡部分:原来小黑和它的好朋友藏在了一起,为什么不知道哪个是小黑呢?

  三、完整讲述故事,熟悉故事的主要内容。

  1、师幼一起讲述故事“让我们一起看看小黑都躲到了哪些地方?”

  2、讨论:“故事里的小黑藏在了那么多的地方,它藏在了哪里?”“如果你是小黑,还会躲到哪儿呢?”

  四、游戏“藏小黑,再找找别人的小黑。”

  1、请把你的小黑藏在一个不容易被人发现的地方,然后再去找找别人的小黑。

  2、说说你是在哪里找到的小黑?

  教学反思:

  绘本《小黑捉迷藏》语言活泼、形式新颖,从文本到绘图都非常具有趣味性,是一本让孩子们翻开第一页就会迫不及待地往下翻到最后一页的图书。绘本中的小黑像一个顽皮的小孩子,什么都想看一看?玩一玩?和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很像,他们天真可爱、活泼好动,喜欢新鲜有趣又神秘的事物,活动中的“捉迷藏”就是幼儿喜欢的游戏之一,幼儿对此充满着兴趣。

  活动开始的“找小黑”游戏,不仅让幼儿对神秘的小黑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也能在找小黑的过程中了解到小黑躲在和他一样颜色的地方不容易找到,为后面的观察、讲述环节做好铺垫。活动结束前的“藏小黑”又是对幼儿知识的一种巩固和衔接。整个活动也都是引导幼儿在和小黑玩捉迷藏的游戏中,快乐寻找、快乐发现和快乐学*,整个活动轻松、愉悦和有趣,体现出“在玩中学”的旨意。

  活动中的课件设计和运用十分巧妙和有效,不仅符合了活动内容中一个 “藏”的特点,而且操作性强。教师和幼儿可以通过拖动小黑到相应的地方,进行观察、比较,判断出最合适的位置,感知到物体与环境的关系,对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活动中引导幼儿认真、细致、全面地观察画面,让幼儿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运用已有经验问问小朋友小黑往哪里藏,说说小黑藏在了什么地方的短句,提高了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交往能力。


《捉迷藏》教案(二十)份(扩展2)

——捉迷藏幼儿教案(十)份

  捉迷藏幼儿教案 1

  1.在欣赏散文诗的基础上,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和拟人手法的运用,感受散文诗优美的意境。学*词:静悄悄。

  2.尝试运用已有经验,学*用“躲在__里”的句式进行创编,感受仿编诗歌带来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3.理解散文诗,感受大自然的缤纷色彩。

  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丰富的玩“捉迷藏”游戏的经验。

  物质准备:1.多媒体课件;红、黄、绿、紫、橙颜色标记每人一个。

  2.布置田野、花园、雪地、树林、大海等场景。

  重点:理解散文诗内容和拟人手法的运用,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

  难点:运用“躲在--里”的句式进行仿编。

  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怎么玩的?

  师:捉迷藏的游戏真好玩,太阳公公和颜色宝宝也喜欢玩,太阳公公会和哪些颜色宝宝玩这个游戏呢?

  二、欣赏散文诗,理解散文诗内容。

  (一)欣赏散文第一段。

  1.我们一起来看看太阳公公和颜色宝宝们是怎么玩的呢?(播放ppt1—4)

  2.他们是怎么玩的?是谁把太阳的眼睛蒙起来了?眼睛蒙起来是什么感觉?请你试一试。谁知道“太阳的'眼睛蒙起来”是什么时候呀?(晚上)

  颜色宝宝们是怎么躲起来的?(理解词:静悄悄)

  为什么要“静悄悄”地躲起来呢?

  (二)欣赏散文第二段。

  1.颜色宝宝们已经静悄悄地躲好了,你们知道他们都躲在哪里吗?(幼儿发挥想象大胆讲述)

  2.我们一起来看看,你猜对了吗?(播放ppt5—8)

  3.颜色宝宝们都躲到哪里去了?(学*用“躲在--里”的句式回答)

  4.为什么颜色要躲在--里?

  (三)欣赏散文第三段。

  1.颜色宝宝们都藏得好好的,太阳公公会找到它们吗?(播放ppt9—10)

  2.是谁把太阳的手帕解开了?太阳公公睁开眼睛又是什么时候呢?(白天)

  3.师小结:晚上黑黑的什么也看不见,到了白天什么都看见了,太阳公公一下子就把颜色宝宝们都找到了。

  (四)完整欣赏散文诗。

  1.太阳公公和颜色宝宝们玩捉迷藏真有趣,我们再来看一遍吧!

  2.这是一首散文诗,叫什么名字?你觉得散文中哪个地方最有趣?

  3.你们想不想也来说一遍?(幼儿跟随老师朗诵散文一遍)

  4.师小结:这首散文诗真好听,把太阳和黑夜说成了两个可爱的小朋友在和颜色宝宝玩捉迷藏的游戏,还告诉了我们白天和黑夜的区别,真有趣。

  三、游戏情境,尝试仿编。

  (一)尝试仿编。

  1.师:第二天,太阳公公又和颜色宝宝来玩捉迷藏的游戏了,看看这次有哪些颜色宝宝来玩呢?(紫色、橙色、绿色、红色、黄色)这些颜色宝宝会躲到哪里呢?(幼儿自由讨论)

  2.请幼儿用“躲在--里”的句式说一说,老师用简笔画的方式记下来。

  3.我们把这么多好听的句子一起放到散文里来念念吧!(把幼儿仿编的内容放到散文中集体朗诵一遍)

  (二)游戏“捉迷藏”

  1.师:现在我来当太阳公公,你们做颜色宝宝,我们一起来玩捉迷藏的游戏,请你选一个你喜欢的颜色宝宝,然后找个地方躲起来,看清楚你拿的是什么颜色,游戏时要躲到田野、花园、雪地、树林、大海这五个场景中,而且要静悄悄地去躲,想一想躲到哪里才不会被“太阳公公”发现。

  2.开始游戏:教师蒙上眼睛说:1、2、3、4、5,幼儿躲起来,教师找,找到后问:“__颜色宝宝躲在哪里?”幼儿答:“__颜色宝宝躲在__里!”

  捉迷藏幼儿教案 2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说短句“小动物躲在××(地方)”,正确使用方位词:里、外、上、下。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课件:趣味练*--寻找隐藏的画。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情景表演,激发幼儿兴趣。

  请几个小朋友藏起来,分别学小动物的叫声。

  教师:小朋友,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谁在叫?小动物们躲在什么地方呢?我们把他找出来好吗?

  2、请小朋友听声音,把藏起来的“小动物”找出来。

  (二)展开。

  1、出示课件:寻找隐藏的小动物。

  教师:小动物在和我们玩儿捉迷藏呢,小朋友你们看看这幅画漂亮的画里,就藏着这些小动物,是哪些小动物呢?

  2、幼儿通过观察,找出五种小动物,并说明理由。

  教师:你怎么知道这是大象?从哪儿看出来的,它藏在了哪里?

  (1)幼儿回答,并说明理由。教师注意引导幼儿讲述完整。

  (2)教师操作画面,让隐藏的小动物走出来。

  3、课件游戏:寻找隐藏的画。

  (1)教师:刚才小朋友观察的很仔细,通过观察,把藏起来的'小动物都找到了。又有一些小动物玩捉迷藏的游戏,小朋友们你还能找到它们吗?

  (2)教师操作图画,幼儿描述。

  引导幼儿完整描述小动物玩捉迷藏的过程,“小鸟藏在花丛里”“鸵鸟藏在椅子下”“乌龟藏在书包上”

  4、请幼儿玩捉迷藏,其他幼儿描述找出该幼儿。

  三、结束。

  教师:小动物们玩累了,要回家休息了,有时间咱们在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好吗?

  捉迷藏幼儿教案 3

  活动目标:

  1、运用剪、画、贴等技能,尝试利用废旧纸杯制作充气小动物。

  2、体验手工制作活动带来的乐趣,萌发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人手1个纸杯(纸杯上戳上洞)、保鲜袋、吸管、人手一把剪刀、记号笔、双面胶。

  2、三个范品。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出示三个隐藏的充气玩具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个好朋友,他们都很顽皮,和我们玩捉迷藏呢!现在老师就要请三个小朋友上来把它们请出来吧!

  2、请3个小朋友上来讲充气小动物吹出来。

  师:看,我们把小动物请出来了,是谁呀?(小兔子、小猪)

  二、观看制作视频,了解制作步骤

  1、请幼儿尝试说一说制作步骤。

  师:你们喜欢这3个好朋友吗?你们谁来说一说你觉得他们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2、播放制作视频

  (1)利用各种彩纸,画出小动物的耳朵、眼睛、鼻子、嘴巴,并用剪刀减下来。

  (2)取出一个保鲜袋,*铺在桌上,将剪好的耳朵、眼睛、鼻子、嘴巴贴在袋子的相应位置。

  (3)拿出一次性杯子,在杯口贴上一圈双面胶,将保鲜袋口套在黏在杯口一圈,注意要轻一点,不要把保鲜袋给撕破,贴的要密一点,防止漏气哦。

  (4)最后将准备好的吸管**杯身上的洞洞,就完成了。

  3、引导幼儿回忆操作步骤

  (1)师:刚刚我们看了充气小动物的制作过程,谁来说一说制作充气小动物需要哪些材料?(一个纸杯、保鲜袋、彩纸、剪刀)

  (2)师:刚刚看了操作过程,谁还记得制作过程中有哪些步骤顺序呢?(请幼儿来给操作步骤排排序,带领幼儿回忆)

  (3)出示更多的充气小动物的范例。

  4、欣赏更多纸杯小人的范作。

  三、组织幼儿操作并巡回指导

  1、师:我们都知道了充气小动物的制作步骤和顺序,你们想制作自己的充气小动物吗?老师就在后面为你们准备了材料哦,你们等会小朋友去找到你们的组,然后开始制作你们的充气玩具吧!

  2、提出注意要求:制作充气小动物的时候,先画、剪出小动物的眼鼻嘴,在贴保鲜膜的时候要注意贴的`要紧密,并且要小心不要弄破。等会播放音乐开始操作,音乐结束,每个小朋友就依次将自己的作品交到前面来。

  四、展示作品及评价

  1、请个别幼儿上前来展示自己的充气小动物

  师:我们的充气小动物都做好了吗?谁来展示一下你的小动物!

  五、活动延伸

  师:我们的充气小动物都非常漂亮,等会我们一起拿着我们的好朋友去玩耍吧!

  捉迷藏幼儿教案 4

  设计意图

  游戏是幼儿学*的主要方式,“捉迷藏”是孩子们经常玩的游戏之一,不管玩多少次,他们总是意犹未尽。《捉迷藏》这篇散文正适合幼儿的这一兴趣特点,将黑夜、太阳和各种颜色都赋予了生命,变成了一群宝宝一起玩捉迷藏游戏。

  活动目标

  1、理解颜色对应关系,感受散文的趣味性。

  2、能够专心倾听散文,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能用“xx躲在x颜色里”的句式进行散文仿编。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1、利用太阳的模型,创设“自由发言”情境。

  2、利用自制动态ppt,创设“观察表述”情境。

  3、利用音乐“幸福时光”和课件,创设“快乐倾听”情境。

  4、利用红色、黄色、蓝色、绿色、草丛、枫叶、蓝天和菊花头饰,创设“快乐表演”情境。

  5、利用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白色、黑色卡片,创设“快乐游戏”情境。

  活动重点

  有感情朗诵散文,能用“xx躲在x颜色里”的句式进行散文仿编。

  活动难点

  专心倾听散文,理解颜色对应关系。

  活动过程

  情境创设一:利用“自由发言”情境,激发幼儿学*兴趣。

  师:小朋友们*时喜欢玩什么游戏?

  情境创设二:利用“观察表述”情境,出示动态ppt了解颜色对应。

  师:1、颜色宝宝们分别藏在了哪里?为什么会藏在那里?

  小结:颜色宝宝要躲在与自己颜色相*或一样的地方,才不容易被太阳发现。

  情境创设三:利用“快乐倾听”情境,引导幼儿了解散文,感受散文的趣味性。

  播放音乐,引导幼儿集中精力倾听散文,在脑海里想象散文中颜色宝宝玩游戏时的快乐画面。

  情境创设四:利用“快乐表演”情境,体验表演散文时的快乐。

  幼儿自选头饰根据散文内容进行表演。当说到x颜色躲在XX里时,带颜色头饰的幼儿要藏在相应图片头饰的小朋友的后面,开心表演散文。

  情境创设五:利用“快乐游戏”情境,鼓励幼儿参与活动在游戏中仿编散文。

  游戏方法:每位几位幼儿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颜色卡片,来扮演颜色宝宝,老师扮演太阳。播放动听音乐,小朋友悄悄躲到教室的某个角落,音乐结束太阳照到小朋友时,小朋友站起来大声说:“x颜色躲在xx里”。

  活动延伸

  到户外与真正的太阳玩“捉迷藏”的游戏。

  附:

  捉迷藏

  黑夜用长长的手帕,把太阳的眼睛蒙起来了,趁它还在数着:一、二、三、四……颜色们赶紧躲起来。绿色躲在草丛里,黄色躲在菊花里,红色躲在枫叶里,蓝色躲在天空里……大家都躲好了,黑夜就把手帕解开,太阳睁开眼睛,一下子就把它们都找出来啦!

  活动总结

  活动中我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运用PPT课件引导幼儿理解颜色对应的关系,为幼儿的表述提供了直观的依据。在“观察表述”情境中利用课件出示绿、黄、红、蓝四种颜色宝宝,同时还出现了草丛、菊花、枫叶、天空的图片,请幼儿观察图片后猜测:绿色宝宝会藏在哪里?艺煊说:“藏在天空里。”家旭说:“绿色会藏在枫叶里。”当我点击绿色时,绿色藏进了草丛里。孩子们惊喜的说:“绿色不见啦!”因为幼儿不知道颜色宝宝是按照颜色对应的关系藏起来的,全凭猜测,所以刚才的回答五花八门。请幼儿猜测红色会藏在哪里时,家乐说:“红色会藏在枫叶里。”浩然说:“红色会藏在菊花里。”依琳说:“红色会藏在枫叶里。”可以看出此时有一部分幼儿已经有了颜色对应的意识,但还是有一部分幼儿不明白。当我点击红色,红色藏进了枫叶里,我问幼儿:“为什么红色藏进枫叶里?”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因为枫叶也是红色的。”在讨论“黄色会藏进哪里”时,孩子们都指着菊花,很确定地说:“肯定会藏进菊花里。”最后他们也正确的说出蓝色藏进天空里。动态的课件不仅可以吸引幼儿的兴趣,而且更容易使幼儿理解。通过四次验证孩子们已经能够理解颜色宝宝是按照颜色对应的关系来藏起来的。最后的小结帮助幼儿总结归纳,引导幼儿更明确颜色对应的意思。

  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在感受散文的优美外,我还设计了“快乐游戏”的情境鼓励幼儿仿编散文,在游戏中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想象,勇敢表达,巩固对散文的理解和运用。散文中的太阳是用数数的方式来与颜色宝宝们做游戏,但是我选择了用音乐的方式。因为优美的音乐不仅可以给使幼儿放松心情同时也可以营造一种优美的意境。游戏中每次暂停的时间不同,这样还可以锻炼幼儿仔细倾听的能力。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捉迷藏幼儿教案 5

  1.在欣赏散文诗的基础上,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和拟人手法的运用,感受散文诗优美的意境。学*词:静悄悄。

  2.尝试运用已有经验,学*用“躲在__里”的句式进行创编,感受仿编诗歌带来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3.理解散文诗,感受大自然的缤纷色彩。

  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丰富的玩“捉迷藏”游戏的经验。

  物质准备:1.多媒体课件;红、黄、绿、紫、橙颜色标记每人一个。

  2.布置田野、花园、雪地、树林、大海等场景。

  重点:理解散文诗内容和拟人手法的运用,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

  难点:运用“躲在--里”的'句式进行仿编。

  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怎么玩的?

  师:捉迷藏的游戏真好玩,太阳公公和颜色宝宝也喜欢玩,太阳公公会和哪些颜色宝宝玩这个游戏呢?

  二、欣赏散文诗,理解散文诗内容。

  (一)欣赏散文第一段。

  1.我们一起来看看太阳公公和颜色宝宝们是怎么玩的呢?(播放ppt1—4)

  2.他们是怎么玩的?是谁把太阳的眼睛蒙起来了?眼睛蒙起来是什么感觉?请你试一试。谁知道“太阳的眼睛蒙起来”是什么时候呀?(晚上)

  颜色宝宝们是怎么躲起来的?(理解词:静悄悄)

  为什么要“静悄悄”地躲起来呢?

  (二)欣赏散文第二段。

  1.颜色宝宝们已经静悄悄地躲好了,你们知道他们都躲在哪里吗?(幼儿发挥想象大胆讲述)

  2.我们一起来看看,你猜对了吗?(播放ppt5—8)

  3.颜色宝宝们都躲到哪里去了?(学*用“躲在--里”的句式回答)

  4.为什么颜色要躲在--里?

  (三)欣赏散文第三段。

  1.颜色宝宝们都藏得好好的,太阳公公会找到它们吗?(播放ppt9—10)

  2.是谁把太阳的手帕解开了?太阳公公睁开眼睛又是什么时候呢?(白天)

  3.师小结:晚上黑黑的什么也看不见,到了白天什么都看见了,太阳公公一下子就把颜色宝宝们都找到了。

  (四)完整欣赏散文诗。

  1.太阳公公和颜色宝宝们玩捉迷藏真有趣,我们再来看一遍吧!

  2.这是一首散文诗,叫什么名字?你觉得散文中哪个地方最有趣?

  3.你们想不想也来说一遍?(幼儿跟随老师朗诵散文一遍)

  4.师小结:这首散文诗真好听,把太阳和黑夜说成了两个可爱的小朋友在和颜色宝宝玩捉迷藏的游戏,还告诉了我们白天和黑夜的区别,真有趣。

  三、游戏情境,尝试仿编。

  (一)尝试仿编。

  1.师:第二天,太阳公公又和颜色宝宝来玩捉迷藏的游戏了,看看这次有哪些颜色宝宝来玩呢?(紫色、橙色、绿色、红色、黄色)这些颜色宝宝会躲到哪里呢?(幼儿自由讨论)

  2.请幼儿用“躲在--里”的句式说一说,老师用简笔画的方式记下来。

  3.我们把这么多好听的句子一起放到散文里来念念吧!(把幼儿仿编的内容放到散文中集体朗诵一遍)

  (二)游戏“捉迷藏”

  1.师:现在我来当太阳公公,你们做颜色宝宝,我们一起来玩捉迷藏的游戏,请你选一个你喜欢的颜色宝宝,然后找个地方躲起来,看清楚你拿的是什么颜色,游戏时要躲到田野、花园、雪地、树林、大海这五个场景中,而且要静悄悄地去躲,想一想躲到哪里才不会被“太阳公公”发现。

  2.开始游戏:教师蒙上眼睛说:1、2、3、4、5,幼儿躲起来,教师找,找到后问:“__颜色宝宝躲在哪里?”幼儿答:“__颜色宝宝躲在__里!”

  捉迷藏幼儿教案 6

  活动目标

  1、了解花螳螂、枯叶蝶、竹节虫等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2、产生进一步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ppt:花螳螂、枯叶蝶、竹节虫等动物的图片;小昆虫头饰若干;用于捉迷藏的道具若干。

  教学重难点:

  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原理以及方法。

  理解保护色,知道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

  活动过程

  1、游戏方式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那谁能来说一说捉迷藏是怎样玩的?小朋友们说的真完整,看来大家对这个游戏是非常的熟悉,怎么样,想不想玩啊?那不如我们现在就来玩玩这个游戏吧。

  师:请小女生负责藏,小男生负责找。小女生可以藏在我们活动室的任何一个地方,但是大家一定要记住不要都挤在一起,这样很容易被发现哦。好了,小女生准备好了吗?请你们快速安静地走到自己选择的地方……好了,小男生出发吧,看谁能第一个找到小女生。

  (根据现场情况,若女生全部被找出,就请男生说说你是怎样找到这位小朋友的?若有个别女生藏的隐蔽,没有被找出,那就请该小朋友讲一讲自己是如何藏起来的,为什么要这样藏?教师根据情况总结)

  师:这个小游戏真的太好玩了,老师小时候也经常玩呢,不过呀我还要告诉小朋友们一个秘密,不但我们喜欢玩捉迷藏,你们知道吗,小昆虫也非常喜欢这个游戏呢,而且它们捉迷藏的功夫可咱们高明多了,不信你们看(播放课件)

  2、寻找不易发现的昆虫

  师:小朋友,这幅画面上藏着8种小昆虫,你们发现它们了吗?请你说出它的名字吧。(相对容易找出的昆虫)老师根据幼儿找到的昆虫数量,提问:8只昆虫中我们找到了X只,还有几只没有找到呢?(幼儿计算)咦,我好像听到什么声音了,快听,原来是竹节虫在说话,它说小朋友怎么还没有发现它们呢。快,大家再好好找找它在哪呢?(此处可根据情况适当引导)呀,竹节虫原来在这里啊。那么还有谁没找到呢?请小朋友们根据刚才的方法再找找(若幼儿找不出,教师就出示枯叶蝶、花螳螂等图片,引导幼儿根据图片来寻找)

  3、老师设疑,引导幼儿寻找答案

  师:这下我们总算把8只小昆虫都找到了,不过刚才我们为什么没发现这些小昆虫呢?为什么看不出它是一只昆虫?它们躲在哪里了呢?它们身上的颜色与周围的环境有什么联系?

  根据幼儿回答总结:因为它与周围的`植物颜色非常接*,所以不仔细就看不出它是一只昆虫。师:那昆虫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让我们通过一个小故事来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吧。

  4、讲述科学小知识《捉迷藏的昆虫》,认识昆虫的保护色。

  教师配乐介绍:昆虫有自己的敌人,许多小鸟都非常喜欢吃昆虫,小鸟飞得快,一下子就会捉住昆虫,昆虫常常想办法保护自己,让小鸟找不到自己。

  (此处放课件:介绍花螳螂、枯叶蝶、木枝虫)

  你看花螳螂刚生下来的时候,还是幼虫。它躲在花朵的中间,就像花蕊,小鸟怎么也找不到它。枯叶蝶就像一片儿破叶子,它停在树上和叶子非常像。小鸟飞过来,看不见它,就又飞走了。你再看看竹节虫,它爬到树枝上,停在那里,就像小枝干。要是不仔细看,谁也找不着它。如果没有这样的本领,昆虫就很容易被它的敌人吃掉。

  看完课件提问:小鸟为什么找不到花螳螂、枯叶蝶、竹节虫?小朋友,想一想,昆虫的这种保护自己的方法叫什么呢?

  教师总结:昆虫本领真大,为了保护自己,它们会把身体变得和身边环境的颜色一样,我们把昆虫的这种本领叫“保护色”。如果没有这样的本领,昆虫就容易被它的敌人吃掉。

  5、师幼交流,了解几种常见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

  师:在大自然中,很多昆虫和小动物都会用保护色保护自己,当然还有些小动物它们还有一些奇特的自我保护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ppt:壁虎、乌龟、乌贼、刺猬、变色龙、黄鼠狼)引导幼儿说出常见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教师根据情况总结。

  师:怎么样,小动物们这种自我保护的本领是不是很厉害啊?在大自然中,几乎每种动物,每种昆虫都有自己的敌人,不过呀幸好这些小动物,小昆虫都有一套自我保护的方法。小小的昆虫都能用如此聪明的方法来保护自己,让自己更好地生存下去,那我们伟大的人类当然就更不能落后了。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其实啊生活当中我们人类也模仿了小动物“保护色”的本领而设计出了迷彩服,大家看(***迷彩服的图片)他们是谁?为什么要穿成这样?他们脸上是什么?为什么要化成这样?

  教师总结:原来***为了保护自己,迷惑敌人,他们就利用了昆虫的这种“保护色”的本领来掩饰自己,使敌人不容易发现咱们。除此之外呢,***作战时用到的**还有在野外住宿用到的帐篷都是根据这个原理来设计的(引导幼儿观看图片)。看来“保护色”这个本领不但能保护小昆虫,而且对我们人类的帮助也是非常大的。不如,我们就利用小昆虫的保护色这个本领来玩个游戏吧。

  6、游戏“小昆虫做迷藏”巩固昆虫保护自己的本领

  师:老师这里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很多的头饰,有小昆虫也有花朵、大树之类的,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头饰,随音乐跳舞。(创设情境,老师扮演小鸟)当小鸟出现时,小昆虫要立刻藏起来。(找一种与自己衣服颜色相*的东西或衣服相*的伙伴可以拥抱一起,也可以根据自己所戴头饰选择相应的地方藏起来。)

  两遍游戏之后讨论:刚才小鸟为什么都没有发现咱们?你藏在了哪?为什么要藏在那儿?

  7、活动延伸

  结束:刚才我们都是用了保护色保护了自己,其实啊有关于小动物和小昆虫的秘密还有很多很多,请小朋友在*时的生活中继续观察昆虫,继续探讨昆虫的秘密吧。

  活动反思

  纵观本次活动,各个环节都是围绕着目标层层递进地展开。我以游戏的形式贯穿活动始终,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获得发展。从幼儿的参与情况及其反应来看,本次活动设定的目标还是比较合理的,幼儿也都能达到预设目标。这个活动所传授的知识点,由于幼儿*时接触的比较少,所以他们比较感兴趣;另外活动中课件的制作、电脑的使用,都能很好地吸引幼儿,整个活动从头到尾,幼儿的参与性都是比较高的,尤其是最后一个环节,再次利用游戏将本节活动的核心内容提升,并与开头的游戏相呼应,使幼儿在愉快而又轻松的氛围下达到了预设目标要求。我相信,通过这个活动,能让幼儿真正体验在活动中享受学*乐趣。当然,在活动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如在活动过程中,我总是急切地想告诉幼儿答案,没有让幼儿尽情地回答;环节设计方面,感觉还是不够新颖,这些都需要我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继续完善。

  捉迷藏幼儿教案 7

  设计意图:

  小班孩子在表达时常常把一些方位词混淆,而且在交流、表现这些方面还不够大胆、大方,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们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如纸箱、桌子、雨伞等)和幼儿共同创设多样的语言情境,让孩子在提供的情境中积极互动,学*正确使用上、下、前、后、里等方位词不断获得新的语言经验,成为主动探求并积极参与语言加工的创造者。

  教案目的:

  1、能在中正确掌握空间方位词:上、下、前、后、里。

  2、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乐于和同伴交流,大胆地表现自己。

  教案准备:

  1、森林场景、小动物玩具若干

  2、课前与幼儿一起自制小猫胸饰若干

  3、学*歌曲“找小猫”

  教案过程:

  一、以到森林游玩,音乐进场。

  二、学*正确使用方位词:

  (一)寻找小动物:“找找小动物们在哪里?”

  1、引导幼儿学*正确使用方位词。

  2、鼓励幼儿认真观察,大胆讲述。

  (二)寻找猫宝宝胸饰

  “那我们先去找找我们自己做的猫宝宝胸饰藏在哪里了,每个宝宝找一个胸饰,找到的宝宝自己将胸饰戴好,然后坐在草地上告诉同伴你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猫宝宝胸饰的。”

  1、请幼儿自由寻找并且鼓励幼儿和伙伴交流。

  2、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在哪找到猫宝宝胸饰的?

  三、“捉迷藏”:

  1、交代规则:

  “宝宝们听到音乐响起来了就在森林里找一个舒服的地方躲起来,等音乐停下来时,宝宝们就要躲好了。妈妈来找你们时被妈妈找到的宝宝要告诉妈妈你躲在什么地方?会完整告诉妈妈躲在哪里的宝宝,妈妈奖励他一个大苹果。没有被妈妈找到的宝宝要继续躲好不要发出声音。

  2、师幼共同

  提问:刚才宝宝们躲在哪里?(引导幼儿说完整的话,并能用正确的方位词大胆地表述)

  四、结束部分

  “宝宝们今天玩得开心吗?现在天黑了,我们坐车回家吧!”

  捉迷藏幼儿教案 8

  1.在欣赏散文诗的基础上,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和拟人手法的运用,感受散文诗优美的意境。学*词:静悄悄。

  2.尝试运用已有经验,学*用“躲在__里”的句式进行创编,感受仿编诗歌带来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3.理解散文诗,感受大自然的缤纷色彩。

  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丰富的玩“捉迷藏”游戏的经验。

  物质准备:1.多媒体课件;红、黄、绿、紫、橙颜色标记每人一个。

  2.布置田野、花园、雪地、树林、大海等场景。

  重点:理解散文诗内容和拟人手法的运用,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

  难点:运用“躲在--里”的句式进行仿编。

  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怎么玩的?

  师:捉迷藏的游戏真好玩,太阳公公和颜色宝宝也喜欢玩,太阳公公会和哪些颜色宝宝玩这个游戏呢?

  二、欣赏散文诗,理解散文诗内容。

  (一)欣赏散文第一段。

  1.我们一起来看看太阳公公和颜色宝宝们是怎么玩的呢?(播放ppt1—4)

  2.他们是怎么玩的?是谁把太阳的眼睛蒙起来了?眼睛蒙起来是什么感觉?请你试一试。谁知道“太阳的眼睛蒙起来”是什么时候呀?(晚上)

  颜色宝宝们是怎么躲起来的?(理解词:静悄悄)

  为什么要“静悄悄”地躲起来呢?

  (二)欣赏散文第二段。

  1.颜色宝宝们已经静悄悄地躲好了,你们知道他们都躲在哪里吗?(幼儿发挥想象大胆讲述)

  2.我们一起来看看,你猜对了吗?(播放ppt5—8)

  3.颜色宝宝们都躲到哪里去了?(学*用“躲在--里”的句式回答)

  4.为什么颜色要躲在--里?

  (三)欣赏散文第三段。

  1.颜色宝宝们都藏得好好的,太阳公公会找到它们吗?(播放ppt9—10)

  2.是谁把太阳的手帕解开了?太阳公公睁开眼睛又是什么时候呢?(白天)

  3.师小结:晚上黑黑的什么也看不见,到了白天什么都看见了,太阳公公一下子就把颜色宝宝们都找到了。

  (四)完整欣赏散文诗。

  1.太阳公公和颜色宝宝们玩捉迷藏真有趣,我们再来看一遍吧!

  2.这是一首散文诗,叫什么名字?你觉得散文中哪个地方最有趣?

  3.你们想不想也来说一遍?(幼儿跟随老师朗诵散文一遍)

  4.师小结:这首散文诗真好听,把太阳和黑夜说成了两个可爱的小朋友在和颜色宝宝玩捉迷藏的`游戏,还告诉了我们白天和黑夜的区别,真有趣。

  三、游戏情境,尝试仿编。

  (一)尝试仿编。

  1.师:第二天,太阳公公又和颜色宝宝来玩捉迷藏的游戏了,看看这次有哪些颜色宝宝来玩呢?(紫色、橙色、绿色、红色、黄色)这些颜色宝宝会躲到哪里呢?(幼儿自由讨论)

  2.请幼儿用“躲在--里”的句式说一说,老师用简笔画的方式记下来。

  3.我们把这么多好听的句子一起放到散文里来念念吧!(把幼儿仿编的内容放到散文中集体朗诵一遍)

  (二)游戏“捉迷藏”

  1.师:现在我来当太阳公公,你们做颜色宝宝,我们一起来玩捉迷藏的游戏,请你选一个你喜欢的颜色宝宝,然后找个地方躲起来,看清楚你拿的是什么颜色,游戏时要躲到田野、花园、雪地、树林、大海这五个场景中,而且要静悄悄地去躲,想一想躲到哪里才不会被“太阳公公”发现。

  2.开始游戏:教师蒙上眼睛说:1、2、3、4、5,幼儿躲起来,教师找,找到后问:“__颜色宝宝躲在哪里?”幼儿答:“__颜色宝宝躲在__里!”

  捉迷藏幼儿教案 9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初步唱准切分音和休止符。

  2.在歌曲情境的提示下,学*歌唱游戏的玩法。

  3.在游戏过程中能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追逃时注意安全。

  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5.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1.眼罩一个

  2.幼儿围坐成圆形。

  活动过程:

  1.教师讲故事,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玩歌唱游戏的兴趣。

  (1)教师:有一只小老鼠,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他蒙上了眼睛,走进房间,东摸摸、西摸摸,摸到了小伙伴的尾巴,就又蹦又跳,开心极啦!

  (2)教师:看看我这只小老鼠是怎么找到小伙伴的哦!

  2.教师边演唱歌曲,边示范游戏玩法,幼儿观察并初步熟悉歌词内容及歌曲旋律。

  (1)教师清唱歌曲两遍,示范游戏玩法,幼儿观察。

  (2)教师第三遍演唱歌曲,示范游戏玩法,引导幼儿了解歌曲结束时的对话。

  (3)教师第四遍演唱歌曲,示范游戏玩法,引导幼儿了解结束时两个小伙伴要做亲热的动作。

  (4)教师第五遍演唱歌曲,引导幼儿了解完整的游戏玩法。

  3.在教师的带领下,个别幼儿尝试摸小伙伴。

  4.引入猫捉老鼠的游戏情境,调动幼儿游戏的兴趣。

  (1)老师示范游戏玩法,幼儿观察。

  教师:房间里除了老鼠,还会有谁呢?

  老师继续示范玩游戏,幼儿观察。

  (2)引导幼儿用手指动作表现老鼠尾巴、猫尾巴。

  教师:如果请你用手指表现小老鼠洗洗的尾巴,可以怎么做?

  教师:怎么用手指表现小猫粗粗的尾巴呢?

  (3)在老师的带领下,幼儿尝试游戏。

  师幼共同游戏,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教师如何摸尾巴。

  5.幼儿完整玩游戏。

  小百科:蒙目相捉或寻找躲藏者的游戏。也称捉迷藏。

  捉迷藏幼儿教案 10

  活动目标:

  1、感受艾玛的体色和大森林的关系。

  2、获得动物体色是保护色的经验。

  3、萌发对动物的兴趣,乐意亲*小动物。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5、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每人一张大象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引起兴趣。

  1、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件礼物,是什么礼物呢?

  2、什么是捉迷藏?

  师:今天艾玛和小动物一起捉迷藏,你们看看艾玛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怎么玩游戏的。

  二、观看课件,分段理解故事。

  1、艾玛可能会躲在什么地方呢?小鸟找到艾玛了吗?

  2、小鸟发现了谁?它为什么一下就发现了熊猫和七星瓢虫?

  小结:原来我们发现一个秘密,这些小动物都找了一个颜色跟自己身体很接*的地方躲起来,这样就不容易被发现了。小动物们也就是利用这个本领来保护自己,躲避天敌。

  4、故事中的艾玛可以去哪些地方躲一躲?

  5、在生活当中,艾玛还可以去哪些地方躲一躲?

  三、拓展

  1、观看图片中有谁躲起来来了?他们躲的好吗?

  2、小结:原来***叔叔也是向动物学来的本领,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也是从动物那学到的本领,我们回去再发现发现。

  四、帮助艾玛的朋友躲起来。

  1、出示大象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你喜欢哪只大象?为什么喜欢它?它们身上的颜色怎么样?

  小结:原来这些大象身上的颜色都是相*色。

  2、请你们去想办法,让艾玛的朋友躲起来。

  3、展示幼儿作品。说说哪知大象藏的最好,哪知大象最容易被发现?为什么?

  活动反思:

  听到捉迷藏,孩子们可开心了,但对于怎样藏才安全?怎样藏才不容易被找到?幼儿的经验明显不足。在阅读图书环节中,幼儿能够通过画面信息,很清楚的知道艾玛躲在什么地方,并说出大象所在的'位置,如大象藏在彩色树的后面等等。图画中的地方都是幼儿能直观感受的,因而幼儿比较容易理解,学*的兴趣也比较浓,课堂气氛较为活跃。故事的结局也颇有幽默感,孩子们对这个结局兴趣盎然,津津乐道。整个活动中,幼儿积极性强,但是孩子们都抢着说,想第一个公布答案,显得课堂秩序有些混乱。


《捉迷藏》教案(二十)份(扩展3)

——小兔捉迷藏教案(五)份

  小兔捉迷藏教案 1

  活动目标

  1、通过学*,让幼儿掌握×××的节奏型;

  2、用游戏的方式,让小朋友爱上音乐游戏,感知音乐游戏的快乐;

  3、训练小朋友的角色意识及良好的倾听能力。

  4、培养幼儿清楚表述和大胆表演的能力。

  5、体会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椅子摆成半圆形、音乐、兔子玩偶、手鼓(事先放在椅子下面)人手一个、装乐器的篮子一个、小兔子头饰一人一个,篮子3个(装有胡萝卜、白萝卜、小白菜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我的小手真能干。瞧!芳芳老师的手在干什么?

  2、教师:请你也拿出小手,我们一起来拍一拍;

  3、教师拍手后幼儿跟着老师拍;

  4、带幼儿熟悉过后情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拍手;

  5、教师拍手念儿歌:拍手两次(小白兔),放腿上;拍手两次(白又白);拍手两次(两只耳朵),放腿上;拍手两次(竖起来),放腿上;拍手两次(爱吃萝卜),放腿上;拍手两次(爱吃菜),放腿上;拍手两次(蹦蹦跳跳),放腿上;拍手两次(真可爱),放腿上。第一次老师坐在椅子上与小朋友拍手,第二次老师站起来巡视小朋友拍手情况并拍手,引导小朋友感知×××的节奏;

  6、变换:拍手两次,放腿上(小白兔);拍手两次,放腿上(白又白);拍手两次,放腿上(两只耳朵);拍手两次,放腿上(竖起来);拍手两次,放腿上(爱吃萝卜);拍手两次,放腿上(爱吃菜);拍手两次,放腿上(蹦蹦跳跳);拍手两次,放腿上(真可爱)。

  (二)小兔子学走路

  1、教师:刚才的儿歌实在是太好听了。今天呀,老师还带来了一首小白兔的音乐(出示兔子玩偶):小兔子去树林玩(拿出一棵树),小兔子一会儿从树林里钻出来玩,一会儿又躲进树林里。待会儿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音乐,听一听小兔子什么时候从树林里出来玩,什么时候躲进树林里面了;

  2、教师提问:拿出你们的小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兔子是怎么样走路的呢?

  3、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小朋友将两只手变成小兔子放在胸前,根据音乐的提示玩游戏;

  4、教师:小兔子是怎么样出来看一看的呀?小兔子是怎样走一走的呢?

  (三)小兔跑到铃鼓上了

  1、教师:小兔跑到铃鼓上了,来,把你们椅子下面的铃鼓拿出来,看一看;

  2、教师:小手拍一拍,看老师手势"收",小朋友立马收住铃鼓不能拍了。一起来试试看:使劲的拍一拍(幼儿使劲拍),收(幼儿收住乐器);轻轻的拍一拍(幼儿轻轻的拍一拍),收(幼儿收住乐器);

  3、反复练*几次后,教师:小兔子就是这样"哒哒哒哒,看一看;哒哒哒哒,看一看"走的;

  4、教师:接下来,我们就跟着音乐来跟小兔子玩游戏吧;

  5、播放音乐,跟着音乐一起和小兔子做游戏,听到音乐转变后教师提示小朋友"小兔子要休息一会儿啦";

  6、教师:刚刚小朋友的表现太棒了,都用铃鼓和小兔子玩游戏啦,也知道什么时候小兔子出来走一走,什么时候小兔子躲起来,什么时候小兔子休息了。现在请男宝宝把铃鼓放进篮子里面,再请女宝宝把铃鼓放进篮子里面来。

  (四)小兔子玩游戏

  1、教师:小兔子要去玩游戏了,我们也变成小白兔,一起去看一看;

  2、教师:想要变成小白兔的小朋友要用耳朵听:一会儿我们玩游戏的时候小朋友要听音乐,音乐会提醒小白兔什么时候看一看,什么时候出来玩游戏,音乐结束了小朋友要摆一个造型哦;

  3、教师给小朋友戴头饰,蹲在椅子后面,听音乐游戏。

  (五)小兔子爱食物

  1、教师:小兔子玩累了,该吃饭了。哇塞,新鲜的食物来咯,睁大你的眼睛,一起来看看有什么吧(分别展示装有白萝卜、胡萝卜、小白菜的篮子);

  2、教师一边将三种食物分发在幼儿椅子旁,一边把椅子稍稍聚拢留出空隙;

  3、教师:这么多好吃的食物,你们想去吃吗?那就请你们变成小白兔吧,一起听听看,这一次小白兔在什么时候走一走,什么时候吃食物,什么时候出来玩一玩;

  4、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并蹲在相应的食物后面,根据音乐做出走一走、跳一跳的动作。

  结束活动

  1、教师:小兔子吃饱啦,这下子小白兔就更加有力气玩游戏啦,你们想一起去吗?

  2、带领小朋友找小兔子玩偶,没找到后教师告诉小朋友:原来小白兔是去找他的妈妈去了,下次再去看卡他吧。小白兔再见!

  教学反思:

  本活动设计以“捉迷藏”的游戏情节贯穿始终,既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又满足了幼儿以角色身份参与活动的愿望。让幼儿感受音乐和动作的关系;最后,播放录音,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做动作,从而逐步帮助幼儿熟悉和掌握音乐的节奏和动作的要领。

  小兔捉迷藏教案 2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旋律与结构,学*按节奏协调地做蹦跳步。

  2、启发幼儿创编花的不同姿态。

  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兔和兔妈妈的头饰

  2.音乐《飞飞曲》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熟悉乐曲的旋律与结构,学*按节奏协调地做蹦跳步

  难点:启发幼儿创编花的不同姿态。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跟着钢琴弹奏边唱边进入教室《开火车》

  二、进行部分

  1.教师启发幼儿用身体不同姿态创编“花”的造型

  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开着小火车去公园玩吧!

  提问:看!草地上开了许多美丽的花,花是什么样子的呀?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2.小兔子出场并引导幼儿欣赏音乐a段

  提问:看!谁来花园了呀?(小兔子)

  (1)小兔子跟着音乐a段有节奏的跳进场

  (2)伴随着音乐a段有节奏的拍手欢迎小兔的到来

  “欢迎欢迎欢迎,欢迎小兔;欢迎欢迎欢迎,欢迎小兔;欢迎欢迎小白兔,欢迎来到美丽花园!”

  重点提问:.小兔子是怎么来的?小朋友们来学一学小兔子是怎样跳的!

  3.播放完整音乐,听辨出b段捉迷藏的音乐

  (1)教师将手指变成小兔子,听到b段音乐时引导幼儿说出“小兔变没了,它藏起来了”

  (2)第二遍听音乐,听辨捉迷藏的音乐

  重点提问:小兔子是听到什么音乐时跳的?什么音乐时藏得?

  4、玩游戏《小兔捉迷藏》,引导幼儿创编花的造型

  小兔和兔妈妈一起玩捉迷藏时,变成了一朵花,现在我来当兔妈妈,你们来当小兔子,我们也来捉迷藏,看看谁也像小兔一样,变成一朵美丽的小花一动也不动,不让妈妈发现。

  三、结束部分

  《开火车》离开教室

  小兔捉迷藏教案 3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感受ABA三段体的音乐结构。

  2、能跟着音乐合拍地做蹦跳步和挥手动作,并表现花的不同造型。

  3、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音乐。

  2、图谱。

  3、头饰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故事导入:

  1、老师讲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兔捉迷藏》:有一天,小兔子一蹦一跳地出了家门想到花园里去玩,一路上小兔跳三次挥一挥手和好朋友打招呼,来到了花园里。花园里的花真美呀,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大有的小,小兔可高兴了。这时,兔妈妈来找它。小兔想和兔妈妈玩捉迷藏的游戏。于是,它就变成一朵小花的样子,一动也不动地躲在花园里。果然,兔妈妈怎么找也找不到自己的孩子。后来,小兔玩累了,就和妈妈又一蹦一跳地回家了。

  二、幼儿初步倾听音乐。

  1、师:今天老师讲的故事藏在了一段好听的音乐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的时候可以想想哪里的音乐讲小兔一蹦一跳地去公园,哪里的音乐是讲小兔变成了一朵小花。

  2、听后提问:听音乐的时候感觉怎么样?音乐可以分成几段?

  3、教师引导语:接下来,我们再来仔细听音乐,听听哪里的音乐讲小兔一蹦一跳地去公园,哪里的音乐是讲小兔变成了一朵小花。

  三、分段欣赏,跟着音乐合拍地做蹦跳步和挥手动作,并表现花的不同造型。

  1、听A段音乐猜什么事情。

  2、出示图谱,幼儿跟着音乐练*A段节奏,然后跟着音乐合拍做蹦跳步和挥手动作。

  3、听B段音乐猜什么事情。

  4、创编表现花的造型。

  指导语:小朋友都认识很多的花,谁来说说你知道什么花?会用什么动作来做出这种花的样子。(个别幼儿回答并表现花的造型)4、请全体幼儿表现不同的花的造型。(坐在椅子上)四、完整游戏。

  1、幼儿完整地跟着音乐做蹦跳步和变花,教师提醒小花不能动,以及提醒幼儿音乐变化时要马上变成花。小兔子要先想好你要变成什么样子的花。

  2、老师或小朋友做兔妈妈,分角色表演。

  五、结束。

  随音乐离开活动室。

  教学活动二:小游戏:《找出不同类的朋友》

  活动目标:

  1、在四种不同的图片中找出不同类的朋友。

  2、培养孩子的归类感,体验益智游戏的乐趣。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小兔捉迷藏教案 4

  活动目标

  1、通过学*,让幼儿掌握×××的节奏型;

  2、用游戏的方式,让小朋友爱上音乐游戏,感知音乐游戏的快乐;

  3、训练小朋友的角色意识及良好的倾听能力。

  4、培养幼儿清楚表述和大胆表演的能力。

  5、体会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椅子摆成半圆形、音乐、兔子玩偶、手鼓(事先放在椅子下面)人手一个、装乐器的篮子一个、小兔子头饰一人一个,篮子3个(装有胡萝卜、白萝卜、小白菜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我的小手真能干。瞧!芳芳老师的手在干什么?

  2、教师:请你也拿出小手,我们一起来拍一拍;

  3、教师拍手后幼儿跟着老师拍;

  4、带幼儿熟悉过后情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拍手;

  5、教师拍手念儿歌:拍手两次(小白兔),放腿上;拍手两次(白又白);拍手两次(两只耳朵),放腿上;拍手两次(竖起来),放腿上;拍手两次(爱吃萝卜),放腿上;拍手两次(爱吃菜),放腿上;拍手两次(蹦蹦跳跳),放腿上;拍手两次(真可爱),放腿上。第一次老师坐在椅子上与小朋友拍手,第二次老师站起来巡视小朋友拍手情况并拍手,引导小朋友感知×××的节奏;

  6、变换:拍手两次,放腿上(小白兔);拍手两次,放腿上(白又白);拍手两次,放腿上(两只耳朵);拍手两次,放腿上(竖起来);拍手两次,放腿上(爱吃萝卜);拍手两次,放腿上(爱吃菜);拍手两次,放腿上(蹦蹦跳跳);拍手两次,放腿上(真可爱)。

  (二)小兔子学走路

  1、教师:刚才的儿歌实在是太好听了。今天呀,老师还带来了一首小白兔的音乐(出示兔子玩偶):小兔子去树林玩(拿出一棵树),小兔子一会儿从树林里钻出来玩,一会儿又躲进树林里。待会儿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音乐,听一听小兔子什么时候从树林里出来玩,什么时候躲进树林里面了;

  2、教师提问:拿出你们的小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兔子是怎么样走路的呢?

  3、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小朋友将两只手变成小兔子放在胸前,根据音乐的提示玩游戏;

  4、教师:小兔子是怎么样出来看一看的呀?小兔子是怎样走一走的呢?

  (三)小兔跑到铃鼓上了

  1、教师:小兔跑到铃鼓上了,来,把你们椅子下面的铃鼓拿出来,看一看;

  2、教师:小手拍一拍,看老师手势"收",小朋友立马收住铃鼓不能拍了。一起来试试看:使劲的拍一拍(幼儿使劲拍),收(幼儿收住乐器);轻轻的拍一拍(幼儿轻轻的拍一拍),收(幼儿收住乐器);

  3、反复练*几次后,教师:小兔子就是这样"哒哒哒哒,看一看;哒哒哒哒,看一看"走的;

  4、教师:接下来,我们就跟着音乐来跟小兔子玩游戏吧;

  5、播放音乐,跟着音乐一起和小兔子做游戏,听到音乐转变后教师提示小朋友"小兔子要休息一会儿啦";

  6、教师:刚刚小朋友的表现太棒了,都用铃鼓和小兔子玩游戏啦,也知道什么时候小兔子出来走一走,什么时候小兔子躲起来,什么时候小兔子休息了。现在请男宝宝把铃鼓放进篮子里面,再请女宝宝把铃鼓放进篮子里面来。

  (四)小兔子玩游戏

  1、教师:小兔子要去玩游戏了,我们也变成小白兔,一起去看一看;

  2、教师:想要变成小白兔的小朋友要用耳朵听:一会儿我们玩游戏的时候小朋友要听音乐,音乐会提醒小白兔什么时候看一看,什么时候出来玩游戏,音乐结束了小朋友要摆一个造型哦;

  3、教师给小朋友戴头饰,蹲在椅子后面,听音乐游戏。

  (五)小兔子爱食物

  1、教师:小兔子玩累了,该吃饭了。哇塞,新鲜的食物来咯,睁大你的眼睛,一起来看看有什么吧(分别展示装有白萝卜、胡萝卜、小白菜的篮子);

  2、教师一边将三种食物分发在幼儿椅子旁,一边把椅子稍稍聚拢留出空隙;

  3、教师:这么多好吃的食物,你们想去吃吗?那就请你们变成小白兔吧,一起听听看,这一次小白兔在什么时候走一走,什么时候吃食物,什么时候出来玩一玩;

  4、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并蹲在相应的食物后面,根据音乐做出走一走、跳一跳的动作。

  结束活动

  1、教师:小兔子吃饱啦,这下子小白兔就更加有力气玩游戏啦,你们想一起去吗?

  2、带领小朋友找小兔子玩偶,没找到后教师告诉小朋友:原来小白兔是去找他的妈妈去了,下次再去看卡他吧。小白兔再见!

  教学反思:

  本活动设计以“捉迷藏”的游戏情节贯穿始终,既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又满足了幼儿以角色身份参与活动的愿望。让幼儿感受音乐和动作的关系;最后,播放录音,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做动作,从而逐步帮助幼儿熟悉和掌握音乐的节奏和动作的要领。

  小兔捉迷藏教案 5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感受ABA三段体的音乐结构。

  2、能跟着音乐合拍地做蹦跳步和挥手动作,并表现花的不同造型。

  3、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5、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活动准备:

  1、音乐。

  2、图谱。

  3、头饰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故事导入:

  1、老师讲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兔捉迷藏》:有一天,小兔子一蹦一跳地出了家门想到花园里去玩,一路上小兔跳三次挥一挥手和好朋友打招呼,来到了花园里。花园里的花真美呀,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大有的小,小兔可高兴了。这时,兔妈妈来找它。小兔想和兔妈妈玩捉迷藏的游戏。于是,它就变成一朵小花的样子,一动也不动地躲在花园里。果然,兔妈妈怎么找也找不到自己的孩子。后来,小兔玩累了,就和妈妈又一蹦一跳地回家了。

  二、幼儿初步倾听音乐。

  1、师:今天老师讲的故事藏在了一段好听的音乐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的时候可以想想哪里的音乐讲小兔一蹦一跳地去公园,哪里的音乐是讲小兔变成了一朵小花。

  2、听后提问:听音乐的时候感觉怎么样?音乐可以分成几段?

  3、教师引导语:接下来,我们再来仔细听音乐,听听哪里的音乐讲小兔一蹦一跳地去公园,哪里的音乐是讲小兔变成了一朵小花。

  三、分段欣赏,跟着音乐合拍地做蹦跳步和挥手动作,并表现花的不同造型。

  1、听A段音乐猜什么事情。

  2、出示图谱,幼儿跟着音乐练*A段节奏,然后跟着音乐合拍做蹦跳步和挥手动作。 (强调幼儿要跟着音乐有节奏地跳,针对幼儿情况进行再练*。)

  3、听B段音乐猜什么事情。

  4、创编表现花的造型。

  指导语:小朋友都认识很多的花,谁来说说你知道什么花?会用什么动作来做出这种花的样子。(个别幼儿回答并表现花的造型)

  5、请全体幼儿表现不同的花的造型。(坐在椅子上)

  四、完整游戏。

  1、幼儿完整地跟着音乐做蹦跳步和变花,教师提醒小花不能动,以及提醒幼儿音乐变化时要马上变成花。小兔子要先想好你要变成什么样子的花。

  2、老师或小朋友做兔妈妈,分角色表演。

  五、结束。

  随音乐离开活动室。

  教学反思:

  本活动设计以“捉迷藏”的游戏情节贯穿始终,既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又满足了幼儿以角色身份参与活动的愿望。小班的幼儿很乐意玩“变一变”、“找一找”的游戏,他们能很快完成从兔子到花朵的角色转换,这种转换同时又体现了动静交替的原则,避免了连续跳造成的疲劳,集中展示了艺术表达的形象性和愉悦性功能。

  本活动目标中“合拍地做蹦跳步”,对小班幼儿的动作合乐性是一个挑战。因此,在活动设计中,教师特别注意了此教学重点、难点的分解。在环接2中,教师将这一动作的学*进行了由易到难的层次处理。在动作方面,从上肢到下肢,从局部到全身,从简单到复杂,动不移动到移动。如:拍手、手指在腿上跳、坐在位子上双脚动、站在座位前跳、到场地中间自由跳等,帮助幼儿逐渐掌握、控制。在音乐方面,先让幼儿用拍手感受;再用教师哼唱音乐节奏跟随幼儿的动作,让幼儿感受音乐和动作的关系;最后,播放录音,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做动作,从而逐步帮助幼儿熟悉和掌握音乐的节奏和动作的要领。


《捉迷藏》教案(二十)份(扩展4)

——《春天跟我捉迷藏》教案 (菁华3篇)

《春天跟我捉迷藏》教案1

  《捉迷藏》是三年级上册中的歌曲。这首歌曲欢快活泼,富有童趣,孩子们非常喜欢,但也有一定难度。本课设计在教学中以“四季”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听、唱、奏、演等综合活动,多方位地感受和体验音乐表现的四季之美。以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采用听唱的教学方法和实践相结合来完成。让学生在听唱和实践中感受歌曲的情绪,参与讨论。在各种音乐活动中,注重情感体验,注重学生的实践参与,让学生在音乐课上真正的欣赏美、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

  这首歌曲旋律快而且节奏较难,八分符点音符频繁出现,所以在学唱时我把重点放在对节奏处理上,并用富有童趣的语言贯穿始终,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在快乐中体会三拍子的韵律去歌唱、去舞蹈。

  整节课上得还算可以,但课后也总结出几点不足:

  1、在教唱环节,因为歌曲速度较快、歌词又比较绕嘴。所以可先将歌词进行分析辅助学生理解并记忆歌词再感受歌曲;再将学唱整首歌曲速度放慢,效果会更好!这样就节省了部分时间为欣赏环节的充分聆听做了更好的铺垫!

  2、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在备课时,我觉得这首歌曲旋律快而且节奏较难,所以把重点放在节奏处理上。但通过节奏模仿,按节奏读歌词,难点很快被突破,学生把节奏唱得很准。而同时我发现另一个问题:学生唱歌时咬字不清,例如“娃”“耍”“他”“下”等开口音,由于学生初学,对歌曲不熟,唱得很闷,不开。如果在按节奏读歌词时,对开口音咬字进行一下处理,效果会好得多。

  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老师认真思考,根据学生特点想出有效办法,难点并不难。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春天跟我捉迷藏》教案2

  《捉迷藏》是小学音乐第五册第六课《四季的歌》中的一课,是一首曲调规整、旋律活泼而又轻快的歌曲。歌曲把“春、夏、秋、冬”四季的季节变化比拟成四个顽皮的小娃娃在玩捉迷藏游戏,形象生动,很有童趣,也表现儿童对美好的大自然充满着热爱的情感。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注重营造宽松愉悦的音乐学*氛围,强化审美体验,激励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和表演,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1、营造宽松愉悦的音乐学*氛围。

  我在教学中通过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给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音乐学*氛围,让学生在和谐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学*音乐。

  比如:歌曲教学一开始,我把歌曲“春、夏、秋、冬”中的四季季节变化比拟成四个顽皮的小娃娃在玩捉迷藏游戏,它们永远也聚不到一起。学生们立刻对这首歌曲产生了兴趣。积极投入到愉悦地学*中。

  2、充分强调音乐的审美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审美为核心,遵循听觉艺术的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将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注重体验与感受,引导学生喜爱音乐,享受音乐,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蕴含的音乐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聆听《捉迷藏》歌曲,有节奏的朗读歌词,教师充满美感的演唱,课尾为分角色演唱歌曲,时时刻刻体现美。教师更是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动作将音乐美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让学生懂得了要用眼睛去发现美和用心灵去创造美。整节课自始至终凸显美,师生共同感受美,体验美,享受美。

  3、激励学生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和表演。

  激励学生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教学中结合聆听歌曲、有节奏朗读歌词、齐唱、分组唱等形式,把教学难点摆放到轻松有趣的活动中,让学生愉快中学*音乐,感受音乐,创造音乐。使学生在活动的体验中感知,在体验中成长,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本节课不足之处:由于对学生的能力有所担心,所以,课堂的主动权不敢大胆地、完全地交给学生,这对学生的创造力有所扼制,就显得课堂气氛不热烈,教学手段比较老套,没有什么新的突破,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给学生充分的信任,以发挥他们的表现力、创造力,让他们更好地学*音乐、享受音乐,并且多看课、多听课,学*更新的教学方法,以求自身有更大的提高。

《春天跟我捉迷藏》教案3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初步学唱歌曲。

  2、在图片的帮助下理解记忆歌词,尝试用不同的声音表现歌曲和伴唱部分。

  3、在圆圈上游戏,体验与同伴捉迷藏的快乐。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歌曲CD、录音机、歌曲图谱、钢琴伴奏、眼罩一个。

  【活动过程】

  1、倾听歌曲音乐,调动幼儿已有经验。

  (1)教师:我们听着音乐,用动作来表现春天里发生的事情。

  (2)教师:你听到了哪些春天的有趣的事?

  2、在图谱的帮助下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幼儿熟悉歌词。

  教师:你在歌曲里听到了什么?

  (2)出示歌曲图谱,幼儿学念歌词。

  ☉教师指图,幼儿尝试看图念歌词。

  教师:我来考考你们,这一句你们会念吗?谁来试一试?

  ☉看图跟着歌曲旋律念歌词。

  教师:这一次我们跟着钢琴伴奏,完整地来念一念歌词。

  (3)看图谱,学唱歌曲。

  ☉幼儿尝试听伴奏演唱歌曲。

  教师:现在我们来试着唱一唱这首歌曲,好吗?

  ☉加入伴唱部分,完整演唱歌曲,并尝试用不同的声音演唱歌曲和伴唱部分。

  教师:这些小图是什么意思?怎么唱呢?

  3、边唱歌曲边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1)玩捉迷藏的游戏。

  ☉教师介绍游戏规则:一名幼儿在圆心蒙上眼睛做捉迷藏的人,其他幼儿围成圆圈边唱歌边在圆上拉手逆时针行走,选中一名幼儿做躲*唱伴唱部分,歌曲结束时,全体幼儿做一个春天的造型,由捉迷藏的人猜出躲藏的人。

  ☉教师带领幼儿玩游戏2-3遍,第一遍让幼儿坐在椅子上玩。

  教师:我们的游戏马上就要开始了,我要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做捉迷藏的人,其他小朋友坐在椅子上,来玩这个游戏。

  教师:这一次,我们围成一个大圆圈来玩捉迷藏的游戏,看一看,还能不能找出躲*。

  (2)增加躲*至两人,再次玩捉迷藏游戏。

  教师:现在,我们要来增加难度了,这次要请两个小朋友来做躲*了,你们还能猜出来吗?我们来试试看!

  4、结束。

  小结、鼓励。

  教学反思

  在此次活动中,我注重了活动前材料的准备,也注重了活动中取材料上时间的浪费。在活动前我就想,孩子年龄小,材料多,怎么让他们做到有序不乱的取放材料呢?挨个发,会浪费孩子很多的活动时间,若让他们到指定地点去拿放材料,孩子们会显得很零乱,于是,我想到了《纲要》中提到的幼儿是活动中的主人,为何不让他们参与材料的准备呢?也是,我让他们以组为单位,准备好了一切,这样即使上课也不会因为看到各种颜色而好奇转移目标,大大减少了活动中取放材料的准备工作上浪费的时间,同时也培养了其良好的卫生*惯。

  当然,在此次活动中,我也反思了自己的不足,发现整个活动中只注重了面向全体幼儿且没注重他们之间的个体差异。如;在画画中,能力强的幼儿很快就完成了就显得没事做,东看看西瞧瞧,对活动没了兴趣,这对于他们来说,无非是浪费时间。但转念又想,每个孩子的层次不同,在发展水*.能力上都存在着差异,所以,在今后活动中尽量让每个幼儿都能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都能始终保持对活动的兴趣热情,在活动中必须做到既面向全体又要注重个体差异,同时也减少了能力强的幼儿在活动中时间的浪费。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春天跟我捉迷藏》含反思这篇文章共3886字。


《捉迷藏》教案(二十)份(扩展5)

——小鱼捉迷藏教案 (菁华5篇)

小鱼捉迷藏教案1

  目标:

  1、在不规则的线条画里想像出小鱼形象,能根据已有经验画出鱼的特征。

  2、能运用自己学过的线条、图案大胆装饰小鱼,提高表现美的能力。

  准备:

  1、《圆舞曲》、录音机。

  2、大的画纸两张,范画一张。

  3、白纸、记号笔、蜡笔人手一份。

  过程:

  1、教师跟着音乐示范画会跳舞的线,引起幼儿兴趣。

  王老师有一条神奇的线,这条线会跟着音乐在纸上快乐地跳舞,想不想看看?

  2、教师示范画线(播放圆舞曲)。

  你们看,它在这儿转了一个圈,又在那儿转了一个圈,在每一块空地上都留下了它的痕迹。(教师边说边画)

  3、幼儿徒手练*“画”会跳舞的线。

  小朋友,你们也想要一条会跳舞的线吗?请你把一个手指伸出来,我们一起在纸上快乐地跳舞吧!我们先在这儿转一个圈,又在那儿转一个圈,在每块空地上都留下了痕迹。

  4、请一名幼儿上来跟着音乐画一画,教师根据具体情况提出要求。

  (1)有谁愿意到上面来试一试?

  (2)你觉得他画得怎么样?(画得好及时表扬,不足之处教师及时提出)

  (3)小结:我们的线在纸上跳圆圈舞时,尽量把圈跳得大一些,每个空地上都去跳一跳。

  5、观察会跳舞的线留下的痕迹,找找小鱼藏在哪里。

  (1)你们知道吗,在这条会跳舞的曲线中还藏着一些小鱼呢,你能不能把它们找出来?

  (2)王老师已经找到一条小鱼了,想不想看看它躲在哪儿?(教师示范找一条,添画出小鱼的等)

  (3)刚才老师添画了什么,就变成了小鱼了?(眼睛、嘴巴、鳍等)

  (4)这里还藏着很多小鱼呢,谁能学着王老师也添画一些东西,把其它的小鱼也找出来?(请一名幼儿上来添画眼睛、嘴巴、鳍等)

  6、讨论:小朋友真聪明,都能把小鱼找出来,那我们怎样让这些小鱼变得更漂亮,可以在它的身体上画些什么呢?(引导幼儿可以画上各种花纹、图案,并涂上漂亮的颜色)

  7、出示范画,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了解绘画过程。(幼儿在绘画时把范画取下)

  (1)小朋友说的真好。昨天,有一位小朋友学着王老师的方法也画一幅小鱼捉迷藏的画,我们一起来看看。

  (2)你们看,他先用记号笔在纸上画出会跳舞的线,再把藏在线里面的小鱼找出来,然后给小鱼添画上眼睛、嘴巴、鳍和身上的'花纹,最后给它涂上漂亮的颜色。

  8、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你们也想来试试看吗?我们来比一比谁的画中藏的小鱼最多,而且打扮得最漂亮。(鼓励先画好的幼儿进行添画)

  9、展示、欣赏、交流作品。

  (1)个别交流:请先画好的幼儿相互交流作品,说说自己找到了几条小鱼,是怎样来装饰的?这些小鱼在一起做什么?

  (2)集体交流:请画的作者来介绍一下自己的画。你最喜欢这里的哪副画,为什么?

小鱼捉迷藏教案2

  活动目标

  1.能发现不规则线条画里的几何形状,寻找出不同的小鱼图形,并能根据已有经验进行添画。

  2.能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体验图形变化的乐趣。

  3.培养幼儿耐心完成任务的*惯,享受折纸活动的乐趣。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活动准备

  1.黑板,示范用线条画1张(内含三角形、圆形、半圆形、长方形),装饰好的不同形状和不同装饰方法的小鱼范例4条。

  2.线条画5大张(内含三角形、圆形、半圆形、长方形、椭圆形、梯形),黑色勾线笔人手1支,水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线条画范例,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师:这是一张神奇的线条画,在画里藏着许多秘密呢,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师:再仔细看看,线条画里还有和它一样的形状吗?线条画里有其他的形状吗?

  教学建议:在幼儿发现一种图形后,引导幼儿继续寻找相同的图形,进行归类;鼓励幼儿在线条画中寻找和发现不同的几何图形。

  2.游戏导入,示范寻找和添画出鱼的图形。

  (1)师:再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许多调皮的小鱼就躲在这些形状里,跟我们玩捉迷藏游戏呢,你找到它们了吗?

  (2)教师示范在其中一张线条画中添画出小鱼外形。

  ①师:老师已经找到一条小鱼了,想不想看看它躲在哪儿?(教师示范找一条长方形的小鱼,添画出小鱼的眼睛、嘴巴、鳍、尾巴)②师:xx形的小鱼找到了,刚才老师添画了什么,就变成了小鱼了?

  (3)幼儿尝试寻找不同的形状,添画小鱼外形。

  ①师:其他形状里也藏着很多小鱼呢,谁找到了?试试把它们画出来吧。(请两名幼儿在线条画中指出小鱼,添画眼睛、嘴巴、鳍、尾巴)②小结:线条画里藏着圆形的小鱼、三角形的小鱼、长方形的小鱼、半圆形的小鱼。

  教学建议:在教师示范添画小鱼外形时,如果有幼儿提出他已找到小鱼,则请幼儿来示范添画,教师可在一旁提示要添画完整,可用“哪里是小鱼的头”、“小鱼的眼睛在哪里”、“看看小鱼还少了什么”等进行提示。请幼儿来尝试寻找和添画时,提醒幼儿寻找与范例不一样的图形小鱼,两名幼儿可同时添画不同形状的小鱼,这样节约其他幼儿等待的时间,又给幼儿多种形状的小鱼外形的感受。

  (4)出示装饰好的小鱼,贴在相应的图形上。

  师:我也找到了几条小鱼,你们瞧,这是圆形的点点鱼、三角形的波浪鱼、长方形的斜线鱼、半圆形的小花鱼,它们都穿上漂亮的衣服啦。

  教学建议:装饰好的小鱼尽量选择小图形,因为大多数幼儿在示范时喜欢找大的图形,这样装饰好的小鱼贴在相应图形上,就不会遮住幼儿之前的范例,能较好地尊重和展示幼儿的创意。

  3.幼儿操作,寻找和添画鱼的外形。

  (1)师:你们想不想找小鱼?在桌上的线条画里还藏着许多各种形状的小鱼,里面还有跟黑板上不一样的图形呢,找到小鱼后就帮小鱼画出头、眼睛、鳍、尾巴,还可以给它穿上漂亮的衣服,我们赶紧去找一条吧。

  (2)幼儿操作,教师提醒幼儿要添画完整的鱼,画得快的幼儿可用水彩笔添画鱼身花纹。留意找到不同图形的小朋友的作品。

  教学建议:幼儿操作的线条画比范例多了梯形和椭圆形的图形,给幼儿更多挑战和迁移经验的机会。重点引导幼儿寻找小鱼图形,并添画完整,鼓励幼儿寻找多条不同形状的小鱼。

  4.拼图欣赏,分享图形变化的小鱼。

  (1)拼图游戏。

  与幼儿一起将操作桌子拼起来,使画面变成大拼图。引导语:中间的小朋友站两边,小鱼小鱼找朋友,变成一张大拼图。

  (2)分享交流。

  师:线条画里藏着的各种形状的小鱼被我们找出来了,谁找到了跟黑板上不一样形状的'小鱼?有趣的图形能变出有趣的小鱼,你最喜欢哪条小鱼?

  师:喜欢找小鱼吗?线条画里还藏着很多小鱼呢,我们把画带到班级里去,继续找小鱼吧。

  教学建议:拼图游戏时,可请幼儿帮忙一起拼桌子,让他们亲历自己的作品变成大拼图的神奇和惊喜;分享交流可用自己介绍、相互推荐、教师提示的方式讲评,结合现场情况,帮助幼儿提升创作经验。

  活动延伸1.将作品展示在班级美工区墙面上,鼓励幼儿在区域活动时,继续寻找“藏在图形里的小鱼”,继续创作,让大拼图更加完满。

  2.可在美工区提供其他形状的图形纸,开展“图形变小鱼”活动,并展示孩子的作品,巩固认识多种图形,进一步分享添画和装饰的方法。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始终处于一种发现——创作——再发现——再创作的动态过程中,不断给孩子带来惊喜和挑战。孩子兴致盎然,画面充满稚趣。我发现“变化”是本次活动成功的秘诀,变化出新意,变化出神奇。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始终处于一种发现——创作——再发现——再创作的动态过程中,不断给孩子带来惊喜和挑战。孩子兴致盎然,画面充满稚趣。我发现“变化”是本次活动成功的秘诀,变化出新意,变化出神奇。

  营造变化的游戏情境。活动开始,“一张线条画,藏着秘密”,一下就激发了孩子们发现的热情;“图形里藏着小鱼”,让线条画的范例蕴藏玄机,“和小鱼捉迷藏”让孩子们的发现之旅充满趣味,操作时,孩子们不断喊出“我找到××形的小鱼啦”,可见,“捉迷藏”的游戏情节已深入孩子心中;单幅画变成大拼图,让孩子们的游戏热情再次升级,不禁纷纷感叹:“哇,好大的画啊,好多的鱼啊!”活动的每个环节都是一个游戏,不断变化的游戏,吸引着孩子们持续发现和创作。

  采取变化的引导方式。示范添画时,孩子提出了他已找到小鱼,我就请他来示范添画,改变了原先设定的教师首先示范的策略;3名示范幼儿的作品不尽相同,比如头部位置、眼睛的画法、鳍和尾巴的形状,我一一给予肯定,避免了范例给孩子造成的思维定势;变成大拼图时,几个男孩子主动帮忙移桌子,我就顺势说:“大家一起来帮忙,变出大拼图喽。”大部分的孩子都参与移桌子和拼画的过程,虽然只有短短几十秒时间,但避免了孩子的等待,而且合作亲历变化,让这一环节更有意义。

  鼓励变化的表现手法。幼儿操作时,我发现一些幼儿画的眼睛、鱼鳍和尾巴形状各异,我还发现部分幼儿装饰小鱼采用混合的方法,如点点和线条结合,*涂加上花纹等,我鼓励孩子继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添画和装饰,并在结尾点评时,与全班孩子一起分享他们的经验。

小鱼捉迷藏教案3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再随意转圈的线条里,找出小鱼,并添画出眼睛、嘴巴 、鱼鳍、美丽的花纹等。

  2、引导幼儿合理搭配颜色,提高幼儿发现美 、表现美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绘画纸、黑色水彩笔、油画棒每人一套。

  2、范画两幅、录音机、小鱼捉迷藏的磁带、轻音乐磁带各一盒。

  三、活动过程:

  1、用会跳舞的线,引起兴趣。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有一条奇妙的线,它最爱在纸上快乐的跳舞啦,你瞧,在这儿转了一个圈,又在哪儿转了一个圈,在每一块空地上都留下了它的痕迹。"

  2、让小朋友用手指空画。

  "我们伸出右手的食指,跟着会跳舞的线一起跳舞吧!"

  3、师幼一起观察会跳舞的线留下的痕迹,找小鱼藏在那里。

  "小鱼藏在哪儿呢?我们把它找出来。"请几位小朋友找出来,画出眼睛、嘴巴、鱼鳍、美丽的花纹等。

  4、引导幼儿用色彩装饰画面。

  "我们找出这么多小鱼,它们漂亮吗?"

  "漂亮"

  "我们能不能让它变的更漂亮呢?"

  "给小鱼涂上漂亮的颜色"、"给小鱼穿上美丽的花衣裳".......

  5、出示彩色范画。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画面有好看的颜色,还添画了水草等。

  6、教师讲解绘画过程。"先用黑色水彩笔,在纸上画出会跳舞的线,把小鱼找出来,然后给小鱼穿上漂亮的花衣裳,最后,再添画上水草等。"

  7、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可放轻音乐)

  重点是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完成画面,启发能力强的幼儿在色彩的搭配上下工夫。

  8、幼儿各自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观摩欣赏。

  教师选出其中较好的作品,和幼儿一起评价作品为什么好?好在什么地方?对能力稍差的幼儿的作品,肯定其优点,给予鼓励。

  9、游戏《小鱼捉迷藏》。

  "我们画了这么多小鱼,我们和小鱼一起做游戏吧!"

  四、活动延伸:

  把幼儿作品贴放在活动室的四周,供大家观摩。

  案例背景:

  随着《幼儿园工作规程》的颁布和实施,我们重新认识了美术活动的教育价值--树立幼儿是活动的主体的意识,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获得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在中班美术教学《鱼儿捉迷藏》一课时,该教师就充分尊重幼儿,把激发幼儿的主体性放在首位,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鱼儿捉迷藏》正是该教师在新《纲要》理念的指导下所做的努力与尝试,为我们艺术教育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案例。

  案例描述: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再随意转圈的线条里,找出小鱼,并添画出眼睛、嘴巴 、鱼鳍、美丽的花纹等。

  2、引导幼儿合理搭配颜色,提高幼儿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绘画纸、黑色记号笔、油画棒每人一套。

  2、范画两幅、录音机、轻音乐磁带各一盒。

  三、活动描述与分析:

  1、用会跳舞的线,引起兴趣。

  师:有一条奇妙的线,它最爱在纸上快乐的跳舞啦,你瞧,在这儿转了一个圈,又在哪儿转了一个圈,在每一块空地上都留下了它的痕迹。

  (幼儿都被这神奇的线条吸引了,都瞪大了眼睛看着神奇的线跳舞。)

  2、师幼一起观察会跳舞的线留下的痕迹,找一找小鱼藏在那里。

  师:小鱼藏在哪儿呢?谁把它找出来。

  幼:"老师,我来。""老师,我来。"小朋友都积极举手…

  3、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找到了一条小鱼呢!(老师边说边画出鱼眼睛、嘴巴、鱼鳍、美丽的花纹等。)

  4、师:这条神奇的线宝宝里藏找着许多小鱼,它们在和我们捉迷藏,请小朋友把它们都找出来。

  (幼儿的兴趣立刻被激发,开始认真地在一堆线条中分辨和寻找小鱼的线条轮廓,并用手指画自己找到的小鱼。幼儿对鱼形的感知得到加深。)

  5、和幼儿一起探讨:能不能让小鱼变的更漂亮呢?

  6、出示彩色范画,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画面有好看的颜色,还添画了水草等。

  7、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是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完成画面,启发幼儿在色彩的搭配上下工夫。(放轻音乐)

  8、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观摩欣赏。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肯定其优点,给予鼓励。

  活动延伸:把幼儿作品贴放在活动室的四周,供大家观摩。

  反思:

  我觉得:这是一堂比较成功的美术活动,是真正属于幼儿自己的绘画活动,真正体现幼儿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整堂课环节思路清晰流畅,形式新颖,真正体现幼儿为主体这一教学宗旨。亮点:

  一、以游戏的口吻导入,激发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该教师利用中班幼儿强烈的好奇心来设计生动有趣的开场白,把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引过来,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情绪基础。如活动一开始教师就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富有童趣的情境--"调皮的线宝宝喜欢在纸上跳舞",虽然是看似随意的描画,但是其中却为幼儿创造了一个想象的空间--"线宝宝留下的痕迹像什么呢?当幼儿还沉浸在自己的奇思妙想中时,教师又神奇地在线宝宝的痕迹中变出了一条仿佛正在水中游戏的小鱼,点出活动的主题"鱼",激发幼儿的创造性表现的愿望。

  二、创设自由宽松愉快的环境,充分调动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主体性。

  本次活动中,该教师树立幼儿是活动的主体的意识,将活动变成师生互动的阵地,形成一种宽松自由愉快的气氛,整个活动中从活动的环境创设,到语言的引导,始终被这样一种轻松、游戏的氛围围绕着,为幼儿的创造性的表现搭建了良好的*台。

小鱼捉迷藏教案4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再随意转圈的线条里,找出小鱼,并添画出眼睛、嘴巴 、鱼鳍、美丽的花纹等。

  2、引导幼儿合理搭配颜色,提高幼儿发现美 、表现美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绘画纸、黑色水彩笔、油画棒每人一套。

  2、范画两幅、录音机、小鱼捉迷藏的磁带、轻音乐磁带各一盒。

  三、活动过程:

  1、用会跳舞的线,引起兴趣。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有一条奇妙的线,它最爱在纸上快乐的跳舞啦,你瞧,在这儿转了一个圈,又在哪儿转了一个圈,在每一块空地上都留下了它的痕迹。"

  2、让小朋友用手指空画。

  "我们伸出右手的食指,跟着会跳舞的线一起跳舞吧!"

  3、师幼一起观察会跳舞的线留下的痕迹,找小鱼藏在那里。

  "小鱼藏在哪儿呢?我们把它找出来。"请几位小朋友找出来,画出眼睛、嘴巴、鱼鳍、美丽的花纹等。

  4、引导幼儿用色彩装饰画面。

  "我们找出这么多小鱼,它们漂亮吗?"

  "漂亮"

  "我们能不能让它变的更漂亮呢?"

  "给小鱼涂上漂亮的颜色"、"给小鱼穿上美丽的花衣裳".......

  5、出示彩色范画。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画面有好看的颜色,还添画了水草等。

  6、教师讲解绘画过程。"先用黑色水彩笔,在纸上画出会跳舞的线,把小鱼找出来,然后给小鱼穿上漂亮的花衣裳,最后,再添画上水草等。"

  7、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可放轻音乐)

  重点是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完成画面,启发能力强的幼儿在色彩的搭配上下工夫。

  8、幼儿各自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观摩欣赏。

  教师选出其中较好的作品,和幼儿一起评价作品为什么好?好在什么地方?对能力稍差的幼儿的作品,肯定其优点,给予鼓励。

  9、游戏《小鱼捉迷藏》。

  "我们画了这么多小鱼,我们和小鱼一起做游戏吧!"

  四、活动延伸:

  把幼儿作品贴放在活动室的四周,供大家观摩。

  案例背景:

  随着《幼儿园工作规程》的颁布和实施,我们重新认识了美术活动的教育价值--树立幼儿是活动的主体的意识,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获得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在中班美术教学《鱼儿捉迷藏》一课时,该教师就充分尊重幼儿,把激发幼儿的主体性放在首位,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鱼儿捉迷藏》正是该教师在新《纲要》理念的指导下所做的努力与尝试,为我们艺术教育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案例。

  案例描述: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再随意转圈的.线条里,找出小鱼,并添画出眼睛、嘴巴 、鱼鳍、美丽的花纹等。

  2、引导幼儿合理搭配颜色,提高幼儿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绘画纸、黑色记号笔、油画棒每人一套。

  2、范画两幅、录音机、轻音乐磁带各一盒。

  三、活动描述与分析:

  1、用会跳舞的线,引起兴趣。

  师:有一条奇妙的线,它最爱在纸上快乐的跳舞啦,你瞧,在这儿转了一个圈,又在哪儿转了一个圈,在每一块空地上都留下了它的痕迹。

  (幼儿都被这神奇的线条吸引了,都瞪大了眼睛看着神奇的线跳舞。)

  2、师幼一起观察会跳舞的线留下的痕迹,找一找小鱼藏在那里。

  师:小鱼藏在哪儿呢?谁把它找出来。

  幼:"老师,我来。""老师,我来。"小朋友都积极举手…

  3、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找到了一条小鱼呢!(老师边说边画出鱼眼睛、嘴巴、鱼鳍、美丽的花纹等。)

  4、师:这条神奇的线宝宝里藏找着许多小鱼,它们在和我们捉迷藏,请小朋友把它们都找出来。

  (幼儿的兴趣立刻被激发,开始认真地在一堆线条中分辨和寻找小鱼的线条轮廓,并用手指画自己找到的小鱼。幼儿对鱼形的感知得到加深。)

  5、和幼儿一起探讨:能不能让小鱼变的更漂亮呢?

  6、出示彩色范画,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画面有好看的颜色,还添画了水草等。

  7、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是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完成画面,启发幼儿在色彩的搭配上下工夫。(放轻音乐)

  8、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观摩欣赏。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肯定其优点,给予鼓励。

  活动延伸:把幼儿作品贴放在活动室的四周,供大家观摩。

  反思:

  我觉得:这是一堂比较成功的美术活动,是真正属于幼儿自己的绘画活动,真正体现幼儿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整堂课环节思路清晰流畅,形式新颖,真正体现幼儿为主体这一教学宗旨。亮点:

  一、以游戏的口吻导入,激发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该教师利用中班幼儿强烈的好奇心来设计生动有趣的开场白,把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引过来,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情绪基础。如活动一开始教师就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富有童趣的情境--"调皮的线宝宝喜欢在纸上跳舞",虽然是看似随意的描画,但是其中却为幼儿创造了一个想象的空间--"线宝宝留下的痕迹像什么呢?当幼儿还沉浸在自己的奇思妙想中时,教师又神奇地在线宝宝的痕迹中变出了一条仿佛正在水中游戏的小鱼,点出活动的主题"鱼",激发幼儿的创造性表现的愿望。

  二、创设自由宽松愉快的环境,充分调动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主体性。

  本次活动中,该教师树立幼儿是活动的主体的意识,将活动变成师生互动的阵地,形成一种宽松自由愉快的气氛,整个活动中从活动的环境创设,到语言的引导,始终被这样一种轻松、游戏的氛围围绕着,为幼儿的创造性的表现搭建了良好的*台。

小鱼捉迷藏教案5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再随意转圈的线条里,找出小鱼,并添画出眼睛、嘴巴 、鱼鳍、美丽的花纹等。

  2、引导幼儿合理搭配颜色,提高幼儿发现美 、表现美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绘画纸、黑色水彩笔、油画棒每人一套。

  2、范画两幅、录音机、小鱼捉迷藏的磁带、轻音乐磁带各一盒。

  三、活动过程:

  1、用会跳舞的线,引起兴趣。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有一条奇妙的线,它最爱在纸上快乐的跳舞啦,你瞧,在这儿转了一个圈,又在哪儿转了一个圈,在每一块空地上都留下了它的痕迹。”

  2、让小朋友用手指空画。

  “我们伸出右手的食指,跟着会跳舞的线一起跳舞吧!”

  3、师幼一起观察会跳舞的线留下的痕迹,找小鱼藏在那里。

  “小鱼藏在哪儿呢?我们把它找出来。”请几位小朋友找出来,画出眼睛、嘴巴、鱼鳍、美丽的花纹等。

  4、引导幼儿用色彩装饰画面。

  “我们找出这么多小鱼,它们漂亮吗?”

  “漂亮”

  “我们能不能让它变的更漂亮呢?”

  “给小鱼涂上漂亮的颜色”、“给小鱼穿上美丽的花衣裳”.......

  5、出示彩色范画。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画面有好看的颜色,还添画了水草等。

  6、教师讲解绘画过程。“先用黑色水彩笔,在纸上画出会跳舞的线,把小鱼找出来,然后给小鱼穿上漂亮的花衣裳,最后,再添画上水草等。”

  7、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可放轻音乐)

  重点是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完成画面,启发能力强的幼儿在色彩的搭配上下工夫。

  8、幼儿各自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观摩欣赏。

  教师选出其中较好的作品,和幼儿一起评价作品为什么好?好在什么地方?对能力稍差的幼儿的作品,肯定其优点,给予

  鼓励。

  9、游戏《小鱼捉迷藏》。

  “我们画了这么多小鱼,我们和小鱼一起做游戏吧!”

  四、活动延伸:

  把幼儿作品贴放在活动室的四周,供大家观摩。

  赵红评析:

  艺术教育应重视孩子的探究和发现

  *年来,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人们开始认识到:艺术教育不应只是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而应成为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发现获得有关知识的过程。《小鱼捉迷藏》这个活动就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这样的观点。

  第一、通过直接提问,引发幼儿内在的探究动机和兴趣。

  儿童的学*是从意识到有问题,感觉到有乐趣,有兴趣开始的。幼儿发自内心的感兴趣,才会积极进行有关的活动。幼儿有了疑问和问题,并产生了想寻求答案的`愿望,主动探究和学*才能进入真正的准备状态。针对这一点,教师首先设计提问:“跳舞的曲线里藏着什么?”,并让幼儿徒手练*曲线在跳舞,使幼儿对探究活动本身产生兴趣和愿望。孩子们的思维非常活跃,都抢着回答问题,引发了幼儿内在的探究动机。此环节不足之处是,当第一个幼儿回答“跳舞的线里藏着小鱼”后,接着好几个小朋友都回答同一个答案,孩子们的思维受到了限制。此时,教师应引导孩子从不同的角度,不同途径探究问题的多种答案。同时,教师接纳幼儿的各种答案。

  第二、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充分猜想,并通过个别幼儿去验证。

  幼儿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对所遇到的问题和疑问进行猜想和判断,是幼儿主动获取知识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当教师出示范画“线条图”,让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大胆想象,并让幼儿把小鱼找出来。孩子们的兴趣很高,又一次激发了幼儿的内在学*动机,并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使幼儿的观察想象及认知能力得到了培养。为幼儿通过动手绘画验证自己的想法做了充分的准备。

  第三、让幼儿按自己的想法进行绘画,培养幼儿的绘画技能,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当教师提出让孩子们自己画出曲线,找出小鱼并和小鱼玩捉迷藏的游戏时,孩子们就会萌发出很强的好奇心,等见到老师手中的范画,许许多多五彩斑斓的小鱼立刻吸引了孩子们。从而再一次诱发了幼儿的探究动机和创作动机。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既动手又动脑,全体幼儿都在主动中获的发展。


《捉迷藏》教案(二十)份(扩展6)

——捉迷藏小学作文优选【二十】份

  捉迷藏小学作文 1

  在老家里玩游戏的次数很多,但是最令我难忘的是有一次玩捉迷藏。

  那天天空中蒙蒙的下这小雨,当时不能出去玩,几个朋友来找我玩,在家里他们几个都听我的,我想了以后说:那我们就玩捉迷藏吧!朋友们都异口同声的说:行!我们6个人都分好了组,随着一声令下说:开始朋友数了100个数,就开始找我们了,我和表弟一组,*常我对表弟比对我亲弟弟还亲,他们都藏得无影无踪了,我看了看身边的事物,诶,看见了一个洗衣机,我想:他们都不可能知道我在洗衣机里,洗衣机是个非常值得利用的东西,当时是夏天洗衣机离门很*我就把鞋脱了,扔到了外面光着脚丫藏到了洗衣机里,我表弟为了藏我,放弃了这次机会,我就在里面躲着,他们找了很长时间,后来又来到了洗衣机旁,我在里面躲着听他们的讲话一直笑,我们规定的是只能藏在我家里,我表弟很明确的告诉了他们说:就在家里,你们找吧!后来他们实在是找不到了,表弟就对他们说:他就在洗衣机里。朋友们看了都大吃一惊,后来又笑了,等我奶奶回来他们把这件事告诉了奶奶,奶奶知道了说了我,害怕出危险,我就说:在危险中生活才有意思。奶奶看了我一眼我笑了。

  这就是我童年使玩的捉迷藏的过程,这真是太好玩了。

  捉迷藏小学作文 2

  今天,我和何明浩等人玩捉迷藏。大家听到捉迷藏一定不陌生,可这场游戏可不简单……

  我们首先选出钟成抓。只听一声开始,大家都四处逃窜。我一口气跑回了教室。我得意的想:他们应该不会来吧。正当我得意洋洋的时候,门外突然传来钟成的声音:“我们到教室看看吧。”“好啊,好啊。”这时传来何明浩的声音。“咦?”何明浩也被抓了,那其他人呢?我不敢往下想。

  眼看钟成就要进来了,我急中生智,想出一个办法。我拿着作业本冲了出去,钟成见我拿着作业本,也就没有吱声。过了一会,何明浩对钟成说;谷文宇哪里是去交作业,他是想瞒天过海,从你手掌里逃出去。钟成听了恍然大悟。

  上课铃打了,我回到教室,看着钟成气愤的'眼神说:“有胆你就来。”“来就来。”钟成爽快地答应了我的“战书”。

  捉迷藏小学作文 3

  放假了,作业也做好了,可以尽情地玩了。

  玩什么呢?我和弟弟玩捉迷藏吧。我是哥哥,就先让弟弟藏,我来找。首先我的头趴在墙上开始从一数到十,就开始找弟弟了,“咦?明明有听到“啪”的一声。怎么找不到弟弟了呢?这个小机灵藏哪去了?我一定在最短的时间里把你找来,”我心里里纳闷。哈哈哈……找到了,小子原来躲在房间的门后,挺聪明的嘛!被我找到后,弟弟也哈哈大笑起来。

  好了!到弟弟来找我了。“我一定要让你好久才找到我的。”我心里想。我悄悄地爬到床上用被子盖起来,然后一动不动只听弟弟一边找一边说着:“哥哥你在哪啊?”过了一会儿,他还是找不到,有说:“哥哥你出来吧,我找不到你啊!”我在被窝里忍不住哈哈笑出声来, 坏了坏了!被弟弟发现了。真的,他上来掀开被子,被他抓到了!我们两兄弟又大笑起来。

  放假真好啊!今天和弟弟玩的真尽兴啊!

  捉迷藏小学作文 4

  今天一下午都没电,听别人说8点来电,我想:有是一个无聊的夜晚,可恰恰相反,这个夜晚,我真的很开心。

  由于停电,所以吃饭吃的比较早,吃完饭才6点多,我闲的无聊,就出去遛达遛达,经过孔刘维家,听到里边的笑声,我好奇的走了进去,哦!原来是在玩捉迷藏,玩的人有:孔刘维、孔维焕,孔彤彤,和孔环雨。看她们开心的笑脸,我也想参与这个游戏,我和孔刘维说了一下,孔刘维豪爽的答应了。

  第一局游戏开始了,我心里想:我最擅长捉迷藏了,我肯定是最后的`玩家!孔刘维自告奋勇说:我来逮。我们也都纷纷答应了。

  开始数数了,孔刘维从1数到了100 ,她问我们藏好了吗?我们说好了,她就开始捉人了。很快,我的“战友"都被抓了,同时,我也听到了“战友”鼔励的声音:相信你,你一定可以的;你最棒;我顿时整个人都冲满了信心,我瞅准时机,上电了。我赢了!我赢了!

  这场游戏冲满了刺激,这我印象深刻。

  最后,你知道我藏在哪里吗?告诉你们吧!沙发上,对。

  你没有看错,就是沙发上。

  捉迷藏小学作文 5

  星期天,我和邻居家的小朋友乐乐、明明、绘绘去公园的一片大花丛里玩迷藏。

  游戏规则是,先用手心手背的方法选出一个人来。这个人闭着眼睛数50个数。这时候其他的人藏起来。等数完后,就去找其它的`人。如果全找到后,自已就可以藏起来,那些被找到的人再用手心手背的方法选出一个人来做找大家的人。

  我们来到了花丛里,手心手背,量后的一个人竟然是我!我闭着眼睛数了50个数。一睁开眼,他们全都不见了。我鼓了鼓气。忽然,我听见右边有人踏草的声音。我直奔右边飞奔过去。一看竟然没有人,等我停下时却听见前面有人还在跑。但我知道那个人一定是跳闸着跑的,花丛掩 盖了他。我想如果我就这么过去,一定找不到。所以我也蹲下慢慢的过去,然后突然推入开树枝,真的找到了前面的乐乐。乐乐说:“真没想到你会找到我,走咱们去找明明和绘绘吧”。

  我提议:我们先站在那个小山坡上往下看,所谓,站得高看得远!乐乐二话没话,跟着我往小山坡上跑。好不容易爬了上去,仔细地看。忽然看见一个小脑袋伸出树枝外,特别明显。我戴上了我的防护膜(嘿嘿,其实就是我外衣上的帽子)给乐乐打了个手势。和乐乐高抬腿轻落足,往“小脑袋”的方向走。下了山又给乐乐找了一个冲的手势,和乐乐一起冲上去一把抓信了明明,明明一惊。我们的队全又变大了,一起去找绘绘。

  我们又上了小山坡,看了阗天,也没看见绘绘,忽然听见山坡下有点声音,看见绘绘在山坡下。我折了几个大树枝。一人一根。挡在前面做为掩护。向山坡下靠了过去,虽然提心吊胆,但还是勇敢的走了下去,抓信了绘绘。

  我们四个很快活,我们是最好的朋友,互相帮助,这就是我最喜欢的游戏——捉迷藏。小朋友们,有时间大家就一起玩吧!

  捉迷藏小学作文 6

  有一天,我和小伙伴在草地上玩,玩着玩着一个小伙伴突然站起来说:“我们玩捉迷藏吧!”大家连忙说:“好啊,好啊!”我先来当猫,其他小伙伴就躲藏起来,我得一个一个地把他们找出来,游戏就结束。游戏开始了,小伙伴连忙选地方躲起来,我数到十就大声问“都躲好了没有?” 我一说完就隐约听见一位小伙伴说:“躲好了。” 我顺着声音走过去,看见大树的背面有影子在动,我捉住他,让他在草场上玩。又开始找第二个,我看见旁边的草丛有动静,我轻轻地走过去,只听见“啊”的一声,原来他正趴在草地上玩 ,被我的突然到来吓了一跳。

  该找第三个了,我看见一棵小树的树叶在摇动,我轻轻地走过去用脚一踏“砰”的`一声,他屁股朝天,头朝地摔了下来。轮到最后一个小伙伴了,我发现围墙旁边有一团黑影在晃动,我顺着墙根慢慢地溜过去大叫一声,把他吓了一大跳。我找到了全部的小伙伴,开心极了!我们继续在草地上跑啊跳啊,度过了美好的时光。点评:小作者把亲身经历的游戏描述得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着小作者的聪明与睿智。

  捉迷藏小学作文 7

  今天,我去大姨家过年,正好在楼下看见了王丽娇、谢风琪、张青青这些好朋友。就这样,一场快乐的捉迷藏开始了。

  我们用“石头剪子布”决定谁来捉,咦,我来捉!哈啊,我可是玩捉迷藏高手呢!“1、2、3、4、5……”我闭上眼说道,突然听见向右有一阵脚步声,哈哈!“50!你们在哪啊?”当然,是鸦雀无声的,这种小伎俩谁中了招谁就是笨蛋中的笨蛋!

  根据刚刚提供的线索,我向右跑去,果然,一块大石头的后面有个影子,像人的影子。哈啊哈,这下跑不掉啦!哈哈!我假装没发现,说:“咦,她们跑哪里去啦?不见啦!哈哈,石头后面有个影子!”我跑过去,是王丽娇!我拍了拍她的肩膀:“别躲啦,看见啦!”王丽娇站起来,摸摸头说:“哎呀,发现啦啊!哈哈。”

  “啊嚏――”门后面传来一阵声音,嘿嘿,有人在那儿哦,嘻嘻!原来是谢风琦,我拍拍她的肩膀,她意识到自己被捉了,就出来了。

  哎呀,还有张青青了,我四处地找啊找,老找不到。“哈啊哈,迟到喽!”哎呀,张青青趁我不注意,吃到了“宝”!

  这可真是一次快乐的'捉迷藏!

  捉迷藏小学作文 8

  说起捉迷藏,想必你们都不陌生吧,就是一个人闭上眼睛数几十秒,然后另外一个人躲起来,数完后开始找另外一个人,找到了就算赢,找不到就算输。

  我和妈妈玩,妈妈当找的人,我当躲的那个人。妈妈对着墙开始数数,我像“疯狗吃骨头”似的跑了上楼,在3楼的储藏室关上了门,我躲在一个大椅子的后面,身体蜷缩成一团,那里本来就光线不好,妈妈肯定找不到我。

  不知道为什么,聪明的妈妈还是找了上来,“阿彤你躲在哪里呀?”“笨蛋,你以为我会答应吗?”我在心里默默的对自己说。她朝找我这个方向看了一眼,“咦,也不在这里呀”。我很想笑,但又不能笑,想笑的我,憋红了脸,脸已经“不受控制了”,都快要笑喷了。妈妈一脸“迷”,失望的走了。

  她正要走出房间门的时候,我大喊一声:“妈妈我在这里”。她转过头说:‘“唉,原来你在这儿呀,你躲在哪里呀?”“我就躲在这个大椅子后面啊,我都笑死了。”我骄傲的回答到。

  后来我们换角色又玩了几次,我们玩得很开心。

  捉迷藏这个游戏在我的童年记忆里是最美好的,也许以后我还会记得在那天,我和妈妈玩了捉迷藏。

  捉迷藏小学作文 9

  星期四,我、范奥雪、张国威、高麟懿和徐老师一起玩了一次捉迷藏游戏。

  徐老师当裁判,我们用“石头、剪刀、布”的方法选出了高麟懿是抓的。

  选出抓的之后,我们其他人马上像老鼠似的四下逃窜。我本来想跟着范奥雪,可是她却说:“别跟着我!”我只好向张国威的方向跑去。

  紧接着,我看见张国威藏在了门后面,他还悄悄地对我说:“你藏在我对面吧。”我心想:这个地方太容易被发现了,还是换个地方吧。所以我并没有回答张国威,而是继续往前走。

  我往前走了一点并拐到了一个很黑很黑的墙角。这个地方虽然很黑,但我一点都不害怕。过了一会儿,我听见了高麟懿的脚步声,我的心开始加速地跳动,连大气都不敢喘。我还听见高麟懿对别人说:“这里太黑了,我们还是别进去了。”可那个人却说:“还是进去吧。”这个声音明显是张国威的声音。此刻我意识到张国威已经被抓了。我更紧张了。不过还好,他们最终没有进来。这让我踏实多了。我很庆幸他们没有过来。不过,他们第二次再过来的`时候我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发现了我。

  最后就差范奥雪。我们一起找了好几遍,还是没找到范奥雪。最后老师喊:“范奥雪,游戏结束了!”范奥雪才出来。范奥雪真厉害!连老师都夸范奥雪是“捉迷藏高手!”

  今天我们玩得真开心,下次我还要玩捉迷藏游戏。

  捉迷藏小学作文 10

  一天小狗、小鸭和小兔在森林里玩捉迷藏,游戏开始了,小狗闭着眼睛开始数数:“一、二、三……”

  小兔发现一个树洞,急忙躲了进去。小鸭子着急的绕着大树心想:“我不会爬树,小兔躲的树洞又太小,我该怎么办呢?”突然它发现:也可以躲到大树后面呀!它就紧紧地贴在大树后面。

  小狗数完了十下,就来找它们了,聪明的小狗想:“小兔最喜欢钻洞,会不会躲在树洞里呢?”于是它就找树洞,不一会儿就找到了小兔,小兔很不情愿的从树洞里钻了出来。

  小狗仔细的'在四周张望,哈哈小鸭的尾巴在大树旁摇晃着呢!小狗悄悄的走上前一把抓主小鸭的尾巴,高兴地说:“小鸭我抓住你了!”它们玩的开心极了!

  捉迷藏小学作文 11

  今天上作文课的时候,我提议一起玩“捉迷藏”,大家一听,都表示同意,我们就开始玩了起来。

  看,一位男生夸耀地说:“哈,捉迷藏可是我的强项,等着瞧吧!”

  听见这位男生说的话,我就偷偷地对老师说:“老师,待会就让他捉吧。看他有多厉害。”

  老师先用毛巾把那位男生的.眼睛蒙起来,再让他转了三圈。趁这个机会,我们就马上找好位置躲了起来,那位男生先摸一下左边的桌子和椅子,在摸右边的桌椅,还是没找到一个人,他只好失望地离开了,又继续往前找。

  当男生伸手快要抓到一个女生的时候,“咯吱,咯吱”的声音从旁边传来。他马上回过神来,往有声音的地方摸去,一下子抓到了一个男生。我偷偷计算了一下,他刚好三分钟抓到了一个人。而且那个同学还是我们当中最聪明的哦!

  哈哈,原来他不知道,我正躲在后门那边呢!今天这个游戏真有趣,我下次还想玩。

  捉迷藏小学作文 12

  我今天跟外婆在家玩捉迷藏,我先藏,可是外婆一下就把我找到了,轮到外婆藏了,外婆藏在窗帘里面,我找了好久才找到。

  再次轮到我藏的时候我就藏到了里面的椅子下面,外婆找不到我,我很得意笑了出来,被外婆听到了,外婆就找了我,今天玩得很高兴啊。我明天还要跟外婆玩。

  捉迷藏小学作文 13

  一次,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捉迷藏,可开心啦!来捉我们的人闭上眼睛,从一开始数到五十。我快速扫描整个校园,看看哪有我藏身之处。教室被人占了,厕所有人藏了。这时,我一看自己的绿衣服,计上心头,立刻跑向草丛,躲到最茂盛的一角,心里暗暗窃喜:我有保护色,肯定不会被发现。“五十,我来了!”那人话音未落,已急匆匆地东张张、西望望,四处寻找起来。我不由得紧张起来。我屏息凝神,把身子蜷缩成一团。不知怎么的,一只小飞虫飞到我的.鼻子旁,挠得我直发痒,结果还是忍不住打了一个大喷嚏。可想而知,当然是我被捉住了。

  愿赌服输,我来捉人了,闭上眼睛认真数到五十后,我耳听八方、眼观六路,听听哪有动静,看看哪有蛛丝马迹。我蹑手蹑脚四处查看,“呵呵呵”几声轻微的笑声从一旁传来。我立马警觉起来,朝那个方向走去。只见,树丛后露出衣服的一角,我使劲拉那衣角,兴奋地大喊“找到啦!找到啦!”

  捉迷藏小学作文 14

  每当放假的时候我最想玩的就是捉迷藏,每次我玩的时候哥哥都让着我,让我先找到他,但是我每次都找不到哥哥,只能等着认输,所以只能让他先找我。

  一次玩的时候,我找了好半天,才找到了一个十分隐秘的地方躲了起来。哥哥笑呵呵地对我说:“你藏好了吗?”我非常自信地大声喊道:“我当然藏好了,你绝对找不到我!”哥哥一听声音就知道我在哪里,顺着声音找了过去。我非常惊讶,问他:“你是怎么找到我的?”哥哥哈哈大笑:“我本来没有想到你会藏在这里的,但是,你的声音太大了,所以我一下子就找到了你。”

  我们一玩竟然玩到了吃晚饭的时间,我们还想要继续玩,可是吃完饭得赶紧睡觉。我特别喜欢玩捉迷藏,所以我真希望假期快一点到来,再和哥哥一起玩捉迷藏。

  捉迷藏小学作文 15

  捉迷藏是我最喜欢玩的游戏,我们院小朋友多,所以经常玩二捉五。我们的游戏规则与众不同:一是不仅要将藏的人找出来,而且还要抓住;二是先被捉住的两个人是下一局的捉者。

  这不,又开始了――?第一次,我和李振豫捉,“1、2、3……”数到30,我们就开始分头找。 草坪里有一个坑,我想里面肯定有人,果然不出我所料,李佳奕就藏在里面。我装着没看见,故意踢了一下他放在坑沿上的手,又自言自语到“什么东西绊了我?”这时,李佳奕轻手轻脚地从坑里爬出来,想从我后面溜走,我来了个猛回头,一抓一个准。此时,听到李振豫大声喊:“我抓住程科翔了!”

  接着,藏在车库里的党润方、李占峰和王家林也纷纷“落网”。 这次,该李佳奕和程科翔捉。我召集好“军马”,讲完“调虎离山”计,然后,各自藏了起来。我一下爬在草池里,“噔、噔、噔”,“敌人”出动了。他们不知在哪发现了李振豫,只见李振豫拼命地左跑、右甩。嘿!他被两头堵,“腾”,他跳进草池又跑,不小心绊住我的腿,踉跄一下,被随后追来的李佳奕抓住了。

  李振豫知道我藏在这里,就很快把他俩引开了,我趁机“逃之夭夭”…… 游戏继续进行着,院里不时传来我们的笑声。

  捉迷藏小学作文 16

  一次,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捉迷藏,可开心啦!来捉我们的人闭上眼睛,从一开始数到五十。我快速扫描整个校园,看看哪有我藏身之处。教室被人占了,厕所有人藏了。这时,我一看自己的绿衣服,计上心头,立刻跑向草丛,躲到最茂盛的一角,心里暗暗窃喜:我有保护色,肯定不会被发现。“五十,我来了!”那人话音未落,已急匆匆地东张张、西望望,四处寻找起来。我不由得紧张起来。我屏息凝神,把身子蜷缩成一团。不知怎么的.,一只小飞虫飞到我的鼻子旁,挠得我直发痒,结果还是忍不住打了一个大喷嚏。可想而知,当然是我被捉住了。

  愿赌服输,我来捉人了,闭上眼睛认真数到五十后,我耳听八方、眼观六路,听听哪有动静,看看哪有蛛丝马迹。我蹑手蹑脚四处查看,“呵呵呵”几声轻微的笑声从一旁传来。我立马警觉起来,朝那个方向走去。只见,树丛后露出衣服的一角,我使劲拉那衣角,兴奋地大喊“找到啦!找到啦!”

  捉迷藏小学作文 17

  上个星期,我去马中骏家玩到了晚上,我和马中骏还有张景棉下楼玩捉迷藏。我们又叫了几个人,就一起玩了起来。玩捉迷藏我只是个新手,结果我屡屡失败,就只得“找人”。我闭上眼睛数了100下,等我睁开眼睛时,眼前早已空无一人,环境陌生,让我有点害怕,心儿砰砰直跳。但我还是努力一点一点搜索起来,正在我焦急万分时,突然马中骏“汪”了一声,张景棉也“喵”了一下。我听出了他们在一起,可是我悬着的心还没放下来。这时,我听见河边有跑步声,于是我就在河边找了起来,果然发现了他们,而且发现所有人都在那个藏匿点。这下轮到张景棉找人了。我跟着马中骏找地方躲藏,马中骏爬到了车底下,对我摆摆手说:“你不要过来,这里只有一个位置”。我只好出去另找藏点。张景棉马上要找来了,可我这里只有一辆车可以隐蔽,怎么办?我藏哪儿呢?这时,我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办法:绕着车跟张景棉躲猫猫!对,就绕着张景棉,张景棉在这一边,我就绕到另一边,反正就在他对面。但最后还是被张景棉发现了。说实话,那时绕的时候我的心都要蹦出来了,就担心被发现。

  不一会儿,我妈妈来接我了。我想,真是一次刺激有趣的捉迷藏,一个难忘的夜晚!

  捉迷藏小学作文 18

  一天。太阳娃娃,黑夜娃娃。白天娃娃,七种颜色的娃娃们一起来参加躲迷藏。黑夜娃娃用一个长丝巾把太阳娃娃的眼睛给蒙上了,在太阳娃娃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大伙们各自找好了自己躲藏的隐蔽的好地方,和自己喜爱的位子,趁太阳娃娃数数的时候,偷偷的,轻请的。静悄悄的躲藏到了自己已找好的神秘的好地方。躲藏的地方已被限制了,绿叶下是个好躲藏的地方,可绿叶太多了,挤不下太多的娃娃,它们有的躲藏在树叶下,有的躲藏在小草里,有的躲藏在菊花里,有的躲藏在云朵里,有的躲藏在……

  黄色娃娃躲藏在黄色的菊花里,白色娃娃躲藏在雪白的云朵里,蓝色娃娃躲藏在蓝色的天空里,红色娃娃躲藏在美丽的红玫瑰里,绿色娃娃躲藏在绿色的树叶里大家都藏好了地方。于是黑夜娃娃摘下了太阳娃娃的丝巾,太阳睁开眼睛发出耀眼的.光彩,一下子,就把所有的娃娃们毫不费劲的就全部找了出来!

  捉迷藏小学作文 19

  捉迷藏是我最喜欢的游戏。每次玩完捉迷藏,总是一身灰,惹得我自己都不好意思了。尽管难堪,但也有收益噢!

  昨天午休时,我和好朋友萍萍、婷婷来到一起,按事先约好的——玩捉迷藏的游戏。“石头、剪子、布!”。“我赢了!”谁先藏谁先捉的顺序搞定了,我尖叫道。这次是我和萍萍藏,婷婷捉噢。游戏开始了,“我数十下,你们快点找地方藏好。”婷婷说完,她捂住眼睛,开始数数。萍萍急忙躲在讲台下,我心想: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不如就躲在婷婷的.身后,她往哪儿走我就往哪儿走,她是一定找不到我的噢。正当我暗自庆幸时,婷婷一站起来,就转过头来看见了我,我失败了。

  轮到我捉她们了。我睁开眼睛,发现眼前竟没有一个人。就在我摸不着头脑时,看见不远处有一个身着蓝色上衣的小女孩躲在桌子底下,我一眼就认出了那个人就是萍萍。我没有惊动她,而是悄悄地来到她的身后,在她肩上轻轻一拍,低声道:“萍萍”,她立马站起来并转身一脸惊色的对我说:“你吓死我了。”游戏继续着……

  捉迷藏的游戏,让我养成了善于观察身边的一切,以便遇到危险时,找到藏身的地方,然后逃生。(指导教师:唐天武)

  捉迷藏小学作文 20

  星期天,春光明媚,小明,小亮和小红玩捉迷藏。游戏规则是“石头,剪刀,布”,谁输了,谁来抓别人。

  游戏开始了,小红拿红领巾蒙住双眼,小亮在草边拍了几下,然后轻手轻脚地走开。小红侧耳倾听附*有动静,快速地走到石头后面摸了一下,没有人。小明又赶快走到灌木丛,幸好小亮和小红换了一个地方,小明什么也没摸着,就又向别的地方走去了。接着小亮镇定地走去花坛,在前面跺了几脚,又悄悄地回到树底下挤眉弄眼。

  幸好小明很机灵,知道小亮和小红在迷惑他。小明仔细辨别声音,他想小亮和小红一定躲在树下,当小明走过去时,将小亮和小红迅速捉住了。


《捉迷藏》教案(二十)份(扩展7)

——中班美术捉迷藏教案范本十份

  中班美术捉迷藏教案 1

  活动目标:

  1.在欣赏散文诗的基础上,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和拟人手法的运用,感受散文诗优美的意境。学*词:静悄悄。

  2.尝试运用已有经验,学*用“XX躲在XX里”的句式进行创编,感受仿编诗歌带来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3.理解散文诗,感受大自然的缤纷色彩。

  4.大胆想象,尝试讲述散文诗的不同发展。

  5.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丰富的玩“捉迷藏”游戏的经验。

  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红、黄、绿、紫、橙颜色标记每人一个。布置田野、花园、雪地、树林、大海等场景。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

  理解散文诗内容和拟人手法的运用,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

  活动难点:

  运用“××躲在××里”的句式进行仿编。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怎么玩的`?

  师:捉迷藏的游戏真好玩,太阳公公和颜色宝宝也喜欢玩,太阳公公会和哪些颜色宝宝玩这个游戏呢?

  二、欣赏散文诗,理解散文诗内容。

  (一)欣赏散文第一段。

  1.我们一起来看看太阳公公和颜色宝宝们是怎么玩的呢?(播放ppt1—4)

  2.他们是怎么玩的?是谁把太阳的眼睛蒙起来了?眼睛蒙起来是什么感觉?请你试一试。谁知道“太阳的眼睛蒙起来”是什么时候呀?(晚上)

  颜色宝宝们是怎么躲起来的?(理解词:静悄悄)

  为什么要“静悄悄”地躲起来呢?

  (二)欣赏散文第二段。

  1.颜色宝宝们已经静悄悄地躲好了,你们知道他们都躲在哪里吗?(幼儿发挥想象大胆讲述)

  2.我们一起来看看,你猜对了吗?(播放ppt5—8)

  3.颜色宝宝们都躲到哪里去了?(学*用“××躲在××里”的句式回答)

  4.为什么××颜色要躲在××里?

  (三)欣赏散文第三段。

  1.颜色宝宝们都藏得好好的,太阳公公会找到它们吗?(播放ppt9—10)

  2.是谁把太阳的手帕解开了?太阳公公睁开眼睛又是什么时候呢?(白天)

  3.师小结:晚上黑黑的什么也看不见,到了白天什么都看见了,太阳公公一下子就把颜色宝宝们都找到了。

  (四)完整欣赏散文诗。

  1.太阳公公和颜色宝宝们玩捉迷藏真有趣,我们再来看一遍吧!

  2.这是一首散文诗,叫什么名字?你觉得散文中哪个地方最有趣?

  3.你们想不想也来说一遍?(幼儿跟随老师朗诵散文一遍)

  4.师小结:这首散文诗真好听,把太阳和黑夜说成了两个可爱的小朋友在和颜色宝宝玩捉迷藏的游戏,还告诉了我们白天和黑夜的区别,真有趣。

  三、游戏情境,尝试仿编。

  (一)尝试仿编。

  1.师:第二天,太阳公公又和颜色宝宝来玩捉迷藏的游戏了,看看这次有哪些颜色宝宝来玩呢?(紫色、橙色、绿色、红色、黄色)这些颜色宝宝会躲到哪里呢?(幼儿自由讨论)

  2.请幼儿用“××躲在××里”的句式说一说,老师用简笔画的方式记下来。

  3.我们把这么多好听的句子一起放到散文里来念念吧!(把幼儿仿编的内容放到散文中集体朗诵一遍)

  (二)游戏“捉迷藏”

  1.师:现在我来当太阳公公,你们做颜色宝宝,我们一起来玩捉迷藏的游戏,请你选一个你喜欢的颜色宝宝,然后找个地方躲起来,看清楚你拿的是什么颜色,游戏时要躲到田野、花园、雪地、树林、大海这五个场景中,而且要静悄悄地去躲,想一想躲到哪里才不会被“太阳公公”发现。

  2.开始游戏:教师蒙上眼睛说:1、2、3、4、5,幼儿躲起来,教师找,找到后问:“X颜色宝宝躲在哪里?”幼儿答:“X颜色宝宝躲在XX里!”

  四、结束。

  其实大自然里还有很多漂亮的颜色呢,他们会躲到哪里呢?让我们一起去找找吧!

  教学反思:

  《捉迷藏》是一篇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作者用拟人、夸张手法,将黑夜、太阳和各种颜色都赋予了生命,以轻松、明快的笔调描述了太阳被黑夜蒙住眼睛来找,各种颜色宝宝来躲的捉迷藏的全过程。内容贴*幼儿的生活又不发奇特的想象,能将孩子带入一个无限遐想的世界,又能激发孩子欣赏和学*的热情,很适合中班孩子欣赏、学*。

  本次活动我主要采用了直观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动画,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散文诗的内容,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了散文诗优美的意境。并采用游戏法,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发展其发散性思维。

  中班美术捉迷藏教案 2

  活动目标:

  1、大胆想象,在不规则的线条画里找出小动物形象,并添画出小动物的主要外型特征等。

  2、学*合理搭配颜色,乐于表现美。

  活动准备:

  1、画纸、勾线笔、水彩笔(幼儿人手一份)

  2、范画2张,音乐磁带一盒,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1、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条奇妙线,它就在我的手里,你们猜猜,它在我的左手还是右手?(幼儿猜测)

  2、播放音乐,教师边讲解边徒手示范画线:它最爱在纸上快乐地跳舞,你瞧它在这儿跳一个圆圈舞,又在那儿跳了一个圆圈舞,跳了许多的圆圈舞,在每一块空地上都留下了它的痕迹,最后这条奇妙的线要回去休息了。

  3、幼儿徒手练*画“会跳舞”的线

  师:现在我们也来学学这条奇妙的线跳舞,伸出我们的右食指,跟它来快乐的跳个舞吧,在这里转个圈,又在那里跳个圆圈舞,在每一块空地上都留下它的痕迹,最后回去休息了。(教师强调画线的时候不能断开,要连起来画)

  二、师幼一起观察会跳舞的线留下的痕迹,找找小动物藏在哪里。

  1、师:在这条“会跳舞”的线里呀,还藏着许多调皮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们跟我们捉迷藏呢,他们只露出身体,你们想一想会藏着什么小动物呢?(幼儿猜测)

  2、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找找吧!你瞧!它露出了大钳子、眼睛和脚,是谁?(螃蟹)被我们找到了只大螃蟹。还有谁呢?它伸出脑袋、嘴巴、眼睛和尾巴。是谁?(小鱼),你看,小鱼还少了什么?(学*词:鱼鳍、鱼鳞,然后请个别幼儿上来添画小鱼的鱼鳍、鱼鳞)被我们找到了一条小鱼。再找找,还有谁藏着呢?一只美丽的蝴蝶出现了。(教师示范画出蝴蝶)(出示范画)你们看这里,老师还找到了几个小动物,数一数有多少?都是谁啊?(幼儿数数和说出小动物的名称)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师:现在,爱跳舞的线要在小朋友的画纸上跳舞了,请你开动你的小脑筋,相信你们能在跳舞线留下的痕迹里找到更多的小动物,然后给它们穿上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下面拿出你们画画的工具,开始行动吧,把藏着的小动物们找出来吧!

  2、播放音乐,幼儿动手作画。提醒幼儿线条不能断开。

  3、幼儿要找和老师及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的小动物,教师还要及时的表扬个别有创新的小朋友。

  四、展示作品。

  幼儿在集体中介绍和相互欣赏自己的作品,教师讲解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然后请小朋友在自己的作品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把它夹到线上吧。(活动结束)

  中班美术捉迷藏教案 3

  活动目标:

  1、知道雪花有6个花瓣,每个雪花都是不一样的',学*正确绘画雪花。

  2、能大胆想象,画出不一样的雪花。

  3、能快乐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份绘画纸、白蜡笔。

  2、纸雪花若干、范画两张(花瓣图形范画和白蜡笔范画)。

  3、黑板、蓝色颜料、勾线笔、刷子、报纸、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纸雪花(贴在黑板上),引出范画,激发幼儿动手制作的愿望。

  "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小客人。看看它是谁?"(引导幼儿观察纸雪花)

  "小雪花可漂亮了,你们想看清楚它们吗?让我们用放大镜一起来照照吧。(出示大纸雪花)

  提问:

  1、雪花有几个花瓣?数一数(6个)

  2、每个花瓣长得一样吗?(一样)

  3、(请幼儿观察小纸雪花)每个雪花都一样吗?(不一样)

  二、师边讲解边示范绘画过程。

  1、师:"你们看小雪花飞到纸上玩了!"

  (师画X,提问像什么,画横线"开火车")

  2、师操作示范:"我喜欢羽毛花瓣,6个花瓣都是一样的。"

  3、师:"小朋友想和雪花做游戏吗?林老师这里有很多花瓣(出示花瓣图形范画),任选一种。"

  4、师:"雪花飞到纸上和我们做游戏,所以要画小点,每个雪花长得不一样。"

  5、幼儿操作。

  三、幼儿作品展出,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交流、研讨。

  1、和幼儿一起将作品贴在黑板上,鼓励幼儿互相交流。

  2、教师小结,自然结束。

  延伸活动:

  师幼刷画,师边刷边说注意事项:将纸*铺在操作板上,用手压*,轻轻用刷子蘸蓝色颜料刷画。幼儿一起操作,刷好后放在一旁晾干。

  中班美术捉迷藏教案 4

  设计背景

  小动物们啊很可爱,但是小朋友们对他们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我们可爱的小动物们到底有些什么可爱的地方呢?我们一起来学*吧!

  活动目标

  1、在猜猜找找情境游戏中,发现动物皮毛花纹的不同。

  2、在和小动物一起玩捉迷藏游戏中,进一步感知动物的外形特征。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了知识。

  重点难点

  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动物的外形特征。

  活动准备

  画有动物身体的拼图若干、许多的树叶。

  活动过程:

  一、找找说说,森林里的动物朋友

  活动导入:去森林里找小动物

  森林里有这么多的小动物,可是他们躲起来了,我们一起去把他们找出来吧

  二、拼拼玩玩,动物的花花衣

  1、森林里的小动物还会躲在哪里呢?我们再去找找看吧!看看找到了什么?吹开树叶,找出动物拼图。

  2、拼图游戏

  提问:这三个动物朋友身上的花纹都是什么颜色的?那花纹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三、找找黑夜里的小动物

  1、我们小朋友真厉害,在树叶里找到了6个小动物,这次呀,小动物们躲的本领更大了,看看你还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2、幼儿运用宝贝卡,以填补的方式,将小动物呈现出来。

  教学反思

  通过幼儿感兴趣的“捉迷藏”游戏形式,贯穿活动始终,不仅使幼儿自始至终保持浓厚的研究兴趣,在操作规程过程中有的孩子找到了小动物,这时发现成功孩子非常感兴趣,因为孩子很奇怪怎么才能找到一只可爱的小动物呢?活动使我深刻的体会到,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不断的学*和探索创新,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实践经验,创做出更多更好的操作材料、创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给幼儿们恰如其分的指导,融入孩子当中并以幼儿的心态、兴趣和目光去参与教育和教研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大胆的去动手、动脑,发挥自己的天性去搞更多的小发明、小创造。让幼儿在实践中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并在每节课后都有及时总结经验,认真反思,为今后的科学活动奠定坚实科学的基础。

  中班美术捉迷藏教案 5

  活动背景:

  中班幼儿能感知和发现常见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进行分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开展了“有趣的图形”主题活动。中班幼儿能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现自己观察到或想象的事物,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能力水*,我们组织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能发现不规则线条画里的几何形状,寻找出不同的小鱼图形,并能根据已有经验进行添画。

  2.能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体验图形变化的乐趣。

  3.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

  4.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黑板,示范用线条画1张(内含三角形、圆形、半圆形、长方形),装饰好的不同形状和不同装饰方法的小鱼范例4条。

  2.线条画5大张(内含三角形、圆形、半圆形、长方形、椭圆形、梯形),黑色勾线笔人手1支,水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线条画范例,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师:这是一张神奇的线条画,在画里藏着许多秘密呢,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师:再仔细看看,线条画里还有和它一样的形状吗?线条画里有其他的形状吗?

  教学建议:在幼儿发现一种图形后,引导幼儿继续寻找相同的图形,进行归类;鼓励幼儿在线条画中寻找和发现不同的几何图形。

  2.游戏导入,示范寻找和添画出鱼的图形。

  (1)师:再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许多调皮的小鱼就躲在这些形状里,跟我们玩捉迷藏游戏呢,你找到它们了吗?

  (2)教师示范在其中一张线条画中添画出小鱼外形。

  ①师:老师已经找到一条小鱼了,想不想看看它躲在哪儿?(教师示范找一条长方形的小鱼,添画出小鱼的眼睛、嘴巴、鳍、尾巴)②师:xx形的小鱼找到了,刚才老师添画了什么,就变成了小鱼了?

  (3)幼儿尝试寻找不同的形状,添画小鱼外形。

  ①师:其他形状里也藏着很多小鱼呢,谁找到了?试试把它们画出来吧。(请两名幼儿在线条画中指出小鱼,添画眼睛、嘴巴、鳍、尾巴)②小结:线条画里藏着圆形的小鱼、三角形的小鱼、长方形的小鱼、半圆形的小鱼。

  教学建议:在教师示范添画小鱼外形时,如果有幼儿提出他已找到小鱼,则请幼儿来示范添画,教师可在一旁提示要添画完整,可用“哪里是小鱼的头”、“小鱼的眼睛在哪里”、“看看小鱼还少了什么”等进行提示。请幼儿来尝试寻找和添画时,提醒幼儿寻找与范例不一样的图形小鱼,两名幼儿可同时添画不同形状的小鱼,这样节约其他幼儿等待的时间,又给幼儿多种形状的小鱼外形的感受。

  (4)出示装饰好的小鱼,贴在相应的图形上。

  师:我也找到了几条小鱼,你们瞧,这是圆形的点点鱼、三角形的波浪鱼、长方形的斜线鱼、半圆形的小花鱼,它们都穿上漂亮的衣服啦。

  教学建议:装饰好的小鱼尽量选择小图形,因为大多数幼儿在示范时喜欢找大的图形,这样装饰好的小鱼贴在相应图形上,就不会遮住幼儿之前的范例,能较好地尊重和展示幼儿的创意。

  3.幼儿操作,寻找和添画鱼的外形。

  (1)师:你们想不想找小鱼?在桌上的线条画里还藏着许多各种形状的小鱼,里面还有跟黑板上不一样的图形呢,找到小鱼后就帮小鱼画出头、眼睛、鳍、尾巴,还可以给它穿上漂亮的衣服,我们赶紧去找一条吧。

  (2)幼儿操作,教师提醒幼儿要添画完整的鱼,画得快的幼儿可用水彩笔添画鱼身花纹。留意找到不同图形的小朋友的作品。

  教学建议:幼儿操作的线条画比范例多了梯形和椭圆形的图形,给幼儿更多挑战和迁移经验的机会。重点引导幼儿寻找小鱼图形,并添画完整,鼓励幼儿寻找多条不同形状的小鱼。

  4.拼图欣赏,分享图形变化的小鱼。

  (1)拼图游戏。

  与幼儿一起将操作桌子拼起来,使画面变成大拼图。引导语:中间的小朋友站两边,小鱼小鱼找朋友,变成一张大拼图。

  (2)分享交流。

  师:线条画里藏着的各种形状的小鱼被我们找出来了,谁找到了跟黑板上不一样形状的小鱼?有趣的图形能变出有趣的小鱼,你最喜欢哪条小鱼?

  师:喜欢找小鱼吗?线条画里还藏着很多小鱼呢,我们把画带到班级里去,继续找小鱼吧。

  教学建议:

  拼图游戏时,可请幼儿帮忙一起拼桌子,让他们亲历自己的作品变成大拼图的神奇和惊喜;分享交流可用自己介绍、相互推荐、教师提示的`方式讲评,结合现场情况,帮助幼儿提升创作经验。

  活动延伸:

  1.将作品展示在班级美工区墙面上,鼓励幼儿在区域活动时,继续寻找“藏在图形里的小鱼”,继续创作,让大拼图更加完满。

  2.可在美工区提供其他形状的图形纸,开展“图形变小鱼”活动,并展示孩子的作品,巩固认识多种图形,进一步分享添画和装饰的方法。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始终处于一种发现——创作——再发现——再创作的动态过程中,不断给孩子带来惊喜和挑战。孩子兴致盎然,画面充满稚趣。我发现“变化”是本次活动成功的秘诀,变化出新意,变化出神奇。

  营造变化的游戏情境。活动开始,“一张线条画,藏着秘密”,一下就激发了孩子们发现的热情;“图形里藏着小鱼”,让线条画的范例蕴藏玄机,“和小鱼捉迷藏”让孩子们的发现之旅充满趣味,操作时,孩子们不断喊出“我找到××形的小鱼啦”,可见,“捉迷藏”的游戏情节已深入孩子心中;单幅画变成大拼图,让孩子们的游戏热情再次升级,不禁纷纷感叹:“哇,好大的画啊,好多的鱼啊!”活动的每个环节都是一个游戏,不断变化的游戏,吸引着孩子们持续发现和创作。

  采取变化的引导方式。示范添画时,孩子提出了他已找到小鱼,我就请他来示范添画,改变了原先设定的教师首先示范的策略;3名示范幼儿的作品不尽相同,比如头部位置、眼睛的画法、鳍和尾巴的形状,我一一给予肯定,避免了范例给孩子造成的思维定势;变成大拼图时,几个男孩子主动帮忙移桌子,我就顺势说:“大家一起来帮忙,变出大拼图喽。”大部分的孩子都参与移桌子和拼画的过程,虽然只有短短几十秒时间,但避免了孩子的等待,而且合作亲历变化,让这一环节更有意义。

  鼓励变化的表现手法。幼儿操作时,我发现一些幼儿画的眼睛、鱼鳍和尾巴形状各异,我还发现部分幼儿装饰小鱼采用混合的方法,如点点和线条结合,*涂加上花纹等,我鼓励孩子继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添画和装饰,并在结尾点评时,与全班孩子一起分享他们的经验。

  中班美术捉迷藏教案 6

  设计意图:

  中班阶段是幼儿音乐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可让幼儿感受不同结构的乐曲,丰富幼儿的体验。《拨弦》这首乐曲是由小提琴用拨弦的方式演奏的,曲中的乐句基本都是以重音结束,轻重音结合的乐句形成了活泼欢快的特殊旋律,别具特色。根据幼儿喜欢玩游戏的特点,我运用"捉迷藏"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充分调动多种感官.感受乐曲与众不同的乐句结构,并用动作表现自己对乐曲的感受,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目标:

  1.感受乐曲活泼诙谐的风格及特殊的乐句结构,并用动作表现自己对乐曲的感受。

  2.能按规则进行游戏,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3.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的玩法,学*按游戏和音乐的要求,相应的按节奏变换动作,感受游戏的乐趣;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准备:

  《拨弦》音乐VCD一张,小熊、小老鼠手偶各一个。

  过程:

  一、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乐曲活泼诙谐的风格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请你仔细听一听、想一想,音乐里有谁,它们在做什么?(播放音乐。)师:你们觉得这首音乐好听吗?你们想到音乐里可能有谁呀?它们在干什么?(引导幼儿自由表达对乐曲的感受和理解。)二、边听音乐边观看教师的手偶表演"捉迷藏",理解乐曲内容,感受乐曲节奏,听辨乐曲中的重音部分1.教师随乐曲操作手偶表演,帮助幼儿理解乐曲。

  师:你们都开动脑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真棒!X X X说他好像听到了有一只笨熊和一只小老鼠在做游戏,这个想法真有趣。

  师:我把X X X想到的笨熊和小老鼠请来了(出示角色玩具)。大家好!我是小熊,名字叫笨笨。大家好!我是小老鼠。笨笨和小老鼠在向我们问好,我们也跟它们打个招呼吧。

  师:笨笨和小老鼠告诉我,刚才它们在玩捉迷藏的.游戏。现在请你们再看一看、听一听,它们是怎样跟着音乐捉迷藏的,好吗?(教师再次随音乐表演。)师:谁在捉谁在藏?小老鼠被笨笨捉到了吗?小老鼠为什么没被笨笨捉到?小老鼠是在什么时候藏起来的?是不是一开始就藏起来的?那它们开始在干什么?小老鼠是在什么时候藏起来的?

  2.再次观看手偶表演,倾听音乐,听辨重音。

  师:请你们听一听、看一看,小老鼠是怎样跟着音乐走路的?小老鼠躲起来的音乐又是怎样的呢?(教师随音乐边做动作边念"走走走走走走躲",声音可越来越小。)师:哦,原来小老鼠是跟着音乐的节奏走路的。小老鼠是在什么音乐时藏起来的?藏起来的音乐有什么特别吗?

  三、尝试用动作表现乐曲的节奏1.用一只手的食指与中指做小老鼠的脚丫在另一只手的手掌上行走。(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边念"走走走走走走躲"边做动作,并提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师:好,那我们把小老鼠请到手上来走走吧!这是小老鼠的小脚丫,小老鼠站好了吗?

  2.发挥想象,让小脚丫在不同的地方行走。

  师:小老鼠刚才在手上走,还可以在什么地方走啊?那躲的时候你们想躲到哪里?(提醒幼儿注意听音乐,"小老鼠"有时走的时间短,有时走的时间长。)四、游戏"捉迷藏"1.教师与与幼儿分别扮演小老鼠和小熊笨笨玩捉迷藏。小老鼠与笨笨一起听音乐按节奏走,当听到重音时,小熊回头,小老鼠赶快蹲下来。

  师:下面我来当笨笨,你们来当小老鼠,我们一起来玩捉迷藏游戏。小老鼠是怎么走的?当笨笨回头的时候你们应该怎么样?(蹲下来。)好,请你们仔细听音乐,跟着音乐节奏一起玩游戏。(可游戏2遍。)2.幼儿分组游戏。

  师:下面小朋友分成两组,一组当小熊,一组当小老鼠,再来玩游戏。(角色可交换。)3.幼儿自由想象,替换角色进行"捉迷藏"的游戏两遍。

  师:下面我们可以扮演其他动物来玩这个游戏。你们想请什么动物来捉迷藏呀?(可游戏2~3遍。)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中班美术捉迷藏教案 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再随意转圈的线条里,找出小鱼,并添画出眼睛、嘴巴、鱼鳍、美丽的花纹等。

  2、引导幼儿合理搭配颜色,提高幼儿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绘画纸、黑色水彩笔、油画棒每人一套。

  2、范画、录音机、磁带一盒。

  活动过程:

  1、出示黑色水彩笔画会跳舞的线,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有一条奇妙的线,它最爱在纸上快乐的跳舞啦,你瞧,在这儿转了一个圈,又在哪儿转了一个圈,在每一块空地上都留下了它的身影。”

  2、师小结:这是一条神奇的线,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螺旋线。

  3、师幼一起观察会跳舞的线留下的痕迹,找小鱼藏在那里。

  师:在这条神奇的线里还藏着小鱼呢!你能把小鱼找出来吗?请几位小朋友找一找(身体、眼睛、嘴巴、鱼鳍等。)

  4、教师示范画。

  师:这是小鱼的身体吗?那小鱼的身体上缺什么呢?(引导幼儿说出眼睛、嘴巴、鱼鳍等。)

  师:那老师把小鱼的头找出来。(画一条弧线)小鱼的头上缺了什么呢?(眼睛)依次画出小鱼的其他部分。

  师:可爱的小鱼找出来啦!可是它的尾巴藏在哪里了?谁的小眼睛最亮?(引导幼儿发现交叉线的地方是小鱼的尾巴)

  师:小鱼被你们找出来啦!你们可真棒!还有的小鱼藏哪了呢?(幼儿示范)

  5、引导幼儿用色彩装饰画面。

  师:我们找出这么多小鱼,它们漂亮吗?(漂亮)

  师:可是小鱼没有穿衣服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用油画棒)

  6、教师示范装饰画面。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画面有好看的颜色,还添画了泡泡等。

  7、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可放轻音乐)

  师: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奇妙的螺旋线,请你们也去找一找小鱼藏哪了?给小鱼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重点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完成画面,启发能力强的幼儿在色彩的搭配上下工夫。

  8、幼儿各自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观摩欣赏。

  教师选出其中较好的作品,和幼儿一起评价作品为什么好?好在什么地方?对能力稍差的幼儿的作品,肯定其优点,给予鼓励。

  活动延伸:

  把幼儿作品贴放在活动室的四周,供大家观摩。

  中班美术捉迷藏教案 8

  活动背景:

  中班幼儿能感知和发现常见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进行分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开展了“有趣的图形”主题活动。中班幼儿能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现自己观察到或想象的事物,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能力水*,我们组织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能发现不规则线条画里的几何形状,寻找出不同的小鱼图形,并能根据已有经验进行添画。

  2.能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体验图形变化的乐趣。

  3.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

  4.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黑板,示范用线条画1张(内含三角形、圆形、半圆形、长方形),装饰好的不同形状和不同装饰方法的小鱼范例4条。

  2.线条画5大张(内含三角形、圆形、半圆形、长方形、椭圆形、梯形),黑色勾线笔人手1支,水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线条画范例,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师:这是一张神奇的线条画,在画里藏着许多秘密呢,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师:再仔细看看,线条画里还有和它一样的形状吗?线条画里有其他的形状吗?

  教学建议:在幼儿发现一种图形后,引导幼儿继续寻找相同的图形,进行归类;鼓励幼儿在线条画中寻找和发现不同的几何图形。

  2.游戏导入,示范寻找和添画出鱼的图形。

  (1)师:再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许多调皮的小鱼就躲在这些形状里,跟我们玩捉迷藏游戏呢,你找到它们了吗?

  (2)教师示范在其中一张线条画中添画出小鱼外形。

  ①师:老师已经找到一条小鱼了,想不想看看它躲在哪儿?(教师示范找一条长方形的小鱼,添画出小鱼的眼睛、嘴巴、鳍、尾巴)②师:xx形的小鱼找到了,刚才老师添画了什么,就变成了小鱼了?

  (3)幼儿尝试寻找不同的形状,添画小鱼外形。

  ①师:其他形状里也藏着很多小鱼呢,谁找到了?试试把它们画出来吧。(请两名幼儿在线条画中指出小鱼,添画眼睛、嘴巴、鳍、尾巴)②小结:线条画里藏着圆形的小鱼、三角形的小鱼、长方形的小鱼、半圆形的小鱼。

  教学建议:在教师示范添画小鱼外形时,如果有幼儿提出他已找到小鱼,则请幼儿来示范添画,教师可在一旁提示要添画完整,可用“哪里是小鱼的头”、“小鱼的眼睛在哪里”、“看看小鱼还少了什么”等进行提示。请幼儿来尝试寻找和添画时,提醒幼儿寻找与范例不一样的图形小鱼,两名幼儿可同时添画不同形状的小鱼,这样节约其他幼儿等待的时间,又给幼儿多种形状的小鱼外形的感受。

  (4)出示装饰好的小鱼,贴在相应的图形上。

  师:我也找到了几条小鱼,你们瞧,这是圆形的点点鱼、三角形的波浪鱼、长方形的斜线鱼、半圆形的小花鱼,它们都穿上漂亮的衣服啦。

  教学建议:装饰好的小鱼尽量选择小图形,因为大多数幼儿在示范时喜欢找大的图形,这样装饰好的小鱼贴在相应图形上,就不会遮住幼儿之前的范例,能较好地尊重和展示幼儿的创意。

  3.幼儿操作,寻找和添画鱼的外形。

  (1)师:你们想不想找小鱼?在桌上的线条画里还藏着许多各种形状的小鱼,里面还有跟黑板上不一样的图形呢,找到小鱼后就帮小鱼画出头、眼睛、鳍、尾巴,还可以给它穿上漂亮的衣服,我们赶紧去找一条吧。

  (2)幼儿操作,教师提醒幼儿要添画完整的鱼,画得快的幼儿可用水彩笔添画鱼身花纹。留意找到不同图形的小朋友的作品。

  教学建议:幼儿操作的线条画比范例多了梯形和椭圆形的图形,给幼儿更多挑战和迁移经验的机会。重点引导幼儿寻找小鱼图形,并添画完整,鼓励幼儿寻找多条不同形状的小鱼。

  4.拼图欣赏,分享图形变化的小鱼。

  (1)拼图游戏。

  与幼儿一起将操作桌子拼起来,使画面变成大拼图。引导语:中间的小朋友站两边,小鱼小鱼找朋友,变成一张大拼图。

  (2)分享交流。

  师:线条画里藏着的各种形状的小鱼被我们找出来了,谁找到了跟黑板上不一样形状的小鱼?有趣的图形能变出有趣的小鱼,你最喜欢哪条小鱼?

  师:喜欢找小鱼吗?线条画里还藏着很多小鱼呢,我们把画带到班级里去,继续找小鱼吧。

  教学建议:

  拼图游戏时,可请幼儿帮忙一起拼桌子,让他们亲历自己的作品变成大拼图的神奇和惊喜;分享交流可用自己介绍、相互推荐、教师提示的方式讲评,结合现场情况,帮助幼儿提升创作经验。

  活动延伸:

  1.将作品展示在班级美工区墙面上,鼓励幼儿在区域活动时,继续寻找“藏在图形里的小鱼”,继续创作,让大拼图更加完满。

  2.可在美工区提供其他形状的图形纸,开展“图形变小鱼”活动,并展示孩子的作品,巩固认识多种图形,进一步分享添画和装饰的方法。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始终处于一种发现——创作——再发现——再创作的动态过程中,不断给孩子带来惊喜和挑战。孩子兴致盎然,画面充满稚趣。我发现“变化”是本次活动成功的秘诀,变化出新意,变化出神奇。

  营造变化的游戏情境。活动开始,“一张线条画,藏着秘密”,一下就激发了孩子们发现的'热情;“图形里藏着小鱼”,让线条画的范例蕴藏玄机,“和小鱼捉迷藏”让孩子们的发现之旅充满趣味,操作时,孩子们不断喊出“我找到××形的小鱼啦”,可见,“捉迷藏”的游戏情节已深入孩子心中;单幅画变成大拼图,让孩子们的游戏热情再次升级,不禁纷纷感叹:“哇,好大的画啊,好多的鱼啊!”活动的每个环节都是一个游戏,不断变化的游戏,吸引着孩子们持续发现和创作。

  采取变化的引导方式。示范添画时,孩子提出了他已找到小鱼,我就请他来示范添画,改变了原先设定的教师首先示范的策略;3名示范幼儿的作品不尽相同,比如头部位置、眼睛的画法、鳍和尾巴的形状,我一一给予肯定,避免了范例给孩子造成的思维定势;变成大拼图时,几个男孩子主动帮忙移桌子,我就顺势说:“大家一起来帮忙,变出大拼图喽。”大部分的孩子都参与移桌子和拼画的过程,虽然只有短短几十秒时间,但避免了孩子的等待,而且合作亲历变化,让这一环节更有意义。

  鼓励变化的表现手法。幼儿操作时,我发现一些幼儿画的眼睛、鱼鳍和尾巴形状各异,我还发现部分幼儿装饰小鱼采用混合的方法,如点点和线条结合,*涂加上花纹等,我鼓励孩子继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添画和装饰,并在结尾点评时,与全班孩子一起分享他们的经验。

  中班美术捉迷藏教案 9

  设计意图:

  中班阶段是幼儿音乐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可让幼儿感受不同结构的乐曲,丰富幼儿的体验。《拨弦》这首乐曲是由小提琴用拨弦的方式演奏的,曲中的乐句基本都是以重音结束,轻重音结合的乐句形成了活泼欢快的特殊旋律,别具特色。根据幼儿喜欢玩游戏的特点,我运用"捉迷藏"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充分调动多种感官,感受乐曲与众不同的乐句结构,并用动作表现自己对乐曲的感受,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目标:

  1、感受乐曲活泼诙谐的风格及特殊的乐句结构,并用动作表现自己对乐曲的感受。

  2、能按规则进行游戏,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3、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玩法,学*按游戏和音乐的要求,相应的按节奏变换动作,感受游戏的乐趣;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准备:

  《拨弦》音乐VCD一张,小熊、小老鼠手偶各一个。

  过程:

  一、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乐曲活泼诙谐的风格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请你仔细听一听、想一想,音乐里有谁,它们在做什么?(播放音乐。)师:你们觉得这首音乐好听吗?你们想到音乐里可能有谁呀?它们在干什么?(引导幼儿自由表达对乐曲的感受和理解。)

  二、边听音乐边观看教师的手偶表演"捉迷藏",理解乐曲内容,感受乐曲节奏,听辨乐曲中的重音部分

  1、教师随乐曲操作手偶表演,帮助幼儿理解乐曲。

  师:你们都开动脑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真棒!x x x说他好像听到了有一只笨熊和一只小老鼠在做游戏,这个想法真有趣。

  师:我把x x x想到的笨熊和小老鼠请来了(出示角色玩具)。大家好!我是小熊,名字叫笨笨。大家好!我是小老鼠。笨笨和小老鼠在向我们问好,我们也跟它们打个招呼吧。

  师:笨笨和小老鼠告诉我,刚才它们在玩捉迷藏的游戏。现在请你们再看一看、听一听,它们是怎样跟着音乐捉迷藏的,好吗?(教师再次随音乐表演。)师:谁在捉谁在藏?小老鼠被笨笨捉到了吗?小老鼠为什么没被笨笨捉到?小老鼠是在什么时候藏起来的?是不是一开始就藏起来的?那它们开始在干什么?小老鼠是在什么时候藏起来的?

  2、再次观看手偶表演,倾听音乐,听辨重音。

  师:请你们听一听、看一看,小老鼠是怎样跟着音乐走路的?小老鼠躲起来的音乐又是怎样的呢?(教师随音乐边做动作边念"走走走走走走躲",声音可越来越小。)师:哦,原来小老鼠是跟着音乐的节奏走路的。小老鼠是在什么音乐时藏起来的?藏起来的音乐有什么特别吗?

  三、尝试用动作表现乐曲的节奏

  1、用一只手的食指与中指做小老鼠的脚丫在另一只手的手掌上行走。(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边念"走走走走走走躲"边做动作,并提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师:好,那我们把小老鼠请到手上来走走吧!这是小老鼠的小脚丫,小老鼠站好了吗?

  2、发挥想象,让小脚丫在不同的地方行走。

  师:小老鼠刚才在手上走,还可以在什么地方走啊?那躲的时候你们想躲到哪里?(提醒幼儿注意听音乐,"小老鼠"有时走的时间短,有时走的时间长。)

  四、游戏"捉迷藏"

  1、教师与与幼儿分别扮演小老鼠和小熊笨笨玩捉迷藏。小老鼠与笨笨一起听音乐按节奏走,当听到重音时,小熊回头,小老鼠赶快蹲下来。

  师:下面我来当笨笨,你们来当小老鼠,我们一起来玩捉迷藏游戏。小老鼠是怎么走的?当笨笨回头的时候你们应该怎么样?(蹲下来。)好,请你们仔细听音乐,跟着音乐节奏一起玩游戏。(可游戏2遍。)

  2、幼儿分组游戏。

  师:下面小朋友分成两组,一组当小熊,一组当小老鼠,再来玩游戏。(角色可交换。)

  3、幼儿自由想象,替换角色进行"捉迷藏"的游戏两遍。

  师:下面我们可以扮演其他动物来玩这个游戏。你们想请什么动物来捉迷藏呀?(可游戏2~3遍。)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中班美术捉迷藏教案 10

  活动背景中班幼儿能感知和发现常见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进行分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开展了“有趣的图形”主题活动。中班幼儿能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现自己观察到或想象的事物,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能力水*,我们组织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能发现不规则线条画里的几何形状,寻找出不同的小鱼图形,并能根据已有经验进行添画。

  2.能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体验图形变化的乐趣。

  3.培养幼儿耐心完成任务的*惯,享受折纸活动的乐趣。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活动准备1.黑板,示范用线条画1张(内含三角形、圆形、半圆形、长方形),装饰好的不同形状和不同装饰方法的小鱼范例4条。

  2.线条画5大张(内含三角形、圆形、半圆形、长方形、椭圆形、梯形),黑色勾线笔人手1支,水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1.出示线条画范例,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师:这是一张神奇的线条画,在画里藏着许多秘密呢,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师:再仔细看看,线条画里还有和它一样的形状吗?线条画里有其他的形状吗?

  教学建议:在幼儿发现一种图形后,引导幼儿继续寻找相同的图形,进行归类;鼓励幼儿在线条画中寻找和发现不同的几何图形。

  2.游戏导入,示范寻找和添画出鱼的图形。

  (1)师:再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许多调皮的小鱼就躲在这些形状里,跟我们玩捉迷藏游戏呢,你找到它们了吗?

  (2)教师示范在其中一张线条画中添画出小鱼外形。

  ①师:老师已经找到一条小鱼了,想不想看看它躲在哪儿?(教师示范找一条长方形的小鱼,添画出小鱼的眼睛、嘴巴、鳍、尾巴)②师:xx形的小鱼找到了,刚才老师添画了什么,就变成了小鱼了?

  (3)幼儿尝试寻找不同的.形状,添画小鱼外形。

  ①师:其他形状里也藏着很多小鱼呢,谁找到了?试试把它们画出来吧。(请两名幼儿在线条画中指出小鱼,添画眼睛、嘴巴、鳍、尾巴)②小结:线条画里藏着圆形的小鱼、三角形的小鱼、长方形的小鱼、半圆形的小鱼。

  教学建议:在教师示范添画小鱼外形时,如果有幼儿提出他已找到小鱼,则请幼儿来示范添画,教师可在一旁提示要添画完整,可用“哪里是小鱼的头”、“小鱼的眼睛在哪里”、“看看小鱼还少了什么”等进行提示。请幼儿来尝试寻找和添画时,提醒幼儿寻找与范例不一样的图形小鱼,两名幼儿可同时添画不同形状的小鱼,这样节约其他幼儿等待的时间,又给幼儿多种形状的小鱼外形的感受。

  (4)出示装饰好的小鱼,贴在相应的图形上。

  师:我也找到了几条小鱼,你们瞧,这是圆形的点点鱼、三角形的波浪鱼、长方形的斜线鱼、半圆形的小花鱼,它们都穿上漂亮的衣服啦。

  教学建议:装饰好的小鱼尽量选择小图形,因为大多数幼儿在示范时喜欢找大的图形,这样装饰好的小鱼贴在相应图形上,就不会遮住幼儿之前的范例,能较好地尊重和展示幼儿的创意。

  3.幼儿操作,寻找和添画鱼的外形。

  (1)师:你们想不想找小鱼?在桌上的线条画里还藏着许多各种形状的小鱼,里面还有跟黑板上不一样的图形呢,找到小鱼后就帮小鱼画出头、眼睛、鳍、尾巴,还可以给它穿上漂亮的衣服,我们赶紧去找一条吧。

  (2)幼儿操作,教师提醒幼儿要添画完整的鱼,画得快的幼儿可用水彩笔添画鱼身花纹。留意找到不同图形的小朋友的作品。

  教学建议:幼儿操作的线条画比范例多了梯形和椭圆形的图形,给幼儿更多挑战和迁移经验的机会。重点引导幼儿寻找小鱼图形,并添画完整,鼓励幼儿寻找多条不同形状的小鱼。

  4.拼图欣赏,分享图形变化的小鱼。

  (1)拼图游戏。

  与幼儿一起将操作桌子拼起来,使画面变成大拼图。引导语:中间的小朋友站两边,小鱼小鱼找朋友,变成一张大拼图。

  (2)分享交流。

  师:线条画里藏着的各种形状的小鱼被我们找出来了,谁找到了跟黑板上不一样形状的小鱼?有趣的图形能变出有趣的小鱼,你最喜欢哪条小鱼?

  师:喜欢找小鱼吗?线条画里还藏着很多小鱼呢,我们把画带到班级里去,继续找小鱼吧。

  教学建议:拼图游戏时,可请幼儿帮忙一起拼桌子,让他们亲历自己的作品变成大拼图的神奇和惊喜;分享交流可用自己介绍、相互推荐、教师提示的方式讲评,结合现场情况,帮助幼儿提升创作经验。

  活动延伸1.将作品展示在班级美工区墙面上,鼓励幼儿在区域活动时,继续寻找“藏在图形里的小鱼”,继续创作,让大拼图更加完满。

  2.可在美工区提供其他形状的图形纸,开展“图形变小鱼”活动,并展示孩子的作品,巩固认识多种图形,进一步分享添画和装饰的方法。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始终处于一种发现——创作——再发现——再创作的动态过程中,不断给孩子带来惊喜和挑战。孩子兴致盎然,画面充满稚趣。我发现“变化”是本次活动成功的秘诀,变化出新意,变化出神奇。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始终处于一种发现——创作——再发现——再创作的动态过程中,不断给孩子带来惊喜和挑战。孩子兴致盎然,画面充满稚趣。我发现“变化”是本次活动成功的秘诀,变化出新意,变化出神奇。

  营造变化的游戏情境。活动开始,“一张线条画,藏着秘密”,一下就激发了孩子们发现的热情;“图形里藏着小鱼”,让线条画的范例蕴藏玄机,“和小鱼捉迷藏”让孩子们的发现之旅充满趣味,操作时,孩子们不断喊出“我找到××形的小鱼啦”,可见,“捉迷藏”的游戏情节已深入孩子心中;单幅画变成大拼图,让孩子们的游戏热情再次升级,不禁纷纷感叹:“哇,好大的画啊,好多的鱼啊!”活动的每个环节都是一个游戏,不断变化的游戏,吸引着孩子们持续发现和创作。

  采取变化的引导方式。示范添画时,孩子提出了他已找到小鱼,我就请他来示范添画,改变了原先设定的教师首先示范的策略;3名示范幼儿的作品不尽相同,比如头部位置、眼睛的画法、鳍和尾巴的形状,我一一给予肯定,避免了范例给孩子造成的思维定势;变成大拼图时,几个男孩子主动帮忙移桌子,我就顺势说:“大家一起来帮忙,变出大拼图喽。”大部分的孩子都参与移桌子和拼画的过程,虽然只有短短几十秒时间,但避免了孩子的等待,而且合作亲历变化,让这一环节更有意义。

  鼓励变化的表现手法。幼儿操作时,我发现一些幼儿画的眼睛、鱼鳍和尾巴形状各异,我还发现部分幼儿装饰小鱼采用混合的方法,如点点和线条结合,*涂加上花纹等,我鼓励孩子继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添画和装饰,并在结尾点评时,与全班孩子一起分享他们的经验。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