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铁牛》教案菁选

首页 / 教案 / | 2023-03-03 00:00:00

《捞铁牛》教案范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捞铁牛》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捞铁牛》教案范文1

  教学目的

  1.从我国古代出色的工程家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捞起铁牛的事中,使学生认识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教育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懂得利用科学原理解决问题的道理。

  2.给课文分段并学*正确概括段意。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熟悉”、“出色”造句。

  4.练*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弄清怀丙和尚在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

  2.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怀丙和尚的出色表现。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小张填空片,准备有关水浮力试验的工具、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最勤劳、最聪明、最勇敢的,为世界人民所称颂,历史上像祖冲之、李时珍、李春等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材为数很多。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了不起的工程家,他就是一千多年前宋代的和尚怀丙。

  二、齐读课题、激发兴趣

  (一)读课题。

  (二)提问题。“看到课题后想知道什么?”

  (学生可能提出疑问:谁捞铁牛?为什么捞?在哪捞?怎么捞的?结果怎样等问题。)

  三、带着疑问自读课文

  初步了解内容,提出自读要求。

  (一)边读边划出生字词和不懂的词语。

  (二)标出自然段,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说的是什么。

  四、检查自读情况

  (一)找几名同学按自然段读书(查生字读音是否正确、语句是否流利。)

  (二)认读生字词卡片。注意多音字“没”,本课读m音。

  (三)提出难懂词语。

  五、利用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一)同座位的同学之间查找词义。

  (二)全班进行交流解答。

  重点理解的词语有:

  淤泥浮桥宋朝熟悉出色

  六、练*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一)回忆分段方法:

  一读二想三并

  (读:读全文。想:想想每个自然段都讲了什么?并:把围绕一个意思写的段落合并在一起。)

  (二)分别找七名同学读书,其他同学思考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三)议论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和自然段之间有什么联系。

  (四)根据课后思考练*的第2题的提示,给课文分段,再选择相应的段意。

  1.出示投影,读给提示的段意。

  2.从文中找到相应的段落。

  3.把序号填入括号中。

  4.想想各段段意为什么这样概括。

  (抓住重点,不遗漏主要意思,语句简练。全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故此段意的句式可以是:谁干什么?什么怎么样。答案为1、3、4、2)

  七、练*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八、作业:

  预*课后思考练*题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语

  上节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加强语言文字训练达到对课后内容的深入理解,懂得利用科学的原理来解决问题的道理。

  二、请四名同学读书

  大家思考:捞铁牛的办法是谁想出来的?课文第几段有描述。

  三、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比较句子

  体会“出色”一词的作用。

  (一)出示投影,读句子。

  (二)分析每句的意思。比较哪句好,好在哪里。

  (第一句点明和尚的名字,交代不是一般的和尚,而是工程家。第二句话在此基础上强调了什么时候的工程家。“当时”一词指的就是宋朝的时候。第三句具体写出怀丙是宋朝时什么样的工程家。“出色”一词指的`是格外好,超出一般。这里用这个词突出强调怀丙和尚具有非同一般的智慧和能力,是个了不起的人。)

  过渡:这个怀丙和尚到底有什么聪明的智慧,为什么被人们称为出色的工程家,究竟出色在哪里?请深入学*课文。

  四、抓住重点段和重点词语,认真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一)学*课文第一大段。

  1.指名读(1~2自然段)思考问题:(1)为什么要捞铁牛?(2)捞铁牛有什么困难?(3)大家议论些什么?

  2.讨论回答。(为什么要捞铁牛?要从两点回答。(1)是大水冲走了铁牛。铁牛共八只相当于八个铁柱,拴住浮桥。(2)是修桥需要铁牛,所以就要捞出来。)

  3.提问题:“就在人们毫无办法,一筹莫展的时候,和尚说了什么?他到底有没有办法?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有把握,请划出来。

  4.读一读“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体会意思。

  (这句话说明和尚说话留有余地。但却充满信心,并且已经想好了捞铁牛的办法。)

  过渡:和尚是怎样叫水把铁牛送回来的,也就是怎么捞的呢?

  (二)学*课文第二大段。

  1.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思考:和尚为捞铁牛做了哪些准备。

  2.找四名同学分别读这四句话,找出关键词,运用关键词说出意思。

  3.讨论:

  (1)这几步准备工作能前后颠倒吗?为什么?

  (2)练*用“先……然后……再……最后”这些顺接词说说准备工作的过程。想想还可以怎么说。(运用“先……接着……然后……最后……”这组连词练*说。)以后遇到类似表示先后的句子就可以用上这些连词。这段话前后承接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不能颠倒。

  3.提问:从捞铁牛的准备工作中你了解到什么?

  (了解到怀丙和尚准备工作细致,周密,有条不紊,显示出他高超的工程技术水*。)

  4.回忆这段的学*方法。

  (是通过读、找、议、悟来学*的。)

  (三)学*第三大段。

  1.运用第2段的学法,自学第3段。

  2.出示投影,做课后思考、练*第3题。

  (1)读这段话,共说几句,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找出带点的词,看看它们之间的联系。(一句接一句,它们之间是顺承关系,不能随意变换前后顺序。)

  (3)用连词说说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

  3.演示操作捞铁牛的经过。(学生可喊号助威。)

  4.边演示边提问。

  (1)做准备时,为什么要往船里装沙?(尽量让船下沉。)

  (2)拴好铁牛后,为什么又把沙铲掉?(船上泥沙减少,木船才会逐渐上升。)

  (3)拴铁牛的绳子是松的还是紧的?为什么?(紧的。拴得越紧,铁牛和船之间的绳子就越短,船对铁牛的作用力也就传递得越快,随着船的浮起,铁牛也就很快地浮起。)

  (4)捞铁牛利用了什么科学道理?(水的浮力。)

  5.齐读第6自然段。

  提问:(1)这样的办法指的是什么?

  (2)课文为什么不详写捞其它几只大铁牛的经过?

  (3)结尾点明怀丙和尚是一位出色的工程家,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从捞铁牛过程中,人们就对怀丙和尚从了解到敬佩,此时点出“出色”,有如水到渠成。令人信服,也有助于突出文章的中心。)

  五、自由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思考议论:

  (一)在捞铁牛的过程中,怀丙在哪个字上下功夫?冲走铁牛,水给人们带来什么?送回铁牛,水又给人们带来什么?

  (二)捞铁牛一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六、教师总结

  我们从小要学好科学,认识事物,变害为利,为人民造福,长大做个出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第三课时

  一、交代本节课的学*任务

  重点掌握12个生字新词。练*用“熟悉”、“出色”造句。

  二、练*朗读课文,温*课文内容

  (一)个人读。

  (二)集体读。

  三、学生自学生字新词

  (一)个人读生字表内的生字和课后词语。

  (二)分析每个字的字形结构,抓住特点,注意偏旁部首和书写笔顺。

  (三)扩词练*,积累词语。

  四、检查自学情况

  (一)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认读情况。

  (二)说说每个字的偏旁部首。

  (本课12个生字只有两个要强调一下,可让学生通过查

  部。其它字比较容易判定部首。)

  五、集体学*

  (一)指导易错的字形。

  潜:(1)什么结构?

  (2)注意什么地方?(右边“替”的上半部分两个“夫”的最后一笔。一个是点,一个是捺。)

  绑:(1)什么结构?

  (2)哪一笔易错?(中间部分的第三笔,是提不是横。)

  拔:与哪个字易混?(和“拨”区别)

  (二)指导练*造句。

  1.先理解“熟悉”和“出色”两个词的意思。(略)

  2.教师出示范句。

  熟悉——山娃熟悉上山的这条路,不会带错路。

  出色——妈妈是个出色的钢琴演奏家。

  3.学生练*造句。

  (教学中一定注意以学生自学为主,课堂上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时可以让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字形部分教学时,要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交流记忆方法。造句时,要充分让学生口头造句,然后再写下来。)

  六、巩固练*

  (一)看拼音写词语:

  sng cháo héshàng shuān zhù

  ()()()

  shéng zi gōng chéng jiā

  ()()

  (二)加偏旁,组词语:

  付__()本__()全__()

  产__()木__()替__()

  (三)进行语言文字单项训练。

  1.出示投影思考练*第3题。

  2.注意带点的词,说说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有3句话,句与句之间是因果关系。)

  3.练*用因果句式说说铁牛往上拔的原因。

  4.填空练*。

  和尚请水手们一起动手,把船上的泥沙都()到黄河里去。船里的泥沙慢慢地(),船身慢慢地(),拴住铁牛的绳子(

  )。船靠着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

  七、练*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八、布置作业

  (一)抄写生字词语。

  (二)根据课文内容,自己动手做个试验,进一步了解有关浮力方面的知识,知道捞铁牛方法的科学性。

  板书设计

  建议叫水把它们送回来怀丙

  潜水摸牛

  装沙行船

  准备并船搭架

  粗绳搭架利用浮力

  粗绳拴牛

  打捞铲沙

  使劲划船出色的工程家

《捞铁牛》教案范文2

  教学要求

  1、通过学文,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教育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2、熟读课文,理解内容。

  3、进行“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训练。

  重点难点

  1、弄清怀丙和尚在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他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

  2、进行“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训练。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二教具准备

  自己搜集有关本课的资料。(作者的简介)

  三教学过程

  (一)解析课题,激趣导学

  你认识怀丙这个人物吗?汇报一下资料。

  (二)指导要求,学生自学生字、新词

  1、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

  (1)读生字,熟读记忆,不理解的词查字典。

  (2)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问题,质疑训练。

  2、自学反馈:请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三)读课文,了解每一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1、请七个人读书,大家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2、组内交流汇报,达成共识。

  3、全班反馈,如下。(略)

  4、读读这七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再分组讨论,围绕着“捞铁牛”这件事,哪几个自然段的内容有关系,课文可以分成几段?(加强组内合作学*)

  第一段(1、2自然段)讲铁牛被大水冲走,陷在淤泥里,一个和尚提出能把铁牛捞上来。

  第二段(3~6自然段)讲和尚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以及用水的浮力捞起了八只大铁牛。

  第三段(7自然段)讲这个和尚就是出色的.工程家怀丙。

  5、练*用“先……再……然后”说说这段话。

  四作业设计

  熟读课文,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在读懂词句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解题质疑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捞?谁捞?怎么捞?)

  (二)学*课文,理解内容

  1、朗读第1、2自然段,思考:这两个自然段说的是什么?把你读懂的内容说一说。(结合质疑,解决问题)

  2、出示句子“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1)和尚要试试,你说他有没有办法,从哪儿看出他有把握?用“——”画出这个句子。

  (2)从“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这句话看出了什么?

  (3)指导朗读这句话。

  3、默读第3自然段,思考怀丙和尚为捞铁牛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1)找四个人分别读这段话,每人一句。

  (2)讨论每句话的意思,概括句意,(最好用四个字)组内共同讨论学*。

  4、出示句子。

  (1)先请熟悉水性的人潜到水底,摸清了八只铁牛沉在哪儿。(摸清位置)

  (2)然后让人准备了两只很大的木船,船舱里装满泥沙,找到铁牛沉没的地方。

《捞铁牛》教案范文3

  设计理念:

  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辅以多媒体课件(或挂图)演示,和小组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引导学生结合实践,在读中有所感悟。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教育学生爱科学、用科学,

  2.练*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1.了解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打扰铁牛的经过。

  2.练*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1.演示所需的材料:玻璃缸、装有石子的圆口瓶、木尺、棉线、铁块。

  2.覆盖式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质疑激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捞铁牛》。齐读课题。你们读了课题,有什么问题?(为什么要捞铁牛?捞铁牛有什么困难?怎样捞铁牛?铁牛捞起来了吗?)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2.每个自然段请一位同学读。读中,教师相机指导读准“宋、拴、尚、绳、绷”的字音。强调“拴、潜、陷、铲”是前鼻音,“潜”读去声。“宋、尚、绳、绷”是后鼻音。和尚的“尚”读轻声。

  3.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1)从课题上看重点应该写什么?

  (2)默读,找出描写捞铁牛的经过部分。(课文的第三至第六自然段)

  (3)可见课文可分为几部分?(三部分)

  (4)如果捞铁牛的经过部分再分为“准备工作”和“捞出一只只铁牛”的两部分的话,课文可分为几部分?(四部分)接下来我们就按照这四部分来进一步学*课文。

  三、深入深究,读懂课文第一部分。

  1.读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话说为什么要捞铁牛?(因为八只铁牛是拴住浮桥用的,河水冲断浮桥,铁牛也就被冲走,陷进淤泥。要修浮桥,必须要捞起铁牛。)

  2.比较句子:河水冲断浮桥,铁牛也就被冲走,陷进淤泥。

  河水冲断浮桥,铁牛都就被冲走,陷进淤泥。

  “也”换成“都”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单就一句话说,“也”或“都”都可以,意思也明白。但就联系课文和故事来说,两个字的作用是不同的。“也”与上文呼应表示同样。如果不用“也”而用“都”,这句话就只是讲铁牛是被冲走这一件事。

  3.铁牛有多笨重呢?据记载,黄河大铁牛最轻的有26.1吨,最重的达45.1吨。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有没有打捞工具?(没有)有没有科学简易的打捞方式?(没有)可见,要打捞这八只大铁牛是多么的不容易!

  4.指导读句子:“人们议论纷纷。”理解“议论纷纷”

  5.指导读句子:“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怀丙站出来说话了,你们从他的话里听出了什么?

  ——他当时胸有成竹,所以才主动要求打捞铁牛的。

  ——他是一个虚心的人,明明胸有成竹,却还说“试一试”。

  6.比较句子: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要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还”换成“要”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还”常常用于讲同样的情况,有表示现象继续的作用。怀丙的这句话前后讲的都是水,铁牛被冲走的是水,把铁牛送回来 的是水。用“还”很自然。如果用“要”,就不一定有这种继续的意思。

  7.再读第一部分。学生评议。

  四、学*第二部分:捞铁牛的准备工作。

  1.同学们通过自读,已经知道了人们为什么要捞铁牛。现在我们来解决同学们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怎样捞铁牛?我们先来看看怀丙和尚为捞铁牛做了哪几项准备。请大家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并用笔画出表示捞铁牛顺序的词语。(先……然后……再……又……)

  2.学生自由朗读,圈画重点。

  3.师生交流,概括出要点:(1)摸清铁牛沉没的位置;(2)准备两只大船,船里装满泥沙;(3)两船拴紧,跨船搭架;(4)铁牛和木架两端,用绳子相连。

  4.用覆盖式投影再现这次的准备工作,再请学生按顺序简要复述准备工作。(用上“先……然后……再……又……)师生评议。

  5.读懂了这一部分,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怀丙和尚为捞铁牛做了充分的准备。)

  小结:认真读书,读懂内容,然后用比较简练的语言进行概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掌握的一种读书方法。

  五、学*第三部分。

  这一部分请同学们自己学,要求认真读书,思考:(出示投影题)

  1、怀丙和尚用什么力量捞起铁牛?

  2、想想带点的词语之间是什么关系,能不能用什么关联词把它们连起来?

  3、学生自由学*、讨论。教师巡视。

  4、师生交流。

  (1)怀丙和尚用什么力量捞起铁牛?(水的浮力)读出关键语句:“船靠着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拔。”

  看有关“水的浮力”的演示:在玻璃缸中装入大半缸水,缸内盛一装有石子的圆口瓶,缸口上架一木尺,木尺的两端系上棉线,线下吊一铁块,沉入缸底。教师将圆口瓶内石块儿逐一取出,让学生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缸底的铁块为什么会往上生?)通过观察交流,得出结论:利用了水的浮力。

  (2)交流:带点词语之间的关系。

  ①学生读这段话。

  ②带点词语:“泥沙减少……船身向上浮……绳子越绷越紧……把铁牛向上拔”,这些词语之间可以用上关联词:因为……所以……。(因为泥沙减少,所以船身向上浮;因为船身向上浮,所以绳子越绷越紧;因为绳子越绷越紧,所以铁牛被向上拔。)

  3.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强调:带点词语表现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些词语要朗读的特别分明。两个“慢慢地”、“越绷越紧”这几个词语也要读出味道来。学生读后评议。

  4.读第五自然段。

  (3)学生读。

  (4)引导质疑:铁牛为什么不放在船上拉回来?(铁牛太沉了,没办法拉上船;即使拉上船也因为太沉,不容易划到岸边: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放在水里拉回来,可以省力气。)

  (5)多么聪明的和尚呀!把第四、五两自然段读一读。

  5.读第六自然段。

  (1)学生读。

  (2)谁能以这一自然段为基础,结合前两个自然段的内容概括一下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八只笨重的铁牛从淤泥里拖了回来。)

  小结:同学们通过一段一段地读课文,读懂了内容,要概括出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这是一种很好的学*方法。

  六、学*课文第四部分。

  1.学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师生交流: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七、回顾全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1.这篇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每部分讲了什么?(可以分成四个部分:(1)铁牛陷进了淤泥,怀丙和尚说他有办法捞。(2)怀丙和尚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3)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八只铁牛捞了上来。(4)怀丙和尚是个出色的工程家。)

  2.把每部分内容连起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桌练*说,全班交流。(拴浮桥用的铁牛陷进淤泥,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八只铁牛捞了上来,他不愧是个出色的工程家。)

  八、延伸课外。

  1.怀丙和尚是个出色的工程家,他打捞铁牛的办法确实好,不过,他捞一只铁牛需要两船泥沙,捞八只铁牛就得16船泥沙,以现代的环保观点看,有没有什么问题?(泥沙铲到黄河里去会阻塞航道,还会污染河水。)你们想想,有没有什么办法既能捞出铁牛,又注意了环保?

  2.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创新。(实际上只要用四只船就可以解决问题。先把两只装满泥沙的大船划到铁牛沉没的地方,搭好架子,拴住铁牛,然后让另外的两只空船分别靠在前面两边,让水手们把泥沙铲到空船里,再将铁牛拖到岸边。接着,用装满泥沙的两只船去拴第二只铁牛,等前面两只船把铁牛运回来后,在分别靠在这两只船边上,再把泥沙铲到那两只船上。用这样的方法来回七次就能把八只铁牛全部打捞上来,而不用向黄河里铲泥沙。)

  3.要是现在打捞水底沉物的话,有没有其他办法?结合学生查阅的资料,交流各自了解到的知识。或者由教师适当地介绍,现代有哪几种打捞方式。(浮筒打捞、浮吊打捞、混合打捞和解体打捞)

  九、板书

  捞铁牛

  怀丙聪明了不起 谦虚

  潜水找牛

  准备工作 装沙上船

  拴船搭架

  拴牛连驾科学成就

  铲沙下船浮力人民的智慧

  打捞工作拖牛靠岸

  拖牛上岸

  十、布置作业

  选做:你还有什么其他的好办法能把铁牛捞上来呢?(可以和同学讨论合作完成)


《捞铁牛》教案菁选扩展阅读


《捞铁牛》教案菁选(扩展1)

——《捞铁牛》的教案 菁选

《捞铁牛》的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捞铁牛》的教案 ,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捞铁牛》的教案 1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正确读写“宋朝、议论纷纷、和尚、船舱、沉没、绳子”等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学*课文《捞铁牛》,板书课题。

  “捞”:东西掉到哪里用“捞”这个词呢?

  2、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提问。(谁捞的铁牛?为什么捞铁牛?怎么捞的?结果怎样?)

  二、自学生字新词

  1、音形难点:潜、陷、尚、论(多音字)

  2、组词语

  宋()拴()陷()论()

  送()栓()滔()轮()

  绳()绑()铲()拖()

  蝇()梆()产()施()

  3、理解词义

  宋朝:朝代名。由赵匡胤建立。

  河中府:地方的名字。因这个地方位于黄河中游而得名。

  淤泥:河流、湖泊、池塘等沉积的泥沙。

  浮桥:在并排的船上铺上木板造成的桥。本课浮桥的不同点是两头各拴在四只大铁牛上。

  议论纷纷:许多人在议论,各说各的看法。议论,对人和事物发表看法。纷纷,言论多而杂乱。

  熟悉:知道得清楚。

  水性:水的性能,也指游泳的本领。本课指了解这段河的深浅和水流速度,并且游泳本领又很高。

  潜水:隐藏在水面以下活动。

  水手:在船上负责舱面工作的`普通船员。

  浮力: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托的力。即向上浮动的力量。

  工程家:能够独立完成某一工程的设计以及指导施工的专门人才。本课指怀丙和尚是机械和水利工程的专家。

  和尚:出家到寺庙里修行的男教徒。

  三、初读课文,理解文章层次,整体感知课文

  1、小声自读课文。

  2、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什么内容?

  第一自然段:铁牛陷入淤泥。

  第二自然段:一个和尚主动提出要叫水把铁牛送回来。

  第三自然段:和尚做了准备工作。

  第四自然段:请水手铲泥沙到河里拔起铁牛。

  第五自然段:水手们划船把铁牛拖上岸边。

  第六自然段:和尚用同样方法捞起其余的铁牛。

  第七自然段:和尚名叫怀丙。

  四、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思考:课文写了什么内容?按什么顺序写的?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3、思考课后*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2、练*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捞铁牛经过,包括准备工作,打捞过程。

  教学难点:

  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教学过程:

  一、朗读全文

  思考:

  1、是谁提出要捞铁牛?(板书:怀丙)

  2、你能根据课文内容向大家介绍一下怀丙吗?谁能用一个准确的词概括一下怀丙的特点?(板书:出色)

  二、学*课文第一自然段

  1、为什么要捞铁牛,谁能读一读有关内容?

  2、指名读一读有关内容,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板书:被水冲走)

  三、学*课文第二自然段

  1、怀丙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捞铁牛的?(人们议论纷纷,可以看出人们束手无策,毫无办法,是在大家感到捞铁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提出来的。)

  2、追问:从什么地方看出捞铁牛十分困难?(从“笨重”一词可以看出铁牛很重,又沉在河底,不好打捞。从人们对此事“议论纷纷”可以看出大家对捞铁牛没什么好办法。)

  3、介绍:据资料记载,每只铁牛重四,五万斤,当时又没有起重机这样的现代化设备,打捞技术又比较落后。

  4、怀丙提出用什么方法打捞铁牛呢?反复读怀丙所说的话。(板书:叫水送回)

  过渡:怎么叫水把铁牛送回来呢?从这个方法中是否能看出怀丙是一个出色的工程家呢?我们先来看准备工作部分,看看他那些地方做的出色。

  四、学*课文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谁知道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摸清地点,两只船并排装满泥沙。并排栓紧搭架,两头拴牢。)

  3、齐读这一段,进一步体会出色的准备。

  五、学*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接下来,我们看打捞过程,打捞铁牛的工作是分几步做的?再看怀丙又有哪些地方做得出色呢?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答:分几步做的?

  3、哪些地方出色?船靠什么向上浮?为什么是拖回而不是运回?(板书:打捞)

  4、一只铁牛拖回了岸,剩下7只怎么办呢?

  5、指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打捞第二只铁牛的过程。

  小结:和尚叫水把铁牛送回来了,其实是和尚懂得利用水的浮力。

  六、小结

  1、和尚想出这么出色的办法,是因为他在哪个字上动了脑筋?(水)

  2、是水冲走了铁牛,又是水把铁牛送了回来,怀丙想出这么出色的办法就是因为他用自己的才智变害为利,像怀丙这样的工程家在历史上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用科学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作一个有用的、聪明的人才。

  七、总结全文

  1、怀丙是宋朝人,宋朝距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了,当时他就懂得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说明了什么?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说明古代人们的聪明才智。我们的前人对世界科学文化做出的贡献。我们这一代更应该爱科学,用科学。)

  2、交流其它利用水的浮力的事。

  附: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一、动手实验,体会水的浮力的应用

  1、实验准备工作

  (1)在玻璃缸里装上水,缸中放些沙子,表示是淤泥。

  (2)水底下放一小铁块表示铁牛。

  (3)用一根木棒(表示木架子)拴住两个大盒(表示木船)放在水面上,里面装满沙子。

  (4)用一根细绳,一端系在木棒上,一端拴在缸底的小铁块上,让绳子绷紧。

  2、学生演示怎样捞铁牛

  (1)要求:一个学生一边动手演示,一边叙述怎样捞铁牛,其他学生认真观察。

  (2)学生评议演示和讲解的情况。

  二、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水的浮力

  *题精选

  一、看拼音写词语

《捞铁牛》的教案 2

  《捞铁牛》是一篇经典的叙事记叙文。这篇课文在语言形式方面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段落层次清楚,行文简明有序。这也是叙事记叙文中最值得学生学*的语言表述形式。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紧紧抓住这一特点以及新课程标准,按照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通过学*,初步懂得利用水的浮力捞起的科学道理。

  ⑵ 能简要的复述捞铁牛的经过。

  ⑶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

  ⑴ 继续学*按事情发展顺序连句成段的方法。

  ⑵ 重点学*课文3~6自然段段,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以及捞铁牛的过程。

  ⑶ 继续深入理解“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这个句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 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从而认识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⑵ 通过学*,激爱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地认识问题、解决问是的态度。

  【教学重点】

  课文第三、四自然段。弄清怀丙和尚在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及捞第一只铁牛的.过程。

  【教学难点】

  对文中重点句的理解。如和尚说的:“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好紧凑、有序的教学环节,是落实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有了明确、集中的教学目标,导学才能井然有序。本节课为了更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我利用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强调读悟和激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取新知识。充分利用学生的好说、好奇、好表现的年龄特点。本节课采用的学法主要有:

  1、引导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仔细观看课件,和尚是怎样一步一步捞铁牛?

  2、讨论法──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3、合作法──通过学生共同合作,使课堂有张有弛,此起彼伏,学生真正动起来,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体现教法和学法,为了使教学主线清晰,环节紧凑,我设计了“复*导入──教学新课──课堂总结──布置作业”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复*导入

  1、板书课题

  昨天,我们预*了课文。谁能告诉大家是谁想出了好办法捞起了铁牛?打开书,看看课文是哪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怀丙?指名读。什么是“工程家”?“出色”是什么意思?请你小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勾画。从哪些方面看出怀丙是出色的工程家?读后小组讨论。在这个环节中做到了四明确(时间、内容、方法、要求)让学生再一次感知课文内容,通过复*,提出问题,让学生造成悬念,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学*新知识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二、教学新课

  在这一部分中又分为三部分来讲,即:一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第四到六自然段。在讲授过程中注意抓住重点第三和第四自然段。

  1、一二自然段

  ⑴ 提问:怀丙是在什么情况下,想到捞铁牛的方法的?

  ⑵ 看到浮桥被冲断,铁牛被冲走,当时的人们会说些什么?(找、四个同学直接说出当时人们的想法)像他们这样,你一言我一语说出自己的想法就是课文中的哪个词?(议论纷纷是本段的重点词,理解时并没有给出词典上的定义“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表示出多而杂乱的意见”而是让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说一说,让学生自己体会议论纷纷的含义。)

  2、第三自然段:这一段关于捞铁牛的准备工作是文章的重点所在。新课标中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中注重了学生读的训练。在读的形式上有指名读、齐读、自由读、默读等;在读的时机上,有初步感知内容时的初读,有理解分析时的细读,有体会领悟时的品读。在学*第三自然段时,先请学生默读,并思考怀丙和尚为了捞铁牛做了哪几项准备工作,并用数字标画出来。再请四个同学来读这一段中的四句话,概括出怀丙所做四项准备工作。第三遍读体会这一段的有序。第四遍,按顺序复述。第五遍,基本可以达到熟读成诵,边背边体会这一段的周密有序。

  3、四到六自然段:在这一部分教学中主要有以下特点:

  ⑴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利用了网络上的课程资源一段 flash 动画,为学生直观展示了捞铁牛的过程,让学生结合动画和课文通过合作弄清楚是怎样一步一步捞铁牛的。这样加强合作性的学*,可以减轻师生的负担,既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氛围里主动探求新知识,教师也乐教在其中,进一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⑵ 重视激疑:新课标倡导自主学*。在教学过程中在进行点拨后,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量让他们自读,自悟,自得。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质疑,让学生们带着自己不懂的问题去深读课文,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去解决问题。

  三、课堂总结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因此在总结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怀丙想的方法如此巧妙,准备工作周密,打捞过程有序,所以我们说他是“出色的工程家”你们佩服他吗?可我相信你们中肯定有比他更出色的。因为他的这个方法还有缺点。小组讨论。这个环节的设计既检测学生是否已经读懂了课文内容,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而且,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也是给了他们一次很好的口语交际的练*,体现了综合性学*。

  四、布置作业

  1、必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

  2、选做:你还有什么其他的好办法能把铁牛捞上来呢?(可以和同学讨论合作完成)

《捞铁牛》的教案 3

  一、 教学目标 :

  1. 了解怀丙和尚为捞铁牛做的几项准备工作;

  2. 了解怀丙和尚把铁牛捞上岸的经过;

  3. 认识浮力,教育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4. 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本质。

  二、 教学重点:怀丙和尚捞铁牛时做的四项准备工作和把铁牛捞上岸的经过。

  三、 教学难点 :对浮力的认识及利用

  四、 教学对策:借助多媒体显示,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形象,

  变无声为有声来解决难点。

  五、 教学方法:

  1. 借助多媒体建立供对比模型,通过对比,启发学生思维,达到实质性认识水的'浮力的目的。

  2. 借助多媒体显示,以便教师根据课文文字叙述更好地讲解学生形象地感知捞铁牛前的四项准备工作及捞铁牛的经过。

  3. 利用多媒体强大的综合功能、教学时效。

  六、 教学过程 :

  一) 引入:

  1、 怀丙和尚为什么说:“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2、 怀丙和尚是怎样叫“水”把铁牛送回来的呢?

  二) 学*第3自然段:

  1. 整件感知

  1)放录音朗读课文,同时演示多媒体(四项准备工作动画

  片)学生一边听,一边看画面,初步了解怀丙和尚在

  捞铁牛前做了哪几项准备工作。

  2)检查提问:这段主要写什么?(捞铁牛前做的准备工作)

  2. 精读课文

  1)出示第三段课文。(多媒体)

  阅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数数这段有几句?

  (2)划出每句重点词,想想每句说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随着学生的回答,演示多媒体

  (1)讲读第一句

  ①出示第一句话,并给“潜、摸”作上重点记号(多媒

  体出示)

  ②多媒体演示“潜水摸牛”动画过程。

  ③小结、归纳,多媒体出示“潜水摸牛”字样。

  (2)对于第2、3、4句的教学方法同上,其中“装满”、“结实”、“很粗”、“紧紧”这些词作注重记号,先后打出“备船装沙”、“并船搭架”、“牛架相栓”多媒体演示字样。

  (3)出示练*:按照准备工作的先后顺序,用直线连起来。

  第一步 备船装沙

  第二步 潜水摸牛

  第三步 牛架相栓

  第四步 并船搭架

  (4)齐读课文

  三) 学*四、五自然段

  (一)整体感知

  1. 默读、思考: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什么?

  2. 检查自学情况。

  3. 演示打捞铁牛动画片。

  (二)精读课文

  1. 出示第4、5段课文(多媒体出示)

  要求: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分小组议一议。

  2、检查自学情况(分小组汇报)

  3、师进一步 (1)为什么船会上浮?(演示动画片)提醒学生注意船身变化。

  (2)为什么绳子越绷越紧?(演示动画片)提醒学生注意绳索、铁牛。

  (3)为什么能把铁牛拔起?这与前面的准备工作有没有关系?

  (4)为什么不把铁牛“载”上岸,而要“拖”上岸?(演示动画片)

  (5)从拔铁牛到拖铁牛,这都是靠什么呢?(水的浮力)

  4、演示(多媒体出示)

  (1)准备工作做好了,和尚先让水手们 ,接着 ,最后 (分别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出捞牛的三个步骤)。

  (2)船越( ),装的沙就越( ),船的重量就越( ),船身就下沉的越( ),离铁牛的距离也就越( );铲去黄沙,船身渐渐上( ),离铁牛的距离越来越( ),所以绳子越绷越( ),因此,铁牛被( )出了淤泥;最后又将铁牛顺水拖回,这些都是利用了水的( )( )。怀丙和尚不愧是( )( )( )工程家。

  5、出示板书(多媒体出示)

  潜水摸牛

  备船装沙

  准备工作 并船搭架

  牛架相栓

  捞铁牛 利用浮力

  (怀丙) 铲沙浮船 聪明智慧

  打捞过程 划船拖牛

  拖牛上岸

  6、师小结:

  (1)读完了课文,我们知道:怀丙和尚说的“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的意思,原来就是利用水的浮力把它们送回来。

  (2)我们该怎样读怀丙和尚说的话呢?(胸有成竹,信心百倍)

  (3)能举例说说人们怎样利用水的浮力吗?

  (4)今天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打捞铁牛呢?

《捞铁牛》的教案 4

  【内容简析】

  本课写的是宋代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以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让学生读后懂得要爱科学、学科学,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

  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辅以多媒体课件(或挂图)演示,和小组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引导学生结合实践,在读中感悟。

  【教学目标】

  1.会认捞、拴等生字,会写府、拴等字。

  2.了解怀丙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重点:1.掌握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怀丙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挂图)、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课件演示打捞铁牛的情景。

  2.激趣:你想了解捞铁牛的过程和结果吗?今天我们来学*《捞铁牛》。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把生字标出来。

  2.小组合作认读生字,互相纠正读错的字,还不懂的可以请教其他同学或老师。

  3.(出示生字卡)开火车检查认读生字。重点指导陷字的右部臽。

  4.自由读课文,做到不漏字,不错字,读得流利。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并用序号标出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范读课文(或借助录音机),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四、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小组讨论: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汇报归纳,教师随堂点拨,指导朗读。

  (1)学*课文第1、2自然段。

  默读课文,思考:

  这两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课件演示打捞铁牛的情景。

  学*课文第4自然段。

  着重理解捞铁牛的过程,感知怀丙对水的浮力的利用。

  朗读时,抓住重点词语,把这些词语突出出来。

  怀丙请水手们一起动手,把船上的泥沙都铲到黄河里去。船里的泥沙慢慢地减少,船身慢慢地向上浮,拴住铁牛的.绳子越绷越紧。船靠着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拔。

  (3)学*第3自然段。

  着重理解打捞铁牛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采用小组合作学*的方法,朗读时,抓住表示准备工作的一些动词,这些词要读重音。如潜到、摸清、准备、装满、划到、拴、搭、绑。

  (4)学*5、6自然段。

  思考:这两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五、通读全文,加深理解

  1.再读课文,并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读出感情,再读给自己的学*小伙伴听。

  2.有感情地朗读。

  3.教师配乐有感情地范读全文,学生闭上眼睛欣赏,想象意境。

  第二课时

  一、复*引入

  1.认读生字词。

  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读后懂得了什么?

  二、指导朗读

  抓住重点词、句指导,让学生读出感情。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2.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学生提出难记的生字。

  4.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5.指名在班上说说记忆这些生字的方法。

  6.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

  四、积累词语

  1.朗读课文,把生字在课文中的组词用 标出来读读,教师出示词语卡片,让学生齐读。

  2.组词比赛,评选组词高手。

  3.从课文中选出自己喜欢的词语抄下来。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现代打捞水底沉物有什么方法?

《捞铁牛》的教案 5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宋代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以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课文的重点是打捞铁牛的经过,包括准备工作和打捞过程。记叙层次清楚,行文简明有序,是这篇课文语言表达上的主要特点。这样的课文,适宜训练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然后把各部分内容连起来想一想,练*抓住文章主要内容。教学难点是捞铁牛所凭借的水的浮力的知识,可抓住第2自然段的重点词语理解船能“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拔”的原因和先前所做的准备工作的意义,来理解打捞过程中对水的浮力的利用。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方面是训练学生理解重点词句段,进而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使学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会用“出色”“议论纷纷”造句。

  2.朗读课文,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感受我国古代劳动

  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3.练*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课前,可让学生懂得一点有关水的浮力的知识,也可做一做有关水的浮力的实验。

  (二)教学过程

  1.识字与写字

  要求认的字要注意“淤”的读音,读“y ”而不是“y??薄R?蠡嵝吹淖种幸?注意“潜”的.读音,读“qi?醤”而不是“qin”。要注意“绑”的写法。“和尚”的“尚”要读轻声。

  2.阅读教学

  课文第3至第6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有关水的浮力的知识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要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可引导学生仔细阅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怀丙和尚捞铁牛之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并把要点概括出来。先找出重点词语,再组织语言表达。准备工作的要点是:(1)摸清铁牛沉没的位置;(2)准备两只大船,在船里装满泥沙;(3)两船拴紧,跨船搭架;(4)铁牛和木架两端,用绳子相连。概括出要点后,再把课文读一读。至于怀丙和尚为什么要做这几项准备工作,为减少理解上的困难,可在学完第4自然段后再回过来想想、说说。

  教学第4自然段,可采用小组合作学*的方式。想一想这段课文涉及到哪些事物,把它们找出来(泥沙、船身、绳子、铁牛),再抓住重点词语,边读边想象,体会这些事物之间的联系,看看能不能用什么关联词语把它们连起来……经过读书、思考、讨论,学生会发现“泥沙减少→船身上浮→绳子绷紧→铁牛被往上拔”的因果关系(因为泥沙减少,所以船身向上浮;因为船身向上浮,所以绳子越绷越紧;因为绳子越绷越紧,所以才把铁牛一点一点地往上拔)。从对捞铁牛过程的具体记叙中,感知怀丙和尚对水的浮力的利用。

  学生理解了在打捞过程中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的,再回过头来探究为什么要做那些准备工作(第3自然段),就容易理解了。为什么要摸清铁牛沉没的位置?为的是更好地确定打捞办法。为什么船里要装满泥沙?为的是铲掉泥沙后船身可以向上浮。为什么两船拴紧、跨船搭架?为的是使船只*稳,增加浮力。为什么要用两只船?是考虑铁牛笨重,需要极大的力量。为什么铁牛和木架用绳相连?为的是船只上浮时,能把铁牛从淤泥中***。多问几个为什么,我们就可以从这些准备中体会到怀丙和尚事前的周密思考和安排,感受他的聪明才智。

  3.朗读指导

  要以3、4自然段为重点。第3自然段的朗读,要启发学生想一想:这一段写了哪些准备工作?自己读一读,想一想,怎样把这些准备工作突出出来。学生通过自读和互读,还可体会到表示准备工作的一些动词要读重音。如,“潜到、摸清、准备、装满、划到、拴、搭、绑”。

  第4自然段的朗读,可抓住重点词语想想事物间的联系,再在试读中体会怎样把这种联系读出来。

  4.活动提示

  (1)“读一读,写一写,并用加点的词说话”。本题目的在于积累词语,练*运用词语。在教学中,要注意“潜泳”中“潜”的读音和写法。在练*写话时,要先把课文中含有加点词语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和作用,再练*写话。

《捞铁牛》的教案 6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宋代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以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课文的重点是打捞铁牛的经过,包括准备工作和打捞过程。记叙层次清楚,行文简明有序,是这篇课文语言表达上的主要特点。这样的课文,适宜训练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什么;然后把各部分内容连起来想一想,练*抓住文章主要内容。教学难点是捞铁牛所凭借的水的浮力的知识,可抓住第二自然段的重点词语理解船能“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拔”的原因和先前所做的准备工作的意义,来理解打捞过程中对水的浮力的利用。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方面是训练学生理解重点词句段,进而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使学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受到爱科学、用科学的教育。

  3、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的重点段落是怎样把意思表达清楚的。

  教学重点难点:

  1、弄清怀丙在捞铁牛时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

  2、理解铁牛能捞上来的原理。

  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懂得一点有关水的浮力的知识,也可做一些有关水的浮力的实验。

  第一课时

  一、引入:

  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有个叫怀丙的和尚把沉入河底的大铁牛捞上岸来,他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

  1、要求认识的字:捞陷淤搭绑铲减绷丙

  2、要求会写的字:捞笨潜绑铲减越丙程

  “淤”读yū,不读yú;“潜”读qián,不读qiǎn

  3、认读生字卡片:打捞笨重潜泳绑架出色穿越工程铲除减轻议论纷纷浮桥结实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2.每个自然段请一位同学读。

  3.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第一部分(1):写为什么要捞铁牛。

  第二部分(2-3):写怀丙为捞铁牛做的准备。

  第三部分(4-6):写怀丙捞铁牛的经过。

  第四部分(7):简介怀丙和尚。

  4、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指名说。

  小结:这篇课文主要讲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铁牛的事。先讲捞铁牛的原因;再讲准备工作;最后讲怎样捞铁牛。

  第二课时

  一、引入:

  认读生字卡片:打捞笨重潜泳绑架出色穿越工程铲除减轻议论纷纷浮桥结实

  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研读课文

  (一)、1、读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话说为什么要捞铁牛?

  2.铁牛有多笨重呢?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有没有打捞工具?有没有科学简易的打捞方式?

  3.指导读句子,加深理解。

  4.再读第一部分。学生评议。

  (二)、自由读课文2、3自然段,

  1、引导学生理解“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他么在议论什么?

  2、正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和尚出现了,他说了什么?在文中把这句话画出来。

  3、请大家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并用笔画出重点词语。

  4、怎样捞铁牛?我们先来看看怀丙和尚为捞铁牛做了哪几项准备工作。

  完成填空:(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然后引导学生用四个字把每项准备工作概括出来。)

  首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怀丙做四项准备工作,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6、读懂了这一部分,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小结:回顾四项准备工作,我们感受到四项准备工作做得认真和周密,准备工作出色。

  (三)、默读课文4、5、6自然段。

  1、思考:怀丙和尚是怎样捞起第一只铁牛?

  看看课文是怎样把这个过程写清楚的,指名读和尚……向上拔。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用……把表示泥沙、船身、绳子、铁牛在铲沙过程中变化的词标出来。

  课件演示捞铁牛的过程,让学生充分认识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拔出淤泥。

  2、全体朗读这段话,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概括出来。

  3、用同样的方法自学5、6自然段。

  4、思考并讨论:和尚为什么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而是先让水手使劲划船把铁年拖回岸边,再让众人拖牛上岸。指名说。

  5、思考讨论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分别用四个字慨括出来。

  6、怀丙几次利用水的浮力?他能把铁牛捞上来,在哪个字上下了工夫?

  (四)、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学*文章写法。

  你觉得怀丙是个怎样的人?从他身上你能学到什么?

  三、课外扩展:当时条件有限,只能用这样的办法捞铁牛,现在科技进步了,如果是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捞铁牛?(学生各抒己见)

  四、小结:怀丙虽然不是身体上的大力士,但是却是知识上的“大力士”,他用自己的知识创造;了奇迹,“知识就是力量”啊!他巧用水的浮力,依靠科学的力量把铁牛从水里捞上来,这种做法足以说明他是无愧于“出色的工程学家”这个称号的。

  板书:

  铁牛被冲走

  怀丙做准备 摸清位置 准备沙船

  捞铁牛 拴船搭架 绳拴铁牛

  铁牛被捞出

《捞铁牛》的教案 7

  教学要点:讨论学*课文,理解怀丙是一位出色的工程家,[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捞铁牛》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1、读课题,在预*中,你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需要老师、同学们的帮助?--(重要的,带有普遍性的话板书出来)

  2、指挥捞铁牛的怀丙和尚是一个怎样的人?齐读第四段,请给"出色"、"工程家"标上"……"

  3、"出色"是什么意思?"工程家"呢?--特别好的设计,主持各项工程的专家。

  4、请小声读文,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勾画。哪些方面看出怀丙是出色的工程家?--先自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再课堂发言。

  5、同学们发表的意见可以把它概括为三个方面:--设想出色(叫水送回)准备工作出色(准备工作)操作出色(捞起铁牛-)

  6、怀丙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叫水送回"这个想法的?请读第一段后答,抽读这句话,从这句话体会到什么?--大家议论纷纷,却束手无策,他们看到的是水的危害,怀丙起到的却是利用水的巨大力量,这与众不同的想法反映出他出色的智慧。齐读这句话,体会他的勇气和智慧。

  7、可是,每只铁牛都重达万斤,要把八只铁牛都捞上来,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怀丙为此做了四项准备工作,请默读第二段,把表示这4项准备工作先后顺序的词用"△"标出(检查落实)。

  8、你能用上这几个词,指着灯片上的图说吗?--学生说。

  9、怀丙不做这些准备工作不行吗?你体会到什么?--潜水摸牛:摸清位置,便于打捞。备船装沙:吃水深,缩短船与牛的位置,卸沙后,船才能在上浮的同时绷紧绳子,从而拔出铁牛。并船搭架:保持*衡,浮力大且一致。粗绳拴牛:保证牢固。--准备工作周密细致,设计科学,不愧是出色的工程家。

  10、请小声读第三段,看看他是怎样捞铁牛的?--先请同学讲,然后课件演示。

  11、看看课文是怎样把这个过程写清楚的,抽读"和尚……向上拔。"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用"……"把表示泥沙、船身、绳子、铁牛在铲沙过程中变化的词标出来。

  12、检查落实后,师生分读,想一想: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讨论。--因果重叠(不要求理性掌握,只是感情认识),这几句话写清了铲沙拔牛的.经过,写出了怀丙巧用自然规律,主持拔牛工程的出色才能,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齐读,注意体会联系,强调变化。

  13、铁牛从淤泥里***了,多令人高兴啊,可和尚为什么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聪明的才智,出色的操作(小结)。

  14、就这样,怀丙把八只铁牛全部捞了起来。老师提个有趣的问题,你们怎么看:铁牛是水送回来的,你认为是水的力量大,还是人的力量大?为什么?--水的力量大,人有智慧,可以利用水,从这个角度看,人的力量更大。

  15、一千多年前,怀丙能用这样的方法捞起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铁牛,说明什么?--①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具有非凡的智慧和才能。

  16、我国历史上像怀丙那样在科学技术上有创造发明的卓越人物有许多,你知道吗?

  17、我们为他们骄傲,更为我们中华民族自豪,齐读第四段,注意表达对怀丙的敬佩、赞叹。

  18、学到这儿,你的疑难问题都解决了吗?

  19、请用"出色"、"熟悉"各说一句话,写在作业本上。

《捞铁牛》的教案 8

  教学内容分析:

  1、《捞铁牛》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宋朝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时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赞扬了我国古代出色的工程家------怀丙和尚的聪明才智明才智。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2、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怀丙和尚捞铁牛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先讲铁牛被大水冲走,陷在淤泥里,一个和尚主动提出捞铁牛;再讲和尚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以及怎样捞起一只只铁牛,其中捞第一只铁牛的过程是文章的重点,捞其余七只,只用了一句话,这样写,既抓住重点又避免了重复;最后才点出和尚的姓名和身份。

  3、第五单元读写训练的重点是“归纳段落大意”,而此项训练是继“给课文分段”之后的又五项提要训练内容。凭借课文,要继续培养学生给课文分段的能力,开始指导学生练*归纳段落大意。

  教学对象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学过有关反映我国古代和现代科学技术方面成就的课文。如《青蛙的眼睛》《赵州桥》《鱼和潜水艇》等课文。对本文所描写的反映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较易理解。

  本班学生中下生面广,思维的深刻性、想象的丰富性都很一般,而这篇课文讲的是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故事,学生缺少这方面的科学知识,因此对理解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过程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

  教养:

  掌握“宋、府、拴、笨、尚、潜、绳、绑、铲、拔、丙、程”等12个字的音、形、义,并会写。

  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宋朝、笨重、熟悉、出色、浮桥、议论纷纷、淤泥、工程家”等词语的意思,并会用“熟悉、出色”造句。

  能结合课文,理解课后*题3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回答练*1的三个问题。

  能按段意给课文分段。

  朗读课文。

  教育:

  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从而认识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发展:

  通过学*,激爱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地认识问题、解决问是的态度。

  教学难点:

  对文中重点句的`理解。如和尚说的:“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理解怀丙和尚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原理。

  教学方法: 球形教学法 实验演示法

  教学媒体: 投影机、投影片、计算机

  课前准备: 配合课文的投影片。一套实验器具。(玻璃缸、船、沙等) 计算机软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学*第一段。

  指名读第一段,让学生边听边思考:为什么要捞铁牛?

  板书:大水冲牛

  点拨:重修浮桥还有没有别的办法?为什一定要捞铁牛?

  要捞起这八只铁牛容易吗?从哪里可以看出?

  指导学生理解:“有哪个大力士能把它们一只一只捞起来呢?”引导学生理解“人们正在议论纷纷。”“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想象他们在议论些什么?

  正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和尚出现了,他说了一句什么话?你能从课文里把这句话找出来吗?

  投影:“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指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这句话讲了几个意思?

  从这句能看出什么?(和尚有了捞铁牛的办法,而且这办法跟水有关系)

  板书:叫水送牛

  指导学生朗读第一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课文第二、三、四段,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以及捞铁牛的过程。

  继续深入理解“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这个句子。

  解决课后练*3 体会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

  充分认识怀丙确实是个出色的工程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一、上一节课,我们学*了课文第一段,知道了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河中府城外的浮桥,拴住浮桥的八只大铁牛也被冲到河里去了。正当人们想办法要捞起铁牛重修浮桥进,一个和尚出现了,他说要叫水把铁牛送回来。他究竟用什办法把八只铁牛捞回来的呢?我们继续学*课文。

  二、学*第二段。

  指名读第二段,思考:为了捞铁牛,和尚做了四项准备工作,是哪四顶呢?在课文里找出来,作上记号。

  讨论:

  和尚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

  第一项准备工作是什么?(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然后引导学生用四个字把这项准备工作概括出来。)

  板书:潜水摸牛

  其他三项准备工作是怎样的?能不能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出来?(先让学生按四个小组共同研究,然后在全班交流)

  板书:大船装沙

  并船搭架

  粗绳拴牛

  朗读第二段。

  学*第三段

  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思考:怀丙和尚是怎样捞起第一只铁牛?

  投影这段话,组织学生讨论:

  和尚先让水手们干什么?(铲沙)

  为什么要把船里的沙都铲到黄河里?

  船里的泥沙慢慢减少,船身和拴住铁牛的绳子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一点一点向上拔)这里为什么用“拔”?是什么力量把铁牛从淤泥里向上拔的?水的浮力是怎样把铁牛向上拔?(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的画面理解捞铁牛的过程)

  实验演示捞铁牛的过程,让学生充分认识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拔出淤泥。

  朗读这段话,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概括出来。

  板书:铲沙拔牛

  齐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并讨论:和尚是怎样把铁牛捞上岸的?(通过多媒体计算机演示,让学生理解)

  点拨:和尚为什么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而是先让水手使劲划船把铁年拖回岸边,再让众人拖牛上岸。

  朗读第五自然段,思考讨论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分别用四个字慨括出来。

  板书:划船拖牛众人拖牛

  和尚才捞起一只铁牛,还有七只铁牛呢?哪里写到了?为什么不具体写?

  齐读第六自然段。

  自由朗读第三段,思考:和尚是怎样把一只只铁牛捞起来的?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简单叙述过程)

  投影“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通过刚才的学*,你们对这句话有没有新的理解?怀丙和尚要叫水把铁牛送回来,实际上是什么意思?

  讨论:你觉得怀丙和尚这个人怎样?课文是怎样评价他的?

  “出色”是什么意思?教师讲解“工程家”的意思。

  为什么说怀丙和尚是个出色的工程家?他的出色表现在哪些方面?

  点拨:

  从怀丙和尚做的四项准备工作,可以看出他的出色表现在哪里?(引导学生通过怀丙和尚先让水手摸清铁牛的位置,又准备大船装沙,再并船搭架,最后用粗绳拴牛这四项准备工作,而且这四项准备工作的顺序不可以颠倒,认识到怀丙和尚考虑非常周到。)

  从怀丙和尚指挥水手捞铁牛的过程,可以看出他的出色表现在哪里?(引导学生通过对怀丙和尚指挥水手铲沙,当铁牛被***后,并不急着把铁牛捞上来,而划船到岸边,再让许多人一齐拖牛上岸,认识怀丙和尚指挥有方。)

  投影“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从怀丙说的这句话,可以看出他的出色表现在哪里?

  点拨:

  洪水冲走了铁牛,冲毁了浮桥,水可恨吗?怀丙和尚从这田里看到水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没有?

  “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实际上是什么意思?怀丙和尚看到水有利的一面没有?

  他既看到水有害的一面,也看到有利的一面,说明他能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有一种科学的态度。

  通过刚才的分析,怀丙的出色表现在哪里?

  板书:考虑周到

  指挥有方科学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一分为二

  总结全文

  怀丙和尚捞铁牛这件事,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那时他就能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多么出色啊!直到今天,人们还是利用这种原理打捞沉在水里的重物。此时此刻,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呢?

  引导学生发现课本插图的错误。

  堂上练*

  指导学生用“熟悉”、“出色”造句。

  课后练*

  朗读课文。

  了解现在打捞沉船的办法。

  板书设计:

  17、捞铁牛

  考虑周到

  怀丙和尚出色的工程家 指挥有方 科学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一分为二

  大水冲牛叫水送牛

  潜水摸牛 大船装沙并船搭架粗绳拴牛

  铲沙拔牛 划船拖牛 众人拖牛

《捞铁牛》的教案 9

  第一课时

  1、请同学们自读本单元的导读部分。通过读这部分,你知道了哪些内容?(本组的训练重点:了解叙述的顺序;学*这组课文的方法:要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课文的叙述顺序……

  2、明确了本组的训练重点,今天,我们来学*《捞铁牛》(板书),读了课题,你知道课文是围绕哪个字来写的(捞)?围绕‘捞’字,同学们想弄懂《捞铁牛》一课中的哪些问题?学生动脑筋思考后,各抒己见,提出以下问题:“谁捞铁牛?”“为什么捞铁牛?”“用什么办法捞铁牛?”“捞铁牛的结果怎样?”“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等等。教师梳理,并归纳为四个问题:

  1、谁捞铁牛?

  2、为什么捞铁牛?

  3、用什么办法捞铁牛、结果怎样?

  4、这件事说明了什么?“这些问题都是大家提出来的,也是我们这课学*的目标。下面,我们就通过读书来解决这些问题。”

  3、请同学们自已读课文,读后找出和“谁捞铁牛?”“为什么捞铁牛?”“用什么办法捞铁牛?”“捞铁牛的结果怎样?”等问题对应的段落,并按课文的叙述顺序给这几个问题排序。(指名同学到黑板上为这几个问题排序,明确事情发展顺序的意义。)

  4、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画出文章中的生字新词。同桌齐读两遍,交流讨论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然后在本上抄写一遍。

  5、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自己查资料或同桌讨论解决,再不能解决作上记号。

  6、同学们到黑板上自由默写生词。个别容易写错的,老师及时纠正(如:淤、舱等)。

  7、给生字组两个新词写在课堂本上。

  8、布置作业:搜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运用“浮力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事例。

  第二课时

  1、通过上节课的学*,我们已经知道,《捞铁牛》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本文具体叙述了宋朝的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将沉于河底中的八只大铁牛捞起拖回岸边的经过。)

  2、指挥捞铁牛的怀丙和尚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边读书边思考这个问题,读完后,画出这句话。

  3、齐读文章的最后一段,给“出色”、“工程”、“专家”标上“△△△”

  4、“出色”是什么意思?“工程家”呢?

  5、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勾画。从文章的哪些方面能看出怀丙是出色的工程专家?——先自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再课堂发言。

  6、同学们发表的意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设想出色(叫水送回)准备工作出色(准备工作)操作出色(捞起铁牛)

  7、八只大铁牛被水冲进了黄河。而怀丙却说“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请同学们自读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思考:怀丙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8、指名读这句话,从这句话中你想到了什么?——大家议论纷纷,却束手无策,他们看到的是水的危害,怀丙想到的却是利用水的巨大力量,这与众不同的想法反映出他出色的智慧。齐读这句话,体会他的勇气和智慧。

  9、可是,1988年从黄河古道中挖出的四只大铁牛,最轻的每只铁牛重26.1吨,最重的有45.1吨。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没有先进的起重设备,要把八只铁牛都捞上来,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时的怀丙为此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呢?指名同学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把表示准备工作先后顺序的词用“△”标出(如“先”)。读后,指名学生说出怀丙和尚为此做了几项准备工作?同桌齐读后共同讨论,各用一句简练的话概括这四步(潜水摸牛;备船装沙;并船搭架;粗绳拴牛;),意思接*即可。

  10、怀丙不做这些准备工作行吗?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潜水摸牛:摸清位置,便于打捞。备船装沙:吃水深,缩短船与牛的位置,卸沙后,船才能在上浮的同时绷紧绳子,从而拔出铁牛。并船搭架:

  (1)、保持*衡(举划船的经历说明),

  (2)浮力大且一致(接触面积大浮力大)。粗绳拴牛:保证牢固。——准备工作周密细致,设计科学,不愧是出色的工程家。

  11、准备工作做好了,怀丙是怎样指挥大家捞铁牛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看看他是怎样捞铁牛的?边读边画出文章中表示捞牛动作的词,你觉得哪些词用得好?进行换词指导:“铲”与“撒、掀”、“拔”与“提、拽”等的不同。

  12、看看课文是怎样把这个过程写清楚的`,抽读和尚……向上拔。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用“……”把表示泥沙、船身、绳子、铁牛在铲沙过程中变化的词标出来(指导理解这种因果关系)。

  13、观看课件,理解“铲沙拔牛”的经过。

  14、这几句话写清了铲沙拔牛的经过,写出了怀丙巧用自然规律,主持拔牛工程的出色才能。

  15、铁牛从淤泥里***了,真令人高兴啊,可和尚为什么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聪明的才智,出色的操作(小结)。

  16、男女分段展开朗读比赛。体会怀丙的聪明才智。

  17、就这样,怀丙把八只铁牛全部捞了起来。一千多年前,怀丙就能用这样的方法捞起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铁牛,说明什么?①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具有非凡的智慧和才能。

  18、其实,我国历史上像怀丙那样运用“水的浮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卓越人物有许多,谁能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呢?(《曹冲称象》,上一册积累运用上的《挑水过桥》等)我们为他们骄傲,更为我们中华民族自豪。下面请同学们齐读第四段,注意读出对怀丙敬佩、赞叹的语气。

  19、讨论:想象一下,在当时还有其他办法能把铁牛捞上来吗?要是现在呢?

  20、布置作业:

  (1)填空:课后第二题。

  (2)小试验:

  找一大盆作黄河,泡沫塑料做小船,砝码当铁牛,准备好绳子和沙子回家做这项实验后,写出实验经过。

《捞铁牛》的教案 10

  教学要求

  1、通过学文,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教育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2、熟读课文,理解内容。

  3、进行“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训练。

  重点难点

  1、弄清怀丙和尚在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他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

  2、进行“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训练。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二教具准备

  自己搜集有关本课的资料。(作者的简介)

  三教学过程

  (一)解析课题,激趣导学

  你认识怀丙这个人物吗?汇报一下资料。

  (二)指导要求,学生自学生字、新词

  1、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

  (1)读生字,熟读记忆,不理解的词查字典。

  (2)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问题,质疑训练。

  2、自学反馈:请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三)读课文,了解每一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1、请七个人读书,大家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2、组内交流汇报,达成共识。

  3、全班反馈,如下。(略)

  4、读读这七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再分组讨论,围绕着“捞铁牛”这件事,哪几个自然段的内容有关系,课文可以分成几段?(加强组内合作学*)

  第一段(1、2自然段)讲铁牛被大水冲走,陷在淤泥里,一个和尚提出能把铁牛捞上来。

  第二段(3~6自然段)讲和尚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以及用水的浮力捞起了八只大铁牛。

  第三段(7自然段)讲这个和尚就是出色的工程家怀丙。

  5、练*用“先……再……然后”说说这段话。

  四作业设计

  熟读课文,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在读懂词句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解题质疑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捞?谁捞?怎么捞?)

  (二)学*课文,理解内容

  1、朗读第1、2自然段,思考:这两个自然段说的是什么?把你读懂的内容说一说。(结合质疑,解决问题)

  2、出示句子“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1)和尚要试试,你说他有没有办法,从哪儿看出他有把握?用“——”画出这个句子。

  (2)从“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这句话看出了什么?

  (3)指导朗读这句话。

  3、默读第3自然段,思考怀丙和尚为捞铁牛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1)找四个人分别读这段话,每人一句。

  (2)讨论每句话的意思,概括句意,(最好用四个字)组内共同讨论学*。

  4、出示句子。

  (1)先请熟悉水性的人潜到水底,摸清了八只铁牛沉在哪儿。(摸清位置)

  (2)然后让人准备了两只很大的木船,船舱里装满泥沙,找到铁牛沉没的地方。

《捞铁牛》的教案 11

  一、教学目标

  1、学*课文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明白怀丙和尚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记课文重点段落的内容,能复述怀丙捞铁牛的步骤、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1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准备:(捞铁牛的各种材料)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对课题质疑

  2、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略知大意

  1、指名读课文,余生画出生字新词,读完评点。

  2、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叙述的,介绍了什么内容。

  〈三〉、学*本课生字新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生字的字型记忆、书写

  3、理解词义:陷、潜、绷、淤泥、笨重、出色、浮桥

  4、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意义。

  〈四〉、学*课文第一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要捞铁牛?课文什么地方说明了原因?

  2、学*1、2

  自然段,分析捞铁牛的原因

  (1)大水冲走铁牛

  (2)笨重的铁牛陷入淤泥里

  (3)重修浮桥需要铁牛

  3有感情地朗读怀丙和尚说的话(自信而不外露地),明白这样读的原因。

  4、学生质疑:什么叫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1、怀丙和尚说的话是什么意思?结合自己课后的阅读说说

  2、指名读课文1、2自然段

  3、导入:这节课我们要学*了解怀丙和尚如何捞铁牛的。

  〈二〉、学*第二部分:准备捞铁牛

  1、默读课文,思考:为了捞铁牛,怀丙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分几步?用竖线将它们划分开来。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1)(2)(3)(4)

  3、想想:怀丙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准备?结合课文第四自然段说说。

  4、试着给每一步的准备工作加小标题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准备工作的不同层次,抓住重点词语。

  6、试着复述准备工作

  〈三〉、学*第三部分:捞铁牛

  1、根据第二部分的'学*方法,小组学*第三部分

  2、小组学*,教师巡视辅导

  3、汇报交流学*收获:

  (1) 捞铁牛的几个步骤

  (2)给捞铁牛的步骤加小标题。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复述课文

  〈四〉、课文小结

  1、怀丙和尚为什么能捞起铁牛?原因有哪些?

  2、这说明了什么?从课文中找出一个词解答。

  3、再读课文开头怀丙的话,谈谈体会。

《捞铁牛》的教案 12

  一、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前后联系

  《捞铁牛》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七册第五组的第一篇讲读课文。这篇精读课文讲的是宋代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地淤泥里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反映了俺国古代科学技术成绩以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说明了无论什么事情都有它自身的变化规律,告诉人们要想把问题解决好,必需要善于考虑,注重调查研究,懂得利用科学原理的深刻道理。从而激发同学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主要内容”。教学时,俺们首先可让同学围绕着课题提出问题。同学可能提出:为什么要捞铁牛?谁去捞铁牛?他是怎样捞的?结果怎么样?这样带着问题边读边想,就可以从整体上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了解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将陷在淤泥里的铁牛捞上来的事迹。还可以引导同学在熟读的基础上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局部,每局部各写了什么;然后把各局部内容连起来想一想,练*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课的教学十分关键,为后几课的学*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文章资料处置上详略得当的写作能力。

  (3)懂得关于水的浮力的知识。

  2. 能力目标

  (1)培养同学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2)培养同学的想象力及实验能力。

  (3)培养同学有条理复述课文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1)初步懂得利用水的浮力捞起铁牛的科学道理,激发同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2)通过本课教学使同学认识到无论处置什么事情,都要先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摸清具体情况,然后再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3)使同学懂得谦虚是美德,无论个人能力多大,都应戒骄戒躁、谦虚谨慎。

  (4)教育同学从小要学好科学,认识事物,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

  (三)、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的重、难点是理解怀丙是以为出色的工程家。要重点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时所做的四项准备工作和具体捞铁牛的过程,懂得怀丙捞铁牛方法的科学性。难点的理解可抓住第四自然段的重点词语弄清船能“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拔”的原因和先前所做的准备工作的意义,从而懂得打捞过程中对水的浮力的利用。

  记叙层次清楚,行文简明有序,是这篇课文语言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二、说同学

  同学是语文学*的主人,是学*和发展的主体。所以,教学中应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同学,因此可以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教学中注重让同学在语言实践中通过抓各种描写的句子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从而了解宋代怀丙和尚在打捞铁牛前做了哪些准备,又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使同学明确遇事时要善于动脑考虑。 三、说教学流程(第二课时)

  (一)、情景描述与课件演示相结合,导入新课

  教师用生动、充溢激情的语言,借助课件演示“河中府”、“黄河”、“铁牛”,把同学引到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河中府城外的黄河上,想象洪水冲断浮桥、铁牛深陷河底的情景,把同学的思维带入远古科技落后的宋代去体会故事内容。(这一步骤的设计,为理解怀丙捞铁牛方法在当时的科学性、发现怀丙的聪明才智做好了准备。)

  (二).默读全文

  用抢答的方式回答:捞铁牛的方法是谁想出来的?课文第几段有描述?(这么做有利于激发同学学*兴趣)

  (三).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比较句子

  体会“出色”一词的作用。 1.出示投影,读句子 (1)这个和尚名叫怀丙,是工程方面的专家。 (2)这个和尚名叫怀丙,是当时工程方面的专家。 (3)这个和尚名叫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方面的专家。 2.分析每句的意思,比较哪句好,好在哪里。 (这正是体现学科特点,提高同学语文素养的地方,突出强调怀丙和尚具有非同一般的智慧和能力,是个了不起的人。激发同学对怀丙的敬佩之情)

  (四).品读重点句段,感悟怀丙的出色表示

  1.请同学们自由读文,边读边想边勾画。那些方面看出怀丙是出色的工程家?先自读考虑,然后小组讨论。(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体现了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

  2.汇报交流。同学们发表的意见可概括成三个方面。

  (1)设想出色(叫水送回);(2)准备出色(准备周密);(3)操作出色(捞起铁牛)。

  3.抓语言描写

  “让俺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俺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怀丙正是认识和理解了水强大的浮力并很好的利用水的巨大力量,这与众不同的想法反映出他出色的智慧。齐读这句话,体会他的勇气和智慧。

  4.抓局面描写(第二小节)

  大家议论纷纷,却束手无策,想象人们都议论些什么?怀丙此时能主动承当打捞铁牛的责任,更烘托出他的过人之处。

《捞铁牛》的教案 13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受到爱科学、用科学的教育。

  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的重点段落是怎样把意思表达清楚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让学生查找资料,要是现在要打捞这八只铁牛,你有什么办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聪明、勤劳、勇敢的民族,为世界人民所称颂。我们已经知道的张衡、李时珍、茅以升等人对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昨天,我们已经学*一个发生在宋朝的历史故事,大概了解了当时出色的工程家怀丙的事迹。今天我们继续学*第10课《捞铁牛》,看看怀丙是怎样把铁牛打捞上来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指名说。

  2、小结:这篇课文主要讲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铁牛的事。先讲捞铁牛的原因;再讲准备工作;最后讲怎样捞铁牛。

  三、指导学*,点拨解疑

  (一)、学*第1、2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段,让学生边听边思考:为什么要捞铁牛?

  板书:大水冲牛

  2、点拨:要捞起这八只铁牛容易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指名说。

  据文件记载每只铁牛重四、五万斤,带上感情读出来。

  3、引导学生理解“人们正在议论纷纷。”“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想象他们在议论些什么?

  4、正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和尚出现了,他说了一句什么话?你能从课文里把这句话找出来吗?用“——”划出来。

  5、从这句能看出什么?(和尚有了捞铁牛的办法,而且这办法跟水有关系)

  板书:叫水送牛

  6、指导朗读:大家议论纷纷,却束手无策,他们看到的是水的危害,怀丙看到的却是利用水的巨大力量,这与众不同的想法反映出他出色的智慧。齐读这句话,体会他的自信和智慧,用胸有成竹的语气读。

  (二)、学*第3自然段。

  过渡语:每只铁牛都重达万斤,要把八只铁牛都捞上来,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怀丙为此做了四项准备工作。

  1、请默读第二段,找一找哪4项准备工作?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步、第二步等或先、然后等)

  2、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读一读,把表示这4项准备工作,先后顺序的词用"△"标出(检查落实,指名说。)

  3、讨论:

  和尚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

  第一项准备工作是什么?(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然后引导学生用四个字把这项准备工作概括出来。)

  板书:潜水摸牛

  其他三项准备工作是怎样的?能不能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出来?(先让学生按四个小组共同研究,然后在全班交流)

  板书:大船装沙

  并船搭架

  粗绳拴牛

  3、怀丙做四项准备工作,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4、男、女生轮读读第3自然段,你一句,我一句。

  5、小结:回顾四项准备工作,我们感受到四项准备工作做得认真和周密,准备工作出色。

  (三)、学*第4~6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4~6自然段,思考:怀丙和尚是怎样捞起第一只铁牛?

  2、先请同学讲,看看课文是怎样把这个过程写清楚的,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用"……"把表示泥沙、船身、绳子、铁牛在铲沙过程中变化的词标出来。

  3、课件演示捞铁牛的过程,让学生充分认识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拔出淤泥。

  4、全体朗读这段话,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概括出来。

  板书:铲沙拔牛

  5、思考并讨论:和尚为什么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而是先让水手使劲划船把铁年拖回岸边,再让众人拖牛上岸。指名说。

  6、思考讨论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分别用四个字慨括出来。

  板书:划船拖牛 众人拖牛

  7、怀丙几次利用水的浮力?他能把铁牛捞上来,在哪个字上下了工夫?

  过渡语:和尚才捞起一只铁牛,还有七只铁牛呢?哪里写到了?为什么不具体写?(详写和略写)

  8、齐读第六自然段。

  四、引申提高,鼓励创新

  1、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他打捞铁的办法确实好,不过,他捞一只铁牛需要铲掉两船泥沙,捞八只铁牛就得向黄河铲入16船泥沙,你们觉得有没有问题?

  (学生讨论,广泛发表意见,教师概括:

  ①污染河水

  ②可能造成水道阻塞

  ③浪费泥沙

  ④不方便,不快捷)

  2、那么就当时的条件水*,你是否想到改进的方法,既能捞铁牛,又环保、又方便?

  (再次小组讨论,各抒己见:

  ①准备四只大船,两两并船搭架。

  ②泥沙装入**袋,装到两只并好的船上。

  ③水手们只需将装有泥沙的**袋搬到另外的两只船上。

  ④将铁牛拖回岸。

  ⑤船循环往复,就能很快捞回八只大铁牛。)

  3、要是现在要打捞这八只铁牛,你有什么办法?

  (结合课前查阅、搜集的资料、交流汇报。教师也可适当介绍几种现代打捞方式,如:浮筒打捞,浮吊打捞、混合打捞和解体打捞等)

  五、总结、谈话、鼓励不断思考,不断创新。

  1、“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通过刚才的学*,你们对这句话有没有新的理解?

  点拨:

  洪水冲走了铁牛,冲毁了浮桥,水可恨吗?怀丙和尚从这田里看到水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实际上是什么意思?怀丙和尚看到水有利的一面。他几次利用水的浮力?

  (他既看到水有害的一面,也看到有利的一面,说明他能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有一种科学的态度。)

  2、你认为是水的力量大,还是人的力量大?说明了什么?(水的力量大,人有智慧,可以利用水,从这个角度看,人的力量更大。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具有非凡的智慧和才能。)

  3、讨论:你觉得怀丙和尚这个人怎样?你会怎样评价他?从他身上受到什么启发?

《捞铁牛》的教案 14

   教学目的

  1.从我国古代出色的工程家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捞起铁牛的事中,使学生认识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教育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懂得利用科学原理解决问题的道理。

  2.给课文分段并学*正确概括段意。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熟悉”、“出色”造句。

  4.练*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弄清怀丙和尚在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

  2.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怀丙和尚的出色表现。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小张填空片,准备有关水浮力试验的工具、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最勤劳、最聪明、最勇敢的,为世界人民所称颂,历史上像祖冲之、李时珍、李春等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材为数很多。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了不起的工程家,他就是一千多年前宋代的和尚怀丙。

  二、齐读课题、激发兴趣

  (一)读课题。

  (二)提问题。“看到课题后想知道什么?”

  (学生可能提出疑问:谁捞铁牛?为什么捞?在哪捞?怎么捞的?结果怎样等问题。)

  三、带着疑问自读课文

  初步了解内容,提出自读要求。

  (一)边读边划出生字词和不懂的词语。

  (二)标出自然段,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说的是什么。

  四、检查自读情况

  (一)找几名同学按自然段读书(查生字读音是否正确、语句是否流利。)

  (二)认读生字词卡片。注意多音字“没”,本课读m音。

  (三)提出难懂词语。

  五、利用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一)同座位的同学之间查找词义。

  (二)全班进行交流解答。

  重点理解的词语有:

  淤泥 浮桥 宋朝 熟悉 出色

  六、练*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一)回忆分段方法:

  一读 二想 三并

  (读:读全文。想:想想每个自然段都讲了什么?并:把围绕一个意思写的段落合并在一起。)

  (二)分别找七名同学读书,其他同学思考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三)议论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和自然段之间有什么联系。

  (四)根据课后思考练*的第2题的提示,给课文分段,再选择相应的段意。

  1.出示投影,读给提示的段意。

  2.从文中找到相应的段落。

  3.把序号填入括号中。

  4.想想各段段意为什么这样概括。

  (抓住重点,不遗漏主要意思,语句简练。全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故此段意的句式可以是:谁干什么?什么怎么样。答案为1、3、4、2)

  七、练*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八、作业:预*课后思考练*题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语

  上节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加强语言文字训练达到对课后内容的深入理解,懂得利用科学的原理来解决问题的道理。

  二、请四名同学读书

  大家思考:捞铁牛的办法是谁想出来的?课文第几段有描述。

  三、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比较句子

  体会“出色”一词的作用。

  (一)出示投影,读句子。

  (二)分析每句的意思。比较哪句好,好在哪里。

  (第一句点明和尚的名字,交代不是一般的和尚,而是工程家。第二句话在此基础上强调了什么时候的工程家。“当时”一词指的就是宋朝的.时候。第三句具体写出怀丙是宋朝时什么样的工程家。“出色”一词指的是格外好,超出一般。这里用这个词突出强调怀丙和尚具有非同一般的智慧和能力,是个了不起的人。)

  过渡:这个怀丙和尚到底有什么聪明的智慧,为什么被人们称为出色的工程家,究竟出色在哪里?请深入学*课文。

  四、抓住重点段和重点词语,认真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一)学*课文第一大段。

  1.指名读(1~2自然段)思考问题:(1)为什么要捞铁牛?(2)捞铁牛有什么困难?(3)大家议论些什么?

  2.讨论回答。(为什么要捞铁牛?要从两点回答。(1)是大水冲走了铁牛。铁牛共八只相当于八个铁柱,拴住浮桥。(2)是修桥需要铁牛,所以就要捞出来。)

  3.提问题:“就在人们毫无办法,一筹莫展的时候,和尚说了什么?他到底有没有办法?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有把握,请划出来。

  4.读一读“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体会意思。

  (这句话说明和尚说话留有余地。但却充满信心,并且已经想好了捞铁牛的办法。)

  过渡:和尚是怎样叫水把铁牛送回来的,也就是怎么捞的呢?

  (二)学*课文第二大段。

  1.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思考:和尚为捞铁牛做了哪些准备。

  2.找四名同学分别读这四句话,找出关键词,运用关键词说出意思。

  3.讨论:

  (1)这几步准备工作能前后颠倒吗?为什么?

  (2)练*用“先……然后……再……最后”这些顺接词说说准备工作的过程。想想还可以怎么说。(运用“先……接着……然后……最后……”这组连词练*说。)以后遇到类似表示先后的句子就可以用上这些连词。这段话前后承接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不能颠倒。

  3.提问:从捞铁牛的准备工作中你了解到什么?

  (了解到怀丙和尚准备工作细致,周密,有条不紊,显示出他高超的工程技术水*。)

  4.回忆这段的学*方法。

  (是通过读、找、议、悟来学*的。)

  (三)学*第三大段。

  1.运用第2段的学法,自学第3段。

  2.出示投影,做课后思考、练*第3题。

  (1)读这段话,共说几句,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找出带点的词,看看它们之间的联系。(一句接一句,它们之间是顺承关系,不能随意变换前后顺序。)

  (3)用连词说说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

  3.演示操作捞铁牛的经过。(学生可喊号助威。)

  4.边演示边提问。

  (1)做准备时,为什么要往船里装沙?(尽量让船下沉。)

  (2)拴好铁牛后,为什么又把沙铲掉?(船上泥沙减少,木船才会逐渐上升。)

  (3)拴铁牛的绳子是松的还是紧的?为什么?(紧的。拴得越紧,铁牛和船之间的绳子就越短,船对铁牛的作用力也就传递得越快,随着船的浮起,铁牛也就很快地浮起。)

  (4)捞铁牛利用了什么科学道理?(水的浮力。)

  5.齐读第6自然段。

  提问:(1)这样的办法指的是什么?

  (2)课文为什么不详写捞其它几只大铁牛的经过?

  (3)结尾点明怀丙和尚是一位出色的工程家,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从捞铁牛过程中,人们就对怀丙和尚从了解到敬佩,此时点出“出色”,有如水到渠成。令人信服,也有助于突出文章的中心。)

  五、自由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思考议论:

  (一)在捞铁牛的过程中,怀丙在哪个字上下功夫?冲走铁牛,水给人们带来什么?送回铁牛,水又给人们带来什么?

  (二)捞铁牛一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六、教师总结

  我们从小要学好科学,认识事物,变害为利,为人民造福,长大做个出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第三课时

  一、交代本节课的学*任务

  重点掌握12个生字新词。练*用“熟悉”、“出色”造句。

  二、练*朗读课文,温*课文内容

  (一)个人读。

  (二)集体读。

  三、学生自学生字新词

  (一)个人读生字表内的生字和课后词语。

  (二)分析每个字的字形结构,抓住特点,注意偏旁部首和书写笔顺。

  (三)扩词练*,积累词语。

  四、检查自学情况

  (一)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认读情况。

  (二)说说每个字的偏旁部首。

  (本课12个生字只有两个要强调一下,可让学生通过查

  部。其它字比较容易判定部首。)

  五、集体学*

  (一)指导易错的字形。

  潜:(1)什么结构?

  (2)注意什么地方?(右边“替”的上半部分两个“夫”的最后一笔。一个是点,一个是捺。)

  绑:(1)什么结构?

  (2)哪一笔易错?(中间部分的第三笔,是提不是横。)

  拔:与哪个字易混?(和“拨”区别)

  (二)指导练*造句。

  1.先理解“熟悉”和“出色”两个词的意思。(略)

  2.教师出示范句。

  熟悉——山娃熟悉上山的这条路,不会带错路。

  出色——妈妈是个出色的钢琴演奏家。

  3.学生练*造句。

  (教学中一定注意以学生自学为主,课堂上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时可以让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字形部分教学时,要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交流记忆方法。造句时,要充分让学生口头造句,然后再写下来。)

  六、巩固练*

  (一)看拼音写词语:

  sng cháo héshàng shuān zhù

  ( ) ( ) ( )

  shéng zi gōng chéng jiā

  ( ) ( )

  (二)加偏旁,组词语:

  付__() 本__() 全__()

  产__() 木__() 替__()

  (三)进行语言文字单项训练。

  1.出示投影思考练*第3题。

  2.注意带点的词,说说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有3句话,句与句之间是因果关系。)

  3.练*用因果句式说说铁牛往上拔的原因。

  4.填空练*。

  和尚请水手们一起动手,把船上的泥沙都( )到黄河里去。船里的泥沙慢慢地( ),船身慢慢地( ),拴住铁牛的绳子(

  )。船靠着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 )。

  七、练*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八、布置作业

  (一)抄写生字词语。

  (二)根据课文内容,自己动手做个试验,进一步了解有关浮力方面的知识,知道捞铁牛方法的科学性。

  板书设计

  建议 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怀丙

  潜水摸牛

  装沙行船

  准备 并船搭架

  粗绳搭架 利用浮力

  粗绳拴牛

  打捞 铲沙

  使劲划船 出色的工程家

《捞铁牛》的教案 15

  一、导入

  出示::总有一个人,默默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泪流满面。这个人就是母亲,这种爱就是母爱。看世界万物,母爱其实是一种天性。动物也好,人类也罢,惟有母亲对子女的爱是默默奉献,不图任何回报的。为了子女,母亲什么苦都愿意吃,什么罪都愿意受;当生死攸关的时候,母亲总是义无反顾地舍弃自我,把生的希望留给后代。

  1、自由朗读

  2、指名读

  3、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板书:母爱

  二、初读课文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课文《牛的母爱》,一同去感受一头老牛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

  1、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

  读着读着,哪一幕情景最让你感到揪心,用波浪线把它划出来,并反复读几遍,通过你的朗读把他表现出来。

  3、指名读

  “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

  还有哪些同学也划了这句?(英雄所见略同)没有划的同学老师建议你现在就把它划下来。

  出示句子,齐读

  三、研读课文

  1、牛的主人是怎样地抽打?(狠狠)

  从哪里看出牛的主人是狠狠地抽打?

  A、“扬起”

  什么叫“扬起”?你能做一个“扬起”的动作吗?

  别说抽打下来,光这个样子,我们看看都害怕。请你来读一读这个句子。老师给你读前面——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

  B、“皮开肉绽、哀哀叫唤”

  你们见过皮开肉绽的情景吗?我们想像一下,“皮开肉绽”在你的脑海中,是怎么样的情景?(皮破了、肉也露出来了、满是鲜血)

  老师想问这位同学:如果你面前有一个皮开肉绽的情景,你敢看吗?

  指导读出让人揪心的感觉。(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

  C、“恼羞成怒”

  怎样的才叫“恼羞成怒”,读出“恼羞成怒”。

  D、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外悲壮。——师:同学们,你觉得这是一头怎样的老牛?(可怜)

  2、是啊!这真是一头可怜至极的老牛,可牛的主人为什么会 “恼羞成怒”呢?

  读读第三自然段

  学生回答

  A、“终于有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渴极了,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沙漠里惟一的也是运水车必经的公路。”

  所以主人很生气

  B、“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力,迅速地冲上公路,**一个紧急刹车戛然而止。老牛沉默地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呵斥驱赶,不肯挪动半步。五分钟过去了,双方依然僵持着。”

  所以主人非常生气

  C、“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性急的甚至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不为所动。”

  所以主人恼羞成怒

  D、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

  E、面对飞奔而来的**,老牛动了吗?面对骂骂咧咧的司机,老牛离开了吗?面对主人毫不留情地抽打,“皮开肉绽”的老牛动摇了吗?伤痕累累的老牛放弃了吗?可怜至极的老牛退缩了吗?同学们,此时出现在你面前的还仅仅只是一头可怜的老牛吗?(倔强、坚强、令人佩服)

  F、指导读

  就请你把老牛的倔强、坚强、令人佩服读出来吧!

  师: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

  生:但还是不肯让开。

  3、是的,这是一头可怜的老牛,是一头倔强的老牛,是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这只是一头瘦骨嶙峋的老牛,我不禁要质问,主人啊主人,你为什么会这么狠心呢?读读第二自然段

  A、你读懂了什么?(极度缺水)

  怎样的才是极度缺水?(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地限定为三斤)

  知道三斤水是多少吗?(出示三斤水)

  就是这样的三斤水,是每人每天的用水量;就是这样的三斤水,是人们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衣,包括喂牲口的全部用水;就是这样的三斤水,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水,对于当地的人们来说是多么珍贵呀!可是,这头老牛现在想要占用这珍贵的水,这怎能不使主人——恼羞成怒,再说主人为得仅仅是自己吗?纵使心中万般不忍,但为了大家,却又不得不狠下心来。

  B、读: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

  C、我看见主人举起了鞭子,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1下,2下,3下……(接着读)

  主人更生气了,他的鞭子举得更高了,他再一次举起鞭子,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5下,6下,7下……(接着读)

  恼羞成怒的主人失去了理智,他使劲了全身的力气,狠狠得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10下,20下,30下……(接着读)

  D、(范读)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外悲壮。老牛的倔强深深地感动了在场的人,那位运水的战士哭了,那位骂骂咧咧的司机也哭了,一向视军队纪律为生命的战士,最后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

  四、情感升华

  他从水车上倒出半盆水——3斤左右,放在牛面前。老牛终于得到了三斤水——

  A、配乐朗诵:“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以死抗争得来的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什么。不远的沙堆背后跑来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无语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

  B、为什么你的眼中含着泪水?看得出你被感动了,为什么?

  C、是什么让老牛不怕冒被汽车撞伤的危险冲上公路;是什么让老牛不顾司机的骂骂咧咧、点火驱赶;是什么让老牛不惜被主人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是什么让老牛得到了水,却不舍得喝上一小口,全部给予了小牛。(母爱)

  D、同学们,你觉得出现在我们面前的还是一头可怜、倔强的老牛吗?(伟大、无私的母亲)

  是呀,这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母亲啊!此时,你有什么话想对老牛说吗?通过老牛你又想到了谁呢?

  拿起手中的笔写下此时心中最想说的话吧!

  五、深情总结

  同学们,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最能打动人心的,母爱是最惊天动地的,著名诗人汪国真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出示汪国真《母亲的爱》(配乐朗读)

  母亲的爱

  (汪国真)

  我们也爱母亲

  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

  我们的爱是溪流

  母亲的爱是海洋

  芨芨草上的露珠

  又圆又亮

  那是太阳给予的光芒

  四月的日子

  半是烂漫 半是辉煌

  那是春风走过的地方

  我们的欢乐

  是母亲脸上的微笑

  我们的痛苦

  是母亲眼里深深的忧伤

  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

  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

  祝福天下所有的母亲*安、幸福、健康、长寿!


《捞铁牛》教案菁选(扩展2)

——《捞铁牛》教案菁选

《捞铁牛》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捞铁牛》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捞铁牛》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二类字,学会8个一类字,会用“出色”“议论纷纷”造句,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利用“边读边想”的方法理解文章内容,知道怀丙是怎样捞铁牛的。

  3.通过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中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立志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教学重点、难点:

  1.弄清怀丙在捞铁牛时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

  2.让学生理解能捞上铁牛的原理。

  教学准备:

  1.水桶、铁块和课件。

  2.可以做有关水的浮力的试验(准备:两只杯子、泥沙、铁块、线)。

  基础知识:

  浮桥:在并列的船或筏子上铺上木板造成的`桥。

  淤泥:河流、池塘等水底沉积的泥沙。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初读课文,学*生字,理解文章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演示:将沉在水中的铁块捞起来。

  2.质疑:如果沉在水里的是52000斤的大铁牛,那该怎么捞呢?

  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指读。

  三、学*生字。

  四、理清课文思路。

  (1)课文的主要人物是( ),他指挥( )捞起了铁牛。

  (2)课文是按照( )顺序写的。

  a、时间b、方位c、事情发展

  (3)捞铁牛的原因是( ),经过是( ),结果是( )。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怀丙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

  2.初步了解浮力的原理。

  教学过程:

  一、深入学文,理解意思,激**感。

  (一)学*第1自然段

  1.指读思考:人们为什么要捞铁牛?

  2.浮桥是什么?(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二)学*第2自然段

  指读第2段,说说你对哪句话印象最深?(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三)学*第3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2.准备工作有几项?请用序号标出来。

  3.请用最简单的词语归纳这四项工作。

  (1)潜水摸牛(教师示范)

  (2)船装泥沙

  (3)并船搭架

  (4)粗绳拴牛(演示)

  4.将本段中的“很大的”、“装满”、“紧紧的”、“很粗的”、“牢牢的”去掉,与原文比较,体会这些词语的重要与准确。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6.这也说明怀丙和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做得很周密,也很符合科学道理,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出色的工程师。

  (四)学*第4——5自然段

  1.默读这两段,说说它们各讲了什么?

  第4段:水手们拔铁牛。

  (1)一生读本段,其他学生闭眼想象当时的场面。

  (2)让学生进行实物演示(准备:杯子、铁块、线)。

  第5段:水手们拖铁牛。

  (1)为什么不把铁牛捞上来,放在船中,而是要在水中拖着走呢?(做实验)

  (2)这就是靠了——水的浮力

  (五)学*第6自然段

  1.指读思考:这段写了什么?

  2.详写还是略写?

  3.读到这里,你想对这位和尚说些什么?

  《捞铁牛》教案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受到爱科学、用科学的教育。

  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的重点段落是怎样把意思表达清楚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让学生查找资料,要是现在要打捞这八只铁牛,你有什么办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聪明、勤劳、勇敢的民族,为世界人民所称颂。我们已经知道的张衡、李时珍、茅以升等人对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昨天,我们已经学*一个发生在宋朝的历史故事,大概了解了当时出色的工程家怀丙的事迹。今天我们继续学*第10课《捞铁牛》,看看怀丙是怎样把铁牛打捞上来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指名说。

  2、小结:这篇课文主要讲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铁牛的事。先讲捞铁牛的原因;再讲准备工作;最后讲怎样捞铁牛。

  三、指导学*,点拨解疑

  (一)、学*第1、2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段,让学生边听边思考:为什么要捞铁牛?

  板书:大水冲牛

  2、点拨:要捞起这八只铁牛容易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指名说。

  据文件记载每只铁牛重四、五万斤,带上感情读出来。

  3、引导学生理解“人们正在议论纷纷。”“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想象他们在议论些什么?

  4、正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和尚出现了,他说了一句什么话?你能从课文里把这句话找出来吗?用“——”划出来。

  5、从这句能看出什么?(和尚有了捞铁牛的办法,而且这办法跟水有关系)

  板书:叫水送牛

  6、指导朗读:大家议论纷纷,却束手无策,他们看到的是水的危害,怀丙看到的却是利用水的巨大力量,这与众不同的想法反映出他出色的智慧。齐读这句话,体会他的自信和智慧,用胸有成竹的语气读。

  (二)、学*第3自然段。

  过渡语:每只铁牛都重达万斤,要把八只铁牛都捞上来,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怀丙为此做了四项准备工作。

  1、请默读第二段,找一找哪4项准备工作?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步、第二步等或先、然后等)

  2、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读一读,把表示这4项准备工作,先后顺序的词用"△"标出(检查落实,指名说。)

  3、讨论:

  和尚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

  第一项准备工作是什么?(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然后引导学生用四个字把这项准备工作概括出来。)

  板书:潜水摸牛

  其他三项准备工作是怎样的?能不能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出来?(先让学生按四个小组共同研究,然后在全班交流)

  板书:大船装沙

  并船搭架

  粗绳拴牛

  3、怀丙做四项准备工作,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4、男、女生轮读读第3自然段,你一句,我一句。

  5、小结:回顾四项准备工作,我们感受到四项准备工作做得认真和周密,准备工作出色。

  (三)、学*第4~6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4~6自然段,思考:怀丙和尚是怎样捞起第一只铁牛?

  2、先请同学讲,看看课文是怎样把这个过程写清楚的,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用"……"把表示泥沙、船身、绳子、铁牛在铲沙过程中变化的词标出来。

  3、课件演示捞铁牛的过程,让学生充分认识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拔出淤泥。

  4、全体朗读这段话,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概括出来。

  板书:铲沙拔牛

  5、思考并讨论:和尚为什么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而是先让水手使劲划船把铁年拖回岸边,再让众人拖牛上岸。指名说。

  6、思考讨论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分别用四个字慨括出来。

  板书:划船拖牛 众人拖牛

  7、怀丙几次利用水的浮力?他能把铁牛捞上来,在哪个字上下了工夫?

  过渡语:和尚才捞起一只铁牛,还有七只铁牛呢?哪里写到了?为什么不具体写?(详写和略写)

  8、齐读第六自然段。

  四、引申提高,鼓励创新

  1、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他打捞铁的办法确实好,不过,他捞一只铁牛需要铲掉两船泥沙,捞八只铁牛就得向黄河铲入16船泥沙,你们觉得有没有问题?

  (学生讨论,广泛发表意见,教师概括:

  ①污染河水

  ②可能造成水道阻塞

  ③浪费泥沙

  ④不方便,不快捷)

  2、那么就当时的条件水*,你是否想到改进的方法,既能捞铁牛,又环保、又方便?

  (再次小组讨论,各抒己见:

  ①准备四只大船,两两并船搭架。

  ②泥沙装入**袋,装到两只并好的船上。

  ③水手们只需将装有泥沙的**袋搬到另外的`两只船上。

  ④将铁牛拖回岸。

  ⑤船循环往复,就能很快捞回八只大铁牛。)

  3、要是现在要打捞这八只铁牛,你有什么办法?

  (结合课前查阅、搜集的资料、交流汇报。教师也可适当介绍几种现代打捞方式,如:浮筒打捞,浮吊打捞、混合打捞和解体打捞等)

  五、总结、谈话、鼓励不断思考,不断创新。

  1、“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通过刚才的学*,你们对这句话有没有新的理解?

  点拨:

  洪水冲走了铁牛,冲毁了浮桥,水可恨吗?怀丙和尚从这田里看到水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实际上是什么意思?怀丙和尚看到水有利的一面。他几次利用水的浮力?

  (他既看到水有害的一面,也看到有利的一面,说明他能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有一种科学的态度。)

  2、你认为是水的力量大,还是人的力量大?说明了什么?(水的力量大,人有智慧,可以利用水,从这个角度看,人的力量更大。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具有非凡的智慧和才能。)

  3、讨论:你觉得怀丙和尚这个人怎样?你会怎样评价他?从他身上受到什么启发?

  《捞铁牛》教案3

  一、导入

  出示::总有一个人,默默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泪流满面。这个人就是母亲,这种爱就是母爱。看世界万物,母爱其实是一种天性。动物也好,人类也罢,惟有母亲对子女的爱是默默奉献,不图任何回报的。为了子女,母亲什么苦都愿意吃,什么罪都愿意受;当生死攸关的时候,母亲总是义无反顾地舍弃自我,把生的希望留给后代。

  1、自由朗读

  2、指名读

  3、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板书:母爱

  二、初读课文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课文《牛的母爱》,一同去感受一头老牛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

  1、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

  读着读着,哪一幕情景最让你感到揪心,用波浪线把它划出来,并反复读几遍,通过你的朗读把他表现出来。

  3、指名读

  “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

  还有哪些同学也划了这句?(英雄所见略同)没有划的同学老师建议你现在就把它划下来。

  出示句子,齐读

  三、研读课文

  1、牛的主人是怎样地抽打?(狠狠)

  从哪里看出牛的主人是狠狠地抽打?

  A、“扬起”

  什么叫“扬起”?你能做一个“扬起”的动作吗?

  别说抽打下来,光这个样子,我们看看都害怕。请你来读一读这个句子。老师给你读前面——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

  B、“皮开肉绽、哀哀叫唤”

  你们见过皮开肉绽的情景吗?我们想像一下,“皮开肉绽”在你的脑海中,是怎么样的情景?(皮破了、肉也露出来了、满是鲜血)

  老师想问这位同学:如果你面前有一个皮开肉绽的情景,你敢看吗?

  指导读出让人揪心的感觉。(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

  C、“恼羞成怒”

  怎样的才叫“恼羞成怒”,读出“恼羞成怒”。

  D、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外悲壮。——师:同学们,你觉得这是一头怎样的老牛?(可怜)

  2、是啊!这真是一头可怜至极的老牛,可牛的主人为什么会 “恼羞成怒”呢?

  读读第三自然段

  学生回答

  A、“终于有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渴极了,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沙漠里惟一的也是运水车必经的公路。”

  所以主人很生气

  B、“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力,迅速地冲上公路,**一个紧急刹车戛然而止。老牛沉默地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呵斥驱赶,不肯挪动半步。五分钟过去了,双方依然僵持着。”

  所以主人非常生气

  C、“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性急的甚至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不为所动。”

  所以主人恼羞成怒

  D、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

  E、面对飞奔而来的**,老牛动了吗?面对骂骂咧咧的司机,老牛离开了吗?面对主人毫不留情地抽打,“皮开肉绽”的老牛动摇了吗?伤痕累累的老牛放弃了吗?可怜至极的老牛退缩了吗?同学们,此时出现在你面前的还仅仅只是一头可怜的老牛吗?(倔强、坚强、令人佩服)

  F、指导读

  就请你把老牛的倔强、坚强、令人佩服读出来吧!

  师: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

  生:但还是不肯让开。

  3、是的,这是一头可怜的老牛,是一头倔强的老牛,是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这只是一头瘦骨嶙峋的老牛,我不禁要质问,主人啊主人,你为什么会这么狠心呢?读读第二自然段

  A、你读懂了什么?(极度缺水)

  怎样的才是极度缺水?(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地限定为三斤)

  知道三斤水是多少吗?(出示三斤水)

  就是这样的三斤水,是每人每天的用水量;就是这样的三斤水,是人们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衣,包括喂牲口的全部用水;就是这样的三斤水,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水,对于当地的人们来说是多么珍贵呀!可是,这头老牛现在想要占用这珍贵的水,这怎能不使主人——恼羞成怒,再说主人为得仅仅是自己吗?纵使心中万般不忍,但为了大家,却又不得不狠下心来。

  B、读: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

  C、我看见主人举起了鞭子,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1下,2下,3下……(接着读)

  主人更生气了,他的`鞭子举得更高了,他再一次举起鞭子,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5下,6下,7下……(接着读)

  恼羞成怒的主人失去了理智,他使劲了全身的力气,狠狠得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10下,20下,30下……(接着读)

  D、(范读)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外悲壮。老牛的倔强深深地感动了在场的人,那位运水的战士哭了,那位骂骂咧咧的司机也哭了,一向视军队纪律为生命的战士,最后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

  四、情感升华

  他从水车上倒出半盆水——3斤左右,放在牛面前。老牛终于得到了三斤水——

  A、配乐朗诵:“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以死抗争得来的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什么。不远的沙堆背后跑来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无语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

  B、为什么你的眼中含着泪水?看得出你被感动了,为什么?

  C、是什么让老牛不怕冒被汽车撞伤的危险冲上公路;是什么让老牛不顾司机的骂骂咧咧、点火驱赶;是什么让老牛不惜被主人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是什么让老牛得到了水,却不舍得喝上一小口,全部给予了小牛。(母爱)

  D、同学们,你觉得出现在我们面前的还是一头可怜、倔强的老牛吗?(伟大、无私的母亲)

  是呀,这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母亲啊!此时,你有什么话想对老牛说吗?通过老牛你又想到了谁呢?

  拿起手中的笔写下此时心中最想说的话吧!

  五、深情总结

  同学们,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最能打动人心的,母爱是最惊天动地的,著名诗人汪国真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出示汪国真《母亲的爱》(配乐朗读)

  母亲的爱

  (汪国真)

  我们也爱母亲

  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

  我们的爱是溪流

  母亲的爱是海洋

  芨芨草上的露珠

  又圆又亮

  那是太阳给予的光芒

  四月的日子

  半是烂漫 半是辉煌

  那是春风走过的地方

  我们的欢乐

  是母亲脸上的微笑

  我们的痛苦

  是母亲眼里深深的忧伤

  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

  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

  祝福天下所有的母亲*安、幸福、健康、长寿!

  《捞铁牛》教案4

  《捞铁牛》第一课时,学生自由读课文一、二自然段,为了让学生对“笨重”一词有准确、具体的认识,教师向学生介绍收集来的关于铁牛的资料。学生明白后,都不由自主地发出了啧啧的赞叹声:“这么大”、“这么重”、“真大呀!”

  生:这么重的铁牛怎么会被洪水冲走呢?

  师:是啊!这么重的铁牛怎么会被洪水冲走呢?我们讨论这个问题。

  (经过讨论,同学纷纷举手回答)

  生:从插图看,铁牛不仅大还挺圆,所以洪水一冲,它就容易滚动。

  生:铁牛在岸上,岸边到河里有坡度,铁牛向下移动就更方便了。

  生:我们小组认为:课文上写“铁牛是拴住浮桥的”,那发大水时,水猛烈冲击浮桥,浮桥就会使劲拉动铁牛,就把铁牛给拉下水了。

  师:回答得太好了,你们组深入到课文中,加上自己思考、推断、想象,终于找到答案。

  师:课文讲怀丙和尚怎样捞铁牛,大家想不想做个实验呢?

  生:想!

  (课前布置: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水槽,倒上大半槽水,水中放一对密封的、从侧面挖去了一块的易拉罐,再用皮筋捆扎在一起,用四根铅笔搭成架子,跨在两只“船”上;架子上拴一根细绳,另一头系住一块小石头,石头沉在水槽底部,两只易拉罐里装了不少沙子。实验开始,让学生用勺子将水舀走,绳子随之绷紧,拉动小石块慢慢离开槽底,沙减少得越多,石块就上升得越高。学生兴致勃勃地做着实验。)

  师:在实验中除了弄懂怀丙使用水的浮力将铁牛捞起来的原来,还体会到什么?

  生:搭架子不仅要跨在两只船之间,而且要正好位于船的中间部分,这样可以使船不倾斜。

  生:架子的支撑点要固定,防止用力时滑动。

  生:绑住架子与铁牛之间的绳子应该绑紧。

  生:铲走沙子的时候应该均匀地铲,以保证船的*衡。

  ……

  同学们明白怀丙所说的“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的意思了吧。可见铁牛能成功捞起来靠的就是水的浮力的作用。

  师:同学们想想,还有别的办法吗?

  (全班立即热闹起来,让小组相互交流、探讨,发挥集体智慧。教室气氛活跃,每个同学都拿出自己的才智。)

  生:用直升飞机吊起来。

  生:可以用一艘船,上面装一台起重机,直接把铁牛吊到船上就行了。

  生:可以把船里的泥沙换**,开始人都站在船上,铁牛绑好后,再弄几只小船,停在大船旁边,到时候人全部下到小船,这样大船慢慢往上浮。

  生:老师,这个办法要动用很多人。我们小组想把船上的泥沙换成水。先在船上装水,捞铁牛时,再将水抽到黄河里去。

  师:你们小组为什么要用黄河水呢?

  生:黄河本来泥水太厚,怀丙和尚每捞一只铁牛,要用两大船的沙,那不就使河底的泥水更多吗?会使水变得浑浊。

  师:回答得太好了!还考虑到对环境的保护。

  生:老师,我们可以再增加两只船和一台起重机,先把沙装在集装箱里,放在大船上,等绑好架子,拴住铁牛,然后用装卸吊车把一个箱一个箱的沙吊在另一只大船上。用同样的办法来回几次就能把八只铁牛全部打捞上来,这样既省人力,又不会对黄河有害处。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次讨论每个同学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用不同的方法与怀丙捞起了八只铁牛。

  案例分析:

  一、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

  曾经有一位哲学家说过:“人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要被点燃的火花。”怎样使学生的创新火花燃烧起来呢?先要引发并鼓励他们质疑问难,主动地发现并探索问题。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教育弟子要“每事问”,倡导“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而我们以住的应试教育,常常把充满好奇心、求知欲,什么都要问、都想知道的儿童,教成什么都不敢问,只想知道怎样拿高分的“乖学生”。新课标倡导我们的学生在学*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

  (一)发现问题,提出质疑。

  为了让学生对“笨重”有更准确、具体的认识,学生收集资料,从中引起学生的疑问:“既然有这么重,铁牛怎么会被洪水冲呢?”这样的质疑说明学生有发现,问有价值,达到了新课标中的要求:“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还要引发并鼓励他们敢于质疑、驳问的勇气和精神。

  (二)探索疑问,解决问题。

  学而有问,只是获得真知的.开始。经过思考、钻研、探索,解决了疑难困惑,把认识、思考引向深入、广泛,才是阅读、学*的目的。所以探索和解决问题时就要从“想办法→想别的办法→想更好的办法”的过程。课文中怀丙和尚是用水的浮力捞铁牛,进一步启发和鼓励学生,想想有更好的办法?学生经过评析哪一种办法更有实效性,哪一种不够完善。这样有助于学生的求异思维,促使他们的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智慧火花,开动自己的脑筋想出“更好的办法”。

  二、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须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其创新精神。

  (一)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贵有思,有所思才能有所学,有所学必然有所思。“思”与“学”是循环往复、互补俱进的。我们在学生的阅读学*中,就要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在教学教程中重视引导并组织学生讨论、实验和交流,这样不仅培养和发展了他们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而且提前开发学生的思维资源,拓展其思维空间。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新课标一再地要求学生对感兴趣者发表自己的意见,又提倡有创意的阅读。在课堂中同学们对提出各种各样的意见十分感兴趣,这一切表明学生的创造思维是可以培养发展的,创新精神是可以激发的。

  《捞铁牛》教案5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怀丙是利用水的浮力捞起铁牛的;学会生字新词;学*课文按一定的顺序写的方法。

  2、能力方面:会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会用“熟悉”、“出色”造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及其他发展方面: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弄懂怀丙捞铁牛时做了那四项准备工作,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捞上来的。

  2、初步学*归纳段落大意。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录像、实验演示器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按生字表学生字,读准字音。

  2、练*读熟课文。

  3、在教师指导下查字典,初步理解课文中的部分生字新词(浮桥、淤泥、笨重、出色、工程家等)。

  4、默读全文,试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结合课后思考题,尝试分段

  四、课堂练*

  熟读课文,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学生自由读第一节,思考;为什么要把铁牛捞起来?

  二、明确学*目标

  这节课我们学*的目标就是要在认认真真读书的基础上,理解怀丙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同时初步学*概括段意。

  三、学*新课

  (一)学*第二大段

  1、自由读课文,练*复述课文内容。

  2、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在组间巡回指导)练*概括段意。

  3、学生大组交流段意概括情况。

  (二)学*第三大段

  1、指名读,思考:这段中的三个自然段分别写得是什么?

  2、学*第一节:

  ①自由读,尝试针对段落提出问题。

  ②理解段中“试试”的含义。

  3、学*第二、三节:

  ①师范读→生小组学*→结合课件板画,弄清怀丙是怎样做准备工作的。

  ②指导学生交流学*情况,明白段中“摸清”、“很大”、“并排”、“结实”、“很粗”等词的含义及“先”、“然后”、“再”、“又”等词的`先后顺序。

  ③生小组自学→师指导部分学生演

  网

  示“捞”的过程,弄清铁牛是怎样被浮力“捞”起来的。

  ④指导学生交流,明白“沙减少→船上浮”的关系及“浮力”等词的意思。

  ⑤指导学生朗读;结合录像,引导体会文章的意境。

  4、生尝试概括段意。

  (三)学*第四大段

  指名读段,生概括段意;结合课文理解“出色”。

  (四)生根据各自兴趣,自由读课文中的任意段落。

  四、发散思维

  1、为什么和尚不把铁牛直接拉到船上载回来?

  2、为什么船上要装很满的沙?

  3、你们还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把铁牛“捞”回来?

  五、质疑问难

  学*了这课后,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六、课堂练*

  填空——课文第四小节。

  七、总结(结合课文内容及思想、情感、科学等教育)

  (略)

  八、课后作业(2、3题选作一题)

  1、造句:“熟悉”、“出色”。

  2、画出怀丙准备工作的简图。

  3、我和怀丙比智慧。

  附:板书设计

  17、捞铁牛

  怀丙------“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

  摸位置

  准备捞:大船并排拴紧、结实木料搭架

  装满泥沙、 粗绳

  捞回来→利用水的浮力

  ┕→出色的工程家

  教学后记:

  《捞铁牛》一课中,有许多学生对怀丙十分佩服,对他的聪明才智赞叹不已,因为他能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在当时机械技术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能运用智慧,把沉到河底的八只大铁牛捞上来,是多么了不起呀!

  可学完课文后,有一个学生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怀丙这样把沙铲进黄河,实在是很大的污染,对环境的破坏很大,因而不值得大力提倡。他能有自己的见解,这说明他是用心读书,不唯书,不唯上,而且想法在现代有一定的理论依据。我首先尊重他的独特感受,没有让他完全跟着书本走。然后,我鼓励他:“你能不能再想一想,如果船上的泥沙不铲到河里,那该怎么办呢?”他陷入沉思中,全班一片寂静,都在冥思苦想,学生的思维再一次得到锻炼。最后,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终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用四条船并排,把泥沙铲进另两条船里,这样一来,既不会污染环境,又能把铁牛捞上来,还能节省泥沙。

  学生的独特见解就像火花一样,一瞬即逝,要给予燃烧绽放的机会,这很可能就成为课堂的“点睛之笔”。教师和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

  《捞铁牛》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学*课文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明白怀丙和尚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记课文重点段落的内容,能复述怀丙捞铁牛的步骤、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1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准备:(捞铁牛的各种材料)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对课题质疑

  2、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略知大意

  1、指名读课文,余生画出生字新词,读完评点。

  2、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叙述的,介绍了什么内容。

  〈三〉、学*本课生字新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生字的字型记忆、书写

  3、理解词义:陷、潜、绷、淤泥、笨重、出色、浮桥

  4、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意义。

  〈四〉、学*课文第一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要捞铁牛?课文什么地方说明了原因?

  2、学*1、2

  自然段,分析捞铁牛的`原因

  (1)大水冲走铁牛

  (2)笨重的铁牛陷入淤泥里

  (3)重修浮桥需要铁牛

  3有感情地朗读怀丙和尚说的话(自信而不外露地),明白这样读的原因。

  4、学生质疑:什么叫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1、怀丙和尚说的话是什么意思?结合自己课后的阅读说说

  2、指名读课文1、2自然段

  3、导入:这节课我们要学*了解怀丙和尚如何捞铁牛的。

  〈二〉、学*第二部分:准备捞铁牛

  1、默读课文,思考:为了捞铁牛,怀丙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分几步?用竖线将它们划分开来。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1)(2)(3)(4)

  3、想想:怀丙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准备?结合课文第四自然段说说。

  4、试着给每一步的准备工作加小标题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准备工作的不同层次,抓住重点词语。

  6、试着复述准备工作

  〈三〉、学*第三部分:捞铁牛

  1、根据第二部分的学*方法,小组学*第三部分

  2、小组学*,教师巡视辅导

  3、汇报交流学*收获:

  (1) 捞铁牛的几个步骤

  (2)给捞铁牛的步骤加小标题。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复述课文

  〈四〉、课文小结

  1、怀丙和尚为什么能捞起铁牛?原因有哪些?

  2、这说明了什么?从课文中找出一个词解答。

  3、再读课文开头怀丙的话,谈谈体会。

  《捞铁牛》教案7

  一、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前后联系

  《捞铁牛》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七册第五组的第一篇讲读课文。这篇精读课文讲的是宋代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地淤泥里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反映了俺国古代科学技术成绩以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说明了无论什么事情都有它自身的变化规律,告诉人们要想把问题解决好,必需要善于考虑,注重调查研究,懂得利用科学原理的深刻道理。从而激发同学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主要内容”。教学时,俺们首先可让同学围绕着课题提出问题。同学可能提出:为什么要捞铁牛?谁去捞铁牛?他是怎样捞的?结果怎么样?这样带着问题边读边想,就可以从整体上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了解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将陷在淤泥里的铁牛捞上来的事迹。还可以引导同学在熟读的基础上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局部,每局部各写了什么;然后把各局部内容连起来想一想,练*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课的教学十分关键,为后几课的学*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文章资料处置上详略得当的写作能力。

  (3)懂得关于水的浮力的知识。

  2. 能力目标

  (1)培养同学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2)培养同学的想象力及实验能力。

  (3)培养同学有条理复述课文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1)初步懂得利用水的浮力捞起铁牛的科学道理,激发同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2)通过本课教学使同学认识到无论处置什么事情,都要先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摸清具体情况,然后再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3)使同学懂得谦虚是美德,无论个人能力多大,都应戒骄戒躁、谦虚谨慎。

  (4)教育同学从小要学好科学,认识事物,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

  (三)、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的重、难点是理解怀丙是以为出色的工程家。要重点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时所做的四项准备工作和具体捞铁牛的过程,懂得怀丙捞铁牛方法的科学性。难点的理解可抓住第四自然段的重点词语弄清船能“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拔”的原因和先前所做的准备工作的意义,从而懂得打捞过程中对水的浮力的利用。

  记叙层次清楚,行文简明有序,是这篇课文语言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二、说同学

  同学是语文学*的主人,是学*和发展的主体。所以,教学中应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同学,因此可以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教学中注重让同学在语言实践中通过抓各种描写的句子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从而了解宋代怀丙和尚在打捞铁牛前做了哪些准备,又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使同学明确遇事时要善于动脑考虑。 三、说教学流程(第二课时)

  (一)、情景描述与课件演示相结合,导入新课

  教师用生动、充溢激情的语言,借助课件演示“河中府”、“黄河”、“铁牛”,把同学引到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河中府城外的黄河上,想象洪水冲断浮桥、铁牛深陷河底的情景,把同学的思维带入远古科技落后的宋代去体会故事内容。(这一步骤的设计,为理解怀丙捞铁牛方法在当时的科学性、发现怀丙的聪明才智做好了准备。)

  (二).默读全文

  用抢答的方式回答:捞铁牛的方法是谁想出来的?课文第几段有描述?(这么做有利于激发同学学*兴趣)

  (三).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比较句子

  体会“出色”一词的作用。 1.出示投影,读句子 (1)这个和尚名叫怀丙,是工程方面的专家。 (2)这个和尚名叫怀丙,是当时工程方面的`专家。 (3)这个和尚名叫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方面的专家。 2.分析每句的意思,比较哪句好,好在哪里。 (这正是体现学科特点,提高同学语文素养的地方,突出强调怀丙和尚具有非同一般的智慧和能力,是个了不起的人。激发同学对怀丙的敬佩之情)

  (四).品读重点句段,感悟怀丙的出色表示

  1.请同学们自由读文,边读边想边勾画。那些方面看出怀丙是出色的工程家?先自读考虑,然后小组讨论。(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体现了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

  2.汇报交流。同学们发表的意见可概括成三个方面。

  (1)设想出色(叫水送回);(2)准备出色(准备周密);(3)操作出色(捞起铁牛)。

  3.抓语言描写

  “让俺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俺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怀丙正是认识和理解了水强大的浮力并很好的利用水的巨大力量,这与众不同的想法反映出他出色的智慧。齐读这句话,体会他的勇气和智慧。

  4.抓局面描写(第二小节)

  大家议论纷纷,却束手无策,想象人们都议论些什么?怀丙此时能主动承当打捞铁牛的责任,更烘托出他的过人之处。

  《捞铁牛》教案8

  教学目标

  1、学生能会写8个生字,认识9个生字。

  2、利用边读边想的办法感悟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捞铁牛时做了哪几项准备工作,铁牛是怎样一步一步捞上来的,并学*复述课文。

  3、了解怀丙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弄清怀丙在捞铁牛时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铁牛能捞上来的原理。

  教学准备生字卡小黑板

  教学过程自主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劳动人民勤劳聪明,比如我们曾经学过的《称象》,讲的就是人们用智慧称出大象的重量。今天,我们将学*一个宋朝的历史故事《捞铁牛》,学*一下怀丙是怎么把铁牛捞上来的。

  二、个性阅读,初步感知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读文时画出生字。

  三、自主学*

  运用工具书及预*的内容,指导学生自学生字词。

  四、指导读文

  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把文章读通顺,读准字音。

  五、巩固生字词

  巩固复*本课生字词。

  六、作业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自然老师曾经与大家共同探讨了有关浮力的.知识,哪位同学能回忆一下什么是浮力?

  二、朗读课文,概括大意

  请学生自由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分析课文,理解内容

  1、个别读第一、二自然段,并提出问题: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小组讨论:为了让水把铁牛送回来,怀丙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准备工作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第一步:潜水摸牛。第二步:船装泥沙。第三步:并船搭架。第四步:粗绳拴牛。

  填表:首先要(),然后(),再(),又()。

  3、指名读第四、五、六自然段,说一说怀丙是用什么办法把铁牛拉上来的?引导学生把浮力知识与本文有机结合。

  4、齐读第七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重点介绍了什么?(怀丙是一位和尚,是宋朝出色的工程学家。)

  5、让学生举例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到了浮力的知识。

  四、教师总结,指导读文

  第三课时

  一、复*生字

  二、练*朗读课文

  三、完成书后*题

  1、鼓励学生查字典做多音字的组词。

  2、指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内容。

  3、根据第三自然段的内容填空。

  四、作业

  板书:老铁牛

  首先要(),然后(),再(),又()。

  《捞铁牛》教案9

  【内容简析】

  本课写的是宋代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以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让学生读后懂得要爱科学、学科学,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

  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辅以多媒体课件(或挂图)演示,和小组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引导学生结合实践,在读中感悟。

  【教学目标】

  1.会认捞、拴等生字,会写府、拴等字。

  2.了解怀丙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重点:1.掌握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怀丙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挂图)、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课件演示打捞铁牛的情景。

  2.激趣:你想了解捞铁牛的过程和结果吗?今天我们来学*《捞铁牛》。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把生字标出来。

  2.小组合作认读生字,互相纠正读错的字,还不懂的可以请教其他同学或老师。

  3.(出示生字卡)开火车检查认读生字。重点指导陷字的右部臽。

  4.自由读课文,做到不漏字,不错字,读得流利。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并用序号标出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范读课文(或借助录音机),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四、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小组讨论: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汇报归纳,教师随堂点拨,指导朗读。

  (1)学*课文第1、2自然段。

  默读课文,思考:

  这两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课件演示打捞铁牛的情景。

  学*课文第4自然段。

  着重理解捞铁牛的.过程,感知怀丙对水的浮力的利用。

  朗读时,抓住重点词语,把这些词语突出出来。

  怀丙请水手们一起动手,把船上的泥沙都铲到黄河里去。船里的泥沙慢慢地减少,船身慢慢地向上浮,拴住铁牛的绳子越绷越紧。船靠着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拔。

  (3)学*第3自然段。

  着重理解打捞铁牛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采用小组合作学*的方法,朗读时,抓住表示准备工作的一些动词,这些词要读重音。如潜到、摸清、准备、装满、划到、拴、搭、绑。

  (4)学*5、6自然段。

  思考:这两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五、通读全文,加深理解

  1.再读课文,并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读出感情,再读给自己的学*小伙伴听。

  2.有感情地朗读。

  3.教师配乐有感情地范读全文,学生闭上眼睛欣赏,想象意境。

  第二课时

  一、复*引入

  1.认读生字词。

  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读后懂得了什么?

  二、指导朗读

  抓住重点词、句指导,让学生读出感情。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2.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学生提出难记的生字。

  4.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5.指名在班上说说记忆这些生字的方法。

  6.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

  四、积累词语

  1.朗读课文,把生字在课文中的组词用 标出来读读,教师出示词语卡片,让学生齐读。

  2.组词比赛,评选组词高手。

  3.从课文中选出自己喜欢的词语抄下来。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现代打捞水底沉物有什么方法?


《捞铁牛》教案菁选(扩展3)

——《捞铁牛》教案(十)份

  《捞铁牛》教案 1

   教学目的

  1.从我国古代出色的工程家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捞起铁牛的事中,使学生认识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教育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懂得利用科学原理解决问题的道理。

  2.给课文分段并学*正确概括段意。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熟悉”、“出色”造句。

  4.练*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弄清怀丙和尚在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

  2.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怀丙和尚的出色表现。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小张填空片,准备有关水浮力试验的工具、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最勤劳、最聪明、最勇敢的,为世界人民所称颂,历史上像祖冲之、李时珍、李春等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材为数很多。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了不起的工程家,他就是一千多年前宋代的和尚怀丙。

  二、齐读课题、激发兴趣

  (一)读课题。

  (二)提问题。“看到课题后想知道什么?”

  (学生可能提出疑问:谁捞铁牛?为什么捞?在哪捞?怎么捞的?结果怎样等问题。)

  三、带着疑问自读课文

  初步了解内容,提出自读要求。

  (一)边读边划出生字词和不懂的词语。

  (二)标出自然段,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说的是什么。

  四、检查自读情况

  (一)找几名同学按自然段读书(查生字读音是否正确、语句是否流利。)

  (二)认读生字词卡片。注意多音字“没”,本课读m音。

  (三)提出难懂词语。

  五、利用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一)同座位的同学之间查找词义。

  (二)全班进行交流解答。

  重点理解的词语有:

  淤泥 浮桥 宋朝 熟悉 出色

  六、练*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一)回忆分段方法:

  一读 二想 三并

  (读:读全文。想:想想每个自然段都讲了什么?并:把围绕一个意思写的段落合并在一起。)

  (二)分别找七名同学读书,其他同学思考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三)议论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和自然段之间有什么联系。

  (四)根据课后思考练*的第2题的提示,给课文分段,再选择相应的段意。

  1.出示投影,读给提示的段意。

  2.从文中找到相应的段落。

  3.把序号填入括号中。

  4.想想各段段意为什么这样概括。

  (抓住重点,不遗漏主要意思,语句简练。全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故此段意的句式可以是:谁干什么?什么怎么样。答案为1、3、4、2)

  七、练*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八、作业:预*课后思考练*题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语

  上节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加强语言文字训练达到对课后内容的深入理解,懂得利用科学的原理来解决问题的道理。

  二、请四名同学读书

  大家思考:捞铁牛的办法是谁想出来的?课文第几段有描述。

  三、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比较句子

  体会“出色”一词的作用。

  (一)出示投影,读句子。

  (二)分析每句的意思。比较哪句好,好在哪里。

  (第一句点明和尚的名字,交代不是一般的和尚,而是工程家。第二句话在此基础上强调了什么时候的工程家。“当时”一词指的就是宋朝的`时候。第三句具体写出怀丙是宋朝时什么样的工程家。“出色”一词指的是格外好,超出一般。这里用这个词突出强调怀丙和尚具有非同一般的智慧和能力,是个了不起的人。)

  过渡:这个怀丙和尚到底有什么聪明的智慧,为什么被人们称为出色的工程家,究竟出色在哪里?请深入学*课文。

  四、抓住重点段和重点词语,认真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一)学*课文第一大段。

  1.指名读(1~2自然段)思考问题:(1)为什么要捞铁牛?(2)捞铁牛有什么困难?(3)大家议论些什么?

  2.讨论回答。(为什么要捞铁牛?要从两点回答。(1)是大水冲走了铁牛。铁牛共八只相当于八个铁柱,拴住浮桥。(2)是修桥需要铁牛,所以就要捞出来。)

  3.提问题:“就在人们毫无办法,一筹莫展的时候,和尚说了什么?他到底有没有办法?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有把握,请划出来。

  4.读一读“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体会意思。

  (这句话说明和尚说话留有余地。但却充满信心,并且已经想好了捞铁牛的办法。)

  过渡:和尚是怎样叫水把铁牛送回来的,也就是怎么捞的呢?

  (二)学*课文第二大段。

  1.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思考:和尚为捞铁牛做了哪些准备。

  2.找四名同学分别读这四句话,找出关键词,运用关键词说出意思。

  3.讨论:

  (1)这几步准备工作能前后颠倒吗?为什么?

  (2)练*用“先……然后……再……最后”这些顺接词说说准备工作的过程。想想还可以怎么说。(运用“先……接着……然后……最后……”这组连词练*说。)以后遇到类似表示先后的句子就可以用上这些连词。这段话前后承接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不能颠倒。

  3.提问:从捞铁牛的准备工作中你了解到什么?

  (了解到怀丙和尚准备工作细致,周密,有条不紊,显示出他高超的工程技术水*。)

  4.回忆这段的学*方法。

  (是通过读、找、议、悟来学*的。)

  (三)学*第三大段。

  1.运用第2段的学法,自学第3段。

  2.出示投影,做课后思考、练*第3题。

  (1)读这段话,共说几句,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找出带点的词,看看它们之间的联系。(一句接一句,它们之间是顺承关系,不能随意变换前后顺序。)

  (3)用连词说说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

  3.演示操作捞铁牛的经过。(学生可喊号助威。)

  4.边演示边提问。

  (1)做准备时,为什么要往船里装沙?(尽量让船下沉。)

  (2)拴好铁牛后,为什么又把沙铲掉?(船上泥沙减少,木船才会逐渐上升。)

  (3)拴铁牛的绳子是松的还是紧的?为什么?(紧的。拴得越紧,铁牛和船之间的绳子就越短,船对铁牛的作用力也就传递得越快,随着船的浮起,铁牛也就很快地浮起。)

  (4)捞铁牛利用了什么科学道理?(水的浮力。)

  5.齐读第6自然段。

  提问:(1)这样的办法指的是什么?

  (2)课文为什么不详写捞其它几只大铁牛的经过?

  (3)结尾点明怀丙和尚是一位出色的工程家,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从捞铁牛过程中,人们就对怀丙和尚从了解到敬佩,此时点出“出色”,有如水到渠成。令人信服,也有助于突出文章的中心。)

  五、自由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思考议论:

  (一)在捞铁牛的过程中,怀丙在哪个字上下功夫?冲走铁牛,水给人们带来什么?送回铁牛,水又给人们带来什么?

  (二)捞铁牛一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六、教师总结

  我们从小要学好科学,认识事物,变害为利,为人民造福,长大做个出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第三课时

  一、交代本节课的学*任务

  重点掌握12个生字新词。练*用“熟悉”、“出色”造句。

  二、练*朗读课文,温*课文内容

  (一)个人读。

  (二)集体读。

  三、学生自学生字新词

  (一)个人读生字表内的生字和课后词语。

  (二)分析每个字的字形结构,抓住特点,注意偏旁部首和书写笔顺。

  (三)扩词练*,积累词语。

  四、检查自学情况

  (一)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认读情况。

  (二)说说每个字的偏旁部首。

  (本课12个生字只有两个要强调一下,可让学生通过查

  部。其它字比较容易判定部首。)

  五、集体学*

  (一)指导易错的字形。

  潜:(1)什么结构?

  (2)注意什么地方?(右边“替”的上半部分两个“夫”的最后一笔。一个是点,一个是捺。)

  绑:(1)什么结构?

  (2)哪一笔易错?(中间部分的第三笔,是提不是横。)

  拔:与哪个字易混?(和“拨”区别)

  (二)指导练*造句。

  1.先理解“熟悉”和“出色”两个词的意思。(略)

  2.教师出示范句。

  熟悉——山娃熟悉上山的这条路,不会带错路。

  出色——妈妈是个出色的钢琴演奏家。

  3.学生练*造句。

  (教学中一定注意以学生自学为主,课堂上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时可以让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字形部分教学时,要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交流记忆方法。造句时,要充分让学生口头造句,然后再写下来。)

  六、巩固练*

  (一)看拼音写词语:

  sng cháo héshàng shuān zhù

  ( ) ( ) ( )

  shéng zi gōng chéng jiā

  ( ) ( )

  (二)加偏旁,组词语:

  付__() 本__() 全__()

  产__() 木__() 替__()

  (三)进行语言文字单项训练。

  1.出示投影思考练*第3题。

  2.注意带点的词,说说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有3句话,句与句之间是因果关系。)

  3.练*用因果句式说说铁牛往上拔的原因。

  4.填空练*。

  和尚请水手们一起动手,把船上的泥沙都( )到黄河里去。船里的泥沙慢慢地( ),船身慢慢地( ),拴住铁牛的绳子(

  )。船靠着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 )。

  七、练*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八、布置作业

  (一)抄写生字词语。

  (二)根据课文内容,自己动手做个试验,进一步了解有关浮力方面的知识,知道捞铁牛方法的科学性。

  板书设计

  建议 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怀丙

  潜水摸牛

  装沙行船

  准备 并船搭架

  粗绳搭架 利用浮力

  粗绳拴牛

  打捞 铲沙

  使劲划船 出色的工程家

  《捞铁牛》教案 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教育学生爱科学、用科学。

  3.练*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1.了解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经过。

  2.练*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覆盖式投影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质疑激趣。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2.每个自然段请一位同学读。

  3.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三、深入探究,读懂课文第一部分。

  1.读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话说为什么要捞铁牛?

  2.铁牛有多笨重呢?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有没有打捞工具?有没有科学简易的打捞方式?

  3.指导读句子,加深理解。

  4.再读第一部分。学生评议。

  四、学*第二部分:捞铁牛的准备工作。

  1.同学们通过自读,已经知道了人们为什么要捞铁牛。思考第二个问题:怎样捞铁牛?我们先来看看怀丙和尚为捞铁牛做了哪几项准备工作。请大家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并用笔画出重点词语。

  2.学生自由朗读,圈画重点。

  3.师生交流,概括出要点。

  4.用覆盖式投影片再现这次的准备工作,再请学生按顺序简要复述准备工作。

  5.读懂了这一部分,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小结。

  五、书写生字词。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查阅课外书,查找怀丙和尚的故事或有关水的浮力的课外小知识。

  《捞铁牛》教案 3

  《捞铁牛》是一篇经典的叙事记叙文。这篇课文在语言形式方面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段落层次清楚,行文简明有序。这也是叙事记叙文中最值得学生学*的语言表述形式。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紧紧抓住这一特点以及新课程标准,按照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通过学*,初步懂得利用水的浮力捞起的科学道理。

  ⑵ 能简要的复述捞铁牛的经过。

  ⑶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

  ⑴ 继续学*按事情发展顺序连句成段的方法。

  ⑵ 重点学*课文3~6自然段段,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以及捞铁牛的过程。

  ⑶ 继续深入理解“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这个句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 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从而认识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⑵ 通过学*,激爱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地认识问题、解决问是的态度。

  【教学重点】

  课文第三、四自然段。弄清怀丙和尚在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及捞第一只铁牛的过程。

  【教学难点】

  对文中重点句的理解。如和尚说的:“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好紧凑、有序的教学环节,是落实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有了明确、集中的教学目标,导学才能井然有序。本节课为了更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我利用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强调读悟和激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取新知识。充分利用学生的好说、好奇、好表现的年龄特点。本节课采用的.学法主要有:

  1、引导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仔细观看课件,和尚是怎样一步一步捞铁牛?

  2、讨论法──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3、合作法──通过学生共同合作,使课堂有张有弛,此起彼伏,学生真正动起来,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体现教法和学法,为了使教学主线清晰,环节紧凑,我设计了“复*导入──教学新课──课堂总结──布置作业”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复*导入

  1、板书课题

  昨天,我们预*了课文。谁能告诉大家是谁想出了好办法捞起了铁牛?打开书,看看课文是哪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怀丙?指名读。什么是“工程家”?“出色”是什么意思?请你小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勾画。从哪些方面看出怀丙是出色的工程家?读后小组讨论。在这个环节中做到了四明确(时间、内容、方法、要求)让学生再一次感知课文内容,通过复*,提出问题,让学生造成悬念,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学*新知识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二、教学新课

  在这一部分中又分为三部分来讲,即:一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第四到六自然段。在讲授过程中注意抓住重点第三和第四自然段。

  1、一二自然段

  ⑴ 提问:怀丙是在什么情况下,想到捞铁牛的方法的?

  ⑵ 看到浮桥被冲断,铁牛被冲走,当时的人们会说些什么?(找、四个同学直接说出当时人们的想法)像他们这样,你一言我一语说出自己的想法就是课文中的哪个词?(议论纷纷是本段的重点词,理解时并没有给出词典上的定义“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表示出多而杂乱的意见”而是让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说一说,让学生自己体会议论纷纷的含义。)

  2、第三自然段:这一段关于捞铁牛的准备工作是文章的重点所在。新课标中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中注重了学生读的训练。在读的形式上有指名读、齐读、自由读、默读等;在读的时机上,有初步感知内容时的初读,有理解分析时的细读,有体会领悟时的品读。在学*第三自然段时,先请学生默读,并思考怀丙和尚为了捞铁牛做了哪几项准备工作,并用数字标画出来。再请四个同学来读这一段中的四句话,概括出怀丙所做四项准备工作。第三遍读体会这一段的有序。第四遍,按顺序复述。第五遍,基本可以达到熟读成诵,边背边体会这一段的周密有序。

  3、四到六自然段:在这一部分教学中主要有以下特点:

  ⑴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利用了网络上的课程资源一段 flash 动画,为学生直观展示了捞铁牛的过程,让学生结合动画和课文通过合作弄清楚是怎样一步一步捞铁牛的。这样加强合作性的学*,可以减轻师生的负担,既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氛围里主动探求新知识,教师也乐教在其中,进一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⑵ 重视激疑:新课标倡导自主学*。在教学过程中在进行点拨后,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量让他们自读,自悟,自得。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质疑,让学生们带着自己不懂的问题去深读课文,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去解决问题。

  三、课堂总结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因此在总结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怀丙想的方法如此巧妙,准备工作周密,打捞过程有序,所以我们说他是“出色的工程家”你们佩服他吗?可我相信你们中肯定有比他更出色的。因为他的这个方法还有缺点。小组讨论。这个环节的设计既检测学生是否已经读懂了课文内容,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而且,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也是给了他们一次很好的口语交际的练*,体现了综合性学*。

  四、布置作业

  1、必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

  2、选做:你还有什么其他的好办法能把铁牛捞上来呢?(可以和同学讨论合作完成)

  《捞铁牛》教案 4

  教学要点:讨论学*课文,理解怀丙是一位出色的工程家,[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捞铁牛》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1、读课题,在预*中,你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需要老师、同学们的帮助?--(重要的,带有普遍性的话板书出来)

  2、指挥捞铁牛的怀丙和尚是一个怎样的人?齐读第四段,请给"出色"、"工程家"标上"……"

  3、"出色"是什么意思?"工程家"呢?--特别好的设计,主持各项工程的专家。

  4、请小声读文,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勾画。哪些方面看出怀丙是出色的工程家?--先自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再课堂发言。

  5、同学们发表的意见可以把它概括为三个方面:--设想出色(叫水送回)准备工作出色(准备工作)操作出色(捞起铁牛-)

  6、怀丙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叫水送回"这个想法的?请读第一段后答,抽读这句话,从这句话体会到什么?--大家议论纷纷,却束手无策,他们看到的是水的危害,怀丙起到的却是利用水的巨大力量,这与众不同的想法反映出他出色的智慧。齐读这句话,体会他的勇气和智慧。

  7、可是,每只铁牛都重达万斤,要把八只铁牛都捞上来,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怀丙为此做了四项准备工作,请默读第二段,把表示这4项准备工作先后顺序的词用"△"标出(检查落实)。

  8、你能用上这几个词,指着灯片上的图说吗?--学生说。

  9、怀丙不做这些准备工作不行吗?你体会到什么?--潜水摸牛:摸清位置,便于打捞。备船装沙:吃水深,缩短船与牛的位置,卸沙后,船才能在上浮的同时绷紧绳子,从而拔出铁牛。并船搭架:保持*衡,浮力大且一致。粗绳拴牛:保证牢固。--准备工作周密细致,设计科学,不愧是出色的工程家。

  10、请小声读第三段,看看他是怎样捞铁牛的?--先请同学讲,然后课件演示。

  11、看看课文是怎样把这个过程写清楚的,抽读"和尚……向上拔。"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用"……"把表示泥沙、船身、绳子、铁牛在铲沙过程中变化的词标出来。

  12、检查落实后,师生分读,想一想: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讨论。--因果重叠(不要求理性掌握,只是感情认识),这几句话写清了铲沙拔牛的经过,写出了怀丙巧用自然规律,主持拔牛工程的出色才能,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齐读,注意体会联系,强调变化。

  13、铁牛从淤泥里***了,多令人高兴啊,可和尚为什么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聪明的才智,出色的`操作(小结)。

  14、就这样,怀丙把八只铁牛全部捞了起来。老师提个有趣的问题,你们怎么看:铁牛是水送回来的,你认为是水的力量大,还是人的力量大?为什么?--水的力量大,人有智慧,可以利用水,从这个角度看,人的力量更大。

  15、一千多年前,怀丙能用这样的方法捞起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铁牛,说明什么?--①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具有非凡的智慧和才能。

  16、我国历史上像怀丙那样在科学技术上有创造发明的卓越人物有许多,你知道吗?

  17、我们为他们骄傲,更为我们中华民族自豪,齐读第四段,注意表达对怀丙的敬佩、赞叹。

  18、学到这儿,你的疑难问题都解决了吗?

  19、请用"出色"、"熟悉"各说一句话,写在作业本上。

  《捞铁牛》教案 5

  教学目标

  1、学生能会写8个生字,认识9个生字。

  2、利用边读边想的办法感悟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捞铁牛时做了哪几项准备工作,铁牛是怎样一步一步捞上来的,并学*复述课文。

  3、了解怀丙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弄清怀丙在捞铁牛时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铁牛能捞上来的原理。

  教学准备生字卡小黑板

  教学过程自主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劳动人民勤劳聪明,比如我们曾经学过的《称象》,讲的就是人们用智慧称出大象的重量。今天,我们将学*一个宋朝的历史故事《捞铁牛》,学*一下怀丙是怎么把铁牛捞上来的`。

  二、个性阅读,初步感知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读文时画出生字。

  三、自主学*

  运用工具书及预*的内容,指导学生自学生字词。

  四、指导读文

  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把文章读通顺,读准字音。

  五、巩固生字词

  巩固复*本课生字词。

  六、作业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自然老师曾经与大家共同探讨了有关浮力的知识,哪位同学能回忆一下什么是浮力?

  二、朗读课文,概括大意

  请学生自由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分析课文,理解内容

  1、个别读第一、二自然段,并提出问题: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小组讨论:为了让水把铁牛送回来,怀丙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准备工作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第一步:潜水摸牛。第二步:船装泥沙。第三步:并船搭架。第四步:粗绳拴牛。

  填表:首先要(),然后(),再(),又()。

  3、指名读第四、五、六自然段,说一说怀丙是用什么办法把铁牛拉上来的?引导学生把浮力知识与本文有机结合。

  4、齐读第七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重点介绍了什么?(怀丙是一位和尚,是宋朝出色的工程学家。)

  5、让学生举例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到了浮力的知识。

  四、教师总结,指导读文

  第三课时

  一、复*生字

  二、练*朗读课文

  三、完成书后*题

  1、鼓励学生查字典做多音字的组词。

  2、指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内容。

  3、根据第三自然段的内容填空。

  四、作业

  板书:老铁牛

  首先要(),然后(),再(),又()。

  《捞铁牛》教案 6

  第一课时

  1、请同学们自读本单元的导读部分。通过读这部分,你知道了哪些内容?(本组的训练重点:了解叙述的顺序;学*这组课文的方法:要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课文的叙述顺序……

  2、明确了本组的训练重点,今天,我们来学*《捞铁牛》(板书),读了课题,你知道课文是围绕哪个字来写的(捞)?围绕‘捞’字,同学们想弄懂《捞铁牛》一课中的哪些问题?学生动脑筋思考后,各抒己见,提出以下问题:“谁捞铁牛?”“为什么捞铁牛?”“用什么办法捞铁牛?”“捞铁牛的结果怎样?”“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等等。教师梳理,并归纳为四个问题:

  1、谁捞铁牛?

  2、为什么捞铁牛?

  3、用什么办法捞铁牛、结果怎样?

  4、这件事说明了什么?“这些问题都是大家提出来的,也是我们这课学*的目标。下面,我们就通过读书来解决这些问题。”

  3、请同学们自已读课文,读后找出和“谁捞铁牛?”“为什么捞铁牛?”“用什么办法捞铁牛?”“捞铁牛的结果怎样?”等问题对应的段落,并按课文的叙述顺序给这几个问题排序。(指名同学到黑板上为这几个问题排序,明确事情发展顺序的意义。)

  4、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画出文章中的生字新词。同桌齐读两遍,交流讨论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然后在本上抄写一遍。

  5、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自己查资料或同桌讨论解决,再不能解决作上记号。

  6、同学们到黑板上自由默写生词。个别容易写错的,老师及时纠正(如:淤、舱等)。

  7、给生字组两个新词写在课堂本上。

  8、布置作业:搜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运用“浮力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事例。

  第二课时

  1、通过上节课的学*,我们已经知道,《捞铁牛》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本文具体叙述了宋朝的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将沉于河底中的八只大铁牛捞起拖回岸边的经过。)

  2、指挥捞铁牛的怀丙和尚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边读书边思考这个问题,读完后,画出这句话。

  3、齐读文章的最后一段,给“出色”、“工程”、“专家”标上“△△△”

  4、“出色”是什么意思?“工程家”呢?

  5、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勾画。从文章的哪些方面能看出怀丙是出色的工程专家?——先自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再课堂发言。

  6、同学们发表的意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设想出色(叫水送回)准备工作出色(准备工作)操作出色(捞起铁牛)

  7、八只大铁牛被水冲进了黄河。而怀丙却说“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请同学们自读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思考:怀丙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8、指名读这句话,从这句话中你想到了什么?——大家议论纷纷,却束手无策,他们看到的是水的危害,怀丙想到的却是利用水的巨大力量,这与众不同的想法反映出他出色的智慧。齐读这句话,体会他的勇气和智慧。

  9、可是,1988年从黄河古道中挖出的四只大铁牛,最轻的每只铁牛重26.1吨,最重的有45.1吨。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没有先进的起重设备,要把八只铁牛都捞上来,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时的怀丙为此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呢?指名同学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把表示准备工作先后顺序的`词用“△”标出(如“先”)。读后,指名学生说出怀丙和尚为此做了几项准备工作?同桌齐读后共同讨论,各用一句简练的话概括这四步(潜水摸牛;备船装沙;并船搭架;粗绳拴牛;),意思接*即可。

  10、怀丙不做这些准备工作行吗?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潜水摸牛:摸清位置,便于打捞。备船装沙:吃水深,缩短船与牛的位置,卸沙后,船才能在上浮的同时绷紧绳子,从而拔出铁牛。并船搭架:

  (1)、保持*衡(举划船的经历说明),

  (2)浮力大且一致(接触面积大浮力大)。粗绳拴牛:保证牢固。——准备工作周密细致,设计科学,不愧是出色的工程家。

  11、准备工作做好了,怀丙是怎样指挥大家捞铁牛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看看他是怎样捞铁牛的?边读边画出文章中表示捞牛动作的词,你觉得哪些词用得好?进行换词指导:“铲”与“撒、掀”、“拔”与“提、拽”等的不同。

  12、看看课文是怎样把这个过程写清楚的,抽读和尚……向上拔。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用“……”把表示泥沙、船身、绳子、铁牛在铲沙过程中变化的词标出来(指导理解这种因果关系)。

  13、观看课件,理解“铲沙拔牛”的经过。

  14、这几句话写清了铲沙拔牛的经过,写出了怀丙巧用自然规律,主持拔牛工程的出色才能。

  15、铁牛从淤泥里***了,真令人高兴啊,可和尚为什么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聪明的才智,出色的操作(小结)。

  16、男女分段展开朗读比赛。体会怀丙的聪明才智。

  17、就这样,怀丙把八只铁牛全部捞了起来。一千多年前,怀丙就能用这样的方法捞起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铁牛,说明什么?①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具有非凡的智慧和才能。

  18、其实,我国历史上像怀丙那样运用“水的浮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卓越人物有许多,谁能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呢?(《曹冲称象》,上一册积累运用上的《挑水过桥》等)我们为他们骄傲,更为我们中华民族自豪。下面请同学们齐读第四段,注意读出对怀丙敬佩、赞叹的语气。

  19、讨论:想象一下,在当时还有其他办法能把铁牛捞上来吗?要是现在呢?

  20、布置作业:

  (1)填空:课后第二题。

  (2)小试验:

  找一大盆作黄河,泡沫塑料做小船,砝码当铁牛,准备好绳子和沙子回家做这项实验后,写出实验经过。

  《捞铁牛》教案 7

  一、教学目标

  1、学*课文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明白怀丙和尚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记课文重点段落的内容,能复述怀丙捞铁牛的步骤、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1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准备:(捞铁牛的各种材料)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对课题质疑

  2、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略知大意

  1、指名读课文,余生画出生字新词,读完评点。

  2、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叙述的,介绍了什么内容。

  〈三〉、学*本课生字新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生字的字型记忆、书写

  3、理解词义:陷、潜、绷、淤泥、笨重、出色、浮桥

  4、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意义。

  〈四〉、学*课文第一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要捞铁牛?课文什么地方说明了原因?

  2、学*1、2

  自然段,分析捞铁牛的原因

  (1)大水冲走铁牛

  (2)笨重的铁牛陷入淤泥里

  (3)重修浮桥需要铁牛

  3有感情地朗读怀丙和尚说的话(自信而不外露地),明白这样读的.原因。

  4、学生质疑:什么叫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1、怀丙和尚说的话是什么意思?结合自己课后的阅读说说

  2、指名读课文1、2自然段

  3、导入:这节课我们要学*了解怀丙和尚如何捞铁牛的。

  〈二〉、学*第二部分:准备捞铁牛

  1、默读课文,思考:为了捞铁牛,怀丙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分几步?用竖线将它们划分开来。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1)(2)(3)(4)

  3、想想:怀丙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准备?结合课文第四自然段说说。

  4、试着给每一步的准备工作加小标题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准备工作的不同层次,抓住重点词语。

  6、试着复述准备工作

  〈三〉、学*第三部分:捞铁牛

  1、根据第二部分的学*方法,小组学*第三部分

  2、小组学*,教师巡视辅导

  3、汇报交流学*收获:

  (1) 捞铁牛的几个步骤

  (2)给捞铁牛的步骤加小标题。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复述课文

  〈四〉、课文小结

  1、怀丙和尚为什么能捞起铁牛?原因有哪些?

  2、这说明了什么?从课文中找出一个词解答。

  3、再读课文开头怀丙的话,谈谈体会。

  《捞铁牛》教案 8

   教学目的

  1.从我国古代出色的工程家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捞起铁牛的事中,使学生认识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教育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懂得利用科学原理解决问题的道理。

  2.给课文分段并学*正确概括段意。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熟悉”、“出色”造句。

  4.练*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弄清怀丙和尚在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

  2.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怀丙和尚的出色表现。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小张填空片,准备有关水浮力试验的工具、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最勤劳、最聪明、最勇敢的,为世界人民所称颂,历史上像祖冲之、李时珍、李春等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材为数很多。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了不起的工程家,他就是一千多年前宋代的和尚怀丙。

  二、齐读课题、激发兴趣

  (一)读课题。

  (二)提问题。“看到课题后想知道什么?”

  (学生可能提出疑问:谁捞铁牛?为什么捞?在哪捞?怎么捞的?结果怎样等问题。)

  三、带着疑问自读课文

  初步了解内容,提出自读要求。

  (一)边读边划出生字词和不懂的词语。

  (二)标出自然段,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说的是什么。

  四、检查自读情况

  (一)找几名同学按自然段读书(查生字读音是否正确、语句是否流利。)

  (二)认读生字词卡片。注意多音字“没”,本课读m音。

  (三)提出难懂词语。

  五、利用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一)同座位的同学之间查找词义。

  (二)全班进行交流解答。

  重点理解的词语有:

  淤泥 浮桥 宋朝 熟悉 出色

  六、练*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一)回忆分段方法:

  一读 二想 三并

  (读:读全文。想:想想每个自然段都讲了什么?并:把围绕一个意思写的段落合并在一起。)

  (二)分别找七名同学读书,其他同学思考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三)议论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和自然段之间有什么联系。

  (四)根据课后思考练*的第2题的提示,给课文分段,再选择相应的段意。

  1.出示投影,读给提示的段意。

  2.从文中找到相应的段落。

  3.把序号填入括号中。

  4.想想各段段意为什么这样概括。

  (抓住重点,不遗漏主要意思,语句简练。全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故此段意的句式可以是:谁干什么?什么怎么样。答案为1、3、4、2)

  七、练*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八、作业:预*课后思考练*题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语

  上节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加强语言文字训练达到对课后内容的深入理解,懂得利用科学的原理来解决问题的.道理。

  二、请四名同学读书

  大家思考:捞铁牛的办法是谁想出来的?课文第几段有描述。

  三、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比较句子

  体会“出色”一词的作用。

  (一)出示投影,读句子。

  (二)分析每句的意思。比较哪句好,好在哪里。

  (第一句点明和尚的名字,交代不是一般的和尚,而是工程家。第二句话在此基础上强调了什么时候的工程家。“当时”一词指的就是宋朝的时候。第三句具体写出怀丙是宋朝时什么样的工程家。“出色”一词指的是格外好,超出一般。这里用这个词突出强调怀丙和尚具有非同一般的智慧和能力,是个了不起的人。)

  过渡:这个怀丙和尚到底有什么聪明的智慧,为什么被人们称为出色的工程家,究竟出色在哪里?请深入学*课文。

  四、抓住重点段和重点词语,认真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一)学*课文第一大段。

  1.指名读(1~2自然段)思考问题:(1)为什么要捞铁牛?(2)捞铁牛有什么困难?(3)大家议论些什么?

  2.讨论回答。(为什么要捞铁牛?要从两点回答。(1)是大水冲走了铁牛。铁牛共八只相当于八个铁柱,拴住浮桥。(2)是修桥需要铁牛,所以就要捞出来。)

  3.提问题:“就在人们毫无办法,一筹莫展的时候,和尚说了什么?他到底有没有办法?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有把握,请划出来。

  4.读一读“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体会意思。

  (这句话说明和尚说话留有余地。但却充满信心,并且已经想好了捞铁牛的办法。)

  过渡:和尚是怎样叫水把铁牛送回来的,也就是怎么捞的呢?

  (二)学*课文第二大段。

  1.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思考:和尚为捞铁牛做了哪些准备。

  2.找四名同学分别读这四句话,找出关键词,运用关键词说出意思。

  3.讨论:

  (1)这几步准备工作能前后颠倒吗?为什么?

  (2)练*用“先……然后……再……最后”这些顺接词说说准备工作的过程。想想还可以怎么说。(运用“先……接着……然后……最后……”这组连词练*说。)以后遇到类似表示先后的句子就可以用上这些连词。这段话前后承接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不能颠倒。

  3.提问:从捞铁牛的准备工作中你了解到什么?

  (了解到怀丙和尚准备工作细致,周密,有条不紊,显示出他高超的工程技术水*。)

  4.回忆这段的学*方法。

  (是通过读、找、议、悟来学*的。)

  (三)学*第三大段。

  1.运用第2段的学法,自学第3段。

  2.出示投影,做课后思考、练*第3题。

  (1)读这段话,共说几句,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找出带点的词,看看它们之间的联系。(一句接一句,它们之间是顺承关系,不能随意变换前后顺序。)

  (3)用连词说说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

  3.演示操作捞铁牛的经过。(学生可喊号助威。)

  4.边演示边提问。

  (1)做准备时,为什么要往船里装沙?(尽量让船下沉。)

  (2)拴好铁牛后,为什么又把沙铲掉?(船上泥沙减少,木船才会逐渐上升。)

  (3)拴铁牛的绳子是松的还是紧的?为什么?(紧的。拴得越紧,铁牛和船之间的绳子就越短,船对铁牛的作用力也就传递得越快,随着船的浮起,铁牛也就很快地浮起。)

  (4)捞铁牛利用了什么科学道理?(水的浮力。)

  5.齐读第6自然段。

  提问:(1)这样的办法指的是什么?

  (2)课文为什么不详写捞其它几只大铁牛的经过?

  (3)结尾点明怀丙和尚是一位出色的工程家,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从捞铁牛过程中,人们就对怀丙和尚从了解到敬佩,此时点出“出色”,有如水到渠成。令人信服,也有助于突出文章的中心。)

  五、自由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思考议论:

  (一)在捞铁牛的过程中,怀丙在哪个字上下功夫?冲走铁牛,水给人们带来什么?送回铁牛,水又给人们带来什么?

  (二)捞铁牛一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六、教师总结

  我们从小要学好科学,认识事物,变害为利,为人民造福,长大做个出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第三课时

  一、交代本节课的学*任务

  重点掌握12个生字新词。练*用“熟悉”、“出色”造句。

  二、练*朗读课文,温*课文内容

  (一)个人读。

  (二)集体读。

  三、学生自学生字新词

  (一)个人读生字表内的生字和课后词语。

  (二)分析每个字的字形结构,抓住特点,注意偏旁部首和书写笔顺。

  (三)扩词练*,积累词语。

  四、检查自学情况

  (一)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认读情况。

  (二)说说每个字的偏旁部首。

  (本课12个生字只有两个要强调一下,可让学生通过查

  部。其它字比较容易判定部首。)

  五、集体学*

  (一)指导易错的字形。

  潜:(1)什么结构?

  (2)注意什么地方?(右边“替”的上半部分两个“夫”的最后一笔。一个是点,一个是捺。)

  绑:(1)什么结构?

  (2)哪一笔易错?(中间部分的第三笔,是提不是横。)

  拔:与哪个字易混?(和“拨”区别)

  (二)指导练*造句。

  1.先理解“熟悉”和“出色”两个词的意思。(略)

  2.教师出示范句。

  熟悉——山娃熟悉上山的这条路,不会带错路。

  出色——妈妈是个出色的钢琴演奏家。

  3.学生练*造句。

  (教学中一定注意以学生自学为主,课堂上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时可以让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字形部分教学时,要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交流记忆方法。造句时,要充分让学生口头造句,然后再写下来。)

  六、巩固练*

  (一)看拼音写词语:

  sng cháo héshàng shuān zhù

  ( ) ( ) ( )

  shéng zi gōng chéng jiā

  ( ) ( )

  (二)加偏旁,组词语:

  付__() 本__() 全__()

  产__() 木__() 替__()

  (三)进行语言文字单项训练。

  1.出示投影思考练*第3题。

  2.注意带点的词,说说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有3句话,句与句之间是因果关系。)

  3.练*用因果句式说说铁牛往上拔的原因。

  4.填空练*。

  和尚请水手们一起动手,把船上的泥沙都( )到黄河里去。船里的泥沙慢慢地( ),船身慢慢地( ),拴住铁牛的绳子(

  )。船靠着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 )。

  七、练*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八、布置作业

  (一)抄写生字词语。

  (二)根据课文内容,自己动手做个试验,进一步了解有关浮力方面的知识,知道捞铁牛方法的科学性。

  板书设计

  建议 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怀丙

  潜水摸牛

  装沙行船

  准备 并船搭架

  粗绳搭架 利用浮力

  粗绳拴牛

  打捞 铲沙

  使劲划船 出色的工程家

  《捞铁牛》教案 9

  《捞铁牛》第一课时,学生自由读课文一、二自然段,为了让学生对“笨重”一词有准确、具体的认识,教师向学生介绍收集来的关于铁牛的资料。学生明白后,都不由自主地发出了啧啧的赞叹声:“这么大”、“这么重”、“真大呀!”

  生:这么重的铁牛怎么会被洪水冲走呢?

  师:是啊!这么重的铁牛怎么会被洪水冲走呢?我们讨论这个问题。

  (经过讨论,同学纷纷举手回答)

  生:从插图看,铁牛不仅大还挺圆,所以洪水一冲,它就容易滚动。

  生:铁牛在岸上,岸边到河里有坡度,铁牛向下移动就更方便了。

  生:我们小组认为:课文上写“铁牛是拴住浮桥的”,那发大水时,水猛烈冲击浮桥,浮桥就会使劲拉动铁牛,就把铁牛给拉下水了。

  师:回答得太好了,你们组深入到课文中,加上自己思考、推断、想象,终于找到答案。

  师:课文讲怀丙和尚怎样捞铁牛,大家想不想做个实验呢?

  生:想!

  (课前布置: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水槽,倒上大半槽水,水中放一对密封的、从侧面挖去了一块的易拉罐,再用皮筋捆扎在一起,用四根铅笔搭成架子,跨在两只“船”上;架子上拴一根细绳,另一头系住一块小石头,石头沉在水槽底部,两只易拉罐里装了不少沙子。实验开始,让学生用勺子将水舀走,绳子随之绷紧,拉动小石块慢慢离开槽底,沙减少得越多,石块就上升得越高。学生兴致勃勃地做着实验。)

  师:在实验中除了弄懂怀丙使用水的浮力将铁牛捞起来的原来,还体会到什么?

  生:搭架子不仅要跨在两只船之间,而且要正好位于船的中间部分,这样可以使船不倾斜。

  生:架子的支撑点要固定,防止用力时滑动。

  生:绑住架子与铁牛之间的绳子应该绑紧。

  生:铲走沙子的时候应该均匀地铲,以保证船的*衡。

  ……

  同学们明白怀丙所说的“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的意思了吧。可见铁牛能成功捞起来靠的就是水的浮力的作用。

  师:同学们想想,还有别的办法吗?

  (全班立即热闹起来,让小组相互交流、探讨,发挥集体智慧。教室气氛活跃,每个同学都拿出自己的才智。)

  生:用直升飞机吊起来。

  生:可以用一艘船,上面装一台起重机,直接把铁牛吊到船上就行了。

  生:可以把船里的泥沙换**,开始人都站在船上,铁牛绑好后,再弄几只小船,停在大船旁边,到时候人全部下到小船,这样大船慢慢往上浮。

  生:老师,这个办法要动用很多人。我们小组想把船上的泥沙换成水。先在船上装水,捞铁牛时,再将水抽到黄河里去。

  师:你们小组为什么要用黄河水呢?

  生:黄河本来泥水太厚,怀丙和尚每捞一只铁牛,要用两大船的沙,那不就使河底的泥水更多吗?会使水变得浑浊。

  师:回答得太好了!还考虑到对环境的.保护。

  生:老师,我们可以再增加两只船和一台起重机,先把沙装在集装箱里,放在大船上,等绑好架子,拴住铁牛,然后用装卸吊车把一个箱一个箱的沙吊在另一只大船上。用同样的办法来回几次就能把八只铁牛全部打捞上来,这样既省人力,又不会对黄河有害处。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次讨论每个同学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用不同的方法与怀丙捞起了八只铁牛。

  案例分析:

  一、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

  曾经有一位哲学家说过:“人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要被点燃的火花。”怎样使学生的创新火花燃烧起来呢?先要引发并鼓励他们质疑问难,主动地发现并探索问题。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教育弟子要“每事问”,倡导“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而我们以住的应试教育,常常把充满好奇心、求知欲,什么都要问、都想知道的儿童,教成什么都不敢问,只想知道怎样拿高分的“乖学生”。新课标倡导我们的学生在学*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

  (一)发现问题,提出质疑。

  为了让学生对“笨重”有更准确、具体的认识,学生收集资料,从中引起学生的疑问:“既然有这么重,铁牛怎么会被洪水冲呢?”这样的质疑说明学生有发现,问有价值,达到了新课标中的要求:“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还要引发并鼓励他们敢于质疑、驳问的勇气和精神。

  (二)探索疑问,解决问题。

  学而有问,只是获得真知的开始。经过思考、钻研、探索,解决了疑难困惑,把认识、思考引向深入、广泛,才是阅读、学*的目的。所以探索和解决问题时就要从“想办法→想别的办法→想更好的办法”的过程。课文中怀丙和尚是用水的浮力捞铁牛,进一步启发和鼓励学生,想想有更好的办法?学生经过评析哪一种办法更有实效性,哪一种不够完善。这样有助于学生的求异思维,促使他们的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智慧火花,开动自己的脑筋想出“更好的办法”。

  二、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须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其创新精神。

  (一)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贵有思,有所思才能有所学,有所学必然有所思。“思”与“学”是循环往复、互补俱进的。我们在学生的阅读学*中,就要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在教学教程中重视引导并组织学生讨论、实验和交流,这样不仅培养和发展了他们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而且提前开发学生的思维资源,拓展其思维空间。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新课标一再地要求学生对感兴趣者发表自己的意见,又提倡有创意的阅读。在课堂中同学们对提出各种各样的意见十分感兴趣,这一切表明学生的创造思维是可以培养发展的,创新精神是可以激发的。

  《捞铁牛》教案 10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受到爱科学、用科学的教育。

  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的重点段落是怎样把意思表达清楚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让学生查找资料,要是现在要打捞这八只铁牛,你有什么办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聪明、勤劳、勇敢的民族,为世界人民所称颂。我们已经知道的张衡、李时珍、茅以升等人对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昨天,我们已经学*一个发生在宋朝的历史故事,大概了解了当时出色的工程家怀丙的事迹。今天我们继续学*第10课《捞铁牛》,看看怀丙是怎样把铁牛打捞上来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指名说。

  2、小结:这篇课文主要讲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铁牛的事。先讲捞铁牛的原因;再讲准备工作;最后讲怎样捞铁牛。

  三、指导学*,点拨解疑

  (一)、学*第1、2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段,让学生边听边思考:为什么要捞铁牛?

  板书:大水冲牛

  2、点拨:要捞起这八只铁牛容易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指名说。

  据文件记载每只铁牛重四、五万斤,带上感情读出来。

  3、引导学生理解“人们正在议论纷纷。”“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想象他们在议论些什么?

  4、正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和尚出现了,他说了一句什么话?你能从课文里把这句话找出来吗?用“——”划出来。

  5、从这句能看出什么?(和尚有了捞铁牛的办法,而且这办法跟水有关系)

  板书:叫水送牛

  6、指导朗读:大家议论纷纷,却束手无策,他们看到的是水的危害,怀丙看到的却是利用水的巨大力量,这与众不同的想法反映出他出色的智慧。齐读这句话,体会他的自信和智慧,用胸有成竹的语气读。

  (二)、学*第3自然段。

  过渡语:每只铁牛都重达万斤,要把八只铁牛都捞上来,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怀丙为此做了四项准备工作。

  1、请默读第二段,找一找哪4项准备工作?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步、第二步等或先、然后等)

  2、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读一读,把表示这4项准备工作,先后顺序的词用"△"标出(检查落实,指名说。)

  3、讨论:

  和尚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

  第一项准备工作是什么?(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然后引导学生用四个字把这项准备工作概括出来。)

  板书:潜水摸牛

  其他三项准备工作是怎样的?能不能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出来?(先让学生按四个小组共同研究,然后在全班交流)

  板书:大船装沙

  并船搭架

  粗绳拴牛

  3、怀丙做四项准备工作,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4、男、女生轮读读第3自然段,你一句,我一句。

  5、小结:回顾四项准备工作,我们感受到四项准备工作做得认真和周密,准备工作出色。

  (三)、学*第4~6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4~6自然段,思考:怀丙和尚是怎样捞起第一只铁牛?

  2、先请同学讲,看看课文是怎样把这个过程写清楚的,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用"……"把表示泥沙、船身、绳子、铁牛在铲沙过程中变化的词标出来。

  3、课件演示捞铁牛的过程,让学生充分认识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拔出淤泥。

  4、全体朗读这段话,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概括出来。

  板书:铲沙拔牛

  5、思考并讨论:和尚为什么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而是先让水手使劲划船把铁年拖回岸边,再让众人拖牛上岸。指名说。

  6、思考讨论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分别用四个字慨括出来。

  板书:划船拖牛 众人拖牛

  7、怀丙几次利用水的浮力?他能把铁牛捞上来,在哪个字上下了工夫?

  过渡语:和尚才捞起一只铁牛,还有七只铁牛呢?哪里写到了?为什么不具体写?(详写和略写)

  8、齐读第六自然段。

  四、引申提高,鼓励创新

  1、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他打捞铁的办法确实好,不过,他捞一只铁牛需要铲掉两船泥沙,捞八只铁牛就得向黄河铲入16船泥沙,你们觉得有没有问题?

  (学生讨论,广泛发表意见,教师概括:

  ①污染河水

  ②可能造成水道阻塞

  ③浪费泥沙

  ④不方便,不快捷)

  2、那么就当时的条件水*,你是否想到改进的方法,既能捞铁牛,又环保、又方便?

  (再次小组讨论,各抒己见:

  ①准备四只大船,两两并船搭架。

  ②泥沙装入**袋,装到两只并好的船上。

  ③水手们只需将装有泥沙的**袋搬到另外的`两只船上。

  ④将铁牛拖回岸。

  ⑤船循环往复,就能很快捞回八只大铁牛。)

  3、要是现在要打捞这八只铁牛,你有什么办法?

  (结合课前查阅、搜集的资料、交流汇报。教师也可适当介绍几种现代打捞方式,如:浮筒打捞,浮吊打捞、混合打捞和解体打捞等)

  五、总结、谈话、鼓励不断思考,不断创新。

  1、“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通过刚才的学*,你们对这句话有没有新的理解?

  点拨:

  洪水冲走了铁牛,冲毁了浮桥,水可恨吗?怀丙和尚从这田里看到水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实际上是什么意思?怀丙和尚看到水有利的一面。他几次利用水的浮力?

  (他既看到水有害的一面,也看到有利的一面,说明他能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有一种科学的态度。)

  2、你认为是水的力量大,还是人的力量大?说明了什么?(水的力量大,人有智慧,可以利用水,从这个角度看,人的力量更大。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具有非凡的智慧和才能。)

  3、讨论:你觉得怀丙和尚这个人怎样?你会怎样评价他?从他身上受到什么启发?


《捞铁牛》教案菁选(扩展4)

——《捞铁牛》教学反思 (菁华3篇)

《捞铁牛》教学反思1

  这篇课文讲的是宋代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以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课文的重点是打捞铁牛的经过,包括准备工作和打捞过程。记叙层次清楚,文字简明有序,是这篇课文语言表达上的主要特点。这样的课文,适宜训练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教学时,我着重引导了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写了什么内容;然后把各部分内容连起来想一想,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学生很容易就能划分出来,每部分写的内容也表达得非常准确,但还是有个别学生找不出来,可能是读文的时间还是相对的少了一些。在教学第三段时,我让学生反复朗读找到为捞铁牛所做的几项准备工作,并把要点概括出来,在组织语言表达。概括出要点后再把课文读一读,这样就减少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教学难点是捞铁牛所凭借的水的浮力的知识,我就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第四自然段的重点词语理解船能“把铁牛从淤泥了一点儿一点儿想上拔”的原因和先前所做的准备工作的意义,来理解打捞过程中对水的浮力的作用。学生理解了利用水的浮力,再回过头来探究为什么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就容易理解了。在帮助学生理解浮力的时候,我做了个实验:

  用脸盆盛满水,用一个塑料盒子盛满土,放到水盆里让学生观察塑料盒下沉的尺度,然后我把土一点儿一点儿拿出来,学生们就欢呼了:“老师,往上浮了,往上浮了!”这样学生很容易的就理解了浮力。这样学生就对课文内容就完全理解了,在理解的基础上我就引导学生有感情的读文,通过朗读来表达出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的赞美,也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在本节课的教学上,我能准确地把握和突破课文的重难点,但也存在不足,我需要不断的学*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后多研究说理性文章的教学方法,使自己今后教学中能够正确把握课文的知识点。

《捞铁牛》教学反思2

  一、谈话引入新课:

  师:如果有一件物品掉进河里,你怎样捞上来?(生答)

  如果有又重又大的物品掉进河里,怎样打捞?可以联系课外知识谈。(生谈)

  师:现代科技发达,技术先进,不管多大多重的物品落入河里海里,人们都能打捞上来。可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没有这么先进的设备,要想打捞一件又重又大的物体十分不容易。可是却有人能想办法把八只大铁牛打捞上来。他是怎样打捞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捞铁牛》(板书课题)

  反思;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看到的各种打捞的方法,即激起学生已有画面的再现,又激发学生开动脑筋,把从不同地方获得得知识进行语言再组织,培养了他们语言表达能力,也鼓励了他们*时要留心观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惯。联系现代打捞方法引入新课,自然,易激起学生学*兴趣。同时,更能体现出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二、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想法和问题?(生谈)

  生:为什么要打捞铁牛?

  生:是怎样打捞铁牛的?

  生:谁把铁牛打捞上来的?

  生:打捞铁牛容易吗?

  ……

  老师把有价值的问题写到黑板上。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好,问题也很有意思。这些问题一会儿再深入研究。

  反思:这部分体现了“学贵在疑。”学生在看到题目后,提出了个性化的问题,这有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助于积极探究的兴趣。这是语文教学所担负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深入探究部分:

  师:简单的问题我们解决了,难点的问题老师写在黑板上了,大家讨论一下,我们先探究哪个好呢?

  生:先研究怎样捞铁牛吧。因为这是文章的重点。

  生:我不同意他的意见。我认为先研究捞铁牛做的准备工作。因为只有先准备,才能捞铁牛。

  师:大家想一下,谁的建议好呢?

  (同学们想了想,纷纷举手。)

  生:先研究准备工作好。作好了准备,才能打捞。

  师:你们同意他的意见吗?

  众生:同意。

  师:好,我们就看看和尚做了哪些准备工作。轻声读课文,勾出和尚做了哪几步准备工作。

  生读文,找答案。

  反思:这一环节突出“以学生为学*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人”这个要求,把学*的权力交给了学生。同时,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准备工作是打捞铁牛的关键,准备工作是应首先解决的问题。这一环节,学生学会了如何确定文章的主要部分,对以后更好的学*语文,抓住主要内容奠定了基础。

《捞铁牛》教学反思3

  教学本课第二课时前,我先翻阅教参,然后认认真真的写了教案,制作了相应的PPT,最后还准备了上课做实验的工具。我自认为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整堂课下来,由于前两个自然段讲解的内容过多,导致打捞的过程没有给学生们充足的时间学*,让学生们读的太少了。

  由于缺乏教学经验,总感觉课堂上不能调动全体同学学*的积极性。所以我想通过做实验的方法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但是实验做完后,还是会有一少部分学生跟不上我的思路,不知道在干什么。上课提问问题时,举手回答的人总是那么几个,我在想:是不是同学们不会啊?还是不喜欢我讲课?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在其他班听课,每次举手的人都特别多,我很羡慕。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首先是了解打捞铁牛的方法和道理,感知人物怀丙的个性特点;其次是辅导学生做好课后练*题,积累词语知识,提高表达能力。整节课下来,我感觉自己没有把打捞过程讲详细,学生们对怀丙的人物特点也不是很清楚。这是这节课的不足之处。优点是讲的面全,把课后问题都穿插到课文中讲了。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我感觉我必须要抓住最关键的部分,让学生们对这部分内容熟练掌握,在这基础上,才能谈到面面俱到。

  我认为要上好一节课,真的不容易。我以后还要多多向其他老师请教,学*他们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课能上升一个台阶。


《捞铁牛》教案菁选(扩展5)

——小学四年级语文《捞铁牛》教案 (菁华3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捞铁牛》教案1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正确读写“宋朝、议论纷纷、和尚、船舱、沉没、绳子”等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学*课文《捞铁牛》,板书课题。

  “捞”:东西掉到哪里用“捞”这个词呢?

  2、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提问。(谁捞的铁牛?为什么捞铁牛?怎么捞的?结果怎样?)

  二、自学生字新词

  1、音形难点:潜、陷、尚、论(多音字)

  2、组词语

  宋()拴()陷()论()

  送()栓()滔()轮()

  绳()绑()铲()拖()

  蝇()梆()产()施()

  3、理解词义

  宋朝:朝代名。由赵匡胤建立。

  河中府:地方的名字。因这个地方位于黄河中游而得名。

  淤泥:河流、湖泊、池塘等沉积的泥沙。

  浮桥:在并排的船上铺上木板造成的桥。本课浮桥的不同点是两头各拴在四只大铁牛上。

  议论纷纷:许多人在议论,各说各的看法。议论,对人和事物发表看法。纷纷,言论多而杂乱。

  熟悉:知道得清楚。

  水性:水的性能,也指游泳的本领。本课指了解这段河的深浅和水流速度,并且游泳本领又很高。

  潜水:隐藏在水面以下活动。

  水手:在船上负责舱面工作的普通船员。

  浮力: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托的力。即向上浮动的力量。

  工程家:能够独立完成某一工程的设计以及指导施工的专门人才。本课指怀丙和尚是机械和水利工程的专家。

  和尚:出家到寺庙里修行的男教徒。

  三、初读课文,理解文章层次,整体感知课文

  1、小声自读课文。

  2、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什么内容?

  第一自然段:铁牛陷入淤泥。

  第二自然段:一个和尚主动提出要叫水把铁牛送回来。

  第三自然段:和尚做了准备工作。

  第四自然段:请水手铲泥沙到河里拔起铁牛。

  第五自然段:水手们划船把铁牛拖上岸边。

  第六自然段:和尚用同样方法捞起其余的铁牛。

  第七自然段:和尚名叫怀丙。

  四、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思考:课文写了什么内容?按什么顺序写的?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3、思考课后*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2、练*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捞铁牛经过,包括准备工作,打捞过程。

  教学难点:

  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教学过程:

  一、朗读全文

  思考:

  1、是谁提出要捞铁牛?(板书:怀丙)

  2、你能根据课文内容向大家介绍一下怀丙吗?谁能用一个准确的词概括一下怀丙的特点?(板书:出色)

  二、学*课文第一自然段

  1、为什么要捞铁牛,谁能读一读有关内容?

  2、指名读一读有关内容,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板书:被水冲走)

  三、学*课文第二自然段

  1、怀丙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捞铁牛的?(人们议论纷纷,可以看出人们束手无策,毫无办法,是在大家感到捞铁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提出来的。)

  2、追问:从什么地方看出捞铁牛十分困难?(从“笨重”一词可以看出铁牛很重,又沉在河底,不好打捞。从人们对此事“议论纷纷”可以看出大家对捞铁牛没什么好办法。)

  3、介绍:据资料记载,每只铁牛重四,五万斤,当时又没有起重机这样的现代化设备,打捞技术又比较落后。

  4、怀丙提出用什么方法打捞铁牛呢?反复读怀丙所说的话。(板书:叫水送回)

  过渡:怎么叫水把铁牛送回来呢?从这个方法中是否能看出怀丙是一个出色的工程家呢?我们先来看准备工作部分,看看他那些地方做的出色。

  四、学*课文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谁知道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摸清地点,两只船并排装满泥沙。并排栓紧搭架,两头拴牢。)

  3、齐读这一段,进一步体会出色的准备。

  五、学*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接下来,我们看打捞过程,打捞铁牛的工作是分几步做的?再看怀丙又有哪些地方做得出色呢?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答:分几步做的?

  3、哪些地方出色?船靠什么向上浮?为什么是拖回而不是运回?(板书:打捞)

  4、一只铁牛拖回了岸,剩下7只怎么办呢?

  5、指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打捞第二只铁牛的过程。

  小结:和尚叫水把铁牛送回来了,其实是和尚懂得利用水的浮力。

  六、小结

  1、和尚想出这么出色的办法,是因为他在哪个字上动了脑筋?(水)

  2、是水冲走了铁牛,又是水把铁牛送了回来,怀丙想出这么出色的办法就是因为他用自己的才智变害为利,像怀丙这样的工程家在历史上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用科学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作一个有用的、聪明的人才。

  七、总结全文

  1、怀丙是宋朝人,宋朝距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了,当时他就懂得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说明了什么?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说明古代人们的聪明才智。我们的前人对世界科学文化做出的贡献。我们这一代更应该爱科学,用科学。)

  2、交流其它利用水的浮力的事。

  附: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一、动手实验,体会水的浮力的应用

  1、实验准备工作

  (1)在玻璃缸里装上水,缸中放些沙子,表示是淤泥。

  (2)水底下放一小铁块表示铁牛。

  (3)用一根木棒(表示木架子)拴住两个大盒(表示木船)放在水面上,里面装满沙子。

  (4)用一根细绳,一端系在木棒上,一端拴在缸底的小铁块上,让绳子绷紧。

  2、学生演示怎样捞铁牛

  (1)要求:一个学生一边动手演示,一边叙述怎样捞铁牛,其他学生认真观察。

  (2)学生评议演示和讲解的情况。

  二、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水的浮力

  *题精选

  一、看拼音写词语

小学四年级语文《捞铁牛》教案2

  教学要求与目的

  1、引导学生自学课文生字、新词,并利用工具书理解意思。

  2、熟读课文,通过讲解演示使学生了解利用谁的浮力打捞铁牛,认识事物的两重性。

  3、学*本文按使发展有详有略和补述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捞前准备‘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二课时

  一、知识迁移,明确学*目标

  1、提问“一只皮球掉进又深又窄的树洞里去了,怎样才能拿出来?

  2、引新揭题。

  3、提出学*目标:(1)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认识事物的两个方面。(2)学*”紧扣关键词“的方法读懂课文。

  二、导学导练,掌握学*方法

  1、通读理思路,找出关键词(出示学法(1))。

  2、实验攻难点、理解关键词(出示学法(2))。

  指名读第二大段,其余的用序号标出几句话、用横线划出写了几件事。

  检查、4句话4件事,4件事以卡片贴出。

  (1)两船装沙这件事做得出色么?

  (2)并船搭架是不是作得出色?演示:一只搭架行不行?

  两只船并在一起搭架行不行?为什么行?

  (3)为什么用粗绳拴牛?为什么派人摸清铁牛沉在哪里?

  (4)这四件事准备工作能不能向我这样的顺序去做?(轮读)

  (5)这四件事不能随便去做,说明什么?这四句话一句接一句写,句子之间什么关系?齐读第二段,体会出色的准备。

  3、入境学重点,理解关键词。

  (出示灯片)再现打捞过程。

  按学法第二步自学第三段。

  检查:7句话2件事,卡片贴两件事。

  (1)铲沙这件事是不是做得出色?板书:船浮、绳紧拔牛。

  (2)船靠什么向上浮?

  (3)划船这件事是不是作得出色?板书:拖回。

  (4)为什么是拖回而不是运回?在哪里拖?靠什么?

  (5)一只铁牛拖回了岸,剩下7只怎么办?

  小结:和尚叫水送回的办法,就是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拖回岸边,这么笨重的铁牛都叫和尚拖回来了,他的办法是怎样的办法?打捞过程呢?齐读第三段,体会出色的打捞过程。

  4、读议思结合,领会课文中心,(出示学法(3))

  (1)怀丙为什么会想到这出色的办法?齐读怀丙说的办法一句。

  (2)他在哪个字上动了脑筋?冲走铁牛,水给人们带来什么?送回铁牛,水又给人们带来什么?

  小结: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有害也有利,怀丙就是利用水有利的一面,变害为利,捞起铁牛。请举例说明古代、现代劳动人民利用水利用水的浮力为自己,为人类服务的例子。

  总结:我们从小就要学会认识事物,预防事物对人类有害的一面,利用有利的一面,变害为利,造福人类,做个出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三、置疑问难,了解课文写法

  1、我们用紧扣关键词的方法学了这课,还有什么不懂?

  2、提问两个问题:(1)课文只详细捞一只铁牛的准备工作,打捞过程,为什么不再详写第二只……第七只?

  3、按事情发展的记叙文一般开头都交代清楚四要素,课文到最后才电明人物是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四、总结评价,强化训练

  对照学*目标,你是否都达标了?

  齐读学法三步,以《海底世界》为作业,检查学法掌握或发油印作业,课后延伸。

小学四年级语文《捞铁牛》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生能会写8个生字,认识9个生字。

  2、利用边读边想的办法感悟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捞铁牛时做了哪几项准备工作,铁牛是怎样一步一步捞上来的,并学*复述课文。

  3、了解怀丙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弄清怀丙在捞铁牛时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铁牛能捞上来的原理。

  教学准备生字卡小黑板

  教学过程自主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劳动人民勤劳聪明,比如我们曾经学过的《称象》,讲的就是人们用智慧称出大象的重量。今天,我们将学*一个宋朝的历史故事《捞铁牛》,学*一下怀丙是怎么把铁牛捞上来的。

  二、个性阅读,初步感知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读文时画出生字。

  三、自主学*

  运用工具书及预*的内容,指导学生自学生字词。

  四、指导读文

  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把文章读通顺,读准字音。

  五、巩固生字词

  巩固复*本课生字词。

  六、作业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自然老师曾经与大家共同探讨了有关浮力的知识,哪位同学能回忆一下什么是浮力?

  二、朗读课文,概括大意

  请学生自由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分析课文,理解内容

  1、个别读第一、二自然段,并提出问题: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小组讨论:为了让水把铁牛送回来,怀丙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准备工作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第一步:潜水摸牛。第二步:船装泥沙。第三步:并船搭架。第四步:粗绳拴牛。

  填表:首先要(),然后(),再(),又()。

  3、指名读第四、五、六自然段,说一说怀丙是用什么办法把铁牛拉上来的?引导学生把浮力知识与本文有机结合。

  4、齐读第七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重点介绍了什么?(怀丙是一位和尚,是宋朝出色的工程学家。)

  5、让学生举例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到了浮力的知识。

  四、教师总结,指导读文

  第三课时

  一、复*生字

  二、练*朗读课文

  三、完成书后*题

  1、鼓励学生查字典做多音字的组词。

  2、指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内容。

  3、根据第三自然段的内容填空。

  四、作业

  板书:老铁牛

  首先要(),然后(),再(),又()。


《捞铁牛》教案菁选(扩展6)

——四年级教案捞铁牛优选【5】篇

  四年级教案捞铁牛 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怀丙和尚为捞铁牛做的几项准备工作;

  2.了解怀丙和尚把铁牛捞上岸的经过;

  3.认识浮力,教育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4.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本质。

  二、教学重点:

  怀丙和尚捞铁牛时做的四项准备工作和把铁牛捞上岸的经过。

  三、教学难点:

  对浮力的认识及利用

  四、教学对策:

  借助多媒体显示,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形象,

  变无声为有声来解决难点。

  五、教学方法:

  1.借助多媒体建立供对比模型,通过对比,启发学生思维,达到实质性认识水的浮力的目的.。

  2.借助多媒体显示,以便教师根据课文文字叙述更好地讲解学生形象地感知捞铁牛前的四项准备工作及捞铁牛的经过。

  3.利用多媒体强大的综合功能、教学时效。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怀丙和尚为什么说:“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2、怀丙和尚是怎样叫“水”把铁牛送回来的呢?

  二)学*第3自然段:

  1.整件感知

  1)放录音朗读课文,同时演示多媒体(四项准备工作动画

  片)学生一边听,一边看画面,初步了解怀丙和尚在

  捞铁牛前做了哪几项准备工作。

  2)检查提问:这段主要写什么?(捞铁牛前做的准备工作)

  2.精读课文

  1)出示第三段课文。(多媒体)

  阅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数数这段有几句?

  (2)划出每句重点词,想想每句说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随着学生的回答,演示多媒体

  (1)讲读第一句

  ①出示第一句话,并给“潜、摸”作上重点记号(多媒

  体出示)

  ②多媒体演示“潜水摸牛”动画过程。

  ③小结、归纳,多媒体出示“潜水摸牛”字样。

  (2)对于第2、3、4句的教学方法同上,其中“装满”、“结实”、“很粗”、“紧紧”这些词作注重记号,先后打出“备船装沙”、“并船搭架”、“牛架相栓”多媒体演示字样。

  (3)出示练*:按照准备工作的先后顺序,用直线连起

  来。

  第一步 备船装沙

  第二步 潜水摸牛

  第三步 牛架相栓

  第四步 并船搭架

  (4)齐读课文

  三)学*四、五自然段

  (一)整体感知

  1.默读、思考: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3.演示打捞铁牛动画片。

  (二)精读课文

  1.出示第4、5段课文(多媒体出示)

  要求: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分小组议一议。

  2、检查自学情况(分小组汇报)

  3、师进一步 (1)为什么船会上浮?(演示动画片)提醒学生注意船身变化。

  (2)为什么绳子越绷越紧?(演示动画片)提醒学生注意绳索、铁牛。

  (3)为什么能把铁牛拔起?这与前面的准备工作有没有关系?

  (4)为什么不把铁牛“载”上岸,而要“拖”上岸?(演示动画片)

  (5)从拔铁牛到拖铁牛,这都是靠什么呢?(水的浮力)

  4、演示(多媒体出示)

  (1)准备工作做好了,和尚先让水手们 ,接着 ,最后 (分别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出捞牛的三个步骤)。

  (2)船越( ),装的沙就越( ),船的重量就越( ),船身就下沉的越( ),离铁牛的距离也就越( );铲去黄沙,船身渐渐上( ),离铁牛的距离越来越( ),所以绳子越绷越( ),因此,铁牛被( )出了淤泥;最后又将铁牛顺水拖回,这些都是利用了水的( )( )。怀丙和尚不愧是( )( )( )工程家。

  5、出示板书(多媒体出示)

  6、师小结:

  (1)读完了课文,我们知道:怀丙和尚说的“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的意思,原来就是利用水的浮力把它们送回来。

  (2)我们该怎样读怀丙和尚说的话呢?(胸有成竹,信心百倍)

  (3)能举例说说人们怎样利用水的浮力吗?

  (4)今天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打捞铁牛呢?

  四年级教案捞铁牛 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怀丙和尚为捞铁牛做的几项准备工作;

  2.了解怀丙和尚把铁牛捞上岸的经过;

  3.认识浮力,教育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4.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本质。

  二、教学重点:

  怀丙和尚捞铁牛时做的四项准备工作和把铁牛捞上岸的经过。

  三、教学难点:

  对浮力的认识及利用

  四、教学对策:

  借助多媒体显示,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形象,

  变无声为有声来解决难点。

  五、教学方法:

  1.借助多媒体建立供对比模型,通过对比,启发学生思维,达到实质性认识水的浮力的目的。

  2.借助多媒体显示,以便教师根据课文文字叙述更好地讲解学生形象地感知捞铁牛前的四项准备工作及捞铁牛的经过。

  3.利用多媒体强大的综合功能、教学时效。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怀丙和尚为什么说:“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2、怀丙和尚是怎样叫“水”把铁牛送回来的呢?

  二)学*第3自然段:

  1.整件感知

  1)放录音朗读课文,同时演示多媒体(四项准备工作动画

  片)学生一边听,一边看画面,初步了解怀丙和尚在

  捞铁牛前做了哪几项准备工作。

  2)检查提问:这段主要写什么?(捞铁牛前做的准备工作)

  2.精读课文

  1)出示第三段课文。(多媒体)

  阅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数数这段有几句?

  (2)划出每句重点词,想想每句说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随着学生的回答,演示多媒体

  (1)讲读第一句

  ①出示第一句话,并给“潜、摸”作上重点记号(多媒

  体出示)

  ②多媒体演示“潜水摸牛”动画过程。

  ③小结、归纳,多媒体出示“潜水摸牛”字样。

  (2)对于第2、3、4句的教学方法同上,其中“装满”、“结实”、“很粗”、“紧紧”这些词作注重记号,先后打出“备船装沙”、“并船搭架”、“牛架相栓”多媒体演示字样。

  (3)出示练*:按照准备工作的先后顺序,用直线连起

  来。

  第一步 备船装沙

  第二步 潜水摸牛

  第三步 牛架相栓

  第四步 并船搭架

  (4)齐读课文

  三)学*四、五自然段

  (一)整体感知

  1.默读、思考: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3.演示打捞铁牛动画片。

  (二)精读课文

  1.出示第4、5段课文(多媒体出示)

  要求: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分小组议一议。

  2、检查自学情况(分小组汇报)

  3、师进一步 (1)为什么船会上浮?(演示动画片)提醒学生注意船身变化。

  (2)为什么绳子越绷越紧?(演示动画片)提醒学生注意绳索、铁牛。

  (3)为什么能把铁牛拔起?这与前面的准备工作有没有关系?

  (4)为什么不把铁牛“载”上岸,而要“拖”上岸?(演示动画片)

  (5)从拔铁牛到拖铁牛,这都是靠什么呢?(水的浮力)

  4、演示(多媒体出示)

  (1)准备工作做好了,和尚先让水手们 ,接着 ,最后 (分别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出捞牛的三个步骤)。

  (2)船越( ),装的沙就越( ),船的重量就越( ),船身就下沉的越( ),离铁牛的距离也就越( );铲去黄沙,船身渐渐上( ),离铁牛的距离越来越( ),所以绳子越绷越( ),因此,铁牛被( )出了淤泥;最后又将铁牛顺水拖回,这些都是利用了水的( )( )。怀丙和尚不愧是( )( )( )工程家。

  5、出示板书(多媒体出示)

  6、师小结:

  (1)读完了课文,我们知道:怀丙和尚说的“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的意思,原来就是利用水的浮力把它们送回来。

  (2)我们该怎样读怀丙和尚说的话呢?(胸有成竹,信心百倍)

  (3)能举例说说人们怎样利用水的浮力吗?

  (4)今天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打捞铁牛呢?

  四年级教案捞铁牛 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纸张的发展变化;

  2.使学生明白各种纸张的功能特点

  3、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的.能力;

  4、训练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将来有更多的创造,为人类造福。

  教学重点、难点:

  1、明白课文中各种纸张的功能特点。

  2、大胆想象,自己设计一种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二、自学自悟,理解课文:

  1、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x号,什么意思?你想怎样学呢?

  3、那么这篇课文的阅读提示向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呢?打开书,一人读,其他同学找到四个问题。

  4、初读课文,解决第一个问题。

  5、再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学*,解决第二个问题。

  6、学生汇报。

  注:侧重点不同。

  齐读课题。

  阅读课文。我想按照阅读提示去学……

  1、给纸奶奶过生日的有哪几个儿孙?

  2、他们有什么本领?

  3、纸有哪些发展变化?

  4、你还想发明什么样的纸?

  学生自学。

  学生喜欢说哪个问题,就说哪个。

  四年级教案捞铁牛 4

  设计理念:

  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辅以多媒体课件(或挂图)演示,和小组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引导学生结合实践,在读中有所感悟。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教育学生爱科学、用科学,

  2.练*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1.了解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打扰铁牛的经过。

  2.练*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1.演示所需的材料:玻璃缸、装有石子的圆口瓶、木尺、棉线、铁块。

  2.覆盖式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质疑激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捞铁牛》。齐读课题。你们读了课题,有什么问题?(为什么要捞铁牛?捞铁牛有什么困难?怎样捞铁牛?铁牛捞起来了吗?)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2.每个自然段请一位同学读。读中,教师相机指导读准“宋、拴、尚、绳、绷”的字音。强调“拴、潜、陷、铲”是前鼻音,“潜”读去声。“宋、尚、绳、绷”是后鼻音。和尚的“尚”读轻声。

  3.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1)从课题上看重点应该写什么?

  (2)默读,找出描写捞铁牛的经过部分。(课文的第三至第六自然段)

  (3)可见课文可分为几部分?(三部分)

  (4)如果捞铁牛的经过部分再分为“准备工作”和“捞出一只只铁牛”的两部分的话,课文可分为几部分?(四部分)接下来我们就按照这四部分来进一步学*课文。

  三、深入深究,读懂课文第一部分。

  1.读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话说为什么要捞铁牛?(因为八只铁牛是拴住浮桥用的,河水冲断浮桥,铁牛也就被冲走,陷进淤泥。要修浮桥,必须要捞起铁牛。)

  2.比较句子:河水冲断浮桥,铁牛也就被冲走,陷进淤泥。

  河水冲断浮桥,铁牛都就被冲走,陷进淤泥。

  “也”换成“都”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单就一句话说,“也”或“都”都可以,意思也明白。但就联系课文和故事来说,两个字的作用是不同的。“也”与上文呼应表示同样。如果不用“也”而用“都”,这句话就只是讲铁牛是被冲走这一件事。

  3.铁牛有多笨重呢?据记载,黄河大铁牛最轻的有26.1吨,最重的达45.1吨。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有没有打捞工具?(没有)有没有科学简易的打捞方式?(没有)可见,要打捞这八只大铁牛是多么的不容易!

  4.指导读句子:“人们议论纷纷。”理解“议论纷纷”

  5.指导读句子:“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怀丙站出来说话了,你们从他的话里听出了什么?

  ——他当时胸有成竹,所以才主动要求打捞铁牛的。

  ——他是一个虚心的人,明明胸有成竹,却还说“试一试”。

  6.比较句子: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要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还”换成“要”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还”常常用于讲同样的情况,有表示现象继续的作用。怀丙的这句话前后讲的都是水,铁牛被冲走的是水,把铁牛送回来 的是水。用“还”很自然。如果用“要”,就不一定有这种继续的意思。

  7.再读第一部分。学生评议。

  四、学*第二部分:捞铁牛的准备工作。

  1.同学们通过自读,已经知道了人们为什么要捞铁牛。现在我们来解决同学们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怎样捞铁牛?我们先来看看怀丙和尚为捞铁牛做了哪几项准备。请大家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并用笔画出表示捞铁牛顺序的词语。(先……然后……再……又……)

  2.学生自由朗读,圈画重点。

  3.师生交流,概括出要点:(1)摸清铁牛沉没的位置;(2)准备两只大船,船里装满泥沙;(3)两船拴紧,跨船搭架;(4)铁牛和木架两端,用绳子相连。

  4.用覆盖式投影再现这次的准备工作,再请学生按顺序简要复述准备工作。(用上“先……然后……再……又……)师生评议。

  5.读懂了这一部分,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怀丙和尚为捞铁牛做了充分的准备。)

  小结:认真读书,读懂内容,然后用比较简练的语言进行概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掌握的一种读书方法。

  五、学*第三部分。

  这一部分请同学们自己学,要求认真读书,思考:(出示投影题)

  1、怀丙和尚用什么力量捞起铁牛?

  2、想想带点的词语之间是什么关系,能不能用什么关联词把它们连起来?

  3、学生自由学*、讨论。教师巡视。

  4、师生交流。

  (1)怀丙和尚用什么力量捞起铁牛?(水的浮力)读出关键语句:“船靠着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拔。”

  看有关“水的浮力”的演示:在玻璃缸中装入大半缸水,缸内盛一装有石子的圆口瓶,缸口上架一木尺,木尺的两端系上棉线,线下吊一铁块,沉入缸底。教师将圆口瓶内石块儿逐一取出,让学生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缸底的铁块为什么会往上生?)通过观察交流,得出结论:利用了水的浮力。

  (2)交流:带点词语之间的关系。

  ①学生读这段话。

  ②带点词语:“泥沙减少……船身向上浮……绳子越绷越紧……把铁牛向上拔”,这些词语之间可以用上关联词:因为……所以……。(因为泥沙减少,所以船身向上浮;因为船身向上浮,所以绳子越绷越紧;因为绳子越绷越紧,所以铁牛被向上拔。)

  3.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强调:带点词语表现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些词语要朗读的特别分明。两个“慢慢地”、“越绷越紧”这几个词语也要读出味道来。学生读后评议。

  4.读第五自然段。

  (3)学生读。

  (4)引导质疑:铁牛为什么不放在船上拉回来?(铁牛太沉了,没办法拉上船;即使拉上船也因为太沉,不容易划到岸边: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放在水里拉回来,可以省力气。)

  (5)多么聪明的和尚呀!把第四、五两自然段读一读。

  5.读第六自然段。

  (1)学生读。

  (2)谁能以这一自然段为基础,结合前两个自然段的内容概括一下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八只笨重的铁牛从淤泥里拖了回来。)

  小结:同学们通过一段一段地读课文,读懂了内容,要概括出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这是一种很好的学*方法。

  六、学*课文第四部分。

  1.学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师生交流: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七、回顾全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1.这篇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每部分讲了什么?(可以分成四个部分:(1)铁牛陷进了淤泥,怀丙和尚说他有办法捞。(2)怀丙和尚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3)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八只铁牛捞了上来。(4)怀丙和尚是个出色的工程家。)

  2.把每部分内容连起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桌练*说,全班交流。(拴浮桥用的铁牛陷进淤泥,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八只铁牛捞了上来,他不愧是个出色的工程家。)

  八、延伸课外。

  1.怀丙和尚是个出色的工程家,他打捞铁牛的办法确实好,不过,他捞一只铁牛需要两船泥沙,捞八只铁牛就得16船泥沙,以现代的环保观点看,有没有什么问题?(泥沙铲到黄河里去会阻塞航道,还会污染河水。)你们想想,有没有什么办法既能捞出铁牛,又注意了环保?

  2.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创新。(实际上只要用四只船就可以解决问题。先把两只装满泥沙的大船划到铁牛沉没的地方,搭好架子,拴住铁牛,然后让另外的两只空船分别靠在前面两边,让水手们把泥沙铲到空船里,再将铁牛拖到岸边。接着,用装满泥沙的两只船去拴第二只铁牛,等前面两只船把铁牛运回来后,在分别靠在这两只船边上,再把泥沙铲到那两只船上。用这样的方法来回七次就能把八只铁牛全部打捞上来,而不用向黄河里铲泥沙。)

  3.要是现在打捞水底沉物的话,有没有其他办法?结合学生查阅的资料,交流各自了解到的知识。或者由教师适当地介绍,现代有哪几种打捞方式。(浮筒打捞、浮吊打捞、混合打捞和解体打捞)

  九、板书

  捞铁牛

  怀丙聪明了不起 谦虚

  潜水找牛

  准备工作 装沙上船

  拴船搭架

  拴牛连驾科学成就

  铲沙下船浮力人民的智慧

  打捞工作拖牛靠岸

  拖牛上岸

  十、布置作业

  选做:你还有什么其他的好办法能把铁牛捞上来呢?(可以和同学讨论合作完成)

  四年级教案捞铁牛 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两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登山、灿烂、宽敞、贵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3.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4.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责任感。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生字,理解词义。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谁参观过人民大会堂?它座落在什么地方?介绍有关大会堂的资料。见“扩展资料”。

  2.老师范读课文,听后简单谈谈你的感受。

  二、自读课文,学*生字、词。

  1.自读课文,标画出文中生字、词及自然段序号。

  2.学生通过查字典自学生字、词(用填表法完成自学)。

  生字

  读音

  音序

  部首

  剩几画

  组词

  阶

  jiē

  J

  阝

  4

  台阶

  三、检查自学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读音。

  “登、厅、党”是后鼻韵母;

  “灿、烂、宾”是前鼻韵母;

  “敞、饰”是翘舌音。

  2.分析字形结构,注意书写规范。

  “登”上下结构,左上角是“ ”,不要写成“ ”;右上角是“ ”,不要写成“ ”。

  “厅”半包围结构,外围是个“厂”,不要把第一笔写成撇。

  “*”半包围结构,里下方是“巾”,不要写成“又”。

  “敞”左右结构,左边是上下结构,上边是个变形的“ ”字,不要写成“ ” 。

  “内”独体字,注意里边是“丶”,不要写成捺。

  3.难以确定的部首。

  “登”应查“豆”部。

  “内”应查“|”部。

  “党”应查“小”部。

  4.区别多音字的用法,可采用组词的方式,作巩固练*。

  5.区别形*字,可采用组词方式,作巩固练*。

  *( ) 党( ) 敞( ) 内( )

  度( ) 赏( ) 敝( ) 肉( )

  芒( ) 座( ) 描( ) 具( )

  茫( ) 坐( ) 瞄( ) 且( )

  四、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庄严:庄重而严肃。

  **:代表国家的标志。我国的.**,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红底;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宽敞:宽阔、宽大。

  繁星:许许多多的星星。本文比喻电灯很多。

  摆设:把物品(多指艺术品)按审美观点安放。

  晶光闪耀:十分明亮的光芒一闪一闪地耀眼。本文指中央大厅大理石的地板十分明亮。

  眼花缭乱:看到的东西又多又好看,眼睛都看花了。

  情不自禁: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五、自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六、作业:

  生字、词、读书。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课文的学*,让学生学*“按参观的顺序写”这种写作方法。

  2.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责任感。

  教学重点:

  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什么特色以及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

  学*作者按参观顺序把看到,听到的内容写清楚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齐读课题,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本文是一篇参观记;题目交代了干什么,也就是本文以内容命题的。)

  二、学*课文

  1.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读了这篇文章,人民大会堂给你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

  板书:雄伟壮丽


《捞铁牛》教案菁选(扩展7)

——铁牛优秀作文通用五篇

  铁牛优秀作文 1

  苍蝇每次被牛尾巴赶得东躲**,七零八落,但是牛费尽脑汁,筋疲力尽,所以苍蝇首领就派使者去和牛做好朋友。

  苍蝇使者来到牛的地方,对牛说:“牛大哥,你的尾巴把我们害的好苦啊!我们首领希望你割掉尾巴,如果你割掉尾巴,就会让你当军长。”苍蝇做出可怜的样子,牛见它如此可怜,就点点头和苍蝇签了“和*协议书”并把尾巴割下来,交给苍蝇使者。

  苍蝇首领看过后,带兵进攻牛,正在这时牛拿出“和*协议书”,说:“看,这是你们给我的‘和*保证’,苍蝇们听了哈哈大笑,其中一位一边笑一边对牛说:“这东西又不是金银财宝,一文不值。”苍蝇抢过来把他撕了,牛后悔极了。

  牛快死时断断续续地说道:“象……这样……害人的……东西,我们……不该……可怜它,而且……世界上……根本……没有……后悔药!”不久,一头牛变成了白骨。

  铁牛优秀作文 2

  中国有不计其数的风景名胜,历史悠久的永济蒲州铁牛就是其中之一,在这个暑假,我们全家去参观了蒲州铁牛。

  刚进铁牛园的时候,我被眼前的景物惊呆了:几头高大的铁牛在茫茫人海中若隐若现,有几个小孩高兴的坐在牛背上,头上戴着十分精致又香飘十里的花环,玩得十分尽兴。

  我来到了一头铁牛的身边,摸着铁牛的鼻子,仿佛感到它呼吸急促的声音,只见它睁着有神的大眼睛,一副庄严又全神贯注的样子,好似朝我奔过来,吓得我急忙跑开。这时只见一头整装待发、威严凶猛的铁牛,摆出出征的气势,令人望而生畏,可是没想到,这头让人一看就毛骨悚然的牛将军有着传奇的故事,听了他舍己为人、献出自己生命的事迹后,让许多游客发出啧啧称赞声。

  不知过了多久,一轮明月高悬在铁牛的牛角上,地上是水银泻一般的月光,如同仙境,我国的风景名胜都蕴含着感人肺腑,沁人心脾的传奇故事,它感染着我们每一位人,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铁牛优秀作文 3

  对于生于、长于农村的我来说,跟牛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牛是一种哺乳动物,体型粗壮,角中空,由头骨向两侧呈大弧度伸出,给人一种雄壮的感觉。它的力气很大,能耕田、拉车,给农村的人带来了许多的便利。但人们似乎不知道如何感恩,我不懂是我矫情了,还是牛的必然命运就是这样。

  牛在农耕时节是最累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用到它,开垦田地,为后续的播种做好准备。

  小时候,我总喜欢在农耕时节在田埂里到处跑。看着离开闭塞牛棚的牛儿们背挎着沉重的犁,在农民们的鞭子下艰难前进着。牛会痛吧!很不理解它明明已经很辛苦了,大人们为什么还要打它。

  长大后,去城里念书,除了节假日便很少回家。在田埂奔跑看牛儿似乎成为了过去。每次回家看着公路边的房屋,我的眼里仿佛看到了那一只只在田间艰难迈步的牛儿……

  最*几年回家,田里或牛栏里已经看不到那么多牛儿了。一半是因为农村的机械化程度提高了,另一半则是因为生活富足了,大部分人都弃了耕种,耕地变成一幢幢房屋。

  我不知是否该为它结束农耕命运而高兴,还是为它成为娱乐工具或者盘中餐而难过。

  记忆中那憨厚的牛叫声以及那宽厚的背影,似乎离我越来越远了。我只能在电视上看到西班牙斗牛场上被人类逗弄而喘粗气的牛儿,最后因坚持不住而倒在地板上无力地**。还有就是在一家又一家的牛排店里,看到成片煮熟的它。

  牛栏角落里,蜘蛛网遍布,可干草屑还在。栅栏有一面被磨擦得发白,那是之前牛吃了草颈发痒时磨得!

  铁牛优秀作文 4

  姥爷从山上给我带来了一只铁牛,这可不是我们使用的汽车,是一只小昆虫,告诉你们一个事情,可别笑话我啊!我在想铁牛吃什么呢?于是我上网搜铁牛喜欢吃什么?最后我找到了一个结果,铁牛喜欢吃柴油。

  为了确认一下答案,我去问了姥爷,他告诉我:“傻孩子,这个铁牛是汽车,网上搜的时候不知道是昆虫。”于是,我按姥爷的说法去搜昆虫铁牛,果不其然回答是铁牛喜欢吃蜘蛛,蚂蚁等等。我放了一只蚂蚁进去,哇塞!它一口就吃掉了。

  这只小铁牛可真乖真可爱,小铁牛嘴是个大大的夹子。身体都是黑色的,仔细看它的背上还长了一对翅膀,脚底像吸盘一样,可以牢牢的吸住任何东西,头上还长了两个小辫子,正确的说应该是触角,可它那个小触角很长,而且一节一节的,超级漂亮。

  回家我想给铁牛做一个玻璃小房子,然后让它住进去,至于我用玻璃小房子的原因,是为了看到它。然后在小房子上穿一个小洞,再放只活蚂蚁进去,让小铁牛追,追到了就能吃。

  小铁牛过一段时间就可以搬新家了!

  铁牛优秀作文 5

  我去过很多的地方,美丽如画的九寨沟,充满艺术气息的古镇和有趣的动物园……但相比起来,我觉得最美的还是我们绵阳的铁牛广场了,今天,就让我来给大家推荐一番吧!

  刚走进灰白色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色彩斑斓的音乐喷泉,只见它有时黄、有时绿、有时红、高低不分,跟着音乐的节奏,喷泉上下起伏,好像调皮的小孩,在那里愉快的跳跃。

  接着,小心地走过滑溜溜的楼梯,看到了巨大的铁牛,这只铁牛像一位绅士一样有品位地坐着,头上的牛角像两把锋利的大刀,两只圆鼓鼓的大眼睛像两颗大冰球,炯炯有神。

  正当我沉醉在这美景时,突然感觉身后有一阵光亮,我急忙转过身来,只见远处有一座五颜六色的高塔,像威武的战士,身披五彩霞衣,楼层层层叠起,颜色各异,色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简直美不胜收,妈妈说:‘这就是有名的越王楼!想不想上去看看啊。’我高兴的同意了,我们顺着桥,来到了越王楼楼底,那里有电梯,直达15楼的观景台,站在这里整个绵阳城景色一收眼底,真是美丽极了!对面大厦的霓虹灯和江面连成一片,五光十色,变幻各异,有时是一群和*鸽飞来飞去,有时是桃花瓣翩翩起舞,有时是一群调皮的小猴子在做游戏,真是有趣极了!

  同学们,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也想到这里游览一番吧!还在等什么呢?赶紧收拾行装,来美丽的铁牛广场大开眼界吧。


《捞铁牛》教案菁选(扩展8)

——《捞铁牛》的教案汇总1篇

  《捞铁牛》的教案 1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正确读写“宋朝、议论纷纷、和尚、船舱、沉没、绳子”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3、练*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正确读写“宋朝、议论纷纷、和尚、船舱、沉没、绳子”等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1、今天,我们学*课文《捞铁牛》,板书课题。

  “捞”:东西掉到哪里用“捞”这个词呢?

  2、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提问。(谁捞的`铁牛?为什么捞铁牛?怎么捞的?结果怎样?)

  二、自学生字新词

  1、音形难点:潜、陷、尚、论(多音字)

  2、组词语

  宋( ) 拴( ) 陷( ) 论( )

  送( ) 栓( ) 滔( ) 轮( )

  绳( ) 绑( ) 铲( ) 拖( )

  蝇( ) 梆( ) 产( ) 施( )

  3、理解词义

  宋朝:朝代名。由赵匡胤建立。

  河中府:地方的名字。因这个地方位于黄河中游而得名。

  淤泥:河流、湖泊、池塘等沉积的泥沙。

  浮桥:在并排的船上铺上木板造成的桥。本课浮桥的不同点是两头各拴在四只大铁牛上。

  议论纷纷:许多人在议论,各说各的看法。议论,对人和事物发表看法。纷纷,言论多而杂乱。

  熟悉:知道得清楚。

  水性:水的性能,也指游泳的本领。本课指了解这段河的深浅和水流速度,并且游泳本领又很高。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