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古诗 (菁华5篇)

首页 / 古诗 / | 古诗

冬至的古诗1

  关于冬至的经典古诗:《念奴娇·冬至夜作》

  念奴娇(冬至夜作)

  朝代:宋代

  作者:仲并

  原文:

  灰飞山解竹。庆群阴消尽,新阳来复。云物呈祥连瑞霭,烟气纷纷馥馥。紫陌香衢,朱檐影里,罗绮花成簇。岭梅惊暖,数枝争绽寒玉。

  有人袅袅盈盈,今朝特地,为我新妆束。娇倚银床添绣线,长喜修眉舒绿。不道多情,锦屏罗幌,难得欢生足。谁知今夜,玉壶银漏催促。

  作者介绍

  仲并

  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弥性,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幼好学强记,其母尝屏其所观书,几上仅余台历一册,明旦默记,纤悉不误。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调*江府学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张浚荐召至阙,为秦桧所阻,出通判镇江府。十六年,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自是闲退二十年。

冬至的古诗2

  辛酉冬至

  (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冬至的古诗3

  【冬至感怀 宋 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冬至 宋 朱淑真】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宋 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冬至日天庆观朝拜,云日晴丽,遥想郊禋庆成 宋 范成大】

  淅淅霜风不满旗,紫烟黄气捧朝曦。

  五更贯索埋光後,万里钩陈放仗时。

  留滞周南无旧事,布宣汉德有新诗。

  丰年四海皆温饱,愿把欢心寿玉巵。

  【至日早雪时郊祀毕壬寅之一 宋 晁说之】

  客中至日百怀忘,欣喜遥瞻上帝乡。

  雪覆紫坛天意得,风生绛节颂声长。

  旧游鵷鹭浑如梦,寂对山河忽若狂。

  罪籍半除犹望赦,渔阳遗种被恩光。

  【满江红·冬至 宋 范成大】

  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

  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

  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

  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

  昼永,使眠熟。

  门外事,何时足。

  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

  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

  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冬至日 宋 苏辙】

  阴阳升降自相催,齿发谁教老不回。

  犹有髻珠常照物,坐看心火冷成灰。

  酥煎陇坂经年在,柑摘吴江半月来。

  官冷无因得官酒,老妻微笑泼新醅。

  【奉和圣制冬至 宋 晏殊】

  吉序冠三正,民时顺盛成。

  岁穰千亩实,气爽六符*。

  肆乐遵年律,迎长蔼颂声。

  云浓燕雁度,雪霁楚兰荣。

  异域梯航集,诸侯篚贡盈。

  尧仁敷万有,同此一阳生。

冬至的古诗4

  1、冬至四十六,三阳生此辰。——苏颂《皇太后合春帖子六首·冬至四十六》

  2、梅花满树,又是一年冬至。正相思,恰有江南使。——程钜夫《感皇恩·次韵姚牧庵题岁寒亭·此首下原附牧庵》

  3、冬至一阳初动,鼎炉光满帘帏。——张抡《西江月·冬至一阳初动》

  4、虎宿方冬至,鸡人积夜筹。相逢一尊酒,共结两乡愁。——张登《冬至夜郡斋宴别前华阴卢主簿》

  5、风雨凄凄客思凉,况逢冬至在殊方。——刘大夏《南宁遇冬至雨中有感呈同事二王公》

  6、独怜节序逢冬至,不得安栖学闭关。——刘基《冬至日泊舟戈溪》

  7、冬至之日无酒钱,醒笑先生高阁眠。——沈周《至日闲居自述》

  8、冬至炼朱砂,夏至炼水银。——白玉蟾《赠潘高士二首·冬至炼朱砂》

  9、海角沙场过冬至,未如今日最伤情。——晁说之《冬至日涂中》

  10、仲冬冬至后,春从九地回。——张嵲《仲冬冬至后》

  11、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苏轼《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12、冬至初交夜正长,短篷岑寂此何乡。——潘希曾《至后一日枕上作》

  13、小春才过,冬至相催。光阴驹过隙,须鬓雪成堆。——释绍昙《偈颂一百零四首·小春才过》

  14、闭户了冬至,日长添数珠。——陈与义《冬至二首·少年多意气》

冬至的古诗5

  1、冬至甲子夜,一叶开尧蓂。——章粲《絜矩书院示学子》

  2、授时历进当冬至,太史舁官*御前。——张昱《辇下曲一百二首,有序·其十二》

  3、去冬冬至。刚雪霁梅花,山楼残醉。——毛奇龄《桂枝香·姜桐音芳树斋留别》

  4、去岁冬至日,拜我立我旁。——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

  5、冬至宵难短,孤眠恨自长。——龙辅《冬至》

  6、冬至寒食一百五,中有一转*实语。——释普宁《偈颂四十一首·冬至寒食一百五》

  7、光阴老尽世间人,冬至寒食一百五。——释文礼《偈二首·黄钟才起时》

  8、冬至阳春节气新,孤舟万里泪盈巾。——孟洋《冬至述怀》

  9、异乡冬至又今朝,回首家山入梦遥。——殷尧藩《冬至酬刘使君》

  10、浊酒醒来闻吉语,晴过冬至兆丰穰。——仇远《重阳见菊占冬晴上熟》

  11、春来冰未泮,冬至雪初晴。——杨凝《雪晴》

  12、水国过冬至,风光春已生。——张耒《冬至后三日三首·水国过冬至》

  13、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朱淑真《冬至(朱淑真)》

  14、去年至日犹从俗,今年至日曾无肉。——王洋《*冬至祭肉未给因叙其事》


冬至的古诗 (菁华5篇)扩展阅读


冬至的古诗 (菁华5篇)(扩展1)

——关于冬至的古诗 (菁华5篇)

关于冬至的古诗1

  《丙子冬至夜酒醒》

  宋代:李覯

  尽道一阳初复时,不期风雨更凄凄。

  凌晨出去逢人饮,沉醉归来满马泥。

  多恨恐成干斗气,欲言那得上天梯。

  灯青火冷睡半醒,残叶打窗乌夜啼。

关于冬至的古诗2

  《己未冬至分宜道阻雨今岁冬至新喻道中亦雨》

  宋代:彭汝砺

  去年冬至入分宜,雨雪思亲泪亦垂。

  今日载驰新喻道,大都浑似去年时。

关于冬至的古诗3

  【冬至 宋 朱淑真】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关于冬至的古诗4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宋 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关于冬至的古诗5

  【至日早雪时郊祀毕壬寅之一 宋 晁说之】

  客中至日百怀忘,欣喜遥瞻上帝乡。

  雪覆紫坛天意得,风生绛节颂声长。

  旧游鵷鹭浑如梦,寂对山河忽若狂。

  罪籍半除犹望赦,渔阳遗种被恩光。


冬至的古诗 (菁华5篇)(扩展2)

——冬至的古诗词 (菁华3篇)

冬至的古诗词1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辛酉冬至

  (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冬至诗词(五):冬至感怀

  11月18日下午,浙江省副*郑继伟在省副秘书长马林云、省教育厅副厅长鲍学军、省卫生*副主任张*等陪同下,来我校调研指导。全体校领导和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工作汇报会。汇报会由校党委*钟振华主持。

  郑继伟副*在听取校长赵峰关于学校基本情况、取得的办学成效、今后的发展思路以及*期主要工作等方面情况的汇报后,肯定了我校*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他说,学校能够顺利通过全国高评委专家的票决、即将升本成功,非常不容易。这是学校的一件大喜事,值得高兴和庆贺。郑副*指出,学校提出的为基层和健康服务业培养适用性人才的办学定位非常好,关键是要坚持下去,真正落到实处;要根据基层的需要,把握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真正为基层培养一批合格的医学人才。郑副*强调,从专科发展到本科是一个大的转变,要思考如何继承与发展的问题,如何在体制机制改革上下功夫,特别是在附属医院建设上,如何建立紧密的合作机制,需要学校和医院好好地努力探索。郑副*希望学校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发展,一点一滴地积累内涵,走出适合自身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

  调研期间,郑继伟副*还参观了我校校史展厅,实地考察了临床、护理、医学影像等实训基地。

冬至的古诗词2

  1、减字木兰花(冬至)

  宋代:阮阅

  晓云舒瑞。寒影初回长日至。

  罗袜新成。更有何人继后尘。

  绮窗寒浅。尽道朝来添一线。

  秉烛须游。已减铜壶昨夜筹。

  2、《庚午冬至夜》

  宋代:郑刚中

  旋寻村酒不须浓,饮少愁多酒易供。

  灯下一身家万里,今年恰好是三冬。

  3、《冬至后雪夜》

  宋代:朱翌

  腊前梅蕊未斜横,至后醅香试满觥。

  过眼文书开数叶,打窗风雨又三更。

  闭门高卧直差易,拥鼻微吟何似生。

  稍取湿薪供热弄,住山如此不多争。

  4、《丙子冬至夜酒醒》

  宋代:李覯

  尽道一阳初复时,不期风雨更凄凄。

  凌晨出去逢人饮,沉醉归来满马泥。

  多恨恐成干斗气,欲言那得上天梯。

  灯青火冷睡半醒,残叶打窗乌夜啼。

  5、《己未冬至分宜道阻雨今岁冬至新喻道中亦雨》

  宋代:彭汝砺

  去年冬至入分宜,雨雪思亲泪亦垂。

  今日载驰新喻道,大都浑似去年时。

  6、《冬至夜旅怀》

  宋代:杨齐

  乱霜如叶扑窗寒,愁到心如欲断弦。

  凤管阳才一声起,蟾轮月已九分圆。

  拥炉酌冻酒相对,攲枕背残灯未眠。

  乞得晓钟西拜望,露中香为祝亲燃。

  7、《冬至汴下早行有感一首》

  宋代:刘一止

  刺促惊时节,侵寻念物华。

  半生多客里,今日又天涯。

  晓月看眉妩,飞云乱眼花。

  穷途随物感,不必是思家。

  8、冬至

  宋朝:文天祥

  书云今日事,梦破晓鸣钟。

  家祸三生劫,年愁两度冬。

  江山乏小草,霜雪见孤松。

  春色蒙泉里,烟芜几万重。

  9、冬至日遇京使

  唐朝:杜 牧

  远信初凭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尊前岂解愁家国,辈下惟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10、冬至夜怀湘灵

  唐朝:白居易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冬至的古诗词3

  1、冬至夜寄京师诸弟兼怀崔都水

  唐·韦应物

  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徒令去京国,羁旅当岁寒。

  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已怀时节感,更抱别离酸。

  私燕*云罢,还斋夜方阑。邃幕沉空宇,孤灯照床单。

  应同兹夕念,宁忘故岁欢。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阑干。

  2、冬至宿杨梅馆

  唐·白居易

  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

  3、朔旦冬至摄职南郊,因书即事年代

  唐·权德舆

  大明南至庆天正,朔旦圆丘乐七成。

  文轨尽同尧历象,斋祠忝备汉公卿。

  星辰列位祥光满,金石交音晓奏清。

  更有观台称贺处,黄云捧日瑞升*。

  4、谪官辰州冬至日有怀

  唐·戎昱

  去年长至在长安,策杖曾簪獬豸冠。

  此岁长安逢至日,下阶遥想雪霜寒。

  梦随行伍朝天去,身寄穷荒报国难。

  北望南郊消息断,江头唯有泪阑干。

  5、冬至日

  宋·苏辙

  阴阳升降自相催,齿发谁教老不回。

  犹有髻珠常照物,坐看心火冷成灰。

  酥煎陇坂经年在,柑摘吴江半月来。

  官冷无因得官酒,老妻微笑泼新醅。

  6、奉和圣制冬至

  宋·晏殊

  吉序冠三正,民时顺盛成。

  岁穰千亩实,气爽六符*。

  肆乐遵年律,迎长蔼颂声。

  云浓燕雁度,雪霁楚兰荣。

  异域梯航集,诸侯篚贡盈。

  尧仁敷万有,同此一阳生。

  7、冬至展墓偶成

  宋·杜范

  至日冲寒扫墓墟,凄然一拜一欷嘘。

  蓼莪恨与云无际,常棣愁催雪满裾。

  误落世尘惊日月,谩牵吏鞅废诗书。

  回头更看诸儿侄,门户支撑正要渠。

  8、冬至日天庆观朝拜,云日晴丽,遥想郊庆成

  宋·范成大

  淅淅霜风不满旗,紫烟黄气捧朝曦。

  五更贯索埋光後,万里钩陈放仗时。

  留滞周南无旧事,布宣汉德有新诗。

  丰年四海皆温饱,愿把欢心寿玉巵。

  9、至日早雪时郊祀毕壬寅之一

  宋·晁说之

  客中至日百怀忘,欣喜遥瞻上帝乡。

  雪覆紫坛天意得,风生绛节颂声长。

  旧游鵷鹭浑如梦,寂对山河忽若狂。

  罪籍半除犹望赦,渔阳遗种被恩光。

  10、小岁日对酒吟钱湖州所寄诗

  唐朝:白居易

  独酌无多兴,闲吟有所思。

  一杯新岁酒,两句故人诗。

  杨柳初黄日,髭须半白时。

  蹉跎春气味,彼此老心知。


冬至的古诗 (菁华5篇)(扩展3)

——古诗的作文 (菁华5篇)

古诗的作文1

  夏天不像春天那样万紫千红,也不像秋天那样果实累累,更不像冬天那样寒风刺骨。但是也有她独特的美,夏天在凉快的空调房里,在开满荷花的荷塘里,在清凉的冰棍里,夏天还在一首首古诗里。

  夏天的大树郁郁葱葱,正如秦观在《三月晦日偶题》中写的:“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花开花落,有什么好怨的呢?我看那浓密的夏日绿树也让人很喜欢嘛!夏天的树非常大,像一把绿油油的大伞,树的叶子也非常多,密密麻麻,树上有知了在叫。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叶接天,一望无际的碧绿。荷花映日,呈现出异样的娇红。没错,荷塘里的荷花就是这样的美,荷叶就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荷花的颜色多种多样,有粉的,有淡紫的,还有雪白的。姿态也是多种多样,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了嫩黄的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的.马上就要破裂似的……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远处天上涌来一片片黑云,它们翻滚的像泼洒的墨汁,尚未挡住山,白花花的雨点儿,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

  古诗中的夏天可真美啊!

古诗的作文2

  南风,吹熟了庄稼,吹来了丰收,也吹来了农民的辛苦。

  相传为舜帝所作的《南风歌》大概是最早歌咏南风的诗歌: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史记·乐书》曰:“舜歌《南风》而天下治,《南风》者,生长之音也。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意得万国之欢心,故天下治也。”

  这首诗,借舜帝口吻抒发了先民对“南风”既赞美又祈盼的双重感情。因为,温热而适时的南风,对夏季庄稼的生长成熟,对万民百姓的生活是那样重要,那样不可缺少。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这是就苦夏的日常生活而言。赤日炎炎,暑气如蒸,百姓怎能无怨?而南风一起,暑热的天气多少能使人感觉到一点凉爽,所谓薰风兼细雨,喜至怨忧除。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中“熏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一句,就表达了这种情怀。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清凉的南风可以解民之愠,适时的南风则可以阜民之财,由日常生活转而到收成财物,诗意更进一层。《礼记·乐记》曰:“天地之道,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饥。”可见,“南风”的“阜民之财”比之“解民之愠”更为重要,也更为令人祈盼。司马迁说:“《南风》之诗者,生长之音也。”(《史记·乐书》)王肃也说:“《南风》,育养民之诗也。”概言之,《南风》之歌,即赞颂“南风”煦育万物、播福万民的恩泽之歌。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的《观刈麦》则直叙其事,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两句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下地去的。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呀!舍不得浪费。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

  这首诗对造**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因为白居易时任周至县尉,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诗人想到自己四体不勤却饱食禄米,内心十分惭愧,于是写下此诗。

  南风,在关注民生的诗歌里,承载着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在一些田园诗歌里,表达的大多是诗人自己内心的闲适惬意。

  宋代刘攽 的《初晴》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这首诗描述了新晴之后颇为清静的环境和诗人悠闲的心情,语言通畅易晓而又情趣十足。最后两句诙谐而有创意,诗人把南风想象成一个善于戏谑的老朋友,他偷偷地推开了门,闯了进来,还装**读书的样子,正不停地翻着书。这两句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得本诗自然亲切,生动有趣,也从侧面烘托了诗人闲适惬意的心情。

  明代杨基的《天*山中》:“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绵绵细雨中,楝树开出了淡紫色的花朵,由于沾上了雨珠,显得格外娇艳和滋润。初夏的南风轻轻吹拂,在郁郁葱葱的草木丛里,不时露出一树树金黄色的枇杷。茸茸细雨,微微南风,徐行山中,让人好不惬意舒适!

古诗的作文3

  "诗人的味道在历史的'长空中,我们沉思后,发现空中漂留着一种味道,这是“诗人”的味道。每个诗人都有着自己的味道。

  (一)易安的黄花“索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园破,一盏残酒,酒淡怎敌晚风疾。”的变幻,战乱的离苦,易安虽寻寻觅觅自己的幸福。却在中争渡,争渡,到头来载不动满腔愁苦。于是,易安挥洒愁闷,舍掉了手中易逝的黄花,了变幻的她,留下了她的味道——勇敢、机智。

  (二)汩罗河边的芦苇汩罗边上,披发行吟的逐臣屈原,掩涕叹息,仰天长问。,楚王,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替君分忧。生命的大寂寞郁结于心,奔涌于胸,使诗人纵身大江,投入历史长河,成为端午节最深沉的思念。屈原留下他的味道——旷达,不畏。

  (三)东坡的明月谪居黄州城中,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东坡一生极尽坎坷;爱情的挫折,的偃塞,旋涡的挣扎,满腹的难鸣。于是,东坡将利禄换了“竹杖芒鞋”,他唱“大江东去”,感到人生恰似“飞鸿踏雪泥”的淡泊。留下他的味道——淡泊名利。别在树下徘徊,别在雨中沉思,别在中落泪。向前看,不要回头,只要你勇于面对抬起头来,就会发现,一切的阴霾不过是短暂的雨季。只因空中漂浮着“诗人的味道。”"

古诗的作文4

  今天我一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对妈妈说:“妈咪妈咪,我们今天在学校里学了新的古诗哦!”我最喜欢的一首古诗:望天门山。我还可以背下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我对里面的“碧水东流至此回”这一句诗印象深刻,它的意思是楚江往前走时,楚江撞到青山掉的石头之后,被弄起波浪,又被返回来了。它写的很好,因为他仔细观察,读了这个诗人李白写的这首诗:望天门山,我感受如果大家也去的话,也可以自己写一首诗哦!

古诗的作文5

  期盼已经的日子终于到了,学校古诗大赛在今天正式开启。赛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每天利用学校里的午休时间背,放学回家写完作业背,甚至在上下学的路上都要在车里放一本古诗书。很快,在比赛前,三年级需要背诵的44首古诗我就都能背熟了,我报给老师说我都会背了!我很想参加比赛,为班级争荣誉,其中有一个比赛环节是古诗接龙,第一个人报题目、作者的朝代和名字,第二个人背诵第一句,第三个人接第二句,为了练*速度,我让爸爸妈妈也陪我一起练*,一直到比赛的前一晚我又练*了一遍才安心的去睡觉。

  今天我穿好校服佩戴好红领巾信心满满的去学校,比赛前老师说抽签抽到的同学才能去参加古诗接龙,我在心里一直默默的祈祷能抽到我,可是,老师念一个又一个熟悉的同学的名字,直到最后也没有我,那一刻,我失望极了!

  过了一会儿,参赛的同学们回来了,我好羡慕他们能为班级争光,老师说“我们班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比赛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里,我们收获了什么!”听老师说完我的心情好些了,不那么难过了。

  放学回家后妈妈看出了我的失落,她问我“你知道学校举办古诗大赛的目的是什么吗?”我想了想,“是为了激励我们积累古诗词,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妈妈说:“通过这么多天赛前的准备,44首古诗你都能倒背如流,这就是收获了!无论学校里有没有古诗比赛,无论你能不能参加比赛,以后我们都要每天诵读古诗词,妈妈希望你,在未来的时候,能轻易地用辞藻绚丽的诗词来描述山间河川,用名句来填充自己的随笔,愿你的人生充满诗意!”

  虽然妈妈说了很多深奥的话,但是我也大概能懂其中的含义,虽然我没能参加比赛,但对我来说这真是一次难忘的古诗比赛,更激发了我学*古诗的热情和动力,我会加油的!


冬至的古诗 (菁华5篇)(扩展4)

——夏天的古诗 (菁华5篇)

夏天的古诗1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桥:(有的版本为“头”,小学语文义务教育人教版上为“桥”)

  见:通假字“见”念“现”

  注释

  1黄沙:江西省上饶县黄沙岭乡黄沙村。黄沙道:指的就是从该村的茅店到大屋村的黄沙岭之间约20公里的乡村道路,南宋时是一条直通上饶古城的比较繁华的官道,东到上饶,西通江西省铅(音:盐)山县。

  2“明月”句:苏轼《次韵蒋颖叔》:“明月惊鹊未安枝。”

  3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4鸣蝉:蝉叫声。

  5旧时:往日。

  6社林:土地庙附*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7见:同“现”。

  8忽见:忽现,指小店忽然出现。

  9西江月:词牌名。

  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诗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他的眼前。

  赏析

  单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在这里,读者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作者笔下这一个个画面,流露出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这正是作者忘怀于大自然所得到的快乐。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词,读后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生活美。词的上片写月明风清的夏夜,以蝉鸣、蛙噪这些山村特有的声音,展现了山村乡野特有的情趣。词的下片以轻云小雨,天气时阴时晴和旧游之地的突然出现,表现夜行乡间的乐趣。全诗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诗人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鉴赏

  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阅读这首词,要注意时间和地点。时间是夏天的傍晚,地点是有山有水的农村田野。这首词描写的是人们熟悉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然而诗人却把这形象巧妙的组织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 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常中就显得不*常了。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此时此地,词人与人民同呼吸的欢乐,尽在言表。稻花飘香的“香”,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表达词人心头的甜蜜之感。而说丰年的主体,不是人们常用的鹊声,而是那一片蛙声,这正是词人匠心独到之处,令人称奇。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先出“说”的内容,再补“声”的来源。以蛙声说丰年,是词人的创造。

  以上四句纯然是抒写当时当地的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然而其核心却是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夏夜。因此,与其说这是夏景,还不如说是眼前夏景将给人们带来的幸福。

  不过,词人所描写的夏景并没有就此终止。如果说词的上阕并非寥廓夏景的描绘,那么下阕却显然是以波澜变幻、柳荫路曲取胜了。由于上阕结尾构思和音律出现了显著的停顿,因此下阕开头,词人就树立了一座峭拔挺峻的奇峰,运用对仗手法,以加强稳定的音势。“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在这里,“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轻微的阵雨,这些都是为了与上阕的清幽夜色、恬静气氛和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特别是一个“天外”一个“山前”,本来是遥远而不可捉摸的,可是笔锋一转,小桥一过,乡村林边茅店的影子却意想不到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词人对黄沙道上的路径尽管很熟,可总因为醉心于倾诉丰年在望之乐的一片蛙声中,竟忘却了越过“天外”,迈过“山前”,连早已临*的那个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也都没有察觉。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确实是令人玩味无穷。

  《西江月》原题是《夜行黄沙道中》,记作者深夜在乡村中行路所见到的景物和所感到的情绪。读前半片,须体会到寂静中的热闹。“明月别枝惊鹊”句的“别”字是动词,就是说月亮落了,离别了树枝,把枝上的乌鹊惊动起来。这句话是一种很细致的写实,只有在深夜里见过这种景象的人才懂得这句诗的妙处。乌鹊对光线的感觉是极灵敏的,日蚀时它们就惊动起来,乱飞乱啼,月落时也是这样。这句话实际上就是“月落乌啼”(唐张继《枫桥夜泊》)的意思,但是比“月落乌啼”说得更生动,关键全在“别”字,它暗示鹊和枝对明月有依依不舍的意味。鹊惊时常啼,这里不说啼而啼自见,在字面上也可以避免与“鸣蝉”造成堆砌呆板的结果。“稻花”二句说明季节是在夏天。在全首词中这两句产生的印象最为鲜明深刻,它把农村夏夜里热闹气氛和欢乐心情都写活了。这可以说就是典型环境。这四句里每句都有声音(鹊声、蝉声、人声、蛙声),却也每句都有深更半夜的悄静。这两种风味都反映在夜行人的感觉里,他的心情是很愉快的。下半片的局面有些变动了。天外稀星表示时间已有进展,分明是下半夜,快到天亮了。山前疏雨对夜行人却是一个威胁,这是一个*地波澜,可想见夜行人的焦急。有这一波澜,便把收尾两句衬托得更有力。“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是个倒装句,倒装便把“忽见”的惊喜表现出来。正在愁雨,走过溪头,路转了方向,就忽然见到社林边从前歇过的那所茅店。这时的快乐可以比得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那两句诗所说的。词题原为《夜行黄沙道中》,通首八句中前六句都在写景物,只有最后两句才见出有人在夜行。这两句对全首便起了返照的作用,因此每句都是在写夜行了。先藏锋不露,到最后才一针见血,收尾便有画龙点睛之妙。这种技巧是值得学*的。

  这首词,有一个生动具体的气氛(通常叫做景),表达出一种亲切感受到的情趣(通常简称情)。这种情景交融的整体就是一个艺术的形象。艺术的形象的有力无力,并不在采用的情节多寡,而在那些情节是否有典型性,是否能作为触类旁通的据点,四面伸张,伸入现实生活的最深微的地方。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它就会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了。我们说*的诗词运用语言精练,指的就是这种广博的代表性和丰富的暗示性。

夏天的古诗2

  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古诗翻译:懒得摇动白羽扇来祛暑,裸着身子呆在青翠的树林中。脱下头巾挂在石壁上,任由松树间的凉风吹过头顶。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古诗翻译: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夏日对雨

  唐·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

  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

  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古诗翻译:登上楼台躲避盛夏的热浪,看到尘埃中一片忙碌的.景观,突然响起雷声,就像在怒斥对面的树一样,随着雷声猛下大雨,把街上的人四散赶走。阵雨过后,屋檐上疏落的雨水滴把蛛网弄得沉重重的,地上湿漉漉的,连燕子筑巢所衔的泥也是新鲜干净的。刚吟完诗就有清风吹过,带来荷花的香气满四周。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古诗翻译: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大家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仿佛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诗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他的眼前。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古诗翻译:绿叶茂盛,树荫下显得格外清凉,白昼比其它季节要长,楼台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池水里。微风轻轻吹拂色泽莹澈的水晶珠帘,而满架的蔷薇散发出一股清香,整个庭院弥漫着沁人心脾的香气。

夏天的古诗3

  四时田园杂兴

  作者:范成大(宋)

  zhòu chū yún tián yè jī má

  昼 出 耘 田 夜 绩 麻 ,

  cūn zhuāng ér nǚ gè dāng jiā

  村 庄 儿 女 各 当 家 。

  óng sūn wèi jiě gòng gēng zhī

  童 孙 未 解 供 耕 织 ,

  yě bàng sāng yīn xué zhòng guā

  也 傍 桑 阴 学 种 瓜 。

  【作者背景】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市)人。虽写过不少爱国诗篇,但最著名的还是田园诗,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农村生活和风土人情。

  【注释】

  杂兴:有感而发、随事吟咏的诗。

  耘田:锄草。

  绩麻:即缉麻,把麻搓成线。

  童孙:幼小的孙子。

  未解:不能,不会。

  供:担任,担负。

  傍:靠*。

  【译文】

  白天出去锄草夜里缉麻,农家儿女都能各自持家。小孙子还不会耕田纺织,也靠*桑树阴学*种瓜。

  【名句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宛如农村生活的长幅画卷。本篇是其中的一首,写的是夏日村庄的生活场景:男耕女织,日夜操劳,虽然辛苦,却也其乐陶陶。最精彩的是后两句。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农村孩子的游戏,也多是模仿大人的劳动。一个学字,透出儿童的天真活泼,极富生活情趣。诗中没有出现老人的形象,但称农夫农妇为儿女,称小孩为童孙,分明是老农的口吻,是一位老祖父眼中的农家乐事图。这里有写实的成分,更蕴含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理想。语言通俗浅显,文笔清新轻巧,使人由景见情,给人以极美的'艺术享受。

夏天的古诗4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桥:(有的版本为“头”,小学语文义务教育人教版上为“桥”)

  见:通假字“见”念“现”

  注释

  1黄沙:江西省上饶县黄沙岭乡黄沙村。黄沙道:指的就是从该村的茅店到大屋村的黄沙岭之间约20公里的乡村道路,南宋时是一条直通上饶古城的比较繁华的官道,东到上饶,西通江西省铅(音:盐)山县。

  2“明月”句:苏轼《次韵蒋颖叔》:“明月惊鹊未安枝。”

  3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4鸣蝉:蝉叫声。

  5旧时:往日。

  6社林:土地庙附*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7见:同“现”。

  8忽见:忽现,指小店忽然出现。

  9西江月:词牌名。

  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诗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他的眼前。

  赏析

  单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在这里,读者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作者笔下这一个个画面,流露出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这正是作者忘怀于大自然所得到的快乐。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词,读后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生活美。词的上片写月明风清的夏夜,以蝉鸣、蛙噪这些山村特有的声音,展现了山村乡野特有的情趣。词的下片以轻云小雨,天气时阴时晴和旧游之地的突然出现,表现夜行乡间的乐趣。全诗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诗人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鉴赏

  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阅读这首词,要注意时间和地点。时间是夏天的傍晚,地点是有山有水的农村田野。这首词描写的是人们熟悉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然而诗人却把这形象巧妙的组织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 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常中就显得不*常了。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此时此地,词人与人民同呼吸的欢乐,尽在言表。稻花飘香的“香”,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表达词人心头的甜蜜之感。而说丰年的主体,不是人们常用的鹊声,而是那一片蛙声,这正是词人匠心独到之处,令人称奇。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先出“说”的内容,再补“声”的来源。以蛙声说丰年,是词人的创造。

  以上四句纯然是抒写当时当地的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然而其核心却是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夏夜。因此,与其说这是夏景,还不如说是眼前夏景将给人们带来的幸福。

  不过,词人所描写的夏景并没有就此终止。如果说词的上阕并非寥廓夏景的描绘,那么下阕却显然是以波澜变幻、柳荫路曲取胜了。由于上阕结尾构思和音律出现了显著的停顿,因此下阕开头,词人就树立了一座峭拔挺峻的奇峰,运用对仗手法,以加强稳定的音势。“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在这里,“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轻微的阵雨,这些都是为了与上阕的清幽夜色、恬静气氛和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特别是一个“天外”一个“山前”,本来是遥远而不可捉摸的,可是笔锋一转,小桥一过,乡村林边茅店的影子却意想不到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词人对黄沙道上的路径尽管很熟,可总因为醉心于倾诉丰年在望之乐的一片蛙声中,竟忘却了越过“天外”,迈过“山前”,连早已临*的那个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也都没有察觉。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确实是令人玩味无穷。

  《西江月》原题是《夜行黄沙道中》,记作者深夜在乡村中行路所见到的景物和所感到的情绪。读前半片,须体会到寂静中的热闹。“明月别枝惊鹊”句的“别”字是动词,就是说月亮落了,离别了树枝,把枝上的乌鹊惊动起来。这句话是一种很细致的写实,只有在深夜里见过这种景象的人才懂得这句诗的妙处。乌鹊对光线的感觉是极灵敏的,日蚀时它们就惊动起来,乱飞乱啼,月落时也是这样。这句话实际上就是“月落乌啼”(唐张继《枫桥夜泊》)的意思,但是比“月落乌啼”说得更生动,关键全在“别”字,它暗示鹊和枝对明月有依依不舍的意味。鹊惊时常啼,这里不说啼而啼自见,在字面上也可以避免与“鸣蝉”造成堆砌呆板的结果。“稻花”二句说明季节是在夏天。在全首词中这两句产生的印象最为鲜明深刻,它把农村夏夜里热闹气氛和欢乐心情都写活了。这可以说就是典型环境。这四句里每句都有声音(鹊声、蝉声、人声、蛙声),却也每句都有深更半夜的悄静。这两种风味都反映在夜行人的感觉里,他的心情是很愉快的。下半片的局面有些变动了。天外稀星表示时间已有进展,分明是下半夜,快到天亮了。山前疏雨对夜行人却是一个威胁,这是一个*地波澜,可想见夜行人的焦急。有这一波澜,便把收尾两句衬托得更有力。“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是个倒装句,倒装便把“忽见”的惊喜表现出来。正在愁雨,走过溪头,路转了方向,就忽然见到社林边从前歇过的那所茅店。这时的快乐可以比得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那两句诗所说的。词题原为《夜行黄沙道中》,通首八句中前六句都在写景物,只有最后两句才见出有人在夜行。这两句对全首便起了返照的作用,因此每句都是在写夜行了。先藏锋不露,到最后才一针见血,收尾便有画龙点睛之妙。这种技巧是值得学*的。

  这首词,有一个生动具体的气氛(通常叫做景),表达出一种亲切感受到的情趣(通常简称情)。这种情景交融的整体就是一个艺术的形象。艺术的形象的有力无力,并不在采用的情节多寡,而在那些情节是否有典型性,是否能作为触类旁通的据点,四面伸张,伸入现实生活的最深微的地方。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它就会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了。我们说*的诗词运用语言精练,指的就是这种广博的代表性和丰富的暗示性。

夏天的古诗5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鹧鸪天【宋】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夏夜追凉【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

  初夏睡起【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四时田园杂兴(昼出夜耕夜绩麻)【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曲院风荷【清】陈璨

  六月荷花香满湖,红衣绿扇映清波。木兰舟上如花女,采得莲房爱子多。

  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夏吟【宋】戴石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夏日六言【宋】陆游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初夏绝句【宋】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人。

  幽居初夏【宋】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初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余谁共午瓯茶?

  《水浒传》中的一首施耐庵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仲夏【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孟夏【唐】贾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夏景【明】朱瞻基

  景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

  夏日对雨【唐】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夏意【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闻蝉【唐】耒鹄

  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山亭夏日【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首夏【宋】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过尽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纳凉【宋】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始夏南园思旧里【唐】韦应物

  夏首云物变,雨余草木繁。池荷初帖水,林花已扫园。

  萦丛蝶尚乱,依阁鸟犹喧。对此残芳月,忆在汉陵原。

  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客中初夏【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初夏【宋】朱淑真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渭川田家【唐】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句隹]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晚晴【唐】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乾后,归飞体更轻。

  池上早夏【唐】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香开酒库门。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观刈麦【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绝句【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夏夜叹【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三衢道中【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睛,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夏日书怀寄道友【唐】崔涂

  达即匡邦退即耕,是非何足挠*生。终期道向希夷得,未省心因宠辱惊。

  峰转暂无当户影,雉飞时有隔林声。十年惟悟吟诗句,待得中原欲铸兵。

  首夏【唐】鲍溶

  昨日青春去,晚峰尚含妍。虽留有馀态,脉脉防忧煎。

  幽人惜时节,对此感流年。

  长兴里夏日寄南邻避暑【唐】杜牧

  侯家大道傍,蝉噪树苍苍。开锁洞门远,卷帘官舍凉。

  采莲曲【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钓鱼湾 储光羲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暑旱苦热【宋】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翘飞上山,人困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冬至的古诗 (菁华5篇)(扩展5)

——夏至的古诗 (菁华5篇)

夏至的古诗1

  夏至时节的诗句鉴赏——《夏至避暑北池》作者: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有关夏至的古诗词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夏至时节的诗句鉴赏——《思归时初为校书郎。》唐作者:白居易

  养无晨昏膳,隐无伏腊资。遂求及亲禄,僶俛来京师。

  薄俸未及亲,别家已经时。冬积温*恋,春违采兰期。

  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块然抱愁者,夜长独先知。

  悠悠乡关路,梦去身不随。坐惜时节变,蝉鸣槐花枝。...

  夏至时节的诗句鉴赏——《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白居易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夏至时节的诗句鉴赏——《夏至雨霁与陈履常暮行溪上二首》作者:杨万里

  之一:

  西山已暗隔金钲,犹照东山一抹明。

  片子时间弄山色,乍黄乍紫忽全青。

  之二:

  夕凉恰恰好溪行,暮色催人底急生。

  半路蛙声迎步止,一荧松火隔篱明。有关夏至的古诗词

  夏至时节的诗句鉴赏——《夏至後初暑登连天观》作者:杨万里

  登台长早下台迟,移遍胡床无处移。

  不是清凉罢挥扇,自缘手倦歇些时。

  夏至时节的诗句鉴赏——《和昌英叔夏至喜雨》作者:杨万里

  清酣暑雨不缘求,犹似梅黄麦欲秋。

  去岁如今禾半死,吾曹遍祷汗交流。

  此生未用愠三已,一饱便应哦四休。

  花外绿畦深没鹤,来看莫惜下邳侯。

  夏至时节的诗句鉴赏——《夏至後得雨》作者:苏辙

  天惟不穷人,旱甚雨辄至。麦乾春泽匝,禾槁夏雷坠。

  一年失二雨,廪实真不继。我穷本人穷,得饱天所畀。

  夺禄十五年,有田颍川涘。躬耕力不足,分获中自愧。

  余功治室庐,弃积沾狗彘。久养无用身,未识彼天意。

  夏至时节的'诗句鉴赏——《夏至二首》(宋)范成大

  其一:

  李核垂腰祝饐,粽丝系臂扶羸。

  节物竞随乡俗,老翁闲伴儿嬉。

  其二:

  石鼎声中朝暮,纸窗影下寒温。

  踰年不与庙祭,敢云孝子慈孙。

  夏至时节的诗句鉴赏——《夏至》:宋张耒

  长养功已极,大运忽云迁。人间漫未知,微阴生九原。

  杀生忽更柄,寒暑将成年。崔巍干云树,安得保芳鲜。

  几微物所忽,渐进理必然。韪哉观化子,默坐付忘言。

  夏至时节的诗句鉴赏——《夏至日与太学同舍会葆真二首》(宋)陈与义

  其一:

  明波影千柳,绀屋朝万荷。物新感节移,意定觉景多。

  游鱼聚亭影,镜面散微涡。江湖岂在远,所欠雨一蓑。

  忽看带箭禽,三叹无奈何。

  其二:

  微官有阀阅,三赋池上诗。林密知夏深,仰看天离离。

  官忙负远兴,觞至及良时。荷气夜来雨,百鸟清昼迟。

  微风不动苹,坐看水色移。门前争夺场,取欢不偿悲。

  欲归未得去,日暮多黄鹂。

  夏至时节的诗句鉴赏——《夏至过东市二绝》(宋)洪咨夔

  其一:

  插遍秧畴雨恰晴,牧儿顶踵是升*。

  秃穿犊鼻迎风去,横坐牛腰趁草行。

  其二:

  涨落*溪水见沙,绿阴*市人家。

  晚风来去吹香远,蔌蔌冬青几树花。

  夏至时节的诗句鉴赏——《祷雨题张王庙》宋作者:叶适

  夏至老秧含寸荑,*田*不敢犁。群农无计相聚泣,欲将泪点和乾泥。

  祠山今古同一敬,签封分明指休证。传言杯珓三日期,注绠翻车连晓暝。

  龙神波后何惨怆,昔睡今醒喜萧爽。人云天上行水曹,取此化权如反掌。

  浙河以东尽淮壖,哀哉震泽几为原。愿王顿首玉帝前,请赐此雨周无偏。...

  夏至时节的诗句鉴赏——《田家苦》宋作者:章甫

  何处行商因问路,歇肩听说田家苦。今年麦熟胜去年,贱价还人如粪土。

  五月将次尽,早秧都未移。雨师懒病藏不出,家家灼火钻乌龟。

  前朝夏至还上庙,着衫奠酒乞杯珓。许我曾为五日期,待得秋成敢忘报。

  阴阳水旱由天工,忧雨忧风愁杀侬。农商苦乐元不同,淮南不熟贩江东。...

  夏至时节的诗句鉴赏——《夏至日雨》宋·袁说友

  烟暝千岩木,溪明一带楼。

  片云封旧恨,急雨罥新愁。

  节又匆匆过,诗从轧轧抽。

  病躯无耐暑,老鬓不禁秋。

  夏至时节的诗句鉴赏——《夏至日祀阏伯于开元宫前三日省中斋宿三首》(宋·魏了翁)

  其一

  书生只惯野人庐,谁识潭潭省府居。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微阁上四厨书。

  其二

  朱荣铅砌拱都堂,静合明窗夹主廊。

  外省诸司西恻畔,枢寮却在外东厢。

  其三

  朝吧归来政事堂,衣冠牣宇鹜成排。

  须臾排马还私第,一片闲庭锁夕阳。

夏至的古诗2

  夏至日衡阳郡斋书怀

  (唐)令狐楚

  一来江城守,七见江月圆。

  齿发将七十,乡关越三千。

  褰帷罕游观,闭合多沉眠。

  新节还复至,故交尽相捐。

  何时羾阊阖,上诉高高天。

夏至的古诗3

  夏至后得雨

  (宋)苏辙

  天惟不穷人,旱甚雨辄至。

  麦乾春泽匝,禾槁夏雷坠。

  一年失二雨,廪实真不继。

  我穷本人穷,得饱天所畀。

  夺禄十五年,有田颍川涘。

  躬耕力不足,分获中自愧。

  余功治室庐,弃积沾狗彘。

  久养无用身,未识彼天意。

夏至的古诗4

  夏至日祀阏伯于开元宫前三日省中斋宿三首

  (宋)魏了翁

  书生只惯野人庐,谁识潭潭省府居。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微阁上四厨书。

夏至的古诗5

  夏至

  (宋)范成大

  李核垂腰祝饐,粽丝系臂扶羸。

  节物竞随乡俗,老翁闲伴儿嬉。


冬至的古诗 (菁华5篇)(扩展6)

——冬至的古诗句 40句菁华

1、闻过岘首已冬至,想到匡庐将岁除。

2、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3、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4、人生几冬至,南北均行役。

5、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6、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7、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8、冬至思吾侄,樊川示阿宜。

9、冬至子时阳已生,道随阳长物将萌。

10、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11、蹉跎春气味,彼此老心知。

12、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13、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14、燕山雪花大如*,纷纷吹落轩辕台。

15、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冬至夜怀湘灵》白居易

16、虫声冬思苦于秋,不解愁人闻亦愁。我是老翁听不畏,少年莫听白君头。 《冬夜闻虫》白居易

17、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冬柳》陆龟蒙

18、垂老戎衣窄,归休寒色深。渔舟上急水,猎火著高林。日有*池醉,愁来梁甫吟。干戈未偃息,出处遂何心。 《初冬》杜甫

19、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20、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21、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

22、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23、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

24、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

25、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26、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27、阿宜已冠无成事,犹忆它年冬至诗。——晁补之

28、冬至袄冠争蝶舞,夜深弓锯共龙呤。——聂绀弩

29、今年冬至毗陵馆,冻雨寒云岁华晚。——许宗鲁

30、今日柴门又冬至,野梅花下独沉吟。——邵亨贞

31、冬至甲子夜,一叶开尧蓂。——章粲

32、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邵雍

33、冬至阳来复,草木渐滋萌。——赵孟頫

34、昼短摒弃烦忧事,夜常相伴欢乐声。——《冬至到》

35、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苏轼

36、蹉跎春气味,彼此老心知。——《小岁日对酒吟钱湖州所寄诗》

37、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

38、冬至一阳来服,三旬增一阳爻。——张伯端

39、沐浴即非卯酉,子时冬至休求。——王惟一

40、冬至虽云远,浑疑朔漠中。——李中


冬至的古诗 (菁华5篇)(扩展7)

——二十四节气冬至古诗杜甫教案(精选5篇)

  二十四节气冬至古诗杜甫教案 1

  一、设计初衷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同时也是一个传统节日,每年的冬至家家户户都有吃汤圆、吃麻糍来表示全家团聚、**年的*俗。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的厨具却很难做出口味地道的麻糍了,很多人对其传统的制作过程也已全然不知。冬至即将来临,利用现有的资源让幼儿亲身体验制作麻糍,不仅能让幼儿感受节日的气息,了解麻糍的制作过程,同时也让幼儿感受劳动的快乐,激发幼儿对传统工艺的兴趣。

  二、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冬至与麻糍的意义,掌握制作麻糍的基本常识及制作技能。

  2、能独立或与人合作制作麻糍,体会劳动的快乐,激发爱劳动的情感。

  三、客座教师:

  章良忠(以下简称“章”)

  四、活动对象:

  大班

  五、活动准备

  1、与客座教师联系,把制作麻糍的工具准备好。(糯米、芝麻、黄豆、红糖)

  2、联系车辆。

  六、活动过程

  (一)教师交代活动目的及注意事项。

  1、师:过几天就是冬至了,我们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吃麻糍,你们知道麻糍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幼儿:不知道)那今天老师就要带你们去参观麻糍作坊,好吗?

  2、师:外出活动应该注意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注意安全、要排好队伍、讲礼貌,等等)教师小结:外出时除了讲礼貌,还要注意安全,特别是到『糍店,那儿人很多,很挤,小朋友要注意安全,还要跟好队伍,并要在老师指定的地方参观,不能随便乱跑。

  (二)谈话,激发兴趣。

  章:小朋友吃过麻糍吗?幼:吃过,很好吃。

  2、章:你们还记得麻糍是什么样的?

  幼:圆圆的,软软的;黏黏的,外面还有粉;特别软,粘牙…、

  章:看来小朋友很喜欢吃麻糍,说得很棒

  3、章:谁知道麻糍是用什么做的?

  幼:我奶奶说是糯米粉做的;可能是面粉做的,要搓圆…

  章:今天,我就带小朋友去看一看麻糍到底用什么做,要用到哪些工具?

  了解麻糍的制作材料、工具及程序

  1、捣米

  (1)章:小朋友,这是什么呀?有什么用呢?

  幼:好大的石头,中间有个大口,是用来盛水的吧!

  章:这叫捣池,是用来捣米的。我们做麻糍先要将米蒸熟,再倒入捣

  池中反复捶捣,直到米粒全都一起为止。

  (2)幼儿观看捣米操作情况。

  (3)幼儿尝试、脑沁

  (4)幼儿说说淘米的感觉。

  幼:好重,抬不动;太累了,我们两个人也抬不动…

  章:捣锤是用石头做的,有几十斤重!这些米就是谌着重的作用才

  能融在一起。

  2、癍团曾

  (1)章:我们要将捣成的米团捏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麻糍。谁知道怎么把米团变成麻糍?

  幼:用手搓;就像搓汤圆一样,先搓圆再压扁…

  章:到底是不是,我们一起

  来看一举

  (2)章沸黯碰:锄一部分米团矽人手中,捏出小块拉断。好吗?

  (3)幼儿操作,讲述涟动体

  幼:这米好黏,手都粘住了,很难捏;刚开始辖出夹垦圆圆的,可是拉也拉不断,所以就变得长长的了;米团软软的像棉花,就是太粘手

  了……

  3、滚豆沙

  (1)让幼儿区别滚过豆沙和没滚过豆沙的麻糍的呸道。

  章:你们来尝尝自己捏出来的麻团。

  幼:淡淡的不怎么好吃。

  章:这个好吃吗?(幼儿品尝)

  幼:又香又甜。

  章:所以做麻糍的最后一步就是要滚上豆沙,这样味道才好,但豆沙不能滚太多,也不可太少,还要滚得均匀。

  (2)观看客座教师滚豆挲。

  (3)师幼共同尝试滚豆觊

  4、幼儿品尝。

  (三)小结。师:小朋友,伯伯为我们做的麻糍好吃吗?

  幼:好吃!师:但是做出这么好吃的麻糍要付出很辛苦的劳动,你们刚才也看了章伯伯在捣米的时候流下的汗

  水,可见我们的粮食来的是多么不容易!我们不仅要爱惜粮食,而且要尊重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

  (四)延伸活动(回幼儿园尝试做麻糍)师:小朋友,我们观看了制作麻糍的过程,现在我们也来做麻糍,让我们跟着厨房阿姨一起来做吧!

  1、幼儿尝试制作麻糍。

  2、幼儿品尝。

  七、活动成效

  孩子们在了解制作麻糍的过程中感到兴奋、新鲜好奇,表现得非常积极,每一环节都能激起他们的学*兴趣。他们认识传统工具,在体验到劳动快乐的同时也

  感受到取得成果的不易。吃着亲手制作的麻糍,节日的气氛已悄然走进每个孩子的.心里,今年的冬至对孩子来说一定意义非凡。

  二十四节气冬至古诗杜甫教案 2

  活动目标

  1、了解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节以及冬至节的来历。

  2、感受绘本故事中冬至节的*俗。

  3、让幼儿了解并认同冬至节,喜爱传统节日,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

  活动准备

  1、通过网络等途径,收集与冬至有关的资料。

  2、向老人询问民间流传的与冬至有关的*俗。

  3、制作课件。

  活动过程

  一、交流信息,自然引入。

  1、播放《节气歌》播放二十四节气歌,引出《冬至节》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引起幼儿的好奇心,讲述关于节气的信息。预设: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气。冬至这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冬至是冬天最冷的时候,过了冬至开始“数九”,九九八十一天后,就真正感受到了春天。

  3、引出绘本故事《冬至节》

  二、通过绘本故事说冬至由来

  简介冬至的由来、俗称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黑夜会慢慢变短。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中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冬至是大雪冬至后是小寒,因为冬至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所以被称为“活节”;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冬至十天阳历年(元旦)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俗。“冬至”又称为“冬节”。

  三、说冬至传说、*俗过渡:为什么古代的节日还能保留至今?让我们一起用传说和*俗来“说冬至”吧!

  1、用传说说冬至。主要有:传说一:冬至馄饨夏至面。传说二:冬至吃狗肉。传说三:冬至南吃饺子北吃馄饨

  2、用*俗说冬至。主要有:

  (1)*俗一:祭天迎日、缅怀祖德冬至之祭

  (2)*俗三:葭灰土炭、图歌消寒冬至之娱

  (3)*俗四:盛情敬师、赠袜履长冬至之礼

  (4)*俗五:精心宁神、食疗养生冬至之养

  四、游戏活动

  用纸黏土制作饺子和汤圆,感受冬至节的氛围

  二十四节气冬至古诗杜甫教案 3

  一、活动主题

  情暖冬至,爱在助困

  二、活动对象

  所有勤工俭学岗位人员

  三、活动时间:20年12月21日晚7点

  四、活动地点

  B#204

  五、主办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助困办公室

  六、活动形式

  :(一)、励志视频通过播放励志视频,帮助岗位克服自卑心理。

  (二)、知识竞答自选题目(励志题目),答对即可获得奖品,答错仍有参与奖。

  (三)、演讲现场采访岗位,请各岗位谈谈自己对学院助困工作的看法和宝贵的建议,并邀请优秀岗位代表上台演讲,谈谈工作、学*心得,激励其他岗位在工作和学*上取得进步。

  (四)、温情送汤圆邀请所有在场岗位人员共聚食堂,分享汤圆,传达节日祝福和学校的关爱。

  七、活动流程

  本活动共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对活动的相关内容进行宣传,并把活动的有关任务下达到各个干事并做好准备工作;后期将于12月21日举行“情暖冬至,爱在助困”活动。

  八、经费预算:

  布置、宣传费用:200元

  汤圆、奖品:600元

  总计:800元

  二十四节气冬至古诗杜甫教案 4

  活动目标:

  1、认识我国传统的冬至节,知道冬至的由来。

  2、知道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3、深刻对祖国的认识,知道我国是一个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

  活动内容:

  1、综合:冬至我知道

  2、科学:白天短、黑夜长

  3、让孩子知道冬至是冬天真正来临的日子。并了解一些冬至要吃的食物有哪些?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包饺子、喝冬酿酒、吃馄饨忆西施等,让孩子感受到冬至的节气。

  附儿歌:《冬至到》

  冬至到,冬至到;

  南馄饨,北方饺;

  暧暧和和吃一碗,保你耳朵冻不掉。

  冬至到,冬至到,

  敬祖宗,把墓扫;

  会亲访友拜老师;*安幸福乐陶陶。

  冬至到,冬至到,

  这一夜,最长了;

  甜甜蜜蜜睡一觉;明天太阳会更好。

  二十四节气冬至古诗杜甫教案 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一个要求会认的生字“窖”,掌握四个要求的生字“窖、蚯、蚓、藤”。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二、过程与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和爷爷向往、热爱春天的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我”和爷爷向往、热爱春天的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感受冬至后万物萌动的生气勃勃的状态。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融入作者描绘的情境中,品味语言,感悟作者对春天的向往与热爱。教学方法

  质疑,激发读书兴趣。在默读中感悟,在交流中体悟。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有关冬至的资料,了解什么是冬至以及它的特点。搜集和冬至有关的谚语。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交流信息,自然引入。

  (1)背诵《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师:这琅琅上口的节气歌不仅韵律优美,而且包含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你知道它的含义吗?

  (2)学生交流关于节气的信息。

  预设: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气。冬至这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冬至是冬天最冷的时候,过了冬至开始“数九”,九九八十一天后,就真正感受到了春天。

  二、新课学*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

  (2)指导学*字词:

  地窖蚯蚓呓语藤条

  “窖“字容易写成宝盖头;注意“藤”字的正确笔画。

  苏醒:昏迷后醒过来。

  呓语:梦话。

  严严实实:严密,没有缝隙。

  2、自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你读完的感受如何?

  (1)小组交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答案。

  (2)全班交流。

  课文主要讲了小时侯的“我”,从冬至开始就做着春天的梦:冬至过后,万物萌动,大地复苏,一切生命都焕发出生机。人们盼望着春天,迎接着春天。

  感受:冬天就要过去,春天的脚步越来越*了。

  作者特别向往春天,对生活无限热爱。

  冬至指的是什么?

  3、默读课文,概括段意。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每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交流:

  第一自然段:冬至是怎么回事。

  第二自然段:冬至过后,春天悄悄地走来。

  第三自然段:冬至的等待。

  第四自然段:冬至的梦。

  第五自然段:冬至的记忆。

  4、品读课文,畅谈感受。

  (1)提出中心话题,学生自读学*,做好批注。

  话题:为什么说冬至的梦是“温暖的梦、希望的梦”?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细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相关内容,并作出批注。

  (2)学生自己学*。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觉批注的*惯。

  (3)小组交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

  (4)全班交流。

  (5)选择自己喜爱的段落朗读。

  师:作者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都表达出对春天的渴盼与热爱,请选择你喜欢的段落放声朗读吧,在朗读中让我们回味我们心中的那个梦。

  5、品味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1)再读课题,重温梦境。

  师:“冬至的梦”究竟是怎样的梦?

  是温暖的、美好的、让人怀念的??

  (2)细细品味,感悟情之源头。

  思考:文中两次提到梅花图,分别写出了我和爷爷怎样的情感?

  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理解,可以结合具体的语言。

  在春天来临前的等待中,爷爷用美丽的梅花图来计数,九九八十一天,八十一瓣梅花,多美好的事情。从这里看出爷爷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也是一个勤劳而善良的老人。

  (3)带着情感,再次走进课文,感情朗读。

  三、结论总结

  在春天来临前的等待中,爷爷用美丽的梅花图来计数,九九八十一天,八十一瓣梅花,多美好的事情。从这里看出爷爷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也是一个勤劳而善良的老人。

  四、课堂练*

  1、读读写写

  地窖jiào蚯蚓qiū yǐn

  藤条téng严严实实盼望向往

  渴望怀念记忆苏醒涌动绽出返青拔节

  2、近义词

  盼望——()希望——()

  慈祥——()覆盖——()

  五、作业布置

  1、教师为学生展示一些其他关于“冬至”的诗歌,推荐朗读。

  2、学生展示搜集到的与“冬至”有关的谚语等。

  3、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六、板书设计

  冬至的梦

  温暖的梦、希望的梦

  向往春天,热爱生活,怀念爷爷

  盼春爱春思念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