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古诗词 (菁华3篇)

首页 / 古诗 / | 古诗词,中秋

中秋的古诗词1

  1、小时不识月,胡作白玉盘“何不做一轮皎月,与玉兔相伴,不也清幽?一轮圆月心中挂,一块月饼嘴边尝,一方圆桌齐围坐,一家团圆心中乐。

  2、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3、赏中秋佳月,月下不褪铅华,人团圆月下。

  4、数十年过去,就如夜间一声叹息,唯有每年中秋夜晚,我会静心思考……

  5、同一个世界,观同一片晴空,赏同一轮满月,拥同一个中秋。

  6、墨色沉,月花影,听取月中嫦娥吟,看尽树下水袖舞,赏析宫中笑花靥,尝遍世间园月饼。

  7、信寄托情感,言表达欢乐,思念之情却无法遮掩,唯独在那月圆之夜,又被幽月勾起。

  8、人圆月圆心圆,人和家和国和。

  9、送一个圆圆的饼,献一颗圆圆的心,寄一份圆圆的情,圆一个圆圆的.梦。

  10、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光辉增。

  11、以真诚为半径,以感激为圆心,画中秋圆圆的祝福,赠与家人。

  12、小时候,中秋是一个月饼,我咬一口,你咬一口;长大后,中秋是一杯浊酒,我泯一点,你泯一点;而现在,中秋是一轮圆月,我看一眼,你却不在。

  13、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14、用玻璃蘸取月球土壤浸出液,放在PH试纸上,纸上隐现了父母的背影。

  15、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中秋的古诗词2

  中秋月

  阴魄出海上,望之增苦吟。

  冷搜骊颔重,寒彻蚌胎深。

  皓气笼诸夏,清光射万岑。

  悠然天地内,皎洁一般心。

  中秋不见月

  风帘淅淅漏灯痕,一半秋光此夕分。

  天为素娥孀怨苦,并教西北起浮云。

  秋宵月下有怀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中秋夜不见月

  阴云薄暮上空虚,此夕清光已破除。

  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

  念奴娇·中秋夕

  素秋新霁,风露洗寥廓,珠宫琼阙。帘幕生寒人未定,鹊羽惊飞林樾。河汉无声,微云收尽,相映寒光发。三千银界,一时无此奇绝。

  正是老子南楼,多情孤负了,十分佳节。起舞徘徊谁为我,倾倒杯中明月。欲揽姮娥,扁舟沧海,戏濯凌波袜。漏残钟断,坐愁人世超忽。

  八月十五日夜

  去年今夜在商州,还为清光上驿楼。

  宛是依依旧颜色,自怜人换几般愁。

  秋夜月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惹起旧愁无限。

  盈盈泪眼。漫向我耳边,作万般幽怨。奈你自家心下,有事难见。待信真个,恁别无萦绊。不免收心,共伊长远。

中秋的古诗词3

  中秋

  尘里兼尘外,咸期此夕明。

  一年惟一度,长恐有云生。

  露洗微埃尽,光濡是物清。

  朗吟看正好,惆怅又西倾。

  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嫦娥不嫁谁留。

  谓洋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沈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洞仙歌·中秋

  碧天如水,一洗秋容净。何处飞来大明镜。谁道斫却桂,应更光辉,无遗照,泻出山河倒影。

  人犹苦余热,肺腑生尘,移我超然到三境。问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烦玉斧、运风重整。教夜

  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中秋夜泊武昌

  两城相对峙,一水向东流。

  今夜素娥月,何年黄鹤楼。

  悠悠兰棹晚,渺渺荻花秋。

  无奈柔肠断,关山总是愁。

  秋夜月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惹起旧愁无限。

  盈盈泪眼。漫向我耳边,作万般幽怨。奈你自家心下,有事难见。待信真个,恁别无萦绊。不免收心,共伊长远。


中秋的古诗词 (菁华3篇)扩展阅读


中秋的古诗词 (菁华3篇)(扩展1)

——中秋古诗词 (菁华3篇)

中秋古诗词1

  【1】中秋月(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 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2】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3】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4】中秋待月(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5】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6】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风回岂复坚。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7】中秋登楼望月 (宋 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8】倪庄中秋(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9】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苏轼《西江月》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中秋古诗词2

  【1】秋夜月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向尊前、闲暇里, 敛著眉儿长叹。惹起旧愁无限。

  【2】《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宋 文天祥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

  槎。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轮 嗣布。

  【3】行香子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

  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4】《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6】《八月十五夜月》【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7】《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8】《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9】《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0】《秋宵月下有怀》【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中秋古诗词3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月》

  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见月和子由》

  宋·苏轼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满江红·中秋寄远》

  宋·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

  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中秋的古诗词 (菁华3篇)(扩展2)

——中秋的古诗词 (菁华3篇)

中秋的古诗词1

  1、水亭凝望久,期不至、拟还差。——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3、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沈冤雪。——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4、寻常岂是无三五。——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5、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6、永夜闲阶卧桂影。——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7、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8、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9、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10、莫遣素娥知道,和他发也苍华。——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11、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千万里。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2、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13、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慳。——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1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15、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陆龟蒙《中秋待月》

  16、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

  17、雁边风讯小,飞琼望杳,碧云先晚。——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18、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19、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20、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21、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

  2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23、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24、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25、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26、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27、教夜夜、人世十分圆,待拚却长年,醉了还醒。——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28、中秋谁与共孤光。——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29、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30、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31、问深宫,姮娥正在,妒云第几。——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32、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3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4、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35、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苏轼《念奴娇·中秋》

  36、照野霜凝,入河桂湿,一一冰壶相映。——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37、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38、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39、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40、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41、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42、乘云径到玉皇家。——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43、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44、有客踌躇,古庭空自吊孤影。——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4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46、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47、丹桂花开第二番。——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48、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中秋的古诗词2

  中秋月

  阴魄出海上,望之增苦吟。

  冷搜骊颔重,寒彻蚌胎深。

  皓气笼诸夏,清光射万岑。

  悠然天地内,皎洁一般心。

  中秋不见月

  风帘淅淅漏灯痕,一半秋光此夕分。

  天为素娥孀怨苦,并教西北起浮云。

  秋宵月下有怀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中秋夜不见月

  阴云薄暮上空虚,此夕清光已破除。

  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

  念奴娇·中秋夕

  素秋新霁,风露洗寥廓,珠宫琼阙。帘幕生寒人未定,鹊羽惊飞林樾。河汉无声,微云收尽,相映寒光发。三千银界,一时无此奇绝。

  正是老子南楼,多情孤负了,十分佳节。起舞徘徊谁为我,倾倒杯中明月。欲揽姮娥,扁舟沧海,戏濯凌波袜。漏残钟断,坐愁人世超忽。

  八月十五日夜

  去年今夜在商州,还为清光上驿楼。

  宛是依依旧颜色,自怜人换几般愁。

  秋夜月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惹起旧愁无限。

  盈盈泪眼。漫向我耳边,作万般幽怨。奈你自家心下,有事难见。待信真个,恁别无萦绊。不免收心,共伊长远。

中秋的古诗词3

  中秋

  尘里兼尘外,咸期此夕明。

  一年惟一度,长恐有云生。

  露洗微埃尽,光濡是物清。

  朗吟看正好,惆怅又西倾。

  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嫦娥不嫁谁留。

  谓洋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沈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洞仙歌·中秋

  碧天如水,一洗秋容净。何处飞来大明镜。谁道斫却桂,应更光辉,无遗照,泻出山河倒影。

  人犹苦余热,肺腑生尘,移我超然到三境。问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烦玉斧、运风重整。教夜

  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中秋夜泊武昌

  两城相对峙,一水向东流。

  今夜素娥月,何年黄鹤楼。

  悠悠兰棹晚,渺渺荻花秋。

  无奈柔肠断,关山总是愁。

  秋夜月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惹起旧愁无限。

  盈盈泪眼。漫向我耳边,作万般幽怨。奈你自家心下,有事难见。待信真个,恁别无萦绊。不免收心,共伊长远。


中秋的古诗词 (菁华3篇)(扩展3)

——中秋节的古诗词 (菁华9篇)

中秋节的古诗词1

  1、把酒问月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2、忆内傅若金

  湘皋烟草碧纷纷,泪洒东风忆细君。

  浪说嫦娥能入月,虚传神女解为云。

  花阴昼坐闲金剪,竹里春游冷翠裙。

  留得旧时残锦在,伤心不忍读回文。

  3、甘州歌符载

  月里嫦娥不画眉,只将云雾作罗衣。

  不知梦逐青鸾去,犹把花枝盖面归。

  4、柳枝和凝

  鹊桥初就咽银河,今夜仙郎自姓和。

  不是昔年攀桂树,岂能月里索嫦娥。

  5、宫中行乐词其一李白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

  每出深宫里,常随步辇归。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

  选妓随雕辇,征歌出洞房。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

  卢橘为秦树,蒲萄出汉宫。烟花宜落日,丝管醉春风。

  笛奏龙吟水,箫鸣凤下空。君王多乐事,还与万方同。

  玉树春归日,金宫乐事多。后庭朝未入,轻辇夜相过。

  笑出花间语,娇来竹下歌。莫教明月去,留著醉嫦娥。

  绣户香风暖,纱窗曙色新。宫花争笑日,池草暗生春。

  绿树闻歌鸟,青楼见舞人。昭阳桃李月,罗绮自相亲。

  今日明光里,还须结伴游。春风开紫殿,天乐下朱楼。

  艳舞全知巧,娇歌半欲羞。更怜花月夜,宫女笑藏钩。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宫莺娇欲醉,檐燕语还飞。

  迟日明歌*,新花艳舞衣。晚来移彩仗,行乐泥光辉。

  水绿南薰殿,花红北阙楼。莺歌闻太液,凤吹绕瀛洲。

  素女鸣珠佩,天人弄彩球。今朝风日好,宜入未央游。

  6、贺新郎吴潜

  汲水驱炎热。晚些儿、披衣露坐,待他凉月。

  俄顷银盘从海际,推上璇霄璧阙。尽散作、满怀冰雪。

  万里河潢收卷去,掩长庚、弧矢光都灭。一大片,琉璃揭。

  玉兔捣药何时歇。几千年、阴晴隐现,团圆亏缺。

  月缺还圆人但老,重换朱颜无诀。想旧日、嫦娥心别。

  且吸琼浆斟北斗,尽今来、古往俱休说。香茉莉,正清绝。

  7、满江红王清惠

  太液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

  名播兰簪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

  忽一声、颦鼓揭天来,繁华歇。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

  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客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碾关山月。

  问嫦娥、於我肯从容,同圆缺。

中秋节的古诗词2

  《秋夜月》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

  *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

  向尊前、闲暇里,敛着眉儿长叹。

  惹起旧愁无限。

  《秋蕊香引》

  留不得。

  光阴催促,奈芳兰歇,好花谢,惟顷刻。

  彩云易散琉璃脆,验前事端的。

  风月夜,几处前踪旧迹。

  忍思忆。

  这回望断,永作终天隔。

  向仙岛,归冥路,两无消息。

  《长相思》

  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

  清都绛阙夜景,风传银箭,露叆金茎。

  巷陌纵横。过*康款辔,缓听歌声。

  凤烛荧荧。那人家、未掩香屏。

  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

  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

  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

  又岂知、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

  《望汉月》

  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

  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

  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鹧鸪天》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

  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

  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中秋节的古诗词3

  一、最雄浑的中秋诗词——《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点评:张九龄是唐代的一代名相,遭受奸臣排斥,贬谪荆州,中秋之夜怀念远方,写了这首诗。诗歌意境雄浑阔大,骨力刚健,但又情感真挚,特别是前两句早已成为千古名句。

  二、最寂寥的中秋诗词——《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点评:这首诗先写中秋月色,再写望月怀人,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三、最有边塞味的中秋诗词——《子夜吴歌·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

  点评:《子夜吴歌》分别有春歌、夏歌、秋歌和冬歌四首。这首秋歌,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丈夫(“良人”)。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李白描写月亮的作品真多:“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等等,当然大部分不是写中秋的。

  四、最亲情的中秋诗词——《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点评:明明是自己在长安,望月而遥想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的亲人。但诗歌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这种从对方设想的方式,写出了一家人的真挚感情,经常被后人借鉴。

  五、最清冷的中秋诗词——《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点评:月亮还是昔日的月亮,地方却不是往年那个地方,自然,身边的人也不再是往年的人。被贬湓浦(pénpǔ,今江西九江),物是人非,故乡不见,孤苦伶仃。诗歌清冷至极,悲苦无形。

  六、最感伤的中秋诗词——《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点评:作者苏轼与其胞弟苏辙(字子由)久别重逢,共赏中秋之月。如此赏心乐事,却让作者想到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诗歌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

  七、最著名的中秋诗词——《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点评:这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自古以来写中秋的作品中,公认的绝唱。它构思奇拔,独辟蹊径,神话与现实、出尘与入世、感慨与旷达,层层交织,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也极富哲理与人情。通观全篇,皆是佳句,很好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中秋节的古诗词4

  《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霜月》——(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西江月》——苏轼

  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

  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中秋月》——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八月十五夜月》——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中秋节的古诗词5

  玉楼春·次中秋闰月表舅晁仲如韵

  今秋仲月逢余闰。月姊重来风露静。未劳玉斧整蟾宫,又见冰轮浮桂影。

  寻常经岁睽佳景。阅月那知还赏咏。庾楼江阔碧天高,遥想飞觞清夜永。

  中秋月·凉霄烟霭外

  凉霄烟霭外,三五玉蟾秋。

  列野星辰正,当空鬼魅愁。

  泉澄寒魄莹,露滴冷光浮。

  未折青青桂,吟看不忍休。

  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禁中秋宿

  风翻朱里幕,雨冷通中枕。

  耿耿背斜灯,秋床一人寝。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

  敛秦烟,收楚雾,熨江流。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想见姮娥冷眼,应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酾酒问蟾兔,肯去伴沧洲?

中秋节的古诗词6

  【网络综合-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词】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南斋玩月》

  (唐)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

  (唐)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

  (唐)刘方*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中秋节的古诗词7

  一、最雄浑的中秋诗词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点评:张九龄是唐代的一代名相,遭受奸臣排斥,贬谪荆州,中秋之夜怀念远方,写了这首诗。诗歌意境雄浑阔大,骨力刚健,但又情感真挚,特别是前两句早已成为千古名句。

  二、最寂寥的中秋诗词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点评:这首诗先写中秋月色,再写望月怀人,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三、最有边塞味的中秋诗词

  《子夜吴歌·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

  点评:《子夜吴歌》分别有春歌、夏歌、秋歌和冬歌四首。这首秋歌,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丈夫(“良人”)。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李白描写月亮的作品真多:“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等等,当然大部分不是写中秋的。

  四、最亲情的中秋诗词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点评:明明是自己在长安,望月而遥想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的亲人。但诗歌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这种从对方设想的方式,写出了一家人的真挚感情,经常被后人借鉴。

  五、最著名的中秋诗词

  《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点评:这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自古以来写中秋的作品中,公认的绝唱。它构思奇拔,独辟蹊径,神话与现实、出尘与入世、感慨与旷达,层层交织,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也极富哲理与人情。通观全篇,皆是佳句,很好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中秋节的古诗词8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月夜》(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子夜吴歌·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

  《绮怀》(清·黄景仁)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水调歌头》(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木兰花慢》(宋·辛弃疾)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念奴娇·过洞庭》(宋·张孝祥)

  洞庭青草,*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节的古诗词9

  一剪梅·中秋无月

  宋代: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月也杯中 一作:月在杯中)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歌且从容,杯且从容。


中秋的古诗词 (菁华3篇)(扩展4)

——中秋节古诗词鉴赏 (菁华3篇)

中秋节古诗词鉴赏1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朝代:唐朝|作者:韩愈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沙*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

  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

  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昨者州前槌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赦书一日行万里,罪从大辟皆除死。

  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清朝班。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轲只得移荆蛮。

  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

  赏析

  这首诗以*散文化的笔法,古朴的语言,直陈其事,主客互相吟诵诗句,一唱一和,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衷情互诉,洒脱疏放,别具一格。

  诗里写了张署的“君歌”和作者的“我歌”。题为“赠张功曹”,却没有以“我歌”作为描写的重点,而是反客为主,把“君歌”作为主要内容,借张署之口,浇诗人胸中之块垒。

  诗的前四句描写八月十五日夜主客对饮的环境,如文的小序:碧空无云,清风明月,万籁俱寂。在这样的境界中,两个遭遇相同的朋友不禁举杯痛饮,慷慨悲歌。韩愈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在三十二岁的时候,曾表示过“报国心皎洁,念时涕汍澜”。他不仅有忧时报国之心,而且有改革政治的才干。公元803年(贞元十九年)天旱民饥,当时任监察御史的韩愈和张署,直言劝谏唐德宗减免关中徭赋,触怒权贵,两人同时被贬往南方,韩愈任阳山(今属广东)令,张署任临武(今属湖南)令。直至唐宪宗大赦天下时,他们仍不能回到中央任职。韩愈改官江陵府(今湖北江陵)法曹参军,张署改官江陵府功曹参军。得到改官的消息,韩愈心情很复杂,于是借中秋之夜,对饮赋诗抒怀,并赠给同病相怜的张署。

  诗的开头在描写月夜环境之后,用“一杯相属君当歌”一转,引出了张署的悲歌,是全诗的主要部分。诗人先写自己对张署“歌”的感受:说它声音酸楚,言辞悲苦,因而“不能听终泪如雨”,和盘托出二人心境相同,感动极深。

  张署的歌,首先叙述了被贬南迁时经受的苦难,山高水阔,路途漫长,蛟龙出没,野兽悲号,地域荒僻,风波险恶。好不容易“十生九死到官所”,而到达贬所更是“幽居默默如藏逃”。接着又写南方偏远之地多毒蛇,“下床”都可畏,出门行走就更不敢了;且有一种蛊药之毒,随时可以制人死命,饮食要非常小心,还有那湿蛰腥臊的“海气”,也令人受不了。这一大段对自然环境的夸张描写,也是诗人当时政治境遇的真实写照。

  上面对贬谪生活的描述,情调是感伤而低沉的,下面一转,而以欢欣鼓舞的激情,歌颂大赦令的颁行,文势波澜起伏。唐宪宗即位,大赦天下。诗中写那宣布赦书时的隆隆鼓声,那传送赦书时日行万里的情景,场面的热烈。节奏的欢快,都体现出诗人心情的欢愉。特别是大赦令宣布:“罪从大辟皆除死”,“迁者追回流者还”,这当然使韩、张二人感到回京有望。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写到这里,诗情又一转折,尽管大赦令写得明明白白,但由于“使家”的阻挠,他们仍然不能回朝廷任职。“坎轲只得移荆蛮”,“只得”二字,把那种既心有不满又无可奈何的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地是“荆蛮”之地,职又是“判司”一类的小官,卑小到要常受长官“捶楚”的地步。面对这种境况,他们发出了深深的慨叹:“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天路幽险”,政治形势还是相当险恶的。

  以上诗人通过张署之歌,倾吐了自己的坎坷不*,心中的郁职,写得形象具体,笔墨酣畅。诗人既已借别人的酒杯浇了自己的块垒,不用再浪费笔墨直接出面抒发自己的感慨了,所以用“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一接一转,写出了自己的议论。仅写了三句:一是写此夜月色,照应题目的“八月十五”;二是写命运在天;三是写面对如此良夜应当开怀痛饮。表面看来这三句诗很*淡,实际上却是诗中最着力最精彩之笔。韩愈从切身遭遇中,深深感到宦海浮沉,祸福无常,自己很难掌握自己的命运。“人生由命非由他”,寄寓深沉的感慨,表面上归之于命,实际有许多难言的苦衷。八月十五的夜晚,明月如镜,悬在碧空蓝天,不开怀痛饮,就是辜负这美好的月色。再说,借酒浇愁,还可以暂时忘却心头的烦恼。于是情绪由悲伤转向旷达。然而这不过是故作旷达而已。寥寥数语,似淡实浓,言*旨远,在欲说还休的背后,别有一种耐人寻味的深意。从感情上说,由贬谪的悲伤到大赦的喜悦,又由喜悦坠入迁移“荆蛮”的怨愤,最后在无可奈何中故做旷达。抑扬开阖,转折变化,章法波澜曲折,有一唱三叹之妙。全诗换韵很多,韵脚灵活,音节起伏变化,很好地表现了感情的发展变化,使诗歌既雄浑恣肆又宛转流畅。从结构上说,首与尾用洒和明月先后照应,轻灵简炼,使结构完整,也加深了意境的苍凉。

中秋节古诗词鉴赏2

  《中秋对月》

  唐代:曹松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译文

  中秋节这天天空澄碧、万里无云,人们仰望着那刚刚浮出海面的明月。

  只见它银辉四射,撒向天涯海角,从来不私照过一家半舍。

  赏析

  这首诗写得非常明快,可能是受了当时晴空万里、皓月当空的影响,诗的前两句也只是描写了中秋时的景色和人们争相赏月,*淡无奇,但诗人笔锋一转,从月色皎皎转到了月色无私上,一人家很明显就是指帝王家,月亮对世上第一人家的帝王家也毫不偏袒,它的光明对帝王家和穷人都是一样的,体现了诗人天下大同、万物*等的博爱思想。

  扩展阅读:人物经历

  曹松诗作,风格似贾岛,工于铸字炼句。因他生活在社会底层,故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憎恶战争。他在《己亥岁二首》诗中写道:“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论者谓此诗精炼隽永,超过了前人同题材诗作。

  曹松不满现实但又热衷功名,多次参加科举应试,直到昭宗天复元年(901)才以71岁高龄中进士。因同榜中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等皆年逾古稀,故时称“五老榜”。曹松被授任校书郎,后任秘书省正字。终因风烛残年,不久谢世。遗作有《曹梦征诗集》3卷。《全唐诗》录其诗140首。

  一个骑着毛驴的、瘦削的、脸上写着忧患和疲惫的、身着破旧青布蓝衫的唐朝秀才(有点类似吕洞宾),总在崎岖不*的山道上巅簸跋涉着,从青年、壮年直到老暮衰年。他且走且停,且停且吟,毛驴背上永远驮着一对书箱。因为他虽然一生都在为生计奔波,但也一生都在读书考试并吟诗作赋。

  他梦想着一朝中试,为官做宦,报效朝廷,兼惠家族。他苦吟着,为战乱中不幸的百姓,无辜的*民。他憎恨着,那些操戈作祸,裂地封侯的乱臣贼子。愤怒出诗人,他的《己亥岁二首》就是明证,其中的“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成名万骨枯。”更是千古绝句。

  他也终于考中了进士,那已是昭宗天复元年(公元901)的事了,也就是说当时他已年逾七旬,真正是考白了头发了。可怪的是,那一榜竟有五位古稀老人,他们是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因之成为佳话,号曰“五老榜”。

  据说唐朝进士名额很少;据说唐朝的考卷不弥封,也就是说考生姓名籍贯是公开的;据说唐朝(尤其是晚唐)的时候考场风气很腐败(考卷不弥封无疑给腐败创造了条件)。因了这些据说,许多真正的才学之士往往名落孙山。曹梦征终于能够考中进士,虽是白首皓髯,也是可喜可贺的。于是他被授任校书郎,后任秘书省正字。可惜的是风烛残年,只做得两年官,便与世长辞了。

  也幸好他死于903年,没看到904年的朱温杀昭帝,也没看到907年的朱温叛唐称帝和随之而来的十王乱天下。

  虽是个白头进士,但曹松毕竟还是登了榜的,想想千百年来,又在多少人考白了头发,却最终带着一声叹息走进坟墓。曹松是不幸中的幸者,他官运不济,到底还有些文运,他的诗歌得到认可,评者认为“风格似贾岛,工于炼字,意境深幽”。他遗有《曹梦征诗集》3卷,《全唐诗》收入其诗140首。

中秋节古诗词鉴赏3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朝代:唐朝|作者: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赏析

  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言绝句。在民俗中,中秋节的形成历史悠久。诗人望月兴叹,但写法与其他中秋咏月诗完全不同,很有创造性,甚至更耐人回味。

  “中庭地白树栖鸦”,明写赏月环境,暗写人物情态,精炼而含蓄。这句如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首句一样,借助特有的景物一下子就将萧瑟苍凉之景推到读者眼前,予人以难忘的印象。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联想到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树栖鸦”,应该是听出来的,而不是看到的。因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们也不大可能看到鸦鹊的栖宿;而鸦鹊在月光树荫中从开始的惊惶喧闹到最后的安定入睡,却完全可能凭听觉感受出来。(周邦彦《蝶恋花·早行》词有“月皎惊乌栖不定”句,就是写这种意境。)“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全句无一字提到人,而又使人处处想到清宵的望月者。

  “冷露无声湿桂花”,紧承上句,借助感受进一步渲染中秋之夜。这句诗因桂香袭人而发。在桂花诸品中,秋桂香最浓。在皎洁的月亮上某些环形火山的阴影曾使富于幻想的人赋予它美好的形象,说它是月宫里的桂树,有的传说还说人间的桂树是天上落下来的种子生成的(宋之问《灵隐寺》“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这句诗描写了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如果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诗人选取“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而且不只是桂花,那树下的玉兔,那挥斧的吴刚,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也是如此。古人以为霜露之类似雨雪都从天而降,因而诗人探桂时奇怪冰凉的露水把花枝沁得这么湿却没听到一点声音。如此落笔,既写出了一个具体可感的中秋之夕,又表现了夜之深和静,似乎桂香与寒气袭人而来了,带给人以美的联想。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两句采取了忽然宕开的写法,从作者的一群人的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又由赏月的活动升华到思人怀远,意境阔大,含蓄不露。普天之下又有多少人在望月思亲:在家乡的人思念远离的亲人,离乡之人遥望家乡亲人。于是,水到渠成,吟出了这两句。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第三句才点明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然而,在表现的时候,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天下离人千千万万,怀人愁绪如绵绵秋草,逐处丛生;诗人在思谁是确定的,说“不知秋思落谁家”并非真不知,而是极写秋思的浩茫浑涵,似虚而实,深得诗歌含蓄之美。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似乎秋思唯诗人独有,别人尽管也在望月,却并无秋思可言。这真是无理之极,然而愈显出诗人痴情,手法高妙。在炼字上,“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

  这首诗意境很美,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画,用苏轼的话来说就是“诗中有画”。明《唐诗画谱》中就有以这首诗为题材的版画,但这幅版画仅是画家别出心裁构想出的意境,和王建原作并不一一吻合,而且它对全诗点睛之笔——秋思未作充分表达。在这一点上,诗歌语言艺术显示了它的不可代替性。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委婉动人。


中秋的古诗词 (菁华3篇)(扩展5)

——中秋节经典古诗词 (菁华3篇)

中秋节经典古诗词1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朝代:唐朝|作者: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赏析

  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跌宕之感。

  这首诗表面上可以归入游仙诗,把中秋之夜写得如梦如幻。尤其“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山”一句已经成为中秋时节人们常用的佳句。至于其他欣赏者怎么理解,可以说百人百解。有联系刘禹锡仕宦失意,解释后半部分是以仙宫比喻朝廷,盼望早日回归;也有把前半部分解释为用“寒露坠”代指人生祸福无常,说这是刘禹锡对人生的'感慨之作。也许这种种理解,正好体现了“诗豪”作品多彩的艺术魅力。

  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谪到朗州(今湖南常德),桃源县就位于这里。在这里他不免悲凉之感,所以写了许多诗词以排遣愁绪。的《竹枝词》《浪淘沙》都写于这一时期。关于桃源他还写有五言诗《游桃源一百韵》七言诗《桃源行》等。更巧的还有一首《八月十五日夜玩月》是五律,是不是写于桃源就不可知了。从《游桃源一百韵》中“彩云迎蹑履,遂登顶”等诗句看,和这首诗“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山”是同一回事。

中秋节经典古诗词2

  《月夜》(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八月十五夜月》(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唐白居易)

  月好共传唯此夜,境闲皆道是东都。

  嵩山表里千重雪,洛水高低两颗珠。

  清景难逢宜爱惜,白头相劝强欢娱。

  诚知亦有来年会,保得晴明强健无。

  《嫦娥》(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明月何皎皎》(东汉无名氏)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月》(唐李商隐)

  池上与桥边,难忘复可怜,

  帘开最明夜,簟卷已凉天。

  流处水花急,吐时云叶鲜。

  嫦娥无粉黛,只是逞婵娟。

  《秋宵月下有怀》(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南斋玩月》(唐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八月十五夜玩月》(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月夜》(唐刘方*)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中秋待月》(唐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中秋》(唐刘得仁)

  两城相对峙,一水向东流。

  今夜素娥月,何年黄鹤楼。

  悠悠兰棹晚,渺渺荻花秋。

  无奈柔肠断,关山总是愁。

  《玩月》(唐欧阳詹)

  八月十五夕,旧嘉蟾兔光。

  斯从古人好,共下今宵堂。

  素魄皎孤凝,芳辉纷四扬。

  裴回林上头,泛滟天中央。

  皓露助流华,轻风佐浮凉。

  清冷到肌骨,洁白盈衣裳。

  惜此苦宜玩,揽之非可将。

  含情顾广庭,愿勿沉西方。

  《中秋台看月》(唐无可)

  海雨洗烟埃,月从空碧来。

  水光笼草树,练影挂楼台。

  皓耀迷鲸口,晶荧失蚌胎。

  宵分凭栏望,应合见蓬莱。

  《中秋夜泊武昌》(唐刘淑柔)

  两城相对峙,一水向东流。

  今夜素娥月,何年黄鹤楼。

  悠悠兰棹晚,渺渺荻花秋。

  无奈柔肠断,关山总是愁。

  《中秋夜南楼寄友人》(唐无可)

  海月出白浪,湖光射高楼。

  朗吟无绿酒,贱价买清秋。

  气冷鱼龙寂,轮高星汉幽。

  他乡此夜客,对酌经多愁。

  《中秋月》(唐方干)

  凉霄烟霭外,三五玉蟾秋。

  列野星辰正,当空鬼魅愁。

  泉澄寒魄莹,露滴冷光浮。

  未折青青桂,吟看不忍休。

中秋节经典古诗词3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2、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3、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4、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5、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6、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7、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8、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10、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中秋的古诗词 (菁华3篇)(扩展6)

——中秋节的古诗词 (菁华5篇)

中秋节的古诗词1

  《南楼望月》

  唐皎然

  夜月家家望,亭亭爱此楼。

  纤云溪上断,疏柳影中秋。

  渐映千峰出,遥分万派流。

  关山谁复见,应独起边愁。

  《中秋月》

  唐裴说

  一岁几盈亏,当轩重此期。

  幸无偏照处,刚有不明时。

  色静云归早,光寒鹤睡迟。

  相看吟未足,皎皎下疏篱。

  《中秋月》

  唐李洞

  四十五秋宵,月分千里毫。

  冷沉中岳短,光溢太行高。

  不寐清人眼,移栖湿鹤毛。

  露华台上别,吟望十年劳。

中秋节的古诗词2

  《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中秋待月》

  【唐】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夜不见月》(唐罗隐)

  阴云薄暮上空虚,此夕清光已破除。

  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

  《中秋》(唐 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中秋节的古诗词3

  1、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贾至《别裴九弟》

  2、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3、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4、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5、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6、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7、好处时光,须用著些难。——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8、霜前月下,斜红淡蕊,明媚欲回春。——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9、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10、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11、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李存勖《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

  1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13、每圆处即良宵,甚此夕偏饶,对歌临怨。——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14、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李白《把酒问月》

  15、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16、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17、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沈冤雪。——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8、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苏轼《阳关曲》

  19、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苏轼《念奴娇·中秋》

  20、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中秋节的古诗词4

  【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译文

  一轮缓缓移动的秋月洒下万里金波,就像那刚磨亮的铜镜又飞上了天廓。我举起酒杯问那月中的嫦娥:怎么办呢?白发日增,好像故意欺负我。

  我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还要砍去月中摇曳的桂树枝柯,人们说,这将使月亮洒下人间的光辉更多。

  注释

  ⑴太常引:词牌名。

  ⑵吕叔潜:名大虬,生*事迹不详,似为作者声气相应的朋友。

  ⑶金波:形容月光浮动,因亦指月光。《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月穆穆以金波”。颜师古注:“言月光穆穆,若金之波流也”。苏轼《洞仙歌》词:“金波淡,玉绳低转”。

  ⑷飞镜:飞天之明镜,指月亮。甘子布《光赋》:“银河波曀,金颸送清,孤圆上魄,飞镜流明”。李白《把酒问月》:“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⑸姮娥:即嫦娥,传说中的月中仙女。《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高诱注说,她后来“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

  ⑹被白发欺人奈何:化用薛能《春日使府寓怀》“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诗意。

  ⑺“斫去”三句:化用杜甫《一百五十日夜对月》诗中“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句意。斫:砍。桂:桂树。婆娑:树影摇曳的样子。《酉阳杂俎》载:“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遂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中秋旅思】

  台湾民谣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

  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描写中秋的好诗词

  关于中秋的好诗词

  【月夜思乡】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

  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煎熬】

  夜深沉,明月高挂天正中,寂无声;睡眼朦胧,

  恍若梦中;生卧徘徊以不宁,故国家园萦脑中;

  苦煎熬,归去成空,如焚王衷。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文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

  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注释

  ⑴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即中秋夜。杜郎中,名杜元颖。

  ⑵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⑶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的样子。

  ⑷鸦:鸦雀。

  ⑸冷露:秋天的露水。

  ⑹尽:都。

  ⑺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⑻落:在,到。

  写作背景

  此是诗人在中秋佳节与朋友相聚时所作。诗题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可见是寄友人杜元颖的。原诗诗题下注云:“时会琴客”,说明佳节良友相聚,并非独吟。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中秋节的古诗词5

  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軿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中秋月

  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

  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满江红.中秋寄远

  宋·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