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考古诗 (菁华3篇)

首页 / 古诗 / | 2022-11-30 00:00:00 古诗

常考古诗1

  1、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出赛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4、题金陵渡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5、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6、山行

  远山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7、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8、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9、渭城曲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0、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1、出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2、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3、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5、山中留客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i

  16、早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7、下江陵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8、滁州西涧

  孤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9、望天门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0、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影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终是春。

常考古诗2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北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夜书所见》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小儿垂钓》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常考古诗3

  1、《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3、《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4、《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5、《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6、《旅宿》

  唐·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7、《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0、《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1、《望驿台》

  唐·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12、《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3、《南浦别》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14、《春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15、《村行》

  宋·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6、《渡江汉》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7、《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19、《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0、《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常考古诗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常考古诗 (菁华3篇)(扩展1)

——中考古诗词鉴赏常考知识点归纳 (菁华3篇)

中考古诗词鉴赏常考知识点归纳1

  【考查要点】

  课标和教材关于诗词欣赏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五点:

  ①欣赏诗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②领略诗歌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和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③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④对诗歌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⑤能品味诗歌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知识疏理】

  古今诗词欣赏的知识点主要有:诗词曲的形象、诗词曲的情感倾向、诗词曲的思想内容、诗词曲的语言品味、诗词曲的名句赏析、诗词曲的阅读体验、诗词曲名句的课外积累、诗词曲中的民俗知识、诗词曲的体裁知识等。

  【试题特点】

  20xx年全国各地中考诗词欣赏题的题型主要有:问答题、填写题、填空题、选择题、简述题等,以问答题为主。

  【解题导引】

  例1.(20xx年甘肃省)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完成(1)—(3)题。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乙女共沾巾。

  (1)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3)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此题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对古诗的赏析,突出了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性。

  第(1)题考查对诗歌的诵读。诵读是欣赏古诗的前提。只有读清节奏,方能更好地理解诗句意思。B项错在“离别”和“宦游”是一个词语不能分开,在这里它们起修饰作用。

  第(2)题考查对常识和内容、情感的把握。C项错在对诗句意思的曲解。诗人与朋友已在外做官了。

  第(3)题考查对名句妙处的品味,属开放性试题。答题时应善于对比,领悟感情基调独具一格。参考答案为: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诗则全无悲伤之情,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值得称道。

  解答诗词欣赏题,首先是要略知诗词的基本内容,其次是要把握诗词的具体形象,第三是要品味诗词的美言妙语,第四是要了解诗词的表达技巧,第五是要揣摩作者的情感倾向。

  这五点没有先后之分,考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惯,选取其中任意一点先行突破。抓住一点,再及其余。在涉及到具体试题时,还要针对题型作答。对于选择题,答题时应首先审读题干要求,看清选正还是选误,然后逐行逐字逐句地审读选项,根据自己的理解逐渐缩小正确答案的范围,直到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对于主观表述题,则应准确、简洁地填写,特别是对于开放型的题,要紧扣原诗作答。

  【常见失误】

  诗词欣赏是*几年中考新增的考试内容。从考试情况来看,考生往往在这样几个方面出现失误:

  一是难以把握诗词的具体形象所要暗示或启迪读者的东西;

  二是难以领悟诗词中的比喻、象征的内涵;

  三是难以通过诗词具体形象的表面呈现,发掘其深层意蕴。出现这些失误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两个:

  一个是诗词常识比较欠缺,尤其是古代诗词常识;

  另一个是接触古今诗词作品太少。

中考古诗词鉴赏常考知识点归纳2

  考点透视

  综观*几年中考,不难发现古诗词鉴赏题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古诗词鉴赏题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难度不大,所选古诗词大多来源于课本或《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篇目。二是所考内容一般有常识记忆、词语理解、情感领会、表达技巧分析、名句品味等。三是所考题型有选择题、主观表达题以及鼓励创新的开放题,后两种题型有增加趋势。

  解题指津

  应该怎样复*古诗词鉴赏的内容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赏析诗词语言。赏析诗词语言,要善于抓住诗词中的关键词语,体会其语言准确、生动、形象的特点。答题时,要结合诗词的主题及写作背景,反复揣摩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和隐含意义,理解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比如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两句,一个“坼”字、一个“浮”字,就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无比壮阔而又生动形象。

  2、赏析诗词形象。古诗词中的形象,主要是指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完成这类题目,要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和诗词的写作背景。比如阅读虞世南的《蝉》,我们一方面要理解蝉在诗中清高尊贵的形象,另一方面要明白作者是借蝉抒怀,以此表现自己高洁的品格。

  3、赏析表达技巧。古诗词的表达技巧包括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双关等修辞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欲扬先抑、以小见大等写作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直抒胸臆等表现手法。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主要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一幅秋郊夕照图,创造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意境。不仅写景,而且写人;不仅用景物点染“秋”,而且用景物来表现“思”,把“秋思”写得非常凄恻,表达了天涯游子孤寂凄楚的情感。

  4、评价思想内容。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可以抓住主旨句、情感句进行分析,可以从诗词的写作背景进行分析,可以从作者的情感倾向、生活志趣进行分析,还可以就诗词所表达的人生哲理进行分析。比如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词人作此词时任陕西经略副使,正在抗击西夏的侵扰。了解了词人的生活经历,就不难理解这首词的主题思想了:这首词主要描写北宋西北边境的军旅生活,描绘了边地奇异的秋景,从而表达了词人慨叹功业未建和戍边将士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

中考古诗词鉴赏常考知识点归纳3

  一、考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从*几年的全国各地的中考卷中不难发现古诗词鉴赏已成为一大亮点。其原因有二:一是和高考相衔接,高考中每年都考。二是体现“新课标”精神。《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纵观各地中考试卷,古诗词鉴赏的考查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品味诗词凝练、含意丰富、耐人寻味的语言。

  2、对名句的分析理解。

  3、诗词节奏的划分。

  4、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5、分析诗词的表达技巧。

  6、诗词意境的理解和感悟。

  古诗词鉴赏这类题目的一般所选材料来自唐宋名篇名家,由课内向课外发展。

  从阅卷场反馈信息看,学生失分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诗词中的词语,典故等基础知识积累不够。

  2、分析问题时张冠李戴,或者脱离文本,不结合全文或背景来分析。

  3、表达时语言空泛,分析问题不具体,不全面。

  4、缺少必要的诗词鉴赏术语,造成表达不准确,针对以上情况,老师应采取以下一些应对措施。

  (一)指导学生揣摩语言,理解作者“炼字”的技巧,尤其体味诗句中关键的动词、形容词,以及运用修辞方法的字句。

  (二)学一首诗,一定要学生明白诗歌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审视题目,诗题是诗的“眼睛”分析诗题、是准确把握主旨的有效方法之一,透过诗题,我们可以知道作品的内容是写景诗、怀古诗、咏物诗,还是送别诗、咏史诗、叙事诗。从而大致推断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抓住诗中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关键词语或句子来体味作者情感,另外也可以结合诗歌意象体会作者感情。一般情况下“景乐则情乐”“景哀则情哀”如,“枯藤老树昏鸦”读出的就是凄凉,“好雨知时节,当春及发生”读出的则是喜悦。

  (三)弄清诗歌创作采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对比、衬托、烘托、渲染、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借古讽今、动静结合、引用典故等。了解这些手法便可在鉴赏时得心应手。

  (四)答题时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是分析意象、内容,还是语言、表达技巧,让回答什么答什么。

  (五)掌握必要的鉴赏术语:

  如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风格流派:如李白的飘逸洒脱,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旷达豪放,柳永的柔美婉丽等。

  评价主旨:言*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深化主旨、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表现手法:卒章显志、画龙点睛、托物言志、象征、寄寓、寄托、侧面描写等。

  语言特点:勾勒、浓墨重彩、惟妙惟肖、诗情画意、朗朗上口、富有哲理、淋漓尽致。

  语言风格:行云流水、自然流畅、形神兼备、简洁、洗练、浅显、明白如话、*淡无奇、质朴、清新、淡雅、沉郁顿挫、苍凉、低沉、苍劲、舒缓、雄健、深厚。

  二、关于诗词鉴赏

  (一)、套公式10个字:修辞、内容、特点、效果、情感总答题模式为:

  “该句运用_______的手法(修辞),将_______的_______(内容),生动形象的(特点),描绘了一副_______的形象或画面(效果),表达了诗人_______的情感(情感)。具体说来:

  1、修辞:比如修辞就有8种,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你要找准,没找准后面也难得得分,实在找不到就说“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什么虚实动静也比较常考。

  2、内容:所谓内容就是把该句用信达雅的句子翻译一遍~

  3、再说特点――一般就是生动形象的,含蓄委婉的等等几个概括的词

  4、效果:通常就是描绘了怎样怎样的画面,烘托了~~~~~氛围等

  5、情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二)、根据所学诗歌的内容与题材归类:

  a怀古诗。此类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结合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杜牧的《赤壁》

  b送别诗。这类诗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此一吐胸中激愤或表明心态,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c行旅诗。此类诗多抒发久宦在外或长期漂泊或久戍边关而引起的思乡怀人之情。

  d闺怨诗。这类诗重在抒发女子对在外丈夫的思念。如《望江南》。

  e战争诗(边塞诗)。这类诗表达的是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生活的艰辛和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如《渔家傲》。

  f写景咏物诗。这类诗或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或钟情山水,厌弃官场;或描绘山川,热爱河山。

  感悟诗歌要求掌握常用的抒情方法和表现手法,注意积累一些相关的名词术语。如:寓情于景,寓理于景,借景抒情,虚实结合,以声衬静,化静为动,直抒胸臆等。

  (三)品诗。品关键词句,可以从画面、形象、思想感情、哲理和语言表达、锤炼词句、修辞等方面进行品析。

  (四)*时学生要多读多理解性地背诵,并运用到写作中去,既提高了对诗歌的理解运用,又提高了写作能力。

  三、诗词中常见思想情感的技巧点拨

  概括全诗或诗句内容,对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志向、观点、哲理等主旨进行揭示。

  解答这类题目时,分清体裁、题材和表达方式后,就可以按照相对固定的语言格式概括其内容。如:

  ①叙事诗的内容主旨:这首诗叙述了……,塑造了……,反映了……的社会现实。

  ②抒情言志诗的主旨:这首诗通过对……的叙述描写,抒发了……的情感。

  ③哲理诗的内容主旨:这首诗通过对……的叙述描写,揭示了……的哲理。不仅概括的形式相对固定,而且不同题材的诗歌表达的情感、主旨也相对固定,只是叙写的具体内容不同而已。

  四、诗词曲常见意象

  花、鸟、虫、鱼、山、川、草、木等无不可以写入诗歌寄寓一定的象征意义。

  ①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

  ②松――坚贞高洁

  ③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

  ④莲――表达爱情或高洁志趣。

  ⑤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⑥杜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

  ⑦鹧鸪鸟――离愁别绪。

  ⑧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⑨柳――于留谐音,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俗。

  ⑩明月――寄托相思。

  五、歌鉴赏的基本流程

  第一步:明确作者和背景资料。这样可以确保鉴赏不盲目,但中考阅读的诗歌大多与作者背景没有密切的关系,除非有相应的注解,否则,可以忽略。

  第二步:读懂全诗,整体感知,明确题材、体裁、写作目的`,得到粗略的印象,这一步也是鉴赏成功的关键,要明确体裁,可以关注标题,如题目中有赠、送、别等字眼,一般为送别诗;如题目中有登、题、咏等字眼,也可能是山水诗或怀古诗,如次等等,当然判定的最终依据是诗的内容。然后感知诗歌描绘的是什么景象,明确意向、意境的内容和特征,明确诗人要表达的是什么情感、志向或诗句中的关键字眼,要善于发现诗眼。

  第三步:分析诗歌是否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其关键是理清内容与情感哲理的关系,分清是直接表达还是间接表达,看意向有无明显的对比,有无古今、动静或虚实的变化等等。

  第四步:赏析语言,反观全诗。看那些词语使用比较精妙传神,一般要多注意动词、形容词,注意描绘色彩或情感的词语,看看有无叠词或连绵词,进而品析诗句中的修辞格,可以尝试从表意、结构和音韵三个方面分析某些词语或修辞格的表达效果。

  六、课外古诗词阅读赏析专题训练

  举例分析:

  例一、十五夜望月【王健】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你能看出当时诗人的形象和心境是怎样的?

  (当时诗人孤独难眠,久久地望月苦思;心境凄凉。)

  2、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简要分析。

  (诗人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的范围,境界高远。明明是自己怀人,偏说“秋思落谁家”。表现手法含蓄、委婉。)

  例二、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秋”字在诗中除交代季节外,还起到什么作用?

  (烘托人物的心情。)

  2、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面对残烛,夜深不眠。在巴山夜雨中展读亲友询问归期的来信,心中充满归期无期的孤寂。)

  七、实战演练:

  1.山中留客(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首句“山光物态弄春晖”用一“弄”字,有何表达作用?

  (1)三、四句说“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为什么会“沾衣”?诗人如此写有何意义?

  2.浪淘沙.怀旧(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词的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了什么?

  (2)“天上人间”一句流露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3.梅花绝句(陆游)

  低空银一钩,糁野玉三尺。

  愁绝水边花,无人问消息。

  (1)前两句为梅花的出现展示了一个怎样的背景?

  (2)你对诗中的梅花形象怎样理解?

  4.雪中偶题(郑谷)

  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1)这首咏雪诗在景物的选择上有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对这首诗宋人有不同评价,有人说它“奇绝”,也有人说它“浅俗”,你怎么看待?

  5.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何特点?

  (2)“山青花欲燃”一句中“欲”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

  6.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1)末句的“放过”和“拦”用得精彩,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2)本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是怎样来表现这个深刻哲理的?

  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8.渡汉江(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前两句中的“外”、“断”、“复”从哪三个角度写作者贬居之苦,有什么表达作用?

  (2)一般人是“*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不同,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简要分析。

  9.闺怨(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1)诗中“孤”字含义丰厚,请做简要分析。

  (2)这首诗通过主人公思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递进表达的?简要回答。

  10.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这首诗以谁的口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情景交融是古诗词写作上的特色。请联系诗中“春江正渺茫”作简要分析。

  11.除夜作(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首句作者怎样用“寒”“孤”两字,营造出与除夕欢乐团圆夜截然不同的意境?

  (2)“故乡今夜思千里”一句,言“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这样的表达有什么独特作用?简要分析。

  12.从军行(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

  (1)诗的前两句用“日色昏”和“红旗”构成了怎样的一幅边塞军旅图?简要分析。

  (2)作为边塞诗,本诗洋溢着怎样的感情基调?为什么?简要回答。

  13.雨晴(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本诗前两句用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后两句写得饶有趣味,请作具体赏析。

  14.夏意(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本诗一反盛夏炎炎的立意,表现了怎样的“夏意”?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2)衬托是古诗创作中常用的手法,请举诗中的一例进行赏析。

  15.新晴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第二句中“无人”两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本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具体赏析其艺术效果。

  16.东栏梨花(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前两句写春末夏初景物特点,请具体赏析。

  (2)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7.秋江(道潜)

  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阳已微。

  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

  (1)前两句诗充满画意,很有色彩感,请简要分析。

  (2)试从“实”与“虚”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18.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⑴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⑵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9.鹧鸪天(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1)这首词的内容与《西江月?明有别枝惊鹊》相同,都是描写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上片在描写春天的景象里,有哪几个词用得非常传神?

  (3)“春在溪头荠菜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0.题奉晚(周敦颐)

  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1)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

  (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21.早梅(张谓)

  一树寒棒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1)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本诗则侧重写梅的什么特点?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

  (2)本诗主要表现了梅花怎样的品质?

  22.七步诗(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这首诗用豆和豆秸比喻什么?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反映了什么?

  八、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鉴赏答案

  1.(1)答:“弄”字赋予山光物态以胜人,显示蓬勃生机,“山光物态”在春晖沐浴下争妍斗艳,足以景色迷人和诱人,意在留客.

  (2)答:之所以会“沾衣”是因为深山中空气新鲜、湿润.“以景诱人”的留客方法,正是诗人高人一筹之处.

  2.(1)答:上片写春寒愁感.下片写家国恨情.

  (2)答:流露了词人内心世界生与死的矛盾,是绝望者的希望.

  3.(1)答:空旷、寂寥、清冷、洁净.

  (2)答:高洁而寂寞,无人问津,是罢官而不得起用的陆游自身的写照.

  4.(1)答:选择景物很有典型性.诗人选择了“僧舍飘雪”“歌楼密洒”“渔人晚归”三个经典场景.既突出表现了下雪的景色,更表现了雪景之中不同人物的不同生活.

  (2)提示:这是开放题,可任选一个角度回答.如:“浅俗”体现在语言,全诗语言通俗,明白如话;“奇绝”体现在写景,选材有特色、有深意,特别是“渔人披得一蓑归”这一景象描绘富有诗情画意,也表现了诗人对渔人的崇敬之情.

  5.(1)答:景物:江、鸟、山、花.

  特点:碧绿、洁白、青葱、火红。

  (2)答:“欲”字妙在用拟人手法赋予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

  6.(1)答:这两个词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山山相连的特点,写得生动,富有情趣。

  (2)答:人生哲理――人生就是这样:一个问题解决了,又一个问题出现在眼前,周而复始,永无止境。用“行山路”这个意象来隐喻“人生充满矛盾”的这一哲理.

  7.(1)答:“僵”、“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其志坚定不移.

  (2)答:表达了作者要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

  8.(1)答:从空间的隔离,联络的断绝,时间的久远三个角度来写,强化和加深了作者贬居期间的孤苦情绪.

  (2)答:表达作者因等待团聚过久,在团聚即将来临之际,突发不祥之感,深怕出现意外而团聚不得的复杂心理。

  9.(1)答:既写月影的孤单,也写出了思妇的孤苦心理

  (2)答:表达了她对征戍南疆的丈夫的深切怀念。先托鸿雁为信使;再寄希望借助梦境团聚;最后只好变成月光洒泻亲人的身上。

  10.(1)答:以送者对行人的口吻,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离别时,怅然凄苦的思想感情。

  (2)答:“春江正渺茫”写春江烟云迷漫,辽远而又含混,一如离人迷茫无奈的心绪,景中有情,情在景中,情景交融。

  11.(1)答:作者通过除夕夜在冰冷的旅馆里,青灯寒光如豆,诗人影只孤孑,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凄然的意境。

  (2)答:不直写自己思念故乡,却言故乡思我,能把思乡之情表达得更婉曲含蓄。

  12.(1)答:“日色昏”极言大漠风沙遮天蔽日,也烘托了军事形势的紧张;“红旗”即写色彩的明丽,也写军队的强劲凌厉.由此构成了一幅在大漠苍苍、天昏地暗之中,一支大军半卷红旗,卷尘挟风,奋勇挺进的画面。

  (2)答:因为军队主动骁勇,战事大捷喜人,所以整诗洋溢着轻快振奋的感情基调。

  13.(1)答:对比。用“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两相对比,表现了作者面对满园落红残春油然而生的叹惜之情。

  (2)蜜蜂、蝴蝶见此残景,也大失所望,纷纷绕墙而去,它们相信春色正在邻家院子呢,这也让作者也不由地怀疑“春色在邻家”.作者把原无理性的蜂蝶赋予“人”的智慧,把蜂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心理写得活灵活现,妙趣横生。

  14.(1)答:表现了凉爽、清幽、宁谧的“夏意”.主要通过小院的深幽,竹*的凉爽,正午树阴满地,诗人安然入睡,时有流莺清韵传来,来构成一个别于炎夏的夏意意境。

  (2)示例:用榴花明丽,红艳如火与庭院绿树,清荫遍地相映衬,既在色彩上红绿相缀,又在光线上明暗相映,能给人流丽而清邃的感觉.用末句“流莺时一声”来衬托前三句所营造的宁谧幽静之境,以有声衬无声;也以动衬静,以莺之流飞,让整个画面陡然灵动丰满起来。

  15.(1)答:既写出了作者在久雨新晴后,面对青苔满地、绿树浓郁,却无人共享、共语的遗憾心情;也为下联“唯有南风旧相识”铺垫,为上下联之间的枢纽之词。

  (2)答:三四句以“南风”为主角,用拟人的手法把这位“旧相识”写得趣味盎然.“偷”显示“南风”的诙谐,似有意与老朋友开玩笑;“开”“翻”写与老朋友的熟识程度,其关切之情可见.可以想象在“无人”的情况下,“南风”将带给作者多少安慰。

  16.(1)答:第一句从颜色的角度写,用“淡白”“深青”写梨花

  和柳叶,言梨花已盛开,柳已老;第二句从形状角度写,以柳絮纷飞,梨花满城,言春已去,夏将至;两句之间,以“柳絮飞”呼应“柳深青”,以“花满城”呼应“梨花淡白”,极精工,以此简洁地写出了春末夏初的景物特点。

  (2)答:惆怅。作者由花开花谢,春光易逝,想到人生短暂,年华似水,发出“人生看得几清明”的感慨。“惆怅”一词包含了作者对生命短促的感慨和无奈的思想感情。

  17.(1)答:第一句将耀眼红枫与青白酒旗相缀,第二句将白沙洲渚与微红夕照相映,而两句之间用火焰般的枫林秋色与绚丽的夕照晚霞相映衬:满天满树的红色,真是绚烂之极,好一幅色彩浓丽、美不胜收的画面。

  (2)答:前三句为“实”写,末句为“虚”写。前两句从视觉角度写绚烂的秋江暮景;第三句从听觉角度写苍茫中的柔橹声声,以上三句似画境,胜乐声,但句句写“实”。结句冷然一问,却是凭空想象,是虚笔,但从景联想到人,由实而虚,却使意境更悠远空灵。

  18.(1)答: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2)答: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或答“表达了诗人对风景依旧,物是人非的感慨。”)

  19.(1)农村(田园、乡村)风光

  (2)破、鸣、点。

  (3)答: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欣赏、流连之情。

  20.(1)吟余小立闲干外。

  (2)答:因为诗人写的是晚景,天色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昏鸦自然更像“点”,用“点”比用“只”更形矣。

  21.(1)答:开放之“早”;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常考古诗 (菁华3篇)(扩展2)

——中考古诗词鉴赏常考知识点归纳 (菁华3篇)

中考古诗词鉴赏常考知识点归纳1

  一、考查对诗意的理解

  对诗词大意理解的考查,也就是对诗词主要内容的考查,是河南中考古诗赏析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对此内容的考查频率极高。

  如20xx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中第20题:“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再如20xx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中第21题:“在下阙中作者运用两个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考查的都是这方面的内容。

  关于对诗意理解的考查,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对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深层含义的领悟,对全诗名句的感悟。

  我们回顾初中阶段所学古诗词,就诗歌的主要内容、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可大致归纳如下:

  诗歌的主要内容有:

  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

  ②咏物言志诗,通过所咏之物寄托诗人品质或理想。

  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而引发感慨。

  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等。

  2.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有:

  (1)豪放洒脱的形象,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乐观豁达的形象,如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慷慨悲壮的形象,如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5)忠心报国的形象,如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踌躇满志的形象,如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3.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不畏艰难、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感叹世事、壮志难酬、孤傲脱俗、凄清哀婉、热爱山水、豁达豪迈、愁苦孤寂、向往美好、恬淡自乐、离愁别绪、焦虑矛盾、遭贬愤世、怀才不遇、惆怅悲凉、踌躇满志等。

  二、考查对语言的品味

  诗歌中形象的塑造、感情的抒发,往往通过诗的语言来实现。进行诗歌赏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抓住语言这个根本。因此,考查对古诗词中准确、生动、传神的语言的品味,是*年来河南中考古诗赏析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语言品味的考查,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考查重点字词的精妙。从遣词用语、修辞方法等方面揣摩、推敲、理解诗词曲中重点词、重点诗句的含义。

  (2)考查诗句蕴含的深意。从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运用技巧中,品味诗词曲在语言上所寄予的深意。从用韵、节奏、音调等方面去诵读、品味诗词曲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韵律美。

  (3)考查诗词曲中的名言佳句。从修辞方法、表现手法、思想感情、蕴含哲理、语言运用等角度对其进行赏析。

  在复*中,我们不仅要熟背古诗词曲,还要结合一些诗句用心揣摩诗歌语言的以下特点:

  (1)清新自然,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生动形象,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含蓄隽永,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4)言简义丰,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实质朴,如“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6)简洁明快,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中考古诗词鉴赏常考知识点归纳2

  考点透视

  综观*几年中考,不难发现古诗词鉴赏题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古诗词鉴赏题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难度不大,所选古诗词大多来源于课本或《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篇目。二是所考内容一般有常识记忆、词语理解、情感领会、表达技巧分析、名句品味等。三是所考题型有选择题、主观表达题以及鼓励创新的开放题,后两种题型有增加趋势。

  解题指津

  应该怎样复*古诗词鉴赏的内容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赏析诗词语言。赏析诗词语言,要善于抓住诗词中的关键词语,体会其语言准确、生动、形象的特点。答题时,要结合诗词的主题及写作背景,反复揣摩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和隐含意义,理解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比如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两句,一个“坼”字、一个“浮”字,就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无比壮阔而又生动形象。

  2、赏析诗词形象。古诗词中的形象,主要是指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完成这类题目,要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和诗词的写作背景。比如阅读虞世南的《蝉》,我们一方面要理解蝉在诗中清高尊贵的形象,另一方面要明白作者是借蝉抒怀,以此表现自己高洁的品格。

  3、赏析表达技巧。古诗词的表达技巧包括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双关等修辞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欲扬先抑、以小见大等写作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直抒胸臆等表现手法。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主要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一幅秋郊夕照图,创造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意境。不仅写景,而且写人;不仅用景物点染“秋”,而且用景物来表现“思”,把“秋思”写得非常凄恻,表达了天涯游子孤寂凄楚的情感。

  4、评价思想内容。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可以抓住主旨句、情感句进行分析,可以从诗词的写作背景进行分析,可以从作者的情感倾向、生活志趣进行分析,还可以就诗词所表达的人生哲理进行分析。比如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词人作此词时任陕西经略副使,正在抗击西夏的侵扰。了解了词人的生活经历,就不难理解这首词的主题思想了:这首词主要描写北宋西北边境的军旅生活,描绘了边地奇异的秋景,从而表达了词人慨叹功业未建和戍边将士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

中考古诗词鉴赏常考知识点归纳3

  一、考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从*几年的全国各地的中考卷中不难发现古诗词鉴赏已成为一大亮点。其原因有二:一是和高考相衔接,高考中每年都考。二是体现“新课标”精神。《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纵观各地中考试卷,古诗词鉴赏的考查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品味诗词凝练、含意丰富、耐人寻味的语言。

  2、对名句的分析理解。

  3、诗词节奏的划分。

  4、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5、分析诗词的表达技巧。

  6、诗词意境的理解和感悟。

  古诗词鉴赏这类题目的一般所选材料来自唐宋名篇名家,由课内向课外发展。

  从阅卷场反馈信息看,学生失分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诗词中的词语,典故等基础知识积累不够。

  2、分析问题时张冠李戴,或者脱离文本,不结合全文或背景来分析。

  3、表达时语言空泛,分析问题不具体,不全面。

  4、缺少必要的诗词鉴赏术语,造成表达不准确,针对以上情况,老师应采取以下一些应对措施。

  (一)指导学生揣摩语言,理解作者“炼字”的技巧,尤其体味诗句中关键的动词、形容词,以及运用修辞方法的字句。

  (二)学一首诗,一定要学生明白诗歌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审视题目,诗题是诗的“眼睛”分析诗题、是准确把握主旨的有效方法之一,透过诗题,我们可以知道作品的内容是写景诗、怀古诗、咏物诗,还是送别诗、咏史诗、叙事诗。从而大致推断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抓住诗中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关键词语或句子来体味作者情感,另外也可以结合诗歌意象体会作者感情。一般情况下“景乐则情乐”“景哀则情哀”如,“枯藤老树昏鸦”读出的就是凄凉,“好雨知时节,当春及发生”读出的则是喜悦。

  (三)弄清诗歌创作采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对比、衬托、烘托、渲染、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借古讽今、动静结合、引用典故等。了解这些手法便可在鉴赏时得心应手。

  (四)答题时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是分析意象、内容,还是语言、表达技巧,让回答什么答什么。

  (五)掌握必要的鉴赏术语:

  如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风格流派:如李白的飘逸洒脱,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旷达豪放,柳永的柔美婉丽等。

  评价主旨:言*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深化主旨、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表现手法:卒章显志、画龙点睛、托物言志、象征、寄寓、寄托、侧面描写等。

  语言特点:勾勒、浓墨重彩、惟妙惟肖、诗情画意、朗朗上口、富有哲理、淋漓尽致。

  语言风格:行云流水、自然流畅、形神兼备、简洁、洗练、浅显、明白如话、*淡无奇、质朴、清新、淡雅、沉郁顿挫、苍凉、低沉、苍劲、舒缓、雄健、深厚。

  二、关于诗词鉴赏

  (一)、套公式10个字:修辞、内容、特点、效果、情感总答题模式为:

  “该句运用_______的手法(修辞),将_______的_______(内容),生动形象的(特点),描绘了一副_______的形象或画面(效果),表达了诗人_______的情感(情感)。具体说来:

  1、修辞:比如修辞就有8种,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你要找准,没找准后面也难得得分,实在找不到就说“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什么虚实动静也比较常考。

  2、内容:所谓内容就是把该句用信达雅的句子翻译一遍~

  3、再说特点――一般就是生动形象的,含蓄委婉的等等几个概括的词

  4、效果:通常就是描绘了怎样怎样的画面,烘托了~~~~~氛围等

  5、情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二)、根据所学诗歌的内容与题材归类:

  a怀古诗。此类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结合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杜牧的《赤壁》

  b送别诗。这类诗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此一吐胸中激愤或表明心态,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c行旅诗。此类诗多抒发久宦在外或长期漂泊或久戍边关而引起的思乡怀人之情。

  d闺怨诗。这类诗重在抒发女子对在外丈夫的思念。如《望江南》。

  e战争诗(边塞诗)。这类诗表达的是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生活的艰辛和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如《渔家傲》。

  f写景咏物诗。这类诗或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或钟情山水,厌弃官场;或描绘山川,热爱河山。

  感悟诗歌要求掌握常用的抒情方法和表现手法,注意积累一些相关的名词术语。如:寓情于景,寓理于景,借景抒情,虚实结合,以声衬静,化静为动,直抒胸臆等。

  (三)品诗。品关键词句,可以从画面、形象、思想感情、哲理和语言表达、锤炼词句、修辞等方面进行品析。

  (四)*时学生要多读多理解性地背诵,并运用到写作中去,既提高了对诗歌的理解运用,又提高了写作能力。

  三、诗词中常见思想情感的技巧点拨

  概括全诗或诗句内容,对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志向、观点、哲理等主旨进行揭示。

  解答这类题目时,分清体裁、题材和表达方式后,就可以按照相对固定的语言格式概括其内容。如:

  ①叙事诗的内容主旨:这首诗叙述了……,塑造了……,反映了……的社会现实。

  ②抒情言志诗的主旨:这首诗通过对……的叙述描写,抒发了……的情感。

  ③哲理诗的内容主旨:这首诗通过对……的叙述描写,揭示了……的哲理。不仅概括的形式相对固定,而且不同题材的诗歌表达的情感、主旨也相对固定,只是叙写的具体内容不同而已。

  四、诗词曲常见意象

  花、鸟、虫、鱼、山、川、草、木等无不可以写入诗歌寄寓一定的象征意义。

  ①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

  ②松――坚贞高洁

  ③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

  ④莲――表达爱情或高洁志趣。

  ⑤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⑥杜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

  ⑦鹧鸪鸟――离愁别绪。

  ⑧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⑨柳――于留谐音,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俗。

  ⑩明月――寄托相思。

  五、歌鉴赏的基本流程

  第一步:明确作者和背景资料。这样可以确保鉴赏不盲目,但中考阅读的诗歌大多与作者背景没有密切的关系,除非有相应的注解,否则,可以忽略。

  第二步:读懂全诗,整体感知,明确题材、体裁、写作目的`,得到粗略的印象,这一步也是鉴赏成功的关键,要明确体裁,可以关注标题,如题目中有赠、送、别等字眼,一般为送别诗;如题目中有登、题、咏等字眼,也可能是山水诗或怀古诗,如次等等,当然判定的最终依据是诗的内容。然后感知诗歌描绘的是什么景象,明确意向、意境的内容和特征,明确诗人要表达的是什么情感、志向或诗句中的关键字眼,要善于发现诗眼。

  第三步:分析诗歌是否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其关键是理清内容与情感哲理的关系,分清是直接表达还是间接表达,看意向有无明显的对比,有无古今、动静或虚实的变化等等。

  第四步:赏析语言,反观全诗。看那些词语使用比较精妙传神,一般要多注意动词、形容词,注意描绘色彩或情感的词语,看看有无叠词或连绵词,进而品析诗句中的修辞格,可以尝试从表意、结构和音韵三个方面分析某些词语或修辞格的表达效果。

  六、课外古诗词阅读赏析专题训练

  举例分析:

  例一、十五夜望月【王健】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你能看出当时诗人的形象和心境是怎样的?

  (当时诗人孤独难眠,久久地望月苦思;心境凄凉。)

  2、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简要分析。

  (诗人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的范围,境界高远。明明是自己怀人,偏说“秋思落谁家”。表现手法含蓄、委婉。)

  例二、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秋”字在诗中除交代季节外,还起到什么作用?

  (烘托人物的心情。)

  2、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面对残烛,夜深不眠。在巴山夜雨中展读亲友询问归期的来信,心中充满归期无期的孤寂。)

  七、实战演练:

  1.山中留客(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首句“山光物态弄春晖”用一“弄”字,有何表达作用?

  (1)三、四句说“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为什么会“沾衣”?诗人如此写有何意义?

  2.浪淘沙.怀旧(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词的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了什么?

  (2)“天上人间”一句流露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3.梅花绝句(陆游)

  低空银一钩,糁野玉三尺。

  愁绝水边花,无人问消息。

  (1)前两句为梅花的出现展示了一个怎样的背景?

  (2)你对诗中的梅花形象怎样理解?

  4.雪中偶题(郑谷)

  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1)这首咏雪诗在景物的选择上有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对这首诗宋人有不同评价,有人说它“奇绝”,也有人说它“浅俗”,你怎么看待?

  5.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何特点?

  (2)“山青花欲燃”一句中“欲”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

  6.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1)末句的“放过”和“拦”用得精彩,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2)本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是怎样来表现这个深刻哲理的?

  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8.渡汉江(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前两句中的“外”、“断”、“复”从哪三个角度写作者贬居之苦,有什么表达作用?

  (2)一般人是“*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不同,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简要分析。

  9.闺怨(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1)诗中“孤”字含义丰厚,请做简要分析。

  (2)这首诗通过主人公思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递进表达的?简要回答。

  10.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这首诗以谁的口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情景交融是古诗词写作上的特色。请联系诗中“春江正渺茫”作简要分析。

  11.除夜作(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首句作者怎样用“寒”“孤”两字,营造出与除夕欢乐团圆夜截然不同的意境?

  (2)“故乡今夜思千里”一句,言“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这样的表达有什么独特作用?简要分析。

  12.从军行(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

  (1)诗的前两句用“日色昏”和“红旗”构成了怎样的一幅边塞军旅图?简要分析。

  (2)作为边塞诗,本诗洋溢着怎样的感情基调?为什么?简要回答。

  13.雨晴(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本诗前两句用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后两句写得饶有趣味,请作具体赏析。

  14.夏意(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本诗一反盛夏炎炎的立意,表现了怎样的“夏意”?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2)衬托是古诗创作中常用的手法,请举诗中的一例进行赏析。

  15.新晴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第二句中“无人”两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本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具体赏析其艺术效果。

  16.东栏梨花(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前两句写春末夏初景物特点,请具体赏析。

  (2)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7.秋江(道潜)

  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阳已微。

  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

  (1)前两句诗充满画意,很有色彩感,请简要分析。

  (2)试从“实”与“虚”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18.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⑴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⑵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9.鹧鸪天(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1)这首词的内容与《西江月?明有别枝惊鹊》相同,都是描写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上片在描写春天的景象里,有哪几个词用得非常传神?

  (3)“春在溪头荠菜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0.题奉晚(周敦颐)

  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1)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

  (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21.早梅(张谓)

  一树寒棒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1)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本诗则侧重写梅的什么特点?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

  (2)本诗主要表现了梅花怎样的品质?

  22.七步诗(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这首诗用豆和豆秸比喻什么?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反映了什么?

  八、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鉴赏答案

  1.(1)答:“弄”字赋予山光物态以胜人,显示蓬勃生机,“山光物态”在春晖沐浴下争妍斗艳,足以景色迷人和诱人,意在留客.

  (2)答:之所以会“沾衣”是因为深山中空气新鲜、湿润.“以景诱人”的留客方法,正是诗人高人一筹之处.

  2.(1)答:上片写春寒愁感.下片写家国恨情.

  (2)答:流露了词人内心世界生与死的矛盾,是绝望者的希望.

  3.(1)答:空旷、寂寥、清冷、洁净.

  (2)答:高洁而寂寞,无人问津,是罢官而不得起用的陆游自身的写照.

  4.(1)答:选择景物很有典型性.诗人选择了“僧舍飘雪”“歌楼密洒”“渔人晚归”三个经典场景.既突出表现了下雪的景色,更表现了雪景之中不同人物的不同生活.

  (2)提示:这是开放题,可任选一个角度回答.如:“浅俗”体现在语言,全诗语言通俗,明白如话;“奇绝”体现在写景,选材有特色、有深意,特别是“渔人披得一蓑归”这一景象描绘富有诗情画意,也表现了诗人对渔人的崇敬之情.

  5.(1)答:景物:江、鸟、山、花.

  特点:碧绿、洁白、青葱、火红。

  (2)答:“欲”字妙在用拟人手法赋予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

  6.(1)答:这两个词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山山相连的特点,写得生动,富有情趣。

  (2)答:人生哲理――人生就是这样:一个问题解决了,又一个问题出现在眼前,周而复始,永无止境。用“行山路”这个意象来隐喻“人生充满矛盾”的这一哲理.

  7.(1)答:“僵”、“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其志坚定不移.

  (2)答:表达了作者要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

  8.(1)答:从空间的隔离,联络的断绝,时间的久远三个角度来写,强化和加深了作者贬居期间的孤苦情绪.

  (2)答:表达作者因等待团聚过久,在团聚即将来临之际,突发不祥之感,深怕出现意外而团聚不得的复杂心理。

  9.(1)答:既写月影的孤单,也写出了思妇的孤苦心理

  (2)答:表达了她对征戍南疆的丈夫的深切怀念。先托鸿雁为信使;再寄希望借助梦境团聚;最后只好变成月光洒泻亲人的身上。

  10.(1)答:以送者对行人的口吻,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离别时,怅然凄苦的思想感情。

  (2)答:“春江正渺茫”写春江烟云迷漫,辽远而又含混,一如离人迷茫无奈的心绪,景中有情,情在景中,情景交融。

  11.(1)答:作者通过除夕夜在冰冷的旅馆里,青灯寒光如豆,诗人影只孤孑,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凄然的意境。

  (2)答:不直写自己思念故乡,却言故乡思我,能把思乡之情表达得更婉曲含蓄。

  12.(1)答:“日色昏”极言大漠风沙遮天蔽日,也烘托了军事形势的紧张;“红旗”即写色彩的明丽,也写军队的强劲凌厉.由此构成了一幅在大漠苍苍、天昏地暗之中,一支大军半卷红旗,卷尘挟风,奋勇挺进的画面。

  (2)答:因为军队主动骁勇,战事大捷喜人,所以整诗洋溢着轻快振奋的感情基调。

  13.(1)答:对比。用“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两相对比,表现了作者面对满园落红残春油然而生的叹惜之情。

  (2)蜜蜂、蝴蝶见此残景,也大失所望,纷纷绕墙而去,它们相信春色正在邻家院子呢,这也让作者也不由地怀疑“春色在邻家”.作者把原无理性的蜂蝶赋予“人”的智慧,把蜂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心理写得活灵活现,妙趣横生。

  14.(1)答:表现了凉爽、清幽、宁谧的“夏意”.主要通过小院的深幽,竹*的凉爽,正午树阴满地,诗人安然入睡,时有流莺清韵传来,来构成一个别于炎夏的夏意意境。

  (2)示例:用榴花明丽,红艳如火与庭院绿树,清荫遍地相映衬,既在色彩上红绿相缀,又在光线上明暗相映,能给人流丽而清邃的感觉.用末句“流莺时一声”来衬托前三句所营造的宁谧幽静之境,以有声衬无声;也以动衬静,以莺之流飞,让整个画面陡然灵动丰满起来。

  15.(1)答:既写出了作者在久雨新晴后,面对青苔满地、绿树浓郁,却无人共享、共语的遗憾心情;也为下联“唯有南风旧相识”铺垫,为上下联之间的枢纽之词。

  (2)答:三四句以“南风”为主角,用拟人的手法把这位“旧相识”写得趣味盎然.“偷”显示“南风”的诙谐,似有意与老朋友开玩笑;“开”“翻”写与老朋友的熟识程度,其关切之情可见.可以想象在“无人”的情况下,“南风”将带给作者多少安慰。

  16.(1)答:第一句从颜色的角度写,用“淡白”“深青”写梨花

  和柳叶,言梨花已盛开,柳已老;第二句从形状角度写,以柳絮纷飞,梨花满城,言春已去,夏将至;两句之间,以“柳絮飞”呼应“柳深青”,以“花满城”呼应“梨花淡白”,极精工,以此简洁地写出了春末夏初的景物特点。

  (2)答:惆怅。作者由花开花谢,春光易逝,想到人生短暂,年华似水,发出“人生看得几清明”的感慨。“惆怅”一词包含了作者对生命短促的感慨和无奈的思想感情。

  17.(1)答:第一句将耀眼红枫与青白酒旗相缀,第二句将白沙洲渚与微红夕照相映,而两句之间用火焰般的枫林秋色与绚丽的夕照晚霞相映衬:满天满树的红色,真是绚烂之极,好一幅色彩浓丽、美不胜收的画面。

  (2)答:前三句为“实”写,末句为“虚”写。前两句从视觉角度写绚烂的秋江暮景;第三句从听觉角度写苍茫中的柔橹声声,以上三句似画境,胜乐声,但句句写“实”。结句冷然一问,却是凭空想象,是虚笔,但从景联想到人,由实而虚,却使意境更悠远空灵。

  18.(1)答: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2)答: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或答“表达了诗人对风景依旧,物是人非的感慨。”)

  19.(1)农村(田园、乡村)风光

  (2)破、鸣、点。

  (3)答: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欣赏、流连之情。

  20.(1)吟余小立闲干外。

  (2)答:因为诗人写的是晚景,天色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昏鸦自然更像“点”,用“点”比用“只”更形矣。

  21.(1)答:开放之“早”;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常考古诗 (菁华3篇)(扩展3)

——中考必考古诗 (菁华3篇)

中考必考古诗1

  【论诗】(赵翼?清)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东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游山西村】(陆游?南宋)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唐)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海夕漫漫。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浣溪沙】(苏轼?北宋)兰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赤壁】(杜牧?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过零丁洋】(文天祥?南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水调歌头】(苏轼?北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元)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饮酒(其五)】(陶渊明?东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中考必考古诗2

  (一)哲理诗句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4、 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5、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6、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8、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10、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1、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2、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3、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二)生活情趣

  1、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3、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4、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5、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6、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乐-村居》)

  7、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8、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三)奉献

  1、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4、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5、 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泰戈尔)

  6、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陶行知)

  8、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9、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蜜蜂)

  10、 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多有贡献。(白求恩)

  (四)战争

  1、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

  5、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6、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8、 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10、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君子于役》)

  11、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

  12、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中考必考古诗3

  【行路难】(李白·唐)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唐)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辽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己亥杂诗】(龚自珍·清)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无题】(李商隐·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相见欢】(李煜·五代南唐)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清*乐·村居】(辛弃疾·南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望江南】(温庭筠·唐)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滔洲。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北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北宋)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武陵春】(李清照·南宋)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南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观刈麦】(白居易·唐)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常考古诗 (菁华3篇)(扩展4)

——中考必考古诗词 (菁华5篇)

中考必考古诗词1

  1、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3、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4、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5、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6、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乐-村居》)

  7、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8、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中考必考古诗词2

  1、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

  5、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6、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8、 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10、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君子于役》)

  11、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

  12、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中考必考古诗词3

  1、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4、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潼关怀古》)

  6、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中考必考古诗词4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苦一份才。(华罗庚)

  3、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

  4、天才出于勤奋。(高尔基)

  5、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

  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7、学者先要会疑。(朱熹)

  8、学而时*之,不亦乐乎?(孔子)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1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长歌行》)

  1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1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1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4、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陶潜)

  1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中考必考古诗词5

  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2、马作的卢飞快,共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

  3、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5、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李白药)

  6、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7、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9、一勤天下无难事。(韩愈)

  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1、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张之洞)

  12、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歌德)

  1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14、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5、好于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常考古诗 (菁华3篇)(扩展5)

——高考古诗词默写填空常考诗句 50句菁华

1、《论语》中孔子所说的“__________”两句用在党员身上,就是要向先进典型学*,加强自身修养,而对于反面典型要对照反省,引以为戒。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

3、《岳阳楼记》中能体现岳阳楼长联上“范希文两字关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

4、欧阳修《醉翁亭记》中“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意思。

5、《诗经·氓》当中,女主人公追述婚后生活,认为错不在己,于是用“__________”两句谴责男子没有准则,反复无常,感情不专。

6、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这两句,写出了琵琶女运用丰富多变的技法,演奏当时名曲的情形。

7、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__________”一句来含蓄表达聆听琵琶女歌唱后的悲伤之前,它在后世成了表达悲伤凄切的代名词。

8、白居易《琵琶行》中以“__________”绘出琵琶女羞怯的情态,她调弦校音,信手弹来。

9、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推己及人,想到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高楼大厦,能够“__________”

10、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表现“自己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没有无学之辈”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

11、《赤壁赋》中,写苏子扣舷而歌,抒发其向往美好事物而不可得的怅惘失意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

12、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描绘历史英雄人物征战沙场、所向披靡的名句是:“__________”

13、李商隐的《锦瑟》一诗由思忆青春年华起笔,写得如梦如幻,最后以“__________”表示追梦已醒,只是当时不甚分明。

14、《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常被用来表达生活不如意的人在遇到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时而产生同病相怜的感慨。

15、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句描写了飞流直下,瀑布喧嚣,水石激荡的动人场景。

16、《送东阳马生序》中表达作者求学的经历中“苦中有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

17、《出师表》中写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身为一介布衣时所持的处世态度的两句是“__________”

18、《赤壁赋》中“__________”两句,借助具体形象,运用夸张、想象的手法,把凄凉婉转、悲凉幽怨的笑声表现的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凄然下泪。

19、杜甫《望岳》中点化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诗句是:“__________”。

20、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老师发怒,宋濂依然“__________”,甚至不敢说一个字反驳。

21、请写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友人已去而诗人伫立远望的情形,表现了诗人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 ”

22、《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

23、《短歌行》中出自《诗经·郑风》,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的句子:“__________”

24、《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两句运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星星来比喻镜子,既贴切又形象。

25、苏洵在《六国论》中借古讽今,说明宋人自取下策,连六国也不如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

26、杜甫在《哀江头》中发出“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的慨叹,姜夔《扬州慢》与此类似的感叹是“__________”。

27、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8、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9、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30、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32、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33、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3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6、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37、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38、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9、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40、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41、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42、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43、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4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4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46、知明而行无过;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7、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48、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4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0、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常考古诗 (菁华3篇)(扩展6)

——中考必考古诗 40句菁华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3、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5、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6、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7、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陶行知)

8、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

9、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还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鱼我所欲也》文中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1、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邹忌经过思索,找出妻、妾、客认为自己比徐公美的原因的句子是: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1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最后收到了效果的句子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14、《出师表》中,诸葛亮分析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亲贤臣,远小人。

15、《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的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16、《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17、《出师表》中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8、《出师表》中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

19、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人生活环境的句子是: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0、《三峡》中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是: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1、《三峡》中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2、《三峡》中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23、《马说 》中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4、《小石潭记》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身、溪水的语句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5、《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语句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26、《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7、《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8、《岳阳楼记》中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9、《醉翁亭记》中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0、《醉翁亭记》中概括描述滁州地理环境特征(领起全文)的句子是:环滁皆山也。

31、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2、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3、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4、表现作者在寒冬腊月中勤学品质的句子是: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35、《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36、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37、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多有贡献。(白求恩)

  (四)战争

38、《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最后收到了效果的句子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七、《出师表》

39、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人生活环境的句子是: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九、《三峡》

40、《马说》中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十一、《小石潭记》


常考古诗 (菁华3篇)(扩展7)

——中考必考古诗词 40句菁华

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5、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6、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8、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泰戈尔)

9、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10、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11、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君子于役》)

1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1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15、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

1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17、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1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1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0、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2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2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5、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26、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李白《行路难》)

2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28、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梅岭三章》)

29、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30、*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31、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

3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33、马作的卢飞快,共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

34、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5、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3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37、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歌德)

38、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39、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到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中考必考古诗词 篇11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40、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中考必考古诗词 篇12

  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常考古诗 (菁华3篇)(扩展8)

——中考古诗词通用五篇

  中考古诗词 1

  一、形象意境类

  形象画面: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形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景物有什么特点? 意象意境:诗歌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或直接点明某意象,要求简要赏析。 【知识联系】 1.所谓诗歌中的形象,是指抒情主人公(抒情主体形象)或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 2.所谓意境是指思想感情与诗中生活图景有机融合的一种艺术境界。概括意境特点的术语有:雄浑壮阔、高阔远深、萧瑟凄凉、生机勃勃、孤寂冷清、繁华热闹、恬静安谧等。答题模式:意境描述+特点概括

  二、情感主旨类

  情感蕴含: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情趣(思想感情有何变化)?或分析诗句蕴含了作者何种心情? 主旨: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主旨是什么)?或就主旨句、关键词语发问。 【知识联系】 5种情感类型: 1.人生志向,包括建功立业的渴望,壮志难酬的悲叹,仕途失意的苦闷,洁身自好的追求,寄情山水、归隐田园之志等。 2.忧国伤时,包括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表现山河沦丧的痛苦,反映边塞征战的壮烈,忧虑百姓离乱,担心民族命运,感叹昔盛今衰等。 3.人生感受,包括伤春悲秋,叹息人生短暂、韶光易逝,感伤世事多变,抒写告慰*生的喜悦等。 4.思乡怀人,包括羁旅愁思,思念亲友,边关思乡,闺中感怀等。 5.送别感怀,如依依不舍,情深意长,坦陈心志等。 【答题模式】 情感:诗句内容概括+情感特征。 主旨:诗歌具体内容+诗歌主题

  三、表达技巧类

  【设问方式】 手法类:1.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技巧或写作手法)?或就某一诗句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的分析。2.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或要求从情景关系角度对诗歌(诗句)进行赏析。 思路类: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或要求分析诗歌的构思之妙。 【知识联系】 1.表现手法包括联想、想象、象征、渲染、抑扬、对比、烘托衬托、以乐写哀、以小见大、比兴等。 2.诗歌中常见的表达方式 记叙(记叙、描写顺序:远——* 大——小 高——低 俯——仰 虚——实 动——静) 描写(描写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实写、虚写、正面、侧面、反面,描写还包括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有声有色、白描等。) 抒情(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则有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3.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用典、互文、反复等。 4.思路结构方面的术语包括照应、铺垫、承上启下、层层深入、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等。

  四、语言炼字类

  炼字类:这句(联或首)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或与其它某字比较分辨优劣。 语言特色类:诗歌语言有何特点?请简要赏析语言特色,或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知识联系】 1.诗眼:指一首诗或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 2.炼字:用最妥贴、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3.语言风格常用术语:清新淡雅、*淡自然、明白晓畅、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等。 4.答题时把关键字词放在句中,结合全诗意境情感分析。表明观点即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解释含义包括解释字面含义和深层含义;还原景象要求展开联想和想像,结合诗歌整体表述诗句所描摹的景象。

  五、多角度综合类

  写了什么景?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景与情的关系怎样?(景与情的关系一般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或情景交融等表达技巧)答题时参考以上四个方面的答题模式,问什么答什么,简单分析,略有侧重。

  六、开放题型类

  (一)评价类 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语,判断是否正确,是否合理,并阐明理由。 【答题示例】范成大《次石湖书扇韵》 问题: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赞颂。“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观点二,这种说法不确切。此诗描绘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的赞赏。“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

  中考古诗词 2

  功名本是无凭事,不及寒江日两潮。(宋·陆游)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杜甫)

  出门一笑大江横。(宋·黄庭坚)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宋·郑文宝)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无名氏)

  不知十月江寒重,陡觉三更布被轻。(清·查慎行)

  才如江海命如丝。(民国·苏曼殊)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苏轼)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南北朝·谢眺)

  大江之南风景殊,杭州西湖天下无。(明·刘基)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楼空江自流。(唐·李白)

  个个诗家各筑坛,一家横割一江山。(宋·杨万里)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

  立锥莫笑无余地,万里江山笔下生。(明·唐寅)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唐·温庭筠)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

  江山亦要文人捧。(民国·郁达夫)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宋·苏轼)

  江山情重美人轻。(清·袁枚)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明·袁凯)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唐·韦庄)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唐·杜牧)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无名氏)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南北朝·陆凯)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

  中考古诗词 3

  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 台城:旧址在南京市玄武湖旁,六朝时是帝王享乐的场所。

  江上春雨霏霏岸边青草离离,六朝往事如梦只剩春鸟悲啼。

  最无情的还是台城外的垂柳,依旧轻烟般地笼罩十里长堤

  【试题阅读及答案

  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作者采用的是以乐景写哀情的艺术手法,以台城柳的繁荣茂盛反衬台城的荒凉破败,因此诗人说它“无情”。

  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同意。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

  这篇必背中考语文古诗词的内容,希望会对各位同学带来很大的帮助。

  中考古诗词 4

  温志成

  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宝库里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古诗词鉴赏是文学作品阅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历年来各地中考的考查热点之一。*年来,各地中考对古诗词鉴赏的考查,以单一的客观性选择题形式出现的已较少见了,大多转向以主观性表述题为主的多类型考查。考查题型丰富多样,在20xx年中考中就出现了一些具有创新色彩的特色试题,成为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现择取部分作一解析。

  一、根据诗词意象体会思想情感。

  例1.(20xx年江苏连云港卷)阅读下面诗(词)句,完成后面题目。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②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③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亮是极具文化内涵的典型意象。请分别说出以上诗(词)句中作者借“月亮”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所谓意象是指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也就是作者的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是作者寄予情感的物象。诗歌常用意象说话,用意象打动人,所以鉴赏诗歌,我们要善于通过意象去捕捉诗人的情感和思绪。例1集中选取了三句关于“月亮”的诗词名句。月亮是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它不会因人的消亡而消亡,它是永恒的,所以月亮就很自然地成为了文人骚客们寄托感情的意象。我国古代诗歌中有很多句子与月亮有关,诗人们对月亮寄予了很多人生的理想、追求、忧思、怨恨等,尤其是想通过身处异乡却能仰望九州共有的这一轮月亮来寄寓诗人对亲人(或友人)离别相思等情感。例l中的李白诗用拟人手法,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的知心人,显然诗人是借月亮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关切之情。李煜词用比喻手法,以“钩”喻月之形,营造了凄清冷寂的氛围,这是借月亮表达了离愁别恨之情。王建诗用夸张手法,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这是借月亮表达了人们对故乡亲人的怀念之情。

  二、根据诗词内容补全对联。

  例2.(20xx年辽宁沈阳卷)沈阳某中学与韩国某中学进行了一次“走进唐诗宋词”的文化交流活动。下面是学生搜集的三组诗句,请根据第二组或第三组诗句的内容补全对联。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

  上联:忆李杜吟唱壮志情怀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它与诗歌一样,都是我国艺苑中璀璨夺目的奇葩。对联是随着诗歌的发展而发展的,大凡善诗者能作妙对,善联者必有好诗,古典诗词中那些最出色、最精华的对仗句,有的本身就是一副精美的对联。例2将对联与诗词名句联姻,更能让我们品悟蕴涵其中的对称美、艺术美与意境美。要补全例句中的对联,首先应借鉴上联对第一组诗句的提炼方式,而后再揣摩其他组诗句的特点与内容。第二组诗句中的王、孟是唐代山水田园派代表诗人,这两句诗都描绘了山水田园风光;第三组诗句的苏辛是宋代豪放派代表词人,这两句词都抒发了他们一腔报国之心:根据对联上下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一致等特点,可将下联拟为“品王孟寄情碧水田园”或“读苏辛歌咏赤胆忠心”等。

  三、根据诗词抒发的情感给诗集命名。

  例3.(201()年江苏南京卷)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有一本诗集收录了下面几首诗。请根据它们所抒**感的相*点,给诗集命名。

  诗集名称:《____》

  解析:书名是一本书的眼睛,是对整本书内容的极度浓缩。古人对诗集命名很有讲究,有以作者的姓、名、字、号命名的,有以作者曾任过的官职或封号、谥号命名的,有以作者籍贯、生活地及书斋命名的,有以帝王年号命名的,也有以书名寄寓作者的情志的,等等。不过这些命名方法不适合例3,因为例3中的四首诗作者不同,所处的朝代也不尽相同。所以例3要给诗集命名必须依据四首诗所抒**感的相*点来命名。《次北固山下》是诗人在长江上旅行时写的,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春望》通过对沦陷中的长安的破败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怀;《渔家傲·秋思》是一首边塞词,抒发了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以郊野日暮的秋景为衬托,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可见这四首诗所抒发的情感都是怀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因此可把诗集命名为《思亲集》或《思乡集》等。

  四、辨析他人对诗歌的理解。

  例4.(20xx年四川乐山卷)教材上有岑参的一首诗歌《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有同学在赏析这首诗歌时将第三句理解为“立刻就会相见了,用不着再写信了”。

  ①你觉得这种理解正确吗?为什么?

  ②从诗歌赏析的角度看,那位同学的理解跟整首诗还有哪些方面不相符?

  解析:古典诗词的精粹在于其创设的意境含蓄而隽永,含而不露是诗歌的最大特点。所以,赏析诗词,不能只单纯地看字面,甚至是割裂整首诗词来单独片面地理解某个字词或某一个诗句。例4中那位同学对诗歌第三句的赏析犯的就是这种错误。比如,第三句中“马上”本来的意思是“骑着马在路上”(或“骑在马上”),他错误地理解为表示“立刻”的时间副词“马上”;把表示“没有”的“无”理解为表示“用不着”的“毋”。这样的理解不符合题意,因为诗人“逢”的是入京使,而不是与家人相见;而且与诗歌前两句描写的伤心情感不合,因为既然马上就要与家人见面了,那还伤心什么呢7显然这样的理解改变了诗歌表现的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其实,这首诗后两句的意思是骑着马走在路上突然遇见了入京使者,身边没有纸和笔可以写信,于是就托入京使者带话给自己在京城的家人告诉他们自己是*安的。

  五、将诗词与现代文结合考查。

  例5.( 20xx年福建漳州卷)阅读下面一首词,结合第⑤段描写内容,说说它们有什么异曲同工之妙?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曰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解析:这道考题的阅读材料是《江南江南》,这是一篇抒情散文,文章通过对江南美景的描写,抒发作者对江南的无比喜爱和向往之情。文章第⑤段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是谁的妙语,涵盖了江南一个夏天的风景。六月,明朗火热的六月,皓腕凝霜雪的江南女儿,荡舟藕花深处,采莲,嬉闹,无休止地歌唱,唱至红日西沉,再“小荷障面避斜晖,分得翠阴归”。例5要求分析第⑤段的描写内容与所给宋词的描写内容二者间的异曲同工之妙。将现代文文意与古诗歌诗意融合在一起,解题时一定要紧扣二者间描写的内容、抒发的情感等共同点,如它们都写到了夏日黄昏,荷花丛中摇荡的扁舟,舟上游兴正浓的女孩;同样都表现了荡舟者身心愉悦、流连忘返的情态。

  中考古诗词 5

  一、积累和运用(25分)

  (1)子日: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则》)

  (2)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3)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赵翼《论诗》)

  (4)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7) __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 __________________,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皎洁的月亮引人遐想,令人动情。豁达的苏轼望月感怀,思索人生,悟出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的哲理;洒脱的李白邀月共饮,排遣寂寞,咏出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的浪漫。

  【答案】

  6. (1)思而不学则殆(2)出淤泥而不染(3)各领风骚数百年(4)天涯若比邻(5)谁家新燕啄春泥(6)波撼岳阳城(7)安得广厦千万间(8)马作的卢飞快(9)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每空1分,共12分,错别字每两个扣1分)

  4.古诗文名句默写。(5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 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________________ ,老木沧波无限悲。(陈与义《登岳阳楼》)

  (3)问渠那得清如许? ______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

  (4)只恐双溪舴艋舟,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武陵春》)

  (5)当生与义不可两全的时候,众多见义勇为者用行动诠释________________ 。(《孟子》)

  【答案】

  (1)随风直到夜郎西(2)白头吊古风霜里(3)为有源头活水来(4)载不动,许多愁(5)舍生取义(者也)

  6.古诗文名句默写。(6分)

  (1)________________ ,在水一方。(《诗经 秦风》)

  (2) __________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3)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 !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

  (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____ 。(《孟子告子上》)

  (5)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发出了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的呼喊,这充分体现了杜甫推己及人的博大胸襟。

  【答案】

  6、(6分)(1)所谓伊人(2)黄梅时节家家雨(3)门前流水尚能西(4)舍生而取义者也(5)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旬。(任选其中6句)

  ①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 。 (《论语,为政》)

  ②然后知________________ ,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告子下》)

  ③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

  ④ ___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⑤: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_____ 。(李煜《相见欢》)

  ⑥ _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⑦ ________________,嬴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

  ⑧ 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2)默写杜牧的《赤壁》。

  【答案】

  1.(10分) (1)①思而不学则殆②生于忧患 ③心远地自偏④造化钟神秀

  ⑤别是一般(一番)滋味在心头 ⑥醉翁之意不在酒 ⑦了却君王天下事⑧落红不是无情物 (6分。选填的6句,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2)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4分。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2分)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