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年级苏轼写的古诗 (菁华3篇)

首页 / 古诗 / | 古诗

一二年级苏轼写的古诗1

  1、《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惠崇春江晓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洒豚欲上时。

  3、《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南乡子·送述古》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

  谁似临*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

  今夜残灯斜照处,

  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5、《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7、《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8、《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9、《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

  凤凰山上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蓉,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

  苦含情,遣谁听?

  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10、《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一二年级苏轼写的古诗2

  【篇一:《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已三更。

  加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

  倚帐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彀纹*,大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篇二:《西江月》】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暧暧微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解鞍敧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篇三:《千秋岁》】

  浅霜侵绿。发少仍新沐。

  冠直缝,巾横幅。

  美人怜我老,玉手簪黄菊。

  秋露重,真珠落袖沾馀馥。

  坐上人如玉。花映花奴肉。

  蜂蝶乱,飞相逐。

  明年人纵健,此会应难复。

  须细看,晚来月上和银烛。

  【篇四:《定风波》】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

  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

  菊花须插满头归。酩酊但酬佳节。

  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

  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

  牛山何必更沾衣。

  【篇五:《菩萨蛮》】

  天怜豪俊腰金晚。故教月向松江满。

  清景为淹留。从君都占秋。

  身闲惟有酒。拭问清游首。

  帝梦已遥思。匆匆归去时。

  【篇六:《满庭芳》】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加在岷峨。

  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

  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

  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

  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翦柔柯。

  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一二年级苏轼写的古诗3

  一:《满庭芳·蜗角虚名》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乾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锺美酒,一曲满庭芳。

  二:《减字木兰花·玉房金蕊》

  玉房金蕊。宜在玉人纤手里。淡月朦胧。更有微微弄袖风。温香熟美。醉慢云鬟垂两耳。多谢春工。不是花红是玉红。

  三:《减字木兰花·郑庄好客》

  郑庄好客。容我尊前先堕帻。落笔生风。籍籍声名不负公。高山白早。莹骨冰肤那解老。从此南徐。良夜清风月满湖。

  四:《点绛唇·不用悲秋》

  不用悲秋,今年身健还高宴。江村海甸。总作空花观。尚想横汾,兰菊纷相半。楼船远。白云飞乱。空有年年雁。

  五:《点绛唇·红杏飘香》

  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水边朱户。尽卷黄昏雨。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归不去。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

  六:《减字木兰花·回风落景》

  回风落景。散乱东墙疏竹影。满坐清微。入袖寒泉不湿衣。梦回酒醒。百尺飞澜鸣碧井。雪洒冰麾。散落佳人白玉肌。

  七:《南乡子·凉簟碧纱厨》

  凉簟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馀。

  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 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

  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人间一味愚。

  八:《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妖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一二年级苏轼写的古诗 (菁华3篇)扩展阅读


一二年级苏轼写的古诗 (菁华3篇)(扩展1)

——一二年级苏轼写的古诗 (菁华3篇)

一二年级苏轼写的古诗1

  1、《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惠崇春江晓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洒豚欲上时。

  3、《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南乡子·送述古》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

  谁似临*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

  今夜残灯斜照处,

  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5、《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7、《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8、《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9、《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

  凤凰山上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蓉,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

  苦含情,遣谁听?

  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10、《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一二年级苏轼写的古诗2

  1、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赠刘景文——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5、海棠——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6、春宵——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7、浣溪沙——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8、磻溪石——苏轼

  墨突不暇黔,孔*未尝暖。安知渭上叟,跪石留双骭。

  一朝婴世故,辛苦*多难。亦欲就安眠,旅人讥客懒。

  9、守岁——苏轼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10、大秦寺——苏轼

  晃荡*川尽,坡陀翠麓横。忽逢孤塔迥,独向乱山明。

  信足幽寻远,临风却立惊。原田浩如海,衮衮尽东倾。

  11、石鼻城——苏轼

  *时战国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闲。北客初来试新险,蜀人从此送残山。

  独穿暗月朦胧里,愁渡奔河苍茫间。渐入西南风景变,道边修竹水潺潺。

  12、蝶恋花——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3、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一二年级苏轼写的古诗3

  一:《满庭芳·蜗角虚名》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乾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锺美酒,一曲满庭芳。

  二:《减字木兰花·玉房金蕊》

  玉房金蕊。宜在玉人纤手里。淡月朦胧。更有微微弄袖风。温香熟美。醉慢云鬟垂两耳。多谢春工。不是花红是玉红。

  三:《减字木兰花·郑庄好客》

  郑庄好客。容我尊前先堕帻。落笔生风。籍籍声名不负公。高山白早。莹骨冰肤那解老。从此南徐。良夜清风月满湖。

  四:《点绛唇·不用悲秋》

  不用悲秋,今年身健还高宴。江村海甸。总作空花观。尚想横汾,兰菊纷相半。楼船远。白云飞乱。空有年年雁。

  五:《点绛唇·红杏飘香》

  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水边朱户。尽卷黄昏雨。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归不去。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

  六:《减字木兰花·回风落景》

  回风落景。散乱东墙疏竹影。满坐清微。入袖寒泉不湿衣。梦回酒醒。百尺飞澜鸣碧井。雪洒冰麾。散落佳人白玉肌。

  七:《南乡子·凉簟碧纱厨》

  凉簟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馀。

  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 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

  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人间一味愚。

  八:《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妖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一二年级苏轼写的古诗 (菁华3篇)(扩展2)

——一二年级体育课教案 (菁华3篇)

一二年级体育课教案1

  学*阶段:水*一

  学*目标:积极在参加体育活动,并能在活动中体验出民间体育活动的快乐。

  学*内容:跳短绳、游戏。

  学*步骤:

  一、快乐游戏,活跃情绪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集队、队列

  2、提出要求,组织学生分组游戏。

  学生活动:

  1、看老师手势,听老师口令快速集队,并从集队中体验“快、静、齐”的集队要求。

  2、听口令练*原地踏步,动作做到位。

  3、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游戏“快找伙伴”并能按老师要求做出各种不同的跑步姿势和各种模仿动作。

  组织:五路纵队、自由分散

  二、自主跳绳,熟练动作

  教师活动:

  1、提出自主练*的要求:注意安全、用绳子体验不同的活动。

  2、组织学生进行不同的跳绳比快、比多的练*。

  3、组织学生进行半分钟跳短绳练*。

  4、提出要求,组织学生自己压腿。

  学生活动:

  1、每人一绳,自主地进行练*,可以进行跳绳也可以借助绳子进行各种游戏活动,充分地发挥短绳的练*作用。

  2、按老师要求进行并脚向前跳短绳、向后跳短绳、和老师比一比谁跳得快,同学比一比谁先完成任务等。

  3、积极参加半分钟跳短绳练*,比一比谁跳得最多。

  4、自己进行各种姿势的压腿练*。

  组织:分散练*

  三、一毽多用、尝试游戏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自主练*踢毽。

  2、讲解示范游戏规则、方法。

  3、组织学生游戏,并总评。

  学生活动:

  1、按老师要求认真练*踢毽。

  2、认真观看,了解游戏方法规则。

  3、大胆地尝试游戏,并积极参与比赛。

  组织:分散练*、分组游戏。

  场地器材:体育馆、短绳每生一根、毽子每生一个。

一二年级体育课教案2

  教学内容:

  1、体操基本动作(前举、侧上举)

  2、柔韧性练*(正压腿)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体操基本动作的练*使学生初步了解各个动作的要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培养学生身体的协调性。

  2、通过各种练*发展学生各个部位的柔韧性。

  教学步骤:

  一、开始部分(109)

  1、学生自己按大小个男女生排成二列横队。

  2、队列练*(看齐、1—2报数、踏步走等)

  3、教师领学生进行象形模仿游戏。(螃蟹、小鸟、大象、狗熊、鸭子等)

  二、基本部分(20)

  (一)体操基本动作(前举、侧上举)

  1、侧举(上举):

  (1)教师下达前举、侧上举口令让学生凭自己的想象感觉做动作。

  (2)教师找出做的比较好的学生做示范,并让学生自己说出怎么做的。

  (3)教师讲解前举、侧上举动作的要领和练*的要求

  (4)下达口令集体练*(随时提示方法和要领,鼓励表扬学生)

  (5)分组练*后选最好的一组示范并进行鼓励表扬

  (6)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分散练*

  (7)激励学生再次集体练*

  (8)分散再练

  (9)验收成果

  (二)柔韧性练*(正压腿):

  (1)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和练*方法

  (2)教师指导学生分组练*

  (3)选优示范并鼓励表扬

  (4)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分散练*

  (5)激励学生再次集体练*

  (6)分散再练

  (7)验收成果

  三、结束部分(54)

  1、复*本课内容

  2、象形游戏,放松

  3、小结

一二年级体育课教案3

  教学内容:

  1、沿直线跑

  2、快来接球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沿直线跑使学生明白沿直线跑可以省力,省时。

  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80%左右学生掌握跑和接球的基本技术。

  3、素质目标:提高学生的奔跑能力以及接球能力。

  4、情感目标:培养运动感情,勇敢顽强,努力拼搏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学*跑步和接球的动作要领;

  教学难点:在沿直线跑中培养运动感情;

  教学过程:

  一:收心热身、导入情节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检查服装情况。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导入:“小朋友们,*时排队如果不听指挥的话,会出现什么状况呢?”“所以我们一定要听指挥,事情才能做到有序、更好。”

  4,步入课堂

  组织:成四路纵队集合

  要求:快,静,齐,精神饱满。

  学生学法:体育委员整队,了解本课学*的任务和目的,步入课堂。

  (二)徒手操

  1,跳跃运动(要求动作到位,轻快,姿势正确,优美)

  2,整理运动(要求尽量放松,收心愉快)

  教学方法:

  (1)复*上节课的腹背运动,踢腿运动和全身运动。

  (2)教师先做完整的示范,讲解;

  (3)教师分解动作对学生进行教学;

  (4)连续进行练*,教师观察学生练*,加以纠正。

  学生学法:

  (1)复*上节课的腹背运动,踢腿运动和全身运动。

  (2)了解观察具体示范动作。

  (3)集体练*,对不到位的动作加以纠正。

  二:愉悦身心,提高兴趣

  (一)沿直线跑

  方法:跑时上体正直稍前倾,头要正,眼视前方,前脚掌着地,脚尖向前,自然迈开步子向前快跑;两臂屈肘,自然前后摆动。

  要求:跑的姿势正确,跑得直,轻松自然。速度一开始不宜太快。随着正确动作的掌握,逐渐加速。

  学*本领:跑的技术

  (1)导入:小朋友,你们喜不喜欢跑步,那你们知道怎样跑才能跑的快吗?为了跑的快,所以小朋友们必须得认真学*和练*……

  (2)教师讲解示范,引导学生观察,组织学生进行练*。

  (3)评出胜队。

  (4)听取教师的赛后小结。

  学生学*的方法:

  (1)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试着去练*。

  (2)让学生示范比赛,评出优缺点。

  (3)学生进行沿直线跑比赛。

  组织(如图):

  三:尾声恢复身心

  (一)快来接球

  方法: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按序号报数,记住自己的号数。教师(或学生)任意叫号,叫到号者上前接球,接到球者就得分,最后比谁的得分最多为胜。

  规则:听错号去接球或者报到数的同学没抱住球的要扣分。

  要求:抛球要有一定高度。

  教学方法:

  (1)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刚才在沿直线跑中表现得很好,我们也很开心,为了庆祝一下,我们来做“接欢乐球”比赛,看谁接的准且对,说明获得的开心多。

  (2)教师讲解接球的方法并做示范。

  (3)组织学生进行练*游戏。

  (4)评出胜利的队。

  组织:学生围绕在组织者身旁,准备听号接球。

  (二)课后小结

  (三)安排回收器材(学生协助教师回收器材)

  (四)师生告别

  组织:成四路纵队集合。

  场地:一个排球场

  器材:排球一个

  预计练*密度:30%

  预计最高心率:130次分

  准备:在场地上画四条横线。


一二年级苏轼写的古诗 (菁华3篇)(扩展3)

——一二年级写景的古诗 (菁华3篇)

一二年级写景的古诗1

  惠崇春江晚景

  作者: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诗词注释

  (1)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这两诗是作者元丰八年春天在靖江欲南返时江边情景的写照。

  (2)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3)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4)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5)上:指逆江而上。

  白话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小池

  作者: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诗词注释

  泉眼:泉水的出口。惜:吝惜。

  照水:映在水里。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诗句译文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渔歌子

  作者: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诗词注释

  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鳜鱼:俗称“花鱼”、“桂鱼”。扁*、口大、鳞细、黄绿色,味道鲜美。

  箬笠:用竹篾、箬叶编的斗笠。

  蓑衣:用草或棕麻编织的雨衣。

  诗句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乐然垂钓,用不着回家。

  游山西村

  作者: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词语注释

  ⑴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⑵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足:足够,丰盛。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⑶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⑷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⑸箫鼓:吹箫打鼓。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⑹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⑺若许:如果这样。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⑻无时:随时。

  ⑼叩(kòu)门:敲门。

  白话译文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盛。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游山西村》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这是一首记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全诗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此诗题材比较普通,但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刘禹锡

  望洞庭

  作者: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作品注释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两:指湖光和秋月。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水翠:也作“山水色”。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白银:一作“白云”。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作品译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浪静如同未磨拭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螺。

  春思

  作者: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注释

  1、马邑:秦所筑城名,今山西朔县,汉时曾与匈奴争夺此城。龙堆:白龙堆得简称,指沙漠。

  2、层城:因京城分内外两层,故称。

  3、苑:这里指行宫。

  4、机中句,窦滔为苻坚秦州刺史,后谪龙沙,其妻苏蕙能文,颇思滔,乃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寄之。共八百四十字,纵横反覆,皆成文意。论:表露,倾吐。

  5、为问两句:后汉窦宪为车骑将军,大破匈奴,遂登燕然山,命班固作铭,刻石而还。元戎:犹主将。返旆:犹班师。勒:刻。燕然: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

  译文

  莺歌燕语预报了临*新年,马邑龙堆是几千里的疆边。

  家住京城比邻着汉室宫苑,心随明月飞到边陲的胡天。

  织锦回文诉说思念的长恨,楼上花枝取笑我依然独眠。

  请问你主帅车骑将军窦宪,何时班师回朝刻石燕然山。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注释

  孤山寺:南北朝时期陈文帝(522~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化。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

  贾亭:又叫贾公亭。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筑。唐贞元(公元785~804年)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湖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

  水面初*:湖水才同堤岸齐*,即春水初涨。初: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是指刚刚。

  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的.时候。云脚:接*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脚”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这里指低垂的云。

  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

  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暖树:向阳的树。

  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

  乱花:纷繁的花。渐:副词,渐渐地。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浅草:浅浅的青草。才能:刚够上。没:遮没,盖没。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侧重花草。浅浅的青草刚够没过马蹄。

  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

  行不足:百游不厌。足,满足。

  阴:同“荫”,指树荫。

  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诗人由北而西而南而东,环湖一周,诗则以湖东绿杨白堤结束,以“最爱”直抒深情。白堤全长约1000米。

  译文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春水初涨,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上栖息,谁家新飞来的燕子衔着泥正在筑巢。

  繁多的春花(野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是观赏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迷人的白沙堤。

  韩愈

  早春

  作者: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

  长安街上细小的春雨润滑如酥,*看没有绿色,远看草色青青。早春正是一年春光的大好时节,大大胜过满城杨柳堆烟的暮春。

  杜甫

  绝句

  作者: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

  (1)西岭:西岭雪山

  (2)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3)泊:停泊。

  (4)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5)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释文:

  两只黄鹂在柳枝上鸣叫,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迢迢开来的船只。

一二年级写景的古诗2

  1、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李白《游泰山》

  2、春风无复情,吹我梦魂散。李白《大堤曲》

  3、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李白《游泰山》

  4、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李白《妾薄命》

  5、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李白《折荷有赠》

  6、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李白《古朗月行》

  7、云阳上征去,*饶商贾。李白《丁督护歌》

  8、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霄。李白《焦山望寥山》

  9、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10、东风洒雨露,会入天地春。李白《送郄昂谪巴中》

  11、摇笔望白云,开帘当翠微。李白《赠秋浦柳少府》

  12、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李白《赠钱征君少阳》

  13、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

  14、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垂袅风。李白《阳春歌》

  15、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李白《子夜吴歌春歌》

  16、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17、秀眉霜雪颜桃花,骨青髓绿长美好。李白《山人劝酒》

  18、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李白《赤壁歌送别》

  19、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李白《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

  20、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李白《行路难其三》

  21、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22、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23、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李白《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24、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李白《长相思其二》

  25、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26、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一二年级写景的古诗3

  1、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遣意·其一》

  2、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九日寄岑参》

  3、大明韬日月,旷野号禽兽。——《九日寄岑参》

  4、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杜位宅守岁》

  5、故园花自发,春日鸟还飞。——《忆弟·其二》

  6、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端午日赐衣》

  7、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恨别》

  8、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宿府》

  9、杂花分户映,娇燕入帘回。——《李监宅·其二》

  10、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梦李白·其一》

  11、梅花万里外,雪片一冬深。——《寄杨五桂州谭》

  12、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後出塞·其二》

  13、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野望》

  14、云掩初弦月,香传小树花。——《遣意二首·其二》

  15、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晚际遇雨·其一》

  16、风吹客衣日杲杲,树搅离思花冥冥。——《醉歌行》

  17、青荧雪岭东,碑碣旧制存。——《赠蜀僧闾丘师兄》

  18、象床玉手乱殷红,万草千花动凝碧。——《白丝行》

  19、草肥蕃马健,雪重拂庐乾。——《送杨六判官使西蕃》

  20、江湖漂短褐,霜雪满飞蓬。——《奉寄河南韦尹丈人》


一二年级苏轼写的古诗 (菁华3篇)(扩展4)

——一二年级运动会加油稿 (菁华3篇)

一二年级运动会加油稿1

  超越致跳高运动员

  在阳光的照耀下,

  跳高的比赛场地格外辉煌,

  运动健儿们,

  用那矫键的身躯,

  冲刺着一个又一个的`高度。

  没有尝试,

  怎会知道自己是否为强者,

  超越自己,

  也许会创造一番新天地!

  运动健儿们加油吧,

  去创造一份份奇奇迹,

  去创造一份份惊喜!

一二年级运动会加油稿2

  漫漫长路,你愿一人独撑,

  忍受着孤独与寂寞,

  承受着体力与精神的压迫,

  只任汗水溶于泪水,

  可脚步却从不停歇。

  好样的,纵然得不了桂冠,

  可坚持的你,定会赢得最后的掌声。

一二年级运动会加油稿3

  操场一角沙坑上,一根竹竿静静的恒在两个木架子上。距竹竿七八米的西南角,一个运动员深邃的眼光注视着竹竿,右脚轻轻地往后一蹬,开始助跑,渐渐地速度在加快,在离竹竿约两步的地方,他左脚用力一蹬,随即右脚向上一抬,继而整个人越过竹竿,轻松着地,竹竿依然静静的躺在木架子上,他成功了,这个高度只是他跳的最低高度,就象是他人生路上树立的第一个目标,以后还有更高的目标等着他去实现,他还能这么轻松就实现了吗?


一二年级苏轼写的古诗 (菁华3篇)(扩展5)

——一二年级体育课教案 (菁华3篇)

一二年级体育课教案1

  一、二年级教学目标:

  〈一〉进一步了解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常识和方法。

  〈二〉进一步学会一些基本运动,游戏,韵律活动和舞蹈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三〉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遵守纪律,与同学团结合作。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爱玩,学生们对体育课有着很浓厚的兴趣与积极性,模仿能力强,喜欢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活动,但是他们的注意力较差,自控能力较差,生性好动,活泼开朗,爱表现自己,课堂组织纪律性较差、情绪变化较大,喜欢竞争。某些学生在体育课上过于激动,偶尔表现的忘乎所以,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我在教学中主要以示范讲解诱导为主,以多样的游戏进行巩固,使学生寓教于乐。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掌握基本的体育基础知识,明确体育锻炼的作用,在锻炼中运用所学*的新知识,并不断巩固和提高,养成良好的锻炼*惯。

  2、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提高组织纪律性,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3、熟练广播操的动作、立定跳远动作与沙包投准练*,要求动作自然轻松协调,提高成绩。初步掌握简单的体育动作。

  教学重点:基本队列的练*以及田径的各种走跑跳和投掷动作。

  教学难点:沙包投掷的准确性与立定跳远的协调用力能力。

  四、教学措施

  1、教师认真贯彻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精神,精心备课,充分上好每一堂课。

  2、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惯,保证正确的跑走姿势,教师以身作则。优生展示并领做,给学生树立正面榜样,并及时给予学生表扬与鼓励。

  3、采用主题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作用,寓教于乐,让他们在玩中学、练、提高能力,激发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

  4、小学生好胜心强,可采用一些教学比赛,以增强学生锻炼身体的效果。

  5、因材施教,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运动中享受到锻炼的乐趣,让每个孩子都能品尝到属于自己的桃子。

  6、教师要将学过的知识,有机地穿插到课堂教学中去,以达到提高的目的。积极组织课外活动小组,引导学生提高认识,做到优生优培,差生转化。

  7、教师加强各方面学*,提高理论水*,以理论指导实践,虚心向其他教师学*,总结经验教训。

  五、具体的教学计划:

  1、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教学任务,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和创新精神。

  2、理论方面: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并能了解还身体各部位的名称,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体育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惯与生活*惯。

  3、队列队形:主要学*集合、散开、稍息、立正、三面转法以及向右看齐、齐步走立定等。

  4、广播体操:熟练掌握广播操的动作与韵律活动的基本手位脚位动作。

  5、技能方面:主要包括:

  ①走:各种不同姿势的走,直线走;

  ②跑:主要有直线跑,沿圆形跑,直线往返跑,接力跑等;

  ③跳:主要有双脚跳、跳单双圈,跳上台阶,跳绳,立定跳远;

  ④投:主要有对地投球,抛接球,投球进筐,投准练*等;

  ⑤技巧方面:滚翻等简单的柔韧素质;

  ⑥游戏《快快集合》、《投准》、《猜猜我是谁》、《大鱼网》、《投沙包》、《丢手绢》、《接力赛》、《跳进去拍人》、《老鹰捉小鸡》等;

  ⑦简单的韵律舞蹈动作学*。

  6、预计本学期总课时为40课左右,队列练*将融入每一节课中。

一二年级体育课教案2

  教学目的: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一、二年级教学目标:

  〈一〉 进一步了解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常识和方法。

  〈二〉 进一步学会一些基本运动,游戏,韵律活动和舞蹈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三〉 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遵守纪律,与同学团结合作。

  体育课教学常规

  体育课教学应丛增强体质出发,加强课堂的“三基”教学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各种优良品质,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 教师方面:

  1、 认真备课,精心写好教案,不备课,无教案不准上课。

  2、 认真学*和贯彻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目的与任务,掌握教材重点、难点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几为完成任务而采取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组织措施等。

  3、 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布置好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教师不准旷课、丢课的因故不能上课,必须经学校领导同意,并做好妥善安排。

  4、 在教学中,加强与重视“三基教学”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完成体育三个方面的任务。

  5、 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6、 教师要注意仪表整洁,举止大方,教态严肃、自然、 注意精神文明的建设,并在课前三分钟前换好服装。在上课现场等候上课。

  7、 认真做好学生的学期、学年体育成绩的考核和评定,重视资料的积累 保管,并且定期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指导和改进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8、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及积极分子的作用并且经常做好对 他们的培养和训练工作,使他们真正起到教师助手作用。

  9、 教学中要有严密的组织纪律,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与要求,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伤害事故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作好妥善处理。

  二、 学生方面:

  1、 学*目的明确,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注意听讲,积极学*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惯。

  2、 上体育课,着装要轻便,整齐,做到穿轻便运动鞋上课,不带钢笔,小刀等提前按教师要求,在指定地点等候上课。站队时要做到快、静、齐。

  3、 不得无故缺课,不迟到、不早退,服从领导,听从指挥,遵守课堂各项规定。

  4、 在课堂上严格执行教师的各项要求,不经允许不得随意移动器材教具要严格执行教师规定的各项保护措施。

  5、 要爱护体育器材,不得有意损害各种体育设备和用品,课后要按教师的要求如数送还各种器材。

一二年级体育课教案3

  Teaching aim:

  1、学生知道踢、拐毽子的术语和踢毽子的动作要点。

  2、学会踢毽子的动作要领和练*方法,并有连续踢毽的能力。

  3、发展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和协调能力。

  4、通过小游戏《别迷失方向》的练*,提高辨别方位能力,发展注意力,观察力和思维敏捷,动作快速的反应能力。

  Teaching content:

  1、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踢毽子。

  2、小游戏《别迷失方向》

  key basic knowledge:

  1、学生知道踢毽子的动作要点和练*方法 。

  2、Fall in:集合 At ease:稍息 attention:立正Eyes right:向右看

  Eyes front:向前看Close:靠拢count off 报数

  3、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不怕失败,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精神。

  一、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安排见*生。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3、队列队形练*---稍息、立正、向右看齐、齐步走---立定、左(右)转弯走

  二、准备活动

  1、热身跑:我们是一条大长绳教师:组织生成一路纵队,在前面领跑,路线犹如蛇行。学生:按照师的要求调整队形,进行蛇行跑。2、徒手操六节4×8拍(四列体操横队)

  扩胸运动、振臂运动、体侧运动、俯背运动、弓步压腿运动、活动手腕脚踝运动

  要求:动作准确,整齐划一。

  教法:

  1、教师语言要清晰

  2、讲解课堂要求任务

  3、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做准备活动,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4、师生一同练*

  组织:

  X X X X X X X X

  学法:

  1、学生站成四列横队

  2、学生和老师一起做准备活动

  3、学生认真听讲看示范

  4、学生精神饱满

  三、基本部分

  (1)毽子的基本踢法:

  1、盘踢(足内侧踢)

  动作说明:用两足内侧互相踢毽,膝关节向外展,髋关节、膝关节放松,踝关节发力,小腿向上摆动用足内侧将毽子踢起。

  2、磕踢:(膝盖部分)

  动作说明:用两腿膝盖互换将毽子磕起(撞起),髋关节放松,膝关节发力,小腿放下垂,足尖稍指地,大腿不能外张或里扣。

  3、拐踢:(足外侧踢)

  动作说明:用足外侧踢毽,大腿放松,小腿向体后侧上方摆动,勾脚尖,踝关节发力将毽子踢起,,踢毽时大腿不要摆到体前,小腿向体后侧上方摆动不要过高。

  4、崩踢:(足尖部踢)

  动作说明:用足尖的外三趾部分踢毽,大腿稍抬,小腿向正上方摆动,髋关节、膝关节放松,踝关节发力,踢毽的一刹那,足尖外三趾向上勾起。

  以上四种踢法,是毽子的基本踢法,都要进行专门练*,不有偏度。所以初学者不要急于求成的学花样,,而要把基本踢法练好,为以后的踢高打下扎实的基础。

  重点:使学生知道踢毽子的动作要领、方法;以及知道踢毽子的名称。并有连续踢毽子的能力。

  组织形式:散点教学

  (2)小游戏《别迷失方向》

  游戏方法:学生分成四队,各成一列横队。出一引导人(可由排头开始),站在队前3~4米正中位置。

  游戏开始,引导人原地双脚有节奏地轻跳并一字一拍地发出指令:“前,后,左,右,向X,转”。随后大家按照引导人指定的方向转动。方向错了的人失去1分。然后大家还原向前的方向,游戏重新开始。引导人发令3次,然后依次轮换引导人,每人轮做一次,失分最少的队为优胜者。

  游戏规则:1、转错方向的学生不得改动;

  2、引导人口令不清楚与动作节奏不合拍,失1分。

  组织形式:教师可作引导人参加各族游戏活动,或组织全班做整体游戏,但应以学生个人或分组练*为主。

  四、结束部分

  1、放松 模仿气球运动(师生一起做“气球”大了,“气球”小了,“气球”没气了的放松运动)

  2、引导学生,师生共同总结

  3、下课,师生再见

  4、组织学生回收器材

  教具准备:

  录音机、毽子、奖励小红花若干


一二年级苏轼写的古诗 (菁华3篇)(扩展6)

——一二年级好词好句摘抄 30句菁华

1、快快乐乐 圆圆满满 整整齐齐

2、完完全全 滴滴答答 忙忙碌碌

3、秋月如镜 天高云淡 杨柳吐翠

4、胆战心惊 挥汗如雨 热风扑面

5、大雪纷飞 万里雪飘 鹅毛大雪

6、议论纷纷 三言两语 口若悬河

7、金鱼的眼睛一直睁着,没有闭合过,没有眼泪流出来过,好像它不会哭,不会伤心一样。

8、空中飘着雪花,小小的白羽毛,又像吹落的梨花瓣,零零落落。

9、菊花的花有大有小,大的像绣球,小的似碧玉。

10、枫叶像一只美丽的红蝴蝶,从树上飘落下来,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充满了生机。

11、这时的景色是多么神奇,多么美妙,好像人间仙境。

12、星空倒映在这汹涌的海面上,便随波上下跳舞,时现时灭。

13、金色的秋天来了,天空像一块覆盖大地的蓝宝石,它已经被秋风抹拭得非常洁净而美丽。

14、滚滚的长江像一条永不停息的长龙一样流向大海。

15、春雨像一位天使,飞过遥远的森林和城市。

16、他还像一头困兽一样蜷缩着坐在那儿。

17、只有那山崖间的羊肠小道,像瓜藤一样,连绵逶迤,把这一户比喻句户人家串小路起来。

18、这文章写事太笼统,不明确,读起来就像雾里看花似的。

19、照片里哈哈哈笑容是那么迷人,好像就发生在昨天一样。

20、大海就像一位画家,用绚丽的色彩涂抹出一幅幅风景画。

21、阵阵春风吹过大地,大地变绿了;吹过大树,树叶轻轻摇动,好像在跳舞;吹过小河,河水在欢腾地歌唱。

22、那桃花,有的迎风初绽,嫣然含笑;有的含苞待放,半藏半露;更多的是白毛茸茸的微吐红点的小花苞。

23、秋天像个羞涩的小姑娘,不一会儿把红晕带到了枫树上。

24、她显得忧愁不堪,好像一直在担心害怕一样。

25、他向后一仰,山羊胡子一撅一撅的像个兔尾巴。

26、小屋看上去像是被疯子在那撒过野一样。

27、枫树的叶子嫣红,如美丽女子纤细的手,招招遥遥,惹人心动。

28、学校像一杯香醇的奶,在我饥饿时给我补充营养。

29、春雨像是一位慈祥的母亲,用双手轻拂着大地,柔柔的,惬意极了。

30、一阵秋风吹过,落叶慢慢飘下来,像一只只金蝴蝶在翩翩起舞。


一二年级苏轼写的古诗 (菁华3篇)(扩展7)

——一二年级美术教案范本五份

  一二年级美术教案 1

  教学目标

  1、了解校园里各种树的有关知识,以及树木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所起的重要作用。欣赏以树木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加强对身边环境的认识和了解,增强环保意识。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出树的不同特点,并尝试用不同的绘画方法,来表现树的不同特征。

  3、培养学生观察的自觉性,养成观察比较的*惯。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了解树木的不同种类、不同作用、不同生长特点以及树木与人类密切的关系,加深对树的认识和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身边的树。

  难点:

  通过树的外形特征来表现不同的树。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树的图片和资料,蜡笔和水彩笔

  教师: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树

  1、游戏导入,揭示课题歌曲《大树妈妈》做为背景音乐

  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请同学们边听老师的讲故事边做动作。

  “我是一棵种子,春天到了,风来了雨来了,我长出了小芽露出了小脑袋,一天天过去了,我又长出了枝条,长出了叶子,越长越高,我变成了什么?”(一棵大树)

  对,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身边的树。——出示课题先请小树们入座

  2、树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说说你在哪里看到过树?叫什么名称?

  3、我们的身边为什么要种树?有什么用?(绿化环境要保护树木)

  4、我们校园里有哪些树,你能说出它的名称和特点吗?(课件展示校园里的树)

  二、比较树的不同点

  1、认识树的结构

  树的全身都是宝,你知道树由哪几部分组成?(树干、树冠——树枝树叶)

  2、认识树的不同点(课件展示各种树的图片)

  树的种类很多,姿态也各不相同,你能看出它有哪些不同吗?比比谁能把所有的不同都找出来。

  ①树的外形不同

  ②树的生长特点不同

  ③树叶的形状不同

  ④树干的花纹不同

  分组讨论:这些树的不同点分别有哪些具体的形态呢?请你们根据桌上的表格和图片进行讨论。

  树叶有哪些不同的形状?你能用图形画出来吗?

  树的外形像什么?请你用简单的图形概括一下

  请你说说不同树的生长特点?把你知道的写下来

  树干上有哪些不同的花纹,请你画一画

  3、分组交流,教师概括总结展示学生的讨论结果。

  三、学*树的不同表现方式

  1、教师演示

  ①画树我们要从树的外形画起(树干——树枝——树叶)

  ②这两棵树哪棵更喜欢,为什么?(树干、树叶上有线条画的花纹漂亮)

  2、欣赏小朋友的画

  我们小朋友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美丽的树,看看这里的小朋友是用什么方法画的?(课件展示学生作品)

  线描作品比较(可以画同一种树或不同的树,画整棵树或树的一部分)色彩比较(可以单色或彩色的,用水彩笔或蜡笔)构图比较(一直排的、前后重叠的)表现手法(线条可以写实,也可以概括、夸张)。

  四、学生作业

  下面请同学们也来画画你身边的树,想想你画什么树有什么特点,用什么方法画,想好的同学请直接拿起彩笔作画。

  五、作业展评

  1、评特色奖、佳作奖

  这么多美丽的画,你选哪一幅为特色之星或佳作之星呢,我们手中的红花代表特色奖,黄花代表佳作奖,把它贴在你最喜欢的图画下面。2、说说你投了谁的票,为什么?

  六、拓展

  1、欣赏画家的画,树是那样的千姿百态,你知道画家们是怎样表现树的吗?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课件展示国画水粉油画)

  2、欣赏《白杨树》说说感受

  3、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感想?

  一二年级美术教案 2

  教学目标 :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掌握玩具“大嘴巴”的折叠和装饰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教学重难点:

  “大嘴巴”形象的构思及剪贴装饰。

  教学准备:

  教师 — 示范作品、方形彩色纸

  学生 — 彩色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学生表演导入新课

  请几名学生手套“大嘴巴”玩具表演,激发学生学*兴趣。

  二、 观察分析

  引导学生观察教师示范作品分析“大嘴巴”的制作方法。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小结:“大嘴巴”的制作可分两部分进行。

  1、 折叠 — “大嘴巴”的基本形是我们常折的“东南西北”玩具。

  2、 装饰 — 根据自己构思的形象用剪贴或添画的方法装饰“大嘴巴”

  三、 学*

  1、 复*已学折纸方面的知识,指导学生自己识图,折“大嘴巴”基本形。

  2、 启发学生想象用添画和剪贴方法可将基本形装饰成什么动物形象。

  四、 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制作一个有趣的“大嘴巴”。

  教师巡回辅导:帮助学生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

  提醒学生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

  五、 课堂小结

  小结上课情况,宣布下节课学*内容。

  第二课时

  一、作品展示、讲评

  1、 请已完成作品的同学上台表演。

  2、 学生评一评、说一说最喜欢的作品。

  二、启发学生讨论:用“东南西北”的基本形还可以折什么?

  欣赏用基本形折出的其他形象。(如:小狗、桌子、衣服等)

  三、学生制作

  四、课堂小结

  评选优秀作品放艺术角展出。

  表扬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的小组。

  [教案]友善的女巫的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版美术教材二年级上册的第九课,是一节以折纸、剪贴装饰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制作课,取材于深受儿童喜爱的传统自制折纸玩具——“东西南北”其折法一折纸“东南西北”的折法完全相同,加上一步“粘合”就在了“大嘴巴”的基本形,再通过剪、贴和添画的方法突出具象化的形象特征。

  由于本课是从儿童熟悉的自制玩具入手,难度不大,有新切感,因此,学生大都能够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活动中,教师则只需要帮助学生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就可以得到生动活泼,与众不同的作业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掌握折和粘的方法制作出“大嘴巴”的基本形。

  2、学会把握剪贴装饰的基本要求。

  情感目标:

  1、通过有趣的美术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和整洁的学**惯。

  教学重点:

  剪贴、装饰“大嘴巴”

  教学难点:

  有创新地对“大嘴巴”进行装饰。

  课程学*领域:设计、应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

  制作好的“大嘴巴”若干,磁带录音机。

  学具准备:

  剪刀、胶水、各色蜡光纸

  设计思路:

  由于本课取材于儿童最熟悉的折纸玩具,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强调学生的自主的学*行为,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学生自己的观察,探究已完成的作品,到制作出自己喜爱的“大嘴巴”形象,均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制作结束后,设计学生的展示活动,把学生自评与互评促使学生从多方面了解自己,从而获得自信及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导入新课(4分) 教师与手中的“大嘴巴”进行对话导入,学生倾听教师与“大嘴巴”的对话,欣赏教师制作的“大嘴巴”。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对话”形式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并激发起学*兴趣,

  二、学*新课

  1、探究(4分)展示几个制作好的大嘴巴,分发给每个小组。学生欣赏这些作品,对分发到小组的“大嘴巴”进行研究。说一说这些作品是怎样做的。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大嘴巴”的制作方法,进行自主学*。

  2、制作(5分)放两首儿童歌曲,学生在这两首歌曲的时间内完成“大嘴巴”的基本形——即“东西南北”的折叠。

  设计意图:通过限时完成的方式激发学生学*热情,并为下一步装饰打好基础。

  3、谈话(4分)提问:你打算怎样装饰“大嘴巴”,学生谈谈自己的打算

  设计意图:在谈话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

  三、学生作业(15分)

  1、提出作业要求

  学生对前面折好的“大嘴巴”基本形进行设计、装饰。即可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进行。

  2、学生作业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并在作业过程中放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学生独立完成或合作完成两种形式,让学生有更多选择,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不同对待,面向全体,通过放音乐使较长的作业时间不至使学生感到疲劳、枯燥。

  四、评价

  学生自愿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同学之间相互评价、欣赏。

  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同时在欣赏别人的作品的过程认识自身不足。

  五、小结

  1、清理卫生(1.5分)

  2、小结(0.5分)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并从多方面对学生活动过程进行评价。

  一二年级美术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1、以描画小手的形式来表现树的基本特征——树干。

  2、大胆涂色,培养学生作画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作品范例教师示范材料白纸水彩笔蜡笔

  三、教学过程

  (一)以手指游戏引出课题。

  1、教师带领学生做手指游戏。(手指谣)

  “让我们能干的小手来变个魔术吧!??小手小手变变,变棵树来种种。

  2、出示范例欣赏。

  (二)教师引导创作。

  1、欣赏五彩树,教师引导说出小手与树的关系。

  手掌是树干,手指是树枝。

  2、教师与学生共同演示。

  步骤:(描画小手)将小手放在纸上(强调不能移动)——描下手形——添画小树枝——画上五彩的叶子——给树干涂上棕色

  (三)学生创作。

  1、提醒学生仔细小心地描画小手,注意画笔不要太靠*小手。

  2、鼓励大胆作画,将树枝、叶子画得多,涂色鲜艳,将树打扮得更茂盛、更漂亮。

  3、要求将画面保持干净。

  (四)欣赏作品。

  让大家的五彩树都种到一起,变成一片五彩的树林。

  一二年级美术教案 4

  教学目标:

  1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概括基本形的方法。

  2运用学*的方法并添加特征练*画刺猬。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添加适当的背景。

  教学重点:

  折线的节奏

  教学难点:

  添加背景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有一种小动物,它长得很奇怪,浑身是刺,胆子却很小,你一靠*它,它就团成一团,人们确很喜欢它,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对了它就是可爱的小刺猬,这节课我们就来学*画小刺猬(板书课题:画刺猬)。

  步骤方法

  1. 刺猬的身体可以概括成半圆形。

  2. 它身上的刺可用折线来概括。

  3. 在图画纸上确定位置。

  4. 先画半原形。

  5. 然后画折线,注意折线的节奏。(可做单独的画线训练)

  6. 涂色并添加背静(注意与主体的和谐)。

  实践操作

  在学生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图片资料,巡回指导,因材施教,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多鼓励多表扬,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

  课堂小结

  谈收获、谈体会,总结经验

  一二年级美术教案 5

  教学目标:

  1、掌握包书皮的一般方法;

  2、为自己的书皮设计美观适用的图案;

  3、体验用美术手段美化生活的乐趣。

  课前准备

  报纸、素描纸、水彩笔

  教学流程

  1、提问:“如书本对我们来说有哪些意义?为什么要给书包上皮”。

  2、编个“课本的遭遇”故事,讲一讲新课本在不同的同学手里会有什么样的不同遭遇,或编一个“穿新衣的课本”的故事,说一说,课本穿上“新衣”后的心情。

  3、学*包书皮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读图学*)。请学生给大家做介绍。

  4、引导学生合理选材,并说说为什么这样选。

  5、设计上实用美观的图案,什么类别的课本穿上怎样的外衣最适合,这一问题来引导学生的设计与制作。

  6、给数学书包的书皮上应该装饰设计些什么?怎样设计才会又符合数学书的特点,有新颖美观?

  7、互相展示欣赏。提问:假如你是书本,现在穿上了新衣服,你是什么样的心情?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