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观后感 (菁华3篇)

首页 / 观后感 / | 观后感,心得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观后感1

  里约当地时间9月18日,里约残奥会闭幕式在巴西马拉卡纳体育馆举行。*残奥代表团以107金81银51铜共计239枚奖牌占据绝对领先优势,连续第四次获得金牌榜和奖牌榜“双冠王”,同时还刷新伦敦残奥会创造的最好成绩。作为里约奥运会及残奥会的官方合作伙伴,同时也是*残奥代表团连续两届的合作伙伴,361°在见证*游泳队、*自行车队以及希腊和南非代表团于8月结束的奥运会上取得突破之后,再次见证了残奥代表团运动员们在赛场上摘金夺银以及奋勇拼搏的热爱历程。

  用热爱创造奇迹

  从获得首金的射击选手董超,到总共收获十枚残奥会金牌的许庆,每个残奥代表团的运动员都在用对运动最深的`热爱改变自己并创造奇迹。许庆连续参加四届残奥会,总共收获十枚金牌,并在本届男子S6级50米蝶泳比赛中,以29秒89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这些荣耀的背后是面对无数的呛水而不放弃,是面对长达一年每天1万米训练的坚持,也是对梦想的热爱和执着。获得柔道48公斤级冠军的李丽青,在备战的一年里,先后踝关节骨折、十字韧带断裂、髋关节脱落,最后终因对梦想的热爱与坚持,渡过重重难关并站在了最高领奖台上。

  十冠王许庆里约奥运会上再摘3金

  在残奥会中,一直备受关注的还有*五人制盲人足球队的小伙子们。大部分人不知道这是一支完全业余的球队,他们很多人的职业是按摩师。因为看不见,全靠声音判断足球和球门的位置,运用技术动作进行传接配合、完成射门动作,盲人球员要把球打进非盲人把守的球门,难度可想而知。面对种种困难和疑虑,这些小伙子们用坚持和热爱,勇往直前,成为了世界强队,并取得了本届残奥会第四名的好成绩。

  每一个选手背后都有太多的故事,他们都在用强大的内心和无比的热爱克服着常人无法理解的困难。在残奥会赛场上,*残奥代表团之外,还有各国的残奥运动员们,也用自己的热爱拼搏出了自己最佳的状态。361°一直关注并支持的南非残奥代表团也在努力拼搏中获得了7金6银4铜的好成绩。

  用热爱赞助热爱

  作为*首个登上奥运舞台的体育用品品牌,361°秉承“多一度热爱”的品牌精神,并在“用热爱赞助热爱”的奥运核心理念的指引下,用实际行动为专业运动员和广大运动爱好者提供支持。从赞助洲际大型运动会到牵手奥运会,再到全球无国界的热爱支持,361°在用实际行动赞助每一度热爱,回馈运动爱好者的热爱,也在用热爱推动整个体育行业的发展。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观后感2

  16天前,东京奥运会在掌声中落幕。圣火余温犹在,24日,伴随着残奥会的开启,全世界的目光回到东京。“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将在未来12天里,由4403名残疾人运动员在东京湾畔再度演绎。

  时隔57年,残奥会回到东京,东京也成为历第一个两次举办夏季残奥会的城市。夜幕低垂,微风徐徐,当时针走过八点,一场关于“风”的开幕式就此拉开。东京新国立竞技场的大屏幕中出现了一位位残疾人运动员,伴随着他们铿锵有力的舞动,一片片羽毛在空中扬起,展现了残疾人运动员遇到挫折时的坚韧和面对困难时的勇气。

  此时,竞技场化身为一座“帕拉机场”,包括23名残疾人在内的100名机场“工作人员”涌进场内。音乐响起,伴随他们富有节奏的舞姿,倒计时开始。从十归零,绚烂的烟火点燃了东京的夜空,一场属于残疾人运动员的狂欢正式开始。

  “塔台”一声令下,“帕拉机场”变得活跃起来,场内的泵、弹簧、杠杆开始运转。当一切就绪,大型人偶随之舞动。不久,舞台的中央竖起一根圆柱,一名装有假肢的男孩迎面奔跑而来,男孩的奔跑产生了巨大的风能,让蓝色、绿色、红色三股弧形气球从不同的方向飘进场内,最终汇聚成国际残奥委会标志。

  在动感的音乐声中,难民代表队首先进入场内,随后按照日文发音顺序,各代表团依次亮相,未来两届残奥会的东道主法国、美国以及本届残奥会的举办国日本最后三个进入场内。

  别具匠心的`是,在投影的配合下,每当一个代表团出现,都会有一股不同颜色的风带“吹”过舞台中央。无论性别、肤色、种族,每一位运动员的脸上,都洋溢着热情的笑容。环顾体育场四周,滚动屏幕上打出了每一位参赛者的名字,这在奥运历尚属首次。

  在女子轮椅射箭运动员周佳敏、男子肢残田径运动员王浩两位旗手的带领下,*代表团统一着装、佩戴**,挥舞着*,唱着《红旗飘飘》,第98个走入场内。

  入场仪式结束,五颜六色的风带再次从四面八方袭来,在舞台上有规律地舞动,吹向每个角落。一束束烟花喷涌而出,再次照亮东京的墨色苍穹。

  在运动员的注视下,开幕式的主角——一架单翼小飞机驶入场内。在一位女童的演绎下,残缺的小飞机时常仰望蔚蓝的天空,梦想能像同类一样在空中自由飞行,但是由于只有一只翅膀,她一度失去了飞翔的勇气。可在朋友们的一番鼓励下,她重拾信心,放下彷徨,最终逆风而上,直冲云霄。故事的主题也契合了本次残奥会开幕式的理念——我们拥有翅膀。

  生活或许会令我们失去双翼,但这不妨碍我们为了梦想再次插上飞翔的翅膀。

  灯光隐去,火炬入场。在三位火炬手的努力下,炽热的火焰熊熊燃起。这是一道光,点亮人心。这是一团火,温暖人间!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观后感3

  相信很久以后,人们依然会记得——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最后一棒火炬手、坐在轮椅上的田径运动员侯斌,握一条垂直于地面的绳索向上攀爬,攀爬……当主火炬熊熊燃烧,美丽圣火映亮夜空,全场沸腾……这一刻,人们看到了精神的力量;这一刻,人们再次读到了:坚强。

  在残奥会这个舞台上,几乎每个运动员都是一个坚强人生故事的持有者——种子未落沃土而落罅隙,当其不屈地穿过岩缝绽放绿色,一抹新绿足以辉映春天;身体虽已外在残缺,但坚强的攀登让生命如圣火般蓬勃热烈。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写一只鹰飞翔的过程:一只鹰,一步步向山的顶端爬去,翅膀被泥沙污水刮擦,步履蹒跚,很是狼狈。但当它终于来至最高处的一块岩石时,展翅飞去,雄姿万里……

  是啊,不管怎样,鹰都要从高处起飞。恰如人,用坚强,成就生命的高度。

  而用生命诠释什么是坚强成就高度的例子太多太多:霍金轮椅上的美丽人生,海伦黑暗中寻求光明,司马迁隐忍后重于泰山的鸿篇巨制……而生活中对于坚强的呼唤与需要几乎是普适性的:升学,事业,失恋,甚至生老病死等等。人们赞美这些如鹰一般有着坚强品格与意志的人,人们仰视号称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的胡杨木一样的坚强灵魂,这些赞美与仰视都是一种心甘情愿的精神向往。

  记得前一阵采访备战本届残奥会的雅典残奥冠军李端时,他说:“奥运会比完了是逗号,残奥会比完了是惊叹号。当一个人只有一条腿,还在奋力向前跑;坐在轮椅上还在向前冲,这不仅仅是一次比赛,更是一种精神。”这样一次盛会,在比赛外更给了人们寻常生活外一个机会,可以更真切、直观地感受什么是坚强以及由此带来的精神震撼与提升。这也许是比金牌更为可贵的。

  走过黑暗与沉重才更明白坚强的含义。在人们的常态人生中,坚强作为励志的语词,也许常挂嘴边,但更多的是浮在人生表面。一场残奥,将坚强的精神意义直观外现,或可成为健全人心灵的鸡汤甚至于心理不甚健全者一剂心灵补剂与良药。正如联合国卫生组织对人的`健康的定义一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即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健康。人们需要心灵的这些营养。所以,残奥会,不仅是体育对人自身自然的改造,一种物化的对象性活动,而更应体现出一种人类灵魂的高贵、社会的人文关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事实上,坚强不仅是个人品性,文化特质,更是民族品格,国家脊梁。从积贫积弱的旧*到改革开放后腾飞的新*,一部**现代史大写着“坚强”。长征精神,抗洪精神……此次汶川地震中展现出的震不垮的民族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坚强民族品性的依次展现。伟大的*人民和伟大的中华民族共同汇集的坚强之力必将让祖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更加繁荣昌盛。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观后感 (菁华3篇)扩展阅读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观后感 (菁华3篇)(扩展1)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观后感 (菁华3篇)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观后感1

  里约当地时间9月18日,里约残奥会闭幕式在巴西马拉卡纳体育馆举行。*残奥代表团以107金81银51铜共计239枚奖牌占据绝对领先优势,连续第四次获得金牌榜和奖牌榜“双冠王”,同时还刷新伦敦残奥会创造的最好成绩。作为里约奥运会及残奥会的官方合作伙伴,同时也是*残奥代表团连续两届的合作伙伴,361°在见证*游泳队、*自行车队以及希腊和南非代表团于8月结束的奥运会上取得突破之后,再次见证了残奥代表团运动员们在赛场上摘金夺银以及奋勇拼搏的热爱历程。

  用热爱创造奇迹

  从获得首金的射击选手董超,到总共收获十枚残奥会金牌的许庆,每个残奥代表团的运动员都在用对运动最深的`热爱改变自己并创造奇迹。许庆连续参加四届残奥会,总共收获十枚金牌,并在本届男子S6级50米蝶泳比赛中,以29秒89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这些荣耀的背后是面对无数的呛水而不放弃,是面对长达一年每天1万米训练的坚持,也是对梦想的热爱和执着。获得柔道48公斤级冠军的李丽青,在备战的一年里,先后踝关节骨折、十字韧带断裂、髋关节脱落,最后终因对梦想的热爱与坚持,渡过重重难关并站在了最高领奖台上。

  十冠王许庆里约奥运会上再摘3金

  在残奥会中,一直备受关注的还有*五人制盲人足球队的小伙子们。大部分人不知道这是一支完全业余的球队,他们很多人的职业是按摩师。因为看不见,全靠声音判断足球和球门的位置,运用技术动作进行传接配合、完成射门动作,盲人球员要把球打进非盲人把守的球门,难度可想而知。面对种种困难和疑虑,这些小伙子们用坚持和热爱,勇往直前,成为了世界强队,并取得了本届残奥会第四名的好成绩。

  每一个选手背后都有太多的故事,他们都在用强大的内心和无比的热爱克服着常人无法理解的困难。在残奥会赛场上,*残奥代表团之外,还有各国的残奥运动员们,也用自己的热爱拼搏出了自己最佳的状态。361°一直关注并支持的南非残奥代表团也在努力拼搏中获得了7金6银4铜的好成绩。

  用热爱赞助热爱

  作为*首个登上奥运舞台的体育用品品牌,361°秉承“多一度热爱”的品牌精神,并在“用热爱赞助热爱”的奥运核心理念的指引下,用实际行动为专业运动员和广大运动爱好者提供支持。从赞助洲际大型运动会到牵手奥运会,再到全球无国界的热爱支持,361°在用实际行动赞助每一度热爱,回馈运动爱好者的热爱,也在用热爱推动整个体育行业的发展。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观后感2

  16天前,东京奥运会在掌声中落幕。圣火余温犹在,24日,伴随着残奥会的开启,全世界的目光回到东京。“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将在未来12天里,由4403名残疾人运动员在东京湾畔再度演绎。

  时隔57年,残奥会回到东京,东京也成为历第一个两次举办夏季残奥会的城市。夜幕低垂,微风徐徐,当时针走过八点,一场关于“风”的开幕式就此拉开。东京新国立竞技场的大屏幕中出现了一位位残疾人运动员,伴随着他们铿锵有力的舞动,一片片羽毛在空中扬起,展现了残疾人运动员遇到挫折时的坚韧和面对困难时的勇气。

  此时,竞技场化身为一座“帕拉机场”,包括23名残疾人在内的100名机场“工作人员”涌进场内。音乐响起,伴随他们富有节奏的舞姿,倒计时开始。从十归零,绚烂的烟火点燃了东京的夜空,一场属于残疾人运动员的狂欢正式开始。

  “塔台”一声令下,“帕拉机场”变得活跃起来,场内的泵、弹簧、杠杆开始运转。当一切就绪,大型人偶随之舞动。不久,舞台的中央竖起一根圆柱,一名装有假肢的男孩迎面奔跑而来,男孩的奔跑产生了巨大的风能,让蓝色、绿色、红色三股弧形气球从不同的方向飘进场内,最终汇聚成国际残奥委会标志。

  在动感的音乐声中,难民代表队首先进入场内,随后按照日文发音顺序,各代表团依次亮相,未来两届残奥会的东道主法国、美国以及本届残奥会的举办国日本最后三个进入场内。

  别具匠心的是,在投影的配合下,每当一个代表团出现,都会有一股不同颜色的风带“吹”过舞台中央。无论性别、肤色、种族,每一位运动员的脸上,都洋溢着热情的笑容。环顾体育场四周,滚动屏幕上打出了每一位参赛者的名字,这在奥运历尚属首次。

  在女子轮椅射箭运动员周佳敏、男子肢残田径运动员王浩两位旗手的带领下,*代表团统一着装、佩戴**,挥舞着*,唱着《红旗飘飘》,第98个走入场内。

  入场仪式结束,五颜六色的风带再次从四面八方袭来,在舞台上有规律地舞动,吹向每个角落。一束束烟花喷涌而出,再次照亮东京的墨色苍穹。

  在运动员的注视下,开幕式的主角——一架单翼小飞机驶入场内。在一位女童的演绎下,残缺的小飞机时常仰望蔚蓝的天空,梦想能像同类一样在空中自由飞行,但是由于只有一只翅膀,她一度失去了飞翔的勇气。可在朋友们的一番鼓励下,她重拾信心,放下彷徨,最终逆风而上,直冲云霄。故事的主题也契合了本次残奥会开幕式的理念——我们拥有翅膀。

  生活或许会令我们失去双翼,但这不妨碍我们为了梦想再次插上飞翔的翅膀。

  灯光隐去,火炬入场。在三位火炬手的努力下,炽热的火焰熊熊燃起。这是一道光,点亮人心。这是一团火,温暖人间。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观后感3

  相信很久以后,人们依然会记得——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最后一棒火炬手、坐在轮椅上的田径运动员侯斌,握一条垂直于地面的绳索向上攀爬,攀爬……当主火炬熊熊燃烧,美丽圣火映亮夜空,全场沸腾……这一刻,人们看到了精神的力量;这一刻,人们再次读到了:坚强。

  在残奥会这个舞台上,几乎每个运动员都是一个坚强人生故事的持有者——种子未落沃土而落罅隙,当其不屈地穿过岩缝绽放绿色,一抹新绿足以辉映春天;身体虽已外在残缺,但坚强的攀登让生命如圣火般蓬勃热烈。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写一只鹰飞翔的过程:一只鹰,一步步向山的顶端爬去,翅膀被泥沙污水刮擦,步履蹒跚,很是狼狈。但当它终于来至最高处的一块岩石时,展翅飞去,雄姿万里……

  是啊,不管怎样,鹰都要从高处起飞。恰如人,用坚强,成就生命的高度。

  而用生命诠释什么是坚强成就高度的例子太多太多:霍金轮椅上的美丽人生,海伦黑暗中寻求光明,司马迁隐忍后重于泰山的鸿篇巨制……而生活中对于坚强的呼唤与需要几乎是普适性的:升学,事业,失恋,甚至生老病死等等。人们赞美这些如鹰一般有着坚强品格与意志的人,人们仰视号称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的胡杨木一样的坚强灵魂,这些赞美与仰视都是一种心甘情愿的精神向往。

  记得前一阵采访备战本届残奥会的雅典残奥冠军李端时,他说:“奥运会比完了是逗号,残奥会比完了是惊叹号。当一个人只有一条腿,还在奋力向前跑;坐在轮椅上还在向前冲,这不仅仅是一次比赛,更是一种精神。”这样一次盛会,在比赛外更给了人们寻常生活外一个机会,可以更真切、直观地感受什么是坚强以及由此带来的精神震撼与提升。这也许是比金牌更为可贵的。

  走过黑暗与沉重才更明白坚强的含义。在人们的常态人生中,坚强作为励志的语词,也许常挂嘴边,但更多的是浮在人生表面。一场残奥,将坚强的精神意义直观外现,或可成为健全人心灵的鸡汤甚至于心理不甚健全者一剂心灵补剂与良药。正如联合国卫生组织对人的`健康的定义一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即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健康。人们需要心灵的这些营养。所以,残奥会,不仅是体育对人自身自然的改造,一种物化的对象性活动,而更应体现出一种人类灵魂的高贵、社会的人文关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事实上,坚强不仅是个人品性,文化特质,更是民族品格,国家脊梁。从积贫积弱的旧*到改革开放后腾飞的新*,一部**现代史大写着“坚强”。长征精神,抗洪精神……此次汶川地震中展现出的震不垮的民族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坚强民族品性的依次展现。伟大的*人民和伟大的中华民族共同汇集的坚强之力必将让祖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更加繁荣昌盛。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观后感 (菁华3篇)(扩展2)

——冬残奥会开幕式2022观后感 (菁华3篇)

冬残奥会开幕式2022观后感1

  “整个开幕式讲了一句话:全世界不同的雪花汇聚在北京,成为一朵人类共同的雪花。”一场匠心独具的视觉盛宴落幕后半小时,这场大餐的“总厨”、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表示。

  “女士们、先生们,欢迎奥林匹克火炬入场。”扩音器传来主持人的播报声,火炬传递仪式展开。承载着奥林匹克火种的火炬“飞扬”,在赵伟昌、李琰、杨扬、苏炳添、周洋、迪妮格尔和赵嘉文等6代*奥运健儿代表手中传递。

  在最后一棒火炬手手擎火种,在“大雪花”后站定的一刻,现场音乐由激昂转向*缓,全场观众屏息静气,世界期待着奥运火炬将如何点燃。

  本届冬奥会上,共有来自 91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名运动员参赛,其中沙特*和海地等国是首次登上冬奥赛场。

  在开幕式入场式上,从奥林匹克运动发源地希腊到东道主*,各个代表团相继亮相,运动员们用自信的笑容、兴奋的挥手乃至热情的舞姿,回应奥林匹克运动所投射的人类共同心愿:构建来自不同地区,拥有不同文化、宗教、政治信仰的人相互尊重、彼此相知、共同竞争与分享的和谐世界。

  在各代表团旗帜的环簇下,北京冬奥组委*蔡奇致辞:“奥林匹克运动不仅追求更快、更高、更强,还倡导更加团结,其魅力就是跨越差异,促进相互包容和理解。北京冬奥会将向全世界展现人类面对困境时战胜挑战、共创未来的坚韧之姿。”

  随后,国际奥委会*巴赫在致辞中表示:“这便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使命:让人们在和*竞争中团结一心。奥运会总是搭建沟通的桥梁,绝不会筑起一道道高墙。奥运会让我们保留多样性的同时,把我们团结在一起。”

  14年前,奥运主火炬第一次在北京燃起,全球运动健儿首度齐聚在“鸟巢”飞扬的五环旗下。

  今天,“鸟巢”上空又一次悬挂起91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的旗帜,它们在奥林匹克五环旗和联合**帜的引领下高高飘扬。

  在农历年的立春之日,飘在“鸟巢”空中的一片大雪花,拱卫着奥林匹亚的团结之火,映照着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使命,让天下大同、万邦协和的未来熠熠生辉。

冬残奥会开幕式2022观后感2

  为进一步做好北京残奥会新闻宣传报道工作,9月3日下午,阜阳市奥运新闻中心召开残奥会新闻宣传工作会议,总结前一阶段我市奥运新闻宣传工作,部署残奥会宣传报道工作任务。

  据介绍,为做好奥运宣传工作,我市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耿玲任组长的市奥运新闻宣传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7月18日,市奥运新闻中心正式运作。期间,市直有关单位24小时轮流值班,并制订有关工作制度;各地各部门举行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一个多月来,在市委宣传部和市奥运新闻中心的指挥协调下,市直各新闻媒体开辟专栏专版,设立专题节目,转载、转播奥运新闻,刊(播)发大量我市迎奥运、庆奥运的稿件,尤其对获得北京奥运会女子体操团体冠军的阜阳籍运动员邓琳琳进行了浓墨重彩的宣传报道,从而激发了全市人民热爱奥运、参与奥运和热爱体育、热爱家乡的豪情。据不完全统计,市直主要新闻媒体共刊(播)发有关新闻稿件*1500条,营造全市人民喜迎奥运的良好舆论氛围。

  会议对前一阶段我市奥运新闻宣传工作给予肯定,要求在总结前阶段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本着“重视、认真、负责”的态度,从全局出发,从大局考虑,充分认识做好残奥会宣传报道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领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做好残奥会期间的宣传报道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冬残奥会开幕式2022观后感3

  2008年北京的秋天格外斑斓。当人们还在收获着奥运盛典的丰厚馈赠时,彰显人性光辉与生命尊严的08年北京残奥会又如约而至。

  相聚在北京残奥会的体育健儿,以出色的竞技水*和昂扬的精神风貌,演绎着残疾人与健全人“同属一个世界,共求美好梦想”的深刻主题,传扬着“超越·融合·共享”的鲜明理念。*相继奉献给世界的两个奥运同样精彩,也带来别样的启迪和感奋。

  顾拜旦歌赞,奥林匹克精神是一所培养高尚情操和纯洁心灵的学校。在残奥会赛场上,将被世人永远铭记的那一幕幕特殊的“超越”,让所有参与者、观看者更强烈地感受到陶冶情操、荡涤心灵的震撼和力量。肢残运动员艰难地搏击水浪冲向终点时的欢呼,脑瘫运动员躺在推床上双臂奋力擎起杠铃时的呐喊,昭告着他们不畏身体缺憾、付出比常人更多艰辛挑战极限的生理超越。“我不能选择命运,但可以选择对待命运的态度”,“悲剧不在于没有实现目标,而在于没有目标”,残疾人运动员的这些人生箴言,宣示着他们冲决歧视偏见、渴望*等参与社会的心理超越。他们的人生因自强不息、追求卓越而焕发异彩,比金牌更闪光的精神境界的超越,更动人心魄、更催人奋进。

  残疾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当今全球残疾人总数约6.5亿。以空前规模笑迎五大洲朋友的残奥会,确切地说,是更完整意义上的人类体育庆典。“融合”,不仅标志着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灿烂文明的又一次雄伟交汇,而且凸显着残疾人与健全人和谐共融、携手同行的厚重人文蕴涵。赛场内外,志愿者手腕上的“微笑圈”无声地传递着理解和友善,铿锵的*语汇“加油”成为通用的“国际语言”。加拿大记者评述:“*正拥抱整个世界,每个人再次在奥林匹克大家庭中赢得真诚的微笑和尊重。”“融合”理念的传播,将唤起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更深体认和倍加珍视,汇聚起推动世界和*进步、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强大力量。

  残奥会为残疾人实现梦想、放飞希望提供了广阔天地。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追求瑰丽梦想,追求生命价值。北京残奥会倡导的“共享”理念,响亮地传达了残疾人共享社会文明成果、共创人类美好未来的共同心声。残疾人在体育竞赛中的优异表现以及在其他领域的骄人业绩,无可辩驳地证明,他们同样是书写历史、创造历史的主人。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理解、尊重、帮助残疾人这个最需要社会关爱的群体,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社会的崇高职责。国外网站载文说:“北京残奥会显示出*以集体主义寻求和谐与共享理想的巨大而有效的努力。”“联合国人权奖”、“联合国残疾人十年特别奖”、“联合国和*使者奖”,记录着*推进残疾人事业、践行“共享”理念的强劲足音。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丰收的最大喜悦永远属于播种者。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观后感 (菁华3篇)(扩展3)

——2022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菁华5篇)

2022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1

  北京残奥会是残疾人运动员享受体育的节日。从这几天的比赛情况来看,残疾人运动员的竞技水*提高了,参与范围拓宽了,残疾人体育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和认可。

  赛场上,选手们争金夺银,精彩异常;赛场外,运动员们的故事让无数残疾人朋友深受鼓舞。北京残奥会不仅仅是残疾人运动员为国争光的舞台,更是扩大残疾人体育影响的绝好时机。

  9月13**子200米T36级别比赛中,德国姑娘尼科莱齐克夺得了一枚银牌。年仅19岁的她跑出了个人本赛季的最好成绩。她在接受采访时特别提到:“体育有助于我身体的康复,提升了我对未来的自信心。”

  9月11日男子铁饼F35/36级别比赛结束后,铜牌获得者雷金纳德·贝内德讲述了他对体育的感情:“很小的时候,当医生告诉我,我的'腿将慢慢萎缩并无法站立时,我很绝望。是体育救了我的腿,救了我的命。”类似的感受还能听到许多许多。

  在生活中,时常可以听到有人在受伤后通过锻炼帮助恢复的事例,其实对于残疾人来说也是如此。尼科莱齐克和贝内德都是先天性残疾,他们说:“家人和朋友总是鼓励我们接触体育,他们把我们‘赶’出家门。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动作协调多了,心情也愉快多了。”

  有专家研究表明,体育有利于残疾人增强适应力,防止或降低抑郁,增加自信心,减少隐居式生活,获得乐趣等。在对一些残疾人运动员的调查中发现,有90%左右的残疾人运动员认为体育活动和锻炼使身体能力知觉有比较大的提高;93.1%的人认为体育活动使他们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变化;93.4%的人认为活动后与活动前相比,自信心有所提高。

  我们相信,通过北京残奥会,体育运动将会在残疾人中间进一步得到普及,今后将会有更多的残疾人参与运动,残奥会比赛将会越来越精彩。

2022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2

  众所周知,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可是,你知道这只熊猫吗?它就是我国2022年冬奥会的一只吉祥物冰墩墩。

  说了你可能不信,它最初的原型竟然是冰糖葫芦!这是由于在吉祥物评审的过程中,冰糖葫芦的创意作品入围了前十,它就是冰墩墩最初的创意来源。后来,设计团队经历了长达半年多的修改,才改成冰墩墩。可以说,如果没有最初冰糖葫芦的创意作品,就没有现在的冰墩墩。

  说完了它的来历,就说说我对它的理解吧!

  一开始,我认为它是冬残奥会的吉祥物。因为我认为冰的意思是坚强;墩墩的意思是健康,是鼓励残疾运动员的。后来却发现我乌龙了。冰的意思其实是象征着纯洁、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墩墩,其实是意喻着敦厚、健康、活泼、可爱,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

  其次,我发现它有冰雪一样的外壳,外形特征与冬奥会的特点很相符,展示了冬奥会的特点,我认为让它做冬奥会吉祥物的选择真的不错。

  看,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背后居然有一个故事,是不是很神奇?其实,这种现象很常见呀!比如,雪容融和福娃的名字背后也都有一个故事。亲爱的朋友,下次我再说给你们听吧!

  奥运会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育竞技比赛,而是一种用永远不变的信念。作为一名小学生,也许我们还不能像体育健将那样为祖国拿金牌,也没有机会亲临赛场,参与奥运会的服务与接待工作,但只要我们从现在做起,一样可以为奥运出一份力!

  我们要做一个讲文明的小使者。冬奥会来临之时,我们用文明点缀城市的每个角落,伸出礼仪的双手迎接八方来客,这样才能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彰显我们的民族文化。

  我们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向导。别的国家的人民光临北京看奥运,是我们全国人民的骄傲!作为“小主人”的我们,应该说有礼貌有修养的话,应该用千百倍的热情为客人们服务。比如:做个翻译员,帮外国朋友指路等等,一定能让外国朋友感受到我们*人的热情,让国际友人回味舒缓的感觉,文明的味道。

  我们要做一个个的环保小卫士。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来实现“绿色的*盼奥运”的梦想。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乱丢垃圾,随手捡起垃圾,让我们的城市天蓝、地绿、水清气爽,让外国朋友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和张家口流连忘返。

  不再等待,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我做起,伸出双臂,迎接我们的冬奥会!

2022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3

  因为人各有各的命运,所以,世界上有了“残疾”两个字。

  说残奥会是竞技舞台,也是不可否认,但我认为更大的一部分是他们敢于在这舞台上展示自己,向全世界的人诉说自己虽然有身体上的残缺,但是他们自己心中的理想还是火热的,还是不可摧毁的。

  独腿女孩与“芭蕾王子”的双人舞震荡了千万观众的心,演绎了残疾人对理想的追求,对完整生命的追求,完美地阐释了生命存在的价值。

  博尔特以手捶胸轻松飘越百米世界纪录,菲尔普斯的水中8金与7项世界新纪录,使得人类在陆上在水中都将生命的极限推开了很远。

  残缺的身体不等于残缺的人生。一张张刚毅的脸,一个个奋力拼搏的身影为我们抒写了人类最华美的.篇章。残奥会的运动健儿就这样用顽强的意志,用不懈的努力为自己创造了生命的辉煌。

  残缺不是耻辱,残缺铸就了另一种美,美在坦然面对残疾的噩梦上,美在执著追求生活的意义上,美在坚强对抗巨大的困难上……那是意志,浇筑在身体上的一种炫目的光辉。身为健全人,我们给予他们的不是漠视,更不能是轻视,只要人活得有尊严有价值那就不算是真正的残疾人。

  让我们关注残奥,关注生命,关注完美。

2022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4

  每年寒假,我和好朋友都会结伴一起去北京滑雪场练*滑雪。今年也不例外,我们又一次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滑雪场,可是这次滑雪却与众不同,你猜猜发生什么事情啦?

  这天天气格外晴朗,白茫茫的滑雪场让人忍不住想立刻冲进去玩耍一番。我们换上滑雪服,穿好滑雪装备,像个笨拙的大熊摇摇摆摆地走进雪场。正当我们准备上中级道时,远远地看到两个小家伙从高处窜下来,其中一个身体胖嘟嘟,圆圆的大脸庞上像戴着一副黑色的眼镜框,仔细一瞧,原来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啊!另一个则长着灯笼般的大脑袋,小小的.身子,穿着喜气洋洋的红色滑雪服,非常引人注目。我们被他俩萌萌可爱的样子吸引住了,就在这时,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滑到了我们跟前,可惜熊猫来不及刹车,没有站稳,就摔了个大马趴。

  我们赶紧过去扶起他,问道:“哎呦呦,你们这也滑得太快了吧!控制不住了吧!没摔着吧?”小熊猫笑哈哈地说:“不好意思,没碰着你们吧?我们要参加2022年的冬奥运,现在正在训练呢。”哦,原来他们俩是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和冬残奥会的吉祥物“雪容融”啊!他们正在全力训练备战比赛呢!

  我又好奇地问:“你们怎么能滑得这么快啊?有没有诀窍呢?快教教我们吧!”“冰墩墩”和“雪容融”一齐摇头说:“这、这好像没什么诀窍,只能靠日积月累地刻苦训练,就像铁杵成针、滴水穿石的道理一样,所以要想取得卓越的成绩,必须踏踏实实地训练,可不能偷懒哦!”

  突然“冰墩墩”又想到说:“其实除了刻苦认真,我还真有个小秘密,你看我身上是不是有许多道彩色光环!这可不是一般的光环呀,它融入了5G科技,专门监测我在滑雪过程中的速度,可以更好地帮助我训练呢!这次冬奥会还会在许多方面应用它呢,到时你们都能看到5G的神奇之处!”

  正当我们聊得热火朝天时,就听到叮铃铃的闹钟催促声,原来是我与奥运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的一场梦中偶遇啊!

2022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5

  这几天,有时间就看残奥会比赛。我是第一次完整的看这样的比赛,以前只是看看新闻报道。当我看到运动员坐轮椅上打篮球、打乒乓球,看到他们一只独臂在水中奋力向前,看到他们带着假肢奔跑在赛道上,运动员的每一次出发、每一次入水、每一次挥拍、每一次投篮、每一次救球,甚至每一次用肩膀去擦拭汗水,都深深触动了我,心中不时涌起一阵阵热浪,心疼他们的同时更多的敬佩。此时,更真切地懂得了什么是生命的力量,什么是顽强的拼搏,什么叫不向命运低头。

  如果说北京奥运会带给我们的是激动喜悦和欢乐,那么,残疾人奥运会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感动,是震撼。他们中除了少数人是先天残疾外,大多数人本应该和正常人一样有健全的躯体,健康的器官,但由于遭遇了种种不幸,他们的命运遭到了不公*的待遇,或缺少了肢体,或失聪失明,但他们在从来没有向命运屈服,没有就此倒下!赛场上,那种奋力拼搏的精神,跌倒了再爬起来的毅力,在向命运抗争,在向厄运展示着生命的力量。

  每一个残疾人选手,为了体育,为了更好地融入到健全人的社会中来,付出了比健全人更多的汗水。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超越了自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一个残疾运动员,都是一个奇迹。他们都是战胜自我的勇士,每一个残疾人运动员在运动场上搏斗的身影都值得人们敬佩,他们创造的每一项运动成绩都值得人们喝彩,观看比赛,我们不再去计较运动员是获得金牌,还是没有拿到奖牌,不再关注他是来自哪个国家,来自哪个民族,我们所感受的就是他们不畏艰难、百折不挠、乐观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感受的就是生命的尊严,感受的就是顽强的震撼。

  让我们共同为走进奥运会的残疾人和没有走进奥运会、我们身边的残疾人的'坚强、勇敢喝彩吧!是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在激励着、鼓舞着、鞭策着我们这些健全人,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进取,不去努力。同时,我也在心里默默祝福所有的残疾人,幸福安康。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观后感 (菁华3篇)(扩展4)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的观后感优选【10】份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的观后感 1

  前不久,张艺谋打造的冬奥会开幕式、闭幕式用中国式的文化,震撼了全球观众,因此大家也对冬残奥开闭幕式非常期待。

  3月4日北京冬残奥会将正式开幕,据央视新闻 消息,冬残奥开闭幕式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就绪,今晚将进行演出前的最后一次彩排。

  据介绍,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将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在80分钟左右的时长内,秉持残健融合的理念,通过十多个场上环节,在温暖、感动的氛围中,展现残疾人对“更美好的生活、更包容的世界”的不懈追求。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表示:已经跟冬奥开幕闭幕不一样,冬奥还是冰雪蓝,而我们是这样的一种五彩斑斓的感觉,表达出热烈的情感、打动人心的情感来,而这个特点恰巧是冬残奥会最能达到的。

  张艺谋强调:“我们加班加点把这场开幕式充满感情的这个点突出,也许我们就成功了。”

  据悉,本次冬残奥会开幕式汇聚了来自全国多地、各行各业的参演人员。

  其中,残疾人占比为30%,主创团队运用仿真排练技术,提高排练效率,突显人文关怀,通过将残健融合的理念贯穿于内容和形式当中,阐释自强不息、同心与共的精神内核。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的观后感 2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今3月4日晚将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上演,总导演张艺谋在介绍即将到来的这场视听盛宴时直言:“将是一种五彩斑斓的感觉。”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将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在80分钟左右的时长内,秉持残健融合的理念,通过十多个场上环节,在温暖、感动的氛围中,展现残疾人对“更美好的生活、更包容的世界”的不懈追求。此前,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导演沈晨已经用“温暖、感人、精美”六个字介绍了开幕式的特点,他也补充道:“我们表现残疾人自身方面肯定是温暖、感人的,因为讲的都是每一个残疾人自己的故事,但是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理念,就是贯穿始末一直在强调‘同心圆’的概念,包括在舞美空间、视觉空间以及表演空间。‘同心圆’本身是一个中国古老的文化概念,而且‘同心圆’里面还有个非常好的寓意:团结、友谊、*等。对于残健共融的这一届冬残奥会开幕式,这个理念是最重要的亮点。”

  本次冬残奥会开幕式演员来自全国多地的各行各业之中,其中残疾人占比为30%。主创团队运用仿真排练技术,提高了排练效率,也突显出人文关怀,通过将残健融合的理念贯穿于内容和形式当中,阐释自强不息、同心与共的精神内核。作为“双奥”总导演,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在介绍本次冬残奥会开幕式时表示:“跟冬奥会开幕闭幕不一样,冬奥会时还是冰雪蓝,而这次是一种五彩斑斓的感觉,表达出热烈的情感、打动人心的情感,而这个特点恰巧是冬残奥会最能达到的。我们加班加点,把这场开幕式充满感情的这个点突出,也许我们就成功了。”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的观后感 3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将于4日晚上演,在浪漫、唯美、富有诗意的冬奥会开幕式之后,冬残奥会将呈现一场怎样的开幕式?*日,冬残奥会开幕式导演沈晨在接受采访时进行了介绍。

  据悉,本次开幕式的名称与核心内容为《生命的绽放》,通过质朴的情感、简约的编排,表达“自强不息、突破自我、残健融合”的理念,展现残疾人生命绽放的动人时刻。参演人员中有30%是残疾人、70%是健全人,将以残疾人表演者为主要角色。

  与冬奥会开闭幕式一样,冬残奥会开闭幕式也将在国家体育场“鸟巢”进行。虽然是同一个场地,而且同样运用了超大地面屏幕,但沈晨介绍说,冬残奥会开幕式与冬奥会还是有所不同。

  在色彩方面,沈晨说:“冬奥会开幕式讲述了冰雪的故事,闭幕式是蔚蓝色浪漫和红色的激情碰撞,而在冬残奥会开幕式中,我们将用大家能够看到的所有颜色来融化和兼并。”

  他表示,冬奥会开闭幕式更多传达的是一种中国式浪漫的人文特色,比如折柳送别等。而冬残奥会开幕式则从创意阶段开始,就明确要讲述残疾人自己的故事。

  “为什么是这样的?因为我们想表达的是每一个残疾人内心最美丽、最精彩、最绚烂的绽放瞬间。每一个残疾人,都有自己内心的故事,每一个人都在改变着世界,也都在创造着世界。”他说。

  与此同时,中国元素在冬残奥会开幕式中也必不可少。其中,象征团结、友谊、共融的“同心圆”概念将贯穿始终。沈晨介绍说,开幕式倒计时、国际残奥委会标志展示、文艺表演以及点火瞬间等等,都将有“同心圆”出现。“之所以是‘同心圆’,就是让大家不断聚焦、不断感受那份团结、友谊以及打破壁垒后的共融。”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的观后感 4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于3月4日至13日举行,中国代表团总人数217人,其中运动员96人,参加全部六个大项的比赛。这是我国参加冬残奥会以来,代表团规模最大、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全的一届。辽宁省派出15名运动员、8名教练员、5名工作人员共28人参加残奥高山滑雪、残奥单板滑雪、残奥越野滑雪和残奥冬季两项共四个大项的比赛。

  3月6日,辽宁省残奥运动员刘思彤、张海原、陈亮、李响、孙鸿胜、孙艳龙、王辉、韩沙沙、王擎云将在残奥高山滑雪超级大回转项目中亮相;毛忠武和马静将在残奥越野滑雪男子(坐姿)18公里和女子(坐姿)15公里比赛中登场。

  19岁的孙奇来自朝阳,他曾在残奥单板滑雪荷兰世界杯的男子坡面回转LL2级比赛中两获金牌,为我国残奥单板滑雪项目首次争得国际赛事最高荣誉;葫芦岛籍运动员刘思彤刚刚获得一枚铜牌,四年前她便是*昌冬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唯一一名高山滑雪参赛运动员,填补了中国运动员这个项目的参赛空白。备战北京冬残奥会,省运动员、教练员在中国残联国家集训队的组织下刻苦训练,通过冬夏结合、赛练结合等方式,运动员竞技水*不断提升。

  *年来,辽宁省残疾人竞技体育和康复健身均衡协同发展,以积极承接中国残联残奥会、冬残奥会国家集训队项目和参加全国残运会及国际大赛为契机,推动残疾人大众体育融入全民健身,省残疾人体育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2021年第十一届残运会冬季项目比赛中,辽宁省运动员在高山滑雪、单板滑雪、越野滑雪、冬季两项四个项目中,获得金牌19枚,银牌11枚,铜牌21枚。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辽宁省圆满完成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及冬季两项国家队各项训练保障工作,为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备战作出贡献。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的观后感 5

  北京残奥会是残疾人运动员享受体育的节日。从这几天的比赛情况来看,残疾人运动员的竞技水*提高了,参与范围拓宽了,残疾人体育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和认可。

  赛场上,选手们争金夺银,精彩异常;赛场外,运动员们的故事让无数残疾人朋友深受鼓舞。北京残奥会不仅仅是残疾人运动员为国争光的舞台,更是扩大残疾人体育影响的绝好时机。

  9月13**子200米T36级别比赛中,德国姑娘尼科莱齐克夺得了一枚银牌。年仅19岁的她跑出了个人本赛季的最好成绩。她在接受采访时特别提到:“体育有助于我身体的康复,提升了我对未来的自信心。”

  9月11日男子铁饼F35/36级别比赛结束后,铜牌获得者雷金纳德·贝内德讲述了他对体育的感情:“很小的时候,当医生告诉我,我的腿将慢慢萎缩并无法站立时,我很绝望。是体育救了我的腿,救了我的命。”类似的感受还能听到许多许多。

  在生活中,时常可以听到有人在受伤后通过锻炼帮助恢复的事例,其实对于残疾人来说也是如此。尼科莱齐克和贝内德都是先天性残疾,他们说:“家人和朋友总是鼓励我们接触体育,他们把我们‘赶’出家门。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动作协调多了,心情也愉快多了。”

  有专家研究表明,体育有利于残疾人增强适应力,防止或降低抑郁,增加自信心,减少隐居式生活,获得乐趣等。在对一些残疾人运动员的调查中发现,有90%左右的残疾人运动员认为体育活动和锻炼使身体能力知觉有比较大的提高;93.1%的人认为体育活动使他们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变化;93.4%的人认为活动后与活动前相比,自信心有所提高。

  我们相信,通过北京残奥会,体育运动将会在残疾人中间进一步得到普及,今后将会有更多的残疾人参与运动,残奥会比赛将会越来越精彩。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的观后感 6

  3月4日,2022北京冬残奥会在鸟巢盛大开幕,再次上演中国人的浪漫。如果奥运会选出的是人类最巅峰的身体,那么残奥会决出的就是人类最不屈的灵魂。奥林匹克向残疾人敞开*等的大门,让奥运会不仅仅是体育竞技的赛场,更有着呵护生命的要义。下面我们一起回顾北京冬残奥会上温暖与感动的瞬间。

  1、残疾人合唱团齐声唱响我和我的祖国

  在迎**入场环节,现场的残疾人合唱团和两侧的24名青年学生,以无伴奏的方式唱响我和我的祖国,共同唱出对祖国的热爱。

  2、手语唱响**

  开幕式上,当***冉冉升起,伴随着庄严的**,现场的听力残疾人,用手语深情地唱着**,表达着自己的爱国之情。

  3、冰壶倒计时

  在倒计时环节,轮椅运动员将冰壶推出的那一刻,倒计时数字10至1在赛道上亮起,到冰壶正中大本营时,倒计时刚好结束。冰壶倒计时充满了科技感和梦幻感。

  4、手手相传的残奥会会徽

  在残奥会徽展示环节,两个孩子在一位盲人的手心画出了残奥会会徽,这枚小小的会徽手手相传,场上所有的人手中都有了残奥会徽。手手相传的残奥会徽也把残奥精神和希望传递出去。

  5、盲人运动员点燃主火炬

  主火炬台由我国盲人运动员李端、残奥会4枚金牌获得者点燃。在摸索中,在全场的加油声中,李端成功将火炬嵌入主火炬台。北京冬残奥会和北京冬奥会主火炬点燃的方式完全一样,也体现了真正的*等。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的观后感 7

  还是那片“大雪花”,还是那束微火,但这次北京冬残奥会的点火仪式上,史上首次盲人点火赋予了这个万众瞩目的环节新的意义。当视障运动员李端登上北京冬残奥会主火炬台时,或许连他自己也想不到,他将迎来自己人生中最漫长,或许也是最值得纪念的一分钟。

  3月4日晚,李端摸索火炬嵌入的位置的时候,全场观众为他加油,李端右手高擎火炬,左手摸索着“雪花”,终于找到了火炬的卡槽。但几次尝试想要将火炬嵌入主火炬台,都因为火炬的角度不对而未能完成。他试着旋转火炬,双手一起往下按,但依旧没有成功。那几秒,感觉世界都在等待他、陪伴他、鼓励他。突然,现场一位观众大声喊出了“加油”。随后,声声“加油”,全场掌声,毫不吝啬地给了他。

  3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最后一棒火炬手李端将火炬嵌入“大雪花”中央。“加油!加油!”在全场观众的助威声中,李端又经过了几次尝试,终于把火炬稳稳嵌入主火炬台内。成功了!李端奋力挥舞着左拳,但右手依旧不敢离开火炬。当他听到现场雷鸣般的掌声,才将紧握火炬的右手松开,高举双臂欢呼。

  “没有咱中国人做不成的事” 点火仪式结束后,李端的心情久久不能*复。刚从主火炬台走下来,这位曾经入选国家青年男篮的东北硬汉,声音依旧有些颤抖。“今天我的右手拿得低了一些,左手去比对时,(卡槽)底下也有点卡。盲人稍微有一点偏差,就不一定能顺利完成。但我还是很自信的,我又***重试一下,费了点时间,但最终成功了!”

  李端的自信里有荣誉感,也有责任感:“我不只是代表我自己,而是代表所有的运动员和残疾人运动员,我要把这些运动员和全国8500万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展现出来,我特别激动,也特别有信心。”

  “盲人点火,肯定会有困难,但只要你坚持不懈,把困难挺过去,没有咱中国人,包括咱中国自强不息的残疾人做不成的事!”李端说。

  曾经的男篮运动员“自强不息”也是对李端人生轨迹的最好概括。这个高大的吉林汉子出生于1978年,从小喜欢打篮球,曾两次入选国家青年队,获得过全国青年男篮的扣篮冠军,王治郅、陈可都是他那时的队友。

  但18岁时,他在备战CBA新赛季时意外失明,还失去了右手食指第一节。不能打篮球了,他就开始学盲文和盲人按摩。他只用十几天时间就掌握了盲文基础知识,创造了盲校成立以来的最快学*纪录。

  曾经的队友变成了他的按摩对象。李端想,能为他们缓解病痛、让他们精神抖擞地回到赛场上,那也是好的。后来,中国残联和各级残联在寻找残疾人运动员时,弹跳力好、腿长的李端被发现,重启运动生涯,开始练*跳远。“练跳远必须要跑得直,而且步点要准,步子大了,踩过起跳区就犯规了,步子小又没进起跳区,歪了还跳不进沙坑。”一次次的蓄力、起跳、落地中,李端为祖国夺得了沉甸甸的荣誉:从2000年到2012年,他参加了4届残奥会,共夺得4块金牌。

  2008年9月15日,中国选手李端在比赛后庆祝。当日,在国家体育场进行的北京2008年残奥会男子跳远F11级决赛中,李端以6米61的成绩夺冠。2008年的北京残奥会尤其难忘,他夺得了男子跳远F11级决赛冠军,还刷新了西班牙运动员保持10年之久的世界纪录,在鸟巢升起了**,奏响了**。

  “当时和9万名观众高唱**,我真的特别自豪。”

  “第一次是参赛,9万名观众和我一起唱**,第二次是点火炬,虽然我看不见,但我要让全世界看到,我们中国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虽然看不到光,但李端在冬残奥会开幕式的夜晚,为我们点亮了整个夜空。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的观后感 8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将于3月4日晚8时开幕。

  中国体育代表团3月3日宣布,郭雨洁、汪之栋将担任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郭雨洁为越野滑雪兼冬季两项运动员,曾获得2021年芬兰欧洲杯冬季两项女子站姿组短距离第三名。汪之栋为残奥冰球运动员,作为主力队员参加2018年残奥冰球世锦赛C组、2021年残奥冰球世锦赛B组,为国家队获得冠军作出突出贡献,并多次在国内外比赛中获得最佳球员称号。

  郭雨洁,女,2004年3月出生,河北籍越野滑雪兼冬季两项运动员,上肢残疾,曾获得2021年芬兰欧洲杯冬季两项女子站姿组短距离第三名,在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比赛中获得3金3银。本届冬残奥会她将报名参加冬季两项女子站姿组6公里、10公里、12.5公里,以及越野滑雪女子站姿组短距离项目的比赛。

  汪之栋,男,2000年7月出生,山东籍残奥冰球运动员,下肢残疾,作为主力队员参加2018年残奥冰球世锦赛C组、2021年残奥冰球世锦赛B组,为国家队获得冠军做出突出贡献,并多次在国内外比赛中获得最佳球员称号。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的观后感 9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是否注意到身边一群特殊的群体——残疾人呢?他们有的是先天残疾,有的是因为后天的灾祸而残疾,从此生活在或无声,或黑暗,或行动不便的世界里。我永远忘不了那个雨天,那个无助的盲人。

  那是一个倾盆大雨的下午,我因为忙班上的事情,晚了一会儿,独自一人撑着雨伞走在回家的路上。这时候,他在我前面踽踽独行,浑身湿淋淋的,一副黑色的墨镜和一副探路的拐杖是他在雨中的支柱。看着他在雨中哆哆嗦嗦地前进,我犹豫着,到底要不要去帮他呢?看着他渐渐地远去,我赶紧追上去,将雨伞举过他的头顶。“雨停了吗?”他伸出手探探,却摸到我的雨伞。“有人在帮我撑伞啊?真是太谢谢了。”我不知道怎么了,竟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

  走了一会儿,他说:“到了,谢谢你。”看着他艰难地渐渐远去,我的心一阵颤动:多么可怜的残疾人啊!不仅失去了光明,也没有人帮助他,关心他。连我,也不敢扶一扶他,和他说一说话……

  记得我们去设立在泉州盲聋哑学校的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参加军训的时候,在那里也见到了很多残疾孩子。看着他们在并不宽敞的教室里学*,看着他们穿着破旧的衣服比画着手势玩耍,看着他们的笑脸如同春天的阳光般灿烂,我被深深的感动了。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小天使,这些残疾孩子也只不过是一群断了翅膀的小天使。他们要比其他的孩子多一段艰难的经历,但他们经过努力,同样可以飞翔,同样可以为祖国做贡献。

  你读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吗?相信你一定会被主人公海伦·凯勒的精神所折服。但并不是每个残疾人都可以做海伦·凯勒。有多少残疾人,因为家庭贫困而没法买轮椅、助听器;有多少残疾人,因为人们的嘲笑和排斥,郁郁寡欢,生活在封闭的世界里,自暴自弃,甚至想结束自己的生命;有多少残疾人,一出生就被父母遗弃,缺少关爱的他们饱受身体和心灵的创伤,最终沦为犯罪份子……而这些残疾人,都是需要我们去关爱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在关注残疾人了。你听说过残疾人奥运会吗?它是一种专为残疾人举行的奥运会。从最初的只有23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运动员报名,到2004年雅典残奥会145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名选手参加,残奥会的规模和影响力在不断扩大,这不仅标志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也体现了世界人民对残疾人的关爱!

  请关爱身边的每一个残疾人吧!哪怕是一个温暖的微笑,一句关切的话语,也许就能打开他们封闭的心灵之窗,让阳光照在他们心上,让生活在一片蓝天下的我们携手欢唱!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的观后感 10

  9月15日,在北京残奥会主新闻中心的发布会上,残奥村邓亚萍说,村里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一直以奉献精神和用心、关心、贴心的态度,为残疾人运动员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让他们感受家的温暖。

  截至9月14日,北京残奥村共接待来自147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和官员7379人,其中轮椅使用人士1736人。最高峰的一天9月5日共接待运动员和随队官员6884人,技术官员656人。尽管有这么大的接待量,但在住宿服务、餐饮服务、交通服务以及宗教服务等诸多方面,相关工作人员都把工作做到了极致:降低了公寓内所有开关和挂钩的高度,将浴室内的肥皂改为挤压式洗手液;工作人员为坐轮椅的顾客解答咨询或介绍商品时,会采取“蹲式服务”,甚至可根据需要提供全程陪同式服务;在交通服务方面,村内班车上专门为轮椅运动员配备了轮椅固定器,让他们更安全放心地乘坐……

  在残奥村之外,酒店里印有盲文的菜单,城市里的无障碍设施,电视台的手语主持……人们将更多关注投向需要帮助的残疾人,将更多微笑送给需要鼓励的残疾人,将更多爱心献给需要关爱的残疾人。在“鸟巢”、“水立方”及其他比赛场馆,不论这位运动员来自何方,不管他最终获得第几名,同样都会得到支持的掌声和热情的鼓励。不少比赛开始前,台上台下欢声雷动,当志愿者们在台上打出“安静”的牌子,整个场馆瞬时寂静下来。音乐停止,手机静音,甚至连呼吸都小心翼翼。与其说,这是对比赛规则的遵守,倒不如说,这是对残疾人运动员的无比关爱和最真诚的敬意,正因为这样,我们才看到了真诚的关爱在残奥会上到处流淌。

  当然,更多的时候,我们感受到的是来自残疾人运动员身边的最真诚最真切的关爱。射击场上的斯克尔霍恩,每次参加比赛,总有母亲和妹妹陪伴左右;独臂泳王杜剑*曾在5个月大的时候被判了“死刑”,但妈妈含着泪抱着他到处寻医看病,7岁那年,他终于扶着墙站了起来;在“水立方”训练池中,当缺少左小臂的女孩沃娜克出水时,拄着双拐的男友米哈尔斯基都会上前相扶,耳语几句,亲昵一下,然后目送她从出发台上再次跃入水中……因为有爱,我们才看到了残疾人运动员的那种不屈服于命运的坚韧和顽强,才看到了他们来自内心的那种开心的微笑。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残疾人向世人诠释了生命的伟大,是残疾人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顽强,是残疾人让我们懂得了如何面对生活。

  然而,这些给我们健全人无数生活启迪和生存力量的残疾人,在某些方面注定需要我们给予理解、尊重和扶持,正因为这样,关爱和帮助残疾人,才更考验着我们的文明程度,考验着这个社会的和谐度。可喜的是,这次北京残奥会,我们看到的是对残疾人运动员、对残疾人的无比尊重、关爱和真心的扶持,这次残奥会,成为了一个充满“爱”的盛会,正是这种“爱”,让北京残奥会更精彩、更可爱、更难忘。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观后感 (菁华3篇)(扩展5)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观后感(精选十篇)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观后感 1

  北京残奥会是残疾人运动员享受体育的节日。从这几天的比赛情况来看,残疾人运动员的竞技水*提高了,参与范围拓宽了,残疾人体育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和认可。

  赛场上,选手们争金夺银,精彩异常;赛场外,运动员们的故事让无数残疾人朋友深受鼓舞。北京残奥会不仅仅是残疾人运动员为国争光的舞台,更是扩大残疾人体育影响的绝好时机。

  9月13**子200米T36级别比赛中,德国姑娘尼科莱齐克夺得了一枚银牌。年仅19岁的她跑出了个人本赛季的最好成绩。她在接受采访时特别提到:“体育有助于我身体的康复,提升了我对未来的自信心。”

  9月11日男子铁饼F35/36级别比赛结束后,铜牌获得者雷金纳德·贝内德讲述了他对体育的感情:“很小的时候,当医生告诉我,我的腿将慢慢萎缩并无法站立时,我很绝望。是体育救了我的腿,救了我的命。”类似的感受还能听到许多许多。

  在生活中,时常可以听到有人在受伤后通过锻炼帮助恢复的事例,其实对于残疾人来说也是如此。尼科莱齐克和贝内德都是先天性残疾,他们说:“家人和朋友总是鼓励我们接触体育,他们把我们‘赶’出家门。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动作协调多了,心情也愉快多了。”

  有专家研究表明,体育有利于残疾人增强适应力,防止或降低抑郁,增加自信心,减少隐居式生活,获得乐趣等。在对一些残疾人运动员的调查中发现,有90%左右的残疾人运动员认为体育活动和锻炼使身体能力知觉有比较大的提高;93.1%的人认为体育活动使他们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变化;93.4%的人认为活动后与活动前相比,自信心有所提高。

  我们相信,通过北京残奥会,体育运动将会在残疾人中间进一步得到普及,今后将会有更多的残疾人参与运动,残奥会比赛将会越来越精彩。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观后感 2

  “我会拼尽全力,努力站上最高领奖台为国争光。”1月16日,到达张家口崇礼万龙滑雪场后,将出战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景县籍高山滑雪运动员张梦秋,第一时间给景县的母亲高立敏打来电话,*和的声音中透露着自信。

  “她永远是我们的骄傲。”谈起身残志坚的女儿,高立敏满脸自豪。

  今年刚刚20岁的张梦秋,有着6年运动员职业生涯。14岁时,因患小儿脑性瘫痪导致身体具有一定运动功能障碍的她,成为了河北省残疾人冬季项目队的一名运动员,专攻高山滑雪项目。因为身体原因,她的反应速度要比其他人略慢一些。教练讲解的动作要领,别人一个小时就能学会的动作,对于张梦秋来说需要花两三倍的时间才能掌握。但她不服输,在教练的耐心指导下,刻苦训练,反复琢磨技术动作,最终熟练掌握了各项技巧,取得骄人的成绩。2017-2018雪季,张梦秋开始在全国比赛中崭露头角,并入选了国家集训队。从2019年开始,她在新西兰南半球杯、残奥高山滑雪世界杯等国际大赛中斩获6枚金牌,2021年更成为第十一届全国残运会和亚残运会高山滑雪项目的三冠王。

  在母亲眼里,梦秋是一个开朗、坚强,勇于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人,一路走来也有着很多的不容易。梦秋曾说:“我的梦想就是站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最高领奖台”。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6年来,张梦秋绝大部分时间呆在寒冷的训练场,一遍遍做好教练要求的动作,一个个完成好安排的计划。长时间的训练和比赛,也给梦秋带来身体上的伤病,但她仍专心训练,毫不放松。多年以来取得的各种优异成绩,都离不开她的努力与坚持。

  “一年回家一趟,非常想她,但想到她能为国争光,我也特别理解。”高立敏透露,2021年,梦秋仅仅回到老家景县7天,其它时间便全心备战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每周训练6天,每天坚持在雪道上滑行6个小时,想家时只能打电话回来。每次打电话,面对母亲“注意休息”的叮嘱,她也总是语调轻松地叫大家放心,从未抱怨过训练辛苦或有压力。

  “一直以来,我们全家人都很支持梦秋,也很关注她的历次比赛进程。”高立敏表示,梦秋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比赛当天,全家人将会通过手机、电视等渠道关注她的比赛,为她加油鼓劲,自己也会提前准备好女儿最喜欢吃的美食,等她赛完回家团聚。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观后感 3

  体育馆外并没有喧哗,除了那“咚咚”在地上的脚步声,一片寂静,可到了入口,我才感受到馆内就像一个压缩机,把所有音量存储着,再一下放大……纵目望去,四周环视,汹涌的人群就像一**又一**的海浪,运动员则是浪头,让人们忽坐忽站。

  这丝毫不逊色于正规的国际奥运会,一样有漫天飞舞、层叠的彩旗,有激动人心的呐喊,更主要的有超出常人的残疾人一颗颗身残志坚、不卑不亢的心。

  在所有人都为跑步、轮椅竞速等令人兴奋的项目呐喊时,我发现在女子掷铁饼赛场中她的身影是那么美。她是一个盲人,戴着黑黑的眼罩,从年纪上看比我们大不了多少,身材有些略微偏胖,手臂粗壮而结实,鼻子高高的,嘴巴挺长、大,那*黑色的长发像随意垂下的绿叶,自然的美。她拼搏时的力量却让我大吃一惊。

  她的双手在白色防滑粉中摩擦。她眉头紧皱着,右手不断朝着指定方向摆臂,让肌肉发挥最大力量,可却迟迟没有甩出……我想到了她眼前的那一片无尽的漆黑。她以前或许也看见过美吧,知道一切都那么宝贵……这时,她的右手已划出了最大幅度,身体向前45°倾斜,猛地一用力,铁饼飞了出去,像长有翅膀一样越飞越远,在大半个场地外坠地,我拼命地为她鼓掌,好像赢得了世界,即使她看不见自己的成绩,但两颗心灵早已触碰!

  我懂了,这一切我们都应去尊敬,尊敬冬天墙角一株独自开放的梅花,尊敬一小片翠绿枝叶,尊敬这个世界,去感受虽然残疾但坚强、乐观的心!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观后感 4

  北京残奥会圣火2008年8月28日点燃,这标志着北京残奥会大幕徐徐拉开。

  经历过奥运会的辉煌和激烈竞争以及色彩纷呈的画面,有些人对残奥会或许会觉得比赛的观赏性要降低不少。残疾人和正常人的体育竞技自然有所区别,但是相同的是,他们也在追求“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崇高目标。

  其实,你只要稍微了解一些残疾人运动员的经历,了解他们比正常人付出了更多的汗水和泪水,你的心头就会不由自主地发颤,你的眼泪就会夺眶而出,你就会由衷的承认,他们,就是生活中的强者。

  每一个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人生坎坷。他们中有些人是先天残疾,有些人是后天不幸遭遇各种各样从天而降的灾难,在经历过生命的低谷之后,他们无一例外地选择了站起来,迎接生命的挑战。残疾人运动员,几乎百分之百的都不是职业选手。因此,他们一没有充裕的时间去进行训练,二缺乏资金的保障去购置训练器材和服装等必需用品。他们付出的努力除了身体上与正常运动员的差距外,还有许许多多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但是,他们坚持了下来,并走到今天,走到奥运会的赛场。

  “鸟巢”、“水立方”,因为有残奥运动员,而同样精彩。对待残疾人运动员,我们应该付出更多的爱,他们不仅是我们的兄弟姐妹,而且是我们学*的榜样。他们的自强不息,他们敢于做生活中的强者,都奏出了一曲高亢激越的生命交响曲的宏伟乐章。

  残奥会,除了精彩的比赛,我们还能读到无数催人泪下、催人奋进的故事。我们更深地体会到:爱,应该献给每一个人;爱,时时刻刻在我们心里;爱,温暖着生活的每一天。只要有爱,我们这个世界,我们人类的生活,一定会更美好。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观后感 5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都是这样,非不能为也,盖因不去为也。比如,失去双臂以后还能夺得游泳金牌;没有一条腿,仍然能够参加正常人的奥运会并且获得不错的名次;双目失明,同样能在绿茵场上驰骋;连生活自理都十分困难,却是运动场上的骄子。他们没有菲尔普斯那样辉煌,也没有博尔特那样闻名于世,但当他们出现在北京残奥会的赛场上时,所有人都不禁为之动容。也许,我们还记不住他们的名字,但他们的身影已经深深镌刻在我们心里。通过他们,我们突然对人生以及世界有了新的认识:只要你想做,你努力去做,就没有不能做到的事情。

  残奥会就是这样在赛场之外让我们收获很多。扪心自问,比起他们,我们拥有健全的身躯,但或许少了永不放弃的努力。

  就像一句著名的广告词说的那样,世间“一切皆有可能”,其关键就是你敢不敢想,敢不敢做,能不能付出超出常人的汗水和决心。

  无论是在电视屏幕上还是在报纸上,残奥会就是这样走进我们的视野,给了所有人一个全新的感受。这些天,身边的人无论熟悉的还是陌生的,谈起残疾人运动员,谈起残奥会,每个人都露出肃然起敬的神情,许多人都若有所思地对过往的生活进行一番心灵的拷问。

  这就是残奥会与奥运会的不同之处,这就是为什么两个奥运会同样精彩的道理。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观后感 6

  2008年北京的秋天格外斑斓。当人们还在收获着奥运盛典的丰厚馈赠时,彰显人性光辉与生命尊严的08年北京残奥会又如约而至。

  相聚在北京残奥会的体育健儿,以出色的竞技水*和昂扬的精神风貌,演绎着残疾人与健全人“同属一个世界,共求美好梦想”的深刻主题,传扬着“超越·融合·共享”的鲜明理念。中国相继奉献给世界的两个奥运同样精彩,也带来别样的启迪和感奋。

  顾拜旦歌赞,奥林匹克精神是一所培养高尚情操和纯洁心灵的学校。在残奥会赛场上,将被世人永远铭记的那一幕幕特殊的“超越”,让所有参与者、观看者更强烈地感受到陶冶情操、荡涤心灵的震撼和力量。肢残运动员艰难地搏击水浪冲向终点时的欢呼,脑瘫运动员躺在推床上双臂奋力擎起杠铃时的呐喊,昭告着他们不畏身体缺憾、付出比常人更多艰辛挑战极限的生理超越。“我不能选择命运,但可以选择对待命运的态度”,“悲剧不在于没有实现目标,而在于没有目标”,残疾人运动员的这些人生箴言,宣示着他们冲决歧视偏见、渴望*等参与社会的心理超越。他们的人生因自强不息、追求卓越而焕发异彩,比金牌更闪光的精神境界的超越,更动人心魄、更催人奋进。

  残疾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当今全球残疾人总数约6.5亿。以空前规模笑迎五大洲朋友的残奥会,确切地说,是更完整意义上的人类体育庆典。“融合”,不仅标志着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灿烂文明的又一次雄伟交汇,而且凸显着残疾人与健全人和谐共融、携手同行的厚重人文蕴涵。赛场内外,志愿者手腕上的“微笑圈”无声地传递着理解和友善,铿锵的中国语汇“加油”成为通用的“国际语言”。加拿大记者评述:“中国正拥抱整个世界,每个人再次在奥林匹克大家庭中赢得真诚的微笑和尊重。”“融合”理念的传播,将唤起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更深体认和倍加珍视,汇聚起推动世界和*进步、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强大力量。

  残奥会为残疾人实现梦想、放飞希望提供了广阔天地。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追求瑰丽梦想,追求生命价值。北京残奥会倡导的“共享”理念,响亮地传达了残疾人共享社会文明成果、共创人类美好未来的共同心声。残疾人在体育竞赛中的优异表现以及在其他领域的骄人业绩,无可辩驳地证明,他们同样是书写历史、创造历史的主人。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理解、尊重、帮助残疾人这个最需要社会关爱的群体,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社会的崇高职责。国外网站载文说:“北京残奥会显示出中国以集体主义寻求和谐与共享理想的巨大而有效的努力。”“联合国人权奖”、“联合国残疾人十年特别奖”、“联合国和*使者奖”,记录着中国推进残疾人事业、践行“共享”理念的强劲足音。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丰收的最大喜悦永远属于播种者。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观后感 7

  昨天,我和家人们看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深深感受到了这一次开幕式的主题“一起向未来”的壮观。

  在第一个节目中,被屏幕拟造出的草丛震撼了,那一刻,我仿佛被无限缩小,飞入那一丛草中,无忧无虑的在那一片绿色中游走,让我沉醉不知归路。

  第二个节目中,有无数个孩童高举白鸽模型,在舞台上奔跑游走,仿佛无数个白鸽在半空中飞舞,游走在舞台的每个角落,最后聚集在了一个地方形成了一个心型,随着灯光的熄灭,这个代表和*的节目结束了。

  最让我震撼的的是合成大雪花的过程,无数个小雪花,上面有不同国家的名字,从天上飘飘洒洒的落下,最后聚在一起成了一个大雪花,其用意为微小的力量聚集在一起便成了一个大力量。

  最后的奥运火炬,并不是巨大的火炬和熊熊的烈火,而是用一个小火炬代替,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和永不屈服的精神。

  最后,开幕式在一阵烟花的中结束了,中国加油!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观后感 8

  北京冬残奥会各项筹备工作中,都彰显着“两个冬奥同样精彩”的办赛理念及“以运动员为主”的人文关怀。

  科学防疫稳步推进,个性化防疫满足特殊需求。进入冬奥会向冬残奥会的转化期,届时将会有大量人员出入境,对此,北京奥组委已做好完备的防疫措施。除了借鉴冬奥会期间的有效防疫经验外,北京奥组委还考虑到了冬残奥会参赛人员的特殊情况,实施人性化的防疫政策:对于体温调节有异常的残疾运动员,奥组委将提前准备材料的审核和备案;对于可能不能佩戴口罩、需要佩戴防护面屏的情况,奥组委也将提前进行标注……科学防疫结合个性化防疫,北京疫情防控的随机应变将为冬残奥会的举办再发力。

  后勤保障强大有序,为冬残奥会运动员做好全方位服务。在筹办工作当中,相关工作人员、志愿者正接受冬残奥知识和工作技能培训。与此同时,考虑到冬残奥会运动员的特殊需求,将增设轮椅、矫形器以及假肢维修中心等保障特需;技术维修服务中心也将于比赛前及比赛期间免费为残奥会运动员提供运动器材和生活辅具的维修服务。医疗方面,奥组委精准制定医疗救治方案,针对每个场馆比赛运动损伤的特点以及残奥运动员的特殊情况,专门配置了不同专业学科的医务人员,真正实现了“一场一策”的医疗保障。全方位的后勤保障将助力运动员安心、顺利参赛,在冬奥赛场尽情演绎属于自己的精彩!

  深化无障碍运行流线,尽显细心和人性化。三个赛区的冬残奥村在设计和建设中,为了在统一服务标准的同时减少转换工作量、降低运行成本,在开放区域实现了无障碍设施的全覆盖。而且,进入转换期,还将在原有的无障碍设施基础上进行整体提升,深化场馆内外的无障碍流线:改造无障碍客梯、*缓的轮椅坡道以及无障碍卫生间,增设无障碍看台、显眼的引导标识以及可调节高度的多功能置物台等等,以满足不同残疾运动员的需求。每一处的新增与改造都致力于细心与人性化的服务,彰显北京冬残奥会浓浓的人文关怀。

  北京冬奥会正在步入尾声,北京冬残奥会即将拉开帷幕,筹备工作正稳步推进,无障碍理念将点亮冬残奥会人文关怀的光芒。通过冬残奥会,北京将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的社会,传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观后感 9

  前不久,张艺谋打造的冬奥会开幕式、闭幕式用中国式的文化,震撼了全球观众,因此大家也对冬残奥开闭幕式非常期待。

  3月4日北京冬残奥会将正式开幕,据央视新闻消息,冬残奥开闭幕式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就绪,今晚将进行演出前的最后一次彩排。

  据介绍,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将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在80分钟左右的时长内,秉持残健融合的理念,通过十多个场上环节,在温暖、感动的氛围中,展现残疾人对“更美好的生活、更包容的世界”的不懈追求。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表示:已经跟冬奥开幕闭幕不一样,冬奥还是冰雪蓝,而我们是这样的一种五彩斑斓的感觉,表达出热烈的情感、打动人心的情感来,而这个特点恰巧是冬残奥会最能达到的。

  张艺谋强调:“我们加班加点把这场开幕式充满感情的这个点突出,也许我们就成功了。”

  据悉,本次冬残奥会开幕式汇聚了来自全国多地、各行各业的参演人员。

  其中,残疾人占比为30%,主创团队运用仿真排练技术,提高排练效率,突显人文关怀,通过将残健融合的理念贯穿于内容和形式当中,阐释自强不息、同心与共的精神内核。

  让我们的社会形成普遍尊重、关爱、帮助残疾人的社会风气。

  冬季残奥会自1976年举行以来,至2018已经举办了12届,参赛运动员总人数接*4000人。比赛项目有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冰上雪橇球、轮椅体育舞蹈等4个大项,每个大项中又包括若干小项。中国2002年首次参加冬季残奥会,当时共派出4名运动员参加了高山滑雪和越野滑雪,取得一个第六名的成绩。

  冬季残奥会截至2018年已举办过第12届,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有许多受伤的士兵和普通人试图重新参加滑雪活动,残疾人冬季体育运动逐渐发展起来。早期的残疾人冬季体育运动先驱有奥地利失去双腿的塞普·茨维克纳格,他用假肢从事滑雪运动。

  后来滑雪运动器材设计方面出现了革新,例如创造出了使用拐杖的三板滑雪(three-track skiing)1.1独腿运动员单脚穿一只滑雪板,再使用分别装配有小滑雪板的双拐,这样雪地上便留下了三条痕迹。

  这一器材的革命导演了1948年2月奥地利17名残疾人参加的第一次滑雪比赛。广大残疾人滑雪爱好者十分欢迎这项比赛,于是翌年在奥地利的巴德加施泰因(Badgastein)举行了首届奥地利3板滑雪锦标赛。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观后感 10

  今天是北京2008年残奥会开幕的日子。

  首先是欢迎仪式:一群穿着五彩服的卡通玩偶出现在我的眼前,慢慢地,他们变成了一座“彩虹桥”,十分好看。到选手入场了:147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残奥会选手,走进欢乐的鸟巢。他们有的坐着轮椅,有的架着拐杖,有的靠人扶持,有的双目失明……但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一片灿烂的笑容。

  动人的一幕出现在德国代表团入场时。选手们步入场地,笑向观众,并亮出了一面写有四个汉字“北京你好!”的德国**。547名中国代表队出场了,全场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开始表演了,首先是《太阳鸟》:“太阳鸟”飞向一位盲人歌手,盲人歌手唱起了:《天域》。《星星,你好》:舞台的中央,320名聋人姐姐穿着洁白的裙子,翩翩起舞,用手语对着天空说:“星星,你好!”《永不停跳的舞步》:百名聋人舞蹈家,用灵动的双手,“跳”着酷似芭蕾的舞步,轻盈欢快地旋转、跳跃。她们中间有一位身着白色芭蕾舞裙的小姑娘,坐在轮椅上用双手翩翩起舞。她就是“芭蕾女孩”—李月。她跟“芭蕾王子”一起翩翩起舞……

  最后,韩红阿姨和刘德华叔叔一起唱起主题歌:《和梦一起飞》。

  最激动人心的一刻即将到来,33岁的侯斌叔叔用自己的手臂,将轮椅和身体一同拉起,一点点向上攀升,全场观众的加油声伴随他一直攀升到39米高处的主火炬燃点,他伸手向前,点燃主火炬。顿时,全场沸腾!天空放出美丽的烟花。

  明天我们等待着中国健儿再创辉煌!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观后感 (菁华3篇)(扩展6)

——北京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汇总五篇

  北京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1

  北京残奥会是残疾人运动员享受体育的节日。从这几天的比赛情况来看,残疾人运动员的竞技水*提高了,参与范围拓宽了,残疾人体育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和认可。

  赛场上,选手们争金夺银,精彩异常;赛场外,运动员们的故事让无数残疾人朋友深受鼓舞。北京残奥会不仅仅是残疾人运动员为国争光的舞台,更是扩大残疾人体育影响的绝好时机。

  9月13**子200米T36级别比赛中,德国姑娘尼科莱齐克夺得了一枚银牌。年仅19岁的她跑出了个人本赛季的最好成绩。她在接受采访时特别提到:“体育有助于我身体的康复,提升了我对未来的自信心。”

  9月11日男子铁饼F35/36级别比赛结束后,铜牌获得者雷金纳德·贝内德讲述了他对体育的感情:“很小的时候,当医生告诉我,我的腿将慢慢萎缩并无法站立时,我很绝望。是体育救了我的腿,救了我的命。”类似的感受还能听到许多许多。

  在生活中,时常可以听到有人在受伤后通过锻炼帮助恢复的事例,其实对于残疾人来说也是如此。尼科莱齐克和贝内德都是先天性残疾,他们说:“家人和朋友总是鼓励我们接触体育,他们把我们‘赶’出家门。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动作协调多了,心情也愉快多了。”

  有专家研究表明,体育有利于残疾人增强适应力,防止或降低抑郁,增加自信心,减少隐居式生活,获得乐趣等。在对一些残疾人运动员的调查中发现,有90%左右的残疾人运动员认为体育活动和锻炼使身体能力知觉有比较大的提高;93.1%的人认为体育活动使他们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变化;93.4%的人认为活动后与活动前相比,自信心有所提高。

  我们相信,通过北京残奥会,体育运动将会在残疾人中间进一步得到普及,今后将会有更多的残疾人参与运动,残奥会比赛将会越来越精彩。

  北京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2

  “我会拼尽全力,努力站上最高领奖台为国争光。”1月16日,到达张家口崇礼万龙滑雪场后,将出战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景县籍高山滑雪运动员张梦秋,第一时间给景县的母亲高立敏打来电话,*和的声音中透露着自信。

  “她永远是我们的骄傲。”谈起身残志坚的女儿,高立敏满脸自豪。

  今年刚刚20岁的张梦秋,有着6年运动员职业生涯。14岁时,因患小儿脑性瘫痪导致身体具有一定运动功能障碍的她,成为了河北省残疾人冬季项目队的一名运动员,专攻高山滑雪项目。因为身体原因,她的反应速度要比其他人略慢一些。教练讲解的动作要领,别人一个小时就能学会的动作,对于张梦秋来说需要花两三倍的时间才能掌握。但她不服输,在教练的耐心指导下,刻苦训练,反复琢磨技术动作,最终熟练掌握了各项技巧,取得骄人的成绩。2017-2018雪季,张梦秋开始在全国比赛中崭露头角,并入选了国家集训队。从2019年开始,她在新西兰南半球杯、残奥高山滑雪世界杯等国际大赛中斩获6枚金牌,2021年更成为第十一届全国残运会和亚残运会高山滑雪项目的三冠王。

  在母亲眼里,梦秋是一个开朗、坚强,勇于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人,一路走来也有着很多的不容易。梦秋曾说:“我的梦想就是站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最高领奖台”。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6年来,张梦秋绝大部分时间呆在寒冷的训练场,一遍遍做好教练要求的动作,一个个完成好安排的计划。长时间的训练和比赛,也给梦秋带来身体上的伤病,但她仍专心训练,毫不放松。多年以来取得的各种优异成绩,都离不开她的努力与坚持。

  “一年回家一趟,非常想她,但想到她能为国争光,我也特别理解。”高立敏透露,2021年,梦秋仅仅回到老家景县7天,其它时间便全心备战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每周训练6天,每天坚持在雪道上滑行6个小时,想家时只能打电话回来。每次打电话,面对母亲“注意休息”的叮嘱,她也总是语调轻松地叫大家放心,从未抱怨过训练辛苦或有压力。

  “一直以来,我们全家人都很支持梦秋,也很关注她的历次比赛进程。”高立敏表示,梦秋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比赛当天,全家人将会通过手机、电视等渠道关注她的比赛,为她加油鼓劲,自己也会提前准备好女儿最喜欢吃的美食,等她赛完回家团聚。

  北京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3

  “鸟巢”深情依依,北京爱意融融。

  熊熊燃烧了12天的圣火,在国家体育场缓缓熄灭,气势恢宏的北京2008年残奥会落下帷幕。我们对本届残奥会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祝贺,向残奥会运动员、教练员和志愿者表示崇高敬意,向出色完成援奥任务的军队和**部队官兵表示亲切慰问!

  北京2008年残奥会,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参与面最广、打破纪录最多的一次残疾人体育盛会。147个国家和地区,4000多名运动员,数十万志愿者,凝聚在残奥会的旗帜下,用生命的激情共同奏响了“超越、融合、共享”的和谐乐章。精彩纷呈的竞技,绚丽多姿的文化,美轮美奂的表演,如沐春风的微笑,周到细致的服务,永远定格在世界人民心中。中国以无比卓越的奉献,兑现了“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承诺,实现了“有特色、高水*”的目标,在残奥运动历史上竖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

  生命彰显力量。这座丰碑,镌刻着超越自我的生命辉煌。赛场上,人们目光所及是残缺,但残缺的肢体所迸发的力量格外震撼人心。他们的成绩也许无法与健全人相比,但对生命极限的挑战毫不逊色。那一幕幕特殊的超越,无不让人为之动容;那一场场顽强的拼搏,无不让人为之感奋;那一个个纪录的刷新,无不让人为之欢呼。残疾人运动员以超乎寻常的意志,展示了自信的风采,收获了奋斗的硕果,谱写了生命的壮歌。

  精神寓于运动。这座丰碑,折射着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比赛中,人们记住的不仅是一张张生动的面孔,更是一串串动人的故事;人们感佩的不仅是优异的成绩,更是成绩背后的精神。残疾人运动员实现的每一次超越,都让生命少一声叹息,让世界多一分坚强;获得的每一块奖牌,都蕴含着信念和勇气,体现着意志和品质。他们用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拼搏,诠释了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憧憬、对理想的追求;他们身上始终透射出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更给人以无穷的力量。

  爱心营造和谐。这座丰碑,闪耀着共融共享的人性光辉。残奥会不仅是残疾人欢聚的盛会,也是残疾人群体与社会交流的*台。残奥会场馆内外,无障碍设施彰显尊重和关爱,人性化服务体现*等和理解;随处可见的“微笑圈”无声地传递着友善,排山倒海的加油声真实地表达了敬意;失利后的互相安慰交换着温暖和坚毅,倒地时的互相扶持定格为动人瞬间。这是残疾人彼此间的激励,也是残疾人与健全人的融合,更是人类心相印、情相拥、爱相守的见证。

  在本届残奥会上,我国残疾人运动员不负众望,顽强拼搏,勇攀高峰,金牌总数和奖牌总数都位居第一,取得了比赛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为祖国赢得了崇高荣誉。他们对残奥宗旨的实践和残奥精神的弘扬,充分体现了我国8300多万残疾人的精神风貌,反映了我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的巨大成就,展示了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进步。

  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保障残疾人权利、尊重残疾人价值、改善残疾人状况、发挥残疾人作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北京2008年残奥会的圆满成功,不仅让世界聆听到中国社会文明进步的铿锵足音,而且为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必将进一步唤起全社会对残疾人的关心爱护,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让残疾人与健全人在社会大家庭里相互交融,在迈向未来的征途上携手共进。

  圣火必将延续,超越永无止境。残奥会是短暂的,但给人的启示是深刻的;赛场胜负是一时的,但自强不息精神是永恒的。全军和**部队广大官兵要大力弘扬残奥精神,在各自岗位上挑战自我,追求卓越,为八一军旗增辉添彩!

  北京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4

  2008年北京的秋天格外斑斓。当人们还在收获着奥运盛典的丰厚馈赠时,彰显人性光辉与生命尊严的08年北京残奥会又如约而至。

  相聚在北京残奥会的体育健儿,以出色的竞技水*和昂扬的精神风貌,演绎着残疾人与健全人“同属一个世界,共求美好梦想”的深刻主题,传扬着“超越·融合·共享”的鲜明理念。中国相继奉献给世界的两个奥运同样精彩,也带来别样的启迪和感奋。

  顾拜旦歌赞,奥林匹克精神是一所培养高尚情操和纯洁心灵的学校。在残奥会赛场上,将被世人永远铭记的那一幕幕特殊的“超越”,让所有参与者、观看者更强烈地感受到陶冶情操、荡涤心灵的震撼和力量。肢残运动员艰难地搏击水浪冲向终点时的欢呼,脑瘫运动员躺在推床上双臂奋力擎起杠铃时的呐喊,昭告着他们不畏身体缺憾、付出比常人更多艰辛挑战极限的生理超越。“我不能选择命运,但可以选择对待命运的态度”,“悲剧不在于没有实现目标,而在于没有目标”,残疾人运动员的这些人生箴言,宣示着他们冲决歧视偏见、渴望*等参与社会的心理超越。他们的人生因自强不息、追求卓越而焕发异彩,比金牌更闪光的精神境界的超越,更动人心魄、更催人奋进。

  残疾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当今全球残疾人总数约6.5亿。以空前规模笑迎五大洲朋友的残奥会,确切地说,是更完整意义上的人类体育庆典。“融合”,不仅标志着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灿烂文明的又一次雄伟交汇,而且凸显着残疾人与健全人和谐共融、携手同行的厚重人文蕴涵。赛场内外,志愿者手腕上的“微笑圈”无声地传递着理解和友善,铿锵的中国语汇“加油”成为通用的“国际语言”。加拿大记者评述:“中国正拥抱整个世界,每个人再次在奥林匹克大家庭中赢得真诚的微笑和尊重。”“融合”理念的传播,将唤起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更深体认和倍加珍视,汇聚起推动世界和*进步、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强大力量。

  残奥会为残疾人实现梦想、放飞希望提供了广阔天地。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追求瑰丽梦想,追求生命价值。北京残奥会倡导的“共享”理念,响亮地传达了残疾人共享社会文明成果、共创人类美好未来的共同心声。残疾人在体育竞赛中的优异表现以及在其他领域的骄人业绩,无可辩驳地证明,他们同样是书写历史、创造历史的主人。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理解、尊重、帮助残疾人这个最需要社会关爱的群体,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社会的崇高职责。国外网站载文说:“北京残奥会显示出中国以集体主义寻求和谐与共享理想的巨大而有效的努力。”“联合国人权奖”、“联合国残疾人十年特别奖”、“联合国和*使者奖”,记录着中国推进残疾人事业、践行“共享”理念的强劲足音。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丰收的最大喜悦永远属于播种者。

  北京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5

  北京冬奥会雪花火炬台余温犹存,冬残奥会火炬已在路上。昨天,九路火种汇集在天坛公园,以“九天之火”为主题的北京冬残奥会火炬传递正式开启。明晚,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将在国家体育场举行。

  火种传递爱与自强不息的精神,双奥之城已准备好践行冰雪的约定。“一起向未来”,这是北京冬残奥会向世界发出的声音。

  火炬传递有玄机

  昨天下午,天坛公园举行火种汇集仪式,九路火种共同汇聚生成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官方火种。火种汇集仪式后,火炬接力继续在以“九天之火”为主题的天坛公园进行。

  与冬奥会的火种取自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希腊不同,冬残奥火种来自多个地点。根据国际残奥委会的要求和残奥火种的基本理念,任何个人、组织或城市都可以为残奥做出贡献。因此残奥火种通常采集自城市之间、社区之间,由多个火种交汇在一起成为残奥会的官方火种。

  本届北京冬残奥会设计了九路火种,其中一路采集自残奥运动的精神发源地——英国曼德维尔,其他八路为在北京市盲人学校采集的“光明之火”、在望京街道温馨家园采集的“互助之火”、在中国盲文图书馆采集的“希望之火”、在大运河漕运码头采集的“源流之火”、在八达岭古长城采集的“和*之火”、在张家口“创坝”园区采集的“‘氢’洁之火”、在黄帝城采集的“文明之火”、在天坛公园采集的“夏奥之火”。这些火种采集地涵盖了学校、社区、图书馆等助残地标,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地标和现代科技园区,以及2008年北京夏残奥会的火种采集地等。每一路火种采集后,都在采集地进行不超过20棒的城市火种火炬接力。

  九路圣火的传递方式也各不相同,有健全人与残疾人共同用“冰壶撞击”的方式采集的“互助之火”,也有两名盲人青年用盲文书写引燃“电子的烟花”的方式采集的“希望之火”,还有30名盲校师生合唱歌曲《光明》,利用分贝音频声压,引燃火种的“光明之火”……在位于八达岭古长城的火种采集现场,1名中国人和4名外国人代表五大洲共同点燃“和*之火”。中国登山协会成员夏伯渝是现场的首棒火炬手。他在1975年攀登珠峰时因帮助队友,导致自己被冻伤,双小腿截肢。2018年5月14日,夏伯渝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成为中国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

  3月2日至4日,北京冬残奥会火炬传递活动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进行。此次火炬传递共有565名火炬手,其中残疾人火炬手占比21%,符合国际残奥委会“残疾人火炬手占比不低于15%”的要求。

  开幕式画“同心圆”

  明晚,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即将精彩亮相。世界的目光将再次聚焦国家体育场“鸟巢”。昨天,北京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透露,冬残奥会开幕式与冬奥会开闭幕式不一样。“冬奥会是冰雪蓝,而这次是五彩斑斓的感觉,表达一种热烈的、打动人心的情感。”

  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导演沈晨则“剧透”称,开幕式的倒计时环节值得期待,同时会徽展示环节将出乎所有人意料,会用一个不同且感人的方式呈现。

  据悉,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将在8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通过10多个场上环节展现残疾人的故事。本次冬残奥会开幕式汇聚了来自全国多地、各行各业的参演人员,其中残疾人占比为30%。

  主创团队运用仿真排练技术提高排练效率,凸显人文关怀。通过将残健融合的理念贯穿于内容和形式当中,阐释自强不息、同心与共的精神内核。据悉,开幕式从始至终无论是舞美空间、视觉空间还是表演空间都在强调“同心圆”的概念。“‘同心圆’本身是一个中国古老的文化概念,而且还有非常好的寓意。团结、友谊、*等对于残健共融的这届冬残奥会开幕式,是最重要的亮点。”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观后感 (菁华3篇)(扩展7)

——最新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范本5份

  最新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1

  冬残奥会吉祥物是雪容融。

  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的灯笼造型源于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本科生姜宇帆对家乡年味儿的印象。小姑娘的家在位于小兴安岭深处的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每逢过年,这座小县城都会被浓浓的节日氛围包裹,街巷楼宇间,红红的灯笼高高挂起,是最常见的景象。

  灯笼的创意入围前十,不过专家们给出的意见却是“仅保留原创属性,重新设计形象”。这就意味着,整体形象设计几乎要从零开始。

  同样出于保密需要,设计团队将位于学校校园后侧居民区中的一间吉艺专家公寓作为工作室,这间100多*方米的公寓,见证了冬残奥会吉祥物诞生的全过程。

  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主任吴轶博说,在前期修改阶段,她每周都要来冬奥组委提交修改方案,在方案“深加工”的7个多月里,她从长春往返北京的次数多达30多次,从首都机场到首钢的“两点一线”成了她对北京的最深印象。

  吉艺设计团队面临的任务除了为灯笼形象加入多样化属性,将其拟人化,赋予其生命,还要将其与奥运结合,这需要多方面的学*。

  于是,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学副院长金巍特意买了个灯笼挂在工作室,让团队成员每天观察,每天琢磨。与此同时,所有团队成员把冬奥组委的宣讲录像看了一遍又一遍,还上网查询,“恶补”奥运及相关知识,感悟和寻找奥运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合点。“这对我们是一个宝贵经验。”金巍说。

  2月下旬,北京冬奥组委专家组经讨论研究决定,取消中国结的进一步修改,让团队主攻灯笼形象的完善设计。到4月初,灯笼形象已基本确定,吉艺设计团队需要递交完整的文化阐释方案。

  “这个阶段也是团队最迷茫和煎熬的阶段。”郭春方说,“一开始是将吉祥物的属性与鹿结合,我们尝试过加鹿角、红鼻头,但是一方面形象要做得漂亮,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文化阐释,大概有*1个月的时间,我们做了各种尝试,感觉路走不通了。”

  设计团队每天都在不断尝试和自我否定之间徘徊,就在这一胶着阶段,修改专家组感受到了团队的迷茫,并及时地给予了指导和帮助。

  在双方多次沟通和尝试之下,鹿的属性被放弃,体现“双奥之城”的天坛、鸽子、长城,以及与冬奥相连的如意(冬奥会跳台滑雪场地又名“雪如意”)等元素出现在了吉祥物的形象中。

  设计会有灵感闪现的刹那,但更多的是反复修改完善。雪容融面部的雪块勾勒出它的脸庞,为了最真实的效果,设计团队在冬天专门往墙上随意扔了许多雪堆,之后再把墙上的形态具象化;而为了展现雪容融红红的脸庞、弯弯的嘴角,团队也做了许多微调。

  “团队在修改的时候就考虑到后期应用,尽可能多地增加应用的延展性,比如道路两旁和广告牌的展示效果,还有衍生品的效果,像台灯、手表等等,都在我们考虑范畴。”吴轶博说,“灯笼本身是可以发光的,可以带来温暖、传递力量,这和冬残奥会的理念非常契合。”

  最新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2

  2021年8月24日,也就是东京奥运会圣火熄灭16天后,东京残奥会开幕式在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我早早就等在电视机前准备观看开幕式的盛况了!

  开幕式以帕拉机场繁忙的工作场景作为开头,帕拉就是英语残奥会的意思。好多架飞机的影子不断汇聚在一起,代表了全世界的残奥运动员从世界各地赶来这里参加比赛。然后镜头转向体育馆大屏幕,开场之后播放了一段短片,短片里,参加竞赛的残奥运动员奔跑起步产生了风,风把羽毛和绸带吹上了天空,天空中羽毛和绸带悠扬的飞动着,时而顺风时而逆风,象征着残奥运动员的坚韧和战胜逆境的能力。通过电视解说我明白了,这里出现的飞翔的羽毛也呼应了这次开幕式的主题——我们拥有翅膀!随后镜头又转回了体育馆里的帕拉机场,伴随着一声哨响,工作人员们开始了忙碌起来,他们成功地让螺旋桨转动起来,产生了风,三种气球随风升起,组成了国际残奥会的会徽。这个表演真的太有创意了,令人印象深刻!

  接下来的运动员入场仪式,最令人期待最振奋人心的时刻当然是中国代表团入场的时候了!看到我们的旗手虽然坐着轮椅,还精神奕奕得高举**入场,真是令人感动!听解说介绍他们都是两枚金牌的获得者,真的很厉害呢!看到那么多运动员代表我们国家出战,真的由衷地觉得我们国家越来越强大,我真的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与骄傲!

  看完整个开幕式表演,我还沉浸在激动兴奋之中,我已经有点迫不及待地想看明年在我们国家举行的冬奥会开幕式了!

  最新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3

  9月6日晚8点,残奥会开幕式,在鸟巢。当然,我和祺祺都没有亲临现场。

  彼时,她在奶奶家,我在朋友家。我不知道她在干啥,当然,后来知道了,她是在看开幕式。8点开始的时候呢,我正在鏖战拖拉机,但是,由于我搭档极为不专心,一心想看开幕式的'原因,敌人以摧枯拉朽的速度解决了我们。从7点半到9点半,居然只用了2个小时,就搞定了我们这一方。于是,我带着无比沮丧的心情踏上了回家的汽车!

  不过,我后来认为,这是一次极为英明的决策。因为,我赶上了看开幕式的后一段,呵呵。虽然只看了后一段,但我觉得,相比起来,夏奥会的开幕式让人激动,而这次残奥会的开幕式则更让我感动。

  因为,从节目策划本身、从演员的姿态表情,无一不露出人性之美:真实、*静、勇敢、坚韧、向往、希望......也许并不震撼,却在*和之中展现出人与自然圆润的、流动的和谐,就像那些小卡通人,看上去笨笨的,却洋溢着生命周而复始的活力;就像那些海面上飞翔的海鸥,传递着爱和希望的讯息。看残奥会的开幕式,你会觉得在动作之中充满了静谧,在残缺之中充满了完美,而在这动静之间、圆缺之间,生命获得原始的诠释,给我们繁杂的内心注入一股清泉,让我们脆弱的灵魂获得一份坚强。

  次日,我接祺祺回家的路上,下了城铁之后,问她看过开幕式没有,她高兴地说:“我看了!”而且,更令我惊讶的是,我还以为她除此之外别无话说,就像我以前问她看杂技、看夏奥会开幕式之后记得什么,有什么感触时她总是不发一言一样,她这次说出了一连串的话,而且逻辑清楚,表述准确,有情景再现,也有观后感言。

  小美女是这样说的:“妈妈,开幕式上有个四川来的小姐姐,她的这支腿在地震中没有了,就剩下这支腿(附带了比划动作),她还说要跳舞,说要成为一个舞蹈家。她真勇敢。”我接着说:“恩,真是好顽强呀。”小美女马上反应过来说:“小姐姐真勇敢,真坚强!”我俯下身,由衷地说:“祺祺,你用的‘坚强’比妈妈用的‘顽强’更切合实际,用的好!”小美女还给我描述了青蛙舞,我因为没看过,不知道她说的是不是青蛙,周一上班后看到介绍,果然有青蛙舞,看来祺祺所说非虚。

  正因为祺祺的反应,更让我有理由相信,残奥会的开幕式的确不错,能让一个不到5岁的小朋友都能记住内容和所要表达情感的开幕式,又怎么会不好呢?

  最新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4

  9月15日,在北京残奥会主新闻中心的发布会上,残奥村邓亚萍说,村里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一直以奉献精神和用心、关心、贴心的态度,为残疾人运动员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让他们感受家的温暖。

  截至9月14日,北京残奥村共接待来自147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和官员7379人,其中轮椅使用人士1736人。最高峰的一天9月5日共接待运动员和随队官员6884人,技术官员656人。尽管有这么大的接待量,但在住宿服务、餐饮服务、交通服务以及宗教服务等诸多方面,相关工作人员都把工作做到了极致:降低了公寓内所有开关和挂钩的高度,将浴室内的肥皂改为挤压式洗手液;工作人员为坐轮椅的顾客解答咨询或介绍商品时,会采取“蹲式服务”,甚至可根据需要提供全程陪同式服务;在交通服务方面,村内班车上专门为轮椅运动员配备了轮椅固定器,让他们更安全放心地乘坐……

  在残奥村之外,酒店里印有盲文的菜单,城市里的无障碍设施,电视台的手语主持……人们将更多关注投向需要帮助的残疾人,将更多微笑送给需要鼓励的残疾人,将更多爱心献给需要关爱的残疾人。在“鸟巢”、“水立方”及其他比赛场馆,不论这位运动员来自何方,不管他最终获得第几名,同样都会得到支持的掌声和热情的鼓励。不少比赛开始前,台上台下欢声雷动,当志愿者们在台上打出“安静”的牌子,整个场馆瞬时寂静下来。音乐停止,手机静音,甚至连呼吸都小心翼翼。与其说,这是对比赛规则的遵守,倒不如说,这是对残疾人运动员的无比关爱和最真诚的敬意,正因为这样,我们才看到了真诚的关爱在残奥会上到处流淌。

  当然,更多的时候,我们感受到的是来自残疾人运动员身边的最真诚最真切的关爱。射击场上的斯克尔霍恩,每次参加比赛,总有母亲和妹妹陪伴左右;独臂泳王杜剑*曾在5个月大的时候被判了“死刑”,但妈妈含着泪抱着他到处寻医看病,7岁那年,他终于扶着墙站了起来;在“水立方”训练池中,当缺少左小臂的女孩沃娜克出水时,拄着双拐的男友米哈尔斯基都会上前相扶,耳语几句,亲昵一下,然后目送她从出发台上再次跃入水中……因为有爱,我们才看到了残疾人运动员的那种不屈服于命运的坚韧和顽强,才看到了他们来自内心的那种开心的微笑。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残疾人向世人诠释了生命的伟大,是残疾人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顽强,是残疾人让我们懂得了如何面对生活。

  然而,这些给我们健全人无数生活启迪和生存力量的残疾人,在某些方面注定需要我们给予理解、尊重和扶持,正因为这样,关爱和帮助残疾人,才更考验着我们的文明程度,考验着这个社会的和谐度。可喜的是,这次北京残奥会,我们看到的是对残疾人运动员、对残疾人的无比尊重、关爱和真心的扶持,这次残奥会,成为了一个充满“爱”的盛会,正是这种“爱”,让北京残奥会更精彩、更可爱、更难忘。

  最新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5

  2008年北京的秋天格外斑斓。当人们还在收获着奥运盛典的丰厚馈赠时,彰显人性光辉与生命尊严的08年北京残奥会又如约而至。

  相聚在北京残奥会的体育健儿,以出色的竞技水*和昂扬的精神风貌,演绎着残疾人与健全人“同属一个世界,共求美好梦想”的深刻主题,传扬着“超越·融合·共享”的鲜明理念。中国相继奉献给世界的两个奥运同样精彩,也带来别样的启迪和感奋。

  顾拜旦歌赞,奥林匹克精神是一所培养高尚情操和纯洁心灵的学校。在残奥会赛场上,将被世人永远铭记的那一幕幕特殊的“超越”,让所有参与者、观看者更强烈地感受到陶冶情操、荡涤心灵的震撼和力量。肢残运动员艰难地搏击水浪冲向终点时的欢呼,脑瘫运动员躺在推床上双臂奋力擎起杠铃时的呐喊,昭告着他们不畏身体缺憾、付出比常人更多艰辛挑战极限的生理超越。“我不能选择命运,但可以选择对待命运的态度”,“悲剧不在于没有实现目标,而在于没有目标”,残疾人运动员的这些人生箴言,宣示着他们冲决歧视偏见、渴望*等参与社会的心理超越。他们的人生因自强不息、追求卓越而焕发异彩,比金牌更闪光的精神境界的超越,更动人心魄、更催人奋进。

  残疾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当今全球残疾人总数约6.5亿。以空前规模笑迎五大洲朋友的残奥会,确切地说,是更完整意义上的人类体育庆典。“融合”,不仅标志着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灿烂文明的又一次雄伟交汇,而且凸显着残疾人与健全人和谐共融、携手同行的厚重人文蕴涵。赛场内外,志愿者手腕上的“微笑圈”无声地传递着理解和友善,铿锵的中国语汇“加油”成为通用的“国际语言”。加拿大记者评述:“中国正拥抱整个世界,每个人再次在奥林匹克大家庭中赢得真诚的微笑和尊重。”“融合”理念的传播,将唤起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更深体认和倍加珍视,汇聚起推动世界和*进步、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强大力量。

  残奥会为残疾人实现梦想、放飞希望提供了广阔天地。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追求瑰丽梦想,追求生命价值。北京残奥会倡导的“共享”理念,响亮地传达了残疾人共享社会文明成果、共创人类美好未来的共同心声。残疾人在体育竞赛中的优异表现以及在其他领域的骄人业绩,无可辩驳地证明,他们同样是书写历史、创造历史的主人。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理解、尊重、帮助残疾人这个最需要社会关爱的群体,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社会的崇高职责。国外网站载文说:“北京残奥会显示出中国以集体主义寻求和谐与共享理想的巨大而有效的努力。”“联合国人权奖”、“联合国残疾人十年特别奖”、“联合国和*使者奖”,记录着中国推进残疾人事业、践行“共享”理念的强劲足音。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丰收的最大喜悦永远属于播种者。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观后感 (菁华3篇)(扩展8)

——观看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通用五篇

  观看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1

  还是那片“大雪花”,还是那束微火,但这次北京冬残奥会的点火仪式上,史上首次盲人点火赋予了这个万众瞩目的环节新的意义。当视障运动员李端登上北京冬残奥会主火炬台时,或许连他自己也想不到,他将迎来自己人生中最漫长,或许也是最值得纪念的一分钟。

  3月4日晚,李端摸索火炬嵌入的位置的时候,全场观众为他加油,李端右手高擎火炬,左手摸索着“雪花”,终于找到了火炬的卡槽。但几次尝试想要将火炬嵌入主火炬台,都因为火炬的角度不对而未能完成。他试着旋转火炬,双手一起往下按,但依旧没有成功。那几秒,感觉世界都在等待他、陪伴他、鼓励他。突然,现场一位观众大声喊出了“加油”。随后,声声“加油”,全场掌声,毫不吝啬地给了他。

  3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最后一棒火炬手李端将火炬嵌入“大雪花”中央。“加油!加油!”在全场观众的助威声中,李端又经过了几次尝试,终于把火炬稳稳嵌入主火炬台内。成功了!李端奋力挥舞着左拳,但右手依旧不敢离开火炬。当他听到现场雷鸣般的掌声,才将紧握火炬的右手松开,高举双臂欢呼。

  “没有咱中国人做不成的事” 点火仪式结束后,李端的心情久久不能*复。刚从主火炬台走下来,这位曾经入选国家青年男篮的东北硬汉,声音依旧有些颤抖。“今天我的右手拿得低了一些,左手去比对时,(卡槽)底下也有点卡。盲人稍微有一点偏差,就不一定能顺利完成。但我还是很自信的,我又***重试一下,费了点时间,但最终成功了!”

  李端的`自信里有荣誉感,也有责任感:“我不只是代表我自己,而是代表所有的运动员和残疾人运动员,我要把这些运动员和全国8500万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展现出来,我特别激动,也特别有信心。”

  “盲人点火,肯定会有困难,但只要你坚持不懈,把困难挺过去,没有咱中国人,包括咱中国自强不息的残疾人做不成的事!”李端说。

  曾经的男篮运动员“自强不息”也是对李端人生轨迹的最好概括。这个高大的吉林汉子出生于1978年,从小喜欢打篮球,曾两次入选国家青年队,获得过全国青年男篮的扣篮冠军,王治郅、陈可都是他那时的队友。

  但18岁时,他在备战CBA新赛季时意外失明,还失去了右手食指第一节。不能打篮球了,他就开始学盲文和盲人按摩。他只用十几天时间就掌握了盲文基础知识,创造了盲校成立以来的最快学*纪录。

  曾经的队友变成了他的按摩对象。李端想,能为他们缓解病痛、让他们精神抖擞地回到赛场上,那也是好的。后来,中国残联和各级残联在寻找残疾人运动员时,弹跳力好、腿长的李端被发现,重启运动生涯,开始练*跳远。“练跳远必须要跑得直,而且步点要准,步子大了,踩过起跳区就犯规了,步子小又没进起跳区,歪了还跳不进沙坑。”一次次的蓄力、起跳、落地中,李端为祖国夺得了沉甸甸的荣誉:从2000年到2012年,他参加了4届残奥会,共夺得4块金牌。

  2008年9月15日,中国选手李端在比赛后庆祝。当日,在国家体育场进行的北京2008年残奥会男子跳远F11级决赛中,李端以6米61的成绩夺冠。2008年的北京残奥会尤其难忘,他夺得了男子跳远F11级决赛冠军,还刷新了西班牙运动员保持10年之久的世界纪录,在鸟巢升起了**,奏响了**。

  “当时和9万名观众高唱**,我真的特别自豪。”

  “第一次是参赛,9万名观众和我一起唱**,第二次是点火炬,虽然我看不见,但我要让全世界看到,我们中国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虽然看不到光,但李端在冬残奥会开幕式的夜晚,为我们点亮了整个夜空。

  观看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2

  从3月4日一早开始,北京就大风呼啸,还伴着沙尘。眼看2022年冬残奥会晚上就要开幕了,大风沙尘天气会影响开幕式活动吗?冬残奥会开幕式的气象预报工作,再次通过精准无误的预报,给大家吃了一刻定心丸。

  当天早上6时开始,气象部门已经开始逐小时更新预报信息,保障频次跟冬奥会一样,力求确保冬残奥会开幕式气象预报准确无误。

  由市气象台首*预报员翟亮牵头组建的针对开幕式期间的气象条件研究团队,早在一周前就对此次大风和沙尘天气做了预报和服务提示。

  在开幕式举行的头3天,北京市气象台、中央气象台、国家卫星中心、周边省区市气象台、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的首*专家等,每天都开展多次不同形式的天气会商,做到多轮次、多样化跟踪滚动预报会商。

  观看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3

  今年的两届奥运会可谓是我们国家的盛事,赛场上体育健儿们的精彩表现,时刻感染着亿万人民为他们而欢呼,特别是残奥会上的残疾运动员们的表现更让我为他们而激动,虽然他们缺少着身体的某一部分,但他们身残志不残的顽强的拼搏精神令我在心灵的最深处涌起一股股激情与力量!

  在残奥会结束后,我深深地感觉到,他们才是生活的真正强者。从组织者和志愿者热情的服务中,让我又感觉到在当今社会残疾人正在被浓浓地关爱所包围,他们顽强不屈的精神使他们成为赛场中最为闪亮的人物。

  从48年前奥林匹克向残疾人打开成功之门后,数以万计的残疾运动员用惊人的毅力与顽强不屈的精神,在富有挑战性的赛场上以摄人心魄的勇气,书写着一篇篇动人的华章。他们用行动来向世界证明,我能行!

  在赛场上我看到,他们是快乐的使者,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或多或少的都带着微笑,他们没有因为自己的生理缺失而烦恼,也没有因为行动的不方便而气馁,在这点上是值得我们这些肢体健全的人所学*的,也可以说,他们就是我们所学*的榜样。

  有些运动员虽然双目失明了,但他们灿烂的笑容并没有因为双眼失去光明而暗淡;有些运动员虽然只能依靠着轮椅,但是并没有因此而阻止了他们对奔跑的渴望;有些运动员虽然失去了双臂,但是他们心中的翅膀依然引领着他们在赛场上飞翔!

  每当观看他们在赛场上精彩的`演绎时,我的内心都会感到激情澎湃。因为我看到了,看到了残疾人的坚强!在我们的身边,依然有很多残疾人需要我们去帮助去关心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许一个小小地帮助,或者一句真诚的问候,都会在共同前进和谐道路上洒满温暖地阳光!

  观看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4

  3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而就在开幕式前不到9个小时,鸟巢临时设施服务保障团队仍在战寒冷、冒疾风,争分夺秒完成紧急保障任务,为开幕式护航。

  冬残奥会开幕式前,由于特殊原因,直到3月3日晚上9时,国际残奥委会(IPC)才最终确定参加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的代表团,此时距开幕式已不到24小时。

  按照要求,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带领的国家体育场临时设施服务保障团队连夜组织39名作业人员,从4日凌晨0时30分开始,对国家体育场内的“万**”进行调整。

  “万**”也叫静态旗帜,这些成排悬挂于场馆的各参赛国家及地区旗帜,不仅能营造奥运氛围,更能激发运动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鸟巢“万**”悬挂的位置,是在正对着**台的场馆“碗口”下方,距离场心舞台有50多米高。“因为场馆没有电动悬挂设备,加上临*开幕式,不能有机械设备进场,我们只能靠人工拉拽绳子的原始方式进行作业。”总包单位之一北京城建集团项目经理刘亮介绍,每一面旗帜在什么位置都有严格要求,调整旗帜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就是说,哪怕只调整其中一两面旗帜,其他的也得随之进行调整,任务量一下子就上来了。

  开幕式当天,北京正赶上大风天气,空旷的鸟巢场地里,风力也接*8级。旗子在悬挂过程中一直迎风大幅来回摆动,让调整难度增加不少。

  一面接着一面,三四十人的施工团队冒着大风,连续奋战*12小时,到中午11时15分,终于完成“万**”的悬挂,并让旗帜以最好的姿态迎接开幕式。

  观看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5

  距离北京冬残奥会开幕还有一天时间,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盛会的气氛更为浓厚。场馆内随处可见的残奥标识和无障碍设施、冬残奥村里无处不在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以及训练场上紧张备战的运动员和教练员,无不在向我们发出一个讯息——冬残奥会,我们准备好了!

  ***检测站门前新增了无障碍通道,赛道结束区的雪地上搭起了木板路,运动员休息室旁边设置了轮椅假肢存放室……在位于北京市延庆区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冬残奥会场馆转换工作已接*尾声。据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场馆运行团队残奥整合经理刘杰介绍,场馆**设置了永久、临时无障碍坡道11个,无障碍电梯23部,无障碍卫生间33个,赛事期间他们还将为坐姿运动员提供专用设施。

  “从冬奥会到冬残奥会只有短短十几天的转换时间,这些天来同事们加班加点,进行了景观标识更换、雪场赛道调整、无障碍设施设置等多项工作,只为能在开幕前完成所有准备。”刘杰说,“我们有信心在赛事期间为各国(地区)残奥健儿提供最有力的保障和最细心的服务。”

  在群山环绕的张家口赛区崇礼太子城冰雪小镇,供暖维保工作人员张荣彬和同事们像往常一样调试供暖机房,检修供暖管道。“虽然北京冬奥会已经闭幕,但我们还不能放松,现在正在为北京冬残奥会做准备。”张荣彬告诉记者,在不久前结束的北京冬奥会上,他所在的供暖维保团队全力保障了20万*方米涉奥区域的供、采暖设备稳定运行。冬残奥会上,他们会继续坚守岗位,以同样的高标准完成工作,为赛区人员送去温暖。

  2月28日,张家口颁奖广场的志愿者在演练冬残奥会颁奖流程。

  位于张家口赛区的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将承办残奥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的比赛,针对两项赛事中的视障组运动员,场馆准备了盲文阅读材料和可触摸式盲文地图,为视障人士提供信息无障碍服务。国家冬季两项中心残奥整合经理刘里里说:“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群中的视力障碍人士使用需求,我们准备的材料包含中英文和盲文的对照版,呈现形式包括海报版和手册版。”

  完善的设施和贴心的服务让运动员赞不绝口。“延庆的高山滑雪中心条件非常棒,冬奥村的设施也很好。我已经期待着在这里比赛了!”来自挪威的残疾人高山滑雪运动员彼得森在“雪飞燕”训练后对记者说,“我有信心在北京滑得更快!”

  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代表团高山滑雪队领队王响*说:“队员们非常珍惜这次在家门口参赛的机会,我们已经做好准备,要从第一场比赛就开始拼。*年来中国残疾人高山滑雪队伍迎来跨越式发展,从*昌冬残奥会只有一人参赛到这次创历史的22人,我们将努力追求更大突破,充分展现中国运动员的精神风貌与赛场风采。”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