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冬残奥会北京闭幕式观后感 (菁华3篇)

首页 / 观后感 / | 观后感,北京

2022冬残奥会北京闭幕式观后感1

  刚刚结束的北京冬残奥会残奥冬季两项女子短距离(视障)比赛中,*运动员王跃和杨倩茹分获第四名和第五名。“我看不清世界,但我想让世界看到我。”赛场上,*运动员道出心声。

  北京冬残奥会女子短距离(视障)比赛共有9名运动员参赛,其中有两位是*运动员。根据比赛规则,视力残疾的运动员是在引导员的引领下完成比赛,运动员使用电子*,通过感受激光射线的准确度,以声音频率作为反馈信号,指示运动员调整射击角度,完成最佳射击。

  根据出发名单,*运动员杨倩茹在引导员于洪顺的引导下第2个出发,王跃在引导员李亚林的引导下第5个出发。在和引导员的密切配合下,两位运动员顺利完成了比赛,王跃获得第四,杨倩茹获得第五。

  “今天的表现比赛前预期要好,我发挥出了自己的实力。”赛后采访中,杨倩茹对比赛结果非常满意。

  2001年出生的.杨倩茹是来自北京的运动员。刚进入北京残奥越野滑雪队时,身高一米七的她体重只有90斤,连完成训练都非常困难。为了变得强壮,她每晚睡前吃5个鸡蛋,为了追赶队友,她早晚各加练一堂课。终于,她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强壮,和他人的差距也越来越小,并在亚洲杯上夺得两枚银牌。

  杨倩茹说,她要感谢所有支持她的人,尤其是引导员和教练。“他们当中缺了任何一个,都不会成就今天的我。”杨倩茹说,比赛过程中,引导员于洪顺一直在为她喊加油,给了她克服困难的勇气。

  “我从来没选择放弃,我会比从前更努力,更坚定。”本届冬残奥会,杨倩茹还将参加残奥冬季两项中长距离项目的比赛。

  22岁的王跃来自河北秦皇岛,接触冰雪运动时刚满17岁。作为一名残疾人运动员,在训练的道路上,王跃遇到的困难常人难以想象。但无论多困难,她都从未想过放弃。

  “我看不清世界,但我想让世界看到我。”王跃说。

2022冬残奥会北京闭幕式观后感2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于3月4日至13日举行,*代表团总人数217人,其中运动员96人,参加全部六个大项的比赛。这是我国参加冬残奥会以来,代表团规模最大、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全的一届。辽宁省派出15名运动员、8名教练员、5名工作人员共28人参加残奥高山滑雪、残奥单板滑雪、残奥越野滑雪和残奥冬季两项共四个大项的比赛。

  3月6日,辽宁省残奥运动员刘思彤、张海原、陈亮、李响、孙鸿胜、孙艳龙、王辉、韩沙沙、王擎云将在残奥高山滑雪超级大回转项目中亮相;毛忠武和马静将在残奥越野滑雪男子(坐姿)18公里和女子(坐姿)15公里比赛中登场。

  19岁的孙奇来自朝阳,他曾在残奥单板滑雪荷兰世界杯的男子坡面回转LL2级比赛中两获金牌,为我国残奥单板滑雪项目首次争得国际赛事最高荣誉;葫芦岛籍运动员刘思彤刚刚获得一枚铜牌,四年前她便是*昌冬残奥会*代表团唯一一名高山滑雪参赛运动员,填补了*运动员这个项目的参赛空白。备战北京冬残奥会,省运动员、教练员在*残联国家集训队的组织下刻苦训练,通过冬夏结合、赛练结合等方式,运动员竞技水*不断提升。

  *年来,辽宁省残疾人竞技体育和康复健身均衡协同发展,以积极承接*残联残奥会、冬残奥会国家集训队项目和参加全国残运会及国际大赛为契机,推动残疾人大众体育融入全民健身,省残疾人体育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2021年第十一届残运会冬季项目比赛中,辽宁省运动员在高山滑雪、单板滑雪、越野滑雪、冬季两项四个项目中,获得金牌19枚,银牌11枚,铜牌21枚。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辽宁省圆满完成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及冬季两项国家队各项训练保障工作,为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备战作出贡献。

2022冬残奥会北京闭幕式观后感3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残疾人也是如此。在我观看了残疾人奥运会后,我被那些残疾人运动员的精神给震撼到了。

  残运会让我们看到了精神的力量。例如因为失去双腿的钱红艳,她曾被称为“篮球女孩”,因为她的爷爷将旧篮球剪开一圈,套在她身体的下面,走路时她就用一双小手拄着特制的“木手垫”,“一步一步”地挪动身体,开始了借用篮球行走的生活。然而如今15岁的钱红艳已是云南队的一名游泳运动员。她不屈的精神造就了她的自信开朗,坚韧不拔。还有,周景景也是一名优秀的残疾人运动员。她出生江苏省邳州市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3岁那年由于高烧引发了小儿麻痹症,失去了独立行走的能力。16岁时,周景景有机会接触到了残疾人体育。一开始她练了4个月的乒乓球,后来江苏队选轮椅击剑队员,她决定选择击剑。现在,她已经获得了8枚金牌了。

  残运会,是一个让人受益良多的课堂。在这里,我知道了:生命,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努力,就一定能绽放出美丽的光芒!


2022冬残奥会北京闭幕式观后感 (菁华3篇)扩展阅读


2022冬残奥会北京闭幕式观后感 (菁华3篇)(扩展1)

——2022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 (菁华3篇)

2022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1

  相信很久以后,人们依然会记得——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最后一棒火炬手、坐在轮椅上的田径运动员侯斌,握一条垂直于地面的绳索向上攀爬,攀爬……当主火炬熊熊燃烧,美丽圣火映亮夜空,全场沸腾……这一刻,人们看到了精神的力量;这一刻,人们再次读到了:坚强。

  在残奥会这个舞台上,几乎每个运动员都是一个坚强人生故事的持有者——种子未落沃土而落罅隙,当其不屈地穿过岩缝绽放绿色,一抹新绿足以辉映春天;身体虽已外在残缺,但坚强的攀登让生命如圣火般蓬勃热烈。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写一只鹰飞翔的过程:一只鹰,一步步向山的顶端爬去,翅膀被泥沙污水刮擦,步履蹒跚,很是狼狈。但当它终于来至最高处的一块岩石时,展翅飞去,雄姿万里……

  是啊,不管怎样,鹰都要从高处起飞。恰如人,用坚强,成就生命的高度。

  而用生命诠释什么是坚强成就高度的例子太多太多:霍金轮椅上的美丽人生,海伦黑暗中寻求光明,司马迁隐忍后重于泰山的鸿篇巨制……而生活中对于坚强的呼唤与需要几乎是普适性的:升学,事业,失恋,甚至生老病死等等。人们赞美这些如鹰一般有着坚强品格与意志的人,人们仰视号称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的胡杨木一样的坚强灵魂,这些赞美与仰视都是一种心甘情愿的精神向往。

  记得前一阵采访备战本届残奥会的雅典残奥冠军李端时,他说:“奥运会比完了是逗号,残奥会比完了是惊叹号。当一个人只有一条腿,还在奋力向前跑;坐在轮椅上还在向前冲,这不仅仅是一次比赛,更是一种精神。”这样一次盛会,在比赛外更给了人们寻常生活外一个机会,可以更真切、直观地感受什么是坚强以及由此带来的精神震撼与提升。这也许是比金牌更为可贵的。

  走过黑暗与沉重才更明白坚强的含义。在人们的常态人生中,坚强作为励志的语词,也许常挂嘴边,但更多的是浮在人生表面。一场残奥,将坚强的精神意义直观外现,或可成为健全人心灵的鸡汤甚至于心理不甚健全者一剂心灵补剂与良药。正如联合国卫生组织对人的健康的定义一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即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健康。人们需要心灵的这些营养。所以,残奥会,不仅是体育对人自身自然的改造,一种物化的对象性活动,而更应体现出一种人类灵魂的高贵、社会的人文关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事实上,坚强不仅是个人品性,文化特质,更是民族品格,国家脊梁。从积贫积弱的旧*到改革开放后腾飞的新*,一部**现代史大写着“坚强”。长征精神,抗洪精神……此次汶川地震中展现出的震不垮的民族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坚强民族品性的依次展现。伟大的*人民和伟大的中华民族共同汇集的坚强之力必将让祖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更加繁荣昌盛。

2022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2

  巴西里约热内卢当地时间18号晚上,2016年巴西里约残奥会举行了闭幕式,这也意味着里约的“奥运时间”,彻底落下帷幕。

  里约残奥会的闭幕式在北京时间早上7点整拉开了大幕。今天的体育场和残奥会开幕时候相比发生一些变化,在场地内中央的一侧,以前足球场上球门的位置附*,树立起来了一个大的屏幕,有点像国内*时看演唱会时候感觉。闭幕式演出过程环节当中,这一大屏幕会发生巨大的作用。记者所在的媒体*的正前方,残奥会的圣火正在熊熊燃烧,不断运动着的风能动力雕塑,像一个反向旋转的漩涡,圣火的光芒正在被反射再反射,就像一个永无止境的永动机,这个永动机能够制造能量并且不断发射能量。耶稣像,在残奥会闭幕的夜晚也被打上了灯光,这个巴西标志性的建筑提醒着大家,这里是里约,这里是巴西。

  歌手加比阿玛拉科斯、巴西寂静鼓手的鼓点和阿曼多马萨尔的打击乐共同演绎极富节奏感的闭幕式倒计时,标志着巴西残奥会闭幕式正式拉开帷幕。残奥会闭幕式现场,延续了巴西人特有的喧闹狂欢气氛。不过,在闭幕式过程中,有一个特别设置的环节却显得有些沉重。

  当地时间17号,48岁的伊朗运动员哥巴内扎德,在参加里约残奥会自行车公路比赛过程中,在一个斜坡的路段意外跌倒受伤,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出现心脏骤停,最终不幸身亡。为此,残奥会闭幕式中特别设置了一分钟的默哀仪式,对他表示哀悼。在闭幕式上的致辞中,国际残奥会*格雷文表示:“今夜是过去12天这场盛会的庆典,同时因为昨天,伊朗自行车运动员戈尔巴扎德的不幸离世,让整个残奥会都沉浸在悲伤之中,现在请所有人和我一起向他的家人、朋友、队里以及全体伊朗人民,致以沉痛的悼念。”

  这名伊朗运动员的意外身亡,被称为残奥会历史上最严重的一场伤亡事故。这是残奥会举办以来,首次有运动员在赛场上死亡。有报道称在里约奥运会前,曾有人对事发赛道的安全性提出疑虑,可惜没有得到重视。目前,事故发生的.原因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结论,但一场特别设置的默哀仪式,或许也体现了残奥会对于参赛运动员的尊重。

  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始办于1960年,是专为残疾人举行的世界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如果说,在此前8月份的奥运会赛场上,人们惊叹于运动员们不断超越极限的“更高、更快、更强”,在残奥会上,人们得到的,往往是更多的感动。

  在本届残奥会中,让*观众们印象更深刻的,或许是*残奥军团取得的优秀成绩。*残奥代表团最终获得107金81银51铜共计239枚奖牌,连续第四次位列残奥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一。代表团的团长,是不少同胞十分熟悉的著名残疾人作家张海迪。在此前的专访中,张海迪告诉记者,这一次*残奥军团斩获的奖牌,有不少项目是重大突破。

  张海迪表示,这次获奖面拓宽了很多,特别是一些轮椅竞速、轮椅击剑等具有相当技术含量的项目获得了进步,皮划艇等新兴项目创下历史。

  骄人成绩背后,是*残疾运动员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8500万残疾人,站在奥运舞台上并且夺得奖牌的,毕竟只是他们中极少的一部分。在张海迪看来,如今残奥运动员们取得的成绩,也会让那些正在面临困难的残疾人们,看到生活希望。张海迪称:“他们要走向社会重新康复,寻找到更好的生活,他们非常需要精神激励,能够给予这些残疾人以希望,让他们看到:我能!我一定能!今天我不能,经过了刻苦的锻炼,我一定能!”

2022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3

  第十五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18日晚在里约科尔科瓦多山脚下马拉卡纳体育场内闭幕。闭幕式上,160个国家和地区的残奥健儿纵歌热舞、欢乐告别。欢快的氛围中,一些感人的场景格外令人印象深刻。

  镜头一:

  17日,在里约残奥会倒数第二天的比赛中,伊朗运动员巴赫曼·哥巴内扎德在C4级公路自行车赛中意外跌倒受伤,送到医院途中突发心脏骤停,最终不治身亡。

  镜头二:

  当晚,闭幕式变成了一个大型演唱会。从桑巴到摇滚,从流行音乐到波萨诺瓦,音乐让人们跳舞,让文化共鸣。里约奥组委*努兹曼表示:“我们举办了伟大的奥运会和残奥会,这一切庆祝始于一个梦想,就是把里约变成奥运之城。”

  镜头三:

  里约之行,*残奥代表团创造了自1984年参加残奥会以来的最好成绩,共获107块金牌、239块奖牌,创51项世界纪录,连续第四届夺得金牌和奖牌榜双第一。

  镜头四:

  过去的'12天里,4400多名残奥运动员在赛场挥洒激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永不放弃的顽强斗志,诠释了不断挑战命运的拼搏精神。残奥会门票销售突破200万张,赛事在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转播,数百万观众将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了残奥健儿,让他们在运动中找回了自信,实现了梦想。

  镜头五:

  在巴西“天后”伊韦蒂奇动人的歌声中,残奥会主火炬缓缓下降,残奥圣火熄灭。


2022冬残奥会北京闭幕式观后感 (菁华3篇)(扩展2)

——2022冬残奥会北京闭幕式观后感 (菁华3篇)

2022冬残奥会北京闭幕式观后感1

  北京冬残奥会进入第2个比赛日,在全天共产生的8枚金牌中,*运动员接连创造佳绩,获得4金1银3铜:郑鹏和杨洪琼分别获得了残奥越野滑雪男、女长距离(坐姿)的金牌,梁景怡和张梦秋则摘得残奥高山滑雪男、女超级大回转(站姿)的金牌。

  *队已获得了6金4银6铜,奖牌总数达到16枚,居各参赛代表团首位。

  3月6日上午10时,残奥高山滑雪和残奥越野滑雪比赛分别在延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张家口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同时开赛。在首先结束的残奥高山滑雪女子超级大回转(视障)比赛中,*选手朱大庆获得一枚铜牌,这也是她继首日比赛获得女子滑降(视障)银牌后再度摘得奖牌。

  接下来进行的残奥高山滑雪女子超级大回转(站姿)比赛,*选手张梦秋以1分13秒54的成绩获得金牌,法国选手玛丽·博歇以1分14秒97的成绩获得银牌,加拿大选手阿兰娜·拉姆齐以1分16秒84的成绩获得铜牌。

  在3月5日进行的残奥高山滑雪女子滑降(站姿)比赛中,张梦秋获得一枚银牌。“能用自己的努力把昨天的银牌换成金色,我太高兴了!”张梦秋说,“通过昨天的比赛,我(今天)感觉轻松了一些。昨天的奖牌给了我很大信心,我对自己未来的比赛也更有信心了。”

  在随后进行的残奥高山滑雪男子超级大回转(站姿)比赛中,*选手梁景怡以1分09秒11的成绩获得金牌,奥地利选手马库斯·萨尔歇尔以1分09秒35的成绩获得银牌,加拿大选手亚历克西斯·吉蒙德以1分10秒02的成绩获得铜牌。

  残奥越野滑雪共产生两枚金牌。在首先进行的男子长距离(坐姿)比赛中,*队有三位选手出战。最后,郑鹏以43分09秒2的成绩获得金牌,毛忠武以落后14秒6的成绩获得银牌,另一位*选手杜天获得第四名。

  29岁的郑鹏来自福建莆田,在2018年*昌冬残奥会上获得该项目的第四名。他说,此次获得金牌是梦想成真的时刻。他坦言,在四年的备战期间,有一段时间的训练让他感到无所适从,“这让我非常焦虑,很感激我们有一支优秀的团队,带我走出低迷并超越了自己”。

  残奥越野滑雪女子长距离(坐姿)比赛,*队同样派出三位选手出战,杨洪琼一公里过后即冲到了最前列,并逐渐拉大了与对手间的距离,最后她以43分06秒7的成绩完成了比赛,列所有参赛选手中的第一位,为*队收获了当日的第四枚金牌,她的队友李盼盼获得铜牌。

  32岁的杨洪琼说:“想到我*时训练流下的泪水和汗水,还有我为训练付出的所有努力,这枚金牌是给我的最好回报。”

  杨洪琼还特地感谢前来为她加油助威的观众:“其实我在比赛的后半段感到很累,但听到观众们为我加油,他们的鼓励给了我力量,我感到自己又变得强大了。我想对他们说声谢谢,他们太可爱了。”

2022冬残奥会北京闭幕式观后感2

  刚刚结束的北京冬残奥会残奥冬季两项女子短距离(视障)比赛中,*运动员王跃和杨倩茹分获第四名和第五名。“我看不清世界,但我想让世界看到我。”赛场上,*运动员道出心声。

  北京冬残奥会女子短距离(视障)比赛共有9名运动员参赛,其中有两位是*运动员。根据比赛规则,视力残疾的运动员是在引导员的引领下完成比赛,运动员使用电子*,通过感受激光射线的准确度,以声音频率作为反馈信号,指示运动员调整射击角度,完成最佳射击。

  根据出发名单,*运动员杨倩茹在引导员于洪顺的引导下第2个出发,王跃在引导员李亚林的引导下第5个出发。在和引导员的密切配合下,两位运动员顺利完成了比赛,王跃获得第四,杨倩茹获得第五。

  “今天的表现比赛前预期要好,我发挥出了自己的实力。”赛后采访中,杨倩茹对比赛结果非常满意。

  2001年出生的.杨倩茹是来自北京的运动员。刚进入北京残奥越野滑雪队时,身高一米七的她体重只有90斤,连完成训练都非常困难。为了变得强壮,她每晚睡前吃5个鸡蛋,为了追赶队友,她早晚各加练一堂课。终于,她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强壮,和他人的差距也越来越小,并在亚洲杯上夺得两枚银牌。

  杨倩茹说,她要感谢所有支持她的人,尤其是引导员和教练。“他们当中缺了任何一个,都不会成就今天的我。”杨倩茹说,比赛过程中,引导员于洪顺一直在为她喊加油,给了她克服困难的勇气。

  “我从来没选择放弃,我会比从前更努力,更坚定。”本届冬残奥会,杨倩茹还将参加残奥冬季两项中长距离项目的比赛。

  22岁的王跃来自河北秦皇岛,接触冰雪运动时刚满17岁。作为一名残疾人运动员,在训练的道路上,王跃遇到的困难常人难以想象。但无论多困难,她都从未想过放弃。

  “我看不清世界,但我想让世界看到我。”王跃说。

2022冬残奥会北京闭幕式观后感3

  几天前我被两个具有*特色的卡通人物吸引了,一个是穿着冰晶外壳、头戴七彩冰头盔、脚踩能量环、充满了科技感的大熊猫;另一个是一身*红、头顶如意环、面部是一团白雪、脑袋围了一圈和*鸽和天坛图案的灯笼娃,它们敦厚可爱、憨态可掬的模样瞬间萌化了我的心。后来得知它们俩就是即将在北京举行的2022年冬奥会和残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

  这天做完作业后我在纸上画着冰墩墩和雪容融的样子,刚画好它俩突然从纸上跳到了我的书桌上,冲着我咯咯地笑:“想和我们一起玩吗?”我惊喜地点点头,“跟我来,带你去一个好地方!”冰墩墩一手拉着我一手拉着雪容融,只见脚下的能量环发出一束强烈的光芒,刺得我闭上了眼睛,当我睁开眼时已经到了冬奥会“冰丝带”速滑场。哇,好大呀!冰墩墩说:“这里将承办冬奥会的冰上比赛项目,看见中间大的冰上赛道了吗?敢不敢挑战?”从没有滑过雪的我被这七彩高大漂亮的场馆吸引了决定一试。我们换好了滑雪服,看着陡峭的赛道,双腿发抖,内心打起了退堂鼓。冰墩墩说:“滑雪运动就是要考验运动员的强壮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你要勇敢一些哦!”看着它坚定的眼神,我说:“好,来吧!”一旁的滑雪专家雪容融微笑着拉起我的手,开始教我怎样滑,怎样拐弯,怎样停下。在它耐心指导下,我掌握了一些技巧顺利地滑起来。整个学*过程中,冰墩墩坚强的意志是我学*的榜样,强健的体魄是我以后运动的动力,当然我能这么快的掌握滑雪技巧更离不开雪容融的包容和鼓励。

  它们在前我在后渐渐地速度越来越快,我们都兴奋地叫着、笑着,我看见了冰墩墩七彩冰晶头盔和外衣闪着七彩的光芒,像一个外太空飞来的天使,而雪容融快乐地跳起了灯笼舞,喜气洋洋跳到哪里哪里亮,太美了!在我们的影响下所有来训练和参观的各国小伙伴们,随着我们一起快乐的滑起雪唱起歌来,大家的欢呼声和笑声久久回荡在空旷的速滑场上空,我们约定2022年一定相聚在北京的冬奥会上。这时我才真正体会到奥林匹克的精神: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公*竞争。

  “宝贝,想什么呢?”妈妈的一句话把我拉回了现实,我告诉她刚才冰墩墩和雪容融来过了,我们相约再见于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一定要和这两个形象大使合影留念!


2022冬残奥会北京闭幕式观后感 (菁华3篇)(扩展3)

——2022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 (菁华3篇)

2022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1

  今晚(3月13日),冬残奥会在“双奥之城”北京完美落幕。北京冬残奥会开赛以来,*体育代表团选手捷报频传。最终*体育代表团以18金20银23铜的战绩为本届冬残奥会画上了圆满句号。冬残奥会的闭幕式也给了我们极大的惊喜,"在温暖中永恒”这个主题更是在闭幕式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致敬拼搏而不屈的你们

  荣耀不只是金牌,所有拼搏者都是我们的骄傲。*代表团最多1天收获15个金容融,也凑齐了2个金牌九宫格。运动员们的英勇拼博铸就了这场赛事的精彩绝伦,成就了自己的不凡,也造就了国家的荣誉。

  时光流淌,记忆永存

  闭幕式延续“一朵雪花”的故事,一个直径55米左右的圆形视觉符号贯穿全篇,突出呈现“在温暖中永恒”的核心主题,也代表着北京双奥在今天画下一个圆满的句号。

  现场观众和嘉宾都收到了一本精致美观的手册,手册中首次添加盲文的设计,彰显出北京冬残奥会的温暖。

  闭幕式表演开始,当数百位手语表演者高举手掌,“留声机”上呈现出“爱”的字样造型。每颗星星点点的萤火之光,在夜晚虽不耀眼;但当它们汇聚到一起,却被赋予了能够点亮世界的力量!

  在由定音鼓构成的“表盘”形象上,60名残健共融的表演者用行为模拟着“指针”每圈60个时间刻度的行进轨迹。从*传统的天干地支时辰和二十四节气、到*用的象征时间概念的符号,都随着时间的轨迹应运而生。

  雪花火炬台缓缓降下,在盲人演员小提琴演奏的主题曲《雪花》伴奏下,主火炬缓缓熄灭。时光流淌,记忆永存,微火不微,永恒绵长!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落下帷幕,在这个春天有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名冬残奥运动员在这个地方为全世界留下了无与伦比的拼搏记忆。温暖,是人生中的难忘记忆;永恒,是全人类的美好愿景。在温暖中永恒,在拼搏中一起向未来,致敬每一位冬残奥运动员!这段美好的“双奥记忆”我们会永远记得!

2022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2

  相信很久以后,人们依然会记得——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最后一棒火炬手、坐在轮椅上的田径运动员侯斌,握一条垂直于地面的绳索向上攀爬,攀爬……当主火炬熊熊燃烧,美丽圣火映亮夜空,全场沸腾……这一刻,人们看到了精神的力量;这一刻,人们再次读到了:坚强。

  在残奥会这个舞台上,几乎每个运动员都是一个坚强人生故事的持有者——种子未落沃土而落罅隙,当其不屈地穿过岩缝绽放绿色,一抹新绿足以辉映春天;身体虽已外在残缺,但坚强的攀登让生命如圣火般蓬勃热烈。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写一只鹰飞翔的过程:一只鹰,一步步向山的顶端爬去,翅膀被泥沙污水刮擦,步履蹒跚,很是狼狈。但当它终于来至最高处的一块岩石时,展翅飞去,雄姿万里……

  是啊,不管怎样,鹰都要从高处起飞。恰如人,用坚强,成就生命的高度。

  而用生命诠释什么是坚强成就高度的例子太多太多:霍金轮椅上的美丽人生,海伦黑暗中寻求光明,司马迁隐忍后重于泰山的鸿篇巨制……而生活中对于坚强的呼唤与需要几乎是普适性的:升学,事业,失恋,甚至生老病死等等。人们赞美这些如鹰一般有着坚强品格与意志的人,人们仰视号称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的胡杨木一样的坚强灵魂,这些赞美与仰视都是一种心甘情愿的精神向往。

  记得前一阵采访备战本届残奥会的雅典残奥冠军李端时,他说:“奥运会比完了是逗号,残奥会比完了是惊叹号。当一个人只有一条腿,还在奋力向前跑;坐在轮椅上还在向前冲,这不仅仅是一次比赛,更是一种精神。”这样一次盛会,在比赛外更给了人们寻常生活外一个机会,可以更真切、直观地感受什么是坚强以及由此带来的精神震撼与提升。这也许是比金牌更为可贵的。

  走过黑暗与沉重才更明白坚强的含义。在人们的常态人生中,坚强作为励志的语词,也许常挂嘴边,但更多的是浮在人生表面。一场残奥,将坚强的精神意义直观外现,或可成为健全人心灵的鸡汤甚至于心理不甚健全者一剂心灵补剂与良药。正如联合国卫生组织对人的健康的定义一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即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健康。人们需要心灵的这些营养。所以,残奥会,不仅是体育对人自身自然的改造,一种物化的对象性活动,而更应体现出一种人类灵魂的高贵、社会的人文关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事实上,坚强不仅是个人品性,文化特质,更是民族品格,国家脊梁。从积贫积弱的旧*到改革开放后腾飞的新*,一部**现代史大写着“坚强”。长征精神,抗洪精神……此次汶川地震中展现出的震不垮的民族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坚强民族品性的依次展现。伟大的*人民和伟大的中华民族共同汇集的坚强之力必将让祖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更加繁荣昌盛。

2022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3

  那天晚上,北京2008年残奥会圣火,以无法阻挡的人性魅力,在梦想之巢——*国家体育场燃起。那一刻,伴随着美丽的焰火,北京被点亮,*被点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被点亮,每一个人——你和我的心灵之域里,也随之洒满人性光辉。

  在六日晚北京二零零八残奥会开幕式上,被三百二十名聋哑姑娘用手语和肢体语言纯美演绎。从这一刻起的'十二天时间里,北京残奥会将以生命的名义,与已经闭幕的北京奥运会共同创造出一届真正完整的奥运会。 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说:“精神寓于运动。”是的,在入场运动员那一张张快乐的脸上,我们看到了格外迷人的朝气蓬勃,看到了独立、自信、坚毅、乐观的高贵品格,看到了积极参与、珍视荣誉、追求超越的体育精神。那一刻,透过残疾人运动员灿烂的笑容,我们同时也正照耀着自己的心灵,照耀着自己的精、气、神。

  多么美好的日子呀!我虽然没有能够亲眼在北京鸟巢一睹开幕式的风采,但是,我在家里的电视机里看到了,多么激动人心啊,让别人也看到了我们*的美丽,让大家看清了我们*,真是太骄傲了呀!

  不论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还是一个即将实现的梦想,这场“歌唱生命的创造力、人性和伟大的人道主义”的奥运盛会都值得期待。残奥会圣火已经燃起,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请让我们关心每一场赛事,关心每一个运动员,以我们最大的热情、最真挚的感动。让笑容更加灿烂,让掌声更加热烈,为残疾人运动员激情喝彩,就是为我们自己激情喝彩。为残疾人运动员高喊加油,就是为我们自己高喊加油!

  感动*,感动二零零八,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和光明!


2022冬残奥会北京闭幕式观后感 (菁华3篇)(扩展4)

——2022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 (菁华3篇)

2022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1

  9月15日,在北京残奥会主新闻中心的发布会上,残奥村邓亚萍说,村里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一直以奉献精神和用心、关心、贴心的态度,为残疾人运动员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让他们感受家的温暖。

  截至9月14日,北京残奥村共接待来自147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和官员7379人,其中轮椅使用人士1736人。最高峰的一天9月5日共接待运动员和随队官员6884人,技术官员656人。尽管有这么大的接待量,但在住宿服务、餐饮服务、交通服务以及宗教服务等诸多方面,相关工作人员都把工作做到了极致:降低了公寓内所有开关和挂钩的高度,将浴室内的肥皂改为挤压式洗手液;工作人员为坐轮椅的顾客解答咨询或介绍商品时,会采取“蹲式服务”,甚至可根据需要提供全程陪同式服务;在交通服务方面,村内班车上专门为轮椅运动员配备了轮椅固定器,让他们更安全放心地乘坐……

  在残奥村之外,酒店里印有盲文的菜单,城市里的无障碍设施,电视台的手语主持……人们将更多关注投向需要帮助的残疾人,将更多微笑送给需要鼓励的残疾人,将更多爱心献给需要关爱的残疾人。在“鸟巢”、“水立方”及其他比赛场馆,不论这位运动员来自何方,不管他最终获得第几名,同样都会得到支持的掌声和热情的鼓励。不少比赛开始前,台上台下欢声雷动,当志愿者们在台上打出“安静”的牌子,整个场馆瞬时寂静下来。音乐停止,手机静音,甚至连呼吸都小心翼翼。与其说,这是对比赛规则的遵守,倒不如说,这是对残疾人运动员的无比关爱和最真诚的敬意,正因为这样,我们才看到了真诚的关爱在残奥会上到处流淌。

  当然,更多的时候,我们感受到的是来自残疾人运动员身边的最真诚最真切的关爱。射击场上的斯克尔霍恩,每次参加比赛,总有母亲和妹妹陪伴左右;独臂泳王杜剑*曾在5个月大的时候被判了“死刑”,但妈妈含着泪抱着他到处寻医看病,7岁那年,他终于扶着墙站了起来;在“水立方”训练池中,当缺少左小臂的女孩沃娜克出水时,拄着双拐的男友米哈尔斯基都会上前相扶,耳语几句,亲昵一下,然后目送她从出发台上再次跃入水中……因为有爱,我们才看到了残疾人运动员的那种不屈服于命运的坚韧和顽强,才看到了他们来自内心的那种开心的微笑。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残疾人向世人诠释了生命的伟大,是残疾人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顽强,是残疾人让我们懂得了如何面对生活。

2022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2

  从北京残奥会报道传出最多的一个词是“梦想”。曾经勇敢地和命运拔过河的残疾运动员们,正在北京、在全世界的面前淋漓尽致地展示生命的梦想——这梦想不独属于他们自己,更属于我们,属于全人类。

  11岁的李月,双足点地时拥有的芭蕾梦想,并没有因被汶川地震残忍地夺去一条腿而破灭。在残奥会开幕的夜晚,李月成了童话中拥有更多足尖的芭蕾小公主。

  轮椅网球选手董福利,7岁时唐山地震夺去了父亲的生命和自己的右腿,19岁时照顾她的母亲病故,后来与她相依为命的丈夫又车祸身亡……似乎失去了一切的她,在苦难中的唯一梦想是:“重新获得快乐和成功,绝对能!”

  瑞士女孩乌秀拉酷爱登山,在阿尔卑斯山攀冰时因保险栓从冰壁脱落,她坠下深渊……失去下肢的她,欢乐地走出生命的深渊,※※在手动自行车的训练与比赛之外,还在实现更辉煌的梦想:设计低能耗的环保建筑。

  李月、董福利、乌秀拉……他们梦想实现的那一幕幕,是人类所有历史收藏中、是我们所有记忆中最美妙、最动人的一瞬。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是在帮助我们、帮助人类实现一个数千年来志士仁人共同追求的和谐梦想——人人*等,大同世界。

  是的,所有的生命都需要尊重,都拥有梦想,都渴望精彩。我们知道,还有更多的李月、董福利和乌秀拉,更多没能参加北京残奥会的残疾人,他们的梦想还可能是一朵朵没有盛开的花朵,他们还在等待雨露阳光。

2022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3

  相信很久以后,人们依然会记得——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最后一棒火炬手、坐在轮椅上的田径运动员侯斌,握一条垂直于地面的绳索向上攀爬,攀爬……当主火炬熊熊燃烧,美丽圣火映亮夜空,全场沸腾……这一刻,人们看到了精神的力量;这一刻,人们再次读到了:坚强。

  在残奥会这个舞台上,几乎每个运动员都是一个坚强人生故事的持有者——种子未落沃土而落罅隙,当其不屈地穿过岩缝绽放绿色,一抹新绿足以辉映春天;身体虽已外在残缺,但坚强的攀登让生命如圣火般蓬勃热烈。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写一只鹰飞翔的过程:一只鹰,一步步向山的顶端爬去,翅膀被泥沙污水刮擦,步履蹒跚,很是狼狈。但当它终于来至最高处的一块岩石时,展翅飞去,雄姿万里……

  是啊,不管怎样,鹰都要从高处起飞。恰如人,用坚强,成就生命的高度。

  而用生命诠释什么是坚强成就高度的例子太多太多:霍金轮椅上的美丽人生,海伦黑暗中寻求光明,司马迁隐忍后重于泰山的鸿篇巨制……而生活中对于坚强的呼唤与需要几乎是普适性的:升学,事业,失恋,甚至生老病死等等。人们赞美这些如鹰一般有着坚强品格与意志的人,人们仰视号称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的胡杨木一样的坚强灵魂,这些赞美与仰视都是一种心甘情愿的精神向往。


2022冬残奥会北京闭幕式观后感 (菁华3篇)(扩展5)

——2022冬残奥会北京闭幕式观后感 (菁华3篇)

2022冬残奥会北京闭幕式观后感1

  北京冬残奥会进入第2个比赛日,在全天共产生的8枚金牌中,*运动员接连创造佳绩,获得4金1银3铜:郑鹏和杨洪琼分别获得了残奥越野滑雪男、女长距离(坐姿)的金牌,梁景怡和张梦秋则摘得残奥高山滑雪男、女超级大回转(站姿)的金牌。

  *队已获得了6金4银6铜,奖牌总数达到16枚,居各参赛代表团首位。

  3月6日上午10时,残奥高山滑雪和残奥越野滑雪比赛分别在延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张家口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同时开赛。在首先结束的残奥高山滑雪女子超级大回转(视障)比赛中,*选手朱大庆获得一枚铜牌,这也是她继首日比赛获得女子滑降(视障)银牌后再度摘得奖牌。

  接下来进行的残奥高山滑雪女子超级大回转(站姿)比赛,*选手张梦秋以1分13秒54的成绩获得金牌,法国选手玛丽·博歇以1分14秒97的成绩获得银牌,加拿大选手阿兰娜·拉姆齐以1分16秒84的成绩获得铜牌。

  在3月5日进行的残奥高山滑雪女子滑降(站姿)比赛中,张梦秋获得一枚银牌。“能用自己的努力把昨天的银牌换成金色,我太高兴了!”张梦秋说,“通过昨天的比赛,我(今天)感觉轻松了一些。昨天的奖牌给了我很大信心,我对自己未来的比赛也更有信心了。”

  在随后进行的残奥高山滑雪男子超级大回转(站姿)比赛中,*选手梁景怡以1分09秒11的成绩获得金牌,奥地利选手马库斯·萨尔歇尔以1分09秒35的成绩获得银牌,加拿大选手亚历克西斯·吉蒙德以1分10秒02的成绩获得铜牌。

  残奥越野滑雪共产生两枚金牌。在首先进行的男子长距离(坐姿)比赛中,*队有三位选手出战。最后,郑鹏以43分09秒2的成绩获得金牌,毛忠武以落后14秒6的成绩获得银牌,另一位*选手杜天获得第四名。

  29岁的郑鹏来自福建莆田,在2018年*昌冬残奥会上获得该项目的第四名。他说,此次获得金牌是梦想成真的时刻。他坦言,在四年的备战期间,有一段时间的训练让他感到无所适从,“这让我非常焦虑,很感激我们有一支优秀的团队,带我走出低迷并超越了自己”。

  残奥越野滑雪女子长距离(坐姿)比赛,*队同样派出三位选手出战,杨洪琼一公里过后即冲到了最前列,并逐渐拉大了与对手间的距离,最后她以43分06秒7的成绩完成了比赛,列所有参赛选手中的第一位,为*队收获了当日的第四枚金牌,她的队友李盼盼获得铜牌。

  32岁的杨洪琼说:“想到我*时训练流下的泪水和汗水,还有我为训练付出的所有努力,这枚金牌是给我的最好回报。”

  杨洪琼还特地感谢前来为她加油助威的观众:“其实我在比赛的后半段感到很累,但听到观众们为我加油,他们的鼓励给了我力量,我感到自己又变得强大了。我想对他们说声谢谢,他们太可爱了。”

2022冬残奥会北京闭幕式观后感2

  刚刚结束的北京冬残奥会残奥冬季两项女子短距离(视障)比赛中,*运动员王跃和杨倩茹分获第四名和第五名。“我看不清世界,但我想让世界看到我。”赛场上,*运动员道出心声。

  北京冬残奥会女子短距离(视障)比赛共有9名运动员参赛,其中有两位是*运动员。根据比赛规则,视力残疾的运动员是在引导员的引领下完成比赛,运动员使用电子*,通过感受激光射线的准确度,以声音频率作为反馈信号,指示运动员调整射击角度,完成最佳射击。

  根据出发名单,*运动员杨倩茹在引导员于洪顺的引导下第2个出发,王跃在引导员李亚林的引导下第5个出发。在和引导员的密切配合下,两位运动员顺利完成了比赛,王跃获得第四,杨倩茹获得第五。

  “今天的表现比赛前预期要好,我发挥出了自己的实力。”赛后采访中,杨倩茹对比赛结果非常满意。

  2001年出生的.杨倩茹是来自北京的运动员。刚进入北京残奥越野滑雪队时,身高一米七的她体重只有90斤,连完成训练都非常困难。为了变得强壮,她每晚睡前吃5个鸡蛋,为了追赶队友,她早晚各加练一堂课。终于,她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强壮,和他人的差距也越来越小,并在亚洲杯上夺得两枚银牌。

  杨倩茹说,她要感谢所有支持她的人,尤其是引导员和教练。“他们当中缺了任何一个,都不会成就今天的我。”杨倩茹说,比赛过程中,引导员于洪顺一直在为她喊加油,给了她克服困难的勇气。

  “我从来没选择放弃,我会比从前更努力,更坚定。”本届冬残奥会,杨倩茹还将参加残奥冬季两项中长距离项目的比赛。

  22岁的王跃来自河北秦皇岛,接触冰雪运动时刚满17岁。作为一名残疾人运动员,在训练的道路上,王跃遇到的困难常人难以想象。但无论多困难,她都从未想过放弃。

  “我看不清世界,但我想让世界看到我。”王跃说。

2022冬残奥会北京闭幕式观后感3

  几天前我被两个具有*特色的卡通人物吸引了,一个是穿着冰晶外壳、头戴七彩冰头盔、脚踩能量环、充满了科技感的大熊猫;另一个是一身*红、头顶如意环、面部是一团白雪、脑袋围了一圈和*鸽和天坛图案的灯笼娃,它们敦厚可爱、憨态可掬的模样瞬间萌化了我的心。后来得知它们俩就是即将在北京举行的2022年冬奥会和残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

  这天做完作业后我在纸上画着冰墩墩和雪容融的样子,刚画好它俩突然从纸上跳到了我的书桌上,冲着我咯咯地笑:“想和我们一起玩吗?”我惊喜地点点头,“跟我来,带你去一个好地方!”冰墩墩一手拉着我一手拉着雪容融,只见脚下的能量环发出一束强烈的光芒,刺得我闭上了眼睛,当我睁开眼时已经到了冬奥会“冰丝带”速滑场。哇,好大呀!冰墩墩说:“这里将承办冬奥会的冰上比赛项目,看见中间大的冰上赛道了吗?敢不敢挑战?”从没有滑过雪的我被这七彩高大漂亮的场馆吸引了决定一试。我们换好了滑雪服,看着陡峭的赛道,双腿发抖,内心打起了退堂鼓。冰墩墩说:“滑雪运动就是要考验运动员的强壮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你要勇敢一些哦!”看着它坚定的眼神,我说:“好,来吧!”一旁的滑雪专家雪容融微笑着拉起我的手,开始教我怎样滑,怎样拐弯,怎样停下。在它耐心指导下,我掌握了一些技巧顺利地滑起来。整个学*过程中,冰墩墩坚强的意志是我学*的榜样,强健的体魄是我以后运动的动力,当然我能这么快的掌握滑雪技巧更离不开雪容融的包容和鼓励。

  它们在前我在后渐渐地速度越来越快,我们都兴奋地叫着、笑着,我看见了冰墩墩七彩冰晶头盔和外衣闪着七彩的光芒,像一个外太空飞来的天使,而雪容融快乐地跳起了灯笼舞,喜气洋洋跳到哪里哪里亮,太美了!在我们的影响下所有来训练和参观的各国小伙伴们,随着我们一起快乐的滑起雪唱起歌来,大家的欢呼声和笑声久久回荡在空旷的速滑场上空,我们约定2022年一定相聚在北京的冬奥会上。这时我才真正体会到奥林匹克的精神: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公*竞争。

  “宝贝,想什么呢?”妈妈的一句话把我拉回了现实,我告诉她刚才冰墩墩和雪容融来过了,我们相约再见于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一定要和这两个形象大使合影留念!


2022冬残奥会北京闭幕式观后感 (菁华3篇)(扩展6)

——北京冬残奥会2022闭幕式观后感 (菁华6篇)

北京冬残奥会2022闭幕式观后感1

  随着本次冬残奥会的顺利闭幕,我的冬奥志愿者之行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冬奥、冬残奥盛会,让冰雪运动的激情迸发在*大地之上,让奥林匹克的拼搏精神在国人心中久久激荡,而我们的疫情防控志愿工作,也在闭幕式那一刻,显得熠熠生辉。亲身参与其中,我明白了在全球疫情的严峻形势之下,实现疫情防控与多国协作是多么的艰难不易,我更理解了何谓国家命运与个人的密不可分。尽管冬残奥会已经结束,冰雪运动却早已在我心中埋下了种子。希望疫情能够快些结束,也希望在未来,冰雪运动能在我国继续得到快速地发展。

北京冬残奥会2022闭幕式观后感2

  残健共融的闭幕式核心特色也贯穿始终。

  闭幕式导演沈晨介绍,在以《爱的感召》为题的表演环节,由超过60%的残疾人作为表演的主体,以“手语”的形式配合优雅的手臂舞蹈,心手相连,残健共融的人们用“爱”为世界绘就了一抹斑斓的色彩。

  伴随着表演者的手语“讲述”,阵阵由粒子组成的声波纹在“留声机”上流淌开来,并逐渐构成残健共融的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温暖场景和感人画面。当音乐达到最高潮的时刻,画面选取了五幅残疾人创作的绘画作品作为《爱的感召》的升华。其中,最后一幅绘画作品则再次呈现了在开幕式《冬残奥圆舞曲》中由两个盲童共同创作的笑脸,完成了两个仪式在表演时空上的呼应。

  最终,在漫天璀璨的繁星里,数百名残健共融的演员们的手中都持有一个发光装置,其外形印制有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会徽。当表演者们组成“love”的造型时,他们会同时触发点亮发光装置。在广袤的场地中,“love”的造型闪烁出动人的光芒。表达了节目的核心理念——“我们的世界需要爱”。

北京冬残奥会2022闭幕式观后感3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了,残奥运动员们在冰雪赛场上奋力拼搏的身姿,仍留存在大家的脑海里。

  被撞倒,再爬起来;被“钉”在板墙上,找好*衡再继续……北京冬残奥会7支冰球队伍中唯一的女球员——于静,从不认为自己和其他球员有何不同。“当站在冬残奥会的赛场上,我感觉我的人生达到了精神追求的巅峰。”她说。

  2008年,训练中肋骨骨折;2009年参加比赛时左肱骨骨折;2010—2011赛季,深受鼻窦炎和肺炎的困扰;2017年,脊椎受伤……42岁的加拿大选手布赖恩·麦基弗一路带着伤病,驰骋在他钟情的滑雪赛场上。“对于这项运动,我依旧充满热爱和渴望。”他说。

  “前面是直线,你得加速了!前面有弯道,你听到我的话了吗?”这是女儿在给母亲下指令。比利时老将琳达·勒邦在高山滑雪视障项目中,临时征用女儿吉洛特客串领滑员。虽然未能取得奖牌,但勒邦因能跟女儿并肩完赛而兴奋不已。“一切都值得。”她说。

  是啊,一切都值得。无论有没有站上颁奖台,只要站上赛场,就都是好样的。北京冬残奥会为世界各代表团残奥运动员提供了良好的竞技*台,搭建了人生出彩的舞台。他们在其上展现出超越自我的勇气和毅力,给社会传递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提升了全社会对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关注度,也进一步强化了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共识。

  从筹办到举办,北京冬残奥会推动社会加大对残疾人的关爱与包容。最突出的表现,莫过于无障碍理念的广泛传播与落地。

  *年来,全国各地在从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公共服务场所和信息交流方面大力推进无障碍环境的提升。以北京市为例,精心打造了100个无障碍精品示范街区、100个一刻钟无障碍便民服务圈,有1.2万辆公交车升级为无障碍车辆,地铁一、二号线等老线路也进行了无障碍提升。

  可以说,在帮助残疾人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社会方面,北京给今后冬残奥会的东道主设立了标杆,也给助残事业提供了最新的经验和更加包容的思路。

  一起向未来,北京冬残奥会广泛凝聚起了团结友爱、互助拼搏的磅礴力量。我们相信,这力量将极大地促进残奥运动蓬勃发展,极大地提升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水*,从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你,冬残奥会。谢谢你,北京。

北京冬残奥会2022闭幕式观后感4

  火炬熄灭环节重点体现了时间的概念,将抽象的表意符号与具象的视觉画面相结合,带领观众回溯整个冬残奥会的伟大时刻。在音乐表演上,13套定音鼓演奏的打击乐展现出铿锵有力的时间节奏,代表着所有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其后将过渡到由残疾人艺术家演出的小提琴独奏《雪花》,婉转悠扬的琴声展现出大家对这段美好时光的不舍之情,观众的情绪在刚柔并济的表演中不断酝酿。在视觉画面上,时钟在多圈的环绕中以简洁有力的视觉风格展示世界时钟的计时、*的天干地支、24节气等“时间”要素,配合着60名舞蹈演员完成层层递进的“时空表演”。

  当所有演员极具爆发力的表演的结束,不同维度的“时间”要素也汇集到熄火时刻,最终画面凝聚到开幕式运动员的点火仪式的瞬间,将点火的瞬间和熄火的过程形成呼应。最后一道光线慢慢地将影像回归为唱片的原始形态,同时火炬装置慢慢下落,缓缓熄灭,意味着整个闭幕仪式最重要的熄火环节的结束。

北京冬残奥会2022闭幕式观后感5

  就在今天晚上,北京冬残奥会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闭幕式。在这个时候,我们举办了一场向全世界展现*元素的文化盛宴,画面感给我留下一定要马上分享给更多人的冲动。我边看,边握紧手中的杯子。我们在这个时间点,仍向世界发出和*、信心、*等、互助、友爱的信号。只有我们国家在这里时间点上,可以做到。这是一场,信心与实力的展现。我们五千年的文明,在这一刻展现出了伟大的文化属性。这是一场跨种族的晚会,它告诉世界,我们欢迎您!我们的长足发展,离不开几代人的`厚积薄发。在这个场景下,让我想到的东西太多了。毕竟,我们经历了很多的事。此刻,我只想将这个报道发出来,给更多的人看到。让大家一起来欣赏,这美得让我马上要发个感慨的场景。

  最后,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

北京冬残奥会2022闭幕式观后感6

  无与伦比的冬残奥会正式落下帷幕,冬残奥会中看到运动员“自强不息、突破自我、残健融合”的精神与信念,他们在生活中对抗命运,汇聚能量,在赛场上精彩绽放,散发光芒,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激励着我。有幸见证2008年盛大的北京奥运会,更有幸参与到简约、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奥会中,北京正式成为“双奥之城”,向世界传达着团结、友谊、共融的理念,这种自豪值得铭记一生。作为一名普通志愿者,我们的工作又不那么普通,每一张笑脸、每一次招手都是真诚地服务与自豪的展现,正是一朵朵“燃烧的雪花”让“双奥之城”变得亲切,保障冬奥盛会圆满落幕。再见,北京2022冬奥会;再见,北京2022从残奥会;再见,冰墩墩雪容融。冬奥落幕,青春不散场,作为“新鸟巢一代”,我们将继续传承和发扬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及志愿者精神,与祖国、与时代一起向未来。


2022冬残奥会北京闭幕式观后感 (菁华3篇)(扩展7)

——学子2022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 (菁华3篇)

学子2022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1

  一朵雪花镶嵌在巨大的蓝色唱片中央,“BEIJING2022”字样烙印在“留声机”上,从冬奥会到冬残奥会,这朵雪花的故事将成为人们久久珍藏的回忆。

  浪漫的焰火腾空而起,“北京2022”在国家体育场上空粲然绽放,时光的“留声机”定格在大地上。

  这一刻是终点,也是起点。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记忆在温暖中永恒。我们满怀期许,沿着“更团结”的希望之路,奔向美好未来!

学子2022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2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期间,冰雪之上,风声呼啸、雪沫飞扬。

  不同的肤色下是一个个同样坚韧的灵魂,不同的语言唱出对生命共同的赞歌。此次冬残奥会,*军团收获18金20银23铜,金牌与奖牌双榜稳居第一,多数项目实现历史突破。

  *冬残奥运动员,用自己的拼搏与奋斗告诉我们,总有一种精神催人奋进,总有一种力量打动人心。

  3月13日,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上宁夏16岁视力障碍女孩马奕菲缓缓地用小提琴奏起了《雪花》。在她的旋律中,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主火炬缓缓熄灭。

  这一刻,马奕菲把美丽、纯真、自信的笑容,通过乐器飞出的旋律向全世界展示。

学子2022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3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将于3月13日20点在国家体育场举行。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主题为“在温暖中永恒”,将延续“一朵雪花”的故事。总导演张艺谋介绍,圆作为一个非常醒目的道具,将成为闭幕式的一个亮点。

  为了更好地呈现这一主题,导演组决定在冬残奥会开幕式主视觉形象“同心圆”的基础上,在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场地中央,外加一个特别的舞美道具,结合地屏的呈现,达到“温暖感”“记忆感”“包容感”的统一。

  导演组介绍,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创意策划从2020年就已开始,历经几十稿的修改过程,不断自己推翻自己、自己否定自己,到最后呈现的时候,相信会比较圆满。

  本着“简约、安全、精彩”的原则,最终制作和排练时间只有不到两个月。所有主创团队对此做了充分准备,和我们的残疾人朋友们一起日夜鏖战,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最伟大的瞬间。


2022冬残奥会北京闭幕式观后感 (菁华3篇)(扩展8)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菁选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8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 篇1

  13日,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上,现场观众和嘉宾都收到了一本精致美观的手册。北京印刷学院教授夏小奇带领团队设计的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手册,首次添加盲文的设计,彰显出北京冬残奥会的温暖。

  翻开手册,页面上不规则排列的“小蓝点”格外引人注意。“这是以盲文为设计灵感来源的流程序号。”夏小奇说,冬残奥会上,视力障碍运动员占有一定比例,所以团队在闭幕式手册中首次加入了盲文的`设计。“由于印刷时间、制作工艺等原因,手册最终未能呈现出盲文的击凸效果。”尽管留有遗憾,但团队依旧希望通过盲文的设计向观众传达对视障者的关注、关爱和关怀,体现暖意。

  “我们延续了冬日暖阳的设计主题,用胭脂粉与冰雪蓝两种色彩营造温暖氛围。”夏小奇说,冰雪蓝呈现冰雪运动的空灵与清澈,胭脂粉象征温柔、希望、包容与乐观。此外,云水蓝、丹紫红、宝石蓝、柠檬黄等明亮色彩作为辅色加入,让暖意更加浓郁、饱满和明媚。“这也代表了在色彩斑斓的世界里,残疾群体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拥有不息的生命力,也怀揣着对更美好生活、更包容世界的不懈追求。”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科技美学的融合,用“简约而不简单”的表现形式,成为手册的亮点。在各代表团旗帜入场与向志愿者致谢环节的页面中,放射性的线条构成了千姿百态的、绽放的花。“观众可能看不出花朵的品种,这正是我们想达到的效果。”夏小奇解释,花朵的图形既是残奥运动员奋勇拼搏的身姿,也是志愿者默守岗位的身影。在爱的感召环节的页面设计中,橄榄枝的枝蔓顽强地向前伸展,寓意爱与和*。夏小奇说,希望手册能够永恒记录这美好而温暖的记忆。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 篇2

  伴随着唱片的转动,唱片上逐渐显现出运动的人物造型。随后,一个个赛场瞬间呈现了出来。北京冬残奥会的精彩,就是由这样的一个个难忘的瞬间组成,北京冬残奥会的记忆,就是由这样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生动的故事构成。

  在赛场,所有人都是胜利者!“我们延续了冬日暖阳的设计主题,用胭脂粉与冰雪蓝两种色彩营造温暖氛围。”冰雪蓝呈现冰雪运动的空灵与清澈,胭脂粉象征温柔、希望、包容与乐观。此外,云水蓝、丹紫红、宝石蓝、柠檬黄等明亮色彩作为辅色加入,让暖意更加浓郁、饱满和明媚。

  “这也代表了在色彩斑斓的世界里,残疾群体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拥有不息的生命力,也怀揣着对更美好生活、

  更包容世界的不懈追求。”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科技美学的融合,用“简约而不简单”的表现形式,成为手册的亮点。在各代表团旗帜入场与向志愿者致谢环节的页面中,放射性的线条构成了千姿百态的、绽放的花。“观众可能看不出花朵的`品种,这正是我们想达到的效果。”夏小奇解释,花朵的图形既是残奥运动员奋勇拼搏的身姿,也是志愿者默守岗位的身影。

  在爱的感召环节的页面设计中,橄榄枝的枝蔓顽强地向前伸展,寓意爱和和*。中国式的浪漫带给世界以震惊,随着冬奥的圆满结束,北京冬奥产生的影响将持续扩大,愿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温暖时刻,留存为永恒的记忆。到了和雪容融说再见的时候了,你是否会不舍?是否会留恋?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 篇3

  经过九天的激烈比赛,今晚冬残奥会落下帷幕了。意味着这一届的冬奥会彻底结束了。可爱的冰墩墩雪容融也要下班了。

  值得关注的是,有个宁夏姑娘参与了今晚冬残奥会闭幕式演出。她叫马奕菲,视力障碍,今年16岁,家住金凤区,是宁夏特殊教育学校高二学生,从5岁起就开始接触音乐,从小在音乐方面展现出良好天赋,5岁学*钢琴、9岁学*小提琴,12岁学*作曲,获奖无数。能在全国脱颖而出,被选中参与闭幕式重要演出,是多么幸运,也说明这个女孩不一般。

  视力有障碍,小提琴、钢琴样样都会,能站到冬残奥会闭幕式的舞台,真的了不起!我四肢健全,什么乐器都不会,想想都惭愧。这个女孩,跟我的学生是同龄人,我的`学生也有很多学音乐的,明天上课一定要给学生讲讲这个女孩的故事,跟这个女孩比起来,你们是何等的幸福,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练琴呢?

  人是需要有榜样的,有了榜样的激励,会变得更有动力。尤其是身边的榜样,我们会不自觉地向榜样看齐,从而转化成实际行动,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当然,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活成别人的榜样。昨天在公园门口,看到两个小男孩吃芒果,一边拿嘴撕扯着芒果皮,一边往地上吐皮,实在看不下去了,我拿出一张纸巾递给小男孩:“给你张纸,不要往地上吐了,把地上的也捡起来”,小男孩刚开始还有点不愿意,说“我们渴了呀”,见我递纸巾,有点不好意思了,乖乖地捡起了地上的果皮。我说:“你们老师天天教育你们不能乱扔东西,以后出门带包纸巾”,小男孩连忙说“谢谢阿姨”,希望两个小男孩从此以后再不乱扔垃圾。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 篇4

  今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中央,一张闪耀着光辉的唱片“奏”出美妙的音乐。这是北京20xx年冬残奥会闭幕式的现场。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残健共融的表演者们将“唱针”缓缓推动至地面,这张唱片在舞台呈现出的“留声机”上旋转启动。

  音乐环绕在“鸟巢”上空。这一环节的音乐改编自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创作于19世纪的曲目《乘着歌声的翅膀》,它描绘了一个极富浪漫色彩的美妙夜晚。徜徉在4位竖琴演奏者演绎的旋律中,北京20xx年冬残奥会会徽烙印在“留声机”中央,闭幕式在金色光辉中开启了拥抱世界的.欢聚。

  音乐继续飘荡,随着激光的刻印,“留声机”边缘逐渐勾勒出冬残奥会六大项的运动形象轮廓,掀开了回顾本届冬残奥会高光时刻的帷幕。9天赛程期间的精彩瞬间,随着“留声机”的旋转而激情浮现。残疾人运动员穿越冰雪,在9天时间里拼搏奋斗、挑战自我的瞬间再次感动观众。当精彩瞬间在欢呼与喝彩中定格,残疾人运动员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迸发出璀璨的荣光。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导演沈晨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北京冬残奥会开闭幕式表达的是残疾人自己的故事和自己的行为,由此来完成温暖和感人的瞬间。他介绍,本次闭幕式的创意策划从20xx年就已经开始。

  据悉,本次参演群体中,约30%为残疾人,70%为健全人,再一次诠释了残健融合的理念,将向世界传递出彼此鼓舞、拥抱世界的动人力量。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 篇5

  3月13日,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宣布,杨洪琼将担任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

  云南籍运动员杨洪琼,***9月出生,曾为轮椅篮球运动员,20xx年进入国家残奥越野滑雪队。本届冬残奥会上,她包揽了残奥越野滑雪女子坐姿组短距离、中距离、长距离3个项目金牌,是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金牌数量最多的运动员。

  今夜,北京20xx年冬残奥会闭幕式在鸟巢举行。**特殊教育学院36名学生承担了节目《爱的感召》、《生生不息》以及演员返场谢幕三个重要任务。在圆满完成开幕式演出基础上,同学们以最崇高的抱负完成家国使命,站在国家最高演艺舞台上,再次以顶尖的`技艺,饱满的状态,高水*、高质量地完成此次光荣任务!

  36人中,有25名视力残疾学生、1名听力残疾学生及10名健全学生。同学们在完成冬残奥会的开幕式第二天就进入到闭幕式的紧张排练中。从排练到演出,日日夜夜,只为竭尽全力在世界舞台上展青年大学生风采。

  作为《生生不息》节目的C位演员,王得江已经封闭训练定音鼓60余天,一次又一次的推翻,一次又一次的复盘,一次又一次的挑战自我,终于向全世界展示了最好的自己!

  从冬残奥会的开幕式到闭幕式,**学子们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责任与担当,擦亮了中国的青年名片,他们不负使命不负青春,为他们点赞!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 篇6

  围绕闭幕式“在微暖中永恒”的主题,本次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视频总监王之纲,联合国内多家顶尖视觉设计团队、多所高校优秀师生团队,在开幕式“同心圆”视觉形象的基础之上,加入特殊的舞美装置,从而重新塑造了一个“留声机”的视觉形象,运用先进的视听科技及注重情感表达的艺术表现手法,达到“温暖感”“记忆感”“包容感”的统一,实现了“让温暖成为永恒”的主题。

  开场,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残健共融的表演者们将“唱针”缓缓推动至地面,一张闪耀着光辉的唱片开始在“留声机”上旋转启动。在4位竖琴演奏者演绎的旋律中,北京20xx年冬残奥会会徽烙印在“留声机”中央,本场闭幕式在金色光辉中开启了拥抱世界的.欢聚。

  随着激光的刻印,“留声机”边缘逐渐勾勒出冬残奥会六大项的运动形象轮廓,掀开了回顾本届冬残奥会高光时刻的帷幕。9天赛程期间的精彩瞬间,随着“留声机”的旋转而激情浮现。当精彩瞬间在欢呼与喝彩中定格,残疾人运动员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迸发出璀璨的荣光。

  在代表团旗帜入场环节,镀满金色光辉的唱片在“留声机”上旋转,变幻为璀璨星河中的蓝色地球。所有人欢聚在双奥的鸟巢,欢聚在全人类共享的美好家园。

  通过充满“记忆感”的回顾、与彰显“包容感”的呈现,达到与“留声机” 播放、存储、留念的特质一脉相承的艺术效果。旨在让全体参赛运动员的 记忆,能够在“一起向未来”的过程中生生不息。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 篇7

  作为贯穿闭幕式全篇的核心创意,“鸟巢”场地中间直径55米的“留声机”令人印象深刻。为什么要采用这样一个主视觉形象作为核心创意?来看总导演张艺谋的解读。

  北京20xx年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留声机”要成为我们闭幕式的一个亮点,就有点像冬奥会闭幕式上的折柳寄情,冬残奥闭幕式通过一个道具来完成这个亮点。

  折柳寄情是通过整体的表演的一个氛围,和讲解来传递的一个感情,留声机现在就成了一个道具要发挥这个作用。它其实是个意念,是个理念,不一定专门指胶片时代,黑胶时代,它只是人类作为留存记忆的一个东西,要勾连这个共同的`共情,所以这个留声机一放,我觉得这个还是很能带动大家的一个感觉。

  沈晨介绍,闭幕式将在50分钟左右完成,共有12个仪式环节,其中以《爱的感召》为题的表演环节,将由超过60%的残疾人作为表演的主体,以“手语”的形式配合优雅的手臂舞蹈,心手相连,残健共融的人们用“爱”为世界绘就了一抹斑斓的色彩。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依旧会延续“一朵雪花”的故事。沈晨透露,冬残奥闭幕式更会让雪花的光亮投射到人们的心中。“一朵雪花”贯穿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四个仪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 篇8

  北京时间2022年3月13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

  在本届冬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取得18金20银23铜,总计59枚奖牌的成绩,在金牌榜和奖牌榜均排在榜首,实现历史突破。

  闭幕式的主题为《在温暖中永恒》,以一台留声机的概念贯穿全场。

  开场后,伴随着唱片旋转,上面逐渐显现出六个大项的`运动员造型,造型变得立体,向着唱片中心旋转,转换为十天里赛事瞬间的回顾。

  留声机再次启动,音乐声响起,在《欢乐颂》的伴奏下,唱片变成地球图案,代表团旗帜入场。

  闭幕式中国代表团旗手为杨洪琼,她在本届冬残奥会越野滑雪项目获得女子长距离-坐姿、女子短距离-坐姿、女子中距离-坐姿三个项目的金牌。

  在《爱的感召》节目中,由视障演唱者、听障手语表演者等组成的演出团队一同演绎《You Raise Me Up》。

  国际残奥委会**安德鲁·帕森斯向残奥运动员致辞:“你们不是历史的旁观者,你们是历史的创造者。面对逆境,你们展现了多样性的力量。”

  主火炬熄灭之前,13套定音鼓演奏的打击乐配合场上表演,借以表现奔流不息的“时间”前进和更迭的形象,寓意全球“共享此刻、共赴未来”。

  播放有本届赛事精彩瞬间的光盘影像一一向场地中央汇聚,构成一个钟表盘。在小提琴演奏的主题曲《雪花》伴奏下,主火炬缓缓熄灭,伴随着童声合唱,北京冬残奥会正式闭幕。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