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菁华9篇)

首页 / 工作总结 / | 工作总结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我校全面开始了学校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收益颇丰。所开课程多次得到了*教育学会、省市各级主管部门及专家的好评。我校编撰的《胶南三名》在*教育学会举行的地方校本课程评选中荣获二等奖。现将我校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经验总结如下:

  一、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课程

  (一)课程开发的理性思考

  学校要发展就应该重视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更应该重视校园精神的滋润和文化底蕴的积蓄与传承,经过对学校现状的全面分析,结合自身特点和周围可利用的教育资源,确定了以“体验社会,亲*自然,了解胶南”为主题的研究内容。确定以“胶南三名”即“胶南名人知多少”“胶南名胜知多少”和“胶南名产知多少”的开发利用作为切入点,依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培植学校特色,提升办学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终身学*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开发的原则

  我校开发校本课程主要遵循了两个原则:

  1、立足本地,因地制宜

  胶南是我们的家乡,这是一方古老而又美丽的土地,它不仅有灵秀的山水,丰饶的物产,还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沧海桑田、历史变迁,许多名胜古迹令人瞩目、许多名产令人神往、许多风流人物流传史册。因此,我们立足本地,让孩子们从关注身边的名胜、名人、名产开始,通过系列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名胜、名人和名产,珍爱名人、关注名胜、保护和发展名产;关注家庭、社区、民族和人类的关系,以此激励学生热爱家乡,从小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以动促学,发展学生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让学生学会能搜集相关资料,学会交流与分享、学会分工与合作,并在自己所调查研究的领域主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实践中学会观察、提问、调查、采访、记录、整理有关信息,在分析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三)课程开发过程

  1、组织

  在教师的指导下,首先由学生自主申报,每个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意愿设计调查采访方案,然后根据调查采访方案的可适应性、价值性和代表性,对学生进行分组,并以民主投票方式确定组长。

  2、规划

  每小组都要对活动的主题做一个初步的规划:各活动小组都要制定出活动手册,内容包括小组调查活动计划;活动调查问题库;问卷调查表;活动剪影照片集,调查活动日记等。对每个小组活动我们依据“分队承包内容―――实地调查研究―――收集、分析、整理资料―――展示成果”这样一条活动线索,采取由浅入深、由扶到放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大胆创新、各显神通。

  例如:在“胶南名胜知多少”活动中,我们分成了五个小队,分别是:千年古迹——琅琊台队,历史遗迹——齐长城队,天然花园——珠山秀谷队,佛教圣地——石门寺队,在水一方——灵山岛队。各小队成员满怀兴趣,带着对家乡的热爱,进行实地考察,采访群众,上网查询,广泛收集资料,多方调查研究。学生对各风景名胜的地理位置、开发时间、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目前状况及开发前景等自然和人文景观有了初步的了解。在研究中,许多现状也引起了孩子们深深的思考,他们将不同的意见和建议都反映给了相关部门,同时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好评。

  3、总结

  每次活动后,我们都要求每小组做到“五个一”:办一份手抄报;写一份专题调查报告;制作一块活动展版;写一篇活动感悟或观察日记;召开一次成果展示会。让孩子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活动中更好地展现自我、发展自我。对有创新精神、活动表现出色的小组及个人,在活动评价时学校给予奖励。经过多年实践,学生们已将研究性学*成果编撰成《画山秀水在胶南》、《展历史画卷,颂时代风流》、《广袤的胶南大地,丰饶的胶南物产》系列丛书。

  二、开发校本课程,提炼本土文化

  学校加强对校本科课程开发工作的领导和组织,成立了校长任组长,以中层干部和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组成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教导处负责调研,确定了48个校本课题,组织教师选取课题,编写教案,基础年级学生全员参与,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学校根据报名人数编排班级,确定活动场所,全校统一活动时间为每周周四第三、四节,号称“快乐星期四”。做到了教师固定、学生固定、场所固定、时间固定,保证了校本课程的计划性和实效性。

  选修课程主要采用学科拓展、艺术特长、实践活动三种形式进行。

  学科拓展课程有政治课的“礼仪在身边”。物理课的“生活趣谈”。语文课的“走*名著”。数学课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历史课的、“历史人物大家谈”等。已经编辑成书的有:《新视点》、《博文学子必做的100个实验》、《书香伴我行》、《博文学子必读的100个修身故事》、《耕耘者的足迹》等。艺术特长课程有绘画、舞蹈、书法(软笔、硬笔)。生活技能课程有“陶艺”“摄影”“花样编织”等。在基础年级学生中施行“选课”走班。每周四下午三、四节课安排为走班制时间。正是由于成绩斐然,我校被评为青岛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我校活动课程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是团队活动。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考察、社会实践。

  二是文学社活动,我校主要组织了“芳草文学社”社团活动,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博文》校刊,已编辑59期。我校文学社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文学社团。

  三是信息技术,我校信息技术培训开展的扎实有效。每学期开展的“信息技术小能手”评比活动为学校增添不少的亮色。

  三、体验收获,彰显课改成效

  回顾我们走过的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之路,主要收获在以下三个方面:

  1、塑造了学生

  亲历实践给予了学生充分的个性发展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小组活动中的分工合作、自主探究,更是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尊重科学的意识和认真实践、努力钻研的态度,学会了合作与分享,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各类课程的开设,让学生的精神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学生不再局限于课堂上认真听讲,被动接受,而是自然生成了主动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惯。

  2、成就了教师

  我校寻求校本课程与教师发展的整合点,让教师与学生在研究性学**同成长,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和课程建设能力。*几年来,我校就有五名教师出示了青岛市级综合实践活动公开课。十多名教师获省市实践活动优质课一、二等奖。

  3、促进了校园文化特色的形成

  活动开展以来,我校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上得到了不断地更新和发展,一种彼此尊重、互相协助、追求创新的风气已经形成。同时推动了学校的整体变革,为重塑新型的学校文化提供了契机。*年来,我校先后获得山东省现代科技教育研究先进单位、山东省校本研究先进单位、青岛市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示范学校。我校也是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大课题“研究性学*理论与实践研究”重点实验基地、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基于素质教育的劳动技术教育实践深化研究”实验学校。

  四、反思启迪,坚持走校本之路

  通过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要真正实现学校课程的顺利实施,就必须做到以下三个“必须”:

  1、必须正确定位校本课程在课程教学中的地位

  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构建学*型的校园,就是让学校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实力。而校本课程就是一个学校存在的重要的条件,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最大创新。

  2、必须真正实现校本课程对教师角色的定位

  课程的本质指向人的发展,校本课程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校本化”途径,校本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营造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教育环境。因此,老师必须学会引导,学会塑造,学会研究,学会学*,学会赏识,学会与学生一起成长。

  3、必须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中的主体性

  学生不仅是教的对象,更是学*的`主体。在新课程下,教师要消除权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转变观念,尊重学生个性,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而全面地接*学生并了解学生,重视学生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兴趣。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学会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学校要持续发展,就必须走科研兴校之路,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就是学校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会有力地促使学校管理理念的改进,会有力地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更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动力。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2

  一个学期的校本课程又结束了,回想本学期的教学,有苦也有乐,经过对校本课程的总结,我也找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有了自我的看法与认识。

  1、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我带的是四到六年级的计算机课程,这学期参加校本课程的学生共有22人,这些学生基本上是新的学生,并且六年级中占多数。在学期初分组时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配,高年级与低年级的相搭配,原先学过的与新学生相搭配,学有余力的与相对薄弱的相搭配。在这个班中有许多学校“知名的人物”,淘气是有名的,在分组时将这些学生都调配开,分散在不一样的位置,这样能够保证课堂的纪律。

  2、学生的管理

  校本课程中的学生是各个班的学生,在管理上就要求教师多下功夫,在学生*时的管理中,我采用了学生“自治”的方法,用学生来管理学生,每个班有一名负责的学生,每一天报告学生的人数以及没有来的学生的原因,这样保证学生在教师的视线之内,人数清。选好小组长,学生中有了小教师。伙伴教学的模式初步构成,这样学生的学*兴趣提高了,教师也有了小助手。

  3、课程的选择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景,课程的选择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学期是以photoshop的图片处理为教学资料,加上了*传统包粽子的动手活动。在校本课程资料的选择上既要让学生感兴趣,又要让学生有作品,看到他们的成长过程,让他们时刻都有成就感。

  4、学具的准备

  计算机课和其它课程不一样,每一次课程的资料只能保存在计算机中,机房的计算机是大家共用的,有时会出现资料删除的现象,针对这一情景,在学期初我教给学生将每课的作品上传给教师,这样学生能够记录下自我的每一次成长的历程。为了更好地记录学生学*的资料,培养学生好的学*方法,构成良好的学**惯,在课堂上还要求学生记笔记,学*资料要求学生全部记录下来。

  5、教学的设计

  在教学设计方面教师先进行讲授,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依靠教师,实践操作需要学生自行解决,在教学中每节课设置相关任务,每节课都有不一样的主题,经过自主操作、团体讨论解决问题,针对不一样的学生,我采用不一样的教学方法,三年级的学生遇到问题教师适当帮忙解决,高年级的学生主要经过讨论自我解决。这样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学*本事。

  6、个人知识的提高

  “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源源不断的水源;要给学生泉水,就要教学生寻找水源的方法”。教师的知识对学生也是至关重要的,我利用课余时间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不断充实自我,让自我的教学技能更有深度与广度。带领学生参加计算机表演赛,共有4名同学获奖,教师评为优秀指导奖。

  有思考就有前进的动力,下学期的'校本课程会有一个崭新的面貌。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3

  xx年9月—xx年6月

  六年级篮球教学工作总结小学生非常热爱篮球运动,这对篮球训练是个优势,但是他们意志比较薄弱,往往一开始非常积极,但练一段时间后就热情减退。虽然篮球运动是趣味性的项目,但是在身体素质的训练也是比较辛苦的,这对生活水*越来越高,从没有吃过苦的小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针对以上的问题,结合学生在身体、心理方面的特点,并借鉴其他教师先进的训练方法,结合自己在*一年教学训练中的经验,总结了一些心得。 要抓好小学生篮球的训练要注重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上的认识,二是体能技术上的训练。

  一、青少年对篮球运动有浓厚的兴趣是无庸质疑的,但喜欢打篮球与篮球训练是两个概念。打篮球是比较愉悦的事情,而篮球训练有时是要经常重复才能达到技术的熟炼,往往这时的篮球运动是枯燥的,这对小学生以兴趣支撑起来的对篮球运动的喜爱就提出了考验。

  (一)、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偶像。 小学生处于树立偶像的年龄段,他们一般都有自己的偶像,对喜欢篮球运动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偶像一般是篮球明星。他们为了更多的了解篮球,经常去看nba,对明星所做的动作经常赞叹不已,还经常去模仿。针对学生这一特点教师要积极的利用,教师在做示范动作时,把动作尽量作到完美;在学生进行教学比赛时,教师参与其中,教师充分展示自己,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有水*,有好多地方值得去学*。

  (二)、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小学生自我观念比较强,事事追求*等,如果教师高高在上,对学生做不到的地方就大声呵斥,无疑会给师生之间的交流带来障碍。另外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比较强,如果事事和你作对,那么你的训练效果必定大打折扣,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恰当的交流方式成为学生的朋友,只有成为学生的朋友你说的话学生才听得进去,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加强对篮球运动的重要性讲解,提高认识。 我们做什么事首先要考虑他有多大的价值,做起事来才有一定的目的性。学生所理解的篮球运动一般的概念是锻炼身体,这只是对篮球运动肤浅的认识。要想让学生了解的更深刻一些,就要专门的给他们讲,从大的'的方面讲,通过篮球的教学、训练和比赛,可以使身体得到全面的锻炼。它对于增强学生体质,保持身心健康和培养优良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提高队员各感受器官的功能,对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及其协调能力、改善内脏器官的功能,都有良好的作用。运动训练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队员的生理、心理潜力,通过练*和比赛,使学生认识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培养战胜自我、勇敢顽强的竞争精神。通过训练,提高运动水*,为校增光。从小的方面讲,随着 篮球的普及,各个镇区都举行各种形式的比赛,这为篮球爱好者搭建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既能为自己的班级争光。通过仔细的讲解,学生对篮球运动认识更深刻,训练起来也比较积极。

  (四)、树立团队合作精神,建立积极向上的集体。 篮球运动是一种集体性的项目,任何分散集体的行为对它都是不利的。现在的小学生都是很有个性,以我为中心,要让他们团结起来是有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师要讲集体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通过一定的比赛、游戏让他们亲身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4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校本课程是课程改革的新生事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中第六条中明确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在课时计划中也明确规定:“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占课时总比例的10%-12%。”这些都足以见出国家对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视。同时,这也成为我们弘扬学校文化,发展学校特色的新契机。在开发校本课程,办好学校特色方面,我们是这样做的: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1、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组长由校长任春林同志担任,副组长由教导处绳铁杰老师和政教处马荣成主任担任,组员包括各科学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其主要职责是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作出正确决策,予以全面部署,组织人力物力,协调各方关系。

  2、组建了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

  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由校长任春林、教师代表邢美丽、窦松海、贾国祥、学生及家长代表组成。其主要职能是审议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大决策,形成《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制定相关管理条理,检查督导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执行情况。

  (二)深入调查,多方评估,前期论证

  1、深入调查学校及社区课程资源状况:

  学校资源:

  我校课程资源最具优势的是:

  我校课程资源最具特色的是有一支年青、充满活力、敢于创新的实践型教师队伍,具有承担课程开发的能力。同时,学校从建校起,就参加了省级课题《中小学教师心理能力的培养》的研究,积累了相关方面的经验,在该课程方面有一定的资源优势。教练邢美丽同志是武术世家,拜师学艺多年,又在沧州体校学*三年,业务熟练,素质很高。

  2、多方评估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立足之本

  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从学校的培养目标、学生的发展、学校发展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了评估。

  (1)学校的培养日标:

  全面发展、提高素质、发展个性、培养特长、服务社会、把学生培养成“有一颗美丽的心灵、有一份优异的成绩、有一副强壮的身体、有一手过硬的本领。”

  (2)学生的发展需要:

  从研究学生的需要、兴趣、个性特质等方面人手,我们对学生、家长、社区有关人员进行了访谈,并与相关专家共同诊断了学生、家长反馈的信息,发现存在的问题,最后得出结论,学生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2)身体素质的需要;

  (3)自主探究、合作交往的需要。

  (3)学校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校发展目标是争创一流学校,培养一流师资、造就一流人才,把学校建成

  “静谧的学园,迷人的花园,学*的乐园,温馨的家园。”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学校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阵地,改善学校教育教学的软硬件环境,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成为学生生活的乐园,成为学生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学校。

  目前学校环境基础设施差。*已经明确其发展规划,学校搞好基础课程改

  革、开发校本课程、造福一方老百姓,通过学校的发展幅射校区、带动校区的精神文化的发展,提高校区的档次。

  3、利用现有资源,征集教师意见,确定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

  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现有资源,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组织全体教师召开会议,广泛征集教师意见,初步确定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素质训练、长拳、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进行开发。

  4、发放问卷调查,向学生及家长征求意见,争取家长的支持

  初步拟定了学校的校本课程体系之后,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向全体学生及广大家长征求了意见,赢得了所有家长的大力支持。

  5、专家咨询引导,多方评估确定

  我们通过对学生、家长、上级有关人员进行访谈、调查,并向县体育局等相关专家进行了咨询、论证,通过一系列的评估,最后统一认识,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从学校的现有资源出发,立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学校培养目标的需要、学校及校区发展的需要,因此,最终确定武术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

  (三)开展校本师资培训

  校本课程开发,首先是课程的开发,而课程的开发离不开教师的参与,这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共识。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只有开展以校为本、有的放矢、优质高效的师资培训,才可能真正发挥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主体作用。我们的校本培训以教师自主阅读、同伴讨论交流为基础,采取了专家讲座、集体研讨、自主反思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对教师分别进行了校本课程相关理论的培训,使教师明确了校本课程开发的重大意义,了解了校本课程的涵义和特点,领会了校本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强化了课程意识,树立了明确的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通过系列培训,教师掌握了相关理论、跆拳道专业知识,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优质高效的教学。

  (四)撰写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是课程管理、实施、评价的基础,也是教学、评估、校本教材编写的依据,是学校与教师所开发课程的核心内容。它包括以下内容:

  1、总体目标:

  (1)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为教育理念,关注并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机会,促使学生主动而全面的发展。

  (2)进一步改进并完善“武术”校本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身体健康素质,努力形成校本特色。

  (3)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学校、教师积累一定的课程开发经验,由此带动学校、教师的发展,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声誉。

  2、课程目标:

  (1)改善和增强学生体质

  (2)提高学生防身与自卫的能力,

  (3)磨练意志,培养学生谦逊、宽容、礼让的高尚品德和尊师重道、讲礼守信、见义勇为的情操。

  3、课程内容结构简析

  (1)武术发展史

  (2)武术与武德

  (3)现代武术的特点和作用

  (4)武术技术

  (5)武术品势

  (6)武术的教学理论和方法

  4、课程实施:

  本课程为普修必修课,3-6年级共144课时,每周一节排入课表,采用班级授课制,由本校体育教师负责实施教学。

  (五)组织校本课程实施

  教导处、政教处是学校校本课程管理的专门的行政机构,负责做好计划、

  执行、监控、测评等各项工作。参与听课、评课的指导,调控校本课程实施情况,总结经验,解决问题。其具体措施如下:

  1、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步实施,教导处、政教处随机听课,随时测评。

  2、教师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学生考勤记录。

  3、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4、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5、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案例,及时总结反思等。

  6、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六)校本课程的评价

  1、授课教师的评价。教导处、政教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主要是五看:一看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二看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反映,三看学生及家长问卷调查的结果,四看教师的教学案例、教案等。

  2、学生的评价。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方式的考试或考查,对学生评价主要是发展性评价:一看学生在学*过程中的表现,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形式记录在案,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二看学生学*的成果,学生成果通过实践操作、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

  (七)取得的成效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与实践,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1、编写了郭桥小学武术普修课程教学大纲;

  2、编写了郭桥小学武术普修课程材

  3、总结了一套武术教学理论与方法

  4、学生素质明显得到提高

  通过武术的训练,孩子们的学*进步了,变得更加懂事了。这是因为,跆拳道推尊的“礼始礼终”武德精神,能培养学生勇敢无畏、坚忍不拔的品质,养成谦逊、宽容、礼让的品德和尊师重道、讲礼守信、见义勇为的情操,这正是我校所追求的校园文化。

  总之,我校校本课程武术的开发与实施,已经引起各级各类媒体的高度关注,为县乡艺术节及文艺晚会参加相关节目的排练、演出,受到社会各界、家长的一致好评。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校本课程开发也不是朝夕之事。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我们还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我们将不断地学*、摸索,让校本课程在我校焕发蓬勃生机。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5

  微机这门校本课程很多学生都感兴趣,在生活中他们也经常使用电脑,对电脑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我挑选了一些有电脑基础知识的学生来参加。

  本学期开设的课程内容主要有浏览网页方面的知识,打字与文字排版,文字修饰与效果,查杀计算机病毒,有关动画与特效的知识等内容。这些内容的学*对学生的学*、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比如上机查找资料、图片,有疑难问题也可以通过网络查找答案,在做手抄报、介绍大召的资料收集过程中,打字与排版的技能也帮了学生大忙。学生自己上网查找资料,打字,插入图片,做成word文件保存并打印,既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开拓了眼界,也陶冶了情操。下面是学生在练*过程中的一些作品展示:

  神奇的书

  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能像一册书,

  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

  没有一匹神奇的骏马,能像一首诗,带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

  即令你一贫如洗,也没有任何栅栏能阻挡,你在书的王国遨游的步履。

  多么质朴无华的车骑!可是它装载了人类灵魂的全部美丽!

  输入:曹舒婷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输入:王旭杰【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输入:孙洁在学*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打字的速度偏慢,我叮嘱他们回家可以把要背会的课文打在电脑上,这样既是一个记忆过程,又锻炼了自己的打字速度。也有一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编辑文字*惯,打了一篇文章,不及时保存,或者不注意保存在哪儿,需要找的时候找不到了,这与他们接触电脑时间短有关,也是*时总在纸上写形成*惯的延续。我在他们打字时不断的提醒,告诉他们一会儿要用的东西可以先保存在桌面上,打好的材料要保存在自己专门设置的文件夹中,这样就能很容易找到所要的材料了。

  我担任微机校本课程时间不长,经验也不足,有很多没做到位的事情,课程的选择、安排有不合理的地方,在以后的课程教学中我会积极收集资料,丰富课程内容,让学生学的更多,练的更好。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6

  XXX中学20xx—2013学年度教师:XXX本学年担任《礼仪规范教程》课程教学,面对新的工作任务和新课程,仍坚持在创新中求发展,边学*边教学。进一步认识到德育教学和礼仪课程在中学学校中的重要性。一学年来在学校的正确引导下工作有了新的变化,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工作中有许多感想现将个人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礼仪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首先具有示范性,作为礼仪教师首先做不到做不好礼仪课程教学就是失败的。在众多任课教师中,学生对礼仪教师的一举一动最关注。因此,礼仪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我们礼仪课教师的一言一行,穿衣戴帽,关系到学生良好*惯的养成,也关系到学生人格的塑造。

  二、明确要求,集体教育

  对学生提出要求具体、明确、详细的文明礼仪常规,是每个学生心中有数。打好基础,形成氛围,做示范,教表演,使学生知道怎么去做,

  首先对学生提出要求明确、具体、详细的文明礼仪常规,使每个学生心中有数。

  一开始就重视礼仪训练,打好底子,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既要使学生明白“理”,又要训练“仪”,学练结合,以练为主。做示范、教表演,使学生知道怎样去做。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势,逐渐养成良好的*惯。在语言方面,从说好“您好、请、谢谢”这三句话为切入点,同学们还补充了“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礼貌用语,并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讨论了这些礼貌用语的用法。关于培养好*惯,教师从正面加以引导,学生则举反例说明没有好*惯的危害,一正一反,一庄一谐,使学生对“养成好*惯将受益终生”这句话加深了认识和理解。

  三、持之以恒,坚持到底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通过教育训练,持之以恒,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识礼的好*惯。出现反复,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应对学生充满信心,抓反复、反复抓、扎扎实实,坚持不懈。每当学生放学时,我都提醒他们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如果老师从你身边走过,就很自然的向老师问好。现在我班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礼仪*惯,不论是在楼道里、上学的路上,还是在校园之外,他们见到老师都能主动问好,提高了讲文明、懂礼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我坚持正面教育,注意树立典型,让礼仪榜样去影响带动他们。*时我也跟踪,随时发现礼貌突出的同学,进行及时的肯定。

  学生礼仪表现有反复现象。学生可塑性大,有好模仿和从众的心理特点,强化礼仪训练是比较容易取得效果的。但由于受家庭、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学生礼仪表现具有时好时差的反复性特点。有的学生明明知道礼仪规范的具体要求,就是不能很好地去执行,或始终如一坚持;再有常规训练的松懈、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等也会使学生的礼仪表现产生反复。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不要气馁,应对学生充满信心,抓反复、反复抓、扎扎实实,坚持不懈。我们经常提醒学生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如果老师从你身边走过,就很自然的向老师问好。现在我校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礼仪*惯,不论在哪儿见到客人、老师都能主动问好、或者行鞠躬礼,提高了讲文明、懂礼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总之,文明礼仪教育靠老师和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依靠家长、社会共同来完成,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7

  这学期我们把《三字经》、《弟子规》作为校本课程,培养学生深厚的民族底蕴,强烈的爱国热情和优良的民族传统。以《三字经》《弟子规》为主经典在我校传唱,在学生中耳熟能详,对学生“三观”的形成以及行为*惯的养成起到了潜移漠化的作用。在家长中也产生了较好反响。下面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寻找机会,加强教育

  我们*年来父母出打工逐年增多,往往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尤其是在孩子的*惯养成、道德素质、民族精神等方面更是显得缺失,学生的德育难抓,纪律难管,一直是困扰学校的一个难题。从背诵《三字经》开始,学校大队部跟踪指导,并安排专任教师负责经典解析,探索德育教育的良好途径。争取对学生起到了较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二、安照计划有序进行

  为了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夯实教育基础,我们重点从三个方面教育。

  一是诵读三字经。我校把三字经纳入教学计划中,列入课表,每周保证一节专授课。每天早自*重学背,课上重讲解。充分利用课间操,升旗时间诵读。并开展了诵读比赛。

  二是潜移默化品经句。我校通过网络搜索三字经作为学*资料。学生在诵读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书法的神韵带来的美的享受;经典名曲飘入耳鼓,楼内荡漾着千年古韵之美。

  三是讲述三字经故事。我校开展了《三字经》故事比赛。我们的成绩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我们的资料分别挂到了欢喜中心校、和丰润教育信息网站上。

  三、三字经教育与养成教育相结合

  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学生把古代圣贤的经典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为此,我们重点是把国学教育寓于养成教育之中,致力于使国学的精华成为支配学生行动的一种文化内涵。

  一是生动直观,见贤思齐抓养成。我们集中培训教师,把一些经典国学内容以故事的形式加以叙述,把生动有趣的人物历史故事,渗透于各科的教学中,如孟母三迁,孔融让梨等经典故事都深深的吸引了孩子们。班会课上学生们动情地说:“听到这些故事,我想到了我自己。我们要保持良好的*惯,改掉坏毛病,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下成长,做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一定要在家孝敬父母,友爱姐妹。在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

  二是互学互动,你追我赶抓养成。自国学推广以来,我们一直注重依靠学生们的互相影响,互相帮助产生良性互动机制来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是感悟升华,总结实践抓养成。我们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三字经》版手抄报,谈自己得感受。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诵读经典可以升华人生的境界,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准,净化社会风气,以利于把二十一世纪*变成一个真正的礼义之邦。家长们普遍感到孩子们更懂得了尊重父母,理解父母,孝敬父母。

  实践证明,“三字经”丰富文化内涵、经典的篇章语句、深刻的哲理思想,使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不断的增长历史文化知识,增强了口语表达能力。开阔了思维、胸怀和眼界。使学生受到教育。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8

  (1)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而非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和实施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综合实践活动体现学生活动的自主性、实践性,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性学*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实践,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学*,引导学生自觉地把直接经验学*和间接经验学*相结合。

  与综合实践活动相适应的基本学*方式是实践性学*。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探究性学*、社会参与性学*、体验性学*和操作性学*等多种实践性学*活动,对课堂教学空间和教材加以拓展,改变学生在教育中的学*方式和生活方式,把学生的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社会参与、社区服务以及劳动和技术实践等作为重要的发展性教育活动。与各门学科课程相比较,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学*活动方式不是以掌握系统化的书本知识为主要目的,而是以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在学科课程中,练*、操作,甚至实践,都难以真正超越特定的学科固有的知识体系,都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学科课程的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学*是为了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本身。我校在开发和实施以“围棋”为主的校本课程中,正是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基础等方面考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的空间。培养了兴趣,锻炼了能力。

  (2)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开放的课程领域,它具有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活动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开放性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考虑学生的现实生活的需要和社会需要,立足于时代对学生素质发展的挑战和需要,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总的目的。在内容上,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只要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关联,只要是学生自主地提出或自主选择的活动主题,都可以作为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这种在内容上的开放性特点,是其它任何课程的内容所不具备的。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在学*活动方式和活动过程上,学生可以根据现有的课程资源、自身已有的经验,采取不同的方式。通过这种开放的活动过程,鼓励学生亲身体验,发展创新精神。我校的围棋活动由来已久,而且多次在县级正式竞赛中夺取名次,因此,广泛而深厚的氛围自然地形成了。

  (3)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生成性。

  这是由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取向和该课程的开发所决定的。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并获得实际的发展性的体验,因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就是在该课程的实施过程之中。学生参与了活动过程本身,也就在过程中获得逐步的发展,并且学生通过对过程中的体验进行反思,有利于觉醒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能力。如果学生游离于活动过程,那么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综合实践能力是难以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发展起来的。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就在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地形成良好的行为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不断地建构自我的整个精神世界,发展实践能力;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生成的过程,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动态体现的过程。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来看,综合实践活动成为一种对学生发展具有价值的课程,本身就是不断生成的,是教师和学生一道创生的课程。

  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根据预定模式的机械装配过程。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活动方式、活动过程,都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他们的现实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的主题,从而自主确定或选择的。在活动的展开过程中,学生又从他所能接触的情境和资源中收集解决问题的资料,并自主地制定活动方案或活动计划。正是在自主制定活动方案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实际的体验和发展。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兴趣盎然的过程,学生在其中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认识不断深化,体验不断丰富,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因而,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动态生成和发展。五年级语文第九册第一单元的实践活动:以手抄报的方式举办一期有关中秋节、国庆节、教师节的板报展览。这其实就是学生的学*经历、生活的环境等生成的,很自然的内容。学生也极有兴趣和动力。学生在进行这项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地进行研究和体验,能说他们没有收获吗?

  (4)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他们自己选择学*的目标、内容及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方案和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综合实践活动开放的活动领域或活动内容、开放的活动方式和活动过程,为发挥学生学*的自主性创造了条件。同样,在上例的活动中教师只是布置了一下内容,确定了一个负责人,告诉学生自愿参与。但学生却几乎全部都参加了。他们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认识,虽然一开始七嘴八舌,但最终的结果是喜人的。收获最多的还是孩子们。

  (5)综合性校本课程的开设目标及内容和形式之间应有机结合,以求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

  因此将学生置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调动学生多种器官协同参与,促进各种素质的和谐发展。首先活动目标的综合,不仅有社会意识、科学精神等情感目标,也有搜集信息、处理问题等能力目标,还有各种知识性目标;其次,活动内容综合,围绕活动主题,包含社会、环境、自然、农业、科技等各种知识;再次,活动方式也是综合的。根据主题需要,采用参观、调查、讨论、设计等多种活动形式,自主探究,积极建构。我校的综合实践课和以围棋、信息技术、兴趣体育、电子琴、研究性学*、少先队活动、以及各学科课程等都参与到了其中,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

  当然,如果能开发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将更加科学地促进学校对人才的建设和培养。这将是我们下一阶段继续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阳邑学校

  20xx年9月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9

  **冬寒尤厉,试点教育“春意”正酣,这次第,天高海阔,云山瀚宇,换了新颜!伏案而书,悟天籁而抚琴,携肉身而变化,躯壳随精神而远航,奏时代强音惊醒世纪风潮,歌玄天之象恢弘人文脉态,聚英才于一堂,为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做灵魂的歌者。

  教学教研,百花齐放,兴趣特长,彰显思想。龙凤试点教育执著于文化的眼光审视办学理念,紧扣教育规律传递正能量,立足学校长远发展,着眼未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实基。社会前进的方向既定了学校前进的方向,思接千载不再为“学而优则仕”而茕茕孑立,心游万仞不再为“只追升学率”而形影相吊。全镇各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开创教育新篇章,为教育教学注入新活力,走班制直面高考新动向,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龙凤试点教育模式循序渐进中直入人心,续写**区教育新蓝图我们正在路上。

  辖区各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类型多样,紧跟学生年龄特点,结合试点教育动向,各校积极研究探索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课程,展现出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画卷。田径、足球、篮球、乒乓球、武术各具特色,腾挪闪躲姿势灵活,刀枪剑戟章法得当;民族舞蹈曼妙轻盈,一笑一颦皆有美感;戏曲辅导唱腔圆润,手眼身法讲究转换;钢琴合唱音调优美,技巧把控追求质感;形体舞蹈锤炼技艺,亦步亦趋美轮美奂;体育舞蹈力美结合,动作潇洒身体流畅;器乐引导形式多样,指法屈伸最见真章;美工设计步骤齐整,激活视野注重观感;素描技法种类繁多,凝神静气笔力非凡;科技制作紧跟时代,创新思维得到培养;计算机操作吸引心力,空间设计易中有难;书法练*横*竖直,撇捺人生从此起航;演讲与口才基础重要,沟通能力抓出实效;英语口语强化训练,交流对答必有良方;奥数奥赛异想天开,激发潜在能量场;花卉种植注重方法,实践能力终身共享;水电管理落脚实用,生活常识从小开展;国学文化永记心间,提升人生品位质量;棋艺技巧铺设合理,头中经纬何尝不是天地华章!

  三千年读史,无非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教育之本位是要返璞归真,教化之本意应归位于灵魂的升华。开办校本课程研发,旨在呈现学生学校生活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生命的色彩,追求生命最本真的状态。义务教育要真正变成培养人的教育,就得改革以往之惯性思维,龙凤试点教育模式探索、挖掘的正是“如何培养人?如何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人?”这一根本思路。身为龙凤教育人,我们只做灵魂的歌者,只做为了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歌者。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改路上,问题很多,困难很多,无前人经验可供借鉴,要想在荆棘丛生中寻找出路,就只有披荆斩棘。龙凤教育人群策群力,为了获得源头活水,教学之余查阅资料,夜深人静瞑目苦思,写教案、备学案,分析论证校本课程的教学规律,一心只求教学相长。独领风骚非易事,狂揽风云豪气壮,结果即便只是梦想,也要在追梦的路上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做灵魂的歌者,追精神之源起,顺天地之大道,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做灵魂的歌者,寻本心之慧根,厚德方可载物,自强才能不息。

  做灵魂的歌者,静心教书,潜心育人,见**区教育教学大乘气象。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菁华9篇)扩展阅读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菁华9篇)(扩展1)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菁华9篇)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1

  这学期我们把《三字经》、《弟子规》作为校本课程,培养学生深厚的民族底蕴,强烈的爱国热情和优良的民族传统。以《三字经》《弟子规》为主经典在我校传唱,在学生中耳熟能详,对学生“三观”的形成以及行为*惯的养成起到了潜移漠化的作用。在家长中也产生了较好反响。下面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寻找机会,加强教育

  我们*年来父母出打工逐年增多,往往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尤其是在孩子的*惯养成、道德素质、民族精神等方面更是显得缺失,学生的德育难抓,纪律难管,一直是困扰学校的一个难题。从背诵《三字经》开始,学校大队部跟踪指导,并安排专任教师负责经典解析,探索德育教育的良好途径。争取对学生起到了较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二、安照计划有序进行

  为了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夯实教育基础,我们重点从三个方面教育。

  一是诵读三字经。我校把三字经纳入教学计划中,列入课表,每周保证一节专授课。每天早自*重学背,课上重讲解。充分利用课间操,升旗时间诵读。并开展了诵读比赛。

  二是潜移默化品经句。我校通过网络搜索三字经作为学*资料。学生在诵读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书法的神韵带来的美的享受;经典名曲飘入耳鼓,楼内荡漾着千年古韵之美。

  三是讲述三字经故事。我校开展了《三字经》故事比赛。我们的成绩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我们的资料分别挂到了欢喜中心校、和丰润教育信息网站上。

  三、三字经教育与养成教育相结合

  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学生把古代圣贤的经典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为此,我们重点是把国学教育寓于养成教育之中,致力于使国学的精华成为支配学生行动的一种文化内涵。

  一是生动直观,见贤思齐抓养成。我们集中培训教师,把一些经典国学内容以故事的形式加以叙述,把生动有趣的人物历史故事,渗透于各科的教学中,如孟母三迁,孔融让梨等经典故事都深深的吸引了孩子们。班会课上学生们动情地说:“听到这些故事,我想到了我自己。我们要保持良好的*惯,改掉坏毛病,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下成长,做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一定要在家孝敬父母,友爱姐妹。在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

  二是互学互动,你追我赶抓养成。自国学推广以来,我们一直注重依靠学生们的互相影响,互相帮助产生良性互动机制来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是感悟升华,总结实践抓养成。我们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三字经》版手抄报,谈自己得感受。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诵读经典可以升华人生的境界,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准,净化社会风气,以利于把二十一世纪*变成一个真正的礼义之邦。家长们普遍感到孩子们更懂得了尊重父母,理解父母,孝敬父母。

  实践证明,“三字经”丰富文化内涵、经典的篇章语句、深刻的哲理思想,使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不断的增长历史文化知识,增强了口语表达能力。开阔了思维、胸怀和眼界。使学生受到教育。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2

  本学期,根据期初校本课程教学计划,我们五年级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经过一学期的校本课程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转变观念,与时俱进。

  校本课程的开发顺应了当今时代民主决策的潮流。校本课程开发的场所是学校,关注学校的课程自主,体现出民主参与课程决策的精神。首先利用教研时间,以多种形式开展学*和培训,切实改变教师课程理念,重新塑造自己并界定角色职能,由课程规范的复制者变为新课程的创造者。使我对校本课程有了深入的了解,进一步树立教学民主的思想,调动了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为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关注学生的发展。

  通过学*新的课程理念,我更加明确了教育者的责任,那就是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条件。而学生的发展也应是多方面的。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关注个体差异,提供发展的可能。因此,在确定校本课程开发项目及内容时,印制了教师、学生、家长调查表,了解学生和家长的要求,根据调查结果,确定了安全、健康、古诗词诵读、大阅读、大棚西瓜技术等校本课程体系。真正实现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三、实施内容及要求:

  (1)确定校本课程结构。我们根据以下几方面来确立学校校本课程。

  ①学生发展的需求,尊重学生意愿,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

  ②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规律。

  ③学校的实际情况,包括学校办学特色目标,师资和设施条件等。

  具体作法

  1、严格按新课程计划开课设节,不占用及挪用校本课程的时间,保证开足课时。

  2、校本课程科任教师应加强学*、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尽心尽力搞好校本课程的教育工作。校本课程教研组及时对科任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进行检查督促,保证校本课程教学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3、校本课程教研组按时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探索开发校本课程规律,努力提高校本课程科任教师的理论与教学水*,在搞好教研活动的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学*、外出参观考察等活动,下大力气创建一支素质高、信心足、热心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队伍。

  4、搞好校本课程的评估工作,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讲求实效,不流于形式,搞好评估工作是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一环。为此,拟在本期内完善好评估细则,每期末认真进行评估、奖优罚劣,并将评估结果进入教师年终目标评估中。

  5、建立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制度,使课程开发工作逐步走向正轨,做出成效。

  6、在实施校本课程活动中,及时进行总结,不断吸取经验教训,在总结中不断开拓、提高、更新。一是校本课程教研组每期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总结前段取得的成绩,改进工作中不完善的地方,提出今后的工作任务;二是科任教师进行总结、反思,改进教学中的失误,充实、开发校本课程内容。每期末,无论是教研组,还是教师个人,都要认真收集好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归档。

  7、遵循校本课程开发适应学生兴趣、爱好和社会需求的原则,在开发校本课程活动中,及时组织教师进行社会调查,广泛征求学生、家长及社区团体的意见,结合学校本身的实际,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不断改进充实与完善校本课程内容,使我校校本课程内容真正开发成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特色课程。

  回顾这一学期的校本课程工作,我们总结出不少经验,这与学校领导和很多老师的支持都是分不开的,我们会取长补短,让学生们成为富有文化底蕴的一代。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3

  校本研修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促使教师不断成长,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我校校本教研工作在上级领导以及学校领导的指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围绕“务实、规范、精化”的工作理念,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反思型、科研型教师队伍。同时,充分发挥校本研修的功能和优势,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具体总结如下:

  一、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理念。

  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决策分享的民主理念;

  全员参与的合作意识;

  个性化校本课程的价值。

  二、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目标。

  创办特色学校;

  构建特色课程;

  成就个性化教师;

  培养个性化学生。

  三、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确立一个中心:人文素养的培养。

  建立一个基础:开放(包括内容和形式上的开放)

  四、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种类。

  1、学科类课程。开设特长班,培养学生的爱好、特长,发展学校特色,并为学生提供展示特长的*台。

  2、体验类活动课程。主要以“活动——体验学*”的模式构建。“活动——体验学*”是通过让学生自主参与具体教育意义的外显活动,亲身体验某种生活角色或场景,引发思想或态度的变化,进而促进其身心发展。

  3、综合类课程。主要是以语文、自然、社会相结合的课程,如走进大自然。

  4、核心类课程。也称社会焦点课程、社会特点课程。主要有环境保护、网络德育、青春期教育。

  五、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

  *年来,我校积极响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开展了一系列的第二课堂活动。通过“研究性学*”“综合实践活动”“艺体兴趣活动”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在语文“大量阅读,以读促写”,数学“创新学*,自主发展”常识“探究—研讨法”和“发展学生艺术特长”等方面积累了一些活动组织的'经验。这些激活了师生的思维,丰富了师生的视野,锻炼了师生社会综合实践能力。也为我们研发“校本课程”提供了最直接的帮助。

  六、开发校本课程的抓手。

  根据我校实际,对于做好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我们重点抓好四个“关键点”。

  1、依靠支撑点——课改政策与新课程理念。在国家地方、学校三级权力主体中,学校是执行课程计划的机构,也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课程纲要解读》指出学校应结合传统和优势与校外有关专家合作,开发适合本校实际情况可供学生根据不同需求而选择的课程。这些课程政策和新课程理念是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的支撑点。

  2、坚定立足点——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满足教师专业的发展,促进教师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实践者;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这三方面是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坚定不移的立足点。

  3、确定开发点——学科类课程。体验活动课程、多科交融课程。我们以学科类课程为基础,确立了旨在经历、体验、感悟,以激发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活动类课程;确立了旨在深入挖掘、弘扬民族文化,培养民族素质的古诗文诵读课程,书法国画课程。

  4、找准切入点——以点带面,逐步实施。我们将突出骨干教师的资源优势,让他们承担有一定传统优势的学科类课程,从而进一步带动活动类及其他类课程的开发。

  校本课程的开发,越来越受到各级各类学校与教育管理者的重视,也会创造出更多更成功的经验与典型范例。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我们将不懈地探索。

  七、开发的内容

  1、“写字”

  编写基本笔画、独体字、偏旁、结构、书写原则、篇章练*的特点及书写原理等内容。以“精讲要领、加强练*;激发兴趣、鼓励自学;故事引导、倡导勤学;结合语文、巩固识字;组织鉴赏、增进情感;组织竞赛、促进提高。”等方式,在1——6年级开展写字活动。

  2、“校园童谣”

  在1——4年级开展校园童谣的创作与积累,让学生在童谣中体味创作的欢娱,感受天真的童趣。陶冶学生的情趣。

  3、“快乐大课间与体育活动”

  从保证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拓展学生的体育活动空间、丰富学生的体育活动内容,开展快乐大课间体育活动,同时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比较。快乐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分为四个系列:

  (1)体操:在广播操的基础上学校自编操。

  (2)舞蹈:如集体舞、舞蹈动作组合等。

  (3)身体素质练*:如跳绳、踢键、立定跳远等。

  同时在大课间活动中有配合活动内容的伴奏音乐,使艺、体相辅相成。

  4、日记进课堂:

  在4。5年级开展日记进课堂,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及对生活的感悟,促进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5、“科学小制作”

  在各年级中分别开展“三模”、纸工、泥工、手工艺、电器小制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实践、想象、创造的能力。

  6、“数学乐园”

  在加强小学数学基本功综合训练的基础上,开展数学与生活的实践活动、趣味数学、解题技巧训练活动、数奥竞赛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7、“文学鉴赏”

  在4、5年级开展名著鉴赏活动,鼓励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使学生在鉴赏的同时感受艺术的魅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励学生奋进。

  8、“小小运动员”

  开展羽毛球、乒乓球等活动,认真进行田径等训练,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精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活跃校园生活。

  9、“综合实践活动”

  开发各年级以“研究性学*”、“信息技术教育”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搞好学科的整合,让学生在玩中、实践中、在信息资源中自我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八、我们的做法主要如下:

  1、完善组织架构

  我校成立了“中心小学校本研修领导小组”,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主管教学副校长为具体负责人,各教研组为实施者,每位教师为实际参与者的研修网络,召开了全体教师参加的研修工作会议,落实相关的研修事宜。此外,我们结合研修内容,聘请教研室教研员为辅导员,提高了本项研修的质量。

  2、规范管理制度

  一是建立研修档案资料。与研修考评制度相结合,为教师考核提供依据。我们将本项研修活动资料装订成册,便于审核和管理。

  二是严格研修项目实施。我们认真检查教师的研修过程,对教师的参与率、目标达成率等作了严格的记录及考评;认真记录每次研修内容,并及时总结,以矫枉过正;认真开展动员、阶段性总结及全面总结,以提高研修效率。三是建立研修奖惩制度。我们把研修成绩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评优和考核的必备条件,对教师研修学*的出勤率、学*态度、学*成绩等与学校的月考、年度考核直接挂钩。

  3、管理机制落实到位。首先,坚持执行每周领导听课制度,要求每一位领导在听课后与老师们一起研究并整理听课要点,并做好要点记录表。其次,“教师校本研训同时跟进,坚持每周分科组集中学*,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主要是系统地学*专业理论、课程标准、提升文化底蕴等,并定期进行测验、总结、评价等。

  4、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学效益。

  一是进行有效备课。集体备课注重三个结合:与学*新的教学理念相结合,与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相结合,与学校课题研究相结合。设置统一的科组研究时间,积极进行备课制度改革,实行“三级备课”制,总体思路是“提前备课,集体议课,个人整理,注重反思”16个字。即教师提前一周备课,然后教研组集体评议,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自身教学实际进行个性化修改,课后撰写教学反思,反思要把课堂中的闪光点和失败处、学生的错例、二次教学建议等都记录下来。这样既加强了教师之间的学*交流,做到资源共享,同时又减轻了老师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备课实效。

  5、是立足课堂,以研促教。

  课堂教学是抓质量之本,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我们把六年级作为一个重要试点的年级,进行课堂教学的诊断,进行“连环跟进式”的课堂教学研究,通过实实在在的过程,真正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使教师在教学方法、手段、知识结构等方面逐步适合教改要求,在新课程实验过程中提高教学水*和能力。努力使教研活动体现三化:活动时间经常化,活动内容专题化,学*主题的序列化。

  6、开展“一帮一”校本教研,发挥教师主体作用

  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要求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努力提高教师的主体意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我们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学科组为单位,开展“一帮一”校本教研活动,充分利用学校骨干教师的优势,以强帮弱,以老帮新,以骨干帮青年、青年教师结对带教、教研组联合研讨活动等等,通过开展听课、说课、评课活动,使广大教师从理论到实践,从理念到行为,找缺点,学优点,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7、教、研、训立体结合,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围绕新课程改革,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使广大教师积极开展教育创新实践,主动地、创造性地理解、应用新教材组织课堂教学,验证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通过培训,使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诊断与评价、研究与分析的自我反思,实现认识上的升华与飞跃,从而为开展教育实践创新奠定基础。教师们通过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一反思教育教学理念,二反思教育教学行为;三反思教育教学个性;四反思教育教学科研;五反思影响和制约学校发展的问题;在反思中提高,在提高中创新。从本校实际出发,结合学科特点,研究如何把学科创新的基本理念和创新课堂的基本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开展创新,通过课堂教学创新案例,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并探索开展学科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和策略,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

  8、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以点带面,提高课堂学的实效。我校李建凤、尹丛梅两位老师多次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回校后我们立即开展了二次培训,以期更好分享她们的学*成果,更好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通过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使广大教师逐步改变,提升自己的教学行为。以教研组为单位,通过具体的课例研究、研讨,使广大教师认识现代课堂教学,实践现代课堂教学,以达到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的目的。

  九、我们的成果

  为了心中的理想,我们拼搏着,为了盛开的花朵,我们奉献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年来随着研修工作的深入,我们收获了累累硕果。20xx年,六年级数学取得全县第二,语文全镇第二的好成绩。20xx年2月我校被评为衡水市德育示范先进学校;20xx年7月,我校被评为衡水市教师专业化学校。

  20xx年我校刘玉双同学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干部”,20xx田浩成同学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20xx年蔡雨生同学被评为“县级三好学生”。

  *几年来,我校教师共在各级刊物上发表作品50余篇。20xx年尹丛梅老师的《圆的面积》获县一等奖。20xx年李建凤老师的《荷叶圆圆》获市二等奖,《浅水洼里的小鱼》获县一等奖。20xx年王笑丹老师指导的舞蹈获省二等奖,20xx年宋璞玉老师的心理课《阳光总在风雨后》获市二等奖。20xx年周学凤老师的《horses and rabbits》获省一等奖,宋璞玉老师的《化用材料巧练作文》获省二等奖。

  十、学校愿景

  我校的愿景是——

  人人想学:让每位学生体验主动的学*

  人人会学:让每位学生从事合适的学*

  人人学好:让每位学生享受成功的学*

  十一、今后设想

  对以后的校本研修,我们将提出如下理念:研修规格上追求“教师即研究者”——充分利用教师现有经验,改进而不是改造教师及其教学行为。我们提出“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以研究推动工作,把研究成果落实在工作中”的工作要求;研修方式上走“校本化专业发展”之路——学校应该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佳场所和舞台,是一个开放的学*化社会的窗口;研修策略上采用“科研先导、课题带动”;研修内容上偏重于实施新课程的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对校本研修我们还要确定如下原则:持续性,即终身教育;针对性,即按需施训;主体性,即主动参与;合作性,即校内外的合作与交流;一致性,即教师个体发展与学校发展的统一。

  校本研修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而它的最终受惠者,是学校,是学生。因此,应该重视校本研修工作,让它成为每个教师的内在需要,从而创造素质教育的生动实践

  今后我校在校本研修工作方面主要加强以下几点:

  1、认真落实教研室《校本研修管理规定》和创建“学*型学校”的要求,并将校本研修工作落实到位。

  2、加强教师全员培训的工作力度。抓住机会,利用录像片和网上资源,安排好教师的观课评课活动,并与教师的教学实际结合起来。

  3、加大经费投入,奖励活动参与积极分子,加倍奖励经过培训活动后取得显著的工作实效人员。

  4、逐步形成骨干教师成长的气氛,营造骨干教师生长的环境。

  5、积极争取教师进修学校专家和其他优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坚持已往取得良好效果的经验做法,积极借鉴先进的他人经验,整体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

  校本研修工作,我们还处于探究摸索阶段,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不过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以校为本,扎实开展研修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改进完善,教师的实践智慧必将得到激发,教师的专业素质必将得到提升,教育教学水*必将在教师业务素质提升的过程中得到飞跃。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4

  本学年担任我《小学文明礼仪教育》课程教学,面对新的工作任务和新课程,仍坚持在创新中求发展,边学*边教学。进一步认识到德育教学和礼仪课程在小学学校中的重要性。半学年来在学校的正确引导下工作有了新的变化,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工作中有许多感想现将个人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礼仪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首先具有示范性,作为礼仪教师首先做不到做不好礼仪课程教学就是失败的。在众多任课教师中,学生对礼仪教师的一举一动最关注。因此,礼仪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我们礼仪课教师的一言一行,穿衣戴帽,关系到学生良好*惯的养成,也关系到学生人格的塑造。

  二、明确要求,集体教育

  对学生提出要求具体、明确、详细的文明礼仪常规,是每个学生心中有数。打好基础,形成氛围,做示范,教表演,使学生知道怎么去做,

  首先对学生提出要求明确、具体、详细的文明礼仪常规,使每个学生心中有数。一开始就重视礼仪训练,打好底子,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既要使学生明白“理”,又要训练“仪”,学练结合,以练为主。做示范、教表演,使学生知道怎样去做。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势,逐渐养成良好的*惯。

  在语言方面,从说好“您好、请、谢谢”这三句话为切入点,同学们还补充了“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礼貌用语,并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讨论了这些礼貌用语的用法。关于培养好*惯,教师从正面加以引导,学生则举反例说明没有好*惯的危害,一正一反,一庄一谐,使学生对“养成好*惯将受益终生”这句话加深了认识和理解。

  三、持之以恒,坚持到底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通过教育训练,持之以恒,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识礼的好*惯。出现反复,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应对学生充满信心,抓反复、反复抓、扎扎实实,坚持不懈。每当学生放学时,我都提醒他们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如果老师从你身边走过,就很自然的向老师问好。现在我班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礼仪*惯,不论是在楼道里、上学的路上,还是在校园之外,他们见到老师都能主动问好,提高了讲文明、懂礼貌的自觉

  性和主动性。我坚持正面教育,注意树立典型,让礼仪榜样去影响带动他们。*时我也跟踪,随时发现礼貌突出的同学,进行及时的肯定。

  学生礼仪表现有反复现象。学生可塑性大,有好模仿和从众的心理特点,强化礼仪训练是比较容易取得效果的。但由于受家庭、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学生礼仪表现具有时好时差的反复性特点。有的学生明明知道礼仪规范的具体要求,就是不能很好地去执行,或始终如一坚持;再有常规训练的松懈、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等也会使学生的礼仪表现产生反复。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不要气馁,应对学生充满信心。我们经常提醒学生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如果老师从你身边走过,就很自然的向老师问好。现在我班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礼仪*惯,不论在哪儿见到客人、老师都能主动问好、或者行鞠躬礼,提高了讲文明、懂礼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总之,文明礼仪教育靠老师和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依靠家长、社会共同来完成,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5

  校本课程是一种充分体现学生选择权利并努力培养学生选择意愿和能力的课程。结合我校整体建设与发展的目标,为了更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家长和学生的需要,本年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设了以游戏为主,重在开发智力,培养兴趣的“海洋地理”校本课程。下面就对本年的工作做以简单的总结。

  一、前期工作:

  1、强化学*,打好基础。

  认真学*有关校本课程的理论,及时更新观念,通过学*唤起了我们的资源意识,不断充电,促进了自身专业化发展。

  2、利用现有资源,根据儿童的年龄(年级)状况以及探究性学*的发展确定“海洋地理”课程的具体内容。

  二、总课程目标的确定:

  1、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创造性地发展,提高自主学*、自我完善的能力。

  2、帮助学生增强学*的信心,提供丰富的源泉,特别强调海洋知识的应用和提高一般程度的学生的海洋知识与能力水*。

  3、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学会应用思想去观察社会,解决日常生活问题,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必须的经验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三、具体工作:

  1、围绕生活现象,培养小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惯

  2、利用生活场景,提高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针对现实问题,让小学生学会合作学*、自主学*

  4、探究现实世界,为学生创造搭建舞台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我校全面开始了学校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收益颇丰。所开课程多次得到了*教育学会、省市各级主管部门及专家的好评。我校编撰的《胶南三名》在*教育学会举行的地方校本课程评选中荣获二等奖。现将我校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经验总结如下:

  一、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课程

  (一)课程开发的理性思考

  学校要发展就应该重视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更应该重视校园精神的滋润和文化底蕴的积蓄与传承,经过对学校现状的全面分析,结合自身特点和周围可利用的教育资源,确定了以“体验社会,亲*自然,了解胶南”为主题的研究内容。确定以“胶南三名”即“胶南名人知多少”“胶南名胜知多少”和“胶南名产知多少”的开发利用作为切入点,依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培植学校特色,提升办学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终身学*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开发的原则

  我校开发校本课程主要遵循了两个原则:

  1、立足本地,因地制宜

  胶南是我们的家乡,这是一方古老而又美丽的土地,它不仅有灵秀的山水,丰饶的物产,还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沧海桑田、历史变迁,许多名胜古迹令人瞩目、许多名产令人神往、许多风流人物流传史册。因此,我们立足本地,让孩子们从关注身边的名胜、名人、名产开始,通过系列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名胜、名人和名产,珍爱名人、关注名胜、保护和发展名产;关注家庭、社区、民族和人类的关系,以此激励学生热爱家乡,从小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以动促学,发展学生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让学生学会能搜集相关资料,学会交流与分享、学会分工与合作,并在自己所调查研究的领域主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实践中学会观察、提问、调查、采访、记录、整理有关信息,在分析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三)课程开发过程

  1、组织

  在教师的指导下,首先由学生自主申报,每个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意愿设计调查采访方案,然后根据调查采访方案的可适应性、价值性和代表性,对学生进行分组,并以民主投票方式确定组长。

  2、规划

  每小组都要对活动的主题做一个初步的规划:各活动小组都要制定出活动手册,内容包括小组调查活动计划;活动调查问题库;问卷调查表;活动剪影照片集,调查活动日记等。对每个小组活动我们依据“分队承包内容―――实地调查研究―――收集、分析、整理资料―――展示成果”这样一条活动线索,采取由浅入深、由扶到放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大胆创新、各显神通。

  例如:在“胶南名胜知多少”活动中,我们分成了五个小队,分别是:千年古迹——琅琊台队,历史遗迹——齐长城队,天然花园——珠山秀谷队,佛教圣地——石门寺队,在水一方——灵山岛队。各小队成员满怀兴趣,带着对家乡的热爱,进行实地考察,采访群众,上网查询,广泛收集资料,多方调查研究。学生对各风景名胜的地理位置、开发时间、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目前状况及开发前景等自然和人文景观有了初步的了解。在研究中,许多现状也引起了孩子们深深的思考,他们将不同的意见和建议都反映给了相关部门,同时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好评。

  3、总结

  每次活动后,我们都要求每小组做到“五个一”:办一份手抄报;写一份专题调查报告;制作一块活动展版;写一篇活动感悟或观察日记;召开一次成果展示会。让孩子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活动中更好地展现自我、发展自我。对有创新精神、活动表现出色的小组及个人,在活动评价时学校给予奖励。经过多年实践,学生们已将研究性学*成果编撰成《画山秀水在胶南》、《展历史画卷,颂时代风流》、《广袤的胶南大地,丰饶的胶南物产》系列丛书。

  二、开发校本课程,提炼本土文化

  学校加强对校本科课程开发工作的领导和组织,成立了校长任组长,以中层干部和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组成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教导处负责调研,确定了48个校本课题,组织教师选取课题,编写教案,基础年级学生全员参与,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学校根据报名人数编排班级,确定活动场所,全校统一活动时间为每周周四第三、四节,号称“快乐星期四”。做到了教师固定、学生固定、场所固定、时间固定,保证了校本课程的计划性和实效性。

  选修课程主要采用学科拓展、艺术特长、实践活动三种形式进行。

  学科拓展课程有政治课的“礼仪在身边”。物理课的“生活趣谈”。语文课的“走*名著”。数学课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历史课的、“历史人物大家谈”等。已经编辑成书的有:《新视点》、《博文学子必做的100个实验》、《书香伴我行》、《博文学子必读的100个修身故事》、《耕耘者的足迹》等。艺术特长课程有绘画、舞蹈、书法(软笔、硬笔)。生活技能课程有“陶艺”“摄影”“花样编织”等。在基础年级学生中施行“选课”走班。每周四下午三、四节课安排为走班制时间。正是由于成绩斐然,我校被评为青岛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我校活动课程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是团队活动。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考察、社会实践。

  二是文学社活动,我校主要组织了“芳草文学社”社团活动,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博文》校刊,已编辑59期。我校文学社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文学社团。

  三是信息技术,我校信息技术培训开展的扎实有效。每学期开展的“信息技术小能手”评比活动为学校增添不少的亮色。

  三、体验收获,彰显课改成效

  回顾我们走过的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之路,主要收获在以下三个方面:

  1、塑造了学生

  亲历实践给予了学生充分的个性发展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小组活动中的分工合作、自主探究,更是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尊重科学的意识和认真实践、努力钻研的态度,学会了合作与分享,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各类课程的开设,让学生的精神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学生不再局限于课堂上认真听讲,被动接受,而是自然生成了主动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惯。

  2、成就了教师

  我校寻求校本课程与教师发展的整合点,让教师与学生在研究性学**同成长,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和课程建设能力。*几年来,我校就有五名教师出示了青岛市级综合实践活动公开课。十多名教师获省市实践活动优质课一、二等奖。

  3、促进了校园文化特色的形成

  活动开展以来,我校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上得到了不断地更新和发展,一种彼此尊重、互相协助、追求创新的风气已经形成。同时推动了学校的整体变革,为重塑新型的学校文化提供了契机。*年来,我校先后获得山东省现代科技教育研究先进单位、山东省校本研究先进单位、青岛市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示范学校。我校也是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大课题“研究性学*理论与实践研究”重点实验基地、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基于素质教育的劳动技术教育实践深化研究”实验学校。

  四、反思启迪,坚持走校本之路

  通过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要真正实现学校课程的顺利实施,就必须做到以下三个“必须”:

  1、必须正确定位校本课程在课程教学中的地位

  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构建学*型的校园,就是让学校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实力。而校本课程就是一个学校存在的重要的条件,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最大创新。

  2、必须真正实现校本课程对教师角色的定位

  课程的本质指向人的发展,校本课程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校本化”途径,校本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营造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教育环境。因此,老师必须学会引导,学会塑造,学会研究,学会学*,学会赏识,学会与学生一起成长。

  3、必须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中的主体性

  学生不仅是教的对象,更是学*的主体。在新课程下,教师要消除权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转变观念,尊重学生个性,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而全面地接*学生并了解学生,重视学生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兴趣。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学会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学校要持续发展,就必须走科研兴校之路,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就是学校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会有力地促使学校管理理念的改进,会有力地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更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动力。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7

  校本课程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为学生带给学*过程中的方法选取和资料选取,体现教育资料的多元性和选取性。

  空竹是一项传统的体育项目,抖空竹也是一项全身的体育运动。在学校开展空竹教学,能够使这种传统的体育项目得以继承,也能够使学生四肢的灵活性协调性、心肺系统得到锻炼,从而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所以我们把“多姿多彩的空竹”作为了我校的一门校本课程开展起来。空竹,是我国民族文化苑中一株灿烂的花朵。抖空竹在我国可谓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年的历史了。抖空竹集健身、娱乐、表演于一体,四季寒暑都可练*,男女老少皆适宜,深受学生喜爱。我们把抖空竹作为校本课程,旨在弘扬传统文化,在学校开展“多姿多彩的空竹”活动,学*空竹知识,练*空竹技巧,丰富师生课余文化生活,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一、课程实施目标

  1、发展身体灵活性,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

  2、基本掌握科空竹的基本技术和方法,逐步学*花样动作,提高自我健身潜力。

  3、培养学生体育与健身的状况,*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4、培养民族自豪感,群众主义、竞争进取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课程实施的有利条件

  透过对空竹的了解和对学校场地等多方面综合因素的思考,我们认为开设“花样空竹”这门课程有以下便利条件:

  1、简便易教,简单易学。抖空竹的每一个花样都有自我的动作要领,只要教师掌握了要领,加以练*就能熟练的掌握这个花样。透过动作的分解教学,就能把这个花样动作简明扼要的教给学生,学生只要掌握了动作要领并加以练*,就能较快的掌握这个花样。

  2、培养创新,寓教于乐。在抖空竹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进行花样的创新和动作的组合,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另外抖空竹时发出的哨声,有时在配合优美的音乐进行花样的组合,能够增加学生在优美的氛围中开展此项体育活动的用心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受场地、时空的约束较小。开展抖空竹的教学不需要太大的场地,正常的学校操场都能开展,学生在体育课上、课间十分钟的操场上都能够随时随地的开展抖空竹的活动。

  三、课程实施的过程

  (一)课堂教学的实施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花样空竹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没有可参考的资料。结合学生年龄的特点,以校本教研的方式用心的进行尝试和探索,取得了必须的成效。

  1、初步探索出了花样空竹教学的课堂教学结构。结合体育传统项目的教学特点,经过多次的实践我们已经初步确立了空竹课堂教学的教学结构。在课堂教学中,透过利用多媒体视频观看和基本动作示范,让学生简明扼要的掌握动作的要领;多种形式的练*,模仿练*、小组结对练*、学生动作展示等多种形式的练*使学生在练*中逐步的完成这个动作;拓展活动,在学生能够完成本节课花样动作的基础上,把学生以前学过的动作进行自由的组合和在创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课堂教学结构的探索为我们常态化的课堂实施带给了坚实的保障。

  2、抖空竹作为常规体育课的辅助练*或准备。在校本课程花样空竹实施一段时期以后,我们尝试把抖空竹作为常规体育课的课前准备练*或课中的小游戏。抖空竹需要全身的运动,是一项有必须强度的体育项目,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作为课前准备能较好的使学生进行热身,在体育课教学的过程中穿插一个和抖空竹有关的小游戏,能够使学生在愉快抖空竹练*的过程中,增进群众观念、团队意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兴趣小组跟进。

  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以外,我们还成立“花样空竹”兴趣小组,以兴趣小组的形式进行空竹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如今,很多同学都觉得抖空竹很好玩,参与兴趣小组活动的用心性很高,见到别人玩出了新花样,自我就想学,有时自我还能创出个新花样,就别提有多高兴了!据了解,花样空竹有一百多中不一样的花样,此刻空竹队的同学已掌握花样空竹动作十余种。小队员们在抖空竹的学*中,强健身体、磨练意志,并将空竹这一我国独有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今年在校外辅导员的指导下,我班学生又熟悉掌握了单轮空竹的抖法。

  四、实施效果

  开设校本课程“花样空竹”以来,学生的学*热情高涨,学*氛围浓厚,逐步构成我校的一个特色。学生练*抖空竹成了我校学生课间活动一道亮丽的风景。透过一向以来的努力,同学们基本掌握了一些抖空竹的技术和花样组合,并能进行表演,空竹项目深受师生的喜爱,掀起了一股空竹热。我班43名学生,对空竹的两种绕线方法都已经掌握到位,并且能够很好的进行抛、接动作,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勤加练*此刻每个学生都已经学会了指串、腿串、走钢丝、小猴上树等。我们还进行了各项空竹趣味活动:画空竹、做空竹小报、班级抖空竹展示、中华绝活抖起来等各项活动。正是有了人人抖空竹的氛围,在抖空竹的过程中能磨练人的意志、锻炼身体、培养创新潜力和团队精神。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8

校本课程总结

  篮球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茶棚学区初级中学 魏光明本学年我主要是负责篮球校本课程的教学。本学年学生报名参加篮球校本课程非常踊跃,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本学年我根据学生的身体特点安排了以掌握基本篮球技术为主的教学内容。

  本学年前半段时间,主要是让学生学*运球和运球跑三步篮的技术动作,使学生对篮球有个初步的了解,培养他们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在从事这部分教学的时候,我没有按部就班的让学生一遍一遍的重复练*,而是在讲授完基本动作要领,学生熟悉后通过《各种游戏活动提高学生的篮球技能。校本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教学目的的,那么对于中学生来说,尤其是这些第一次接触篮球运动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游戏是最能激发他们兴趣的手段,所以将教学内容置于游戏中寓教于乐,很好的达到了教学目的。 在掌握了基本的运球及跑篮技术之后,我又进一步提高了教学难度,由一个人的活动变为两个人互相配合才能完成的练*--原地传球及行进间传球。现在的孩子基本是独生子女,他们个人活动能力都很强,但是需要两个人或是多个人配合进行活动时,他们又表现得明显不如一个人。所以通过让学生学*两个人或是多个人的传球技术,就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一个要想在社会取得成功和成就,就需要与人合作,需要得到他人的帮助,孤军奋战,难成大业;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励,努力培养竞争意识和能力有助于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能很好的适应社会。

  在本学年的后半时间里,我主要是组织学生进行三对三或是五对五的教学比赛,让学生将本学期所学的篮球基本技术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找到不足,并提高自己。打起比赛来他们的积极性及作风非常出色。虽然比赛中还存在着 很多走步的现象;虽然他们很长时间也投不进去一个球;虽然他们没有什么娴熟的配合,但是他们战胜了自己,他们在进步,他们体验到了篮球带给自己的快乐。 本学年篮球校本课程存在不足的方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力量的不足投篮比较困难,积极性不是很高。由于人比较多,场地少,学生练*的次数不是很多,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回顾一个学期校本课程的教学,有收获、也有不足,我将不断努力学*、总结、提高,争取在新的学期里使我的校本课程教学更一层楼。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9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开发的课程,它是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兴趣,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自主开发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校以学生的发展为指导思想,主要进行了礼仪修养和名著阅读教程,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虽然在我们学校开设也有几年了,但我一向执教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接手这门课程仅仅是从这一学期开始。

  七年的学生以礼仪修养教学为主,首先让学生学*在校的纪律、礼貌礼仪,让学生具有良好的礼貌行为,从学生的个人行为*惯,上课常规,在校行为等入手,向学生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深入的学*。使学生从理论上了解学*了学生在校应当做什么和不应当做什么,从而加强了学生思想教育和加深的学生在思想上的认识。八年级的教学是名著阅读,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活动,我与学校图书馆的教师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可是,学校的图书不种类很多,可是并不能满足按班级的阅读的条件,在进一步与语文教师和班主任沟通后,发现学生手里的名著基本上都有,虽然不能到达统一阅读的条件,可是各种名著每人一本还是能到达的,只是不能每节课全班只看一种,针对于此,我设计了一种阅读方式,就是每节课中我有选择的进行一部名著的讲评或名著人物的讲评,学生了解后,再进行自由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这样就满足了教学上的需要,同时也能让学生在阅读中学到知识。

  在这个学期里,为了能够完成七年级礼仪修养上的教育,八年级的阅读教学任务,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一些适宜的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旬在教学中采用精彩而丰富的语言来进行教学,引发学生的学*兴趣;其次是教学中以学生为主,学生在课上多采用分组合作的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活动的主人,尤其是礼貌礼仪方面,每当讲到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时,我会让学生按小组进行模拟演练,学生经过此类活动,加深了对知识的认识又提高了应用的本事;再次是在活动中教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的给予指导和鼓励,使学生能始终坚持对学*的活力,从而全身心的投入进去;最终是精诚团结,多取经,与各科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和班主任搞好配合,无论是学生礼仪还是学生阅读,没有与他们的配合是没有太好的效果的,因为毕竟每周与学生见面的机会仅有一次,还很少的,仅有他们的帮忙才能取得良好成功。

  在本学期教学中,学生的学与做还是没有到达统一,比如很多学生学了学校内礼仪后,明知到一些行为不能做,但还是不自觉的去做了,违反了学校的纪律,也影响的有时的班级教学,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学——行”的要求尽量让他们能做到学且能用。

  在个人业务方面本学期我做了以下的努力:

  经常阅读有关教育的报刊杂志,学*最新的教育基本理论、教科研基本知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加强个人的再学*,参加网上培训和学校学*,了解教育的最新成就和发展无势及课改方向,用新的理念来指导*时的教学工作,提高自我专业知识水*。

  加强师德修养,认真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范自我的日常用语和行为举止,进一步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

  进取撰写论文、教案设计等,进一步巩固专业思想,不断提高理论水*和教育教学研究本事,更新知识,掌握必备的教育技能,抽调执教水*。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不断探索新的教法,在教学中有创新,活动中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兴趣的培养。

  在工作中虚心向有经验、有特长的教师学*,尤其是语文教师和班主任,向他们吸取新思想、新做法,补充到自我的教学当中。

  1、经过让学生说和做的方式,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语言表达本事是走向成功的重要条件,很多学生不敢说,也不会说,所以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说”,大胆“说”,让学生结合教师的讲解进一步发表出自我的见解,提高了学生的本事。

  2、经过活动提高学生本事,培养成功的技能。刘京海有句名言: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更是成功之母。在课上应展现出每一个学生的特长,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取得进一步的成功。活动主要是一些情景表演等,在学生欢乐的表演中,让他们体会到学到知识的喜悦。

  3、强调学生间的合作与成功,要教育学生,当今社会是知识爆炸的社会,一个人是不可能学*所有的知识,仅有相互合作才能取得成功。

  在这个学期里,礼仪教育让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了在学校应当怎样做,有了明确的目标,阅读活动使学生拓宽了知识视野,学到了更多教材上没有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倍的努力,把更多的知识理念传授给学生,让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的接班人。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菁华9篇)(扩展2)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菁华9篇)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1

  一、课程开发背景及意义

  *书法,不是绘画,却有绘画的形象感;不是诗,却有诗的意境;不是音乐,却有音乐的神韵;不是舞蹈,却有舞蹈之柔姿;不是生命,却有生命般的形质和神采。正因如此,书法艺术千古流芳,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

  书法又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具有很强的美学意义,书法教育的功能不仅对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悟力、鉴赏力、创造力有巨大的作用。还可以通过教育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磨练学生的坚强意志有很大的意义和作用。我校把书发教育作为校本课程主要基于一下几方面的考虑。

  1. 是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艺术的需要

  在我国以书法作为教育手段已有相当长的历史。隋唐以后是书法发展过程的鼎盛时期,人们更是以书法作为取仕的条件之一,不仅提高了书法的地位,也增强了人们对书法技艺的追求热情。唐代楷书的镌美,被人们誉为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在书法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也是以一种审美的眼光看待书法的。如:横若千里之阵云,点如高峰之坠石,等等。人们都是以审美的眼光来衡量其艺术价值的。

  改革开放,吸收外来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先进文化确实给*社会带来了发展,给*人带来了实惠,但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泱泱华夏,几千年的文化沉淀,几千年的传统精髓也应继承与发扬,民族性的东西,属于世界性的。有人说*几千年的文明史融入在一支毛笔之中,一支毛笔书写了中华几千年的文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学生不知道毛笔为何物,现代社会似乎一味的泊来,*传统文化的精髓离人们越来越远,本来*人的闪光点似乎丧失殆尽。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书写、绘画很多被计算机所取代,但是写字是小学生应具备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书法有几千年的艺术沉淀需要我们继承、弘扬。抓住民族性的东西,走有*特色之路才能被世界认可。

  2.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书法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增高,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年来,到*高等院校进修或考书法学位的韩、日、新加坡等国的书家日益增多。这也促使我们要更加重视书法教育,否则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公民如何将祖国灿烂的文化与外国学者交流。目前,国家科委定书法为二级学科,书法学科也形成了专科、本科到硕士、博士的完整体系。随着我国的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书法教育

  更应有连续性与系统性,这也是时代的要求。新一论全国课程改革,在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的同时,应结合我国的国情走*特色的教改之路,中小学生应继承我过传统文化精华,对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养是有裨益的。

  3、是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需要。

  我校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决定把书法作为校本课程来开发,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台,为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提供舞台,不断提升学校的内涵发展。

  二. 课程目标

  1. 通过正确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良好坐姿与正确执笔方法。

  2.通过书法的基础知识学*、掌握书法的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基本智力,即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

  3. 通过书法史的学*了解博大精深的书法内涵。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悟力、鉴赏力、创造力有巨大的作用。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磨练学生的坚强意志有很大的意义和作用。

  4. 通过对优秀书家的学*使学生懂得好的书品要有好的人品。

  5. 通过学*写字学会做人做事。通过书法教学,让学生认识笔画的弹性、节奏、力感,能用中锋、藏锋、回锋等笔法写出具有美感的笔画方法,养成良好的写字*惯,具有独立的学*能力。在教学中,通过不断培养学生的学*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形象、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通过指导学生临摹书法名碑法帖,从中可以汲取文学素养,提高文字修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6、通过学*书法,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并自觉地承担起继承发扬的责任,从写字的进步中得到学*的动力。

  7、在一笔一画的训练中培养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和耐心稳妥、善于体贴人的良好品质,克服马虎草率、不负责任的不良*惯。在书法练*中,学生通过自身刻苦努力获得艺术上的提高使学生认识到做任何一件事都必须有耐心、有意志才能获得成功。

  三. 课程内容

  1. 了解*书法的历史发展。

  秦书法(甲骨文、金文)——秦汉书法(篆书)——三国两晋南北朝书法(篆、楷、隶)——隋、唐、五代书法(草书)——宋(金)代书法——元代书法——明代书法——清代书法

  2.书法各体的艺术欣赏。

  小篆:小篆是篆书发展至高峰期的标准体,它用笔纯净、圆润、稳健、 流畅;笔画均匀,结体规范,转多折少,主笔次笔不明显;向上或向下引长的线条成为其强调纵势的主要特征。

  大篆:主要代表是甲骨文、金文和石鼓文。书写时当留意表现刚挺的基本特征,与小篆共同的特征是强烈的纵势感。

  隶书:由粗细轻重之分,用笔又提顿,起笔有方圆,最重要的是有了明显的主笔次笔之分。

  楷书:字形极为方整,尤其典型的标志是在点画形态上。

  行书: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a.二王行 b.颜行 c.魏行

  草书:用简化的点画符号或引带来替代文字的结构和部首。用连笔的方法加快书写的速度。一般分为章草、今草、狂草三种。

  落款:落款也是书法作品的一个组成部分,应与正文相映衬,但不能喧宾夺主。

  3.书法笔画训练。

  执笔、用笔、墨法

  四、课程的组织实施

  1、组织机构

  组长:叶新安

  成员:各语文教师

  2、开课年级

  一至六年级

  3、课时安排

  每班每周一节课

  五、评价方式

  以小组活动的模式进行课堂练*、课余练*、实际活动评价,教师评价,学生之间评价,自我对比评价,书法作品评价,比赛成绩评定等等。

  1. 自评和他评相结合

  2.成果展示

  3.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4. 教师评价

  5.比赛成绩评定。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2

  一、跳绳简介

  跳绳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项体育活动。据记载,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有跳绳活动,那时称跳绳为“透索”或“跳白索”。可见,跳绳作为我国的一项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已有悠久的历史。

  随着跳绳活动的广泛开展,跳绳技术也得到了提高。如有人一分钟能跳二百七十多次(个),有人能做五摇跳(起跳一次,摇绳五回环)。目前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开展跳绳活动,日本也把跳绳列为小学体育课教材。日本有个跳绳能手叫铃木胜己,七岁开始练*跳绳,坚持跳绳四十多年,能跳一百六十多种花样,能一气跳六小时十五分钟,还能完成五摇跳,经常到国外去表演。

  跳绳运动在各项民俗体育运动中是最普遍的项目,一人一绳、多人一绳、多人多绳均可开展,其动作可简可难,变化多样,趣味无穷。更不受年龄、性别、场地的限制,人人可行,校校可做,家家可玩。这项运动特别适合于人多场地小的中小学校开展,其普及性、可行性、健身性都很强。

  二、跳绳的功能

  跳绳是基本运动的教学内容之一,它是以四肢肌肉活动为主的全身运动项目,具有很好的锻炼价值。跳绳动作矫健、优美,富有节奏和韵律。易于学*教材简便,不受场地、季节限制,也不受年龄限制。跳绳种类很多,有跳短绳、跳长绳;有单人跳、双人跳、多人跳、花样跳、有单摇跳、多摇跳;有一般性跳绳锻炼,也有跳绳比赛,等等。由于跳绳的锻炼效果好,也是广大儿童喜爱的活动,所以跳绳已列为小学体育课教学内容。

  经常参加跳绳活动能够增强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的力量,促进儿童骨骼的生长;增强内脏器官的机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神经系统得到很好的训练,提高身体的灵敏、协调性和快速反应能力;培养意志力和节奏感等。有句顺口溜比较简练地概括了跳绳活动的功能:“摇绳练腿劲;快摇练速度,多跳练耐力;反应慢的长绳上不去,不灵活的根绊腿。”就是说,通过跳绳可以发展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弹跳力,以及速度、力量、耐力等素质,使身体得到全面锻炼。

  三、跳绳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跳绳运动是一种极安全的运动,绝少有运动伤害的发生,即使跳跃失败或停顿,也不会有坠落、跌倒、冲突或被用具所伤的危险。况且跳绳者又能随自己的身体状况、体力及方法来自由调节跳绳的速度及次数,因此同学们可以放心的来练*。以下几点是同学练*跳绳时的要求和应注意的事项:

  1择适当的场地

  2穿着适当的服装

  3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4要有正确的跳绳方法

  ①跳绳方法是用前脚掌起跳和落地,切记不可用全脚或脚跟落地,以免脑部受到震动,当跃起在空中时,不要极度弯曲身体,而应成为自然弯曲的姿势。

  ②握绳的方法是两手分别握住绳两端的把手,通常情况下以一脚踩住绳子中间,两臂屈肘将小臂抬*,绳子被拉直即为适合的长度。

  ③摇绳的方法是向前摇时,大臂靠*身体两侧,肘稍外展,上臂*似水*,用手腕方力作外展内旋运动,使两手在体侧做画圆动作,每摇动一次,绳子从地经过身后向上向下,回旋一周,绳子转动的速度和手绳的速度成正比,摇动越快,则绳子回旋越快。

  ④停绳的方法是向前摇时,一脚伸出,前脚掌离地,脚跟着地使绳停在脚掌下;向后摇时,则一脚伸出,后脚跟离地,前脚掌着地,使绳停在脚底。

  5要循序渐进练*

  6活动时间

  7严防事故

  以下是几种因跳绳引起的常见事故:

  1相互间拿着跳绳追逐打闹,用绳子当“鞭子”抽打同学。

  2将绳子挂在器械当吊绳,做“千秋”荡,易出事故。

  3从高处将绳子甩下击打同学的头,有时一不小心,也会造成自己受伤。

  以上种种,应加强教育防范,杜绝事故。

  四、跳绳的方法

  1、怎样学跳绳

  跳绳是简便易行的一项运动,尤其适合于冬天。跳绳不但能够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能力,增大肺活量,促进幼儿生长发育,还能够健脑。

  通过观察发现幼儿跳绳时,不是绳到了脚边还没起跳,就是绳还没到脚边就先起跳了。这是因为幼儿没有掌握跳绳时的节奏。因为跳绳不但需要身体各部位动作的协调配合,还需要良好的节奏感。因此,需要分步训练。

  第一步,徒手听节奏跳。先让幼儿一边拍手一边跳,然后让幼儿随着节奏跳。

  第二步,按节奏模仿跳绳动作。幼儿仍空着双手,按照在第一步训练中已熟悉的节奏,双臂和双脚模仿跳绳的动作。

  第三步,单手拿绳(握住跳绳的两头),按正常的节奏模仿跳绳动作。左、右手交替拿绳,要求绳落地时双脚跳动。

  第四步,双手拿绳实际练*。

  以上四步训练,分解了幼儿学跳绳的难度,强化了跳绳时的节奏感,幼儿学*跳绳就容易多了。

  2、跳绳的课堂练*

  应用跳绳进行校本教学,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丰富教学手段,而且能发展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跳绳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结协作的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充实课堂教学内容。

  原地练*法

  (1)单人跳绳练*:在篮球场上。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面对面站立,距离4—5m,每人左右之间相距2—3m。两手分别执绳的两段,持绳于身后,进行正、反单、双足跳或单、双足交替跳;正反夹花跳;单、双足双飞跳;蹲着跳(将绳对折单手执绳的一端,蹲下单手贴地摇绳跳)等。

  (2)两人同跳一根绳练*:一人摇绳两人同跳(没摇绳的人站在摇绳同学的前面或后面);两人同摇同跳,(两人同站一排,各执绳的一端,同摇齐跳);两人同摇一人跳,(跳绳人外侧手执绳的一端,没跳者执绳的另一端,同时摇绳)。

  (3)夹物跳练*:双踝夹物跳;双膝夹物跳;双腋夹物跳;双踝、双膝、双腋同时夹物跳。要求:跳绳过程中要控制所夹物体不掉地。

  (4)自我展示跳绳练*:将学生分成几组,依次进行,每组6—8人,让学生自择或自创跳绳方法进行表演。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互相交流技艺。

  (5)牵绳练*:两人一组,自由组合,绳子从腰间绕过,两人分别各执绳子一端,通过牵、放绳子来较量,看谁脚下稳或移动来决定胜负。要求:要学会用巧劲来取胜。

  拔河练*:将全班分成若干组,4—6人一组,学生自行组织,将同组内的几根跳绳并在一起,成一根拔河用绳,进行拔河比赛。要求:(1)每组学生自定裁判;(2)按规则进行,采用三局两胜制。

  投掷练*:在场地上画一条起抛线。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6—8人进行投掷跳绳比赛,看谁投得远,每位学生将自己的跳绳织成团或其它形状,只要自己认为它便于抛掷就行。要求:(1)抛掷方法不限;(2)不得跨越起抛线。

  跑的练*

  (1)你追我逃:在篮球场上进行。将学生分成4大组,分别站在4块篮球场上,每组再分2小组进行:一组跳绳逃跑,另一组跳绳追,被追住的同学站到场外,直至最后一位同学被追住为止,然后,两小组角色互换再进行练*。要求:A、逃得同学不能出界;B、追的同学不能停绳追,用手拍击逃跑人的身体。

  (2)跳绳往返接力跑:距离10—15m,将全班分**数相等的几组,成纵队站立,每组只用一根绳,比赛开始后,每组的第一位同学跳绳向前跑出,绕过终点标志物返回,将手中的绳交给第二位同学,第二位同学重复第一位同学的动作,然后第三、第四、第五……,依次进行,看哪一组最先跑完。要求:用手交接绳,不得抛绳。

  (3)跳绳迎面接力跑:距离15—20m分别画两条*行线,将学生分**数相等的4组,面对面纵队站立,每组用一根绳,准备好后教师发令,每组第一位同学跳绳跑向对面同伴,将绳交给同伴进行,看哪组最先完成判定胜负。要求:A、必须跳绳跑进;B、接绳之前不得跨越起跑线。

  (4)三人两足跑:距离20—30m,分别画两条*行线,将学生分成多组,站于起跑线后,各组学生两个、两个一组,可自由组合,用跳绳将自己的一只脚和同伴的一只脚绑在一起,准备好后教师发令,各组学生快速走或跑向终点。要求:配合协调,步调一致。

  (5)蜈蚣赛跑:距离100m,分别画两条*行线,在田径场上进行。将学生分成4组,每组10—12人,成纵队站于起跑线后,每组用各自连接好的两条长绳:一条用来系住各人的左脚踝关节;另一条系住各人的右脚踝关节,每人前后相距一臂距离,后面的人双手搭在前面的人肩上,准备好后教师发令,各组学生快速走向终点线,以各组的最后一人先过终点线为胜。要求:(1)各组之间相距1—1。5m,注意安全;(2)协调一致,走成直线。

  跳长绳练*:在篮球场上进行练*。将学生分成2—4组,每组将短绳接成长绳,进行集体跳长绳练*。要求:(1)学生可自行编制与选择跳长绳的花式;(2)多人花样跳时要注意安全。跳绳运动不但能跳出健康的身体,而且还能促进神经系统的发展,提高智力,发展思维……;而此项活动对器材和场地要求较低,易组织,易普及,易被学生们接受。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3

  一、指导思想: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构建学校办学特色,打造“个性化”学校形象,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进步,科教发展,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

  二、实施目标:

  1、校本课程要体现基础性:

  基础教育要重视基础,校本课程将立足于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品德基础、身心基础为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和运用。

  2、校本课程要体现发展性:

  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树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把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当作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3、校本课程要体现现实性:

  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开设了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主要依靠学校的自身力量来完成,所以要充分考虑本校老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及学生的发展情况,还有学校的设备资金等因素,目标不能远离实际。

  4、校本课程要体现主体性:

  校本课程的主体性体现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使校本课程得到更大的开发。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和反映学生的实际,重视学生参与,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根据学生的需要完善优化校本课程。

  三、实施内容:

  (一)、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体系

  校本开发不是一两个人能完成的,是由校长、课程专家、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学校要形成开发校本课程的组织网络,形成领导小组——教研组——教师——学生的开发网络,通力合作,共同创建“学*化校园”。

  1、成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初步审议)

  组长:蒋志敏

  副组长:乔磊、赵春丽

  组员:班主任、自然、社会、综合实践课程等相关教师

  2、成立课程开发研究小组(负责课程的具体开发)

  组长:蒋志敏

  副组长:乔磊赵春丽

  组员:班主任、自然、社会、综合实践课程等相关教师

  (二)、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的师资培训和课题研讨

  1、在校本培训中设立校本课程开发专题,进行讲座辅导和自学研讨,深入领会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和作用,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2、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实际、学校状况、及目标导向等因素,研究开发校本教材,将此作为教研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3、强化科研意识,以“校本教材开发”为课题展开研讨,使校本教材的开发步入科研、教研的科学轨道。

  4、创造条件,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技能培训。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程序:

  1、成立组织。

  2、通过学生座谈等了解学生各种需求。

  3、全面评估分析确定校本课程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

  4、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5、培训教师—教师申报课程—对教师申报课程进行审议—编订《学生选修课程目录及课程介绍》。

  6、向学生公布《学生选修课程目录及课程介绍》。

  7、组织学生选择课程。

  8、确定校本课程。

  9、形成完整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10、任课教师拟订具体的《课程纲要》。

  (四)、校本课程的结构:

  根据学校实际,完全靠自己开发的校本教材

  艺术课程:美术、书法

  技能课程:生物、物理实验、各兴趣小组

  专题课程:心理辅导等

  (五)、校本课程的评价

  1、学生学*评价:问卷调查

  2、学*效果评价:信息反馈

  3、课程评价体系

  (六)几点要求

  1、加强校际间的校本课程交流借鉴

  2、注重特长生的培养

  3、体现特色课程设计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4

  一、对“校本课程”的理解。

  所谓“校本课程”也即“学校本位课程”,是指学校在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基本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本校学生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校本课程有三层含义:一是就开发者而言,可以是学校中个别教师参与、部分教师参与、全体教师参与,或是学校与其他机构合作;二是就涉及课程范围而言,校本课程有《课程计划》中规定的由学校开发的课程、国家课程中“综合实践活动”部分,也可以是国家课程的补充课程;三是从开发的程度而言,校本课程可以选择已有课程,改编已有课程和开发全新课程。

  二、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理念。

  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

  决策分享的民主理念;

  全员参与的合作意识;

  个性化校本课程的价值。

  三、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目标。

  创办特色学校;

  构建特色课程;

  成就个性化教师;

  培养个性化学生。

  四、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确立一个中心:人文素养的培养。

  建立一个基础:开放(包括内容和形式上的开放)

  五、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评价。

  评价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评价过程动态化,给与多次评价机会;

  评价方式多样化;

  评价主体互动化与多样化,家长、同伴、社会、教师共同参与。

  六、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种类。

  1、学科类课程。开设特长班,培养学生的爱好、特长,发展学校特色,并为学生提供展示特长的*台。

  2、体育特色课程。通过羽毛球,游泳,跆拳道,武术等体育特色课程的学*,运用学校体育特色课程对学生特有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美感和文明行为,逐步提高,培养遵守纪律,尊重他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等集体意识和良好作风。

  3、核心类课程。也称社会焦点课程、社会特点课程。主要有环境保护、网络德育、青春期教育。

  七、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

  *年来,我校积极响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开展了一系列的第二课堂活动。通过“研究性学*”“综合实践活动”“艺体兴趣活动”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在语文“大量阅读,以读促写”,数学“创新学*,自主发展”常等方面积累了一些活动组织的经验。这些都曾一度激活了师生的思维,丰富了师生的视野,锻炼了师生社会综合实践能力。也为我们研发“校本课程”提供了最直接的帮助。

  八、“校本课程”实施节段划分。

  我校于2008年2月份开始组织设置“校本课程”,并在全校展开,下设两个大课题,分别为:校本体育特色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环保类课题的开发与研究。课题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8、2——2009、5)课题准备节段。主要进行资源调查,需求评估,进而研究讨论确立课题,进行课程的设置与实践。

  第二阶段(2009、2——2010、2)典型课实验阶段。以典型的课程为研究重点以点带面,进行已开设课程的全面研究与探索。在实践的基础上积累经验,努力形成我校校本课程管理和评价细则,使校本课程开展逐步系统化。

  第三阶段:(2010、2至今)校本课程的系统开发及深化阶段。努力争取相关课程改革专家的指导,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进一步深化,形成较鲜明的校本特色。

  九、开发校本课程的具体做法。

  根据我校实际,对于做好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我们重点抓好四个“关键点”。

  1、依靠支撑点——课改政策与新课程理念。在国家地方、学校三级权力主体中,学校是执行课程计划的机构,也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课程纲要解读》指出学校应结合传统和优势与校外有关专家合作,开发适合本校实际情况可供学生根据不同需求而选择的课程。这些课程政策和新课程理念是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的支撑点。

  2、坚定立足点——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满足教师专业的发展,促进教师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实践者;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这三方面是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坚定不移的立足点。

  3、确定开发点——学科类课程。体验活动课程、多科交融课程。我们以学科类课程为基础,确立了旨在经历、体验、感悟,以激发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活动类课程;确立了旨在深入挖掘、弘扬民族文化,培养民族素质的古诗文诵读课程,书法国画课程。

  4、找准切入点——以点带面,逐步实施。我们将突出骨干教师的资源优势,让他们承担有一定传统优势的学科类课程,从而进一步带动活动类及其他类课程的开发。

  校本课程的开发,越来越受到各级各类学校与教育管理者的重视,也会创造出更多更成功的经验与典型范例。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的思路是在实践—思考—调整—再思考—再调整中不断成熟和完善。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我们将不懈地探索。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5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我校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课程实施计划的要求,以“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人格、强健学生体魄、发展学生特长、丰富学生文化底蕴”为宗旨,结合教育部“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要求,从学校现有条件和学生兴趣出发,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开发并实施“海量阅读、书法、体育技能专项训练”等三门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以校本课程实施为突破口,推动学校的教研教改,打造办学特色,提升办学水*。

  二、实施目标

  1、通过海量阅读课程的实施,引导学生有计划、系统地广泛阅读大量的古今中外经典名著、科普书籍,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量,其中一、二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三、四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五、六年级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培养学生静心读书的好*惯;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技巧和策略;通过读书,让学生获得了广博的多元化知识,增强语感,提高语言素养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让学生受益终生。

  2、通过书法课程的实施,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惯;掌握汉字书写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铅笔、钢笔(圆珠笔、粉笔)、毛笔的正确执笔、运笔方法及书写技能;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书法艺术的悠久历史,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3、通过体育技能专项训练课程的实施,逐步让学生掌握“跳绳、乒乓球、篮球”等几项常见、实用的体育技能;通过“队列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姿、气质,培养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时间观念和集体意识,磨练学生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提高运动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三、实施办法

  (一)海量阅读课程实施办法

  1、实施范围:一至六年级

  2、课时安排:

  (1)每班每周开设一节“阅读指导(交流)课”。

  (2)每周一14:30—15:00为全校“自由阅读课”。

  3、任课教师安排:

  (1)“读书指导(交流)课”由本班班主任担任,要求有教学计划,有备课,全期不少于15节。

  (2)“自由阅读课”由本班第五节课的任课教师负责组织管理,不需备课,每节记一个课时的工作量。由教导处和值周行政人员负责督查教师到岗情况。

  4、阅读内容:

  (1)必读书目:以“教育部推荐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为主要内容。

  (2)自选书目:筛选补充部分师生推荐的其它书目。

  5、实施准备及措施:

  (1)后勤处负责给每班教室统一制定挂壁书柜。

  (2)各班制定班级阅读管理制度,推选阅读管理员。

  (3)制定读书清单。教导处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推荐”活动,结合“教育部推荐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制定各年级读书清单。班级再结合本班“漂书”活动情况,制定出班级读书清单。(“漂书”,即班主任倡导学生按照“年级书目清单”认领书目,自带该书籍或其它有益书籍存放本班书柜供大家交换阅读,期末班级图书管理员再将书籍归还给本人。)

  (4)建立学生阅读档案。每个学生自备一个课外阅读“采蜜本”(即摘抄笔记本),首页附本班本学年阅读书目清单,及时记录读书日期和读书内容及感悟。小学六年,每年一本。

  (5)开展读书评比活动:班级利用“读书指导课”开展“一周悦读”成果展:讲故事、谈体会、展笔记、好书推介等;教导处每月检查评比学生读书档案一次;每期举行一次全校性“海量阅读”成果展:读书档案展、讲故事比赛、童话剧表演、手抄报、好书推介会等。

  (二)书法课程实施办法

  1、实施范围:一至六年级

  2、课时安排:

  (1)每班每周开设一节“书法指导”课。

  (2)每周星期五14:30—15:00为全校“书法练*课”。

  3、任课教师安排:

  (1)“书法指导课”由书法专职教师或本班语文教师担任,要求有教学计划,有备课,全期不少于15节。

  (2)“书法练*课”由本班语文教师担任,不需备课,每节记一个课时工作量。由教导处和值周行政人员负责督查教师到岗情况。

  4、培训内容:

  一、二年级学写铅笔字;

  三、四年级学写钢笔(圆珠笔)、粉笔字;

  五、六年级学写毛笔字。

  5、实施准备及措施

  (1)学校统一选订教材、教具,学生自备学具。

  (2)班级开辟书法作业展览专栏,每月开展一次优秀书法作业展。

  (3)学校每期举办一次书法比赛和书法作品展。

  (三)体育技能专项训练课程实施办法

  1、实施范围:一至六年级

  2、课时安排:

  每班每周从体育课中列出一节“体育技能专项训练课”。

  3、任课教师安排:

  由本班体育教师或专业教师担任教学,要求有教学计划,有备课,全期不少于15节。

  4、培训内容:

  一、二年级:跳绳

  三年级:队列训练

  四、五年级:乒乓球

  六年级:篮球

  5、实施准备及措施:

  (1)学校建设好训练场地,订购教材教具,学生自备学具。

  (2)每期举办一次体育技能专项训练成果比赛。

  四、后续建设

  1、学校教导处将各班读书清单、阅读管理制度以及其它课程实施成果及时整理归档。

  2、期末开展优秀教学计划、优秀备课评比活动,将优秀教学计划和备课汇编成校本教材。

  3、学校校本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开展专题研讨活动,调整、改进来年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6

  一、指导思想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加深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增进学识修养,提高写字技能为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祖国文字,并形成良好的书写*惯。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形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惯。

  (1)首先,要想写好字就一定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

  坐着写字的时候,身子要正而直,两肩齐*,胸部挺起,头部要端正,稍微向前,不要歪斜;两臀要自然撑开,右手执笔,双脚要自然放*,踏稳,不要交叉或踮脚尖。

  (2)正确的书写姿势,不但跟写字有密切关系,而且对身体健康也很有好处,所以一定要格外重视,并注意养成良好的*惯。

  2、掌握汉字基本笔画和一些常见的偏旁部首。

  3、了解古代书法家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书法的兴趣。

  4、对学生的书写提出严格的要求:“规范端正、整洁美观”

  5、学*简单的章法布局,尝试完整作品的书写。

  三、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

  1、七年级教学内容安排

  四、书法校本课程中书写训练的要求

  任课教师以校本教材为教学内容,除了落实备课、讲课的环节外,还要重视书写中的训练事项,教学每周一课时,每周完成作业两页纸,*时作业可以参照语文同步训练酌情布置,要落实好每天一练。

  五、教学措施

  为了体现学生一个事情的书法学*程度和训练结果,在校内外可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书法比赛,书法服务活动,如现场书法比赛、书法作品展览,开辟班级写字园地、校园书法宣传栏等等。再就是让他们抄写专栏、办手抄报等,这样可以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是一些书法素质好、水*高的学生一展才华,以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优良品质。

  六、书法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安排

  20xx年9月:

  1、安排课程表,确定分担班级,明确教学要求

  2、制定教学总体计划(学年)和各班的具体计划(学期)

  3、公开讲授研究课(王景、汪建斌)

  4、组织天河中学第五届硬笔书法比赛

  5、制定毛笔书法兴趣小组教学活动方案

  6、迎接市级课题的开题评估

  20xx年10月:

  开展书法课题研究中“教育观察方法”专题研讨活动

  20xx年11月:

  开展天河中学第二轮书法教育专题教学活动

  书法专业课:王景、余国鸿、汪建斌、段诗文

  书法文化课:胡俊玲、占才勇、彭正军

  书法活动课:张勇、叶大俊、王新春

  20xx年12月:

  1、组织书法作品参观活动

  2、组织古代书法作品印刷品欣赏教学活动

  3、公开讲授研究课(段诗文、王景、余国鸿)

  20xx年1月:

  1、开展书法课题研究中“成果表达”专题研讨活动

  2、七、八年级书法教学总结研讨

  3、课题研究第二阶段工作总结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7

  第一部份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传民族传统文化灰核心,解决中小学德育工作实际问题,使中小学德育直正体现普教性、持久、创新性、针对性,可行性,有效性特点,减少突击与形式,使德育走向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让学生得到健康的、和谐的、全面的发展,提高学生文明素质,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大批合格的建设者.

  初中重在培养学生良好文明*惯的养成,让学生在学*、生活实践中,养成文明礼貌、讲卫生、讲秩序、爱劳动的*惯.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宽容友爱、热爱集体、关心尊重他人的品质;培养学生善于合作、热心参与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和乐观向上的态度.

  二.分目标

  (一).知识

  1.了解礼的起源与发展、内容与实质.

  2.懂得学*礼仪的重要意义.

  3.掌握正确的形体姿态,懂得中学生得体的服饰要求和谈吐规范.

  4.掌握家庭礼仪中对待长辈、客人及邻里的基本礼节.

  5.懂得与教师、同学相互交往和行为准则和礼仪规范,懂得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意义.

  6.懂得作为社会人在公共场合应遵守的礼仪规范,遵守社会公德.

  (二).能力

  1.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养成良好的“体态语言”*惯,调整自己的情绪,提高个人素养.

  2.灵活运用不同场合下的礼貌用语,掌握与人交往的语言技巧,提高与人交流、与人沟通的能力.

  3.学会端庄、大方、整洁的仪表修饰,以符合中学生自身特征,展示自我良好形象,培养和提高鉴赏力和审美能力.

  4.懂得自尊、自爱.养成文明的生活*惯,讲究个人卫生,学会做事,培养劳动和生活自理能力.

  5.融洽师生关系,学会尊重,关心他人,爱护、帮助他人.培养和锻炼适应能力,培养协作能力.

  6.培养敬老爱幼、助人为乐的诚心、爱心和热心,培养热心参与、友好交往能力.

  7.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保护公共环境,.

  (三).情感和态度

  1.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从自尊、自重、自律的行为中培养关爱自己、宽容善待他人、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2.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文明礼貌的行为,在规范行为中培养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

  3.培养自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维护社会利益,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品质.培养对国家、社会自觉履行义务的责任感和社会公德意识.

  4.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生活作风,做到真诚讲信用,遵纪守法.

  5.树立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意识.爱护环境,爱护大自然,保护与人类共同生存的环境.

  第二部份教学计划、课程内容及安排、活动形式

  教学计划:初中礼仪教育课程的知识部份共24课时,两个学年完成,知识传授与实践活动课时比例基本为1:1,或者活动实践课时多于知识传授课时,即礼仪教育总课时数为48节,教师教学时可视实际需要灵活把握.本课程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时效性、可操作性,教学过程注意与学校长德育管理工作密切联系.另外,学校总体教育计划中的学生实践活动,如:节日教育、艺术节、主题演讲比赛、社会实践等,作为礼仪教育课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

  一.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一.绪论(共2课时)

  1.礼的起源与发展(0.5课时)

  2.礼的内涵与实质(0.5课时)

  3.做文明礼貌的中学生(1课时)

  二.仪容仪表礼仪(5课时)

  1.形体姿态(3课时)

  2.中学生服饰礼仪(1课时)

  3.礼仪修养与个人卫生(1课时)

  三.谈吐礼仪(3课时)

  1.谈吐礼仪与语言美(1课时)

  2.谈吐礼仪与声音美(1课时)

  3.谈吐礼仪与普通话(1课时)

  四.家庭礼仪(6课时)

  1.敬老礼仪(2课时)

  2.日常餐饮礼仪(1课时)

  3.待客礼仪(1课时)

  4.书信礼仪(1课时)

  5.电话礼仪(1课时)

  五.校园礼仪(4课时)

  1.师生之间的礼仪(2课时)

  2.同学之间的礼仪(1课时)

  3.校园活动礼仪(1课时)

  六.公共场所礼仪(4课时)

  1.公共礼仪基本原则(1课时)

  2.公共场所的礼仪规范(2课时)

  3.社会公德与环保安全(1课时)

  二.教学活动形式:

  本课程是以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常用形式:

  1.交流分享:是常用的.学生学*、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交流分享能使学生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

  2.资料调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图书、报纸、电视、电话、网络等途径搜集资料是学生自主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可根据学*内容的要求、学生的兴趣和水*进行组织与指导,确定搜集的目标和范围,将得到的资料按要求或以学生熟悉的方式进行整理、利用、交流.

  3.现场调查:通过组织学生到现场观察或与当事人交流,使学生对所关注的总是能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了解.

  4.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这类活动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的体验、经验、知识等,而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景,令其经历的仿真性演*活动.活动的关键是让学生获得体验,演技好坏并不重要.如学*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等方面的教育等都可以利用这一形式.

  5.诵读诗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诵读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古今经典赞歌、文章.一方面是为了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6.欣赏:学生欣赏的对象可以是人文作品、自然景色、音乐,也可以是学生喜欢或佩服的同伴或其他人物.如师生共同搜集某一专题的故事、绘画、照片、录像、电影、多媒体作品等来一起欣赏.

  7.练*:这是指针对某一项或几项教育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练*或课后强化练*,以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惯.如学会正确的坐、立、走姿势,练*中学生形体健美操等.

  8.讲授:这是以教师言语传授为主的活动形式.为让讲述生动、有效,应在充份了解学生理解水*的基础上,尽量利用各种直观教具、故事和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

  9.主题班会:针对某一主题而召开的班会,可以综合利用上述多种形式,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受到教育,达到教育的目的.

  10.与其他学科、教育活动的结合:礼仪教育课程的实施应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如班会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还可以与音乐欣赏、体育健美操练*等结合,还可以充份利用校园环境等创设礼仪教育氛围.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8

  一、课题的提出

  从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入手,让学生从小学会做人,学会交往,学会做事,是我们上个学年实施《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这一省德育课题,对我校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新探索.该课题得到了华南师范大学郑航博士、《小学德育》杂志王清*主编、区科研室冯毅、曾秀华主任、容桂教育组胥执纯老师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我校在前一阶段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师们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了循序渐进、更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具有连续性、完整性的教育训练,也为了拓展更加广阔的教育空间,我们拟将“文明礼仪教育”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进行开发、进一步完善,确定以“家庭礼仪”、“校园礼仪”和“社会礼仪”为主要内容,从一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渐进的文明礼仪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学生带入现代文明(良好人际关系)的殿堂,以此促进我校学生良好行为*惯、及健康人格的更好形成,更好地养成文明的校园风貌,以期高效地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取得更可喜的阶段研究成果.

  二、理论依据和研究意义

  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学校的特色发展和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我们期望通过新理念的教育、新视角的礼仪课程教育,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探究出一系列切合学校实际的礼仪教育新途径新方法的德育模式,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我校地处环境复杂的容桂中心地段,社区中各类闲散、外来人员多,难免对学生的精神风貌起负面影响.在学校,有的同学任性散漫,唯我独尊,学生在与教师交往时缺乏良好的礼仪规范;在社会或家庭中,怎样尊老爱幼,怎样与熟人或陌生人打交道,怎样着装,怎样待客做客,怎样遵守社会公德等等显得比较薄弱.因此,开设文明礼仪教育课程符合我校校情的需要.

  三、课题的界定

  礼仪课程是通过传授礼仪知识,培养学生文明素养、养成学生良好礼仪行为的课程,是一门通过模拟生活情境,实现学生文明礼仪知、情、意、行的统一的课程.

  四、课程目标

  总目标:旨在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修养,展示他们学*礼仪、实践礼仪的风采,着力塑造讲文明、重礼仪,团结友善、乐于助人的南环学子形象,提升我校学生的整体素质.

  具体目标:教会学生必要的礼仪知识,并通过动作行为和言语行为,在对自我,对别人两种对象,在学校、家庭和公共场所三种场合,在衣、食、住、行四种生活内容的多维领域中*得和运用礼仪智慧,使自己成为一个精神饱满的、情绪愉快、人际关系协调、言谈举止受人欢迎,讲文明、懂礼貌、有教养的人.

  五、课程的内容

  课程内容包括三个单元:“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课程内容虽然分为三大单元,但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交叉进行.)

  1、“校园礼仪”(此单元为1—2年级学生重点训练内容)

  课程内容:尊重老师尊重同学学会请教学会商量学会倾听学会劝阻学会合作学会感恩学会师生间的礼仪……

  课程目的:了解、掌握并使用校园常规礼仪,使同学之间能够以礼相待,和睦相处,团结协作,互助互爱;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使师生间交往自然亲切,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校貌.

  2、“家庭礼仪”(此单元为3—4年级学生重点训练内容)

  课程内容:做客礼仪迎宾礼仪待客礼仪祝贺礼仪邀请礼仪服饰礼仪睦邻礼仪敬亲礼仪……

  课程目的:了解、掌握并使用家庭常规礼仪,上、下代人加强沟通,消除代沟,享受温馨、美满的家庭生活.

  3、“社会礼仪”(此单元为5—6年级学生重点训练内容)

  课程内容:问路礼仪乘车礼仪购物礼仪影剧院礼仪交通礼仪网讯礼仪外出礼仪……

  课程目的:了解、掌握并使用社会常规礼仪,使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让自己处处受到欢迎,得到尊重,使自己的社会生活充满快乐,从而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通过三个单元的礼仪课教学,让学生学会如何学*、生活、交往,以及如何热爱生活、感恩父母、老师、学校、祖国,树立远大目标和增强自信,做文明有礼的南环学子.

  六、课程的实施

  礼仪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学*基础,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将“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三个单元交叉进行,各年段分别有重点.每一个单元都是以“交往礼仪”为切入口,以发动学生家长积极参与研究为突破口,突出“社交技能”的主题.

  1、专项课程设置.

  每班每周安排一个课时上礼仪课.教师通过课堂主阵地,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礼仪教育,使学生粗通礼仪知识,引导他们亲身体验,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从整体上让学生的文明礼仪风范得到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一般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2、学科渗透.各科教学之中继续渗透文明交际礼仪的知识,切合时机地进行文明行为礼仪的引导与教育.

  3、课外实践:①调查走访:走访宾馆酒店、商场超市等服务性强的单位,学*有关礼仪知识.②自主学*:引导学生通过上网、上书店及图书馆收集有关资料,进行自主学*,拓展知识.③竞赛展览:举行邀请函设计活动、感恩语言描绘活动、手抄报评比活动,指导学生动手实践,锻炼能力.④角色体验: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社会角色的富有特征的工作生活,如“小小售票员”、“小小服务员”“我是家里小主人”、“小导游的一天”等,感受不同角色的礼仪规范.

  七、教学原则

  主体性原则:满足小学生多方面的精神和身心发展的需要,激发小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开放性原则;借鉴各种教育理论,吸取百家之长,突破那些束缚学生个性、阻碍学科沟通和开放的程式,解除那些看似天经地义实则毫无意义的“教学规则”,构建灵活、高效、有序的教学规范.

  实践性原则: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无论是课堂内还是课堂外,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其才华,培养其能力.

  合作性原则;倡导宽松、民主、开放的合作气氛,使师生的活动处于协调和谐的状态,倡导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在多重交往中发展自我.

  活动性原则:通过各种生动、形象、有趣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意识,养成文明礼仪*惯.

  趣味性原则:通过有趣的情境模拟,教会学生礼仪知识,让学生在欢乐中学做文明人.

  灵活性原则:对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的教育内容和要求不能停留在一个水*上,要灵活掌握.教师对同一年龄段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材施教,个别辅导.

  八、课程评价

  评价内容以目标为依据,引进学生评价主体,引发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感,特别强调评价的“多元化”与“过程化”“动态化”这三大主题.

  1、评价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纬度:

  ⑴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者可以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分别对孩子在校、在家、在社区的劳动礼仪、交往礼仪、交通礼仪作出评价;

  ⑵评价手段多元化——可采用调查、访问、报告、情景模拟、编导表演等对学生礼仪的修养进行亮分;

  ⑶评价内容多元化——涵盖知、情、意、行四方面;包括学生学*兴趣、学*态度、学*能力及思维的创新性、成果展示方式的独到性等方面.

  2、注重“过程化”评价

  教师用于评价学*过程档案的标准可以包括“量化的分数”(是指采用定量计算的方法,即搜集数据资料,用一定的数据模型或数学方法,做出定量结论的方法)与“质性的评论”(指对不便量化的评价对象,采用定性的方法做出价值判断);从理想的角度看,应该有与被评价学生对应的参照标准.如:其他同年级的学生、学生过去的表现、在礼仪方面具备表率作用的社区人士的期望等.

  3、注重“动态化”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是为了激励和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因此,我们须注重建立动态评价机制,应该做好如下两方面的工作:

  1、教师对学生在学*、活动当中,应当以激励性的评价为主,及时发现、发挥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评价.对学生独创性的思维、见解要加以肯定、赞扬,号召大家向他学*等等.

  2、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以及有关社区人员,对《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实施情况要给予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等等.学校、教师要重视来自听取并研究各方面的意见与建议,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完善与实施.

  九、课程管理

  (一)组织管理

  建立课程管理组织网络,明确工作职责.

  1、研究领导小组

  组长:杨锦洪校长、曾素芳副校长

  副组长:肖秦湘主任

  2、子课题组组长:

  1—2年级黄雪华汤肖颜

  3—4年级吴瑞仪张秀红

  5—6年级罗巨明董青

  (二)师资管理

  教师配备

  礼仪教育是德育的延伸和拓展,是“德育课堂”的阵地之一.任教礼仪学科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师德规范,丰富的德育教育经验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学校组织具备相关条件的教师担任各年级礼仪教学工作,开展礼仪活动,保证礼仪学科教学质量.

  加强培训

  加强礼仪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管理的关键.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师学*先进理念,学*校内外成功教学经验,提升礼仪教师自身文明素养,加强队伍建设.

  培训方式包括:理论学*交流、专题讲座、教学研讨、课堂教学观摩、课例分析等.

  加强教科研

  课题组每位教师根据各自教学特点认领相关的子课题研究任务,并要求积极投身于教科研活动当中.总课题组每学期开展三次大型教研活动,子课题组每月开展两次研讨活动,要求教师带着问题参加专题教学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教学水*,提高校本教研质量.

  (三)教学管理

  任课教师要有完整的备课和对学生学*态度的记录成绩,课后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总课题组、子课题组要有计划地组织好各级各类听课、评课活动,加强交流和提高.

  十、保障的措施

  1、坚持教学研究制度,保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不断地完善和向纵深发展.

  2、学校将对参加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如有突出成绩的,将在评优、评先时给予倾斜.

  3、子课题组负责人每学期要组织一次礼仪教育成果汇报(可请实验教师或家长介绍经验、可组织学生、家长、教师互动交流、可礼仪行为表演).

  4、子课题组有子课题实验方案、训练措施,有实验过程记录,课题实验组要定期抽查各班实验情况(可召开教师、学生、家长座谈会、可请他人评价或听课、实地考察).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9

  一、对“校本课程”的理解。

  所谓“校本课程”也即“学校本位课程”,是指学校在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基本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本校学生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校本课程有三层含义:一是就开发者而言,可以是学校中个别教师参与、部分教师参与、全体教师参与,或是学校与其他机构合作;二是就涉及课程范围而言,校本课程有《课程计划》中规定的由学校开发的课程、国家课程中“综合实践活动”部分,也可以是国家课程的补充课程;三是从开发的程度而言,校本课程可以选择已有课程,改编已有课程和开发全新课程。

  二、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理念。

  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

  决策分享的民主理念;

  全员参与的合作意识;

  个性化校本课程的价值。

  三、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目标。

  创办特色学校;

  构建特色课程;

  成就个性化教师;

  培养个性化学生。

  四、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确立一个中心:人文素养的培养。

  建立一个基础:开放(包括内容和形式上的开放)

  五、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评价。

  评价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评价过程动态化,给与多次评价机会;

  评价方式多样化;

  评价主体互动化与多样化,家长、同伴、社会、教师共同参与。

  六、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种类。

  1、学科类课程。开设特长班,培养学生的爱好、特长,发展学校特色,并为学生提供展示特长的*台。

  2、体育特色课程。通过羽毛球,游泳,跆拳道,武术等体育特色课程的学*,运用学校体育特色课程对学生特有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美感和文明行为,逐步提高,培养遵守纪律,尊重他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等集体意识和良好作风。

  3、核心类课程。也称社会焦点课程、社会特点课程。主要有环境保护、网络德育、青春期教育。

  七、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

  *年来,我校积极响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开展了一系列的第二课堂活动。通过“研究性学*”“综合实践活动”“艺体兴趣活动”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在语文“大量阅读,以读促写”,数学“创新学*,自主发展”常等方面积累了一些活动组织的经验。这些都曾一度激活了师生的思维,丰富了师生的视野,锻炼了师生社会综合实践能力。也为我们研发“校本课程”提供了最直接的帮助。

  八、“校本课程”实施节段划分。

  我校于20XX年2月份开始组织设置“校本课程”,并在全校展开,下设两个大课题,分别为:校本体育特色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环保类课题的开发与研究。课题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XX.2-20XX.5)课题准备节段。主要进行资源调查,需求评估,进而研究讨论确立课题,进行课程的设置与实践。

  第二阶段(20XX.2-20XX.2)典型课实验阶段。以典型的课程为研究重点以点带面,进行已开设课程的全面研究与探索。在实践的基础上积累经验,努力形成我校校本课程管理和评价细则,使校本课程开展逐步系统化。

  第三阶段:(20XX.2至今)校本课程的系统开发及深化阶段。努力争取相关课程改革专家的指导,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进一步深化,形成较鲜明的校本特色。

  九、开发校本课程的具体做法。

  根据我校实际,对于做好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我们重点抓好四个“关键点”。

  1、依靠支撑点——课改政策与新课程理念。在国家地方、学校三级权力主体中,学校是执行课程计划的机构,也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课程纲要解读》指出学校应结合传统和优势与校外有关专家合作,开发适合本校实际情况可供学生根据不同需求而选择的课程。这些课程政策和新课程理念是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的支撑点。

  2、坚定立足点——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满足教师专业的发展,促进教师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实践者;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这三方面是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坚定不移的立足点。

  3、确定开发点——学科类课程。体验活动课程、多科交融课程。我们以学科类课程为基础,确立了旨在经历、体验、感悟,以激发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活动类课程;确立了旨在深入挖掘、弘扬民族文化,培养民族素质的古诗文诵读课程,书法国画课程。

  4、找准切入点——以点带面,逐步实施。我们将突出骨干教师的资源优势,让他们承担有一定传统优势的学科类课程,从而进一步带动活动类及其他类课程的开发。

  校本课程的开发,越来越受到各级各类学校与教育管理者的重视,也会创造出更多更成功的经验与典型范例。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的思路是在实践—思考—调整—再思考—再调整中不断成熟和完善。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我们将不懈地探索。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菁华9篇)(扩展3)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菁华5篇)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总结1

  这学期我们把《三字经》、《弟子规》作为校本课程,培养学生深厚的民族底蕴,强烈的爱国热情和优良的民族传统。以《三字经》《弟子规》为主经典在我校传唱,在学生中耳熟能详,对学生“三观”的形成以及行为*惯的养成起到了潜移漠化的作用。在家长中也产生了较好反响。下面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寻找机会,加强教育

  我们*年来父母出打工逐年增多,往往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尤其是在孩子的*惯养成、道德素质、民族精神等方面更是显得缺失,学生的德育难抓,纪律难管,一直是困扰学校的一个难题。从背诵《三字经》开始,学校大队部跟踪指导,并安排专任教师负责经典解析,探索德育教育的良好途径。争取对学生起到了较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二、安照计划有序进行

  为了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夯实教育基础,我们重点从三个方面教育。

  一是诵读三字经。我校把三字经纳入教学计划中,列入课表,每周保证一节专授课。每天早自*重学背,课上重讲解。充分利用课间操,升旗时间诵读。并开展了诵读比赛。

  二是潜移默化品经句。我校通过网络搜索三字经作为学*资料。学生在诵读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书法的神韵带来的美的享受;经典名曲飘入耳鼓,楼内荡漾着千年古韵之美。三是讲述三字经故事。我校开展了《三字经》故事比赛。我们的成绩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我们的资料分别挂到了欢喜中心校、和丰润教育信息网站上。

  三、三字经教育与养成教育相结合

  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学生把古代圣贤的经典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为此,我们重点是把国学教育寓于养成教育之中,致力于使国学的精华成为支配学生行动的一种文化内涵。

  一是生动直观,见贤思齐抓养成。我们集中培训教师,把一些经典国学内容以故事的形式加以叙述,把生动有趣的人物历史故事,渗透于各科的教学中,如孟母三迁,孔融让梨等经典故事都深深的吸引了孩子们。班会课上学生们动情地说:“听到这些故事,我想到了我自己。我们要保持良好的*惯,改掉坏毛病,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下成长,做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一定要在家孝敬父母,友爱姐妹。在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

  二是互学互动,你追我赶抓养成。自国学推广以来,我们一直注重依靠学生们的互相影响,互相帮助产生良性互动机制来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感悟升华,总结实践抓养成。我们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三字经》版手抄报,谈自己得感受。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诵读经典可以升华人生的境界,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准,净化社会风气,以利于把二十一世纪*变成一个真正的礼义之邦。家长们普遍感到孩子们更懂得了尊重父母,理解父母,孝敬父母。

  实践证明,“三字经”丰富文化内涵、经典的篇章语句、深刻的哲理思想,使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不断的增长历史文化知识,增强了口语表达能力。开阔了思维、胸怀和眼界。使学生受到教育。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总结2

  经过将*2年的《武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我们在工作中摸着石头过河,不断地发现不足、改进不足、反馈,充实,在校本课程得到完善的同时,自身素质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现总结如下,以便今后借鉴。

  1、选编教材需要逐步调整、完善、补充

  有一句广告说得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由于自身素质的局限性,最初编撰的《武术校本课程》我们自己看了都不满意,反反复复多次交流,采集资料,进行筛选,力争做到科学、准确,并结合我校师生的实际,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选取必要的、有参考价值的知识理论,编制成对学生、教师可用的教程。在教程实施过程中尽量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从学生的兴趣需求出发,注重学生自身的发展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学生爱看、乐学,并不断根据上课情况逐步调整、完整、补充教材的科学性与完整系列性。

  2、在实施过程中,加强调控指导。

  武术校本课程作为课改的新生事物,又是学校自行选择和开发的课程,在实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校本课程管理小组进行过程性指导。同时发挥群策群力,突破这个瓶颈。

  3、实施“不一样的我”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有强大的学*动力”。校本课程对学生来说,可以学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我校选择校本课程无论是形体礼仪、经典诵读、沐浴书香,还是漫溯常州、创新实践,都能唤起大部分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幽默的语言,精心的`设计,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实施“不一样的我”教学策略,注意教法灵活多变,使学生不断创新,培养学生特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突显实小特色。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不拘泥于以往的“课堂、教师与教科书”,而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教师引导学生讲,动手练,再讲,亲身体验,注重开发学生的潜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个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不断探索,使学生学有所长,更多的特长生不断出现。

  4、开展各种活动,促进校本课程的实施。

  在校本课程实施到一阶段时,学校适时组织一些活动。比如,举办读书节、首届棋类大赛等,极大的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热情,同学们积极参加,尽显自身风采,把校本课程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促进了校本课程的实施。

  5、积极参与

  我校实施校本课程已二年多,我们开发了适合我校学生的课程读物。回顾前一阶段的工作,我们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对不足的清醒认识。具体体现在:

  1、现已开设的校本课程并不能完全满足所有的学生,有的学生有更新的需求。

  2、个别同学思想陈旧、保守,对开设的校本课程毫无兴趣,只注重语数等主科的学*。

  3、有的同学只适应接受性学*,学*方式有待于进一步转变。

  4、评价管理体系未能有效实施。

  面对这些问题的存在,我们准备在下一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1、根据学生的需求、爱好,扩大校本课程的门类,以便更好的满足学生。

  2、多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3、尽量加强课程间的联系,更好的弥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不足,增强实效,帮助学生改变思想认识。

  4、采取更为灵活的教法,改变学生的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能力,提炼“不一样的我”的特征。

  5、有效实施评价管理体系。

  总之,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面,我校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展望未来,任重道远,但我们将充满信心,不断努力,让我校的校本课程更具生机与活力,让我们的校园百花齐放。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总结3

  在全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推进与培训工作会议上,李永成校长作了题为《积极进行课程建设,促进课改深入开展》的典型发言。发言的中心就是校本课程开发问题。

  为了切实搞好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我校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并及时付诸实施、实验。现将这一工作的进展情况做以简要总结。

  一.开发《发色证书》教育课程。

  《绿色证书》教育课程是宁安市的特色课程。我校从提高学生技术素质和创业能力出发,在“绿证”教育中突出了劳动教育和农业技术教育、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了劳动观念,磨炼了意志品质,树立了艰苦创业的精神,达到了以劳树德,以劳增智的目的。

  在“绿证”教育教材的使用上,我们除选学国家、省、市教材外,校绿证教育领导小组还结合本地实际自编了《甜葫芦栽培技术》《西爪栽技术》、《蛋鸡饲养管理》等教材,供学生选学。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了“教、学、做”合一。学校科研组把“绿证”教育研究作为“十五”科研课题,目前正在实验研究之中。

  二、开发传统项目教育课程。

  我校的传统教育项目较多,并形成系列。如:清明节祭烈士墓,宣讲当地英雄事迹,并以《编怀先烈,立志成材》为内容进行演讲比赛,五四青年节举办以“发奋读书,报效祖国”为主题的朗诵会;“七一”以党的伟大历程为主题进行歌咏比赛;国庆节以“巨变的祖国”为主题举办征文比赛等等。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受到了极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并从中到了一定的知识。

  三、开发特长教育课程。

  我校从艺术、体育、技能三方面入手,开办了13个特长班,4个专业班,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学,每周三下午统一时间开课。在安排上做到了有教师、有教材、有场地、有课时、有作业。在管理上做到了有专人负责,有统一考核。这些特长课较好地激发了学生情趣,展示了学生个性,发挥了学生特长,培养了学生能力,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通过一个阶段的校本开发与实施,使教师的观念行为发生了变化,新课改的理念,全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在教师中形成共识并能转变为自觉的教学行为,涌现出了一批新课改实施和课程建设创新型教师。

  学生学*方式发生变化,学生的自主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社会调查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审美能力,社会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课程开发使学校有了活力。校本课程开发给教师提供了开发创造课程的空间,给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各方面的基础。

  总之,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现代教育,有利于学生发展,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必要补充,我们有决心,有能力充分利用广阔的农村资源和当地,本校的有效资源进行课程建设,化资源优势为课程优势,把校本课程建设,开发、实施推向一个新高度。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总结4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学校自主决定,教师及有关人员广泛参与,在上级行政和业务部门指导下合作探索,共享开发成果的一种应用性课程研究。一年来,我校在校本课程实施中,激发了教师的创造性,提高了教师课程意识,满足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实现了学校的课程创新。

  一、明确目标,开发适合校情的校本教材

  我校的教育教学行动纲领是:为了每一个学生,为了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体两翼(以九年义务教育为主体,英语和艺术教育为两翼)是我校的办学特色。新课改为我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作为社会办学单位,我们认为校本课程实施中提供了学生在情境中学*、在实践中学*、在探究中学*、在体验中学*、主动学*和合作学*。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根据校本课程实施的特点,立足于本校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为校本课程的情境化实施创造条件。学校在开发校本教材方面做到努力把师生中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课程资源,并注意发挥家长和社区资源的作用。学校为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经费保障,为开发校本教材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

  1、开发程序

  首先根据我校的办学宗旨拟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编制了《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这是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宏观规划和指导性文件,是学校教育哲学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学校有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并由承担具体课程开发的人员编制课本。

  2、开发活动方式

  我校根据课程开发宗旨,学校采取引进、部分开发、独立开发的方式进行校本教材开发活动。引进了*舞蹈艺术学院考级教材;部分开发了美术科的国画、素描、色彩;独立开发了《简笔画》和《人文素养》第一册教材、《牛津英语》和《马宏英语》等。这些教材体现了我校办学理念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实现了资源利用科学性和严谨性,确保与国家政策的一致。

  二、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1、实施

  我校根据校本课程的设置,把校本课程纳入课程表中,学校课程分限选类和任选类。限选课每周每班安排6课时参加艺术类的钢琴、电子琴、小提琴、琵琶、古筝、书法(软笔、硬笔)、绘画(国画、简笔画、素描、色彩)舞蹈。英语沙龙1-3年选用《马宏双语》教学、教师自编常用口语练*,进行阅读、英语小作文等。4-6年级选用《牛津英语》,每周每班5课时英语课。《人文素养》第一册是由教师编写的学校生活、环境保护、磨难教育等教学内容的教材。

  我校校本课程实施方式体现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开发基于学生兴趣和爱好、体现学校特色的课程,采取兴趣小组、主题单元活动等多种形式;中学立足于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以选修课的方式,设置多样化的课程,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满足学生持续发展的需要。

  2、评价

  我校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目标,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对课程开发、实施的全过程评价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我们认为校本课程评价应以学校经常性的自我评价为主,通过评价诊断课程,修正课程的开设价值,要根据形势的发展预测教育的需求,推动校本课程深入、持久地进行。由于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时间短,对评价的研究还缺乏深度,还没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有待于在课程改革的深入阶段继续研究,形成具有特色的评价体系。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总结5

  一个学期的校本课程又结束了,回想本学期的教学,有苦也有乐,经过对校本课程的总结,我也找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有了自我的看法与认识。

  1、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我带的是四到六年级的计算机课程,这学期参加校本课程的学生共有22人,这些学生基本上是新的学生,并且六年级中占多数。在学期初分组时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配,高年级与低年级的相搭配,原先学过的与新学生相搭配,学有余力的与相对薄弱的相搭配。在这个班中有许多学校“知名的人物”,淘气是有名的,在分组时将这些学生都调配开,分散在不一样的位置,这样能够保证课堂的纪律。

  2、学生的管理

  校本课程中的学生是各个班的学生,在管理上就要求教师多下功夫,在学生*时的管理中,我采用了学生“自治”的方法,用学生来管理学生,每个班有一名负责的学生,每一天报告学生的人数以及没有来的学生的原因,这样保证学生在教师的视线之内,人数清。选好小组长,学生中有了小教师。伙伴教学的模式初步构成,这样学生的学*兴趣提高了,教师也有了小助手。

  3、课程的选择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景,课程的选择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学期是以photoshop的图片处理为教学资料,加上了*传统包粽子的动手活动。在校本课程资料的选择上既要让学生感兴趣,又要让学生有作品,看到他们的成长过程,让他们时刻都有成就感。

  4、学具的准备

  计算机课和其它课程不一样,每一次课程的资料只能保存在计算机中,机房的计算机是大家共用的,有时会出现资料删除的现象,针对这一情景,在学期初我教给学生将每课的作品上传给教师,这样学生能够记录下自我的每一次成长的历程。为了更好地记录学生学*的资料,培养学生好的学*方法,构成良好的学**惯,在课堂上还要求学生记笔记,学*资料要求学生全部记录下来。

  5、教学的设计

  在教学设计方面教师先进行讲授,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依靠教师,实践操作需要学生自行解决,在教学中每节课设置相关任务,每节课都有不一样的主题,经过自主操作、团体讨论解决问题,针对不一样的学生,我采用不一样的教学方法,三年级的学生遇到问题教师适当帮忙解决,高年级的学生主要经过讨论自我解决。这样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学*本事。

  6、个人知识的提高

  “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源源不断的水源;要给学生泉水,就要教学生寻找水源的方法”。教师的知识对学生也是至关重要的,我利用课余时间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不断充实自我,让自我的教学技能更有深度与广度。带领学生参加计算机表演赛,共有4名同学获奖,教师评为优秀指导奖。

  有思考就有前进的动力,下学期的校本课程会有一个崭新的面貌。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菁华9篇)(扩展4)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菁华6篇)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1

  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引发了我们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深深思考。根据江北教育处建设创新型学校精神及国家对校本课程建设的要求,我们紧紧抓住课程改革这个契机,充分利用现有课程资源,创造条件努力开发校本课程,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现结合我校实际,对开发的乒乓球、空竹、轮滑、红歌演唱及古诗精典、课前三分钟、书法等校本课程的研究,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加快校本课程建设

  (一)加强领导,统筹安排

  1、学校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机构

  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良好的组织保障。我校成立了以校长挂帅、教导处具体组织实施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负责对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领导与指导;音、体学科成立了以组长负责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为了使校本课程开发落到实处,我们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纲要》及《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确保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与实施;

  2、明确学科管理思路,突出特色发展

  我校从20xx年将轮滑引入体育课,经过研究与探索,“轮滑进课堂”的工作不仅在全校的体育教学中全面有效的开展,而且已逐步形成为我校体育学科的特色,并取得了一些好的成绩与经验。为了更加有效的促进我校规范化建设中特色项目的发展进程,更好的贯彻体育教育审美育人,我们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与指导下,结合我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与学科教学研究的总体规划与要求,提出了“以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与能力”的发展目标,提出了特色项目校本化的要求从而实现校本课程持续开发的局面。

  同时,领导小组结合我校校外资料合合优势新开发了乒乓球校本课程,进一步使校本课程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乒乓球”课程的开发,我们采取从无到有,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研究的一个循环的过程,使全体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中感受到“三有一心”,即有领导、有主题、有评价,从而增强开发工作的自信心。

  (二)全员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学校各部门、各层面教师都参与到此过程中来,只有各部门通力合作,校本课程才会有更大的发展。所以学校从领导到教导处、科研、总务等部门通力协作,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努力做到有计划,有经费保障。同时全体教师还要做好宣传和引导工作,从而使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体现出分阶段、可持续、全员参与的工作模式。

  二、充分挖掘校本课程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充分挖掘本校课程资源

  校本课程的生命与活力在于它的学校特色。而学校特色的形成依赖于有专长的教师。课程开发是一项专业活动,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技术培训,需要专业性较强的老师。

  我校体育教师李秀英、王东海、刘**等体育教师速滑特长突出,曾经参加过省市竞赛,并指导学生参加省市速滑比赛取得成绩。学校充分利用这一人才优势,将轮滑作为校本课程。经过较长时间的摸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

  我校校长与在我校搞乒乓球侯教师联系,由侯老师组成教师团体,自带四名乒乓球教师为我校一年到五年级学生免费开设每周一节的乒乓球课,把乒乓球运动带入校园,开设了校本课程。

  学校利用音乐美术教师特长,成立“红歌戏曲演唱”“线描画”校本课程,并纳入到校课表之中。校语文教师集体开发编写了《古诗经典》《课前三分钟》课程。

  (二)改善办学条件

  良好的办学条件是校本课程成长与发展的动力。学校领导高瞻远瞩,克服种种困难,多方筹措资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为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另外,学校在加强队伍建设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加强师资培训,加大设备投入,不断提升办学品位,使吉化九小校本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三、在探索中完善,在规范中发展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离不开校领导的支持指导,更离不开专业引领。

  (一)加强专业引领

  1、“专家引领模式”。学校长期聘请有名望的学者,专家来校授课、带徒弟。如聘请口琴专家、体育教研员担任名师指导,在专业技能得到指导的同时,更是主动学*专家教师为师之道,不仅注重专业技能的定向培养,更要关注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和文化修养。

  2、“重点培养模式”

  学校定期选送相关学科的骨干教师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邀请有名专家或教研员来校对学科教师进行培训、专题讲座,以不断提高相关教师的专业素养。

  此外,我们还调整了这些教师的工作,使其教学与课程开发相一致,给予充分的自主开发权力并创设良好的环境。

  3、“课题研究模式”

  新课程实施的校本课程开发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学*。为此,学校将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作为课题来研究,并通过教研活动为教师们搭建相互交学*的*台。如:校本教材研讨活动每月至少安排一次,并以校本教研的形式定期开展专题研讨活动;组织校本课程开发研讨活动,观摩校本课程研讨课,邀请上级领导与教研员老师指导;请领导或教学干部对教学研讨课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点评;开展对外展示活动。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实践与比赛,并在区内外做教学汇报与展示。

  (二)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实施校本课程

  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实施。我校在加强校本建设的同时,更是把主要精力用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丰富学生的教学生活。

  我们把轮滑、乒乓球、音乐歌唱、美术线描画等课程列入学校课程计划,排进课程表,与国家课程一同实施。校本课程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进一步明确分工,每一门校本课程都有领导专门负责,大家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领导经常跟踪听课、评课,并采用师生问卷、座谈等多种形式,及时了解各方面对校本课程内容及教法、活动形式、效果等反应。通过了解情况,领导和教师共同研讨、商议改进的办法,从而促进教学水*的提高。

  (三)加强管理

  管理出效益,这已是当代人的共识。我们先后建立了《教师校本培训制度》、《教师校本教研学*制度》、《教师集体备课、研讨制度》等。学校通过对教师的课前准备、备课、上课、辅导等过程实行全程跟踪,要求其求实创新,这些制度和措施使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走向规范化发展的道路,有力地保障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在注意制度建设的同时,我们也同样注重人文管理。经常与校本课程的老师交流沟通,让人文思想与理念融入课程资源之中,使校园更具艺术与人文气息。

  四、提升校本课程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个学校的工作要有自己的抓手,有自己的特点、风格。我们把轮滑和乒乓球、线描画、课前三分钟、古诗精典等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基于这种认识,利用我们的校本教材,教师根据各年级学生的个体差异,拓宽了学生的学*途径,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

  (一)课堂教学活动

  乒乓球教学得到保障。我们拥有一支强有力的乒乓球教师,有一名专职教练负责承担乒乓球校本课程,其余三位教师根据教材把乒乓球的学*实践运用到乒乓球课的训练学*之中。如今全校学生人人一支乒乓球拍,做到人人会打乒乓球,同学们更是对着小巧的球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五、六年级的学生,每节乒乓球课都兴致盎然地要求教师教他们新的技能方法,并在比赛中一决高低。

  轮滑的课程也是如此,在每年的四至九月份主教校本,其余时间进行正规体育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学生正常锻炼身体的方法同时,又多掌握多项锻炼身体的技能,提高体能素质。

  (二)兴趣小组活动

  对于校本课程学*较突出的学生,学校组织他们进一步提高学*的兴趣,固定每周四2:304:00进行兴趣小组活动,给这些有天赋,有兴趣的学生以提高深造的机会。现在学校把机器人活动兴趣小组规模扩大到校机器人竞赛队,并每年组队参加国家及省市的机器人竞赛,皆取得优秀成绩。

  (三)参加竞赛活动

  多年来,学校重视组织师生与外界的交流与展示活动,*几年来,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省、市和各级各类竞赛,在校园组织各项校本课程活动竞赛,为学生搭建展示能力的舞台,如在运动会上把乒乓球、轮滑纳入比赛项目,在各个节日中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比赛,百米长卷绘画比赛,图书节诵读、演讲比赛等各类活动。由于我们始终坚持“四结合”,即课上与课下结合、教师与专家结合、普及与提高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有所用,学有所长的展示空间。今天我们的校本特色教育已经得以延伸,在轮滑队、机器人竞赛队之后我们又相继成立了绘画团队、健美操队(64)。学生们爱上了轮滑,爱上了乒乓球课,喜欢上机器课,爱上了京剧演唱和线描绘画,爱诵读唐诗宋词,在古韵中寻找中华文化的印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回顾与展望

  回顾我校*几年的校本课程建设工作,我们在研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完善校本教材的基础上,我校教师专业能力得到了的稳固提升,促进了学校体育教学特色品牌的逐渐形成。如今我们拥有一支过得硬的音乐体育学科教师队伍,名个学科中,虽然多年没有补充年轻血液,但老师们依然忘我的工作着,不为年龄所困,其中15名为市骨干教师,1人被评为省骨干教师,在*两年的市“学苑杯”课堂教学大赛上有多名教师获奖,每个人的个人课堂教学、科研成果颇丰。20xx年,我校被评为省优秀科技组织单位,音乐、美术教师代表江北教育处参加市级竞赛。

  “小球推动大球”、“轮滑强健我体魄”、“悠扬的歌声”“朗朗的古诗背诵”是我们的发展验证,而开发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将犹如一颗晶莹剔透的露珠,正沿着学校特色发展的道路上生根开花。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2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丁寨乡校本课程研究》课题,是依据《*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相关规定,结合我乡教学实际的需要而确立的教育科研课题。确立此课题,考虑了“农村中小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按照“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开发已经纳入了教育行政、科研和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教学改革在引领学生走向社会和生活的过程中急切需要理论联系实际的样本课程,在全县已经初步形成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良好态势的今天,为了我乡校本课程开发的启动,充分开发、挖掘和运用本地人文、地理、工业、农业等资源为新课程改革服务,针对我乡中小学教学的实际,开发具有更强针对性、时效性的校本课程,对于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和培养学生走向生活的学*兴趣,推进课程改革,更具紧迫性和必要性。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为丁寨乡校本课程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丁寨的概述和《曲江河畔》的地理资源、人文资源,以及工业、农业发展情况。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下列资料获取校本课程研究所需要的内容。

  (1)理论依据:《*基础教育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和《开发教育的“第一生产力”》等。

  (2)法规政策依据:《*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各学科课程标准。

  (3)参考文献:《咸丰县志》、《丁寨乡志》、《丁寨乡教育志》、《恩施民族教育科研网》、《咸丰教育信息网》、《咸丰网》、《咸丰网》博客、《风景弯弯》等。

  2、调查研究法:根据《丁寨乡校本课程研究》实施方案,有目的、有计划地调查丁寨地方教学资源,收集与丁寨有关的地理、人文、工业、农业等教学内容,形成校本课程体系――《曲江河畔》小册子。

  3、实地走访法:根据收集的资料,下乡走访,实地考证,补照照片。

  (三)研究的分工情况

  苏xx:负责校本教材《曲江河畔》的组织、编写(主编)、审定工作。

  石xx:负责《曲江河畔》〔第一单元〔地理资源〕资料的收集、整理、编写工作和《曲江河畔》的策划工作。

  杨xx:负责《曲江河畔》第二单元〔人文资源〕资料的收集、整理、编写工作和《曲江河畔》的图片设计工作。

  邓x:负责《曲江河畔》〔第三单元〔工业资源〕资料的收集、整理、编写工作和《曲江河畔》的校对工作。

  魏xx:负责《曲江河畔》第四单元〔农业资源〕资料的收集、整理、编写工作和《曲江河畔》的摄影工作。

  (四)研究的过程与成果形式

  1、研究的过程:

  (1)前期研究阶段:从20xx年03月—20xx年05月,这是研究的准备阶段。这一阶段是: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明确课题研究方向,组建课题研究小组;召开课题小组成员会议,邀请专家进行论证;举行开题会议,讨论实施方案,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目标;做好研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中期研究阶段:从20xx年06月—20xx年12月,为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第一阶段:20xx年06月—20xx年10月,课题组成员分别查阅资料、文献,收集整理地理、人文,以及工业、农业四个单元的初步资料。第二阶段:从20xx年11月—20xx年12月,课题组成员适当集中,下乡走访,实地考证,补照照片,核实情况,核对有关数据。

  (3)后期工作阶段:从20xx年01月—20xx年02月,为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第一步,根据各单元初稿,由主编集中,形成《曲江河畔》初稿,完成第一次审稿工作;第儿步,课题组全体成员集中发表意见,完成第二次审稿工作,形成《曲江河畔》定型稿。第步:申请县教育印刷厂印刷的同时,完成结题报告,等待教育局、教研室专家的结题评估、验收工作。

  2、研究的成果:本课题研究形成的主要成果:校本教材《曲江河畔》

  三、课题研究的体会:

  1、在全县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我乡的《曲江河畔》校本课程填补了丁寨乡校本教材空白,它既是我乡校本教材首创,也是全县校本教材研究之一,更重要的是为我乡校本课程(教材)研究积累了经验,体现了创新研究价值。

  2、《曲江河畔》有效整合了我乡的综合资源,能引领教师拓展教材,延伸教材,真正实现由传统的“教教材”、“用教材”向“编教材”的转变,激发教师教育科研激情,第一次实现了自己的科研梦想,实现了理论研究价值。

  3、在校本教材《曲江河畔》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组人人学*科研,人人学会了科研,人人都有收获;《曲江河畔》按时发放到学生手中,让丁寨的学生了解丁寨、热爱丁寨,展示了本课题的应用研究价值。

  4、《曲江河畔》是我们自己编写,容易形成校本教材电子课本,对教师备课,形成电子教案帮助很大,方便快捷。

  5、由于时间仓促,中心学校的同志们皆利用工作之余进行收集整理,加之水*能力有限,错误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和同行们批评指正。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3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学校自主决定,教师及有关人员广泛参与,在上级行政和业务部门指导下合作探索,共享开发成果的一种应用性课程研究,校本课程工作总结。一年来,我校在校本课程实施中,激发了教师的创造性,提高了教师课程意识,满足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实现了学校的课程创新。

  一、明确目标,开发适合校情的校本教材

  我校的教育教学行动纲领是:为了每一个学生,为了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体两翼(以九年义务教育为主体,英语和艺术教育为两翼)是我校的办学特色。新课改为我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作为社会办学单位,我们认为校本课程实施中提供了学生在情境中学*、在实践中学*、在探究中学*、在体验中学*、主动学*和合作学*。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根据校本课程实施的特点,立足于本校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为校本课程的情境化实施创造条件。学校在开发校本教材方面做到努力把师生中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课程资源,并注意发挥家长和社区资源的作用。学校为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经费保障,为开发校本教材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工作总结《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1、开发程序

  首先根据我校的办学宗旨拟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编制了《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这是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宏观规划和指导性文件,是学校教育哲学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学校有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并由承担具体课程开发的人员编制课本。

  2、开发活动方式

  我校根据课程开发宗旨,学校采取引进、部分开发、独立开发的方式进行校本教材开发活动。引进了*舞蹈艺术学院考级教材;部分开发了美术科的.国画、素描、色彩;独立开发了《简笔画》和《人文素养》第一册教材、《牛津英语》和《马宏英语》等。这些教材体现了我校办学理念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实现了资源利用科学性和严谨性,确保与国家政策的一致。

  二、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1、实施

  我校根据校本课程的设置,把校本课程纳入课程表中,学校课程分限选类和任选类。限选课每周每班安排6课时参加艺术类的钢琴、电子琴、小提琴、琵琶、古筝、书法(软笔、硬笔)、绘画(国画、简笔画、素描、色彩)舞蹈。英语沙龙1-3年选用《马宏双语》教学、教师自编常用口语练*,进行阅读、英语小作文等。4-6年级选用《牛津英语》,每周每班5课时英语课。《人文素养》第一册是由教师编写的学校生活、环境保护、磨难教育等教学内容的教材。

  我校校本课程实施方式体现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开发基于学生兴趣和爱好、体现学校特色的课程,采取兴趣小组、主题单元活动等多种形式;中学立足于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以选修课的方式,设置多样化的课程,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满足学生持续发展的需要。

  2、评价

  我校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目标,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对课程开发、实施的全过程评价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我们认为校本课程评价应以学校经常性的自我评价为主,通过评价诊断课程,修正课程的开设价值,要根据形势的发展预测教育的需求,推动校本课程深入、持久地进行。由于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时间短,对评价的研究还缺乏深度,还没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有待于在课程改革的深入阶段继续研究,形成具有特色的评价体系。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4

  江海区礼乐中学20xx—20xx学年篮球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年我校的篮球特色教学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在全体体育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有序地得到了普遍开展,特色活动给学生们带来了欢乐,带来了喜悦,让我们看到他们在活动中的活泼、斗志、活力。相对于其他体育活动,篮球训练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项值得参与的运动,也是深受我们学生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使篮球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因而在学校中有很多学生喜爱这项运动,篮球水*不断提高。现将本学期的活动总结如下:

  一、 工作及取得的成绩:第一学期我们严格按照学期初制定的计划,同时保证了以良好的纪律来规范学生,让学生学有所得,保证了活动的稳定性,使得学生对篮球的认识、基础掌握要领都已熟悉;学生初步掌握了高、低运球的动作要领及急起急停高、低运球,运球急起急停接原地肩上投篮,双手胸前传接球及反弹传接球,行进间运球单手高手投篮,原地跳起肩上投篮的动作要领。校篮球队的队员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已掌握了基本的技术动作、战术运用和各种传切配合,篮球水*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市区中学生篮球中获得了全市第三名的好成绩。第二学期是在衔接基础动作的基础上,努力发展其战术意识,充分强化技术的组合的综合训练。同时针对我校部分学生体质较差,有计划地进行了体能强化训练,增加体能储备。

  校篮球队队员在本学期的训练中技战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个人技术、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相互之间的配合逐渐有了默契。特别是加强防守技术方面的训练,我们在训练中强调对位联防、半场人盯人防守,注意协防和站位。在训练中先教队员防守无球队员,重点是防守中位置的选择和移动。通过讲解、示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防守概念,加强防守步法的训练,及时纠正错误的动作。要求队员提高防守的主动性和攻击性,有效地制止对手进攻的威胁。在训练中我们通常采用的是二防三、一防二、二攻一、三攻二的攻防练*,要求防守队员积 极跑动*球紧,远球松,人、球兼顾,控制对手接球。在模拟训练中使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的技、战术,从而保证了训练和比赛的质量。我校部分学生尤其是女生,体质较差,在训练中尤其让人担忧,无法完成训练计划。

  此在训练中我们严格要求队员克服体力上的极限,每次训练课后,还要进行长跑练*,进行体能强化训练,增加体能储备,提高速度、耐力、灵敏等素质,锻炼他们顽强的比赛作风。本学年我校的篮球队在礼乐街道办事处组织的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中学男子组、女子组均获第一名,三人篮球赛第一名、第三名。

  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学生的基本素质比较差,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够,训练量还需要加大。学生的力量、耐力、速度、弹跳力和柔韧等素质,需要通过训练来加强,不断改进,不断总结,改进措施如下:

  1、与家长和学生进行沟通,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学生的积极、全力参与。

  2、采用灵活、多变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增强队员们的训练热情。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5

  *有着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和无比灿烂的传统文化。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传承中华灿烂的传统文化,加强文学修养,陶冶高尚情操,升华人生境界,学校开设了校本课程《弟子规》。《弟子规》这门课程的开设,就是想让每一位学生在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同时,成为一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少年君子。

  校本教材《弟子规》虽然只有几十页,但却包含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知识。怎样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加强文化修养,弘扬民族特有的文化呢?在实施校本课程过程中,我们主要注重了以下几点:

  一、做足充分准备,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

  首先,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大量相关书籍,先充实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其次,根据《弟子规》每一课书的内容,查阅许多相关资料作为补充。为上好《弟子规》课作了充分的准备。然后我根据本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他们喜好兴趣,进行了班级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充分利用班内墙壁,有欣赏古诗词板块“花馨诗语”、“诗词赏析”,目的是提高学生欣赏诗词、鉴赏诗文的能力;有学生动笔板块“小荷初露”,这是培养学生凝思自悟、启迪创新作品的专栏;有评比板块“状元榜”,在这里能及时反馈学生学*国学的情况;现在一进班,就会被浓郁的书香环境所感染。

  二、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成为一名真正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少年君子。

  1、激发学生学*兴趣,使学生既是“好知者”又是“乐之者”。“人之初性本善”这些我们**都不太熟悉的《三字经》,对于只有十来岁的孩子们更加陌生。刚拿到校本书时,孩子们就眉头紧锁。在刚开始教学时,我就以讲故事的形式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孔融让梨”、“黄香温*”“孟母择邻”“五子登科”。一个个小故事让他们听得津津有味,觉得国学课很有意思,并不是想像得那么难,而且还很期待下一节国学课的到来。为了保持孩子们高涨的兴趣,我一方面,继续积累《弟子规》及诗词中的小故事讲给他们听,另一方面我充分利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状元榜”。我鼓励学生背诵,谁背得好,谁就可以上班文化墙中的“状元榜”。“状元榜”是从“秀才”、“进士”、“举人”到“探花”、“榜眼”、“状元”,依次升级。学生们对这些科举称谓很感兴趣,因此学*地热情也特别高涨。每节课间,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到办公室找我背诵。五年级的李赛、张晓波、张晓聪。都把背诵国学当成了一种竞赛,尤其是张彤,每天背一页,没有几天,她就荣获了“状元”称号,其他的学生们在为他鼓掌祝贺时也投去了羡慕的眼光。课程的开设,使学生对古诗词的积累一下子倍增,在上次国学诵读展示活动,学生背诵了《三字经》、《弟子规》、《蒹葭》、《满江红》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少年*说》等大量的古诗文,赢得了家长们的阵阵掌声。现在只要是校本课,上课铃一响,班里就会传来朗朗的诵读声。可以说现在孩子们把学国学当成了一种乐趣。

  2、巧妙抓住时机,培养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能力。要想让孩子们真正的在国学课程中学好传统文化知识,不仅要让他们乐于诵读、熟背,更要培养他们乐于动笔参与。例如在学*孝字箴言“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等箴言时,一节课孩子们不仅懂得了应该孝敬父母的道理,还写下了这样的话:我以前经常和父母发脾气,一点也不听她们的话,还要求他们为**这干那,我现在很后悔,觉得自己对不起他们,小羊和小乌鸦都知道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更应该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从孩子句句感人肺腑的话语中,我感受到了校本课程的巨大作用。

  现在学生们在上校本课时,能主动搜集相关资料,有想法有感受,就会随时写下来。一学期过去了,现在学生写得读后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还有学生自己创作的小诗,其语言优美,意境深邃;我把这些文章张贴到墙报“小荷初露”板块中,这些文章一经展出就受到师生一致的称赞,他们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大家关注,无不倍感自豪,更愈于动笔表达了。校本课程不仅让孩子找到了写作的乐趣,更扬起了自信的风帆。

  三、注重家长的反馈,让校本课程更加深远地走下去。

  校本课程《弟子规》的开设,得到了家长一致的好评和大力的支持。在上次国学诵读展示活动中杜溪畅的家长这样说“校本课程的开设,不但丰富了女儿大脑内存,更重要的是她逐渐能把所*用到生活当中去。她会用“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激励自己早起,;她会因学了“乌鸦尚反哺,羊羔犹跪乳,人不孝父母,不如禽与兽”帮我擀饺子皮,为爸爸捶背。”

  在一次家长征文中,常亿慧的妈妈这样写到“校本课程《弟子规》的开设,真是太好了。特别是上学期学校组织的国学诵读展示活动,更是激发了孩子诵读诗文的兴趣,在那段日子里,每天孩子写完作业之后,总是主动的诵读《少年*说》《满江红》等诗文,带动得我至今还会背诵《少年*说》呢。展示那天,看到孩子们声情并茂的诵读,我们由衷地的为课程的开设叫好,这取得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听到这些家长的反馈,我们信心百倍,是呀,校本课程的开展,不仅培养了孩子们学*传统文化的兴趣,也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更为他们传承民族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要想让孩子们了解其文化内涵,传承其文化精华,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我们的路还很长,“路漫漫其修远兮”。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孩子们会在古诗词文化的滋润下,在熠熠生辉的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在光辉灿烂的民族精神的照耀下,茁壮成长。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6

  一、基本情况回顾:

  (一)、教材分析:

  教科书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英语,而不仅是懂得一点英语知识;提倡在理解的基础上*得语言,在用中学,而不是单纯地学*语言知识。教科书介绍了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多种形式的交际性活动,如角色扮演、解题、猜谜游戏等活动。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的语境。有助于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结构实施大纲规定的交际功能,如问候、道歉、建议、邀请、描述人物和行为等。

  根据教科书中的口语和书面语两部分紧密联系,融为一体。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训练相辅相成。在校本课程的起始阶段听说比重较大,随着课程的进展,读写比重逐步加大,并且由单项训练进而转向综合训练。通过大量的语言操练和练*,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言语的技能,并经过多种形式的交际活动和完成任务,将言语技能逐步发展为初步进行交际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了多年的学*经验与积累,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单词、句型,已有了一定的语感,并且部分同学已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然,也有个别学生产生了厌学趋势。对于种种类型的同学应该从心理入手,全面提高他们的学*兴趣,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水*。

  二、实施与研究: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说到底是用来交际的。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法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语言。口语是第一位的,让每一个学生开口说英语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根据以上分析,教研组提出“提高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为课题,要求每位英语教师根据各班实际情况研究实施并上交实施成果。

  三、本学期校本课程目的要求:

  笔者根据自班情况,列出以下目的要求:

  1、锻炼学生听懂课堂用语并作出相应的反应,能听懂教师用所学语言叙述课文内容及背景。能在听题材熟悉的语言材料时,克服生词的障碍,理解语篇大意。

  2、在交际中了解英语,营造英语氛围。

  3、要求学生在每周三的校本活动课上大胆开**际。

  4、照顾不愿开口的学生,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

  5、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四:具体措施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每一个学生敢于说,乐于说

  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消除紧张和焦虑情绪,处于最佳的学*状态。然而,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要创造这样的课堂气氛,首先,教师要对学生充满激情,要用丰富的表情、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愉快的情感,使他们乐于开口说英语。其次,教师要采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多种形式组织好课堂活动。第三,要对学生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初学者开口说英语,既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又害怕出错而羞于尝试。这时,教师的及时肯定和鼓励尤为重要。一个默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第四,教师要*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更应多给他们实践的机会。当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之后,就会充满信心地投入学*。

  2、教学过程交际化,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听说英语的机会

  英语教学应努力使课堂教学交际化。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坚持用英语讲课,使课堂成为一个小小的英语世界。这样,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听说英语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自然地形成记忆,促进听说能力的提高。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尽可能真实的交际环境,围绕所学语言知识进行具有交际特征的语言实践活动。虽不是完全自然的交际活动,但与机械的语言操练相比,却更贴*生活,更真实自然。在这种交际性的活动中学*英语,学生更容易理解语言的意义,掌握语言技能,尽快地培养起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还有,应多给学生提供问的机会。传统教学中大多采用“教师问,学生答”的问答方式。采用这一方式,即使教师对每位学生都提问一次,每位学生也只能作一次回答。更不利的是,学生不能主动地提问和表达思想,积极参与。如果变师生问答为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教师答;学生问,学生答,则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大大增加学生说英语的机会。例如,教师在教授新课时,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巧妙地激发学生提问的欲望,创设提问的机会,启发学生动脑筋、提问题,由教师来回答。学生在教师的回答中会不知不觉地学到新的东西。另如,在学*了课文以后,不要只是教师就课文内容向学生提问题,而是启发学生自己提问,由其他同学来回答。

  最后要提及的是,坚持每天五分钟的英语值日生汇报。它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在众人面前说英语的机会。学生用英语或讲一个故事,或报道一条新闻,或介绍学校的一项活动,或推荐一本好书……题材不限,只要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日久天长,所获极大。

  五、校本课程实施成果:

  有了以上做基础,每周三的校本活动课学生积极参与,大胆交流,并积累了经验,为杜绝“哑巴”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存在存在与改进建议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亦非一日之功。为了能让每一个学生开口说好英语,教师也应注重自己英语水*尤其是口语水*的提高。同时,为了能更好地促进和检查学生的口语学*,应适当增加英语口试的比重。另外,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教师认真指导好学生的课外活动,这些都是应该注意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有意识地注意一下。

  英语教学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英语知识的增长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重中之重,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敢于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看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语感,英语意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都在预言:未来世纪是中华民族大放异彩的时代,是人才辈出的时代。愿我们以孜孜不倦的耕耘,为新世纪创造出千千万万个合格接班人,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估出贡献。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菁华9篇)(扩展5)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精选10篇)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1

  四年级礼仪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小学文明礼仪教育》课程教学,面对新的工作任务和新课程,仍坚持在创新中求发展,边学*边教学。进一步认识到德育教学和礼仪课程在小学学校中的重要性。半学年来在学校的正确引导下工作有了新的变化,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工作中有许多感想现将个人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礼仪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首先具有示范性,作为礼仪教师首先做不到做不好礼仪课程教学就是失败的。在众多任课教师中,学生对礼仪教师的.一举一动最关注。因此,礼仪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我们礼仪课教师的一言一行,穿衣戴帽,关系到学生良好*惯的养成,也关系到学生人格的塑造。

  二、明确要求,集体教育

  对学生提出要求具体、明确、详细的文明礼仪常规,是每个学生心中有数。打好基础,形成氛围,做示范,教表演,使学生知道怎么去做,

  首先对学生提出要求明确、具体、详细的文明礼仪常规,使每个学生心中有数。一开始就重视礼仪训练,打好底子,对学生进行礼仪

  教育。既要使学生明白“理”,又要训练“仪”,学练结合,以练为主。做示范、教表演,使学生知道怎样去做。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势,逐渐养成良好的*惯。

  在语言方面,从说好“您好、请、谢谢”这三句话为切入点,同学们还补充了“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礼貌用语,并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讨论了这些礼貌用语的用法。关于培养好*惯,教师从正面加以引导,学生则举反例说明没有好*惯的危害,一正一反,一庄一谐,使学生对“养成好*惯将受益终生”这句话加深了认识和理解。

  三、持之以恒,坚持到底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通过教育训练,持之以恒,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识礼的好*惯。出现反复,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应对学生充满信心,抓反复、反复抓、扎扎实实,坚持不懈。每当学生放学时,我都提醒他们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如果老师从你身边走过,就很自然的向老师问好。现在我班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礼仪*惯,不论是在楼道里、上学的路上,还是在校园之外,他们见到老师都能主动问好,提高了讲文明、懂礼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我坚持正面教育,注意树立典型,让礼仪榜样去影响带动他们。*时我也跟踪,随时发现礼貌突出的同学,进行及时的肯定。

  学生礼仪表现有反复现象。学生可塑性大,有好模仿和从众的心理特点,强化礼仪训练是比较容易取得效果的。但由于受家庭、社会

  和环境的影响,学生礼仪表现具有时好时差的反复性特点。有的学生明明知道礼仪规范的具体要求,就是不能很好地去执行,或始终如一坚持;再有常规训练的松懈、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等也会使学生的礼仪表现产生反复。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不要气馁,应对学生充满信心。我们经常提醒学生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如果老师从你身边走过,就很自然的向老师问好。现在我班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礼仪*惯,不论在哪儿见到客人、老师都能主动问好、或者行鞠躬礼,提高了讲文明、懂礼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总之,文明礼仪教育靠老师和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依靠家长、社会共同来完成,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2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学校自主决定,教师及有关人员广泛参与,在上级行政和业务部门指导下合作探索,共享开发成果的一种应用性课程研究,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一年来,我校在校本课程实施中,激发了教师的创造性,提高了教师课程意识,满足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实现了学校的课程创新。

  一、明确目标,开发适合校情的校本教材

  我校的教育教学行动纲领是:为了每一个学生,为了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体两翼(以九年义务教育为主体,英语和艺术教育为两翼)是我校的办学特色。新课改为我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作为社会办学单位,我们认为校本课程实施中供给了学生在情境中学*、在实践中学*、在探究中学*、在体验中学*、主动学*和合作学*。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根据校本课程实施的特点,立足于本校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为校本课程的情境化实施创造条件。学校在开发校本教材方面做到努力把师生中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课程资源,并注意发挥家长和社区资源的作用。学校为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供给了必要的物质和经费保障,为开发校本教材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

  1、开发程序

  首先根据我校的办学宗旨拟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编制了《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这是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宏观规划和指导性文件,是学校教育哲学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学校有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并由承担具体课程开发的人员编制课本。

  2、开发活动方式

  我校根据课程开发宗旨,学校采取引进、部分开发、独立开发的方式进行校本教材开发活动。引进了中国舞蹈艺术学院考级教材;部分开发了美术科的国画、素描、色彩;独立开发了《简笔画》和《人文素养》第一册教材、《牛津英语》和《马宏英语》等。这些教材体现了我校办学理念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实现了资源利用科学性和严谨性,确保与国家政策的一致。

  二、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1、实施

  我校根据校本课程的设置,把校本课程纳入课程表中,学校课程分限选类和任选类。限选课每周每班安排6课时参加艺术类的钢琴、电子琴、小提琴、琵琶、古筝、书法(软笔、硬笔)、绘画(国画、简笔画、素描、色彩)舞蹈。英语沙龙1―3年选用《马宏双语》教学、教师自编常用口语练*,进行阅读、英语小作文等。4―6年级选用《牛津英语》,每周每班5课时英语课。《人文素养》第一册是由教师编写的学校生活、环境保护、磨难教育等教学资料的教材。

  我校校本课程实施方式体现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开发基于学生兴趣和爱好、体现学校特色的课程,采取兴趣小组、主题单元活动等多种形式;中学立足于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以选修课的方式,设置多样化的课程,满足学生不一样的发展需要,满足学生持续发展的需要。

  2、评价

  我校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目标,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对课程开发、实施的全过程评价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我们认为校本课程评价应以学校经常性的自我评价为主,经过评价诊断课程,修正课程的开设价值,要根据形势的发展预测教育的需求,推动校本课程深入、持久地进行。由于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时间短,对评价的研究还缺乏深度,还没构成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有待于在课程改革的深入阶段继续研究,构成具有特色的评价体系。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3

  一个学期的校本课程又结束了,回想本学期的教学,有苦也有乐,经过对校本课程的总结,我也找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有了自我的看法与认识。

  1、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我带的是四到六年级的计算机课程,这学期参加校本课程的学生共有22人,这些学生基本上是新的学生,并且六年级中占多数。在学期初分组时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配,高年级与低年级的相搭配,原先学过的与新学生相搭配,学有余力的与相对薄弱的相搭配。在这个班中有许多学校“知名的人物”,淘气是有名的,在分组时将这些学生都调配开,分散在不一样的位置,这样能够保证课堂的纪律。

  2、学生的管理

  校本课程中的学生是各个班的学生,在管理上就要求教师多下功夫,在学生*时的管理中,我采用了学生“自治”的方法,用学生来管理学生,每个班有一名负责的学生,每一天报告学生的人数以及没有来的学生的原因,这样保证学生在教师的视线之内,人数清。选好小组长,学生中有了小教师。伙伴教学的模式初步构成,这样学生的学*兴趣提高了,教师也有了小助手。

  3、课程的选择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景,课程的选择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学期是以photoshop的图片处理为教学资料,加上了中国传统包粽子的动手活动。在校本课程资料的选择上既要让学生感兴趣,又要让学生有作品,看到他们的成长过程,让他们时刻都有成就感。

  4、学具的准备

  计算机课和其它课程不一样,每一次课程的资料只能保存在计算机中,机房的计算机是大家共用的,有时会出现资料删除的现象,针对这一情景,在学期初我教给学生将每课的作品上传给教师,这样学生能够记录下自我的每一次成长的历程。为了更好地记录学生学*的资料,培养学生好的.学*方法,构成良好的学**惯,在课堂上还要求学生记笔记,学*资料要求学生全部记录下来。

  5、教学的设计

  在教学设计方面教师先进行讲授,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依靠教师,实践操作需要学生自行解决,在教学中每节课设置相关任务,每节课都有不一样的主题,经过自主操作、团体讨论解决问题,针对不一样的学生,我采用不一样的教学方法,三年级的学生遇到问题教师适当帮忙解决,高年级的学生主要经过讨论自我解决。这样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学*本事。

  6、个人知识的提高

  “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源源不断的水源;要给学生泉水,就要教学生寻找水源的方法”。教师的知识对学生也是至关重要的,我利用课余时间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不断充实自我,让自我的教学技能更有深度与广度。带领学生参加计算机表演赛,共有4名同学获奖,教师评为优秀指导奖。

  有思考就有前进的动力,下学期的校本课程会有一个崭新的面貌。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4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学校自主决定,教师及有关人员广泛参与,在上级行政和业务部门指导下合作探索,共享开发成果的一种应用性课程研究,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一年来,我校在校本课程实施中,激发了教师的创造性,提高了教师课程意识,满足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实现了学校的课程创新。

  一、明确目标,开发适合校情的校本教材

  我校的教育教学行动纲领是:为了每一个学生,为了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体两翼(以九年义务教育为主体,英语和艺术教育为两翼)是我校的办学特色。新课改为我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作为社会办学单位,我们认为校本课程实施中供给了学生在情境中学*、在实践中学*、在探究中学*、在体验中学*、主动学*和合作学*。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根据校本课程实施的特点,立足于本校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为校本课程的情境化实施创造条件。学校在开发校本教材方面做到努力把师生中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课程资源,并注意发挥家长和社区资源的作用。学校为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供给了必要的物质和经费保障,为开发校本教材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

  1、开发程序

  首先根据我校的办学宗旨拟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编制了《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这是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宏观规划和指导性文件,是学校教育哲学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学校有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并由承担具体课程开发的人员编制课本。

  2、开发活动方式

  我校根据课程开发宗旨,学校采取引进、部分开发、独立开发的方式进行校本教材开发活动。引进了中国舞蹈艺术学院考级教材;部分开发了美术科的国画、素描、色彩;独立开发了《简笔画》和《人文素养》第一册教材、《牛津英语》和《马宏英语》等。这些教材体现了我校办学理念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实现了资源利用科学性和严谨性,确保与国家政策的一致。

  二、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1、实施

  我校根据校本课程的设置,把校本课程纳入课程表中,学校课程分限选类和任选类。限选课每周每班安排6课时参加艺术类的钢琴、电子琴、小提琴、琵琶、古筝、书法(软笔、硬笔)、绘画(国画、简笔画、素描、色彩)舞蹈。英语沙龙1—3年选用《马宏双语》教学、教师自编常用口语练*,进行阅读、英语小作文等。4—6年级选用《牛津英语》,每周每班5课时英语课。《人文素养》第一册是由教师编写的学校生活、环境保护、磨难教育等教学资料的教材。

  我校校本课程实施方式体现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开发基于学生兴趣和爱好、体现学校特色的课程,采取兴趣小组、主题单元活动等多种形式;中学立足于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以选修课的方式,设置多样化的课程,满足学生不一样的发展需要,满足学生持续发展的需要。

  2、评价

  我校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目标,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对课程开发、实施的全过程评价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我们认为校本课程评价应以学校经常性的自我评价为主,经过评价诊断课程,修正课程的开设价值,要根据形势的发展预测教育的需求,推动校本课程深入、持久地进行。由于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时间短,对评价的研究还缺乏深度,还没构成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有待于在课程改革的深入阶段继续研究,构成具有特色的评价体系。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5

  校本课程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为学生带给学*过程中的方法选取和资料选取,体现教育资料的多元性和选取性。

  空竹是一项传统的体育项目,抖空竹也是一项全身的体育运动。在学校开展空竹教学,能够使这种传统的体育项目得以继承,也能够使学生四肢的灵活性协调性、心肺系统得到锻炼,从而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所以我们把“多姿多彩的空竹”作为了我校的一门校本课程开展起来。空竹,是我国民族文化苑中一株灿烂的花朵。抖空竹在我国可谓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年的历史了。抖空竹集健身、娱乐、表演于一体,四季寒暑都可练*,男女老少皆适宜,深受学生喜爱。我们把抖空竹作为校本课程,旨在弘扬传统文化,在学校开展“多姿多彩的空竹”活动,学*空竹知识,练*空竹技巧,丰富师生课余文化生活,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一、课程实施目标

  1、发展身体灵活性,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

  2、基本掌握科空竹的基本技术和方法,逐步学*花样动作,提高自我健身潜力。

  3、培养学生体育与健身的状况,*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4、培养民族自豪感,群众主义、竞争进取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课程实施的有利条件

  透过对空竹的了解和对学校场地等多方面综合因素的思考,我们认为开设“花样空竹”这门课程有以下便利条件:

  1、简便易教,简单易学。抖空竹的每一个花样都有自我的动作要领,只要教师掌握了要领,加以练*就能熟练的掌握这个花样。透过动作的分解教学,就能把这个花样动作简明扼要的教给学生,学生只要掌握了动作要领并加以练*,就能较快的掌握这个花样。

  2、培养创新,寓教于乐。在抖空竹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进行花样的创新和动作的组合,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另外抖空竹时发出的哨声,有时在配合优美的音乐进行花样的组合,能够增加学生在优美的氛围中开展此项体育活动的用心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受场地、时空的约束较小。开展抖空竹的教学不需要太大的场地,正常的学校操场都能开展,学生在体育课上、课间十分钟的操场上都能够随时随地的开展抖空竹的活动。

  三、课程实施的过程

  (一)课堂教学的实施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花样空竹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没有可参考的资料。结合学生年龄的特点,以校本教研的方式用心的进行尝试和探索,取得了必须的成效。

  1、初步探索出了花样空竹教学的课堂教学结构。结合体育传统项目的教学特点,经过多次的实践我们已经初步确立了空竹课堂教学的教学结构。在课堂教学中,透过利用多媒体视频观看和基本动作示范,让学生简明扼要的掌握动作的要领;多种形式的'练*,模仿练*、小组结对练*、学生动作展示等多种形式的练*使学生在练*中逐步的完成这个动作;拓展活动,在学生能够完成本节课花样动作的基础上,把学生以前学过的动作进行自由的组合和在创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课堂教学结构的探索为我们常态化的课堂实施带给了坚实的保障。

  2、抖空竹作为常规体育课的辅助练*或准备。在校本课程花样空竹实施一段时期以后,我们尝试把抖空竹作为常规体育课的课前准备练*或课中的小游戏。抖空竹需要全身的运动,是一项有必须强度的体育项目,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作为课前准备能较好的使学生进行热身,在体育课教学的过程中穿插一个和抖空竹有关的小游戏,能够使学生在愉快抖空竹练*的过程中,增进群众观念、团队意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兴趣小组跟进。

  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以外,我们还成立“花样空竹”兴趣小组,以兴趣小组的形式进行空竹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如今,很多同学都觉得抖空竹很好玩,参与兴趣小组活动的用心性很高,见到别人玩出了新花样,自我就想学,有时自我还能创出个新花样,就别提有多高兴了!据了解,花样空竹有一百多中不一样的花样,此刻空竹队的同学已掌握花样空竹动作十余种。小队员们在抖空竹的学*中,强健身体、磨练意志,并将空竹这一我国独有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今年在校外辅导员的指导下,我班学生又熟悉掌握了单轮空竹的抖法。

  四、实施效果

  开设校本课程“花样空竹”以来,学生的学*热情高涨,学*氛围浓厚,逐步构成我校的一个特色。学生练*抖空竹成了我校学生课间活动一道亮丽的风景。透过一向以来的努力,同学们基本掌握了一些抖空竹的技术和花样组合,并能进行表演,空竹项目深受师生的喜爱,掀起了一股空竹热。我班43名学生,对空竹的两种绕线方法都已经掌握到位,并且能够很好的进行抛、接动作,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勤加练*此刻每个学生都已经学会了指串、腿串、走钢丝、小猴上树等。我们还进行了各项空竹趣味活动:画空竹、做空竹小报、班级抖空竹展示、中华绝活抖起来等各项活动。正是有了人人抖空竹的氛围,在抖空竹的过程中能磨练人的意志、锻炼身体、培养创新潜力和团队精神。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6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学校自主决定,教师及有关人员广泛参与,在上级行政和业务部门指导下合作探索,共享开发成果的一种应用性课程研究,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一年来,我校在校本课程实施中,激发了教师的创造性,提高了教师课程意识,满足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实现了学校的课程创新。

  一、明确目标,开发适合校情的校本教材

  我校的教育教学行动纲领是:为了每一个学生,为了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体两翼(以九年义务教育为主体,英语和艺术教育为两翼)是我校的办学特色。新课改为我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作为社会办学单位,我们认为校本课程实施中供给了学生在情境中学*、在实践中学*、在探究中学*、在体验中学*、主动学*和合作学*。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根据校本课程实施的特点,立足于本校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为校本课程的情境化实施创造条件。学校在开发校本教材方面做到努力把师生中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课程资源,并注意发挥家长和社区资源的作用。学校为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供给了必要的物质和经费保障,为开发校本教材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

  1、开发程序

  首先根据我校的办学宗旨拟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编制了《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这是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宏观规划和指导性文件,是学校教育哲学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学校有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并由承担具体课程开发的人员编制课本。

  2、开发活动方式

  我校根据课程开发宗旨,学校采取引进、部分开发、独立开发的方式进行校本教材开发活动。引进了中国舞蹈艺术学院考级教材;部分开发了美术科的国画、素描、色彩;独立开发了《简笔画》和《人文素养》第一册教材、《牛津英语》和《马宏英语》等。这些教材体现了我校办学理念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实现了资源利用科学性和严谨性,确保与国家政策的一致。

  二、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1、实施

  我校根据校本课程的设置,把校本课程纳入课程表中,学校课程分限选类和任选类。限选课每周每班安排6课时参加艺术类的钢琴、电子琴、小提琴、琵琶、古筝、书法(软笔、硬笔)、绘画(国画、简笔画、素描、色彩)舞蹈。英语沙龙1―3年选用《马宏双语》教学、教师自编常用口语练*,进行阅读、英语小作文等。4―6年级选用《牛津英语》,每周每班5课时英语课。《人文素养》第一册是由教师编写的学校生活、环境保护、磨难教育等教学资料的教材。

  我校校本课程实施方式体现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开发基于学生兴趣和爱好、体现学校特色的课程,采取兴趣小组、主题单元活动等多种形式;中学立足于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以选修课的方式,设置多样化的课程,满足学生不一样的发展需要,满足学生持续发展的`需要。

  2、评价

  我校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目标,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对课程开发、实施的全过程评价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我们认为校本课程评价应以学校经常性的自我评价为主,经过评价诊断课程,修正课程的开设价值,要根据形势的发展预测教育的需求,推动校本课程深入、持久地进行。由于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时间短,对评价的研究还缺乏深度,还没构成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有待于在课程改革的深入阶段继续研究,构成具有特色的评价体系。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7

  一、本人在课程开发和构建上秉承了如下几个原则:

  本学期担任了四年级《布贴画》的校本课程的教学工作,学期即将来临,本人现将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1)导向性与协调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谋求与国家课程协调一致,防止与国家课程必修、选修模块简单重复,防止校本课程成为国家规定的学科课程的随意加深与拓展。

  (2)时代性和先进性原则。校本课程的教育资料应及时反映当前的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时代文化趋向,为学生进一步的学*和今后的生活与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3)地域性和个性化原则。校本课程开发要以具体地区、具体学校和具体学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利用当地或学校教育资源,反映地方或学校文化,充分体现地方或学校的'特色,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4)选择性和灵活性原则。校本课程的教学资料要有可选择性,学生能够根据自我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学*资料,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实践本事,培养创新精神。

  (5)简约性和通俗性原则。校本课程在课程资料组织或教材编写中,应注意精选资料,合理编排。资料呈现形式应当活泼多样,通俗易学。

  二、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本人注意了如下几点:

  (1)倡导课程整合,拓宽学生视野,克服由于各学科彼此独立对个体施加影响所造成的知识割裂,让学生眼中的世界更完整、客观、真实。

  (2)突出从学*者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实践性。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充分供给有效的与学生生活情景有关的素材,让学生有感受和体验的过程,密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

  (3)加强情境教学。教学过程中,可利用文字材料、模型、书籍、多媒体等创设情境,并经过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要鼓励教师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提高教学情境的适应性和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4)关注学*过程的生成性。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重视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反对教师照本宣科,多采用生活实践、实验操作、交流探究等学*方式,把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和各种活动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各方面的本事。

  (5)进取探索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和学*方式,使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本事在学*中整合提高。

  三、到达了期初制定的课程目标

  1、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了解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安排的课程,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

  2、拓展学生知识领域,增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发展批判性思维本事、创新精神和实践本事。

  总的来说,本学期的校本课程的实施,以调查活动为载体,供给了学生亲*自然、探索自然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本事、探索精神和户外活动本事,养成了环境职责感和环境友善行为。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8

  校本课程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为学生带给学*过程中的方法选取和资料选取,体现教育资料的多元性和选取性。

  空竹是一项传统的体育项目,抖空竹也是一项全身的体育运动。在学校开展空竹教学,能够使这种传统的体育项目得以继承,也能够使学生四肢的灵活性协调性、心肺系统得到锻炼,从而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所以我们把“多姿多彩的空竹”作为了我校的一门校本课程开展起来。空竹,是我国民族文化苑中一株灿烂的花朵。抖空竹在我国可谓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年的历史了。抖空竹集健身、娱乐、表演于一体,四季寒暑都可练*,男女老少皆适宜,深受学生喜爱。我们把抖空竹作为校本课程,旨在弘扬传统文化,在学校开展“多姿多彩的空竹”活动,学*空竹知识,练*空竹技巧,丰富师生课余文化生活,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一、课程实施目标

  1、发展身体灵活性,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

  2、基本掌握科空竹的基本技术和方法,逐步学*花样动作,提高自我健身潜力。

  3、培养学生体育与健身的状况,*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4、培养民族自豪感,群众主义、竞争进取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课程实施的有利条件

  透过对空竹的了解和对学校场地等多方面综合因素的思考,我们认为开设“花样空竹”这门课程有以下便利条件:

  1、简便易教,简单易学。抖空竹的每一个花样都有自我的动作要领,只要教师掌握了要领,加以练*就能熟练的掌握这个花样。透过动作的分解教学,就能把这个花样动作简明扼要的教给学生,学生只要掌握了动作要领并加以练*,就能较快的掌握这个花样。

  2、培养创新,寓教于乐。在抖空竹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进行花样的创新和动作的组合,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另外抖空竹时发出的哨声,有时在配合优美的音乐进行花样的组合,能够增加学生在优美的氛围中开展此项体育活动的用心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受场地、时空的约束较小。开展抖空竹的教学不需要太大的场地,正常的学校操场都能开展,学生在体育课上、课间十分钟的操场上都能够随时随地的开展抖空竹的活动。

  三、课程实施的过程

  (一)课堂教学的实施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花样空竹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没有可参考的资料。结合学生年龄的特点,以校本教研的方式用心的进行尝试和探索,取得了必须的成效。

  1、初步探索出了花样空竹教学的课堂教学结构。结合体育传统项目的教学特点,经过多次的实践我们已经初步确立了空竹课堂教学的教学结构。在课堂教学中,透过利用多媒体视频观看和基本动作示范,让学生简明扼要的掌握动作的要领;多种形式的练*,模仿练*、小组结对练*、学生动作展示等多种形式的练*使学生在练*中逐步的完成这个动作;拓展活动,在学生能够完成本节课花样动作的基础上,把学生以前学过的动作进行自由的组合和在创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课堂教学结构的探索为我们常态化的课堂实施带给了坚实的保障。

  2、抖空竹作为常规体育课的辅助练*或准备。在校本课程花样空竹实施一段时期以后,我们尝试把抖空竹作为常规体育课的'课前准备练*或课中的小游戏。抖空竹需要全身的运动,是一项有必须强度的体育项目,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作为课前准备能较好的使学生进行热身,在体育课教学的过程中穿插一个和抖空竹有关的小游戏,能够使学生在愉快抖空竹练*的过程中,增进群众观念、团队意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兴趣小组跟进。

  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以外,我们还成立“花样空竹”兴趣小组,以兴趣小组的形式进行空竹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如今,很多同学都觉得抖空竹很好玩,参与兴趣小组活动的用心性很高,见到别人玩出了新花样,自我就想学,有时自我还能创出个新花样,就别提有多高兴了!据了解,花样空竹有一百多中不一样的花样,此刻空竹队的同学已掌握花样空竹动作十余种。小队员们在抖空竹的学*中,强健身体、磨练意志,并将空竹这一我国独有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今年在校外辅导员的指导下,我班学生又熟悉掌握了单轮空竹的抖法。

  四、实施效果

  开设校本课程“花样空竹”以来,学生的学*热情高涨,学*氛围浓厚,逐步构成我校的一个特色。学生练*抖空竹成了我校学生课间活动一道亮丽的风景。透过一向以来的努力,同学们基本掌握了一些抖空竹的技术和花样组合,并能进行表演,空竹项目深受师生的喜爱,掀起了一股空竹热。我班43名学生,对空竹的两种绕线方法都已经掌握到位,并且能够很好的进行抛、接动作,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勤加练*此刻每个学生都已经学会了指串、腿串、走钢丝、小猴上树等。我们还进行了各项空竹趣味活动:画空竹、做空竹小报、班级抖空竹展示、中华绝活抖起来等各项活动。正是有了人人抖空竹的氛围,在抖空竹的过程中能磨练人的意志、锻炼身体、培养创新潜力和团队精神。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9

  校本课程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为学生带给学*过程中的方法选取和资料选取,体现教育资料的多元性和选取性。

  空竹是一项传统的`体育项目,抖空竹也是一项全身的体育运动。在学校开展空竹教学,能够使这种传统的体育项目得以继承,也能够使学生四肢的灵活性协调性、心肺系统得到锻炼,从而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所以我们把“多姿多彩的空竹”作为了我校的一门校本课程开展起来。空竹,是我国民族文化苑中一株灿烂的花朵。抖空竹在我国可谓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年的历史了。抖空竹集健身、娱乐、表演于一体,四季寒暑都可练*,男女老少皆适宜,深受学生喜爱。我们把抖空竹作为校本课程,旨在弘扬传统文化,在学校开展“多姿多彩的空竹”活动,学*空竹知识,练*空竹技巧,丰富师生课余文化生活,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一、课程实施目标

  1、发展身体灵活性,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

  2、基本掌握科空竹的基本技术和方法,逐步学*花样动作,提高自我健身潜力.

  3、培养学生体育与健身的状况,*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4、培养民族自豪感,群众主义、竞争进取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课程实施的有利条件

  通过对空竹的了解和对学校场地等多方面综合因素的思考,我们认为开设“花样空竹”这门课程有以下便利条件:

  1、简便易教,简单易学。抖空竹的每一个花样都有自我的动作要领,只要教师掌握了要领,加以练*就能熟练的掌握这个花样。通过动作的分解教学,就能把这个花样动作简明扼要的教给学生,学生只要掌握了动作要领并加以练*,就能较快的掌握这个花样。

  2、培养创新,寓教于乐。在抖空竹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进行花样的创新和动作的组合,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另外抖空竹时发出的哨声,有时在配合优美的音乐进行花样的组合,能够增加学生在优美的氛围中开展此项体育活动的用心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受场地、时空的约束较小。开展抖空竹的教学不需要太大的场地,正常的学校操场都能开展,学生在体育课上、课间十分钟的操场上都能够随时随地的开展抖空竹的活动。

  三、课程实施的过程

  (一)课堂教学的实施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花样空竹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没有可参考的资料。结合学生年龄的特点,以校本教研的方式用心的进行尝试和探索,取得了必须的成效。

  1、初步探索出了花样空竹教学的课堂教学结构。结合体育传统项目的教学特点,经过多次的实践我们已经初步确立了空竹课堂教学的教学结构。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利用多媒体视频观看和基本动作示范,让学生简明扼要的掌握动作的要领;多种形式的练*,模仿练*、小组结对练*、学生动作展示等多种形式的练*使学生在练*中逐步的完成这个动作;拓展活动,在学生能够完成本节课花样动作的基础上,把学生以前学过的动作进行自由的组合和在创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课堂教学结构的探索为我们常态化的课堂实施带给了坚实的保障。

  2、抖空竹作为常规体育课的辅助练*或准备。在校本课程花样空竹实施一段时期以后,我们尝试把抖空竹作为常规体育课的课前准备练*或课中的小游戏。抖空竹需要全身的运动,是一项有必须强度的体育项目,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作为课前准备能较好的使学生进行热身,在体育课教学的过程中穿插一个和抖空竹有关的小游戏,能够使学生在愉快抖空竹练*的过程中,增进群众观念、团队意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兴趣小组跟进。

  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以外,我们还成立“花样空竹”兴趣小组,以兴趣小组的形式进行空竹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如今,很多同学都觉得抖空竹很好玩,参与兴趣小组活动的用心性很高,见到别人玩出了新花样,自我就想学,有时自我还能创出个新花样,就别提有多高兴了!据了解,花样空竹有一百多中不一样的花样,此刻空竹队的同学已掌握花样空竹动作十余种。小队员们在抖空竹的学*中,强健身体、磨练意志,并将空竹这一我国独有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今年在校外辅导员的指导下,我班学生又熟悉掌握了单轮空竹的抖法。

  四、实施效果

  开设校本课程“花样空竹”以来,学生的学*热情高涨,学*氛围浓厚,逐步构成我校的一个特色。学生练*抖空竹成了我校学生课间活动一道亮丽的风景。通过一向以来的努力,同学们基本掌握了一些抖空竹的技术和花样组合,并能进行表演,空竹项目深受师生的喜爱,掀起了一股空竹热。我班43名学生,对空竹的两种绕线方法都已经掌握到位,并且能够很好的进行抛、接动作,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勤加练*此刻每个学生都已经学会了指串、腿串、走钢丝、小猴上树等。我们还进行了各项空竹趣味活动:画空竹、做空竹小报、班级抖空竹展示、中华绝活抖起来等各项活动。正是有了人人抖空竹的氛围,在抖空竹的过程中能磨练人的意志、锻炼身体、培养创新潜力和团队精神。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10

  一个学期的校本课程又结束了,回想本学期的教学,有苦也有乐,经过对校本课程的总结,我也找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有了自我的看法与认识。

  1、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我带的是四到六年级的计算机课程,这学期参加校本课程的学生共有22人,这些学生基本上是新的学生,并且六年级中占多数。在学期初分组时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配,高年级与低年级的相搭配,原先学过的与新学生相搭配,学有余力的与相对薄弱的相搭配。在这个班中有许多学校“知名的人物”,淘气是有名的,在分组时将这些学生都调配开,分散在不一样的位置,这样能够保证课堂的纪律。

  2、学生的管理

  校本课程中的学生是各个班的学生,在管理上就要求教师多下功夫,在学生*时的管理中,我采用了学生“自治”的方法,用学生来管理学生,每个班有一名负责的学生,每一天报告学生的人数以及没有来的学生的原因,这样保证学生在教师的视线之内,人数清。选好小组长,学生中有了小教师。伙伴教学的模式初步构成,这样学生的学*兴趣提高了,教师也有了小助手。

  3、课程的选择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景,课程的选择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学期是以photoshop的图片处理为教学资料,加上了中国传统包粽子的动手活动。在校本课程资料的选择上既要让学生感兴趣,又要让学生有作品,看到他们的成长过程,让他们时刻都有成就感。

  4、学具的准备

  计算机课和其它课程不一样,每一次课程的资料只能保存在计算机中,机房的计算机是大家共用的,有时会出现资料删除的现象,针对这一情景,在学期初我教给学生将每课的作品上传给教师,这样学生能够记录下自我的`每一次成长的历程。为了更好地记录学生学*的资料,培养学生好的学*方法,构成良好的学**惯,在课堂上还要求学生记笔记,学*资料要求学生全部记录下来。

  5、教学的设计

  在教学设计方面教师先进行讲授,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依靠教师,实践操作需要学生自行解决,在教学中每节课设置相关任务,每节课都有不一样的主题,经过自主操作、团体讨论解决问题,针对不一样的学生,我采用不一样的教学方法,三年级的学生遇到问题教师适当帮忙解决,高年级的学生主要经过讨论自我解决。这样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学*本事。

  6、个人知识的提高

  “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源源不断的水源;要给学生泉水,就要教学生寻找水源的方法”。教师的知识对学生也是至关重要的,我利用课余时间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不断充实自我,让自我的教学技能更有深度与广度。带领学生参加计算机表演赛,共有4名同学获奖,教师评为优秀指导奖。

  有思考就有前进的动力,下学期的校本课程会有一个崭新的面貌。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菁华9篇)(扩展6)

——校本课程实施工作总结汇总5篇

  校本课程实施工作总结 1

  一、对校本课程设置工作的思考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当地逐渐铺开,已把我们推向了全面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台。“纲要”明确指出:“课程现行政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新课程计划具体规定:学校和地方课程占总课时数的10%至12%。非但不折不扣,而且创造性地落实两个“全面”给我们基础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期,同时也给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极具挑战性的新课题。

  之所以说我们步入了发展期:

  (一)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同时,依据地方课程方案开发或选用校本课程,把办教、育人结合点的主动权回归学校,收缩了国家硬性规定成分,为地方和学校提供了选择的余地,便于当地优势发挥和教育资源充分利用,有利于学校自主发展,形成特色。

  (二)三级课程管理改变了“大一统”的课程规划和一刀切的具体要求,密切了社会实际,满足了不同区域对人才的需求,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三)校本课程开发,学校和教师是主体,我们自主进行、总体构想、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水*、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新课程管理的弹性与灵活性,有助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课程,更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便于把学生学*融入社会活动中,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需求选择学*,使更多的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

  之所以说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从传统上,我们主要从事着教材的传授任务,扮演着“教书匠”的角色,把“编书”看作异想天开,高不可攀,校本课程开发意识薄弱;

  (二)从*惯上,学校

  和教师完全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天南地北一纲,城市乡村一案,受其影响不敢超凡脱俗,唯恐有染超纲离本之嫌,对校本课程开发缺乏应有的主动性;

  (三)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当地还是学*、探索、试验阶段,尚未全面铺开,其意识形态还没有被新课程思想、理念所换,新课程理论与实践匮乏;

  (四)既然是校本课程,现在尚没有,也不可能有可行度高、可操作性强的外来模式和成功经验,对*惯使用“拿来主义”的教师来说,在校本课程的目标确立、体系建构、内容设、学*方式、过程评价上感到茫然无助,不知所措。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原国家教委提出“合理设本校任选课和活动课”*10年,我镇同其它单位一样,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举步维艰,成效甚少。

  二、构建校本课程所做的主要工作

  镇教育办公室一班人鉴于以上认识,于去年底形成了自己的基本思路,这就是:带领全体教师抢抓机遇,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迎接挑战,通过学*、实践、研究、完善、提升,努力开发出极具本校实情的校本课程,以课程改革促进我镇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我镇主要开展了三方面的工作:

  (一)丰富理论、营造氛围、健全机制,使学校课程开发进入快车道。开学初教育办责成教研室就各单位校本课程开发的潜能、现实情况,以及制约该项工作开展的各种因素作深入细致的调研,形成书面材料。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出了本年度《孙耿镇教育办公室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方案》。

  为了使教育干部、教师进一步明确课程三级管理政策的实质、内涵及重要性,丰富课程改革理论,教育办进一步完善了学*制度,把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作为主要内容充实于三个学*日中(周一教委人员学*日,周五校长学*日,周六教师全员学*日)。为了广泛吸纳先进的课改思想和经验,在不足三个月的时间内先后有*百人次外出学*、观摩或考察。为了保证校本课程坚持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为了将先进经验得以及时推广,镇教育办教研室先后于3月2日、3月18日两次举办各学校业务干部培训班。通过多种形式的理论学*,使广大教育干部、教师面对课改树立一种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意识,进一步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内容、遵循原则等重要环节。

  为规范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镇教育办设有该项工作的领导小组,负责宏观管理,提供业务服务,搭建交流互动*台,检查评估与指导等。各校设有工作小组,具体调查研究、试验探索、确立方案,构建本单位的校本课程;任职教师围绕本单位的学校课程,自主确立试验课题,重过程、求实效,及时总结经验、推出成果。通过完善的“层级管理、*等交流、全员参与”,为各单位尽快形成自己的任选课程和校本课程奠定了基本条件。

  (二)严格贯彻课程改革精神,合理构建校本课程。我镇各校在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基本采用“实际调研实践评估科学构建实验调整”的模式,实施“问题解决”即“自下而上”的政策,以满足社会、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此各校形成的课程均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参与性。

  例如:大路民族小学是市级绿色学校,县级全方位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师生爱校如家,都有一份责任感,他确立的课程主题是“学校是我家,我爱我的家”。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惯,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高家小学*临环保局垃圾场,环境污染严重,周边群众深受其害,每一位学生也渴望回归蓝天清水,这个学校确定了“环保手工制作”的课程。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善于创造、服务社会的良好品质。

  xx小学以“我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者”为主题,将校本课程渗透到学生活动的方方面程,使学校充满文化氛围,学生无时无处不沉浸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

  xx小学把书法练*作为校本课程,一、二年级练铅笔字,三至六年级练钢笔字,四年级以上练软笔字。既可抄写课文,也可抄写古诗,不但培养了学生特长,也促进了阅读教学。

  镇中学把中语委“十五”规划课题《作文三步法》整理、编制为学校任选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开设了“网络阅读”作为校本课程。用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和贴*生活、善于采集、学会学*的良好*惯。

  各单位所设的校本课程均体现了两点:

  一是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以现代教育观、课程观、质量观,利用课程分级管理的体制,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充分发挥当地及学校教育资源的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努力创建学校的教育特色。

  二是体现以学校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理念,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及成长需求,注重课程的开放性、民主性、参与性,强调交流与合作。

  (三)加强校本课程设的交流,使其在实施中不断优化,日臻完善。3月26日镇教育办就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召开了经验交流会,会上各单位解读了自己的“方案”,介绍了落实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和困惑。与会人员相互交流、评析,甚至出现了分岐与争辩,但通过

  各抒已见,相互指正与借鉴,定会促进我们的理论学*与实践研究进一步深化,相信校本课程的内涵会更加丰富,结构更加科学,更趋于实际和富有活力。以后这样的交流会我们将形成制度。

  三、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面对基础课程改革的提速,教师的理论水*和实践能力凸显薄弱。应通过某些机制,提高教师自主学*的效益和单位组织培训的质量,鼓励教师参与实践、乐于试验,使其尽快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及管理出经验,出成果。

  (二)某些校本课程应增强科学性和规范性。譬如:有的课程以课题形式呈现,大而空,学生的参与兴趣和主动性大大打折;有的课程缺乏调研,脱离学生实际,体现不出本校特色、优势,一味追求知识性,失去了校本课程本质;有的课程分解不具体,欠衔接,不能形成教育网络和培养体系。

  (三)重课程构建轻评价机制。评价是校本课程中的一个主要环节,应以激励性评价为主,重教师、学生的参与过程及过程中的相对发展,力求给教师和学生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教育在发展,课程在改革,作为课程的组成部分校本课程,也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资源的变化而不断提升、优化。我们将加大探索研究力度,不懈追求,努力使我镇各单位的校本课程既丰富多彩,又富有实效,为学生的学*和发展创造宽松而优越的教育环境。

  校本课程实施工作总结 2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发展趋势。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开发成为新课程校本教研的基本内容之一,校长和教师也逐步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几年来,在区教育局、进修学校的领导下,我校把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摆上课改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计划)》而进行的,我们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着眼于发展学生的兴趣、需要,充分挖掘校内外课程资源,不断地探索校本课程开发之路。现将我校几年来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充分认识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

  校本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对这个课题不熟悉,学校领导对这个课题也感到陌生。校本课程开发又是每一位教师和学校领导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课题。因此,我们从理论学*入手,开始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艰苦探索。在学*过程中,领导和教师共同认识到:

  1、校本课程在新的教学计划中所占比重:每周校本课程安排4节,与数学科比重等同,占周课时量的*16%;

  2、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要设可供学生学*的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课程,来满足学生的需要;

  3、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校要充分给予教师参与开发课程的机会;

  4、校本课程的开发,充分吸收家长、社会人士的知慧,利用了当地社区的资源。

  通过学*,明确校本课程的涵义及其应具有的特点,理解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基本理念及意义,从而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奠定基础。

  二、努力实践,探索校本课程开发之路

  明确了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是迈出课程开发第一步,对大部分教师来说校本课程开发仍感到茫然。为了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我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编写组,先后经过了四次编辑。

  第一次编辑是在20xx年底。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编写组抓住“东圳水库、中国枇杷第一乡、洋边市德育教育基地”等得天独厚的社区资源,分为“名胜古迹、名优特产,名人轶事、家乡新貌、民风民俗、革命斗争史”六大块进行开发,教师针对模块内容,选择题材,进行撰稿,汇编成册。

  第二次编辑是在教师使用校本教材后,征求有关教师的意见,发现我们所编的校本教材只适合于高年级学生阅读,于是我们就进行了修订,进行第二次的编辑,我们把原稿作为中高年级的读本,并对原稿进行浓缩,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识规律,编出适合于低年段学生阅读的读本,于是我们的校本课程读本就分为低年版和中、高年版的两个版面。第三次编辑是我们在使用过程中校本教材只有文章,没有与文章相匹配的学生实践性、操作性的内容,我们就组织编写人员,按六个模块,针对文章的内容和模块的主题设计出既遵循于儿童认识规律、又适合于儿童生活经验的、可供学生操作、实践的探究性的训练园地,丰富了教材的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技能。

  事物的发展总是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完善。我校的校本课程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总觉得原有的校本课程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弊端:

  1、不同的年段的学生使用同一本教材,教材的重复使用,不但学生厌烦,不能激起兴趣。同时也浪费了学生接受乡土教育的美好时光;

  2、教材的内容单调,不够丰富,学生接受的教育面窄,对家乡人民聪慧、勤劳、奉献的品质得不到深刻的体会;

  3、教材的编排不具系统性,每个模块的教育主题得不到延伸,学生的动手实践与拓展的能力得不到发展,针对原有教材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大胆地设想、谋划、尝试,对校本教材进行第四次的编辑:

  在本次校本教材的编辑中,我们针对以前课程中发现的问题,精心组织,设计、编写旨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自然、民俗、特产等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热爱自已的家乡,学*祖先们艰苦创业的坚强意志,乐于奉献的崇高精神和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安全意识,渗透心理健康和道德品质教育。

  本次编写校本课程分为6个年级,一至六每个年级独立成册,每册按三大领域由10个单元组成。一是基础知识教育:包含珍爱生命、诗歌欣赏、点亮心灯、思想道德四个单元;二是乡土知识教育,包含山里特色、致富之路、果树栽培、常太名人四个单元;三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包含动手实践与拓展活动两个单元。每个单元都由导读和2篇课文组成,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由浅入深地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编入该单元的相应课文。每个单元的导读就是单元教育的`主题。

  如第四单元的“致富之路”,就是让学生了解到善良聪明的家乡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和不*凡的智慧,艰苦奋斗,走上一条奔小康的致富路,为家乡创造了财富。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我们在每篇课文中配备了两道思考练*题:第一道是针对文章的练*题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了解一些基本知识;第二道是针对单元的教育主题的思考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新编的校本课程与以前相比,主题更突出了,内容更丰富了,体系更系统了,克服了过去重复、枯燥、零乱的弊端。

  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我们重视挖掘校内的人力资源,我们编写人员的组成中既有中心校年轻的语文教师、教研组长,又有区、市级骨干教师,还有语文素养较高的老教师。首先由中心校的语文教师与教研组长按单元采编、撰写文章,再由市、区级骨干教师按年级进行审稿修改,撰写单元导语,汇编成册,最后由老教师进行多次的修改。在编写过程中,年轻的教师得到了煅炼,骨干教师得到提高,老教师的文采得到了发挥。

  三、积极引导,探索校本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校本课程已经开发,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课程资源,引导教师把校本课程落实到教学活动中,为教学活动服务:主要体现在:我校严格执行省颁教学计划,把校本课程编入“课程表”,统一编排“教学进度表”,保证正常有序地教学。我们还鼓励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填写“校本课程使用反馈表”,提出编写与教学建议,不断地完善。学校每学期还安排一次“校本课程”教学研讨专题会议,不断总结经验。学年末,我们还把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考查,考查结果纳入年度量化考核。

  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1、教师的身上蕴涵着巨大的潜力,只要我们精心组织,相信教师能够胜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自身的专业素养得到提高;

  2、教师的课程观念得到转变,课程资源开发的思路开拓了,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思考、精心设计,我们身边蕴藏的丰富的课程资源就能被开发;3、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能使学生在了解家乡之余,还有效提高了他们的收集、处理信息与社会实践等综合能力。

  总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校本课程实施工作总结 3

  (1)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而非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和实施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综合实践活动体现学生活动的自主性、实践性,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性学*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实践,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学*,引导学生自觉地把直接经验学*和间接经验学*相结合。

  与综合实践活动相适应的基本学*方式是实践性学*。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探究性学*、社会参与性学*、体验性学*和操作性学*等多种实践性学*活动,对课堂教学空间和教材加以拓展,改变学生在教育中的学*方式和生活方式,把学生的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社会参与、社区服务以及劳动和技术实践等作为重要的发展性教育活动。与各门学科课程相比较,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学*活动方式不是以掌握系统化的书本知识为主要目的,而是以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在学科课程中,练*、操作,甚至实践,都难以真正超越特定的学科固有的知识体系,都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学科课程的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学*是为了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本身。我校在开发和实施以“围棋”为主的校本课程中,正是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基础等方面考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的空间。培养了兴趣,锻炼了能力。

  (2)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开放的课程领域,它具有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活动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开放性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考虑学生的现实生活的需要和社会需要,立足于时代对学生素质发展的挑战和需要,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总的目的。在内容上,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只要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关联,只要是学生自主地提出或自主选择的活动主题,都可以作为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这种在内容上的开放性特点,是其它任何课程的内容所不具备的。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在学*活动方式和活动过程上,学生可以根据现有的课程资源、自身已有的经验,采取不同的方式。通过这种开放的活动过程,鼓励学生亲身体验,发展创新精神。我校的围棋活动由来已久,而且多次在县级正式竞赛中夺取名次,因此,广泛而深厚的氛围自然地形成了。

  (3)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生成性。

  这是由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取向和该课程的开发所决定的。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并获得实际的发展性的体验,因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就是在该课程的实施过程之中。学生参与了活动过程本身,也就在过程中获得逐步的发展,并且学生通过对过程中的体验进行反思,有利于觉醒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能力。如果学生游离于活动过程,那么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综合实践能力是难以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发展起来的。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就在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地形成良好的行为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不断地建构自我的整个精神世界,发展实践能力;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生成的过程,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动态体现的过程。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来看,综合实践活动成为一种对学生发展具有价值的课程,本身就是不断生成的,是教师和学生一道创生的课程。

  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根据预定模式的机械装配过程。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活动方式、活动过程,都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他们的现实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的主题,从而自主确定或选择的。在活动的展开过程中,学生又从他所能接触的情境和资源中收集解决问题的资料,并自主地制定活动方案或活动计划。正是在自主制定活动方案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实际的体验和发展。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兴趣盎然的过程,学生在其中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认识不断深化,体验不断丰富,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因而,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动态生成和发展。五年级语文第九册第一单元的实践活动:以手抄报的方式举办一期有关中秋节、国庆节、教师节的板报展览。这其实就是学生的学*经历、生活的环境等生成的,很自然的内容。学生也极有兴趣和动力。学生在进行这项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地进行研究和体验,能说他们没有收获吗?

  (4)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他们自己选择学*的目标、内容及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方案和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综合实践活动开放的活动领域或活动内容、开放的活动方式和活动过程,为发挥学生学*的自主性创造了条件。同样,在上例的活动中教师只是布置了一下内容,确定了一个负责人,告诉学生自愿参与。但学生却几乎全部都参加了。他们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认识,虽然一开始七嘴八舌,但最终的结果是喜人的。收获最多的还是孩子们。

  (5)综合性校本课程的开设目标及内容和形式之间应有机结合,以求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

  因此将学生置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调动学生多种器官协同参与,促进各种素质的和谐发展。首先活动目标的综合,不仅有社会意识、科学精神等情感目标,也有搜集信息、处理问题等能力目标,还有各种知识性目标;其次,活动内容综合,围绕活动主题,包含社会、环境、自然、农业、科技等各种知识;再次,活动方式也是综合的。根据主题需要,采用参观、调查、讨论、设计等多种活动形式,自主探究,积极建构。我校的综合实践课和以围棋、信息技术、兴趣体育、电子琴、研究性学*、少先队活动、以及各学科课程等都参与到了其中,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

  当然,如果能开发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将更加科学地促进学校对人才的建设和培养。这将是我们下一阶段继续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阳邑学校

  20xx年9月

  校本课程实施工作总结 4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校本课程是课程改革的新生事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中第六条中明确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在课时计划中也明确规定:“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占课时总比例的10%-12%。”这些都足以见出国家对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视。同时,这也成为我们弘扬学校文化,发展学校特色的新契机。在开发校本课程,办好学校特色方面,我们是这样做的: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1、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组长由校长沈德新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副校长裴继东同志担任,组员包括各科学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其主要职责是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作出正确决策,予以全面部署,组织人力物力,协调各方关系。

  2、组建了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

  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由校长沈德新、副校长裴继东、教师代表史冬艳、徐长亮、胡俊超、段连驰马雪、学生及家长代表组成。其主要职能是审议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大决策,形成《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中华经典诵读实施方案》《写字教学实施方案》,制定相关管理条例,检查督导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执行情况。

  二、注重解决校本教材编写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校本课程与学校特色有什么关系?

  校本课程与学校特色的关系应是:先以学校特色来进行课程开发先有特色而后有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更加促使学校特色鲜明化、独特化。基于学校,更发展于学校,又更促使学校特色化发展。也就是说,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必须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我们所编写的《中华经典诵读》、《写字》这两套教材,就紧紧围绕我们的办学特色进行编写的,其内容编排和相关素材的应用都紧紧围绕我校的德育工作进行《中华经典诵读》针对学生的中华传统美德进行教育;《写字》培养学生良好的学*品性、审美、及耐性意志力等,这些现在已经成为了我校德育特色工作。

  2、编写校本教材的出发点明确了吗?

  校本教材编写一定要基于以下两点:一是要以国家教材的弥补为出发点。为什么要开发现本课程,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由于国家课程的统一性而忽视了各个地方、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校本教材编写必须要考虑我是否弥补了国家教材的不足,弥补了什么?不然,我们的劳动便是一种毫无意义的重复。二是要以学生、教师、学校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在教学中我们是否确实需要一本适合和促进学生个性成长与发展的校本教材作为国家教材的补充?养成教育工作在现实的教学中很难找到具体的抓手,而一些临时性的教育往往不足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惯,而所谓养成教育活动应该是长期坚持的活动才能叫养成教育活动,才能让学生在长时间的坚持中形成受益终身的良好*惯和品性。基于这些我们决定编写了《中华经典诵读》、《写字》这两套教材。这两套教材中《中华经典诵读》是每学年全一册,《写字》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认知能力每学年分上下册,覆盖1~9九个年级。

  3、编写校本教材有鲜明的主题吗?

  一整套的校本教材是一所学校的个性体现,每本书的主题便是这本教材个性的体现,无论是一套还是一本都必须要有鲜明的个性,个性是校本教材的生命力。我们编写的校本教材一定要凸现一个主题,不能让人看上去有点像自然书,又像社会书,还有点像思品书,或是语文书,或是环境教育书……最终陷落“似什么,而什么都不是”的尴尬境地。我们本次编写的校本教材就避免了这样的问题,《中华经典诵读》、《写字》这两套教材主题鲜明,教育的目的性突出。

  4、编写的校本教材到底会有多大的存在价值?教材的存在价值主要取决于它是否真地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所帮助,而且是不可替代的帮助。往往在编写校本教材时,前者很容易考虑到,而后者很容易忽略。从有些学校编写的教材几大板块来看,它能让学生了解家乡、了解学校、了解大自然,培养学生的爱家、爱校、热爱大自然的品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等。但这些职能是不是无可替代了?比如说:我们现在使用的自然、社会、环境教育、思品、健康教育等教材完全可以很好的培养和锻炼学生以上的能力和素质。而我们有好多学校在编写时就参照了那些书。那么这样一来,编写的校本教材就显得有点多余了,它存在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了。

  在这次的校本教材编写中我们注重了其价值的集中性体现,例如《中华经典诵读》它的作用价值主要体现在通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引领广大师生更加广泛、深入地感受领悟中华经典,加深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了解和热爱,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自觉性,提高思想道德水*;培养学生诵读、书写及讲解经典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及语言文字应用能力。通过经典诵读行动的实施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建设学*型校园,助推学校内涵发展,使其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传承民族精神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5、如何解决校本教材和统编教材争学时现象?校本教材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最重要的是校本教材与统编教材争课时的问题。国家对中职学校德育课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必须按照《教学标准》规定开足课程。为了解决校本教材和统编教材课时上的矛盾,有的学校只好舍弃统编教材,使用校本教材。用校本教材代替国家统编教材,不符合国家规定,也将大大降低教学质量。我们这次把校本教材在实际的应用中做了很好的调整。首先是《中华经典诵读》教材,我们在实际应用中采取中学生利用课前两分钟进行背诵,小学生利用课前五分钟进行背诵,从一年级开始坚每周背诵教材上的一首古诗,每学期完成15首诗的背诵,这样即解决了课时问题,又能够让学生牢记,那么学生在九年以后所掌握的古诗词的数量就足够令学生受益终生了。《写字》教材我们共分为两大部分教学,小学生接受的是楷书硬笔书法的教学,中学生接受的是行楷的教学,每个阶段我们又把笔划、部首、整字、整句、布局谋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散在不同的学段里,每周由一名专职的书法教师完成一课时的教学,其余的时间由班主任和语文老师配合完成练*和巩固。这样多元化的结合应用,节省了课时也达到了我们编写教材的目的和意义。

  三、教材的编写注重于校本教材编写的应用原则。

  校本教材的开发,必须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根据本校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实际,在充分调查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根据本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方向,通过收集、占有、整理、归纳学校或学科资料来进行编写。校本教材的开发除了必须体现校本(本校)的特色外,还应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教材开发应有目的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材开发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校本教材的开发必须要考虑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技能,也就是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教材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在开发之前都应具有目的性,都应思考开发这种教材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在开发过程中无的放矢,那么,教材的开发就只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没有任何实在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和学*需求,以及学校的发展情况等方面来确定教材开发的目的,这是教材开发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2、教材开发应有针对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材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应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校本教材针对的是本校学生群体,满足的应是本校学生的需求。因此,校本教材的开发决不能滥竽充数,到处东拼西凑,而应体现出本校的特色,应通过本校教材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如果本校不能开发出教育学生的教材而只是使用别人开发出来的教材,就会因别人开发的教材不能很好地适应本校的具体情况而缺乏针对性,失去教材的实际意义。

  3、教材开发应有实用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要“精选终身学*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校本教材的开发,必须要有实用价值,要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教材内容要充实具体,不论是学科知识的拓展延伸,还是课外知识的补充完善;不论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还是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都应该有具体的内容、生动的事例。而不应只是词句的堆砌、术语的阐释,更不应东拼西凑,只是方块字的组合。教材必须重在实用,重在选择有利于学生终身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材料,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学以提高。

  4、教材开发应有独特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课程的蓝本是教材。教材的开发必须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根据学校实际,编写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教材。校本教材必须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凸现出本校的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将优秀师生个案或本校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史实纳入教材。教材中,即使是显性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材料,也应是代表本校的最高最好的办学水*。因此,教材的开发必须新颖独特,独具匠心,有非常明显的地域性。

  5、教材开发应有趣味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要“关注学生的学*兴趣和经验”,“要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教材的开发不应选择学术严谨、逻辑性强、知识难度大的材料作为教材的内容,而应将知识性强的材料化繁为简,化深为浅,化难为易,注重于提高学生的学*积极性,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教材的开发应注意学生在生活和学*中的体验和经验,注意照顾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语言的表述应幽默诙谐,事例的选择应生动有趣,教材的内容应丰富多彩。教材内容的趣味性还应体现在活动性、可识性、探究性等方面,要使学生对教材嚼之有味,学之有得,思之有获。

  6、教材开发应有拓展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学生要“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材的开发一定要注意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应在学生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加以扩展或延伸。譬如,课内讲授虽然提及但又无详细资料的,或者是一些生活小常识,或者是一些小试验,或者是名家名篇,或者是日常所见而又未加深究的,都可以将其作为校本教材开发的原始资料进行拓展。特别是一些科学性、规律性的学科知识,可以在校本教材中采取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层进式的拓展,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惯,增强其探究和创新的意识,并以此培养他们拓展和运用知识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7、教材的开发应有前瞻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要“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的改革决定着教材的开发。因此,校本教材一定要体现出可持续性,应在把握时代特点和现代教学观念的基础上,确定教材开发的目的和内容。无论是在校本教材的目标、体例等的确定上,还是封面、内容等的设计上,都应体现出超前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科的相互交叉和渗透越来越明显,边缘学科的快速发展等,都会给教材的开发注入新鲜活力。因此,教材的开发一定要注意不断淘汰已经过时的、与现代社会不合拍的陈旧知识,发掘出新鲜的、与时代潮流相吻合的新观念和新知识,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学校的发展。

  8、教材开发应突出有效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开发校本教材就是要完善或补充国家课程教材中缺乏或省略的材料,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校本教材在开发过程中,一定要整合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者的建议和意见,重视信息反馈。因此,校本教材的开发,不但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且还应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开发校本教材只有做到了目标明确、内容充实、逻辑清楚、事例典型、贴*生活,才能满足学生需求,适应学校发展,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教材开发应有操作性

  教材开发的对象是教师和学生,因此,教材内容的设计和编排必须符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需求。教材应便于教师教,学生学。对于一些晦涩难懂的、不常见、不常用、无助于学生学*的知识不应选作教材内容;对于一些不利于学生操作,学校也无法实施的活动材料,也不应纳入教材内容;对于一些中长期才能见效,不安全或不便于学生探究的专题或活动也没有必要在教材中设置。因此,在教材开发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可操作性。不然,即使教材开发出来,对学校和师生也没有什么用处,师生只能望“材”兴叹。

  校本教材的开发不是一种短期的个人计划,而是一种长期的集体设计。校本教材只有在开发过程中,注重教材所体现出来的基本特性,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才能使教材在修订中不断加以完善,才能真正体现出校本教材的“本校”特色。

  校本课程实施工作总结 5

  课程专家斯基尔贝克指出:“设计课程的最佳场所在学生与教师相处的地方。”我校是一所以数学为主打特色的学校,多年的数学文化的积淀,形成了浓厚的数学氛围和深厚的数学文化底蕴。学校因生制宜、因校制宜,整合现有的校园文化资源,开发了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玩转数学”,并全面有效地实施了该课程。

  校本课程实施是校本课程付诸实践、走*学生、走进课堂的过程,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为此,抓好课程管理、扎实环节落实、多方整合推进,使校本课程有序、长效落实,并在实施中不断调整,使其日斟完善。

  一、层级管理,确保校本课程的长效落实

  任何一门课要全面推进落实,有效的管理是必需。为了推进课程实施,学校高度重视,确立了以校级领导直抓总管、科室推进落实、课程教师具体实施的三级课程推进模式,确保课程实施中规划明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实施课程到位负责。

  1.一级管理:学校领导负责总抓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主导的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全面规划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指导课程实施的总体方向,并采用定期开展校本课程实施小组会议和随机调查的形式,了解校本课程实施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课程实施方面的阶段性指导意见。

  2.二级推进:科室部门具体落实

  校本课程的实施,主要由教科室和教导处联手推进,落实好校本课程教学时间、教师安排、过程管理以及具体活动指导等,为校本课程的有序化、常态化实施作保障。

  A.教科室统筹做好课程实施中的指导

  校本课程建设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比较亮丽的元素,它与传统的学科课程教学有共通之处,更有许多不同之处。由于先前经验比较匮乏,也使许多教师在校本课程实施中有许多模糊的地方,有如隔纱望月。基于此种情况,教科室做好相关的指导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组织课程负责教师解读校本课程内涵,从理论的层面了解校本课程实施的一些基本措施。与课程骨干教师讨论、预见校本课程实施中可能遇到的一会问题,做到未雨绸缪。在具体实施课程中,请骨干教师上课程教学示范课,以此作引领,共同探讨,摸索着前进。

  B.教导处跟进课程实施中的过程管理

  校本课程作为一门具有鲜活生命力的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一样,需要进行过程化管理。我校“玩转数学”校本课程安排在三至六年级同学中实施,并将课程纳入课表,每周设定一节,确保课程有效落实。期初要求每位课程负责教师安排好课程实施计划和教学内容安排,每月组织相关人员对校本课程实施教师的备课、活动反思进行检查打分,并纳入“七认真”教学评比。如此有执行力的过程管理,确保课程实施不落空,不流于形式。

  C.三级落实:课程教师具体实施

  课程的实施,最终落实到课程教师头上。我校“玩转数学”校本课程,在教师配备上还是比较显力度的。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相整合,配置了一名专职教师与多名兼职教师,师资比较稳定。课程教师以“玩转数学”为基准,带领学生开展相关的主题研究性学*,在提出问题、探究、解决问题和展示研究成果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锻炼各项能力,培植学*自信。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注重过程资料的搜集与对学生学*活动的评价,将课程的实施落实到位。二、扎实推进,促进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

  为了扎实、有效推进校本课程的实施,我校采用由点及面的逐步推进形式,加强课堂研讨,采取多样的活动方法,切实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1.试点辐射,拓展课程实施范围

  我校是一所镇村一体的联合小学,下设四所辅导校,为了全面推开“玩转数学”这一校本课程,我们先从中心校四、五两个年级入手,展开试点,探寻课程活动的实施措施和方法。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与摸索,课程实施的过程与方法逐渐明朗,形成了“我观我思”、“边玩边探”“评价思行”这三个总体的活动序列,学生在“玩”中确立主题、制定方案、动手实践探究、分享成果,在“玩”中反思、评价。看到时机日益成熟,将课程实施推广至三至六年级,并辐射至四所村小,拓展了校本课程实施的面,建立起比较全面的校本课程实施系统。

  2.有效研讨,提高课程实施能力

  教师的课程指导能力,是确保课程有效实施的关键。*两年,市局组织开展的有效教学及课堂观察活动异常热烈,结合校本课程的自身特点及现有师资状况,我们尝试着开展镇村联合教研、同题异构、送教下村小等新的教研形式,努力践行有效课堂理念,提高教师的有效课堂的执行力。

  A.镇村联合教研

  我校校本课程教师比较分散,尤其是村小校本课程教师,有的一校只有两名甚至一名,如何开展教学研讨就成了比较大的难题。基于这种特殊的原因,我们采取了镇村联合教研的形式,跟通其他学科,单周集体备课,集体备课通过网络进行,组内教师对本课题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与思考,然后由执教者进行整体备课,同时整合入其他教师的建议,形成一份实施方案。双周进行集中的课堂联合研讨,镇村校本课程的教师,集中一处,由执教者开设课堂教学研讨课,集体评议。如在“家庭节水小探密”、“小小数字学问大”等镇村联合教研中,大家对开题课的课堂模式,基本形成了一个共识。在《商场促销风》、《我家的几何图形》的调查指导活动中,也逐渐摸索出比较实在的指导方法。镇村联合教研,以中心校教师为引领,极好地带动了村小教师的课堂实施水*,夯实了课程实施的能力基础,全面提高了课堂实效。

  B.同题异构研讨

  本学期,我校又推出了同题异构课堂研讨形式,这种研讨形式,有利于教学设计的横向比较,有利于教师之间思维的碰撞与相互激发。期初在校本课程实施中,我们校本课程组共同商定以“采访问题的设计指导”为研讨主题。每月开设一次同题异构研讨课,课后在校本课程备课栏目开设“同题异构研讨课讨论专区”,上课教师的教学反思以及听课老师的听后感想、思考,传于专区中,供所有教师学*讨论。同题异构的'专题研讨,能够较快地提升教师对课型的把握能力,以及有效指导学生开展活动的能力。

  C.送教下村小活动村小教师外出培训与学*的机会相对比较少,在教学中获取新的教学理念的渠道也不是很多,总体的教学处于相对的半封闭状态。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校本课程的实施能力,学校组织校本课程教师队伍中的骨干教师,每学期开展一次送教下村小活动。在送教活动中,将校本课程实施的一些经验带过去,以及帮助解决村小教师实施课程中遇到的一些困惑,互相交流,相互促进。

  3.模块设置,形成课程实施序列

  “玩转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共两册,以数学思想、数学文化为基本内涵,挖掘各个领域的实践活动资源,通过提炼整合,形成了“学校与数学”、“家庭与数学”、“社会与数学”、“文化与数学”四大模块,每个模块又分列两个主题。四大模块相对独立,又必然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校本教材体系。在实施校本课程过程中,基本一学期一模块,比较集中地对两个主题开展研究性学*。比如第二册“家庭与数学”模块中,就分设了《家庭节水小探密》、《小鬼当家新体验》,两个主题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在前一个主题活动中,学生通过调查家庭每月用水情况、实验节约措施、提出节水金点子的活动中,了解到家庭中存在的浪费水现象。而从后一活动中,学生争当家庭小主人,开展一日当家体验,从关注家庭节水至关注家庭节能、节约物品消费,是对前一主题的有效拓展和延伸。

  序列化地实施校本课程,使学生活动的视角得到了延展,并将研究活动推向了深入。

  4.有机调整,增强课程实施效度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的根本宗旨,校本教材的编写,是基于学生的实际与学校的实际,但理论层面的设计编排与具体的实施,还是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因而,手头的校本教材还有个再度开发的过程,弹性较大。这就要求校本课程教师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不可照本宣科,搞一刀切,而要注重联系班级学生的具体状况,努力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从提高活动实施的可操作性为基准,及时作出适当调整。

  如在开展《商场促销风》这一主题活动中,教材中提供的可供参考的活动小主题有“商场有哪些促销种类”、“打折活动的实质”、“顾客该怎样理性消费”等,结合研究问题的价值意义与可行性分析,“打折活动的实质”没什么研究价值,因而在教学中调整为“促销活动宣传方式的研究”,这样的小课题更具操作性,也更紧扣主题。另外,活动中又增设了去某大润发超市进行实地调查这一实践环节,让学生亲临现场,感受促销活动的浓烈氛围,通过与商家的面对面接触,深入了解促销的形式手段及促销产生的影响。

  三、整合联动,丰富校本课程的实施渠道

  作为一门课程,单纯地依靠每周一课的教学,显然还是比较单薄的。因而,将校本课程活动有机地与学校学科教学、各项活动相整合,进一步丰富校本课程内涵,推动校本课程实施向纵深行进。

  1.与校节活动整合

  学校校节活动是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是营造校园积极向上、科学活泼、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渠道。我校校节活动精彩纷呈,有“金丝语”阅读节、“金点子”科技节、“金头脑”数学节、“金手指”象棋节等。整合校节活动,将校本课程内容与校节主题活动相贯通,依托实践活动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文化的熏陶,传承优良的品质。如在上学期开展的主题为“低碳生活科学理财”的“金头脑”数学文化节中,整合校本课程主题《存钱学问多》,在学生中开展家庭低碳生活调查、零花钱的调查研究,聆听“科学使用零花钱”的专题讲座,学生兴趣盎然,寻找生活中高排放碳的行为,提出低碳生活倡议。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意义实在。

  2.与学科教学整合

  “玩转数学”校本课程的内容设置、活动形式,本身都与数学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脱离不开。在课程实施中,整合活动内容、整合活动时间、整合教师资源,使校本课程的实施更加得力,更好地走向常态化。

  A.内容上的整合

  校本课程的内容,与数学、语文、科学等基础性学科是密不可分的。如第二册校本课程教材中《走进古老的数学之谜》,其活动中涉及的古老数学著作、数学趣题以及数学思维方法,都是数学学*的范畴。再如第一册中的《我看校园绿化》,其中的关于树木花草的种类等,与科学上的探究活动是紧密相连的。校本课程与学科内容的整合,使得活动更加丰富,更具立体感,也使学生在活动中能广开思路,相互贯通,实现活动的最大效益。

  B.时间上的整合校本课程的实施,在时间的安排上,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相整合。在确保综合实践活动每周两课时的基础上,将校本课程教学纳入其中,进行有机协调,增加课程实施的弹性管理。校本课程一般每学期安排两个主题,可也在综合实践活动穿插着进行,也可以整合进综合实践活动中。课程教师在具体的实施中,有着一定的自**,这样便于教师能更有效地利用教学时间,实现优化教学。

  C.人力资源的整合

  人力资源整合(HumanResourceIntayration,简称为HRI)是指依据战略与组织管理的调整,引导组织内各成员的目标与组织目标朝同一方面靠*,对人力资源的使用达到最优配置,提高组织绩效的过程。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学生动脑动手又动口,丰富的资料查阅、实地调查、采访活动等,都离不开相关教师的指导。活动动的涉足面也较广,要使学生能顺利开展活动,不仅需要有各种理论知识的支撑,更要有多方技能的扶持。特别是一些技术层面的指导,单靠校本课程教师一人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因而整合校园中其他科任教师以及家长、社会人士的资源力量,使之共同成为学生活动的指导者。如学生在制作电子小报、成果课件中,可以将信息技术教师的力量整合进来,有效指导学生掌握这方面的技能。如《存钱学问多》这一主题活动中,整合银行人员这一资源,有效帮助学生了解存钱的步骤方法,为达成活动目标提供帮助。

  3.与项目活动整合

  在我校数学特色的传承与引领下,我校数学项目活动应运而生,有“智力七巧板”、“数学综艺”、“数艺诗情”、“算24点”、“生活数学”等。活泼有趣的数学项目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寓教于乐,妙趣横生,激发了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将校本课程与项目活动相整合,形成了活动的许多契合点。如将校本课程中的《我爱小小七巧板》的教学,与“智力七巧板”社团活动相整合,通过引导学生开展认识七巧板、单副七巧板的拼搭、多副创意拼搭等的活动,使学生既获得了相关的七巧板的组合拼装知识,又在研究活动中培养了动手能力、空间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同伴合作能力。

  在校领导的重视下,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面注重为学生自主选择提供空间,强调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彰显个性,充分发挥个体创造性的过程,更为学校发展有特色,教师发展有特点,学生发展有特长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可能。与此同时,在课程的实施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如教师对教材的再度开发上,还存在一些困难;如何让学生有更大的积极性投入校本课程的学*,还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我们也会在以后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使校本课程更具长效的发展机制,更能体现学校的发展特色。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