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 (菁华9篇)

首页 / 工作计划 / | 工作计划,数学

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在新的一学年里,我们一年级数学团队的全体成员将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业务能力不断提升为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加大教学研讨力度,坚持科学育人,扎实有序地开展数学教科研工作。在教研教学中促进每个教师的专业发展,大力倡导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鼓励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反思,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团结本组教师,齐心协力,战胜困难,努力提高一年级数学组教学质量,力争达到一年级数学教学目标。

  二、本学期工作重点:

  1、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特点,制订出适合他们的教学计划。抓好*时的课堂教学,提高*时的课堂教学质量。抓好学生的学*常规,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总结每个单元教学。查找原因,进行详细的反思、回顾,进行及时的查漏补缺。对下个单元的教案再进行集体复备,对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设,并找到解决的方法。交流作业批改、辅导、检测,研究大家教学中的困惑,传授教学经验等。

  3、讨论周周练,完善周周练*题资源,及其它资源库的资源收集。

  4、结合学校特色创建活动,开展主题教研。根据学科的特点,制定出研究内容,开展好课题的研究,为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奠定基础。

  5、积极参加缙云杯中青年教师课堂研讨活动,力争取得优异的成绩。

  6、及时反思,改进教学。做到课上课下每日反思,每天在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后,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对自己一天的教学工作进行认真的分析与反思,多写多投多参赛,参加实验苑的投稿。通过写论文、反思、案例,梳理教学思路。要求每学期读一本书,每期写出一篇有价值的经验论文。

  7、加强团队建设,努力争创优秀团队。

  三、工作措施:

  1、认真学*课程标准,研究新课标、新教材。全体教师通过进一步解读新课标,以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积极实践、探索新课程下的课堂教育教学规律。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用好新教材,通过反复探索、研究、反思、实践,把课程改革的精神扎扎实实地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2、加强教材研讨、集体备课的研讨,在教学中坚持以备课研究为重点,以课例研究为核心。

  3、优化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本学期将把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我组的重点工作。教学后写出深刻的教学感悟和体会,反思要深刻。通过互相听课、评课,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科研能力。每月组员听本组教师的课2节,组长听课4节。

  4、开展多样化教研活动,除开展四次教研组活动外,还多开展民间活动,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5、充分利用采用集中学*、教师自学、网络学*的方法,使教师及时了解最前沿的教改信息,扩展教师知识视野,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丰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和教学教研水*。

  6、加强及格率、优生率的监控,找准后进生的后进点,因人制宜制定合理的补差计划。给后进生多创设机会,品尝成功,树信心。多与后进生谈心,多做情感交流。

  7、在缙云杯中青年教师课堂研讨活动,本组内的教师集中智慧,共同商讨一节课,推选出能力强的老师担任缙云杯的课堂研讨活动,继续以研讲评改四个环节,把课堂教学落实到位,力争出线。

  8、争取获得优秀教研组的称号,并涌现出多名活动积极分子。鼓励教师积极向《实验苑》和各级刊物投稿。本教研组力争本期内在《实验苑》和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案例多篇。

  9、收集好教研组的各类资料,做好考勤登记。

  四、本期教研活动安排如下:

  第一次教研活动

  活动时间:4周2下午2:40分----5:10分

  活动地点:小学

  参加人员:

  活动过程:

  1、 学*教研计划。

  2、 小结第一单元的教学情况,对2、3单元进行深入分析解读教材,提出疑惑,再次复备。

  3、 制定第二学月的周周练。

  4、讨论《板凳龙》的课题讨论,制定出课题的方案。

  5、分析年级组的情况,制定出科学的第二次分配方案。

  6、布置本学期主要工作:

  (1)每学月组员组内听课2节,组长4节。

  (2)每个成员每期写一篇有价值的论文,设计一份最佳教案,读一本教学专著,上一节优质课。(四个一活动)

  (3)认真参加教研组活动,认真做好笔记。

  (4)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撰写有价值的经验文章。

  (5)积极上传教育教学经验文章到《实验苑》

  (6)网络教研远教资源需交资料:每期心得体会一篇;每期叫教案2篇,附资源使用说明。每期交一份远程资源记录表中最后一份(写详细)。

  活动时间:8周2下午2:40分----5:10分

  活动地点:小学

  参加人员:

  活动过程:

  1、 倾听祝丹教师的课,进行评课。

  2、 学*《课标解读》,进行评议,学*优点。

  3、 布置课题的工作。

  4、回顾前两单元教学困惑,针对后面2单元的分析、解读,提出疑惑,共同解决。制定第三学月的周周练。

  5、布置88杯教学研讨活动上课内容,作好教案初稿和改进稿两稿收集。

  第三次教研活动

  活动时间:12周2下午2:40分----5:10分

  活动地点:小学

  参加人员:

  活动过程:

  1、对教学活动本组大讨论,形成第三稿,确定参赛人选。

  2、回顾前两单元教学困惑,针对后面2单元的分析、解读,提出疑惑,共同解决。

  3、制定第四学月的周周练。

  4、说说课题的问题。

  5、讨论: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每位教师准备发言稿)

  第四次教研活动

  活动时间:15周2下午2:40分----5:10分

  活动地点:小学

  参加人员:

  活动过程:

  1、交流期末复*计划。

  2、交流一学期以来,在教材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应该怎么去解决。

  3、交流期末复*的一些好的方法,以达到最终完成学校下达的教育教学目标。

  4、分析年级的学困生情况,商讨辅导差生的措施,大家共同努力,达到年级的目标。

  5、布置期末要交的一些资料

  6、课题相关的资料的收集。

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一年级数学组教师将以《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和《溧水县普通教育办学水*评估方案》为工作标准,以学校工作计划为依据,构建“精诚”为核心价值的课程文化,实践“精诚管理”造就“快乐教育”氛围,贯彻执行规范、追求效益、崇尚创新的工作态度和精神,加强学*,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整体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团结互助、互帮互学,继续以新课程理念为先导,立足课堂教学,以“三十五分钟课堂的研究”为活动主题,组织本组教师进一步学*数学课程标准(20xx版)理念,认真扎实地开展好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在求实、高效上下功夫,从而有效提升我组数学教师的课程理解力和课程实施力,促进一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二、主要工作

  1、以“三十五分钟课堂”为主题开展教研活动。

  2、“三十五分钟课堂”教学竞赛。

  三、具体工作和措施

  (一)组织加强理论学*

  1、认真学*数学课程标准(20xx版),以及各类理论书籍、经验论文。

  2、集体研读教材,细读例题编排、练*编排的特点,正确全面地把握教材编写的意图。

  3、组内教师须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不同形式的专题讲座,全程参与教学研讨,必要时作主题发言。*时研讨活动中全组教师也可就常规管理中的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

  (二)落实教研组常规管理

  1、提高教师备课的实效性。

  OA电子备课系统在个人主备、团队备课的前提下,形成个性化的设计方案,从“他组织”走向“自组织”,使备课过程成为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教学之后,要及时写好教后反思或教后记。

  2、设计科学有效的练*,合理设置作业。

  合理使用《补充练*》,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题目进行练*,对于有一定思维含量能有效拓宽学生思维宽度和深度的一些题目必须要做,对于一些重复设计的机械操练题,教师可视本班实际情况选择不做或少做。教师也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自行设计一些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灵活性、开放性的综合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紧抓教学质量不放松。

  本学期,我们要继续狠抓*行班的教学质量,为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采取如下措施:

  ⑴*时做好培优补差工作。教师要对班级内的学困生进行情况分析,有的放矢地做好补差工作,并做好追踪记录。

  ⑵重视*时单元评研的实效。本学期开始尝试开展“评研”活动,提高学生参与意识,注重评研的有效性,每次利用单元机动课进行评研,教师要根据评研情况认真审视自己的教学质量,不断调整改进教学,及时做好漏补缺工作以提高教学质量。

  (三)开展学科活动,营造校园数学文化气息。

  解决问题是小学生的一项必备的数学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深切体会到: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要从低年级抓起。本学期的数学学*中有大量解决问题的内容,因此本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更应紧紧围绕“三十五分钟课堂的`研究”为主题来展开,*时加强日常训练,学期中认真组织全体学生参与“解决问题能力竞赛”。

  (四)积极开展教研组课题研究

  本学期本教研组的专题教研活动是《小学低年级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为了保证这个课题深入有效地开展,要求组内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1、以各种方式展开理论学*,提升理性认识。

  围绕研究主题,每位教师在学期内学*相关理论文章,并做好理论学*摘记。教师们还可利用课余时间查找并学*相关的资料,在小组教研活动中进行交流和研讨,骨干教师的研究课题可与本课题结合起来,共同推动课题研究的进展。

  2、进一步开展实践研究,探索有效实施的策略

  各位教师不论是备课、说课、评课等活动都可围绕专题展开。通过课例研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教学结果进行反思,不断研究和解决教学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3、开展《基于“核心问题”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通过《基于“核心问题”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缩小教师教学水*之间的差距,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校名师队伍的建设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4、发挥组内骨干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挖掘本组优秀教师,为组内青年教师搭建发展*台。

  三、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定本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

  2、第一次组内集体备课、研讨。(主备:《第一单元:20以内的减法十几减9》)

  3、第二次组内集体备课、研讨。(主备:《十几减9》)

  4、组织理论学*,完成读书摘抄。

  三月份:

  1、学*《溧水教育》20xx年第12期的文章《提升教学品质的思考和探索》。

  2、第三次组内集体备课。(主备:《第二单元:认识图形》)

  3、组织教师参加学校“三十五分钟课堂”系列教研活动。

  4、教研组组内教学工作自查。

  5、组织理论学*,完成读书摘抄。

  四月份:

  1、组织学*课程标准(20xx版)。

  2、第四次组内集体备课。(主备:《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

  3、期中质量调研。

  4、撰写、上交教学案例或叙事。

  5、第五次组内集体备课。(主备:《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6、组织理论学*,完成读书摘抄。

  五月份:

  1、第六次组内集体备课。(主备:《第五单元元、角、分》)

  2、组织教师参加学校“三十五分钟课堂”系列教研活动。

  3、教研组组内教学工作自查。

  4、第七次组内集体备课。(主备:《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5、组织理论学*,完成读书摘抄。

  六月份:

  1、第八次组内集体备课。(主备:《第七单元期末复*》)

  2、组织学生参加学校“解决问题能力”的等级考试。

  3、进行期末复*研讨。

  4、撰写、上交教学随笔《我最得意的一节课》。

  5、组织理论学*,完成读书摘抄。

  6、期末教研组工作小结(再次检查需上交或上传的各种材料)。

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我们一年级数学教师20xx年将继续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竭尽所能力争在教学观念上落实一个“新”字,在课堂教学上突出一个“实”字,在常规工作中力求一个“细”字。不断学*进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育教学水*。

  二、工作目标

  1、本组教师形成良好的教学常规*惯,做到扎实有效。

  2、激发本年级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营造并形成初步的良好学*氛围。

  3、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正确的读写*惯,注意学生课堂上的用眼卫生。

  4、使本组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及实施水*在原有水*上有进一步的提升。

  5、互帮互助,精心准备,力争上好每一堂课,高质量的完成学校数学有效教学研讨课活动。

  三、工作内容

  1、认真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教材中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在每次集体备课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钻研教材,驾驭教材,在领会编者意图的基础上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用活教材,并注意在进行数学事实、数学概念等显性知识教学的同时,注意隐性的数学课程内容(如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等)的渗透,使数学教学真正落脚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上。

  2、改革课堂教学,努力体现新理念。

  课堂始终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焕发活力的地方,所以,一切数学活动都应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创设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氛围,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中领会知识、感悟知识、经历过程,并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使学生心理有安全感、自由感的环境中充分发展其问题意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探索意识与创新意识。

  3、狠抓课堂教学管理。

  完善课堂教学的规范化要求,建立新型的教学管理制度,严格按课程表上课,按教学进度,备课内容上课,提前进课堂,准时下课,课上教师语言规范,鲜明生动;严密系统,不说废话,不说闲话,杜绝课堂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4、加强课堂教学后的反思、教学后记的撰写。

  本学期教师在电子备课的基础上同时要加强复备课,教学后记的撰写可以从正反两方面分析教学中的得与失、原因分析、改进对策等,而不仅仅是对某一教学环节的评析,教材的分析工作应放在备课之前进行,不能把它放在教学后记之中。

  三、教研措施

  1、认真学*课程标准,研究新课标、新教材。全体教师通过进一步解读新课标,以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积极实践、探索新课程下的课堂教育教学规律。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用好新教材,通过反复探索、研究、反思、实践,把课程改革的精神扎扎实实地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2、加强教材研讨、集体备课的研讨,在教学中坚持以备课研究为重点,以课例研究为核心。

  3、优化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本学期将把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我组的重点工作。教学后写出深刻的教学感悟和体会,反思要深刻。通过互相听课、评课,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科研能力。

  4、充分利用采用集中学*、教师自学、网络学*的方法,使教师及时了解最前沿的教改信息,扩展教师知识视野,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丰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和教学教研水*。

  5、加强对在数学教学中一年级学生审题*惯的培养,让一年级的孩子养成一定的审题能力。

  五、预期达到的成效

  1、加强及格率、优生率的提高,提高后进生的学*兴趣和效率。

  2、争取获得“优秀教研组”的称号,并涌现出多名活动积极分子。

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4

  一、任教班级学生的学*情况分析

  这学期还是带一(1)、一(2)班,我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深入了解,我对各班里的孩子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刚步入小学阶段,有许多孩子还不能马上适应课堂学*,个别孩子常常给我的课堂教学带来许多的不便,但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声笑语。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但一班许多学生由于父母没时间照顾学*,送到托管所去托管,但学*效果不佳,成绩也没提高,这也是现在这个社会的普遍问题。这个学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二、学困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班级学困生有付志伟、陈一凡、王杰等学生。这些同学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由于父母做生意无人监管,放到托管所托教,作业虽能完成,但成绩不升反而降。二班学困生有付佳浩、肖程文、刘玉婷等,前两人上课不听,下课不做作业,似乎智力有点问题,严重影响了整个班级的*均成绩。

  三、采用的相关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改进教学思路: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四、教学进度安排

  (略)

  五、本册总的目标和要求。

  (一)、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的一些好的经验、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本册教材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提供丰富的知识。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4、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

  5、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

  6、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

  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二)、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5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计划要求,努力做好前20℅与后20℅的辅导工作。根据对优生增加营养,对差生高看一眼,厚爱三分,以最大限度的耐心和恒心补出成效。

  二、差原因分析

  寻找根源,发现造成学*困难的原因:

  1、学生流动性强,每个学期十几个进,十几个出,转出的是优生,转进的是差生,因为本班学生来自祖国的十几个省,地域文化与教材的差异,并且这些学生大部分在家是留守儿童或这在老家无人管理成绩差劲,家长才把他带到自己身边。

  2、不良的学**惯:学*困难学生通常没有良好的学**惯,对学*缺乏兴趣,把学*当作完成父母教师交给的差事,因为学生基本是外来务工子女,家长忙于工作,疏于管理。再加上他们一般贪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较随便,上课不听讲,练*不完成,课前不预*,课后不复*,作业不能独立完成,甚至抄袭作业,拖拉作业常有发生,即使有不懂的问题也很少请教他人。

  3、家庭因素。因为学生基本是外来务工子女,父母的文化程度较低,期望水*低,他们大多缺乏辅导能力。有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缺乏耐心(如佘旺同学,他学*邋遢,作业完成不及时,家长最好的方法是粗暴的打;有的缺乏教育,缺少关心,放纵孩子,甚至认为读书无所谓,有的说:“我不识字不也过得很好。”这大大挫伤了孩子的上进心。有的家长长年在外打工,孩子在家无人管束……总之,家庭的文化氛围差,使学生的学*受到了干扰,造成了学*上的困难。

  三、有效培优补潜措施。

  利用课余时间,对各种情况的同学进行辅导、提高,“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辅导。具体方法如下:

  1、课上潜能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

  2、安排座位时坚持“好潜同桌”结为学*对子。即“兵教兵”。

  3、课堂练*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必做题”——基础题,第二层:“选做题”——中等题,第三层“思考题” -——拓广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4、优化备课,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尽可能“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必要精力” 做好培优补潜工作。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练*,保证培优补差的效果。精编*题,*题设计注意:有梯度,紧扣重点、难点、疑点,面向大多数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巩固“双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题讲评要增加信息程度,围绕重点,引导学生高度注意,有利于学生学会解答;解答*题要有多角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扩展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变通性;解题训练要讲精度,精选构思巧妙,新颖灵活的典型题,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题,练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训练要有多样化。

  四、 培优转差目标及学生帮扶名单 :前优后差

  周述涛---刘洋 闵玉鑫---雷永胜 李志航---喻圣江

  刘 超---姜琦 葛月娥---王海娜 张峰--- 谢宗领

  赵兴超---罗坤坤 苟娅莉----佘旺 汪红霞---谭月果

  祝娜萍---杨阳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培优补差工作是一个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作为教师,会不断摸索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使我们的培优补差工作更具成效。

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6

  一、指导思想

  在新的一学年里,我们一年级数学团队的全体成员将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业务能力不断提升为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加大教学研讨力度,坚持科学育人,扎实有序地开展数学教科研工作。在教研教学中促进每个教师的专业发展,大力倡导“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鼓励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反思,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团结本组教师,齐心协力,战胜困难,努力提高一年级数学组教学质量,力争达到一年级数学教学目标。

  二、本学期工作重点:

  1、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特点,制订出适合他们的教学计划。抓好*时的课堂教学,提高*时的课堂教学质量。抓好学生的学*常规,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总结每个单元教学。查找原因,进行详细的反思、回顾,进行及时的查漏补缺。对下个单元的教案再进行集体复备,对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设,并找到解决的方法。交流作业批改、辅导、检测,研究大家教学中的困惑,传授教学经验等。

  3、讨论周周练,完善周周练*题资源,及其它资源库的资源收集。

  4、结合学校特色创建活动,开展主题教研。根据学科的特点,制定出研究内容,开展好课题的研究,为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奠定基础。

  5、积极参加“缙云杯”中青年教师课堂研讨活动,力争取得优异的成绩。

  6、及时反思,改进教学。做到课上课下每日反思,每天在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后,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对自己一天的教学工作进行认真的分析与反思,多写多投多参赛,参加实验苑的投稿。通过写论文、反思、案例,梳理教学思路。要求每学期读一本书,每期写出一篇有价值的经验论文。

  7、加强团队建设,努力争创优秀团队。

  三、工作措施:

  1、认真学*课程标准,研究新课标、新教材。全体教师通过进一步解读新课标,以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积极实践、探索新课程下的课堂教育教学规律。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用好新教材,通过反复探索、研究、反思、实践,把课程改革的精神扎扎实实地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2、加强教材研讨、集体备课的研讨,在教学中坚持以备课研究为重点,以课例研究为核心。

  3、优化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本学期将把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我组的重点工作。教学后写出深刻的教学感悟和体会,反思要深刻。通过互相听课、评课,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科研能力。每月组员听本组教师的课2节,组长听课4节。

  4、开展多样化教研活动,除开展四次教研组活动外,还多开展民间活动,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5、充分利用采用集中学*、教师自学、网络学*的方法,使教师及时了解最前沿的教改信息,扩展教师知识视野,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丰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和教学教研水*。

  6、加强及格率、优生率的监控,找准后进生的后进点,因人制宜制定合理的补差计划。给后进生多创设机会,品尝成功,树信心。多与后进生谈心,多做情感交流。

  7、在“缙云杯”中青年教师课堂研讨活动,本组内的教师集中智慧,共同商讨一节课,推选出能力强的老师担任“缙云杯”的课堂研讨活动,继续以“研—讲—评—改”四个环节,把课堂教学落实到位,力争出线。

  8、争取获得“优秀教研组”的称号,并涌现出多名活动积极分子。鼓励教师积极向《实验苑》和各级刊物投稿。本教研组力争本期内在《实验苑》和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案例多篇。

  9、收集好教研组的各类资料,做好考勤登记。

  四、本期教研活动安排如下:

  第一次教研活动

  活动时间:4周2下午2:40分----5:10分

  活动地点:小学

  参加人员:

  活动过程:

  1、 学*教研计划。

  2、 小结第一单元的教学情况,对2、3单元进行深入分析解读教材,提出疑惑,再次复备。

  3、 制定第二学月的周周练。

  4、讨论《板凳龙》的课题讨论,制定出课题的方案。

  5、分析年级组的情况,制定出科学的第二次分配方案。

  6、布置本学期主要工作:

  (1)每学月组员组内听课2节,组长4节。

  (2)每个成员每期写一篇有价值的论文,设计一份最佳教案,读一本教学专著,上一节优质课。(四个一活动)

  (3)认真参加教研组活动,认真做好笔记。

  (4)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撰写有价值的经验文章。

  (5)积极上传教育教学经验文章到《实验苑》

  (6)网络教研——远教资源需交资料:每期心得体会一篇;每期叫教案2篇,附资源使用说明。每期交一份远程资源记录表中最后一份(写详细)。

  第二次教研活动

  活动时间:8周2下午2:40分----5:10分

  活动地点:小学

  参加人员:

  活动过程:

  1、 倾听祝丹教师的课,进行评课。

  2、 学*《课标解读》,进行评议,学*优点。

  3、 布置课题的工作。

  4、回顾前两单元教学困惑,针对后面2单元的分析、解读,提出疑惑,共同解决。制定第三学月的周周练。

  5、布置“88杯”教学研讨活动上课内容,作好教案初稿和改进稿两稿收集。

  第三次教研活动

  活动时间:12周2下午2:40分----5:10分

  活动地点:小学

  参加人员:

  活动过程:

  1、对教学活动本组大讨论,形成第三稿,确定参赛人选。

  2、回顾前两单元教学困惑,针对后面2单元的分析、解读,提出疑惑,共同解决。

  3、制定第四学月的周周练。

  4、说说课题的问题。

  5、讨论: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每位教师准备发言稿)

  第四次教研活动

  活动时间:15周2下午2:40分----5:10分

  活动地点:小学

  参加人员:

  活动过程:

  1、交流期末复*计划。

  2、交流一学期以来,在教材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应该怎么去解决。

  3、交流期末复*的一些好的方法,以达到最终完成学校下达的教育教学目标。

  4、分析年级的学困生情况,商讨辅导差生的措施,大家共同努力,达到年级的目标。

  5、布置期末要交的一些资料

  6、课题相关的资料的收集。

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7

  新的学期,新的起点、新的目标、新的希望。新的举措、新的成效。本学期我们一年级数学教研组这个团队一共四人,有信心做好本学期的各方面工作。具体计划措施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的“三个面向”为指针,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质量为生命,深化内改,细化管理,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素质,进一步转变教学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以“新课程、新理念、新课堂”为研究重点加强学*,积极开展教学活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应用能力和空间观念,使学生学会学*,使我们教研组数学教学、教研质量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1、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学*,不断更新教学理论,优化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阅览,做读书笔记,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每周四下午的教研活动。鼓励教师踊跃发言并做好业务笔记。

  2、加强数学课改组成员的研究意识,把“有效整合一年级学生数学作业中错题”作为本学期的研究重点,并能把研究的过程、研究的思想及时辐射到各学校,帮助广大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逐步抓好学生自主合作学*方式的探究。

  3、在教师认真学*、深入教改实践的基础上,让教师在教育理论、个人观点与教改实践的对话中进一步激活思想,不断总结。本学期将继续组织参加上级各部门组织的各类评比活动,组织教学案例(设计)评比活动。

  4、加强“同课异构”的研究力度。组织全组教师参加学校的听评课活动,共同研究,共同成长,让学生得到实惠。做到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认真领会新标准、新理念,汲取优秀的经验,不断充实自己,提高组内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研能力。继续开展学*听课、上研究课观摩课、课堂教学评价,带动数学教师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

  5、重视学生数学学**惯的培养。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以有效的课堂教学实践为研究重点,让学生生动地、富有个性地学*,让每一堂数学课都能成为学生成长的一个起点。

  6、继续搞好“减负增效”工作,积极辅导学*困难学生,使他们在各自原有水*上得到相应的提高,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避免繁杂、无效、重复的练*,减轻学生负担。

  三、活动内容及安排:

  九月份:

  1、讨论和制定教研组具体工作计划、了解本册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等。

  2、集体听课,评课,写反思和评课报告。

  3、确定每月主题教研课和“凭海临风主题论坛活动计划。

  十月份:

  1、开展“同课异构”活动,积极研课、磨课、听课、评课。

  2、参加学校“海纳百川”读书论坛:教师读书故事演讲。

  3、继续校内和外出听课、评课,写反思和评课报告。

  4、搞好家长开放日活动。

  十一月份:

  1、新教师教学汇报活动。

  2、继续听课、评课,写反思和评课报告。

  十二月份:

  1、看统一注重练*口算,参加口算达标。

  2、做好复*和期末考评工作。

  以上活动具体安排按周次进行,如有变动,一切服从学校工作计划。

  总之,本期我们要实实在在的把课备好,把课上好,把学生辅导好,在教学研究活动中,我们要坚持一手抓教学常规的落实,一手抓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让学生开心,家长放心。

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8

  转眼新学期开始了,为了提高一年级学生的数学水*,我在本学期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本班学生数学

  (一)学*情况分析

  班级学生69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

  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及格率100%、均分93分、后进生转化50%。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持久的保持,并逐步引导思维的乐趣、体验成功所获得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的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乘法的初步认识,1~6的乘法口诀,认识人民币,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及圆的直观认识,简单的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义识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3、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4、经历观察常见*面图形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5、初步感受形与体的联系,初步感受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不同。

  6、能在钉子板上围出和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行四边形。

  7、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现象进行简单的分类,学会用简单的符号收集、整理数据,并把统计结果填入简单的统计表。

  8、能看懂简单的统计表,并初步能对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过程中初步发展思维能力。如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时,学*从具体现象中概括出数学规律;在学*数的组成与比较大小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在整理数的顺序时发现百数表的一些规律等。

  2、在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口算方法时,培养思维的准确性;在口算练*中初步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在算法多样化中初步培养思维灵活性。

  3、在认识乘法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在学*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策略,发展推理能力。

  4、在认识常见*面图形和对图形进行折、剪、拼等变换中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运用方法和获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初步判断。如利用估计监控计算得数、检查解决问题的答案,运用统计数据进行合情推理等。

  (三)解决问题方面

  1、在教师组织下,能运用认识的数描述、交流现实生活中的事件。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应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能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大致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在教师的安排下回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四、主要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去问书本上的问题。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9

  一、指导思想:

  在新的学期里,我们一年级数学教师将继续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竭尽所能力争在教学观念上落实一个“新”字,在课堂教学上突出一个“实”字,在常规工作中力求一个“细”字。不断学*进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育教学水*。

  二、工作目标:

  1、本组教师形成良好的教学常规*惯,做到扎实有效。

  2、激发本年级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营造并形成初步的良好学*氛围。

  3、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正确的读写*惯,注意学生课堂上的用眼卫生。

  4、使本组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及实施水*在原有水*上有进一步的提升。

  5、互帮互助,精心准备,力争上好每一堂课,高质量的完成学校数学有效教学研讨课活动。

  6、配合学校的“青蓝工程”,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给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合理化建议,帮助其讲好“青蓝工程”青年教师汇报课。

  三、主要工作:

  1、备课,上课:

  开学初,本组教师首先认真学*课程标准,仔细通览教材,然后按学校的统一要求认真备课,没有教案坚决不能进课堂。备课时,不仅备教材,也要备学生。上课前先对学生有个初步的了解,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思想准备,充分预测到学生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耐心细致地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上课时,积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活数学课堂,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以适应当前的教育,教学的改革。

  2、学生学*行为*惯的形成:

  俗话说的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让他们在以后的学*生活中能应付自如。在*时的教学中,继续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书写方法,良好的听课*惯,认真的学*态度,并且督促他们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3、辅导:

  一年级的两位数学老师虽然一个人教两个班,任务重、工作累,但是我们也要坚持对每一个孩子负责,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力争做好培优补差工作。认真配合学校的学困生跟踪转化课题研究,认真撰写学困生案例及分析,把学困生的辅导工作落到实处。

  4、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作业的设计既要在量上有所控制,又要注意质的精当,教师批改要正确及时,字迹端正,符号规范,要有日期、等级,激励性语言等。

  5、组织好课堂达标和单元测试:

  认真对待课堂达标,及时了解学生学*新知识的情况,改进课堂教学中的不足。认真对待单元测试,按学校统一要求,集思广益,反复推敲,创造性地出好每一个单元的测试卷,利用好每一次单元测试,组织好每一单元的测试,填写好每一次的学生成绩,给学生打上A,B,C,D不同等级,取代原来的分数制,阅完卷后及时写出测试分析,写好改进措施,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以后的教学工作积累宝贵的经验。

  6、听课评课:

  克服困难力争一学期听课总节数不少于15节,边听边思,及时评课,向授课水*高的教师虚心学*,给授课教师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7、写好反思,教育随笔,教师日志等:

  在每节课后及时对教学进行反思,及时捕捉课堂中的闪光点,写出高质量的教育随笔;认真撰写教师日志,力争做一个笔耕不辍的学*型教师。

  8、教研活动: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不缺*,仔细听,认真记,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研究水*;认真对待小组的集体备课活动,定地点,定主讲人,精心准备材料,及时上交材料。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材料撰写工作。组织好组内老师互相帮助,精心准备,力争上好每一堂课,随时接受学校领导的检查。这学期的工作重点放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及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上,我们将利用教研活动和*时的课余时间群策群力,把这一工作做好。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只要我们努力奋斗,相信不久,我们就会采摘到灿烂的明日之花,收获到沉甸甸的明日之果。


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 (菁华9篇)扩展阅读


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 (菁华9篇)(扩展1)

——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 (菁华9篇)

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1

  一、全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的数、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策略:

  新授课教学策略:(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练*课教学策略:(一)问题引入,回顾再现(二)分层练*,强化提高(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复*课教学策略:(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二)回顾整理,建构网(三)重点复*,强化提高(四)自主简评,完善提高。

  课标对本学科本册的要求:

  三、教学总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

  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5、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的重难点:

  1、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惯。

  四、采用的相关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

  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五、改进教学思路: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六、教学进度安排:

  一、位置4课时

  二、20以内退位减法13课时

  三、图形的拼组2课时

  四、100以内的认识10课时

  五、人民币的认识5课时

  六、100以内的加减法一16课时

  七、认识时间4课时

  八、找规律间表4课时

  九、统计5课时

  十、总复*5课时

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2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一年级x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为了本学期的数学教学成绩,我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了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活动。但是一年级学生毕竟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任务,使学生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在快乐学*中进一步体验思维的乐趣、成功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

  认识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找规律,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要求及重难点

  1、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4、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真正做到备好课、备好学生,因材施教,教学中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放手多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

  2、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敢想、敢说、敢做"的*惯。

  3、充分利用课外教辅材料,尽量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

  4、上课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精彩的发言给予表扬,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5、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6、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对思维活跃、学*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

  7、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8、利用家长联系本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适当交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数学的方法。

  六、转变后进生方法及措施

  1、坚持多表扬少批评,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帮助其树立信心。

  2、帮助学生明确学*目的,端正学*态度,逐步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及上进心。

  3、利用课余时间给予耐心辅导,安排成绩好的和他们坐一块,以便帮助他们学*,共同提高成绩。

  4、与家长联系,使学校与家庭达成共识,共同培养好学生。

  七、课时安排:共计约60课时。

  1、认识图形(二)(4课时)。

  (1)认识图形(二)(4课时)

  2、20以内的退位减法(16课时)。

  (1)十几减9(3课时)。

  (2)十几减8、7、6(4课时)。

  (3)十几减5、4、3、2(2课时)。

  (4)综合应用(4课时)。

  (5)整理和复*(3课时)。

  3、分类与整理(2课时)。

  (1)分类、整理(1课时。)

  (2)统计表(1课时)。

  4、100以内数的认识(10课时)。

  (1)数数数的组成(4课时)。

  (2)数的顺序比较大小(3课时)。

  (3)综合应用(1课时)。

  (4)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1课时)。

  (5)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

  5、人民币的认识(4课时)。

  (1)认识人民币(2课时)。

  (2)简单的.计算(2课时)。

  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5课时)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2课时)。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4课时)。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6课时)。

  (4)整理和复*(2课时)。

  7、找规律(4课时)。

  (1)找规律(4课时)。

  8、总复*(5课时)。

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总体目标: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具体措施

  1、继续加强学*常规和学**惯的培养。

  (1)严格遵守作息时间的*惯;

  (2)看书时坐姿端正的*惯;

  (3)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的*惯;

  (4)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惯;

  (5)爱护书本及学*用品的*惯。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学*数学。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数学。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

  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7、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

  采取生生互帮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数学学*与其他学科学*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8、重视孩子计算能力的培养

  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是十分重要的基础知识,孩子必须学好,并能够达到熟练计算的程度,学期末速度要求大约为每分钟8道一步计算式题(指直接填得数),正确率达90—95%。由于孩子的基础不同,不同孩子的计算熟练程度和速度也就存在一定差异,要缩小这一差异,这就需要每天进行口算练*。做有心之人,多进行这方面的练*。并使练*方式多样,同时要留心孩子计算错误的原因,是粗心还是计算方法存在问题,以便跟踪辅导。

  9、重视数学语言发展,为聪明插上翅膀。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语言能力的增强可以极大的改善孩子的学*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孩子语言发展的重要性。给孩子的智力发展插上“语言的翅膀”,让孩子飞得更高,更远。

  在课堂中要多为孩子创设说数学的机会,让孩子说说自己的观点、看法与思路。对话时要有意识的激发帮助孩子形成规范的语言表达*惯。如“我是这样想的”;“我认为……”“因为……所以……”。要求孩子说完整的话。

  数学书中的实际问题小朋友都要能在老师引导下看书说出题意如:第49页第5题。第51页第5题。(说法略)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多听少说,只要我们的话语能引发交谈话题,进行适当的点评反馈就够了。

  10、让优等生吃的更饱。

  扩大孩子的知识面,每周补充一些拔高题,将其贴入宣传栏内,感兴趣的学生可见思考,也可交流,抽时间讲解。

  以上所谈的是我们一年级数学组的一些想法,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期待着在我们的努力下,能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数学学*环境!能给孩子一双会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一个会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的头脑。

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4

  一、学生现状分析

  学生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积累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惯。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好说好动,精力难以集中,尤其是倾听的*惯和随便插嘴的*惯有待加强。因此,本学期要立足于端正学*态度,提高积极性,抓好基础知识,关注家欣、芷晴、钰城、蒋磊、坚赞等学困生的辅导。

  二、教材简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惯。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5、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五、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并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数学的热情。

  3、提出具体的要求:学**惯、倾听*惯、交流*惯。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8、课堂上关注学困生的学*情况,以鼓励、激励为主,重视课堂上辅导督促工作。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日 期





教学内容





1-2





2、24-3.5





位置





3-5





3、8-3、29





20以内的 退位减法





6-7





3、30-4、7





图形的拼组





7-9





4、8-4、23





100以内数的组成





10-12





4、26-5、10





认识人民币





12-16





5、11-6、7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6-17





6、8-6、18





认识时间





18





6、21-6、25





找规律、统计





19





6、28





总复*




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5

  一、学生学*情况分析: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大部分学生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掌握较好,对10以内的加减法掌握很好,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相关的试题,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但对应用题还不太适应部分差生无法判断用什么方法去做,对提问题脑海中印象不深,有的不知怎么去提问题。在本班学生中优生占50%,中间人占40%,差生占10%。差的原因是学生年龄小,思维能力较差。对试题的理解能力较差,识别能力弱,且教师辅导不及时,训练不到位。

  二、复*内容:

  (1)复*20以内数的认识。

  (2)复*2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

  (3)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复*认识图形,比高矮、大小、轻重,认识钟表和简单的统计。

  三、复*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加深认识20以内数字之间的联系。

  (2)巩固学生的计算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数学意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

  (3)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四、复*重点:

  (1)重点复*计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

  (2)在复*数的概念中突出数的组成。

  五、复*难点:

  在分析、讨论、交流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六、复*措施:

  (1)紧扣课本练*和综合复*,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强的查漏补缺的复*工作。

  (2)对学生易错易忘易混淆的题型进行比较讲解,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3)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促使学生的计算技能更加巩固,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对数学的认知、计算能力。

  七、奋斗目标:

  力争做好期末复*工作,使学生的成绩稳步上升,力争取得前三名。

  八、复*方法:

  归类复*。

  九、复*时间:

  10月20日——元月5日

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6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一年级数学教研组将围绕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精力花在*时,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提高教学效率。争取让每位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真正爱上数学学*。

  二、工作目标:

  用“活力课堂”理念推进教师教学工作的自律、反思和主动实践,好课优良率达镇江市教育现代化要求70%以上;学生各种技能达标率98%以上。

  强化教师“教学五认真”师德素养引导,处理好“教学质量提升”与“五严规定”之间的关系。

  师生一切活动要以“孩子的学*”为中心,服务于学生的“学”。

  三、具休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定学科教学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 ,*学进度。

  2、暑假作业评讲反馈。

  3、第一次集备:乘法口诀。

  4、进行第一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学*情况。

  三月份

  1、组织第一次教学五认真检查。

  2、第二次集备研讨活动。

  3、进行第二、三单元测试,分析学*情况。

  4、镇级教学节活动,按要求开展活力课堂研究活动,加强教研组建设。

  四月份

  1、进行期中考试,学生学*经验和优秀作业交流。

  2、第三次集备研讨活动(组内研讨)。

  3、进行四、五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学*情况。

  五月份

  1、 第四次集备研讨(一课三磨)。

  2、 进行六、七单元测试。

  六月份

  1、制定期末学科复*计划。

  2、组织期末复*考试。

  3、进行学期末教研组工作总结,反思一学期来教学工作的得失,写好教研组工作总结。

  上研讨课具体安排:

  每位老师上一节研讨课,*时学校安排的随堂听课同组老师全员参与,积极研讨,互相学*长处,共同提高。

  四、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电教设施教学,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2、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让学生动口、动手;

  3、课堂教学时把握重难点,采用多种方法教学;

  4、作业适量,尽可能在课堂上完成;

  5、及时反馈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耐心补差。

  五、作业类型:

  数学练*册、数学补充*题、作业本

  六、作业要求:

  (1)统一用铅笔书写。

  (2)统一格式要求:

  要求:学生书写工整,教师及时批改,要求学生在原题上及时订正到位,教师及时把“×”改成“√”。批改时教师应注意分层给予适当的激励措施。

  《每日数学》可以根据本班情况适当选做,达到高效减负。

  单元测试卷用《每日数学》附送的考卷,跟随教学进度测试,不再另出考卷。期末统一考试。

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7

  一、指导思想:

  通过学生数学学*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树立数学到处可见的观念。

  二、导学内容:

  1、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2、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3、分类、认识物体

  4、11~20各数的认识

  5、20以内的进位加法

  6、20以内的退位减法

  7、总复*

  三、教材内容分析:

  20以内的数的认识与计算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学生学*认数和计算的开始,是学*较大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基础。在小学数学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是学生适应终身学*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本册教科书还安排了简单的分类、认识常见的物体和实践活动等内容。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有助于他们加深对20以内数的认识、计算的理解与掌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导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领域

  1、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20以内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初步了解加法、减法运算的意义,会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

  2、学生经历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形、球等简单几何体的过程,了解这些常见的几何体。

  解决问题领域

  1、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开始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

  2、学生初步了解到同意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学生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初步体验。

  4、学生初步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领域

  1、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2、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学生可以用20以内的数和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形、球等几何体,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学生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五、导学重点难点

  重点:

  1、6—10的加减法。

  2、20以内的进位加法。

  难点:

  1、10以内数的组成

  2、凑10法。这是学生学*20以内仅为加法的计算方法之一,学好这部分内容将对学生计栓产生积极影响。

  六、主要导学策略:

  1、加强直观导学,增强操作、观察、时间等导学手段的应用。

  2、师生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数的组成,及20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兴趣。

  4、加强知识的迁移作用,降低难度,分散难点,减小导学步子

  七、导学进度表

  周次教学内容课时数

  1准备课2课时

  1—3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12课时

  4—7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15课时

  8分一分、认识物体3课时

  9—1111—20各数的人数8课时

  12—1420以内的进位加法8课时

  15—1720以内的退位减法9课时

  18总复*4课时

  八、课时安排

  上学了

  看一看,数一数………1课时比一比…………………1课时

  (一)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12课时)

  l~5的认识……………3课时0的认识………………1课时

  比较……………………2课时5以内数的加减法……………4课时

  整理与复*………………2课时

  (二)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15课时)

  6-10的认识…………………3课时6,7的加减法……………3课时

  8,9的加减法………………2课时10的加减法………………2课时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3课时整理与复*……………2课时

  综合与实践:我们身边的数(1课时)

  (三)分一分认识图形(3课时)

  分一分……………1课时认识图形……………………2课时

  (四)11~20各数的认识(8课时)

  认识11~20各数…3课时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3课时

  整理与复*………………………………2课时

  (五)20以内的进位加法(8课时)

  9加几………………2课时8加几………………2课时

  7、6加几……………2课时整理与复*…………2课时

  (六)20以内的退位减法(9课时)

  11减几………………2课时12,13减几………………2课时

  14,15减几…………2课时16,17,18减几…………2课时

  整理与复*…………………………1课时

  综合与实践:环保小卫士(1课时)

  (七)总复*

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8

  一、基本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了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活动。但是一年级学生毕竟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任务,使学生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在快乐学*中进一步体验思维的乐趣、成功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认识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找规律,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要求及重难点

  1、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4、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真正做到备好课、备好学生,因材施教,教学中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放手多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

  2、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敢想、敢说、敢做"的*惯。

  3、充分利用课外教辅材料,尽量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

  4、上课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精彩的发言给予表扬,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5、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6、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对思维活跃、学*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

  7、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8、利用家长联系本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适当交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数学的方法。

  六、转变后进生方法及措施

  1、坚持多表扬少批评,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帮助其树立信心;

  2、帮助学生明确学*目的,端正学*态度,逐步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及上进心;

  3、利用课余时间给予耐心辅导,安排成绩好的和他们坐一块,以便帮助他们学*,共同提高成绩。

  4、与家长联系,使学校与家庭达成共识,共同培养好学生。

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9

  一、指导思想

  通过学生数学学*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树立数学到处可见的观念。

  二、全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图形、合与分、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的加法、20以内的减法、探索乐园。认数和计算,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使学生获得数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学内容分析

  20以内的数的认识与计算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学生学*认数和计算的开始,是学*较大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基础。在小学数学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是学生适应终身学*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本册教科书还安排了简单的分类、认识常见的物体和实践活动等内容。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有助于他们加深对20以内数的认识、计算的理解与掌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领域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解决问题领域

  1、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开始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

  2、学生初步了解到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学生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初步体验。

  4、学生初步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领域

  1、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2、学生在他人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学生可以用20以内的数和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形、球等几何体,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学生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五、教学对象分析

  我任教的一年级数学,他们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即将踏入正式的、正规的教育学*。他们的性格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对学校的一切充满好奇,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数学的兴趣较浓。班上大部分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少部分学生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时间较短,孩子普遍好动,行为*惯还有待规范。针对以上情况,我本学期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行为*惯,注意调动学生的学*兴趣,让他们喜欢上课,喜欢数学。在课堂上,教师应从课堂常规训练开始,因为课堂常规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过程,怎样收拾书包、怎样摆放上课用的学*用品、怎样举手回答问题、什么是课堂作业、什么是家庭作业、怎样记家庭作业,上课什么时间能交流等等,都是需要孩子在这个学期里所掌握的,所要形成*惯的,特别是良好的听、说、读、写和独立思考的*惯,都是需要我们开始进行引导和培养的。

  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10的加减法;2、20以内的进位加法。

  难点:1、10以内数的组成;2、凑10法。

  七、主要教学策略

  1、加强直观教学,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数的组成,以及20以内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兴趣。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4、加强知识的迁移作用,降低难度,分散难点,减小教学步子。


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 (菁华9篇)(扩展2)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菁华10篇)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1)班共有学生47人,其中男24人,女23人,一(2)班,共有学生49人,其中男25人,女24人,学生上课发言积极的学生不多,说话能力不是很强,也不够完整,这学期着重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惯。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基于儿童数数的经验,结合具体的情景认识10以内的数的意义,会认、会读、会写0——10的数,会用它们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验学*数学的乐趣,初步形成良好的学**惯。

  2、第二单元《比较》。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的意义的理解,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经历比高矮、比轻重、比长短等实践操作或数学思考活动,体验“比”的方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并在描述或倾听各自思考过程的交流中,体会学会有条理的表示自己思想和学会倾听的重要性。

  3、第三单元《加减法〈一〉》。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10以内的加减算式,并加以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初步感受加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正确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掌握10以内数的分解与合成的技能;通过整理加、减法算式,并探索其间规律性的活动,培养与发展数感。

  4、第七单元《加减法〈二〉》。经历表示11——20的数的具体操作及其概括过程,初步体会用十进制记数的位值原理,会数、读、写20日内数,掌握它们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结合解决问题的活动,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学会20以内的进位和退位,逐步的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结合日常作息时间,学会认读钟面上表示整时、半时的时刻,了解记时的书写方法,并会用“快几时了”或“刚过几时”等词语描述时间,经历简单而熟悉的操作活动,体验时间的长短,培养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结合生动有趣的情境或活动,体会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回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2、第六单元《认识物体》。通过对实物和模型的观察、操作、分类等活动,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经验,能直观辨认它们的形状是长方形、正方形、圆柱或球,能直观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圆柱或球等立体图形。

  (三)统计与概率

  1、第四单元《分类》。结合日常生活中必须进行的分类活动,感受分类的必要性,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并在这些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第九单元《统计》。根据简单的÷现实的问题进行统计活动÷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感受统计的必要性;结合实例,认识统计表和形象统计图,会填补相应当图标;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的正文和*题中提供了许多适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实践活动或小调查。例如:

  1、找一找,说一说。“我找3个比我高的人”“我找2个和我同岁的人”“我找……”

  2、说一说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0。

  3、说一说你在生活中发现的加法问题。

  4、整理一下自己住的房间,向同伴说一说你是怎样整理的。

  5、到图书馆或书店看一看,图书是怎么分类的,并与同伴说一说。

  6、调查太阳刚升起,大约是几时?太阳刚落下,大约是几时?调查你们班每个小组男生、女生人数,并试着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7、调查你们班10名同学的上学情况。(1)乘车上学,还是步行上学?(2)结伴走还是单独走?等等

  学生经历上述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中的作用。

  三、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

  (一)20以内数的认识

  20以内的数的认识分三个阶段来安排:第一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的意义,第二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的大小。这两个单元对后继的数的认识有迁移作用;这部分教材编写的突出特点是结合生动具体的情境,通过观察、记数、操作等教学活动,来呈现学*内容,让学生从中体验数的意义,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对数的理解力。

  (二)加减法的处理

  1、不以10以内数的合成与分解作为学*加减法的逻辑起点,直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把学*加减计算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身经历从问题情境抽象出加减算式加以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从中理解加减运算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2、10以内的数的组成和分解虽然不再被作为10以内的加减法的逻辑起点,但它仍是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的有效手段。事实上,10以内数的合成分解与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只存在描述数量关系的形式上的差异,并无本质的区别。因此,教材不但没有削弱对数可分可合的认识,而且还创设了丰富多彩的问题或游戏活动,不断强化数的分解与组成的意识。

  3、加减法学*内容的编排有分有合,加减法的提前混编。加减法提前混编的优点有:一是从一个问题情境即能提出加法问题,也能提出减法问题,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二是有助于学生体会加法与减法存在某种关系,从不同角度揭示相同的数量关系。三是从心理学角度看,加减编后学*内容更富有变化和挑战,不至于因为内容单一而枯燥乏味。

  4、体现算法的多样化,,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算法与交流各自算法的时间和空间。

  (三)空间与图形的安排

  1、确定物体的位置与顺序是建立空间观

  念的一项基本内容,确定位置与顺序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是会用前、后、上、下、左、右等词语进行描述。

  2、认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也是建立空间观念的基本内容。第六单元所认识的是四种最常见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和球。

  (五)分类与统计的编排

  分类的经验不仅是进行统计活动的必要基础,教学概念的学*本质上也是一种分类的行为,所以认识物体始于对物体分类。

  四、本册教材的教学建议

  (一)数学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

  数学教学必须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和数学接受能力。符合学生的发展水*的教学应有实际背景,利用学生的经验,使用学生可以接受的语言,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通过探索和考察数学概念得出含义,使学生有机会讨论他们的想法。

  (二)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的意识和能力

  为了避免小组学*流于形式,就必须用心培养学生交流技能。交流既有信息输出,也有信息输入,所以加谈、倾听、阅读、书写是基本的交流技能;此外对数学而言,交流还应具有描述的技能。

  (三)紧扣数学活动的目的设计安排活动

  数学教学活动是数学的教学,每一个教学活动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而活动本身有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和过程。

  (四)做练*、写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巩固知识、*得技能的必要环节

  五、教材的评价建议

  (一)重视对学生数学学*的评价

  要结合学*数学的过程评价学生对数学概念知识的理解。学生只有理解了数学概念和它们的意义或解释,他们才能理解数学、有意义的“做数学”。

  (二)重视对学生初步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对解决问题的评价,首先应注意评价学生对问题的描述,即怎样把情境图呈现的问题,用口头语言完整地描述出来。

  (三)重视对学生学*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对一年级学生学*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主要通过课堂观察来收集有关的信息,象他们参与班级讨论中,试图解决问题中,独立或小组学*中,无时不在显示他们对数学学*的情感与态度,能看出是否有信心,是否有兴趣,是否乐于探究,是否有毅力,是否有好奇心,谁敢于质疑。

  六、教学进度安排:略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

  一、学生知识现状的分析

  本班学生共有67人,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积累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惯。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好说好动,精力难以集中,思维跳跃性大,课堂常规较差,尤其是倾听的*惯和随便插嘴的*惯。因此,本学期要立足于端正学*态度,提高积极性,抓好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二、教材简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惯。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5、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五、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并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数学的热情。

  3、提出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倾听*惯、交流*惯。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8、课堂上关注学困生的学*情况,以鼓励、激励为主,重视课堂上辅导督促工作。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3

  一、 情况分析:

  因为学生是刚进入一年级进行学*,课堂常规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过程,怎样收拾书包、怎样摆放上课用的学*用品、怎样举手回答问题、什么是课堂作业、什么是家庭作业、怎样记家庭作业,上课什么时间能交流等等,都是需要孩子在这个学期里所掌握的,所要形成*惯的,特别是良好的听、说、读、写和独立思考的*惯,都是需要我们开始进行引导和培养的。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进位加法,总复*。在认数和计算,比较多少、认识立体图形,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的教学中,使学生获得数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全册教学重点、难点是 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认识数的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二、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7.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提高质量措施:

  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真正做到备好课、备好学生,因材施教,教学中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放手多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

  2、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敢想、敢说、敢做”的*惯。

  3、上课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精彩的发言给予不同层次的奖励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利用家长联系本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适当交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数学的方法。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4

  一、指导思想:

  七年级数学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学期的教学,要使学生学会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所必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及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1)(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今年是两处中学合并的第一年,由于师资短缺,班级人数多达64人左右。根据分班考试的情况来分析学生的数学成绩并不理想,总体的水*一般,尖子生少、低分的学生较多。合并前某处中学的班级数学成绩每班及格的只有7、8个人。学生学*积极性不高,厌学情况严重,纪律涣散,意志力薄弱,学*欠缺勤奋,学*的自觉性不高。

  根据上述情况本期的工作重点将扭转学生的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热情,抓优扶差,同时强调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反对死记硬背,以推动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不断加强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以便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本学期中我要抽出一定的时间给孩子们讲讲有关新概念几何,提升学生素质;在学*态度上,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中去,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上的困难,使他们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课堂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自觉性降低了,学*的风气有所淡化,是本学期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学生的学**惯养成还不理想,预*的*惯,进行总结的*惯,自*课专心致志学*的*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惯,还需要加强,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三、教学目标要求

  期中授完第九章,期末授完下册全册。

  四、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4、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6、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5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认真学*《数学课程标准》。

  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二、班级情况分析:

  20xx—20xx学年度上学期,我担任一年级(4)班的数学和一年级(1)班、(4)班《品德与生活》课的教育教学工作,一(4)班有50名学生,其中有男生28名,女生22名,少数民族学生31人,这些学生大部分是上过幼儿班,他们天真可爱,活泼调皮。但是由于这些学生常规训练少,一些起码的常规知识还不懂,他们还像在幼儿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我将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准备课, 1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数学乐园;认识图形(一),活动园地;11~20各数的认识, 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最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我们的校园,数学实践活动;总复*。

  四、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认识=、>、<三种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和减法的含义,直观地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与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表达式题。

  5、使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能看实物或直观图口述题意,简单的讲述和与求剩余的数量关系。

  6、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对这些图形有初步的了解。

  7、结合主题图和插图及有关资料,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做题,正确计算,书写整洁的良好*惯,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六、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6

  一、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我一直为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目标而奋斗,我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以教育好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值得我们努力付出去教育的,我也相信通过我的努力,我所教的每一个学生都会有进步,都会取得成功。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全班学生共32人,女生14人,男生18人。一年级的学生才入学,部分学生还不能完全适应小学的学*生活方式,大部分的同学上课时比较专心听讲,能积极的回答老师的问题,但还有部分同学的各种*惯较差,自理能力不是很强。由于年龄比较小,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在老师的要求、帮助下进行,依赖思想比较强。在以后的学*中我应该在学生的学**惯上多加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惯。

  三、教学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20以内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初步了解加法、减法运算的意义,会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

  2、学生经历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简单几何体的过程,了解这些常见的几何体。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学生能运用生活经验,对20以内数的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20以内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学生在对长方形正方形圆柱体和球等简单几何体的形状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三)、解决问题方面

  1、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开始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

  2、学生初步了解到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学生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初步体验。

  4学生初步学*用自己的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4、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四、教材编写特点

  1.选择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让儿童在具体的情景中学*数学。

  2.提供探索空间,引导儿童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3.内容呈现直观形象,课堂活动丰富多彩。

  4.实践活动,特色鲜明。

  5.体现学法,利学利导。

  6.注重数学文化,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思想。

  五、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认识=、>、<三种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和减法的含义,直观地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与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5、使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能看实物或直观图口述题意,简单的讲述和与求剩余的数量关系。

  6、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对这些图形有初步的了解。

  7、结合主题图和插图及有关数据,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做题,正确计算,书写整洁的良好*惯,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六、教学措施及方法

  1、认真钻研教材、大纲和课标,结合教学实际备好教案。

  2、上课前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做好复备课,并且作好课前准备,讲练结合,把新的教学理念运用与教学之中。

  3、教学中注意应多用情景教学、游戏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4、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注重学生学**惯的培养。

  6、练*过程不能单调,注意练*的形式多样话,要进行大量的变式练*。

  7、对接受能力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多动脑筋完成思考题或一题多解。

  8、对接受能力稍差的学生要进行耐心的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中的困难,还可以进行一帮一的活动。

  9、对学生的双基进行落实。对后进生的辅导应放在双基的训练上。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7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

  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四、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

  建构主义的学*观认为,学*不是简单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应该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为了让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主动建构、理解数学概念,获得数学方法,发展用数学进行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时应该:

  (1)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3)安排了“生活中的数”等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了素材。

  (4)设计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学*的浓厚兴趣与动机。

  (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认数与计算相结合,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数和计算的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是紧密联系着的。认数是计算的前提,计算又有助于加深对数的认识。对初入学的儿童来说,采取逐步扩大数的范围,同时结合数的认识学*一些基本的计算,比较容易理解,也有利于巩固所学的计算。

  3、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数概念的建立,对儿童学*数学是非常重要的,是进一步学*的重要基础。大多数儿童入学时都已经会数甚至会读、写20以内的各数,但是对于数的概念未必清楚。因此在每一段认数教学中,都要教学数的基数含义、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序数含义、数的组成等内容。同时注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4、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例题中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师不急于评价各种算法的优劣,保护学生的自主发现的积极性,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注意体现因题而异可以采用不同的算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计算方法。

  5、直观认识立体和*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儿童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都与图形和空间有关,入学前已经有了一些关于物体形状和图形的感性经验。小学低年级的几何教学,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逐步发展起空间观念。因此,教学时应该注意利用儿童已有的经验,通过大量、丰富的观察、操作、游戏等活动,丰富学生对物体的形状和图形的感性认识,体验图形的一些特征,激发学生学*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在大量感知的过程中,逐步体会什么是空间与图形,利用这些知识我们能做什么,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数学是为了能用它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最主要的目的之一。为此,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广泛联系,初步学*用数学解决问题,逐步获得数学的思想方法,形成初步的应用数学的意识。

  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注重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要点之一。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而且应该尽量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与用途。基于这一观点,让学生参与一定的含有数学问题的实际活动,在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应用数学,就成为培养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措施。同时,从儿童认识的发生、发展规律来看,儿童是通过活动在其心理结构和周围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中构建知识的。积极主动的活动是儿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8、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努力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要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主要表现在:

  (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要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要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独立思考,并会产生与同伴交流的愿望,达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

  (2)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获得信息,加深知识的理解。

  (3)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投影片等教学辅助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提供了方便。

  五、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实物(动物、水果等)图画卡片、数字卡片、符号(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图形卡片这些都可以供学生认数、计算和分类等内容时操作用。

  2、口算练*卡片

  3、20以内加法和10以内减法的计算圆盘这是为使学生达到计算熟练用的学具。

  4、数的组成练*卡片这是为使学生掌握数的组成的'练*材料

  5、计数器这是演示20以内的数和计算用的一种教具。

  6、绒板这是用来演示数数、计算和分类等内容用的教具。

  7、钟面

  8、方木块可以用来数数和演示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9、小棒本学期每个学生要准备20根小棒。

  10、数位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用。

  六、课时安排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1课时的教学内容,正课16周,总复*4课时。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1、数一数(1课时)

  2、比一比(2课时)

  3、1~5的认识和加减法(10课时)

  1、1~5的认识……………………………………………………………………3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2课时

  4、认识物体和图形(3课时)

  5、分类(2课时)

  6、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课时)

  1、6、7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

  2、8、9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

  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4课时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4课时

  整理和复*………………………………………………………………………2课时

  实践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

  7、11~20各数的认识(4课时)

  1、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2课时

  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2课时

  8、认识钟表(2课时)

  9、20以内的进位加法(11课时)

  1、9加几……………………………………………………………………………3课时

  2、8、7、6加几……………………………………………………………………4课时

  3、5、4、3、2加几………………………………………………………………3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1课时)

  10、总复*(4课时)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8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1)班和一(2)班的数学教师,任务较重,所以必须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一(1)班共有学生55人,其中男28人,女27人,一(2)班共有学生55人,其中男29人,女26人。从学生人数上观察,男生多于女生,那么课堂纪律便是一项较棘手的问题,再加上一年级孩子表达能力不是很强,也不够完整,所以这学期的重点任务是:着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学**惯和生活*惯。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基于儿童数数的经验,结合具体的情景认识10以内的数的意义,会认、会读、会写0——10的数,会用它们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验学*数学的乐趣,初步形成良好的学**惯。

  2、第二单元《比较》。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的意义的理解,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经历比高矮、比轻重、比长短等实践操作或数学思考活动,体验“比”的方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并在描述或倾听各自思考过程的交流中,体会学会有条理的表示自己思想和学会倾听的重要性。

  3、第三单元《加减法〈一〉》。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10以内的加减算式,并加以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初步感受加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正确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掌握10以内数的分解与合成的技能;通过整理加、减法算式,并探索其间规律性的活动,培养与发展数感。

  4、第七单元《加减法〈二〉》。经历表示11—20的数的具体操作及其概括过程,初步体会用十进制记数的位值原理,会数、读、写20日内数,掌握它们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结合解决问题的活动,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学会20以内的进位和退位,逐步的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结合日常作息时间,学会认读钟面上表示整时、半时的时刻,了解记时的书写方法,并会用“快几时了”或“刚过几时”等词语描述时间,经历简单而熟悉的操作活动,体验时间的长短,培养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结合生动有趣的情境或活动,体会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回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2、第六单元《认识物体》。通过对实物和模型的观察、操作、分类等活动,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经验,能直观辨认它们的形状是长方形、正方形、圆柱或球,能直观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圆柱或球等立体图形。

  (三)统计与概率

  1、第四单元《分类》。结合日常生活中必须进行的分类活动,感受分类的必要性,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并在这些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第九单元《统计》。根据简单的÷现实的问题进行统计活动÷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感受统计的必要性;结合实例,认识统计表和形象统计图,会填补相应当图标;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的正文和*题中提供了许多适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实践活动或小调查。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方面

  (一)数学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

  数学教学必须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和数学接受能力。符合学生的发展水*的教学应有实际背景,利用学生的经验,使用学生可以接受的语言,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通过探索和考察数学概念得出含义,使学生有机会讨论他们的想法。

  (二)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的意识和能力

  为了避免小组学*流于形式,就必须用心培养学生交流技能。交流既有信息输出,也有信息输入,所以加谈、倾听、阅读、书写是基本的交流技能;此外对数学而言,交流还应具有描述的技能。

  (三)紧扣数学活动的目的设计安排活动

  数学教学活动是数学的教学,每一个教学活动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而活动本身有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和过程。

  (四)做练*、写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巩固知识、*得技能的必要环节。

  四、教材的评价方面

  (一)重视对学生数学学*的评价

  要结合学*数学的过程评价学生对数学概念知识的理解。学生只有理解了数学概念和它们的意义或解释,他们才能理解数学、有意义的“做数学”。

  (二)重视对学生初步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对解决问题的评价,首先应注意评价学生对问题的描述,即怎样把情境图呈现的问题,用口头语言完整地描述出来。

  (三)重视对学生学*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对一年级学生学*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主要通过课堂观察来收集有关的信息,象他们参与班级讨论中,试图解决问题中,独立或小组学*中,无时不在显示他们对数学学*的情感与态度,能看出是否有信心,是否有兴趣,是否乐于探究,是否有毅力,是否有好奇心,谁敢于质疑。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9

  一、教材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从知识技能、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三个方面确定全册的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立体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比较数的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与20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0-20各数。

  2.初步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知道个位、十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4.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5.认识符号“>”、“

  6.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能辨认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圆等*面图形,会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7.初步了解事物比较和分类的方法,结合实际,能把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和分类。

  8.初步认识钟表,会认整时。

  9.初步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比较、辩析、整理、概括、语言表达、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二)解决问题

  1.能用0—20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10以内的加减、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能比较出学生生活中事物(在20以内)数量的多少、长短和高矮,能给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分类。

  4.结合自已的生活经验,初步体验1时的长短。

  5.能根据简单统计图表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6.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养成良好的学*能力和学**惯。

  ⑴会看。会看数学书,能在书上找到要学*的内容。

  ⑵会听。能听懂老师和学生的讲话,能边听、边想。

  ⑶会想。能根据一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会根据数学问题,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⑷会说。能把自己想的说出来,说得比较完整而简洁。

  ⑸会用。会用学具学*一些数学内容。

  ⑹会做。会做数学作业,书写规范,格式正确,认真细心,能自己出题自己做,能检查。

  ⑺能讨论。能与同学轻声讨论数学问题。

  ⑻能合作。能与同学友好合作完成数学游戏、数学活动、进行简单的数学研究。

  ⑼能评价。能作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

  2.在合作交流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积极思考,争取发言,尊重别人,认真倾听他人发言,有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3.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美德。

  4.爱护学具、文具、数学书、作业本、书包,养成勤学*、有条理、讲究美的好*惯。

  5.初步体验学*数学的价值,感受用数学的乐趣,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6受到关心集体、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等思想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健康发展。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内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教学一年级两个教学班。其中一x班共38人(男21女17),一x班共42人(男25女17)。初入学两班已个性初显:x班如山野稚朴天成,勇敢无畏,少约束,法自然,拟严规矩,不压个性,严爱相加;x班如园林静美有规,和谐温顺,有礼貌,志上游,拟拓视野,鼓励张扬,放手而爱。

  四、方法与措施

  1.认真研究《标准》和教科书,改变教学理念,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寻找学生熟悉的数学生活,使之进入课堂。

  2.加强游戏、儿歌、演示、观察与操作,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3.加强听、说、读的分量,创造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4.贯穿审题、解题思路训练,引导学生用数学思想思考。

  5.在学*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6.对学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0

  一、基本情况

  一年级有学生x人,其中男生x人,女生x人。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是在经过一年的学前教育后进入小学的,成为一名正式的小学生,当然也还处于启蒙阶段,学生在学前教育的基础以及个人的接受能力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接触和了解,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主要要从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入手,使学生对数学学*感兴趣,这就是关键,再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惯,有了浓厚的数学学*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惯,也就使学生迈向了数学学*成功的第一步。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2、教学目标

  ①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②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③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④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⑤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⑥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⑦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⑧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⑨培养学生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⑩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教学重点

  ①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及10以内各数的组成。

  ②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③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④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⑤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⑥会进行比一比,直观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初步认识钟表。

  4、教学难点

  ①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②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③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④了解分类方法,进行简单的分类。

  ⑤认识钟表。

  5、教具准备

  ①实物(动物、水果等)图画卡片、数字卡片、符号(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图形卡片;

  ②口算练*卡片;

  ③20以内加法和10以内减法的计算圆盘;

  ④数的组成练*卡片;

  ⑤计数器;

  ⑥绒板;

  ⑦钟面;

  ⑧方木块;

  ⑨小棒;

  ⑩数位表。

  三、教学措施

  1、认真学*课程标准,刻苦钻研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认真上课批改作业,用教师的言行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使学生愿学、乐学。

  2、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3、在课堂上多用儿童化的语言,多给学生微笑和鼓励,努力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从而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4、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

  5、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的信心,力争做到数学学*起步阶段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6、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学*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惯,为学生学*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课时安排

  1、数一数2课时第一周

  2、比一比3课时第二周

  3、15的认识和加减法10课时第三至五周

  ①15的认识

  ②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③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4、认识物体和图形3课时第六至七周

  5、分类2课时第八周

  6、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课时第九至十四周

  ①6、7的认识和加减法

  ②8、9的认识和加减法

  ③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④连加、连减、加减法混合

  实践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

  7、1120各数的认识4课时第十五周

  ①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

  ②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8、认识钟表2课时第十六周

  9、20以内的进位加法11课时第十六至十八周

  ①9加几

  ②8、7、6加几

  ③5、4、3、2加几

  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1课时

  10、总复*4课时第十九至二十一周


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 (菁华9篇)(扩展3)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菁华5篇)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x)班有xx人。虽然大部分入学前,接受过学前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特别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而且学生在幼儿园的学**惯、行为*惯养成不好。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惯,学**惯和培养学生的学*兴趣为工作重心。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总复*。

  三、教材分析

  1、每一单元后面都跟有综合练*,形式灵活多样,能很好的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2、数学乐园很好的体现主体性原则,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的兴趣。

  3、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

  4、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5、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6、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7、直观认识立体和*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四、教学的指导思想

  1、认真学*《数学课程标准》,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体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五、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10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认识=、<、>三种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和减法的含义,直观地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与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5、使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能看实物或直观图口述题意,简单的讲述和与求剩余的数量关系。

  6、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对这些图形有初步的了解。

  7、结合主题图和插图及有关数据,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做题,正确计算,书写整洁的良好*惯,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

  2、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惯。

  4、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

  一、班级情况分析:

  我们一(1)班学生共有75人,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因此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惯。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任务。

  二、教学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三、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综合为20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的处理、空间与图形安排、分类与统计、实践活动。第一部分结合生动具体的情境,通过观察、记数、操作等数学活动来呈现实际学*内容,加减法的处理不以10以内数的合成与分解作为学*加减法的逻辑起点。但教材并没有削弱对数可分可合的认识,强化数的分解与组成的意识,加减法学*混合,算法多样。空间与图形包括确定物体的位置与顺序、形状、大小。分类与统计都重视对过程的经历。

  目的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20以内数的意义,会认、会读写0—20的数。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经历比大小、高矮、、轻重、长短的过程。体验“比”的方法。

  2、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感受日常生活与其的密切联系。

  3、结合日常作息时间,学会认读整时、半时、记时方法,体验时间的长短。

  4、认识物体的位置、顺序、大小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5、学会简单分类、统计,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

  四、重难点:

  1、认识2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惯。

  五、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数学知识。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3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一年级学生32人,这些学生大部分是上过幼儿班,还有些学生是从外地转入的。他们天真可爱,活泼调皮。据幼儿班老师介绍,这些学生各方面的差异较大。有的活泼开朗,还有个别学生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开学初,经过和学生初步接触了解,这些学生由于常规训练少,一些起码的.常规知识都不懂,他们还像在幼儿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本学期施行的实验教材,主要是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四、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

  五、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3)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4)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与动机。

  (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建立数感。

  3、计算教学应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4、根据儿童生活特点,从感必经验出发直观认识立体和*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通过“用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6、设计安排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7、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学方法应体现开放性和创造性。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

  8、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学具。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4

  本班人数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班上大部分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少部分学生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根据这些情况,在教学时,我应从学生的学*兴趣出发,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教师、爱数学,并通过以后的学*,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作用。我于本学期制定了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实验教材是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内容为依据。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至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至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至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和两个数学活动。

  二、教学重点

  难点是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与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内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的内容和我班的实验情况,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这四个方面确定全册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比较数的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与20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0至20各数。初步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知道个位、十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2)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认识符号,会用这些符号表示20以内数的大小。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能辨认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圆等*面图形,会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3)初步了解事物比较和分类的方法,结合实际,能把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和分类。初步认识钟表,会认整时和半时。初步学*对日常生活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会看、填写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初步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比较、辩析、整理、概括、语言表达、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2、数学思考

  (1)结合现实素材抽象出0至20各数,感受0至20各数的意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建立数感。能按一定的顺序整理和记忆: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10以内数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法,想10以内的数的组成、分解,想10以内加减法的得数和20以内进位加法的得数,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能简单地、有条理地思考2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中的应用问题。通过拼、摆、画、想各种图形,感受和描述各种图形的特征,通过对几何形体的分类,初步建立空间观念。能用对应、比较等方法,比较出两个事物的多少、长短、高矮。

  (3)能根据事物的同一类型的特点把一些事物分类。在学*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自已探究、实践活动等,发展学生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数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对应、统计等数学思想方法。初步学*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发展数学意识。

  3、解决问题

  能用0至20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10以内的加减、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能比较出学生生活中事物数量的多少、长短和高矮,能给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分类。结合自已的生活经验,初步体验1时、几时、半时的长短。能根据简单统计图表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方法与措施

  1、认真研究《标准》和教科书,提升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寻找学生熟悉的数学生活,使之进入课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在学*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偏、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进步快。对学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德育与数学

  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优化教学过程。发挥教材本身思想教育功能,不失时机地潜移默化地渗透。教师应善于从教材中挖掘、提炼其蕴涵的德育因素,把显性的教学问题和隐性的德育影响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数学的育人功能。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5

  本学期我担任一(1)、一(2)班数学教学,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教师,由此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担子之重。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层楼。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

  一、备好课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例如我在讲授《认识钟表》 的时候,这课教学难度比较大。一年级儿童年龄小,对于用时间的认读不是很明白。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本课教材查阅相关书籍,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突出时间在生活中用处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我在这方面做了精心的安排。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教具,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如出示了主题找朋友等的画面,商品交换。同时,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教育学生将*时的爱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学会与时间赛跑等等。另外,新教材还多处精心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通过活动,使学生在认识生活中的钟表会看时间并知道了时间的珍贵有关知识,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需求和学*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数学课,就连以前极讨厌数学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助整理衣服。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三、 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四、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

  欲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先要有一桶水,尤其是在当今知识更新非常迅速的年代,为更好地适应教学工作。我明白:今天的学*就是为了明天的工作,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就是为了更好地干好教育工作。教到老,学到老,才会永远站在教育领域的前端。在教学中,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五、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争取进步。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前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

  走进21世纪,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 (菁华9篇)(扩展4)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汇总20篇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1

  一、复*导入

  1、 复*:

  昨天我们认识了谁?

  13是怎样组成的?18呢?

  你能用小棒摆一摆吗?

  让学生在计数器上表示数:11,15,20。并说说数的组成。

  2、 口算

  教师出示口算卡:10以内的。

  比一比,谁算的'快。

  二、探索新知

  1. 出示挂图:你看到了什么?

  一共有几个苹果?你是怎样知道的?

  2. 你看了图能列出什么算式?

  10+5=15

  5+10=15

  15-10=5

  15-5=10

  这些算式是什么意思?算式中各部分表示什么?

  3. 想想做做第1题——你能用小棒摆出17吗?

  看了你摆的小棒能列什么算式?

  反馈后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揭示课题:这就是今天我们学的有关10的加减法。

  三、巩固练*

  1、 想想做做第4题

  看图,明图意——复*有关带大括号和问号的图文应用题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观察算式半分钟,思考怎样算得又对又快。

  再让学生在教材上完成。

  交流怎样算得快。

  3、夺红旗比赛。

  想想做做第3题。

  4、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抽卡片报得数。

  (2)火车开得快又快。

  5、同桌合作,一个说算式,一个说得数。

  6、摘苹果游戏:

  准备一些卡纸,将10加几与相应的减法算式写在苹果反面,贴在苹果树上,指名学生摘苹果,苹果就奖励给学生。

  四、小结提升。

  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2、师出示10加几与相应的减法各一道,提问学生可以表示什么意思?

  2、 练*十第2题

  按顺序填数,比一比谁数得熟练。

  3、 游戏——猜数:第3题

  老师先和学生一起玩,示范如何开展这个游戏。

  再由学生同桌玩或四人小组玩。

  4、 第5题

  读懂图意后,独立完成。

  5、 比一比——想想做做第2题

  注意一组四题的联系。

  6、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8+2+3 农历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初二 17-7+6

  指名板演,集体交流时,注意强调算法。

  练*十第6题——求未知加数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10加几和10减几的内容,想一想,这类题你是怎么算的?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2

  我校一年级小学生进入一年级学*之前,接受过学前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由于幼儿园学生学**惯、行为*惯养成不好,因此有待加强养成教育。学生们都活泼可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整体上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

  一、全册教学内容:

  1、数与代数:认识20以内的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2、空间与图形: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3、统计与概率: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大小、轻重;物体的简单分类;象形统计图;简易统计表。

  4、实践与综合应用:有趣的拼搭,丰收的果园,愉快的周末。

  二、全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并学会读写;初步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减一位数;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2)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观念;通过具体物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这些形体的相应图形,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并能正确识别;感受并会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大小和轻重。

  (3)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易统计表。

  2、数学思想方面

  (1)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在数的概念形成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能用“分”与“合”的思想进行初步的.数学思考,能联系具体情况探索一位数加、减的算法。

  (2)在探索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过程中,民展空间观念;

  感受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具有简单的统计思想。

  3、解决问题方面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况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用分析或计算的方法表达解决总是的过程与结果。(2)能对简单的几休体进行简单的分类,能联系实际情况描述一些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学会收集有效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表示问题解决的结果等。

  (3)体验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办法,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结果。

  4、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情产生好奇和兴趣,初步喜欢学*数学,喜欢观察并提出问题。

  (2)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能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初步具有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具有经过独立思考认识数学知识的体验。

  (3)在观察、操作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知道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3

  一、基本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了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活动。但是一年级学生毕竟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任务,使学生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在快乐学*中进一步体验思维的乐趣、成功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认识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找规律,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3、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4、经历观察常见*面图形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5、初步感受“形”与“体”的联系,初步感受“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不同。

  6、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现象进行简单的分类,学会用简单的符号收集、整理数据,并把统计结果填入简单的统计表。

  7、能看懂简单的统计表,并初步能对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过程中初步发展思维能力。如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时,学*从具体现象中概括出数学规律;在学*数的组成与比较大小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在整理数的顺序时发现“百数表”的一些规律等。

  2、在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口算方法时,培养思维的准确性;在口算练*中初步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在算法多样化中初步培养思维灵活性。

  3、在认识常见*面图形和对图形进行折、剪、拼等变换中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运用方法和获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初步判断。如利用估计监控计算得数、检查解决问题的答案,运用统计数据进行合情推理等。

  (三)、解决问题方面

  1、在教师组织下,能运用认识的数描述、交流现实生活中的事件。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应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能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大致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在教师的安排下回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现象,初步体会可以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有初步的经过独立思考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有初步的与同学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学*数学知识的体验。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真正做到备好课、备好学生,因材施教,教学中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放手多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

  2、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敢想、敢说、敢做的*惯。

  3、充分利用课外教辅材料,尽量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

  4、上课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精彩的发言给予表扬,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5、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6、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对思维活跃、学*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

  7、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8、利用家长联系本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适当交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数学的方法。

  五、转变后进生方法及措施

  1、坚持多表扬少批评,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帮助其树立信心。

  2、帮助学生明确学*目的,端正学*态度,逐步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及上进心。

  3、利用课余时间给予耐心辅导,安排成绩好的和他们坐一块,以便帮助他们学*,共同提高成绩。

  4、与家长联系,使学校与家庭达成共识,共同培养好学生。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4

  一、班情简析:

  灯小一年级新招24人,降级3人,全班共有孩子27名,其中女性12名。*均年龄6.2岁,受过学前教育的22人,他们主要来自灯盏村、城北村,留守儿童13人。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是教了多届毕业班的年轻女教师刘老师,刘老师班主任工作经验丰富,语文教学能力强,富有爱心和责任心,本人这是第三次与其配合,有信心完成本期教育教学任务。

  二、新课标对小学数学的总体要求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学生能够:

  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具体阐述如下:

  知识与技能

  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数学思考

  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

  发展抽象思维。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

  思维。

  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解决问题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与态度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惯。

  以上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三、新课标提出的学段目标

  第一学段(1~3年级)

  知识与技能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小数、简单的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面图形,感受*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数学思考

  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解决问题

  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四、本册教学要求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本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认数和计算,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使学生获得数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六、全册教学重点、难点

  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认识数的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七、课时安排

  部颁标准每周4节,按16周完成新课计64课时,加上机动8课时,本册共约需72课时。

  (一)数一数2课时

  (二)比一比2课时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12课时

  1、1---5的认识4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6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2课时

  (四)认识物体和图形4课时

  (五)分类2课时

  (六)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1课时

  1.6、7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

  2.8、9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

  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4课时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4课时

  整理和复*2课时

  实践活动1课时

  (七)11-20各数的认识4课时

  (八)认识钟表4课时

  (九)20以内的进位加法17课时

  1.9加几4课时

  2.8、7、6加几5课时

  3.5、 4、3、2加几5课时

  整理和复*2课时

  实践活动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八、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的设想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一)紧密结合课题《提高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进行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在教学中探索,在探索中教学。

  (二)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在本学段的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活动之中。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师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与合作。要防止学生的合作流于形式,强调在个人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以及通过合作与交流来开拓思路。

  (四)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例如,在学*两位数乘法时,可以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背景,探求计算结果,而不宜教师首先示范,讲解竖式笔算的法则和算理,限制学生的思维。

  (五)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本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都处在浅显的阶段,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下面案例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注重对学生数学学*过程的评价

  在评价学*的过程时,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同时,也要重视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对参与程度的评价,应从学生能否主动参与数学学*活动等方面进行考察。对学生合作交流意识的评价,应从学生是否主动地与同学合作、是否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是否愿意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等方面考察。对学生情感与态度的评价,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和问题情境,随时了解每一个学生学*的主动性、学*数学的自信心和对数学的兴趣。对数学思维过程的评价,通过*时观察了解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考察学生是否能够清晰地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等。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5

  一、指导思想:

  通过学生数学学*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树立数学到处可见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

  1、数一数

  2、比一比

  3、1—10的认识和加减法

  4、认识物体和图形

  5、分类

  6、11—20的认识

  7、认识钟表

  8、20以内的进位加法

  9、数学乐园

  10、我们的校园

  三、教学内容分析:

  1、每一单元后面都跟有综合练*,形式灵活多样,能很好的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2、数学乐园很好的体现主体性原则,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

  4、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5、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6、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7、直观认识立体和*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四、教学目标:

  1、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组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人士证实和半时。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6—10的加减法

  2、20以内的进位加法。

  难点:

  1、10以内数的组成

  2、凑10法。这是学生学*20以内仅为加法的计算方法之一,学好这部分内容将对学生计栓产生积极影响。

  六、主要教学策略:

  1、加强直观教学,增强操作、观察、时间等教学手段的应用。

  2、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数的组成,以 及20以内的家法的计算方法。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兴趣。

  4、加强知识的迁移作用,降低难度,分散难点,减小教学步子

  七、教学进度:

  周次时间内容

  18.25-9.2数一数比一比

  29.3-9.91—5的认识和加减法

  39.10-9.161—5的认识和加减法

  49.17-9.23认识物体和图形

  59.24-9.30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

  610.1-10.7分类

  710.8—10.144的认识和加减法

  810.15-10.21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910.22-10.28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010.29-11.4期中复*以及期中测试

  1111.5-11.11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211.12-11.18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311.19-11.2511—20各数的认识

  1411.26-12.211—20各数的认识

  1512.3-12.9认识钟表

  1612.10-12.16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712.17-12.23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812.24-12.30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912.31-1.6期末复*

  201.7-1.13期末考试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6

  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生活中的数、观察与测量、100以内的加与减和有趣的图形。

  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是:

  (一)在数与代数的学*中,重视结合生活情境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中,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在学*统计的过程中,注重通过调查活动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四)在整理与复*中,注重发展学生回顾与反思的意识。

  任教年级基本情况本年级共有学生288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学生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面掌握较扎实,对学*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学*活动中。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兴趣较大。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仍有畏难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学生的成绩都还不错,但是成绩并不能代表他们学*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地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们应更多地关注的是保持学生已有的学*兴趣,并逐步加以引导,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目标及要求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七单元“加与减(三)”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会估算,初步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六单元《购物》。学生将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统计》。学生将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样进行交流。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即“我和小树一起长”,“小小运动员”,“今天我当家”。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安排了动手做,小调查等活动,旨在对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学会10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大小,学会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

  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教学措施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6、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7、继续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教学进度安排:

  生活中的数…………………………5课时

  观察与测量…………………………4课时

  加与减(一)………………………10课时

  有趣的图形…………………………8课时

  加与减(二)………………………15课时

  购物…………………………………5课时

  加与减(三)………………………6课时

  统计…………………………………3课时

  总复*………………………………4课时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7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一年级学生由于刚刚从幼儿园毕业,踏入小学校园,活泼好动。大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根据这些情况,我觉得在教学时,应主要从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入手,使学生对数学学*感兴趣,再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惯,有了浓厚的数学学*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惯,也就使学生迈向了数学学*成功的第一步。主要任务有以下几点:

  1、逐步养成良好的学**惯。 课前:做好准备,把需要的书本、学具摆放整齐; 听课:坐得端正、认真思考、仔细倾听别人发言等; 发言:先举手,老师允许后才站起来回答,回答问题响亮完整; 书写:格式正确,字迹端正、工整。

  2、数学能力的培养,认真观察、仔细计算、积极思考等。

  3、培养数感。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到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等。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大小、比长短、比高矮,让学生初步学*简单的比较;在10以内加减法之后,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等等。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都是后面学*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时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

  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难点是进位加法,即要学好凑10法。这是学生学*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之一,学好这部分内容将对学生计算产生积极影响。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活动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通过具体情景体验与参与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经历数的分和合的实践操作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通过读一读、写一写会读写0—20各数。

  2、通过演示、操作、表述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经历计算、同伴交流、总结能比较熟练地运用适合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经历加减法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实物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5、通过课堂观察、讲解、组织学生讨论总结会看钟表上的整时。

  四、主要教学措施

  1、认真学*课程标准,刻苦钻研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认真上课批改作业,用教师的言行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使学生愿学、乐学。

  2、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3、在课堂上多用儿童化的语言,多给学生微笑和鼓励,努力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从而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4、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

  5、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客观、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

  6、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学*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惯,为学生学*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本学期本人的工作目标

  我决定以一个新人的姿态从头开始。在*时的工作中,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每天反思自己的不足。以极大的热情爱工作、爱学生,尊重身旁的每一个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取得优异的教学成绩。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8

  教学目标 :以游玩花果山为主线,使学生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加号。会读写算式。能根 据具体情境写加法算式,初步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认识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够解释自己的

  学情预测 :学生能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加号。会读写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写加法算式,能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图片若干张,信封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谈话导入(课件1)

  小朋友,这是唐僧师徒四人,你们都熟悉他们吗?老师猜你们最喜欢孙悟空,对吧?老师告诉你,孙悟空的老家-花果山,就在我们连云港,是全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今天老师带着小朋友们一起去游玩花果山。要坐景区的专车,那就先抢答老师的问题。

  二、互动探究,认识加法

  1.创设情境(课件2)

  谈话:我们排好队,过了检票口,大约走5分钟,就会看到*坦的大路左边有个“花果山放生池”,里面有很多的锦鲤。这是老师请得小导游,正在等我们呢!

  2.认识加法(课件3)

  提问:小导游手里的鱼食吸引了好多鱼来到岸边。大家仔细看,有几条鱼?师引导学生用完整话表达。多找生说。

  提问:瞧,又来了几条鱼?师引导学生用完整话表达,多找学生说。

  提问:谁能把刚才2句话连起来说一说?多找学生说。

  刚才2句话都是你们说,现在听老师说一句,一共有几条鱼?跟着老师说一遍。谁能把你们说的2句,和老师说的1句话,连起来说一遍?试试看!多找人说,可以同桌互相说。

  教师检查学生说的结果后,告诉学生:最后一句话就是问题,我们所要求的问题。

  提问:一共有几条鱼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怎么想的呢?

  学生答案估计有:一个一个数,看图的,3条鱼和2条鱼合起来的,当学生回答是从合的角度考虑时,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并告之学生,可以从学过的合成来解释,并用手势表示合,让学生多说。

  教师讲解:“3条鱼和2条鱼合起来就是5条鱼,”这句话可以用一种算式来表示,就是我们今天学*的加法算式。(引出课题,教师板书)

  3 + 2 = 5

  ↓

  加号

  读作:3加2等于5.

  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其表示合起来的意思。它代表一种计算方法―加法,意义是两部分合起来,一共是多少。

  3.理解算法

  谁再来说说,计算3+2=5时,你是怎么知道是有5条的?

  让学生结合图意,再互相说一说3+2=5表示什么意思。因为3和2合成5,所以3+2=5.

  4.教学试一试(课件4)

  谁来说一说,这2张图是什么意思?用你的话,告诉大家。引导学生仿例题说3句话,鼓励说完整话,让学生多说。

  先来了1条鱼,又来了2条鱼,现在有几条鱼?

  提问:要算现有几条鱼,就是把1条鱼和2条鱼怎么样呢?(教师手势表示合)

  追问:1条和2条合起来,可以写什么算式?

  互相说说,指名口答,教师板书。要求学生说说为什么用 计算,是怎样算的,引导学生说出:因为1和2合成3,所以1+2=3.

  5.小结

  “3+2”表示把几和几合成几?“1+2”呢?可以怎样算出它们的'得数?

  我们在鱼池边待的太久了,别忘了我们是来游玩花果山的,还是请小导游带路吧

  三、纠正反馈,迁移巩固

  (课件5)谈话:我们经过山门,往上走就会看到巨大的石像,介绍《西游记》作者,并借用小导游的话“想见美猴王吗?那就接受我的挑战吧!”

  1.指导完成“想想做做” 1(6)

  教师指导学生看懂图意,会用完整话表达,可以写什么算式?为什么可以写加法算式?你是怎么想的呢?

  引导学生从合的角度考虑,让学生多说。

  2.指导完成“想想做做”2 (课件7)

  以前我们学过用摆小棒的方法来认识数的分与合,那么我们也可以用画圆的方法算出加法得数)

  指导学生看懂题目要求,教师示范第一小题,要求学生说说老师先画了几个圆,再画几个圆,最后算出得数。其余2小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找学生板书。

  3.指导完成“想想做做”3(课件8-信若干封)

  过渡:小导游竖起大拇指直夸我们了不起哦,真是太聪明了!很乐意做我们的小导游。带领我们参观三元宫,来到水帘洞口,她先进去跟美猴王打声招呼,出来后:“美猴王有客人,先去招呼了,请我们稍等片刻,他给我们准备了好多新鲜的草莓呢。而且也给我们留了信,我们看看信里说了什么!”

  信封里装有*题,要求算出得数,并说说是怎么想的,突出用“几和几合起来是几”来口算。小组合作,汇报交流,答对奖励。

  四、全课总结(课件9)

  这个客人是谁呢?哦,原来是猪八戒啊!瞧,美猴王跟我们问好呢!借用美猴王的话,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计算方法。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9

  教学目的: 通过学*,让学生掌握10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退位的含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

  1、听算:

  14-9 32-8 14-3 64-8 14-7

  12-3 42-5 63-4 72-9 82-3

  2、计算:

  47-23 56-41 72-32

  二、新授

  1、多媒体出示:根据已给信息提问题,试图自己解决问题。学生列算式。

  2、板书:50-24

  (1)首先列竖式要注意什么问题?(相同的数位对齐)

  板书竖式,从哪位算起?个位上0减4不够减。怎么办?(利用小棒计算)

  (从十位退一)也就是从十位借一,和个位上的'0组成10,现在就可以减了,10-4=6,个位上写6

  (2)十位上的5被借走了一个1,还剩几?4-2=2十位上写2。

  (3)四人小组讨论: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相同的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三、巩固练*

  1、出示题目第21页的第六题,分别让学生说出个位够减不用向十位借一,让学生说出计算正确,但书写不对,十位算得的0不用写,让学生说出最好打上退位点,防止忘记,出错。

  2、4人小组分工合作,解决第21页的第7题,做完后在小组中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3、学生独立完成练*第8题,说明先写上得数,再连线 。

  四、课后作业:第11题,写出竖式

  教学反思:本节课退位减法,是减法教学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了“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基础上进行学*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计算基础,并且会用竖式计算,所以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数学例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并列式计算。在列竖式的时候强调笔算减法的注意事项,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开始算起,部分学生就像做加法一样,从十位开始做,发现他们做错得时候,我马上拿出来作为错例进行评讲,强调算法的重要性,以后就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10

  一、基本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了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活动。但是一年级学生毕竟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任务,使学生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在快乐学*中进一步体验思维的乐趣、成功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认识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找规律,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3、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4、经历观察常见*面图形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5、初步感受“形”与“体”的联系,初步感受“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不同。

  6、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现象进行简单的分类,学会用简单的符号收集、整理数据,并把统计结果填入简单的统计表。

  7、能看懂简单的统计表,并初步能对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过程中初步发展思维能力。如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时,学*从具体现象中概括出数学规律;在学*数的组成与比较大小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在整理数的顺序时发现“百数表”的一些规律等。

  2、在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口算方法时,培养思维的准确性;在口算练*中初步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在算法多样化中初步培养思维灵活性。

  3、在认识常见*面图形和对图形进行折、剪、拼等变换中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运用方法和获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初步判断。如利用估计监控计算得数、检查解决问题的答案,运用统计数据进行合情推理等。

  (三)、解决问题方面

  1、在教师组织下,能运用认识的数描述、交流现实生活中的事件。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应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能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大致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在教师的安排下回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现象,初步体会可以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有初步的经过独立思考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有初步的与同学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学*数学知识的体验。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真正做到备好课、备好学生,因材施教,教学中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放手多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

  2、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敢想、敢说、敢做的*惯。

  3、充分利用课外教辅材料,尽量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

  4、上课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精彩的发言给予表扬,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5、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6、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对思维活跃、学*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

  7、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8、利用家长联系本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适当交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数学的方法。

  五、转变后进生方法及措施

  1、坚持多表扬少批评,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帮助其树立信心。

  2、帮助学生明确学*目的,端正学*态度,逐步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及上进心。

  3、利用课余时间给予耐心辅导,安排成绩好的和他们坐一块,以便帮助他们学*,共同提高成绩。

  4、与家长联系,使学校与家庭达成共识,共同培养好学生。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11

  教学目标 :以游玩花果山为主线,使学生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加号。会读写算式。能根 据具体情境写加法算式,初步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认识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够解释自己的

  学情预测 :学生能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加号。会读写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写加法算式,能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图片若干张,信封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谈话导入(课件1)

  小朋友,这是唐僧师徒四人,你们都熟悉他们吗?老师猜你们最喜欢孙悟空,对吧?老师告诉你,孙悟空的老家-花果山,就在我们连云港,是全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今天老师带着小朋友们一起去游玩花果山。要坐景区的专车,那就先抢答老师的问题。

  二、互动探究,认识加法

  1.创设情境(课件2)

  谈话:我们排好队,过了检票口,大约走5分钟,就会看到*坦的大路左边有个“花果山放生池”,里面有很多的锦鲤。这是老师请得小导游,正在等我们呢!

  2.认识加法(课件3)

  提问:小导游手里的鱼食吸引了好多鱼来到岸边。大家仔细看,有几条鱼?师引导学生用完整话表达。多找生说。

  提问:瞧,又来了几条鱼?师引导学生用完整话表达,多找学生说。

  提问:谁能把刚才2句话连起来说一说?多找学生说。

  刚才2句话都是你们说,现在听老师说一句,一共有几条鱼?跟着老师说一遍。谁能把你们说的.2句,和老师说的1句话,连起来说一遍?试试看!多找人说,可以同桌互相说。

  教师检查学生说的结果后,告诉学生:最后一句话就是问题,我们所要求的问题。

  提问:一共有几条鱼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怎么想的呢?

  学生答案估计有:一个一个数,看图的,3条鱼和2条鱼合起来的,当学生回答是从合的角度考虑时,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并告之学生,可以从学过的合成来解释,并用手势表示合,让学生多说。

  教师讲解:“3条鱼和2条鱼合起来就是5条鱼,”这句话可以用一种算式来表示,就是我们今天学*的加法算式。(引出课题,教师板书)

  3 + 2 = 5

  ↓

  加号

  读作:3加2等于5.

  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其表示合起来的意思。它代表一种计算方法―加法,意义是两部分合起来,一共是多少。

  3.理解算法

  谁再来说说,计算3+2=5时,你是怎么知道是有5条的?

  让学生结合图意,再互相说一说3+2=5表示什么意思。因为3和2合成5,所以3+2=5.

  4.教学试一试(课件4)

  谁来说一说,这2张图是什么意思?用你的话,告诉大家。引导学生仿例题说3句话,鼓励说完整话,让学生多说。

  先来了1条鱼,又来了2条鱼,现在有几条鱼?

  提问:要算现有几条鱼,就是把1条鱼和2条鱼怎么样呢?(教师手势表示合)

  追问:1条和2条合起来,可以写什么算式?

  互相说说,指名口答,教师板书。要求学生说说为什么用 计算,是怎样算的,引导学生说出:因为1和2合成3,所以1+2=3.

  5.小结

  “3+2”表示把几和几合成几?“1+2”呢?可以怎样算出它们的得数?

  我们在鱼池边待的太久了,别忘了我们是来游玩花果山的,还是请小导游带路吧

  三、纠正反馈,迁移巩固

  (课件5)谈话:我们经过山门,往上走就会看到巨大的石像,介绍《西游记》作者,并借用小导游的话“想见美猴王吗?那就接受我的挑战吧!”

  1.指导完成“想想做做” 1(6)

  教师指导学生看懂图意,会用完整话表达,可以写什么算式?为什么可以写加法算式?你是怎么想的呢?

  引导学生从合的角度考虑,让学生多说。

  2.指导完成“想想做做”2 (课件7)

  以前我们学过用摆小棒的方法来认识数的分与合,那么我们也可以用画圆的方法算出加法得数)

  指导学生看懂题目要求,教师示范第一小题,要求学生说说老师先画了几个圆,再画几个圆,最后算出得数。其余2小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找学生板书。

  3.指导完成“想想做做”3(课件8-信若干封)

  过渡:小导游竖起大拇指直夸我们了不起哦,真是太聪明了!很乐意做我们的小导游。带领我们参观三元宫,来到水帘洞口,她先进去跟美猴王打声招呼,出来后:“美猴王有客人,先去招呼了,请我们稍等片刻,他给我们准备了好多新鲜的草莓呢。而且也给我们留了信,我们看看信里说了什么!”

  信封里装有*题,要求算出得数,并说说是怎么想的,突出用“几和几合起来是几”来口算。小组合作,汇报交流,答对奖励。

  四、全课总结(课件9)

  这个客人是谁呢?哦,原来是猪八戒啊!瞧,美猴王跟我们问好呢!借用美猴王的话,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计算方法。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12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本班35名同学在一学期的一年级学*中积累了一定的学*基础,如对数字的认识、简单的加减法运算都有一定的基础。从同学们的学*和考试检测中发现影响本班学*掌握的因素较多。学生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原因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弱,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有的学生缺乏良好的学**惯、审题能力及认真听题的*惯。

  (二)教材内容分析: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方向与位置、认识图形、100以内的数、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认识钟表,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4、会认读整时、几时半,会写时间,知道珍惜时间。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进行恰当的描述、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总结。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作业分层设计。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13

  本学期我担任一(1)、一(2)班数学教学,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教师,由此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担子之重。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层楼。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

  一、备好课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例如我在讲授《认识钟表》 的时候,这课教学难度比较大。一年级儿童年龄小,对于用时间的认读不是很明白。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本课教材查阅相关书籍,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突出时间在生活中用处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我在这方面做了精心的安排。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教具,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如出示了主题找朋友等的画面,商品交换。同时,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教育学生将*时的爱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学会与时间赛跑等等。另外,新教材还多处精心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通过活动,使学生在认识生活中的钟表会看时间并知道了时间的珍贵有关知识,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需求和学*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数学课,就连以前极讨厌数学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助整理衣服。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三、 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四、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

  欲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先要有一桶水,尤其是在当今知识更新非常迅速的年代,为更好地适应教学工作。我明白:今天的学*就是为了明天的工作,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就是为了更好地干好教育工作。教到老,学到老,才会永远站在教育领域的前端。在教学中,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五、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争取进步。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前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

  走进21世纪,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14

  一年级有学生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是在经过一年的学前教育后进入小学的,成为一名正式的小学生,当然也还处于启蒙阶段,学生在学前教育的基础以及个人的接受能力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接触和了解。因此我制定了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

  在数学教学中主要要从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入手,使学生对数学学*感兴趣,这就是关键,再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惯,有了浓厚的数学学*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惯,也就使学生迈向了数学学*成功的第一步。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至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2、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至20各数。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2)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教学重点

  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及10以内各数的组成。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会进行比一比,直观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初步认识钟表。

  4、教学难点

  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分类方法,进行简单的分类。认识钟表。

  5、教具准备

  实物图画卡片、数字卡片、符号、图形卡片;口算练*卡片;20以内加法和10以内减法的计算圆盘;数的组成练*卡片;计数器;绒板;钟面;方木块;小棒;数位表。

  三、教学措施

  1、认真学*课程标准,刻苦钻研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认真上课批改作业,用教师的言行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使学生愿学、乐学。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在课堂上多用儿童化的语言,多给学生微笑和鼓励,努力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从而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2、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的信心,力争做到数学学*起步阶段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学*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惯,为学生学*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15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学生的情况老师已经基本了解,第一梯次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动手能力也较强;第二梯次的学生学*也比较积极,思维也基本能够跟上,需要老师及第一梯次学生的带动;而第三梯次的学生学*比较被动,磨磨蹭蹭,听讲不认真,语言表达较差,动手能力也较差,需要老师及第一、二梯次学生的帮助。在这一学期中应继续加强对学生学**惯的培养以及对第三梯次学生的转化。

  二、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学看钟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人民币的认识。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安排了:农夫与牧童――方位与图形、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

  实践与综合应用方面:安排了:趣味拼摆、我们身上的小尺子。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安排了:我们的鞋码——统计。

  三、教学目标:

  1、数与代数

  (1)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地认、读、写100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计数单位“百”,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初步学会估算。

  (3)在现实情境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4)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空间与图形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和圆。

  (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厘米、米的含义,知道1米=100厘米;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3、统计与概率

  在统计活动中,学会初步简单数据整理的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能完成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4、实践与综合应用

  (1)加深对百以内数的认识与计算方法、图形与统计等知识的理解。

  (2)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收集、整理数学信息的渠道与方法。

  四、教材重难点:

  重点:

  1、学生通过学*,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注意扩充练*内容和形式,重视渗透性的练*。

  2、加强练*,切实提高口算能力,鼓励学生使用“我会算”、“我会看”、“我发现”等自信的信息。

  难点:

  1、用活情景图,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学*知识。

  2、注重实际操作,尊重学生个性化学*,真正体验数学好玩,数学有用。

  五、教学措施:

  1、实现多维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教学过程要体现活动性。

  3、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4、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5、教师应创造性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16

  、教学目标

  1.知道“同样多”、“多”、“少”地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

  3、初步培养观察、表达能力及合作能力。

  二、预计教学时间:

  1节

  三、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兴趣

  1、呈现小猪、小兔盖房子的主题图。谁能根据图编一个故事?先给学生2~3分钟组独立观察思考图,然后请学生说说图中的故事。

  2、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故事中藏着那些数学知识。

  (二)学*新知

  1、认识“同样多”

  (1)教师:图中有几只兔子?一只兔子搬几块砖?(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在黑板上贴小兔子的头像和砖头的图像)。一只兔子搬一块砖,小兔子的只数和转头的块数谁多谁少?(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1只兔子对1块砖,没有多余的砖头,也没有多余的兔子,我们就说兔子和转头的数量同样多。这样一个对一个的比较方法叫一一对应。要求学生口头说:兔子和砖同样多。

  板书:兔子和砖同样多

  (2)教师:图中还有那些物体的数量是同样多的?(苹果和小猪、小兔和小板凳、小兔和萝卜)(学生找出后要让学生说说谁与谁同样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3)动手操作,先在老师引导下摆处与5个梨同样多的苹果图片,接着用铅笔柏同样多的橡皮,以及同桌合作,一个发指令,一个摆图片,训练学生的合作与动手操作能力。

  2、学*“多一些”,“少一些”

  (1)比一比

  教师:观察图中一共有几只小猪?一共有几根木头?(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在黑板上贴相应的图片。)

  一只小猪对一根木头,有没有多余的小猪?有没有多余的'木头?

  是小猪多还是木头多?怎么知道木头比小猪多?

  (2)连一连

  教师:我们用连线的方法,一只小猪对一根木头(教师边说边示范连线)小猪都对上了,而木头还多出一根。说明木头多,小猪少,我们还可以说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板书:木头比小猪多一些,小猪比木头少一些)(要求学生跟着说,学会说完整的话)

  (3)说一说

  教师:图中还有那些物体可以比?(苹果和小兔、小猪和小板凳、小兔和小猪、小猪和胡萝卜等)(要求学生先同桌找一找,说一说,然后全班说,要求把话说完整。)

  (4)动手操作

  A、第一行摆4个圆,在圆的下面摆三角形,三角形比圆多一个。第二行摆几个三角形?

  B、第一行摆5朵花,第二行摆的比第一行少一朵,第二行摆几朵?

  C、同桌两人先一人摆出两种物体的,另一人用“谁比谁多几个”和“谁比谁少几个”的句子说一说摆的结果。然后交换角色。

  以上就是为大家提供的一年级数学《比一比》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帮助!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17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因此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惯。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任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并学会读写;初步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认识符号<、=、>的含义,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初步学会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观念。通过具体物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这些形体相应的图形,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感受并会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大小和轻重。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通过实践初步学会简单的分类,经历和体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的过程,并完成相应的图表。根据统计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数学思想方面: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数出物体的个数,比较事物的`多少,比较简单的长短、大小、轻重等。在数的概念形成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如在认识20以内数时通过比较、排列发现这些数之间的联系,在学*“分与合”时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认钟表”时进行比较、综合和判断等。能用“分”与“合”的思想进行初步的数学思考,能联系具体情境探索一位数加、减法,并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有条理地说明自己的算法;对估计的过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释。在探索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具有对简单事物和简单信息进行比较分类的意识,具有简单的统计思想。

  3、解决问题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能对简单的几何体进行简单的分类,能联系情境描述一些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在教师的组织下收集有效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表示问题解决的结果等。体验与同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情感与态度方面:在学*数学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产生好奇心,有学*数学的热情,有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能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感受,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会读写20以内的数

  2、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3、理解20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领会“个位”和“十位”的含义。

  4、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三、渗透教育

  1、进行学*目的性教育和学**惯的培养。

  2、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集体、爱大自然的教育。

  四、教学措施

  1、教者要认真学*新课程标准,勇于创新。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3、不断对学生进行学*目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惯。

  4、对思维活跃、学*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

  5、重视学困生的补课工作。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18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1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数学乐园;认识图形(一),活动园地;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最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我们的校园,数学实践活动;总复*。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在本学期,我将更深刻地学*会议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认真学*和钻研教材与《数学课程标准》。多读课改知识,多参加课改活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力争把工作搞得更好。

  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认识=、>,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和减法的含义,直观地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与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5、使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能看实物或直观图口述题意,简单的讲述和与求剩余的数量关系。

  6、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对这些图形有初步的了解。

  7、结合主题图和插图及有关数据,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做题,正确计算,书写整洁的良好*惯,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5、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进步快。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19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担任七年级数学,该班共有学生46人。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二、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一元一次方程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图形认识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第四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了解通过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能根据问题查找有关资料,获得数据信息。

  2、初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初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3、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

  4、进一步体会条形图、扇形图和折线图在描述数据中的作用。

  5、能用计算器处理简单统计数据,进一步体会计算器处理运算的优越性。

  6、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统计活动,经历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养成用数据说话的*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20

  现阶段作为数学教师的自己为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我制定了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我班学生大部分上过幼儿班,他们天真可爱,活泼调皮。开学初,经过和学生初步接触了解,这些学生由于常规训练少,一些起码的常规知识还不懂,他们还像在幼儿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我将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1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数学乐园;认识图形,活动园地;11至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最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我们的校园,数学实践活动;总复*。

  三、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四、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1、知识和技能方面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使学生初步认识三种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和减法的含义,直观地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与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表达式题。

  (4)使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能看实物或直观图口述题意,简单的讲述和与求剩余的数量关系。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对这些图形有初步的了解。

  (5)结合主题图和插图及有关资料,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做题,正确计算,书写整洁的良好*惯,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2、数学思考方面

  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

  3、解决问题方面

  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建立数感。

  2、计算教学应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根据儿童生活特点,从感必经验出发直观认识立体和*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用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3、设计安排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学方法应体现开放性和创造性。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学具。

  六、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实现多维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过程要体现活动性。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应创造性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实施多元化的评价。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