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信息化建设方案实用五篇

首页 / 方案 / |

  村级信息化建设方案 1

  为了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的信息素养和驾御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和效能,锤炼学校信息化办学特色, 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争取学校信息化工作有新的跨越,特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学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尽管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与生俱来的不足与缺陷。但是,就目前而言,课堂教学,或者说有意义的接受学*仍然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学生通过学校的正规课程的学*获得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是学生发展的主渠道,因此我们将积极探索学校正规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作用,同时也将研究学生活动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新领域。

  二、主要任务

  1、进一步改善校园信息化环境,重点在网络的管理与维护。加强班级多媒体设备的管理与使用;办公室计算机、打印机的使用,培养教师对信息化设备的规范使用及信息化的意识,逐步提升校园信息化环境。

  2、加强信息报送组织

  (一)向局信息科报送的信息由各部门统一组织,领导审核,并制定相关制度予以保障。

  (二)建立信息采编、审核、报送机制,报送的信息要履行严格的核签手续,确保信息质量和信息安全。

  (三)指定专人作为局信息科信息联络员人选,具体负责信息报送工作。

  3、健全、完善学校现有的校园网络、信息技术设备管理等管理办法和制度,形成学校齐全、规范的信息化实验规章制度。

  4、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完善教师网站“我的空间”,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网上存储、网上交流*台(网络公文包),使课件管理、文件传输、师生交流的网络化变为现实,提高教育效益。

  5、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创建学*环境和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方式。

  三、基本目标

  1、加大硬件投入,完善校园网站,更新添置办公设备。

  2、加强软件建设。丰富改进学校主页并定期更新,使学校网站形成较为丰富,具有自身特色。

  3、加强应用,服务教学。发挥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开展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的实践研究,提高学生的数字化技能。

  四、网络管理

  1、 加强对校园网络管理工作,完善规章制度。

  2、学校经常对师生加强网络安全教育,确保校园网网络运行高效、有序。

  五、继续加强校园网络的管理与维护,更新学校现有网站

  学校网站经过几年的积累,取得了很好的展示自己的效果,但在一些方面也存在着问题。本学期将进一步在学校网站如何做深,以及特色*台如何进一步完善等方面,听取意见,进行修改。

  六、协助学校各部门开展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各项活动,推进学校信息化进程

  协助各部门开展具有部门特色,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整合活动。学校各部门的任何活动,其实都是部门间相互协作的一个过程,绝对不是独立的分支,任何一个活动都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一次成功的活动,其实就是学校各部门间相互默契配合的体现。信息室在整个活动中应该积极地参谋,指导部门负责人合理选用信息技术,充分恰当体现学校的信息技术特色,全面推进学校的信息化进程。

  村级信息化建设方案 2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办公厅《关于加快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关于建立省农村信息化建设联*会议制度的通知》(赣办字[20xx]45号)和《江西省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规划(20xx-2017)》等农村信息化相关文件精神,制定20xx年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和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要求,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的,坚持**主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多方受益的基本原则,大力实施江西省“1236”农村信息化建设工程,进一步扩大农村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规模,大力提升我省农村信息化水*,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围绕五年方案中“1236”总体工作目标,20xx年着力完成“1333”工作目标任务:“1”即建立和完善省级综合信息服务*台;“333”即建设300个“信息化乡镇”,其中重点建设300个乡级信息服务中心站;建设完善3000个村级信息服务站;开展“信息技术乡村行”培训活动,培训3万名农村信息化人才。通过完成“1333”工作目标初步建立全省农村信息化建设服务体系基本框架。

  三、工作内容及措施

  (一)启动建设省级农村综合信息资源和服务*台工程

  1.建设省级农村综合信息资源和服务*台。以省级统一管理的网络、软硬件设施、应用系统为基础,集成省级及省级以下网络资源、信息资源和服务资源,统筹规划建设一个江西农村综合信息资源和服务*台。6月份前组建“江西省三农信息资源和服务中心”,以江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江西“三农”信息网为依托,做大做强江西“三农”信息综合*台。逐步实现与各部门涉农信息系统的应用接入和资源共享,从而为农民提供一站式的综合信息服务。

  2.推广使用乡村电子政务。依托江西省“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台,进一步推广乡村电子政务应用服务,实现电子政务与村务管理、社会管理、村务公开、党务公开紧密结合。争取年底完成300个乡镇、3000个行政村村务管理应用的推广工作。

  3.建立咨询专家队伍。依托农业厅12316、科技厅12396、组织部12371、信息田园11868等农业呼叫热线,整合资源,推动农业科学技术和“三农”政策咨询专家队伍的建立,为“三农”信息服务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二)启动实施江西省“信息化乡镇”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建设300个“信息化乡镇”

  1.结合“百镇示范”工程和“乡乡通”工程建设,开展以“八项达标”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化乡镇”建设。即乡(镇)中心服务站建设达“六个一”标准、行政村信息服务站建设标准达到100%、行政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正常运行达100%、“信息技术乡村行”计算机和互联网知识行政村培训率达100%、村务管理应用达80%以上、有线电视普及率和自然村广播达80%以上、农村手机报普及率达40%、宽带入户普及率20%以上。

  2.加快共青城市“全省农村信息化示范县”建设。2012年上半年,共青城市农村信息化示范区工程要全面启动,当地**要加强项目组织和资金筹措工作,把共青城市打造成全省农村信息化和智慧工程示范区,做到项目有资金、进度有调度。

  3.通过开展“宽带入户”、3g到村等通信基础建设活动,为农民提供低价格高品质的有线、无线上网产品,同时有效降低农民使用互联网络门槛,全方位为农民提供“三农”政策、产品市场信息、务工信息等各种惠农助农信息。继续开展“宽带入户”活动。采取与企业联动,对宽带入户农户实行“**贴补一点、企业优惠一点、农户支出一点”的办法,各县(市、区)要出台对入户宽带的奖补政策,2012年试点乡镇达到宽带入户率20%以上。

  (三)启动实施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工程,建设300个乡镇信息服务中心站和3000个村级信息服务站

  1.加大乡镇信息服务中心站建设力度。

  依托乡镇农技推广站和乡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将乡镇信息服务中心站初步建成农村综合信息发布、收集、咨询、科技推广、病虫害防治、农产品产供销、行政事务代办、农民培训等的中心。中心站要达到“六个一”标准,具体标准为:(1)一处固定场所:要求交通方便,在乡镇集镇临街地段的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或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原则上信息服务站专用办公场所面积不少于20*方米,并具备一定培训条件。(2)一套信息服务设备:有宽带上网的电脑、电视机、电话、打印机、门牌、桌椅板凳等办公设施,并且要接入乡村电子政务*台。(3)一面信息宣传电子显示屏或投影仪:有向涉农企业、种养销售大户和农户等显示各种政策、社会、市场等方面实用信息的信息宣传电子显示屏(led电子显示屏幕或者投影设备)。(4)一名专职信息服务员:信息服务员应能够操作各项信息服务设备,能够熟练使用电脑及上网,能够帮助和指导农村客户进行网上信息发布及信息查询服务和相关服务,代办电信相关业务。(5)一套长效管理机制:有一套信息收集、整理、发布及对村级信息服务站业务指导的管理制度。(6)一套绩效考核办法:有一套考核村级信息服务站的考核办法,同时并接受县信息化办考核管理。乡镇中心信息服务站建设由**负责投入,整合部门资源,公益使用。

  2.抓好3000个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初步建成农民信息收集发布及为民服务的中心。

  结合农村村级社会事业公共设施的统筹建设,按照“五个有”的标准(即有固定办公场所,有计算机、打印机、电话等信息服务设备,有上网宽带,有信息服务员,有长效管理制度)建设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完善3000个行政村信息服务站。行政村服务站以村级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为依托,坚持延伸功能、更新设备、规范管理、长效运营。行政村信息服务站则属公益性质,由**投入为主,整合部门资源,综合利用;逐步延伸建设其它形式服务站,鼓励在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种养大户、新农村建设社区活动室、万村千乡农家店中等场所中建立信息服务站(点),该类服务站属半公益性质,其建设运营采取政企联动办法,由企业和个人投入为主,建成后,经省验收合格,**给予一定的财政奖补。有新农村建设任务的村,要将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资金奖补范围。通信运营企业要与他们签定合作协议,提供优惠政策和业务提成。村级信息服务站要为当地农村百姓提供信息收集、信息发布、信息查询、学*娱乐、技能培训、党员教育、社会保险、农业科技、气象信息、农贸通等信息服务和通信话费代收、业务代办、行政事务办理查询等综合服务。不同形式的服务站应根据服务对象侧重不同的服务功能。

  3、加强乡村信息服务站运营管理。运营管理以市县为主,各设区市、县(市、区)农村信息化办公室牵头,有关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做好农村信息服务站指导、运营、管理工作,并筹措运行和维护补贴费用。信息服务站信息员实行“补贴200元/月+业务代理提成”政策,补贴200元/月费由市、县财政承担,信息员企业业务代理提成费用由企业承担。

  (四)启动实施江西省“信息技术乡村行”培训工程,在3000个行政村开展培训

  1.选聘好村级信息员。按照一个信息服务站一名信息员的要求,实行聘用和考核制度。信息服务站信息员应选择当地有政治素养、有文化、热心信息化事业的人员,如乡村干部(主要含大学生村官)、农技师、专业合作组织人员、经纪人、当地教师、优秀返乡农民工等。县级农工部与运营企业共同制定本地村级信息员考核办法,确保农村信息员达到会操作、会收集、会分析、会传播的“四会”要求。

  2.扎实做好培训工作。在3000个有信息服务站建设任务的行政村,以县(市、区)委农工部、组织部和通信部门为主要组织单位,通过在乡村的信息服务站、中小学教室、乡村农民培训中心(室)、农民职(夜)校等固定场所及“信息大篷车”,组织当地村务管理人员及农民参加计算机和互联网知识、开展江西“三农”信息网及信息技术的体验式培训、电信安装维护等现场服务。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地要把农村信息化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并把农村信息化工作纳入“十二五”规划和新农村建设年度任务,列入民生工程考核管理,统筹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工作。4月底前各市、县要成立农村信息化联*会议办公室或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要配备专门人员和办公经费。上半年,省农村信息化办公室将召开农村信息化现场工作会,进一步推动我省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

  (二)完善工作机制。各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健全农村信息化建设联*会议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联度会议,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确保工作顺利实施。建立省、市、县、乡、村农村信息化工作人员队伍和联络员制度,定期组织相应的信息化专题培训和会议,帮助信息员知识不断更新和提高,并随着应用项目的不断扩展,开展相应的应用培训。要制定《江西省涉农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规范农村信息化各参与方的权利和义务,推进服务资源、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建立包村挂点帮扶机制,各成员单位在履行自身职责的同时,要与所挂的具体村(本单位新农村建设挂点村)挂点帮扶,协助抓好行政村信息服务站的建设工作。

  (三)加大投入力度。着手研究制定我省农村信息化优惠政策。把农村信息化项目建设纳入财政转移支付、基础设施建设奖补和税费减免范围。针对目标任务,各级财政要设立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乡村信息服务站、网络*台、农村信息化人才培训等工程建设。要创造条件、积极谋划,争取我省列入国家农村信息化试点省份。省***、财政厅、工信委、***、农业厅、科技厅、商务厅、文化厅等部门和省级通信运营公司,要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国家部委和上级集团公司支持,用足用好国家各项扶持政策,促进我省农村信息化建设。着力整合各部门、各行业支持农村信息化资金,统筹安排,发挥聚合效能。完善以**投入为引导、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农村信息化建设投融资体制,鼓励和支持各类企业加大投入、积极参与,逐步形成**、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支撑农村信息化投入机制。

  (四)强化督查考核。各地要抓紧研究制定科学的指标评价体系,充分发挥督查考核的导向作用,形成激励机制,更好地推动全省农村信息化发展。省信息化办采取*时督查和年终考评验收的办法对各市县进行年度工作考核,建立健全农村信息化评估激励机制。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在年度省农村工作会上进行表彰。20xx年,将在全省范围内评选5个推进农村信息化先进县(市、区),20个先进“信息化乡镇”、40个行政村信息服务站进行表彰奖励,具体考核评估办法及奖励标准另行文下发。

  (五)申报要求:各设区市在4月30前上报实施方案并按附表一的分配任务完成申报工作。每个设区市选择2~3个县(市、区)进行集中布点,在这些县(市、区)中选定300个试点乡镇,然后在选定乡镇中选择3000个行政村进行试点。省农村信息化办在5月10日之前进行批复。申报程序:各乡镇按附件三格式申报到县――县农村信息化办(县委农工部)审核汇总上报到市农村信息化办(市委农工部)――市农村信息化办按附件四格式以电子版本向省农村信息化办(省委农工部改革处)申报。

  村级信息化建设方案 3

  一、指导思想

  根据市、区有关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文件精神及我校发展的实际需求,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和整合为核心,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结合我校现有的校园网基础资源及人力资源,把握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坚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层发展,积极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的应用水*,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

  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提升学校管理水*,不断提升学校特色,充分利用本校现代化教育设施和教学特色优势,以科研为先导,以德育为动力,以教学为中心,明确创建标准、强化创建过程、突出应用、注重发展,积极创建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学校。

  三、规划

  (一)、硬件及*台建设

  1、生机比达4:1,师机比达1:1。

  2、学校建成一批多媒体网络活动室和网络教室,提高对学生的开放程度,努力做到人(学生)空机不空。

  3、学校具有通用的管理、教育的学**台。

  (二)、资源建设 1、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市、区、校三级教育资源库的开发与建设,形成相应的激励机制。

  2、加强本校教育资源库的开发和建设,具有良好的质量,形成一定规模。

  (三)、应用水* 1、建立学校网站,有高质量的学校主页、班级主页、教研组主页、师生网页等。

  2、通过校园网络,实现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

  3、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4、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为学生主动学*和个性化发展提供有力的学*工具。

  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专项研究课题,成效显著;在形成学校特色基础上,积极带动周围学校共同发展。

  (四)、师资队伍 1、网管人员定期接受培训,坚持持证上岗。

  2、中青年教师100%通过信息技术培训,网络学*和备课成为教师自我进修的一种重要手段。

  (五)、网络安全与制度建设

  1、及时建立网络管理制度,确保网络安全畅通;应用适当的软件,严防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有害信息。

  2、对师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提高他们对不良信息的判断和自觉抵制能力。

  3、学校通过制定工作计划、建立领导小组、落实专人负责等方式,确保教育信息化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4、经费保证。

  5、学校建立有利于加快信息化发展,提高师生信息素养的激励评估制度。

  四、推进策略

  (一)、优化教育资源,推动教育信息化

  1、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应用环境,提高使用效率。宽带教育城域网使学校获取外界资源变得非常快捷、方便,使教师手中的电脑提高其利用价值及利用率,使其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学校逐步投入,不断完善校园网络中心设施设备,添置专业web服务器与非线性编辑系统。另外,根据发展规划,要更新原来教师使用的办公用机。

  2、抓好信息化教材建设。信息化教材(音像、多媒体软件)资料建设是开展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规划方案《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我们将继续做好音像资料目录的编英借阅工作。开展好自制电教教材的评比工作,鼓励教师应用、自制多媒体课件及网络课件。建好教育信息资源库,包括音像资料、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等,实现网络化发布与管理,不断充实校园网络资源。 3、做好网络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学校网站的维护与更新。加强对师生进行系统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的教育,明确网络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对网络定期检查维护,确保网络安全畅通。网站制作者要精心建设好、开发并完善在建栏目;建立好各校、各科室通联队伍和信息送交制度,开辟教育教学信息专栏,让复合型网站成为教师信息库、备查处,展示学校素质教育的精品窗口。

  (二)、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应用素质

  1.全校教师掌握基本计算机操作及在网上查找资料的能力,35岁以下青年教师能进行课件制作及具体网络的基本技术。

  2.逐步实现教师无纸化办公。以熟练运用校园网管理*台、学校资源网进行教学工作与开展科研工作。

  3.明确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要求,鼓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制作计算机课件,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改革和实验。提高教师应用计算机的意识和能力,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4.以学校为基地,在教师制作课件的实践中、在运用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及能力。促进教师理论学*和实践应用的结合,大面积地提高教师的能力,为全面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奠定人才基矗

  5.科研先导,开展区域性教改实验研究,努力探索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途径。探索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新模式,启动以建构新型师生关系为目标的互动教育新模式的研究,积极开展运用网络实现教与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校与社区互动的试点研究。

  6.寻求教育信息化新的突破口。开展探索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新模式的实验,在已积累的相当数量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根据“整体规划、校本建设、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思路,通过“自创课件、网上下载与市场购买相结合”等措施,系列性地、专题性地集中建设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库。

  7.在教育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中,广大教师要形成积极学*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论的氛围,培养一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理论的新型师资队伍,形成覆盖各科、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改的骨干教师群体。

  (三)抓常规,充分发挥装备设施效益

  1、进一步抓好电教器材的保管和借用。抓好现有设备的维护、保养,技术室定期进行维修、保养。鼓励教师借用,及时做好登记,期末进行检查、考评。

  2、进一步抓好班级设备的使用。宣传发动全体教师用好网上电教课登记系统,科学、合理、规范使用信息化教学设备,每次用后及时做好记载。定期公布使用情况统计,教师完成电教课的数量将与教师年度工作目标考核挂钩。

  3、进一步抓好专用教室的管理。加强计算机网络教室管理。实验室要做好实验器材的保管,积极开展实验教学,制定好各年级实验计划,认真填好《实验纪录》,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图书室除了要做好借阅记载外,要开展各种评比活动,加强校、班两级图书室(柜)流通,提高学生课外阅读量。信息技术教研组要加强学生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认真上好信息技术课,让学生学*和使用上网浏览、收发邮件、文字输入等技能,组织兴趣浓、基础好的学生开展电脑作文、电脑绘画、网页制作等趣味活动,培养和发展特长学生。

  4、根据学校工作整体计划要求,制定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并在学校年度(学期)工作计划中,对信息化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健全信息化设施使用、管理、维护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有利于加快信息化发展,提高师生信息素养的激励评估机制。

  (四)抓科研,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信息化对现有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提出了严峻挑战。网络教学的尝试实践则能加快现有教育思想与教育模式的根本转变,能为教师进修和学生主动学*提供便捷的工具与场所,使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到教会学生自主学*上来。我们要利用好江阴教育区域资源的优势,利用好全国信息技术应用示范校的优秀资源,大力研究,敢于尝试,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结合课程实际,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积极尝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整合,提高教育教学实效。

  村级信息化建设方案 4

  根据自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三年建设规划,我校提出以下整改方案。

  一、加大资金投入,构建教育信息化的硬环境。

  1、校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全面深入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全校共有8个班级,有学生253人,目前学生机仅有22台,生机比例严重不达标,我校教职工24人,计算机11台,师机比例达不到1:1.学校为了推进信息化工作进程,保证信息技术课程的正常进行,学校将积极申请各项资助,筹备资金,进行购买计算机,保证学生上课人人有机。

  2、校园网。高速教育网络覆盖到每个教室,“班班通”覆盖每一个班级,但是,利用率较低,设立各项激励制度,鼓励大量应用多媒体教学。

  3、计算机教室。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运行较慢,无法实现教师主控、电子登录、文件服务和网络控制等功能,死机现象严重,需要尽快进行系统更新。

  4、学校进一步建立健全资源库,每一学科每学年上传资源不少50次。方便老师们查阅资料、在学校局域网内的资源共享。

  5、“人人通”*台及一课一名师,一师一优课活动大力推进,保证每学年晒课每学科不少于50节,资源上传没人不少于20节。

  二、加强软件建设,提高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水*。

  1、强化信息技术课程。

  我校严格按照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开齐开好信息技术课,把信息技术课纳入正式课程,每个年级每班每周一课时。我们着力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了解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

  2、构建信息化*台

  网站建设:学校主页设的中心等栏目,做到定期更新。使之成为学校信息发布的*台,师生交流的*台,学校档案积累的*台,师生个人成长记录的*台

  三、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师资队伍。

  1、加大对教师进行全员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所有在职的教师,均参加现代化教育技术培训。

  2、我校在职教师90%以上要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为计算机网络资源与教育教学相整合,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提供了有力的师资保证。

  3、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在学科整合中的作用,切忌喧宾夺主。

  信息技术无论多么优越,都是为教学服务的,即课堂中学生应永远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者,信息技术只能是起了辅助教学的作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他们之间是互相协作的关系,而不能相互替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的课堂教学,应该在教师的主导下,各种教学方法互相协调,相互促进,绝不能滥用,绝不能喧宾夺主,取代学科教学。

  4、围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目标制作教学课件,优化教学设计。我校教师基本实现了备课时,围绕学*主题展开,筛选信息,巧妙安排,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给学生有利于完成学*目标的方法和资源,优化教学设计。

  5、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过程中,师生是共同的学*伙伴。针对部分教师及学生计算机知识相对贫乏的问题,我们从学*现代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加强信息技术知识的学*、要求学生重视信息技术课程这三个方面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四、强化机制,确保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为确保教育信息化工作长期、有效、健康地开展,学校将制定信息化工作长期规划和*期计划,形成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专人负责,建立网络管理制度,明确职责、权限,学校落实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加大软硬件设施的投入资金,将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情况跟教师的评优评先、职称晋升挂钩。

  村级信息化建设方案 5

  一、活动目标

  利用教师网络学*空间,依托泉州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台,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农村边远地区,采用点对点、人对人的方式进行优质资源辐射、帮扶、互动。通过网络学*空间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开展网络教学教研,实现校际、学科、教师之间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二、组织机构

  为统一思想,明确责任,加大对玉湖学校、蓝田中学信息化建设的扶持力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督促各有关学校开展工作,推动建设项目有效落实,特成立“溪安八中帮扶玉湖学校、蓝田中学信息化建设领导组”,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研室,负责协调项目工作的落实;抓紧实施进度,并报送每季度的工作进展情况。

  三、活动内容与安排

  (一)工作任务

  1.该项目由教研室负责,推选本校各学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及其他部分优秀教师,共64人,按照1:1的比例与玉湖学校、蓝田中学教师开展网络教学教研结对帮扶活动;根据县教育局的实施方案制定本校具体的辐射、帮扶实施计划;在网络学*空间开通之前先做好优质资源储备等相关准备工作。

  2.网络学*空间开通之后,主动联系玉湖学校、蓝田中学教师,在个人网络学*空间互认为好友,为对方提供本学科各种资源,或根据对方要求帮助建设新资源,开展网络教学教研活动,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3.谢章棋副校长负责每季度汇总、填写《网络学*空间应用情况表》(附件2)并报送教育局生产装备站进行绩效考评。

  (二)实施进程安排

  xxxx年完成本项目建设,并长期开展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具体建设实施进程如下:

  二至三月份:项目启动阶段。根据教育局安排确立帮扶关系;制定项目实施方案;上报需开通网络学*空间客户端教师的相关信息。

  七至八月份:组织有关教师参加泉州市教育局开设的暑期应用培训;我校初中教师与玉湖学校、蓝田中学教师在信息关联基础上,相互在网络学*空间建立好友关系,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九月份:组织相关8所项目学校全面应用网络学*空间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台开展教学教研活动。

  十二月份:进行回顾总结,并完善持续帮扶方案。

  本项目具体工作进程实行季度报告,每季度最后一个月下旬向教育局生产装备站书面汇报。

  四、组织实施

  1.要加强领导,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2.要加强交流,与结对学校加强联系,建立稳定的互访交流机制,了解帮扶工作开展情况,根据工作需要,随时调整帮扶工作重点和实施方案,相互协调,保证帮扶工作顺利开展。

  3.要加大宣传,统一思想,使教师认识帮扶工作的重要意义,主动积极地参与帮扶工作。同时,要努力克服困难,创造条件,确保帮扶工作顺利开展。

  4.结合本校实际,制订本校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并与结对学校达成协议。


村级信息化建设方案实用五篇扩展阅读


村级信息化建设方案实用五篇(扩展1)

——信息化建设方案 (菁华9篇)

信息化建设方案1

  为深入贯彻全国、全省及阜阳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和全国教育信息化电视电话会议工作部署,加快推进太和县教育信息化建设,结合省、市“十二五”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各项目标任务,以及关集镇中心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规划,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结合我园,特制订《关集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为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为我园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总体目标

  使我园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培养幼儿初步感知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快农村幼儿适应并融入现代化社会的脚步,拉*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之间的物质领域与精神领域之间的距离。到20xx年,我园教育信息化整体建设水*将迈进全镇前列,充分体现教育信息化对我园幼儿教育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1、加快“三通两*台”(三通: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空间人人通;两*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台)建设,基本建成网络、资源和服务全覆盖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

  2、加强幼儿园信息化应用与管理,促进信息技术与各个学科的深度融合。建设为教育信息化试点校和示范校,促进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全面提升。

  三、教育信息化建设目标

  (一)教育信息化建设阶段性目标及任务

  为了稳步推进我园教育信息化建设,按照前瞻性、实用性、可扩展性、规范性和我园实际情况,对教育信息化逐年进行分级建设。

  1、工程建设进度

  为使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在“教育强县”创建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从20xx年秋季开学起,到20xx年暑假间,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作如下分解。

  从本方案制定至20xx年暑期是工程第一阶段,为实施探索阶段。结合我园实际情况,目标达到或接*C级学校标准。

  20xx年秋季开学至20xx年暑假是工程第二阶段,努力实现B级教育信息化学校标准。

  20xx年秋季开学至20xx年暑假是工程第三阶段,为完善升级阶段。根据我园具体情况,进一步升级,把幼儿管理、教师考勤、资源管理等全方位纳入教育信息化建设范畴,打造智能化校园。根据幼儿园的发展情况,向高一级教育信息化标准升级。

  (二)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库和共享*台建设

  加强教育资源库和关集幼儿园教育资源共享*台建设,积极完善幼儿园配置急需的教学资源;积极开发具有幼儿园特色的优质教学资源。

  目标:

  1。配合中心校教育资源*台建设,参与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2。每年要开发我园优质教学资源,完成3节以上课例的学科审查、拍摄、制作和向中心校推荐上报工作。

  具体措施:

  1、我园积极配合中心校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库(资源网)。

  2、教师制作的课件要及时上传到中心校信息处。

  (三)、网络工程建设

  目标:到20xx年底完成我园互联网宽带升级。

  四、信息化人力资源的培训

  建立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机制。加大引进与培训的力度,

  建立具有信息化素养的领导班子队伍、专业能力强的技术骨干队伍。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调动我园信息技术教师和网络管理员的积极性。

  (一)信息化的领导班子队伍培训

  目标: 积极参与中心校组织的信息化管理及办公自动化培训。

  (二)教育技术能力骨干队伍培训

  积极参加中心校开展的各级各类信息化培训。通过三年培训,我园达到县、镇级教育技术能力骨干教师1人。

  (三)电教管理员队伍培训

  每年参与一期电教管理员培训,使我园电教管理员达到1人。

  (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根据皖教秘〔20xx〕489号《安徽省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实施方案》要求,实现我园教师现代信息技术“人人会”的目标。建立幼儿园信息技术教师包园的技术支持服务体系。

  具体措施:

  1、培训任务。20xx年培训1人以上的学科教师,培训合格率达95%以上(下同);20xx年培训学科教师人数达4人以上;20xx年达5人以上;20xx年完成全部培训任务。

  2、培训年度计划。20xx年1人,20xx年4,20xx年4,20xx年3人,总计12人。

  3、校本学科教师培训。按照《安徽省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实施方案》要求,制定校本培训计划,合理规划培训安排。

  五、信息化应用推进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幼儿园进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形成新技术、新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案例,推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成功经验。

  (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积极开展集体备课、观课评课、专题讨论、专题报告等研修活动,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说课标、说教材、说课、评选应用新星等研修活动。

  (三)学校管理信息化

  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工作效率,树立学校形象。

  六、推进策略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推进原则

  在推进过程中,要坚持“以班带园、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开展幼儿园的各项应用实验。幼儿园则要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进一步制定推进工作计划。

信息化建设方案2

  根据*《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和省卫生厅建立全省儿童免疫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决定,以形成国家、省、市、县、乡预防接种信息网络体系,保障我县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目标

  到20xx年底在全县范围内建立儿童免疫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网络*台和国家、省、市、县、乡免疫预防接种网络体系,实现全县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共享与管理。

  二、具体目标

  1、20xx年完成全县的儿童免疫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基层预防接种单位建立并正常运行儿童免疫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

  2、已使用并将继续使用其他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地区,必须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交换集成标准》的要求,对应用软件进行调整,按照时间安排实现与国家、省、市、县级信息管理*台的数据交换。

  三、系统的基本功能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分为接种点客户端软件和国家信息管理*台两个部分,系统的基本功能为:

  (一)接种点基本服务和管理功能

  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接种人员通过接种点客户端软件对当天接种的疫苗、冷链运转等情况进行登记,完成免疫服务基本资料的建档。每次儿童接种后及时将接种信息录入系统,同时对下一次接种进行预约。通过从国家信息管理*台将流动儿童的接种信息下载到接种点客户端软件系统中,完成对流动儿童的接种。利用接种点客户端软件,可以随时对儿童接种情况进行查询、统计,还可以打印预约通知单、统计结果和接种卡证。

  (二)国家、省、市、县级对接种信息的监测和管理功能

  各级通过国家用户权限管理系统授权登录国家信息管理*台,对辖区儿童预防接种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工作人员通过查询儿童的个案信息实现对儿童接种个案信息管理;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对一、二类疫苗的接种情况和流动儿童接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通过上传下载日志分析接种点上报的个案数、频率、及时率、成功率,及时发现接种点常规免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四、运行系统的基本条件

  (一)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运行系统的基本条件

  1、具备用于辖区日常业务管理的计算机1台(处理器频率高于1500MHz,内存大于256MB);

  2、保障宽带网络接入(ADSL或光纤)及维持运转;

  3、Windows操作系统、防病毒软件;

  4、具有2名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并有免疫规划信息管理工作经验的人员。

  (二)乡级防保组织和接种单位运行系统的基本条件

  1、开展日常预防接种服务的计算机1台(处理器频率高于1500MHz,内存大于256MB),用于接种证、报表或其他资料打印的存折式打印机1台。

  如果数据采集方式采用磁卡或条形码等,乡级还须配有相应的数据识别设备。

  2、保障宽带网络接入(ADSL或光纤)及维持运转。

  3、Windows操作系统、防病毒软件。

  4、具有至少2名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并具有一年以上免疫服务工作经验的人员。

  承担此工作的人员要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中专以上学历,执业医师(护师),获得预防接种资格证书,年龄最好在45岁以下。

  (三)县级如需建立本地系统应用管理*台的条件

  1、用于接入公网的2-10M光纤,至少2个公网IP地址;

  2、PC机服务器、防火墙、3000VA在线式不间断电源等各1台;

  3、Windows Server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Oracle数据库(市级*台可采用SQL Sever数据库)、NET *台;

  4、1名软件、硬件系统维护人员,2名免疫规划专业人员。

  五、实施办法

  (一)经费

  1、儿童免疫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建设费用分为两类,一类系统硬件设备包括计算机、打印机和读卡器,另一类是系统维护费,包括软件应用安装与培训费、每年系统维护费和硬件折旧费(硬件折旧期5年)。

  2、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预约通知空白单。有条件的地区如果使用条形码或磁卡等设备,应以县为单位统一部署。

  (二)人员培训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工作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需要加大培训和技术支持力度才能保证系统的部署和正常运转,根据信息系统的建设规划,卫生局、疾控中心将对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管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客户端软件的安装、使用、系统管理、国家信息管理*台的使用等,培训的重点应放在乡级防保组织和接种单位人员对客户端软件的使用上。培训结束时要求学员均应参加考核,乡级防保组织和接种单位人员须获得地方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软件操作技能培训合格证,并持证上岗。

  (三)建立基本信息档案

  儿童基本信息档案由建立儿童预防接种证(卡)的原乡级防保组织和接种单位,在系统启动后3个月内对所有在册20xx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预防接种历史资料进行信息录入,建立儿童预防接种基础数据库,并为每一名儿童建立唯一的编码,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建立条形码或磁卡等,以便系统自动识别和登录。

  (四)职责分工

  1、县卫生局

  (1)负责本辖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工作的管理,建设和完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并为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保障条件。

  (2)结合本辖区具体情况,组织制定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工作方案,落实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工作。

  (3)定期组织开展对乡级防保组织、接种单位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2、县疾病控制中心

  (1)制定本辖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实施计划,指导乡级防保组织和接种单位开展信息系统实施工作,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2)负责本辖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业务管理、技术培训、督导和乡级防保组织、接种单位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的质量控制,开展考核和评估工作。

  (3)负责本辖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的收集、分析、评价、报告和反馈。

  (4)负责本辖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的数据备份,确保报告数据安全。

  (5)承担本辖区尚未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乡级防保组织、接种单位的预防接种统计信息录入和上报。

  3、乡级防保组织或接种单位

  (1)建立健全预防接种证(卡)登记管理制度和预防接种信息报告制度。

  (2)负责本单位和村级接种单位预防接种服务人员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培训。

  (3)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乡级防保组织或接种单位,负责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管理。

  乡级接种单位负责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的收集、登记、录入和网络报告;负责信息管理系统的日常维护和数据备份,确保系统和数据安全。

  有村级接种单位的'乡级防保组织,还需承担辖区内村级接种单位儿童预防接种接种个案信息的录入和网络报告。

  (4)尚未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乡级防保组织或接种单位,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有关规定开展接种率报告。

  4、村卫生站

  负责向乡级防保组织提交儿童预防接种登记基本资料。

信息化建设方案3

  人民法院的信息化建设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审判工作的价值追求发生深刻变化,法院作为司法机关,应全面开展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审判效率。

  一、提高重视,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

  二、加大投入,构建高标准信息工作*台:

  我院在20xx年为四个基层法庭接通了光线,并完成了和法院的局域网连接,为审判工作构建了高标准的信息化工作*台。*年来,讷河法院对信息化建设加大投入,从人力、物力、资金等方面全力保障,自筹资金40万元,用于公判庭建设,一个数字法庭建设,整体改造机房,办公楼综合布线,安全监控,审委会系统建设,多功能会议室(含视频会议室)建设。院内建设了网络专线,与法庭、上级法院间实现了网络互联,建立了讷河法院网站,保证了全院的'信息化工作的高效运转。

  三、强化落实,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

  一是加强学*,转变观念,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通过各种办法,切实提高法院审判人员、行政工作人员对信息化工作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的认识,解决思想上存在的误区,清除思想障碍,更新观念,制定并落实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健全信息化管理机构,开展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工作。在日常工作,要按照“公正与效率”的工作主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努力提高办公、办案效率,认真履行法院审判职能,切实维护国家法律尊严和权威。

  二是加大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投入。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高技术、高投入的现代化基础建设,购置大量硬件设备、开发软件系统,必须要有足额的经费保障。我院将通过制定信息化建设专项经费保障制度,争取财政拨一点,办公办案经费挤一点,千方百计,力争信息化建设资金及时、到位。20xx年,该院共购置了新电脑45台,庭长以上人员全部实现手提电脑办公,实现了人手一台电脑的目标。

  三是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切实加强干警技术应用培训。为了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一方面招聘和培养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把技术精通、有责任心和热爱法院事业的信息技术人才充实到法院中来,努力营造一个适合技术人员发展的空间,保证信息技术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有发展;另一方面加强培训,努力提高全体法院干警的信息化素质。另外,通过定期不定期由专业技术人员给全院干警授课,使全院干警熟练掌握局域网操作的基本技能、软件使用,切实提高干警的综合素质。

  四是加强网络建设和应用,建立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在日常办公、办案工作中,要求干警统一运用电子化设备,特别是庭审速录、立案录入和档案管理。除此之外,网络的安全性是法院计算机局域网的生命性,安全的网络是我们进行应用的基础。为此还要求加强保密工作,通过对法院审判业务案件内容数据库进行加密处理,保证审判信息数据的安全,并指定专门的人员负责管理。

  五是加强各类应用系统软件的开发和完善。目前,我院已经使用了审判业务管理系统、干警考勤系统、电子档案系统等,正在开发和完善局域网、立案录入系统、庭审速录系统等等,逐步改变了以往资产管理混乱,资产不明,资料不全,数据不准的现象,切实提高了政务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四、放眼长远,做好信息化建设前景规划

  首先,继续加强法庭建设,自筹资金40万元,为四个基层法庭的审判庭购买审判台及旁听桌椅,并设计背景墙,铺设地板。

  其次,完成机房、审委会以及多功能会议室的改造。进行楼体综合布线,并且完成四个基层法庭和本院的监控系统建设,并对接。实现四级语音联网。

  再次,狠抓制度建设,落实奖惩措施。制度是管理的基础,也是管理流程的制定依据。要把现行管理规范和网络运行程序有机结合起来,建章立制,对信息化建设运用规范化,从制度层面对操作运用提出明确要求,为确保当前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把各部门和干警支持、协助法院信息化建设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纳入各庭室的年终目标考核,并实行“一票否决”。信息化网络建成后,将建立完善案件立案、审理、执行期限和审判监督,后勤管理、车辆管理、人事管理、业务协作、社会服务等各项具体考核指标,按照*常个人业绩录入的基本数据,从流程管理中考核、考评干警中的成绩或错误等数据,进行量化考核,并记录到个人档案。

  根据讷河市委政法委信息化建设的总要求,结合审判管理工作的实际,对现代化信息管理,最终实现“无纸化办案”,讷河市法院有一个初步构想。即:依托一个*台,围绕一个中心,实现四大目标,结合讷河市法院的大工作特色,把*、执行、审判无缝式连接,力争通过一年的努力实现上述目标,使讷河市法院的信息化水*达到全省一流。

信息化建设方案4

  1 企业信息化建设概述

  企业信息化建设就是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把科学的管理思想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之中,在管理的过程中实现对成本、业务、物流、财务和客户关系等各个环节的科学管理。目前,国内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企业的信息集成优势建设还不完善,网络技术的效率和便利性还没有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体现出来。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完善的、严密的信息系统,各个业务环节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影响着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和可靠性,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一定要建立在准确、完善的基础数据之上,同时还要对系统进行安全评估,发现不安全的因素后及时调整安全策略。

  2 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企业经营者与计算机软件开发者对管理信息系统所要达到的目标都不明确,开发者凭自己的经验和想象设计系统,从而影响了系统的实用性和适应性,用户难以接受系统。

  2.2 部分企业领导受先进国家技术至上主义的影响,不顾自身企业实际的资金投入、组织管理和人员等因素,盲目设定过高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目标,盲目投入大量资金,过于乐观地估计实施过程中将要付出的各个方面的代价, 因而当实施不成功时,造成较大的挫折和损失,甚至造成管理者和企业员工对计算机信息管理的恐惧感和不信任感。

  2.3 很多企业在建设信息系统时,希望开发者先有一个详尽的设计,再根据设计实施开发。这要求开发者不仅要在短时间内把原有的工作方式完全掌握,而且要设计出一种新的.工作方式,实际上是很难做到的。一方面,计算机技术人员掌握的是运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而并非快速学*掌握任何工作方式的能力。短期内计算机技术人员不可能完全掌握原有的工作方式。另一方面,一种新的工作方式的确定必然要经过用户反复的试验,不可能借助任何图表、算法而一次确定,更不可能由计算机自动产生出来。有的系统调查花数周或二三个月的时间整理出大量的表格,看似很有收获,而系统开发的决策者和组织者却并不明确系统开发究竞能有什么效果,引起怎样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就由计算机技术人员开展程序开发,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往往引起系统开发的紊乱或失败。

  2.4 在开发过程中,许多出于局部利益的问题影响系统的形成。有的用户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但是真正了解和接受系统观念的极少,他们会从孤立的角度提出与系统相悖的要求,甚至仅仅把开发者当作程序员,自己直接安排开发工作。并认为实现他们提出的功能要求比较简单,开发者应该马上完成。开发者如果不够冷静,很容易陷入具体问题中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失去对开发过程的整体控制。在这种情况下MIS建设是不会成功的。

  2.5 系统开发完成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对管理业务原已存在的某些问题有所觉察并设法改革,从而便谋求对管理信息系统修修补补,随着对管理信息系统的频频修改,抱怨也随之产生,企业最终将责任归咎于开发者或从此将管理信息系统弃之不用。

  3 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主要解决方案探讨

  3.1 首先,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必须围绕 “一个目标、三大原则”来进行。所谓一个目标就是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以提升企业管理水*为目标,而不是简单地“跟风”。由于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一般很大,如果在前期的系统规划和设计中发现上了信息系统后,其收益还不如投入大,那么就不如不上。当然,这种收益是个综合性收益,包括收入的提升、成本的降低、效率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等。 “三大原则” 就是指“管理升级、技术支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和“统一标准、互联互通”。首先是管理模式的优化,然后再去选择适合这种管理模式的技术(软硬件系统),利用技术手段将优化的管理模式进行固化。其次是需要 “总体规划”。基于正确的信息化总体框架,然后要分步进行实施。这是因为信息系统实施过程很复杂,若几个系统同时上,很可能会出错,影响信息系统的应用和企业正常的业务运作。而且,信息化建设需要很大的投入,一次性投入大量的资金对企业来说也是个沉重的负担。最后,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基于 “统一标准、互联互通”的原则,实施一个信息系统是要考虑下一个信息系统的应用,留好接口;下一个信息系统的建设必须基于上一个信息系统的编码原则和技术规范。

  3.2 开发者要与企业领导充分沟通,利用丰富的实施经验,帮助企业管理者分析、理清企业当前具备的技术、组织管理和高素质人员三大资源与计算机信息管理目标间的差距,根据企业能够承受的实际投入和对变革的实际承受能力,协助企业管理者制定切实可行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目标和实施步骤,从基础规模做起,在顺利达到基础目标的同时逐步加强技术、组织管理和高素质人员三大资源的规模,为下一步更加深入的信息化革命做好充分的准备。

  3.3 企业领导要统一认识,提前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使广大职工认识到技术进步的幅度越大,组织变革就越深刻,对人的素质要求就越高,这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企业使用MIS能够使人们有更多的精力从事创造性、决策性的活动,处理计算机系统不能智能化处理的更高层次的信息。高素质的员工是信息管理化流通企业管理中最积极的因素,被MIS**出来的员工必须加强竞争意识,提高个人素质和技术水*,才能够适应企业发展的脚步。思想工作、组织工作做好了就会使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运作与手工作业真正顺利、准确、快速地实现对接。

  3.4 企业各级管理者制定关键岗位行之有效的管理责任制度,确保新建的MIS与新建的工作流程的良好结合,保障新的工作秩序的高效运作。

  3.5 最后一点就是开发人员和管理人员一定要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否则,管理信息系统也不会取得良好效果。

信息化建设方案5

  为贯彻教育局印发《定边县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文件精神,为了全面推进我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的信息素养和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和技能,展示学校信息化办学特色, 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争取我校信息化工作在20xx年中有新的发展,新的跨越。结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尽管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与生俱来的不足与缺陷。但是,就目前而言,课堂教学,或者说有意义的接受学*仍然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学生通过学校的正规课程的学*获得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是学生发展的主渠道,因此我们将积极探索学校正规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作用,同时也将研究学生活动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新领域。

  二、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刘建军

  副组长:陈 鹏 贺 东

  成 员: 王 锋 孙雪峰 张振华

  三、建设目标

  1、加大硬件投入。20xx年完善校园网、班班通,20xx年更新添置师生计算机 。

  2、加强软件建设。争取20xx年建好学校网站并配备专人定期更

  新,使学校网站形式较为丰富,具有自身特色的资源库。也能成为我校师生交流的新*台。20xx年我校要建成县级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力争20xx年我校要建设成市级数字校园示范学校的目标。

  3、加强应用,服务教学。发挥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开展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的实践研究,提高学生的数字化技能。

  4、 加强校园网建设。

  (1) 宣传了解。

  让教师了解校园网的功能及其对教育教学、课件制作与传输、资源利用等方面的作用,让教师受其?诱惑?,享其?便捷?。

  (2) 加强管理。

  制订校园网管理制度,坚持?为教学服务?的原则,做到定期维护、不断完善。(如软件的升级等),确保校园网畅通。

  (3) 实践应用。

  5、对全体教师进行全员化培训。

  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培训力度,强化信息技术培训,形成一支健全的`具有一定信息技术水*的教师队伍。

  四、建设任务

  1、进一步改善校园信息化环境,重点在局域网的优化配置。采用适用的网络管理软硬件,提高学校网络安全和管理效率,改善内网运行速度。在部分建筑物、办公室构建无线网接入设备,逐步提升校园信息化环境。

  2、学校将成立一个信息室,为学校的信息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不断健全、完善学校现有的校园网络、信息技术设备管理等管理办法和制度。形成学校齐全、规范的信息化实验规章制度,纳入我校绩校考核管理中。

  3、进一步发挥我校的办学特点,创设学生主动学*的网络环境,探索实现?三维四步?教学与现代教学模式的整合。根据课改推进的需要,完成学校网吧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便利的网络资源。同时,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学校将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实验室、远程教育实验室。

  4、建立一个学校的教育资源*台,把现有的教育教学、教研资源重建整理,逐步充实教学资源,形成师生共建。能和校本研修有机的整合,具备校本特色,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的资源网站。优化组合学校现有的多媒体、音视频资源信息储存,争取和学校教育*台整合,为师生提供快速查询下载的服务。

  5、建设学校站、信息科技站、德育特色网站的同时,再建设几个主题站和班级主页、个人网页的链接(以市、县学科带头人为主的站)。为保障学校网站建成后信息更新慢的状况,尝试在年级和学科中培养一批老师及学生在信息中心的统一协调指导下,对网站相关模块的信息更新,加快更新频率。

  6、建设校长管理*台,通过相应的管理模块,实现学校各管理部门利用网站后台管理,及时发布、更新学校各类管理信息,提供学校公共基础数据查询、信息检索等服务,初步实现学校教育行政管理

  自动化,提高协作效率。

  7、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完善教师网站?我的空间?,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网上存储、网上交流*台(网络公文包),使课件管理、文件传输、师生交流的网络化变为现实,提高教育效益。

  8、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创建学*环境和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方式。

  五、网络管理

  1、 加强对校园网络管理工作,完善规章制度。

  2、学校经常对师生加强网络安全教育,确保校园网网络运行高效、有序。

  六、加强信息技术与德育的整合,促进信息化在德育工作中的全方位应用

  学校网站建成后,专门成立德育专网,以及形成了一整套管理网络,整合了学校学生会、政教处、学校法制专题,同时在网上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借助博客讨论开展的视频民族精神教育,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讨论回复,通过网络以动漫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以网络电视台的形式来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新探索。我们将要更加扎实得配合政教处各项工作的开展,落实到位,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校德育工作中,促使信息化在德育工作中的全方位应用,探索信息技术与德育的深层次整合,提升德育信息化的整体水*。抓住?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信息化整合这一契机,努

  力争取上级部门对学校德育信息化的认同,并借此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

  七、协助学校各部门开展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各项活动,推进学校信息化进程

  协助各部门开展具有部门特色,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整合活动。学校各部门的任何活动,其实都是部门间相互协作的一个过程,绝对不是独立的分支,任何一个活动都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一次成功的活动,其实就是学校各部门间相互默契配合的体现。信息室在整个活动中应该积极地参谋,指导部门负责人合理选用信息技术,充分恰当体现学校的信息技术特色,全面推进学校的信息化进程。

信息化建设方案6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代最具潜力的生产力,信息资源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信息化水*也已成为一个地区和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社会信息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政务信息化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快工作步伐。为明确政务信息化建设任务,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政务信息化工作,根据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坚持“统筹兼顾、分布实施;统一*台、资源共享;统一管理、安全保密”的原则,以整合利用现有网络信息资源和不断完善系统服务功能为重点,尽快建成具有先进水*、能够与国内外信息高速公路接轨的信息基础设施,建成集信息开发、应用、建设、管理与服务一体化,全区上下贯通、左右联接、运转协调、便捷高效的比较完整的信息化体系,把河东区政务信息网络建设成为高档次和高水*的优秀区域性信息中心。

  二、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务

  全区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务是:建设一个中心,即河东区网络管理服务中心;实施四大工程,即河东区人民*公众信息网络建设工程、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工程、数据库建设工程和网络经济工程。

  (一)建设一个中心

  就是建设河东区网络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全区信息化的技术体制和标准选择,信息网络的总体设计,局域网站点设置和信息安全体系出口设置,为全区各种信息网络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并对全区网络系统进行集中统一的监控和管理等。

  (二)实施四大工程

  1、公众信息网络建设工程(外网)

  河东区政务公众信息网于20xx年8月份试运行,它不仅是我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公众的公用信息*台。主要用于对外发布信息,介绍和宣传河东;公布各级*及其部门办事程序、工作要求、工作信息、服务承诺,增强*工作透明度,提高*工作服务水*;公布公益事业、公用设施建设规划和使用管理情况以及其它公用信息,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逐步建设各类网上交易专业市场,如土地使用权、矿业权、林权、公用设施使用权拍卖市场等,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网上交易*台;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吸纳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河东区人民*公众信息网是我区信息资源的重要集散地,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全力密切协作。*各部门要集中精力搞好各类*信息、地域资源信息和当地政治、经济及文化等自身信息资源,努力把河东区*的网站建设成一个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准确及时、信息量多、综合性高、实用性强、吞吐量大的“知名码头”,使其成为河东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商业贸易的桥梁、公众教育的学校、经济发展的引擎。

  (1)网络框架:以区网管中心为龙头,首先实现楼内各办公用房光纤直连;其次,计划3年内楼外部门、街道、重点企业实现光纤直连,在区内达到纵向、横向互通互连。

  (2)网络内容:主要围绕为上级服务、为同级服务、为基层服务的要求,以数据库为核心,将各个数据库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服务型数据库。

  2、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工程(内网)

  电子政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方位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具有不可替代的示范带动作用。实施电子政务,对于各级*加强宏观调控,增强监管能力,打破垄断分割,实现资源共享,增加行政透明度,提高行政效率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并将有效地带动整个信息化的健康发展。我区计划在外网正常运行后,尽快开通区内*办公业务资源网。网络运行后,区委、区*、区直各部门、各街道相互之间可以实现信息双向传递,如发送公文、表格、会议通知以及其它办公事务信息,区直各部门、各街道可以根据权限查阅区委、区*、区委办公室、区*办公室各类文件、区内重要会议资料、常用办公资料等信息。同时,根据上级*安排,逐步将区内*办公业务资源网接入全国*办公业务资源网,实现国内*系统办公业务的资源共享和办公信息资料网上传递;根据需要逐步推进网上交互式办公,逐步实现政务活动电子信息自动化和无纸化办公,初步建成“电子*”。

  3、河东区数据库建设工程

  以市场信息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经济、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重点建设经济、金融、政策、科技、教育、党务、政务、区域经济等23个数据库。各数据库从总体上分为历史年鉴(静态)和月度观测(动态)两大类。

  (1)综合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

  A、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远景目标纲要、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阶段性宏观经济形势分析预测等。

  B、全区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状况、主要经济指标的历史年鉴、月度观测;街道办事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主要经济指标的历史年鉴和月度观测。

  C、全区改革的基本情况。分别由区发展计划局、区统计局承办。

  (2)农业和农村数据库。主要包括:

  A、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基本情况,耕地、水利、林业、畜牧及农作物、农产品概况,农业技术、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情况,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历史年鉴;

  B、各街道办事处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基本情况,耕地、水利、林业、畜牧及农作物、农产品,农业技术、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情况,街道办事处和各行政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历史年鉴等;

  C、全区气象情况,历年降雨情况,重大自然灾害情况等。由区农业局、区水务局、区林业局、区畜牧中心、区农机中心承办。

  (3)工业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

  A、工业概况,包括全区工业企业门类、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经济效益等基本情况;

  B、工业运行、特色工业等情况;

  C、技术进步、名优产品等。由区经贸局承办。

  (4)个体私营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

  A、全区个体私营经济的基本情况,个体私营大户概况(含个体私营者照片)、产品、价格、销售情况,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优惠政策;

  B、各街道办事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情况。由区工商分局承办。

  (5)商贸流通数据库。

  A、全区商业网点的分布、人员等情况,市场建设情况;

  B、整个流通系统经营情况;

  C、全区物价情况。分别由区经贸局、区工商分局、区物价中心承办。

  (6)企业与产品数据库。主要包括:

  A、全区企业的基本情况,10大企业集团的主页,包括企业概况、产品品种规格及价格目录、技术进步项目和合作意向、供求信息等;

  B、8个街道企业的基本情况、重点企业概况、产品品种规格及价格目录、技术进步项目和合作意向、供求信息等。由区经贸局、各街道承办。

  (7)招商引资数据库。主要包括:

  A、全区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利用外资的基本情况;

  B、重点三资、独资等企业的概况、产品规格、品种及价格目录、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意向等;

  C、全区招商引资的项目、优惠政策、服务机构、办事程序等,由区外经贸局承办。

  (8)财税数据库。主要包括:

  A、全区财政、税务系统的机构设置及工作职能等基本情况、财政税收各项主要指标的历史年鉴、月度观测;

  B、街道办事处财政的基本状况、财政税收主要指标的历史年鉴、月度观测。分别由区财政局、区国税局、区地税分局承办。

  (9)金融数据库。主要包括:

  A、全区金融运行状况、金融主要指标(具体到各金融部门)历史年鉴、月度观测;

  B、主要金融市场、外汇、期货、股票行情等情况;

  C、金融形势和运行态势分析等。由区财政局牵头承办。

  (10)科技信息数据库。主要包括全区科技工作基本情况、人才科技政策、科研攻关项目、产品开发项目、科技引进项目、科研产品推广、科技成果转让及科技人才(拔尖人才)、技术市场等情况。由区科技局承办。

  (11)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库。主要包括:

  A、新一轮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情况,全区城市建设概况、重点工程项目及人文景观和各街道小城镇建设的情况;

  B、全区交通公路网规划情况,道路、油路里程、交通运输情况;

  C、电力、电信、邮政、广播电视等情况。

  D、全区环保工作情况。分别由区建设局、区公路分局、区交通分局、区供电部、区网通公司、区移动公司、区联通公司、区铁通公司、区邮政分局、区广播电视局、区环保分局承办。

  (12)土地矿产环保数据库。主要包括:

  A、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资源、土地管理的基本情况,土地管理的主要政策法规,各街道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管理情况;

  B、全区矿产资源种类、分布、储量和可开采利用量,开发项目等。

  C、全区环保工作。由区土地分局、区环保分局承办。

  (13)教育数据库。主要包括:

  A、全区教育概况、布局、投入、各类学校师资、在校生和教研等情况,历年输送大中专毕业生情况;各教育概况、布局、投入、师资、在校生、教研等情况,历年输送大中专毕业生情况;

  B、民办教育政策、民办名校概览。由区教育局承办。

  (14)医疗卫生数据库。主要包括:

  A、全区医疗卫生防疫机构、布局、床位、设备、技术力量等情况,120建设情况,预防保健情况,医疗科研成果等;B、各街道医疗卫生机构、床位、设备、技术力量情况,行政村卫生室的分布等情况,防保情况。由区卫生局承办。

  (15)人口与计划生育数据库。主要包括:

  A、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基本情况(主要指标);

  B、各办事处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基本情况(主要指标情况等),各行政村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基本情况主要指标;

  C、区直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情况;

  D、计生要情、计生服务、计生信息和计划生育责任等。由区计生局承办。

  (16)文体旅游数据库:

  A、全区文化事业的基本情况、文学艺术家介绍、文艺创作情况等;

  B、全区旅游资源布局、景点开发等情况。分别由区文体局、区旅游局承办。

  (17)社会保障数据库。主要包括:全区职工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财保、人保等社会保障的基本情况,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等情况。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民政局、财保公司、人保公司承办。

  (18)党务数据库。

  A、党委系统机构设置、工作职能、人员编制,副局级以上干部简历;

  B、区委领导重要讲话,区委常委会议纪要、区委和区委办文件、《河东信息》、《党务督查》等;

  C、《河东区党史》。由区委办公室、区党史委承办。

  (19)政务数据库。主要包括:

  A、*系统机构设置、工作职能、人员编制、干部职工简历;

  B、区*工作规程等规章制度;

  C、区*领导重要讲话、区*常务会议纪要、区长办公会议纪要、区*和区府办文件、《政务信息》、《政务督查》和《参考资料》等;

  C、《河东年鉴》。由区*办公室、区史志办承办。

  (20)政策法规数据库。主要包括:

  A、国家、省、市*几年出台的主要法规、规章和经济政策;

  B、*几年区*出台的农业、工业、个体私营经济、城市建设、财税、金融、对外开放等方面的规章、政策等规范性文件。由区*办公室承办。

  (21)体制改革数据库。主要包括:

  A、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任务目标、改制效果等;

  B、企业改革的基本情况;

  C、农村改革、教育改革及改革动态等。由区*办公室、区体改办、区财政局、区经贸局、区教育局承办。

  (22)区域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

  A、街道区划、概况(含*、主任照片,代表本办事处特色的照片2—3张)、经济综合指标、财政、金融、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农业、科技、城建、土地、矿产、教育、卫生、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凡与区直部门承办的20个数据库中一致的项目,项目内容要吻合起来);

  B、各行政村区划、概况(含村支部*、村委主任照片、代表本村特色的照片1张),村办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农业、农民人均纯收入、科技、村庄建设、土地、矿产、学校、卫生室、计划生育等具体情况。分别由各街道承办。

  (23)公众服务数据库。主要包括天气预报、电视指南、列车时刻、邮电服务(含电话号码、邮政编码等)、网络服务、学*园地、旅游服务等。由区网管中心承办。

  4、网络经济工程。主要是积极组织企业上网交易,动员有进出口权的外经贸企业、生产企业、三资企业争取上外经贸网、因特网,开通电子信箱,使用电子邮件;争取有更多的企业加入“*企业产品数据库”;组织企业办好自己的主页,并争取挂靠中经网等大港;积极参与国家部委等单位举办的各类网上招商活动,通过因特网、*国际电子商务网等多种形式对外发布招商引资信息;大力倡导企业实施企业内联网建设和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逐步实现生产、管理、决策智能化,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三、政务信息化建设保障措施

  1、切实搞好网络组建工作。按照科学合理、节约效能的原则,组织有关专家对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方案、具体设计方案进行规划论证。各单位要按照区*的总体部署,及时配备本单位组网设备。要按照受益负担原则,由所有参加组网单位共同承担网络建设、维护费用。充分发挥网络整合优势,对区内机关单位现有网络要进行集中清理,能并入区政务信息化网络系统的,改造后并入,确实不能并入的,要按要求使用,不允许在因特网上传输机关公文资料。新上网络,要经区网络管理机构批准,避免各自为政,重复投资。

  2、加强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审核、更新录入管理工作。为保证数据库各类数据和有关资料的可靠性、时效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各单位要严格数据库管理制度,明确规定数据库的结构格式、把关审核的`责任、录入处理工作的程序等,切实搞好数据的搜集、审核、处理和录入。同时要认真研究确定上网的内容和范围,做到既把能上网公布的内容都公布出去,增加工作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又要符合保密工作要求,保证不泄密。要转变观念,学会利用网络公布信息和采集信息,提高工作效率,扩大工作成果。

  3、完善制度,强化网络运行管理。信息标准和网络管理制度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证。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的技术要求,结合工作实际,逐步制定和完善网络管理、数据库管理、设备管理、安全保密等有关工作程序、工作制度、技术规范,使信息化建设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要有计划、分层次地对各类在职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进行信息技术、计算机技能、网络知识和保密知识培训,提高运用信息技术和装备的能力。

  4、明确分工,强化电子政务工作的保障措施和责任,确保政务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管理机构。区*办公室是全区政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主管单位,要在搞好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具体组织实施好政务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电信部门要大力支持政务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保证通信线路安全畅通。区直各部门、各办事处要配备专门的标准化微机室,并确定一名领导同志分管政务信息化工作,同时选派责任心强、懂计算机技术的专业骨干人员负责信息资料、数据的搜集、整理、传递和本单位网络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实行严格的责任制,防止网络使用管理不当,造成设备损坏、资源浪费,甚至发生泄密事故。同时,要将电子政务建设资金、电子政务培训费和每年的系统运行维护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确保电子政务建设目标如期实现。

信息化建设方案7

  为加快推进全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以下简称“金保工程”),根据省*办公厅《关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政办[]40号)精神,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进一步提高对“金保工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是民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金保工程”是*电子政务核心*台之一,涵盖社会保障和人力资源市场两大子系统,具有支撑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和宏观决策的功能。有关部门按照国家要求和信息化相关规划,大力推进“金保工程”建设,基本形成了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的工作格局,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公共服务提供了有效保障。但由于投入不足等原因,州“金保工程”在体系、网络、硬件等方面同全省水*和其他地区的差距仍然很大,特别是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的逐步扩大,促进就业、城镇居民医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社会保障“一卡通”等一系列惠民政策措施的实行,以信息化手段对大量业务提供高效支撑已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进一步加快“金保工程”建设步伐,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对改进工作方法和管理方式、提供优质社会化服务、加强基金有效监管、提高宏观决策水*具有重要意义。各县、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金保工程”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围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主要工作任务,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整合资源,进一步完善“金保工程”,以适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需要。

  二、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基本原则

  1、突出重点,逐步推进。坚持从实际出发,围绕社会保障、人力资源开发、劳动就业等方面的主要工作任务,突出重点地区、重点项目和主要功能,充分利用现有的硬件设施等资源,依托州*电子政务内网搭建“金保工程”主干网,在充分论证基础上分步实施。

  2、统一规划,规范运作。坚持规划先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管理,按照规范设计、规范招标、规范建设的要求,实行“金保工程”独立运行,系统内部信息耦合,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

  3、加强管理,监管并重。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监管结合、同步推进。统筹考虑管理工作中人才、制度、机制等方面建设,早做谋划,早定方案,及早运作,同时做好同财税、银行、保险及邮政等相关部门、单位的协调沟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4、省级投资,地方配套。“金保工程”建设主要采取省级专项资金投入和地方*配套相结合,同时通过市场化运作多方筹措资金。省级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全省硬件网络等相关设备配置和全省各项业务统一软件的开发与实施,地方*配套资金主要用于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通讯中心办公场所、机房建设和通讯中心与所属各业务经办机构联网通讯线路租赁费用,以及系统运行维护和项目管理费用,地方配套资金1000万元(其中州本级200万元,五县各160万元),按照分级承担的原则,各县配套资金由各县财政承担。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完善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通讯中心*台建设,依托省*电子政务内网实现“金保工程”省、州、县三级主干网络,并逐步延伸到乡镇、街道、社区;完**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业务全省统一应用软件的实施,逐步实现“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信息资源共享”的目标。

  全州“金保工程”在前期建设基础上,从年1月起,利用一年半的时间全面完成项目建设工作。项目实施范围按照完整、正确、统一、及时、安全的建设要求,建成覆盖全省、联通城乡、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网络。

  (三)主要任务

  1、网络系统建设。加快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通讯*台建设,实现省、州、县三级主干联网。纵向省数据中心上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数据中心,下联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通讯中心,终端逐步延伸到乡镇、街道、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站;横向专网系统内省级数据中心核心*台、州、县通讯中心**接养老保险业务经办机构、医疗保险业务经办机构、就业服务经办机构;专网系统外联接地税等相关部门和银行、医院、药店等相关业务单位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2、应用系统建设。根据社会保险五险合一核心*台业务应用软件架构及指标体系要求,按照全省数据大集中的原则,整合完善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应用。利用备级社会保险业务经办机构、医疗保险业务经办机构现有局域网硬件环境,完成社会保险五险合一、居民医保、新农保及社会保险关系异地转移接续等全州统一软件开发与实施,加快推进全州社会保障“一卡通”进程。根据人力资源市场业务应用软件架构及指标体系要求,拓展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系统应用,利用省州县职业介绍中心和人才交流中心现有的局域网硬件环境,实现全州联网,完成全州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系统业务应用软件实施,加快全州就业服务信息化管理步伐。

  三、实施步骤

  (一)建立工作机制。全州“金保工程”建设由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网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州、县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各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成立项目管理机构,制定实施方案,抽调得力人员,积极开展工作。

  (二)制定规划方案。结合各地实际,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科学编制项目建设规划和方案,进一步完善相关软件等信息系统,根据*采购程序合理安排项目资金和配置硬件等相关设各及软件开发。

  (三)组织开展调研。从人社、财政、发改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调研小组,赴五县开展金保工程建设情况调研,摸清金保工程建设现状,为具体组织实施奠定基础。

  (四)分类分步实施。按重点地区和重点业务,分地区、分类、分步实施。年6月底前,完成全州系统业务运行工作;年底,完成项目收尾自查工作。

  四、任务分工

  金保工程建设是全省的一项重点工程,涉及面广,时间紧,任务重,各相关部门、单位要从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促进互联互通与资源共享的高度出发,重视金保工程建设,利用我省给予资金补助的有利契机,着力推动金保工程建设,确保按时、按要求完成建设任务,具体分工如下:

  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负责全州“金保工程”建设和实施工作,负责调研、规划、设计和建设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负责全州社会保险、人力资源市场两大子系统各项业务全州统一应用软件的实施及项日培训工作;负责全州数据大集中核心*台的管理和数据联网及各业务监测数据的上传;负责与外网地税、银行数据大集中州级系统的联网;指导、检查、督促各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系统运行管理。

  州*按照“金保工程”一期项目建设规划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内容,对新增*分调整项目建设计划,落实项目资金,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各项工作。

  州财政局按项目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程序,做好“金保工程”项目建设资金安排,督促项目建设单位抓紧做好项目硬件设备、软件开发等*采购工作,检查、监督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各县*负责落实“金保工程”配套资金、办公场所、机房建设、配备相关人员,确保资金到位、工作到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牵头落实本地区社保、医保、就业各业务经办机构局域网与主干网的联网;负责指导、检查、督促各业务经办机构信息系统运行和业务管理工作,以及系统维护工作。

  各级社保、医保、就业经办机构配合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做好“金保工程”各项业务需求方案编制;按照国家和省核心*台指标体系及各项业务全州统一应用软件运行要求,做好业务数据整理、数据上线等相关工作;负责信息系统业务运行、管理及局域网维护工作;负责与外网医院、药店等单位联网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成立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网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和协调“金保工程”建设工作,并加强对各地“金保工程”建设的具体指导。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将“金保工程”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全州“金保工程”项目建设、运行和管理工作。各县要成立相应“金保工程”项目建设组织协调机构,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二)政策保障

  1、统一管理。在统一规划的指导下,遵循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明确建设目标和重点,结合部门的特点和需求协同建设,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以最小的投资,发挥最大的功能效益。

  2、确保投入。将金保工程的建设、运行和维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增加投入规模。对资金实行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从资金源头上避免重复建设和重复投入。

  3、规范建设。严格按照国家及省*的统一规划和标准进行建设。

  4、加强培训。开展金保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建立健全规范的培训与考核制度。要根据金保工程的建设,分层次、分阶段地开展各种专项培训,有效地推进应用。

  5、建立金保工程建设考核制度。将金保工程建设纳入各县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调动各地各部门推进金保工程应用的积极性,保证全州金保工程的整体推进和目标的全面实现。

信息化建设方案8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代最具潜力的生产力,信息资源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信息化水*也已成为一个地区和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社会信息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政务信息化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快工作步伐。为明确政务信息化建设任务,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政务信息化工作,根据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坚持“统筹兼顾、分布实施;统一*台、资源共享;统一管理、安全保密”的原则,以整合利用现有网络信息资源和不断完善系统服务功能为重点,尽快建成具有先进水*、能够与国内外信息高速公路接轨的信息基础设施,建成集信息开发、应用、建设、管理与服务一体化,全区上下贯通、左右联接、运转协调、便捷高效的比较完整的信息化体系,把河东区政务信息网络建设成为高档次和高水*的优秀区域性信息中心。

  二、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务

  全区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务是:建设一个中心,即河东区网络管理服务中心;实施四大工程,即河东区人民*公众信息网络建设工程、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工程、数据库建设工程和网络经济工程。

  (一)建设一个中心

  就是建设河东区网络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全区信息化的技术体制和标准选择,信息网络的总体设计,局域网站点设置和信息安全体系出口设置,为全区各种信息网络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并对全区网络系统进行集中统一的监控和管理等。

  (二)实施四大工程

  1、公众信息网络建设工程(外网)

  河东区政务公众信息网于20xx年8月份试运行,它不仅是我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公众的公用信息*台。主要用于对外发布信息,介绍和宣传河东;公布各级*及其部门办事程序、工作要求、工作信息、服务承诺,增强*工作透明度,提高*工作服务水*;公布公益事业、公用设施建设规划和使用管理情况以及其它公用信息,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逐步建设各类网上交易专业市场,如土地使用权、矿业权、林权、公用设施使用权拍卖市场等,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网上交易*台;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吸纳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河东区人民*公众信息网是我区信息资源的重要集散地,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全力密切协作。*各部门要集中精力搞好各类*信息、地域资源信息和当地政治、经济及文化等自身信息资源,努力把河东区*的网站建设成一个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准确及时、信息量多、综合性高、实用性强、吞吐量大的“知名码头”,使其成为河东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商业贸易的桥梁、公众教育的学校、经济发展的引擎。

  (1)网络框架:以区网管中心为龙头,首先实现楼内各办公用房光纤直连;其次,计划3年内楼外部门、街道、重点企业实现光纤直连,在区内达到纵向、横向互通互连。

  (2)网络内容:主要围绕为上级服务、为同级服务、为基层服务的要求,以数据库为核心,将各个数据库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服务型数据库。

  2、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工程(内网)

  电子政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方位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具有不可替代的示范带动作用。实施电子政务,对于各级*加强宏观调控,增强监管能力,打破垄断分割,实现资源共享,增加行政透明度,提高行政效率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并将有效地带动整个信息化的健康发展。我区计划在外网正常运行后,尽快开通区内*办公业务资源网。网络运行后,区委、区*、区直各部门、各街道相互之间可以实现信息双向传递,如发送公文、表格、会议通知以及其它办公事务信息,区直各部门、各街道可以根据权限查阅区委、区*、区委办公室、区*办公室各类文件、区内重要会议资料、常用办公资料等信息。同时,根据上级*安排,逐步将区内*办公业务资源网接入全国*办公业务资源网,实现国内*系统办公业务的资源共享和办公信息资料网上传递;根据需要逐步推进网上交互式办公,逐步实现政务活动电子信息自动化和无纸化办公,初步建成“电子*”。

  3、河东区数据库建设工程

  以市场信息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经济、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重点建设经济、金融、政策、科技、教育、党务、政务、区域经济等23个数据库。各数据库从总体上分为历史年鉴(静态)和月度观测(动态)两大类。

  (1)综合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A、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远景目标纲要、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阶段性宏观经济形势分析预测等。B、全区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状况、主要经济指标的历史年鉴、月度观测;街道办事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主要经济指标的历史年鉴和月度观测。C、全区改革的基本情况。分别由区发展计划局、区统计局承办。

  (2)农业和农村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基本情况,耕地、水利、林业、畜牧及农作物、农产品概况,农业技术、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情况,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历史年鉴;B、各街道办事处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基本情况,耕地、水利、林业、畜牧及农作物、农产品,农业技术、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情况,街道办事处和各行政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历史年鉴等;C、全区气象情况,历年降雨情况,重大自然灾害情况等。由区农业局、区水务局、区林业局、区畜牧中心、区农机中心承办。

  (3)工业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A、工业概况,包括全区工业企业门类、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经济效益等基本情况;B、工业运行、特色工业等情况;C、技术进步、名优产品等。由区经贸局承办。

  (4)个体私营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个体私营经济的基本情况,个体私营大户概况(含个体私营者照片)、产品、价格、销售情况,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优惠政策;B、各街道办事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情况。由区工商分局承办。

  (5)商贸流通数据库。A、全区商业网点的分布、人员等情况,市场建设情况;B、整个流通系统经营情况;C、全区物价情况。分别由区经贸局、区工商分局、区物价中心承办。

  (6)企业与产品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企业的基本情况,10大企业集团的主页,包括企业概况、产品品种规格及价格目录、技术进步项目和合作意向、供求信息等;B、8个街道企业的基本情况、重点企业概况、产品品种规格及价格目录、技术进步项目和合作意向、供求信息等。由区经贸局、各街道承办。

  (7)招商引资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利用外资的基本情况;B、重点三资、独资等企业的概况、产品规格、品种及价格目录、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意向等;C、全区招商引资的项目、优惠政策、服务机构、办事程序等,由区外经贸局承办。

  (8)财税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财政、税务系统的机构设置及工作职能等基本情况、财政税收各项主要指标的历史年鉴、月度观测;B、街道办事处财政的基本状况、财政税收主要指标的历史年鉴、月度观测。分别由区财政局、区国税局、区地税分局承办。

  (9)金融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金融运行状况、金融主要指标(具体到各金融部门)历史年鉴、月度观测;B、主要金融市场、外汇、期货、股票行情等情况;C、金融形势和运行态势分析等。由区财政局牵头承办。

  (10)科技信息数据库。主要包括全区科技工作基本情况、人才科技政策、科研攻关项目、产品开发项目、科技引进项目、科研产品推广、科技成果转让及科技人才(拔尖人才)、技术市场等情况。由区科技局承办。

  (11)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库。主要包括:A、新一轮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情况,全区城市建设概况、重点工程项目及人文景观和各街道小城镇建设的情况;B、全区交通公路网规划情况,道路、油路里程、交通运输情况;C、电力、电信、邮政、广播电视等情况。D、全区环保工作情况。分别由区建设局、区公路分局、区交通分局、区供电部、区网通公司、区移动公司、区联通公司、区铁通公司、区邮政分局、区广播电视局、区环保分局承办。

  (12)土地矿产环保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资源、土地管理的基本情况,土地管理的主要政策法规,各街道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管理情况;B、全区矿产资源种类、分布、储量和可开采利用量,开发项目等。C、全区环保工作。由区土地分局、区环保分局承办。

  (13)教育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教育概况、布局、投入、各类学校师资、在校生和教研等情况,历年输送大中专毕业生情况;各教育概况、布局、投入、师资、在校生、教研等情况,历年输送大中专毕业生情况;B、民办教育政策、民办名校概览。由区教育局承办。

  (14)医疗卫生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医疗卫生防疫机构、布局、床位、设备

  、技术力量等情况,120建设情况,预防保健情况,医疗科研成果等;B、各街道医疗卫生机构、床位、设备、技术力量情况,行政村卫生室的分布等情况,防保情况。由区卫生局承办。

  (15)人口与计划生育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基本情况(主要指标);B、各办事处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基本情况(主要指标情况等),各行政村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基本情况主要指标;C、区直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情况;D、计生要情、计生服务、计生信息和计划生育责任等。由区计生局承办。

  (16)文体旅游数据库:A、全区文化事业的基本情况、文学艺术家介绍、文艺创作情况等;B、全区旅游资源布局、景点开发等情况。分别由区文体局、区旅游局承办。

  (17)社会保障数据库。主要包括:全区职工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财保、人保等社会保障的基本情况,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等情况。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民政局、财保公司、人保公司承办。

  (18)党务数据库。A、党委系统机构设置、工作职能、人员编制,副局级以上干部简历;B、区委领导重要讲话,区委常委会议纪要、区委和区委办文件、《河东信息》、《党务督查》等;C、《河东区党史》。由区委办公室、区党史委承办。

  (19)政务数据库。主要包括:A、*系统机构设置、工作职能、人员编制、干部职工简历;B、区*工作规程等规章制度;C、区*领导重要讲话、区*常务会议纪要、区长办公会议纪要、区*和区府办文件、《政务信息》、《政务督查》和《参考资料》等;C、《河东年鉴》。由区*办公室、区史志办承办。

  (20)政策法规数据库。主要包括:A、国家、省、市*几年出台的主要法规、规章和经济政策;B、*几年区*出台的农业、工业、个体私营经济、城市建设、财税、金融、对外开放等方面的规章、政策等规范性文件。由区*办公室承办。

  (21)体制改革数据库。主要包括:A、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任务目标、改制效果等;B、企业改革的基本情况;C、农村改革、教育改革及改革动态等。由区*办公室、区体改办、区财政局、区经贸局、区教育局承办。

  (22)区域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A、街道区划、概况(含*、主任照片,代表本办事处特色的照片2—3张)、经济综合指标、财政、金融、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农业、科技、城建、土地、矿产、教育、卫生、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凡与区直部门承办的20个数据库中一致的项目,项目内容要吻合起来);B、各行政村区划、概况(含村支部*、村委主任照片、代表本村特色的照片1张),村办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农业、农民人均纯收入、科技、村庄建设、土地、矿产、学校、卫生室、计划生育等具体情况。分别由各街道承办。

  (23)公众服务数据库。主要包括天气预报、电视指南、列车时刻、邮电服务(含电话号码、邮政编码等)、网络服务、学*园地、旅游服务等。由区网管中心承办。

  4、网络经济工程。主要是积极组织企业上网交易,动员有进出口权的外经贸企业、生产企业、三资企业争取上外经贸网、因特网,开通电子信箱,使用电子邮件;争取有更多的企业加入“*企业产品数据库”;组织企业办好自己的主页,并争取挂靠中经网等大港;积极参与国家部委等单位举办的各类网上招商活动,通过因特网、*国际电子商务网等多种形式对外发布招商引资信息;大力倡导企业实施企业内联网建设和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逐步实现生产、管理、决策智能化,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三、政务信息化建设保障措施

  1、切实搞好网络组建工作。按照科学合理、节约效能的原则,组织有关专家对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方案、具体设计方案进行规划论证。各单位要按照区*的总体部署,及时配备本单位组网设备。要按照受益负担原则,由所有参加组网单位共同承担网络建设、维护费用。充分发挥网络整合优势,对区内机关单位现有网络要进行集中清理,能并入区政务信息化网络系统的,改造后并入,确实不能并入的,要按要求使用,不允许在因特网上传输机关公文资料。新上网络,要经区网络管理机构批准,避免各自为政,重复投资。

  2、加强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审核、更新录入管理工作。为保证数据库各类数据和有关资料的可靠性、时效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各单位要严格数据库管理制度,明确规定数据库的结构格式、把关审核的责任、录入处理工作的程序等,切实搞好数据的搜集、审核、处理和录入。同时要认真研究确定上网的内容和范围,做到既把能上网公布的内容都公布出去,增加工作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又要符合保密工作要求,保证不泄密。要转变观念,学会利用网络公布信息和采集信息,提高工作效率,扩大工作成果。

  3、完善制度,强化网络运行管理。信息标准和网络管理制度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证。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的技术要求,结合工作实际,逐步制定和完善网络管理、数据库管理、设备管理、安全保密等有关工作程序、工作制度、技术规范,使信息化建设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要有计划、分层次地对各类在职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进行信息技术、计算机技能、网络知识和保密知识培训,提高运用信息技术和装备的能力。

  4、明确分工,强化电子政务工作的保障措施和责任,确保政务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管理机构。区*办公室是全区政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主管单位,要在搞好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具体组织实施好政务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电信部门要大力支持政务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保证通信线路安全畅通。区直各部门、各办事处要配备专门的标准化微机室,并确定一名领导同志分管政务信息化工作,同时选派责任心强、懂计算机技术的专业骨干人员负责信息资料、数据的搜集、整理、传递和本单位网络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实行严格的责任制,防止网络使用管理不当,造成设备损坏、资源浪费,甚至发生泄密事故。同时,要将电子政务建设资金、电子政务培训费和每年的系统运行维护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确保电子政务建设目标如期实现。

信息化建设方案9

  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校园网工程

  在千兆校园网的筹建设计时,我们首先考虑三个选择,一选择1000M以太网为主干速率以100Mbps到桌面,二选择设备与性价比,设备有3COM、联想D-LINK、清华紫光等,我们选择中档的联想D-LINK交换机、朗讯的光纤和超五类双绞线,三经过投标筛选选择一家有实力的公司(技术力量强、施工好、售后服务好、工程造价低)。

  总之,建设校园网要考虑到网络实用性和今后的扩展性留有余地,因为网络技术发展的很快,现在有100Mbps交换以太网,再过不久可能就会有10Gbps交换以太网,或更新的带宽的网络。目前1000MHj到桌面是个浪费,以后1000M网络的设备会大大地降低。到那时1000M网到桌面所花的费用相当干现在100M网到费用。

  二、重视信息技术教学,实施素质教育。

  我校从1985年开设了电子计算机教学,从当时的纯计算机语言(编程)教学,发展至今的应用型教学,从当时的AP-II机分组上机操作,发展至今拥有人手一台的586以上的机型硬件环境。十几年来信息技术教学逐步规范、完善。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开发智力,受人以渔的教学过程中实现素质教育。教学中要时刻注意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更不是片面追求"学而致用"的职业培训,而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把信息技术教学根据不同内容划分为理论讲授、上机实践、课外活动三种形式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

  理论讲授:根据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理论讲授作为基础知识的掌握是非常必要,但所占课时的比例应远小于上机操作实践。理论的讲授可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上机实践:上机操作的能力的训练是信息技术课的主要部分,操作之前的引导、示范是提高学*效率的关键,因此我们在计算机室中安装了网络教室软件,实现了广播、临控、演示等多种功能的教学手段。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启发学生创新探索,进行知识的整合创造。

  课外活动:课外实践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应分程序设计和应用技术两大类进行辅导。程序设计课外活动与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相结合;应用技术的课外实践应把计算机当作信息处理的工具,让学生在整合学科的所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丰富多彩的创作和信息交流活动。如创作美术作品;谱曲或合成音乐;设计贺卡、电子信箱、公益广告、网页;通过Inter进行信息传递,资料查询等等。

  两年来,我校在组织学生参加省中学生计算机乖有考试均取得较高的通过率和优秀率,在课外活动方面组织学科竞赛,如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网页制作赛中也取得显著的成绩。

  三、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我校除了重视加快硬件建设和信息技术教学外,还进行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的教改研究,围绕着运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设计、构建主体性教学模式进行教改实验,并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几年来还以语文四结合为突破口探索各络自主学*的教学模式,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根据主体性教学的总课题,各学科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提出相应的思路,如语文学科把整个教学进程划分为材料感知、问题讨论、新知探求,归纳迁移四个有机组成部分。物理学科提出教学三个原则:

  1、"三给"原则,即给问题、给材料、给时间;

  2、教学法、教能力原则;

  3、媒体选择的原则。数学学科提出教学程序,即:

  1、疑难情境;

  2、确定问题;

  3、提出假设;

  4、推理;

  5、验证,并进行了"问题解决"课堂教学设计研究;提出要以兴趣为中心来设计教学;提倡在活动中学*;采用发现式教学。化学科的探索是:

  1、刺激学生好奇心;

  2、思路让学生讲;

  3、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科学的学*方法;

  4、化学实验为学生主体参与提供了大量机会;

  5、充分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

  2、制作适合教学使用的多媒体课件;

  3、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中,构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通过教改实践,这几年来教师所制作的课件及观摩课在全国、省、市评比中也频频获奖,教改实验初显成效。

  虽然我们在运用教育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方面作了初步探索,但这只是起点,我们将继续不断地努力、完善、普及和提高。努力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人才。


村级信息化建设方案实用五篇(扩展2)

——学校信息化建设方案实用10篇

  学校信息化建设方案 1

  为了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的信息素养和驾御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和效能,锤炼学校信息化办学特色, 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争取学校信息化工作有新的跨越,特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学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尽管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与生俱来的不足与缺陷。但是,就目前而言,课堂教学,或者说有意义的接受学*仍然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学生通过学校的正规课程的学*获得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是学生发展的主渠道,因此我们将积极探索学校正规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作用,同时也将研究学生活动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新领域。

  二、主要任务

  1、进一步改善校园信息化环境,重点在网络的管理与维护。加强班级多媒体设备的管理与使用;办公室计算机、打印机的使用,培养教师对信息化设备的规范使用及信息化的意识,逐步提升校园信息化环境。

  2、加强信息报送组织

  (一)向局信息科报送的信息由各部门统一组织,领导审核,并制定相关制度予以保障。

  (二)建立信息采编、审核、报送机制,报送的信息要履行严格的核签手续,确保信息质量和信息安全。

  (三)指定专人作为局信息科信息联络员人选,具体负责信息报送工作。

  3、健全、完善学校现有的校园网络、信息技术设备管理等管理办法和制度,形成学校齐全、规范的信息化实验规章制度。

  4、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完善教师网站“我的空间”,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网上存储、网上交流*台(网络公文包),使课件管理、文件传输、师生交流的网络化变为现实,提高教育效益。

  5、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创建学*环境和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方式。

  三、基本目标

  1、加大硬件投入,完善校园网站,更新添置办公设备。

  2、加强软件建设。丰富改进学校主页并定期更新,使学校网站形成较为丰富,具有自身特色。

  3、加强应用,服务教学。发挥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开展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的实践研究,提高学生的数字化技能。

  四、网络管理

  1、 加强对校园网络管理工作,完善规章制度。

  2、学校经常对师生加强网络安全教育,确保校园网网络运行高效、有序。

  五、继续加强校园网络的管理与维护,更新学校现有网站

  学校网站经过几年的积累,取得了很好的展示自我的效果,但在一些方面也存在着问题。本学期将进一步在学校网站如何做深,以及特色*台如何进一步完善等方面,听取意见,进行修改。

  六、协助学校各部门开展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各项活动,推进学校信息化进程

  协助各部门开展具有部门特色,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整合活动。学校各部门的任何活动,其实都是部门间相互协作的一个过程,绝对不是独立的分支,任何一个活动都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一次成功的活动,其实就是学校各部门间相互默契配合的体现。信息室在整个活动中应该积极地参谋,指导部门负责人合理选用信息技术,充分恰当体现学校的信息技术特色,全面推进学校的信息化进程。

  学校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于会荣

  副组长:宋旭秋高继杰

  成 员:史耀武王孝君

  赵旭红

  李春青

  王晓萍

  李玲

  于丹洋

  徐宏凤朱丹 董清华 李智刚 刘志萍 谢红艳 王明红 于相丽

  柳河镇胜利小学

  学校信息化建设方案 2

  为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20xx—20xx年度学校信息化工作计划,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

  一、指导思想

  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推进结合濮阳市有关信息化工作的精神,以信息技术教育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为重点,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能力,逐步实现教育现代化。

  二、主要工作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要广泛宣传发动,提高全体教师的认识:信息技术是目前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强大动力,以教育信息化来推动中小学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强化管理,构筑信息化管理网络。信息化工作涉及面广,涵盖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重视管理,树立服务第一,建立领导小组,教育信息化小组职责为:

  ①实施、维护校园网建设工作。

  ②为推动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的发展,搞好局域网、计算机房、等硬件建设。

  ③制定培训计划,分层推进师资队伍信息技术培训。

  ④推动学校软件的开发与建设。

  ⑤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

  2、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

  教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主导力量,培训教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根据我校实际,教师的培训着力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水*的提高,初步开展网络条件下的模式的探究,掌握网络条件下所必须的技能。建设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需要的师资队伍,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加强在职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中青年教师100%通过信息技术培训,使网络学*成为教师自我进修的一种重要手段。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模式,特别是网络环境下的德育、课堂的模式。

  3、信息技术教育方面

  积极开展对学生进行计算机运用的培训,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特别是自主学*的能力。同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级教育行政、教科研部门组织的信息技术方面的竞赛。开展学生的计算机创作活动,收集学生作品

  4、教育科研

  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将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通过研究促进信息化工作,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科研活动,深化教育改革。

  总之,我们将牢牢把握机遇,把学校信息化工程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的重点突破口来抓,脚踏实地,奋起直追,开创学校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学校信息化建设方案 3

  为贯彻教育局印发《定边县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文件精神,为了全面推进我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的信息素养和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和技能,展示学校信息化办学特色, 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争取我校信息化工作在20xx年中有新的发展,新的跨越。结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尽管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与生俱来的不足与缺陷。但是,就目前而言,课堂教学,或者说有意义的接受学*仍然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学生通过学校的正规课程的学*获得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是学生发展的主渠道,因此我们将积极探索学校正规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作用,同时也将研究学生活动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新领域。

  二、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刘建军

  副组长:陈 鹏 贺 东

  成 员: 王 锋 孙雪峰 张振华

  三、建设目标

  1、加大硬件投入。20xx年完善校园网、班班通,20xx年更新添置师生计算机 。

  2、加强软件建设。争取20xx年建好学校网站并配备专人定期更

  新,使学校网站形式较为丰富,具有自身特色的资源库。也能成为我校师生交流的新*台。20xx年我校要建成县级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力争20xx年我校要建设成市级数字校园示范学校的目标。

  3、加强应用,服务教学。发挥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开展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的实践研究,提高学生的数字化技能。

  4、 加强校园网建设。

  (1) 宣传了解。

  让教师了解校园网的功能及其对教育教学、课件制作与传输、资源利用等方面的作用,让教师受其?诱惑?,享其?便捷?。

  (2) 加强管理。

  制订校园网管理制度,坚持?为教学服务?的原则,做到定期维护、不断完善。(如软件的升级等),确保校园网畅通。

  (3) 实践应用。

  5、对全体教师进行全员化培训。

  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培训力度,强化信息技术培训,形成一支健全的具有一定信息技术水*的教师队伍。

  四、建设任务

  1、进一步改善校园信息化环境,重点在局域网的优化配置。采用适用的`网络管理软硬件,提高学校网络安全和管理效率,改善内网运行速度。在部分建筑物、办公室构建无线网接入设备,逐步提升校园信息化环境。

  2、学校将成立一个信息室,为学校的信息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不断健全、完善学校现有的校园网络、信息技术设备管理等管理办法和制度。形成学校齐全、规范的信息化实验规章制度,纳入我校绩校考核管理中。

  3、进一步发挥我校的办学特点,创设学生主动学*的网络环境,探索实现?三维四步?教学与现代教学模式的整合。根据课改推进的需要,完成学校网吧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便利的网络资源。同时,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学校将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实验室、远程教育实验室。

  4、建立一个学校的教育资源*台,把现有的教育教学、教研资源重建整理,逐步充实教学资源,形成师生共建。能和校本研修有机的整合,具备校本特色,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的资源网站。优化组合学校现有的多媒体、音视频资源信息储存,争取和学校教育*台整合,为师生提供快速查询下载的服务。

  5、建设学校站、信息科技站、德育特色网站的同时,再建设几个主题站和班级主页、个人网页的链接(以市、县学科带头人为主的站)。为保障学校网站建成后信息更新慢的状况,尝试在年级和学科中培养一批老师及学生在信息中心的统一协调指导下,对网站相关模块的信息更新,加快更新频率。

  6、建设校长管理*台,通过相应的管理模块,实现学校各管理部门利用网站后台管理,及时发布、更新学校各类管理信息,提供学校公共基础数据查询、信息检索等服务,初步实现学校教育行政管理

  自动化,提高协作效率。

  7、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完善教师网站?我的空间?,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网上存储、网上交流*台(网络公文包),使课件管理、文件传输、师生交流的网络化变为现实,提高教育效益。

  8、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创建学*环境和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方式。

  五、网络管理

  1、 加强对校园网络管理工作,完善规章制度。

  2、学校经常对师生加强网络安全教育,确保校园网网络运行高效、有序。

  六、加强信息技术与德育的整合,促进信息化在德育工作中的全方位应用

  学校网站建成后,专门成立德育专网,以及形成了一整套管理网络,整合了学校学生会、政教处、学校法制专题,同时在网上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借助博客讨论开展的视频民族精神教育,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讨论回复,通过网络以动漫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以网络电视台的形式来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新探索。我们将要更加扎实得配合政教处各项工作的开展,落实到位,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校德育工作中,促使信息化在德育工作中的全方位应用,探索信息技术与德育的深层次整合,提升德育信息化的整体水*。抓住?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信息化整合这一契机,努

  力争取上级部门对学校德育信息化的认同,并借此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

  七、协助学校各部门开展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各项活动,推进学校信息化进程

  协助各部门开展具有部门特色,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整合活动。学校各部门的任何活动,其实都是部门间相互协作的一个过程,绝对不是独立的分支,任何一个活动都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一次成功的活动,其实就是学校各部门间相互默契配合的体现。信息室在整个活动中应该积极地参谋,指导部门负责人合理选用信息技术,充分恰当体现学校的信息技术特色,全面推进学校的信息化进程。

  学校信息化建设方案 4

  1.引言

  在“211工程”的支持下,东北大学校园网络基础设施面貌得到了根本改变,实现了“千兆主干、百兆接入”的目标,可以向全校师生提供高质量基本网络服务,部分应用支持系统与信息服务系统在校园网上*稳运行。这些都为东北大学深入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最终实现“校园信息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有益的经验。搞好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是事关学校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中之重的大事。一个较为实际的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将对长期的校园信息化建设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校园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首先,做一个长远而系统的整体规划是实施任何系统工程必需的步骤和一贯做法。其次,校园信息户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分步、分层次逐步实施,逐步完善。同时,校园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异常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需要全校师生员工下大力气和不懈努力,才能使校园信息化的成果更加巩固。另外,校园信息化建设应该以点带面,逐渐突破,逐步全面铺开。从长远着想,用发展的眼光规划设计校园信息化的蓝图是进行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统一全校教职员工对校园信息化的思想认识,加大各个二级部门的信息化建设考核力度,将信息化建设变成一个人人支持的大环境。使得全校师生员工投入到信息化校园建设环境中来,才能不断开发出来网络上的应用系统。

  2.建设原则和总体目标

  校园信息化是以校园网络为基础,从教学环境、教育资源到教学科研活动全部信息化。其特点在于利用信息技术把学校教育科研机构、教育科研基础设施、教学资源等进行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使得校园内的教师、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各种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活动。

  东北大学校园信息化建设应本着“统一规划、软硬并重、分步实施、以点带面、重点突破、持之以恒”的建设原则,有计划、分步骤逐步将我校建设成为一个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虚拟大学。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统一全校教职员工对校园信息化的思想认识,使得全校师生员工投入到校园信息化建设中来,不断开发出来网络上的应用系统。

  信息化校园建设,首先应选取重点应用开始,逐步展开。将总体规划的系统逐步细化,按照轻重缓急逐步开发并应用起来,在应用开发的同时,为以后的系统开发积累经验。在开发和应用各个系统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系统的实用性,如果开发出来的系统没能得到充分的应用,很难看出存在的问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财力。信息化校园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坚持不懈。只有不断努力和改进,才能将信息化校园建设的成果不断提高、巩固。

  校园信息化是以网络基础设施和基本网络服务为核心支撑*台,将东北大学从环境、资源到活动全部实施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东北大学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管理、服务等活动移植到一个数字网络空间环境下,从而达到提高东北大学教职员工的工作效率、人才培养质量、教学质量、科研实力和管理水*的目的,并最终将东北大学构造成为一个数字空间下的虚拟大学。

  “校园信息化”是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将现实校园的各项资源信息化形成的一个数字的虚拟空间,使得现实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延伸开来。校园信息化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3.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校园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基本网络服务系统建设、网络应用支持系统开发、网络信息服务系统开发等几部分。其中网络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校园网络以及工作在这些网络之上提供服务的服务器系统等。基本网络服务包括最常用的Internet服务和实现上层网络应用所依赖的基础服务(如目录服务、域名服务、认证系统等),它是衡量网络系统功能是否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志。应用支持系统是校园信息化的核心部分,它包括综合管理自动化系统、数字化图书馆、网上教学系统等。信息服务系统是直接面向用户的系统,它为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界面来获取各种应用系统的服务。

  4.东北大学校园信息化分阶段实施方案

  校园信息化建设一期工程

  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一期工程,侧重完成接入网建设,使网络的有线和无线接入线路覆盖整个校园,基本解决教学区和学生区的结构化接入布线问题,完成全校信息高速公路主干网扩容与高速接入网建设任务。在此基础上,扩展基本网络服务类型,提高基本网络服务的承载能力,使校园网络核心服务器基本满足校园信息化的需要。同时,加强网络应用支持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开发网络教学系统,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库管理系统,实现校内收发文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对于信息服务系统,开发我校信息交换的公共*台,使我校的信息发布实现自动化。

  在一期工程中,在学校统一规划的指导与网络中心的'协调下,学校各个二级单位应充分利用学科建设资金完成单位内部的综合结构化布线,使网络线路到达所有的办公室、实验室、研究室,充分

  挖掘本单位内部的信息资源,建立单位内部的综合管理自动化系统,为单位内部的信息化建设制定长远规划和详细的实施步骤,为各个二级单位的“信息化”奠定良好基础。

  校园信息化建设二期工程

  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二期工程,进一步完善接入网建设,扩大无线接入部分,完成校园网络主干网万兆升级工程,部分网络应用较为集中的楼宇接入达到千兆;继续扩展基本网络服务类型,提供诸如数据库服务、授权服务、认证服务等服务类型。在此基础上,重点解决校园网上“有路少车、有车缺货”的问题,开发校级的各种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人事、财务、教务、科研、资产管理系统等,使这些管理系统工作在校园网络上,并提供校园内部的查询、统计等功能。从学校整体角度出发,一定要重点建设和推行全校的综合管理自动化系统,使我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办公全部移植到网络环境下,提高办公效率,增加管理透明度。

  在二期工程中,学校各个二级单位应在学校综合管理自动化系统的支持下,开发自己单位内部的管理系统并与校级的管理系统融为一体,提供校内甚至校外网络用户的信息查询能力。在开发和应用过程中,应该注重实用和适用,这样才能将本单位的各种信息资源利用起来,为不断完善这些管理系统打下良好根基。

  校园信息化建设三期工程

  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三期工程,在进一步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基本网络服务和应用支持系统的基础上,加强校园网络上面的信息服务系统建设,重点解决校园信息化建设“货”的问题。提供全校范围内的高性能计算服务,建立基于校园网络的各种信息查询统计系统,并逐步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学校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硬件建设主要集中在完成基于校园网络的视频会议系统和校园网络一卡-通系统。

  在三期工程中,学校各个二级单位应在完善本单位内部的综合管理自动化系统同时,加大对信息化建设人员的投入,是建立起来的系统得到充分利用,配合学校的整体建设,实施本单位信息系统建设,将本单位的信息充分反映到校园网络上,为单位内部甚至全校师生提供充分、使用的信息资源。

  校园信息化建设三期工程完成以后,东北大学的信息化面貌得到了根本改变,基本实现了校园信息化的宏伟蓝图。正如前述,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艰巨性、长期性与复杂性的任务,将信息化建设的成果不断提高和持续巩固应作为我校教职员工坚持不懈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将我校校园信息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为我校今后的长期发展奠定扎实的信息基础。

  5.组织与领导体制

  校园信息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应坚持“学校策划、中心搭台、部门唱戏、齐抓共建”方针,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从学校层面,成立东北大学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校长挂帅,主管校长具体负责,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负责制定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大政方针。领导小组下设专家组与办公室。从二级单位层面,单位一把手要亲自推动本单位的信息化建设,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技术支持,建立校院两级联*会议制度,切实落实“学校策划、中心搭台、部门唱戏、齐抓共建”方针。

  6.结束语

  “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校园信息化建设也是如此。一流的设备需要一流的人才来管理,一流的信息化建设成果仍需要

  一流的人才队伍共同巩固和发展,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校园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工程,在不断发展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必须开展“人才工程”建设,把德才兼备的网络技术人员和网络管理人员充实到校园信息化建设中来,才能实现校园的真正信息化。

  学校信息化建设方案 5

  一、机构管理部分

  1、做好内部协调分工,充分发挥信息部全体成员的作用,做到细致分工,具体安排:宋煜洁组负责文艺部、宣传部、各类会议;隆新元组负责网络部、女生部、自律部、外联部、生活部;兰继尧组负责体育部、社团部、学*部、心理健康部、社会实践部、***。

  2、保持与学生会各部的沟通与联系,保持与校记者站的沟通与联系,积极配合校学生会记者站的工作。

  4、加强对成员的监督考核,切实体现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严格执行淘汰制度,可适当吸收优秀成员加入,按出*例会情况、工作积极性以及发稿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考核。

  5、加大对稿件的审核力度,对于新成员要在老成员的审核指导下方能发稿,以提高稿件的质量。

  6、不定期召开记者站会议,加强记者间的工作交流,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围绕学院工作重点热点,加强全方面深层次的新闻采访报道工作

  1、加强学院的新闻报道。信息部成员分到学生会各部、团总支、党总支等学院的各个部门,对各部门的活动及时、客观、公正报道。新闻稿应在活动举办当天上传,否则当迟上传处理。新闻稿能清晰反映活动相关情况,段落明了清晰,让读者一目了然,新闻稿中应加入精彩图片。

  2、积极配合团总支组织的各项活动。

  3、集中力量开展对学院优秀人物、感人事迹的采访报道,打造我院的品牌人物。

  4、做好山东师大报的发放工作。每周四有专人负责到记者团办公室领取,然后分别发放到各班宣传委员,原则上每个宿舍一份。对于老师的报纸也由专人送到办公室。

  5、做好各种征文、摄影、假期实践报告的评选工作。

  6、加强与各班宣传委员的合作,对特色班级活动和社团活动进行及时报道。

  三、培训部分

  根据我部成员的新闻写作水*,加强培训,提高新闻写作的专业水*。培养出能写出较专业、高质量新闻稿件的优秀学生记者,使学院的新闻宣传工作不断提高。以下为培训的内容,培训时间、地点待定。

  1、新闻写作基本知识(新闻采访、消息、通讯、评论概况)、投稿(山东师大报4版、齐鲁诗轩、学生处、团委网站),注意事项,学院常规活动简介。

  2、会议(政治会议、学术讲座报告会、交流会),讲座及演讲等写作。

  3、知识能力类竞赛,如辩论赛等,文艺演出和比赛(迎新晚会、元旦晚会、歌手大赛等)的写作。

  4、体育赛事写作(足球、篮球、运动会)社会实践、社团活动。

  5、摄影培训。摄影基本知识及摄影注意事项。

  四、活动部分

  1、信息部纳新,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

  2、举办新闻通讯写作培训会

  3、邀请专业新闻报刊优秀新闻工作者、新闻专业知名教师举行讲座、演讲等。

  4、与其他学院或高校新闻宣传人员举行交流会。

  学校信息化建设方案 6

  为进一步加快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推动教育现代化,切实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提高教学和管理的质量与水*,根据《焦作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沁阳市教育局20xx年工作要点》和《20xx年实验小学工作思路》,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教育信息化应用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1、构建学校“三通两*台”(实现宽带网络班班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人人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台),营造数字化学*环境,共享优质资源,建设智慧教育。

  2、实现“四个一”教学模式与教育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全体教师人人能上“四个一”教学模式与教育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的达标课,推出50节精品课。

  3、教育管理在线*台应用常态化。

  4、提高校园电视台节目质量,每周更新一期节目,成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亮点。

  5、学校网站能正常访问,定期更新,成为学校对外宣传的主阵地。

  二、具体措施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建立FTP服务器(校级资源库),班班通同年级、同学科及跨年级资源共享。

  2、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

  3、装修校园电视台,提高录播质量。

  4、对网站进行升级改造,添加手机客户端功能,增加《实小风景线》电子版和《网络咨询》两个板块。

  (二)推进“四个一”教学模式与教育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四个一”教学模式与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探讨,人人能上“四个一”教学模式与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的达标课,推出50节精品课。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在市信息中心和教研室的指导下,通过骨干教师赛课,语数外各推出1至2节精品课,作为样板课,在全校进行推广。

  2、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组建学校“四个一”教学模式与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专家指导组,对全校教师分学科进行培训,指导教师如何将微课程运用到教学过程中。

  3、全员进行赛课,教师人人能上“四个一”教学模式与教育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的精品课。

  4、将ppt课件、微课应用和英语网络教材的使用作为学校赛课的重要评价标准,教师上课能够正确使用班班通设备,凡是上课时不能正确运用教育信息化技术提高课堂效率的,不能评为达标课。

  5、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次微课制作大赛,并将优秀作品在网站、微信等*台上进行展示。

  (三)大力建设学校资源库及*台

  建设一个资源充足、种类齐全,使用方便的样本资源库,鼓励师生积极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创新和师生信息化成果展示。

  1、用好学校数字化图书馆。师生人人会登陆学校数字化图书馆,师生能够在线阅读,在线交流。

  2、开展班级资源库评选活动。分优秀、合格和差三个等级,并在晨会上进行优秀班级资源库命名,实行动态管理,每两周评选一次。

  3、征集20xx年以来教育教学优秀资源活动,充实学校资源库。

  4、建立实验小学微信*台,人人参加微信,教师每周在微信上最少进行一次教育教学交流。

  5、开展学生网页制作大赛,筛选优秀学生网页作品在学校网站展示。

  (四)全面推进教育管理在线的运用

  1、规范公文流转。上级和学校文件、通知等必须在教育管理在线上进行运转。

  2、撰写教学反思。教师和行管人员坚持每天写好教学反思、工作日志。

  3、每学期最少开展两次教育管理在线*台优秀日志、教育反思评选活动。

  4、每学期开展一次信息化优秀科室评选活动。

  5、优秀微课作品在教育管理在线*台展示。

  (五)提高校园电视**台质量

  1、结合学校中心工作,每周确定一个主题,根据主题制作节目,实现周周有节目。

  2、在教育台指导下,增加师生DV校园、才艺秀和感动实小人物事迹展等版块,提高师生参与校园电视台的兴趣,丰富师生的课余生活。

  3、邀请知名节目主持人到校与家长、师生代表参与校园电视台节目制作,提高校园电视**台质量和影响力。

  4、围绕重大节日,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5、坚持每月将好的节目和新闻线索向市级以上新闻媒体推荐,提高学校知名度。

  6、每周将校园电视台节目链接到学校网站上,并在班会时间组织全体教师观看,提高师生参与校园电视台节目制作的积极性。

  (六)创焦作一流校园网站

  建成集学校管理、信息发布、资源共享、网络教研、互动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化应用的综合*台。

  1、对学校网站进行升级改造。美化学校网页,在现有版块的基础上,增加《实小风景线》电子版块和师生各类信息运用(网页制作)版块。

  2、增加手机客户端,实现手机快速浏览。

  3、实现教育管理在线*台与学校网站链接,所有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或行管撰写工作日志时,必须通过学校网站进行登陆。

  4、规范网站管理,定期更新网站内容,严格网站工作审批程序,建立科室信息员工作制度,重要活动、新闻时效性强的工作要当天活动、当天更新。

  5、每周确定一个主题,选择优秀微视频在学校网站上展示。

  三、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成立实验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统筹协调,密切配合。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形成工作合力。信息中心要对加强对教师信息化应用培训,确保教师熟练掌握各项教育信息化手段。各处室每周至少向信息中心上报五条信息。

  3、加强监督,严格考核。成立信息工作专项督导组,由办公室和信息中心参与,对各科室工作任务进行督导,对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任务的科室或责任人进行责任问效。

  学校信息化建设方案 7

  一、现状分析:

  校区是20xx年9月新投入使用的一处县直小学,隶属师范附小统一管理。学校按照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建设,占地50亩,建筑面积13380*方米,设计招生规模36个教学班,1620个学生*位。现有15个教学班,531名学生,36名教师全部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教师电脑人手一台,均外接互联网,所有班级均新上高标准触控一体机和实物展台,学生微机室一个。其他教学、办公设备逐步招标采购之中。

  二、发展目标:

  1、尽快完成各种教学、办公设备招标采购,创造高标准的信息化建设条件;

  2、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学校管理新模式;

  3、充分发挥现代教学设备功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4、培养高素质信息化教学教师队伍,创建信息化建设特色学校。

  三、工作措施:

  1、协调县教育局和招标办,三月份进入录播室招标程序,四月份完成安装调试。

  2、和有关公司合作,安装信息化校园管理系统,组织教师培训,实现内部管理、家校联系、资源整合等方面的网络化运行。

  3、尽快完成会议室、多功能报告厅设备设施的招标采购,为教学研讨、交流、培训创造良好条件。

  4、邀请教育局电教站领导来校,就如何高效使用先进教学设备、现代信息化条件下课题教学改革、提高教师信息化水*等方面,开展相关专题培训。

  5、配备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先进的教育教学专业书籍,创建教师个人博客,倡导实现学*型、研究型个人专业化成长。

  6、举办信息化建设微论坛,开展信息化教学业务研讨。

  7、举办信息化优质课评选,以赛代练,典型带动,培养一批熟练掌握信息化教学设备的'高素质教师。

  8、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上级信息化技能比武,学*优秀教师和先进单位的典型经验。

  9、选取部分班级,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试验,加快学*信息技术现代化步伐。

  学校信息化建设方案 8

  一、活动目标

  利用教师网络学*空间,依托泉州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台,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农村边远地区,采用点对点、人对人的方式进行优质资源辐射、帮扶、互动。通过网络学*空间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开展网络教学教研,实现校际、学科、教师之间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二、组织机构

  为统一思想,明确责任,加大对玉湖学校、蓝田中学信息化建设的扶持力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督促各有关学校开展工作,推动建设项目有效落实,特成立“溪安八中帮扶玉湖学校、蓝田中学信息化建设领导组”,名单如下:

  组长:x

  副组长:x

  成员:x各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研室,负责协调项目工作的落实;抓紧实施进度,并报送每季度的工作进展情况。

  三、活动内容与安排

  (一)工作任务

  1.该项目由教研室负责,推选本校各学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及其他部分优秀教师,共64人,按照1:1的比例与玉湖学校、蓝田中学教师开展网络教学教研结对帮扶活动;根据县教育局的实施方案制定本校具体的辐射、帮扶实施计划;在网络学*空间开通之前先做好优质资源储备等相关准备工作。

  2.网络学*空间开通之后,主动联系玉湖学校、蓝田中学教师,在个人网络学*空间互认为好友,为对方提供本学科各种资源,或根据对方要求帮助建设新资源,开展网络教学教研活动,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3.谢章棋副校长负责每季度汇总、填写《网络学*空间应用情况表》(附件2)并报送教育局生产装备站进行绩效考评。

  (二)实施进程安排

  xxxx年完成本项目建设,并长期开展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具体建设实施进程如下:

  二至三月份:项目启动阶段。根据教育局安排确立帮扶关系;制定项目实施方案;上报需开通网络学*空间客户端教师的相关信息。

  七至八月份:组织有关教师参加泉州市教育局开设的'暑期应用培训;我校初中教师与玉湖学校、蓝田中学教师在信息关联基础上,相互在网络学*空间建立好友关系,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九月份:组织相关8所项目学校全面应用网络学*空间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台开展教学教研活动。

  十二月份:进行回顾总结,并完善持续帮扶方案。

  本项目具体工作进程实行季度报告,每季度最后一个月下旬向教育局生产装备站书面汇报。

  四、组织实施

  1、要加强领导,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2、要加强交流,与结对学校加强联系,建立稳定的互访交流机制,了解帮扶工作开展情况,根据工作需要,随时调整帮扶工作重点和实施方案,相互协调,保证帮扶工作顺利开展。

  3、要加大宣传,统一思想,使教师认识帮扶工作的重要意义,主动积极地参与帮扶工作。同时,要努力克服困难,创造条件,确保帮扶工作顺利开展。

  4、结合本校实际,制订本校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并与结对学校达成协议。

  学校信息化建设方案 9

  为了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的信息素养和驾御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和效能,锤炼学校信息化办学特色, 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争取学校信息化工作有新的跨越,特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学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尽管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与生俱来的不足与缺陷。但是,就目前而言,课堂教学,或者说有意义的接受学*仍然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学生通过学校的正规课程的学*获得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是学生发展的主渠道,因此我们将积极探索学校正规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作用,同时也将研究学生活动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新领域。

  二、主要任务

  1、改善校园信息化环境,重点在网络的管理与维护。加强班级多媒体设备的管理与使用;办公室计算机、打印机的使用,培养教师对信息化设备的规范使用及信息化的意识,逐步提升校园信息化环境。

  2、建立一个学校的教育资源*台,把现网站的教育、教学、科研资源重建整理,逐步充实教学资源。

  3、及时更新学校数网站。改善目前学校网站信息更新慢的状况,

  尝试在年级和学科中培养一批老师及学生在统一协调指导下,对网站相关模块的信息更新,加快更新频率。

  4、建设校长管理*台,通过相应的管理模块,实现学校各管理部门利用网站后台管理,及时发布、更新学校各类管理信息。

  5、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完善教师网站“我的空间”,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网上交流*台,提高教育效益。

  6、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创建学*环境和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方式。

  三、基本目标

  1、加大硬件投入,完善校园网站,更新添置办公设备。

  2、加强软件建设。丰富改进学校主页并定期更新,使学校网站形成较为丰富,具有自身特色。

  3、加强应用,服务教学。发挥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开展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的实践研究,提高学生的数字化技能。

  四、网络管理

  1、 加强对校园网络管理工作,完善规章制度。

  2、学校经常对师生加强网络安全教育,确保校园网网络运行高效、有序。

  五、继续加强校园网络的管理与维护,更新学校现有网站

  学校网站经过几年的积累,取得了很好的展示自我的效果,但在一些方面也存在着问题。本学期将进一步在学校网站如何做深,以及特色*台如何进一步完善等方面,听取意见,进行修改。

  六、协助学校各部门开展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各项活动,推进学校信息化进程

  协助各部门开展具有部门特色,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整合活动。学校各部门的任何活动,其实都是部门间相互协作的一个过程,绝对不是独立的分支,任何一个活动都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一次成功的活动,其实就是学校各部门间相互默契配合的体现。信息室在整个活动中应该积极地参谋,指导部门负责人合理选用信息技术,充分恰当体现学校的信息技术特色,全面推进学校的信息化进程。

  殷涧镇中心小学

  学校信息化建设方案 10

  为了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的信息素养和驾御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和效能,锤炼学校信息化办学特色,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争取学校信息化工作有新的跨越,特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学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尽管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与生俱来的不足与缺陷。但是,就目前而言,课堂教学,或者说有意义的接受学*仍然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学生通过学校的正规课程的学*获得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是学生发展的主渠道,因此我们将积极探索学校正规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作用,同时也将研究学生活动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新领域。

  二、主要任务

  1、进一步改善校园信息化环境,重点在局域网的优化配置。采用适用的网络管理软硬件,提高学校网络安全和管理效率,改善内网运行速度。在办公室、教学楼构建无线网接入设备,逐步提升校园信息化环境。

  2、通过健全、完善学校现有的校园网络、信息技术设备管理等管理办法和制度,形成学校齐全、规范的信息化实验规章制度。

  3、建立一个学校的教育资源*台,把现网站的教育、教学、科研资源重建整理,逐步充实教学资源。形成师生共建、能和“心通互动教学*台”整合,具备校本特色,为广大师生青睐的资源网站。在现有电子图书馆的基础上发展图书馆信息化资源库藏,优化组合学校现有的多媒体、音视频资源信息储存,争取和学校教育*台整合,为师生提供快速查询下载的服务。

  4、在完善更新学校数学学*网站、信息科技学*网站、语文学*特色网站的同时,再建设几个主题学*网站和班级主页的链接。为改善目前学校网站信息更新慢的状况,尝试在教师中培养一批优秀的信息技术带头人在信息中心的统一协调指导下,对网站相关模块的信息更新,加快更新频率。

  5、建设校长管理*台,通过相应的管理模块,实现学校各管理部门利用网站后台管理,及时发布、更新学校各类管理信息,提供学校公共基础数据查询、信息检索等服务,初步实现学校教育行政管理自动化,提高协作效率。

  6、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完善教师网站“我的空间”,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网上存储、网上交流*台(网络公文包),使课件管理、文件传输、师生交流的网络化变为现实,提高教育效益。

  8、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创建学*环境和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方式。

  三、基本目标

  1、加大硬件投入,完善校园网,更新添置计算机

  2、加强软件建设。丰富改进学校主页并定期更新,使学校网站形成较为丰富,具有自身特色的资源库。

  3、加强应用,服务教学。发挥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开展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的实践研究,提高学生的数字化技能。

  4、加强校园网建设。

  (1)宣传了解。

  让教师了解校园网的功能及其对学科教学、认真工作、课件制作与传输、资源利用等方面的作用,让教师受其“诱惑”,享其“便捷”。

  (2)加强管理。

  制订校园网管理制度,坚持“为教学服务”的原则,做到定期维护、不断完善。(如软件的升级等),确保校园网畅通。

  (3)实践应用。

  5、对全体教师进行全员化培训。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培训力度,强化信息技术培训,形成一支健全的具有一定信息技术水*的教师队伍。

  四、网络管理

  1、加强对校园网络管理工作,完善规章制度。

  2、学校应对师生加强网络安全教育,确保校园网网络运行高效、有序。

  五、继续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与管理

  学校计算机网络通过几个学期的调整和重新布局,以及将学校局域网提升至域管理,在各方面的问题已经得到基本解决。

  学校网站的建设,在很多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本学期将进一步在学校网站如何做深,以及特色*台如何进一步完善等方面,听取意见,进行修改。

  六、协助学校各部门开展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各项活动,推进学校信息化进程

  互相协作开展具有各科特色,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整合活动。学校各部门的任何活动,其实都是部门间相互协作的一个过程,绝对不是独立的分支,任何一个活动都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一次成功的活动,其实就是学校各部门间相互默契配合的体现。信息室在整个活动中应该积极地参谋,指导部门负责人合理选用信息技术,充分恰当体现学校的信息技术特色,全面推进学校的信息化进程。


村级信息化建设方案实用五篇(扩展3)

——信息化2.0建设规划方案实用五篇

  信息化2.0建设规划方案 1

  一、信息化环境的建设方案

  (一)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1、计算机配备方面:保证学生上课每人一机;教师备课用机达到每人一机。

  2、中小学教室多媒配备方面:现在学校已经实现了“班班通”,多媒体教室基本能够实现电化教室、微机室的功能。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原有的部分机房进行改造,使多媒体教室建设工作达到要求。

  3、宽带网络校校通建设方面:基本实现“校校通”工程的目标要求。加大校园网的建设,同时,注重发挥校园网在教育管理和教学中的应用。营造最佳的网络环境。

  4、网络安全建设方面:建立健全完备的网络安全制度和技术措施,避免各级各类网络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教育信息化制度建设

  1、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同志专人负责,实行包保责任制,确保有人管、有人抓,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建立和完善教育信息化检查评估、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提高教育信息化管理水*。

  3、现代教育技术建设要紧扣“服务教育教学、服务师生”这一根本的原则。中心的工作人员更应该提高认识,树立为教育教学服务这一根本思想;应该增强责任意识,严格操作程序和作业规程,模范遵守国家有关的网络法规;应该自觉遵守学校有关的制度,如采购制度、维修制度、值班制度等,不断地改善服务的质量,提高服务水*。

  (三)加强教师信息素养建设

  强化管理人员、师生与家长的教育信息化意识,教育信息化首先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转变教育工作者、学生及家长的观念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管理人员在信息化建设中起决定性的作用,须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建立合理且逐步完善的教育信息化制度并组织实施,给予人财物的支持,让每位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及家长都积极参与,有机地融合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提高信息化水*,熟练运用网络及应用工具提高工作效率;

  二、信息化学*资源建设方案

  (一)加大力度建设学校的资源库及其*台。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工程是教育资源的数字化。为此,建设一个资源充足、种类齐全、使用方便的校本资源库是重中之重。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的资源库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资源种类与学校教学实际不相适应,资源内容没有校本化、管理无序,可利用性较小,使用效率较低,不能真正实现资源库本应发挥的效用。为此,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管理,注重调查研究,征求广大一线教师的意见,特别是应着重研究校本资源的目录结构,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资源库系统。目前应加大工作力度,争取在半年内完成原有的资源库的结构调整。

  2、应逐步开展案例、课例库建设,应着重理清现有的各类文本资源、课件资源、音像资源的管理目录,在此基础上新增案例、课例库。目前,我校的校本视频资源非常缺乏,应着力开展此项工作,为建设“国光网校”做好前期的准备。

  3、着重资源库与教师的接口、*台建设,以实用、易用为原则,做到每一类资源都有相应的用户界面。着重加强校内资源“点对点传输”研究与建设,争取在两年内完成此项工作。

  4、应进一步加强资源库使用的培训,做到人人会用资源库,天天使用资源库,真正发挥资源库的效用。

  5、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精心设计,逐步建设学生学*资源库、学生自主学*网上讨论区、学生网上社区。

  6、鼓励教师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优质教学资源,并将各类教育教学资源整合。通过互联互通,突破现有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和教学条件限制,使全校都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重点加强英语、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薄弱课程资源建设,解决开程开不齐和教学水*低下的问题。

  (二)实施“数字校园”工程建设。大力推进中小学“数字校园”达标建设,争取完成学校“数字校园”工程建设任务。

  (三)加强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台建设,实施网络学*空间人人通工程。积极筹建具有本地特色的教育教学资源库,依托网络资源服务*台,加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共享,加强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所有教师和学生建成实名制网络学*空间。

  三、优化的教学设计方案

  建设“数字化校园”的最终目的是有效地促进教育、教学和学生学*方式的转变,提高教育教学和学*的效率,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为此,应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精心组织,大力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模式的探索研究。经常性地印发有关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论文、案例和教学设计,营造学*的氛围。并在全校范围内征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论文、案例、教学设计,争取每年出版一册校本的研究论文集。

  (二)与教务处联合,凡是校内公开课、研讨课都必须进行现场录像,以充实学校的课例库,每学期对这些课例进行评选,优秀者予以奖励。

  (三)*期内着重对原有的与现代教育技术有关的几个课题的开展情况进行总结、调整,提出下阶段的研究目标,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应全力配合,确保为这些课题的研究者提供所需的研究、实验环境,保证这些课题能顺利开展并按期结题。

  (四)学校进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形成新技术、新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案例,推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成功经验。实现“班班通、人人会、堂堂用”的目标。每名教师必须利用多媒体设备上课。必须保证每周上课节次为周课时总数的80%以上,每周班级利用信息化设备上课的使用率不得低于80%,组织学生、教师填写好使用记录上报学校。分管电教领导每周要对“班班通”学校进行一次使用抽查,填写好检查记录表,计算出学校“班班通”使用率。“班班通”学校分管领导每周要对全校所有班级进行不少于二次的使用抽查,填写好检查记录表。

  四、培训方案

  建立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机制。加大引进与培训的力度,建立具有信息化素养的领导班子队伍、专业能力强的技术骨干队伍、认真负责的电教管理员队伍和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等“四支队伍”。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师资队伍是一个学校信息化水*的重要标志,努力建设一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师资队伍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心。应深入调查与研究,探索更为有效的培训方式,重点应立足“以用促学”的方针,分层次、有步骤地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工作。为此应努力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调动信息技术教师和网络管理员的积极性。科学合理地解决好信息技术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认定问题,同时把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绩效纳入教师业务考核内容。

  (二)以考试为切入点,长期坚持对教职工进行信息技术全员培训。但应逐步改变培训的方式,提高校园网在培训方面的作用,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自主学*机会;同时逐步更新培训内容,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面向全体教师开展网络安全和病毒防护、学校管理系统应用的培训。

  (三)组织部分基础好的教师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培训与学*。强调以用促学、自主学*,加强过程的监督,加强交流与研讨;除了过程的监督还应重点考核学*的效果,要求参与学*的成员每学年都应开一次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讨课,每人每学年应撰写一篇有关的教学设计或论文。信息化建成后,基本实现教师具备利用*台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信息化授课及应用信息化*台参与教学、科研与办公的操作能力;信息技术教师具备信息技术授课、课件制作、网络环境维护、系统软件使用与维护等操作能力,参与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不断提高信息化应用水*。

  校园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化工程,绝非一挥而就。我们应当在不同时期适时地从全局出发分析学校信息化建设实际状况,以应用为根本目的,对前期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进行必要的修正,全面满足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需求。

  信息化2.0建设规划方案 2

  一、现状分析:

  校区是20xx年9月新投入使用的一处县直小学,隶属师范附小统一管理。学校按照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建设,占地50亩,建筑面积13380*方米,设计招生规模36个教学班,1620个学生*位。现有15个教学班,531名学生,36名教师全部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教师电脑人手一台,均外接互联网,所有班级均新上高标准触控一体机和实物展台,学生微机室一个。其他教学、办公设备逐步招标采购之中。

  二、发展目标:

  1、尽快完成各种教学、办公设备招标采购,创造高标准的信息化建设条件;

  2、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学校管理新模式;

  3、充分发挥现代教学设备功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4、培养高素质信息化教学教师队伍,创建信息化建设特色学校。

  三、工作措施:

  1、协调县教育局和招标办,三月份进入录播室招标程序,四月份完成安装调试。

  2、和有关公司合作,安装信息化校园管理系统,组织教师培训,实现内部管理、家校联系、资源整合等方面的网络化运行。

  3、尽快完成会议室、多功能报告厅设备设施的招标采购,为教学研讨、交流、培训创造良好条件。

  4、邀请教育局电教站领导来校,就如何高效使用先进教学设备、现代信息化条件下课题教学改革、提高教师信息化水*等方面,开展相关专题培训。

  5、配备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先进的教育教学专业书籍,创建教师个人博客,倡导实现学*型、研究型个人专业化成长。

  6、举办信息化建设微论坛,开展信息化教学业务研讨。

  7、举办信息化优质课评选,以赛代练,典型带动,培养一批熟练掌握信息化教学设备的高素质教师。

  8、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上级信息化技能比武,学*优秀教师和先进单位的典型经验。

  9、选取部分班级,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试验,加快学*信息技术现代化步伐。

  信息化2.0建设规划方案 3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政策规定和工作部署,积极推进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加快“三通两*台”建设步伐,市教育局现就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和步骤

  利用信息技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公*,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现代化。

  到20XX年底,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基本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和“优质资源班班通”,30%左右的教师开通个人网络学*空间。

  到20XX年,基本形成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广泛融合的教学体系,促进教育教学观念、方式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逐步缩小县市、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

  到20XX年,实现环境建设、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建设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环境。

  二、重点工作

  1、认真做好教育信息化体系顶层设计

  坚持“顶层设计、全面推进、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方针,按照“统一规划、分级负责、分步实施”的原则,用3到5年时间,初步建立“机制健全、设施完备、资源充足、应用广泛、效益显著”的全市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2、深入推进“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建设

  按照国家和省工作部署,与中国电信等网络运营商合作,继续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个人学*空间人人通”工程。

  3、加大学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力度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内容,加大培训力度,加快我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并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考核奖励的基本条件。

  4、广泛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充分利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台”和“湖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台”,加大数字教育资源应用力度,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形成优质教育资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局面。认真落实教育部提出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总结经验,形成一套有黄冈特色的优质教学资源,推出一批教学名师。

  5、大力提升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应用水*

  通过送教下乡,“网络支教”、“同步课堂”、“专递课堂”等形式,努力提升教学点教学资源应用水*,帮助教学点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

  6、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强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主阵地,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确保信息技术课程按国家规定开足开齐,加强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的监测和考核,尽快将信息技术课程纳入中考范围。

  7、建立“一对一”、“一对多”定点帮扶机制

  依托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省数字校园示范校,建立城乡结对帮扶机制,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定点帮扶活动。通过几年的努力,带动薄弱学校,尤其是教学点师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整体提升。

  8、建立稳定的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撑队伍

  健全各级各类学校电教机构和教育信息化工作队伍,保障教育信息化工作落到实处。城区中小学校、乡镇中心学校应成立信息化中心,其负责人相当于处室主任,并至少配备1名专职信息技术人员(规模在12个班以上的学校按每增加12个班增配1人),新配备信息技术人员必须是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在职务晋升、职称评聘等方面应与学科教师同等对待。

  9、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

  积极与省教育厅对接,加强职业教育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职业教育数字教育资源,建设职业教育实*、实训仿真中心,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创新仿真实训资源应用模式。

  10、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水*

  加快推进教育系统办公自动化建设,努力实现教育管理信息化、科学化,促进政务、校务公开。

  三、保障措施

  1、强化认识,加强领导

  成立由市教育局党组**、局长王建学为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黄冈市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

  各县市教育局和各学校要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成立推进专班,制定实施方案,强化责任,主动作为,创新推进,在资金投入、项目建设方面予以优先考虑,确保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明显实效,确保20XX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2、创新机制,加大投入

  按照“**主导、分级投入、多方筹措、均衡发展”的原则,加大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投入力度,切实保障教育信息化特别是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争取将运行维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在公用经费中单列,保障运行维护工作需要。充分使用好国家“全面改薄”项目资金,优先考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在公用经费项目下设信息技术服务费科目,确保公用经费的10%用于教育信息化工作。积极推动“企业建设,**购买服务”的政企合作建设模式。

  3、加强督办,确保实效

  完善信息化工作绩效评价和专项督导制度,建立教育信息化督导评估体系,把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纳入督导评估范围,不定期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专项督查、评估。

  信息化2.0建设规划方案 4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现代化水*,发挥教育信息化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提升我校办学内涵。根据《勒流街道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三年规划》的要求和进一步贯彻落实“勒流街道全面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我校开展教育信息化的实施方案。

  一、 冲鹤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吕宙垣

  副组长:伍国兴 刘美环 黎汉清

  成 员:陈佩如 黄兆强 钟国健 曾健波 冯广云 黄爱环潘卿妹 卢淑芸 莫 丹 潘财朝 潘思雅 陈炳钊黎惠恒 周婉玲 蔡燕萍 周桂泉 朱燕婷 刘焕卿胡燕颜 黄秀玲 **军 叶碧娴

  二、 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任何一项工作的实施首先要从的思想认识上做起,所以我们在具体实施阶段过程中的第一阶段就是抓全体老师的思想认识,要使全体教师达成创建的共识。

  第二阶段:制定相关制度。

  1、制订各班设施使用登记制度以及教师办公电脑使用制度和责任书。

  2、建立学校ftp教学资源库,并为每位教师建立独立登录学校ftp教学资源库的帐号和密码。

  3、定期定量地做好建设学校资源库建设。

  4、做好课件竞赛工作。

  5、做好冲鹤小学校园网站建设宣传工作。

  6、与区电教中心联系,做好学校光纤升级。

  7、利用教师业务学*时间召开全体教师学*《勒流街道中小学教育信息工作三年规则》、《顺德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绩效评估细则》文件精神。

  8、 召开校务领导小组会议讨论研究实施方案《冲鹤小学开展教育信息化实施方案》,为我校顺利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打下了坚实的铺路石。

  第三阶段:校本培训阶段

  1、做好各班电教*台设施管理员的培训工作。

  2、每学期开展一次全校教师使用电教设施技术的培训工作。

  3、做好每学期一至两次falsh或authorware的培训工作。

  4、加强教师ftp的使用以及培训工作。

  第四阶段:全面推进、实施阶段。

  教育信息化多媒体教学是区别于传统言传身教的一种新型方式,是言传身教的有益补充,它不能完全代替言传身教教学的传统性和多样性。开展教育信息化多媒体教学需要技术设备和教育技术能力的支撑。基于我校良好的技术环境和教师计算机中、高级水*,推动新型教育信息化多媒体教学。因此,为保证教育信息化多媒体教学不变成一种形式化的任务,要求全校教师齐齐参与,各科组长要认真将《冲鹤小学开展教育信息化实施方案》渗透到科组教研会议中讨论、制订有关实施方案进行落实,不要形式化,过渡化。使我校开展教育信息化技术工作做好实处。

  第五阶段:检测评价(自查)阶段

  我校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是勒流街道电教中心教研组指导下开展的一项基于技术的校本教研工作,通过试参与实践、学校领导小组对实施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跟踪督查,对每个阶段的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评价,期末各科组长根据《冲鹤小学开展教育信息化实施方案》本科组开展实施方案写一份总结交学校存档。

  明确分工及职责,落实(本学期)的具体实施细则:

  1、十月份:

  (1)、完成各班电教设备使用登记制度以及教师办公电脑使用制度和责任书的签定协议。(吕校长)

  (2)、建立学校ftp教学资源库,并为每位教师建立独立登录学校ftp教学资源库的帐号和密码。(黎汉清)

  (3)、完成各班电教设备管理员的培训工作。(黎汉清)

  (4)、成立学校小记者机构。(刘美环主任)

  为了进一步完善冲鹤小学校园网站的栏目功能和运行机制,力争使校园网成为我校内部管理的*台,对外宣传的窗口,心灵沟通的桥梁,样本教研的园地,立足教师,服务教师,指导教学。成立冲鹤小记者队伍,各班任和各班小记者每周要定时定量向学校投稿,统一交刘主任审核,凡是能在本校发表,刘主任做好登记,作为先进班级和优秀教师、信息骨干教师的评选的重要依据。(刘主任审稿,清报道)

  2、十一月份:

  (1)、做好课件、教学反思录、教案、论文等收集负责人落实。各科组长要定期定量地做好建设学校资源库的课件、教学论文、教学反思、教案、试题的收集工作,分类别存放工作,为教师日常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丰富教学资源提供保障。责任人:陈佩如(语文) 黄兆强(数学) 钟国健(英语)

  (2)、做好课件竞赛评选工作。

  开展优秀课件竞赛评比活动,有关竞赛标准和要求,校务工作会议讨论,然后本校网站公布,),课件竞赛时间:xx年11月。

  负责人:吕校长、伍校长、刘主任、黎汉清

  3、十二月份:

  4、xx年一月份:(自查)评价阶段。

  各科组根据本科组开展实施方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下学期开展继续开展本方案计划写一份书面总结交学校。

  负责人:吕校长

  三、 完善激励机制,促进我校全体教师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提高。

  1、 每年度至少有3件教学资源(不分类别)在街道获奖的教师才能参加勒流街道学科骨干、勒流街道学科带头人、勒流街道教坛新秀的评选。

  2、 每年度至有10件教学资源(不分类别)在街道获奖的学科科组才能参加勒流街道先进科组的评选。

  3、 每年度必须获得信息技术应用先进学校奖的学校才能参加街道先进学校的评选。

  4、 每学期参加学校课件比赛中获得前五名的学校给予经费奖励。(语文、数学各奖前五名,英语科组奖前两名)

  5、 能积极向学校宣传组投稿,并能在本校网站发表论文、有关新闻素材的教师、学生个人,数量多者为基准,学校给予经费奖励前五名。

  6、每学期参加学校教学资源评比工作,数量多、质量好的教学资源存放最多者,期末学校给予表彰。

  四、 保证信息化设施设备维护与更新的经费。

  为了确保我校电教*台硬件设备的能够正常投入使用,使用我校教学能够顺利开展,学校决定每学年投入20%公用经费用于本校信息化设施设备的维护管理。

  只要全体教师齐齐参与,遵照《冲鹤小学开展教育信息化实施方案》做好每一个环节,相信我校教师的教学信息化应用水*一定会得到空前的提高;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不怕困难,相信教师制作课件水*、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水*一定会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只要我们把教育信息化运用到日常教育教学中去,多些积累、多一点尝试、多一点总结,相信我们也会拥有自己最喜欢、最实用的教学资源库。

  信息化2.0建设规划方案 5

  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教师〔20xx〕1号)《XX省教育厅关于印发〈XX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的通知》(X教函〔2020〕266号)和《XX市教育局关于印发〈XX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的通知》(X教函〔2020〕89号)文件精神,为全面提升我区中小学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现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实施方案公布如下:

  一、实施目标

  通过对区域骨干培训团队、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学校信息化骨干教师团队的专项培训,全面完成我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每人不少于50学时(其中线上课程不少于20学时,实践应用不少于30学时)的全员培训任务。建立协同培训机制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机制,构建“实践、实证、实效”的适应学校发展需求的整校推进混合式研修新模式,提升管理团队的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团队的信息技术应用指导能力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创新发展。

  二、主要任务

  建强区级研训团队;

  以校为本,整校推进,开展教师全员培训,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三、参培对象

  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含所有普通中小学校、幼儿园、中职学校、特教学校以及社区治理和社事局等具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序列人员和行政管理干部)。

  四、考核认证

  (一)合格认定

  测评结果由20课时线上网络课程培训和30学时线下校本实践应用(其中能力点实践应用认证材料15学时,参加能力点的校本教研10学时,完成综合应用能力点课堂实录5学时)两个板块构成,认定等级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

  (二)证书打印

  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制定合格证书。

  五、研修阶段安排

  培训采取“集中面授+管理实践”的混合模式。

  第一阶段:2021年1—4月,XX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管理办公室(简称项目办)组织专家对学校信息化团队进行政策解读与理念更新。

  第二阶段:2021年4—8月,新区“项目办”对试点校参培教师情况进行摸排,审核“整校推进”方案,进行全体管理员培训。

  第三阶段:2021年9—12月,基于试点经验总结,组织学校教师(人数约为全区教师总数的60%)参与培训,初步形成区域精品应用成果。

  第四阶段:2022年3—6月,组织余下学校教师开始进行项目实施,完成合格认定,形成可推广应用成果。

  第五阶段:2022年6—12月,对全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2.0工程进行全面总结,打印证书,梳理各校优秀教学案例、课堂实录、个性化学科教学模式等实践应用成果。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

  2、加大经费预算,确保经费投入;

  3、开展督导评估,营造良好氛围。


村级信息化建设方案实用五篇(扩展4)

——信息化建设方案 (菁华9篇)

信息化建设方案1

  为深入贯彻全国、全省及阜阳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和全国教育信息化电视电话会议工作部署,加快推进太和县教育信息化建设,结合省、市“十二五”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各项目标任务,以及关集镇中心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规划,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结合我园,特制订《关集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为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为我园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总体目标

  使我园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培养幼儿初步感知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快农村幼儿适应并融入现代化社会的脚步,拉*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之间的物质领域与精神领域之间的距离。到20xx年,我园教育信息化整体建设水*将迈进全镇前列,充分体现教育信息化对我园幼儿教育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1、加快“三通两*台”(三通: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空间人人通;两*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台)建设,基本建成网络、资源和服务全覆盖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

  2、加强幼儿园信息化应用与管理,促进信息技术与各个学科的深度融合。建设为教育信息化试点校和示范校,促进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全面提升。

  三、教育信息化建设目标

  (一)教育信息化建设阶段性目标及任务

  为了稳步推进我园教育信息化建设,按照前瞻性、实用性、可扩展性、规范性和我园实际情况,对教育信息化逐年进行分级建设。

  1、工程建设进度

  为使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在“教育强县”创建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从20xx年秋季开学起,到20xx年暑假间,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作如下分解。

  从本方案制定至20xx年暑期是工程第一阶段,为实施探索阶段。结合我园实际情况,目标达到或接*C级学校标准。

  20xx年秋季开学至20xx年暑假是工程第二阶段,努力实现B级教育信息化学校标准。

  20xx年秋季开学至20xx年暑假是工程第三阶段,为完善升级阶段。根据我园具体情况,进一步升级,把幼儿管理、教师考勤、资源管理等全方位纳入教育信息化建设范畴,打造智能化校园。根据幼儿园的发展情况,向高一级教育信息化标准升级。

  (二)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库和共享*台建设

  加强教育资源库和关集幼儿园教育资源共享*台建设,积极完善幼儿园配置急需的教学资源;积极开发具有幼儿园特色的优质教学资源。

  目标:

  1。配合中心校教育资源*台建设,参与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2。每年要开发我园优质教学资源,完成3节以上课例的学科审查、拍摄、制作和向中心校推荐上报工作。

  具体措施:

  1、我园积极配合中心校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库(资源网)。

  2、教师制作的课件要及时上传到中心校信息处。

  (三)、网络工程建设

  目标:到20xx年底完成我园互联网宽带升级。

  四、信息化人力资源的培训

  建立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机制。加大引进与培训的力度,

  建立具有信息化素养的领导班子队伍、专业能力强的技术骨干队伍。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调动我园信息技术教师和网络管理员的积极性。

  (一)信息化的领导班子队伍培训

  目标: 积极参与中心校组织的信息化管理及办公自动化培训。

  (二)教育技术能力骨干队伍培训

  积极参加中心校开展的各级各类信息化培训。通过三年培训,我园达到县、镇级教育技术能力骨干教师1人。

  (三)电教管理员队伍培训

  每年参与一期电教管理员培训,使我园电教管理员达到1人。

  (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根据皖教秘〔20xx〕489号《安徽省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实施方案》要求,实现我园教师现代信息技术“人人会”的目标。建立幼儿园信息技术教师包园的技术支持服务体系。

  具体措施:

  1、培训任务。20xx年培训1人以上的学科教师,培训合格率达95%以上(下同);20xx年培训学科教师人数达4人以上;20xx年达5人以上;20xx年完成全部培训任务。

  2、培训年度计划。20xx年1人,20xx年4,20xx年4,20xx年3人,总计12人。

  3、校本学科教师培训。按照《安徽省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实施方案》要求,制定校本培训计划,合理规划培训安排。

  五、信息化应用推进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幼儿园进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形成新技术、新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案例,推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成功经验。

  (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积极开展集体备课、观课评课、专题讨论、专题报告等研修活动,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说课标、说教材、说课、评选应用新星等研修活动。

  (三)学校管理信息化

  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工作效率,树立学校形象。

  六、推进策略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推进原则

  在推进过程中,要坚持“以班带园、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开展幼儿园的各项应用实验。幼儿园则要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进一步制定推进工作计划。

信息化建设方案2

  根据《*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确定的“基本实现残联系统办公自动化和信息网络化,建设公众信息网和残疾人事业数据库,为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提供服务”的要求,结合目前残联系统信息化工作的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任务目标

  建设残联系统专用业务网;有条件的省份应努力将网络向市、县级残联延伸。

  建立完善残联系统公众信息网。

  依托网络建立*残联办公自动化系统和业务数据库;积极推进省级残联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

  建立完善残联系统统计指标体系并加快实现统计现代化。

  (二)主要措施

  1.搭建信息*台,营造网络办公环境

  充分利用各级*现有信息网络资源和地方残联残疾人就业信息网络系统,依据本省具体情况,制定工作计划和技术方案,建立一个以*残联为中心,连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残联的业务骨干网。

  充分利用网络建立政务信息系统、邮件系统、公文管理系统、业务数据库和统计系统,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提高办公效率。

  2.建立完善残联系统公众信息网

  *残联充分利用残疾人事业信息资源,建立和完善面向公众、基层残联和广大残疾人的公众信息网。

  省级残联完成国际互联网网站建设,重视和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开拓宣传残疾人事业的新领域,完善网站的服务功能,为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

  3.建立与*横向部门的网络联系

  *残联纳入**专网,通过“全国行政首脑机关第二代电子邮件系统”,实现与*之间电子邮件的互送。

  省级残联纳入当地*专网的“二邮”系统,建立与本级*和横向部门间的电子政务联系。

  4.建立统计指标体系,实现统计的计算机化

  *残联依据《*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设计统计业务指标,开发、推广事业统计软件。

  省级残联统计部门规范统计渠道,加强统计管理;县级残联要逐步实现残联业务数据计算机化管理,着手建立基层统计台帐。

  5.加强信息队伍建设,开展多层次技术培训

  加强各级残联信息队伍建设,提高残联系统运用现代化办公手段的整体水*。

  根据信息工作的需要,针对人员特点,开展多层次的计算机知识普及教育和培训工作。

  将熟练掌握计算机作为对各级残联干部培训的内容之一。

  (三)经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关于“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有关要求,以及*残疾人事业“十五”发展的需要,中央及地方各级残联信息工作纳入各级*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中央财政资金用于*残联办公自动化建设、专业骨干网建设、数据库和残疾人事业信息、统计工作指导、组织协调、技术培训、监测评估等;地方财政资金用于地方残联办公自动化建设、专业骨干网建设及人员培训。

  与残疾人就业信息网建设有机结合,在人员、资金、技术等方面做到统一规划,统筹安排。

  动员社会力量,多种渠道募集资金和设备。

  (四)实施步骤

  *残联制订省级残联网络建设技术规范。

  东部沿海地区和直辖市要借助自身优势,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20xx年底前完成省级残联节点建设工作,努力实现内部网络办公环境;在20xx年底,完成地市级残联节点建设工作。

  中部地区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能力,20xx年底前完成省级残联节点建设工作;积极推进有条件的地市级残联节点的建设。

  西部地区要借助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优势,努力实现信息化建设的跳跃式发展,在20xx年底,完成省级残联节点建设,积极发展地市级残联用户。

信息化建设方案3

  根据*《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和省卫生厅建立全省儿童免疫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决定,以形成国家、省、市、县、乡预防接种信息网络体系,保障我县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目标

  到20xx年底在全县范围内建立儿童免疫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网络*台和国家、省、市、县、乡免疫预防接种网络体系,实现全县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共享与管理。

  二、具体目标

  1、20xx年完成全县的儿童免疫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基层预防接种单位建立并正常运行儿童免疫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

  2、已使用并将继续使用其他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地区,必须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交换集成标准》的要求,对应用软件进行调整,按照时间安排实现与国家、省、市、县级信息管理*台的数据交换。

  三、系统的基本功能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分为接种点客户端软件和国家信息管理*台两个部分,系统的基本功能为:

  (一)接种点基本服务和管理功能

  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接种人员通过接种点客户端软件对当天接种的疫苗、冷链运转等情况进行登记,完成免疫服务基本资料的建档。每次儿童接种后及时将接种信息录入系统,同时对下一次接种进行预约。通过从国家信息管理*台将流动儿童的接种信息下载到接种点客户端软件系统中,完成对流动儿童的接种。利用接种点客户端软件,可以随时对儿童接种情况进行查询、统计,还可以打印预约通知单、统计结果和接种卡证。

  (二)国家、省、市、县级对接种信息的监测和管理功能

  各级通过国家用户权限管理系统授权登录国家信息管理*台,对辖区儿童预防接种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工作人员通过查询儿童的个案信息实现对儿童接种个案信息管理;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对一、二类疫苗的接种情况和流动儿童接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通过上传下载日志分析接种点上报的个案数、频率、及时率、成功率,及时发现接种点常规免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四、运行系统的基本条件

  (一)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运行系统的基本条件

  1、具备用于辖区日常业务管理的计算机1台(处理器频率高于1500MHz,内存大于256MB);

  2、保障宽带网络接入(ADSL或光纤)及维持运转;

  3、Windows操作系统、防病毒软件;

  4、具有2名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并有免疫规划信息管理工作经验的人员。

  (二)乡级防保组织和接种单位运行系统的基本条件

  1、开展日常预防接种服务的计算机1台(处理器频率高于1500MHz,内存大于256MB),用于接种证、报表或其他资料打印的存折式打印机1台。

  如果数据采集方式采用磁卡或条形码等,乡级还须配有相应的数据识别设备。

  2、保障宽带网络接入(ADSL或光纤)及维持运转。

  3、Windows操作系统、防病毒软件。

  4、具有至少2名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并具有一年以上免疫服务工作经验的人员。

  承担此工作的人员要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中专以上学历,执业医师(护师),获得预防接种资格证书,年龄最好在45岁以下。

  (三)县级如需建立本地系统应用管理*台的条件

  1、用于接入公网的2-10M光纤,至少2个公网IP地址;

  2、PC机服务器、防火墙、3000VA在线式不间断电源等各1台;

  3、Windows Server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Oracle数据库(市级*台可采用SQL Sever数据库)、NET *台;

  4、1名软件、硬件系统维护人员,2名免疫规划专业人员。

  五、实施办法

  (一)经费

  1、儿童免疫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建设费用分为两类,一类系统硬件设备包括计算机、打印机和读卡器,另一类是系统维护费,包括软件应用安装与培训费、每年系统维护费和硬件折旧费(硬件折旧期5年)。

  2、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预约通知空白单。有条件的地区如果使用条形码或磁卡等设备,应以县为单位统一部署。

  (二)人员培训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工作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需要加大培训和技术支持力度才能保证系统的部署和正常运转,根据信息系统的建设规划,卫生局、疾控中心将对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管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客户端软件的安装、使用、系统管理、国家信息管理*台的使用等,培训的重点应放在乡级防保组织和接种单位人员对客户端软件的使用上。培训结束时要求学员均应参加考核,乡级防保组织和接种单位人员须获得地方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软件操作技能培训合格证,并持证上岗。

  (三)建立基本信息档案

  儿童基本信息档案由建立儿童预防接种证(卡)的原乡级防保组织和接种单位,在系统启动后3个月内对所有在册20xx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预防接种历史资料进行信息录入,建立儿童预防接种基础数据库,并为每一名儿童建立唯一的编码,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建立条形码或磁卡等,以便系统自动识别和登录。

  (四)职责分工

  1、县卫生局

  (1)负责本辖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工作的管理,建设和完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并为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保障条件。

  (2)结合本辖区具体情况,组织制定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工作方案,落实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工作。

  (3)定期组织开展对乡级防保组织、接种单位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2、县疾病控制中心

  (1)制定本辖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实施计划,指导乡级防保组织和接种单位开展信息系统实施工作,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2)负责本辖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业务管理、技术培训、督导和乡级防保组织、接种单位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的质量控制,开展考核和评估工作。

  (3)负责本辖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的收集、分析、评价、报告和反馈。

  (4)负责本辖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的数据备份,确保报告数据安全。

  (5)承担本辖区尚未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乡级防保组织、接种单位的预防接种统计信息录入和上报。

  3、乡级防保组织或接种单位

  (1)建立健全预防接种证(卡)登记管理制度和预防接种信息报告制度。

  (2)负责本单位和村级接种单位预防接种服务人员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培训。

  (3)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乡级防保组织或接种单位,负责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管理。

  乡级接种单位负责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的收集、登记、录入和网络报告;负责信息管理系统的日常维护和数据备份,确保系统和数据安全。

  有村级接种单位的乡级防保组织,还需承担辖区内村级接种单位儿童预防接种接种个案信息的录入和网络报告。

  (4)尚未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乡级防保组织或接种单位,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有关规定开展接种率报告。

  4、村卫生站

  负责向乡级防保组织提交儿童预防接种登记基本资料。

信息化建设方案4

  为加快推进全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以下简称“金保工程”),根据省*办公厅《关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政办[]40号)精神,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进一步提高对“金保工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是民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金保工程”是*电子政务核心*台之一,涵盖社会保障和人力资源市场两大子系统,具有支撑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和宏观决策的功能。有关部门按照国家要求和信息化相关规划,大力推进“金保工程”建设,基本形成了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的工作格局,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公共服务提供了有效保障。但由于投入不足等原因,州“金保工程”在体系、网络、硬件等方面同全省水*和其他地区的差距仍然很大,特别是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的逐步扩大,促进就业、城镇居民医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社会保障“一卡通”等一系列惠民政策措施的实行,以信息化手段对大量业务提供高效支撑已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进一步加快“金保工程”建设步伐,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对改进工作方法和管理方式、提供优质社会化服务、加强基金有效监管、提高宏观决策水*具有重要意义。各县、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金保工程”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围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主要工作任务,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整合资源,进一步完善“金保工程”,以适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需要。

  二、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基本原则

  1、突出重点,逐步推进。坚持从实际出发,围绕社会保障、人力资源开发、劳动就业等方面的主要工作任务,突出重点地区、重点项目和主要功能,充分利用现有的硬件设施等资源,依托州*电子政务内网搭建“金保工程”主干网,在充分论证基础上分步实施。

  2、统一规划,规范运作。坚持规划先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管理,按照规范设计、规范招标、规范建设的要求,实行“金保工程”独立运行,系统内部信息耦合,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

  3、加强管理,监管并重。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监管结合、同步推进。统筹考虑管理工作中人才、制度、机制等方面建设,早做谋划,早定方案,及早运作,同时做好同财税、银行、保险及邮政等相关部门、单位的协调沟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4、省级投资,地方配套。“金保工程”建设主要采取省级专项资金投入和地方*配套相结合,同时通过市场化运作多方筹措资金。省级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全省硬件网络等相关设备配置和全省各项业务统一软件的开发与实施,地方*配套资金主要用于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通讯中心办公场所、机房建设和通讯中心与所属各业务经办机构联网通讯线路租赁费用,以及系统运行维护和项目管理费用,地方配套资金1000万元(其中州本级200万元,五县各160万元),按照分级承担的原则,各县配套资金由各县财政承担。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完善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通讯中心*台建设,依托省*电子政务内网实现“金保工程”省、州、县三级主干网络,并逐步延伸到乡镇、街道、社区;完**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业务全省统一应用软件的实施,逐步实现“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信息资源共享”的目标。

  全州“金保工程”在前期建设基础上,从年1月起,利用一年半的时间全面完成项目建设工作。项目实施范围按照完整、正确、统一、及时、安全的建设要求,建成覆盖全省、联通城乡、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网络。

  (三)主要任务

  1、网络系统建设。加快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通讯*台建设,实现省、州、县三级主干联网。纵向省数据中心上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数据中心,下联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通讯中心,终端逐步延伸到乡镇、街道、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站;横向专网系统内省级数据中心核心*台、州、县通讯中心**接养老保险业务经办机构、医疗保险业务经办机构、就业服务经办机构;专网系统外联接地税等相关部门和银行、医院、药店等相关业务单位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2、应用系统建设。根据社会保险五险合一核心*台业务应用软件架构及指标体系要求,按照全省数据大集中的原则,整合完善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应用。利用备级社会保险业务经办机构、医疗保险业务经办机构现有局域网硬件环境,完成社会保险五险合一、居民医保、新农保及社会保险关系异地转移接续等全州统一软件开发与实施,加快推进全州社会保障“一卡通”进程。根据人力资源市场业务应用软件架构及指标体系要求,拓展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系统应用,利用省州县职业介绍中心和人才交流中心现有的局域网硬件环境,实现全州联网,完成全州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系统业务应用软件实施,加快全州就业服务信息化管理步伐。

  三、实施步骤

  (一)建立工作机制。全州“金保工程”建设由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网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州、县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各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成立项目管理机构,制定实施方案,抽调得力人员,积极开展工作。

  (二)制定规划方案。结合各地实际,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科学编制项目建设规划和方案,进一步完善相关软件等信息系统,根据*采购程序合理安排项目资金和配置硬件等相关设各及软件开发。

  (三)组织开展调研。从人社、财政、发改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调研小组,赴五县开展金保工程建设情况调研,摸清金保工程建设现状,为具体组织实施奠定基础。

  (四)分类分步实施。按重点地区和重点业务,分地区、分类、分步实施。年6月底前,完成全州系统业务运行工作;年底,完成项目收尾自查工作。

  四、任务分工

  金保工程建设是全省的一项重点工程,涉及面广,时间紧,任务重,各相关部门、单位要从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促进互联互通与资源共享的高度出发,重视金保工程建设,利用我省给予资金补助的有利契机,着力推动金保工程建设,确保按时、按要求完成建设任务,具体分工如下:

  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负责全州“金保工程”建设和实施工作,负责调研、规划、设计和建设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负责全州社会保险、人力资源市场两大子系统各项业务全州统一应用软件的实施及项日培训工作;负责全州数据大集中核心*台的管理和数据联网及各业务监测数据的上传;负责与外网地税、银行数据大集中州级系统的联网;指导、检查、督促各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系统运行管理。

  州*按照“金保工程”一期项目建设规划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内容,对新增*分调整项目建设计划,落实项目资金,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各项工作。

  州财政局按项目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程序,做好“金保工程”项目建设资金安排,督促项目建设单位抓紧做好项目硬件设备、软件开发等*采购工作,检查、监督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各县*负责落实“金保工程”配套资金、办公场所、机房建设、配备相关人员,确保资金到位、工作到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牵头落实本地区社保、医保、就业各业务经办机构局域网与主干网的联网;负责指导、检查、督促各业务经办机构信息系统运行和业务管理工作,以及系统维护工作。

  各级社保、医保、就业经办机构配合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做好“金保工程”各项业务需求方案编制;按照国家和省核心*台指标体系及各项业务全州统一应用软件运行要求,做好业务数据整理、数据上线等相关工作;负责信息系统业务运行、管理及局域网维护工作;负责与外网医院、药店等单位联网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成立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网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和协调“金保工程”建设工作,并加强对各地“金保工程”建设的具体指导。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将“金保工程”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全州“金保工程”项目建设、运行和管理工作。各县要成立相应“金保工程”项目建设组织协调机构,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二)政策保障

  1、统一管理。在统一规划的指导下,遵循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明确建设目标和重点,结合部门的特点和需求协同建设,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以最小的投资,发挥最大的功能效益。

  2、确保投入。将金保工程的建设、运行和维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增加投入规模。对资金实行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从资金源头上避免重复建设和重复投入。

  3、规范建设。严格按照国家及省*的统一规划和标准进行建设。

  4、加强培训。开展金保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建立健全规范的培训与考核制度。要根据金保工程的建设,分层次、分阶段地开展各种专项培训,有效地推进应用。

  5、建立金保工程建设考核制度。将金保工程建设纳入各县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调动各地各部门推进金保工程应用的积极性,保证全州金保工程的整体推进和目标的全面实现。

信息化建设方案5

  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是人民法院实现“公正与效率”的工作主题,建立科学化管理体系,促进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的重要举措,是适应办公、办案现代化发展趋势的选择,对于提高法院现代化建设水*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结合我院信息化建设现状,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工作目标

  建华区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要在院党组的直接领导下,在全院干警大力配合下,按照“两高”法院的总体规划,结合本院的实际,以网络建设和应用为切入点,利用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积极推进本院的信息化建设。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强化向科学要质量,向科学要效率的发展理念,以达到常规办公无纸化、审判记录无笔化、流程管理自动化、档案管理电子化的工作目标。

  二、组织领导

  院成立强力推进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院长徐江

  副组长:王玲*海赵广*杨连洪王丽华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

  办公室负责信息设备建设和维修、网站建设和管理、协调软件开发、信息技能培训、推广系统应用,诉讼文书档案和司法服务等相关工作。政工科、研究室、立案庭、审监庭、执行局及其他业务庭按相关职能进行日常管理和应用。

  三、加强培训,提高技能

  我们将采取集中培训和部门培训、单独培训、分散自学相结合的方法组织培训。坚决转变工作忙没时间学、岁数大不愿学的观念。坚持领导带头钻研学*、带头实践应用。采取全院集中、分部门培训、单独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立体式开展全员培训工作。

  领导小组将不定期对信息录入等相关信息化建设情况随时检查,20xx年开始每周通报信息化录入情况,并将通报结果纳入本院绩效考评。20xx年3月1日、2日利用两天时间对全院进行全员考核。

  四、有关要求

  1、领导带头学*利用信息化技术。党组成员、各部门负责人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必须带头学*掌握信息化管理技术,以榜样的作用带领全院尽快走上信息化建设的轨道上来。

  2、法院全体工作人员要努力学*尽快掌握信息化录入技能,并使之应用于审判工作中。

  3、对不能按时完成学*任务,影响审判工作的院党组将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批评教育直至停止办案。

信息化建设方案6

  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校园网工程

  在千兆校园网的筹建设计时,我们首先考虑三个选择,一选择1000M以太网为主干速率以100Mbps到桌面,二选择设备与性价比,设备有3COM、联想D-LINK、清华紫光等,我们选择中档的联想D-LINK交换机、朗讯的光纤和超五类双绞线,三经过投标筛选选择一家有实力的公司(技术力量强、施工好、售后服务好、工程造价低)。

  总之,建设校园网要考虑到网络实用性和今后的扩展性留有余地,因为网络技术发展的很快,现在有100Mbps交换以太网,再过不久可能就会有10Gbps交换以太网,或更新的带宽的网络。目前1000MHj到桌面是个浪费,以后1000M网络的设备会大大地降低。到那时1000M网到桌面所花的费用相当干现在100M网到费用。

  二、重视信息技术教学,实施素质教育。

  我校从1985年开设了电子计算机教学,从当时的纯计算机语言(编程)教学,发展至今的应用型教学,从当时的AP-II机分组上机操作,发展至今拥有人手一台的586以上的.机型硬件环境。十几年来信息技术教学逐步规范、完善。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开发智力,受人以渔的教学过程中实现素质教育。教学中要时刻注意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更不是片面追求"学而致用"的职业培训,而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把信息技术教学根据不同内容划分为理论讲授、上机实践、课外活动三种形式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

  理论讲授:根据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理论讲授作为基础知识的掌握是非常必要,但所占课时的比例应远小于上机操作实践。理论的讲授可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上机实践:上机操作的能力的训练是信息技术课的主要部分,操作之前的引导、示范是提高学*效率的关键,因此我们在计算机室中安装了网络教室软件,实现了广播、临控、演示等多种功能的教学手段。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启发学生创新探索,进行知识的整合创造。

  课外活动:课外实践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应分程序设计和应用技术两大类进行辅导。程序设计课外活动与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相结合;应用技术的课外实践应把计算机当作信息处理的工具,让学生在整合学科的所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丰富多彩的创作和信息交流活动。如创作美术作品;谱曲或合成音乐;设计贺卡、电子信箱、公益广告、网页;通过Inter进行信息传递,资料查询等等。

  两年来,我校在组织学生参加省中学生计算机乖有考试均取得较高的通过率和优秀率,在课外活动方面组织学科竞赛,如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网页制作赛中也取得显著的成绩。

  三、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我校除了重视加快硬件建设和信息技术教学外,还进行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的教改研究,围绕着运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设计、构建主体性教学模式进行教改实验,并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几年来还以语文四结合为突破口探索各络自主学*的教学模式,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根据主体性教学的总课题,各学科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提出相应的思路,如语文学科把整个教学进程划分为材料感知、问题讨论、新知探求,归纳迁移四个有机组成部分。物理学科提出教学三个原则:

  1、"三给"原则,即给问题、给材料、给时间;

  2、教学法、教能力原则;

  3、媒体选择的原则。数学学科提出教学程序,即:

  1、疑难情境;

  2、确定问题;

  3、提出假设;

  4、推理;

  5、验证,并进行了"问题解决"课堂教学设计研究;提出要以兴趣为中心来设计教学;提倡在活动中学*;采用发现式教学。化学科的探索是:

  1、刺激学生好奇心;

  2、思路让学生讲;

  3、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科学的学*方法;

  4、化学实验为学生主体参与提供了大量机会;

  5、充分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

  2、制作适合教学使用的多媒体课件;

  3、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中,构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通过教改实践,这几年来教师所制作的课件及观摩课在全国、省、市评比中也频频获奖,教改实验初显成效。

  虽然我们在运用教育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方面作了初步探索,但这只是起点,我们将继续不断地努力、完善、普及和提高。努力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人才。

信息化建设方案7

  为贯彻教育局印发《定边县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文件精神,为了全面推进我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的信息素养和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和技能,展示学校信息化办学特色, 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争取我校信息化工作在20xx年中有新的发展,新的跨越。结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尽管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与生俱来的不足与缺陷。但是,就目前而言,课堂教学,或者说有意义的接受学*仍然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学生通过学校的正规课程的学*获得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是学生发展的主渠道,因此我们将积极探索学校正规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作用,同时也将研究学生活动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新领域。

  二、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刘建军

  副组长:陈 鹏 贺 东

  成 员: 王 锋 孙雪峰 张振华

  三、建设目标

  1、加大硬件投入。20xx年完善校园网、班班通,20xx年更新添置师生计算机 。

  2、加强软件建设。争取20xx年建好学校网站并配备专人定期更

  新,使学校网站形式较为丰富,具有自身特色的资源库。也能成为我校师生交流的新*台。20xx年我校要建成县级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力争20xx年我校要建设成市级数字校园示范学校的目标。

  3、加强应用,服务教学。发挥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开展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的实践研究,提高学生的数字化技能。

  4、 加强校园网建设。

  (1) 宣传了解。

  让教师了解校园网的功能及其对教育教学、课件制作与传输、资源利用等方面的作用,让教师受其?诱惑?,享其?便捷?。

  (2) 加强管理。

  制订校园网管理制度,坚持?为教学服务?的原则,做到定期维护、不断完善。(如软件的升级等),确保校园网畅通。

  (3) 实践应用。

  5、对全体教师进行全员化培训。

  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培训力度,强化信息技术培训,形成一支健全的具有一定信息技术水*的教师队伍。

  四、建设任务

  1、进一步改善校园信息化环境,重点在局域网的优化配置。采用适用的网络管理软硬件,提高学校网络安全和管理效率,改善内网运行速度。在部分建筑物、办公室构建无线网接入设备,逐步提升校园信息化环境。

  2、学校将成立一个信息室,为学校的信息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不断健全、完善学校现有的校园网络、信息技术设备管理等管理办法和制度。形成学校齐全、规范的信息化实验规章制度,纳入我校绩校考核管理中。

  3、进一步发挥我校的办学特点,创设学生主动学*的网络环境,探索实现?三维四步?教学与现代教学模式的整合。根据课改推进的需要,完成学校网吧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便利的网络资源。同时,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学校将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实验室、远程教育实验室。

  4、建立一个学校的教育资源*台,把现有的教育教学、教研资源重建整理,逐步充实教学资源,形成师生共建。能和校本研修有机的整合,具备校本特色,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的资源网站。优化组合学校现有的多媒体、音视频资源信息储存,争取和学校教育*台整合,为师生提供快速查询下载的服务。

  5、建设学校站、信息科技站、德育特色网站的同时,再建设几个主题站和班级主页、个人网页的链接(以市、县学科带头人为主的站)。为保障学校网站建成后信息更新慢的状况,尝试在年级和学科中培养一批老师及学生在信息中心的统一协调指导下,对网站相关模块的信息更新,加快更新频率。

  6、建设校长管理*台,通过相应的管理模块,实现学校各管理部门利用网站后台管理,及时发布、更新学校各类管理信息,提供学校公共基础数据查询、信息检索等服务,初步实现学校教育行政管理

  自动化,提高协作效率。

  7、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完善教师网站?我的空间?,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网上存储、网上交流*台(网络公文包),使课件管理、文件传输、师生交流的网络化变为现实,提高教育效益。

  8、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创建学*环境和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方式。

  五、网络管理

  1、 加强对校园网络管理工作,完善规章制度。

  2、学校经常对师生加强网络安全教育,确保校园网网络运行高效、有序。

  六、加强信息技术与德育的整合,促进信息化在德育工作中的全方位应用

  学校网站建成后,专门成立德育专网,以及形成了一整套管理网络,整合了学校学生会、政教处、学校法制专题,同时在网上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借助博客讨论开展的视频民族精神教育,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讨论回复,通过网络以动漫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以网络电视台的形式来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新探索。我们将要更加扎实得配合政教处各项工作的开展,落实到位,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校德育工作中,促使信息化在德育工作中的全方位应用,探索信息技术与德育的深层次整合,提升德育信息化的整体水*。抓住?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信息化整合这一契机,努

  力争取上级部门对学校德育信息化的认同,并借此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

  七、协助学校各部门开展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各项活动,推进学校信息化进程

  协助各部门开展具有部门特色,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整合活动。学校各部门的任何活动,其实都是部门间相互协作的一个过程,绝对不是独立的分支,任何一个活动都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一次成功的活动,其实就是学校各部门间相互默契配合的体现。信息室在整个活动中应该积极地参谋,指导部门负责人合理选用信息技术,充分恰当体现学校的信息技术特色,全面推进学校的信息化进程。

信息化建设方案8

  一、建设我院信息化控制中心;

  该中心主要供系统管理员值班监控系统运作,及时处理各类系统问题。同时,如实际工作中需要,可临时改为重大事件或任务指挥控制中心,供院党组指挥调度使用。因此,建议提升中心机房系统数据备份能力,购买相应的设备,构建控制中心信息化工作环境。

  二、配置专门技术人员

  法院系统在运行中,需专人专门维护处理系统及操作人员反馈的各类信息。同时,对各部门出现的系统运行故障,需及时进行维修处理。目前,我院仅有一名系统管理员,无法进行轮替,一旦脱岗将严重影响法院系统的正常维护工作。因此,建议增加专职系统管理员1至2名。

  三、加大信息化调研力度,为法院审判管理进行深层辅助

  根据多方调查,各地法院均高度重视信息化与审判工作的结合配套。在我院日常工作中,实际审判业务对信息化解决方案需求日益增加,需进一步加大信息化与审判管理调研力度。为完成该项工作,需具有审判业务和信息化技术的双向人员。目前,我院该类人员仅有一名,考虑我院今后该项业务需求不断增大,仅一人远远未能满足实际需求,建议从我院选调一名*员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以满足该项需求。

信息化建设方案9

  人民法院的信息化建设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审判工作的价值追求发生深刻变化,法院作为司法机关,应全面开展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审判效率。

  一、提高重视,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

  二、加大投入,构建高标准信息工作*台:

  我院在20xx年为四个基层法庭接通了光线,并完成了和法院的局域网连接,为审判工作构建了高标准的信息化工作*台。*年来,讷河法院对信息化建设加大投入,从人力、物力、资金等方面全力保障,自筹资金40万元,用于公判庭建设,一个数字法庭建设,整体改造机房,办公楼综合布线,安全监控,审委会系统建设,多功能会议室(含视频会议室)建设。院内建设了网络专线,与法庭、上级法院间实现了网络互联,建立了讷河法院网站,保证了全院的信息化工作的高效运转。

  三、强化落实,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

  一是加强学*,转变观念,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通过各种办法,切实提高法院审判人员、行政工作人员对信息化工作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的认识,解决思想上存在的误区,清除思想障碍,更新观念,制定并落实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健全信息化管理机构,开展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工作。在日常工作,要按照“公正与效率”的工作主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努力提高办公、办案效率,认真履行法院审判职能,切实维护国家法律尊严和权威。

  二是加大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投入。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高技术、高投入的现代化基础建设,购置大量硬件设备、开发软件系统,必须要有足额的经费保障。我院将通过制定信息化建设专项经费保障制度,争取财政拨一点,办公办案经费挤一点,千方百计,力争信息化建设资金及时、到位。20xx年,该院共购置了新电脑45台,庭长以上人员全部实现手提电脑办公,实现了人手一台电脑的目标。

  三是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切实加强干警技术应用培训。为了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一方面招聘和培养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把技术精通、有责任心和热爱法院事业的信息技术人才充实到法院中来,努力营造一个适合技术人员发展的空间,保证信息技术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有发展;另一方面加强培训,努力提高全体法院干警的信息化素质。另外,通过定期不定期由专业技术人员给全院干警授课,使全院干警熟练掌握局域网操作的基本技能、软件使用,切实提高干警的综合素质。

  四是加强网络建设和应用,建立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在日常办公、办案工作中,要求干警统一运用电子化设备,特别是庭审速录、立案录入和档案管理。除此之外,网络的安全性是法院计算机局域网的生命性,安全的网络是我们进行应用的基础。为此还要求加强保密工作,通过对法院审判业务案件内容数据库进行加密处理,保证审判信息数据的安全,并指定专门的人员负责管理。

  五是加强各类应用系统软件的开发和完善。目前,我院已经使用了审判业务管理系统、干警考勤系统、电子档案系统等,正在开发和完善局域网、立案录入系统、庭审速录系统等等,逐步改变了以往资产管理混乱,资产不明,资料不全,数据不准的现象,切实提高了政务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四、放眼长远,做好信息化建设前景规划

  首先,继续加强法庭建设,自筹资金40万元,为四个基层法庭的审判庭购买审判台及旁听桌椅,并设计背景墙,铺设地板。

  其次,完成机房、审委会以及多功能会议室的改造。进行楼体综合布线,并且完成四个基层法庭和本院的监控系统建设,并对接。实现四级语音联网。

  再次,狠抓制度建设,落实奖惩措施。制度是管理的基础,也是管理流程的制定依据。要把现行管理规范和网络运行程序有机结合起来,建章立制,对信息化建设运用规范化,从制度层面对操作运用提出明确要求,为确保当前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把各部门和干警支持、协助法院信息化建设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纳入各庭室的年终目标考核,并实行“一票否决”。信息化网络建成后,将建立完善案件立案、审理、执行期限和审判监督,后勤管理、车辆管理、人事管理、业务协作、社会服务等各项具体考核指标,按照*常个人业绩录入的基本数据,从流程管理中考核、考评干警中的成绩或错误等数据,进行量化考核,并记录到个人档案。

  根据讷河市委政法委信息化建设的总要求,结合审判管理工作的实际,对现代化信息管理,最终实现“无纸化办案”,讷河市法院有一个初步构想。即:依托一个*台,围绕一个中心,实现四大目标,结合讷河市法院的大工作特色,把*、执行、审判无缝式连接,力争通过一年的努力实现上述目标,使讷河市法院的信息化水*达到全省一流。


村级信息化建设方案实用五篇(扩展5)

——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菁华3篇)

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1

  一、指导思想

  根据市、区有关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文件精神及我校发展的实际需求,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和整合为核心,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结合我校现有的校园网基础资源及人力资源,把握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坚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层发展,积极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的应用水*。

  二、总体目标

  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提升学校管理水*,不断提升学校特色,充分利用本校现代化教育设施和教学特色优势,以科研为先导,以德育为动力,以教学为中心,明确创建标准、强化创建过程、突出应用、注重发展,积极创建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学校。

  三、规划

  (一)、硬件及*台建设

  1、生机比达4:1,师机比达1:1。

  2、学校建成一批多媒体网络活动室和网络教室,提高对学生的开放程度,努力做到人(学生)空机不空。

  3、学校具有通用的管理、教育的学*的*台。

  (二)、资源建设

  1、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市、区、校三级教育资源库的开发与建设,形成相应的激励机制。

  2、加强本校教育资源库的开发和建设,具有良好的质量,形成一定规模。

  (三)、应用水*

  1、建立学校网站,有高质量的学校主页、班级主页、教研组主页、师生网页等。

  2、通过校园网络,实现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

  3、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4、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为学生主动学*和个性化发展提供有力的学*工具。

  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专项研究课题,成效显著;在形成学校特色基础上,积极带动周围学校共同发展。

  (四)、师资队伍

  1、网管人员定期接受培训,坚持持证上岗。

  2、中青年教师100%通过信息技术培训,网络学*和备课成为教师自我进修的一种重要手段。

  (五)、网络安全与制度建设

  1、及时建立网络管理制度,确保网络安全畅通;应用适当的软件,严防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有害信息。

  2、对师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提高他们对不良信息的判断和自觉抵制能力。

  3、学校通过制定工作计划、建立领导小组、落实专人负责等方式,确保教育信息化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4、经费保证。

  5、学校建立有利于加快信息化发展,提高师生信息素养的激励评估制度。

  四、推进策略

  (一)、优化教育资源,推动教育信息化

  1、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应用环境,提高使用效率。宽带教育城域网使学校获取外界资源变得非常快捷、方便,使教师手中的电脑提高其利用价值及利用率,使其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学校逐步投入,不断完善校园网络中心设施设备,添置专业web服务器与非线性编辑系统。另外,根据发展规划,要更新原来教师使用的办公用机。

  2、抓好信息化教材建设。信息化教材(音像、多媒体软件)资料建设是开展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我们将继续做好音像资料目录的编英借阅工作。开展好自制电教教材的评比工作,鼓励教师应用、自制多媒体课件及网络课件。建好教育信息资源库,包括音像资料、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等,实现网络化发布与管理,不断充实校园网络资源。

  3、做好网络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学校网站的维护与更新。加强对师生进行系统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的教育,明确网络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对网络定期检查维护,确保网络安全畅通。网站制作者要精心建设好、开发并完善在建栏目;建立好各校、各科室通联队伍和信息送交制度,开辟教育教学信息专栏,让复合型网站成为教师信息库、备查处,展示学校素质教育的精品窗口。

  (二)、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应用素质

  1.全校教师掌握基本计算机操作及在网上查找资料的能力,35岁以下青年教师能进行课件制作及具体网络的基本技术。

  2.逐步实现教师无纸化办公。以熟练运用校园网管理*台、学校资源网进行教学工作与开展科研工作。

  3.明确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要求,鼓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制作计算机课件,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改革和实验。提高教师应用计算机的意识和能力,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4.以学校为基地,在教师制作课件的实践中、在运用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及能力。促进教师理论学*和实践应用的结合,大面积地提高教师的能力,为全面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奠定人才基矗。

  5.科研先导,开展区域性教改实验研究,努力探索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途径。探索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新模式,启动以建构新型师生关系为目标的互动教育新模式的研究,积极开展运用网络实现教与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校与社区互动的试点研究。

  6.寻求教育信息化新的突破口。开展探索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新模式的实验,在已积累的相当数量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根据“整体规划、校本建设、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思路,通过“自创课件、网上下载与市场购买相结合”等措施,系列性地、专题性地集中建设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库。

  7.在教育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中,广大教师要形成积极学*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论的氛围,培养一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理论的新型师资队伍,形成覆盖各科、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改的骨干教师群体。

  (三)抓常规,充分发挥装备设施效益

  1、进一步抓好电教器材的保管和借用。抓好现有设备的维护、保养,技术室定期进行维修、保养。鼓励教师借用,及时做好登记,期末进行检查、考评。

  2、进一步抓好班级设备的使用。宣传发动全体教师用好网上电教课登记系统,科学、合理、规范使用信息化教学设备,每次用后及时做好记载。定期公布使用情况统计,教师完成电教课的数量将与教师年度工作目标考核挂钩。

  3、进一步抓好专用教室的管理。加强计算机网络教室管理。实验室要做好实验器材的保管,积极开展实验教学,制定好各年级实验计划,认真填好《实验纪录》,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图书室除了要做好借阅记载外,要开展各种评比活动,加强校、班两级图书室(柜)流通,提高学生课外阅读量。信息技术教研组要加强学生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认真上好信息技术课,让学生学*和使用上网浏览、收发邮件、文字输入等技能,组织兴趣浓、基础好的学生开展电脑作文、电脑绘画、网页制作等趣味活动,培养和发展特长学生。

  4、根据学校工作整体计划要求,制定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并在学校年度(学期)工作计划中,对信息化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健全信息化设施使用、管理、维护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有利于加快信息化发展,提高师生信息素养的激励评估机制。

  (四)抓科研,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信息化对现有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提出了严峻挑战。网络教学的尝试实践则能加快现有教育思想与教育模式的根本转变,能为教师进修和学生主动学*提供便捷的工具与场所,使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到教会学生自主学*上来。我们要利用好江阴教育区域资源的优势,利用好全国信息技术应用示范校的优秀资源,大力研究,敢于尝试,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结合课程实际,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积极尝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整合,提高教育教学实效。

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2

  为使我乡广大农民朋友及时、准确的掌握覆盖农业生产各环节的相关信息,加速信息化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奔小康,根据《xx县20xx年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精神,现就推进我乡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目标任务

  1.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以中心村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有效推进农村地区通宽带建设,促进农村电脑、电视、电话进一步融合,逐步提高农村居民计算机拥有量,提高农业领域计算机应用水*。

  2.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村信息化机构进一步完善,信息服务专家队伍更加壮大,信息处理、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服务机制更加灵活有效。抓黄沙坑村、高峰村2个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

  3.农民信息化意识进一步增强。结合县里开展“信息技术乡村行”活动,组织好农民培训工作。新发展农村信息中心户15户。

  二、工作内容及措施

  (一)夯实农村信息化基础。

  1.推进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通信企业联动,采取“*贴补一点、企业优惠一点、农户支出一点”的方式,大力发展农村信息中心户15户,对20xx年确立的农村信息中心户加大扶持力度。

  2.抓好“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具体做到:2个行政村信息服务站建设标准达到100%、7个行政村各确立一名村信息员。

  (二)完善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

  1.按照县农业信息中心的要求,我乡成立农村信息化工作小组,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农业农村工作组人员为成员。硬件要求:有固定场所、有信息服务设备、有信息宣传电子显示屏或投影仪、有专职信息服务员;软件要求: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建立绩效考核办法。

  2.大力推进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按照省信息化办“五个有”标准(有固定办公场所,有计算机、打印机、电话等信息服务设备,有上网宽带,有信息服务员,有长效管理制度),抓好2个行政村信息服务站的建设。逐步延伸建设其它形式服务站,鼓励在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种养大户、新农村建设社区活动室、万村千乡农家店等场所中建立信息服务站(点)。将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资金奖补范围,加大与通信企业的合作,提高建设效果。

  3.建立信息通联制度。整合现有涉农信息资源,以村级信息服务站为切入点,对接县农业信息中心,通联农业企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和广大农户。

  4.进一步提高“三农”信息工作水*。要树立农业农村工作宣传与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并重的思想,加大本地农业农村信息的整合利用力度,充分利用好手机信息发布*台,及时向农民发布准确、实用的生产生活信息,全面提升为农信息服务水*。

  (三)进一步加强为农信息服务*台建设。

  1.加强信息资讯和发布*台建设。由乡统一组织实施,以村为主,建立果业、蔬菜、茶叶、油茶、生猪、家禽、水产、其他等8个农民手机号码、农民固定电话、农民宽带账号数据库,采取短信、自动语音外呼、网页推送等形式,根据季节和农事发送不同的农业科技信息。

  2.加强信息的.交换与利用。建立信息定期沟通、交流和交换制度。每月定期召开信息员通联会议。全乡信息员要根据季节、气候、病虫害的变化,及时报送相关信息,每月最少报送一条。信息报送邮箱:xx。

  (四)进一步提高农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1.协助做好“信息技术乡村行”活动。在全乡2个有信息服务站建设任务的行政村协助开展“信息技术乡村行”活动,开展好培训活动。

  2.加强农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要结合新型农民培育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等活动,加强对农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各村信息服务站指导农民上网,通过大力宣传信息致富典型激发农民自主获取信息的愿望,增强农民的信息意识,提高农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

  农村信息化是农村改革发展取得新成就、达到新水*的重要标志,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迫切需要。各村要结合实际,把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构建资源整合、各方联动、共建共享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机制。

  (二)强化资金投入。

  乡财政要适当安排农村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村信息服务站、手机短信*台、农村信息化人才培训等工程建设。鼓励和支持其他企业加大投入、积极参与,逐步形成*和各类企业共同支持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机制。

  (三)加强乡村信息员队伍建设。

  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各村要结合实际推荐一名信息意识较强、写作水*较高、工作踏实的同志为信息员,于8月8号之前将本村村信息员名单报乡农村信息化工作小组,由乡里汇总后报送县农业信息中心。

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3

  一、背景

  --“十五”期间,全国残联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呈快速发展趋势。技术应用环境覆盖全国,技术应用水*不断提高,信息技术队伍扩大。

  --80%的省级残联完成了局域网和互联网网站建设;85%的省级残联积极推广使用业务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全国已有200余个不同形式的残疾人网站,形成一定规模的网络宣传*台和信息资源集合地;80%的省级残联实现统计数据到县,初步实现了电子化管理。为进一步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依据(*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制定本方案。

  二、任务目标

  --逐步健全和完善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工作基层服务体系。

  --连接现有省级残联局域网,建立覆盖全国省级残联的广域网。

  --建立和完善统一的残疾人工作业务数据管理系统。

  --建立*残联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残疾人事业信息资源共享。

  --制定网站建设指标体系,进一步推动残联系统互联网网站建设。

  --优化完善残疾人事业统计指标体系,加强统计制度管理和统计台帐建设。

  --组织和推广信息无障碍技术与应用。

  三、主要措施

  --加强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省级残联至少配备3-5名专职技术人员,地市级残联至少配备1-2名专职技术人员;加强各级残联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的普及培训,制定培训计划和考核标准,切实有效地提高残联系统计算机应用整体水*,保障各级残联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应用需求。

  --*残联制定全国残联系统电子政务网络*台的技术规范与标准,负责整个网络*台的组织实施、协调管理;省级残联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逐步完善适应残联业务需求的骨干网,积极推进地(市)以下残联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完成局域网建设的省级残联应尽快实现与*残联网络*台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未完成的省级残联,应加快局域网建设,尽早实现与*残联的网络互联。

  --整合残联系统现有业务数据库,建立统一的全国残联综合业务数据管理*台;继续做好"十五"期间业务数据库的推广应用与维护;制定残联系统数据和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保证各级残联与*残联之间的数据正常交换。

  --配合重点业务领域做好信息化技术保障工作,完成2010年残奥会残疾人体育综合数据库建设。

  --继续推进残疾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经济发达地区基本形成覆盖市、区、街的信息网络;欠发达地区要建立起城市中心网络,并努力向基层延伸。定点城市要建立残疾人求职、招聘信息网络数据库,并负责向上级网络提供数据。

  --积极推进政务信息公开与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开发利用残联信息资源。*残联规划制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整体框架、管理目录和管理办法,承建全国残联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各省残联负责本省的综合信息管理工作,落实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发布。

  --建立残联系统互联网网站建设指标体系,规范各级残联互联网网站建设,丰富网站信息内容,增强网站服务功能;加强各级残联互联网网站的自身宣传与推广,增强网站与媒体的合作与联系。

  --省级残联要建立一支熟悉残联业务、具备统计上岗资格、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的专业统计队伍;地市和县级残联要在综合部门至少配备一名专(兼)职统计人员从事基层统计工作,统计人员要加强统计分析能力的培养,提高统计工作水*,配合残联重点业务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做好统计辅助决策服务工作。

  --*残联负责制定基层统计台帐指标和基层统计台帐制度,开发统计台帐管理软件,逐步实现盛地(市)和有条件的县级残联统计台帐电子化管理,条件不成熟的县级残联首先实现纸介质统计台帐并逐步过渡;各省残联要加强统计部门的管理职能, 健全基层统计管理制度,按照统一部署,组织实施本省基层统计台帐的建设,定期做好培训、检查、监督、管理工作,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积极推动信息无障碍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制定,协调国内外相关单位和技术部门开展信息无障碍技术交流、业务研讨、产品及其它计算机辅助设备的考察、研发、推广等,为*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四、经费

  1.中央经费:用于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规范的制定;全国残联系统广域网、信息*台的基础性建设与维护;省级以上残联信息、统计人员的培训;*残联互联网网站的建设与宣传;信息化建设相关课题的研究;信息、统计资料的编辑及应用软件的开发等。

  2.地方经费:各级残联要将信息化建设纳入当地*发展规划,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本地网络*台和网站的基础性建设,以及数据库的维护、基层统计工作和信息、统计人员的培训等。

  五、检查及总结

  1.各地须根据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十一五"实施方案,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发展规划。

  2.各省残联要根据统一规划,协同建设的原则,配合各项业务,扎实推进电子政务与应用,做好年度检查与评估。

  3.按照*残疾人事业各项统计报表的总体要求,上报统计数据。


村级信息化建设方案实用五篇(扩展6)

——信息化建设方案菁选

信息化建设方案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信息化建设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一、医院信息系统切换前的准备工作

  1.1软件公司制定项目实施规范和计划。软件公司制定项目实施规范和计划,包括项目各个阶段的进展时间、参与人员等。医院和软件公司为有效执行项目,应成立项目小组,项目组成员建立每周例会制度,部署下一阶段工作,提交需医院领导决策的问题,会议纪录必须抄送项目组所有人。医院信息系统切换过程中需要医院领导担任负责人,更好地安排协调各个科室人员。

  1.2基础数据的整理与导入。旧系统基础数据导入到新系统是一项基本工作。首先从旧系统数据库导出诊疗项目、药品卡片信息,从中整理出医院需要的,去除重复的信息。然后要找药房人员核对医保和农医保药品的数据,以防止旧系统中重复数据的导入。有些数据需要手工添加到新系统中,有些数据需要从旧系统经过调整才能导入新系统。这种调整工作也是十分繁杂的,有时需要重新建立一张数据表,需要软件工程师与医院信息科人员共同完成。

  1.3人员培训。为了员工了解医院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及系统将会带来哪些变化和改善,在系统切换前要对全院各科室人员进行培训[2]。培训工作应是项目实施计划里耗时比较长的一项工作,通过人员培训和考核达到各科室操作人员熟练使用软件、减少误操作的目的。要求操作人员在真实的业务环境中熟练使用新系统,能在设定权限范围内进行字典维护、系统维护。最后,医院信息科专业技术人员经过培训,应具备系统切换时进行故障排除和现场指导能力。

  1.4制定系统切换的应急预案。制定系统切换的应急预案是*稳切换系统关键的过程,系统切换中可能会碰到各种问题,因此医院业务无法正常运营,那需要转换到手工方式,保障医院业务正常开展。手工的单子在新系统稳定运行后要补录到新系统中。

  二、制定系统切换方案

  根据各个医院的实际情况,切换方案有以下几种可供选择。

  2.1直接切换。在启用新系统的同时医院原有的信息系统停止使用称为直接切换。这种方式对新上线系统的成熟度要求较高,并且必须做好应急预案,以确保在新系统切换失败时可快速地切回老系统,所以在建设新系统的过程中也要维护老系统的正常运行。直接切换的优点是切换后只需要使用一套软、硬件系统,成本较低,在财务账目上可以保证整个业务数据的一致性、病人信息的一致性等[3]。

  2.2*行切换。在一段时间内新旧医院信息系统并行使用称之为*行切换。这样做由于两套系统并行,人员成本、设备成本较大,而且存在重复的数据,不利于统计财务账目,但减小系统运行的风险。

  2.3逐步切换。分阶段、按部分地完成新旧系统的转换过程称为逐步切换,开发完一部分则在某一时间段内就*行运行一部分。这样做既能防止直接方式的风险,又能避免*行方式的成本增加,但开发接口程序是这种方式不足之处,统计报表分布在两个系统中,需要做数据整合。

  三、项目实施策略的部署

  我院信息化建设信息系统采用直接切换与逐步切换相结合的方式。

  3.1切换准备。系统切换前,项目实施人员与医院的分管领导、各业务科室人员、各模块的使用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交流,了解新旧系统功能操作上的差异,形成详尽的需求调研报告。

  3.2模拟运行。模拟运行必须运用于新、老系统采用直接切换,周期一般设为一周左右。新系统搭建完成后,各业务科室应按照新的业务流程,完全模拟病人的在院业务场景,对新系统进行全流程的模拟运行,每位医生模拟的病例数不得少于5例,对模拟运行中出现大的问题应及时处理。

  3.3新老系统采用直接切换方式。系统切换时间一般应定在医院业务比较少的当天的凌晨零点进行。切换当天应在院内公告栏、大厅电子屏上和患者候诊区张贴系统切换公告,以获得患者对可能出现的排队等候时间延长等现象给予理解和配合。首先启用新系统的服务器,并清空模拟运行期的所有数据。医院应按照应急预案做好切换不成功如何切回原有系统、网络故障时如何快速排出使之畅通、系统反应迟缓如何启动先诊疗后结算服务,由于系统切换时而导致的医患纠纷如何处理等。

  3.4新系统中新模块功能的分部实施。在新系统已上线的部分运行基本稳定后再分步上线其他功能模块。新老系统切换成功后,对于后续的新增模块实施分部切换。每一个新模块上线之前都应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4]。总之,医院信息化建设系统切换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医院领导对信息化建设的大力支持,通过精心准备、合理规划、分步实施,选择适合本院新旧信息系统的切换方案,才能使新系统*稳、顺利地切换,从而保障医院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


村级信息化建设方案实用五篇(扩展7)

——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汇总五篇

  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 1

  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我校教育信息化的步伐,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创设一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人人参与、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根据我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基本要求:

  要加强教育管理*台、教学应用*台和教育资源的建设,加强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教学各个层面的运用,利用信息技术,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促进教育现代化。我校教育信息化应由影响教育外在形态向影响教育核心因素转变,推进教育创新,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推动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管理等的创新。

  二、具体措施:

  (一)、抓好三支队伍的建设:

  (1)教学应用队伍。要求学校50周岁以下教师100%接受信息技术培训,能够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应用网络环境开展学科教学, 能积极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用网络环境开展学科教学与绩效考核相结合,

  (2)资源开发队伍。鼓励教师能较熟练地自主开发设计多媒体课件,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育研究活动。

  (3)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队伍。要求通过校本培训、在职进修、教研活动等多种形式,更新观念,提高业务能力,促进信息技术学科整体教学质量、效益的提高。

  (二)加大教育信息化科研力度

  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深入研究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方法,指导教育信息化实践沿正确方向发展。积极鼓励教师以科研为先导,以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的,加强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和学的规律研究;在教育决策管理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各个环节全方位实现信息化,实现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

  (三)建立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将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各项评估范围。把信息化建设工作列入学校学期考核中,并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素养之一。建立激励机制,对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成绩突出的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积极组织教育信息化应用与教学观摩活动、教学软件征集评比活动。通过现场交流、经验总结等形式积极推广先进经验,促进教学改革和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保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

  1、常规考核:

  (1)在学校网站注册,建立个人空间。

  (2)关注校园网站建设,坚持每天至少浏览一次校园网站网页。

  (3)在网站或个人空间进行教学教研活动研讨、交流。

  (4)每学期在校园网“教学园地”栏目上传至少1篇教学论文。

  (5)每学期在校园网“教研教改”栏目上传至少1篇教学反思。

  (6)每学期在校园网“教学资源”栏目上传至少1篇教学课件。

  (7)每位教师每周上课至少运用多媒体课件两次,并做好使用记录。

  (8)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运用多媒体课件上一节校内公开课。

  以上要求均纳入教师岗位考核,每完成一项得1分,不完成者不得分,并列入年终绩效考核之中。

  2、激励办法:

  (1)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信息技术培训与考核,并取得合格证书或获奖的。国家级加3分,省级加2分,市级加1分。

  (2)教师参加各级、各科教学软件、课件竞赛评比评选活动中获奖的。国家级加3分,省级加2分,市级加1分。

  (3)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教育信息化论文竞赛中获奖的。国家级加3分,省级加2分,市级加1分。

  (4)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级教育信息化竞赛中获奖的。国家级加3分,省级加2分,市级加1分。

  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 2

  学校教育信息化要求各学科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拓展学科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兴趣,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程教学之中,为使我校在教育教学应用和管理应用方面尽快全面实现教育信息化,特制订以下制度:

  一、学校根据管理要求使用信息管理*台对学校进行管理,做到“校务、政务公开”网络化。

  二、学校建设好自己的校园专题网站,开通个人博客。能够围绕课堂学*,通过一线通实现教师和家长交流,起到协助家长指导学生学*的作用。通过建邺区德育网络管理*台,建立健全班级主页。

  三、学校领导率先使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网络媒体进行教学。

  四、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全国、省、市、区各项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竞赛活动。

  五、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信息化校本培训,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记录,定期开展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特色活动。

  六、教师应该把计算机当作自己教学、工作甚至生活的工具,使现有设备在*时教学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每个教师要根据自身水*制订计算机操作提高计划,每个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自制多媒体课件比赛。

  七、对投影机、电脑等常规电教器材,应经常性地使用,尽量的在日常教学中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八、要求教师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活动,按学校规定完成信息化教学应用课时。

  九、全体教师的论文、计划、总结、备课、试题等各方面逐步实行电子化管理,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

  十、积极参加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开展的各种教育信息化应用推广活动,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十一、积极为学校教育资源提供各种优质教学资源,每学期将获奖课件、案例、论文等上传至学校网站,让教师们互相学*,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 3

  一、学校的计算机要指定专人管理,负责人要管理好计算机,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并负责计算机的日常维护和相关软硬件的安装、管理。负责人要服从学校微机网络小组的管理。

  二、为了保障文件、数据的安全性与保密性,不得随意更改计算机系统的设置,以保障信息正常交流。

  三、教职工和学生要正确使用和操作计算机,以免因操作不当而损坏机器。不会使用者,要向其他会使用的同事和信息技术任课教师请教,不得盲目操作。使用发现故障或损坏,要及时报告给该计算机的负责人,负责人要查明情况,及时处理,不能处理得应报告给学校。

  四、学校的计算机是为办公和学*而设,教师可以在网上备课、查阅资料、打印资料等;学生可以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严禁访问不健康的网站,禁止玩游戏和观看影碟,发现一次对相关人员处以警告。

  五、教职工和学生要爱护机器,保持室内清洁,及时擦好电脑桌,清除灰尘。电脑桌禁放化学药品、水瓶、水杯,禁止使用计算机时吃食物。特别注意防尘。避免阳光直射计算机,如遇强雷雨天气禁止使用计算机。

  六、各使用计算机的部门,下班前要关好窗,锁好门,以防被盗。

  七、计算机的负责人应及时对重要数据作好备份并作好标识。

  八、计算机的负责人应定期用杀毒软件对磁盘作例行检查,并用系统工具整理硬盘。

  九、计算机出现软硬件故障,必须及时向负责人报告,由专人维修,其他人员不得私自动手维修,否则,造成不良后果,按其损失照价赔偿。

  十、严禁使用外来磁盘,如一定要使用,必须先杀毒,再使用。未经学校批准,计算机禁止外借和外来人员使用。

  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 4

  1.目的

  1.1为提高企业信息化水*,规范办公系统的使用管理,进一步整合办公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办公质量,制定本标准;

  1.2为了规范企业局域网内计算机操作,确保计算机使用的安全性、可靠性,制定本标准;

  1.3企业范围内的网络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系为工作需要而配置,其配置对企业的各项工作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并得到日常系统的维护,制定本标准;

  1.4对计算机的配置、使用、安全、维护保养等进行有效的管理,确保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制定本标准;

  1.5对软件的购置、发放、使用、保密、防毒、数据备份等进行安全有效的管理,确保生产及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制定本标准;

  2.范围

  2.1本标准分七大部分:办公自动化、ERP管理、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网络机房与网络设备管理、计算机设备管理、网络与网络安全管理、电话和虚拟网管理;

  2.2企业信息文档的上传、发布与协作(信息文档特指企业或部门之间交流与发布的各项规章制度、通知、请示、报告、文件、工作联系、通报、简报、会议纪要、计划、信息传递、报表等);

  2.3ERP管理

  2.4企业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

  2.5网络机房与网络设备管理;

  2.6企业计算机设备的购置、管理与操作;

  2.7网络与网络安全管理;

  2.8企业电话和虚拟网管理;

  3.职责

  3.1信息中心负责计算机及计算机软件的配置、购置、使用的统一管理工作;

  3.2信息中心网络管理员负责计算机网络机房与外围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护;

  3.3信息中心网络管理员负责计算机网络设备的采购计划的编制;信息中心主任负责各部门计算机配置的批准;中心主任负责各部门计算机软件购置的批准;

  3.4各计算机配置部门负责计算机的正确使用及做好维护保养工作;各计算机配置部门负责计算机信息的安全与保密工作;

  4.办公自动化

  4.1企业办公自动化的主要运行单位

  各部门、生产车间等相关有电脑的部门;

  4.2企业办公自动化的主要载体

  企业OA系统办公,办公系统主要用于信息文档的传递、交流与协作、企业内部邮件的收发;

  4.3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操作要求

  4.3.1OA系统账号由各部门负责人将姓名及职务告知信息中心,信息中心统一建立账号和分配权限;

  4.3.2办公系统由各部门使用人操作,每天上班后保持办公OA系统处于在线状态;

  4.3.3个人密码由自己掌握,信息中心分配给用户的初始密码,第一次登录后,应将初始密码修改,如有不改密码者或把密码告诉他人造成的后果自负;

  4.3.4各部门在接受、处理下必的通知、工作联系及文件时,重要的文件和通知应及时保存到本机,以便使用;

  4.3.5部门按要求进行信息浏览,对公司发布的制度、通知、公文协同等,应及时进行处理或回复,以便于公文发起者和办公室及时了解各相关部门的处理情况;

  4.3.6在拟定公文时,应按相关要求填写,再提交相关部门传阅和领导核批,并且一定要注明主送部门和抄送部门,最后由送部门签发文件;

  4.3.7各部门上传的附件资料、信息用word文档和Excel电子表格的格式传送(文案类一律用word文档,表格类一律用Excel电子表格),不得采用wps、cced等格式;

  4.3.8严禁在系统中发布非法言论或图片,违者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4.4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使用程序

  4.4.1公告通知、新闻、工作流、待办事宜、内部邮件、便签、常用网址、文件柜等在办公网首页中发布,部门负责人以个人密码进入,对发布的信息点击【发表评论】进行阅办和处理,或下载学*;

  4.4.2办公自动化系统内部文件共享在“信息交流模块”,里面的“公共文件柜”里面,各个部门、各个人员都只能有权访问自己部门或自己有权限访问的数据;

  4.3企业信息中心负责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技术保障和培训工作;

  5.ERP管理

  5.1ERP主要运行单位

  各部门、生产车间等使用ERP系统的相关单位;

  5.2各部门负责人对所在部门ERP管理负全责;

  5.3ERP系统所涉及到的人员权限分配、密码分配、密码变更由信息中心掌控,并由信息中心备案,员工初始密码由信息中心统一设置、第一次登录后员工必须修改ERP系统密码,如不修改初始密码产生的后果由使用者负责;

  6.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

  6.1各部门负责人对所在部门信息安全管理负全责;

  6.2信息安全管理所涉及到的人员权限分配、密码分配、密码变更由信息中心掌控,并由信息中心备案,员工可设置、修改计算机操作系统密码(不包括管理员密码),系统设两个账号,一个是管理员账号,密码只有网络管理员知道,一个普通用户账号,密码由使用电脑人员自己设定。

  6.3严禁员工在公司局域网内擅自共享文档,并严厉禁止使用完全访问权限,确需共享的文档一律采用只读访问;特殊情况确实需要全访问,设置完成访问密码,该密码只能告知访问人员;

  ***营销、财务、外贸等部门所涉及到的商业数据,禁止共享;特殊情况下应设置访问密码后共享;

  6.5使用win20xx和winxp操作系统的计算机,操作人员必须设置系统登录密码,密码由操作人员本人设置,但应通知部门负责人;一般情况下,网络管理员可修改本密码,但必须通知操作人员本人;

  6.6员工不得向未经授权的第三人提供密码,一旦发现密码泄露,应当立即报告部门负责人以更新密码;

  6.7员工发现计算机有异常情况,比如文件丢失、文件被删除、密码失效、数据被指定以外的其他人员加密、修改等,应立即通知信息中心;

  6.8严禁员工私自连接互联网,员工在连接互联网时不得从事与公司生产经营无关的事情,比如看电影、游戏等,违反本规定将进行考核;

  6.9严禁在未得到授权的情况下私自传输公司文件到第三人;传送至分公司或办事处含商业机密信息的文档必须使用密码进行加密,密码由部门负责人指定;任何人员未经公司许可,严禁泄露公司数据资料;因操作不当或失职造成损失的,按公司经济赔偿管理制度执行赔偿;

  6.10严禁员工利用计算机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严禁员工对公司局域网进行攻击和破坏,擅自更改公司局域网网络设置的行为视为对公司局域网的破坏和为;管理员在不影响其他部门工作的前提下,有权对局域网设置进行修改,但必须保证不会造成设备和软件故障;影响其他部门工作的大范围的网络维护工作,需报信息中心负责人审批;

  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 5

  第一条为促使全系统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在重大项目管理与决策中的信息、咨询与监督作用,更好地为全县重大项目管理工作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以下简称《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省统计管理条例》等有关统计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以及上级机关关于统计工作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各科室统计信息化建设由局办公室负责统一规划、建设和维护。

  第三条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统一安装防病毒软件并确保及时更新。

  第四条定期进行系统软件、硬件检查维护,做好维护记录。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可能出现的故障,应有防范、补救和排除等措施。

  第五条禁止在局域网设备上安装运行与工作无关的任何软件。

  第六条严格执行保密法的有关规定,严格遵守国家互联网有相关法律、法规,禁止在网络上进行任何非法活动。

  第七条各科室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硬件和操作系统方面出现问题应及时上报局办公室,并由局办公室与相关软、硬件维护单位联系,取得技术支持,及时排除出现的问题。

  第八条信息化培训应将统计内容列入年度专业培训计划,信息化管理员要钻研业务技能,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业务培训;每年至少组织本部门及系统内统计人员开展一次信息化业务技能培训。

  第九条涉密计算机禁止上外网,禁止在非涉密计算机上储存、处理涉密信息。

  第十条做好统计数据定期备份资料,保障统计资料的延续性和联贯性。

  第十一条本制度由县发改局负责解释。本制度自签发之日起施行。


村级信息化建设方案实用五篇(扩展8)

——教学信息化建设方案(精选五篇)

  教学信息化建设方案 1

  为了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的信息素养和驾御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和效能,锤炼学校信息化办学特色, 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争取学校信息化工作有新的跨越,特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学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尽管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与生俱来的不足与缺陷。但是,就目前而言,课堂教学,或者说有意义的接受学*仍然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学生通过学校的正规课程的学*获得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是学生发展的主渠道,因此我们将积极探索学校正规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作用,同时也将研究学生活动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新领域。

  二、主要任务

  1、进一步改善校园信息化环境,重点在网络的管理与维护。加强班级多媒体设备的管理与使用;办公室计算机、打印机的使用,培养教师对信息化设备的规范使用及信息化的意识,逐步提升校园信息化环境。

  2、加强信息报送组织

  (一)向局信息科报送的信息由各部门统一组织,领导审核,并制定相关制度予以保障。

  (二)建立信息采编、审核、报送机制,报送的信息要履行严格的核签手续,确保信息质量和信息安全。

  (三)指定专人作为局信息科信息联络员人选,具体负责信息报送工作。

  3、健全、完善学校现有的校园网络、信息技术设备管理等管理办法和制度,形成学校齐全、规范的信息化实验规章制度。

  4、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完善教师网站“我的空间”,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网上存储、网上交流*台(网络公文包),使课件管理、文件传输、师生交流的网络化变为现实,提高教育效益。

  5、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创建学*环境和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方式。

  三、基本目标

  1、加大硬件投入,完善校园网站,更新添置办公设备。

  2、加强软件建设。丰富改进学校主页并定期更新,使学校网站形成较为丰富,具有自身特色。

  3、加强应用,服务教学。发挥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开展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的实践研究,提高学生的数字化技能。

  四、网络管理

  1、 加强对校园网络管理工作,完善规章制度。

  2、学校经常对师生加强网络安全教育,确保校园网网络运行高效、有序。

  五、继续加强校园网络的管理与维护,更新学校现有网站

  学校网站经过几年的积累,取得了很好的展示自我的效果,但在一些方面也存在着问题。本学期将进一步在学校网站如何做深,以及特色*台如何进一步完善等方面,听取意见,进行修改。

  六、协助学校各部门开展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各项活动,推进学校信息化进程

  协助各部门开展具有部门特色,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整合活动。学校各部门的任何活动,其实都是部门间相互协作的一个过程,绝对不是独立的分支,任何一个活动都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一次成功的活动,其实就是学校各部门间相互默契配合的体现。信息室在整个活动中应该积极地参谋,指导部门负责人合理选用信息技术,充分恰当体现学校的信息技术特色,全面推进学校的信息化进程。

  教学信息化建设方案 2

  为全面提高学校教师信息化教育技术应用水*,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推进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按照《关于举行20xx年镇江市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的通知》文件精神,本着全员参赛的原则,为保障20xx年学校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工作地有效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成立学校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常务)

  成员z

  二、比赛项目设置

  (一)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三)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三、参赛办法及要求

  (一)采取教师个人报名参赛办法。

  (二)参赛选手为全体教师,含所有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其中4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研组长等相对水*较高的教师必须参赛,以起示范和先导作用。

  (三)参赛软件应在windows系统下或IE浏览器下能直接运行,光盘须查杀病毒,以免影响比赛。

  (四)参赛作品应为原创,资料引用应注明出处。作品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其责任由参赛者承担。

  四、比赛工作进程表

  阶段进程内容时间其他

  准备1动员、制订比赛方案2月底

  2PPT制作培训(基本技术)2月28日

  3汇总材料,组织教师参加比赛,做好第一阶比赛准备和服务工作,请各教研组将参赛教师报名表一份、作品素材一份(分多媒体教学软件、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化教学设计三大类)电子文稿汇总后打包后传至zjjwc001@163.com3月10日前

  比赛4安排校级信息化比赛,做好服务工作。3月17日

  总结5确定市级竞赛人员,对作品提出改进意见,做好市级比赛准备4月1日前

  6市级参赛作品完善4月30日前

  7上报市级参赛作品5月8日前

  五、奖项设置

  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和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不限学科和专业。比赛设个人奖,一等奖占参赛总人数的10%、二等奖占总人数的20%、三等奖占总人数的30%。每个比赛项目中同一学科和专业类(以《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xx年修订)》为准)最多不得超过2件的参加市级比赛。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化教学比赛的每个教学内容各校最多报2名教师参加市级比赛。

  六、保障措施

  (一)教务处牵头,各教研组要认真组织与培训,做到全员参与。

  (二)比赛成绩将作为教师的评先评优、职称评定、岗位设置等依据之一。

  (三)各部门负责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和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要及时对全体教师提供技术支持和帮助,互帮互学,达到共同提高之目的。对优秀辅导教师经学校确认后将给予一定的课时津贴奖励。

  (四)各部门必须全力配合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工作,为教师的参赛准备提供便利条件和时间保障。

  七、比赛项目要求及说明

  (一)多媒体教学软件。

  此项目重点考核教师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搜集信息、组织信息及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能力。参赛教师现场展示自主研制或参与研制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并对该软件的创新点、辅助教学作用和使用效果进行讲解。

  1、参赛软件应是针对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单元内容设计开发的软件,或者是某一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一个完整部分,可为模拟仿真软件、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自主学*软件、网络课程等,能够脱离*台运行。

  2、参赛软件应能实现助教、助学功能,有明确的导航,界面统一,支持人机交互、界面操作,包含训练和考核,可为单机版或网络版,其软件开发*台和制作工具、风格形式不限。

  3、参赛软件应是参赛教师自主研制或参与研制的多媒体教学软件。

  4、赛前完成软件素材的收集,完成教学设计,比赛时参赛教师现场制作,经评审后,集中展示、讲解多媒体教学软件10分钟,答辩5分钟。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

  此项目重点考核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特别是运用信息技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或者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能力。参赛教师现场就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和预期效果进行讲解。

  1、教学设计应基于教育信息化环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和教学效果,针对1―2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2、信息化教学设计可以选择课堂教学、实训教学及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教学单元,也可以是某一个教学单元中的部分内容,但须保证其教学的完整性。

  3、教学设计须有教案、教学设计说明及多媒体演示,重点展示运用信息技术和手段实现教学目标、完成特定教学任务、解决教学中重难点问题的作用,以及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的贡献。

  4、信息化教学设计必须是参赛教师原创。

  5、赛前完成教学设计,比赛时参赛教师讲解教学设计10分钟,答辩5分钟。

  (三)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此项目考核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运用现场教学设备实施教学的能力。参赛教师针对限定的教学内容,讲解信息化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现场操作提供的教学设备和用具,演示设计效果。

  1、应根据限定的教学内容、按照自定义的真实情境、利用现场提供的真实设备,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完成设备操作。

  2、教学设计应有教案、说课稿以及现场讲解演示光盘(含供演示用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和设备配置文件。

  3、教学设计应是参赛教师原创。

  4、按照参赛教师抽号顺序进行比赛,参赛教师讲解教学设计20分钟(含现场设备操作),答辩5分钟。

  教学信息化建设方案 3

  一、说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资源管理器的功能很强大,使用方便,可用于查看系统文件和资源,完成对文件的多种操作。本节是第二章的重点,应要求学生能熟练操作,为以后的学*打下较好的基础。

  如何进行科学地处理:结合多媒体课件的演示,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帮助学生掌握对资源管理器功能的应用,并在讲课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积极性。

  现在大力提倡和进行素质教育,老师仅仅是课堂的主导,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要培养学生自己学*和大胆思维的能力。学生自己学*并不代表放任学生而老师撒手不管,而是要教给他们学*的方法。本节课让他们用上一课总结要点的方法自己总结要点,让他们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老师提出自己的认识和大家探讨。不能仅看到老师是主导的一方面,也要看到学生是主体;也不能仅看到学生是主体,而忽略老师是主导。两方面都重要。

  本节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讲解、练*的方法,教学中多举例,对于文件的有关概念不必过多地讲解理论,重在操作。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白资源管理器的重要位置和强大功能。

  2、了解资源管理器窗口的结构。

  3、了解磁盘管理的方法(磁盘扫描、磁盘碎片整理)。

  能力培养目标:

  1、掌握文件的有关操作(创建文件夹,移动和复制文件、文件夹,重命名,删除文件,创建快捷方式)。

  2、掌握查找文件的基本方法。

  思想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学*计算机知识的方法,通过总结、归纳、操作,提高学*效果。

  2、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通过讨论和实践,使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自学能力。

  三、说教学方法

  1.说教法运用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和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运用问题启发、任务驱动、讲练结合、分组合作、精讲演示、学生自主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从而达到让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多实践,使学生了解、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说学法指导

  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的更新远高于其他课程,如果学生不养成良好的学**惯,以后很难适应这门学科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鼓励学生多动手实践、举一反三,更好地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四、说媒体的运用

  计算机教育专家谭浩强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谁有‘无机教学’法,我就会发现‘无水游泳’法!”,这充分说明了我们的计算机课离不开计算机,离不开硬件的支撑。计算机的应用使教学过程更加形象、直观,师生的互动更趋于和谐。

  五、说教学过程

  1.复*提问。此环节的宗旨是:从复*巩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出发,为自然引入新课作铺垫。

  2.引入新课。教师说出在自己提出问题、引出话题之后,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师生间的交流和反馈,从而总结出本节课的学*内容和要达到的目标。

  3.探索新知识。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动手,给学生时间进行操作尝试,对于学生尝试中遇到的个别问题及共性问题如何给予纠正和反馈,组织学生进行尝试后互相交流,控制好教师补充讲解、演示的度,对于重点、难点内容进行突破。

  4.课堂的巩固练*。课堂的巩固练*往往是一节课知识学生掌握程度的最好反馈。因此教师要设计练*让学生操练。

  5.课堂总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畅所欲言,从而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六、说教学时间安排:

  一、引入新课:(4分钟)

  二、讲授新课:(30分钟)

  1、“资源管理器”窗口:

  (1)、打开“资源管理器”窗口的方法

  (2)、窗口组成

  2、文件和文件夹的选定

  3、文件夹的建立

  4、文件或文件夹的复制、移动(重点、难点)

  5、文件或文件夹的重命名

  6、文件或文件夹的查找

  7、文件或文件夹的删除、还原、显示

  三、巩固练*:(8分钟)

  四、 小结:(2分钟)

  五、布置作业:(1分钟)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信息化建设方案 4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时代背景

  我国发达地区的“校校通”工程大规模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基础教育信息化进入了新的时期。教育信息化的重心转向以新课程改革为导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培训为核心,推进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深入发展。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滞后现象。“低认知水*,简单技术操作”需要向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方向发展。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定义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条件,实现教学过程全优化的系统方法。(祝智庭,20xx)

  所谓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黎加厚,20xx)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8个模块:

  1.单元教学目标分析;

  2.学*任务与问题设计;

  3.学*资源查找与设计;

  4.教学过程设计;

  5.学生作品范例设计;

  6.评价量规设计;

  7.单元实施方案设计;

  8.教学设计过程的评价与修改。

  信息化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激励学生主动探究,通过课程问题来激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思考所学的内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关键模块是教学问题设计。

  三、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1.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主体教育理论

  3.新基础教育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5.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6.基于问题导向式的学*

  四、信息化教学设计在教学活动中的定位

  1.教育理论与课堂教学实践的中间连接;

  2.立足于当今优秀的教育理论基础;

  3.大量的案例、模板、量规、可供教师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填空替换的样板等多样化的资源;

  4.各种“阶梯”或“支架”,可供教师能够轻松愉快地模仿、借鉴、运用;

  5.循序渐进,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内化、领悟、迁移、再创造。

  强调人文精神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对各种教育哲学观念的理解、教学的艺术和造诣、对学生的爱心、对事业的追求,生命的价值等等,融入到每一个问题的设计、每一个教案的构思、每一堂课的教学进程之中。

  五、信息化教学设计的问题设计

  通过课程问题设计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用问题激发学生全身心进行探究学*,对所学的知识深刻理解,促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发展。

  “基本问题”:是引导学生致力于揭示各学科核心位置的重要的基本概念的问题,它不是针对具体知识点的学科问题(现在许多教科书上的问题),而是指向学科核心思想和深层次理解的,能够揭示学科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问题。

  “基本问题”的特点:

  1.指向学科的核心;

  2.在某一领域的发展历史和人们学*过程中自然地重演;

  3.孕育了其他重要的问题。

  基本问题帮助教师关注在较长的教学实践中(例如,一学年课程或中小学某一学段)教学中的重要主题,透过各式各样的教学表面活动去关注要教给学生的那些基础的概念。帮助教师从人、社会、自然、生活的视野来为学生考虑自己的学科教学。

  基本问题帮助学生在学*中的高级思维活动;促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帮助学生从哲理高度来认识所学的学科知识,使学*与人类历史、社会、自然相联系;使当前的学*联系到其他学科和更广泛的主题。

  “单元问题”结合单元教学展开的活动,为基本问题提供了结合学*主题的具体通道,没有明显的“正确”答案,能够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和思考。

  六、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活动设计

  1.根据国家课程标准;

  2.创设学生认知的学*情景;

  3.发展学生的多元智力;

  4.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多样化的教学策略;

  5.设计辅助学生学*的支架或阶梯

  6.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

  七、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教学评价设计

  1.评价量规

  2.作品评价

  3.档案袋评价

  4.KWHL表

  5.多样化的评价

  八、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范例研究

  九、设计自己的单元教学计划

  十、展示和交流自己设计的信息化教案

  十一、关于在自己日常课堂教学中实施信息化教案的讨论

  教学信息化建设方案 5

  根据自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三年建设规划,我校提出以下整改方案。

  一、加大资金投入,构建教育信息化的硬环境。

  1、校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全面深入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全校共有8个班级,有学生253人,目前学生机仅有22台,生机比例严重不达标,,我校教职工24人,计算机11台,师机比例达不到1:1.学校为了推进信息化工作进程,保证信息技术课程的正常进行,学校将积极申请各项资助,筹备资金,进行购买计算机,保证学生上课人人有机。

  2、校园网。高速教育网络覆盖到每个教室,“班班通”覆盖每一个班级,但是,利用率较低,设立各项激励制度,鼓励大量应用多媒体教学。

  3、计算机教室。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运行较慢,无法实现教师主控、电子登录、文件服务和网络控制等功能,死机现象严重,需要尽快进行系统更新。

  4、学校进一步建立健全资源库,每一学科每学年上传资源不少50次。方便老师们查阅资料、在学校局域网内的资源共享。

  5、“人人通”*台及一课一名师,一师一优课活动大力推进,保证每学年晒课每学科不少于50节,资源上传没人不少于20节。

  二、加强软件建设,提高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水*。

  1、强化信息技术课程。

  我校严格按照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开齐开好信息技术课,把信息技术课纳入正式课程,每个年级每班每周一课时。我们着力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了解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

  2、构建信息化*台

  网站建设:学校主页设的中心等栏目,做到定期更新。使之成为学校信息发布的*台,师生交流的*台,学校档案积累的*台,师生个人成长记录的*台

  三、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师资队伍。

  1、加大对教师进行全员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所有在职的教师,均参加现代化教育技术培训。

  2、我校在职教师90%以上要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为计算机网络资源与教育教学相整合,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提供了有力的师资保证。

  3、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在学科整合中的作用,切忌喧宾夺主。

  信息技术无论多么优越,都是为教学服务的,即课堂中学生应永远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者,信息技术只能是起了辅助教学的.作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他们之间是互相协作的关系,而不能相互替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的课堂教学,应该在教师的主导下,各种教学方法互相协调,相互促进,绝不能滥用,绝不能喧宾夺主,取代学科教学。

  4、围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目标制作教学课件,优化教学设计。我校教师基本实现了备课时,围绕学*主题展开,筛选信息,巧妙安排,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给学生有利于完成学*目标的方法和资源,优化教学设计。

  5、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过程中,师生是共同的学*伙伴。针对部分教师及学生计算机知识相对贫乏的问题,我们从学*现代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加强信息技术知识的学*、要求学生重视信息技术课程这三个方面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四、强化机制,确保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为确保教育信息化工作长期、有效、健康地开展,学校将制定信息化工作长期规划和*期计划,形成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专人负责,建立网络管理制度,明确职责、权限,学校落实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加大软硬件设施的投入资金,将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情况跟教师的评优评先、职称晋升挂钩。


村级信息化建设方案实用五篇(扩展9)

——学校信息化2.0研修方案实用五篇

  学校信息化2.0研修方案 1

  一、自我分析:

  1、曾经参加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顺利通过,对本次2.0培训不太陌生;

  2、在长期教学中能自己制作PPT或希沃课件并运用,能使用WPS等基本的办公软件;

  3、比较喜欢用信息化的方式,使用手机WPS和电脑处理备课、听课等事务,有一定的信息化基础;

  4、自己制作的课件欠缺精美与实用,不能灵活地按需修改,因为常常遇到技术性问题无法独立解决,耗费了时间与精力,常常顾此失彼,留下很多遗憾;

  5、只注重自己信息技术能力的发展,但是关注同事、学生,尤其学生在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上的指导较少;

  6、对于此次2.0工程的诸多能力点的学*存在如下困难:*台推出的视频学*能力点多、能力点关联推荐的网站多、很大部分能力点的学*与运用对于女性教师较难、学*时间长等,此次学*提升,还有后期的推广与技术传授确实是不小的挑战。

  二、研修主题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专题培训,是教育部深入贯彻国家“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重大战略。我将认真学*,全面促进自身成长提升,服务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研修内容及考核能力点选择:

  1、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

  2、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

  3、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

  四、研修措施和安排

  1、进一步学*相关软件和运用*台;

  2、完成个人5个以上微能力点的学*与录制,分析优势和不足,并并发布省*台个人空间;

  3、将信息技术2.0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形成课例或课堂实录;

  4、总结信息技术2.0个人研修情况,分析不足,撰写总结、反思,以论文或反思的形式,指导自身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

  五、预期效果

  1、能力点考核力争达到优秀等级;

  2、积极参加湖南省集体备课大赛,力争获奖;

  3、会独立从网上获取音频、视频、图片等资源,并用于教育教学;

  4、会利用问卷星、希沃白板、班级优化大师等制作问卷,制作课件,课堂互动;

  5、能熟练运用WPS处理文字、图片、文件等

  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和能力,更好地把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台网络研修,为以后教育教学工作打下扎实信息基础,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把握好这次难得学*机会,弥补自己课堂教学中的缺陷,让更多的孩子享受信息技术时代高效便捷而有趣的语文学*方式。

  学校信息化2.0研修方案 2

  一、自我分析:

  《“国培计划”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到来让我这个曾经从事过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能再次提升。通过这段时间的听课,使我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日新月异,要使信息技术能与学科完美融合要求教师不断的学*。我们作为培训团队,同时肩负着引领全体教师的重任。自已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技术、相应的教学软件都还不是很熟悉。希望通过此次培训,能够获得实在的帮助,提升自己的此项技能,更好的进行教学,担负起培训全体教师的责任。

  二、研修主题

  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培训团队工作坊

  三、研修内容:

  1、认真学*并了解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规划以及项目开展的意义。

  2、认真分析自身情况,结合实际确定能力点,寻找技术解决策略。

  3、不断提升自身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探求信息技术与学科完善融合、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恰到好处地进行辅助教学。

  4、认真进行网络听课学*,完成各类作业。

  5、认真思考4N+x中哪些对我校教师的教学起到真正的辅助作用。

  四、研修措施和安排:

  1、8月20日前,完成个人研修计划。

  2、8月30日前,完成网络研修课程、作业等。

  3、9月上旬,挑选合我校校情的信息技术工具,对整校推进中各老师的推荐考核的能力点再进行微调。和分管校长与其他培训团队一起协商,做好整校推进的准备工作。

  4、9月—10月,落实好整校推进工作。

  5、11月,在完成好自己能力点材料的同时,整理好老师们的能力点考核材料,在校长和管理团队的指导下,开展互评等工作,配合学校认证考核。

  6、12月,协助做好成果输出工作,征集各学校信息化教学的优秀课例、文案、片段教学等。

  五、预期效果:

  1、会使用信息技术授课,学会希沃等软件以及视频剪辑软件来制作个人的课件以及优质微课。在教学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改变以往历时长且收效微的方式,实现学生和教师都省时省力的目标,并且顺利高效完成日常的学*任务,让学生爱学*,让老师爱教学,利用信息技术能够解决一些课堂问题,研修活动结束后,能让教师选择适当的课程去使用信息技术。

  2、培训结束后,能够熟练使用Word、Excel、PPT等办公软件,熟练掌握希沃、问卷星、适合学科教学的手机APP等简约低成本的信息技术教学工具。

  学校信息化2.0研修方案 3

  我有幸参加了20xx年的国培培训学*,这无疑是在我的教育教学成长上添上一道亮丽的彩虹。为了能让本次培训学*起到真正的实效,真正让自己获得一定的长进,我以在培训期间各位专家教授的授课精髓为指导,制定一套自我研修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专家教授的讲解引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促使自己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研修目标

  1、结合对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和信息技术课堂教育有效性的现实反思,在教师培训期间,不断学*,认真思考,反复实践,提高业务能力,锤炼专业精神,丰富教学智慧,形成教学风格。并积极投身一线教学,积极开展校本教研,真正成为农村教学的业务能手。

  2、提高自己对信息技术应用在生物教学中应用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

  3、能结合有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针对生物教学不断反思和总结,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能力。

  三、研修计划:

  1、勤于学*

  珍惜这次培训提升机会,认真遵守培训能力提升工程的各项要求,每天挤出时间上网学*,专心听讲,认真聆听专家报告,并做好必要的记录。无论专家报告何种风格,都坚持在最快的是时间内调整思路,融入专家讲解思路,内化成自身的知识,弥补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

  2、聆听请教

  对讲解中不明白问题和教学中的困惑,及时上网查询并向同行请教,努力向寻求专家帮助解决。积极参与研修班的各项研讨活动,努力向各位学员交流学*,拿出自己的问题请教各位学员,与各位学员共同探讨。

  3、立足课堂,善于思考,在实践中探求、感悟。教学工作中进行教学反思。反思自己教学理念,反思教学的实际成效。探求成功的教学模式,思考教育教学的现实问题,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

  4、提升业务,乐于动笔,扬长补短。加强基本功的训练,让学生听说读写之前,教师的自身业务也要能跟上。听明家诵读,说精准的语言,读经典的著述,写生活札记。每天坚持动笔,正人先正己,育人先育己。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转化为教学的动力之源。

  5、时刻不忘调整心态,始终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工作面对学生。

  四、具体措施

  1、看两本教育教学理论书。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研读名家关于信息技术教学方面的著作。做好读书笔记。做到认真研读,读有心得。结合教学实践、生活点滴,撰写学*感悟文字。把所读经典作为反观自身的明镜,端正教育教学行为方式。

  2、网络*台,积极学*研讨。每天浏览教育类网页1小时,进行网上交流和研讨。

  3、深入开展校本课题研究。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将培训心得渗透在具体的教学之中。充分利用团队优势,开展集体备课,集体研讨。互相学*提高教学实效。立足学校实际,解决当前农村信息技术教学难题,以研促教。

  4、认真听课评课,积极备课做课。利用观摩学*的机会,见贤思齐,学*提高。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的教学活动,研修提高教学能力,优化教学模式,丰富教学艺术。

  5、积极参加培训,潜心学*研讨,认真参与小组活动,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积极向专家请教,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利用好每次的学*机会。

  有老师说,好学才能博学,博学才能让教学生动有意义。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学*,更新自己的认知背景,才能得到学生的喜欢。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我们要树立终身学*的观念,做一名新型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

  学校信息化2.0研修方案 4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打造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经研究,决定组织实施全省中小学教师(含幼儿园、中职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目标

  采取“以点带面、分类实施、整校推进、学用融合”的推进策略,到20xx年底,完成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员培训,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基本实现校长和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培训指导团队信息化指导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发展。

  二、主要任务

  1.培训全体中小学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紧紧围绕多媒体教学、混合学*、智慧学*3种环境下的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4个维度30项信息技术应用微能力,分层分类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到20xx年底,三年内每人培训不少于50学时,其中线上课程不少于20学时,实践应用不少于30学时。

  加强深度贫困县乡村教师、民族地区教师、村小(教学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精准帮扶。依托“四川云教”,通过“三个课堂”等开展线上协同研修、协同教学,探索“双师教学”模式陪伴式教师培训改革,提升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助力教育脱贫攻坚与均衡发展。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应用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探索跨学科、智能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信息化教学创新团队,开展个性化教学实践探索,提升教育教学创新能力。

  2.培训校长及管理团队,提升信息化领导力

  组建由校领导担任首*信息官(CIO),校长领衔、相关管理人员构成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依据《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标准(试行)》,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目标,以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制订与落实为主线,分级开展面向所有学校管理团队的专项培训,提升信息化领导力。

  3.培训指导团队,提升信息化指导力

  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团队遴选与管理机制,组建三级信息化培训指导团队。采用专题研修、分类培训与学*共同体建设等模式,以县(市、区)为重点开展培训指导团队专项培训。推动培训指导团队开展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科教育教学研究,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教研组织形式,提高指导学科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以及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培训设计、管理、评价等的能力。

  4.建好培训资源,保障融合创新发展

  依据应用能力标准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实际水*,以信息化教学方法创新、精准指导学生个性化发展为重点,面向一线名优骨干教师、优质企业等汇聚精准适用的教师信息素养提升教育大资源。依托各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台,遴选优质培训资源,探索建立灵活、开放、终身化的教师个性化学*空间,推进资源共建共享和精准推送。

  三、推进办法

  (一)省级加强统筹规划,组织示范引领培训

  省上主要负责统筹能力提升工程实施,组建省级培训指导团队,建设培训资源,开展示范引领培训,培育一批“整校推进”试点学校,指导督促各地分层分类开展全员培训。

  1.做好统筹规划管理。结合国家目标任务、措施要求和四川实际,统筹设计培训项目、资源建设、应用考核等工作,研制规划、方案、指南等。

  2.建强培训指导团队。制定省级培训团队遴选与管理办法。遴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突出的一线校长、骨干教师,教研、电教等部门专业人员及相关领域专家,组建省级培训指导团队。

  3.建设适用培训资源。依据30个能力点,通过遴选高质量的国家慕课课程资源、自主研制培训资源、整合一线教师优秀实践案例资源、购买服务等,建好省级信息化教育教学培训课程资源库,为全省教师线上不少于20学时研修提供托底保障。

  4.开展示范引领培训。

  一是开展管理者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组织培训各市(州)教育行政、教研培训、电教部门负责能力提升工程2.0的管理人员,提升组织实施能力。

  二是开展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力高级研修。以县(市、区)培训团队骨干为重点,兼顾省市级培训团队骨干,开展三期培训(每期200人),提升培训团队规划设计、组织教研、指导校本研修、开展校本应用考核等能力。

  三是开展学校管理团队和骨干教师高级研修。面向信息化基础较好的中小学校,开展三期(每期200人)学校管理团队和学科信息化教学骨干教师培训,提升跨学科融合教学和实施智能教育的能力,打造智能化教育领航名师名校长。

  四是开展以“四川云教”为主的“三个课堂”应用骨干研修。依托“四川云教”,遴选“三个课堂”应用骨干教师,开展三期(每期400人)培训,提升“三个课堂”常态化应用能力。

  五是开展整校推进“样板校”项目培训。采取“省级统筹,以市为主”模式,一体化设计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骨干教师和全体教师培训,开展“样板校”整校推进省级试点,为全面开展能力提升培训探路子、出经验。

  5.开展考核认证。根据校本考核方案,依托能力提升工程管理系统,开展市(州)培训情况考核,并为全省中小学教师提供培训结果查询、学时认证、证书打印等服务。

  (二)市州加强区域指导,组织线上研修

  各市(州)主要负责做好区域规划,组建市级培训指导团队,开展本级示范引领培训,承担省级“样板校”共建任务,建好地方课程资源,统筹组织各县(市、区)开展不少于20学时的线上研修,指导各县(市、区)开展全员培训并开展质量抽检。

  1.制定市级实施方案。对照省级实施方案、指南等加强区域统筹规划,制定符合本地学校应用环境和教师发展水*的区域推进实施方案、县域考核实施细则、培训质量抽检制度等,并报省上备案。

  2.建好市级培训指导团队。参照省级标准,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市级培训指导专家遴选与管理办法,组建市级培训指导团队。

  3.建好地方课程资源。结合本地实际,丰富培训课程资源。鼓励参照30个能力点,拓展、研制地方特色能力点及资源,为本地教师培训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

  4.实施“打样”培训。根据学段、城乡、信息技术应用环境等推荐5-7所学校,作为省级“样板校”。将有省级“样板校”的一个县(市、区)作为“样板县”。在省级统筹指导下,组织实施“样板校”“样板县”整校推进试点,并做好经验总结和推广。

  5.组织线上研修。根据区域教育发展实际,重点做好各级各类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少于20学时的线上全员培训。

  (三)县(市、区)分批推进,抓好线下实践

  县(市、区)根据实际需求做好“整校推进”全员培训。紧盯30学时的实践应用分批推进。

  1.做好落地方案。按照省市实施方案和指南等,建立“县-片-校”三级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实施的责任运行机制和责任清单;研制整校推进落地详案、学校考核办法,指导学校制定校本研修方案等。

  2.建强两支队伍。要建优县级培训指导团队,打造“素质好、教学优、懂技术、会应用、善指导”的县级信息化培训指导团队。要建强学校管理团队,指导学校组建由校长领衔的信息化管理团队。组织开展专项培训,提升培训指导团队信息化指导力和学校管理团队的信息化领导力。

  3.分批整校推进。借鉴省市“样板校”“校板县”经验做法,按照分类指导、倾斜乡村的原则,遴选不同类型、不同信息技术环境、不同发展水*的学校,打造一批试点校。分批实施、整校推进,形成推进有效机制。

  4.指导校本研修。指导学校建立“骨干引领、教师选学、团队互助、学校指导”的研修共同体,形成“学校指导有研修方案,教研组互助有专题研修计划,教师选学有任务清单”的研修机制,确保到20xx年底,全体教师完成不少于30学时的实践应用。

  5.组织考核评估。要加强对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作的过程督导和质量评价。进行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校本研修方案审核备案。依据省级校本应用考核方案和市级校本应用考核实施细则,分层分类组织实施校本应用考核及整校推进工作绩效评估。

  (四)学校整校推进,突出学用融合

  学校根据自身信息化应用发展现状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际,组织开展教师全员培训、教学实践和应用研修,总结实践经验,推进应用创新。

  1.研制校本培训计划。根据学校信息化教学条件,确定能力点方向,研制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研修计划、教研组研修计划、教师选学任务清单等。

  2.组建学校管理团队。组建由校领导担任学校首*信息官(CIO),校长领衔、学校相关管理人员构成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指导教师开展校本研修、应用创新和考核测评。

  3.开展校本研修实践。学校从30个能力点和地方特色能力点中选择至少2个维度(智慧教育创建学校选择3个维度)的能力点供教师选学。教师从中选择至少3个能力点(每个维度不少于1个),开展不少于50学时的专题培训、校本研修、应用实践。其中实践应用30学时建议分配如下:完成3个能力点实践应用认证材料15学时,参加能力点的校本教研10学时,完成综合应用能力点课堂实录5学时。

  4.实施校本考核测评。坚持成果导向,依据教师选择的能力点,组织开展自评、教研组成员互评、学校考核小组考核等,全面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

  四、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xx年上半年):规划引领,机制保障。研制规划、实施方案等,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建立省级工程办核心团队和培训指导团队,启动引领性培训等工作。

  第二阶段(20xx年下半年):试点先行,形成经验。研制整校推进指南和考核方案,开展引领培训,启动省级试点学校培训工作。各市(州)建立本级管理和培训指导团队。全省20%的县启动能力提升工程。

  第三阶段(20xx年):示范引领,全面推进。总结推广试点经验成果,辐射带动各市(州)学校实施能力提升工程。全省60%的县启动能力提升工程。

  第四阶段(20xx年):攻坚克难,总结提升。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重点督查和指导帮扶,力争全省在20xx年底全面完成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任务,全面总结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成效与经验。

  五、推进保障

  (一)组织保障

  教育厅负责统筹规划与管理,执行办公室(简称工程办)设在省电化教育馆,负责组织实施和支持服务的具体工作。各市(州)、各县(市、区)要明确领导机构、责任分工、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整合资源,因地制宜设立工程办,配备核心团队人员,确保工程办核心团队稳定。要科学遴选试点区(学校)和培训指导团队成员,以任务驱动,推动示范引领取得实效。要结合区域发展情况和学校需求,建立激励学校与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制度机制,确保教师真培训真应用。

  校(园)长是能力提升工程的第一责任人,要组织带领信息化管理团队,科学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好教师线上学*,抓实线下校本应用实践;要为教师创造良好条件,促进每个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要强化学科教学应用实效,确保校本应用考核结果客观公正并纳入学校教师绩效考核。

  (二)经费保障

  教育厅统筹专项经费,重点支持“三州”、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地区、试点区(学校)教师培训,以及省级培训资源开发,管理系统建设运维等。各市(州)、县(市、区)要进一步完善培训经费保障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将培训经费纳入预算,保障本地能力提升工程按进度推进。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社会机构积极参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

  (三)监管评估

  按照“一网管理、分网学*”的要求,优化升级能力提升工程管理系统,实现与各级各类培训系统无缝对接和数据适时汇聚,探索伴随式采集教师培训数据的精准监测评估。采取专家评价、参训教师评价和第三方评价等方式,开展培训项目质量监测,提升培训实效。

  建立省、市(州)、县三级督导考核机制,将培训进度和实施效果纳入对地方**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内容。要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成效,纳入学校办学水*督导评估和校长任职考核。研制激励教师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实践的措施和管理办法,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纳入教师培训必修学分,按有关政策纳入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聘、教师资格注册等。

  学校信息化2.0研修方案 5

  随着《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提出,教师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改进教学方式,实施更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的评价方式,成为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此次信息技术2.0的培训给我们带来了更为系统和先进的理念与技术。为了能让本次信息技术2.0培训学*起到真正的实效,真正让自己获得一定的进步,我制定了一套研修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为指导,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坚持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的基本方针,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通过培训学*,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升信息技术尤其是智能技术水*,更好地为现代化教育发展服务。

  二、研修目标

  1.更新教育观念,认识并理解信息化背景下教育教学的目标与重点。

  2.学*更新信息技术,提高自己在教学上的应用能力与水*。

  3.能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熟练使用合适的智能技术,改变教学模式,优化评价方法,关注学生21世纪信息素养发展。

  三、研修方式

  1.*台学*。

  针对自己目前的信息技术水*,在*台上选择课程,认真学*,对讲解中不明白问题及时上网查询并向同行请教。积极参与研修*台上各项研讨活动,努力向各位学员交流学*。

  2.反思提升

  在学*的同时,要不断的实践操作,做到每项技术都能熟练操作,更重要的是要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去思考如果利用所学的信息技术去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改变教学模式,优化评价方式,实现真正的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同时也通过实际运用去开拓技术,实现创造性的使用技术。最终为学生发展服务。

  3.总结收获

  树立教研科研意识,把研修和教育科研紧密结合,及时总结学*收获,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尽可能申报小课题。


村级信息化建设方案实用五篇(扩展10)

——幼儿园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实用五篇

  幼儿园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 1

  今年,我园信息工作坚持规范管理与素养提升并行、提升服务与保障安全并举的理念,优化信息化建设举措,发挥信息技术对园所管理、教育教学的支撑作用,支持我园良性发展。

  一、强化信息化建设宣传和师资培训

  我园将结合自身实际,采取自培与他培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和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广大教职工对信息化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升教职工的密切配合性。

  幼儿园在开学初、学籍登记前等特殊时间点举办信息化专题培训,以信息专管员为主要负责人,有针对性地对教师开展班级主页建设、维护、学籍采集须知、安全须知等培训,切实增强全体教师的信息化知识和技能,为幼儿园信息化建设提供思想上、技术上的保障。

  借助市级共享课程、区级精品课程等师资培训资源,鼓励广大教师选择信息技术课程,提升教学课件制作、摄影摄像技术、电子化教学资源应用等能力。

  二、切实做好门户网站的管理与维护

  幼儿园门户网站的运行质量决定了信息工作水*,网站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将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保证动态栏目信息更新的及时性。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及时发布相关教育教学法律法规文件及教育教学活动情况,努力实现全市信息资源共享化。各部门要共同承担维护责任、共同提供信息保障,保证幼儿园相关信息及时上网,防止信息缺失和滞后。相关人员在采集图像时,要注重提升摄影技巧,并在采集图像的同时收集活动信息,现场采集后及时反馈、撰稿成文。

  2、加强上网信息的审核发布管理。三地信息负责人要严格把关,防止涉密信息上网,提升通讯稿件和图像资料的质量。

  3、严格规范幼儿园门户运行。明确门户管理职责分工,确实将管理职责落实到人。

  4、强化计算机和网络安全的防范意识。尤其是设计到幼儿信息、家长信息等资料要严密把控,绝不外泄。

  5、提高幼儿园门户网站的质量和水*。不断完善、改进和创新幼儿园和班级主页建设,真正发挥幼儿园门户网站的强大功能和作用。

  三、持续加快幼儿园信息化建设进程

  根据幼儿园五年发展规划,幼儿园将信息化作为幼儿园管理的重点载体之一,因此,我园将不断推进幼儿园的信息化建设,实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1、从规范幼儿园一园三地发展角度出发,提高对幼儿园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信息化管理意识。

  2、根据《20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工作要点》,幼儿园充分借助上海教育资源中心建设契机,积极支持并参与“课程超市”服务模式,为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提供支持,鼓励广大教师尝试运用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建设资源。

  3、结合绩效考核和课件评比等具体载体,提升广大教职工自觉参与信息化管理的积极性,不断改善信息化管理的发展环境。

  幼儿园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 2

  办园特色是指幼儿园在总的教育方针指导下的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在二期课改深入推进的今天,幼儿园创建办园特色,能使幼儿发展有目标,幼儿园发展有方向,教育教学有主题,教师成长有*台,我园将根据本园办园实际,继续创建健康教育的办园特色。

  一、指导思想:

  以《纲要》为指导,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实践,调动幼儿对运动的兴趣,激发幼儿愉快的情感体验,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和自主精神,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办园品位。

  二、特色定位:

  体育活动时幼儿喜欢的活动,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并能满足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在《纲要》中关于健康的内容和要求中指出:“开张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活泼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活泼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参与,随着新的纲要的进一步贯彻落实,幼儿体育已经广泛的重视。”《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要“积极开展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鉴此,我们要因地制宜,积极优化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以进一步提高对开展幼儿户外体育活动重要性的认识,真正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的发展。

  三、特色内涵:

  培养幼儿初步的健康意识和对运动的兴趣,体验运动的快乐。了解基本的自我保护和自我锻炼意识,提高身体运动的协调性,获得身体运动的经验。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初步养成健康文明生活的良好*惯。形成“活泼开朗,大胆自信”的个性品质。充分挖掘家庭社区资源,有效利用校内资源,为幼儿营造健康教育的环境和氛围,让健康教育成为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幼儿体育活动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内容丰富、各类大中型器械练*、各类小型多样的体育游戏,都可以作为内容。首先,我园由专门的男老师上体育课,并在每周一三带早操。同时,丰富操场的体育器械:轮胎、塑料管、幼儿沙包、跳绳、废旧瓶子等多样化的操作材料,渗透幼儿自主参与运动,体验运动的乐趣。并丰富幼儿室内外环境,可以让幼儿操作。如:海洋球投篮、废旧瓶子、布袋子等。确保幼儿在雨天可以再室内运动。

  四、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生命在于运动,健康更离不开运动,学龄前儿童的发展与其它年龄段的人的发展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对于周围事物的了解往往是借助于活动来获得的,而运动又是幼儿活动的很大部分。运动除了有健身作用外,还能培养幼儿克服困难、坚韧不拔的意志,提高幼儿认识周围环境、与人交往沟通协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塑造孩子健康、活泼、大方、自信的个性品质,更对幼儿的后继学*和终身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五、特色创建的目标:

  建立健康教育的办学理念和相匹配的办学行为,创建具有健康教育特色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形成在理论指导下的具有较强实践意义的课程操作方案,建设具有健康教育特色的积极进取的师资队伍,促进保教质量和办学水*的持续发展。幼儿养成良好的学**惯和主动的探索精神,“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我自信”成为我园幼儿有别于其他儿童的重要标志。

  六、遵循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

  以幼儿发展目标为核心,将幼儿园的各种教育因素有机的结合起来。新《纲要》提出的保教目标是制定幼儿发展目标的指导思想,幼儿发展卫生学是制定目标的理论基础。我园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是制定目标的现实依据。根据实现目标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教育内容。

  2、发展性原则:幼儿体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对幼儿体育活动的指导必须把着眼点放在促进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上。从观察、研究幼儿入手,了解每个幼儿的发展需要,根据每个幼儿发展的不同特点,因人施教,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3、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幼儿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进行户外体育活动的指导应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过程。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激发、引导幼儿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

  4、活动性原则:活动是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桥梁,是幼儿活动发展的基本途径。应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提供适当的教育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以幼儿动手动脑为特点的教育活动,活动多方面的经验,促进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倾向。

  5、整体性原则:不同形式、不同方面、不同途径的教育均对幼儿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应充分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使体、智、德、美等方面的教育,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幼儿园与家庭的教育成为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

  幼儿园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 3

  为深入贯彻全国、全省及阜阳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和全国教育信息化电视电话会议工作部署,加快推进太和县教育信息化建设,结合省、市“十二五”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各项目标任务,以及关集镇中心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规划,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结合我园,特制订《关集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为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为我园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总体目标

  使我园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培养幼儿初步感知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快农村幼儿适应并融入现代化社会的脚步,拉*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之间的物质领域与精神领域之间的距离。到20XX年,我园教育信息化整体建设水*将迈进全镇前列,充分体现教育信息化对我园幼儿教育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1、加快“三通两*台”(三通: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空间人人通;两*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台)建设,基本建成网络、资源和服务全覆盖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

  2、加强幼儿园信息化应用与管理,促进信息技术与各个学科的深度融合。建设为教育信息化试点校和示范校,促进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全面提升。

  三、教育信息化建设目标

  (一)教育信息化建设阶段性目标及任务

  为了稳步推进我园教育信息化建设,按照前瞻性、实用性、可扩展性、规范性和我园实际情况,对教育信息化逐年进行分级建设。

  1、工程建设进度

  为使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在“教育强县”创建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从20XX年秋季开学起,到20XX年暑假间,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作如下分解。

  从本方案制定至20XX年暑期是工程第一阶段,为实施探索阶段。结合我园实际情况,目标达到或接*C级学校标准。

  20XX年秋季开学至20XX年暑假是工程第二阶段,努力实现B级教育信息化学校标准。

  20XX年秋季开学至20XX年暑假是工程第三阶段,为完善升级阶段。根据我园具体情况,进一步升级,把幼儿管理、教师考勤、资源管理等全方位纳入教育信息化建设范畴,打造智能化校园。根据幼儿园的发展情况,向高一级教育信息化标准升级。

  (二)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库和共享*台建设

  加强教育资源库和关集幼儿园教育资源共享*台建设,积极完善幼儿园配置急需的教学资源;积极开发具有幼儿园特色的优质教学资源。

  目标:

  1、配合中心校教育资源*台建设,参与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2、每年要开发我园优质教学资源,完成3节以上课例的学科审查、拍摄、制作和向中心校推荐上报工作。

  具体措施:

  1、我园积极配合中心校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库(资源网)。

  2、教师制作的课件要及时上传到中心校信息处。

  (三)、网络工程建设

  目标:到20XX年底完成我园互联网宽带升级。

  四、信息化人力资源的培训

  建立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机制。加大引进与培训的力度,

  建立具有信息化素养的领导班子队伍、专业能力强的技术骨干队伍。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调动我园信息技术教师和网络管理员的积极性。

  (一)信息化的领导班子队伍培训

  目标: 积极参与中心校组织的信息化管理及办公自动化培训。

  (二)教育技术能力骨干队伍培训

  积极参加中心校开展的各级各类信息化培训。通过三年培训,我园达到县、镇级教育技术能力骨干教师1人。

  (三)电教管理员队伍培训

  每年参与一期电教管理员培训,使我园电教管理员达到1人。

  (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根据皖教秘〔20XX〕489号《安徽省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实施方案》要求,实现我园教师现代信息技术“人人会”的目标。建立幼儿园信息技术教师包园的技术支持服务体系。

  具体措施:

  1、培训任务。20XX年培训1人以上的学科教师,培训合格率达95%以上(下同);20XX年培训学科教师人数达4人以上;20XX年达5人以上;20XX年完成全部培训任务。

  2、培训年度计划。20XX年1人,20XX年4,20XX年4,20XX年3人,总计12人。

  3、校本学科教师培训。按照《安徽省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实施方案》要求,制定校本培训计划,合理规划培训安排。

  五、信息化应用推进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幼儿园进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形成新技术、新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案例,推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成功经验。

  (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积极开展集体备课、观课评课、专题讨论、专题报告等研修活动,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说课标、说教材、说课、评选应用新星等研修活动。

  (三)学校管理信息化

  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工作效率,树立学校形象。

  六、推进策略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推进原则

  在推进过程中,要坚持“以班带园、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开展幼儿园的各项应用实验。幼儿园则要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进一步制定推进工作计划。

  幼儿园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 4

  一、围绕“三个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紧紧围绕“三个倡导”基本内容,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引导和道德实践活动,倡树文明新风尚,传播社会正能量。

  (一)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1、组织我校师生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XX周年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校现有各类宣传阵地的作用(学校网站、官方微博、校园广播站、校报、板报、宣传橱窗等),开设专题或专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活动。

  2、设置校园公共场所和办公场所“遵德守礼”提示牌。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发挥重要节庆日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独特优势。以“做文明人、办文明事”为主题,自觉遵守“开封市文明市民公约”,加强宣传引导,使之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1、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彰显崇德向善的道德力量。积极参加开封市开展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和“开封好人”评选,推出更多开封人登上“中国好人榜”和“河南好人榜”。

  2、继续建设和完善学校“道德讲堂”,发挥道德讲堂积极作用,进一步规范道德讲堂的主要内容和仪式流程,切实让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建立先进典型激励机制和关爱帮扶机制,对生活困难道德模范及各类先进人物进行帮扶、救助,促进道德模范不断涌现。

  (三)大力推进诚信建设。加强诚信教育,大力宣传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的先进典型,树立舆论导向,培育诚信文化,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校园舆论环境。开展“文明诚信班级”、“文明诚信学生”、“文明诚信职工”创建活动,引导师生诚实工作、诚信学*。

  二、围绕开封市“三城联创”重点工作,积极推进我校相关工作开展

  围绕开封市巩固提升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大力推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工作的重点工作,积极开展我校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省级卫生单位和省级园林单位单位创建工作。

  (一)推进创“四优”(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优化管理)活动。结合开封市打造美丽城市、生态城市、宜居城市、和谐城市,提升城市创“四优”水*工作的工作要求,结合我校新校区建设,努力创建文化化院、实力化院、美丽化院、和谐化院,推动创建工作动态化、常态化、长效化。

  (二)深化“讲文明、树新风”实践活动。

  1、大力实施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传播行动,加强教育引导和制度约束,培育遵德守礼意识,引导人们养成“做文明人、办文明事”的良好行为*惯。大力宣传《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引导公民守法旅游、文明旅游。

  2、继续实施文明交通行动,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和公共文明引导志愿服务,进一步优化公共秩序。

  3、深入开展文明餐桌行动,把“文明餐桌”与餐饮行业的服务、管理和考评结合起来,增强公民勤俭节约、爱惜粮食的意识。

  4、建立健络文明传播机制,继续办好我校官方微博,加强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队伍建设,加强网上舆论引导,传播正能量,形成网上文明传播合力。

  (三)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继续开展“创文明校园、做文明人”活动,进行文明处(室)系(部)、文明教职工、文明班级、文明学生等创评活动。细化考核细则,加强日常动态管理。

  三、围绕制度建设,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通过建立*台,扩大队伍,完善机制,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长效化,进一步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浓厚社会氛围,打造志愿服务品牌。

  (一)加强“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建设。按照“有统一标识、有办公场所、有志愿者队伍、有管理制度、有工作台账、有服务项目,落实志愿服务活动”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我校“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的志愿服务功能。进行结对帮扶,定点、定期开展志愿服务。以站点建设为*台,实现志愿者、服务对象、服务项目有效衔接。

  (二)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加强我校志愿服务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团)员、和学生志愿服务队伍的作用,壮大志愿者队伍,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围绕全市和我校重大活动,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开展“三关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主题志愿服务。组织开展“我奉献、我快乐、我讲述”――志愿服务演讲比赛,大力传播志愿服务精神。

  (三)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管理制度。根据上级文明委要求,对志愿服务者推行统一的电子注册制度,进行统一注册、培训和管理,建立健全需求对接、教育培训、服务登记制度。建立完善志愿服务工作领导体制,整合全校志愿服务资源,发挥好我单位志愿者的作用。

  四、围绕立德树人,扎实推进我校青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好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认真贯彻《河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分解任务,明确责任,督促落实。

  (一)丰富拓展道德实践活动。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育人功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日行一善”等道德实践活动,并进行评选表彰。开办青年学生为主题的“道德讲堂”,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参加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入站体验活动。

  (二)加强活动阵地建设。积极支持我院“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的各项活动,拓展青年学生道德教育和实践*台。

  (三)大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继续抓好文明上网宣传教育活动,为青年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五、围绕乡风文明,推进我校对口帮扶工作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

  以培育新型农民、倡树文明风尚、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做好对口帮扶工作,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一)帮助对口帮扶单位开展文明村镇创评活动。帮助对口帮扶单位―东郊乡十里铺村积极开展文明村镇创评活动,广泛开展好儿媳、好公婆、好邻居、好妯娌等创评活动,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二)帮助对口帮扶单位推进农村“清洁家园行动”。以着力抓好“五乱”治理,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为着力点,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制定村规民约和环卫保洁制度,建立卫生保洁队伍,改善村容村貌、推动“清洁家园行动”不断深化拓展。

  六、围绕务实创建,全面提升工作水*

  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体制机制,强化学校部门责任,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增进创新活力,打造创建品牌,形成创建合力。

  (一)加强组织协调。学校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由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学校成立文明单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校文明办发挥统筹谋划、组织协调、联系沟通和督导落实的作用。

  (二)加强项目化管理。校文明办将把全年精神文明建设重点工作项目化、具体化,制定工作任务分解,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校文明办将与与各部门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年终进行严格考核。各部门要根据工作任务分解,结合实际,创新载体,突出特色,精心运作,落实到位。

  (三)切实转变作风。坚持以人为本、务实创建,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结合目前我校进行的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问题,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工作本领,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水*。着力创新思想观念、内容形式、体制机制、方法手段,增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规律性、针对性、创造性和实效性。坚持贴*实际、贴*基层、贴*群众,本着节俭、朴素、实效的原则开展创建活动,力戒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

  幼儿园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 5

  幼儿园科技工作在县教育局和两个目标督查办的具体指导下,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保证科研经费及时到位,在科研项目的研究、推广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加速教育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应用,促进知识的发展、更新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现就20xx年我局科教兴县、信息化工作专项目标任务完成工作总结范文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特别是*年来,新技术、新材料在教育建设中的逐步推广应用,使广大教育工作者清醒地认识到,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今天,不掌握科学技术、不懂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都将会被末位淘汰。可以说,谁先掌握了科学技术、谁最先把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实践,谁就能争取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先机。为此,今年,我局按照金委目督办发〔XX〕22号文件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了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以局党组**、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共同参与的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了领导责任制,制定了党政主要领导定期听取科技工作汇报制度,采取了集体会商,共同研究的方法,局目标管理办公室不定期组织对科技项目完成情况进行督查,查找、分析科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通报全局,有力地促进了我局科技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明确目标,落实责任

  今年,将所承担的四个项目分解下达到了责任科室,明确科室负责人为所承担项目的第二责任人。科室又将具体项目落实到了个人头上,使每一项目都有具体的承办人员。层层有责任、层层有压力、层层抓落实,集体研究,共谋教育发展之大计,保证了科技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搭建了一个不断攀升的舞台。

  三、制订措施,提供保障

  今年来,局党组把科技工作当作教育事业工作任务中的一件大事来抓,以此来推动我局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建立健全了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制订了奖惩措施。并把科技工作目标任务纳入局内主要目标进行考核,与科室和具体责任人的政绩挂钩,对有较大贡献的人员,在年终评选先进,目标奖励时给予优先考虑。在科研经费上给予充分保证,根据项目的难易程度、技术含量,给每一个项目下拨一定数量的经费,用于购买资料、外出调研等;在时间上,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尽量不安排与之相关的工作,确保科技项目的顺利完成;在用车上,优先保证科技人员的用车安排,为广大科技人员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科研坏境,极大地提高了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总结:今年以来,我局科技工作在县委、县**的领导下,通过县教育局和县目标督查办的具体指导,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加速我县教育事业发展和繁荣市场,提高人民生活水*做出了一些贡献。但是,从总体上讲,我局科技工作也还有很多值得总结和提高的地方,我们相信,只要通过局党组的坚强领导,全体干部职工的顽强拼搏,充分发扬团队精神,牢固树立大局、整体、科学观念,坚持科学、求实的精神,增强集体攻关意识,制定更加有利于科技事业发展的新政策,鼓励广大科技人员刻苦攻关、勤奋学*、努力工作,我们就一定能够圆满完成各级下达给我局的各项目标任务,一定能够为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一定能够为我县的科学技术腾飞和小康的实现提供坚强有力的教育保障。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