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理念》读书笔记 (菁华3篇)

首页 / 读书笔记 / | 读书笔记,教育

《教育新理念》读书笔记1

  当我静下心来仔细拜读了袁振国先生的《教育新理念》后,感受颇多,收获颇丰。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历史是发展的,教育是变化的,思想是流动的,一成不变的教育和不思变革的教育思想是缺乏生命的;不断根据时代的特点调节我们的思想,发展我们的观点才能成为教育变革的主动者。我是九十年代毕业的师范生,自踏上工作岗位至今一晃已十多年了,这十多年中,课堂教学中遵循的主要是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的教育学,即把一节课分解为准备上课、复*旧知、讲授新知、巩固新知、运用新知(作业)五个阶段。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其间我也在不断汲取着新的教育理念,课堂上或多或少地悄然发生着一些变化。但我总觉得这些陆续吸收的理念,没有象《教育新理念》这本书中所讲得那么全面、深入,让人信服。它让我更加系统地了解到课堂教学的革命、学科教育的新视野、素质教育的实质、对理想教育的追求、各种教育观的发展历程以及教师如何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等,真让我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阅读期间,我不止一次地在书中空白处写下自己的随感,尤其是书中所举到的一些实例,有的给了我极大的震撼。最让我深有体会的是书中第一章里所提到的关于课堂教学革命的问题。“我们到底追求什么?”我们的课堂上常常出现这样的情景:孩子们没有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书中把这种教育称为“去问题教育”。我们的孩子放学回家以后,家长问孩子的第一句话,从黑龙江到海南岛,差不多是一样的;“今天的作业做完了吗?”家长们关心的是学校既定的任务完成了没有。世界上还有一个民族也特别关心下一代的教育,那就是以色列民族。当孩子们放学回家后,家长们问他们的第一句话差不多也是相同的:“你今天在学校向老师提问了吗?”如果孩子得意地说:“我今天向老师提了一个问题,老师没有回答出来!”那家长会像孩子一样的得意,会喜形于色。可是如果*的孩子回来对家长说他提了一个问题把老师难住了,绝大多数家长会感到尴尬和为难,甚至会斥责孩子:“你逞什么能!”

  为此,作者极具眼光地发出呼吁,应倡导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所谓“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也就是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种教育思想在书中的后面也反复提到。教师并不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显而易见,这种教育思想下的教育行为无形中保护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竞争的日益激烈,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说,创新更在于创新意识、创新个性的培养。现实社会的变化越来越快,我们的学生走向社会以后,能不能成为社会的主人,能不能在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中有自己独立位置,关键在于能不能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的不断变化。这种适应绝不是消极的、被动的适应,而是主动的、创造性的的适应。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

  知识的本质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在于它的不断变化,在于它的推陈出新。因此,对于面向未来的教育,教学的过程也许比结果更重要,这就是化结果为过程的教学。分科教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进步的表现,学科的分化,并不能改变现实世界是综合的这样的事实。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却将知识割裂了开来。一位教初三数学的老师有一天突发奇想,向全班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教室的体积有多大?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说:“这简单,你告诉我们长、宽、高。'老师说不知道。同学们又异口同声地说:“那就没有办法了。”老师反问同学们:“你们就不能想想办法吗?比如,量一量?“同学们受此启发,觉得茅塞顿开,又异口同声地说:“你给我们尺。'老师说没有。“那就没有办法了。'老师没有办法,只好再次提示:“难道你们浑身不都是尺吗?'“对啊!我们的身高、臂长、掌宽都是尺啊。'很快,这个问题迎刃而解。关于这个问题的每一个具体知识对初三学生来说,都是非常简单的,可是要把它们综合起来解决一个问题时,全班四五十个同学却一筹莫展。

  这个例子让我深刻地体会到知识被割裂开来是多么可怕的事!我们的学生变成了高分低能的“考试机器”,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长期以来,综合知识的学*与运用不被重视,这不仅是个认识问题,而且是个观念问题——把专门化看成是高级人才的象征,把简单知识的综合运用看成是低级人才的表现。如何使学生具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成为我们的基本理念,把这种理念渗透在每门课、每节课的教学中,是不容易的。

  综合性教学的关键是教师综合知识的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给我们一线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只有不断自我更新,拓宽学科视野,跨学科进行进修,提高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理论转化为方法的能力,提高将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的能力,增强理解学生和促进学生道德、学识和个性全面发展的自觉性。

  我信奉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这样的教师:能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以创新精神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性格,且帮助学生能够创造性地应对环境的变化。我将为此而不懈努力!

《教育新理念》读书笔记2

  值此新课改全面推进之际,作为教师的我要怎样才能与新课改同行,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学*掌握新的专业知识,技能,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积累,更新,促进自我的发展呢首当其冲的,我认为还是读书。博览群书,应该是我们老师生存的必须之一。

  二十一世纪的来临,预示着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知识化,信息化的时代。作为一个教育者,怎样使自己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在教育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着实值得思考。要想让学*者学会如何学*,学会如何合作,学会如何交往,那么教育者本身就应该处在一个不断学*,不断完善自己的位,要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并将这些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学*《教育新理念》,《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两本书,使我能够及时地汲取当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更新了自己的教学理念,真是受益匪浅。

  例如,在《教育新理念》第一章"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作为教师,在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又应该具有什么能力,充当什么角色呢我想: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提问。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它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掌握知识和培养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输出信息并获得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以及沟通师生思想认识的主要渠道。但一直以来,课堂提问仿佛是教师的专利品,学生只是这些专利品的代言人。如何让教师"会问"已成为众多人研究的话题。但从课堂改革出发,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出发,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敢问","会问","善问",转变学生的学*方式,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活动,提倡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已成为当前课改的重点之一。

  又如,读了《教育新理念》,使我体会到作为个体的人必须要进行终身的学*,作为教师必须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与人的整个一生与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新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更新,与时代同步。知识经济时代,学*将贯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终,可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不再仅是学生的专利,教育也不再仅是教师的特权。一个真正的终身教育,终身学*的时代也伴随知识经济时代同时降临。

  教育必须正视现实,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使其形式灵活多样,促进社会学*化,学*社会化。所以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和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只有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思想的内化来指导实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时代的要求。

《教育新理念》读书笔记3

  “教育是技艺,更是哲学,是艺术,是诗篇,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教育需要用我们的热情和生命去拥”。这是作者对教育的感悟,正因为有了如此深刻的感悟,所以在他的笔端我们才闻到了一幅教育革命的新气息。

  教育是技艺。教育需要教师开动脑子,有充分的预设,有随时准备问题的生成,从而以问题为纽带,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个性;始终关注教与学的过程,把结果教学转变为过程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教师要不断地学*,不断更新,拓宽学术视野,有综合知识的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适应新的教育,实现综合教育;要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为他们日后的继续学*,独立处理问题提供保证等等,这些新的理念让人耳目一新,对我们教学具有很高的理论指导价值。

  教育是哲学。读罢全文,我们仿佛重新认识了许多教育哲学家。孔子“天命之谓命,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儒家教育思想;朱熹“博学之,审问之,明辩之,慎思之,笃行之”的五步学*法;陶行知的“知行合一”的“践行模式”;柏拉图的“善的教育”;涂尔干的“纯粹的惟理教育”,还有诸如洛克的*教育、培根的经院主义教育、斯宾塞和赫尔巴特的实质主义教育观、卢梭主张“以天性为师”以及存在主义、人本主义的一些教育思想。由此看来,此书是古今中外哲学教育巨篇的浓缩版。

  教育是艺术,是诗篇。在这里我们也安康难道了作者极高的艺术修养和深湛的文学功底以及对学科透彻的分析。科学教育的“探究与合作”;数学教育的“生活与开放”;文科教育的“感悟、理解和表达”美育的“境界、感受和体验”等等,书中,作者列举了很多例子,丝丝入扣地阐述,让人受益匪浅。

  教育是思想。作者在文中谈得最多的仍是素质教育和人文主义教育,通过现状分析作者深深体会到:知识经济呼唤创新人才,知识经济呼唤创新体系。他呼吁重新审视教育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三个面向”精神和“四有”素质的人才。


《教育新理念》读书笔记 (菁华3篇)扩展阅读


《教育新理念》读书笔记 (菁华3篇)(扩展1)

——《教育新理念》读书笔记 (菁华3篇)

《教育新理念》读书笔记1

  当我静下心来仔细拜读了袁振国先生的《教育新理念》后,感受颇多,收获颇丰。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历史是发展的,教育是变化的,思想是流动的,一成不变的教育和不思变革的教育思想是缺乏生命的;不断根据时代的特点调节我们的思想,发展我们的观点才能成为教育变革的主动者。我是九十年代毕业的师范生,自踏上工作岗位至今一晃已十多年了,这十多年中,课堂教学中遵循的主要是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的教育学,即把一节课分解为准备上课、复*旧知、讲授新知、巩固新知、运用新知(作业)五个阶段。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其间我也在不断汲取着新的教育理念,课堂上或多或少地悄然发生着一些变化。但我总觉得这些陆续吸收的理念,没有象《教育新理念》这本书中所讲得那么全面、深入,让人信服。它让我更加系统地了解到课堂教学的革命、学科教育的新视野、素质教育的实质、对理想教育的追求、各种教育观的发展历程以及教师如何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等,真让我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阅读期间,我不止一次地在书中空白处写下自己的随感,尤其是书中所举到的一些实例,有的给了我极大的震撼。最让我深有体会的是书中第一章里所提到的关于课堂教学革命的问题。“我们到底追求什么?”我们的课堂上常常出现这样的情景:孩子们没有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书中把这种教育称为“去问题教育”。我们的孩子放学回家以后,家长问孩子的第一句话,从黑龙江到海南岛,差不多是一样的;“今天的作业做完了吗?”家长们关心的是学校既定的任务完成了没有。世界上还有一个民族也特别关心下一代的教育,那就是以色列民族。当孩子们放学回家后,家长们问他们的第一句话差不多也是相同的:“你今天在学校向老师提问了吗?”如果孩子得意地说:“我今天向老师提了一个问题,老师没有回答出来!”那家长会像孩子一样的得意,会喜形于色。可是如果*的孩子回来对家长说他提了一个问题把老师难住了,绝大多数家长会感到尴尬和为难,甚至会斥责孩子:“你逞什么能!”

  为此,作者极具眼光地发出呼吁,应倡导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所谓“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也就是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种教育思想在书中的后面也反复提到。教师并不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显而易见,这种教育思想下的教育行为无形中保护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竞争的日益激烈,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说,创新更在于创新意识、创新个性的培养。现实社会的变化越来越快,我们的学生走向社会以后,能不能成为社会的主人,能不能在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中有自己独立位置,关键在于能不能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的不断变化。这种适应绝不是消极的、被动的适应,而是主动的、创造性的的适应。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

  知识的本质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在于它的不断变化,在于它的推陈出新。因此,对于面向未来的教育,教学的过程也许比结果更重要,这就是化结果为过程的教学。分科教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进步的表现,学科的分化,并不能改变现实世界是综合的这样的事实。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却将知识割裂了开来。一位教初三数学的老师有一天突发奇想,向全班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教室的体积有多大?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说:“这简单,你告诉我们长、宽、高。'老师说不知道。同学们又异口同声地说:“那就没有办法了。”老师反问同学们:“你们就不能想想办法吗?比如,量一量?“同学们受此启发,觉得茅塞顿开,又异口同声地说:“你给我们尺。'老师说没有。“那就没有办法了。'老师没有办法,只好再次提示:“难道你们浑身不都是尺吗?'“对啊!我们的身高、臂长、掌宽都是尺啊。'很快,这个问题迎刃而解。关于这个问题的每一个具体知识对初三学生来说,都是非常简单的,可是要把它们综合起来解决一个问题时,全班四五十个同学却一筹莫展。

  这个例子让我深刻地体会到知识被割裂开来是多么可怕的事!我们的学生变成了高分低能的“考试机器”,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长期以来,综合知识的学*与运用不被重视,这不仅是个认识问题,而且是个观念问题——把专门化看成是高级人才的象征,把简单知识的综合运用看成是低级人才的表现。如何使学生具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成为我们的基本理念,把这种理念渗透在每门课、每节课的教学中,是不容易的。

  综合性教学的关键是教师综合知识的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给我们一线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只有不断自我更新,拓宽学科视野,跨学科进行进修,提高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理论转化为方法的能力,提高将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的能力,增强理解学生和促进学生道德、学识和个性全面发展的自觉性。

  我信奉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这样的教师:能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以创新精神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性格,且帮助学生能够创造性地应对环境的变化。我将为此而不懈努力!

《教育新理念》读书笔记2

  暑假里静下心来细细品读了《新教育理念》这本书。书中没有各种高深难懂的理论,而是关注教育现实,对当代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典型案例等教育教学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告诉我们,在教育模式、学*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的今天,我们在转变思想教育、更新教育观念方面应当如何去做。在阅读中,给我启发最深有以下三点。

  一、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本书第二章有一节内容是《开放数学教育》。数学教育的目的是是学生学会运用数学为我所用,但在应试教育的竞争下,数学成了封闭的系统,成了固定的逻辑联系。学以致用,才是数学教学的归宿,也是数学的价值所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是有用的,二不仅仅是解题工具,特别是寻求唯一答案的工具。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

  例如教学“百分率”这一内容,我没有把书上的发芽率、成活率等例题搬到课堂上直接向学生讲解,而是课前先让学生进行一项社会调查,调查我们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百分数,是怎样用的?学生搜集到大量资料:及格率、优秀率、出勤率、种子的发芽率……并深入到生活中去询问这些百分率在实际生活中是怎样应用的。上课了,面对搜集到的众多资料,学生享受着自己调查的乐趣,此时,及时导入新课,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信心和及时提出的问题积极投入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当数学与儿童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时,数学才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

  二、探寻“美”的数学课堂

  书中提到,智育和美育是不可分隔的统一体。科学(智育)与艺术(美育)从总体上是认识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虽说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思维方式和创作过程,二者相互渗透,这也是学*科学知识和进行审美教育相结合的最基本条件。《圆的认识》一课,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那么,圆到底美在哪里,我们又该如何引导学生去感受这种美呢?课堂上,一位老师问了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与正方形、长方形等直线图形相比,圆美在哪里?”(圆是曲线围成的。)“椭圆也是曲线围成的,与其他曲线图形相比,圆又有什么特殊之处?”(圆很完整,所有半径都相,而且不管怎么对折都是对称的。)“圆的半径处处相等,这与圆的美又有什么相关联系吗?”(所有半径相等,使得圆有一种特殊性,就是无限对称的和谐结构。)“一个图形的对称性越多,图形越完美。”

  这一系列的`问题,看起来是在不停地追问圆为什么是最美的图形,但这个过程却是在引导学生揭示圆的本质特征,这些特征使得圆成为了最美的*面图形。至此,以对称美为中心,以数学为载体,以生活为研究对象,学生经历了数学知识的获取、数学思想的渗透、数学美的体验,并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与美感,并激发他们对数学科学、理性的探索。

  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本能,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当学生能自觉生成疑问,他也是在参与高层次思维的学*。当然这对学生和教师都是一种挑战。

  因此,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时,教师要善于激疑促思,在教学重点处设问,以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质量;在教学难点处设问,以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疑难,提高学*效率;在教学拓展点处设问,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提高学*能力。于“无疑”处设疑,创造一切条件让孩子们通过思维碰撞,积极参与,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时有波澜。

  有人评价这是“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用生动的故事讲深刻的道理的”可亲可爱之作,让人受益匪浅。西汉刘向有句名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教师虽然不言愚钝,但读书,可以让你充满内涵;可以让你变得深刻。其实书中的许多建议都带给我不同的感受,我想我现在最应该做的是将这些教育智慧付诸于教育实践中,努力成为一名成功而幸福的教师。

《教育新理念》读书笔记3

  “教育是技艺,更是哲学,是艺术,是诗篇,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教育需要用我们的热情和生命去拥”。这是作者对教育的感悟,正因为有了如此深刻的感悟,所以在他的笔端我们才闻到了一幅教育革命的新气息。

  教育是技艺。教育需要教师开动脑子,有充分的预设,有随时准备问题的生成,从而以问题为纽带,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个性;始终关注教与学的过程,把结果教学转变为过程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教师要不断地学*,不断更新,拓宽学术视野,有综合知识的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适应新的教育,实现综合教育;要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为他们日后的继续学*,独立处理问题提供保证等等,这些新的理念让人耳目一新,对我们教学具有很高的理论指导价值。

  教育是哲学。读罢全文,我们仿佛重新认识了许多教育哲学家。孔子“天命之谓命,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儒家教育思想;朱熹“博学之,审问之,明辩之,慎思之,笃行之”的五步学*法;陶行知的“知行合一”的“践行模式”;柏拉图的“善的教育”;涂尔干的“纯粹的惟理教育”,还有诸如洛克的*教育、培根的经院主义教育、斯宾塞和赫尔巴特的实质主义教育观、卢梭主张“以天性为师”以及存在主义、人本主义的一些教育思想。由此看来,此书是古今中外哲学教育巨篇的浓缩版。

  教育是艺术,是诗篇。在这里我们也安康难道了作者极高的艺术修养和深湛的文学功底以及对学科透彻的分析。科学教育的“探究与合作”;数学教育的“生活与开放”;文科教育的“感悟、理解和表达”美育的“境界、感受和体验”等等,书中,作者列举了很多例子,丝丝入扣地阐述,让人受益匪浅。

  教育是思想。作者在文中谈得最多的仍是素质教育和人文主义教育,通过现状分析作者深深体会到:知识经济呼唤创新人才,知识经济呼唤创新体系。他呼吁重新审视教育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三个面向”精神和“四有”素质的人才。


《教育新理念》读书笔记 (菁华3篇)(扩展2)

——《教育新理念》学*心得体会 (菁华3篇)

《教育新理念》学*心得体会1

  有人说:读书足以移情,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

  在课余时间,我有幸拜读了《教育新理念》这本书。这本书阐述了:作为教师究竟应该树立哪些新的教育理论,转换哪些旧观念。在教育模式、学*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的今天,我们在转换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方面应如何去做?通过自学使我体会到作为个体的人必须要进行终身的学*,作为教师必须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与人的整个一生与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新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更新,与时代同步。知识经济时代,学*将贯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终,可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不再仅是学生的专利,教育也不再仅是教师的特权。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某年轻人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家反问说:“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讨厌。”老人家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后来又来了另一个青年问同样的问题,老人家也同样反问,青年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事物……”老人家便说:“这里也同样好。”旁听者觉得诧异,问老人家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呢?老者说:“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1

  的确,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以批评的态度看,你便会看到无数缺点。反观我们传统的教育,多是为了分数的教育,从教师自我出发,而不真正是对幼儿这一主体人的教育,教师的抱怨也就“顺理成章”了。而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由于个体差异,绝对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我的理解是指孩子的发展能为个人所驾驭,孩子可以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自由地从事多方面的活动,充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何况,“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优生”有缺点,“差生”也有闪光点,在我们教师心目中每个孩子都应是有天才的一面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改变教育观念,重新整合新型的师生关系,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成为学生学*活动的“欣赏者”。从这一角度出发,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合理的心理需求与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爱好与选择,尊重他们的人格。同时,及时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予以赞扬,特别是对“差生”而言,一两次别开生面的欣赏不啻是沙漠里的绿洲,久旱的甘霖,这样将会激发他们身上的潜能,让孩子在充满鼓励与期待的沃土中成长,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尤其使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所提出“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书中阐述到“创造始于问题。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美国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教师并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

  这在日常表现出来的`是“我们的学生普遍的考试成绩都不低,他们对相当精深的专门知识都能掌握。遗憾的是,在生活中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很低,而解决这些问题的知识他们是完全拥有的。”与之相反的是大神探福尔摩斯的例子。福尔摩斯的各种专业知识非常有限,有的甚至为零,却能够无所不通、料事如神,这靠的是在需要的时候他能调动所具有的有限的知识,当他觉得知识不够用时,能及时补充。从这里我也联想到了我自己。我是一名语文老师,*时看有关语文教学的文章,读文学作品,听语文课我是乐在其中,而听其他学科的教研课我就不得已而为之了。因为我一直认为既然自己是语文专任教师,教好我的语文课足已。事实上叶圣陶先生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就提出“教育的最后目标却在种种境界的综合,就是说,使每个分立的课程,所发生的影响,纠结在一块儿,构成个有机体似的境界,让学生的身心都沉浸在其中。”而要使学生能够“沉浸其中”,教师首先要进入这一“境界”。我们不求胜任二三门课程的教学,但有必要熟悉学生所学*的全部内容,能够在学科间相互沟通。

  袁振国教授思想敏锐,视野开阔,关注现实。在文章中所体现出来的事例典型吸引人,文笔通俗而优美,文中所阐述的观点,我觉得有很多自己以前朦朦胧胧仿佛感受到的地方,经他或以事例说明或引经据典般地娓娓道来,不觉大受启发。对于文中倡导的“教育工作的重心不再是教给学生固有的知识,而是转向塑造学*者新型的人格。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者学会如何学*,学会如何工作,学会如何合作,以及学会如何生存。”有了更深的认识。因此,教师的知识与观念的自我更新显得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急迫了。一个成功的教师,首先是一个善于不断自我更新观念的学*者,只有在及时地吸取当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教育新理念》学*心得体会2

  1、 深入了解学生

  在《教育新理念》一书中指出,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成长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息息相关的问题。所以,在当今社会,对于现在的学生,民主的师生关系显得更为重要。

  才能看到学生所看到的,听到学生所听到的。要成为学生中的一员,走*他们的心灵,学生就是一名教师用一颗火热的心,一腔赤忱的情在学生心灵上播洒阳光和雨露。

  我们 在看学生时,就会发现学生的“长处”,就会学会用放大镜去看学生的“闪光点”,学会赏识学生,这样才能建立*等的师生关系。为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亲*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

  2、 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我对《教育新理念》一书中提出的“不直接回答问题”的例子感受颇深。*时,有学生向我提出不懂的问题,我总喜欢尽自己所能告诉学生,让学生满意为止,还自认为尽到了责任。事实上,送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教是为了不教。教会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寻找答案,远比传授知识重要得多。

  3、 教育的多样性

  《教育新理念》一书中指出:哲学在于欣赏哲人的思想智慧,欣赏观察和分析世界的多种视角。它是一门使人的灵魂生辉的课程。而现实教学中,它对人的生命价值的肯定、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却没有成为教学的重点。要实现这一点,就要尊重学生,使学生在学*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跳跃,生命价值的升华。

  《教育新理念》一书中指出: 教育本身的多样性、个性化的特点要求教师承认多样性、认同个性化。如果我们忽视多样性,教学中非要给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失去的将是学生的批判能力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这种多样性、认同个性化,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很显然, “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孔子”,这是创造的动力和创造的空间。

  《教育新理念》一书中指出: 教育是技能的教授,更是生命的对话。师生之间的对话,传递的是心灵交流的内容,使学生在学*过程中,体验这种情感的交流,产生自己独特的见解、智慧,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

《教育新理念》学*心得体会3

  新课程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教学服务,而不是一定恪守 以往的常规秩序,应当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来调整教学策略,有些课虽然没有完成任务,但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充分发展,也应当给予肯定。课程改革要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但不是不要传授,必要的概念还

  要讲,但是学生自己探索解决的问题,要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自己去 解决,是在现今的教育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师的角色上主要 讲述教师是学*者、发现者、欣赏者,教师是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 教师是研究者、反思者、创造者这三个方面。结合《数学》课程,在课改的教学中有许多新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 课改实验教师认真从学*课改的教育理论,从学生出发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自己角色灵活转变入手。

  一、学*课改的教育理论。

  任何实践都应有理论的指导,没有理论的指导是盲目的,缺乏科学性 的。作为一名课改实验教师,应深深懂得这次自己所肩负的任务的重量,所以在教学实际中,应不断的学*,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

  《课标》中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公*的 学*机会与有效的指导,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差异,这既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公*性原则,保证每个学生有*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也反

  映了英语教育面向全体的思想。 也是初中学生学*英语主要方式,真正实现 学生的英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还有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课程要具有开放 性; 把对学生的多样化评价引入课程等。

  当然是在前人教学的基础上发展与探索出来的。理论的学*解决了我们教学的方向性问题。

  二、让学生自主学*。

  让学生自主学*,并不否定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学生 自主学*的能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层次地培养起来的,学生自主学*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帮助。面对全班学生,这个学生的学*态度要端正,那个学生的学*障碍要排除;课堂良好的学*环境

  要精心创设,学生个体的巨大差异要尊重;共同性的疑难要解答,独立思 考的问题要诱导……这些细致而复杂的内容,只是决定着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有了新的变化,即由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学生学”变为“充分 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不仅仅是让教师重新定义“传道、授业、解惑”的内涵与外延,让教师教的过程精彩纷呈,更要让学生学的过程充实、辉煌。


《教育新理念》读书笔记 (菁华3篇)(扩展3)

——《教育评价》读书笔记 (菁华3篇)

《教育评价》读书笔记1

  在学前教育评价的实施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怎样做好实施过程中的分析评价?带着这样的问题,本月阅读了《学前教育评价》的第三章“学前教育评价的实施”,书中详细的介绍了学前教育评价方案实施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即评价的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搜集评价资料的工具技术问题、评价资料的统计分析和结果处理等问题。

  在实施学前教育评价的过程中,无论是评价工作的准备,还是具体评价工作的展开和评价结果的反馈等都需要我们认真的对待。评价实施是否具有科学性将会极大的影响评价结果的可能性和有效性,从而影响到评级质量的优劣。学前教育评价的实施过程,包括:评价准备阶段、评价实施阶段和评价的结果反馈阶段。准备阶段要有人员的组织准备和文件的准备(自我评价表、审报表、多类数据统计表和汇总表)以及一些需要的测量工具。读书笔记。在实施的阶段要宣传发动、收集资料、分项评分并汇总整理(评价人员应该给每一具体的项目评分,即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状况与指标的符合程度,人定相应的分权或等级),汇总后,应该有专人写出评价工作的总结报告案料。在实际的课题方案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向书中说的收集一些资料撰写课题总结和论文。在书中还介绍了一些评价工具有论文体检测(即:通过出一个问题或几个试题让评价对象自由回答的测验)客观测验(即:通过回答一些判断题或选择题来进行测验)、客观评定(打分法、等级法),这几种方法在实际的课题评价过程中是比较实用的,而且操作起来比较简单。

  通过阅读这本书,让我对评价实施过程中的准备工作、要注意的问题有了了解,学到了一些评价工具的运用,丰富了自己在这方面的认识。

《教育评价》读书笔记2

  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而教育评价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今的.教育中并没有发挥已有的作用。

  评价已俨然只变成了一些成绩、数字和指标,诸如中考成绩、高考人数等。而在教育更多为个人发展的意义上来说,教育评价是有相当大的意义的。评价为的是促进教育的发展,为的是教育中人的发展。从人本主义角度看教育,教育只是为了人的自我实现,个人就是生活的创造者,是自身的创造者。所以,教育中的评价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如此。我们无法逃避也无法逃脱社会对教育的束缚,即教育也要为了社会的发展,但此目的已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教育对个体的终身发展作用。

  作为一个明智的教师,在看见无法扭转的现实面前,能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掌握一些教育评价的本质思想,为着我们的学生能进行最大程度上的发展、最大程度上的自我实现而进行评价,那么,教育评价也便有了它实在的意义了。

  作为一门较系统的“学科”,这本书对教育评价的问题介绍得比较全面,但理论和细节相对简单,多数只涉及简单的概念和学科体系,整体上只能做一个大致的了解。诸如教育评价的价值、评价的步骤与方法技术、学生评价的原理原则和方法、教师评价的原理准则与方法、课程方案的评价、教学工作的评价等内容。其中,对一线教师最有实用价值的,只是学生评价的相关内容,而这部分内容中并无什么新鲜具体的方法与思想,多数也都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所知道和应用的。

  如果要继续深入研究,还得阅读评价范围相对较小的专业书籍,如课堂教学评价等。

《教育评价》读书笔记3

  作为一位老师,我们每天都在对自己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以及行为情况进行着不间断的评价。但对评价的真正了解还是非常有限的,这次学*了《教育评价》后,对“教育评价”才算有了比较深刻和全面的认识。现谈谈我在学*中的一些感受。

  教育评价是评价者根据一定社会确定的教育目标和价值标准,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及受教育者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我们在实际的操作中,可以按不同的依据对教育评价进行分类。如:按功能及用途划分,可将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是指为了解教育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或使教育活动的形式、内容、过程等更适合活动对象的自身条件及需要而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为不断了解活动进行的状况、及时对活动进行调整和提高活动质量而进行的评价。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活动结束时进行的,主要目的在于对活动结果进行的鉴定性评价。又如:按参照标准划分,可将评价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相对评价是指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状况或以评价对象一般水*为标准的评价。绝对评价是指依据某种需要或要求设定客观标准的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是指以评价对象以往发展水*或某一状况为标准的评价。还可以按评价对象的层次、范围划分,可将评价分为宏观评价和微观评价。宏观评价是指对影响到社会范围的那些指导、规范社会教育活动的各种因素的评价。微观评价是指对某项具体的教育活动的过程、对实施和管理教育活动的组织与个人、对教育活动指向的具体对象等进行的评价。按评价主体划分,可将评价分为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他人评价是指由教育活动实施者以外的人作为主体的评价。自我评价是指由教育活动实施者作为主体的评价。按评价方法划分,可将评价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定性评价是指采用开放的形式获取评价信息,运用定性描述的方法做出结论的评价。定量评价是指采用结构式的方法,预先设定操作化的评价内容,收集并量化评价对象的信息,运用数学方法作出结论的评价。

  虽然评价的划分类型有好多种,但他们必须要坚持一些原则:方向性原则、客观原则、激励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效用性原则。这些原则是评价主体在评价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指导评价活动的一般原理,是一种“行为准则”。只要遵循了这些原则,我们的评价才客观、公正,才有实际运用价值。作为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我最常运用的就是对学生的评价。那么什么是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是对学生学*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它包括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其中对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方面发展情况的评价是我们关注的问题。学生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因为学生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的结果。新课程改革倡导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基本精神。那么评价学生有哪些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1.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又称准备性评价,是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或教育活动进行之中对学生的学*准备情况或特殊困难进行的评价,是对教学活动的准备。它主要对教育背景、存在问题及其原因作出诊断,以便“对症下药”,据此进行教学设计。诊断性评价的实施时间一般在课程、学期、学年开始或教学过程中需要的时候。它涉及的主要内容有: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学生前一阶段学*中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学生的性格特征、学*风格、能力倾向及对本学科的态度;学生对学校学*生活的态度、身体状况及家庭教育情况等。

  诊断性评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确定学生的学*准备情况,明确学生发展的起点水*,为教学活动提供设计依据。

  (2) 识别学生的发展差异,适当安置学生。

  (3) 诊断个别学生在发展上的特殊障碍,以作为采取补救措施的依据

  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是在教育过程中为调节和完善教学活动、引导教育过程正确而高效地前进而对学生学*结果和教师教育效果所采取的评价。与诊断性评价不同,形成性评价一般是在教育进行过程中开展,其主要作用是:引导学*活动的方向;强化学生的学*;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矫正处方。形成性评价所借助的手段有*常作业、日常观察和形成性测验等。形面性评价是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之一,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又称结果评价,是在某一相对完整的教育阶段结束后对整个教育目标实现的程度作出的评价。它要以预先设定的教育目标为基准,考查学生发展达到目标的程度。终结性评价的次数比较少,一般是一个学期或一学年一次,在学期或学年结束时进行。主要是考察学生群体或每个学生整体的发展水*,为各种选拔、评优提供参考依据。

  2. 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自我评价

  是指被评价者自己参照评价指标体系对自己的活动状况或发展状况进行自我鉴定。自我评价实质上就是评价对象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过程。开展自我评价时,要特别注意对自我评价者的引导,并把自评和他评结合起来。

  他人评价

  他人评价是指由其它有关方面的人员对评价对象所实施的评价。在他人评价中,能否在评价主体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是决定他人评价成效的关键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把多种评价手段结合起来,发挥教育评价的促进作用。当然,教育评价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不断地探索着评价的新局面,力求更合理,更科学地对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出评价。


《教育新理念》读书笔记 (菁华3篇)(扩展4)

——企业创新理念标语 (菁华3篇)

企业创新理念标语1

  1. 以诚信态度做人,以专业操守做事。

  2. 培育利益员工,创造团队精神。

  3. 会而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这样的会议是属最浪漫的行动。

  4. 环境与人类共存,开发与保护同步。

  5. 生产绿色产品,节约地球资源。

  6. 生命只有一次,安全拌君一生。

  7. 同心同德,承继十载根基;群策群力,共创百年辉煌。

  8. 创造完善,服务社会。

  9.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

  10. 认识科技创新,感悟新奥文化。

  11. 新工艺带来高效益,新观念开辟新天地。

  12. 协作共享,改善心智模式;创新突破,力争超越自我。

  13. 智者求己,钝者求人,愚者求神。

  14. 创新是魂,人才是本。

  15.创新突破稳定品质,落实管理提高效率。

企业创新理念标语2

  1、融合德智勇勤,创新其乐无穷。

  2、创新无条件,信手偶得之;创新无诀窍,突发奇想中。

  3、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

  4、不是空洞口号,创新是必要行动。

  5、诚实是做人之准则,信用是社会的灵魂,创新是企业的根本。

  6、新奥因成功而美好,员工因创新而精彩。

  7、坚持创新,再铸辉煌。

  8、创新突破稳定品质,落实管理提高效率。

  9、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借口,开拓者找创意。

  10、携手创新,共建和谐社会。

  11、时时寻求效率进步,事事讲究方法技术。

  12、创新才是走自己的路。

  13、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创新的路。

  14、汇集人才、组织人才、培养人才、锻炼人才、创新人才。

  15、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创新能力,建设和谐社会。

  16、探索无止境,发展也无止境,创新更无止境。

  17、人人提案创新,成本自然降低。

  18、伟人语录成就经典,*凡岗位创新世界。

  19、行动是成功的开始,等待是失败的源头,创新是发展的桥梁。

  20、闯一番事业是最好创新。

  21、创新是梦想和现实的桥梁。

  22、财富不选国家人种,创新不择贫富阶级。

企业创新理念标语3

  1、改善沟通是执行力流程中的关键。

  2、执行力的衡量指标不是人,不是财,而是时间个细节。

  3、没有好的激励机制,就没有好的执行力。

  4、有效的执行力是企业做到快速反应的保证。

  5、企业的执行力关键在于组织执行力。

  6、没有想法,就没有结果。

  7、执行力离不开指导力的支撑。

  8、行动不及时是因为痛苦达不到。

  9、结果不好,就是不好。

  10、用人不在于如何减少人的短处,而在于如何发挥人的长处。

  11、企业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细节的执行力。

  12、利益是执行的源动力,企业文化是执行的持续动力。

  13、理念变天地变,理念不变原地转。

  14、没有执行力文化的企业就没有自觉的执行力。

  15、执行力的关键是细节。

  16、打造卓越的领导力与执行力。

  17、*惯于缺点是的`缺点。

  18、发掘有执行力的员工。

  19、讲究实事求是,使执行落到实处。

  20、细节决定成败,知识改变命运,能力提升位次。

  21、执行者扮演正确的执行角色,执行才能成功。

  22、追求细节有多深入。

  23、奖励有执行力的员工,是增强企业执行力的有效手段。

  24、做好时间管理,做自己的主人。

  25、通过授权深化执行力。

  26、一个再好的项目,如果没有合适的人做,还是放弃它。

  27、行动是果实,而言语只是树叶。

  28、团队力量决定执行力,好的执行力一定要有好的团队。

  29、细节做好叫精致,细节不好叫粗糙。

  30、优胜劣汰制度创造超一流的执行能力。

  31、员工是笨蛋就要找到适合笨蛋的管理方法。

  32、简单的才是有效的。

  33、不要指望别人帮助你,要指望别人需要你。

  34、员工往往出差错,是你的管理容易让他出差错。

  35、在细节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执行力度。

  36、执行力的高低取决于纪律性的高低。

  37、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

  38、妥善处理绩效差的人,让企业的执行流程真正通畅起来。

  39、思想的高度决定行动的高度,文化的高度决定企业的高度。

  40、凡事要求落实、求具体、求深入、求细致、求效率、求质量。

  41、企业的执行力关键在于集体的执行力。

  42、不看错不错,只求好不好。

  43、不需要你看到别人没有用,要让别人看到你有用。

  44、犹豫不决的人会降低执行的效力。

  45、人人都喜欢的事不一定是对的,对的事不一定人人都喜欢。

  46、速度第一,完美第二。

  47、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

  48、人心齐则士气足,士气足则百事兴。

  49、善于创新使执行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

  50、凡成就大业者,喜欢把小事做细做透。


《教育新理念》读书笔记 (菁华3篇)(扩展5)

——《慢教育》读书笔记 (菁华3篇)

《慢教育》读书笔记1

  寒假里有幸拜读了张文质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艺术》,感触颇深。张文质,福建闽侯人,教育学者,诗人。198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系“生命化教育”的倡导人、负责人。多年来致力于“生命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长期植根于中小学课堂,推动*基础教育的变革和发展。

  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创办了1+1读书俱乐部,推广1+1式的读书理念。通过学*,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在于激励与唤醒”,首先我们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时,我们要更细致、耐心些,多一些等待、思考与克制。其次要广泛阅读,努力付诸实践,积累经验,构建自己的认识*台。

  在*时教学活动中,速度要放慢,慢下来教师才能注意到每位学生的困难并及时给予帮助,多给他们提供创造、交流经验、合作学*的机会,逐渐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能力。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需要有舒缓的节奏。高频率、快节奏、大梯度,不利于学生的有序成长和发展。

  张文质老师倡导”生命化教育“。在当今教育界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生命化教育“,简单地讲,就是把对学生的的理解、关爱、信任、成全,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它不是仅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达和理解,它必须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

  “生命化教育”的实现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起主观作用的,就是教师。教师要关注每个独立的学生个体,不仅要尊重、善待学生,还要研究学生特点;在注重全体学生知识获得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风格,提供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异常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重情感交流;注重师生互动交流,引发思考……客观条件,就是课堂环境,教学空间。

  教育是慢的艺术。在教学上,教师要慢慢地去感悟,就像为人父母,育人的经验也是慢慢感悟出来的。一个好教师,应是偶有所得,有些独特的理解、独特的发现,然后顺着这种正道,终成大器。教育是些潜移默化、潜滋暗长的东西。功利的教学都是短暂的,不关注长远的,不关注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的。

  我们的教学研究,也是慢的艺术,有所发现,有所用心,慢慢地去做。这个慢,就是让学生感受、体验过程,形成良好的学**惯。这个慢,就是不急于求成,要有足够的期待,足够的耐心,减少教育浮燥与功利,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慢教育》读书笔记2

  张文质老师的书以前曾经看过一本,是《教育的十字路口》。《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教育讲演录》基本保持了作者的行文风格——对当下的*教育的沉重的忧思,这也就使得读者也随之心情沉重起来。与此同感的还有看几本书《不跪着教书》(吴非著)、《守望教育》(刘铁芳著)、《教育实话》(陈桂生著)等时的心情。

  我想,之所以有张文质、吴非、刘铁芳、陈桂生等如此沉重的笔触描述当下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大概是由于他们对教育有着过于理想化的诉求,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诚然,人不能没有梦想,教育者也应有自己的.教育梦想,但更重要的还应该是脚踏实地的去做。正如张文质老师在演讲中说的的那样:“我们无法改变世界,那我们就更要改变自己;我们无法改变自己,那我们就试着调整处人处己的方式,总之,生命还是有很大的张力的。”“想大问题做小事情,大问题要思考,小事情要去践行。要从我们能够改变的地方区尝试。”

  教育上的大问题需要我们每一人去思考,即使我们不能像张文质老师等人那样站得高看得远,对教育问题思考的那么深那么透,但也要经常去想想我们身边人和事,想想总是没有坏处的。我们无法去改变世界,无法去改变大的教育格局和环境,但是我们可以尝试去改变自己的教育生活,改变对自己的态度,改变对学生的态度;改变一点教育教学方法,改变一点课堂结构。我们或许无法或者不愿做大的改变,但我们可以尝试改变一点,哪怕是一点点,改变一点总是有好处的。

  非常欣赏张文质老师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中的两个观点,也深有同感。一个是“教师写文章,真的要下两个功夫。首先,要多读一点书。硬着头皮挤出一些时间多读书,真的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第二,要硬写。先把自己放低一点,下一点苦功夫、笨功夫。现在有些老师的文章写得相当好,他们的起点都相当低,成绩都是这几年不懈地下笨功夫的结果。”另一个是“我相信,小的才真正是好的,才真正是美的,才真正是人性的。”这里的“小”指的是学校的规模要小,班级的学生要少。并引用了美国教育家博耶的话“当学生人数超过30人的时候,教师的注意中心就从对个体的关注转为对班级的控制。”对于前者,我一直用这样的话鼓励我们的老师们;也同时这样勉励自己,并一直试图坚持着。对于后者,我自己倒是一直有这样的想法,但事实却是不仅没有“小”,而是一直被不断的扩大着。

  最后再摘录张文质老师的几句语录,或许这些语录能够给我们一些启发。

  “孩子不需要担心,而需要关心。孩子不需要责骂,而需要理解。孩子不需要说教,而需要分享。孩子不需要考验,而需要分担。孩子不需要冷落,二需要疼爱。孩子不需要寄予希望,因为他本身就是希望。

  “哪里有爱,哪里就是你的家;哪里有尊严,哪里就是你的归宿;哪里有鼓励,哪里就是你的起点。

  “让我们时时提醒自己,克制自己,改变自己的否定性思维,让我们一点一滴地变得阳光一点,积极一点,主动一点,努力着慢慢地使自己成为建设性文化的一部分,成为赞美文化的一部分。

  “我深信教师的教育观念和生命意识才是学校文化中最具意义的力量,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重要的是,他是作为一个具体的一个人在影响、默化、润泽着他班上每一个学生的。

  “遇上好教师不仅是孩子的福分,甚至也是一个家族的福分。如果我们有这样的福分,我们一生都会有很好的方向感和一种可以汲取的并能最后转化为自我提醒、自我督促的力量,我们的生命会始终围浸在人性的光泽之中。”

  张文质,诗人,教育学者,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1+1新父母行动”发起人。著有《唇舌的授权》、《保卫童年》、《教育的十字路口》、《幻想之眼》、《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我们是怎样做生命化教育研究的》、《我的写作是献给自己的祈祷书》、《今天我们怎么言说教育》等,主编有《生命教育》实验教材、《*最佳教育随笔》、《活着就是幸福——生命读本》、《大夏书系?生命化教育丛书》、《大夏书系?慢教育丛书》等。

《慢教育》读书笔记3

  《慢教育》这本书既有理论色彩,又有人文风采。朴实*和的资料中充盈着深刻的哲理,从而给人一种独特的享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大家耳熟能详的俗语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教育是一种等待的艺术,再好的教育也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这也决定了她特有的“行走姿态”——慢一些,*稳一些。

  “让真的教育成为心心相印的活动,从心里发出,打到心灵深处”(陶行知语)。我们的教育应当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有刻骨铭心的经历,学生在和同伴、教师的交往中能体会到欢乐,有自我施展才华的领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所以,需要放慢教育的脚步。

  以“慢”的心态来对待教育,陪着孩子慢慢地走,尤其是那些淘气的孩子、理解新事物迟钝的孩子,教师就如一个母亲应对蹒跚学步的婴儿,站在他的对面,微笑着耐心地看着他,等待着他迈出第一步,哪怕是摇摆的,哪怕是瞬间的跌倒,允许他失败,给他鼓励,给他目标,吸引他向前,一步,两步,从摇摆到*稳,从磕绊到连续,从害怕到从容。在不可预知中,慢慢地感受成长的喜悦,慢慢地等待着孩子成长,何尝不是一种睿智,一种气度

  我们此刻需要把自我从“效率至上”的机械运转及由此带来的精神困顿中**出来,进入“慢”的教育情境中,恢复教育本来的“慢”性。“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教育是崇高的事业,任何功利和浮躁只能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我想,放慢自我教育的脚步,少一些浮躁与功利,多一些耐心与*和,这也是教育成功的途径之一!


《教育新理念》读书笔记 (菁华3篇)(扩展6)

——《教育新理念》学*心得体会 (菁华3篇)

《教育新理念》学*心得体会1

  有人说:读书足以移情,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

  在课余时间,我有幸拜读了《教育新理念》这本书。这本书阐述了:作为教师究竟应该树立哪些新的教育理论,转换哪些旧观念。在教育模式、学*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的今天,我们在转换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方面应如何去做?通过自学使我体会到作为个体的人必须要进行终身的学*,作为教师必须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与人的整个一生与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新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更新,与时代同步。知识经济时代,学*将贯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终,可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不再仅是学生的专利,教育也不再仅是教师的特权。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某年轻人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家反问说:“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讨厌。”老人家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后来又来了另一个青年问同样的问题,老人家也同样反问,青年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事物……”老人家便说:“这里也同样好。”旁听者觉得诧异,问老人家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呢?老者说:“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1

  的确,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以批评的态度看,你便会看到无数缺点。反观我们传统的教育,多是为了分数的教育,从教师自我出发,而不真正是对幼儿这一主体人的教育,教师的抱怨也就“顺理成章”了。而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由于个体差异,绝对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我的理解是指孩子的发展能为个人所驾驭,孩子可以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自由地从事多方面的活动,充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何况,“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优生”有缺点,“差生”也有闪光点,在我们教师心目中每个孩子都应是有天才的一面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改变教育观念,重新整合新型的师生关系,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成为学生学*活动的“欣赏者”。从这一角度出发,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合理的心理需求与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爱好与选择,尊重他们的人格。同时,及时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予以赞扬,特别是对“差生”而言,一两次别开生面的欣赏不啻是沙漠里的绿洲,久旱的甘霖,这样将会激发他们身上的潜能,让孩子在充满鼓励与期待的沃土中成长,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尤其使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所提出“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书中阐述到“创造始于问题。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美国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教师并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

  这在日常表现出来的`是“我们的学生普遍的考试成绩都不低,他们对相当精深的专门知识都能掌握。遗憾的是,在生活中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很低,而解决这些问题的知识他们是完全拥有的。”与之相反的是大神探福尔摩斯的例子。福尔摩斯的各种专业知识非常有限,有的甚至为零,却能够无所不通、料事如神,这靠的是在需要的时候他能调动所具有的有限的知识,当他觉得知识不够用时,能及时补充。从这里我也联想到了我自己。我是一名语文老师,*时看有关语文教学的文章,读文学作品,听语文课我是乐在其中,而听其他学科的教研课我就不得已而为之了。因为我一直认为既然自己是语文专任教师,教好我的语文课足已。事实上叶圣陶先生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就提出“教育的最后目标却在种种境界的综合,就是说,使每个分立的课程,所发生的影响,纠结在一块儿,构成个有机体似的境界,让学生的身心都沉浸在其中。”而要使学生能够“沉浸其中”,教师首先要进入这一“境界”。我们不求胜任二三门课程的教学,但有必要熟悉学生所学*的全部内容,能够在学科间相互沟通。

  袁振国教授思想敏锐,视野开阔,关注现实。在文章中所体现出来的事例典型吸引人,文笔通俗而优美,文中所阐述的观点,我觉得有很多自己以前朦朦胧胧仿佛感受到的地方,经他或以事例说明或引经据典般地娓娓道来,不觉大受启发。对于文中倡导的“教育工作的重心不再是教给学生固有的知识,而是转向塑造学*者新型的人格。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者学会如何学*,学会如何工作,学会如何合作,以及学会如何生存。”有了更深的认识。因此,教师的知识与观念的自我更新显得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急迫了。一个成功的教师,首先是一个善于不断自我更新观念的学*者,只有在及时地吸取当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教育新理念》学*心得体会2

  当今教师迫切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理论转化为方法的能力,增强理解学生和促进学生道德,学识和个性全面发展的自觉性。学*了教育新理念,使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不少的知识。下面是我对这次学*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教师要学会尊重、宽容学生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尊重学生多姿多彩的选择,尊重学生主动活泼的呈献。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施与这种美德会对受与者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这种宽容并不是放纵。教育需要严师,但更需要“爱”与宽容。对自己的学生宽容,更是一名教师应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作为教师,应充分理解、体谅学生的“不成熟”,宽容他们一时的过错。宽容是一种修养,能使教师遇到突发事件仍保持一种*等、*和的心态对待学生;宽容是一种胸襟,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广阔的心胸;宽容更是一门教育艺术,它能使教师不厌其烦地对学生坚持耐心的多方式的教育,给学生以自我反思、认识、改正错误的机会。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对犯错误的学生,常常让他们先做一件好事,然后写一份心理活动说明书,要求反映出做好事前、做好事时,做好事后心灵深处的旧我和新我是怎样论战的,这种做法,既能让学生自觉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更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感受到老师真诚的爱。

  二、对过程教学比结果教学更重要的认识

  在以往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认为,只要课前认真备课、上课环节比较完美、课后布置一些作业就是一节好课。至于学生能否学到多少有用知识、能力能否提高却不在思考之列。若按这种教学,表面上看是素质教育,但实际上仍是“应试教育”的翻版,只不过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正所谓拉“素质教育”之大旗,做“应试教育”之虎皮。为此,我通过不断的学*,才真正的认识到过程教学比结果教学更重要的含义。因为知识才是人们真正的认知的结果。而知识的学*和教学无疑是必要的,但大多数教师往往太注重认知结果的教学了。如果在知识发展缓慢的时候,有这样的想法还有情可原,那么,在知识和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这就不能容忍了。因为学生学到的仅是知识大海的一粟,而缺乏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跟不上快速更新时代的步伐。简单地说,智慧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教学比结果教学更重要,因为知识才是真正启发学生智慧的手段,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教学中能够把结果变成过程,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才能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对新时代教师的认识

  在逐步实现网络教育的今天,我们还有部分教师满足“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的陈旧教学方法。因为这种教学既简单,又省事。但殊不知,这种简陋的、过时的落后教学,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就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方可使用。而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哪个学校没有一到几个多媒体教室,可这些配有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多功能教室却完全成了摆设,像装有漂亮鲜花的花瓶,仅供人欣赏而已,没有更多的使用价值。当然,多功能教室也有发挥作用的时候,那就是上级主管部门来现代化验收时,学生才有可能在现代化的教学中快乐地学*、才能感受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导致这种不良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造成的,如多媒体上课,制作课件是一件繁而难的事,或部分教师不求上进,不能利用有限的业余时间学*电脑的操作,而是把主要精力用于家教或在“围城”里面酣战,可对课件的制作却一窍不通。导致这种对多媒体教学不感兴趣的现象,造成有限的教学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充分使用。这种结果要不了几年,设备老化,教学质量低下,学生素质下降,最终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所以,作为一名网络时代的现代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不断创新。

  通过教育教学理论的学*,我感触很深,体会颇多。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只有在不断的学*、实践中,才能真正体会教育教学新理念对现代教育的重要作用,才能真正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和生存,才能紧跟时代教育发展的步伐,才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育新理念》学*心得体会3

  新的课程标准已出台,在这一新形势下,如何合理使用中学物理新教材,如何遵循《课标》的思想及中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去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物理学人才,就成了摆在我们这些中学物理教师或准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我想就新课程标准中的教育新理念提出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一,物理教育学的性质及研究对象

  物理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学科教育学的范畴。物理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即研究物理教育和教学的问题。学*和研究物理教育学,首先要钻研和领会已有的物理教育教学理论,因为这是人们多年来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成果,接受这些成果有助于避免重复别人在物理教学上所走过的弯路。但对物理教育教学理论的学*必须与当前的物理教学实践。

  二,注重学*环境,让学生参与物理

  通过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氛围激励学生学*潜能的释放,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于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只有善于协调好师生的双边活动,才能让大多数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例如,在讨论课上,教师精心设计好讨论题,进行有理有据的指导,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研究。这样,学生在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群体学*环境中,既独立思考又相互启发,在共同完成认知的过程中加强思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逐步提高学生参与学*活动的质量。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提供合作学*的机会。合作学*是21世纪学生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之一,它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一种学*方式,它能有效地改善学生学*环境,扩大参与面,提高参与度。

  三,认清《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高中物理教育的定位。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随着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的深入,物理学一方面带动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推动了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经典物理学奠定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代物理学推动了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等的迅速发展,继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变化。

  高中物理课程应体现物理学自身及其与文化、经济和社会互动发展的时代性要求,肩负起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为了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中物理课程。

  四、注重问题情境。让学生亲*物理

  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为学生的学*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亲*物理。

  1.创设动画情境,学生对于形象的动画卡片、投影、实物或生动的语言描述非常感兴趣,他们的思维也就容易被启迪、开发、激活。对创设的问题情境产生可持续的动机,这种直观是一种“催化剂”,给学生的学*活动带来一定的生活色彩。不仅对创设情境产生表象,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学*策略意识的培养。

  2.创设生活情境,物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强化感性认识,从而达到学生对物理的理解。

  3.创设故事情境,学生都很喜欢听物理故事,而且可以从故事中得到更多的物理启示。

  4.创设挑战性情境,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新奇的,具有神秘色彩的情境,能有效地激趣、导疑、质疑、解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创设游戏情境,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较短,稳定性差,分配注意的能力较差,教师可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进行学*,以延长有意注意的时间及增强学*效果。

  6.创设发现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并不是都让学生去发明创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去独立思考去发现,这种发现本身就是一种创造。

  7.创设实践情境,学生的第一发展水*和第二发展水*之间存在着差异。教师应走在学生发展前面,创造“最*发展区”。注意适时、适度创设实践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注重学科间知识的渗透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高考模式的改变,现行的中学物理教学不应单纯立足于物理知识的学*,而要把物理知识与化学、生物、地理乃至历史知识相互穿插,并适当增加这方面综合题的训练,以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学科综合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解“能量转化守恒定律

  在讲解“原子物理学”的有关知识时,可以与化学上的电离及生物上的遗传、变异等相联系;在讲解“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时,可以与生物上的血液流动方向挂钩;《电磁感应》一章中,在判断飞机在某地方上空飞行时两机翼的电势高低时,可以与地理方面的知识相联系。

  六,改进评价方法,完善评价体系

  根据标准及大纲的要求,目前的评价理念是以人为出发点,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要更多地体现对人的价值的重视,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更多的关注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的主题精神。在评价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评价主体互动化:即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与协商;

  ⑵评价结果效益化:即重视评价结果的科学化反馈作用,以使被评价者最大限度的接受;

  ⑶评价方式动态化:即给予多次评价的机会,注意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发展;

  ⑷评价内容多元化:即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

  ⑸评价模式过程化:即不要只关注评价结果,不要只关心学生作对了多少,要更重视的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用去了多少时间?是否与他人合作过?是否遇到过较大的困难,最终又是如何解决的?

  ⑹评价施实日常化:即重视评价的实效性。鼓励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将评价日常化,通俗化。

  此处以研究性学*评价为例:为了让学生既能体验成功的快乐,又能及时知道自己“研究”过程中的不足,通过设计量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具体操作时分五个步骤:

  ⑴教师设计量表。具体内容包括开题评价,过程评价和结题评价。三各项目下又各有子项目,各个项目又各占一定的权重。

  ⑵组织学生根据量表自评。包括自我肯定,自我批评,意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⑶教师评价。指导老师根据量表对所指导的学生客观评价,并把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一份。让学生与自评量表对照。如有明显争议,鼓励学生提出来和老师商榷。

  ⑷课题组评价。在课题组内组织评价委员会,既有资深老师参加,又有年轻老师参加,对各班小组“研究”进行评价,选出优秀研究组,通过表扬和树立榜样形式,在班内,校内倡导研究之风。

  ⑸校内评价,在学期结束时,在各班中选取研究比较好的小组,向全校公开汇报,以号召全校师生都支持研究性学*。

  关于对新课程标准中的教育新理念的理解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细细地摸索,探寻。这里指出的几点看法只是一家拙见,希望大家能加以补充和指正。


《教育新理念》读书笔记 (菁华3篇)(扩展7)

——企业创新理念标语 (菁华3篇)

企业创新理念标语1

  日复一日,精益求精;年复一年,效益满赢。 建质量效益之路,创质量效益之业。

  长风破浪终有时,质量效益兴鸿业。 企业精神,品质第一。

  品质第一,客户至上;相辅相成,共创繁荣。 创造有魅力的质量,造就忠实顾客群体。

  顾客至上,改革求实,以人为本,团结向上, 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人的努力是无限的。

  质量安全,企业生命之源。 不论生产多忙,安全不忘;不论产量多少,品质不忘。

  效率是生命,质量是根本。 立安思危,创优求存。

  完善体系,深化管理,提高质量。 坚持质量第一原则,确保体系有效运行。

  体系有效运行,销售蒸蒸日上。 走进质量天地,带来无限商机。

  构造质量、环境、安全一体化的管理体系。 增强品质意识,强化安全观念。

  环境优雅,造福大家。 安全做的好,生命有保障。

  安全、节能、高效、优质。 贯标出质量,认证树形象。

  开展体系认证,塑造一流企业。 质量求生存,认证得市场。

  iso9000认证,企业二次创业捷径。 筑质量长城,兴中华经济。

  跨越今日的视野,扩展21世纪的眼光。 筑质量大堤,迎世纪挑战。

  21世纪一质量领先者的世纪。 未来的成功属于质量领先者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铸造辉煌,唯有质量。

企业创新理念标语2

  1. 以诚信态度做人,以专业操守做事。

  2. 培育利益员工,创造团队精神。

  3. 会而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这样的会议是属最浪漫的行动。

  4. 环境与人类共存,开发与保护同步。

  5. 生产绿色产品,节约地球资源。

  6. 生命只有一次,安全拌君一生。

  7. 同心同德,承继十载根基;群策群力,共创百年辉煌。

  8. 创造完善,服务社会。

  9.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

  10. 认识科技创新,感悟新奥文化。

  11. 新工艺带来高效益,新观念开辟新天地。

  12. 协作共享,改善心智模式;创新突破,力争超越自我。

  13. 智者求己,钝者求人,愚者求神。

  14. 创新是魂,人才是本。

  15.创新突破稳定品质,落实管理提高效率。

企业创新理念标语3

  1、改善沟通是执行力流程中的关键。

  2、执行力的衡量指标不是人,不是财,而是时间个细节。

  3、没有好的激励机制,就没有好的执行力。

  4、有效的执行力是企业做到快速反应的保证。

  5、企业的执行力关键在于组织执行力。

  6、没有想法,就没有结果。

  7、执行力离不开指导力的支撑。

  8、行动不及时是因为痛苦达不到。

  9、结果不好,就是不好。

  10、用人不在于如何减少人的短处,而在于如何发挥人的长处。

  11、企业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细节的执行力。

  12、利益是执行的源动力,企业文化是执行的持续动力。

  13、理念变天地变,理念不变原地转。

  14、没有执行力文化的企业就没有自觉的执行力。

  15、执行力的关键是细节。

  16、打造卓越的领导力与执行力。

  17、*惯于缺点是的`缺点。

  18、发掘有执行力的员工。

  19、讲究实事求是,使执行落到实处。

  20、细节决定成败,知识改变命运,能力提升位次。

  21、执行者扮演正确的执行角色,执行才能成功。

  22、追求细节有多深入。

  23、奖励有执行力的员工,是增强企业执行力的有效手段。

  24、做好时间管理,做自己的主人。

  25、通过授权深化执行力。

  26、一个再好的项目,如果没有合适的人做,还是放弃它。

  27、行动是果实,而言语只是树叶。

  28、团队力量决定执行力,好的执行力一定要有好的团队。

  29、细节做好叫精致,细节不好叫粗糙。

  30、优胜劣汰制度创造超一流的执行能力。

  31、员工是笨蛋就要找到适合笨蛋的管理方法。

  32、简单的才是有效的。

  33、不要指望别人帮助你,要指望别人需要你。

  34、员工往往出差错,是你的管理容易让他出差错。

  35、在细节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执行力度。

  36、执行力的高低取决于纪律性的高低。

  37、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

  38、妥善处理绩效差的人,让企业的执行流程真正通畅起来。

  39、思想的高度决定行动的高度,文化的高度决定企业的高度。

  40、凡事要求落实、求具体、求深入、求细致、求效率、求质量。

  41、企业的执行力关键在于集体的执行力。

  42、不看错不错,只求好不好。

  43、不需要你看到别人没有用,要让别人看到你有用。

  44、犹豫不决的人会降低执行的效力。

  45、人人都喜欢的事不一定是对的,对的事不一定人人都喜欢。

  46、速度第一,完美第二。

  47、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

  48、人心齐则士气足,士气足则百事兴。

  49、善于创新使执行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

  50、凡成就大业者,喜欢把小事做细做透。


《教育新理念》读书笔记 (菁华3篇)(扩展8)

——读《教育新理念》有感优选【5】份

  读《教育新理念》有感 1

  “创造始于问题,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教学。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这是袁振国先生的《教育新理念》第一章“课堂教学的革命”中关于“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的一段阐述。

  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就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袁教授的这一理念就是要求我们在*时的课堂教学中就要从课堂改革出发,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出发,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敢问”、“会问”、“善问”。读到这里,我不禁要反思:身为人师的我们“会问”、“善问”吗?

  由此我联想到这样一则笑话:某地理老师见校长来随堂听课,便将地球仪往讲台上一放,问:“同学们,今天教室里多了个什么东西呀?”没想到学生齐答:“多了个校长。”老师急了,又问:“校长是个东西吗?”学生齐答:“校长不是东西。”笑话虽有些夸张,但反映了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只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设计好的“标准答案”上来,问题一经提出,便极尽其“循循善诱”之能事,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仔细分析,这其实是一种为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方式。试问这样的课堂提问何以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何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又带着问题走出教室?所以说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的提问不是随意的,我们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提问的形式,内容应具有典型性,反映教学的重点、难点,否则就偏离了课堂教学中心,达不到提问的效果。那么如何设计提问呢? 下面是我在*时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铺台阶,难为易】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在我们教师看来比较简单的问题,到了学生哪儿却总是回答不到位,或者答非所问,以致耽误教学时间。这种情况的产生,往往是教师设计的问题大而空,使学生找不到抓手。所谓“铺台阶”就是化难为易,化整为零,分层设问。如苏教版第九年级(上)中李森祥的《台阶》是一篇反映农民问题的小说,对于初中而言,理解其中的父爱是不难的,但要挖掘出深刻的主题颇有难度,在授课时我首先让学生通读全文,然后用简洁的语言全面概述情节,为此我先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父亲为何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2、父亲如何造起了一栋有九级台阶的新屋?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了?在此基础上再概括出情节: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体壮如牛,吃苦耐劳,他相信自己的力量,他下定决心,开始漫长的准备。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寸积铢累,终于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可父亲为此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再如:为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塑造父亲这一形象要表达怎样的主题?可以先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有了高台阶就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吗?2、父亲有没有赢得别人的尊重呢?3、但是父亲赢得你的尊重了吗?4、那么父亲靠什么赢得你的尊重的?4、对作品中父亲,作者寄予怎样的感情?崇敬,怜悯,抑或其它?最后归纳出这样的主题:赞扬中国农民的坚韧,审视前辈的生活价值观,提出关注农民、关注农村的问题。

  【投石子,愤而启】苏小妹与秦少游的新婚之夜,苏小妹为考新郎官出了这样一则上联:“闭门推出窗前月”,让新郎官对出下联方可入洞房,秦少游思妻心切一时就是出不来,这时苏东坡令家人向水中央投去一石子,听到石子入水声,看到水中波光,少游思路活了,对道:“投石冲开水底天。”东坡这种启发式用得好!在妹夫发窘时令人向水中央投去一枚石子,可谓适时、适量、准确,这正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如讲授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为了帮助学生欣赏哈尔威船长的形象,我是这样设计的:刚上课时我们欣赏的那首《我心永恒》作为《泰坦尼克号》的主题音乐,如今已成为全球家喻户晓的世界经典名曲,每当听到这缠绵哀转的旋律,我们的眼前就会浮现出罗丝和迈克迎着风浪相拥于“泰坦尼克”号船头的那个美丽瞬间,可见音乐与文学的相通性。那么,如果我们现在将《“诺曼底”号遇难记》也改编成电影,也需要给他配上一首主题曲,请问用《我心永恒》行吗?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畅所欲言,都认为用这个曲子不妥。就在这时我又抛出下一个问题:既然《我心永恒》不妥,那你认为选怎样的曲子比较妥当呢,请阐述理。短瞬的寂静后教室里又热闹开了,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说用《上甘岭》的插曲《英雄赞歌》,有的建议选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有的说不出乐曲名,干脆自己描述乐曲的的基调旋律,总而言之同学们的回答都说出自己对人物形象的赏析:船长的敬业、尽责精神,坚定、刚强的意志,以及宁死不渝的对轮船和大海的执着的爱,可谓瞬间的举动,永恒的形象。到这里一个伟大灵魂的化身,不仅巍然屹立于大海上空,更铸刻在每个读者心里。在这种提问方式中,不知不觉就完成了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卖关子,产动力】即设置悬念,卖点关子,以激起学生学*语文动力,这种动力有时是一节课的,有时可能是一阶段的,有时甚至是一生的。

  苏教版初中语文第一课是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这是一篇书序,更是一篇美文,就文章本身的语言、章法以及文学的内涵而言,这对于刚刚进入初中的初一学生来说,无疑是困难的,但如果仅从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的角度来讲授这篇课文,教者以为该文不失为一座引导学生通向文学殿堂坚实的桥梁。初中阶段的第一节语文课我没有急于带领学生学*课文内容,而是先讲了几个故事,这些故事都出自中外文学名篇,但都只有高潮,没有结局,只有梗概,没有具体情节,故事讲到高潮时戛然而止,留下几个悬念: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那苦命的祥林嫂后来过上了好日子了吗?还有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笔下的羊脂球、于勒等人最后的结局如何?契诃夫笔下的小公务员又是怎么死的?没想到还真有几位同学能说出结局,但我让他们立即打住。可以想见,能在此时回答出问题的同学该有多自豪,而尚不知答案的又该怎样羡慕和着急。就在这时大屏幕上赫然出现了叶圣陶先生的这样一段话:“认为阅读好像还债务,那一定读不好。要保持着这么一种心情,好像腹中饥饿的人面对着甘美膳食的.时候似的,才会有好成绩。”

  事实证明,在后来三年的语文学*中我班的学生与文学阅读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也明显高于同一阶段的其他同学。现在想来,这种阅读兴趣的产生应当归功于我一开始的卖关子。

  【找毛病,善质疑】现在的教辅资料可谓五花八门,其中包括一些多媒体音频视频资料,这些音频视频资料有不少的确为精品,可也不乏一些粗制滥造的作品。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善于运用资料,让资料“为我所用”。比如有一段关于《春》的朗读视频,其中“春花图”中的“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视频上实实在在显示了累累的桃儿、杏儿、梨儿,播放前我就有意识地让学生注意找茬,结果不出我所料,学生竟然就发现这一画面与文中的“仿佛”一词不吻合,由此自然归纳出了“虚实结合”的写法。这种“找毛病”的课堂提问法往往可以运用于借鉴资料辅助教学的课型中,当然,事前教师一定要熟悉资料,考证资料,切不可随意否决,弄巧成拙。

  【唱反调,学而思】课堂的提问切忌直来直去,启发性不强。假如我们故意唱点反调,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如在《社戏》一文中,对于理解1—3小节在文章中所起到的作用这一知识点,就不必直接问出来,而是说:我们常说,写文章要尽快入题,不要兜圈子,绕弯子,与主题无关的内容可以不写,本文题为“社戏”,可见文章应该写在赵庄看社戏,可作者却花了整整三小节内容写*桥村是我的乐土?看来再好的作品也有瑕疵,因此,我宣布现在将其去掉!当教师做出这样的决定时,你可以想见课堂上的反对声有多高。紧接着教师就要趁热打铁,穷追不舍发问,这种唱反调就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产生“投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读《教育新理念》有感 2

  读完《教育新理念》这本书,真的是受益非浅,袁先生的这本书,给我感动最深的不但是他对教育内在规律的深刻研究,更像是他对教育的最切深的感悟。他的一个个小小教育故事,以小见大,给人以最深刻的反思,这让看似深奥的教育理念变得简单起来,宁静悠远,似清泉,无疑给我这半个槛外人以无限惊喜!

  文章的第一章节谈到的是课堂教学的革命,这一章节也是我看得最入迷的一章,我一连看了好几遍,文中分5个小节,分别谈到了5种最新的教育新思路,很是令人深思。其中,我最喜欢第1、3、4小节的教学理念阐述。即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和研究性教学。

  在很多中小学的墙壁上都能看到这样的几个大字“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而怎么样去面对?又是怎样去做的?老传教士式的教学似乎依然高高地举着大旗,让外面的这些深奥的几个面向显得如此的暗淡无光。我欣赏教育从实际出发,可是教育是为什么而设的?说到底不就是为了解决现实的问题吗?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不正是遵守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客观哲学规律吗?那我们教师该做些什么呢?文中的一句话说地好“问题的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

  放眼我国的现代教育,高分低能的真的很多,这是文中给我的信息,当然这也是我的同感之处,文中的有个小故事使我思考良久,这个故事说的是有一位校长(化学老师)给他的学生重考一年前的高考试卷,结果是*均分16.5分,而一年前他们高考*均分是94分。这说明了什么呢?什么样的知识是我们所要真正需要的,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 我们的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东西?我们不是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吗?而且现在每个学生要学*很多的知识,就像一个酒柜,需要时常整理,学生也应该学会去整理自己的知识,这样才不至于出现上面让人痛心的故事!

  就文中所说的研究性学*,我认为与问题教学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研究性学*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并能培养同学们主动学*的行为*惯,研究性学*其实质也是让学生发挥自我动手动脑来解决实际的问题,要知道,为了很好地解决一个问题,需要掌握的不仅仅是某一单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同学们自我收集各种相关的资料,久而久之,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得到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可以说研究教学是问题为纽带教学的更进一步形式,具有更高的教学价值。

  这本书中另外有一个让我感到心灵碰撞的地方,就是第2章节第4小节中关于提升美育的讨述。美育的本质意义书中是这样写的“美育的本质意义不在于技术层面,不在于获得一些技能技巧,而在于培育美的精神,即对美的境界的追求”。其实世间的一切都可以用美来表示,比如说我们要解决一个问题,我们有很多方法,但什么方法才是最完美的呢?是最佳的呢?什么样的月亮是最美的呢?什么样的篮球技巧才是我们最不能忘怀的呢?其实美就是一种心境,而这种心境又是如何得来的呢?就一堂课而言吧!用什么样方法可以使学生学地愉快,老师教地愉快,如果这堂课呈现给我们的是快乐和谐,那么我们就可以称之为美。学生的纯朴是美,老师高深的教育技巧是美,力量与激情的碰撞也是美……总之,美无处不再,不论是教育教学还是在生活的其它各个方面美都存在,就看你愿不愿意去找寻它。如果你真正努力了,我想你离美的境界也就不远了。

  也许因为自己是体育工作者的原故,一看到“体育”二字就不免更加仔细地看了起来,说心里话,我对第3章第6小节“走进体育”的讲述看完后,心里真有点眼前一亮的感觉。书中作者主要是从竞技体育谈起,谈到最多的是“体育精神”,这也是作者关于此节最主要的观点,在他看来“更快、更远、更高”就是体育了!而我总觉得这里似乎还少了点什么,这里我并没有冒犯袁先生的意思,我觉得,体育应该还有大众体育这一层面吧!而要谈到大众体育就应该不得不谈到全民体质的提高,文中所说的“斯文的运动不是体育”,那么我想问,打太极拳算吗?如果单用体育精神来定义体育的话,那么下棋就不能有“更快、更远、更高”的精神了吗?那么照这样说下棋还是体育,文中说体育不能延年益寿,延年益寿要强调养生,那么适量运动所造成的人体适应性变化,比如“心脏泵血功能的提高、呼吸系统功能的良性改变……”这些对人延年益寿真的就没影响吗?文中明确地说体育不能延年益寿是不是有些欠妥?除上面的一点疑义外,作者对体育的其它论述确实很有点意思,特别是对原始动力特点的阐述上很有独到之处。“人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这就是人,说地真好。

  在第4章第5小节有一段话很是发人深思,其内容是这样的“当国家竞争加剧、人才需求成为突出矛盾的时候,科学主义就甚嚣尘上;当社会矛盾激化、人性得不到舒张的时候,人文主义就会高扬头颅;而当信仰危机蔓延、国家威信受到挑战的时候,社会理想主义则会抖擞精神。”而这三种教育观在社会发展中的不断相融,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积极地面对呢?我想除了我们教师不断地提高知识体系;提高将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的能力;提高个人的教学方法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正确地把握当今教育的新形势,理解在什么样的背景下的什么样的教育的问题!要让自己努力成为一个教学的研究者。而不是单纯地教书,教死书。

  总之,这本书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的地方,我只是就对我影响最深的一些地方浅淡了一下自己的看法。最后非常感谢袁先生,这是心里话,这本书无疑给新课改下的教育方向点亮了指示灯,同时使我产生了很多的思想碰撞,但愿碰撞下能有火花,从而衍生出别样光芒。

  读《教育新理念》有感 3

  课程改革把“课堂气氛”提到探究的范围之内,新课标要求新型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和谐融洽的,是师生互动的,因为只有在这样的气氛中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培养出适应新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

  而实际上,我们的课堂气氛还很沉闷,大多数时候是教师在唱独角戏,有时候教师为了让学生参与学*也会设计一些问题(往往都很简单),可是往往是教师又是启发又是引诱甚至“威迫”学生依然启而不发,无动于衷,当被老师点到了名,有些学生也只是懒洋洋的站起来用一句“我不会”来搪塞,最后老师只好自问自答了。举手回答问题的现象只在七年级上学期里普遍出现,到八九级时就慢慢绝迹了了;在教师的启发后,向老师提问题或在课后向老师提问题的情况在七、九年级偶尔发生,七年级学生是真的不懂而问,九年级学生往往是问关于中考的问题,而且是那些对自己期望值较高的学生才会问题是;在教师有意或无意失误时,七年级学生能迅速指出,八年级学生往往不置可否,九年级学生在用小动作订证许多次之后才会有人指出,这是同事们都有的感受,于是评价说:七年级学生爱卖弄,八年级学生无所谓,九年级学生想看老师出丑。

  人们都知道,人的问题意识是与生俱来的,并不是培养出来的,因为孩子开始说话时就开始问问题,他们总在问别人“这是什么?”“那是为什么?”在这些大人们认为无聊可笑的问题中,他们认识了世界,了解了世界,但又在这认识和了解的过程中又有了更多的问题,因为他们未知的东西(现象)似乎更多了,疑问也就更多了。所以当孩子们走进学校时,对学校充满了好奇,认为老师会比自己的父母知道的东西更多,于是,他们会向老师提出许多千奇百怪的问题,也愿意告诉老师知道的,所以对老师的提问也非常愿意回答,抢着回答,这本是一片光明的现象,可惜,中国传统教育并不这么认为。

  传统教学中的教师不喜欢学生提出太多问题,特别是提与自己所教课程“无关”的问题(他们似乎忘了知识其实不可能“无关”不可能绝对没有联系),所以当学生问到类似问题时,他们要么拒绝回答,不置可否,要么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让他们不再干“与学*无关的事,浪费时间”,对于课堂上学生的提问,老师也可以用与课堂“有关或无关”来作为标准,甚至对那些“有关”问题,老师也会用“提问程序”,“提问语言”等条条框框来界定,对于那些回答问题的同学也有众多规矩,长此以往,最后让学生都不再问什么,也不再回答为什么(谁都不愿意让人指责了又指责之后还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最后,传统的课堂教学就只乘下教师的自问自答了,课后师生间躲着走了。

  要改变这种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我们的教师还应多多努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首先,教师要冲破“师者,传业、解惑也”的传统观念。韩愈的一句“师者,传业、解惑也”成了中国传统教师的金科玉律,让中国教师从思想上把自己架于学生之上,认为自己必须做到“传业、解惑”让学生从无知到有知,又非常看重自己的尊严,当学生有“惑”问到,而自己不能“解”时,各种担忧一拥而上,会让他们恼羞成怒,于是又只好用“师道尊严”来欺压学生,达到让学生不再问自己问题的目的,而学生在这种教育下也顺其自然的不再问了。所以,中国古代的学生往往都不如老师,象孔子的七十二贤人其实并没什么声望,后代的一些大儒教出的学生也都不过尔尔。

  人不是万能的机器,谁都不可能对一切都了于指掌,这个道理古人都懂,所以他们才说“师不必贤于弟子”,学生的提问教师答不出来,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在这种情况发生时,我们只有引导好学生,让他们去探究,找寻作案,犯不着觉得自己无知。因为学生能提出问题特别是有价值有深度的问题应该是教师的骄傲,而学生都问不出问题才是教者的悲哀。

  我们如果能把问题当成教学契机,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然而经过老师的引导、点拨激发更多的思考,提出更多的问题,最后又带着问题走出教室,开始下一轮的探索。让学生在探究中提高认识,积累经验,获得知识。

  其次,把“教学生知识”变成“教给学生智慧”。

  我们从课本中学*知识,用知识武装头脑,用这些知识来应对世界,似乎很顺理成章。而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误的的认识,知识从来都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所掌握的知识永远都只代表着过去,而只拥有过去的'人是不能适应现在和将来的。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当今社会的知识总在推陈出新,甚至可以说得上是瞬息万变的。如,以前人们总在说的世界人种问题,以前人们只说世界上有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混血儿,现在有资料说世界上还有蓝色人种,人数已过千。还有我们总是说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而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曾向外宣布中国又发现了一个新的民族……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社会,我们如果还只让学生学*和掌握书本知识,那只是把学生当成了装知识的袋子,而他们也只是装装而已,他们“装”的这些知识是应付不了这个世界的。如果我们能教会学生探究知识,教会他们自己去探究知识的来源与发展,就教会了他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应付世界的能力,而他们在这个探究过程中能获得更多的知识,从而在应付世界时变得得心应手,变得聪明,而不至于象古代的读书人书读得越多越笨,成了百无一用之人,也不至于象以前的学生读十几多年的书,大学毕业了却找不到一份自己可干的工作来换取自己的生活必需品。

  古人尚且知道“授人以鱼不及授人以渔”,新社会的教者们为什么不能在从教中授于学生“渔”,让学生把“知识”变成“智慧”呢?

  做到从思想根源上改革之后,我们的教学、我们的课堂自然会改观,我们教者就再也不是“年年岁岁人相似,岁岁年年书相同”了,我们的生活也自然会充满光彩,变得非富。

  读《教育新理念》有感 4

  袁振国先生所着的《教育新理念》一书,是其*年来在国内影响颇大的“新世纪教师教育丛书”之一,一直广受中小学教师的.喜爱。该书“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用生动的故事讲深刻的道理”,以全新的视角扫描新世纪的学校教育,在教师的眼前展现了一个完全别样的教育新天地,给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师带来了新世纪教育的新思考、新要求。其中,“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依托”一节,更是恳切地阐述了教师文化在学校文化中的关键作用,指出了学校建设教师文化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一是促进“教师的发展”,二是“形成教师讨论的气氛”,读来让人深受鼓舞和启发。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本人深刻感受到要做一个有文化的教师。

  固然,袁文“教师文化”中所指“教师”,乃是集合概念;文中所说学校的“教师文化”一般理解为:以校园为背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被多数人认同的职业意识、教育理念、思维方式、行为作风、生活信念、人际关系以及情绪反应等群体行为表现。但是本人本人以为,学校群体的教师文化是以个体的教师文化为基础和单元建设而成的,没有个体的教师文化,就没有群体的教师文化。学校个体教师文化的优劣影响着群体教师文化的优劣,乃至于影响整个学校文化的优劣。因此,对于学校任何一个教师来说,要对建设学校教师文化乃至学校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其选择莫过于--做一个有文化的教师。

  做一个有文化的教师,说易行难。其中的“文化”,虽专指教师应有的文化,但依然涵义广泛。其中,既有狭义的学科知识修养,又含广义的道德理念、职业素养等等;既有传统的民族文化,又含现代教育所应有的科学思想等等,包罗万象,不一而足,容易使人望而生畏。但本人以为,牢记教育既有的普世原则,学*古今中外大教育家的言传身教,再结合现代教育的结构特点,做一个有文化的教师,不妨从以下五个方面尝试修炼。

  首先,崇尚无私奉献的教师道德。“德为才之首”,做一个有文化的教师,首先要增进自己的教师道德。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正是凭着“捧着一颗心去,不带半根草回”的道德精神,才筑起了高山仰止的教育大厦。如今,时代变了,但教育的真谛和精神未改。选择了教育事业,就是选择了无私奉献。因为我们相信“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教师的风范对学生来说是就最好的榜样,教师崇高的品德对学生品德的形成起着无可替代的奠基作用。而崇尚无私奉献的教师道德,在今天说来,就是要爱岗敬业,就是要牢固树立对工作的责任感,就是要不断增强对国家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强烈使命感。

  其次,培养灵魂塑造的教师理念。教育首先是“人文”的,而不是“科学”的。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隐喻清楚地表明,教师从事的是一项无比崇高的职业,目的是塑造学生的灵魂。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更要注重学生思想的发展,灵魂的塑造,使学生首先成为明白事理、重情重义、思想独立、灵魂高尚的人。如今的教育,落后的“应试”模式泛滥,虽受社会诸多顽固势力所囿,但作为有独立思想的中学教师,如果屈服于落后思想或顽固势力,甚至受惑于片面的“分数的辉煌”,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淖,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机器来教育,其结果必然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巨人,灵魂的侏儒,从而彻底背离教育的真谛。

  培养灵魂塑造的教师理念,眼下说来,重在三个“增强”。一是增强发展意识。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成绩和一纸文凭,而是为了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教育不再是仅仅为了就业的需要,而是为了终身发展。教师必须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思想,变单向的灌输为与学生的*等对话,引导学生学会学*,实现“过程和方法”的课程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学*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增强人本意识。新课标所强调的三个维度之一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要求在情感领域与学生进行*等交流,激发学生的思想火花,培养其热爱生活的情感,发展学生的能力体系和人格体系。教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三是增强民主意识。即所有教师都要创设必要的课程氛围来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放弃居高临下的“师道尊严”,倡导师生民主、人格*等、尊重主体的现代精神,“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道路的环境条件”。

  第三,提升厚积薄发的教师素养。俗话说,要给人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新时期的教师应该坚持学*,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达到专业精深、学识广博的固有知识素养。不仅懂得知识的来龙去脉,还要懂得如何运用基本方法解决实际的教育问题。具体地说,教师应掌握三个方面的知识结构:一是本体知识,即教师所具备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数学知识等;二是条件性知识,指教师所具备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知识,如怎样评价学生;三是背景性知识,指教师特定知识以外的知识,如教师的生活阅历、实践经验甚至是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等。

  第四,激发创新科研的教师情怀。我国正值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历史时期,学校教育肩负着建设创新型社会的特殊使命。而创新教育呼唤创新型教师,学生的创新学*必须依靠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这种教师除了具备一般优秀教师的基本特征外,还必须具备健全的“创新”人格和较强的教育创新能力。

  教师要实现自身的**成为创新型教师,至少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加努力:

  一要转变教育观念。传统的教育观念是把学生当做知识的容器来教育,造成学生成长的重大偏废。现代创新教育观念则追求学生的健康成长,即在人性固有的基础上,使各方面都得到有机和谐的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而不是畸形的、一个充满活力的和富有个性的而不是死抱教条和思想僵化的新人。这样势必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师与生的关系,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学生的主体性越突出,自己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参与、独立探索的机会越多,创造性情感越强,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越有可能得以培养。从而使其特长得以发扬、个性得以张扬、成为学*的主人。

  二要培养创新精神,开展创新实践。教师应努力营造“民主*等、安全自由、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坚持正面的激励、宽容和理解学生,允许学生在探索中出现错误,不求全责备,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激活他们的创新学*动机。把继承性学*提升为创新学*。

  三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教师应遵从创新教育的质疑性原则,让学生思维处于一定的疑惑状态,进而提出诱发创新思维的问题。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为“疑问”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才可能实现创新。

  四要淡化学科本位意识。现代科学发展和人才培养要求需要教师淡化学科本位意识,淡化学科间的人为差异,注重学科交叉、渗透。既要注意学科内部各教学内容间的纵向联系,还要注意不同学科之间的横向沟通。

  第五、强化合作发展的教师意识。

  社会和教育的飞速发展,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要求。无疑,这是教师时下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也是新时期教师文化的新增内容。它要求教师必须强化合作发展的教师意识,注重内在学*需求和学*动力,注重教师自身的发展与完善,注重教师发展方式的“与时俱进”。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本人以为强化合作发展的教师意识,重在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积极沟通合作。不仅在教师之间沟通合作,而且在师生之间沟通合作。师生之间的沟通合作,可以是个人之间的沟通合作,也可以通过教研组、备课组或专门团队进行沟通合作。沟通带来理解,理解带来合作,合作带来每个教师的提高和发展;同时,沟通合作也是一个明确目标、相互激励、协调一致、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的过程。

  二是开展反思性教学。反思性教学即“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和‘学会学*’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通过深入反思,有利于教师掌握实践性知识,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有利于促进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的转变。可以说,主体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甚至是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根本,而教师成为反思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

  上述文字,来自于读袁振国先生所着《教育新理念》有感。“做一个有文化的教师”其实是一个很大的命题,要说的还有很多。自感探索尚浅,心得无多,只是以此表达自己的一个追求--做一个有文化的教师!

  读《教育新理念》有感 5

  袁振国先生所着的《教育新理念》一书,是其*年来在国内影响颇大的“新世纪教师教育丛书”之一,一直广受中小学教师的喜爱。该书“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用生动的故事讲深刻的道理”,以全新的视角扫描新世纪的学校教育,在教师的眼前展现了一个完全别样的教育新天地,给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师带来了新世纪教育的新思考、新要求。其中,“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依托”一节,更是恳切地阐述了教师文化在学校文化中的关键作用,指出了学校建设教师文化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一是促进“教师的发展”,二是“形成教师讨论的气氛”,读来让人深受鼓舞和启发。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本人深刻感受到要做一个有文化的教师。

  固然,袁文“教师文化”中所指“教师”,乃是集合概念;文中所说学校的“教师文化”一般理解为:以校园为背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被多数人认同的职业意识、教育理念、思维方式、行为作风、生活信念、人际关系以及情绪反应等群体行为表现。但是本人本人以为,学校群体的教师文化是以个体的教师文化为基础和单元建设而成的,没有个体的教师文化,就没有群体的教师文化。学校个体教师文化的优劣影响着群体教师文化的优劣,乃至于影响整个学校文化的优劣。因此,对于学校任何一个教师来说,要对建设学校教师文化乃至学校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其选择莫过于--做一个有文化的教师。

  做一个有文化的教师,说易行难。其中的“文化”,虽专指教师应有的文化,但依然涵义广泛。其中,既有狭义的学科知识修养,又含广义的道德理念、职业素养等等;既有传统的民族文化,又含现代教育所应有的科学思想等等,包罗万象,不一而足,容易使人望而生畏。但本人以为,牢记教育既有的普世原则,学*古今中外大教育家的言传身教,再结合现代教育的结构特点,做一个有文化的教师,不妨从以下五个方面尝试修炼。

  首先,崇尚无私奉献的教师道德。“德为才之首”,做一个有文化的教师,首先要增进自己的教师道德。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正是凭着“捧着一颗心去,不带半根草回”的道德精神,才筑起了高山仰止的教育大厦。如今,时代变了,但教育的真谛和精神未改。选择了教育事业,就是选择了无私奉献。因为我们相信“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教师的风范对学生来说是就最好的榜样,教师崇高的品德对学生品德的形成起着无可替代的奠基作用。而崇尚无私奉献的教师道德,在今天说来,就是要爱岗敬业,就是要牢固树立对工作的责任感,就是要不断增强对国家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强烈使命感。

  其次,培养灵魂塑造的教师理念。教育首先是“人文”的,而不是“科学”的。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隐喻清楚地表明,教师从事的是一项无比崇高的职业,目的是塑造学生的灵魂。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更要注重学生思想的发展,灵魂的塑造,使学生首先成为明白事理、重情重义、思想独立、灵魂高尚的人。如今的教育,落后的“应试”模式泛滥,虽受社会诸多顽固势力所囿,但作为有独立思想的中学教师,如果屈服于落后思想或顽固势力,甚至受惑于片面的“分数的辉煌”,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淖,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机器来教育,其结果必然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巨人,灵魂的侏儒,从而彻底背离教育的真谛。

  培养灵魂塑造的教师理念,眼下说来,重在三个“增强”。一是增强发展意识。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成绩和一纸文凭,而是为了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教育不再是仅仅为了就业的需要,而是为了终身发展。教师必须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思想,变单向的灌输为与学生的*等对话,引导学生学会学*,实现“过程和方法”的课程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学*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增强人本意识。新课标所强调的三个维度之一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要求在情感领域与学生进行*等交流,激发学生的思想火花,培养其热爱生活的情感,发展学生的能力体系和人格体系。教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三是增强民主意识。即所有教师都要创设必要的课程氛围来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放弃居高临下的“师道尊严”,倡导师生民主、人格*等、尊重主体的现代精神,“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道路的环境条件”。

  第三,提升厚积薄发的教师素养。俗话说,要给人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新时期的教师应该坚持学*,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达到专业精深、学识广博的固有知识素养。不仅懂得知识的来龙去脉,还要懂得如何运用基本方法解决实际的教育问题。具体地说,教师应掌握三个方面的`知识结构:一是本体知识,即教师所具备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数学知识等;二是条件性知识,指教师所具备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知识,如怎样评价学生;三是背景性知识,指教师特定知识以外的知识,如教师的生活阅历、实践经验甚至是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等。

  第四,激发创新科研的教师情怀。我国正值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历史时期,学校教育肩负着建设创新型社会的特殊使命。而创新教育呼唤创新型教师,学生的创新学*必须依靠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这种教师除了具备一般优秀教师的基本特征外,还必须具备健全的“创新”人格和较强的教育创新能力。

  教师要实现自身的**成为创新型教师,至少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加努力:

  一要转变教育观念。传统的教育观念是把学生当做知识的容器来教育,造成学生成长的重大偏废。现代创新教育观念则追求学生的健康成长,即在人性固有的基础上,使各方面都得到有机和谐的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而不是畸形的、一个充满活力的和富有个性的而不是死抱教条和思想僵化的新人。这样势必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师与生的关系,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学生的主体性越突出,自己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参与、独立探索的机会越多,创造性情感越强,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越有可能得以培养。从而使其特长得以发扬、个性得以张扬、成为学*的主人。

  二要培养创新精神,开展创新实践。教师应努力营造“民主*等、安全自由、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坚持正面的激励、宽容和理解学生,允许学生在探索中出现错误,不求全责备,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激活他们的创新学*动机。把继承性学*提升为创新学*。

  三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教师应遵从创新教育的质疑性原则,让学生思维处于一定的疑惑状态,进而提出诱发创新思维的问题。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为“疑问”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才可能实现创新。

  四要淡化学科本位意识。现代科学发展和人才培养要求需要教师淡化学科本位意识,淡化学科间的人为差异,注重学科交叉、渗透。既要注意学科内部各教学内容间的纵向联系,还要注意不同学科之间的横向沟通。

  第五、强化合作发展的教师意识。

  社会和教育的飞速发展,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要求。无疑,这是教师时下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也是新时期教师文化的新增内容。它要求教师必须强化合作发展的教师意识,注重内在学*需求和学*动力,注重教师自身的发展与完善,注重教师发展方式的“与时俱进”。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本人以为强化合作发展的教师意识,重在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积极沟通合作。不仅在教师之间沟通合作,而且在师生之间沟通合作。师生之间的沟通合作,可以是个人之间的沟通合作,也可以通过教研组、备课组或专门团队进行沟通合作。沟通带来理解,理解带来合作,合作带来每个教师的提高和发展;同时,沟通合作也是一个明确目标、相互激励、协调一致、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的过程。

  二是开展反思性教学。反思性教学即“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和‘学会学*’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通过深入反思,有利于教师掌握实践性知识,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有利于促进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的转变。可以说,主体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甚至是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根本,而教师成为反思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

  上述文字,来自于读袁振国先生所着《教育新理念》有感。“做一个有文化的教师”其实是一个很大的命题,要说的还有很多。自感探索尚浅,心得无多,只是以此表达自己的一个追求--做一个有文化的教师!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