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菁选

首页 / 读书笔记 / | 2023-02-25 00:00:00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1

  梁衡的文章读到现在,最喜欢看他写的议论文。我一向坚信,不论写什么样的文章,将自己独一无二的思想传递出来的才算是成功。梁衡的议论文与我的评判标准完全重合,句句振振有词、掷地有声。特别是那篇《怎样区分低俗、通俗和高雅》,思辨的力度,简直让人拜服。但今天其实想呈现的,是一些有关于读了梁老的文章后,我的思辨。

  读了《教材的力量》后,我吃惊于那篇《晋祠》居然影响到了那么多的学生,更吃惊于我当初读它时却没受什么感动——甚至说,根本没什么感觉。我在读到本书第三单元的时候还特地重读了《晋祠》原文,的的确确是生动美妙。可为什么当初学这篇文章的我,就没有感受到呢?

  我“思辨”了一下,觉得原因有二:

  第一个是因为老师没教好。我们的老师在上课之前就在大屏幕上放出了她自己去晋祠游玩时的照片,照片上的晋祠泯然典型的“中国式景区”,游人密密麻麻,小贩熙熙攘攘。上课了,老师对着大屏幕为我们介绍晋祠:“我去的时候晋祠里面外面都是小摊贩,哎呦,真的是乱七八糟的……好了,我们来看文章……你看这里,描写得多美啊!”殊不知,我们早已因为她对于晋祠的描绘而对之感到乏然无味了。

  或许是因为我从小就立志想从事教育行业,我总喜欢思考如何成为一个好老师。现在,《晋祠》的这个例子又给我带来了这方面的启示。我觉得作为一个老师,最重要也是最难达到的是引起学生对于所传授内容的兴趣。

  这一点虽说难达到,但我觉得,至少应该在课堂上、讲课文时,为学生营造一个美好的`氛围,至少不应该去破坏这个氛围。即使现实真的很骨感,但我们又不是在上社会课。文章中的晋祠,处处透着古朴之美。而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做的,我认为应当是最大限度地为学生们还原“晋祠式”的美,却不能用现实当中的情形来草率地带入其中,这样反而破坏了这份独一无二的美感。

  第二个原因,私心觉得是因为教材编得不好。且不说排版与插图,单凭教材上对于文章的剪切,就让古色古香的晋祠又一下子逊色了很多。我一直固执地认为被用来细细品读的文章就不应该剪切任何子句、段落。读文章好比看“场中美色”(当然不是“一眼即过”)。若要看一个美人是否真美,当然要看未经过任何修饰的样子喽!美人的眉眼多情、腰肢纤细,可若直接扔给你一段细腰、柳眉,和一只骨碌骨碌转的眼珠子,这可哪里还有美感可言呵!

  说得太激动了,有些言过其实。不过我觉得,文章不应该剪,像《晋祠》这样的好文章,更不应该剪。担心课时的话,老师们哪怕略过这些没有什么知识点的句段,也应该保留学生们观赏这“美人”身上各部分的权利,无论美丑。你瞧,《晋祠》原文中,其中有许多关于石像、雕刻的典故,我在读时便能能够结合着这些典故去“游”晋祠,那树、那水、那石,都是有故事的,便更显得活灵活现。可是课文中,却删去了这些段落。失去故事的晋祠变得单薄了许多,单薄到只剩下一页书纸。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剪后的文章早已“花非花”,又怎能不让我们这群年少无知的“蜂蝶”们怀疑真正的“春色”好文在课本之外的地方呢?

  尧尧的话:也是育才的作业。要求读文章,写笔记。我从来不知道“读书笔记"该怎么写,跑到新生群上一问,有一个姑娘答:“边读边写呗。”然后我便意识到读书笔记就是“读书时的笔记”——这样解释可能有点古怪,不过的确给了我启示。我就把自己的在读时的思绪整理,归纳起来,便形成了这篇文章。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2

  这个暑假,我有幸读了梁衡先生《把栏杆拍遍》这本书,阅读之后,我的感触很深。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许多名人的内心思想和处境。

  《把栏杆拍遍》是我喜爱的散文集之一。其中,光听这个名字就让人感觉很深奥,更是让我迫不及待的去打开它,阅读它。这本散文中最让我难忘的,一篇是《觅渡、觅渡、觅何处?》,这篇文章介绍了文学家,革命家瞿秋白从转党为文到从容就义的过程。他一开始就不是舞刀弄枪的人,他不仅黄埔军校讲课,也在上海大学讲过课,他的才华熠熠闪光,听课人的挤满礼堂,爬上窗台,甚至连学校的老师也挤进来听。瞿秋白与鲁迅,矛盾,郑振铎这些现代文化史上的高峰,也是齐肩置顶的呀。他的.文化,他的才华令我对他产生了浓浓的钦佩之情。

  然而瞿秋白的从容就义,我觉得更是不应该,他被王明等人一巴掌打倒,永不重用,在长征时借口他有病,不带他北上,而比他年纪大的,身体弱的徐特立,谢觉哉等人都安然到达陕北,活到了建国的那一天。他其实不是被***杀的,是被王明这些左倾路线分子所杀,好比是被自己人按住脖子,等待好让敌人的屠刀来砍。而瞿秋白先是仔细的独白,然后就去从容就义,被***枪决了。所以我觉得瞿秋白的就义,实在是不应该发生,***又失去了一名无产阶级革命家。瞿秋白死后,鲁迅亲自为他编文集,装帧和用料在当时都是一流的。由此可见,鲁迅与瞿秋白之间的友谊就像马克思和***一样完美。

  《把栏杆拍遍》是一本重点介绍一些历史和革命人物的散文,这本书让我十分难忘。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3

  文章的第一段是全文的总起,它告诉读者,全文要探索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以及这个过程是如何决定了他的词、他本人在文学史上的惟一性和独特地位的。作者首先就把辛弃疾放在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下,抓住他的“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的特点,突出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唯一性”和“独特性”。

  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将对辛弃疾的人生遭际的介绍与对他的诗词创作的评价交错起来来写的。

  作者在介绍辛弃疾的人生遭际时主要围绕他的以下几个经历:

  一是他的行伍经历。这一段介绍充满了神奇色彩,他单人独马追杀偷印之贼,他跃马横刀突入敌营生擒叛将,活脱脱一个血气方刚,骁勇善战的武夫。中国历史上的大文豪有谁有这样的能耐?

  二是他的为官经历。作者用数据作了这样的介绍:“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5年,倒有*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作者客观地分析了辛弃疾南归后不为朝廷喜欢的种种原因:

  其一,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于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

  其二,他工作特别认真,简直是个工作狂,于是招来许多诋毁,甚至说他独裁,犯上,皇上也就对他时用时弃;

  其三,他爱提意见,45年间,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不停地要求痛杀贼寇,收复失地,这怎能不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辛弃疾的这些特点在今天看来都是优点,是大大的优点,但在当时的朝廷看来却都成了令他们心烦的缺点,是不能容忍的缺点。于是他就只能痛拍栏杆,吟诗寄恨了。

  三是他的心路历程。从一个沙场英雄对军营的渴望,到一个忧国游子对苍天的发问,从 “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的心病,到“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的内痛,这里有悲壮的呼喊,有遗憾的叹息,也有无奈的自嘲。

  作者在介绍辛弃疾的人生遭际时穿插引用了他的八首词,这些词几乎都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作者在引用这些词作时既没有一引了之,也没有详加赏析,而是结合人物的命运作了精当的点评。作者首先总评辛弃疾的由行伍经历到弃戎从笔的无奈:“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枝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纸笺,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这里有“钢刀利剑”与“羊毫软笔”的对比,这里有“奔走沙场”与“笔走龙蛇”的对比,我们还透过“只剩下”、“泪洒”等词语真切感受到作者对诗人的同情和惋惜。

  作者主要是从词作的内容和读者感受的角度来评说的,引《破阵子》时作者说“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引《水龙吟》时作者说“辛弃疾在这里发出的却是一声声悲怆的呼喊”;引《菩萨蛮》时作者解说道“他只有一块心病: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引《永遇乐》时作者提醒读者辛弃疾在“自嘲自己的姓名”;引《摸鱼儿》时作者感慨道“今天我们读时,每一个字都让人一惊,直让你觉得就是一滴血,或者是一行泪”;引《水调歌头》时又告诉我们辛弃疾在“咀嚼自己的寂寞”;引两首《丑奴儿》时看似在谈词的风格,仍然揭示了辛词“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却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的特点。寥寥数言,一语中的。

  文章主体部分巧妙地把人物的自身命运、作品以及作者的阅读感受、评说融为一体,读来饶有兴味。

  文章最后一部分也就是最后一小节,作者点明了以“把栏杆拍遍”为题的原因,回应了开头,揭示了辛弃疾从一个爱国志士而成为一个“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的爱国诗人成熟之由。

  这一段的评说非常形象,什么“九蒸九晒”,什么“水煮油炸”,什么“千锤百炼”,辛弃疾在词作领域的成功完全是被“逼”出来的。历史的“歪打正着”毁掉了一个赳赳武夫,却成就了一个千古词人。

  这是一篇充满阳刚之气的人物评传体散文,在写作上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

  一、联想丰富

  本文揭示的是古代文学大家的心路历程,仅靠占有史料和作家本人的作品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大胆的`联想和想象。本文作者就是这样。或由辛弃疾的事迹,联想到他的词作;或由他的词作,联想到他所处的的时代、他的事迹和内心世界等等。

  例如,在第三段简要述说了辛弃疾南归的遭遇后,就联想到他的《破阵子》《水龙吟》两首词,引述下来并加以评说,把一个热切盼望重返沙场痛杀贼寇,而又壮志难酬的爱国将军的悲愤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接着,又自然联想到一个问题: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不为朝廷喜欢?作者引用了辛弃疾本人的话,并且概述了有关辛弃疾的事迹以及朝廷的心态,揭开了其中的谜底,这就是他太爱国、百姓、朝廷了,只要一有机会就真抓实干,时刻准备冲上前线去,这就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惹来诋毁,皇帝对他也就时用时弃。再如,由“弃疾”这个名,联想到他忧国的心病,联想到他表达这种忧思的词作。总之,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把辛弃疾由爱国志士到爱国词人的心路历程展现了出来。

  二、以评带传

  梁衡的人物散文,写的大多是人杰鬼雄,其中大多是名垂宇宙,家喻户晓的伟人,还有文惊当世,传之百代的文人。而这些跨越千年、百年的人物却从作者的笔端一一鲜活起来。梁衡的散文情理并重,以评带传,他写的人物在千年百年中已有定论上又重新给出评价,而这种评价又是不落窠臼的。人们都承认辛弃疾是个大词人,但能从他的出身到成业的发展史上判定辛弃疾的词及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的,梁衡是第一人。作者还在文中借郭沫若评说**的“将军本色是诗人”来评说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说辛弃疾是“词人”是“武人”是一般人的判断,而说辛弃疾是“政人”恐怕就是梁衡的独见了。梁衡说“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作者还将辛弃疾的为政与陶渊明、白居易的为政作了比较,表明了辛弃疾为政的投入与积极。他能从人性的深层重新来诠释一位人物,在文章最后一段,作者在分析辛弃疾走上诗词创作道路的必然性时就作了这样生动的评说:“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捶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著名作家梁晓声在谈梁衡的一本散文集时说:“我确信,作为一个勤于思想的人,梁衡对历史的反思,肯定比他写出来的以上篇章要更深邃更全面些。而他后来发表的《最后一位带罪的功臣》、《觅渡,觅渡,渡何处》、《把栏杆拍遍》,证明了这一点。他的思想一游到更远的历史中去,一与那些历史时期中的人物敞开心扉地对话,则就变得火花四溅了。文字也时而激昂;时而惋叹;时而叩问;时而调侃,姿肆张扬起来了…… ”

  一般来说,与政治密切相关的事件、人物,写其“思想”容易,写出“美感”来难。常见的通病是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梁衡在这方面有很大的突破,使“思想和美感”达到了和谐统一。他像一位烹饪大师,非弄出个“色、香、味、形”俱佳才心满意足。他的那些评说文字完全不是抽象的概括和干瘪的教条,而是形象生动又充满美感的。像“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枝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纸笺”;像“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永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还有“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这些文字多美呀,读起来令人回肠荡气。

  三、善用对比

  对比手法是作家们常用艺术手法之一,梁衡也不例外。他在本文中就多处运用了对比,使人物形象更为鲜明突出。第一处运用对比是在引用了《破阵子》之后,作者先将它与岳飞的《满江红》比较,认为只有《满江红》可以与之媲美,然后又用杜甫的“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卢纶的“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与之对比,认为“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像、抒发和描述”,从而突出了辛词的“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第二处对比是将他与陶渊明、白居易的从政经历对比,他认为辛弃疾“对待政治”,“不像陶渊明那样浅尝辄止,便再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因为“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练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他“不计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谗言倾盆”。所以“随时局起伏,他就大忙大闲,大起大落,大进大退”。第三处对比是将辛弃疾的豪放与苏东坡的豪放作比较。苏辛都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因此文学史上是将“苏辛”连称的,但梁衡却在同中见出异来,他认为:“苏的豪放仅止于‘大江东去’,山水之阔。”因为“苏正当北宋太*盛世,还没有民族仇、复国志来炼其词魂,也没有胡尘飞、金戈鸣来壮其词威”。而“真正的诗人只有被政治大事(包括社会、民族、军事等矛盾)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捶打时才可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才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诗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下,才可能飞翔,才能燃烧,才能炸响,才能振聋发聩”,而辛弃疾的诗正是这样的诗。第四处对比是将辛弃疾的婉约词与柳永、李清照的婉约词作比较,他认为“柳、李的多情多愁仅止于‘执手相看泪眼’、‘梧桐更兼细雨’,而辛词中的婉约言愁之笔,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却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这些都是很有见地的精辟之语。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4

  我从来没有如此深刻地了解过辛弃疾。

  从初中课文中学到,他能文能武,是绝世的爱国之才,却从未深想他倾注于笔尖的,是满满的忧国忧民;他宣泄于刀尖上的,是对敌人的愤恨和宁死为国的坚定决心。他的一生大起大落,政途沉浮不定,却不动摇那耿耿爱国心。当时的国势不定,掌权者都选择要听命任之,只有一个辛弃疾,还如此满腔热血,一心救国救民,收复失地。好一个鲜明的对比!

  而历史却只留他抚上栏杆时那轻轻一声叹息。

  事实上,辛弃疾很单纯,满心的为国为民,满腔的热血激情,只为了能安定祖国,一门心思地为国家着想。朝廷任用他,他必然倾覆所有予以答复;朝廷弃他,他仍心系朝政,自省待命,以便于下一次任用时能更好地回复。可是,愈卖命,却愈招国家的冷落。在朝廷百官乃至天子都认定一切再没有意义,灰心堕落时,辛弃疾炙热血红的爱国心,为国捐躯的.忠心和执著的精神对他们而言太过耀眼,刺亮了天空,却穿不破朝廷众人心中的阴暗。于是,他每一次发出光芒,还未唤起人们的热情,就又重新投入了密闭的暗室,只剩他仰空长叹,拍杆叹息。

  那一拍,只轻轻一声,却拍出一个绝世***那无限的惆怅,不能言语的愁绪,孤单的苦闷,无可奈何的悲痛。

  我能想象到,辛弃疾夜半犹不能眠,对酒浇愁愁更愁,他缓步走出楼阁,抚上那早已斑驳的木栏杆,仰头看那邃蓝天上一轮孤月,只照得地上一片萧条,怎能不愁?怎能不忧?敌军*在眼前,自己却仍被朝廷弃之一边,只能眼睁睁看农民百姓饥荒逃亡;只能听奄奄一息的村落民众被侵略者夺去性命时痛苦的哀叫;只能如今与孤楼相依,抚栏空想,无能为力。一声轻叹,小的听不到,轻的可以忽略,却真真实实地,从那能文能武的臣子嘴边叹出,忍下几声鸣咽。真真是“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啊!

  这样一个辛弃疾,不得不让我钦佩。他的骨气,决心,伴着无奈和愁绪,就这样穿过历史,随那在栏杆上的轻拍,一声声,传到我心里。

  好一个伟人。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5

  辛弃疾,一个武者,一个著名的爱国诗人。年少时杀反贼,摛叛将,一腔报国热血,却不料,性直烈,久置闲,只得泪洒纸上。生活中的壮志难畴,化作点点词句,最终功绩寥寥,所作诗词流传于世。

  悲壮?是的,但不止是。

  有人说,他不受重用,是朝廷有眼无珠。可能吧。他带的一小支军队,战斗力再大,也势单力薄。显然,他需要皇帝的支持。于是他上书百封,作诗千首,生怕皇帝不知他的爱国之心。可换个角度,皇帝想要的是什么,是安宁,不是打回去。他以此番作为,正直,但并没有最高成效。既在朝中,不仅要为国拼杀,也要通世故人情,想法让皇帝认同自己的`想法,要取得他的信任和更多的影响他想法的机会。试想,如果他用了政治家般的手段,又会怎样?还有人说了,这种做法正是辛弃疾之所以为辛弃疾的所在。并不见得,辛弃疾人格所在,是爱国的魂,不是性情(这只是表现形式)。只要他仍心忧国家,他就是他。为了报国这个志向,他既便无法如前文所说一样,也应该收敛一些,得到更多领兵的机会,同时谨慎为官,使皇帝对自己的信任不再动摇。

  于是有人又说,他的热烈的报国之心是无法抑制的。他的做法,应落到报国上,而不是抑制情感上。目标是收回失地,结果若是收复成功,那中途的辛酸也终会为爱国之人所容。毕竟能达到的话,表达方式的改变也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辛弃疾,历史长河上如此耀眼的星。如果能稍做改变,也许他在世时,能少几分忧愁,历史上会多一位能臣。至于文坛上那位身披战甲却远离沙场,只能寄情于词话中的诗人会怎样,也就不得而知了。

  终究,历史无法改写,辛弃疾的血泪成为了后人们对他的悲情赞歌。可这歌声,他听不见了,只能在无奈于慨叹中了完一生。从他的经历中,我们学到的不仅是所谓爱国,也能明白让人生无悔的一种选择。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6

  最初对于稼轩的认识是在小学的课本里读到了“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那时对他的印象只是停留在知道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罢了。而第二次是在中学课本上,从老师的介绍中得知他生*资料的一点皮毛,前两次都在课本上遇见他的,而今天却是在一张充满了*凡气息的纸上再次与他对话。

  从历史这本书里慢慢去翻阅去找寻,壮志难酬的人真不少。陶潜也是有建功扬名之心的,只不过官场对他来说是一个黑黑的染色坊,所以他及时的抽身,为后人留下了一篇篇清新秀丽的田园诗作,不再执着于自己曾经的建功立业。“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欧阳修在仕途不顺的时候,也只能在小亭子里举着杯子,望着斜阳,喝喝闷酒,曾经的理想变成了自己闲置时的偶尔的回忆。但辛弃疾不同,因为他是真正操过刀的人,正如文中说道的“是快刀利剑杀过几次人的。”这说明他的诗词真的是从刀刃上用血洗蘸过的,是真的从铁蹄黄沙的洗礼中抽出来的,带着对于“希望再回沙场”的无限渴望,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只是拿着剑或是举着酒杯在某一个容易勾起回忆找寻感觉的地方写下诗或是抒发自己心中的'愤懑之情。

  也许我们当代人,特别是当代的青年人,也应该去试着拥有一颗执着的心呢?试着向一颗种子学*,学*一颗种子是怎样的从硬如土石的大地下钻出来,然后是怎样从一株小芽去努力地汲取养料从而历经岁月风霜地长成为一颗参天大树的。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是困难的,也是阴霾笼罩的。所以,你就需要从现在开始,向一颗种子学*,学*它的执着,也勇敢地去尝试!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7

  对林则徐的描写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说他是一位功臣,又为何同时说他是罪人。

  在禁烟斗争中,林则徐倾尽全力销烟,并下了“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的决心。但皇帝却在他上任一年半后又将他革职到镇海,此后又被贬至伊犁。在大臣王鼎的保举下方得“戴罪治水”,他又一次尽心尽力,但当治水完毕,所有人都得到奖赏,唯独林则徐得到“仍往伊犁”的谕旨,他就是在一次次打击下被赶出关外的。

  但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林则徐在西行途中,群众都到他住处慰问,并送鞋、送伞……将他住处围得可谓水泄不通。开封知府邹鸣鹤公开宣示:“有人能救林则徐酬万金。”途中,官吏、百姓都争相迎送,为他减轻痛苦。

  林则徐就像被皇帝甩出的`砖头,但这块砖还未落地就被下层官吏和民众轻轻接住,并以身相护,安放在他们中间。

  但恶劣环境的折磨让林则徐吃了许多苦,他“体气衰颓,常患感冒,“、”作字不能过二百,看书不能及三十行。而让一个博学而有思想的人、曾有作为的人、一个有大志于未来的人脱离战场,这种寂寞,常人难以体会。但林则徐却没有被压垮,相反,他却在恶劣的环境中用自身的意志和才能改选了环境,在亘古荒原上爆出一声惊雷。

  “一个爱国臣子和封建君王的本质区别是,前者爱国爱民,以天下为己任;后者爱自己的权位,以天下为己有。”林则徐是爱民的,并一直为国效力,定是一个爱国臣子,我认为他不是罪人,是功臣、是伟人。

  漫漫黄沙、大雪纷飞,荒芜大地……这些林则徐用他的意志扛过;痛苦、寂寞、黑暗,他默默忍受。常人难以想象有困难,这位令人敬重的老爷子却毫不畏惧。

  我被这位民族英雄深深打动,他能为民族、为人民,置个人安危于不成。他的智慧与勇气值得我们学*,他的事迹也被编入教科书,影响着代代学子。

  作者梁衡更是亲自探访林则徐所到之处,去感受他的伟大。在学*中,我们也要同困难斗争,更上一层楼。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8

  万千感慨万千愁,一路风雨一路歌。翻开梁衡的散文集《把栏杆拍遍》。其中有一篇文章题目也是《把栏杆拍遍》,取自辛弃疾的《水龙吟》:“......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就是这篇文章,让我重新认识了“人中之杰,词中之龙”的辛弃疾,开始了解这位马背上的大词人。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那是怎样一种场面?杀声震天,鼓声激荡,刀枪剑戟,金戈铁马......我仿佛回到了那个旌旗蔽日、尘沙飞扬的战争年代。敌阵前的他如展翅高飞、搏击长空的雄鹰,怀揣着无比坚定的.理想,在刀光剑影中奋勇嘶杀的酣畅情景......然而,天不遂人愿,如今的他却空有一身力,空有一腔声,空有一颗爱国心,又能向何处使呢?唯有痛拍栏杆,才能发泄心中的抑郁和愤懑。

  从“沙场秋点兵”到“天凉好个秋”,辛弃疾只能借助笔走龙蛇,泪洒宣纸,蘸着血和泪涂抹成一首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辛词。“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心里明白,哪怕将栏杆拍遍,也改变不了国家现状。只能望眼欲穿,大声疾呼。那肚肠寸断的悲愤回荡在天地中,那豪迈不羁的诗魂飘荡人世间。

  有人这样赞美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他的成名,“像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所以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梁衡说:“苏轼的豪放仅止于‘大江东去’‘山水之阔’”而“真正诗人只有被政治所挤压、扭曲、锤炼时才能得到感悟,才能因此而燃烧、炸响、振聋发聩”。

  一遍一遍品咂,一遍一遍回味,《把栏杆拍遍》使我沉醉,使我爱不释手。合上书时,夕阳如醉。晚风吹拂。“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将当之无愧,永垂不朽!~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菁选扩展阅读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菁选(扩展1)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菁华5篇)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1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

  说起古代文人,脑海中便出现那些迁客骚人站在譬如黄鹤楼之类的名楼上,或凭栏远眺,或双手背后目光深邃而遥远,或是饮酒对诗,或谈起各自身世,或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或是报国无门痛拍栏杆的场景。栏杆似乎成了他们的发泄口,而栏杆也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那些有过壮志雄心的文人们的悲愤与无奈。“把栏杆拍遍”语出辛弃疾的《水龙吟》,宋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唏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尝有诗曰:“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

  这次暑假,我有幸读了梁衡先生的散文《把栏杆拍遍》。梁衡,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没有华丽虚浮的辞藻,却字字珠玑;他的作品不是清雅流水般的清新,而是其实磅礴的大海,排山倒海,震撼我们的心灵。然而,在他的散文中,我又最喜欢他的《把栏杆拍遍》,他向我们描述了辛弃疾充满豪情与苍凉的一生。

  虽很早就知道辛弃疾,但对他的认识仅止于一位著名的词人,一位壮志未酬的爱国将领,内心却不曾为他激荡过。而梁衡先生的文章,不仅让我重新阅读了辛弃疾的词,重新感受了一次辛弃疾,从而真正认识了悲壮得让人荡气回肠,执着得让人心痛不已的辛弃疾。在先生的笔下,他,真真切切得站在了我面前,一位沙场英雄,有着“封狼居胥”的壮志,有为君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热血,然则现实却将这一切敲碎。爱国将军辛弃疾南归之后,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只剩下羊毫软笔,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他只能“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感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他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他用尽一生都在等待一个能重新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机会。“可谁又能懂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有着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本想以身许国,泪洒大漠,如今却空有一身力、一腔志而无处使。唯有登上危楼,痛拍栏杆。江水悠悠,似词人长叹,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从词中跨越历史去体会当年稼轩的心境,这是我所不曾体验过的。毕竟,历史早已蒙上了太多的色彩和渲染,而梁衡先生用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理解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一个“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的,在文人中具有“唯一性”、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把栏杆拍遍的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辛弃疾。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2

  辛公已远,壮志不灭。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残阳如血,沙尘飞扬,辛弃疾手持钢刀利刃在阵前冲锋杀敌,他的胸膛中燃烧着炽热的火焰,此时正逢金人入侵,辛弃疾满腹豪情凝聚在了钢刀利剑之上。

  然而,天不遂人愿,自从南宋与金人讲和求得苟安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了一支羊毫软笔,他再也没有机会奔赴沙场、浴血杀敌,只有将无尽的悲愤融入笔端,留下一声声呐喊与叹息。

  辛弃疾的词不是由笔写成的,而是用利剑刻成的,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而写就的。读辛弃疾的词,我们仿佛能够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声声的哭诉,仿佛见到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热泪横流的怅然形象。

  南归之后,辛弃疾内心的爱国之情变得更加浓烈,作为一个亡国浪子,他并不安于苟生,他那颗爱国心把他全身烧得发热,不管他身处何职、身处何地,他心中总不忘国耻与国恨,在这些年间,他忧民情、志复国,但国家却怕他、怨他、忌他、烦他,于是辛弃疾满腔的情怀只能化为泡影。

  统治者的苟安,注定了南宋的灭亡,辛弃疾纵然拍遍栏杆,也无济于事,他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一声声悲怆的呼喊,岁月无痕,人去楼毁,栏杆早已了无痕迹,唯有江水悠悠,似词人的长叹,东流不息。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3

  文章的第一段是全文的总起,它告诉读者,全文要探索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以及这个过程是如何决定了他的词、他本人在文学史上的惟一性和独特地位的。作者首先就把辛弃疾放在*历史的大背景下,抓住他的“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的特点,突出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唯一性”和“独特性”。

  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将对辛弃疾的人生遭际的介绍与对他的诗词创作的评价交错起来来写的。

  作者在介绍辛弃疾的人生遭际时主要围绕他的以下几个经历:

  一是他的行伍经历。这一段介绍充满了神奇色彩,他单人独马追杀偷印之贼,他跃马横刀突入敌营生擒叛将,活脱脱一个血气方刚,骁勇善战的武夫。*历史上的大文豪有谁有这样的能耐?

  二是他的为官经历。作者用数据作了这样的介绍:“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5年,倒有*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作者客观地分析了辛弃疾南归后不为朝廷喜欢的种种原因:

  其一,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于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

  其二,他工作特别认真,简直是个工作狂,于是招来许多诋毁,甚至说他独裁,犯上,皇上也就对他时用时弃;

  其三,他爱提意见,45年间,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不停地要求痛杀贼寇,收复失地,这怎能不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辛弃疾的这些特点在今天看来都是优点,是大大的优点,但在当时的朝廷看来却都成了令他们心烦的缺点,是不能容忍的缺点。于是他就只能痛拍栏杆,吟诗寄恨了。

  三是他的心路历程。从一个沙场英雄对军营的渴望,到一个忧国游子对苍天的发问,从“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的心病,到“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的内痛,这里有悲壮的呼喊,有遗憾的叹息,也有无奈的自嘲。

  作者在介绍辛弃疾的人生遭际时穿插引用了他的八首词,这些词几乎都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作者在引用这些词作时既没有一引了之,也没有详加赏析,而是结合人物的命运作了精当的点评。作者首先总评辛弃疾的由行伍经历到弃戎从笔的无奈:“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枝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纸笺,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这里有“钢刀利剑”与“羊毫软笔”的对比,这里有“奔走沙场”与“笔走龙蛇”的对比,我们还透过“只剩下”、“泪洒”等词语真切感受到作者对诗人的同情和惋惜。

  作者主要是从词作的内容和读者感受的角度来评说的,引《破阵子》时作者说“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引《水龙吟》时作者说“辛弃疾在这里发出的却是一声声悲怆的呼喊”;引《菩萨蛮》时作者解说道“他只有一块心病: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引《永遇乐》时作者提醒读者辛弃疾在“自嘲自己的姓名”;引《摸鱼儿》时作者感慨道“今天我们读时,每一个字都让人一惊,直让你觉得就是一滴血,或者是一行泪”;引《水调歌头》时又告诉我们辛弃疾在“咀嚼自己的寂寞”;引两首《丑奴儿》时看似在谈词的风格,仍然揭示了辛词“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却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的特点。寥寥数言,一语中的。

  文章主体部分巧妙地把人物的自身命运、作品以及作者的阅读感受、评说融为一体,读来饶有兴味。

  文章最后一部分也就是最后一小节,作者点明了以“把栏杆拍遍”为题的原因,回应了开头,揭示了辛弃疾从一个爱国志士而成为一个“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的`爱国诗人成熟之由。

  这一段的评说非常形象,什么“九蒸九晒”,什么“水煮油炸”,什么“千锤百炼”,辛弃疾在词作领域的成功完全是被“逼”出来的。历史的“歪打正着”毁掉了一个赳赳武夫,却成就了一个千古词人。

  这是一篇充满阳刚之气的人物评传体散文,在写作上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

  一、联想丰富

  本文揭示的是古代文学大家的心路历程,仅靠占有史料和作家本人的作品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大胆的联想和想象。本文作者就是这样。或由辛弃疾的事迹,联想到他的词作;或由他的词作,联想到他所处的的时代、他的事迹和内心世界等等。

  例如,在第三段简要述说了辛弃疾南归的遭遇后,就联想到他的《破阵子》《水龙吟》两首词,引述下来并加以评说,把一个热切盼望重返沙场痛杀贼寇,而又壮志难酬的爱国将军的悲愤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接着,又自然联想到一个问题: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不为朝廷喜欢?作者引用了辛弃疾本人的话,并且概述了有关辛弃疾的事迹以及朝廷的心态,揭开了其中的谜底,这就是他太爱国、百姓、朝廷了,只要一有机会就真抓实干,时刻准备冲上前线去,这就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惹来诋毁,皇帝对他也就时用时弃。再如,由“弃疾”这个名,联想到他忧国的心病,联想到他表达这种忧思的词作。总之,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把辛弃疾由爱国志士到爱国词人的心路历程展现了出来。

  二、以评带传

  梁衡的人物散文,写的大多是人杰鬼雄,其中大多是名垂宇宙,家喻户晓的伟人,还有文惊当世,传之百代的文人。而这些跨越千年、百年的人物却从作者的笔端一一鲜活起来。梁衡的散文情理并重,以评带传,他写的人物在千年百年中已有定论上又重新给出评价,而这种评价又是不落窠臼的。人们都承认辛弃疾是个大词人,但能从他的出身到成业的发展史上判定辛弃疾的词及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的,梁衡是第一人。作者还在文中借郭沫若评说*的“将军本色是诗人”来评说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说辛弃疾是“词人”是“武人”是一般人的判断,而说辛弃疾是“政人”恐怕就是梁衡的独见了。梁衡说“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作者还将辛弃疾的为政与陶渊明、白居易的为政作了比较,表明了辛弃疾为政的投入与积极。他能从人性的深层重新来诠释一位人物,在文章最后一段,作者在分析辛弃疾走上诗词创作道路的必然性时就作了这样生动的评说:“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捶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著名作家梁晓声在谈梁衡的一本散文集时说:“我确信,作为一个勤于思想的人,梁衡对历史的反思,肯定比他写出来的以上篇章要更深邃更全面些。而他后来发表的《最后一位带罪的功臣》、《觅渡,觅渡,渡何处》、《把栏杆拍遍》,证明了这一点。他的思想一游到更远的历史中去,一与那些历史时期中的人物敞开心扉地对话,则就变得火花四溅了。文字也时而激昂;时而惋叹;时而叩问;时而调侃,姿肆张扬起来了……”

  一般来说,与政治密切相关的事件、人物,写其“思想”容易,写出“美感”来难。常见的通病是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梁衡在这方面有很大的突破,使“思想和美感”达到了和谐统一。他像一位烹饪大师,非弄出个“色、香、味、形”俱佳才心满意足。他的那些评说文字完全不是抽象的概括和干瘪的教条,而是形象生动又充满美感的。像“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枝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纸笺”;像“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永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还有“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这些文字多美呀,读起来令人回肠荡气。

  三、善用对比

  对比手法是作家们常用艺术手法之一,梁衡也不例外。他在本文中就多处运用了对比,使人物形象更为鲜明突出。第一处运用对比是在引用了《破阵子》之后,作者先将它与岳飞的《满江红》比较,认为只有《满江红》可以与之媲美,然后又用杜甫的“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卢纶的“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与之对比,认为“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像、抒发和描述”,从而突出了辛词的“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第二处对比是将他与陶渊明、白居易的从政经历对比,他认为辛弃疾“对待政治”,“不像陶渊明那样浅尝辄止,便再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因为“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练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他“不计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谗言倾盆”。所以“随时局起伏,他就大忙大闲,大起大落,大进大退”。第三处对比是将辛弃疾的豪放与苏东坡的豪放作比较。苏辛都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因此文学史上是将“苏辛”连称的,但梁衡却在同中见出异来,他认为:“苏的豪放仅止于‘大江东去’,山水之阔。”因为“苏正当北宋太*盛世,还没有民族仇、复国志来炼其词魂,也没有胡尘飞、金戈鸣来壮其词威”。而“真正的诗人只有被政治大事(包括社会、民族、军事等矛盾)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捶打时才可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才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诗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下,才可能飞翔,才能燃烧,才能炸响,才能振聋发聩”,而辛弃疾的诗正是这样的诗。第四处对比是将辛弃疾的婉约词与柳永、李清照的婉约词作比较,他认为“柳、李的多情多愁仅止于‘执手相看泪眼’、‘梧桐更兼细雨’,而辛词中的婉约言愁之笔,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却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这些都是很有见地的精辟之语。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4

  在我看来,韩愈是*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一颗耀眼的明星。他不光满腹经纶,下笔成章,而且一心为国,清正廉洁。为人则面对困境,泰然处之。

  韩愈为官时期,因为勇于向唐宪宗提出不同意见而被贬潮州,在潮州期间,他既不像柳宗元那样哀叹怀才不遇,也不像苏东坡那样无所事事便寄情山水,而是尽其所能为民办事,八个月时间做了四件大事,使荒芜之地潮州焕然一新。

  人生的逆境大约可以分为四种:一曰生活之苦,饥寒交迫;二曰心境之苦,怀才不遇;三曰事业受阻,功败垂成;四曰生命之危,身处绝境。处逆境之心亦分四种:一是心灰意冷,逆来顺受;二是怨天尤人,牢骚满腹;三是见心明志,直言疾呼;四是泰然处之,尽力而为。韩愈是处在第二第三种逆境,而选择了后两种心态。他不辞海隅之小,不求其功之显,只是奉献于民、求成于心。一个人不管你有多大委屈,历史只认你的贡献。悲壮二字,无壮便无以言悲。

  忽然想到范仲淹“求古仁人之心”时说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我想韩愈就是其中的代表吧。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5

  这是一篇写得很美的散文,有以下特点:

  一、联想丰富

  本文揭示的是古代文学大家的心路历程,仅靠占有史料和作家本人的作品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大胆的联想和想象。本文作者就是这样。或由辛弃疾的事迹,联想到他的词作;或由他的词作,联想到他所处的的时代、他的事迹和内心世界等等。

  例如,在第三段简要述说了辛弃疾南归的遭遇后,就联想到他的《破阵子》《水龙吟》两首词,引述下来并加以评说,把一个热切盼望重返沙场痛杀贼寇,而又壮志难酬的爱国将军的悲愤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接着,又自然联想到一个问题: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不为朝廷喜欢?作者引用了辛弃疾本人的话,并且概述了有关辛弃疾的事迹以及朝廷的心态,揭开了其中的谜底,这就是他太爱国、百姓、朝廷了,只要一有机会就真抓实干,时刻准备冲上前线去,这就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惹来诽谤,皇帝对他也就时用时弃。再如,由“弃疾”这个名,联想到他忧国的心病,联想到他表达这种忧思的词作。

  总之,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把辛弃疾由爱国志士到爱国词人的心路历程展现了出来。

  二、以评带传

  梁衡的人物散文,写的大多是人杰鬼雄,其中大多是名垂宇宙,家喻户晓的伟人,还有文惊当世,传之百代的文人。而这些跨越千年、百年的人物却从作者的笔端一一鲜活起来。

  梁衡的散文情理并重,以评带传,他写的人物在千年百年中已有定论上又重新给出评价,而这种评价又是不落窠臼的。人们都承认辛弃疾是个大词人,但能从他的出身到成业的发展史上判定辛弃疾的词及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的,梁衡是第一人。作者还在文中借郭沫若评说*的“将军本色是诗人”来评说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说辛弃疾是“词人”是“武人”是一般人的判断,而说辛弃疾是“政人”恐怕就是梁衡的独见了。

  梁衡说“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作者还将辛弃疾的为政与陶渊明、白居易的为政作了比较,表明了辛弃疾为政的投入与积极。

  他能从人性的深层重新来诠释一位人物,在文章最后一段,作者在分析辛弃疾走上诗词创作道路的必然性时就作了这样生动的评说:“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

  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捶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

  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著名作家梁晓声在谈梁衡的一本散文集时说:“我确信,作为一个勤于思想的人,梁衡对历史的反思,肯定比他写出来的以上篇章要更深邃更全面些。而他后来发表的《最后一位带罪的功臣》、《觅渡,觅渡,渡何处》、《把栏杆拍遍》,证明了这一点。他的思想一游到更远的历史中去,一与那些历史时期中的人物敞开心扉地对话,则就变得火花四溅了。

  文字也时而激昂;时而惋叹;时而叩问;时而调侃,姿肆张扬起来了……”

  一般来说,与政治密切相关的事件、人物,写其“思想”容易,写出“美感”来难。常见的通病是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梁衡在这方面有很大的突破,使“思想和美感”达到了和谐统一。他像一位烹饪大师,非弄出个“色、香、味、形”俱佳才心满意足。他的那些评说文字完全不是抽象的概括和干瘪的教条,而是形象生动又充满美感的。像“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枝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纸笺”;像“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永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还有“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这些文字多美呀,读起来令人回肠荡气。

  三、善用对比

  对比手法是作家们常用艺术手法之一,梁衡也不例外。

  他在本文中就多处运用了对比,使人物形象更为鲜明突出。

  第一处运用对比是在引用了《破阵子》之后,作者先将它与岳飞的《满江红》比较,认为只有《满江红》可以与之媲美,然后又用杜甫的“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卢纶的“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与之对比,认为“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像、抒发和描述”,从而突出了辛词的“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

  第二处对比是将他与陶渊明、白居易的从政经历对比,他认为辛弃疾“对待政治”,“不像陶渊明那样浅尝辄止,便再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因为“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练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他“不计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谗言倾盆”。所以“随时局起伏,他就大忙大闲,大起大落,大进大退”。

  第三处对比是将辛弃疾的豪放与苏东坡的豪放作比较。苏辛都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因此文学史上是将“苏辛”连称的,但梁衡却在同中见出异来,他认为:“苏的豪放仅止于‘大江东去’,山水之阔。”因为“苏正当北宋太*盛世,还没有民族仇、复国志来炼其词魂,也没有胡尘飞、金戈鸣来壮其词威”。而“真正的诗人只有被政治大事(包括社会、民族、军事等矛盾)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捶打时才可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才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

  诗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下,才可能飞翔,才能燃烧,才能炸响,才能振聋发聩”,而辛弃疾的诗正是这样的诗。第四处对比是将辛弃疾的婉约词与柳永、李清照的婉约词作比较,他认为“柳、李的多情多愁仅止于‘执手相看泪眼’、‘梧桐更兼细雨’,而辛词中的婉约言愁之笔,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却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这些都是很有见地的精辟之语。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菁选(扩展2)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菁华6篇)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1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

  说起古代文人,脑海中便出现那些迁客骚人站在譬如黄鹤楼之类的名楼上,或凭栏远眺,或双手背后目光深邃而遥远,或是饮酒对诗,或谈起各自身世,或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或是报国无门痛拍栏杆的场景。栏杆似乎成了他们的发泄口,而栏杆也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那些有过壮志雄心的文人们的悲愤与无奈。“把栏杆拍遍”语出辛弃疾的《水龙吟》,宋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唏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尝有诗曰:“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

  这次暑假,我有幸读了梁衡先生的散文《把栏杆拍遍》。梁衡,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没有华丽虚浮的辞藻,却字字珠玑;他的作品不是清雅流水般的清新,而是其实磅礴的大海,排山倒海,震撼我们的心灵。然而,在他的散文中,我又最喜欢他的《把栏杆拍遍》,他向我们描述了辛弃疾充满豪情与苍凉的一生。

  虽很早就知道辛弃疾,但对他的认识仅止于一位著名的词人,一位壮志未酬的爱国将领,内心却不曾为他激荡过。而梁衡先生的文章,不仅让我重新阅读了辛弃疾的词,重新感受了一次辛弃疾,从而真正认识了悲壮得让人荡气回肠,执着得让人心痛不已的辛弃疾。在先生的笔下,他,真真切切得站在了我面前,一位沙场英雄,有着“封狼居胥”的壮志,有为君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热血,然则现实却将这一切敲碎。爱国将军辛弃疾南归之后,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只剩下羊毫软笔,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他只能“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感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他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他用尽一生都在等待一个能重新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机会。“可谁又能懂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有着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本想以身许国,泪洒大漠,如今却空有一身力、一腔志而无处使。唯有登上危楼,痛拍栏杆。江水悠悠,似词人长叹,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从词中跨越历史去体会当年稼轩的心境,这是我所不曾体验过的。毕竟,历史早已蒙上了太多的色彩和渲染,而梁衡先生用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理解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一个“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的,在文人中具有“唯一性”、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把栏杆拍遍的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辛弃疾。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2

  因为是一个慷慨激昂的人为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写的散文,所以一气呵成,读起来使人心潮澎湃。辛弃疾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但只停留在“料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千古江山,英雄无觅”“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等词句中。

  而今读到梁衡的文字,才了解到辛弃疾那卓越的才气、不同凡响的本领中又蕴含怎样的悲怆与无奈。

  所有人都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的,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在距离战争最*的地方,把感情深深地刻到生活和历史的记忆里面去。时隔千年,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与磅礴之势。那种对国家的热爱与建功立业的迫切心情是时间所不能消磨的。

  然而,天总是妒忌英才,他空有一身本领,满腔热忱,却无施展之地。总是“稍有政绩,便招谤而被弃;国有危难,便又被招而任用”,人的一生就这样大起大落,大进大退,大忙大闲着。“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枝羊毫软笔,他也在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呐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曾经的金戈铁马,终成为过眼云烟,残留的只是那报国无门的愤懑。

  我以为经历这样的挫折,他应该自暴自弃,应该消沉低迷,可是他却带着一颗不得志的心,独上高楼,凭栏远眺。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公共那样怒撞不周,他拍栏杆,面向江水,眼泪横流。“东岸绿荫少,杨柳更须载”,慢慢咀嚼自己的寂寞,体味生命。

  我想梁衡是真正懂辛弃疾的人,或者说是真正能够读懂他诗词的人,正因这样,他才能将辛弃疾的内心展露无遗。甚至可以说,他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已经化身成了稼轩,面朝江海,拍遍栏杆。

  现在的生活很美好,已经不需要再通过拍栏杆来宣泄心中的不快,但我们仍要像辛弃疾咀嚼寂寞那样,去咀嚼我们的生命。

  如果要用诗来形容生命,那我觉得:生命有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般的闲适;有如李清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一般的执着;有如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般的美好;也有如孟郊“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一般的牵挂;但生命更多的是如*凡人“酸甜苦辣,样样俱全”一般的精彩。

  生命的宝藏无穷,但需要人们去发掘;生命的情感千丝万缕,但需要人们去咀嚼;生命的精彩无限,但需要人们去创造。生命就像一条小河,表面淡而无味,每当天高气爽,秋天来临,树叶凋零,悠悠落入水中,泛起点点涟漪,给小溪增添了些许色彩,几条游鱼更为它增添了无限活力,看似**淡淡,却意味无穷。

  生命虽然有限,但我们可以在咀嚼中将其慢慢变长,变得充满韵味。像辛弃疾在凭栏远眺中咀嚼寂寞一样,让自己有事可做,有事可想,有事可以寄托。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3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句词充分体现了一位胸怀大志,欲血洒战袍,为国捐躯,到最后手中却只剩一根羊毫软笔,只能笔走龙蛇的词人——辛弃疾,欲为国战斗,却被国家抛弃的复杂情感。

  辛弃疾,南宋词人,代表作《破阵子》、《水龙吟》等。他不怕小人,只为报国。可是宋主昏庸,有用之时便启用他,没用时便弃之不顾。他的《破阵子》,除了岳飞的《满江红》可以与之媲美之外,没有人再能写出这样豪放的诗词。虽然杜甫也写过“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王昌龄写过“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但这些都是没有实战经验的想象。只有经历过战争,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横刀立马,才能写出有实战经验的诗句。

  有人说辛弃疾是继苏轼之后的豪放派词人,可苏轼的豪放只在“大江东去”,而辛弃疾则是胸怀大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在他的词中,我感到了无名的愤恨。还有人说他是婉约派,可李清照、柳永的委婉只在“梧桐更兼细雨”,而辛弃疾无法报国的'情感,千言万语说不尽啊!我看到了莫名的心酸。

  南归后40年,他有二十年没有入朝为官,朝廷对他只准旁观,不许插手,不能插嘴。可他还是心系祖国,渴望有一天朝廷又會重用他。回顾他的一生,我们看到一个意气奋发的青年将军,一个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中年人,一个愤恨而又无奈的白发老人。无奈啊!朝廷为何不用?为何?为何?辛弃疾的诗词与其他文人的并不一样,别人的诗词是用墨写成的,而他是用血和泪写成的。在他的诗词中,我看到了无名的愤恨和无奈,莫名的心酸和无尽的惆怅。

  在南宋的兵荒马乱中,辛弃疾原本该是个天生的将军,可他在命运的操纵下,手中没有了利刃,只剩下一根羊毫软笔;心中没有了报国大志,只剩下无尽的惆怅……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4

  积北宋两三百年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题记

  想起宋政治之黑暗,心中一阵悸动;但想到辛弃疾,仿佛又看到了曙光。

  *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从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个人,这就是辛弃疾。这也确定了他的词除了文学气质之外还有一种特点。

  当年,人民不满于金的侵略,辛弃疾在22岁时也便拉起一支义军,后与耿京义军合并。他奉劝耿京南下归宋并亲自联络,不想这几天又生变故,部将叛乱,耿京被杀,他擒叛将,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余人南下归宋。不料世事难测,他南下归宋之后,失去了快刀利剑,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为历史留下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辛弃疾愿为国弃疾,可当大权由一个昏庸的人掌握,忠臣是否还有说话的机会?只有将谏言咽下,将忠心深藏,登危楼,怒拍栏杆,痛拍栏杆,这时的他对朝廷仍抱有一丝希望,可到了晚年,便明白报国无望,只得哀叹: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心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永遇乐》

  辛弃疾的词,是在时代的运动里,磨出来的。他时而被夹在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到一边,被迫冷静思考。正是寄予宋几百年动荡,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5

  我从来没有如此深刻地了解过辛弃疾。

  从初中课文中学到,他能文能武,是绝世的爱国之才,却从未深想他倾注于笔尖的,是满满的忧国忧民;他宣泄于刀尖上的,是对敌人的愤恨和宁死为国的坚定决心。他的一生大起大落,政途沉浮不定,却不动摇那耿耿爱国心。当时的国势不定,掌权者都选择要听命任之,只有一个辛弃疾,还如此满腔热血,一心救国救民,收复失地。好一个鲜明的对比!

  而历史却只留他抚上栏杆时那轻轻一声叹息。

  事实上,辛弃疾很单纯,满心的为国为民,满腔的热血激情,只为了能安定祖国,一门心思地为国家着想。朝廷任用他,他必然倾覆所有予以答复;朝廷弃他,他仍心系朝政,自省待命,以便于下一次任用时能更好地回复。可是,愈卖命,却愈招国家的冷落。在朝廷百官乃至天子都认定一切再没有意义,灰心堕落时,辛弃疾炙热血红的爱国心,为国捐躯的忠心和执著的精神对他们而言太过耀眼,刺亮了天空,却穿不破朝廷众人心中的阴暗。于是,他每一次发出光芒,还未唤起人们的热情,就又重新投入了密闭的暗室,只剩他仰空长叹,拍杆叹息。

  那一拍,只轻轻一声,却拍出一个绝世*那无限的惆怅,不能言语的愁绪,孤单的苦闷,无可奈何的悲痛。

  我能想象到,辛弃疾夜半犹不能眠,对酒浇愁愁更愁,他缓步走出楼阁,抚上那早已斑驳的木栏杆,仰头看那邃蓝天上一轮孤月,只照得地上一片萧条,怎能不愁?怎能不忧?敌军*在眼前,自己却仍被朝廷弃之一边,只能眼睁睁看农民百姓饥荒逃亡;只能听奄奄一息的村落民众被侵略者夺去性命时痛苦的哀叫;只能如今与孤楼相依,抚栏空想,无能为力。一声轻叹,小的听不到,轻的可以忽略,却真真实实地,从那能文能武的臣子嘴边叹出,忍下几声鸣咽。真真是“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啊!

  这样一个辛弃疾,不得不让我钦佩。他的骨气,决心,伴着无奈和愁绪,就这样穿过历史,随那在栏杆上的轻拍,一声声,传到我心里。

  好一个伟人。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6

  这是一篇写得很美的散文,有以下特点:

  一、联想丰富

  本文揭示的是古代文学大家的心路历程,仅靠占有史料和作家本人的作品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大胆的联想和想象。本文作者就是这样。或由辛弃疾的事迹,联想到他的词作;或由他的词作,联想到他所处的的时代、他的事迹和内心世界等等。

  例如,在第三段简要述说了辛弃疾南归的遭遇后,就联想到他的《破阵子》《水龙吟》两首词,引述下来并加以评说,把一个热切盼望重返沙场痛杀贼寇,而又壮志难酬的爱国将军的悲愤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接着,又自然联想到一个问题: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不为朝廷喜欢?作者引用了辛弃疾本人的话,并且概述了有关辛弃疾的事迹以及朝廷的心态,揭开了其中的谜底,这就是他太爱国、百姓、朝廷了,只要一有机会就真抓实干,时刻准备冲上前线去,这就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惹来诽谤,皇帝对他也就时用时弃。再如,由“弃疾”这个名,联想到他忧国的心病,联想到他表达这种忧思的词作。

  总之,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把辛弃疾由爱国志士到爱国词人的心路历程展现了出来。

  二、以评带传

  梁衡的人物散文,写的大多是人杰鬼雄,其中大多是名垂宇宙,家喻户晓的伟人,还有文惊当世,传之百代的文人。而这些跨越千年、百年的人物却从作者的笔端一一鲜活起来。

  梁衡的散文情理并重,以评带传,他写的人物在千年百年中已有定论上又重新给出评价,而这种评价又是不落窠臼的。人们都承认辛弃疾是个大词人,但能从他的出身到成业的发展史上判定辛弃疾的词及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的,梁衡是第一人。作者还在文中借郭沫若评说*的“将军本色是诗人”来评说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说辛弃疾是“词人”是“武人”是一般人的判断,而说辛弃疾是“政人”恐怕就是梁衡的独见了。

  梁衡说“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作者还将辛弃疾的为政与陶渊明、白居易的为政作了比较,表明了辛弃疾为政的投入与积极。

  他能从人性的深层重新来诠释一位人物,在文章最后一段,作者在分析辛弃疾走上诗词创作道路的必然性时就作了这样生动的评说:“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

  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捶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

  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著名作家梁晓声在谈梁衡的一本散文集时说:“我确信,作为一个勤于思想的人,梁衡对历史的反思,肯定比他写出来的以上篇章要更深邃更全面些。而他后来发表的《最后一位带罪的功臣》、《觅渡,觅渡,渡何处》、《把栏杆拍遍》,证明了这一点。他的思想一游到更远的历史中去,一与那些历史时期中的人物敞开心扉地对话,则就变得火花四溅了。

  文字也时而激昂;时而惋叹;时而叩问;时而调侃,姿肆张扬起来了……”

  一般来说,与政治密切相关的事件、人物,写其“思想”容易,写出“美感”来难。常见的通病是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梁衡在这方面有很大的突破,使“思想和美感”达到了和谐统一。他像一位烹饪大师,非弄出个“色、香、味、形”俱佳才心满意足。他的那些评说文字完全不是抽象的概括和干瘪的教条,而是形象生动又充满美感的。像“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枝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纸笺”;像“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永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还有“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这些文字多美呀,读起来令人回肠荡气。

  三、善用对比

  对比手法是作家们常用艺术手法之一,梁衡也不例外。

  他在本文中就多处运用了对比,使人物形象更为鲜明突出。

  第一处运用对比是在引用了《破阵子》之后,作者先将它与岳飞的《满江红》比较,认为只有《满江红》可以与之媲美,然后又用杜甫的“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卢纶的“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与之对比,认为“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像、抒发和描述”,从而突出了辛词的“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

  第二处对比是将他与陶渊明、白居易的从政经历对比,他认为辛弃疾“对待政治”,“不像陶渊明那样浅尝辄止,便再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因为“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练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他“不计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谗言倾盆”。所以“随时局起伏,他就大忙大闲,大起大落,大进大退”。

  第三处对比是将辛弃疾的豪放与苏东坡的豪放作比较。苏辛都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因此文学史上是将“苏辛”连称的,但梁衡却在同中见出异来,他认为:“苏的豪放仅止于‘大江东去’,山水之阔。”因为“苏正当北宋太*盛世,还没有民族仇、复国志来炼其词魂,也没有胡尘飞、金戈鸣来壮其词威”。而“真正的诗人只有被政治大事(包括社会、民族、军事等矛盾)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捶打时才可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才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

  诗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下,才可能飞翔,才能燃烧,才能炸响,才能振聋发聩”,而辛弃疾的诗正是这样的诗。第四处对比是将辛弃疾的婉约词与柳永、李清照的婉约词作比较,他认为“柳、李的多情多愁仅止于‘执手相看泪眼’、‘梧桐更兼细雨’,而辛词中的婉约言愁之笔,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却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这些都是很有见地的精辟之语。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菁选(扩展3)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菁华5篇)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1

  积北宋两三百年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题记

  想起宋政治之黑暗,心中一阵悸动;但想到辛弃疾,仿佛又看到了曙光。

  *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从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个人,这就是辛弃疾。这也确定了他的词除了文学气质之外还有一种特点。

  当年,人民不满于金的侵略,辛弃疾在22岁时也便拉起一支义军,后与耿京义军合并。他奉劝耿京南下归宋并亲自联络,不想这几天又生变故,部将叛乱,耿京被杀,他擒叛将,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余人南下归宋。不料世事难测,他南下归宋之后,失去了快刀利剑,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为历史留下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辛弃疾愿为国弃疾,可当大权由一个昏庸的人掌握,忠臣是否还有说话的机会?只有将谏言咽下,将忠心深藏,登危楼,怒拍栏杆,痛拍栏杆,这时的他对朝廷仍抱有一丝希望,可到了晚年,便明白报国无望,只得哀叹: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心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

  辛弃疾的词,是在时代的运动里,磨出来的。他时而被夹在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到一边,被迫冷静思考。正是寄予宋几百年动荡,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2

  读了梁衡先生的散文《把栏杆拍遍》。通过此文我才真正了解辛弃疾充满豪情与苍凉的一生。

  掩卷沉思,再三咀嚼。如不是有渊博的学识,深邃博大的思想,梁衡先生怎能从中发出如此多的感悟?《把栏杆拍遍》一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如同一泓清泉沁人心扉,笔下所绘的稼轩一颦一笑若隐若现。

  于是,在梁衡先生字里行间所注入的无限深情中,真切感受到先生对词人的同情和惋惜。我想如果稼轩在世,也会有当年白乐天那种“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感慨。当然,更有知音为何在千年之后出生的余恨。而我在阅读此文时,时而为其绝妙的一笔而赞叹,时而在*淡中品味生活的哲理,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3

  五一假期,有幸读了梁衡先生的散文《把栏杆拍遍》。想来,读梁衡先生的文章不算早,先生以“一年一篇”的虔诚写作,给散文创作带来别样的文本,也为很多朋友带来了堪为“范本”的“工巧散文”。《把栏杆拍遍》使我沉醉,不能释手,通过此文我才真正了解辛弃疾充满豪情与苍凉的一生。

  虽很早就知道辛弃疾,但对他的认识仅止于一位著名的词人,一位壮志未酬的爱国将领,内心却不曾为他激荡过。而先生的文章,不仅让我重新阅读了辛弃疾的词,重新感受了一次辛弃疾,从而真正认识了悲壮得让人荡气回肠,执着得让人心痛不已的辛弃疾。在先生的笔下,他,真真切切得站在了我面前,一位沙场英雄,有着“封狼居胥”的壮志,有为君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热血,然则现实却将这一切敲碎。爱国将军辛弃疾南归之后,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只剩下羊毫软笔,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他只能“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感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他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他用尽一生都在等待一个能重新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机会。“可谁又能懂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有着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本想以身许国,泪洒大漠,如今却空有一身力、一腔志而无处使。唯有登上危楼,痛拍栏杆。江水悠悠,似词人长叹,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从词中跨越历史去体会当年稼轩的心境,这是我所不曾体验过的。毕竟,历史早已蒙上了太多的色彩和渲染,而梁衡先生用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理解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一个“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的,在文人中具有“唯一性”、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 把栏杆拍遍的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辛弃疾。

  掩卷沉思,再三咀嚼。如不是有渊博的学识,深邃博大的思想,梁衡先生怎能从中发出如此多的'感悟?《把栏杆拍遍》一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如同一泓清泉沁人心扉,笔下所绘的稼轩一颦一笑若隐若现。于是,在梁衡先生字里行间所注入的无限深情中,真切感受到先生对词人的同情和惋惜。我想如果稼轩在世,也会有当年白乐天那种“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感慨。当然,更有知音为何在千年之后出生的余恨。而我在阅读此文时,时而为其绝妙的一笔而赞叹,时而在*淡中品味生活的哲理,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4

  有一位女性,在*3000年历史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她许许多多的作品让人迷恋,堪当美神,她便是李清照。她经历了快乐与风霜。

  快乐:她是一位官宦家庭出生的高贵女子,视界开阔,善文学,深受父亲母亲文化的熏陶,许许多多的诗便是从这儿诞生的:“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她的高贵与修养深得当世人的羡慕。也有过快乐年华。

  悲惨:一个游牧民族攻进宋来,打破了快乐年华,她开始了没有边际的逃亡生活,夫妻两个在向江西逃亡时因愁生情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诗句。这是多么愁才能从一位婉约派诗人写下豪放派的诗句呢?

  但她的悲惨生活并没有结束她又经过了三重磨难:

  1、再婚又再婚,情感生活的磨难,让她心痛不已。

  2、身心颠沛流离,四处逃亡,让她瘦弱的身子屡受磨难。

  3、超越时空的孤独,这一点体现在一件事上,李清照向一位正在玩耍的小女孩说:“我老了。我将我的学识都传授给你吧,但回答却让她无比伤心“才藻非女子事也!”被这个时代孤立,无人能欣赏他的才华。

  这位诗人以心抗世,一笔换天,是当之无愧乱世中的美神。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5

  积北宋两三百年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题记

  想起宋政治之黑暗,心中一阵悸动;但想到辛弃疾,仿佛又看到了曙光。

  *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从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个人,这就是辛弃疾。这也确定了他的词除了文学气质之外还有一种特点。

  当年,人民不满于金的侵略,辛弃疾在22岁时也便拉起一支义军,后与耿京义军合并。他奉劝耿京南下归宋并亲自联络,不想这几天又生变故,部将叛乱,耿京被杀,他擒叛将,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余人南下归宋。不料世事难测,他南下归宋之后,失去了快刀利剑,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为历史留下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辛弃疾愿为国弃疾,可当大权由一个昏庸的人掌握,忠臣是否还有说话的机会?只有将谏言咽下,将忠心深藏,登危楼,怒拍栏杆,痛拍栏杆,这时的他对朝廷仍抱有一丝希望,可到了晚年,便明白报国无望,只得哀叹: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心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

  辛弃疾的词,是在时代的运动里,磨出来的。他时而被夹在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到一边,被迫冷静思考。正是寄予宋几百年动荡,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菁选(扩展4)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 (菁华9篇)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1

  “草船借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顾茅庐”是那么脍炙人口!而它们都跟一个人有关,他就是诸葛亮。

  1800年前,诸葛亮在与曹魏的战争中去世,蜀国一时失去栋梁,霎时间,蜀国像一个没有支柱的楼摇摇欲坠,举国上下无不悲痛,在民心难违,武侯寺就这样建成了,是诸葛亮与刘备的君臣合庙,在人们心中永久的`保留了下来。

  想起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的形象仿佛跃然心中,头戴纶巾,手持羽扇。又仿佛看到了他身着八卦衣,借东风的场景,这位哲人,就这样在人们心中扎根,仿佛还能看到他为蜀国凝神沉思的情景,正如梁衡所说:“我看到了他初出茅庐羽扇轻轻一挥,80万曹军灰飞烟灭,我看到了他在斩马谡时那一滴难言的浑浊泪,我仿佛看到了他在向后主自报家产是那一颗无私的心……

  1700年前,他输给了曹魏,但却赢得了从此以后所有人的心,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品质成为了我们的榜样,也许曹魏并没有那么”恶”但诸葛亮却像在眼前一般,手挥羽扇,微微笑着的那么亲切。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而他便是死的重于泰山,深深的记载我的脑海里,无法忘记!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2

  读《把栏杆拍遍》有感(阅读伟人篇)这是一本由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梁衡编著,将从古至今英雄人物的辉煌与低沉描写的淋漓尽致的一本书。书名取自辛弃疾的《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就是这篇《把栏杆拍遍》,让我重新认识了辛弃疾,让我更加明确了他与古代诗人的不同之处。他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他又生于金宋乱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22岁时他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后又掌管印信。一次义军中出了叛徒,将印信偷走,准备投金。辛弃疾手提利剑单人独马追贼两日,第三天提回一颗人头。为了光复大业,他又说服耿京南归,南下临安亲自联络。不想就这几天之内又变生肘腋,当他完成任务返回时,部将叛变,耿京被杀。辛大怒,跃马横刀,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将其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说来,他干这场壮举时还只是一个英雄少年,正血气方刚风华正茂,欲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他为国为民的精神无人能挡。他的生命之路就像石缝里的一棵小树,虽然被扭曲、挤压,成不了旗杆,却也可成一条遒劲的龙头拐杖。

  作为一名封建知识分子,虽建议不被采纳,但他有一颗炽热的心。对待政治,他不像陶渊明那样浅尝辄止,便不再

  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从他身上我仿佛得到了一种力量,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文字的捶打,无不在人们心中刻下深深的烙印。而正是这种力量,推动着国家与民族飞跃向前。

  乱世中的美神“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有一种凄冷的美,她是愁的化身,她是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女性的代表,她就是李清照。如今已被大部分人所熟知。最爱她的那首《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十分真实地表现了少女的羞涩与天真,秀发香腮,面如花玉,情窦初开,春心萌动难以按捺。她也作出:“何为出战则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的慷慨豪放诗句,虽说是婉约派诗人,但她写的诗的气势不亚于浪漫豪放派的李白、辛弃疾。“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面对丈夫赵明诚的分离,离愁别绪,难舍难分之愈深,思之愈切的情感涌上心头。她显已成为当代“女神”之代言人。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也总能看到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

  纵观历史,我们或许能轻微的感受到伟人们当时的'辉煌与成就,他们所带给我的,往往最能激励自己在无尽的挫折面前,沉着应对、勇往直前!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3

  最初对于稼轩的认识是在小学的课本里读到了“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那时对他的印象只是停留在知道*历有这么一个人罢了。而第二次是在中学课本上,从老师的介绍中得知他生*资料的一点皮毛,前两次都在课本上遇见他的,而今天却是在一张充满了*凡气息的纸上再次与他对话。

  “把栏杆拍遍”,多么有诗意的一个题目,让人眼前浮出一片景象:一个政途不顺的词人在一排安静的栏杆前轻轻拍过,心情是复杂的。他想建功立业想让自己的满腔热血注入到国家发展的坛子中。但是梦想有时虽然离现实很*很*,就是中间隔着一堵墙罢了。南宋的皇帝没有练就一双善于发现人才的眼睛,以至于老是看见一些像浮藻之类的东西,而终不知那从淤泥中破水而出的荷花才是真正值得欣赏。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朵荷花并没有因为无人欣赏而马上枯萎凋谢,而是用它的芳香,它的仪态,最重要的`是它的品性——一种不在乎有没有人注意的但始终是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的品性——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从未动摇过收复失地的决心!

  从历史这本书里慢慢去翻阅去找寻,壮志难酬的人真不少。陶潜也是有建功扬名之心的,只不过官场对他来说是一个黑黑的染色坊,所以他及时的抽身,为后人留下了一篇篇清新秀丽的田园诗作,不再执着于自己曾经的建功立业。“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欧阳修在仕途不顺的时候,也只能在小亭子里举着杯子,望着斜阳,喝喝闷酒,曾经的理想变成了自己闲置时的偶尔的回忆。但辛弃疾不同,因为他是真正操过刀的人,正如文中说道的“是快刀利剑杀过几次人的。”这说明他的诗词真的是从刀刃上用血洗蘸过的,是真的从铁蹄黄沙的洗礼中抽出来的,带着对于“希望再回沙场”的无限渴望,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只是拿着剑或是举着酒杯在某一个容易勾起回忆找寻感觉的地方写下诗或是抒发自己心中的愤懑之情。

  如果在这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中,若宋朝是一棵参天大树,那辛弃疾则是一片树上的叶子,而且不是长在树的冠头,天天都能够享受阳光的充分爱抚,恰恰是长在最下端的没有阳光没有充分的养料,但就是这样的一片叶子却是不停地向上生长,从未停止过自己心中的信念,一种追求功业,追求北伐的爱国信念。这种执着又何尝不是可贵的呢?这种执着的心又何尝不是神圣的呢?

  也许我们当代人,特别是当代的青年人,也应该去试着拥有一颗执着的心呢?试着向一颗种子学*,学*一颗种子是怎样的从硬如土石的大地下钻出来,然后是怎样从一株小芽去努力地汲取养料从而历经岁月风霜地长成为一颗参天大树的。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是困难的,也是阴霾笼罩的。所以,你就需要从现在开始,向一颗种子学*,学*它的执着,也勇敢地去尝试!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4

  这个假期,我读了我国现代作家梁衡所写的一部散文集《把栏杆拍遍》,读过之后,放下书本,我顿时觉得感受颇多。

  在散文写作铺天盖地的年代,在散文写作没有了“王法”的年代,在散文写作变成了许多作家与写手的文字狂欢与梦呓的时代?梁衡先生以他“一年一篇”的虔诚写作,给散文创作带来了别样的文本,也为我们带来了堪为“范本”的“工巧散文”。这就不难理解,梁衡先生为何会成为“健在”作家中作品入选语文课本最多的一位。

  有人说,阅读是一种对话,是读者与作者的交流。要实现这样的对话,首要的便是作者要敞开心扉。不愿亮出真性情的人,无法与读者以心换心,也就无法让读者用心去体味,进而感动。正如余华所说:“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因而,“理趣”之外,不得不提的,是先生在文章中、在字里行间所注入的无限深情。

  在读过《把栏杆拍遍》这部散文集后,我认为其中的一些语句让我感受颇多:“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刀和剑是在战场上向前拼杀的工具,势必会带着血雨腥风的记忆,是为杀气;与此同时,也会带着金戈铁马的奔腾,是为磅礴;别人写词用笔,力量也是只到纸背,辛弃疾写词也用笔,却是刀和剑的真实写照,在距离战争最*的地方,把感情深深地刻到生活和历史的`记忆里面去。“你看‘艰辛’、‘酸辛’、‘悲辛’、‘辛辣’,真是五内俱焚。世上许多甜美之事,顺达之志,怎么总轮不到他呢?他要不就是被闲置,

  要不就是走马灯似地被调动”,良药苦口利于病,“辛弃疾”这个名字,对于这个国家又何尝不是一剂良药?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喜欢苦涩的滋味,辛弃疾的一腔抱负在现实面前处处碰壁,苦口的良药没有自己施展的天地,就变成了咽回心中的苦水,独自承受。“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练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他不计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谗言倾盆”,用的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的表达格式,令人想到了关汉卿的义无反顾。

  我自从读过散文后,我便开始喜欢它,喜欢它优美的语句和特殊的内容,但当我读过了《把栏杆拍遍》这部散文集后,我对散文有了别样的感受。

  或许,在一些人看来,梁衡的散文因过于求工而影响它的自由心性,限制了它的自由发挥,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它的喜爱,因为我们中学生的写作是须先有规范而后才有可能真正走向自由的。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5

  梁衡先生的《把栏杆拍遍》,她曾经说梁先生的散文集一定要看一下,一定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但由于当时没有太多的时间,到了大学的时候才有了空余的时间来看一下,看过之后有了很多的感想。

  梁先生说过看一篇文章,应该注意里面的知识和思想内容以及审美,我们看一本书,虽然不是上政治课,但其中的思想也将会影响我们的一生,会构成我们认识社会、人生的参照系。

  从中我感觉当我们看一本书时,要学会审视其中的内涵,不要一味的接受,要学会批判的接受,要去其糟粕,学其精华,这样才算真正的读一本书。这些使我认识到了读书的真正的意图和方法。原来我读书就只是看一下,不会走太多的内心,只是名符其实的读一下,亦或是感慨一时,不会太深入内心。虽然和梁先生讲的有点出入,但也相当于没读。但这不禁使我想到现在的好多读者,他们读了一本书,情绪太过于投入其中,使得他们感觉自己就是其中的主角,从而被其中的情感或人生观所惑,对整个现实的世界都有了错误的认知,从而酿成了许多悲剧。这就正如梁先生所说的不要一味的接受作者的观点或建造的文学世界,要学会批判的接受,学会审视。这样才能真正的从书中汲取到营养,不算白读一本书,不正确的阅读只会适得其反。

  梁先生在《晋祠》中写的古晋名胜晋祠,在文中他说晋祠的山美、树美、人美,使我对现今的另一非常热门的现象?旅游有了新的一些看法。现在的人们很喜欢旅游,一到假期或者空闲的时候就会去旅游。但现在的旅游我感觉更是一种形式,太多的人就只是到了名胜古迹去照个像留个影记个念,也有太多的人到了景区就一定要到最有名的地方去留影或去参观一下,不管有多累。曾经读过一篇文章作者说“旅游最重要的是寻找美,享受大自然的美,放松心情,让灵魂得以升华,而不是只是一个任务,让旅游失去了其最根本的意义”。

  对此我深感认同。如今太多的已经不懂得发现美,只是麻木的去景点照相,留念,仿佛就是完成了一件任务似的。现在的人们太浮躁,不会真正的静下心来去真正的感受我们的生活,更别谈去发现美,人们只会麻木的照相取景,不会真正放松心情,感受自然,升华灵魂。正如梁先生在晋祠的感受:春来黄花满山,径幽而香远;入秋草木郁郁,天高而水清,无论何时抬级登山都清悦神爽。梁先生真正的在景区中看到了大自然的美,既放松了心情,又升华了灵魂,是真正的旅游者,大自然的欣赏者,是我们都应该做到的。

  最后,梁先生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人人皆可为国王》。一开始其便写了国王的权高位重,一国之财任其所用,一国之民任其役使。所以很自然就成了人人的目标。

  但接着梁先生就说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的时候长短并不是绝对的,王亦有局限。王也有其所不能得到的。当然也不是人人都想成为王,有的人只喜欢游山玩水,放浪形骸,寄情于山水,不被权势而折腰。但其实如今的社会是多元的,国王也是多元的,每个人在其行业中在其领域内都可成为王。接着告诫我们只要努力,人人皆可称王。正如北宋的刘永,虽被仁宗贬谪,但其在他的领域?词域中成为了他的王。所以我们不要自暴自弃,埋怨社会的不公*,只要我们肯努力,就会成为自己的王,每个人都是*等的,谁也不用自卑,更无须骄傲,努力便可成为自己心中的王。

  这就是我读梁先生的散文的感想,相信之后我会真正的学会读书,学会发现美,学会努力,不怨天尤人,我相信我的人生将会更加美好。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6

  学过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后,我从词的.字里行间中领悟诗人当时的那种壮志难酬的愤懑和对国家无限地热爱和拥护之情。今天我又阅读了梁衡的《把栏杆拍遍》一文,对辛弃疾这位诶大的词人更增添了许多敬佩之意。

  文中写道:“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的,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的确,辛的词掺杂了太多的内心深处的情感和自己的抱负与胸襟,让我们今日重读他的文章时,仍会像作者一样,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

  作者写出了辛弃疾的《破阵子》,那恢宏的气势和那其间流露出的爱国热情,让我们的心灵为之震撼。

  作者写道:“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它的一生大都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修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

  我们为辛弃疾而叹服,为他而痴狂,但我们更要坚信“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7

  《把栏杆拍遍》,多么有诗意的题目,它就出自辛弃疾的《水龙吟》。读者题目,就让人产生一片联想:一位壮志未酬的词人在一排安静的栏杆前轻轻拍过,怀着复杂的心情。

  看了这篇文章,首先会被辛弃疾的精神所感动,其次就会被作者的文字所折服。辛弃疾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取得大成就的却是他的词,这在历也算是很少有的了。不*凡的遭遇,强烈的爱国之心,让他活出了不一样的人生,更让他写出了千古绝唱,深深的让我们折服。正如他的《破阵子》,除了岳飞的《满江红》能与之媲美,还有哪个词人能写出这金戈铁马的战场场景,谁还能像他那样,有如此深的感触?

  一位沙场英雄,有着“封狼居胥”的壮志,有为君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热血,然而现实却将这一切无情的敲碎。爱国将军辛弃疾南归之后,手里失去了钢刀利剑,有的只是一支羊毫软笔。他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一遍一遍的呼喊,一声比一声悲壮,为国为民的心,从来没有迷失。可留下的只有遗憾的叹息与无奈的`自嘲。

  那又怎样呢?软弱无能的南宋*永远不会是辛弃疾那钢刀利剑的盾牌,它也永远不可能打压到辛弃疾的爱国之情。所以在他的诗词当中,纵有悲叹、遗憾、自嘲,大家记住的,最多的还是他沙场点兵的场景,和他爱国爱民的光辉形象。

  其实,人生中的跌宕起伏实属正常,从辛弃疾的一生中我看到了一种崇高的信仰:对自身责任的担当精神。正是这份信仰使他的一生不管经历怎样的艰难困苦都具有强大的精神支柱,这也是支撑他勤学苦练保持节操的源泉。现代人如果能从这点上体味自身真正人生价值的取向,为自己的梦想奋斗终身,哪怕是失败,也失败的荡气回肠,也不会后悔自己毕生的追求,因为信仰的力量足以让他从精神上得到慰藉,我想这就是辛弃疾眼中的人生吧。

  我经常思索,辛弃疾一生坚持理想,坚持信念,面对重重阻力,经历各种失败和失意的打击,仍然能够独自坚守着心中那片绿苗,等待着春日阳光的滋润,到头来等到的却是无尽的苦雨。这样值得吗?这样值得吗?现在我会回答:值得,值得!这个社会正是有千万个像辛弃疾这样的痴心苦命的*凡的人认定守候着一个共同的理想,即使失败也始终不渝,我们才能看到这个社会希望的亮光。即使是现在一无所有,即使是无比失落,即使是被别人看扁,可只要心中有梦,我坚信也一定会成功。

  看了《把栏杆拍遍》,让我仿佛重回了那战乱的年代,重新去了解、感受辛弃疾。眼前,一位英雄默默地把栏杆拍遍。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8

  这个假期,我读了我国现代作家所写的一部散文集《把栏杆拍遍》,读过之后,放下书本,我顿时觉得感受颇多。

  在散文写作铺天盖地的年代,在散文写作没有了“王法”的年代,在散文写作变成了许多作家与写手的文字狂欢与梦呓的时代?先生以他“一年一篇”的虔诚写作,给散文创作带来了别样的文本,也为我们带来了堪为“范本”的“工巧散文”。这就不难理解,先生为何会成为“健在”作家中作品入选语文课本最多的一位。

  有人说,阅读是一种对话,是读者与作者的交流。要实现这样的对话,首要的便是作者要敞开心扉。不愿亮出真性情的人,无法与读者以心换心,也就无法让读者用心去体味,进而感动。正如余华所说:“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因而,“理趣”之外,不得不提的,是先生在文章中、在字里行间所注入的无限深情。

  在读过《把栏杆拍遍》这部散文集后,我认为其中的一些语句让我感受颇多:“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刀和剑是在战场上向前拼杀的工具,势必会带着血雨腥风的记忆,是为杀气;与此同时,也会带着金戈铁马的奔腾,是为磅礴;别人写词用笔,力量也是只到纸背,辛弃疾写词也用笔,却是刀和剑的真实写照,在距离战争最*的地方,把感情深深地刻到生活和历史的记忆里面去。“你看‘艰辛’、‘酸辛’、‘悲辛’、‘辛辣’,真是五内俱焚。世上许多甜美之事,顺达之志,怎么总轮不到他呢?他要不就是被闲置,

  要不就是走马灯似地被调动”,良药苦口利于病,“辛弃疾”这个名字,对于这个国家又何尝不是一剂良药?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喜欢苦涩的滋味,辛弃疾的一腔抱负在现实面前处处碰壁,苦口的良药没有自己施展的天地,就变成了咽回心中的苦水,独自承受。“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练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他不计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谗言倾盆”,用的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的表达格式,令人想到了关汉卿的义无反顾。

  我自从读过散文后,我便开始喜欢它,喜欢它优美的语句和特殊的内容,但当我读过了《把栏杆拍遍》这部散文集后,我对散文有了别样的感受。

  或许,在一些人看来,的散文因过于求工而影响它的自由心性,限制了它的自由发挥,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它的喜爱,因为我们中学生的写作是须先有规范而后才有可能真正走向自由的。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9

  今年寒假,我有幸拜读了梁衡先生的《把栏杆拍遍》。首先看到这个题目,我的心里就已经有了许多疑惑:把栏杆拍遍?拍什么栏杆?怎么拍?带着这一头雾水,我开始了我的阅读。

  捧卷读来,我深深地被那神奇的文字吸引。我贪婪地读着。《把栏杆拍遍》,它使我沉醉,不能释手。通过此文我才真正了解辛弃疾充满豪情与苍凉的一生。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

  虽然我以前也知道辛弃疾,但我对辛弃疾的了解也仅限于一名著名的词人,一位壮志未酬的爱国将领,但也仅此而已了。但在梁衡老师的作品中,不仅让我重新阅读了辛弃疾的作品,更让我重新认识了辛弃疾。

  在梁衡先生的笔下,他,真真切切地站在了我的面前,一位沙场英雄,有着“封狼居胥”的壮志,有为君王赢得身前身后名的热血。可现实将这一切无情地打破。辛弃疾南归后,手里立即失去的钢刀绿色利剑,只剩下了羊毫软笔,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浴血奋战。

  他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

  读罢梁衡先生的散文集,我终于明白了把栏杆拍遍的含义。“把栏杆拍遍”语出辛弃疾的《水龙吟》,宋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唏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尝有诗曰:“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所以,“栏杆拍遍”往往表示借拍打栏杆来发泄心中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作者认为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在词人把栏杆拍遍的振聋发聩的声响中,我们读出了辛弃疾真实的复杂的心情:不满、愤懑、焦虑、懊恼、无耐、等待、企盼……

  《把栏杆拍遍》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叱咤风云而又命运多舛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形象,揭示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及原因。同时,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辛弃疾的一腔澎湃的热血。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菁选(扩展5)

——读书笔记菁选

关于读书笔记12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书笔记吧。千万不能认为读书笔记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读书笔记 篇1

  在图书馆借了一本《道德经》,看完后虽然觉得不能完全地读懂老子的思想,但是心中还是感觉一片坦荡,觉得此书对我们深有益处。

  《道德经》这部著作是老子所写,但不是介绍老子生*事迹,而是讲道论德,所以叫做《道德经》。《道德经》全书原本分为上下篇共五千多言,上篇一章至三十七章主要讲“道”,下篇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主要讲“德”。 老子说的道,是天道,就是自然的规律。我对《道德经》的理解是无为而治和尊重自然规律。

  人的一生有得意和失意的时候,有时候人们不能再其中好好的把握自己,以至于身败名裂,不能保全。因此,怎样才能在得意或失意的'时候保全自己,是自己的心智足够清醒,不至于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这就需要人生的大智慧,而《道德经》就给了我们这方面的启示。

  人在得意的时候,家庭、事业顺风顺水,此时的人容易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狂妄自大。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招人嫉妒,也会树敌太多,甚至招来杀生之祸。在老子看来,福气来临时,我们要提醒自己祸根也来临了,自己不要那么盛气凌人,要懂得谦恭,否则失意时就会走投无路。还有不能狂妄自大,不要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天下无敌,强中自有强中手,肯定有人比你会更厉害,更出色。但我们达到目标时也不能到出炫耀,不能自负,不能骄傲,要有谦虚之心。

  老子说“是以圣人出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夫为弗居,是以不去。”老子认为,我们应该用顺其自然的“无为”的态度去处理世间事务,这就是不言的教导;只有任凭万物生长而不加干涉,而生养的万物又不据为自己所有;为万物的生长尽力而为却不认为是自己的能耐,有功劳而不居功自傲。正因为一个人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绩总是不会失去,而是永存。

  无为是一种心境,是一种修养。假如我们能够做到无为,那么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的稳定。如今社会物欲横流,许许多多的人在利欲面前迷失自我,假如我们能够做得到无为,那么我们也将活得更轻松、更快乐。

  《道德经》不愧是我们中华文明的瑰宝,其中道理还得我们亲自阅读才能理会,《道德经》是一部值得永远学*,永远研究的经典之作。

  关于读书笔记 篇2

  《孔融让梨》这篇故事主要讲的是在春秋鲁国,一名叫孔融的小孩既聪明又懂事。有一天,母亲端上一盘梨子,母亲叫孔融及七个兄弟挑梨,弟弟先挑走了一个最大的梨,但是孔融却拿了一个最小的梨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剩下的大梨就给哥哥们好、吃吧。”父亲又问:“那弟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我是他哥哥,弟弟比我小,所以我应该给他大的。”读到这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静,故事中,孔融的一举一动,再加上那惊人巧妙的回答深深的吸引了我,从这可以看出他格外的懂事,礼貌,实在令人印象深刻语句中,洋溢这可贵的最老爱幼的高尚品质,蕴藏着一种谦让的美德。孔融很小就有这种谦让的精神,这种传统美德已经在世界上流传了千百年,孔融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

  想想自己,我感到十分惭愧。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放生过这样一件事,在我七岁的时候,有一天,妹妹正津津有味在吃着鲜美的桃子,我看了看盘子里的桃子又看了看她。天哪!只剩最后一只桃子了呀!我立即从她手中抢了过来。妹妹突然用眼角瞪了我一眼,然后急忙跑够来跟我抢。这是惊动了妈妈,她来到我的面前,狠狠的骂了我一句,说:“媛媛,每桃子了,我可以帮你买呀”我骄傲的说:“就不。”妈妈立刻拿出了家法‘鸡毛掸子’打了我一顿。

  现在想起这件事,我后悔莫及,我真对不起妈妈,自己没有做到先人后己尊老爱有的责任,心里还埋怨妈妈。

  我终于明白:我们首先要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我们还要尊敬师长,以礼貌待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事情值得我们去做。比如:在公交车上,给老奶奶让座;在吃东西是,我们可以先让晚辈……还有玉树地震中,有很多人失去父母,有很多人受伤……我们都可以伸出温暖的手,安慰他们,帮助他们,是他们都感受到温暖……

  我决定做个小孔融,让大家看看我的本领!

  关于读书笔记 篇3

  人民艺术家老舍笔下的《茶馆》真不愧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全剧的人物复杂多样,却简单到从陈设的古朴变为新式,最后沦为简陋,昭示出茶馆在各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时代特征。

  清末整个社会的'黑暗腐朽、不可救药是全剧的中心思想,也是作者要反映的现实社会的特点。为此,老舍先生精心刻画了各色人物。从旧社会小资产物、小商人的典型任务王利发的经营方式的改变,充满爱国热情、最后沦落为卖菜的常四爷……无不时刻在步步深入文章的主旨。我们可以从这家老茶馆中的精彩演出,看出就制度的必然灭亡。

  茶馆代表的不仅是一个人,一个茶馆的兴衰,更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浓缩的典范。

  关于读书笔记 篇4

  我读的版本是商务印书馆许宝骙译本,网上对这个译本颇有微词,希望有机会可以换一个更好的译本再读一遍。

  密尔的自由不是形而上的自由,不是康德的那种高高在上的自由,他的自由限制在政治自由的范围里,是功利主义的自由。他的自由体现在伤害原则之上:“任何人的行为只有涉及他人的利害,个人就不必向社会负责交代。在只涉及本人的那部分,他的独立性在原则上则是绝对的。对于本人自己,对他身心,个人乃是最高**者。”密尔的自由有点类似于以赛亚柏林的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集体不能干涉个人的自由,这属于消极自由;个人对自己享有最高的**,这是积极自由。

  《论自由》共有五章,第一章“引论”,告诉读者本书主要讨论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利的性质和限度,提出伤害原则;第二章“论思想自由和讨论的自由”,讲的是因为人们不可能达到真理,所以必须保留错误的意见,完全抹去与整个社会不同的意见是极端危险的,由此来捍卫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第三章“论个性伟人类的福祉的因素之一”,人按照自己的个性实现自己,不仅仅是达到幸福的手段,实现自己的个性就是幸福的一部分,社会应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每个个体实现自己的个性;第四章“论社会驾于个人的权威的限度”,密尔在这一章确立了著名的伤害原则,讨论社会在什么时候可以干涉个人,社会如何正当地干涉个人;第五章“本书教义的应用”,在一些实际问题上如何运用密尔的自由原则,比如教育,饮酒,赌博等问题。接下来仔细讨论每一章都说了什么。

  第一章:引论。

  约翰米尔讨论的自由不是“自由意志”,和哲学家们讨论的自由是不一样的,他的自由是“对于统治者所施用于群体的权利要划定一些他所应当收到的.限制”,自由是对权力的限制。密尔把自由牢牢限定在政治自由的范围里,不讨论在康德那里像神一样的,本体论意义上的自由。他觉得在他的年代全圈**已经不是令人担忧的对象了,而是在民主的基础上怎么防止多数人的**,尤其是道德的**,密尔觉得大多数道德都是“阶级利益和阶级优越感的创造物,是社会中一些有势力的部分的好恶”。他要讨论的是集体意见能否合法干涉个人意见,这个限度在哪里?限度就是伤害原则。在引论里他也提到了功利主义,他说:”在一切道德问题上,我最后总是诉诸功利主义的,但这里所谓的功利必须是最广义的,必须是把人当作前进的存在而以其永久利益为根据的。”也就是说密尔的自由不是高高在上的,所有问题的第一因,功利主义是自由的前提。

  第二章:论思想的自由和讨论的自由。

  我觉得这是这本书最重要的一章。这一张主要捍卫了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捍卫的手段就是证明公众的意见也有可能是错的。密尔极力反对用公众权利压制个体的思想。“假定全人类统一持有一种意见,而仅仅一人执有相反的意见,这是,人类要使那一个人沉默并不比那个人(加入他有权利的话)要使全人类沉默较为正当。”他还说:“迫使一个意见不能发表的特殊罪恶乃在它是对整个人类的掠夺。”之后,密尔极力证明社会和**会产生许多谬误,每个时代都曾抱有许多随后的时代视为错误荒谬的意见。任何意见都有被怀疑的权利,无论是道德问题或是宗教原则,如果没有少数人提出相反的意见,不保证他们的言论自由的话,整个社会和**都会处于危险之中。除此之外,他还推重两个对立观点之间的共存和融合。“两种思想方式各借对方的缺陷显出自己的功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各靠对方的反对才把己方保持在理性和健康的范围内。

  第三章:论个性为人类福祉的原因之一。

  他觉得人应该抱有自己的个性。这一章显示出了密尔的多元论倾向,他说:”不同的人不能健康的生存于同一道德的空气里,正不亚于各种各样的植物不能健康的生存与同一物质和空气里。”密尔对个性的捍卫建立在言论自由之上,因为人类的真理是很难统一的,一套真理不可能适合所有人,意见的分歧时必然会产生的,所以,保存每个人的个性至关重要。“对于各种各样的个性只要对他人没有损害应当给予自有发展的余地。”这一章还还展示了密尔和德国古典哲学之间的关系。“人性不是一架机器……它毋宁说像一棵树,需要生长并且从各方面发展起来,需要按照那使他成为活的内在力量的趋向生长和发展起来。”这种黑格尔风格的话出现在功利主义的著作里还蛮让人惊奇的,密尔算是吧德国古典主义和功利主义糅合在一起了。

  第四章:论社会驾于个人的权威的限度。

  这一章讨论人类生活中有多少应当派归个性,有多少应当派归社会。主要的观点就是:“凡主要关涉在个人的那部分生活应当归属个性,凡主要关涉社会的那部分生活应当归属社会。”根据伤害原则,自己的事情完全可以交由个性处理,只要不伤害到别人的利益。在涉及他人的利益时,就必须遵守规则。人可以特立独行,只要他不损害别人的利益,他要为自己的特立独行负责,别人不能干涉他,却可以在情感上不喜欢他:“一个人因为自慎或是个人尊严上具有缺点而当然会招致的他嗯情感方面的损失和因对他人权利有所触犯而应当遭到的谴责是不一样的。”

  第五章:本书教义的应用。

  最后一章他讨论了一些具体的零散的问题如何应用他的理论,比如贸易、求职、毒品、警察的权限、国家的权限赌博、饮酒、教育……

  关于读书笔记 篇5

  读了《赵州桥》这篇文章,我知道了它位于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它是一千三百年前,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

  赵州桥设计非常巧妙,为了防洪水,大拱顶上左右两边各有还有两个小桥洞,*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洪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着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抵着,各自回想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远看这座桥像一道彩虹,横卧在洨河上。

  赵州桥设计巧妙,建造坚固,体现了古代的能工巧匠和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不禁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而赞叹。

  关于读书笔记 篇6

  认真读了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很想写段读书笔记。许是书写的太精彩了,忍不住想写几句。一段几百年的明史,却在作者笔下娓娓道来。第一部里记忆犹新的是那段八股科举考试,最佩服的是那几百年间就出现的寥寥无几的三甲状元。张居正也着实厉害。庆幸的是当年黄观投河自尽,否则以他的气节岂不比那方孝孺等人下场更惨。最想解开的迷便是朱允炆到底去了哪,难不能被火化成了灰?最狠的人非朱元璋和他的'四儿子朱棣莫属,为了保全皇帝位,杀了身边所有的人,宁我负天下人不能让天下人负我,格外觉得朱棣爱记仇。最现实的人非李景隆是也,墙头草,两边倒。做不成军事奇才也罢,却成了内奸。

  看完第一部后觉得老天格外厚爱朱棣,穿了朱允炆的防弹衣不说,连沙尘暴都格外青睐朱棣一方,那几仗胜利的更外惊险和侥幸。(其实也许是书里故意这么写的,但是那四年的风风雨雨也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朱棣的强大,敢弑君夺位,比起宁王那些人,让我佩服不已。至少他不那么做,肯定会被朱允炆贬为庶民。那段洪武年间,那个风雪之夜,便已经让人记忆深刻,这是一个怎样有隐忍之心的男人。也可以感受到朱棣装疯卖傻背后的豪情壮志、说他是社会青年,我觉得并不完全符合。早年跟随父亲征战,可能是父亲疏忽了他,倒也罢。正因为有这样一段不寻常的乱世之战,才成就了后来这样一位不*凡的永乐皇帝。我觉得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 朱棣和朱元璋都有个共同的地方,狠起来,会绝到底。要么不做要么做绝。但是他们的两位长子又与其相反。朱标若是没有英年早逝的话,应该是位仁君。宋濂天天教他的都是做皇帝要宅心仁厚,善待百姓。而那位当了十个月皇帝的朱高炽似乎也是比他老子厚道许多。同样的老子生出来的儿子们可真是性格迥异。 最喜欢书里写的金戈铁马的场面,不算宏大,称不上写的精致,却颇有戏剧化。无论是对战陈友谅火烧那些铁索战舰,还是对战那些前朝元人在那个漫无边界的沙漠里寻找敌人,或是盛庸在追杀北军时突然帅旗刮倒,都觉得充满了戏剧化。正是因为如此,战争才能写得如此精彩。

  第一次发现即使没有爱情的小说故事里,也能让人看得如此投入。无论是从哪位强大的将军身上,都隐藏着这样一句话。即使日后身处绝境,亦需坚守,万勿轻言放弃。 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有人说这些事儿,不够真实,其实在我看来,假假真真也好,这段历史能够在轻松的氛围里写的如此深刻,已觉得不易,何必要做到绝对真实呢,本来历史就没有绝对的真实,即便是正式记载,也不能说明绝对可靠。历史可以写的如此好看,像书里所说,生涩的道理用最普通的语言来描述,岂不更易理解。为什么非要钻牛角尖呢。 我想把这部书完全读完,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作为枕边书,它还是不错的选择,应该有很多人都看过,类似于易中天的品三国。畅销千万册。不过相比之下,无论是品三国还是论语心得,比起这部书,都逊色不少。 那么长的一本书,我居然都记得书里的人名,有点过目不忘。哈哈。就此罢笔。希望你会喜欢。

  关于读书笔记 篇7

  爱也彻底,恨也彻底.报恩也彻底,复仇也彻底.这就是在我读完《基督山复仇记》后最大的感受.中国有句俗语叫做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报仇也是需要养精蓄锐的,并不是凭着一时的心绪就可轻举妄动的.

  而基督山伯爵,则是最具体的用自己的行动阐释了这句俗语的.在经历十四年的地牢生涯后,他的人生要义就是找寻曾经的亲人,曾经的恩人和曾经的仇人.在确认了所要寻找的人以后,他并没有如我们在武侠小说里所见的那样,于恩人抱拳云赴汤蹈火,再所不惜,于仇人一剑刺死.他选择了他自己的.方式.

  对曾经有恩于自己的船主一家,他竭其所能,默默地支持着,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却从来不让他们知道其实自己就是为了报恩而来.如果说他的报恩令人感动,那他的复仇则是如此的淋漓尽致,在我们也有几度的叫好后不免有点心惊.

  关于读书笔记 篇8

  《西游记》大家肯定都看过吧!里面的主人公是降妖除魔的`孙悟空、好吃懒做的猪八

  戒、心地善良的唐僧和老实巴交的沙和尚。这些人物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我也要学*孙悟空坚强的毅力和永不后退的精神,长大后做个有出息的人。

  关于读书笔记 篇9

  在青年教师的成长过程中,如何又好又快的成长是每一位青年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最*利用工作之余,我认真阅读了《怎样成为一名优秀老师》一书,感受颇深。本书是由三名著名的美国教育工作者编著,主要从教书育人、终身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行有效地沟通、提供有效的帮助、应对职业挑战、避免职业倦怠、积极反思、敬业等九个方面进行阐述。

  结合我自身的情况:所在的是一所城郊结合部的幼儿园,在幼儿园教学生活中会面临很多问题,而在面对各种不同生源素质表现的幼儿时,应该怎样去面对,并且排除相关的干扰因素让自己在教学岗位上更快的成长,这些也是我常常思考的问题。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对这些问题有了些新的认识,同时也起到了较好的引领作用。

  作者在书中指出:成为最优秀教师的要素,不是教学中那些技术层面的东西,而是能有效地赢得学生注意、尊重、倾心的人品。正是这种独特的人力资源,有着鼓舞人心的强大力量,能激励学生超越个人所认定的极限,帮助他们寻求人生的重大意义。这相对于此前在教育界注重教材与教法的钻研的.一些教师而言,是一个崭新而又睿智的话题。

  一名优秀教师,必须具备哪些素质和品质呢?作者在书中也进行了阐述,告诉我们理想教师的素质依次是:交谈和理解的能力;严格而公正地执行纪律的能力;启发和引发动机的能力;高尚的品德;爱护和关心儿童;对专门职业的献身和热诚;友善的个性;端正洁净的仪表。具备了理想教师的素质,我们才能去谈所谓“优秀”,而要达到所谓“优秀”,绝非易事,作者在书中也做了详实地阐述。在读后,我也进行了自我反思与总结。

  我要做到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激情,并把这种激情传递给同事和幼儿,展现自身的个人魅力。在班级教学和生活中,在处理班级事情的过程中,要做到对待每个幼儿,要尽可能地做到公正、公*,无论他来自哪里,无论他长得是否可爱、聪明伶俐、讨人喜欢。要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青年教师,理解得更透彻一

  些,就是教师必须敬业,有育人教书的激情;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有爱心,大爱无声,师德千秋;并以积极的心态为人处世。 此外,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必须热爱学*、善于学*,树立终身学*的理念,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是一位爱学、善学的人,只有终身坚持不断学*,才能不断的更新补充自己的知识,保持与时代同步伐,不至于落后于当今时代的要求。

  关于读书笔记 篇10

  印象里我只知道有个作家叫刘墉,直到看了这本《超越自己》特地百度了下才知道他不仅是作家也是一名画家,还曾担任过新闻记者等等,总之丰富的经历看得我眼花缭乱的,真是一个“人生赢家”。但读了《超越自己》这本书后,我发现他最重要的身份是一位成功的父亲,因为他的“育儿经”成功地教育出了一对出色的子女,他们全家都是“人生赢家”。

  刘轩,美籍作家刘墉之子,哈佛大学心理学的博士,茱丽叶音乐学院的高材生、散文专栏作家及主持人,音乐、时尚、娱乐达人。作品有《Why not?给自己一点自由》、《寻找自己》、《颤抖的大地》、《属于那个叛逆的年代》、《放任心中的一百次流浪》等。

  刘轩,他的儿子,也是这本书的主人公,看他的百度介绍可知道他又是哈佛心理学博士,又是音乐家又是作家,青出于蓝胜于蓝,比他老爸更厉害。怎么同样是人,区别就这么大呢?为什么上帝给我们每个人同样的时间,我们每个人的收获却不一样呢,真的'只是天才与庸才的差别吗?

  我相信不是的,其中教育占了最重要的角色,成功的教育可以造就一个世人眼中的“天才”。

  虽然自己还是单身狗一枚,但也许是女人天生携带的母性吧,*时跟朋友聊天总会聊到以后养孩子怎么养的问题,我的想法就是“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既然生下了孩子,就要负担起父母教育的职责,即便教出的孩子最后不是什么成功人士,但至少不要成为危害社会的毒瘤。

  尤其之前看了东野圭吾的《彷徨之刃》,讲述的是青少年犯罪的社会问题,这本书看了一遍之后我就不敢再看第二遍,因为实在太痛心太无力了,对书中的那些无力管教孩子导致他犯罪的家长真是恨不得穿越书中揍他们一顿,怎么能教出这样的社会渣滓呢,真应该有个针对青少年犯罪的法律叫“孩子犯罪,家长坐牢”,因为教养孩子就的是父母不可逃避的责任呀。

  所以我很庆幸我爸妈虽然不懂教我如何做一个出色的人才,但基本的做人道理还是言传身教,让我不至于三观不正。

  关于读书笔记 篇11

  我国的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中,我最喜欢的是施耐庵的《水浒传》这部书。

  《水浒传》写了一场包括各个阶层百姓在内的武装斗争,这场斗争的起因是乱自上作、逼上梁山,大批英雄豪杰报国无门,聚集梁山,最后尽忠殉义。这本书里有一百零八位英雄,他们先后与朝廷势不两立,和朝廷做抗争。他们不怕困难,不惧牺牲。特别在《梁山英雄舍命*叛乱》这一回,梁山英雄被招安,在路上,一百零八将只剩下三十六位了,因为在路上要捉方腊、徐宁、宣赞等人,发生了一次次的争斗,牺牲了非常多的人。李俊、童威、童猛等人各奔东西,只剩下一部人又被奸细害死了。

  这一百零八将里面我最喜欢混江龙李俊。他是一位水军头领,能在水里呆非常长时间,而且游泳速度非常快,这就是我喜欢他的原因。他曾立了不少功劳,比如他用他的水下功夫,多次将敌军头领捉住;又多次从水里进攻,来个趁其不备,消灭敌人。可是后来,他不愿意做官,就和童威、童猛去了他们刚结拜的兄弟费保处,从此逍遥自在。

  《水浒传》真是一本好书。它讲的就是当时朝廷的腐败,农民起义的始末,塑造了李逵、武松等英雄形象。那一百零八位英雄为了除掉朝庭败类,与他们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每次故事不论胜利与失败都非常精彩。吴用的超人智慧,宋江的领导才能,还有大家的英勇表现,让梁山这支队伍逐渐壮大起来,可是因为宋江的'一次招安,让这支队伍变得七零八落。如果没有那次招安,那他们就能除掉奸细,大获全胜了。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腐败的一面。这的确是一本非常耐人寻味的书。

  关于读书笔记 篇12

  《青铜葵花》的作者是著名作家曹文轩,这是一篇长篇小说。当我只看了几页的'时候,就已经被这本书常常地吸引了。

  故事中小女孩葵花的爸爸不幸被水淹死了,于是她就被青铜家收养了。青铜是个男孩,可惜他不会说话。后来,他俩成了好朋友。葵花很懂事,有一次青铜奶奶生病了,葵花为了让家里省出钱给奶奶看病,就故意把卷子考了个不及格,想不上学省出学费钱。后来,她又去采银杏卖钱给奶奶治病。可是,奶奶还是去世了,青铜和葵花很伤心。

  葵花和青铜一家虽然日子过得很清苦,但是他们相亲相爱,生活得很快乐。突然有一天,葵花要被接回城里了,青铜和葵花都不愿意分开,但葵花还是被接走了。青铜坐在干草上天天等她回来,终于葵花回来了,青铜竟然高兴地开口喊出了“葵花”。当看到这里时,我被感动了,他们的亲情竟然让青铜开口说话了!

  读了这个故事,让我感受到了亲情最可贵。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菁选(扩展6)

——读《把栏杆拍遍》有感合集五篇

  读《把栏杆拍遍》有感 1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句词充分体现了一位胸怀大志,欲血洒战袍,为国捐躯,到最后手中却只剩一根羊毫软笔,只能笔走龙蛇的词人——辛弃疾,欲为国战斗,却被国家抛弃的复杂情感。

  辛弃疾,南宋词人,代表作《破阵子》、《水龙吟》等。他不怕小人,只为报国。可是宋主昏庸,有用之时便启用他,没用时便弃之不顾。他的《破阵子》,除了岳飞的《满江红》可以与之媲美之外,没有人再能写出这样豪放的诗词。虽然杜甫也写过“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王昌龄写过“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但这些都是没有实战经验的想象。只有经历过战争,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横刀立马,才能写出有实战经验的诗句。

  有人说辛弃疾是继苏轼之后的豪放派词人,可苏轼的豪放只在“大江东去”,而辛弃疾则是胸怀大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在他的词中,我感到了无名的愤恨。还有人说他是婉约派,可李清照、柳永的委婉只在“梧桐更兼细雨”,而辛弃疾无法报国的情感,千言万语说不尽啊!我看到了莫名的心酸。

  南归后40年,他有二十年没有入朝为官,朝廷对他只准旁观,不许插手,不能插嘴。可他还是心系祖国,渴望有一天朝廷又會重用他。回顾他的一生,我们看到一个意气奋发的青年将军,一个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中年人,一个愤恨而又无奈的白发老人。无奈啊!朝廷为何不用?为何?为何?辛弃疾的诗词与其他文人的并不一样,别人的诗词是用墨写成的,而他是用血和泪写成的。在他的诗词中,我看到了无名的愤恨和无奈,莫名的心酸和无尽的惆怅。

  在南宋的兵荒马乱中,辛弃疾原本该是个天生的将军,可他在命运的操纵下,手中没有了利刃,只剩下一根羊毫软笔;心中没有了报国大志,只剩下无尽的惆怅……

  读《把栏杆拍遍》有感 2

  前几日,偶然的机会班上的一位同学在课堂上给大家推荐了梁衡先生的文章《把栏杆拍遍》,讲的是辛弃疾坎坷的人生遭遇,以及他至死不忘恢复中原大地的决心,虽然当时我没有看到原文,对于文章不甚了解,可听了他娓娓道来,声情并茂的讲述,心中不免产生共鸣,继而有些悲观的认为,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即使是古代大文豪一生宏图伟志不能实现时他也只好屈服于现实最后无奈的度过惨淡的余生,更何况我们这些如草芥般的小民呢,也只好生如浮萍,弱如海藻吧。不过我课下仔细翻阅了《把栏杆拍遍》,又品味了几番,感觉却已与当日仅仅听同学讲时有所不同,可以说有了自己新的认识。

  辛弃疾从小生长在当时已经沦为金国疆土的宋朝旧都开封,亲眼目睹金人残酷的民族压迫,又受祖父抗金思想的耳濡目染,自小立下收复河山的大志,为了完成自己的志向,他自小遍每日舞枪弄棍,锻炼的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也造就出他坚强的意志与战斗精神,为的就是有照一日能统帅千军万马,杀敌为国。在他十五六岁上下,为了对金国的军情政务有深刻,详实的了解,他独自一人潜入大都,去各处军事要地,行政处所查察刺探,然后又绘制成册,藏在身上秘密带回开封,交给祖父。想一想他,真是不佩服不可,对于很多人来说,十五六岁还是个孩子,自己还过得迷迷糊糊的,哪会有什么宏图大志,为国为民呢?几年之后,在二十二岁时,辛弃疾自己筹钱,招兵买马,创立了一支自己的队伍,然后又投奔当时一支最大的抗金武装领导——耿京,二人占山为王,树起抗金大旗,打的当时山东的金军闻风丧胆,好不威风!当时义军之中有人偷了大印,准备献给金军邀功,辛弃疾二话没说,单人提剑,苦追两日,砍下叛徒的人头,拿回大印。为了壮大抗金力量,辛弃疾说服耿京归顺南宋,当他准备带部队南下临安的时候,义军中又出了叛徒,杀了耿京,打算全部投降金人。辛弃疾知道后悲愤不已,率五十骑兵,日夜不停,狂奔千里,杀入金兵大营,横刀立马,立斩叛军,最后带领义军大部,胜利归顺南宋朝廷。可以说少年时的辛弃疾过得是快意恩仇,好不痛快,收复河山指日可待。

  可人生就像山峰一样,有起有伏,只是没有想到他的起伏较常人来说更为波折。他在南宋效力的40余年间大概有一半时间干的是闲置,领一半时间的工作也与他的抗金大业关系甚微,而且频繁的调动,常人的不解,皇帝的不屑,同僚的鄙夷,下属的懈怠等等困难,让他终其一生落得个含恨归田,每日与农人闲聊家常的.境地,他心中的闷苦也只好写在一页一页的诗稿上,化做一部一部不朽的篇章,让后人来吊唁这位千年前壮志未酬身先死的伟人吧。

  其实,人生中的跌宕起伏实属最正常的,从辛弃疾的一生中我看到了一种信仰,一种人应该具有的内核:对自身责任的担当精神。这是支撑他勤学苦练保持贞操的源泉。现代人如果能从这点上体味自身真正人生价值的取向,为自己的梦想奋斗终身,哪怕是失败,也失败的荡气回肠,不后悔自己的追求,因为内核的力量足以让他从精神上得到慰藉,我想这就是辛弃疾眼中的人生吧。

  我自问,辛弃疾一生坚持理想,坚持信念,面对几乎整个社会对他的重重阻力,独自坚守着心中那片绿苗,等待着春日阳光的滋润,到头来等到的却是无尽的苦雨。这样值得吗?这样值得吗?我答曰,值得,值得。这个社会正是有千万个像辛弃疾这样的痴心苦命的*凡的人认定守候着一个共同的理想,即使失败也始终不渝,我们才能看到这个社会希望的亮光。即使我现在一无所有,即使我无比失落,即使我被别人看扁,可只要心中有梦,我坚信我定会成功。

  读《把栏杆拍遍》有感 3

  前几日,偶然的机会班上的一位同学在课堂上给大家推荐了梁衡先生的文章《把栏杆拍遍》,讲的是辛弃疾坎坷的人生遭遇,以及他至死不忘恢复中原大地的决心,虽然当时我没有看到原文,对于文章不甚了解,可听了他娓娓道来,声情并茂的讲述,心中不免产生共鸣,继而有些悲观的认为,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即使是古代大文豪一生宏图伟志不能实现时他也只好屈服于现实最后无奈的度过惨淡的余生,更何况我们这些如草芥般的小民呢,也只好生如浮萍,弱如海藻吧。不过我课下仔细翻阅了《把栏杆拍遍》,又品味了几番,感觉却已与当日仅仅听同学讲时有所不同,可以说有了自己新的认识。

  辛弃疾从小生长在当时已经沦为金国疆土的宋朝旧都开封,亲眼目睹金人残酷的民族压迫,又受祖父抗金思想的耳濡目染,自小立下收复河山的大志,为了完成自己的志向,他自小遍每日舞枪弄棍,锻炼的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也造就出他坚强的意志与战斗精神,为的就是有照一日能统帅千军万马,杀敌为国。在他十五六岁上下,为了对金国的'军情政务有深刻,详实的了解,他独自一人潜入大都,去各处军事要地,行政处所查察刺探,然后又绘制成册,藏在身上秘密带回开封,交给祖父。想一想他,真是不佩服不可,对于很多人来说,十五六岁还是个孩子,自己还过得迷迷糊糊的,哪会有什么宏图大志,为国为民呢?几年之后,在二十二岁时,辛弃疾自己筹钱,招兵买马,创立了一支自己的队伍,然后又投奔当时一支最大的抗金武装领导――耿京,二人占山为王,树起抗金大旗,打的当时山东的金军闻风丧胆,好不威风!当时义军之中有人偷了大印,准备献给金军邀功,辛弃疾二话没说,单人提剑,苦追两日,砍下叛徒的人头,拿回大印。为了壮大抗金力量,辛弃疾说服耿京归顺南宋,当他准备带部队南下临安的时候,义军中又出了叛徒,杀了耿京,打算全部投降金人。辛弃疾知道后悲愤不已,率五十骑兵,日夜不停,狂奔千里,杀入金兵大营,横刀立马,立斩叛军,最后带领义军大部,胜利归顺南宋朝廷。可以说少年时的辛弃疾过得是快意恩仇,好不痛快,收复河山指日可待。

  可人生就像山峰一样,有起有伏,只是没有想到他的起伏较常人来说更为波折。他在南宋效力的40余年间大概有一半时间干的是闲置,领一半时间的工作也与他的抗金大业关系甚微,而且频繁的调动,常人的不解,皇帝的不屑,同僚的鄙夷,下属的懈怠等等困难,让他终其一生落得个含恨归田,每日与农人闲聊家常的境地,他心中的闷苦也只好写在一页一页的诗稿上,化做一部一部不朽的篇章,让后人来吊唁这位千年前壮志未酬身先死的伟人吧。

  其实,人生中的跌宕起伏实属最正常的,从辛弃疾的一生中我看到了一种信仰,一种人应该具有的内核:对自身责任的担当精神。这是支撑他勤学苦练保持贞操的源泉。现代人如果能从这点上体味自身真正人生价值的取向,为自己的梦想奋斗终身,哪怕是失败,也失败的荡气回肠,不后悔自己的追求,因为内核的力量足以让他从精神上得到慰藉,我想这就是辛弃疾眼中的人生吧。

  我自问,辛弃疾一生坚持理想,坚持信念,面对几乎整个社会对他的重重阻力,独自坚守着心中那片绿苗,等待着春日阳光的滋润,到头来等到的却是无尽的苦雨。这样值得吗?这样值得吗?我答曰,值得,值得。这个社会正是有千万个像辛弃疾这样的痴心苦命的*凡的人认定守候着一个共同的理想,即使失败也始终不渝,我们才能看到这个社会希望的亮光。即使我现在一无所有,即使我无比失落,即使我被别人看扁,可只要心中有梦,我坚信我定会成功。

  读《把栏杆拍遍》有感 4

  因为是一个慷慨激昂的人为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写的散文,所以一气呵成,读起来使人心潮澎湃。辛弃疾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但只停留在“料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千古江山,英雄无觅”“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等词句中。

  而今读到梁衡的文字,才了解到辛弃疾那卓越的才气、不同凡响的本领中又蕴含怎样的悲怆与无奈。

  所有人都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的,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在距离战争最*的地方,把感情深深地刻到生活和历史的记忆里面去。时隔千年,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与磅礴之势。那种对国家的热爱与建功立业的迫切心情是时间所不能消磨的。

  然而,天总是妒忌英才,他空有一身本领,满腔热忱,却无施展之地。总是“稍有政绩,便招谤而被弃;国有危难,便又被招而任用”,人的一生就这样大起大落,大进大退,大忙大闲着。“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枝羊毫软笔,他也在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呐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曾经的金戈铁马,终成为过眼云烟,残留的只是那报国无门的愤懑。

  我以为经历这样的挫折,他应该自暴自弃,应该消沉低迷,可是他却带着一颗不得志的.心,独上高楼,凭栏远眺。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公共那样怒撞不周,他拍栏杆,面向江水,眼泪横流。“东岸绿荫少,杨柳更须载”,慢慢咀嚼自己的寂寞,体味生命。

  我想梁衡是真正懂辛弃疾的人,或者说是真正能够读懂他诗词的人,正因这样,他才能将辛弃疾的内心展露无遗。甚至可以说,他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已经化身成了稼轩,面朝江海,拍遍栏杆。

  现在的生活很美好,已经不需要再通过拍栏杆来宣泄心中的不快,但我们仍要像辛弃疾咀嚼寂寞那样,去咀嚼我们的生命。

  如果要用诗来形容生命,那我觉得:生命有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般的闲适;有如李清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一般的执着;有如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般的美好;也有如孟郊“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一般的牵挂;但生命更多的是如*凡人“酸甜苦辣,样样俱全”一般的精彩。

  生命的宝藏无穷,但需要人们去发掘;生命的情感千丝万缕,但需要人们去咀嚼;生命的精彩无限,但需要人们去创造。生命就像一条小河,表面淡而无味,每当天高气爽,秋天来临,树叶凋零,悠悠落入水中,泛起点点涟漪,给小溪增添了些许色彩,几条游鱼更为它增添了无限活力,看似**淡淡,却意味无穷。

  生命虽然有限,但我们可以在咀嚼中将其慢慢变长,变得充满韵味。像辛弃疾在凭栏远眺中咀嚼寂寞一样,让自己有事可做,有事可想,有事可以寄托。

  读《把栏杆拍遍》有感 5

  辛公已远,壮志不灭。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残阳如血,沙尘飞扬,辛弃疾手持钢刀利刃在阵前冲锋杀敌,他的胸膛中燃烧着炽热的火焰,此时正逢金人入侵,辛弃疾满腹豪情凝聚在了钢刀利剑之上。

  然而,天不遂人愿,自从南宋与金人讲和求得苟安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了一支羊毫软笔,他再也没有机会奔赴沙场、浴血杀敌,只有将无尽的悲愤融入笔端,留下一声声呐喊与叹息。

  辛弃疾的词不是由笔写成的,而是用利剑刻成的,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而写就的。读辛弃疾的.词,我们仿佛能够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声声的哭诉,仿佛见到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热泪横流的怅然形象。

  南归之后,辛弃疾内心的爱国之情变得更加浓烈,作为一个亡国浪子,他并不安于苟生,他那颗爱国心把他全身烧得发热,不管他身处何职、身处何地,他心中总不忘国耻与国恨,在这些年间,他忧民情、志复国,但国家却怕他、怨他、忌他、烦他,于是辛弃疾满腔的情怀只能化为泡影。

  统治者的苟安,注定了南宋的灭亡,辛弃疾纵然拍遍栏杆,也无济于事,他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一声声悲怆的呼喊,岁月无痕,人去楼毁,栏杆早已了无痕迹,唯有江水悠悠,似词人的长叹,东流不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