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的读后感 (菁华3篇)

首页 / 读后感 / | 读后感,教师

《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的读后感1

  读了这本《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让我了解到教师说话的重要性,说实话,我就是一个不太会讲话的人,不善言谈,不知道怎么与人沟通,遇到问题想用一些方法去解决时,但又不知道怎么说,看完这本书以后我发现说话也是一种学问,该书的作者李进成,具体内容主要根据教师工作涉及的对象(学生、同事、家长),包括了与新生沟通,课堂管理、常规管理、违纪管理、养成教育、化解矛盾、心理辅导、与家长沟通、同事相处怎么说才有效这几个部分。

  书中的前言部分,作者李老师介绍他刚来学校时立志做一个受欢迎的好老师,当沉浸在快乐之中时,随之而来的是学生的当堂顶撞,让良好的自我感觉瞬间消失了,这让我想起我刚来学校那会儿,我带的是六年级美术,我当时就在想一个问题,六年级的学生有的站着个子比我还高,班里学生这么多,这上课学生能听话吗?万一上课有学生反乱怎么办?各种假想在我脑子里打转,当我走进教室后,我听见有同学说美术老师来了,眼神里充满了期待,我没想到他们会这么喜欢美术,看她们一个个高兴的眼神,我心里像吃了定心丸,从那一刻起,我也是希望自己能成为学生受欢迎的老师,但是事实告诉我,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有时候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像书中所说要积极思考处理眼前的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理性的对待学生的错误,学生犯错是成长的必然过程。

  在书中第5章讲到了养成教育的有效性说话方式、方法。提出励志目标的教育。由此想到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门深奥却同样又简单的问题。需要掌握一点与学生交流的方法与技巧。因为孩子们往往是先喜欢老师,再喜欢教师所提供的教育。一旦老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鼓励与肯定,那么这名学生在学*这门课程上会份外卖力,因为这位老师肯定了他,给予了他充分的自信心,而他也希望自己能出彩,得到老师的关注!这让我想起我以前的一个学生特别胆小、不自信。她刚来学校时进教室都需要她的妈妈陪着,在教室里不敢画也不敢说话,我注意到她,设法接*她,与她聊天说话,慢慢我们两个熟悉以后,我们刚开始上课时,她说她不会画,我就握着她手一笔一笔画,就这样尝试两节课后,我发现其实她不是不会画而是不敢画对自己没信心,我就鼓励她表扬她,慢慢发现她的画画水*远比同龄孩子要好!后来与她妈妈沟通中了解到这个小女孩特别的内向,上学时去厕所都不敢去,一直憋到回家!现在通过绘画对她的鼓励她变得勇敢了需要,至少敢去厕所了!这件事让我印象深刻,我们做为老师不光要去教她知识,更重要的是了解孩子内心世界,更重要认识到说什么与怎么说才最有效!在师生沟通中,把话语变得软化一些,使学生们在听话的同时,仍感到自己被尊重,他就也许能即从理智上,又在情感上接受老师的意见。

  在书中第2章课堂管理有效的管理模式微笑幽默才是最好的润滑剂。幽默是一种最有趣、最有感染力、最具有普遍意义的传递艺术。老师轻松幽默的语言不仅能调节课堂调节课堂气氛,还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实我特别想用这种方式去上每一堂课,但是对我来说有点难,我尝试过几次,发现从我口中出来的幽默感像变了味道。后来我在课堂上尝试了一次,在讲《风来了》这一节课时,涉及到要画人物,同学们要表现出人在风中的情景,人物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有点难度的,之前我把人物的画法与技巧讲述了一遍,但我发现有部分学生还是画不好,我就在课堂上这样强调,我们看有些同学在画作业时是这样画人物的,圆圆的头上三根毛,眼睛两个圆圈,四个香肠一样胳膊腿,脚两个圆圈,大家看这像什么,大学生哈哈大笑,有同学说这是外星人吗?我说我也不知道画得是什么!后来在改作业时就再也没有出现外星人了,这堂课的效果非常好,同学们都很认真的进入了绘画状态,从这次上课我发现上课不一定要用板正的教学方法,可以适当变幻一下会使课堂更精彩!

  读完此书,我深感要好好努力,讲究说话的方法、技巧,关注教育细节,让说话更有效,让课堂更精彩!

《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的读后感2

  都说“说话是一门艺术”,懂得并且善于运用这么艺术的人在人际关系上犹如锦上添花,正确运用说话之道,在工作上也是有非常大的助益的。我作为一名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沟通是不可避免的,但有时也会感觉沟通无效,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记载的是李老师在教育实践中所遇的案例,并总结出一些经验所得,使他的理论更加真实科学,我迫不及待地打开这本书,希望能早日学*,有所收获。

  李老师在第一章里说“建立情感银行”,与学生的交流绝对不是上级与下级的关系,不是老师命令学生听从,老师通过“存钱”,即通过“鼓励、肯定、赞美、关爱、支持”等行为与学生建立情感基础,使学生更愿意与老师沟通,愿意遵守规章制度,甚至愿意执行老师下达的指令,即老师“取钱”了,但我更愿意称之为“利息”(因为我觉得这更是学生对老师信任、喜爱、尊重的一种回报行为)。当学生犯错时,李老师有句话说得很好:“指出错误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教育学生,而不是批评学生”,这句话使我犹如醍醐灌顶,再次反思了自己面对学生犯错时我是用什么态度对待他们的?是如何和他们沟通交流的?

  李老师在书中还提到一个很好的观点“个别谈话大于集体说教”,确实老拿一个人的错误来对全班进行集体教育,老师的目的也许是在“打预防针”,希望其他同学不要犯同样的错,但是有的学生会觉得这是某某学生的错不关我的事,于是老师的说教变得无效空泛,我也要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谈话,减少空泛的集体说教。

  “当你们三年后走进大学,再由大学走向社会时,衡量你们的已经不仅仅是一份成绩单了,想想还有什么能证明自己的优秀。”这是一句很有深意的话,没有说多余的`话,让学生自己思考现在的自己、未来的自己,反思自己是否“优秀”,如果不优秀或还不够优秀,那么现在就得努力了。每次遇到学生对学*失去目标、失去兴趣时,我总是说:这是一个大家都要必经的过程,我们只有坚持,想要有所收获就必需有所付出。现在想想我这句话说的没错,却说不进学生的心里,没有引起共鸣,也就是与学生沟通无效。

  李老师的经验化成一本书,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学生的关爱,让我感受到自己的教育经验之浅薄,还需要不断学*、积累、改进,也开始反思自己以往的不足之处,希望自己能做的越来越好,成为一名受学生喜爱。

《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的读后感3

  今天和大家一起来分享李进成老师的《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一书,读完这本书,我感受到了经典书籍的魅力,感受到了教学专著给我的教学带来的帮助。翻开此书的目录,一个个生动的题目便吸引了我的眼球:课堂管理,怎样说才有效?常规管理,怎样说才有效?心里辅导,怎样说才有效?化解矛盾,怎样说才有效?与家长沟通,怎样说才有效等等,李老师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引导我们去做一个研究者,做一个思考者,做一个探索者。下面我谈谈读这本书的几点感悟:

  感悟一:说话有效让学生在错误中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人的成长都是在不断地犯错和改错中进行的,换句话说,犯错是孩子成长的必然过程。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待学生犯错的态度。从李老师身上,我知道了如何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李老师让我学会用“空杯心态”了解事实真相,在没有确定事情真相之前放下主观评价、违纪行为的定性,不轻易和人、品相联系、优化语言模式,少问为什么,多问是什么和怎么做、尽量不当面批评。当他面对一位在课堂上吃棒棒糖的学生时,并没有大发雷霆,而是请他起立,说说吃棒棒糖有哪些好处?学生尴尬地笑,无言以对。李老师又问在课堂上吃棒棒糖有哪些坏处?这时,学生有话可说了,如不尊重老师、不礼貌、违反课堂纪律等。李老师幽默而机智的提问正是体现了说话艺术的魅力,既避免了师生对立情绪的产生,又引导学生进行了自我教育。

  感悟二:说话有效表扬鼓励是法宝

  现实社会中,学校的重视、父母的期盼、繁重的课业负担都影响孩子们学*的热情与信心,有不少的孩子为此产生了厌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老师就应该经常地鼓励学生,感受学*的安全感,树立学*的自信心。当然,老师对学生的赞美也是要实事求是的。不要单纯地对孩子说:“你真棒!”、“你是个好学生”之类的话,因为这会让孩子觉得他各方面都做得都很好了,而这是很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必须特别强调那些使学生满意的具体行为,我们赞美越具体,孩子对哪些是好的行为就越清楚,遵守这些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李老师的一名学生对写作缺乏信心,觉得自己的作文写得很差。李老师首先肯定了这名学生作文的优点,并告诉这位学生:“不要说自己作文写得差,而应该说自己哪个地方还有待提高。”学生欣然接受,写作的自信心也得到了提高。有效交流,有效对话,激励表扬,拉*了师生间的距离,提高了自身的教学艺术。

  感悟三:说话有效微笑、幽默是润滑剂

  在笑容中,微笑最自然大方,最真诚友善。卡耐基说:“行为胜于言论,对人微笑就是向他表明我喜欢你,你使我快乐,我喜欢见到你。”老师在课堂上保持微笑,既让自己显得自信从容,也容易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微笑也是调整不良情绪的良药,微笑很容易让自己变得心境*和。书中写到当我们心情不佳的时候,请在走进课堂之前先强迫自己微笑3分钟,千万不要让你阴郁的脸色破坏了课堂气氛。

  在一次上课前,值日生黑板擦得不太干净,和我的要求不符。为了提醒,我对黑板做了点评:“你们看,这黑板擦得多有层次感啊!”全班哄堂大笑。第二节课,黑板就擦得很干净了。从李老师身上我学会了说话,能够充分运用说话的艺术,以激励的方式,找出孩子身上的优点,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对孩子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抱怨,多一些引导,少一些指责,成为会“说话”的老师,把话说到学生的心窝,用语言帮助学生,用语言肯定学生、关爱学生,做一名睿智,会说话的老师!


《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的读后感 (菁华3篇)扩展阅读


《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的读后感 (菁华3篇)(扩展1)

——《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的读后感 (菁华3篇)

《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的读后感1

  不知不觉一个多月又过去了,我想起“须臾”“刹那”“弹指”“fast”等词,总之,时间过得很快。在过得很快的这段时间里,我慢慢地读完了一本书——《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

  知识就是力量。《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的作者“李进成”老师就成功地把心理学的知识转化成了班级管理的力量。在这本书里,他从“新生沟通”“课堂管理”“常规管理”“违纪管理”“养成教育”“化解矛盾”“心理辅导”“与家长沟通”“与同事沟通”等九个方面,分享了他的宝贵经验。我从中摘取一部分,跟大家分享。

  与新生沟通

  与新生沟通,要建立情感银行。多往银行里存钱,谨慎取钱,避免透支,杜绝破产。所谓存钱就是指鼓励、肯定、赞美、支持、关爱。取钱指求助、需求、下指令。透支指批评指责。破产指出卖欺骗。

  例如有一位班主任没收了学生的手机,学生为了减少麻烦,请老师不要告诉家长。而老师也答应了学生的这个请求。但老师在和家长交流的时候忍不住说了出来,学生知道后有一种被出卖的感觉,对该老师的`教育由尊重、听从变成了对立、反抗,后面麻烦不断,师生双方可谓是两败俱伤。

  这部分内容使我联想起一个评论,大致内容是:企业无论什么样的管理制度创新,量化也好、责任制也好、军事化管理也好、绩效考评也好,凡是工人多付出了精力,却没有多拿到回报的革新,就是糊弄鬼,兔子的尾巴长不了。不管什么教育理念,什么管理风格,对学生的关爱是不能变的。教师给与的温暖,就是学生的回报。违反了这一点,就成了劳民伤财的*。

  课堂管理

  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正面动机。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所做的一些事情,不是为了得到一些乐趣,就是为了逃避一些痛苦。如果老师发现学生错误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那么学生也容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勇于改正,因为当学生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被肯定被接受之后,他的潜意识会感到放松,会有一种被理解的感觉。如果老师只是看到学生的错误行为,忽视或否定了背后的正面动机,甚至给错误的行为贴上负面的人格标签,那么就会激发学生的抗拒心理,造成越沟通矛盾越深、越处理问题越多的局面。

  书中还有很多案例,令我感受到作者的心理学素养比较深,说话中总是能敏锐迅速地找到对方的潜台词、内心需求、正面动机。人情练达,了不起。做教师应该锻炼这方面的能力。

  常规管理

  学生犯错恰恰是他成长的契机,学生出现问题不是问题,老师用怎样的态度和方式来对待问题才是问题。如果老师动不动就发火、批评、责备、惩罚,那么只能换来学生本能的自我防御和辩护。不利于让学生真正的改正错误。应该让教育充满精神关怀,关注学生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方面的成长和发展。当教师的关注焦点是学生成长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的教育充满了无限的挑战和创意。

  违纪管理

  学生违纪只能说明这个行为不对,不要轻易和人的品格相联系,不要轻易给学生贴上懒惰自私等人格的标签。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尤其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更适合采取动态的评价,不能一锤定音。作者关于学生违纪的认识,十分科学。采用这种认识方式,就包含了无限的可能。

  批评要做好善后工作,批评惩罚完学生之后,老师一定要补做善后工作,给被惩罚的学生安慰,无论多么正确的惩罚都会带来不良的情绪反应,善后工作就是要消除学生的这种不良情绪,老师不能因为批评是为学生好的理性认识而看淡了批评带来的不良情绪,成长中的学生还没有那么多的理性,所以过后老师要主动找学生谈心,接纳学生的部分情绪,认可他行为的合理之处,甚至找出他的正面动机,表扬他勇于认错的态度,顺便多肯定一下他的优点,经过这种善后处理之后,学生内心的不愉快才会消除,才会更亲*老师,配合老师的教育,理性从来不能取代感性,善后工作必须做好。

  人性就是人的本性。解决人的问题就要顺着人的本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批评要做好善后工作”这个道理,放到任何上级对下级的地方都成立。历史上不按这个道理办事,而亡国丧身的例子不少。

  化解矛盾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和界限,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了解和尊重对方的界限而不能随意侵犯,就像我们不愿意他人侵犯到自己的界限一样。没有谁比谁的信念系统更正确,我们需要尊重和理解对方的信念系统,即便是对一些不能接受的行为,我们也应给予关注和理解,因为他们这些行为的背后存在着可以被接受的正面动机。当我们尊重了对方的信念系统,便等于尊重了对方的人格,于是沟通可以更顺利的进行,当然学生的信念系统还处于未成熟期,这就需要老师进行引导,而不是简单的否定和说教。

  距离产生美,只要距离足够小,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所以清官难断家务事。界限的问题大概是婆媳关系中最常见的问题了。许多婆媳之间并没有真正的矛盾,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等等,往往只是一方不被重视,不被关注,得不到呼应等等造成的小情绪,而并没有真正的矛盾。同样的,许多同学之间的矛盾,也并不是什么矛盾,而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情绪。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接纳才是正解。

  与家长沟通

  一般家长责难老师往往是因为某些事情让家长感觉不愉快,甚至认为他们的孩子在学校受到老师不公正的待遇,老师对他们的孩子有偏见。当然这份感受往往是因为误解而产生的。因此有效处理家长责难,就要先处理家长这种不愉快的感觉。方法就是理解和接纳,让对方的情绪有倾诉的机会,获得认同。这样家长的情绪会慢慢稳定下来,能够理智地和老师交流。引导家长比较分析,让家长决定该如何做。当双方达成共识的时候,老师要通过问话引导家长分析不同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这个时候家长往往会变得更理性,当他们推论出自己的行为方式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时,自然不会再坚持自己的行为,对于这个时候切忌得理不饶人,更不能对家长搬起面孔说教,否则会伤害家长的自尊心。老师通过问话引导,把决定权留给家长,聪明的家长肯定知道该如何做。

  家校关系是脆弱的,具体的事情自然有具体的原因,我们先不论这些。从总体上看,社会进步,信息发达,各种应激迅猛增多,人们疲于应付,很容易浮躁和焦虑。不冷静,就没有办法“发现问题、预防问题”,也没有办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烦恼即菩提,辩证的看待问题,让智慧压过烦恼,不要让烦恼压过智慧。

《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的读后感2

  老师和父母一样,都需要高水准的交流能力。学生进步时如何表扬?学生犯错时如何批评?学生有矛盾时如何化解?学生缺乏自信时如何激励?作为老师,第一步要做到的的教育行为就是如何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指点学生的行为,开展常规的教育教学工作。作为一位新老师,这些都是需要我去学*与掌握的。

  合格的老师用语恰当得体。因为他们知道,学生获得多少知识有赖于老师教学的风格。因此,他们能够善解人意,在对话中传达出孩子的尊重和理解,敏锐地感觉到哪些交流方式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爱是基础

  有教育家说过“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这一教育名言也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生命,爱学生是做好老师的关键。归根结底,其实就是一个原则:尊重生命。用自己的爱去感染学生,从根本上去了解学生的需要,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而不能盛气凌人,更不能利用教师的地位和权力污辱学生。

  二、先肯定而不是否定

  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待学生犯错的态度。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应该用"空杯心态"了解事实真相,在没有确定事情真相之前放下主观评价、违纪行为的定性,少问why(为什么),多问what(是什么)和how(怎么做)、尽量不当面批评等方法。只有接纳学生的错误,学生才会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卡耐基说:"要改变人而不触犯或引起反感,那么,请称赞他们最微小的进步,并称赞每个进步"。我们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特长与优点,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只不过暂时没有被开发而已。因此,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尽量使用表扬、激励式的语言,正面激励他们的内在动力,挖掘他们的潜在能力促使其成长。

  说话,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作为教师应当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成为会"说话"的老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实效。

《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的读后感3

  今天和大家一起来分享李进成老师的《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一书,读完这本书,我感受到了经典书籍的魅力,感受到了教学专著给我的教学带来的帮助。翻开此书的目录,一个个生动的题目便吸引了我的眼球:课堂管理,怎样说才有效?常规管理,怎样说才有效?心里辅导,怎样说才有效?化解矛盾,怎样说才有效?与家长沟通,怎样说才有效等等,李老师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引导我们去做一个研究者,做一个思考者,做一个探索者。下面我谈谈读这本书的几点感悟:

  感悟一:说话有效让学生在错误中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人的成长都是在不断地犯错和改错中进行的,换句话说,犯错是孩子成长的必然过程。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待学生犯错的态度。从李老师身上,我知道了如何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李老师让我学会用“空杯心态”了解事实真相,在没有确定事情真相之前放下主观评价、违纪行为的定性,不轻易和人、品相联系、优化语言模式,少问为什么,多问是什么和怎么做、尽量不当面批评。当他面对一位在课堂上吃棒棒糖的学生时,并没有大发雷霆,而是请他起立,说说吃棒棒糖有哪些好处?学生尴尬地笑,无言以对。李老师又问在课堂上吃棒棒糖有哪些坏处?这时,学生有话可说了,如不尊重老师、不礼貌、违反课堂纪律等。李老师幽默而机智的提问正是体现了说话艺术的魅力,既避免了师生对立情绪的产生,又引导学生进行了自我教育。

  感悟二:说话有效表扬鼓励是法宝

  现实社会中,学校的重视、父母的期盼、繁重的课业负担都影响孩子们学*的热情与信心,有不少的孩子为此产生了厌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老师就应该经常地鼓励学生,感受学*的安全感,树立学*的自信心。当然,老师对学生的赞美也是要实事求是的。不要单纯地对孩子说:“你真棒!”、“你是个好学生”之类的话,因为这会让孩子觉得他各方面都做得都很好了,而这是很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必须特别强调那些使学生满意的具体行为,我们赞美越具体,孩子对哪些是好的行为就越清楚,遵守这些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李老师的一名学生对写作缺乏信心,觉得自己的作文写得很差。李老师首先肯定了这名学生作文的优点,并告诉这位学生:“不要说自己作文写得差,而应该说自己哪个地方还有待提高。”学生欣然接受,写作的自信心也得到了提高。有效交流,有效对话,激励表扬,拉*了师生间的距离,提高了自身的教学艺术。

  感悟三:说话有效微笑、幽默是润滑剂

  在笑容中,微笑最自然大方,最真诚友善。卡耐基说:“行为胜于言论,对人微笑就是向他表明我喜欢你,你使我快乐,我喜欢见到你。”老师在课堂上保持微笑,既让自己显得自信从容,也容易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微笑也是调整不良情绪的良药,微笑很容易让自己变得心境*和。书中写到当我们心情不佳的时候,请在走进课堂之前先强迫自己微笑3分钟,千万不要让你阴郁的脸色破坏了课堂气氛。

  在一次上课前,值日生黑板擦得不太干净,和我的要求不符。为了提醒,我对黑板做了点评:“你们看,这黑板擦得多有层次感啊!”全班哄堂大笑。第二节课,黑板就擦得很干净了。从李老师身上我学会了说话,能够充分运用说话的艺术,以激励的方式,找出孩子身上的优点,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对孩子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抱怨,多一些引导,少一些指责,成为会“说话”的老师,把话说到学生的心窝,用语言帮助学生,用语言肯定学生、关爱学生,做一名睿智,会说话的老师!


《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的读后感 (菁华3篇)(扩展2)

——《怎样做小学教师》读后感 (菁华3篇)

《怎样做小学教师》读后感1

  前几日根据朋友的推荐读了陈鹤琴老师的《怎样做小学教师》,百书中讲到怎么样才能做到成为一个成功的教师,我们都知道的,教师的工作是直接影响着千万的学生度的,而间接着又由这些学生来影响更多的人,教师的影响如此之大,所以凡是做教师,谁都应该做一个成功的教师。

  一个教师,他整天的跟学生活在一块,一言一语,一举一动,无形之中,学生都受着莫大的影响。所以有人说,学生是教师的一面镜子,教师的行为*惯,学养人格,都知可以在学生们的行为上反映出来。这时我联想到我所教课的一年级,在某些班级时,每次我提前进班时,发现班上的孩子都很有礼貌道,教室里井然有序,地面干净卫生,而在某些班级里却是孩子疯跑着,地上几乎扔满了零食专袋子,碎纸,桌子摆得是歪三扭四,这是为什么呢?同样是低年级,班级上的状况却大相径庭。原因一定是出在教师身上,有什么样的教师就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所以要想属教育出懂礼貌,讲卫生,有良好*惯的学生,必须要先从教师身上下手来改变。

《怎样做小学教师》读后感2

  最*有幸阅读了我国现代著名教育百学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陈度鹤琴撰写的一本书《怎样做小学教师》,受益匪浅、感慨颇深。

  每位学生的成长经历、家庭背景不同,性格及学*能力也不同,因而对同问一事物持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倘若教师一味地进行填鸭式教学,实施题海战术,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答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学*个性,久而久之,学生只会内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却不具有消化吸收的功能。

  读了陈鹤琴先生的《怎样做小学教师》,本人再次意识到关注学*个容性,因材施教对于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怎样做小学教师》读后感3

  最*有幸阅读了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学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撰写的一本书《怎样做小学教师》,受益匪浅、感慨颇深。每位学生的成长经历、家庭背景不同,性格及学*能力也不同,因而对同一事物持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倘若教师一味地进行填鸭式教学,实施题海战术,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学*个性,久而久之,学生只会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却不具有消化吸收的功能。读了陈鹤琴先生的《怎样做小学教师》,本人再次意识到关注学*个性,因材施教对于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教师应如同春风一般,让每位学生都沐浴其中,又伸展自如。在关注全体学生学*共性的同时,还要考虑和关照到不同学生的学*个性及差异,提出分层次的问题,由易到难,呈现有梯度的教学过程,由复*巩固旧知向引入新知转变,布置可选择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情况和能力完成相应的作业,实施个性化评价,如good、great、cool、wonderful、excellent等,只有关注学生的学*个性,实施因材施教,才能让每位学生得到更好地发展。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充满爱心的职业,只有真正走*、关爱学生,学会蹲下身子看学生,才能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个性差异。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教师应根据学生学*的实际情况,结合学*个性,实施因材施教,凸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通过课内外的示范与观察,及时调整教学结构,以学案定教案,启发学生自主学*,实现教学相长。一个理想的教师,第一要有健全的体格,良好的心境;第二要有爱护儿童的心肠,认识小孩的个性;第三要有研究的态度,要能多方采取新的教材与教法。对于一切,要假定它是错的,然后用证明的方法,找出对的地方,那才是真对。一个教师,他整天的跟学生生活在一块,一言一语,一举一动,无形之中,学生都受着莫大的影响。所以有人说,学生是教师的一面镜子,教师的行为*惯、学养人格,都可以在学生们的行为上反映出来。因此,一个教师如果希望学生有好的表现,自己一定先要有好的表现。

  作为一个老师,都应时刻反省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手段,才有可能及时纠正错误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手段,也才有可能步入真正的教育殿堂,成为一名真正的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个教师应当以负责任的态度,带着爱心去实践因材施教,为那些在学*上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有效的援助,做到有教无类,实现教育的公*。《怎样做小学教师》精选陈鹤琴现代教育学说中关于小学教育的理论学说,文字简明,内容详细,道理深刻。由于结合了陈鹤琴先生多年的教育经验、研究所得,文中所例举的大量的教学实例,为小学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提供参考,今后还值得细细研读。


《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的读后感 (菁华3篇)(扩展3)

——《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 (菁华3篇)

《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1

  生日之际,收到吕主任送的一本书: 《有效教学十讲》。扉页上吕主任的寄语让我既感动又倍觉激励,我决心好好研读这本书。该书的作者余文森教授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专家。他长期致力于课堂教学与校本教研的研究,针对课堂教学改革和校本研究所面临的问题,他撰写了多篇有关论文,并应邀到全国各地讲学,他的报告很受中小学教师的欢迎。这本书就是他的关于课堂教学和校本研究的论文和报告结集而成。

  看这本书,我对教育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提升。英国文豪萧伯纳说:“一个苹果跟一个苹果交换,得到的是一个;一个思想跟一个想交换,得到的是两个,甚至更多。”愿与大家分享我的收获。

  一、什么是有效教学和优质教学

  原来一直简单地认为,只要我上的课能让学生愉快地学到知识,提高学生的学*兴趣,那么我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然而看了书中的论述,不禁为自己的肤浅汗颜。余教授指出:既促进学生发展,又促进教师自我成长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我们的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就必须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让学生掌握方法,进入某种过程,并且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获得知识,掌握学*方法,应该是每个教师都会想到的,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一个新鲜的概念,怎么衡量呢?最基本应做到的就是让学生享受到学*的乐趣,自觉自愿养成学**惯,确立终身学*的意识。享受到学*的乐趣和欢乐是孩子幸福人生的前提。而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学也应使教师本人获得提升。我觉得有一个词能够很好地概括这个意思,即“教学相长”。一方面教师为了能更好地传授知识,必须不断自我充电,从而不断地自我完善和进步;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不再只关注学生,也关注自己,能够自我提高教学的调控和分析能力,日益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余教授有一句话非常鼓舞人心:教师不断从教学当中获得教育智慧,获得专业成长,这是教学最根本的吸引力。

  对有效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以后,我发现要实现有效教学并非易事,我们正走在有效教学的路上,或者某个时候曾经达到过。学无止境,优质教学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余教授指出:优质教学一定是有效教学,而有效教学未必是优质教学。优质教学的定位是:优质,高效,高境界。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1、有思想。教师要有思想,对教学工作有自己的见解和判断。2、有智慧。有智慧的教师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指点有方,启迪学生。3、有激情。教师有激情才能够带动学生走进与所学知识有关的情境中,并在情感体验中获得知识。4、有个性。教师要经过长期的打磨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5、有文化。有文化有品位的教学,就是高层次,高境界的教学。

  二、为什么要创设教学情境及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美舍的英语教学的特色之一就是课堂上注重情境的创设和新知的导入。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们的体会是创设情境能够让孩子们更自然更愉快地学*新知识,记得更牢固。书中对此做了更详尽的解释和陈述。情境是用一种直观的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激发学生的学*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余教授有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也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容易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情境的作用就象是一座桥梁,有了这座桥梁学生就容易实现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情与理性,以及旧知与熟知的沟通和转化,从而使学*和理解变得容易和有趣。书中关于情境的创设有一点非常重要的

  提示,就是情境的创设必须联系生活,不能为了情境而情境。生活也是“汤”,枯燥的知识,是很难被理解和吸收的,知识要融入生活中,才容易被学生消化。

  关于如何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余教授作了五点归纳:1、基于生活。即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挖掘利用学生的经验。2、注重形象性。首先应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其次应该是形象具体的,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3、体现学科特点。即紧扣教学内容,凸现教学重点。4、内含问题。内含问题的情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5、融入情感。这一点引用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的一句话最为贴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三、如何写教学反思

  写教学反思也是我们美舍的一大教学特色。我在美舍执教有一年了。这一年当中,我从起初被动应付地写干巴巴的教学反思,到*惯主动地把课堂的精彩瞬间或教学尝试记录下来,我感觉自己受益其中。教学反思使我不断扬长避短,改进工作。至于如何写教学反思,我总是天马行空,想到什么写什么。今天写课堂中出现的精彩小插曲,明天写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及所采取的措施……看了书中的论述,我才知道反思有这么多门道。

  余教授说,自我反思是“留一只眼睛看自己。”如果一位教师只顾埋头拉车,默默耕耘,从不抬头看路,也不反思回顾。那么他永远无法实现自我发展和真正超越。自我反思不但能够提高教学经验的质量,还能够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形成优良的职业品质,促进教师缄默知识的显性化。就教学工作而言,依据反思所涉及的教学进程,可将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师的自我反思又可以从教学实践、理论学*和相互借鉴三个层面展开。我们通常所作的教学实践的反思应立足于以下三点:1、总结成功的经验。每一堂课总有成功之处,或者有收获之处,长期积累下来教学经验必将日益丰富;2、查找失败的原因。教师应本着豁达的胸怀,无论教学设计得如何完美,课堂教学如何精彩,也不可能十全十美,难免有疏漏之处。3、记录学生情况。把学生在学*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寻求解决的方法,有利于改进教学,促进教学质量。自从看了书中有关自我反思的篇章之后,我写反思不再随意而为之了,每一天,我都做到在反思中记录收获、不足和学情。

  余教授指出,教师要善于从理论学*中自我反思,运用理论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那么,我这篇读书心得,也算是在理论学*中的自我反思吧。

  《有效教学十讲》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教育教学中的一处迷人的风景,在此也向赠书之人致以深深谢意!

《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2

  读了《有效教学十讲》一书第一讲之后,我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和课堂教学观察,发现对信息技术现状和制约信息技术有效性的因素有了较清醒的认识。信息技术普遍两种存在两种现象:一是课堂教学结构松散,时间浪费的多;二是形式多样,缺实质性内容,一节课让学生掌握的东西太少。

  而这些现象与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随意性直接相关,经过深入的分析,我们认为这些随意性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语言的表达、教材的使用、教师的演示操作以及教学的组织等方面,为此我们提出,有效教学:从“六要”起步,即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流程要精细、教材使用要适度、教学语言要精神、演示操作要规范、教学礼仪要强化。教学的随意性折射出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更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态度,态度决定教学的成败。

  信息技术教师只有坚持从我做起、从“六要”做起,才能克服教学的随意性,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信息技术教师要强化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也有一个实效性的问题。我们认为,教学反思:有着落才会有实效。教学反思要从实效着眼:教学反思只有着眼课堂教学的实效,从评价实效的几个方面审视教学才具有针对性;要从整体着力,落实到课前、课中、课后等各个时段;要从*惯着手,即从学*的*惯、修订的*惯、提炼的*惯、交流的*惯着手全面提升自己的反思能力。

  课堂教学的实效是一个评价范畴的概念。但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实效又是一个有准确内涵的概念,广义上讲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具体来讲,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三维学*目标有效达成”。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其教学实效有外在的表现和内在的表现两个方面,外在的表现就是指课堂教学的氛围:学生的注意力、参与学*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等,内在表现则指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等。

  针对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和学科任务,我们认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效定位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学生的学*情感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有兴趣、有激情,全面参与学*活动,自主探究时凸显个性,协作学*时又能融合互动。是否贴*学生学*和生活实际设计学*活动,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热情?

  ②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获娶加工处理、管理、交流和表达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教学是否从应用的实际出发,不唯技术而技术,体现“在应用体验中构建知识、提高信息素养”的理念?

  ③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生归纳、推理、分析、综合、评价等深度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创造能力初步培养。教学是否关注学生动脑,是否重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否强调学生学会规范表达操作?

  ④学生的学*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自主学*、探究学*、合作学*能力是学生的终身学*能力。教学是否设计学生个性化自主学*环节,合理安排探究、合作学*环节?这里所说的“最大限度”其实也是一个概指,更为合适的说法可以是“尽可能的”。其反应课堂教学的效率、效益和效果的最大值取向。

《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3

  读完《有效教学十讲》一书之后,我深有感触,也受益匪浅。这本书语言简洁朴实,内容浅显易懂。从我们的实际教学生活出发,展示了精彩的理论依据,为教师怎样经营好课堂提供了大量的教学策略。

  大家都十分清楚,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我觉得要想取得教学的有效性,应该做到下面几点:

  一、有效备课。

  有效备课是有效教学的首要条件。备课是否有效,不是看教学流程、教学设计写的如何,关键是教学设计是否与课堂表现相一致,与学生需求相吻合,与教学实际相结合。有效备课更关注教学对象,更关心教学效益,更注重教学实践,更注意教学反思。

  二、有效指导。

  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也就是在教学中,从学*目标的确定到教学内容的选择,从教学手段的安排到教学语言的运用,都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有的放矢。

  三、灵活运用教法。

  学生的参与程度与教师传授知识的难易程度关系很大,如果知识难度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脱离原有的知识基础,学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知识过与简单,学起来毫不费力,学生就会感到厌烦。只有难度适中,才能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以高涨的情绪从事学*,充分激发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新课程中,教材与教学参考只是作为教学活动重要的参考资料,而并非唯一依据,老师必须根据教学环境、学生实际,结合自身吃透教材,对教材进行增、散、调、补的深度加工,灵活的处理学*材料,设计出独具匠心的教案,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生动性。

  四、注重学生有效学*,关注课堂效率。

  一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的如何。学生学*的有效性体现在学*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过程,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和发展;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注重过程教学,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我们教师应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尽量关注学生的学*情况,选择合适教法、努力地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使他们乐学、学会、会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学*环境

  五、注重教后反思。

  教学反思是在课堂教学告一段落之后,把课堂上的反馈信息、自我感觉以及引发的诸多思考形成文字。促进教者及时总结教学中的经验教训,从而更有效的处理和运用教材,逐步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水*。

  我觉得应该写自己实际教学中碰到的问题,有亲身感受,内容新鲜、具体,见微知着。也就是说从实际出发,在教学实例中探及某种教育规律。事例可小,但要善于上升到理论高度,作一些有深度的分析,用以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

  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把握学科发展最新动态,积极学*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具有终身学*的理念,永保与时俱进的思想,主动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2

  读了《有效教学十讲》一书第一讲之后,我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和课堂教学观察,发现对信息技术现状和制约信息技术有效性的因素有了较清醒的认识。信息技术普遍两种存在两种现象:一是课堂教学结构松散,时间浪费的多;二是形式多样,缺实质性内容,一节课让学生掌握的东西太少。

  而这些现象与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随意性直接相关,经过深入的分析,我们认为这些随意性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语言的表达、教材的使用、教师的演示操作以及教学的组织等方面,为此我们提出,有效教学:从“六要”起步,即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流程要精细、教材使用要适度、教学语言要精神、演示操作要规范、教学礼仪要强化。教学的随意性折射出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更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态度,态度决定教学的成败。

  信息技术教师只有坚持从我做起、从“六要”做起,才能克服教学的随意性,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信息技术教师要强化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也有一个实效性的问题。我们认为,教学反思:有着落才会有实效。教学反思要从实效着眼:教学反思只有着眼课堂教学的实效,从评价实效的几个方面审视教学才具有针对性;要从整体着力,落实到课前、课中、课后等各个时段;要从*惯着手,即从学*的*惯、修订的*惯、提炼的*惯、交流的*惯着手全面提升自己的反思能力。

  课堂教学的实效是一个评价范畴的概念。但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实效又是一个有准确内涵的概念,广义上讲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具体来讲,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三维学*目标有效达成”。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其教学实效有外在的表现和内在的表现两个方面,外在的表现就是指课堂教学的氛围:学生的注意力、参与学*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等,内在表现则指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等。

  针对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和学科任务,我们认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效定位在以下四个方面:①学生的学*情感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有兴趣、有激情,全面参与学*活动,自主探究时凸显个性,协作学*时又能融合互动。是否贴*学生学*和生活实际设计学*活动,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热情?②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获娶加工处理、管理、交流和表达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教学是否从应用的实际出发,不唯技术而技术,体现“在应用体验中构建知识、提高信息素养”的理念?③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生归纳、推理、分析、综合、评价等深度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创造能力初步培养。教学是否关注学生动脑,是否重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否强调学生学会规范表达操作?④学生的学*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自主学*、探究学*、合作学*能力是学生的终身学*能力。教学是否设计学生个性化自主学*环节,合理安排探究、合作学*环节?这里所说的“最大限度”其实也是一个概指,更为合适的说法可以是“尽可能的”。其反应课堂教学的效率、效益和效果的最大值取向。


《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的读后感 (菁华3篇)(扩展4)

——《有效教学》的读后感 (菁华3篇)

《有效教学》的读后感1

  这几天,我读了《有效教学》这本书,对此颇有一些感受。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是组织者,又是引导者。那么,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即是有效教学得以实现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新课程背景下,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的一点看法:

  一、明确教学目标,辅以生动的教学手段。原则上讲,针对每节课,师生的活动都应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但生动的教学手段必不可少。比如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不时地配以幽默、打趣,或者为了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适当且适度地把内容引申到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以外的区域,只要是有利于目标的完成,都是应当被允许的。否则,均应予以否定。

  二、教学重点突出,不要纠缠枝节琐碎。课上,教师要把精力主要放在重点内容的教学上,不要对所有任务和所有内容*均使用时间和精力。比如,对细枝末节的知识可以蜻蜓点水地一带而过,要求学生课下自行学*。而对那些重点知识、概念和原理,要花大力气教学,对重点要引导学生弄懂、弄清、熟练掌握。

  三、教学内容正确,治学态度要严谨。教师教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符合逻辑的或者说是符合主流观点的,并且要求学生作出的反应同样正确,否则,就是教学错误。不要以为教师对某些问题都比学生懂得多,教师对待学生的疑问应持谦虚、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如果没有把握,教师可以说:“这个问题提得好,有哪位同学能回答?”“我对这个问题没有研究,咱们可以请教某某老师!”“我想和你们共同学*,好不好?”。

  四、教学方法得当,表达手段清晰。教师要“因人施教,因地制宜”,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善于选择方法,创造性加以运用,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比如,面对争议性强的问题,讲授不如组织学生讨论。对于学生不熟悉的事物,讲述不如演示来得直观,等等。除了方法得当,教师的普通话教学和书写能力也非常重要,毕竟流畅的语言结合规范工整的板书,能够更好地促使师生间的思想和情感的“互动”。

  教学是一门无止境的艺术,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创造精品的过程,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必须做到有意识地长期追求和探索。

《有效教学》的读后感2

  读了《有效教学》这本书后,从这本书中我获益非浅,不仅知道了有效教学的含义,也同时意识到有效教学对于教师来讲在新课程教学当中它有着很多实际的意义。阅读《有效教学》一书后,我受到了很大启发,我觉得老师若想把认真准备的课付诸实施,把教学原则成功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还必须达到上好课的一些基本要求。书中有关促成有效教学的几种关键行为之后,我深有感触,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课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时空场所,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舞台。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关涉到教师生命价值的展现,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师生能够*等交往、高质互动的真实的课堂,是师生能够充分展现个性魅力与智慧、演绎生命价值并最终实现共同发展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师生能够感受幸福,共享智慧,充满诗意,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的课堂。

  “备学生,才能备活课堂”。因此在备课中,多获取学生信息,准确诊断和预测学生在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可能会遇到的内容,是“备学生”的重要原则。教师备课如果单单凭借对学生的片面了解,而忽略学生的经历水*和反应水*,一堂课成功的几率是非常低的。

  教师应该试着从以下六方面着手:学生可能想到的内容;学生难懂的内容;学生疑虑的内容;学生易错的内容;学生激动的内容;学生易忘的内容。教师通过备学生,加强备课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优化教学过程,发展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从而达到更好地驾驭课堂,有效教学。总之,要“备”好学生,我们就要与学生为伍,做学生的朋友,和他们同甘共苦;我们就要放得下老师的架子,虚心向学生请教、向学生学*。

  引导学生投入学*过程。书中引用维果茨基一句话“学生的学*是在教师有效指导下逐步发展的过程,教学的本质特征不是行为注意者所认为的刺激——反应,而是激发学*者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课堂教学的中心应该在于学生而不在于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这句话指出了教师在教学中应起的作用,也明确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要地位,还有指出了课堂必须是在教师有效指导之下的。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把握指导时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五不”,即学生能理解的不讲解,学生能叙述的不替代,学生能操作的不示范,学生能发现的不暗示,学生能提问的不先问,保证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和时间;二是指导适当,就是教师话语不重复,意思表达清楚,指导内容针对性强,即学生想了解的内容、难以解决的问题给予指导,教学指导的有效性,往往表现在教师给予学生的指导与学生期望得到的指导的一致性上。

  有效管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的管理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教学,师生之间的沟通则变得顺畅,教学效果就高。反之再充分的教学准备都将只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故而教学的有效性依赖于教师管理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有效管理它要求教师具备特有的专业素养,要求教师在单位时间内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和情感,使教学内容、教学信息的传达达到最佳的效果。

  有效的监控,给学生个人或全体学生布置作业后,如笔头练*、口语操练等,就意味着监控开始了。并非所有学生都能立即按教师要求去做,此时有效监控非常重要。如果布置完作业,教师就站在讲台上,根本不去接触下面的学生,或偶尔遇到学生有违纪现象,只朝学生指指点点,这便会加大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自然也无法保证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深入到学生中间,及时帮助他们完成作业,或个别制止某位学生的不良举动,就会变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为心理合作,也使大多数学生的练*作业顺利进行。

  另外,部分性格内向或胆小的学生,有问题也不会当众举手提问,而对走到身边的教师则敢于大胆求教。走到学生间还有一个好处,教师能从几个学生出现相同错误的情况中了解学生理解上、运用上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注意某一知识点的理解或交际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本书秉承课程改革目标要求为宗旨,紧紧围绕“有效课堂教学”这一主题,充分体现课堂教学要“优化课堂环节,活化教学资源,绽放师生智慧”的特点。书中渗透了教学实践、部分课型实施流程、实施的关键等内容,对课堂教学中涉及的步骤和环节加以详尽阐述,以求实现将现代教育理念融于有效课堂教学中的旨意,解决课堂教学瓶颈。《有效教学》这本书,我的感悟颇多,读书,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更使我懂得了教育的高尚,教育的纯洁。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会不断地读书,用读书来充实我的人生。

《有效教学》的读后感3

  在读完余文森先生的《有效教学十讲》之后,我感触颇深,并且受益匪浅。在这本书中,余文森先生写的的都是实实在在的教学方法,他的讲解与实例相结合,清晰透彻,使我对我的教学观念发生了一些改变。

  教育对于我这个刚走上一尺讲台年数不多的新教师来说,体会和感悟方面还不是很到位,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余文森教授在教育方面,尤其是有效教学方面颇有心得。读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之后,我反思良久,书中的内容,他对于教育的看法让我感受到了震撼,我的心灵受到了冲击,使我产生了一段新的心灵旅程。我明白了,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想让教学变得更加有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①备课的有效性是有效教学的首要条件。备课是否有效,不是看教学流程、教学设计写的如何,关键是教学设计是否与课堂表现相一致,与学生需求相吻合,与教学实际相结合。有效备课更关注教学对象,更关心教学效益,更注重教学实践,更注意教学反思。简单讲,备课与不备课,认真备课与不认真备课,教学效率绝对不一样。

  ②有效指导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就是要求教师适时、适度、适当、适合、适应去指导学生,在教学中,从学*目标的确定到教学内容的选择,从教学手段的安排到教学语言的运用,都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有的放矢,切勿取“头”甩“尾”。

  ③灵活运用教法学生的参与程度与教师传授知识的难易程度关系很大,新课程中,教材与教学参考只是作为教学活动重要的参考资料,而并非唯一依据,老师必须根据教学环境、学生实际,结合自身吃透教材,灵活的处理学*材料,设计出独具匠心的教案,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生动性。

  ④注重学生有效学*学生学*的有效性体现在学*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过程,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和发展;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注重过程教学,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尽量关注学生的学*情况,选择合适教法、努力地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学*环境。⑤注重教后反思教学反思是在课堂教学告一段落之后,把课堂上的反馈信息、自我感觉以及引发的诸多思考形成文字。促进教者及时总结教学中的经验教训,从而更有效的处理和运用教材,逐步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水*。

  读了这本书后,里面的很多章节让我沉浸其中。我从这盏明灯中得到很多启迪,并受到了鼓舞,我将继续用心去体会,去感悟书中的精髓,用书中的教育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用具体的实例来启发自己,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的读后感 (菁华3篇)(扩展5)

——《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 (菁华3篇)

《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1

  生日之际,收到吕主任送的一本书: 《有效教学十讲》。扉页上吕主任的寄语让我既感动又倍觉激励,我决心好好研读这本书。该书的作者余文森教授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专家。他长期致力于课堂教学与校本教研的研究,针对课堂教学改革和校本研究所面临的问题,他撰写了多篇有关论文,并应邀到全国各地讲学,他的报告很受中小学教师的欢迎。这本书就是他的关于课堂教学和校本研究的论文和报告结集而成。

  看这本书,我对教育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提升。英国文豪萧伯纳说:“一个苹果跟一个苹果交换,得到的是一个;一个思想跟一个想交换,得到的是两个,甚至更多。”愿与大家分享我的收获。

  一、什么是有效教学和优质教学

  原来一直简单地认为,只要我上的课能让学生愉快地学到知识,提高学生的学*兴趣,那么我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然而看了书中的论述,不禁为自己的肤浅汗颜。余教授指出:既促进学生发展,又促进教师自我成长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我们的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就必须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让学生掌握方法,进入某种过程,并且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获得知识,掌握学*方法,应该是每个教师都会想到的,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一个新鲜的概念,怎么衡量呢?最基本应做到的就是让学生享受到学*的乐趣,自觉自愿养成学**惯,确立终身学*的意识。享受到学*的乐趣和欢乐是孩子幸福人生的前提。而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学也应使教师本人获得提升。我觉得有一个词能够很好地概括这个意思,即“教学相长”。一方面教师为了能更好地传授知识,必须不断自我充电,从而不断地自我完善和进步;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不再只关注学生,也关注自己,能够自我提高教学的调控和分析能力,日益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余教授有一句话非常鼓舞人心:教师不断从教学当中获得教育智慧,获得专业成长,这是教学最根本的吸引力。

  对有效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以后,我发现要实现有效教学并非易事,我们正走在有效教学的路上,或者某个时候曾经达到过。学无止境,优质教学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余教授指出:优质教学一定是有效教学,而有效教学未必是优质教学。优质教学的定位是:优质,高效,高境界。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1、有思想。教师要有思想,对教学工作有自己的见解和判断。2、有智慧。有智慧的教师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指点有方,启迪学生。3、有激情。教师有激情才能够带动学生走进与所学知识有关的情境中,并在情感体验中获得知识。4、有个性。教师要经过长期的打磨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5、有文化。有文化有品位的教学,就是高层次,高境界的教学。

  二、为什么要创设教学情境及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美舍的英语教学的特色之一就是课堂上注重情境的创设和新知的导入。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们的体会是创设情境能够让孩子们更自然更愉快地学*新知识,记得更牢固。书中对此做了更详尽的解释和陈述。情境是用一种直观的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激发学生的学*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余教授有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也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容易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情境的作用就象是一座桥梁,有了这座桥梁学生就容易实现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情与理性,以及旧知与熟知的沟通和转化,从而使学*和理解变得容易和有趣。书中关于情境的创设有一点非常重要的

  提示,就是情境的创设必须联系生活,不能为了情境而情境。生活也是“汤”,枯燥的知识,是很难被理解和吸收的,知识要融入生活中,才容易被学生消化。

  关于如何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余教授作了五点归纳:1、基于生活。即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挖掘利用学生的经验。2、注重形象性。首先应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其次应该是形象具体的,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3、体现学科特点。即紧扣教学内容,凸现教学重点。4、内含问题。内含问题的情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5、融入情感。这一点引用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的一句话最为贴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三、如何写教学反思

  写教学反思也是我们美舍的一大教学特色。我在美舍执教有一年了。这一年当中,我从起初被动应付地写干巴巴的教学反思,到*惯主动地把课堂的精彩瞬间或教学尝试记录下来,我感觉自己受益其中。教学反思使我不断扬长避短,改进工作。至于如何写教学反思,我总是天马行空,想到什么写什么。今天写课堂中出现的精彩小插曲,明天写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及所采取的措施……看了书中的论述,我才知道反思有这么多门道。

  余教授说,自我反思是“留一只眼睛看自己。”如果一位教师只顾埋头拉车,默默耕耘,从不抬头看路,也不反思回顾。那么他永远无法实现自我发展和真正超越。自我反思不但能够提高教学经验的质量,还能够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形成优良的职业品质,促进教师缄默知识的显性化。就教学工作而言,依据反思所涉及的教学进程,可将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师的自我反思又可以从教学实践、理论学*和相互借鉴三个层面展开。我们通常所作的教学实践的反思应立足于以下三点:1、总结成功的经验。每一堂课总有成功之处,或者有收获之处,长期积累下来教学经验必将日益丰富;2、查找失败的原因。教师应本着豁达的胸怀,无论教学设计得如何完美,课堂教学如何精彩,也不可能十全十美,难免有疏漏之处。3、记录学生情况。把学生在学*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寻求解决的方法,有利于改进教学,促进教学质量。自从看了书中有关自我反思的篇章之后,我写反思不再随意而为之了,每一天,我都做到在反思中记录收获、不足和学情。

  余教授指出,教师要善于从理论学*中自我反思,运用理论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那么,我这篇读书心得,也算是在理论学*中的自我反思吧。

  《有效教学十讲》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教育教学中的一处迷人的风景,在此也向赠书之人致以深深谢意!

《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2

  读完《有效教学十讲》一书之后,我深有感触,也受益匪浅。这本书语言简洁朴实,内容浅显易懂。从我们的实际教学生活出发,展示了精彩的理论依据,为教师怎样经营好课堂提供了大量的教学策略。

  大家都十分清楚,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我觉得要想取得教学的有效性,应该做到下面几点:

  一、有效备课。

  有效备课是有效教学的首要条件。备课是否有效,不是看教学流程、教学设计写的如何,关键是教学设计是否与课堂表现相一致,与学生需求相吻合,与教学实际相结合。有效备课更关注教学对象,更关心教学效益,更注重教学实践,更注意教学反思。

  二、有效指导。

  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也就是在教学中,从学*目标的确定到教学内容的选择,从教学手段的安排到教学语言的运用,都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有的放矢。

  三、灵活运用教法。

  学生的参与程度与教师传授知识的难易程度关系很大,如果知识难度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脱离原有的知识基础,学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知识过与简单,学起来毫不费力,学生就会感到厌烦。只有难度适中,才能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以高涨的情绪从事学*,充分激发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新课程中,教材与教学参考只是作为教学活动重要的参考资料,而并非唯一依据,老师必须根据教学环境、学生实际,结合自身吃透教材,对教材进行增、散、调、补的深度加工,灵活的处理学*材料,设计出独具匠心的教案,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生动性。

  四、注重学生有效学*,关注课堂效率。

  一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的如何。学生学*的有效性体现在学*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过程,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和发展;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注重过程教学,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我们教师应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尽量关注学生的学*情况,选择合适教法、努力地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使他们乐学、学会、会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学*环境

  五、注重教后反思。

  教学反思是在课堂教学告一段落之后,把课堂上的反馈信息、自我感觉以及引发的诸多思考形成文字。促进教者及时总结教学中的经验教训,从而更有效的处理和运用教材,逐步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水*。

  我觉得应该写自己实际教学中碰到的问题,有亲身感受,内容新鲜、具体,见微知着。也就是说从实际出发,在教学实例中探及某种教育规律。事例可小,但要善于上升到理论高度,作一些有深度的分析,用以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

  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把握学科发展最新动态,积极学*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具有终身学*的理念,永保与时俱进的思想,主动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2

  读了《有效教学十讲》一书第一讲之后,我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和课堂教学观察,发现对信息技术现状和制约信息技术有效性的因素有了较清醒的认识。信息技术普遍两种存在两种现象:一是课堂教学结构松散,时间浪费的多;二是形式多样,缺实质性内容,一节课让学生掌握的.东西太少。

  而这些现象与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随意性直接相关,经过深入的分析,我们认为这些随意性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语言的表达、教材的使用、教师的演示操作以及教学的组织等方面,为此我们提出,有效教学:从“六要”起步,即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流程要精细、教材使用要适度、教学语言要精神、演示操作要规范、教学礼仪要强化。教学的随意性折射出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更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态度,态度决定教学的成败。

  信息技术教师只有坚持从我做起、从“六要”做起,才能克服教学的随意性,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信息技术教师要强化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也有一个实效性的问题。我们认为,教学反思:有着落才会有实效。教学反思要从实效着眼:教学反思只有着眼课堂教学的实效,从评价实效的几个方面审视教学才具有针对性;要从整体着力,落实到课前、课中、课后等各个时段;要从*惯着手,即从学*的*惯、修订的*惯、提炼的*惯、交流的*惯着手全面提升自己的反思能力。

  课堂教学的实效是一个评价范畴的概念。但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实效又是一个有准确内涵的概念,广义上讲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具体来讲,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三维学*目标有效达成”。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其教学实效有外在的表现和内在的表现两个方面,外在的表现就是指课堂教学的氛围:学生的注意力、参与学*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等,内在表现则指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等。

  针对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和学科任务,我们认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效定位在以下四个方面:①学生的学*情感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有兴趣、有激情,全面参与学*活动,自主探究时凸显个性,协作学*时又能融合互动。是否贴*学生学*和生活实际设计学*活动,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热情?②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获娶加工处理、管理、交流和表达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教学是否从应用的实际出发,不唯技术而技术,体现“在应用体验中构建知识、提高信息素养”的理念?③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生归纳、推理、分析、综合、评价等深度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创造能力初步培养。教学是否关注学生动脑,是否重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否强调学生学会规范表达操作?④学生的学*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自主学*、探究学*、合作学*能力是学生的终身学*能力。教学是否设计学生个性化自主学*环节,合理安排探究、合作学*环节?这里所说的“最大限度”其实也是一个概指,更为合适的说法可以是“尽可能的”。其反应课堂教学的效率、效益和效果的最大值取向。

《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3

  “简单地说,对话是师生基于互相尊重、信任和*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倾听而进行的双向沟通、共同学*的过程,这是对‘对话’的一个基本定位。”

  ——第五讲《教学关系之为什么要提倡和强调对话》

  在新课程背景下,对话、特别是师生之间的对话成为教学活动开展的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对照余文森教授对于“对话”的界定,许多时候我们课堂上的对话并不是一种真正的对话,而是一种“伪对话”,甚至可以称之为“训话”或者“诱导谈话”或者“审问”,因此也很难称之为“对话”而期待它带来语文教学的良好效果。之所以说很多课堂上的对话不是真正的教学意义上的对话,而是一种“训话”,首先是因为一些课堂对话的开展并不是基于*等的对话,而正如余文森教授强调的:“对话作为一种教育精神,它强调师生人格的*等”;“对话作为一种认识方式,它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互相沟通、互相影响、互相补充”;“对学生而言,对话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彰显、创造性的**;对教师而言,对话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学中的对话与其说是一种教学方法,不如说是一种教学原则。

  而在实际教学中,对话的开展却常常违背对话的最基本的原则——*等,不*等的表现之一是对话双方关于对话的话题所掌握的信息严重不对等。学生也许用某种方式预*过课文,但其阅历和所掌握的资料的欠缺使他们能够掌握的信息非常有限;而与之相反,我们教师可以运用简单的方式轻易地获得比学生多几倍的资料。因此,当我们和学生共同开始一次课堂对话时,彼此之间的信息资源的不*等显而易见。我们在明显占优心理优势和资源优势的前提下,很难与学生开展真正*等的对话,教师在这种对话过程中显得很强势,拥有强势话语权。因此又造成了对话过程中的第二次不*等:我们会在一些看来*等的对话的形式的掩盖之下,见缝插针地进行“训话”,以显示自己的博学、权威、所掌握的资料的之丰富之充实;我们会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圈套,然后抖开一个又一个的包袱,在学生的赞叹声、新奇而饱含敬佩的目光中体会到所谓的“满足”和“成就”。这样的过程,我们能称之为“对话”吗?存在真正的对话吗?设想一下,如果每一次课堂对话开展之前,我们能和学生做到真正的信息对等——或者和学生分享同样丰富的资料信息(也许限于时间比较难以做到),或者和学生一样只拥有少量的信息(所谓裸读、裸备),那时候的课堂对话将会是什么样子?会不会显示更多的*等与诚意?会不会更有生命力更真实?

  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教师的一堂历史课上得精彩之至,令所有听课者叹为观止,于是下课后,大家围住这个老师,询问他,这节课上得这么好,你花了多少时间备课?那位历史老师说:我是用我的一生来备这一节课,至于这节课的教案,大概用了一刻钟。而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花在写教案、找资料、做课件的时间也许不可胜数,但真正在“备”这一课的时间却少的可怜。真正优秀的教师,也许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在他的生活中、在他的经历中、在他的阅读中、在他的反思中,都渗透着一种“备课意识”。正像有人说的:教学对话的意义之一是追求教学的人性化,对话不仅仅是指师生双方狭隘的语言交谈,而且是指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等与沟通。而这种“用一生”备的课,其实是在为一节课(为每一节课)准备一个能向学生开放的丰富的精神世界。相比之下,作为当代语文教师的我们更多地在一种功利的备课观念下备课,我们缺乏向学生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与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等沟通的底气和勇气,因此很多的课堂并不存在真正*等的对话,而只是以对话形式存在的“训话”和“伪对话”,这直接导致了语文教学的低效或者无效。

  课堂教学中的“对话”,余文森教授强调了它的“双向沟通、共同学*”的“过程”性,这决定了课堂教学中的对话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在各自作出个性化和创造性的理解后,通过对话,进行沟通和交流,最终达成和解和默契。这个过程对学生而言,意味着个性的彰显和创造性的释放;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专业素养的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对话的这些特征和要求都决定了对话具有“开放性”的特征。而在语文的教学实际中,由于对文本的尊重的需求、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的要求、知识学*的逻辑和效率的要求,又使得语文课堂有一些必要的预设。

  对话的开放性和生成性与课堂预设的计划性和封闭之间有着似乎是不可避免的矛盾,因此,很多课堂上的对话成为了一种“审问”,只不过是有了精致华美的包装而已。而面对教学预设的封闭性与对话开放性之间的矛盾,余文森教授也指出了解决之道“不是把心思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放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并与学生的积极互动上”;“在教学前进行反思,把以前的生成纳入现有的预设范围,拓宽预设的可能性;在课堂中进行反思,及时调整、改变和充实预设,使预设不断完善;在课后进行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回顾、批判,总结和提炼有效的预设和生成,明确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措施”。综合以上两点,处理教学预设和对话的开放性的矛盾的最好方法是充分了解学生,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突出强调生本意识,一切都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其次要充分重视反思,拓宽预设的思路,要意识到很多时候在课堂教学中感到局限,不是因为预设太多,恰恰是因为预设不够,没有充分地考虑到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对话过程中可能出现情境。只有在教学中注意这两点,才能为对话留出充分的空间,才能让对话在真实的情境中充分地开展,最终达成师生之间的和谐和默契,最大程度地挖掘对话的意义,实现有效的教学。


《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的读后感 (菁华3篇)(扩展6)

——《说话之道》读后感 (菁华3篇)

《说话之道》读后感1

  对方穿得很丑,我们也要“昧着良心”称赞漂亮吗?对方煮菜难吃,我们也要“昧着良心”称赞好吃吗?我大部分时候会建议:“是的。”因为这事和良心实在没啥关系,却严重影响你的人际关系。别把良心消耗在这么表面的事上,良心没这么廉价,如果真的在乎,用得到良心的地方多的是啊。“

  翻看蔡康永的微博,总是会有那么一两段让你醍醐灌顶。最让我醍醐灌顶的恐怕就是这段了。生活中总有人自命清高地不与人同流合污,其实不过是自己羞涩的愚笨固执把自己包裹起来跟外界抗争,可事实就是蔡康永说的这个世界哪有那么多地方用到良心、灵魂这样的高贵的字眼!

  电视上的蔡康永自己都不认可这件事有多么的荣耀,在他看来他不过是大众传播的一个媒介而已,而风光背后的阅历,那看尽世界后淡然面对一切的洒脱和从容都从他的书里体现出来。《LA流浪记》描写了年轻人在未知世界的勇敢与冒险,《有一天啊宝宝》把严肃基本的人生价值观化作了内心所有美好的小感觉,《那些男孩教我的事》告诉了我们爱和怎样去爱,而这本《蔡康永的说话之道》,是一个以说话为职业的人告诉你怎样说话。这也是我觉得实用的一本书!

  那些教人说话,教人职场成功的什么的,永远都透着一股虚情假意,世俗功利,大都是空泛的谈论,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找不到源头,但蔡康永的书却没有一丝这样的味道,因为他讲的不是虚伪谄媚说话之术,而是说话之道:”我的说话之道,就是把你放在身上。“翻看这本书是轻松和愉悦的,学电影出身的蔡康永太会讲故事了,日常生活中的典型细节被他轻而易举地捉了出来,化身路人甲乙丙丁的凡人故事,每个故事都是日常不会说话的症结所在!

  看完这本书,我们才会知道自己因无知和害怕而固守的高姿态是多么的没必要,生活并不是一意孤行撞了南墙不回头,学会抽丝剥茧难道不也是一种智慧吗?蔡康永总是谦虚的,自顾自的述说一些生活感悟。

  他的微博数量不多,没有一篇是”放狠话,傍明星,晒生活“的”三俗体“,都是隐约的故事和道理,有”你很重要,你就是你能拥有的全部“这样《写给残酷世界的善意短信》,有享有比拥有更重要”这样《写给未知恋人的爱情短信》,有“一朵花一直迟疑着要不要开”这样《没人在乎的小报道》。

  他曾写道“你心中的那朵花一定会开的.”,也许如今我们心中的那朵小花依然没有开,或者开了也依然没有被别人看到,但只要内心有足够好的阳光空气和水,那么一切都是快乐坦然的……

《说话之道》读后感2

  关于马云的书看了不少,有创业的,有演讲的,有激励的等等……这本书总有些不同,里面更多的是节选了些马云在创业20年期间的一些演讲,对团队和对自己都有,有些演讲内容确实标新立异。我们在谈话过程中,如果一个人总喜欢发表自己的豪言壮语,你会觉得他是个骗子嘛?旁若无人般地以“我”为中心,你会觉得是目中无人嘛?说个不停,滔滔不绝,你会觉得是大放厥词嘛?老是“我”怎么样,“我”认为,这样一来,会不会让谈话变得单调无趣呢。我来告诉你,底气十足,就是多谈你,少说我。比如,你可以像马云一样,将我替换成你或者是团队。你很好,一切都好,这句话多说。鼓励至上的原则还是要有的。

  书中章节很多,其中有一段文字让我对于马云的沟通和思辨能力生化到一定的高度。有一位外国美女记者采访马云,那是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以后。外国的美女记住问马云如何看待淘宝的假货问题。马云很形象的说了一句:这是一种癌症,如果我们不处理的话,我们就会死。其实,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说,假货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的话,淘宝估计就会完蛋了。

  而马云接下来的这句话,则说明了马云的情商非常高,马云说假货是癌症,但是我们是协助治疗癌症的医生。言外之意就是说,对于淘宝的假货问题,马云也一直处于积极的应对之中。并非坐视不管。

  最后马云说的这句话则更为经典,马云说:这种癌症破坏性太强了,如果你杀死了医生,癌症依然存在。其实,简单来说就是,用户再恨淘宝也没有什么用。就算淘宝不复存在了,假货依然会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了淘宝,可能还会出现其他电商*台。现在的京东,对假货一直是零容忍的态度。但是,就是这种态度是否能根绝假货问题呢?答案是依然无法避免。

  这里面一些话是我在书中摘抄下来的,我喜欢马云的沟通方式,严谨而不是幽默,内敛中透露这张扬,含蓄中还有些直抒胸臆。大家都说马云情商高,我倒是觉得情商高的前提是我们自己已经梳理好这些事情的脉络,用一个对方可以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马云在书中用癌症来比喻“假货”,用医生来比喻“淘宝”,癌症治不好就把医生杀了,你的病还在,好比有天骨科医生不做手术,在CT片上进行PS,你会不会崩溃。很多时候我们眼睛看到的不一定就是对了,我曾经看过一个关于拐卖孩子的电影,情景就很类似,表面上做坏事的人可能是好心,外表好人面孔的也许就是干坏事的人。我们看问题永远不是用眼睛去观察,而是用头脑去思考。

《说话之道》读后感3

  一直以来,我都非常喜欢蔡康永的文字,他的一些温暖的短小话语总能触碰我心中最柔软的部分,泛起感动涟涟!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一书共包括40篇精彩的短文,每篇其实都是一个故事,当你沉浸在故事有趣的情节中,会发现在愉快的阅读中已经不知不觉学到了蔡康永的“说话之术”,阅读的过程是愉悦的,学*的过程也是轻松有趣的。而不像有些教人说话的书,理论一大堆,说教的方式又让读者难以忍受,完全像在学“术”而不是学“道”,心理距离远,效果自然不会好。深入人心、通俗易懂、妙趣横生,应该就是《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这本书最大的特点。

  在这本“教人说话之道”的实用书中,序言中的一句“透过说话,懂得把别人放在心上”直触我内心。的确,最美的语言不在于有多么华丽的辞藻,而在于透过它我们可以彼此交流,确认彼此的存在,感受彼此的需要。而这一切,必须要把对方放在心上。从前的我不愿放低姿态去主动关心朋友,诚心聆听,虚心请教。对越亲密的朋友越容易苛求,幼稚地错认那是所谓的“真诚”。后来我才明白所谓真诚是把朋友放在心上,用心聆听。蔡康永就是个说话把人放在心上的人,在蔡康永身上看不出圆滑两个字,却是处处得体。主持节目的时候,他和小S配合的天衣无缝,且永远不会抢嘉宾风头;做演讲的时候从来都是讲故事多余喊口号;做颁奖礼主持时独树一帜却不抢风头……哪怕是和记者做访问,每个采访过他的记者都会得到满意不空洞的回答。可能有人会说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幼年显赫的家世和良好的教育,其实并非如此,这都归功于他这么多年靠说话为生的职业生涯里,深深知道把别人放在心上,就像小S所说的:跟康永哥聊天绝对不会被刺伤,还被他附带的一两句小夸奖逗的心花怒放,但又不觉得那么真诚,不滑头,让人不爱都难!而反观自己,不也是渴望交到一个“聊天时不会被刺伤”的知心好友么?

  读完真本书,我觉得蔡康永并不是戴着华丽光环的明星,也不是学富五车有着渊博知识的长辈,更不是媒体渲染出来的那个高高在上有着显赫家世的公子。他就像是人生路上最值得珍惜,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谦逊真诚,幽默风趣,并汲取了源源不断的能量,不仅是知识方面,更是做人方面。说话之道,确实是人生的一门必修之道。


《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的读后感 (菁华3篇)(扩展7)

——《有效教师》的读后感范文十份

  《有效教师》的读后感 1

  今天阅读了《有效教师》第一、二单元内容,它主要写了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对学生的挚爱,散发着教师的智慧的光芒。读着读着,我似乎又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的“师范岁月”,——“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走”“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教师的这些响亮美誉和口号依稀在耳边回荡。此时,回想想这曾经的豪言壮语,看到这曾经的语言文字,我心潮澎湃,特别是我读到魏书生说的一句话,使我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憾,他说:“我的工作是在学生的心里开辟一片绿地,插撒上***的种子。我想,这世界上,如果由于我的存在而多了一颗真诚、善良、美好的心灵,那我便获得了人生的幸福,有了一份生存的价值。”多么朴实,多么温馨的话语,多么令人向往的境界。对呀!教师是*凡的,但何尝不是“高尚的*凡”呢!

  季羡林先生在《遥远的怀念》一文中忆及自己的老师时说:“……我却越来越多地回忆起过去的老师来,感激之情,在内心深处油然而生。我今天的这一点点知识,有哪一样,不归功于我的老师呢?……”你看,一位好老师对一个人的成长是何等的重要!一位好老师对一个人心灵的影响是多么深远!就我们而言,求学的`生涯中也肯定遇到过许多好老师。也许他们教多少知识,我们己不记得了,但他们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一定依旧铭刻心中。这就是有效教师的人格特征,有效教师形成的基础就是其人格特征。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与学生心智和情感交流的过程,人格赋予教师的言、行、情、态等活动和形象的一种品位,教师正是以这种品位来熏陶学生的,同时也实践着对事业的追求。《有效教师》一书在“有效教师形成的基础”中这样写道——胸怀理想,矢志从教;热爱事业,追求卓越;以德立教,奉献中积累;乐学善学,学而不厌;悦纳自我,自强不息;童稚之心与长者风范;*和之心与坚韧精神;坦诚开敞,善于交往。这段话,在教我们如何当一个好教师的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

  一、做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

  海纳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无边,有效教师,就应该是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向书本学*,向优秀者学*,甚至向我们的学生学*。

  抽点时间,读读书,是一种幸福,是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或走在哲理的小径上,或踏上经典名著之旅,或走进文字隽永的名家散文……读书,是每一次积累的感动,读书,是每一回润物细无声的洗礼,最是书香能致远。黄永玉教授在《凭自己的高兴读书》一文中有这样几句颇耐人寻味的话:“一位长者曾对我说过的话,几十年后依然记忆犹新。这位长者告诫我说:‘一定要读书,不读书而观察生活等于零,因为你没有文化,没有消化生活的胃。’”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许多名师的成长之路证明了这一点,团结的力量大,集体的智慧永远大于个体。新形势下,教师间的合作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就像在我们的“快乐老家”,每位老师开敞胸襟,乐于沟通,资源共享,工作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身边长者的悉心指点和着力培养,离不开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坦诚相对,相到沟通,相互扶持。所以我们要以*和的心态,踏踏实实地做人和工作,才有真真实实的收获。

  查有梁先生对教育教研总结了这样一段妙语:“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研然后知美。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知美,然后能自创也。”我们要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者,学*、学*,再学*,引千道清泉,集百家之长,提升自己,充实自己,因为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二、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者

  “经验+反思=成长”是学者波斯纳提出的一个教师成长公式,叶澜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老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是的,一名有效教师,扎实苦干的精神和态度是基础,而学会不断地自我反思则是必由之路。教师不只是一个“课程”的旁观者、执行者、行动者,教师本人必须是课程的参与者、开发者、研究者。

  “人只有在创造和奋斗中生活才算活得潇洒;度过有意义,有贡献的人生,算有了人生真正的自由。”著名特级教师张化万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在小学语文教学的田地上耕耘了36个春秋。仔细翻阅这厚实的人生,就会发现一个耕耘者一滴滴辛劳的汗水和一串串递补的脚印。

  我们的大多数教师成不了大家,成不了像张万化这样的大师,但我想,我们勤勤恳恳地工作,扎扎实实地学*。我们的教育教学应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风格,以自己的思想给学生或多或少的影响,那便是我们最大幸福了。

  当然,老师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人格的熏陶,用思想陶冶学子的心灵,“千学万学学说真话,千教万教教做真人。”在我们这所有着百年文化底蕴的实小,在我们这所有着优良传统的实小,一代代的前辈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一位位同行正在为我们做出典型。庄子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作为教育沃土上的一名园丁,我们更要厚积“水”和“风”,做一名有思想的教者,以负教育教学的“大舟和大翼”。

  三、做一个宽容的智者

  在《中国教师缺什么》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很欣赏:土地宽容了种子,才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沙,才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云霞,才拥有了神采;人生宽容了遗憾,才拥用了未来。承认学生间的差异,承认学生的未完成状态。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你会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宽容地对待人生,你会活得更加快乐、豁达。正如魏书生说的:“埋怨环境不好,是我们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学生不好教,是我们方法太少。”如果能用宽容的心对待一切,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智者。“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李镇西老师在《做最好的老师》一书的序言中写了这样一首诗——

  你也许不是最聪明,但你可以最勤奋;

  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

  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

  因此,

  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

  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

  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的医生;

  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任的教师。

  老师们,让我们从阅读开始,做有效教师!

  从行动开始,做学者、教者、智者,做最负责任的老师!

  《有效教师》的读后感 2

  前段认真读了《有效教师》这本书,《有效教师》关注的是学校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注重过程,我感受到书中字里行间流露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对学生的挚爱,散发着教师的智慧的光芒。这本书主要是写教师的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对学生的挚爱,散发着教师的智慧的光芒。细细品味它,我更加明确了自己前进的方向,收获良多。

  在这本书中,写了诸多名师成长的经历,这些经历告诉我们:教师的成长,首先取决于对教育事业的态度。有什么样的精神态读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生活来源于精神,一切的一切都是精神态度的创造与给予。教书时间长了,有的教师教学硕果累累,但有的教师却停滞不前,似乎对工作失去了热情。是什么造成了这巨大的差别?就在于他们持的态度不同。*庸者经常埋怨出身低微,埋怨领导偏见,而很少静下心来想想自己。魏书生说过:“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学生不好教,常常是我们方法太少。”众多的成功者一再告诉我们,不管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只要你有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你就会自觉地去改变自己把外在的压力转化成巨大的动力,不断地学*,引千道清泉、集百家之长提升自己、充实自己。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成功源于热爱,让爱伴我们走向教育的高点。《有效教师》这本书从有效教师的内涵与发展目标、发展环境、有效教师的核心素质、发展策略和发展性评价等方面为学*者提供基本理念和实践报告指导。

  大教育家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作为教师也要善于反思。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的基础是让教师体会到反思意识的重要价值和反思能力对专业成长的作用,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的重点是让教师掌握一定的反思策略。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批判的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依据,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的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的思索与修正,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即教师以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及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其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

  《有效教师》不像*日里的理论书籍那样枯燥无味,整本书中都自自然然的书写着教师对教育的热爱,字字散发出来的是执着的人才有的'努力与付出;句句相连的是倾心于教育的人才有的思考与奉献;篇篇倾谈的是充满热忱的人才有的智慧与希望。

  正如文中的提问“什么是有效教师?我怎样成为一名有效教师?这需要多长时间?”这么简单的几句深深地吸引了我,这不正是我内心的疑问吗?多少个日日夜夜我行走在教育的路上,欣赏了两边的风景,却看不到前方的路标,低头前行的那份茫然让我的内心格外苦闷。顺着淡淡的墨香我整本通读下去,一切都让我豁然开朗。

  《有效教师》的读后感 3

  同样是一节课40分钟,为什么有的老师效率高呢?怎样才能打造出高效课堂呢?这就需要有效的老师,只有有效的教师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教师》这本我们提供了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和实践指导。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后,学生所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老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

  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就像小学语文教学生识字一样,要求学生掌握10个生字,学生记住了10个字,我们说完成教学任务了,如果学生在能用他们组词,造句,那这就是高效。

  我认为,在“有效的课堂”、“有效的教学”,“有效的作业”中,落实这一系列“有效”的,恰恰是我们老师,只有有效的教师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为学生量身打造有效的作业。怎样才能成为一名“有效”的老师呢?

  第一,教师必须对教育事业热情、对学生挚爱,散发出教师的智慧的光芒。“教育需要热情,需要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更谈不上成为一名有效教师。我们不要埋怨我们的环境不好,埋怨我们的学生不好教,我们要反思,是不是我们的方法太少?我们需要不断地学*,提升自己、充实自己。

  第二,“合作交流”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作为教师更应懂得合作交流的重要意义。多与学生交流、交往,你会更容易走进学生的世界;多与同事合作交流,你会得到更多身边的长者、名师的指名和帮助。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深知当前教育的诸多弊端:师生压力大,学生厌学等。通过学*《有效教师》,督促我从以下几方面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对学生的期不要太高、讲究课堂管理的`技巧、讲究评价的方法。

  第三,成为有效教师的关键就是学会有效反思。在教育教学中,批判的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依据,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的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的思索与修正,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教师要善与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进行反思,也要善于通过阅读思考反思比较自己的实践效果,从其中发现差距。

  第四、教育的本源是爱的教育。在学生面前老师就是他们的一面镜子,镜子里的我们要给学生更科学、更丰富、更健康的世界,这样现实生活中他们会把世界看得更加丰富多彩、更有爱意。

  《有效教师》的读后感 4

  读了《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这本书,让我知道了学生如何学*更有效和教师如何教学更有效。

  有效学*可用九个字来概括,一是“经验”。学*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经验是一个名词,它表示过去在生活中的感受;经验又是动词,它表示现在的情境,经验是有效学*的基础,它是非常重要的。二是“听说”。有效学*就是激励学生多听常说,提倡学生多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这样就打破了旧式的“哑巴英语”。三是“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实际上活动是英语的基本形式,我们的教学设计重要的不是老师怎么讲解,而应是学生怎么活动。四是“再创造”。学*的过程是经历再创造的过程,而不是纯粹的模仿和记忆。

  有效教学也可用六个字概括:一是“学生”,心里有学生。二是“发展”,学生的发展,也包括教师自身的发展。三是“过程”,学生的学*过程,只要教师能做到心中有学生,时刻关注他们的发展及学*过程,才会使学生成为学*的主角,才会实现有效教学。

  《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一书,着重探讨拉如何使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学*、探究学*、合作学*真正进入课堂之中。通过介绍西方课堂设计的理论和教学策略,总结国内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为我们进行有效的课堂设计提供切实的指导和帮助。

  在此之前,我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大概念较模糊,通过学*,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概念有了清晰理解。教学模式往往都包含内在的组成部分,主要是教学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实现条件,效果评价等几部分。一般来说,教学模式是一种简化的、理论化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情境的特点,对教学实施过程进行的系统决策活动。它不同于教学模式,教学策略通过“调控”来指导教学活动,比起教学模式对教学活动的指导,其内涵更丰富。

  教学模式是一种比较定型的教学范式,它有一定的实现条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与之相比,教学策略则相对比较灵活,它能根据目标的变化而调整,有时甚至会根据情境的变化,打破教学模式的束缚,并做出改变。同时,两者也有一定的联系,教学模式影响着教学策略的选择,而教学策略的建构和使用也有助于形成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的相互活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它既包括教师的“教”的活动的方式方法,也包括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的方式方法,是“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的统一。教学大方法是教学过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选择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

  《有效教师》的读后感 5

  最*我学*了《有效教师》这本书,感受颇多。有效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丰厚的学科知识、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是一个研究者,是成功的教育合作者,是学校管理的积极参与者。本书也让我对成为一名有效的教师产生许多的体会。

  一、胸怀大志

  理想是照亮人生道路的灯塔。教师应该树立以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为社会进步作出巨大的贡献为人生目标。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说:“我的工作是在学生的心田里开辟一片绿地,播撒上***的'种子。我想,这世界上,如果由于我的存在而多了一颗真诚、善良、美好的心灵,那么我便获得了人生的幸福,有了一份生存的价值。”我想我也应该有这样远大的目标,为教育事业作出一份贡献。

  二、爱岗敬业

  名言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拥有无限的热情,一个人几乎可以在任何事情上取得成功”。在教师中,敬业是使所有其他素质成为可能的特征。好的教师有很强的敬业精神,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帮助学生的生活与学*中。许多名师,都将他们大部分的精力放在教育孩子的工作中;他们的教育超出了课堂,敬业精神扩展到了学校、甚至社会。我也要像他们一样,把我全部的爱与热情献我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热爱学生

  教师和学生之间感情与互惠的感受创造了一种对学*的积极态度。好的教师总是给学生送去温暖,即使没有报答;总是拥有极大的耐心,一边又一边的传授知识;总是维护着学生的自尊,给于信心。

  四、学而不厌

  现代社会是需要终身学*的社会。教师更是需要不断学*的职业。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必须天天学*,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几年,教材地不断更新,加入了大量的新知识,甚至将大学的知识带到高中阶段要求掌握。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学*的重要性。今后的工作中,我应该要向书本、实践、各种信息渠道学*知识;不断充实自己。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知自己的教育生涯还很长。通过对《有效教师》的学*,我体会做一名教师不难,但是想成为一名有效教师就不容易了。同时也使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更加明确目标,想着做一名有效教师的目标不懈努力!

  《有效教师》的读后感 6

  寒假,我有幸读了《有效教师》这本书。读完后,感觉书中语言亲切,仿佛一位专家又似长辈循循善诱,很多观点让我开阔了眼界,收益匪浅。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教师,只有教师的不断发展与提高才能保证教育的高质量。在这本书中对我感触最深的还是怎样成为一名有效的教师。

  有效的教师首先必须热情。在教师的特性里,热情可以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效果。热情的教师会让学生认为,他们很自信,并且喜欢他们所做的工作,他们信任和尊重学生,所教授的课程是有用的、有趣的。热情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持之以恒地完成任务,激励他们,使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更高的满足。那么,什么样的教师才是热情的教师呢?你要对你的学生充满激—情,并得到学生的认可,这才是学生认为的有热情的教师。

  其次有效的教师必须具有可信任感。在学生看来,有效的教师是值得依赖。教师的可信与否决定于学生。教师的知识、经验、教育水*或地位,所有这些都可能保证教师具有可信性,事实上,只有学生认为你可信,你才可信。

  怎样才能建立可信任感呢?三个因:你的学历证明,你传递给学生的信息,你的行为。你的学历证明影响到年轻学生对你的印象。你传递给学生的信息、内容同样会影响你的可信度。当你能够向学生证明你所讲的与他们的兴趣和需求相关,他们就认为你是可依赖的。不过,更重要的是你的行为当你开诚布公、诚实、公正地对待学生,公开征求并接受学生的评价或批评。正像大家所说的,可信任感必须要挣得。

  在今后的教学中,用各种方法来促进学*。开展班级活动,帮助学生达到既定目标。帮学生建立起学科和目标的重要性、严肃性,并将这种重要性告诉学生。审慎、仔细地安排教学和教学活动,以求简洁、安全、高效。组织课堂活动以帮助学生达到满意的目标。有专业品行,通晓专业知识、教育学和学生,只有将这三者结合起来,*时可多回想反思,结合今后的教学行为思考,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有效教师。

  《有效教师》的读后感 7

  寒假,我有幸读了《有效教师》这本书。读完后,感觉书中语言亲切,仿佛一位专家又似长辈循循善诱,很多观点让我开阔了眼界,收益匪浅。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教师,只有教师的不断发展与提高才能保证教育的高质量。在这本书中对我感触最深的还是怎样成为一名有效的教师。

  有效的教师首先必须热情。在教师的特性里,热情可以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效果。热情的教师会让学生认为,他们很自信,并且喜欢他们所做的工作,他们信任和尊重学生,所教授的课程是有用的、有趣的。热情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持之以恒地完成任务,激励他们,使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更高的满足。那么,什么样的教师才是热情的教师呢?你要对你的学生充满激情,并得到学生的`认可,这才是学生认为的有热情的教师。

  其次有效的教师必须具有可信任感。在学生看来,有效的教师是值得依赖。教师的可信与否决定于学生。教师的知识、经验、教育水*或地位,所有这些都可能保证教师具有可信性,事实上,只有学生认为你可信,你才可信。

  怎样才能建立可信任感呢?三个因:你的学历证明,你传递给学生的信息,你的行为。你的学历证明影响到年轻学生对你的印象。你传递给学生的信息、内容同样会影响你的可信度。当你能够向学生证明你所讲的与他们的兴趣和需求相关,他们就认为你是可依赖的。不过,更重要的是你的行为当你开诚布公、诚实、公正地对待学生,公开征求并接受学生的评价或批评。正像大家所说的,可信任感必须要挣得。

  在今后的教学中,用各种方法来促进学*。开展班级活动,帮助学生达到既定目标。帮学生建立起学科和目标的重要性、严肃性,并将这种重要性告诉学生。审慎、仔细地安排教学和教学活动,以求简洁、安全、高效。组织课堂活动以帮助学生达到满意的目标。有专业品行,通晓专业知识、教育学和学生,只有将这三者结合起来,*时可多回想反思,结合今后的教学行为思考,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有效教师。

  《有效教师》的读后感 8

  假期学校安排我们学*了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有效教师》这本书。继续教育考试的时候曾经大体浏览,但是书中究竟讲些什么,我的脑海中已经没有了印象。于是第二次阅读时便多加用心,同时也做了比较详细的读书笔记。原本以为像这种名为教材的书,往往都是枯燥乏味,脱离实际而又高于理论的。然而真正阅读后发现,其中不仅仅是说理,更多的是一个个教育故事、教育案例,而这些就好像发生在我们身边,贴*教育生活,因此就更容易激起自身的共鸣。

  *****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教师素质才是保证教育质量的根本。虽然我只是一名普通教师,但是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份子,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在教育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水*。今年我改了执教学科,成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新学期的首周里,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我都感受到了源于专业水*有限的阻力。尽管认真的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也获得了她们真诚的帮助,但还不能够弥补自身专业能力方面的不足。因此,我会努力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丰富学科知识,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第二、在反思中成长。一名好的教师,总是会在反思中总结优势和不足,该发扬的发扬,该弥补的弥补。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这是对于学*者的告诫,但我认为者更加适用于教学者。时代在发展,这一点在教育上更有体现。作为一名教育者,固守陈规,不思进取必定会造就失败的教育。因此,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在反思中探求发展。

  第三、提高工作效率。教育是一项既要细心又要高效的工作,低效劳动不仅会浪费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还会降低工作的.积极性,减少工作热情。因此要及时向有经验的教师取经,减少发生错误的可能性。同时充分利用家长和学校的关系,在双发的相互协作的基础上,改善学生的学*问题。如果总是一个人关起门来闭门造车,那么只会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我要学会利用有效的资源,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做教师不易,做一名有效教师更是难。我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改善不足之处,向着成为一名有效教师的目标前行。

  《有效教师》的读后感 9

  *日,我认真读了《有效教师》一书,读后从中领会了许多知识。

  一、博大的爱心

  名言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是的,对于教师来说,爱是不可须臾或缺的,只有以挚爱奠基,教师才会倾尽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热情,甚至生命献给它所热爱的事业和学生。名师魏书生,李吉林都向教育、向学生献上了最宝贵,最有价值的爱。这也是他们实现人生价值,人生追求的原动力。我也要像他们一样,把我全部的爱与热情献给我的学生,我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乐学的智者

  现代社会是需要终身学*的社会。教师更是需要不断学*的职业列宁说过:“活到老,学到老”。现代社会是需要终身学*的社会。教师更是需要不断学*的职业。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师必须天天学*,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为我们提供了方向和航标。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成为学生的源头活水,必须通过不断的学*,向书本、向实践、向各种信息渠道学,引千道清泉、聚万座富矿、集百家之长,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才能用自己渊博的学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兴趣。成为学生的“活字典”和“百科书库”将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有一颗童心

  书中的每一位教师都具有一颗未泯的童心,斯霞老师直到七八十高龄还在与小学生亲密接触,他们与学生一起活动,一起游戏,一同欢笑,一同烦恼,试问他们又怎么不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又怎么会不亲其师信其道呢?他们是我学*的榜样,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我将放下老师的架子走进学生当中去,融入他们的学*与生活当中去,让那颗未泯的童心生根发芽。

  总之,做一个“有效的”教师,实施有效的教学,是我的追求,相信也是所有教师应有的追求。

  《有效教师》的读后感 10

  有效的教师更应该是是一位会思考、有思想的人。我们每天带着一颗会思考的大脑从事每天*凡的工作,却在忙于应付补课、出卷子、批改而使自己思想视野愈来愈狭窄、思维触觉越来越麻木的“教书匠”,我不要做这样的教书机器。

  一、有效教师的特征或品质有两个方面:

  1、教师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或品质:外表、魅力、整洁、善良、亲切、智力、机智、开放、热情、幽默等;

  2、与教学工作相关的特征或品质:体谅学生、对学生有高要求、教学能力强、学科知识丰富、教学的适应性高。

  二、有效教师的教学行为研究: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教师的有效的教学行为。

  有四个变量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预定变量、环境变量、结果变量、过程变量。预定变量和环境变量是指对课堂教学有影响的场景特征,主要有教师特征、学生特征、班级特征、学校特征;过程变量除了指课堂中发生的对课堂教学有影响的师生行为的特征外还指学*任务或活动的特征;结果变量是指教学所达到的.效果。

  有9类教学行为产生了显著的一致性的教学效果:

  1、清晰明了;

  2、充满变化性和灵活性;

  3、以教学和学*任务为中心;

  4、热爱学科、充满热情和教学激励学生;

  5、批评(负相关);

  6、不诚实(负相关;)

  7、给予学生学*机会;

  8、运用有条理争论;

  9、多种水*的提问或讨论。

  与改进学生学*成绩高度相关的教学行为包括:

  1、给学生更多的学*机会;

  2、主动教学;

  3、让学生高度专注学*;

  4、高效利用教学时间;

  5、多变而灵活地将学生分组;

  6、通过专注于课程学*促使学生快速进步;

  7、学生为理解和掌握而学*;

  8、了解学生的水*,进行适合的教学,提出适合的目标;

  9、清楚界定教学目标;

  10、创建组织有序、注重学*、愉悦的学*环境。

  《有效教师》中明确告诉我们要走一条“教研结合,从教学熟练型走向专家型”之路,我决心成为一名这样的教师,以不愧对自己的青春年华。查有梁结了一段关于“研”的妙语,我时时用他来鞭策自己——“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研然后知美。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知美,然后能自创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用心走出一条自反、自强、自创的路。


《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的读后感 (菁华3篇)(扩展8)

——《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读后感汇总5篇

  《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读后感 1

  读了这本《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让我了解到教师说话的重要性,说实话,我就是一个不太会讲话的人,不善言谈,不知道怎么与人沟通,遇到问题想用一些方法去解决时,但又不知道怎么说,看完这本书以后我发现说话也是一种学问,该书的作者李进成,具体内容主要根据教师工作涉及的对象(学生、同事、家长),包括了与新生沟通,课堂管理、常规管理、违纪管理、养成教育、化解矛盾、心理辅导、与家长沟通、同事相处怎么说才有效这几个部分。

  书中的前言部分,作者李老师介绍他刚来学校时立志做一个受欢迎的好老师,当沉浸在快乐之中时,随之而来的是学生的当堂顶撞,让良好的自我感觉瞬间消失了,这让我想起我刚来学校那会儿,我带的是六年级美术,我当时就在想一个问题,六年级的学生有的站着个子比我还高,班里学生这么多,这上课学生能听话吗?万一上课有学生反乱怎么办?各种假想在我脑子里打转,当我走进教室后,我听见有同学说美术老师来了,眼神里充满了期待,我没想到他们会这么喜欢美术,看她们一个个高兴的眼神,我心里像吃了定心丸,从那一刻起,我也是希望自己能成为学生受欢迎的老师,但是事实告诉我,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有时候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像书中所说要积极思考处理眼前的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理性的对待学生的错误,学生犯错是成长的必然过程。

  在书中第5章讲到了养成教育的有效性说话方式、方法。提出励志目标的教育。由此想到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门深奥却同样又简单的问题。需要掌握一点与学生交流的方法与技巧。因为孩子们往往是先喜欢老师,再喜欢教师所提供的教育。一旦老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鼓励与肯定,那么这名学生在学*这门课程上会份外卖力,因为这位老师肯定了他,给予了他充分的自信心,而他也希望自己能出彩,得到老师的关注!这让我想起我以前的一个学生特别胆小、不自信。她刚来学校时进教室都需要她的妈妈陪着,在教室里不敢画也不敢说话,我注意到她,设法接*她,与她聊天说话,慢慢我们两个熟悉以后,我们刚开始上课时,她说她不会画,我就握着她手一笔一笔画,就这样尝试两节课后,我发现其实她不是不会画而是不敢画对自己没信心,我就鼓励她表扬她,慢慢发现她的画画水*远比同龄孩子要好!后来与她妈妈沟通中了解到这个小女孩特别的内向,上学时去厕所都不敢去,一直憋到回家!现在通过绘画对她的鼓励她变得勇敢了需要,至少敢去厕所了!这件事让我印象深刻,我们做为老师不光要去教她知识,更重要的是了解孩子内心世界,更重要认识到"说什么"与"怎么说"才最有效!在师生沟通中,把话语变得软化一些,使学生们在听话的同时,仍感到自己被尊重,他就也许能即从理智上,又在情感上接受老师的意见。

  在书中第2章课堂管理有效的管理模式微笑幽默才是最好的润滑剂。幽默是一种最有趣、最有感染力、最具有普遍意义的传递艺术。老师轻松幽默的语言不仅能调节课堂调节课堂气氛,还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实我特别想用这种方式去上每一堂课,但是对我来说有点难,我尝试过几次,发现从我口中出来的幽默感像变了味道。后来我在课堂上尝试了一次,在讲《风来了》这一节课时,涉及到要画人物,同学们要表现出人在风中的情景,人物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有点难度的,之前我把人物的画法与技巧讲述了一遍,但我发现有部分学生还是画不好,我就在课堂上这样强调,我们看有些同学在画作业时是这样画人物的,圆圆的头上三根毛,眼睛两个圆圈,四个香肠一样胳膊腿,脚两个圆圈,大家看这像什么,大学生哈哈大笑,有同学说这是外星人吗?我说我也不知道画得是什么!后来在改作业时就再也没有出现外星人了,这堂课的效果非常好,同学们都很认真的进入了绘画状态,从这次上课我发现上课不一定要用板正的教学方法,可以适当变幻一下会使课堂更精彩!

  读完此书,我深感要好好努力,讲究说话的方法、技巧,关注教育细节,让说话更有效,让课堂更精彩!

  《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读后感 2

  利用假期之余,我拜读了李进成老师的《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收获很大。

  一个人,一座城,一张讲台站一生。从登上讲台那一刻起,我就告诉自己要做一个受学生喜欢的好老师。可是在真正的教学生活中,却发生了太多的事与愿违。该书中,李进成老师将NLP的理论引进教育教学中,任何实践都是有理论依据的,只有不断反思,才能进步,才能完善自己。

  该书中有十几条核心观点,其中这么几条我印象特别深刻:

  1、爱心是基础,教师要注意经营“情感银行”。

  2、教育孩子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所以很多道理可以不讲,但是要积极思考处理眼前问题最有效的办法;

  3、理性对待学生的错误,学生犯错是成长的必然,作为老师不能对学生产生刻板印象,要公*公正地看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有点,长善救失。

  4、体验大于说教,我们面对的是孩子不是成年人,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从直接经验中自己获取,创设相应的情景,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感受行为的结果,反过来用结果影响当前的行为。

  该书句句是箴言,书中每一个真实的案例都让我觉得似曾相识,通过学*,希望能在即将到来的新学期里灵活地运用该书中的所得所感。做一个真正会说话的老师!

  《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读后感 3

  读了李进成老师的《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一书,这本书通过生动活泼的事例,主要以话题的形式阐述了作者的观点。这本闪烁着作者教育智慧的书籍,有理论,却不艰深晦涩,着实让人喜爱。

  看完这本书,我的感受是: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老师在跟学生讲话的时候不必要说一大堆的道理,但要积极思考处理眼前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怎样才能使老师的话更有效,书中有以下几种方法,面对班级学生犯的错误,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愤怒,然后很有可能就是噼里啪啦一顿批评,这时候我们所说的话有可能就会失去原本的理智,但是往往在我们一番慷概激昂的批评过后,对于学生没有什么触动,有时甚至会伤害到孩子的心灵。所以遇到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兴*气和来了解事情,最好的了解方法就是倾听,听一听孩子自己是怎么说的,其他的同学是怎么说的,然后再作出判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这样的效果要好很多。

  我们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与孩子交流时,应当自觉地发现孩子的可爱之处,自觉地关注成绩以外的东西,如孩子的心理、人格与品性等。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学生,才能真正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不要单纯地对孩子说:“你真棒!”、“你是个好学生”之类的话,因为这会让孩子觉得他各方面都做得都很好了,而这是很不现实的。所以你必须特别强调那些使你满意的具体行为,你的赞美越具体,孩子对哪些是好的行为就越清楚,遵守这些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正如一位哲人说过:“只有真实的赞美才能最打动人的心灵。

  《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读后感 4

  都说“说话是一门艺术”,懂得并且善于运用这么艺术的人在人际关系上犹如锦上添花,正确运用说话之道,在工作上也是有非常大的助益的。我作为一名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沟通是不可避免的,但有时也会感觉沟通无效,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记载的是李老师在教育实践中所遇的案例,并总结出一些经验所得,使他的理论更加真实科学,我迫不及待地打开这本书,希望能早日学*,有所收获。

  李老师在第一章里说“建立情感银行”,与学生的交流绝对不是上级与下级的关系,不是老师命令学生听从,老师通过“存钱”,即通过“鼓励、肯定、赞美、关爱、支持”等行为与学生建立情感基础,使学生更愿意与老师沟通,愿意遵守规章制度,甚至愿意执行老师下达的指令,即老师“取钱”了,但我更愿意称之为“利息”(因为我觉得这更是学生对老师信任、喜爱、尊重的一种回报行为)。当学生犯错时,李老师有句话说得很好:“指出错误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教育学生,而不是批评学生”,这句话使我犹如醍醐灌顶,再次反思了自己面对学生犯错时我是用什么态度对待他们的?是如何和他们沟通交流的?

  李老师在书中还提到一个很好的观点“个别谈话大于集体说教”,确实老拿一个人的错误来对全班进行集体教育,老师的目的也许是在“打预防针”,希望其他同学不要犯同样的错,但是有的学生会觉得这是某某学生的错不关我的事,于是老师的说教变得无效空泛,我也要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谈话,减少空泛的集体说教。

  “当你们三年后走进大学,再由大学走向社会时,衡量你们的已经不仅仅是一份成绩单了,想想还有什么能证明自己的优秀。”这是一句很有深意的话,没有说多余的话,让学生自己思考现在的自己、未来的自己,反思自己是否“优秀”,如果不优秀或还不够优秀,那么现在就得努力了。每次遇到学生对学*失去目标、失去兴趣时,我总是说:这是一个大家都要必经的过程,我们只有坚持,想要有所收获就必需有所付出。现在想想我这句话说的没错,却说不进学生的心里,没有引起共鸣,也就是与学生沟通无效。

  李老师的经验化成一本书,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学生的关爱,让我感受到自己的教育经验之浅薄,还需要不断学*、积累、改进,也开始反思自己以往的不足之处,希望自己能做的越来越好,成为一名受学生喜爱,能帮助到学生发展的一名教师。

  《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读后感 5

  面对学生时,我是不善言谈的,不清楚怎么与他们沟通,遇到问题想用一些方法去解决时,不知道说的话是否得当妥帖,不知道这些话效果如何。所以我开始向书本请教,希望从字里行间能找到良方和诀窍,读了这本《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我发现说话也是一种学问,说话也是一门艺术,说话也会使教育效果大有不同。

  该书的作者是李进成老师,具体内容包括了与新生沟通,课堂管理、常规管理、违纪管理、养成教育、化解矛盾、心理辅导、与家长沟通、同事相处怎么说才有效这几个部分。通过生动活泼的事例,以话题的形式阐述了作者的观点。

  书中的前言部分,李老师介绍他刚来学校时立志做一个受欢迎的好老师,满怀激情倾囊而出,随之而来的却是*时喜欢并寄予厚望的学生当堂顶撞,让良好的自我感觉瞬间消失。他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师生矛盾,一心奉献的老师得不到学生的认可,有时看似简单的问题,越处理却越复杂。因此,他开始不断的寻找解决困惑的答案……

  书中有很多核心观点,让我印象最深的个观点是:“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所以很多道理可以不讲,但要积极思考处理眼前问题最有效的方法。”确实,很多时候,老师喜欢对着出现问题的孩子说一大堆看上去特别有道理的话,反问孩子为什么要犯错,为什么不懂这些道理,为什么不能听话不能乖一点……很多时候说完这些话感动到的反而是我们自己,小孩只是沉默着,不知道他们是否真的听进去了。

  这时候,这让我想起17年我刚来学校那会儿,带的是一年级语文和班主任,想起来6.7岁孩子身上的那股顽皮劲儿,我就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我当时就在想,学生基本都是家里的娇宝宝,打不得说不得,这上课肯定跟菜市场一样。各种假想在我脑子里打转,但当我走进教室后,我看见他们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身子小小的一个,眼神里充满了对新学校的期待,我心里像吃了定心丸一样,从那一刻起,我也是希望自己能成为学生受欢迎的老师。

  但是事实告诉我,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有时候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学生的问题渐渐浮出水面。每次学生一犯错,我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愤怒,然后很有可能就是噼里啪啦一顿批评,这时候我所说的话有可能就会失去原本的理智,但是往往在一番慷概激昂的批评过后,对于学生却没有什么触动,有时甚至会伤害到孩子的心灵。

  我的班级有这样一个孩子,报道那天整整迟到了两个小时,见到他的第一眼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个头比同龄人瘦小,眼睛飘忽,*惯性低着头,说话声音特别小,看上去胆小内向,一旁的家长却体格彪悍、高大威猛,和孩子成了一个鲜明对比。接触以后发现这个孩子在学*上有很大的困难,*时简单的生字听写几乎全错,各科老师也接连给我反映他上课不专心,下课与别人打架骂人。一开始我利用零碎时间给他辅导,可效果一点不明显,他不愿意张开嘴去读,成绩一直上不来。终于有一次在批改完他乱码似的听写后,我生气极了,把他拉到办公室严厉的批评了一顿,我说:“老师这么为你着急,你自己为什么却一点不急,一点都没有上进心,你为什么就是不能张开嘴大声朗读,你看某某某同学,明明成绩已经那么好了,却仍然刻苦勤奋……”我噼里啪啦的讲完了我的话,而他还是一动不动,站在那里一个字都没说,用沉默不语来应对我的批评。当时的我有些后悔,会不会这样的指责让他更不愿意去学*。

  在我与家长沟通时,意外发现他的家庭情况不乐观,母亲不管不顾,父亲性格非常急躁,每次碰到孩子作业没完成或者完成得慢了,就会不分场合地数落他,三天两头打他,而这和孩子又是十分倔强,越打越做不好,存心跟父亲作对。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我就跟他说:“爸爸妈妈做得不对的地方老师来跟她说,如果他们改了,你也改掉自己不做作业的坏*惯,怎么样?”他没有回答,却冲我轻轻点头。后来就找他的家长进行了谈话,告诉她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发展,对孩子多点关怀与包容,应该学会鼓励与支持,有一点进步就表扬。

  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面,我总是趁放学路队时大声地表扬进步学生,每次他都排在第一个:单词默得比以前好了;今天上课举手了;周测试有了一点进步等等小事。他的父亲也很配合,每次都很开心地表扬他。渐渐地,这个孩子就不再有抵触爸爸的情绪了,作业也都能按时完成了。学生犯错是成长的必然过程,所以遇到学生犯错误的时候,要理性的对待学生的错误,首先心*气和来了解事情,最好的了解方法就是倾听,听一听孩子自己是怎么说的,其他的同学是怎么说的,他的家长是怎么说的,然后再作出判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这样的效果要好很多。

  作为老师不光要去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了解孩子内心世界,认识到“说什么”与“怎么说”才最有效。在师生沟通中,把话语变得软化一些,使学生们在听话的同时,仍感到自己被尊重,他就也许能即从理智上,又在情感上接受老师的意见。总之,读过了这本《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让我深感要好好努力,讲究说话的方法、技巧,关注教育细节,让说话更有效,让课堂更精彩。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