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李家大院的导游词 (菁华6篇)

首页 / 导游词 / | 导游词

山西李家大院的导游词1

  王家大院奢华的乔家,气派的渠家,壮观的曹家,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去感受色彩最为浓重的的王家大院。推开王家大院这扇厚重的大门,*700年历史的晋商文化长卷便展现在我们面前,*民居建筑的典范,家族文化的表率,吉祥文化的标本,这里是*耕读传家与官商经济的契合,封建文化与传统礼制的全释。*北方浑厚的黄土高原上,奇骏而悲情的绵山脚下,这片苍劲古卓的建筑群落负载着千百年华夏文明的映迹,深深的凝结在锦绣三晋的表里山河之中。

  于是王家大院就有了许多称谓,*民间故宫,山西紫禁城,华夏民宅第一宅,还有蜚声遐迩的口碑“王家归来不看院”,所以有人说,王是一个姓,姓是半个国,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王家大院地处晋中盆地的灵石县静升镇静升村,王家是太原王氏的后裔,南宋时迁至这里,清朝中期上升为名门望族,于是大兴土木,几*豪奢,修成了占地15万*方米以上的古建筑群落。王家大院建在背阴抱阳的山坡上,窑洞式设计使之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风水人气俱佳。这里的建筑群落,将砖木石雕陈于一院,绘画诗文书法熔于一炉,人物禽兽花木汇成一体,姿态分成,各具特色,既表现了大户人家的风范,又充分显示出自己身高位权的身份,达到了建筑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境界。

  王家大院被天然冲沟分为东西两片。各自建有城墙,修有城门,砰然两座森严壁垒的大城堡,靠石拱桥连接,跨度之大,令人惊叹。两片大院共有院落54座,大小不一,东边的大院是东堡院,也称高家崖,为17世纪王汝聪,王汝城兄弟兴建于嘉庆十年,也就是1805年的建筑群落。占地面积11728*方米,共26个院落,212间房屋,建筑特点是背阴抱阳,背山而水,阴山构筑,依山重叠,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建筑凭借山的高低,使*面空间结构立体化,山则因建筑的韵律而生气势。走进王汝聪的住宅大门,可以体味到极高的文化品味,使我们能联想到王家的身份,走过联系与分割前后院的夹道,穿过垂花门,主人生活的区域便趁现在我们面前。上房是长辈居住的地方,楼上则是为小姐特设的绣楼,这种布局在封建社会宗法礼教制度上,使长幼有序上下男女有别,充分显示了大院建筑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位于大院西边的桂星书院、花园院虽然不大,却也十分幽静,奇花异草使人心旷神怡,即使在封闭的院内,仍可登高俯瞰欣赏大自然的景色,是主任修生养性,吟诗作对的好地方。还有夹院是上学的私孰,可见主人对下一代教育的重视,的确王家有不少子孙从此走上仕途。东部是厨房院,前中后三个院落,里外共七道门,不同身份的人走不通的门,进不同的餐厅,由此可见,连吃饭庄户人家都是有讲究的。过了石桥,便是西堡院,此建筑群早于东堡院100年,是建于清乾隆年间,19800*方米,俯视西大院,其*面呈十分规则的矩形,东西宽105米,南北长180米,因只有一个堡门,正对着城堡的主街,雄伟的堡门为两进两层,一方刻有恒真堡的青石牌匾,一方镶嵌在堡门正中央,因堡门为红色,所以称之为红门堡。

  堡内南北向有一条用大块鹅卵石铺成的龙鲮街,长133米,宽3.6米,主街将西大街分为东西两大区,东西方向有三条横巷,一条纵街和三条横街相交,正好组成一个很大的王字,院院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呼应,互相联系,是一条无形的纽带。自1997年王家大院以*民居艺术馆的名义正式开放以来,这个久藏深闺的室内桃源,以其花不知名分外娇的`魅力,渐为人们关注与赏识,这个在*大地,独处一隅乡间的闺院,确实令人反复吟哦

山西李家大院的导游词2

  山西“大院”比较多,到运城后才听说此地有一“李家大院”,说明他的名气不够大,也说明宣传的力度不够。譬如“乔家大院”的名头,就得予以张艺谋先生导演的电影“场景”,加之后来的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更是家喻户晓。

  山西的大院――乔家、王家、常家。各家大院都有不同,各有特点和风格,又有各自的故事。虽说各家大院相似的东西很多,但是却不能说“大同小异”,如果真是这样认为的,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没有看到他们的“实情”或者说不识大院的“庐山真面目”。借助网络把我拍摄的李家大院的照片贴出来,一同与大家分享。

  李家大院位于山西万荣县,占地*千亩,建于清末民初,是以“慈善世家”名扬天下的晋南富商李子用私人宅院;步入大院,宛如走进晋商文化、慈善文化和中西文化融合的时光隧道,胜赏其间,可以触摸到院落里钟灵毓秀的品格和含而不露的文化底蕴。有句流传遐迩的`名言:乔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

  万荣李家在清代以贩布为主业,足迹遍布豫晋陕甘与京津等地,光绪初年,李家商业发展至鼎盛。为缅怀先祖恩惠,昭示后辈孝行,遂由李家第十四代“敬”字辈李敬仁、李敬修、李敬伦、李敬信兄弟等人主持,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始修建李家祠堂。

山西李家大院的导游词3

  王家大院奢华的乔家,气派的渠家,壮观的曹家,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去感受色彩最为浓重的的王家大院。推开王家大院这扇厚重的大门,*700年历史的晋商文化长卷便展现在我们面前,*民居建筑的典范,家族文化的表率,吉祥文化的标本,这里是*耕读传家与官商经济的契合,封建文化与传统礼制的全释。*北方浑厚的黄土高原上,奇骏而悲情的绵山脚下,这片苍劲古卓的建筑群落负载着千百年华夏文明的映迹,深深的凝结在锦绣三晋的表里山河之中。

  于是王家大院就有了许多称谓,*民间故宫,山西紫禁城,华夏民宅第一宅,还有蜚声遐迩的口碑“王家归来不看院”,所以有人说,王是一个姓,姓是半个国,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王家大院地处晋中盆地的灵石县静升镇静升村,王家是太原王氏的后裔,南宋时迁至这里,清朝中期上升为名门望族,于是大兴土木,几*豪奢,修成了占地15万*方米以上的古建筑群落。王家大院建在背阴抱阳的山坡上,窑洞式设计使之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风水人气俱佳。这里的建筑群落,将砖木石雕陈于一院,绘画诗文书法熔于一炉,人物禽兽花木汇成一体,姿态分成,各具特色,既表现了大户人家的风范,又充分显示出自己身高位权的身份,达到了建筑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境界。

  王家大院被天然冲沟分为东西两片。各自建有城墙,修有城门,砰然两座森严壁垒的大城堡,靠石拱桥连接,跨度之大,令人惊叹。两片大院共有院落54座,大小不一,东边的大院是东堡院,也称高家崖,为17世纪王汝聪,王汝城兄弟兴建于嘉庆十年,也就是1805年的建筑群落。占地面积11728*方米,共26个院落,212间房屋,建筑特点是背阴抱阳,背山而水,阴山构筑,依山重叠,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建筑凭借山的高低,使*面空间结构立体化,山则因建筑的韵律而生气势。走进王汝聪的住宅大门,可以体味到极高的`文化品味,使我们能联想到王家的身份,走过联系与分割前后院的夹道,穿过垂花门,主人生活的区域便趁现在我们面前。上房是长辈居住的地方,楼上则是为小姐特设的绣楼,这种布局在封建社会宗法礼教制度上,使长幼有序上下男女有别,充分显示了大院建筑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位于大院西边的桂星书院、花园院虽然不大,却也十分幽静,奇花异草使人心旷神怡,即使在封闭的院内,仍可登高俯瞰欣赏大自然的景色,是主任修生养性,吟诗作对的好地方。还有夹院是上学的私孰,可见主人对下一代教育的重视,的确王家有不少子孙从此走上仕途。东部是厨房院,前中后三个院落,里外共七道门,不同身份的人走不通的门,进不同的餐厅,由此可见,连吃饭庄户人家都是有讲究的。过了石桥,便是西堡院,此建筑群早于东堡院100年,是建于清乾隆年间,19800*方米,俯视西大院,其*面呈十分规则的矩形,东西宽105米,南北长180米,因只有一个堡门,正对着城堡的主街,雄伟的堡门为两进两层,一方刻有恒真堡的青石牌匾,一方镶嵌在堡门正中央,因堡门为红色,所以称之为红门堡。

  堡内南北向有一条用大块鹅卵石铺成的龙鲮街,长133米,宽3.6米,主街将西大街分为东西两大区,东西方向有三条横巷,一条纵街和三条横街相交,正好组成一个很大的王字,院院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呼应,互相联系,是一条无形的纽带。自1997年王家大院以*民居艺术馆的名义正式开放以来,这个久藏深闺的室内桃源,以其花不知名分外娇的魅力,渐为人们关注与赏识,这个在*大地,独处一隅乡间的闺院,确实令人反复吟哦

山西李家大院的导游词4

  王家大院奢华的乔家,气派的渠家,壮观的曹家,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去感受色彩最为浓重的的王家大院。推开王家大院这扇厚重的大门,*700年历史的晋商文化长卷便展现在我们面前,*民居建筑的典范,家族文化的表率,吉祥文化的标本,这里是*耕读传家与官商经济的契合,封建文化与传统礼制的全释。*北方浑厚的黄土高原上,奇骏而悲情的绵山脚下,这片苍劲古卓的建筑群落负载着千百年华夏文明的映迹,深深的凝结在锦绣三晋的表里山河之中。

  于是王家大院就有了许多称谓,*民间故宫,山西紫禁城,华夏民宅第一宅,还有蜚声遐迩的口碑“王家归来不看院”,所以有人说,王是一个姓,姓是半个国,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王家大院地处晋中盆地的灵石县静升镇静升村,王家是太原王氏的后裔,南宋时迁至这里,清朝中期上升为名门望族,于是大兴土木,几*豪奢,修成了占地15万*方米以上的古建筑群落。王家大院建在背阴抱阳的山坡上,窑洞式设计使之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风水人气俱佳。这里的建筑群落,将砖木石雕陈于一院,绘画诗文书法熔于一炉,人物禽兽花木汇成一体,姿态分成,各具特色,既表现了大户人家的风范,又充分显示出自己身高位权的身份,达到了建筑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境界。

  王家大院被天然冲沟分为东西两片。各自建有城墙,修有城门,砰然两座森严壁垒的大城堡,靠石拱桥连接,跨度之大,令人惊叹。两片大院共有院落54座,大小不一,东边的大院是东堡院,也称高家崖,为17世纪王汝聪,王汝城兄弟兴建于嘉庆十年,也就是1805年的建筑群落。占地面积11728*方米,共26个院落,212间房屋,建筑特点是背阴抱阳,背山而水,阴山构筑,依山重叠,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建筑凭借山的高低,使*面空间结构立体化,山则因建筑的韵律而生气势。走进王汝聪的住宅大门,可以体味到极高的文化品味,使我们能联想到王家的身份,走过联系与分割前后院的夹道,穿过垂花门,主人生活的区域便趁现在我们面前。上房是长辈居住的地方,楼上则是为小姐特设的绣楼,这种布局在封建社会宗法礼教制度上,使长幼有序上下男女有别,充分显示了大院建筑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位于大院西边的桂星书院、花园院虽然不大,却也十分幽静,奇花异草使人心旷神怡,即使在封闭的院内,仍可登高俯瞰欣赏大自然的景色,是主任修生养性,吟诗作对的好地方。还有夹院是上学的私孰,可见主人对下一代教育的重视,的确王家有不少子孙从此走上仕途。东部是厨房院,前中后三个院落,里外共七道门,不同身份的人走不通的门,进不同的餐厅,由此可见,连吃饭庄户人家都是有讲究的。过了石桥,便是西堡院,此建筑群早于东堡院100年,是建于清乾隆年间,19800*方米,俯视西大院,其*面呈十分规则的矩形,东西宽105米,南北长180米,因只有一个堡门,正对着城堡的主街,雄伟的堡门为两进两层,一方刻有恒真堡的青石牌匾,一方镶嵌在堡门正中央,因堡门为红色,所以称之为红门堡。

  堡内南北向有一条用大块鹅卵石铺成的龙鲮街,长133米,宽3.6米,主街将西大街分为东西两大区,东西方向有三条横巷,一条纵街和三条横街相交,正好组成一个很大的王字,院院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呼应,互相联系,是一条无形的纽带。自1997年王家大院以*民居艺术馆的名义正式开放以来,这个久藏深闺的室内桃源,以其花不知名分外娇的魅力,渐为人们关注与赏识,这个在*大地,独处一隅乡间的闺院,确实令人反复吟哦

山西李家大院的导游词5

  王家大院奢华的乔家,气派的渠家,壮观的曹家,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去感受色彩最为浓重的的王家大院。推开王家大院这扇厚重的大门,*700年历史的晋商文化长卷便展现在我们面前,*民居建筑的典范,家族文化的表率,吉祥文化的标本,这里是*耕读传家与官商经济的契合,封建文化与传统礼制的全释。*北方浑厚的黄土高原上,奇骏而悲情的绵山脚下,这片苍劲古卓的建筑群落负载着千百年华夏文明的映迹,深深的凝结在锦绣三晋的表里山河之中。

  于是王家大院就有了许多称谓,*民间故宫,山西紫禁城,华夏民宅第一宅,还有蜚声遐迩的'口碑“王家归来不看院”,所以有人说,王是一个姓,姓是半个国,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王家大院地处晋中盆地的灵石县静升镇静升村,王家是太原王氏的后裔,南宋时迁至这里,清朝中期上升为名门望族,于是大兴土木,几*豪奢,修成了占地15万*方米以上的古建筑群落。王家大院建在背阴抱阳的山坡上,窑洞式设计使之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风水人气俱佳。这里的建筑群落,将砖木石雕陈于一院,绘画诗文书法熔于一炉,人物禽兽花木汇成一体,姿态分成,各具特色,既表现了大户人家的风范,又充分显示出自己身高位权的身份,达到了建筑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境界。

  王家大院被天然冲沟分为东西两片。各自建有城墙,修有城门,砰然两座森严壁垒的大城堡,靠石拱桥连接,跨度之大,令人惊叹。两片大院共有院落54座,大小不一,东边的大院是东堡院,也称高家崖,为17世纪王汝聪,王汝城兄弟兴建于嘉庆十年,也就是1805年的建筑群落。占地面积11728*方米,共26个院落,212间房屋,建筑特点是背阴抱阳,背山而水,阴山构筑,依山重叠,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建筑凭借山的高低,使*面空间结构立体化,山则因建筑的韵律而生气势。走进王汝聪的住宅大门,可以体味到极高的文化品味,使我们能联想到王家的身份,走过联系与分割前后院的夹道,穿过垂花门,主人生活的区域便趁现在我们面前。上房是长辈居住的地方,楼上则是为小姐特设的绣楼,这种布局在封建社会宗法礼教制度上,使长幼有序上下男女有别,充分显示了大院建筑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位于大院西边的桂星书院、花园院虽然不大,却也十分幽静,奇花异草使人心旷神怡,即使在封闭的院内,仍可登高俯瞰欣赏大自然的景色,是主任修生养性,吟诗作对的好地方。还有夹院是上学的私孰,可见主人对下一代教育的重视,的确王家有不少子孙从此走上仕途。东部是厨房院,前中后三个院落,里外共七道门,不同身份的人走不通的门,进不同的餐厅,由此可见,连吃饭庄户人家都是有讲究的。过了石桥,便是西堡院,此建筑群早于东堡院100年,是建于清乾隆年间,19800*方米,俯视西大院,其*面呈十分规则的矩形,东西宽105米,南北长180米,因只有一个堡门,正对着城堡的主街,雄伟的堡门为两进两层,一方刻有恒真堡的青石牌匾,一方镶嵌在堡门正中央,因堡门为红色,所以称之为红门堡。

  堡内南北向有一条用大块鹅卵石铺成的龙鲮街,长133米,宽3.6米,主街将西大街分为东西两大区,东西方向有三条横巷,一条纵街和三条横街相交,正好组成一个很大的王字,院院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呼应,互相联系,是一条无形的纽带。自1997年王家大院以*民居艺术馆的名义正式开放以来,这个久藏深闺的室内桃源,以其花不知名分外娇的魅力,渐为人们关注与赏识,这个在*大地,独处一隅乡间的闺院,确实令人反复吟哦

山西李家大院的导游词6

  李家大院奢华的乔家,气派的渠家,壮观的曹家,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去感受色彩最为浓重的的李家大院。推开李家大院这扇厚重的大门,*720xx年历史的晋商文化长卷便展现在我们面前,*民居建筑的典范,家族文化的表率,吉祥文化的标本,这里是*耕读传家与官商经济的契合,封建文化与传统礼制的全释。*北方浑厚的黄土高原上,奇骏而悲情的绵山脚下,这片苍劲古卓的建筑群落负载着千百年华夏文明的映迹,深深的凝结在锦绣三晋的表里山河之中。

  于是李家大院就有了许多称谓,*民间故宫,山西紫禁城,华夏民宅第一宅,还有蜚声遐迩的口碑“王家归来不看院”,所以有人说,王是一个姓,姓是半个国,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李家大院地处晋中盆地的灵石县静升镇静升村,王家是太原王氏的后裔,南宋时迁至这里,清朝中期上升为名门望族,于是大兴土木,几*豪奢,修成了占地15万*方米以上的古建筑群落。李家大院建在背阴抱阳的山坡上,窑洞式设计使之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风水人气俱佳。这里的建筑群落,将砖木石雕陈于一院,绘画诗文书法熔于一炉,人物禽兽花木汇成一体,姿态分成,各具特色,既表现了大户人家的风范,又充分显示出自己身高位权的身份,达到了建筑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境界。

  李家大院被天然冲沟分为东西两片。各自建有城墙,修有城门,砰然两座森严壁垒的大城堡,靠石拱桥连接,跨度之大,令人惊叹。两片大院共有院落54座,大小不一,东边的大院是东堡院,也称高家崖,为17世纪王汝聪,王汝城兄弟兴建于嘉庆十年,也就是20xx年的建筑群落。占地面积11728*方米,共26个院落,212间房屋,建筑特点是背阴抱阳,背山而水,阴山构筑,依山重叠,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建筑凭借山的高低,使*面空间结构立体化,山则因建筑的韵律而生气势。走进王汝聪的住宅大门,可以体味到极高的文化品味,使我们能联想到王家的身份,走过联系与分割前后院的夹道,穿过垂花门,主人生活的区域便趁现在我们面前。上房是长辈居住的地方,楼上则是为小姐特设的绣楼,这种布局在封建社会宗法礼教制度上,使长幼有序上下男女有别,充分显示了大院建筑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山西李家大院的导游词 (菁华6篇)扩展阅读


山西李家大院的导游词 (菁华6篇)(扩展1)

——山西李家大院的导游词 (菁华5篇)

山西李家大院的导游词1

  李家大院位于山西省万荣县阎景村,是晋南富商李子用的私人宅院。它创建于清道光年间,原有院落20组,现存院落11组,另有祠堂、花园等。

  整个建筑为竖井式聚财型四合院,同时又吸纳了徽式建筑风格。其建筑的砖雕、石雕、木雕及铁艺等饰品,形象生动地体现了晋南的民俗和文化特点,又因李子用留学英国,娶英国女子麦克蒂伦为妻,部分院落为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从而又呈现出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艺术特点,是全国众多富有地方特色民居中的一朵奇葩。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并称为“晋商三蒂莲”,素有“乔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之说。

  李家以土布起家,以义制利,利义相济。世代富而不骄,富而不奢,富而行仁,其善行善举使顽贪之人思廉,懦弱之人思立,困顿之人思变,乖戾之人思善。李家的经商史及其数代人遵古“忠恕”的家规家风至今还有参照的意义,他们历世乐善好施的义举更让人肃然起敬。

  李家先祖在明朝永乐年间因灾荒从陕西省韩城县(今韩城市)逃荒至山西省万泉县(今万荣县),辛勤劳作,耕读传家,后由农入商,创办企业,成为当地巨富。李氏家族以农为本,以商贾兴,以诚信立,以慈善而名扬天下,演绎了一个白手起家、诚信经商、富甲一方、善行天下的传奇。李氏家族的发展史是**代经济史的一个缩影,其以传统农业聚集资本,进而转入商业领域。又由封建商人积极进取,成功进入*代工业领域,转化为民族资本家。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家族经济发展的三个跨越,这在同一时期并不多见。李家大院正是这一历史阶段的实物见证,弥足珍贵。

  李家白手起家,以农聚财、以商致富、以工兴盛,而尤为难得的是富不忘本,广做善事,历世相继,在当地广为流传,在当地被称为“李善人”。

  李家经过10余代努力,逐渐成为晋南首富。为富不仁者不在少数,李家偏偏为富行善。万荣是个多灾多难之地,突出表现在干旱,旱起来就是赤地千里,庄稼绝收,无数人被饿死。在此紧要关头,李家站出来大行善举,拿出钱来买粮食,广设粥棚,接济穷人。而且李家的粥棚有标准,就是筷子插到粥里不许倒。李家第十二代“廷”字辈里的李廷槐、第十三代“文”字辈里的李文阶、李文蔚,第十四代“敬”字辈的李敬修,都做过这样的好事,救活无数灾民性命。光绪三年,万荣县(那时叫万泉县)大旱,许多灾民是在李家的`周济下活过来的。光绪二十年,孤峰山上发大水,阎景村房倒屋塌,粮食遭淹,李家伸手相助,帮灾民度难关,不让一人受饥饿。1928年和1929年,山西接连大旱,死人无数,李家“道”字辈再设粥场,灾民一日三餐不限量,吃饱为止。

  李家大院有一面“百善墙”,用不同字体书写着365个“善”字,这是李家要求自己及后代人天天行善,日日行善,永远行善。

山西李家大院的导游词2

  山西“大院”比较多,到运城后才听说此地有一“李家大院”,说明他的名气不够大,也说明宣传的力度不够。譬如“乔家大院”的名头,就得予以张艺谋先生导演的电影“场景”,加之后来的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更是家喻户晓。

  山西的大院――乔家、王家、常家。各家大院都有不同,各有特点和风格,又有各自的故事。虽说各家大院相似的东西很多,但是却不能说“大同小异”,如果真是这样认为的,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没有看到他们的“实情”或者说不识大院的“庐山真面目”。借助网络把我拍摄的李家大院的照片贴出来,一同与大家分享。

  李家大院位于山西万荣县,占地*千亩,建于清末民初,是以“慈善世家”名扬天下的晋南富商李子用私人宅院;步入大院,宛如走进晋商文化、慈善文化和中西文化融合的时光隧道,胜赏其间,可以触摸到院落里钟灵毓秀的品格和含而不露的文化底蕴。有句流传遐迩的名言:乔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

  万荣李家在清代以贩布为主业,足迹遍布豫晋陕甘与京津等地,光绪初年,李家商业发展至鼎盛。为缅怀先祖恩惠,昭示后辈孝行,遂由李家第十四代“敬”字辈李敬仁、李敬修、李敬伦、李敬信兄弟等人主持,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始修建李家祠堂。

山西李家大院的导游词3

  晋南独一无二的巨商豪宅李家大院,位于运城市以北38公里处的万荣县阎景村。西临209国道,东靠桃花谷,北依奇峰突兀的孤峰山,南眺百里盐湖,堪称风水宝地。

  李家大院景区占地面积1000余亩,建筑面积10万多*方米,由古建区、仿古区、新建区、服务区、农业生态园、笑话博览园六大部分组成,是一个集吃、住、游、娱乐、购物、健身为一体的多功能文化旅游胜地。

  李家大院创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200年。原有院落20组,现存院落11组,另有祠堂、花园等。整个建筑为竖井式聚财型四合院,同时又吸纳了徽式建筑风格,融合了*南北两大建筑特色。古院落群布列有序,层次分明;体量宏阔,用材肥硕;结构严谨,坚固耐用;通风透光,守备森严;装饰考究,古朴典雅。

  传统四合院藏风聚气,精致大宅门接地通天。李家大院建筑的砖雕、石雕、木雕及铁艺等饰品,处处显示着晋南民间多子多福、三星高照、五福临门、松鹤延年、耕读传家、富贵*安等吉祥含义,形象生动地体现了晋南的民俗、民风和文化特点。另因西院院主李道行留学英国,娶英国女子麦克蒂伦为妻,部分院落为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从而又呈现出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艺术特点,是全国众多富有地方特色民居中的一朵奇葩。

  李家以土布起家,以义制利,利义相济。世代富而不骄,富而不奢,富而行仁,其善行善举使顽贪之人思廉,懦弱之人思立,困顿之人思变,乖戾之人思善。李家的经商史及其数代人遵古“忠恕”的家规家风至今还有参照的意义,他们历世乐善好施的义举更让人肃然起敬。走进李家大院,尤如投进吉祥的怀抱,那错落有致、古香古色的传统民居;青砖高墙、棹楔鸱吻的巷陌老街;各式各样、精妙绝伦的砖木石雕;千姿百态、无所不备的字画、碑帖;展室里的创业、经商、善举史等等,既让人大饱眼福,又令人回味无穷。李家大院正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向中外游客展示其永恒的魅力

山西李家大院的导游词4

  李家大院奢华的乔家,气派的渠家,壮观的曹家,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去感受色彩最为浓重的的李家大院。推开李家大院这扇厚重的大门,*720xx年历史的晋商文化长卷便展现在我们面前,*民居建筑的典范,家族文化的表率,吉祥文化的标本,这里是*耕读传家与官商经济的契合,封建文化与传统礼制的全释。*北方浑厚的黄土高原上,奇骏而悲情的绵山脚下,这片苍劲古卓的建筑群落负载着千百年华夏文明的映迹,深深的凝结在锦绣三晋的表里山河之中。

  于是李家大院就有了许多称谓,*民间故宫,山西紫禁城,华夏民宅第一宅,还有蜚声遐迩的口碑“王家归来不看院”,所以有人说,王是一个姓,姓是半个国,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李家大院地处晋中盆地的灵石县静升镇静升村,王家是太原王氏的后裔,南宋时迁至这里,清朝中期上升为名门望族,于是大兴土木,几*豪奢,修成了占地15万*方米以上的古建筑群落。李家大院建在背阴抱阳的山坡上,窑洞式设计使之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风水人气俱佳。这里的建筑群落,将砖木石雕陈于一院,绘画诗文书法熔于一炉,人物禽兽花木汇成一体,姿态分成,各具特色,既表现了大户人家的风范,又充分显示出自己身高位权的身份,达到了建筑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境界。

  李家大院被天然冲沟分为东西两片。各自建有城墙,修有城门,砰然两座森严壁垒的大城堡,靠石拱桥连接,跨度之大,令人惊叹。两片大院共有院落54座,大小不一,东边的大院是东堡院,也称高家崖,为17世纪王汝聪,王汝城兄弟兴建于嘉庆十年,也就是20xx年的建筑群落。占地面积11728*方米,共26个院落,212间房屋,建筑特点是背阴抱阳,背山而水,阴山构筑,依山重叠,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建筑凭借山的高低,使*面空间结构立体化,山则因建筑的韵律而生气势。走进王汝聪的住宅大门,可以体味到极高的文化品味,使我们能联想到王家的身份,走过联系与分割前后院的夹道,穿过垂花门,主人生活的区域便趁现在我们面前。上房是长辈居住的地方,楼上则是为小姐特设的绣楼,这种布局在封建社会宗法礼教制度上,使长幼有序上下男女有别,充分显示了大院建筑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山西李家大院的导游词5

  李家大院奢华的乔家,气派的渠家,壮观的曹家,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去感受色彩最为浓重的的李家大院。推开李家大院这扇厚重的大门,*720xx年历史的晋商文化长卷便展现在我们面前,*民居建筑的典范,家族文化的.表率,吉祥文化的标本,这里是*耕读传家与官商经济的契合,封建文化与传统礼制的全释。*北方浑厚的黄土高原上,奇骏而悲情的绵山脚下,这片苍劲古卓的建筑群落负载着千百年华夏文明的映迹,深深的凝结在锦绣三晋的表里山河之中。

  于是李家大院就有了许多称谓,*民间故宫,山西紫禁城,华夏民宅第一宅,还有蜚声遐迩的口碑“王家归来不看院”,所以有人说,王是一个姓,姓是半个国,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李家大院地处晋中盆地的灵石县静升镇静升村,王家是太原王氏的后裔,南宋时迁至这里,清朝中期上升为名门望族,于是大兴土木,几*豪奢,修成了占地15万*方米以上的古建筑群落。李家大院建在背阴抱阳的山坡上,窑洞式设计使之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风水人气俱佳。这里的建筑群落,将砖木石雕陈于一院,绘画诗文书法熔于一炉,人物禽兽花木汇成一体,姿态分成,各具特色,既表现了大户人家的风范,又充分显示出自己身高位权的身份,达到了建筑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境界。

  李家大院被天然冲沟分为东西两片。各自建有城墙,修有城门,砰然两座森严壁垒的大城堡,靠石拱桥连接,跨度之大,令人惊叹。两片大院共有院落54座,大小不一,东边的大院是东堡院,也称高家崖,为17世纪王汝聪,王汝城兄弟兴建于嘉庆十年,也就是20xx年的建筑群落。占地面积11728*方米,共26个院落,212间房屋,建筑特点是背阴抱阳,背山而水,阴山构筑,依山重叠,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建筑凭借山的高低,使*面空间结构立体化,山则因建筑的韵律而生气势。走进王汝聪的住宅大门,可以体味到极高的文化品味,使我们能联想到王家的身份,走过联系与分割前后院的夹道,穿过垂花门,主人生活的区域便趁现在我们面前。上房是长辈居住的地方,楼上则是为小姐特设的绣楼,这种布局在封建社会宗法礼教制度上,使长幼有序上下男女有别,充分显示了大院建筑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山西李家大院的导游词 (菁华6篇)(扩展2)

——山西李家大院导游词(精选五篇)

  山西李家大院导游词 1

  王家大院奢华的乔家,气派的渠家,壮观的曹家,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去感受色彩最为浓重的的王家大院。推开王家大院这扇厚重的大门,*700年历史的晋商文化长卷便展现在我们面前,中国民居建筑的典范,家族文化的表率,吉祥文化的标本,这里是中国耕读传家与官商经济的契合,封建文化与传统礼制的全释。中国北方浑厚的黄土高原上,奇骏而悲情的绵山脚下,这片苍劲古卓的建筑群落负载着千百年华夏文明的映迹,深深的凝结在锦绣三晋的表里山河之中。

  于是王家大院就有了许多称谓,中国民间故宫,山西紫禁城,华夏民宅第一宅,还有蜚声遐迩的口碑“王家归来不看院”,所以有人说,王是一个姓,姓是半个国,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王家大院地处晋中盆地的灵石县静升镇静升村,王家是太原王氏的后裔,南宋时迁至这里,清朝中期上升为名门望族,于是大兴土木,几*豪奢,修成了占地15万*方米以上的古建筑群落。王家大院建在背阴抱阳的山坡上,窑洞式设计使之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风水人气俱佳。这里的建筑群落,将砖木石雕陈于一院,绘画诗文书法熔于一炉,人物禽兽花木汇成一体,姿态分成,各具特色,既表现了大户人家的风范,又充分显示出自己身高位权的身份,达到了建筑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境界。

  王家大院被天然冲沟分为东西两片。各自建有城墙,修有城门,砰然两座森严壁垒的大城堡,靠石拱桥连接,跨度之大,令人惊叹。两片大院共有院落54座,大小不一,东边的大院是东堡院,也称高家崖,为17世纪王汝聪,王汝城兄弟兴建于嘉庆十年,也就是1805年的建筑群落。占地面积11728*方米,共26个院落,212间房屋,建筑特点是背阴抱阳,背山而水,阴山构筑,依山重叠,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建筑凭借山的高低,使*面空间结构立体化,山则因建筑的韵律而生气势。走进王汝聪的住宅大门,可以体味到极高的文化品味,使我们能联想到王家的身份,走过联系与分割前后院的夹道,穿过垂花门,主人生活的区域便趁现在我们面前。上房是长辈居住的地方,楼上则是为小姐特设的绣楼,这种布局在封建社会宗法礼教制度上,使长幼有序上下男女有别,充分显示了大院建筑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位于大院西边的桂星书院、花园院虽然不大,却也十分幽静,奇花异草使人心旷神怡,即使在封闭的院内,仍可登高俯瞰欣赏大自然的景色,是主任修生养性,吟诗作对的好地方。还有夹院是上学的私孰,可见主人对下一代教育的重视,的确王家有不少子孙从此走上仕途。东部是厨房院,前中后三个院落,里外共七道门,不同身份的人走不通的门,进不同的餐厅,由此可见,连吃饭庄户人家都是有讲究的。过了石桥,便是西堡院,此建筑群早于东堡院100年,是建于清乾隆年间,19800*方米,俯视西大院,其*面呈十分规则的矩形,东西宽105米,南北长180米,因只有一个堡门,正对着城堡的主街,雄伟的堡门为两进两层,一方刻有恒真堡的青石牌匾,一方镶嵌在堡门正中央,因堡门为红色,所以称之为红门堡。

  堡内南北向有一条用大块鹅卵石铺成的龙鲮街,长133米,宽3.6米,主街将西大街分为东西两大区,东西方向有三条横巷,一条纵街和三条横街相交,正好组成一个很大的王字,院院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呼应,互相联系,是一条无形的纽带。自1997年王家大院以中国民居艺术馆的名义正式开放以来,这个久藏深闺的室内桃源,以其花不知名分外娇的魅力,渐为人们关注与赏识,这个在中国大地,独处一隅乡间的闺院,确实令人反复吟哦

  山西李家大院导游词 2

  李家大院奢华的乔家,气派的`渠家,壮观的曹家,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去感受色彩最为浓重的的李家大院。推开李家大院这扇厚重的大门,*720xx年历史的晋商文化长卷便展现在我们面前,中国民居建筑的典范,家族文化的表率,吉祥文化的标本,这里是中国耕读传家与官商经济的契合,封建文化与传统礼制的全释。中国北方浑厚的黄土高原上,奇骏而悲情的绵山脚下,这片苍劲古卓的建筑群落负载着千百年华夏文明的映迹,深深的凝结在锦绣三晋的表里山河之中。

  于是李家大院就有了许多称谓,中国民间故宫,山西紫禁城,华夏民宅第一宅,还有蜚声遐迩的口碑“王家归来不看院”,所以有人说,王是一个姓,姓是半个国,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李家大院地处晋中盆地的灵石县静升镇静升村,王家是太原王氏的后裔,南宋时迁至这里,清朝中期上升为名门望族,于是大兴土木,几*豪奢,修成了占地15万*方米以上的古建筑群落。李家大院建在背阴抱阳的山坡上,窑洞式设计使之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风水人气俱佳。这里的建筑群落,将砖木石雕陈于一院,绘画诗文书法熔于一炉,人物禽兽花木汇成一体,姿态分成,各具特色,既表现了大户人家的风范,又充分显示出自己身高位权的身份,达到了建筑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境界。

  李家大院被天然冲沟分为东西两片。各自建有城墙,修有城门,砰然两座森严壁垒的大城堡,靠石拱桥连接,跨度之大,令人惊叹。两片大院共有院落54座,大小不一,东边的大院是东堡院,也称高家崖,为17世纪王汝聪,王汝城兄弟兴建于嘉庆十年,也就是20xx年的建筑群落。占地面积11728*方米,共26个院落,212间房屋,建筑特点是背阴抱阳,背山而水,阴山构筑,依山重叠,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建筑凭借山的高低,使*面空间结构立体化,山则因建筑的韵律而生气势。走进王汝聪的住宅大门,可以体味到极高的文化品味,使我们能联想到王家的身份,走过联系与分割前后院的夹道,穿过垂花门,主人生活的区域便趁现在我们面前。上房是长辈居住的地方,楼上则是为小姐特设的绣楼,这种布局在封建社会宗法礼教制度上,使长幼有序上下男女有别,充分显示了大院建筑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山西李家大院导游词 3

  山西“大院”较量多,到运城后才传闻此地有一“李家大院”,声名他的名气不足大,也声名宣传的力度不足。譬如“乔家大院”的名头,就得予以张艺谋老师导演的影戏“场景”,加之其后的电视持续剧“乔家大院”更是家喻户晓。

  山西的大院――乔家、王家、常家。各家大院都有差异,各有特点友善势威风凛凛,又有各自的故事。虽说各家大院相似的对象许多,可是却不能说“大同小异”,假如然是这样以为的,可以绝不客套的说没有看到他们的“真相”可能说不识大院的“庐山真脸孔”。借助收集把我拍摄的李家大院的照片贴出来,一同与各人分享。

  李家大院位于山西万荣县,占地*千亩,建于清末民初,是以“慈善世家”名扬全国的晋南巨贾李子用私家宅院;步入大院,宛如走进晋商文化、慈善文化和中西文化融合的年华地道,胜赏其间,可以触摸到院落里钟灵毓秀的风致和含而不露的文化秘闻。有句传播遐迩的名言:乔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

  万荣李家在清代以贩布为主业,足迹遍布豫晋陕甘与京津等地,光绪初年,李家贸易成长至壮盛。为惦记先祖恩惠,明示子弟孝行,遂由李家第十四代“敬”字辈李敬仁、李敬修、李敬伦、李敬信兄弟等人主持,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始建筑李家祠堂。

  山西李家大院导游词 4

  李家大院奢华的乔家,气派的渠家,壮观的曹家,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去感受色彩最为浓重的的李家大院。推开李家大院这扇厚重的大门,*720xx年历史的晋商文化长卷便展现在我们面前,中国民居建筑的典范,家族文化的表率,吉祥文化的标本,这里是中国耕读传家与官商经济的契合,封建文化与传统礼制的全释。中国北方浑厚的黄土高原上,奇骏而悲情的绵山脚下,这片苍劲古卓的建筑群落负载着千百年华夏文明的映迹,深深的凝结在锦绣三晋的表里山河之中。

  于是李家大院就有了许多称谓,中国民间故宫,山西紫禁城,华夏民宅第一宅,还有蜚声遐迩的口碑“王家归来不看院”,所以有人说,王是一个姓,姓是半个国,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李家大院地处晋中盆地的灵石县静升镇静升村,王家是太原王氏的后裔,南宋时迁至这里,清朝中期上升为名门望族,于是大兴土木,几*豪奢,修成了占地15万*方米以上的古建筑群落。李家大院建在背阴抱阳的山坡上,窑洞式设计使之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风水人气俱佳。这里的建筑群落,将砖木石雕陈于一院,绘画诗文书法熔于一炉,人物禽兽花木汇成一体,姿态分成,各具特色,既表现了大户人家的风范,又充分显示出自己身高位权的身份,达到了建筑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境界。

  李家大院被天然冲沟分为东西两片。各自建有城墙,修有城门,砰然两座森严壁垒的大城堡,靠石拱桥连接,跨度之大,令人惊叹。两片大院共有院落54座,大小不一,东边的大院是东堡院,也称高家崖,为17世纪王汝聪,王汝城兄弟兴建于嘉庆十年,也就是20xx年的建筑群落。占地面积11728*方米,共26个院落,212间房屋,建筑特点是背阴抱阳,背山而水,阴山构筑,依山重叠,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建筑凭借山的高低,使*面空间结构立体化,山则因建筑的韵律而生气势。走进王汝聪的住宅大门,可以体味到极高的文化品味,使我们能联想到王家的身份,走过联系与分割前后院的夹道,穿过垂花门,主人生活的区域便趁现在我们面前。上房是长辈居住的地方,楼上则是为小姐特设的绣楼,这种布局在封建社会宗法礼教制度上,使长幼有序上下男女有别,充分显示了大院建筑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山西李家大院导游词 5

  李家大院位于山西省万荣县阎景村,是晋南富商李子用的私人宅院。它创建于清道光年间,原有院落20组,现存院落11组,另有祠堂、花园等。

  整个建筑为竖井式聚财型四合院,同时又吸纳了徽式建筑风格。其建筑的砖雕、石雕、木雕及铁艺等饰品,形象生动地体现了晋南的民俗和文化特点,又因李子用留学英国,娶英国女子麦克蒂伦为妻,部分院落为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从而又呈现出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艺术特点,是全国众多富有地方特色民居中的一朵奇葩。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并称为“晋商三蒂莲”,素有“乔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之说。

  李家以土布起家,以义制利,利义相济。世代富而不骄,富而不奢,富而行仁,其善行善举使顽贪之人思廉,懦弱之人思立,困顿之人思变,乖戾之人思善。李家的经商史及其数代人遵古“忠恕”的家规家风至今还有参照的意义,他们历世乐善好施的义举更让人肃然起敬。

  李家先祖在明朝永乐年间因灾荒从陕西省韩城县(今韩城市)逃荒至山西省万泉县(今万荣县),辛勤劳作,耕读传家,后由农入商,创办企业,成为当地巨富。李氏家族以农为本,以商贾兴,以诚信立,以慈善而名扬天下,演绎了一个白手起家、诚信经商、富甲一方、善行天下的传奇。李氏家族的发展史是中国*代经济史的一个缩影,其以传统农业聚集资本,进而转入商业领域。又由封建商人积极进取,成功进入*代工业领域,转化为民族资本家。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家族经济发展的三个跨越,这在同一时期并不多见。李家大院正是这一历史阶段的实物见证,弥足珍贵。

  李家白手起家,以农聚财、以商致富、以工兴盛,而尤为难得的是富不忘本,广做善事,历世相继,在当地广为流传,在当地被称为“李善人”。

  李家经过10余代努力,逐渐成为晋南首富。为富不仁者不在少数,李家偏偏为富行善。万荣是个多灾多难之地,突出表现在干旱,旱起来就是赤地千里,庄稼绝收,无数人被饿死。在此紧要关头,李家站出来大行善举,拿出钱来买粮食,广设粥棚,接济穷人。而且李家的粥棚有标准,就是筷子插到粥里不许倒。李家第十二代“廷”字辈里的李廷槐、第十三代“文”字辈里的李文阶、李文蔚,第十四代“敬”字辈的李敬修,都做过这样的好事,救活无数灾民性命。光绪三年,万荣县(那时叫万泉县)大旱,许多灾民是在李家的周济下活过来的。光绪二十年,孤峰山上发大水,阎景村房倒屋塌,粮食遭淹,李家伸手相助,帮灾民度难关,不让一人受饥饿。1920年和1920年,山西接连大旱,死人无数,李家“道”字辈再设粥场,灾民一日三餐不限量,吃饱为止。

  李家大院有一面“百善墙”,用不同字体书写着365个“善”字,这是李家要求自己及后代人天天行善,日日行善,永远行善。


山西李家大院的导游词 (菁华6篇)(扩展3)

——山西的导游词 (菁华9篇)

山西的导游词1

  孝义市位于山西省境中部西侧,吕梁地区南端,面积943*方公里,现辖6镇12乡,人口36.32万,市*驻城关镇。孝义,春秋时晋置瓜衍县,西汉属兹氏县,三国魏中阳县来治,西晋永嘉元年并入隰城县,北魏改置永安县,隋属西河郡治,唐贞观元年以邑人郑兴孝行闻于朝,敕赐名孝义县。1991年设县级市。

  孝义市城区不仅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而且是晋西和陕北的物资集散地和重要的交通枢纽。该市地势西高东低,东部为太原盆地的组成部分,地势*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方便,是主要粮棉产区。中部黄土丘陵,地形破碎,梯田遍布,*均海拔1000米左右。西部山地属吕梁山支脉,主要山峰有龙盘山、凤凰岭等,海拔分别为1163米和1365米。境内主要河流有文峪河、磁窑河、下堡河、兑河等。

  该市属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10.1度,一月均温--5.6度,七月均温23.7度,年均降雨量470毫米,霜冻期为十月上旬至次年四月中旬,无霜期170天。孝义市现有耕地52.88万亩,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高梁、玉米、谷子、大豆和薯类,另外,荞麦、莜麦、糜子等杂粮也有较大面积的种植。经济作物主要有核桃、柿子、棉花、油料等。

  孝义市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铝、石膏、铁等,其中以煤炭储量最大,已探明煤储量为71亿吨,是汾西矿务局主要煤炭开采基地。其次是铝土矿,是山西铝厂的矿源基地。主要工业有煤炭、炼铁、化肥、水泥、农机、塑料、陶瓷、纺织、酿酒、毛皮、玻璃、印刷、食品加工等。孝义市交通便利,介西和孝柳两条支线铁路横贯全境,是孝义市对外交通的主要门户。

  孝义至午城、汾阳至介休等干线公路途经该市,此外还有县级和乡镇公路多条,连通全市各乡镇。位于县古城中央的中阳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自古颇享盛誉,因当时孝义为中阳县所辖而得名。孝义生产的“羊羔美酒”,颜色洁白,似羊羔之毛色,故而得名。孝义是“汾州核桃”主要产地之一,其特点是果形美观,果实个大,皮薄肉厚,出仁率高达52%,含油量达70%,是该市大宗出口物资,远销海内外。孝义市东许、高阳、兑镇、白壁关等乡镇盛产柿子,畅销省内外。

山西的导游词2

游客朋友:

  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临汾旅游。我是**旅行社的导游员**,在这为期三天的尧都之旅中将由我和我们旅行社的资深司机*师傅共同为大家服务,希望我们的服务能够给您的旅途提供方便,让您游的舒心,玩的放心。

  为了方便大家几天的游览活动,我先将临汾的基本情况给大家做个简单介绍,方便大家随后几天的游览活动。临汾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处黄河中游东岸与太岳山之间,总面积2。1万*方公里,总人口约400多万。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纵穿全市。这里拥有点燃人类第一支火把的光荣,传说黄帝时代的仓颉在这里发明了汉,*历史上第一帝第一都均诞生在这里。帝尧之都*阳就是现在的临汾市(尧都区),春秋时期,晋国之都新田就是现在的侯马市晋文公称霸中原的基业就在这里奠定。1953年挖沙时一铲挖出个丁村,3枚人齿化石的出现填补了*旧石器时代中期的那部分缺环,*历史好象在那时一下子也就完整了。

  悠久的历史,壮丽的山川造就了临汾市许多着名的旅游景观。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就是号称天下第一黄色大瀑布的吉县壶口瀑布。

  壶口,作为大禹治水“引山表木”的第一标记早已名垂史册。她包含着我们先祖自强不息的精神,蕴藏着中华民族的丰富智慧,铭刻着古老的黄河文化印记。可以说,壶口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不见黄河心不死”,从临汾出发,经过4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的游览车已经驶入壶口景区,大家请拿好自的随身物品依次下车,注意安全。

  进入景区,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我左手方向的十里龙槽,龙槽是大自然的杰作,是滚滚的黄河水千万年来冲刷切割的结果。由于壶口瀑布终年累月的向下冲击因而在河床上留下一道深壕,而且每年都在加长,至今已有10里之远,恰似一条匍匐在地的长龙,故名十里龙槽。

  下面我们接着往前走,前面就是大家盼望已久的黄河母亲的心脏——壶口瀑布了。我想大家都曾从90版的50元人民币上一睹过了壶口瀑布的风采了,那当各位身临其境时感觉又是如何呢?刚才在车上有为先生问我为什么叫做“壶口”瀑布,下面就请大家一边欣赏瀑布一边听我的介绍。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从高山流向大海,从远古流到今天,是高高的巴颜喀拉山孕育了她。她向东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在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时由于受到了吕梁山脉的阻挡,转南进入着名的晋陕大峡谷之中,上游数百米的水面当留到下游的龙王辿时,由于受到河床走势的影响,滔滔河水骤然收敛成约50余米,倾泻在落差30多米的石槽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瀑布,看起来就像从茶壶中往外到水,故形象的称她为“壶口瀑布”。

  由于壶口瀑布的落差之大和水势之猛,形成了她独有的四大景观:水底冒烟、彩桥通天、群龙戏浪、谷涧起雷。我们大家现在可以看到,水由于惯力跌入几十米深的深潭中,激起数十米的水雾,这个景观就是“水底冒烟”。有时天气好时,遇上太阳光的折射,还会看见一条彩虹横跨*。

  这些壮观的美景,往往是艺术家、诗人们最爱捕捉的瞬间,伟大诗人李白就在这里留下了“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的万丈豪情。

  接着往前,大家看到的这段跑道就是香港明星柯受良97年驾汽车飞越黄河时的助跑线。不知大家是否记得在柯受良驾汽车飞跃黄河不久后,在99年我们的黄河娃朱朝晖骑摩托车也同样从这里飞过了壶口瀑布的上空。现场10多万观众和通过卫星收看的全世界30多亿的观众都在第一时间看到了这又一飞跃黄河的壮举。这挑战自我,战胜大自然的壮举,展现了我们黄河儿子的英勇气概。

  如果大家细看脚下这黄河石岸,就会发现断断续续的摩擦痕迹,这就是壶口又一奇景,旱地行船的船道。在我国古代,黄河的商业作用非常巨大。明清时代的商品都是依靠黄河水运南下进行销售的。但是每每商船到龙王辿时,由于壶口落差大,龙槽窄,水流急,货船根本无法航行,只得用人力拉纤拖出水面,延山西一侧拉过龙槽,再进入河中继续航行。旱地行船时艄公们唱着船歌,纤夫们喊着号子,推、拉、牵、挽互相呼应,场面极其壮观。因此,凡到壶口的人都渴望一睹黄河艄公“旱地行船”的绝活,可惜随着运输业的发展这个行当已没什么传人了,在古渡的老镇上只剩下两位老艄公孤独地生活在他们集体宿舍一样的老窑洞里,任青春同老镇的繁华一样渐渐消逝。

  朋友们,今天的讲解就先到这里了,有人说壶口瀑布是可以触摸的威风锣鼓,是可以凝视的黄河大合唱。下面给大家30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让您尽情的融入这壮观的景象中拍照留念,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大家不要太过靠前观赏景观拍照留念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和保护您的相机免受水雾的侵扰。愿这次游览能给大家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谢谢大家!

山西的导游词3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们将参观游览五台山以及它的建造年代最早的寺庙之一显通寺。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五台山的基本概况。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北部,西南距五台县城70公里、忻州市140公里、太原市240公里,北距大同210公里。总面积约为2837*方公里,以台怀镇为中心的景区面积376*方公里。五台山是华北地区最高的山地,以岁积坚冰、曾无炎暑、夏仍飞雪故曰清凉,又因五峰耸出、顶无林木、犹如垒土之台名曰五台,是*佛教著名的活动场所。以台怀镇为中心分别为,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西台挂月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五台山位列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文殊菩萨的道场,不仅风景秀丽也是古代建筑艺术的宝库,我国抗日革**据地。

  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是显通寺,显通寺占地面积43700*方米,共有400间房屋,65间殿堂。始建于东汉永*11年,距今已有*2000年历史,因菩萨顶那座山峰与佛经上记载的印度灵鹫峰极为相似,因此建成后依山得名灵鹫寺,后来汉明帝为了表示自己信佛,在灵鹫寺前加了”大孚“两字,因而寺院全名大孚灵鹫寺。北魏孝文帝时期再建,因前有花园,又叫花园寺。后唐太宗重建,武则天以新译华严经藏在此处将其改名大华严寺。明太祖朱元璋重修后赐额——大显通寺。整个显通寺共分为七个大殿,由南至北依次为观音殿——大文殊殿——大雄宝殿——七处九会殿——千钵文殊殿——铜殿——后高殿。下面请大家跟我一同游览显通寺。

  站在显通寺的门口大家会觉得这里的布局有些奇特,当地人说显通寺有四大怪:钟楼建在外,山门斜着开,经阁前后盖,殿殿文殊在。大家可以看到钟楼没有按照传统的建筑布局建在寺庙之内,而是建在了山门之外。钟楼为两层三檐结构,楼内梁上悬有五台山最大的一口铜钟,叫长鸣钟,也叫幽冥钟,是明万历年间铸造,重达9999.5斤。

  大家可能还注意到显通寺没有天王殿。显通寺有著名的“三有三无”——有门无佛,有碑无字,有殿无梁。这就是其中的有门无佛,门前只有两通石碑,分别为龙虎二碑,寓意有龙虎把门就不用劳驾四大天王了。

  走进院落第一座殿堂是观音殿,门顶这幅“霞表天城”的金子匾额是乾隆皇帝御笔。殿内供奉三尊菩萨,中间为观音菩萨,两侧分别为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所以又称三大士殿,由于两侧摆满经书,故也称藏经殿。

  绕过大文殊殿,我们来到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又称大佛殿是显通寺的主要建筑。里面供奉横三世佛,殿堂采用以木结构为主,尚未四阿顶,下位四出廊的建筑形式修建,108根木柱支撑整个大殿,墙壁只起到挡风寒的作用,此殿占地一亩二分,是五台山最大的大雄宝殿也是显通寺的第一大特色——全木结构。

  大雄宝殿之后的是无梁殿,这就是三有三无中的有殿无梁,因其通体没有一根梁柱所以叫做无梁殿,同时象征佛法无边无量,也称为无量殿。外观上看似欧式建筑,并且涂成白色,象征佛教净土与无限光明。整个大殿外观7间实为3间,外观2层实为1层,这是显通寺的第二大特色——全砖结构建筑。无梁殿又叫七处九会殿,取释迦牟尼曾在7处9次讲经说法之意。

  千钵文殊殿内供奉的是千钵千手千释迦文殊,象征文殊菩萨的无量智慧。

  绕过铜殿我们来到后高殿,也叫藏经阁。里面供奉甘露文殊和讲经说法八大论师。

  好!游客朋友们五台山显通寺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下面请大家自行游览。

山西的导游词4

  诸位游客,大家好。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遥就要到了,右前方那高耸的砖墙就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四座古城池之一*遏城。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决议,将我国云南省丽江古城、山西省*遥古城和江苏省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在大家可以观赏一下古城的远景和比较完整的外观。

  *遥古城,历史悠久。据载:西周时期周宣工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曾派兵北伐萨犹,并修建了京陵城。京陵城就建在今*远县城东北约7公里的京陵衬,京陵二字作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这可以说是*遥建城的开端,也是现在乎迢城的前身。从那时起,至今已有2800年左右历史了。

  现在这座*遥城始建于何时,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大约在北魏太武帝拓跋陶时,为避名讳,将原来的*陶县改为*遥县。并把县治从别处迁到这里。建城时间应该是这以后的事。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里曾有过她的繁华,也曾多次遭受战火的破坏。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城墙,是明代洪武三年,即1370年把原来的土城墙加高加厚加砖扩建而成的,明清以来虽曾数次维修,但风格未变。

  *遥城内古建筑保存很多,像文庙大成殿、清虚观、市楼、城隆庙、武庙戏台等。就是街道民居。也基本保存明清时代风貌。漫步街头,还会看到各种古色古香的院门、院埔、精雕细刻的古建筑装饰,甚至还能看到门前的接马石桩、下马石等,一派古城风貌。

  *遥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名人辈出。是敢于不顾“满门抄斩”的恐吓、秉笔直书的若名晋代史学家孙盛、以“映雪读书”流传千古的孙康等古代名人,当代已故中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侯外庐、已故语言研究所副所长侯秸一、已歇*文学研究会会长王瑶、著名画家李苟、著名歌唱家郭兰英等都出生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适古城不愧为历史文化名城。

山西的导游词5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很高兴在这吉日、吉时、吉刻陪各位畅游我国道教名山——武当山,我是你门此行的导游员朱磊,首先,我借此机会恭祝各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00:08——00:25)15秒

  我们现在乘车登上武当山,大约需要一小段时间的车程,一路上大家还可以感受到仙山道骨之神韵,领略秀丽的自然风光。(00:25——00:35)10秒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眼前这座绿琉璃瓦大殿就是紫霄宫。永乐皇帝封它为“紫霄福地”,那“云外清都”也见证着武当的历史。(00:36——00:45)9秒

  武当山位于湖北丹江口市境内,山势雄伟,面临碧波荡漾的丹江口水库,背依苍莽千里的神农架林区,连绵400多公里,这里风景秀丽,四季景色各不相同:春天繁花似锦,夏天高山耸翠,秋天金桂飘香,冬天白雪皑皑,大家可以看到冬季的武当山尤如雪的仙境,像是一个冰雕玉琢的童话世界,大家不妨在冬日也到这里玩一玩,看一看。(00:45——01:15)30秒

  当然,这里不仅是道教的香火胜地,道教文化深入人心,另外,它还是武当拳的故乡。*武林历来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的说法,许多人都是未识武当山而先知武当拳。武当山从唐朝的贞观年间开始修建,到明代的永乐年间达到高峰,这里的建筑充分的利用自然资源,采用皇家的建筑方式统一布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于1994年列入世界遗产之列,成为全世界的瑰宝。武当山的宫殿也是非常的多,像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紫霄殿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而且有许多绝妙之处令人称奇。(01:16——02:05)48秒

  就像武当山的36岩可谓是一大奇观,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被称为36岩中最美的南岩,这座雄踞于南岩悬崖边的石殿是建于元朝,在石殿悬崖之边的这个小建筑是雕龙石梁,石梁悬空伸出了2。9米,宽只有30厘米,石梁上面雕有盘龙,在龙头顶端雕有一个香炉,这便是著名的“龙头香”,它横空跳出,下临深谷,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过去有些香客冒着生命危险去烧龙头香,以示虔诚,可见,他们对道教的信仰之深,由于下临万丈深渊,安全起见,大家如果想许愿的话也可到别的地方,因为心诚则灵嘛。(02:06——02:53)50秒

  各位游客们,大家现在看到的金光闪闪的雕像就是石殿中的,它们也都见证着石殿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非常有道文化的气息。我们总的是顺着一条由下往上的路线行进的,回首南岩,经过一番努力之后,我们现在登上了海拔为1612米的天柱峰,它素称“一柱擎天”:若您站在天柱峰上可以清楚的看到“七十二峰朝大顶”的壮观景象,而在天柱峰之颠屹立着一座金碧辉煌的殿堂,那就是大家现在看到的金殿,它是武当山又一著名宫殿 ,金殿是我国最大的钢铸金鎏大殿,修建于永乐十四年,整个金殿没用一根钉子,全是铸好各个部件后运上山搭建而成的,铆和的非常的严密,看起来浑然一体,大家还可以进入殿内去祈祷求福,以保健康哦。(02:53——04:20)75秒

  巍巍武当山,绵延八百里。亲爱的游客朋友们。观赏了奇峰高耸,终年云雾缭绕的“仙山群阁”——武当山后,是否对她那群山延绵的磅礴气势和仙骨幽幽的道教文化颇感兴趣呢?希望小朱今天的讲解能让大家对武当山有着更加深刻的印象。最后,祝大家幸福吉祥,合家欢乐!(04:25——04:55)30秒

山西的导游词6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大家这次武当之行的地陪我叫吕春和,在这里首先我要欢迎各位的到来,同时也预祝各位能在这次旅游活动中玩的开心,玩的顺心。现在,我们的武当之旅就要开始了。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重镇十堰市下辖的丹江口市境内,东依历史名称襄樊,南连苍茫千里的神农架,西接车城十堰,北临丹江口水库。它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同时也是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的自然景观以雄为主,兼有险、奇、幽、秀等多重特征。环绕主峰的众峰争雄斗奇,但却又都俯身颔首朝向主峰,形成“七十二峰朝大顶”的奇观。武当山四季景致各异,但是它“冬寒而不寒,夏热而不热”,是我国避暑胜地之一。武当山的古建筑 以 规 模 宏 大、气 势 雄 伟 著 称 于 世。它 始 建 于 唐,宋 元 两 代 均 有 重 修,在 明 代 达 到了鼎盛时期。整个建筑按“真武修仙”的道教故事而设,因山就势,错落有致。有的建于高山险峰之巅,有的建于悬崖峭壁之内,有的迂回于深山丛林之中。整个建筑群荟萃我国古代优秀建筑法式,达到了建筑与自然的高度结合,犹如我国古建筑成就的展览。

  说了这么多,我想大家都有些迫不及待了,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武当山脚下,请各位准备好开始我们的朝圣之旅吧!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座绿琉璃瓦大殿就是紫霄宫。因为这块地方周围的风峦天然形成了一把二龙戏珠的宝椅,永乐皇帝就封它为“紫霄福地”。我右手边放着的这根12丈长的长杉木,传说是从远方突然飞来的,因此叫做飞来杉,据说在杉木的一端轻轻敲击,另一端可以听到清脆的响声,因此又叫“响灵杉”,武当山有36岩,现在我们就来到了被认为36岩中最美的南岩,武当山的.自然景观与精美的建筑是融为一体的,在这里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这座雄居于悬崖上的石殿建于元朝,悬崖旁边有一个雕龙石梁,石梁悬空深出2。9米,宽 只 有 30厘米,上雕盘龙,龙头顶端 雕有一个香炉,这便是著名的“龙头香”。

  经过长途跋涉,我们终于登上了主峰天柱峰了,天柱峰海拔1612米,素有“一柱擎天”之誉。金殿是我国最大的铜铸金鎏大殿,修建于永乐四十年,整个金殿没用一根钉子,全是铸好各个部件后运上山搭建而成的,卯和的非常严密,看起来好像是浑然一体的 。据说藻井上悬挂的这颗“避风仙珠”能镇住山风,确保殿内 神灯长明不灭,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因为殿门的各个铸件都非常严密精确,可以改变风向,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技艺的高超。金殿从修建到如今已经历了3500多年的风吹雨打,仍辉煌如初。

  各位旅客,我们的武当之旅到这儿就要结束了,相信武当宏伟的古建筑群,奇丽的自然风

  光,神秘的道教文化,绝妙的内家功夫,会给各位留下难忘的印象。在这里也期望着大家的下次到来,武当山仍会以它的雄姿倩影,名胜古迹。道教神仙等待着各位。

山西的导游词7

  今天,爸爸和妈妈和我去历山旅游。一路上,我就像只快乐的小鸟,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左看看,一片碧绿,右看看,还是一片碧绿,这边的风景真是太美了!为了能更接*大自然,我悄悄地爬出了天窗,不料,被妈妈一把抓了回来,因为两旁的绿色已经伸到了我们车子的天窗,一不小心就会把我的脑袋刮掉,虽然我有些不服,但是还是以安全为重,只能乖乖地回到了车里。

  顺着蜿蜒的山路缓缓而上,我终于看到了“舜王坪”三个字,爸爸告诉我们:马上就到了,我马上雀跃起来。下了车,我们迫不及待地踏上了登山的路。本以为天气会是暖洋洋的,恰恰相反,却是冷嗖嗖的,这可苦了穿裙子的妈妈,只好加上爸爸的短裤御寒,虽然回头率很高,可是还是挺暖和的`。一贯注意形象的妈妈也只好这样子了。一路上,遍地的花儿竞相开放,游人不时停下来观赏拍照。终于到达山顶了,抬起头,一片片白云从眼前飘过,仿佛一伸手就能摘到。天是那么蓝,云是那么白,真是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从山顶向下放眼望去,更是一望无垠的草甸区,仿佛人间仙境一般。

  下山的路上,我们还轮流玩了“两人三足”游戏,并拍下了一组珍贵的留念。接下来我们又去了女英峡。这是一个峡谷类景观。一路上,我们追逐着潺潺的流水;挑选着漂亮的五彩石;捕捉着机灵的小鱼??最让我不舍的是:我和妈妈同时看上了一块形似娃娃鱼的五彩石。大约有二三百斤重,只好和它拍照留念,把记忆带走,把小鱼石留在河里,继续陪所有的游客。最让我震撼的一个景观——浮雕画廊,足足有二百米长五十米宽。上面一块块突出的形状像千军万马,又似万马奔腾,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啊!

  旅程结束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神奇的历山。

山西的导游词8

  各位游客朋友,今天我们要去参观游览的是关公故里的解州关帝庙。解州的“解”在这里应读作(hdi)。解州古称解梁,位于山西省运城市西南15千米的解州镇,镇西有全国现存最大的关帝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传统道德文化的神圣殿堂。

  各位游客朋友,解州关帝庙创建于隋开皇九年(公元5*),宋、明时曾扩建和重修,清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20年)毁于火灾,经十余年才修复。现在庙宇中的许多建筑坐北朝南沿南北向中轴线分四大部分有序展开。中轴线南端是“结义园”,为纪念刘、关、张桃园结义而建,园内古木参天,山水相依,并建有结义坊、君子亭、三义阁等主体建筑,往往使人在触景生情中,沉浸于“桃园结义”的美好传说之中;中轴线北端为主庙,是一个单元甚多而又层层展开的巨大建筑群落,主要由琉璃龙壁、端门、午门、御书楼、崇宁殿、刀楼、印楼、春秋楼和众多牌坊组成,是进行关公祭祀活动的主要场所。主庙的主体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非凡,雕梁画栋而又庄严肃穆,身临其境,不能不使人对关公肃然起敬;中轴线南端东侧建有“万代瞻仰”的石牌坊一座,中轴线南端西侧建有“威震华夏”木牌坊一座,两座气魄宏大的牌坊,向世人昭示着关公及关公文化在*古代历史上的显赫地位,令人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中轴线北端东西两侧,为基本对称的主庙附属建筑,如追风伯祠、长寿宫、崇圣祠等,它们与主庙一样无不笼罩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之中,但却又有着主庙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加深人们对关公生*、身世的认知与理解,增强对关公的崇拜与敬仰。

  各位游客朋友,从义勇门或忠武门入前庭,穿过“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端门,东西钟鼓楼巍巍耸立,迎面三座高大的单檐歇山顶庙门,中门是专供帝王进出的门,叫“雉门”;东面的“文经门”是文职官员行走的,西侧的是“武纬门”,是甲胄之士通行的。雉门门楼上嵌竖区,书金字“关帝庙”三字。雉门后部的台阶上是戏台,铺上台板即可演戏,是一座双昂卷棚歇山顶建筑,下是横匾“全部春秋”,与上、下场门的“演古”、“证今”相映成趣。前行至午门,是一座面阔五间,单檐庑殿顶、石雕回廊的厅式建筑。周围有石栏杆,栏板正反两面浮雕各类图案、人物144幅,—洋洋大观,颇有童趣。厅内南有周仓、廖化画像,轩昂威武。北面左右两侧,描绘了关羽戎马一生的主要经历。

山西的导游词9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大家等一下到了云冈石窟至也就是今天的目的地的时候,可以尽情地吃喝玩乐。哦,差点忘了,大家叫我周导就好了。到了目的地之后要注意:

  一、不要乱扔垃圾。

  二、不要乱涂乱画刻字啊!

  这里就是今天的观光目的地至云冈石窟了。大家看,一个小的石窟有9米高,就像四个半的篮球架那么高。大的石窟有15米高,大约有5层楼那么高。石窟里面一进去就可以看见一缕缕阳光从一个看似坍落的大洞外射进来,给整个石窟添得几分神秘感。墙上的壁画经过风雨的洗礼,已经破烂不堪。但大家看,从一些保存比较完好的壁画上来看,可以看出古代的人们对神以及佛之类的信仰。

  出了石窟以后大家就可以看见一个类似如来的佛祖形石像,可不要小看了它。古时候有多少人能雕刻出大又精致的石像呢?一个石像就有三个足球场那么大了……

  好了,现在,亲爱的游客们,你们可以去自由活动了。记住,我叫周导,但愿下次我还能做你们的导游,祝旅途愉快!


山西李家大院的导游词 (菁华6篇)(扩展4)

——乔家大院的导游词 (菁华3篇)

乔家大院的导游词1

  第三院为三宝院,我们来一件一件看,从正房看起,正房内的叫做犀牛望月镜,他是用东南亚铁梨木雕刻而成的,*时我们所见的木头都是密度小于水的,所以放在水里会漂浮起来,而东南亚铁梨木的密度则很大,它会沉在水底,两百年来,镜子影像清晰,结构完美。大家看,它分为三部分,上面是镜面,它像天上圆圆的月亮,然后是祥云,最后是一头犀牛,这里还有一个传说故事,传说犀牛是天上的一个神将,玉皇大帝让它来到人间传令,每天人们应三打扮,一吃饭。它却传成了一打扮,三吃饭,玉皇大帝大怒,将它贬到人间,由于留恋天上的生活,所以他的头总是朝向天上望着月亮,所以叫做犀牛望月,此外,犀牛还与喜牛谐音,也取一个吉祥的寓意。据文物专家鉴定,此镜最低价也值300万人民币。

  东厢房中展出的事第二件宝物,叫做“万人球”,,这是个圆球形的镜子,无论有多少人在房中,也无论站在哪个角度,都可以在镜子里找到自己,而且映像十分清晰,不会变形,所以叫做万人球。那它当时是有一个重要的用途的,对,起监视的作用,当时乔老爷把它挂在正房的窗外,老爷经常会与掌柜的商讨商业事宜,这正是起到一个监视的作用,防止有人在外面偷听。万人球确实是名不虚传,此物是清代的遗物。

  第三宝就是悬吊在西厢房的这两盏“九龙灯”。九龙灯是用珍贵的乌木制作的一对八角形宫灯。因为灯上共雕有九条龙,故称“九龙灯”。这9条龙分上下两层排列,上4条,下4条,每4条组成一个万字,灯的顶端有是1条龙头,9条龙头上都有蜡签可点蜡烛。每4条精雕细刻的龙身所组成的万字形,在其转折处都有轴相连,可以灵活转动调整角度。在两层万字形中间的是八棱形灯身,上有4面画、4面水银镜子可反光照射。到了晚上,棱形灯内的烛光交相辉映、流光溢彩。如果还要增加房间的亮度,那就把九龙灯上两个万字形拉直,8条龙便照直地向四方扑去,使得房间大亮。据说,这对九龙灯是当年慈禧太后西逃时赐给乔家的',北京故宫博物院前些年几次有意收走,但乔家大院管理部门不肯割爱,只好作罢。

乔家大院的导游词2

  正房的蜡像就是当时掌柜和东家报账的情景,正面坐的是东家,旁边坐的是掌柜的,而后面的就是小伙计了,那乔家乃至晋商当时选用小伙计是非常严格的,首先必须面貌清秀,身高七尺,并且是本村的村民,因为这样知根知底;其次就是他人品和技能的考察,必须通过严格的考察,才能被录用。偏房里都是从当地收购回来的家具,我们来看这个小瓷娃娃,它是一个枕头,我们看到它后面有一个小孔,那这是用来灌水的,冬天灌凉水,夏天灌热水,冬暖夏凉。从偏房出来,我们看到这个门楣上也有些木雕,大家可以看到两颗白菜,谐音为“百财”,出了偏院,我们来看这个砖雕,一面是猫和蝴蝶,谐音“耄耋”,另一面是喜鹊登梅,寓意为“喜上眉梢”,然后我们来看这个院子的照壁,它叫做“省分箴”,它是乔致庸的妹夫赵铁山所写,省是醒悟的意思,分是分寸的意思,教育乔家后代做事要注意分寸,并要懂得知足。两边是暗八仙,也就是八仙的法器,下面有戟、罄、如意,“吉庆如意”,最下面两边是狮子滚绣球,俗话说“狮子滚绣球,好事在后头”,那我们也马上要看到,乔家大院最为漂亮的院子。

乔家大院的导游词3

  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第四院,商俗院,也是新院,它是由乔致庸的侄孙乔映霞所见的,那这个院子在建筑风格上处处体现出了他留学所带来的先进技术。首先我们来看正房的窗户,非常有欧式的风格,此外这里还有很精美的砖雕,我们看门楣上方的砖雕,正中是一个香炉,上面还坐了一个小孩,寓意为香火旺盛,两边分别是琴棋书画,乔家人希望自己的子孙是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再往两边看,分别是钟和表,教育乔家的后代子孙套懂得一寸光阴,一寸金,要珍稀时间;我们再看东厢房这边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雕刻,大家顺着我的手势看,中间的小的玻璃窗户格子上方,有一列火车正在桥上行驶,还冒着烟,正是乔映霞当年把在外国看到的火车凭借自己的印像雕刻到这里。

  那我们来这个厢房来看看,里面是一些坐商的招牌,我们主要看一下这个药店的`幌子,小圆球代表的是丹药,大圆球代表的是丸药,中间的梭形代表的是膏药,下面还有一条鱼,整个就寓意为“你吃了我的药就可以痊愈了”。对面的厢房展出的是行商的幌子。所谓坐商就是有自己的店面,而行商就是街头叫卖的。


山西李家大院的导游词 (菁华6篇)(扩展5)

——天津石家大院导游词 (菁华6篇)

天津石家大院导游词1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天津*旅行社欢迎大家参加本次旅游活动。我叫王x,是本车的导游员,大家叫我小王就可以了,这位是经验丰富的驾驶员*。俗话说:千年修的同船渡。今天应该是千年修的同车行。我们一定会为大家提供优质的服务,如果大家有什么要求,请尽管提出来,不要客气,我们一定会尽量满足你的要求。最后望大家能够在天津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我们现在行驶在西青道上,西青道是市区通向西青区的必经之路,从西站到杨柳青十几公里,我们现在正驶过西青立交桥。

  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了杨柳青博物馆。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要注意安全,管理好您的财务,记住我们的游览车为白色客车,车号为津234119,您只需记后三位倒过来911即可。四点钟整我在停车处恭候大家。石家大院原系清末八大家之一石元仕的住宅。石家祖籍山东东阿县,明代时起便以漕运粮食为业,盈利渐丰。乾隆五十年,从石衷开始落户杨柳青,其子石万程颇善经营,家资日丰。清嘉庆四年,乾隆宠臣和坤获罪赐死,有一侍女携珠宝出逃,被石万程停泊在通州的粮船收留,由此,石家财富骤增,到石万程之子石献廷时期,石家一改累代单传而人丁兴旺,家大业大。石献廷就把石家财产分给四个儿子,各立堂门,长门福善堂,二门正廉堂,三门天锡堂,四门尊美堂。其中以四门尊美堂治家有方,财丁兴旺,不断扩建为津西第一家,世人俗称石家大院。石元仕于民国八年去世,他的夫人携全家迁居天津市内,从此石家便逐渐衰落,石家大院被严重破坏。

  自1987年,西青区人民*相继投资560元逐渐修复,1991年石家大院被天津市人民*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命名为天津杨柳青博物馆。现在我们去看一下闻名中外的杨柳青年画陈列。先看第一展室,在这边陈列的是清代康熙—乾隆时期的代表作品,这个时期的年画以表现人民生活及历史故事题材为主,人物突出,注重人物神情刻画。看这幅《福善吉庆》是一幅有情节的仕女娃娃寓意画,它的寓意是采用汉字的谐音表示吉祥,用蝙蝠的“蝠”代幸福的“福”,用扇子的“扇”代善良的“善”,用刀枪剑戟的“戟”代吉祥的“吉”,用罄竹难书的“罄”代庆祝的“庆”。大家可以看一下另外几幅画《仕女游春》《金玉满堂》《盗仙草》《十不闲》。在这边陈列的年画是清嘉庆—道光期间的代表作品,画面人物较多,背景比较复杂。《四艺雅剧》在用色上采用兰,黑,灰等少数颜色,收到清雅素淡的效果,这种敷彩方法叫“散兰”。展室中间是用泥人形式表现的制作年画的五大工序:“勾描,刻板,套印,彩绘,装裱”。往前走,我们去看一下婚俗展室。右边就是古代结婚用的花轿,花轿有两层,内层叫做轿芯子。

  左边是用泥人捏制的结婚场面,周围是一些婚俗用品陈列。凤冠,一般人家是从轿房租来的,“联升斋”就是当时租赁结婚用品的一个字号,相当于现在租赁婚纱的地方。帽筒,熏香炉,梳头匣,镜子,食品罐都是陪嫁之物。这里原来是女花厅,现在作为砖雕展室对外开放。这些砖雕都是取自杨柳青镇民宅建筑,从中可以看到千年古镇的建筑风貌。第一展室展出山尖类砖雕,这幅叫“福寿三多”,仙桃表健康长寿,石榴表多子,佛手可握财,多寿,多子,多财故为“福寿三多”。此外还有“丹凤朝阳”、“福寿绵长”等砖雕艺术。第二展室展出门楼砖雕。门楼是古代建筑的重要部分,其砖雕主要用于瓦顶檐下的门额,门楣和大门两侧上方墀(chi)头的装饰,楣额图文横向,墀(chi)头对称纵深,使建筑风格古朴庄严,典雅凝重。其代表作主要有八骏图、双喜图、富贵*安等。第三展室展出影壁类砖雕,请看这幅八仙宝物砖雕,这是八仙过海里面八位神仙所执的器物,寓意:保有*安、祝福长寿。分别是:铁拐李的葫芦、汉钟离的扇子、张国老的鱼鼓、蓝采和的花篮、曹国舅的阴阳板、韩湘子的横笛、荷仙姑的荷叶和吕洞宾的宝剑。此外还有九狮图、花卉、象首等。第四展室的这幅砖雕叫“辈辈封侯”,老猴背小猴上树偷桃,触到了蜂窝,蜜蜂蛰在猴背上,取其谐音背背封侯。那边还有芙蓉戏水、百鸟朝凤等。

  石家大院的木雕也是比比皆是,精雕细刻,特别是三座垂花门。他们是根据荷花三个花期雕刻成三种不同形态的图案,分别取名为:“含苞待放”“花蕊吐絮”“籽满蓬莲”。穿过第一道门我们来看戏楼。石家大院有三绝:牌坊,戏楼,文昌阁。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三绝之一的戏楼。戏楼历来是皇室,王府,官宦之家或会馆的专利。石府戏楼是北方民宅中最大的戏楼,它位于整个大院的中间,于花厅仅一墙之隔。戏楼大部分为木制结构,是一处集南北建筑风格为一体的厅殿,厅内的雀替,隔扇,柱头等木雕;台阶,基石上的石雕装饰均为华北地区之首,在民间极为少见。戏楼横梁下悬双雕宫灯,梁柱间镶有木雕并有12盏壁灯挂于中间立柱之上。这12根立柱为通天柱上圆下方,取其天圆地方之意。戏楼顶子外面是一层铁皮,上面有铜铆钉铆成的一个大寿字。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余舒岩,孙菊仙,龚云甫都在此唱过堂会。整个戏楼的特点是冬暖,夏凉,音质好。戏楼的墙壁是磨砖对缝建成,严密无缝隙,设有穿墙烟道,由花厅外地炉口入炭200斤燃烧一昼夜,冬日虽寒风凛冽,楼内却温暖如春。

天津石家大院导游词2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天津*旅行社欢迎大家参加本次旅游活动。我叫王x,是本车的导游员,大家叫我小王就可以了,这位是经验丰富的驾驶员*。俗话说:千年修的同船渡。今天应该是千年修的同车行。我们一定会为大家提供优质的服务,如果大家有什么要求,请尽管提出来,不要客气,我们一定会尽量满足你的要求。最后望大家能够在天津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我们现在行驶在西青道上,西青道是市区通向西青区的必经之路,从西站到杨柳青十几公里,我们现在正驶过西青立交桥。

  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了杨柳青博物馆。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要注意安全,管理好您的财务,记住我们的游览车为白色客车,车号为津234119,您只需记后三位倒过来911即可。四点钟整我在停车处恭候大家。石家大院原系清末八大家之一石元仕的住宅。石家祖籍山东东阿县,明代时起便以漕运粮食为业,盈利渐丰。乾隆五十年,从石衷开始落户杨柳青,其子石万程颇善经营,家资日丰。清嘉庆四年,乾隆宠臣和坤获罪赐死,有一侍女携珠宝出逃,被石万程停泊在通州的粮船收留,由此,石家财富骤增,到石万程之子石献廷时期,石家一改累代单传而人丁兴旺,家大业大。石献廷就把石家财产分给四个儿子,各立堂门,长门福善堂,二门正廉堂,三门天锡堂,四门尊美堂。其中以四门尊美堂治家有方,财丁兴旺,不断扩建为津西第一家,世人俗称石家大院。石元仕于民国八年去世,他的夫人携全家迁居天津市内,从此石家便逐渐衰落,石家大院被严重破坏。

  自1987年,西青区人民*相继投资560元逐渐修复,1991年石家大院被天津市人民*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命名为天津杨柳青博物馆。现在我们去看一下闻名中外的杨柳青年画陈列。先看第一展室,在这边陈列的是清代康熙—乾隆时期的代表作品,这个时期的年画以表现人民生活及历史故事题材为主,人物突出,注重人物神情刻画。看这幅《福善吉庆》是一幅有情节的仕女娃娃寓意画,它的寓意是采用汉字的谐音表示吉祥,用蝙蝠的“蝠”代幸福的“福”,用扇子的“扇”代善良的“善”,用刀枪剑戟的'“戟”代吉祥的“吉”,用罄竹难书的“罄”代庆祝的“庆”。大家可以看一下另外几幅画《仕女游春》《金玉满堂》《盗仙草》《十不闲》。在这边陈列的年画是清嘉庆—道光期间的代表作品,画面人物较多,背景比较复杂。《四艺雅剧》在用色上采用兰,黑,灰等少数颜色,收到清雅素淡的效果,这种敷彩方法叫“散兰”。展室中间是用泥人形式表现的制作年画的五大工序:“勾描,刻板,套印,彩绘,装裱”。往前走,我们去看一下婚俗展室。右边就是古代结婚用的花轿,花轿有两层,内层叫做轿芯子。

  左边是用泥人捏制的结婚场面,周围是一些婚俗用品陈列。凤冠,一般人家是从轿房租来的,“联升斋”就是当时租赁结婚用品的一个字号,相当于现在租赁婚纱的地方。帽筒,熏香炉,梳头匣,镜子,食品罐都是陪嫁之物。这里原来是女花厅,现在作为砖雕展室对外开放。这些砖雕都是取自杨柳青镇民宅建筑,从中可以看到千年古镇的建筑风貌。第一展室展出山尖类砖雕,这幅叫“福寿三多”,仙桃表健康长寿,石榴表多子,佛手可握财,多寿,多子,多财故为“福寿三多”。此外还有“丹凤朝阳”、“福寿绵长”等砖雕艺术。第二展室展出门楼砖雕。门楼是古代建筑的重要部分,其砖雕主要用于瓦顶檐下的门额,门楣和大门两侧上方墀(chi)头的装饰,楣额图文横向,墀(chi)头对称纵深,使建筑风格古朴庄严,典雅凝重。其代表作主要有八骏图、双喜图、富贵*安等。第三展室展出影壁类砖雕,请看这幅八仙宝物砖雕,这是八仙过海里面八位神仙所执的器物,寓意:保有*安、祝福长寿。分别是:铁拐李的葫芦、汉钟离的扇子、张国老的鱼鼓、蓝采和的花篮、曹国舅的阴阳板、韩湘子的横笛、荷仙姑的荷叶和吕洞宾的宝剑。此外还有九狮图、花卉、象首等。第四展室的这幅砖雕叫“辈辈封侯”,老猴背小猴上树偷桃,触到了蜂窝,蜜蜂蛰在猴背上,取其谐音背背封侯。那边还有芙蓉戏水、百鸟朝凤等。

  石家大院的木雕也是比比皆是,精雕细刻,特别是三座垂花门。他们是根据荷花三个花期雕刻成三种不同形态的图案,分别取名为:“含苞待放”“花蕊吐絮”“籽满蓬莲”。穿过第一道门我们来看戏楼。石家大院有三绝:牌坊,戏楼,文昌阁。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三绝之一的戏楼。戏楼历来是皇室,王府,官宦之家或会馆的专利。石府戏楼是北方民宅中最大的戏楼,它位于整个大院的中间,于花厅仅一墙之隔。戏楼大部分为木制结构,是一处集南北建筑风格为一体的厅殿,厅内的雀替,隔扇,柱头等木雕;台阶,基石上的石雕装饰均为华北地区之首,在民间极为少见。戏楼横梁下悬双雕宫灯,梁柱间镶有木雕并有12盏壁灯挂于中间立柱之上。这12根立柱为通天柱上圆下方,取其天圆地方之意。戏楼顶子外面是一层铁皮,上面有铜铆钉铆成的一个大寿字。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余舒岩,孙菊仙,龚云甫都在此唱过堂会。整个戏楼的特点是冬暖,夏凉,音质好。戏楼的墙壁是磨砖对缝建成,严密无缝隙,设有穿墙烟道,由花厅外地炉口入炭200斤燃烧一昼夜,冬日虽寒风凛冽,楼内却温暖如春。

天津石家大院导游词3

  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杨柳青博物馆。

  它原系清末八大家之一石元仕的住宅。石家祖籍山东东阿县,明代时起便以漕运粮食为业,盈利渐丰。乾隆五十年,从石衷开始落户杨柳青,其子石万程颇善经营,家资日丰。清嘉庆四年,乾隆宠臣和坤获罪赐死,有一侍女携珠宝出逃,被石万程停泊在通州的粮船收留,由此,石家财富骤增,到石万程之子石献廷时期,石家一改累代单传而人丁兴旺,家大业大。石献廷就把石家财产分给四个儿子,各立堂门,长门福善堂,二门正廉堂,三门天锡堂,四门尊美堂。其中以四门尊美堂治家有方,财丁兴旺,不断扩建为津西第一家,世人俗称石家大院。石元仕于民国八年去世,他的夫人携全家迁居天津市内,从此石家便逐渐衰落,石家大院被严重破坏。自1987年,西青区人民*相继投资560元逐渐修复,1991年石家大院被天津市人民*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命名为天津杨柳青博物馆。

  好了,现在我们到石家大院了。请大家下车时随身带好自己的物品,不要放在车上。下午5:00在车上集合,记住我们的游览车为白色客车,车号为津XXX。

  大家从这边进入,这里以前是石家的内帐房,现在作为名人照片展室。我们进去看一下,整个大院拍摄了将*四十多部电影,电视剧。象《刀剑笑》,刘德华主演的;《日出》,徐帆主演的;《烟雨红颜》,刘德凯导演,周迅,张信哲主演的。许多名人也来过石家大院,像著名的节目主持人敬一丹,崔永元。此外,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石挥就是石家的第六代世孙,他自导自演了电影《我这一辈子》。

  现在我们去看一下闻名中外的杨柳青年画陈列。先看第一展室,在这边陈列的是清代康熙-乾隆时期的代表作品,这个时期的年画以表现人民生活及历史故事题材为主,人物突出,注重人物神情刻画。看这幅《福善吉庆》是一幅有情节的仕女娃娃寓意画,它的寓意是采用汉字的谐音表示吉祥,用蝙蝠的“蝠”代幸福的“福”,用扇子的“扇”代善良的“善”,用刀枪剑戟的“戟”代吉祥的“吉”,用罄竹难书的“罄”代庆祝的“庆”。大家可以看一下另外几幅画《仕女游春》《金玉满堂》《盗仙草》《十不闲》。在这边陈列的年画是清嘉庆-道光期间的代表作品,画面人物较多,背景比较复杂。《四艺雅剧》在用色上采用兰,黑,灰等少数颜色,收到清雅素淡的效果,这种敷彩方法叫“散兰”。展室中间是用泥人形式表现的制作年画的五大工序:“勾描,刻板,套印,彩绘,装裱”。现在我们去第二展室去看灯箱画,石元仕的哥哥石元俊在光绪四年组织崇文书院,设在文昌阁,文昌阁建成后,决定做一套壁灯二十四盏,每盏从劝善经书中摘一句格言,按该句语意构思绘图,画于灯箱上。现在该馆展出的就是其中八盏。

  往前走,我们去看一下婚俗展室。右边就是古代结婚用的花轿,花轿有两层,内层叫做轿芯子。左边是用泥人捏制的结婚场面,周围是一些婚俗用品陈列。凤冠,一般人家是从轿房租来的,“联升斋”就是当时租赁结婚用品的一个字号,相当于现在租赁婚纱的地方。帽筒,熏香炉,梳头匣,镜子,食品罐都是陪嫁之物。

  这里原来是女花厅,现在作为砖雕展室对外开放。这些砖雕都是取自杨柳青镇民宅建筑,从中可以看到千年古镇的建筑风貌。第一展室展出山尖类砖雕,第二展室展出门楼砖雕,第三展室展出影壁类砖雕。这幅叫“福寿三多”,仙桃表健康长寿,石榴表多子,佛手可握财,多寿,多子,多财故为“福寿三多”。第四展室的这幅砖雕叫“辈辈封候”,老猴背小猴上树偷桃,触到了蜂窝,蜜蜂蛰在猴背上,取其谐音背背蜂猴。

  下面我们看一下商俗展室。这里展现的是清末民初一条街,再现了当年杨柳青镇的繁华景象,可谓*北方大商埠的缩影。大家注意看一下,店铺两边的对联都很有意思,理发店门口是“头等事业,顶上功夫”。炸糕店是“饼名五福,糕赐重阳”。当铺是“青铺飞去复飞来,白银赠人还赠我”。我们一会去佛堂。

  在佛堂正中供奉的就是观士音菩萨,屋里上方供有关公像,下方福,禄,寿三星像。佛堂为典型的抬梁式框架结构,四梁八柱。这种民宅结构非常坚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墙倒房不塌。

  石家大院共有三道垂花门,因其垂柱根据荷花的三个花期雕刻成三种不同形态的图案,分别取名为:“含苞待放”“花蕊吐絮”“籽满蓬莲”。

  我们先去看第一道垂花门,“含苞待放”,它是三座垂花门中最讲究的一座。它的中间有两块抱鼓石,抱鼓石外侧是象首,即“吉祥”,里侧是鹤鹿回春。当年仅石料就需白银五百两,两位石匠精雕细刻一年之久才完工。垂花门木格上有四季花图案,象征走过此门,四季*安,让我们一起走过此门去看戏楼。

  石家大院有三绝:牌坊,戏楼,文昌阁。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三绝之一的戏楼。戏楼顶子外面是一层铁皮,上面有铜铆钉铆成的一个大寿字。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余舒岩,孙菊仙,龚云甫都在此唱过堂会。整个戏楼的特点是冬暖,夏凉,音质好。戏楼的墙壁是磨砖对缝建成,严密无缝隙,设有穿墙烟道,由花厅外地炉口入炭200斤燃烧一昼夜,冬日虽寒风凛冽,楼内却温暖如春。到了夏天,戏楼内地炉空气流通,方砖青石坚硬清凉,东西两侧开有侧门使空气形成对流,空间又高,窗户设计的阳光不直射却分外透亮,使人感到十分凉爽。戏楼建筑用砖均是三座马蹄窑指定专人特殊烧制。经专用工具打磨以后干摆叠砌,用元宵面打了糨糊白灰膏粘合,墙成一体,加上北高南低回声不撞,北面隔扇门能放音,拢音效果极佳,偌大戏楼不用扩音器,不仅在角落听得清楚,即使在院内也听得明白无误。因此,石府戏楼堪称“民间一绝”。

天津石家大院导游词4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小欣。

  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杨柳青博物馆。

  它原系清末八大家之一石元仕的住宅。石家祖籍山东东阿县,明代时起便以漕运粮食为业,盈利渐丰。乾隆五十年,从石衷开始落户杨柳青,其子石万程颇善经营,家资日丰。清嘉庆四年,乾隆宠臣和坤获罪赐死,有一侍女携珠宝出逃,被石万程停泊在通州的粮船收留,由此,石家财富骤增,到石万程之子石献廷时期,石家一改累代单传而人丁兴旺,家大业大。石献廷就把石家财产分给四个儿子,各立堂门,长门福善堂,二门正廉堂,三门天锡堂,四门尊美堂。其中以四门尊美堂治家有方,财丁兴旺,不断扩建为津西第一家,世人俗称石家大院。石元仕于民国八年去世,他的夫人携全家迁居天津市内,从此石家便逐渐衰落,石家大院被严重破坏。自1987年,西青区人民*相继投资560元逐渐修复,1991年石家大院被天津市人民*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命名为天津杨柳青博物馆。

  好了,现在我们到石家大院了。请大家下车时随身带好自己的物品,不要放在车上。下午5:00在车上集合,记住我们的游览车为白色客车,车号为津XXX。

  大家从这边进入,这里以前是石家的.内帐房,现在作为名人照片展室。我们进去看一下,整个大院拍摄了将*四十多部电影,电视剧。象《刀剑笑》,刘德华主演的;《日出》,徐帆主演的;《烟雨红颜》,刘德凯导演,周迅,张信哲主演的。许多名人也来过石家大院,像著名的节目主持人敬一丹,崔永元。此外,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石挥就是石家的第六代世孙,他自导自演了电影《我这一辈子》。

  现在我们去看一下闻名中外的杨柳青年画陈列。先看第一展室,在这边陈列的是清代康熙-乾隆时期的代表作品,这个时期的年画以表现人民生活及历史故事题材为主,人物突出,注重人物神情刻画。看这幅《福善吉庆》是一幅有情节的仕女娃娃寓意画,它的寓意是采用汉字的谐音表示吉祥,用蝙蝠的“蝠”代幸福的“福”,用扇子的“扇”代善良的“善”,用刀枪剑戟的“戟”代吉祥的“吉”,用罄竹难书的“罄”代庆祝的“庆”。大家可以看一下另外几幅画《仕女游春》《金玉满堂》《盗仙草》《十不闲》。在这边陈列的年画是清嘉庆-道光期间的代表作品,画面人物较多,背景比较复杂。《四艺雅剧》在用色上采用兰,黑,灰等少数颜色,收到清雅素淡的效果,这种敷彩方法叫“散兰”。展室中间是用泥人形式表现的制作年画的五大工序:“勾描,刻板,套印,彩绘,装裱”。现在我们去第二展室去看灯箱画,石元仕的哥哥石元俊在光绪四年组织崇文书院,设在文昌阁,文昌阁建成后,决定做一套壁灯二十四盏,每盏从劝善经书中摘一句格言,按该句语意构思绘图,画于灯箱上。现在该馆展出的就是其中八盏。

  往前走,我们去看一下婚俗展室。右边就是古代结婚用的花轿,花轿有两层,内层叫做轿芯子。左边是用泥人捏制的结婚场面,周围是一些婚俗用品陈列。凤冠,一般人家是从轿房租来的,“联升斋”就是当时租赁结婚用品的一个字号,相当于现在租赁婚纱的地方。帽筒,熏香炉,梳头匣,镜子,食品罐都是陪嫁之物。

  这里原来是女花厅,现在作为砖雕展室对外开放。这些砖雕都是取自杨柳青镇民宅建筑,从中可以看到千年古镇的建筑风貌。

天津石家大院导游词5

  位于千年古镇杨柳青的石家大院,是一处有“华北第一宅”之称的晚清民居建筑群,始建于1875年。它是清代津门八大家之一石元士的旧宅,占地7200余*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900多*方米。整个大院,60米长的大甬道的两侧共有四合套式12个院落,所有院落都是正偏布局,四合套成,院中有院,院中跨院,院中套院;从寝室、客厅、花厅、戏楼、佛堂到马厩,无论是通体格局、建筑风格、还是艺术装饰,都反映了清末民初的文化遗存和当时的民俗民风。现已开辟为杨柳青博物馆的石家大院中收藏大量名闻中外的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历代杰作,有造诣颇深的神品书画师钱慧安、高桐轩等人的精品;和具有*古建筑特色的天津砖雕陈列,集中了130余件上乘之作。砖雕俗称“刻砖”,是古代建筑的装饰艺术,独具一格,成就很高。此外泥人张彩塑、民间剪纸、杨柳青风筝、民间花会道具以及民俗陈列,充分体现明末清初建筑风格的石院复原陈列。值得一提的是,石家大院内的石府戏楼是*北方最大的民宅戏楼。在西青区杨柳青镇,建于清光绪年间,原是津门八大家之一石万程四子石元士的宅第。堂院坐北朝南,由大、小四进院落组成。东院是三套四合院,为长辈及各房子孙居所;西院建客厅、戏楼和佛堂,是会客、娱乐、祭祀之所。大院建筑用料考究,作工精细,砖雕木刻形式多样,常用“福寿双全”、“岁寒三友”、“莲荷”、“万福”、“连珠”等喜庆吉祥图案。北京人要领略大院文化,不必大老远跑到山西去,在天津西郊杨柳青镇,就有一座规模宏大、建筑精美的大院——石家大院。从北京驱车向东,不过一个小时的车程。

  杨柳青石家,从清朝中叶到民初,其财力号称津西首富,名列天津八大家之一。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有“话剧皇帝”之称的石挥就是石家的后代。

  石家大院是石家位于石宝珩的住宅。光绪元年(1875年)动工兴建,两年后主要建筑完工,之后又不断增扩、拆改,直到1923年石家迁走,前后累计建设*50年,才建成一座占地6000多*米、院落15进、房屋278间的大型宅邸。石家迁走后,大院开始衰败,*时期曾多次在院内驻军,任意拆改破坏,经过浩劫,大院已面目全非。1987年开始修复,历时6年,投资560万元,于1992年作为杨柳青博物馆对外开放。

天津石家大院导游词6

  看过戏楼我们再去看第二道垂花门:“花蕊吐絮”。大家看门楼上方的木格中是木雕仙鹤,一共是九只,相传一只仙鹤增12岁,9只就是增寿108岁。仙鹤背面雕的是古代铜钱,所以从此门过就是又增寿又有钱。第二道垂花门后面就是第三道垂花门:“籽满蓬莲”。它的门楼上方及垂柱两边有木雕葫芦爬蔓图案,取名葫芦万代,象征子孙万代繁衍不断。

  这三道垂花门分别象征着主人一生三个美好的愿望:一年四季保*安;一代长寿又有钱;子孙辈辈永绵长。

  现场解说到此结束,下面的时间,大家可以自己游览。

  我们一天的游览就要结束了,服务中的不足之处,希望大家多多包涵,多提意见。俗话说:“两山不能相遇,两人总能重逢”。希望能有机会再次为大家服务。谢谢!


山西李家大院的导游词 (菁华6篇)(扩展6)

——山西大同导游词 (菁华6篇)

山西大同导游词1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要参观的是大同云冈石窟。下面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云冈石窟。

  大同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方石雕艺术宝库,是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与甘肃敦煌石窟的莫高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齐名的*"三大石窟"之一,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据史*载,云冈石窟开凿于公元460年前的

  北魏王朝,共有洞窟45个,现存佛教造像51000余尊,佛龛1200多个。依据武周山势自然起伏,云冈石窟又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今天我们着重参观第5、6窟和被誉为云冈石窟的外交官和代表作的第20窟。下面我们从第5、6、窟开始参观。

  云冈石窟的第5、6窟是毗连一体的一组双窟。是云冈石窟最精彩、最为壮观、最具代表性的石窟。第5窟的洞窟开头为椭圆形的草庐式,分前后两室。进入后室,首先感觉这一洞窟十分高大,中央这尊两腿双盘的大像高达17米,为云冈石窟的第一大佛。大佛着褒衣博带,通肩袈裟,头顶为蓝色螺鬓,佛像面部轮廓清晰,白毫点朱,细眉长目,鼻准方直,双肩垂耳,给人以一种端庄、肃穆、慈祥之感。由于后世为了积功德造福,对这尊佛像敷了厚厚的泥装,再塑了金身,可惜的是,我们看不到原始的北魏石雕的形态了。第5窟的佛像布局为三世佛,中央的坐佛为释迦牟尼佛,佛像的右边这尊立佛是未来佛,由于这尊佛身上泥装的脱落,我们得以目睹原始的北魏石雕艺术的风采。第5窟值得让大家欣赏的还有,在窟室南壁门拱上方两层高约1米的8尊石雕佛教造像和拱门东侧雕有菩提树和树干下二佛对坐的石雕佛像,雕刻十分精美。下面我们参观第6窟。

  第6窟被为云冈石窟的"第一伟窟"。窟*面呈正方形,后室呈回字形,窟正中凿一方形塔柱,塔柱稿约15米,它分为上下两层。整个洞窟雕饰富丽堂皇,洞窟的四壁雕满了佛像、菩萨、罗汉、飞天、供养人和瑞鸟、神兽、花卉等,这是一座热闹拥挤、琳琅满目、美妙神奇的佛国世界。由于雕刻技艺极为精湛,雕刻内容十分丰富。第6窟被誉为云冈石窟的"第一伟窟"。你看那四塔柱上层的接引佛。整个四壁加上塔柱一共15尊,和下层大龛的5尊佛像,都采用*似圆雕的高浮雕刻法来增加佛像的立体感。在中心塔柱上层4个角和4个9层塔柱和上层中心的四方立佛,更是采取了具有镂空雕刻法。在中心塔柱的塔腰和四壁上,独具匠心的仙人们利用有限的壁画,用浅浮和高浮雕相结合的手法,以块浮雕的形式连接排列,形象而生动的雕刻了33幅释迦佛陀本生的故事图,吧释迦牟尼佛的生*事例展现在世人面前。

  接下来我们来到第20窟,第20窟就是被誉为云冈石窟的外交官和代表作的露天大佛,经历了1000多年的洞窟坍塌之后,这尊高达13.7米的大佛就端坐在光明之中了。大佛雕刻于1542年前,她的圆润的发髻,宽阔的'额头,细纤的长眉,方直的鼻梁,垂直的双耳,雕刻的极其自然,那充满了无穷智慧的双眼是那样的安详和宁静。这尊佛像在端庄之中含着俊秀,在慈祥之中藏着庄严,在智慧之中有露着敦厚。堪称妙相之佛,传神之佛。作为云冈石窟5万余尊佛像的代表,她不辞劳苦,年复一年的用佛祖那博大的仁爱抚慰着芸芸众生。

  好了,主要洞窟的已经向大家介绍完了,下面请大家自行游览,静静的体会佛国世界的静谧和伟大吧。

山西大同导游词2

  春天,哪里万物清醒,泉水丁冬,小花在温顺的阳光下照耀着,为人们展示出了本身瑰丽的面孔,她就像怕羞的小女人掩面而笑。她那诱人的魅力,让你感受到像是沉浮在花海中。小草也微微探出面来,风女人轻轻的抚摸着她那幼小的身躯,在风女人的辅佐下她把身子倾斜过来,仿佛要汇报人们她此刻很是惬意。柳树也抽出了点点翠绿的嫩芽,从远处看,好象是绿色的雾弥漫了整个“天下”。柳树甩着长长的辫子,迎风起舞。它们有节拍的往返摇晃,好象在接待我们的到来。

  炎天,到了晚上,昂首瞻仰天空,天空就像安静的海面湛蓝,安谧。星星像一颗颗宝石闪烁着光线,又像淘气的小孩眨着眼睛。天空是何等的瑰丽啊!大同的晚上是最瑰丽的时辰,黄昏坐在院子里,柔和的轻风从你耳边吹过,你的头发时而立,时而倒;时而前,时尔后;有节拍的“跳动”着。这里固然是炎天,但你丝毫感受不到酷热。

  秋日,正是丰收的好季候。大地产下了它厚实的果实:沉甸甸的稻子,金黄色的麦穗,又大又红的地瓜,红彤彤的苹果等等。各类五颜六色的菊花,月季,桂花等在浓露之下闪灼着,一点儿没有褪色。

  这里的冬天更是瑰丽,清晨推开门出去时,砭骨的北风呼呼的吹着,不时的向我袭来。而且,无意会有淘气的小雪花纷纷扬扬的落下来,就像舞蹈一样。六角形的雪花各式百般:有的像银针,有的像落叶,尚有的像碎纸片……煞是悦目。这瑰丽的雪景使人们陶醉在清爽的氛围里。处处银装素裹,美不胜收。冬女人真是心灵手巧啊!支付一年辛劳恳动的.人们,更是感觉到丰收的高兴。

  这就是我的老家——大同,瑰丽有可爱,我爱我的老家!

山西大同导游词3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大自然总是无私的把它的美奉献给您,但是,当您正在陶醉自己的足迹已踏遍大江南北时,请千万不要认为,您已经真正认识到我们中华九州千千万万个庐山真面目,因为当您顺着东方古老文化的摇篮黄河走来时,一定就会发现,彪炳千古的文物古迹在山西境内是星罗棋布。今天,我们游览的就是举世闻名的高空建筑——悬空寺。

  悬空寺位于五岳之一恒山的脚下,地处山西省浑源县城南五公里处的金龙峡内西岩峭壁上。自古以来,这里一直被列为北岳恒山的第一奇观。据《恒山志》中记载,悬空寺创建于北魏后期(公元471——523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惊奇的称之为“天下巨观”,由此可见,悬空寺是怎样的值得一观。

  悬空寺坐西朝东,面对摩天接云的恒山主峰天峰岭,背靠恒山的另一座主峰翠屏峰。朱红色的寺庙在褐黄色的山石的映衬下,色彩协调,比例匀称,全寺为木质所建,楼体大都悬空,下面就岩支撑的木柱都不及碗口粗,共有大小殿阁40多间,各种雕像80多尊,悬空寺距谷底有26米,它的最高处离地面大约有50米,举目远眺,悬空寺像一块玲珑山木雕镶嵌在翠屏峰的万仞峭壁上。它上载危岩,下临深谷,怵目惊心。当地人称之为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这流传的民谣固然夸大得过分,然而悬空寺结构之惊险,造型之奇特,却令人叫绝,难怪游人们都说,未上悬空寺,心倒是给悬起来了。

  但是,在我国古代,我们的古人又是怎样凭虚而建悬空寺的呢?清代同治年间的一块石碑上写着,“不知者以为神为之也”。相传,在当年修悬空寺时,一位姓张的师傅率领一群巧匠承揽施工,他们把所用材料在山下加工,然后绕几十里山路运到寺顶山头,连人带料吊下半崖,凌空施工,然而悬空寺的整个建筑是依据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尤其是连接栈道的支撑木把悬空二字体现得淋漓尽致。至今我们还可以看到因为相互连接而留下来的铁环。悬空寺在1400年间仅维修过几次,每一次可维持数百年。现在,让我们从侧面看一看它特殊的地理位置。悬空寺是凹进崖龛中的,三面环山,不受西北来的任何气流袭击,一天内日照时间只有3个小时,可少受日光侵蚀,延缓风化。可见,古人对建筑气象还是颇有研究的。置身其间,我们似乎可以感到,正是由于古人殚精竭虑,才成就这天地间有独无偶,千年悬而不坠的空中阁楼,它的玄妙构思和自然山水的巧妙结合,可以说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极致。

  据雁北地方史有关专家统计,历史曾经有24个皇帝到过恒山一带,有13个皇帝曾亲自带兵在这里打过仗,仅大的战争就不下十次,那麽为什么悬空寺却千年无毁且容颜依旧呢?让我们一起到悬空寺的最高处——三教殿,去寻找答案。殿内,中尊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左边是儒家学说代表孔子,右边是道家教圣老子,三个人都是丰臂润面,端坐莲台。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他们的面部表情,就不难窥探到他们隐秘的内心世界,释迦牟尼对自己居中似乎认为理所应当,看上去泰然自若,悠然自得。是的.,佛陀一生历劫成道,证悟出高深的思想智慧,成为三界的导师,四生的慈父,确实是功德巍巍,而我们的孔老夫子却一脸的不满意,“我主张的儒家思想是东方文化的代表,直至今天仍安富尊荣,同天并老,现在,怎麽能让你一个外国人居中呢?”与他们同样屈居次坐的老子却神态安详,笑意盎然,一副与世无争的道家本色,认为世事难测,还是顺其自然吧。看来,他们的矛盾已接了1400年都没有头绪,我们局外人也就免开尊口吧,但佛、道、儒三教始祖同居一室世所罕见,这正是古人的聪明之处,历代统治者所信仰的不外乎这三种,因此不论怎样改朝换代,悬寺都能迎合统治者的需求,因此它所受到的庇护是其他寺庙所不及的,正所谓“自古佛门多虔诚,暮鼓晨钟诵太*”。

  各位游客悬空寺的游览我们到这里就结束了,寺庙建在山上,使朝拜者如登天梯,而它坐落在西边,无形中又吻合了西方极乐净土,难怪王维会有“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消”的佳句。总之,不论你上看下看左看右看,悬空寺都有一种流动的美,正应了苏东坡的一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这其中的奥妙你就慢慢去品吧!

  上下五千年,悠悠三晋史,历史的变迁给山西大地遗留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至今仍迷醉着旅游者的双眼。俗话说“物惟求新,人惟求旧”。让我们相约再聚龙城,最后,祝大家好花常开,好景常在!

山西大同导游词4

  春天,那里万物复苏,泉水丁冬,小花在温暖的阳光下照耀着,为人们展示出了自己美丽的面貌,她就像害羞的小姑娘掩面而笑。她那诱人的魅力,让你感觉到像是沉浮在花海中。小草也微微探出头来,风姑娘轻轻的抚摸着她那幼小的身躯,在风姑娘的帮助下她把身子倾斜过来,好像要告诉人们她现在非常舒服。柳树也抽出了点点翠绿的嫩芽,从远处看,好象是绿色的雾弥漫了整个"世界"。柳树甩着长长的辫子,迎风起舞。它们有节奏的来回摇摆,好象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夏天,到了晚上,抬头仰望天空,天空就像*静的海面湛蓝,静谧。星星像一颗颗宝石闪烁着光芒,又像顽皮的小孩眨着眼睛。天空是多么的美丽啊!大同的晚上是最美丽的时候,傍晚坐在院子里,柔和的微风从你耳边吹过,你的头发时而立,时而倒;时而前,时而后;有节奏的"跳动"着。这里虽然是夏天,但你丝毫感觉不到炎热。

  秋天,正是丰收的好季节。大地产下了它丰硕的果实:沉甸甸的稻子,金黄色的麦穗,又大又红的地瓜,红彤彤的苹果等等。各种五颜六色的菊花,月季,桂花等在浓露之下闪耀着,一点儿没有褪色。

  这里的冬天更是美丽,早晨推开门出去时,刺骨的寒风呼呼的吹着,不时的向我袭来。并且,偶尔会有顽皮的小雪花纷纷扬扬的落下来,就像跳舞一样。六角形的雪花各式各样:有的像银针,有的像落叶,还有的像碎纸片……煞是好看。这美丽的雪景使人们沉浸在清新的空气里。到处银装素裹,美不胜收。冬姑娘真是心灵手巧啊!付出一年辛勤劳动的人们,更是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这就是我的家乡——大同,美丽有可爱,我爱我的家乡!

山西大同导游词5

  目前我们所在的地方是悬空寺,整个悬空寺的特点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奇、险、巧”。

  在悬空寺里,我们会发现悬空寺的塑像是很多的,但是其中有三尊最为珍贵,说它们尊贵是因为它们的塑造艺术是十分独特的,它们是采用脱纱的工艺。高50厘米,重量只有3公斤重,是寺里最轻、最名贵的塑像。

  那么悬空寺的第二第三部分就是真正的悬空了。外面的木柱给人的感觉就是靠着十几根木柱支撑整个寺庙,单其实那些木柱大多数都是不承重的,而我们看到在每一部分起连接作用的是栈道,在栈道的下面有一些横梁,这些横梁是插入岩石中的,在修建的时候,将岩石凿出口小肚大的石洞,里面放上锥形木楔,将横梁做成剪刀形猛力砸进去,木楔就钻入横梁,外面的力气越大,里面咬合得就越紧,它们把力就压在岩石上。

  我们知道,恒山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那么每个朝代的统治都有自己崇拜的宗教,而三教殿集佛道儒于一身,无论在任何朝代都会受到保护,这也是悬空寺千年不毁的一个政治原因吧。

  下面就让我带领大家去游览这座悬空着的寺庙吧。

山西大同导游词6

  请大家抬头望去,高高地挂在山中间的就是悬空寺,就像一座嵌在岩石上的房子一样,上面有陡峭的岩石,下面有危险的山谷,看起来真让人担心是吧,正因为这一样,悬空寺才不枉徐霞客称之为的“天下第一奇观”,大家再看看岩石上那两个苍劲有力的“壮观”二字,那是我们的诗仙李白所写的。来悬空寺的游客也是比较多的,但是由于对历史文物保护的原因,所以悬空寺的里面没法进入,我们就在外面欣赏感叹一下了。

  现在我们就准备进入寺庙了,从这里的楼梯攀登而上,可能现在大家觉得很*常并没有什么惊险的感觉,但是待会你们就不会这样觉得了,等一会儿我们要通过楼宇之间的栈道,大家会发现十分狭窄,只能一人通过,所以到时候请大家不要推挤,依次小心的通过。

  现在我们到了寺庙中,这里共有殿堂四十余处,最著名的就是三官殿。因为空间狭窄,寺中的佛像自然也就小了许多,但仍然被工匠雕刻得栩栩如生。雕梁画柱的飞檐上挂有惊鸟铃,在微风中发出清脆的铃声。

  现在我们来到的殿阁就是著名的三官殿。殿内共有三尊佛像:中间为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左边为儒家创始人孔子,右边为道家鼻祖老子,三教供于一殿,在全国各地寺庙建筑中极为罕见。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文化大同的崇高境界。

  好了,剩下的时间大家自由浏览,注意安全。


山西李家大院的导游词 (菁华6篇)(扩展7)

——山西景点的导游词 (菁华6篇)

山西景点的导游词1

  王家大院在灵石县静升村。包括东大院、西大院和孝义祠,总面积34650*方米。东大院俗称高家崖,建于清嘉庆初年,是一个不规则形城堡式串联住宅群。城堡因地布局,顺势而建。鸟瞰东大院,是由三个大小不同的矩形院落组成:中部是两座主院和北围院;东北部是俗称"柏树院"的小偏院;西南部是大偏院。城堡的四面各开一个堡门。东堡门位于主院前大通道的`东端,西堡门开在大偏院的西南角,南堡门开在主院前大通道的中间,北堡门开在小偏院的东北角。南堡门外是一条长50米、宽3米的石板坡路,直通村中的五里后街。主院前的大通道长127米,宽11米,全部用青石铺成。大通道的南面是高高的砖砌花墙,墙内建有60多米长的风雨长廊。东大院主体建筑是两座三进四合院,院门前都有高大的照壁、上马石、旗杆石、石狮、石台阶等。从布局看,每座主院都有宽敞的正院、偏院、套院、穿心院、跨院等;按用途分,有堂屋、客厅、厢房、绣楼、过厅、书院、厨房之别。院内因地而异,修有甬道、幽径、低栏、高墙等。院中有院,门内有门,窑顶建窑,房上座房。主院西南角的大偏院是由两座花园式庭院组成的,可供主人小憩。主院正北的后院是由一排13孔窑洞组成而又分隔为四个小院的护堡院。整个东大院建筑规模宏大,结构严谨。

  出东大院的西堡门,走过一条马蹄形的沟涧小道,就是西大院。西大院俗称红门堡,是一处十分规则的城堡式封闭型住宅群,面向与背靠同东大院完全相同。俯视西大院,其*面呈十分规则的矩形,东西宽105米,南北长180米。只有一个堡门,开在南堡墙稍偏东的位置,正对着城堡的主街。雄伟的堡门为两进两层,一方刻有"恒祯堡"的青石牌匾镶嵌在堡门正中央,因堡门为红色,所以人们都叫西大院为"红门堡"。堡墙外高八米,内高四米,厚二米多,用青砖砌筑。堡墙上有垛口。堡门外正对堡门的地方,有一座砖雕照壁。堡门左右及堡墙东北、西北角各有一条踏道可上堡墙。堡内南北向有一条用大块河卵石铺成的主街,人称"龙鳞街",街长133米,宽3.6米。主街将西大院划为东、西两大区,东西方向有三条横巷。横巷把西大院分为南北四排。从下往上数,各排院落依次叫底甲、二甲、三甲、顶甲。一条纵街和三条横巷相交,正好组成一个很大的"王"字。堡墙东北角和西北角各有更楼一座。堡内东南角、西北角各有水井一口。堡内共有院落27座,除顶甲为6座外,其余三甲均为七座。各院的布局大同小异,多数为一正两厢二进院,正面以窑洞加穿廊为主,顶层有建窑洞或建阁房的。大部分院落以南北中心线为对称轴,东西基本对称。也有一部分院落为偏正套院,院门偏在东南方向,院门内是一条较长的通道,通道西侧南端是通往前院的门,北端是通往后院的门。

  王家大院位于灵石县静升村北端黄土丘上。北距太原150公里,距灵石县城12公里。院落座北面南,居高临下,面对静升村,视野开阔。

  王家大院建筑规模宏大,有东大院、西大院、孝义祠三部分,总面积达34450*方米,相当于祁县乔家大院的4倍,为灵石王家官商皆有的院落,王家大院不仅是一组民居建筑群,而且是一座很有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

  王家大院布局的构思独特,结构合理,“三雕”艺术精湛。院内,随处可见木雕、砖雕、石雕作品,从屋檐、斗拱、照壁、兽吻到础石、神龛、石鼓、门窗,构思奇妙,造型逼真,精工雕造,独具匠心。这里既有北方建筑的雄伟气势,又有南方建筑的秀美。与此同时,绘画、书法、诗文熔于一炉,人物花卉、禽兽汇于一体,姿态秀美,是晋中民居中的一处奇葩。

山西景点的导游词2

  太行大峡谷位于林滤山中,说起来古名隆滤山。东汉延*元年(公元120年)避殇帝刘隆名讳而改名林滤山,主体就是位于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处的林州市境内的南太行山,整个山体南北长74公里,东西宽29公里,总面积1760*方公里。

  林滤山奇峰林立,山势嵯峨,崖谷密布,瀑布高悬,共有大小山峰7658座,大型幽谷7845条,造就了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这里现存古长城遗址1处,古塔9座,洞窟5处,石刻造像300多尊,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1处。这里森林茂密、古树参天,水溪潭池、飞瀑银花,重岩叠嶂、姿态万千,构成了一幅幅变幻无穷的山水风景名胜图。

  太行大峡谷是林滤山的一颗明珠,是旅游观光的胜地。它群山环绕,山峦重叠,青山流水,森林葱郁。景区的主要景点有:太行之魂王相岩,三九冰雪桃花开的桃花谷,三伏酷暑冰凌挂的太极冰山,还有红旗渠的第二母亲——太行*湖、亚洲最好的国际滑翔基地等。

  朋友,在我们的正前方山头上,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壑口,这便是闻名退还的鲁班壑,也逝代山前通往石板岩乡和山西*顺县的惟一通道。这里地势险要,海拔1172米,横宽110米,200余米高的.绝壁耸立两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在太行隧道未修通以前,石板岩乡的老百姓要想到县城,只能肩挑手提爬过这1000多米高的壑口,非常艰难。关于鲁班堑有这样一个传说:著名工匠师傅鲁班到林滤山伐木,看到山高难越,行走艰难,想劈开大山,便抡起手中神斧,结果只在山顶上砍了一个堑口。在望口东侧的山堑上,有一只全手指印的明显痕迹,据说是鲁班搬巨石留下的手印。

  从这个景点往上攀登就是香柱泉,是鲁班喝过的仙水。过路人喝了此水,无论是上山还是下山,不渴不累,因此途经此地的人,都要喝上几口甘甜的泉水。因为山高且离我们太远,因此我们只能饱炮眼福,望山兴叹了。

  冲上这最后的陡坡大家看我们的左手窗外红旗渠已经今在眼前。

山西景点的导游词3

  天龙山风景区,海拔1700米,山恋起伏层叠,古柏苍松泛翠,为省级重要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曾是北齐皇帝高欢的避暑行宫。寺内有大雄屋殿、禅院、九莲洞、钟楼、药文殿等建筑。最有名的是天龙山佛教石窟造像和道教石窟—龙山石窟。

  在龙山风景区气候条件和晋祠(在晋祠景区西北10公里处)相*,日温差较大,有时干燥多风,但环境优雅,天气凉爽。该景区是太原市*年开发的,具有极佳的观赏和游览价值。市区通往景区的道路,宽阔*坦,十分便利。其它多种服务(餐饮为主)方便、实惠,能迎合游人的要求。

  天龙山石窟在山西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天龙山腰。四周山峦起伏,遍山松柏葱郁,山头龙王石洞泉水荡漾,山前溪涧清流潺潺。石窟分布在天龙山东西两峰,东峰八窟,西峰十三窟。各窟的开凿年代不一,自东魏至唐,历魏、齐、隋、唐四个朝代。以唐代最多,达十五窟。石雕体态生动,姿式优美,刀法洗炼衣纹流畅,具有丰富的质感。第九窟中的'弥勒大佛比例和谐,容貌端庄凝重;下层观音璎珞富丽,纱罗透体。明人张冕《天龙寺》诗有“门对虬松欹偃石,殿围龙柏倒撑丘”句,即指此景。

  龙山石窟在山西太原市西南20公里的龙山山巅。满山林密叶茂,秋来红叶遍山,景色宜人。石窟开凿于元初,道人宋德芳于太宗六年(1234年)主持营造龙山石窟及昊天观。现庙宇残坏,石窟尚存,共八龛,因供奉和雕像不同,分别为虚皇龛、三清龛、卧如龛、玄真龛、三大法师龛、七真龛及两座辩道龛。各龛雕像数额不等,共四十余尊,大都保存完好,雕工朴实,衣着庄重,与佛教石窟艺术风格截然不同。石窟顶板上还雕有龙 凤及花图案,两侧入前壁上留有元代题记,为研究道教石窟艺术和道教发展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山西景点的导游词4

  孝义市位于省境中部西侧,吕梁地区南端,面积943*方公里,现辖6镇12乡,人口36.32万,市*驻城关镇。孝义,春秋时晋置瓜衍县,西汉属兹氏县,三国魏中阳县来治,西晋永嘉元年并入隰城县,北魏改置永安县,隋属西河郡治,唐贞观元年以邑人郑兴孝行闻于朝,敕赐名孝义县。1991年设县级市。

  孝义市城区不仅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而且是晋西和陕北的物资集散地和重要的交通枢纽。该市地势西高东低,东部为太原盆地的组成部分,地势*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方便,是主要粮棉产区。中部黄土丘陵,地形破碎,梯田遍布,*均海拔1000米左右。西部山地属吕梁山支脉,主要山峰有龙盘山、凤凰岭等,海拔分别为1163米和1365米。境内主要河流有文峪河、磁窑河、下堡河、兑河等。

  该市属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10.1度,一月均温——5.6度,七月均温23.7度,年均降雨量470毫米,霜冻期为十月上旬至次年四月中旬,无霜期170天。孝义市现有耕地52.88万亩,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高梁、玉米、谷子、大豆和薯类,另外,荞麦、莜麦、糜子等杂粮也有较大面积的种植。经济作物主要有核桃、柿子、棉花、油料等。孝义市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铝、石膏、铁等,其中以煤炭储量最大,已探明煤储量为71亿吨,是汾西矿务局主要煤炭开采基地。其次是铝土矿,是山西铝厂的矿源基地。主要工业有煤炭、炼铁、化肥、水泥、农机、塑料、陶瓷、纺织、酿酒、毛皮、玻璃、印刷、食品加工等。孝义市交通便利,介西和孝柳两条支线铁路横贯全境,是孝义市对外交通的主要门户。

  孝义至午城、汾阳至介休等干线公路途经该市,此外还有县级和乡镇公路多条,连通全市各乡镇。位于县古城中央的中阳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自古颇享盛誉,因当时孝义为中阳县所辖而得名。孝义生产的“羊羔美酒”,颜色洁白,似羊羔之毛色,故而得名。孝义是“汾州核桃”主要产地之一,其特点是果形美观,果实个大,皮薄肉厚,出仁率高达52%,含油量达70%,是该市大宗出口物资,远销海内外。孝义市东许、高阳、兑镇、白壁关等乡镇盛产柿子,畅销省内外。

山西景点的导游词5

  普救寺,位于山西省西南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

  这里塬高29米~31米,南、北、西三面临壑,惟东北向依塬*展。原有范围,东西宽200米,南北长350米,总面积约7万*方米;

  这里地势高敞,视野宽阔,寺院坐北朝南,居高临下,依塬而建。这是一座千年古刹,我国古典戏剧名著《西厢记》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从1986年以来,新修复的普救寺,寺院建筑布局为上中下三层台,东中西三轴线(西轴为唐代,中轴为宋金两代,东轴为明清形制),规模恢宏,别具一格。从塬上到塬下,殿宇楼阁,廊榭佛塔,依塬托势,逐级升高,给人以雄浑庄严,挺拔俊逸之感。加之和《西厢记》故事密切关联的建筑:张生借宿的“西轩”,崔莺莺一家寄居的“梨花深院”,白马解围之后张生移居的“书斋院”穿插其间。寺后是一地势高低起伏,形成活泼的园林花园。园内叠石假山悬险如削,莺语双亭飞檐翘角。荷花池塘上横架曲径鹊桥,亭桥相接、湖山相衔。莺莺的“拜月台”掩映在青松翠柏、千竿修竹之中。

  屹立在寺中的莺莺塔,不仅形制古朴、蔚为壮观,而且以奇特的结构,明显的回音效应著称于世。游人在塔侧以石扣击,塔上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咯哇——”“咯哇——”的蛤蟆叫声,令游人连连称奇。据方志中称之“普救蟾声”,为古时永济八景之一。

  由于《西厢记》的问世,使得这个“普天下佛寺无过”的普救寺名声大噪,寺内的舍利塔也被更名为“莺莺塔”而闻名遐迩。而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撼动着人们的心灵,使它成为蜚声著誉的游览胜地。

  普救寺是《西厢记》故事的发祥地。唐元稹传奇小说《莺莺传》、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元王实甫杂剧《西厢记》,皆以普救寺为背景,进行艺术创造的。由于《西厢记》故事的广泛流传,普救寺也随之名扬天下。因此,剧以寺而生,寺以剧而名。

  普救寺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是元代戏剧大师王甫实的杂剧《西厢记》写得生动深刻,流传广泛,影响深远。《西厢记》共五本二十折,其故事梗概是:唐贞元年间,前朝崔相国病逝,夫人郑氏带女儿莺莺、侍女红娘和小童欢郎一行30余人回河北博陵安葬,中途道路有阻,在河中府普救寺暂住。此时,河南洛阳书生张生(名珙,字君瑞)赴长安赶考,路过河中府看望同窗好友白马将军,顺便游览普救寺时与莺莺相遇,产生了爱慕之情。张生为了追求莺莺,遂不往京师,就在寺中借厢住下。

  张生的住所与莺莺所住的西厢只一墙之隔。一天晚上,莺莺同红娘在花园烧香祷告,张生隔墙高声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荫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立即和诗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经过诗歌唱和,彼此更增添了好感。

  在为崔相国做超生道场时,张生、莺莺再次相遇,两人默默地相爱了。就在这时,守桥叛将孙飞虎带兵围住寺院,要抢莺莺为妻。崔夫人四处求救无援,许愿说:“谁有退兵计策,就把莺莺嫁给谁。”张生挺身而出,写信给白马将军杜确。杜确救兵赶到,孙飞虎兵败被擒。不料崔夫人言而无信,不肯把女儿嫁给张生,要二人兄妹相称

  。张生因此致病。红娘为张生出谋,让他月下弹琴,莺莺听后十分感动,便叫红娘前去安慰。张生叫红娘给莺莺带去一信,莺莺回信以“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约张生相会。当晚,张生赴约,由于红娘在场,莺莺只好假装生气,训斥张生不礼貌,张生从此一病不起。红娘前来探望张生,暗示当夜莺莺一定前来相会,张生病即痊愈。深夜,莺莺来到张生书斋,与张生订了终身。这件事被崔夫人觉察,她怒气冲天,拷问红娘,红娘拒理相争,巧妙地说服了崔夫人,使她只好答应将莺莺许配给张生,但她又逼迫张生立即上京考试,如考不中,仍不把女儿嫁给他。

  张生与莺莺惜别,上京应试,中了头名状元。然而崔夫人侄儿郑恒造谣说,张生已作了卫尚书女婿,逼崔夫人把莺莺嫁给他。就在这时,张生回到普救寺,在白马将军的帮助下,揭穿了郑恒的阴谋,与莺莺结为连理。

  《西厢记》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古典戏剧名著,它叙述了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小姐崔莺莺在浦东普救寺内邂逅相遇、一见钟情,经红娘的帮助,为争取婚姻自主,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而私下结合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反抗,以及对美好爱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几百年来,它曾深深地激励过无数青年男女的心,使他们为其所赞叹,所感动。即使在今天,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形象,仍然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封建礼教罪恶本质的认识。《西厢记》的问世,特别是自王实甫的《西厢记》杂剧问世以来,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崔张故事,源远流长。早见于唐德宗贞元末年(802年~804年),和白居易同时代的著名诗人元稹(778年~813年)所写的传奇小说《会真记》(又名《莺莺传》)。据北宋末年的学者王性之的考证,《莺莺传》写得是元稹自己婚前的恋爱生活,结果是张生遗弃了莺莺,是个悲剧的结局。这篇小说不过数千字,却情节曲折,叙述婉转,文辞华艳,是唐代传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它写出了封建时代少女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也反映了爱情理想被社会无情摧残的人生悲剧,宣传了男尊女卑的封建糟粕。

  此后,故事广泛流传,产生了不少歌咏其事的诗词。到了宋代,一些文人直接以《莺莺传》为题材进行再创作,现在能看到的有秦观、毛滂的《调笑转踏》和赵令畦的《商调蝶恋花》鼓子词。这些诗词,对莺莺的命运给予了同情,对张生始乱终弃的薄情行为进行了批评,但故事情节并没有新的发展。

  当《莺莺传》故事流传了400年左右的时候,正是金代章宗时期,董解元(约1160~1220年)的《弦索西厢》(称《西厢记掐弹词》)、《西厢记诸宫调》问世了。这就是后来称之为“北曲之祖”的“董西厢”。“董西厢”是在《莺莺传》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第三人叙事的说唱文学。

  无论是思想性或艺术性,都远远超过前人,对《莺莺传》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都做出了根本性的改造,矛盾冲突的性质衍变成了争取恋爱自由婚姻的青年男女同封建家长之间的斗争;张生成了多情才子,莺莺富有反抗性;故事以莺莺偕张生私奔作结,使旧故事开了新生面。“董西厢”在艺术上尚嫌粗糙,对爱情的描写也尚欠纯至,还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到了元代,随着都市经济的繁荣,戏剧更加发达起来。大戏剧家王实甫 在“董西厢”的基础上把崔张故事改为杂剧。这就是被誉为“*古典文艺中的双璧”之一的《西厢记》,亦称“王西厢”。

  《西厢记》约完成于元成宗大德三年至十一年(1299年~1307年)间,其生命力不仅在于它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反抗,而且从正面提出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美好愿望。作为我国古典戏剧中的一部典范性作品,其规模之宏伟、结构之严密、情节之曲折、点缀之富有情趣、刻画人物之生动细腻等,可以说是,超过了元代的其他剧作家,称得上是“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王实甫《西厢记》杂剧流传广泛,刻本多。

  仅明代刊本就有60余种,有徐文长、徐士范、王伯良、凌蒙初、闵遇五、金圣叹、毛西河诸家为它校注过,又有李日华,陆天池的“南西厢记”,以及其他文人歌颂西厢故事的作品。明清时期还出现过很多《西厢记》的“翻”“续”之作的,但其社会意义不大,艺术成就不高。新*成立后,《西厢记》的研究更是呈现蓬勃的新气象,新的校注本和各种研究论著不断涌现,并出现了一批卓有成就的研究专家。在我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之中,《西厢记》已成为独立的一门学问。

  《西厢记》不仅是*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也是世界文艺中的瑰宝,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它的问世,比世界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不朽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早三个世纪。因此,即使把《西厢记》置于世界文学发展史来考察,它的出现也完全称得上是一个“奇迹”。18世纪末,《西厢记》和《水浒》、《红楼梦》、《儒林外史》等伟大作品一起,被提到和封建正统文学尖锐对立的地位上而得到新的评价。新*成立后,它不仅在国内广泛流传,在现代各主要剧种中,几乎都有有关《西厢记》的剧目,而且在国外出版和上演,赢得了国际友人的热烈欢迎和赞誉。

  一千多年来,〈西厢记〉所选用崔莺莺与张生恋爱的故事题材,曾以小说、诗歌、说唱、戏剧等多种文学形式在各个历史时期一再出现,几乎是不间断地流传着,直到今天依然为人们所熟知,影响到今天各种地方戏曲、小说、说唱等,甚至影响到外国文学。

山西景点的导游词6

  崇福寺始建于唐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55年)的金代建筑,规模可观,气魄宏大,是*批准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正殿用减柱法建筑,乃国内孤例,堪称一绝,弥陀殿为全国金代最大建筑之一。

  崇福寺坐落在朔城区东大街,门前有石狮一对,自山门由南向北有金刚殿、钟楼、鼓楼、千佛阁、文殊殿、地藏殿、大雄段、弥陀殿和观音殿,占地23400*方米,前后5重院落,布列适当、主次分明,是一座规模完整、宏伟壮丽的古代建筑。崇福寺乃鄯阳古刹,藏经阁始建于唐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65年,明代重修后更名为千佛阁),契丹时,其地为林太师府署。辽统和间复为增会,这可能是隋、唐“舍宅为寺”的遗风,因名林衙寺,金天德年间(公元1149——1153年)赐额崇福禅寺。现寺内弥陀殿、观音殿为金建,山门为清建,其余为明建。弥陀殿为寺内主殿,建于金皇统年间(公元1141——1149年),由开国侯翟昭度负责施工,殿宇正檐下悬挂的“弥陀殿”竖匾,为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原物。

  弥陀殿建于2米多高的台基上,通高21米,冠于全寺,是全国现存较大的金代建筑。建筑面宽7间,进深4间入椽。殿前有宽敞的月台,后与观音殿月台相连。单檐九脊歇山式。殿内梁架结构具有独到之处,随着殿内金柱的减少,主体结构与其他建筑不同。弥陀殿棂窗也很精致,镂刻透心图案纹样达15种之多,有三角纹、古钱纹、桃白球纹等,这些图案不仅是优秀的艺术佳作,而且对研究金代建筑装饰具有很高的价值。殿内中央砖砌佛坛上置三尊主像,中为弥陀佛,左为观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称“西方三圣”。主像两侧胁侍菩萨表情恭谦。别具神态。两大天王怒目狰狞,似在护法守职。主像背光为编条泥壁,图案呈草叶纹,边沿是焰光。中间背光浮壁13尊伎乐天,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殿内四壁满绘壁画,10躯高大佛像结趺而坐,端庄慈祥,分布于东西山墙和后墙。壁画上方为飞天,翱翔于五彩祥云之间。西尽间绘有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立姿,变化身,18面,千手,掌心各绘一眼,手中各擎一件法器,星辰日月,龙楼宝盘,刀戈剑戟,琴棋书画等应有尽有,千变万化。下左为婆薮仙,神情自若,老态龙钟,下右方为吉祥天,神情安详,持重彬彬。东尽间分上下两层,绘三佛三菩萨,后壁门榻上绘16宝观。整个壁画庄重宏伟,气势夺人,画工精细,设色以朱红、石绿为主,色彩绚丽,壁画与佛像交相辉映,大殿更加金碧辉煌。殿外九脊全为瓦条砌垒,殿顶上筒坂布瓦覆盖,绿色琉璃和脊饰剪边。两个高大邸吻矗立正脊之上,正脊中间置有瓦楼一座,将军居中,神志昂扬。戗兽、垂兽巨口獠牙,气势威武。整个弥陀殿集建筑、壁画、塑像、背光、琉璃、棂窗、匾额等于一体,虽经历代风雨寒暑,至今仍光泽灿烂。

  观音殿是仅次于弥陀殿的金代建筑,其梁架结构最富有独创性。为“四椽伏对乳伏用三柱”。殿内前槽金柱全部减去,后槽金柱置在佛坛两侧,使殿内前部更加宽广。因省去前槽金柱,四椽伏跨度加大到10米,所以为减轻其负荷,在梁上和*梁前端施较大的人字叉手,把殿前槽上部载荷传递到前檐和后檐柱上。这种神奇的建造能力,充分反映了古代建筑匠师的才能技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保护文物古迹,1953年对观音殿进行了整修,1986年又拨款对弥陀殿进行落架大修。崇福寺,以其古朴巍峨的雄姿,再现于朔州大地。

  在朔州崇福寺,珍藏着一座展示我国北朝佛教艺术成就的珍贵文物棗北魏石塔。塔高2.5米,*面呈方形,因在塔刹、塔身和基座上雕有小佛像1349尊,故而也被称为千佛石塔。石塔的塔身是九层楼阁,楼阁四面皆雕有斗拱和塔檐,周围空间则布满小佛坐像,最下层每面中间都雕有一龛,龛内雕有一尊较大的主佛和左右胁侍佛两尊,龛的外部是五排坐佛。佛像大小不等,神态各异。整座佛像塔设计巧妙,工艺精湛,把*古建艺术和印度佛塔艺术融为一体,创造了我国现存最早的楼阁式佛塔,令人惊叹叫绝。

  但让人痛惜的是,这件备受世人瞩目的艺术珍品,因世事变迁,饱受风霜,在半个多世纪前身首分离,不能合璧。目前,塔杀只能以一级藏品保存于崇福寺内,塔身则被台北国立博物馆收藏。

  这座千佛石塔塔刹和塔身的分离,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千佛石塔建造于北魏天安元年(公元446年),是献文帝拓跋弘宫中的小官曹天度为了祈求国家太*,耗尽全家资产,在*城(今大同市)所造。建塔的人把天下太*的美好祝愿寄托在千佛石塔上,但石塔的命运却与这个愿望大相径庭。1937年,中华大地阴去密布,血雨腥风,日寇入侵,国土沦丧。保存在朔州崇福寺的千佛石塔也未能逃此劫难。当时,日本出版的《艺术美术全集》中收录了千佛塔的全部资料。资料证实,当石塔在劫运日本装箱时,朔县城内一位*,在敌人的严密监视下,冒着生命危险将塔刹暗自藏回家中。全国**后,这位爱国志士把塔刹献给国家,交回崇福寺,而塔身归初被陈列在日本东京博物馆。

  塔刹高57厘米,中间是两层楼阁,在每层的四化个转角处都刻有一个负重交脚菩萨。楼阁上部雕有九道相轮及摩尼宝珠。经过无数的风雨沧桑,宝刹虽已残痕累累,然而其细腻精巧、匠心独具的艺术风采仍然熠熠生辉。每当人们在崇福寺欣赏千佛石塔塔刹的时候,总有一种遗憾,总要发出这样的感叹:千佛石塔何日才能身首合一呢。

  石塔身分两地的这种状况,多年来备受仁人志士的热切关注。1979年,奥地利格拉茨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弗兰茨先应我国*邀请来华访问,将其所著的《*塔及堵波》一书赠予*历史博物馆,著名考古学家史树青先生发现该书中收录的千佛石塔是崇福寺之物,史先生著文予介绍和考证。1995年台北国立博物馆典藏组主任黄永川先生给崇福寺来函称:“贵寺收藏‘曹天度造九层塔’一件,该件石塔为日本抗战期间掳掠,胜利后归还我国。该件石塔之塔顶据悉尚存贵寺,可谓大幸。现阶段虽未能璧合,但该塔之价值不会因顶身分离而逊色。”历史为我们制造了冬天的残酷,也给我们讲述着春天的故事。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