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老峰导游词通用5篇

首页 / 导游词 / |

  五老峰导游词 1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五老峰风景名胜区位于山西省永济县,因五峰相倚,形同五位老人而得名。五老峰史称东华山,历史上为北方道教名山,盛时曾有64座观庵庙宇。它奇峰险峻,需攀链而上,属丹霞地貌。山上岩洞幽深,双瀑飞流。《水经注》称其“翠柏荫峰,清泉灌顶”。

  五老峰景区内群峰竞秀,怪石林立,野生动植物千余种。奇特的地质地貌造就了许多罕见奇观。它主要由玉柱峰、太乙峰、棋盘峰、东锦屏峰、西锦屏峰五座山峰组成。主峰玉柱峰壁立千仞,直插云霄。天梯、天桥、滑索及千米滑道惊险刺激、动人心魄。黄河滩岸有约6700公顷绿色林海,自然风光独具特色。清朝诗人王含光曾在此留下“虞乡城南五老峰,一峰一朵玉芙蓉”的诗句。

  五老峰人文景观丰富。黄河滩岸畔的蒲津桥曾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大桥,也是黄河上最早的大桥,现在历经兴衰的古蒲津桥遗址上,湮没千年的4尊铁牛和4尊铁人又已重现于世。来到这里,可以重温当时的壮观景象。

  始建于北周时期的鹳雀楼,是黄河文化的标志之一。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的诗中吟诵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千古名篇不仅尽人传唱,更使得鹳雀楼名扬天下。同样闻名的还有始建于唐代武则天时期的普济寺。它因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而闻名遐迩。风景秀丽的王官瀑布,也沾上了名标青史的名人光,这里是唐末诗人司空图隐居地,他的大部分诗歌和诗论都是在这里写成的。在文学史上,司空图主要是以诗论著名,他的《诗品》是当时诗歌纯艺术论的一部集大成之作。

  五老峰导游词 2

  五老峰风景名胜区,位于山西省永济县,以五老峰、古蒲州为中心,包括黄河滩岸,王官峪、龙头山、云仙阁等6个景区,总面积300*方公里。五老峰在中条山上,因五峰相倚,形同五位老人而得名。五老峰史称东华山,历史上为北方道教名山,海拔1809.3米,奇峰险峻,需攀链而上,属丹霞地貌。山上岩洞幽深,庙宇甚多,双瀑飞流,昔为旅游胜地。

  黄河滩岸有约6700公顷绿色林海,自然风光独具特色。湮没一千多年的古蒲津桥畔的4尊铁牛 和4尊铁人已于1988年8月重现于世。铁牛各重3万公斤,铁人各重2吨,铁人代表***、蒙古、藏、汉上个民族、象征民族团结,蒲津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大桥,也是黄河上最早的大桥,公元724年,唐玄宗李隆基降旨,在今永济县境内将原有的竹索浮桥改为铁索链浮桥,并铸4尊大铁牛和4尊大铁人,分置黄河**。后因洪水泛滥,黄河改道,桥毁船腐,铁牛和铁人却抵挡了洪水冲击等灾难。不锈不腐,光洁完整。

  《虞乡县志》记载:“王官峪,地名。在王官古城之侧,因以为名。”

  《虞乡县志》载:王官谷有十大奇景:“天柱擎天、东瀑飞泻、石岩喷雪、奇石珠帘、百二盘旋、明镜映天、休休古亭、贻溪映绿、点石成金、恐龙化石”。登上西瀑巅顶可探幽深莫测,捕捉迷离的地下迷宫大世界----黄沙溶岩洞群。景区内的奇峰怪石千姿百态:“石佛坐岭、金龟望月、双人施礼、雄狮观瀑、石抱翠柏、人面石侣、关公刀痕……”

  它为历代游人所瞩目,主要还因为唐末著名诗人、诗论家司空图曾隐居于此,才使王官谷地以人传,名震河东,吸引着各方游客。《虞乡县志》记载,谷傍有其先人别墅一座,依山傍水,泉石林亭,绿树合围,风景独秀。当我们按照志书上的记载,寻找它的遗存时,却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变迁之中而沓无踪迹了。入谷有一石径小道,盘山而进,曲折回环,似有“曲径通幽”之感。谷内有天柱峰、东西瀑布、贻溪清流、奇峰珠帘、明镜映天、百二盘山、休休亭、三诏堂等自然胜景和古建遗存。

  五老峰 风景秀丽宜人,生态环境优美,动植物种类繁多。奇特的喀斯特地质地貌造就了许多罕见奇观,具有雄、险、奇、秀、仙之特点。《水经注》称:“奇峰霞举,孤标秀出,罩络群峰之表,翠柏荫峰,清泉灌顶”。山中有9泉、12洞、362擎,盛时曾有64观庵庙宇,嶙峋翠巍,秀甲三晋。目前,景区内配套设施完善,有可容纳百余人住宿、餐饮、会议的三星级宾馆——云峰阁;有惊险刺激的滑道、滑索和铁索天桥;有轻松便捷的登山观光索道;有集消暑纳凉、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秀丽景点“北方水乡”——锦绣谷.

  五老峰由玉柱峰、东锦屏峰、西锦屏峰、棋盘山和太乙峰组成,高海拔1993.8米。主峰玉柱峰又名云峰、灵峰,恰似一根 立地的玉柱直插云霄,又如亭亭玉立的天官玉女下凡,在全国的名山大川中,玉柱峰绝无仅有,称为天下奇峰。其它四峰罗 列四隅,远望犹如五位彬彬有礼的老人,列座厅堂,侃侃而谈,故 称“五老峰”。这里层层峰峦,森森古木,各种生物覆盖着整个山野。花红草绿,山光水色,风光旖旎非凡,故有“北有五台观庙宇,南在五老看风光”之说。

  主峰玉柱峰,石壁如削,形同玉柱,直插云霄,又名“云峰”、“灵峰”,游人需攀链而上。峰顶上有3000*方米的坦地,北高南抵,有七大人文景点:南天门、灵宫庙、菩萨殿、秀士殿、千子堂、祖师庙等建筑遗址。

  以玉柱峰为中心,左有东锦屏峰,峰腰建药师洞;右有西锦屏峰,峰下有雷公洞;北为太乙峰,有五老殿、玉皇殿;南为棋盘峰。还有五指峰、笔架峰等大小山峰31座,或作仙女弄姿,或像猿猴仰视,或如椽笔耸天,或若笔架横列,珠辉玉映,惟妙惟肖,共占地有50*方公里。

  其间寺庙观宫分布其间有64座,洞穴有12个,源泉有9处。仙人洞、雷公洞、水源洞、留有马蹄印的张果老洞等洞穴深造幽静,形状各异,对地质学、成因学、气象学、水文学、生物学等分支学科和考古学都很有研究价值。泉水清纯甘甜,川流不息。有明眼泉、玛瑙泉、芙蓉泉等,又有神奇的一碗泉,只有一碗大小,却舀之不尽,涌而不溢。这里的山奇水秀,无处不绿,还有松涛、云海、奇石、怪崖、松翠、流泉、飞瀑等景观,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游人到此,恰似在神奇的图画之中。

  山上的古建筑遗址中,有南北朝的石雕佛像,有唐代的细绳纹砖,宋代的方形花砖,明代的彩塑人像,以及大量的碑竭石刻,说明古代五峰山早为游客的留连忘返之所,更是佛道之士修炼、禅坐、栖居之地。

  龙头山有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址。还有唐代柳宗元的故里,均较闻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目,更上一层楼”。鹳雀楼 是我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其故址位于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郊的黄河岸畔,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

  鹳雀楼始建于北周 (公元557--580),废毁于元初。由北周大将军宇文护镇河外之地,筑为层楼。由于楼体壮观,结气势宏伟,风景秀丽,唐人留诗者甚多。“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即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登楼赏景留下得千古绝唱,流传于海内外。该楼历唐经宋,元初(公元1272年)毁于战火。

  1997年12月,鹳雀楼复建工程在黄河岸畔破土动工,该工程历经几年建设,于202年9月26日主楼竣工,对游人开放,新建鹳雀楼系仿唐形制,四檐三层,总高73.9米,总建筑面积33206*方米。充分体现了唐代风韵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境。

  鹳雀楼景区位于永济市西南20公里处,景区规划面积3300亩,现有面积1640亩,景区内以鹳雀楼为中心,四周以古典园林式分布,形成“四区十二点”的空间结构,式一个国家级旅游景区。

  鹳雀楼内部陈设于2004年7月底完成,陈设内容以黄河文化和河东文化为主题,时代跨越中华上下五千年,采用各种形式说明黄河式人类文明最早的发祥地。在这里您不仅可以体会到登高望远的最高境界,也可以感悟华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在不久的将来,鹳雀楼将会成为一个弘扬民族文化的典范。

  普救寺 坐落在永济县城西12.5公里处,始建于唐代武则天时期。原名“西永清院”。因我国古典戏剧《西厢记》而闻名遐迩。寺内的舍利塔,创建于隋唐迄今1300多年。明喜靖三十四年毁于地震。七年后,明世宗诏令重建寺院,重建寺塔。到了1920年,寺院又不幸遭到一场大火。1986年山西省人民**开始拨专款修复普济寺。莺莺塔在原基础上重修13层,高50米,时人有诗赞云“缤纷五彩似飞虹,八面凌空八面风。一十三层冲霄汉,琉璃宝塔冠寰中。由于人们对莺莺的爱情悲剧的同情,便顾不得佛门的规矩,口碑相传把它改称做了“莺莺塔”。舍利塔原名反不为后人所知了。

  莺莺塔为世界奇塔之一。她和我国北京天坛回音壁、四川石琴、 河南蛤蟆塔同属四大回音建筑,以莺莺塔声学效应最为显著,其回声 机制主要在三方面:

  1、 塔内是中空的,站在塔的中层听上面人说话,由于声学反射 效应,声音好像从下面传来;

  2、 塔檐上的复杂结构有反射作用;

  3、 墙壁反射。而天坛回音壁主要是通过墙壁反射。所以在塔的 四周击石拍手,均可听到清晰的旺音回声;随着位置的变换, 这蛙音回声也可以发生从空中或地面传来的变化。


  五老峰导游词 3

  庐山五老峰《圣斗士星矢》中,天秤座圣斗士童虎的修业地。

  五老峰地处庐山东南,因山的绝顶被垭口所断,分成并列的五个山峰,仰望俨若*地而坐的五位老翁,故人们便把

  这原出一山的五个山峰统称为“五老峰”。

  它根连鄱阳湖,峰尖触天,海拔1436米,虽高度略低于大汉阳峰,但其雄奇却有过之而无不及,为全山形势最雄伟奇险之胜景。

  古代研经传道的五老,在史话被称为天神或天尊,在星象卦说之中,他们分别是青灵始老天尊,代表东方、木、黑色;丹灵真老天尊,代表南方、火、红色;黄灵元老天尊,代表中方、土、黄色;浩灵素老天尊,代表西方、金、白色;一灵玄老天尊,代表北方、水、兰色。

  五老祠所祭的正是这五老天神。

  由此而知五老山,是五老携《河图》《洛书》藏经授典的隐身之所,研卦修行,传经布道的地方,是易学文化创元时期的传播之地,河洛文化的摇篮之地。

  此乃五老山的由来。

  从各个角度去观察,山姿不一,有象诗人吟咏,有象武士高歌,有象鱼翁垂钓,有象老僧盘坐。

  在庐山区海会镇海会寺上看五老峰最为真切。

  五峰中以第三峰最险,奇岩怪石千姿百态,雄奇秀丽蔚为大观;第四峰最高,峰顶云松弯曲如虬,下有五小峰,即狮子峰、金印峰、石舰峰、凌云峰和旗竿峰,往下为观音崖,狮子崖,背后山谷有青莲寺。

  五老峰导游词 4

  五老峰风景名胜区,位于山西省永济县,以五老峰、古蒲州为中心,包括黄河滩岸,王官峪、龙头山、云仙阁等6个景区,总面积300*方公里。五老峰在中条山上,因五峰相倚,形同五位老人而得名。五老峰史称东华山,历史上为北方道教名山,海拔1809.3米,奇峰险峻,需攀链而上,属丹霞地貌。山上岩洞幽深,庙宇甚多,双瀑飞流,昔为旅游胜地。

  黄河滩岸有约6700公顷绿色林海,自然风光独具特色。湮没一千多年的古蒲津桥畔的4尊铁牛和4尊铁人已于1988年8月重现于世。铁牛各重3万公斤,铁人各重2吨,铁人代表***、蒙古、藏、汉上个民族、象征民族团结,蒲津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大桥,也是黄河上最早的大桥,公元724年,唐玄宗李隆基降旨,在今永济县境内将原有的竹索浮桥改为铁索链浮桥,并铸4尊大铁牛和4尊大铁人,分置黄河**。后因洪水泛滥,黄河改道,桥毁船腐,铁牛和铁人却抵挡了洪水冲击等灾难。不锈不腐,光洁完整。

  《虞乡县志》记载:“王官峪,地名。在王官古城之侧,因以为名。”

  《虞乡县志》载:王官谷有十大奇景:“天柱擎天、东瀑飞泻、石岩喷雪、奇石珠帘、百二盘旋、明镜映天、休休古亭、贻溪映绿、点石成金、恐龙化石”。登上西瀑巅顶可探幽深莫测,捕捉迷离的地下迷宫大世界——黄沙溶岩洞群。景区内的奇峰怪石千姿百态:“石佛坐岭、金龟望月、双人施礼、雄狮观瀑、石抱翠柏、人面石侣、关公刀痕……”

  它为历代游人所瞩目,主要还因为唐末著名诗人、诗论家司空图曾隐居于此,才使王官谷地以人传,名震河东,吸引着各方游客。《虞乡县志》记载,谷傍有其先人别墅一座,依山傍水,泉石林亭,绿树合围,风景独秀。当我们按照志书上的记载,寻找它的遗存时,却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变迁之中而沓无踪迹了。入谷有一石径小道,盘山而进,曲折回环,似有“曲径通幽”之感。谷内有天柱峰、东西瀑布、贻溪清流、奇峰珠帘、明镜映天、百二盘山、休休亭、三诏堂等自然胜景和古建遗存。

  五老峰风景秀丽宜人,生态环境优美,动植物种类繁多。奇特的喀斯特地质地貌造就了许多罕见奇观,具有雄、险、奇、秀、仙之特点。《水经注》称:“奇峰霞举,孤标秀出,罩络群峰之表,翠柏荫峰,清泉灌顶”。山中有9泉、12洞、362擎,盛时曾有64观庵庙宇,嶙峋翠巍,秀甲三晋。目前,景区内配套设施完善,有可容纳百余人住宿、餐饮、会议的三星级宾馆——云峰阁;有惊险刺激的滑道、滑索和铁索天桥;有轻松便捷的登山观光索道;有集消暑纳凉、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秀丽景点“北方水乡”——锦绣谷。

  五老峰由玉柱峰、东锦屏峰、西锦屏峰、棋盘山和太乙峰组成,高海拔1993。8米。主峰玉柱峰又名云峰、灵峰,恰似一根立地的玉柱直插云霄,又如亭亭玉立的天官玉女下凡,在全国的名山大川中,玉柱峰绝无仅有,称为天下奇峰。其它四峰罗列四隅,远望犹如五位彬彬有礼的老人,列座厅堂,侃侃而谈,故称“五老峰”。这里层层峰峦,森森古木,各种生物覆盖着整个山野。花红草绿,山光水色,风光旖旎非凡,故有“北有五台观庙宇,南在五老看风光”之说。

  主峰玉柱峰,石壁如削,形同玉柱,直插云霄,又名“云峰”、“灵峰”,游人需攀链而上。峰顶上有3000*方米的坦地,北高南抵,有七大人文景点:南天门、灵宫庙、菩萨殿、秀士殿、千子堂、祖师庙等建筑遗址。

  以玉柱峰为中心,左有东锦屏峰,峰腰建药师洞;右有西锦屏峰,峰下有雷公洞;北为太乙峰,有五老殿、玉皇殿;南为棋盘峰。还有五指峰、笔架峰等大小山峰31座,或作仙女弄姿,或像猿猴仰视,或如椽笔耸天,或若笔架横列,珠辉玉映,惟妙惟肖,共占地有50*方公里。

  其间寺庙观宫分布其间有64座,洞穴有12个,源泉有9处。仙人洞、雷公洞、水源洞、留有马蹄印的张果老洞等洞穴深造幽静,形状各异,对地质学、成因学、气象学、水文学、生物学等分支学科和考古学都很有研究价值。泉水清纯甘甜,川流不息。有明眼泉、玛瑙泉、芙蓉泉等,又有神奇的一碗泉,只有一碗大小,却舀之不尽,涌而不溢。这里的山奇水秀,无处不绿,还有松涛、云海、奇石、怪崖、松翠、流泉、飞瀑等景观,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游人到此,恰似在神奇的图画之中。

  山上的古建筑遗址中,有南北朝的石雕佛像,有唐代的细绳纹砖,宋代的方形花砖,明代的彩塑人像,以及大量的碑竭石刻,说明古代五峰山早为游客的留连忘返之所,更是佛道之士修炼、禅坐、栖居之地。

  龙头山有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址。还有唐代柳宗元的故里,均较闻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目,更上一层楼”。鹳雀楼是我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其故址位于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郊的黄河岸畔,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

  鹳雀楼始建于北周(公元557——580),废毁于元初。由北周大将军宇文护镇河外之地,筑为层楼。由于楼体壮观,结气势宏伟,风景秀丽,唐人留诗者甚多。“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即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登楼赏景留下得千古绝唱,流传于海内外。该楼历唐经宋,元初(公元1272年)毁于战火。

  1997年12月,鹳雀楼复建工程在黄河岸畔破土动工,该工程历经几年建设,于202年9月26日主楼竣工,对游人开放,新建鹳雀楼系仿唐形制,四檐三层,总高73.9米,总建筑面积33206*方米。充分体现了唐代风韵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境。

  鹳雀楼景区位于永济市西南20公里处,景区规划面积3300亩,现有面积1640亩,景区内以鹳雀楼为中心,四周以古典园林式分布,形成“四区十二点”的空间结构,式一个国家级旅游景区。

  鹳雀楼内部陈设于2004年7月底完成,陈设内容以黄河文化和河东文化为主题,时代跨越中华上下五千年,采用各种形式说明黄河式人类文明最早的发祥地。在这里您不仅可以体会到登高望远的最高境界,也可以感悟华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在不久的将来,鹳雀楼将会成为一个弘扬民族文化的典范。

  普救寺坐落在永济县城西12.5公里处,始建于唐代武则天时期。原名“西永清院”。因我国古典戏剧《西厢记》而闻名遐迩。寺内的舍利塔,创建于隋唐迄今1300多年。明喜靖三十四年毁于地震。七年后,明世宗诏令重建寺院,重建寺塔。到了1920年,寺院又不幸遭到一场大火。1986年山西省人民**开始拨专款修复普济寺。莺莺塔在原基础上重修13层,高50米,时人有诗赞云“缤纷五彩似飞虹,八面凌空八面风。一十三层冲霄汉,琉璃宝塔冠寰中。由于人们对莺莺的爱情悲剧的同情,便顾不得佛门的规矩,口碑相传把它改称做了“莺莺塔”。舍利塔原名反不为后人所知了。

  莺莺塔为世界奇塔之一。她和我国北京天坛回音壁、四川石琴、河南蛤蟆塔同属四大回音建筑,以莺莺塔声学效应最为显著,其回声机制主要在三方面:

  1、塔内是中空的,站在塔的中层听上面人说话,由于声学反射效应,声音好像从下面传来;

  2、塔檐上的复杂结构有反射作用;

  3、墙壁反射。而天坛回音壁主要是通过墙壁反射。所以在塔的四周击石拍手,均可听到清晰的旺音回声;随着位置的变换,这蛙音回声也可以发生从空中或地面传来的变化。

  五老峰导游词 5

  五老峰位于山西省永济县城东20公里处,以五老峰、古蒲州为中心,包括黄河滩岸,王官峪、龙头山、云仙阁等6个景区,最高处月坪梁海拔2100米,总面积300*方公里。区内重峦叠嶂,悬崖峭壁,怪石险洞,并有奇花异木,珍禽异兽和清幽泽润的山泉流水,山上岩洞幽深,庙宇甚多,双瀑飞流,为旅游胜地。

  五老峰史称东华山,历史上为北方道教名山,海拔1809.3米,奇峰险峻,需攀链而上,属丹霞地貌。这里是层层峰峦,森林古木,各种生物覆盖着整个山野。花红草绿,山光水色,风光旖旎非凡,故有“北有五台观库存宇,南在五老看风光”之说。游人往县城西南远眺,见有东锦屏峰、西锦屏峰、太乙坪峰、棋盘山峰四山峰仙态神姿,隐现于云烟苍茫之中,将高1809.3米的玉柱峰环抱其中,“有偃蹇伛楼之伏”,犹如五位老人抱拳作揖迎贵宾之势,故名五老峰。

  主峰玉柱峰,石壁如削,形同玉柱,直插云霄,又名“云峰”、“灵峰”,游人需攀链而上。峰顶上有3000*方米的担地,北高南低,有七大人文景点:南天门、灵官庙、菩萨殿、秀士殿、千子堂、祖师庙等建筑遗址。以玉柱峰为中心,左有东锦屏峰,峰腰建药师洞;右有西锦屏峰,峰下有雷公洞;北为太乙峰,有五老殿、玉皇殿;南为棋盘峰。“四峰帮立不敢前,俨然商皓翌帝子”。还有五指峰、笔架峰等大小山峰31座,或作仙女弄姿,或像猿猴爷视,或如椽笔耸天,或或者笔架横列,珠辉玉映,惟妙惟肖,共占地有50*方公里。其间寺庙观宫分布其间有64座,洞穴有12个,源泉有9处。仙人洞、雷公洞、水源洞、留有马蹄印的张果老洞等洞穴深邃幽静,形状各异,对地质学、成因学、气象学、水文学、生物学等分支学科和考古学都很有研究价值。泉水清纯甘甜,川流不息,有明眼泉、芙蓉泉等,又有神奇的一碗泉,只有一碗大小,却舀之不尽,涌而不溢。这里的山奇水秀,无处不绿,还有松涛、云海、奇石、怪崖、松翠、流泉、飞瀑等景观,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游人到此,恰似在神奇的图画之中。

  据史籍记载,早在晋代张僧鉴的《浔阳记》中就有“五老峰横隐苍空,其形势如河中府虞乡县五老山”的记载。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有“奇峰霞举,孤标峰出,罩络群泉之表,翠柏荫峰,清泉灌项”的描写。历代文人墨客都有文章诗赋予以赞美和记述,如碑文记述“条山秀甲三晋,五老峰嶙峋萃律秀丽更甲条山”,誉为三晋之第一胜迹了。据考察,在山上的古建筑遗址中,有南北朝的石雕佛像,有唐代的细绳纹砖,宋代的方形花砖,明代的彩塑人像,以及大量的.碑竭石刻,说明古代五峰山早为游客的留连忘返之所,更是佛道之士修炼、禅坐、栖居之地。道教排列为“第五十二福地”。

  从众多的碑石上看,五老峰曾有千年的繁荣纪事,又有许多民间传说轶闻,宋代杨业在此屯兵练武,兵围普救寺的孙飞虎在此安营扎寨,道教八仙中的张果老、吕洞宾等人物都有许多传奇的趣闻,更增添了五峰山的神秘色彩。每年的七月初一到十五是朝峰庙会,南北商贾官吏云集人数多达数万。现存明万历年木刻《条山玉柱晴峰图》、民国初年印制的《新绘山西虞乡县西南五老峰胜景全图》都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繁荣景象。直到日军人侵前,从山下的虞乡西关到山上的玉柱峰顶,沿途开设的茶馆、饭律就达四十多处。山口的寺庙、梨园社戏轮番献艺,余音缭绕,民间娱乐活动及迎神赛会尽情抒怀,热闹非常。之后,出于多种原因,五老峰便逐渐衰落而鲜为人知了。


五老峰导游词通用5篇扩展阅读


五老峰导游词通用5篇(扩展1)

——五老峰导游词 (菁华5篇)

五老峰导游词1

  庐山五老峰《圣斗士星矢》中,天秤座圣斗士童虎的修业地。

  五老峰地处庐山东南,因山的绝顶被垭口所断,分成并列的五个山峰,仰望俨若*地而坐的五位老翁,故人们便把

  这原出一山的五个山峰统称为“五老峰”。

  它根连鄱阳湖,峰尖触天,海拔1436米,虽高度略低于大汉阳峰,但其雄奇却有过之而无不及,为全山形势最雄伟奇险之胜景。

  古代研经传道的五老,在史话被称为天神或天尊,在星象卦说之中,他们分别是青灵始老天尊,代表东方、木、黑色;丹灵真老天尊,代表南方、火、红色;黄灵元老天尊,代表中方、土、黄色;浩灵素老天尊,代表西方、金、白色;一灵玄老天尊,代表北方、水、兰色。

  五老祠所祭的正是这五老天神。

  由此而知五老山,是五老携《河图》《洛书》藏经授典的隐身之所,研卦修行,传经布道的地方,是易学文化创元时期的传播之地,河洛文化的摇篮之地。

  此乃五老山的由来。

  从各个角度去观察,山姿不一,有象诗人吟咏,有象武士高歌,有象鱼翁垂钓,有象老僧盘坐。

  在庐山区海会镇海会寺上看五老峰最为真切。

  五峰中以第三峰最险,奇岩怪石千姿百态,雄奇秀丽蔚为大观;第四峰最高,峰顶云松弯曲如虬,下有五小峰,即狮子峰、金印峰、石舰峰、凌云峰和旗竿峰,往下为观音崖,狮子崖,背后山谷有青莲寺。

五老峰导游词2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五老峰风景名胜区位于山西省永济县,因五峰相倚,形同五位老人而得名。五老峰史称东华山,历史上为北方道教名山,盛时曾有64座观庵庙宇。它奇峰险峻,需攀链而上,属丹霞地貌。山上岩洞幽深,双瀑飞流。《水经注》称其“翠柏荫峰,清泉灌顶”。

  五老峰景区内群峰竞秀,怪石林立,野生动植物千余种。奇特的地质地貌造就了许多罕见奇观。它主要由玉柱峰、太乙峰、棋盘峰、东锦屏峰、西锦屏峰五座山峰组成。主峰玉柱峰壁立千仞,直插云霄。天梯、天桥、滑索及千米滑道惊险刺激、动人心魄。黄河滩岸有约6700公顷绿色林海,自然风光独具特色。清朝诗人王含光曾在此留下“虞乡城南五老峰,一峰一朵玉芙蓉”的诗句。

  五老峰人文景观丰富。黄河滩岸畔的蒲津桥曾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大桥,也是黄河上最早的大桥,现在历经兴衰的古蒲津桥遗址上,湮没千年的4尊铁牛和4尊铁人又已重现于世。来到这里,可以重温当时的壮观景象。

  始建于北周时期的鹳雀楼,是黄河文化的标志之一。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的诗中吟诵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千古名篇不仅尽人传唱,更使得鹳雀楼名扬天下。同样闻名的还有始建于唐代武则天时期的普济寺。它因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而闻名遐迩。风景秀丽的王官瀑布,也沾上了名标青史的名人光,这里是唐末诗人司空图隐居地,他的大部分诗歌和诗论都是在这里写成的。在文学史上,司空图主要是以诗论著名,他的《诗品》是当时诗歌纯艺术论的一部集大成之作。

五老峰导游词3

  五老峰风景名胜区,位于山西省永济县,以五老峰、古蒲州为中心,包括黄河滩岸,王官峪、龙头山、云仙阁等6个景区,总面积300*方公里。五老峰在中条山上,因五峰相倚,形同五位老人而得名。五老峰史称东华山,历史上为北方道教名山,海拔1809.3米,奇峰险峻,需攀链而上,属丹霞地貌。山上岩洞幽深,庙宇甚多,双瀑飞流,昔为旅游胜地。

  黄河滩岸有约6700公顷绿色林海,自然风光独具特色。湮没一千多年的古蒲津桥畔的4尊铁牛 和4尊铁人已于1988年8月重现于世。铁牛各重3万公斤,铁人各重2吨,铁人代表*尔、蒙古、藏、汉上个民族、象征民族团结,蒲津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大桥,也是黄河上最早的大桥,公元724年,唐玄宗李隆基降旨,在今永济县境内将原有的竹索浮桥改为铁索链浮桥,并铸4尊大铁牛和4尊大铁人,分置黄河*。后因洪水泛滥,黄河改道,桥毁船腐,铁牛和铁人却抵挡了洪水冲击等灾难。不锈不腐,光洁完整。

  《虞乡县志》记载:“王官峪,地名。在王官古城之侧,因以为名。”

  《虞乡县志》载:王官谷有十大奇景:“天柱擎天、东瀑飞泻、石岩喷雪、奇石珠帘、百二盘旋、明镜映天、休休古亭、贻溪映绿、点石成金、恐龙化石”。登上西瀑巅顶可探幽深莫测,捕捉迷离的地下迷宫大世界----黄沙溶岩洞群。景区内的奇峰怪石千姿百态:“石佛坐岭、金龟望月、双人施礼、雄狮观瀑、石抱翠柏、人面石侣、关公刀痕……”

  它为历代游人所瞩目,主要还因为唐末著名诗人、诗论家司空图曾隐居于此,才使王官谷地以人传,名震河东,吸引着各方游客。《虞乡县志》记载,谷傍有其先人别墅一座,依山傍水,泉石林亭,绿树合围,风景独秀。当我们按照志书上的记载,寻找它的遗存时,却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变迁之中而沓无踪迹了。入谷有一石径小道,盘山而进,曲折回环,似有“曲径通幽”之感。谷内有天柱峰、东西瀑布、贻溪清流、奇峰珠帘、明镜映天、百二盘山、休休亭、三诏堂等自然胜景和古建遗存。

  五老峰 风景秀丽宜人,生态环境优美,动植物种类繁多。奇特的喀斯特地质地貌造就了许多罕见奇观,具有雄、险、奇、秀、仙之特点。《水经注》称:“奇峰霞举,孤标秀出,罩络群峰之表,翠柏荫峰,清泉灌顶”。山中有9泉、12洞、362擎,盛时曾有64观庵庙宇,嶙峋翠巍,秀甲三晋。目前,景区内配套设施完善,有可容纳百余人住宿、餐饮、会议的三星级宾馆——云峰阁;有惊险刺激的滑道、滑索和铁索天桥;有轻松便捷的登山观光索道;有集消暑纳凉、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秀丽景点“北方水乡”——锦绣谷.

  五老峰由玉柱峰、东锦屏峰、西锦屏峰、棋盘山和太乙峰组成,高海拔1993.8米。主峰玉柱峰又名云峰、灵峰,恰似一根 立地的玉柱直插云霄,又如亭亭玉立的天官玉女下凡,在全国的名山大川中,玉柱峰绝无仅有,称为天下奇峰。其它四峰罗 列四隅,远望犹如五位彬彬有礼的老人,列座厅堂,侃侃而谈,故 称“五老峰”。这里层层峰峦,森森古木,各种生物覆盖着整个山野。花红草绿,山光水色,风光旖旎非凡,故有“北有五台观庙宇,南在五老看风光”之说。

  主峰玉柱峰,石壁如削,形同玉柱,直插云霄,又名“云峰”、“灵峰”,游人需攀链而上。峰顶上有3000*方米的坦地,北高南抵,有七大人文景点:南天门、灵宫庙、菩萨殿、秀士殿、千子堂、祖师庙等建筑遗址。

  以玉柱峰为中心,左有东锦屏峰,峰腰建药师洞;右有西锦屏峰,峰下有雷公洞;北为太乙峰,有五老殿、玉皇殿;南为棋盘峰。还有五指峰、笔架峰等大小山峰31座,或作仙女弄姿,或像猿猴仰视,或如椽笔耸天,或若笔架横列,珠辉玉映,惟妙惟肖,共占地有50*方公里。

  其间寺庙观宫分布其间有64座,洞穴有12个,源泉有9处。仙人洞、雷公洞、水源洞、留有马蹄印的张果老洞等洞穴深造幽静,形状各异,对地质学、成因学、气象学、水文学、生物学等分支学科和考古学都很有研究价值。泉水清纯甘甜,川流不息。有明眼泉、玛瑙泉、芙蓉泉等,又有神奇的一碗泉,只有一碗大小,却舀之不尽,涌而不溢。这里的山奇水秀,无处不绿,还有松涛、云海、奇石、怪崖、松翠、流泉、飞瀑等景观,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游人到此,恰似在神奇的图画之中。

  山上的古建筑遗址中,有南北朝的石雕佛像,有唐代的细绳纹砖,宋代的方形花砖,明代的彩塑人像,以及大量的碑竭石刻,说明古代五峰山早为游客的留连忘返之所,更是佛道之士修炼、禅坐、栖居之地。

  龙头山有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址。还有唐代柳宗元的故里,均较闻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目,更上一层楼”。鹳雀楼 是我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其故址位于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郊的黄河岸畔,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

  鹳雀楼始建于北周 (公元557--580),废毁于元初。由北周大将军宇文护镇河外之地,筑为层楼。由于楼体壮观,结气势宏伟,风景秀丽,唐人留诗者甚多。“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即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登楼赏景留下得千古绝唱,流传于海内外。该楼历唐经宋,元初(公元1272年)毁于战火。

  1997年12月,鹳雀楼复建工程在黄河岸畔破土动工,该工程历经几年建设,于202年9月26日主楼竣工,对游人开放,新建鹳雀楼系仿唐形制,四檐三层,总高73.9米,总建筑面积33206*方米。充分体现了唐代风韵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境。

  鹳雀楼景区位于永济市西南20公里处,景区规划面积3300亩,现有面积1640亩,景区内以鹳雀楼为中心,四周以古典园林式分布,形成“四区十二点”的空间结构,式一个国家级旅游景区。

  鹳雀楼内部陈设于20xx年7月底完成,陈设内容以黄河文化和河东文化为主题,时代跨越中华上下五千年,采用各种形式说明黄河式人类文明最早的发祥地。在这里您不仅可以体会到登高望远的最高境界,也可以感悟华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在不久的将来,鹳雀楼将会成为一个弘扬民族文化的典范。

  普救寺 坐落在永济县城西12.5公里处,始建于唐代武则天时期。原名“西永清院”。因我国古典戏剧《西厢记》而闻名遐迩。寺内的舍利塔,创建于隋唐迄今1300多年。明喜靖三十四年毁于地震。七年后,明世宗诏令重建寺院,重建寺塔。到了1920年,寺院又不幸遭到一场大火。1986年山西省人民*开始拨专款修复普济寺。莺莺塔在原基础上重修13层,高50米,时人有诗赞云“缤纷五彩似飞虹,八面凌空八面风。一十三层冲霄汉,琉璃宝塔冠寰中。由于人们对莺莺的爱情悲剧的同情,便顾不得佛门的规矩,口碑相传把它改称做了“莺莺塔”。舍利塔原名反不为后人所知了。

  莺莺塔为世界奇塔之一。她和我国北京天坛回音壁、四川石琴、 河南蛤蟆塔同属四大回音建筑,以莺莺塔声学效应最为显著,其回声 机制主要在三方面:

  1、 塔内是中空的,站在塔的中层听上面人说话,由于声学反射 效应,声音好像从下面传来;

  2、 塔檐上的复杂结构有反射作用;

  3、 墙壁反射。而天坛回音壁主要是通过墙壁反射。所以在塔的 四周击石拍手,均可听到清晰的旺音回声;随着位置的变换, 这蛙音回声也可以发生从空中或地面传来的变化。

五老峰导游词4

  五老峰位于山西省永济县城东20公里处,以五老峰、古蒲州为中心,包括黄河滩岸,王官峪、龙头山、云仙阁等6个景区,最高处月坪梁海拔2100米,总面积300*方公里。区内重峦叠嶂,悬崖峭壁,怪石险洞,并有奇花异木,珍禽异兽和清幽泽润的山泉流水,山上岩洞幽深,庙宇甚多,双瀑飞流,为旅游胜地。

  五老峰史称东华山,历史上为北方道教名山,海拔1809.3米,奇峰险峻,需攀链而上,属丹霞地貌。这里是层层峰峦,森林古木,各种生物覆盖着整个山野。花红草绿,山光水色,风光旖旎非凡,故有“北有五台观库存宇,南在五老看风光”之说。游人往县城西南远眺,见有东锦屏峰、西锦屏峰、太乙坪峰、棋盘山峰四山峰仙态神姿,隐现于云烟苍茫之中,将高1809.3米的玉柱峰环抱其中,“有偃蹇伛楼之伏”,犹如五位老人抱拳作揖迎贵宾之势,故名五老峰。

  主峰玉柱峰,石壁如削,形同玉柱,直插云霄,又名“云峰”、“灵峰”,游人需攀链而上。峰顶上有3000*方米的担地,北高南低,有七大人文景点:南天门、灵官庙、菩萨殿、秀士殿、千子堂、祖师庙等建筑遗址。以玉柱峰为中心,左有东锦屏峰,峰腰建药师洞;右有西锦屏峰,峰下有雷公洞;北为太乙峰,有五老殿、玉皇殿;南为棋盘峰。“四峰帮立不敢前,俨然商皓翌帝子”。还有五指峰、笔架峰等大小山峰31座,或作仙女弄姿,或像猿猴爷视,或如椽笔耸天,或或者笔架横列,珠辉玉映,惟妙惟肖,共占地有50*方公里。其间寺庙观宫分布其间有64座,洞穴有12个,源泉有9处。仙人洞、雷公洞、水源洞、留有马蹄印的张果老洞等洞穴深邃幽静,形状各异,对地质学、成因学、气象学、水文学、生物学等分支学科和考古学都很有研究价值。泉水清纯甘甜,川流不息,有明眼泉、芙蓉泉等,又有神奇的一碗泉,只有一碗大小,却舀之不尽,涌而不溢。这里的山奇水秀,无处不绿,还有松涛、云海、奇石、怪崖、松翠、流泉、飞瀑等景观,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游人到此,恰似在神奇的图画之中。

  据史籍记载,早在晋代张僧鉴的《浔阳记》中就有“五老峰横隐苍空,其形势如河中府虞乡县五老山”的记载。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有“奇峰霞举,孤标峰出,罩络群泉之表,翠柏荫峰,清泉灌项”的描写。历代文人墨客都有文章诗赋予以赞美和记述,如碑文记述“条山秀甲三晋,五老峰嶙峋萃律秀丽更甲条山”,誉为三晋之第一胜迹了。据考察,在山上的古建筑遗址中,有南北朝的石雕佛像,有唐代的细绳纹砖,宋代的方形花砖,明代的彩塑人像,以及大量的碑竭石刻,说明古代五峰山早为游客的留连忘返之所,更是佛道之士修炼、禅坐、栖居之地。道教排列为“第五十二福地”。

  从众多的碑石上看,五老峰曾有千年的繁荣纪事,又有许多民间传说轶闻,宋代杨业在此屯兵练武,兵围普救寺的孙飞虎在此安营扎寨,道教八仙中的张果老、吕洞宾等人物都有许多传奇的趣闻,更增添了五峰山的神秘色彩。每年的七月初一到十五是朝峰庙会,南北商贾官吏云集人数多达数万。现存明万历年木刻《条山玉柱晴峰图》、民国初年印制的《新绘山西虞乡县西南五老峰胜景全图》都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繁荣景象。直到日军人侵前,从山下的虞乡西关到山上的玉柱峰顶,沿途开设的.茶馆、饭律就达四十多处。山口的寺庙、梨园社戏轮番献艺,余音缭绕,民间娱乐活动及迎神赛会尽情抒怀,热闹非常。之后,出于多种原因,五老峰便逐渐衰落而鲜为人知了。

五老峰导游词5

  位于山西省永济县城东20公里处,以五老峰、古蒲州为中心,包括黄河滩岸,王官峪、龙头山、云仙阁等6个景区,最高处月坪梁海拔2100米,总面积300*方公里。区内重峦叠嶂,悬崖峭壁,怪石险洞,并有奇花异木,珍禽异兽和清幽泽润的山泉流水,山上岩洞幽深,庙宇甚多,双瀑飞流,为旅游胜地。

  五老峰史称东华山,历史上为北方道教名山,海拔1809.3米,奇峰险峻,需攀链而上,属丹霞地貌。这里是层层峰峦,森林古木,各种生物覆盖着整个山野。花红草绿,山光水色,风光旖旎非凡,故有“北有五台观库存宇,南在五老看风光”之说。游人往县城西南远眺,见有东锦屏峰、西锦屏峰、太乙坪峰、棋盘山峰四山峰仙态神姿,隐现于云烟苍茫之中,将高1809.3米的玉柱峰环抱其中,“有偃蹇伛楼之伏”,犹如五位老人抱拳作揖迎贵宾之势,故名五老峰。

  主峰玉柱峰,石壁如削,形同玉柱,直插云霄,又名“云峰”、“灵峰”,游人需攀链而上。峰顶上有3000*方米的担地,北高南低,有七大人文景点:南天门、灵官庙、菩萨殿、秀士殿、千子堂、祖师庙等建筑遗址。以玉柱峰为中心,左有东锦屏峰,峰腰建药师洞;右有西锦屏峰,峰下有雷公洞;北为太乙峰,有五老殿、玉皇殿;南为棋盘峰。“四峰帮立不敢前,俨然商皓翌帝子”。还有五指峰、笔架峰等大小山峰31座,或作仙女弄姿,或像猿猴爷视,或如椽笔耸天,或或者笔架横列,珠辉玉映,惟妙惟肖,共占地有50*方公里。其间寺庙观宫分布其间有64座,洞穴有12个,源泉有9处。仙人洞、雷公洞、水源洞、留有马蹄印的张果老洞等洞穴深邃幽静,形状各异,对地质学、成因学、气象学、水文学、生物学等分支学科和考古学都很有研究价值。泉水清纯甘甜,川流不息,有明眼泉、芙蓉泉等,又有神奇的一碗泉,只有一碗大小,却舀之不尽,涌而不溢。这里的山奇水秀,无处不绿,还有松涛、云海、奇石、怪崖、松翠、流泉、飞瀑等景观,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游人到此,恰似在神奇的图画之中。

  据史籍记载,早在晋代张僧鉴的《浔阳记》中就有“五老峰横隐苍空,其形势如河中府虞乡县五老山”的记载。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有“奇峰霞举,孤标峰出,罩络群泉之表,翠柏荫峰,清泉灌项”的描写。历代文人墨客都有文章诗赋予以赞美和记述,如碑文记述“条山秀甲三晋,五老峰嶙峋萃律秀丽更甲条山”,誉为三晋之第一胜迹了。据考察,在山上的古建筑遗址中,有南北朝的`石雕佛像,有唐代的细绳纹砖,宋代的方形花砖,明代的彩塑人像,以及大量的碑竭石刻,说明古代五峰山早为游客的留连忘返之所,更是佛道之士修炼、禅坐、栖居之地。道教排列为“第五十二福地”。

  从众多的碑石上看,五老峰曾有千年的繁荣纪事,又有许多民间传说轶闻,宋代杨业在此屯兵练武,兵围普救寺的孙飞虎在此安营扎寨,道教八仙中的张果老、吕洞宾等人物都有许多传奇的趣闻,更增添了五峰山的神秘色彩。每年的七月初一到十五是朝峰庙会,南北商贾官吏云集人数多达数万。现存明万历年木刻《条山玉柱晴峰图》、民国初年印制的《新绘山西虞乡县西南五老峰胜景全图》都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繁荣景象。直到日军人侵前,从山下的虞乡西关到山上的玉柱峰顶,沿途开设的茶馆、饭律就达四十多处。山口的寺庙、梨园社戏轮番献艺,余音缭绕,民间娱乐活动及迎神赛会尽情抒怀,热闹非常。之后,出于多种原因,五老峰便逐渐衰落而鲜为人知了。


五老峰导游词通用5篇(扩展2)

——游览五老峰作文通用五篇

  游览五老峰作文 1

  早就听说五老峰山势雄伟、景色优美。一大早,我们就上了旅游大巴前往山西的五老峰。

  到了五老峰,只见山非常高,我心想:这么高的山一时半会是爬不上去的,要是能爬上去也该累的喘不过起来了吧。正想着呢,妈妈说:“我们得先坐缆车。”虽然我坐过缆车,但是听到让坐缆车还是很高兴。缆车还真是快,一会工夫就到了半山腰。下了缆车,我们漫步前往南天门,这里的路非常陡,是用许多石头砌成的,我听到很多游人都在说累,我却不觉得,还把妈妈和哥哥甩到了老后边。我和几个姐姐来到了天桥边,那里有很多人排队等着过天桥。我见过各种各样的桥,但是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桥——它架在两个山峰中间,是用木板和铁链做成的。我看到许多人都是两手扶着铁链摇摇晃晃的过了桥,心里也有些害怕。终于挨到我了,我学着那些大人的样子,用手扶着铁链,慢慢往桥中央走去,越到中间桥晃的就越厉害,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但想:我不能让别人瞧不起我,于是就鼓起勇气,摇摇摆摆的过了桥。

  下山的时候就轻松多了,只走了一半的路,妈妈怕我们累着,就让我和哥哥坐滑道下去,那种感觉真刺激,尽管我还是有些害怕,但我想只要勇敢一点,相信自己,就没有事情是办不到的。

  游览五老峰作文 2

  五一节时,我们全家去了向往已久的庐山。庐山的“五老峰”是有名的旅游景点,五座挺立陡峭的山峰如五位老人并肩而立,非常雄伟壮观,唐代大诗人李白都来过这里筑舍读书,还写下了有名的赞美诗篇。

  一大早,我们就去爬“五老峰“。我听说过庐山的云雾很美,急切地想去看看。我们边爬山边欣赏美景,当我们爬到第四峰时,也是五个峰的最高峰时,放眼望去,我惊呼了一声:啊——!雾又柔又白,浓淡相宜,真美呀!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峰在飘忽不定的雾中若隐若现,让人仿佛如处仙境。我深吸了一口气,感觉雾似一双的大手抚摸着我的脸颊,轻柔无比。我也快飘飘欲仙了。

  “四峰雾”既白又纯,没有一丝杂色。我很想看到雾后面的景色,可是雾却像是一个玩皮的小孩子和你捉迷藏一样带着山朋友们“藏”了起来。看!对面山上的小亭子,被大雾衬托着,显得白里透了点红,好像为“四峰雾”增添了几分色彩。而山顶的白色小塔在雾中隐隐约约,像是蒙着一层轻沙的羞涩美女。松树如同绿衣使者,在大雾里慢慢地遨游着,自由自在,把茫茫的“四峰雾”点缀的多姿多彩。身在其中,我有了焕然一新的感觉。没有了城市的喧嚣,没有繁重的学业,没有了烦恼,我全身轻松,好象能自由飞翔,飘向云里雾里。一阵清风吹来,我真的闻到了大地的气息、岩石的味道、松树的气息、“四峰雾”的味道。

  远远望去,几个“茅草屋”好像漂浮在天空之中,似琼楼仙阁,若隐若现,在引诱和召唤着我。眼前的一切,则都被笼罩在一层缥渺的、轻纱般的雾中,迷迷濛濛,连山上的小路都看不清了。不知不觉就到了日落时间,太阳缓缓下落,“四峰雾”中只看见一团红色球体,从雾里发出淡淡的红光,这种境界无法形容,简直太美了,太令人陶醉了。

  啊!“四峰雾”,你如童话般的仙境;你如天堂般的仙境;你是无法形容的仙境……。

  “四峰雾”是世界上最美的雾,最迷人的雾,令我流连忘返。

  游览五老峰作文 3

  有人说“不上五老峰,庐山一声空”,可见它是庐山最亮丽、最有气势的一座山峰。

  10月16日一早中巴车把我们送到五老峰景区的山门处,这是一个石构牌坊,上面的对联是:“峰从天外立,人向画中行。”刚开始就是一段很陡峭的石阶,当我们一个个气喘吁吁的时候,看见一个当地人带着一条吉娃娃轻快地从我们身旁超过,我们眼里只有羡慕的份了。

  从第一峰——孤叟峰往下看,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块磊叠,酷似一座桥,这就是完全天然造就的“仙人桥”。第二峰有“待睛亭”,从一块形似鳄鱼的巨石右侧走过一片乱石就到了第二峰——长老峰,正当我们感慨二峰山势之险,乱石之奇时,突然看到朝霞喷彩,万道霞光从乌黑的云彩中喷薄而出,真壮观,大自然的美景!穿过由冈峦风化形成的天然洞穴——五老洞,便来到了最险的第三峰——隐士峰,峰上有一棵800多年的石松长在悬岩绝壁上,张开着双臂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被称为“庐山迎客松”,这里削壁千丈,下临深壑,让人有点胆战心惊。第四峰——尊老峰是五峰中最高的山峰,全庐山第二,海拔1358米,仅次于汉阳峰,这里有后人根据李白诗刻的“天地壮观”四个大字。最开阔的第五峰——钓翁峰,因临湖,仿佛垂竿可钓,放眼一览无余,湖光烟水,微茫映带,市镇田畴,江河交错。置身于五老峰之上并没有能感受到五老峰像五个*地而坐的老翁,却实实在在地领略了它那时隐时现、变幻莫测的云雾,一会儿飘过来,眼前即刻云遮雾罩、轻烟四起,飘飘渺渺,宛如仙境,一会儿又很快散去、荡然无踪影,蓝天白云劲松青山尽在眼前。

  胜景如何,只有亲临其境才知,庐山之盛名不虚。

  游览五老峰作文 4

  五一节,我们全家去了向往已久的庐山。庐山的“五岳”是著名的旅游景点。五座险峻的山峰,如五个老人并肩而立,十分雄伟。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来此建房求学,写过著名的赞美诗。

  一大早,我们去爬五老峰。我听说庐山的云很美,我很想去看看。我们爬山时欣赏了美丽的风景。当我们爬到第四座山峰,也是五座山峰中的最高峰时,我们环顾四周,我惊呼:啊——!雾是柔和的白色,有适当的阴影。太美了!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峰在飘忽不定的雾气中若隐若现,让人感觉恍如仙境。我深吸一口气,感觉像一双大手轻抚脸颊,很温柔。我越来越兴奋了。

  “四峰雾”洁白纯净,没有任何杂音。我很想看雾后面的风景,但是雾就像一个孩子和你的山友玩捉迷藏。快看!对面山上的小亭,被大雾衬托,白里透红,似乎给“四峰雾”增添了一些色彩。而山顶上的小白塔在迷雾中隐隐约约,像是一个披着一层轻沙的羞涩美人。松树像披着绿衣的使者,在雾中缓缓徜徉,洒脱多姿,点缀着苍茫的“雾四峰”。置身其中,我有了新的感觉。没有了城市的喧嚣,没有了繁重的学业,没有了烦恼,全身都放松了,仿佛可以自由飞翔,飘进云里雾里。一阵微风吹过,我真的闻到了大地、岩石、松树和“雾的四峰”的'味道。

  远远望去,几座“茅草屋”仿佛飞扬,像琼楼仙阁,若隐若现,诱惑着,呼唤着我。眼前的一切都笼罩在一层轻纱般的淡绿色雾气中,以至于我们连山上的小路都看不见。不知不觉,已经是日落时分,太阳正在缓缓落下。在“四峰雾”中,只看到一个红色的球体,从雾中发出微弱的红光。这种状态难以形容,那么美好,那么醉人。

  啊!“雾之四峰”,你如童话仙境;你的仙境如天堂;你是一个无法形容的仙境。

  “四雾”是世界上最美最迷人的雾,让我流连忘返。

  游览五老峰作文 5

  五老峰果真名不虚传,山美水美,我爱五老峰的景,我爱五老峰的历史。小编收集了游览五老峰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游览五老峰

  五一节时,我们全家去了向往已久的庐山。庐山的“五老峰”是有名的旅游景点,五座挺立陡峭的山峰如五位老人并肩而立,非常雄伟壮观,唐代大诗人李白都来过这里筑舍读书,还写下了有名的赞美诗篇。

  一大早,我们就去爬“五老峰“。我听说过庐山的云雾很美,急切地想去看看。我们边爬山边欣赏美景,当我们爬到第四峰时,也是五个峰的最高峰时,放眼望去,我惊呼了一声:啊——!雾又柔又白,浓淡相宜,真美呀!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峰在飘忽不定的雾中若隐若现,让人仿佛如处仙境。我深吸了一口气,感觉雾似一双的大手抚摸着我的脸颊,轻柔无比。我也快飘飘欲仙了。

  “四峰雾”既白又纯,没有一丝杂色。我很想看到雾后面的景色,可是雾却像是一个玩皮的小孩子和你捉迷藏一样带着山朋友们“藏”了起来。看!对面山上的小亭子,被大雾衬托着,显得白里透了点红,好像为“四峰雾”增添了几分色彩。而山顶的白色小塔在雾中隐隐约约,像是蒙着一层轻沙的羞涩美女。松树如同绿衣使者,在大雾里慢慢地遨游着,自由自在,把茫茫的“四峰雾”点缀的多姿多彩。身在其中,我有了焕然一新的感觉。没有了城市的喧嚣,没有繁重的学业,没有了烦恼,我全身轻松,好象能自由飞翔,飘向云里雾里。一阵清风吹来,我真的闻到了大地的气息、岩石的味道、松树的气息、“四峰雾”的味道。

  远远望去,几个“茅草屋”好像漂浮在天空之中,似琼楼仙阁,若隐若现,在引诱和召唤着我。眼前的一切,则都被笼罩在一层缥渺的、轻纱般的雾中,迷迷濛濛,连山上的小路都看不清了。不知不觉就到了日落时间,太阳缓缓下落,“四峰雾”中只看见一团红色球体,从雾里发出淡淡的红光,这种境界无法形容,简直太美了,太令人陶醉了。

  啊!“四峰雾”,你如童话般的仙境;你如天堂般的仙境;你是无法形容的仙境……。

  “四峰雾”是世界上最美的雾,最迷人的雾,令我流连忘返。

  第二篇:游览五老峰

  五年前的一次长假,我有幸地浏览了五老峰。这次浏览五老峰真是受益匪浅。

  我们驱车来到风景区,远远望去,整座山峰与周围的群山融为一片,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当我站在山脚下,却发现这里的景色是异常的美丽。树林丛生,百草丰茂,百花齐放,千姿百态,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锦鳞游泳,鱼翔浅底;百鸟争鸣,嘤嘤成韵,一副充满活力的景象,无不令人沉醉。

  再往上走,到了半山腰。有庙翼然临于崖边者,三清观也。进门是大殿——三清殿。用几根两个合抱那么粗的大柱子撑起来的三清殿,外表看起来不怎么起眼,但一进去,真是然我大吃一惊。里面是那么的宏伟而又那么的壮观,壁画是那么的美丽而又那么的神秘,整个大殿是宏伟而又神秘,真是“表里不一”啊!

  过了大殿,后面是供游人休息与补充能量的地方。大树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应该有几十年的年岁了吧!

  三清观对面是售纪念品的地方。各种纪念品都有,人来人往,好不热闹。突然,一条反射着太阳光的东西吸引了我,我朝那东西跑过去,定睛一看,是个滑梯。我不知道它是从哪里下来的,于是顺着滑梯向上爬……

  到了滑梯的起点,四周一看,原来到了通往对面山上的唯一通道——天桥。我在天桥上往下看,白茫茫的云挡住了我的视野,我有点害怕。看到对面山上的怪石,他们形状各异,颜色各异。听导游说,对面山顶上有个“唐僧师徒四人”,我顺着导游的手,向对面山上望去,果真不错,是有四个巨石像他们。听说黄山有个“童子拜观音”,与他们比起来,也不算什么。为了看到更多的奇石,我又鼓起勇气,准备向对面山顶狂奔过去。可这时,天下起了蒙蒙小雨,对面封山,不让进入,我真不知是天公作美还是不作美。

  雨过天晴,山中的树更显得生机勃勃,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我真想在这呆一辈子,再也不想回到城里, 整日呼吸恶劣的空气。鸟儿清脆的歌声回荡在山里,山显得更加幽静。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游人归去,此时的夕阳显得比往常更红,更大,更好看。

  五老峰果真名不虚传,山美水美,我爱五老峰的景,我爱五老峰的历史。

  我爱五老峰!


五老峰导游词通用5篇(扩展3)

——崂山巨峰导游词(精选5篇)

  崂山巨峰导游词 1

  巨峰风景游览区位于崂山中部,以崂山最高峰--主峰巨峰而命名。巨峰景区以山海、天象、山林、奇峰、怪石、人文胜景构成了雄伟壮美、离奇多变的绝顶风光。登上崂山极顶,可以居高临下,观赏碧波万顷的滔滔黄海、如珠似玉的礁盘海岛、五彩云霞的美妙变幻、奇峰竞秀的山峦风情,夏季可领略"云海奇观"、"崂山火球"的壮美气势,冬时能观赏到"银峰晶挂"的万千景象。在崂顶观海上日出,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巨峰旭照"这一奇观被列入"崂山著名十二景"。

  崂山的主峰称“巨峰”,又称“崂顶”。海拔1133米,峰势伟巨,享有“万山之祖”的尊称。巨峰风景游览区是以崂山的最高峰为主体形成的风景游览区,该景区的特征主要是高山区自然本色。巨峰是一座巨大的岩石,层叠而起的石崖,雄峙如城。经过亿万年风雨的剥蚀,呈现出庄严粗犷的面貌。巨峰之癫是一块数百立方米的巨大岩石。前人在上面设有观景台,围以铁栏,仅能容数人伫立。

  观景台和铁栏早已锈蚀倾圯了。云海奇观,彩球奇观,旭照奇观为其三大景观。巨峰为中国观日出最早佳境之一,观“日出海上”,则唯崂山独具。于崂山度假村或客栈小住,夜看月景,晨观日出,乃崂山之游一大快事。为崂山九大风景游览区中最高最险峻的一个景区。有一线天,黑风口,五指峰比高崮,灵旗峰,自然碑等景观。其最高处为巨峰,俗称“崂顶”,海拔1133米,为崂山的主峰。

  巨峰极顶有一块几尺见方的岩石,名“盖顶”,又称“磕掌”,仅能容三四人巨峰山势陡峭,攀登艰难。西从柳树台东上15公里。南从烟云涧行10余公里,西北由鱼鳞口向东南攀行约5-6公里,东由上清宫或明霞洞西去,西南循大圈子,迷魂涧均可抵达巨峰。“巨峰旭照”,“崂山火球”,“云南奇观”,“巨峰佛光”为巨峰四大奇观。

  崂山巨峰导游词 2

  青岛崂山被称为海上第一仙山,而巨峰又是崂山风景精华所在,有机会的人应该在巨峰景区顺着景区的石阶道绕巨峰一圈细看八卦门处内外风景,远望茫茫大海,*看大小山峰乱插空,峡谷陡坡青可怜,一定会留恋忘返。我曾去过很多大山名川,包括五岳、黄山、雁荡山等等,还没有一个山的顶峰上像崂山巨峰这样依自然而修成的八卦门,也没有这么多的原始自然景观,不潇洒走一回慢慢信步游崂山巨峰是一遗憾事。八卦内外都是景,信步闲游天外天。从市内乘公交车304、104等到大河东村(或从砖塔岭山下村)下,沿盘山道步行一到两个小时就能到景区正门前风庵。沿途风景甚佳,不但可欣赏两边山景还可看众多的与崂山有关的摩崖石刻,了解崂山的文化沉淀。正门处原是一个尼姑庵,可惜未能保存下来,这里风景也很美,视野开阔,可望巨峰顶、子英庵谷口、北天门、七十二级台阶等景观。从景区正门前风庵进须花钱买很贵的门票(一般要70元,淡季50元),如想省钱可从其它地方进去,因崂山三面是海,只要顺其他游客走过的道都能到巨峰,我在相关的小文里有介绍,当然第一次上崂顶从大河东是最好的选择。向北进大门沿石阶道大约一个多小时就到半山腰的唐朝铁瓦殿遗址,这里林深道幽,每次我到这里看着那些已经在这深山静寂的竖立了几千年的石桩会使我思绪万千,我面前就会浮现那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们从砖塔岭排着人梯将一块块铁瓦传上崂山最高处的山峰下的壮景;而当我摸着那些依稀可见的摩崖石刻时那一个个僧人好像在向我走来。

  过了铁瓦殿继续往上攀登陡峭石阶半个小时左右就到索道的上站,上一百多米的阶梯,穿过慈光洞,经自然碑右上几分钟就到八卦门的第一门离门。

  一、离门在离门小休息后上登一段石阶就到离门观景台,这是在三面是山峰的峡谷中修的一个几十*方米的*台。向下眺望灵旗峰、自然碑、灵旗峡谷尽收眼底,会让人心旷神怡,忘记刚刚登那如天梯石阶的疲劳。环顾东、西、北边,山峰连云。西边巨石上的“海上第一仙山”的摩崖石刻引来很多游客照相留念。北边低处的一块大巨石陡壁上一只逼真的孔雀趴在那里欢迎四方来客。再往高处西北边一直上九霄的山峰就是崂山顶有名的“比高崮”,正北就是高1110多米的崂山主峰崂顶,人们通常称它为“巨峰”。东边是景色绝佳道也很险的一线天(巨峰真正的一线天在离比高崮东北约五十米的地方,但游客不能去那里)、凌空飞架的先天桥、万丈悬崖绝壁上的**亭。登上**亭或先天桥可看南边和北边的大海,及东、西、南方向的景致,会令人有处九天之感。从观景*台右上爬石阶道约五十米左右,前行到山岗回廊再右行或右行爬一线天去先天桥和**亭。

  二、巽门、震门、艮门巽门、震门、艮门三个门分布在巨峰的东边,要翻三个山岗。此处石阶道两边树木参天,十分幽雅。沿途景致甚多,众多的豁口处可*看峡谷,远眺大海。从先天桥或回廊下行后一直北上,登第一个坡为巽门,此前有小道可去崂山天茶顶。再登一坡就为震门,中间杜鹃坡有小道可去崂山绝景穿龙崮,从穿龙崮可去泉心河景区。穿过仙人洞、看过脊背石爬上第三个山岗的两峰中间就是艮门了。从艮门下山坡有左去的石阶道可去巨峰丹炉峰,登上巨峰三面碧海蓝天,万山美景将尽收眼底。在艮门的下边刻有道德经的全文摩崖石刻,再下行约三十米就是崂山有名的神泉水太乙泉的东水。此水甘甜清凉,四季不断,尤其夏天喝上一口,顿感心旷神怡,疲劳即去,有欲仙之感。

  三、坎门由泉水顺道继续北上,登上两峰中间的山口,悬崖绝壁上的木栈道就会出现眼前。登上木栈道,缓缓而上,从两个山峰中向东看去,如天气好的话可看到崂山又一绝景棋盘石和千年古刹明道观的红瓦。到栈道的顶段,观景台是八卦门中一个观景的好地方之一。下了木栈道约有100米就到了巨峰的东北角的坎门。中间有一观景台,站在*台上可看东边绝壁上的几个大的“福”字,在阳光下会闪闪发光。向北眺望在清凉河的**可看到狮身人面巨石、元宝峰等景点。从坎门下行将*250个台阶就到天柱后的下边,此处有一叉道西去是太乙泉,东去是到景区的最北观景台。直行不远,再向上登山就到了盘山路,穿过盘山路就是五指峰下的五峰馆。四。乾门乾门旁的五峰馆门前的盘山路可直通崂山山腰的要道柳树台,从那里左下约需两到三个小时到汉河可乘车去市里;右顺大道三四十分钟就到内、外九水的交叉处。当然盘山路下到虔女峰石刻下一百米处右行有两个小道,花一到两个小时就能到闻名于世的崂山九水十八潭的最高处凉清河的出口潮音瀑布。从五峰馆门前沿盘山路下行左边就是五指峰,右边峡谷对岸右上是天柱后丹炉峰,往下是大“福”字摩崖石刻,顺着谷右(东)山岗往北有“采菇女”,远处可看到“狮身人面”巨石。

  沿道下行乾门的东北背后就是古人称为的“天犬峰”,从谷的东边看又是“关公石”,一石二景,天地造化。两大巨石中间如一大门就是崂山的“鬼门关”。在这里休息一下回头看五指峰直插九霄。如时间紧从这里返回进五峰馆,下行约五十米顺右道去乾门。每当我登上乾门(其实就是五指峰上)时我总会为之一震,这里真是太美了。以前在没有修八卦门景区时我多次试登五指峰均为成功,都是无功而返。从两个指缝间(乾门)可看到关公石,鬼门关,远处的元宝峰等景,回首可看巨峰顶丹炉峰又是另一番景象。巨峰景区处处美但我更喜欢乾门,这里有不同于别处的景,会令人产生不同于别处的思绪。这里一般游客都不到,景美又很幽静。再说乾门是象征权力的地方,我不喜欢权,也不喜欢仕途路,但我觉得乾门的“权”是男性阳刚的体现,作为男人不可不到,不可不登。五。兑门从乾门下来顺右道到主道后顺石阶道右行,爬上一山岗就是兑门。左边是连云巨峰,右边是万丈悬崖峭壁,峡谷里,峡谷**,千峰竞姿,苍翠可怜,远处群山逶迤莽莽,四季景致各异,加上有时云雾绕身,伸手可亲,春夏秋奇花异草满道旁,真令人信心旷神怡,有欲仙之感,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崂山巨峰美,巨峰西道更应是崂山巨峰自然景的精华之一。

  顺着道边玩边看,阵阵松涛相伴,翻过两座不算高的山岗不知不觉就到了巨峰铁索桥。走在长长的铁索桥上可欣赏巨峰的奇、险、特、和“海上第一仙山”的真正含义,不过不知怎么搞的,每次一踏上巨峰铁索桥我总会想起电影上多次出现的红军飞泸定桥的场景。可惜绝大多数人都不从西道走。六。坤门过了铁索桥,爬过栈道就到了巨峰的西南代表母权的坤门了。坤门在巨峰比高崮的西南边,一路辛苦来到这里,站在两峰中间的坤门上会觉得到了天上了,这里通常风很大,盛夏到这里是一个休息的好地方。透过坤门向东南方向可看到一线天、**亭、先天桥;西北方向是古木参天,下去那里就是石门涧。从坤门沿小道下石门涧花一个多小时就到石屋涧,从那里沿溪一个多小时就能到大河东村,可搭车回市内。从坤门沿石阶道东南下不到十五分钟就能回到离门。其实我曾多次绕行八卦门还包括登丹炉峰,*均每次不到三个小时就能游完。绕巨峰一圈:八卦内外尽是景,信步闲游天外天。

  崂山巨峰导游词 3

  七月份,我在青岛爬“海上第一名山―――崂山”。

  我攀登过雄伟险峻的华山,游览过翠绿清新的芝林,却从没有见过崂山这样的山。崂山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走上去令你十分害怕,向下一看,是看不见底的峡谷,让你感觉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崂山的山真奇啊,像乌龟,像仙桃,像鹿,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崂山的山真秀啊,像碧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姿态各异,走上前去,山腰间一个“寿”字,雕刻在岩石上,巨大威武。

  我们爬到山顶,眼前出现一个大洞,名叫觅天洞。洞口十分宽广,约二三十*方米,洞内到处是滴水。进入洞口,通道变得狭窄,我们抓紧扶梯,时而蹲下爬行,时而侧身前行,在这里胖子是无法通行的。洞内较暗,我们用手机微弱的光线照明前行,看到有许多大石,不规则地阻挡我们前行。

  通道也十分曲折,我们顺着前方出现的一条光线前行,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出洞口,眼前一片光明,远眺就是大海。抬头看,还有山顶呢!我们继续沿着山路,盘曲而上。路上我看见一块大石很像只“乌龟”,它从“甲壳”中探出脑袋,高高地仰着头,望着大海。我站在“乌龟”壳上,向远处望,一座座山峰从海里升起,十分奇特。

  再往上前行,一会就来到了山顶,这个山顶十分陡峭,估计坡度都超过六十度,我们只能在前人开凿出来的山顶*台上歇脚。山峰上有一块石头,上面刻着“青岛崂山”。

  下山后,我们在崂山山脚边的海滨沙滩上玩耍,前面是清澈的大海,身后是峻峭的崂山,感觉好看,又好玩。

  崂山巨峰导游词 4

  今年暑假,爸爸带我去青岛的崂山风景区游览。崂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早就听说它的美丽神奇,当我领略了崂山旖旎的风光后,那份淡淡的柔和美在我心中挥之不去。

  我们来到崂山脚下,那里早已人山人海,人声鼎沸。我抬头仰望,崂山真美啊!淡淡的崂山屹立在碧海之中,真不愧为海上名山。崂山虽然没有高耸入云的奇峰,更没有深不可测的山谷;比不上黄山的险峻,也不如泰山的雄伟,但它极其清秀,温文尔雅。山上躺满了一块块圆溜溜的大石头,看似松散,其实却紧紧拥抱,石缝间挤满了绿色植物。犹如一块绿地毯上镶满了各种各样的宝石。弯弯曲曲的小路勾勒出一条条动人的曲线,郁郁葱葱的树木撑起一片片诱人的荫凉,清凉的山风扑面而来,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受。

  我们随着人群拾级而上,来到了崂山的“龙潭湖”。果然名不虚传,崂山的水特别美,清清的。湖水波光粼粼,碧绿清澈,可以看清水中的游鱼,还可以看见水底的沙石。我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地陶醉了,要不是被边上游客的赞叹所惊醒,真不知还要痴迷多久呢!再向前就是“龙潭飞瀑”,气势雄伟,洁白如玉,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崂山的石头更美,柔柔的。无论是散落在山间路旁的巨石,还是静卧水底的卵石,个个光滑圆润,都透着一种不可思议的柔和美,给人一种和谐的舒畅之感。从山顶俯视海边,石头变得奇形怪状,有的像老人,有的像海马,有的像青蛙,还有的像昂首东望的大海龟……真是千姿百态,婀娜多姿。

  崂山―海中名山,映于碧海蓝天之间,好一派海市蜃楼的景象,好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你那清淡而恬静的美,让我如痴如醉。

  崂山巨峰导游词 5

  崂山的主峰称“巨峰”,又称“崂顶”,在崂山中部,海拔1133米。

  巨峰风景游览区是以崂山的最高峰为主体形成的风景游览区,该景区的特征主要是高山区自然本色。崂山以巨峰为中心向外延僻的4条大支脉,周围灵旗峰、美人峰、小巨峰、柱后高等百怪嵯峨,形如剑戟。极顶小石坪,方约数尺,仅容二、三人,周围铁栏防护。在这里组成巍峨壮丽的山岗风光,置身崂顶可以看到碧波万顷的黄海,如珠似玉的海岛,层峦竞雄、万峰争秀的山景;在盛夏季节经常能领略到“云海奇观”、“崂山火球”的宏伟场面;在隆冬季节又可以欣赏到“银峰晶挂”的神话般景象;至于在崎顶观日出,那又是一种美不胜收的迷人画面。

  现在,崂山风景区管委会以开发巨峰游览区为重点,建立了环顶石阶道路、“八卦门”、“山门”等设施,还建有天桥和亭阁,供人们在游览中领略中华民族的大好河山。

  崂山的主峰称“巨峰”,又称“崂顶”。巨峰风景游览区是以崂山的最高峰为主体形成的风景游览区,该景区的特征主要是高山区自然本色。崂山以巨峰为中心向外延僻的4条大支脉,在这里组成巍峨壮丽的山岗风光,置身崂顶可以看到碧波万顷的黄海,如珠似玉的海岛,层峦竞雄、万峰争秀的山景;在盛夏季节经常能领略到"云海奇观"、"崂山火球"的宏伟场面;在隆冬季节又可以欣赏到"银峰晶挂"的神话般景象;至于在崎顶观日出,那又是一种美不胜收的迷人游览巨峰可以从东、南、西、北不同方向攀登。东路:由上清宫或明霞洞上山,越过会仙山,穿过林中道路,就可到达巨峰;南路:从流清河谷上行,沿烟云涧向北到寿阳宫,从寿阳宫北上2・5公里为明代的砖塔岭,再行1・5公里至风口,过风口、小风口、柬住岭,北上数公里就到巨峰;西路:由旱河向东上行,经下十八盘到柳树台,自柳树台乘车一路向东上行,经上十八盘可到巨蜂。西北路:由鱼鳞口往东南而上,这一条路虽然不是大路,但走起来并不困难,约行5公里即可到达巨峰;北路:由蔚竹庵先向东朝明道观方向前进,行至路程中段折而向南至滑溜口,沿滑溜口再上巨峰,路程约5公里。


五老峰导游词通用5篇(扩展4)

——淮南导游词通用五篇

  淮南导游词 1

  八公山,得名汉初,刘安继父职,封淮南王,都寿春,当时,门下宾客数千,其中著名的有苏菲,李春,左吴,田由,雷被,毛被,晋昌八人,号称八公,刘安常与此八人在山上练丹悟道,公元前122年刘安谋反事泄,武帝下诏捕逮,刘安闻讯自杀,八公中除雷被外,余皆遭屠.也许刘安注重德政,死后百姓感念,留下传说:刘安与八公服丹后升天,余下丹药被鸡犬所食,也成仙上天,这便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典故的由来。

  公园由涌泉庵景区、四顶山景区、八公山景区、狮子山景区组成,“峻极之山”的八公山“含阳藏雾”,如人间仙境。八公山的林相整齐,,层次分明,空气清新,环境幽静,身临其境,有回归大自然之感觉,是理想的森林旅游佳境。

  阳春三月,梨花怒放,飘香十里,举目环顾,茫茫雪原,一望无际。金秋时节,四周连片的黄连木林,叶红似火,可与“香山红叶,岳麓红枫”媲美。以侧柏为主的针叶林,一年四季常青常绿。

  八公山自然景观优美,人文景观荟萃,是著名的“淝水之战”古战场和中国豆腐文化的发祥地,有淮南王刘安墓、赵大将军廉颇墓、四顶山奶奶庙、淮**井、珍珠泉、玛瑙泉、大泉等大批名胜古迹和“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赵匡胤困南塘”等众多历史传说。

  古老的八公山蕴藏着丰富的奇石资源,有数十种之多,其中不少为国内所独有。最*开发的历史名砚——紫金砚,就是失传千年的文化瑰宝。八公山刘老碑一带分布着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早的无脊椎动物淮南虫化石。恐龙化石、古象化石、孔虫化石、藻类、叶类、根茎类化石,其中淮南虫化石最为珍贵,距今约8.4亿年,考古品位极高。

  淮南导游词 2

  淮南市位于东经116°21′5″~117°12′30″,北纬31°54′8″~33°00′26″之间,地处安徽省中北部,东与滁州市毗邻,东南与合肥市接壤,西南与六安市相连,西与阜阳市相接,北与亳州市、蚌埠市交界。最东端位于大通区孔店乡王祠村以东、高塘湖中心线上,最西端位于凤台县尚塘乡侯海孜以西与利辛县接壤处,最南端位于寿县三觉镇冯楼村槐树庄以南与六安市金安区接壤处,最北端位于凤台县与蒙城县、利辛县交会的茨淮新河主航道中心线上。辖区东西最长距离80.23千米,南北最长距离122.68千米,总面积5533*方千米。

  淮南市境在构造单元上属于中朝准地台淮河台坳淮南陷褶断带(即华北地台豫淮褶皱带)东部的淮南复向斜。东界为郯庐断裂,西临周口坳陷,北接蚌埠隆起,南邻合肥坳陷,南北为洞山断裂和刘府断裂夹持。区内构造以北西西向构造占主导地位,受后期强烈改造,但总体形态变化不大,复式向斜内次一级褶皱及断裂发育。地质演化历史可分为前震旦纪、震旦纪—三叠纪、侏罗纪—第四纪3个阶段,前震旦纪,淮南地壳处于活动阶段;震旦纪—三叠纪属于剧烈运动时期,先后经历了蚌埠、凤阳、皖南、加里东、华西力、印支等运动。其间地壳几度隆起沉降,形成了海陆交互相地层。特别是晚石炭纪和二叠纪时期海陆交互相的沉积环境,为煤炭资源的生成提供了良好条件,从而形成了境内大量的煤炭资源。侏罗纪—第四纪,经过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逐渐塑造出了今天的地貌特征。

  市境以淮河为界形成两种不同的地貌类型,淮河以南为丘陵,属于江淮丘陵的一部分;淮河以北为地势*坦的淮北*原,淮河南岸由东至西隆起不连续的低山丘陵,环山为一斜坡地带,宽约500米~1500米,坡度10°左右,海拔40米~75米;斜坡地带以下交错衔接洪冲积二级阶地,宽500米~2500米,海拔30米~40米,坡度2°左右;舜耕山以北二级阶地以下是淮河冲积一级阶地,宽2500米~3000米,海拔25米以下,坡度*缓;一级阶地以下是淮河高位漫滩,宽20xx米~3000米,海拔17米~20米,漫滩以下是淮河滨河浅滩。舜耕山以南斜坡以下,东为高塘湖一、二级洪冲积阶地,西为瓦埠湖一、二级洪冲积阶地;中为丘陵岗地。淮河以北*原地区为河间浅洼*原,地势呈西北东南向倾斜,海拔20米~24米,对高差4米~5米。

  淮南导游词 3

  我的家乡淮南开发了一个新区叫山南新区,它是一座具有山水园林特色的现代化新城区,占地60*方公里,是一个诱人的地方。

  星期六我们学*班的同学到山南新区游玩。我们下了车往前走200米,往南一看,只见一个双孔隧道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立刻飞快的跑过去。啊!隧道可真大呀,左右长度916米,单洞内宽14.5米,全长1832米呢。隧道真美呀!弯形的顶上有无数盏彩灯在闪耀,像无数的星星挂在天空上。听老师说这条隧道直通合阜高速公路,它给淮南人的出行带来了方便。

  走出隧道,向前走再左拐,有一座音乐建筑,吸引了我们,它的造型是一架超大的钢琴,身边靠着一把小提琴它是山南新区规划展览馆。音乐建筑的西边是新区设计指挥部,那里有许多设计者在为以后的山南新区开展辛勤地工作着。绕过“大钢琴”我们来到了一个湖边,顺脚水像一面镜子,清晰地映出蓝的天、白的云。我们一人叠了一个小船把自己的愿望写在上面,把小船放在水里任其漂向远方。岸边有下个小码头上面立着两面白帆,它真像一只大船,我希望它能带着我们去远航。上了岸我们又去了小树林,树林可真大呀,占地十几亩呢!这里的树足足有五六米这么高,地上铺着厚厚的叶子,踩上去软软的,我们在树林里,找干净的树叶玩,别提多开心啦!

  山南新区真美呀!这里让我留连忘返。它的将来更美!这里将要建设成市政大楼、大型体育场、53层煤电大厦、泉山湖公园、中学、小学校、物流中心……啊!美丽诱人的山南新区

  淮南导游词 4

  这些年来淮南在日新月异变化着:宽阔的道路,四通八达;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超市、商店,星罗棋布;一条条干净整洁的城市街道和绿色如茵的绿化带正雨后春笋般的涌出。

  以前,淮南就是龙湖公园可以逛逛。现在,漂亮的街心花园,繁华的商贸广场,到处是各种风味小吃;熙熙攘攘的苏果、大润发大超市,每天都人山人海,人们逛商店,大量地购物;还有雄伟壮观体育文化中心,宽敞的广场上,音乐喷泉喷洒出五彩绚丽的'水柱,新体育馆像包含珍珠的巨大贝壳,承载着人们的希望和欢笑。

  淮南的夜景就更美了,你看,那五光十色的霓红灯,把大街小巷照得通亮;一排排的路灯,把公路照得如同白昼,远看就像一条条火龙,人们出行既方便又安全;大大小小的饭馆,各具风味,张灯结彩,吸引了八方来客。还有那各种颜色的激光灯,在夜空扫来扫去,把淮南变成了“不夜城”。

  淮河**也成了观赏淮河风景和休闲健身好去处,到处是草坪、健身小广场、廊亭、休闲桌椅,人们三五成群众的在进行各种休闲活动。位于淮河堤坝上有一个青铜雕塑“安澜牛”,代表了淮南人的精神和美好心愿。

  最让人兴奋的是洞山隧道的开通,让淮南又加上一道迷人的风景。两条隧道入口好像巨人的眼睛,隐隐闪光,显得很神秘。进入隧道,感觉自己好像到了太空中一样,宽敞的顶部镶嵌着许多蓝色的小灯,就像悬挂在夜空中的星星,灯影闪耀,美丽无比。出了隧道,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条宽敞的马路,是锦秀的山南新区。山南新区正在建设和发展,将让淮南更美丽

  我爱淮南,为家乡的变化和腾飞而自豪。

  淮南导游词 5

  淮南市位于东经116°21′5″~117°12′30″,北纬31°54′8″~33°00′26″之间,地处安徽省中北部,东与滁州市毗邻,东南与合肥市接壤,西南与六安市相连,西与阜阳市相接,北与亳州市、蚌埠市交界。最东端位于大通区孔店乡王祠村以东、高塘湖中心线上,最西端位于凤台县尚塘乡侯海孜以西与利辛县接壤处,最南端位于寿县三觉镇冯楼村槐树庄以南与六安市金安区接壤处,最北端位于凤台县与蒙城县、利辛县交会的茨淮新河主航道中心线上。辖区东西最长距离80.23千米,南北最长距离122.68千米,总面积5533*方千米。

  淮南市境在构造单元上属于中朝准地台淮河台坳淮南陷褶断带(即华北地台豫淮褶皱带)东部的淮南复向斜。东界为郯庐断裂,西临周口坳陷,北接蚌埠隆起,南邻合肥坳陷,南北为洞山断裂和刘府断裂夹持。区内构造以北西西向构造占主导地位,受后期强烈改造,但总体形态变化不大,复式向斜内次一级褶皱及断裂发育。

  地质演化历史可分为前震旦纪、震旦纪—三叠纪、侏罗纪—第四纪3个阶段,前震旦纪,淮南地壳处于活动阶段;震旦纪—三叠纪属于剧烈运动时期,先后经历了蚌埠、凤阳、皖南、加里东、华西力、印支等运动。其间地壳几度隆起沉降,形成了海陆交互相地层。特别是晚石炭纪和二叠纪时期海陆交互相的沉积环境,为煤炭资源的生成提供了良好条件,从而形成了境内大量的煤炭资源。侏罗纪—第四纪,经过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逐渐塑造出了今天的地貌特征。

  市境以淮河为界形成两种不同的地貌类型,淮河以南为丘陵,属于江淮丘陵的一部分;淮河以北为地势*坦的淮北*原,淮河南岸由东至西隆起不连续的低山丘陵,环山为一斜坡地带,宽约500米~1500米,坡度10°左右,海拔40米~75米;斜坡地带以下交错衔接洪冲积二级阶地,宽500米~2500米,海拔30米~40米,坡度2°左右;舜耕山以北二级阶地以下是淮河冲积一级阶地,宽2500米~3000米,海拔25米以下,坡度*缓;一级阶地以下是淮河高位漫滩,宽2000米~3000米,海拔17米~20米,漫滩以下是淮河滨河浅滩。

  舜耕山以南斜坡以下,东为高塘湖一、二级洪冲积阶地,西为瓦埠湖一、二级洪冲积阶地;中为丘陵岗地。淮河以北*原地区为河间浅洼*原,地势呈西北东南向倾斜,海拔20米~24米,对高差4米~5米。


五老峰导游词通用5篇(扩展5)

——介绍山西永济的五老峰作文合集5篇

  介绍山西永济的五老峰作文 1

  春天是那么的美,景色是那么的宜人。这样的春,温柔的风,秀丽的景,灿烂的阳光,美丽的笑脸,迎来了我的踏青之旅——五老峰之行,充实了我的小假期。

  从南普陀进去,我们到了五老峰的山脚之下,在那儿最引人注目的是刻着金黄色的“佛”的石头,那里游人如织,简直是摩肩接踵,是呀,中国是一个生活中有佛的国度。

  接着我们开始往顶上爬,那是一道道的石梯,路面很窄,有些地方出现“一线天”的观景,但游客却很多。小路的两旁有各种不知名的树和花。树的茂密,叶的嫩绿,花的美丽,无不向人昭示着春日的气息。抬头望去,叶子在阳光的照射之下,显得更加错落有致。闭上眼睛,还能闻见大自然的芬芳,听见鸟儿的歌声。再走一会儿,我们走到了接*大石坪上,那儿有护栏围着,那里是观赏厦门大学,甚至是观赏整个厦门的好地方。俯瞰下的厦门,就是一副大海环绕着屋子的美丽画卷。抬头望天,是那么的蓝,那么的辽阔,心情也是那么舒畅。

  最后登上了山顶,风仿佛更大了,草虽然少了许多,但感觉更绿了,因为我们登上了山顶,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我们坐在上面的石板凳上,听着风吹过树叶的声音,看游客们脸上的各种笑容感受那种幸福。

  这就是我的踏青之旅,这就是我的登山经过,这就是我的假期,一次值得回味的旅行。

  介绍山西永济的五老峰作文 2

  庐山上有一著名景点它就是五老峰,五老峰是由五个相连的山峰组成的,五个山峰好像是一朵花的五个花瓣,又像是五位仙人在一起聊天。今天,我们就要爬这座五老峰。

  我们坐上了43号浏览观光车,43号浏览观光车的司机是这里开车开的最好的师傅,他开车稳稳的,甚至山路转弯我们也不觉得晕,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五老峰,在山脚下的时候听当地人说,“五老峰的一峰缓,二峰美,三峰险,四峰高,五峰远。”我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爬完五峰,而且还要当第一。

  开始爬山了,我们先爬得是一峰,我大步流星地向前冲,把他们都甩得远远的,走在山间的小路上,两旁的树木又大又密,遮挡住了烈日,真是舒服。我看着一个个被我超越的游客,心里甭提多开心了,乐极生悲呀!就在这时我一不小心,脚踏空,我给摔了一跤,右腿膝盖顿时鲜血直流,我只好坐在路边等妈妈来,唉!我跑得太快了,等了好一会儿,妈妈才赶上来,她用毛巾浸了点水,给我擦拭伤口,又给我训了一通,我真是后悔莫及呀!妈妈问我还能坚持吗?我拍拍胸脯说:“没问题!”我这回可是一步一个台阶的踏踏实实地向上爬了。

  一峰很快就爬到了,山顶的种了许多的松树,有的像欢迎客人的迎客松,有的像为人遮挡风雨的小伞,有的像一顶帽子。它们郁郁葱葱把一峰装点生机勃勃。

  接下来要爬最美的二峰了,我的腿这时隐隐的发痛,但我没有告诉妈妈,仍坚持着向上爬去,还好二峰离一峰不算远,大约30分钟后,我们来到了第二峰,这里果真像人们介绍的那样美,二峰上有一个凉亭,站在凉亭上向远处望去,远处的山河尽收眼底,在不远处有洁白的云雾,缓缓的上升,这时好像一匹白色骏马想飞跃长空,那它一定是白龙马吧!云雾越升越高又像一位长着白胡子的神仙老爷爷,微笑着看着我们。云雾升上去了,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一朵朵,一片片的白云,太神奇!太美丽了!

  要爬第三峰了,我的腿这时很疼痛,爸爸说三峰太险了,不让我再爬下去了,唉!留点遗憾吧!谁让我那么冒失呢!

  介绍山西永济的五老峰作文 3

  五老峰位于永济市区东南20公里的中条山上。主峰玉柱峰,壁立千仞,直插青云,旁边四峰罗列,拱手相垂,恰似五位龙钟老人,捋须而谈,故得名“五老峰”。因其有华山之险秀,五台之神形,又有“东华山”“南五台”之称。

  五老峰历史悠久,风景秀丽。《水经注》赞其“奇峰霞举,孤标秀出……”,山上现存清康熙二十三年《重修观音阁碑记》载:“条山秀,甲三晋,五老峰嶙峋秀丽甲条山”。

  五老峰之秀在山青:在水静:在雾浓。境内各峰高耸挺拔,迭嶂连绵,层峦如聚,绿树重掩。峭壁上松树林立,涛声阵阵,虽在旷谷,犹撼人心。枫树:楸树:桦树:卫矛郁郁苍苍,覆满山坡,紫藤:女贞垂下一帘帘青翠长廊,多了几许风轻探幽的诱惑。蓬蒿:茜麻:蔓草牵牵绊绊,团团簇拥,给山峰铺就一层深绿的底色,各色浓艳的小花,灿若繁星点耀其间。青苔如织,纤纤绒绒绿得可人。峰谷绿浪翻滚,时起时伏,氤氲郁葱中,间或有几株树上挂满红果,娇艳欲滴,煞是好看,虽非深秋的层林尽染,仍让人感到悠悠然如在梦中。

  顺着青石铺就的台阶拾级而上,但闻山涧水声潺潺,小溪淙淙,和着鸟语虫鸣,山峰更加显出一派宁静详和。那不时围成的一泓泓小水潭,匠心独具,清新拙朴,有“水牛卧波”:“金鱼戏水”:“荷叶凌波”,柔柔的山泉静如处子,满而不溢,偶有微风吹皱绿水,“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不胜凉风的娇羞”,仿佛蜻蜓轻轻点水,惊鸿翩翩掠过,疑是崔莺莺紧蹙淡淡眉山,望穿的盈盈秋水。

  抬头仰望,山头飘浮着的一层乳白的透明的雾霭,扑朔迷离,如梦如幻;及至与山齐肩比顶时,玉柱峰好像披上了神秘的面纱,楚楚动人。蓦一回首,山头“离天三尺三”,在这茫茫雾海中时隐时现。太阳挤出云端,亮汪汪的,没有喷薄而出的霞光万丈,更像神秘美丽的月亮。两峰间一天桥飞架,浮在青云端,在云涛雾海中缓步其上,神宁气*。

  钟灵毓秀的五老峰,像一座人间仙境,留下了许多美好的民间故事,传说宋代杨业曾在小寨子屯兵*武,兵围普救寺的孙飞虎亦曾在此安营扎寨。仙人张果老:吕洞宾的传奇趣事,俯拾皆是……

  五老峰正以她恬淡安怡:千姿百态:变幻无穷的自然风光,向世人展开一幅森林公园的神奇画卷。

  时值三八,仍是初春,我们一家三口驾车50公里,游览了五老峰。

  一路拾阶而上,标明的1.2公里路程,在2399个台阶的登高中,由青一色的石板铺就的台阶,显得是那么地漫长。

  一路走来,台阶的两旁仍是冬季模样,树木的枝枝杈杈,矗立在一根又一根连成密密麻麻的灌木丛中,落在地上的树叶上不时有一片片没有融化的残雪,尚有点刺眼。

  走走停停……

  介绍山西永济的五老峰作文 4

  上次我们看到了高大雄伟五老峰。

  五老峰高大无比,据说它有五百多米高呢!它隐隐约约的,似乎是悬挂在空中的哦!它的颜色也和其他的山不同,它的颜色是很淡很淡的褐色呢!它是我看过的最高的山。我还有描写五老峰的诗句,是李白写的—《望庐山五老峰》。“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五老峰看起来像是五座山连在一起,也像五根手指。

  五老峰看起来好像是全世界的石头组成的,又被齐天大圣孙悟空打成了像五根手指了。但又好像是如来佛祖用来压调皮的孙悟空的大山。也可能是七个仙女下凡,用她们的法力堆成的高大雄伟的大山吧!

  五老峰在我的印象里是最最深刻的了,我很喜欢五老峰。我想,如果爬山爬到了五老峰峰顶,那么一定是到天上了吧!

  介绍山西永济的五老峰作文 5

  五年前的一次长假,我有幸地浏览了五老峰。这次浏览五老峰真是受益匪浅。

  我们驱车来到风景区,远远望去,整座山峰与周围的群山融为一片,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当我站在山脚下,却发现这里的景色是异常的美丽。树林丛生,百草丰茂,百花齐放,千姿百态,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锦鳞游泳,鱼翔浅底;百鸟争鸣,嘤嘤成韵,一副充满活力的景象,无不令人沉醉。

  再往上走,到了半山腰。有庙翼然临于崖边者,三清观也。进门是大殿——三清殿。用几根两个合抱那么粗的大柱子撑起来的三清殿,外表看起来不怎么起眼,但一进去,真是然我大吃一惊。里面是那么的宏伟而又那么的壮观,壁画是那么的美丽而又那么的神秘,整个大殿是宏伟而又神秘,真是“表里不一”啊!

  过了大殿,后面是供游人休息与补充能量的地方。大树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应该有几十年的年岁了吧!

  三清观对面是售纪念品的地方。各种纪念品都有,人来人往,好不热闹。突然,一条反射着太阳光的东西吸引了我,我朝那东西跑过去,定睛一看,是个滑梯。我不知道它是从哪里下来的,于是顺着滑梯向上爬……

  到了滑梯的起点,四周一看,原来到了通往对面山上的唯一通道——天桥。我在天桥上往下看,白茫茫的云挡住了我的视野,我有点害怕。看到对面山上的怪石,他们形状各异,颜色各异。听导游说,对面山顶上有个“唐僧师徒四人”,我顺着导游的手,向对面山上望去,果真不错,是有四个巨石像他们。听说黄山有个“童子拜观音”,与他们比起来,也不算什么。为了看到更多的奇石,我又鼓起勇气,准备向对面山顶狂奔过去。可这时,天下起了蒙蒙小雨,对面封山,不让进入,我真不知是天公作美还是不作美。

  雨过天晴,山中的树更显得生机勃勃,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我真想在这呆一辈子,再也不想回到城里,整日呼吸恶劣的空气。鸟儿清脆的歌声回荡在山里,山显得更加幽静。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游人归去,此时的夕阳显得比往常更红,更大,更好看。

  五老峰果真名不虚传,山美水美,我爱五老峰的景,我爱五老峰的历史。

  我爱五老峰!


五老峰导游词通用5篇(扩展6)

——西湖英语导游词通用五篇

  西湖英语导游词 1

  Tourists, welcome to the world famous West Lake! The West Lake is the most beautiful scenery in Hangzhou. Many great poets and painters wrote poems and painted for it. Now, let's enjoy the beautiful scenery of the West Lake!

  In the early morning, the first ray of sunlight is projected into the clear water, and the green and soft willow branches float with the wind. Green wave wash, black, red fish gently swim Ge. A few small black spots in the distance, close, close, we see, it is a few mallard, how vibrant!

  There are also folklore stories about the West Lake, such as the story of Xu Xian and the white lady, the story of suppressing the black fish essence There are many kinds. Let me tell you a legend about the suppression of black fish essence by Guanyin.

  It is said that the lower realm of Guanyin subdues the demons and subdues the demons, and meets the flexible blackfish essence. Avalokitesvara takes it in a clean bottle, and the blackfish spirit skilfully dodges. Seeing this, Guanyin pushes the censer on the bank into the lake, and the essence of black fish is pressed on the bottom of the lake by the censer. The three feet of the censer are the famous three pools in front of the moon.

  Well, this is the end of the tour of the West Lake. I hope you can get together in the West Lake again! Next time, I will continue to be your tour guide! bye.

  西湖英语导游词 2

  Dear tourists, good morning. My name is Zhu Minjia. You can call me Zhu Dao. Welcome to the "paradise on earth" West Lake. We are about to start a tour of the West Lake. We are going to visit Gushan, Duanqiao and three pools reflecting the moon. I wish you a happy trip! Please don't litter and scribble.

  The West Lake is so beautiful, of course, there are many wonderful legends. It is said that many years ago, there were jade dragons and golden phoenixes in the sky. They found a piece of jade on the fairy island next to the Milky way. After they pecked together for many years, the jade turned into a shining pearl. Where the light of the Pearl shines, the trees will be evergreen and the flowers will bloom. Later, the news spread to the heavenly palace, and the queen mother sent heavenly soldiers to take the jewels away. Yulong and Jinfeng rush to Suozhu. When the queen mother refuses, they fight. When the queen mother was knocked down and her hands were loosened, the jade fell into the world and became the Golden West Lake, while the jade dragon and the Golden Phoenix became Fenghuang Mountain and Yuhuang mountain to guard the West Lake.

  Look East, it's a broken bridge! It is the most famous bridge in the West Lake. It's very interesting: the broken bridge is the dividing point between Beili lake and Waihu lake. When the snow is clear, the sunny side of the bridge has been frozen, while the shady side of the bridge is still covered with snow. From a distance, the bridge seems to be broken, so "broken bridge" gets its name.

  Now please look ahead. This is "three pools reflecting the moon", also known as "Xiaoying state". This is a lake garden with "island in the lake, Lake in the island". The island is in the shape of "Tian", connecting Liuti in the East and West, and a curved bridge is built in the north and south. On both sides of the curved bridge, large areas of red, white and colorful water lilies are planted.

  Next, please visit the island. Please see: the three towers stand on the lake, with a height of 2 meters. The body of the tower is spherical, with 5 small round holes arranged. The top of the tower is gourd shaped, with beautiful shape. During the Mid Autumn Festival, when the bright moon is in the sky, people light candles in the tower and cover their mouths with tissue paper to make the candle light transparent. At this time, "tower shadow, moon shadow, cloud shadow" dissolved into a piece. Candlelight, moonlight and lake light complement each other. In the refraction of light, the lights of the three towers are projected on the water through 15 circular holes. There are a total of 30 small moons. Plus one in the sky and one in the lake, there are 32 small moons. It presents the beautiful scenery of "one moon in the sky, three shadows in the lake". It's really: "a lake of golden water wants to dissolve autumn"!

  Go ahead, there is a famous mountain by the West Lake! Why is it called "Gushan"? This is because the mountain is very beautiful in history and has been occupied by the emperor, so it is called "Gushan".

  The West Lake is a poem, a painting, a charming girl. "Recalling Jiangnan, Hangzhou is the most beautiful. Looking for Guizi in the mountain temple in the middle of the month, looking at the tide on the pillow of the County Pavilion. When is it more likely to revisit? " This is Bai Juyi's eternal masterpiece of praising the West Lake and leaving endless aftertaste for future generations!

  Dear friends, we are coming to the end of this trip to the West Lake. I hope that the mountains and waters of the West Lake will stay in your good memories forever!

  西湖英语导游词 3

  Notre-dame is a Romanesque church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Paris. Construction of the church began in 1163 during the reign of Louis Ⅶ and completed roughly 180 years later in about 1345.

  It is famous not only for Victor Hugo's famous novel but also for its gothic architechture which was considered to be the sign of European architecture. It has very distinctive architecture style and had been called "the symphony of stone". There are 3 doorways called the kings gallery on which 28 portraits of the king in Jew and Israel were hanging. There is handly and decoration inside the church. The main hall that had held a lot of important ceremonies can hold nearly 9000 persons.

  西湖英语导游词 4

  HANGZHOU---The Heaven on Earth

  --------By Day Day The Great

  “It’s the most wonderful place in the world, where makes you feel in the heaven”, the famous Italy traveler Macro Polo describes the HangZhou in his memory. The saying goes that in China---Above is heaven, below is HangZhou. The reputation of HangZhou lies in the picturesque West Lake. The lake is beautiful all year round, and the poet in Song dynasty named DongPo Su highly praised the scenery. Travelling in the West Lake, you can also wander along the street, try the delicious dessert, and purchase some local products.

  The Su dam and White dam are of the most famous scenic spots in China. They divided the lake into halves, seemed like two fluttering green ribbons, surrounded by mountain and forests with some house lets. There are there islands in the center of the lake: RuanGong, HuXin, and YingZhou.

  HangZhou is one of the six ancient capitals in China, and it last 2,000 years history. Not only famous for the Natural scenery and Cultural charm, but also for its delicacy, crafts, and calligraphy of historical figures.

  As the Silk City of China, there are all kinds of silk products; tapestry is the especially beautiful one among them. Other specialties are black-paper-fans, silk umbrella, and West Lake Longjing Tea.

  Generally, the appropriate time for going sightseeing near the West Lake in HangZhou should be two days, and the travel provides you with cheerful mood and cultural enjoyment.

  【原文】

  杭州---人间天堂

  意大利的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曾这样叙述他印象中的杭州:“这是世界上最美妙迷人的城市,他使人觉得自己是在天堂。”在中国,也流传着这样的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的名气主要在于风景如画的西湖。西湖一年四季都美不胜收,宋代著名诗人苏东坡用“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句来赞誉西湖。在杭州,您可以饱览西湖的秀色,也不妨漫步街头闹市,品尝一下杭州的名菜名点,还可购上几样土特产。

  苏堤和白堤把西湖一分为二,仿佛两条绿色的缎带,飘逸于碧波之上。湖中心有三个小岛:阮公墩,湖心亭和小瀛洲。湖水泛着涟漪,四周山林茂密,点缀着楼台亭阁,是我国最有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杭州是中国著名的六大古都之一,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杭州不仅以自然美景闻名,而且有着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仅有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咏,而且有美味佳

  肴和漂亮的工艺品。

  杭州是中国的“丝绸之府”,丝绸产品品种繁多,其中以织锦尤为引人注目。杭州还生产黑纸扇和檀香扇。其他特产有西湖绸伞和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西湖龙井。

  一般来说,游览西湖及其周围景点花上两天时间较为合适,到杭州旅游,既令人愉悦,又能得到文化享受。

  (PS: 祝您的英语学*有趣而丰富多姿O(∩_∩)O~)

  2013-3-27

  西湖导游词英语篇二:西湖英文导游词介绍

  西湖英文导游词介绍

  The famous West Lake is like a brilliant pearl embedded in the beautiful and fertile shores of the East China Sea near the mouth of the Hangzhou Bay. The lake covers an area of 5.6 square kilometers. The view of the West Lake is sim*** enchanting, which offers many attractions for tourists at home and abroad.

  Tiger-running Spring

  The legend goes that two tights ran there and made a hole where a spring gushed out. The Longjing Tea and the Tiger-running Spring water are always reputed as the "Two Wonders of the West Lake".

  The Lingyin Monastery

  The Lingyin Monastery, or the Monastery of Soul’s Retreat, is a famous historical site of the West Lake. Here exists the Lingyin Monastery, a famous ancient temple in China, in front of which there are Feilai Peak, Cold Spring, Longhong Cave and precious rock cave arts and queer and varied natural caves and gullies.

  Spring Dawn at Su Causeway

  It’s a 2.8 km. long boulevard cutting across the south-north scenic area, and lined with trees and flowering plants. When Spring comes with crimson peach blossoms and green willows; the scenery is all the more charming. Strolling along the boulevard, one feels as if the West Lake were wakening in dawn mist. Young willows were ethereal, spring breeze so caressing, and birds were chirping in unison.

  The Moon Reflected in Three Pools

  "There are islands in the lake and three are lake on the islands." The three stone towers were first built in Yuanyou 4th year (1089) of the Song Dynasty, with th

  e wonderful scenery of "one moon in the sky having three reflection in the lake", it is one of the wonderful scenes of the West Lake.

  Notes:

  1. West Lake 西湖

  2. Tiger-running Spring 虎跑泉

  3. The Lingyin Monastery 灵隐寺

  4. Spring Dawn at Su Causeway 苏堤春晓

  5. The Moon Reflected in Three Pools 三潭印月

  西湖导游词英语篇三:杭州西湖中英文导游词

  杭州西湖中英文导游词 中文版 各位旅客: 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美丽西湖之行的导游:方子方(写自己的名字哦!)。让我们随着船徐徐开动,开始游览美丽的西湖吧!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部。西湖水面面积为4.37*方公里,湖岸周长15公里,水*均深2.27米,最深处在5米左右。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柳浪闻莺,柳浪闻莺是南山风景线上离市区最*的一个公园,也是西湖旧十景之一。柳树是公园主景。请看两旁,这里汇集了500株春柳,这些垂柳,以景遇意,两旁的柳树,各种各样,非常好看,公园南面杆弯枝斜的那种,在微风吹拂下,左摇右摆的,就像是贵妃醉酒,称为“醉柳” 现在,我们来到了传说中白娘子与许仙相会的断桥。断桥,今位于白堤东端。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它名气最大。大家往下看,下面就是波光粼粼的湖面,湖面被阳光照射着,像许多金子撒在湖面上,很漂亮!大家注意,不要乱丢垃圾,现在可以在这里拍照、休息。 好了,今天就游览到这里,最后祝大家:旅途愉快,再见! 英文版 The famous West Lake is like a brilliant pearl embedded in the beautiful and fertile shores of the East China Sea near the mouth of the Hangzhou Bay. The lake covers an area of 5.6 square kilometers. The view of the West Lake is sim*** enchanting, which offers many attractions for tourists at home and abroad. Tiger-running Spring The legend goes that two tights ran there and made a hole where a spring gushed out. The Longjing Tea and the Tiger-running Spring water are always reputed as the “Two Wonders of the West Lake”。 The Lingyin Monastery The Lingyin Monastery, or the Monastery of Soul's Retreat, is a famous historical site of the West Lake. Here exists the Lingyin Monastery, a famous ancient temple in China, in front of which there are Feilai Peak, Cold Spring, Longhong Cave and precious rock cave arts and queer and varied natural caves and gullies.

  西湖英语导游词 5

  著名的西湖就像一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杭州湾口附*美丽富饶的东海岸边。这个湖占地5.6*方公里。西湖的景色简直迷人,为国内外游客提供了许多景点。

  奔跑的春天

  传说有两条紧身衣跑到那里,在泉水涌出的地方打了一个洞。龙井茶和老虎泉水一直被誉为“西湖两大奇迹”。

  灵隐寺

  灵隐寺是西湖著名的历史遗迹。这里有中国著名的古刹灵隐寺,在灵隐寺前有飞来峰、冷泉、龙洞和珍贵的岩洞艺术,还有奇形怪状的天然洞穴和沟壑。

  苏堤春晓

  是2.8公里。横贯南北风景区的长长的林荫大道,两旁种满了树木和开花植物。春天来了,桃花绯红,柳绿;风景更加迷人。漫步在林荫大道上,人们感觉西湖仿佛在晨雾中醒来。杨柳飘渺,春风爱抚,鸟儿齐鸣。

  三潭印月

  "湖里有几个岛,岛上有三个湖."三座石塔始建于宋四年的元佑,有“天上一月,湖里三倒影”的奇景,是西湖的奇景之一。


五老峰导游词通用5篇(扩展7)

——南迦巴瓦峰导游词范文5份

  南迦巴瓦峰导游词 1

  南迦巴瓦峰,是中国**林芝地区最高的山,海拔7782米。为**最古老的佛教"雍仲本教"的圣地,有"**众山之父"之称。同时,紧邻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绕着他转了一个马蹄形的弯,随后通向印度洋方向

  南迦巴瓦峰它还有另一个名字"木卓巴尔山",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所以它也被称为"羞女峰"。南迦巴瓦在藏浯中有多种解释,一为"雷电如火燃烧",一为"直刺天空的长矛',还有一为"天山掉下来的石头"。后一个名字来源于《格萨尔王传》中的"门岭一战",在这段中将南迦巴瓦峰描绘成状若"长矛直刺苍穹"。

  南迦巴瓦在藏语中有多种解释,一为"雷电如火燃烧",一为"直刺天空的长矛",后一个名字来源于《格萨尔王传》中的"门岭一战",在这段中将南迦巴峰描绘成状若"长矛直刺苍穹"。由这些充满阳刚的名字里,我们大概也能揣摩出南迦巴瓦峰的刚烈与不可征服。 关于南迦巴瓦另外还有一个广为外界所知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上天派南迦巴瓦和加拉白垒镇守东南。

  雅鲁藏布江沿喜马拉雅北坡山谷一直向东,历程l000多公里,流至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尾翼,在林芝、米林、墨脱、波密四县交界处直转南下,形成一个马蹄形大峡湾。在这个峡内侧,东经95.0°,北纬29.6°处就是世界第二十八高峰,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在峡湾外侧,即东经95.0°,北纬29.8°处,与南迦巴瓦峰相距20公里,而隔江对峙的,就是海拔7294米的加拉白垒峰。

  因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而隆起的喜马拉雅山脉,沿东西延伸,中部向南略如"弓"形凸出,在其东西两端形成"地结",且分别耸立着8125米的南迦帕尔巴特峰和南迦巴瓦峰。

  南迦巴瓦峰是复式褶皱中一个向北倾斜的短轴向斜构造,山体以片麻岩为主,它主要有三条山脊,西北山脊,东北山脊和南山脊。东北山脊蜿蜒约30公里,直抵雅鲁藏布江岸,脊线上有6个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头凹凸起伏;南山脊两公里处的乃彭峰,海拔7043米,它们之间的山口称之为"南坳"。因其主峰高耸入云,常年云遮雾绕,充满着神奇的传说。当地人们相传天上的众神时常降临此山,聚会、煨桑。那高空风造成的旗云就成为众神们燃着的桑烟。自古,这座陡峭的山峰就吸引着人类无比的推崇和敬畏。从乃彭峰分别向东南、西南伸出两条人字形山脊;西北山脊线突出着6936米、7146米两座雪峰。南迦巴瓦峰的三大坡壁大都被冰雪切割成风化剥蚀的陡岩峭壁,以西坡为最。坡壁上基岩裸露,残留着道道雪崩留下的沟溜槽,峡谷之中又布满了巨大的冰川。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南迦巴瓦峰地区是一个地跨热带和寒带,不可多得的"自然博物馆"。 然而,对于登山家们来说,南迦巴瓦峰又是那样的暴虐。南迦巴瓦峰,语意为"雪电如火燃烧"。它是复式褶皱中一个向北倾斜的短轴向斜构造,山体以片麻岩为主,它主要有三条山脊:西北山脊,东北山脊和南山脊。东北山脊蜿蜒约30公里,直抵雅鲁藏布江岸,脊线上有6个6000米以上的山头凹凸起伏;南山脊两公里处有一卫峰--乃彭峰,海拔7043米,它们之间的山口称之为"南助"。从乃彭峰分别向东南、西南伸出两条人字形山脊;西北山肯线突出着6936、7l46米两座雪峰。被誉为了"最美的山峰"

  从1982年起,国家登山队和**自治区登山队共同对南峰开展攀登征服的活动;中国科学院则组织了综合性的科学考察队伍,同时对南峰地区进行大规模的综合科学考察。两年中,他们组织了全国有关科研部门和大专院校的十余个单位,计有地学和生物学等20余个专业,先后对南峰地区进行了三次综合科学考察,获得了丰富的资料和一大批珍贵的标本,并拍摄了科教影片和电视录象片。

  两年来野外考察所获初步结果表明:南峰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构造活动强烈。是一处形成喜马拉雅地质历史,探讨板块构造运动力学机制的极好地方。南峰地处东西向、北东向、北北西向和北西西向等多组构造系统的复合部位,构造应力特别集中,多次的区域变质形成南峰地区一系烈中深变质程度的变质岩系;以北北东方向的强烈挤压为主,导致南峰作强烈的断块上升,形成屹立在藏东南群山之上的喜马拉雅山东端的最高峰,同时形成围绕南峰的紧密而复杂的弧弯。雅鲁藏布江下游大拐弯是适应构造发育的先成河,并随着南峰的强烈上升而作强烈的下切,形成深峻的大峡谷。集中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南峰的形成和耸峙,构成地形上的巨大屏障,导致喜马拉雅山南北坡自然景观的巨大差异,并形成齐全而丰富的垂直自然带,蕴藏着特别丰富的森林资源,并为开展从热带到寒带的多种经营提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此同时,山麓深峻的大峡弯又构成西南季风的天然通道,湿热的气流能沿峡谷向北、东、西各方向伸入,形成藏东南林芝、易贡、波密一带特殊的自然景观,构成"**江南"的特色。导致生物区系的演化迁移和古老物种的残留等一系列变化,是研究动植物区系的形成、演变及其迁移规律的理想场所。

  南峰地区震频繁,地热活动多处显示,以南峰为首是个强烈上升的中心,其上升速率和幅度为青藏高原其他地方所不及。1950年这里发生特大地震,使大峡弯的雅鲁藏布江上两处落差达10余米的河床大瀑布消失,江道堵塞、山河为之改观,现代构造运动的强烈表现为人们所目睹。在这强烈上升的山体上,以强烈雪崩补给为主发育一些特殊类型的冰川,在南峰本坡侧隆弄沟首次发现我国季风型海洋性冰川中的一种跃动冰川类型,它是由1950年大地震所触发,使山谷冰川分崩成段在山谷中跃动,末段直跃入海拔3000米左右的雅鲁藏布江中,堵塞江道,酿成灾害。该冰川处于明显的消退之中。强烈上升的南峰还是泥石流发育的中心,这里的泥石发育有冰川型、崩塌型和暴雨型三种,它们的活动普遍以低频度和高能量为特点,以一次性快速活动过程为主,亦为当地的一种自然灾害。

  两年的考察共采集到各种动植物标本*五万种(号)。其中有的在世界上是首次发现,有的在国内是首次发现,还有更多的是在**高原首次发现。特别在昆虫、大型真菌和锈菌方面,采获的珍贵标本最多,有希望的新种大量存在。初步估计,昆虫的新种、新记录要在100种以上;有一种寄生在蔷薇科植物上的锈菌,经初步鉴定已有一个是世界上的新种、四个为国内新记录;在仅对300号136种大型真菌的鉴定中,已发现我国新记录22种、**新记录82种。兽类中的一种鼠兔、鸟类中猎获的犀鸟、两栖爬动物中搏获的眼境王蛇、锦蛇等均为**高原首次发现的新记录。植物考察中,一批新种、新植物又有新的发现,采到了杜鹃花科、木兰科、樟科、水青树科、壳斗科、藤黄科、五加科等大量早春开花的珍贵标本。采到了像木棉树、木菠罗、露兜树、千果榄仁小果紫薇、南海粗榧、罗汉松、树蕨、双扇蕨、桄榔等多种典型的热带植物。一大批珍贵标本的采集,对研究生物资源,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经济意义。

  通过生物学的考察,还发现南峰地区还有许多生物的特殊地理分布现象。一些热带的生物沿雅鲁藏布江河谷往北延伸很远,一直伸入到亚热带、温带的范围,喜马拉雅山南坡的生物出现在北坡的波密、易贡一带,而一些北坡的植物又成片断续出现在南坡的邦辛、甲**一带。它们所反映了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峡谷水汽通道又起着生物南来北往、东行西走迁移变化的积极作用。而像罗汉松、树蕨、迎春木、水青树等古老植物、锈菌中的拟夏孢锈菌等,它们都被称作为"活化石"生物,却在南峰地区的雅鲁藏布江河谷都被发现,反映了大峡谷主体气候的积极作用,使这里又成为第四纪多次冰期中生物的良好"避难所",并对一些生物的起源问题提供了新的认识。

  由于南峰所在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地质的构造复杂板块构造运动强烈,造成南峰地区山壁耸立、地震、雪崩不断,攀登难度极大,反而使南迦巴瓦很长时间以来成为未被人类登上的最高的一座"峰",直到1992年10月30日方由中日联合登山队登顶成功。

  早在1960年11月,刚成立不久的**登山队就派出了十几个人的.队伍前往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侦察南迦巴瓦峰。 参加这一壮举的有张风臣、刘连满、彭淑力、成天亮、索朗多吉、白玛、赤列等同志。

  1992年,中日联合登山队于9月11日进山开始攀登南迦巴瓦峰活动。他们于10月11日到达6900米的五号营地,由于山上连降大雪,于10月21日撤回到4850米的二号营地。10月24日,联合登山队再次向上攀登,由于天气突变,攀登者只好就地宿营。

  1992年10月30日早晨8点30分,中日联合登山队成功登顶南迦巴瓦峰。

  南迦巴瓦峰充满了神奇的传说,因为其主峰高耸入云,当地相传天上的众神时常降临其上聚会和煨桑,那高空风造成的旗云就是神们燃起的桑烟,据说山顶上还有神宫和通天之路,因此居住在峡谷地区的人们对这座陡峭险峻的山峰都有着无比的推崇和敬畏。

  和这惊心动魄的传说相同,严谨的科学家们向我们展示的南峰地区地质构造成因和变化及其在地学上的重要地位也丝毫不逊于"惊心动魄"这几个字:南迦巴瓦峰地处多重地质构造的叠合部位。

  关于南迦巴瓦另外还有一个广为外界所知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上天派南迦巴瓦和拉加白垒镇守东南。弟弟加拉白垒勤奋好学武功高强,个子也是越长越高,哥哥南迦巴瓦十分嫉妒。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将弟弟杀害,将他的头颅丢了米林县境内,化成了德拉山。上天为惩罚南迦巴瓦的罪过,于是罚他永远驻守雅鲁藏布江边,永远陪伴着被他杀害的弟弟。这个神话故事很生动地向我们解释了这两座山的特点:我们看到的加拉白垒峰顶永远都是圆圆的形状,那是因为它是一座无头山:南迦巴瓦则大概自知罪孽深重,所以常年云遮雾罩不让外人一窥。

  南迦巴瓦峰导游词 2

各位游客:

  在4000米以上,即进入寒带灌木丛草甸带。这里宛如一座百花盛开的山顶花园,各色杜鹃争奇斗艳,将山坡泼上黄、绿、红、粉等各种色彩。在繁茂的杜鹃丛间,点缀着报春、点地梅、绿绒篙、委陵菜、驴蹄草、毛茛、银莲花等各色精巧的花朵。 4700米以上,便是永久冰雪带了。那里白雪皑皑,偶有几丛嶙峋怪石裸露其间。 南峰地区的动物区系很有特色,由于受地形、气候和植被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在不同地带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种类十分丰富,并且多是**高原其他地区所没有的热带、亚热带的动物。锡金滑蜥和长肢尢蜥在林中小路上窜行,偶然也可碰到各种蛇类,碰巧甚至能观察到巨大的'眼镜蛇在林中营巢孵卵的情况。黑卷尾是丛林中的优势种,常成群在林中噪鸣。兽类中,白天常见的是一些树栖的松鼠科动物,同一地方常可同时看到几种松鼠在树冠层中攀爬跳跃,计有蓝腹松鼠、红腹松鼠、橙腹长嘴松鼠、墨脱亚种及明纹鼠等。它们都是南方兽类区系中的代表。 灵长类中的长尾叶猴,食肉类中的孟加拉虎、斑林狸,有蹄类中的鹿等也都是南方兽类的代表,。在常绿阔叶林以上的自然地带以及南峰北坡的各带中,上述热带种类便基本上消失了。

  动物种类较单调一些,但却也富于特色,基本上以喜马拉雅、横断山脉和**高原动物区系的特有成分为主。兽类中有羚羊、红斑羚、麝、小熊猫、高原兔以及多种鼠兔等。 南迦巴瓦峰是藏东南的著名神山之一。相传,很久以前,上天派南迦巴瓦和加拉白垒,兄弟俩镇守藏东南一带。勤奋好学、埋头苦干的弟弟加拉白垒长得一天比一天高,武艺也越来越高强。哥哥见状十分嫉妒,趁弟弟睡熟之机,斩断弟弟的脑袋。从此,弟弟再也长不起来,成了断头山。据说,米林县附*的德拉山就是被斩下的弟弟的脑袋变成的,上天为了惩罚南迦巴瓦的罪过,令他驻守江边,终身服役。还有一个关于南迎巴瓦峰的传说。从前,**著名的念青唐古拉山和纳木错是一对恩爱的夫妻。随着岁月的流逝,妻子纳木错已消失了青春的容颜,好色的念青唐古拉山便另寻新欢,与玛旁波木热里山女神私通,生下了南迎巴瓦峰。它怕纳木错知晓,便把他藏在遥远的**东南部。如今每年都有二些信徒前来顶礼膜拜,以求山神的保佑。南迎巴瓦峰常年云雾缭绕,很少露出真面目。 南迦巴瓦峰山脚处温泉众多,植物异常繁密,是理想的探险登山及疗养胜地。

  南迦巴瓦峰导游词 3

女士们先生们:

  当超过4000米时,将进入寒冷地带的灌丛草甸带。这就像山顶上的花园,鲜花盛开。各种杜鹃互相竞争,在山坡上抛黄、绿、红、粉等颜色。在茂盛的杜鹃花中,有许多精致的花朵,如樱草花、樱草花、绿丝绒、委陵菜、驴蹄草、毛茛、银莲花等。海拔4700米以上,是永久的冰雪带。那里被雪覆盖着,偶尔会露出一些奇怪的岩石。南丰地区的动物群非常独特。由于地形、气候、植被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地区。动物种类丰富,大部分是青藏高原其他地区没有的热带、亚热带动物。锡金蜥蜴和长腿鬣蜥在森林里的'中小路上疾走,偶尔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蛇。碰巧在森林里甚至可以观察到巨型眼镜蛇在筑巢和孵蛋。黑色卷尾是丛林中的优势物种,经常成群结队地在森林里发出声音。在野兽中,一些树栖松鼠在白天很常见。在同一个地方可以看到几只松鼠同时在树冠上爬上跳下,包括蓝腹松鼠、红腹松鼠、长嘴橙腹松鼠、梅多格亚种和条纹鼠。他们是南方哺乳动物的代表。灵长类动物中的长尾叶猴,食肉动物中的孟加拉虎和斑点浣熊,有蹄动物中的鹿等。也是南方哺乳动物的代表。在常绿阔叶林上方的自然地带和南丰北坡各地带,上述热带物种基本消失。

  动物种类单调,但也富有特色,主要由喜马拉雅、横断山和青藏高原动物群的独特成分组成。动物包括羚羊、黑斑羚、麝、小熊猫、高原兔和各种鼠兔。南迦巴瓦峰是**东南部著名的神山之一。相传很久以前,神派了楠嘎巴娃和加拉拜基地,两兄弟守护着**东南部。勤奋努力的弟弟加拉柏雷,一天比一天高,武功也越来越强。弟弟看着就很吃醋,趁弟弟睡得快,把弟弟的头砍了。从此,哥哥再也没有长大,成了一座破山。据说米林县附*的德拉山是被斩首的兄弟的头创造的。上帝命令他驻扎在河边,终身服务,以惩罚楠格巴瓦的罪行。还有一个传说是关于面对南方的八瓦峰。从前,**著名的念青唐古拉山和纳木措是一对恩爱夫妻。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妻子纳木措已经从年轻的外表上消失了,好色的念青唐古拉山找到了另一段新欢,与马蓬坡穆格力山女神有染,生下了南英八瓦峰。怕纳木措知道,就把他藏在**东南很远的地方。现在每年都有两个信徒来拜山神加持。南方的八瓦峰常年笼罩在雾霭之中,很少露出真面目。南迦巴瓦峰脚下有许多温泉和极其茂密的植物,是探险登山和疗养的理想胜地。

  南迦巴瓦峰导游词 4

  南迦巴瓦峰是**林芝地区最高的山,海拔7782米。南迦巴瓦峰的高度排在世界最高峰行列的第15位,但它前面的14座高山全是海拔8000米以上山峰,因此南迦巴瓦是7000米级山峰中的最高峰。 “南迦巴瓦”藏语意为“直刺蓝天的战矛”。南迦巴瓦峰主峰高7782米,有冰山之父的美誉。南迦巴瓦峰还有另一个名字“木卓巴尔山”,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所以它也被称为“羞女峰”。南迦巴瓦在藏浯中有多种解释,一为“雷电如火燃烧”,一为“直刺天空的长矛',还有一为“天山掉下来的石头”。后一个名字来源于《格萨尔王传》中的“门岭一战”,在这段中将南迦巴瓦峰描绘成状若“长矛直刺苍穹”。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南迦巴瓦峰地区是一个地跨热带和寒带,不可多得的“自然博物馆”。然而,对于登山家们来说,南迦巴瓦峰又是那样的暴虐。南迦巴瓦峰,语意为“雪电如火燃烧”。它是复式褶皱中一个向北倾斜的短轴向斜构造,山体以片麻岩为主,它主要有三条山脊:西北山脊,东北山脊和南山脊。东北山脊蜿蜒约30公里,直抵雅鲁藏布江岸,脊线上有6个6000米以上的山头凹凸起伏;南山脊两公里处有一卫峰——乃彭峰,海拔7043米,它们之间的山口称之为“南助”。从乃彭峰分别向东南、西南伸出两条人字形山脊;西北山肯线突出着6936、7l46米两座雪峰。南迦巴瓦峰的三大坡壁大都被冰雪切割成风化剥蚀的陡岩峭壁,以西坡为最。坡壁上基岩裸露,残留着道道雪崩留下的沟溜槽,峡谷之中又布满了巨大的冰川。

  南迦巴瓦峰传说:

  南迦巴瓦峰充满了神奇的传说,因为其主峰高耸入云,当地相传天上的众神时常降临其上聚会和煨桑,那高空风造成的旗云就是神们燃起的桑烟,据说山顶上还有神宫和通天之路,因此居住在峡谷地区的人们对这座陡峭险峻的山峰都有着无比的推崇和敬畏。

  南迦巴瓦峰导游词 5

  南迦巴瓦峰是林芝地区最高的山,海拔7782米,高度排在世界最高峰行列的第15位,但它前面的14座高山全是海拔8000米以上山峰,因此南迦巴瓦是7000米级山峰中的最高峰。它还有另一个名字“木卓巴尔山”,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所以它也被称为“羞女峰”。南迦巴瓦在藏浯中有多种解释,一为“雷电如火燃烧”,一为“直刺天空的长矛',还有一为“天山掉下来的石头”。后一个名字来源于《格萨尔王传》中的“门岭一战”,在这段中将南迦巴瓦峰描绘成状若“长矛直刺苍穹”。

  雅鲁藏布江沿喜马拉雅北坡山谷一直向东,历程l000多公里,流至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尾翼,在林芝、米林、墨脱、波密四县交界处直转南下,形成一个马蹄形大峡湾。在这个峡内侧,东经95.O°,北纬29.6°处就是世界第十五高峰,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在峡湾外侧,即东经95.O°,北纬29.8°处,与南迦巴瓦峰相距20公里,而隔江对峙的,就是海拔7294米的加拉白垒峰。

  因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而隆起的喜马拉雅山脉,沿东西延伸,中部向南略如“弓”形凸出,在其东西两端形成“地结”,且分别耸立着8l25米的南迦帕尔巴特峰和南迦巴瓦峰。

  喜马拉雅山自西向东绵延了2400多公里至此,这一地段北有南东向的念青唐古拉山阻挡,东有南北向的横断山挤压,产生了北侧的**、波密弧形断裂稻皱带和东侧的华南横断山断裂折皱带。极其复杂的地质构造,形成了本地区异常险峻的地形。雅鲁藏布江大峡湾,沿着一系列断裂带发育,随着青藏高原分阶段的隆起,河流相应下切,使山峰至河谷高差达5000一6000米,成为世界罕见的高峰深谷。而且河流从峡湾入口处的海拔2800多米至出口处的海拔900余米,落差*达200O米,河面*均坡降达10%,因此河水湍急,奔腾咆哮。大峡湾地区南侧直接面对印度洋,暖湿的西南季风可沿雅鲁藏布江北上,使本地又受到海洋性气候影响。高峰峡谷、充沛的降水和温暖的气温,为自然地理的垂直分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谷底的雅鲁藏布江畔是大片浓荫遮日的热带雨林,循着山坡往上,是各种阔叶树相互参差。雪线以上则是一片冰清玉洁。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南迦巴瓦峰地区是一个地跨热带和寒带,不可多得的“自然博物馆”。然而,对于登山家们来说,南迦巴瓦峰又是那样的暴虐。南迦巴瓦峰,语意为“雪电如火燃烧”o它是复式褶皱中一个向北倾斜的短轴向斜构造,山体以片麻岩为主,它主要有三条山脊:西北山脊,东北山脊和南山脊。东北山脊蜿蜒约30公里,直抵雅鲁藏布江岸,脊线上有6个6000米以上的山头凹凸起伏;南山脊两公里处有一卫峰――乃彭峰,海拔7043米,它们之间的山口称之为“南助”o从乃彭峰分别向东南、西南伸出两条人字形山脊;西北山肯线突出着6936、 7l46米两座雪峰。南迦巴瓦峰的三大坡壁大都被冰雪切割成风化剥蚀的陡岩峭壁,以西坡为最。坡壁上基岩裸露,残留着道道雪崩留下的沟溜槽,峡谷之中又布满了巨大的冰川。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