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孔导游词(精选五篇)

首页 / 导游词 / |

  三孔导游词 1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我叫某某某。今天,由我来带领你们游览“三孔”:孔府·孔庙·孔林。孔子有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有幸担任导游,十分高兴。我将尽力为大家服务,不足之处,请批评改正。在参观三孔之前,请允许我介绍一下曲阜。曲阜地处鲁中小区和鲁西南*原的交界处。大诗人李白曾描写曲阜:“笑夸故人指绝境,山光水色青如兰”。

  现在我们参观孔庙。孔庙位于曲阜城中心,是古代人们为了几年孔子生前的伟大思想宽阔的精神品质所建的一座韵味十足的建筑。前后九进院落,占地327.5亩,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建筑466间,54座门坊;加之庙内1700余株古树,一个个直冲云天,听说当时谁敢砍倒一棵,就会以杀头处理。每一棵树,每一个门的名字都含有孔子“仁”的思想。

  孔府与孔庙毗邻,是孔子嫡系长子长孙居住的府第,三路布局,九进院落,共有建筑463间,加上后花园,共占地240亩。孔府,也称“衍圣公府”。“衍圣”的意思是说“圣道”、“圣裔”能繁衍接续,进入孔府大门,由此向后孔府分为三路,东路建有一贯堂、慕恩堂、孔氏家庙等;西路是孔府当年接待贵宾和读书*礼的地方,有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花厅等;中路是孔府的主体建筑,前半部为官衙,后半部为内宅。

  孔林,是孔子家庭的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延时最久、规模最大的家庭墓地。占地三千多亩。周围垣墙高3米,厚1.5米,长14.5华里。林内有各种树木10万多株,数百种植物。在万木掩映之中,碑石林立,石像成群,十分壮观。现在自由活动3小时,可以自行游览“三孔”,也可以进行游戏、野餐等活动,但必须保证卫生。参观“三孔”到此结束了!

  三孔导游词 2

  游客们,大家好!我很高兴成为大家游玩“孔府·孔庙·孔林”的导游,我叫彭彤茵,大家叫我彭导或小彭都可以。

  我们首先要看到孔府建筑群。孔府不但称“孔府”,又称“衍圣公府”。现在的孔府基本上是明、清两代的建筑,包括厅、堂、楼、轩等463间,共九进院落,孔府占地约7.4公顷,有古建筑480间,分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大家请看,孔府有前厅、中居和后园之分。

  孔府的花园,又名铁山园。园内假山、鱼池、花坞、竹林以及各种花卉盆景等一应俱全。尤为难得的是一“五柏抱槐”奇树,一棵古老的柏树派生出5个分支,内中包含一株槐树,为世所罕见。

  然后,我们又会来到孔庙,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以其故居为庙,岁时奉祀。孔庙内的主要建筑有:奎文阁、十三碑亭、杏坛、大成殿。

  “孔府·孔庙·孔林”的美说也说不完,敬请大家细细游赏。大家注意,不要乱丢果皮纸屑,要爱护古代文物。

  三孔导游词 3

  天贶殿后面是后寝三宫,中为正寝宫,面阔五间,两边为配寝宫,各三间,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诏封泰山神为“天齐仁圣帝”后,考虑到还缺个皇后,便于同年封了一个“淑明后”,并为“她”修建了后宫,从“嫔妃”则居住配寝宫。封建统治者为了达到“借神安民”的目的,真可谓“用心良苦,处心积虑了”。

  天贶殿两侧为东西碑廊,各种碑碣汉画像石琳琅满目,泰山历代碑刻精品大都集中在这里。这些碑刻几乎集中国书法之大成,上追晋代“二王”,下承宋朝“四大家”,真草隶篆,体例俱全;颜柳欧赵,风格各异,其中有七大汉碑的《衡方碑》、《张迁碑》;晋代三大丰碑之一的《孙夫人碑》;造形新颖,书法相异的《双束碑》;泰山佛教记事名碑《大唐齐州神宝寺碑》等共19块,均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

  西侧廊内陈列的48块汉画像石是自1960年以来,几次清理大汶口和旧县东的汉画像石墓而集。这些汉画像石,内容丰富,取材广泛,有的反映车马出行、乐舞百戏等社会生活;有的描述神话故事;也有反映历史人物的,画面图案工整,造型生动,在雕刻技法上,把中国传统的画技同线刻、浮雕揉合一体,体现出古拙质朴、雄健壮美的特点,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和东汉社会生活的重要实物资料。

  出碑廊,过炳灵门,是“汉柏院”。院内原有“炳灵殿”,毁于民国年间。院中五棵高大的古柏,枝桠交错,若虬龙蟠旋,相传为汉武帝于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封禅泰山时所植,距今已有两千多年,“汉柏院”由此得名。

  院北的“汉碑亭”是1959年在炳灵殿故址上修建的,亭子建立在三层石砌的高大台基上,十分壮观。台基壁上镶嵌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49年)泰安知县何人鳞所书杜甫的《望?gt;>和《秋兴》等名人诗刻。登上亭子极目四望,天光云影,心宽臆阔,岱庙全景,泰城全貌尽收眼底。

  汉柏院内碑碣林立,约计90余块。其中有后人隶书的东汉张衡的《四愁诗》、曹植的《飞友篇》,有后人篆书陆机的《泰山吟》、谢灵运的《泰山吟》以及宋朝大书法家米芾《第一山》、明崇祯年间陈昌言、左佩铉题篆的《汉柏图赞》、乾隆皇帝御制的《汉柏图》和当代众多名人留下的墨迹。置身于碑林之中就象读了一部中国的历史,接受民族的熏陶,会给每一个严肃的观赏都留下不尽的思索。

  由汉柏院向北行,穿过幽静的小花园进入一个小巧玲珑的四合院。这里是古帝王祭祀泰山时居住的地方,因座落在东华门内,故称“东御座”。其建筑为元至正七年(公元1347年)所建,明代称迎宾堂,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改称驻跸亭。东御座由长城花门、仪门、大门、正殿和厢房组成,院内建筑精美,绿树掩映,清静幽雅,给人以超世绝尘之感。五间正殿高筑台基之上,殿内按清宫设置作复原陈列,有乾隆帝腊人座像,有龙墩、龙椅、立柜、方桌等紫檀家具及各种大理石花纹饰和金丝锈古器型的挂屏以及文房四宝。著名的“温凉玉雕花圭”、“沉香狮子”和“黄地兰花瓷葫芦”是乾隆二十七年、三十六年朝拜泰山时的供品,并称泰山“镇山三宝”。大门和殿堂里身着清代古装的“卫士”、“宫女”以清庭礼仪迎接游客,使游人仿佛回到远古的时代,浮想联翩。

  殿堂台基下立一石碑,用玻璃护罩,这就是驰名中外的“名山刻石之祖”秦刻石。《泰山秦刻石》镌刻秦始皇功德铭和秦二世诏书,为丞相李斯书写。他以简练秀雅的小篆代替了当时笔画繁赘的大篆,字迹刚劲挺拔,一扫众家肥呆之气,碑文共222字,后渐泯灭,明嘉靖年间还尚存29字,原立在岱顶玉女池旁,后经沧桑沉沦,几次失而复得,今唯剩10个残字,完整者七。堪称稀世之宝,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出寝宫向北,为岱庙的最后一进院落。东西两座花园内各种盆景千姿百态,艺术地再现了泰山的一景一物,奇花异草。西南方西台上的铁塔铸于明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原为13级,现仅存3级,造型质朴,仍不失当年风采,与铁塔对峙的东南方台基上的铜亭,又称“金阙”,为全铜铸造,仿木结构,高4.4米,阔3.4,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铸于岱顶碧霞祠,为供奉碧霞元君而建。明末清初移于山下灵应宫,1972年迁入岱庙,是目前国内仅存的三大铜亭之一。

  “厚载门”是岱庙的最后一道门,是1984年重建的。门上有“望岳阁”三间,黄瓦明廊,红柱隔扇,犹如空中琼阁。站在阁上仰望岱岳雄姿,青山绕白云,绿树生轻烟,天门云梯宛若游龙浮挂天边。

  出厚载门北行为红门路,过岱宗大街不远即到登山之起点,泰山的山门——岱宗坊,由此起步,将步步登高,饱览泰山的最佳风景,直至登“天”。

  三孔导游词 4

  今年暑假的一天,我带着崇圣的心情,游览了古城曲阜。孔府、孔庙、孔林,俗称“三孔”,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一进曲阜,就看到街上跑的有马车和黄包车,这些应该都是曲阜的特色吧!沿途的风景虽然没有北京那样繁华,也没有苏州那样秀美,但是曲阜这个城市到处都是古色古香的,非常独特。一进孔庙,你会发现这里的树非常奇特,它们大多是柏树,都有一两千年的历史了。树长得奇形怪状,有的树头象是一顶凤冠,有的树干像是一条盘曲而上的巨龙,更有一处奇特的景色——“五柏抱槐”,显示出这个院落的古朴久远。

  再往里走,你就会看到一座座记录着孔子丰功伟绩的石碑,这些大多是明清皇帝拜谒孔子陵寝时所立。令人惋惜的是,几乎每个石碑上都有被破坏而后修复的'痕迹,显示出了历尽沧桑变化而屹立不倒的孔子精神。

  出了孔庙,东行百二十步,就到了孔府。这是孔子和家眷、弟子生活和学*的场所。古树、古井、诗礼堂、藏书阁,无不记录着孔子思想形成的轨迹。此时此刻,我们仿佛看到了孔子教诲弟子们的身影,也仿佛听到了弟子们的琅琅读书声。在后花园里,一幅画几乎吸引了所有的游客:一条花草簇拥着的小路伸向远方,奇特的是,无论你站在哪个角度,都是朝着小路的入口。我想这幅画可能是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条条大路通远方”吧!

  出了孔府,乘车来到孔林,这里埋葬着孔子和他的众多后人。和别处不同的是,这里虽然游人很多,但却静悄悄的,说话轻轻地,脚步轻轻地,我们都怕惊扰了圣人的休息吧!

  回来的路上,我想:孔子生活的年代尽管离我们已经两千余年,但是他的诗与礼却能一直传承下去。遍学他的诗与礼,我们也将会趋于完美吧!

  三孔导游词 5

  山东曲阜是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孔林是我国历代纪念孔子的圣地,统称“三孔”。孔夫子生前在此开坛授学,首创儒家文化,而其子孙后代也在此生活繁衍,传承着孔子的`文化思想。1994年,“三孔”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山东曲阜“三孔”中的孔庙、孔府都坐落在市中心,孔林则位于城北。孔庙是国内最大的祭祀孔子的庙宇,它是在孔子的故居上改建而成的,可谓全世界孔庙的始祖;孔府曾是数百年来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地方,它的规模在国内仅次于故宫;孔林则是孔子及其家族后裔的墓地。

  孔庙,公元前478年始建,后不断扩建,至今成为一处占地327公顷(1公顷=10^4*方米)的古建筑群,包括三殿、一阁、一坛、三祠、两庑、两堂、两斋、十七亭与五十四门坊,气势宏伟、巨碑林立,堪称宫殿之城。

  孔府,建于宋代,是孔子嫡系子孙居住之地,西与孔庙毗邻,占地约16公顷,共有九进院落,有厅、堂、楼、轩463间,旧称“衍圣公府”。

  孔林,亦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林墙周长7千米,内有古树2万多株,是一处古老的人造园林。


三孔导游词(精选五篇)扩展阅读


三孔导游词(精选五篇)(扩展1)

——三孔导游词 (菁华3篇)

三孔导游词1

  不知道您读没读过《论语》,那上面开篇有一句话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那么我就以孔子的这句名言,热烈地欢迎您来孔子的故乡曲阜参观游览。下面,就由我陪同各位游览并进行导游服务,非常感谢您的合作,并衷心地希望您对我的工作多提出批评意见。

  在来曲阜之前,许多朋友可能已对曲阜和孔子有了不少的了解,但也有的朋友知道的并不十分详细,现在,我就在进入景点之前,先把曲阜和孔子的情况简要介绍一下。

  曲阜位于*山东省西南部,现有人中62万其中城区人口10万,面积约890*方公里。“曲阜”二字始见于《尔雅》一书,东汉应邵解释说:鲁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宋真宗大中祥符5年,也就是公元1012年,为了纪念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出生在曲阜,曾一度改名“仙源”县,金太宗天会7年(公元1129年),又复名曲阜,沿用至今。曲阜是一个小城,然而,曲阜又是一座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古城,在这片神圣而又古老的土地上,*远古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竟有四人在这里留下了踪迹。据《史记》、《帝王世纪》等史*载:“黄帝生于寿丘”,“少昊自穷桑登帝位,称都曲阜,崩葬云阳山”,现在曲阜城东8里,仍留下座金字塔式的坟墓--少昊陵。*有句俗话说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从这里,从黄河中下游向中原,向黄土高原迁徙的过程,而我们的母亲之河,黄河、长江,从黄土高原之上奔腾而下,一泻千里,最后汇入大海呢!*还有句古话叫“江南出才子,江北出圣人”,实际上,江北的圣人几乎全出自曲阜。在*封建时代,受到皇帝赐封的圣人一共有6位,他们分别为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子、述圣子思、宗圣曾子、元圣周公,头4位都出生在曲阜,后两位一位是孔子的弟子,一位是封地在曲阜,周公的后世33代曾在鲁国为国君,至今山东称鲁,即起于此。现在曲阜地上地下文物众多,文化灿烂,有国家级文物古迹4处,省级11处,市级100余处。1982年曲阜被*公布为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94年曲阜“三孔”被联合国正式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由于曲阜对东方文化的重要贡献,不少人称曲阜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东方的麦加”。在这里,您不得不沉思,也不能不感奋,因为这里深扎着中华民族的根,深扎着*传统文化的根。

  各位朋友,在*,在东方这片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土地上,你也许读不懂青铜器上的铭文,也许不理解人头兽身表现什么,象征什么。但是,当你走进*人民的生活,行走在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劳动创造的古老土地上,你就能感受到、接触到*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流露出来的儒家文化的气息,你便能由此体验到*人民与其他民族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和理想道德的差异。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哪个层次去探究中华民族的个性与品格,都不难发现儒家文化的基因,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儒家文化几乎成了*传统文化的代名词。而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就是孔子。

  孔子,春秋时代鲁国人,也就是曲阜人,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享年73岁。孔子3岁时,父亲叔梁纥去世,16岁时,母亲颜征在去世,少年孔子成了孤儿,开始了他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独自谋生、学*和奋斗的一生。

  孔子少年发奋自学,勤而好问,青年时代便掌握了参与贵族政治必须熟悉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进而掌握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的内容,为创立儒家文化奠定了基础。

  孔子30岁设学授徒,开始了漫长的教育生涯,他首开*私人讲学、面向民众,提倡“有教无类”之风,成为*第一位,也是世界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孔子51岁时,才做了中都县令,后来曾在鲁摄相事,然而时间不长,他便辞了官,离开鲁国开始了他长达14年的周游列国之行。

  孔子在68岁时回到鲁国,他把几乎全部精力放在了教学和文献整理上,一直到死。孔子的一生是颠沛流离,饱经忧患的一生,是艰苦卓绝、激励奋发的一生,是春风化雨,培育英才的一生,是著书立说,济时救世的一生。如今,他的躯体虽已灰飞烟灭,但他的思想,却潜入每个东方人的心灵,他熔铸了中华民族的个性和品格,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孔子还将引导着人类,跨向21世纪。

  曲阜的文物古迹和旅游景点很多,大部分与孔子和孔子文化有关。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曲阜明故城的正南门外,城门的北面是被称为*三大古建筑群之一的孔庙。城门的正上方有“万仞宫墙”4个大字。“仞”是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约等于8尺。据说,有人称赞孔子的弟子子贡很有学问,子贡听说以后,就说:“人的学问好比宫墙,我的学问只有墙头这么高,人们一看便会看见墙内的一切,而我的老师孔子的这道墙有数仞,不找到它的门是不能看到墙内宗庙之美丽、房舍的多种多样”。后人为表达对孔子的敬仰,明代胡缵宗就写了“万仞宫墙”4个字镶在城门上,清代乾隆皇帝为了显示自己对孔子的崇拜,又把胡碑取下,换上了自己写的“万仞宫墙”4个大字。这就是“万仞宫墙”的来历。

  孔庙是后人为祭祀孔子而修建的庙宇,始建于孔子死后第2年。面积有327.5亩,仿皇宫之制,分九进院落,左右对称排列,整个建筑群共有五殿、一阁、一坛、两庑、两堂、17座碑亭、54座门坊共466间,南北长约1公里。孔庙恢宏壮丽,面积之大,历史之久,保存之完整,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唯一孤例。

  孔庙大门东墙外面有“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的碑刻,过去,任何官员至此,武官要下马,文官要下轿,以表示对孔子的尊重。

  孔庙的第一座石坊叫“金声玉振坊”。孟子对孔子曾有过这样的评价,他说:“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玉振”表示奏乐的全过程,以击钟开始,以击磐告终,比喻孔子的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石坊上面莲花宝座上各刻有一个独角怪兽称“辟邪”,也叫“朝天吼”,这是封建社会王爵府第才可使用的饰物。

  孔庙第一道门叫“棂星门”。“棂星”又名天田星,古人祭天,先要祭棂星。“棂星门”三个字为乾隆所书。“太和元气”坊同“金声玉振”坊差不多,题字为明代山东巡抚曾铣手书,赞颂孔子思想如同天地生育万物。此院东西各有一座腰门,东边上书“德侔天地一样大,他的学说古今来说都是最好的”。这座门叫“圣时门”,由此住里,有博大精深、深不可测之感。“圣时”二字,取《孟子.万章下》,“孔子,圣之时者也”句,意思是说,在圣人之中,孔子是最适合时代者。

  过圣时门迎面小石桥,叫“璧水桥”,桥两侧偏南各有一座门,东门叫“快睹门”,是先睹为快的意思,西门叫“仰高门”赞颂孔子的学问十分高深。我们进入的大门,称“弘道门”,这三个字取自《论语.卫星公》“人能弘道”的句子,以此来赞颂孔子阐发了尧舜汤和文武周公之“道”。这道门也是明朝洪武十年(1377年)时孔庙的大门。再往后是“大中门”,大中门是宋朝时期孔庙的大门,原名叫“宫和门”,字的意思与孔子中庸之道的主张有关,由此门向南望去,一方面可以看到孔庙的历史沿革,一方面也可以看到孔庙的不断扩大,这些建筑既有清代建筑,也有明代建筑,还有宋代建筑,它们建的时代不同,工匠不同,但都互相配合,相得益彰,构成一体。看孔庙建筑,同时可以看到一部分*封建社会的发展史。

  这块碑立于明成化四年(1468年),因此也叫“成化碑”,它为明宪宗朱见深所立,碑高6米,宽2米多。这块碑的特点是书法精湛,著称于世,并且碑文用论辩形式写成,在极力推崇孔子方面,可以说是之最。大家请看右上角,那上面写道:“联惟孔子之道,有天下者一日不可无焉”,又说:“孔子之道在天下,如布帛粟菽,民生日用不可暂缺”。这碑下面的动物不是乌龟,叫*屭,是龙的儿子,特别能负重,所以用来驮碑,有句话讲“龙生九子不成龙”,在孔庙内,龙和龙的9个儿子,你都可以看到,当地的.老百姓常来这里抚摸这*屭,他们说:“摸摸*屭的头,一辈子不犯愁,摸摸*屭的*,一辈子不生病”。

  我们面前的这座木结构建筑名叫“奎文阁”,原是孔庙的藏书楼。“奎星”为二十八星宿之一,有星十六颗,“屈曲相钩,似文字之画”,后来人们把它演化为文官之首,封建帝王把孔子比作天上的奎星,所以孔子又称“历代文官主”。这座楼阁高23.35米,阔30.1米,深17.62米,三重飞檐,四层斗拱,构造坚固而且合理,康熙年间曲阜曾有过一次大地震,“人间房屋倾者九,存者一”,而奎文阁却傲然屹立,安然无恙,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艺术。

  我们现在进入孔庙的第六进院落,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13座碑亭,南边8座,北边5座。亭内保存着唐、宋、元、明、清各代石碑共55幢,碑文多为皇帝对孔子的追谥加封、拜庙亲祭、整修庙宇的纪录,用汉文、八思巴文、满文等刻成。此排中间的这座碑,重约65吨,采自北京的西山,在当时,将如此重量的石碑从千里之外,跋山涉水,运至曲阜,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此院东、西各有一门,是孔庙第三道腰门,为“东华门、西华门”。

  我们现在进入大成门,“大成门”是指今天下之大成,这一排共有5门并列,最西边为启圣门,是供奉孔子父母的地方,中路大成门,又有“金声门、玉振门”相佐,中路为孔庙最中心的地方,东为承圣门,原为孔子故居。

  大家知道,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我们认为,孔子首先是个教育家,他是*第一位老师,封建皇帝封他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应当说,他是全人类的老师,是名符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我们面前的“杏坛”,相传是当年孔子设坛讲学的地方,金代建亭作以纪念,著名文人-党怀英书“杏坛”二字。坛侧有棵杏树,为后人所栽,每当初春时节,红花绽开,绿叶摇曳。所以乾隆皇帝来朝拜时,曾赋诗赞之,诗曰:重来又值籼开时,几树东风簇绛枝,岂是人间凡卉比,文明终古共春熙。

  矗立在我们面前的大殿就是名扬天下的“大成殿”,它是*的“三大殿”之一,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泰山岱庙的“天贶殿”齐名,其雄伟壮丽有过之而无不及。殿高24.8米,阔45.78米,深24.8米,雕梁画栋,金壁辉煌,特别是周围28根石柱,为世界文化瑰宝,均以整石雕刻而成,前面10根为深浮雕,每柱二龙戏珠,盘绕升腾,栩栩如生,刀法刚劲有力,各具变化。过去皇帝来了,都是将此柱用黄布围裹。他们若看见恐怕也会自惭不如。两侧及后廊的龙柱为浅浮雕,每柱72条龙,总共1296条。大成殿内供奉着孔子塑像,两侧为四配,东西是复圣颜回、述圣孔及,西面是宗圣曾参和亚圣孟子。再外是12哲。每年9月26日、9月28日,我们都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国际孔子文化节和孔子诞辰纪念仪式,表演大型祭孔乐舞和“箫韶乐舞”,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欢迎各位到时光临。

三孔导游词2

  山东曲阜的“三孔”——孔庙、孔府、孔林驰名中外,它是我国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这里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而吸引着游客,今年我就去贵宝地畅游了一番。

  走进大门,“金声玉振”四个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生辉。这个石门有着怎样的由来呢?孟子对孔子有过这样的评价:“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金声”、“玉振”表示奏乐的全过程,以击钟(金声)开始,以击磐(玉振)告终。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赞颂孔子对文化的巨大贡献。为了纪念这个小典故,后人把孔庙门前的第一座石坊命名为“金声玉振”。

  孔庙的奎文阁是值得一看的地址,它是我过四大名阁之一。它高23.35米,阔30.1米,深17.62米,黄瓦歇山顶,三重飞檐,四层斗栱。内部两层,中夹暗层,层叠式构架,底层木柱上施斗栱,斗栱上再立上层木柱。奎文阁结构合理,固坚异常,自公元1504年重修以来,经受了几百年风风雨雨的侵袭和多次地震的摇撼,虽然康熙年间的大地震使曲阜“人间房屋倾者九,存者一”,而奎文阁坚固的旁证仍然无恙,岿然屹立,不愧为我国著名的古代木结构建筑之一。奎文阁前有两座御碑亭,亭内外共有四幢明代御碑。每幢高6米多,宽2米多,碑下的龟趺高1米多。碑额精雕盘龙,绕日盘旋栩栩如生,碑文内容多是尊崇孔子。

  从孔子讲学的杏坛北望,在双层石栏的台基上一座金黄色的大殿突兀凌空,双重飞檐中海兰色的竖匾上木刻贴金的群龙紧紧团护着3个金色大字“大成殿”。大成殿是孔庙的主殿,大殿结构简洁整齐,重檐飞翘,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饰以云龙图案,祥云缭绕,群龙竞飞。四周廊下环立28根雕龙石柱,均以整石刻成。前檐的10根为深浮雕,每柱两龙对翔,盘绕升腾,中刻宝珠,四绕云焰,柱脚缀以山石,衬以波涛。10根龙柱两两相对,各具变化。无一雷同,造型优美生动,雕刻玲珑剔透,刀法刚劲有力,龙姿栩栩如生。这可是曲阜独有的石刻艺术瑰宝!

  孔府与孔庙为邻,是孔子世袭“衍圣公”的世代嫡裔子孙居住的地方,孔府占地246多亩,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的最大府第。有厅、堂、楼、轩等各式建筑463间。

  出了孔庙往北,就是占第面积为3000余亩的孔林,它是孔子及后代的家族墓地。园内古木森森,林下墓家累累,碑蝎林立,石仪成队。

  曲阜三孔,宏伟壮丽,是歌颂古人的崇高思想文化;曲阜三孔,中外闻名,是我家乡山东的一颗耀眼明珠!

三孔导游词3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我叫某某某。今天,由我来带领你们游览“三孔”:孔府·孔庙·孔林。孔子有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有幸担任导游,十分高兴。我将尽力为大家服务,不足之处,请批评改正。在参观三孔之前,请允许我介绍一下曲阜。曲阜地处鲁中小区和鲁西南*原的交界处。大诗人李白曾描写曲阜:“笑夸故人指绝境,山光水色青如兰”。

  现在我们参观孔庙。孔庙位于曲阜城中心,是古代人们为了几年孔子生前的伟大思想宽阔的精神品质所建的一座韵味十足的建筑。前后九进院落,占地327.5亩,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建筑466间,54座门坊;加之庙内1700余株古树,一个个直冲云天,听说当时谁敢砍倒一棵,就会以杀头处理。每一棵树,每一个门的名字都含有孔子“仁”的思想。

  孔府与孔庙毗邻,是孔子嫡系长子长孙居住的府第,三路布局,九进院落,共有建筑463间,加上后花园,共占地240亩。孔府,也称“衍圣公府”。“衍圣”的意思是说“圣道”、“圣裔”能繁衍接续,进入孔府大门,由此向后孔府分为三路,东路建有一贯堂、慕恩堂、孔氏家庙等;西路是孔府当年接待贵宾和读书*礼的地方,有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花厅等;中路是孔府的主体建筑,前半部为官衙,后半部为内宅。

  孔林,是孔子家庭的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延时最久、规模最大的家庭墓地。占地三千多亩。周围垣墙高3米,厚1.5米,长14.5华里。林内有各种树木10万多株,数百种植物。在万木掩映之中,碑石林立,石像成群,十分壮观。现在自由活动3小时,可以自行游览“三孔”,也可以进行游戏、野餐等活动,但必须保证卫生。参观“三孔”到此结束了!


三孔导游词(精选五篇)(扩展2)

——三孔导游词 (菁华3篇)

三孔导游词1

  游客们,大家好!我很高兴成为大家游玩“孔府·孔庙·孔林”的导游,我叫彭彤茵,大家叫我彭导或小彭都可以。

  我们首先要看到孔府建筑群。孔府不但称“孔府”,又称“衍圣公府”。现在的孔府基本上是明、清两代的建筑,包括厅、堂、楼、轩等463间,共九进院落,孔府占地约7.4公顷,有古建筑480间,分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大家请看,孔府有前厅、中居和后园之分。

  孔府的花园,又名铁山园。园内假山、鱼池、花坞、竹林以及各种花卉盆景等一应俱全。尤为难得的是一“五柏抱槐”奇树,一棵古老的柏树派生出5个分支,内中包含一株槐树,为世所罕见。

  然后,我们又会来到孔庙,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以其故居为庙,岁时奉祀。孔庙内的主要建筑有:奎文阁、十三碑亭、杏坛、大成殿。

  “孔府·孔庙·孔林”的美说也说不完,敬请大家细细游赏。大家注意,不要乱丢果皮纸屑,要爱护古代文物。

三孔导游词2

  走进正阳门霍然入目的“配天门”,是取孔子语“德配天地”而名,为岱庙的第二道门,配天门建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20年),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式建筑,殿内原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四方星宿。两侧原有配殿,东为“三灵候殿”,祀周朝谏官唐宸、葛雍、周武三人。传宋真宗东封时,在南天门见三神人,加封为“三灵候”,后来建此殿专祀。西为“太尉殿”是祀唐朝“虽出入将相,而奉自愿厚养”的分国公杜宗的。与配天门南北相连的“仁安门”是取孔子语“天下归仁”之意而名,为岱庙的第三道门,元代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创建。建筑结构与配天门雷同,殿内原祀天聋、地哑之神,两侧有东西门神。配天门的西侧有碑碣20块,最著名的是《宣和碑》和《祥符碑》,双碑高大雄伟,东西对峙,龟跌螭,气势非凡,为岱庙现存两大碑碣。

  配天门西南方的“唐槐院”,原有“大可数抱,枝干荫亩许”的唐槐,民国年间,兵燹战乱,古槐倍受摧残,渐渐枯死。1952年,岱庙主持尚士濂又在枯槐干中植小槐一株,并取名“唐槐抱子”。今新槐已成大树,扶疏郁茂,又成为岱庙一大佳景。

  唐槐之东旧有延禧殿、藏经殿、环咏亭、雨花道院,皆毁于民国年间。1984年,在藏经堂旧址上新建仿古文物库房48间,内藏泰山历代珍贵文物4000余件,古书籍3000余册。

  北过仁安门透过蔽是遮天的苍松翠柏向北望去,只见一座五光十色、金碧辉煌的大殿矗立在高大的露台上,这就是岱庙的主体建筑——宋天贶殿。天贶殿又叫峻极殿,创建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20年)。公元1020年,宋、辽在澶渊(今河南濮阳)交战,宋真宗虽大胜辽军,但无心再战,却签订了屈辱的条约,历史上称为“澶渊之盟”。宋真宗为了*息朝野的怨愤之情,巩固其统治地位,他采纳了副宰相王钦若策谋的“天降昭书”的骗局,于同年十月率领群臣,车载“天书”来到泰山,举行了隆重的答谢天恩告祭大礼,并定于每年六月初六为“天贶节”。笠年,下昭扩建岱庙,又在原泰山神殿的基础上,建造了天贶殿。

  天贶殿东西长43.67米,南北宽17.18米,高22.3米,殿阔九间,进深四间,重檐八角,斗拱飞翘,上覆黄琉璃瓦,檐间悬挂“宋天贶殿”的巨匾,檐下八根大红明柱,柱上有普柏枋和斗拱,外槽均单翘重昂三跳拱,内槽殿顶为四个复斗式藻井,余为方形*棋天花板。整座大殿栾栌迭耸,雕梁彩栋,贴金绘垣,丹墙壁立,峻极雄伟,虽历经数朝,古貌犹存,它同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曲阜孔庙的大成殿并*古代三大宫殿式建筑。

  走进殿堂,正面高大的“东岳泰山之神”彩色塑像是1984年重塑的,坐像高4.4米,头顶冠冕十二旒,身着衮袍,手持圭板,肃穆端庄,造形生动,大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之感。“泰山神”是道教所信奉的“百鬼之神”,可主宰生死。唐代被封为“天齐王”,宋时封为“天齐仁圣安”,元朝又封为“东岳天齐大生仁皇帝”,明太祖登基后,认为给泰山神加封号是“渎礼不经”,故去掉所有封号,改称“东岳泰山之神”。从此,岱庙的地位也就不可一世,享有“东岳神府”的盛名了。

  塑像两边的楹联为清人吴云所书,“帝出乎震,人生于寅”。横额是清康熙帝于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朝泰山时所题“配天作镇”巨匾。殿堂内摆放着明、清时代的部分祭器。殿内东北西三面的《泰山神启跸回銮图》传为宋代所绘。壁画全长62米,高3.3米,画面借描绘泰山神出巡时的浩荡宏伟场面,表现宋真宗东封泰山时的威严和气势,整幅壁画以大殿后门为界,东为“启跸图”,描绘泰山神出巡的场面;西为“回銮图”,描绘泰山神返回的情景。整个画面共有人物697人,其装束、仪态无一雷同,加以祥兽坐骑、亭台楼阁、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等,组成一幅瑰丽无比,气势雄伟的场面。画面笔力遒劲流畅,结构严谨,布局匀称自然,人物眉目传神活泼,衣着线条清晰,表情逼真生动,再加上色泽的绚丽协调,给人以极高的美学享受。

  大殿在古时,曾受火灾和地震的损坏,壁画也受到影响,从壁画的艺术处理上可以看出,壁画的部分画面是后来重绘的,但整幅画基本上保留了宋代原作的面目,它仍为*绘画史、道教壁画史上的一幅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天贶殿前宽阔的大露台分上下两层,雕栏环抱,站在大露台上,大有豁然开朗之感。露台两侧各有一座御碑亭,内立乾隆皇帝拜谒岱庙的诗碑。中间是明万历年间铸造的大香炉。露台下古柏相夹的甬道向南延伸,尽头是一个方形石栏小池,俗称“阁老池”。皇帝举行大典参拜泰山神时,群臣就恭候在这里。池内及周围9块姿态怪异的太湖石是金大安元年(公元1220年)泰安县令吴衔与其母王氏所献。每块石头各俱特色,仔细观赏耐人寻味,甬道中间有一玲珑石卓然而立,名为“扶桑石”。扶桑石北面有一株古柏独立阶下,名为“孤忠柏”,民间传说唐朝女皇帝武则天怀疑其也与大臣石忠谋反,便将其杀害,石忠冤魂不散,便来到东岳大帝前告武则天灭子之状,从而化为孤柏。据说,游人蒙住双眼绕扶桑石左右各转三圈,然后去摸对面的孤忠柏,凡能扶到的,都是神气很大的人。这些富有浪漫色彩的传说固不可信,但却显示了泰山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发达,那些编写传说的民间才子,把人间的善与恶巧妙地融汇在柏树的形象中,给后人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感慨。

三孔导游词3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我叫某某某。今天,由我来带领你们游览“三孔”:孔府·孔庙·孔林。孔子有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有幸担任导游,十分高兴。我将尽力为大家服务,不足之处,请批评改正。在参观三孔之前,请允许我介绍一下曲阜。曲阜地处鲁中小区和鲁西南*原的交界处。大诗人李白曾描写曲阜:“笑夸故人指绝境,山光水色青如兰”。

  现在我们参观孔庙。孔庙位于曲阜城中心,是古代人们为了几年孔子生前的伟大思想宽阔的精神品质所建的一座韵味十足的建筑。前后九进院落,占地327.5亩,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建筑466间,54座门坊;加之庙内1700余株古树,一个个直冲云天,听说当时谁敢砍倒一棵,就会以杀头处理。每一棵树,每一个门的名字都含有孔子“仁”的思想。

  孔府与孔庙毗邻,是孔子嫡系长子长孙居住的府第,三路布局,九进院落,共有建筑463间,加上后花园,共占地240亩。孔府,也称“衍圣公府”。“衍圣”的意思是说“圣道”、“圣裔”能繁衍接续,进入孔府大门,由此向后孔府分为三路,东路建有一贯堂、慕恩堂、孔氏家庙等;西路是孔府当年接待贵宾和读书*礼的地方,有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花厅等;中路是孔府的主体建筑,前半部为官衙,后半部为内宅。

  孔林,是孔子家庭的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延时最久、规模最大的家庭墓地。占地三千多亩。周围垣墙高3米,厚1.5米,长14.5华里。林内有各种树木10万多株,数百种植物。在万木掩映之中,碑石林立,石像成群,十分壮观。现在自由活动3小时,可以自行游览“三孔”,也可以进行游戏、野餐等活动,但必须保证卫生。参观“三孔”到此结束了!


三孔导游词(精选五篇)(扩展3)

——山东孔林导游词 (菁华3篇)

山东孔林导游词1

  你想去看看孔子吗?想去感受一下大教育家的魅力吗?孔子作为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至今为止孔子已经成为了*文化的代言人,而孔子的墓地孔林也是很多人表达对孔子的追思一个很好的选择,下面跟我一起走进孔林吧。

  孔林是孔子的坟墓,因为在孔子时期还是墓而不坟索引当时的规模较少,随着孔子的思想成为了统治者的统治工具后,孔子的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及四书五经逐步的成为了正统学说,孔子的孔林被慢慢的扩建到现在已经形成了很大的规模。孔子的坟墓并不像别的坟墓一样庄严肃穆,整个坟墓由于树林的原因处在一种宁静的氛围之中,到处是花香鸟语这也符合了孔子的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言论,可以说孔林完全是一片自然祥和之地。

  孔林也就是至圣林有树木十余万种,相传是孔子死后其弟子为了纪念孔子种植的,当时孔子的弟子极其再传弟子为了纪念孔子搜集各处的珍稀树种种植与此,在当时有很多不被人们认识,发展到现在人们认识的种类有小叶黄杨、女真,樱树的等寓意高雅的树木,还有*自古的名数松柏等象征孔子高洁的志趣和高雅的品行,树木枝繁叶茂,盘根错节,生生不息寓意孔子的精神一直永存,其中还有很多叫不上名来的树木等待人们去揭开他们神秘的面纱,行走在孔林中,听着树上传来的鸟儿婉转的歌声,看着风穿过树梢,看着阳光透过树叶落下的斑斑点点的光影,感觉真的可以算的`上是心旷神怡,让你在感受文化的同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孔林中还有很多文人的题刻,有数以千计的石碑,真的可以称得上是碑林。

山东孔林导游词2

  你想去看看孔子吗?想去感受一下大教育家的魅力吗?孔子作为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至今为止孔子已经成为了*文化的'代言人,而孔子的墓地孔林也是很多人表达对孔子的追思一个很好的选择,下面跟我一起走进孔林吧。

  孔林是孔子的坟墓,因为在孔子时期还是墓而不坟索引当时的规模较少,随着孔子的思想成为了统治者的统治工具后,孔子的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及四书五经逐步的成为了正统学说,孔子的孔林被慢慢的扩建到现在已经形成了很大的规模。孔子的坟墓并不像别的坟墓一样庄严肃穆,整个坟墓由于树林的原因处在一种宁静的氛围之中,到处是花香鸟语这也符合了孔子的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言论,可以说孔林完全是一片自然祥和之地。

  孔林也就是至圣林有树木十余万种,相传是孔子死后其弟子为了纪念孔子种植的,当时孔子的弟子极其再传弟子为了纪念孔子搜集各处的珍稀树种种植与此,在当时有很多不被人们认识,发展到现在人们认识的种类有小叶黄杨、女真,樱树的等寓意高雅的树木,还有*自古的名数松柏等象征孔子高洁的志趣和高雅的品行,树木枝繁叶茂,盘根错节,生生不息寓意孔子的精神一直永存,其中还有很多叫不上名来的树木等待人们去揭开他们神秘的面纱,行走在孔林中,听着树上传来的鸟儿婉转的歌声,看着风穿过树梢,看着阳光透过树叶落下的斑斑点点的光影,感觉真的可以算的上是心旷神怡,让你在感受文化的同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孔林中还有很多文人的题刻,有数以千计的石碑,真的可以称得上是碑林。

山东孔林导游词3

  你想去看看孔子吗?想去感受一下大教育家的魅力吗?孔子作为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至今为止孔子已经成为了*文化的代言人,而孔子的墓地孔林也是很多人表达对孔子的追思一个很好的选择,下面跟我一起走进孔林吧。

  孔林是孔子的坟墓,因为在孔子时期还是墓而不坟索引当时的规模较少,随着孔子的思想成为了统治者的统治工具后,孔子的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及四书五经逐步的成为了正统学说,孔子的孔林被慢慢的扩建到现在已经形成了很大的规模。孔子的坟墓并不像别的坟墓一样庄严肃穆,整个坟墓由于树林的原因处在一种宁静的氛围之中,到处是花香鸟语这也符合了孔子的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言论,可以说孔林完全是一片自然祥和之地。

  孔林也就是至圣林有树木十余万种,相传是孔子死后其弟子为了纪念孔子种植的,当时孔子的弟子极其再传弟子为了纪念孔子搜集各处的珍稀树种种植与此,在当时有很多不被人们认识,发展到现在人们认识的种类有小叶黄杨、女真,樱树的等寓意高雅的树木,还有*自古的名数松柏等象征孔子高洁的志趣和高雅的品行,树木枝繁叶茂,盘根错节,生生不息寓意孔子的精神一直永存,其中还有很多叫不上名来的树木等待人们去揭开他们神秘的面纱,行走在孔林中,听着树上传来的鸟儿婉转的歌声,看着风穿过树梢,看着阳光透过树叶落下的斑斑点点的光影,感觉真的可以算的上是心旷神怡,让你在感受文化的同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孔林中还有很多文人的题刻,有数以千计的石碑,真的可以称得上是碑林。


三孔导游词(精选五篇)(扩展4)

——巴东三峡导游词(精选五篇)

  巴东三峡导游词 1

各位游客:

  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起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青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婉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橘,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你的到来!

  长江三峡,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长江三峡,地灵人杰。这里是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著名的大溪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奇光异彩;这里,孕育了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千古名女王昭君;青山碧水,曾留下李白、白居易、刘禹锡、范成大、欧阳修、苏轼、陆游等诗圣文豪的足迹,留下了许多千古传颂的诗章;大峡深谷,曾是三国古战场,是无数英雄豪杰驰骋用武之地;这里还有许多著名的名胜古迹,白帝城、黄陵庙、南津关……它们同这里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名扬四海。

  我就是今天导游,希望大家能玩的愉快。

  我们先到从宜昌出发,先到西陵峡,西陵峡约长200多里,共为4段。现在我们在黄猫陕,山虽高,然不甚险,江水虽急,然不甚狭。三游洞在焉。三游洞者何?唐白居易兄弟和元微之,宋欧阳修和苏东坡兄弟,都到此地游历过,所以有前三游后三游之称。第二段是灯影峡。江北的山虽是险峻,都干枯无味。江南的山,玲珑秀丽,树木亦青葱可爱。第三段是空冷峡,山形水势,突然险峻起来,在江北那一面作为门的山崖上,悬着两块石头,一块像牛肝,一块像马肺。牛肝今日犹存,马肺已被外国人用枪打坏了。第四段是米仓峡,又名兵书宝剑峡,距离虽是不长,水势虽没有从前那么急,在山崖方面,却更加高峻。出了峡,山便低*,有一个小口,那便是有名的王昭君浣装的地方,叫做香溪。昭君村离此四十几里,在秭归县东北。杜工部的“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现在到了最有名的巫峡,犹如一段最奇险的最美丽的山水画。有名的巫山十二峰,便分布在大江的南北岸。

  现在到了瞿塘峡。此峡最短,不过十三四里。山势较巫峡稍低*,水势仍险急,因有夔门滟,堆阻在江中,水不得*流之故。

  过瞿塘峡,北岸有一峰突起,树木青葱,玲珑可爱,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白帝城。那一段古城刘皇叔托孤的悲惨的故事,就表演在这个地方。山顶上有一古刹,为孙夫人庙。

  现在到了白帝城,我们今天就到此为止吧,希望大家玩的愉快!

  巴东三峡导游词 2

  巫峡镇位于长江北岸的巫峡河口,是巫山县的人民住宅,巫山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面积87.27*方公里,是三峡工程的移民安置镇。辖圣泉、登龙、朝云、神女、松鸾、集贤、翠屏、何炬、封飞、静潭、云起、上声、南岭等13个社区,龙江、西*、刘舒、*安、东港、条石等6个行政村。公路连接周边县市和湖北省,长江、大宁河有港口和客货码头。有高堂关遗址、陆游洞、楚阳台、赠书台、宁河晚渡、三堂探秋月、秀峰禅寺、女冠真芝等名胜古迹。

  武侠“秀峰十二峰以上,零星百万峰”。除了十二峰,还有许多险峰和山谷,令人眼花缭乱。

  苍霞接彩霞,出峡复入峡。武侠是三峡中最连贯整齐的峡谷,分为东西两段。西段由金盔银甲峡和箭渡峡组成,东段由铁关峡和门扇峡组成。武侠有许多名胜古迹,包括陆游古洞、大禹赠书台、神女寺遗址、孔明石碑、绝壁吴奎栈道、川鄂边陲和“楚蜀差距;碑文,还有无数刻在河堤岩石上的纤维痕迹,都充满了诗情画意。滋润历代前客诗人的花朵和妙笔,留下一个充满星辰的诗章。

  秋枫馆:当你来到巴东,你必须登上秋枫馆。站在亭子里,看着四周的风景,我可以看到山是绿色的,大河在流过,山风吹在我的脸上,让我感到放松和快乐。站在寇准曾经站过的地方,就能体会到好大臣互相关爱、帮助人民的情怀。在巴东,最著名的风景应该是神农河。有时间可以试试神农河漂流。如果没有时间,就继续往上走,享受巫山的'深美。

  神女峰:神女峰是十二峰中最著名的。山顶上有一个漂亮的石柱,看起来像个苗条的女孩。她每天最早迎来晨曦,最后送走晚霞,所以也叫“王霞峰”。据唐光诚《城上采仙记》记载,西王母幼女姚姬,带着狂章和鱼雨神,游历东海,渡过巫山,见洪水肆虐,于是“助余凿石,疏浪,止塞,导厄以顺其流;。洪水*的时候,姚济总是祈求一个好年景来帮助百姓,*安航行,长期立山,变成了神女峰。

  巴东三峡导游词 3

女士们,先生们

  本次旅游,从从宜昌出发,畅游美丽奇险的三峡,是本次旅游最佳起始点。 三峡是长江风光的精华,神州山水中的瑰宝,古往今来,闪耀着迷人的光彩,无数中外游客为之倾倒。旅客们,让我们开始神奇壮丽的三峡之旅吧。

  首先我们进入西陵峡,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因位于“楚之”和夷陵(宜昌古称)的西边,故得名。西陵峡以“险”出名,以“奇”著称,奇、险化为西陵峡的壮美。自古三峡船夫世世代代在此与险滩激流相搏。“西陵峡中行节稠,滩滩都是鬼见愁”。

  接下来是灯影峡,可谓“无峰非峭壁,有水尽飞泉”。船左方的'马牙山上有四块奇石,酷似唐僧师徒四人高兴归来的生动形象,栩栩如生。每当夕霞晚照,从峡中远望。极似皮影戏,故名灯影峡。

  再西行约10公里,便驶入了一个险峻的峡谷之中,这就是三峡中著名的崆岭峡。崆岭峡峭壁耸立,如斧削刀劈一般,此峡又称空冷峡。**绝壁之间,夹一天下闻名的险滩———崆岭滩。这里水流湍急,大小礁石密布水中。因而有所谓:‘青滩泄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的民谣流传千年。

  出崆岭峡,行不多时,便进入了牛肝马肺峡。对岸悬崖峭壁上,有几片重叠下垂黄褐色的岩石,形如牛肝,在它旁边还有一块肺状岩石,叫做马肺,因而这段峡谷就叫牛肝马肺峡。其实都是地下水中形成的钟乳石。

  船行出西陵峡不久就到了香溪宽谷。在这绿水悠悠的香溪之滨,历史上曾出现过两位著名人物:一位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一位是汉代的王。传说有一天,在溪边洗脸,无意中把颈上项链的珍珠散落溪中,从此溪水清澈,水中含香,故名香溪。香溪河似一条流香溢美的彩带,她架起了通向充满神奇的原始森林的桥梁。蓄水后,游船可从长江直到村,中途也可达到———乐*里。

  到了香溪口,西陵峡的峡谷段就算走完了。船再行穿过一段山舒水缓的宽谷,便进入三峡中最有名的巫峡。我们可以看到,巫峡峡长谷深,迂回曲折,奇峰连绵,云雾升腾。

  过巫峡,便到了以“雄”著称的瞿塘峡。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峡,却有“西控巴蜀收万壑,东连荆楚压群山”的雄伟气势,是一幅神奇的自然画卷和文化艺术走廊。

  接下来到了三峡的终点——白帝城,自古有“诗城”之称,白帝城原名**城。因为传说城中有井,井中白雾腾空,其形状宛如一条,直冲九霄,就自称白帝,城也称白帝城,白帝城因三国故事“刘备托孤”的广泛流传,一直名闻中外。

  旅客们,不知不觉中壮丽的长江三峡之旅就要结束了,感谢各位的大力支持与合作,预祝大家旅游一路*安!再见!

  巴东三峡导游词 4

  欢迎各位游客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起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青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婉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橘,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你的到来!

  长江三峡,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长江三峡,地灵人杰。这里是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著名的大溪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奇光异彩;这里,孕育了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千古名女王昭君;青山碧水,曾留下李白、白居易、刘禹锡、范成大、欧阳修、苏轼、陆游等诗圣文豪的足迹,留下了许多千古传颂的诗章;大峡深谷,曾是三国古战场,是无数英雄豪杰驰骋用武之地;这里还有许多著名的名胜古迹,白帝城、黄陵庙、南津关……它们同这里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名扬四海。

  我就是今天导游xx,希望大家能玩的愉快。

  我们先到从宜昌出发,先到西陵峡,西陵峡约长200多里,共为4段。现在我们在黄猫陕,山虽高,然不甚险,江水虽急,然不甚狭。三游洞在焉。三游洞者何?唐白居易兄弟和元微之,宋欧阳修和苏东坡兄弟,都到此地游历过,所以有前三游后三游之称。第二段是灯影峡。江北的山虽是险峻,都干枯无味。江南的山,玲珑秀丽,树木亦青葱可爱。第三段是空冷峡,山形水势,突然险峻起来,在江北那一面作为门的山崖上,悬着两块石头,一块像牛肝,一块像马肺。牛肝今日犹存,马肺已被外国人用枪打坏了。第四段是米仓峡,又名兵书宝剑峡,距离虽是不长,水势虽没有从前那么急,在山崖方面,却更加高峻。出了峡,山便低*,有一个小口,那便是有名的王昭君浣装的地方,叫做香溪。昭君村离此四十几里,在秭归县东北。杜工部的。“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现在到了最有名的巫峡,犹如一段最奇险的最美丽的山水画。有名的巫山十二峰,便分布在大江的南北岸。

  现在到了瞿塘峡。此峡最短,不过十三四里。山势较巫峡稍低*,水势仍险急,因有夔门滟,堆阻在江中,水不得*流之故。

  过瞿塘峡,北岸有一峰突起,树木青葱,玲珑可爱,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白帝城。那一段古城刘皇叔托孤的悲惨的故事,就表演在这个地方。山顶上有一古刹,为孙夫人庙。

  现在到了白帝城,我们今天就到此为止吧,希望大家玩的愉快!

  巴东三峡导游词 5

  各位朋友好!现在,我们到了著名的长江三峡了,三峡位于长江上游的重庆与湖北之间,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而这儿的风光,雄奇险拔却又不失庄雅秀丽,是个休闲的好地方。

  三峡总长二百公里,大家看看两边都是连续不断的山,山没有一点缺口,如一条绿龙一带。这儿的山都高耸入云,遮天蔽日,把天空锁成了一条带子。要不是现在是正午,连太阳也瞧不见呢!

  三峡是个“多景”的地方。一年四季,这个地方都有绝然不同的美景等你欣赏。在夏天,这儿水势浩大,水流湍急,是一种奔放的美感。但出于安全起见,还是要略加小心。秋天呢,是一种凄婉的美感,每到带霜的早晨,都有猿那哀转的啸叫,真可谓催人泪下。

  要是你是个喜欢清幽美感的人,可真是来对时间了!像今天这样的春日,展现了三峡的清幽美。这儿有如雪的急流和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还倒影了世间万物的影子,游客依次可以探下头看看,喏,那还有倒映的太阳呢!在你们两边的山峰上,长着许多奇怪的松柏,很有趣味。现在,我们面前是两边的瀑布。这水飞流激荡,是文雅中跃动的美感,好了,随着船的前行,我们好好享受水清树秀、山高草盛的美景吧!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我们旅行就此结束了。愿这次三峡之旅能在你心中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再见!


三孔导游词(精选五篇)(扩展5)

——小学的导游词(精选五篇)

  小学的导游词 1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我是五头镇中心小学的校园小导游,刘笑笑,首先,我代表河北小学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鞠躬)

  学校简介

  首先请看下我们学校的简介,我们学校学现有两个教学区,13个教学班,30余名教职工,660名学生。我们学校几经变迁,校舍陈旧,但是如今在我们*七百名师生的努力下,她已散发出新的魅力。

  文化长廊(教学楼)

  各位领导请这边走,现在映入您眼帘的是我校丰富的校园文化建设。*一年来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投入*三万元,在教学楼上安装了不锈钢架子及文化版面,既对教学楼的护栏进行了加固,又丰富了校园文化。

  校园展板

  各位领导,这是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些图片。*年来,学校致力于德育导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开展教育科研,积极实施课程改革。先后获得“新安县艺术节二等奖”。我们学校培养的学生先后获得洛阳市科技比赛一等奖洛阳市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等等。

  教室

  这边是我们的教室,学校投入*一万元对我们的教室进行了文化布置,每个班都有自己的特色。

  食堂

  各位领导请这边看,为改善同学们的就餐环境,今年暑假学校投入两万多元对食堂进行了改造。

  梦想教室

  各位领导请随我到教学楼三楼的梦想教室,我们学校的梦想教室在暑假建成,学校现有八名梦想教师,负责着13个教学班的梦想课,梦想课的性质类似于综合实践课。

  操场

  各位领导请随我参观下我们学校的操场,我们的操场已废弃多年,今年学校做了很多工作让我们的操场可以使用。

  结束语:

  我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不足的地方,请各位领导多提宝贵意见,再次谢谢各位领导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

  小学的导游词 2

  嗨!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D�D小靳,欢迎来到西安的兵马俑游玩,今天由我来为大家提供全程服务。

  现在我们的车正行驶在去兵马俑的路上,我先来给大家讲讲它的历史。大家都知道,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他的陵墓在西安城东30公里处。而我们今天的目的地只是位于秦始皇陵墓东侧1。5公里处的一处兵马俑。那里展出的武士俑和兵马俑共计80000个,它们各式各样,排队列阵,气势壮观,十分震撼。

  好了,目的地到了。请大家随我下车,这里共有三个坑,我们就按顺序观看一号坑吧!

  大家跟着我往这边走,一号坑面积最大,东西有230米长,兵马俑有6000多个。大家往下走,看,这个是武士俑,他有1。8至1。97米高,它身穿战袍,披着铠甲,相当于当年的“防弹衣”。他脚上穿的鞋很独特,前端还向上翘起。手里还拿着长矛!大家发现没有,这里的武士俑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都长着八字胡。瞧它神气的样子,准能把敌人吓地屁滚尿流!

  看,这边就是二号坑了。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那站第一个的就是将军俑。您瞧,他的身材是多么魁梧,头戴鹤冠,身披铠甲,手里还拿着宝剑,可以想象当年这宝剑金光闪闪,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它若有所思的样子,好像在考虑如何退敌的策略。那边跪在地上的兵马俑是跪射俑,看他炯炯有神的眼睛,就像盯紧猎物的的老鹰。

  大家再跟我向左走,这个就是骑兵俑,他骑在马上,手持弓箭,好像在等将军一声令下,就出去与敌人做殊死搏斗。

  好,我的讲解到这里就结束了。现在大家自由活动,一个半小时后我们在门口集合。

  各位游客,我们今天的行程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现在我们的司机陈师傅送大家回宾馆休息。以后您再来西安游玩,我乐意再次为你服务,期待再次与您重逢!

  小学的导游词 3

  各位旅客:

  大家好!***在诗词中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们今天都来到了长城,恭喜大家都成了“好汉”!

  现在我来介绍一下长城的历史。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时期,那时各诸侯国为了相互防御,都在自己境内险要的地方修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防御北方匈奴的入侵,将各个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到了明代,又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长城东起山海关,西到嘉裕关,全长一万三千里,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已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在没有汽车、火车,没有起重机,全靠着他们无穷的智慧、拼搏的血汗、无数的肩膀和无数的手,才建成了世界上这气魄雄伟的大工程,这是多么伟大啊!在建造中,也牺牲了很多人,孟姜女哭长城就是一个例证。

  现在,我们就站在八达岭长城上,请大家尽情观赏吧!请注意不要爬高,不要走得太远,不要在城墙上刻字,大家一起来保护长城!

  小学的导游词 4

  重庆市巴蜀小学,是个好学校。

  走进学校大门,我们就来到了庄严的升旗台。在*日里,升旗手们自信地升旗,带着当升旗手的光荣,歌颂着祖国。

  走过升旗台,从高年级同学学*的“湘园”,沿“巴道”石梯而上,首先看到是个蘑菇房。走进一看,是个厕所呀!往左边,是常年洋溢着欢笑的“菁园”,这里是低中年级部孩子的乐园。

  沿着往“湘园”的方向走,就是我们四年级孩子的家——泽园。往泽园东面走,不一会就是住读部孩子们的乐园——诱悔堂。诱悔堂顶楼是梦想剧场。梦想剧场是我们汇报演出的地方,唱歌跳舞,琴棋书画都能在这里为大家展示。

  接下来,我们从梦想剧场可以坐直升电梯下到诱悔堂底楼。这里是医务室,如果有同学受伤,一定会到这里来疗伤。医务室的左边是我们的第二剧场——律动报告厅,这里主要用来展示上课的风采。上面,就是最开始的校门对面了。

  讲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很喜欢巴蜀小学了呀?赶快用相机拍下这里,记录着好学校吧!

  小学的导游词 5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我是今天的导游京京,很高兴见到你们。”

  “大家请看,这里就是我们的学校了!”

  “我们学校建于60年代,原名为“东郊区崔家码头小学”。1993年更名为“东丽实验小学”。我校是区教育局直属校。也是全区规模最大的一所小学,现有47个教学班,我们学校坚持“群体优化,主动发展”的办学理念,以“特色与质量共荣,发展与品牌共享”为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先进集体、天津市劳模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红旗大队等市级以上荣誉20多项。

  “大家请看,这是我们学校的的围墙。上面画的都是成语故事的画面,这是“闻鸡起舞”,那一副是“孔融让梨”,都是同学们易懂易学的成语故事。它不仅美化了校园,而且时刻让同学们谨记中华民族的美德。”

  “大家请随我来。”

  “这是我们的三座四层的教学楼。请跟我进来看一下。这是我们的教室,里面宽敞明亮,有舒适的桌椅,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同学们可以在高科技的知识海洋里畅游。这一间是美术教室,大家可以参观一下同学们的美术作品,这里大多数都是获过奖的。”

  “这边是小操场,也是低年级同学做广播体操的地方。”

  “那边是大操场,我们大同学在那里做课间操。同时也是我们大同学的乐园。*时下课了,同学们都在那打篮球和踢足球开心极了!”

  “如果想更多的了解我们学校的概况,那请往这边来,这里有一个关于我们学校的简介,大家可以仔细地看一看。”

  “大家再跟我来看看这个美丽的小花坛吧。它一年四季都绽放着五颜六色的花朵,宛如一幅色彩鲜艳的风景画点缀着我们的校园,我们可喜欢它了!”

  “这还有一个小鱼缸,你们看水多么的清澈,还有许多可爱的小鱼在缸里游来游去,多快活啊!”

  “这就是我们美丽的校园,谢谢大家来参观我们学校。希望大家喜欢我今天的讲解,本次校园之旅到此结束,欢迎大家再次光临。”


三孔导游词(精选五篇)(扩展6)

——山东孔林导游词合集5篇

  山东孔林导游词 1

  孔林,是孔子及其家庭的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延时最久、规模最大的家庭墓地,位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占地三千余亩,周围垣墙高3米,厚.5米,长14.5华里。在这里既可考春秋之葬,证秦汉之墓,又可研究我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丧葬风俗的演变历史。

  孔林也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人造园林。相传孔子死后,“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故多异树”。林内有各种树木10万多株,数百种植物。在万木掩映之中,碑石林立,石像成群,除一批著名的汉碑移入孔庙保护外,林内尚有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石碑3600多块,又称得上名副其实的碑林。

  过去墓地的“风水”,被孔子的后代视作“**子”。例如,清光绪三十年(1920年),勘测津浦铁路时,原计划经过曲阜,离孔林西墙很*。当时的衍圣公孔令贻得此消息十分着急,向朝廷连递几件呈文,说铁路将“震动圣墓”,“破坏圣脉”,使祖宗灵魂不得安宁。结果铁路到曲阜拐了个大弯,向西南绕行。如果没有这档子事,现在人们坐火车到曲阜游览,就不用先到兖州下车,然后改乘汽车了。

  大门孔林大门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进入孔林大门是一条长约1华里的甬道,迎面高大的门楼叫“观楼”,俗称“二林门”。此门原是古鲁国城北门。大门到二门这一段,是孔林前突出的部分,类似古代城市建筑的月城。

  孔尚任墓位于孔林东北隅,墓碑上书“奉直大夫户部广东清吏司员外郎东塘先生之墓”,即是孔尚任墓。孔尚任(1648——1720年),字聘之,号东塘,自称云亭山人,是孔子第六十四代孙,我国清初著名剧作家,其代表作是《桃花扇》。他出生书香门弟,因屡试不第,中年隐居曲阜石门山。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皇帝来曲阜祭孔时,他被孔府推荐为引驾官,并给皇帝讲经,深得褒奖,破格提升为国子监博士。赴京任职期间曾到淮杨一带治河,通过吊古迹,访隐士,搜集野史逸闻,对南明王朝的覆灭经过有了深切的感受。回京后曾任户部主事,员外郎等职。公余致力于戏曲创作。1699年,昆曲名剧《桃花扇》传奇脱稿。王公显贵争相传抄,戏班竞相演唱,一时轰动京城。该剧以名士候方域与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南明王朝灭亡的历史。次年孔尚任却被罢官回乡,死后葬于此。他一生著述甚丰,另有诗文《石门山集》、《湖海集》、《岸堂文集》等。

  于氏坊位于孔林北侧,是孔子七十二代孙、衍圣公孔宪培与其妻于氏之墓。于氏原是清乾隆皇帝的女儿,那么为什么改姓于又嫁到孔府的呢?这里还有段小故事。据说乾隆的女儿脸上有块黑痣,相术说,这块痣主灾,破灾的唯一办法是将她嫁给一个有福的人。朝里大臣们议论,天下只有孔圣人的后代最有福。但是当时是满族统治,按规定满汉不能通婚。于是有人给皇帝出主意将女儿认汉族大臣、户部尚书于敏忠为义父,这样以于家的名义嫁到孔府。于氏死后,孔府为其立了这座“鸾音褒德”牌坊。

  洙水桥孔林二门内有一条东西横穿的小河,名曰:“洙水河”,因流经孔子墓前,与“圣脉”攸关,故被后世誉为“灵源无穷,宜与天地共长久”的“圣水”。洙水本是古代的一条河流,与泗水并称为“洙泗”,后来成为孟子发祥地的.代称。古洙水早已湮没。河上有桥三座,左右皆为*桥,中间的一座拱桥在孔子墓前,名曰:“洙水桥”。

  孔子墓甬道洙水桥北迎面绿瓦三楹的高台大门,叫“档墓门”。过此门即是孔子墓甬道。甬道有四对巨型石雕,名曰:华表、文豹、角端、翁仲。华表又称“望柱”,是进“天门”的标志。文豹形象似豹,腋下喷火,温顺善良。角端传说日行一万八千里,通四方语言,明外方幽远之事。文豹、角端都是想象中的怪兽。翁仲,传说为秦代骁将,威震边塞,后为对称,雕文、武两像,用以守墓。甬道尽头大殿是祭祀孔子设香坛的享殿。**战争时,**总司令曾在此召开过军事会议,所以又成为革命历史文物。

  孔子墓享殿之后红色的墙院内就是孔子及其儿、孙三代的墓地。孔子墓似一隆起的马背,称“马鬣封”,是一种特殊尊贵的筑墓形式。墓前石碑篆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是明正统八年(1443年)黄养正书。孔子于公元前479年去世,当时鲁国国君称他为“尼父”。这是有别于封号的最尊贵的称号。孔子有封号始于公元元年,汉*帝追封孔子为公爵,称“褒成宣尼公”。此后帝王纷纷给孔子封号,至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唐玄宗李隆基给孔子谥号“文宣”,始称“文宣王”。到元武帝于大德十一年(1020年)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后又称“至圣先师”、“大成至圣先师”等等。历代王朝都为孔子的封号选择了最高的赞誉之词,可见孔子思想学说,对历代统治是何等重要。

  孔子墓东为其子孔鲤墓,南为其孙孔伋墓。这种墓葬布局为“携子抱孙”以示人衍兴旺。

  孔鲤墓孔子的儿子孔鲤,一生无大作为,年50岁先孔子去世。但因系“圣人”之子,故被宋徽宗封为“泗水侯”。子贡庐墓处孔子墓西三间房屋为子贡庐墓处。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是孔子得意门生之一,也是孔子弟子中善于经商的学生。孔子死后,众弟子为孔子守墓三年,相诀而去,独子贡在此又守三年。后人为纪念此事,建屋三间,立碑一座,题为“子贡庐墓处”。

  孔伋墓孔子的孙子孔(前483——前420年),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孔子在世时,孔伋尚年幼。孔子死后,孔伋拜曾子为师。曾子,姓曾,名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继承了孔子学说的真谛,并传授给孔伋。曾子著有《大学》等书。据记载《论语》也是以曾子的教学讲义为蓝本,由他的门人弟子编辑而成。孔伋潜心研究孔子学说,著成《中庸》一书。孔伋的学生又把孔子思想学说传给孟子,孟子上承孔子之学,著成《孟子》一书。以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古称“四书”,是儒学经典著作。由此可见孔伋是儒家思想学派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

  历史进入到当代,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学说并未与时俱去。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孔子研究空前活跃,国际上也出现了一股“儒学研究热”,以探讨和重新评价孔子和儒学的当代社会价值。由此我们相信,它必定推动曲阜旅游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空前的繁荣。

  山东孔林导游词 2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我叫任一诺。今天,由我来带领你们游览“三孔”:孔府·孔庙·孔林。孔子有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有幸担任导游,十分高兴。我将尽力为大家服务,不足之处,请批评改正。

  在参观三孔之前,请允许我介绍一下曲阜。曲阜地处鲁中小区和鲁西南*原的交界处。大诗人李白曾描写曲阜:“笑夸故人指绝境,山光水色青如兰”。现在我们参观孔庙。孔庙位于曲阜城中心,是古代人们为了几年孔子生前的伟大思想宽阔的精神品质所建的一座韵味十足的建筑。前后九进院落,占地327.5亩,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建筑466间,54座门坊;加之庙内1700余株古树,一个个直冲云天,听说当时谁敢砍倒一棵,就会以杀头处理。每一棵树,每一个门的名字都含有孔子“仁”的思想。

  孔府与孔庙毗邻,是孔子嫡系长子长孙居住的府第,三路布局,九进院落,共有建筑463间,加上后花园,共占地240亩。孔府,也称“衍圣公府”。“衍圣”的意思是说“圣道”、“圣裔”能繁衍接续,进入孔府大门,由此向后孔府分为三路,东路建有一贯堂、慕恩堂、孔氏家庙等;西路是孔府当年接待贵宾和读书*礼的地方,有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花厅等;中路是孔府的主体建筑,前半部为官衙,后半部为内宅。

  孔林,是孔子家庭的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延时最久、规模最大的家庭墓地。占地三千多亩。周围垣墙高3米,厚1.5米,长14.5华里。林内有各种树木10万多株,数百种植物。在万木掩映之中,碑石林立,石像成群,十分壮观。

  现在自由活动3小时,可以自行游览“三孔”,也可以进行游戏、野餐等活动,但必须保证卫生。

  参观“三孔”到此结束了,回到家里时,别忘了说你们还有一个这样导游噢!

  山东孔林导游词 3

  游客们,大家好!我很高兴成为大家游玩“孔府·孔庙·孔林”的导游,我叫彭彤茵,大家叫我彭导或小彭都可以。

  我们首先要看到孔府建筑群。孔府不但称“孔府”,又称“衍圣公府”。现在的孔府基本上是明、清两代的建筑,包括厅、堂、楼、轩等463间,共九进院落,孔府占地约7.4公顷,有古建筑480间,分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大家请看,孔府有前厅、中居和后园之分。

  孔府的花园,又名铁山园。园内假山、鱼池、花坞、竹林以及各种花卉盆景等一应俱全。尤为难得的是一“五柏抱槐”奇树,一棵古老的柏树派生出5个分支,内中包含一株槐树,为世所罕见。

  然后,我们又会来到孔庙,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以其故居为庙,岁时奉祀。孔庙内的主要建筑有:奎文阁、十三碑亭、杏坛、大成殿。

  “孔府·孔庙·孔林”的美说也说不完,敬请大家细细游赏。大家注意,不要乱丢果皮纸屑,要爱护古代文物。

  山东孔林导游词 4

  游客们,大家好!我很高兴成为大家游玩“孔府·孔庙·孔林”的导游,我叫彭彤茵,大家叫我彭导或小彭都可以。

  我们首先要看到孔府建筑群。孔府不但称“孔府”,又称“衍圣公府”。现在的'孔府基本上是明、清两代的建筑,包括厅、堂、楼、轩等463间,共九进院落,孔府占地约7.4公顷,有古建筑480间,分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大家请看,孔府有前厅、中居和后园之分。

  孔府的花园,又名铁山园。园内假山、鱼池、花坞、竹林以及各种花卉盆景等一应俱全。尤为难得的是一“五柏抱槐”奇树,一棵古老的柏树派生出5个分支,内中包含一株槐树,为世所罕见。

  然后,我们又会来到孔庙,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以其故居为庙,岁时奉祀。孔庙内的主要建筑有:奎文阁、十三碑亭、杏坛、大成殿。

  “孔府·孔庙·孔林”的美说也说不完,敬请大家细细游赏。大家注意,不要乱丢果皮纸屑,要爱护古代文物。

  山东孔林导游词 5

各位游客:

  你们好!今天,由我来带领大家去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故乡。我叫艾*文,大家叫我小艾就可以了。如果我有不知之处,请多指教。

  孔庙是著名的“三胜”(孔庙、孔林、孔府)之一,位于山东省曲阜西南部,是后人用来供奉孔子的地方。孔庙占地200多亩,坐落在曲阜城内,其建筑规模宏大。

  进入孔庙大门,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弘道门,它建于明朝337年。往前走就是大中门,大中门是赞扬孔子的思想不偏不歪,不上不下,正中的意思。从大中门左拐,有一个高约4米,宽约1米得石碑,也建于明代,这个传话碑,他有两个特点,一是上面的内容全是用正楷书写的;二是让人最难忘的是碑下面的一个P粒兴牟幌瘢蛭泄昕恰⒒⑼贰⑸呶玻プΑ

  孔庙的'主体建筑为大成殿,这座大殿是我国现在巨大的古建筑之一,这个殿最引人注目的前面十根柱子,柱子上都雕刻着两条飞龙,飞腾于彩云之中,两龙之间有一宝珠,所以叫做“二龙戏珠”。

  现在,我们解散,两小时后我们在大中门集和,大家可以自由游玩了,不过,要注意卫生和安全。


三孔导游词(精选五篇)(扩展7)

——阳春导游词(精选五篇)

  阳春导游词 1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凌霄岩第三层观景台,顾名思义,这里将有很多的美景等待着我们去观赏。

  看后面,这是梨园阁,晚上,这里热闹非凡,凌霄洞府的神仙都在这里唱歌跳舞。左下方有“天姬送子”。看下面,可以观赏到雄伟壮观、瑰丽神奇的凌霄宝殿全景,一条条擎天巨柱,一簇簇玉树琼花。看前面,有一个炯炯有神的黑色神猫镇守住整个宝殿,称“神猫守殿”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们这里有很多老鼠,真是“叫鼠连天”,后来玉皇大帝派来一只神猫,从此这里的猫就销声匿迹了。

  俗话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数来数去只有曹国舅、韩湘子、张果老、蓝采和、铁拐李和汉钟离六位仙人,还差两位去哪了呢?原来何仙姑在这里睡觉,吕洞宾也因为喝得太多在下面迷迷糊糊了,连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个酒杯也忘记拿了,但是是谁把吕洞宾灌醉的呢?过一会就知道了。

  各位,我们都知道,每年的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这是银河,因今天不是七月初七,牛郎织女只能隔河相望,织女若有所思,而对岸的牛郎背着一个孩子,手里还抱着一个呢!

  这里有一只大公鸡,头向东方伸直脖子,发出清脆的啼声,称为“雄鸡报晓”。“雄鸡一唱天下白”,然而在旁边,却有一颗闪闪发亮的星星正照着我们真是“吉星高照”。观赏“吉星高照”要站在最佳的位置,请你们都来观赏吉星吧,他肯定会给你们带来好运!

  各位请继续向前,抬头看,可见一条名副其实的日光灯管。它在白天才可发光,才能看见,但是在晚上即使接上电源也是黑漆漆的,正是“一线天开见九重”,这是凌霄岩的第二奇景“一线天”。传说,这是孙悟空的杰作,它在大闹天宫的时候用他的的金箍棒打出来的,确实,它很像金箍棒的样子,而且孙悟空至今还得意洋洋的欣赏他的杰作呢。这就是孙悟空了,我们跟他交个朋友吧,摸摸猴子头一生无忧愁。

  这是“凌霄三黄鸡”,是凌霄殿的名菜之一。还有凌霄猪手,凌霄白雪,紫苏田螺,春砂排骨等名菜,色香味俱全,很有特色,在凌霄餐厅便可品尝。

  各位游客,请往前看,那里有福、禄、寿三位仙人在向我们敬酒,称“三仙敬酒”,他们祝愿我们福禄寿三全,吕洞宾正因贪杯而醉成那样子。

  前面有“凌霄瀑布”,虽然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势,但也惟妙惟肖。

  在凌霄洞府,还有许多金银珠宝。上面有“金山银山”,旁边有一个财神爷在看守。以前有一个小偷再次偷了金银珠宝,后来被财神爷捉住,财神爷斩了他的一根手指放在这里,以此来告诫后人“君子爱财取之以道”。

  阳春导游词 2

  阳春凌霄岩国家地质公园,总面积约三万*方米,岩洞底有一条四百多米长的岩底河,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喀斯特溶洞地质遗迹之一,素有“南国第一洞府”之称,古往今来吸引了众多游人前往入洞一探乾坤。

  凌霄岩在外貌上与其他相邻的山峰并没有太大差异,但是随着河水走进山洞,再爬上三十多米高的一个陡坡,你就会发现一个神奇的溶岩世界:凌霄岩的溶洞从地下暗河的河面算起,有177米高,全洞分为四层,第一层是一条纵贯全洞的暗河,河流经过山洞后便进入了另一个县境。溶洞的第二层是一个有60米高的溶岩大厅,19根巨大的石笋、石柱矗立在大厅周围,这些石柱,有的如高达数十米的“罗汉松”,有的像层层叠叠的“蘑菇山”,还有银光闪烁的“玉柱琼台”,可谓是万象缤纷。

  在凌霄大殿的上方,还有第三、第四层,每一层都有着不同的溶岩景观。凌霄岩经过亿万年河水的冲刷、地下水的侵蚀,内部的岩石都被水一点点吃掉了,因此形成了这个高不可测的山洞。在这个高不可测的山洞内部,到处都是石钟乳、石笋和石柱,这些名称都是根据它们生长的位置以及形状命名的,石钟乳长在洞顶,形状像倒垂的铜钟或乳房。洞里只要有滴水的活动,钟乳石就会不断地长长。据科学研究,钟乳石的增长速度大约每一百年才生长1—20厘米。这种洞穴产生的化学沉积物的生长速度是非常缓慢的。而后面的这个擎天玉柱,则有42米高。由那些晶莹剔透的水珠,一滴一滴的缓慢形成的。如果按照每一百年生长一厘米的速度计算,长到四十二米的高度,最少也要四十多万年。换句话说,当北京猿人用火烧烤食物的时候,第一滴含有碳酸钙的水珠,就溅落在凌霄大厅的*台上了。

  与凌霄岩暗河并行的是玉溪河,因其连续穿过三座山峰,所以形成了三个长度不等的山洞。山洞内可以划着小船自由来往,洞顶以及两侧的岩壁上,倒悬的石钟乳千娇百媚,洞外的明河**翠竹依依,芭蕉丛生,舟行其间,似乎有置身于“世外桃源”的幻境。

  乘船经过玉溪二洞,洞口有一个生长在水中的钟乳石,人们叫它三变石。小船由远到*经过三变石,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可以转变为不同的景物。古语道:“远似渔翁钓清流,*如狮子滚绣球。忽变犀牛望明月,一石三景迷轻舟”。在第三洞的底层,玉溪河水穿洞而过,河面宽阔,河水*静,但几十万年的地质变化,都在玉溪三洞中留下了历史痕迹。

  而位于春湾镇的通天蜡烛,从山水相依,湖岸垂柳依依的.明镜中破水而出,直上蓝天。它高七十余米,酷似一支竖着的蜡烛,四缘附着一团团、一块块的石块,像凝固的蜡液,顶端上的小石柱,则酷似蜡烛的烛芯。走尽柳堤,进入一条石径,这里是观赏通天蜡烛的最佳位置。早上,太阳刚爬上半山腰,霞光穿过石缝,无数道光柱射到雾气蒸腾的湖面上,通天蜡烛戴上一个霞环,变得莹莹发光。太阳升高后,天地明朗,湖面碧绿如境,景色同样迷人。在通天蜡烛的东南面,有“百页剑门”、“仙人过坳”、“刘三姐歌台”等许多景观。

  在春湾邂逅神奇,除了惊叹还是惊叹……

  阳春导游词 3

  春湾石林,又名“莲花洞石林”,位于阳春市春湾镇春湾风景区内,占地200多亩。石林是一个典型的石灰岩溶斗。四面由百页剑门、马头峰、骆驼峰、剑锋山等六座石山峰环绕而成,群山环抱,幽雅壮观。

  石道前的石峰挺拔徒峭,像万把刀枪剑戟,直冲云天,相当雄壮,石林设有3条登山道和7个凉亭 。登上山顶,极目远眺,石林风光尽收眼底。在石林上,还有观音拜月、仙人过坳等景点,形象生动传神。

  阳春石林因山之巍峨,峰之险峻令很多游客流连忘返,就连造梦工场里的大导演也相中这里的奇景,到此处来取景,有影视城之美称。

  阳春导游词 4

  春湾石林,又名“莲花洞石林”,位于XX市春湾镇春湾风景区内,占地200多亩,山上有马头峰、骆驼峰、莲蓬峰、蛤蚧石、观音拜月石、仙人过坳石、百页剑门等怪石。从百页剑门进入石林中,石峰奇突,景象万千。有似“童子拜观音”、“猛狮过岭”、仰天嗥叫的野狼像等石头。

  春湾石林位于XX市,距龙宫岩600米,是一大片石林,由"百页剑门"、"马头峰"等6座石山峰峦组成,最壮观的是石剑峰(也叫百页剑门),如刀枪剑戟,挺拔陡峭、直插云天。

  著名诗人韦丘吟为"万把青铜剑,锋芒指夜天,将军何处去,战马系槽前",广为传诵。春湾风景区还有"通真岩"、"慈云

  岩"、"通天蜡烛"、春湾公园等景点。

  阳春导游词 5

  东湖位于武汉市武昌区东部,是全国首批命名的44个名胜风景区之一,同时也是首批获国家4A级景区其一。它于1982年11月被***审定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面积88.2*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3*方公里,其岸线曲折,港汊交错,碧波万顷,渔舟荡漾,青山环绕,是我国最大的城中湖。东湖的湖面辽阔,烟波浩渺,素有99湾之称。东湖有大小山峦34个,连绵起伏,高低错落。东湖的山,山青如黛,东湖的水,水碧如蓝。33*方公里的东湖碧波在它的东、西、北三面紧紧环绕,使它犹如一座美丽的半岛。

  在这里登高峰而望清涟,踏白浪以览群山,能体会到各种山水之妙。充足的雨量与光照使这里各种观赏树种达250多种,共200余万株,在武汉有“绿色宝库”之誉,同时这里也是花的海洋,阳春三月花开时节,漫山遍野花开如织,千姿百态,令人目接不暇。经过30多年的建设,现在东湖四周已有亭、台、楼、阁和各种建筑设施70多处,可谓是亭台楼馆金碧交辉,园林花囿争芳竟艳。秀丽的山水,丰富的植被,浓郁的荆楚风情和别致的园中园是东湖风景区的.四大特点。东湖依自然环境分为:听涛、白马、落雁、珞红、吹笛和磨山六个景区。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