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陵导游词(精选5篇)

首页 / 导游词 / |

  中山陵导游词 1

  对于中山陵,我几乎是陌生的。由于陌生,自然好奇,便也联想过许多金碧辉煌的殿堂。然而,当漫步其中之时,才发现原来中山陵别有一番景致。依山而建,隐于山林之间,从下往上一望,极为壮观。建筑并不艳丽,却给人莫名地来了一种气势,来了一种庄重。

  走在台阶上,似乎就已明了。孙中山先生生前就想把墓建于此地,而后人按照他的意思为他建了此陵墓,似乎是为了给中山先生,这位为中国不停忙碌的伟人找了一处永远安宁的地方让他*静下来。

  中山陵坐落在这繁茂的宁静之中。中山陵的布局就像是一个大钟,含有“唤起民众,以建民国”之意。遥想当年孙中山先生为了民族的复兴,人民的觉醒,做出了多少的贡献?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博爱”两字正点出了孙中山先生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石坊后是墓道。前面为陵门,它以青色的琉璃瓦为顶,门额上为孙中山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这里用青色的琉璃瓦有一定的含意,青色象征苍天,青色琉璃瓦乃含天下为公之意,以此来显示孙中山先生为国为民的博大胸怀。再进为碑亭,一块高约6米的碑石上刻着“***十八年六月一日中国***葬孙先生于此”的镏金大字。

  从牌坊开始上达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台。攀登如此多的石阶极为艰难,但当大家走完这段长距离陡峻的石阶以后,一定会悟出孙中山先生的嘱咐:“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含义。最高的*台有华表两座,后为祭堂。祭堂有三个拱门,分书“民族”、“民权”、“民生”门额。这里是仿宫殿式的祭堂。祭堂的门楣上刻有孙中山手书“天地正气”四字,表达了孙中山先生奋斗的理想。堂中有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逼真生动。在这里,不仅使我们看到了孙中山先生为推翻两千多年来封建帝制的不朽勋业和艰苦斗争的历程,而且也看到了孙中山先生为我中华独立、富强、大展宏图的建国思想。堂后有墓门二重,门框则以黑色大理石砌成。上有中山先生手书“浩气长存”横额。进门为圆形墓室,中央是长形墓穴,上面是中山先生汉白玉卧像,瞻仰者可围绕汉白玉栏杆俯视灵柩上的卧像,此像是雕刻家按遗体形象塑造,十分逼真。下面安葬着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我心中盈满的只有感动和震撼。高大庄严的祭堂,让我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了孙中山先生的伟大。

  中山陵之旅,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饱览美景的喜悦,更多的是对社会的思考,对民族的热爱,对领袖的敬意。作为记忆,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

  中山陵导游词 2

各位游客:

  我们现在来到了中山陵。它于1926年1月15日破土动工,历时三年多,耗资220余万银元,于1929年春竣工。孙先生的遗体是1929年6月1日从北京运抵这里的。整个陵区的面积达83600多*方米,主要建筑由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台和墓室等组成。根据吕彦直的设计,整个陵区*面呈警钟形,给人以警钟长鸣、发人深醒的启迪。孙中山先生在临终遗嘱中说,他致力于国民革命四十年,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吕彦直的警钟形设计,寓意深刻,最贴切地表达了“唤起民众”之意。

  中山陵作为一座陵墓,吕彦直在设计上继承了我国传统的陵墓建筑风格,如依山为陵,保留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等中国古代陵墓中常用的基本建筑格局,但又剔除了古代帝王陵墓中属于封建糟粕一类的东西,如摒弃用于显示古代帝王威严的石人石兽,同时吸取西方建筑的一些先进技艺。整个构思的确称得上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别具匠心,巧夺天工。

  中山陵导游词 3

  中山陵音乐台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钟山风景名胜区中山陵广场东南。建于1932年至1933年,占地面积约为4200*方米,由关颂声、杨廷宝设计,1932年秋动工兴建,1933年8月建成。音乐台是中山陵的配套工程,主要用作纪念孙中山先生仪式时的音乐表演及**演讲。

  音乐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面布局呈半圆形。半圆形圆心处设置一座弧形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舞台及照壁,圆中心是舞台,舞台长约22米,宽约13.33米,高出地面3.33米。

  台后建有大照壁,是音乐台的设计主体,仿中国传统五山屏风样式,表面以水泥斩假石镶面,既为舞台背景,又是起到反射声波作用,同回音壁原理相同,以汇集音浪。照壁坐南朝北,宽约16.67米,高约11.33米,水*截面为圆弧形。照壁上部及两侧,雕刻有云纹图案。上部云纹图案之下,雕有三个龙头,突出墙体之外。在舞台边缘处有数道波浪形台阶,阶内填土以栽花草。

  紧靠乐坛正前方有一汪月牙形莲花池,呈半月形,池底有伏泉,池半径为12.67米,用以汇集露天场地的天然积水,池水终年不涸,可以增强乐坛的音响效果。乐坛两翼筑有*台,有台阶与花棚衔接,上砌钢筋混凝土花棚。舞台下辟有休息室、盥洗室和贮藏室等。

  舞台前为观众*。设计者巧妙利用草坪的自然起伏,设计成由高到低的半圆形观众*。半圆形草坪呈坡面状,半径约56.67米。草坪上,沿同心弧方向展开三条小径;沿扇面坡道圆心方向建有五条宽二米的放射形走道,每条走道有45级台阶。草坪被小径和走道台阶分为12块,草坪上可容纳观众3000余名。

  半圆形音乐台较高外缘上建有一条宽6米、长150米的紫藤花架。走道内外两侧,各有36根立柱、36个花盆、30张石凳。花架下的同一侧花盆之间,有长条形石凳,供观众品茶休憩。在花架边的紫藤外围,有一条弧形水沟,上有五座小桥,为音乐台内的五条出入口。紫藤长廊呈半圆形展开,形成等距离的节奏和旋律美。廊架上攀援著紫藤等花木,是游人休息纳凉的佳境。现音乐台有许多白鸽,可以在音乐台买饲料喂这些白鸽。

  中山陵导游词 4

  各位朋友,来到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你们一定想去看看当地最有名气、最具特色的景点吧。到了南京,如果没去中山陵,可以说你只看到了半个南京城。尽管南京素有"六朝古都"之称,拥有"金陵四十景"等众多名胜古迹,但中山陵无疑是其中最具吸引力、最有知名度的一个。

  说起中山陵,当然要提到它的主人--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孙先生本名孙文,字逸仙。外国友人都称呼他为"***博士"。因为他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用过"中山樵"的化名,所以他在国内被尊称为孙中山先生。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少有大志,先后求学于檀香山、香港等地,毕业后在广州、澳门等地行医。后来他弃医从政,并于1905年在日本组织中国同盟会,被推举为**,提出了"驱除按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均地权"的著名纲领,及"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学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孙先生被十七省代表推举为***临时大总统,并于次年元旦在南京宣誓就职。此后,经历了"***窃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风风雨雨,1921年他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在1924年1月广州召开的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同年11月他应冯玉祥之邀抱病北上讨论国家大计,终因积劳成疾,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

  中山陵的墓址是孙先生生前选定的。这里视野开阔,气象雄伟,的确是建造陵墓的好地方。你们也许会问;孙先生出生于广东,逝世在北京,毕生为革命奔波于各地,为什么要选择南京作为自己的长眠之地呢?

  中山陵导游词 5

  对于中山陵,我几乎是陌生的。由于陌生,自然好奇,便也联想过许多金碧辉煌的殿堂。然而,当漫步其中之时,才发现原来中山陵别有一番景致。依山而建,隐于山林之间,从下往上一望,极为壮观。建筑并不艳丽,却给人莫名地来了一种气势,来了一种庄重。

  走在台阶上,似乎就已明了。孙中山先生生前就想把墓建于此地,而后人按照他的'意思为他建了此陵墓,似乎是为了给中山先生,这位为中国不停忙碌的伟人找了一处永远安宁的地方让他*静下来。

  中山陵坐落在这繁茂的宁静之中。中山陵的布局就像是一个大钟,含有"唤起民众,以建民国"之意。遥想当年孙中山先生为了民族的复兴,人民的觉醒,做出了多少的贡献?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博爱"两字正点出了孙中山先生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石坊后是墓道。前面为陵门,它以青色的琉璃瓦为顶,门额上为孙中山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这里用青色的琉璃瓦有一定的含意,青色象征苍天,青色琉璃瓦乃含天下为公之意,以此来显示孙中山先生为国为民的博大胸怀。再进为碑亭,一块高约6米的碑石上刻着"***十八年六月一日中国***葬**孙先生于此"的镏金大字。

  从牌坊开始上达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台。攀登如此多的石阶极为艰难,但当大家走完这段长距离陡峻的石阶以后,一定会悟出孙中山先生的嘱咐:"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含义。最高的*台有华表两座,后为祭堂。祭堂有三个拱门,分书"民族"、"民权"、"民生"门额。这里是仿宫殿式的祭堂。祭堂的门楣上刻有孙中山手书"天地正气"四字,表达了孙中山先生奋斗的理想。堂中有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逼真生动。在这里,不仅使我们看到了孙中山先生为推翻两千多年来封建帝制的不朽勋业和艰苦斗争的历程,而且也看到了孙中山先生为我中华独立、富强、大展宏图的建国思想。堂后有墓门二重,门框则以黑色大理石砌成。上有中山先生手书"浩气长存"横额。进门为圆形墓室,中央是长形墓穴,上面是中山先生汉白玉卧像,瞻仰者可围绕汉白玉

  栏杆俯视灵柩上的卧像,此像是雕刻家按遗体形象塑造,十分逼真。下面安葬着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我心中盈满的只有感动和震撼。高大庄严的祭堂,让我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了孙中山先生的伟大。

  中山陵之旅,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饱览美景的喜悦,更多的是对社会的思考,对民族的热爱,对领袖的敬意。作为记忆,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


中山陵导游词(精选5篇)扩展阅读


中山陵导游词(精选5篇)(扩展1)

——中山陵导游词 (菁华3篇)

中山陵导游词1

  对于中山陵,我几乎是陌生的.。由于陌生,自然好奇,便也联想过许多金碧辉煌的殿堂。然而,当漫步其中之时,才发现原来中山陵别有一番景致。依山而建,隐于山林之间,从下往上一望,极为壮观。建筑并不艳丽,却给人莫名地来了一种气势,来了一种庄重。

  走在台阶上,似乎就已明了。孙中山先生生前就想把墓建于此地,而后人按照他的意思为他建了此陵墓,似乎是为了给中山先生,这位为*不停忙碌的伟人找了一处永远安宁的地方让他*静下来。

  中山陵坐落在这繁茂的宁静之中。中山陵的布局就像是一个大钟,含有"唤起民众,以建民国"之意。遥想当年孙中山先生为了民族的复兴,人民的觉醒,做出了多少的贡献?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博爱"两字正点出了孙中山先生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石坊后是墓道。前面为陵门,它以青色的琉璃瓦为顶,门额上为孙中山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这里用青色的琉璃瓦有一定的含意,青色象征苍天,青色琉璃瓦乃含天下为公之意,以此来显示孙中山先生为国为民的博大胸怀。再进为碑亭,一块高约6米的碑石上刻着"*十八年六月一日**葬*孙先生于此"的镏金大字。

  从牌坊开始上达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台。攀登如此多的石阶极为艰难,但当大家走完这段长距离陡峻的石阶以后,一定会悟出孙中山先生的嘱咐:"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含义。最高的*台有华表两座,后为祭堂。祭堂有三个拱门,分书"民族"、"民权"、"民生"门额。这里是仿宫殿式的祭堂。祭堂的门楣上刻有孙中山手书"天地正气"四字,表达了孙中山先生奋斗的理想。堂中有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逼真生动。在这里,不仅使我们看到了孙中山先生为推翻两千多年来封建帝制的不朽勋业和艰苦斗争的历程,而且也看到了孙中山先生为我中华独立、富强、大展宏图的建国思想。堂后有墓门二重,门框则以黑色大理石砌成。上有中山先生手书"浩气长存"横额。进门为圆形墓室,中央是长形墓穴,上面是中山先生汉白玉卧像,瞻仰者可围绕汉白玉栏杆俯视灵柩上的卧像,此像是雕刻家按遗体形象塑造,十分逼真。下面安葬着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我心中盈满的只有感动和震撼。高*严的祭堂,让我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了孙中山先生的伟大。

  中山陵之旅,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饱览美景的喜悦,更多的是对社会的思考,对民族的热爱,对领袖的敬意。作为记忆,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

中山陵导游词2

各位游客:

  下面我们将要参观游览的景点是中山陵。中山陵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位于南京市东郊紫金山第二峰小茅山南坡。中山陵坐北朝南,前临*川,背靠青山,其建筑采用依山为陵的形式,墓室建在海拔158米的山顶最高处,比独龙岗明孝陵所处的位置高出90多米;从牌坊到墓道,高差70多米,*面距离700多米,显得十分雄伟壮丽。

  各位游客,在到达中山陵之前,先向大家简要地介绍一下孙中山先生的生*。孙中山,姓孙名文,字逸仙,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他于1866年11月12日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现已改为中山市),是*辛亥革命的领袖。孙中山早年曾求学海外,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学院,曾一度行医。20世纪初年的*,灾难深重,清*与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使*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深渊。

  目睹清*的腐—败,孙中山毅然放弃行医,投身革命,于1905年8月和一批资产阶级革命的知识分子,在日本东京组织成立了**代史上第一个带有资产阶级政党性质的组织“*同盟会”,提出了“民族、民生、民权”即“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从1907年到1911年10月前,同盟会在我国华南地区不断发动武装起义,特别是在1911年4月27日发动了广州起义。广州起义虽然最终遭到失败,但为同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矗从此各省纷纷响应,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这就是**代史上影响深刻、意义深远的一次伟大革命——辛亥革命。

  1911年12月29日,在中央临时*会议上,大家一致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商议成立*临时*并定都南京,确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1912年1月l日,孙中山从上海到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但因*的扶持和革命党人的妥协,1912年4月1日,孙中山正式辞去临时大总统职,*窃取了革命果实,并定都北京。革命虽然受到挫折,但是孙中山先生没有气馁,继续展开了护法运动、护国运动、讨袁运动。1924年1月同**进行了第一次合作,并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直到肝癌晚期,他仍忍着病痛,北上与冯玉祥商讨国事。1925年3月12日,终因肝病恶化在北京逝世。

  孙中山先生生前十分喜欢钟山(紫金山)。早在1912年,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就曾登山游览。同年4月1日被解除大总统之职后,来这里打猎,看到这里山水相依,气势雄伟,就有了他长眠此山的想法。在北京弥留之际,他还念念不忘这一夙愿,再三叮嘱左右。当然,孙中山葬于南京紫金山,不仅仅是个人的愿望,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南京曾是革命的策源地和临时*所在地,孙中山先生长眠于此,表示了讨伐帝制和继续革命的决心。

  为了尊重孙中山先生的遗愿,由孙夫人*,儿子孙科等人组成的孙中山葬事筹备处,通过登报悬奖,征集陵墓设计方案。在众多的应征者中,年仅33岁的青年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警钟形图案被一致评为首奖。他本人也被聘主持全部工程。吕彦直是山东省东*县人,1894年生于天津。早年在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被公费派往美国康奈尔大学深造,得到美国著名设计师茂菲的指导,回国后,在上海开设“彦记建筑事务所”。为了设计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呕心沥血,不辞辛劳。在工程接*尾声时,身患肝癌,于1929年3月18日病逝,时年36岁。

中山陵导游词3

  中山陵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它坐落在江苏省南京市东郊钟山东峰小茅山的南麓,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层层上升,气势宏伟!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遵照他生前安葬在钟山的遗愿,灵柩暂停放在北京香山碧云寺内,并决定在南京钟山修建他的陵墓。中山陵由陵墓样稿得奖者、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施工。

  整个墓区*面形如大钟,钟的顶为山下半月形广场,广场南端的鼎台(现改为中山先生的立像)为大钟的钟纽,钟锤就是半球形的墓室。“鼎”在古代是权力的象征,因此整个大钟乃含“唤起民众,以建民国”之意。陵坐北朝南,傍山而筑,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依次为广场、石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墓室。

  祭堂的正中,为孙中山先生的汉白玉坐像,此像为国外雕塑名家保罗兰德斯所作。坐像德基座四周雕刻着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业绩,祭堂四壁的黑色大理石墙上刻有孙中山亲笔书写的>和胡汉民等人书写的>。祭堂之后有一个铜门,横额上书“浩气长存”四个大字,亦是孙中山先生的手笔。门内即为钟形墓室,其中央有一直径4米、深5米的圆形大理石圆穴。孙中山的汉白玉灵柩及卧像即安放在圆穴中,瞻仰者可围绕汉白玉栏杆俯视灵柩上的卧像,此像系捷克雕刻家高棋按遗体形象塑造,十分逼真。孙中山先生虽然与世长辞,但是他浩气长存,永远为世人所敬仰。中山陵的建筑风格中西合壁,钟山的雄伟形势与各个牌坊、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通过大片绿地和宽广的通天台阶,连成一个大的整体,显得十分庄严雄伟,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显得十分庄严雄伟,更有宏伟的气势,设计非常成功,所以被誉为“**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


中山陵导游词(精选5篇)(扩展2)

——南京中山陵导游词 (菁华5篇)

南京中山陵导游词1

各位游客:

  此刻我们前去游览的是玄武湖公园,它位于南京城东北的玄武门外。公园占地472公顷,其中水面约368公顷,陆地104公顷,周长约9.5公里,流域面积约14*方公里。是国家级钟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市最大的综合性文化娱乐公园。玄武湖三面环山,两面临城。东有紫金山,南有鸡笼山、覆舟山一脉相连,北有幕府山、观音山等作屏障,西、南耸立着雄伟壮丽的古城墙。湖水波光粼粼,湖中的环洲、梁洲、翠洲、菱洲、樱洲由堤桥相连,绿树掩映,垂柳婆娑。古人曾有钱塘莫美于西湖,金陵莫美于后湖的赞语,把南京玄武湖与杭州西湖相媲美。

  【玄武湖的成因玄武湖的名称来历】

  玄武湖古时与长江相通,到六朝时,在湖的北侧筑了一条长堤,由于江流的不断冲击,随之与长江隔绝,构成独立的湖泊。这天玄武湖水仍靠引长江之水蓄贮。

  玄武湖是燕山造山运动构成的构造湖,古名桑泊湖,之后因位于钟山之阴,就被称为后湖。东吴迁都建康后,在后湖南侧建有宫苑,并引后湖之水注入宫苑内,因湖在台城之北,所以称为北湖。历史上传说孙吴末年,丹阳县官宣赛的母亲,80高龄在后湖游水,突然化鼋而去,千年不死,所以人们又称后湖为练湖。至于玄武湖这一称谓始见于448年,传说在湖中出现黑龙,便改称为玄武湖。湖中有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有人推测二所谓黑龙可能是长江中的鳄鱼,因为那时的玄武湖仍与长江相连,鳄鱼便可乘江潮游人湖中,在夏天雷阵雨来临前,因天气闷热,钻出水面,被人们误认为黑龙。

  【玄武湖的历史沿革】

  东晋初年,玄武湖被用作封建帝王操练水师的地方,故称*武湖。六朝时,又演变为封建帝王的围猎、游乐场所。直到唐朝起,才成为游览区。李白、李商隐、李煜等许多诗人都有描述玄武湖的佳作。南唐灭亡后,李煜被宋太宗捉去,软禁在玄武湖的樱洲,在此期间李煜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的哀诗《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此寄托他对故国的无限怀念和深切哀愁。北宋神宗时,当朝宰相王安石被罢免回到江宁,在1075年写《湖田疏》上奏朝廷废湖为田,得到批准,从此玄武湖美景不复当日。元代时,重新疏浚玄武湖,使它焕发昔日美貌。但明朝初年,明太祖又把玄武湖作为禁地,在梁洲上建了黄册库,专门贮藏全国户籍、田亩统计册和各地的赋税档案。直到清代,玄武湖又重新开放。曾作为1920年南洋劝业会的游览地。辛亥革命后,更名为五洲公园。这天的玄武湖,经过国林工作者的梳理美化,旧貌换新颜,已初步构成了融山、水、城、林于一体的大型风景式园林,被誉为金陵明珠。

  【玄武湖的主要景区:环洲樱洲梁洲翠洲菱洲】

  玄武湖中分布着五块绿洲,构成五处风景区。最有特色和最负盛名的要数环洲和梁洲。从玄武门开始,一条形如玉环的陆地,从南北两面伸入湖中,就是环洲,旧名长洲,因它像一条翠绿的玉带环绕樱洲,故称环洲。旧时称环洲烟柳。湖的南端假山瀑布尽显江南园林美感,著名的石峰有观音石和童子石,为明代中山王徐达府中的遗物。假山北面的土山,名墩子山,或叫郭仙墩,为东晋郭璞衣冠冢。洲中有*庙和诺那塔。

  与环洲以一座白桥相连的是樱洲,又名连萼洲,是四面环水的洲中洲。樱洲以遍植樱花而得名。春天,那里是赏樱胜地。繁花似锦,人称樱洲花海。

  从环洲经芳桥,就是玄武湖五洲中开辟最早的梁洲,又名旧洲。梁洲团梁朝时梁武帝的儿子昭明太子萧统在此建读书台而得名。当年太子在此聚书*三万卷,博览群书,还常召集贤士谈论古今,撰写文章,选编了一部我国最早的诗文选集《昭明文选》,这为以后的文学发展与研究产生了用心的影响。据说之后昭明太子在湖上荡舟游玩时,不慎掉入水中,得病不治而死。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好学的太子,将他的读书台所在地称为梁洲。梁洲是五洲中风景最美的地方,洲中有湖神庙、铜钩井、赏荷亭、览胜楼、陶然亭等名胜古迹。梁洲一年一度的菊展,传统而壮观,故有梁洲秋菊的美称。

  梁洲东是翠洲,旧名磷趾洲。洲上有音乐台、少年之家、万人露天剧场。翠洲风光幽静,长堤卧波,绿带练绕,别具一格。苍松、翠柏、嫩柳、淡竹,构成翠洲云村的特色。

  玄武湖最中心的一个洲是菱洲,洲东濒钟山,有千云非一状的钟云山霞,自古就有菱洲山岚的美名。洲上有动物园,饲养各种珍禽异兽150种,2500多头(只)。

  【玄武湖公园的娱乐设施】

  玄武湖五洲之间,桥堤相通,风光各异。此外,1994年兴建的坐落于玄武门至**门段的高尔夫俱乐部,包括18洞迷你型高尔夫球场、水上发球场、标准型网球场,以及一座造型新颖独特,兼有餐饮、娱乐、高级商务洽谈的高尔夫会馆,为玄武湖又添一景。位于原万人游泳池的水上乐园,占地200亩,可同时容纳万人以上,由滑道群、飘流河、儿童戏水池、水景广场、造波池、感人泳池、临水高空观览车等部分组成,是人们休闲、纳凉、娱乐、游览的好去处。

  玄武湖公园水、陆、空交通独具特色。水面上有快艇、自娱艇、豪华渡轮、水上火车等;陆地上有法国式小火车,车型独特,色彩鲜艳,最高时速16公里,并适合各种道路行驶,乘坐舒适,视野开阔;空中有环湖观光列车,无污染、无噪音,运载潜力达每趟60人,车速为每小时12公里,线路从玄武门至**门,全长3249米。置身其中,给人以全新鸟瞰的角度审视玄武湖的娃力。

  游客们:有人说,到南京不游玄武湖,就像去北京不看颐和园,到杭州不去西子湖一样令人遗憾。因为玄武湖既有清灵迷人的山水风光,又有丰富多彩的历史传奇,令人流连忘返。这天的玄武湖,它不仅仅成为南京最大的风景游览区之一,而且在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构成一个很好的天然隔离净化带,在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玄武湖之旅,当您欣赏了环洲烟柳、樱洲花海、梁洲秋菊、翠洲云树、菱洲山岚等各具特色的景观后,相信必须会让您感到不虚此行!

南京中山陵导游词2

  南京有“帝王之洲”之称,各个朝代在南京都留下了大批古迹和遗址。现在我们要去参观游览的是明孝陵。

  【明孝陵的地理位置—选址经过—营建过程】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津和皇后马氏的合葬墓,它位于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南京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帝王陵墓。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历代帝王对陵地的选择非常慎重,特别注重选择“吉壤”之地,即风水宝地。每次外出选址,除派遣朝廷一、二品官员外,还要吸纳通晓地理、会看风水的方士参加。选好陵地后,皇帝还必须亲自审视现场,满意了才被最后确定下来。朱元璋登基后不久,就很关心自己死后的“天堂”,便开始筹划营建陵墓。据说,他曾把刘伯温、徐达、常遇春、汤和等大臣召来,商议选址。五人约定各自先把所选最佳墓址写在纸上,然后同时公开。结果,英雄所见略同,都写着“独龙阜玩珠峰”。所以,朱元津陵墓的墓址就这样定了下来。独龙阜是一座位于紫金山主峰之下的小山丘,高150米,直径约400米,像是一座巨大的天然坟冢。*的封建皇帝常把自身比作真龙天子,在独龙阜建陵,很符合封建迷信的要求。

  明孝陵于洪武九年(1376年)开始筹建,主管造陵工程的是中军都督府企事李新。当时,动用大量民工,迁走了前人留下来的几十座寺庙。自东晋、南朝以来,佛教在*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梁武帝甚至把佛教当作国教,因此南京寺庙林立。东晋时,有佛寺300多所,南朝增加到*500所,僧侣达10万之众。唐代杜牧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正是当年南京佛寺兴盛的写照。除了迁寺之外,甚至还迁走了不少前人的陵墓。但当要迁走三国时孙权的陵墓(在今南京梅花山上)时,朱元津说了一句话:“孙权也是一条好汉,留着他守门。”才没被迁走。洪武十五年(1382年),第一期工程完成后,正好遇上马皇后去世,朱元津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将其灵枢葬人陵墓,封她为“孝慈皇后”,陵墓的名称也由此而来。1383年,孝陵的主体工程大殿建成。 1392年,皇太子朱标去世,葬在孝陵东,称为东陵。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整个建陵工程才告结束,工程历时20xx年。朱元津临终前,曾留下遗命;“丧仪物一以俭素,不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无所改,天下臣民三口皆释服,无妨嫁娶。”这显然是朱元璋收买人心的把戏。整座明孝陵建筑范围,东起孝陵卫,南到卫岗下马坊,西抵城墙边,北达独龙岗半山腰,方圆20多公里,可谓规模恢宏。在漫长的20xx年工程建设中,耗尽了民脂民膏。当时墓区内植树万株,养鹿千头,派守的卫兵多达5700人。其范围之广,规模之大,在明代以前是少见的。而且朱元津下葬时,有40位嫔妃殉葬,其中2人葬在孝陵东、西两侧,38人从葬于孝陵。这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忍,他们不仅生前要享受荣华富豪,死后仍要“虽死犹生”,实行厚葬,不惜百姓性命。

  【明孝陵引导建筑:下马坊—大金门—神动圣德碑—御河桥—神道—石象路—华表—翁仲路】

  明孝陵的建筑可分为引导建筑的神道和主体建筑的陵寝两大部分。

  各位游客:进入明孝陵陵园区内,首先看到的这座石牌坊,叫做“下马坊”,这是明孝陵的第一座建筑。石坊上刻着的是“诸司官员下马”6个楷书大字。当时的文武官员到此必须驻轿下马,以示尊敬。眼前所见的这座下马坊是1984年重修的。

  请大家看,这便是明孝陵的正门——大金门,黄层重檐,红色墙堰向东西境蜒,气势非凡。

  大金门正北70米是碑亭,俗称“四方城”。碑亭是一座正方形的建筑,四面各有一个券门。亭内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刻着明成祖朱律颂扬其父朱元津“功德”的文字。全文长达2746宇,每个字都有拳头大小。整座碑由碑座、碑身、碑帽三部分具成,碑座是一只巨大的龟形动物,高2.08米,古人称为“贔屃”,是一种神话传说中的动物,据说特别能负重。整碑通高8.78米,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一块古碑。

  各位游客:过了御河桥,折向西北就是陵墓的神道。神道分为两段:第一段为东西向,名石象路,因路上有高大的石象而得名。石象路长615米,路上两侧分列6种12对共24只石兽,每种4只,两蹲两立,自东向西排列着狮、獬豸、骆驼、象、麒麟和马。这些石兽各有寓意:狮为百兽之王,显示帝王的威严,它既是皇权的象征,又起到镇魔辟邪的作用;獬豸是“神羊”,独角、狮身、青毛,秉性忠直,能明辨是非,相传舜帝时管刑法的官员皋陶豢养獬豸,如果遇到两人争斗,它能用角抵触无理有罪的人,后人奉它为公正的神兽,在这里用来标榜皇帝是执法如山的圣明天子;骆驼象征着沙漠与热带,表示大明疆域辽阔,皇帝威镇四方;大象是兽中巨物,性格温良,寓有“顺民”的意思,另外它四腿粗壮有力,坚如磐石,表示国家江山的稳固;麒麟是传说中的“四灵”(麟、凤、龟、龙)之首,它是披鳞甲、不履生草、不食生物的仁兽,雄的叫麒,雌的叫麟,象征“仁义之君”和吉祥、光明;马,在古代是帝王南征北战、统一江山的重要坐骑,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常常立下汗马功劳,它具有“老马识途”的智慧,“马不停蹄”的能耐,“一马当先”的奉献精神和忠于职守的高尚品德,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钟爱。明孝陵神道的6种石兽中,以象为最大,重达80吨,都取材于江苏大连山。当时为了将这些石兽运抵明孝陵,冬季时,在路面上洒水结成冰,再用粗大的竹、木作滚轴,用让众人一路上推滚的办法来完成运输任务。石兽尽处,神道折向正北。这一段神道从望柱起到根星门止,长250米,俗称翁仲路。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对圆形擎天柱,上面刻有蟠龙纹饰,这就是华表。华表在古代通常用作陵墓、宫殿、宗庙的标志。其实原先的华表与我们现在见到的不一样,它是一根木柱,后来演变为在靠*木柱顶部安上短的横木或木板,把它竖立在交通要道或是朝堂上,让人书写谏言,或是起到表识作用。这种表柱也叫柜表,因为远看好像一朵花,而古时候花与华是相通的,所以又叫华表。墓前立华表始于战国时的燕昭王,到西汉时已很盛行,但当时也都是木制的。用石柱作华表,直到东汉才盛行,东汉时的石柱周围有瓜棱形直纹,柱上还题刻着“某官职某某神道”的字样。到南朝梁代,石柱上端出现了莲花纹因盖及蹲坐的小辟邪。唐乾陵的石柱、柱身、柱础、柱顶出现了卷草纹雕饰。宋陵石柱通体都刻有龙纹。由于受宗教的影响,柱顶端也逐渐演变成承露盘和立在上面的望天犼。华表上的犼头朝外,表示望君归;华表上的犼头朝里,表示望君出。由于犼性好望,所以凡有石犼蹲立的华表又称“望柱”。不知大家发现没有,从明孝陵神道到这对华表为止改变了走向,呈南北向,而不像其他皇陵呈直线排列。据说这是为了绕开孙权陵墓,遵守朱元津不迁孙陵,让他为朱元津看守大门的诺言,所以使神道呈弯月形,环抱着梅花山。每到初春时分,漫山遍野的梅花吐艳,宛如一片“香雪海”。

  过了华表,这由南往北排列着的是8个石人,其中4个文臣,4个武将,人们也把它们叫做石翁仲,因此这段路又叫翁仲路。传说翁件原是秦始皇时的一名大力士,名叫阮翁仲,此人身高一丈三尺,勇猛元比,曾驻守临洮(今甘肃岷县),镇服匈奴有功。死后,秦始皇为了纪念他,便铸了阮翁仲铜像,立在咸阳官司马门外。匈奴人来咸阳,远远看见这尊铜像,都畏惧不敢靠*。从此以后,人们就把铜像、石像通称为“翁仲”了。这些翁仲全部用整块石料雕凿而成,文臣身穿朝服,端庄肃穆;武将披甲戴盔,威武雄壮。这些石人像和前面的石兽同为明代石雕艺术的珍品。

  【明孝陵主体建筑:金水桥—文武坊门—碑殿—孝陵殿—方城—明楼—宝顶】

  走完3里神道,明孝陵的引导建筑便参观完毕了。接着请大家跟我往北前行,去参观明孝陵的主体建筑。

  首先我们来到了金水桥前,金水桥为三孔石桥,桥面设有栏杆。从金水桥直到方城、宝顶,方向为正南北,建筑按中轴线对称配置。

  从金水桥向北200米,顺坡而上,这就是明孝陵主体建筑的正门,名叫文武坊门。门上嵌有青石碑一方,宽1.99米,高1.07米,阴刻馏金“明孝陵”3个大宇,为曾国藩所题,边饰云龙花纹。现在的大门等建筑是清同治四年(1865年)重建的。门外东侧墙下,立有一块“特别告示碑”,高1.05米,宽0.63米,用日、德、意、英、法、俄六国文字镌刻,内容是保护明孝陵的告示。这块碑是清宣统元年(1920年)两江洋务总局道台和江宁知府会衔竖立的。

  进人文武坊正门,是一座清代同治八年(1869年)所建的碑殿。碑殿正中竖立着高大的石碑5块,中间一块最为醒目,上书“治隆唐宋”四个大字,这是清圣祖玄烨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第三次南巡拜谒明孝陵时题写的。意思是赞扬明太祖的功绩胜过了唐宗家祖。这块碑高3.85米,宽1.42米,碑下有座。碑的两侧,还有两块立碑,分别刻有乾隆巡谒明孝陵时的两首题诗。

  由碑殿向北55米,是享殿。从正门到享殿,地上用巨石铺成一条宽1.6米的御道。享殿原名孝陵殿,是明孝陵的主要建筑,于洪武十六年(1383年)建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清同治十二年重建的享殿,殿为3间,檐高3。11米,长11米,进深7米,规模比原来的`孝陵殿小得多。殿内挂着的是朱元津与马皇后画像的复制品。殿的前后各有踏垛三道,这中央踏垛居中部分称“陛”,上陛为“二龙戏珠”,中陛为“日照山河”,下陛为“天马行空”,均为浮雕图案。

  穿过内红门,走过大石桥,一座全部用大条石筑成的大型建筑便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方城。它前高16.25米,后高民13米,东西长75.26米,南北宽31米,东西两侧有八字墙。方城正中是一个高大的拱门,拱门内是一条深长的隧道,由54级石阶组成,出隧道分左右二石阶,向南登上方城,便是明楼所在。

  明楼俗称“马娘娘梳妆台”,东西长39.15米,南北宽18.40米。南面开拱门3个,东、西、北三面各开拱门一个,楼内地面用方砖铺地。明楼原来是有顶的,现仅存四壁。方城和明楼是明代的创新,明以前的帝王陵墓都没有这样的建筑。在宝顶前面建造一座高大的方城和明楼,其中又夹以深送的隧道,更增加了庄严肃穆的气氛,显示出帝王的无比威严。

  方城之后就是宝顶,也叫宝城,只见正面的石壁上横刻着“此山明太祖之墓”7个楷书大字。据说,它刻于民国初年,用以回答游人的提问。宝城是一座*似圆形的小丘,直径约325米到400米,四周围有砖墙,墙以条石作基础,依山就势而筑,高约7米,墙顶厚度2.I米。宝顶之上,树木参天,明太祖和马皇后的地宫就在这宝顶之下。据说,这地宫完全按南京明故宫前朝后寝形式建造。根据专家考证,据陵墓地面建筑的规模估计,这座地下宫殿必定大于北京昌*十三陵中已发掘的第十个陵墓“定陵”。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未曾得到发掘,一旦发掘,必将又是一大奇观。

  各位游客:明孝陵的导游讲解就到此结束,大家如果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将尽量满足你们。现在清随我一起上车,去游览下一个景点。

南京中山陵导游词3

  各位朋友,到了一个地方,你们一定想去看看当地最有名气、最具特色的景点吧。尽管南京素有“六朝古都”之称,拥有“金陵四十景”等众多名胜古迹,但中山陵无疑是其中最具吸引力、最有知名度的一个。到了南京,如果没去中山陵,可以说您不算真正到过南京。

  说起中山陵,当然要提到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孙先生本名孙文,字逸仙。外国友人都称呼他为“*博士”。因为他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用过“中山樵”的化名,所以他在国内被尊称为孙中山先生。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少有大志,先后求学于檀香山、香港等地,毕业后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后来他弃医从政,并于1905年在日本组织*同盟会,被推举为*,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均地权”的著名纲领,及“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学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孙先生被17省代表推举为*临时大总统,并于次年元旦在南京宣誓就职。此后,经历了讨袁护国、“二次革命”、“护法运动”等风风雨雨,1921年他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在1924年1月广州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上,他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同年11月他应冯玉祥之邀抱病北上讨论国家大计,终因积劳成疾,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患肝癌医治无效逝世。

  中山陵的墓址是孙先生生前选定的。这里视野开阔,气象雄伟,前临*川,后拥青嶂,的确是一块风水宝地。你们也许会问:“孙先生出生于广东,逝世在北京,为什么要选择南京作为自己的长眠之地呢”?

  据说,早在1912年的初春一天,孙中山与胡汉民等人到明孝陵一带打猎,当时他环顾四周,对左右说:“待我他日辞世后,愿向国民乞此一抔土,以安置躯壳尔”。当然,紫金山的气势风水还不是孙先生作出决定的根本原因。孙先生临终前嘱咐左右:“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成立之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因此,他选择南京紫金山为墓址,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纪念辛亥革命,激励革命同仁。

  为尊重孙先生的遗愿,由*、孙科等人组成的孙中山葬事筹备处实地察看,选好陵址,划地2000亩修墓,又登报悬奖,征集陵墓设计方案。在众多应征者中,青年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大钟形图案被一致评为首奖,他本人也被聘为中山陵的建筑师。1926年3月12日孙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举行奠基典礼。历时3年多,耗资240多万银元,终于在1929年春竣工。1929年6月1日,举行隆重的奉安大典,孙先生一直长眠在这里。

  吕彦直是山东东*人,1894年出生,早年在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又到美国康奈尔大学深造,得到美国著名建筑师茂菲的指导。他设计中山陵的时候,才31岁。这次悬奖征求陵墓设计图案,当时被人们称为*建筑史上空前的一次设计大竞赛,吕彦直因名列榜首而声名鹊起。后来,他还设计了广州的中山纪念堂。遗憾的是,他因主持建造中山陵,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不幸与孙先生一样身患肝癌,在工程临*尾声时病逝,年仅35岁。

  根据吕彦直的设计,整个陵墓*面为“木铎”形。铎[duó],就是*常我们说的大铃铛。在古代它是用来宣布政教法令和战争令的。铎的声音宏亮,而且传得很远,有“使天下皆达道”的喻义。陵墓选用这样一个图式,让人不禁想起孙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需警钟长鸣”的名言,其用意也正在警示后人。整个建筑朴实坚固,合乎*观念,又糅合了西方建筑精神,非常符合孙中山先生的气概和精神。

  中山陵的建造可以说是南京城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年为了迎接孙先生灵柩,南京修筑了第一条柏油马路——西起中山码头,东至中山门,长达24里的中山路。直到今天,中山路依然是南京最主要的交通干道之一。同时又改造翻修了明代城门朝阳门,并改名作中山门。在中山门到中山陵之间还筑了一条陵园路。如同巴黎人以他们的香榭丽舍大道为骄傲,纽约人为他们的第五大街而自豪一样,南京人对自已城市美丽的林荫大道最是得意。而这条长达3公里的陵园路则无疑正是南京林荫道的最佳代表。在这条“绿荫长廊”两侧,种植着南京最主要的行道树——梧桐。梧桐树,学名悬铃木,虽然*惯上人们称它为法国梧桐,但追根溯源起来,它可是我们*的“土特产”哩。只因当年法国人将它从云南带回国,又移植到了上海法租界,才得了现在这么一个土洋结合的名字。

  警钟型广场

  车出中山门,沿陵园路行驶,前方终点便是中山陵前的半圆形广场。大家请朝南看,广场正南有一座八角形石台,内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镶苏州金山石。台分三层,每层围以石栏,台上那尊双耳双足的紫铜宝鼎,重有万斤,是中山陵纪念性建筑之一。此鼎铸于1933年秋,由广州中山大学全体师生和当时的中山大学校长、*元老戴季陶捐赠。鼎一面铸有“智、仁、勇”三个字,是中山大学校训。鼎内竖有一块六角形铜牌,上刻戴母手书《孝经》全文。这里有8棵南京市的市树雪松。这8棵雪松就代表了给孙中山先生守陵的8个士兵。当年*在南京被**的时候都南撤,惟有给孙中山先生守陵的士兵没有撤,一直守到等*的士兵来了之后交接为止。南京的绿化特别的好,是*绿化最好的一座城市。一个南京人可以分到十棵以上这样的大树,一个杭州人六棵,六个上海人才是一棵。就在这钟山一带绝对是藏龙卧虎,山清水秀,茂林修竹,鸟语花香的场所。

  博爱坊

  由广场踏上石阶,迎面是一座冲天式石牌坊。这座牌坊建于1929—1931年,高12米,宽17.3米,大家抬头可以望见额正中金光闪闪的“博爱”两字。这两个字是孙先生手迹,原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原道》“博爱之为仁”一语,体现了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公天下”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据说孙先生生前最爱题这两字送人。孙先生一生以伟大的博爱精神致力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前后数十年,为民族的独立自由奋斗不息,可以说“博爱”二字正是对他一生的高度概括和最好写照。大家请看,这个博爱坊中间两根柱子是有一点不同的。第二根中间是接上去的,曾经中山陵也是遭受过日本人的轰炸,这里就是后来补上去的。

  墓道

  由博爱坊向前走,是一段长480米的墓道。中山陵的整体设计,突出*的传统风格,庄严肃穆、独具特色。为了体现孙先生的崇高伟大,中山陵沿用了古代依山为陵的惯例,将墓室筑于海拔约158米的全陵最高处。此外,整个陵区的建筑植被讲求中轴对称,更给人以法度庄严之感。请大家向前看,朝北顺着山坡,依次有陵门、碑亭、祭堂和祭堂后的墓室等建筑。而我们两边的这些雪松、松柏、银杏、红枫两两相衬,代替了古代惯常的石人石兽,更好地象征着孙先生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质。这其中的雪松是世界四大观赏树种之一,现已成为南京市的市树。

  “天下为公”陵门

  墓道尽头的这座宏伟的三拱门,是陵区的开端即陵门。它高16米,宽27米,进深8.8米,也是用福建花岗岩筑成的。中门横额上是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意思是说国家*不是哪一家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老百姓的天下。这是孙先生毕生奋斗的理想,也是他所倡导的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极好注解。

  碑亭

  过了陵门便是碑亭。亭正中这块9米高的巨碑上,刻有*元老谭延闿手书的“*十八年六月一日**葬*孙先生于此”24个镏金楷体大字。当初讨论立碑时,计划由汪精卫、胡汉民等人分别撰写碑文、墓志铭等。可花了两年时间也没有写出来。大家都认为先生的思想功绩都是文字所无法概括的,于是索性不写碑文,改用现在的形式。

  出碑亭,迎面石阶层层叠叠。南京人常说中山陵的台阶像是“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所以来这儿游览的客人常常要问:中山陵究竟有多少级台阶呢?各位朋友,大家不妨也来数数看,怎么样?答案等会告诉您。

  “奉安大典”大铜鼎

  来到第五层*台,可以看见一对大铜鼎,上刻“奉安大典”字样,是当时上海特别市*捐赠的。大家仔细看,会发现在左边那个鼎下面有两个孔。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这是1937年末日军攻占南京时被炮弹击穿的,换句话说,这两个孔是当时留下的弹坑。如今虽早已时过境迁,但这两个弹坑时时提醒我们莫忘国耻。在第七层*台的两侧,还有一对人造石仿铜狮子。

  拾级而上,终于登上顶处的大*台。此处阵阵松涛,更觉伟人浩然正气与天地同存。从博爱坊到祭堂总共有392级台阶,高差约70米,总计有大小10个*台。更妙的是,从下向上看时一望到顶,石阶连绵不断,不见*台;而各位现在朝下看时,却反而不见台阶,只见*台。(无锡的灵山大佛景区的台阶也是仿照这里设计的)这392级的数字并非巧合,而是暗喻了当时全*三亿九千二百万同胞。一路登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敬仰之情不禁油然而生。现在我们看到*台左右两侧还有一对仿古青铜鼎,那是由孙中山先生的儿子孙科敬赠的。

  祭堂和墓室

  现在大家面对的就是祭堂和墓室,这是陵墓的主体部分。祭堂是融合中西建筑风格的宫殿式建筑,长30米,阔25米,高29米,四周有堡垒式的方屋,并有两座高12.6米的华表供卫。祭堂屋顶为重檐九脊,覆蓝色琉璃瓦,外墙全用香港花岗岩砌成。祭堂门额上有“民族”、“民生”、“民权”阳文篆字,为*元老张静江所书,这是孙先生从事革命活动最基本最概括的指导思想。居中门楣上端,又有孙中山手书的“天地正气”四字直额。

  请各位跟我进入祭堂。祭堂内部以云南产乳白色大理石铺地。堂内有直径0。8米的黑色石柱12根,四周墙壁下嵌黑色大理石。大家可以看见东西两壁上所刻的孙中山手书《建国大纲》全文。祭堂正中是孙中山着长袍马褂的石刻全身坐像,像高4.6米,底座阔2.1米。这座雕像是当时世界著名的法籍波兰雕刻家保罗·郎特斯基受孙中山葬事筹委会之托,用意大利白石雕刻而成,并于1930年塑成后从巴黎运至中山陵的,全部造价150万法郎。坐像下四面的六幅浮雕是截取了孙先生从事革命活动的六幅画面。它们分别是:“如抱赤子”,“出国宣传”,“商讨革命”,“国会授印”,“振聋发聩”和“讨袁护国”。

  经过祭堂来到墓室。墓门分两道,第一道是两扇紫铜保险门,门上的门钉和铜环上的神兽极富*传统特色。门楣上刻“浩气长存”横额,取孙中山为黄花岗烈士墓所写手迹。第二道门为独扇铜门,刻有张静江所写“孙中山先生之墓”七个篆字。

  墓室是半球形封闭建筑,顶呈西式穹窿状,以马赛克镶成*徽图案。室内圆形,铺以大理石,直约18米,高11米,四壁以淡红色大理石贴面。正中的圆形大理石圹,直径4.33米,深1.7米,四周围以1米高的白色大理石栏杆。圹内墓穴上安放着孙中山穿中山装的大理石卧像,这是捷克雕塑家高琪按孙先生遗体的形象所作。孙先生的紫铜棺就在卧像下5米左右处。为什么祭堂内的坐像身着长袍马褂,而这里却改穿中山装了呢?原来当年*内左右两派矛盾尖锐,以蒋介石为首的右派反对民主革命要搞复古,主张塑像穿长袍马褂;而左派则主张穿中山装,最后两派意见都同时被采用。

  各位朋友,孙先生的遗体究竟是否还在中山陵,这是每一位来这里的游客最关心的问题。 1925年3月12日孙先生逝世时,他的遗体经过防腐处理,暂厝北京香山碧云寺,1926年,被北伐军打败逃到北京的军阀张宗昌,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为孙先生的遗体压住了他的风水。于是他打算要焚化遗体。后经爱国将领张学良派兵保护,遗体才得以保存,但已受到空气侵蚀。直到1929年5月28日,灵柩由津浦铁路从北京运抵浦口,在湖南路中央党部公祭三天后,才移棺至中山陵,于6月1日举行了隆重的奉安大典。孙中山先生的遗体,用一具美国制造的铜棺盛殓,安葬在墓室墓圹下5米深的长方形墓穴内。**前夕,蒋介石曾想将遗体迁往台湾。但由于爆破墓穴势必会损坏遗体,便放弃了这种想法,使孙中山遗体得以安然保存至今。

  沿祭堂外广场西侧后壁有一边门,通向后花园。中为墓室宝顶,呈半球形。后墙设有“中山陵建设史料展”,*200幅珍贵历史资料展现了中山陵的建设和中山先生的遗体奉安全过程。

  除了陵墓主体建筑外,中山陵周围还有一些纪念性建筑设施,包括藏经楼、音乐台、光华亭、行健亭、仰止亭、流徽榭等等。它们大多是1929年奉安大典后,各界人士和海外侨胞友人捐款修建而成。

  各位朋友,孙中山先生一生为革命奋斗,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建立了伟大的功勋,也赢得了中外进步人士的广泛拥戴和颂扬。**后,中山陵受到国家高度重视,196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作为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旅游纪念胜地,中山陵每年接待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无数炎黄子孙与国际友人。人们怀着对中山先生伟大精神的崇敬与景仰来到这里凭吊拜谒。在统一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的今天,面对目前海峡*的现状,海内外炎黄子孙都衷心期盼着祖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那一天早日到来。彼时彼刻,倘若孙先生泉下有知,也必会含笑长眠!

  中山陵团餐厅(金鼎私房菜)餐厅地址:南京市玄武区小卫街16—7号(邮局储蓄所旁)联系人:王13401939178

  200元/桌菜单:盐水鸭、酸菜鱼、青椒干子**、大盘鸭、西红柿炒鸡蛋、四喜锅巴、帝皇包菜、大刀豆腐、土豆**、青菜烧油渣、蛋汤

南京中山陵导游词4

  中山陵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它坐落在江苏省南京市东郊钟山东峰小茅山的南麓,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层层上升,气势宏伟!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遵照他生前安葬在钟山的遗愿,灵柩暂停放在北京香山碧云寺内,并决定在南京钟山修建他的陵墓。中山陵由陵墓样稿得奖者、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施工。

  整个墓区*面形如大钟,钟的顶为山下半月形广场,广场南端的鼎台(现改为中山先生的立像)为大钟的钟纽,钟锤就是半球形的墓室。“鼎”在古代是权力的象征,因此整个大钟乃含“唤起民众,以建民国”之意。陵坐北朝南,傍山而筑,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依次为广场、石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墓室。

  祭堂的正中,为孙中山先生的汉白玉坐像,此像为国外雕塑名家保罗兰德斯所作。坐像德基座四周雕刻着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业绩,祭堂四壁的黑色大理石墙上刻有孙中山亲笔书写的>和胡汉民等人书写的>。祭堂之后有一个铜门,横额上书“浩气长存”四个大字,亦是孙中山先生的手笔。门内即为钟形墓室,其中央有一直径4米、深5米的圆形大理石圆穴。孙中山的汉白玉灵柩及卧像即安放在圆穴中,瞻仰者可围绕汉白玉栏杆俯视灵柩上的卧像,此像系捷克雕刻家高棋按遗体形象塑造,十分逼真。孙中山先生虽然与世长辞,但是他浩气长存,永远为世人所敬仰。中山陵的建筑风格中西合壁,钟山的雄伟形势与各个牌坊、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通过大片绿地和宽广的通天台阶,连成一个大的整体,显得十分庄严雄伟,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显得十分庄严雄伟,更有宏伟的气势,设计非常成功,所以被誉为“**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

南京中山陵导游词5

  各位朋友,来到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你们一定想去看看当地最有名气、最具特色的景点吧。到了南京,如果没去中山陵,可以说你只看到了半个南京城。尽管南京素有"六朝古都"之称,拥有"金陵四十景"等众多名胜古迹,但中山陵无疑是其中最具吸引力、最有知名度的一个。

  说起中山陵,当然要提到它的主人--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孙先生本名孙文,字逸仙。外国友人都称呼他为"*博士"。因为他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用过"中山樵"的化名,所以他在国内被尊称为孙中山先生。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少有大志,先后求学于檀香山、香港等地,毕业后在广州、澳门等地行医。后来他弃医从政,并于1905年在日本组织*同盟会,被推举为*,提出了"驱除按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均地权"的著名纲领,及"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学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孙先生被十七省代表推举为*临时大总统,并于次年元旦在南京宣誓就职。此后,经历了"*窃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风风雨雨,1921年他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在1924年1月广州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上,他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同年11月他应冯玉祥之邀抱病北上讨论国家大计,终因积劳成疾,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

  中山陵的墓址是孙先生生前选定的。这里视野开阔,气象雄伟,的确是建造陵墓的好地方。你们也许会问;孙先生出生于广东,逝世在北京,毕生为革命奔波于各地,为什么要选择南京作为自己的长眠之地呢?


中山陵导游词(精选5篇)(扩展3)

——中山陵导游词 (菁华3篇)

中山陵导游词1

各位朋友:

  来到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你们一定想去看看当地最有名气、最具特色的景点吧。到了南京,如果没去中山陵,可以说你只看到了半个南京城。尽管南京素有"六朝古都"之称,拥有"金陵四十景"等众多名胜古迹,但中山陵无疑是其中最具吸引力、最有知名度的一个。

  说起中山陵,当然要提到它的主人--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孙先生本名孙文,字逸仙。外国友人都称呼他为"*博士"。因为他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用过"中山樵"的化名,所以他在国内被尊称为孙中山先生。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少有大志,先后求学于檀香山、香港等地,毕业后在广州、澳门等地行医。后来他弃医从政,并于1905年在日本组织*同盟会,被推举为*,提出了"驱除按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均地权"的著名纲领,及"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学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孙先生被十七省代表推举为*临时大总统,并于次年元旦在南京宣誓就职。此后,经历了"*窃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风风雨雨,1921年他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在1924年1月广州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上,他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同年11月他应冯玉祥之邀抱病北上讨论国家大计,终因积劳成疾,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

  中山陵的墓址是孙先生生前选定的。这里视野开阔,气象雄伟,的确是建造陵墓的好地方。你们也许会问;孙先生出生于广东,逝世在北京,毕生为革命奔波于各地,为什么要选择南京作为自己的长眠之地呢?

中山陵导游词2

  对于中山陵,我几乎是陌生的.。由于陌生,自然好奇,便也联想过许多金碧辉煌的殿堂。然而,当漫步其中之时,才发现原来中山陵别有一番景致。依山而建,隐于山林之间,从下往上一望,极为壮观。建筑并不艳丽,却给人莫名地来了一种气势,来了一种庄重。

  走在台阶上,似乎就已明了。孙中山先生生前就想把墓建于此地,而后人按照他的意思为他建了此陵墓,似乎是为了给中山先生,这位为*不停忙碌的伟人找了一处永远安宁的地方让他*静下来。

  中山陵坐落在这繁茂的宁静之中。中山陵的布局就像是一个大钟,含有"唤起民众,以建民国"之意。遥想当年孙中山先生为了民族的复兴,人民的觉醒,做出了多少的贡献?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博爱"两字正点出了孙中山先生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石坊后是墓道。前面为陵门,它以青色的琉璃瓦为顶,门额上为孙中山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这里用青色的琉璃瓦有一定的含意,青色象征苍天,青色琉璃瓦乃含天下为公之意,以此来显示孙中山先生为国为民的博大胸怀。再进为碑亭,一块高约6米的碑石上刻着"*十八年六月一日**葬*孙先生于此"的镏金大字。

  从牌坊开始上达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台。攀登如此多的石阶极为艰难,但当大家走完这段长距离陡峻的石阶以后,一定会悟出孙中山先生的嘱咐:"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含义。最高的*台有华表两座,后为祭堂。祭堂有三个拱门,分书"民族"、"民权"、"民生"门额。这里是仿宫殿式的祭堂。祭堂的门楣上刻有孙中山手书"天地正气"四字,表达了孙中山先生奋斗的理想。堂中有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逼真生动。在这里,不仅使我们看到了孙中山先生为推翻两千多年来封建帝制的不朽勋业和艰苦斗争的历程,而且也看到了孙中山先生为我中华独立、富强、大展宏图的建国思想。堂后有墓门二重,门框则以黑色大理石砌成。上有中山先生手书"浩气长存"横额。进门为圆形墓室,中央是长形墓穴,上面是中山先生汉白玉卧像,瞻仰者可围绕汉白玉栏杆俯视灵柩上的卧像,此像是雕刻家按遗体形象塑造,十分逼真。下面安葬着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我心中盈满的只有感动和震撼。高*严的祭堂,让我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了孙中山先生的伟大。

  中山陵之旅,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饱览美景的喜悦,更多的是对社会的思考,对民族的热爱,对领袖的敬意。作为记忆,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

中山陵导游词3

  各位朋友,来到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你们一定想去看看当地最有名气、最具特色的景点吧。到了南京,如果没去中山陵,可以说你只看到了半个南京城。尽管南京素有"六朝古都"之称,拥有"金陵四十景"等众多名胜古迹,但中山陵无疑是其中最具吸引力、最有知名度的一个。

  说起中山陵,当然要提到它的主人——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孙先生本名孙文,字逸仙。外国友人都称呼他为"*博士"。因为他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用过"中山樵"的化名,所以他在国内被尊称为孙中山先生。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少有大志,先后求学于檀香山、香港等地,毕业后在广州、澳门等地行医。后来他弃医从政,并于1905年在日本组织*同盟会,被推举为*,提出了"驱除按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均地权"的著名纲领,及"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学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孙先生被十七省代表推举为*临时大总统,并于次年元旦在南京宣誓就职。此后,经历了"*窃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风风雨雨,1921年他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在1924年1月广州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上,他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同年11月他应冯玉祥之邀抱病北上讨论国家大计,终因积劳成疾,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

  中山陵的墓址是孙先生生前选定的。这里视野开阔,气象雄伟,的确是建造陵墓的好地方。你们也许会问;孙先生出生于广东,逝世在北京,毕生为革命奔波于各地,为什么要选择南京作为自己的长眠之地呢?


中山陵导游词(精选5篇)(扩展4)

——中山陵游记作文400字 (菁华6篇)

中山陵游记作文400字1

  听妈妈说我们要去南京旅游,我一连高兴了好几天。

  这一天,我们经过了三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南京。导游先安排我们去汤山一号泡温泉,再去参观雨花台,然后去夫子庙逛夜市。第二天去中山陵游玩。

  我最喜欢中山陵了,它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在导游阿姨的带领下,我们一起乘上了观光车,到了里面,我们经过了八个*台,爬过了三百九十二级台阶。

  映入眼帘的是孙中山的石像,不禁让我想起课文中讲到的那个不懂就问的孙中山,只见他正坐在座位上,昂首挺胸,一身正气,好像要对我们说些什么,我想孙爷爷肯定想对我们说:“你们一定要好好学*,将来建设好我们的国家。”我暗暗点头,记在了心里。

  下来的时候,我和妈妈还在中山陵前拍照留念。这里苍茫*川,后踞巍峨屏障,郁郁葱葱,气象壮丽,让我流连忘返。

  回去的路上,我望着窗外的风景,不由感叹,多么雄伟的中山陵呀!多么可亲的孙爷爷呀!多么美丽的山河呀!真希望下次还能来看望孙中山。

中山陵游记作文400字2

  中山陵,位于南京市的中山路上。中山陵顾名思义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寝。今天我就来到中山陵,瞻仰孙中山的陵寝。

  从石牌坊到祭堂,其中要走过一道台阶。我眼前突然一亮:这么多的石阶和*台,让我怎么走?我数了一下,一共有392级台阶。这时导游走过来说:“392级台阶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口有3亿9千200万。”我顿时恍然大悟。

  随着导游我们穿过祭堂,往墓室走去。进入墓室,在入口处有一个大碑,上刻着两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博爱”,这是孙中山先生亲笔手书。走进墓室里,我看到了孙中山先生的灵柩。这时导游又补充道:“墓室的*面图就是一个铎形,取于'木铎警世'之意。钟顶为山下半月形广场,广场南端的鼎台就是钟钮,钟锤就是半球形的墓室。”听导游这么说让我更了解中山陵,更佩服那些巧夺天工的建筑师。

  之后我们来到了音乐台,那里有一个著名景物——回音壁。那里有许多洁白可爱的和*鸽,我连忙掏出零花钱买了一袋鸽食喂了起来。

  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的安息地,也是*文化的一大遗产。最后我们结束了这次开心之旅。

中山陵游记作文400字3

  春假里,我跟外公、外婆去千年古城南京游玩。

  我们乘着时速为每小时302千米的高铁列车,飞速抵达南京,然后乘地铁到达了南京著名的景点——中山陵。

  进入气势磅礴的中山陵,展现在我眼前是这样的景象:蓝瓦白墙的牌坊,墓道两边翠绿色的苍松和高高大大的陵门。随着中山陵由南往北的中轴线逐渐升高的蓝瓦白墙,庄重的碑亭坐落在我们面前。亭中矗立着一块碑,碑上写了24个大字:“**葬*孙先生于此,1929年6月1日”。

  再往前走几步,我不禁好奇地问外公:“为什么这些建筑都是蓝瓦白墙呢?”“那是因为这正是**的颜色。”外公答道。顺着往前看,展现在我眼前的是高耸的石阶,石阶两旁则是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的山峦。坐落在半山腰的是祭堂,想登上祭堂可不简单,要经过392级石阶的考验。350步我顺顺利利的走了上来,可后面的42步我却坚持不住了,我只好一手抓着栏杆,一手不停地给自己擦汗,终于登上石阶进入祭堂,祭堂的门楣上刻着“民权、民族、民生”的横额。祭堂内放置孙中山先生的大理石坐像,威严而又庄重。

  参观完中山陵,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些许的了解,知道了孙先生的人格魅力,中山陵带着我引入了历史的长河中。

中山陵游记作文400字4

  今天我们怀着敬仰的心情去爬了国父孙中山爷爷的陵墓——中山陵。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陵前的陵坊。上面是有孙中山爷爷亲手书写的“博爱”两字。这两字之间还有一段渊源呢!当年倡导革命的于右任被慈禧太后给通缉了,他化名刘学裕逃到了日本。在日本,是遇到了孙中山,他们立刻就成为了革命人之间亲密无间的战友。这“博爱”两字就是孙中山送给于右任的礼物。

  接着,我们爬上了墓道,1929年6月1日,我们“国父”孙中山爷爷被安葬在了南京的中山陵,他的心也被埋进了这片热土之中。

  上中山陵的路十分漫长,就好像孙中山爷爷的人生一样。从赴香港去接受*代教育,让他知道要接受新的知识;从在香港密谋革命,事迹败露,亡命天涯;从这里我们知道如果不赌一把,势必不可能从大业;从赴英学*,赴日学*,回国当上大总统;这些都是学*积累的知识。再从组织起北伐军,惩罚*,都是用勇气和信心。到了中山陵的顶上,你就可以俯瞰南京城。

  如果你从空中看鸟瞰中山陵,你就会发现中山陵被鲜花和绿书包包围,周围的建筑如众星拱月一般美丽、宏伟。不愧为*第一陵!

中山陵游记作文400字5

  我们一家去郊游,天气特别热,火辣辣的太阳当头照,小草热的低下了头。来到中山陵门口,一下子映入我眼帘的就是高耸入云的台阶。它用白色大理石砌成的。台阶上的人很多,他们有的背着一个大背包,有的戴着一顶太阳帽,有的手里拿着一瓶矿泉水。看了这一切,我也迫不及待了,立刻快步走上了台阶。

  我一边快走一边默数“1,2,3,4,5,6,……23”我一个一个台阶数着,在不知不觉中,我来到了第三道门,它的外形真独特!是一个圆形的拱门,门头上是用青色的疏离瓦塔建成的,青色代表:“苍天”。在这道门上还有用金灿金灿的亮漆刻上去的:“公为天下”。意思是:要对别人像亲人一样,要站在国家一方想事。

  啊!看到第三道门的台阶,我们由不得吸了一口凉气,真的好长!大约有600多级呢!等我好不容易上去时,才明白了第三道门上的字,它们是:“民族,民生,民权”这是孙中山的三门主义。

  在最里面还有一个大厅,大厅中间是孙中山的石像,他手里拿着一本书,戴着副眼镜,坐在一张石椅上,好像有很多知识的样子。他面朝南,因为他生前最想收回台湾,而南,就是台湾的所在地……今天,不仅去了中山陵,还去了游乐场,但我还学到了许多关于中山陵和孙中山的知识!

中山陵游记作文400字6

  噢耶!快乐的暑假开始了,终于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了。爸爸在南京出差,我和妈妈就趁这个机会,坐上了去南京的火车,开始了为期3天的南京之旅。

  第一站,中山陵。中山陵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陵墓,他的陵墓依山而建,坐北朝南,雄伟壮观。

  步入中山陵的大门,两旁高大的雪松,展开茂盛的枝叶,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顺着台阶往上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耸的牌坊,上面写着“博爱”两个字,这可以说是中山先生一生的写照。听导游介绍说,从牌坊开始到顶峰的祭堂,共有392个台阶,8个*台,而且设计的很巧妙,从下往上看,只能看到台阶没有*台,寓意着前面的路很艰辛。从上往下看,却只能看见*台看不见台阶了,寓意着经过艰辛和磨难后,看自己走过的路,发现过去的路也很*坦。通过“博爱”牌坊,就来到了陵门,陵门上有三个拱门,中门门额上刻有“天下为公”四个金黄色的大字。从陵门出来就到了碑亭,石碑的正面刻着“**葬*孙先生于此”。最后我们来到了祭堂,门额上刻着“民族,民权,民生”这六个大字,爸爸告诉我这就是中山先生倡导的三民主义。大厅正中是一尊用大理石雕的中山先生的坐像,他梳着整齐的头发,还笑眯眯地看着我们,显得格外高大,令人肃然起敬。

  游玩了中山陵,我更加尊敬一代伟人中山先生了。


中山陵导游词(精选5篇)(扩展5)

——游中山陵游记作文 (菁华6篇)

游中山陵游记作文1

  今年暑假,我来到了“六朝古都”——南京游玩,那里的名胜古迹数不胜数。有明孝陵、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总统府、雨花台、秦淮河等等。可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山陵。

  中山陵是**代伟大的政治家、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岩牌坊,上有中山先生写的“博爱”两字,从牌坊和祭堂中间,是长长的392级台阶组成的墓道。这些台阶好像直冲云霄。墓道两边是参天大树,青松翠柏,微风拂过树梢,大树们沙沙地笑了,其中夹杂着鸟儿清脆的鸣叫声和小朋友的欢笑声。

  正午时分,太阳炙烤着大地,我们来到了中山陵牌坊,准备向祭堂进发。我放眼望去,那392级台阶上,矗立这那雄伟的建筑,那就是祭堂——我们中山陵的目的地了。于是我们奋力向上爬去。

  我们爬呀爬,爬到一半的时候,我忍不住向下看去,哇!下面的人和物都变得越来越小,参天大树都变得更加苍翠欲滴了。我继续往上爬去,周围环绕着许多苍松翠柏,但我没在意,因为我只想一心爬到祭坛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终于爬上了祭坛。再放眼望去,一览众山小!所有人和物都像蚂蚁般大小了。走进了孙中山纪念堂,里面矗立着用汉白玉雕成的孙爷爷坐像,一看到它,我们就肃然起敬,所有人表情肃穆,默不作声。我们围着塑像走了一圈,参观了孙爷爷的历史事迹,增长了知识。然后,我依依不舍地看了一眼雕像,走出了纪念堂。

  这次去中山陵的旅游真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领略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真谛!

游中山陵游记作文2

  游了大半个南京,都在寻找着属于历史的痕迹。今天,我来到了中山陵。

  下着小雨的紫金山有如仙境。陵区游人不多,显得空旷、安静。

  踏上中山陵的第一*台,便算是进入陵区了。雨过天晴,抬头望去,一缕暖阳照射在博爱坊上。“博爱”二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映射在台阶上,如沐浴在孙先生慈祥却又坚定目光下一般。

  走在陵门与博爱坊间的林荫大道上。1929年6月1日,孙先生的灵车就是沿着这条大道缓缓驶来。送殡队伍长达五六里,沿途静静地瞻仰群众达五十余万人。墓道尽头的陵门旁,一对石狮子分列两边,张着嘴坐着,守卫着他们的国父,守卫着陵门上的“天下为公”。路旁的参天大树就是这样静静地站着,石狮子也就是这样静静地坐着,从迁葬遗体的1929年到备受欺凌的1937年,从抗战胜利的1945年到建立新生的1949年,再到现在。

  走过731级石阶,宛如走过那段追寻着四万万人振兴梦的历史。走上碑亭,墓碑上只有三行简单却刚劲有力的字——“**葬*孙先生于此,*十八年六月一日”。

  太简单了!没有长篇累牍的生*介绍,没有歌功颂德的丰功伟绩,没有激动人心的豪言壮语,却让人铭记在心!

  台阶的尽头便是祭堂,里边的孙先生塑像,拿着书端坐着,凝视着远方,目光好似能看透一切不公,看透一切未来,又似乎在看着中华民族远大的复兴之路,眼神中满是对国家的爱。“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铮铮之言犹在耳边。

  伴着微风,我走下石阶。回头往上看,本在钟山南麓的中山陵却宛如坐落在钟山之巅。我心中默念:这座山下,埋葬着一个伟大的灵魂,影响着*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游中山陵游记作文3

  暑假里,爸爸妈妈说带我到南京中山陵游玩,我高兴极了。

  我们乘坐了*五个小时的火车到达南京。下了火车我们直奔钟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中山陵园风景区—中山陵。中山陵是**代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今年刚好又是建党九十周年,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所以我感觉这次游玩中山陵特别有教育意义。

  今天天气虽然比较炎热,但是游客们的游玩的热情没有被这天气吓倒,到中山陵游玩的人特别多。我们乘坐风景区里的小火车直接达到了中山陵的入口处。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有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又称“博爱坊”。据导游讲:“牌坊这类建筑在功能上主要是用来歌功颂德的,“博爱”两字正点出了孙中山先生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经过“博爱坊”我们就到了一条长四百八十多米的中心大道,道路两旁对称地种植着两排雪松和四排桧松,喻示着孙中山先生的浩然正气长留天地之间。走完了中心大道,接着我们来到了陵门,门额上为孙中山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这四个大字表达了孙中山先生毕生的奋斗目标和所之前的理想。陵门之后,我们看到了一块高约六米的碑石上刻着“*十八年六月一日**葬*孙先生于此”二十四个大字碑亭。出了碑亭,我们就看到了处在山顶最高峰的祭堂,从牌坊到祭堂,共有石阶三百九十二级,八个*台。爬完台阶,我们来到祭堂前,到祭堂有三个拱门,三个拱门分别刻着孙中山先生所创导的“民族”、“民权”、“民生”。祭堂的门楣上刻有孙中山手书“天地正气”四字,表达了孙中山先生奋斗的理想。堂中有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一座,我们围绕汉白玉栏杆俯视灵柩上的卧像,对这一位革命先行者默默地之致敬,他永远为世人所敬仰。

  最后,我们结束了中山陵之旅。通过这次游玩,使我更加了解*革命史,使我懂得和*年代来之不易。我将更加努力学*,将来为这社会多作贡献。

游中山陵游记作文4

  孙中山先生创立了*,定都于南京,就此伟大的孙中山先生在六朝古都的紫金山上入睡。

  到中山陵的那天,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使气氛更加深沉。沿着漫长而弯延的道路,一步又一步登上了“博爱坊”,蓝色的瓦片盖在牌坊上。“博爱”二字笔锋浓厚,令人回味无穷。跨进牌坊,两边树木郁郁葱葱。有青松、翠柏和银杏。

  向前走着,一座宫殿出现在眼前,三扇门的宏伟压制了一切的喧闹。经过宫殿,看见了一块大石碑。高8.1米,正面写着“**葬*孙先生于此”,13个大字发着金光,仿佛孙中山就在你的面前。碑上方画着白云,下方画着高山,就像是一幅画卷。反面虽然无字,但是可以想象,孙中山先生一生的伟大事迹,如何用百字来概括呢?

  从无字碑往上看祭堂,只见台阶,不见*台,意喻着革命的胜利是挫折向上的。一步又一步登上*台,往下看去,只见*台,却不见台阶,意喻着取得了胜利之后,我们走的是一条壮观的康庄大道。

  登上山顶,旁边二个鼎的腹部**本军打了二个弹孔。当时**的腐败与贫穷,带来了亡国之祸。殿上写着“民族、民生、民权”,?意思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均地权”四句话。走进殿堂,孙中山的座像正放在堂中央,他的神情如此庄重,仿佛在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为了让*人民重新站起来,推翻封建王朝。也为现在*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基础。正如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努力学*吧!让我们的国家多一份强大!

游中山陵游记作文5

  今天,我们起了个大早准备去爬中山陵。导游介绍说中山陵十分雄伟,它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墓,1926年竣工。中山陵有329级台阶,代表着三亿二千九百万的群众。

  车子缓缓的驶进了停车场,我们来到了中山陵的大门口。中山陵依山而建,占地两千亩。一条笔直的道路通向远方,两排香樟树像士兵挺立在路边。三百多级台阶气势宏伟地展现在眼前。我心里暗想:一定要用最快的速度爬上去。我用劲全身力气,一口气就跑到了中山陵的最高处。放眼远望,群山青翠地环绕四周,真是心旷神怡啊!

  灵堂前竖立着一块牌子“*孙中山先生于此”几个大字。我来到了孙先生的墓室,孙中山先生的半身雕像庄严地屹立着。我们又瞻仰了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在那里有一副用汉白玉做的孙先生的遗体雕像静静的安息在这里。

  我抬头看看头顶上的天花板忍不住叫了一叫“哇,好漂亮!”可是马上被妈妈禁止了,要我保持安静。

  中山陵真是雄伟、壮观、气魄不凡啊!

游中山陵游记作文6

  中山陵在南京,我们在外游了那么多天,中山陵是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景点。

  6号早上,太阳火辣辣的,中山陵很高很高,通往陵墓的两旁到处是高高大大的雪松,就象一个个*叔叔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我们听导游说:“这里有三扇门,我们游客只能走旁边的两扇,中间这扇门到现在为止只开了三次。”走进了门,我们眼前就是高高的台阶,共有三百九十二级,我走了好长时间还没有走到,累得满头大汗。我们走了好一会儿才到中山陵的顶端。

  我们在孙中山坟墓里,那里有很多人在观看他,屋顶上有党的**。我觉得真奇怪,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来看他呢……


中山陵导游词(精选5篇)(扩展6)

——游中山陵作文800字实用五份

  游中山陵作文800字 1

  “啊!今天又是一个天气晴朗的好日子!”早上一起来,我就望着宾馆窗外的阳光感叹到。

  今天,我们全家将去南京的中山陵公园。驱车直达中山陵,只见那儿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好不容易挤了进去,里面给我的第一印象就一个字——大!

  也不知走了多少米,我们来到了三座大门前,那可真雄伟呀!但是,为什么中间那扇门紧闭不开呢?在询问了工作人员后,我知道了答案:当年孙中山先生的灵柩是从中间大门进入灵堂的,只有在孙中山先生的生日和忌日或者有国家领导干部来参观的时候,中间的大门才会打开。哦,原来如此呀!

  我们从左边大门进入,看到了一座巨大的石碑,上面刻着几个金色大字。咦?这石碑顶端怎么刻着一缕缕波纹?石碑的底端怎么刻着弯弯的波浪?因为……因为这象征着孙中山先生为人民做的事顶天立地。

  再往里走,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很长的台阶,台阶的另一头就是孙中山先生的灵堂了。可以看出来,台阶越来越陡,象征着孙中山先生说过的一句话“革命还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经过我们的努力,终于爬完了陡峭的台阶,来到了孙中山先生的肖像前。只见那孙中山先生坐在一张高高的椅子上,膝盖上放着一卷书,一脸严肃,两眼凝视前方,似乎在期盼着将士们凯旋归来。

  在肖像的后面,有一扇门,门里面有什么?可惜里面不能参观。不过,我还是从导游的嘴里知道了答案:里面就是孙中山先生遗体的所在处了。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埋在了5米深的地底下,上面压着白色大理石,许多人想带走孙先生的尸体,但都因无法完整取出,而放弃了。

  我们边走边看,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我们要和中山陵说再见了。离开中山陵,我情不自禁地回了头,看见中午的阳光正照射着四个由孙中山先生书写得金灿灿的大字——天下为公!

  游中山陵作文800字 2

  站在巍巍的中山陵前,渺小的我不禁被它深深所震撼!

  ——题记

  “下车了!”随着同学们的欢呼声,我们快速向中山陵奔去。一路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当渐渐步入恢宏壮观的陵区时,我的心里不禁激荡起一股莫名的感觉。

  我们首先来到陵园广场,广场四周,棵棵青松屹立,它们看上去是那样的苍劲挺拔,生机勃勃,既象征着先生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又喻示着革命事业的万古长青,生生不息。我们顺着石路继续向前走,一座巍峨耸立的牌坊便映入眼帘,抬头仰望,由先生题写的“博爱”两个大字赫然立在牌匾中央,仿佛是在告诫人们,要用大海般的关怀,去关心,呵护每一个人。

  从牌坊开始上达祭堂,共有392级阶梯,8个*台,对于我们来说,要攀登完如此多的阶梯是困难的,可当我们气喘吁吁到达最后的*台时,不禁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叹。

  祭堂前有三座拱门,分别为“民族,民权,民生”三门,正中门楣上有先生手书的“天地正气”四个大字,表明了孙先生的奋斗理想。再向前进,就是碑亭了,一块高约六米的碑石上镌刻着:“中国***葬**孙先生于此,***十八年六月一日”的镏金大字,堂中还有一尊孙先生的大理石像,生动逼真,那伟岸的身躯,那博大的胸怀,不禁使我看到了先生为推翻延续两千余年封建帝制的伟大功绩和艰苦奋斗的历程。在这高大庄严的祭堂中,让我强烈地感受到了先生的伟大。

  在不知不觉中,集合令吹响,依依不舍的我们离开了中山陵园。这次中山陵之旅,带给我的不仅是饱览美景的喜悦,更多的是对先生的敬意,他那伟大的革命精神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便像这中山陵般巍巍恢弘!

  游中山陵作文800字 3

  游了大半个南京,都在寻找着属于历史的痕迹。今天,我来到了中山陵。

  下着小雨的紫金山有如仙境。陵区游人不多,显得空旷、安静。

  踏上中山陵的第一*台,便算是进入陵区了。雨过天晴,抬头望去,一缕暖阳照射在博爱坊上。“博爱”二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映射在台阶上,如沐浴在孙先生慈祥却又坚定目光下一般。

  走在陵门与博爱坊间的林荫大道上。1929年6月1日,孙先生的灵车就是沿着这条大道缓缓驶来。送殡队伍长达五六里,沿途静静地瞻仰群众达五十余万人。墓道尽头的陵门旁,一对石狮子分列两边,张着嘴坐着,守卫着他们的国父,守卫着陵门上的“天下为公”。路旁的参天大树就是这样静静地站着,石狮子也就是这样静静地坐着,从迁葬遗体的1929年到备受欺凌的1937年,从抗战胜利的1945年到建立新生的1949年,再到现在。

  走过731级石阶,宛如走过那段追寻着四万万人振兴梦的历史。走上碑亭,墓碑上只有三行简单却刚劲有力的字——“中国***葬**孙先生于此,***十八年六月一日”。

  太简单了!没有长篇累牍的生*介绍,没有歌功颂德的丰功伟绩,没有激动人心的豪言壮语,却让人铭记在心!

  台阶的尽头便是祭堂,里边的孙先生塑像,拿着书端坐着,凝视着远方,目光好似能看透一切不公,看透一切未来,又似乎在看着中华民族远大的复兴之路,眼神中满是对国家的爱。“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铮铮之言犹在耳边。

  伴着微风,我走下石阶。回头往上看,本在钟山南麓的中山陵却宛如坐落在钟山之巅。我心中默念:这座山下,埋葬着一个伟大的灵魂,影响着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游中山陵作文800字 4

  暑假里,爸爸妈妈说带我到南京中山陵游玩,我高兴极了。

  我们乘坐了*五个小时的火车到达南京。下了火车我们直奔钟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中山陵园风景区—中山陵。中山陵是中国*代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今年刚好又是建党九十周年,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所以我感觉这次游玩中山陵特别有教育意义。

  今天天气虽然比较炎热,但是游客们的游玩的热情没有被这天气吓倒,到中山陵游玩的人特别多。我们乘坐风景区里的小火车直接达到了中山陵的入口处。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有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又称“博爱坊”。据导游讲:“牌坊这类建筑在功能上主要是用来歌功颂德的,“博爱”两字正点出了孙中山先生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经过“博爱坊”我们就到了一条长四百八十多米的中心大道,道路两旁对称地种植着两排雪松和四排桧松,喻示着孙中山先生的浩然正气长留天地之间。走完了中心大道,接着我们来到了陵门,门额上为孙中山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这四个大字表达了孙中山先生毕生的奋斗目标和所之前的理想。陵门之后,我们看到了一块高约六米的碑石上刻着“***十八年六月一日中国***葬**孙先生于此”二十四个大字碑亭。出了碑亭,我们就看到了处在山顶最高峰的祭堂,从牌坊到祭堂,共有石阶三百九十二级,八个*台。爬完台阶,我们来到祭堂前,到祭堂有三个拱门,三个拱门分别刻着孙中山先生所创导的“民族”、“民权”、“民生”。祭堂的门楣上刻有孙中山手书“天地正气”四字,表达了孙中山先生奋斗的理想。堂中有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一座,我们围绕汉白玉栏杆俯视灵柩上的卧像,对这一位革命先行者默默地之致敬,他永远为世人所敬仰。

  最后,我们结束了中山陵之旅。通过这次游玩,使我更加了解中国革命史,使我懂得和*年代来之不易。我将更加努力学*,将来为这社会多作贡献。

  游中山陵作文800字 5

  孙中山先生创立了***,定都于南京,就此伟大的孙中山先生在六朝古都的紫金山上入睡。

  到中山陵的那天,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使气氛更加深沉。沿着漫长而弯延的道路,一步又一步登上了“博爱坊”,蓝色的瓦片盖在牌坊上。“博爱”二字笔锋浓厚,令人回味无穷。跨进牌坊,两边树木郁郁葱葱。有青松、翠柏和银杏。

  向前走着,一座宫殿出现在眼前,三扇门的宏伟压制了一切的喧闹。经过宫殿,看见了一块大石碑。高8.1米,正面写着“中国***葬**孙先生于此”,13个大字发着金光,仿佛孙中山就在你的面前。碑上方画着白云,下方画着高山,就像是一幅画卷。反面虽然无字,但是可以想象,孙中山先生一生的伟大事迹,如何用百字来概括呢?

  从无字碑往上看祭堂,只见台阶,不见*台,意喻着革命的胜利是挫折向上的。一步又一步登上*台,往下看去,只见*台,却不见台阶,意喻着取得了胜利之后,我们走的是一条壮观的康庄大道。

  登上山顶,旁边二个鼎的腹部**本军打了二个弹孔。当时***的腐败与贫穷,带来了亡国之祸。殿上写着“民族、民生、民权”,?意思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均地权”四句话。走进殿堂,孙中山的座像正放在堂中央,他的神情如此庄重,仿佛在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为了让中国人民重新站起来,推翻封建王朝。也为现在中国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基础。正如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努力学*吧!让我们的国家多一份强大!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