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的成语优选【10】份

首页 / 成语 / |

  诚信的成语 1

  一言九鼎

  战国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赵王派相国*原君去楚国谋求联合抗秦。*原君在门客中选中了文武兼备的十九名随员,离预定的二十名还差一员。*日并不受重视的门客毛遂经过自荐,被*原君批准随行。 起先,随行的另外十九人都很瞧不起毛遂,暗中讥笑他。但到了楚国,在相互交谈的过程中,他们逐渐觉得毛遂是个很了不起的人,对他都很钦佩。*原君去和楚王商谈联合抗秦之事,毛遂等随行人员便都在台下等候。 可是,*原君和楚王从早上谈到中午,还是没有结果。随行的另外十九人便怂恿毛遂上台去说服楚王。 毛遂凭着自己大无畏的英勇气概,按住剑,顺着台阶走上台去,对*原君说:“赵国和楚国联合起来抵御秦国,两句话就能说明其利害关系,为什么从早上到中午,还没谈出个结果来?'' 楚王问*原君说:“他是什么人?" *原君回答说:“他是我的门客毛遂。" 楚王听说毛遂只是个门客,怒气冲冲地喊道:“你这是干什么?我在和你的主人说话,你快退下去!" 毛遂按着剑走上前去,对楚王说:“大王之所以敢当众斥责我,是因为楚国人多势众。但现在大王离我不过十步,楚国再强大,大王也倚仗不着,因为我手中有剑,你的性命掌握在我的手里。而且我的主人就在这里,我和主人说话,你凭什么斥责我呢?" 楚王见毛遂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一时惊呆了,不知怎么办。毛遂又继续说:“楚国是个大国,地方五千里,雄师百万,按理说应该称霸天下。可是令人失望的是,强大的楚国在秦国面前,竟然胆小如鼠,以前秦将白起只带几万军队攻打楚国,一举就攻下了你们的国都郢城,再战烧毁了你们的祖坟。这种奇耻大辱,连我们赵国都为你们感到羞耻,可是大王竟然对此无动于衷!所以,楚、赵联合抗秦,不仅仅是为了赵国,也是为了楚国!道理是如此简单,大王竟然在我主人面前斥责我,不是太没道理了吗?” 毛遂一*话,使楚王茅塞顿开,连连点头说:“先生的话说得很有道理,我一定倾全国之力与赵国联合,共同抗秦!” 于是,赵、楚两国歃血为盟。楚赵结盟后,*原君带着毛遂等回到赵都邯郸。*原君感叹地说:“我手下的门客多时逾千,少时也有百数,自以为识尽赵国的贤士。这次毛遂的事给了我很大的震动.毛先生在我府中三年,我竟没有发现他是个难得的人才。他的三寸之舌,胜过百万强兵,他一到楚国,只用了一*话,便使赵国的威望重于九鼎、大吕,他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诚信的成语 2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2.一言立信----信:信誉。以一句话树立了信誉。

  3.人心所向----向:归向,向往。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4.人望所归----人望:众望;归:归向。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众的信任。

  5.惟天可表----只有对上天才可以表白自己的心情。表示在别人不信任的情况下无可奈何的慨叹。

  6.人微权轻----微:低下。指人的资历浅,威望低,权力不能使大家信服。

  7.千金之诺----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8.九锡宠臣-----九锡:古代帝王赐给重臣的车马、虎贲等九种器物。形容位高权重,深受皇帝宠信的大臣。

  9.一诺千金——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10.小信未孚----孚:为人所信服。小信用未能信任。

  11.人似秋鸿----鸿:大雁。人好像秋天的大雁一样。比喻朋友间守信用,就像鸿雁每年秋天按时从北方飞到南方那样。

  12.大孚众望----孚:使人信服;众望:群众的愿望。指符合群众的心愿,使群众心服口服。.

  13.大信不约----真正讲信义,不在于订约盟誓。

  14.心服首肯----指心里信服,并点头同意。

  15.苦肉计----故意伤害自己的肉体以骗取敌方信任的计策。

  16.不孚众望----不为众人所信服。孚,使信任、信服。

  17.不言而信----旧指君子不用说什么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形容有崇高的威望。

  18.天人共鉴----鉴:审察。天公、众人皆可审察。表示诚实无欺。

  19.半信不信----指不完全相信。

  20.君子协定----双方不经过书面签字,只以口头承诺或交换函件而订立的协定,它与书面条约具有同等的效力。本用于国际事务间。

  21.言听计从----听:听从。什么话都听从,什么主意都采纳。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

  22.言从计听----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同“言听计从”。

  23.言听计行----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同“言听计从”。

  24.旦旦信誓----旦旦:诚恳的样子。指誓言诚恳可信。

  25.言听计用----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同“言听计从”。

  26.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27.同寅协恭----同寅:原指同具敬畏之心,后指在一处做官的人;协恭:友好合作。形容人们互相尊敬,同心协力地工作。

  28.交洽无嫌----洽:协商;嫌:猜疑。指双方密切协作,相互信任。

  29.众望所属----众望:众人的希望。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众的信任。

  30.众望所归----众望:众人的希望;归:归向。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众的信任。

  31.言行计从----说的话出的主意都采纳照办。形容深被信任。

  32.众望所依----众望:众人的希望。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众的信任。

  33.众口捧月----大家共同捧举月亮。比喻共同拥戴一个人。

  34.民保于信----指执政的人有信还要有义,才能受到人民拥护。

  35.有如大江----指着长江起誓以显示自己的.诚意和可信。

  36.有如皎日----皎日:白日。表示对天发誓,以显示自己可以信赖和一片诚意。

  37.有如皦日----皦日:白日。表示对天发誓,以显示自己可以信赖和一片诚意。

  38.杀妻求将----春秋时,吴起杀掉妻子以求得到鲁国的信任和重用。比喻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灭绝人性的事。

  39.至信辟金----至信:最有信用;辟:排除。最守信用的人无须用金玉作信物。

  40.坚信不疑----非常相信,毫不怀疑。

  41.坚持不渝----渝:改变。坚守约章或诺言,决不改变。

  42.坚明约束----坚:坚守;约束:信守诺言。坚守同盟,信守盟约。

  43.众望有归----众望:众人的希望。深得众人拥护、爱戴,为人心所归依。形容得到大家的信任。

  44.违信背约----违:违背。失信于人,背弃约定,毫无信义可言。

  45.计行言听----行其计,听其言。形容十分信任。

  46.论一增十----指诽谤或赞美他人,要夸大其辞,使人信服。

  47.讲信修睦----修:建立;睦:和睦。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

  48.取信于人----比喻取得别人的信赖。

  49.取信于民----取得人民的信任。

  50.抱柱之信----用以表示坚守信约。

  51.安老怀少----安:安顿;怀:关怀。尊重老人,使其安逸;关怀年轻人,使其信服。

  52.杖莫如信----杖:通“仗”,凭借。可仗恃的莫过于守信用。

  53.松枝挂剑----比喻重信义的美德。

  54.物望所归----物:指人,公众;物望:众人的希望。形容众人所期望的。指得到群众的信任。

  55.信守不渝----坚守信用不变。

  56.众望所积----众望:众人的希望。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众的信任。

  57.信以为本----信:诚实。以诚实可信作为处世的根本。指言行要遵守信用。

  58.信誉卓著----卓著:突出显著。信用与名誉特别好。

  59.信誓旦旦----信誓:表示诚意的誓言;旦旦:诚恳的样子。誓言说得真实可信。

  60.哗众取宠----以浮夸的言论迎合群众,骗取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61.铜山铁壁----形容坚固的防御物。比喻可信赖的坚强人物。

  62.蚊虻负山----蚊虻:吸血的昆虫。以蚊虫的力量能背山。比喻力弱者担重任,难以信任。

  63.废耳任目----废:放弃;任:信任。放弃了耳朵,信任眼睛。指不相信别人的意见,只凭信自己眼见的现象。

  64.金字招牌----旧时店铺为显示资金雄厚而用金箔贴字的招牌。现比喻高人一等可以炫耀的名义或称号。也比喻名誉好。

  65.海翁失鸥----翁:老人。在海边居住的那个老翁没有捉取到海鸥。比喻人如果怀有私心,就会失去朋友的信任和情谊。

  66.忠款诚信----款:诚恳。忠实诚恳守信用。

  67.季布一诺----季布:人名,很讲信用,从不食言。季布的承诺。比喻极有信用,不食言。

  68.季礼挂剑----季礼:春秋时吴国人,重信义。比喻重信义的美德。

  69.尾生抱柱----相传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典出《庄子·盗跖》。后用以比喻坚守信约。

  70.钻刀立誓----钻刀:古代立誓仪式,立誓人要从刀门下钻过,表示如果负盟,甘愿死于刀刃之下。形容立誓定盟之真诚。

  71.深入人心----指理论、学说、政策等为人们深切了解和信服

  72.深孚众望----在群众中享有威望,使大家信服。

  73.腹心之臣----像人的腹心一样的臣下。比喻极受信任的臣下。

  74.徙木为信----徙:迁移;信:信用。指说到做到,言而有信。

  75.欺上罔下----对上欺骗,博取信任;对下隐瞒,掩盖真相。

  76.惇信明义----惇:重视;信:诚实。重视信实,明白理义。

  77.欺人眼目----用欺骗的手段骗取别人的信任。

  78.欺上瞒下----对上欺骗,博取信任;对下隐瞒,掩盖真相。

  79.欺世惑众----欺骗世人,迷惑大众。指坏人以欺骗手段博得信任。

  80.哗世取宠----哗世:使世人激动兴奋;宠:喜爱。以浮夸的言论迎合群众,骗取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81.船骥之托----船骥:船只和千里马;托:信托。比喻可信托,可重用的人才。

  82.得君行道----旧指有才识的人得到开明君主的信任,得以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和计划。

  83.惟明克允----惟:只有;明:明察;克:能;允:公允。只有明察事物,才能公正地对待事物,令人信服。

  84.衒玉求售----比喻自夸其才以求任用或信任。同“衒玉自售”。

  85.衒玉自售----比喻自夸其才以求任用或信任。

  86.誉望所归----誉望:名誉和威望;归:归向。指为声誉所托,为众人所敬仰。多指某人担任某项重要职务是受到群众拥护的,和他的声誉相称。

  87.寓言十九----寓言:有所寄托的话;十九:十分之九,指绝大多数。原意是采用寓言的方式表达,最容易使大多数人信服。后泛指故事情节多为虚构。

  88.民无信不立----无信:缺乏信任;不立:立不起来人民如果对国家缺乏信任,这个国家就不稳固。

  89.言必信,行必果----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90.一言为重,百金为轻----金:古代货币单位。严守自己诺言比百两黄金还珍重。指信守诺言可贵。

  91.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疑:怀疑。既然已经任用的人,就应当充分信任;有怀疑信不过的人,就不要用。

  92.疑人勿用,用人勿疑----怀疑的人就不要使用他,使用的人就不要怀疑他。指用人应充分信任。

  93.士为知己者死----知己者:了解自己,信用自己的人。指甘愿为赏识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献身。

  94.谋听计行----犹言言听计从。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

  诚信的成语 3

  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诚信的成语 4

  1.一言为定: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反悔。

  2. 淑质贞亮:淑:善良;贞:坚贞;亮:诚信质直。品质善良,为人诚信质直。

  3. 驷马难追: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4. 说一不二:形容说话算数,说了就不改变。

  5. 说一不二: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形容说话算数。

  6. 秘而不宣:宣:公开说出。保守秘密,不肯宣布。

  7. 金石不渝:像金石一样不可改变。形容坚守盟约节操等。

  8. 温恭直谅:温恭:温和谦恭;直谅:性格正直,能谅解人。指和气谦恭正直诚信的高尚品德。

  9. 真心诚意:心意真实诚恳,没有虚假。

  10. 诚心诚意:真心诚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11. 诚至金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12. 季布一诺:季布:人名,很讲信用,从不食言。季布的承诺。比喻极有信用,不食言。

  13. 言行一致: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

  14. 守口如瓶:守口:紧闭着嘴不讲话。闭口不谈,象瓶口塞紧了一般。形容说话谨慎,严守秘密。

  15. 啮血沁骨:形容极端诚信。

  16. 讲信修睦: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

  17. 丹心耿耿:耿耿:诚信的样子。形容真心实意,非常忠诚。

  18. 千金一诺:诺:许诺。一个诺言价值千金。指守信用,不轻易许诺。

  19.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地方,也一定有忠诚信实的人。指处处都有贤人。

  20. 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21. 恪守不渝:严格遵守,决不改变。

  22. 始终不渝:渝:变。自始自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23. 赤诚相待:赤诚:极真诚忠诚。以至诚之心待人。

  24. 抱诚守真:志在真诚,恪守不违。

  25. 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26. 一诺千金: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27. 开诚相见:与人接触时,诚恳地对待。

  28. �辞立诚:原指整顿文教,树立诚信,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达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

  29. 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30. 正心诚意:原是儒家提倡的一种修养方法,现也泛指心地端正诚恳。

  诚信的成语 5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千百年来,人们讲求诚信,推崇诚信。诚信之风早已融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成为文化基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有关于诚信的故事吧!

  诚信的成语 6

  修辞立诚:〖解释〗原指整顿文教,树立诚信,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达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

  不轻然诺:轻:轻易;然诺:许诺。不随便许诺什么。形容人守信用

  背信弃义: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季路一言:比喻信用极好。

  季布一诺:季布:人名,很讲信用,从不食言。季布的'承诺。比喻极有信用,不食言。

  讲信修睦: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

  轻诺寡信: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斯文扫地: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比喻名誉、信用、地位等完全丧失。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食言而肥:食言:失信。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

  言而无信: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

  信及豚鱼:及:达到;豚:小猪。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比喻信用非常好。

  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一诺千金: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言必信,行必果: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背义负信:指背弃道义,不守信用。

  寡信轻诺: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履信思顺:笃守信用,思念和顺。

  弃义倍信:背离信义。谓不讲道义,不守信用。倍,通“背”。

  千金一诺:诺:许诺。一个诺言价值千金。指守信用,不轻易许诺。

  轻言寡信:谓说话轻率而缺少信用。

  始终不渝:渝:变。自始自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贪而无信:贪婪而又不守信用。汉·应劭《鲜卑胡市议》:“以为鲜卑隔在漠北,犬羊为群,无君长帅庐落之居,又其天性,贪而无信。”

  信守不渝:坚守信用不变

  始终不易:〖解释〗易:改变,违背。自始自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士为知己者死:〖解释〗知己者:了解自己,信用自己的人。指甘愿为赏识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献身。

  百约百叛:约:约定。多次订约,多次背叛。形容毫无信用。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没有信用

  诚信的成语 7

  坚守信诺是树立良好个人形象的关键。不轻易许诺,一旦许诺,必须兑现。或许他承诺的是无足轻重的事情,如果你在小事上失信于他人,那么在大事上谁还敢相信你呢?所以我们要懂得诚实的重要性,做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12

  诚信的成语 8

  1、始终不渝:渝:变。自始自终一向不变。指守信用。

  2、温恭直谅:温恭:温和谦恭;直谅:性格正直,能谅解人。指和气谦恭正直诚信的高尚品德。

  3、丹心耿耿:耿耿:诚信的样貌。形容真心实意,十分忠诚。

  4、淑质贞亮:淑:善良;贞:坚贞;亮:诚信质直。品质善良,为人诚信质直。

  5、背信弃义: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6、信守不渝:坚守信用不变。

  7、食言而肥:食言:失信。指不守信用,只图自我占便宜。

  8、千金一诺:诺:许诺。一个诺言价值千金。指守信用,不轻易许诺。

  9、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10、童叟无欺:货真价实抱诚守真:志在真诚,恪守不违。

  11、一诺千金: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12、诚心正意:心意真诚恳切。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亦作“诚心诚意”。

  13、背义负信:指背弃道义,不守信用。

  14、犬马之诚:比喻诚心实意。一般谦称自我的诚意。

  15、修辞立诚:原指整顿文教,树立诚信,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达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

  16、斯文扫地: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比喻名誉信用地位等完全丧失。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17、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地方,也必须有忠诚信实的人。指处处都有贤人。

  18、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19、百约百叛:约:约定。多次订约,多次背叛。形容毫无信用。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没有信用

  20、弃义倍信:背离信义。谓不讲道义,不守信用。倍,通“背”。

  21、诚心诚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22、信及豚鱼:及:到达;豚:小猪。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比喻信用十分好。

  23、轻言寡信:谓说话轻率而缺少信用。

  24、辞立诚:〖解释〗原指整顿文教,树立诚信,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达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

  25、履信思顺:笃守信用,思念和顺。

  26、贪而无信:贪婪而又不守信用。汉·应劭《鲜卑胡市议》:“以为鲜卑隔在漠北,犬羊为群,无君长帅庐落之居,又其天性,贪而无信。”

  27、言行信果:说了就必须守信用,做事必须办到。同“言必信,行必果”。

  28、始终不易:〖解释〗易:改变,违背。自始自终一向不变。指守信用。

  29、士为知己者死:〖解释〗知己者:了解自我,信用自我的人。指甘愿为赏识自我栽培自我的人献身。

  30、言而无信: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

  31、赤诚相待:极真诚忠诚。以至诚之心待人。

  3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信:信用;其:那;可:能够,行。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样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33、季布一诺:季布:人名,很讲信用,从不食言。季布的承诺。比喻极有信用,不食言。

  34、季路一言:比喻信用极好。

  35、不轻然诺:轻:轻易;然诺:许诺。不随便许诺什么。形容人守信用

  36、言必信,行必果: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必须守信用,做事必须办到。

  37、啮血沁骨:形容极端诚信。

  38、一言为定: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翻悔。

  39、信守不渝:坚守信用不变

  40、寡信轻诺: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必须很少守信用。

  41、讲信修睦: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

  42、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比喻一言为定,决不反悔。

  诚信的成语 9

  1、诚至金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季布一诺:季布:人名,很讲信用,从不食言。季布的承诺。比喻极有信用,不食言。

  3、言行一致: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

  4、守口如瓶:守口:紧闭着嘴不讲话。闭口不谈,象瓶口塞紧了一般。形容说话谨慎,严守秘密。

  5、啮血沁骨:形容极端诚信。

  6、讲信修睦: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

  7、丹心耿耿:耿耿:诚信的样子。形容真心实意,非常忠诚。

  8、千金一诺:诺:许诺。一个诺言价值千金。指守信用,不轻易许诺。

  9、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地方,也一定有忠诚信实的人。指处处都有贤人。

  10、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11、恪守不渝:严格遵守,决不改变。

  12、始终不渝:渝:变。自始自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13、赤诚相待:赤诚:极真诚、忠诚。以至诚之心待人。

  14、抱诚守真:志在真诚,恪守不违。

  15、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16、一诺千金: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17、一言为定: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反悔。

  18、淑质贞亮:淑:善良;贞:坚贞;亮:诚信质直。品质善良,为人诚信质直。

  19、驷马难追: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20、说一不二:形容说话算数,说了就不改变。

  21、说一不二: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形容说话算数。

  22、秘而不宣:宣:公开说出。保守秘密,不肯宣布。

  23、金石不渝:像金石一样不可改变。形容坚守盟约、节操等。

  24、温恭直谅:温恭:温和谦恭;直谅:性格正直,能谅解人。指和气、谦恭、正直、诚信的高尚品德。

  25、真心诚意:心意真实诚恳,没有虚假。

  26、诚心诚意:真心诚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27、开诚相见:与人接触时,诚恳地对待。

  28、脩辞立诚:原指整顿文教,树立诚信,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达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

  29、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30、正心诚意:原是儒家提倡的一种修养方法,现也泛指心地端正诚恳。

  诚信的成语 10

  季路一言:比喻信用极好。

  出处:《左传·哀公十四年》:“千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子之言,子何辱焉?”

  君子协定:双方不经过书面签字,只以口头承诺或交换函件而订立的协定,它与书面条约具有同等的效力。本用于国际事务间,后亦用为事先约定的.套语。又称作“绅士协定”。

  啮血沁骨:形容极端诚信。

  出处:清·顾嗣立《元诗选·丁孝子鹤年》:“先是生母冯阻绝东村,病死……啮血沁骨,棺敛以葬。”

  千金一诺:诺:许诺。一个诺言价值千金。指守信用,不轻易许诺。

  出处:《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脩辞立诚:原指整顿文教,树立诚信,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达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

  出处:语出《易·乾》:“脩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孔颖达疏:“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

  一诺千金: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出处:《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一诺无辞:一口答应,没有二话。

  出处:清·张南庄《何典》第四回:“再没有再荐便宜的了,如何不肯?一诺无辞,就同六事鬼去拣了一个黄道好日。”

  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出处:《史记·*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

  一言千金:一句话价值千金。常用以形容所言之富有价值。

  出处:汉·袁康《越绝书·外传纪策考》:“故无往不复,何德不报,渔者一言千金归焉。”

  一言为定: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翻悔。

  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程婴,我一言已定,你再不必多疑了。”

  允执其中:允:诚信;执:持;其:代词,那个;中:不偏不倚。真诚地坚持中庸之道。比喻真正做到恰到好处。

  出处:《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论语·尧曰》:“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比喻一言为定,决不翻诲。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六:“快马一鞭,快人一言。有事何不出头来,无事各自珍重。”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出处:《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邓析子·转辞》:“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驷马不能及。”

 


诚信的成语优选【10】份扩展阅读


诚信的成语优选【10】份(扩展1)

——诚信的成语故事(精选10篇)

  诚信的成语故事 1

  孙武斩姬演兵,说话算数,执法如山,树立了军法的信用:

  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著名的军事家。他在吴国为将时,主张以法治军,曾率兵攻破楚国,使吴国强大起来。他所著《孙子兵法》一书,总结了古代的作战经验,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之一。春秋末期,出生于齐国贵族的孙武流亡到了南方的吴国。吴王阖闾为了争夺霸主地位,迫切需要拜请一位能够领兵作战的将军。恰在这时,他得到了孙武写的《兵法》十三篇,读完之后十分着迷。

  于是派人把孙武请进王宫(一说是孙武结识了吴王阖闾的谋臣伍子胥,经伍子胥推荐,孙武带着他所著的兵书进见吴王)。吴王阖闾见了孙武后,很客气地说:“您的《兵法》我已经拜读过了,其中的见解很精辟,只是不知道您能不能实际演示演示呢?”孙武非常爽快地回答说:“当然可以!不论男的女的,经过我列阵演练,都可以成为勇武善战的好兵!”“从未见过战阵的娇弱女子,您也能把她们训练成为好兵吗?”吴王似信非信地问。“能!”孙武斩钉截铁地回答。这一天,吴王把一百八十名宫女交给孙武训练。他想考察一下孙武的实际指挥能力,就坐在演练场旁边的高台上观看。孙武开始演练,先让每个宫女手持一支戟,把她们分成左右两队,分别指定吴王的两个宠姬担任队长。接着,孙武问她们:“是否知道自己的心、背和左右手的位置?”众宫女回答:“知道!”她们也好奇地揭看看孙武究竟要怎么操练。只听孙武严肃地说:“现在,由我擂鼓发令。

  令向前,就朝着心所对的方向进击;令向左,就沿着左手的方向进击;令向右,就沿着右手的方向进击;令向后,就朝着背的方向后退。你们能做到吗?”,众宫女说:“能!”孙武又强调说:“如果有人不听从军令,就依法斩首!”众宫女*时只会唱歌跳舞,哪里晓得军法的厉害。尤其是那两个队长,仗着吴王的宠爱,根本没有把孙武放在眼里。因此,当孙武发出军令后,鼓声咚咚,令旗挥舞,众宫女不但没有依令进退,反而嘻嘻哈哈闹个不停,把队形都搞乱了。见此情景,孙武没有动怒。他说:“大家第一次参加操练,有不明白的地方,是我没有讲清楚。”他把军令和操练要求又反复地向宫女们作了讲解,再次强调:“如果有人不听军令,是一定要斩首的!”孙武把宫女们的队形整理好以后,再次下令击鼓向左进击。宫女们还是嘻嘻哈哈,两个队长依然笑得前仰后合。队形又被搞乱了。这时,孙武威严地宣布:“我已经讲明军令和操练要求,可是队长却带头不听军令,依法应当斩首!”

  于是,他下令把担任队长的两个吴王宠姬绑了起来。坐在高台上观看演练的吴王阖闾闻听此言,大吃一惊,赶忙派人传旨要求赦免二姬。孙武断然回答:“现在我是主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在他的坚持下,两个宠姬被斩首示众。众宫女见孙武说话算数、执法如山,操练时再也不敢怠慢。一会儿鼓声又起,令旗挥舞。众宫女奇迹般地排列成了一支步调整齐的队伍:前后左右,卧倒起立,就是在泥泞的草地上,也是按照军令进退起止,完全符合要求,一点差错也没有,嘻嘻哈哈的'吵闹声更是听不到了。通过这次演练,孙武显示了他的治军才能。吴王阖阊尽管心疼他的两个宠姬,但更庆幸发现了一位很有气魄和胆识的将才。于是,他正式任命孙武为大将军。俗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个规矩,实质就是做事的“规范”,就是规章制度。既然立了规矩,就必须严格执行,也就是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如果立了规矩,又不去认真执行,那么这些“规矩”就只能是“一纸空文”,就没有什么信用可言,而这样是根本不可能做成什么大事的。孙武说话算数,执法如山,树立了军法的信用,这是他重要的治军之道。

  诚信的成语故事 2

  《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渔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渔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诚信的成语故事 3

  晏殊信誉的树立: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诚信的成语故事 4

  六月,公至自越。季康子、孟武伯逆于五梧。郭重仆,见二子,曰:“恶言多矣,君请尽之。”公宴于五梧。武伯为祝,恶郭重,曰:“何肥也”。

  季孙曰:“请饮彘也!以鲁国之密迩仇雠,臣是以不获从君,克免於大行,又谓重也肥。”

  公曰:“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饮酒不乐,公与大夫始有恶。

  译文

  六月,哀公从越国回来,大夫季康子、孟武伯在五梧迎候。当时,郭重为哀公驾车,看到他们二人,就对哀公说:“他们背后说了很多诋毁您的坏话,您一定要当面质问他们!”鲁哀公在五梧宴请大夫,孟武伯因为厌恶郭重,就一边敬酒,一边取笑说:“您怎么长得这么肥胖?”

  季康子说:“武伯该受罚吃肉!因为我国接邻敌国,我们不能陪同君王同行,从而不能参加这次远行,武伯你却觉得在外奔劳的郭重肥胖。”

  鲁哀公听了,很觉厌恶,便代替郭重答道:“食言多也,能无肥乎!”这句话分明是反过来讽刺孟武伯惯于说话不算数,而且在宴会上当着群臣之面,出于国君之口,孟武伯顿时面红耳赤,感到万分难堪。

  “食言而肥”这个成语就是从此而来,形容说话不算数,不守信用,只图自己便宜。若表示坚决履行诺言,说话一定算数,即为“决不食言”。

  诚信的成语故事 5

  士为知己者死

  最初,晋国侠客毕阳的孙子豫让给范、中行氏做大臣,但并未受到重用,于是他就投效知伯,得到宠信。后来韩、赵、魏三国瓜分了知伯的土地。其中赵襄子最痛恨知伯,把知伯的头盖骨拿来作饮器。这时豫让逃到山里说:“唉!志士为了解自己的人而牺牲,女子为喜欢自己的人而打扮,所以我一定要替知伯复仇。”于是豫让就隐姓埋名化装成一个受过刑的人,潜伏到王宫里用洗刷厕所作掩护,以便趁机杀死知伯的仇人赵襄子。不久赵襄子入厕,忽然觉得心跳,就下令把涮厕所的人提来审问,才知道是豫让化装行刺。这时豫让竟拿出匕首说:“我要为知伯报仇!”卫士拿下他,要杀他,可是赵襄子却制止说:“这是一位义士,我只要小心躲开他就行了。因为知伯死后没留下子孙,他的臣子中有肯来为他报仇的,一定是天下有气节的贤人。”

  于是赵襄子就把豫让释放了。可是豫让继续图谋为知伯报仇。他全身涂漆,化妆成像一个生癞的人。同时又剃光了胡须和眉毛,把自己彻底毁容,然后假扮乞丐乞讨,连他的妻子都不认识他,看到他以后只是说:“这个人长像并不像我的丈夫,可是声音却极像,这是怎么回事?”于是豫让就吞下炭,为的是改变自己的声音,他的朋友看到他时对他说:“你这种办法很难成功,如果说你是一个志士还可以,如果说你是一个明智之士就错了。因为凭你这种才干,如果竭尽忠诚去侍奉赵襄子,那他必然重视你和信赖你,待你得到他的信赖以后,你再实现你的复仇计划,那你一定能成功的。”豫让听了这话笑了笑说:“你的.意思是为了老朋友而去打新朋友,为旧君主而去杀新君主,这是极端败坏君臣大义的做法。今天我所以要这样做,就是为了阐明君臣大义,并不在于是否顺利报仇。况且已经委身做了人家的臣子,却又在暗中阴谋计划刺**家,这就等于是对君主有二心。我今天之所以明知其不可为却要这样做,也就是为了羞愧天下后世怀有二心的人臣。”

  不久,赵襄子要外出巡视,豫让埋伏在赵襄子所必经的桥下。赵襄子骑马走在桥边时,马忽然惊跳起来,赵襄子说:“这一定又是豫让。”经派人搜捕之后,果然是豫让。因此赵襄子就责备豫让说:“你不是曾经侍奉过范、中行氏吗?知伯灭了范、中行氏,你不但不替范、中行氏报仇,反而屈节忍辱去臣事知伯。如今知伯身死国亡已经很久,你为什么如此替他报仇呢?”豫让回答说:“当我侍奉范、中行氏时,他们只把我当作普通的人看待,所以我也就用普通人的态度报答他们;而知伯把我当作国士看待,所以我也就用国士的态度报答知伯。”于是赵襄子用怜惜的口吻感叹说:“唉!豫让啊,由于你为知伯报仇,已经使你成为忠臣义士了。而寡人对待你,也算是仁至义尽。你自己想一想吧,寡人不能再释放你了!”于是赵襄子就下令卫士把豫让包围起来。

  这时豫让又对赵襄子说:“据臣所知,一个贤臣不阻挡人家的忠义之行,一个忠臣为了完成志节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君王以前已经宽恕过我一次,天下没有不为这件事赞扬君王的。今天我到这里行刺,按理您应在这里将我处死。不过我想得到君王的王袍,准许我在这里刺它几下,我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憾了。不知君王能否成全我的愿望?”赵襄子为了成全豫让的志节,就当场脱下自己的王袍由侍臣交给豫让。豫让接过王袍以后拔出佩剑,奋而起身,然后用剑刺王袍仰天长叹:“啊!天哪!我豫让总算为知伯报了仇!”豫让说完话就自杀而死。赵国的忠义之士听说以后,都落泪惋惜不已。

  诚信的成语故事 6

  季路一言

  《左传·哀公十四年》:“小邾射以句绎来奔,曰:'使季路要我,吾无盟矣。'使子路,子路辞。季康子使冉有谓之曰:'千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子之言,子何辱焉?'对曰:'鲁有事于小邾,不敢问故,死其城下可也。彼不臣而济其言,是义之也。由弗能。"杨伯峻注:"季路即子路,

  《论语.颜渊》谓'子路无宿诺',足见季路之诚信素着,故射宁与子路相约,而不欲与鲁盟誓。"后以"季路一言"指可以凭信的话。

  示例 此事君亲见之,惟季路一言,无他言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李伯言》)

  诚信的成语故事 7

  曾子,名参,孔子的得意门生。儒家思想就是孔丘通过曾参传给嫡孙子思,再传给孟轲,形成孔孟之道的,所以曾参被儒家尊为“宗圣”。

  曾子杀猪取信于子的教子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有一天,曾参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儿子哭、闹着要跟去。曾妻戏哄儿子说:“好乖乖,你别哭,你在家里等着,妈妈回来杀猪炒肉给你吃。”儿子听说有肉吃,变更不随母亲去了。

  曾参的妻子从街上回来,只见曾参拿着绳子在捆猪,旁边还放着一把雪亮的尖刀,正准备杀猪呢!曾参的妻子一见慌了,赶快制止曾参说:“我刚才同孩子说着玩的,并不是真的'要杀猪呀!你看你怎么当真了?”曾参语重心长地对妻子说:“你要知道孩子是欺骗不得的。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只学会父母的样子听父母的教训。今天你要是这样欺骗孩子,就等于教他说假话和欺骗别人。再说,今天你要这样欺骗孩子,孩子觉得母亲的话不可靠,以后你再讲什么话,他就不会相信了,对孩子进行教育也就苦难了。你说这猪该不该杀呀?”

  曾妻听了丈夫的一*话,后悔自己不该和孩子开那个玩笑,更不该欺骗孩子。既然答应杀猪给孩子吃肉,就说到做到,取信于孩子。于是丈夫和妻子一起动手杀猪,为孩子烧了一锅香喷喷的猪肉。儿子一边吃肉,一边向父母投去了信任和感激的目光。

  父母的言行直接感染了孩子。一天晚上,曾子的小儿子刚睡下又突然起来了,从枕头下拿起一把竹筒向外跑。曾子问他去干什么?孩子说,这是我从朋友那么借来的书简,说好了,今天还得,再晚也要还人家,不能言而无信啊!曾子笑着把儿子送出了门。

  诚信的成语故事 8

  1.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2.晏殊信誉的树立: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3.烽火戏诸候的的故事: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4.《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 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渔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渔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5.郭汲不失信于孩子:

  郭汲在并州任职时,一次下去考察,途经美稷县,当地的孩子们闻讯后,自发地聚集到一起夹道欢迎他。郭汲不知情,就问:“小朋友,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呀?”孩子们回答说:“听说您要来,我们特来欢迎!”郭汲闻言赶忙下马,一一答谢。在美稷县办完事后,孩子们又闻讯赶来送郭汲,并问他什么时候返回。郭汲立即让随从计算返程的日期,告诉了他们。由于事情办得十分顺利,返回美稷县的日子比预期早了一天,但为了不失信于孩子们,郭汲下令在县城外的野亭露宿一晚,等到第二天才入城。

  6.曾参杀猪示诚信:

  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儒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有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儿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儿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儿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是哄儿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后,气愤地对丈夫说:“我是哄儿子说着玩的,你怎么就真把猪杀了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他不懂事,还没有辨别能力,接触到的是父母,所以什么都跟父母学。你现在哄骗他,等于是在潜移默化地教他学会欺骗。再说,你现在欺骗了孩子,孩子以后自然也就不相信你了,你以后还怎么教育孩子?”

  7.卓公行千里如期:

  卓恕,字公行,浙江上虞人。他为人笃实讲信义,答应办的事就立即去办;与人约会,纵然遇到暴风疾雨、雷电冰雪,也都没有不如期到达的。有一次,卓公行从建业回会稽(今浙江绍兴)探家,去向太傅诸葛恪告辞,诸葛恪问道:“你什么时候返回呢?”卓公行回答说:“某日当再来亲自拜见。”到了那天,诸葛恪想做东宴请一些宾客,不停地饮酒品菜,以便等候卓公行。当时,赴宴的宾客都以为,从会稽到建业相去千余里,路途之上又很难说不会遇到风波之险,怎么一定能如期到达呢?管众宾客怎么说,诸葛恪坚持要等卓公行,因为他了解卓公行,知道他是一个诚信君子,他说今天到就一定会到。不一会儿,卓公行果然到了。所有的人都很惊诧。

  诚实守信,践诺履约,言必信,行必果,是中国社会的传统美德。做不到就不要随便说,说出过的话就一定要做到。我们都应该做一个像卓名行那样的笃实守信之人。

  8.陶四翁烧毁假紫草:

  陶四翁却宁可受损失也不去坑害别人,用高尚的品质言传身教。陶四翁是个开染布店的,他为人忠厚,做生意讲求信誉,在镇上有口皆碑。一天,有人来推销染布用的原料紫草,陶四翁并不怀疑,就用四百万钱通通买下了那些紫草。不久一个买布的商人来店里进货,看见了这些紫草,便告诉陶四翁说这些都是假的。陶四翁大吃一惊,还有些不相信。商人教了陶四翁一些检查紫草的方法,陶四翁照商人说的一试,果然是些假紫草。这时商人说没关系,这事包给我了,假紫草仍然可以用来染布,价钱便宜点拿到市场上去卖掉就行了。第二天,商人再来进货,陶四翁却没有一匹染布,他还当着商人的面把那些假紫草全都烧了。其实,当时陶四翁并不富有,却宁可受损失也不去坑害别人。他用高尚的品质言传身教了他的后代,他的子孙们也像他一样诚信不欺,最后都成了大富商。

  9.孙武斩姬演兵,说话算数,执法如山,树立了军法的信用:

  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著名的军事家。他在吴国为将时,主张以法治军,曾率兵攻破楚国,使吴国强大起来。他所著《孙子兵法》一书,总结了古代的作战经验,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之一。春秋末期,出生于齐国贵族的孙武流亡到了南方的吴国。吴王阖闾为了争夺霸主地位,迫切需要拜请一位能够领兵作战的将军。恰在这时,他得到了孙武写的《兵法》十三篇,读完之后十分着迷。于是派人把孙武请进王宫(一说是孙武结识了吴王阖闾的谋臣伍子胥,经伍子胥推荐,孙武带着他所著的兵书进见吴王)。吴王阖闾见了孙武后,很客气地说:“您的《兵法》我已经拜读过了,其中的见解很精辟,只是不知道您能不能实际演示演示呢?”孙武非常爽快地回答说:“当然可以!不论男的女的,经过我列阵演练,都可以成为勇武善战的好兵!”“从未见过战阵的娇弱女子,您也能把她们训练成为好兵吗?”吴王似信非信地问。“能!”孙武斩钉截铁地回答。这一天,吴王把一百八十名宫女交给孙武训练。他想考察一下孙武的实际指挥能力,就坐在演练场旁边的高台上观看。孙武开始演练,先让每个宫女手持一支戟,把她们分成左右两队,分别指定吴王的两个宠姬担任队长。接着,孙武问她们:“是否知道自己的心、背和左右手的位置?”众宫女回答:“知道!”她们也好奇地揭看看孙武究竟要怎么操练。只听孙武严肃地说:“现在,由我擂鼓发令。令向前,就朝着心所对的方向进击;令向左,就沿着左手的方向进击;令向右,就沿着右手的方向进击;令向后,就朝着背的方向后退。你们能做到吗?”,众宫女说:“能!”孙武又强调说:“如果有人不听从军令,就依法斩首!”众宫女*时只会唱歌跳舞,哪里晓得军法的厉害。尤其是那两个队长,仗着吴王的宠爱,根本没有把孙武放在眼里。因此,当孙武发出军令后,鼓声咚咚,令旗挥舞,众宫女不但没有依令进退,反而嘻嘻哈哈闹个不停,把队形都搞乱了。见此情景,孙武没有动怒。他说:“大家第一次参加操练,有不明白的地方,是我没有讲清楚。”他把军令和操练要求又反复地向宫女们作了讲解,再次强调:“如果有人不听军令,是一定要斩首的!”孙武把宫女们的队形整理好以后,再次下令击鼓向左进击。宫女们还是嘻嘻哈哈,两个队长依然笑得前仰后合。队形又被搞乱了。这时,孙武威严地宣布:“我已经讲明军令和操练要求,可是队长却带头不听军令,依法应当斩首!”于是,他下令把担任队长的两个吴王宠姬绑了起来。坐在高台上观看演练的吴王阖闾闻听此言,大吃一惊,赶忙派人传旨要求赦免二姬。孙武断然回答:“现在我是主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在他的坚持下,两个宠姬被斩首示众。众宫女见孙武说话算数、执法如山,操练时再也不敢怠慢。一会儿鼓声又起,令旗挥舞。众宫女奇迹般地排列成了一支步调整齐的队伍:前后左右,卧倒起立,就是在泥泞的草地上,也是按照军令进退起止,完全符合要求,一点差错也没有,嘻嘻哈哈的吵闹声更是听不到了。通过这次演练,孙武显示了他的治军才能。吴王阖阊尽管心疼他的两个宠姬,但更庆幸发现了一位很有气魄和胆识的将才。于是,他正式任命孙武为大将军。俗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个规矩,实质就是做事的“规范”,就是规章制度。既然立了规矩,就必须严格执行,也就是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如果立了规矩,又不去认真执行,那么这些“规矩”就只能是“一纸空文”,就没有什么信用可言,而这样是根本不可能做成什么大事的。孙武说话算数,执法如山,树立了军法的信用,这是他重要的治军之道。

  10.皇甫绩守信求责:

  皇甫绩是隋朝有名的大臣。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难以维持家里的生活,就带着他回到娘家住。外公见皇甫绩聪明伶俐,又没了父亲,怪可怜的,因此格外疼爱他。外公叫韦孝宽,韦家是当地有名的大户人家,家里很富裕。由于家里上学的孩子多,外公就请了个教书先生,办了个自家学堂,当时叫私塾。皇甫绩;就和表兄弟们都在自家的学堂里上学。外公是个很严厉的老人,尤其是对他的孙辈们,更是严加管教。私塾开学的时候,就立下规矩,谁要是无故不完成作业,就按照家法重打二十大板。有一天,上午上完课后,皇甫绩和他的几个表兄躲在一个已经废弃的小屋子里下棋。一贪玩,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上课的时间。大家都忘记做教师上午留的作业。第二天,这件事被外公知道了,他把几个孙子叫到书房里,狠狠地训斥了一顿。然后按照规矩,每人重打二十大板。外公看皇甫绩年龄最小,*时又很乖巧,再加上没有爸爸,不忍心打他。于是,就把他叫到一边,慈祥地对他说:“你还小,这次我就不罚你了。不过,以后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不做功课,不学好本领,将来怎么能成大事?”皇甫绩和表兄们相处得很好,小哥哥们都很爱护他。看到小皇甫绩没有被罚,心里都很高兴。可是,小皇甫绩心里很难过,他想:我和哥哥们犯了一样的错误,耽误了功课。外公没有责罚我,这是心疼我。可是我自己不能放纵自己,应该也按照私垫的规矩,被重打二十大板。于是,皇甫绩就找到表兄们,求他们代外公责打自己二十大板。表兄们一听,都“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皇甫绩一本正经地说:“这是私塾里的规矩,我们都向外公保证过触犯规矩甘愿受罚,不然的话就不遵守诺言。你们都按规矩受罚了,我也不能例外。”表兄们都被皇甫绩这种信守学堂的规矩,诚心改过的精神感动了。于是,就拿出戒尺打了皇甫绩二十大板。后来皇甫绩在朝廷里做了大官,但是这种从小养成的信守诺言、勇于承认错误的品德一直没有丢,这使得他在文武百官中享有很高的声望。以真诚为骨其实做文章也和做人一样,要以诚信为本。一位老作家写道:“写文章以天地为心,以真诚为骨。”他把真诚无散和为他写作的准则,他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呈现在读者面前,但求无愧于读者,更无愧于自己的良心。

  11.忠诚与失信的约会:

  汉朝年间,有一个叫陈实的人。陈实,字仲弓,曾官太丘长。陈实为人正直,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的爱戴和好评。后来,陈实返回了故里,无官一身轻,当地远*的官员、乡邻村民们却都愿意尊称其为“陈太丘”。有一天上午,陈太丘从街市返回的路上,恰好与曾一起供职的朋友意外碰面,毕竟两人也是多年未曾谋面,两人相拥一起,真道是友人相见,格外亲热。寒暄一阵后,陈太丘执意要请友人到自家去好好叙上一番,友人家在邻镇,再加上陈太丘的再三邀请,盛情难却,两人边走边聊,很快就来到了陈太丘的家门口。一进家门,但见诺大的庭院,已被主人收拾的干干净净,各种物什,摆放得井然有序。陈太丘便去里屋叫来夫人孩子,热情地给他们介绍了一番。孩子们鞠躬施礼后,便知趣地到庭院玩去了;夫人呢,与那友人客套几句后,就忙着要准备酒菜。友人见陈太丘一家礼仪分明,热情待客,打心底佩服陈太丘的为人处世。这时,陈太丘先把友人领进了书房,欣赏了几幅名人字画,各自赞叹和发表评论后,又双双坐在茶几旁,开始品茗。品茗是一种学问,在不紧不慢的举止间,有淡淡而悠然的茗香从杯际腾起,人们可以回忆往事,咀嚼人生,细细思量很多很多。茗香飘逸,话兴正浓。就在谈笑间,夫人进屋,告诉他们,饭菜已齐了。两位友人相拥而出,来到厅堂,只见八仙桌上已经摆好了足足有八个香喷喷的热菜。于是主人取出了一罐陈年老酒,铺上了两个精致的酒盅,那酒香很快飘散,满院飘香,扑鼻而来,两人对视一笑,端杯而尽,酒逢知己,越饮越欢。酒过数巡之后,友人开口说话了:“不能接着再喝了,我差点忘了,明天我还得去郡府会一好友,还得早点回去准备行装呢。”话音未落,陈太丘呵呵一笑:“这么如此之巧,明天我们刚好与你顺路,也得去郡府去办点事。”于是两人相视而笑。酒足饭饱之后,两位友人约定,次日午时一块上路,地点就在陈太丘家门前的大槐树下。两位友人为了表达各自的忠诚,他们还在槐树前立了个高高的树干。如此之后,两人才揖手辞别。次日,陈太丘提前来到了树干前,等了一段时间,眼看着树干底端的黑影渐渐东斜,午时已过。这时,陈太丘猜想着友人是别有他事而不能同行,或者是他已经提前出发了,于是就先上路了。然而,就在陈太丘走完之后,他的朋友终于到了,左看右看,却不见陈太丘的影子,当即就气不打一处来,非要到他家去看个究竟问个明白。一到陈太丘的家门口,正看见他的长子正在家门口尽兴地玩耍。于是他便指桑骂槐,又象是自言自语地说道:“真不是人哪!跟人约好一块出门的,却又不等人。”当时,陈太丘的长子刚刚年满七岁,名陈纪,字元方,是一个人见人爱、非常懂事的孩子。等他父亲的友人数落完后,小陈纪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午时,午时不来,则表示不讲信用;对孩子骂他的父亲,则表示没有礼貌。”铿锵数语,掷地有声。那刻,刚才还歇斯底里欢叫的知了已经嘎然而至,死一般寂静。那友人当即就羞愧万分,恨不得找个地洞钻了进去,并又想下车解释。抬眼处,但见小陈纪头也不回就进屋去了。

  诚信的成语故事 9

  战国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赵王派相国*原君去楚国谋求联合抗秦。*原君在门客中选中了文武兼备的十九名随员,离预定的二十名还差一员。*日并不受重视的门客毛遂经过自荐,被*原君批准随行。

  起先,随行的另外十九人都很瞧不起毛遂,暗中讥笑他。但到了楚国,在相互交谈的过程中,他们逐渐觉得毛遂是个很了不起的人,对他都很钦佩。*原君去和楚王商谈联合抗秦之事,毛遂等随行人员便都在台下等候。

  可是,*原君和楚王从早上谈到中午,还是没有结果。随行的另外十九人便怂恿毛遂上台去说服楚王。

  毛遂凭着自己大无畏的英勇气概,按住剑,顺着台阶走上台去,对*原君说:“赵国和楚国联合起来抵御秦国,两句话就能说明其利害关系,为什么从早上到中午,还没谈出个结果来?'

  楚王问*原君说:“他是什么人?"

  *原君回答说:“他是我的门客毛遂。"

  楚王听说毛遂只是个门客,怒气冲冲地喊道:“你这是干什么?我在和你的主人说话,你快退下去!"

  毛遂按着剑走上前去,对楚王说:“大王之所以敢当众斥责我,是因为楚国人多势众。但现在大王离我不过十步,楚国再强大,大王也倚仗不着,因为我手中有剑,你的性命掌握在我的手里。而且我的主人就在这里,我和主人说话,你凭什么斥责我呢?"

  楚王见毛遂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一时惊呆了,不知怎么办。毛遂又继续说:“楚国是个大国,地方五千里,雄师百万,按理说应该称霸天下。可是令人失望的是,强大的楚国在秦国面前,竟然胆小如鼠,以前秦将白起只带几万部队攻打楚国,一举就攻下了你们的国都郢城,再战烧毁了你们的祖坟。这种奇耻大辱,连我们赵国都为你们感到羞耻,可是大王竟然对此无动于衷!所以,楚、赵联合抗秦,不仅仅是为了赵国,也是为了楚国!道理是如此简单,大王竟然在我主人面前斥责我,不是太没道理了吗?”

  毛遂一*话,使楚王茅塞顿开,连连点头说:“先生的话说得很有道理,我一定倾全国之力与赵国联合,共同抗秦!”

  于是,赵、楚两国歃血为盟。楚赵结盟后,*原君带着毛遂等回到赵都邯郸。*原君感叹地说:“我手下的'门客多时逾千,少时也有百数,自以为识尽赵国的贤士。这次毛遂的事给了我很大的震动.毛先生在我府中三年,我竟没有发现他是个难得的人才。他的三寸之舌,胜过百万强兵,他一到楚国,只用了一*话,便使赵国的威望重于九鼎、大吕,他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诚信的成语故事 10

  西周最后一个王是周幽王。周幽王什么国家大事都不管,光知道吃喝玩乐,打发人到处找美女。有个大臣名褒珦劝谏幽王,周幽王不但不听,反把褒珦下了监狱。

  褒珦在监狱里被关了三年。褒家的人千方百计要把褒响救出来。他们在乡下买了一个挺漂亮的姑娘,教会她唱歌跳舞,把她打扮起来,献给幽王,替褒珦赎罪。这个姑娘算是褒家的人,叫褒姒。

  幽王得了褒姒,高兴得不得了,就把褒珦释放了。他十分宠爱褒姒,可是褒姒自从进宫以后,心情闷闷不乐,没有露过几次笑脸。幽王想尽办法叫她笑,她怎么也笑不出来。周幽王出了一个赏格:有谁能让王妃娘娘笑一下,就赏他一千两金子。

  有个善于拍马屁的人叫虢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二个鬼主意。原来,周王朝为了防备犬戎的进攻,在骊山(在今陕西临憧东南),带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每隔几里地就是一座口如果犬戎打过来,把守第一道关的兵士就把烽火烧起来:第二道关上的兵士见到烟火,也把烽火烧起来口这样,个接一个烧着烽火,附*的`诸侯见到了,就会发兵来救。虢石父对周幽王说:“现在天下太*,烽火台长久没有使用了。我想请大王跟娘娘上骊山去玩几天。到了晚上,咱们把烽火点起来,让附*的诸侯见了赶来,上个大当。娘娘见了这许多兵马扑了个空,保管会笑起来。”周幽王拍着手说:“好极了,就这么办吧!”

  他们上了骊山,真的在骊山上把烽火点了起来。临*的诸侯得了这个警报,以为犬戎打过来了,赶快带领兵马来救。没想到赶到那儿,连一个犬戎兵的影儿也没有,只听到山上一阵阵奏乐和唱歌的声音,大伙儿都愣了。幽王派人告一诉他们说,辛苦了大家,这儿没什么事,不过是大工和王妃放烟火玩儿,你们回去吧!

  诸侯知道上了当,憋了一肚子气回去了。褒姒不知道他们闹的是什么玩意,看见骊山脚下来了好儿路兵马,乱哄哄的样子,就问幽王是怎么回事。幽王一五一十告诉了她,褒姒真的笑了一下。幽王见褒拟开了笑脸,就赏给虢石父一千两金子。

  幽王宠着褒姒,后来干脆把王后和太子废了,立褒姒为王后,立褒姒生的儿子伯服为太子。原来王后的父亲是申国的诸侯,得到这个消息,就勾结犬戎进攻镐京。幽王听到犬戎进攻的消息,惊慌失措,连忙下命令把骊山的烽火点起来。烽火倒是烧起来了,可是诸侯因为上次上了当,谁也不来理会他们。

  烽火台上白天冒着浓烟,夜里火光烛天,可就是没有一个救兵到来。犬戎兵一到,镐京的兵马不多,勉强抵挡了一阵,被犬戎兵打得落花流水。犬戎的人马像潮水一样涌进城来,把周幽王、虢石父和褒姒生的伯服杀了,把那个不露笑脸的褒姒也给抢走了。

  到这时候,诸侯们知道犬戎真的打进了镐京,这才联合起来,带着大队人马来救。犬戎的首领看到诸侯的大军到了,就命令手下的人把周朝多少年聚敛起来的宝贝财物一抢而空,放了一把火才退走。

  中原诸侯打退了大戎,立原米的太子姬宜臼为天子,就是周*王。诸侯也回到各自的封地去了。

  没想到诸侯一走,大戎又打过来,周朝西边大多土地都被犬戎占去了。*王恐怕镐京保不住,便打定主意,把国都搬到了洛邑去。

  鲁孝公二十七年(前770年),周*王迁都洛邑。因为镐京在西边,洛邑在东边,所以历史上把周朝在镐京做国都的时期,称为西周;迁都洛邑以后,称为东周。


诚信的成语优选【10】份(扩展2)

——感恩的成语优选【10】份

  感恩的成语 1

  乌鸦反哺

  【词目】:乌鸦反哺

  【解释】:乌鸦反哺,成语,比喻奉养长辈的孝心。乌鸦是一种通貌丑陋的鸟,人们觉得它不吉利而遭到人类普遍的厌恶,但他们却拥有一种真正的值得我们人类普遍称道的美德——养老、爱老,在养老、敬老方面堪称动物中的楷模。

  【出处】:元·无名氏《薛苞认母》第二折:“常言道马有垂缰,犬有那展草,踹踏街心,慈乌反哺。”

  【示例】:~,有母子爱。

  乌鸦反哺,成语,比喻奉养长辈的孝心。乌鸦是一种通貌丑陋的鸟,人们觉得它不吉利而遭到人类普遍的厌恶,但他们却拥有一种真正的值得我们人类普遍称道的美德——养老、爱老,在养老、敬老方面堪称动物中的楷模。

  据说这种鸟在母亲的哺育下长大后,当母亲年老体衰,不能觅食或者双目失明飞不动的时候,它的子女就四处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到母亲的口中,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乌鸦反哺”。

  感恩的成语 2

  恩德如山 (ēn dé rú shān)

  比喻恩德极为深生。

  恩恩相报 (ēn ēn xiāng bào)

  用恩惠报答恩惠;把有利于人的行为回报给有恩于己的人。

  恩荣并济 (ēn róng bìng jì)

  恩荣:恩惠荣宠。济:调济。恩惠与荣耀两种手段一起施行。

  恩若再生 (ēn ruò zài shēng)

  恩惠极大如同给了第二次生命。

  恩山义海 (ēn shān yì hǎi)

  恩爱像高山一样重,情义像大海一样深。形容恩惠深,情义重。

  恩深义重 (ēn shēn yì zhòng)

  恩惠、情义极为深重。

  恩同父母 (ēn tóng fù mǔ)

  恩:恩惠;同:如同。待人的好处、恩惠之大如同父母一样。

  恩同再造 (ēn tóng zài zào)

  再造:再生。使人再生的恩惠。比喻恩情极大,象救了自己的性命一样。

  恩有重报 (ēn yǒu zhòng bào)

  好好地报答别人的重大恩惠。

  恩怨分明 (ēn yuàn fēn míng)

  恩:恩惠;怨:仇恨。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

  恩重如山 (ēn zhòng rú shān)

  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恩重泰山 (ēn zhòng tài shān)

  恩情深厚,比泰山还重。

  返哺之恩 (fǎn bǔ zhī ēn)

  返哺:雏鸟长大,衔食哺其母。比喻报答亲恩。

  感恩戴德 (gǎn ēn dài dé)

  戴:尊奉,推崇。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

  感恩图报 (gǎn ēn tú bào)

  感激别人的恩情而想办法回报。

  顾复之恩 (gù fù zhī ēn)

  顾:回头看;复:反复。比喻父母养育的恩德。

  千恩万谢 (qiān ēn wàn xiè)

  一再表示感恩和谢意。

  丝恩发怨 (sī ēn fà yuàn)

  丝、发:形容细小。形容极细小的恩怨。

  感恩的成语 3

  一饭千金

  【拼音】 yī fàn qiān jīn

  【来自】 《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成语故事 查看一饭千金成语故事

  【释义】 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例句唐·沉亚之《旌故*卢军节士》:“当渴饥之望也,~,未足者不能十金。”

  汉高祖刘邦身边有一员大将军名叫韩信。他出身贫困,父母早逝,每天靠讨饭过日子。

  韩信没有别人可以依靠,只好每天到河边去钓鱼,用鱼来充饥。有一天,韩信碰到一个老婆婆。老婆婆把自己的饭分一些给他吃。一连几天,这位老婆婆每天都给韩信饭吃,韩信十分感激,便对老婆婆说:“您这样照顾我,将来我一定要好好报答您。”老婆婆说:“我不要你报答。只希望你要努力自立啊!”韩信满脸羞愧。从此,他认真读兵书,练*武艺,决心做个有用的人。

  后来,韩信投奔到汉王刘邦门下,受到重用,拜为大将,并授以调兵遣将、行军布阵的大权。韩信经过认真训练兵马,率领汉军东征西讨,终于打败了最强大的对手项羽,协助刘邦建立了汉朝。韩信被封为楚王,回到了故乡,派人去找给他饭吃的老婆婆。韩信见了老婆婆,向她再三道谢,并送给她一千两黄金。

  感恩的成语 4

  三国时候,有个名叫管辂的人,从小勤奋好学、才思敏捷,尤其喜爱天文。15岁时,已熟读《周易》,通晓占卜术,小有名气。

  当时,吏部尚书何晏、侍中尚书邓�r倚仗权势,胡作非为,名声很不好。他们听说管辂很会算卦,也想让他给他们算一卦。管辂早就听说这两人是曹操的侄孙曹爽的心腹,臭名昭著。他考虑了一会儿,心想:正好趁这个机会好好教训他们一顿,灭灭他们的威风。

管辂敞着衣衫,双手甩动着宽大的袍袖,晃晃悠悠来到何晏府上。邓�r说:“先生实在是高士,就请为我占一下梦吧。最*几日,我总梦见青蝇落在鼻子上,赶也赶不走,不知是吉是凶?”管辂想了一想,说:“从前周公忠厚正直,辅助周成王建国立业,国泰民安;现在你二人身居高位,职重如山,名若雷霆,但人们怀念你们恩德少,畏惧你们威势多,这恐怕不是求福之道。你的梦按卜术来测,是个凶相!”何晏听他这么一说,吓得粉白的鼻尖上出了一层汗。管辂又说道:“不过,如果你们能收敛干坏事的心,弥补合乎礼仪的'行为,这样,青蝇就可以驱除,三公的地位就可以得到。”邓�r恭恭敬敬听了半天,竟听到这样一番训斥,不禁恼道:“你这不是老生常谈吗?我们早就知道,何必再听你罗嗦?”管辂听了,哈哈一笑:“虽说是老生常谈的话,却不能加以轻视啊!”

不久,何晏、邓�r与曹爽一起因谋反而遭诛杀。消息传来,管辂连声说:“老生常谈的话,他们却置之不理,难怪有如此下场啊!”

  感恩的成语 5

  成语标题:成语解释

  报效万一:报效:为报答恩情而为之效力。指恩德极大,只给以微不足道的报答。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八回:“且今上体天地生生之大德,垂古今未有之旷恩,虽肝脑涂地,岂能报效万一!”

  奔走之友:指彼此尽力相助的挚友。

  出处:《后汉书·党锢传·何》:“袁绍慕之,私与往来,结为奔走之友。”

  寸草衔结:比喻虽然力薄,亦当感恩图报。

  大恩大德:恩:恩惠;德:恩德,好处。巨大的恩德,形容恩泽深厚。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7卷:“若非妹丈救我性命,必作异乡之鬼矣。大恩大德,将何补报!”

  戴天履地:戴:顶着天;履:踏,踩着。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比喻恩德深广,如天高地厚。

  出处:《左传·僖公十五年》“晋大夫三拜稽首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为君之言。群臣敢在下风。’”

  恩德如山:比喻恩德极为深生。

  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寿禅师两生符宿愿》:“老夫垂死之命恩人救援,恩德如山,无可图报。”

  恩恩怨怨:指人的感恩之情与仇怨之情

  出处:王朔《我是“狼”》:“当你认定十年韬晦已足以使人们忘却你和你下决心干掉的那个人之间的恩恩怨怨,你便开始行动了。”

  恩高义厚:恩德情义极为深重

  出处:徽剧《赠剑》:“蒙公主不弃臣陋,恩高义厚。”

  恩若再生:恩惠极大如同给了第二次生命。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一回:“勾践囚于吾国……今吾复其社稷,恩若再生。”

  恩山义海:恩爱像高山一样重,情义像大海一样深。形容恩惠深,情义重。

  出处:宋·晁端海《卜算子》:“恩义重如山,情意深如海。假使黄金北斗高,这一分,何由买?”

  恩深爱重:恩德情义极为深重

  出处:京剧《白蛇传》第16场:“素贞与许郎恩深爱重……望求老禅师放他出来,夫妻重聚。”

  恩深法驰:驰:废弛。因恩情深厚关系密切而不执行法纪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4回:“乃恩深法驰,背道寒盟,口罔闻,剖心难谅。”

  恩深似海:恩德情义极为深重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海誓山盟,各无他志。真个恩深似海无底,义重如山义更高。”

  恩深义重:恩惠、情义极为深重。

  出处:唐·吕颂《代郭令公谢男尚公主表》:“事出非常,荣加望外,恩深义厚,何以克堪;糜躯粉骨,不知所报。”

  恩同父母:恩:恩惠;同:如同。待人的好处、恩惠之大如同父母一样。

  出处:唐·陈子昂《为张著作谢父官表》:“伏惟神皇陛下,恩同父母,矜照恳诚,信其赤心,实有馨竭。”

  恩同山岳:犹恩重如山。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梅女》:“萍水之人,何敢遽以重务浼君子。但泉下搞骸,舌不得缩,索不得除,求断屋梁而焚之,恩同山岳矣。”

  恩同再生:恩:恩德。比喻恩情极大,像使自己再生一样

  出处:刘流《烈火金刚》第17回:“他不愿意离开他这个恩同再生的母亲。”

  恩同再造:再造:再生。使人再生的恩惠。比喻恩情极大,象救了自己的性命一样。

  出处:《宋书·王僧达传》:“再造之恩,不可妄属。”

  恩有重报:好好地报答别人的重大恩惠。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素姐道:‘若得如此,恩有重报。’”

  恩逾慈母:逾:超过。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出处:唐·韩愈《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陛下恩逾慈母。”

  恩重丘山:恩:恩惠。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形容恩义极为深重

  出处:宋·陈亮《谢曾察院启》:“上下交攻,命危丝发;是非随定,恩重丘山。”

  恩重如山: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出处:宋·陆游《删定官供职谢启》:“拔茅以征,冒处清流之末;及瓜雨往,曾无累月之淹。恩重如山,感深至骨。”

  恩重泰山:恩情深厚,比泰山还重。

  出处:宋·刘《彭城集·次韵孙少述二首》:“君思重泰山,未有毫发酬。”

  返哺之恩:返哺:雏鸟长大,衔食哺其母。比喻报答亲恩。

  出处:《春秋运斗枢》:“飞翔羽翮为阳,阳气仁,故乌反哺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凤》:“君如念妾,还祈以楼宅相假,使妾得以返哺之私。”

  父母恩勤:指父母养育子女的恩惠和辛劳。

  出处:《诗经·豳风·鸱》:“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感恩戴德:戴:尊奉,推崇。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

  出处:《三国志·吴志·骆统传》:“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感恩怀德:感激别人的恩德。

  出处:《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勇过聂政,功逾介子,可谓杀身成仁,释生取义者矣”南朝·宋·裴松之注:“古之舍生取义者,必有理存焉,或感恩怀德,投命无悔,或利害有机,奋发以应会,诏所称聂政、介子是也。”

  感恩图报:图:设法。感激别人的恩情而想办法回报。

  出处:宋·曾巩《寄欧阳舍人书》:“其感与报,宜若何而图之。”

  疾病相扶:有病的互相扶助。指患难时互相关心帮助。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滕文公上》:“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

  将顺其美:将顺:随势相助。美:好事,美德。顺势相助,成全美事。亦作“顺从其美”。

  结草衔环: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唐·白居易《赎鸡》诗:“莫学衔环雀,崎岖谩报恩。”

  解囊相助:囊:口袋。拿出财物帮助别人。

  出处:元·无名氏《来生债》:“但见个贫的呵,我早则倾囊儿资助。”明·张岱《娘治募つ夹拊蓝跬蹯裟际琛罚骸叭粲邢褪看蠓蚪饽依种晕跛狡尽!/td>

  渴者易饮:口渴的人喝什么都觉得甘甜。旧时比喻久经苛政而最知对德政感恩。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千恩万谢:一再表示感恩和谢意。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四回:“李助是个星卜家,得了银子,千恩万谢的辞了范全、王庆,来到段家庄回复。”

  衔环结草: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唐·白居易《赎鸡》诗:“莫学衔环雀,崎岖谩报恩。”

  一饭之德:比喻微小的恩德。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范雎于是散家财物,尽以报所尝困厄者。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义海恩山:情深似海,恩重如山。喻恩情道义深厚。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将人的义海恩山,都做了远水遥岑。”

  义重恩深:恩惠、情义极为深重。

  出处:唐·吕颂《代郭令公谢男尚公主表》:“事出非常,荣加望外,恩深义厚,何以克堪;糜躯粉骨,不知所报。”

  雨露之恩:滋生万物的雨露的恩情。比喻恩泽、恩情。

  出处:唐·刘禹锡《苏州谢上表》:“江海远地,孤危小臣。虽雨露之恩,幽遐必被;而犬马之恋,亲*为荣。”明·程登吉《幼学琼林·天文》:“望切者,若云霓之望;思深者,如雨露之恩。”

  玉汝于成:汝:你。玉汝:像爱惜玉一样爱护、帮助你。爱你如玉,帮助你,使你成功。多用于艰难困苦条件下。

  再造之恩:再造:再生。象救了自己性命那样大的恩德。

  出处:《宋书·王僧达传》:“再造之恩,不可妄属。”

  知恩报德:知道了受人家的恩惠就报答人家的恩惠。同“知恩报恩”。

  出处:《群英类选·〈红蕖记·触身谐配〉》:“可怜见咱魂销尽,知恩报德情难混。”

  知恩报恩:知道了受人家的恩惠就报答人家的恩惠。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掩家里有信行,知恩报恩。”

  知遇之恩:给予赏识和重用的恩情。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只因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

  恩人相见,分外眼青:分外:格外;眼青:亲热。形容恩人见面,格外亲热

  出处:明·天然痴叟《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尝言恩人相见,分外眼青。姚氏一见知心人,回作喜。”

  感恩的成语 6

  从前,有两户人家是邻居,*时关系还不错。其中一家人因为能干些,家中要富裕的多。这两家 本来没有什么恩怨的,可是,这一年,老天爷发怒,降下了灾祸,田中颗粒无收。这穷的一家没有了收成,只好躺着等死。这个时候,富的一家买到了很多粮食,想着大家邻居的,就给穷的一家送去了一升米,救了急。

  这穷的一家非常感激富人,认为这真是救命的恩人呀!熬过最艰苦的时刻后,穷人就前往富人家感谢。说话间,谈起明年的种子还没有着落,富的一家慷慨地说:这样吧,我这里的粮食还有很多,你就再拿去一斗吧。这穷的千恩万谢地拿着一斗米回家了。回家后,他的兄弟说了,这斗米能做什么?除了吃以外,根本就不够我们明年地里的种子,这个富人太过分了,既然你这么有钱,就应该多送我们一些粮食和钱,才给这么一点,真是坏的很。

  这话传到了富人耳朵里,他很生气,心想,我白白送你这么多的粮食,你不仅不感谢我,还把我当仇人一样忌恨,真不是人。于是,本来关系不错的两家人。从此就成了仇人,老死不相往来。

  所以,这升米恩,斗米仇就是说,当一个人快被饿死的时候,你给他一升米,他会把你当作恩人;可你要给了他一斗米,他就会想,既然你出得起一斗米,就能给我更多,你要不给我,那你就成为我的仇人了。当给予成为一种*惯,就成了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句金玉良言在启发人们助人要讲求大智慧(有原则)的同时也在暗示人性中的一些弱点,反思自己要知足,对于别人的帮助我们要智慧地接受,并要深怀感激。

  感恩的成语 7

  1.教书育人:指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

  2.严谨治学:指某人对于科研和学术问题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精神。 严谨治学是指教师在求知和传授知识和学问的过程中要做到严密谨慎、严格细致。

  3.循循善诱: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意思是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出自 《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4.诲人不倦:诲:教导。 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5.恩德如山:比喻恩德极为深生。

  6.恩恩相报:用恩惠报答恩惠;把有利于人的行为回报给有恩于己的人。

  7.恩荣并济:恩荣:恩惠荣宠。济:调济。恩惠与荣耀两种手段一起施行。

  8.恩若再生:恩惠极大如同给了第二次生命。

  9.恩山义海:恩爱像高山一样重,情义像大海一样深。形容恩惠深,情义重。

  10.恩深义重:恩惠、情义极为深重。

  11.恩同父母:恩:恩惠;同:如同。待人的好处、恩惠之大如同父母一样。

  12.恩同再造:再造:再生。使人再生的恩惠。比喻恩情极大,象救了自己的'性命一样。

  13.恩有重报:好好地报答别人的重大恩惠。

  14.恩怨分明:恩:恩惠;怨:仇恨。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

  15.恩重如山: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16.恩重泰山:恩情深厚,比泰山还重。

  17.返哺之恩:返哺:雏鸟长大,衔食哺其母。比喻报答亲恩。

  18.感恩戴德:戴:尊奉,推崇。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

  19.感恩图报:感激别人的恩情而想办法回报。

  20.顾复之恩:顾:回头看;复:反复。比喻父母养育的恩德。

  21.千恩万谢:一再表示感恩和谢意。

  22.丝恩发怨:丝、发:形容细小。形容极细小的恩怨。

  23.春晖大地:好像春天又回到大地。 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24.桃李满天: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一个人到处都有学生。

  感恩的成语 8

  【注音】gǎn ēn tú bào

  【出处】其感与报,宜若何而图之。 宋·曾巩《寄欧阳舍人书》

  【解释】图:设法。感激别人的恩情而想办法回报。

  【用法】作谓语;用于人

  【结构】连动式

  【近义词】感恩戴德、感激涕零、知恩图报

  【相反词】忘恩负义、恩将仇报

  【押韵词】对症之药、活蹦乱跳、珠围翠绕、黏恡缴绕、嗷嗷无告、改张易调、披麻戴孝、奔走相告、轻车熟道、云迷雾罩、......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吴国大将伍子胥率军攻打郑国。郑定公决定谁能退兵就重赏。一个渔夫向郑定公表示可以退兵。他拿着船桨就去见伍子胥,讲明来意。伍子胥想到当年渔夫的父亲冒着生命危险帮助他渡江逃难,怎能不感恩图报呢?于是立即退兵

  【示例】如果能培植他出镇方面,则感恩图报,声气相应,岂不是*添了一条臂膀。 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感恩的成语 9

  成语: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dīshuǐzhīēn,dāngyǒngquánxiāngbào]

  【意思】即使受人一点小小的恩惠也应当加倍(在行动上)报答。

  【出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书面载最早为清代的增广贤文・朱子家训,其句原为民间的俗语,广记为进报者采用,后来清代朱用纯编辑收。为教子醒世采用录,此俗语已被编入20xx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中。

  【例句】无论别人给予了我们多少,我们都要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成语:结草衔环饮水思源

  结草衔环jié cǎo xián huán

  [释义]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比喻感恩报德;誓死不忘。

  [语出]元・李行道《灰阑记》:“多谢大娘子;小人结草衔环;此恩必当重报!”

  [正音]结;不能读作“jiē”。

  [辨形]衔;不能写作“街”。

  [*义]感恩报德饮水思源

  [反义]以怨报德忘恩负义

  [用法]比喻感恩戴德;至死不忘。又作“衔环结草”。多用于书面语。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例句]感激先生的救命之恩;日后我一定~;以死相报。

  [成语故事]

  春秋时,晋国的魏武子在生病时,曾嘱咐他的儿子魏颗,在他死后,把一个没有生过儿子的妾嫁出去。后来武子病重了,又告诉魏颗,在自己死后让他这个妾陪葬。武子死了以后,魏颗觉得父亲病危时的`语言可能是神志不清时的胡言乱语,便依照他以前的吩咐把武子的爱妾嫁出去了。后来,魏颗领兵和秦国打仗,看见战场上有个老人把遍地的草都打成了结子,缠住秦军的战马,使秦军兵将纷纷坠马,魏颗因此获胜并俘虏了秦将杜回。当夜,魏颗做了个梦,梦见在战场上结草的老人自称是那位出嫁妾的父亲,是用此来报答魏颗不把自己女儿拿来陪葬之恩的。

  感恩的成语 10

  感恩报得→得不偿失→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榆木脑袋

  感恩--恩惠--惠存--存在--在线--线条--条理--理顺--顺畅--畅想--想念

  【寸草衔结】:比喻虽然力薄,亦当感恩图报。

  【恩恩怨怨】:指人的感恩之情与仇怨之情。

  【怀德畏威】:怀德:心中怀有感恩戴德之情。指对君王或上司既感激而又惧怕其威严。

  【结草衔环】: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巨鳌戴山】:鳌:古代传说中的大海龟;戴:用头顶着。大鳌的头上顶着山。比喻感恩深重。

  【渴者易饮】:口渴的人喝什么都觉得甘甜。旧时比喻久经苛政而最知对德政感恩。

  【千恩万谢】:一再表示感恩和谢意。

  【情深义厚】:情感恩义极为深厚。

  【死日生年】:多用作下对上的感恩之词。

  【衔环结草】: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送一斗米救人,人会怀感恩。送一石米给人会使人贪得无厌而反目成仇。指对人帮助要看时机与对象。


诚信的成语优选【10】份(扩展3)

——诚信的四字成语故事优选【5】份

  诚信的四字成语故事 1

  徐州兵败后,关公与曹操约法三章,暂居曹营。

  曹操敬重关公,为了笼络他,赐给他珍贵物品,关羽却拒之不受;几日一宴请,关羽从不乱吃喝;给关羽大宅,关公却将内宅分给老兵,自己住外间;派多名美女伺奉他,他却叫美女去服侍嫂子。曹操无法,安排刘备的两个夫人和关公同居一屋室。关公仍不动色,秉烛独坐在门外,专心致志读《春秋》,通霄达旦,毫无倦色。曹操想通过美色来诋毁关公,从而达到要挟逼其就范目的。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的信条在关公身上失去了灵验。

  关公夜读春秋,通霄达旦给出三个信息:一是关公面对美色坐怀不乱,二是通霄甘做两个嫂嫂守护卫士,三是《春秋》儒学道义对关公定力的影响。反映出的实质就是:不仅仅是关公对皇兄的忠义的承诺,更反映出关公诚实守信的品质本性,这一天性经《春秋》儒学道义的熏染,升华成华夏民族最宝贵的忠义诚信的道德典范。千古流传,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信的四字成语故事 2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

  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当了皇帝后,想起这事,就气恨不已,下令通缉季布。

  这时敬慕季布为人的人,都在暗中帮助他。不久,季布经过化装,到山东一家姓朱的人家当佣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来,朱家又到洛阳去找刘邦的老朋友汝阴候夏侯婴说情。刘邦在夏侯婴的劝说下撤消了对季布的通缉令,还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东太守。

  有一个季布的同乡人曹邱生,专爱结交有权势的官员,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听说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马上去见季布。

  季布听说曹邱生要来,就虎着脸,准备发落几句话,让他下不了台。谁知曹邱生一进厅堂,不管季布的脸色多么阴沉,话语多么难听,立即对着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与季布拉家常叙旧。并吹捧说:“我听到楚地到处流传着‘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样的话,您怎么能够有这样的好名声传扬在梁、楚两地的呢?我们既是同乡,我又到处宣扬你的好名声,你为什么不愿见到我呢?”季布听了曹邱生的这番话,心里顿时高兴起来,留下他住几个月,作为贵客招待。临走,还送给他一笔厚礼。

  后来,曹邱生又继续替季布到处宣扬,季布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了。

  诚信的四字成语故事 3

  商鞅立木建信 法的条令已经完备,还没有公布,商鞅担心人民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集市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招募能把它迁移到北门的人给他十金。民众认为奇怪,没有一个敢去搬的,商鞅又说:“能搬的人给他五十金。”。有一个人搬迁了那根木头,商鞅就给了他五十金。商鞅用这个来表明自己不欺骗民众,终于公布了法令。

  战国七雄中,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贴邻的魏国就

  比秦国强,还从秦国夺去了河西一大-片地方。

  公元前361年,秦国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下决心发愤图强,首先搜罗人才。他下了

  一道命令,说:“不论是秦国人或者外来的客人,谁要是能想办法使秦国富强起来的,就封 他做官。”

  秦孝公这样一号召,果然吸引了不少有才干的人。有一个卫国的贵族公孙鞅(就是后来 的商鞅),在卫国得不到重用,跑到秦国,托人引见,得到秦孝公的接见。

  商鞅对秦孝公说:“一个国家要富强,必须注意农业,奖励将士;要打算把国家治好,

  必须有赏有罚。有赏有罚,朝廷有了威信,一切改革也就容易进行了。”

  秦孝公完全同意商鞅的主张。可是秦国的一些贵族和大臣却竭力反对。秦孝公一看反对的人这么多,自己刚刚即位,怕闹出乱子来,就把改革的事暂时搁了下来。

  过了两年,秦孝公的君位坐稳了想起了改革,改革制度的事全由左庶长拿主意。”

  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就先叫人在 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命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的,就赏十两 金子。”

  不一会,南门口围了一大堆人,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根木头谁都拿得动,哪儿用得着十两赏金?”有的说:“这大概是左庶长成心开玩笑吧。”

  大伙儿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没有一个敢上去扛木头的。

  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到五十两。没有想到赏金越高,看热 闹的人越觉得不*情理,仍旧没人敢去扛。

  正在大伙儿议论纷纷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个人跑出来,说:“我来试试。”他说着,真的把木头扛起来就走,一直搬到北门。

  商鞅立刻派人传出话来,赏给扛木头的人五十两黄澄澄的金子,一分也没少。

  这件事立即传了开去,一下子轰动了秦国。老百姓说:

  左庶长的命令不含糊。”

  商鞅知道,他的命令已经起了作用,就把他起草的新法令公布了出去。新法令赏罚分明,规定官职的大小和爵位的高低以打仗立功为标准。贵族没有军功的就没有爵位;多生产 粮食和布帛的,免除官差;凡是为了做买卖和因为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妻子儿女都罚做官府的奴婢。

  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以后,农业生产增加了,军事力量也强大了。不久,秦国进攻魏国的西部,从河西打到河东,把魏国的都城安邑也打了下来。

  公元前350年,商鞅又实行了第二次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一、废井田,开阡陌(阡陌就是田间的大路)。秦国把这些宽阔的阡陌铲*,也种上庄稼,还把以前作为划分疆界用的土堆、荒地、树林、沟地等,也开垦起来。谁开垦荒地,就归谁所有。土地可以买卖。

  二、建立县的组织,把市镇和乡村合并起来,组织成县,由国家派官吏直接管理。这样,中央**的权力更集中了。

  三、迁都咸阳。为了便于向东发展,把国都从原来的雍城(今陕西凤翔县)迁移到渭河北面的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

  这样大规模的改革,当然要引起激烈的斗争。许多贵族、大臣都反对新法。有一次,秦国的太子犯了法。商鞅对秦孝公说:“国家的法令必须上下一律遵守。要是上头的人不能遵守,下面的人就不信任朝廷了。太子犯法,他的师傅应当受罚。”结果,商鞅把太子的两个师傅公子虚和公孙贾都办了罪,一个割掉了鼻子,一个在脸上刺上字。这一来,一些贵族、大臣都不敢触犯新法了。

  这样过了十年,秦国果然越来越富强,周天子打发使者送祭肉来给秦孝公,封他为“方伯”(一方诸侯的首领),中原的诸侯国也纷纷向秦国道贺。魏国不得不割让河西土地,把国都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

  诚信的四字成语故事 4

  楚国有一位著名的射箭能手名叫熊渠子。

  有一天夜里,当天经过一片山林时,忽然看见前面不远的地方躺着一只老虎。他吓出一身冷汗,赶紧拉弓搭建,对准老虎就射。可是,那只老虎不动也不吼。

  熊渠子感到奇怪,壮着胆子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块像老虎的大石头;再一看,他射出的那支箭整个儿钻进石头里去了。

  熊渠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心想:我的力气再大也射不穿石头呀!

  他后退了几步,又拿起了一支箭,开工向石头射去。只听“啪”的一声,箭却被弹了回来。熊渠子又连射几回,都是这样。他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于是摇摇头,叹了口气,继续赶路去了。

  这件事很快传开了。人们议论说,熊渠子所以能射开石头,是因为他当时心志专一,精力高度集中。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句谚语就是从上面的故事演变而来的。人们常用来说明只要专心致志,肯下苦功夫,就能达到目的;有时也用来比喻诚心待人,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诚信的四字成语故事 5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

  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诚信的成语优选【10】份(扩展4)

——诚信的成语故事 (菁华9篇)

诚信的成语故事1

  皇甫绩守信求责:

  皇甫绩是隋朝有名的大臣。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难以维持家里的生活,就带着他回到娘家住。外公见皇甫绩聪明伶俐,又没了父亲,怪可怜的,因此格外疼爱他。外公叫韦孝宽,韦家是当地有名的大户人家,家里很富裕。由于家里上学的孩子多,外公就请了个教书先生,办了个自家学堂,当时叫私塾。皇甫绩;就和表兄弟们都在自家的`学堂里上学。外公是个很严厉的老人,尤其是对他的孙辈们,更是严加管教。私塾开学的时候,就立下规矩,谁要是无故不完成作业,就按照家法重打二十大板。有一天,上午上完课后,皇甫绩和他的几个表兄躲在一个已经废弃的小屋子里下棋。一贪玩,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上课的时间。大家都忘记做教师上午留的作业。第二天,这件事被外公知道了,他把几个孙子叫到书房里,狠狠地训斥了一顿。

  然后按照规矩,每人重打二十大板。外公看皇甫绩年龄最小,*时又很乖巧,再加上没有爸爸,不忍心打他。于是,就把他叫到一边,慈祥地对他说:“你还小,这次我就不罚你了。不过,以后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不做功课,不学好本领,将来怎么能成大事?”皇甫绩和表兄们相处得很好,小哥哥们都很爱护他。看到小皇甫绩没有被罚,心里都很高兴。可是,小皇甫绩心里很难过,他想:我和哥哥们犯了一样的错误,耽误了功课。外公没有责罚我,这是心疼我。可是我自己不能放纵自己,应该也按照私垫的规矩,被重打二十大板。于是,皇甫绩就找到表兄们,求他们代外公责打自己二十大板。表兄们一听,都“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皇甫绩一本正经地说:“这是私塾里的规矩,我们都向外公保证过触犯规矩甘愿受罚,不然的话就不遵守诺言。你们都按规矩受罚了,我也不能例外。”表兄们都被皇甫绩这种信守学堂的规矩,诚心改过的精神感动了。于是,就拿出戒尺打了皇甫绩二十大板。后来皇甫绩在朝廷里做了大官,但是这种从小养成的信守诺言、勇于承认错误的品德一直没有丢,这使得他在文武百官中享有很高的声望。以真诚为骨其实做文章也和做人一样,要以诚信为本。一位老作家写道:“写文章以天地为心,以真诚为骨。”他把真诚无散和为他写作的准则,他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呈现在读者面前,但求无愧于读者,更无愧于自己的良心。

诚信的成语故事2

  季路一言

  《左传·哀公十四年》:“小邾射以句绎来奔,曰:'使季路要我,吾无盟矣。'使子路,子路辞。季康子使冉有谓之曰:'千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子之言,子何辱焉?'对曰:'鲁有事于小邾,不敢问故,死其城下可也。彼不臣而济其言,是义之也。由弗能。"杨伯峻注:"季路即子路,

  《论语.颜渊》谓'子路无宿诺',足见季路之诚信素着,故射宁与子路相约,而不欲与鲁盟誓。"后以"季路一言"指可以凭信的'话。

  示例 此事君亲见之,惟季路一言,无他言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李伯言》)

诚信的成语故事3

  曾子,名参,孔子的得意门生。儒家思想就是孔丘通过曾参传给嫡孙子思,再传给孟轲,形成孔孟之道的,所以曾参被儒家尊为“宗圣”。

  曾子杀猪取信于子的教子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有一天,曾参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儿子哭、闹着要跟去。曾妻戏哄儿子说:“好乖乖,你别哭,你在家里等着,妈妈回来杀猪炒肉给你吃。”儿子听说有肉吃,变更不随母亲去了。

  曾参的妻子从街上回来,只见曾参拿着绳子在捆猪,旁边还放着一把雪亮的尖刀,正准备杀猪呢!曾参的妻子一见慌了,赶快制止曾参说:“我刚才同孩子说着玩的,并不是真的要杀猪呀!你看你怎么当真了?”曾参语重心长地对妻子说:“你要知道孩子是欺骗不得的。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只学会父母的`样子听父母的教训。今天你要是这样欺骗孩子,就等于教他说假话和欺骗别人。再说,今天你要这样欺骗孩子,孩子觉得母亲的话不可靠,以后你再讲什么话,他就不会相信了,对孩子进行教育也就苦难了。你说这猪该不该杀呀?”

  曾妻听了丈夫的一*话,后悔自己不该和孩子开那个玩笑,更不该欺骗孩子。既然答应杀猪给孩子吃肉,就说到做到,取信于孩子。于是丈夫和妻子一起动手杀猪,为孩子烧了一锅香喷喷的猪肉。儿子一边吃肉,一边向父母投去了信任和感激的目光。

  父母的言行直接感染了孩子。一天晚上,曾子的小儿子刚睡下又突然起来了,从枕头下拿起一把竹筒向外跑。曾子问他去干什么?孩子说,这是我从朋友那么借来的书简,说好了,今天还得,再晚也要还人家,不能言而无信啊!曾子笑着把儿子送出了门。

诚信的成语故事4

  季路一言

  《左传·哀公十四年》:“小邾射以句绎来奔,曰:'使季路要我,吾无盟矣。'使子路,子路辞。季康子使冉有谓之曰:'千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子之言,子何辱焉?'对曰:'鲁有事于小邾,不敢问故,死其城下可也。彼不臣而济其言,是义之也。由弗能。"杨伯峻注:"季路即子路,

  《论语.颜渊》谓'子路无宿诺',足见季路之诚信素着,故射宁与子路相约,而不欲与鲁盟誓。"后以"季路一言"指可以凭信的话。

  示例 此事君亲见之,惟季路一言,无他言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李伯言》)

诚信的成语故事5

  孙武斩姬演兵,说话算数,执法如山,树立了军法的信用:

  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著名的军事家。他在吴国为将时,主张以法治军,曾率兵攻破楚国,使吴国强大起来。他所著《孙子兵法》一书,总结了古代的作战经验,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之一。春秋末期,出生于齐国贵族的孙武流亡到了南方的吴国。吴王阖闾为了争夺霸主地位,迫切需要拜请一位能够领兵作战的将军。恰在这时,他得到了孙武写的《兵法》十三篇,读完之后十分着迷。

  于是派人把孙武请进王宫(一说是孙武结识了吴王阖闾的谋臣伍子胥,经伍子胥推荐,孙武带着他所著的兵书进见吴王)。吴王阖闾见了孙武后,很客气地说:“您的《兵法》我已经拜读过了,其中的见解很精辟,只是不知道您能不能实际演示演示呢?”孙武非常爽快地回答说:“当然可以!不论男的女的,经过我列阵演练,都可以成为勇武善战的好兵!”“从未见过战阵的娇弱女子,您也能把她们训练成为好兵吗?”吴王似信非信地问。“能!”孙武斩钉截铁地回答。这一天,吴王把一百八十名宫女交给孙武训练。他想考察一下孙武的实际指挥能力,就坐在演练场旁边的高台上观看。孙武开始演练,先让每个宫女手持一支戟,把她们分成左右两队,分别指定吴王的两个宠姬担任队长。接着,孙武问她们:“是否知道自己的心、背和左右手的位置?”众宫女回答:“知道!”她们也好奇地揭看看孙武究竟要怎么操练。只听孙武严肃地说:“现在,由我擂鼓发令。

  令向前,就朝着心所对的方向进击;令向左,就沿着左手的方向进击;令向右,就沿着右手的方向进击;令向后,就朝着背的方向后退。你们能做到吗?”,众宫女说:“能!”孙武又强调说:“如果有人不听从军令,就依法斩首!”众宫女*时只会唱歌跳舞,哪里晓得军法的厉害。尤其是那两个队长,仗着吴王的宠爱,根本没有把孙武放在眼里。因此,当孙武发出军令后,鼓声咚咚,令旗挥舞,众宫女不但没有依令进退,反而嘻嘻哈哈闹个不停,把队形都搞乱了。见此情景,孙武没有动怒。他说:“大家第一次参加操练,有不明白的地方,是我没有讲清楚。”他把军令和操练要求又反复地向宫女们作了讲解,再次强调:“如果有人不听军令,是一定要斩首的!”孙武把宫女们的队形整理好以后,再次下令击鼓向左进击。宫女们还是嘻嘻哈哈,两个队长依然笑得前仰后合。队形又被搞乱了。这时,孙武威严地宣布:“我已经讲明军令和操练要求,可是队长却带头不听军令,依法应当斩首!”

  于是,他下令把担任队长的两个吴王宠姬绑了起来。坐在高台上观看演练的吴王阖闾闻听此言,大吃一惊,赶忙派人传旨要求赦免二姬。孙武断然回答:“现在我是主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在他的坚持下,两个宠姬被斩首示众。众宫女见孙武说话算数、执法如山,操练时再也不敢怠慢。一会儿鼓声又起,令旗挥舞。众宫女奇迹般地排列成了一支步调整齐的队伍:前后左右,卧倒起立,就是在泥泞的'草地上,也是按照军令进退起止,完全符合要求,一点差错也没有,嘻嘻哈哈的吵闹声更是听不到了。通过这次演练,孙武显示了他的治军才能。吴王阖阊尽管心疼他的两个宠姬,但更庆幸发现了一位很有气魄和胆识的将才。于是,他正式任命孙武为大将军。俗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个规矩,实质就是做事的“规范”,就是规章制度。既然立了规矩,就必须严格执行,也就是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如果立了规矩,又不去认真执行,那么这些“规矩”就只能是“一纸空文”,就没有什么信用可言,而这样是根本不可能做成什么大事的。孙武说话算数,执法如山,树立了军法的信用,这是他重要的治军之道。

诚信的成语故事6

  言而有信

  曾子,名参,孔子的得意门生。儒家思想就是孔丘通过曾参传给嫡孙子思,再传给孟轲,形成孔孟之道的,所以曾参被儒家尊为“宗圣”。

  曾子杀猪取信于子的教子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有一天,曾参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儿子哭、闹着要跟去。曾妻戏哄儿子说:“好乖乖,你别哭,你在家里等着,妈妈回来杀猪炒肉给你吃。”儿子听说有肉吃,变更不随母亲去了。

  曾参的妻子从街上回来,只见曾参拿着绳子在捆猪,旁边还放着一把雪亮的尖刀,正准备杀猪呢!曾参的妻子一见慌了,赶快制止曾参说:“我刚才同孩子说着玩的,并不是真的要杀猪呀!你看你怎么当真了?”曾参语重心长地对妻子说:“你要知道孩子是欺骗不得的。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只学会父母的样子听父母的教训。今天你要是这样欺骗孩子,就等于教他说假话和欺骗别人。再说,今天你要这样欺骗孩子,孩子觉得母亲的话不可靠,以后你再讲什么话,他就不会相信了,对孩子进行教育也就苦难了。你说这猪该不该杀呀?”

  曾妻听了丈夫的一*话,后悔自己不该和孩子开那个玩笑,更不该欺骗孩子。既然答应杀猪给孩子吃肉,就说到做到,取信于孩子。于是丈夫和妻子一起动手杀猪,为孩子烧了一锅香喷喷的猪肉。儿子一边吃肉,一边向父母投去了信任和感激的目光。

  父母的言行直接感染了孩子。一天晚上,曾子的小儿子刚睡下又突然起来了,从枕头下拿起一把竹筒向外跑。曾子问他去干什么?孩子说,这是我从朋友那么借来的书简,说好了,今天还得,再晚也要还人家,不能言而无信啊!曾子笑着把儿子送出了门。

  一言九鼎

  战国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赵王派相国*原君去楚国谋求联合抗秦。*原君在门客中选中了文武兼备的十九名随员,离预定的二十名还差一员。*日并不受重视的门客毛遂经过自荐,被*原君批准随行。

  起先,随行的另外十九人都很瞧不起毛遂,暗中讥笑他。但到了楚国,在相互交谈的过程中,他们逐渐觉得毛遂是个很了不起的人,对他都很钦佩。*原君去和楚王商谈联合抗秦之事,毛遂等随行人员便都在台下等候。

  可是,*原君和楚王从早上谈到中午,还是没有结果。随行的另外十九人便怂恿毛遂上台去说服楚王。

  毛遂凭着自己大无畏的英勇气概,按住剑,顺着台阶走上台去,对*原君说:“赵国和楚国联合起来抵御秦国,两句话就能说明其利害关系,为什么从早上到中午,还没谈出个结果来?'

  楚王问*原君说:“他是什么人?"

  *原君回答说:“他是我的门客毛遂。"

  楚王听说毛遂只是个门客,怒气冲冲地喊道:“你这是干什么?我在和你的主人说话,你快退下去!"

  毛遂按着剑走上前去,对楚王说:“大王之所以敢当众斥责我,是因为楚国人多势众。但现在大王离我不过十步,楚国再强大,大王也倚仗不着,因为我手中有剑,你的性命掌握在我的手里。而且我的主人就在这里,我和主人说话,你凭什么斥责我呢?"

  楚王见毛遂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一时惊呆了,不知怎么办。毛遂又继续说:“楚国是个大国,地方五千里,雄师百万,按理说应该称霸天下。可是令人失望的是,强大的楚国在秦国面前,竟然胆小如鼠,以前秦将白起只带几万军队攻打楚国,一举就攻下了你们的国都郢城,再战烧毁了你们的祖坟。这种奇耻大辱,连我们赵国都为你们感到羞耻,可是大王竟然对此无动于衷!所以,楚、赵联合抗秦,不仅仅是为了赵国,也是为了楚国!道理是如此简单,大王竟然在我主人面前斥责我,不是太没道理了吗?”

  毛遂一*话,使楚王茅塞顿开,连连点头说:“先生的话说得很有道理,我一定倾全国之力与赵国联合,共同抗秦!”

  于是,赵、楚两国歃血为盟。楚赵结盟后,*原君带着毛遂等回到赵都邯郸。*原君感叹地说:“我手下的门客多时逾千,少时也有百数,自以为识尽赵国的贤士。这次毛遂的事给了我很大的震动。毛先生在我府中三年,我竟没有发现他是个难得的人才。他的三寸之舌,胜过百万强兵,他一到楚国,只用了一*话,便使赵国的威望重于九鼎、大吕,他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一诺千金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

  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当了皇帝后,想起这事,就气恨不已,下令通缉季布

  这时敬慕季布为人,都在暗中帮助他。不久,季布经过化装后到山东一家姓朱的人家当佣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来,朱家又到洛阳去找刘邦的老朋友汝阴候夏候婴说情。刘邦在夏候婴的劝说下撤消了对季布的通缉令,还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东太守。

  有一个季布的同乡人曹邱生,专爱结交有权势的官员,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听说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马上去见季布。

  季布听说曹邱生要来,就虎着脸,准备发落几句话,让他下不了台。谁知曹邱生一进厅堂,不管季布的脸色多么阴沉,话语多么难听,立即对着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与季布拉家常叙旧。并吹捧说:“我听到楚地到处流传着‘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样的话,您怎么能有这样好的名声传扬在梁、楚两地的呢?我们既是同乡,我又到处宣扬你的好名声,你为什么不愿见到我呢?”季布听了曹邱生的这番话,心里顿时高兴起来,留下他住几个月,作为贵客招待。临走,还送给他一笔厚礼。

  后来,曹邱生又继续替李布到处宣扬,季布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了。

  金石为开

  楚国有一位著名的射箭能手名叫熊渠子。

  有一天夜里,当天经过一片山林时,忽然看见前面不远的地方躺着一只老虎。他吓出一身冷汗,赶紧拉弓搭建,对准老虎就射。可是,那只老虎不动也不吼。

  熊渠子感到奇怪,壮着胆子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块像老虎的大石头;再一看,他射出的那支箭整个儿钻进石头里去了。

  熊渠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心想:我的力气再大也射不穿石头呀!

  他后退了几步,又拿起了一支箭,开工向石头射去。只听“啪”的一声,箭却被弹了回来。熊渠子又连射几回,都是这样。他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于是摇摇头,叹了口气,继续赶路去了。

  这件事很快传开了。人们议论说,熊渠子所以能射开石头,是因为他当时心志专一,精力高度集中。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句谚语就是从上面的故事演变而来的。人们常用来说明只要专心致志,肯下苦功夫,就能达到目的;有时也用来比喻诚心待人,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诚信的成语故事7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千百年来,人们讲求诚信,推崇诚信。诚信之风早已融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成为文化基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有关于诚信的故事吧!

诚信的成语故事8

  坚守信诺是树立良好个人形象的关键。不轻易许诺,一旦许诺,必须兑现。或许他承诺的是无足轻重的事情,如果你在小事上失信于他人,那么在大事上谁还敢相信你呢?所以我们要懂得诚实的重要性,做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12

诚信的成语故事9

  卓公行千里如期:

  卓恕,字公行,浙江上虞人。他为人笃实讲信义,答应办的事就立即去办;与人约会,纵然遇到暴风疾雨、雷电冰雪,也都没有不如期到达的。有一次,卓公行从建业回会稽(今浙江绍兴)探家,去向太傅诸葛恪告辞,诸葛恪问道:“你什么时候返回呢?”卓公行回答说:“某日当再来亲自拜见。”到了那天,诸葛恪想做东宴请一些宾客,不停地饮酒品菜,以便等候卓公行。当时,赴宴的宾客都以为,从会稽到建业相去千余里,路途之上又很难说不会遇到风波之险,怎么一定能如期到达呢?管众宾客怎么说,诸葛恪坚持要等卓公行,因为他了解卓公行,知道他是一个诚信君子,他说今天到就一定会到。不一会儿,卓公行果然到了。所有的人都很惊诧。

  诚实守信,践诺履约,言必信,行必果,是*社会的传统美德。做不到就不要随便说,说出过的话就一定要做到。我们都应该做一个像卓名行那样的笃实守信之人。


诚信的成语优选【10】份(扩展5)

——学*的成语优选【10】份

  学*的成语 1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朱者赤,*墨者黑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海无涯 知难而进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青出于蓝 而胜于蓝。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关于刻苦学*的成语

  1、凿壁偷光:凿穿墙壁引过光线。形容家境贫困仍刻苦勤学。

  2、憎爱分明:憎:恨。恨什么,爱什么,界限清楚,态度鲜明。

  3、孳孳不倦:指工作或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4、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勤奋不知疲倦。

  5、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

  6、昼耕夜诵:白天种地,夜晚读书,形容抓紧时间学*,读书勤奋。

  7、牛角挂书:把书挂在牛角上,边放牛边看书。比喻勤奋好学。

  8、研精覃思:研:研究;精:细密;覃:深入;思:思考。精心研究,深入思考。

  9、一筹莫展:筹:筹划、计谋;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10、自吹自擂:擂:打鼓。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11、应对如流:对答象流水一样。形容答话很快,很流利。

  12、一曝十寒: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13、程门立雪:冒着大雪在程颐的门前站着,形容尊师重道,虔诚求教。

  14、一得之见:见:见解。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见解。

  15、圆木警枕: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醒,不会懒惰。形容鞭策自己,勤奋不懈。

  16、一无可取:没有一点儿可以肯定的地方。

  17、专心一志: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18、应付裕如:应付:对付,处置。裕如:按自己的心愿做事。从容对付,毫不费劲。

  19、枕典*文:谓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

  20、悬梁刺股:把头发挂在梁上,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形容发奋刻苦学*。

  21、盈科后进: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比喻学*应步步落实,不能只图虚名。

  22、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勤奋刻苦。

  23、一丝不苟: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24、以貌取人:根据外貌来判别一个的的品质才能。

  25、羽毛未丰:丰:丰满。指小鸟没长成,身上的毛还很稀疏。比喻年纪轻,经历少,不成熟或力量还不够强大。

  26、一张一弛: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27、争分夺秒:一分一秒也不放过。形容充分利用时间。

  28、韦编三绝:韦:熟牛皮。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条把竹简编编联起来,做“韦编”。三:多次。绝:断。反复研读,以致编联竹简的的皮绳断了多次。指读书勤奋刻苦。

  29、以一知万:从了解一点到推知其他许多事物。

  30、咬文嚼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31、囊萤映雪:用萤火虫照明读书,借着雪光照明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学*的成语 2

  囊萤映雪

  【解释】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出处】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

  悬梁刺骨

  【解释】形容刻苦学*。梁:房梁上,股:大腿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精益求精

  【解释】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出处】《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映雪读书

  【解释】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出处】南朝梁·任彦升《为萧扬州荐士表》:“至乃集萤映雪,编蒲缉柳。”

  字斟句酌

  【解释】斟、酌:反复考虑。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宋儒积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断非汉儒所及。”

  孜孜不倦

  【解释】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勤奋不知疲倦。

  【出处】《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摘句寻章】摘取、搜寻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勤奋刻苦。

  【枕经籍书】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照萤映雪】利用萤火虫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读书,形容刻苦地读书精神

  【源头活水】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枕籍经史】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臧穀亡羊】《庄子·骈拇》载,臧、穀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穀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

  【八百孤寒】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贫寒的读书人。许许多多贫寒的读书人。

  【朝经暮史】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招贤纳士】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枕典*文】指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

  【昼耕夜诵】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洋洋盈耳】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映月读书】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发愤读书。

  【摇头摆脑】脑袋摇来摇去。形容骄傲自得或自得其乐的样子。亦以形容读书吟诵的姿态。

  【傲贤慢士】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暗室求物】在没有光亮的房间寻找东西。比喻读书不得要领,难见成效。

  刺股悬梁

  【解释】形容刻苦学*。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手不释卷

  【解释】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出处】《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凿壁偷光

  【解释】形容勤学苦读、十分刻苦。

  【出处】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凿壁偷光(主人公匡衡)。

  韦编三绝

  【解释】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学*的成语 3

  1、手不释卷:看书入迷,手都不舍得放下书,形容勤奋好学。释:放下;卷:指书籍。

  2、焚膏继晷: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学*。

  3、只争朝夕:朝,早晨;夕,晚上;朝夕,形容时间短暂。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

  4、圆木警枕: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醒,不会懒惰。形容鞭策自己,勤奋不懈。

  5、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发愤读书。

  6、凿壁偷光:凿穿墙壁引过光线。形容家境贫困仍刻苦勤学。

  7、韦编三绝:韦:熟牛皮。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条把竹简编编联起来,做“韦编”。三:多次。绝:断。反复研读,以致编联竹简的的皮绳断了多次。指读书勤奋刻苦。

  8、幼学壮行:幼时勤于学*,壮年施展抱负。

  9、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10、勤学苦练:勤奋、认真学*,刻苦训练。

  11、学而不厌:厌,满足。学**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到不会厌烦的地步。

  12、昼耕夜诵:白天种地,夜晚读书,形容抓紧时间学*,读书勤奋。

  13、坐以待旦:待,等待;旦,天亮。坐着等天亮。()多形容勤恳。

  14、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

  15、程门立雪:冒着大雪在程颐的门前站着,形容尊师重道,虔诚求教。

  16、勤勤恳恳:形容勤劳踏实。也形容勤恳的样子。

  17、朝乾夕惕:乾,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18、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勤奋刻苦。

  19、分秒必争:一分一秒也一定要争取。形容抓紧时间。

  20、孜孜不倦:孜孜,也作“孳孳”,努力不懈的样子。不倦,不知疲倦。指工作或学*勤奋刻苦,不知疲倦。形容十分努力。

  21、囊萤映雪:用萤火虫照明读书,借着雪光照明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22、夙夜匪懈:夙夜,早晚,朝夕;匪,不;懈,懈怠。形容日夜谨慎工作,勤奋不懈。

  23、磨穿铁砚:磨穿了铁铸的砚台。形容立志不移,持久不懈。也形容笔墨功夫之深。

  24、夙兴夜寐:夙,早;兴,起来;寐,睡。早起晚睡。形容勤奋。

  25、废寝忘食:废,停止。寝,睡觉。忘,忘记,食,吃饭。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很刻苦,专心致志。

  26、牛角挂书:把书挂在牛角上,边放牛边看书。比喻勤奋好学。

  27、发愤忘食:努力学*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28、悬梁刺股:把头发挂在梁上,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形容发奋刻苦学*。

  学*的成语 4

  1. 不耻下问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2. 不耻相师 不以互相学*为耻。

  3. 不愧下学 愧:惭愧。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

  4. 不求甚解 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5. 不知肉味 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6. 不足为法 足:值得;法:效法。不值得学*、效法

  7. 车在马前 大马拖车在前,马驹系在车后,这样,可使小马慢慢地学拉车。比喻学*任何事物,只要有人指导,就容易学会。

  8. 春诵夏弦 指应按季节采取不同的学*方式。后泛指读书学*

  9. 刺股悬梁 形容刻苦学*。

  10. 独学寡闻 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11. 笃学好古 笃学:专心好学。指专心致至地学*古代曲籍。

  12. 断织劝学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

  13. 钝学累功 〖解释〗钝:迟钝,笨拙;累:积聚。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也能取得成就。

  14. 顿学累功 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也能取得成就。

  15. 多歧亡羊 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也比喻学*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16. 夺胎换骨 本为道家语,指夺人之胎以转生,易去凡骨为仙骨。后比喻学*前人不露痕迹,并能创新。

  17. 发愤忘食 努力学*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18. 废寝忘餐 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

  19. 浮光掠影 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20. 鹘仑吞枣 把枣子整个儿吞下,不细嚼辨味。常比喻在学*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

  21. 邯郸学步 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22. **煮箦 汉:汉中地区,在今陕西省。箦:*子,此指竹*子。汉中有个人把家里床上的竹*子当作竹笋来煮着吃。比喻仅靠肤浅的知识去生搬硬套而不认真学*真知的荒唐行为。

  23. 好学不倦 喜欢学*,不知疲倦。

  24. 鸿鹄将至 鸿鹄:天鹅。指学*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25. 胡服骑射 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指学*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

  26. 继晷焚膏 继:继续,接替;晷:日光;膏:油脂,指灯烛。点燃蜡烛或油灯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或工作。

  27. 敬业乐群 专心学*,和同学融洽相处。

  28. 居安资深 形容安心学*,造诣很深。

  29. 据鞍读书 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勤奋。

  30. 开华结果 比喻修养、学*、工作等有了成绩,取得效果。

  31. 抗颜为师 抗颜:不看别人脸色,态度严正不屈。为师:为人师表。不为他人所制约,不为潮流所左右,这种意志坚定的人可以作为学*的榜样。

  32. 跬步千里 走一千里路,是半步半步积累起来的。比喻学*应该有恒,不要半途而废。

  33. 困而不学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

  34. 困而学之 困:困惑。遇到困惑的时候就学*。

  35. 冷暖自知 水的冷暖,饮者自知。佛教禅宗用以比喻自己证悟的境界。也比喻学*心得深浅,只有自己知道。

  36. 力学不倦 〖解释〗力学:努力学*。倦:疲倦。勤勉学*而不知疲倦。

  37. 力学笃行 〖解释〗力学:努力学*。笃行:切实地实行。勤勉学*且确切实践所学。

  38. 鲁斤燕削 鲁之削(小刀),宋之斤(斧头),质量都很好;如易地生产,在鲁造斤而在燕制削,质量不会优良。比喻由于地域等条件限制,学*模仿达不到原来水*。

  39. 敏而好学 敏:聪明。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

  40. 能者为师 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

  41. 驽马十驾 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42. 蓬赖麻直 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也能学*成为好人。

  43. 切磋琢磨 将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比喻学*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

  44. 勤学好问 勤奋学*,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

  45. 勤学苦练 认真学*,刻苦训练。

  46. 寝食俱废 觉也不睡,饭也顾不上吃。比喻极其焦虑不安,或学*、工作极其紧张。

  47. 群起效尤 大家一起向坏的学*。

  48. 然糠照薪 〖解释〗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学*。同“然糠自照”。

  49. 日以继夜 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

  50. 洒扫应对 〖解释〗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的基本内容之一。

  51. 三迁之教 汉·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孟子从此学*礼节,要求上学。后人用“孟母三迁”、“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52.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

  53. 三日打鱼,两日晒网 〖解释〗比喻对学*、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54.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比喻对学*、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55. 贪多嚼不烂 贪图多吃,消化不了。比喻工作或学*,图多而做不好或吸收不了。

  56. 贪多务得 贪:求多;务:务必。原指学*上务求尽多地获得知识。后泛指对其他事物贪多并务求取得。

  57. 晚生后学 泛指学*同一技艺或同一学问的后生晚辈。

  58. 万世师表 万世:很多世代,非常久远;师表:表率。值得永远学*的榜样。

  59. 为人师表 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的榜样。

  60. 下学上达 指学*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

  61. 悬梁刺股 形容刻苦学*。

  62. 悬梁刺骨 形容刻苦学*。

  63. 学步邯郸 学步:学*走路。比喻机械地模仿,不但学不互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丢掉。

  64. 学而不厌 厌:满足。学**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65. 学而优则仕 优:有余力,学*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66. 学非所用 所学的不是所应用的,所应用的不是所学的。比喻学*与实践相脱节。

  67.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学*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68.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学*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69. 学如穿井 穿:凿通。求学如同凿井。比喻在学*当中,学到的知识越深也就越难,因此为了获得更深的学问,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70. 学如登山 〖解释〗学*象登山一样。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71. 学书不成,学剑不成 学*书法没学好,学*剑术也没学到手。指学*一无所成。

  72. 学无常师 学*没有固定的老师。即凡有点长处、学问的人都是老师。

  73. 学以致用 为了实际应用而学*。

  74. 循常*故 循常:遵循常规。*故:学*陈旧的作风。遵守旧规,沿袭先例。形容因袭保守,不愿变通。亦作“循故袭常”、“履常蹈故”、“遵常守故”。

  75. 循序渐进 指学*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76. 循循善诱 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

  77. 夜以继日 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

  78. 一暴十寒 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79. 一曝十寒 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80. 以学愈愚 谓用学*改变愚昧的秉性。

  81. 因材施教 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82. 引锥刺股 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勤奋刻苦。

  83. 鹦鹉学语 鹦鹉:一种能学人发音的鸟。鹦鹉模仿人学*讲话。比喻没有主见,人云亦云。亦作“鹦鹉学舌”。

  84. 盈科后进 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比喻学*应步步落实,不能只图虚名。

  85. 用非所学 使用中需要的本领,与学*中得到的东西不一致。

  86. 幼学壮行 幼时勤于学*,壮年施展报负。

  87. 玉不琢,不成器 琢:雕。玉石不经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学*就不能有成就。

  88. 择善而从 从:追随,引伸为学*。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89. 枕典*文 谓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

  90. 孜孜不倦 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勤奋不知疲倦。

  91. 孳孳不倦 指工作或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学*的成语 5

  1、埋头苦干: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2、秉烛夜游:秉:执持。旧时比喻及时行乐。

  3、穿壁引光: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4、映雪囊萤:形容夜以继日,苦学不倦。

  5、朝干夕惕: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不敢疏忽懈怠。

  6、朝经暮史: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7、通宵达旦: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

  8、青灯黄卷:光线青荧的油灯和纸张泛黄的书卷。借指清苦的攻读生活。

  9、将勤补拙:以勤奋弥补笨拙。

  10、寝食俱废:觉也不睡,饭也顾不上吃。比喻极其焦虑不安,或学*、工作极其紧张。

  11、朝干夕愓:指终日勤奋谨慎,不敢懈怠。

  12、白首穷经:白首:白头;穷经:专心钻研经书。指直到年老还在钻研经籍,形容好学不倦。

  13、铁砚磨穿:铁铸的砚台被磨穿。形容立志不移,持久不懈。

  14、旰食之劳:天色已晚才吃饭。形容勤于政事。

  15、笨鸟先飞: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后,做事比别人先动手。

  16、夙夜匪懈:夙夜:早晚,朝夕;匪:不;懈:懈怠。形容日夜谨慎工作,勤奋不懈。

  17、继晷焚膏:继:继续,接替;晷:日光;膏:油脂,指灯烛。点燃蜡烛或油灯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或工作。

  18、精进勇猛:原意是勤奋修行。现指勇敢有力地向前进。

  19、朝乾夕惕:乾: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20、朝斯夕斯:早上这样,晚上也这样。形容求学勤奋而有恒心。

  21、手不释卷: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22、勤能补拙:勤奋能够弥补不足。

  23、囊萤映雪: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24、以勤补拙:用勤奋补救笨拙,含有自谦之意。

  25、宵旰图治:宵衣旰食,勤于政事,设法治理好国家。

  26、然糠自照:然:同燃,烧;糠:谷壳。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好学。

  27、争分夺秒:一分一秒也不放过。形容充分利用时间。

  28、马不停蹄:比喻不停顿地向前走。

  29、据鞍读书: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勤奋。

  30、昼夜兼行:兼:加倍。白天黑夜不停地行走。形容急速的赶路。亦作“昼夜兼程”。

  31、朝前夕惕: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32、燃糠自照:比喻勤奋好学。

  33、日乾夕惕:形容自早至晚勤奋谨慎,不敢懈怠。乾乾,自强不息貌;惕,小心谨慎。

  34、勤勤恳恳:形容对人对事诚恳、热情/。亦指工作勤奋,一丝不苟。

  35、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36、然糠照薪: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学*。同“然糠自照”。

  37、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勤奋不知疲倦。

  38、刺股悬梁:形容刻苦学*。

  39、牛角挂书:比喻读书勤奋。

  40、牛角书生: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41、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42、夙兴夜寐:夙:早;寐:睡。早起晚睡。形容勤劳。

  43、发愤忘食:努力学*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44、不舍昼夜:舍:放弃。不分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

  45、晨炊星饭:清晨烧早饭,入夜才吃晚饭。形容早出晚归,整日辛勤劳苦。

  46、案牍之劳:案牍:公文。办理公文事物的劳累。

  47、宵旰忧劳:宵衣旰食,非常劳苦。形容勤于政事。亦作“宵旰焦劳”、“宵旰忧勤”。

  48、鞭驽策蹇:鞭打跑不快的马、驴。比喻自己能力低,但受到严格督促,勤奋不息。用。

  49、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勤奋刻苦。

  50、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51、昼耕夜诵: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学*的成语 6

  1、品学兼优[pǐnxuéjiānyōu]

  2、发愤忘食:偏正式;作补语、定语;形容十分勤奋

  3、释义:思想品德和学业都很优秀。

  4、手不释卷[shǒubùshìjuàn]:意为书本不离手,借以形容十分勤奋好学。

  5、发愤忘食:先秦・孔子《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6、发愤忘食[fāfènwàngshí]:形容十分勤奋。

  7、德才兼备[décáijiānbèi]生词本基本释义德:品德;才:才能;备:具备。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褒义出处《元史・丰臧梦解传》:“乃举梦解才德兼备;宜擢清要;以展所蕴。”例句李扬是个~的好老师。近反义词近义词德高望重又红又专品学兼优才疏志大才高意广才高行洁反义词德薄能鲜德薄才疏

  8、德才兼备[décáijiānbèi]

  9、跬步千里【解释】:跬步:半步。走一千里路,是半步半步积累起来的。比喻学*应该持之有恒,不要半途而废。

  10、鸡鸣而起:"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孟子・尽心上》

  11、将勤补拙:唐・白居易《自到郡斋题二十四韵》:"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

  12、释义:多才多艺,知识渊博。

  13、手不释卷、发愤忘食、焚膏继晷、鸡鸣而起、将勤补拙。

  14、鸡鸣而起[jīmíngérqǐ]:形容勤奋不怠。

  15、铁杵磨针【拼音】:tiěchǔmózhēn【解释】: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4、力学笃行【解释】:力学:努力学*。笃行:切实地实行。勤勉学*且确切实践所学。

  16、通文达艺:[tōngwéndáyì]

  17、多才多艺[duōcáiduōyì]

  18、时不可失,失不再来。

  19、德艺双馨[déyìshuāngxīn]

  20、近义词:德高望重品学兼优才疏志大才高意广才高行洁

  21、反义词:德薄能鲜德薄才疏

  22、焚膏继晷[féngāojìguǐ]: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工作等。

  23、手不释卷:《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24、鸡鸣而起:作谓语、分句;形容勤奋不怠

  25、释义:形容一个人的德行和艺术(技艺)都具有良好的声誉。一般指从事艺术的'人。

  26、释义: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27、手不释卷: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28、精进不休【拼音】:jīngjìnbùxiū【解释】:精进:专心努力上进;休:停止。指人不停追求进步。2、与日俱进【拼音】:yǔrìjùjìn【解释】:与:跟,和。随着时间一天天地进步。形容不断进步或提高。

  29、将勤补拙:作谓语;指以勤奋弥补笨拙

  30、将勤补拙[jiāngqínbǔzhuō]:以勤奋弥补笨拙。

  31、焚膏继晷:出自于韩愈的《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32、焚膏继晷:连动式;作谓语、状语、分句;含褒义

  学*的成语 7

  1、废寝忘食:废,停止。寝,睡觉。忘,忘记,食,吃饭。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很刻苦,专心致志。

  2、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发愤读书。

  3、学而不厌:厌,满足。学**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到不会厌烦的地步。

  4、悬梁刺骨:形容刻苦学*。

  5、韦编三绝:勤奋努力的读书,把书都读烂三次。

  6、发愤忘食:努力学*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7、手不释卷:看书入迷,手都不舍得放下书,形容勤奋好学。释:放下;卷:指书籍。

  8、攻苦食淡:攻:做;若:艰苦;淡:清淡。做艰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励。

  9、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勤奋刻苦。

  10、卧薪尝胆: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11、勤学苦练:勤奋、认真学*,刻苦训练。

  12、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13、勤勤恳恳:形容勤劳踏实。也形容勤恳的样子。

  14、废寝忘食: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15、刺股悬梁:形容刻苦学*。

  16、分秒必争:一分一秒也一定要争取。形容抓紧时间。

  17、夙兴夜寐:夙,早;兴,起来;寐,睡。早起晚睡。形容勤奋。

  18、孜孜不倦:孜孜,也作“孳孳”,努力不懈的样子。不倦,不知疲倦。指工作或学*勤奋刻苦,不知疲倦。形容十分努力。

  19、焚膏继晷: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学*。

  20、磨穿铁砚:磨穿了铁铸的砚台。形容立志不移,持久不懈。也形容笔墨功夫之深。

  21、朝乾夕惕:乾,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22、坚苦卓绝: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23、一丝不苟: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学*的成语 8

  1. 不愧下学 愧:惭愧。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

  2. 钜学鸿生 学识渊博的人

  3. 品学兼优 兼:都。思想品德和学业都很优秀

  4. 饱学之士 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5. 博学多才 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6. 博学多闻 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7. 不学无术 学:学问;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8. 才疏学浅 疏:浅薄。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9. 道山学海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10. 调嘴学舌 调嘴:耍嘴皮。指背地里说人闲话,搬弄是非。

  11. 笃实好学 笃实:踏实,实在。认真踏实,爱好学问。

  12. 笃信好学 笃信:忠实地信仰。指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勤学好问。

  13. 笃学不倦 笃学:专心好学;倦:疲倦。专心好学,不知疲倦。

  14. 笃学好古 笃学:专心好学。指专心致至地学*古代曲籍。

  15. 断织劝学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

  16. 顿学累功 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也能取得成就。

  17. 鸿儒硕学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18. 邯郸学步 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19. 好学不倦 喜欢学*,不知疲倦。

  20. 记问之学 只是记诵书本,以资谈助或应答问难的学问。指对学问未融会贯通,不成体系。

  21. 家学渊源 家世学问的传授有根源。

  22. 教学相长 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23. 口耳之学 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而没有真正的学识。

  24. 款学寡闻 形容学问浅、见识少。

  25. 困而不学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

  26. 困而学之 困:困惑。遇到困惑的时候就学*。

  27. 临池学书 临:靠*,挨着。指刻苦练*书法。

  28. 末学肤受 指学问没有从根本上下功夫,只学到一点皮毛。

  29. 勤学苦练 认真学*,刻苦训练。

  30. 硕学通儒 儒:指读书人。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

  31. 学浅才疏 才能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32. 学究天人 有关天道人事方面的知识都通晓。形容学问渊博。

  33. 学贯中西 形容中文、外语都十分好。

  34. 牙牙学语 形容婴儿咿咿呀呀地学大人说话的神情。

  35.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学*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36. 学老于年 指青年人的博学。

  37. 学而不厌 厌:满足。学**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38. 学书不成,学剑不成 学*书法没学好,学*剑术也没学到手。指学*一无所成。

  39.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学*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40. 学以致用 为了实际应用而学*。

  41. 学步邯郸 学步:学*走路。比喻机械地模仿,不但学不互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丢掉。

  42. 学富五车 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43. 学而优则仕 优:有余力,学*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44. 学无止境 指学业上是没有尽头的,应奋进不息。

  45. 学而时*之 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它。

  46. 真才实学 真正的才能和学识。

  47. 勤学好问 勤奋学*,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

  48. 博学洽闻 博学:广博。学问广博,见识丰富。

  49. 不愧下学 犹言不耻下问。

  50. 不学无识 指没有学问,缺乏见识。

  51. 才学兼优 才能和学问都优秀。

  52. 长材茂学 指才能高学问大的人。

  53. 虫鱼之学 指繁琐的考据订正。

  54. 村学究语 谓迂腐浅陋的言辞。

  55. 独学寡闻 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56. 笃志好学 笃志:专心一志,立志不变。专心致志,勤奋好学。

  57. 高才大学 高才:才能杰出。大学:学识渊博。才能高超,学识渊博。亦作“高才博学”、“高才硕学”。

  58. 高才绝学 ①犹言才学高超。②指才学高超的人。

  59. 高斋学士 南朝梁庾肩吾等十人的别号。

  60. 孤学坠绪 将要失传的学问典籍。

  61. 宏儒硕学 指学问渊博的人

  62. 敏而好学 敏:聪明。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

  63. 贫不学俭 谓穷人不必学俭而不得不俭。

  64. 青藜学士 指博学之士。

  65. 青钱学士 《新唐书·张荐传》:“员外郎员半千数为公卿称‘鷟(张鷟)文辞犹青铜钱,万选万中’,时号鷟‘青钱学士’。”后因以“青钱学士”誉称才学之士。

  66. 曲学阿世 歪曲自己的学术,以投世俗之好。

  67. 曲学诐行 做学问不入正道,行为奸邪不正。

  68. 诠才末学 低下的才能与肤浅的学识。多用作自谦之词。

  69. 上当学乖 吃过亏下次就不会上当

  70. 市民文学 封建社会后期,适应城市居民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文学。内容大多描写市民社会的生活和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市民阶层的思想和愿望。宋元明话本是其代表作品。

  71. 通才硕学 学识通达渊博的人。

  72. 通儒硕学 犹言通儒达士。

  73. 晚生后学 泛指学*同一技艺或同一学问的后生晚辈。

  74. 枉辔学步 比喻错误地模仿别人。

  75. 文江学海 比喻文章和学问似长江、大海般深广博大。

  76. 文人学士 泛指文人、文士。

  77. 文宗学府 文章的宗伯,学问的渊府。比喻学问渊博的人。

  78. 下学上达 指学*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

  79. 效颦学步 比喻盲目模仿而弄巧成拙。亦作“东施效颦”、“邯郸学步”。

  80. 新学小生 指治学时间不长,见闻浅陋、经验不足的后生晚辈。

  81. 学非所用 所学的不是所应用的,所应用的不是所学的。比喻学*与实践相脱节。

  82. 学富才高 学识渊博,才能高强。

  83. 学海无涯 学海:知识。学问的海洋无边无际。

  84. 学如穿井 穿:凿通。求学如同凿井。比喻在学*当中,学到的知识越深也就越难,因此为了获得更深的'学问,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85. 学识渊博 指学识深而且广

  86. 学疏才浅 同“学浅才疏”。

  87. 学书学剑 学文练武。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学书不成,去,学剑。”

  88. 学无常师 学*没有固定的老师。即凡有点长处、学问的人都是老师。

  89. 一家之学 自成一家的学派。

  90. 以学愈愚 谓用学*改变愚昧的秉性。

  91. 鹦鹉学舌 鹦鹉学人说话。比喻人家怎幺说,他也跟着怎幺说。

  92. 鹦鹉学语 鹦鹉:一种能学人发音的鸟。鹦鹉模仿人学*讲话。比喻没有主见,人云亦云。亦作“鹦鹉学舌”。

  93. 用非所学 使用中需要的本领,与学*中得到的东西不一致。

  94. 幼学壮行 幼时勤于学*,壮年施展报负。

  95. 敩学相长 谓教与学相互促进。

  96. 学然后知不足 《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解释】学*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97. 钝学累功 〖解释〗钝:迟钝,笨拙;累:积聚。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也能取得成就。

  98. 力学不倦 〖解释〗力学:努力学*。倦:疲倦。勤勉学*而不知疲倦。

  99. 力学笃行 〖解释〗力学:努力学*。笃行:切实地实行。勤勉学*且确切实践所学。

  100. 宿学旧儒 〖解释〗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学*的成语 9

  1、三年不窥园:指专心苦学。

  2、敬业乐群:敬业:违心于学业;乐群:乐于与好朋友相处。专心学*,和同学融洽相处。

  3、废寝忘食: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4、不知寝食:犹言废寝忘食。形容异常专心、努力。

  5、凝神定气:聚精会神,专心致志。

  6、笃学不倦:笃学:专心好学;倦:疲倦。专心好学,不知疲倦。

  7、坐不窥堂:端坐不斜视,专心一意。

  8、用心用意:犹言专心致志。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9、臧谷两亡:臧、谷:两个人名。臧和谷一起放羊,一个去读书,一个去赌博,结果都丢了羊。形容做事马虎大意,不专心。

  10、心无二想:心思不能同时用在两件事上。指做事要专心,注意力必须集中。

  11、聚精凝神:聚:集合,会集。形容专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

  1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

  13、忘寝废食:寝:睡觉。废:废止,停止。形容专心致志地干谋一件事情,连睡觉、吃饭都顾不上了。

  14、一个心眼:指专心一意。比喻很固执已见,不知变通。也比喻同某人思想很一致。

  15、澄思寂虑:专心思索,冷静考虑。

  16、潜精研思:指专心钻研。

  17、研精毕智:犹研精竭虑。专心研究,尽力思考。

  18、埋头苦干: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19、臧谷之羊:臧、谷:两个人名。臧和谷的羊。形容做事马虎大意,不专心。

  20、抟心壹志:指专心一志。同“抟心揖志”。

  21、皓首穷经:皓:白;首:头发;穷经:专心研究经书和古籍。一直到年老头白之时还在深入钻研经书和古籍。

  22、不知肉味: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23、废寝忘餐: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

  24、鸿鹄将至:鸿鹄:天鹅。天鹅马上就要飞来了。指学*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25、砥志研思:专心致志,深思钻研。

  26、洗耳拱听: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同“洗耳恭听”。

  27、执一无失:执一:专一;失:过失。非常专心,没有出现过失。

  28、口称三昧:佛教用语。指专心念诵佛经而达到拔除杂念、心神*静的境界。

  29、澹泊明志,宁静致远:澹泊:不追求名利;宁静:心情*静沉着。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

  30、心有鸿鹄:鸿鹄:天鹅。多形容学*、工作不专心。

  31、潜神默思:指专心致志,认真思索。

  32、专心一志: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33、花花太岁:太岁:原指传说中的神名,借指作威作福的土豪和官宦。指穿着华丽,不务正业,只专心于吃喝玩乐的官宦和土豪。

  34、下帷攻读:下帷:放在室内悬挂的帷幕,表示与外界隔绝。比喻专心读书。

  35、痀偻承蜩:痀偻:曲背;承:粘;蜩:蝉。驼背老人粘蝉。比喻做事专心才能成功。

  36、寝馈书中:馈:吃饭。读书很专心,吃饭睡觉都忘记了。

  37、忘餐失寝:忘记了吃饭,顾不得睡觉。形容专心努力。

  38、心无旁骛:旁;另外的;骛:追求。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39、得其三昧:三昧:梵语,意为正定。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静,专心致志,达到悟境。引申为诀窍或精义。指在某方面造诣深湛,熟知精义。

  40、日旰忘食:天色已晚仍顾不上吃饭。形容专心致志,勤勉不懈。

  41、研精致思:专心研究,尽力思考。

  42、忘餐废寝: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

  43、洗耳恭听: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44、心无二用:指做事要专心,注意力必须集中。

  45、日昃不食:太阳已偏西还不吃饭。形容专心致志,勤勉不懈。

  46、笃志好学:笃志:专心一志,立志不变。专心致志,勤奋好学。

  47、废食忘寝:废:停止;寝:睡觉。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致志。

  48、枕籍经史: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49、潜神嘿规:指专心谋划。

  50、笃学好古:笃学:专心好学。指专心致至地学*古代曲籍。

  51、生死醉梦:形容非常专心。

  52、目不窥园: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53、抟心揖志:指专心一志。

  54、闭门读书: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原意是独自学*,而不与别人切磋。后也用以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55、日旰不食:形容专心致志,勤勉不懈。同“日旰忘食”。

  56、心不二用:心思不能同时用在两件事上。指做事要专心,注意力必须集中。

  57、一心为公:一心:专心,全心全意。专心一意为公益着想。

  58、不知老之将至: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形容人专心工作,心怀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

  59、心神专注:专注:专心致志。把全部精神集中起来。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学*的成语 10

  (一)不耻下问

  【出处】

  先秦·孔子《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何晏集解:“下问,谓凡在己下者。”

  【释义】

  不耻:不以为耻辱;下问:降低身份请教别人。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

  【成语故事】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们都尊奉他为圣人。然而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那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当时社会有个*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音shi)号。按照这个*俗,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二)不求甚解

  【出处】

  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释义】

  甚:很;解:了解;理解。原指读书时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个大概。现多指学*、办事等不认真;不求深入了解。

  【成语故事】

  陶渊明十八岁那年为自己写了一篇文章,取名《五柳先生传》。陶渊明文章的开头是这样的:先生不知道是哪里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他的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而就以“五柳”作为自己的号了。先生喜爱闲静,不多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很喜欢读书,似对所读的书不执着于字句的解释;每当对书中的意义有一些体会的时候,便高兴得忘了吃饭。生性爱喝酒,可是因为家里贫穷,不能常得到酒喝。亲戚朋友知道我这个情况,所以时常备了酒邀我去喝。而我呢,到那里去总是把他们备的酒喝光。

  (三)开卷有益

  【出处】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太宗日阅《(太*)御览》第三卷;因事有阙(缺);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释义】

  开卷:打开书本;益:益处;收获。打开书来看;就会有收获。

  【成语故事】

  宋朝初年,宋太宗赵光义命文臣李防等人编写一部规模宏大的分类百科全书——《太*总类》。这部书收集摘录了一千六百多种古籍的重要内容,分类归成五十五门,全书共一千卷,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参考书。这部书是宋太*兴国年间编成的,故定名为《太*总类》。对于这么一部巨著,宋太宗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两、三卷,一年内全部看完,遂更名为《太*御览》。当宋太宗下定决心花精力翻阅这部巨著时,曾有人觉得皇帝每天要处理那么多国家大事,还要去读这么部大书,太辛苦了,就去劝告他少看些,也不一定每天都得看,以免过度劳神。

  可是,宋太宗却回答说:“我很喜欢读书,从书中常常能得到乐趣,多看些书,总会有益处,况且我并不觉得劳神。”

  于是,他仍然坚持每天阅读三卷,有时因国事忙耽搁了,他也要抽空补上,并常对左右的人说:“只要打开书本,总会有好处的。”

  宋太宗由于每天阅读三卷《太*御览》,学问十分渊博,处理国家大事也十分得心应手。当时的大臣们见皇帝如此勤奋读书,也纷纷努力读书,所以当时读书的风气很盛,连*常不读书的宰相赵普,也孜孜不倦的阅读《论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谓。后来,“开卷有益”便成了成语,形容只要打开书本读书,总有益处。


诚信的成语优选【10】份(扩展6)

——爱情的成语优选【10】篇

  爱情的成语 1

  1、情窦初开:窦:孔穴;情窦:情意得发生或男女爱情萌动。指刚刚懂得爱情(多指少女)。

  2、一见钟情:钟:集中;钟情:爱情专注。旧指男女之间一见面就产生爱情。也指对事物一见就产生啦感情。

  3、恋新忘旧:恋慕新得,忘却旧得;对爱情不专一。

  4、至死靡它:至:到;靡:没有;它:别得。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5、红豆相思:红豆:植物名,又叫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比喻男女相思。

  6、海约山盟:指男女相爱时立下得誓言,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同“海誓山盟”。

  7、鸳俦凤侣:形容男女欢爱似鸳鸯、凤凰般相偕作伴。

  8、儿女情长:指过分看重爱情。

  9、桃花流水: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

  10、喜新厌故:喜欢新得,厌弃旧得。多指爱情不专一。同“喜新厌旧”。

  11、英雄气短:指有才能得人因沉迷于爱情而丧失进取心。

  12、誓海盟山:指男女相爱时立下得誓言,表示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同“山盟海誓”。

  13、见异思迁:迁:变动。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得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14、海誓山盟:指男女相爱时立下得誓言,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15、笃新怠旧:犹言喜新厌旧。喜欢新得,厌弃旧得。多指爱情不专一。

  16、离魂倩女:倩女:美丽得少女。旧时指少女为爱情而死。

  17、天地长久:形容时间悠久。也形容永远不变(多指爱情)。

  18、之死靡它:之:到;靡:没有;它:别得。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19、连枝共冢:比喻爱情坚贞不渝。

  20、水性杨花:象流水那样易变,象杨花那样轻飘。比喻妇女在感情上不专一。

  21、山盟海誓:盟:盟约;誓:誓言。指男女相爱时立下得誓言,表示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22、风花雪月: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得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得诗文。也指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得荒淫生活。

  23、弃旧迎新:丢弃旧人,迎接新人。指爱情不专一。

  24、天长地久:跟天和地存在得时间那样长。形容时间悠久。也形容永远不变(多指爱情)。

  25、佳人才子:年轻貌美得女子和才华横溢得男子。泛指年貌相当,有婚姻或爱情关系得青年男女。

  26、醋海翻波:醋:比喻嫉妒。比喻男女间因爱情而引起得纠葛。

  27、碧海青天:原是形容嫦娥在广寒宫夜夜看着空阔得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凉。后比喻女子对爱情得坚贞。

  28、流水桃花: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

  爱情的成语 2

  海誓山盟

  拼音:hǎishìshānméng

  近义词:地久天长、坚定不移、始终不渝反义词:朝三暮四、水性杨花、见异思迁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解释: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出处:宋·辛弃疾《南乡子·赠妓》词:“别泪没些些,海誓山盟总是赊。”

  例子:非是我夸清正,只为他星前月下,亲曾设~。(元·石君宝《曲江池》第三折)

  谜语:赌咒

  碧海青天

  拼音:bìhǎiqīngtiān

  近义词:反义词:碧海兰天

  解释:原是形容嫦娥在广寒宫夜夜看着空阔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凉。后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坚贞。

  出处:唐·李商隐《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醋海翻波

  拼音:cùhǎifānbō

  解释:醋:比喻嫉妒。比喻男女间因爱情而引起的纠葛。

  风花雪月

  拼音:fēnghuāxuěyuè

  近义词:花天酒地、花前月下

  用法:联合式;作定语、宾语;含贬义

  解释: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也指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

  出处:宋·邵雍《伊川击壤集序》:“虽死生荣辱,转战于前,曾未入于胸中,则何异四时风花雪月一过乎眼也。”

  例子:小弟每常见前辈批语,有些~的字样,被那些后生们看不见,便要想到诗词歌赋那条路上去,便要坏了心术。(清·吴敬梓《儒林外史》

  佳人才子

  拼音:jiāréncáizǐ

  解释:年轻貌美的女子和才华横溢的男子。泛指年貌相当,有婚姻或爱情关系的青年男女。

  恋新忘旧

  拼音:liànxīnwàngjiù

  解释:恋慕新的,忘却旧的;对爱情不专一。

  例子:这种~的人不值得你难过。

  连枝共冢

  拼音:liánzhīgòngzhǒng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形容爱情坚贞

  解释:比喻爱情坚贞不渝

  出处:晋·干宝《***》第11卷:“便有大梓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

  眉目传情

  拼音:méimùchuánqíng

  解释:用眉眼的活动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情意。常用来形容用眼色表示爱情。参见“眉来眼去”。

  暮翠朝红

  拼音:mùcuìcháohóng

  解释:形容爱情不专一。

  情窦初开

  拼音:qíngdòuchūkāi

  近义词:少女怀春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少男少女刚懂得爱情

  解释:指刚刚懂得爱情(多指少女)。

  出处:清·李渔《蜃中楼·耳卜》:“我和你自情窦初开之际,就等到如今了。”

  倩女离魂

  拼音:qiànnǚlíhún

  解释:旧指少女为爱情而死。

  例子:想着那引肖娘写恨书千里;搬~酒一杯,携文君逃走琴三尺。(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三折)

  弃旧迎新

  拼音:qìjiùyíngxīn

  解释:丢弃旧人,迎接新人。谓爱情不专一。

  天长地久

  拼音:tiānchángdìjiǔ

  近义词:日久天长、天长日久反义词:稍纵即逝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形容时间长久

  解释:跟天和地存在的时间那样长。形容时间悠久。也形容永远不变(多指爱情)。

  出处:先秦·李耳《老子》:“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无冬无夏

  拼音:wúdōngwúxià

  近义词:连续不断、无间冬夏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不分寒暑

  解释: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出处:《诗经·陈风·宛丘》:“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例子:爱情本来是无日无夜,~的,但萧涧秋好象没有爱情。(柔石《二月》五)

  桃花流水

  拼音:táohuāliúshuǐ

  解释: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

  出处:唐·李白《山中问答》诗:“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例子:~,不出人间。(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盘江考》)

  英雄气短

  拼音:yīngxióngqìduǎn

  用法:主谓式;作宾语;含贬义

  解释:指有才能的人因沉迷于爱情而丧失进取心。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所以一开口便道是某某英雄志短,儿女情长。”

  例子:倘若有冒功等事,岂不使~,谁肯替国家出力!(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二十三回)

  一见锺情

  拼音:yījiànzhōngqíng

  解释:①指男女之间一见面即产生爱情。②借指对人或事物一看见就发生了很深的感情。

  云心水性

  拼音:yúnxīnshuǐxìng

  解释:指女子作风轻浮,爱情不专一。

  之死靡它

  拼音:zhīsǐmǐtā

  近义词:忠贞不渝

  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含褒义

  解释:之: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出处:《诗经·鄘风·柏舟》:“之死矢靡它。”

  例子:妾此生不二,~。(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

  至死靡它

  拼音:zhìsǐmǐtā

  解释:至: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出处:《诗经·墉风·柏舟》:“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爱情的成语 3

  红豆相思

  【出处】唐・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寓意】红豆:植物名,又叫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比喻男女相思。

  【故事梗概】说甚红豆相思,故人轻别。★清・吴焯《琵琶仙・补华楼听钱德协琵琶》

  爱情的成语 4

  1、双宿双飞:宿在一起,飞在一起。比喻相爱的男女形影不离。

  2、双栖双宿:宿在一起,飞在一起。比喻相爱的男女形影不离。

  3、鸳俦凤侣:形容男女欢爱似鸳鸯、凤凰般相偕作伴。

  4、一往情深:指对人或对事物顷注了很深的感情,向往而不能克制。

  5、谈情说爱:指谈恋爱。

  6、打情骂俏:情:风情;俏:俏皮、风趣。指男女调情。

  7、打情骂趣:①打是情,骂是趣。犹言打是亲,骂是爱。②犹打情骂俏。

  8、风情月思: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亦作“风情月意”。

  9、风情月债:比喻有关男女恋爱的事情。

  10、烟花风月:指男女情爱之事。

  11、调风弄月:调弄风月。比喻男女间的谈情说爱。

  12、采兰赠芍:兰:兰花,花味清香;芍:芍药。比喻男女互赠礼物,表示相爱。

  13、桃花流水: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

  14、牛郎织女:牛郎织女为神话人物,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比喻分、居两地的夫妻。也泛指一对恋人。

  15、痴男怨女:旧指爱恋极深但感情上得不到满足的男女。

  爱情的成语 5

  红豆相思 早生贵子 青梅竹马 天荒地老 情不自禁 醋海翻波 意乱情迷 郎才女貌

  风情月意 怡情悦性 情窦初开 白头相守 情比金坚 碧海青天 郎情妾意 浓情蜜意

  儿女情长 伉俪情深 比翼双飞 情投意合 纸短情长 情真意切 恋新忘旧 相亲相爱

  两厢情愿 海誓山盟 天长地久 永结连理 恩恩爱爱 相濡以沫 情窦初开 佳人才子

  山盟海誓 柔情密意 花好月圆 谈情说爱 天长地久 百年好合 连枝共冢 心有灵犀

  一心一意 情非得已 风花雪月 一生一世 山盟海誓 情意绵绵 多情多义 爱屋及乌

  魂牵梦萦 含情脉脉 夫唱妇随 海枯石烂 厚貌深情 长相厮守 如胶似漆 一见钟情

  莺莺燕燕 流水桃花 倩女离魂 眉目传情 情有独钟 男欢女爱 甘棠之爱 郎才女貌

  爱情的成语 6

  海誓山盟

  拼音:hǎi shì shān méng 简拼:hssm

  近义词:地久天长、坚定不移、始终不渝反义词:朝三暮四、水性杨花、见异思迁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解释: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出处:宋·辛弃疾《南乡子·赠妓》词:“别泪没些些,海誓山盟总是赊。”

  例子:非是我夸清正,只为他星前月下,亲曾设~。(元·石君宝《曲江池》第三折)

  红豆相思

  拼音:hóng dòu xiāng sī 简拼:hdxs

  近义词:朝思暮想反义词:

  用法:主谓式;作宾语;比喻男女相思

  解释:红豆:植物名,又叫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比喻男女相思。

  出处:唐·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儿女情长

  拼音:ér nǚ qíng cháng 简拼:enqc

  近义词:舐犊情深、男欢女爱反义词:冷酷无情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感情很深

  解释:指过分看重爱情。

  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晋司张华》:“尤恨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风花雪月

  拼音:fēng huā xuě yuè简拼:fhxy

  近义词:花天酒地、花前月下反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定语、宾语;含贬义

  解释: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也指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

  出处:宋·邵雍《伊川击壤集序》:“虽死生荣辱,转战于前,曾未入于胸中,则何异四时风花雪月一过乎眼也。”

  例子:小弟每常见前辈批语,有些~的字样,被那些后生们看不见,便要想到诗词歌赋那条路上去,便要坏了心术。(清·吴敬梓《儒林外史》.

  连枝共冢

  拼音:lián zhī gòng zhǒng 简拼:lzgz

  近义词:反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形容爱情坚贞

  解释:比喻爱情坚贞不渝

  出处:晋·干宝《***》第11卷:“便有大梓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

  碧海青天

  拼音:bì hǎi qīng tiān 简拼:bhqt

  近义词:反义词:碧海兰天

  用法:

  解释:原是形容嫦娥在广寒宫夜夜看着空阔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凉。后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坚贞。

  出处:唐·李商隐《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恋新忘旧

  拼音:liàn xīn wàng jiù 简拼:lxwj

  近义词:反义词:

  用法:

  解释:恋慕新的,忘却旧的;对爱情不专一。

  出处:

  例子:这种~的人不值得你难过。

  情窦初开

  拼音:qíng dòu chū kāi 简拼:qdck

  近义词:少女怀春反义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少男少女刚懂得爱情

  解释:指刚刚懂得爱情(多指少女)。

  出处:清·李渔《蜃中楼·耳卜》:“我和你自情窦初开之际,就等到如今了。”

  爱情的成语 7

  连枝共冢

  拼音:liánzhīgòngzhǒng简拼:lzgz

  近义词:反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形容爱情坚贞

  解释:比喻爱情坚贞不渝

  出处:晋・干宝《***》第11卷:“便有大梓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

  爱情的成语 8

  风花雪月

  拼音:fēnghuāxuěyuè简拼:fhxy

  近义词:花天酒地、花前月下反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定语、宾语;含贬义

  解释: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也指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

  出处:宋・邵雍《伊川击壤集序》:“虽死生荣辱,转战于前,曾未入于胸中,则何异四时风花雪月一过乎眼也。”

  例子:小弟每常见前辈批语,有些~的字样,被那些后生们看不见,便要想到诗词歌赋那条路上去,便要坏了心术

  爱情的成语 9

  情窦初开

  【出处】清・李渔《蜃中楼・耳卜》:“我和你自情窦初开之际,就等到如今了。”

  【寓意】指刚刚懂得爱情(多指少女)。

  【故事梗概】关于情窦初开的.故事真的很多,呵呵,楼主可以自己搜一下,而且还有一部名叫《情窦初开》的电影,拍得蛮好的

  爱情的成语 10

  情窦初开

  拼音:qíngdòuchūkāi简拼:qdck

  近义词:少女怀春反义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少男少女刚懂得爱情

  解释:指刚刚懂得爱情(多指少女)。

  出处:清·李渔《蜃中楼·耳卜》:“我和你自情窦初开之际,就等到如今了。”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