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的成语 (菁华3篇)

首页 / 成语 / | 成语

云的成语1

  飞云掣电fēi yún chè diàn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一回:“不说追兵随后飞云掣电而来。”

  意思: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风从虎,云从龙fēng cóng hǔ,yún cóng lóng

  出处:《周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意思: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

  风虎云龙fēng hǔ yún lóng

  出处:《周易·乾》:“云从龙,风从虎。”

  意思: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风卷残云fēng juǎn cán yún

  出处: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二折:“自从把家私分开了,好似那汤泼瑞雪,风卷残云,都使的光光荡荡了。”

  意思:大风把残云卷走。比喻一下子把残存的东西一扫而光。

  风流云散fēng liú yún sàn

  出处:三国·魏·王粲《赠蔡子笃》诗:“风流云散,一别如雨。”

  意思:象风和云那样流动散开。比喻在一起的人分散到四面八方。

  风起云涌fēng qǐ yún yǒng

  出处:宋·苏轼《后赤壁赋》:“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意思:大风刮起,乌云涌现。比喻新事物相继兴起,声势很盛。

  风起云蒸fēng qǐ yún zhēng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

  意思:大风刮起,乌云蒸腾。比喻事物迅速兴起,声势浩大。

  风云变幻fēng yún bià huàn

  出处:南朝·梁·庾信《入彭城馆》诗:“年代殊之民俗,风云更盛衰。”

  意思:象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

  风云变态fēng yún biàn tài

  出处: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形容》:“风云变态,花草精神,海之波澜,山之嶙峋。”

  意思:变态:改变常态。风云改变常态。形容诗文变化多姿。

  风云际会fēng yún jì huì

  出处:《周易·乾·文言》:“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万物睹。”汉·王充《论衡·偶会》:“良辅超拔于际会。”

  意思:风云:比喻难得的机会;际会:遇合。比喻有能力的人遇上好机会。

  风云人物fēng yún rén wù

  出处:

  意思:指活跃一时,言论行为能影响大局的人物。

  风云突变fēng yún tū biàn

  出处:

  意思:风云: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局势突然发生了变化。

  浮云蔽日fú yún bì rì

  出处:汉·陆贾《新语·慎微》:“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

  意思:浮云遮住太阳。原比喻奸佞之徒蒙蔽君主。后泛指小人当道,社会一片黑暗。

  浮云朝露fú yún zhāo lù

  出处:《周书·萧大圜传》:“人生若浮云朝露,宁俟长绳第景,实不愿之。”

  意思:漂浮的云彩,清晨的露水。比喻时光易逝,人生短促。

  浮云富贵fú yún fù guì

  出处:《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意思:浮云:飘浮的云彩。把富贵看成飘浮的云彩。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干霄凌云gān xiāo líng yún

  出处:宋·黄榦《勉斋文集·五·林子至子字序》:“勉乎哉!行将见子干霄凌云,而为栋梁之用。”

  意思:高高地耸起,直逼云霄。比喻前程远大,能够迅速成才。

  干云蔽日gān yún bì rì

  出处:《后汉书·丁鸿传》:“干云蔽日之木,起于葱青。”

  意思:干:冲;蔽:遮挡。冲上云霄,挡住太阳。形容树木高大。

  高步云衢gāo bù yún qú

  出处:《晋书·郤诜传论》:“郤诜工韫价州里,褎然**,对扬天问,高步云衢,求之前哲,亦足称矣。”

  意思:步:行走;衢:大路;云衢:云中大路,比喻显位。原指官居显位。后也指科举登第。

  高唱入云gāo chàng rù yún

  出处:《西京杂记》卷一:“后宫齐首高唱,声入云霄。”

  意思:原形容歌声嘹亮,直上云霄,后也形容一种论调或消息社会上传说很盛。

  高耸入云gāo sǒng rù yún

  出处:

  意思:耸:直立,高起。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高义薄云gāo yì bó yún

  出处:《宋书·谢灵运传论》:“英辞润金石,高义薄云天。”

  意思:薄:迫*。原指文章表达的内容很有意义。后形容人很讲义气。

  孤云野鹤gū yún yě hè

  出处:唐·刘方*《送方外上人》诗:“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意思:旧指闲散自在,不求名利的人。

  冠盖如云guān gài rú yún

  出处:汉·班固《西都赋》:“冠盖如云,七相五公。”

  意思: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形容官吏到的很多。

  观者如云guān zhě rú yún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一百一十三卷:“言适为项王相召饮酒,欲醉方返。溪滨观者如云。”

  意思:观看的人就象行云一样密集。形容围看的人非常多。

  过眼烟云guò yǎn yān yún

  出处:宋·苏轼《宝绘堂记》:“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意思:从眼前飘过的云烟。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海立云垂hǎi lì yún chuí

  出处:唐·杜甫《朝献太清宫赋》:“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

  意思:形容文辞气魄极大。

  黑云压城城欲摧hēi yún yā chéng chéng yù cuī

  出处:唐·李贺《雁门太守行》诗:“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意思:摧:毁坏。黑云密布在城的上空,好象要把城墙压塌似的。比喻恶势力一时嚣张造成的紧张局面。

  烘云托月hōng yún tuō yuè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金圣叹批:“而先写张生者,所谓画家烘云托月之秘法。”

  意思:烘:渲染;托:衬托。原指一种画月亮的传统手法。后比喻从侧面渲染以显示或突出主体。

  九霄云外jiǔ xiāo yún wài

  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太子也你在这七宝盒中,我陈琳早魂飞九霄云外。”

  意思:在九重天的外面。比喻无限远的地方或远得无影无踪。

  开云见日kāi yún jiàn rì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旷若开云见日,何喜如之!”

  意思:拔开云雾,见到太阳。比喻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已经到来。也比喻误会消除。

  裂石穿云liè shí chuān yún

  出处:宋·陆游《黄鹤楼》:“*生最喜听长笛,裂石穿云何处吹。”

  意思:震开山石,透过云霄。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凌云之志líng yún zhī zhì

  出处:《汉书·扬雄传》:“往时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赋》欲以风帝,反缥缥有陵(凌)云之志。”

  意思: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镂月裁云lòu yuè cái yún

  出处:唐·李义府《堂堂词》:“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

  意思:雕刻月亮,裁剪云彩。比喻手艺极精巧。

  袂云汗雨mèi yún hàn yǔ

  出处:《晏子春秋·杂下九》:“张袂成阴,挥汗成雨。”

  意思:形容行人之多。

  密云不雨mì yún bù yǔ

  出处:《易·小畜》:“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意思:满天乌云不下雨。比喻事物正在酝酿,一时还没有发作。

  判若云泥pàn ruò yún ní

  出处:唐·杜甫《送韦*赴西安》诗:“夫子歘通贵,云泥相望悬。”

  意思:高低差别就象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那样悬殊。

  *步青云píng bù qīng yún

  出处:《史记·范睢蔡泽列传》:“须贾顿首言死罪,曰:‘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

  意思:*:*稳;步:行走;青云:高空。指人一下子升到很高的地位上去。

  青云直上qīng yún zhí shàng

  出处:《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度白雪以方洁,干青云而直上。”

  意思:青云:指青天;直上:直线上升。指迅速升到很高的地位。

  人云亦云rén yún yì yún

  出处:金·蔡松年《槽声同彦高赋》诗:“槽床过竹春泉句,他日人云吾亦云。”

  意思:云:说;亦:也。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

  如坐云雾rú zuò yún wù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及有凶吉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

  意思:象坐在云里雾里。比喻头脑糊涂,不能辨析事理。

  胜友如云shèng yǒu rú yún

  出处: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意思:胜友:良友。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耸入云霄sǒng rù yún xiāo

  出处:

  意思:形容山或建筑物很高,都进了云端。

  腾云驾雾téng yún jià wù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回:“他放下心,日逐腾云驾雾,遨游四海,行乐千山。”

  意思:原是传说中指会法术的人乘云雾飞行,后形容奔驰迅速或头脑发昏。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tiān yǒu bù cè fēng yún,dì yǒu dàn xī huò fú

  出处: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那厮恰才无病。怎生下在牢里便有病?张千,你再去看来。”

  意思:不测:料想不到。比喻有些灾祸的发生,事先是无法预料的。

  停云落月tíng yún luò yuè

  出处:晋·陶潜《停云诗序》:“停云,思亲友也。”唐·杜甫《梦李白》诗:“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意思:表示对亲友的怀念(旧时多用在书信里)。

  彤云密布tóng yún mì bù

  出处:《诗经·小雅·信南山》:“上天同云,雨雪雰雰。”

  意思:彤云:彤是红色的意思,有时指红霞;有时指下雪前均匀密布的阴云。很厚的云层布满天空,预示着大雪即将来临。

  吞云吐雾tūn yún tǔ wù

  出处:南朝梁·沈约《郊居赋》:“始餐霞而吐雾,终凌虚而倒影。”

  意思:原形容道士修炼养气,不吃五谷,后形容人吸烟。

  望断白云wàng duàn bái yún

  出处:《新唐书·狄仁杰传》:“亲在河阳,仁杰在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

  意思:形容想念父母。

  望云之情wàng yún zhī qíng

  出处:《新唐书·狄仁杰传》:“仁杰登奇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

  意思: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

  巫山云雨wū shān yún yǔ

  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意思: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

  雾鬓云鬟wù bìn yún huán

  出处:宋·苏轼《题毛女贞》诗:“雾鬓风鬟木叶衣,山川良是昔人非。”宋·范成大《新作景亭程咏之提刑赋诗次其韵》:“花边雾鬓风鬟满,酒畔云衣月扇香。”

  意思:头发象飘浮萦绕的云雾。形容女子发美。

  闲云野鹤xián yún yě hè

  出处:宋·尤袤《全唐诗话》卷六:“州亦难添,诗亦难改,然闲云孤鹤,何天而不可飞。”

  意思:闲:无拘束。飘浮的云,野生的鹤。旧指生活闲散、脱离世事的人。

  响彻云霄xiǎng chè yún xiāo

  出处:

  意思: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象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响遏行云xiǎng è xíng yún

  出处:《列子·汤问》:“抚节悲歌,声振林术,响遏行云。”

  意思:遏:阻止;行云:飘动的云彩。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

  星落云散xīng luò yún sàn

  出处:

  意思:比喻惨败。

  行云流水xíng yún liú shuǐ

  出处:宋·苏轼《答谢民师书》:“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

  意思: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烟消云散yān xiāo yún sàn

  出处:《朱子全书·治道二·祯异》:“使一日之间,云消雾散,尧天舜日,廓然清明。”

  意思:象烟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

  义薄云天yì bó yún tiān

  出处:

  意思:正义之气直上高空。形容为正义而斗争的精神极其崇高。

  游响停云yóu xiǎng tíng yún

  出处:《列子·汤问》:“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意思:形容响亮的歌声,高入云霄,能使流云受阻而停下来。

  游云惊龙yóu yún jīng lóng

  出处:《晋书·王羲之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游云,矫若惊龙。”

  意思:形容书法精妙。

  雨迹云踪yǔ jì yún zōng

  出处:

  意思:比喻往事。

  月地云阶yuè dì yún jiē

  出处:唐·牛僧儒《周秦行纪》诗:“香风引到大罗天,月地云阶拜洞仙。”

  意思:指天上。也比喻景物美好的境界。

  月露风云yuè lù fēng yún

  出处:《隋书·李谔传》:“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

  意思:比喻无用的文字。

  云程发轫yún chéng fā rèn

  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意思:云程:青云万里的路程;发轫:启车行进,比喻事业的开端。旧时祝人前程远大的颂辞。

  云过天空yún guò tiān kōng

  出处:

  意思:比喻事情已经过去,一切恢复*静。

  云合景从yún hé jǐng cóng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意思:如云聚合,如影随形。比喻随从者之多。

云的成语2

  1、金乌西坠:太阳向西边落下。

  2、不见天日:看不到一点光明。

  3、狂犬吠日:疯狗对着太阳乱叫。

  4、秋阳杲杲:秋天的太阳很明亮。

  5、日陵月替:指逐渐衰落、弛退。

  6、日征月迈:喻指时间不断推移。

  7、烈日炎炎:形容夏天阳光强烈。

  8、晨光绚丽:早晨的阳光绚烂美丽。

  9、白虹贯日:形容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

  10、风和日丽:微风和畅,阳光明丽。

  11、日月同辉:日月的光芒交相辉映。

  12、日堙月塞:一天天堵塞,不通畅。

  13、夕阳西下:指傍晚日落时的景象。

  14、阳光灿烂:形容阳光明媚,天气很好。

  15、日和风暖:风很*静,阳光暖人。

  16、红日三竿:指天已大亮,时候不早。

  17、日月如流:时光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

  18、冬日夏云: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

  19、红日当空:形容阳光灿烂,天气很好。

  20、朝晖满地:形容早上太阳的光芒洒满大地。

  21、日月其除:日月流逝。指光阴不待人。

  22、朝晖满天:形容早上太阳的光芒布满天空。

  23、阳光充足:就是阳光充足饱满的意思吧。

  24、日益月滋:一天天一月月地增添、加多。

  25、日薄桑榆:犹日薄西山。比喻老年的时光。

  26、炳如日星:炳:光明。光明如同日月星辰。

  27、日炙风筛:日晒风吹。形容长途跋涉之苦。

  28、日以为常:经常做某件事,成了惯例常规。

  29、日不移晷:日影没有移动。形容时间极短。

  30、重见天日:比喻脱离黑暗的处境,重见光明。

  31、烈日中天:形容炎炎烈日中正好处于天空的中央。

  32、晨光熹微:熹微:天色微明。早上天色微明。

  33、艳阳高照:形容灿烂的太阳高高挂在天空普照大地。

  34、日升月恒:如同太阳刚刚升起,月亮初上弦一般。

  35、日月重光:重光:重放光芒。太阳月亮重放光芒。

  36、日丽风清:形容阳光明丽,清风送爽。形容天气晴和。

  37、蔽日干云:挡住太阳,直冲云霄。形容十分高大。

  38、日薄西山:西山:泛指西边的高山。太阳快落山了。

  39、殆无虚日:殆:几乎;虚:空。几乎没有一天空着。

  40、日出三竿:太阳升起来离地面已有三根竹竿那样高。

  云的成语

  1、云容月貌:比喻淡雅、飘逸的容貌。

  2、云罗天网:犹言天罗地网。

  3、雨僝云僽:谓不好的天气把人折磨。

  4、云消雨散:比喻一切都成了过去。

  5、耸入云霄:形容山或建筑物很高,都进了云端。

  6、云行雨洽:比喻广施恩泽。

  7、云蒸础润:云气升腾,柱石湿润。形容湿气很重。

  8、云树之思:比喻朋友阔别后的相思之情。

  9、云起龙襄: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10、雨踪云迹:比喻男女情好的往事。

  11、水流云散:喻时过境迁,人各一方。

  12、星飞云散:比喻事物四处分散或四散消失。

  13、云起雪飞:如云兴起,如雪飘飞。比喻乐曲悠扬,变化有致。

  14、疑云满腹:心中充满了疑惑。

  15、云鬟雾鬓:头发象飘浮萦绕的云雾。形容女子发美。

  16、云烟过眼:比喻事物转眼即逝。

  17、壮志凌云:壮志:宏大的志愿;凌云:直上云霄。形容理想宏伟远大。

  18、云消雾散:象烟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

  19、硝云弹雨:硝烟如云,子弹像雨。形容激烈的战斗。

  20、雨窟云巢:窟:穴洞;巢:窝。指男女暗中幽会的场所。

  21、云蒸雨降:云气向上升腾,雨水降落。形容下雨。也比喻广施恩泽。

  22、云霓之望:比喻迫切地盼望。

  23、云过天空:比喻事情已经过去,一切恢复*静。

  24、云脚粥面:形容茶色的浓淡。

  25、云泥殊路: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比喻地位悬殊。

  26、云蒸泉涌:云气升腾,泉水奔涌。形容大师涌出来。

  27、青云独步:喻人的地位或学问无与伦比。

  28、云蒸雾集:如云雾之蒸腾会集。形容众多。

  29、云合景从:如云聚合,如影随形。比喻随从者之多。

  30、云窗月户:指华美幽静的居处。

云的成语3

  1、耸入云霄:形容山或建筑物很高,都进了云端。

  2、云起龙襄: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3、云起雪飞:如云兴起,如雪飘飞。比喻乐曲悠扬,变化有致。

  4、云烟过眼:比喻事物转眼即逝。

  5、云消雾散:象烟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

  6 、雨窟云巢:窟:穴洞;巢:窝。指男女暗中幽会的场所。

  7、云过天空:比喻事情已经过去,一切恢复*静。

  8、云泥殊路: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比喻地位悬殊。

  9、云蒸雾集:如云雾之蒸腾会集。形容众多。

  10、义薄云天:正义之气直上高空。形容为正义而斗争的精神极其崇高。

  11、云霞满纸:云霞:比喻文采。形容满眼都是精采的文笔。

  12、云雨巫山: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

  1 3、瘴雨蛮云:指南方有瘴气的烟雨。也泛指十分荒凉的地方。

  14、雨消云散:喻消失得一干二净。

  1 5、霞蔚云蒸:喻景物绚烂缛丽。

  16、云起水涌:形容众人像云聚、像水涌一样从各处涌来并聚集在一起。

  17、志气凌云:云:直上云霄。志气直上云霄。形容志向宏大,意气豪迈。

  18、青云直上:指人的地位迅速上升。指飞黄腾达。

  19、云散风流:比喻事物四散消失。

  20、行云流水: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21、雨泣云愁:泪下如雨,愁多如云。形容忧愁深重。

  22、纸落云烟:形容落笔轻捷,挥洒自如。

  23、雾惨云愁:指一种悲壮苍凉的气氛。。

  24、云屯雨集:形容众多的人聚集在一起。

  25、喷云泄雾:形容云霭缭绕山岳的景象。

  26、云天雾地:比喻不明事理,糊里糊涂。

  27、云屯飙散:聚集如云,分散如风。形容来往迅疾。

  28、云泥异路:像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比喻地位相差悬殊。

  29、霞友云朋:与云霞为朋友。谓避世隐居。

  30 、望云之情: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


云的成语 (菁华3篇)扩展阅读


云的成语 (菁华3篇)(扩展1)

——云的成语 (菁华3篇)

云的成语1

  飞云掣电fēi yún chè diàn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一回:“不说追兵随后飞云掣电而来。”

  意思: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风从虎,云从龙fēng cóng hǔ,yún cóng lóng

  出处:《周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意思: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

  风虎云龙fēng hǔ yún lóng

  出处:《周易·乾》:“云从龙,风从虎。”

  意思: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风卷残云fēng juǎn cán yún

  出处: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二折:“自从把家私分开了,好似那汤泼瑞雪,风卷残云,都使的光光荡荡了。”

  意思:大风把残云卷走。比喻一下子把残存的东西一扫而光。

  风流云散fēng liú yún sàn

  出处:三国·魏·王粲《赠蔡子笃》诗:“风流云散,一别如雨。”

  意思:象风和云那样流动散开。比喻在一起的人分散到四面八方。

  风起云涌fēng qǐ yún yǒng

  出处:宋·苏轼《后赤壁赋》:“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意思:大风刮起,乌云涌现。比喻新事物相继兴起,声势很盛。

  风起云蒸fēng qǐ yún zhēng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

  意思:大风刮起,乌云蒸腾。比喻事物迅速兴起,声势浩大。

  风云变幻fēng yún bià huàn

  出处:南朝·梁·庾信《入彭城馆》诗:“年代殊之民俗,风云更盛衰。”

  意思:象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

  风云变态fēng yún biàn tài

  出处: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形容》:“风云变态,花草精神,海之波澜,山之嶙峋。”

  意思:变态:改变常态。风云改变常态。形容诗文变化多姿。

  风云际会fēng yún jì huì

  出处:《周易·乾·文言》:“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万物睹。”汉·王充《论衡·偶会》:“良辅超拔于际会。”

  意思:风云:比喻难得的机会;际会:遇合。比喻有能力的人遇上好机会。

  风云人物fēng yún rén wù

  出处:

  意思:指活跃一时,言论行为能影响大局的人物。

  风云突变fēng yún tū biàn

  出处:

  意思:风云: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局势突然发生了变化。

  浮云蔽日fú yún bì rì

  出处:汉·陆贾《新语·慎微》:“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

  意思:浮云遮住太阳。原比喻奸佞之徒蒙蔽君主。后泛指小人当道,社会一片黑暗。

  浮云朝露fú yún zhāo lù

  出处:《周书·萧大圜传》:“人生若浮云朝露,宁俟长绳第景,实不愿之。”

  意思:漂浮的云彩,清晨的露水。比喻时光易逝,人生短促。

  浮云富贵fú yún fù guì

  出处:《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意思:浮云:飘浮的云彩。把富贵看成飘浮的云彩。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干霄凌云gān xiāo líng yún

  出处:宋·黄榦《勉斋文集·五·林子至子字序》:“勉乎哉!行将见子干霄凌云,而为栋梁之用。”

  意思:高高地耸起,直逼云霄。比喻前程远大,能够迅速成才。

  干云蔽日gān yún bì rì

  出处:《后汉书·丁鸿传》:“干云蔽日之木,起于葱青。”

  意思:干:冲;蔽:遮挡。冲上云霄,挡住太阳。形容树木高大。

  高步云衢gāo bù yún qú

  出处:《晋书·郤诜传论》:“郤诜工韫价州里,褎然**,对扬天问,高步云衢,求之前哲,亦足称矣。”

  意思:步:行走;衢:大路;云衢:云中大路,比喻显位。原指官居显位。后也指科举登第。

  高唱入云gāo chàng rù yún

  出处:《西京杂记》卷一:“后宫齐首高唱,声入云霄。”

  意思:原形容歌声嘹亮,直上云霄,后也形容一种论调或消息社会上传说很盛。

  高耸入云gāo sǒng rù yún

  出处:

  意思:耸:直立,高起。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高义薄云gāo yì bó yún

  出处:《宋书·谢灵运传论》:“英辞润金石,高义薄云天。”

  意思:薄:迫*。原指文章表达的内容很有意义。后形容人很讲义气。

  孤云野鹤gū yún yě hè

  出处:唐·刘方*《送方外上人》诗:“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意思:旧指闲散自在,不求名利的人。

  冠盖如云guān gài rú yún

  出处:汉·班固《西都赋》:“冠盖如云,七相五公。”

  意思: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形容官吏到的很多。

  观者如云guān zhě rú yún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一百一十三卷:“言适为项王相召饮酒,欲醉方返。溪滨观者如云。”

  意思:观看的人就象行云一样密集。形容围看的人非常多。

  过眼烟云guò yǎn yān yún

  出处:宋·苏轼《宝绘堂记》:“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意思:从眼前飘过的云烟。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海立云垂hǎi lì yún chuí

  出处:唐·杜甫《朝献太清宫赋》:“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

  意思:形容文辞气魄极大。

  黑云压城城欲摧hēi yún yā chéng chéng yù cuī

  出处:唐·李贺《雁门太守行》诗:“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意思:摧:毁坏。黑云密布在城的上空,好象要把城墙压塌似的。比喻恶势力一时嚣张造成的紧张局面。

  烘云托月hōng yún tuō yuè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金圣叹批:“而先写张生者,所谓画家烘云托月之秘法。”

  意思:烘:渲染;托:衬托。原指一种画月亮的传统手法。后比喻从侧面渲染以显示或突出主体。

  九霄云外jiǔ xiāo yún wài

  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太子也你在这七宝盒中,我陈琳早魂飞九霄云外。”

  意思:在九重天的外面。比喻无限远的地方或远得无影无踪。

  开云见日kāi yún jiàn rì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旷若开云见日,何喜如之!”

  意思:拔开云雾,见到太阳。比喻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已经到来。也比喻误会消除。

  裂石穿云liè shí chuān yún

  出处:宋·陆游《黄鹤楼》:“*生最喜听长笛,裂石穿云何处吹。”

  意思:震开山石,透过云霄。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凌云之志líng yún zhī zhì

  出处:《汉书·扬雄传》:“往时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赋》欲以风帝,反缥缥有陵(凌)云之志。”

  意思: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镂月裁云lòu yuè cái yún

  出处:唐·李义府《堂堂词》:“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

  意思:雕刻月亮,裁剪云彩。比喻手艺极精巧。

  袂云汗雨mèi yún hàn yǔ

  出处:《晏子春秋·杂下九》:“张袂成阴,挥汗成雨。”

  意思:形容行人之多。

  密云不雨mì yún bù yǔ

  出处:《易·小畜》:“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意思:满天乌云不下雨。比喻事物正在酝酿,一时还没有发作。

  判若云泥pàn ruò yún ní

  出处:唐·杜甫《送韦*赴西安》诗:“夫子歘通贵,云泥相望悬。”

  意思:高低差别就象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那样悬殊。

  *步青云píng bù qīng yún

  出处:《史记·范睢蔡泽列传》:“须贾顿首言死罪,曰:‘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

  意思:*:*稳;步:行走;青云:高空。指人一下子升到很高的地位上去。

  青云直上qīng yún zhí shàng

  出处:《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度白雪以方洁,干青云而直上。”

  意思:青云:指青天;直上:直线上升。指迅速升到很高的地位。

  人云亦云rén yún yì yún

  出处:金·蔡松年《槽声同彦高赋》诗:“槽床过竹春泉句,他日人云吾亦云。”

  意思:云:说;亦:也。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

  如坐云雾rú zuò yún wù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及有凶吉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

  意思:象坐在云里雾里。比喻头脑糊涂,不能辨析事理。

  胜友如云shèng yǒu rú yún

  出处: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意思:胜友:良友。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耸入云霄sǒng rù yún xiāo

  出处:

  意思:形容山或建筑物很高,都进了云端。

  腾云驾雾téng yún jià wù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回:“他放下心,日逐腾云驾雾,遨游四海,行乐千山。”

  意思:原是传说中指会法术的人乘云雾飞行,后形容奔驰迅速或头脑发昏。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tiān yǒu bù cè fēng yún,dì yǒu dàn xī huò fú

  出处: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那厮恰才无病。怎生下在牢里便有病?张千,你再去看来。”

  意思:不测:料想不到。比喻有些灾祸的发生,事先是无法预料的。

  停云落月tíng yún luò yuè

  出处:晋·陶潜《停云诗序》:“停云,思亲友也。”唐·杜甫《梦李白》诗:“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意思:表示对亲友的怀念(旧时多用在书信里)。

  彤云密布tóng yún mì bù

  出处:《诗经·小雅·信南山》:“上天同云,雨雪雰雰。”

  意思:彤云:彤是红色的意思,有时指红霞;有时指下雪前均匀密布的阴云。很厚的云层布满天空,预示着大雪即将来临。

  吞云吐雾tūn yún tǔ wù

  出处:南朝梁·沈约《郊居赋》:“始餐霞而吐雾,终凌虚而倒影。”

  意思:原形容道士修炼养气,不吃五谷,后形容人吸烟。

  望断白云wàng duàn bái yún

  出处:《新唐书·狄仁杰传》:“亲在河阳,仁杰在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

  意思:形容想念父母。

  望云之情wàng yún zhī qíng

  出处:《新唐书·狄仁杰传》:“仁杰登奇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

  意思: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

  巫山云雨wū shān yún yǔ

  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意思: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

  雾鬓云鬟wù bìn yún huán

  出处:宋·苏轼《题毛女贞》诗:“雾鬓风鬟木叶衣,山川良是昔人非。”宋·范成大《新作景亭程咏之提刑赋诗次其韵》:“花边雾鬓风鬟满,酒畔云衣月扇香。”

  意思:头发象飘浮萦绕的云雾。形容女子发美。

  闲云野鹤xián yún yě hè

  出处:宋·尤袤《全唐诗话》卷六:“州亦难添,诗亦难改,然闲云孤鹤,何天而不可飞。”

  意思:闲:无拘束。飘浮的云,野生的鹤。旧指生活闲散、脱离世事的人。

  响彻云霄xiǎng chè yún xiāo

  出处:

  意思: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象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响遏行云xiǎng è xíng yún

  出处:《列子·汤问》:“抚节悲歌,声振林术,响遏行云。”

  意思:遏:阻止;行云:飘动的云彩。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

  星落云散xīng luò yún sàn

  出处:

  意思:比喻惨败。

  行云流水xíng yún liú shuǐ

  出处:宋·苏轼《答谢民师书》:“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

  意思: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烟消云散yān xiāo yún sàn

  出处:《朱子全书·治道二·祯异》:“使一日之间,云消雾散,尧天舜日,廓然清明。”

  意思:象烟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

  义薄云天yì bó yún tiān

  出处:

  意思:正义之气直上高空。形容为正义而斗争的精神极其崇高。

  游响停云yóu xiǎng tíng yún

  出处:《列子·汤问》:“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意思:形容响亮的歌声,高入云霄,能使流云受阻而停下来。

  游云惊龙yóu yún jīng lóng

  出处:《晋书·王羲之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游云,矫若惊龙。”

  意思:形容书法精妙。

  雨迹云踪yǔ jì yún zōng

  出处:

  意思:比喻往事。

  月地云阶yuè dì yún jiē

  出处:唐·牛僧儒《周秦行纪》诗:“香风引到大罗天,月地云阶拜洞仙。”

  意思:指天上。也比喻景物美好的境界。

  月露风云yuè lù fēng yún

  出处:《隋书·李谔传》:“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

  意思:比喻无用的文字。

  云程发轫yún chéng fā rèn

  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意思:云程:青云万里的路程;发轫:启车行进,比喻事业的开端。旧时祝人前程远大的颂辞。

  云过天空yún guò tiān kōng

  出处:

  意思:比喻事情已经过去,一切恢复*静。

  云合景从yún hé jǐng cóng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意思:如云聚合,如影随形。比喻随从者之多。

云的成语2

  1、耸入云霄:形容山或建筑物很高,都进了云端。

  2、云起龙襄: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3、云起雪飞:如云兴起,如雪飘飞。比喻乐曲悠扬,变化有致。

  4、云烟过眼:比喻事物转眼即逝。

  5、云消雾散:象烟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

  6 、雨窟云巢:窟:穴洞;巢:窝。指男女暗中幽会的场所。

  7、云过天空:比喻事情已经过去,一切恢复*静。

  8、云泥殊路: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比喻地位悬殊。

  9、云蒸雾集:如云雾之蒸腾会集。形容众多。

  10、义薄云天:正义之气直上高空。形容为正义而斗争的精神极其崇高。

  11、云霞满纸:云霞:比喻文采。形容满眼都是精采的文笔。

  12、云雨巫山: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

  1 3、瘴雨蛮云:指南方有瘴气的烟雨。也泛指十分荒凉的地方。

  14、雨消云散:喻消失得一干二净。

  1 5、霞蔚云蒸:喻景物绚烂缛丽。

  16、云起水涌:形容众人像云聚、像水涌一样从各处涌来并聚集在一起。

  17、志气凌云:云:直上云霄。志气直上云霄。形容志向宏大,意气豪迈。

  18、青云直上:指人的地位迅速上升。指飞黄腾达。

  19、云散风流:比喻事物四散消失。

  20、行云流水: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21、雨泣云愁:泪下如雨,愁多如云。形容忧愁深重。

  22、纸落云烟:形容落笔轻捷,挥洒自如。

  23、雾惨云愁:指一种悲壮苍凉的气氛。。

  24、云屯雨集:形容众多的人聚集在一起。

  25、喷云泄雾:形容云霭缭绕山岳的景象。

  26、云天雾地:比喻不明事理,糊里糊涂。

  27、云屯飙散:聚集如云,分散如风。形容来往迅疾。

  28、云泥异路:像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比喻地位相差悬殊。

  29、霞友云朋:与云霞为朋友。谓避世隐居。

  30 、望云之情: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

云的成语3

  1、云中仙鹤:象云彩中的白鹤一般。比喻志行高洁的人。

  2、裂石穿云:震开山石,透过云霄。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3、风流云散:象风和云那样流动散开。比喻在一起的人分散到四面八方。

  4、富贵浮云:意思是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象浮云那样轻飘。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5、裂石流云:流:往来无定或转运不停。裂开山石,震动云霄。形容声音高昂响亮。

  6、人云亦云:云:说;亦:也。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

  7、拨云雾见青天:只有推开密布的云雾才能看到湛湛蓝天。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

  8、野鹤闲云:闲:无拘束。飘浮的云,野生的鹤。旧指生活闲散、脱离世事的人。

  9、云过天空:云彩飘过之后,天上格外空阔。比喻事情已经过去,一切恢复*静。

  10、瞻云就日:原指贤明的君主恩泽施及尤民。后多比喻得*天子。

  11、星飞云散:比喻事物四处分散或四散消失。

  12、腾云驾雾:乘着云,驾着雾。原是传说中指会法术的人乘云雾飞行,后形容奔驰迅速或头脑发昏。

  13、云开见日:拔开云雾,见到太阳。比喻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已经到来。也比喻误会消除。

  14、杏雨梨云:杏花如雨,梨花似云。形容春天景色美丽。

  15、开云见天:比喻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已经到来。也比喻误会消除。同“开云见日”。

  16、冬日夏云: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

  17、云天雾地:比喻不明事理,糊里糊涂。

  18、祥云瑞气:旧时认为天上彩色的云气为吉祥的征兆,故称祥云瑞气。亦作“祥云瑞彩”。

  19、云合景从:如云聚合,如影随形。比喻随从者之多。

  20、云锦天章:云锦:神话传说中织女用彩云织出的锦缎。天章:彩云组合成的花纹。比喻文章极为高雅、华美。

  21、高步云衢:步:行走;衢:大路;云衢:云中大路,比喻显位。原指官居显位。后也指科举登第。

  22、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

  23、风云人物:指活跃一时,言论行为能影响大局的人物。

  24、壮志凌云:壮志:宏大的志愿;凌云:直上云霄。形容理想宏伟远大。

  25、云起雪飞:如云兴起,如雪飘飞。比喻乐曲悠扬,变化有致。

  26、云净天空:比喻事情办得干净利落,不留痕迹。

  27、纸落云烟:形容落笔轻捷,挥洒自如。

  28、云散风流:象风和云那样流动散开。比喻事物四散消失。

  29、星罗云布:犹星罗棋布。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30、云雨巫山: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

  31、望云之情: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

  32、观者云集:观看的人如行云那样密集。形容观看的人多。

  33、高耸入云:耸:直立,高起。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34、云起龙襄: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35、水流云散:比喻时过境迁,人各一方。

  36、轩盖如云:轩:古时供官员乘坐的一种便车;盖:车盖。旧时形容官员很多,也形容官员、士绅*的盛况。

  37、云龙风虎: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的事物相感应。

  38、云集景附:如云聚合,如影随形。比喻声势浩大,响应迅速。

  39、风靡云涌:涌:水腾跃,涌现。大风刮起来,乌云涌上来。比喻新生事物相继兴起,声势浩大。

  40、云集响应:大家迅速集合在一起,表示赞同和支持。

  41、云中白鹤:象云彩中的白鹤一般。比喻志行高洁的人。

  42、瞻云陟屺:陟:升,登;屺:没有草木的山。望云登山。比喻非常思念亲人。

  43、云淡风轻:微风轻拂,浮云淡薄。形容天气晴好。亦作“风轻云淡”。

  44、过眼烟云:从眼前飘过的云烟。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45、闲云孤鹤:漂浮的云,孤飞的鹤。比喻无拘无束、来去自如的人。

  46、风云变色:风云:比喻变幻的局势。比喻局势变化大。

  47、高义薄云天:原指文章表达的内容很有意义。后形容人很讲义气。同“高义薄云”。

  48、干霄凌云:高高地耸起,直逼云霄。比喻前程远大,能够迅速成才。

  49、云泥之差:云在天,泥在地。指相差像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比喻高低差别远殊。

  50、覆雨翻云: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

  51、浮云朝露:漂浮的云彩,清晨的露水。比喻时光易逝,人生短促。

  52、朱云折槛:朱云:汉代人名。折槛:折断栏杆。朱云折断了栏杆。形容敢于直言进谏。

  53、望断白云:形容想念父母。

  54、巫山云雨: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

  55、云雾迷蒙:迷蒙:形容模糊不清的样子。云雾笼罩,使景物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56、云树之思:比喻朋友阔别后的相思之情。

  57、步月登云:步上月亮,攀登云霄。形容志向远大。

  58、云泥异路:像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比喻地位相差悬殊。

  59、风起云布:布:展开,铺开。大风起来,乌云密布。

  60、镂月裁云:雕刻月亮,裁剪云彩。比喻手艺极精巧。

  61、云程发轫:云程:青云万里的路程;发轫:启车行进,比喻事业的开端。旧时祝人前程远大的颂辞。

  62、观者如云:观看的人就象行云一样密集。形容围看的`人非常多。

  63、云蒸雾集:如云雾之蒸腾会集。形容众多。

  64、直上青云:直上:直线上升。比喻官运亨通,直登高位。

  65、青云直上:青云:指青天;直上:直线上升。指迅速升到很高的地位。

  66、风起云涌:大风刮起,乌云涌现。比喻新事物相继兴起,声势很盛。

  67、落纸云烟:笔墨落到纸上如同云烟一样变幻多姿。形容书法或诗文高超玄妙,变化多姿。

  68、雾鬓云鬟:头发象飘浮萦绕的云雾。形容女子发美。

  69、风云叱咤:叱咤:发怒吆喝。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变色。形容声势威力极大。

  70、云泥殊路: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比喻地位悬殊。

  71、云涌风飞:云阵奔涌,狂风发作。形容文章气势磅礴。

  72、凌云之志: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73、飞云掣电: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74、梳云掠月:指妇女梳妆。“云”指发髻之形,“月”喻妇女容貌。

  75、月地云阶:指天上。也比喻景物美好的境界。

  76、高义薄云:薄:迫*。原指文章表达的内容很有意义。后形容人很讲义气。

  77、流水行云: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78、高唱入云:原形容歌声嘹亮,直上云霄,后也形容一种论调或消息社会上传说很盛。

  79、云泥之别: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80、干云蔽日:干:冲;蔽:遮挡。冲上云霄,挡住太阳。形容树木或建筑物高大。

  81、云消雾散:象烟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

  82、波委云集:委:堆积。如波浪之相积,云层聚集。比喻众物聚集在一处。

  83、裁月镂云:剪裁明月,雕刻云霞。比喻诗文中辞藻润饰,景物描绘的新巧。

  84、云开见天:乌云消散,重见天日。比喻社会由乱转治,由黑暗转向光明。

  85、冠盖如云: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形容官吏到的很多。

  86、浮云富贵:浮云:飘浮的云彩。把富贵看成飘浮的云彩。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87、裁云剪水:裁行云,剪流水。比喻诗文构思精妙新巧。

  88、开云见日:开:散开。拔开云雾,见到太阳。比喻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已经到来。也比喻误会消除。

  89、烟云过眼:象烟云在眼前一晃而过。比喻事物很快就成为过去。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

  90、河清云庆:黄河水清,云呈五彩。古人以为太*祥瑞的象征。

  91、云堦月地:指天上。亦指仙境。同“云阶月地”。

  92、云蒸龙变:云气兴起,神龙飞动。比喻英雄豪杰遇时奋起。

  93、浮云蔽日:浮云遮住太阳。原比喻奸佞之徒蒙蔽君主。后泛指小人当道,社会一片黑暗。

  94、硝云弹雨:硝烟如云,子弹像雨。形容激烈的战斗。

  95、断雨残云:比喻男女恩爱中绝,欢情未能持续。

  96、云屯鸟散:如云聚集,如鸟飞散。形容众多的人忽聚忽散。

  97、风靡云蒸:风靡:风行;蒸:上升。比喻事物迅速而普遍地出现。

  98、云屯飙散:聚集如云,分散如风。形容来往迅疾。

  99、耸入云霄:形容山或建筑物很高,都进了云端。

  100、啸吒风云:形容威力极大。同“叱咤风云”。

  101、云龙井蛙:云端的龙,井底的蛙。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102、孤云野鹤:空中独自飘动的浮云,旷野任意漫游的仙鹤。旧指闲散自在,不求名利的人。

  103、风兴云蒸:蒸:上升。大风刮起,乌云蒸腾。比喻事物迅速兴起,声势浩大。

  104、烘云讬月:比喻从侧面渲染以显示或突出主体。同“烘云托月”。

  105、胜友如云:胜友:良友。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106、风云变幻:象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

  107、过眼云烟:从眼前飘过的云烟。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108、云涌飙发:飙:狂风。云阵奔涌,狂风发作。形容文章气势磅礴。

  109、风飞云会:会:会合,聚合。比喻有才能的人遭逢时会或君臣遇合。

  110、云蒸霞蔚:蒸:上升;蔚:聚集。象云霞升腾聚集起来。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111、*步青云:*:*稳;步:行走;青云:高空。指人一下子升到很高的地位上去。

  112、拏云攫石:形容古树干高耸云霄、根盘曲石隙的雄姿。

  113、风云突变:风云: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局势突然发生了变化。

  114、兴云致雨:兴云:布下云彩。致雨:使下雨。神话传说,神龙有布云作雨的能力。借喻乐曲诗文,声势雄壮,不同凡响。

  115、朝云暮雨:暮:傍晚。早上是云,晚上是雨。原指神女的早晚变化,旧时用以喻指男女的欢会。

  116、堕云雾中:堕:落下。落入迷茫的云雾中间。比喻迷惑不解。


云的成语 (菁华3篇)(扩展2)

——云_ (菁华3篇)

云_1

  有一次,白云和乌云一起出门。白云看到乌云非常惊讶:“你看你,长得这么黑,还有脸出门啊!”

  乌云很生气:“长得这么黑,又不是我的错,我觉得自己挺好看的。”白云不服气:“你看我,洁白得像是草原上的白马在奔腾,多么美丽,多么迷人啊!再看看你,全身黑乎乎的.,多难看呀!”乌云反驳:“别光说你美了,我觉得人类更喜欢我!”“是吗?你也太自大了吧!我们就比一比。”白云用不服气的目光看着乌云。“比……比就比。”乌云紧张地说。

  白云洋洋得意:“我非常美丽,人们看见我就心情舒畅,你呢?”乌云自信地说:“我可以给人类的庄稼浇水,他们一定会喜欢我的。”“你给他们浇水也改变不了自己的丑陋。”白云大笑起来。

  乌云不再理会白云,阴沉着脸,做着准备下雨的表情。

  突然,一阵大风吹过,把那个骄傲的白云吹得无影无踪。

云_2

  我多想当一天的乌云,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在天空中进行着我的飘流旅行。

  我顺着风飘啊飘,不知不觉中飘到了撒哈拉沙漠,看见那里寸草不生、了无生机。然后我又看见那里的人和动物口渴得喉咙直冒烟。看见了这样的情景,我连 忙给他们下了一场倾盆大雨。他们为了这一场雨都开心地笑,仿佛在向我致谢,我也开心地笑了。之后,我又继续开始了我的飘流旅行。

  我又飘啊飘,不一会儿就飘到了田野里,这时我看见农民伯伯被太阳晒得满头大汗、满脸通红,我看见了之后,决定去帮助他们。于是,我悄悄地飞到了太阳前面,挡住了太阳光。天空突然暗下来,我等他们回家了,才继续我的飘流旅行。就这样我随着风到处旅行。

  我又飘啊飘,我飘到了四川灾区,看见灾民们正在重建家园,这时我看见其它的乌云正聚在一起准备下雨,我心里暗暗地想:如果它们下雨了,房子会不会又 倒了呢?于是我加紧脚步,飞奔过去,告诉它们不能在这个时候下雨,如果下雨的话就会耽误工程的进度。它们听了我的话就都散开了,之后,我又继续飘流旅行。

  我想变成乌云,我一边飘流一边做好事。

云_3

  放假了,爸爸妈妈带我去了草原,我躺在草地上,望着天,看到了那些白白的小朵小朵的云。

  突然,天空中出现了一匹小马,从远处向我跑来,距离越来越*,小马四蹄撒开,很威武,像古代战马一样英勇的飞奔而来,但是,一眨眼小马变模糊了,看不清了。

  一会儿天空中出现了一只猫和一只老鼠,让我想起了动画片中的杰瑞和汤姆,像极了,它们一会嬉戏一会打闹,杰瑞一跑,汤姆一追,跑着跑着,它俩就这样不见了。

  这时,一只羊悄悄来到了天空中,过了好久,我才注意到,不过几分钟的时间,它又领了一大群羊,全是盘羊,个个都很活跃。一只、两只、三只、四只……羊群的羊多得根本数不清,像在迁移的盘羊群,好壮观!这时,一个念头冒了出来,如果有风的话,“羊群”会不会“飞走”呢?我在心里默默祈祷:一定要有风啊……天哪!真的有风来了,那“羊群”真走起来了,走着走着,羊群不见了,那只领头羊也不见了。

  接着,又出现了一头鹿,那头鹿卧着,好像在睡觉,过了几秒钟,那头鹿大起来了,四肢也舒展开来了,它还闪着圣洁的光芒,从容地向我走来,那样子真像只圣鹿。

  不一会儿,夕阳西下,火烧云上来了,那颜色真多,有红色、黄色、橘色、橘红色……一会儿半紫半红,一会儿紫黄相间,真好看!在有火烧云的时候看云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你看,那象征着*的龙在尽情飞舞,还有小金猪,红色的鸟等等,这云变化真多,真有趣。


云的成语 (菁华3篇)(扩展3)

——带云字的成语 50句菁华

1、云开见日:拔开云雾,见到太阳。比喻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已经到来。也比喻误会消除。

2、冬日夏云: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

3、云天雾地:比喻不明事理,糊里糊涂。

4、云合景从:如云聚合,如影随形。比喻随从者之多。

5、吞云吐雾:原形容道士修炼养气,不吃五谷,后形容人吸烟。

6、风云人物:指活跃一时,言论行为能影响大局的人物。

7、云净天空:比喻事情办得干净利落,不留痕迹。

8、纸落云烟:形容落笔轻捷,挥洒自如。

9、响彻云霄: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象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10、观者云集:观看的人如行云那样密集。形容观看的人多。

11、高耸入云:耸:直立,高起。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12、云集响应:大家迅速集合在一起,表示赞同和支持。

13、云中白鹤:象云彩中的白鹤一般。比喻志行高洁的人。

14、波谲云诡:谲:变化多端。比喻文章如波云变化多致。也比喻事物变化多端,难以预料。

15、过眼烟云:从眼前飘过的云烟。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16、逸兴云飞:指超逸豪放的意兴勃发飞扬。

17、望断白云:形容想念父母。

18、云雾迷蒙:迷蒙:形容模糊不清的样子。云雾笼罩,使景物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19、雨收云散:比喻某种现象已经消失。

20、云程万里:形容前程非常远大。

21、云屯飙散:聚集如云,分散如风。形容来往迅疾。

22、[云烟过眼]象烟云在眼前一晃而过。比喻事物很快就成为过去。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也指荣华富贵转眼已成过去。

23、[云心鹤眼]比喻高远的处世态度。

24、云情雨意:①云和雨的状态。②指男女欢会之情。

25、[云树之思]比喻朋友阔别后的相思之情。

26、[云散风流]比喻事物四散消失。

27、云迷雾锁:形容天气昏暗,气氛阴森。

28、云遮雾障:云雾遮挡视线,看得很模糊。

29、[云谲波诡]谲:诡:怪异,变化。好象云彩和水波那样,形态不可捉摸。原形容房屋构造就象云彩、波浪一样千姿百态。后多形容事物变幻莫测。

30、烟消云散:象烟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

31、[云程发轫]云程:青云万里的路程;发轫:启车行进,比喻事业的开端。旧时祝人前程远大的颂辞。

32、[追云逐电]极言迅疾。

33、青云直上:指人的地位迅速上升。指飞黄腾达。

34、[游云惊龙]形容书法精妙。

35、[烟云过眼]象烟云在眼前一晃而过。比喻事物很快就成为过去。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

36、[行云流水]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37、云消雨散:比喻一切都成了过去。

38、云收雨散:喻欢会结束,彼此分离。

39、[望云之情]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

40、[吞云吐雾]原形容道士修炼养气,不吃五谷,后形容人吸烟。

41、过眼烟云:从眼前飘过地云烟。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后比喻很快就消失地事物。

42、云心鹤眼:比喻高远地处世态度。

43、破壁飞去:传说梁代画家张僧繇在壁上画龙,点上眼睛后龙即飞云。比喻人突然有钱有势或官职地位一下子升得很快。

44、拏云握雾:比喻对人施展手段。

45、耸入云霄:形容山或建筑物很高,都进了云端。

46、云扰幅裂:比喻社会动乱,四分五裂。

47、凌云之志: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48、云期雨信:指男女约定幽会的日期。

49、星落云散:像星星坠落,云彩散开。形容七零八落的样子。

50、风云变态:变态:改变常态。风云改变常态。形容诗文变化多姿。


云的成语 (菁华3篇)(扩展4)

——带云字的成语 40句菁华

1、富贵浮云:意思是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象浮云那样轻飘。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2、野鹤闲云:闲:无拘束。飘浮的云,野生的鹤。旧指生活闲散、脱离世事的人。

3、云过天空:云彩飘过之后,天上格外空阔。比喻事情已经过去,一切恢复*静。

4、杏雨梨云:杏花如雨,梨花似云。形容春天景色美丽。

5、开云见天:比喻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已经到来。也比喻误会消除。同“开云见日”。

6、风云人物:指活跃一时,言论行为能影响大局的人物。

7、壮志凌云:壮志:宏大的志愿;凌云:直上云霄。形容理想宏伟远大。

8、胜友如云:胜友:良友。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9、响彻云霄: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象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10、观者云集:观看的人如行云那样密集。形容观看的人多。

11、云龙风虎: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的事物相感应。

12、云海奇景:一朵朵的云彩形成了类似大海一样的壮丽美景。

13、云蒸雾集:如云雾之蒸腾会集。形容众多。

14、腾云驾雾:原是传说中指会法术的人乘云雾飞行,后形容奔驰迅速或头脑发昏。

15、朱云折槛:朱云:汉代人名。折槛:折断栏杆。朱云折断了栏杆。形容敢于直言进谏。

16、[云心鹤眼]比喻高远的处世态度。

17、[彤云密布]彤云:彤是红色的意思,有时指红霞;有时指下雪前均匀密布的阴云。很厚的云层布满天空,预示着大雪即将来临。

18、风云之志:像风云那样雄大高远的志向。

19、云情雨意:①云和雨的状态。②指男女欢会之情。

20、[云泥殊路]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比喻地位悬殊。

21、[停云落月]表示对亲友的怀念(旧时多用在书信里)。

22、雾惨云愁:指一种悲壮苍凉的气氛。

23、[云过天空]比喻事情已经过去,一切恢复*静。

24、判若天渊:高低差别就象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那样悬殊。

25、云泥殊路: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比喻地位悬殊。

26、[朱云折槛]朱云:汉代人名。折槛:折断栏杆。朱云折断了栏杆。形容敢于直言进谏。

27、[瞻云就日]原指贤明的君主恩泽施及尤民。后多比喻得*天子。

28、[游云惊龙]形容书法精妙。

29、云收雨散:喻欢会结束,彼此分离。

30、[握云拿雾]驾驭云雾。意谓善于掌握戎机。同“握雾拏云”。

31、云容月貌:比喻淡雅、飘逸的容貌。

32、如坐云雾:象坐在云里雾里。比喻头脑糊涂,不能辨析事理。

33、云心鹤眼:比喻高远地处世态度。

34、破壁飞去:传说梁代画家张僧繇在壁上画龙,点上眼睛后龙即飞云。比喻人突然有钱有势或官职地位一下子升得很快。

35、云飞雨散:比喻原先的事物不复存在。

36、云行雨洽:比喻广施恩泽。

37、观者如云:观看的人就象行云一样密集。形容围看的人非常多。

38、壮气凌云:豪壮的气概高入云霄。

39、风云变幻:风云:比喻变化动荡的局势;变幻:变化不定。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局势复杂,变化迅速,难以预料。

40、风云变态:变态:改变常态。风云改变常态。形容诗文变化多姿。


云的成语 (菁华3篇)(扩展5)

——云开头的成语 30句菁华

1、云起龙襄: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2、云蒸龙变:云气兴起,神龙飞动。比喻英雄豪杰遇时奋起。

3、云蒸雾集:如云雾之蒸腾会集。形容众多。

4、云趋鹜赴:比喻从四方奔赴而至。

5、云期雨信:指男女约定幽会的日期。

6、云愁雨怨

7、云奔雨骤

8、云窗月帐

9、云净天空

10、云耶山耶

11、云罗天网

12、云树之思

13、云中仙鹤:象云彩中的.白鹤一般。比喻志行高洁的人。

14、云树之思:比喻朋友阔别后的相思之情。

15、云程发轫:云程:青云万里的路程;发轫:启车行进,比喻事业的开端。旧时祝人前程远大的颂辞。

16、云龙井蛙:云端的龙,井底的蛙。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17、云散风流:比喻事物四散消失。

18、云谲波诡:谲:诡:怪异,变化。好象云彩和水波那样,形态不可捉摸。原形容房屋构造就象云彩波浪一样千姿百态。后多形容事物变幻莫测。

19、云窗月帐:指华美幽静的居处。

20、云次鳞集:会聚;会合。

21、云期雨约:指男女约定幽会的日期。

22、云泥之差:云在天,泥在地。指相差像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比喻高低差别远殊。

23、云堦月地:指天上。亦指仙境。同“云阶月地”。

24、云起龙骧:骧:腾起。如云涌升,如龙腾起。旧时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25、云布雨施:比喻遍布。

26、云屯森立:众多而整肃的样子。

27、云中白鹤:象云彩中的白鹤一般。比喻志行高洁的人。

28、云阶月地 云树之思 云集景从 云屯森立 云悲海思

29、云消雾散:象烟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

30、云屯雾散:如云聚集,如鸟飞散。形容众多的人忽聚忽散。


云的成语 (菁华3篇)(扩展6)

——关于云的成语 30句菁华

1、云程万里:形容前程非常远大。

2、云心鹤眼:比喻高远的处世态度。

3、云趋鹜赴:比喻从四方奔赴而至。

4、雨踪云迹:比喻男女情好的往事。

5、水流云散:喻时过境迁,人各一方。

6、雨僝云僽:谓不好的天气把人折磨。

7、雨收云散:比喻某种现象已经消失。

8、云屯雨集:形容众多的人聚集在一起。

9、云扰幅裂:比喻社会动乱,四分五裂。

10、云飞雨散:比喻原先的事物不复存在。

11、喷雨嘘云:形容浪花水气的飞溅散逸。

12、白云孤飞:比喻客居他乡,思念父母。

13、雾暗云深:迷蒙渺远。喻相距之遥远。

14、云屯蚁聚:形容众多的人物聚集在一起。

15、青云独步:喻人的地位或学问无与伦比。

16、云心水性:指女子作风轻浮,爱情不专一。

17、云蒸雾集:如云雾之蒸腾会集。形容众多。

18、星飞云散:比喻事物四处分散或四散消失。

19、雾阁云窗:云雾笼罩的楼阁门窗。指高楼。

20、云游天下:有如行云,到处游荡,行踪不定。

21、云过天空:比喻事情已经过去,一切恢复*静。

22、云屯飙散:聚集如云,分散如风。形容来往迅疾。

23、云蒸础润:云气升腾,柱石湿润。形容湿气很重。

24、云合景从:如云聚合,如影随形。比喻随从者之多。

25、云屯雾集:像云和雾那样聚集。形容数量多而集中。

26、硝云弹雨:硝烟如云,子弹像雨。形容激烈的战斗。

27、云兴霞蔚:象云霞升腾聚集起来。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28、云阶月地:以云为阶,以月为地。指天上。亦指仙境。

29、云淡天高:天气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指秋天的天空。

30、云淡风轻:微风轻拂,浮云淡薄。形容天气晴好。亦作“风轻云淡”。


云的成语 (菁华3篇)(扩展7)

——描写云的成语 (菁华3篇)

描写云的成语1

  描写云的成语

  1、星飞云散:比喻事物四处分散或四散消失。

  2、杏雨梨云:杏花如雨,梨花似云。形容春天景色美丽。

  3、云蒸龙变:云气兴起,神龙飞动。比喻英雄豪杰遇时奋起。

  4、胜友如云:胜友:良友。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5、云中白鹤:象云彩中的白鹤一般。比喻志行高洁的人。

  6、霞友云朋:与云霞为朋友。谓避世隐居。

  7、直上青云:直上:直线上升。比喻官运亨通,直登高位。

  8、雾暗云深:迷蒙渺远。喻相距之遥远。

  9、云游四海:像行云一样在四海漫游,行踪不定。

  10、青云直上:指人的地位迅速上升。指飞黄腾达。

  11、云飞雨散:比喻原先的事物不复存在。

  12、云兴霞蔚:象云霞升腾聚集起来。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13、握雾拏云:驾驭云雾。意谓善于掌握戎机。

  14、云树之思:比喻朋友阔别后的相思之情。

  15、喷云泄雾:形容云霭缭绕山岳的'景象。

  16、云泥异路:像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比喻地位相差悬殊。

  17、雾阁云窗:云雾笼罩的楼阁门窗。指高楼。

  18、瘴雨蛮云:指南方有瘴气的烟雨。也泛指十分荒凉的地方。

  19、耸入云霄:形容山或建筑物很高,都进了云端。

  20、雨窟云巢:窟:穴洞;巢:窝。指男女暗中幽会的场所。

  21、云过天空:比喻事情已经过去,一切恢复*静。

  22、云迷雾锁:形容天气昏暗,气氛阴森。

  23、雾起云涌:比喻众多的事物迅速出现。

  24、喷雨嘘云:形容浪花水气的飞溅散逸。

  25、云蒸雾集:如云雾之蒸腾会集。形容众多。

  26、雾鳞云爪:犹言藏头露尾,畏首畏尾。

  27、青云独步:喻人的地位或学问无与伦比。

  28、雾鬓云鬟:头发象飘浮萦绕的云雾。形容女子发美。

  29、直入云霄:云霄:指天空。直冲云天。形容歌声高亢嘹亮。

  30、云行雨施:施:施布。比喻广泛施行恩泽。

  31、云龙风虎: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的事物相感应。

  32、云消雾散:象烟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

  33、云遮雾障:云雾遮挡视线,看得很模糊。

  34、云屯蚁聚:形容众多的人物聚集在一起。

  35、雾集云合:形容众多的事物聚集在一起。

  36、云蒸础润:云气升腾,柱石湿润。形容湿气很重。

  37、硝云弹雨:硝烟如云,子弹像雨。形容激烈的战斗。

  38、云阶月地:以云为阶,以月为地。指天上。亦指仙境。

  39、云飞泥沉:①比喻消失。②比喻悬殊极大。

  40、云游天下:有如行云,到处游荡,行踪不定。

  41、云霞满纸:云霞:比喻文采。形容满眼都是精采的文笔。

  42、逸兴云飞:指超逸豪放的意兴勃发飞扬。

  43、云涌飙发:云阵奔涌,狂风发作。形容文章气势磅礴。

  44、云屯鸟散:如云聚集,如鸟飞散。形容众多的人忽聚忽散。

  45、云心水性:指女子作风轻浮,爱情不专一。

  46、月地云阶:指天上。也比喻景物美好的境界。

  47、云屯飙散:聚集如云,分散如风。形容来往迅疾。

描写云的成语2

  1、云散风流:比喻事物四散消失。

  2、云烟过眼:比喻事物转眼即逝。

  3、云消雨散:比喻一切都成了过去。

  4、望云之情: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

  5、壮气凌云:豪壮的气概高入云霄。

  6 、云心鹤眼:比喻高远的处世态度。

  7、雨收云散:比喻某种现象已经消失。

  8、拿云握雾:比喻待人处世会耍手段。

  9、水流云散:喻时过境迁,人各一方。

  10、喷雨嘘云:形容浪花水气的飞溅散逸。

描写云的成语3

  波谲云诡 宾客如云 蔽日干云

  白云苍狗 拨云见日 不知所云 嘲风弄月

  风云变幻 浮云蔽日 风云变态 飞云掣电 浮云富贵

  风云际会 风云突变 浮云朝露 风云之志 高步云衢

  高唱入云 高耸入云 干霄凌云 干云蔽日 过眼烟云

  观者如云 黑云压城城欲摧 开云见日

  裂石穿云 镂月裁云 凌云之志 密云不雨 破壁飞去

  *步青云 判若云泥 耸入云霄 巫山云雨

  响彻云霄 响遏行云 行云流水 闲云野鹤 云程发轫

  一鳞半爪 云龙风虎 云龙井蛙 一鳞一爪

  云泥殊路 云泥之别 云起龙骧 云屯雾集 云雾迷蒙

  游响停云 云消雾散 云兴霞蔚 烟消云散

  云烟过眼 烟云过眼 云雨巫山 云中白鹤 青云直上

  人云亦云 如坐云雾 耸入云霄 腾云驾雾

  彤云密布 雾鬓云鬟 巫山云雨 响彻云霄 响遏行云

  行云流水 闲云野鹤 云程发轫 一鳞一爪 云泥殊路

  云泥之别 云起龙骧 云屯雾集 云雾迷蒙 游响停云

  云消雾散 云兴霞蔚 烟消云散 云烟过眼

  烟云过眼 云雨巫山 云中白鹤 游响停云 云消雾散

  云兴霞蔚 烟消云散 咏月嘲风 云烟过眼 烟云过眼

  云雨巫山 云中白鹤 云蒸霞蔚 朝云暮雨

  子曰诗云 壮志凌云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