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菁华3篇)

首页 / 报告 / | 调研报告

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1

  根据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重点调研的总体安排,严从怀副*带领第三调研组,于今年三月至六月,就积极扶持文化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子课题开展了专题调研。

  调研组经征求有关文化产业专家及企业意见后确定了调研方案,然后在市文广新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听取了市县区文化产业主管部门情况汇报,与市委宣传部、市*、经信委、财政局等部门,以及20多家文化企业负责人、部分文化产业专家进行了座谈;发放调查问卷;深入雪鸿斋、合肥论坛、琴港演艺城、安徽樱艺缘、安达电子等文化企业了解情况、听取意见。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我市文化企业发展现状,查找和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加快我市文化企业发展的对策。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十一五以来,我市围绕文化强市目标,始终把保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放在突出位置,锐意改革创新,主动适应市场,不断加大投入,文化建设全面快速发展,为我市经济社会跨越赶超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产业布局逐渐完善目前全市已有1个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和6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市级文化娱乐试点街区,涵盖文化旅游、文化创意、动漫、会展、娱乐、工艺品、民俗文化等众多文化产业领域。文广演艺集团、合肥大剧院、XX市体育中心、合肥安美、安徽樱艺缘、安徽华教和阿里巴巴文化娱乐公司等一批各具特色、富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发展势头强劲,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效益开始显现。

  民营企业快速兴起全市唯一一家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为民营文化企业,6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民营文化企业占5家;涌现出非遗园、儒林书业、全球音谷、安达电子、雪鸿斋、琴港演艺等一批实力较强的民营文化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合肥动漫产业基地发展迅速,动漫产业增加值2011年突破10亿元。

  二、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0xx年,合肥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到十二五末,合肥人均gdp有望超过8000美元,居民文化消费将大幅提升,文化产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战略期。十一五期间,XX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文化产业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也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但相对于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8%以上的目标,仍有一段距离,文化产业发展任重道远。现阶段,我市文化产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体制机制不甚健全,行业管理水*有待提高。**门与产业部门之间工作职能划分尚未清晰,存在各自为政、交叉管理的现象,缺乏强有力的领导协调机制,未能在发展文化产业上形成合力。我市辖区部分市县区没有设置文化产业管理专职干部,行业协会组织缺乏。文化企业普遍反映,有关管理部门收取企业费用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存在不合理因素;对文化企业申办流程和*出台的优惠政策了解不足;我市尚未建立完善的科学统一的文化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在文化产业的分布、效益、从业人员、行业机构、以及税收等方面没有完善的统计口径和渠道,对及时掌握当前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基本状况、准确分析当前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做好宏观调整和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虽然国家、省、市出台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但很多政策在我市尚未真正落地,政策的实施细则还有待完善,而且文化产业优惠政策多参照高新技术和软件行业,缺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项优惠政策。

  产业规模差距较大,产业结构调整亟待推进。我国先发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十分迅速。文化产业增加值,北京、上海今年有望突破2000亿元,深圳、杭州正在接*千亿元目标,长沙、青岛去年已经超过500亿元;北京、上海、杭州、长沙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当地gdp比重均达到或超过10%,文化产业支柱地位得以确立并日益凸显。我市文化产业虽然门类齐全,但主要集中于广播影视、书刊发行、印刷、演艺娱乐、动漫等行业,产业发展格局不均衡,市县区区域发展差距较大。与我国先发地区相比,我市文化产业规模总量落后,小弱散问题比较突出,集约化程度不高,大规模、高水*、产业链完整的龙头企业少,缺少文化领域的骨干企业。文化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高、核心竞争力不足,企业的创意、研发、制作水*较低,内涵深刻、风格独特、形式新颖、技术先进的精品力作和知名的文化品牌较少。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文化精英人才十分匮乏。广大中小民营文化企业已成为我市文化产业的主体,这些文化企业规模小、缺少土地、房产等有效抵押的不动资产,银行贷款难;又无法以包含版权在内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认定、确权、抵押、投资等方式进行投融资。融资难已成为严重阻碍我市文化企业发展的瓶颈,尤其是文化企业项目前期研发及后期市场开拓等方面得不到有效的资金支持。调研中反映比较强烈的还有人才问题,尤其是文化创意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十分匮乏,制约了文化企业发展。现有人才引进激励政策、配套服务落实困难,部分高层次人才往往是引进后留不住。

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2

  为及时了解我市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当前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寻找解决措施和办法,为党委*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根据市委要求,*期,市委*部组织各*、工商联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六县(市、区),对全市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地调研和走访,先后召开市县两级部门座谈会7次,中小微企业家座谈会6次,走访中小微企业*30家,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289份。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

  截至20xx年底,全市共有中小微企业1.16万家,从业人员34.03万人。其中中型企业1206家,小型企业3527家,微型企业6852家。从企业构成看,三次产业构成为2.xx:69.xx:28.77。按登记类型分,内资企业(包括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私营企业)为1xx73家;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1家;外商投资企业3家。按行业分,农业企业1190家;工业企业3639家;建筑业680家;交通运输仓储业1136家;批发零售业2318家;住宿及餐饮业1723家;社会服务业647家;其他251家。20xx年1-10月新登记3284家。

  截至20xx年9月底,全市中小微企业总产值完成1039.xx亿元,同比增长12.67%,环比下降1.35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完成934.55亿元,同比增长12.46%,环比下降1.38个百分点;上交税金56.xx亿元,同比增长12.58%;提供社会劳动报酬66.31亿元,同比增长13.89%。从市中小企业局重点监测的xx1家企业看,出现亏损的企业达到65家,亏损面46.1%。按行业分:工业企业106家,亏损55家,亏损面51.89%。亏损企业大多涉及煤炭、洗煤、煤机部件、轻工纺织、化工等行业企业;建筑类企业9家,亏损3家,亏损面33.33%;服务业企业12家,亏损4家,亏损面30%;农业企业xx家,亏损3家,亏损面21.43%。按规模大小分:中型企业54家,亏损26家,亏损面48.xx%;小型企业78家,亏损38家,亏损面48.72%;微型企业9家,亏损1家,亏损面11.11%。停产半停产企业主要分布在煤炭辅助、冶铸、装备制造、化工、建材等行业。

  二、扶持中小微企业政策落实情况

  *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特别是20xx年以来,我市连续出台4项扶持政策,在创业就业、税收融资、行政审批等方面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是空前的。这些政策的实施,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但在政策执行方面,有的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有的可操作性不强,弱化了政策扶持效果。一是政策知晓度偏低。从收回的289份调查问卷看,中小微企业对我市出台的扶持政策比较了解的仅65家,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22.49%,一般了解的127家,占总数的43.94%;不太了解的达到93家,占总数的32.18%。政策知晓率偏低,有认识不到位、宣传执行力度不够的问题,也有*与企业交流沟通渠道不畅的问题。二是享受政策成本太高。多数企业反映,国家的扶持政策很好,但具体实施的部门有十多个,条条框框太多、审批过程冗长。为了享受优惠,企业不得不“跑”遍相关部门,成本太高。有的企业不是享受不到,而是不愿享受。比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创业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中规定小微企业吸纳劳动者就业能享受一定的财政补贴,但据市人社局反映,由于多数中小微企业因用工不规范、“五险一金”缴纳不全等问题,仅有20户企业申报,占全市中小微企业总数的0.13%。三是政策条款细化不足。部分政策缺乏进一步的操作细则和配套措施,以致难以贯彻落实。

  三、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当前我市中小微企业主要面临“三难”(融资难、用地难、创新难)、“三低”(企业管理水*低、产品技术含量低、抗风险能力低)、“三缺”(缺信息、缺人才、缺技术)发展困境。

  (一)“融资难”问题突出

  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20xx年中小微企业普遍反映资金困难程度远远大于往年。问卷调查显示,被调查的289家企业中,有59家企业资金状况非常紧缺,比较紧缺的有xx1家,两项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72.66%。仅城区中小微企业资金缺口就达5亿元以上。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一是银行融资“门槛高”。有xx9家企业(占被调查企业的55.02%)反映,向国有商业银行申请贷款,程序繁琐,审批时间长;有1xx家企业(占37.72%)反映融资难以获得第三方担保;有90家企业(占31.xx%)反映向银行贷款抵押品要求高。二是社会融资“成本高”。有118家企业(占40.83%)反应社会融资渠道不宽;有97家企业(占33.56%)反映向社会融资成本高。担保公司、小贷公司融资年息20%左右,有的民间借贷年息甚至高达40%以上。三是银行“惜贷”、“抽贷”问题严重。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反映,多数中小微企业未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治理结构不健全,财务管理不规范,贷款风险远高于国有企业。超过七成的中小微企业反应,银行现在不仅“惜贷”,“抽贷”问题还很严重。比如,沁水县丰田食品有限公司20xx年以来连本带息还款1800多万元,造成企业资金空前紧张。

  这一情况,泽州的泽地翠、晋大奶业,高*的国丹食品等都有所反映。四是外欠货款回笼周期长。多数中小微企业反应当前经济不景气,订单不断减少,库存量增加,应收账款数额呈现上升趋势,资金周转速度减慢,不少企业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危险。比如,泽州县世纪球墨铸管公司外欠资金高达亿元。五是“互助贷”隐患较大。为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高*市推出“互助贷”信贷产品,由十多家企业互联互保,撬动银行资金。但有企业反映,这种信贷产品隐患较大,去年因一家企业出现还贷问题,导致互联互保的十多家企业必须还清该企业贷款后,方能申请本企业贷款业务,造成额外的资金压力。

  (二)“用地难”制约中小微企业转型发展

  一是规划不及时。一方面各级*在制定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上,对中小微企业用地关注不够、考虑不足;另一方面中小微企业投资规模小、用地量少,不能及时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二是审批时间长。企业用地需首先完善立项、规划、环评、土地预审等手续,方能进入用地报批程序。用地报件需县、市逐级受理、审核上报,最终报省以上有审批权限的部门批复。企业用地报批手续繁、关卡多、时间长,不仅牵扯企业主要精力,甚至贻误企业转型最佳时机。比如,阳城县旭东有限公司申报的仓储项目,“跑”了三年,用地手续才批下来。三是用地成本高。土地价格不断攀升,加大了中小微企业用地成本。比如,城区利普利拓公司需征用20亩土地,而城区范围内200万∕亩左右的土地价格让企业望而却步。

  (三)“创新难”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瓶颈

  调查问卷统计,面对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仅有47家企业(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16.26%)认为企业已经转型,适应经济转型要求;有xx2家企业(占49.13%)认为可以适应经济转型要求,但持续经营有困难;有93家企业(占32.18%)认为亟待转型。尽管当前中小微企业经营遇到了极大困境,但也有一些企业凭借技术优势、产品质量、创新驱动,一路飘红。比如,泽州县清慧制造有限公司,全年签订30多万件销售合同,1-9月份完成销售收入达到35639万元,同比增长27.3%,在我市冶铸行业一枝独秀。这样的企业还有城区的龙韵科技、高*的国丹食品、阳城的恒亚工贸等。事实表明,企业要生存发展,关键要在经营思路上转型、产品上升级、技术上创新。而我市中小微企业起步于家庭作坊,脱胎于个体私营经济,基本上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价值链低端,普遍存在企业规模小,管理水*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抗御风险能力差等问题。

  分析其原因,一是“缺资金”,不敢创新。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不仅影响企业即期利润,而且面临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技术流失风险,有时甚至“成三败七,九死一生”,企业普遍存在“创新恐惧症”。二是“缺人才”,不能创新。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小微企业普通员工有20%~50%的年度流动率,中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每年有20%的流动率。加之中小微企业发展空间不大,人才对企业缺乏归属感、认同感,不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三是“缺能力”,不会创新。调查问卷统计,企业经营者具有本科学历的仅45人,仅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xx.57%;专科学历的119人,占41.18%;专科以下的1xx人,占39.45%。年龄在30岁以下的仅26人,仅占8.99%;30-40岁的86人,占xx.91%;40-50岁的119人,占41.17%;50-60岁的41人,占xx.19%。企业经营者学历不高、年龄偏大、知识与能力准备不足,缺乏现代管理知识,严重影响企业的创新活力、革新能力和转型动力。

  (四)信息不对等是困扰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中小微企业发展困局年年谈,“信息不对称”是高频词汇。调查问卷统计,在企业获取哪方面信息难度较大上,有133家企业选择投融资信息,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46.02%;有107家企业选择规划及项目信息,占37.02%;有94家企业选择政策法规信息,占32.53%;有92家企业选择技术信息,占31.83%;有77家企业选择人才信息,占26.64%。在希望*提供哪些服务方面,有132家企业选择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占45.67%;有1xx家企业选择提*业指导与市场开拓咨询服务,占37.72%;有86家企业选择组织企业参加商品交易会、博览会,占29.76%。

  一方面,*与中小微企业之间沟通不畅,企业对*制定的一些扶持政策、产业导向或开展的一些活动缺乏了解,导致想创业的找不到好项目,想转型的盲目上项目。比如,泽州县冶铸行业,由于缺乏宏观产业规划指导,导致“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特别是铸管行业,2019年有30家铸管企业,20xx年发展到50多家,市场饱和,恶性竞争,多数铸管企业濒临倒闭。另一方面,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企业发展不仅需要金融、财政等政策支持,也需要社会中介机构在教育培训、市场营销、法律援助等方面提供服务。

  (五)原材料价格波动、人工成本上升是中小微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方面,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原材料价格一路上扬,整体涨幅达xx%以上;另一方面,物价上涨带来的生活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普遍提高了20%左右。加之生产经营成本上涨、市场疲软等因素影响,企业盈利能力持续下降,经济效益严重下滑,停产半停产面大幅增加。从调查问卷统计看,*三年来利润增加在25%以上的仅2家,利润增加10-25%的67家,利润增加5-10%以上的31家,利润基本持*的160家,利润负增长5-10%的31家,利润负增长25%以上的4家。

  四、几点建议

  (一)多管齐下,切实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一是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一方面,充分发挥*的组织、引导、推动和示范作用,推进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建设,推进建立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统一信用代码制度,率先在工商、税务、安全生产、产品质量、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建立起完善的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记录。积极推广信用产品的社会化应用,建立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和交换共享的网络*台,建立诚信“红黑名单”制度,建立诚信嘉许、失信惩戒机制,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

  另一方面,“打铁还需自身硬”,引导中小微企业改变家族式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树立诚信经营理念,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依法建账,确保会计资料完整、真实,提高企业授信额度和贷款能力。

  二是改善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金融机构要设立中小微企业专门服务机构,简化申报手续,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要建立健全中小微企业信用评审和授信制度,开发适合中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提高中小微企业贷款的规模和比重。要适当降低中小微企业贷款门槛,开展企业股权抵押贷款和动产抵押贷款,探索应收账款、知识产权、仓单贷款等,为中小微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三是扩大中小微企业信用担保资金规模。建议*有关部门要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台,定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银企对接活动,畅通投融资信息渠道。国有担保机构要发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主力军作用,采取财政注资、县级参股、争取上级资金、广泛吸纳民间资本等方式扩大信用担保机构资金注入规模,尽快培育注册资本金超亿元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各级*要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包括设立风险补偿金,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贷款损失补偿力度;加大贴息和贴担保费力度,对不同的行业和企业,制定出不同的贴息贴费办法。国土、城建、工商等部门要为小微企业和担保机构开展抵押物和出质的评估、登记、确权、转让等提供优质服务,降低收费标准。

  四是拓宽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渠道。鼓励中小微企业通过上市融资、私募股权融资等渠道解决资金问题,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二)改变政策执行方式,切实解决“政策知晓率和执行率低”的问题

  一是形式多样宣传政策。通过网站、媒体、政策解读等形式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让企业及时了解政策信息动态,解决企业对政策不了解而不能享受的问题。

  二是转变政策执行方式。借鉴税务部门“金税三期”的先进经验(企业不用“跑”,符合政策条件,系统直接减免),变“企业登门申报”为“部门上门服务”,建立政策执行的责任、考评、奖惩、问责等机制,建立政策执行的程序性规定和违反制度的惩戒性规定,开展政策检查督促专项行动,设立举报电话,受理举报案件,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的人和事,提高政策执行效率。

  三是畅通企业反馈渠道。开辟企业反映政策落实情况的通道,让*及相关部门及时了解企业的呼声和需求,及时调整充实有关政策。四是营造良好政务环境。本着应减必减、该放就放的原则,大力精简下放审批事项、再造审批流程,努力营造“审批环节最少、程序最简、办理最快、费用最低、服务最优”的政务环境。

  (三)加强产业规划引导,以集群集聚发展解决“用地难”的问题

  一是制定产业战略规划。围绕我市“xx”规划确定的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商贸物流业和文化旅游四大产业布局,充分利用转型综改试验区、中原经济区、中部崛起三个国家战略交汇叠加的有利因素,把中小微企业发展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在制定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供应计划时,统筹考虑中小微企业投资项目用地需求和重点项目用地保障。

  二是引导集群集聚发展。本着“*引导、企业自愿、社会参与”的原则,放宽财政资金支持范围,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创业主体创建中小微企业园区或孵化基地,树立“亩均产出率”和“亩均贡献率”的用地导向,建设标准化厂房,引导中小微企业根据自身产业、区域条件等实际,向“基地”、“园区”集群集聚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三是多渠道争取用地指标。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更多的用地指标,使重点项目及高新技术产业更多、更快的落地开花。鼓励中小微企业在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指导下,开发未利用地建设工业项目,并优先给予安排计划指标。鼓励中小微型企业通过盘活存量土地、改造利用闲置场地等方式,解决投资项目用地需求。

  (四)强化创新驱动,着力激活中小微企业内生动力

  引导中小微企业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科技含量,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一是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引导中小微企业敢于创新。建议在财政上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研发投入的支持力度,建立风险投资“母基金”;在税收上实行投资收益税减免或投资额按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等税收优惠政策。允许中小微企业建立科技开发准备金制度,按销售收入一定比例提取科技开发基金。

  二是积极搭建合作*台,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合作创新。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开展人才、技术合作,适时召开政校企人才技术合作洽谈会,尤其开展好与教育学院、技术学院等高校在人才培养、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方面的联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重点培植一批产学研示范企业,带动校企合作,推进技术进步。

  三是完善创新合作机制,推进中小微企业开放创新。推动中小微企业和省内外、国内外大企业建立战略技术联盟,以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重大的技术创新的联合研发,降低和分散创新成本和风险。以各类经贸洽谈活动为*台,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为招商目的地,以中原地区、中部地区为资源和市场,抓好技术引进、专利合作及与大企业大集团配套协作等工作。四是增强名牌品牌意识,提升中小微企业产业档次。鼓励中小微企业在做精做优的同时,有意识地向产业链高端转型。积极开展行业对接,大力发展“飞地经济”,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借梯上楼”跻身国际国内分工合作的供应、生产、销售及服务产业链,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多种创新形式,实现产品的专特精新,形成独特工艺方法,摆脱同质化,建立核心优势,进一步提升中小微企业产业档次。

  (五)加强中介组织建设,建立中小微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是加强中介服务组织建设。中介组织是*与中小微企业联接的纽带,要培育和发展多层次、多方面满足中小微企业需求的社会中介组织,逐步建立以资金融通、信用担保、技术支持、管理咨询、信息服务、市场开拓和人才培训等中小微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是加快健全综合服务*台。要按照“*搭建*台、*台整合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思路,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综合服务*台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市、县、乡三级中小微企业服务信息网络,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三是建立中小微企业培训制度。建议市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有关部门与专业培训机构合作,制定培训计划,建立长效机制,按照适用人才聚集、重点人才培养、全员素质提高的目标,结合企业需求定期举办培训班。要通过请专家讲课、到国内外考察学*等方式,培养中小微企业家的战略眼光,培塑敢闯敢冒、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创业精神。引导中小微企业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立足现有人才,培养技术骨干和专业人才。建议对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的,其档案可由市、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免费保管;借鉴*为民办学校教师购买“五险一金”的做法,建议市财政列出专项资金,为中小微企业中、高级人才购买“五险一金”,减轻企业负担,为引进和集聚人才创造条件。

  (六)发挥新闻媒介作用,着力营造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要通过报刊、广播、新闻媒体等舆论手段,宣传中小微企业的地位、作用、重要战略意义,广泛宣传从中央到地方鼓励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营造有利于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振企业家搞实业、发展实体经济的信心指数。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经营业绩好、管理能力强、社会贡献大的中小微企业家予以重奖,推荐他们担任*、*委员、工商联执委,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激发企业家创业、兴业的热情,在全社会营造理解、关心、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3

  根据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重点调研的总体安排,严从怀副*带领第三调研组,于今年三月至六月,就“积极扶持文化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子课题开展了专题调研。

  调研组经征求有关文化产业专家及企业意见后确定了调研方案,然后在市文广新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听取了市县区文化产业主管部门情况汇报,与市委宣传部、市*、经信委、财政局等部门,以及20多家文化企业负责人、部分文化产业专家进行了座谈;发放调查问卷;深入雪鸿斋、合肥论坛、琴港演艺城、安徽樱艺缘、安达电子等文化企业了解情况、听取意见。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我市文化企业发展现状,查找和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加快我市文化企业发展的对策。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十一五”以来,我市围绕“文化强市”目标,始终把保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放在突出位置,锐意改革创新,主动适应市场,不断加大投入,文化建设全面快速发展,为我市经济社会跨越赶超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我市文化产业“十一五”以来,年均增速30%以上。20xx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约210亿,占全市gdp的5.6%,已经成为我市支柱产业。文化产业总量和增速稳居全省各市之首,产业分布行业广泛,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产业日趋活跃。

  产业布局逐渐完善

  目前全市已有1个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和6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市级文化娱乐试点街区,涵盖文化旅游、文化创意、动漫、会展、娱乐、工艺品、民俗文化等众多文化产业领域。文广演艺集团、合肥大剧院、XX市体育中心、合肥安美、安徽樱艺缘、安徽华教和阿里巴巴文化娱乐公司等一批各具特色、富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发展势头强劲,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效益开始显现。

  民营企业快速兴起

  全市唯一一家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为民营文化企业,6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民营文化企业占5家;涌现出非遗园、儒林书业、全球音谷、安达电子、雪鸿斋、琴港演艺等一批实力较强的民营文化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合肥动漫产业基地发展迅速,动漫产业增加值20xx年突破10亿元。

  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我市20xx年制定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已历经三轮修订。20xx年出台的《XX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试行)》,其中涉及到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有13条。*几年,全市文化产业共兑现奖励资金*2000万元。到去年年底,我市所辖各市、县、区已全部出台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奖励政策。

  文化交易敢于创新

  20xx年安徽省文化产权交易所正式揭牌;20xx年合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成立。目前文交所已累计挂牌项目96宗,成交项目22宗,实现交易额3.xx亿元,交易流程、操作规则、保证金管理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去年,我市还成功举办安徽上海文化产权项目招商推介会,推介标的总额达345.88亿元,扩大了安徽文化资源项目的影响,同时也成为吸引外来投资者来我市投资的*台。文化产业与资本市场对接,加快了文化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对促进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影响。

  二、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0xx年,合肥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到“十二五”末,合肥人均gdp有望超过8000美元,居民文化消费将大幅提升,文化产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战略期。“十一五”期间,XX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文化产业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也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但相对于到20xx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8%以上的目标,仍有一段距离,文化产业发展任重道远。现阶段,我市文化产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体制机制不甚健全,行业管理水*有待提高。**门与产业部门之间工作职能划分尚未清晰,存在各自为政、交叉管理的现象,缺乏强有力的领导协调机制,未能在发展文化产业上形成合力。我市辖区部分市县区没有设置文化产业管理专职干部,行业协会组织缺乏。文化企业普遍反映,有关管理部门收取企业费用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存在不合理因素;对文化企业申办流程和*出台的优惠政策了解不足;我市尚未建立完善的科学统一的文化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在文化产业的分布、效益、从业人员、行业机构、以及税收等方面没有完善的统计口径和渠道,对及时掌握当前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基本状况、准确分析当前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做好宏观调整和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产业规划落实滞后,政策支撑体系急需完善。我市于20xx年颁布实施《XX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xx-20xx)》,确定了我市“十一五”末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是“保八争十”,即到20xx年,文化产业发展主要指标和综合实力居中部省会城市前列,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8%,力争达到10%。虽然“十一五”时期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迅速,20xx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210亿元,占全市gdp的5.6%,但与“十一五”规划制定的目标相距甚远。我市下辖大部分市县区尚未制定本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没有把文化产业的发展切实纳入到地方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中去。

  虽然国家、省、市出台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但很多政策在我市尚未真正落地,政策的实施细则还有待完善,而且文化产业优惠政策多参照高新技术和软件行业,缺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项优惠政策。

  产业规模差距较大,产业结构调整亟待推进。我国先发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十分迅速。文化产业增加值,北京、上海今年有望突破2000亿元,深圳、杭州正在接*千亿元目标,长沙、青岛去年已经超过500亿元;北京、上海、杭州、长沙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当地gdp比重均达到或超过10%,文化产业支柱地位得以确立并日益凸显。我市文化产业虽然门类齐全,但主要集中于广播影视、书刊发行、印刷、演艺娱乐、动漫等行业,产业发展格局不均衡,市县区区域发展差距较大。与我国先发地区相比,我市文化产业规模总量落后,“小弱散”问题比较突出,集约化程度不高,大规模、高水*、产业链完整的龙头企业少,缺少文化领域的骨干企业。文化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高、核心竞争力不足,企业的创意、研发、制作水*较低,内涵深刻、风格独特、形式新颖、技术先进的精品力作和知名的文化品牌较少。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文化精英人才十分匮乏。广大中小民营文化企业已成为我市文化产业的主体,这些文化企业规模小、缺少土地、房产等有效抵押的不动资产,银行贷款难;又无法以包含版权在内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认定、确权、抵押、投资等方式进行投融资。融资难已成为严重阻碍我市文化企业发展的瓶颈,尤其是文化企业项目前期研发及后期市场开拓等方面得不到有效的资金支持。调研中反映比较强烈的还有人才问题,尤其是文化创意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十分匮乏,制约了文化企业发展。现有人才引进激励政策、配套服务落实困难,部分高层次人才往往是引进后留不住。

  三、对加快我市文化企业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决策机制,提升科学化管理水*

  1、健全组织机构。借鉴国内先发城市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建立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指导委员会,负责产业发展战略及重大事项的决策。委员会由市*主要领导牵头负责,成员由市文广新局、经信委、科技局、财政局、工商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组成。邀请市委、市*研究室以及人大、*相关部门负责人列*重要决策会议。

  成立隶属市委宣传部的副县级全额事业单位市文化产业办公室,负责规划制定、政策完善、人才培养、综合协调、检查考核等工作。全市下辖各市县区相应组建本级文化产业办公室,明确职责和人员编制。文化产业相关职能部门均要落实具体责任处室推动所管辖产业的发展。

  由市文化产业办公室牵头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召集国内外相关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我市文化产业发展重大课题、项目深入调研、建言献策。

  2、完善服务*台。成立我市文化产业促进中心,推进各项政策的落实,对文化产业发展具体项目进行综合协调、指导、服务,监管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领导文化产业展示交易*台、公共技术*台的建设。

  组建涵盖文化产业各主要行业门类的文化产业行业协会,为文化企业提供组织、协调、咨询、中介、培训等服务,以及投融资服务和资金支持,承担*委托的其他服务工作。

  3、建立统计制度。按照“统一领导、条块结合、统一核算、信息共享”的原则,建立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文化产业统计长效机制。尽快制定《XX市文化产业统计实施细则》,对符合统计部门行业分类目录标准的全部企业,建立文化产业统计数据分析库,摸清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底数,找准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和薄弱环节,为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提供重要依据。

  12

  (二)加强*主导,完善政策支撑体系

  4、修订产业规划。在《XX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xx-20xx)》实施效果的反馈与评估基础上,适时修订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调整发展目标、结构、布局以及发展重点,督促所辖市县区出台或修订“本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在整体谋划基础上重点做好行业的规划布局。

  5、推进产业立法。制定《XX市文化产业振兴条例》以及我市专利权法、著作权法、it基本法、知识产权法等实施细则。使文化产业各项措施和政策的制定有法律保障,对无形资产、知识产权、创意人才等进行法律规范,明确和规范文化市场执法主体,使*与企业、事业单位的职责更加明晰。明确规定,使用*的财政性资金的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在采购文化产品和服务时,应当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自主创新型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向本土重点文化企业购买文化产品和服务。

  6、加大财税投入。参照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做法,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随着市级财力增长而相应增长。专项用于重点项目建设、基地建设、产业孵化、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将文化产业纳入我市所属市县区绩效考核,每年从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各市县区文化产业发展绩效考核表彰奖励。

  优先支持发展新兴和原创文化产业,经市相关部门认定的原创研发成果,给予项目总投资额一定比例的补贴支持;重点扶持特色和优势文化产业,积极推进民族和传统文化产业。对文化产业出口,赴境外开展的商业演出、商业展览、展销、营销的特色优势和传统文化企业,根据影响力的层次,*及相关服务机构应给予指导及相应资金补贴扶持和税收减免。

  开展文化企业认定工作,对经认定的涉及文化产业发展全局性、可持续性的重大项目,市*在“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资金予以支持;对文化企业发展过程中年营业收入规模的阶段性突破给予一次性奖励,鼓励文化企业加快成长步伐。如对当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1亿元、3000万元等不同台阶,且增幅达到一定速度的文化企业,分别给予不同金额的一次性奖励。

  (三)推进金融改革,多渠道解决文化产业投融资难题

  7、建立创业投资基金。配合“安徽省文化产业创业投资基金”,我市及下属市县区应尽快建立本级文化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出台基金管理办法和细则,明确资助条件、申报和审批程序,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采取投资、奖补等方式,提高具有激励性质的经费投入比例,建立文化产业多元化投入体制。重点扶持初创期中小文化企业,对已经成熟的文化骨干企业,根据业绩实行奖励。

  8、加快融资*台建设。根据我市实际情况,适时制定金融对接文化产业相关政策,建立*对银行中小企业信贷的风险补偿机制,设立政策性的文化企业担保公司,积极开展文化产业集聚区担保融资、中小型企业联保、中小企业集合债、文化产权抵押融资、影视项目融资等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进一步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XX市中小企业服务大厅为文化产业提供投融资服务功能,重点突破文化创新企业初创期的融资瓶颈问题。

  9、开辟多元融资渠道。鼓励文化企业创业投资、风险投资。鼓励、引导非公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支持民间相关文化产业基金会的设立,为具有潜力的中小型文化企业和具有创新点子的个人提供发展资金。借助信贷、参股、合作合资等方式,实现针对性更强的投融资和产权多元化。建立完善文化产业发展资金、专项资金投入绩效评估机制,财政、审计部门监督其管理和使用情况。

  10、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强化文化资本概念,努力挖掘、培育、转化文化资本。积极促成优质文化项目进入文化产权市场进行融资,积极创造条件,鼓励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对进入辅导或成功上市的文化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

  (四)加快人才引进,大力培养文化产业实用人才

  11、完善人才配套政策。以打造全国人才高地为契机,把文化产业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纳入我市人才工作总体规划。对接全市已有的人才政策,制订我市文化产业人才认定办法及相关配套政策。

  12、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引进文化产业领军人才、文化创意拔尖人才和“懂文化、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以及策划、设计创意、市场营销、投融资等方面的紧缺人才。对于文化产业高层次人才,为其提供财税、户籍、居住、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激励措施和绿色通道,并制定实施细则加以落实。

  13、保护挖掘本地精英人才。建立本地文化产业精英人才储备库,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对本地高素质人才的激励力度。切忌在人才问题上盲目地舍*求远,抑制本地人才的积极性,形成“引来女婿气走儿”的尴尬结局,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

  xx、实施文化人才培养工程。依托本地高等、职业院校资源,增设文化产业新专业,加快培养、培训文化创意研发设计、经营管理、营销经纪人才。依托专业机构和文化产业基地,*出资建设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实训*台,提供给各院校、培训机构以及相关企业使用。开发、落实一系列文化产业范畴内的职业资质、职业认证及职业技能培训,出台文化企业相关人员资质、待遇和专业培训、继续教育的补贴政策。


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菁华3篇)扩展阅读


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菁华3篇)(扩展1)

——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菁华3篇)

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1

  根据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重点调研的总体安排,严从怀副*带领第三调研组,于今年三月至六月,就“积极扶持文化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子课题开展了专题调研。

  调研组经征求有关文化产业专家及企业意见后确定了调研方案,然后在市文广新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听取了市县区文化产业主管部门情况汇报,与市委宣传部、市*、经信委、财政局等部门,以及20多家文化企业负责人、部分文化产业专家进行了座谈;发放调查问卷;深入雪鸿斋、合肥论坛、琴港演艺城、安徽樱艺缘、安达电子等文化企业了解情况、听取意见。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我市文化企业发展现状,查找和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加快我市文化企业发展的对策。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十一五”以来,我市围绕“文化强市”目标,始终把保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放在突出位置,锐意改革创新,主动适应市场,不断加大投入,文化建设全面快速发展,为我市经济社会跨越赶超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我市文化产业“十一五”以来,年均增速30%以上。20xx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约210亿,占全市gdp的5.6%,已经成为我市支柱产业。文化产业总量和增速稳居全省各市之首,产业分布行业广泛,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产业日趋活跃。

  产业布局逐渐完善

  目前全市已有1个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和6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市级文化娱乐试点街区,涵盖文化旅游、文化创意、动漫、会展、娱乐、工艺品、民俗文化等众多文化产业领域。文广演艺集团、合肥大剧院、XX市体育中心、合肥安美、安徽樱艺缘、安徽华教和阿里巴巴文化娱乐公司等一批各具特色、富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发展势头强劲,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效益开始显现。

  民营企业快速兴起

  全市唯一一家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为民营文化企业,6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民营文化企业占5家;涌现出非遗园、儒林书业、全球音谷、安达电子、雪鸿斋、琴港演艺等一批实力较强的民营文化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合肥动漫产业基地发展迅速,动漫产业增加值20xx年突破10亿元。

  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我市20xx年制定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已历经三轮修订。20xx年出台的《XX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试行)》,其中涉及到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有13条。*几年,全市文化产业共兑现奖励资金*2000万元。到去年年底,我市所辖各市、县、区已全部出台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奖励政策。

  文化交易敢于创新

  20xx年安徽省文化产权交易所正式揭牌;20xx年合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成立。目前文交所已累计挂牌项目96宗,成交项目22宗,实现交易额3.xx亿元,交易流程、操作规则、保证金管理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去年,我市还成功举办安徽上海文化产权项目招商推介会,推介标的总额达345.88亿元,扩大了安徽文化资源项目的影响,同时也成为吸引外来投资者来我市投资的*台。文化产业与资本市场对接,加快了文化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对促进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影响。

  二、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0xx年,合肥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到“十二五”末,合肥人均gdp有望超过8000美元,居民文化消费将大幅提升,文化产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战略期。“十一五”期间,XX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文化产业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也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但相对于到20xx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8%以上的目标,仍有一段距离,文化产业发展任重道远。现阶段,我市文化产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体制机制不甚健全,行业管理水*有待提高。**门与产业部门之间工作职能划分尚未清晰,存在各自为政、交叉管理的现象,缺乏强有力的领导协调机制,未能在发展文化产业上形成合力。我市辖区部分市县区没有设置文化产业管理专职干部,行业协会组织缺乏。文化企业普遍反映,有关管理部门收取企业费用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存在不合理因素;对文化企业申办流程和*出台的优惠政策了解不足;我市尚未建立完善的科学统一的文化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在文化产业的分布、效益、从业人员、行业机构、以及税收等方面没有完善的统计口径和渠道,对及时掌握当前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基本状况、准确分析当前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做好宏观调整和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产业规划落实滞后,政策支撑体系急需完善。我市于20xx年颁布实施《XX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xx-20xx)》,确定了我市“十一五”末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是“保八争十”,即到20xx年,文化产业发展主要指标和综合实力居中部省会城市前列,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8%,力争达到10%。虽然“十一五”时期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迅速,20xx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210亿元,占全市gdp的5.6%,但与“十一五”规划制定的目标相距甚远。我市下辖大部分市县区尚未制定本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没有把文化产业的发展切实纳入到地方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中去。

  虽然国家、省、市出台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但很多政策在我市尚未真正落地,政策的实施细则还有待完善,而且文化产业优惠政策多参照高新技术和软件行业,缺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项优惠政策。

  产业规模差距较大,产业结构调整亟待推进。我国先发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十分迅速。文化产业增加值,北京、上海今年有望突破2000亿元,深圳、杭州正在接*千亿元目标,长沙、青岛去年已经超过500亿元;北京、上海、杭州、长沙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当地gdp比重均达到或超过10%,文化产业支柱地位得以确立并日益凸显。我市文化产业虽然门类齐全,但主要集中于广播影视、书刊发行、印刷、演艺娱乐、动漫等行业,产业发展格局不均衡,市县区区域发展差距较大。与我国先发地区相比,我市文化产业规模总量落后,“小弱散”问题比较突出,集约化程度不高,大规模、高水*、产业链完整的龙头企业少,缺少文化领域的骨干企业。文化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高、核心竞争力不足,企业的创意、研发、制作水*较低,内涵深刻、风格独特、形式新颖、技术先进的精品力作和知名的文化品牌较少。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文化精英人才十分匮乏。广大中小民营文化企业已成为我市文化产业的主体,这些文化企业规模小、缺少土地、房产等有效抵押的不动资产,银行贷款难;又无法以包含版权在内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认定、确权、抵押、投资等方式进行投融资。融资难已成为严重阻碍我市文化企业发展的瓶颈,尤其是文化企业项目前期研发及后期市场开拓等方面得不到有效的资金支持。调研中反映比较强烈的还有人才问题,尤其是文化创意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十分匮乏,制约了文化企业发展。现有人才引进激励政策、配套服务落实困难,部分高层次人才往往是引进后留不住。

  三、对加快我市文化企业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决策机制,提升科学化管理水*

  1、健全组织机构。借鉴国内先发城市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建立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指导委员会,负责产业发展战略及重大事项的决策。委员会由市*主要领导牵头负责,成员由市文广新局、经信委、科技局、财政局、工商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组成。邀请市委、市*研究室以及人大、*相关部门负责人列*重要决策会议。

  成立隶属市委宣传部的副县级全额事业单位市文化产业办公室,负责规划制定、政策完善、人才培养、综合协调、检查考核等工作。全市下辖各市县区相应组建本级文化产业办公室,明确职责和人员编制。文化产业相关职能部门均要落实具体责任处室推动所管辖产业的发展。

  由市文化产业办公室牵头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召集国内外相关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我市文化产业发展重大课题、项目深入调研、建言献策。

  2、完善服务*台。成立我市文化产业促进中心,推进各项政策的落实,对文化产业发展具体项目进行综合协调、指导、服务,监管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领导文化产业展示交易*台、公共技术*台的建设。

  组建涵盖文化产业各主要行业门类的文化产业行业协会,为文化企业提供组织、协调、咨询、中介、培训等服务,以及投融资服务和资金支持,承担*委托的其他服务工作。

  3、建立统计制度。按照“统一领导、条块结合、统一核算、信息共享”的原则,建立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文化产业统计长效机制。尽快制定《XX市文化产业统计实施细则》,对符合统计部门行业分类目录标准的全部企业,建立文化产业统计数据分析库,摸清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底数,找准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和薄弱环节,为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提供重要依据。

  12

  (二)加强*主导,完善政策支撑体系

  4、修订产业规划。在《XX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xx-20xx)》实施效果的反馈与评估基础上,适时修订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调整发展目标、结构、布局以及发展重点,督促所辖市县区出台或修订“本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在整体谋划基础上重点做好行业的规划布局。

  5、推进产业立法。制定《XX市文化产业振兴条例》以及我市专利权法、著作权法、it基本法、知识产权法等实施细则。使文化产业各项措施和政策的制定有法律保障,对无形资产、知识产权、创意人才等进行法律规范,明确和规范文化市场执法主体,使*与企业、事业单位的职责更加明晰。明确规定,使用*的财政性资金的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在采购文化产品和服务时,应当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自主创新型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向本土重点文化企业购买文化产品和服务。

  6、加大财税投入。参照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做法,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随着市级财力增长而相应增长。专项用于重点项目建设、基地建设、产业孵化、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将文化产业纳入我市所属市县区绩效考核,每年从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各市县区文化产业发展绩效考核表彰奖励。

  优先支持发展新兴和原创文化产业,经市相关部门认定的原创研发成果,给予项目总投资额一定比例的补贴支持;重点扶持特色和优势文化产业,积极推进民族和传统文化产业。对文化产业出口,赴境外开展的商业演出、商业展览、展销、营销的特色优势和传统文化企业,根据影响力的层次,*及相关服务机构应给予指导及相应资金补贴扶持和税收减免。

  开展文化企业认定工作,对经认定的涉及文化产业发展全局性、可持续性的重大项目,市*在“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资金予以支持;对文化企业发展过程中年营业收入规模的阶段性突破给予一次性奖励,鼓励文化企业加快成长步伐。如对当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1亿元、3000万元等不同台阶,且增幅达到一定速度的文化企业,分别给予不同金额的一次性奖励。

  (三)推进金融改革,多渠道解决文化产业投融资难题

  7、建立创业投资基金。配合“安徽省文化产业创业投资基金”,我市及下属市县区应尽快建立本级文化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出台基金管理办法和细则,明确资助条件、申报和审批程序,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采取投资、奖补等方式,提高具有激励性质的经费投入比例,建立文化产业多元化投入体制。重点扶持初创期中小文化企业,对已经成熟的文化骨干企业,根据业绩实行奖励。

  8、加快融资*台建设。根据我市实际情况,适时制定金融对接文化产业相关政策,建立*对银行中小企业信贷的风险补偿机制,设立政策性的文化企业担保公司,积极开展文化产业集聚区担保融资、中小型企业联保、中小企业集合债、文化产权抵押融资、影视项目融资等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进一步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XX市中小企业服务大厅为文化产业提供投融资服务功能,重点突破文化创新企业初创期的融资瓶颈问题。

  9、开辟多元融资渠道。鼓励文化企业创业投资、风险投资。鼓励、引导非公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支持民间相关文化产业基金会的设立,为具有潜力的中小型文化企业和具有创新点子的个人提供发展资金。借助信贷、参股、合作合资等方式,实现针对性更强的投融资和产权多元化。建立完善文化产业发展资金、专项资金投入绩效评估机制,财政、审计部门监督其管理和使用情况。

  10、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强化文化资本概念,努力挖掘、培育、转化文化资本。积极促成优质文化项目进入文化产权市场进行融资,积极创造条件,鼓励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对进入辅导或成功上市的文化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

  (四)加快人才引进,大力培养文化产业实用人才

  11、完善人才配套政策。以打造全国人才高地为契机,把文化产业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纳入我市人才工作总体规划。对接全市已有的人才政策,制订我市文化产业人才认定办法及相关配套政策。

  12、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引进文化产业领军人才、文化创意拔尖人才和“懂文化、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以及策划、设计创意、市场营销、投融资等方面的紧缺人才。对于文化产业高层次人才,为其提供财税、户籍、居住、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激励措施和绿色通道,并制定实施细则加以落实。

  13、保护挖掘本地精英人才。建立本地文化产业精英人才储备库,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对本地高素质人才的激励力度。切忌在人才问题上盲目地舍*求远,抑制本地人才的积极性,形成“引来女婿气走儿”的尴尬结局,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

  xx、实施文化人才培养工程。依托本地高等、职业院校资源,增设文化产业新专业,加快培养、培训文化创意研发设计、经营管理、营销经纪人才。依托专业机构和文化产业基地,*出资建设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实训*台,提供给各院校、培训机构以及相关企业使用。开发、落实一系列文化产业范畴内的职业资质、职业认证及职业技能培训,出台文化企业相关人员资质、待遇和专业培训、继续教育的补贴政策。

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2

  “现在有大单不敢接,受资金限制,怕不能按时完成。”徐志盛是四川省德阳市德东电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最*,他正在发愁怎么能够筹到一笔钱,扩大德东电工的生产规模。“有个2000万到3000万差不多了。”6月2日他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目前成都私营企业达到20万户,占内资企业总数超过80%,个体工商户达到77.8万户,这些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绝大部分为小微企业。20xx年成都中小企业全年实现增加值2730亿元,同比增长21.1%,继续保持了*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但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小微企业面临原材料、劳动力、融资成本上涨压力,资金供求矛盾比较大。

  记者在德阳市调查时发现,这里的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内外交困”,因国内外形势和经济增速放缓,由于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和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德阳中小机械制造企业的发展受到较大冲击,经营出现困难,二重、东电、东汽“三大厂”外扩减少、“三角债”突显、人力资源成本大幅上升等,有40%的企业已面临生存问题,有一批小微企业关门倒闭。

  *经济时报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四川小微企业*四成(38.5%)销售增长,三成企业销售持*,三成企业销售减少。目前,*三成(26.7%)企业利润很高,超三成(33.3%)利润低或亏损。从目前持有的订单情况看,*六成(58.3%)企业销售同比增加了;42.8%的企业预计今年的宏观经济形势较去年乐观。

  融资成本居高不下

  “目前,货币政策有适度微调的迹象,但金融机构受货币政策影响,相对20xx年货币宽松环境下对成都市货币投放减少了*一半,同时,金融机构风险控制机制仍没有根本转变,企业获得资金的门槛仍较高,这里众多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不能得到较好满足。”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财金协调与融资担保处处长文彬告诉本报记者,目前成都市小微企业融资情况主要表现三个方面:融资难仍然突出、融资方式比较单一、融资成本居高不下。

  “不仅融资难,而且融资贵。”文彬告诉记者,由于受信贷规模影响,金融机构定价标准根据企业信用等级情况有所不同,但普遍上浮,正规途径加上担保费、贴现费等在内融资成本为10%—18%,对企业信用等级一般的融资成本可达到xx%—25%,民间融资可达到xx.4%—29.2%,有的甚至更高在34.28%—48%.此外,融资方式还比较单一,在用到外部借款渠道的小微企业中,自筹资金者占绝大多数。数据显示,成都市1807家有融资需求的企业中,意向通过银行解决资金占到98%以上,采用股权投资、三级发债、拟上市、融资租赁等创新融资方式占不到2%。

  记者在德阳市调查了解,小微型企业融资难也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障碍。从二月份的数据看,目前德阳市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总贷款只有30%流向了民营企业,80%的民营企业缺乏资金。商业银行贷款“门槛”高,民营企业信贷担保体系尚不完善。小微企业融资遭遇玻璃门,资金看得见,却拿不到。

  人工成本增幅大,流动频繁

  困扰长三角等地区的“用工难”问题,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四川地区也非常突出。“因为用工成本增幅比较大,20xx年到现在涨了*一倍多。”四川华德精工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朱洪文告诉本报记者,20xx年公司工人工资是每人1000元,现在是2000多,增长了一倍多。

  因为今年形势不佳,企业利润空间收窄,企业员工走了*一半。

  “行业里面,这个季节按道理是大家最忙的时候,但现在大家都在喝茶,打麻将,有的是在轮休,我们公司就有一些员工也在轮休或放假。”

  朱洪文说,公司员工走了*一半,不过管理人员比较稳定。“现在企业招聘很困难,工人对工资待遇很挑剔。我也是打工的,很能理解,人家在这工作,最后养家糊口都难。”

  记者随同朱洪文来到了他们的厂区,放眼望去,偌大的车间,只有不到一半的机器在工作,工人仅有10个。走*看到,很多“休息”的机器上挂着“正常待用”字样。

  朱洪文告诉记者,这里所有的机器开启,需要100多人,现在只有60人在工作,分三班倒。

  不仅该朱洪文所在的企业,整个成都蛟龙工业港双流园区,绝大部分小微企业同样面临这样的情况。

  他指着厂门口的大马路向本报记者描述,在蛟龙港区,绝大部分是小微企业,繁忙的时候,特别是在早上8点半上班高峰,厂区门口的马路上有很多人出出进进,但现在这个时间段,根本看不到那么多人,园区安静了许多,除了几个大厂,其他厂的工人比以前少很多。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受访省份小微企业大部分反映招工和往年一样难,只有少数经营比较好的企业今年招工好于去年。

  但即便是这样的企业,也面临着员工“流走”的担忧。成都魔法动画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郝玮琦告诉本报记者,像他们这样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在加速成长期,尤其需要稳定且技术过硬的团队,但因为在成长中,没有足够高薪酬吸引高端技术型人才过来,而自己公司培养的尖子人才,往往会被别的大公司挖走。

  “梯形融资模式”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记者采访中了解,在成都市工商局累计注册登记的内地企业超过24万家,98%以上都是小微企业。

  文彬认为,小微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要在短时期内全部克服还有难度,一是小微企业本身就没有实力创造独立的市场品牌,大多是依附于大企业的发展,大企业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小微企业日子就难过;另外,小微企业由于受自身条件所限,市场一旦不好,就会形成恶性竞争;此外,很多小微企业都遭遇融资难的问题,企业越小,银行贷款的风险越大。

  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方面,成都高新区探索出的.“梯形融资模式”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据了解,该模式主要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主要包括企业内源融资、*扶持资金、债权融资、股权融资、改制上市等环节,目前这一理论创新不仅直接推动了成都高新区的金融实践,而且在全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的破解上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这一模式的提出者——成都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局长、金融学博士汤继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种随中小企业发展而动态适配的*引导、民间资金积极参与的社会化投资解决方案,不仅为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提供了“融资路线图”,为各种金融机构、社会资本明确了参与方式,还界定了*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责任,*应该也必须在促进以中小企业发展为导向的金融创新上下更大决心。

  成都高投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光耀告诉本报记者,根据“梯形融资模式”,成都高新区以政策性担保贷款为核心,构建起了多层次债权融资服务体系。目前已基本建立起为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中小企业提供不同融资产品的多层次信贷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起涵盖政策性担保、商业性担保和财政性再担保在内的多层次担保增信服务体系,累计帮助1600多家(次)科技型企业获得担保贷款65亿元,信用贷款5亿元,知识产权贷款1.5亿元。

  扶持小微,*推出多个专项措施

  为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今年四川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增设小微企业扶持方向。文彬告诉记者,2012年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小微企业升级升规、地方优势的特色产业产品发展开发以及创业载体能力建设。支持重点包括:小型企业升规培育所进行的改扩建、生产设备购置等项目。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等产业集群内专、精、特、新的小微企业配套项目,以及民族地区特色产业产品开发项目。还有省级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的创业环境改造等提升创业孵化能力的项目。

  受访小微企业主们普遍呼吁,*应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税费等负担,推动小微企业征信体系建立,并能适当给予小微企业在招工、用工等环节协助或补贴。

  四川省德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周绍国认为,小微企业本身,在面对经营成本高、竞争激烈等困境,要主动调整,譬如面对成本的高企,采取电子商务手段拓展市场,降低营销成本;主动进行技术升级,摆脱对原材料价格的过度依赖等。德阳市的中小企业尤其是微型企业多实行家族式管理,主要依靠“夫妻店、父子兵”式的企业组织形式和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模式,他们大多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

  “小型微型企业是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是企业家创业成长的主要*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主任王海林告诉记者,四川省在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方面主要采取了三方面措施:建立完善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组织机构;研究拟定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专项措施;不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

  今年1月份,四川经信委牵头成立了由18个省级有关部门组成的四川省促进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全省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

  据王海林透露,四川经信委组织对*年来尤其是去年10月以来全国各省市出台的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和发展的政策措施作了整理研究,拟定了《关于大力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目前正在征求省促进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18个成员单位和有关专家意见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期有望出台。

  资金方面,四川省鼓励并支持各地从工业发展资金中列出专项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今年在四川省中小

  企业发展专项中专门安排5000万元小型微型企业扶持资金。当地*部门尝试多层次、多角度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升级、开发特色产品,引导各类服务机构提升小微企业服务能力,并加大对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的补助。与此同时,他们还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创业基地建设工作,并逐年增加扶持资金规模。

  王海林说,下一步他们将突出抓好万户小微企业创业、千户小微企业“升规”培育,推动小微企业转型成长、加快发展。

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3

  *期,按照市委党校的要求,本人对xx市私营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走马观花式的调研,掌握的基本情况如下:

  一、*年来,由于xx市委、市*积极营造发展私营经济的社会氛围,加大了对私营企业的扶持、引导、和服务力度,私营企业发展较快,已成为该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私营企业已占该市经济主导地位。目前,全市私营企业已发展到5844户,资产总额6.2亿元,从业人员1.84万人。20xx年,私营工业总产值13.3亿元,占全市总产值的32%;私营企业出口产品交货值4.7亿元;私营企业上缴税金1.4亿元,占全市工商税收的78.7%。

  (二)私营企业已初步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该市的私营企业改制为私营企业的,经过几年来的努力经营,艰苦运作,一些企业实现了新的跳跃式发展。表现最突出的是xx化工有限公司,投产还不到两年,仅20xx年上缴财政的税金就1111万元;xx啤酒有限公司发展迅猛,20xx年上缴税金930万元;xx冶金有限公司发展势头强劲,年纳税额由改制前1996年的38万元,增加到20xx年的131万元。自然形成和招商引进的私营企业普遍良好,象xx*制衣有限公司、xxxx管材有限公司、xx应用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都显示出了勃勃的发展生机。随着私营企业的发展,产业规模在该市已初步形成。金属冶炼制造业、酿酒业、服装加工业、塑料制造业已成为该市的四大支柱产业。

  (三)私营企业技术管理水*已有较大提高。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和国内与国际两大市场的竞争能力,xx*、xx*等企业,纷纷从全国各地引进技术和管理型人才,据初步统计,全市引进各类人才2200多人,这些人才的引进,提高了企业技术和管理水*,提升了企业档次,增加了企业活力。xx、xx*等企业引用了“目标成本考核制”、“成本包干制”、“千分考核制”以及其他一些先进的管理办法,主动寻求与国际市场接轨,企业发展态势良好,令人振奋,迄今为止,该市先后有42家私营企业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这是走上健康发展轨道的重要标志。

  二、xx市私营企业发展形势总体上是良好的,特别是有些企业呈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问题依然不少,而且有的已成为私营企业发展的桎梏。

  (一)流动资金短缺,融资贷款难。在企业的诸多困难与问题中,贷款难、流动资金短缺是首要的困难、关键性的问题。1996年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以来,原企业欠贷问题解决得不够妥善。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互补性。该市工业重工业与工业的比重为1:1.1。从表面看分配比例*乎合理,实则不然。首先,重工业与轻工产品不配套,没有形成产业链。重工产品以轴承、汽车轮毂、冶金机件、钼铁为主,轻工产品以针织服装、塑料制品、酿造业、制药业为主。其次产业内部也不能相互衔接,相互依存。例如泳装业大量面料全部从广州等地购进;针织厂织出棉布、化纤布等大部分以原料形式销往西柳市场或转口国外。

  (三)规模经济发展不足,运行质量不高。表现在企业过于分散,低水*重复建设。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产值合计仅7.7亿元。全市总产值42.3亿元,仅相当于外地大型私营企业一家的产值。大部分企业处于略亏损或微利状态,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普遍偏低。使企业的信誉度下降,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缓慢,市场竞争能力较弱。

  (四)出品产品少、档次低。该市工业出口产品主要有针织品、泳装、轴承、汽车轮毂、钼铁、皮装五类。其中泳装、皮装、针织品主要出口俄罗斯,轴承、钼铁出口美国,年出**货值4.7亿元,仅占总产值的11.1%,其中自营出口3.2亿元,占出口总额的68%,占总产值的7.5%,其余大都转口。有出口自营权的企业仅为30户,占企业总数的0.5%。出口产品档次偏低,在国外进入的也只是中低档市场。

  (五)管理水*低,人才缺乏。在企业改制时转为私营企业的大都组建了有限公司,但实际上绝大部分并未真正组建公司的法人治理机构,组建了法人治理机构的也未真正运行,自然成长起来或后引进的私营企业更是如此。这种管理,增加了主观臆断,制约了企业管理水*的提高。另外,一些企业不注重人才的培养和贮备,出现了人才断层,特别是实用技术型人才十分缺乏。这就形成了一方面是大量的大中专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却有大量的岗位找不到适用的人才的局面,造成了人才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六)发展环境不宽松,影响投资者信心。一些执法执纪部门仍然存在着吃、拿、卡要和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不良作风,存在着厚此薄彼、以罚代管、乱收费、乱罚款等执法不严、不公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xx域外的上级主管部门,直接到企业检查和处罚的现象有增无减,造成了本级与上级重复检查,干扰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耗费了企业领导大量宝贵时间,破坏了xx的发展环境。

  三、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私营企业在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培植税源、安置就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兴城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私营企业,私营企业的发展也需要*的扶持。我们应以更多的精力、更高的认识、更新的观念、更大的热情为私营企业创造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入世为私营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由于该市的企业多以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为主,所以入世后的形势是利大于弊。在四大支柱产业调整上要趋利避害。第一,金属冶炼制造业,更加快新产品的开发,增加高科技产品比重。开发产品以高精度轴承和精锻粉末冶金连杆为主。第二,酒水加工业,要扩大规模,提高产品档次和市场占有率,白酒有以营养型白酒开发为主,啤酒要壮大企业规模,降低生产成本,饮料要利用当地水果资源做深加工文章。第三,塑料制造业,要大历程开发生产国家推广的大口径塑料波纹管材。第四,针织服装业要上规模,上档次,争占国际、国内市场。要努力打造兴城泳装品牌;要抓好针织、印染加工区建设,形成纺织、印染、加工一条龙生产,增加产品附加值,要鼓励、扶持一批重点私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

  (二)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私营企业也要在世贸组织游戏规划下参与公正的国际市场竞争。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所谓的优惠政策将不复存在,*的扶持也是十分有限的。而企业的好与坏,关键还在于自身,没有好的企业素质将难于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要炼好内功,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努力塑造诚信的企业形象。

  (三)加强技术创新。把技术开发作为企业进步与发展的切入点。加大技术开发投入,加速科技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产、学、研联合。坚持引进技术与自主开发相结合,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加大管理创新力度。要加大以科学管理和管理方式现代化为重点的企业管理经验的推广力度,加强企业的成本、资本、质量、生产和营销管理,推进以建立基本秩序、基本管理制度和基本信誉为重点的企业基础管理工作,从企业的内部到外部建立起适合企业自身体制特点的科学、滤布规范、有效的管理机构。在销售收入超500万元以上企业中推广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有条件的企业要开发自己的管理软件。争取到三年内所有企业全部通过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工作。

  (五)营造一个更加宽松的私营企业发展环境。能否使广大私营业主心情舒畅、信心十足的创业,发展环境至关重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对企业服务的力度。要完善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在私营企业发展上,该市制定了一些政策,但与部门之间、企业之间还不配套,影响了政策的落实,对此,还需进一步完善。

  第一,应建立企业贷款担保中心,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必要从财政拿出500—1000万元资金作为资本金,成立贷款担保中心,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解决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问题,引导银行增加对企业的贷款额,逐渐形成一个顺畅的融资渠道。

  第二,应建立企业咨询中心和服务中心,增加为企业服务的方式、方法。咨询中心应以外聘为主,针对问题,请有关专家、专业公司为企业提供经营策略。市场营销、投资决策、技术开发、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中心主要通过互联网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尽快推进各种新兴服务机构的发展,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的服务体系。

  第三应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确保依法行政。有必要加强执法情况检查,发展问题严肃处理。杜绝乱收费、乱罚款、中饱私囊现象。为企业提供一个宽松而又公*的发展环境。


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菁华3篇)(扩展2)

——乡镇特色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菁华3篇)

乡镇特色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1

  一、产业发展的现状

  *年来,在区委、区*领导下,我乡主动作为,顺势而上,紧紧抓住发展的大好机会,积极争取上级扶持,有效破解群众增收困难这一难题,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大抓农村产业。产业发展呈现出从弱到强、从无序到有序、从疲软向蓬勃发展的态势,产业经济成为全乡村经济的“助推剂”。

  (一)畜牧养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畜牧业是我乡的传统产业和基础产业,把发展畜牧业作为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工作来抓。养殖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养殖水*不断提高,畜牧产业得到了稳步发展。20xx年,全乡畜禽存栏量*7万头(只),各类养殖大户70户,实现畜牧业年产值达2500余万元,实现畜牧业农民人均增收600余元。

  (二)果蔬种植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我乡有种植蔬菜的传统,有距离巴城较*的优势,大力发展优质水果和蔬菜产业,打造有机、绿色蔬菜基地建设。

  积极帮扶回乡创业青年岳林在家乡组建了“金大寨种养殖业专业合作社”,以寨子包村为核心,租赁土地20xx余亩,打造以优质蔬菜、水果、水产等为一体的现代观光农业产业园。目前,已建成生态草莓园200亩,优质食用菌10万袋。蔬菜大棚15个,30余亩。完成核心园区耕作道8公里,硬化园区公路200米,园区蓄水池8个6000余方,新建、整治园区渠系5000余米。总投资820余万元。解决当地农民就业100余人,20xx年已实现产值80余万元,20xx年拟建成草莓园300亩,食用菌40万袋,种植蔬菜300亩,可实现产值4000余万元。

  回乡创业青年赵维国发起、并组织成立万绿种养植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150人。依托印山坪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万绿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主要种植莴笋、韭菜、芦笋、大葱、西红柿等品种。目前全乡蔬菜种植面积4600余亩,产量1.1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000余万元,农民人均增收860余元。果蔬农产品采取传统种植模式,走无公害种植路子,结合现代农业科技,产品质量过硬,畅销城区,成为深受市民喜爱的“农民种的绿色菜品”。金大寨专业合作社引进北京的葡萄品种,在寨子包村种植的优质葡萄,成为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高品质水果。

  (三)工业项目实现从无到有

  由于受地理条件和资源的限制,我乡工业发展举步维艰。*年来,乡党委*班子不断发掘本乡资源优势,结合市场需求,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外地客商,投资300余万元,在天桥村兴建了纯净水生产基地。该水厂的建设,既把多余的山泉水“变废为宝”,解决全村*30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

  (四)发展乡村旅游业大有可为

  我乡距离主城区较*,生态良好、民风淳朴、乡风文明,古楼山已成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休闲基地。*年来,我乡以鼓楼山、寨子包、方山雁、何家坪村为依托,打造观光农业,实现农民人均增收1000余元。我乡的“生态农业产业示范基地与观光园”项目,核心园区达2300余亩,种植优质草莓和葡萄,打造农业产业观光体,吸引了更多市民到休闲观光。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重视产业发展是根本

  我乡过去产业发展虽有起步,但未形成规模化、市场化发展的状态,在增加农民收入、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动力不足,成效不明。去年以来,在区委、区*领导下,我乡把农村产业发展列入全乡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到了非常突出的位置。坚持产业先行,搞好科学规划,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建设美好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充分发挥乡党委的决策力量和*的主导作用,充分释放群众在产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全乡各方面力量,全力以赴打好产业发展攻坚战。以特色产业为支撑,下大力气走出以产业发展促进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回应发展需要,解决了为何发展农村产业的问题。

  (二)发展定位准确是关键

  产业发展定位准确与否事关我乡产业发展的成败,经过不断实践和努力探索,结合实际和历史传统,因地制宜,充分论证,村民自愿,逐渐形成了我乡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富民强乡为目标、以农民增收为方向,以主城区为市场,围绕有机、绿色、无公害,大力发展果蔬产业;围绕“传统养殖、市场竞争”的战略,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产业;围绕地理和生态优势,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围绕巴山新居和聚居点建设,结合农村发展的历史趋势,发展个体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务。发展定位准确,解决了如何发展农村产业的问题。

  (三)突破发展方法是核心

  把“纸上谈兵”演变成产业发展的成果和农民增收的现实,是该项工作的核心。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走出去”开展招商引资,引进资金、技术,仅20xx年下半年,赴成渝、珠三角开展小分队招商3次,对接企业20余家,洽谈现代农业、旅游文化、商贸服务等项目8个,成功引进现代农业项目1个,合同协议投资20xx万元。二是积极实施“回引工程”。大力宣传*几年来我区的发展变化,吸引在外人士返乡创业,成功回引了赵卫国、梁李等在外人士19人,总共投资0.8亿元,着重发展果蔬、中药材、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多措并举,有效解决了怎样发展产业的问题。

  三、下步工作打算

  在已有产业发展成绩的'基础上,我乡将再接再厉,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抓好抓实今后的产业发展工作。

  (一)在工作推动方面下功夫

  开弓没有回头箭,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倒逼全乡干部主动作为,推到产业工作一线。坚持强有力的工作措施,树立时不待我的紧迫感,想更多的办法、用更多的措施推动工作。发展决心不减,形成发展的更大合力,扎实推动产业发展,形成常态化和长效化工作机制。

  (二)在做大做强方面下功夫

  我乡的畜牧产业、果蔬产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已初具规模,下一步,充分调动积极性,研究和对接市场,做大做强现有产业,打造产业升级版,使之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土品牌。

  (三)在服务保障方面下功夫

  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是转变*职能的要求,认真树立投资兴业、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高度重视投资软环境建设,大力宣传发展环境,贯彻落实开放合作工作部署,做好产业发展的服务保障工作,营造产业发展的氛围。

乡镇特色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2

  按照县委关于开展农村特色产业情况调查的要求,我乡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深入到各村调查了解当期我乡农村特色产业的基本情况、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乡在深入调研、多方论证的基础上,为推动全乡农业健康快速发展、实现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富裕的的发展目标,提出“立足定兴、面向京津、主动对接、实现共赢”的总体发展思路。

  一、特色产业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

  1、以大任、东落堡等村为主的红薯窖藏业,现已达到3800多亩,年窖藏量达到1xxx万斤。大任村红薯种植面积达2200亩(共有耕地2400亩);东落堡村种植面积达1600余亩;辐射小任、五里窑等八个村,所辐射各村零散种植面积预计在1000亩左右。

  2、以南大位、田候等村为主的地膜花生―白萝卜、冬储大白菜现已达到1600多亩,复种达到4400亩,年产量达到xx万斤以上。

  3、以东西相盖、吴村等村为主的秋菜冬储,现已达到3000多亩。

  4、以东引、南引等村为主的豌豆种植,现已达到1000多亩。

  5、田候绿园蛋鸡养殖,现已发展成为一个固定资产达xxx万元,占地面积35亩,蛋鸡存栏6万余只,日产鲜鸡蛋2500公斤,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的知名企业。

  6、彩印印刷业:我乡彩印印刷业以西相盖村为主,拥有东洋印业等知名企业。

  二、制约发展的现实问题

  1、我乡在以往的发展中,虽大力推广特色种植、养殖业,但仍不能形成种植养殖规模,主要受以下因素制约:

  一农副产品销路问题。所产出的农副产品销售以“马路市场”、“路边市场”收购和农户自己赶集等形式为主,截止到目前我乡没有大型综合批发市场(或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现已成为制约我乡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二思想观念问题。传统的耕作方式和栽培品种,在部分农民心目中根深蒂固,他们不愿意改变现有耕作模式,不愿冒一点点风险,即便周围有很多成功经验,也不愿去学*、去尝试。

  三管理方面问题。由于受传统思想意识影响,造成各种专业协会、农业合作社等组织发展较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规模化生产进程,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2、我乡彩印业发展已有*三十年的历史,仍不能形成大型企业,主要受以下因素制约:

  一涉及企业管理的机构多,各类检查繁杂。各种非税性收费约企业税收的两倍,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企业发展面临融资渠道困难问题。金融业对企业信贷支持力度不够,造成了贷款难、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资金不足;企业融资渠道单一,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由于融资渠道单一,企业资金的xx%来自银行,从而导致企业长期高成本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很弱。

  三企业扩大再生产受土地因素制约严重。企业用地资源主要倾向于大型企业,而对于中小企业几乎没有什么指标,极度制约了企业的扩大再生产。

  四企业领导管理意识落后,产品合格率低,竞争力差。技术装备落后,管理水*低,职工素质不高,产品质量较差,在如今的买房市场,市场竞争成为品牌和质量竞争的现状下要发展难以为继的。

  三、几点建议

  1、希望县委协调电力、工商、土地等相关部门,充分发挥我乡特殊地理位置优势和交通优势,筹建一个大型综合批发市场(或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以解决全乡农副产品的销路问题。

  2、希望县委协调科协、农林等相关部门继续加大科技知识培训力度,进一步转变传统思想意识,提高科学种植、养殖技术。

  3、希望县委协调科协等相关部门积极引导农民自发成立农业技术协会或农业合作社等群众性组织,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使农民自主管理、自主经营意识的得到进一步加强。

  4、希望县委协调相关部门坚决取缔一切不合理的收费,切实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

  5、希望县委协调相关部门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信息、培训等服务,推动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6、希望县委协调金融等相关部门制定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扶持政策,建立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乡镇特色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3

  *年来,薛城区沙沟镇在区委、区*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强力推进第三产业,全力打造特色产业镇。

  一、特色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沙沟镇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总面积84.5*方公里,辖35个行政村,人口5.5万人。全镇特色产业主导产品为木材、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从业人员4100余人,去年实现年销售收入8.4亿元。自以来,重点培植了捷利林业等8家限额以上骨干企业,全镇发展民营企业24家,总数达到46家,新发展个体工商户720户,总数超过1000户。累计签订招商引资合同38项,合同利用外资8.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7.4亿元,年均增长50%。先后招商引资了枣庄港、济正保健品、顺翔科技、超级市场等4个过亿元项目,捷利木业等过千万元项目14个,过百万元项目20个,实现当年投资、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的项目12个,增加税收2200万元,为沙沟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主要特点和经验做法

  一是经济发展速度快。*年来,全镇上下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二是重点骨干项目多。顺翔科技、枣庄港、济正保健品、捷利木业、超级市场等一批骨干项目、龙头企业促进了沙沟经济的迅猛发展。今年1-9月份,全镇实际利用外资3.68亿元,实际到位固定资产投资2.94亿元,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22%和117%。三是基础设施投入大。为确保特色产业发展,自以来,共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整理土地2万亩,新增灌溉面积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5万亩,为特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是中小型企业发展迅速。自至今,全镇共有总投资1.6亿元的济正保健品、总投资1.2亿元的枣庄港、总投资1.2亿元的顺翔科技、总投资1.2亿元的超级市场等4个过亿元企业,带动了沙沟镇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沙沟镇特色产业,*年来取得了很大成绩和经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发展中也存在和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如:农业基础比较薄弱,产业化水*较低;工业结构不合理,骨干企业少;第三产业层次较低,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经济效益差,缺乏特色和竞争能力,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上级特色产业政策和资金的帮扶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等等。

  四、下步工作打算和意见建议

  今后,我镇将继续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富民政策,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效益为中心,做好三个方面结合文章,努力促使全镇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一)结合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逐步实现由农业、林业大镇向工业化城镇转变

  坚持把工业放在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进一步强化工业兴镇意识,以招商引资为动力,在实现经济跨越发展上求突破。以招商引资为动力,不断在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上做文章,千方百计把项目引进来。加大跟踪服务力度,对引资落地项目,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项奖惩,确保建设见效。不断拓宽招商新空间,狠抓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提高项目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做到引资一个,落实一个,建成一个,达效一个,不断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

  (二)结合市区城市规划,切实扩大城镇建设规模

  结合新城城区南扩、薛城城区南拓的市区城市规划,以个体经济为重点,发展私营经济主导型城镇。以民营企业发展为重点,在培植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上求突破。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强镇富民”的战略措施来抓,扩大城镇建设规模,提高规划档次和建设水*。突出特色,强化功能,重点抓好城镇基础设施,工贸小区和市场建设,积极发展以民营经济为特色的城郊型城镇。

  (三)结合区位优势,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充分发挥我镇区位、交通优势,加快枣庄港建设,加快鲁南物流中心建设速度,继续加大张庄石榴山庄投入力度,积极挖掘镇内旅游资源,开展以铁道游击队基点村为主体的红色旅游,加快城镇住宅示范区建设,大力改善住宅功能,搞好小康型住宅,使建设的总体水*有新的提高,同时因势利导,启动民资、外资,大力发展商贸、餐饮、文化、娱乐等第三产业,在全镇形成千家万户搞个体、干民营的良好局面。


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菁华3篇)(扩展3)

——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 (菁华3篇)

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1

  为落实 “订单招工、订单培养、订单服务”举措,再造xx市人力资源新优势,鼓励城乡劳动力本地就业,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多渠道引进外地劳动力来宿就业,切实帮助重点企业解决用工问题,春节期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开展了以“春风进万家 就业在家乡”为主题的xx年“春风行动”活动,现将有关情况进行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

  春节期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共搜集就业岗位51678个,印发各类宣传资料17万余份,与新闻媒体合作,对“春风行动”宣传90余次,悬挂各类宣传标语10000多条。发放“春风卡”、“农民工进场务工读本” 78000余份,针对进城务工人员举办各类招聘会300场,组织2647家/次用人单位进场招聘,15万余人进场应聘,达成用工意向78767人,占招工计划的152%。其中重点企业招工总数占招工计划98.1%;全市开展创业培训844人次,扶持成功创业456人,带动3200余人就业。

  二、春节后xx市企业用工情况

  (一)企业开复工情况:多数企业正月初十前开工

  xx年春节,大多数企业放假在7至15天之间,其中放假时间在6—8天的占调查企业的60%左右,92%的企业于正月初十前开工。全市1462家规模企业开工率在100%,春节期间还有5%企业,没有放假,正常生产。

  (二)企业订单形势:半数企业已排到半年之后

  调查企业中,今年的订单形势非常乐观,绝大多数的企业都预计今年的订单情况好于去年或与去年持*,纺织、电子等行业订单增长最为明显,50%的企业的订单都已经排到下半年,少数企业甚至已排至明年。大企业的订单好于小企业。在行业方面,服装加工、纺织针织、电子电器等行业订单增长最为明显。

  (三)企业招工招聘:90%企业招工能够满足当前生产需要

  活动期间,全市举办各类招聘活动300余场次((含县区乡镇逢集、庙会招聘会),提供51678个就业岗位。正月初三至初五,市县(区)联动举办了大型招聘会,三天招聘44881人,截止目前,全市已招聘78767人,超额完成招工计划。可成科技、晨风集团、达利集团、恒力集团、汇源果汁、娃哈哈、箭鹿集团、瑞声科技、精科智能等规模企业,均已招满,较好地满足了企业用工需求。目前,可成科技已招聘7100人,上岗4100人,仍有3000人等待企业安排上岗。

  (四)企业缺工情况:少部分企业缺工依然存在

  由于部份企业工资福利待遇偏低、职工合法权益受侵害、企业劳动保护意识淡薄、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用工年龄限制、性别需求失衡等企业内部因素导致员工流失,到目前为止,全市仍有5589人缺口,涉及企业103家,主要是服装纺织、化学化工行业以及部分规模较小的电子装配等企业。

  三、目前招工面临问题

  (一)部分企业部分岗位招工难。从企业来看,用工情况差异性非常明显,效益好、规模大的企业用工基本稳定,企业员工*均回流率在90%以上,而工作环境差、待遇低的企业常年用工不足,员工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二)用工成本不断攀升。随着对劳动力需求的不断旺盛,劳动力价格也不断攀升。据了解,企业今年用工成本同比*均增幅在15—20%左右,个别企业达到25%。企业借助工资待遇的提升来稳定员工队伍,与此同时,企业增加了劳动力成本。

  四、下一步打算

  (一)继续开展“春风行动”,举办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招聘活动,为企业招聘提供服务。

  (二)加强与周边地区联系,组织有招工需求的企业赴外地招聘。

  (三)建立*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招聘模式,帮助企业与市内外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建立劳务合作关系,多渠道开展招工服务工作。

  (四)帮助可成科技排出今年用工计划,提前下达给各职技院校,优先保证可成科技用工需要。

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2

  为了解我县园区企业用工现状,进一步做好企业招工工作,*日,县*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业园组成联合调研组,就道州工业园企业招工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园区用工基本情况

  经过多年来不遗余力地招商引资办工业,我县园区工业有了较大发展,截至目前,道州工业园已投产(含即将投产)企业51家,现有员工5000人。尽管县委、县*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招工工作,不断加大招工服务力度,但企业缺工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据统计,共有29家企业存在用工缺口,缺工企业占总数的57%,目前共缺员工4456人,占企业员工需求量的53.6%,主要缺少生产一线的普通工人以及部分技术工人和少量管理、科研、营销人员。缺工最严重的企业为电子类、制衣制鞋类劳动密集型企业,其中,道县晶石电子有限公司用工缺口1100人,道县建溢鞋业有限公司用工缺口600人,道县德祥运动用品有限公司用工缺口600人。春节前后,道州工业园仅新招录员工1021人。

  目前的企业“招工难”,不仅影响到企业的正常开工生产,而且影响了一些企业主加大投资的积极性。部分企业负责人表示,由于严重缺工,将慎重考虑未来是否在我县扩大生产规模。随着我县园区新增投产企业和一部分有意扩大生产规模企业用工量的增多,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势必对我县“工业强县”战略的实施和招商引资工作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园区企业缺工原因分析

  我县劳动力资源丰富,全县农村劳动力总数达30万,但却不能满足本地企业用工需要,这一情况值得深思。调查发现,我县企业“招工难”问题的出现,存在企业、劳动力本身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

  1、从企业方面来看。一是薪酬待遇不合理。在全国出现“用工荒”的情况下,沿海企业普遍通过提高工资来吸引或留住员工,以东莞市为例,最低工资标准为1100元/月,月*均综合实际工资达到1500-1800元左右。而我县园区企业受利润空间不大的影响,无论是技术工种,还是后勤文员,大部分工作岗位的工资没有明显的增加,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仅有600元/月,普通生产员工月*均综合实际工资仅在800-1100元左右,比沿海发达地区的同类企业低500-600元,与求职者的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对员工产生不了吸引力。此外,绝大部分企业每月工作时间在26天以上,部分企业甚至长达28天,每天工作时间为10-12小时,如遇加班,时间还会延长。部分企业法定节假日要求员工加班,却没有按照劳动法规定付给员工2倍至3倍的加班费。二是用工条件较苛刻。企业普遍对劳动力有年龄、技能、工作经历、性别等方面的要求,个别企业的用工要求甚至脱离实际。如电子企业招工时将年龄限制在35周岁以下,导致许多年轻劳动力供给不足。而道县的实际情况是,35岁以下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在家的基本上是一些年龄超过35岁的劳动力。此外,园区企业大多偏好招用女工,导致女工短缺,男性劳动力相对过剩。三是权益保障不到位。个别企业存在短期行为,劳动法律法规意识淡薄,对员工的合法权益保护不够重视。园区企业不同程度存在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给员工购买“五险一金”比例不高,有的企业甚至出现收取押金、扣压证件、拖欠工资等行为,员工对企业难以产生安全感、认同感。目前,园区内企业参保工伤、养老、医疗三险的企业仅有4家,占企业总数的8%;14家企业没有为员工购买任何保险,占企业总数的28%;其他企业多是为员工买了“五险一金”中的一个险种。另外,大部分企业车间无防暑设备,宿舍无风扇,员工在高温天气工作时难以忍受;娱乐、休闲设施不健全,员工生活单调枯燥;多数企业没有建立工会组织,当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没有相应的组织牵头来维护其正当权益。

  2、从劳动力自身来看。一是就业观念存在偏差。目前,80、90后等新生代打工者,绝大部分不愿留在本地,而喜欢到沿海发达地区、大城市打工。这部分人普遍认为,沿海一带发展快,钱好挣,工作条件和待遇比家乡的企业好,而且更容易找对象。即使在同等薪酬下,他们也愿意外出打工。甚至有的父母也认为,子女在上海、浙江等发达地区工作,自己脸上有光彩。另外,还有部分年龄偏大的务工人员,文化层次不高,也没有一技之长,但对工作条件和待遇要求较高。调查发现,有80%以上的农民工表示愿意选择外出就业。这种情况导致用工需求较大的纺织服装、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出现招工缺口较大现象。如晶石科技有限公司,今年计划招工1100名,但报名应聘者却不到70人。二是劳动技能相对较低。我县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较低,80%以上的务工人员是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有的人记不下本人一天完成的工作,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只能从事最简单的工种,稍微复杂的工作就无法胜任。三是自由散漫不服约束。部分本地劳动力自由散漫,动辄请假,且不服管理。如奥盟电器有一名本地员工,因向主管请假未获批准,便提出辞职,辞职后心有不甘,纠集一伙人把主管痛打一顿。这一事件直接影响到奥盟电器的招工方向,据调查,奥盟电器已决定宁缺勿滥,*期内不再招收本地员工。

  3、从*服务来看。一是园区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年来,虽然我县每年投入工业园基础及配套设施在2亿元左右,着力加强园区水电路讯和美化、亮化、绿化、净化建设,园区初具工业新城雏形,但园区住宿、消费、娱乐等配套设施仍然匮乏,相关第三产业没有充分发展起来,缺乏适合员工文化娱乐、休闲放松的场所,导致员工工作之余,精神上感到苦闷,“招不来,留不住”的问题突出。二是劳动力市场不够成熟。目前,县内劳动力市场发育较为滞后,没有一个统一发布劳动力供求信息的完整*台,没有一个大型的人才市场,劳动力供求信息的变化得不到及时反映。加之部分企业招工时没有通过正规的劳动力市场发布用工信息,而是*惯在企业门口或人口集聚区张贴招工海报、发动企业内部职工招揽工人等方法招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很难及时准确地了解到企业的用工信息,造成供求双方信息沟通不充分。三是乡镇招工服务不够到位。部分乡镇认识不到位,认为招工是企业的事情,是劳动部门的事情,没有把招工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对招工工作宣传不够、抓得不力,辖区内大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均外出打工。

  三、对策与建议

  调查组认为,解决企业“招工难”的问题,既要坚持“市场问题市场办”的原则,又要根据当前的特殊情况,加强行政推动,思想汇报专题强化部门联动,促进协调解决。

  1、强化就业服务。一是加强就业宣传。大力宣传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园区发展前景以及用工优惠政策,增强本地企业对务工人员的吸引力,促进本地劳动力转变就业观念,就*就业,为家乡建设服务。二是深化就业培训。将下岗失业人员、城镇新增劳动者、大中专毕业生、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农村劳动力列入免费培训范围,广泛深入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鼓励各类技能培训机构,顺应市场需求和就业发展趋势,调整专业设置,积极开展对农村和外来劳动力及其他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对培训机构给予适当补贴。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培训机制,由*牵头,工贸中专与各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使培养的人员能够快速适应生产岗位的需要,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建立就业培训专项补助资金,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经费,用于补贴企业对员工的岗前培训、在职培训补贴。三是优化招工服务。建立健全由县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乡镇就业服务机构和行政村招工信息员组成的就业服务体系,对在各行政村聘请的招工信息员,按工作成效发给一定补助。定期组织招聘会,搭建企业和求职者双向选择的*台,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引导劳动力资源在园区企业的合理配置。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深入邻县邻市以及邻省欠发达地区招工。建立招工奖惩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乡镇场、街道办事处、县直有关部门和各行政村的招工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考核完成年度招工任务的单位,补贴职业介绍费;对没有完成招工任务的单位,向县委、县*缴纳招工服务费。实行送工考核制度,将送工情况作为干部年度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四是强化用工保障。劳动部门要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完善企业工资支付监控制度、欠薪报告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确保企业对员工的工资支付及时到位;加强劳动合同管理,督促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严厉打击恶意欠薪行为等等。同时,进一步完善吸引本地劳动力到园区就业的优惠政策,吸引大批外出职校毕业生和打工者回乡就业。

  2、改善用工环境。

  一是切实提高薪酬待遇。企业要在强化内部经营管理、加快自身发展、增加利润空间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工资制度,在有关部门确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基础上,合理地确定用工待遇,在企业经济效益和盈利水*提高的情况下,逐步提高员工福利待遇,使员工工资达到或超过同行业*均水*;同时,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对工作效率高的工人给予相应奖励,根据在企业工作年限给予相应工龄补贴,想尽一切办法留住熟练工人。

  二是大力改善劳动条件。企业要加大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投入,采取有效措施,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生产设施和劳动保护条件。有条件的企业要对员工定期进行体检,关心员工的身体健康。此外,要合理安排加班时间,确保员工加班待遇。

  三是努力培育企业文化。企业要不断增强人性化用工意识,树立“善待员工就是善待自己”的理念,加强与员工的感情交流和沟通,努力构建积极、健康、和谐的企业文化,增进对员工人文关怀,积极创造有利于务工人员成长的发展*台,将员工前途和企业前途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以待遇留人,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以精神凝聚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为企业服务。同时,在提供吃、住、行方便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企业的文化娱乐设施,消除员工对工作产生的厌倦感。

  3、完善园区配套。着力完善生活性配套设施,积极发展医疗卫生、社区服务、文化休闲等消费性服务业,打造良好的园区环境,加快推进园区城市化。规范园区内公交线路的运营,增加公交车次,实行定时、定点在城区停靠,保障企业员工出入城区的方便。抓好园区中心商业街、商住楼盘、廉租房、公租房、绍基学校、道江六小、永州工贸学校等配套项目的开发建设,加快综合型医院建设,鼓励发展民工公寓、专家楼,适当发展高档住宅,切实解决员工吃、住、行、购物、就医、子女入学等实际困难,消除其后顾之忧,全面提升园区的开发档次和服务水*和员工生活质量,促进园区和谐发展。

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3

  按照古协办发〔20xx〕10号关于对全区“企业劳动用工执法情况”进行调研的通知精神要求,我局组织了一次企业用工执法情况的调研,现将这次调研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我区乡镇企业劳动用工执法基本情况

  我区乡镇企业,截止20xx年底,企业已达9889个,企业劳动用工人数达22788人。按照现行的统计范围,个体企业作为乡镇企业统计,个体企业约占乡镇企业的95%,达9395个,个体企业*均每个企业只有1个劳动用工(不含企业主)。私营企业约占乡镇企业的5%,达494个。私营企业*均每个企业劳动用工约27人。我区作为乡镇企业的私营企业主要有农副产品加工、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和砖瓦业等,这些企业劳动用工分为三种,一是长期用工,二是短期用工,三是临时用工。长期用工和短期用工都在统计数内,临时用工一般不在统计数内。长期用工一般是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短期用工一般是季节工。长期用工都能签定劳动用工合同。短期用工部分有劳动合同,另一部分没有劳动合同,只有口头答应劳动工价。

  二、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一)政策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劳动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客观情况的变化,一些新的用工主体,用工形式不断出现,要求劳动合同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乡镇企业用工制度的不断改变,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加强。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尊重劳动,保护劳动者的重要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完善劳动保障法律体系的重要举措。我们应该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二)乡镇企业员工素质有待加强

  我们应该重视乡镇企业员工培训,由于员工自身素质较低,缺乏系统的培训教育,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自身素质不过硬,实际能力不适应,只能从事一些体力工作或短期劳动,从而为签订劳动合同带来一定的难度。

  三、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教育,调动老板与员工的积极性而确立劳动关系。在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一方面有共同的利益,另一方面又有不同的利益需求。《劳动合同法》在维护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同时,侧重于维护处于弱势一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实现双方之间力量与利益的*衡,从而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劳动合同在保护劳动者各项劳动保障权益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作为劳动合同一方面可以从形式上确立劳动关系,从而为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各项法定权益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又从内容上具体约定了劳动者的工资、工作内容、工作时间等权益,从而为劳动者实现和保障自身的权益提供了依据。另外劳动合同的重要性,决定了《劳动合同法》在劳动保障法律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制定《劳动合同法》,不仅可以直接维护劳动者的劳动合同权益,而且还可以起到间接维护劳动者的其他各项劳动保障权益的作用。

  (二)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

  现行劳动合同尽管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用人单位不依法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滥用试用期和劳务派遣、限制劳动者的择业自由和劳动力的合理流动等。目前,一些用人单位为规避法定义务,不愿与劳动者签订长期合同。大部分劳动合同期限在一年以内,劳动合同短期化倾向明显,影响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这一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工的就业稳定和对企业的归属感,影响了其为企业长期服务的工作热情和职业规划,对企业的长期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三)进一步加强对乡镇企业员工的法律培训力度。

  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订立劳动合同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的要求,也就是遵循合法原则;双方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劳动关系的建立在劳动法律体系中处于关键位置,其决定着劳动者是否能够享受劳动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作为制定《劳动合同法》是尊重劳动,保护劳动者的重要举措。《劳动合同法》通过对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解除、终止等作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我国国情的规定,在尊重用人单位用工自*的基础上,要求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全面履行劳动合同、引导用人单位合理约定劳动合同期限、规范用人单位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行为、要求用人单位在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时必须依法支付经济补偿,从而在劳动者十分关心的这些问题上,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制定《劳动合同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一方面有共同的利益;另一方面又有不同的利益需求。

  《劳动合同法》在维护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同时,侧重于维护处于弱势一方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实现双方之间力量与利益的*衡,从而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制定《劳动合同法》是完善劳动保障法律体系的重要举措。劳动合同在保护劳动者各项劳动保障权益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劳动合同的重要性,决定了《劳动合同法》在劳动保障法律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制定《劳动合同法》,不仅可以直接维护劳动者的劳动合同权益,而且还可以起到间接维护劳动者的其他各项劳动保障权益的作用。


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菁华3篇)(扩展4)

——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菁华3篇)

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1

  结合*期房地产公司人员离职情况,人力资源部对合肥市场房地产行业相关专业技术类岗位进行了专项薪酬调查,主要内容如下:

  一、总体概述

  *两年,合肥市*均工资的涨幅大约在15%,其中20xx合肥*均工资为34143元/年,20xx年合肥*均工资为39292元/年,房地产行业的薪酬水*紧跟金融行业,位居第二,涨幅达到22%。*期通过对合肥部分房地产企业的薪酬状况的调查了解,得出以下数据(见下表):

  其中标杆企业(如恒大、蓝鼎)薪酬状况:

  1、土建工程师:3—4年工作经验的工资为7000元/月左右,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工资在7500—12000元/月;

  2、安装工程师:3—4年工作经验的工资为7500元/月左右,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工资在7500—8500元/月;

  3、造价工程师:3—4年工作经验的工资为7500—12000元/月,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工资在9500元/月以上。相*企业(如国轩置业、文一投资、东海、新华)薪酬状况:

  1、土建工程师:3—4年工作经验的工资为5000—6000元/月,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工资在6000—8000元/月;

  2、安装工程师:3—4年工作经验的工资为6000元/月以上,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工资在8500—10000元/月;

  3、造价工程师:3—4年工作经验的工资为6000—7000元/月,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工资在8500元/月以上。

  二、比较分析

  以3—4年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为例,特作如下比较:

  三、问题诊断

  1、从上表可以看出,华鑫房产公司的工程师薪酬水*与市场相比,整体偏低;

  2、调查发现,土建工程师、安装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由于市场稀缺程度和岗位价值不同,工资待遇也是不同的,表现为土建工程师<安装工程师<造价工程师,而华鑫房产公司工资在岗位差异上体现不明显。

  四、对策建议

  根据上述调查数据及诊断问题,结合*期华鑫房产离职人员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1、薪酬待遇高低与工作饱和度大小成正比关系,虽标杆企业的工资普遍偏高,但也伴随高强度的工作量,目前华鑫房产公司的工作饱和度一般,所以建议以相*企业的薪酬水*为参考,适度调整华鑫房产公司工程师的薪酬水*;

  2、根据岗位评价及市场稀缺度,分别对土建、安装、造价工程师设定不同的薪酬水*,以体现其差异性和层次性。

  3、华鑫房产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工资调整应与市场的工资变化保持适度一致,同时根据市场变化每年做适度的调整。

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2

  *年来,由于xx市委、市*积极营造发展私营经济的社会氛围,加大了对私营企业的扶持、引导、和服务力度,私营企业发展较快,已成为该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私营企业已占该市经济主导地位。目前,全市私营企业已发展到5844户,资产总额6.2亿元,从业人员84万人。xx年,私营工业总产值 3.3亿元,占全市总产值的32%;私营企业出口产品交货值4.7亿元;私营企业上缴税金4亿元,占全市工商税收的78.7%。

  (二)私营企业已初步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该市的私营企业来源于改制、招商和自然形成三个方面。改制为私营企业的,经过几年来的努力经营,艰苦运作,一些企业实现了新的跳跃式发展。表现最突出的是xx化工有限公司,投产还不到两年,仅xx年上缴财政的税金就 万元;xx啤酒有限公司发展迅猛,xx年上缴税金930万元;xx冶金有限公司发展势头强劲,年纳税额由改制前 996年的38万元,增加到xx年的 3 万元。自然形成和招商引进的私营企业普遍良好,象xxx制衣有限公司、xxxx管材有限公司、xx应用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都显示出了勃勃的发展生机。随着私营企业的发展,产业规模在该市已初步形成。金属冶炼制造业、酿酒业、服装加工业、塑料制造业已成为该市的四大支柱产业。

  (三)私营企业技术管理水*已有较大提高。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和国内与国际两大市场的竞争能力,xxx、xxx等企业,纷纷从全国各地引进技术和管理型人才,据初步统计,全市引进各类人才20xx年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以来,原企业欠贷问题解决得不够妥善。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互补性。该市工业重工业与工业的比重为xx:xx。从表面看分配比例*乎合理,实则不然。首先,重工业与轻工产品不配套,没有形成产业链。重工产品以轴承、汽车轮毂、冶金机件、钼铁为主,轻工产品以针织服装、塑料制品、酿造业、制药业为主。其次产业内部也不能相互衔接,相互依存。例如泳装业大量面料全部从广州等地购进;针织厂织出棉布、化纤布等大部分以原料形式销往西柳市场或转口国外。

  (三)规模经济发展不足,运行质量不高。表现在企业过于分散,低水*重复建设。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产值合计仅7.7亿元。全市总产值42.3亿元,仅相当于外地大型私营企业一家的产值。大部分企业处于略亏损或微利状态,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普遍偏低。使企业的信誉度下降,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缓慢,市场竞争能力较弱。

  (四)出品产品少、档次低。该市工业出口产品主要有针织品、泳装、轴承、汽车轮毂、钼铁、皮装五类。其中泳装、皮装、针织品主要出口俄罗斯,轴承、钼铁出口美国,年出**货值4.7亿元,仅占总产值的xx%,其中自营出口3.2亿元,占出口总额的68%,占总产值的7.5%,其余大都转口。有出口自营权的企业仅为30户,占企业总数的0.5%。出口产品档次偏低,在国外进入的也只是中低档市场。

  (五)管理水*低,人才缺乏。在企业改制时转为私营企业的大都组建了有限公司,但实际上绝大部分并未真正组建公司的法人治理机构,组建了法人治理机构的也未真正运行,自然成长起来或后引进的私营企业更是如此。这种管理,增加了主观臆断,制约了企业管理水*的提高。另外,一些企业不注重人才的培养和贮备,出现了人才断层,特别是实用技术型人才十分缺乏。这就形成了一方面是大量的大中专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却有大量的岗位找不到适用的人才的局面,造成了人才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六)发展环境不宽松,影响投资者信心。一些执法执纪部门仍然存在着吃、拿、卡要和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不良作风,存在着厚此薄彼、以罚代管、乱收费、乱罚款等执法不严、不公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xx域外的上级主管部门,直接到企业检查和处罚的现象有增无减,造成了本级与上级重复检查,干扰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耗费了企业领导大量宝贵时间,破坏了xx的发展环境。

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3

  为及时了解我市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当前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寻找解决措施和办法,为党委*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根据市委要求,*期,市委*部组织各*、工商联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六县(市、区),对全市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地调研和走访,先后召开市县两级部门座谈会7次,中小微企业家座谈会6次,走访中小微企业*30家,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289份。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

  截至2019年底,全市共有中小微企业1.16万家,从业人员34.03万人。其中中型企业1206家,小型企业3527家,微型企业6852家。从企业构成看,三次产业构成为2.09:69.14:28.77。按登记类型分,内资企业(包括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私营企业)为11573家;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1家;外商投资企业3家。按行业分,农业企业1190家;工业企业3639家;建筑业680家;交通运输仓储业1136家;批发零售业2318家;住宿及餐饮业1723家;社会服务业647家;其他251家。2019年1-10月新登记3284家。

  截至2019年9月底,全市中小微企业总产值完成1039.14亿元,同比增长12.67%,环比下降1.35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完成934.55亿元,同比增长12.46%,环比下降1.38个百分点;上交税金56.15亿元,同比增长12.58%;提供社会劳动报酬66.31亿元,同比增长13.89%。从市中小企业局重点监测的141家企业看,出现亏损的企业达到65家,亏损面46.1%。按行业分:工业企业106家,亏损55家,亏损面51.89%。亏损企业大多涉及煤炭、洗煤、煤机部件、轻工纺织、化工等行业企业;建筑类企业9家,亏损3家,亏损面33.33%;服务业企业12家,亏损4家,亏损面30%;农业企业14家,亏损3家,亏损面21.43%。按规模大小分:中型企业54家,亏损26家,亏损面48.15%;小型企业78家,亏损38家,亏损面48.72%;微型企业9家,亏损1家,亏损面11.11%。停产半停产企业主要分布在煤炭辅助、冶铸、装备制造、化工、建材等行业。

  二、扶持中小微企业政策落实情况

  *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特别是2019年以来,我市连续出台4项扶持政策,在创业就业、税收融资、行政审批等方面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是空前的。这些政策的实施,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但在政策执行方面,有的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有的可操作性不强,弱化了政策扶持效果。一是政策知晓度偏低。从收回的289份调查问卷看,中小微企业对我市出台的扶持政策比较了解的仅65家,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22.49%,一般了解的127家,占总数的43.94%;不太了解的达到93家,占总数的32.18%。政策知晓率偏低,有认识不到位、宣传执行力度不够的问题,也有*与企业交流沟通渠道不畅的问题。二是享受政策成本太高。多数企业反映,国家的扶持政策很好,但具体实施的部门有十多个,条条框框太多、审批过程冗长。为了享受优惠,企业不得不“跑”遍相关部门,成本太高。有的企业不是享受不到,而是不愿享受。比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创业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中规定小微企业吸纳劳动者就业能享受一定的财政补贴,但据市人社局反映,由于多数中小微企业因用工不规范、“五险一金”缴纳不全等问题,仅有20户企业申报,占全市中小微企业总数的0.13%。三是政策条款细化不足。部分政策缺乏进一步的操作细则和配套措施,以致难以贯彻落实。

  三、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当前我市中小微企业主要面临“三难”(融资难、用地难、创新难)、“三低”( 企业管理水*低、产品技术含量低、抗风险能力低)、“三缺”(缺信息、缺人才、缺技术)发展困境。

  (一)“融资难”问题突出。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2019年中小微企业普遍反映资金困难程度远远大于往年。问卷调查显示,被调查的289家企业中,有59家企业资金状况非常紧缺,比较紧缺的有151家,两项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72.66%。仅城区中小微企业资金缺口就达5亿元以上。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一是银行融资“门槛高”。有159家企业(占被调查企业的55.02%)反映,向国有商业银行申请贷款,程序繁琐,审批时间长;有109家企业(占37.72%)反映融资难以获得第三方担保;有90家企业(占31.14%)反映向银行贷款抵押品要求高。二是社会融资“成本高”。有118家企业(占40.83%)反应社会融资渠道不宽;有97家企业(占33.56%)反映向社会融资成本高。担保公司、小贷公司融资年息20%左右,有的民间借贷年息甚至高达40%以上。三是银行“惜贷”、“抽贷”问题严重。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反映,多数中小微企业未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治理结构不健全,财务管理不规范,贷款风险远高于国有企业。超过七成的中小微企业反应,银行现在不仅“惜贷”,“抽贷”问题还很严重。比如,沁水县丰田食品有限公司2019年以来连本带息还款1800多万元,造成企业资金空前紧张。这一情况,泽州的泽地翠、晋大奶业,高*的国丹食品等都有所反映。四是外欠货款回笼周期长。多数中小微企业反应当前经济不景气,订单不断减少,库存量增加,应收账款数额呈现上升趋势,资金周转速度减慢,不少企业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危险。比如,泽州县世纪球墨铸管公司外欠资金高达亿元。五是“互助贷”隐患较大。为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高*市推出“互助贷”信贷产品,由十多家企业互联互保,撬动银行资金。但有企业反映,这种信贷产品隐患较大,去年因一家企业出现还贷问题,导致互联互保的十多家企业必须还清该企业贷款后,方能申请本企业贷款业务,造成额外的资金压力。

  (二)“用地难”制约中小微企业转型发展。一是规划不及时。一方面各级*在制定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上,对中小微企业用地关注不够、考虑不足;另一方面中小微企业投资规模小、用地量少,不能及时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二是审批时间长。企业用地需首先完善立项、规划、环评、土地预审等手续,方能进入用地报批程序。用地报件需县、市逐级受理、审核上报,最终报省以上有审批权限的部门批复。企业用地报批手续繁、关卡多、时间长,不仅牵扯企业主要精力,甚至贻误企业转型最佳时机。比如,阳城县旭东有限公司申报的仓储项目,“跑”了三年,用地手续才批下来。三是用地成本高。土地价格不断攀升,加大了中小微企业用地成本。比如,城区利普利拓公司需征用20亩土地,而城区范围内200万∕亩左右的土地价格让企业望而却步。

  (三)“创新难”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瓶颈。调查问卷统计,面对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仅有47家企业(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16.26%)认为企业已经转型,适应经济转型要求;有142家企业(占49.13%)认为可以适应经济转型要求,但持续经营有困难;有93家企业(占32.18%)认为亟待转型。尽管当前中小微企业经营遇到了极大困境,但也有一些企业凭借技术优势、产品质量、创新驱动,一路飘红。比如,泽州县清慧制造有限公司,全年签订30多万件销售合同,1-9月份完成销售收入达到35639万元,同比增长27.3%,在我市冶铸行业一枝独秀。这样的企业还有城区的龙韵科技、高*的国丹食品、阳城的恒亚工贸等。事实表明,企业要生存发展,关键要在经营思路上转型、产品上升级、技术上创新。而我市中小微企业起步于家庭作坊,脱胎于个体私营经济,基本上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价值链低端,普遍存在企业规模小,管理水*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抗御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分析其原因,一是“缺资金”,不敢创新。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不仅影响企业即期利润,而且面临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技术流失风险,有时甚至“成三败七,九死一生”,企业普遍存在“创新恐惧症”。二是“缺人才”,不能创新。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小微企业普通员工有20%~50%的年度流动率,中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每年有20%的流动率。加之中小微企业发展空间不大,人才对企业缺乏归属感、认同感,不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三是“缺能力”,不会创新。调查问卷统计,企业经营者具有本科学历的仅45人,仅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15.57%;专科学历的119人,占41.18%;专科以下的114人,占39.45%。年龄在30岁以下的仅26人,仅占8.99%;30-40岁的86人,占15.91%;40-50岁的119人,占41.17%;50-60岁的41人,占14.19%。企业经营者学历不高、年龄偏大、知识与能力准备不足,缺乏现代管理知识,严重影响企业的创新活力、革新能力和转型动力。

  (四)信息不对等是困扰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中小微企业发展困局年年谈,“信息不对称”是高频词汇。调查问卷统计,在企业获取哪方面信息难度较大上,有133家企业选择投融资信息,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46.02%;有107家企业选择规划及项目信息,占37.02%;有94家企业选择政策法规信息,占32.53%;有92家企业选择技术信息,占31.83%;有77家企业选择人才信息,占26.64%。在希望*提供哪些服务方面,有132家企业选择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占45.67%;有109家企业选择提*业指导与市场开拓咨询服务,占37.72%;有86家企业选择组织企业参加商品交易会、博览会,占29.76%。一方面,*与中小微企业之间沟通不畅,企业对*制定的一些扶持政策、产业导向或开展的一些活动缺乏了解,导致想创业的找不到好项目,想转型的盲目上项目。比如,泽州县冶铸行业,由于缺乏宏观产业规划指导,导致“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特别是铸管行业,2019年有30家铸管企业,2019年发展到50多家,市场饱和,恶性竞争,多数铸管企业濒临倒闭。另一方面,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企业发展不仅需要金融、财政等政策支持,也需要社会中介机构在教育培训、市场营销、法律援助等方面提供服务。

  (五)原材料价格波动、人工成本上升是中小微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一方面,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原材料价格一路上扬,整体涨幅达15%以上;另一方面,物价上涨带来的生活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普遍提高了20%左右。加之生产经营成本上涨、市场疲软等因素影响,企业盈利能力持续下降,经济效益严重下滑,停产半停产面大幅增加。从调查问卷统计看,*三年来利润增加在25%以上的仅2家,利润增加10-25%的67家,利润增加5-10%以上的31家,利润基本持*的160家,利润负增长5-10%的31家,利润负增长25%以上的4家。

  四、几点建议

  (一)多管齐下,切实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一是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方面,充分发挥*的组织、引导、推动和示范作用,推进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建设,推进建立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统一信用代码制度,率先在工商、税务、安全生产、产品质量、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建立起完善的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记录。积极推广信用产品的社会化应用,建立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和交换共享的网络*台,建立诚信“红黑名单”制度,建立诚信嘉许、失信惩戒机制,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另一方面,“打铁还需自身硬”,引导中小微企业改变家族式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树立诚信经营理念,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依法建账,确保会计资料完整、真实,提高企业授信额度和贷款能力。二是改善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金融机构要设立中小微企业专门服务机构,简化申报手续,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要建立健全中小微企业信用评审和授信制度,开发适合中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提高中小微企业贷款的规模和比重。要适当降低中小微企业贷款门槛,开展企业股权抵押贷款和动产抵押贷款,探索应收账款、知识产权、仓单贷款等,为中小微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三是扩大中小微企业信用担保资金规模。建议*有关部门要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台,定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银企对接活动,畅通投融资信息渠道。国有担保机构要发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主力军作用,采取财政注资、县级参股、争取上级资金、广泛吸纳民间资本等方式扩大信用担保机构资金注入规模,尽快培育注册资本金超亿元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各级*要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包括设立风险补偿金,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贷款损失补偿力度;加大贴息和贴担保费力度,对不同的行业和企业,制定出不同的贴息贴费办法。国土、城建、工商等部门要为小微企业和担保机构开展抵押物和出质的评估、登记、确权、转让等提供优质服务,降低收费标准。四是拓宽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渠道。鼓励中小微企业通过上市融资、私募股权融资等渠道解决资金问题,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二)改变政策执行方式,切实解决“政策知晓率和执行率低”的问题。一是形式多样宣传政策。通过网站、媒体、政策解读等形式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让企业及时了解政策信息动态,解决企业对政策不了解而不能享受的问题。二是转变政策执行方式。借鉴税务部门“金税三期”的先进经验(企业不用“跑”,符合政策条件,系统直接减免),变“企业登门申报”为“部门上门服务”,建立政策执行的责任、考评、奖惩、问责等机制,建立政策执行的程序性规定和违反制度的惩戒性规定,开展政策检查督促专项行动,设立举报电话,受理举报案件,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的人和事,提高政策执行效率。三是畅通企业反馈渠道。开辟企业反映政策落实情况的通道,让*及相关部门及时了解企业的呼声和需求,及时调整充实有关政策。四是营造良好政务环境。本着应减必减、该放就放的原则,大力精简下放审批事项、再造审批流程,努力营造“审批环节最少、程序最简、办理最快、费用最低、服务最优”的政务环境。

  (三)加强产业规划引导,以集群集聚发展解决“用地难”的问题。一是制定产业战略规划。围绕我市“xx”规划确定的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商贸物流业和文化旅游四大产业布局,充分利用转型综改试验区、中原经济区、中部崛起三个国家战略交汇叠加的有利因素,把中小微企业发展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在制定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供应计划时,统筹考虑中小微企业投资项目用地需求和重点项目用地保障。二是引导集群集聚发展。本着“*引导、企业自愿、社会参与”的原则,放宽财政资金支持范围,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创业主体创建中小微企业园区或孵化基地,树立“亩均产出率”和“亩均贡献率”的用地导向,建设标准化厂房,引导中小微企业根据自身产业、区域条件等实际,向“基地”、“园区”集群集聚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三是多渠道争取用地指标。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更多的用地指标,使重点项目及高新技术产业更多、更快的落地开花。鼓励中小微企业在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指导下,开发未利用地建设工业项目,并优先给予安排计划指标。鼓励中小微型企业通过盘活存量土地、改造利用闲置场地等方式,解决投资项目用地需求。

  (四)强化创新驱动,着力激活中小微企业内生动力。引导中小微企业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科技含量,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一是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引导中小微企业敢于创新。建议在财政上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研发投入的支持力度,建立风险投资“母基金”;在税收上实行投资收益税减免或投资额按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等税收优惠政策。允许中小微企业建立科技开发准备金制度,按销售收入一定比例提取科技开发基金。二是积极搭建合作*台,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合作创新。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开展人才、技术合作,适时召开政校企人才技术合作洽谈会,尤其开展好与教育学院、技术学院等高校在人才培养、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方面的联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重点培植一批产学研示范企业,带动校企合作,推进技术进步。三是完善创新合作机制,推进中小微企业开放创新。推动中小微企业和省内外、国内外大企业建立战略技术联盟,以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重大的技术创新的联合研发,降低和分散创新成本和风险。以各类经贸洽谈活动为*台,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为招商目的地,以中原地区、中部地区为资源和市场,抓好技术引进、专利合作及与大企业大集团配套协作等工作。四是增强名牌品牌意识,提升中小微企业产业档次。鼓励中小微企业在做精做优的同时,有意识地向产业链高端转型。积极开展行业对接,大力发展“飞地经济”,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借梯上楼”跻身国际国内分工合作的供应、生产、销售及服务产业链,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多种创新形式,实现产品的专特精新,形成独特工艺方法,摆脱同质化,建立核心优势,进一步提升中小微企业产业档次。

  (五)加强中介组织建设,建立中小微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加强中介服务组织建设。中介组织是*与中小微企业联接的纽带,要培育和发展多层次、多方面满足中小微企业需求的社会中介组织,逐步建立以资金融通、信用担保、技术支持、管理咨询、信息服务、市场开拓和人才培训等中小微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是加快健全综合服务*台。要按照“*搭建*台、*台整合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思路,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综合服务*台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市、县、乡三级中小微企业服务信息网络,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三是建立中小微企业培训制度。建议市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有关部门与专业培训机构合作,制定培训计划,建立长效机制,按照适用人才聚集、重点人才培养、全员素质提高的目标,结合企业需求定期举办培训班。要通过请专家讲课、到国内外考察学*等方式,培养中小微企业家的战略眼光,培塑敢闯敢冒、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创业精神。引导中小微企业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立足现有人才,培养技术骨干和专业人才。建议对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的,其档案可由市、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免费保管;借鉴*为民办学校教师购买“五险一金”的做法,建议市财政列出专项资金,为中小微企业中、高级人才购买“五险一金”,减轻企业负担,为引进和集聚人才创造条件。

  (六)发挥新闻媒介作用,着力营造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要通过报刊、广播、新闻媒体等舆论手段,宣传中小微企业的地位、作用、重要战略意义,广泛宣传从中央到地方鼓励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营造有利于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振企业家搞实业、发展实体经济的信心指数。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经营业绩好、管理能力强、社会贡献大的中小微企业家予以重奖,推荐他们担任*、*委员、工商联执委,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激发企业家创业、兴业的热情,在全社会营造理解、关心、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菁华3篇)(扩展5)

——企业发展调研报告 (菁华6篇)

企业发展调研报告1

  *年来,由于xx市委、市*积极营造发展私营经济的社会氛围,加大了对私营企业的扶持、引导、和服务力度,私营企业发展较快,已成为该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私营企业已占该市经济主导地位。目前,全市私营企业已发展到5844户,资产总额6.2亿元,从业人员 .84万人。XX年,私营工业总产值 3.3亿元,占全市总产值的32%;私营企业出口产品交货值4.7亿元;私营企业上缴税金 .4亿元,占全市工商税收的78.7%。

  (二)私营企业已初步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该市的私营企业来源于改制、招商和自然形成三个方面。改制为私营企业的,经过几年来的努力经营,艰苦运作,一些企业实现了新的跳跃式发展。表现最突出的是xx化工有限公司,投产还不到两年,仅XX年上缴财政的税金就 万元;xx啤酒有限公司发展迅猛,XX年上缴税金930万元;xx冶金有限公司发展势头强劲,年纳税额由改制前 996年的38万元,增加到XX年的 3 万元。自然形成和招商引进的私营企业普遍良好,象xxx制衣有限公司、xxxx管材有限公司、xx应用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都显示出了勃勃的发展生机。随着私营企业的发展,产业规模在该市已初步形成。金属冶炼制造业、酿酒业、服装加工业、塑料制造业已成为该市的四大支柱产业。

  (三)私营企业技术管理水*已有较大提高。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和国内与国际两大市场的竞争能力,xxx、xxx等企业,纷纷从全国各地引进技术和管理型人才,据初步统计,全市引进各类人才2xx年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以来,原企业欠贷问题解决得不够妥善。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互补性。该市工业重工业与工业的比重为 : . 。从表面看分配比例*乎合理,实则不然。首先,重工业与轻工产品不配套,没有形成产业链。重工产品以轴承、汽车轮毂、冶金机件、钼铁为主,轻工产品以针织服装、塑料制品、酿造业、制药业为主。其次产业内部也不能相互衔接,相互依存。例如泳装业大量面料全部从广州等地购进;针织厂织出棉布、化纤布等大部分以原料形式销往西柳市场或转口国外。

  (三)规模经济发展不足,运行质量不高。表现在企业过于分散,低水*重复建设。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产值合计仅7.7亿元。全市总产值42.3亿元,仅相当于外地大型私营企业一家的产值。大部分企业处于略亏损或微利状态,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普遍偏低。使企业的信誉度下降,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缓慢,市场竞争能力较弱。

  (四)出品产品少、档次低。该市工业出口产品主要有针织品、泳装、轴承、汽车轮毂、钼铁、皮装五类。其中泳装、皮装、针织品主要出口俄罗斯,轴承、钼铁出口美国,年出**货值4.7亿元,仅占总产值的 . %,其中自营出口3.2亿元,占出口总额的68%,占总产值的7.5%,其余大都转口。有出口自营权的企业仅为30户,占企业总数的0.5%。出口产品档次偏低,在国外进入的也只是中低档市场。

  (五)管理水*低,人才缺乏。在企业改制时转为私营企业的大都组建了有限公司,但实际上绝大部分并未真正组建公司的法人治理机构,组建了法人治理机构的也未真正运行,自然成长起来或后引进的私营企业更是如此。这种管理,增加了主观臆断,制约了企业管理水*的提高。另外,一些企业不注重人才的培养和贮备,出现了人才断层,特别是实用技术型人才十分缺乏。这就形成了一方面是大量的大中专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却有大量的岗位找不到适用的人才的局面,造成了人才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六)发展环境不宽松,影响投资者信心。一些执法执纪部门仍然存在着吃、拿、卡要和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不良作风,存在着厚此薄彼、以罚代管、乱收费、乱罚款等执法不严、不公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xx域外的上级主管部门,直接到企业检查和处罚的现象有增无减,造成了本级与上级重复检查,干扰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耗费了企业领导大量宝贵时间,破坏了xx的发展环境。

企业发展调研报告2

  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方法,已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撑点和经济增长点。为了解xx经济开发区及中心城区物流业发展和运行情况,研究解决园区企业“物流难”问题,20xx年我们采取问卷调查、在线调查和实地走访等形式,调查了园区61家企业、铁路、公路、邮政等物流企业以及xxx

  经济开发区等单位。现将有关调查情况综述如下:

  一、现状与特点

  xx中心城区及开发区物流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在铁路、公路、航运三个体系的物流中,公路物流占据主导地位,但处于无专门经营场地、无现代物流概念、无专业物流技术的“三无”地带。目前,市本级开发区、周边县市工业园区以及萍乡、新余等地的物流业与经济发展水*不相协调。除传统的汽运、铁路、邮政物流外,市本级物流集散地主要集中在贸易广场、马家园、建材市场周边,全市从事规范化货物运输的企业只有10余家。中心城区和园区物流业主 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行业竞争激烈,市场化程度低,物流企业参差不齐。目前货运市场普遍存在“散、乱、杂”状况,一般都是一家人或几家人凑到一起成立一个托运部(此类占到绝大多数),缺乏公司化管理,没有仓储服务,接到业务往往囿于自身局限,层层转托,导致价格层层加高。国内几家较大的物流企业(佳吉物流、海华物流、邮政物流等)在xx虽设有经营网点,但都距离园区较远,物流费用较高。园区引进的有实力的物流企业(创维物流、雅实物流等)才刚刚起步,尚未形成真正的产业规模。企业参差不齐,直接导致市场乱态频现,甚至曾经出现过某托运部一夜之间消失,货主寻货无门的事件。

  2、社会资源分散使用,零乱无序,行业效率很低。企业物流专业化和规范化服务程度不高,无序、恶意竞争严重,资源利用率低。绝大部分小型物流公司由于实力不强,只能以恶意降价来拉拢货源,使整个行业陷入无序竞争,物流运作集约化程度低,经营分散、粗放,物流资源未得到有效整合,资源利用率低。专业化物流企业也仅限于海华、佳吉、邮政物流等几家规模较大的物流企业。部分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能力有限,在物流策划、物流管理、实际运作等方面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运作经验,不能满足企业较高的需求,难以做到高效益、低成本的运作。

  3、物流服务水*低,成本相对较高,园区企业发展受限。通过走访发现,园区物流成本一般占到企业销售收入的8%-10%,约高于江浙等发达地区物流成本的15%-20%。园区内61家企业普遍表现出对物流服务绩效关注,关注内容涵盖时效、成本、服务水*等多个方面。其中,运输的安全准时是企业首要的关注点,有91%的企业将其列为首位;其次是物流服务水*,占82%;成本、响应时间的关注度也较高,分别有57%和54%的企业将其列入第三、第四关注点。物流的需求呈现出一定的行业特征,医药、电子行业由于产品货值高,其安全性是企业对物流的首要要求;汽摩配行业由于行业毛利较低、运量大,最关心物流成本与服务水*;新型材料行业对于物流服务有着许多特殊要求,比如包装等,将根据产品品种的变化产生不同的需求。生产企业对物流服务不满意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因为作业速度慢和物流信息不及时准确;其次是作业差错率高、运作成本高。从中可看出,生产企业对物流服务首先关心的是运作质量和包含物流信息在内的运作能力问题,其次才是物流成本。

  二、原因分析

  1、环节因素。xx经济开发区作为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地区,物流量小,需求单一,信息发布不畅,往往要将货物运送到相对发达的地区进一步分流,从而造成环节增多,成本上升。目前xx及周边县市大部分物资大都需经过南昌、长沙等地进行二次分流,门到门直达式的物流服务较少,而且铁路运输也取消了5吨、10吨标准集装箱。随着我市工业快速发展,物流周转时间、服务质量需求不断提升,当前的物流模式必将制约我市经济快速发展。但减少物流环节,主要需要依靠市场来进行调整,作为开发区,更多的只能是对产业进行指导,政策上给予优惠扶持。

  2、信息因素。物流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是导致物流环节过多的主要原因,而这些资源流动的配置原则是基于物流需求信息的流动,物流信息聚集的地方也必然是物流服务聚集的地方。物流服务资源与物流信息在专业化程度高的物流市场内,通过价格杠杆会自然而然地进行自我调节。目前赣西地区还没有成规模的物流信息交换中心,大部分都是通过老关系、老客户进行交易,物流成本变化随意性较强。

  3、市场化程度因素。物流信息的流速越快、公开化程度越高,市场的集聚效应就越会更好地显现,甚至会成倍地放大,市场化程度也会相应提高。通过市场选择,各项物流服务也会更规范,市场会相对稳定。我市高安是全国货运大市(县)之一,照理而言,身处运输资源如此丰富的地区,物流并不应成为难题,但由于市场化程度不高,信息不畅通,使xx的物流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利用。

  4、服务综合化因素。20xx-20xx年园区内企业生产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幅度均在100%以上,企业个体对今后三年的发展预期也较为乐观,产值预计年均增幅一般都在20-30%,有的甚至达到100%。生产的高速发展,使得企业物流需求潜力持续增强,但企业的需求并非简单的需求,货运代理、进出报关服务、仓储服务、全程点到点物流服务等综合化的要求慢慢被大部分企业所重视。跨国企业、大型企业往往非常重视专业化的供应链、销售物流服务。整个物流行业作为第三产业,其高附加值的利润增长点能否顺利形成,也在于能否对物流行业进行有效整合。

  5、政策因素。我市至今还没有出台专门扶持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措施,缺乏物流产业的专门*台。现代物流业需要规范化、网络化、信息化、系统化的综合*台,加速建设具有特色的物流产业园区,显得十分必要。

  三、加快物流业发展的紧迫性和可行性

  1、物流难已成为制约园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物流瓶颈的存在,是园区目前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障碍,服务能力弱、物流成本高不仅直接影响园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且直接影响到园区的招商工作。大型项目由于综合化生产程度较高,往往倚重高标准物流服务,基于目前园区物流状况,这样的项目进园会遇到较大的障碍。大项目进不来,园区内企业发展又有局限,很容易造成园区发展的边缘化。目前,萍乡、新余开发区的产值均在100亿元以上,产业集聚作用已开始显现,在这个问题上,着力解决好园区物流问题,非常有利于促进开发区经济的发展。

  2、现代物流业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物流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目前,在我国东部地区已经形成了以沿海大城市群为中心的四大区域物流圈:一是以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和青岛为中心的环渤海物流圈;二是以上海、南京、杭州和宁波为中心的长三角物流圈;三是以厦门和福州为中心的环台海峡物流圈;四是以广东和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物流圈。这四大物流圈以滚动式、递进式的扇面辐射功能,带动着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在这种格局中,现代物流业已经在跨行业、跨区域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

  3、我省其它地市物流业蓬勃发展。为促进我省物流业发展,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省*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促进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各地也积极顺应国内外现代物流发展的大势,积极跟进。九江市提出了在依托老城区、开辟大市场的基础上,让九江物流重整旗鼓的口号,启动建设长江物流中心和九江物流中心;南城县发展物流运输企业300多家,聚集3000多辆物流承运货车,直接从事物流人口达3-5万人;广昌县也成立以工商联牵头组织的跨区域、跨行业的物流协会,全县人口只有23万人,但物流企业有1200家,遍布全国23个大、中城市,每年为国家创利税5亿多元。

  4、加快xx的现代物流业发展势在必行。要把xx建设成经济强市,需要大力推进现代物流,用全新的理念和科学的规划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和区域经济综合成本,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当前,xx发展现代物流业既有一定的基础,也有着巨大的潜能,只要我们把握住时机,充分发挥好优势,完全可以促使现代物流业迅速发展壮大。一是区位优势。xx地处江西省西北部,距周边的萍乡、新余两市均只需半小时车程,是地理上当然的赣西地区中心城市。境内京九铁路纵贯南北,浙赣复线横卧东西,高等级公路交叉密布,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正按照72*方公里城区面积、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发展规模,快速拉开赣西经济中心城市建设的框架。二是需求优势。xx历来是赣西地区商品集散地。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要与日俱增。市场经济规律表明,一个城市的物流业发展水*和这个城市的综合经济发展水*成正比,目前xx中心城区的物流业发展速度远远低于综合经济发展速度。特别是全市上下以xx经济开发区为重点的“工业强攻战”正在快速推进,目前引进园区企业xx7家,预计到20xx年,工业产值将达到100亿元以上,物流需求将大大提升。三是存量优势。目前xx已经拥有一批物流相关企业和一大批具有物流服务经验的经营者队伍,高安汽车货运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xx经济开发区正在引进三家有较强实力的物流企业,它们也都有着强烈的发展愿望。

  四、对策建议

  为使现代物流业成为我市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观念到位、*推动、行业协调、企业跟进,形成全社会上下联动、齐抓共促的新局面。

  1、加强组织协调,营造齐抓共管的新格局。目前,我市现代物流业仍处于铁路、公路货运公司、邮政、个体物流仓储等不同部门和行业条块分割状态中。与现代物流业必须跨地区、跨行业,形成一条物流供应链的要求不相适应,迫切需要加强对现代物流业发展进行协调和管理。一是成立市现代物流业建设协调小组。由市领导担任组长,*、经贸委、*、运政、运管、财政、工商、税务、交通、外经委、工商联、铁路、邮政、保险及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任成员,并成立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的贯彻实施。二是明确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责任主体。确定不同主体的责任范围,*制订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行业组织引导建立规范市场准则和市场秩序;企业提升自身管理水*,建立科学管理模式,形成*相关部门、行业组织和物流企业职责分明、齐抓共管、协调一致的新局面。三是充分发挥商会和行业组织作用。借鉴外地经验,*将一部分职能授权给商会及行业协会组织,整合全市物流及工商业企业资源,形成以商会组织为枢纽的xx网络化服务体系,具体帮助引导物流企业和其它工商业,统一收集信息,进行分析反馈,制定行业发展规范、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在企业资质论证、质量监督、市场划分、价格监管、竞争手段等方面,充分发挥行业协调作用。

  2、制定优惠政策,打造优化发展的良好环境。一是制定和推行物流业的优惠政策。实行灵活的金融政策支持,对致力于发展物流业的投资者,一律放宽贷款准限;对那些以合资或合作形式向现代物流业投资的企业和个人,在项目正式运营后的一段时期内给予税费扶持;在物流企业车辆养路费、运管费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二是要营造物流业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积极开展物流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大力宣传现代物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废除各类阻碍物流业发展的部门规章或地方性法规;从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树立物流企业信誉,统一行业操作规范等方面入手,整顿和规范物流市场秩序;*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建立一站式服务*台,帮助企业排忧解难。

  3、整合市场资源,谋求建立专业化市场。目前xx市本级物流集散地主要集中在贸易广场,距离开发区较远,且市场专业化程度不高。值得注意的是,新余已经尝试在园区内建立起专业化物流市场,同时规范园区外物流市场,划行规市,这样既可依托市场服务园区企业,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又可将物流业作为新的产业增长点,扩充园区经济总量,优化园区产业结构。目前已有三家物流企业落户xx经济开发区,且正在建设之中,如果将市内零散的物流企业、物流集散中心整合进园区的话,有利于园内物流企业的发展。因此,要以工业园区的大型专业市场为*台,以网络信息为核心,激活各县(市)产业及周边地区物流资源,引入竞争机制,从改革市场准入制度和审批制度入手,打破地区封锁,使各类物流企业能够在统一、透明、*等、高效的市场中竞争、发展。

  4、立足工业园区,建立赣西物流信息*台。由园区联合市本级以及其他县(市)建立赣西片区的物流信息交换*台,通过网络在线的物流信息交换,达到升级物流市场化程度,整合赣西区域物流资源的目的。赣西地域经济板块正在逐渐形成,新余、萍乡、xx等地经济总量快速发展,为区域内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目前,xx经济开发区入园的有可作中高端物流的世纪雅实物流,有专业于电子物流的创维物流,有本地物流网络较健全完备的宜汽物流。通过培育区域物流企业,搭建赣西物流专业市场,畅通信息集散*台,可望实现在第三产业上把服务延伸到周边地区。

  5、着眼长远发展,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物流服务在走向专业化、综合化和网络化的过程中,物流企业利用其规模化优势和专业化服务优势,可以通过降低库存、提高商品周转率等服务,为企业节约大量成本。建议借鉴义乌市*期投资建设占地30公顷的义乌国际物流中心的做法,筹建赣西物流中心,目的是建成一个配套仓储、堆场、装卸以及集报关行、船务、外代、货代银行、保险等为一体的“一站式内陆直通关”模式的物流公共服务*台。

企业发展调研报告3

  为及时了解我市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当前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寻找解决措施和办法,为党委*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根据市委要求,*期,市委*部组织各*、工商联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六县(市、区),对全市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地调研和走访,先后召开市县两级部门座谈会7次,中小微企业家座谈会6次,走访中小微企业*30家,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289份。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

  截至2019年底,全市共有中小微企业1.16万家,从业人员34.03万人。其中中型企业1206家,小型企业3527家,微型企业6852家。从企业构成看,三次产业构成为2.09:69.14:28.77。按登记类型分,内资企业(包括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私营企业)为11573家;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1家;外商投资企业3家。按行业分,农业企业1190家;工业企业3639家;建筑业680家;交通运输仓储业1136家;批发零售业2318家;住宿及餐饮业1723家;社会服务业647家;其他251家。2019年1-10月新登记3284家。

  截至2019年9月底,全市中小微企业总产值完成1039.14亿元,同比增长12.67%,环比下降1.35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完成934.55亿元,同比增长12.46%,环比下降1.38个百分点;上交税金56.15亿元,同比增长12.58%;提供社会劳动报酬66.31亿元,同比增长13.89%。从市中小企业局重点监测的141家企业看,出现亏损的企业达到65家,亏损面46.1%。按行业分:工业企业106家,亏损55家,亏损面51.89%。亏损企业大多涉及煤炭、洗煤、煤机部件、轻工纺织、化工等行业企业;建筑类企业9家,亏损3家,亏损面33.33%;服务业企业12家,亏损4家,亏损面30%;农业企业14家,亏损3家,亏损面21.43%。按规模大小分:中型企业54家,亏损26家,亏损面48.15%;小型企业78家,亏损38家,亏损面48.72%;微型企业9家,亏损1家,亏损面11.11%。停产半停产企业主要分布在煤炭辅助、冶铸、装备制造、化工、建材等行业。

  二、扶持中小微企业政策落实情况

  *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特别是2019年以来,我市连续出台4项扶持政策,在创业就业、税收融资、行政审批等方面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是空前的。这些政策的实施,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但在政策执行方面,有的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有的可操作性不强,弱化了政策扶持效果。一是政策知晓度偏低。从收回的289份调查问卷看,中小微企业对我市出台的扶持政策比较了解的仅65家,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22.49%,一般了解的127家,占总数的43.94%;不太了解的达到93家,占总数的32.18%。政策知晓率偏低,有认识不到位、宣传执行力度不够的问题,也有*与企业交流沟通渠道不畅的问题。二是享受政策成本太高。多数企业反映,国家的扶持政策很好,但具体实施的部门有十多个,条条框框太多、审批过程冗长。为了享受优惠,企业不得不“跑”遍相关部门,成本太高。有的企业不是享受不到,而是不愿享受。比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创业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中规定小微企业吸纳劳动者就业能享受一定的财政补贴,但据市人社局反映,由于多数中小微企业因用工不规范、“五险一金”缴纳不全等问题,仅有20户企业申报,占全市中小微企业总数的0.13%。三是政策条款细化不足。部分政策缺乏进一步的操作细则和配套措施,以致难以贯彻落实。

  三、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当前我市中小微企业主要面临“三难”(融资难、用地难、创新难)、“三低”(企业管理水*低、产品技术含量低、抗风险能力低)、“三缺”(缺信息、缺人才、缺技术)发展困境。

  (一)“融资难”问题突出。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2019年中小微企业普遍反映资金困难程度远远大于往年。问卷调查显示,被调查的289家企业中,有59家企业资金状况非常紧缺,比较紧缺的有151家,两项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72.66%。仅城区中小微企业资金缺口就达5亿元以上。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一是银行融资“门槛高”。有159家企业(占被调查企业的55.02%)反映,向国有商业银行申请贷款,程序繁琐,审批时间长;有109家企业(占37.72%)反映融资难以获得第三方担保;有90家企业(占31.14%)反映向银行贷款抵押品要求高。二是社会融资“成本高”。有118家企业(占40.83%)反应社会融资渠道不宽;有97家企业(占33.56%)反映向社会融资成本高。担保公司、小贷公司融资年息20%左右,有的民间借贷年息甚至高达40%以上。三是银行“惜贷”、“抽贷”问题严重。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反映,多数中小微企业未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治理结构不健全,财务管理不规范,贷款风险远高于国有企业。超过七成的中小微企业反应,银行现在不仅“惜贷”,“抽贷”问题还很严重。比如,沁水县丰田食品有限公司2019年以来连本带息还款1800多万元,造成企业资金空前紧张。这一情况,泽州的泽地翠、晋大奶业,高*的国丹食品等都有所反映。四是外欠货款回笼周期长。多数中小微企业反应当前经济不景气,订单不断减少,库存量增加,应收账款数额呈现上升趋势,资金周转速度减慢,不少企业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危险。比如,泽州县世纪球墨铸管公司外欠资金高达亿元。五是“互助贷”隐患较大。为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高*市推出“互助贷”信贷产品,由十多家企业互联互保,撬动银行资金。但有企业反映,这种信贷产品隐患较大,去年因一家企业出现还贷问题,导致互联互保的十多家企业必须还清该企业贷款后,方能申请本企业贷款业务,造成额外的资金压力。

  (二)“用地难”制约中小微企业转型发展。一是规划不及时。一方面各级*在制定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上,对中小微企业用地关注不够、考虑不足;另一方面中小微企业投资规模小、用地量少,不能及时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二是审批时间长。企业用地需首先完善立项、规划、环评、土地预审等手续,方能进入用地报批程序。用地报件需县、市逐级受理、审核上报,最终报省以上有审批权限的部门批复。企业用地报批手续繁、关卡多、时间长,不仅牵扯企业主要精力,甚至贻误企业转型最佳时机。比如,阳城县旭东有限公司申报的仓储项目,“跑”了三年,用地手续才批下来。三是用地成本高。土地价格不断攀升,加大了中小微企业用地成本。比如,城区利普利拓公司需征用20亩土地,而城区范围内200万∕亩左右的土地价格让企业望而却步。

  (三)“创新难”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瓶颈。调查问卷统计,面对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仅有47家企业(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16.26%)认为企业已经转型,适应经济转型要求;有142家企业(占49.13%)认为可以适应经济转型要求,但持续经营有困难;有93家企业(占32.18%)认为亟待转型。尽管当前中小微企业经营遇到了极大困境,但也有一些企业凭借技术优势、产品质量、创新驱动,一路飘红。比如,泽州县清慧制造有限公司,全年签订30多万件销售合同,1-9月份完成销售收入达到35639万元,同比增长27.3%,在我市冶铸行业一枝独秀。这样的企业还有城区的龙韵科技、高*的国丹食品、阳城的恒亚工贸等。事实表明,企业要生存发展,关键要在经营思路上转型、产品上升级、技术上创新。而我市中小微企业起步于家庭作坊,脱胎于个体私营经济,基本上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价值链低端,普遍存在企业规模小,管理水*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抗御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分析其原因,一是“缺资金”,不敢创新。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不仅影响企业即期利润,而且面临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技术流失风险,有时甚至“成三败七,九死一生”,企业普遍存在“创新恐惧症”。二是“缺人才”,不能创新。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小微企业普通员工有20%~50%的年度流动率,中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每年有20%的流动率。加之中小微企业发展空间不大,人才对企业缺乏归属感、认同感,不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三是“缺能力”,不会创新。调查问卷统计,企业经营者具有本科学历的仅45人,仅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15.57%;专科学历的119人,占41.18%;专科以下的114人,占39.45%。年龄在30岁以下的仅26人,仅占8.99%;30-40岁的86人,占15.91%;40-50岁的119人,占41.17%;50-60岁的41人,占14.19%。企业经营者学历不高、年龄偏大、知识与能力准备不足,缺乏现代管理知识,严重影响企业的创新活力、革新能力和转型动力。

  (四)信息不对等是困扰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中小微企业发展困局年年谈,“信息不对称”是高频词汇。调查问卷统计,在企业获取哪方面信息难度较大上,有133家企业选择投融资信息,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46.02%;有107家企业选择规划及项目信息,占37.02%;有94家企业选择政策法规信息,占32.53%;有92家企业选择技术信息,占31.83%;有77家企业选择人才信息,占26.64%。在希望*提供哪些服务方面,有132家企业选择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占45.67%;有109家企业选择提*业指导与市场开拓咨询服务,占37.72%;有86家企业选择组织企业参加商品交易会、博览会,占29.76%。一方面,*与中小微企业之间沟通不畅,企业对*制定的一些扶持政策、产业导向或开展的一些活动缺乏了解,导致想创业的找不到好项目,想转型的盲目上项目。比如,泽州县冶铸行业,由于缺乏宏观产业规划指导,导致“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特别是铸管行业,2019年有30家铸管企业,2019年发展到50多家,市场饱和,恶性竞争,多数铸管企业濒临倒闭。另一方面,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企业发展不仅需要金融、财政等政策支持,也需要社会中介机构在教育培训、市场营销、法律援助等方面提供服务。

  (五)原材料价格波动、人工成本上升是中小微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一方面,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原材料价格一路上扬,整体涨幅达15%以上;另一方面,物价上涨带来的生活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普遍提高了20%左右。加之生产经营成本上涨、市场疲软等因素影响,企业盈利能力持续下降,经济效益严重下滑,停产半停产面大幅增加。从调查问卷统计看,*三年来利润增加在25%以上的仅2家,利润增加10-25%的67家,利润增加5-10%以上的31家,利润基本持*的160家,利润负增长5-10%的31家,利润负增长25%以上的4家。

  四、几点建议

  (一)多管齐下,切实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一是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方面,充分发挥*的组织、引导、推动和示范作用,推进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建设,推进建立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统一信用代码制度,率先在工商、税务、安全生产、产品质量、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建立起完善的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记录。积极推广信用产品的社会化应用,建立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和交换共享的网络*台,建立诚信“红黑名单”制度,建立诚信嘉许、失信惩戒机制,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另一方面,“打铁还需自身硬”,引导中小微企业改变家族式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树立诚信经营理念,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依法建账,确保会计资料完整、真实,提高企业授信额度和贷款能力。二是改善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金融机构要设立中小微企业专门服务机构,简化申报手续,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要建立健全中小微企业信用评审和授信制度,开发适合中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提高中小微企业贷款的规模和比重。要适当降低中小微企业贷款门槛,开展企业股权抵押贷款和动产抵押贷款,探索应收账款、知识产权、仓单贷款等,为中小微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三是扩大中小微企业信用担保资金规模。建议*有关部门要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台,定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银企对接活动,畅通投融资信息渠道。国有担保机构要发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主力军作用,采取财政注资、县级参股、争取上级资金、广泛吸纳民间资本等方式扩大信用担保机构资金注入规模,尽快培育注册资本金超亿元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各级*要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包括设立风险补偿金,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贷款损失补偿力度;加大贴息和贴担保费力度,对不同的行业和企业,制定出不同的贴息贴费办法。国土、城建、工商等部门要为小微企业和担保机构开展抵押物和出质的评估、登记、确权、转让等提供优质服务,降低收费标准。四是拓宽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渠道。鼓励中小微企业通过上市融资、私募股权融资等渠道解决资金问题,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二)改变政策执行方式,切实解决“政策知晓率和执行率低”的问题

  。一是形式多样宣传政策。通过网站、媒体、政策解读等形式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让企业及时了解政策信息动态,解决企业对政策不了解而不能享受的问题。二是转变政策执行方式。借鉴税务部门“金税三期”的先进经验(企业不用“跑”,符合政策条件,系统直接减免),变“企业登门申报”为“部门上门服务”,建立政策执行的责任、考评、奖惩、问责等机制,建立政策执行的程序性规定和违反制度的惩戒性规定,开展政策检查督促专项行动,设立举报电话,受理举报案件,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的人和事,提高政策执行效率。三是畅通企业反馈渠道。开辟企业反映政策落实情况的通道,让*及相关部门及时了解企业的呼声和需求,及时调整充实有关政策。四是营造良好政务环境。本着应减必减、该放就放的原则,大力精简下放审批事项、再造审批流程,努力营造“审批环节最少、程序最简、办理最快、费用最低、服务最优”的政务环境。

  (三)加强产业规划引导,以集群集聚发展解决“用地难”的问题。一是制定产业战略规划。围绕我市“xx”规划确定的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商贸物流业和文化旅游四大产业布局,充分利用转型综改试验区、中原经济区、中部崛起三个国家战略交汇叠加的有利因素,把中小微企业发展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在制定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供应计划时,统筹考虑中小微企业投资项目用地需求和重点项目用地保障。二是引导集群集聚发展。本着“*引导、企业自愿、社会参与”的原则,放宽财政资金支持范围,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创业主体创建中小微企业园区或孵化基地,树立“亩均产出率”和“亩均贡献率”的用地导向,建设标准化厂房,引导中小微企业根据自身产业、区域条件等实际,向“基地”、“园区”集群集聚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三是多渠道争取用地指标。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更多的用地指标,使重点项目及高新技术产业更多、更快的落地开花。鼓励中小微企业在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指导下,开发未利用地建设工业项目,并优先给予安排计划指标。鼓励中小微型企业通过盘活存量土地、改造利用闲置场地等方式,解决投资项目用地需求。

  (四)强化创新驱动,着力激活中小微企业内生动力。引导中小微企业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科技含量,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一是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引导中小微企业敢于创新。建议在财政上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研发投入的支持力度,建立风险投资“母基金”;在税收上实行投资收益税减免或投资额按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等税收优惠政策。允许中小微企业建立科技开发准备金制度,按销售收入一定比例提取科技开发基金。二是积极搭建合作*台,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合作创新。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开展人才、技术合作,适时召开政校企人才技术合作洽谈会,尤其开展好与教育学院、技术学院等高校在人才培养、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方面的联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重点培植一批产学研示范企业,带动校企合作,推进技术进步。三是完善创新合作机制,推进中小微企业开放创新。推动中小微企业和省内外、国内外大企业建立战略技术联盟,以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重大的技术创新的联合研发,降低和分散创新成本和风险。以各类经贸洽谈活动为*台,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为招商目的地,以中原地区、中部地区为资源和市场,抓好技术引进、专利合作及与大企业大集团配套协作等工作。四是增强名牌品牌意识,提升中小微企业产业档次。鼓励中小微企业在做精做优的同时,有意识地向产业链高端转型。积极开展行业对接,大力发展“飞地经济”,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借梯上楼”跻身国际国内分工合作的供应、生产、销售及服务产业链,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多种创新形式,实现产品的专特精新,形成独特工艺方法,摆脱同质化,建立核心优势,进一步提升中小微企业产业档次。

  (五)加强中介组织建设,建立中小微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加强中介服务组织建设。中介组织是*与中小微企业联接的纽带,要培育和发展多层次、多方面满足中小微企业需求的社会中介组织,逐步建立以资金融通、信用担保、技术支持、管理咨询、信息服务、市场开拓和人才培训等中小微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是加快健全综合服务*台。要按照“*搭建*台、*台整合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思路,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综合服务*台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市、县、乡三级中小微企业服务信息网络,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三是建立中小微企业培训制度。建议市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有关部门与专业培训机构合作,制定培训计划,建立长效机制,按照适用人才聚集、重点人才培养、全员素质提高的目标,结合企业需求定期举办培训班。要通过请专家讲课、到国内外考察学*等方式,培养中小微企业家的战略眼光,培塑敢闯敢冒、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创业精神。引导中小微企业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立足现有人才,培养技术骨干和专业人才。建议对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的,其档案可由市、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免费保管;借鉴*为民办学校教师购买“五险一金”的做法,建议市财政列出专项资金,为中小微企业中、高级人才购买“五险一金”,减轻企业负担,为引进和集聚人才创造条件。

  (六)发挥新闻媒介作用,着力营造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要通过报刊、广播、新闻媒体等舆论手段,宣传中小微企业的地位、作用、重要战略意义,广泛宣传从中央到地方鼓励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营造有利于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振企业家搞实业、发展实体经济的信心指数。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经营业绩好、管理能力强、社会贡献大的中小微企业家予以重奖,推荐他们担任*、*委员、工商联执委,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激发企业家创业、兴业的热情,在全社会营造理解、关心、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企业发展调研报告4

  中小企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苏尼特右旗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中小企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尤其是融资难已使中小企业面临严重"缺血"。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仍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效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不仅关系金融机构自身效益的问题,而且还是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和扩大就业的关键环节。因此,努力排除中小企业融资障碍,是当今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着重分析苏尼特右旗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障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发展对策。

  一、中小企业融资环境障碍

  (一)来自中小企业自身的障碍。

  在中小企业信贷需求中,产品有市场、有效益的成熟型中小企业,它们的正常信贷需求基本上都能得到满足。但仍有相当多数的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由于其与生俱来缺乏行业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财务管理不规范、信息不透明、信用状况不佳和综合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实。主要表现为:

  1、管理模式落后,经营管理水*较差;企业规模偏小,产品技术含量偏低,竞争力较弱。该旗中小企业多数处于发展的初期,企业规模小,缺乏充足的资本积累,没有足够资金购买先进生产设备,大多是利用本地的自然环境和劳动力资源来进行一些简单的、低附加值的加工制作,经营粗放,设备和工艺落后,缺少真正有发展潜力的产品,发展潜力有限;

  2、信用意识淡薄,社会公信度欠佳,很多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不健全,而中小企业为了能得到银行的支持,往往又千方百计地隐瞒与己不利的各种信息,导致中小企业在寻求信贷支持时,银行会因信息不对称,难以掌握其真实的经营状况及不能准确判断其信用程度,使中小企业贷款难度增大。

  (二)来自银行方面的障碍。

  1、金融机构的信贷决策机制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国有商业银行为尽量减少放贷风险,所制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不利于中小企业资信评估。并且中小企业信贷资金需求时间紧、期限短与商业银行信贷审批权限集中也存在矛盾。目前各家银行贷款权限上收,除农村信用社外,基本上没有信贷决定权,旗县一级行除存单质押等低风险贷款外,只收储,不放贷,或者多吸少放,导致县域资金"失血"。即便可以发放贷款,一笔贷款经过从申请到审批、发放,至少要等2-3月时间,与中小企业贷款时间紧、频率高、周转快的需求存在很大矛盾。有时银行贷款到位了,但企业已经不需要了,错过了使用资金的最佳时机。农村信用社虽然具有点多面广和对中小企业比较熟悉的优势,但市场定位在服务"三农",按现行政策规定和受市场定位、资金实力的制约,支持中小企业的能力明显不足。

  2、贷款责任人追究机制影响信贷人员的积极性。目前商业银行普遍实行的对不良贷款(特别是新增不良贷款)的第一责任人制度、信贷人员终身责任制、信贷人员工资与不良贷款比例挂钩的制度,给信贷人员背上了沉重的精神包袱,由于责任与激励机制不对称使基层信贷人员压力过大,没有信心去开拓中小企业这份广阔的市场。

  3、征信体系建设滞后。人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只有借款企业的信贷信息,尚未涉及个人信用及未办理信贷业务的企业。工商、税务、司法等部门各自掌握部分企业、个人其他方面的资信情况,部门间未实现信息共享,金融部门难以获得企业的综合信用情况,难以对企业、个人作出全面的资信评估,对企业前景难以把握,再加上社会信用环境不佳,债权保护制度不完善,许多企业缺乏信用,这些都制约着金融部门向中小企业融资。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一)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建设,提高企业的信誉度和市场竞争力。

  1、培育良好的信用意识。一是要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建设,通过培育中小企业良好的信用意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步伐,提高企业的信誉度和市场竞争力。中小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并取得金融机构的支持,首先必须树立良好的信用意识,遵循诚实信用、公*竞争的原则,依法开展生产经营及融资活动,自觉接受金融、工商、税务和其他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其次要加强财务管理,建立财务预决算制度,完善财务管理制度,逐步在社会上树立起守信用、重履约的良好形象,取得银行的信任。

  2、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要尽快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经营管理模式,吸收专业性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完善企业经济责任追究制度,合法经营、规范管理,尽快进入银行的授信范围,取得金融支持。

  3、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步伐。走高科技发展道路,从根本上扭转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而导致的融资困难问题。

  (二)加快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步伐,以满足部分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的合理资金需要。

  1、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环节,对优质客户可以给予政策上的倾斜,提高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效率。各商业银行的上级行要采取区别对待、分类处置的原则,根据经济的发展状况,对支行的存款、贷款、收贷收息、利润等经营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在明确信贷风险责任的基础上,对达到一定经营水*和业务量的基层行,下放一定的信贷权限。同时,建立权责相等的信贷激励机制并真正落到实处,以此调动基层行的经营积极性。这样/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才能充分满足对有发展潜力、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贷款的时效性要求,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

  2、拓宽金融服务渠道,加强和改进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要建立激励与约束对等的信贷管理机制、改革银行信贷操作流程,加快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步伐。

  3、发挥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主力军作用。要选准信贷切入点,突出地方特色,在贷款投向上向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倾斜,集中资金支持部分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农村信用社在做好对"三农"金融服务的同时,应结合机构调整,提高对旗县级企业和乡镇企业的服务水*。在我旗,农牧业已渐显出其发展后劲明显不足的问题,农村信用社应在保证农业信贷资金需求的基础上,增加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对象。人民银行在加强"窗口指导"的同时,在再贷款上应给予适当倾斜。

  4、鼓励对中小企业信贷服务创新,努力构筑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逐步建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因"营养不良"而导致成长慢的问题,从而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三)努力整治信用环境。

  信用意识和信用观念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要努力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信用环境。

  1、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方式,大力宣传诚实守信的思想观念,自觉参与监督和抵制失信行为。让失信者在生活和经营中付出与其失信行为相应的经济代价,直至被市场淘汰。与此同时,要大力宣传报导和表彰守信行为,使守信者得到各种方便和利益,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使其得以不断发展壮大。

  2、完善社会信用征信体系。在现有的中央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基础上,联合其他职能部门,尽快完善现有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并做到与*职能部门的共享信息。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也使每个企业和个人更加珍惜自己的信誉,为今后的信用打下良好的基础,争取得到更多的金融支持。

企业发展调研报告5

  一、工业企业现状

  镇在县管辖期间,曾是一个工业小镇,镇内拥有十多家工业企业,主要以化工、建材、塑业为主,工业经济块头在当时县管辖的三个乡镇中居于首位。划入区管辖之后,工业经济开始萎缩。一是经济体量太小,原始资本积累不足,建材业面临国家实行产品强制淘汰,没有跟上经济转型步伐;二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因为用工条件较高,加上成本大幅调升,面临用工荒问题,不得不向西部迁移。三是交通瓶颈制约了镇的招商引资和项目进入。

  镇目前的工业经济在全区五个乡镇(街办)中基本处于末位状态。境内最大的工业企业为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该企业由化工控股,隶属区管辖,固定资产总额*两亿元,占地面积206亩,有职工498人,20xx年完成工业产值3.92亿元,实现税收1676万元,职工年人均工资3.68万元。

  除了化工这个中型企业外,镇内还有小微型民营工业企业四家,他们分别是新明塑业限责任公司,固定资产总额200万元,占地面积4.5亩,有职工40人,20xx年完成工业产值423万元,实现税收8万元,职工年人均工资2.78万元;中源建材厂,固定资产总额300万元,占地面积45亩,有职工35人,20xx年完成工业产值458万元,实现税收7.2万元,职工年人均工资2.57万元;巴人福酱品有限公司,固定资产总额130万元,占地面积6.5亩,有职工12人,20xx年完成工业产值128万元,实现税收3.2万元,职工年人均工资2.87万元;市方银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固定资产总额120万元,占地面积5.2亩,有职工8人,20xx年完成工业产值98万元,实现税收3.5万元,职工年人均工资3.8万元;

  二、工业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1、工业经济发展环境欠优。由于区体制发育不健全,区、乡两级*在项目决策上缺乏自*,招商引资工作比较被动。企业办理一切手续都要由市*及其职能部门做主,往往一个项目要拖好几年才能落地,有些项目被拖的受不了只好离去。

  2、工业经济发展政策难落实。区*为加快经济发展曾经制定了一些政策性鼓励措施,但是绝大部分都因无法兑现而成为一纸空文,因为区财力太薄弱,拿出资金来奖励企业发展比较困难。

  3、以往的优势逐步成为颓势。的工业经济本来就先天发育不足,再加上后天的发展不良,所以一直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支撑。尤其是前些年为了满足GDP的增长需要,引进了一批“三高”企业,随着优势条件丧失和环保压力增大,这些企业现在不仅不能为人民谋福利,反而变成了各级*的包袱。

  4、党委、*重视程度减弱。*些年来,随着逐步被纳入市新区建设之后,区乡两级党委、*的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防违控违和配合城市新区建设上来,对全区工业经济如何发展精力投入不够,很多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没能及时得到帮助和解决。

  三、现有企业存在的主要困难

  1、塑编、建材等一批传统企业自身没有能力实现产品转型,*及其职能部门在深入企业进行调研,按照国家产业扶持政策给予指导和帮助不够,使企业普遍面临转型升级的难题。

  2、企业面临融资难问题。多数企业资金流转不畅,难以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一是因为市场产能过剩容易造成产品大量积压;二是由于无序竞争,导致赊销后货款难以回收;三是企业办理贷款手续程序复杂、利率高、资金到位不及时。

  3、很多企业存在劳动用工紧缺,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都想找好岗位),另一方面是企业用工荒(普通技能工人缺乏)。

  4、化工公司是一家高耗能、高污染、高危险、高运力的化工企业,处于集镇中心,对镇乃至主城区居民的生存环境负面影响非常大。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20xx年,市*城市新区发展规划将镇纳入了中央商务区范围,城市功能定位发生根本转变,市*明确要求镇不再发展工业项目,转为发展商贸楼宇经济和高档住宅。根据城市新区总体规划,现就全区及的工业经济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进一步重视发展工业经济。区委、区*要高度重视工业经济的谋划与发展,要与城市新区建设统筹安排,关键是要与市*以及高新区搞好衔接,既要把新引进的高新科技项目安排好,又要设法把拆迁范围内的优质企业安置好,不能让那些过去为经济作出了贡献,将来仍然可以继续作贡献的优质企业没有出路。

  2、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发展环境。区委、区*要根据形势发展需要,与市*及其职能部门加强沟通,尽全力为工业经济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主要是在市场主体发展上要方便、快捷,对可以进入的企业项目要开绿灯、不设障。

  3、进一步完善优惠鼓励政策。区*要尽快修定出台切实可行的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优惠鼓励政策,做到取信于人。优惠鼓励政策执行时要一视同仁,对本地企业家和科技人才一样对待。

  4、进一步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区委、区*对经济管理部门要配置、培养好专业人才,让他们成为懂经济、善管理、能指导的内行,具备为企业服务的能力。其次还要有为企业服务的热情,经常深入企业调查研究,了解企业诉求,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和指导。

  5、进一步完善企业联系制度。现在的干部都非常忙,因而没有执行好过去制定的企业联系制度,让我们的企业家有了受冷落的感觉,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我们一定要坚持几手抓,让我们的企业家感到在创业很温暖,从而激发他们更高的创业热情。

  6、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发展融资环境。为具有较强生命力的企业提供高效快捷、成本低廉的信贷资金支持。

  7、通过新区建设搬迁补偿方式,有计划地淘汰一批落后企业、转移一批过剩产能、搬出一批“三高”(高耗能、高污染、高危险)企业。

企业发展调研报告6

  中小企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苏尼特右旗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中小企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尤其是融资难已使中小企业面临严重"缺血"。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仍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效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不仅关系金融机构自身效益的问题,而且还是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和扩大就业的关键环节。因此,努力排除中小企业融资障碍,是当今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着重分析苏尼特右旗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障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发展对策。

  一、中小企业融资环境障碍

  (一)来自中小企业自身的障碍。

  在中小企业信贷需求中,产品有市场、有效益的成熟型中小企业,它们的正常信贷需求基本上都能得到满足。但仍有相当多数的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由于其与生俱来缺乏行业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财务管理不规范、信息不透明、信用状况不佳和综合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实。主要表现为:

  1、管理模式落后,经营管理水*较差;企业规模偏小,产品技术含量偏低,竞争力较弱。该旗中小企业多数处于发展的初期,企业规模小,缺乏充足的资本积累,没有足够资金购买先进生产设备,大多是利用本地的自然环境和劳动力资源来进行一些简单的、低附加值的加工制作,经营粗放,设备和工艺落后,缺少真正有发展潜力的产品,发展潜力有限;

  2、信用意识淡薄,社会公信度欠佳,很多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不健全,而中小企业为了能得到银行的支持,往往又千方百计地隐瞒与己不利的各种信息,导致中小企业在寻求信贷支持时,银行会因信息不对称,难以掌握其真实的经营状况及不能准确判断其信用程度,使中小企业贷款难度增大。

  (二)来自银行方面的障碍。

  1、金融机构的信贷决策机制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国有商业银行为尽量减少放贷风险,所制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不利于中小企业资信评估。并且中小企业信贷资金需求时间紧、期限短与商业银行信贷审批权限集中也存在矛盾。目前各家银行贷款权限上收,除农村信用社外,基本上没有信贷决定权,旗县一级行除存单质押等低风险贷款外,只收储,不放贷,或者多吸少放,导致县域资金"失血"。即便可以发放贷款,一笔贷款经过从申请到审批、发放,至少要等2-3月时间,与中小企业贷款时间紧、频率高、周转快的需求存在很大矛盾。有时银行贷款到位了,但企业已经不需要了,错过了使用资金的最佳时机。农村信用社虽然具有点多面广和对中小企业比较熟悉的优势,但市场定位在服务"三农",按现行政策规定和受市场定位、资金实力的制约,支持中小企业的能力明显不足。

  2、贷款责任人追究机制影响信贷人员的积极性。目前商业银行普遍实行的对不良贷款(特别是新增不良贷款)的第一责任人制度、信贷人员终身责任制、信贷人员工资与不良贷款比例挂钩的制度,给信贷人员背上了沉重的精神包袱,由于责任与激励机制不对称使基层信贷人员压力过大,没有信心去开拓中小企业这份广阔的市场。

  3、征信体系建设滞后。人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只有借款企业的信贷信息,尚未涉及个人信用及未办理信贷业务的企业。工商、税务、司法等部门各自掌握部分企业、个人其他方面的资信情况,部门间未实现信息共享,金融部门难以获得企业的综合信用情况,难以对企业、个人作出全面的资信评估,对企业前景难以把握,再加上社会信用环境不佳,债权保护制度不完善,许多企业缺乏信用,这些都制约着金融部门向中小企业融资。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一)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建设,提高企业的信誉度和市场竞争力。

  1、培育良好的信用意识。一是要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建设,通过培育中小企业良好的信用意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步伐,提高企业的信誉度和市场竞争力。中小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并取得金融机构的支持,首先必须树立良好的信用意识,遵循诚实信用、公*竞争的原则,依法开展生产经营及融资活动,自觉接受金融、工商、税务和其他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其次要加强财务管理,建立财务预决算制度,完善财务管理制度,逐步在社会上树立起守信用、重履约的良好形象,取得银行的信任。

  2、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要尽快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经营管理模式,吸收专业性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完善企业经济责任追究制度,合法经营、规范管理,尽快进入银行的授信范围,取得金融支持。

  3、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步伐。走高科技发展道路,从根本上扭转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而导致的融资困难问题。

  (二)加快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步伐,以满足部分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的合理资金需要。

  1、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环节,对优质客户可以给予政策上的倾斜,提高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效率。各商业银行的上级行要采取区别对待、分类处置的原则,根据经济的发展状况,对支行的存款、贷款、收贷收息、利润等经营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在明确信贷风险责任的基础上,对达到一定经营水*和业务量的基层行,下放一定的信贷权限。同时,建立权责相等的信贷激励机制并真正落到实处,以此调动基层行的经营积极性。这样才能充分满足对有发展潜力、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贷款的时效性要求,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

  2、拓宽金融服务渠道,加强和改进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要建立激励与约束对等的信贷管理机制、改革银行信贷操作流程,加快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步伐。

  3、发挥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主力军作用。要选准信贷切入点,突出地方特色,在贷款投向上向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倾斜,集中资金支持部分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农村信用社在做好对"三农"金融服务的同时,应结合机构调整,提高对旗县级企业和乡镇企业的服务水*。在我旗,农牧业已渐显出其发展后劲明显不足的问题,农村信用社应在保证农业信贷资金需求的基础上,增加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对象。人民银行在加强"窗口指导"的同时,在再贷款上应给予适当倾斜。

  4、鼓励对中小企业信贷服务创新,努力构筑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逐步建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因"营养不良"而导致成长慢的问题,从而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三)努力整治信用环境。

  信用意识和信用观念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要努力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信用环境。

  1、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方式,大力宣传诚实守信的思想观念,自觉参与监督和抵制失信行为。让失信者在生活和经营中付出与其失信行为相应的经济代价,直至被市场淘汰。与此同时,要大力宣传报导和表彰守信行为,使守信者得到各种方便和利益,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使其得以不断发展壮大。

  2、完善社会信用征信体系。在现有的中央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基础上,联合其他职能部门,尽快完善现有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并做到与*职能部门的共享信息。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也使每个企业和个人更加珍惜自己的信誉,为今后的信用打下良好的基础,争取得到更多的金融支持。


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菁华3篇)(扩展6)

——企业发展口号 (菁华5篇)

企业发展口号1

  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海尔

  要让时针走得准,必须控制好秒针的运行。

  得客户者得天下。 ——ibm公司

  让每一张桌子上、每一个家庭中都有一台计算机,都使用微软的软件。革命就在这里爆发,而且是微小的软件革命。——微软公司。

  我们相信上帝、家庭和麦当劳,但在办公室时三者顺序则相反。哪怕是一片腌黄瓜的宽度,我们都有一定的标准。质量上乘、服务周到、地方清洁、物有所值。——麦当劳金科玉律

  我们的血管里流的不是血,而是可口可乐。——可口可乐的理念

  我们想要一个有意义的公园,一个使家庭团聚的地方。——沃特·迪斯尼公司

  任何时候,当务之急就是顾客服务更上一层楼。——摩托罗拉公司

  危机之中自有良机。 ——摩根公司

  我要为大众生产汽车。它大得足够一家人乘坐,但也可以小得只要一个人开动和维护就够。 ——福特公司

  产品与产品的差异,在于细节。 ——sony公司

  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值得企业密切关注,每一个细小的行动都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对它给予足够的关注,修正细小的偏差,企业才能成就宏图伟业。 ——沃尔玛公司

  创新不是浮夸的东西,它要作的是具体的事,只有关注企业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企业才能把创新工作做好。 莫道“山穷水尽疑无路”,留心细节,必将使得企业“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等竞争的条件下,从一个小小细节引发出的与众不同的点子,常会让企业有与众不同的收获。它不仅能让企业反败为胜,还能找到打开市场大门的“金钥匙”。 要想在这个微利时代站稳脚跟,并获得长足的发展,对每一个细节加以完美,是唯一的`一条可行之路。 ——苹果公司。

  管理是树,品牌是挂在树上的果子,细节是大树的枝叶,放弃细节就等于打完大树的树叶,大树再也结不出美丽的果实。 ——jvc公司

  作为产品,必须一开始就表现出它的与众不同。这种与众不同不是仅仅通过夸大的不属实的广告宣传就能实现的,真正有效的方法是在细节上加以处理。——星巴克公司

  21世纪的竞争是细节的竞争。只有把每一个细节做好,做得与众不同,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竞争力,才能生存和发展。 ——日本东京贸易公司

  实现高质量就要对产品的所有零件的细节进行检验,保证企业基业长青。 ——奔驰汽车

  *联通:让一切自由联通。

  阿里巴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阿里巴巴定位于服务中小企业。对于那些资金实力有限、渠道尚不够深广的的中小企业来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口号确实诱人。

  三星的经营理念是:以人才和技术为基础,创造最佳产品和服务,为人类社会作出贡献。

  三星的核心价值观是:人才第一,追求一流,引领变革,正道经营,共存共赢。

  联想:世界的联想。

  索尼:永远争第一,永远不模仿他人,产品与产品的差异,在于细节。

  迪斯尼:迪斯尼给人类提供最好的娱乐方式,我们想要一个有意义的公园,一个使家庭团聚的地方。

  质量上乘、服务周到、地方清洁、物有所值。 ——麦当劳金科玉律

  旧口号:尝尝欢笑,常常麦当劳 新口号:我就喜欢!——麦当劳

  国美:有国美的地方就不能有其他家电连锁店。

  百度:作*人自己的搜索引擎 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

企业发展口号2

  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海尔

  要让时针走得准,必须控制好秒针的运行。

  得客户者得天下。 ——ibm公司

  让每一张桌子上、每一个家庭中都有一台计算机,都使用微软的软件。革命就在这里爆发,而且是微小的软件革命。——微软公司。

  我们相信上帝、家庭和麦当劳,但在办公室时三者顺序则相反。哪怕是一片腌黄瓜的宽度,我们都有一定的标准。质量上乘、服务周到、地方清洁、物有所值。——麦当劳金科玉律

  我们的血管里流的不是血,而是可口可乐。——可口可乐的理念

  我们想要一个有意义的公园,一个使家庭团聚的地方。——沃特·迪斯尼公司

  任何时候,当务之急就是顾客服务更上一层楼。——摩托罗拉公司

  危机之中自有良机。 ——摩根公司

  我要为大众生产汽车。它大得足够一家人乘坐,但也可以小得只要一个人开动和维护就够。 ——福特公司

  产品与产品的差异,在于细节。 ——sony公司

  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值得企业密切关注,每一个细小的行动都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对它给予足够的关注,修正细小的偏差,企业才能成就宏图伟业。 ——沃尔玛公司

  创新不是浮夸的东西,它要作的是具体的事,只有关注企业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企业才能把创新工作做好。 莫道“山穷水尽疑无路”,留心细节,必将使得企业“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等竞争的条件下,从一个小小细节引发出的与众不同的点子,常会让企业有与众不同的收获。它不仅能让企业反败为胜,还能找到打开市场大门的“金钥匙”。 要想在这个微利时代站稳脚跟,并获得长足的发展,对每一个细节加以完美,是唯一的一条可行之路。 ——苹果公司。

  管理是树,品牌是挂在树上的果子,细节是大树的枝叶,放弃细节就等于打完大树的树叶,大树再也结不出美丽的果实。 ——jvc公司

  作为产品,必须一开始就表现出它的与众不同。这种与众不同不是仅仅通过夸大的不属实的广告宣传就能实现的,真正有效的方法是在细节上加以处理。——星巴克公司

  21世纪的竞争是细节的竞争。只有把每一个细节做好,做得与众不同,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竞争力,才能生存和发展。 ——日本东京贸易公司

  实现高质量就要对产品的所有零件的细节进行检验,保证企业基业长青。 ——奔驰汽车

  *联通:让一切自由联通。

  阿里巴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阿里巴巴定位于服务中小企业。对于那些资金实力有限、渠道尚不够深广的的中小企业来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口号确实诱人。

  三星的经营理念是:以人才和技术为基础,创造最佳产品和服务,为人类社会作出贡献。

  三星的核心价值观是:人才第一,追求一流,引领变革,正道经营,共存共赢。

  联想:世界的联想。

  索尼:永远争第一,永远不模仿他人,产品与产品的差异,在于细节。

  迪斯尼:迪斯尼给人类提供最好的娱乐方式,我们想要一个有意义的公园,一个使家庭团聚的地方。

  质量上乘、服务周到、地方清洁、物有所值。 ——麦当劳金科玉律

  旧口号:尝尝欢笑,常常麦当劳 新口号:我就喜欢!——麦当劳

  国美:有国美的地方就不能有其他家电连锁店。

  百度:作*人自己的搜索引擎 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

企业发展口号3

  1、争创未来,勇当标兵。

  2、热情冲天,安全落地。

  3、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4、安全先行,特色鲜明。

  5、奋力当先,给力大家。

  6、勇往直前,安电力先。

  7、争达一流,敢为人先。

  8、安达万家,一路领先。

  9、奋力当先,给力大家。

  10、一马当先,给力达人。

  11、勇往直前,安电领先。

  12、安全为本,服务为魂。

  13、供你所需,供创为民。

  14、和谐天下,给力万家。

  15、冠军驻心,安全筑魂。

  16、安全作笔,再写辉煌。

  17、团结一心,点石成金。

  18、安全保障,质赢未来。

  19、电力有我,安全到家。

  20、品质服务,对电负责。

  21、科技领先,安全到家。

  22、你我携手,电定基业。

  23、用电安全,幸福常存。

  24、扬帆起航,勇往直前。

  25、安全谨记,万家光明。

  26、立足安全,完善管理。

  27、武装战略,给力创先。

  28、自信自强,给力奋发。

  29、创先争优,安全为基。

  30、创优创先,勇往直前。

  31、居安思危,敢为人先。

  32、安全高效,引领未来。

  33、电力先锋,网连*安。

  34、低碳节能,安全创先。

  35、你我携手,奠定基业。

  36、安全供电,幸福大家。

  37、网电一家,安全到家。

  38、电力十足,飞跃天空。

  39、赢在创新,勇闯天涯。

  40、传递能量,安全共享。

  41、求真务实,生命第一。

  42、勇攀高峰,创造一流。

  43、细致工作,*安传送。

  44、创先争优,安全随行。

  45、深入安全,情系电网。

  46、创安全电网,做和谐标兵。

  47、安和谐之能,全进取之力。

  48、人员零违章,安全零事故。

  49、供电不断电,安全不冒险。

  50、有电很方便,安全要注意。

  51、真情传电网,安全系民心。

  52、创优质服务,保电力安全。

  53、敢为天下先,心系民安全。

  54、情牵千万家,照明人生路。

  55、立电业美名,树安全先锋。

  56、登山我争峰,安全源基层。

  57、创服务先锋,保供电安全。

  58、服务你我他,安全靠大家。

  59、安全意识深,大运我先行。

  60、电力无极限,安全伴你行。

  61、安全赢天下,给力千万家。

  62、安全你我他,情牵千万家。

  63、照亮千万家,安全你我他。

  64、创科技电网,保安全生产。

  65、为子孙节电,为后人造福。

  66、创先为核心,安全为保障。

  67、创优质服务,记安全第一。

  68、供一流电源,保万家安全。

  69、山高我争峰,安全弦紧绷。

  70、创先百分百,安全不打折。

  71、与时俱进,稳保领先水*。

  72、改革的引擎,安全的坐标。

  73、安全铸精彩,创先赢未来。

  74、安全为大家,创先你我他。

企业发展口号4

  1、创新企业文化,获得竞争优势。

  2、企业求发展,环保需先行。

  3、培育创新精神,塑造创新人格。

  4、自信沉着,勇者无畏,厚积薄发,笑看今朝。

  5、艰苦创业拼搏奉献务实创新发展气化。

  6、求实是我们的根本,创新是我们的动力。

  7、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企业。

  8、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9、振兴科技靠人民,创新科技为人民。

  10、加快科技创新步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11、抓经济,抓创新,两手都要硬。

  12、市场竞争不同情弱者,不创新突破只有出局。

  13、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14、节约促发展,节约出效益。

  15、病,要根治;小问题,要重视。

  16、留意多一点,问题少一点。

  17、每天自我检讨,品质自然更好。

  18、我们的血管里流的不是血,而是可口可乐。

  19、我们想要1个有意义的公园,1个使家庭团聚的地方。

企业发展口号5

  1、细心精心用心,品质永保称心。

  2、迅速反应,马上行动。

  3、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4、顾客是企业发展的源泉。

  5、关爱生命,安全发展。

  6、鼓励科技创新,推动社会进步。

  7、创新管理理念,融入文化元素。

  8、创新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

  9、力行求是,勇于创新,服务社会,报效国家。

  10、需要无限,资源有限,善用有限,发展无限。

  11、保护知识产权,发展创新经济。

  12、弘扬求是精神,争做创新人才。

  13、1个疏忽百人忙,人人细心更顺畅。

  14、以科技为动力,以质量求生存。

  15、任何时候,当务之急就是顾客服务更上一层楼。


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菁华3篇)(扩展7)

——企业发展名言警句

企业发展名言警句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名言警句吧,名言警句是人们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的提炼和总结。什么样的名言警句才是好的名言警句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企业发展名言警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企业发展名言警句1

  1、做正确的事比做正确的事更重要。

  2、智者为自己而追求一切,愚者为他人而追求一切。

  3、反复把握,反复把握,把握关键,把握改进。

  4、最有效的资本是我们的信誉,它24小时为我们工作。

  5、工作是你人生的舞台,能否赢得掌声取决于你自己。

  6、即使是不成熟的尝试也比胎死腹中的策略好。

  7、创造性模仿不是模仿别人,而是超越和再创造。

  8、为生存而奋斗,献身于公司和公司的命运;谋求发展,开拓进取,开创企业新局面!

  9、生活中最大的乐趣是当每个人都说你做不到的时候,你却做到了!

  10、顾客有了以后,服务的开始就是销售的开始。

  11、克服恐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可靠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情,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12、事实上,成功只是你工作的1%。成功是99%的失败。

  13、一艘没有目标的船,任何方向的风都对它不利!

  14、不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是管理者最大的疏忽。

  15、要与狼共舞,就必须成为一只狼,一只超级狼。

  16、不要想造海,你必须从小河流开始。

  17、充分发挥青年生力军的作用,大力开展青年礼仪活动!

  18、有些事情本身我们无法控制,只好控制自己。

  19、木已成舟,木已成舟;自断后路,百二秦关也会灭亡;上帝报答帮助他们的人;卧薪尝胆,三千甲可吞吾。

  20、观察他们就像观察你的生活一样,因为一旦你失去了他们,生活就失去了意义。

企业发展名言警句2

  1、一个成功的决策,等于90%的信息加上10%的直觉。

  2、一个公司要发展迅速得力于聘用好的人才,尤其是需要聪明的人才。

  3、用人不在于如何减少人的短处,而在于如何发挥人的长处。

  4、犹豫不决固然可以免去一些做错事的可能,但也失去了成功的机会。

  5、在没出现不同意见之前,不做出任何决策。

  6、造人先于造物。

  7、正确的决策来自众人的智慧。

  8、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善于用人之长。

  9、作为一个领导,你可以不知道下属的短处,却不能不知道下属的长处。

  10、大成功靠团队,小成功靠个人。

  11、对产品质量来说,不是100分就是0分松下幸之助。

  12、坚持每天提高1%,70天工作水*就可以提升一倍。

  13、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松下幸之助。

  14、企业即人。

  15、企业说到底就是人,管理说到底就是借力。

  16、企业最大的资产是人。

  17、什么叫做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叫做不容易?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认真地做好它,就是不容易。

  18、世界上每100家破产倒闭的大企业中,85%是因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不慎造成的。

  19、世界上最无价的东西是人心,要赢得别人的心,只有拿自己的心去交换。

企业发展名言警句3

  1、大成功靠团队,小成功靠个人。

  2、一个公司要发展迅速得力于聘用好的人才,尤其是需要聪明的人才。

  3、正确的决策来自众人的智慧。

  4、在没出现不同意见之前,不做出任何决策。

  5、企业即人。

  6、用人不在于如何减少人的短处,而在于如何发挥人的长处。

  8、企业说到底就是人,管理说到底就是借力。

  9、企业最大的资产是人。

  10、造人先于造物。

  11、作为一个领导,你可以不知道下属的短处,却不能不知道下属的长处。

  12、什么叫做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叫做不容易?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认真地做好它,就是不容易。

  13、世界上每100家破产倒闭的大企业中,85%是因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不慎造成的。

  14、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善于用人之长。

  15、世界上最无价的东西是人心,要赢得别人的心,只有拿自己的心去交换。

  16、犹豫不决固然可以免去一些做错事的可能,但也失去了成功的机会。

  17、一个成功的决策,等于90%的信息加上10%的直觉。

  18、对产品质量来说,不是100分就是0分松下幸之助。

  19、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松下幸之助。

  20、坚持每天提高1%,70天工作水*就可以提升一倍。

企业发展名言警句4

  1、大成功靠团队,小成功靠个人。

  2、对产品质量来说,不是100分就是0分松下幸之助。

  3、坚持每天提高1%,70天工作水*就可以提升一倍。

  4、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松下幸之助。

  5、企业即人。

  6、企业说到底就是人,管理说到底就是借力。

  7、企业最大的资产是人。

  8、什么叫做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叫做不容易?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认真地做好它,就是不容易。

  9、世界上每100家破产倒闭的大企业中,85%是因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不慎造成的。

  10、世界上最无价的东西是人心,要赢得别人的心,只有拿自己的心去交换。

  12、一个公司要发展迅速得力于聘用好的人才,尤其是需要聪明的人才。

  13、用人不在于如何减少人的短处,而在于如何发挥人的长处。

  14、犹豫不决固然可以免去一些做错事的可能,但也失去了成功的机会。

  15、在没出现不同意见之前,不做出任何决策。

  16、造人先于造物。

  17、正确的决策来自众人的智慧。

  18、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善于用人之长。

  19、作为一个领导,你可以不知道下属的短处,却不能不知道下属的长处。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