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生态文明建设征文(精选5篇)

首页 / 征文 / |

  我与生态文明建设征文 1

  地球孕育了人类,是人类的母亲,她提供了人类生存、生产和发展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

  然而人类在不断的发展中却逐渐遗忘了地球的恩惠,肆无忌惮的破坏生态环境,作为地球的一员,人类的一员,湖南的一员,我们可曾想过昔日的地球草木葱茏、鸟语花香的样子呢?

  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家园,就要认清恣意破坏环境的危害,地球虽有“水球”之称,但是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仅占总量的2.47%。

  就在前几天,我们全家去郊游;当我们路过长沙的一家化工厂时,看到了工业废水正顺道往前流,那本来清澈的河水变得非常脏,一些死鱼浮在水面上。再看河两边,草都枯萎了,小花也低下了头。这些情景令我非常难过。

  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湖南的班团活动。共建绿色湖南的重要重性为主。

  世界上最美的颜色是什么,毫无疑问,是绿色。绿色是大自然赠与我们人类的宝贵财富,绿色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绿,环保的颜色。有了绿色,便有了清新的空气;有了绿色,便有了沁鼻的花香;有了绿色,便有了健康的生命、有了希望。同学们,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新主人,国家的未来要靠我们建设,环境也要靠我们保护,我们要勇于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共同维护地球母亲的安全,共同创建和谐美好的绿色校园。

  而且绿色,又不仅仅是物质、颜色上的,共是精神上的。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明联谈趣》中谈到一句“风声雨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事事关心。”这说明新时代主人的我们不能满足于物质的需要,更要是精神的追求,做到物质与精神与精神有机的结合起来,让我们绿色校园更美好。

  让我们捡起一张纸,节约一滴水,珍惜一朵花,爱护一棵草……用实际行动来履行我们的承诺,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家园。

  我与生态文明建设征文 2

  我们周围是否有许多垃圾呢?我们是否发现垃圾就在我们的周围呢?

  因为人们多加开垦荒地、砍木盖房……正是因为人类这样不停得开垦荒地、砍木盖房。就因为这样人类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

  每天早上来到教室里,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放下椅子去开窗户,让空气流通;拿起扫把扫扫地,把垃圾扫掉,让教室成为一个干净的小世界。如果每个人都能从一件小事做起,我们的地球将是多么美丽、干净的。

  现在人类应该行动起来,做好低碳生活的计划。不开空调、少看电视、出门乘公交啊等等。放假期间,应该去外郊游,郊游要搭公交车。不要骑电车,电车消耗电;也不要开汽车,汽车污染气大。

  如果要出门购物,带上购物袋。不要带塑料袋,塑料袋是生态文明的祸害。虽然塑料袋不大,但是害处却是它的几倍,以后要少用塑料袋,用购物袋才环保。这仅仅是小事,但它却给人类带来了灾难。塑料袋是白色的,它的污染主要于它的白。“白色污染”主要指对环境造成的“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两个负面。

  生态文明,只有几个人做那是不够的,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坚持一天不破坏,那我们的家园也能够多一天“微笑”!要让我们共同的家园美好,需要大家一起为地球“洗澡”!

  生态文明,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

  我与生态文明建设征文 3

  我们天天都要喝水,对于水,我们并不陌生。但是,朋友,你知道吗?现在,我国的水资源已经极度匮乏。有许多地方干旱严重,每年,我国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因为喝了不干净的水而死去。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现已被联合国列为14个缺水严重的国家之一。在正常情况下全国年缺水总量为300亿——400亿立方米,每年有1亿——3亿亩农田受旱,669座城市中有400余座供水不足,在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个长期受缺水困扰。随著全国用水量持续增长,水资源短缺进一步加剧。

  不光是我国,以色列,也门,还有非洲大部分国家也是谁资源严重匮乏的地区。科学家预计,石油危机之后,水资源危机也会*卷而来!!!在2055年,全世界储备的水将会被用光!!埃及,荷兰,柬埔寨,叙利亚,苏丹和伊拉克等国家,60%的纯净水是从国外进口的,有人说,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可能会为争夺水资源而掀起世界大战!

  地球现存高达97%的水属于海水,不便人类直接使用,适合人类直接使用的淡水只占地球全部水的3%,其中约0.7%存在南、北极巨大冰帽和高山冰川的固态水中,另外2.3%的清水有0.5%被污染,剩下1.8%才为可用之清水,加上水循环极为缓慢,一滴水需耗时3千年才得以形成,水资源显得格外珍贵。

  现在,我来教大家一些节水的小窍门∶在洗手后,一定要把水龙头关紧,要不然一年下来,浪费的水大约可以装满8个浴缸。如果你家养花的话,要用淘米水浇花,一年下来,可以大约节省25L的水。

  珍爱生命之水,共建生态文明,让我们一起来节约水资源!

  我与生态文明建设征文 4

  “白云朵朵,绿草如茵。”这不是每个人所向往的吗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生活已离我们越来越远了,生态环境已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全球都十分注重生态环境的文明。

  其实,说起生态文明,说起我以前的做法,我深感愧疚。

  以前,我总以为生态文明离我很遥远,所以乱仍垃圾,浪费资源这种事我是经常干,虽然别人多次告诫我,要保护生态环境,可我却总是满不在乎。让我印象最深,也是让我最惭愧地要数那一次了。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吹着,天空还飘起了小雪。可偏偏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我做值日。这么冷的天谁不想早点儿回家于是我们着急慌忙地做完了室内的值日,最后只留下垃圾没倒。可谁想在这么冷的天去倒垃圾呀!俗话说:三个和尚没水吃,我估计我们就是那“三个和尚”了。几个人在空荡荡的教室里大眼瞪着小眼,瞪了半天,组长才发话:“这垃圾总得有人倒,可你们都不愿意,我看不如这样吧!采用抽签的方法决定谁去倒。”说罢,从桌子上拿起几张废纸,又拿了一根笔,涂涂画画一阵后,她将纸条递给了我们。我顺手拿了一个,怀着忐忑不安的情绪打开了它。可偏偏、偏偏我抽中了。无奈,我只得去倒了。我用脚踩了踩装得满满的垃圾,提着它下了楼。

  不料,刚一下楼,一阵凛冽的寒风夹杂着冰雪向我刮来。我连忙闭上眼睛,待风刮完后,我觉得垃圾仿佛轻了许多。紧之后,我眼前就飘过了几团白色的东西。遭了,垃圾被吹飞了,我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没有人,算了!不管了,倒了垃圾好回家。可正当我走时,我却听到了一个声音:“姐姐,不要走,纸已经不‘飞’了,快把它捡起来好吗”我回头一看,是一个刚入学的小女孩,正在望着我。我刚想去捡,可转念一想:不行,如果被人望见了,多丢人!小女孩看我不动,就自己捡了起来,我看着小女孩,心想:人家才是一个刚入学的,就这么明白环保,可我呢都一个中学生了,真是自愧不如阿!想到这儿,我与小女孩一齐捡起了垃圾。这次虽然回家晚了,可却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环保教育课。自那以后,我再也不做对生态环境不好的事情了,每当看到有人破坏环境、有不文明的行为时,我会主动上前制止。因为我明白,生态环境是否文明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是的,我们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也无法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迹,但我们要从小培养生态文明从我做起的理念。我们能够从小事做起,比如不浪费资源,节约每一滴水,不乱仍垃圾,不使用一次性用品,在学*上少用或不用木制铅笔,学会废物利用,提倡低碳生活……。这些事情虽然很小,但如果每个人都这么做,也能为生态文明贡献不小的力量。

  让我们共同保护环境吧!让天空增添一抹蓝,森林增添一抹绿。我呼吁:生态文明从我做起!

  我与生态文明建设征文 5

  环保,绿色在我们的身边到处都能看到这些宣传资料,只要你是有心人,必须能做到环保,必须会拥有健康的生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很多人这样报怨的:“为什么吃的食物不是纯天然的不是绿色食品”因为此刻有空气、水源、土地都遭到了污染。还有一些是为了个人利益故意添加到食品里。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许多遭到污染的现象,如:燃烧矿物燃料,放出超多的二氧化碳;毁林,削减了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潜力。另外,大气中还增加了许多人造的温室气球,使地球表面聚积的热量越来越多,最终导致了全球变暖,冰川消融速度加快,庄稼都被淹没了,这样生态*衡就遭到了破坏。

  我认为我们就应学会节能减排,比如:节约用纸,尽量用手帕,这样就能少砍伐一棵树木了,我相信这样做会有一棵树感谢你,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绿色出行,少开车,坐公交车,少排放尾气,选用节能电器,多植树造林……

  我曾在报纸上读过一个真实的人和事,讲的是一位外国人,他为了宣传环保,来到了我们昆明,一住便是12年,在这12年里他到处宣传生态文明,低碳生活,12年只穿过两套衣服。我们都就应像他学*这种环保精神。我们务必要有保护生态文明、低碳生活的意识。我相信几年以后,微风吹过,我们将听到微风和树叶的低语声,呼吸到香甜的空气!

  生态文明、低碳生活,从我们做起,从此刻做起!


我与生态文明建设征文(精选5篇)扩展阅读


我与生态文明建设征文(精选5篇)(扩展1)

——生态文明建设征文 (菁华6篇)

生态文明建设征文1

  步的恶化?当你打扫自己的美丽的庭院的时候,你可曾想到我们的周围随处可见的白色垃圾?当你充分享受春日里和煦阳光的时候,可曾想到南极上空已经失去了臭氧层的庇护?曾几何时,天空是那么蓝,河水是那么清,森林是那么密,就在自然环境给予我们美的享受的同时,人类同样在向大自然索取并不应得的东西…

  在读书的过程中,书中说道:“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源所造成的。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食品污染、不适当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五大类。”一个个铁一样的事实告诉我们,它们像恶魔般无情地吞噬着人类的生命。它威胁着生态*衡,危害着人体健康,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让人类陷入了困境。为此我作出宣告:“只要我们——人类有时刻不忘保护环境的意识,有依法治理环境的意识,地球村将成为美好的乐园”。未来的天空一定是碧蓝的,水是清澈的,绿树成荫鲜花遍地,人类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幸福。

  1998年,流经*大地的长江、嫩江、松花江等大将大河,隐去往日温柔美丽的笑靥,露出了凶猛可怖的狰狞。肆虐的暴雨,横扫着*的南方和北方,暴雨所到之处,江湖水涨,河沟漫溢。咆哮的江水卷起了一次又一次洪峰,吞噬了一个个村庄,一片片良田,一个个市县,一座座工厂,一所所学校。

  我为周围环境的恶化肆虐的洪水像一只只无情的魔爪,几千万亩良田被淹,几百万人痛失家园。浩浩荡荡的江水,每天都在制造大大小小的险情。暴戾的烘魔,酿造大大小小的险情。暴戾的烘魔,酿造大大小小的悲剧。给水以家园,给万物生灵以家园,人类才会有自己的家园,人类才会有自己的家园;给水以活路,给万物生灵以活路,人类才会能生存和发展。

  而感到心痛,我想:作为未来接班人的青少年,如果不了解人类环境的构成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无视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的话,我们的生命将毁在自己的手中,老天将对我们作出严厉的惩罚。为此我下定决心要从我做起爱护环境,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家园,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卫士。

生态文明建设征文2

  生命是绿色组成的,绿色带给我们快乐,让我们幸福生活,可是这绿色正在大片大片的消失……

  在远古时代,地球气候温暖湿润,空气清新,水源丰富,植被茂密,鸟语花香,是人类理想的栖息之地。可是*年以来,随着地区人口增加,土地被大量开垦,人们又多以木材为燃料,致使森林大量减少,造成水土流失,导致河床堵塞等多种恶果。

  森林过去曾是动物们的天然绿色的居住场所,它们可以在那儿悠闲自在地生活。但是好景不长,这“风水宝地”被人类发现了,他们把森林开辟出来,用来造房子、工厂。从这以后,这里就变**类的栖息地,动物的集中营,动物们只好千方百计逃亡。可他们逃到哪儿呢?在食物链中植物(即生产者)是最重要的一环,要是这一环出现严重问题,就等于割断了动物的命脉。从而导致动物们无法生存,让动物们濒临灭种。别忘了,人也只是所谓“高等动物”。

  人类生活所需的森林资源本来是可以再生,为人类长期做贡献的。可是因为人类乱砍伐树木,用来造纸、做家具、修铁路、造房子……森林资源逐日变得供不应求了。树木的作用广泛,于是人们便大量采伐,越来越多的树木进入了加工厂,以至于一些树种渐渐绝迹了。人们大肆地乱砍滥伐树木,还造成水土流失,洪水泛滥。虽然有有公德心和环保意识的人会去制止他们这样做,但是几乎于事无补:还是有一些人打着“需求”的旗号去砍伐树木,而去还不是少数。有人认为,一个地球上森林面积那么广,砍一些也没有关系。这种说法,在远古时代可以这么说;而在现在,就大错特错了。你砍“一些”我砍“一些”,森林资源只会越来越少,沙漠的面积只会日益增加,也许不久的将来,地球就会变的光秃秃的。

  古语云:“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这难道还不清楚吗?开发是要度的,你超过了这个度是会成恶果的。不过还得请你自己吞下这枚苦果。

  除此之外树木还可以净化空气。这就是为什么城市的空气质量总是没山区好了:车多人多但树少,树木也忙不过来呦。

  现代社会,几乎每家都有车,车要排放废气,废弃会污染环境,会危害人的健康,树叶可以吸附灰尘,从而减少了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在绿树的环绕中,人们可以镇定神经,降低血压,也容易解除疲劳。树木还能制造氧气,l公顷阔叶林1天可以吸收1吨二氧化碳,释放出0.73吨氧气。树木是杀菌能手。许多树木在生长过程中会分泌出杀茵素,杀死由粉尘带来的各种病菌。据调查,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菌量百货大楼为400万个,林荫道上为58万个,公园里为100个,而林区只有55个。林区与百货大楼空气中的含菌量相差7万多倍。可见树木的重要性有多大。此外,树木还可以调节气候、防风降噪、蓄水防旱,是人类最好的朋友。

  树木对我们的人类有这么大的帮助,它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生活,你还会无情的去砍伐它们吗?植树节就要到了,伴随着春天,我们把一粒粒树种放在泥土中,给予它们养料,让它们长成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

生态文明建设征文3

  读了《美丽*——生态文明建设者》这本书,不仅使我知道了生命的起源和奥妙,还让我游览了祖国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但是使我感触最多的还是哭泣的地球这一章节。

  山青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美丽*;强大富裕而环境污染同样也不是美丽*。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进一步加剧,并且严重威胁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和健康,甚至在将来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合理发展。我国环境污染严重,主要是来自于工业的排放,废气、废水和废弃物日益增加。不堪重负的地球在哭泣。地球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地球一旦无药可救了,我们将如何生存?拯救地球就等于拯救我们自己呀!

  面对这样严重的环境污染现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种紧迫感,都应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倡导绿色文明。绿色文明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必然选择的文明形态,也是一种人文精神,它体现着时代精神与文化内涵,也体现着人类的进步以及与大自然和和谐共处。绿色文明包括绿色生产、生活、工作和消费方式,其本质是一种社会需求。

  我们不仅要自己爱护环境,还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周围的人们,让所有的人都来追求绿色文明,让我们居住的环境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新鲜、阳光更灿烂。

生态文明建设征文4

  生态文明低碳生活在我们周围环绕,大自然给予了我们秀丽的环境,而我们并没有很好地去保护这篇大自然,而在无畏地浪费。

  人类的发展史越来越快,而我们提倡的“低碳生活”却几乎没有人理睬,而在一向破坏它的本质。人类的生活水*逐渐提高,而大自然的绿色又在哪儿呢。

  我们就应明白地球是唯一一个适合人居住的地方,但随着人类的破坏,再过几百年后我们就应去哪儿生存呢所以我们就应从小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

  我们就应少用一次性物品;出门不用塑料袋,自备环保袋;把洗拖把的水能够用来冲马桶;洗米、洗菜之类的水能够用来浇花浇菜;不随意扔垃圾,要把来及进行分类。少开汽车,多骑自行车;家里尽量备用无磷产品……其实我们能为环保做的事情有许多,只是看你*常在不在意。让我们做好环保,为环保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环保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共同为环保出一份力,你出一些,我出一些,她出一些,相信吧,我们的环境会越来越好,让我们拥有这样的环境而自豪吧!让我们为这大自然共创完美的明天,一齐来为大自然母亲贡献力量吧!

  我们为这大自然也许字献出了单薄之力,但全世界都能这样做的话,我们的明天将会跟完美!相信吧,完美的明天将会来到!让我们手拉着手一齐迎接崭新的一天吧!加油!一齐来吧!

生态文明建设征文5

  生命是绿色组成的,绿色带给我们快乐,让我们幸福生活,可是这绿色正在大片大片的消失……

  在远古时代,地球气候温暖湿润,空气清新,水源丰富,植被茂密,鸟语花香,是人类理想的栖息之地。可是*年以来,随着地区人口增加,土地被大量开垦,人们又多以木材为燃料,致使森林大量减少,造成水土流失,导致河床堵塞等多种恶果。

  森林过去曾是动物们的天然绿色的居住场所,它们可以在那儿悠闲自在地生活。但是好景不长,这“风水宝地”被人类发现了,他们把森林开辟出来,用来造房子、工厂。从这以后,这里就变**类的栖息地,动物的集中营,动物们只好千方百计逃亡。可他们逃到哪儿呢?在食物链中植物(即生产者)是最重要的一环,要是这一环出现严重问题,就等于割断了动物的命脉。从而导致动物们无法生存,让动物们濒临灭种。别忘了,人也只是所谓“高等动物”。

  人类生活所需的森林资源本来是可以再生,为人类长期做贡献的。可是因为人类乱砍伐树木,用来造纸、做家具、修铁路、造房子……森林资源逐日变得供不应求了。树木的作用广泛,于是人们便大量采伐,越来越多的树木进入了加工厂,以至于一些树种渐渐绝迹了。人们大肆地乱砍滥伐树木,还造成水土流失,洪水泛滥。虽然有有公德心和环保意识的人会去制止他们这样做,但是几乎于事无补:还是有一些人打着“需求”的旗号去砍伐树木,而去还不是少数。有人认为,一个地球上森林面积那么广,砍一些也没有关系。这种说法,在远古时代可以这么说;而在现在,就大错特错了。你砍“一些”我砍“一些”,森林资源只会越来越少,沙漠的面积只会日益增加,也许不久的将来,地球就会变的光秃秃的。

  古语云:“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这难道还不清楚吗?开发是要度的,你超过了这个度是会成恶果的。不过还得请你自己吞下这枚苦果。

  除此之外树木还可以净化空气。这就是为什么城市的空气质量总是没山区好了:车多人多但树少,树木也忙不过来呦。

  现代社会,几乎每家都有车,车要排放废气,废弃会污染环境,会危害人的健康,树叶可以吸附灰尘,从而减少了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在绿树的环绕中,人们可以镇定神经,降低血压,也容易解除疲劳。树木还能制造氧气,l公顷阔叶林1天可以吸收1吨二氧化碳,释放出0.73吨氧气。树木是杀菌能手。许多树木在生长过程中会分泌出杀茵素,杀死由粉尘带来的各种病菌。据调查,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菌量百货大楼为400万个,林荫道上为58万个,公园里为100个,而林区只有55个。林区与百货大楼空气中的含菌量相差7万多倍。可见树木的重要性有多大。此外,树木还可以调节气候、防风降噪、蓄水防旱,是人类最好的朋友。

  树木对我们的人类有这么大的帮助,它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生活,你还会无情的去砍伐它们吗?植树节就要到了,伴随着春天,我们把一粒粒树种放在泥土中,给予它们养料,让它们长成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

  有关生态文明建设作文4

  读了《美丽*——生态文明建设者》这本书,不仅使我知道了生命的起源和奥妙,还让我游览了祖国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但是使我感触最多的还是哭泣的地球这一章节。

  山青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美丽*;强大富裕而环境污染同样也不是美丽*。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进一步加剧,并且严重威胁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和健康,甚至在将来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合理发展。我国环境污染严重,主要是来自于工业的排放,废气、废水和废弃物日益增加。不堪重负的地球在哭泣。地球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地球一旦无药可救了,我们将如何生存?拯救地球就等于拯救我们自己呀!

  面对这样严重的环境污染现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种紧迫感,都应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倡导绿色文明。绿色文明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必然选择的文明形态,也是一种人文精神,它体现着时代精神与文化内涵,也体现着人类的进步以及与大自然和和谐共处。绿色文明包括绿色生产、生活、工作和消费方式,其本质是一种社会需求。

  我们不仅要自己爱护环境,还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周围的人们,让所有的人都来追求绿色文明,让我们居住的环境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新鲜、阳光更灿烂。

生态文明建设征文6

  过去树木茂盛,环境优美,千百只鸟儿在空中自由的飞翔,矫健的羚羊在广阔大草原上动感十足的奔跑,到处一片盛气凌人的景象。然而,此刻一切的一切都变了。大地变得憔悴,环境变得肮脏,处处存在隐患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三废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蔓延、绿色屏障锐减、土地荒漠化、海洋生态危机……地球时刻在变化,时刻在变“坏”!

  *些年,有多少动物们因为人们残杀,而濒临灭绝,为什么人们还不知悔改,一错再错,大自然是多么的完美!我国的黄河,以前是多么的气势磅礴,如今黄河下游为什么土地荒漠化会那么的严重,这难道不是因为人们破坏树木,滥砍乱伐而导致到的吗?

  古代诗人陶渊明在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在南山”的情境中觅得闲适淡远;王维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中找到静谧空灵;朱自清在月下荷塘的朦胧之美中体会到了片刻的宁静……大自然是多么的完美!多么的让醉心!

  大自然不但是我们生存的空间,而且还是我们精神寄托的`桥梁!

  大自然不是我们随意剥夺的对象!不是我们无止境的汲取财富的源泉!而是我们生存和发张息息相关的生命共同体。对自然,我们不能妄想着去“征服”去“战胜”而要精心地加以保护,加以疼爱和珍惜!

  生态文明,我们为何不去实现,为何不去建设生态文明,地球在一点一点的再变“坏”,我们到此刻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建设生态文明呢!换个角度想想,人类跟一只贪婪的狼有何不同呢!无非是在利用地球母亲那匮乏的资源来实现自己的欲望罢了!人类阿!再不收手,大自然会以自己的手段来报复你们呐!

  为了大自然的完美我们就应用心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选取简约生活方式,从衣、食、住、行、用都能够体现生态文明。节电、节水、节油、节气,从这些点滴小事做起。除了植树,还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的的商品,有人坚持爬楼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搞笑,有的不免有些麻烦。但关心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们却把减少二氧化碳实实在在的带入了生活。


我与生态文明建设征文(精选5篇)(扩展2)

——我与生态文明建设征文 (菁华3篇)

我与生态文明建设征文1

  不必援引枯燥的数据,不必借用古老的格言,我们只需要用肉眼仰望一下头顶上的天空,就应惊愕地承认:它早已不是美丽蓝天的原稿,已经被“现代生活”的烟尘“复印”得浑浊而模糊。

  妈妈经常对我说,她小时候经常带着年幼的弟弟在山坡上、草丛中玩。那时,有蔚蓝的天空和清澈的河水,松鼠、小鸟伴着他们前行。可现在,生活水*比那个年代高许多,但我却不得不承认,我开始羡慕那样的景色了。这是为什么呢?

  不必讳言,在人类的生存空间中和视野里,已无一块净土:臭氧层被破坏,导致冰川融化;珠穆朗玛峰的雪样中含汞和锰;大西洋海底有铅、铬沉积;南极企鹅体内含苯;北极烟雾正加浓变酸更何况是繁华的大都市?施工、扬尘、尾气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伤痕累累。她,已在**中呼喊:“我好痛。”

  再回过头想想,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于流星撞击产生的有毒烟尘。如今呢?人类还在为自己制造烟尘。现在,地球上每天大约有400多万人患上环境病,我们怎能不为明天担忧?

  如果我们的城市少了一些灰尘,天空也许变得蔚蓝;如果我们的工厂少排放些废水,也许能让河水变得更清澈;如果我们的餐桌上少了些浪费,也许能让更多人吃饱饭;如果我们因为“地球一小时”而多了一些黑暗,也许能换来明天更多的明亮;如果我们的街边多了一抹绿,也许空气会更加清新。如果我们生活的地方成为了生态文明城共建生态文明城市,从我做起市,也许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环保”不再是一种口号了,而是变成了马路上的“白改黑”,全民参与的植树活动,还有对噪音的处理,群众意识的提高导致地球哭泣的因素也日益减少。我倡议大家积极行动起来,让地球擦干眼泪,露出她久违的笑容。

我与生态文明建设征文2

  我是一条小河,蜿蜒盘曲在妙西的秀山美地间。那欢快奔腾的小溪,是我生命的源头;那滚滚东流的大江,是我向往的地方。千百年来,我清清的河水,滋养着妙西的花花草草,也哺育了妙西人的祖祖辈辈。

  晨光熹微,勤劳的村妇来到我身边洗衣洗菜,那“笃笃”的捶衣声,奏响了一曲劳动者之歌;夕阳西下,调皮的孩童扎进我水里游泳嬉戏,喧闹的声音,惊走了岸边树上归巢的小鸟;月上柳梢,螃蟹悄悄从石板下探出了头,青蛙“呱呱”地大声鼓噪,小鱼小虾快活地游来游去。多么热闹的场景!多么美妙的夏季!我享受着这快乐的一切。

  然而不知从哪一天起,我发现我的世界开始变了:人们砍掉我身边的树,推*土地,造起房子,建起菜市。他们行为粗野:随意把垃圾倒入我怀里,让污水流入我胸膛。我的血液开始变黑,我的呼吸日益困难我难受,我伤心,我在雨中哭泣,我在风中呼喊:善良的人们,请你们高抬贵手,还我一个清洁之躯吧!可我的声音是如此的微弱,只有小鱼小虾听得见,它们陪我一起落泪。漫不经心的人们,却依然我行我素,任意践踏我。终于有一天,我的血液几乎停止流动,我的生命仿佛就要消失,我浑身散发着难闻的气味。鱼虾匿迹,螃蟹逃逸,苍蝇成了我的常客;村妇不来,孩童不来,甚至,他们在经过我面前时,还掩着鼻子皱着眉头说:“怎么这么臭啊?”

  可这能怪我吗?这一切是谁一手造成的呢?我又有什么办法改变呢?——我能做的,唯有等待,等待,等待有一天人们醒来,等待我的噩梦结束。

  我庆幸,这一天并没有让我等得太久。妙西街上,挂出了一条条写有“共建生态文明,同创美好家园”、“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横幅,人们开始了大规模的“治污”行动:挖泥船“突突”开过来,堵到我胸口的淤泥被挖起,垃圾被清理;铲车伸出它有力的臂膀,推倒了我身边胡乱搭建的矮房;菜市场被拆除,迁到别的地方,污水不再允许向我任意排放人们还在我身边种上桃树、杨柳、玉兰、箭杆竹以及其他一些我甚至

  说不上名字的花草。我又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水清澈起来,鱼儿重新回到我怀抱中嬉戏;水草长起来,虾儿在里面自由地捉迷藏。清晨和傍晚,村妇和孩童的`欢声笑语又在我上空飘荡不,还不止这些,你看,春风吹拂,依依杨柳,轻轻拂过我脸庞;桃花争艳,玉兰吐芳,把我装扮成一条画的长廊,小鸟“啾啾”,白鹭翩翩,为我增添无限风光。农人学子,经过我身旁,都忍不住要驻足观赏,发出“好美”的惊叹。有的还举起手机,拍下这美丽的景致。应该说:跟以前比,我更加神采奕奕,容光焕发。

  我感谢大地,大地是我生命的依托;我感谢人们,人们让我生命更精彩。

  我是一条小河,一条美丽的小河,我叫妙西河。

  我深深地爱着妙西这片土地。

我与生态文明建设征文3

  水,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和世间万物的宝贵财富。它不仅滋养了时间万物的生命,还哺育了人类文明,比如黄河就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埃及文明也是靠尼罗河才发展起来的。任何一种生命都需要水分,人体要是缺水90%以上,就不会有任何生命迹象,人体对水的需要远比对食物的需要大,所以不管是什么生物,第一需要是氧气,第二就是水了,可见水是多么金贵

  虽然水是那么重要,可是目前的水源情况并不是那么乐观。在人类步入21世纪时,一场可怕的`“水源危机”正在袭卷全球,世界上竟有80多个国家,20多亿人口面临着淡水资源危机。其中26个国家的3亿多人生活在缺水生活的状况中。就连我国都有300多个城市缺水,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生活在缺水地区的人们,每天都要走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还有的人们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得病死去。这一连串的数字和鲜明的例子,说明了水源的污染的严重性。

  可是为什么那么多的水都被污染了呢?究其渊源,是因为人们把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排到了江河湖海里。对于水源的回收和利用,科学家们已经想出了很多办法。对于水的节约,尽管*已经宣传,但每次都收效甚微,不起太大的作用。其实我们想节约水并不难,只需要每次洗手时少用一些水,洗完之后关紧水龙头而已,解决“水源危机”是个大问题,但还是需要我们的举手之劳,就像广告上说的:“每天节约一滴水,难时拥有太*洋。”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保护“生命之水”,建造美好的家园吧!否则,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的眼泪。


我与生态文明建设征文(精选5篇)(扩展3)

——家庭文明建设征文 (菁华5篇)

家庭文明建设征文1

  “不学礼,无以立。”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是不学会文明礼仪,就难以有立身之处。这句话足以证明文明在古代就被人们重视了。千百年来的文明礼仪之风传承至今,因此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

  然而,怎么做才算是讲文明呢?这是困惑许多人的一个问题。

  第一: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我每天都能把我的脸、脖子、手洗得干干净净;头发也按时经常洗、梳整洁;指甲经常剪;还特别注意口腔卫生;经常洗澡、换衣服……总之就是每天都能把自己从头到尾弄的干净、整洁。

  第二:讲文明的话。我们每天都要跟人交流,因此每天需要说很多很多的话。于是乎讲文明的话就变成了很重要的一件事。不会有人喜欢听脏话,因为脏话会给别人带来不舒服的感觉,因此我讲话时都是讲文明用语,像见到了长辈我会说:您好、请进,不小心犯错我会说:对不起、抱歉,得到别人帮助我会说:谢谢,听到到别人说谢谢我会说:不客气,和人告別我会说:再见,总之我决不讲脏话。

  第三:规范行为。我做到了举止优雅,也就是说做到“站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我对人从不使用暴力,因为这是一种极其野蛮的行为。我在公共场合从不大声喧哗,不然会显得很没有素质。

  第四:尊重他人。比如:我听别人讲话时,都是在仔细聆听,决不随便打断,即使我很不同意他的想法,也会等他们讲完后,再慢慢解释、沟通。总之,你尊重了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

  关于讲文明的事还有很多,我虽只写了几条,但希望大家能够“觉醒”。期望大家能够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争做文明模范,让文明之花在大家身边绽放!

家庭文明建设征文2

  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文明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文明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惯的反映。而对一个家庭来说,文明礼仪已成为家庭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面就来家庭文明礼仪:

  其一:仪表。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一个人的卫生*惯、服饰与形成和保持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着密切的关系1、卫生: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不要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否则,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对人口沫四溅。 2、服饰:服饰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之雅俗。具体说来,它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还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并努力在穿着打扮的各方面与时间、地点、目的保持协调一致。

  其二:言谈。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和沉稳;尊重他人。 2、用语: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麻烦别人称“打扰”;求给方便为“借光”;托人办事为“拜托”等等。要努力养成使用敬语的*惯。现在,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的语言形式。

  其三:仪态举止。1、谈话姿势:谈话的姿势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和文明素质。所以,交谈时,首先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否则,会给人心不在焉、傲慢无理等不礼貌的印象。 2、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势,是一种静态的美。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收颁、抬头、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视,面带笑容。站立时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场合不宜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识地做些小动作,那样不但显得拘谨,给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仪态的庄重。 3、坐姿:坐,也是一种静态造型。端庄优美的坐,会给人以文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正确的坐姿应该:腰背挺直,肩放松。女性应两膝并拢;男性膝部可分开一些,但不要过大,一般不超过肩宽。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或椅子扶手上。在正式场合,入座时要轻柔和缓,起座要端庄稳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乱响,造成尴尬气氛。不论何种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钟”。若坚持这一点,那么不管怎样变换身体的姿态,都会优美、自然。 4、起姿: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动作,走姿是一种动态的美。“行如风”就是用风行水上来形容轻快自然的步态。正确的走姿是: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肩放松,两眼*视,面带微笑,自然摆臂。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让我们共创文明礼仪,做一个有道的人

家庭文明建设征文3

  文明是一阵清风,爽朗了人们的心情;文明是一盏灯,照亮了前程的光明;文明以一场雨,滋润了干涸的心灵。

  “好的环境可以愉悦人,更重要的是改变人、塑造人,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要想改变城市面貌,不但要把建设搞好,还要把精神文明传播好。人民是城市的主人,既是城市文明的受益者,更是城市文明的建设者,城市文明离不开个人文明。作为城市这个大家庭的一员,每位公民都有责任、有义务通过自己的文明行为,为我们的城市增添亮色。把一座城市建设的`更美好,不仅仅是*的事,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事。只有齐心协力,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为创建文明城市做出积极的贡献,才能把我们的城市建设的越来越美丽。

  作为一个市民。首先要知晓创建,关心创建,融入创建。要参与改造环境、移风易俗的实践,形成健康、科学、文明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争当文明市民,并主动参与到所在单位和社区开展的争创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社区的活动中去。

  争当文明市民,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要发扬主人翁意识,从文明出行、遵守交通秩序等小事做起,为畅通我市的文明交通工程,建设有序、安全、畅通、文明的交通秩序贡献自己的力量。

家庭文明建设征文4

  母爱是天地间最伟大的爱。他把我们重另外一个世界带到这个美丽的世界来。父母的爱是伟大的,威严的,无私的,也是慈祥的。父爱犹如高山,因为山高巍巍;母爱犹如海水,因为海水深不可测。然而这一丝不苟的爱都让我们难以回报!哇!多美的爱啊!我也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我的家庭很朴素,我知道父母赚钱很不容易,我很少向父母要钱。有一次,我突然发高烧,妹妹和弟弟正在睡觉,我忍着剧烈的头痛,走到了妈妈的房间,说了一句话:“妈妈,我头痛,好像发烧了。”说完就昏了过去。当我醒来了以后,发现妈妈趴在我的身上,竟然睡着了,我哭了,这么晚了,妈妈竟然不去房间睡。还有一次,那次,我回家晚了,爸爸妈妈在家里非常着急,又很生气。我回到家后,爸爸叫我站好,他们先骂了我几句,然后就打我。我当时非常气愤,心想:哼,有什么了不起,就仗着自己是大人!

  父爱如山——高大巍峨,父亲用高大的身子为我们阻挡重重困难,用那两只带有浓浓的爱的双手抱起稚嫩幼小的我,用充满爱的胡子挨到我的小脸上亲着我。

  母爱似水——流淌心扉,母亲用双手把全家爱的味道全都调进了爱的调味盒,煮成了色香味美的“鱼香**”,创造了家庭和睦,邻里融洽的氛围。母亲总是鼓励着我,当我遇到困难,我的心情就很不高兴,可是妈妈却鼓励着我。让我以后继续努力,不要气馁

  父母的爱就像天上的月亮,为我照亮了走向成功的`路。我以前老是和父母顶嘴,现在我愧悔难当,我决定:以后决不和父母顶嘴!以后我一定会好好孝顺父母,好好学*,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因为“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就是父母最大的心愿。

家庭文明建设征文5

  “和谐”这个词人们早已耳熟能详,而在我家中,也会露出它的影踪。

  有一次,爸爸在“网上”与别人下*象棋,我呢,则与妈妈在一旁为爸爸出谋划策,“摇旗呐喊”。转眼间,爸爸与对方的“战争”已进入白热化,虽然无硝烟,但我似乎看见千军万马在厮杀。妈妈眼见如此,自己却帮不了什么忙,只得去倒了杯茶给爸爸。爸爸微笑着接过茶,似乎又打起了精神。我则目不转睛的盯着屏幕,寻找制胜之法。“车,马,炮,走哪个好呢?”我苦思冥想。这时,我瞥见了边角的炮,灵机一动,暗想:“不如给他来个双管齐下吧”于是我说道:“爸爸,我看应~~”“出炮”我与爸爸异口同声。爸爸呵呵笑道:“不错嘛,和你爸想到一块了。”“那当然,WhoamI?”我不无得意地说道。“我儿子!”爸爸笑答。“哈哈哈哈~~~”至于那盘棋,自然由于俺爸的双炮而迫使对方亮起了白旗。

  还有一次,我心情沉重的走在回家的路上~~怎么回事?别提了,周练考砸了嘛!84分,优分都不够,加之卷子没看,不知错在哪儿,怎么办?先回家再说。“唉,怎么又没考好!!”妈妈责备道。“试卷让我看看。”于是我面带愧疚地把试卷给了她,一同与她看错题。“唉,你呀,这几题该错吗?还有这儿,这儿,唉!”“对不起,妈妈。”我谦意更重。“唉,其实我不是要批评你,而是你什么时候才能给我个满意的结局呢?才能让我不操心呢?”妈妈顿了一顿,认真地问我:“下次你有信心考好吗?”“有!”我极其坚定地答道。“好,一言为定!”某日放学后,我看着满分的卷子,开心的笑了。为了给妈妈一个惊喜,我躲在门后等待妈妈归来,想象着妈妈高兴的样子~~

  这,就是我们幸福快乐的一家!我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大家庭,家庭成员间的浓浓亲情时时化为爱的和风,让家中的每一天都和谐而美满。从我家中洋溢着的幸福,羡慕感染着远*不少*邻亲朋呢!家中的“老”字辈——爷爷,可是一个“酒中仙”,但无论酒前酒后,对我都是慈爱有加。有一次我到柜子上面找玩具,不小心碰倒了什么东西,只听见“骨碌骨碌……轰——”的一声巨响,顿时满地瓷片,满屋酒香。我一下子吓傻了:这下可闯大祸了!那可是爷爷珍藏多年的陈年老窖……令我意想不到的事,爷爷非但没有责怪我,还无比关切地对我说:“没砸到你吧?下次要注意哦,只可惜呀,我的酒……”家中另一“老”字辈——奶奶,在我眼中是世界上最勤劳的,在家中不顾年老体弱,硬是帮助操持家务。有时妈妈为了让奶奶好好休息,把换洗的衣服藏起来,等有空再洗,但细心的奶奶等妈妈干活一走,总能找出来洗得干干净净……唉,我那闲不住的奶奶!我爸爸呢,最大的特点是拍马屁。拍谁的马屁?当官的?我妈的?错,错,错!拍我的马屁!哈哈,想不到吧,他是我忠实的“粉丝”——可能使我的在校表现总能为他争光吧!一件事,如果我说“对”,他就说:“可不是?就是那么一回事!”我说地球是方的,他就说:“可不是?要是圆的,我走快了,不就滑到地球那边去了?”我说有外星人,他说:“可不是?昨天晚上我就看见一个,没头发,比你还矮……”滑稽幽默的话语首先让妈妈笑得前仰后合,继而带动着全家人笑得一塌糊涂。我还有一个嘴巴闲不住的妈妈,整天喜鹊一样“叽叽喳喳”。每当我拿到学校奖状回家,妈妈高兴的叽喳声如同动听美妙的音乐把好消息带给家人四邻;当然,也有令人厌烦的时候,当我犯了哪怕一点小错误,那烦人的叽喳声在耳边总也赶不走,谁能还我一会儿清静呢?我那“粉丝”爸爸这时也“回避”得无影无踪,谁又能堵上妈妈的嘴呢?最后出场的是我那爱听故事的妹妹。她那弯弯的眉毛下面,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好像专门来求我们给她讲故事。你不给她讲,她的嘴巴就噘得可以挂油瓶;故事不精彩,她也会“大门紧闭”,听到高兴处,月牙似的小嘴咯咯地笑着,苹果似的小脸会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阴晴不定。故事听后,她再精彩地评论几句,最后不忘了赞扬你,希望你再接再厉,搜集好故事讲给她听。她还有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经”呢——“长的讲一个,短的要三个,自己看着办吧!”;“再不讲,我一辈子不理你”;“我小嘛,给我讲故事是你的职责”……我呢?一个活泼、伶俐,深得师生喜爱的小学生,那一张张奖状就是证明啊!这就是我的大家庭,因为有爱,所以和谐,所以美满。愿她的幸福,感染更多的家庭,驱走冷漠,抹*伤痕,带来欢乐,送来笑声,共同迎来祖国的和谐、强盛!


我与生态文明建设征文(精选5篇)(扩展4)

——学校生态文明建设教案 (菁华3篇)

学校生态文明建设教案1

  活动目标:

  1、初步让幼儿了解垃圾的产生和危害。

  2、让幼儿懂得不乱扔垃圾,垃圾要放进垃圾桶。

  活动准备:

  1、各种环境的图片若干张。

  2、幼儿在生活中对垃圾的来源有了初步的了解。

  3、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1、(出示图片1)师:今天天气真好,老师要带小朋友一起到郊外游玩。瞧,你喜欢这儿吗?为什么?(老师鼓励幼儿大胆说出图片上优美的地方)

  教师小结:这儿风景真优美,有山、有清清的河水、有草地、有花……真是一个游玩的好地方。

  二、通过观看图片,感知环境的'变化,了解垃圾的来源。

  1、(出示图片2)教师:可是,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最*这儿的变化可大了,你们看看什么地方发生了改变?为什么会变成了这样?(教师鼓励幼儿说出图中发生改变的地方,并引导幼儿说说都有些什么垃圾,这些垃圾是哪来的。)

  2、组织幼儿讨论:生活中你看见过哪些地方有些什么垃圾?(引导幼儿从家庭中、马路上、公园等方面说说)。这些垃圾是这样产生的?

  三、从垃圾带来的环境变化,了解垃圾的危害。

  1、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幼儿了解垃圾的危害:

  图一:河面上漂满了生活垃圾,水脏了。

  图二:草地上堆满了垃圾,苍蝇满天飞。

  图三:垃圾腐烂,臭气熏天,行人路过捂住鼻子。

  图四:幼儿园滑滑梯下,瓜果皮满地,小朋友滑到了

  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图片了解垃圾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和不利。

  2、教师小结:生活中的垃圾对我们的危害太大了,不仅使优美的环境遭到了破坏,还危害了我们的身体健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师:那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我们周围的环境变得像以前那样美呢?

  四、学做“环境小卫士”。

  1、师:为了保护环境,当我们看到垃圾时应该怎么做呢?在生活学*中,有了垃圾又该怎么办呢?(鼓励幼儿自由说说,进一步了解不乱扔垃圾,有了垃圾应放进垃圾桶,增强环保意识。)

  2、“小卫士”在行动

  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到室外学做环保小卫士,把垃圾送回家,现在我们出发吧!文章

学校生态文明建设教案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树木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2.进一步了解环境保护与健康的关系。

  3.教育幼儿要爱护树木,从小确立“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点。

  4.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美丽河山的情感,充分体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喜悦心情。

  活动一:环境布置

  师生共同制作墙饰“美丽的大森林”,幼儿人人动手在许多棵“树上”贴树叶。森林里生活着许多小动物,人们也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快乐地生活着,通过墙饰内容,让幼儿更直观地知道森林、树木对动物及人体的密切关系,是人类的好朋友。

  活动二:参观活动

  1.参观幼儿园内的树木,边参观边介绍其名称,以及他们的作用。

  2.参观街道、马路边的树木,让幼儿观察其特征并介绍他们的用途。“为什么路边的树木长得高又大?”

  3.参观小花园内的树木,让幼儿知道树木的品种繁多及其功能和过冬方法。

  活动三:常识活动

  通过谈话、观看VCD等形式,介绍树木对人体的作用:①光合作用(遮挡阳光,给人们一片温馨的绿荫);②药用(可制作药材);③食用(有的果树生长水果给人们吃);5对环境的影响(净化空气,释放氧气,绿化环境等)。并帮助幼儿记住3月12日是植树节,以及周围常见树木的名称。

  活动四:语言活动

  1.通过讲环保小故事《爱护小树苗》,让幼儿知道保护树木的方法。

  2.通过诵读儿歌《绿》(附后)等,激发幼儿爱护树木,热爱祖国美丽河山的感情。

  活动五:音乐活动

  组织幼儿学唱《大树妈妈》这首歌,并采用歌舞表演的形式进一步激发幼儿爱护树木以及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活动六:游戏“答小记者问”

  幼儿当小记者,回家问问爸爸、妈妈有关树木方面的小知识,进一步加深幼儿对环保知识的印象。

  1.你知道吗?树木对人体有哪些好处?

  2.植树节是几月几日?

  3.我们怎样爱护树木?

  4.你知道树有哪些用途吗?

  5.你认识哪些常绿树、哪些落叶树?

  6.树是怎样过冬的?

  活动七:社会实践活动“给树叶找妈妈”

  带领幼儿到小花园内拾落叶,然后对照落叶看看是哪棵树上掉下来的,就算帮树叶找到了妈妈,巩固幼儿对树木特征的认识。

  活动八:延伸活动“比一比,谁能干”

  采用竞赛形式,让幼儿围绕大树念自己喜欢的儿歌,比一比谁念的最好听,评出优秀奖,可颁发小礼物。

学校生态文明建设教案3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关心自己生活的环境,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2、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使 他们自觉地用小行动来保护大地球。

  3、认识到节约资源必须从我做起,*时的点点滴滴中应注意减少污染,关注环境,关注生命,善待自然。

  4、学生了解身边都有那些种类的垃圾,通过写各种垃圾的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

  二、教学准备:

  1、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了解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垃圾都有哪些种类。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

  三、课前准备:

  1、教师用展板一块,照片、文字材料(粘贴好)。

  2、地球图片、文字、双面胶带、钢笔。

  3、学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传稿。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观察法 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象 : (看一看)

  春天来了,大自然向我们展示了她多姿多彩的面貌,到处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地球与我们的生存紧紧相连。

  1、学生观看录象。(*整宽敞的街面,各种饮料瓶、食品包装袋、瓜果皮,还会有白色垃圾闪动的身影,很大的垃圾场,随风摆动的垃圾袋。)

  2、师:“看了刚才的录象,使我们感触很深!刚刚我们看到的只是身边的几种垃圾,想一想我们身边还有更多的垃圾,真的很可怕啊!我们市是国家园林城市,难道我们能任由这些废旧垃圾散布在大街小巷,影响我市的形象吗?你们能不能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出出主意,帮他们想想如何处理这些已经产生的垃圾?可以吗?”

  生:用监控录像进行监督或者在节假日我们学生组成几个小组去宣传环保、监督环保。

  师:同学们有这种精神,老师相信我们生活的环境一定能变得越来越好。生活垃圾无处不在,大家想知道都有哪些垃圾吗?

  二、统计: (算一算)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课,大家来研究研究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垃圾都有什么?学生汇报生活垃圾的种类,教师板书整理。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废旧塑料袋 废旧电池 生活污水 汽车尾气 小食品包装袋 废旧的学*用品 医用垃圾 废旧电器

  师:“通过以上汇报,体现出大家也注意到了身边的垃圾可真多!结合上面的统计,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我不想生活在到处是垃圾的环境里.

  生:我以后要尽量少扔垃圾。

  生:我要学会节约能源,少浪费水,少吃小食品。

  3、师:“我们刚才统计的,只是我们身边的一小部分垃圾种类,想象一下,我们小学生都能列举出这么多的垃圾种类,垃圾的种类远远不止这几种,那么垃圾的数量你想到了吗?就按每天一户人家扔一个塑料袋,一个月一节电池,一天一个食品包装袋,一个月多排一吨污水,五年淘汰一台家用电器等等。全国有这么多的家庭,还有全世界有更多的家庭,那么一年下来会有多少垃圾呢?到那时是多么可怕的景象。我们的地球能受得了吗?”

  4、出示漫画图片

  看到这幅漫画,使你想到了什么?

  生:减少垃圾,保护环境,还小鱼一个洁净的生活环境。

  生:看到小鱼,想到我们人类自己,如果再不保护环境,我们就会像小鱼一样,没有安身之地了。

  师:那么为大家就要想想怎样治理环境,使我们生活的环境没有污染和垃圾。

  三、汇报治理垃圾方案: (写一写)

  1、学生研究,教师巡回指导。

  2、全班交流,教师提要求。

  生:喝水的纸杯可以用可以食用的材料,喝完水可以把杯子吃掉。这样每天每人至少会少扔一个纸杯。

  生:食品包装袋用环保袋,即环保又方便。

  生:不用爸爸妈妈用小汽车送自己上学了,自己骑自行车上学,还可以锻炼身体,减少尾气排放。

  3、教师提倡学生写一个倡议书。并要保存好。

  交流建议:

  大家集思广益,把自己的治理方案整理好,小组汇报,其他同学有不同的建议要等发言人汇报完再说明自己的建议。做一个讲文明的小听众。 注意倡议书的书写格式要正确。

  四、联系实际: (说一说)

  师:“让我们为同学们这些创意鼓掌。如果可能的话,大家写一封信,把你们的这些创意寄给环保局的叔叔阿姨们。看看能否为我们市的环保工作作出一点自己的贡献。”

  师:“除了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想出这些处理垃圾的办法外,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该注意些什么呢?”

  1、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教师评价。

  五、活动延伸:

  “刚才我们的同学都表明了自己的决心。但是光靠我们班的同学,毕竟力量有限。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大家想想,全社会的公民都参与到保护环境、减少垃圾的行动中去?”

  生:(宣传)

  “你们想怎么宣传?”(指名说)

  “接下来,老师请大家发挥集体的智慧,把想宣传的内容写下来,好吗?”

  六、活动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大家知道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也知道了环境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没有好的环境我们就不能正常的去学*和生活。环境脏乱差,就会滋生很多的细菌,给我们带来传染病。现在,世界上正在流行甲型流感疾病,它的传染性很强,但是,如果我们注意卫生环境,相信他就很难靠*我们! 最后,让我们携起手共创美好家园!


我与生态文明建设征文(精选5篇)(扩展5)

——生态文明建设策划书菁选

生态文明建设策划书

  工作在不经意间已经告一段落了,为了迎接新的工作目标,需要认真地为此写一份策划书。那么如何把策划书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态文明建设策划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生态文明建设策划书1

  按照省、市关于加强河道生态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县实际,县**决定年在流经县的、主河道实施生态建设工程,特制定实施意见如下:

  一、建设目标与建设任务

  (一)建设目标

  针对、干流的河道特性及缺少生态水面的状况,在水边、湿地栽植蒲草、芦苇等亲水植物;在河流沿岸坡和岸边滩地栽植灌木(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带,并结合原有林带,栽植护岸林,形成以护岸林、护岸灌木带、*岸亲水植物带和湿地为一体的防风固沙、景观绿化和生态治污体系,有效遏制滩地沙化及扬沙浮尘,改善河流水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障供水安全,形成河道生态景观系统,提高河道生态环境质量。

  (二)建设任务

  1、河道生态建设

  在主河道水深小于0.5米浅水区、湿地和浅滩栽植蒲草、芦苇等亲水植物,在主槽两侧岸坡(或水面以上)栽植灌木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沿主槽两侧滩地栽植20米宽灌木带,在灌木带以外建设5米宽沿河管理路,在道路*堤防侧栽植5米宽灌木带;在靠*堤防侧栽植150米宽护岸林。总绿化面积21317亩,其中:水生植物873亩、灌木带3636亩、护岸林16808亩;修建管理路总长106.6公里。

  2、河道生态建设

  在堤防侧新增50米宽绿化带,总绿化面积5197.5亩。

  二、建设内容

  (一)工程内容

  1、河道工程内容

  依据河道从中心到**,分别是主河道、河滩地、防洪堤的地理特点进行综合治理。按功能区建设三个绿化带:

  (1)水生植物绿化带

  建设内容:天然河道岸坎内侧水深小于0.5米区域,栽种蒲草、芦苇等适宜性水生植物,面积873亩,以净化水体。

  建设模式:在确保预留一定主槽行洪宽度前提下,在天然河道岸坎内侧水深小于0.5米区域,栽植适宜性水生植物,栽植宽度3-6米,栽植密度0.5x0.5米。

  苗木品种及规格:蒲草,株高0.3-0.5米;芦苇,3芽/根茎。

  (2)河岸滩唇灌木绿化带及管理路

  为防止河岸坍岸冲蚀,减少泥沙进入主河道,在河道岸坎侧布设20米宽的灌木带,在20米灌木带以外建设5米宽沿河管理道路,管理路总长106.6公里,并在管理路*堤防侧栽植5米宽灌木带,总面积3636亩。

  a.河岸滩唇灌木绿化带

  建设模式:在天然河道岸坎外侧因地制宜布设20米宽灌木林带,栽植密度0.8x1.2米。在灌木林带外修建5米宽管理路,供维修养护人员通行。管理路外侧同样采取栽植5米宽灌木带,栽植密度0.8x1.2米。

  苗木品种及规格:杞柳、灌木柳等适宜河边生长的灌木,冠幅0.5-0.8米。

  技术措施:为确保植物成活,栽植基质为砂质时,需客土厚度30厘米。为保证植物工程的稳定性,在河道凹岸高差较大陡坎位置,岸坡灌木带应布置5-8米加宽带。自然河道遇支流入河口时,同样采用上述岸坡灌木带及水生植物带加宽的方法处理。

  b.管理路

  为方便植物措施的实施和维护,在河岸灌木林带中修建管理路,管理路要在沿河槽**30米范围内连续布置,保证上下贯通,满足车辆通行条件,宽度不小于5米。要因地制宜,可借用现状滩地路、堤顶路、耕作路进行规划和建设。管理路与支流、排干交叉位置,水深较浅的区域采用管桥连接;季节性有水的,采用漫水路连接;因地形限制无通行条件的,可借用现有滩地生产路、坝顶路或绕行等多种措施确保通行条件。

  (3)护岸林绿化带

  建设内容:在堤防侧栽植乔木,规划形成150米宽的护岸林带;在滩地上营造护岸林16808亩,以遏制河流水土流失及滩地沙化,建设景观林,改善生态环境,并为木材加工产业集群提供原料。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和小环境开展菌类、药材等喜荫作物种植,也可进行家禽放养,严禁间种高棵农作物。

  建设模式:生态护岸林建设选用以杨树为主要造林树种。选择树种具有生长量大、成林迅速等特点,在成林后既能很快产生生态效益,又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栽植密度2x3米,挖坑规格为0.5x0.5米

  苗木品种及规格:3016杨、沙兰杨、辽宁杨等一年生以上的速生苗,地径在1.5厘米以上。

  技术措施:苗木运到栽植地点后,要就*进行假植,防止风吹日晒。栽植前要做好土地*整,每穴要适当施加底肥、苗木修剪、树形均衡。栽植时,注意扶正踩实;栽植后,在树坑周围修筑浇水堰,并及时进行浇水,保证苗木成活率。施工过程中必须有技术人员在场进行指导、监督和验收,对于栽植质量差,不符合栽植要求务必进行返工。

  2、河道工程内容

  在堤防侧栽植乔木,规划形成50米宽的护岸林带;在滩地上营造护岸林5197.5亩。建设模式、苗木品种及规格、技术措施、浇灌工程设计同护岸林建设标准相同。

  (二)工程量

  工程量按各镇场河套实际长度统一分配,见工程量表。

生态文明建设策划书2

  检查验收内容

  1、20xx年林业生态建设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包括人工造林(含以封代造)、更新造林、封沙育林、育苗、村屯绿化、林权发证等。

  2、20xx年人工造林(包括退耕还林工程、三北四期工程、*原绿化工程)保存情况。

  3、20xx三北四期工程完成情况。

  4、历年退耕还林地块的保存及补植情况。

  遵循原则

  以镇场为单位,逐村、逐小班(地块)、逐户检查验收。严格按照《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检查验收办法》和林业生产检查验收标准操作,做到公*、公正、公开,检查结果真实可靠。

  时间要求

  1、6月15日—6月19日为检查验收准备阶段,搞好人员培训和物资准备工作。

  2、6月20日—7月20日为外业调查核实阶段。

  3、7月21日—7月30日为内业统计、档案整理阶段。

  明确责任

  此次检查验收,时间紧、任务重,有关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确保按时按质完成任务。各镇场要明确一名副职专抓此项工作,要妥善安排交通、食宿等事宜,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基层林业工作站按检查验收内容及时提供经镇场主要领导审核的基础数据。检查验收人员要严格遵守检查人员守则,确保验收工作达质达效。

  组织领导

  组长:

  附:20xx年各镇场检查任务表

  林业生态建设参检人员守则

  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政策性强、法规性强、标准高、要求严格。参检人员在参与工程检查验收期间务必遵守以下规定:

  一、检查验收期间,与原单位暂时脱离工作关系,一切工作听从检查验收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安排。做到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密切配合工作。

  二、认真完成好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工作作风严谨,严格履行工作程序。做到公正、公*、公开,验收结果真实准确。

  三、外业调查严格按工程验收要求进行,做到准确、详实;内业整理及时、规范,图表填写清楚无误。

  四、不许向受检查单位或个人索要钱物;不许酗酒;不许赌博。

  五、严格执行请消假制度。有事要提前一天请假,两天以内同组长请假,超过两天要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准假,假满及时消假。

  六、实行验收责任终身追究制。

生态文明建设策划书3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们的基本国策。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关于生态建设的工作精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惯,根据明仁苏木人民**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安排,特开展新一轮的生态教育和文明*惯养成教育,举行生态文明专题宣讲和主题班队会活动,向学生普及生态立旗之策和环境保护常识。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一、活动目的

  继续围绕“争做文明学生、共建美好家园”的主题,结合我校工作实际,面向全体学生设计和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把生态建设、环境治理、文明*惯养成等知识进行广泛和深入的宣传,积极培养广大中小学生良好的生活*惯、文明行为*惯和节水环保意识。并通过“小手牵大手”,将生态建设的知识和好*惯带进家庭,带到社会,提高全区人民对生态区创建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

  二、活动内容

  各班级根据学生实际,利用**下演讲、午会、十分钟队会、班会(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结合*期生态节日——3·21世界森林日、3·22世界水日、3·23世界气象日、4·7世界卫生日、4·22世界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6·25世界土地日等,继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和“重文明*惯 做生态卫士”主题活动,把文明教育引入课堂,把文明意识引入生活,引导、促进中小学生、幼儿文明行为*惯养成。

  具体活动:

  ①请学生、幼儿带回《关注生态环境,共建美丽环境》宣传材料,和家长一起学一学,用一用。

  ②要求学生关注身边生态建设,发现一项新的环保、护绿、净水措施,并开展交流。

  ③动员学生自己动手编写一条生态文明宣传标语,并以班级为单位收集整理,在学校网站等进行宣传。

  ④引导中小学生、幼儿关注森林、参与绿化,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三、活动要求

  1、积极安排,迅速行动。各班级要及时按照通知要求,认真布置,科学开展活动。对活动的时间、内容、形式、组织管理等做好安排,确保活动覆盖到每一名学生,确保整个活动的有序进行。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班级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宣传报道,营造浓厚的氛围。通知附件中提供的“生态文明宣传标语”请在校园橱窗、板报,让学生看在眼中,记在心里。

  3、认真总结,及时上报。各班级要认真总结活动开展情况和教育成果,将活动方案、活动图片、课件、教学反思、信息报道等上交到政教处。

生态文明建设策划书4

  为加快我县林业生态建设步伐,切实做好今冬明春造林绿化工作,根据省、市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的整体安排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有关决策部署,按照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总体目标和我县林业生态建设的具体要求,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点面结合,突出抓好淇河绿化、生态廊道绿化、宝山工业园县绿化、太行山绿化等重点工程,圆满完成今冬明春林业生态建设任务。

  二、目标任务

  今冬明春全县生态造林任务***万亩,其中太行山绿化工程2万亩,能源林工程2.7万亩,宝山工业园县绿化0.5万亩,淇河绿化0.6万亩,道路绿化45.2公里,面积0.6万亩。育苗面积0.19万亩。四旁植树50万株。义务植树50万株。

  三、建设重点及责任分工

  (一)太行山绿化工程

  太行山绿化任务2万亩,其中大河涧乡0.8万亩,位于大海线两侧,肖横岭、牛横岭一带;上峪乡1.2万亩,位于大海线两侧,邪矿、柏尖山一带。树种以黄连木、火()炬为主,株行距2米x3米,每亩110株。按照山西长治造林模式建设,由县林业局组织实施,大河涧乡、上峪乡负责协调,20xx年8月底完成。

  (二)宝山工业园县绿化工程

  宝山工业园县绿化任务5000亩,其中大河涧乡20xx亩,位于肖横岭、潘荒一带;上峪乡3000亩,位于上庄、上峪一带。树种以黄连木、火炬为主,株行距2米x3米,每亩110株。按照山西长治造林模式建设,由县林业局组织实施,大河涧乡、上峪乡负责协调,20xx年8月底完成。

  (三)淇河湿地公园绿化工程

  淇河湿地公园绿化任务540亩,位于快速通道淇河一桥至二桥之间。其中玄武岩厂植被恢复40亩;农地造林470亩;综合服务县建设及绿化30亩。树种以花灌木为主。由金山办事处负责租地、管理、管护,县林业局负责前期造林和技术指导,20xx年4月底完成。

  (四)淇河生态园绿化工程

  淇河生态园绿化任务504亩,位于淇河西岸育才学校以南、花窝村南界以北。其中,湿地景观林240亩,主要栽植芦苇、蒲草;河岸景观林、竹子景观林共264亩,主要栽植雪松、栾树、垂柳、火炬、碧桃、迎春、竹子、千屈菜等。由长江路办事处负责租地、管理、管护,县林业局负责造林和技术指导,20xx年4月底完成。

  (五)淇河森林公园绿化

  淇河森林公园绿化任务200亩,位于107国道淇河桥以西、铁路桥以东的淇河**。树种以白腊、五角枫等乔木为主。九洲路办事处、长江路办事处负责租地,采用义务植树方式栽植,县林业局负责技术指导,20xx年3月底完成。

  (六)淇水诗苑项目绿化

  淇水诗苑项目绿化任务100亩,位于淇河东岸,107国道以东,湘江路以北。主要栽植花灌木观赏树种。由县林业局负责实施,九州路办事处负责协调,20xx年3月底完成。

  (七)金山森林公园绿化

  金山森林公园绿化任务340亩,位于淇林小镇周围。由金山办事处负责实施,享受退耕还林政策,县林业局负责提供苗木和技术指导,20xx年3月底完成。

  (八)快速通道绿化

  快速通道绿化任务10.8公里,分三段实施。1.刘庄至快速通道一桥段。长4.3公里,每侧新造林15行,3行火炬、1行侧柏、11行杨树,宽度15米,外侧挖防护沟;2.许沟至西柴厂段。长4公里,主要进行补植补造;3.朔泉路口至西鹿楼段。长2.5 公里,每侧新造林15行,3行火炬,1行侧柏,11行杨树,宽度15米。以上任务分别由大赉店镇、金山办事处上峪乡负责实施,县林业局负责提供苗木和技术指导,20xx年3月底完成。

  (九)鹤濮高速绿化

  鹤濮高速绿化任务3.8公里,每侧铁丝网内栽植3行火炬,网外栽植1行侧柏、1行柳树、8行杨树,外侧挖防护沟。由大赉店镇负责实施,县林业局负责提供苗木和技()术指导,20xx年3月底完成。

  (十)村镇绿化

  完成2个乡镇绿化任务,分别为上峪乡、金山办事处,重点搞好镇县绿化。完成村庄绿化10个,分别为大河涧乡的大河涧村、肖横岭村;上峪乡的南山村、鹿厂村;金山办事处的山后村、下庞村;大赉店镇的焦庄村、斜里村;钜桥镇的岗坡村、野猪泉村。重点搞好围村林、道路及街道绿化。由有关乡镇、办事处负责实施,20xx年3月底前完成。

  (十一)农田林网绿化

  对钜桥镇的万亩粮食高产核心示范县内所有道路高标准栽植行道树,沟河坑塘栽植风景片林,提高示范县的生态效果。由钜桥镇负责实施,县林业局负责提供苗木和技术指导,20xx年3月底前完成。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广泛动员。各乡镇、办事处要充分认识造林绿化的重要意义,采取多种形式,强化措施,广泛动员,大力宣传林业生态建设在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高广大干部群众造林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造林护林意识。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造林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全县上下要树立全局观念,要继续实行县领导分包乡镇、办事处制度,切实加强领导。县、乡、村要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将林业生态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办事处和行政村。实行乡镇、办事处主要领导全面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林业站站长为技术负责人的`责任制。县直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认真抓好落实,确保造林成果。

  (三)科学规划,认真施工。各乡镇、办事处要根据全县造林规划设计方案和造林技术标准,认真搞好实地规划。坚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的原则,将造林任务分解到村,落实到山头地块,落实到专业队。要抓住植树造林的有利时机,认真组织,精心安排,确保造林任务顺利完成。

  (四)加强管护,确保成活。从苗木供应各环节入手,把好苗木选购、运输、存放等关口,确保苗木质量。要制定科学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明确管护责任。乡镇、办事处要对新造林实行领导包片包路段制度,设立管护责任标牌,明确责任人和管护责任,做到每片林木有人管,每段林木有人看。县文教体局要在全县中小学开展爱林护林教育,每所学校要建立一个爱林护林基地,切实提高中小学生爱林、护林意识。要充分发挥护林员、森林防火消防队、林政和林业派出所的职能作用,调动广大护林员的积极性,同时,要对毁林案件依法从重从快处理。

  (五)严格检查,强化奖惩。为确保造林质量,县委、县**将对造林绿化工作进行督查验收。造林期间,县“三室”要加大对各责任单位造林工作督查通报力度,对进度快、质量好的单位进行通报表扬,对进度慢、造林质量差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其限期赶上。4月中旬,县**将对造林成果进行检查验收,对完成好的单位进行奖励并表彰,完成差的单位严肃追究责任。

生态文明建设策划书5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生态立镇,构建设和谐社会为中心,以项目造林为载体,以兴林富民为宗旨,创新机制,突出重点,打造亮点,不断推进现代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二、基本原则

  以招标造林,确保造林成效为原则,坚持廊道绿化为重点,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同步的原则。

  三、目标任务

  (一)项目造林

  完成1200亩经济林补植补造任务,300亩经济林新造任务,创建市林业生态村,创建市林业生态镇。

  (二)全民义务植树

  按照适龄人口人均义务植树3-5棵的标准,全镇义务应参加全民义务植树2.8万人次,应植树11.2万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5%以上,成活率达到85%以上。

  (三)廊道绿化

  根据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客观要求,廊道绿化是全年造林的'重点。一是快速通道绿化,此通道在我镇全长8.5公里,采取招标造林模式。二是镇区到新型社区段绿化,今年主要绿化镇区到油坊庄新型社区段。

  (四)森林资源保护

  各村要加强对本辖区内林业资源的监管和保护,加大护林防火投入,加强护林队伍建设和防火巡查,杜绝发生重大森林火灾,确保古树名木得到切实保护。

  四、技术标准

  今年项目造林主要是栽植核桃树,坑穴长、宽、深分别为80厘米x80厘米x80厘米,浇足水,严格做到“三理两踩一提苗”。

  五、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各村主要领导亲自抓,主抓领导具体抓,形成大员上阵,齐抓共管的格局。

  (二)科学规划,精心施工。树立高标意识,严格挖坑整地规格,苗木规格,做到高起点、高标准、出精品。

  (三)强化措施,确保任务完成。镇督查办、林业办要定期对工程进度、管护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现场督促,确保全年度造林绿化任务圆满完成。

生态文明建设策划书6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八次全会、市委十届九次全会和区委七届九次会议精神,扎实推进我区生态文明建设,根据《区“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方案》文件精神,现就开展绿色城镇专项行动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生态环境优先战略,坚持生态区建设方略,以建设民富区强、和谐安康、宜居乐业的生态型现代化城区为目标,以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保障改善民生为核心,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不断优化生态环境,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转变,构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讲求实效,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巩固传承、整合提升,文化引领、制度保障,依靠科技、创新机制,党政主导、全民参与。

  三、排污工程

  (一)排污工程现状

  据统计,规划区范围内目前在建的污水处理厂有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和电镀园区污水处理厂,至XX年底区已建成一、二级污水管道约85km,主管道覆盖密度约为0.5-1.1km/km2;污水泵站8座,总提升能力39.5万m3/日。“十一五”期间完成片区污水整治(含沿河截污)11.3km2,占区需整治面积(60.9km2)的18.6%,污水管道的普及率及完好率均有大幅度提升,塘河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但规划区内已建污水干管布置零散,各片区及工业区由于缺乏总体的污水规划指导,各自为政,缺乏系统性。造成后果:排污管道建设秩序混乱;存在着一、二级污水管网管道沉降、破损、渗漏、腐蚀和泵站提升能力有限及雨污混流现象或排水管网老旧破损严重的居住、商业、工业等情况。

  (二)拟建设排污工程范围

  与市城市污水专项规划分区相对应,分为片·片及镇。片包括街道、街道、街道、街道、街道加上与市城市污水专项规划中区域划分相对应的东片区,区域*原面积77.84km2;包括街道、街道、街道、园区、街道,其中街道片和水网地带未列入,区域*原面积37.28km2;·片包括街道、街道、区域*原面积29.18km2;镇面积1.3km2,合计总面积为145.6km2。

  (三)工作目标:

  城市排污系统主要由污水管网、泵站、污水处理厂及排放等设施组成。污水管网分为三级,一级管网为污水主干管,二级管网为污水次干管,三级管网为区间污水管网。20xx年和今后五年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XX年底前规划区内将建成污水处理厂3座,分别为污水处理厂工程(规模1万m/日)、污水处理厂一期(规模5000m/日)、电镀基地废水处理厂(规模9000m/日),总规模2.4万m/日;同时启动梧白污水处理厂一期(规模4万m/日)前期工作。

  XX年底前规划区内新建一、二级污水管网(包括泵站)约63km(随道路建设完成),3座泵站(位于站东路、大道,总规模18万m/日)。20xx年底前规划区内累计完成区间整治约14.37km2,占区需整治面积(60.9km2)的23.6%。

  (2)XX年底规划区内将新建污水处理厂2座,分别为污水处理厂一期(规模4万m/日)、污水处理厂一期(规模4万m/日)。

  XX年底前规划区内新建一、二级污水管网(包括泵站)约40km(随道路建设完成),1座泵站(位于104国道,总规模3000m/日)。20xx年底前规划区内累计完成区间整治约27.1km2,占区需整治面积(60.9km2)的44.4%。

  (3)XX年底规划区内将新建一、二级污水管网(包括泵站)约1***km(随道路建设完成),累计完成区间整治约1.83km2。

  (4)根据《省温瑞塘河保护管理条例》的要求,建成区范围内的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应当在条例施行后五年内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即从XX年至XX年。XX年片区污水整治工程完成100%,全面投入运行。

  XX年规划目标:通过污水收集系统及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不断提高城镇污水的收集率和处理率,至XX年污水收集率达到85%,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基本形成收集、处理和排放相互配套,协调高效的城镇污水处理体系。

  XX年底前将完成片污水处理厂一期,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区污水处理厂规模达到14.4万m/日,完成一二级管网建设约127km,新建泵站总规模18.3万m/日)。

  (四)任务和措施:

  (1)编制区污水专项实施规划,可为今后片区管网建设有条不紊展开。

  (2)根据城市道路建设改造安排,同步对排污管网进行建设改造。

  (3)对排污管道沉降、破损、渗漏、腐蚀比较严重的地段进行改造和修复,对排污泵站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排污能力,对雨污混流管道采用截污纳管改造等。

  (4)对排污管道经过需要借用农田,请所在街道做好借地政策处理工作。

  (5)对于规划新建区间(三级管网)污水工程,由各业主单位根据规划自行建设,不列入本建设计划。

  四、绿色建筑

  积极发展绿色建筑,努力建设低碳城镇。建立健全绿色建筑发展的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积极推进绿色建筑试点示范工程建设,每年完成绿色建筑示范工程1个,加快绿色建筑发展步伐。发挥**机关示范带头作用,积极推进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以及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结合商务区及各类新区建设,努力创建一批低碳节能的示范区。

  加快太阳能及地源、水源、空气源热泵的.建筑一体化应用,积极推广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建立建筑能耗监测*台,健全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加强对新建民用建筑执行节能法规规范的监管,开展民用建筑能效测评和标识工作;加强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的审计和节能监管,严格监察公共建筑执行空调温度控制情况。积极探索建立全过程的绿色、节能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技术中介服务队伍。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切实加强对绿色城镇行动的领导,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完善与绿色城镇行动相适应的考核评价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二)积极宣传,营造氛围

  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加强生态文化研究,积极推进生态文化载体建设。要开展宣传报道工作,大造绿色城镇行动声势,努力形成**主导、行业组织和社会公众参与的良好氛围,力争此次活动的最佳效果。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各单位要认真按照方案要求,针对绿色城镇领域存在的各方面突出问题,着力抓好每个阶段、每个时间节点的任务落实,环环相扣,步步推进,切实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我与生态文明建设征文(精选5篇)(扩展6)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精选10篇)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1

  小到一个家大到一个国,再怎么重视生态文明都不为过,从***的“四位一体”到***的“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我们要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我们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社会;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中去;我们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文明的建设关乎人民大众的幸福,关乎中国发展的未来,关乎我们的子孙后代,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

  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要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处理好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众所周知,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中心,对于处在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济建设是重中之重,说到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不得不提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它是一种辩证的思想,五大建设之间是有普遍联系的。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这五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提供和谐的生态环境。经济的发展不单单只是经济的增长,简单的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忽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是对经济发展的片面理解,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比如说:雾霾、土地沙尘化、水土流失严重、空气污染严重、湖泊面积缩减巨大、森林锐减、土地退化等等,这些都是出现在我们身边的逆生态文明建设的现象,并且已经明显直接的影响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由于利益的驱使,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疏忽了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衡,在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中不注重对环境的爱护,这样的发展下去的后果会很严重的,我们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从经济建设中隔离出来,我们需要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又在经济建设中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只有树立全面的、科学的、正确的发展观,才能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使自然资源得以长期有效地运用和爱护,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2

  美丽中国的关键是“美”,是让人民看到自然之美、社会之美、人心之美。建设美丽中国,我们既要“金山、银山、幸福山”,又要“山美、水美、人更美”。党的***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这些重要论述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规划了蓝图,也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多次在谈到环境保护问题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生动形象表达了我们党和**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要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提高公民生态意识,树立生态红线观念。生态意识是生态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如果缺乏生态意识的支撑,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淡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止。可以说,公民生态意识的缺乏是现代生态悲剧的一个深层次的根源。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培育公民的生态意识。一方面要通过公益广告或者组织志愿者进行宣传科学生态知识,另一方面要营造科普氛围。鼓励公民要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在日常生活中要有环保意识,提高个人修养。

  正确处理经济与环保关系,推进绿色发展。经济产业良好发展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原动力。在当前背景下,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节能减排。一方面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要发展循环经济,做好垃圾处理和再利用。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把“资源—产品—废物排放”的单向模式转化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减少废物的排放,又实现了循环利用,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融会贯通。

  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加大生态监督力度。环境保护监管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众多领域,需要相关部门之间通力合作,形成综合执法合力,才能确保该项工作顺利进行。加大监管力度,对于不遵守法律、破坏生态文明的行为,要增加处罚力度。同时还应鼓励公众及社会媒体对环保工作进行监督。要借助新闻网络*台,创新监管形式,实行“在线实时监督环保”的新举措,为环保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建设生态文明,作为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首先应该从我做起。当看到洗手间的水龙头在滴水时,是不是能够举手关上呢?当电池用完后能否分类收藏处理而不是随手扔掉呢?当购物时能否自觉不使用超薄塑料袋呢?一件件小事虽然都很不起眼,但却体现我们究竟具备了多少环保意识。我认为首要的就是要在全民族树立起环保意识,具体地说就是树立资源意识,生存意识。要让大家都认识到,保护环境与资源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不仅是关乎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而且已经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今天的生存!不能抱着环保多我一人少我一人差别不大的思想,也不能对保护环境有任何松懈和怕麻烦的思想。**部门对环境保护固然负有重要的责任,而每个单位,每个企业,每个人对此更是承担了更为直接、更为具体的责任。只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大家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就一定能为社会、也为自己留下一片碧水蓝天。

  全社会应该认识到: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长期必须坚持的伟大工程,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必须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大力度,攻坚克难,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你我共同参与。

  美丽中国,是我们未来的目标和希望。生态文明,是托起美丽中国的强有力的臂膀。然而,一棵树好栽,而一片森林则不易培育。生态文明重在建设,难在坚持。让我们携起手来,汇聚每一个人的努力,将生态意识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保护环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托起一个山明水秀、天朗气清的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3

  党的***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更为全面的价值取向和更为深刻的生态伦理。

  综观人类文明发展史,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人类依赖自然、畏惧自然再到征服自然的变化。在原始文明时期,人类本身是自然长期进化的结果,始终依存于自然。在农业文明时期,人们敬畏自然,主张顺天应时。到了工业文明时期,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增强的同时,走向了自然的对立面,宣称要战胜和征服自然。这种观念导致对自然无穷无尽的掠夺,可利用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建设生态文明,则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路径。

  在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我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方面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尊重自然,就是强调自然与人出于对等状态

  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能绝对化人的主体性,也不无限夸大人对自然的超越性。人是大自然的一分子,我们日常的生活、工作都应该限制在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稳定*衡的限度之内,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二、顺应自然,强调人类在日常活动中要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自然规律具有客观必然性,我们日常生活、工作都应该遵循自然规律。要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经济建设则立足实际,根据自身的区位、资源等特点,选择合适的产业战略。推进产业生态化,培育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生态景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我们人类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

  三、保护自然,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保护的角度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改造和利用自然,但是绝不能把自然当做随意改造的对象。自然的某些部分可以通过改造为我们所用,但另一些部分只能保持原貌,

  我们不能对其加以改造和破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思想,也是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奉行的原则。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形势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转、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全局的战略地位。只有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新理念,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4

  “林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草甸凝绿,杉竹滴翠,百花吐艳,层林尽染,形形色色的植物给大地披上了色彩斑斓的外衣。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驼走大漠,雁排长空,鱼游浅底,万马奔腾,多种多样的动物为自然的山和水增添了无限活力。

  生命是大自然孕育的奇迹,大自然因多样的生命而变得生机勃勃和绚丽多彩。大自然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成千上万的生物交织汇聚成这幅画卷中最本质的色彩,揭示着生命的真谛,创造着生命的奇迹。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清水秀,自然风光数不胜数,令古今中外的无数文人墨客为之痴迷。钱起说:“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韩愈说“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苏轼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美丽中国;强大富裕而环境污染,同样也不是美丽中国。正如伟大哲学家所说:“人类欢呼对自然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开发,我国的环境污染日益加剧。我国环境污染严重,其主要自工业的排放,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及居民生活水*的提高,能源消耗巨大。不堪重负的地球的哭泣”。

  美丽中国,就是让人民群众在享有丰富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通过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祖国大地披上美丽绿装。在城市建设中务力做到高效利用和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把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结合起来。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范型,把人类带进了真正意义上的“文明时代”。人类一方面能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舒适生活,另一方面会被“澄塘霞影,婀娜的花卉,清新的空气”的美景所环抱。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5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一重要精神,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十分突出的战略位置,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的发展模式。环境与经济之间相互影响,反映出事物普遍联系之中的共同性和统一性。***说过,“劳动与自然界一起才是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国家和地区,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作保证,自然环境是衡量一个地区“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在区域竞争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谁的环境好,谁就能让更多的生产要素汇聚本地,因此,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同时,经济发展也为环境保护提供了物质条件。

  联合国发布的《只有一个地球》报告中指出:“贫穷是一切污染中最坏的污染”,因为环境不可能在贫困的条件下得到改善。保护需要资金,资金需要通过发展才能得到;只有合理开发资源才能有效保护生态,尤其是可以通过使用新工艺、新技术尽量减少甚至避免工业化阶段的污染。由此可见,发展方式以人对自然的支配为前提,总量增长取决于对资源的开发以及有效配置,有赖于人类智慧不断地认识、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环境与经济二者统一于发展,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

  绿色发展是经济转型的趋势,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的标志。时势所趋,经济欠发达地区迫切需要从“非此即彼”的“对抗性”思维中解脱出来,寻求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赢”。

  科技和制度创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强大支撑。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资源丰裕的经济体更愿意通过传统的要素投入获得增长,对技术创新意愿不如资源缺乏的经济体强烈。

  总体来看,当前欠发达地区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驱动发展的模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应当看到,造成欠发达地区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制度约束,制度安排与推动绿色发展不相匹配,出现了一面是不断加强生态保护设施建设,一面是不断破坏生态环境,且破坏的速度比建设的速度还快。一些欠发达地区为摆脱贫穷,盲目追求增长,许多生态资源被滥采滥伐直至耗竭,资源浪费极其严重。这种任由稀缺资源继续免费使用、廉价使用、粗放使用的局面决不能持续下去。

  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江西省通过实施战略性新型产业和“六个一工程”战略,大力发展风电能源、高效农业等生态、清洁、循环经济,形成了以矿产资源深加工、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农业以及生态绿色产业为主导的环保型产业体系,并通过生态市场制度的建立,提供生态市场运行的制度保障。

  江西省还积极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考评机制,加快推进水、电、矿产等资源型产品及要素价格改革,开展排污费改环境税试点,探索建立水权交易制度,推进生态合作、产业共建等多种方式的生态补偿等。20XX年以来开展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林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还对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

  江西省的经验表明,科技和制度创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强大支撑。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就要根据资源禀赋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生态经济规划和相关政策,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建设区域性优质农产品生产等传统产业基地,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将生态经济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相衔接,利用循环经济的理念使生态经济的“涓滴效应”扩散开来,把发展生态经济与发挥传统要素优势相互结合。这样既可以赋予传统要素以新的内涵,也可以让生态经济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在制度建设上,要建立健全产权制度和价格机制,因为产权制度有效地促使人们保护稀缺资源,价格机制灵活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以及稀缺性的变化。

  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鼓励人们寻找替代资源、节约使用最稀缺的资源,通过推动技术创新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推进绿色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的“路线图”。欠发达地区往往蕴藏着较丰富的原生态资源,同时也存在一定比例的贫困人口,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一方面,我们不能用停止发展的方式来保护环境;另一方面,发展又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重蹈“先污染、再治理、难治理”的覆辙。

  新世纪以来,江西依靠区位优势和要素优势,成为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最大承接地之一。但承接的主要是沿海地区产业的低端环节,赚一些微薄的辛苦钱。江西要实现科学发展、人民富裕、社会和谐,必须要有新的发展模式。为此,江西省委、省**把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作为引领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龙头工程和重大引擎,努力探索经济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做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部署,目的就是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两年多来,全面启动了“十二项重大生态经济工程”建设,包括以生态保护、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6大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和以保护“一湖清水”为重点、优化能源结构的6大基础设施工程。再以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为例,这是江西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水利建设项目,被誉为江西的“三峡工程”,具有防洪、灌溉、发电和航运等重大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该水利工程建成后,将对江西经济核心区域防洪安全起到保障作用,年均防洪效益达7.5亿元。在防洪的同时,每年还可增加电量11.4亿千瓦时清洁电能,有效缓解江西电力供需紧张状况。另外,萍乡、德兴等资源枯竭型城市,也相继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地下”转向“地上”、从“黑色”转向“绿色”。

  江西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在巩固提高中保持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3.1%,设区城建区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均列全国第一位,林业产值突破千亿,上升为全国第六。

  当前,世界范围内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兴起,与我国的转型发展形成了历史**汇,为欠发达地区推进绿色发展提供了难得的重大历史机遇。探索“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路径,形成面向未来的新型产业发展格局和经济增长模式,才能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在扩总量、上水*与转方式、调结构的有机统一中赢得主动。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6

  看到这个话题,我想到了我们居住的杭州;江南一座被称为水乡的城市,这里水很清,地很绿。是什么让我们的城市如此美丽?当然,这和我们广大市民和垃圾桶是分不开的。

  以前杭州没有垃圾桶。人们在一个地方收集垃圾。与其说是垃圾场,不如说是垃圾场。每个地方都有很多这样的垃圾场;想象一下当时的环境有多糟糕,空气被污染,人们的健康受到影响。后来**要求大幅度改善环境,到处加垃圾桶和清洁车,使我们的生活环境大幅度改善,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远离了脏乱和疾病;可以说,因为有了垃圾桶,我们的城市生态文明有了长足的进步。在生活中,虽然垃圾桶很容易被别人忽视,但它不是多余的,因为有了它,我们的城市会变得如此美丽,空气也会如此清新。

  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环境。这是每个孩子都知道的道理,对我们来说也很容易。虽然一些城市在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它们仍然需要提高生态文明。因为有些工厂为了降低成本,排放大量的废水和有害气体,污染了大气。例如,上个月的雾霾天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所以一定要为全民行动,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低碳生活:比如我们在出行的时候,一般会少开私家车,多坐公交车,尽量减少碳排放;不使用一次性木筷子,少用纸巾,收回手帕,两面各印一张纸,减少森林损失;手洗脏衣服可以节水省电;关灯,少用空调,省电,减少氟利昂的使用;多种树,为自己排放的二氧化碳买单;绿化不仅是在郊区种树,也是在家里种花种花;不要乱弃废电池,使用节能灯泡等。

  保护生态文明之美是我们的责任。让我们一起保护环境,一起停止乱扔垃圾,一起维护城市的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7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系统回答了什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怎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问题,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的新结合。这些新的理论成果,把握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提出了民族复兴的战略方向、布局、路径、环境、方法,开创了一个使中华民族强起来的完整理论体系,体现了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民族理性,体现了当今时代民族理性与世界理性的圆融和合通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理论指导。这些新的理论成果,最主要最集中地反映了我们党对于***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逻辑的基本认识。这些基本认识是来源于实践、完善于实践、应用于实践的规律论,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总结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实践而得出的必然结论,是科学认识实现未来发展趋势、重点、方略的望远镜和显微镜。

  我们党对“三大规律”的自觉认识运用不断深化

  ***团结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中一个又一个胜利,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科技创新能力、文化软实力大幅提高,走上了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个承载了中华民族独立富强梦想的东方社会主义大国屹立于世界历史潮头。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更有底气和自信,对如何带领人民执好政、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顺应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探索中,始终坚持理论先导、执政为民、联系群众、发展为要、制度为本,不断提高执政兴国的能力,对执政目标、方式、手段、条件、方略的认识更加完善。我们党坚持从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内涵、制度、战略、条件的认识,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内容、战略布局和具体方法,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真正枝繁叶茂。我们以人类社会发展为己任,超越对抗竞争,扩大合作协商,看清大势和主流,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方向、前景、载体的认识更加深刻,在世界发展中的贡献越来越突出,在全球治理变革中承担更多的责任,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产生巨大国际影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先后形成了***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成果,党的***以来又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入。这些规律性认识来之不易,是500多年社会主义长期发展的深刻记忆,是***执政xx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宝贵经验的高度凝结。这些规律性认识,形成了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关于怎样建设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有效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基本认识,是指导我们党长期执政兴国、治党治国治军的重要理论遵循。

  深化把握运用***执政规律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其中国化的一系列理论成果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党执政必须强化的理论基础。***的建立和发展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重视从思想上建党是我们党的一大特点和优良传统。始终注重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立党、治党、兴党,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其不断发展的理论成果锤炼党、武装党,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革命性,成为党长期以来形成的政治优势,是党治国理政的前提条件。我们党执政xx年的历史经验表明,理论建设是党的一项根本建设。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是党执政必须聚焦的物质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我国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效,但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就决定了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精会神抓好改革发展各项事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更可持续的发展。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是党执政必须打牢的组织基础。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才能长期执政、执好政。要把管党治党作为政治责任,使从严治党的一切努力都集中到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上来,确保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深化把握运用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正确认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依据和总任务。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我们党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任务。党的***报告指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内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基本内容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入。把握“五位一体”,要深刻认识到五个方面缺一不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一个整体,要形成联动效应;深刻认识到五个方面建设具有不同的侧重点,体现了不同领域的工作着眼点;深刻认识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建设重点,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加速改善生态环境;深刻认识不同时期每一个建设也有不同的重点内容,在一定时期内具体推进每项建设时要结合现实的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

  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从根本上解决治国理政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经过几代***人接力奋斗,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对社会主义建设战略布局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全面。党的***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的***深化了对这个战略布局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目标、发展动力、制度保障和领导力量,分阶段有重点有策略地综合推进,构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抽象到具体、从理论到现实的总体路径。

  始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效率与公*、需求与供给、各种经济成分之间、不同群体之间、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城乡及其内部、民族宗教、军队和地方等一系列重大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辩证方法。社会主义建设要讲辩证法,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来,始终正确认识和处理建设过程必须面对的一系列重大关系。

  深化把握运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总体趋势。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新中国成立xx年特别是改革开放xx多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际地位空前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路,走得对、走得好。正如***同志所指出的,到21世纪中叶,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在长期竞争中加强包容合作,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途径。和*与发展依然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和*、发展、合作是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体系变革的要求突出,国际社会正面临越来越多新的历史课题。共同用好发展机遇,共同努力合作应对各种风险,成为各国人民的愿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潮流的深刻把握,是国际社会共同破解当下发展与安全难题、正确处理相互关系所应秉持的共同愿景和目标,要求世界各国从经济、政治、安全、文化、生态文明等方面扩充合作交流的机会和内涵,摒弃传统的我赢你输、赢者通吃的旧思维,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推进利益深度融合,共同应对各种问题,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推动人类文明实现创造性发展。

  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促进人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追求人类**,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主题。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是一个随着社会生产力和文化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漫长的历史过程,但是其所指向的理想境界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现实价值取向。要始终将现实的人作为价值主体和归宿,最大限度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建立尊重和发展人的主体性的社会机制,促使人与人之间各种矛盾的化解包容。同时要尊重自然界的基础地位,努力使人的活动不产生破坏自然的严重后果,实现人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共生共荣。

  尊重各个国家发展的自主性和多样性,结合实际确立完善多种所有制、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具体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实现形式。人类社会发展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不可能简单照搬照套同一种方式,只能采取同本国实际相结合的具体形式。中国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在遵循现代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独具特色的成功道路。中国道路符合中国实际,体现中国特色,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探索,为世界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新选择。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8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更为全面的价值取向和更为深刻的生态伦理。

  综观人类文明发展史,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人类依赖自然、畏惧自然再到征服自然的变化。在原始文明时期,人类本身是自然长期进化的结果,始终依存于自然。在农业文明时期,人们敬畏自然,主张顺天应时。到了工业文明时期,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增强的同时,走向了自然的对立面,宣称要战胜和征服自然。这种观念导致对自然无穷无尽的掠夺,可利用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建设生态文明,则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路径。

  在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我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方面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尊重自然,就是强调自然与人出于对等状态。

  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能绝对化人的主体性,也不无限夸大人对自然的超越性。人是大自然的一分子,我们日常的生活、工作都应该限制在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稳定*衡的限度之内,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

  二、顺应自然,强调人类在日常活动中要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自然规律具有客观必然性,我们日常生活、工作都应该遵循自然规律。要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经济建设则立足实际,根据自身的区位、资源等特点,选择合适的产业战略。推进产业生态化,培育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生态景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我们人类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

  三、保护自然,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保护的角度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改造和利用自然,但是绝不能把自然当做随意改造的对象。自然的某些部分可以通过改造为我们所用,但另一些部分只能保持原貌,我们不能对其加以改造和破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思想,也是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奉行的原则。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形势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转、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全局的战略地位。只有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新理念,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9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10

  ***报告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摘自***报告)

  笔者记得看过一部电影《天下无贼》,里面有人问“21世纪什么最贵?”电影桥段中答案是“人才”。我想大家对这并不陌生。人才确实重要,但是一直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为主打的时代发展到现在,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国家乃至这个地球,发展中带来的负面效应,资源、能源、环境这些越来越阻碍我们进步的步伐,不,应该是我们前进的步伐严重影响了环境、自然的规律,资源的锐减,能源的紧缺,环境的破坏,自然规律的更张,这一些都亟待我们去解决。

  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或者我们的环境。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始终贯穿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是未来国家乃至全球共同的建设目标,因为生态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建设美好家园的基础。

  ***报告中指出要我们“真爱自然,保护生态”。笔者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一是保护好各种资源,珍惜资源。要科学发展,科学利用,集约高效利用。二是合理规划、调整布局。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三是开发与治理并重。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得提高各方面资源开发能力。开发新能源,才能永不落后,细水长流,同时要综合治理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等,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等。

  笔者认为无论是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还是调整产业布局、机构,最后目的就是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我与生态文明建设征文(精选5篇)(扩展7)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优选【十】篇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1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一论述,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一方面体现了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实践在不断深入;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未来目标和方向的把握越来越明确。赣县结合工作实际,围绕实施“融入中心城区,提升‘四化’水*战略,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发展生态化进程,走环境友好型发展之路,努力建设“四个赣县”,全县生态环境意识持续提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实现了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为进一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不断推进赣县生态文明建设,笔者进行了专项调研,形成如下报告。

  一、现状分析

  (一)有利因素:一是政策支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布局,并确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指标。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同时,赣县县委县**明确提出了“推进生态与经济融合,打造生态文明先行区”的要求,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振兴发展全过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促进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优化生态环境,围绕加快创建省级生态县,大力推进“发展生态产业、建设森林城乡”工作,积极创建森林城市、森林乡镇、森林村庄,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政策理论依据;二是环境支撑。县域内拥有获省“先进湿地公园”称号的大湖江国家湿地公园、马口森林公园、赣南“小庐山”——宝莲山等优质生态资源;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5.8%;全县地表水资源量为20.88亿立方米,人均和亩均水量分别为4910立方米和5153立方米,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市、全省前列,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三是资金扶持。*年来,赣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县域经济实力显著,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绿色崛起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前提;四是组织保障。*年来,赣县县委县**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态与农业融合,坚持生态为重的理念,高标准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一区三园”,提出了“发展绿色经济、建成美丽宜居赣县”,实现永续发展的工作目标。

  (二)不利因素:一是经济发展方式较粗放。我县经济的结构性等矛盾比较突出,粗放型增长的特征比较明显。工业仍以劳动密集型、轻加工型为主,转型升级难度较大;农业仍以传统农业为主,产业化程度不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二是生态文明理念较肤浅。由于农村经济滞后,百姓在山靠山,想到的先是养家糊口和发家致富,因而还存在生态文明意识不强的问题,农村脏、乱、差的现象也一时难以彻底改变。少数企业推行绿色生产的自觉性不高;三是生态开发开放较单一。生态开发开放程度比较粗浅,生态价值既没有在开发中体现,生态文明的内涵也没有在开放中提升,社会各层面对生态文明建设概念理解不透、重视不高、执行不力,导致生态文明效应较弱。

  二、对策建议

  (一)认清形势,深化认识。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环境友好型发展之路,是大势所趋,亦是民心所向。20xx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要求建设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我省在 “十二五”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了对主要污染物减少排放要求。从县情看,赣县着力打造“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随着大项目、大企业日益增多,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对企业的产业技术升级和淘汰落实产能的要求日益紧迫,而保护优化生态环境的责任也越来越重了。在这种形势下,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于赣县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二)突出重点,巩固成果。

  一是在领导决策层面。牢固树立绿色政绩观。坚持科学、可持续发展理念,继续推行工业项目立项和审批工作联审联批制度,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和项目,坚决不予落地;二是在工作方法层面。第一,着力抓好生态文化宣传。组织文艺骨干创作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文艺作品,结合送戏下乡等活动,开展生态文化进基层、农村和企业的活动;第二,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建立健全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加大乡村环境卫生督查力度;扎实开展“和谐秀美乡村”创建工作。将“和谐秀美乡村”创建与环境综合治理有机融合,扎实推进79个省市县共建点和44个市县共建点,重点抓好村庄整治、农村清洁工程、农村能源工程、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等工作,加快推进茅店江口吉埠南塘和谐秀美乡村示范带建设,打造一批特色文化新村、生态文明新村、文明和谐社区,最大程度地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三是在工作落实层面。一要强化组织领导。研究出台《关于赣县生态文明建设实施考核办法》等可行性文件,使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始终领导有力、分工明确、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二要强化统筹协调。编制《赣县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纲要》、《赣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使赣县生态文明建设进入规范化、法制化发展的轨道;三要狠抓工作落实。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赣县县直机关、乡镇主要负责人的目标责任考核,逐级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严格实行“生态环保一票否决”和问责制。同时,建议赣县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的资金作为专项工作经费,用于生态文明建设调研、考核、奖励和生态文明建设项目的以奖代补;四要强化法治保障。建立联*会议制度和联动协调机制,强化环保、林业等资源环境保护部门的执法主体地位,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和重点案件移送督办机制,加大对破坏资源环境案件的查处力度,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保障能力。

  (三)注重结合,扩大效应。

  一是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农村副业经济有机结合,如家畜粪便转化沼气利用,树木栽种发展林下经济,河塘清淤发展养殖业等等,让农副经济与生态建设协调推进,共同发展;二是把加大投入与长效治理结合起来。根据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增加,不断加大生态资金投入。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等环境监管长效机制,按照“谁破坏,谁恢复;谁排污,谁付费”的原则,严格落实处罚整治措施。并将环保考核与**考核、企业贷款资质评定等事项挂钩,促使部门和企业按照生态环保要求,加强治污减排和生态修复,促进生态保护的长效性和持续性;三是把生态文明建设与打造生态板块结合起来。打造生态板块,发展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全力打造清溪现代农业示范园,同步加快桃江、大湖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坚持生态为重,建设生态家园,为我县打造江西绿色崛起的重要一翼和生态经济、生态文明示范县,着力建设绿色家园、生态赣县贡献力量。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2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要求和新举措,努力将永靖县建设成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根据我县开展生态文明工程示范县创建工作要求,4月1日至30日,永靖县西部大开发办公室集中利用一个月时间,组织人员先后深入到部分乡镇、企事业单位和生态文明项目建设点,就永靖县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县情

  永靖县位于甘肃中部西南,临夏**自治州以北,是国家扶贫开发和“三西”建设重点县,也是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座水库移民重点安置县,1986年正式纳入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范围。全县总面积1864*方公里,辖17个乡(镇)、150个村(居),总人口20.4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2.63万人,农业人口16.07万人。总耕地35万亩,年*均降雨量260毫米,蒸发量在1500毫米以上。县内地理和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存在两个极端;全省最好的地方在永靖,以黄河、湟水河**为主的川塬区6个镇水资源丰富,景色秀丽,土地肥沃,是发展旅游业和高效农业的理想之地;全省最差的地方也在永靖,地处东西山区的11个乡镇苦甲陇上,自然条件十分严酷,山大沟深,十年九旱,是典型的雨养农业区,群众生活比较困难。

  二、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年来,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永靖县在全力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不断加大林草植被的保护与建设力度,着力实施了退耕还林、水土流失治理、荒漠化防治和生态移民工作等综合措施,有效解决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一)生态保护力度加大。

  一是加快推进了草原保护建设工作,全面完成了2011、2012年草原补奖、鼠虫害防治、草原防火、秸秆饲料化利用等重点工作任务。截止目前,全县已落实草原承包到户面积142.89万亩,共确定禁牧草原面积102.87万亩,设立基本草原保护区标识牌20个。2011年,草原补奖资金全部落实到位,共计资金649.0965万元,极大地改善了永靖县的草原生态状况。二是实施了以县城南山绿化为主的生态造林工程,南山绿化总规划面积3.2万亩(一期计划在阴山完成2.4万亩,其中荒山造林2.1万亩,花椒经济林0.3万亩;二期工程计划阳山完成0.8万亩),总投资2.2亿元,涉及刘家峡、岘塬、三塬3个乡镇。截至目前,一期工程完成投资1.6亿元;二期已完成整地工程和架设上水管网,高标准完成了水*台整地工程,并投资3520万元完成造林2.4万亩。三是完成投资1945万元的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投资991万元的红岘子、黑方台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改善灌溉面积3.8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430亩,川塬区农田灌溉条件极大改善。投资1.5亿元的大盐沟生态绿化综合开发项目,县城周边环境正在得到优化。投资1780万元实施了黑方台灾害治理四期工程和二房台滑坡应急治理工程,滑坡险情得到有效治理。

  (二)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一是严格监管,确保污染企业达标排放。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切实加大了新建项目的环境准入关,在审批中坚持做到了四个不审批,即:国家明令禁止的项目不予审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不审批,永靖县环境容量不能承载的项目不予审批,黄河三峡湿地内除环保型建设项目和湿地保护项目以外的所有项目不予审批。严格落实重点污染源每周1次、一般污染源2周1次的现场检查,并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监督检查,严防排污企业超标排放污染物。二是加大投入,努力提高污染减排能力。自2007年以来,先后投资6000万元左右,完成了县城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刘家峡水库污染综合治理、20家铁合金企业除尘设备升级改造、6家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等项目和工程建设,大大提高了永靖县污染减排能力。三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淘汰“两高”落后产能企业步伐。紧紧围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建设新型工业园区。先后淘汰关停县城周边和景区内污染企业5家,淘汰拆除落后产能生产线16条,争取落实国家补贴资金1300万元,经过以上努力,每年永靖县的二氧化硫、COD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均控制在州上下达的指标以内。县城周边污染得到进一步治理。

  (三)城乡环境极大改善。

  一是集中力量加快古城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步伐。古城新区道路、给排水、供暖、供气等市政设施全面完成,同时动工建设投资3.3亿元的川北后山廉租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工程程,完成大庄道路改造、川南临夏路口排水、假日花城至嘉龙小区河堤治理工程,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极大改善。川塬区每个乡镇确定1—2个村实施以村社道路硬化、村容村貌整治为主的新农村建设,基本实现了“巷道水泥化、民居砖混化、村庄园林化、环境整洁化”的目标,并投资5016万元新修改造农村道路42条、96.7公里,推广普及农村新型能源,完成沼气池1022座,完成“三改”612户,目前全县37.9%的农户用上了清洁的沼气。此外,投资1000多万元,对盐锅峡、陈井、三塬、杨塔、王台、川城等集镇、市场等进行了改扩建,农村面貌和人居环境不断改观。

  (四)特色产业不断壮大。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动工建设投资9723万元的三马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全县新建高效节能日光温室368座,新增蔬菜面积2200亩,建成“高原夏菜”示范面积6500亩,2000吨蔬菜保鲜库1座,发展核桃、红枣、花椒、苹果经济林1.2万亩。新修改造暖棚圈舍3150座,新发展规模养殖户100户,养殖场14家,新发展网箱养鱼6亩、池塘养鱼100亩,水产品供应量达到2200吨。东西山区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和百合种植,普及推广“六个一”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补助资金1400多万元,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22.9万亩、脱毒马铃薯16.65万亩,新增百合3000亩,发放揉丝打捆机30台(套),农业综合效益和农民收入大幅提高。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3

  一、生态建设取得的成效

  20**年以来,我旗累计投入资金34961.7万元,治理面积1112.39万亩,其中飞播造林61万亩,封山育林70.56万亩,农田防护林0.5万亩,林木种苗1.01万亩,人工种草0.4万亩,人工造林31.03万亩,围栏封育656.53万亩,划区轮牧271.68万亩,基本草牧场1.31万亩,飞播牧草12.5万亩,暖棚16.67万*方米,饲料机械1700台,水源工程758处,节水灌溉489处,小流域治理5.87万亩,生态移民864户4130人;2011年开始认真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每年投入资金1亿元,在10个嘎查实施禁牧416万亩,在61个嘎查实施草畜*衡3709万亩,政策涉及全旗7个苏木镇、71个嘎查、5300个牧户1.8万余人;通过围栏封育、“三区四带五个基点”建设,全旗打草场面积达到732万亩,占可利用草场总面积的18%,正常年景打贮草总量超过2亿公斤;加强草牧场制度化管理力度,全旗围栏化草场面积达到3848万亩,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95%,其中实施划区轮牧面积达到2802万亩,占全旗可利用草场面积的69.1%,划区轮牧和季节性轮牧工作已成为我旗投入成本最低,保护成效最好的亮点工程。坚持不懈地抓好牧区“两项基本制度”的落实,着力改变传统草牧场利用方式,不断降低利用强度,有效推动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全旗放养牲畜总数由2007年的168万头只压减到146.6万头只,牛和马分别增加58%和52%,山羊和绵羊分别减少54%和15%;通过治理和合理利用,全旗林草植被盖度增加了30%—50%,其中:森林覆盖率由0.74%提高到2.67%。全旗草牧场植被*均高度、盖度、产草量由2007年的23.2厘米、41.7%、81.2公斤/亩提高到2012年的35.1厘米、54.7%、88.8公斤/亩,分别提高了11.9厘米、13%、7.6公斤/亩。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自20**年启动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以来,我旗高度重视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始终将该项工作放在全旗各项工作的首位,全面实施“围封转移”和“两转双赢”战略,落实草畜*衡和“三牧”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有效地推进。

  ——坚持科学的指导方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建设与保护并举;坚持“三生结合”(生态、生产、生活),“三效”统一(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坚持以工程建设为支撑,以科技为动力;按照集中连片、整村推进的要求,科学合理安排项目布局;转变畜牧生业产经营方式,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牧业增产,牧民增收。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认识水*。开展广泛宣传活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和忧患意识。使人们认识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加强政策宣传力度,调动群众积极性,鼓励群众参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到项目建设中;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认真落实各项政策,在产权明确的前提下,坚持“谁建设、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投入,使生态项目建设发挥具大的现实及深远的历史意义。

  ——增加科技含量,提高造林、种草质量。积极推广科研成果,把生产适用技术落实到生态建设的全过程,加强科技培训工作,提高科技人员的技术水*,鼓励各类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攻关和有偿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大力培育和推广适应区域特点的优良品种。

  ——加大工程管护的执法力度。生态建设工程是一项建设周期长的综合性工程,它是造福于后人的工程,因此我旗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进行更好的管护,同时各项目实施部门及时督促有项目区的各苏木镇、嘎查建立管护组织,制定管护制度,广泛宣传,责任到户、到人,依法管护,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将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人人有责的自觉行动。

  ——加强草原监理队伍建设,提高草原管护水*。草原生态奖补机制实施后,我旗结合实际,按照“公开、公*、公正”的原则,制定了《关于招录全旗草原管护员的实施方案》、《阿巴嘎旗嘎查级草原管护员选聘录用办法》、《全旗草原管护员考试考核方案》等考录方案,并在全旗范围内进行公示,在全旗7个苏木镇共聘用嘎查级草原管护员188名、旗级草原管护员40名,充实草原管护队伍,加大了对草原生态的保护力度。2012年3月16日起截止31日,对全旗188名嘎查级草原管护员以苏木镇为单位进行了专门培训,颁发了“聘书”,签订了“合同”,并给每个草原管护员制作了“草原管护员工作实用手册”和“草原管护员巡查日志”。同时对考试招录的旗级40名草原管护员,重点培训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草原执法、行政执法、劳动合同法等,并签订了“草原管护员劳务合同”,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目前草原管护员已全部上岗到位,开展禁牧区和草畜*衡区管护工作。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后,我旗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严格的禁牧区和草畜*衡区限量养殖标准,压减了牲畜头数,有效保护了草原生态。虽然国家给予了一定的补助,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牧民增收,所以提高牲畜个体产值是提高牧民收入的有效渠道。提高牲畜个体产值除了提高种畜质量外,保护基础母畜也是非常重要的,但目前还没有保护基础母畜政策措施。所以建议出台给予基础母畜相应的补助等保护基础母畜政策。如每头合格基础母牛每年补助800元,每只合格基础母羊每年补助500元等。

  (二)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以来,项目区的管护问题越显突出和重要,我旗按上级要求聘用一批牧民担任了嘎查级管护员,也起到一定作用。由于嘎查级管护员工资低,工作积极性不高,没有执法权等原因,未能发挥足够的管护作用。建议在聘用草原管护员的工作中,由执法单位正式工作人员的身份招录一批文化素质高、办事能力强、有一定工作能力的人员,予以充实草原管护员队伍,从而加强项目区管护力度。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4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一论述,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一方面体现了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实践在不断深入;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未来目标和方向的把握越来越明确。赣县结合工作实际,围绕实施“融入中心城区,提升‘四化’水*战略,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发展生态化进程,走环境友好型发展之路,努力建设“四个赣县”,全县生态环境意识持续提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实现了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为进一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不断推进赣县生态文明建设,笔者进行了专项调研,形成如下报告。

  一、现状分析

  (一)有利因素:一是政策支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布局,并确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指标。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同时,赣县县委县**明确提出了“推进生态与经济融合,打造生态文明先行区”的要求,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振兴发展全过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促进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优化生态环境,围绕加快创建省级生态县,大力推进“发展生态产业、建设森林城乡”工作,积极创建森林城市、森林乡镇、森林村庄,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政策理论依据;二是环境支撑。县域内拥有获省“先进湿地公园”称号的大湖江国家湿地公园、马口森林公园、赣南“小庐山”——宝莲山等优质生态资源;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5.8%;全县地表水资源量为20.88亿立方米,人均和亩均水量分别为4910立方米和5153立方米,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市、全省前列,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三是资金扶持。*年来,赣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县域经济实力显著,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绿色崛起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前提;四是组织保障。*年来,赣县县委县**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态与农业融合,坚持生态为重的理念,高标准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一区三园”,提出了“发展绿色经济、建成美丽宜居赣县”,实现永续发展的工作目标。

  (二)不利因素:一是经济发展方式较粗放。我县经济的结构性等矛盾比较突出,粗放型增长的特征比较明显。工业仍以劳动密集型、轻加工型为主,转型升级难度较大;农业仍以传统农业为主,产业化程度不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二是生态文明理念较肤浅。由于农村经济滞后,百姓在山靠山,想到的先是养家糊口和发家致富,因而还存在生态文明意识不强的问题,农村脏、乱、差的现象也一时难以彻底改变。少数企业推行绿色生产的自觉性不高;三是生态开发开放较单一。生态开发开放程度比较粗浅,生态价值既没有在开发中体现,生态文明的内涵也没有在开放中提升,社会各层面对生态文明建设概念理解不透、重视不高、执行不力,导致生态文明效应较弱。

  二、对策建议

  (一)认清形势,深化认识。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环境友好型发展之路,是大势所趋,亦是民心所向。20xx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要求建设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我省在 “十二五”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了对主要污染物减少排放要求。从县情看,赣县着力打造“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随着大项目、大企业日益增多,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对企业的产业技术升级和淘汰落实产能的要求日益紧迫,而保护优化生态环境的责任也越来越重了。在这种形势下,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于赣县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二)突出重点,巩固成果。

  一是在领导决策层面。牢固树立绿色政绩观。坚持科学、可持续发展理念,继续推行工业项目立项和审批工作联审联批制度,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和项目,坚决不予落地;二是在工作方法层面。第一,着力抓好生态文化宣传。组织文艺骨干创作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文艺作品,结合送戏下乡等活动,开展生态文化进基层、农村和企业的活动;第二,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建立健全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加大乡村环境卫生督查力度;扎实开展“和谐秀美乡村”创建工作。将“和谐秀美乡村”创建与环境综合治理有机融合,扎实推进79个省市县共建点和44个市县共建点,重点抓好村庄整治、农村清洁工程、农村能源工程、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等工作,加快推进茅店江口吉埠南塘和谐秀美乡村示范带建设,打造一批特色文化新村、生态文明新村、文明和谐社区,最大程度地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三是在工作落实层面。一要强化组织领导。研究出台《关于赣县生态文明建设实施考核办法》等可行性文件,使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始终领导有力、分工明确、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二要强化统筹协调。编制《赣县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纲要》、《赣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使赣县生态文明建设进入规范化、法制化发展的轨道;三要狠抓工作落实。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赣县县直机关、乡镇主要负责人的目标责任考核,逐级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严格实行“生态环保一票否决”和问责制。同时,建议赣县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的资金作为专项工作经费,用于生态文明建设调研、考核、奖励和生态文明建设项目的以奖代补;四要强化法治保障。建立联*会议制度和联动协调机制,强化环保、林业等资源环境保护部门的执法主体地位,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和重点案件移送督办机制,加大对破坏资源环境案件的查处力度,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保障能力。

  (三)注重结合,扩大效应。

  一是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农村副业经济有机结合,如家畜粪便转化沼气利用,树木栽种发展林下经济,河塘清淤发展养殖业等等,让农副经济与生态建设协调推进,共同发展;二是把加大投入与长效治理结合起来。根据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增加,不断加大生态资金投入。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等环境监管长效机制,按照“谁破坏,谁恢复;谁排污,谁付费”的原则,严格落实处罚整治措施。并将环保考核与**考核、企业贷款资质评定等事项挂钩,促使部门和企业按照生态环保要求,加强治污减排和生态修复,促进生态保护的长效性和持续性;三是把生态文明建设与打造生态板块结合起来。打造生态板块,发展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全力打造清溪现代农业示范园,同步加快桃江、大湖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坚持生态为重,建设生态家园,为我县打造江西绿色崛起的重要一翼和生态经济、生态文明示范县,着力建设绿色家园、生态赣县贡献力量。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5

  寒假期间我校开展了大学生下乡调研活动,本次调研的主题是家乡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科技发展。

  我将调研地点选在了xx县,这里是我的主要调研地点,回到家中,我便到村委会处询问,*年来,县里的一些主要变化和重大举措,村委会的有关领导便详细的向我说起了,家乡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科技发展进步方面的各项举措。

  调研实践*一个月,一个月的时间里,我调查走访了很多地方,很多曾经被污染然严重的地区已被彻底清理整顿,基本恢复了干净整洁的面貌,不同地区的整顿效果虽不尽相同,但是整体有了很好的改观。下面我就调查结果,做出了详细的说明和总结。

  我与家乡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走访调研,从中有了感悟,有了行动。*几年,由于**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走可持续发展路线,从前,家乡建设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是在培植树木方面比较突出,建立防护林,防风防沙,防止水土流失。

  在工业方面,为了大力发展经济,对于污染现象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导致很多地方被污染,唯一一条流经我县的河,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造纸厂就沿河而建,向河里排放污水,从前的河水清澈透明,而现在生活垃圾四处飘浮,边缘仿佛是污秽的沟渠一般。很多地方都是如此,由于前几年县里对于经济建设的高涨热情,对污染问题没有及时处理。

  *几年,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的角色,县里也开始抓起了生态文明建设,走起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于一些违规操作的企事业单位,坚决给以整顿,甚至关停。不少企业受到影响,但是县里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的很坚决彻底,对于像造纸厂这样屡教不改的单位,坚决予以关停处理,禁止一切生产活动。其他企业的情况较好,都积极配合着县里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污水先处理后排放,不处理不排放,从而很好的控制了环境的继续污染。

  生态环境好了,才能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招商引资一直是我县发展的一项重要渠道,*年来有大量的国内外企业来我县实*考察,投资建设不少工厂,发展了经济的同时,科学技术手段也在不断进步,引进了外资的同时,也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又带动了科技的进步,一举多得。

  我先秉承“建设生态文明、开发清洁能源、彰显绿色魅力”的思想,开展生态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快造林绿化、小流域治理、风沙源治理步伐,通过建防护林、退耕还林等生态经济型造林模式,建起了植物园,院内有很多品种的植物,农作物和果树,退耕还林也使得大面积土地有效地防止了水土流失,加大了土地覆盖率。

  我县严格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全民动手,全县范围内搞绿化,搞发展建设,大家积极参与,让绿意充满乡村。本次寒假回家,我切实感受绿意满怀的感觉,街道两旁路色的松柏排成两行,每隔一段会有一棵其他树种,还有已选花花草草,在体验生活美感、感悟生活质量提升之时,人们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又多了一份支持与认可,投入更大的力量支持家乡生态文明建设。从这些走访中我可以看出,人们对于环保的问题,大都意识浅薄,并不以为然,似乎他们对这些问题都半信半疑,反而看我有些莫名其妙似的.静下来想想,也是,他们一直都在为生活忙碌着,都是在以被动的接受生活,从来都没有主动的去发现问题.他们被*惯所掩埋了他们的那份特有的好奇.如果抛开一切的问题,只让他们考虑这些的话,我相信他们也会想我一样的!现在人们的思维已成了定式,三言两语是改变不了什么的,现在能做的只有从一些小事来感化他们,让他们亲身的体会到环境的严重性,他们才会有所改变的.一些事情如果你没亲身体味过你是永远都不会明白的!这就像一句真理影响着广大人民。举一些贴*我们生活的例子,来让他们自己感悟!我知道这只是时间的问题,着急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希望每周都能有一两节课来让他们学*这方面的知识。由不懂到了解,由了解到认识,由认识到理解,这一过程。

  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我国拥有辽阔的国土,无论蓝色的海洋,还是浩瀚的沙漠,无论绵延的山区,还有奔腾的江河,都蕴藏着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

  其实它们都离我们很*,也可以说贴*我们的生活,只是我们没有注意罢了,我们都把它们忽略掉了,是我们的遗憾,因为自然资源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由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源的开发也在不断扩大。虽然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也是有限的。随着人口的增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断下降;随着生产的发展,某些资源的总量也在下降。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建设生态文明,并不单指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很多地区有着严重误区,认为发展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是十分错误的想法。要真正实现经济发展、工业发展、科技发展,就必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思想上,我县能够应正确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是:从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牢固树立保护环境、优化经济结构的意识,将环境保护作为新阶段推进发展的重要任务。

  在政策上,只有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政策的战略高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环境问题。在发展政策上,我县拟订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各项措施办法,和对与违规排放等违规操作的具体处理办法和处罚形式。

  发展的政策与鼓励环保的政策有机融合;遵循自然规律,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功能与环境承载能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确定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引导各地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在发展规划上,严格要求各生产单位,严格控制污水废弃的排放。

  我县的生态文明建设才刚刚起步,还有漫长的路要走,责任艰巨,还需要更多的人来参与和支持。当然首先还是需要县里给予足够的重视,否则具体的工作是无法行之有效的落实的。总的来说,我县几年来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成效显著,被污染的地区和水域都有了改善,还建立了生态文明宣传公园,相信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和科技发展定会越来越好。

  不仅是这个方面,在那个领域都是一样的。只有我们对它好了,他自然会对我们好的。其实是一样的道理。为什么现在总是在不断的发生自然灾害,什么龙卷风啦,什么海啸了,什么地方又有洪涝灾害啦,什么地方又有地震了等等。这些都是大自然回馈给我们的礼物。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该怎样解释那。

  我们无言以对,因为这些都是我们一手造成的,尽管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间接的罢了。自然界就像一面镜子,你哭它就哭,你笑他也笑,一样的。世界上的东西都是相互联系的,并不是孤立的存在,只有你认识到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的!扯到的虽然大了点,但绝不是危言耸听,这是最真实的写照。回到主体上来,环保的问题真的是非常的重要,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以身作则,为了我们的家乡更加的美好,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6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种形式,是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人与自然和社会关系上的具体体现。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为主旨,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注重维系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追求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关系协同进化,以最终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环视今日中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科学发展之路,已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党的会议报告首次把 生态文明 写进党的行动纲领,将生态建设放到了文明的高度,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他说道,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说明我国对生态建设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也越来越重视。

  龙泉驿区整体概况

  龙泉驿区是四川省成都市所辖的九区之一,位于成都中心城区东部偏南、龙泉山脉中段,是***批准的成都市城市向东发展主体区域、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级)所在地。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年降水量974毫米,年均气温15.9℃。属都江堰自流灌溉区,西江河、黄水河、芦溪河、陡沟河流经区境。有天然气、煤、铜、磷、石膏等矿产资源。素有 四时花不断,八节佳果香 之美誉,是***正式命名的 中国水蜜桃之乡 ,全省经济综合实力十强县(区)之一。 20XX年,龙泉驿区龙泉街道、大面街道、柏合镇、山泉镇、茶店镇被规划为成都天府新区的范围,其发展定位为成都国际汽车城。龙泉驿区因扼蓉城咽喉,居川渝要冲,自古有 巴蜀门户 之称,亦有东出锦城 川东首驿 之谓,是成都至川东南、重庆的必由之路,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境内已拥有沪蓉高速公路(成南高速)、厦蓉高速公路(成渝高速)两条出海大通道和穿境而过的成渝铁路、成昆铁路,正加紧建设的从市中心向东通向龙泉驿区的地铁2号线(及东延伸线)和已经规划完毕的地铁4号线东延伸线,在区内形成了海陆空四通八达快捷方便的交通网络体系。龙泉驿区下辖龙泉街道、大面街道、十陵街道、同安街道、柏合镇、西河镇、洛带镇、黄土镇、洪安镇、茶店镇、山泉镇和万兴乡等12个街镇乡,总面积556.9802*方公里,总人口56万人(2015年),主要方言有西南官话和湖广客家话。

  洛带古镇为例

  二期整治工程

  xx年8月,龙泉驿区旅游局宣布,*期相关部门将再投入1亿元,启动洛带古镇二期整治工程,给洛带注入文化。其工程包括 对八角井街、黄家河片区的综合改造;对古镇核心区特色院落打造财神大道、三百神梯 等旅游景点及附属设施建设、南干道延伸段进行建设。

  目前二期整治项目的规划设计已通过相关部门的评审,施工设计也已基本完成。古镇的一期工程主要是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二期工程则将对古镇注入更多的文化色彩。现已推出女子街,女孩们可以在商店里选自己喜欢的服装,在一处景点拍照留恋。

  洛带相关部门正加紧落实成都私家收藏博物馆集群项目,以及国际浓 园公共艺术村项目、福建会馆、湖南会馆和客家乡村会馆、醋博物馆等项目落地情况,进一步做好协调服务,解决征地拆迁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推动项目启动。

  洛带镇加快推动古镇至金龙湖景区道路、水杉路、南干道西段启动前各项工作,以此改善旅游景区环境,推动产业发展。

  客家民居建设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引进就业岗位多的项目。全力启动客家民居建设,推动农民向城镇集中。龙泉驿区将结合洛带镇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客家民居点位确 定在成洛大道以北(柏杨村八组),总计划用地面积412.8亩,可吸纳约3000户,10000余人。

  设计方案于20**年3月通过了龙泉驿区规委会的审查,一期占地面积100亩,净地68.2亩,建筑面积6680余*方米,已完成拆迁、勘测、三通一*和打围工作,2015年5月破土动工,预计 2015年2月主体封顶,6月全面完工。建成后可让已征地 过渡期 农民全部住新房,新征地农民 即拆即住新房 。

  调查建议(新时期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实现途径)

  从传统产业到生态产业

  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基于对工业文明的反思,生态文明建设内在要求实现从传统产业到生态产业的转型。在我国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的状态下,我们只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的工业化发展生态产业。为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将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走以效益和质量为中心、经济、社会和环境均衡发展的新路子,坚持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动员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建设生态文明

  加大媒体等传播载体的宣传和教育力度。连同 生态文明 的 四个文明 一起抓的新观念是我党对建设现代化国家认识的新升华,是科学发展观的新思维,是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性的新举措。我们应提倡**和群众两头抓、两手都要硬,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到每一个成员身上,落实到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活中。

  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关系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在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中求发展,又要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荣共存。实现这一设想的关键在于我们党和**的各级党政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正确导向,建立健全干部绩效考核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7

  一、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突出提高执行力主题

  市以旅游业为龙头,促进了本市服务业的长足发展,目前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城市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环城高速公路、新庄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重要基础设施相继建成;生态环境持续的改善,“两湖一库”水质得到提升,环城林带得到有效保护;人民生活水*明显得到提高,“六有”民生行动计划全面推进,群众普遍关注的一批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推动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的完善,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出台了《生态功能区规划》,制定了《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等一系列法规,搭建了11个投融资*台;生态文明观念逐步强化,开办生态文明城市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加强,通过公推竞岗、公开选拔、实施“双百”工程等方式选拔干部,激发了干部队伍活力。实践证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完全符合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完全符合的实际,顺应了世界城市发展的潮流,是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

  学*贯彻市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我们对本市增强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与思考:市的最大的比较优势是生态优势。市的环境比较好。有两条环城林带,是世界上喀斯特地区植被最好的中心城市,空气良好。气候凉爽。夏季,市的*均气温在24℃左右,年*均相对湿度在76.9%左右,不湿不燥,而且*均风速每秒2.1米,风和凉爽,非常舒适。纬度适宜。专家认为人类最佳的居住纬度为20-30度,市恰好处于北纬26度,处在最佳居住纬度上。海拔适中。市海拔在1000米左右,使人体处在大气压感觉的最佳地域上,非常适合人居住。自然灾害比别的城市少。从来未有地震和沿海地区的台风灾害,生活居住安全。资源丰富。市有丰富的磷、铝等矿产资源,有尚欠开发的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资源,这是别的很多城市也没有的。这些优势构成了市发展的比较优势,进而构成向纵深发展的后发优势。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尚处于发展初期,进一步的向纵深发展,还存在许多不足,突出表现在: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生态产业发展仍较缓慢;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仍较粗放,城市品位亟待提高;发动基层和群众广泛参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不够深入,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不够丰富;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还比较突出;有的干部素质和作风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执行力不强。因此,强化责任,切实提高各级干部执行力应是目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一是要明确责任主体。对全市性重要工作、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实行项目负责制。按照分工负责与项目负责相结合的原则,统筹市领导工作安排,整合相关部门资源,建立市领导牵头的专项工作推进机制,把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完成时限,逐一分解落实到具体的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二是加大督查力度,建立督查专员制度,强化督查督办机构职责职能。改进和创新督查方式,对全市重点工作实行专项督查、全程督查。建立健全***、**委员、专家学者、新闻媒体等社会各界参与的大督查机制。健全重要工作责任报告制度和通报制度,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定期或不定期报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凡向社会公开承诺的重大工作进展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要通过电视、报纸、**公众信息网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三是严格干部考核。严格执行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办法,完善考核方式,增强考核工作透明度,加大群众满意度在考核评价中的分量。把执行力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重点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重点工程、重要工作、重大突发事件和关键时刻履行职责、完成任务情况。考核结果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公示,并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监督管理和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

  二、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服务于“三创一办”

  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八届八次全会会议精神,把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卫生保护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协办2011年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简称“三创一办”)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从调查情况反馈来看,市党员干部对“三创一办”活动知晓率达100%,卫生状况满意率≥90%,健康知识知晓率≥70%。。认为全市大环境的卫生状况明显好转,生活环境整洁,创建工作很有必要,支持创建活动,但要加强群众对创建工作的再教育和再认识,以引导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培养卫生的长效保洁意识,同时要加**生死角的保洁力度。使“三创一办”领导小组了解了群众的心理,为下一阶段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假日旅游带动休闲娱乐业的发展。假日旅游的启动和生活水*的提高,使城镇居民的消费模式逐渐向休闲娱乐转变。休闲娱乐不仅让游客参与各种游乐设施和娱乐活动,体验其中的知识与乐趣,而且以休闲娱乐为载体,将休闲文化、体育运动等形式与游乐主题融为一体,使娱乐变得丰富多彩,满足了游客休闲、娱乐、健身的愿望。调查显示,节假日50%的人考虑外出旅游,在外出旅游的人群中,64.8%参与人休闲娱乐。为了适应这一新的需求,各地兴起了许多休闲娱乐行业,如茶馆、陶吧、酒吧、迪吧、氧吧、健身房、射击、水上运动、网球、高尔夫和跳舞机等,到了节日这些地方都是处处爆满。另外,假日旅游还带动金融业、网络电信业、农牧业和建筑制造业的发展。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协办2011年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我们三创一办的具体内容。“三创一办”是城市发展的大势所趋,是事关全市乃至全国人民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的大事实事,对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塑造城市文明形象,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三创一办”涉及到各行各业,涉及到千家万户,是一项“人人有责、家家受益”的社会工程,需要每一位市民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

  三、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办好职业教育

  *年来,市通过整合资源、增加经费、加强师资队伍力量、完善学生资助体系等多项实招为职业教育发展“护航”。同时依托国家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好政策,市职业教育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办学水*明显提高。截至2009年底,全市共有职业院校50所,其中高职院校2所,在校生4200人,年招生*3000人,专任教师442人。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市属中等职业学校40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5所,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3所,在校生52598人,年招生2万人,专任教师2393人。2010年初比2005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数增加了13所,在校学生数同比增加33800余人,是2005年的2.8倍。这标志着我市职业教育驶入“快车道”。根据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新建和扩建一批中等职业学校、县级职教中心;争创6所国家级、省级示范性职业院校;重点建设10个以上重点优势特色专业。全市高等职业学院在校生规模达到1.5万人以上,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7万人以上。到2020年,形成以高等职业教育为龙头、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职前职后教育相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四、把生态文明市建设作为富民强市的“总抓手”

  生态文明作为一个新概念、新思维,不仅进一步完善了科学发展的理论,而且是促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抓生态文明建设,才是真正抓住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涵,根据调研工作我们了解到,2010年市加快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编制完了成铝、磷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专项规划,优化了矿产资源配置。强力推进了铝、磷、煤等资源型企业技术改造,加强了磷渣、粉煤灰、赤泥等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和处置。同时加大了工业污染防治力度。坚持绿色招商,严禁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严重的项目落户。推广清洁生产,逐步实行了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严格执行排污许可证和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完善企业污染源档案。加大整治违法排污力度,对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企业限期治理或关停。加强以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为重点的工业大气污染治理,加快了清镇发电厂、钢厂、贵州水泥厂等重点污染源的异地改造项目建设,强化了生态植被恢复治理。采取了科学、有序、合理的开采方式,提高矿产资源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严格执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督促矿山企业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大力实施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水土流失、石漠化和沙石采掘场综合治理、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等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加大了交通干线绿化力度。因此,市要把握好、利用好生态文明市建设这个总抓手,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努力优化生态环境,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全面构建生态社会,并以此去推动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去规划发展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整合生产要素、增强发展潜力;去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逐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政治文明、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真正把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生态文化繁荣、生态社会和谐的强市名城。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8

  【调查目的】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生态危机。工业文明的生态危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生态失衡等。要解决这些危机,人类就必须寻找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实现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因此,理解生态文明的概念与内容,对于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调查方法、概况】

  为深入了解**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现状,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对策与举措,在2013年1月至2013年3月,我们先后深入**市国土资源管理、林业、环卫等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了调研,召开了座谈会,实地察看了部分企业,听取有关情况汇报,向主体班学员和部分干部群众发放了问卷调查,来进行实践调查。

  【调查内容】

  一、 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

  党的大会作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部署,各地各部门积极响应,**市市委市**认真贯彻***、***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生态文明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明显进展。

  1、生态文明理念逐步形成。

  *年来,全市上下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省委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生态环境建设的思想认识不断深化。特别是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建设新型生态文化,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和公众宣传教育中,渗透于经济社会生活和管理的各领域、全过程,广大干部群众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更加深入全面,新的生态文明理念逐步形成,绿水青山比金山银山更重要,生态优良比生产增长更可贵,低碳绿色比高碳黑色更持久,花红叶绿比灯红酒绿更科学的观点开始为多数人所接受。

  2、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

  *年来,**市紧紧抓住国家、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 设的机遇,立足实际,科学规划,统筹布局,推出了包括规划优化工程、绿洲建设工程、环境净化工程、污染减排工程、水资源保护工程、生态环保工程、河道治理工程、能力建设工程等在内的生态文明建设工程。这些工程明确规定了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节能减排、森林覆盖率、水质、噪音等生态指标,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正以新的理念、新的标准、新的规模全面展开。

  3、生态文明基础工作不断加强。

  相关工作机构、人员配备以及管理制度、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在**市委市**的指导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法治先进城市,以及生态文明示范村镇、生态文明社区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城乡清洁工程、河洛风光带工程等综合治理活动不断推进,全民植树全面启动,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生态文明实践扎实推进。

  4、生态文明建设成效逐步显现。

  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生态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资源合理利用水*进一步提高。**市以山区生态林、农田防护林、廊道绿化、城郊森林、村镇绿化等为主要载体,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工程,2008年至今已累计完成造林280万亩,完成森林抚育和改造100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由42%提高到46%以上,9个县(市)成功创建省级林业生态县,10个县(区)被授予河南省绿化模范县称号,初步形成了重点生态工程为骨架,绿色廊道和农田防护林带为网络,城乡绿化一体化为依托的林业生态新格局。如今的河洛大地,碧水蓝天,环境优美,生态宜人,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发展的重要核心竞争力。

  二、**生态文明建设尚存诸多问题

  在肯定**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调查中我们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也不可忽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反差。

  1、可持续的发展要求与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存在反差。

  调查结果显示,重发展、轻保护,重眼前、轻长远的观念仍然不同程度存在,许多矿山是先开发后规划设计,开发程序倒置,加之企业普遍存在着只开发、不恢复,重开发、轻维护现象,给环境带来极大的污染。同时,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湿地资源利用过度,水资源的不合理调配与利用等现象也屡禁不止。

  2、集约化的发展方向与粗放经营模式存在反差。

  通过实地考察得知,**市矿山的开采仍处于初级采掘、变卖原矿阶段,缺乏精深加工的企业和产品;在旅游开发中,大家各搭各的台,各唱各的戏,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且产业链条不完整,长期停留在过路式观光旅游阶段,难以凝聚人气、财气,不能最大限度地产生效益

  3、生态环境优化的发展方向与保护管理体制滞后存在反差。

  由于对资源保护的合理利用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行业,存在多头管理、责任不清、管理不到位等现象,直接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和成效。同时,林业生产上重造轻管的问题仍突出。一些问题,像那种春天栽树轰,秋后管理松、年年栽树,年年在同一个地方栽树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三、未来**生态文明建设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根据党的***精神,结合**市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采取如下对策与措施。

  (一)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生态工业

  1、规范矿业秩序。

  严禁非法开采,取缔在风景旅游规划区内的采矿点,严禁在铁路、重要公路、堤坝两侧*距离开采,对采富弃贫、乱挖滥采、无证开采的要予以打击。坚持可持续发展,严格遵守开采法制化,污水要净化,废渣无害化,生态要绿化的要求。加快科技进步。全力推进企业技改,提升产业层次,重点发展矿产品深、精、细加工,实现从原料输出型的浅层次开发向综合利用的深层次开发转变。引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优秀的管理、技术人才,提高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2、发展新型工业。

  在承接对接产业过程中,在产业发展方向上,大力发展消耗少、效益高、科技含量高的生态型工业和无污染的特色工业。在技术改造上,要鼓励企业研究、开发新工艺、新产品,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工业源头和生产全过程控制工业污染。要发展循环经济,最大限度实现废物资源化。

  3、加强土地管理。

  严格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严禁随意调整和占用基本农田进行非农建设。强化对土地的集中统一管理,进一步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和交易制度。通过依法收回和收取闲置费等办法,制止土地闲置和粗放浪费,挖掘现有土地潜力。加大土地开发复垦工作力度,对限制性项目坚决不供地,对不合理的用地规模坚决压缩,确保耕地占补*衡。

  (二)围绕农民增收,发展生态农业

  1、优化农业结构。

  结合主导产业、区域特色产业,依托现有农业龙头企业或无公害蔬菜基地等载体,本着因地制宜、相对集中、规模经营、提高品质的原则,实行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促进农产品的就地加工和转化,形成闭合式生态产业链。积极推进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特色,不断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型产业。

  2、狠抓质量安全。

  加强农产品生产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工作,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推行安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加强质量监管,建立质量安全依法监管的长效机制。继续加强安全农产品申报认证工作,积极参与国家级、省级名牌农产品的创评活动,多创名牌产品,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3、坚持科技兴农。

  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大力实施种子、植保以及科技入户工程,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进一步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的资金投入和财政资金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制订相关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补偿政策。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化肥农药使用、废弃地膜处理、秸杆焚烧等问题,积极引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实行秸杆还田,实现农业生产良性循环。

  (三)加强生态管理,促进生态文明

  1、加大宣教力度。

  要强化生态教育,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和大众传媒工具,广泛宣传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观。要大力倡导节能环保、爱护生态、崇尚自然,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形成节约环保光荣、浪费污染可耻的社会风尚,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要教育广大干部牢固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强化资源忧患意识,增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强化**调控。

  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规划等手段和产业政策,对全市生态资源的总量、配置及开发方式、规模、强度进行控制。根据国家和省里主体功能区规划,进一步明确**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类别和范围,确定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逐步形**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从根本上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资源间的矛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健全相关制度。

  要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对生态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调度、调剂。将以往资源使用权的分配改作资源收益权的分配,使生态资源利用率高、效益好的企业和个人优先获得使用权,确保生态资源收益的最大化、配置市场化。要抓紧建立完善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系,完善相关制度,促进**市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快速发展。

  【调查结论】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持和法规制度的保障,更离不开文化意识的支撑和公众的参与。不断强化全民生态文明观念,推动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深入落彻科学发展观,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当中去,为祖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9

  为全面掌握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一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市**根据今年重点工作安排,成立专门调研组,于今年上半年对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到环保、水务、城管、畜牧等部门和部分镇街、有关工程现场进行实地调研,专题召开座谈会,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问题,剖析原因,寻求对策。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情况

  *年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逐步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市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市、全国首批绿色小康县、全省减排先进县(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省级园林城市,荣获“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奖”。

  (一)生态经济初具规模。持续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三次产业健康协调发展。工业化集群化程度不断提高,培植形成了机械制造、新型建材、食品医药、能源、轻纺等支柱产业,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0%。第三产业繁荣活跃,旅游业提档升级,干杂海货等专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7.6%,我市被列入全省50个服务业重点城区。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水*不断提高,我市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二)生态保护扎实推进。深入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全市林地面积达到57.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3%,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4%。加强流域治理和水保生态建设,治理塌陷地1.2万亩、水土面积168*方公里,治理区域植被覆盖率达70%以上,有力促进了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恢复保护了自然生态。

  (三)治污减排成效明显。全面关停拆除机立窑水泥生产线,淘汰水泥产能490万吨。万元gdp能耗、cod、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XX年下降21.4%、29.2%、12.5%,圆满完成“xx”节能减排任务。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先后投资5.4亿元建设了城市第一、第二和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大坞生物医药基地4处污水处理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8万吨,中水回用率68%,位居全国县级市前列。投资1.3亿元,实施了城郭河、界河入湖口等6处人工湿地建设,出境河流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嗨质标准。关停小火电14.9万千瓦,对29家废气企业实施了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铺设供热管网68公里,关停燃煤锅炉76台;建设了3家机动车尾气检测站,严禁超标车辆上路,减轻了机动车尾气污染,城区大气优良天数逐年增加。

  (四)城乡环境有效改善。在城区主干道全面推行“水冲路面、机械清扫、人工保洁”三位一体的保洁方式,城区新建垃圾压缩中转站12座,新建改建水冲公厕100余座,完善了环卫设施布局。建设了垃圾处理场,累计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30余万吨。强力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在14个镇建设了垃圾中转站,购置了压缩转运车、垃圾收集车,形成了“村收集、市镇转运、无害化、资源化管理”的垃圾处理模式。

  (五)安全体系逐步完善。投资XX万元建成环境监控中心和监控网络,46家企业和2家污水处理厂安装了在线监测装置,15家重点企业安装了远程视频监控设备。在泉上桥、群乐桥、王晁桥及白龙湾断面建设了4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实现了自动监测、视频监控、生物监控三位一体的综合监管。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取缔土小企业106家,实施了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家畜禽养殖场的搬迁整治工作,保障了全市饮水安全。

  二、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年来,我市虽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当前生态问题日趋复杂化,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一)生态保护意识还有待增强。一些地方的个别领导环境保护意识缺乏,在开发与保护上顾此失彼、急功*利,不惜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的、局部的经济效益;少数企业和单位仍存在着重开发、轻保护的思想,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社会公众爱护生态、保护生态的主动性、自觉性还不够强,随意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二)生态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服务业发展仍滞后于工业,三产增加值占比依然偏低,三次产业比例中,二产为54.6%,三产为37.6%,二产高出三产17个百分点。工业内部资源型产业比重仍比较大,重化工业所占比重达70.7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节能减排任务重,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大。

  (三)污染防治形势还不容乐观。一是大气环境质量仍需改善。由于我市火电、焦化企业较多,加之城市拆迁面广量大,导致大气污染、扬尘污染仍比较严重。据监测,我市城区全年仍有150天pm10超标,冬季雾霾天气时有发生。二是水污染防治形势严峻。河流水质时有超标。5条骨干河流除新薛河水质较好外,另外4条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城河、郭河属城市纳污河污染较重。从目前情况看,我市河流断面水质与环境标准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今年一季度,枣庄通报我市城郭河群乐桥断面水质达标率为零,cod、磷、氟化物均超过地表水iii类水质标准,其中cod超标严重。河道治理任务艰巨。*年来,我市先后对荆河、小清河城区段以及北沙河、十字河等部分河段进行了综合治理,五条骨干河道全长167.6公里,已累计治理125.1公里,但是达到20年一遇标准的仅为42.9公里,尚有120公里需统一治理提高防洪标准,尤其是流经城区南部的郭河南支、北支尚未启动治理,河道不畅,污水直排,垃圾遍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形象和周边居民的生活质城河河道内垃圾遍布(XX.4.7) 北沙河河道被占用(XX.3.28)

  量;分布在农村的小型河流、支流、坑塘等本应在改善周边生态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今多数垃圾成堆,变成了“垃圾河”。荆泉水源地保护面临考验。位于水源地保护区内的我市和山亭区少数污染严重的塑料加工、食品加工等土小企业死灰复燃现象严重,隐蔽生产,偷排污水,对全市饮水安全构成很荆泉水源地上游山亭区污水未经处理直排我市荆河河道(XX.3.19)

  大威胁。三是农业面源污染逐步加重。化肥、农药用量偏大,利用率低,导致土壤中氮、磷等化学物质过剩、流失,农药残留于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对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了一定污染。秸秆综合利用率低,秸秆焚烧和乱堆乱放问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对农村污染造成了不良影响。

  文本框: 污水处理厂污泥堆积文本框: 荆河上游污水未经处理直排河道(XX.3.28)(四)环保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一是污水管网配套不健全。城区多处污水管网建设时间久,基础资料亏缺,投入资金不足,管网及检查井经常性堵塞损坏,不能及时修缮;建于1999年的荆河、小清河污水渠,老化破损严重,尚有9公里未完成改造,污水外溢现象突出。城区东部、学院西路等区域尚未建设污水管网,导致党校宾馆、山东化工技师学院等处的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荆河;洪绪片区污水产生溢流现象。郭河北支南岸南沙河镇驻地、鲍沟现代玻璃生产基地支管网不配套,未能与第二污水处理厂管网对接,废水直排河道。新建农村社区管网配套设施不健全,生活污水多数直接排放。二是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存在问题。污泥围厂问题严重,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日产污泥300余吨,不能及时有效处置,造成厂内污泥堆积如山。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和大坞生物医药基地污水处理厂,由于污水量不足等原因,无法正常运行。级索镇、滨湖镇污水处理厂尚未开工建设。三是固体废物处理设施不全。目前,我市尚未建设粪便处理场,城区每年公厕、居民小区化粪池清抽粪水约3万余吨,清掏粪便约XX余吨,主要采取简易排放,对水源、土壤和空气造成污染。城区各类餐饮服务业达1200余家,日产餐厨垃圾量约60吨,无法得到有效处理。

  (五)造林绿化任务还十分艰巨。目前,我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24%,距离创建国家森林城市31%的标准,还有不小的差距。森林资源总量仍然偏小,部分山区仍有荒山未绿化;西部*原区森林面积偏小,农田林网带断网破;森林生态系统还不完善,生态防护功能不强。

  (六)农村环卫整治还任重道远。我市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才刚刚起步,覆盖面还较小,目前460个居实行了垃圾集中收集、处理,仅占市村居总数量的36.9%。尚未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村居,仍然存在生产、生活垃圾随意乱倒的现象,垃圾占道、垃圾入河、垃圾围村的问题仍很突出。在垃圾中转站建设、垃圾收集运输设备购置等方面资金投入缺口较大,在目前各镇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在资金投入上存在一定困难,亟需建立市、镇街、社会多元投入的保障体制。

  (七)生态建设机制还不够健全。一是生态奖惩机制缺乏。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生态补偿融资渠道和主体单一,主要依靠**的转移支付和专项基金两种方式。资源开采企业对塌陷地、采石、采砂矿坑恢复投入不足,生态保护得不到有效的经济补偿,生态破坏缺乏应有的惩治,个人或企业破坏生态环境,**买单的现象严重。二是污水处理管理体制不顺。污水管理方面,当前是住建局负责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的规划建设,市政处负责管网的排查维修,水务局负责纳入污水管网的污水处理厂的巡查监管,市环保局负责排污企业和污水处理企业出水水质的监管,致使部分工作沟通协调困难,难以有效开展。三是生态环境监管能力薄弱。环保部门监察、监测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仅有20余名,难以承担大量的环境监管工作任务;环境应急车辆、通讯、防护等应急设备十分缺乏,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差。

  三、加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市委、市**在3月底召开的生态滕州建设暨环境保护工作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滕州和美丽滕州的奋斗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确保万元gdp能耗比,cod、氨氮、二氧化硫、nox排放量年均减少2.5%以上,出境断面河流水质稳定达到三类水质要求,空气质量二级天数每年增加10天,城市污水处理达到全覆盖,实现全域城乡环卫一体化,加快建设经济发展、城乡美丽、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政治清明的幸福滕州。

  (一)优化产业布局,推进节能减排,构建结构优化、循环高效的生态经济体系。要以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方向,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要素支撑结构和空间布局结构,促进生态环境优化与经济永续发展良性互动。一是积极发展生态效益型工业。要大力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计划。推进机械制造、煤化工、新型建材、食品医药、能源、轻纺六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植玻璃深加工、不锈钢制品、汽车配套、生物医药、家居装饰、食品加工六个百亿元产业板块,促进工业经济的规模实力和质量效益不断提高。要策划和引进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示范带动作用的科技型企业,促进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加速规模膨胀。要强力推进节能减排。严格执行环评、能评和“三同时”制度,从源头上控制新增能耗及污染物。发挥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引导与倒逼作用,坚决淘汰重污染高耗能行业落后产能,为产业转型升级腾出空间。要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力度,实施“零增地技改”,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率。大力推进清洁生产,运用税收、土地等政策措施,鼓励产业园区内不同行业企业之间的横向耦合及资源共享,促进“废物”的再利用、零排放。二是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依托良好的人口、区位、交通优势,努力做好“大旅游、大商贸、大物流、大市场”四篇文章,加快推进微山湖古镇、鲁班文化创意产业园、红星美凯龙家居生活广场、义乌·滕州商城等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层次,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三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要抓住我市被列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机遇,优化区域布局、培育主导产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要扶持培育壮大盈泰集团、东启公司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提高农业标准化水*,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区,按标准化整建制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要健全完善市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体系,提升监管能力和水*。要鼓励引导广大农户特别是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发展标准化生产,建立一批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生产基地,重点培植壮大盈泰立体种养科技示范园等标准化种养示范园。要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种肥同播”、深施肥技术和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要鼓励扶持发展不施用任何化肥、农药的高品质有机农产品生产,使农业“返朴归真”,积极培育一批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

  (二)实施污染防治,改善人居环境,构建水绿山青、蓝天洁净的生态环境体系。一是进一步加强污染防治。要深化水污染防治,让水质更加清澈。全面构建“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确保城郭河、北沙河、界河、新薛河四条河流断面水质达到三类水质要求。要加快城区第三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确保今年年底前建成投入运行;抓紧开展排水管网普查工作,收集整理管网资料,加快维修城区破损管网,新建城区东部、北部管网,确保XX年底前城区污水处理全覆盖。加快级索镇和滨湖镇两处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增铺西岗、级索、东沙河、官桥、东郭、大坞、界河、木石等8个镇51.5公里的污水管网,提高污水收集率;完善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出水管网,确保正常运行。实施好总投资2.2亿元的城郭河、北沙河、界河、新薛河等4条河流的1.5万亩的湿地工程建设,加快推进郭河下游段治理、北沙河中游段治理、十字河官庄拦河闸除险加固等工程建设,综合治理河道16公里,切实改善断面水质和流域生态环境。要深入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让空气更加清新。加快焦化企业和燃煤电厂脱硫除尘治理再提高工程实施进度,开展新源热电公司等3家公司脱硝治理。推进大坞生物医药基地配套设施建设,确保香料企业全部进入基地生产经营,统一治理污染物。加大热力管网铺设力度,增加集中供热面积,关停供热管网范围内、重要路段两侧和镇驻地的燃煤锅炉。对建筑、拆迁等工地进行集中整治,切实减少扬尘污染。强化机动车尾气管理,严禁未进行尾气环保检测或尾气排放不合格的车辆上路行驶。要积极推广秸秆还田、青贮氨化、秸秆沼气、秸秆压块、秸秆发电等技术,建立完善的秸秆田间处理、收集、储运体系,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要加大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力度。彻底关停小蓄电池生产企业。严格化学品风险评估和监管,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置和管理,确保所有企业做到危险废物安全处置。探索水泥jt窑固废处置技术,提升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固体废物处置能力。尽快选址建设粪便处理场,解决粪便随意处置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尽快建设餐厨垃圾处理场,切实解决餐厨废弃物环境污染问题。

  二是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要强力推进“森林城市”创建,全力打造“绿之城、水之乡、文之邦”,努力实现城市园林化、镇村生态化、水系风景化、山区林果化、农田林网化、道路林荫化,力争到XX年完成创建目标。要突出抓好城市绿化,积极实施北辛公园、杏坛广场等增绿增花工程,开展林荫路、林荫公园、林荫庭院、林荫停车场等大绿化活动,真正让城市三季有花、四季常绿。要抓好水系绿化,整合林业、水利、交通、农业、城建、旅游等项目资金,重点搞好“秀美荆河”建设,高标准搞好小清河市民休闲长廊建设,尽快启动城郭河生态景观长廊建设,贯通城市水系,完善配套设施,彰显生态休闲亲水特色。继续抓好沿河、沿湖、沿库造林,对五大河流**和境内水库周边,建设护岸林、护坡林、水源涵养林。要抓好山丘绿化,大力实施荒山绿化、破损山体治理和山坡地经济林基地建设。要抓好通道绿化,突出抓好京台高速公路、东木路等道路绿化项目,提升绿化美化品质。抓好*原绿化,积极实施连片面积100亩以上的*原造林工程,大力开展农田林网化建设。抓好镇村绿化,大力推进村旁、宅旁、水旁、路旁等“四旁”绿化。要加强水土流失和小流域治理,搞好生态湿地修复和采煤塌陷地治理,对生态退化严重地区进行生态修复重建。要加强微山湖湿地等风景名胜区、莲青山等森林公园的保护和建设,在重要水源涵养区、生物多样性丰富区、重要土壤保护区等区域,规划建立一批生态功能保护区。

  三是进一步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要搞好环境卫生专项治理,坚持集中整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每年集中1—2次的时间,开展大扫除、大清整活动。各镇街、各部门要组织发动广大干部职工和群众,对辖区内脏、乱、差问题进行彻底治理,在清脏治乱上有一个立竿见影的效果。要大力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尽快编制完成《滕州市城乡环卫一体化总体规划》,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全面推进“村收集、市镇转运、集中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力争利用三年时间实现规范运作、全域覆盖。要进一步研究推动城乡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目前我市对生活垃圾的处理采用的是填满处理方式,虽然成本低,但占用场地大,而且容易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焚烧处理垃圾可以处理实现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可以有效缓解土地紧张的问题。因此,建议我市尽快考察论证,早日新上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真正做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三)强化宣传教育,形成统一共识,构建善待自然、和谐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要采用生态教育、环境宣传、文化熏陶等多种手段,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一是加强生态文明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积极宣传环保国策,宣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曝光非法排污和破坏生态的典型案件,定期公布城市空气质量和重点流域水质,通过宣传引导和舆论监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二是开展各种社会活动,提升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生物多样性日”、“水日”等载体,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广泛深入开展保护生态、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公众参与度。三是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继续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对照创建指标,不断完善提高软、硬件建设,力争XX年创建成功。各镇街要积极创建设国家级、省级生态镇、环境优美乡镇、绿化示范乡镇。要积极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计划,推进文明幸福村、环卫一体化示范创建活动,每年评比表彰一批先进示范村。要在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创建一批生态文明示范单位、学校、企业、社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广泛深入开展。

  (四)坚持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构建双向约束、权责清晰的生态制度体系。一是建立组织保障体制。建议成立市委**任组长、**任常务副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对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事项进行统一部署、综合决策、协调行动。镇街、部门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形成工作合力。要改革环保管理机制,对镇街环保所试行“垂直化”管理,由环保部门统一管理。对镇街土小企业清理取缔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切实增强镇街工作责任意识。二是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镇街年度目标考核指标体系,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指标分解落实到各镇街和有关部门,逐级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重要依据。进一步完善镇街差异化考核工作机制,在考核发展速度的同时,加强对发展质量的考核;在考核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考核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三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形成污染者付费、保护者受益、治理者获利的机制。要积极争取并用足用好上级生态补偿资金,设立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保障改善民生等。特别对*年来新增生态公益林,全部纳入市级生态公益林补偿范围,落实管护人员和管护报酬,强化管护措施,确保造林绿化成果。四是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各级财政要优先安排生态文明专项资金和工作经费,并逐年增加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资金投入。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投入的综合作用,采取财政贴息、投资补助等政策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绿色信贷产品,扩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积极推行市场化运作模式,鼓励各类主体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凡是可以引入市场机制、实行产业化的项目,形成**主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社会参与的投融资机制。要改革环卫收费模式,借鉴泰安、薛城等地区水务部门代收垃圾处理费成功经验,实行自来水代收,增收生活垃圾处理费。要加强环卫队伍建设,各镇街均要组建环卫所,配备领导力量和专业人员;村级配备专职保洁员,市、镇财政给予工资补助,保证工资发放到位、队伍长期稳定。五是建立应急防控机制。督促有关镇街、部门、企业制订应急预案,建设应急处理设施,有效遏制环保xx和重大事故的发生。加强危险化学品、造纸、医药制造等重点行业企业的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建立风险源信息库。加强对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监管监测,实行生态安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10

  篇一:

  第一步,我们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生态环境。义乌市把环境污染整治作为改善民生福祉,打造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为载体,按照城乡一体化整治的思路,大力开展空气、水环境污染、固体废物等重点领域的污染治理,切实加强义乌江流域、城市、农村、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的环境治理,强化电镀、印染等重点行业的监管,全力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20XX年,义乌市地表水4类水占50.6%,城区空气环境API指数优良天数318天, 20XX年, 1-5月, AQI指数达到优良以上的天数53.3%。生活垃圾全部进行焚烧发电或填埋处理,处理率100%,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100%。

  虽然目前义乌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是距离彻底好转仍有很大差距。一是义乌江水质不稳定,小溪流污染严重。义乌市现有人口已经超过200万,污水排放总量中 73%来自生活污水,地表水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氨氮,其中80%来自生活污水。义乌江水质受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和上游来水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极易出现反弹,20XX年,义乌江出境断面水质3类水质达42%,4类水质24%,20XX年前4个月,交接断面水质全部为不合格。义乌市19条小溪流 30个断面中,劣5类水体20XX年占76.6%,20XX年占86.6%,20XX年占73.3%。彻底改善义乌市水环境质量必须要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相结合,上下游共同努力,即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二是大气污染治理困难。*年来,义乌市灰霾天气逐年增加(20XX年为84天,20XX年 124天),首要大气污染物为PM2.5,属于由机动车尾气、扬尘、烟尘、工业废气等因素引起的复合型污染,主要污染源为机动车尾气。目前义乌市汽车总量已经超过30万辆,并且仍在高速增长,给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解决空气污染问题既需要集中力量突击整治,更需要从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根本问题入手,要想取得长期巩固的治理成效十分困难。三是基础设施仍然不足。目前,义乌市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200多吨,没有进行分类回收,以简单的填埋和焚烧方式处理。全市工业固废产生量为36.61万吨,64%为污泥和炉渣,危险废物占1.3%,还未建立工业污泥和危险固废处置场所。随着9个污水处理厂的的运行,污泥产生量将进一步增加,解决污泥无害化处置问题迫在眉睫。

  生态经济。义乌市委市**始终坚持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的 保护优先 理念,宁可经济发展慢一点,也不上污染企业,十年来,义乌市未增加一个工业污染项目。根据义乌的资源、环境状况,摒弃 先污染后治理 的传统模式,而是以市场为核心,大力发展小商品制造业,推动块状产业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推动由规模扩张向研发、设计、营销要效益转变,鼓励物流、金融、电子商务、会展等现代服务业的蓬勃发展,20XX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3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优化为2.6:41.6:55.8。同时,以节能减排为抓手,倒逼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连续开展电镀、印染等重点行业的整治提升工作,对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实行生态化改造,对重点排污企业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对畜牧养殖业实行生态化改造和萎缩化管理,不断优化产业质量和产业结构。

  尽管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大,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仍占主导地位,但就义乌的经济发展来说,二产的地位也不容忽视。然而在义乌的三万多家工业企业中,绝大多数为低、小、散企业,另外还有众多未经审批、技术含量底、污染大的花片、塑料粒子、亚克力等家庭作坊式企业隐藏在城乡,对环境造成巨大污染。义乌的经济发展仍属以量扩张为主的传统发展模式,还没有走上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落后生产力也在不断扩张;循环经济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产业间关联性差,未形成良好的产业链条。调高、调优、调轻、调新、调绿产业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体制机制。生态文明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工作量大,必须由全社会共同参与,义乌市正在积极探索共建共享的生态文明建设社会行动体系。在组织领导上,成立了以**为组长、各部门各镇街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生态办)设在环保部门,承担制定计划、分解任务、考核落实等日常事务,赋予了环保部门指导、协调和督促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在考核体系上,对生态环保工作实行项目化管理,优先列入**重点工程,把生态市建设和节能减排工作纳入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党政领导班子实绩和领导干部任用与奖惩的重要依据。在载体设计上,开展了绿色系列创建活动,从生态市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和绿色细胞创建等3个层面加以深入推进,促进生态环保各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同时让广大公众得以参与、获得实惠。

  但是,目前的体制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首先,生态文明建设没有长远规划,现阶段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其次在工作格局上,党委领导、**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参与的大工作格局尚未形成,部门之间缺少联动,未能形成合力。部分企业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淡薄,违法排污现象仍时有发生。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不高。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没有从部门走向社会、从**走向民间。其次,在制度框架建设上,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奖惩机制力度不够,生态考核所占比重太低,生态功能区划执行不到位、违法成本低等情况现实存在。

  义乌市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思路与主要措施

  下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思路

  以***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的方针,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的创建,加大探索力度,抓紧制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方案,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高良好的生态产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极大改善、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美丽义乌。到2017年,建立**、企业、公众三大责任主体共同参与的工作大格局,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初步形成集约高效的空间格局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环境约束得到缓解,美丽义乌的架构初步形成。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

  生态文化不断繁荣。生态文化研究和生态文明教育不断加强,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基本形成。生态文明试点和绿色系列创建活动全面开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环保基础设施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全面完成减排任务。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农村面源污染等突出问题得到综合整治,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空气优良率达到90%以上。城乡环境不断优化,全市人均公共绿地达到20*方米。

  生态经济加快发展。加快形成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的产业结构,全面完成单位GDP综合能耗下降指标。清洁生产普遍推广,循环经济初具规模,生态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到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5%,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超过42%。

  体制机制加快完善。完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全面建立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综合决策执行机制、环境保护监管机制、生态补偿机制、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下一步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内容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在内容上具有全面性,时间上具有长期性,过程上具有渐进性和阶段性,成果上具有多样性。要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积极推进,不搞指标摊派;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要试点引路,不一哄而上。

  高起点规划,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编制,坚持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一体化发展,不断加快国际性商贸城市建设,有效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

  严格环境准入制度,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按照保护优先的原则,划定并坚守生态红线,严格实施生态环境功能区划。按照义乌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严格环境准入,实施区域环境分区管理。建立重要生态功能区管理制度,推动建立地区生态安全格局。全面落实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制度,按照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严格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布局的环境监管。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深化节能减排,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以节能减排为抓手,优化产业结构,既要注重末端治理,又要强调源头预防,既不欠新帐,又要多还老账,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一是健全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体系。强化结构减排促进产业布局优化和生产效率有效提升,细化工程减排促进主要污染物有效削减,实化管理减排促进环境改善效果得到保障。二是加强产业引导力度。坚持 兴商建市 的总基调不变,做强做大商贸业、服务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等产业,鼓励服务业进一步发展,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加大重点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把落后产能淘汰作为新建项目审批的前提条件。三是推行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针对重点行业制定更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清洁生产评价指标,推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全面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餐厨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等循环经济试点。四是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建设一批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大生态旅游建设,引导旅游资源合理开发。

  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一是实施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全面开展清洁空气行动,重点从能源使用结构调整、工业企业废气治理、城市扬尘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等方面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并向社会发布PM2.5监测数据,切实维护公众环境质量知情权。二是深化水环境整治。加快污水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截污纳管、雨污分流工程。开展小溪流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污水处理厂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监管,确保发挥效用。全面排查整治区域内污染严重的低、小、散等环境违法企业,开展印染、电镀行业整治提升,建设印染、电镀专业园区,淘汰落后产能,实行集中监管,污染集中治理。三加强固体废物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加快垃圾分类回收、工业污泥处置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防止二次污染。四是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把 四边三化 行动作为改善民生、建设 美丽义乌 的重要抓手, 以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生态村、绿色村庄等为载体,切实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一是完善考核监督机制。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健全环境责任追究制,增加生态文明建设在年度责任制考核中的比重。二是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健全环保义务监督员制度和非法排污有奖举报制度,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扩大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加强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积极开展绿色系列创建,传播绿色低碳生活理念。三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循环经济、节能减排项目、绿色创建奖励补助机制,建立健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建立饮用水保护生态补偿机制和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机制。

  新形势下进一步增强环保工作能力、应对突发事故能力的体会和建议

  必须坚持规划先行。一个好的城市规划,可以使环保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城市规划中和各类专项规划中,要参照生态功能区化的范围,要充分考虑生态承载力,要充分考虑环保因素。例如工业区和居民区要保持必要的距离,尽量避免功能区混杂的情况发生,工业区内要有比较完善的环保基础设施等等。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生态性缺一不可,要留下生态修复的空间,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发展的空间。

  必须建立联动机制。目前,环境污染治理的范畴已经从传统的水、气、声、渣污染治理拓展到辐射、光等新领域,环境保护工作的内容涉及到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监管等各个方面,涉及到区域之间、部门之间的各项工作,因此必须建立地方**之间、**与部门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加强环保法律的执行力,才能有效解决区域性、结构性的环境污染问题。例如,东阳整治,必须由金华、东阳、义乌三地**联动,违法排污企业的关停取缔、应急事故的处置需要**与部门、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联动。

  必须充分发挥环保部门的综合职能。环保部门是保护环境的主力军,但绝不能孤军作战。新形势下,环保部门已经不是单纯的专业职能部门,而是参与**决策的核心部门、综合性部门。地方**要树立**对环境保护负第一责任的意识,不但要充分发挥环保部门在监管、监测、法律、技术等方面的专业职能,更要发挥环保部门在规划、考核、监督、统筹协调等方面的综合职能,形成党委领导、**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参与的大环保工作格局。

  必须加强环保基层力量和应急力量建设。当前我们面临着环境污染严重、环境信访纠纷不断增加、环境突发事件增多等诸多难题。个别企业心存侥幸,存在偷排漏排等违法行为,大量污染严重、未经审批的低、小、散企业隐藏在广大农村,监管十分困难,由此引起的环境信访不断增加;由于交通事故、安全生产事故引发的环境突发事件日益增多。面对这些问题,环保部门压力大、责任大,必须改变环保部门的先天不足,基层力量薄弱的现状,建立环保基层站所,建立**、部门、企业三个层面的应急体系和专业应急队伍,在人员、编制、经费上给予充分保障。例如,义乌市环保局机关编制仅13人,由于编制不足,混岗情况严重,进一步削弱了一线基层执法力量。*年来,义乌市在编制紧张的情况下,优先保障环保力量建设,20XX年给环境监察大队增加了12个参照公务员编制,20XX年批准成立了环保所并在13个镇街设立环保分所,增加了8名事业编制,基本实现了环保重心下移。

  篇二:

  根据州**20XX年重点工作安排,州**组成以依甩副**为组长,州**文史委、民宗委、科教文卫体委及部分**委员为成员的调研组,于20XX年12 月17日 20日,深入到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就全州 民族文化名州 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一行在州、县(市)党委、**、**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实地查看了勐海县勐混镇曼扫村委会曼召村民小组传统手工造纸技术、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展示馆,勐遮镇曼恩村委会曼杭混村民小组文化活动室,勐腊县勐捧镇勐捧村委会曼秀村民小组农村书屋、活动室,勐哈村委会曼勒村民小组传统手工织锦技艺、展示馆,景洪市基诺民族博物馆和告庄西双景等文化项目建设情况,听取三县(市)**关于民族文化名州建设情况汇报,并举行座谈,对全州民族文化名州建设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了解。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全州民族文化名州建设基本情况

  领导重视,强化组织,责任明确

  XX年1月,州委下发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民族文化名州的实施意见》后,各级党委、**相应出台《分工方案》或《实施办法》,成立领导小组,层层签订加快建设民族文化名州目标责任书,强化组织,明确责任,建立起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文化建设管理队伍,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指导、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为全州民族文化名州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加大投入,经费保障,全力推进

  为加快民族文化名州建设步伐,全州各级党委、**在财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设立了专项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推进民族文化名州建设。从调研的情况看,各级党委、**通过整合资金、多渠道融资、招商引资等方式,实际投入已大大超出了各级党委、**确定的财政预算。如:勐海县实际投入资金 1691万元,勐腊县1372万元,景洪市仅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一项就实际完成投资24.65亿元。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全州各级党委、**积极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成了州民族体育场改造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100块篮球场建设,勐腊县文化馆、勐海县城区休闲娱乐健身广场、勐海英茂公园竣工投入使用,乡镇(街道办、农场)完成18个综合文化站(室)、19个文体活动广场建设任务,各自然村(社区、居民小组),完成了 303个综合文化室、527个文体活动场地、503个宣传栏、2906支文艺队、603支篮球队的建设和组建任务等文化建设项目,全州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目前,基本形成了以州级图书馆、文化馆为龙头,县市图书馆、文化馆为支撑,乡镇文化站和农村文化活动室为基点的三级文化服务体系,全州文化馆(站)、图书馆和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20XX年,共接待国内外人员39万多人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通过业务培训、组织展览、群文辅导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建设、重大节庆活动的成功举办、体育赛事规格的提升、广播电视事业建设、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治理等工作的开展,全州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完成了文化主体改革整合重组任务,县市成立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乡镇成立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组建西双版纳州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和大队;完成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公共文化资源实现免费开放。完成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工作,州民族歌舞团更名为州民族文化工作团,县市更名为民族文化工作队。完成西双版纳人民广播电台、西双版纳电视台的机构改革,实现了合并后一块牌子、一个法人、一套班子、一个统一呼号、资源共享的广播电视一体化。

  文化产业发展强劲有力

  XX年,全州文化产业初步形成以文化旅游业为龙头,广播影视、信息网络、文艺演出和休闲娱乐业为特色,多种结构并存、产业特点相对明显、门类比较齐全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有新成效、广电网络产业发展迅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闯出新路子、民族文化产品化有新亮点、文化演艺产业有声有色,全州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成绩斐然

  通过大量细致地工作,傣族园被省文化厅授予傣族传统文化保护区 西双版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传承人总数位居全省前列,建立了傣族章哈、傣族慢轮制陶技艺、基诺族大鼓舞、布朗族弹唱等18个传*所,开通了全国首家傣文网站和建立了网络民族文化传*馆,广播电视节目凸显民族特色和本土化,民族文化传承体系逐步建立。

  民族文化精品不断涌现

  积极创作文艺精品,创作完成了《西双版纳文化丛书》《溅血的王冠》《刻在树叶上的歌》《张克扎都诗选》《我和西双版纳》等一批有影响的文学作品;出版发行傣族英雄史诗《乌莎巴罗》和《汉傣词典》。大型傣族舞剧《水、水、水》被选送参加***献礼节目,大型歌舞剧《让我听懂你的语言》在第十四届滇中南民族艺术节上获白鹇金奖,荣获第三届 中国(福保)乡村文化艺术节 一等奖、二等奖各1名,在云南新闻奖、云南省广播电视奖等奖项的评选工作中荣获省级以上各类奖项的作品105件,民族文化精品不断涌现。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年来,通过民族文化名州建设,文化惠民、文化产业竞争力及文化传播力显著提升,农村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虽然民族文化名州建设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各级党委、**加大了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使我州文化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但由于投融资渠道不够畅通,社会资本还未完全进入文化建设领域,使我州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全州村级文化活动室和文化体育活动场所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我州经营管理、文化营销和文体人才匮乏,基层文化专业性人才缺乏,乡(镇)文化站人员缺乏能编会演的文艺人才,文化人才有待进一步加强培养和引进。村文化指导员和小组辅导员都是兼职人员,无任何待遇补助,难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稳定基层文化管理人员。

  文化产业发展不*衡

  县市区尚未制定完整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文体产业底数不清,没有统一的统计标准。

  民族文化名州建设宣传发动力度不够

  要在全社会基层农村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几点建议

  以党的***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提高民族文化名州建设的认识

  党的***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赋予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新的内涵,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了新的全面部署。西双版纳是一个多民族的自治州,文化资源丰富,文化特色鲜明,在文化发展方面潜力巨大,建设民族文化名州众望所归,也顺应中央和云南省建设文化强省的大方向、大趋势。因此,各级党委、**要以党的***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提高民族文化名州建设的认识,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制定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民族文化名州建设步伐。

  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投入力度

  各级财政在确保每年足额经费投入的同时,要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按照 谁投资、谁受益 的原则,鼓励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机构、个人捐赠和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同时,引导和鼓励广大人民群众通过自筹资金、投资投劳等方式,积极投身到文化建设中来。

  因地制宜,加大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力度

  结合我州文化资源、消费市场和产业发展现状及各产业发展门类和区域发展重点,紧紧围绕 西双版纳就是一个大景区 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和 西双版纳 这一最大品牌,靠前站位,打造亮点,宣传和促销国际知名的旅游度假目的地这一中心,结合各地实际,努力打造 一市(县)一品 一乡(镇)一品 文化精品,加大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力度,进一步彰显民族文化、生态文化、贝叶文化、普洱茶文化等魅力,让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产品,让文化产品形成文化产业,最终形成 突出特点,打造亮点,抓住卖点,形成经济增长点 的文化发展格局。

  突出特色,着力打造文化精品

  西双版纳的文化特色和优势在于少数民族文化,在 文化名州 建设中,必须牢牢把握 少数民族文化 这一核心和关键。全力开掘这些文化资源,传承、发展、弘扬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是 民族文化名州 建设的重中之重。毫无疑问, 文化名州 必须有一大批 文化名品 文化精品 作为基础和支撑;没有相当数量的 文化名品 文化精品 作为基础和支撑, 文化名州 就 立 不起来, 名 不起来。在 建设民族文化名州 进程中,应该从宏观上作出规划,着力扶植、打造、培育一批 文化名品 和 文化精品 ,这些 名品 精品 应该涵盖文学、舞蹈、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影视、戏剧、章哈演唱等多种文化门类,使其具有鲜明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

  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化人才

  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州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以超常规的思维和举措,积极培养和引进高层次文化人才;加快文化名家和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工程建设力度,造就一批文化领军人物和文化艺术人才;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培养和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定向培养代表我州本土艺术和有发展潜力的本土人才,造就如:刀美兰、杨丽萍、康朗甩等一批德艺双馨、极具影响力的文化名人和乡土文化名人。同时,把文化指导员和辅导员的待遇问题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享受 八大员 的同等待遇,调动基层文化管理人才工作的积极性。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以***提出的建设文化强国的有力契机,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广播、电视、滚动阅报栏、各种节庆日、文化 三下乡 大家乐 、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等文化活动及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各族干部群众投身文化建设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建设氛围,使文化名州、文化强州、文化兴州、文化亮州成为发展和繁荣西双版纳民族文化的宣传营销战略,倾力打造 西双版纳 这张富有魅力又响亮的名片,让美丽西双版纳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我与生态文明建设征文(精选5篇)(扩展8)

——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倡议书实用5篇

  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倡议书 1

亲爱的老师、同学:

  绿色是生命、是希望、是快乐,是大自然赠与我们人类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我们正积极创建国家级绿色学校,我们要以此为契机,不仅要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更应该提高我们自身的修养和素质,人人都当护绿使者,用绿色的理论和实际行动去影响身边的人。我倡议:

  一、立即行动起来,争当生态文明的宣传员。

  号召全民都来关心、支持和爱护绿化,积极参与家园绿化建设与管理,形成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增强全民植绿、爱绿、护绿、兴绿意识,推动形成“我为建设绿色家园尽责,我以奉献生态文明为荣”的良好风尚。

  二、积极主动参与,争做绿色家园的践行者。

  希望大家要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绿色家园和生态文明的建设中,爱护每一片绿地,多植一株树、多栽一盆花、多种一片草,争做文明人,养成讲卫生的好*惯,勤俭节约,珍惜各种资源;

  三、从我做起,争做环保天使。

  倡导大家要践行低碳生活、绿色消费,节约能源,爱护花草树木,做绿色家园的守护人,自觉抵制和规劝破坏花草树木的不良行为,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影响周围的人,不断改良我们周围的生态环境。

  老师们,同学们!为了我们共同拥有的蓝天、碧水、绿地,希望大家要少一些不经意,多一些责任感,多弯一下腰,多伸一次手,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爱心去关注环境的变化,用热情去传播环保的理念,用行动肩负起环保的重任。

倡议人:

  20XX年X月X日

  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倡议书 2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

  大家好!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三月,阳光明媚,春意盎然的日子,青春的我们更是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文明成长是我们展现当代人的风采。

  中华民族谱写了五千多年的历史,创造了无数举世瞩目的文明成果,被赞誉为文明礼仪之邦,文明是我们民族之魂,文明是我们素质的前提,文明是校园文化的基调,文明是小学生成长成才的起码要求。一直以来,我们学校非常重视学生行为*惯养成教育,本学期,我们又把“关注细节,做一个文明人”作为我们学校少先队的重点工作。并在全校启动“携文明起跑”活动。

  一个文明的孩子才有一颗洁静的童心;一个礼貌的孩子,才会从知识中升华做人的道理。那么,文明是什么?文明就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困难时的热情帮助,是*时与人相处时的问候,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或恣意践踏草坪时的主动制止,等等……

  然而,就在这块美丽的校园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总有一些令人不满意的现象出现。如:清扫刚结束后的校园,就有我们同学扔下包装纸;在整洁的操场,有我们同学丢的纸屑,塑料袋;在书声琅琅的课堂上,有的同学却精神萎靡不振;在安静无声的自*课时,有的同学却在叽叽喳喳甚至高声喧哗;在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上,有的同学却左顾右盼,窃窃私语。还有一些同学说脏话,争吵,打架,搞不团结,影响了学校形象和周围同学的学*。

  为了杜绝校园内的不文明行为,为了净化和美化校园环境,为了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我们向全校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一、爱护公共卫生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每位同学准备一个塑料袋,放在抽屉里,把自己的垃圾随手放在塑料袋里,以保证教室、校园无白色垃圾随风飘舞。

  二、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互相帮助,真诚待人,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特别见到老师要主动请叫“老师好”。

  三、爱护公共财物,不人为损坏桌椅,不在厕所里乱写乱画

  四、讲究个人卫生,仪表整洁,养成良好卫生*惯,生活*惯,学**惯

  五、节约用水,用水后拧紧水龙头,杜绝“长流水”。

  六、节约用电,杜绝“长明灯”“太阳灯”。

  七、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文明公约,争做文明使者,安全卫士。

  八、敢于同一切违背文明公约,破坏校园文明的行为作斗争。勇于纠正不文明行为。

  我们应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塑造成为新时代的文明学生。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携手努力,争当文明,创建先锋,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

  做文明校园建设的先行者、传播者、监督者,以文明行为,掀文明之风,创文明宿舍,建文明校园,

  让文明不再是内在纯粹的理念,而是个人的自觉言行!

  让文明不再是外在强加的约束,而是内化的集体自律!

  让文明成为*惯,让校园成就梦想!让我们携文明起跑,用满腔热忱去推动我校文明前进的脚步。

  xxx

  20xx年3月7日

  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倡议书 3

亲爱的同学们:

  校园是一个神圣而美丽的地方。

  但校园也常有一些不文明音符,不和谐的地方。有的同学一言不合就开口大骂;有的同学还在校园里打架;有的同学还随地乱丢垃圾。有的同学违反学校规章制度,上课不认真听课,有的时候搞一些小动作,有的时候和同学聊聊天,还有的时候上课吃东西。还有的同学浪费水,浪费纸,浪费粮食。而因为这些现象,楼梯上常常出现一些纸屑,卫生间的水有的时候也滴答滴答地响着。

  为了校园的文明发展,使学校要更加有生机勃勃,为此我提议出如下倡议:

  一、认真学*,上课不开小差。

  二、节约用纸,废纸还可以通过加工变成新纸。

  三、节约用水,现在全国地区水资源非常紧张。

  四、节约用电。

  五、珍惜粮食,现在好多地区的小孩都吃不饱饭。

  六、不乱丢垃圾,垃圾充满校园,会打破学校的生机。

  七、不要满口丢脏话,大声喧哗,打破朗朗的读书声。

  八、尊敬师长,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老师。

  九、要与同学互帮互助团结友爱。

  十、不要打架斗殴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实现美丽校园而奋斗!记住,保护校园文明,就是对我们自己负责。

  倡议人:六年级学生

  20XX年X月X日

  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倡议书 4

老师们,同学们: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源泉。在当今世界面临的人口、资源与环境三大问题面前,水资源是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没有水,一切生命都将消失。科学研究表明,人体的59—66%是由水组成的,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在没有食物但是有水的环境下可以存活7天左右,可是在虽有食物却没有水的干燥环境下只能存活3天。一个城市在没有正常能源甚至没有交通工具的情况下,还可以维持一定时间的正常运转,然而没有水,这个城市很快就会成为一座死城。

  一个71%的面积被水覆盖的星球却面临着水危机,这就是地球上的事实。其中97.5%的水是海水,既不能直接饮用也不能灌溉。余下的2.5%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不足世界淡水总量的1%。有人比喻说,在地球这个大水缸里可以用的水只有一汤匙。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统计,世界上占人口40%的80个国家正面临着水的危机,发展中国家约10亿人喝不到清洁的水,17亿人没有良好的卫生设施,每年约有2500万人死于饮水不洁,500万人死于同水有关的疾病。预计到2025年,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将生活在不同程度地缺水的地区。联合国水事会议指出水危机将成为继石油危机之后另一项严重的社会危机。人们说:20世纪人类“为石油而战”,21世纪人类将“为水而战”。

  这说明严峻的水资源问题再次成为世界舆论关注的焦点,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一个不能回避的难点,水资源短缺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贫水国无法回避的世纪挑战。尽管孕育了中华文明的长江和黄河依然奔流不息,尽管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兴建了水库8万多座,总蓄水能力达5000亿立方米,加上无数引水、抽水设施,使全国供水规模从1000亿立方米增长到5800亿立方米。但是,今天的中国却不得不面对被联合国认定为“水资源紧缺国家”的现实。全国有400余座城市供水不足,比较严重缺水的有110座。春耕生产正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制约,“供水危机”的警报频频拉响。

  为此国家正在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工程——南水北调。节约用水是永恒的主题。“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这句提醒人们节约用水的广告语,相信许多人都听说过。但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从此节约每一滴水,真正做到用水“斤斤计较”?

  我看到某些同学缺乏节水意识,喝剩下的矿泉水随手倒掉,洗衣服、刷碗拧开水龙头任其白流。体育课后拧开水龙头随意冲头。

  长期以来,人们错误的认为: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导致公众的节水意识仍然不高,造成了长期破坏、浪费水资源。要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和严重的用水浪费现象,必须大力提倡节约用水,建设节水型社会,这是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们倡议:

  珍惜每一滴水,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节约用水。同学们,作为一名学生,一名祖国的接班人,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尽自己的所能,为建设一个节约型的学校贡献一份力量。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了我们美好的明天,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将节约进行到底!让我们的学校成为“节水学校”。让我们大家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谐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倡议人:xxx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倡议书 5

青年学子们: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长远大计。*日,**中央进一步明确要求,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青年学子是时代的新生力量、进步力量,是经济建设的生力军,是社会进步的先锋队,更应该是生态文明的呐喊者、倡导者与建设者。我们青年学子应发进步之先声,担时代之使命,积极行动起来,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在此,我们倡议:

  1、引领思潮,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行为士先,引领风尚。青年学子应以实际行动引领社会生态文明思潮,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广泛宣传环保知识和生态理念,号召和带动大家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形**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共同推动国家绿色化进程。

  2、勤学善思,助力生态文明科学研究。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绿水蓝天、永续发展需要无数学子以志为弓、以学为箭的持久奋斗。多涉猎生态文明领域的学*,多参与生态文明领域的科学研究,为国家推动绿色化进程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持。

  3、从我做起,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良好生态的永续保持迫切需要绿色的生活方式,青年学子应从我做起,推动全社会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4、身体力行,创建绿色模范校园。

  树立表率,高校先行。人一时难以改变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但是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我们应通过节约校园资源、降低校园能耗、参加绿色校园活动等积极营造环保氛围,培育校园生态文化,使高校成为引领社会生态文明构建的模范社区。

  青年朋友们,牢记“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教诲,携手肩负起社会赋予我们的时代责任,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浪潮中、在青年的担当有为中创造绿水蓝天!让我们共同“以青春之我,筑绿色之梦!”

  倡议人:xxx

  xx年xx月xx日


我与生态文明建设征文(精选5篇)(扩展9)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精选5篇)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 1

  综观人类文明发展史,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人类依赖自然、畏惧自然再到征服自然的变化。在原始文明时期,人类本身是自然长期进化的结果,始终依存于自然。在农业文明时期,人们敬畏自然,主张顺天应时。到了工业文明时期,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增强的同时,走向了自然的对立面,宣称要战胜和征服自然。这种观念导致对自然无穷无尽的掠夺,可利用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建设生态文明,则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路径。

  在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我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方面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尊重自然,就是强调自然与人出于对等状态

  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能绝对化人的主体性,也不无限夸大人对自然的超越性。人是大自然的一分子,我们日常的生活、工作都应该限制在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稳定*衡的限度之内,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

  二、顺应自然,强调人类在日常活动中要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自然规律具有客观必然性,我们日常生活、工作都应该遵循自然规律。要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经济建设则立足实际,根据自身的区位、资源等特点,选择合适的产业战略。推进产业生态化,培育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生态景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我们人类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

  三、保护自然,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保护的角度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改造和利用自然,但是绝不能把自然当做随意改造的对象。自然的某些部分可以通过改造为我们所用,但另一些部分只能保持原貌,我们不能对其加以改造和破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思想,也是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奉行的原则。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形势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转、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全局的战略地位。只有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新理念,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一重要精神,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十分突出的战略位置,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的发展模式。环境与经济之间相互影响,反映出事物普遍联系之中的共同性和统一性。***说过,“劳动与自然界一起才是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国家和地区,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作保证,自然环境是衡量一个地区“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在区域竞争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谁的环境好,谁就能让更多的生产要素汇聚本地,因此,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同时,经济发展也为环境保护提供了物质条件。

  联合国发布的《只有一个地球》报告中指出:“贫穷是一切污染中最坏的污染”,因为环境不可能在贫困的条件下得到改善。保护需要资金,资金需要通过发展才能得到;只有合理开发资源才能有效保护生态,尤其是可以通过使用新工艺、新技术尽量减少甚至避免工业化阶段的污染。由此可见,发展方式以人对自然的支配为前提,总量增长取决于对资源的开发以及有效配置,有赖于人类智慧不断地认识、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环境与经济二者统一于发展,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

  绿色发展是经济转型的趋势,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的标志。时势所趋,经济欠发达地区迫切需要从“非此即彼”的“对抗性”思维中解脱出来,寻求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赢”。

  科技和制度创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强大支撑。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资源丰裕的经济体更愿意通过传统的要素投入获得增长,对技术创新意愿不如资源缺乏的经济体强烈。

  总体来看,当前欠发达地区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驱动发展的模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应当看到,造成欠发达地区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制度约束,制度安排与推动绿色发展不相匹配,出现了一面是不断加强生态保护设施建设,一面是不断破坏生态环境,且破坏的速度比建设的速度还快。一些欠发达地区为摆脱贫穷,盲目追求增长,许多生态资源被滥采滥伐直至耗竭,资源浪费极其严重。这种任由稀缺资源继续免费使用、廉价使用、粗放使用的局面决不能持续下去。

  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江西省通过实施战略性新型产业和“六个一工程”战略,大力发展风电能源、高效农业等生态、清洁、循环经济,形成了以矿产资源深加工、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农业以及生态绿色产业为主导的环保型产业体系,并通过生态市场制度的建立,提供生态市场运行的制度保障。

  江西省还积极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考评机制,加快推进水、电、矿产等资源型产品及要素价格改革,开展排污费改环境税试点,探索建立水权交易制度,推进生态合作、产业共建等多种方式的生态补偿等。开展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林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还对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

  江西省的经验表明,科技和制度创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强大支撑。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就要根据资源禀赋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生态经济规划和相关政策,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建设区域性优质农产品生产等传统产业基地,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将生态经济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相衔接,利用循环经济的理念使生态经济的“涓滴效应”扩散开来,把发展生态经济与发挥传统要素优势相互结合。这样既可以赋予传统要素以新的内涵,也可以让生态经济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在制度建设上,要建立健全产权制度和价格机制,因为产权制度有效地促使人们保护稀缺资源,价格机制灵活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以及稀缺性的变化。

  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鼓励人们寻找替代资源、节约使用最稀缺的资源,通过推动技术创新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推进绿色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的“路线图”。欠发达地区往往蕴藏着较丰富的原生态资源,同时也存在一定比例的贫困人口,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一方面,我们不能用停止发展的方式来保护环境;另一方面,发展又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重蹈“先污染、再治理、难治理”的覆辙。

  新世纪以来,江西依靠区位优势和要素优势,成为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最大承接地之一。但承接的主要是沿海地区产业的低端环节,赚一些微薄的辛苦钱。江西要实现科学发展、人民富裕、社会和谐,必须要有新的发展模式。为此,江西省委、省**把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作为引领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龙头工程和重大引擎,努力探索经济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做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部署,目的就是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两年多来,全面启动了“十二项重大生态经济工程”建设,包括以生态保护、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6大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和以保护“一湖清水”为重点、优化能源结构的6大基础设施工程。

  再以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为例,这是江西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水利建设项目,被誉为江西的“三峡工程”,具有防洪、灌溉、发电和航运等重大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该水利工程建成后,将对江西经济核心区域防洪安全起到保障作用,年均防洪效益达7.5亿元。在防洪的同时,每年还可增加电量11.4亿千瓦时清洁电能,有效缓解江西电力供需紧张状况。另外,萍乡、德兴等资源枯竭型城市,也相继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地下”转向“地上”、从“黑色”转向“绿色”。

  江西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在巩固提高中保持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3.1%,设区城建区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均列全国第一位,林业产值突破千亿,上升为全国第六。

  当前,世界范围内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兴起,与我国的转型发展形成了历史**汇,为欠发达地区推进绿色发展提供了难得的重大历史机遇。探索“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路径,形成面向未来的新型产业发展格局和经济增长模式,才能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在扩总量、上水*与转方式、调结构的有机统一中赢得主动。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 2

  小到一个家大到一个国,再怎么重视生态文明都不为过,从***的“四位一体”到***的“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我们要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我们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社会;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中去;我们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文明的建设关乎人民大众的幸福,关乎中国发展的未来,关乎我们的子孙后代,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

  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要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处理好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众所周知,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中心,对于处在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济建设是重中之重,说到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不得不提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它是一种辩证的思想,五大建设之间是有普遍联系的。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这五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提供和谐的生态环境。经济的发展不单单只是经济的增长,简单的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忽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是对经济发展的片面理解,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比如说:雾霾、土地沙尘化、水土流失严重、空气污染严重、湖泊面积缩减巨大、森林锐减、土地退化等等,这些都是出现在我们身边的逆生态文明建设的现象,并且已经明显直接的影响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由于利益的驱使,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疏忽了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衡,在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中不注重对环境的爱护,这样的发展下去的后果会很严重的,我们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从经济建设中隔离出来,我们需要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又在经济建设中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只有树立全面的、科学的、正确的发展观,才能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使自然资源得以长期有效地运用和爱护,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生态文明的建设要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必须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我国的能源各种各样非常的丰富,但我们也不能只注重当下的经济利益,肆意挥霍各种能源,破坏自然环境来换取暂时的发展,国家的繁荣富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速的发展让环境的承载能力到达极限,我们不能先发展后治理,不能让我们的下一代一出生就处在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中,生态环境问题不像经济危机那样周期性爆发,它是一个长期累积的结果,一旦出现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样子,所以我们更应该像珍惜生命那样去爱护去关心我们的生态文明。

  究竟怎样才能更好的建设生态文明,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生态文明的构成是: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制度。在生态经济方面,要调整产业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合理利用资源与节约资源等;在生态环境方面,要提高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质量,扩大绿化和环境基础设施等;在生态文化方面,普及环保知识、宣传生态文明知识、提高生态素质、开展生态创建活动等。在生态制度方面,应该投入保障、科学执政、信息公开。

  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我们更应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驱者,我们在学校里学*了生态文明的先进理念,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所起的作用,主动把先进的生态文明理念运用到实际的学*和生活中。我们不仅要要认真学*生态文明的理论知识,还要在实际的生活中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活动中去。*时要学会垃圾分类并且养成垃圾分类的好*惯,实现资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真正地做到珍惜资源。*时生活中也要节约用水,如关紧水龙头。再着就是要节约用电,离开教室,宿舍的时候要随手关灯,及时切断电源等。这些事情看起来貌似很小也很琐碎,但是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认真做到的话,对生态文明的建设真的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时在学校还可以多做一些环保的宣传工作,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其实,建设生态文明,只要我们每一个人用心并且坚持去做,一定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好*惯,让蓝天、绿水、青山重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 3

  以安徽省舒城县龙河口水库为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种形式,是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人与自然和社会关系上的具体体现。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为主旨,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注重维系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追求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关系协同进化,以最终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环视今日中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科学发展之路,已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党的***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的行动纲领,将生态建设放到了文明的高度,而后***同志在***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他说道,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说明我国对生态建设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也越来越重视。

  一﹑舒城县整体概况

  舒城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大别山东麓。东邻***,南界桐城市、潜山县,西接岳西县、霍山县,北毗六安市、合肥市。全县总面积2092*方千米。总人口102万人(20xx年末)。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前沿阵地和合肥经济圈内城市之一,也是安徽唯一一个国家级卫生县城。全县辖15个镇、6个乡,县**驻城关镇,距省会合肥市54公里。西南为大别山余脉,最高点万佛山峰海拨1539米。山地面积约占全县52%。中部是丘陵岗区,丘陵面积约占全县20%。东部属冲积*原,最低点舒三海拨7米。畈区面积约占全县28%。杭埠河自西南流向东北,汇丰乐河,注入巢湖。龙河口水库为淠史杭灌区水源之一、舒城县属亚热带温润性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5.6℃,年*均降雨量约1100毫米。矿藏有金、银、铁、萤石、大理石、明矾石等;舒城县还是杉木、油茶、板栗等生产基地。合九铁路穿过东部,6条省道通达。丰乐河、杭埠河均可通航。建于汉初的七门堰,是著名的水利工程。

  万佛山、万佛湖(即龙河口水库)为省级风景名胜区。舒城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大别山东麓、巢湖之滨,江淮之间。东邻***,南界桐城市、潜山县,西接岳西县、霍山县,北毗六安市、肥西县,距省会合肥市48公里。交通便捷,四通八达。全县地理概貌西高东低,人口分布西疏东密,经济状况西困东荣,自然格局呈现为“五山一水二分田,二分道路和庄园”,是一个山、丘、圩兼备,集山区、库区、老区、贫困区为一体的县份。西南为大别山余脉,山高岭大,林木葱茏,最高点万佛山峰海拨1539米。山地面积约占全县52%。中部是丘陵岗区,岗岭绵延,山丘起伏。丘陵面积约占全县20%。东部属冲积*原,阡陌交错,坦荡如砥,最低点舒三,海拨7米。畈区面积约占全县28%。全县总面积2100*方公里,人口102万(其中农业人口87万),总户数约30.8万户,辖21个乡镇、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392个行政村。全县现有耕地67万亩,人均耕地0.7亩。山场面积153万亩,宜林面积127万亩,森林覆盖率43.8%.主要林区分布在西南山区。

  二、龙河口水库生态建设

  龙河口水库,即现在的国家级AAAA风景区万佛湖,位于安徽舒城县万佛湖镇,原舒城县龙河镇内龙河口水库19xx年动工业兴建,19xx年建成受益,以后陆续兴建配套设施,19xx年最后竣工,历时十一个春秋。“修水库实现千年理想,锁蛟龙造福万代子孙”。它是舒城人民所书写的战恶龙、降旱魔的煌煌历史篇章。这座水库大坝为“粘土心墙沙壳坝”,全长1000多米,海拔高度75.4米,总计完成土石方160万立方米,巍巍然耸立在龙河寨和栲栳山之间。令人惊叹的是,它完全是以人工肩挑手推的土法而筑成,堪列“世界之最”。见多识广的原联合国大坝委员会**兰希先生,称赞龙河口水库大坝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工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水坝。

  发挥政策优势,优化投资环境。坚持用足用活旅游区内优惠政策,真正做到“封闭式管理”,以低门槛引人,积极创造宽松、优越的投资环境。大力改善景区道路、供水、供电、电信、公厕等基础配套设施,为投资商提供最大限度的方便和保障。认真做好投资项目申报、立项、征地、注册等“一站式”服务工作,完善服务体系,健全服务机制,努力提高服务质量。认真落实景区“一站式收费”制度和执法部门在旅游区实行“公示制”制度,坚决制止乱收费等不法行为,切实保护投资商的合法利益。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净化景区治安秩序,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和倾向,为投资商提供安全、舒心的环境。

  正确引导投资导向,严格加强项目管理。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积极提倡投资开发高起点、高品位、文化内涵丰富、创意独特的高质量、多层次旅游项目,支持和鼓励区域连片开发和牵动性项目。实行项目招商,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行环保第一审批权制度。对所有开发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项目规划方案正式审批后,严格监督项目按照方案实施。坚决制止违反规划方案,擅自施工的违规、违章建设。

  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确保资源永续利用。在项目的开发建设中,要求开发者按照环保有关法规的要求,避免破坏生态植被和自然环境,对己建的岛上景点项目实行达标治理。景区达标治理工程全面启动,污水综合治理工程进展较快。针对分散垂钓、污染环境的行为制定了专门的垂钓管理制度,实行定点、定时、限制钓具等措施,杜绝了新的污染源。

  三、新时期实现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

  1、从传统产业到生态产业

  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基于对工业文明的反思,生态文明建设内在要求实现从传统产业到生态产业的转型。在我国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的状态下,我们只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的工业化发展生态产业。为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将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走以益和质量为中心、经济、社会和环境均衡发展的新路子,坚持经济发展与人口、

  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动员全体人员参与生态文明

  加大媒体等传播载体的宣传和教育力度。连同“生态文明”的“四个文明”一起抓的新观念是我党对建设现代化国家认识的新升是科学发展观的新思维,是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性的新举措。我们应提倡**和群众两头抓、两手都要硬,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到每一个成员身上,落实到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活中。

  3、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关系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在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中求发展,又要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荣共存。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正确导向,建立健全干部绩效考核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 4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多次郑重提出,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党的***报告在阐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搞好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应搞清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几个层面。

  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生态文明具有丰富的内容。就其内涵而言,主要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三个方面。

  生态意识文明。它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观念形态,包括进步的生态意识、进步的生态心理、进步的生态道德以及体现人与自然*等、和谐的价值取向。

  生态制度文明。它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制度形态,包括生态制度、法律和规范。其中,特别强调健全和完善与生态文明建设标准相关的法制体系,重点突出强制性生态技术法制的地位和作用。

  生态行为文明。它是在一定的生态文明观和生态文明意识指导下,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推动生态文明进步发展的活动,包括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环保产业、绿化建设以及一切具有生态文明意义的参与和管理活动,同时还包括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培育。生态文明建设的几个层面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人类在生态问题上所有积极的、进步的思想观念建设,而且包括生态意识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延伸和物化建设。

  (一)经济层面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层面,是指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主要包括第一、二、三产业和其他经济活动的“绿色化”、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这就要求我们: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资源是有限的。要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在全社会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应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并具体落实到单位、家庭、个人。实施清洁生产。清洁生产,不仅指生产过程要节约原材料、能源并减少排放物,同时也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整个生产周期对人的`健康和自然生态的损害。“预防污染”是清洁生产的本质特征,它适宜于包括工业生产在内的第一、二、三产业。传统生产是一种只强调物质生产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改变这种生产方式,需要不断进行清洁生产意识教育,引导人们转变传统生产观念,让清洁生产的要求和方式深入人心,使采用清洁能源、预防和减少污染成为**、企业、社会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增强环保产业的职业责任意识。环保产业作为专门为改善生态环境而开发提供实用技术、商品和服务的产业,不仅是一种实体、一种市场行为,而且具有十分重大的社会责任。因此,在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的基础上,应进一步通过广泛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环保产业单位和从业人员的生态职业责任意识。

  (二)政治层面

  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层面,是指党和**要重视生态问题,把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我们:

  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各级**应发挥主导和主体作用,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基础、社会基础以及相应的设施和政治保障。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纳入各级党委、**及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加强生态法制建设。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法治国家进程的加快,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调动人民群众主动自觉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积极性,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来维护自身的生态环境权益,并敢于对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同时,要通过建立和实施生态环境违法违规责任追究制度,激发和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环保执法人员、环保产业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意识。

  重视生态行政建设。正确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了解经济活动对生态变化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提高对生态质量变化的识别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推进生态民主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主体作用的发挥,生态文明建设将一事无成。应保证人民群众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人民群众从生态文明建设中深切体会和明确认识自己的利益所在,从而激发其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

  (三)文化层面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层面,是指一切文化活动包括指导我们进行生态环境创造的一切思想、方法、组织、规划等意识和行为都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树立生态文化意识。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新世纪新阶段,人类已逐渐认识到长期对自然进行掠夺性索取、破坏必将遭受惩罚,一个从征服自然、破坏自然到回归自然、珍爱自然的新理念正在形成。全民生态意识觉醒之日,就是我国生态环境改善之时。因此,进行生态教育,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同,增强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牢固树立生态文化意识,是解决生态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

  注重生态道德教育。生态与道德不可割裂。生态环境的优劣,反映着人们生态道德水准的高低;同时,人们生态道德水准的高低,也极大地影响着生态环境的优劣。生态道德驱动着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行为的自觉性、自律性与责任感。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可以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应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多种形式的生态道德实践活动,努力形成防止污染、保护生态、美化家园、绿化祖国的社会文明新风尚。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摒弃了人类自我中心思想,按照尊重自然、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要求赋予文化以生态建设的含义。具体说来,生态文化大致包括生态哲学文化、生态伦理文化、生态科技文化、生态教育文化、生态文艺文化、生态美学文化、生态传播学等几个方面。

  (四)社会层面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层面,是指重视和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推动人们生活方式的革新。这就要求我们: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建立法制化、民主化和安定团结的秩序以及高效率的社会管理体系,形成以生态文化意识为主导的社会潮流,树立以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生活方式为主导的社会风气。

  优化“人居”生活环境。“人居”生活环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保持和优化“人居”生活环境,既要注重城市,也要充分考虑农村。就城市而言,主要包括在城市内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社区,使城市内部与城市外部周围地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良性循环区域。要加强生态型社会建设,努力满足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品质愈来愈高的追求。就农村而言,要在普遍推行“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同时,重点发展一批“绿色居住区”,建设包括文化、教育、医疗以及各种服务在内的配套设施。

  实现人口良性发展。继续贯彻优生优育的方针,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

  实现消费方式的生态化。逐步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大力提倡节约型消费,改变“一次性消费”和“类一次性消费”。反对自私的享乐观,拒绝挥霍铺张、浮华摆阔等消费行为。鼓励从点点滴滴做起,减少或杜绝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 5

  (1)增加生态文明相关教育课程

  当前,在大学的课程开设内容中,并没有针对提高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知识、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生态文明建设只是在少数通识课中做了些较为基本的讲述。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讲解到第三章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部分内容时,涉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在马克思原理概论课中,教师会补充介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等相关知识;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到了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部分形势与政治的教师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专题来给学生们讲述。但是,这样的讲述和教育,对大学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践行能力的.提高从现实情况看来还是远远不够的。针对生态文明教育的不足,大学要创新生态文明课程授课方式,结合国际、国内实际,系统梳理生态文明理念、发展目标、绿色生活,力求理论与实际结合,保证课程质量,使其具有科学性和严密性,避免课程昙花一现或应时应景。在此方面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做得较好。

  (2)多组织开展生态环保活动学校应当多组织有关于生态文明环保的活动,加大活动的次数频率和规模,培养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

  (3)加大校园生态环保监管和奖惩力度要加大校园生态环保监管和奖惩力度,这从侧面反映出我校在生态环保监管上还做得不够。乱扔垃圾、过度使用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破坏花草树木,这些不良行为,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加大监管和奖惩力度而解决。在新加坡,哪怕是随意吐口痰警察都要处以高额罚款。大学由于种种限制性因素,虽不可能像新加坡这样做,但可以加强监管,对乱扔垃圾、破坏花草的行为进行及时阻止,奖惩手段和教育手段并用,从而让人和环境更加和谐得相处。

  (4)进行多形式的宣传教育,用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感化学生

  校园内可以增加一些关于环保的标语提醒,校电视台、广播台多一些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多开展些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知识竞赛等等。学校可以进行多形式的宣传教育,努力提升校内的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用良好的生态文明环境进一步感化学生,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