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语录 50句菁华

首页 / 语录 / | 语录,孟子

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2、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3、则天下归之,以政伤民,民乐其亡,以梃服强,仁与不仁也。

4、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6、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7、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8、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9、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10、仁者无敌。

11、养心莫善于寡欲。

1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3、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14、尽信书,不如无书。

15、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16、吾善养浩然之气。

17、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18、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19、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20、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

21、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也。

22、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23、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24、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25、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2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7、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在其元。

28、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29、王顾左右而言他。

30、治则进,乱则退。

31、为什么行道之人、乞人不接受施舍?因为这是侮辱性的施舍,受之有损人格。

3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33、言定天下者一道,仁政而已,不贪sha人,人则归之,是故文王视民如伤,此之谓也。

34、始作俑者,其无後乎。

3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6、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孟子和孟子的思想;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37、情感、态度、价值观: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

38、课堂上努力激发学生学*文言文的兴趣。课堂教学不是着眼于学懂这一篇课文,而是通过这一次学*让学生感觉到学*文言文的新鲜有趣,课堂上所创设的和谐的氛围,对学生贴心的鼓励,都是为了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给他们一点轻松的感觉,有滋有味的朗读,更让学生在轻松之上感受到学*文言文的乐趣,而课堂上一些文言名句的穿插运用,反复吟诵感受韵味,都是试图让学生在学*文言文的过程中感受到古代语言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

39、举例提升思想内涵。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一起,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高道德标准之一,但“舍生取义”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些抽象,尤其是对的“义”理解,所以我将这一抽象的概念化作生动形象的事例来让学生理解,并且和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比较这样就使学生对这一概念有了理性的理解,从而使学生理解生命与正义、真理的关系及生命的价值,教育学生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

40、文言文的朗读除了读准字音,还要特别注意节奏和韵味,现在我也想试着读读课文。(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41、短短四句话61个字便向我们阐述了一个正确的人生观点那就是:(舍生取义),这就是古代文化的魅力。我们一起读读课文感受古代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42、听着大家的朗读,让我想到两个字那就是陶醉。要是我们重现古人读书的情景,该多美。比如你就是私塾的白胡子老先生,或是温*功课进京赶考的书生或者你就是孟老夫子,站起来拿起书读出自己最美的感觉。

43、作家作品:

44、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免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45、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46、仁者荣,不仁者辱。

47、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48、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49、焉有君子而能够货取乎。

50、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孟子的语录 50句菁华扩展阅读


孟子的语录 50句菁华(扩展1)

——孟子经典语录 50句菁华

1、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2、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3、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4、附之以韩魏之家,如其自视欿然,则过人远矣。

5、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6、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7、王子宫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而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然也;况居天下之广居者乎?鲁君之宋,呼于垤泽之门。守者曰:‘此非吾君也,何其声之似我君也?’此无他,居相似也。

8、是犹或纟?其兄之臂,子谓之姑徐徐云尔,亦教之孝悌而已矣。王子有其母死者,其傅为之请数月之丧。公孙丑曰:若此者何如也?

9、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10、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1、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12、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

1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4、行之而不着焉,*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15、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16、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17、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18、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19、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20、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2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3、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免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24、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25、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26、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汪国真

27、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

2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

2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30、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31、有了朋友,生命才显出它全部的价值。——罗曼·罗兰

32、那些背叛同伴的人,常常不知不觉地把自己也一起灭亡了。——伊索

33、友谊也像花朵,好好地培养,可以开得心花怒放,可是一旦任性或者不幸从根本上破坏了友谊,这朵心上盛开的花,可以立刻萎颓凋谢。——大仲马

34、尽信书,不如无书。

3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3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7、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38、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9、人皆可以为尧舜。

40、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41、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42、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43、书读的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伏尔泰

44、书籍是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艾迪生

45、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46、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47、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用黑字印在白纸上的灵魂,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触了它,它就活起来了。——高尔基

4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49、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50、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孟子的语录 50句菁华(扩展2)

——《孟子语录》教学设计 (菁华3篇)

《孟子语录》教学设计1

  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2、熟练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准确把握课文主旨。

  3、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

  使用说明和学发指导:

  1、学生自渎课文,对照译文理解古文的意思,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学生能自读自悟,在反复品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抓注重点词语,从多角度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把握文章的主题,思考对自己的启示。

  3、课前完成预*自测,将预*中遇到的需要给大家提醒的问题,或不懂的问题写下来,等待课堂上和老师同学交流。

  教材助读:

  1、作家作品: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相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战国时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著作有《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学派大师,史称“亚圣”。

  《孟子》一书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基本上是继承孔子的仁政思想。为行仁政,他首先提出了人性本善的主张。

  2、题目赏析: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本文就以“鱼”和“熊掌”作比喻,巧妙的回答了人在一生中的关键时刻应该如何作出正确选择的问题。说说它们各自表现出了怎样一种精神。

  预*案:

  1、给带点字注音。

  熊掌( )兼顾( )舍身( )选择( )

  2、辨字组词。

  孟( ) 欲 ( ) 掌( ) 仰( )

  盂( ) 浴( ) 党 ( ) 抑( )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舍弃—— 选择——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舍弃—— 真理——

  5、解释下列词语。

  所: 欲: 也:

  亦: 可: 得兼:

  舍: 者也: 生:

  义:

  整体感知:

  有感情的朗读古文,对照译文理解古文的意思,细细品读文章感悟寓意深刻的句子。(朗读指导:要放声读,读准字音、读清句子、读出语气体会作者的感情)。

  我的疑惑:请你将预*中遇到的需要给大家提醒的问题,或不懂的问题写下来,等待课堂上和老师同学交流。

  探究案:

  探究点1:怎样理解成语“舍生取义”的意思?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认真读古文,在理解整篇课文意思的基础上,圈出重点字词感悟,作批注,争取课上精彩交流。)

  探究点2、全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训练案:

  1. 填空。

  (1)《孟子语录》节选自《 》一书,这是一本记录 的书。

  (2)《孟子语录》以 和 设喻,告诉我们 的道理。舍生取义的含义是 。

  2.背诵并默写《孟子语录》。

  3.完成《配套练*》的《孟子语录》一课。

  名言积累: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②、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④、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课外阅读: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孟子名轲,从小丧父,全靠母亲倪氏一人日夜纺纱织布,挑起生活重担。倪氏是个勤劳而有见识的妇女,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读书上进,早日成才。但小时候的孟轲片天性顽皮好动,不想刻苦学*。他整天跟着左邻右舍的孩子爬树捉鸟,下河摸鱼,田里偷瓜。孟母开始又骂又打,什么办法都用尽了,还是不见效果。她后来一想:儿子不好好读书,与附*的环境不好有关,于是,就找了一处邻居家没有贪玩的小孩的房子,第一次搬了家。

  但搬家以后,孟轲还是坐不住。一天,孟母到河边洗衣服,回来一看,孟轲又脚底板揩了油。孟母心想,这周围又没有小孩,他又会到哪里去呢?找到邻居院子里,见那儿支着个大炉子,几个满身油污的铁匠师傅在“丁丁当当”地打铁。孟轲呢,正在院子的.角落里,用砖块做铁砧,用木棍做铁锤,模仿着铁匠师傅的动作,玩得正起劲呢!孟母一想,这里环境还是不好,于是又搬了家。

  这次她把家搬到了荒郊野外,周围没有邻居,门外是一片坟地。孟母想,这里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吸引儿子了,他总会用心念书了吧!但转眼间,清明节来了,坟地里热闹起来,孟轲又溜了出去。他看到一溜穿着孝服的送葬队伍,哭哭啼啼地抬着棺材来到坟地,几个精壮小伙子用锄头挖出墓穴,把棺材埋了。他觉得挺好玩,就模仿着他们的动作,也用树枝挖开地面,认认真真地把一根小树枝当作死人埋了下去。直到孟母找来,才把他拉回了家。

  孟母第三次搬家了。这次的家隔壁是一所学堂,有个胡子花白的老师教着一群大大小小的学生。老师每天摇头晃脑地领着学生念书,那拖腔拖调的声气就像唱歌,调皮的孟轲也跟着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孟母以为儿子喜欢念书了,高兴得很,干脆拿了两条干肉做学费,把孟轲送去上学。

  可是有一天,孟轲又逃学了。孟母知道后伤透了心。等孟轲玩够了回来,孟母问他:“你最*书读得怎么样?”孟轲说:“还不错。”孟母一听,气极了,骂道:“你这不成器的东西,逃了学还有脸撒谎骗人!我一天到晚苦苦织布为了什么!”说着,揪着他的耳朵拖到织布机房,抄起一把雪亮的剪刀,“哗”的一声,把织机上将要织好的布全剪断了。

  孟轲吓得愣住了,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这样做。孟母把剪刀一扔,厉声说:“你贪玩逃学不读书,就像剪断了的布一样,织不成布;织不成布,就没有衣服穿;不好好读书,你就永远成不了人才。”

  这一次,孟轲心里真正震动了。他认真的思考了很久,终于明白了真理,从此专心读起书来。由于他天资聪明,后来又专门跟孔子的孙儿子思学*,终于成了儒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

《孟子语录》教学设计2

  学*目标:

  1、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3、掌握理解“舍生取义”的意思。

  学*重点:全文字、词含义,全文大意。

  学*难点:对“舍生取义”的理解。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情况:提问有关孟子的资料和字词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著作有《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学派大师,史称“亚圣”。

  二、展示目标(如上)

  三、学*新知:

  1、师范读课文。

  2、生自读课文。

  3、结合译文理解内容

  课文分析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一书共收入七篇文章,每篇又分“上篇”和“下篇”。

  先讲解字、词

  所:不译。欲:想要得到。也:句末加强判断的语气词,不译。亦:也。可:能。得兼:应为“兼得”的倒装,同时得到。舍:舍弃。者也:连用时,加强判断语气。生:生命,也可以理解为“活着”。义:可以理解为最高尚的思想、行为、道德(真理、信仰、正义等)。

  译文:

  鱼是我想要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想要的;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择义。

  全文共四句话,有两层意思。第

  一层是一个设喻,用“鱼”和“熊掌”两种事物来假设比喻,让作者对二者做的一个取舍,结论是舍鱼取熊掌,突出了熊掌的重要性。这样,自然引出“生”和“义”及对二者的取舍,作者最后得出结论:舍生取义。选择了“义”,也就是选择了真理,正义信仰,有益于大众的思想和行为,表明了孟子的高尚情操。

  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在内容上基本接*,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高道德标准之一。这种思想道德在*、当代革命过程中激发了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慷慨赴国难,抛头颅,洒热血。今天,对于广大的中学生的道德建设来说,也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孟子是讲道理的高手,能用通俗、形象、生动的比喻,阐述深奥的哲学道理,这样便于读者的理解。这种写法也为同学们今后写议论文提供了经验。

  4、学生思考:“舍生取义”这个成语的意思?

  (指为了真理和正义,宁可舍弃生命,了不做不义的事。)

  5、练*背诵课文。

  四、小结:

  内容和孟子思想。

  五、作业:

  默写课文和练*册内容。

《孟子语录》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孟子和孟子的思想;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2、熟练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准确把握课文主旨。

  3、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提升自身的道德判断水*和思想境界。

  教学重点: 感知课文,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兼得”和“舍生取义”二词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生命是非常可贵的,因为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的机会。一个人如果连生命也无法再拥有了,那么他将再也不可能做别的事情。但有的时候,有些人却宁愿为了一些别的东西而舍弃至高无上的生命,比如我们熟知的刘胡兰的故事、董存瑞炸碉堡的故事,还有岳飞的忠精报国,为什么这些人能把生命置之脑后呢?他们身上所体现的这种精神其实是与两千多年前孟子的“舍身取义”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甚至可以说是受了他的影响,一个人的思想能影响两千多年,而且成为人们尊崇的道德准则,可见它的魅力,今天我们就来学*《孟子语录》之““舍身取义”。

  二、孟子介绍(由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孟母三迁的故事讲的就是孟子,有没有同学能跟我们介绍一下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著作有《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学派大师,史称“亚圣”。

  三 教师背读课文,学生自读,齐读。

  四、理解字义,文意,试不看课文注解翻译。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一书共收入七篇文章,每篇又分“上篇”和“下篇”。

  先讲解字、词 所:不译。欲:想要得到。也:句末加强判断的语气词,不译。亦:也。可:能。得兼:应为“兼得”的倒装,同时得到。舍:舍弃。者也:连用时,加强判断语气。生:生命,也可以理解为“活着”。义:可以理解为最高尚的思想、行为、道德(真理、信仰、正义等)。

  译文:

  鱼是我想要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想要的;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择义。

  全文共四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一个设喻,用“鱼”和“熊掌”两种事物来假设比喻,让作者对二者做的一个取舍,结论是舍鱼取熊掌,突出了熊掌的重要性。这样,自然引出“生”和“义”及对二者的取舍,作者最后得出结论:舍生取义。选择了“义”,也就是选择了真理,正义信仰,有益于大众的思想和行为,表明了孟子的高尚情操。

  五、学生思考:“舍生取义”这个成语的意思?

  (指为了真理和正义,宁可舍弃生命,了不做不义的事。)

  六、 试背课文

  七、 想想,你知道哪些舍身取义的事迹?谈谈自己的看法。(或没有践行舍身取义的事,谈谈自己的看法,如一些背叛国家和民族的人叫千古罪人)

  八、小结全文:

  这节课我们通过对孟子语录的学*,知道了儒学大师孟子的重要观点即虽然生命和正义都是他所热爱的,但如果二者发生冲突时宁愿舍弃生命以求大义,也就是会“舍生取义”,他的这一思想一直影响到了现在,让我们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同时我们还要知道也有比生命更珍贵的东西,那就是"义"。舍义取生那是苟且偷生,“舍生取义”则能让你的脊梁挺立。

  九、积累(都要求掌握):

  (1)列举一些你所知道的舍身取义的人物事迹;

  (2)孟子的其它名言:

  尽信书不如无书。

  侧隐之心,人皆有之。(推崇人性本善的观点)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作业:背诵课文;

  掌握"“舍生取义”这个成语的意思;

  掌握孟子的其它名言。


孟子的语录 50句菁华(扩展3)

——孟子名言名句 50句菁华

1、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2、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5、养心莫善于寡欲。

6、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7、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8、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9、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10、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11、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1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

13、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

14、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孟子

15、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

16、德不孤,必从邻。——孟子

17、人无廉耻,王法难治——孟子

18、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

19、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

2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孟子

21、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2、一个细节足以改变一生。

23、友谊应当是不朽的。 ——蒂特·李维

24、我们有望得到的惟一的智慧,是谦卑的智慧:虚怀若谷。 —— T.S.艾略特

25、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6、人的一生就是这样,先把人生变成一个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 ——法国

27、道德不是良心的可卑的机谋,而是斗争和艰难,激情和痛苦。 ——托马斯·曼

28、学*专看文学书,也是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 ——鲁迅

29、有三件事人类都要经历:出生生活和死亡。他们出生时无知无觉,死到临头,痛不欲生,活着的时候却又怠慢了人生。 ——拉布吕耶尔

30、当我们得到理解的时候,智慧是不人地枯竭的;智慧同智慧相碰,就迸溅出无数的火花。 ——马克思

31、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3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33、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父母;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仇寇。

34、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35、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36、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37、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

38、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39、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40、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4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42、廉者政之本矣,乃国之四维,立人之大节,仕者之大德。

43、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44、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至而致者,命也。

45、君子有不战,战必胜。

46、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47、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48、言*而指远者,善言也。

49、吞舟之鱼不居潜泽,度量之士不居污世。

50、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孟子的语录 50句菁华(扩展4)

——孟子的语录 (菁华5篇)

孟子的语录1

  1 、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

  2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3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4 、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5 、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6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7 、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8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9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1 0 、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1 1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1 2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

  1 3 、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1 4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

  1 5 、行之而不著焉,*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1 6、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1 7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 8、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1 9 、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2 0、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2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 2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2 3、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2 4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 6、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 7、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2 8、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孟子的语录2

  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2.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5.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稿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氵孛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

  6.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7.孟子言且令臣庶皆後去其仁义,而先且以自利,则不交相杀夺,故不足自饱餍。言必杀夺。

  8.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9.则天下归之,以政伤民,民乐其亡,以梃服强,仁与不仁也。

  10.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孟子的语录3

  1.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2.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3.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4.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5.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6.,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7.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8.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9.远望之襄王而不似人君,言无人君之威仪也;就而*之而不见所畏焉,言无人君操柄之威也。

  10.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孟子的语录4

  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3、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4、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5、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6、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7、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8、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9、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10、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11、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12、人有不为也,而后能够有为。

  1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14、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15、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8、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19、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0、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1、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22、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23、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24、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5、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2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7、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28、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29、尊贤使能,后杰在位。

  30、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3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3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4、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35、仁者无敌。

  36、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37、其进锐者,其退速。

  38、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39、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选自:名人名言大全geyanw

  40、人有不为也,而后能够有为。

  4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能够衣帛矣。

  42、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4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44、不得乎亲,不能够为人;不顺乎亲,不能够为子。

  45、养心莫善于寡欲。

  46、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48、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49、尽信书,不如无书。

  50、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1、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52、祸福无不自我求之者。

  53、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54、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55、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5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8、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59、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60、人皆能够为尧舜。

  61、如欲*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62、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也;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的语录5

  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3、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4、如欲*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5、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6、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7、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8、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9、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10、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2、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13、人皆可以为尧舜。

  14、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1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6、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7、仁者无敌。

  18、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也;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19、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0、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21、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22、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23、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2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5、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2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27、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28、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29、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30、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31、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3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3、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34、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35、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36、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3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3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3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0、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41、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42、尽信书,不如无书。

  43、养心莫善于寡欲。

  44、尊贤使能,后杰在位。

  45、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4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47、其进锐者,其退速。

  48、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49、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50、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51、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3、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54、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55、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56、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的语录 50句菁华(扩展5)

——孟子的名言 40句菁华

1、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2、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3、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4、是欲终之而不可得也。虽加一日愈于已,谓夫莫之禁而弗为者也。

5、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6、尊贤使能,后杰在位。

7、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8、凡事有利必有弊;有得必有失;肯吃亏不是痴人,只有付出才有收获,须知天底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9、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10、人有不为也,而后能够有为。(孟子·离娄下)

11、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12、有风人之托物,二雅之正言,可谓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命世亚圣之大才者也

13、孟子言未有心存乎仁而遗弃其亲者,亦未有存义而後去其君者

14、孟子退自齐梁,述尧舜之道而著作焉,此大贤拟圣而作者也

15、仁者无敌。(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16、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17、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孟子

18、无侧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僻让之心,非人也。——孟轲

19、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之视君如国人。君之视人如草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孟子《孟子·离娄篇下》

20、贵,人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孟子

2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孔子之门徒,颂述宓义以来至文、武、周公之法制耳,虽及五霸,心贱薄之,是以儒家後世无欲传道之者。故曰臣未之闻也

22、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经典励志语录

23、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孟子

24、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孟子

25、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孟子

26、怠慢忘身,祸灾乃作。《荀子劝学》

27、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28、长幼有序

29、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3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1、成功的秘诀就是每天都比别人多努力一点。 ——台湾长鸿益集团厂训

32、友谊应当是不朽的。 ——蒂特·李维

33、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斯孔子受之矣。——《孟子·万章》

34、远望之襄王而不似人君,言无人君之威仪也;就而*之而不见所畏焉,言无人君操柄之威也。

35、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36、仁者无敌。——孟子名言

37、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免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38、於是则慕仲尼,周流忧世,遂以儒道游於诸侯,思济斯民。然由不肯枉尺直寻,时君咸谓之迂阔於事,终莫能听纳其说。

39、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4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