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经典语录 50句菁华

首页 / 语录 / | 经典语录,道家

1、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2、闲时吃紧 忙里悠闲

3、路要让一步 味须减三分

4、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5、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6、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7、知退一步之法 加让三分之功

8、对小人不恶 待君子有礼

9、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0、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11、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1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3、大天之内,复有小天。

14、顺境不足喜 逆境不足忧

15、凡事当留余地 五分便无殃悔

16、却私扶公 修身种德

17、毋以短攻短 毋以顽济顽

18、震聋启聩 临深履薄

19、有识有力 魔鬼无踪

20、人乃天地之缩图 天地乃人之父母

21、阴恶祸深 阳善功小

22、警世救人 功德无量

23、自然造化之妙 智巧所不能及

24、心善而子孙盛 根固而枝叶荣

25、道乃公正无私 学当随时警惕

26、信人示己之诚 疑人显己之诈

27、善根暗长 恶损潜消

28、操持严明 守正不阿

29、冷静观人 理智处世

30、量宽福厚 器小禄薄

31、勿逞所长以形人之短

32、相由心生 相随心灭

33、人生本无常 盛衰何可恃

34、心月开朗 水月无碍

35、见微知著 守正待时

36、彻见自性 不必谈禅

37、操持身心 收放自如

38、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39、人生最忌是个乱字,心乱了,对外可以紊事,对内可以打扰血气,使失正常。凡恼怒恐怖喜忧昏疑,都是乱,为多病短寿的根源,不但养病时不应乱,即*居时亦忌心乱。

40、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4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42、“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4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4、凡天下均同是性,天性既善,悉生万物,无不置也。地性既善,养生万物,无不置也。圣人悉乐理天下而实法天地,故万物皆受其功大善。神仙真人助天地而不敢轻,尊之,重之,受之,佑之。

45、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46、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47、涤初玄览: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48、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

49、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50、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


道家经典语录 50句菁华扩展阅读


道家经典语录 50句菁华(扩展1)

——道家经典语录 40句菁华

1、出污泥而不染 明机巧而不用

2、淡中知真味 常里识英奇

3、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4、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6、欲无祸于昭昭 勿得罪于冥冥

7、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8、读书希圣讲学躬行 居官爱民立业重德

9、正义路广 欲情道狭

10、未雨绸缪 有备无患

11、动中静是真静 苦中乐是真乐

12、天福无欲之贞士 而祸避祸之人

13、当念积累之难 常思倾覆之易

14、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15、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16、德怨两忘 恩仇俱泯

17、节义来自暗室不欺 经纶缲出临深履薄

18、位盛危至 德高谤兴

19、穷寇勿追 投鼠忌器

20、厚待故交 礼遇衰朽

21、心体莹然 不失本真

22、世间之广狭 皆由于自造

23、与闲云为友 以风月为家

24、来去自如 融通自在

25、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27、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28、多嗔伤肝,多淫伤肾,多食又伤脾胃。忧思伤脾,愤怒伤肝,劳虑伤神。

29、凡物不以其道得之,皆邪也。

30、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31、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32、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33、莫因恶小而为之,莫因善小而不为。

34、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35、道者德之体,德者道之用。

36、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37、义与利并非必须对立。取义兼利,明大义是真,取小利是假,是让世人敬畏,法不空法也。

38、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

39、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40、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复,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道家经典语录 50句菁华(扩展2)

——道家经典语录 100句菁华

1、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2、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4、淡中知真味 常里识英奇

5、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6、得意须早回头 拂心莫便放手

7、淡泊明志 肥甘丧节

8、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9、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10、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11、事悟而痴除 性定而动正

1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3、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4、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5、知退一步之法 加让三分之功

16、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17、欲路上勿染指 理路上勿退步

18、不流于浓艳 不陷于枯寂

19、立身要高一步 处世须退一步

20、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1、无求之施一粒万钟 有求之施万金无功

22、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23、治人事天,莫若啬。

24、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5、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26、谦虚受益 满盈招损

27、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28、勿羡贵显 勿虑饥饿

29、阴恶之恶大 显善之善小

30、君子居安思危 天亦无用其伎

31、忧劳兴国 逸豫亡身

32、勉励现前之业 图谋未来之功

3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34、不著色相 不留名声

35、动中静是真静 苦中乐是真乐

36、安危相易,祸福相生。

37、厚德以积福 逸心以补劳 修道以解厄

38、天与地卑,山与泽*。

39、人生重结果 种田看收成

40、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41、当念积累之难 常思倾覆之易

42、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

43、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44、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45、人生无常 不可虚度

46、从容处家族之变 剀切规朋友之失

47、困苦穷乏 锻炼身心

48、位盛危至 德高谤兴

49、趋炎附势 人情之常

50、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51、君子以勤俭立德 小人以勤俭图利

52、心体莹然 不失本真

53、忙里偷闲 闹中取静

54、勿仇小人 勿媚君子

55、宁为小人所毁 勿为君子所容

56、好利者害显而浅 好名者害隐而深

57、藏才隐智 任重致远

58、酷则失善人 滥则招恶友

59、处逆境时比于下 心怠荒时思于上

60、守口须密 防意须严

61、浓夭淡久 大器晚成

62、乐贵自然真趣 景物不在多远

63、泡沫人生 何争名利

64、守正安分 远祸之道

65、修养定静工夫 临变方不动乱

66、隐者高明 省事*安

67、得道无牵系 静躁两无关

68、躁极则昏 静极则明

69、烦恼由我起 嗜好自心生

70、生死成败 一任自然

71、以冷情当事 如汤之消雪

72、操持身心 收放自如

73、自然人心 融和一体

74、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75、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76、适当运动可以帮助人的气血运行,但同时也在消耗人的气血。人体的微循环主要应该靠松静来达到的,这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

77、人生最忌是个乱字,心乱了,对外可以紊事,对内可以打扰血气,使失正常。凡恼怒恐怖喜忧昏疑,都是乱,为多病短寿的根源,不但养病时不应乱,即*居时亦忌心乱。

78、多嗔伤肝,多淫伤肾,多食又伤脾胃。忧思伤脾,愤怒伤肝,劳虑伤神。

79、身病之起,无不由心虚弱,外邪乘入。而心虚气弱,每由心魂恼乱,真体不充,发现种种不安。贪食贪胜贪得贪乐逸,皆足以致病。以贪之不得,于是乎嗔。贪嗔可使心荡气促,胆惊肝旺,六脉震动,五脏沸腾,外邪同时乘入,此病之起因。

80、修道必须修心,皈依道经师宝。道教讲究口传心授,有谚语能够借来形容:“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功夫,若从纸上求妙法,笔尖蘸干洞庭湖”。

81、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

82、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83、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84、能至于无乐者,则无不乐;无不乐则至极乐矣。

85、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

86、无财不养道,道家重视传承,讲究尊师重道。投机取巧不劳而获成就不了道心,当年祖天师创教,入教者还需五斗米呢。

87、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88、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89、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90、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能够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91、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能够为善?

92、天之道加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

93、莫因恶小而为之,莫因善小而不为。

94、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95、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能够长久。

96、自然而生有,造化以成形,故天无精气,无以制月之明,地无精气无以制山巅镇焉,人无精气无以制身形之存焉,故曰月禀阴阳之所运行,故知道之无情,随机而所化。又云天何言哉,四时行焉,地何言哉,万物生焉。经云用之不可既,无情而运行月也,月者大道之用也。

97、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98、道是万法之宗,中华民族之根。鲁迅先生亦言“*的根柢全在道教”。

99、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复,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100、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道家经典语录 50句菁华(扩展3)

——经典语录 50句菁华

1、你一直待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你有考虑自己的难过和伤心吗?

2、男孩婚后对自己的妻子比婚前更好。一次聚会朋友笑他:"怎么结婚了还那么腻?"他讪讪地笑着说:"结婚前很多男生都想追她,很多男生会对她好,我只有对她更好才能追到她;结婚后对她好的男生越来越少,我只有对她更好才能不让她失落。"我所做的就是想让她幸福。说完,在场的朋友都沉默了。

3、从小就听过冰山坚不可摧,可谁知道冰山也有想在某个人手里变成冰淇淋的一天。

4、生活中会发生什么,我们无法选择,但至少,我们可以选择怎样面对。

5、只有最漫长的坚持,才能带给我们最永久的幸福。

6、*凡的生活我要为你创造出浪漫无限,坎坷的路途阻挡不了我们山盟海誓的实现。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个温柔的微笑,一个温暖的拥抱,都会让我感到幸福开怀。亲爱的,我愿意为你付出一切,爱你永不后悔!

7、幸而数载寒窗苦,自此阡陌多暖春。

8、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温情,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明亮的眼睛。

9、今天我们继续进步。

10、我注视水面,却看不见我的倒影。

11、行胜于言,超越自我,知识启迪智慧。

12、真正的泪是无需流出眼眶的,那些深埋在心底里的伤,却是世间最深的。

13、爱你,你情愿,和我无关。

14、表白就是冒着以后朋友都不能做的危险,去赌以后光明正大牵着手抱着你爱着你的机会。

15、所谓英雄,其实是指那些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够生存下去的人。

16、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17、无论是什么样的`女生,*凡的、突出的都应该做一个精神和物质很强大的女子,想要钱,自己赚;想要房车,自己买;想要男人,自己找,而不是无赖的等待别人给你钱,和傻乎乎的等待男人来找你。女人的幸福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是自己努力奋斗而来的,如果想依靠男人得到幸福,那是根本不靠谱的。

18、我消失了你也不知道我的存在;我落泪了你也看不到我的伤痕;我放弃了你也看不到我的付出;我沉默了你也听不到我的心声。爱一个人有时候总有些悲哀……

19、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20、我呆呆地站在草原中间,凝望着火焰染红天空的情形。心中的各种幻象接连浮出,又接连破灭。

21、你说以前留下的痕迹已经不归现在的你所有了,那又有什么不好呢?重生的你一定会有属于你自己的新足迹。

2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3、女人之所以整天嚷着要减肥,主要是因为她还没有遇到一个会对她说“吃吧吃吧,你吃多胖我都要你”的男人。

24、两耳不闻窗外事,因为我只想听关于你的事。

25、无论有多情急,装作施施然,千万不可给人知道你已无隔宿之粮。

26、想念,总是毫无预兆旳侵袭。

27、父亲是财源,兄弟是安慰,而朋友既是财源,又是安慰。

28、我打不知道什么是义气,反正只有和我一起死的兄弟,没有比我先死的兄弟。

29、生命就像那空中白色的羽毛,或迎风搏击,或随风飘荡,或翱翔蓝天,或坠入深渊……——《阿甘正传》

30、深情是我担不起的重担,情话只是偶然兑现的谎言。因为你,我甘愿冒这一次险,即使没有明天……——张小娴《面包树上的女人》

31、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 鲁迅

32、亲情的疏离是切肤的伤痛。淡一些、谅一些、忍一些,会使我们的心宽一些、和一些、暖一些。

33、十年心血铸一剑,出鞘就是世间宝!

34、我本来怒火中烧,嫉妒的难以忍受。但当我看到那个优雅的恶少(我认识他,本来就鄙视他),听到他们冷酷无情,轻浮浅薄的对话后,我的怒火被熄灭了。嫉妒的情绪也烟消云散了。因为这样的女人不值得我爱,这样的情敌也不值得我憎恨。

35、不要拿自己的生活跟别人比,因为别人的路你不曾走过。

36、择其所爱,爱其所择,前四个字是前半生,后四个字,便是余下的岁月了。

37、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

38、你所做的事情,也许暂时看不到成果,但不要灰心或焦虑,你不是没有成长,而是在扎根。

39、女生只有在自己喜欢的男生面前可以变成女生,其他时候必须像个爷们儿一样去奋斗!你跌跌撞撞,落得一身的伤,就当是为青春,画下的残妆。

40、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世上有很多事是无法提前的,活在当下,正向提升。

41、其实旅行最大的好处,不是能见到多少人,见过多美的风景,而是走着走着,在一个际遇下,突然重新认识了自己。

42、一个人不要事事都依赖别人,要时时想到自己的力量,有学会自力更生。自强自信的人才会感到自己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

43、我在努力变好学会包容学会心*气和学会看淡一切学会无痛关痒学会倘若未闻。

44、很多人一开始为了梦想而忙,后来忙得忘了梦想。

45、不要急着说你别无选择,也许、在下个路口你就会遇见希望。

46、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燃起蜡烛。没有人能给你光明,除了你自己。

47、上帝创造了男人是为了使他孤独,而创造女人是为了让他更孤独。

48、在怎么把爱玩在手心里,也会有那么一天,把自己毁在自己的手心里。

49、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攀爬的。

50、我又没本事像你一样自己挣家业,只好分享男人的成功了。不过这也没什么,女人天生就该分享男人的胜利果实嘛!


道家经典语录 50句菁华(扩展4)

——经典语录短句 50句菁华

1、善于去走自己的路,才是可望走那别人没走过的路。

2、如果你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也就永远只能是那死水一潭。

3、瀑布只有在跨过险峻陡壁时,才显得格外雄伟壮观,人生亦是如此。

4、其实伤痛那也是一种美,伤透了就是会清醒,给自己一个清新的自己。

5、人往往是有惯性的,*惯做自己熟悉的事,处熟悉的人,说熟悉的话。

6、如果不能成为别人生命中的礼物,就不要走进别人的生活。——《与神对话》

7、无论你多么追求心灵的自由,你的一生中总有些时候做些事情是要做给别人看的。

8、岁月的转角处,总会上演着悲欢离合;流年的光阴里,总是温*着一场场错过,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人已不在灯火阑珊处。

9、真正聪明的女人,是“小三的命,老婆的身份。”明朝有个万贵妃,比皇帝大十九岁,而且奇丑无比,但却能把皇帝迷住,甚至不爱江山爱丑女,万贵妃这才是妇女的偶像啊。

10、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是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那么忘记了。

11、忘掉岁月,忘掉痛苦,忘掉你的坏,我们永不永不说再见。

12、回忆,回不去的记忆。放下一点点执着,你便会有一点点自在;放下多一点执着,你会有多一点的自在;在完全放下时,你便会体验到完完全全的欢喜自在。

13、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可取代毅力。才干也不可以,怀才不遇者比比皆是,一事无成的天才很普遍;教育也不可以,世界上充满了学而无用的人。只有毅力和决心无往不利。——洛克菲勒

14、在功利主义的世界里,阅读维系着超脱,而超脱有利于我们的思考。读书毫无用处。正因为这个,读书才是一件大事。我们在阅读一本书,因为它毫无用处。——夏尔·丹齐格《为什么读书》

15、在自己面前,应该一直留有一个地方,独自留在那里。然后去爱。不知道是什么,不知道是谁,不知道如何去爱,也不知道可以爱多久。只是等待一次爱情,也许永远都没有人。可是,这种等待,就是爱情本身。

16、真正的遗忘就是在多年以后,不小心提及你,仿佛是在说着别人的故事。

17、闲时常行于云水山林间,放空尘俗的烦扰、抛却情愁离绪,简单通透,把玩春花秋月。看山是山,看云是云,看水亦是水。物从眼入方能轮到心定。心若淡雅宽敞,万物才能简单透明,才能看透物的本质,看穿物的精髓。

18、你见过男生送女生上出租车并叮嘱到家回一个短信但是你很少知道还有男生会记下出租的车牌号。

19、生活的所有烦恼冲突,不是加重谁的悲情人生,而是提醒每个人的内心力量,去支撑生命的重量,化解那些烦恼对生活的干扰和改变,能够把那些消极的故事化解成对生活积极向前的因素,统统运用在生活,就像我们吃不完的蔬菜,能够腌成咸菜、酱菜,活出生活的浅显、积极的状态。

20、先生我想化作三月里的一缕春风,捎上几分桃花香,然后再扑进你怀里。

21、失而复得的东西根本就回不到最初的样子,即便再好,也忘不了有段时间曾失去过。

22、离开他的时候我就明白,爱是一回事,生活是一回事,遇见是一回事,岁月是另一回事。

23、只是你太粗心忽略了我的感受,只是我太执着在意拥有你给过的温柔。

24、被认为是学生,不是因为你年纪小,而是你穿得土。

25、你不需要让所有人喜欢你,有那么几个人喜欢你就够了。

26、人这一生,不辜负自己已经很难了,更别说,不辜负每一份善意与喜欢

27、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为一个人、一件事拼尽全力,不过是想为自己的余生求一份不后悔。

28、要相信:那个人不珍惜你,命运就会给你安排更好的人。

29、我们都在抱怨生活不易,我们都在以一种戏谑的态度对待生活里的所有磕碰和无奈,却还是想努力赚钱,过得更好更体面。

30、人生怎么可能事事圆满,终究会有遗憾。有些东西错过了,就是一辈子。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

31、我们的爱只爱到一半,约好的幸福不能靠岸。

32、没人能让我输,除非我不想赢!

33、跟你在一起后,我才知道需要磨合的爱情都不是爱情。

34、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35、我好想抱抱你,好想将你拥入我的怀里,但也只是想。

36、我用尽年少时的青春来爱你,此后便拿余生的苍老来忘你。

37、也许你很了不起,但我未必看得起。

38、有时候,转身离开要好过假装若无其事的坚持。

39、有些痛,说不出来,就只能忍着直到慢慢淡忘。

40、人生如梦,将心放逐,还原一份纯真,一份美好,一份简约,一份诗意。

41、到最后,我喜欢的,我爱的,都输给了对我好的。

42、总有那么一些歌,让我们悲伤,让我们哭泣。但其实让我们哭泣的并不是那些歌本身,而是藏在回忆里的那些人。

43、孤寂的城市,没有我所爱的人,一切都是虚幻,我掉入万丈深渊当中,只为寻你的一个回眸微笑。

44、人就是很奇怪,不喜欢别人骗自己,却喜欢自己骗自己。

45、年少的承诺,执着的相守。看似美好,却是无情。

46、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47、回忆从前说明你在成长;回忆时你笑了,说明你长大了;回忆时你哭了,说明你成熟了;回忆时你淡定了,说明你开始老了。

48、人类应向动物学*:睡眠充足,想睡就睡;饮食有节制,肚子饿时才进食;每日都运动;永远不会为昨日事烦恼,也不为明日事担忧。

49、命运不会亏欠谁,看开了,谁的头顶都有一汪蓝天;看淡了,谁的心中都有一片花海。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任何事情,想到了就去做,永远不要等待和拖延。人生的路谁也无法重走,今天,虽不是最好,但正是可以努力的地方。时间是变化的,关键在于把握当下。

50、抱怨别人,折磨自己;嫉妒别人,作践自己;羡慕别人,浪费自己;怨恨别人,气坏自己;贪恋别人,烦恼自己;阻碍别人,陷害自己;慈悲别人,快乐自己;尊重别人,敬重自己;宽容别人,豁达自己;随喜别人,富贵自己;帮助别人,善待自己;*等待人,富足自己。付出什么,得到什么。


道家经典语录 50句菁华(扩展5)

——道家的经典语录 40句菁华

1、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2、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夫乐**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7、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8、宠辱若惊,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9、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0、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2、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13、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14、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5、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6、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7、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18、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19、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20、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21、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天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

22、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23、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24、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25、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26、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28、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29、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3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31、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32、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33、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34、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5、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36、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37、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38、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39、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40、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道家经典语录 50句菁华(扩展6)

——道家经典语录优选【十】份

  道家经典语录 1

  因富贵而骄横,必有遗失真我之咎。自古骄兵必败,不识骄的危害性,必定有终生遗憾

  功遂身退,天之道。

  日中则昃,月盈则亏,这是自然规律。事业已遂,力量至极,则引身退后,这是自觉遵循自然规律。知进而不知退者,祸必及身。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有惊恐之感,是因为有荣辱观念。有荣辱观念,是因为以自身为贵。以自身为贵,就是以大患为贵。以自身为贵,必生名利之心。有名利之心,必生贪争之念。有贪争之念,必有大患。“患”的字意是“心外之物成串”。外物多成串,身心能不累吗!为了身外之物而不择手段,祸患能不产生吗!

  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

  曲:弯曲、旋转。曲则全:弯曲、旋转求得全面认识。有人解释为委屈自己,顺从别人,从而得以保全自己。这种明哲保身,毫无原则的委屈而求权、求利的做法,是对人性的压抑和扭曲,决不是道家精神。“曲”必须是合乎道的、有规则的。就养生而言,“曲”是生命之轮的旋转,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结果。自我通过修练道德功,涵养真气和能量,使之顺着身体经络循环往复,从而使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能得到精气的滋养。真气充沛,则细胞饱满、肌肉强劲、皮肤细腻、体形匀称,这是细胞自形自化的结果。

  圣人治国,能够客观全面地看问题,明白上与下、官与民的辩证关系。国家是人民的国家,要想真正地治理好国家,就应当把自己的才智建立在全民智慧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全面、公正、正义的法律来。

  “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是对“曲则全”的具体阐述。

  枉则正:枉,遭受人为的压抑而扭曲。身体各种各样的疾病,大都是心灵受压抑、气血不畅造成的。如果人的大脑能时常处于无为、忘我的状态,真气就会处于和畅状态,从而运转不息,被扭曲的心灵自然得以矫正,疾病也得到根治;圣人治国,施行民主法治,确保言论自由,从而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种种社会弊端就会及时得到纠正。

  洼则盈:有些地方因其相对高度低,而自然注满水。就身体来说,由于真气冲开了经络上的各个穴位,不停地绕体运转,那么,气血就会自然补充那些急需滋养的部位,就像流水一样,低洼之处灌满以后才能往外流,从而自行调节身体对能量、养分的需求;圣人治国,效法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带领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敝则新:有些东西因时间长而陈旧,需要用新的来替代。身体内部的各个环节连同每一个基因组织,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只要真气畅行无阻,基因组织的某一链条、环节,一旦出现缺损,就会更新换旧,使之及时得到修复,维持内在*衡;圣人治国,既有健全的用人机制,又有完善的监督机制。任何一个部门的公务人员只要离心离德,就会被及时淘汰,不至于使该部门的工作陷于瘫痪状态。

  少则得,多则惑。

  求多需从求少开始,贪多反而令人迷惑,以致一无所获。圣人深明少与多的辩证关系,所以只“抱一”而为天下人探求真理。“一”即“朴”。“抱一”就是“守法”,守法才能探求真理。式:法则、真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法:效法、遵循。地:地球或者地月系,这里代表的是地的运行规律。不论地球还是月亮,它们都具有相对永恒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并且保持最完美的自转角度。天:太阳或者太阳系,这里代表的是天体的运行规律。太阳系围绕着银河系周而复始地运转。道:道体所体现的运动规律。自然:自然规律。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归根结底是要求人类效法自然规律,寻求并制订出完善的人生法则和社会法则,因为,没有秩序的人生和社会是不可想象的。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那些有知识才能的人,就是那些没有知识才能的人的老师;而没有知识才能的人,正是有知识才能的人所必须帮助、教育的。不尊重教师,不热爱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虽然各怀聪明,但还是最大的糊涂。这是治理国家最主要的妙窍。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智,是自我之智。明,是心灵之明。“知人者”,知于外;“自知者”,明于道。智者,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内;明者,知己知人,内外皆明。智是显意识,形成于后天,来源于外部世界,是对表面现象的理解和认识,具有局限性和主观片面性;明,是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客观全面性。欲求真知灼见,必返求于道。只有自知之人,才是真正的觉悟者。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胜人者”,凭借的是自我个体的蛮力;“自胜者”,凭借的是坚强的意志。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具有天地之志的人。天地之志是收获大道、战胜一切的力量源泉。只有“自胜者”,才是真正的强者。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的人,是与道为伍的,既有美妙的精神世界,又有充实愉快的现实生活,自然感到满足。相反,那些失却了心灵的人,内心是空荡、迷茫的,只能把心思寄托于外在的个人名利上。然而,没有心灵作依托的欲望,是永远不会满足的,这就是人生痛苦的根源。有着坚强意志的人,并不是为了自我名利而拼搏的人,而是心存大道、甘守真朴、无执无失、豪情满怀的人。这样的人,人生必然是欢快、幸福的。正如基督所说:有圣灵和你相伴,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柔胜刚,弱胜强。

  柔可以胜刚,弱可以胜强。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士:古代指知识分子。士分三类:上士、中士、下士。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对道的理解不同,道虽是客观存在的,但不可能为所有的人所认识,特别是人们还没有对道的观念形成共识的时候。

  “上士”是道性深厚的人,他们深知悟道的重要性,并对道的存在深信不疑且勤奋用功,这是有志者的作为。“中士”是道性若明若暗的人。他们对道的存在持半信半疑的态度,对识道缺乏信心,是不能战胜自我的人。“下士”是缺乏道性的人。他们的自我主观意识强烈,固执己见,不能客观辩证地看待问题。他们如同智叟,对传道、修道之人加以嘲笑来显示自己的

  聪明才智。其实也难怪他们嘲笑,这大概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大道太隐蔽,太深奥,为主观主义者所永远无法理解。如果大道显而易见,社会上也就不会有人视传道者为宣扬神秘主义的了。二是“下士”从修道者所采取的修道方式及其观念、行为的变化上所得出的结论,有道者的观念、行为是不能为“下士”所理解的。

  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建德若偷:建立功德就象偷一样。这里的“偷”字不是贬义词,而正是难能可贵的高尚品德。建德者修道藏形,行道匿迹,但行好事,不求人知。这是有道者的不争之德。

  大器晚成,

  大器晚成:大器之才并非短期能够造就,需要数十年坚持不懈地道德修养工夫。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天下最柔和的莫过于气,天清地宁之时,谁也看不到它的存在,谁也不在乎它的作用,它却始终默默无闻地发挥着柔和者的本能。当天昏地暗之时,它一改往日的沉默和柔和,飞旋怒吼,直冲云霄,以震天撼地之势,折枝断本,甚至于连根拔起;天下最软弱的莫过于水,风*浪静之时,它行走山谷,居低就洼,任人利用。没有人去爱惜它,也没有人去保护它。它始终自然无争地发挥着软弱者的本能。当暴风雨到来之时,它一改往日的*静和软弱,奔腾咆哮,一泻千里,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基倒厦,刷新世界。

  水和气是再柔弱不过的了,但是,当它们驰骋天下,摧枯拉朽,涤荡污垢的时候,却充分显示了无与伦比的巨大威力。这一威力是“强梁”者永远无法阻挡的。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赢若诎。

  直:正直。屈:委屈服从。巧:技巧。拙:笨拙。讷:说话迟钝。赢:收获、取得。诎:缺少、短缺。

  最刚直不阿的人,却好象胆小怕事以至于委屈自我,顺从他人。最有技巧的人,却好象笨拙。最具有雄辩才能的人,却好象愚讷。最有收获的人,收获的是真我,是真理,却好象还有短缺。

  道德之学是探寻大道、强身健体、益寿延年、涵养品德、超越自我的'学问。道德有成之人,虽有“大直”之德,“大巧”之能、“大辩”之才、“大赢”之获,却从不自我炫耀,留给别人的印象是“屈”、“拙”、“讷”、“诎”。体现了有道之人一切自我行为都完全遵循客观规律,绝不盲从主观情感,妄作妄为。这正是自我的无为之德,不争之德。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常言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秀才能知天下事,凭借的是书本知识。圣人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凭借的是他自身的修养功夫,是对人体基因组这一天书的破译。人体基因组是宇宙的全息缩影,记载了宇宙万物及人类有史以来的所有信息,是一部活的宇宙百科全书。只要具备了查阅这一天书的功夫,就可以足不出户而遍知天下大事;不窥探窗外,就可以知道日月星辰的运转情况及其规律。所以,秀才所知和圣人所知是无法相比的。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得道之人贵行不贵言。大道天机,只可神会,不可言传。“知者不言”,是道德使然,因为言

  传则流于炫耀,有违天理。另外,不合时机,不合对象的言传,不会有人相信,反遭流言诽语,被视为宣扬迷信或神秘主义,故不言。妄言者没有真知,只是夸大其词,或者凭空想象,乃哗众取宠而已。

  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

  百姓所遭受的灾祸啊,就是统治者穷奢极欲的幸福生活所依赖的;而统治者的幸福又为他们或者他们的子孙后代埋下了灾难的祸根。但是,这些愚蠢的统治者们谁又能预知自己的最终结果呢?他们不“以正治国”,百姓必然“以奇用兵”,本来善良的劳动人民必然变成推翻其统治的“妖军”。

  这一节,老子用辩证的观点,深刻揭示出事物的对立转化规律。说明祸与福、正与奇、善与妖都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只是迷恋于权利的统治者不明其中道理罢了。

  治大国若烹小鲜。

  治理大国和烹制小鲜鱼是一个道理。这是说,治国策略可以从烹制小鲜鱼的方法上得到启示。小鱼的骨刺和鱼肉相当,如果不加以烹煎的话,其食用价值很小。烹煎的目的在于使小鱼骨酥、肉鲜,皆能为我所用。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在于把握火候,做到骨刺、鱼肉二者兼顾,既要把骨刺炸酥,又不能让鱼肉焦糊。这一道理用在治国上,就是要求统治者应掌握法律这一火侯,运用法律手段,来处理**官员(骨)和人民群众(肉)的关系,既不能是***主义,也不能任凭**官员利用职权去贪赃枉法,伤害人民。

  道家经典语录 2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形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

  “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臬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道家经典语录 3

  1、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篇》

  2、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六十四章。

  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4、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5、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6、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7、太玄山,天地间,修真几许为为神仙?少年心,贪尘缘,狂剑纵横为红颜!——陆云

  8、难的.事情,从简单的做起。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出自(春秋)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9、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0、多易必多难。《老子》六十三章。

  11、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七十八章。

  12、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3、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1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5、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道家经典语录 4

  1、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2、清静处于,虚以待之,无为无求,而百川自为来也。

  3、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4、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复,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5、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6、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

  7、正身直行,众邪自息。

  8、待西施、毛嫱而为配,则终身不家矣。

  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10、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道家经典语录 5

  因富贵而骄横,必有遗失真我之咎。自古骄兵必败,不识骄的危害性,必定有终生遗憾

  功遂身退,天之道。

  日中则昃,月盈则亏,这是自然规律。事业已遂,力量至极,则引身退后,这是自觉遵循自然规律。知进而不知退者,祸必及身。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有惊恐之感,是因为有荣辱观念。有荣辱观念,是因为以自身为贵。以自身为贵,就是以大患为贵。以自身为贵,必生名利之心。有名利之心,必生贪争之念。有贪争之念,必有大患。“患”的字意是“心外之物成串”。外物多成串,身心能不累吗!为了身外之物而不择手段,祸患能不产生吗!

  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

  曲:弯曲、旋转。曲则全:弯曲、旋转求得全面认识。有人解释为委屈自己,顺从别人,从而得以保全自己。这种明哲保身,毫无原则的委屈而求权、求利的做法,是对人性的压抑和扭曲,决不是道家精神。“曲”必须是合乎道的、有规则的。就养生而言,“曲”是生命之轮的旋转,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结果。自我通过修练道德功,涵养真气和能量,使之顺着身体经络循环往复,从而使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能得到精气的滋养。真气充沛,则细胞饱满、肌肉强劲、皮肤细腻、体形匀称,这是细胞自形自化的结果。

  圣人治国,能够客观全面地看问题,明白上与下、官与民的辩证关系。国家是人民的国家,要想真正地治理好国家,就应当把自己的才智建立在全民智慧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全面、公正、正义的法律来。

  “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是对“曲则全”的具体阐述。

  枉则正:枉,遭受人为的压抑而扭曲。身体各种各样的疾病,大都是心灵受压抑、气血不畅造成的。如果人的大脑能时常处于无为、忘我的状态,真气就会处于和畅状态,从而运转不息,被扭曲的心灵自然得以矫正,疾病也得到根治;圣人治国,施行民主法治,确保言论自由,从而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种种社会弊端就会及时得到纠正。

  洼则盈:有些地方因其相对高度低,而自然注满水。就身体来说,由于真气冲开了经络上的各个穴位,不停地绕体运转,那么,气血就会自然补充那些急需滋养的部位,就像流水一样,低洼之处灌满以后才能往外流,从而自行调节身体对能量、养分的需求;圣人治国,效法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带领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敝则新:有些东西因时间长而陈旧,需要用新的来替代。身体内部的各个环节连同每一个基因组织,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只要真气畅行无阻,基因组织的某一链条、环节,一旦出现缺损,就会更新换旧,使之及时得到修复,维持内在*衡;圣人治国,既有健全的用人机制,又有完善的监督机制。任何一个部门的公务人员只要离心离德,就会被及时淘汰,不至于使该部门的工作陷于瘫痪状态。

  少则得,多则惑。

  求多需从求少开始,贪多反而令人迷惑,以致一无所获。圣人深明少与多的辩证关系,所以只“抱一”而为天下人探求真理。“一”即“朴”。“抱一”就是“守法”,守法才能探求真理。式:法则、真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法:效法、遵循。地:地球或者地月系,这里代表的是地的运行规律。不论地球还是月亮,它们都具有相对永恒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并且保持最完美的自转角度。天:太阳或者太阳系,这里代表的是天体的运行规律。太阳系围绕着银河系周而复始地运转。道:道体所体现的运动规律。自然:自然规律。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归根结底是要求人类效法自然规律,寻求并制订出完善的人生法则和社会法则,因为,没有秩序的人生和社会是不可想象的。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那些有知识才能的人,就是那些没有知识才能的人的老师;而没有知识才能的人,正是有知识才能的人所必须帮助、教育的。不尊重教师,不热爱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虽然各怀聪明,但还是最大的糊涂。这是治理国家最主要的妙窍。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智,是自我之智。明,是心灵之明。“知人者”,知于外;“自知者”,明于道。智者,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内;明者,知己知人,内外皆明。智是显意识,形成于后天,来源于外部世界,是对表面现象的理解和认识,具有局限性和主观片面性;明,是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客观全面性。欲求真知灼见,必返求于道。只有自知之人,才是真正的觉悟者。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胜人者”,凭借的是自我个体的蛮力;“自胜者”,凭借的是坚强的`意志。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具有天地之志的人。天地之志是收获大道、战胜一切的力量源泉。只有“自胜者”,才是真正的强者。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的人,是与道为伍的,既有美妙的精神世界,又有充实愉快的现实生活,自然感到满足。相反,那些失却了心灵的人,内心是空荡、迷茫的,只能把心思寄托于外在的个人名利上。然而,没有心灵作依托的欲望,是永远不会满足的,这就是人生痛苦的根源。有着坚强意志的人,并不是为了自我名利而拼搏的人,而是心存大道、甘守真朴、无执无失、豪情满怀的人。这样的人,人生必然是欢快、幸福的。正如基督所说:有圣灵和你相伴,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柔胜刚,弱胜强。

  柔可以胜刚,弱可以胜强。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士:古代指知识分子。士分三类:上士、中士、下士。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对道的理解不同,道虽是客观存在的,但不可能为所有的人所认识,特别是人们还没有对道的观念形成共识的时候。

  “上士”是道性深厚的人,他们深知悟道的重要性,并对道的存在深信不疑且勤奋用功,这是有志者的作为。“中士”是道性若明若暗的人。他们对道的存在持半信半疑的态度,对识道缺乏信心,是不能战胜自我的人。“下士”是缺乏道性的人。他们的自我主观意识强烈,固执己见,不能客观辩证地看待问题。他们如同智叟,对传道、修道之人加以嘲笑来显示自己的

  聪明才智。其实也难怪他们嘲笑,这大概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大道太隐蔽,太深奥,为主观主义者所永远无法理解。如果大道显而易见,社会上也就不会有人视传道者为宣扬神秘主义的了。二是“下士”从修道者所采取的修道方式及其观念、行为的变化上所得出的结论,有道者的观念、行为是不能为“下士”所理解的。

  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建德若偷:建立功德就象偷一样。这里的“偷”字不是贬义词,而正是难能可贵的高尚品德。建德者修道藏形,行道匿迹,但行好事,不求人知。这是有道者的不争之德。

  大器晚成,

  大器晚成:大器之才并非短期能够造就,需要数十年坚持不懈地道德修养工夫。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天下最柔和的莫过于气,天清地宁之时,谁也看不到它的存在,谁也不在乎它的作用,它却始终默默无闻地发挥着柔和者的本能。当天昏地暗之时,它一改往日的沉默和柔和,飞旋怒吼,直冲云霄,以震天撼地之势,折枝断本,甚至于连根拔起;天下最软弱的莫过于水,风*浪静之时,它行走山谷,居低就洼,任人利用。没有人去爱惜它,也没有人去保护它。它始终自然无争地发挥着软弱者的本能。当暴风雨到来之时,它一改往日的*静和软弱,奔腾咆哮,一泻千里,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基倒厦,刷新世界。

  水和气是再柔弱不过的了,但是,当它们驰骋天下,摧枯拉朽,涤荡污垢的时候,却充分显示了无与伦比的巨大威力。这一威力是“强梁”者永远无法阻挡的。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赢若诎。

  直:正直。屈:委屈服从。巧:技巧。拙:笨拙。讷:说话迟钝。赢:收获、取得。诎:缺少、短缺。

  最刚直不阿的人,却好象胆小怕事以至于委屈自我,顺从他人。最有技巧的人,却好象笨拙。最具有雄辩才能的人,却好象愚讷。最有收获的人,收获的是真我,是真理,却好象还有短缺。

  道德之学是探寻大道、强身健体、益寿延年、涵养品德、超越自我的学问。道德有成之人,虽有“大直”之德,“大巧”之能、“大辩”之才、“大赢”之获,却从不自我炫耀,留给别人的印象是“屈”、“拙”、“讷”、“诎”。体现了有道之人一切自我行为都完全遵循客观规律,绝不盲从主观情感,妄作妄为。这正是自我的无为之德,不争之德。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常言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秀才能知天下事,凭借的是书本知识。圣人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凭借的是他自身的修养功夫,是对人体基因组这一天书的破译。人体基因组是宇宙的全息缩影,记载了宇宙万物及人类有史以来的所有信息,是一部活的宇宙百科全书。只要具备了查阅这一天书的功夫,就可以足不出户而遍知天下大事;不窥探窗外,就可以知道日月星辰的运转情况及其规律。所以,秀才所知和圣人所知是无法相比的。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得道之人贵行不贵言。大道天机,只可神会,不可言传。“知者不言”,是道德使然,因为言

  传则流于炫耀,有违天理。另外,不合时机,不合对象的言传,不会有人相信,反遭流言诽语,被视为宣扬迷信或神秘主义,故不言。妄言者没有真知,只是夸大其词,或者凭空想象,乃哗众取宠而已。

  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

  百姓所遭受的灾祸啊,就是统治者穷奢极欲的幸福生活所依赖的;而统治者的幸福又为他们或者他们的子孙后代埋下了灾难的祸根。但是,这些愚蠢的统治者们谁又能预知自己的最终结果呢?他们不“以正治国”,百姓必然“以奇用兵”,本来善良的劳动人民必然变成推翻其统治的“妖军”。

  这一节,老子用辩证的观点,深刻揭示出事物的对立转化规律。说明祸与福、正与奇、善与妖都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只是迷恋于权利的统治者不明其中道理罢了。

  治大国若烹小鲜。

  治理大国和烹制小鲜鱼是一个道理。这是说,治国策略可以从烹制小鲜鱼的方法上得到启示。小鱼的骨刺和鱼肉相当,如果不加以烹煎的话,其食用价值很小。烹煎的目的在于使小鱼骨酥、肉鲜,皆能为我所用。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在于把握火候,做到骨刺、鱼肉二者兼顾,既要把骨刺炸酥,又不能让鱼肉焦糊。这一道理用在治国上,就是要求统治者应掌握法律这一火侯,运用法律手段,来处理**官员(骨)和人民群众(肉)的关系,既不能是***主义,也不能任凭**官员利用职权去贪赃枉法,伤害人民。

  道家经典语录 6

  因富贵而骄横,必有遗失真我之咎。自古骄兵必败,不识骄的危害性,必定有终生遗憾

  功遂身退,天之道。

  日中则昃,月盈则亏,这是自然规律。事业已遂,力量至极,则引身退后,这是自觉遵循自然规律。知进而不知退者,祸必及身。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有惊恐之感,是因为有荣辱观念。有荣辱观念,是因为以自身为贵。以自身为贵,就是以大患为贵。以自身为贵,必生名利之心。有名利之心,必生贪争之念。有贪争之念,必有大患。“患”的字意是“心外之物成串”。外物多成串,身心能不累吗!为了身外之物而不择手段,祸患能不产生吗!

  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

  曲:弯曲、旋转。曲则全:弯曲、旋转求得全面认识。有人解释为委屈自己,顺从别人,从而得以保全自己。这种明哲保身,毫无原则的委屈而求权、求利的做法,是对人性的压抑和扭曲,决不是道家精神。“曲”必须是合乎道的、有规则的。就养生而言,“曲”是生命之轮的旋转,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结果。自我通过修练道德功,涵养真气和能量,使之顺着身体经络循环往复,从而使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能得到精气的滋养。真气充沛,则细胞饱满、肌肉强劲、皮肤细腻、体形匀称,这是细胞自形自化的结果。

  圣人治国,能够客观全面地看问题,明白上与下、官与民的辩证关系。国家是人民的国家,要想真正地治理好国家,就应当把自己的才智建立在全民智慧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全面、公正、正义的法律来。

  “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是对“曲则全”的具体阐述。

  枉则正:枉,遭受人为的压抑而扭曲。身体各种各样的疾病,大都是心灵受压抑、气血不畅造成的。如果人的大脑能时常处于无为、忘我的状态,真气就会处于和畅状态,从而运转不息,被扭曲的心灵自然得以矫正,疾病也得到根治;圣人治国,施行民主法治,确保言论自由,从而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种种社会弊端就会及时得到纠正。

  洼则盈:有些地方因其相对高度低,而自然注满水。就身体来说,由于真气冲开了经络上的各个穴位,不停地绕体运转,那么,气血就会自然补充那些急需滋养的部位,就像流水一样,低洼之处灌满以后才能往外流,从而自行调节身体对能量、养分的需求;圣人治国,效法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带领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敝则新:有些东西因时间长而陈旧,需要用新的来替代。身体内部的各个环节连同每一个基因组织,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只要真气畅行无阻,基因组织的某一链条、环节,一旦出现缺损,就会更新换旧,使之及时得到修复,维持内在*衡;圣人治国,既有健全的用人机制,又有完善的监督机制。任何一个部门的公务人员只要离心离德,就会被及时淘汰,不至于使该部门的工作陷于瘫痪状态。

  少则得,多则惑。

  求多需从求少开始,贪多反而令人迷惑,以致一无所获。圣人深明少与多的`辩证关系,所以只“抱一”而为天下人探求真理。“一”即“朴”。“抱一”就是“守法”,守法才能探求真理。式:法则、真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法:效法、遵循。地:地球或者地月系,这里代表的是地的运行规律。不论地球还是月亮,它们都具有相对永恒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并且保持最完美的自转角度。天:太阳或者太阳系,这里代表的是天体的运行规律。太阳系围绕着银河系周而复始地运转。道:道体所体现的运动规律。自然:自然规律。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归根结底是要求人类效法自然规律,寻求并制订出完善的人生法则和社会法则,因为,没有秩序的人生和社会是不可想象的。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那些有知识才能的人,就是那些没有知识才能的人的老师;而没有知识才能的人,正是有知识才能的人所必须帮助、教育的。不尊重教师,不热爱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虽然各怀聪明,但还是最大的糊涂。这是治理国家最主要的妙窍。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智,是自我之智。明,是心灵之明。“知人者”,知于外;“自知者”,明于道。智者,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内;明者,知己知人,内外皆明。智是显意识,形成于后天,来源于外部世界,是对表面现象的理解和认识,具有局限性和主观片面性;明,是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客观全面性。欲求真知灼见,必返求于道。只有自知之人,才是真正的觉悟者。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胜人者”,凭借的是自我个体的蛮力;“自胜者”,凭借的是坚强的意志。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具有天地之志的人。天地之志是收获大道、战胜一切的力量源泉。只有“自胜者”,才是真正的强者。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的人,是与道为伍的,既有美妙的精神世界,又有充实愉快的现实生活,自然感到满足。相反,那些失却了心灵的人,内心是空荡、迷茫的,只能把心思寄托于外在的个人名利上。然而,没有心灵作依托的欲望,是永远不会满足的,这就是人生痛苦的根源。有着坚强意志的人,并不是为了自我名利而拼搏的人,而是心存大道、甘守真朴、无执无失、豪情满怀的人。这样的人,人生必然是欢快、幸福的。正如基督所说:有圣灵和你相伴,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柔胜刚,弱胜强。

  柔可以胜刚,弱可以胜强。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士:古代指知识分子。士分三类:上士、中士、下士。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对道的理解不同,道虽是客观存在的,但不可能为所有的人所认识,特别是人们还没有对道的观念形成共识的时候。

  “上士”是道性深厚的人,他们深知悟道的重要性,并对道的存在深信不疑且勤奋用功,这是有志者的作为。“中士”是道性若明若暗的人。他们对道的存在持半信半疑的态度,对识道缺乏信心,是不能战胜自我的人。“下士”是缺乏道性的人。他们的自我主观意识强烈,固执己见,不能客观辩证地看待问题。他们如同智叟,对传道、修道之人加以嘲笑来显示自己的

  聪明才智。其实也难怪他们嘲笑,这大概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大道太隐蔽,太深奥,为主观主义者所永远无法理解。如果大道显而易见,社会上也就不会有人视传道者为宣扬神秘主义的了。二是“下士”从修道者所采取的修道方式及其观念、行为的变化上所得出的结论,有道者的观念、行为是不能为“下士”所理解的。

  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建德若偷:建立功德就象偷一样。这里的“偷”字不是贬义词,而正是难能可贵的高尚品德。建德者修道藏形,行道匿迹,但行好事,不求人知。这是有道者的不争之德。

  大器晚成,

  大器晚成:大器之才并非短期能够造就,需要数十年坚持不懈地道德修养工夫。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天下最柔和的莫过于气,天清地宁之时,谁也看不到它的存在,谁也不在乎它的作用,它却始终默默无闻地发挥着柔和者的本能。当天昏地暗之时,它一改往日的沉默和柔和,飞旋怒吼,直冲云霄,以震天撼地之势,折枝断本,甚至于连根拔起;天下最软弱的莫过于水,风*浪静之时,它行走山谷,居低就洼,任人利用。没有人去爱惜它,也没有人去保护它。它始终自然无争地发挥着软弱者的本能。当暴风雨到来之时,它一改往日的*静和软弱,奔腾咆哮,一泻千里,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基倒厦,刷新世界。

  水和气是再柔弱不过的了,但是,当它们驰骋天下,摧枯拉朽,涤荡污垢的时候,却充分显示了无与伦比的巨大威力。这一威力是“强梁”者永远无法阻挡的。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赢若诎。

  直:正直。屈:委屈服从。巧:技巧。拙:笨拙。讷:说话迟钝。赢:收获、取得。诎:缺少、短缺。

  最刚直不阿的人,却好象胆小怕事以至于委屈自我,顺从他人。最有技巧的人,却好象笨拙。最具有雄辩才能的人,却好象愚讷。最有收获的人,收获的是真我,是真理,却好象还有短缺。

  道德之学是探寻大道、强身健体、益寿延年、涵养品德、超越自我的学问。道德有成之人,虽有“大直”之德,“大巧”之能、“大辩”之才、“大赢”之获,却从不自我炫耀,留给别人的印象是“屈”、“拙”、“讷”、“诎”。体现了有道之人一切自我行为都完全遵循客观规律,绝不盲从主观情感,妄作妄为。这正是自我的无为之德,不争之德。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常言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秀才能知天下事,凭借的是书本知识。圣人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凭借的是他自身的修养功夫,是对人体基因组这一天书的破译。人体基因组是宇宙的全息缩影,记载了宇宙万物及人类有史以来的所有信息,是一部活的宇宙百科全书。只要具备了查阅这一天书的功夫,就可以足不出户而遍知天下大事;不窥探窗外,就可以知道日月星辰的运转情况及其规律。所以,秀才所知和圣人所知是无法相比的。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得道之人贵行不贵言。大道天机,只可神会,不可言传。“知者不言”,是道德使然,因为言

  传则流于炫耀,有违天理。另外,不合时机,不合对象的言传,不会有人相信,反遭流言诽语,被视为宣扬迷信或神秘主义,故不言。妄言者没有真知,只是夸大其词,或者凭空想象,乃哗众取宠而已。

  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

  百姓所遭受的灾祸啊,就是统治者穷奢极欲的幸福生活所依赖的;而统治者的幸福又为他们或者他们的子孙后代埋下了灾难的祸根。但是,这些愚蠢的统治者们谁又能预知自己的最终结果呢?他们不“以正治国”,百姓必然“以奇用兵”,本来善良的劳动人民必然变成推翻其统治的“妖军”。

  这一节,老子用辩证的观点,深刻揭示出事物的对立转化规律。说明祸与福、正与奇、善与妖都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只是迷恋于权利的统治者不明其中道理罢了。

  治大国若烹小鲜。

  治理大国和烹制小鲜鱼是一个道理。这是说,治国策略可以从烹制小鲜鱼的方法上得到启示。小鱼的骨刺和鱼肉相当,如果不加以烹煎的话,其食用价值很小。烹煎的目的在于使小鱼骨酥、肉鲜,皆能为我所用。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在于把握火候,做到骨刺、鱼肉二者兼顾,既要把骨刺炸酥,又不能让鱼肉焦糊。这一道理用在治国上,就是要求统治者应掌握法律这一火侯,运用法律手段,来处理**官员(骨)和人民群众(肉)的关系,既不能是***主义,也不能任凭**官员利用职权去贪赃枉法,伤害人民。

  道家经典语录 7

  全阳为仙,全阴为鬼,半阴半阳为人。人的一生就是逐渐衰老,走向“混沌”。没有了阳气(五藏六腑的功能)生命也就停止了。

  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

  2、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健康的根本在心.心净则身净.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

  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

  4、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5、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6、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7、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惯。

  8、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9、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

  10、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五脏六腑是一个血气加工厂,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无限的,所以食物的数量必须得到控制。

  11、适当运动可以帮助人的气血运行,但同时也在消耗人的气血。人体的微循环主要应该靠松静来达到的,这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

  12、人体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气来清除它们,但人的血气因为垃圾的增多和血脉的阻塞而减少,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也正是人衰老的机理。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1)减少体内的垃圾;2)增加血脉经络的畅通;3)增加体内的气血。

  13、对于一个有宿疾的人来说,只有气血充足了,病情才会显现出来。所以练功的人在功夫达到一定水*后都会出现一些“有病”的现象。这个时候要沉住气,定下心来多做些静功来增加自己的气血,以尽快度过这个时期。

  14、人违背了养生法则,虽不一定会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惯,就会大大增加得病的机会。这就和交通规则一样,你违背了交通规则,不一定会出事故,但其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

  15、人为什么必须保持一定的饥渴才是对养生有利呢?其实这就是“虚”的妙用。道家讲,虚则灵。这和谦虚使人进步,自满使人落后一样,所以人必须经常保持“虚灵”的状态,才能时时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16、人要想健康,就必须使体内有足够的"气"来"气化"所进的食物。只有这样,你的体内才不会积累垃圾,不会有多余的食物来释放游离的"虚火"损害你体内的脏器。这个"虚火"反过来会损耗你的"气"。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人生病,大多数是饮食不节的缘故.

  17、人生最忌是个乱字,心乱了,对外可以紊事,对内可以打扰血气,使失正常。凡恼怒恐怖喜忧昏疑,都是乱,为多病短寿的根源,不但养病时不应乱,即*居时亦忌心乱。

  18、多嗔伤肝,多淫伤肾,多食又伤脾胃。忧思伤脾,愤怒伤肝,劳虑伤神。

  19、身病之起,无不由心虚弱,外邪乘入。而心虚气弱,每由心魂恼乱,真体不充,发现种种不安。贪食贪胜贪得贪乐逸,皆足以致病。以贪之不得,于是乎嗔。贪嗔可使心荡气促,胆惊肝旺,六脉震动,五脏沸腾,外邪同时乘入,此病之起因。

  20、凡人欲求长寿,应先除病。欲求除病,当明用气。欲明用气,当先养性。养性之法,当先调心。

  21、人受五行之气而治生,故肉身以气为主。气亏则病,气滞则病。欲治其病,先治其气。

  22、气以行血,血以补气,二而一也。凡人久视则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七情六欲之过则伤元气、伤心肾。相火旺,真阳耗,

  23、治五脏之病,莫先于补气。肾犹亟焉。补气在勿动心,心动则肝旺,各脉震惊,真水耗损。心为扇,主引风。风动则火旺,火旺则水干,水干则地损。

  24、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坚心专,两心相合,可以统治百病,无不神效。

  25、人病可分两种:一是经络基本畅通但气不足。表现是经常这疼那疼,这是因为他气不足以气化食物,而产生了相火(也叫虚火),随着经络在体内乱穿,哪儿通走哪儿,遇到一个地方堵塞了,这个地方就疼了。这样的人吃一点药物就会立即见效。二是经络不通,气也就无处存身。表现在外表看不出有什么毛病,但一旦发现就是大病,而且这种人经常是吃什么药都见效慢,或根本不起作用。

  26、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所以,就养生而言,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看一个人也是一样,观相不如观气,观气不如观心。

  27、心神不安,情性燥急,为致病致死之总因。故安心法,为卫生第一要诀。心可以主动一切。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血顺则精足而神旺,精足神旺者,内部抵抗力强,病自除矣。故治病当以摄心为主。

  28、风寒阴阳暑湿,在在皆可使人致病。万一抵抗力薄弱,即可乘虚而入。身弱者多病,即是此理。富人有保卫力,如衣食住等等。贫人有抵抗力,如气足神旺,毛孔厚密,不易侵入等等。富人多食肥甘,伤胃伤齿。贫人多饿,所食不杂,故无肠病。富人多逸,故多气恼。贫人多劳,故少疾病。富人不造福而享福,只是消福,消尽则穷。穷人能勤俭,即是造福,果熟即富。凡衣食住之保卫力富,则精气神之抵抗力弱。保卫力弱,则抵抗力强。

  29、大病初愈,切忌理发洗足沐浴

  30、能静则仁,有仁则寿,有寿是真幸福。

  31、心过劳的人,心疲肝旺,心过劳就是心太满,不虚。心满,则不纳肝(木)生之火,心不纳肝生之火,则肝气必积而盛。肝木克土,脾胃受病,消化不良,营养不足,夜眠不安。土又克水,于是肾水大亏,水不足则火更旺,心肾相联,心气更弱,肺病即成。内部相互关联,一动全动,一病全病。而扰之者,乃在妄心,所以治病在安其心,安心在息妄,息妄在明心,明心即自觉,而健康的功效在乎**。40、**是息心法,心息则神安,神安则气足,气足则血旺,血气流畅,则有病可以去病,不足可以补充,已足可以增长。现在病可去,未来病可防,此其小者也。又心息则神明,神明则机灵,静者心多妙,观机辨证,格外敏捷,见理既正,料事益远,遇乱不惊,见境不惑,能一切通达,自无主观偏执之弊,而大机大用,由此开启矣。

  32、人在生病的时候最忌讳是嗔恚心起。这个时候一定要安然顺受,让心安定。然后慢慢调理,健康很快恢复。心安才能气顺,气顺才能除病。否则心急火上,肝气受损,加重病情。心神宁一,那浑身的血气,自可健全发挥。心有两种,一是真心,一是妄心。真心是水,妄心是波,波因风动,风止波息,而水不动。寂然无念,是无心心也。

  33、子时失眠,肾水必亏,心肾相连,水亏则火旺,最易伤神。

  34、睡时如有思想,不能安着,切勿在枕上转侧思虑,此最耗神。

  35、午时属心,此时可**一刻钟,闭目养神,则心气强。

  36、早起如在寅时三点至五点,此时切忌郁怒,不然必损肺伤肝,万望注意。

  37、人生以血气流通为主,气滞可以阻血,血阻可以结毒为疖为瘰,为癌为瘤,皆是血气不流通之故。气以顺为主,血以通为畅。百病无不先由气滞,气郁于内,肝先受伤。挽救之法,在化除得诀。而化除要诀有二:第一寻其根,其根在心,心空则一切自化。第二以药石、按摩助其化除,帮助血气之流通。

  38、养病治病不可求速。因性急助火,火旺损气,反而不美。另不可贪多,贪则无恒而性急,况百病由贪而起,不可再贪以重增病苦也。

  39、心属火、肾属水,心肾相连。火宜降下,水宜上升,水火相济,则蒸气内发。各部机体运动,可求得健康。此可于舌上察知。舌无水则不活,故活字以三点水加舌字。舌上可以报告内部各种病状深浅,以断生死。

  40、大病自救法:一、不要怕死,决信我这个病,非但可以养好,并且身体可以格外健康,保证长寿。因为自己机体中本有特具的能力,不是空言的安慰。二、相信不用医药或靠何种营养食品,一定有自己除病延年的妙法。三、从今日起,我决定不许再去打扰我那病体,不许想著我那个病是如何病的,好坏都不许去计较它,只做个无事人。四、在这修理期内,不许想念工作,也不许悔恨丧失了时间和工作,专心一致,否则又迟误了。

  41、不要天天想着吃什么补阴,吃什么壮阳。记住了,运动就可以生阳;**就可以生阴。阴为阳之母,阳为阴之用。

  42、人在气不足的时候,不能盲目补气,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如果是因为血不足,就需要先补血,因为血为气之母,否则就成了干烧器皿,把内脏烧坏;如果是因为淤滞不通,就可以增加气血,血气同补。这样才能达到补气的作用。

  43、环境对人养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就是为什么人在空气清新的深山老林里,会把痼疾养好的道理。因为深山老林中的精微物质(负离子)会通过人在放松情况下的深呼吸把它吸收到人体内部,从而滋润孕养五脏六腑,使人重新焕发活力。还有重要的一点常人并不所知,就是人不仅仅是通过口鼻来呼吸,人身体的每个汗毛孔都是可以呼吸的,而且正是它们吸取着天地的精华。

  44、人在松静的状态下,慢慢深呼吸就能体会到人和天地精微之气的交换:在吸气时,实际除了肺在吸气,整个身体是在把体内的气向外排,即把人的气释放到天地;而肺在呼气时,实际人是在通过全身毛孔吸收天地的精微之气。这大概就是老子所说的“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45、污浊之物的产生一是因为食入不干净食物,但更主要的是食入了过多的食物,体内不能运化造成食物堆积成垃圾。

  46、情志跟疾病的相关性是很密切的,有些疾病就是因情志而起,你用药物治疗,治来治去都不好,对于这类疾病,解铃还需系铃人。五志能够致病,五志亦能解病。

  47、养生有一条很重要,就是不能怕死。怕死者阳气不足,阳气不足,死神就会找到你。这就是道家所讲的,修炼人要有英雄的气质。仁、智、勇三者缺一不可。

  48、我们人体是一个充满智能的机体,我们的身体有好多“哨兵”:牙齿、阑尾、扁条体等。本来一旦我们的身体有异常时(通常是“上火”),这些哨兵会立即做出反应通知大脑。聪明的人这时候就应该调整心态,检讨自己,让自己*和下来。但现在我们的西医都做了什么?你疼不是吗,我把你们通通切除掉。现在更有甚者,发明了一种仪器,你不是得了过敏性鼻炎打喷嚏吗?我把你鼻子里的敏感区神经烧毁,这样以后你怎么刺激它都不会打喷嚏了。西医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可能我们再生病后,切掉的就是我们的五脏六腑了。

  49、记住,我们偶尔拉肚子、打喷嚏、咳嗽、发烧等都是我们自己的身体修复系统在工作,不要一出现这些症状就滥用药物。

  50、很多重病或绝症,都只有一个理由:恨。当这恨没了,病也必一起消失。这世间最难解的是绵延不止的恨,固有解不开的恨,才有治不好的病。

  道家经典语录 8

  因富贵而骄横,必有遗失真我之咎。自古骄兵必败,不识骄的危害性,必定有终生遗憾

  功遂身退,天之道。

  日中则昃,月盈则亏,这是自然规律。事业已遂,力量至极,则引身退后,这是自觉遵循自然规律。知进而不知退者,祸必及身。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有惊恐之感,是因为有荣辱观念。有荣辱观念,是因为以自身为贵。以自身为贵,就是以大患为贵。以自身为贵,必生名利之心。有名利之心,必生贪争之念。有贪争之念,必有大患。“患”的字意是“心外之物成串”。外物多成串,身心能不累吗!为了身外之物而不择手段,祸患能不产生吗!

  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

  曲:弯曲、旋转。曲则全:弯曲、旋转求得全面认识。有人解释为委屈自己,顺从别人,从而得以保全自己。这种明哲保身,毫无原则的委屈而求权、求利的做法,是对人性的压抑和扭曲,决不是道家精神。“曲”必须是合乎道的、有规则的。就养生而言,“曲”是生命之轮的旋转,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结果。自我通过修练道德功,涵养真气和能量,使之顺着身体经络循环往复,从而使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能得到精气的滋养。真气充沛,则细胞饱满、肌肉强劲、皮肤细腻、体形匀称,这是细胞自形自化的结果。

  圣人治国,能够客观全面地看问题,明白上与下、官与民的辩证关系。国家是人民的国家,要想真正地治理好国家,就应当把自己的才智建立在全民智慧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全面、公正、正义的法律来。

  “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是对“曲则全”的具体阐述。

  枉则正:枉,遭受人为的压抑而扭曲。身体各种各样的疾病,大都是心灵受压抑、气血不畅造成的。如果人的大脑能时常处于无为、忘我的状态,真气就会处于和畅状态,从而运转不息,被扭曲的心灵自然得以矫正,疾病也得到根治;圣人治国,施行民主法治,确保言论自由,从而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种种社会弊端就会及时得到纠正。

  洼则盈:有些地方因其相对高度低,而自然注满水。就身体来说,由于真气冲开了经络上的各个穴位,不停地绕体运转,那么,气血就会自然补充那些急需滋养的部位,就像流水一样,低洼之处灌满以后才能往外流,从而自行调节身体对能量、养分的需求;圣人治国,效法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带领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敝则新:有些东西因时间长而陈旧,需要用新的来替代。身体内部的各个环节连同每一个基因组织,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只要真气畅行无阻,基因组织的某一链条、环节,一旦出现缺损,就会更新换旧,使之及时得到修复,维持内在*衡;圣人治国,既有健全的用人机制,又有完善的监督机制。任何一个部门的公务人员只要离心离德,就会被及时淘汰,不至于使该部门的工作陷于瘫痪状态。

  少则得,多则惑。

  求多需从求少开始,贪多反而令人迷惑,以致一无所获。圣人深明少与多的辩证关系,所以只“抱一”而为天下人探求真理。“一”即“朴”。“抱一”就是“守法”,守法才能探求真理。式:法则、真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法:效法、遵循。地:地球或者地月系,这里代表的是地的运行规律。不论地球还是月亮,它们都具有相对永恒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并且保持最完美的自转角度。天:太阳或者太阳系,这里代表的是天体的运行规律。太阳系围绕着银河系周而复始地运转。道:道体所体现的运动规律。自然:自然规律。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归根结底是要求人类效法自然规律,寻求并制订出完善的人生法则和社会法则,因为,没有秩序的人生和社会是不可想象的。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那些有知识才能的人,就是那些没有知识才能的人的老师;而没有知识才能的人,正是有知识才能的人所必须帮助、教育的。不尊重教师,不热爱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虽然各怀聪明,但还是最大的糊涂。这是治理国家最主要的妙窍。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智,是自我之智。明,是心灵之明。“知人者”,知于外;“自知者”,明于道。智者,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内;明者,知己知人,内外皆明。智是显意识,形成于后天,来源于外部世界,是对表面现象的理解和认识,具有局限性和主观片面性;明,是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客观全面性。欲求真知灼见,必返求于道。只有自知之人,才是真正的觉悟者。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胜人者”,凭借的是自我个体的蛮力;“自胜者”,凭借的是坚强的意志。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具有天地之志的人。天地之志是收获大道、战胜一切的`力量源泉。只有“自胜者”,才是真正的强者。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的人,是与道为伍的,既有美妙的精神世界,又有充实愉快的现实生活,自然感到满足。相反,那些失却了心灵的人,内心是空荡、迷茫的,只能把心思寄托于外在的个人名利上。然而,没有心灵作依托的欲望,是永远不会满足的,这就是人生痛苦的根源。有着坚强意志的人,并不是为了自我名利而拼搏的人,而是心存大道、甘守真朴、无执无失、豪情满怀的人。这样的人,人生必然是欢快、幸福的。正如基督所说:有圣灵和你相伴,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柔胜刚,弱胜强。

  柔可以胜刚,弱可以胜强。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士:古代指知识分子。士分三类:上士、中士、下士。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对道的理解不同,道虽是客观存在的,但不可能为所有的人所认识,特别是人们还没有对道的观念形成共识的时候。

  “上士”是道性深厚的人,他们深知悟道的重要性,并对道的存在深信不疑且勤奋用功,这是有志者的作为。“中士”是道性若明若暗的人。他们对道的存在持半信半疑的态度,对识道缺乏信心,是不能战胜自我的人。“下士”是缺乏道性的人。他们的自我主观意识强烈,固执己见,不能客观辩证地看待问题。他们如同智叟,对传道、修道之人加以嘲笑来显示自己的

  聪明才智。其实也难怪他们嘲笑,这大概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大道太隐蔽,太深奥,为主观主义者所永远无法理解。如果大道显而易见,社会上也就不会有人视传道者为宣扬神秘主义的了。二是“下士”从修道者所采取的修道方式及其观念、行为的变化上所得出的结论,有道者的观念、行为是不能为“下士”所理解的。

  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建德若偷:建立功德就象偷一样。这里的“偷”字不是贬义词,而正是难能可贵的高尚品德。建德者修道藏形,行道匿迹,但行好事,不求人知。这是有道者的不争之德。

  大器晚成,

  大器晚成:大器之才并非短期能够造就,需要数十年坚持不懈地道德修养工夫。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天下最柔和的莫过于气,天清地宁之时,谁也看不到它的存在,谁也不在乎它的作用,它却始终默默无闻地发挥着柔和者的本能。当天昏地暗之时,它一改往日的沉默和柔和,飞旋怒吼,直冲云霄,以震天撼地之势,折枝断本,甚至于连根拔起;天下最软弱的莫过于水,风*浪静之时,它行走山谷,居低就洼,任人利用。没有人去爱惜它,也没有人去保护它。它始终自然无争地发挥着软弱者的本能。当暴风雨到来之时,它一改往日的*静和软弱,奔腾咆哮,一泻千里,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基倒厦,刷新世界。

  水和气是再柔弱不过的了,但是,当它们驰骋天下,摧枯拉朽,涤荡污垢的时候,却充分显示了无与伦比的巨大威力。这一威力是“强梁”者永远无法阻挡的。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赢若诎。

  直:正直。屈:委屈服从。巧:技巧。拙:笨拙。讷:说话迟钝。赢:收获、取得。诎:缺少、短缺。

  最刚直不阿的人,却好象胆小怕事以至于委屈自我,顺从他人。最有技巧的人,却好象笨拙。最具有雄辩才能的人,却好象愚讷。最有收获的人,收获的是真我,是真理,却好象还有短缺。

  道德之学是探寻大道、强身健体、益寿延年、涵养品德、超越自我的学问。道德有成之人,虽有“大直”之德,“大巧”之能、“大辩”之才、“大赢”之获,却从不自我炫耀,留给别人的印象是“屈”、“拙”、“讷”、“诎”。体现了有道之人一切自我行为都完全遵循客观规律,绝不盲从主观情感,妄作妄为。这正是自我的无为之德,不争之德。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常言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秀才能知天下事,凭借的是书本知识。圣人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凭借的是他自身的修养功夫,是对人体基因组这一天书的破译。人体基因组是宇宙的全息缩影,记载了宇宙万物及人类有史以来的所有信息,是一部活的宇宙百科全书。只要具备了查阅这一天书的功夫,就可以足不出户而遍知天下大事;不窥探窗外,就可以知道日月星辰的运转情况及其规律。所以,秀才所知和圣人所知是无法相比的。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得道之人贵行不贵言。大道天机,只可神会,不可言传。“知者不言”,是道德使然,因为言

  传则流于炫耀,有违天理。另外,不合时机,不合对象的言传,不会有人相信,反遭流言诽语,被视为宣扬迷信或神秘主义,故不言。妄言者没有真知,只是夸大其词,或者凭空想象,乃哗众取宠而已。

  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

  百姓所遭受的灾祸啊,就是统治者穷奢极欲的幸福生活所依赖的;而统治者的幸福又为他们或者他们的子孙后代埋下了灾难的祸根。但是,这些愚蠢的统治者们谁又能预知自己的最终结果呢?他们不“以正治国”,百姓必然“以奇用兵”,本来善良的劳动人民必然变成推翻其统治的“妖军”。

  这一节,老子用辩证的观点,深刻揭示出事物的对立转化规律。说明祸与福、正与奇、善与妖都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只是迷恋于权利的统治者不明其中道理罢了。

  治大国若烹小鲜。

  治理大国和烹制小鲜鱼是一个道理。这是说,治国策略可以从烹制小鲜鱼的方法上得到启示。小鱼的骨刺和鱼肉相当,如果不加以烹煎的话,其食用价值很小。烹煎的目的在于使小鱼骨酥、肉鲜,皆能为我所用。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在于把握火候,做到骨刺、鱼肉二者兼顾,既要把骨刺炸酥,又不能让鱼肉焦糊。这一道理用在治国上,就是要求统治者应掌握法律这一火侯,运用法律手段,来处理**官员(骨)和人民群众(肉)的关系,既不能是***主义,也不能任凭**官员利用职权去贪赃枉法,伤害人民。

  道家经典语录 9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是个谜,谜中之谜——玄妙之美)

  反者道之动: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知其雄,守其雌。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知仁者智,自知者明。

  不自见,故明;不自足,故彰。

  慎终如始,终无败事。

  涤初玄览: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太者大也,上者尊也,高尊莫先,众圣共尊,故曰太上。老君,老者寿也,明老君修天修地,自然长寿,故曰老也。君者尊号也,道清德极故曰君也。以明老君为众圣之祖,真神之宗,一切万物莫不皆因老君所制,故为宗祖也。

  道者开口动舌发言之词也。又云道者,虚无之无也,混沌之宗,乾坤之祖,能有能无,包罗天地,道本无形,莫之能名,无形之形,是谓真形,无象之象,是谓真象。先天地而不为长,后天地而不为老,无形而自障,无象而自立,无为而自化,故曰大道。经云视之不见,故曰无形。杳杳冥冥,其中有精,混混沌沌,分为阴阳,故为天地也。育者养也,长养阴阳故为生育也。阳者清也,上腾为天,阴者浊也,下潜为地,天地者乃大道之子也。

  自然而生有,造化以成形,故天无精气,无以制66月之明,地无精气无以制山巅镇焉,人无精气无以制身形之存焉,故曰66月禀阴阳之所运行,故知道之无情,随机而所化。又云天何言哉,四时行焉,地何言哉,万物生焉。经云用之不可既,无情而运行66月也,66月者大道之用也。

  故元气无形不可名也,经云道隐无名,乃生于天地,故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者五行之子孙也。三才者万物之父母也,道者三才之宗祖也。故元气清静不可常名也。凡学道之人,且在观宗察行,若能智性无凝可以登涉大道之径,游于三才之外,常人无所能知也。

  吾者我也,此明太上自言,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此故亦明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之意也。老君匠成天地,开辟乾坤,变化万物,不言我为,缘道法自然,不能名号,一则从有入无或从无入有,隐显无方,存亡自在。岂有常名之称焉。故经云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又云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清者天也,正阳之无上腾为天,浊者地也,正阴之无下结为地。夫者发语之词也,夫道能清能浊,能动能静,以至大道无测,常名清浊,动静皆为至道之用。凡学道之士,若能明动静之无,安其位,则至道自来归之,动静合宜故为正色也。

  本者元也,元者道也,道本包于元无,元无分为二仪,二仪分为三才,三才分为五行,五行化为万物,万物者末也。人能抱元守一归于至道,复于根元,非返于末,末者化也,本者生也。人能归于根本,是谓调复性命之道者也,南华真经云:生者神凝也,死者物化也,人能归真神,归真神是谓返本还源不可逐物也。

  道家经典语录 10

  因富贵而骄横,必有遗失真我之咎。自古骄兵必败,不识骄的危害性,必定有终生遗憾

  功遂身退,天之道。

  日中则昃,月盈则亏,这是自然规律。事业已遂,力量至极,则引身退后,这是自觉遵循自然规律。知进而不知退者,祸必及身。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有惊恐之感,是因为有荣辱观念。有荣辱观念,是因为以自身为贵。以自身为贵,就是以大患为贵。以自身为贵,必生名利之心。有名利之心,必生贪争之念。有贪争之念,必有大患。“患”的字意是“心外之物成串”。外物多成串,身心能不累吗!为了身外之物而不择手段,祸患能不产生吗!

  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

  曲:弯曲、旋转。曲则全:弯曲、旋转求得全面认识。有人解释为委屈自己,顺从别人,从而得以保全自己。这种明哲保身,毫无原则的委屈而求权、求利的做法,是对人性的压抑和扭曲,决不是道家精神。“曲”必须是合乎道的、有规则的。就养生而言,“曲”是生命之轮的旋转,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结果。自我通过修练道德功,涵养真气和能量,使之顺着身体经络循环往复,从而使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能得到精气的滋养。真气充沛,则细胞饱满、肌肉强劲、皮肤细腻、体形匀称,这是细胞自形自化的结果。

  圣人治国,能够客观全面地看问题,明白上与下、官与民的辩证关系。国家是人民的国家,要想真正地治理好国家,就应当把自己的才智建立在全民智慧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全面、公正、正义的法律来。

  “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是对“曲则全”的具体阐述。

  枉则正:枉,遭受人为的压抑而扭曲。身体各种各样的疾病,大都是心灵受压抑、气血不畅造成的。如果人的大脑能时常处于无为、忘我的状态,真气就会处于和畅状态,从而运转不息,被扭曲的心灵自然得以矫正,疾病也得到根治;圣人治国,施行民主法治,确保言论自由,从而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种种社会弊端就会及时得到纠正。

  洼则盈:有些地方因其相对高度低,而自然注满水。就身体来说,由于真气冲开了经络上的各个穴位,不停地绕体运转,那么,气血就会自然补充那些急需滋养的部位,就像流水一样,低洼之处灌满以后才能往外流,从而自行调节身体对能量、养分的需求;圣人治国,效法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带领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敝则新:有些东西因时间长而陈旧,需要用新的来替代。身体内部的各个环节连同每一个基因组织,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只要真气畅行无阻,基因组织的某一链条、环节,一旦出现缺损,就会更新换旧,使之及时得到修复,维持内在*衡;圣人治国,既有健全的用人机制,又有完善的监督机制。任何一个部门的公务人员只要离心离德,就会被及时淘汰,不至于使该部门的工作陷于瘫痪状态。

  少则得,多则惑。

  求多需从求少开始,贪多反而令人迷惑,以致一无所获。圣人深明少与多的辩证关系,所以只“抱一”而为天下人探求真理。“一”即“朴”。“抱一”就是“守法”,守法才能探求真理。式:法则、真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法:效法、遵循。地:地球或者地月系,这里代表的是地的运行规律。不论地球还是月亮,它们都具有相对永恒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并且保持最完美的自转角度。天:太阳或者太阳系,这里代表的是天体的运行规律。太阳系围绕着银河系周而复始地运转。道:道体所体现的运动规律。自然:自然规律。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归根结底是要求人类效法自然规律,寻求并制订出完善的人生法则和社会法则,因为,没有秩序的人生和社会是不可想象的。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那些有知识才能的人,就是那些没有知识才能的人的.老师;而没有知识才能的人,正是有知识才能的人所必须帮助、教育的。不尊重教师,不热爱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虽然各怀聪明,但还是最大的糊涂。这是治理国家最主要的妙窍。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智,是自我之智。明,是心灵之明。“知人者”,知于外;“自知者”,明于道。智者,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内;明者,知己知人,内外皆明。智是显意识,形成于后天,来源于外部世界,是对表面现象的理解和认识,具有局限性和主观片面性;明,是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客观全面性。欲求真知灼见,必返求于道。只有自知之人,才是真正的觉悟者。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胜人者”,凭借的是自我个体的蛮力;“自胜者”,凭借的是坚强的意志。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具有天地之志的人。天地之志是收获大道、战胜一切的力量源泉。只有“自胜者”,才是真正的强者。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的人,是与道为伍的,既有美妙的精神世界,又有充实愉快的现实生活,自然感到满足。相反,那些失却了心灵的人,内心是空荡、迷茫的,只能把心思寄托于外在的个人名利上。然而,没有心灵作依托的欲望,是永远不会满足的,这就是人生痛苦的根源。有着坚强意志的人,并不是为了自我名利而拼搏的人,而是心存大道、甘守真朴、无执无失、豪情满怀的人。这样的人,人生必然是欢快、幸福的。正如基督所说:有圣灵和你相伴,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柔胜刚,弱胜强。

  柔可以胜刚,弱可以胜强。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士:古代指知识分子。士分三类:上士、中士、下士。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对道的理解不同,道虽是客观存在的,但不可能为所有的人所认识,特别是人们还没有对道的观念形成共识的时候。

  “上士”是道性深厚的人,他们深知悟道的重要性,并对道的存在深信不疑且勤奋用功,这是有志者的作为。“中士”是道性若明若暗的人。他们对道的存在持半信半疑的态度,对识道缺乏信心,是不能战胜自我的人。“下士”是缺乏道性的人。他们的自我主观意识强烈,固执己见,不能客观辩证地看待问题。他们如同智叟,对传道、修道之人加以嘲笑来显示自己的

  聪明才智。其实也难怪他们嘲笑,这大概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大道太隐蔽,太深奥,为主观主义者所永远无法理解。如果大道显而易见,社会上也就不会有人视传道者为宣扬神秘主义的了。二是“下士”从修道者所采取的修道方式及其观念、行为的变化上所得出的结论,有道者的观念、行为是不能为“下士”所理解的。

  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建德若偷:建立功德就象偷一样。这里的“偷”字不是贬义词,而正是难能可贵的高尚品德。建德者修道藏形,行道匿迹,但行好事,不求人知。这是有道者的不争之德。

  大器晚成,

  大器晚成:大器之才并非短期能够造就,需要数十年坚持不懈地道德修养工夫。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天下最柔和的莫过于气,天清地宁之时,谁也看不到它的存在,谁也不在乎它的作用,它却始终默默无闻地发挥着柔和者的本能。当天昏地暗之时,它一改往日的沉默和柔和,飞旋怒吼,直冲云霄,以震天撼地之势,折枝断本,甚至于连根拔起;天下最软弱的莫过于水,风*浪静之时,它行走山谷,居低就洼,任人利用。没有人去爱惜它,也没有人去保护它。它始终自然无争地发挥着软弱者的本能。当暴风雨到来之时,它一改往日的*静和软弱,奔腾咆哮,一泻千里,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基倒厦,刷新世界。

  水和气是再柔弱不过的了,但是,当它们驰骋天下,摧枯拉朽,涤荡污垢的时候,却充分显示了无与伦比的巨大威力。这一威力是“强梁”者永远无法阻挡的。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赢若诎。

  直:正直。屈:委屈服从。巧:技巧。拙:笨拙。讷:说话迟钝。赢:收获、取得。诎:缺少、短缺。

  最刚直不阿的人,却好象胆小怕事以至于委屈自我,顺从他人。最有技巧的人,却好象笨拙。最具有雄辩才能的人,却好象愚讷。最有收获的人,收获的是真我,是真理,却好象还有短缺。

  道德之学是探寻大道、强身健体、益寿延年、涵养品德、超越自我的学问。道德有成之人,虽有“大直”之德,“大巧”之能、“大辩”之才、“大赢”之获,却从不自我炫耀,留给别人的印象是“屈”、“拙”、“讷”、“诎”。体现了有道之人一切自我行为都完全遵循客观规律,绝不盲从主观情感,妄作妄为。这正是自我的无为之德,不争之德。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常言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秀才能知天下事,凭借的是书本知识。圣人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凭借的是他自身的修养功夫,是对人体基因组这一天书的破译。人体基因组是宇宙的全息缩影,记载了宇宙万物及人类有史以来的所有信息,是一部活的宇宙百科全书。只要具备了查阅这一天书的功夫,就可以足不出户而遍知天下大事;不窥探窗外,就可以知道日月星辰的运转情况及其规律。所以,秀才所知和圣人所知是无法相比的。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得道之人贵行不贵言。大道天机,只可神会,不可言传。“知者不言”,是道德使然,因为言

  传则流于炫耀,有违天理。另外,不合时机,不合对象的言传,不会有人相信,反遭流言诽语,被视为宣扬迷信或神秘主义,故不言。妄言者没有真知,只是夸大其词,或者凭空想象,乃哗众取宠而已。

  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

  百姓所遭受的灾祸啊,就是统治者穷奢极欲的幸福生活所依赖的;而统治者的幸福又为他们或者他们的子孙后代埋下了灾难的祸根。但是,这些愚蠢的统治者们谁又能预知自己的最终结果呢?他们不“以正治国”,百姓必然“以奇用兵”,本来善良的劳动人民必然变成推翻其统治的“妖军”。

  这一节,老子用辩证的观点,深刻揭示出事物的对立转化规律。说明祸与福、正与奇、善与妖都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只是迷恋于权利的统治者不明其中道理罢了。

  治大国若烹小鲜。

  治理大国和烹制小鲜鱼是一个道理。这是说,治国策略可以从烹制小鲜鱼的方法上得到启示。小鱼的骨刺和鱼肉相当,如果不加以烹煎的话,其食用价值很小。烹煎的目的在于使小鱼骨酥、肉鲜,皆能为我所用。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在于把握火候,做到骨刺、鱼肉二者兼顾,既要把骨刺炸酥,又不能让鱼肉焦糊。这一道理用在治国上,就是要求统治者应掌握法律这一火侯,运用法律手段,来处理**官员(骨)和人民群众(肉)的关系,既不能是***主义,也不能任凭**官员利用职权去贪赃枉法,伤害人民。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