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书心得 (菁华5篇)

首页 / 心得 / | 读书心得,道德经

《道德经》读书心得1

 

  老子的《道德经》,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奇就奇在:没有人真正读懂了它,但每一个读它的人,庄子读它,将它变成一双承载大梦的翅膀,游戏于江海;为什么这么多人读这本书,理解的方向、运用的方式、;答案只有一个:这本书太超前了!;它不仅远远超越了古人的理解程度,即使到了今天,它;这种现象,不禁使我想起了一个老印第安人的故事:;这位走运的老先生读书报告之《道德经》。

  老子的《道德经》,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它奇在哪里呢?

  奇就奇在:没有人真正读懂了它,但每一个读它的人,都会受到某种影响,都能从中有所收获。

  庄子读它,将它变成一双承载大梦的翅膀,游戏于江海,看空前生后世,"不知蝴蝶梦我,还是我梦蝴蝶"?汉文帝读它,将它变成一件政治工具,推动大汉朝,开一代盛世。 董仲舒读它,将它变成一种构架学术大厦的建筑材料--他的"新儒学",以儒学为砖,以道学为浆,才得以稳立于世,取"罢黜百家"的独尊地位。 东方朔读它,将它变成一个混迹官场的.护身符,"大隐隐于市"。 现代人也读它,到底读懂了什么?派上了什么用途?从中得到了多少好处?这些问题恐怕要等若干年后才能回答。外国人也读它,居然满嘴胡话:假如*所有的书都要烧掉,只留下一本最有价值的书,这本书将是《道德经》。据西方学者统计,从1816年至今,各种西文版的《道德经》已有250多种,其中德文有64种,英文有83种,法文有33种,如今几乎每年都有一到两种新的译本问世。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它在世界上的发行量仅次于《圣经》。

  为什么这么多人读这本书,理解的方向、运用的方式、得到的结果却千差万别,甚至截然不同?

  答案只有一个:这本书太超前了!

  它不仅远远超越了古人的理解程度,即使到了今天,它至少还超前一百年。每个人都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程度从中取其所需,却没有人能完全得其精华。

  这种现象,不禁使我想起了一个老印第安人的故事:

  这位走运的老先生,因为发现了大量石油矿藏,一夜暴富。钱多得花不完的他,买了一辆当时最昂贵、最豪华的福特牌轿车。不论天气如何,他每天都要坐着这辆车去镇上闲逛一圈。一路上,他或者热情地跟熟人打招呼,或者靠在后座上闭目养神。奇怪的是,他并没有雇用司机,当他打盹时车也没有停下来,但他的车从没有出过车祸。

  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他是用两匹识途老马来拉他的车。

  这位老印第安人从未想过学*驾驶技术!

  《道德经》也是这样一辆老印第安人的豪华小车。它能用来干什么呢?能用来做一辆马车;能用来做临时卧室;能用来做遮阳伞或雨伞;还能用来向人炫耀……千古以来,人们把它所有额外的用途都尝试过了,就是没有人把它当成一辆豪华小车来使用。因为它太超前了,谁也不知道它是一辆豪华小车,谁也不懂驾驶技术。

  时代到了今天,这辆"豪华小车"已经不算太超前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懂一点"驾驶技术",那么,何不尝试着来驾驶这辆"豪华小车"呢?这就是笔者想写这部书的原因。

  虽然笔者水*有限,不能将《道德经》的精华完全发掘出来,"驾驶技术"也很生疏,但至少可以提醒各位:原来老子的《道德经》还有这样的用途!读者可用自己的智慧,摸索驾驶技术,并熟练掌握它,以实现人生提速!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百科全书”。有说它是言哲思的,有说它是言智术的,有说它是言兵事的。但它总的是说如何“得道”的大道理,故《道德经》或可称《得道经》。《道德经》文约义丰,全书5千余言,81章,分上下两篇,上篇称《道经》,下篇称《德经》。《道经》讲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表达了宇宙和自然的总规律,《德经》说的是处世的方略,道出了人事进退之术,表达了人类的人生观和道德观。“道”是“德”的根本,“德”是“道”的载体,是“道”的体现。《道德经》的智慧源于老子对世情的洞察和精微的思索,内容涉及人性修养,处世哲学,治国之道、军事哲学,等等,老子思想根本上是经世致用之学。

《道德经》读书心得2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据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全文共约五千字,是*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因此学*《道德经》对我们探索*古代最本质的思想道德品格有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理科生,直接通读原版的《老子》是具有很大难度的是具有很大难度的,所以我选择了从阅读南怀瑾的《老子他说》开始慢慢感悟,在阅读中,我发现《道德经》并不像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样,是一部论述道德的著作。事实上,道德二字各有不同的概念。道德经前三十七章主要是讲什么是道,后四十四章主要讲德,简单说来,道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是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二者并不相同。

  首先说一说前面讲到的“道”,即宇宙之道、自然之道,在我看来,主要就是指无为之道。第一句就说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非常名。”说的是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这一句作为《道德经》的起始,详细阐述了老子对规律的理解。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由此可见,以老子为代表人物的道家学派对规律是十分尊重的,这在几千年前的*是很难能可贵的,这种辩证法虽然很不健全,但却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这对现在我们的唯物论十分有帮助,为后来人们对唯物论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十分坚实且广泛的基础。而且,从前面的章节中中,我们也可以深刻体会到老子对无为的崇拜。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对*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无为而无所不为”是一脍炙人口的名句。关于无为,老子在《道德经》第七篇里也举了一个例子。“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

  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所以对于当代的我们这些大学生理解古代老子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例如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薄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下部德经则主要讲的是人之道,也就是如何将天道应用于人事?我们就不难知道。其实老子写道德经的侧重点便是落在下部德经上面。德,是物化之为,是“道”于宇宙间的布施,是对万物的呵护。道生万物,万物应“德”而得存,万事应“德”而生运化。德,是“道”呵护事、物,沿规律与法则演化之显现。德,是“道”布施于万物生化的永恒“工程主体”。所以说:德行道从。

  我认为后文中最经典的莫过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这一句话里,是很有趣和抽象的。为何老子认为三生万物,是说明老子认可这个宇宙是只有三样最基本的东西吗?那么,寻找这三样事件与现代物理学对应的是什么?查阅资料分析后得出这三件事件就是“运动”、“空间”、“自然力”这三样,可以认为万物都是这三个事件组织而成的事件,没有更多于这三样的东西存在。从此可以推出,“二”就是“动”、“力”这二个事件的存在产生物质的“三”。三就是万物。再往上推,“一生二”中的“一”指的是整体的宇宙,就是我们这一个宇宙,而宇宙是产生动、力这“二”个现象的根源,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进一步可以认为动力互相转换是自然存在的因果关系。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存在的基本源头,也可以认定在自然角度上这个道是指特定的运动轨道。所以在人们对老子的分析中,主要认为他的道,因此把他称为“道家”。其实,对于德,是老子不能忽略的另一个主要元素。德产生道和道产生德是互存的两个基本元素,这也是《道德经》的一个主要重要的内涵。

  《道德经》仅小小的五千字,可只要你用心去读去理解,你会发现当中的道理岂是我们区区几千字便能概括的。总之,《道德经》是一部*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它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我们只要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就会对我们这些当代大学生有着重要的指导和教育意义。至少它给我的心灵开启了一道门,引导我如何从小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不追求名利的人,一个健康向上的人。

《道德经》读书心得3

  作为充分体现*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虽然文章大部分用*乎诗体的语言,有些晦涩难懂,但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它丝毫也不过分。

  我对《道德经》的理解主要是讲求“无为”,“尊重规律”。

  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非常名。”说的是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说天地刚刚呈现时是没有名的,万事万物逐渐出现时才有了各自的名(但并不永恒)。“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经常在没有欲求时来探究它的奥妙,有的时候探究它的倪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是说有和无这两方面都同出于道却有不同的名称。“同谓之玄”都同样可以被认为深远微妙,难以把握。“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指的是这种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这一段作为《道德经》的起始,详细阐述了对规律的理解。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不仅对*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的范围。

  认为坚持按规律办事,一切都会顺利,而违背规律会得到大自然的惩罚。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这样阐述的:“昔之得一者”古来大凡按规律办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这句话承接上句举了很多例证明尊重规律的好处。上天尊重规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规律可以安宁,神灵尊重规律可以带来安宁,河流尊重规律可以水满,自然界万事万物尊重规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规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说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会爆裂,大地不安宁就可能会塌陷,神明不显灵就可能会消失,河流没有水就可能枯竭,万事万物不能生长就可能灭亡,君王不能统治天下就可能颠覆。“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所以富贵以穷贱作为根本,高贵以低下作为基础。“是以侯王自谓孤、寡,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这局是举例说明上面一句,意思是所以说侯王都用孤、寡、不X这类贬义词自称。这难道不是以贱为根本吗?难道不是吗?“故致数舆与舆。世故不XX欲如玉,XX如石。”这是对上面的申论与例证的总结,说的是所以最高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于是不要要求像美玉那样美丽,像石头那样坚硬。

  由此可见,以位代表人物的道家学派对规律是十分尊重的,这在几千年前的*是很难能可贵的,这种辩证法虽然很不健全,但却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这对现在我们的唯物论十分有帮助,为后来人们对唯物论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十分坚实且广泛的基础。而且,从这一段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对无为的崇拜。

  在现实和一些文艺作品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云游四方的道人,他们虚幻而飘渺,空灵且高傲。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飘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种无为。

  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智。”所以说圣人的治理方法是让人谦虚,让人博学,减弱人的志向,增强人的体魄,让百姓没有知识和欲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为,以自然无为的态度治理天下便没有做不好的事。

《道德经》读书心得4

  《道德经》在*几乎是家喻户晓,两千多年来一向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读书就应与时俱进,不断吸取新鲜营养,但同样也不能放下对传世经典和传统文化的学*。读高中的时候,我以前粗略的读过老子的这本著作,但只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之后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慢慢的体会多了一些。

  在我看来,《道德经》是一部充满了东方智慧的哲学著作,对*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对现代社会同样也具有很好的指导好处。其实,我们很多常说的典故和词语就来源于《道德经》,如无为而治、上善若水、大象无形等等。当然,虽然它只有短短的五千言,但是思想十分深刻,要把它完全读懂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这天我主要想讲一下我读后的一点心得:柔弱胜刚强。

  万事皆有“道”,如为官之道、从商之道,还有此刻流行的养生之道等等,大到治理国家、管理企业、小到为人处世和个人生活,都离不开“道生之、德畜之、物行之,势成之”的道理――就是说事物产生之后,要用道德去培养它,用实际行动去支持它,并且依照形势去发展它。老子在《道德经》中赋予“道”以至高的地位,“道”的地位之所以无穷无尽,就是因为它的本性是柔弱。如果把它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就是柔弱胜刚强。

  柔弱与刚强是一对矛盾体,那么柔弱是如何战胜刚强的呢它需要忍耐和克制,需要韬光养晦、忍辱负重,需要年复一年的付出。“水滴石穿”的道理大家都明白,水是至柔的东西,但是它却蕴含了无穷的力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其实,正是因为柔弱,它才蕴含着无穷的潜力,才能够永远充满活力。就像柔弱的小草,在狂风暴雨中随风飘摇,却永远不会折断,而高大强壮的树木,却很容易被大风摧折。

  历史上也有很多的故事说明了这个道理。刘邦因为有柔弱的性格,处处留意谨慎,每次大难临头都化险为夷,项羽虽然骁勇善战,可惜他狂妄自大,到头来却身败名裂,乌江自刎。还有勾践“卧薪尝胆”、韩信“胯下之辱”的故事,都说明了这个道理。弓满易折,人强易亡,柔弱胜刚强。试想,假若当年越王勾践不忍辱负重,意气用事,何来日后东山再起,报仇称霸同样,要是韩信不受跨下之辱,冲动之下拔剑**,之后的结果恐怕是以身偿命,默然消失,就没有以后叱咤风云,击败霸王项羽流芳百世的将军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小草是柔弱的,但是它的生命是顽强的。在抗日战争中,当时弱小的*忍辱负重,最终战胜了强大的日本侵略军。在此刻和*时代,我们国家一向坚持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实际上就是不逞强,以低调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的处理,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而美国凭借他的霸主地位,到处惹是生非,国际声誉每况愈下。

  柔弱,并不是胆小怕事、唯唯诺诺,它在现代社会表现出来是一种谦虚谨慎、低调务实的态度,是一种虚怀若谷的胸怀。对于为人处世而言,柔弱是一种自我修养,它教我们要学会不自满、不逞强,要学会韬光养晦、宁静致远,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功就沾沾自喜、得意忘形,也不要因为一时的失意就消极懈怠、丧失信心。对于为官从政而言,柔弱也是一种生存智慧,即使身居要位也要低调谨慎,要善于守拙,不能锋芒毕露,否则弓满易折。“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适当的示弱,才能够以退为进,成为最后的赢家。

  柔弱胜刚强,这是古人教给我们的哲理,仔细品读《道德经》,你能够感受到老子的思想穿越时空,直达我们的心灵。收起你的锋芒,保存你的实力,卧薪尝胆,以柔克刚,在适宜的时候主动作为,必将成就一份伟大的事业。

《道德经》读书心得5

  我最早接触老子,是在中学历史课本中,对老子的印象,能够说起初是很模糊的。*期,我局第六届读书会开始了,局领导向我们每一位干部推荐了《道德经》等书,最后有机会认真拜读老子的《道德经》了,那洋洋五千言中的智慧身影,让我如获至宝。随着一页一页的翻看阅读,《道德经》那智慧的灵光在我的眼前一道道地闪现。

  想起林语堂曾说过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必须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此刻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的确如此,当我掩卷沉思,《道德经》给于了我十分深刻的印象。

  老子所著的《道德经》是一部蕴藏着丰富人生哲理的经典著作。千百年来,人们无不从这部人类礼貌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当今时代,“物质第一”的浪潮无情地冲击着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逐步失去了重心,大家普遍讲求效率,追求成功,其衡量的尺度变得十分物质化和金钱化。对于一名国家公务员来说,如何去应对物质时代的各种诱惑,全心全意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个人以为,就是要按照《道德经》一书中所倡导的独特的人文精神,努力做到:守静处世,清静自省,消除贪念,宽以待人,快乐学*、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一、致虚守静是安于本职工作的根本。

  《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这句话强调……

  我一向认为,生活中应少一些浮躁喧嚣,多一些笔墨书香。《道德经》是人类礼貌的精华,它集中体现了*的标准,是文化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山峰。用心品读《道德经》是很美的,而恰恰是这些文字,在失望痛楚处给人以抚慰。读书学*是我生命的自觉,阐释圣典《道德经》,让我能致虚守静、净化心灵,使自己在教育教学的领域内尽心尽职,不断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与成长。

  二、读《道德经》后,让我悟出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如文中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就告诉我们,一个人不仅仅要了解别人能战胜别人,更就应了解自己有勇气战胜自己。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常心,用适宜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所以老子提出的“无为”,不是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不做不贴合自然规律的事情。当你不做违反自然和社会规则的事情时,你所做的其它事情就是无所不为,所以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上善若水”就是这种“无为而为”的辩证极致。

  除了“无为”、“虚静”,《道德经》里还有一个朴素的辩证思想,就是尊重宇宙和天地人的规律。在老子的眼里,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控制的,他提出的唯“知足”,方可长久;唯“寡欲”,方能无咎,也具有现实好处。他认为过分追求“声色货利”必定会带来祸害,只有充分地尊重规律,坚持按“自然、无为、朴素”的和谐发展规律办事,才能够利用规律来缓解、协调人类社会的诸多矛盾。在第三十九章里,他有一个很鲜明的阐述,就是“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以此类推,天下万物若违背了它的规律,必将受到惩罚。这种辩证法虽不很健全,却具有十分强的科学前瞻性。当前,现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实用功利主义的过度膨胀,人们往往强调工具、手段的合理性,看重的是物质利益的满足,认为个体的意志高于生命和自然的真,不愿意相信自然的逻辑,而任意地改造自然,享受加工后的变质生活,长远利益受到忽视,结果被自然一次次地还之以颜色,就是一个佐证。

  三、爱护好我们的地球家园,践行低碳生活。

  站在我们的角度来说,老子所处的时代是刚脱离茹毛饮血的时代,就能对宇宙之中的规律有着如此深刻的认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个有无的论述,可说把世间万物的从生到死,从出现到毁灭剖析得精辟明了。道法自然的见解可说令我们现代人汗颜,几千年前的人就意识到要顺应自然,回归自然,不要去刻意破坏自然。而我们此刻把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搞得千疮百后才猛地发现提出环保的概念,要去保护补救了,其实已起不了太大作用了,一些补救措施是不能有多大成效的。因为失去的东西很多是无可挽回的,灭绝了的物种也就永远的消失了!

  四、身为国家公务人员,定当竭力为国、为民效忠。

  天长,地久①。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②,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③,外其身而身存④,非以其无私邪⑤故能成其私。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好的*,之所以能够长久不息,是因为这是个*机构运行程序贴合民众的利益,贴合道。*的公务员不是为了自己的贪欲,**,食欲,玩乐,口福,性福,眼福,耳福等享受而当官,不是他们没有这些欲望,而是*的机构没有这个机会,这些漏洞,让他们去为所欲为。因此好的*为优秀的品德好的人带给发挥才能的*台,让愚蠢,丑恶,猥琐的人却步。这样的*往往使公务员将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置之度外,不会出现让领导先走的场面,这样的*才会生生不息。这不正是这个*的公务员一丝不苟,无私无畏的行为,才能成就这样的*生生不息,受到人民的拥护。我觉得做人首先要逐步克服自己的贪念。贪念消失了,自然就不太注重得失和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自然也就能够宽以待人。

  以上是我读《道德经》的点滴感悟,《道德经》已俨然成为我的良师益友,它给我的心灵开启了一道门,引导我如何清净处世,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不追求名利的人,一个健康向上的人。读《道德经》吧,它会使你精神不再贫乏,生活不再无聊,人格不再卑下,使人高尚,使人聪慧,使人丰富,使人幸福,使人成为真正的人。


《道德经》读书心得 (菁华5篇)扩展阅读


《道德经》读书心得 (菁华5篇)(扩展1)

——道德经读书心得 (菁华9篇)

道德经读书心得1

  《道德经》是一部*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

  老子以他博大精深的见解,以他虚怀若谷的气魄,向世人阐述了怎样为人处事,怎样进行科学管理,怎样修养身心,怎样求知,怎样治国等等,告诉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必须遵循大道(即事物的规律),不要有太多的欲望“昔之得一者”古来大凡按规律办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上天尊重规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规律可以安宁,神灵尊重规律可以带来安宁,河流尊重规律可以水满,自然界万事万物尊重规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规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说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会爆裂,大地不安宁就可能会塌陷,神明不显灵就可能会消失,河流没有水就可能枯竭,万事万物不能生长就可能灭亡。追求太多,渴望太多,就会被生活所累;如果沉静无为,包容一切,将会满足和快乐,否则就会招来祸患。

  老子的《道德经》,以辨证的哲学方式提出了他对于治国与治人方面的主张。《道德经》的前半部主要论述了治国的方略,后半部主要论述了如何治人。

  第一段“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非恒名。”说的是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说天地刚刚呈现时是没有名的,万事万物逐渐出现时才有了各自的名(但并不永恒)。“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经常在没有欲求时来探究它的奥妙,有的时候探究它的倪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是说有和无这两方面都同出于道却有不同的名称。“同谓之玄”都同样可以被认为深远微妙,难以把握。“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指的是这种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开篇,老子以具体而又抽象的“道”引出“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即写出了要认识玄妙的玄,最好便是做到“无欲”。这与他所主张的“清净无为”异曲同工。“无欲”也就是贯穿《道德经》的主要思想。

  老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纯真的。而种。种人类丑恶行为,则应当是不合理不完善的社会制度造**性扭曲的'不正常现象。由此,老子坚持去伪存真,保留人性善美而契合自然之道的东西,摒弃所有引起人的贪欲的东西。他的政治思想,在今天看来,似乎是难以理解。他理想社会中的人民,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没有奢侈的物质享受欲望,也没有被各种令人头晕目眩的文化或知识困扰的烦恼。他是一个历史的循环论者。在他的眼里,让人们在一种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人类纯朴天真的精神生活,与自然之道相契合,比物质文明虽然发达,但充满着危机、争斗、谋杀和阴谋的社会制度显然更符合于人类的本性。

  他所强调的“无为”,即是顺应自然,其治理社会的效力,显然要比用法令、规章、制度、道德、知识来约束人的社会行为要合理得多,有力得多。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基础涵义。而老子的这种社会理想,又是同他的“道”论密切相关的。

  出于对自然法则的深刻悟解,老子把适应于“道”的运动,看作是人类政治制度、社会生活以及道德准则都应该遵循的最高准则。具体体现在他政治思想中的即是他鼓吹的“无为之治”和“不言之教”。所谓“无为之治”并不是无所为,而是强调人的社会行为要顺应自然,适用于“道”的运动。具体地讲,就是要求统治者给老百姓宽松的生活和生产的环境,不强作干预,以顺应自然。老百姓在这种怡然自得的生活环境里,无苛政之苦,无重税之忧,自然会感到这种政策的好处,从而达到了“不言之教”的教化作用。

  治国如此,那么治人又该如何呢?要以善,以柔,以刚。

  老子《道德经》中所陈的治国与治人思想,其意义之深远,至今仍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现今社会,生活、工作的脚步很快,压力又大,人们的脾气也随着变得焦躁与不安。如果能做到善、柔,必定可以*心静气。心静自然凉,生活、工作的情绪就会舒畅起来,效率也会大大提高。不仅如此,善与柔还可以帮助处理好朋友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使变得融洽,心情也会阳光不少。

道德经读书心得2

  (山顶洞人,自幼孤僻、倔强,喜好战争。曾致力于财色名利的追求,为达目的挖空心思,甚至不择手段,结果碰得头破血流。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他开始接触佛道,却为了追求神通而屡屡被邪师所骗。但正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五毒俱全的他猛然醒悟,于是悬崖勒马,弃恶从善,精进修行,同时发愿解出《道德经》,因为这一念善心,终于获得上天的垂青)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山顶洞人《佛道一如道德经》

  解析:

  *有一句话,叫“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的最早表述者就是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译文为: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这样翻译从文字上来说好像没什么问题,但从内容上来说是完全错误的。

  老子最反对的是“智”,这种“智”也就是现代社会大家都具有的世智辩聪,说白了就是小聪明,我们被自己的小聪明害惨了。老子高瞻远瞩,早就知道我们要被“智”所害,所以反复提醒,遗憾的是我们看不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正确翻译应该是: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聪明,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大智慧。有句话叫做认识一个人难,认识自己更难,还有几分靠谱。

  就我们的人体而言,经络、穴位到底是怎么回事?科学发展到如今,只是承认了有,还是解释不了。我们到底有没有灵魂?现在的科学不敢完全否认了,甚至有科学家开始偷偷研究,但依然模棱两可。为什么同样是人,性格、命运会相差那么悬殊?我们人类对自身的了解还非常少。

  然而,佛陀、老子早已经把这些问题洞穿了,可惜我们学不懂!我们对法界有多无知,对自己就有多无知,反过来,如果能够完全彻底地把自己搞明白,也就明白了十法界。明白自己才是大智慧!“自知者明”的“明”就是破除“无明”之后的“明”,就是开悟!不开悟的人哪怕拥有世界上最聪明的脑袋,依然只是小聪明而已。

  不过,有些人确实很“自知”,觉得自己悟性不够,要开悟恐怕很难。再说极乐世界又那么好,于是退而求其次,追求极乐世界去了。又不要读经,又不要打坐,只要凭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去极乐世界,何乐而不为呢?这种想法实在是把我们世俗人的小聪明体现得淋漓尽致。现实中别说做买卖,哪怕交友,我们都考虑投入产出比,而现在竟然将这一招用到出世间来了。我们怎么不想一想,要是这样能去极乐世界,那极乐世界岂不个个都是人精!那既然大家都是人精,各种争斗岂不是更厉害?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译文为: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译文从文字上看很清楚,但想想还是模糊。这句话的真实义就是,要战胜别人并不是难事,要战胜自己就太难了。

  俗语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我们用钱、用权势、用武力就能够让别人臣服,但是要真正看清自己的真面目,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太难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都被自己的因果业力捆绑着,不管我们表面上多牛,我们的都是业力捆绑下的囚徒!再大的权势、再多的金钱也解脱不了!而要挣断这根绳索,除了行善、修行,别无他法。

  有人说,我有钱有势还要改变什么命运?请问,生老病死哪一个我们能用金钱和权势解决得了?所谓家大业大,金钱和权势如果不善于应用,只是造业的工具而已,还有什么值得称道的?阎王那一关我们是想凭本事闯过去呢?还是凭金钱买通过去呢?也许有人会说这是迷信,随便,到那时不信也得信。

  人都有软弱的时候,或贫穷,或疾病,这时候,谁都渴望得到特别的帮助,但能如愿以偿的实在少之又少!从表面上看,这些弱者实在值得同情,但如果谁能看到他们的过去世,也许会发现他们过去世其实是很风光的,而且落到今生这个样子也是有原因的。那我们再反推,现在市面上的风光人物下辈子会怎么样呢?所以,风光也好,困苦也好,都只是暂时的假象,我们只有不跳出轮回,就只能永远在苦乐间摇摆。当我们乐的时候,往往以为自己多了不起,谁要告诉我们将来要受苦,基本上是不会信的,而当果报现前的时候,谁又救得了?所以,我们的苦是自己造成的,自己选择的。如果不觉悟自心,即使谁能救得我们眼下一时之苦,接下去无尽轮回之苦谁来救?观音难救世间苦,就是这个道理。

  “知足者富”。这个“富”不是世间财富的“富”,是精神上的快乐安详。我们的幸福指数是与欲望成反比的,不在乎我们拥有多少,而在乎我们感觉够不够。哪怕我们有十个亿,如果我们觉得在千亿富翁面前抬不起头,就依然是穷人。

道德经读书心得3

  老庄之说是为中华民族千年哲思。无争故无尤,行大道以致天下士,风骨高洁,令人心折。读《道德经》八十一篇,选其某章,略述吾粗浅看法。

  国学之博,致远而学,此番仅是漫谈,诸君见笑。

  ——题记

  【养育·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家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即是“无为”。但我认为,有些人虽表面上是游离世间,但肯定抑制不住人性中“善”、“恶”等因素的`影响而去插手世间之事,且受儒家文化中“积极入世”的影响,导致这些“游离之人”不可能去遵循道家的无为原则。

  既然说到“无为”原则,便不得不提起汉朝。虽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在此之前,道家一直被汉王室所看重,为汉王室信奉,汉朝开国丞相张良便是道家中人。然而汉朝前期积弱,汉高祖刘邦甚至有被匈奴围困之辱,那时百姓的生产及生活水*确实无法达到一个王朝强盛所需要达到的水准。

  那么一个强大的王朝要达到的最高准则又是什么?无非是国家强盛,不被外来者侵略,军队可以打胜仗,让百姓安居乐业等等,这种准则必需要求经济基础能够支持住上层建筑所提出的一系列政策。经秦王朝覆灭、楚汉争霸等诸多战火洗礼,统一之后,汉朝前期的经济基础是明显达不到要求的,因此汉惠帝之后,汉文帝将道家的“无为原则”充分运用以治国,使得国家的生产力以及百姓得到充分的休养生息,至于汉文帝的继承人汉景帝同样施行相差无几的政策,事实证明那时“无为”是对的,百姓的生活水*在短时间之内得到了提高,迎来了华夏历史上国家大统一之后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

  如今我们中华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是什么民族呢?无疑是汉族。汉族又是从何时开始有此称呼的?著名史学家吕思勉说:“汉族之名,起于刘邦称帝之后。”吕振羽则说:“华族自前汉的武帝宣帝以后,便开始叫汉族。”总而言之,汉族之名自汉王朝始称。在此之后的历史舞台上,汉族,这个伟大豪迈而又命运多舛的民族,一次又一次的担任着*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主角。这也与两汉时期打下的文化、政治、经济基础密不可分。

  现代*人大多只记得千古一帝汉武帝封狼居胥的赫赫威名,却少有人记得为汉武帝铺垫之前道路的“文景之治”和汉武帝穷兵黩武之后的“轮台罪己诏”。是以儒家的“有为而治”与道家的“无为而治”究竟哪个要更好,在此先不展开,但可以肯定的是,默默贡献又不愿居功的人,才是最应该受其他人尊重的人。

道德经读书心得4

  也许是年龄大些了,阅历多些了,再读到《道德经》的时候,感触挺多的,尤其会自然不自然地和自己的工作———教育联系起来。感觉老子的《道德经》简直就是一部教育论著,只要你思考,总是可以为你的教育工作做出宏观方向的指导,微观方法的帮助!《道德经》,五千字,蕴涵着了不起的治国之道、悟不尽的人生哲学。老子的深奥着实让人佩服,若想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对于我来说是不可能的。但初步的研读却让我感到老子的哲学思想与教育理念息息相通。

  初识《道德经》,是从港台片中听到的台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直到读完了《道德经》,才对此有了一些体会。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部《道德经》。每个人阅读《道德经》,都会因为自身的经历不同得出不同的感悟。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部《道德经》,心如何,经便如何,人生也便如何?我读到的《道德经》就是一部教育理论的著作。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道德经》的开篇第一章,老子的道,不是道理,而是指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是内在的,是可以解释出来的,然而规律却不是永恒不变的规律。名,则指的是虚的事物,是理论,是虚名,可以说出来的,但却也不是不变的事物。正如给我们教育者指出了教育总纲:教育规律是可以总结归纳的,但是,教育规律会随着社会制度、生产力等教育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即教有法而无定法!

  第二章中,老子说“行不言之教。”,这是洞悉教育的哲学!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面对精力充沛的孩子们,多少教师都把说教作为教育的主要方式。将孩子的个性差异进行了流水线式的管理,产出了一模一样的产品———高分低能的毕业生。从知识传授中课堂上的大量讲述,到品德教育时频频的所谓“讲道理”,似乎教师职业就是以语言为主的工作。而老子却在两千年前提出了“不言而教”的教育哲学。“不言”怎样去“教”?这里的“不言”自然不是不说话,而是反对空洞的说教,是我们现代教育理论中的“身教重于言教”。在他的眼中,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独立、自由、值得尊重。圣人培育万物却不自恃其能,更何况教师教育的是独立个体的学生。我们做教师的虽然肩负着教育的职责,却不该将学生占为己有,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一味地去提出各种要求,每日喋喋不休。学生又怎能真正地快乐成长呢?两千年前的老子已经指出了我们现代教育的弊端。

  有位哲人说:“要想毁灭你们的孩子,就对他们千依百顺吧!”这是多么深刻的经验教训啊!而我们*两千年前的《道德经》早就道破了这个教育规律:“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第36章)这是说你想封锁他吗,就先让他张扬张扬;你想削弱他吗,就让他逞强骄纵;你想毁灭他吗,就让他事事得偿所愿,为所欲为;你想夺取他吗,就要先给他甜头。教育学生也是这个样子的。我们要将学生的日常行为*惯纳入教育过程,切忌让孩子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要教育学生淡泊的心态,不断的自我丰富,才可以长久的成功。教弟子切莫让他们太过得意,为所欲为,否则得意之时,便生失意之悲;张扬逞强之时,必致将来毁灭之哀。

  《道德经》里还有很多能给我们教师启迪的.句子。例如“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老子告诫我们不能对学生发脾气,不得已发了火,训学生的措辞要恰当。教育工作是神圣的工作,老子说“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他指导我们教师就是要教书育人,所以不要放弃任何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如果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甚至更多。而道德经就像是一股永不枯竭的泉水,让教师在教育的道路上为教师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知识的泉水!

道德经读书心得5

  老子,道德经,区区五千字,涵盖了众生所求的一切真谛,斗胆牵强附会一下:

  好多的社会现象,让人看起来很无奈,有时你要陪着悲怜几许、愤慨几许,但放下一切,静心而论,大抵是因为看不开所致。看开了就超脱了,就安然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2个字,细想来,它包涵了人生处事的一切,包涵了人的宇宙观、人生观和方法论。剖开来看。

  宇宙观:从黄帝内经内容里看,它的本质就要求人与宇宙的轮回同一。顺者猖,违者亡。12字关系中,天地代表了宇宙。宇宙中,人如何去按规律行事,就象孙悟空永远要在如来的手掌心一样,无论你有多少变数,均在这一涵盖之中。

  人生观:一言一敝之:人法地。地为何物?地势坤,要求人仁厚、宽容。象大地承载一切一样去融合同化一切。豁达飘逸的形神,如佛一样立在我们的面前。

  方法论:它就要求人处事必须顺应自然规律,违反了之后,可能一时得呈,久而久之,必遭报应。

  道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健词叫”上善若水”。

  它的字面含义很清楚,就是:最好的善行就象水的品性一样。

  细分析起来,水有三种特质:利万物不求回报、居众恶而谦下、柔弱而不争。

  这些特质与我们今天的时事相暗合,它会影射出许多不合规律的行为。

  我们经常打交道的水,相信都不陌生。细细品味之品性,感悟道之真谛,会对人对己均有裨益。

  摒弃眼前,放眼长远;丢开功利,自在于心。

道德经读书心得6

  老子的《道德经》,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奇就奇在:没有人真正读懂了它,但每一个读它的人,庄子读它,将它变成一双承载大梦的翅膀,游戏于江海;为什么这么多人读这本书,理解的方向、运用的方式、;答案只有一个:这本书太超前了!;它不仅远远超越了古人的理解程度,即使到了今天,它;这种现象,不禁使我想起了一个老印第安人的故事:;这位走运的老先生读书报告之《道德经》。

  老子的《道德经》,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它奇在哪里呢?

  奇就奇在:没有人真正读懂了它,但每一个读它的人,都会受到某种影响,都能从中有所收获。

  庄子读它,将它变成一双承载大梦的翅膀,游戏于江海,看空前生后世,"不知蝴蝶梦我,还是我梦蝴蝶"?汉文帝读它,将它变成一件政治工具,推动大汉朝,开一代盛世。 董仲舒读它,将它变成一种构架学术大厦的建筑材料--他的"新儒学",以儒学为砖,以道学为浆,才得以稳立于世,取"罢黜百家"的独尊地位。 东方朔读它,将它变成一个混迹官场的护身符,"大隐隐于市"。 现代人也读它,到底读懂了什么?派上了什么用途?从中得到了多少好处?这些问题恐怕要等若干年后才能回答。外国人也读它,居然满嘴胡话:假如*所有的书都要烧掉,只留下一本最有价值的书,这本书将是《道德经》。据西方学者统计,从1816年至今,各种西文版的《道德经》已有250多种,其中德文有64种,英文有83种,法文有33种,如今几乎每年都有一到两种新的译本问世。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它在世界上的发行量仅次于《圣经》。

  为什么这么多人读这本书,理解的方向、运用的方式、得到的结果却千差万别,甚至截然不同?

  答案只有一个:这本书太超前了!

  它不仅远远超越了古人的理解程度,即使到了今天,它至少还超前一百年。每个人都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程度从中取其所需,却没有人能完全得其精华。

  这种现象,不禁使我想起了一个老印第安人的故事:

  这位走运的老先生,因为发现了大量石油矿藏,一夜暴富。钱多得花不完的他,买了一辆当时最昂贵、最豪华的福特牌轿车。不论天气如何,他每天都要坐着这辆车去镇上闲逛一圈。一路上,他或者热情地跟熟人打招呼,或者靠在后座上闭目养神。奇怪的是,他并没有雇用司机,当他打盹时车也没有停下来,但他的车从没有出过车祸。

  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他是用两匹识途老马来拉他的车。

  这位老印第安人从未想过学*驾驶技术!

  《道德经》也是这样一辆老印第安人的豪华小车。它能用来干什么呢?能用来做一辆马车;能用来做临时卧室;能用来做遮阳伞或雨伞;还能用来向人炫耀……千古以来,人们把它所有额外的用途都尝试过了,就是没有人把它当成一辆豪华小车来使用。因为它太超前了,谁也不知道它是一辆豪华小车,谁也不懂驾驶技术。

  时代到了今天,这辆"豪华小车"已经不算太超前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懂一点"驾驶技术",那么,何不尝试着来驾驶这辆"豪华小车"呢?这就是笔者想写这部书的原因。

  虽然笔者水*有限,不能将《道德经》的精华完全发掘出来,"驾驶技术"也很生疏,但至少可以提醒各位:原来老子的《道德经》还有这样的用途!读者可用自己的智慧,摸索驾驶技术,并熟练掌握它,以实现人生提速!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百科全书”。有说它是言哲思的,有说它是言智术的,有说它是言兵事的。但它总的是说如何“得道”的大道理,故《道德经》或可称《得道经》。《道德经》文约义丰,全书5千余言,81章,分上下两篇,上篇称《道经》,下篇称《德经》。《道经》讲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表达了宇宙和自然的总规律,《德经》说的是处世的方略,道出了人事进退之术,表达了人类的人生观和道德观。“道”是“德”的根本,“德”是“道”的载体,是“道”的体现。《道德经》的智慧源于老子对世情的洞察和精微的思索,内容涉及人性修养,处世哲学,治国之道、军事哲学,等等,老子思想根本上是经世致用之学。

道德经读书心得7

 

  老子的《道德经》,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奇就奇在:没有人真正读懂了它,但每一个读它的人,庄子读它,将它变成一双承载大梦的翅膀,游戏于江海;为什么这么多人读这本书,理解的方向、运用的方式、;答案只有一个:这本书太超前了!;它不仅远远超越了古人的理解程度,即使到了今天,它;这种现象,不禁使我想起了一个老印第安人的故事:;这位走运的老先生读书报告之《道德经》。

  老子的《道德经》,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它奇在哪里呢?

  奇就奇在:没有人真正读懂了它,但每一个读它的人,都会受到某种影响,都能从中有所收获。

  庄子读它,将它变成一双承载大梦的翅膀,游戏于江海,看空前生后世,"不知蝴蝶梦我,还是我梦蝴蝶"?汉文帝读它,将它变成一件政治工具,推动大汉朝,开一代盛世。 董仲舒读它,将它变成一种构架学术大厦的建筑材料--他的."新儒学",以儒学为砖,以道学为浆,才得以稳立于世,取"罢黜百家"的独尊地位。 东方朔读它,将它变成一个混迹官场的护身符,"大隐隐于市"。 现代人也读它,到底读懂了什么?派上了什么用途?从中得到了多少好处?这些问题恐怕要等若干年后才能回答。外国人也读它,居然满嘴胡话:假如*所有的书都要烧掉,只留下一本最有价值的书,这本书将是《道德经》。据西方学者统计,从1816年至今,各种西文版的《道德经》已有250多种,其中德文有64种,英文有83种,法文有33种,如今几乎每年都有一到两种新的译本问世。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它在世界上的发行量仅次于《圣经》。

  为什么这么多人读这本书,理解的方向、运用的方式、得到的结果却千差万别,甚至截然不同?

  答案只有一个:这本书太超前了!

  它不仅远远超越了古人的理解程度,即使到了今天,它至少还超前一百年。每个人都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程度从中取其所需,却没有人能完全得其精华。

  这种现象,不禁使我想起了一个老印第安人的故事:

  这位走运的老先生,因为发现了大量石油矿藏,一夜暴富。钱多得花不完的他,买了一辆当时最昂贵、最豪华的福特牌轿车。不论天气如何,他每天都要坐着这辆车去镇上闲逛一圈。一路上,他或者热情地跟熟人打招呼,或者靠在后座上闭目养神。奇怪的是,他并没有雇用司机,当他打盹时车也没有停下来,但他的车从没有出过车祸。

  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他是用两匹识途老马来拉他的车。

  这位老印第安人从未想过学*驾驶技术!

  《道德经》也是这样一辆老印第安人的豪华小车。它能用来干什么呢?能用来做一辆马车;能用来做临时卧室;能用来做遮阳伞或雨伞;还能用来向人炫耀……千古以来,人们把它所有额外的用途都尝试过了,就是没有人把它当成一辆豪华小车来使用。因为它太超前了,谁也不知道它是一辆豪华小车,谁也不懂驾驶技术。

  时代到了今天,这辆"豪华小车"已经不算太超前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懂一点"驾驶技术",那么,何不尝试着来驾驶这辆"豪华小车"呢?这就是笔者想写这部书的原因。

  虽然笔者水*有限,不能将《道德经》的精华完全发掘出来,"驾驶技术"也很生疏,但至少可以提醒各位:原来老子的《道德经》还有这样的用途!读者可用自己的智慧,摸索驾驶技术,并熟练掌握它,以实现人生提速!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百科全书”。有说它是言哲思的,有说它是言智术的,有说它是言兵事的。但它总的是说如何“得道”的大道理,故《道德经》或可称《得道经》。《道德经》文约义丰,全书5千余言,81章,分上下两篇,上篇称《道经》,下篇称《德经》。《道经》讲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表达了宇宙和自然的总规律,《德经》说的是处世的方略,道出了人事进退之术,表达了人类的人生观和道德观。“道”是“德”的根本,“德”是“道”的载体,是“道”的体现。《道德经》的智慧源于老子对世情的洞察和精微的思索,内容涉及人性修养,处世哲学,治国之道、军事哲学,等等,老子思想根本上是经世致用之学。

道德经读书心得8

  作为充分体现*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虽然文章大部分用*乎诗体的语言,有些晦涩难懂,但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它丝毫也不过分。

  我对《道德经》的理解主要是讲求“无为”,“尊重规律”。

  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非常名。”说的是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说天地刚刚呈现时是没有名的,万事万物逐渐出现时才有了各自的名(但并不永恒)。“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经常在没有欲求时来探究它的奥妙,有的时候探究它的倪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是说有和无这两方面都同出于道却有不同的名称。“同谓之玄”都同样可以被认为深远微妙,难以把握。“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指的是这种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这一段作为《道德经》的起始,详细阐述了对规律的理解。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不仅对*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的范围。

  认为坚持按规律办事,一切都会顺利,而违背规律会得到大自然的惩罚。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这样阐述的:“昔之得一者”古来大凡按规律办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这句话承接上句举了很多例证明尊重规律的好处。上天尊重规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规律可以安宁,神灵尊重规律可以带来安宁,河流尊重规律可以水满,自然界万事万物尊重规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规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说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会爆裂,大地不安宁就可能会塌陷,神明不显灵就可能会消失,河流没有水就可能枯竭,万事万物不能生长就可能灭亡,君王不能统治天下就可能颠覆。“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所以富贵以穷贱作为根本,高贵以低下作为基础。“是以侯王自谓孤、寡,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这局是举例说明上面一句,意思是所以说侯王都用孤、寡、不X这类贬义词自称。这难道不是以贱为根本吗?难道不是吗?“故致数舆与舆。世故不XX欲如玉,XX如石。”这是对上面的申论与例证的总结,说的是所以最高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于是不要要求像美玉那样美丽,像石头那样坚硬。

  由此可见,以位代表人物的道家学派对规律是十分尊重的,这在几千年前的*是很难能可贵的,这种辩证法虽然很不健全,但却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这对现在我们的唯物论十分有帮助,为后来人们对唯物论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十分坚实且广泛的基础。而且,从这一段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对无为的崇拜。

  在现实和一些文艺作品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云游四方的道人,他们虚幻而飘渺,空灵且高傲。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飘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种无为。

  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智。”所以说圣人的治理方法是让人谦虚,让人博学,减弱人的志向,增强人的体魄,让百姓没有知识和欲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为,以自然无为的态度治理天下便没有做不好的事。

道德经读书心得9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据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全文共约五千字,是*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因此学*《道德经》对我们探索*古代最本质的思想道德品格有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理科生,直接通读原版的《老子》是具有很大难度的是具有很大难度的,所以我选择了从阅读南怀瑾的《老子他说》开始慢慢感悟,在阅读中,我发现《道德经》并不像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样,是一部论述道德的著作。事实上,道德二字各有不同的概念。道德经前三十七章主要是讲什么是道,后四十四章主要讲德,简单说来,道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是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二者并不相同。

  首先说一说前面讲到的“道”,即宇宙之道、自然之道,在我看来,主要就是指无为之道。第一句就说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非常名。”说的是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这一句作为《道德经》的起始,详细阐述了老子对规律的理解。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由此可见,以老子为代表人物的道家学派对规律是十分尊重的,这在几千年前的*是很难能可贵的,这种辩证法虽然很不健全,但却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这对现在我们的唯物论十分有帮助,为后来人们对唯物论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十分坚实且广泛的基础。而且,从前面的章节中中,我们也可以深刻体会到老子对无为的崇拜。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对*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无为而无所不为”是一脍炙人口的名句。关于无为,老子在《道德经》第七篇里也举了一个例子。“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

  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所以对于当代的我们这些大学生理解古代老子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例如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薄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下部德经则主要讲的是人之道,也就是如何将天道应用于人事?我们就不难知道。其实老子写道德经的侧重点便是落在下部德经上面。德,是物化之为,是“道”于宇宙间的布施,是对万物的呵护。道生万物,万物应“德”而得存,万事应“德”而生运化。德,是“道”呵护事、物,沿规律与法则演化之显现。德,是“道”布施于万物生化的永恒“工程主体”。所以说:德行道从。

  我认为后文中最经典的莫过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这一句话里,是很有趣和抽象的。为何老子认为三生万物,是说明老子认可这个宇宙是只有三样最基本的东西吗?那么,寻找这三样事件与现代物理学对应的是什么?查阅资料分析后得出这三件事件就是“运动”、“空间”、“自然力”这三样,可以认为万物都是这三个事件组织而成的事件,没有更多于这三样的东西存在。从此可以推出,“二”就是“动”、“力”这二个事件的存在产生物质的“三”。三就是万物。再往上推,“一生二”中的“一”指的是整体的宇宙,就是我们这一个宇宙,而宇宙是产生动、力这“二”个现象的根源,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进一步可以认为动力互相转换是自然存在的因果关系。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存在的基本源头,也可以认定在自然角度上这个道是指特定的运动轨道。所以在人们对老子的分析中,主要认为他的道,因此把他称为“道家”。其实,对于德,是老子不能忽略的另一个主要元素。德产生道和道产生德是互存的两个基本元素,这也是《道德经》的一个主要重要的内涵。

  《道德经》仅小小的五千字,可只要你用心去读去理解,你会发现当中的道理岂是我们区区几千字便能概括的。总之,《道德经》是一部*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它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我们只要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就会对我们这些当代大学生有着重要的指导和教育意义。至少它给我的心灵开启了一道门,引导我如何从小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不追求名利的人,一个健康向上的人。


《道德经》读书心得 (菁华5篇)(扩展2)

——道德经读书心得 (菁华6篇)

道德经读书心得1

  一本《道德经》,一生做人的智慧。

  做一个真实的人:人的一生,总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能说会道,有的人不善言辞。有的人甜言蜜语信手拈来,有的人沉默寡言却内涵丰富。说着悦耳动听却不走心的话远远比不过说着逆耳忠言却溢满关怀的语言来的动听。"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正是说明了与其华而不实,不如朴实无华。由衷而出的信言远远好过满嘴奉承的美言。做一个真实的人,求真务实,实事求是。

  做一个善良的人:公道自在人心,善良的人不辩解,以理服人才是他们的追求。花言巧语善辩之人一味辩解,忠厚老实善良之人从不诡辩。一个人越强调什么越说明他内心缺少什么,越是解释越是掩饰。"善者不辩辩者不善",与其强词夺理,不如以理服人。做一个善良的人,忠厚老实,以理服人。

  做一个聪明的人:脑袋聪明的人知识大都不怎么渊博,因为他们觉得聪明就是资本。知识渊博的人都不怎么聪明,因为他们知道脑袋聪明不如内心聪明。睿智高于聪明。与其聪明没有内涵,不如有内涵地活的聪明。而"明"就告诉我们要有一颗洞察世事的心,自明,明他,明事,明礼,明人生。而这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自明,只有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正确,才能内心明达而自明明他。"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多涉猎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使人睿智使人聪明使人深刻。做个聪明的人,明明德,明归止。

  做一个懂得奉献和付出的人。给予是一种美德,奉献是一种品质。一味的索取只会让人生之路越走越窄。虽然奉献有可能失去些什么,但是人总要明白有时候失去是另一种方式地得到。可能失去了"物质",但是却赢得了"精神",给予的帮助越多,得到的.内心满足感越多。读书笔记当然奉献与付出不是毫无保留地,一味的付出不计回报并不是可取的。懂得付出和奉献的度,适可而止就好。做一个懂奉献的人,乐于助人,温暖他人。

  做一个为而不争的人,顺其自然,踏踏实实,努力过就好,要明白“越努力越幸运”,但也要懂得非己莫强求。得到了好好珍惜,得不到不去强求,失去了顺其自然,快乐就好……

  安静中体会生命的美好,修养自己,如此安好……

道德经读书心得2

  《道德经》是一部*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

  老子以他博大精深的见解,以他虚怀若谷的气魄,向世人阐述了怎样为人处事,怎样进行科学管理,怎样修养身心,怎样求知,怎样治国等等,告诉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必须遵循大道(即事物的规律),不要有太多的欲望“昔之得一者”古来大凡按规律办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上天尊重规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规律可以安宁,神灵尊重规律可以带来安宁,河流尊重规律可以水满,自然界万事万物尊重规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规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说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会爆裂,大地不安宁就可能会塌陷,神明不显灵就可能会消失,河流没有水就可能枯竭,万事万物不能生长就可能灭亡。追求太多,渴望太多,就会被生活所累;如果沉静无为,包容一切,将会满足和快乐,否则就会招来祸患。

  老子的《道德经》,以辨证的哲学方式提出了他对于治国与治人方面的主张。《道德经》的前半部主要论述了治国的方略,后半部主要论述了如何治人。

  第一段“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非恒名。”说的是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说天地刚刚呈现时是没有名的,万事万物逐渐出现时才有了各自的名(但并不永恒)。“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经常在没有欲求时来探究它的奥妙,有的时候探究它的倪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是说有和无这两方面都同出于道却有不同的名称。“同谓之玄”都同样可以被认为深远微妙,难以把握。“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指的是这种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开篇,老子以具体而又抽象的“道”引出“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即写出了要认识玄妙的玄,最好便是做到“无欲”。这与他所主张的“清净无为”异曲同工。“无欲”也就是贯穿《道德经》的主要思想。

  老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纯真的。而种。种人类丑恶行为,则应当是不合理不完善的社会制度造**性扭曲的'不正常现象。由此,老子坚持去伪存真,保留人性善美而契合自然之道的东西,摒弃所有引起人的贪欲的东西。他的政治思想,在今天看来,似乎是难以理解。他理想社会中的人民,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没有奢侈的物质享受欲望,也没有被各种令人头晕目眩的文化或知识困扰的烦恼。他是一个历史的循环论者。在他的眼里,让人们在一种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人类纯朴天真的精神生活,与自然之道相契合,比物质文明虽然发达,但充满着危机、争斗、谋杀和阴谋的社会制度显然更符合于人类的本性。

  他所强调的“无为”,即是顺应自然,其治理社会的效力,显然要比用法令、规章、制度、道德、知识来约束人的社会行为要合理得多,有力得多。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基础涵义。而老子的这种社会理想,又是同他的“道”论密切相关的。

  出于对自然法则的深刻悟解,老子把适应于“道”的运动,看作是人类政治制度、社会生活以及道德准则都应该遵循的最高准则。具体体现在他政治思想中的即是他鼓吹的“无为之治”和“不言之教”。所谓“无为之治”并不是无所为,而是强调人的社会行为要顺应自然,适用于“道”的运动。具体地讲,就是要求统治者给老百姓宽松的生活和生产的环境,不强作干预,以顺应自然。老百姓在这种怡然自得的生活环境里,无苛政之苦,无重税之忧,自然会感到这种政策的好处,从而达到了“不言之教”的教化作用。

  治国如此,那么治人又该如何呢?要以善,以柔,以刚。

  老子《道德经》中所陈的治国与治人思想,其意义之深远,至今仍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现今社会,生活、工作的脚步很快,压力又大,人们的脾气也随着变得焦躁与不安。如果能做到善、柔,必定可以*心静气。心静自然凉,生活、工作的情绪就会舒畅起来,效率也会大大提高。不仅如此,善与柔还可以帮助处理好朋友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使变得融洽,心情也会阳光不少。

道德经读书心得3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据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全文共约五千字,是*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因此学*《道德经》对我们探索*古代最本质的思想道德品格有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理科生,直接通读原版的《老子》是具有很大难度的是具有很大难度的,所以我选择了从阅读南怀瑾的《老子他说》开始慢慢感悟,在阅读中,我发现《道德经》并不像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样,是一部论述道德的著作。事实上,道德二字各有不同的概念。道德经前三十七章主要是讲什么是道,后四十四章主要讲德,简单说来,道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是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二者并不相同。

  首先说一说前面讲到的“道”,即宇宙之道、自然之道,在我看来,主要就是指无为之道。第一句就说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非常名。”说的是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这一句作为《道德经》的起始,详细阐述了老子对规律的理解。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由此可见,以老子为代表人物的道家学派对规律是十分尊重的,这在几千年前的*是很难能可贵的,这种辩证法虽然很不健全,但却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这对现在我们的唯物论十分有帮助,为后来人们对唯物论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十分坚实且广泛的基础。而且,从前面的章节中中,我们也可以深刻体会到老子对无为的崇拜。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对*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无为而无所不为”是一脍炙人口的名句。关于无为,老子在《道德经》第七篇里也举了一个例子。“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

  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所以对于当代的我们这些大学生理解古代老子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例如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薄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下部德经则主要讲的是人之道,也就是如何将天道应用于人事?我们就不难知道。其实老子写道德经的侧重点便是落在下部德经上面。德,是物化之为,是“道”于宇宙间的布施,是对万物的呵护。道生万物,万物应“德”而得存,万事应“德”而生运化。德,是“道”呵护事、物,沿规律与法则演化之显现。德,是“道”布施于万物生化的永恒“工程主体”。所以说:德行道从。

  我认为后文中最经典的莫过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这一句话里,是很有趣和抽象的。为何老子认为三生万物,是说明老子认可这个宇宙是只有三样最基本的东西吗?那么,寻找这三样事件与现代物理学对应的是什么?查阅资料分析后得出这三件事件就是“运动”、“空间”、“自然力”这三样,可以认为万物都是这三个事件组织而成的事件,没有更多于这三样的东西存在。从此可以推出,“二”就是“动”、“力”这二个事件的存在产生物质的“三”。三就是万物。再往上推,“一生二”中的“一”指的是整体的宇宙,就是我们这一个宇宙,而宇宙是产生动、力这“二”个现象的根源,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进一步可以认为动力互相转换是自然存在的因果关系。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存在的基本源头,也可以认定在自然角度上这个道是指特定的运动轨道。所以在人们对老子的分析中,主要认为他的道,因此把他称为“道家”。其实,对于德,是老子不能忽略的另一个主要元素。德产生道和道产生德是互存的两个基本元素,这也是《道德经》的'一个主要重要的内涵。

  《道德经》仅小小的五千字,可只要你用心去读去理解,你会发现当中的道理岂是我们区区几千字便能概括的。总之,《道德经》是一部*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它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我们只要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就会对我们这些当代大学生有着重要的指导和教育意义。至少它给我的心灵开启了一道门,引导我如何从小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不追求名利的人,一个健康向上的人。

道德经读书心得4

  作为充分体现*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虽然文章大部分用*乎诗体的语言,有些晦涩难懂,但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它丝毫也不过分。

  我对《道德经》的理解主要是讲求“无为”,“尊重规律”。

  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非常名。”说的是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说天地刚刚呈现时是没有名的,万事万物逐渐出现时才有了各自的名(但并不永恒)。“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经常在没有欲求时来探究它的奥妙,有的时候探究它的倪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是说有和无这两方面都同出于道却有不同的名称。“同谓之玄”都同样可以被认为深远微妙,难以把握。“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指的是这种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这一段作为《道德经》的起始,详细阐述了对规律的理解。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不仅对*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的范围。

  认为坚持按规律办事,一切都会顺利,而违背规律会得到大自然的惩罚。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这样阐述的:“昔之得一者”古来大凡按规律办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这句话承接上句举了很多例证明尊重规律的好处。上天尊重规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规律可以安宁,神灵尊重规律可以带来安宁,河流尊重规律可以水满,自然界万事万物尊重规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规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说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会爆裂,大地不安宁就可能会塌陷,神明不显灵就可能会消失,河流没有水就可能枯竭,万事万物不能生长就可能灭亡,君王不能统治天下就可能颠覆。“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所以富贵以穷贱作为根本,高贵以低下作为基础。“是以侯王自谓孤、寡,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这局是举例说明上面一句,意思是所以说侯王都用孤、寡这类贬义词自称。这难道不是以贱为根本吗?难道不是吗?这是对上面的申论与例证的总结,说的是所以最高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于是不要要求像美玉那样美丽,像石头那样坚硬。

  由此可见,以位代表人物的道家学派对规律是十分尊重的,这在几千年前的*是很难能可贵的,这种辩证法虽然很不健全,但却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这对现在我们的唯物论十分有帮助,为后来人们对唯物论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十分坚实且广泛的基础。而且,从这一段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对无为的崇拜。

  在现实和一些文艺作品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云游四方的道人,他们虚幻而飘渺,空灵且高傲。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飘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种无为。

  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智。”所以说圣人的治理方法是让人谦虚,让人博学,减弱人的志向,增强人的体魄,让百姓没有知识和欲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为,以自然无为的态度治理天下便没有做不好的事。

道德经读书心得5

  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面对金钱、地位、美色的诱惑呢?我们同样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职!

  既然我们个体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暂,我们何不端正心态呢?静心、净心、尽心就是人们的三个不同心态层面。静心:静安人生坐标;净心:净处人生方向;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静心,静安人生坐标。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通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逢凶化吉。

  “净者,不污也”,天地万物之间,洁净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义很广泛,老子《道德经》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意思是说五彩缤纷的世界使人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声音使人震耳欲聋,美味佳肴使人馋涎欲滴,纵横驰骋的心灵使人心态若狂,拥有贵重难得的货物使人心惊胆寒。就从视、听、味、嗅、触、物六方面形象勾划了人们因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故后人云: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意在教人约束,收敛人们的贪欲之心。

道德经读书心得6

  我最早接触老子,是在中学历史课本中,对老子的印象,能够说起初是很模糊的。*期,我局第六届读书会开始了,局领导向我们每一位干部推荐了《道德经》等书,最后有机会认真拜读老子的《道德经》了,那洋洋五千言中的智慧身影,让我如获至宝。随着一页一页的翻看阅读,《道德经》那智慧的灵光在我的眼前一道道地闪现。

  想起林语堂曾说过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必须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此刻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的确如此,当我掩卷沉思,《道德经》给于了我十分深刻的印象。

  老子所著的《道德经》是一部蕴藏着丰富人生哲理的经典著作。千百年来,人们无不从这部人类礼貌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当今时代,“物质第一”的浪潮无情地冲击着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逐步失去了重心,大家普遍讲求效率,追求成功,其衡量的尺度变得十分物质化和金钱化。对于一名国家公务员来说,如何去应对物质时代的各种诱惑,全心全意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个人以为,就是要按照《道德经》一书中所倡导的独特的人文精神,努力做到:守静处世,清静自省,消除贪念,宽以待人,快乐学*、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一、致虚守静是安于本职工作的根本。

  《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这句话强调……

  我一向认为,生活中应少一些浮躁喧嚣,多一些笔墨书香。《道德经》是人类礼貌的精华,它集中体现了*的标准,是文化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山峰。用心品读《道德经》是很美的,而恰恰是这些文字,在失望痛楚处给人以抚慰。读书学*是我生命的自觉,阐释圣典《道德经》,让我能致虚守静、净化心灵,使自己在教育教学的领域内尽心尽职,不断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与成长。

  二、读《道德经》后,让我悟出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如文中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就告诉我们,一个人不仅仅要了解别人能战胜别人,更就应了解自己有勇气战胜自己。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常心,用适宜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所以老子提出的“无为”,不是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不做不贴合自然规律的事情。当你不做违反自然和社会规则的事情时,你所做的其它事情就是无所不为,所以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上善若水”就是这种“无为而为”的辩证极致。

  除了“无为”、“虚静”,《道德经》里还有一个朴素的辩证思想,就是尊重宇宙和天地人的规律。在老子的眼里,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控制的,他提出的唯“知足”,方可长久;唯“寡欲”,方能无咎,也具有现实好处。他认为过分追求“声色货利”必定会带来祸害,只有充分地尊重规律,坚持按“自然、无为、朴素”的和谐发展规律办事,才能够利用规律来缓解、协调人类社会的诸多矛盾。在第三十九章里,他有一个很鲜明的阐述,就是“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以此类推,天下万物若违背了它的规律,必将受到惩罚。这种辩证法虽不很健全,却具有十分强的科学前瞻性。当前,现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实用功利主义的过度膨胀,人们往往强调工具、手段的合理性,看重的是物质利益的满足,认为个体的意志高于生命和自然的真,不愿意相信自然的逻辑,而任意地改造自然,享受加工后的变质生活,长远利益受到忽视,结果被自然一次次地还之以颜色,就是一个佐证。

  三、爱护好我们的地球家园,践行低碳生活。

  站在我们的角度来说,老子所处的时代是刚脱离茹毛饮血的时代,就能对宇宙之中的规律有着如此深刻的认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个有无的论述,可说把世间万物的从生到死,从出现到毁灭剖析得精辟明了。道法自然的见解可说令我们现代人汗颜,几千年前的人就意识到要顺应自然,回归自然,不要去刻意破坏自然。而我们此刻把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搞得千疮百后才猛地发现提出环保的概念,要去保护补救了,其实已起不了太大作用了,一些补救措施是不能有多大成效的。因为失去的东西很多是无可挽回的,灭绝了的物种也就永远的消失了!

  四、身为国家公务人员,定当竭力为国、为民效忠。

  天长,地久①。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②,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③,外其身而身存④,非以其无私邪⑤故能成其私。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好的*,之所以能够长久不息,是因为这是个*机构运行程序贴合民众的利益,贴合道。*的公务员不是为了自己的贪欲,**,食欲,玩乐,口福,性福,眼福,耳福等享受而当官,不是他们没有这些欲望,而是*的机构没有这个机会,这些漏洞,让他们去为所欲为。因此好的*为优秀的品德好的人带给发挥才能的*台,让愚蠢,丑恶,猥琐的人却步。这样的*往往使公务员将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置之度外,不会出现让领导先走的场面,这样的*才会生生不息。这不正是这个*的公务员一丝不苟,无私无畏的行为,才能成就这样的*生生不息,受到人民的拥护。我觉得做人首先要逐步克服自己的贪念。贪念消失了,自然就不太注重得失和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自然也就能够宽以待人。

  以上是我读《道德经》的点滴感悟,《道德经》已俨然成为我的良师益友,它给我的心灵开启了一道门,引导我如何清净处世,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不追求名利的人,一个健康向上的人。读《道德经》吧,它会使你精神不再贫乏,生活不再无聊,人格不再卑下,使人高尚,使人聪慧,使人丰富,使人幸福,使人成为真正的人。


《道德经》读书心得 (菁华5篇)(扩展3)

——道德经读书笔记 (菁华6篇)

道德经读书笔记1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

  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站在老的角度,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道德经》是一部*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

道德经读书笔记2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提出了一个与巴菲特的想法一致的观念:“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圣人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意思是说,杰出的人并不直截了当的去追求大事,难事,而是有意识的不做大事,不做难事。他们做什么呢?他们做的是比较容易成功的小事。对大事难事的把握和控制,在于从简单容易的方向下手,实现远大的目标,不与高难度的.问题正面交锋,主动的避开高难度的问题。从小的地方做大事,而不要直截了当的构建一个大的格局,大场面。这样因为没有难度,就没有太大的失败可能性,不断的积累小的成功就能实现成其大的目标。把老子挖出来进入*股市,会做得好,老子肯定是不懂现在经济,财务经济,金融学说,但他有大智慧,从简单入手,从易处入手,避开难的和大的,从而终成其大。

  这个理念也正是巴菲特的核心理念之一,甚至也是巴菲特成功的根源之一,巴菲特:“我从不试图跨越七英尺高的栏杆,我所寻找的,只是容我轻易跨越的一尺栏杆”。巴菲特的意思是“我不做高难度的事,只做杀鸡宰羊的事!问题的难度降低后,错误自然不会发生。”

  提升成功率的根本办法是为其易,为其细,为其小,不为其难,不为其大,不为其烦,逐步积累在时间的作用下能够成其大,成其功。这其实才是根本的成功之道。

道德经读书笔记3

  佛在法会上,手拈一花,视来众,尽皆茫然,独摩柯迦耶会心一笑。佛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诸摩柯迦耶。”

  花,本不自生,而是生于植株;也不自灭,而是归于植株。其不自生,亦不自灭,却适时令而存在,它暂居于生命的本体,它所遵循的生命的轨迹,即为“道”。

  林语堂说:“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

  道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道家与儒家的思想摩擦激荡,相辅相成。但我认为:在*传统的文化思想中,儒为表,道才是最深的内在。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世间万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成的。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是混沌是无极。由此生出鸿蒙之气,内含阴阳,再生而为天地人三才,进而构成世间万物。这是我们后人所理解的道。

  然而老子自己却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粗浅的理解为:能够用语言说出道就不是道了。道就像空气,伸手去抓,以为得到了,张开手却空空如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天道关系。

  “道”既混成了万物,但它又是恍恍惚惚,虚虚幻幻的。在恍惚虚幻中,它有象—有万物的影象;有物—有形形色色的物质实体;有精—有产生和发展的缘由;有信—人们可以凭着一定的方法去发现它、验证它。可见,老子的“道”,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它先于天地而生,周而复始。今天,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科学家们也证实了自然界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它存在于互不相同的形形色色的事物之中。此是此,彼是彼,任何事物都按其固有的轨迹运行。人们能够用一定的方法去认识它、体验它、并按照客观规律改造它。由此观之,老子在《道德经》中就已经揭示了宇宙的起初和自然的本源,这比之西方*现代的理论学说早了两千多年。

  老子的“道”在自然领域里也极富内涵。

  可以说老子生命的代表。如果生命是荒诞的,老子也是荒诞的;如果生命本身是一种怪诞的逻辑,老子也有同样的逻辑。老子只是反映生命的本真。他不给自然添加什么,也不摒弃什么。他不在里面选择,也不赋予它意义;不管自然是什么模样,他都欣然承认。老子愿意相信自然与生命的纯真,他更欣赏不加修饰的天然之气。

  而现实社会中,有多少人懂得欣赏自然的美,生命最初的不加修饰的纯真,和万物固有的运行轨迹。现今的人们常常视自己的意志高于生命和自然的真,他们不愿意相信自然的逻辑,任意地去改造自然,享受着经过加工后的变质的生活,与自然斗争。他们认为人生的价值正体现于不断地斗争中。历史,有过惨痛的教训,历史的经验不可谓不深刻。但是,历史更多的时候是在重复着的是极其相似的悲剧。所以这些“善斗”的人类,被自然一次次的还之以颜色,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老子教导人们在大自然面前应该没有选择,只有接受。人们因此认为,老子的价值观和生活观是消极的和无为的。其实,正如老子所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遵循着自然,所谓的消极最终会给人类带来福音和一种最积极的结果。相反,那些倡导所

道德经读书笔记4

  【摘抄】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化弃虑,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而寡欲。

  【现代汉语解读】

  领导者不占据道德高地,抛弃聪明巧智,百姓就会得到百倍的利益。不费很多心思去教化、算计群众,利用计谋去管理百姓,百姓就会慢慢变得善良、孝慈。不使用精巧别致的东西、放弃能带来大利益的东西,就不会有盗贼。这三种境界,写成文字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找出原因归属:看到事物的本质,保持质朴的本性,减少自己的私心和欲望。

  【读后感赏析】

  老子要求领导者一定要放低自己,圣与智都是虚幻的名利,不要总是想着别人称自己圣人,不要总觉得自己很聪明。当人做到领导的位置之后,容易出现什么样的问题,这是老子特别看重的。老子强调,以出世的状态做入世的事。要求领导者放弃追求虚幻的名利,实实在在做好本职工作,造福天下苍生。

  然而,历史上,正面的例子不多,也许只有汉文帝、汉景帝算是比较好地执行了道家治国理政的思想,实行无为而治,国力迅速恢复,百姓富裕。反面的比比皆是,即使历史上的名君,多数是主动作为、过度作为。如汉武帝,征伐匈奴,开疆拓土,表面上取得了丰功伟绩。然而,由于他过度地使用武力,造成国库空虚,百姓苦不堪言。好在他晚年幡然醒悟,承认错误,颁发《罪己诏》,调整了国家政策,但汉朝由强盛到衰落的步伐已经启动。

  历史上很多聪明的皇帝属于妄为、胡作非为的皇帝。宋徽宗算是一个典型。宋徽宗的人很聪明,他的艺术成就也很高。在*历史上也算得上顶尖艺术家了。可是他当上了皇帝之后,竟然还热衷于各种虚名。他总觉得自己是圣人,自封“教主道君皇帝”。每当天下有祥瑞出现时,他都很高兴,并给予发现者重奖。上有所好,下必趋之。于是老百姓也配合其造假,每年都出现各种祥瑞,如黄河清、禽产凤凰、牛生麒麟等大量“祥瑞”,更有不少自称身怀道术的道士进言称宋徽宗是天上的神仙。到最后,宋徽宗自己也认为自己是昊天上帝元子,为大霄帝君。皇帝热衷于玩各种虚名,却无心国事,他自己身边自然也聚集起一批投其所好的狐朋狗友,朝廷里奸臣结党,朝政混乱黑暗,结果国力江河日下,最后遭遇靖康之耻。他不仅自己的晚年过得生不如死,还连累大宋的皇族,百姓跟着遭殃。

  “绝化弃虑,民复孝慈”,这是依据郭店楚简。通行本为“绝仁弃义,民复孝慈”。楚简的可能可能更接*老子的原意。化,教化民众,就是领导者不要总想用技巧去管理,抱着教化的目的去教化。虑,思虑,就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去不断思考策略。

  领导者应该放下自我,要按照大道做事。自己先提高修养,老百姓也就自然而然向你学*,逐渐有了孝慈之心。作为领导者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去考虑事情,只需要先做好自己,再去影响他人。不要抱有教化的功利心去教化百姓。不带强烈的动机、企图心,要随缘做事,读后感是老子的本意。老子这里仍然要求无我利他,放下为了自己的名誉地位而试图教化,放低自己姿态,坦然为大家做好事,百姓就会跟着你变得孝慈。老子这里并不是反对教化,而是反对抱着教化的目的去教化。在道的层面做事,你的一言一行就是教化。老子写道德经的目的就是教化领导者。身教重于言传,自己首先能够做到,老百姓自然会跟着做到;自己做不到的,或者不想做的事,不要强迫百姓做到。国家治理如此,家庭教育也是如此,父母的身教比嘴上的说教重要得多。家长自己天天打麻将,不能要求孩子天天学弟子规。

  当领导者不去追求那些工巧精美贵重的东西时,老百姓也就自然不会去追求它,愿意过简朴的生活,那么百姓也就没有必要去做盗贼了。公司中,领导以真诚之心做事,员工自然也会以真诚之心工作。让老百姓做到盗贼无有,领导者就要放弃搜罗那些珍贵东西的想法与行动。这是实现盗贼无有的方法。皇帝喜欢珍宝也会跟上,上行下仿。

  素,没有染色的丝。见素,指看到事物的本质。抱,保持。朴,未经雕琢浑然一体。少私寡欲,是人类进化的结果。大猩猩从来都是抢着吃,很少相互帮助,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现互助更有利于群体的发展,这个品性在大脑皮层中遗传下来。人类既传承下来了私心,也同时传承了互助利他的品性。有了互助利他的品性,所以人类能够区别于大猩猩,组织起更大群落组织,增强了抵御逆境的能力,领导者能够带领大家一起进入安静、祥和、积极进步的状态中。人类天生就有私心的一面,若领导者能够克制住这些人性的弱点,就能够带领员工们建立一个好的公司文化,这个组织就会越走越远。

  绝学无忧——道德经经典名句摘抄及读后感赏析:

  道德经经典名句:绝学无忧。唯与诃,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望呵,其未央哉!众人熙熙,若飨于大牢,而春登台。我独泊焉未兆。若婴儿未咳,累呵,如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遗。我愚人之心也,蠢蠢呵。鬻人昭昭,我独若昏呵。鬻人察察,我独闷闷呵。沕呵,其若海。望呵,其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鄙。我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道德经汉语解读:

  抛弃一切学问,人生就会快乐无忧。恭维与呵斥,能有多少差距呢?美好与丑陋,又有多大差别呢?人们所害怕的东西,那个东西也会害怕人的。悟道之人心胸宽广,好像没有边际一样!一般人喜欢像神一样享用着百姓供奉着太牢的感觉,就好像春天里登台接受祭祀一样。我淡泊名利,不露痕迹。像婴儿还没有学会笑时那样纯粹。飘忽不定,好像没有归依的样子。一般人都想着自己的财产有余,而只有我则给予别人。我好像只有一颗愚蠢的心。一般人喜欢站在光鲜亮丽的地方,而我愿意独居昏暗处。一般人明察秋毫,而我愿意糊涂。圣人的品性深远得像大海一样,宽广得好像没有边际。一般人做事都有他的目的,而我却单独保持质朴。我与其他人不一样,我更加珍重道。

  道德经读后感赏析:

  绝学就是不要一切学问,什么知识都不执着,人生只凭自然。佛教中相对应的一词叫“无学”。修道成功,到达最高境界,任何名相、任何疑难都解决了、看透了,“绝学无忧”,无忧无虑,没有什么牵挂。知识分子喜欢钻牛角尖,丢开书本,总是很难。“读历史而落泪,替古人担忧”,会生气,会落泪,这是读书人的毛病。

  唯,答应,也可以理解为恭维,唯唯诺诺。诃,呵斥。批评你的人,往往是帮助你的人;而当面夸你的人,可能是背后害你的人。

  不要过分执着于名相,美好与丑陋往往都是在一定条件下相比较存在的,条件一变,美与丑就发生变化。老子告诉我们要用端正公*的视角看问题,社会潮流的背后往往都带着虚幻的东西。领导把自己的精力放在自己的名声、形象上,管理的境界就降下来了。作为领导者心里一定要十分清醒,不去追求那些浮华的东西。

  这里讲的是第三层的管理境界,即“其次,畏之”。管理者让别人害怕他,以恐吓、高压的手段管理员工时,其实他自己也是害怕员工的,这是他心虚的表现,其实他的内心也是恐惧的。如元朝的蒙古统治者就采用高压的统治,让老百姓害怕,其实他们自己心里更害怕。但这种高压政策很快造成了农民起义,元朝统治者只能北逃。一个公司太多的考核、检查,就是管理者不自信的表现,这样的公司往往做不长。

  望,意指边际、辽远。太牢,古代同时使用猪牛羊三种祭品的祭祀,是等级很高的。飨,享用供品。春登台,春天的祭祀活动。兆,征兆。一个高明的领导者,他们的心宽广没有边际,根本不在意外在名相。而一个*常人,特别在乎各种名誉、形象、外表等虚幻的东西,把自己搞得像神一样享用供奉。

  咳(hai),婴儿笑。累,飘忽不定。婴儿还不会笑的时候,是最纯真的状态。回到婴儿的状态,就是修行,放空头脑,没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相当于睡眠。保持孩童状态的老人更容易长寿。

  遗,读wei,也作馈,给予的意思。一般人都是为了自己的财产有余而不断地多捞取,贪官就是如此,贪得无厌。而圣人强调的是给予。

  鬻,本读yu,这里读shu。昭,明亮。昏,昏暗。察察,特别精明,审查别人的缺点,挑剔别人的毛病。闷闷,不在意。没有悟道的人把光亮集中到自己身上,让自己高大光彩,显示自己。不好的领导者,对自己彰显功劳,把功劳据为已有,对别人叫是挑毛病。读后感互相挑毛病,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孩子在幼儿园时就是喜欢挑其他小朋友的毛病。作为普通人,有这个毛病倒还可以理解;但作为领导,则非常不合适,你已经是领导了,部下有出息,光鲜亮丽的时候你应该高兴。与部下争名争利,得到的结果是让部下失望、不合作、消极对待。

  沕,深远。望,辽远的边际。顽,没有被劈开的木头。鄙,人们居住的单位,乡村的意思,后引申了质朴。华为的任正非经常被人称道,他被拍到在机场打出租车,和同事一道乘机场摆渡车,和员工一起在公司的食堂排除买饭,等等。这位超大型企业的老板不搞特殊待遇,把自己放在普通人的位置,特别受到公司内外的人尊重。

  食,吃,这里是用的意思。母,女性,在道德经中反复出现,用以比喻天地的本源,也就是道。大道,就是为众生做事。

  这一章里,鬻人、众人,都是指没有悟道的人。而我,则指悟道的人,并非指老子自己。很多人把“我”误解为指老子自己,认为是他标榜自己,这是很大的误会。

  孔德之容——道德经经典名句摘抄及感悟赏析:

  道德经经典名句: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望唯沕。沕呵望呵,中有象呵。望呵沕呵,中有物呵。幽呵冥呵,中有精呵。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顺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以此。

  道德经释义解答:

  大德的运动,完全是按照道的规律运行。道生成万物的时候,太深远微妙无穷。道虽然深远、深奥,但还是有迹可寻。深远微妙的道啊,其中有物。深邃幽暗的道啊,其中有精。其精是真的,有着不变的东西。从今天到古代,其规律一直没有改变过,使万物都顺着道的理念生长变化。我是怎么知道每一件事物的成长规律呢?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道德经读后感赏析:

  这一章阐述的是老子的宇宙观,即这个世界是怎么形成的。本章讲的是天之道。

  孔,意为大。容,意为运动。道是世界内在运行规律,德是根据道制订出来的行为规律与法则。老子在道德经中主要讲道。道是领导者必须懂的,德是领导与员工都必须遵守的。道是原理,德则是操作手册。不学道,就不知道德从何而来,德就会被质疑。

  通行本中把“沕”改成“忽”,通常被解释为恍恍惚惚,模糊不清。这个词的《道德经》中多次出现。帛书甲乙本中都是“沕”,微妙、深远的意思。象,事物的表面显现,如天象。中医中的藏象学说,就是通过皮肤等外部器官的表象探索内藏器官的疾病。

  幽,深远。冥,暗。精,构成我们世界最基本,最精微的物质。中医中的精,可以理解为DNA,精气。精能够形成物质,物质形成世界的象。读后感·信,理解为诚信,不变的规律。老子认为道中有精,是一种万古不变的规律,精形成物体,然后进而形成我亽看到的世界的象。这是老子的世界观。其实老子的看法与现代的宇宙观极其相似,我们的世界首先从一个点开始的,通过宇宙大爆炸形成我们现在的宇宙。

  父,也作甫,事物的开端。老子认为从古至今,所有的万物都是顺着道的理念生长的。老子认为首先有信,然后形成精,再形成物,后形成象,这四个层面都包括道里面。这是老子的全息理论。我们现在知道的生命形成的过程,也与老子讲的事物形成一致。首先有**卵、然后形成胚胎,再形成生命体

道德经读书笔记5

  纵观《道德经》,只五千余字,但章章锦绣,字字珠玑,微言大义,可谓博大精深。数次读罢,仍多有不解之处,然只窥冰山一角,亦觉受用无穷。正如尼采所说:“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道德经》一书,“道”一字贯穿全文,可谓中心,道是什么,老子说道隐无名(第四十一章),道实际上不可言说,但我们还是希望道有所言说,所以勉强给它一种代号,称之为道,就我理解,类似于西欧哲学中的“逻各斯”(仍有区别),即世间万物变化的一种微妙尺度和准则。

  老子警告我们:“不知常,妄作,凶。”(第十六章)并用《道德经》向我们传授了许多有关道的感悟,教导我们如何通过了解自然规律,并以此指导个人行动来全生避害。而关于自然规律,老子提倡“无为”,“无为”是老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理念,正确理解这一理念对领会老子以及整个道家学说至关重要。有人认为老子的思想比较消极,不如孔子积极,就是因为对老子的“无为”二字理解错误所造成的。“无为”二字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妄为,不违反自然规律的过分作为。

  反者道之动(第四十章),物极必反,所以过分作为必将适得其反,老子举例说道:“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第三十三章)而老子提倡的正确做法为“袭明”,既“将欲弱之,必先强之”(第三十六章),“袭明”的通则冯友兰先生解释:“想要得到的东西,须从反面开始,想要保持什么东西,就要在其中容纳一些与它相反的东西。”故而欲强,必先知弱。“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七章),“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章)。如今社会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然富而不贵者,比比皆是,何以至此,皆因人们过分追求,正如《小窗幽记》第一章所述:“醒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之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 醉,便有欲,欲,则有求,求,必缺静,躁,终将过,过,犹不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第四十六章),所以,必须清心寡欲。

  关于如何清心寡欲,老子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第十九章),不尚贤,不使民争(第五十七章)”,既必须摒弃虚名,而后《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并守意念清明,便可清心寡欲,便可无为。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成就了自己。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第十二章)”所以我们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十九章)正如周国*先生说:“人应该致力于成为优秀的人,名利只是优秀的副产品。”少私寡欲是一种静心的境界,能使自己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检束自己的贪欲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于是便可守清耐贫,不受名利困扰,安心工作,不做画蛇添足之事,从而提升人生境界。

  静心除了清心寡欲,不妄为,还有谦逊,这样就像老子推崇的善道者:“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君子谦逊行事,谨遵天道,因为就人类活动而论,一个人前进的极限是相对于他的主管感觉和客观环境而存在的,“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第九章),骄就到了前进极限,艾萨克·牛顿说他感觉到他对于宇宙的认识与整个宇宙相比,简直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小孩对于海的认识因此,正因如此,他才取得了相对于人类的巨大成就。

  而有了综上所述的德性,无为、清心、谦逊后,人自然会有淡然超脱的心境,宠辱不惊,善利万物而不争,于品格修养,有“唯之阿之,相去几何?善之恶之,相去若何?”(第二十章)的淡定从容,这种君子会以自身为辐射中心,带动良好的风气,因为“重为轻根,静为躁君”(第二十六章),不仅抑制了自身的轻浮躁动,也会令周围人心向往之。宠辱不惊,“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第十三章)。如此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

  小子自知浅薄,读罢《道德经》略抒己见,为免贻笑大方,于此先行告罪。

道德经读书笔记6

  【原文】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道生之,德畜之。长之,遂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此之谓玄德。

  【现代汉语解读】

  道孕育了世间万物,德滋养着世间万物,天地让万物具有不同的形态,而世间的各种力量互相作用之下,万物又有了各种功用。所以,世间万物尊崇“道”,也认为“德”特别宝贵。道受到尊崇,德被看重,没有人给它尊贵的爵位,然而它自己却一直这样做。道孕育万物,德畜养万物,让万物生长,让万物成就,让万物养育,让万物丰厚,让万物生养,让万物有保护。道产生万物却不去拥有万物,有作为却不认为是自己的功劳,带领大家却不说自己是主宰,这就是深远的德行。

  【延伸解读】

  这一章是老子关于道、德与万物的关系的理论,是关于天之道特征的论述,以便用于提示圣人之道。

  心中明白了道,要有德行来畜养,做到知行合一,在具体的事件中赋予“道”以形态,用“物”和“器”来涵养“道”。物,指物体的本身,实物。器,物体的功用、用途。

  老子的世界观是这样的:道,也就是天之道,是无名无形,不可捉摸的。而它落到这个世界上来,就有具体的形态了,一种混沌的状态,不分阴阳、混沌一体,这就是道在这个世界上的物质基础,开始有名有形,这个时候叫“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这个“一”。因此,“道”与“一”不是一回事,“一”是道在这个世界里的具体表现、实物存在。按照河上公的讲法,这“一”就是德,德开始畜养“道”所生成的混沌状态,不断让它增大,畜养它,然后开始分出阴阳,阴阳合一再变成一个新物质,是阴阳合一的物质。然后再生成了许许多多新具体的物质。“三生万物”,也就是“物形之”。物体有了形态之后,便有了各种功用,成为有用的各种具体的“器”,称为“器成之”。

  “道”是世界运行规律,无名无形,我们捉摸不到,而“德”是道在这个世界上的外在表现。我们也可以理解为:“道”是里面的内涵,而“德”则是外边行为体现的品德。我们明白了“道”之后,光懂还不行,如果不在具体的德行上体现出来的话,明白也是白搭。因此,悟道之人必须践行“道”,明白之后要说,让更多的人明白,更重要的是要做,要有具体的行动。那么践行的“德”越多,“道”就越巩固,这就是用“德”反过来畜养“道”。

  因为万物由道生之、德畜之,所以万物尊重道与德。而这种尊重、尊贵并不是别人加封的,是自然形成的。

  “爵”最早时候当一种鼎,这种“鼎”代表身份、地位。也就是说当年只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才配拥有这种鼎,这叫“爵”。后来引申为爵位,也就是说一个人崇高的地位。

  道德为什么这么尊贵?是因为即使不给他尊贵的待遇与名位,人家也一直这样做,所以万物更加“尊道而贵德”。这个道理很有意思,对我们生活中的指导太有意义了。现实生活中有两种人:一种是我尽可能地做工作,不在意回报;另一种人是我就要这个爵,每做一点事我要这个回报,给我好的评价,给我点赞。如果你是领导,你会喜欢哪一种人?如果你是群众,你会喜欢哪一种人?

  唐朝名将郭子仪大家都把他当做一个武将,其实他绝对是悟道之人,他的境界很高,他就是“莫之爵而恒自然也”。每次*叛以后,朝廷里的宦官就在皇帝面前说他坏话,不断地整他,结果释去兵权,让你回家了。别人会觉得不公*,气愤的不得了,所以当时还有一个名将叫仆固怀恩,他也跟郭子仪一样能征善战,但是因为不公*待遇,他就觉得气不过,最后也反叛了,最后他整个人生一败涂地。而郭子仪被释去兵权以后,他根本就不在意,而下次*叛的时候还需要他出来,结果一而再再而三,这样的人真的就会吃大亏吗?就在当年,郭子仪就成为大家的偶像了,全天下的老百姓看不在眼里吗?佩服他,尊敬他,这就是“道”的原则。没给我地位,但是我依旧这么做,一直这么做,很自然,这种境界的人是我们真正需要的领导。所以郭子仪人生圆满,活了八十多岁,子孙满堂,家里边孩子都成才了,皆为国家栋梁,到哪去大家都尊重他。

  长,就是让万物去生长。遂,就是成的意思。亭,指路边给人休息的建筑物,这里是养育的意思。毒,这里不作“毒害”讲,是养育、厚的意思,使它变得更加丰盛。覆,就像母鸡保护小鸡一样,保护的意思,保护它、覆盖它,让它存活。“长之,遂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讲的都是天之道对万物是怎么保护的,它对万物不断地养育、保护,让它生长得很好,这是“天之道”对万物的所作所为。所以老子讲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作为之后隐身于背后,不自恃功劳,这叫“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就是他带领大家往前走,他是这个首长,但是他不说我是主宰,我才是你们的主人,你们全靠我,而是尽量保护大家,让大家活得好。

  “玄德”,很深远的德行,“玄”是高远、深远的意思。这是老子对领导者的要求,也就是说领导者有这种符合天之道的.态度以后,您做事会完全不同的,您就能做到最大程度的团结您所领导的群众,您就能做到,因为您没考虑自己的利益,为大家做事,所以人家会把你放到尊贵的位置上,这种尊贵不是强行要求的,而是您做到了德行深厚,人家都来追随您、成就您,所以这是真正的领导力。所以,人要像“天之道”一样,要默默做事,不要总是想着自己的功劳。

  大部分人之间的智力其实没有多少差距,相差最大的是德行,做人的态度。做人的态度直接决定了你能不能团结周围的人,能不能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这是非常重要的法则。我们都是普通百姓,我们就学这个。如果您对工作就像天之道对万物一样认真做事,不计回报,您所做的一切,大家都看在眼里。大家看到以后觉得你做得太好了,精益求精,做这么好,人家能不给你一个很高的评价吗?作者:高风清扬


《道德经》读书心得 (菁华5篇)(扩展4)

——《道德经》 读书笔记 (菁华5篇)

《道德经》 读书笔记1

  《道德经》是一部蕴*类智慧的经典著作,虽然只有五千余字,却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间来研读。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道可道,非常道”、“上善若水”、“无为而无不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等经典名句,它们都出自《道德经》。这些智慧能量满满的文字,渗透在中华文化中传递千年,历久弥新,哪怕随手翻出来一两句琢磨一下,都能有所收获,这就是《道德经》的魅力所在。

  无为,是《道德经》的核心思想之一。历史上也曾有很多解读认为无为的思想过于消极,是不思进取。其实,老子倡导的无为并非目的,而是一种常人很难企及的状态,是“为”到极致才能达到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这种“为”与“无为”之间的转化就像阴阳两极的关系,是辩证的客关规律。

  大家都知道,金茂上海环沪事业部有着非常好的跑步文化,偶尔设置一些小激励,每周完成3次5KM以上跑步打卡任务,可以获取精美小礼物。从“为”的角度来看,单次5KM对于不常锻炼的人来说是需要一点毅力来完成的,如果要追求速度,那更需要下一番功夫才行;但对于跑半马甚至全马的大神级人物来说,完成单次5KM不在话下,就像普通人走路一样,不用刻意,轻松完成,那么这种状态就有点接*“无为”了。

  又比如,我们地产开发是一个综合性很强、涉猎面很广的行业,由于工作中交集繁多复杂,所以对流程的规范性要求也很高。大家都走过流程,很多流程第一次走,不是因为种种不合规范而被打回,就是由于线下沟通不到位而导致走不下去,有些稍微复杂的流程要反复“折腾”,刻意而“为”,才能通过审批。随着工作熟练度的增加,我们走流程前已经懂得做好线下沟通,流程规范也早就心中有数。这时,走流程这项工作不再需要刻意而“为”就可以顺利完成,这种工作状态也可以说是离“无为”*了一点。

  结合上面的小案例我们更容易理解,老子倡导的“无为”,是“为”到极致才能到达的'一种境界,俗语中的“熟能生巧”、哲学三大辩证法规律中的“量变引起质变”理论也都具有类似的概念,这些概念强调的不是结果,而是具备这种能力的状态。

  所以,《道德经》带给我们的不是虚无缥缈的消极不作为,而是向世人揭示一种客关规律,对人的作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目标——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经》 读书笔记2

  很喜欢看《道德经》这本书,是春秋时期老子的著作。虽然只有5000余字,但是蕴含了很多为人处事的明智方式和养身方法,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反复研读的文化瑰宝。下面我来列举最*看过的一篇,并向大家阐述一下我的理解和感悟。

  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真正善于做好事的人,举止高洁,做善事不留痕迹,不让人知道。因为他不需要别人知道,不需要别人表彰。在自己心里也不留下痕迹,因为不求回报。如果做了善事自己深深记在心里,那么假设被助的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没有伸出援助之手,你就会有失落感,甚至会有怨怼。所以假设你帮助了别人,那就尽快忘记,因为当你行善时,你的内心已经有了愉悦的感受,不要图回报,只要没有怨恨就好了。

  善于说话的人,他说出来的话是没有瑕疵的,因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且是出于善的本心。善于计数的人是不用计算器等工具的,完全可以心算。

  善于关闭的人不用锁外人却开不开门。譬如有些人不是自来熟的,他对同学同事都很客气,但是是有距离感的。因为他要对认识的人有个了解的过程,如果和自己三观一致,欣赏某人,才会打开心房与你深交。泛泛之交则看上去很礼貌,也会帮你,却会感受到心门不是向你敞开的。这样的人我很欣赏,因为他的朋友,爱人是经过仔细挑选的,也会爱得深沉。择其所爱,爱其所择。

  善于结绳的人不用绳子牵绊你,你和他的联系却解不开。譬如有人很有人格魅力,有才智且有仁德,他即使不常常见到你,你也想和他亲*,与其结缘。又譬如我们*文化——国学,它流淌了数千年,在当今社会不需要通过四书五经考功名,也有大量的国学爱好者,海内外的华人都主动要和传统文化牵绊,是因为它不朽的精神。

  因此圣人善于救人,善良的人他去救,不善良的人也能救,大恶人也要度。与我亲*的人能救,与我不亲*的人也能救。相信我的人能救,不相信我的人也能救。所以他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人,也不抛弃不放弃任何物。譬如一个好领导者,他有能力和实力去帮助所有人,无论和他想法一样还是不一样的,都能包容、帮助他们,指导他们,并让人心悦诚服,把一个团队融合起来,激励他们发挥各自所长,把工作做好。

  “是谓袭明。”这就是对于人类光明的一面的继承,是至善至美的境界。

  所以善良的人,是不善良的人的老师。不善良的人,是善良的人的借鉴。我们*时看到别人为人处事高尚又恰到好处,就要想方设法去模仿,去学*,考虑如何能做到和他一样好。当我们看到有些人在为人处事上自私自利,没有教养或者为恶。就要思考自己是不是有类似的毛病,去思考如何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他山之石可以攻错。

  对于身边的可以借鉴学*的人不去重视,不去亲*学*;对于身边做了恶事的人只是鄙视看不起,却不去思考爱惜他能带给你的宝贵经验。即使你才高八斗,学识渊博,学历高,也是个心智不成熟的看待事物迷幻不清的人。所以不要觉得看了几本书比别人多懂得一些知识就高人一等。你得到的知识是有限的,而那些为人处事恰到好处,处处能为别人立场换位思考的人,他们才是无限公司。即使没有看过啥书,也是比你高明,因为他们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以上是我对本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道德经》共81篇,每一篇都精辟微妙,是*道家文化的核心著作。看完这本书也许不会让你增长智慧,只是在看的过程中增加乐趣,只有融汇于为人处事才会增长智慧。如果能够把全书内容理解透彻并融入日常生活而全面不着痕迹,应该会让你有全新体验并使生命更精彩。所以绝对值得一看。

《道德经》 读书笔记3

  【原文】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哉?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人多伎巧,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而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现代汉语解读】

  用稳定的状态治理国家,用出其不意的方法用兵打仗,用无事之道取得天下。我怎么知道会这样呢?如果天下有特别多的忌讳,那么百姓会越来越贫困;如果百姓有很多互相攻击的武器,会让社会变得混乱。如果人们技巧太多就会滋生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好的东西太多了盗贼也会越来越多。所以圣人曾经说过:“我无为,人民就自我教化;我好静,人民就会遵纪守法;我无事,人民自然富足;我无欲,人民就自然朴实。”

  【延伸解读】

  *时要稳,打仗要奇,两种状态要学会切换。“以正治邦”和“以奇用兵”,作为领导者都应该学会的。治国要走正道,按规矩来,按法律来管理。但用兵是非常规的,要用出其不意的办法。老子虽然反对战争,但有的战争是无法避免的,真的有外敌来犯了,必须要认真地打,而且打是有技巧的,作为领导者也不会怯战。“正”与“奇”的不同,也揭示了打天下与坐天下的区别。

  “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就是说如果这天下特别多的忌讳,不允许你做这个,不允许你做那个,老百姓一定会贫穷的,因为条条框框太多了,几乎什么事都做不了,社会运行一定缓慢、效率低下、停滞不前。为什么会多忌讳呢?是因为领导者多事。那领导者为什么会多事呢?是因为领导者为了自己的形象、地位和利益等等管理方便,他要设各种忌讳。忌讳不是规则,规则是让大家运行的一些条文,而忌讳是因为怕冒犯了某些人的尊严而采取的禁止性措施。其目的完全不同,规则可以成文,可以公开,告诉你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而忌讳可以意会,也可以言传,却是不能公开摆上台面的东西。

  “利器”就是锐利之器,武器之类的东西,是互相攻击用的。老子虽然讲的是武器,但是实际讲的是争斗之心,如果老百姓的争斗之心多了,整个社会一定会混乱的。

  老子说,这人如果特别多地用智慧的话,“奇物”就会特别多,“奇”是指不正常的物品,是稀奇古怪的东西。而这些东西不是我们正常生活所需要的,根本就没有什么作用,而且对生活有着不好的影响。如扳指,本来是古代用于保护拉弓勾弦的手指的,后来却被八旗子弟用于炫富,制作得非常精美,变成了“奇物”,扳指的质地亦由原来的鹿角、发展为犀角、象牙、水晶、翡翠等名贵滑润的原料,扳指失去了原来的功用,八旗子弟也从此堕落。因此,技巧常常会被用来满足欲望,不如回归质朴。

  我们来看人的智慧是有两方面的:一方面,如果我们用来去帮人救人,去保护环境,让我们更加和谐地生活,这个应该是一种质朴的“质”,这种“质”对人是有好处的;另一方面,我们为了欲望而出发,我们把这个“智”用在了更多、更快地攫取,更多、更快、更好地去享受,为了虚幻的东西去追求它的时候,“智”就使人们遭受很大的损失,甚至走上不归路。

  “法物”就是那种珍贵的好东西,宝贝。这东西如果多的话,盗贼也多了。如果大家都喜欢一种东西,这种东西本来没那么高价值,可是大家就觉得它是好东西、宝贝,这时候民心就会乱。大家都不认真工作了,都想去弄这个宝贝,结果会盗贼越来越多。“法物滋彰而盗贼多有”再引申一下,其实“盗贼”未必是外边的盗贼,有可能是我们心中的盗贼。我们如果不能正常看一件事物,我们人为地非要把这个事物加上一种虚幻的外表光环的话,有可能我们心中的盗贼就会生起来,我们可能会去做那些不该做的事,这个对我们人生是有影响的。因此,生活中的好东西层出不穷,要学会识破诱惑的局,灭掉“心中的盗贼”。

  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存在感应关系,这个关系在生活中也处处存在,比如你的欲望和健康。“我无为,而民自化”。“无为”是对领导者自己的,如果你领导者不为自己去捞取,你的员工之心慢慢就会被化掉,他就会跟着改变,这是存在上下感应关系。如果你为自己,那员工一想你为自己,那我们也为自己,这时候他争斗之心就出来了,他就跟你争夺利益;如果你放下自己为大家做事,大家看到你为我做事,那么我们也要为您、为公司做事,所以都来支持您、成就您,这时候他会放下争夺之心,朝一个方向一起努力了。

  “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其实讲的也是领导者和下边员工的感应关系。我们可以引申来看,其实生活中处处有这种感应关系。比如说家长和孩子,再比如说我们自己的心和身体,其实从某种程度来讲,我们的心和我们的身体的关系,心是领导者,它来指导我们身体去运转,心如果“有为”会怎么样?“有为”就是总想为自己去争取、争夺,我看到东西我觉得美,我一定要拿到,好吃的我一定要多吃,我看到美色一定要想办法去接*他,我看到美的房子我一定要拥有它。心的欲望是无穷的,如果心“有为”的话,你的身体一定会很累很累的。

《道德经》 读书笔记4

  老子的“道”,其实并不像很多人说的那么玄乎,它是指:物质世界及精神世界变化的原因和规律——自然规律。关于“道”是物质还是精神之争,是肤浅的,属于表象范畴。

  所谓自然规律:它是自然界的运行法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运动形式。人们只能经过实践认识它,利用它,却无法改变它,否则,就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

  如: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医生只能看病,不能救命,若能救命,普天下的医生岂不都成神仙了但有很多人并不明白这一点,或不愿相信这个简单道理。异常是很多古代帝王,迷信江湖术士,服用什么“灵丹妙药”,妄图长生不老,结果中毒身亡,反而枉送性命。

  “对立统一”,是事物存在的自然规律,也是老子反复强调和证明的观点之一。所谓对立统一,不是单个事物的对立与统一,也不是事物简单的一分为二,而是无数对立的事物交织在一齐而相互依存、影响、变化、转换,构成了动态的、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因势利导,顺其自然,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基础。

  “物极必反”,是事物运动的自然规律。是老子反复强调和证明的又一观点。如:钟摆,您说它是在左边右边中间不好说这是因为我们所看到的钟摆,只是它在某一时段的位置而已。事物如钟摆,人们所看到的事物,只是它在某一时段运动中的表象。由于事物受自身及相关因素的制约,只能在必须范围内运行,所以,——物极必反。人们由此误以为,不偏不倚,“中庸之道”才是至理,殊不知“中庸”只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某一时段的短暂现象。试问古往今来,有何人、何事、何物,能永远坚持或停留在“中庸”之上呢没有!也决不可能有!

  “失衡而动”是事物动因的自然规律,是宇宙的原动力。大家明白:事物都是运动的,但为什么要动恐怕就很少有人明白其中原因了。*代科学研究发现:物质是无限可分的,我们今日所看到的物质,事实上是无数物质的复合体,从某一个体,到相*物体,乃至整个宇宙,它们相互依存、制约、影响、变化,小到元素周期,大到天体运行,甚至鸟儿飞翔,人类行走,汽车行驶等等,莫不如此:失衡——*衡,再失衡——再*衡,循环往复,构成了对立统一、五彩缤纷的*。失衡是永恒的、持久的,*衡是局部的、暂时的。物质世界如此,精神世界难道不是这样吗放眼世界:小到人际关系,大到国家政局乃至国际形势,概莫能外。

  水往低处流,这是人们所熟知的水的一条自然规律。也是水在常态下的一种运动形式。但也有例外,如:水受热就会变成气体,会往高处跑;再如:水在太空能够悬浮,这是由于水脱离了地球的引力所致。上述两种现象,就不是水的一般规律所能涵盖的。由此可见:自然规律也是有条件的。同一件事物,时、空及环境改变了,规律也会随之而改变。这就是“规律”的规律了。

  老子云:“道可道,十分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们仅有经过自我的感官,全面认识和系统分析客观事物,进而掌握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而不违反自然规律,因势利导,顺其自然,才是人间之“正道”。

《道德经》 读书笔记5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虽有环观,燕处则昭若。若何万乘之王,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现代汉语解读】

  重是轻的根本,静是躁的主宰。所以聪明人整天出门在外到处走,始终不离开辎重,虽然走了很多路,办了很多事,还能够轻松地坐下来,从容坦然。可是为什么万乘之王,看重自己的身体却看轻天下呢?轻视重点任务就会失去根本,躁动就会失去控制。

  【延伸解读】

  自然界的规律,如树根比树梢重。老子这里强调做事要区分出轻重来,把握重点。要明白哪些是事物的根本,是重点任务?哪些只是做事情带来的结果,是副产品?,这些副产品不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和我们追求的目标。两者必须区分出来,抓住事物的根本,结果是轻的。如中医治病,就要抓住本质重点,不能光看症状,而是要清楚病因。身体是根本,事业只是身体的附属。为了身体要懂得拒绝,不要为了工作拼命熬夜。为了工作以及工作带来的虚名而熬坏了身体不值得,“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也是同样的道理。

  躁,狂躁的意思。人的躁动状态是不正常的,只有静能够把狂躁控制住。当我们内心清静的时候,躁动就会慢慢*静。这一点在军事上有特别多的例子。曾国藩打仗被称为打呆仗,称为“又笨又慢*天下”。他每到一地,安营扎寨,稳扎稳打,逐步推进,从来不出奇兵,就是以静制动。司马懿与诸葛亮对阵时也一样,他知道诸葛亮粮草不足,急于速战速决,所以他任凭诸葛亮怎么挑战、羞辱,他都不急不恼。他知道诸葛亮着急、躁动,直到把诸葛亮拖垮、累死。诸葛亮一死,就没有谁是他的对手了。当然流传下来的经典战例多数是出奇兵的例子,但实际上它在所有战争中的比例是很低的。大部分的仗还是稳扎稳打,以静制动的。

  君子,也有作“圣人”的,因为圣人是得道的人,就不用拿出来比喻了。君子,指的是聪明的人。辎重,指装粮食、行李的车子。古代人出门都是要带粮食的。辎重虽然是负担,但它是生活的必须,离开后可能会饿死。燕处,轻松地处置。昭若,轻松地完成。老子这里强调的是有些东西是非常重要的,不能放弃它(用辎重来比喻)。作为领导者要明白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不要去追求浮光掠影、虚幻的表象。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公司就是你的辎重,最重要的东西。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我们生活中一定有东西是最重要的,是基础,我们千万不要离开它,放弃它。譬如选择职业时,最好能够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是一定要选择自己感兴趣,擅长的行业;二是你所做的事要对众生有利的;三是要坚持,坚持十年以上必有成果,必定成为专家。

  万乘之王,就是君主。君王为了自己的享乐而不重视天下的治理,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层出不穷,最后天下百姓遭殃或者失去天下。有的公司领导认为功成名就了,常年不在公司里呆着,到处去爬山,出国游玩。当野蛮人来敲门的时候,回来应对时惊惶失措。一个普通老百姓犯这点错误可能问题不大,但作为万乘之王的后果就很严重了。

  轻则失本,就是只求结果,忘记为什么追求这个东西。如孩子学钢琴,忘记钢琴本身是为了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的,学的过程也应该是享受美的过程,但有的家长强迫孩子学,孩子一弹钢琴就头疼,孩子根本无法感受其中的乐处,这就是失本。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也是这个道理。


《道德经》读书心得 (菁华5篇)(扩展5)

——《道德经》读书笔记 (菁华5篇)

《道德经》读书笔记1

  【道德经经典名句】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计,故混而为一。

  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沕望。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道德经现代汉语解读

  道,看它又看不见它,这叫微。想听它又听不到,称为希。摸它又摸不着,叫夷。三者不可揣摩,所以混在一起。

  “一”,其上不清晰不明亮,其下昏暗不清,长长的连绵不绝,不可描述,又好像没有。这就是没有形状的状态,没有实体的样子,这就是非常微妙,又辽远到不可探究的状态。跟着道的后面看不到它的结束,迎着它又看不到它的开始。看今天的道是怎么运行的,应用道的法则于生活中看看结果,就可以推断古代道是怎么运行的,这就是道的规律。

  【道德经感悟赏析

  这一章是老子对于天之道的描述,也是老子的宇宙观。微,悄无声息。希,织布,孔大的称希,我们可以理解为稀少的意思。夷,*坦的意思。一,是指世界混沌状态。道生一,道是源头,一是道落实到世界的体现,是世界最初的状态。这里老子讲的是道介于有与无之间,无论视觉、听觉,触觉都触摸不到,但又确实存在。

  沕,微妙,望,边际,辽远。这里老子告诉我们,道是无影无形的,我们似乎能够看到又看不清楚。道是超越时空存在的,我们看不到它的开始,也望不到它的结尾。

  道的运行规律我们是可以找到的。道的运行规律亘古不变的,我们可以根据今天道的运行规律推断自古以来道的规律。其方法就是把道的法则运用于现实生活中,看看结果,就能够明白道的运行规律。这是老子告诉我们道的学*方法。

  这一章讲的是天之道。老子总是从天之道中推演出圣人之道,所以道德经的行文结构总是讲一段“天之道”,然后阐述“圣人之道”。老子眼中的道是模糊不清、混沌的,无法描述的,但又确确实实存在的。这是老子的宇宙观,我们发现老子是高明的,又很科学。因为在他的那种年代对于宇宙的了解很少,实际上直到现在,我们对于宇宙的了解仍然很有限,科学说宇宙中百分之九十五都是暗物质、暗能量,而我们对此一无所知,英国科学家认为宇宙中存在*行空间。老子的做法是明确道的存在,也承认描述不清,而不是像宗教那样描绘出自己认为的明确世界。所以,道家并不是宗教。后来的道教与道家有一些关系,但并不密切,而且本质上是不同的。

《道德经》读书笔记2

  开篇之前我以为应该先提一个成语——紫气东来。传说老子当年西游函谷关,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便出关相迎,果见一道骨仙风的老者驾青牛翩跹而来,尹喜见这老者长须如雪,有圣人之象。于是留老子于关内,并请他作一篇文章再行西游。老子不好推托,便著《道德经》以警后人。

  《道德经》只有五千余字,后人分其八十一章。固然字数不多,却是章章锦绣,字字珠玑。可谓旷世奇书。个中道理自然“玄之又玄”,故而让很多人望“道”兴叹。这也不奇,毕竟此书森罗万象,其中涵盖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辩证办法,包括治国之道、处世哲学、人性涵养、军事哲学、养生之道的聪慧。

  中外许多人都曾给《道德经》写过书评,还有人曾为其写书。例如鲁迅,他曾说:“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文化,不知人生真理。”再比方说日本的鲁川芳郎,他以为此书有一种共同的魅力,它给世俗世界压榨下疲惫的人们一种神奇的力气。确实,《道德经》一书通知我们应该怎样豁然的看待事物,怎样体悟万物的阴阳两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以一个悲观的人生观、世界观对待天下万物。

  我读此书的第一觉得就是一个字——深!能够说,此书中的每一个字都足以让我们用终身去诠释!《道德经》一书只要五千余字,而“道”字却呈现了八十屡次,那么终究什么是道呢?老子在第一章曾提到: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故道不可说,这便让我更难以了解此书了,但是,他又在后几章屡次为道注解,即便如此,“道”在我脑海里还是很含糊的,毕竟老子是在多方面为道注解的。其中包括宇宙的构成,为人处世,军事治国。老子的这些注解,反而让我对“道”的了解愈加不易了。也罢,古今中外,又有几人能悟道呢?已悟道意的大抵是高僧大儒。而这样就失了老子著书之意。书中屡次提到水,第八章开章就是“上善若水”,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这个成语,而这个成语是什么意义呢?就我个人而言,水是至阴至柔的,而道也就是这样的,善利万物而不争,孕育了我们却不求报答,是故“居善地,心善渊,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天尤”。我们学*的就应该是象水一样的操行道德——无为而无所不为,不争而不所不得。处众人之所恶,而得万物之尊崇。所以那先悟得无为大道的高僧大儒才会被我们所尊崇!于是我便从水中悟得一些道性。

  水是至柔之物。千军万马难敌一张巧嘴,刀剑矛头难劈至柔之水。我们晓得水是柔的,柔到了极致!我们能够用刀枪炮弹摧毁一些坚硬的事物,例如建筑物,铜墙铁壁。但是你能用刀剑劈开水么?你能用炮弹把水炸一个窟窿么?我们不能!这些强硬的物质只能在水中隐于无形,是故“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水与道是没有形体的,你难以捉摸而又触手可及。身边都是道,由于道是“无”。我们晓得宇宙是一个无限的空间!这个无限的空间孕育了无数星球,而我们的地球只是这其中一点不起眼的颗粒,只是因其中有生命而共同。我们并不能由于这一点儿自居,应为宇宙中可能会有无数个更高的生命体!他们的科技可能是我们难以想象的!道就是就象是玄牝,所谓的玄牝即女性生殖器,而我们永远都只是她的孩子。永远不能超越她!应该她本就没有形体,只是一种“柔”的表现方式,我们应该学*道和水的柔,只要这样我们的道路才会更*整,我们的为人处世才会更世故。

  有些人常以为只要“有”才是能够被我们所应用的。但是实践并非如此,万事万物都不能够独立在“有”之上,只要经过一定的形体才干显现出“有”的价值。而这种无形的形体就是“无”,之所以会“有”是由于“无”。上面曾提到我们宇宙中的星球都是从无中演化而来的。“无”其实就是指空间。比如说我们所住的房子,他之所以有房子的用途是由于其中是空的,能住人,所以有房子的作用。假如房子是一个实体,他就没有任何价值了。再比如说一个糖果盒,由于里面是空的,能够装糖果,也就完成了他“有”的价值。“有”与“无”这两个概念不只适用于物质与空间。还适用于我们的心理,我们常对父母说,给我们一些空间。假如其别人过多的触及我们的空间,我们就会觉的心理十分的窄,透不过气,十分的闷。宇宙之所以为宇宙,是由于其有足够大的空间,能把万物都放在其中,而假如人有这么大的空间,我们就会自在!(这里所提到的自在,是绝对的自在)但是,这是不可能的,我们不可能与无形的“道”成相同阶级,或高之。所以我们内心总通知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是由于我们内心的空间是有限空间,而宇宙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是无限的!我们不可能与其持*,只能不停的追求!追求“无”。追求一个理想与虚拟“有”与“无”并作的境地。只要这样,才可能到达相对自在,身理心理都会得到放松。

  无形的道,至柔的水,都是先驱与我们共同窗*的对象,永远都不会中止。

  老子的辨证观可谓是玄妙无比,最有名的就是阴与阳了。阴阳能够引申出很多相对的概念,比方正与负,对与错。为什么太极图中的阴阳会是旋涡形的呢?为什么不是由一条线将其分割呢?为什么黑颜色中会有一点白,白颜色中有一点黑呢?我以为这样的设计就是“福祸相倚”和“物极必反”的最好表现。白色中有一点黑,黑色中有一点白是由于世事都有相对面。“塞翁失马”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而当黑将要超越白,白将要超越黑的时分,就会成其相反的颜色,循环往复。,而有其他物质肆意毁坏就会混浊。就象人类,万物循环往复是其道之基本。而人类却施加干预——毁坏树林、大肆捕杀。这样只会打乱正常的次序,最后人类也会在这团混浊的气流的中漂浮。然后又恢复正常。古人说过不能涸泽而渔,伐木而猎。翻译成现代也就是不能毁坏生态均衡。我们应该正确的、不干预的攫取利益。同时认清福祸的互相转换,不能由于一时的胜利而快乐的忘了本象,可能灾难正埋伏在明天,也不能由于一时的失败而泄气,可能侥幸就藏在你身后。

  读道德经后我总结三十六个字。为无为,无不为,骋至柔,克至坚,*水性,与人善,明阴阳,晓道理,知可止,利于本,有无生,悟道德。

  道德经不愧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珍宝,其中妙理,还得是你亲身去读才可,每个人读“道”,都可得不同道。

《道德经》读书笔记3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物或行或随,或热或吹,或强或羸,或陪或坠。是以圣人去甚、去大、去奢。(《道德经》第二十九章杨鹏校订版)

  天下,究竟是谁的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天下是“得民心”的君王的天下吗?“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人之天下也”《吕氏春秋》,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吗?我们暂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旁,来看看偷盗的事情。

  在秉持公义正直的人们看来,偷盗行为就如同沙子般不能被肉眼容忍。自诩公义正直的人们,那颗嫉恶如仇的心不容置疑,可是,他们真的就是明辨是非了吗?

  庄子曰:“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英国文学家萧伯纳说:“偷一块面包进监狱,偷一条铁路进国会。”

  *也曾感叹:“偷盗会受惩罚,但是依靠权力的抢劫却不会。”

  偷一个钩子,偷一块面包,所偷之物的价值并不大,却受到了严厉的惩罚,因为偷盗的性质毋庸置疑;那偷了一个国家,怎么不受惩罚反而成了诸侯?其实,若再进一步追问,又有多少人能够用“偷了一个国家”来表述这种“打江山”的行为的呢?

  言辞是思想的载体,而思想的背后是观念。撒切尔夫人说:“注意你的观念,它将决定你的思想;注意你的思想,因为它将变成言辞;注意你的言辞,因为它将变成行为;注意你的行为,因为它将变成*惯;注意你的*惯,因为它将变成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将决定你的命运。

  “打江山”与“窃国者为诸侯”折射出了语言背后思想观念的不同。庄子使用“窃”字,而众人却使用“打”字,背后是基于不同价值观下的对天下本质的理解。

  那么天下的本质是什么?究竟天下是谁的天下?为什么庄子说“窃国者为诸侯”?老子在这章给出了答案:“夫天下神器也!”杨鹏老师为我们解读:“天下是上天的神器,是神的器皿。治理天下,就是替神守好这器皿,敬奉天下人,珍惜天下万物,珍惜运行在每个人身上的那个独立而不改的力量。”

  真是如雷贯耳、具有唤醒功能的解读。联系道德经的其他篇章,天下是上天的神器,这一观点在道德经的其他篇章中是可以得到支撑的。

  “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道德经第十三章),意思是若你认为“为身”、“爱自己的身体”比“为天下”更重要,那天下就可以寄托给你了。这里老子前后用了两个字“托”和“寄”,明确表达了天下并非君王的天下,而是上天把天下“寄”“托”在君王手上临时保管的。

  “天将建之,以慈卫之,”(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上天创造了天下,天下是神的器皿,并用祂的慈爱护佑着天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第七十三章),一切“熵”的行为,即使暂时逃离了人间律法的审判,但终将难逃神的判决。

  “天下是上天的神器,是神的器皿~~~天下这个大工具,它的根本功能和根本目的,是由上天所决定的,是服务于神的目标的。(杨鹏)”。

  心中有了这个观念,思想上就通畅了许多,能够与庄子的“窃国者为诸侯”的言语背后的思想共鸣,可以看清那些“依靠权力的抢劫”行为的本质,许多问题也可以想得更明白一些了。

  圣经上有一个巴别塔的故事,我一直没有明白,人建造通天塔,即没有杀戮也没有抢劫,服务自身,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什么神要阻止呢?

  《圣经·创世纪》11.4 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的我们分散在全地上。”

  看过圣经原文,并在老子的启发之下,心中有了答案:上帝之所以要变乱人的口音,是因为他们集合天下所有的资源建造这一巴别塔的原因,是要服务自身、传扬自己的名,而非与神同在,荣耀上帝。

  “夫天下神器也”的两层启示:对于君王,要替神照看好托付在身上的“天下”这一“神器”。天下非君主一人的天下,天下是天下人共有共享共治共守的天下,但前提是天下是“神器”。万物或行或随、或热或吹、或强或羸、或陪或坠,每个人个性不同,禀赋不同,圣人应该去甚去大去奢,虚无为本,因循为用,“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尊重、并最大限度地辅助每个人,去让每个人身上“独立而不改”的神性释放、创造、发光。

  对于个人而言,对外寻找神在这个世界留下的痕迹,世界的神性;对内寻找自己内在的神性,让自身的神性之光,发出应有的光芒,终不至于随着世俗之躯而消亡。

《道德经》读书笔记4

  著名文学家鲁迅曾说过: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文化,不知人生真谛。道德经是老子所著,书中主要阐“道”,老子认为,事物的种种玄妙都来自于道,而道是什么,又来自于哪儿?

  日前,我再次拜读了道德经一书,有了新的体会和感悟,道是什么?道是宇宙间万物的本源,道无法以语言阐述,却可以用心去感悟,老子曾用水来阐释道,上善若水,水可以变成任何的形状,在杯中便是杯子的形状,水是最柔软的,却也是最坚硬的,善利万物而不争,这和合乎于“道”,这其中就包含了道家的核心理念——无为而治,无为并非不作为,而是不妄为,在为人处世中,能够适应于各种环境,能够快速融入其中并且发挥效用,同时不妄自作为,便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处于一个顺畅的状态。

  现代的生活节奏下,许多人们无法真正理解无为的道理,盲目追求金钱财富等,才会造**们的贪欲不断膨胀,最终导致了犯罪率的高发,若人们能重读《道德经》,体悟其中的“道”,终有一天,人们的心能重归*静。

《道德经》读书笔记5

  今天终于达到诵读道德经100遍,总算摆脱了被债主催债的感觉,一鼓作气来写个博吧。

  但初读昭昭,多读昏昏;读经日益,感悟日损。被顾老师逼着写博,倒让我回忆起读研时候的趣事。

  那时,我们戏剧专业总共3个导师,各带1~2个研究生,总共也就4人。所以,上课都是直接到老师家上的,有时上课是讨论名家名剧的文本,有时候老师放碟片。看碟片当然是很开心的,不料看到兴起处,老师遥控器一拿,“咔”就暂停了,“这一段咱们来分析一下!”顿时就懵了。毕竟看碟片的时候是投入情感在看戏,需要的是共鸣效果;忽然大脑要切换到理论剖析,转为逻辑思维,大脑处于空白状态,不得不快速搜寻大脑每个角落回忆可用的情节并找到可用的理论框架。再接着看碟片都有点抖抖索索的感觉,不时用眼角余光看看老师是不是要拿遥控器,也试图调动一些脑细胞在看剧同时做些分析,但后者基本上很难做到,老师暂停的时候,我们4人总是处于茫然状态,而且看得很不尽兴。

  读道德经写博的难也在此,读经时,随着遍数增长,愈发如小和尚念经般有口无心,按照顾老师的理论是无需用脑,但总结出东西写博却少不得要用脑,两者切换,不免恍兮惚兮。

  姑且勉强挤一点“牙膏”:道德经有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感觉这是顾老师最为津津乐道的句子之一。而我个人的感悟恰好可以倒过来说,即“日益为学,日损为道”。

  在人生的最初阶段,因为我们的身体、生活状态是“日益”的,所以我们的精力会更多地甚至全部地投入在外在的东西中,比如“为学”,比如追名逐利。那个阶段,我们志得意满、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相信人定胜天,相信事在人为,相信“我能”。但是当我们的身体、事业、生活的`其他方面在慢慢走下坡路即“日损”的时候,大家又会不约而同地转向内在,即“求道”。虽然具体的道各式各样,也许是儒,也许是道,也许是佛,也许是基督,也许是心理学,也许是瑜伽,也许是别的什么心灵鸡汤,也许就是什么大法。因为看到了我“不能”,人的尽头是“神”的开始,是“道”的开始。


《道德经》读书心得 (菁华5篇)(扩展6)

——道德经读书笔记心得感悟(精选10篇)

  道德经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1

  这段文字讲天之道。微,悄无声息。希,织布,孔大的称希,我们可以理解为稀少的意思。夷,*坦的意思。一,是指世界混沌状态。道生一,道是源头,一是道落实到世界的体现,是世界最初的状态。这里老子讲的是道介于有与无之间,无论视觉、听觉,触觉都触摸不到,但又确实存在。

  沕,微妙,望,边际,辽远。这里老子告诉我们,道是无影无形的,我们似乎能够看到又看不清楚。道是超越时空存在的,我们看不到它的开始,也望不到它的结尾。道的运行规律我们是可以找到的。道的运行规律亘古不变的,我们可以根据今天道的运行规律推断自古以来道的规律。其方法就是把道的法则运用于现实生活中,看看结果,就能够明白道的运行规律。这是老子告诉我们道的学*方法。

  这一章讲的是天之道。老子总是从天之道中推演出圣人之道,所以道德经的行文结构总是讲一段“天之道”,然后阐述“圣人之道”。老子眼中的道是模糊不清、混沌的,无法描述的,但又确确实实存在的。这是老子的宇宙观,我们发现老子是高明的,又很科学。

  因为在他的那种年代对于宇宙的了解很少,实际上直到现在,我们对于宇宙的了解仍然很有限,科学说宇宙中百分之九正是多是暗物质、暗能量,而我们对此一无所知,英国科学家认为宇宙中存在*行空间。老子的做法是明确道的存在,也承认描述不清,而不是像宗教那样描绘出自己认为的明确世界。

  道德经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2

  上学期,我们接触到了国学这一门课程。每个年级的国学课本不同,我们五年级,学的是老子的《道德经》。

  一开始,我一点儿也不理解,老子讲的道家学。老子说,道非常模糊,它看不着也摸不着,它令人捉摸不清,但它却是推动世间万物进化的力量。我就不明白了,按老子所说,那这个道就是无形的喽,既摸不着也看不着。如果是无形的,它哪来那么大的能量去推动万物进化、变化?我认为,世间万物的变化,是自然形成的,怎么倒成了这个无影无形的道所致?老子还说,人在做任何事情时都带着道,可我做事情时怎么看都只看到周围的灰尘,哪里有道,道在哪里?我十分迷惑。不过我的这些想法,大家似乎都有。老子是得道高人,他讲的话,我们怎么能一下子就理解得了呢?有时,连那些专门研究国学的老师都不能完全明白老子思想中蕴含的道理。我想:虽然,老子说的大概念、大设想、大道我们不能很快明白,但他从“大道”里说出来的生活小道理却能让我们豁然开朗,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道的道理。

  老子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一句就让我佩服之至,情不自禁地称赞老子观察身边细小事物的能力。这一句的意思是:有形的实体之所以能给人带来方便,其实是无形的空虚之处发挥了作用。没错,你看:一个杯子,水倒进去是杯子里的空虚之处容纳了它,而不是实的那一部分容纳它。同样的道理,一个房子,只有有了房子中间的空地方,房子才有了它的作用,它才可以住人。现在,我们想象,空虚之中含了道,那么,是不是就是道在无形之中帮助了我们?哈!对,就是这样,这样一来,老子的话是说得过去的。

  经过注释的指点,加上我自己的理解,也才领悟了这么一点点,但这却让我很有成就感。想到这《道德经》里还有多少的秘密等着我去发现,不禁让我悠然神往。我想我爱上了《道德经》,爱上了国学,爱上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

  道德经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3

  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虽然文章大部分用*乎诗体的语言,有些晦涩难懂,但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它丝毫也不过分。我对《道德经》的理解主要是讲求“无为”,“尊重规律”。

  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站在老的角度,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道德经》是一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

  道德经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4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意思是:不推崇有才能的人,使人民不去争夺功名利禄;不以难以得到的东西为珍贵之物,使人民不去偷盗;不显现那些能诱发人们贪欲的东西,使人民的本心不被扰乱。所以,圣人治理天下,要纯洁人们的心思,满足人们的温饱,减损人们的遗志,增强人们的体魄。永远使人们没有知识,没有欲望。使那些自以为聪明之人不敢自作主张,以无为的方式去对待一切,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老子主张无知无欲,与他所处的历史背景有密切关系。周王朝分崩离析,五霸代兴,战争频繁,野心勃勃的诸侯们都像代周而立,社会生产力在不断的争斗中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老子面对战乱痛心疾首,因此提出人的本性本来是清静纯洁的,只是受到了名利物欲的隐忧,争名夺利,贪图物欲,于是就产生了奸诈巧伪之心。二者是引起社会动乱的根源。主张去除名利,净化人们的心灵,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从对于人类文明发展史进行反思这一角度来看,老子的思想是深刻的,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生存意识。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人类已经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

  人类是地球上最有智慧的动物,同时也是破坏地球、污染环境的罪魁祸首。由于人的活动,地球的臭氧层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全球*均气温逐年上升,酸雨日益增多。大气、水源、土壤等极大地损害和恶化。大自然已开始疯狂报复人类。据统计,全世界有五分之四的城市居民生活在污染的大气环境中,引用这不符合卫生要求的水。这些污染又翻过威胁着整个人类的生存,全球每年有500万人死于癌症,而癌症决大多数十有环境污染因素引起的。

  地球母亲已千疮百孔,伤痕累累。人们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知识、财富而沾沾自喜。殊不知,人类在不断着创造文明,同时也在不断为自己挖掘着坟墓。

  道德经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5

  16日——20日,我参加了在杭州万松书院正谊学堂举办的《道德经》妙解公益夏令营,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的一章——以水为师,观水悟道。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下水的品质。你可能会说:水有什么品质?有什么好学的?现在就让我给你讲一讲吧!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向高处流还是低处?你一定会说:向低处流。是的,我们要学*水的谦虚和谦让,假如在向下流的路上遇见一块大石头,水有撞上去吗?没有。如果撞上去,岂不是以卵击石吗?水是绕开了它。你可以去好好体会。

  人体也需要水,人体百分之七十都是水。如果地球上没有水,我们人类能活过一星期吗?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还会有生命存在吗?所有的蔬菜等植物也需要水,不然也会枯死。水还可以帮我们清理厕所,清理我们不喜欢的污垢。但水并没有要求我们给它回报。这种舍已为人,不求回报的精神值得我们学*。

  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我们的水资源。比如:做环保酵素。那怎么做呢?就让我来告诉你吧。我们用一斤糖,3斤果皮垃圾(要选择新鲜的),10斤水,比例1:3:10,放入瓶罐内混合在一起,放在阴凉的空气流通处,要记得每天都要放气,不然发酵过程中瓶罐内产生的气体会把瓶罐顶开,发酵3个月后就可以使用了,当然6个月以上最好。你试试吧!可以用来清洁家具,浇花等等。

  通过学*《道德经》,让我懂得了水的品质,我们离不开水,我们就是水,因为我们是大自然的一份子。

  道德经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6

  孟子曰:性本善,荀子曰:性本恶。自古以来,善恶之辩就已存在。人们对于美善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对于美善的追究却从未停歇。《道德经》有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在老子的眼里,水泽被万物,却不与谁争,即为上善。这种大善似有一种奉献自己成全他人的意味,就如同落红化作春泥护花,春雪化为甘露滋养大地一般。这种至高境界的善,不仅仅只是道家的追求,佛家的普度众生以及儒家的仁爱都是在向这种至善无限靠*。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里讲到: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意思是,圣人经常救赎他人,因此没有人会被抛弃;圣人常常珍爱万物,因此没有什么东西会被浪费。渡人是一种善,就好像伯乐一样,能在众多的马中挑出千里马,使它的才美外显,不至于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爱物也是一种善,这种善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久远的古代,我们的祖先便与自然达成一种天然的默契。春种,秋收,冬藏,狩猎时不捕怀着幼崽的母兽和幼兽,捕鱼时也不用细小网眼的渔网,人们懂得与自然保持*衡。而工业革命至今,人们对于自然地索取有增无减,甚至涸泽而渔不顾后果。最后招致大自然对人类这种无度掠夺和破坏的惩罚,雾霾、沙尘暴、极端天气等无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如果我们能够早点明白《道德经》中蕴藏着的善物之善,那么也许有许多的动物还存在于地球上而不是博物馆中。

  老子还在《道德经》中写道:与善仁,言善信,夫唯不争,故无尤。这里的善,是一种智慧的处世之道。与人相处,要本着与人为善态度,说话时要真诚诚信,遵守诺言。夫子有言“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可远怨矣。”即对待自己要严格要求,对待别人则要宽容。这样我们之间才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善有至善但无大小,奉献社会热衷公益为善;尊老爱幼,与人为善是善;爱护花草,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是善。当小善积累如潺潺溪流,再汇入江海,那么我们所追求的上善一定也会隐于此间。

  道德经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7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并不是说在远古时代,质朴的人民是只有美而没有丑,只有善而没有恶的。他们看到一只尾羽斑斓的锦鸟会觉得它美,但那时并没有“美”这个字眼,人们只是单纯觉得心生愉悦罢了。但也有可能有人见乌鸦而心生愉悦,有人喜闻花香,这世上也不免有人喜闻臭草,有人喜欢舒缓之音,有人喜欢刚劲之声。那时的美,是以人,以人的心之所好为判别标准的。而自从“美”这个词被发明出来,万事万物就被“标码”,就会有后人自己不加以思考就全盘接受了别人的价值观。

  契合还好,如若不契合,那那些人岂不是一辈子活在蒙蔽之中?“名”的出现,方便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描述,却在一定情况下愚弄了世人。

  世上的人应该都是向善的吧。“物竞天择”,大自然都在朝着一个更好的情形发育,人亦如是。为害作恶心生的满足,是自我毁灭式的,要不断劳心苦力来满足自己,是暗耗人精力,不长久的。我认为不论什么生物,都喜追逐长久之道,因此作恶人的内心,可能是自己都蒙蔽不知的。

  道德经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8

  提及道德经,大家都耳熟能详,这是一部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的经典著作,其中包含以哲学,政治,军事方面的论述!

  道德经的熏陶是在儿子读四小时被他每天的朗诵带动的,后来也有幸跟随学校组织的家长素读一起打卡,和孩子一起互帮互助而*之。

  虽然刚开始接触时有些枯燥难懂,语感不太顺口,不会的地方也虚心请教孩子,但在雒老师的组织和带领下,不清楚的地方再借助陈琴老师的诵读,慢慢的就找到了感觉,在班里素读打卡群里,和大家一起坚持每天诵读一段,也在每周三的家长志愿者统计时巩固一遍,这本书拿起放下,放下再拿起,突然之间就感觉到亲切,每当在某个地方看到有道德经中的典句,就有一种激动的心情!在道德经中多次提到“无为”,我觉得无为就是顺其自然的把当下的事情做好,那么用在我们为人处世上,就是让自己对待别人要宽容大度。“无为”不是让我们什么事都不去做,而是不去做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事情,只要不违背自然规律,你所做的其他事就是无所不为的,“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

  又如“少则多,多则惑”其实就是说自己无论在学*中还是工作上,集中在一个点上努力下功夫,长此以往才能有所收获,如果像蜻蜓点水,这里一下,那里一下,反而会一事无成,终会无所收获!就像现在盛行的“抖音”,那些百万粉丝所关注的网红,其实她们就秉承着做垂直领域,就是老子所说的,在某个点上下功夫去努力做好一件事,成功的几率就越大!

  就拿读书这件事说吧,有很多人读几天感觉没啥收获,就给自己找理由放弃了,“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事”,如果想把一件事做好,就去坚持,也就没有什么困难不能被克服了,我们虽不能与圣人相比,至少可以学会坚持,学*老子他老人家做事对事的态度,用无为之心做有用之事!

  对于道德经的体会每个人都从不同的角度结合自己的生活去理解,每个人也在自己的领域去体会和领悟着这经典之作,让我们大家在道德经中读出自己的生活感悟,悟之用之享之!

  道德经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9

  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有时候做事很难一心一意。往往是做这件事想那件事——学*的时候,想着待会去玩;上课的时候,想着中午会吃什么午饭……往往是心不在焉,最后一事无成。难道我们就没有一点儿“专气致柔”的时候么?

  那倒未必。回想起婴儿时代,当我们正在津津有味地玩弄着自己的手指,专心地啃着自己的脚板的时候,无论旁边多么吵闹,我们也不理不睬,专心致志。这不就是“专气致柔”吗?

  上课上到一半,看着窗外的大树,看着街上的行人,或者想着什么事情,心就会飞到别出去,那样,上课就什么也学不到了。发呆也一样。我曾经试过,但不久就被识破。因为那时候的我会两眼无神,呆呆地盯着一个方向。现在的我们,和以前的我们有不同:做某事时,身边受到影响,即使是轻微的,都足以让我们烦躁不安,甚至是分心。或许,只有那些圣人,那些得道者才会做到吧。做到“营魄抱一,专气致柔”对于已经懂得一些世间道理的我,已经很难了。

  当我们在做某事时受到影响,或者是分心的时候,不妨想想这句话吧。努力朝“营魄抱一,专气致柔”的方向努力,说不定在某一天,你我就能做到。

  道德经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10

  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林语堂曾经这样说过。

  开头一句,揭示的是人们的价值观问题,价值观不同,人生追求和所遵循的道路就不同。不同的追求,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会。开头这十二个字是通篇的总纲。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祸于身,免祸于社会的圣人之道。"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是圣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非常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同一条人生道路,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走法。

  一是走圣人之道,也就是顺其自然,返朴归真之道。

  一是走常人之道,也就是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

  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会。这看似是一个简单的命题,可是,当我们真正选择起属于自己的“圣人之路”的时候,却难免会碰上不少阻碍。当代社会,名与利的追逐太普遍了,要真正做到顺其自然,返璞归真的人又有多少?恐怕大多数人都会持否定的答案。但是,我并不认为《道德经》是高高在上,遥远而不可攀的。当我们看透世俗的风景,也许我们会静静地看细水长流。在假日惬意的下午,品上一壶上等的茶,细读《道德经》,感受它对心灵的洗礼也不一定。

  老子的《道德经》虽然久远,但它对于我们的现实意义却一点也没有“久远”的意味。每读一次,我们就有一次新的收获。以上仅是我对于《道德经》的一些浅见,我建议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道德经,这不仅能陶冶我们的素养,也能使国家素养水*整体水*提高。


《道德经》读书心得 (菁华5篇)(扩展7)

——道德经的读书心得优选【五】篇

  道德经的读书心得 1

  老子的“道”,其实并不像很多人说的那么玄乎,它是指:物质世界及精神世界变化的原因和规律——自然规律。关于“道”是物质还是精神之争,是肤浅的,属于表象范畴。

  所谓自然规律:它是自然界的运行法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运动形式。人们只能通过实践认识它,利用它,却无法改变它,否则,就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

  如: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医生只能看病,不能救命,若能救命,普天下的医生岂不都成神仙了?但有很多人并不明白这一点,或不愿相信这个简单道理。特别是很多古代帝王,迷信江湖术士,服用什么“灵丹妙药”,妄图长生不老,结果中毒身亡,反而枉送性命。

  “对立统一”,是事物存在的自然规律,也是老子反复强调和证明的观点之一。所谓对立统一,不是单个事物的对立与统一,也不是事物简单的'一分为二,而是无数对立的事物交织在一起而相互依存、影响、变化、转换,构成了动态的、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因势利导,顺其自然,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基础。

  “物极必反”,是事物运动的自然规律。是老子反复强调和证明的又一观点。如:钟摆,您说它是在左边?右边?中间?不好说?这是因为我们所看到的钟摆,只是它在某一时段的位置而已。事物如钟摆,人们所看到的事物,只是它在某一时段运动中的表象。由于事物受自身及相关因素的制约,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运行,所以, ——物极必反。人们由此误以为,不偏不倚,“中庸之道”才是至理,殊不知“中庸”只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某一时段的短暂现象。试问古往今来,有何人、何事、何物,能永远保持或停留在“中庸”之上呢?没有! 也决不可能有!

  “失衡而动”是事物动因的自然规律,是宇宙的原动力。大家知道:事物都是运动的,但为什么要动?恐怕就很少有人知道其中原因了。*代科学研究发现:物质是无限可分的,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物质,事实上是无数物质的复合体,从某一个体,到相*物体,乃至整个宇宙,它们相互依存、制约、影响、变化,小到元素周期,大到天体运行,甚至鸟儿飞翔,人类行走,汽车行驶等等,莫不如此:失衡——*衡,再失衡——再*衡,循环往复,构成了对立统一、五彩缤纷的***。失衡是永恒的、持久的,*衡是局部的、暂时的。物质世界如此,精神世界难道不是这样吗?放眼世界:小到人际关系,大到国家政局乃至国际形势,概莫能外。

  水往低处流,这是人们所熟知的水的一条自然规律。也是水在常态下的一种运动形式。但也有例外,如:水受热就会变成气体,会往高处跑;再如:水在太空可以悬浮,这是由于水脱离了地球的引力所致。上述两种现象,就不是水的一般规律所能涵盖的。由此可见:自然规律也是有条件的。同一件事物,时、空及环境改变了,规律也会随之而改变。这就是“规律”的规律了。

  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们只有通过自己的感官,全面认识和系统分析客观事物,进而掌握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而不违反自然规律,因势利导,顺其自然,才是人间之“正道”。

  道德经的读书心得 2

  《道德经》,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传为战国时期楚国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说代表了他对当时政治的反对,和传统政治社会制度的反对。由“道”、“德”两部分的论述组成的。

  我理解的,道德经的“道”并不只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更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法;“德”也不只是我们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二者相辅相成,若能合二为一,则能“修道”成功。

  《道德经》“德”的部分,我觉得,并不是仅仅理解为为人处世的方法、治家的方法、治国的方法……其实,这也是老子在教给人的修道的方法。德是道的基础,道是德的升华。如果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安邦治国,很可能都失败,那他也就不可能再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一者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另一方面,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即是“德”关于仁义、礼信的论述。

  现代社会,人们往往会舍德而求道,不亦舍*求远吗?不修德,又怎么会得“道”呢?读过《道德经》,我又查阅了资料,发现,《道德经》又有一说法为《德道经》,即德在先,道在后。我想,这也符合老子淳德归道、全德复道的本意。“德道”除了有道德的内涵,更寓意明德归道、以德养道的深刻意境。

  仅是浅略的阅读两遍《道德经》,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窥得其道,甚至不得皮毛。如同林语堂曾讲过的“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希望自己能够坚持学*《道德经》,修德明道。

  道德经的读书心得 3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传统教育讲座,并阅读了《道德经》这本书,对与老子阐述的思想已有了大概的了解,并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对道的理解和认识

书中的第一章,老子就提出了“道”这个特有的名词,阐述了他对规律的理解。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应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不仅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围。

二、无为的思想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为,不去干扰事物发展的规律。老子在第二章首次提出无为的思想,并指出“是以圣人处无为只事,行不言之教”。这里老子指出圣人要能够依照客观规律,处理事情要不违背事物发展的本质。第三章进一步阐述无为,他既不讲人性恶,也不讲人性善,而说人本来是一张白纸,是纯洁质朴的。不要去贵难得之货,不去尚贤,不见可欲,保持人们的本性。

三、以无私来成就“自私”

老子在第七章提出了“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我把这种无私精神理解为“不争而善胜”。遇到事情退让无争,将自己置与度外,反而能保全身。这与第八章讲水的特性又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在第八章,老子用水来比喻人,来教导人。完善的人格要具备水的特性,要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力的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夺名利,这就是老子的“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思想”。

联系到现实生活,我们在集体工作时不要计较个人的得失,都一心为工作。这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团队精神,正是团队成员的无私精神,才能成就我们的事业,我们个人的财富也会增加,这不正是“以其无私成其私”吗?四、修身——正确的处世态度

第九章,老子就讲了正确的处世态度是功成身退。不要富贵而骄,恃才傲物,锋芒毕露,要淡泊名利,这样才能功成身退。事物发展本来就是向着自己相反的一面,福祸相随,因此在这里奉劝大家见好就收,不要贪图名利,要收敛。第十章,也是讲的修身,这一段用了六句疑问,其实疑问本身就是最好的答案,老子指出人们不管是形体还是精神,不管是主观努力还是客观实际,都不可能完全一致。这样就必须做到心静,洗清杂念,懂得规律,加深自己的道德修养。

第十六章,老子主要讲认识世界,当然也包括认识人生。其基本态度是“致虚”“守静”“归根”“复命”。“致虚极”是要人们排除一切物质的诱惑,回归到静的本性,这样才能认识道,而不是为了争权夺利而忘了道。既然事物的发展是变化循环的,所以要不变以应万变,为了遵循这一静的原则,就不要轻举妄动,变革不如保守安全。把这一原则应用到生活方面,他认为无为就能不遇到危险。

这与我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我要怎么做?从一开始,我的生活就面临很多选择,在没有考虑清楚的时候,就去胡乱选择,导致事情的发展一步步到了自己无法控制的地步。如果在一开始,就能静下心来仔细考虑,也许事情就不会到进退两难的地步。

学*了《道德经》,能体会到的道理很多,关键在于如何运用到生活和工作当中去。我们学*的目的不是为了了解老子的思想,而是希望通过他的思想去体会人生的道理,去正确的在面临人生选择的时候多一分静气,真正能做到“每临大事有静气”。

  道德经的读书心得 4

鲁迅曾说,“不读《老子》,不知中国文化”。这无疑是对老子高度的赞誉。的确,老子作为一代伟大的哲学家,用短短五千言,道出了世间万物的奥秘,展现了人生别有洞天的崇高境界。欲言其言,先言其人。同孔孟一样,老子被奉为中华文化史上的圣人,在多年前,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时至今日,他的一些思想还一向被我们实践着,追求着。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老子思想精华的凝聚体。它告诉我们,凡事要取法自然,仅有取法自然,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摆脱痛苦与烦恼;它告诉我们,“一”为万物之始,得“一”便可得所有;它告诉我们,祸福相扶相持,无中能够生有,要辩证的看待事物;它告诉我们,“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要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它告诉我们,“功成身遂”,应对成功,应对金钱、权利的诱惑,不要迷失自我?老子以其文约义丰的短短五千言,教给了我们道的哲学,教给了我们处世之道,教给了我们治国之道。

老子教诲我们要辩证的看待事物,宇宙间的万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对立中存在,在对立中发展的。在必须条件下,事物是能够互相转化的。正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如果世人对于美、善的认识改变,那丑与恶的标准也就变了,正如难易相对、长短相对一样。所以,世间没有绝对的***,也没有绝对的假恶丑,有时,不好的事情不必须就是坏的,换个角度思考,也许另有一番天地。

老子还教诲我们物极必反,所以,强者要学会收敛光芒,以弱者居之,正如“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自居于弱势、静态而坚持一种弹性,促使敌对一方向膨胀、夸张发展以至成为脆弱,即产生盛衰的对转,这也就是“强者下,弱者上”的道理,强者鹤立鸡群,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而弱者则不然,所以,人要学会收敛自我的光芒,学会韬光养晦。

老子还教给我们成功之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成就大事业,要先从身边琐事做起,持之以恒,向目标努力。即使困难重重,暂时无法到达目的,也别气馁,老子告诉我们“大器晚成”,再接再厉,终会成功。应对成功,要明白“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下之道”,不要迷失了自我。如果努力了,却没成功,没关系,老子告诉我们“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能够长久”,“知足之足,常足矣”,正所谓知足常乐。

老子还教诲我们,做事学会“慎独”。“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千万不要以为自我做坏事别人看不见就没关系,须知,大自然是公*的,不是不报,而是时候未到。

对于处世,老子还教诲我们要“不盈”、“不争”、“致虚极,守静笃”,“柔弱胜刚强”。做到“无为而无不为”,不特意去作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顺其自然地去做,做到取法自然。

关于《道德经》,老子还教给我们很多,如人际关系方面,告诉我们“善者,不善人之师。不善者,善人之智。不贵其事,不爱其智,虽知大迷,是谓要妙”,善者能够做我们的教师,不善者能够教给我们智慧,学会应对善者与不善者;做人方面,告诉我们“上善若水”,水孕育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争名夺利,拥有水的品德的人才是有最高德行的人;管理方面,告诉我们“知其白,守其黑”,立足一处,眼观全局,全面研究问题。

《道德经》是一本充满智慧的巨作,这些所感所想只可是是其冰山一角而已。仔细阅读《道德经》这部智慧巨著,反复推敲其中的奥秘,展此刻你眼前的风景将会别有洞天。

  道德经的读书心得 5

  这几日又将《道德经》反复观看数次,觉其精妙之处堪称一绝。《道德经》乃春秋老子所著。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人氏。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80年,曾经官拜周朝的守藏史,晚年出关赴秦讲学,死于扶风。老子是道教的开山鼻祖,被尊称为“上**人”“太上老君”。

  《道德经》全文五千余字,分为两部分,上部分为“道经”,下部分则为“德经”。《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该书充满了哲理和智慧,它所涉及到的内容包括自然之灾祥、国政之兴衰、植物之枯荣、动物之寿天、家道之祸福以及内圣外王之道、强兵攻战之术、富国安民之法。因此,《道德经》被称为万经之王,老子更是被奉为中国哲学之父。

  《道德经》之上篇“道经”开头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缴。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在这里,老子破天荒的提出“道”这个概念,他认为“道”即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也可为原理、原则、真理、规律。“道”分有形、无形两种端别。无形,乃天地浑浊初分之元气。有形,则为宇宙众生万物产生之命脉。“无,观于妙。有,观于端。”宇宙万物都是遵循“道”的规律而发展的。“道”产生了天地万物,但它是不可以用语言说明的,而是非常精深奥妙,这就需要无形到有形的一个过程。

  《道德经》下篇“德经”则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道。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也。”老子在这里说,“道”的属性表现为“德”,凡是符合于“道”的行为就是“有德”,反之,则是“无德”。“道”和“德”不可分开,但是又有所区别。“孔德之容,唯道是从”此乃孔德。“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此乃常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此乃玄德。此三德“孔德”“常德”“玄德”当归属于“上德”,其合乎与“道”。

  阅以其书,“目”“心”“胸”顿然大开,使人神清气爽,居于“道”“德”之上,忽觉尘世之“恶”“卑”“贱”如泡沫幻影,名利随之,感受于天地正气浑然。万望各位朋友随缘一看,增识广知,无弊于己。其,鄙人已阅过数几十遍,其之不烦、不厌,常观至半径,大呼过瘾!快哉!


《道德经》读书心得 (菁华5篇)(扩展8)

——道德经语录(5)份

  道德经语录 1

  1、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道德经》

  2、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因为在异性面前,男人总喜欢表现自己很男人的一面。这样也才像个男人,所以大男子主义有时候是必须有的`。希言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3、(作者简介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

  4、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道德经》

  6、(作者简介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

  7、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8、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

  9、或许除了《道德经》之外,我们将要焚毁所有的书籍,而在《道德经》中寻得智慧的摘要。――威尔杜兰

  1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引自《老子道德经》

  11、“每个家庭买一本中国的《道德经》,以帮助解决人们思想上的困惑。”――德国**施罗德

  12、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道德经》第十九章

  1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道德经》第二章

  1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引自《老子.道德经》

  15、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tuò)手可得。――尼采

  1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1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18、美是我们所知道的最完备的东西,罗.安.约翰逊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1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引自《老子・道德经》

  20、希言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2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引自《老子道德经》

  22、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

  2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

  2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2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引自《老子道德经》

  26、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德经》第七章

  27、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经》第章

  28、离校数载,师恩永记心。教书似严父,育人胜母亲,扎我知识根,传我道德经。迈上人生路,登上成功门,饮水应思源,做人不忘本。敬祝恩师年年行好运!

  2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道德经》

  3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31、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32、em(作者简介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em

  3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第八章》

  34、背诵和诵读试着每天利用早起时间诵读或背诵一篇古文或英语,比如道德经论语或智慧书,每天花上-分钟,坚持一年能学会很多东西。

  3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道德经》

  3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引自《老子道德经》

  37、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

  38、老子道贯天人,德超品汇,著书千余言,明清静无为之旨。然其切于身心,明于伦物,世固鲜能知之也。――清世祖帝(-年在位)《御制道德经序》

  39、当前,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的宠爱,家长的疏忽,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使现在许多孩子养成了不良的行为*惯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心里不成熟,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任性,我行我素,不顾他人感觉;自私狭隘》而在《弟子规》《论语》《孟子》《道德经》等先贤的著述中的大多经典恰恰是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

  40、朕虽菲材,惟知斯经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明太祖(-年在位)《御注道德经》

  4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道德经》

  4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道德经》

  4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44、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45、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道德经》第章

  4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引自《老子道德经》

  47、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48、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49、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道德经》

  50、老子《道德经》云行百里者半九十。穷人和富人在起步之初几乎没有差别,比如同一所大学同一个班级毕业的学生,他们谁比谁强多少呢?差距出现在半路上,前途曲折,希望渺茫,有的人颓然放弃,有的人继续坚持,于是,强者弱者,穷人富人的差距产生了。富人总是那些坚持到底的人。

  道德经语录 2

  1、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道德经》

  2、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因为在异性面前,男人总喜欢表现自己很男人的一面。这样也才像个男人,所以大男子主义有时候是必须有的。希言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3、(作者简介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

  4、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道德经》

  6、(作者简介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

  7、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8、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

  9、或许除了《道德经》之外,我们将要焚毁所有的书籍,而在《道德经》中寻得智慧的摘要。――威尔杜兰

  1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引自《老子道德经》

  11、“每个家庭买一本中国的《道德经》,以帮助解决人们思想上的困惑。”――德国**施罗德

  12、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道德经》第十九章

  1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道德经》第二章

  1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引自《老子.道德经》

  15、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tuò)手可得。――尼采

  1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1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18、美是我们所知道的最完备的东西,罗.安.约翰逊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1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引自《老子・道德经》

  20、希言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2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引自《老子道德经》

  22、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

  2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

  2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2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引自《老子道德经》

  26、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德经》第七章

  27、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经》第章

  28、离校数载,师恩永记心。教书似严父,育人胜母亲,扎我知识根,传我道德经。迈上人生路,登上成功门,饮水应思源,做人不忘本。敬祝恩师年年行好运!

  2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道德经》

  3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31、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32、em(作者简介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em

  3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第八章》

  34、背诵和诵读试着每天利用早起时间诵读或背诵一篇古文或英语,比如道德经论语或智慧书,每天花上-分钟,坚持一年能学会很多东西。

  3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道德经》

  3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引自《老子道德经》

  37、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

  38、老子道贯天人,德超品汇,著书千余言,明清静无为之旨。然其切于身心,明于伦物,世固鲜能知之也。――清世祖帝(-年在位)《御制道德经序》

  39、当前,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的宠爱,家长的疏忽,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使现在许多孩子养成了不良的行为*惯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心里不成熟,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任性,我行我素,不顾他人感觉;自私狭隘》而在《弟子规》《论语》《孟子》《道德经》等先贤的著述中的大多经典恰恰是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

  40、朕虽菲材,惟知斯经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明太祖(-年在位)《御注道德经》

  4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道德经》

  4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道德经》

  4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44、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45、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道德经》第章

  4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引自《老子道德经》

  47、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48、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49、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道德经》

  50、老子《道德经》云行百里者半九十。穷人和富人在起步之初几乎没有差别,比如同一所大学同一个班级毕业的学生,他们谁比谁强多少呢?差距出现在半路上,前途曲折,希望渺茫,有的人颓然放弃,有的人继续坚持,于是,强者弱者,穷人富人的差距产生了。富人总是那些坚持到底的人。

  道德经语录 3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译: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这两句话前呼后应阐述了才能与德行之间的对应关系,君子不但要有与众不同的济世才能,还要有高尚的品德,具有造福万众的奉献精神。也就是强调有才有德,德才兼备。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

  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小人之间的交往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关心、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关心、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意思就是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汗、流血。

  8、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孟子》

  译: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 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 人也经常尊敬他。

  9、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林则徐 译:只要是对国家有益的, 哪怕是要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不能因为个人的富贵荣辱和得失而去逃避和推卸责任。

  10、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英国谚语

  译:当我们赠送他人玫瑰的时候,我们的手上也一定还弥漫着爱的芳香。

  道德经语录 4

  1、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老子

  2、慎始如终,则无败事。

  3、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4、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5、故从事而道者,道德之;同于德者,德德之;同于失者,道失之。信不足,有不信。

  6、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8、祸莫于不知足意义:告诉人们不知足会带来很大的祸害――李耳《老子・四十六章》

  9、有时候你以为天要塌下来了,其实是自己站歪了。

  10、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11、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12、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3、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14、人有无精气神,有无那种一往无前、大呼猛进的精神面貌与精神状态,不在人的贫穷与富有,也不在人的位高与位低,关键在于人是否存有志向,藏有志气。

  15、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

  16、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17、幻想一步成功者突遭失败,会觉得浪费了时间,付出了精力,却认为没有任何收获;在失败面前,懦弱者痛苦迷茫,彷徨畏缩;而强者却坚持不懈,紧追不舍。

  18、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19、我感到世界上的一切,全部属于我了,因为你爱上了我。

  20、子曰郁郁乎文哉,诚不我欺――老子

  2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2、美之为美斯恶矣,善之为善斯不善矣----老子

  23、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24、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老子

  25、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26、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老子

  27、而中中开着到有真便到中开着。中开着有中开着

  28、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道德经》

  29、纽扣第一颗就扣错了,可你扣到最后一颗才发现;有些事一开始就是错的,可只有到最后才不得不承认。

  30、吾心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老子《道德经》

  31、圣人退起身而使其身先,外起身而使其身存――老子《道德经》

  32、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33、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老子

  34、我一直想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也许那能成为我最放纵的一次。总有太多羁绊,太多不舍,困住了我的脚步,那其中就有一个你。

  35、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36、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37、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38、上士闻道,勤而行之。――老子《道德经》

  39、慎始如终,则无败事。----老子

  40、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老子

  41、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42、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4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道德经》

  4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45、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46、我们曾经输掉的东西,只要你想,就一定可以再一点一点赢回来。

  47、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48、做一个寡言,却心有一片海的人。

  4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道德经语录 5

  1、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2、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章

  3、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tuò)手可得。――尼采

  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

  5、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道德经》

  6、《道德经》说“圣人处上而民不重,民乐推之而不厌。”

  7、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遭遇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挫折而产生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只要精神不倒,敢于放手一搏,就有胜利的希望。西点军校前校长伊.L.班尼迪克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9、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

  1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引自《老子道德经》

  11、“每个家庭买一本中国的《道德经》,以帮助解决人们思想上的困惑。”――德国**施罗德

  1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道德经》第二章

  13、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经.第七章》

  14、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1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第八章》

  16、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1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道德经》

  18、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正臣。(月日名言)――《道德经》第章

  1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道德经》

  20、朕虽菲材,惟知斯经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明太祖(-年在位)《御注道德经》

  2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道德经》

  22、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章

  23、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经》第章

  2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道德经》

  2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26、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2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第章

  2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引自《老子道德经》

  29、海尔的每年都是一个马拉松长跑,每天都是一个百米冲刺。如何做事有一个老师孔子的《论语》如何做人有一个老师老子的《道德经》如何参与经营进入市场,还有一个老师孙武的《孙子兵法》。

  30、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道德经》我只有在工作得很久而还不停歇的时候,才觉得自己的精神轻快,也觉得自己找到了活着的理由。契诃夫

  31、当前,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的宠爱,家长的疏忽,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使现在许多孩子养成了不良的行为*惯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心里不成熟,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任性,我行我素,不顾他人感觉;自私狭隘》而在《弟子规》《论语》《孟子》《道德经》等先贤的著述中的大多经典恰恰是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

  3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3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道德经》

  3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35、老子《道德经》云行百里者半九十。穷人和富人在起步之初几乎没有差别,比如同一所大学同一个班级毕业的学生,他们谁比谁强多少呢?差距出现在半路上,前途曲折,希望渺茫,有的人颓然放弃,有的人继续坚持,于是,强者弱者,穷人富人的差距产生了。富人总是那些坚持到底的人。

  3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3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引自《老子.道德经》

  3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引自《老子道德经》

  39、当人类隔阂泯除,海成为一家时,《道德经》将是一本家传户诵的书。――蒲克明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引自《老子.道德经》

  4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道德经》

  42、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因为在异性面前,男人总喜欢表现自己很男人的一面。这样也才像个男人,所以大男子主义有时候是必须有的。希言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43、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44、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人类道德论的开山之作。――《道德经的智慧全集》

  4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道德经》

  4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引自《老子道德经》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