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唐诗宋词元曲 30句菁华

首页 / 唐诗 / | 元曲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4、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5、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

6、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7、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8、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

9、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10、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

1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12、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

13、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

14、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15、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黄公绍《青玉案》

18、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周密《高阳台》

19、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

20、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赵令时《清*乐》

21、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

22、可惜东风,将恨与闲花俱谢。史达祖《三姝媚》

23、离肠未语先断,算犹有凭高望眼。更那堪衰草连天,飞梅弄晚。卢祖皋《宴清都》

24、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25、漏箭移,稍觉轻寒,渐呜咽、画角数声残。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柳永《戚氏》

26、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晏几道《阮郎归》

27、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关汉卿《窦娥冤》

28、论,半生名利奔;窥吟鬓,江清月*人。——任昱《南吕·金字经》

29、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蒲道源《黄钟·人月圆》

30、*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徐再思《双调·蟾宫曲·春情》


为什么叫唐诗宋词元曲 30句菁华扩展阅读


为什么叫唐诗宋词元曲 30句菁华(扩展1)

——唐诗宋词名句 50句菁华

1、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

3、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赵令时《清*乐》

4、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生怕倚阑干,阁下溪声阁外山。惟有旧时山共水,依然,暮雨朝云去不还。——潘方《南乡子》

6、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7、暮雨不来春不去,花满地月朦胧。——宋·贺铸《江城子》

8、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刘长卿

9、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唐朝。--岑参《暮秋山行》

10、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杂诗》

11、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1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1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1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15、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16、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1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18、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周密《高阳台》

19、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20、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朝·元稹《菊花》

21、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早春游望》)

2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2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24、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25、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26、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27、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二首》

28、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29、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30、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唐·*甫《寒食二首》

31、更能销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宋·辛弃疾《摸鱼儿》

3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33、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34、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3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6、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37、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乌夜啼》)

38、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

39、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40、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41、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42、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43、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44、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45、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46、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47、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48、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49、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50、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为什么叫唐诗宋词元曲 30句菁华(扩展2)

——唐诗宋词里唯美的句子 40句菁华

1、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玉楼春》

2、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玉楼春》

3、明花艳草,依依似与骚人语。水点杨花,夏雨携烟起。《点绛唇》

4、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蝶恋花》

5、银河星月,流年一季,邀约鹊桥共度。佳期蒙昧恨相思,煎熬苦,痴心念赴。《鹊桥仙》

6、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蝶恋花》

7、人去后,书应绝。肠断处,心难说。更那堪杜宇,满山啼血。事去空流东汴水,愁来不见西湖月。有谁知、海上泣婵娟,菱花缺。《满江红》

8、缘来则聚,缘去则散,同行一段已经足矣。《长相思》

9、急景流年都一瞬,往事前欢,未免萦方寸。《蝶恋花》

10、开尽梅花,雪残庭户春来早。岁华偏好,只恐催人老。《点绛唇》

11、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白首送春拼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蝶恋花》

12、笑渐不闻声渐杳,多情却被无情恼。《蝶恋花》

13、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鹧鸪天》

14、青史几番春梦,黄泉多少奇才。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西江月》

15、潮生理棹,潮*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鹊桥仙》

16、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蝶恋花》

17、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长相思》

18、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19、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兼怀子由。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20、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21、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22、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24、人犹苦余热,肺腑生尘,移我超然到三境。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25、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26、今年八月十五夜,寒雨萧萧不可闻。徐凝《八月望夕雨》

27、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吴文英《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

28、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

29、寄相思,寒雨灯窗,芙蓉旧院。

30、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31、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32、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33、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34、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35、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

36、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37、青春的羽翼,划破伤痛的记忆;昨日的泪水,激起心中的涟漪。

38、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玉楼春》

39、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玉楼春》

40、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蝶恋花》


为什么叫唐诗宋词元曲 30句菁华(扩展3)

——唐诗宋词赏析 (菁华3篇)

唐诗宋词赏析1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赏析

  整篇诗由景、情、理依次展开,第一部分写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写了面对江月由此产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写了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

  诗人入手擒题,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像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因而“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7] 在此处却别开生面,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紧承上一句的“望相似”而来的。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白云”四句总写在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中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接下“可怜”八句承“何处”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和迷惘。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鸿雁长飞光不度”,也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

  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他思忖: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归回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

唐诗宋词赏析2

  玉阶怨

  唐代: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李白的这首宫怨诗,虽曲名标有“怨”字,诗作中却只是背面敷粉,全不见“怨”字。无言独立阶砌,以致冰凉的露水浸湿罗袜;以见夜色之浓,伫待之久,怨情之深。“罗袜”,表现出人的仪态、身份,有人有神。夜凉露重,罗袜知寒,不说人而已见人的幽怨如诉。二字似写实,实用曹植“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意境。

  怨深,夜深,主人公不禁幽独之苦,由帘外到帘内,拉下帘幕之后,反又不忍使明月孤寂。似月怜人,似人怜月;而如果人不伴月,则又没有什么事物可以伴人。月无言,人也无言。但读者却深知人有无限言语,月也解此无限言语,而写来却只是一味望月。这正是“不怨之怨”,所以才显得愁怨之深。

  “却下”二字,以虚字传神,最为诗家秘传。此处一转折,似断实连;好像要一笔荡开,推却愁怨,实际上则是经此一转,字少情多,直入幽微。“却下”一词,看似无意下帘,而其中却有无限幽怨。本来主人公由于夜深、怨深,无可奈何而回到室内。入室之后,却又怕隔窗的明月照此室内幽独,因而拉下帘幕。帘幕放下来了,却更难消受这个凄苦无眠之夜,在更加无可奈何之中,却更要去隔帘望月。此时主人公的忧思不断在徘徊,直如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那种纷至沓来,这样的情思,作者用“却下”二字表达出来。“却”字直贯下句,“却下水晶帘”,“却去望秋月”,在这两个动作之间,有许多愁思转折反复,诗句字少情多,以虚字传神。*古代诗艺中有“空谷传音”的手法,这是如此。“玲珑”二字,看似不经意的笔调,实际上极见功力。以月的玲珑,衬托人的幽怨,从反处着笔,全胜正面涂抹。

  诗中不见人物姿容与心理状态,而作者似也无动于衷,只以人物行动来表达含义,引读者步入诗情的最幽微之处,所以能不落言筌,为读者保留想象的余地,使诗情无限辽远,无限幽深。所以,这首诗体现出了诗家“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真意。以叙人事的笔调来抒情,这很常见,也很容易;以抒情的笔调来写人,这很少见,也很难。

  契诃夫有“矜持”说,写诗的人也常有所谓“距离”说,两者非常*似,应合为一种说法。作者应与所写对象保持一定距离,并保持一定的“矜持”与冷静。这样一来,作品才没有声嘶力竭之弊,而有幽邃深远之美,写难状之情与难言之隐,使漫天的诗思充满全诗,却又在字句间捉摸不到。这首《玉阶怨》含思婉转,余韵如缕,正是这样的佳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唐诗宋词赏析3

  浣溪沙

  方千里

  杨柳依依窣地垂,曲尘波影渐*池。霏微细雨出鱼儿。先自别来容易瘦,那堪春去不胜悲。腰肢宽尽缕金衣。

  方千里与周美成为同代人。并有酬美成词《和*词》一卷传世。今存九十三首词作,大抵皆留连风月、念远怀旧之作。风格纤弱浓丽,香软虚浮。情调低迴婉曲,温情款款。在“熏香掬艳”的道路上虽不如周美成走得远,但其词亦未能跳出“玉艳珠鲜”“柳欹花嚲”的艳科藩篱。摆在我们面前的这首《浣溪沙》即属这类作品。

  词的上片全为景语,为下片抒怀铺设环境。

  首句“杨柳依依窣地垂”既着景又交待时令。那参差拂地、婀娜多姿的杨柳枝条在春风中轻柔地摇摆。依依,语出《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句,这里状柳枝轻柔貌。窣(sū苏),拂地。“曲尘波影渐*池。”.曲尘,本指曲上所生之菌色淡黄如尘,这里状初绽芽叶的鹅黄色的春柳。渐,浸也,引伸为倒映水中。此句紧承首句,写淡黄色的杨柳倒映在*静澄澈的池塘水面上。一个“渐”字用得鲜活灵动,使静景中又有了动势。令人仿佛如见池塘水面阵阵涟漪,柳影倒映,摇曳多姿。第三句“霏微细雨出鱼儿。”霏微,朦胧貌。写迷朦的连绵细雨中鱼儿跃出水面。上片由池边杨柳披拂写到池面水波映柳,再写到池中游鱼出水,视点由外而内,依次写来,条理分明。同时,杨柳依依,淫雨霏霏,很自然令人联想到《诗·小雅·采薇》中描述的那久戌归来的士卒所遭遇的凄苦悲凉的处境,为下片思妇伤春怀人安排了适当的氛围。

  过片“先自别来容易瘦,那堪春去不胜悲”二句用递进句式,强调思妇因怀念远人而憔悴劳损。本来离别就最易令人容颜憔悴,更何况又逢春归花落这令人不胜悲愁的季节。惜春伤春本是古典诗词中渲染闺妇凄苦情感的传统手法,词人袭用这一手法目的是突出一个“瘦”字,以便使煞尾句“腰肢宽尽缕金衣”顺势而出。“腰肢宽尽”四字翻用柳永“衣带渐宽”成句,言思妇因伤春怀人而日渐消瘦,乃至饰以金缕的舞衣腰围变得十分宽松肥大。“宽尽”二字极言消瘦得十分厉害,比之柳氏“渐宽”要更进一层表现出思妇为离别之苦所折磨的情状。

  全词上片写景,下片传情,基本上做到情景交融。但这首词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艺术上皆无个性特征,充其量只是一首极其普通的闺思闺怨类的学舌之作。倒是上片是景物描写稍有清新之气,笔墨组织不乏井然之序。


为什么叫唐诗宋词元曲 30句菁华(扩展4)

——语文唐诗宋词鉴赏(5)份

  语文唐诗宋词鉴赏 1

  鹧鸪天

  枫落河梁①野水秋,澹烟衰草②接郊丘。醉眠小坞③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④。天杳杳⑤,路悠悠⑥。钿筝⑦歌扇等闲休。灞桥杨柳⑧年年恨,鸳浦芙蕖⑨叶叶愁。

  【注释】

  ①河梁(hé liáng):代指送别之地。旧题汉李陵《与苏武》诗之三:“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后因以“河梁”借指送别之地。

  ②衰草:干枯的草。

  ③小坞(wù):小山村的客店。坞:四面高中间低的山间村落。

  ④赤叶楼:周围种了枫、槭类树木的楼,这里指装修豪华的房子。赤叶:生长在我国中部的一种树叶茂密的树木。

  ⑤杳(yǎo)杳:形容幽静深远的样子。

  ⑥悠悠:遥远悠长。

  ⑦钿(diàn)筝:指奏乐。钿:用金片做成的花朵形的装饰品;或在木器上和漆器上用螺壳镶嵌的花纹。

  ⑧灞(bà)桥杨柳:**送别,在灞桥折柳,放“灞桥杨柳”意指离别。灞桥折柳是灞桥的一个颇有名气的故实,《三辅黄图》在“灞桥”条下说:“**送客至此,折柳赠别。”《开天遗事》还说:“来迎去送,至此黯然,故人呼为断魂桥。”在长安成为汉唐京都的漫长岁月里,灞桥是众多外放官员离京饯别的理想之处。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⑨鸳浦芙蕖(qú):意指年华老去,自伤迟暮。其出自诗人贺铸。贺铸《踏莎行》云:”杨柳回塘,鸳鸯别浦“,是说浦中的绿荷于”红衣脱尽”后,再也没有”蜂蝶“来依慕。代指年华老去。芙蕖:荷花的别名。如:蕖华(即莲花);蕖影(莲花影);蕖耦(即莲藕)。

  【白话译文】

  红彤彤的枫叶已经凋落了,剩下光秃秃的老树干,站在河桥上一望,野水退落,呈现出秋的寂寥。喝醉了躺在小山村里面破旧的屋子里面,睡梦中却是睡在富丽堂皇的高楼中。

  天是那么遥远,路是这样的悠长。和心爱的人奏乐执扇的时间已经一去不复返。灞桥边的杨柳长的依然很旺盛,但水中的荷花已经脱去华丽的外衣。看到他们这些景象,就想到了自己逝去的年华。

  【创作背景】

  徽宗大观、政和之际,苏庠曾依苏固与徐俯、洪刍、洪炎、潘淳、吕本中、汪藻、向子諲等结诗社于江西,在澧阳(今湖南澧县)筑别墅以供游憩。高宗绍兴年间,苏庠与徐俯同被皇帝征召,只有他自己不前往朝廷,隐居直到去世。此诗写于词人推掉皇帝征召游玩于山水,路过一小山村时见景思情有感而发。

  【赏析】

  该词上阕写旅途风景、词人醉梦情景,下阕言离愁别恨,抒发怀人的感情,整首词层次清晰,语尽而意不尽。

  “枫落河梁野水秋,澹烟衰草接郊丘”一句写途中秋景,以“河梁”作为观景的出发点,视线遍及周围红叶掉光的枫树,枯涩干涸的“野水”,远处淡淡缭绕的烟气雾霭,连天的郊野、山丘,以及漫山遍野的衰瑟秋草。这两句,准确而传神地抓住最能表现秋月黄昏郊原景色的典型化物象,富有立体感地描绘出一幅旅人眼中的秋色图景,渲染出秋的寥廓与苍凉、萧瑟,词人将触目所及的景色,浓缩在短短十四个字内,由*及远描绘出深秋的萧条气象,从而引发词人愁苦的情绪,因此下文“醉眠小坞黄茅店”一句便接续得十分自然。

  但从词意上来看,从写景直接过渡到“醉眠”,中间其实留有空白。小令因其篇幅短小,故而不可能铺排渲染情感的演变。此处景物中蕴涵的情绪,只能由读者亲自去体会。

  词人行至山中村落,进到一家茅草搭盖的陋店,饮而醉,醉而眠,眠而人梦,“梦倚高城赤叶楼”,梦见自己回到了繁华的城市,在一座遍值枫树的高楼上斜倚栏杆。词意到此戛然而止,词人并未交代他在那座“高城赤叶楼”上做了什么,但联系“醉眠”一句来看,身在陋店,梦见高楼,现实与梦境的对比,十分鲜明,因而加倍表现出词人的愁深难解。梦中的“赤叶”与此前所见“枫落”相照应,笔致细密。词人因见“枫落”而生愁,以致人梦得见,景情交融的蕴藉不露,竞至于此。

  下阕由醉梦至清醒,只见“天杏杏,路悠悠”,词人仍行走在无边无际的征程之中。这一句仍是状写眼前之景,“杳杳”、“悠悠”两个叠词,余韵悠长,备显惆怅忧伤。天远路长一方面是实写,另一方面也是词人情绪外化的结果。因做了一场好梦,醒来之后,原本就很长的路途此时显得更长了,不知何时才能走完,也不知何时才是归期。

  词人满怀愁情,想到梦中高楼之上的美好时光,再联系现实中的冷清寥落,不由得感叹“钿筝歌扇等闲休”,那些歌舞欢笑的生涯,轻易就结束了。“等闲”二字,点出现实的无情和不由分说。紧接着,自然接出“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的伤感慨叹。

  结尾两句抒写别恨和迟暮之感。“年年”说明别恨无止无尽,暗合前面“天杳路悠”之语。“叶叶”则表示愁之深广沉重。词人浪迹天涯,到处播下相思情种,离别于他自然是时有发生的了。“鸳浦芙蓉”句,化用贺铸《踏莎行》中“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句意,言浦中的绿荷于“红衣脱尽”(即繁花凋落)后,再没有“蜂蝶”来依慕(即无人垂顾)了。灞桥杨柳年复一年的离苦别恨,水中的夏荷一经凋落,便只余荷叶,“愁”自己在秋冬来临之际,将逐渐枯老。此句既与“秋”的萧瑟相呼应,又流露出词人对自己长年羁旅在外、年老体衰的深沉喟叹。此二句以精美工整的对仗,借物言情,表达了词人哀叹流年、自伤迟暮的深沉悲慨。

  名家点评

  当代诗评家洪柏昭评价:“全词言短意长,含蓄有味,写景言情,皆臻佳境;且格律工细,语言醇雅,深得小令创作三昧,是宋词中的上乘之作。”

  【词人介绍】

  毛滂(1064——?),字**,衢州江山石门(今属浙江)人。宋哲宗元佑年间(1086——1094)为杭州法曹,苏轼曾加荐举,晚年与蔡京亦有交往。官至祠部员外郎、知秀州,一生仕途失意。其词受苏轼、柳永影响,清圆明润,别树一格,无秾艳词语,自然深挚、秀雅飘逸。其词对陈与义、朱敦儒乃至姜夔、张炎等人的创作都有影响。有《东堂集》,词集为《东堂词》,存词200余首。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

  石头城——【唐】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赏析:

  石头城在今南京市清凉山,原为楚国金陵邑,孙权重建改用此名。它北临长江,南濒秦淮河,相传诸葛亮观看山头形势,叹息“钟山龙盘,石头虎踞,帝王之宅也”。这是刘禹锡七绝组诗《金陵五题》的第一首,把刘禹锡称为“诗豪”的白居易对之“掉首苦吟,叹赏良久”,称赞“石头题诗云:潮打空城寂寞回,吾知后之诗人不复措词矣”。刘禹锡将这些话录入组诗引子,可见他自视此诗为得意之作。金陵为六朝(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古都,当时殿阁富丽、声色繁盛,一班君臣不惜以亡国作代价来追欢逐笑。但自从隋朝灭陈,唐高祖又把扬州都督府从金陵移到扬州后,这里就变成古城荒草的世界,变成历代诗人凭吊历史沧桑的对象物。刘禹锡此诗,妙就妙在它以淡远的笔墨,写石头山、长江潮,写故国空城受山围潮打,却寂静得没有什么帝都气象的生命力反应。山围得周遭严密,似乎还可以令人联想到当年虎踞龙盘的模样;但是江潮的拍打和退回,见到的只是空城,已经不知当年的灯火楼台、彻底歌舞的繁华为何物了。

  诗歌由地写到天,在地上失落了的,想从天上找到答案。秦淮河东面那轮由古照到今的明月,想必领略过昔时那种醉生梦死的繁华的,但它升起东方、待到夜深,也还只是清光飘零地从城垛(“女墙”)上照进城来。诗人随手拈来山、城、水、月等常见的意象,别具匠心组合成“意象之城”,进行了城与人之间探究历史奥秘的对话。意象之间相互映照折射,形成了意象集成的效应,讲述着一个没有故事的故事,一个关于历史沧桑和城市盛衰的故事,一个具有宇宙意识的关于常与变、瞬息与永恒的故事。这样的诗人也就是哲性诗人、或诗性哲人了。

  这首愁情词由春愁离愁写起,再写失恋之愁和叹老嗟卑之愁,省略或者说是虚化了具体时空背景,仿佛将词人一生所经历之愁都凝聚浓缩在一首词中了,很富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上片前三句写初春的离别,并未出现告别的对象而悲泪滂沱,已寓无限隐情。“犹记”两句转为忆旧,“多情”指恋人,“系归舟”指飘泊重逢的激动。“碧野朱桥”是当日系舟处所,又是今日处境。“当日事”唯存记忆,而眼前是“人不见,水空流”。即谓再度离别,再度“归来”时,已无人“系舟”,只见水流了!几个波折,诉尽赴约而不遇的绝望哀情。换头“韶华”句为议论,道破人生真理,此理虽为常理常情,但由词人体味人生后道出则有极哀切的意蕴。这青春不再,年华易衰,才是“恨悠悠”的终极原因,何况春天又一次完结了哩!此悠悠长恨,当然将词人仕途不遇、理想落空的伤感融注其间了。最后,将愁恨之泪化作春江,极尽夸饰之能事,却仍“流不尽,许多愁”!妙在“流不尽”!此喻,在李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比喻基础上,又翻出一层新意,乃脱胎换骨,点铁成金之法。

  此词结构布局极缜密。下片“飞絮落花”印上片“杨柳弄春柔”;“登楼”印“离忧”;“春江都是泪”印“泪难收”;“韶华不为少年留”总提全词命意,天然浑成,意态兼善,神韵悠长。

  语文唐诗宋词鉴赏 2

  鹧鸪天

  枫落河梁①野水秋,澹烟衰草②接郊丘。醉眠小坞③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④。

  天杳杳⑤,路悠悠⑥。钿筝⑦歌扇等闲休。灞桥杨柳⑧年年恨,鸳浦芙蕖⑨叶叶愁。

  【注释】

  ①河梁(hé liáng):代指送别之地。旧题汉李陵《与苏武》诗之三:“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后因以“河梁”借指送别之地。

  ②衰草:干枯的草。

  ③小坞(wù):小山村的客店。坞:四面高中间低的山间村落。

  ④赤叶楼:周围种了枫、槭类树木的楼,这里指装修豪华的房子。赤叶:生长在我国中部的一种树叶茂密的树木。

  ⑤杳(yǎo)杳:形容幽静深远的样子。

  ⑥悠悠:遥远悠长。

  ⑦钿(diàn)筝:指奏乐。钿:用金片做成的花朵形的装饰品;或在木器上和漆器上用螺壳镶嵌的花纹。

  ⑧灞(bà)桥杨柳:**送别,在灞桥折柳,放“灞桥杨柳”意指离别。灞桥折柳是灞桥的一个颇有名气的故实,《三辅黄图》在“灞桥”条下说:“**送客至此,折柳赠别。”《开天遗事》还说:“来迎去送,至此黯然,故人呼为断魂桥。”在长安成为汉唐京都的漫长岁月里,灞桥是众多外放官员离京饯别的理想之处。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⑨鸳浦芙蕖(qú):意指年华老去,自伤迟暮。其出自诗人贺铸。贺铸《踏莎行》云:”杨柳回塘,鸳鸯别浦“,是说浦中的绿荷于”红衣脱尽”后,再也没有”蜂蝶“来依慕。代指年华老去。芙蕖:荷花的别名。如:蕖华(即莲花);蕖影(莲花影);蕖耦(即莲藕)。

  【白话译文】

  红彤彤的枫叶已经凋落了,剩下光秃秃的老树干,站在河桥上一望,野水退落,呈现出秋的寂寥。喝醉了躺在小山村里面破旧的屋子里面,睡梦中却是睡在富丽堂皇的高楼中。

  天是那么遥远,路是这样的悠长。和心爱的人奏乐执扇的时间已经一去不复返。灞桥边的杨柳长的依然很旺盛,但水中的荷花已经脱去华丽的外衣。看到他们这些景象,就想到了自己逝去的年华。

  【创作背景】

  徽宗大观、政和之际,苏庠曾依苏固与徐俯、洪刍、洪炎、潘淳、吕本中、汪藻、向子諲等结诗社于江西,在澧阳(今湖南澧县)筑别墅以供游憩。高宗绍兴年间,苏庠与徐俯同被皇帝征召,只有他自己不前往朝廷,隐居直到去世。此诗写于词人推掉皇帝征召游玩于山水,路过一小山村时见景思情有感而发。

  【赏析】

  该词上阕写旅途风景、词人醉梦情景,下阕言离愁别恨,抒发怀人的感情,整首词层次清晰,语尽而意不尽。

  “枫落河梁野水秋,澹烟衰草接郊丘”一句写途中秋景,以“河梁”作为观景的出发点,视线遍及周围红叶掉光的枫树,枯涩干涸的“野水”,远处淡淡缭绕的烟气雾霭,连天的郊野、山丘,以及漫山遍野的衰瑟秋草。这两句,准确而传神地抓住最能表现秋月黄昏郊原景色的典型化物象,富有立体感地描绘出一幅旅人眼中的秋色图景,渲染出秋的寥廓与苍凉、萧瑟,词人将触目所及的景色,浓缩在短短十四个字内,由*及远描绘出深秋的萧条气象,从而引发词人愁苦的情绪,因此下文“醉眠小坞黄茅店”一句便接续得十分自然。

  但从词意上来看,从写景直接过渡到“醉眠”,中间其实留有空白。小令因其篇幅短小,故而不可能铺排渲染情感的演变。此处景物中蕴涵的情绪,只能由读者亲自去体会。

  词人行至山中村落,进到一家茅草搭盖的陋店,饮而醉,醉而眠,眠而人梦,“梦倚高城赤叶楼”,梦见自己回到了繁华的城市,在一座遍值枫树的高楼上斜倚栏杆。词意到此戛然而止,词人并未交代他在那座“高城赤叶楼”上做了什么,但联系“醉眠”一句来看,身在陋店,梦见高楼,现实与梦境的对比,十分鲜明,因而加倍表现出词人的愁深难解。梦中的“赤叶”与此前所见“枫落”相照应,笔致细密。词人因见“枫落”而生愁,以致人梦得见,景情交融的蕴藉不露,竞至于此。

  下阕由醉梦至清醒,只见“天杏杏,路悠悠”,词人仍行走在无边无际的征程之中。这一句仍是状写眼前之景,“杳杳”、“悠悠”两个叠词,余韵悠长,备显惆怅忧伤。天远路长一方面是实写,另一方面也是词人情绪外化的结果。因做了一场好梦,醒来之后,原本就很长的路途此时显得更长了,不知何时才能走完,也不知何时才是归期。

  词人满怀愁情,想到梦中高楼之上的美好时光,再联系现实中的冷清寥落,不由得感叹“钿筝歌扇等闲休”,那些歌舞欢笑的生涯,轻易就结束了。“等闲”二字,点出现实的无情和不由分说。紧接着,自然接出“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的伤感慨叹。

  结尾两句抒写别恨和迟暮之感。“年年”说明别恨无止无尽,暗合前面“天杳路悠”之语。“叶叶”则表示愁之深广沉重。词人浪迹天涯,到处播下相思情种,离别于他自然是时有发生的了。“鸳浦芙蓉”句,化用贺铸《踏莎行》中“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句意,言浦中的绿荷于“红衣脱尽”(即繁花凋落)后,再没有“蜂蝶”来依慕(即无人垂顾)了。灞桥杨柳年复一年的离苦别恨,水中的夏荷一经凋落,便只余荷叶,“愁”自己在秋冬来临之际,将逐渐枯老。此句既与“秋”的萧瑟相呼应,又流露出词人对自己长年羁旅在外、年老体衰的深沉喟叹。此二句以精美工整的对仗,借物言情,表达了词人哀叹流年、自伤迟暮的深沉悲慨。

  名家点评

  当代诗评家洪柏昭评价:“全词言短意长,含蓄有味,写景言情,皆臻佳境;且格律工细,语言醇雅,深得小令创作三昧,是宋词中的上乘之作。”

  【词人介绍】

  毛滂(1064——?),字**,衢州江山石门(今属浙江)人。宋哲宗元佑年间(1086——1094)为杭州法曹,苏轼曾加荐举,晚年与蔡京亦有交往。官至祠部员外郎、知秀州,一生仕途失意。其词受苏轼、柳永影响,清圆明润,别树一格,无秾艳词语,自然深挚、秀雅飘逸。其词对陈与义、朱敦儒乃至姜夔、张炎等人的创作都有影响。有《东堂集》,词集为《东堂词》,存词200余首。

  语文唐诗宋词鉴赏 3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苏轼在花开时节与友人赏花时的所见。首句写白天的海棠,泛崇光指海棠的高洁美丽。第二句写夜间的海棠,作者创造了一个散发着香味、空空蒙蒙的、带着几分迷幻的境界。略显幽寂,与海棠自甘寂寞的性格相合。后两句用典故,深夜作者恐怕花睡去,不仅是把花比作人,也是把人比作花,为花着想,十分感人,表明了作者是一个性情中人。作者要烧红烛陪伴、呵护海棠,另一方面创造了一种气氛,让海棠振作精神,不致睡去。后两句极赋浪漫色彩。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认为此诗造语之工尽古今之变。

  这首绝句写于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期间。前两句写环境,后两句写爱花心事。题为海棠,而起笔却对海棠不做描绘,这是一处曲笔。东风袅袅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之句。崇光是指正在增长的春光,着一泛字,活写出春意的暖融,这为海棠的盛开造势。次句侧写海棠,香雾空蒙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月转廊,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无寐,当然你也可从中读出一层隐喻:处江湖之僻远,不遇君王恩宠。

  只恐夜深花睡去,这一句写得痴绝,是全诗的关键句。此句转折一笔,写赏花者的心态。当月华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时,诗人顿生满心怜意:海棠如此芳华灿烂,怎忍心让她独自栖身于昏昧幽暗之中呢?这蓄积了一季的努力而悄然盛放的花儿,居然无人欣赏,岂不让她太伤心失望了吗?夜阑人静,孤寂满怀的我,自然无法成眠;花儿孤寂、冷清得想睡去,那我如何独自打发这漫漫长夜?不成,能够倾听花开的声音的,只有我;能够陪我永夜心灵散步的,只有这寂寞的海棠!一个恐写出了我不堪孤独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担忧、惊怯之情,也暗藏了我欲与花共度良宵的执著。一个只字极化了爱花人的痴情,现在他满心里只有这花儿璀璨的笑靥,其余的种种不快都可暂且一笔勾销了:这是一种忘我、无我的超然境界。

  末句更进一层,将爱花的感情提升到一个极点。故照应上文的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为的意思,表现了诗人对海棠的情有独钟。此句运用唐玄宗以杨贵妃醉貌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转而以花喻人,点化入咏,浑然无迹。烧高烛遥承上文的月转廊,这是一处精彩的对比,月光似乎也太嫉妒于这怒放的海棠的明艳了,那般刻薄寡恩,不肯给她一方展现姿色的舞台;那就让我用高烧的红烛,为她驱除这长夜的黑暗吧!此处隐约可见诗人的侠义与厚道。照红妆呼应前句的花睡去三字,极写海棠的娇艳妩媚。烧照两字表面上都写我对花的喜爱与呵护,其实也不禁流露出些许贬居生活的郁郁寡欢。他想在玩物(赏花)中获得对痛苦的超脱,哪怕这只是片刻的超脱也好。虽然花儿盛开了,就向衰败迈进了一步,尽管高蹈的精神之花毕竟远离了现实的土壤,但他想过这种我行我素、自得其乐的生活的积极心态,又有谁可以阻挠呢?

  语文唐诗宋词鉴赏 4

  卖炭翁

  苦宫市也

  白居易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

  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

  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

  白居易诗鉴赏

  这是《新乐府》五十篇中的第三十二篇。诗前有序说:苦宫市也。意思是有感于宫市而作。所谓宫市,就是皇帝派太监到宫外集市上公开掠夺民间资财的一种形式。德宗之前,宫中用物都由专门官吏采办。但自贞元末年起,改为由宦官直接从民间采购。

  太监及其爪牙往往多至数百人,经常在市场上寻找物色,看到合意的东西,就叫嚷着宫市,强买甚而硬夺,以致卖主空手而归。韩愈在《顺宗实录》中曾说:名为宫市,其实夺之。白居易这首诗描写的就是这种不合理现象。

  语文唐诗宋词鉴赏 5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馀杯。

  鉴赏

  这是一首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纪事诗,表现诗人诚朴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诗人自注:喜崔明府相过,简要说明了题意。

  一、二两句先从户外的景色描写,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诗人的心境。舍南舍北皆春水, 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描写得十分秀丽可爱。这就是临江*水的成都草堂。皆字表现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群鸥,在古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它们日日到来,足见环境清幽僻静,为诗人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但见,言下之意:群鸥固然可爱,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不是也过于单调么!诗人就这样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寥心情。这就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颔联将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诗人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增强了宾主接谈的生活实感。上句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

  下句写,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崔明府打开。寂寥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这两句,前后映衬,情薛深厚。前句不仅说不常来客,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更说明两人交情之深厚,为后面的酣畅欢快作了铺垫。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脱,补足了首联两句。

  以上虚写客至,下面转入实写待客。诗人舍弃了其他情节,专拈出最能显示宾主情份的生活场景,重笔浓墨,着意刻划。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使我们仿佛看到诗人延客就餐、频频劝饮的情景,听到诗人抱歉酒菜欠丰盛的话语:远离街市买东西不便,菜肴很简单,买不起高贵的酒,只好用家酿的陈酒,请随便进用吧!家常话语听来十分亲切,很容易从中感觉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仄,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

  字里行间充满了友好的融洽气氛。

  客至之情到此似已写足,诗人巧妙地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作结,将*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诗人高声呼喊着,请邻翁共饮作陪。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不难想象,两位挚友越喝酒意越浓,越喝兴致越高,兴奋、欢快,气氛相当热烈。就写法而言,结尾两句真可谓峰回路转,别开境界。

  杜甫《宾至》、《有客》、《过客相寻》等诗中,都写到待客吃饭,但表情达意各不相同。在《宾至》中,诗人对来客敬而远之,写到吃饭,只用百年粗粝腐儒餐一笔带过;在《有客》和《过客相寻》中说,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挂壁移筐果,呼儿问煮鱼,表现出待客亲切、礼貌,但又不够隆重、热烈,都只用一两句诗交代,而且没有提到饮酒。而《客至》中的待客描写,却不惜以半首诗的篇幅,具体展现了酒菜款待的场面,还出人料想地突出了邀邻助兴的细节,描写得那样情彩细腻,语态传神,表现了诚挚、率真的友情。这首诗,把门前景、家常话、身边情、编织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表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