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教案 (菁华9篇)

首页 / 数学教案 / | 数学教案,幼儿园

幼儿园数学教案1

  认识粗细(数学)

  活动要求:认识、比较物体的粗细,懂得“粗细”的比较是相对的。

  活动准备:教师演示用的4种不同粗细的物体(小棒、牙签、蜡笔和水彩笔)

  幼儿标作材料人手一份(能力强的为7种不同粗细的物体,能力中等的为5种不向粗细的物体,能力差的为3中不同粗细的物体)(牙签、小棒、蜡笔、记号笔、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认识粗细

  1.请幼儿用自己盒内的东西穿木珠

  提问:你在玩木珠的过程中发现什么了?(牙签、小棒穿进,蜡笔等没穿进)

  2.寻找原即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小棒、牙签细,蜡笔粗)

  3.小结:原来东西有粗和细之分。

  二、比较粗细

  1、出示小棒

  师:刚才我们玩了穿木珠的游戏,有的东西穿进去了,而有的东西没有穿进,那么小棒刚刚穿进了,它是粗的还是细的?

  (1)若回答细的,则出示牙签,让幼儿比较

  (2)若回答粗的,则出示蜡笔,让幼儿比较

  那么这支笔到底是粗还是细。

  2.得出结论:一样东西是无法比较粗细的,要两样东西才能比较出租和细。

  三、利用粗细不同的物体排序

  师:你们盒子里的东西有粗有细,那么我们来帮他们排上队

  1.幼儿操作任意排

  2.提问

  (1)你是怎么排的?(从粗一细,从细一粗)

  (2)你是怎么排出来的?

  3、师生共同小结

  (1)先找出最细的,然后找出最粗的,剩下的两个进行比较、依次排队。

  (2)从盒中先找出最细的,放在第一,然后再在盒中找出最细的,放在第二,反复运用这个方法依次排队

  4、请幼儿采用互换方法比较一种方法排列。

  会再多一些。

幼儿园数学教案2

  活动内 容

  计算:轻与重

  活 动目 标

  1、感受轻与重的关系。

  2、学*以目测比较两个东西的轻重。

  活 动准 备

  相同的小桶两个,沙子若干,笔,自制天*称一个。

  《我的数学》第11页。

  活 动 过 程

  一、感觉比较轻重

  师:今天“小豆豆”请老师帮她带来了两桶沙,请小朋友来帮帮忙。小朋友你们说说这两桶沙我们拿哪一桶给她呢?为什么?

  师:刚才小朋友提了一下这两桶沙,到底哪一桶重哪一桶轻呢?现在我们来做个记号,重的我们用“红色”的笑脸娃娃贴在上面,轻的我们用“黄色”的笑脸娃娃贴在上面。

  二、放在天*上称一称。

  师:刚才小朋友说贴红色的笑脸娃娃这个桶重,贴黄色笑脸娃娃的这个桶轻。到底是不是呢?现在我们再来做个试验。

  (出示自制天*称)师:这是老师自己做的一个小的翘翘板,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天*称”,现在我们可以用这个来试试到底这两桶沙哪一桶重哪一桶轻。

  师:为什么红色的这个会重些呢?

  (将两桶沙分别放在两边,让幼儿观察)

  师:小朋友你们发现了什么吗?(一边沉下去了,一边翘起来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三、作业。

  师:请小朋友打开书11页。请小朋友看这些图谁重谁轻?把重的涂上红色,把轻的涂上黄色。

幼儿园数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学*3的加减法,认识加号、减号、等号(理解其含义)。

  2、学*书写加减法算式。

  活动准备

  1、2-64分开和聚集。

  2、2-65分开和聚集。

  3、课件:图片-螃蟹4。

  活动过程

  一、学*3的加减法

  1、出示图片:螃蟹

  教师:请小朋友看看这幅图上有什么?看完后讲给大家听。

  什么地方有谁?”

  (石头说有两只螃蟹)

  再看看旁边(又来了一只螃蟹)

  一共有三只鸡怎样表示?

  幼儿回答老师边用数字记录。

  用什么符号表示又来了呢?(+)

  用什么符号表示一共有呢?(=)

  (2+1=3)“这算式什么意思?我们一起说千图库图片素材_千图网qiantuku、net说看。

  石头上有2只螃蟹,又来了1只螃蟹,一共有3只螃蟹2+1=3

  2、出示数学卡

  (1)2-64分开和聚集

  谁会把这幅图讲一讲?

  有一个面包,再拿来一个面包,一个有3个面包。

  那用算式怎样来表示呢?”(2+1=3)

  (大家一起把算式读两遍)

  有3个面包,拿走1个面包,还剩几个面包?

  3-1=2

  “这个符号(—),你们认识吗?叫什么名字?(减号)怎样读?(减)这道算式叫做减法算式。”

  3、谁来说说这道算式里的每个数字和符号都表示图上的什么意呢?3–1=22–1=3

  二、操作活动

  1、看图讲述含义,指导幼儿正确列出3的加减算式。

  讲清楚含义,然后列出算式。

  2、看分合式写数字。

  3、依样填空格。

幼儿园数学教案4

  活动目标:

  1、用讲故事、演故事的形式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2、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3、理解并能说出相1或少1的关系。

  4、发展幼儿的比较的能力和思维的活性灵。

  活动重点:

  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活动难点:

  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森林背景图,6张蘑菇房子图片。

  2、1-6的大点卡和数卡一套。

  3、小猴、小熊头饰各一个和老虎的图片一张

  4、幼儿数学操作板1个/人,1-6的点卡一套/人。

  5、标有1—6的数字卡片,每个小朋友一张

  6、故事《住宾馆》。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初步理解“邻居”关系。

  1、拍手游戏:“嘿嘿,???(小朋友名),我问你,你的朋友在哪里?”“嘿嘿嘿,在这里!”(被问的小朋友举起旁边小朋友的手。)

  2、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午休的小床,请你说一说自己的邻居都有谁,让幼儿理解什么是邻居。

  数学:学*8的第一、二组加减

  2和3的加减??中班减法教学

  小班数学制作大小.形状标记

  小班数学教案:比较大、中、小幼儿园数学区角活动教案四则

  识字:象形字“象”

幼儿园数学教案5

  活动目标:

  1、尝试观察图片,找出两幅图片的不同点

  2、在活动中,训练观察比较的能力

  活动准备:蘑菇、苹果图片相似图片组图

  活动过程:

  一、讲故事,创情境

  1、师:在森林里住着兔妈妈和兔宝宝。这天,兔妈妈让兔宝宝自己去采蘑菇。兔宝宝犯难了,它不知道要采什么样的蘑菇。于是兔宝宝问妈妈:“妈妈妈妈,我要采什么样的蘑菇呢?兔妈妈拿出了蘑菇图,说:”这个的蘑菇可以吃。如果身上长着斑点的,就不能吃,就不要采。就这样,兔宝宝高高兴兴地去采蘑菇了。可是不一会,兔宝宝又发愁了:蘑菇都一样啊,怎么采啊?

  2、师:“孩子们,我们能帮助兔宝宝解决这个难题吗?

  3、出示不同颜色的蘑菇图片,提问:它们有什么不同?

  幼儿自由观察,并交流

  4、小结:大家的眼睛真厉害,一下子就发现了蘑菇的不同之处。相信,兔宝宝也会发现的,它一定能采到可以吃的蘑菇。

  二、看图片,找不同

  (一)数量不同

  1、出示两幅数量不同的苹果的图片,提问:这里有两幅相似的图片,你还能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吗?

  2、幼儿观察图片,交流。

  3、小结:原来它们的数量不一样

  (二)、颜色不同

  1、出示颜色有差别的两幅图片,提问:瞧,这里又有两盘苹果,它们哪里不一样呢?还是数量不同吗?

  2、幼儿观察,并交流

  3、小结:原来它们的颜色不一样。看来只要仔细观察,我们就能发现不同之处。

  (三)、方位不同

  1、出示两幅方位不同的小汽车图。提问:这两辆小汽车就好像一对双胞胎,你还能找出它们的不同吗?

  2、幼儿观察图片交流

  3、师幼集体按顺序观察图片找不同。

  4、小结:大家真是火眼金睛,找到了多处不同。我们观察时要有耐心,有顺序的观察,这样才能找出所有的不同来。

  三、玩游戏,比眼力

  游戏《大家来找茬》,出示若干组存在不同之处的两幅图片,孩子们观察,看一看哪组最厉害,找到的不同多。

  四、设场景,做练*

  1、师:皮皮正在家里玩,他邀请我们一起去他家做客。出示图片,瞧,你在皮皮家看到了什么?

  师:皮皮很高兴,一会玩这个,一会玩那个,房间一下子就变了样子,让我们观察一下,有哪些地方变了呢?(出示图片)、幼儿观察两幅图片,全班交流、师幼共同小结,两幅图片的不同五、做小结,巧延伸师: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会发现周围每天都有不同,在变化,不信,就去观察一下自己的家吧!你会发现不同的样子的。

幼儿园数学教案6

  【活动目标】

  1、学会8的形成,并认识数字“8”。

  2、初步掌握8的实际意义。

  3、体验成功后的乐趣,增强参与活动的自信心。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1、1——8数字卡片、图片一幅、录音机、歌曲磁带、多媒体课件

  2、活动室周围放置若干身上有1——8点子或数字的老鼠形状。

  3、人手1份实物卡片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组织教学

  (二)基本部分:

  1、小朋友,今天老师和你们做一个数字娃娃的游戏,你们想不想变个数字娃娃?你们想做个数学娃娃几?你们就戴上几的头饰。

  2、现在你们都变成数字娃娃了,你告诉我,你是数字几?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看谁说的又对又快,幼儿回答。

  3、孩子们,你们变的数字娃娃真可爱,我也想变成数字娃娃,老师想变成数字几呢?看完老师变的魔术就知道了。

  4、操作课件:

  飞出7只蜜蜂,后来又飞出一只蜜蜂,现在一共是几只蜜蜂?7只蜜蜂后来又飞来1只蜜蜂,一共是8只蜜蜂。8只蜜蜂是怎么来的(7添上1是8)老师肯定并请全体幼儿说一遍。依次播放花,苹果,汽车,飞机等让幼儿说。

  5、老师刚才变的蜜蜂是几?老师想变成数字几?(8)8像什么?

  6、8能表示8只蜜蜂、8只花篮、8还能表示8颗星星等,8能表示好多好多是8个的物品。

  7、闯关拜见黑猫警长,正确判断“8”以内的数量。

  (1)第一关,请小朋友们从盒子里找出有8个礼物的'卡片送给黑猫警长比一比,谁找得礼物又对又多。(幼儿操作实物卡片,教师观察。)

  提问:你找到了什么礼物,它们的数量是几,

  (2)第二关,说出数字“8”像什么?请小朋友从数字卡片中找出数字“8”,念一念。

  (3)第三关,考考你们的眼力,(出示图片)。请根据老师的问题拿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放在桌子上。

  8、游戏《捉老鼠》,巩固对8数量的正确判断。

  活动室里藏了许多老鼠,请大家去捉身上有8个圆点的或者有数字“8”的妖精,比一比,谁的本领大,捉的老鼠又对又多。幼儿游戏,教师观察、指导。(播放歌曲《黑猫警长》)

  结束:小朋友们真能干,捉了这么多老鼠,现在我们和黑猫警长一起到外面去玩一回吧。

  教学反思:

  我想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孩子们不仅能认识数字8,知道8所表示的意义,进一步感知数字与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而且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主动学*的积极性。

幼儿园数学教案7

  设计意图:

  按照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精心设计的若干个生动有趣的小游戏贯穿整个活动。其中,每个游戏中都蕴涵着针对性较强的独立知识点,与此同时,各个游戏之间仍表现着循序渐进式的连带关系。力求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较扎实和透彻地掌握有关1和许多的知识。

  活动一、我们去郊游

  活动目标:

  认识一个物体和许多个物体,知道哪些是一个,哪些是许多。

  活动准备:环境安插

  1、积木围成的池塘,池塘里有一条大鱼,许多条小鱼。一只青蛙,许多只小蝌蚪。

  2、树模型一个,树上挂着一只大鸟,多只小鸟,多个苹果。

  活动与指导:

  1、谈话引出课题:"今天的天气可真好,让我们一起去郊游好欠好?"(教师与幼儿一同统计活动的人数,让幼儿明确知道只有一个老师,有许多个小伴侣。)

  2、教师带领幼儿来到池塘边,引导幼儿说出这是什么地方?(池塘)

  3、池塘里有什么?(鸭子、小鱼、青蛙、小蝌蚪)有多少只大鸭子?(1只)有多少只小鸭子?(许多只)有几只青蛙?(1只)几只小蝌蚪?(许多只)然后继续启发幼儿进行观察,想一想池塘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用一个和许多来表现。

  4、小伴侣围坐在大树下休息,引导幼儿观察而且说出树上有一只大鸟、许多只小鸟;一棵上有许多只鸟、许多片树叶、许多个苹果。

幼儿园数学教案8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合作交流学*7的分解与组成,感知数的分和的有序性。

  2、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共同学*、发展,充分体验小组互助、合作学*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不同大小、颜色、形状的西瓜、桃子的图片若干,不同种类的拼插玩具和废旧材料。

  2、音乐磁带:《我的朋友在哪里》

  3、颜色或图案不同的数字1-6的卡片。

  4、7的分和式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情境创设

  1、 拍手游戏:教师采用问答的方式与幼儿一起复*6的组成。

  师:嗨嗨,我的1球碰几球?

  幼儿:嗨嗨,你的1球碰5球。

  2、 每组组长自报家门,教师为每组贴上相应的羊羊贴画。

  3、 师:我们每只羊羊队的小朋友都很好,今天老师还特别为你们请来了一个朋友(出示数字7),让数字7作裁判,评判出究竟是哪只羊羊队取得最后的胜利。

  二、羊羊大战

  1、数字7裁判为我们每只羊羊队的小朋友都准备了7件物品。(出示西瓜、桃子、拼插玩具和一些废旧材料),但是数字7可给你们提要求了:

  (1)请每组幼儿拿到7件物品后不要乱动,先观察这些物品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再把这些物品分成俩份,并说出你分的依据是什么?转动脑筋,看看哪组分得方法多?

  (2)分完后要把你分的结果填写到记录表上。

  2、幼儿分组合作进行分解、记录,教师巡视并作个别指导。

  喜羊羊队材料:桃子图片;美羊羊队材料:西瓜图片;沸羊羊队材料:金鱼图片;懒羊羊队材料:拼插玩具;暖羊羊队材料:奶盒和奶瓶;慢羊羊队材料:各种纸盒(牙膏盒、药盒、烟盒)。等等3、 幼儿汇报美羊羊队:老师,我们组按西瓜的大小把7分成了1和6.

  喜羊羊队:我们组按桃子的种类把7分成了2和5.

  暖羊羊队:我门组的材料都是关于奶的饮料,按盒子的和瓶子的把7分成了3和4;4、 教师小结。

  引导幼儿归纳7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种。

  5、 数字7裁判评出优胜奖,给予鼓励。

  三、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1、教师发给每位幼儿一张数字卡片。

  2、找朋友。

  音乐《我的朋友在哪里》,幼儿手拿数字卡片边唱边找自己的好朋友。

  3、 幼儿互相检查,找到的朋友对不对。

  4、 汇报。

  我是草莓3,我是草莓4,我们合起来是数字7,我们俩是好朋友。(俩个好朋友互相抱抱)四、延伸我们学*了数字2-7的分解,也知道他们的分解方法有多种,请幼儿回家自己探索8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种,你能找到怎样的规律。

幼儿园数学教案9

  活动内容:朋友多

  重点领域:数学

  相关领域:语言

  活动目标

  1、发现1和许多,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即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

  2、 体验与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重点、难点

  1、重点:感知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2、难点:幼儿能用语言表达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1、30只小熊。

  2、配套不干胶

  活动过程:

  一、 学*区分1和许多

  1、出示一个大熊和一筐小熊,引导幼儿用1和许多来表示。

  2、教师:“今天,老师请来了许多的熊宝宝,请你看一看,大熊有多少只?小熊有多少之?”

  3、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区分“1”和“许多”。

  二、 体验许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一个一个和起来是许多

  1、分发小熊, 教师给每个幼儿一个小熊,边给边问“给你几只小熊”幼儿答:“一只”直至小熊全部送完,师问“一个幼儿一只小熊,我的许多小熊哪去了”(让幼儿知道许多被分成了1个、1个)

  2、请幼儿将小熊再一个一个送回来,“几只小熊回来了”幼儿答“1只”直至所幼儿的小熊都送回来,师问:“每次回来1只小熊,我这里怎么会有许多小熊呢?”

  (让幼儿发现1个1个和起来就有了许多)

  三、 操作活动:朋友多

  根据图片要求粘贴1和许多,巩固1和许多的认识

  活动延伸:在分发点心和餐具的过程中,进一步让幼儿反复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


幼儿园数学教案 (菁华9篇)扩展阅读


幼儿园数学教案 (菁华9篇)(扩展1)

——幼儿园数学教案 (菁华9篇)

幼儿园数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复*巩固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2.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自制小兔子头饰一个,若干个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2.自制“魔法箱”一个。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出主题

  1.讲故事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我给你们带了一个好朋友,“当当当当”你们看它是谁啊?幼:小白兔

  师:对了,小白兔。昨天森林了刮了一阵大风,把小白兔的房子吹倒了,小白兔“唔~~~”的哭了。于是老师连夜给小白兔建造了一间新房子,小朋友你们看,这房子漂亮吗?

  2.手指房子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正确的说出图形的名称:

  师:那么小朋友看老师把小白兔的房顶盖成什么形状了?

  幼:三角形

  师:房子的身体呢?

  幼:正方形

  师:小朋友真棒,那么门又是什么形状啊?

  幼:圆形

  二、出示“魔术箱”复*图形

  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从魔术师那里借了一个魔术箱,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表演一个魔术,你们可要看仔细了,不能眨眼哦!

  师:妈哩妈哩轰,变!你们看老师变出什么图形了?

  幼XX

  师:它有几条边,几个角?

  依次变出不同的图形进行辨别和认知

  三、找一找、说一说:

  引导幼儿在教室内找出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物体。

  四、结束活动

  带领幼儿户外活动观察发现户外物体的形状那些是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五、活动延伸

  找一找日常生活中的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六、效果预测

  整个活动程序的安排,我遵循新《纲要》中组织与实施中的教育性、互动性、针对性的原则,符合小班幼儿的学*特点和规律。因此,我想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让孩子们不仅能认识图形,能详细地说出各图形的区别。而且在以后的学*中遇到困难时通过动脑思考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幼儿园数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主动参加探索8的组成的操作活动。

  2.运用互补、互换规律知道8分成两份有7种不同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活动室布置成游乐场,设置6个区,提供涂色、划短线、剪贴格子、分隔点图、翻片片等不同的操作材料。

  2.8的组成数卡3套,大操作材料一套。

  3.幼儿每人胸前一个数字挂牌。

  活动过程:

  1.运用"找朋友"复*7的组成。

  师: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去游乐场玩,但有个要求,请你们听音乐迅速找到和自己胸前数字合起来是7的朋友。

  (1)幼儿口述:为什么找他做朋友。

  (2)检查对后进入游乐场。

  2.幼儿在主动操作中探索8的7种分合方法。

  (1)师:今天游乐场开设了6个室,现在,小朋友看看自己胸前是数字几,就可以进几号室。

  (2)教师简单介绍材料及操作要求。

  师:每个室都给我们准备了许多材料,我们运用这些材料做8的分合。

  出示大材料,老师逐一介绍涂色、划短线、剪贴格子、分隔点图、翻片片等材料的玩法。

  师:这些材料都要我们小朋友自己来操作,来玩一玩,分一分,并把你玩的不同方法记录下来,等一会儿结束,请你向大家介绍。

  (3)幼儿进行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观察了解幼儿操作情况进行个别指导,鼓励幼儿互相介绍操作情况。

  (4)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过程。(注:老师有目的的选择三种不同分法的幼儿讲述、操作材料)幼儿讲述有以下几种结果:

  分合正确,但没有顺序,没有规律。

  互补规律。

  交换规律。

  (5)引导幼儿通过分析,比较探索8的最佳分合方法。

  师:你觉得用哪种方法好?为什么?

  (引导幼儿发现互补、交换规律)

  3.:找和自己胸前的数字合起来是8的朋友。

幼儿园数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能辨别、区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能将同样的图形放在一起。

  2、培养幼儿到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图形若干。

  2、三角形、圆形、正方形胸卡。

  3、一段音乐

  【活动过程】

  一、游戏《找妈妈》(目的:复*对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的认知)

  1、认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引导幼儿说出名称。教师引导幼儿游戏:“图形妈妈来了,它们是谁?”

  2、帮图形妈妈找宝宝教师引导:“图形妈妈的宝宝们出去玩了,妈妈找不到它们的宝宝了,怎么办?”(鼓励幼儿找)要求:每人找一个图形宝宝。

  3、感知图形特点教师引导:“你找到的是谁?请你轻轻的把它送回妈妈那里!”教师引导:“为什么把它送回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妈妈这儿?”(鼓励幼儿说出:它们一样,都是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二、游戏《找朋友》

  1、教师出示胸卡,请幼儿自选教师提问:“你是什么宝宝?”(鼓励幼儿说出:我是宝宝)

  2、幼儿“找朋友”教师引导:“还有许多和你一样的图形宝宝在外面玩耍,请你快把它们找到。”

  (要求:只找和一样的图形宝宝做朋友,看谁找的对又快。)

  三、游戏《好朋友来跳舞》(目的:通过游戏为图形分类)

  1、教师引导:“找了这么半天,现在让我们来轻松一下跳只舞吧!”(要求:听到音乐响,找和你一样的图形宝宝跳舞,音乐停止结束。)

  2、互换胸卡游戏;自然结束。

  反思:

  上完这节课后,我总体的感觉还是有收获的。因为对一些问题我又有了更深的认识与理解,从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来说,本节课基本达到了课前的预想效果。下面我自己对本节课的教与学进行了反思:

  1、活动刚开始通过一个故事导入,不仅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还复*了故事中的圆形、三角形、长方形,让幼儿进一步掌握了图形。但不足的是故事只放了一遍,小班幼儿只讲一遍故事的话,他们对故事的情节还不是很熟悉,接着我又连续问了好几个问题,致使大部分幼儿都眨巴眼睛看着我好像在向我求助。

  2、第二个环节是图形宝宝来做客,我在图形上画上眼睛、嘴巴、鼻子,是他们变得很可爱,看上去就像是真的娃娃。这样的话我一出示,孩子们的目光就全被我吸引了。接下来的活动就更容易开展了。另外,我还做了各种形状的“饼干”,在请图形宝宝吃饼干的情境中又加深了对图形的巩固。

  3、最后一个环节——请幼儿为图形宝宝做礼物,通过让幼儿想象图形宝宝会喜欢什么样的.图形项链并请幼儿制作出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动手能力。通过这次活动,我对小班幼儿终于有了一些实践性的了解,这也是我教师生涯中的有一点进步。

幼儿园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会根据两个骰面上的点数写出相应的合成式。

  2、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教学准备:

  大头子两个;小骰子,笔,记录纸,五角星若干。

  教学过程:

  一、看骰子

  小朋友看一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东西?(小骰子)在哪里看到过?

  我们一起来看看骰子由几个面组成?每个面上的圆点都一样吗?(每人一个)

  二、玩骰子

  老师拿出一个大骰子轻轻的掷在地上,请小朋友看看是几点?是怎么看的?(看骰子应该看最上面)

  老师把两个大骰子一起轻轻的掷在地上请小朋友看看是多少点?(是把两个骰面上的

  圆点合在一起数出来)

  老师示范写出合成式。并告诉幼儿几和几合在一起是多少。

  请一个小朋友上来象刚才老师一样掷骰子并写出合成式。

  老师交代操作要求后幼儿进行操作,老师巡回指导。(操作要求:两个人一组,其中一个小朋友把两个小骰子拿在手上,然后轻轻的掷在桌子上,请另一个小朋友写出合成式。掷骰子的小朋友检查他写得是否正确,正确的话就奖一颗五角星。然后换一个人掷骰子,继续操作。)

  请小朋友把他们的记录纸拿上来,老师把它贴在黑板上看看谁奖到的五角星最多。

  三、游戏:掷骰抱团

  老师掷大骰子,小朋友根据骰面上的点数几个人手拉手站在一起。

  活动反思:

  这个环节需要小朋友自己来观察形状和颜色,所以较上个环节来说难度又增强了,目的让幼儿探索、比较翻出相对应的图形。在让幼儿在游戏中接触认识。

  小百科:骰子(tóuzi),北方的很多的地区又叫色子(shǎizi)。*传统民间娱乐用来投掷的博具。早在战国时期就有。

幼儿园数学教案5

  一、设计意图

  数学是抽象性、思维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指导幼儿粗浅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精神和各种能力,促进其智力发展。通过指导幼儿初步感知时间这个概念,发展幼儿的“时间感”。建立幼儿的时间观念,是在丰富的感性经验基础之上逐步形成的。

  根据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幼儿识字较多,知道了昨天、今天、明天的时间概念,知道了一星期的形成。为此,我在活动设计中,将“年月日”融入故事中,使数字和故事巧妙结合,使原本抽象、复杂的概念变得具体、简明、易于理解,为幼儿主动探究学*留下余地。

  二、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运用不同的数数法探究:一年有12月个月,一个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2、引导幼儿知道有记录时间“年月日”的叫做日历。日历有年类之分,种类之别。

  活动重点:运用不同的数数法探究:一年有12月个月,一个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活动难点:大小月分别是哪几个月?顶小月又是哪个月?

  三、活动准备

  1、大字卡“年、月、日、1、4、7、12、31、30、28、365”各一张;自制外形似房子状的20xx年1月——12月的月历(大月、小月、2月数房子大小有区分);小字卡(年、月、日)数字卡(12、30、31、28、365)幼儿人手一份。

  2、各类挂历、台历、月历、日历。

  四、活动过程

  1、幼儿观察十二座“房子”,引起兴趣。并提问有几座房子?大的有几座?小的有几座?

  2、出示数字卡(12、30、31、365、28),猜猜与“房子”有什么联系,明确探索任务。

  设疑:为什么老师把有的房子画得大,有的画得小呢?

  请小朋友把自己椅子下的小本子拿起来,分别认这些字。再把小本子藏好。

  3、讲述故事,回答问题,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4、引导幼儿操作小字卡、数字卡,探究回答问题:很久以前的这个妈妈的名字叫什么(年)?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日)?年妈妈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12座)?这些房子的名字叫什么(月)?大月的房子有哪几个月(1、3、5、7、8、10、12)?小月的房子有哪几个月(4、6、9、11)?大月有多少日(31天)?小月有多少日(30天)?顶小的月是几个(1个)?有多少日(28天)?年妈妈共有多少个日娃娃(365)?(用不同的数数法了解)。

  5、猜谜。引导幼儿知道有记录时间“年月日”的叫做日历。了解日历有年类之分,种类之别。

  6、引导幼儿观察展品是哪一年的,台历、挂历、日历的区别在哪里,你会用吗?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学*查看日历的方法。

  2、组织幼儿观察闰年挂历,引导他们发现二月,从而了解到了“特殊”一年就会有366天,每4年就有一次。

幼儿园数学教案6

  活动目的:

  1、通过游戏的方式,幼儿认识圆形(圆面和圆圈)

  2、发展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活动准备:圆镜,圆盘子,脸盆;圆形纸片若干,大、中、小圆圈各1只,幼儿每人一套大、中、小圆

  活动过程:

  一、实物演示

  1、(出示圆镜)这是什么?这面镜子是什么形状的?

  2、(出示圆盘)这是什么?这只盘子是什么形状的?盘子的口实什么形状的?

  出示脸盆(提问同上)

  3、教师:小朋友,我们周围有许多东西是圆形的,你们动脑筋想一想,*时看到过哪些东西是圆形的?(幼儿自由发言)教师小结:圆形的东西很多,在家里,在马路上,在幼儿园里,在许多地方我们都能看到。

  二、图片演示

  1、出示图片:黑地板上贴有各种大小不同的彩色的圆形纸片。

  教师:这里有许多漂亮的纸片,又红的,蓝的,绿的,黄的,小朋友看看他们都是什么形状的?这些圆形有大的,有小的,还有最小的呢。(教师用手逐一指出)你们看看这些圆形像什么?

  2、出示图片:黑地板上贴有两个圆圈,红的大,黄的小。问:这里有几个圆?那个大?那个小?(再出示最小的1个绿色的圆)现在这里有几个圆/?哪一个是最小的圆?(和幼儿一起说出大圆,小圆,最小的圆。)教师:小朋友说得真好,这是大圆,我们就叫她大圆妈妈。这是小圆,我们叫她小圆宝宝。最小的圆呢,我们就叫她最小的圆宝宝。(幼儿复述一遍)教师:大圆妈妈说话了,她说:"小圆小圆,我的好宝宝,我们来做游戏好吗?请到我的身边来,并排站好。"小圆就滚呀滚,滚到大圆身边和大院并排站好。

  圆妈妈又说:最小的圆宝宝快来呀,请你也打我的身边来,并排站好。请一个小朋友帮小圆宝宝滚到妈妈身边去。现在,3个院都靠在一起了。

  教师:圆妈妈又说话了:小圆宝宝,你再过来一点,让我们手拉手,一起跳舞吧!最小的圆宝宝你也来与妈妈拉着手一起跳舞吧!请一位幼儿帮忙。现在三个圆圈手拉手跳舞了。

  教师:大圆妈妈非常喜欢圆宝宝,她又说:小圆宝宝你们全部进来,坐到妈妈身上来。小圆宝宝滚呀滚,全部滚到大圆里。圆妈妈又说,最小的圆宝宝你也全部进来吧!最小的圆宝宝也滚呀滚,全部滚进大圆里了。

  教师:圆妈妈心里真高兴,她说:小圆宝宝请你到妈妈怀中来吧,妈妈抱你睡觉。小圆宝宝就滚到了妈妈身体的当中去了。小圆宝宝说话了:最小的圆弟弟,请你到我怀中来,让我来抱你睡觉。那个小朋友会帮小圆宝宝的忙。好,现在大圆抱着小圆,小圆抱着最小的圆,3个圆真高兴。

  三、幼儿操作练*。

  幼儿每人一套学具,4只大小不同的彩色圆圈教师:小朋友,你们没人有几个圆?请你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好吗?(幼儿自己拼放、游戏)。

幼儿园数学教案7

  活动目标:

  1.使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2.使幼儿能熟练地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初步的自学能力,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幼儿积极动脑思考的学*品质,及合作互助、创新意识和评价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1.5的分成ppt。

  2.数字、点子、实物卡片。

  教学设计一、创设游戏情境,小组学*5的组成。

  1、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兴趣。

  师:嘿嘿我的火车一点开,你的火车几点开?(复*4的分成),咔嚓、咔嚓,火车开到了草原上,看,他们是谁啊?一共有几只小羊呢?小羊们在青青草原上玩累了,到这 2个房子里休息,你们会怎么帮他们安排呢?

  二、用数字记录5的分合。

  1、师生讨论5的分成,老师记录下来。

  小结5一共有几种分法。

  师:5有几种分法呢?对,5有4种分法,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下面我们来看分合号的两边,左边的一部分和右边的一部分,我们先来看左边的一部分,你们发现它们有什么规律,(不会提示1234),是按什么顺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就跟小朋友排队,小个子在前面,大个子在后面一样,2比1多1,3比2多1,4比3多1,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我们再看右边是按什么顺序,从大到小的顺序,小朋友记住了5的分成一共有4种分法。

  2、巩固5的分成。

  师:我们一起来看5的分成,如果我们横过看的话,你们能发现什么?哪里是一样的?5分成4和1,只要交换位置5分成1和4,虽然交换位置但是分成是一样的。老师写5分成2和3,请小朋友快速的回答我,还可以怎么分呢?5可以分成3和2。小朋友真棒,太聪明!

  三、游戏"找朋友",复*5的分成。

  1、师:我们一起来玩个"找朋友"游戏,老师这里准备数字卡片、点子卡片、实物卡片,等会儿每个小朋友拿一个自己喜欢的卡片,贴在身上,去找你对应的好朋友,好朋友的卡片和你的卡片合起来要是5,知道了没有?数字卡片的小朋友找数字卡片,点子卡片的小朋友找点子卡片,实物卡片的小朋友找实物卡片。找到好朋友一定要看一看,你跟好朋友的卡片合起来是不是5。

  2、找不一样的好朋友,合起来是5。

  3、小朋友还想不想玩呢,我们到外面一起去玩好不好?

幼儿园数学教案8

  【教案目标】

  1、能区别两个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

  2、在操作中能正确使用方位词表达两者之间的上下关系。

  3、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教案准备】

  1、玩具娃娃一个、帽子一顶、袜子一双。

  2、水果、蔬菜图片若干、玩具柜的玩具若干。

  3、操作册。

  【教案过程】

  一、常规活动:指五官

  幼儿坐在椅子上玩“指五官”,教师加快速度增加其趣味性。

  二、幼儿园教案师生共同探索。

  1、教师出示玩具娃娃,请幼儿说出眼睛和鼻子、鼻子和嘴巴的上下关系。

  2、教师给玩具娃娃戴上帽子,穿上袜子。请幼儿说出帽子和袜子的上下关系。

  三、游戏“捉迷藏”。

  1、教师蒙上眼睛,幼儿分别在床下、桌下躲藏,教师找到谁,谁就说他的上面有什么,下面有什么。再请幼儿互相找,互相说。

  2、小动物捉迷藏。

  教师摇铃鼓,幼儿将动物卡片藏起来,然后说一说把小动物藏在什么地方了,(育儿天堂 )要求幼儿用方位词表达,比如:枕头下面、被子下面、床的上面、椅子下面、桌子下面等。

  四、分组活动。

  1、做《操作册》第59—60页的活动。

  2、户外活动时,引导幼儿观察树上、树下、天空、大地等自然界景物,再说出其上下关系。

幼儿园数学教案9

  活动目标:

  1.能发现、再现物体的序列,体验不同的排序方法(一隔一、一隔二、一、一、一等),并在操作活动中有规律地设计图案

  2.培养幼儿思维的多样性,初步感知数学中的规律美

  活动准备:

  玩具小熊一个、篮子若干

  课件一:小熊的家、三条小路、小兔、小猫、小狗

  课件二:三盘点心

  操作材料:

  第一组:贴纽扣画好的衣服外型、大小不同的“纽扣”、胶水

  第二组:装饰围巾画好的围巾外型、形状不同的图形片、胶水

  第三组:装饰水果盘水果盘若干、各种水果图片若干

  第四、五组:串项链各种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珠子若干、串线若干

  活动过程:

  一.感知规律

  1.出示课件一,引导幼儿发现并讲出其中的规律

  师:(操作玩具小熊)小熊搬新家了,它请了三位好朋友到家里去做客,它要求每位好朋友各走一条不同的路,并说一说走了一条怎样的路。三位好朋友有些着急了,我们愿意来帮帮它们吗?

  小兔:不同颜色一格一的排列

  小猫:不同大小一格二的排列

  小狗:不同形状一、一、一的排列

  2.出示课件二,引导幼儿发现并尝试接着规律排列

  师:小熊请三位好朋友吃点心,分别装在三个不同的盘子里,如果三位好朋友能将盘子上的花纹按一定的规律说下去,好吃的点心就会出现了。

  小兔:不同实物一格一的排列下去(说对了,出现萝卜)

  小猫:不同大小一格二的排列下去(说对了,出现小鱼)

  小狗:不同形状一、一、一的排列下去(说对了,出现骨头)

  二.应用创作

  1.简单介绍各小组的活动内容

  1)贴纽扣

  2)装饰围巾

  3)装饰水果盘

  4。5)串项链

  2.幼儿自选小组活动

  三.观赏作品

  1.互相观赏作品,并向同伴介绍自己运用了哪些排序方法

  2.个别作品评价,表扬有创意的幼儿

  3.集体送礼物


幼儿园数学教案 (菁华9篇)(扩展2)

——幼儿园数学教学反思 (菁华9篇)

幼儿园数学教学反思1

  幼儿园数学教学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大小、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立初步的数概念”。但数学所特有的抽象性、精确性和广泛应用性这三个特点,对幼儿来说是相对难理解的活动过程。教学内容是“找相同物体的匹配”,属传统的教学内容,但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来体现出课标的精神,还是值得探索的。于是,我在原有教材上反复推敲每个环节,改变了一些教学结构,以师生互动的流程图为主,适度地运用一些辅助教学,提高了教学的灵活性、趣味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比较活跃,一些能力弱的孩子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操作内容。

  为了能更加引起孩子的注意力,在教具的制作方面,用了小鸡、青蛙、老鼠一些孩子喜欢的动物,在讲述中也用了动物的语言来吸引孩子。开始以春天谈话导入,一些小动物秋游了,引出教学第一目标:手口一致的数出各种动物的数量。用“几只老鼠和我们做游戏”“三只小鸡叫几声呢?一起学学看”“哪个小朋友想用好方法上来告诉青蛙一家有多”。

  “小朋友真能干,还有一些小动物也来了,他们都是谁呀?都多少呢?大家帮他们数数,可以在心里数,也可以和边上的小朋友小声的说说,数完后,请举手告诉大家。”等不同形式的游戏玩法,积极的启发幼儿主动的去学*,掌握目测两只、数出三只,点数出四--6只的物体数量。游戏结束了小动物也累了,它们要我们会动脑子有爱心的小朋友送它们去休息,请把我们数量一样多的动物放在一起休息,小朋友很轻松的完成了第二教学目标:相同数量的实物图片进行归类。在小朋友的操作中,“楼上的小动物和楼下的小动物的数量有没有一样多的?请小朋友找出来,用连线的好办法告诉大家。”做对了,请奖励一个红苹果。整个活动孩子们能积极主动参与。

  反思:能引起孩子的喜爱、认同的教学具是吸引孩子的基本,以可爱鲜艳、夸张的小动物作为教学具,是符合中班孩子的心理需求。把枯燥、抽象、严谨的数学让孩子掌握,还要有新颖有趣的环节和语言来引起孩子的注意,并让孩子们积极的去想、说、做。本活动以小动物找春天和小朋友游戏——休息——回家的故事情节串联起了三个学*目标。

幼儿园数学教学反思2

  《分一分》

  今天上的《分一分》,从内容上看,没有太大的难处,学生都知道是怎样分的,但最难得就是让他们说出是按什么分的。例题中出示的商店物体的摆放图,学生都清楚每一个架子上摆的是什么,但当问他们这些物品是按什么分类的,学生们就不知道了,我只好告诉他们是按用途进行分类的。

  “想想做做”第3题是要求连一连的,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你是按什么进行分类的,之后再连一连。由于叶子的个数比较多,连线比较多,为了美观还得要求学生不能将线连到一起去。在课上检查他们连线的情况发现每个学生的差异还是挺大的,有的学生能够画的又直又美观,而有的学生画的很乱。这道题目在进行分类后,将属于同一类的先放在一个盘子里,一个盘子一个盘子地画,这样就不会太乱。

  “想想做做”第4题,有多种分法,但在他们想不出分法时,要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图,这样学生就会很快地知道另一种分法了。

  在分类教中,我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试着分一分,并和自己的小伙伴说一说,结果很多孩子的分法让我意想不到。他们除了按性别,按年龄,有的还按发型,按衣着,还有的按面部表情来分。这说明了这样的教材设计,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积极性,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亲密性,易于学生接受。

  《数一数》

  一、创设情境,给学生充分的观察和交流的时间。

  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学生易于理解容易于接受,就易于激发他们的学*热情,提高学*的积极性。所以,这一节课,我运用创设情境,给学生充分的观察和交流的时间。展示“美丽的校园”图之后,先让学生随意看、随意说,自由发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指定内容,让学生“看看,说说”,全面了解画面的内容,并把尊敬老师、爱护同学等思想品德内容渗透在其中。然后让学生由数画上的物体的数量到数身边的实物的数量,体验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数一数”的学*动中,注意关爱每个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尤其特别关注学困生的培养,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发现他们的进步和他们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感到“我能行”,不断获得成功和体验,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一个好的*惯可以让人受益终身。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惯。“数一数”这节课,也是入学教育课。在上这节课时,我充分利用“美丽的校园”的画面资源,指导学生看图数数。由学生自由观察数数到有序地进行观察数数,让学生领悟观察的方法。由老师反复提问“还有什么?”使学生明白要认真、仔细、用心地观察。引导学生观察、说说“画面中的学生在校园里看见老师时是怎么做的?”猜一猜“他们这时会说些什么?碰见同学时他们又是怎么做、怎么说的?”来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惯。把良好的学**惯的培养融入到数数的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掌握数数方法的同时,受到良好的行为*惯的教育。

  《比一比》

  《比一比》

  一、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回顾旧知引入新知。本课我通过主题的情境,一步一步地将学生引向学*内容,教学自然巧妙,有水到渠成之感,充分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通过丰富的情景,引导学生用“同样多、多、少、大、小、长、短、高、矮”来描述事物之间的量的关系,让学生轻松自如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能主动地学数学。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建立起较强的数感。

  二、尊重学生,鼓励学生

  本课教学过程中,我尊重学生的见解,注重给予学生语言的鼓励,学生用词不当时委婉纠正。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尊重学生合理的选择,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空间,学生对学*数学的兴趣油然而生,学生逐渐地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了,提出的数学问题也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了。

  三、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

  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长短、高矮的比较并不是纯粹的知识性的学*,而是一种体验的活动。本节课,我通过“初步感知——直观比较——操作练*”几个环节的教学,使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和掌握比较的方法。因此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虽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让学生进行有序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学*兴趣很高,都能积极的参与,思维的火花不时的出现。

  四、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

  在实际生活中,比较大小、多少、长短、高矮是经常遇到的,学生也较熟悉。所以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猜想、观察、操作和交流,从而提高他们的学*能力,让他们学会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从矮到高排队、判断铅笔的长短和寻找最*的路、看谁做得多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能力,发展思维。

  五、不足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如:

  1、有些学生性格有些内向,在活动的过程中不够主动,我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忽略他们了。

  2、给学生思考的思时不够充足,老担心内容上不完。

  3、课堂的控制能力还有待提高。

幼儿园数学教学反思3

  《远航》这课主要内容是认识4、5、6三个数字,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幼儿学*数学的开始。这节课在上节课认识1、2、3三个数的基础上来学*4、5、6的认识,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幼儿指导刚要》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是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在教学《远航》这节课中,依据课标精神,我把认数与生活相联系,进行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的尝试。通过培养学生建立数的概念,使学生感到数字就在自己身边,运用数可以简单明了地表示许多现象。

  本节课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首先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数,让幼儿实际物体的个数与抽象数字的关系,根据小朋友喜爱小动物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小兔子采蘑菇的多少,进行比较来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并通过动手粘贴来调动幼儿学*的乐趣。其次是写一写。写数字是学生初次接触,先由学生认真观察老师范写,再让学生伸出手指在空中和老师一起反复写三遍,再让学生自己试一试,描一下书上的范例,再把这些数字写在自己的本子上,从4写到6。写完后,教师及时评价。最后再说一说。“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字,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是师生共同研究、探讨的重点。让学生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见到过1-6这几个数字?学生找找周围生活中1-6各数的应用,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经验,举出各种以一个数字为代表的实例。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他们深深地体会到了数字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再现了数字的意义。

  但教学时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在教学时也可以引用儿歌帮助学生记忆数字的字形。注重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惯。还要在学生进行回答问题或练*时,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多表扬,如进行课堂评价:“你的动手能力真强!把你想到的动手摆了出来,真了不起!”。通过及时、个性鲜明、特点突出的评价语,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而且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学*数学的自信心。

  总之,本节课重视了学生通过学具操作主动参与学*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学生在观察、操作、尝试、交流、合作等数学活动中,感受了数的意义,初步建立了数感,同时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但是从课堂学生掌握情况反馈来看,学生在 “写一写”一部分存在一定的困难。反思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感觉此部分教学中我有些高估了孩子对数字的书写,有一部分孩子不能用正确的格式书写4-6这几个数字。因此,今后课堂教学中还应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有的放失的进行课堂教学。

幼儿园数学教学反思4

  教学目标

  1、能进行30以内的物群计数,说出总数

  2、体验两个一数计算模式

  3、能友好合作,耐心细致地用新的办法计数。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惯。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教学准备

  活动道具:黑白棋子各1筐,空筐两个(自备)多用插板1个,已插好的29个组块(如图)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师“派派麦麦带来了许多围棋子,你知道一筐有多少吗,怎样才能知道呢?(数一数)“派派和麦麦想请你用一种新的方法数出有多少个棋子,这种方法叫两个一数,你们知道两个一数是怎么数的吗?大家会数了吗?”

  2、演示规则 教师:“请小朋友每人去找一个好朋友,两人合作来做数数的游戏。(请一名幼儿配合,边说边演示下面的操作),两人分工,一个数白棋子,一个数黑棋子,一个数白棋子。数之前先在活动单上的方框先画出你数的是那种棋子,然后开始两个两个数,数完之后在活动单上圈出你的总数,然后两人交换材料再做一次、最后看看两人圈出的总数是否一样。“教师:“这个活动的名字就叫“数的快“。大家会玩了吗?

  3、介绍巩固活动 出示底纸1(排座号):“今天我们可以接着玩“排座号“的游戏,还记得是怎么玩的吗?“请幼儿复述规则。

  4、分组操作

  幼儿自选操作活动,教师帮助幼儿理解理解规则,教师重点关注幼儿合作游戏和两个一数的表现,并做个别指导。观察指导教师巡视幼儿的操作,观察幼儿能否友好合作,能否将两个数,选择指导对象,适时提供帮助。

  5、提示换组

  教师:“做完一个活动的小朋友 请你先把材料还原,然后可以去其他组去玩一玩。

  6、交流评价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目标为三点:

  1、能进行30以内的物群计数,说出总数。

  2、体验两个一数计算模式。

  3、能友好合作,耐心细致地用新的办法计数。幼儿在活动中,积极参与操作,兴趣点很高。但是对于两个一起数的方式,很多幼儿还是在这节活动中很难掌握,我发现大部分幼儿在操作活动环节还是会一个一个的点数。通过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减少棋子的数量,比如一开始各投放20个黑白棋子,然后通过幼儿的掌握水*,再逐渐增加棋子的数量。

幼儿园数学教学反思5

  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了运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1个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二年级这节统计课最大的变化就是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条形统计图的每个格字代表2个单位。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原意是想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从学生喜欢的可爱的小动物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信息来自生活,并让学生亲身经历统计的全过程。本节课自我感觉最好的就是真正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但更多的是遗憾,具体地说有以下这些不足之处:

  1、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学生自觉接纳的知识的程序就越高,课中我以最喜欢的动物导入新课,但思考得十分不足,课件做得吸引力不够,所以从一开始学生的积极性就没调动起来。使得很多*时发言积极的学生在之后的课中都保持沉默。

  2、从数据的收集、整理到数据的描述和分析都是学生的亲身体验。前面数据的收集、整理都已到位,但数据的描述还不够,低年级是十分重视口语表达、观察能力的培养。在设计时特别强调描述和分析,分析有学生自己分析以及教师对作品的分析,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并未实施到位。主要原因是对教案不熟、心理素质以及应变能力有待提高。总之就是不够勤劳。

  3、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有时会大大出乎我们意料之外。因此,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为学生创设宽松的探索环境。如在教学中,学生会问那么三格该怎么表示呢,这一问题我首先已作好思考,也就是要涂半格,会出现两种情况:竖着涂半格;横着涂半格。但思考的还不够充分,就是到底哪种是合理的。自认为两种都可以。后来课后通过其他老师的帮助才认识到应是横着涂半格才是合理的。

  4、一节课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在课中老师应把握每一分每一秒,又要使学生的学*有效。原因有二:语言不够精练;可能还不够细心。使得时间的有效性没把握住,课还没完就匆匆结束了课。

  以后的措施: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多阅读有关教学的书,提高教学能力;多练练语言方面的技能,时时注意。

幼儿园数学教学反思6

  本活动选自幼儿园建构式课程——《做个好孩子并不难》这个主题中的一节活动。之所以我选择它,主要是来着我班的孩子们有时喝完水后,将水杯随手一放,下一次喝水时找不到杯子了;自己玩的玩具弄的乱七八糟;孩子不认识自己的东西;每天都有丢东西的现象;孩子不会整理自己的物品,自理能力差;孩子自己的衣服也不会叠,即便叠了,放的时候也放乱了。孩子的行为*惯的培养、责任心的培养是很必要的。在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孩子自己整理与归类,形成良好的分类、整理*惯。孩子们往往会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并从中受益,有次让我选择了此活动。

  我为此活动设立了两个目标:

  1、学*按物体的特征命名和进行分类,并根据物品的共同用途分类。

  2、学*有条理地收拾、整理物品,养成物归原处的好*惯。根据目标我为此活动的重难点定为:根据物品的共同用途分类。我以观看ppt拉开了活动,想要观看这些图片使幼儿感觉到“乱”这个词,激发起幼儿整理的欲望。接着是豆豆家很乱想请小朋友们来帮忙整理,我一次出示各类物品的图片,请幼儿说说物品的名字并说说它们的用途,这里反复的要求幼儿说它的用途有点啰嗦。课后老师们与我交流到这环节是否先将这些物品出示在三张背景图上,请幼儿分类,再说说为什么这么分的?第二环节我安排的是物品大分类,请幼儿自己把这些物品合理的送到每间房间里,并说说它的用途给物品分类,有幼儿在说水壶是放在煤气灶上烧的,我没有准确的找到这点,提及幼儿物品摆放的合理性。第三环节是我会整理,我在请幼儿放了5种物品后说:“这里还有许多物品,现在请小朋友们一起来整理一下。”有次过渡到幼儿自己整理,我要求幼儿每放一种就说说它的用途,贴的时候要整齐贴,小心叠放,经过孩子讨论而得出的结果,孩子们的印象也比较的深刻,也知道去遵守这个规则。

  幼儿有序的来到自己的位置前边贴边有幼儿说:“怎么没有台灯?”,幼儿操作的材料与我之前示范的材料有所不同,为了能更好的检验幼儿学会的程度,我把整理的物品换了,操作环节孩子们边说边做,兴致很高。

  最后我请已完成的幼儿先自我检查,说说你放每种物品的用途,到集体检查,这里我使用了投影仪,但是我让幼儿都拿着自己的作业本,孩子们的心很容易分散,所以很多孩子边观看上面的本子,边对照自己的本子,检查的不是很仔细,如果检查时把孩子们的本子夹起来,请先完成的幼儿帮忙检查,到共同检查,可能检查的效果更好,这些要注意的地方我一定在第二次活动中改正,我相信通过整理、改进,孩子们对放东西时更注重合理了寻求更好的方法,我相信下次活动,我和孩子们学的更多。

幼儿园数学教学反思7

  《有趣的图形》是我们中班教研组的一次数学研课活动,教学目标是通过对比,让幼儿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三种几何图形。活动前我们对活动的内容进行了讨论,在确定这一内容时,教研组的老师们都觉得这一内容很简单,但经过对中班幼儿认知特点的分析发现,中班的幼儿已有了粗浅的几何概念,这一阶段的幼儿虽然能正确地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但他们不是从这些形状的特征来认识,而是将其和自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体相对照。因此,我们最终确定了《有趣的图形》这一活动,让孩子在游戏探索中对图形产生兴趣,并通过观察、比较、想象、动手等,感知不同图形的不同特征。

  本次活动,除了让幼儿感知图形特征外,还有一个活动目的是探索两种不同导入方式在同一教学内容中的课堂运用实效。因此,执教的两位老师在基本确定了活动过程后,对导入环节进行了重点的设计。两个活动,我们分别运用了两种导入方式:一种是实物直接导入,教师出示魔术袋引起幼儿兴趣,然后通过让幼儿摸一摸,通过对摸出的实物形状的区别来初步感知三种图形的基本特征。另一种是手指游戏变魔术导入,教师通过魔术变出三种图形,然后通过与实物的对比感知三种图形的基本特征。在执教过程中我们发现,两种不同导入方式,都能激起幼儿的活动兴趣,只是游戏的方法具有神秘感,并与下面环节有较好的衔接,因此能更快地调动幼儿的情绪,激发孩子们的学*兴趣。

  两次活动,幼儿参与性都较高,但同时活动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虽然我们在活动前对这一内容的目标定位进行了仔细的考虑斟酌,但在活动后发现,我们设置的其它几个环节还是过于简单,没有将活动目标真正的达成,在最后环节中,孩子们在找找身边的三种形状时,对于正方形的认知出现了偏差。教研组老师们听课后向我们执教老师也反映了这个问题,争对这一问题,我对自己的活动进行了反思。

  根据活动目标,教师除了运用游戏让幼儿感知图形特征外,还必须在认识时让幼儿用语言来描述图形特征,通过多次的描述巩固幼儿对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如:三角形:三个角三条边;圆形:没有角,圆溜溜;正方形:四边一样长,四角一样大:教师在向幼儿正确描述图形特征时,让幼儿也来描述,通过多次寻找图形,描述图形来认知图形特征。这样在最后环节时或许就不会出现图形区别时的偏差,而活动目标也会达成的更好。

  一次教研组的研课活动,从内容的选择确定到执教,从活动后的研课到反思,都给了老师很大的启发,及时地反思,总结会让你收获更多。

幼儿园数学教学反思8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坚持师生间、生生间双主体多边互动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信任他们的创造潜能,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

  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说一说一个苹果可用几表示,一枝铅笔用几表示,一筐苹果又用几表示?让学生知道了“1”可以表示生活中许多不同的事物;“1”它可以表示单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整体,有时它还不是表示数量的多少。如运动服上的数并不表示运动员的人数,而是表示运动员顺序的序号或代号。

  通过这课的教学,使我认识到虽然学生的年龄较小,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是非常丰富的,当我让学生举例说出生活中的单个“1”和整体“1”时,他们都非常踊跃地抢着回答。数学来源于生活,学*的是生活中的数,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幼儿园数学教学反思9

  一、数学教学活动中存在地问题:

  数学是一门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在幼儿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容易忽视幼儿数学本身的特点和幼儿的思维特点,而采用重复灌输的教学方法,使幼儿学起数学来感到枯燥与乏味,大大压抑了幼儿学*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较多的进行说教、灌输,自以为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可是幼儿却听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学*兴趣,以及活动中的实际操作情况,不得不引起老师的自我反省。那么,教师应该怎样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实施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呢?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教育家说:“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幼儿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游戏深受幼儿的喜爱。因此,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思维特征,创设丰富的活动环境,在游戏中进行有效数学教学活动。

  二、反思:

  1、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开展数学游戏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随机地引导幼儿学*数学,能使幼儿在没有思想负担的情况下,自然、轻松、愉快地获得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从而有利于激发幼儿学*数学的兴趣。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每件物品都是以一定的形状、大小、数量和方位存在着的,如:小朋友的个子是有高、有矮,手指的长短粗细是各不相同的,玩具车有大有小,大的放在大筐里,小的放在小框里;玩扭扭车时,单数的小朋友向左转弯开,双数的小朋友向右转弯开等。教师应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有意识地结合日常生活,引导幼儿学*数学知识,当幼儿带来各种玩具时,教师可引导幼儿,根据玩具的大小、颜色、形状、长短、粗细、高矮等,进行分类、排序等,创设相应的游戏情境,学*相邻数、单数与双数,及计算加、减法等。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关注的兴趣点,提供多种材料、创设相应的情境,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开展数学活动。在宽松愉悦地氛围中体验学*数学地乐趣,从而,激发幼儿自主学*数学的潜能。

  2、善于创设丰富的情境游戏,引导幼儿学*数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作为教师,应创设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故事情境,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数学,如:数学活动:复*复*7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故事“智救小白兔”,创设系列的情境游戏,融合了以个别操作、小组操作和集体操作的多种活动形式,帮助幼儿复*7以内数的加减法。故事以:救小白兔脱离困境为主线,通过“火车过山洞”、“踩木桩过小河”、“捡石头打猛兽”、“拼照片找出猛兽”等环节,最终救出小白兔。由于情况紧急、游戏过程中险象环生,小朋友们认真、细致的计算出火车上的每一道题,当火车启动通过山洞,而欢呼;小河里木桩,真真假假、危险重重:能仔细辨别真、假,为顺利过河,而暗自庆幸;到了猛兽村,需要捡些石头当武器,为了能拿到更多的石头,大家认真的计算着;猛兽村里猛兽多,为了弄清小白兔到底被谁抓走了。大家分组合作,在一些撕碎的照片,仔细核算,认真的涂上合适的颜色,才知道是谁抓走了小白兔,最后,在大家的奋勇救助下,终于赶走猛兽,救出了小白兔。在欢呼声中,幼儿们感受到了,自己的智慧,体验到了成功地快乐,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学*数学的兴趣。

  3、充分挖掘区角游戏中的教育资源,开展数学活动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教师利用多种材料,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游戏环境,区角游戏中,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内容自主操作,如:娃娃家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宝宝,开饭时间到了,需要摆放多少碗、筷,每人吃一碗面条,宝宝吃汉堡,需要烧多少碗面条,多收汉堡。如果一人吃两碗面条那又需要多少碗呢;水果店的'水果是分类放置的大的在下面、小的在上面;商场购物是需要付钱的等等,为幼儿提供了有关数学的感性认识。在玩区角游戏时,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去坐公交车,车票的价格是:大人:每人2元,孩子免票,算一下,乘车时,他们一共要付多少钱?根据幼儿知识经验的不断丰富,也可以预设为孩子需要支付半票;娃娃家来客人了,需要去商场采购一些食物,怎样安排比较合理,幼儿可自由讨论、相互协商作出合理的安排。充分发挥游戏的自主性特点,激发起幼儿的内在活动机制,产生积极体验,通过轻松愉快的活动,从而使幼儿喜欢上数学活动。

  总之,需要我们教师从多种途径、利用多种手段,创设丰富的游戏环境,有效开展幼儿数学活动,促进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


幼儿园数学教案 (菁华9篇)(扩展3)

——幼儿园数学教案 (菁华10篇)

幼儿园数学教案1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的认知、操作、逻辑思维能力在不断提高;同时,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老师所告诉的、所传授的,他们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加以证实。因此,他们对操作比较感兴趣。但由于幼儿各方面的发展还不成熟,他们的.对某一事物也许明白,却无法从具体转化为自己内在抽象的概念,所以通过活动我希望他们能把自己对事物的外部特征的认识转为内在的、有规律的思考。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能从生活、游戏中感受事物的关系,学会如何分类。

  2、通过幼儿的操作、探索,培养幼儿发现、观察比较、归纳事物特征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红、黄、蓝不同颜色的伞图片各2张,小动物图片各一张,各种水果图片若干、大小不同的球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说呀!在美丽的大森林里,森林动物超市开业了,营业员小熊把一堆乱乱的伞放好,可突然听见这些伞说话了,“喂喂喂,你可别把我们这么放,我们不这样住,我们要一样得住一家”。听伞们这么吵,小熊可急坏了,“呀!这,这可怎么办呀?”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帮帮小熊,好吗?

  1、出示图片——红、黄、蓝不同样色的伞

  2、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擦亮你们的小眼睛,仔细观察下我们该把伞怎么放更合适呢?(要求幼儿分成三份,到黑板上粘贴)

  3、让幼儿说出自己分类的理由。

  二、森林超市开业,许多动物都来逛超市了,逛累了,小动物们就找了三间小洋房休息,小动物们都想去休息。我们来看一下都有哪些小动物?

  1、出示图片——小白兔、小花猫、啄木鸟、小喜鹊、小山羊、大老虎、大狮子、小麻雀、小蜻蜓、大象、小青蛙、小海豚、小乌龟

  2、师:只有三间房,这么多动物要住,怎么分才能使小动物们满意呢?小动物们都为难了,请小朋友帮忙分一下。请你讲一下这样分的理由。

  3、幼儿小组讨论分法。

  4、找幼儿试着分类并说出分类的理由。

  师总结:我们可以按照小动物的颜色、活动的范围:水中的、陆地的、空中的,按身体的大小,按凶猛程度或者其它特征来分。

  有的小朋友说“老虎和狮子最厉害,他们分一间屋”

  “小喜鹊、小麻雀、百灵鸟、啄木鸟、猫头鹰、小蜻蜓一间屋,他们都会飞”

  “小青蛙、小海豚、小乌龟一间屋,他们都会游泳”……

  小朋友们替小动物分好房子,小动物们都休息了,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轻松下吧!

  三、游戏——分球

  游戏要求:找三组幼儿进行比赛,把放在一起的球按大、中、小不同分类,那组分的又快又对获胜,可以获得小红花。

  四、幼儿动手操作自主分类:

  1、师:小朋友们分的本领着么大,来帮老师一个忙好吗?

  让幼儿拿出课前老师发的各种水果、文具、球类图片让幼儿按自己所想动手分类。

  2、让幼儿说出分类理由。

  3、师总结:我们应该按照水果类、文具类和球类,也可以说是吃的、玩的、用的分类。

  五、结束活动:

  小朋友们这节课的表现可真好啊!老师决定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去操场做游戏,小朋友们听老师的口令,男孩站一队、女孩站一队,我们一起排着队去做游戏。

幼儿园数学教案2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幼儿学*掌握数的组成使数群概念得以发展,进一步理解数之间关系的标志,也为幼儿学*加减运算打下基础。在数的组成教学中,由于受内容局限,教学形式与过程往往过于单调和程式化,幼儿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因此《学*5的组成》的活动方案产生了。从活动教学原则出发,改变以往的*惯教法,充分运用空间,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巧妙地创设情景,让幼儿在形象的情景中,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获取有关数的组成经验。并引导幼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使学与用结合起来。

  活动目标

  1、主动参加探索5的组成的操作活动。

  2、掌握5的组成,初步了解其分合规律,培养分析综合能力。

  3、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在操作、交流中感知5分成两份的四组分合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掌握4的组成。并有用语言进行表述的能力。

  2、物质准备:幼儿每人一份操作材料(记录单、铅笔、苹果学具),数字胸卡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以“碰球游戏”复*4的组成。

  1.师出示数字4,说:“小朋友看,这是谁呀?”(数字4)

  2.教师交代游戏规则。

  师:数字4,今天要和小朋友玩碰球游戏,要求:老师说出的数与小朋友说出的数合起来是4。如:嗨嗨海,我的1球碰几球,幼儿答:嗨海嗨,你的1球碰3球。(幼儿边说边伸出相应的手指)

  二、进行部分

  1.创设情景,设置问题,引起兴趣,并交代要求。

  秋天到了,小兔家的苹果成熟了。有一天,小兔摘了几个苹果回来(出示苹果),我们来帮小兔数数看有几个苹果?(5个)小兔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它想把苹果分给好朋友小猪和小熊分享,该怎么分呢?可以有几种分法?请小朋友来帮忙想办法,

  试一试,要求分一次就在记录纸上记一次。(为幼儿提供苹果学具,记录单,铅笔。)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观察了解幼儿操作情况进行个别指 导。

  3.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分法。(教师有目的的选择三种不同分法的幼儿说说。)

  幼儿1:按顺序分的;

  幼儿2:没按顺序,随意分的;但分法正确。

  4.给各种分法写上相应的数字。

  5.引导幼儿通过分析,比较探索5的最佳分合方法。

  师:请你仔细看看,你觉得哪种分法好?为什么?

  通过讨论:明确按顺序分,又快又不会漏分。

  6、幼儿集体朗读5的四种分合式。

  7.老师讲解归纳小结:

  (一)、5的分合得出分成两份有4种不同的分法。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单,发现数的关系:总数不变,分成的两个部分数,左边的数越来越大,右边的数就越来越小,这种规律叫递增递减。

  (二)、交换关系:如1和4、4和1、等。小结:象这样的数字相同,位置交换,总数不变,这种规律叫交换律。

  三、游戏“找朋友”

  1.交代游戏规则。

  师:今天,小朋友表现都很好,帮小兔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小兔要和我们玩“找朋友”的游戏。(请小朋友佩带数卡,我们要找的朋友要合起来是5。找对的小朋友跟我去做客。)

  2.幼儿从椅子下一张数字胸卡,挂在胸前。

  3.幼儿根据数字胸卡,寻找相应的数做朋友。

  4.教师巡回指导,幼儿互查。

  5.互换数卡继续游戏

  教师:小朋友真厉害,都找对了,我们一起去帮小兔分苹果吧。

  (结束活动)

  四、活动延伸:

  在角色游戏中开设菜场、游乐场、超市,把所学的组成经验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在超市里,要用5元买两种物品,必须使两种物品合起来的价钱刚好是5元,不能多也不能少。)

  教学反思

  一、自我反思:

  此活动的设计是为学*新知识做铺垫,通过游戏,让幼儿体验数学课的乐趣。通过创设情景,设置问题,有效地调动了幼儿的探索欲望,我一开始没有直接点题,而是自然地引出了课题:5的组成。在情景的创设中,幼儿兴趣浓厚,一个个当起了小兔的小帮手,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过来了。在幼儿探索操作的环节中,我放手让幼儿去尝试操作,再通过集体交流,让幼儿在操作、交流中初步感知5分成两份的四组分合式。但在操作过程中,发现有的幼儿只是随意分合顺序,没有规律;有的幼儿只会分一种的;有的幼儿按顺序分的;有的幼儿有重复分的。但是经过我有意识的引导后,再次让幼儿操作,让幼儿自己讲述操作过程,这样活动既得到反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又得到提高。而且这个环节还让幼儿学会观察比较,学会思考,初步培养分析综合能力。还通过游戏,巩固了5的组成,让幼儿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中体会数学课的乐趣。

  二、听课老师对本次活动的评价:

  这是一堂寓教于乐、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探索5的四种分法。本活动注重幼儿的学*兴趣,通过创设情景,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主动探索,获取知识。活动中,运用帮小兔想办法——通过操作得出四种分法——通过找朋友游戏与小兔去做客的一系列情节贯穿,为幼儿提供多种游戏材料,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主动、积极的探索出5的最佳分合方法,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活动中注重了幼儿语言表述能力的提高。活动中让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既是幼儿思维的过程,又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幼儿园数学教案3

  一、活动名称:复*大小、长短、前后、上下。

  二、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操作活动,复*巩固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概念。

  2、培养幼儿动作灵敏、反应迅速、动手动脑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 大、小球(与幼儿人数相同)、大小盆各一个、长绳短绳各一条、长短毛线绳与幼儿人数相同、长桥短桥各一座、玩具娃娃(娃娃前放有8片雪花片,后放有8个易拉罐)、大树一棵(树上有与小圆点幼儿数相同的小果子,树下有与大圆点幼儿数相同的大果子)大圆点、小圆点的粘贴各为幼儿人数的一半、附儿歌《大家拍手笑哈哈》。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幼儿自由选择大圆点、小圆点进入活动场地。儿歌《大家拍手笑哈哈》导入。简单说明户外活动要求。

  (二)基本部分:

  1、复*巩固区别大小。

  出示许多大小球大盆小盆让幼儿观察。

  师:场地上放有许多球,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球有什么不同?

  幼:有的球大有的球小。

  师:请大花把大球拿起来,放到大盆里,请小花把小球拿起来放到小盆里。

  幼儿边操作,教师边指导、如:某某小朋友你拿的是大球还是小球?再交换活动一次。

  幼儿之间互相比较,谁的大谁的小。

  2、复*巩固区别长短。

  出示二根绳子,一根长绳,一根短绳。

  师:场地上放有两根绳子,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着两根绳子有什么不同?

  幼:一根绳子长,一根绳子短。

  师:请大花走长绳小花走短绳。

  幼儿边活动,教师边指导、如:某某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你走的是长绳还是短绳?再交换活动一次。

  幼儿每人取一根毛线绳,互相比较长短。说出谁的长谁的短。

  3、复*巩固区别前后。

  出示玩具娃娃让幼儿观察哪是前面哪是后面。

  师:请大花去娃娃前面玩,请小花到娃娃后面玩。

  幼儿边活动,教师边指导、如某某小朋友你在哪里玩、幼:我在娃娃的前面玩或我在娃娃的后面玩、再交换活动一次。

  游戏:看谁反应快。师:小花站到老师前面,大花站到老师后面。再交换活动一次。

  4复*巩固区别上下。

  出示大树,让幼儿观察树上有什么?树下有什么?

  幼:树上有果子,树下有筐子。

  师:请大花去摘树上的果子,小花去拿树下的筐子。摘到果子的大花,请把果子放到树下小花的筐子里。

  幼儿边活动,教师边指导。如某某小朋友你在哪里摘的果子?要把果子放到哪里?再交换活动一次。

  教师引导幼儿互相观察,说出头在身体的上面,脚在身体的下面。

  (三)结束部分:

  游戏结束:幼儿按大小头饰分成两组,分别跑过长短两座“桥”大花去拿树下的大果子,小花去摘树上的小果子,再分别到玩具娃娃的前边与后边。

  教师讲评,表扬活动认真的幼儿

幼儿园数学教案4

  一、活动目标:

  1、能按颜色标记给花朵分类。

  2、学*根据点和数匹配。

  3、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能够完整的表述一句话。

  二、活动准备:

  1、贴上颜色标记以及画上点数。

  2、幼儿已认识各种颜色的花以及各种标记。

  3、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花若干。三色筐各一只。

  三、活动过程:

  一、讨论活动

  1、送花导入

  今天包老师第一次来你们班,给你们带来了礼物呢。教师拿出一大束花。好香啊。我想把他送给小朋友,开心吗?

  2、幼儿讨论

  哇!我有了好多漂亮的花!有红的、黄的、有蓝的。

  你们也可以和好朋友说一说:“你有什么颜色的花?有几朵?”

  4、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幼儿a:我有红颜色的花,有三朵!还有绿颜色的花,有两朵!

  幼儿b:我有一朵黄颜色的花,还有三朵蓝颜色的花

  二、区分颜色

  1、我们收到了这么多漂亮的鲜花,可真开心!

  老师这里有三个花篮,大家看看

  师:这些花篮是什么颜色的?

  幼儿:红色、黄色、蓝色

  师:那这些花篮告诉我们什么呢?

  幼儿:红花放到红花篮里,黄花放在黄花篮里,蓝花放在蓝花篮里。

  小结:对了,我们要看一下花是什么颜色的,然后把花放到和它一样颜色标记的花篮里。

  2、幼儿操作

  三、插花

  1.你们收到了这么多的花,就这样放着会枯萎掉的多可惜啊!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很多的花瓶,你们看

  教师出示五个标有1——5点数的红色花瓶,让幼儿观察

  师:这些花瓶什么颜色?

  幼:红色的

  师:这些花瓶有什么不同?

  幼儿:这些花瓶上都有圆点点。

  师:那你们看这些花上有什么?

  幼儿:数字

  2.老师这也有一束漂亮的花,那请谁帮我插到花瓶里呢?

  幼儿示范给老师插花

  小结:我们插花的时候要看看你的花是数字几,再数数和哪个花瓶上的圆点点一样多,最后把花插上去就可以了。

  2、幼儿操作

  四、赏花

  和小朋友一起检查鲜花有没有种对。

  五、结束活动

  我们小朋友种的花可真漂亮,有红的、黄的、蓝的,我们请其他小朋友也一起来看一看吧!

幼儿园数学教案5

  设计意图:

  数字在孩子的生活中是经常碰到的,也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由于孩子刚刚进小班,对数字的概念有些模糊,但认识数字的兴趣很高.因此我选了有趣的“0”,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孩子真正了解没有就可以用“0”来表示,从中也初步让孩子了解了1、2。教师始终是活动的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导者,引发幼儿自主地参与到活动中,在学中乐,乐中学。

  活动目标:

  1、认识“0”,知道“没有”可以用“0”来表示。

  2、在游戏中体验快乐。

  活动准备:

  “0”“1”“2”数字卡片、一个空盒子、音乐磁带、一张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题

  师:有一位数字宝宝要到我们小一班来做客,(老师出示一个盒子),它就藏在这盒子里,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想)

  教师打开盒子:咦,盒子里有什么东西吗?(没有),没有用什么数字宝宝来表示呢?(没有就用数字”0”来表示),”0”宝宝来了!

  二、认识数字宝宝“0”

  师:我是”0”宝宝,小朋友你们好!(“0”宝宝你好)看看“0”宝宝长的怎么样啊?

  圆圆的象什么呢?(幼儿自由发挥)

  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小朋友把两只小手举起来,藏起来一只,再藏起来一只,现在小手还看的见吗?(看不见,没有了)师:对了,没有了我们用什么数字宝宝来表示呢?(游戏再进行一次)

  师:现在“0”宝宝要和小朋友做游戏,我们看见一个“0”宝宝,小朋友就点点头,看见两个“0”宝宝就招招手,看见三个“0”宝宝就扭扭扭。

  教师再出示盒子,在盒子里放了一样东西,师:现在盒子里有什么呢?有几本书?(一本)那么现在能不能用“0”宝宝表示呢?(不能,要用1来表示)出示字卡“1”。再放一样东西,,师:现在要用什么数字宝宝来表示呢?(“2”宝宝来表示)出示字卡“2”。

  三、游戏

  师:(出示图片)“0”宝宝带来了很多朋友,要和小朋友玩捉谜藏的游戏,小朋友看看,“0”宝宝都躲在哪里?我们把它们找出来贴在身上,一起和“0”宝宝跳舞,好吗?(放音乐)老师与幼儿共舞。

幼儿园数学教案6

  活动目标:

  1、认识半圆和椭圆。

  2、能从活动中体验圆与半圆、椭圆之间的异同,拼出自己感兴趣的物体。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圆,半圆,椭圆,数量若干(每种同类图形的大小,颜色有区别,如有红圆,绿圆,大圆小圆等)。

  2、用几种图形拼成的花,动物、金鱼、熊猫等。

  3、操作材料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1、导入:有趣的圆

  师:小朋友,你们和圆形宝宝做过游戏吗?今天,老师把圆形宝宝带到了我们中二班,我们一起来看欢迎它吧?

  师:圆形宝宝它会变魔术哦!你猜猜它会变成什么?

  幼儿思考后回答。

  教师出示圆形变魔术的图片。

  小结:圆形宝宝好厉害呀,快给它鼓掌,圆形宝宝有更厉害的本领哦!

  2、认识半圆。

  (1)认识半圆,并与圆做比较。

  老师:(出示圆)这是什么?圆宝宝又变魔术啦,小朋友们,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圆宝宝它变成了什么呢?

  师:轻轻对折,一个圆形变成了两个(半圆)

  师:小朋友,你知道哪些东西是半圆形的吗?

  幼儿思考后回答。

  教师出示半圆形的图片。

  小结:圆形对折可以变成半圆形,小朋友,你们还想看圆形宝宝变魔术吗?

  3、认识椭圆。

  教师:小朋友们,刚刚圆宝宝变魔术把圆变成了半圆,现在呀,圆宝宝又要开始变魔术了,这次她会变成什么呢,请小朋友们的眼睛看好了哦,看看圆宝宝又变出了什么图形宝宝了呢。

  教师拿出圆形球球,捏一捏。

  师:谁知道这个图形叫什么?

  学生说:这是椭圆。

  唉,现在你们再看看,它和圆又有什么不一样可呢?

  4、圆形、椭圆形、半圆形拼图

  师幼一起在白板上拼图。

  5、幼儿拼图

  幼儿操作,自主拼图。

幼儿园数学教案7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学*数学的兴趣。

  2.认识区分“1”和“许多”。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惯。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二、活动准备

  钢琴、一位老师、一幅大挂图、一个小篮子、几个苹果和橘子、一个面包、与幼儿数量同样多的小红帽、与幼儿数量同样多的插花、一扇假大门

  三、活动过程

  1.音乐导入

  小朋友,请你跟我做(一位老师弹歌曲〈〈小红帽〉〉,幼儿跟老师做律动)。小朋友,刚才是什么儿歌呀?对,是小红帽。昨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了小红帽的故事,有一天小红帽去看外婆,经过大森林的时候碰到了大灰狼,大灰狼骗了小红帽,把小红帽和外婆给吃了。最后是猎人打死了大灰狼,救出了小红帽和外婆。

  2.认识“1”和“许多”与它们的分合关系

  今天外婆给小红帽打电话了,外婆说:“小红帽,来看看外婆吧,外婆想你了。”。于是,妈妈给外婆准备了许多礼物,让小红帽拿给外婆。看,这是什么(拿出一个面包)?老师手里有几个面包?小朋友看看妈妈还准备了什么(拿出一个苹果)?老师手里有几个苹果?小红帽说:“妈妈,一个苹果太少了,你在拿出几个苹果吧!”(老师分4次拿苹果,每次只拿一个,每拿完一次就提问‘老师手里有几个苹果’)。小朋友看看现在一共有多少苹果呀(引导幼儿说有许多苹果)?这许多的苹果是由刚才一个一个的苹果组成的,所以,一个一个的1可以组成许多。小朋友,跟老师说一遍‘一个一个的1可以组成许多’。(老师再拿出5个橘子)小朋友,这是些什么?老师这里有多少橘子?(把面包、苹果、橘子放在小篮子里)小红帽拿着妈妈准备的一个面包、许多苹果和许多橘子去看外婆了。

  小红帽走啊走啊,有走到了那片大森林,小红帽害怕了,她怕在遇到大灰狼。于是,她问小朋友:“小朋友,你们可以一起和我去看外婆吗?”小朋友,你们想和小红帽一起去看外婆吗?小红帽听到小朋友愿意和她一起去看外婆可高兴了,她说:“谢谢你们,请你们也戴上小红帽吧!”(老师拿出准备好的小红帽)小朋友,老师这里有多少小红帽?(请每位小朋友拿一顶)现在小朋友头上戴了多少小红帽?老师手里还有小红帽吗?刚才老师手里的许多小红帽被小朋友拿走后,就变成一个一个的了。所以,许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的。小朋友,跟老师说一遍‘许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的1’。小朋友戴好你们的小红帽,我们一起出发吧!

  3.巩固

  (墙上挂着大挂图,上面插着花)小朋友,这里有花哦,看看有多少花呀?我们采些花给外婆送去吧!每个小朋友只采一朵花。(在小朋友采花时提问个别幼儿‘你采了几朵花’)小朋友,现在你们手里有几朵花啊?草地上还有花吗?它们都在哪了?对,草地上的许多花都被小朋友采走了,变成小朋友手了一朵一朵的花了。许多分成了一个一个的1。小朋友,现在请你们把花都放到老师的篮子里吧!篮子里现在有多少花?小朋友手里还有吗?刚才小朋友手里一朵一朵的花现在变成了篮子里的许多花了,一个一个的1可以组成许多。小朋友,我们继续走吧!

  4.延伸活动

  (到了外婆家,一位老师扮外婆,开门。)外婆见来了这么多小朋友,可高兴了,于是给小朋友出了一个问题。她问:“小朋友,在你们家里见过什么是一个的东西,什么是许多个的东西?”(请幼儿回答,最后老师总结)外婆听到小朋友找到这么多一个的东西和许多个的东西,夸奖小朋友真聪明!她又说:“小朋友,在外婆家的周围还有许多东西是一个的和许多个的,我们一起出去找找吧!(看挂图,自然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认识“1”和“许多”是幼儿认识数活动的开始,比较适合于3岁左右的孩子。根据他们年龄小、好玩、好游戏、有意注意时间短的身心特点,我设计了认知活动“1”和“许多”。只学*“1”和“许多”相对低年龄段孩子而言较抽象和枯燥。但伴随着游戏活动,就会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既可以满足幼儿游戏和好动的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数学教育目标。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选择了小班幼儿学*区别“1”和“许多”的教材,通过游戏教学法、情景设置等手段开展了此次活动。在活动中始终围绕目标开展活动,帮助幼儿初步理解“l”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幼儿园数学教案8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感知4以内的数量,掌握数与物的对应。

  2、了解简单的做客礼仪,乐意帮助别人,并与人友善的交往。

  活动准备:

  1、场景:小猫的家;书信一封。

  2、操作材料:衣服人手至少一份,纽扣、蘑菇若干,浆糊每桌一瓶。

  3、兔跳音乐磁带。录音机一架。小兔胸饰每人一个,1—4的数字卡片一份,写有1—4的箱子各一只,1—4的数字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了解做客礼仪。

  1、谈话:妈妈今天带你们去小猫家做客,怎样做一个有礼貌的小客人。

  2、兔跳入场。

  (二)在游戏中感知4以内的数量,掌握数与物的对应。

  1、去小猫家。

  (敲门)请问小猫在家吗?小猫不在家,哦。它给我们留了一封信,(展信、读信):小猫请我们帮助她钉纽扣,小兔们你们愿意帮忙吗?(进屋)

  2、给衣服钉上相应数量的纽扣。

  (1)示范讲解钉纽扣,(2)学*4以内的数数。

  (3)幼儿自由分散操作,(4)教师巡回指(5)导。

  (6)幼儿相互交流衣服(7)纽扣的颗数。

  3、按纽扣的数量进行分类摆放。

  (8)将衣服(9)分别按数量摆放到相应数字的箱子里,(10)进行包装。

  (11)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查点评。

  4、数数自己衣服上有几颗纽扣。

  5、根据数字采蘑菇

  今天,小兔们真能干,小猫还给我们准备了每人一份心,是什么呢?原来是蘑菇,这一下妈妈要来考考你们,看哪只兔子最厉害,没有拿错自己的点心,自己是数字几,你就采几朵蘑菇。

  (12)按自己的数字采蘑菇。

  (13)教师幼儿一起检查。

  6、活动结束(带着自己采的蘑菇一起回家吃吧)。

  我这节课是小班数学,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简单枯燥的说教不能引起幼儿的学*兴趣,于是我把整堂课的教学用一个情境式的游戏出现在幼儿的眼前,兔妈妈带着孩子到小猫家做客,帮助小猫钉纽扣,让幼儿处在一种游戏当中,学得开心,玩的开心。

  接下来,我来说说这节课的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感知4以内的数量,掌握数与物的对应。

  2、了解简单的做客礼仪,乐意帮助别人、与人交往。

  现在我来说说教学环节:

  1、通过谈话,了解做客的礼仪。

  因为小班,在礼貌方面都是刚开始学*,需要我们不断的练*,才能帮助幼儿记住并学会正确的使用,于是我把这一礼仪穿插在游戏当中,让幼儿巩固和学*。情境的导入,也为这一节课的学*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

  2、因小猫不在家,想请幼儿帮忙钉纽扣来让幼儿在游戏中学*4以内的数量的感知。首先是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个别幼儿的操作,让幼儿学会正确的钉纽扣。其次是让全体幼儿都来帮助小猫钉纽扣,使全体幼儿都有学*操作的机会。最后是教师和幼儿互相检查,是一个师幼互动和*互动的环节。也让幼儿巩固其他数字的认识和学*。

  3、请幼儿按扭扣数量进行归类,学*的提升与巩固,数与物的匹配。

  4、数数自己衣服上的扭扣,是一个实践性的细节,让幼儿学会运用,并认真观察生活中的数量。

  5、游戏《采蘑菇》是活动达到高潮,让幼儿在次在活动中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并学会数取物的数物匹配。最后听着音乐回家,使整个活动更加完整。

幼儿园数学教案9

  一、活动目标:

  1、复*8的组成,理解8的第一、二组加减含义,会根据算式算出得数。

  2、对加减运算感兴趣,在游戏情境中体验快乐。

  3、书写和表达、动手操作相结合,积极参加数学加减活动。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气球上打印7的组成;背景小鸡的家、8的一二组加减(活动的、书写的、游戏的)、记号笔、抹布、花娃娃、夹子、数字1—8

  经验准备:学过8的组成,对7以内加减有一定理解。

  三、活动过程:

  (一)复*8的组成(情境——庆祝小鸡搬家)

  游戏:放气球(歌曲问答:气球上面有题目,我们大家来放气球,8可以分成1和几,1和几组成8……)

  (二)集体学*8的第一组加减(情境新房子里的小鸡的颜色不一样、小鸡去玩)

  1、根据颜色不同,幼儿理解1只红小鸡和7只黄小鸡合起来是8只

  引导列式计算1+7=8

  2、把小鸡位置进行交换,幼儿感知小鸡总数不变的道理(巩固理解加法交换律)

  引导列式7+1=8

  3、分别以1只小鸡去玩和7只小鸡去玩,引导孩子列式8—1=7和8—7=1,理解减法含义。

  4、共同整理朗诵。

  (三)探索学*8的第二组加减(情境:看花,为小鸡家门前的花娃娃打扮:用夹子扎辫子)

  1、为花娃娃打扮;根据上面的算式,请你用夹子帮忙算出得数,既扎好了辫子又算出了得数。请大家试一试。

  2、把花娃娃送到相应的花园里。(如2+6=送到8号花园)

  3、孩子的经验作一整理。引发:你为花娃娃扎了几个辫子?为什么?

  得出:2+6=8、6+2=8、8—2=6、8—6=2

  4、小结:8的第二组加减。

  (四)总结活动

  1、看看花娃娃有没有哭。(评价对错)

  延伸活动:

  区域活动中进行练*加减,学做小博士。

幼儿园数学教案10

  【活动目标】

  1、学会8的形成,并认识数字“8”。

  2、初步掌握8的实际意义。

  3、体验成功后的乐趣,增强参与活动的自信心。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1、1——8数字卡片、图片一幅、录音机、歌曲磁带、多媒体课件

  2、活动室周围放置若干身上有1——8点子或数字的老鼠形状。

  3、人手1份实物卡片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组织教学

  (二)基本部分:

  1、小朋友,今天老师和你们做一个数字娃娃的游戏,你们想不想变个数字娃娃?你们想做个数学娃娃几?你们就戴上几的头饰。

  2、现在你们都变成数字娃娃了,你告诉我,你是数字几?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看谁说的又对又快,幼儿回答。

  3、孩子们,你们变的数字娃娃真可爱,我也想变成数字娃娃,老师想变成数字几呢?看完老师变的魔术就知道了。

  4、操作课件:

  飞出7只蜜蜂,后来又飞出一只蜜蜂,现在一共是几只蜜蜂?7只蜜蜂后来又飞来1只蜜蜂,一共是8只蜜蜂。8只蜜蜂是怎么来的(7添上1是8)老师肯定并请全体幼儿说一遍。依次播放花,苹果,汽车,飞机等让幼儿说。

  5、老师刚才变的蜜蜂是几?老师想变成数字几?(8)8像什么?

  6、8能表示8只蜜蜂、8只花篮、8还能表示8颗星星等,8能表示好多好多是8个的物品。

  7、闯关拜见黑猫警长,正确判断“8”以内的数量。

  (1)第一关,请小朋友们从盒子里找出有8个礼物的卡片送给黑猫警长比一比,谁找得礼物又对又多。(幼儿操作实物卡片,教师观察。)

  提问:你找到了什么礼物,它们的数量是几,

  (2)第二关,说出数字“8”像什么?请小朋友从数字卡片中找出数字“8”,念一念。

  (3)第三关,考考你们的眼力,(出示图片)。请根据老师的问题拿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放在桌子上。

  8、游戏《捉老鼠》,巩固对8数量的正确判断。

  活动室里藏了许多老鼠,请大家去捉身上有8个圆点的或者有数字“8”的妖精,比一比,谁的本领大,捉的老鼠又对又多。幼儿游戏,教师观察、指导。(播放歌曲《黑猫警长》)

  结束:小朋友们真能干,捉了这么多老鼠,现在我们和黑猫警长一起到外面去玩一回吧。

  教学反思:

  我想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孩子们不仅能认识数字8,知道8所表示的意义,进一步感知数字与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而且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主动学*的积极性。

  小百科:8的笔划是1画,8是7与9之间的自然数。


幼儿园数学教案 (菁华9篇)(扩展4)

——幼儿园数学教案 (菁华5篇)

幼儿园数学教案1

  设计意图:让幼儿掌握左右的概念,会以自身为中心来区分左右。为了更进一步更好的掌握,让幼儿初步学会以物体为中心来区分左右。在活动中教师以多种的形式来让幼儿更好的掌握。由此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能力。

  活动时间:20xx年11月14日执教:陈艳芳

  活动内容:数学:《认识左右》

  活动目标:1、要求幼儿掌握左右的概念,能以自身为中心区别左右。

  2、初步学*以物体为中心区别左右。

  3、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能力。

  活动准备:桌面教具:三种颜色的花片。

  英语教具:WIWI、COCO、DUDU。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以自身为中心,区别左右,应紧紧抓住“左手是拿碗的,右手是拿筷子的”这一点进行联系,注意班级是否有左撇子的幼儿。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吃饭的时候是哪只手哪碗哪只手拿筷子的吗?我们是左手拿碗的,右手拿筷子的。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伸出拿筷子的手或拿碗的手。

  二、练*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

  1、举手:请全体幼儿根据老师的指令举起左手或右手,学*说:“左手、右手。”

  师:现在请小朋友认真听老师的指令,听听老师是让你们举哪只手的。

  2、拍肩:请幼儿根据老师的指令,用右手拍自己的左右肩。

  师:小朋友都知道了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现在老师要出比较难的题目了。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的左手去拍你的右肩。或是伸出你的右手去拍你的左肩。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反应最快。

  3、拍腿:请幼儿伸出左右手,根据老师的指令拍自己的左右腿。

  师:现在请伸出你们的左手去拍你们右腿,或是伸出你们的右手去拍你们的左腿。看看谁最快又准确。

  不错的4、看看:让小朋友看看坐在自己的左边的谁?坐在自己右边的是谁?并请幼儿用连贯的语句说出:我的左边坐着XX或我的右边坐着XX。(同样指导幼儿找自己的左右眼、左右耳。)

  师:现在请小朋友看看你的左边坐的是谁?你的右边坐的是谁?等等老师提问,小朋友在看的同时请保持安静。

  师:请小朋友用连贯的句子来说。比如我的左边坐着XX。我的右边坐着XX。请小朋友找找你们的左右眼、左右耳。

  三、学*以他人(物体)为中心区别左右。

  1、请3名幼儿背对着站在黑板前,引导全体幼儿观察并回答,XX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然后请中间的幼儿说说:他的中间是谁?右边是谁?

  2、出示教具,请幼儿根据老师要求把花片排列好。

  师:现在请小朋友现在听老师的口令,听听老师让你们怎么把花片放好。请小朋友把红色的花片放在中间,把蓝色花片放在红色花片的左边,把黄色花片放在右边。看看哪个小朋友放对了。

  3、出示教具:教师摆放教具,放幼儿说出它们的位子。接着,幼儿按教师的要求上来给小动物换位置。

  师:老师在黑板上放了VIVI、COCO、DUDU。你们来看看COCO的左边是谁?DUDU的右边是谁?好我现在请几位小朋友上来按老师的要求来给动物换位子。

  四、音乐游戏

  请幼儿听着音乐边唱边表演结束活动。

  师:我们现在来唱我们学过的左右歌,请小朋友边唱边表演。

  活动反思:在这节数学活动中,可以穿插游戏环节,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目的。这样不仅可以让幼儿更好的掌握知识,还可以激发幼儿学*的积极性。在幼儿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后,教师可以增加知识,比如前后的掌握。让幼儿知道前后、左右这些空间上的不同。

幼儿园数学教案2

  设计意图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世瞩目,而奥运吉祥物福娃更是为幼儿所钟爱。*常就有很多幼儿经常带来一些福娃和大大小小的福娃图片。抓住幼儿的这一兴趣点,我运用福娃的形象设计了排序的数学活动。活动中福娃以拉拉队员的身份参与到各项有趣的体育赛事中,通过图片的不同类别,引导幼儿从名称、颜色、大小等不同角度进行有规律的排序。其中还渗透了诸如奥运体育项目等内容,丰富幼儿的认知;欢呼“北京欢迎你”等口号,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人兴高采烈迎奥运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将福娃按照名称、大小或颜色等进行排序,初步尝试记录。

  2.增进对奥运的关注和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电脑、电视机。

  2.福娃图片每小组若干,福娃胸卡及画有不同运动项目的操作底板、记录纸人手一份。

  3.场地布置:用即时贴贴出多条可供排队的赛道。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2008奥运会就要在我们*的首都北京举行了。大家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福娃。(结合课件,引导幼儿与福娃打招呼。)

  师:从左边数起,第一个是谁?(欢欢)迎迎排在第几个?(第三个)……

  师:每个福娃各代表一个字,它们排在一起组合成一句什么话呢?(北京欢迎你! )

  二、按照A―B、A―B―C等方式进行排序

  1.巩固A―B排列方式

  师:(课件同步)今天,有一场精彩的运动会,我们的福娃拉拉队出场了。它们是贝贝队和晶晶队!看,这个比赛项目是赛跑。我们的拉拉队员是怎么排队的?以红旗为起点,队员站在线上,谁排在前面?接着呢?

  师:按照这样的规律,接下去该怎么排?(配合课件,让幼儿讨论依次排列的方法。)

  师:(小结)原来是两队福娃按名称(颜色)一个隔一个(间隔)往下排。(引导幼儿感知并用语言说出A―B―A―B的排序规律。教师和幼儿一起当拉拉队,根据两队福娃的排序规律欢呼对应的口号“北京!北京!”还可引导幼儿发现按名称排列时也蕴含着颜色的排列规律。)

  2.按照A―B―C等多种规律依次排列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是什么比赛? (跳高)这回拉拉队员是谁呢?(欢欢队、迎迎队、妮妮队)它们是按照什么规律排队的? (三队福娃按名称、颜色有规律排列)它们代表的口号是什么?(欢迎你!)

  师:按照这样的方法依次排列,接着该排谁呢?(请个别幼儿操作。并根据排序规律欢呼“欢迎你”的口号,再次感知欢呼声中有序的排列。)

  师:还可以按什么规律排呢?幼儿个别操作。(继续讨论,深化经验。)

  三、幼儿自由探索不同的排序方式

  师:运动场中还有好多运动项目,我们来看看,有游泳、跳水、跳远……(进一步了解各项运动项目。)

  师:(介绍操作要求)选择你喜欢的运动项目,按不同名称、颜色、大小间隔的方法为福娃有规律排队。排队要求从红线开始,让福娃一个挨着一个,稳稳地站在线上,直到把赛道排满为止。(先由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然后请个别幼儿介绍排列方法,师生共同检验操作结果。)

  师:(小结不同的排列方式)福娃可以按照大小排队,也可以按照名称排队,还可以按照颜色排队。

  四、再次尝试,并用符号记录排序规律

  师:大家想到了这么多有趣的排法,那我们再去试试,要把你排队的方法记录在纸上。(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操作结束后,请幼儿展示一些有创意的排序作品,引导幼儿根据记录纸用完整的语言介绍是按何种规律进行排队的。)

  五、玩游戏,进一步巩固

  师:我们来玩一个福娃排队的游戏吧。小朋友选一张福娃卡片贴在胸前当福娃拉拉队员,老师当裁判。要按裁判的指令进行有规律的排队,音乐停就表示结束。(教师根据幼儿游戏情况调控游戏难度。)

幼儿园数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感知7的物体数量,辨认数字7。

  2、学会排除物体大小、颜色的影响,正确判断7的实物数量。

  3、能细致地观察与操作,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数字卡片6和7,苹果、梨、蝴蝶、小鸟、小鱼等图片,分组操作材料等。

  环境创设:布置秋天公园情景。

  活动过程:

  1、创设秋天公园的情景,以“秋游”的形式引入活动。

  引导幼儿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它们的数量分别是多少?

  2、认识数字7。

  (1)请两名幼儿摘下6个苹果、7个梨,引导幼儿分别目测点数6、7的数量。

  (2)出示数字“7”,引导幼儿辨认数字“7”,讨论“7”像什么。

  (3)请幼儿在情景里找出数量为7的“小鱼”、“蝴蝶”、“小鸟”。

  (4)引导幼儿听老师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感知7的数量。

  (5)讨论:7可以表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7可以表示生活中任何数量为7的东西。)

  3、分组操作。

  (1)串项链:引导幼儿根据绳子上的数字串相应数量的珠子。

  (2)小火车:引导幼儿根据小火车的车厢数量把小鸡、小娃娃一一对应请上小火车。

  (3)包糖果:引导幼儿根据糖果袋上的数字,包相应数量的糖果。

  (4)夹夹乐:引导幼儿根据笑脸和刺猬模板上的数字夹相应数量的夹子。

  4、引导幼儿认识生活中有数字7的物品。如,电话、门牌号等。

幼儿园数学教案4

  活动目标:

  1、能发现、再现物体的序列,体验不同的排序方法(一隔一、一隔二、一、一、一等),并在操作活动中有规律地设计图案

  2、培养幼儿思维的多样性,初步感知数学中的规律美

  活动准备:

  玩具小熊一个、篮子若干

  课件一:小熊的家、三条小路、小兔、小猫、小狗

  课件二:三盘点心

  操作材料:

  第一组:贴纽扣画好的衣服外型、大小不同的“纽扣”、胶水

  第二组:装饰围巾画好的围巾外型、形状不同的图形片、胶水

  第三组:装饰水果盘水果盘若干、各种水果图片若干

  第四、五组:串项链各种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珠子若干、串线若干

  活动过程:

  一、感知规律

  1、出示课件一,引导幼儿发现并讲出其中的规律

  师:(操作玩具小熊)小熊搬新家了,它请了三位好朋友到家里去做客,它要求每位好朋友各走一条不同的路,并说一说走了一条怎样的路。三位好朋友有些着急了,我们愿意来帮帮它们吗?

  小兔:不同颜色一格一的排列

  小猫:不同大小一格二的排列

  小狗:不同形状一、一、一的排列

  2、出示课件二,引导幼儿发现并尝试接着规律排列

  师:小熊请三位好朋友吃点心,分别装在三个不同的盘子里,如果三位好朋友能将盘子上的花纹按一定的规律说下去,好吃的点心就会出现了。

  小兔:不同实物一格一的排列下去(说对了,出现萝卜)

  小猫:不同大小一格二的排列下去(说对了,出现小鱼)

  小狗:不同形状一、一、一的排列下去(说对了,出现骨头)

  二、应用创作

  1、简单介绍各小组的活动内容

  1)贴纽扣

  2)装饰围巾

  3)装饰水果盘

  4)串项链

  2、幼儿自选小组活动

  三、观赏作品

  1、互相观赏作品,并向同伴介绍自己运用了哪些排序方法

  2、个别作品评价,表扬有创意的幼儿

  3、集体送礼物

幼儿园数学教案5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大小、学*在两个大小不一样的物体中分别哪个大、哪个小。

  2、学说“大”“小”,并会找周围坏境中的大小物体。

  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布置场景,并有意识的在场景中出现一大一小的物体。

  2、教师所用的毛绒玩具,大熊和小熊、大娃娃和小娃娃

  3、操作物品:苹果、李、番茄、芒果,鱼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环境,激发兴趣

  幼儿听着音乐进活动室

  师:引导幼儿与客人老师问好。

  今天我们来到美丽的公园里坐一坐好吗?(请幼儿随意坐下)

  二、感知认识、辨别大小

  1、逛公园,目测大小相对的事物

  师:公园里的空气真好,小朋友你猜猜看老师今天请谁来了?(出示小熊)

  师:哦原来是小熊啊,我们跟他们打个招呼吧!咦两只狗熊一样大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哦原来小朋友们是用眼睛看到的,这叫做目测,你们的小眼睛真亮!

  师:这两只狗熊比A大B小,那如果是一只狗熊,能比出大小吗?(不能)

  小结:原来两个物体放在一起才能比出大小,一个是不能比出大小的!

  师:那小朋友们找找看公园里还有什么是一个大一个小的?(花儿、树、蝴蝶)

  2、出示娃娃喂娃娃吃东西

  师:吴老师今天还带了两个娃娃来公园,跟娃娃打声招呼吧,两个娃娃哪个大哪个小?

  师:恩,瞧这是什么,苹果,请幼儿看看两个苹果,该怎么分!

  出示实物:请两至三名幼儿上台操作,教师请幼儿检验。

  三、抓鱼

  师:你们真能干都帮娃娃分好了点心,这公园旁边啊有一条小河,里面有好多好多的鱼,老师带你们一起去抓鱼好吗?每个小朋友抓两条鱼,小朋友们抓鱼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师:咦,小朋友请你看一看比一比。

  (请幼儿上来检验发现两条鱼是:一样的)

  小结:在两条看起来一样的鱼的时候还有一种很好的办法,就是把他们游到一起重和在一起看看,能重合一起的鱼啊,说名它们是一样的。

  (幼儿学说)那你们用老师的方法来比比看吧。现在你能比出来了吗?真棒!

  四、结束

  师:今天我们在公园玩的太久了,江老师一定很想我们了,我们现在带着你的两条小鱼给江老师一个惊喜好吗?

  (幼儿与客人老师再见,出活动室)

  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水果配对


幼儿园数学教案 (菁华9篇)(扩展5)

——幼儿园数学教案《家有几口人》优选【5】份

  幼儿园数学教案《家有几口人》 1

  活动目标:

  1.巩固6以内的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2.乐意与同伴分享自己对家的感受,萌发热爱家庭、尊敬家人的情感。

  活动重点:

  掌握家庭成员人数与数字之间的关系。

  活动难点:

  正确数数,不多数,不漏数。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对6以内的数字和数量关系的认识

  2.物质准备:数字卡片,全家福照片

  活动过程:

  (一)说说“我家有几口”(通过提问引起幼儿对家庭成员及人数与数字关系的关注)

  1.说说家里人。

  提问:你家里有哪些人,他们分别是谁?一共有几个?

  关键提问:家里有几个人可以怎么表示?

  小结:家里有几个人就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我家有3口人,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2.出示幼儿的全家福,请幼儿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相互检查所找的数字卡片是否正确。

  (二)游戏“我家有几口”(帮助幼儿巩固对6以内数字的认识,感受家庭成员间的亲密)

  1.游戏介绍:

  幼儿边走边念儿歌:“我家有几口,看我掰指头。”念完儿歌,幼儿就赶紧听教师指令找相应数目的朋友抱在一起。如教师说:“我家有3口。”幼儿就要每3人抱在一起。

  2.游戏进行:

  重点:提醒幼儿数一数,看看人数对不对。

  关键提问:你们怎么能够找的'又快又准确呢?

  小结:原来我们数的时候点一个数一个,不多数,也不漏数。做游戏的时候还要和家人抱的紧紧的怎么也不放开。

  3.加深游戏难度:教师不发指令,配合音乐展示不同的数字卡片。如教师出示数字“5”,幼儿就要每5人站在一起或是手牵手。

  (三)小结“亲密家人是哪几个”(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家人间的亲密)

  1.刚才的亲密家人是哪几个,为什么要找他们当亲密家人?

  2.鼓励幼儿回家时,给家中的每个人一个“爱的拥抱”。

  幼儿园数学教案《家有几口人》 2

  设计意图:

  在中班语言活动《我的家人》中通过老师讲述自己的全家福来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人从而体验家的温暖萌发去爱去体贴父母和长辈的情感感受有家真好。根据《纲要》中给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对幼儿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活动目标:

  1、拿出全家福照片了解家庭成员。

  2、能够用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的家人,表达自己与家人之间的情感及发生的事。

  3、看视频增加家庭成员的亲爱之情。

  活动重点:

  介绍自己的家人用连贯的语言说出家人。

  活动难点:

  能够用连贯的语言表达对家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教师准备一张全家福照片。《爱住我家》的音乐《大耳朵图图》的视频2.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时在家注意观察家里的人谁会什么谁喜欢什么家人的工作是什么。

  活动过程:

  一、老师介绍自己家人引导语:小朋友们老师给你们看一样东西,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幼儿回答照片图片)过渡语:这个呀是老师的全家福,这个全家福上有老师的家人,我来介绍下我的家人吧,小朋友想听吗?这个是老师的一家到小河边玩的照片,里面有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弟弟。老师的爸爸是个司机(开车的动作表示出来)妈妈在家里做家务(拖地的动作表示出来)老师的爷爷、奶奶在家种花,养些小动物,弟弟在上学。老师喜欢家里的每一个人,喜欢和妈妈一起逛街,喜欢和爸爸一起聊天,喜欢和爷爷、奶奶一起浇花、除草。教师的`妈妈喜欢织毛衣,爸爸喜欢看报纸,爷爷喜欢下棋,奶奶喜欢看电视。和家人一起很快乐。

  二、幼儿讲述自己的家人。

  (一)、幼儿讨论自己家人引导语:老师刚才介绍了自己的家人了,知道了老师家里的成员,知道了老师家人喜欢干什么事情,现在请小朋友和自己同伴讨论一下自己家人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家人的事情吧(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家人情况,并引导幼儿说出家人情况)过渡语:刚才看见我们的小朋友讨论的真激烈呀,刚才和几位小朋友一起讨论发现他们说的都很好,教师想请几位小朋友跟所有小朋友分享下家人情况。

  提问语:有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人

  (二)、幼儿讲述自己的家人幼儿讲述自己的家人,教师在旁边做适当的引导小结语:刚才呀,我们的几位小朋友介绍了自己的家人,他们说的真棒呀,我们知道了家人的工作,爱好,今天呀,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家人我们和家人一起都很快乐。

  (三)、看《大耳朵图图》动画片表达家人对孩子的喜爱。

  过渡语:大家想看动画片吗?我们来看看图图家里的情况吧,看看图图的家人吧。

  三、结束结束语:看完《大耳朵图图》我们有什么感受呢?(家人很爱图图,也很爱自己)对了小朋友们说的真好,家人都很爱我们,我们和家人一起很快乐,你们想跳舞吗?我们一起边听歌边跳舞吧。

  幼儿园数学教案《家有几口人》 3

  一、活动准备:

  1、实物玩具:小兔。

  2、每个幼儿一张“全家福”照片。

  3、投影机、照相机(请一名老师帮忙拍照)磁带。

  4、让幼儿回家了解父母的工作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与*时在家主要做些什么事。

  二、活动过程:

  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1)放录音《世上只有妈妈好》,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2)请个别幼儿讲一讲“家里有谁”要求语句完整。

  (师:A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好妈妈,除了妈妈“家里还有谁?”,谁能告诉老师?)

  B哪个能干的小朋友能拿着照片到上面来讲。)

  教师利用实物投影,让幼儿看着照片讲,教师重复幼儿的话,练*说话的完整性。(有……有……还有)

  (3)请其余小朋友拿照片,自由交谈“照片上有谁?”

  师:大家一定也想说说自己的一家。好!拿好照片,给自己旁边的好朋友说说“照片上有谁?”

  师:现在请小朋友把照片交给后面的大人,看谁最快。

  (4)了解、丰富词汇“全家福”的含义。

  刚才,小朋友们介绍的很好。谁知道一家人在一起拍的照片叫什么?(丰富词汇“全家福”幼儿学说)拿出一张全家福请幼儿说:“这是谁家的全家福?”

  2、引导幼儿围绕话题交谈,集体讨论,要求声音响亮地表述。

  (1)老师以小动物的语气回答问题,起示范作用。

  师:看!老师请来了大家认识的客人小兔灰灰。师:灰灰与大家打个招呼。大家好!小朋友怎么说?(幼儿回答)

  师:它很能干,能大胆地说出爸爸妈妈的工作?

  老师以小动物的语气回答问题:

  听!小朋友我叫灰灰,我的爸爸在动物医院当医生,妈妈在银行当管理员。

  (2)请幼儿回答提问。

  小兔灰灰说:“小朋友们你们能告诉我,你们的爸爸妈妈是干什么工作的?”请幼儿回答。

  小兔灰灰说:“小朋友们真能干。谁还能告诉我,你们的爸爸妈妈在家做些什么事?”请个别幼儿上台讲给大家听,对于讲得好的小朋友,可以让他抱抱亲亲小动物。

  (3)段落性小结。

  (师:现在老师要请一位非常能干的小朋友拿着自己的照片到前面来,告诉大家:“你家有谁?爸爸妈妈的工作是什么?他们经常在家做什么事?”)让幼儿注意倾听,把话说完整。

  (师:“你喜欢自己的爸爸妈妈吗?”)

  3、拓展谈话范围。

  情感教育:引导幼儿对自己的家人说一句“甜甜话”。

  (1)小结提问,引出话题

  师:刚才小朋友说了自己爸爸妈妈的工作以及在家经常做的一些事情,还说非常喜欢自己的爸爸妈妈,那其他小朋友喜欢爸爸妈妈吗?(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小朋友都很喜欢爸爸妈妈,因为他们给你们买好吃的,买爱玩的,帮你们做了许多事情,爸爸妈妈很爱我们,我们也很爱他们,希望他们天天开心,永远年轻、漂亮,对吗?,

  (2)说一句甜甜的话。

  师:爸爸妈妈今天他们就在我们的.身后,让说一句甜甜的话让他们开心开心好吗?(幼儿回答)

  师:大人们听了孩子的话是否很开心?

  4、布置“全家福”专栏 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1)谈话引出师生一起合拍“全家福”

  师:我们小(二)班就像一个幸福的大家庭。老师像你们的妈妈,你们也像老师的宝宝,小朋友之间就像兄弟姐妹(哥哥弟弟、姐姐妹妹),我们亲亲热热在一起,组成一个大家庭。老师知道大家都很爱这个大家庭,希望能天天看见她们,现在老师有个好主意,让我们一起来拍一张“全家福”然后把这张大家庭的照片和自己小家庭的照片贴进老师画的别墅里,组成一个幸福的大家庭贴在教室走廊的墙壁上,让大家每天在进出教室时能看到自己的爸爸妈妈,好不好?

  2)拍照、粘贴幸福大家庭,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讲解粘贴方法:搬出别墅,每个窗户就是一间房间,我们拍完照后,请大人帮忙在塑料筐里拿四枚图钉,孩子拿着照片共同把照片贴进每一个窗户里。

  放录音《我爱我家》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把自己的照片布置在一间房间里。

  四、活动反思:

  通过主体活动,充分让幼儿了解、感受到家人为自己劳动的辛苦。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家庭”这甜蜜蜜的含义也在不断扩展、深化;幼儿与同伴、父母、教师之间的关心和爱护,也是甜蜜美好的。适时地开展一个与妈妈亲密沟通的亲子活动,有助于加深母亲与孩子的感情。同时“大家庭”的含义也在此时漫漫地延伸,引导幼儿在体会**、同伴关爱的同时,学*表达自己对**同伴的爱。

  三、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句子谈论自己父母的工作,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父母对自己的爱护。

  `2、引导幼儿围绕“我的一家人”这一话题进行谈话,使幼儿乐意参与个别交谈与集体谈话活动。

  3、培养幼儿爱家庭的情感,知道关心长辈,听大人的话。

  幼儿园数学教案《家有几口人》 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自己及别的幼儿的父母的工作。

  2、通过日常生活,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3、学会用行动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热爱。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与全家人的合影或生活录像。

  2、父母与幼儿曾交谈过其工作情况。

  3、录音机、摄像机。

  4、彩色皱纹纸若干、橡皮泥及辅助材料。每人一本小册子。

  活动过程:

  1、谈话:我的家人。

  (1)幼儿拿出与爸爸妈妈及家人的合影照片或集体观看生活录像。

  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和其他成员,注意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表述。如"这是我爸爸"等。

  (2)幼儿大胆表述,教师记录在小册子上。讲讲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干什么工作的?在什么地方工作?如:我爸爸是工程师,在工厂里设计机器。

  2、幼儿思考、讨论:

  (1)家中成员为你们都做了些什么?

  (2)爸爸妈妈天天要上班,可辛苦了。如果小朋友们天天跟着爸爸妈妈,那他们会怎么样呢?小朋友不能跟着爸爸妈妈,那到哪里去呢?你喜欢到幼儿园来吗?为什么?

  3、为家庭成员送一件礼物。

  (1)说说自己在幼儿园里学到的本领(说、唱),教师录音记录。

  (2)拿出摄像机:你们在幼儿园学到那么多本领,想告诉爸爸妈妈吗?将幼儿的讲述记录下来。

  (3)激起幼儿为爸爸、妈妈制作礼物的愿望。

  教师引导:爸爸妈妈下班回家一定又累又饿,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制作面条、点心等)让幼儿自主选择完成。教师可在幼儿遇到困难时,进行帮助指导。

  活动延伸:

  1、把幼儿与父母的合影,布置于活动室的墙面,幼儿随时可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父母。

  2、家人为小册子添加相关的内容(趣事、爱好)。

  教学反思:

  每个人都有一个家,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有深深的感情,“我爱我家”这主题活动的开展更有刚烦的意义。爸爸妈妈是家庭教育中永恒的话题,幼儿对此永远有话可说,有话想说。通过这样的情感体验活动,可以很好地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意识。我设计了一个让幼儿自由发言的*台让他们说出生活中爸爸妈妈与自己之间的故事,体会父母对自己的深情。同时照片、诗歌、卡片、歌曲等多种形式的应用,使本次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可是在“成长照片徐话题”的活动中,我向幼儿展示了一位同学小时候的照片,孩子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很多孩子会说到:我小时候是…..样的,这样是活动无法达到收放自如,加入本课重新开展,我会采取 “分组讨论等方式”,使幼儿有充分表达的时间,自主发挥。

  幼儿园数学教案《家有几口人》 5

  [背景介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说说我的家人》是长春版小学语文国标教材一年级(上)第六板块的表达课,重在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强调课程要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情感体验,注重实践性和综合性的落实,帮助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转到关注家人、家庭,进而关注社区、家乡。

  [课前准备]

  1、发放调查表,让学生回家调查家人的信息。(如收集生日、爱吃的水果、喜欢的衣服、颜色,爱看的刊物、电视节目,职业……)

  2、带一张家庭成员较全的全家福照片。

  [教学案例]

  一、立足教材,借助文本模拟生活,导入新知。

  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我们都喜欢的小朋友的家中去作客,看看这个小朋友的家庭生活场面。

  (播放多媒体课件:动画片《大头儿子》片段并以歌曲《我爱我家》伴奏。场景内容:窗外下着大雪,大头儿子一家呆在温暖的家里。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在欣赏窗外的雪景,围裙妈妈在编织毛衣。他们一家在开心地说着、笑着。他们的家庭生活特别幸福、温馨。)

  师: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像大头儿子一样,有自己幸福、美满的家,有关爱自己的家人。每天,我们都与家人共同培育着一棵充满生机的“亲情树”。

  (师板画大树)

  师:你能想象在你的家庭成员中谁是树根?谁是主干?谁是树枝吗?

  学生会大胆想象,踊跃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1:爷爷、奶奶是树根。

  生2:姥姥、姥爷也是树根呀!

  生3:我想爸爸、妈妈应该是树干。

  生4:姑姑和姑父也是树干,还有舅舅、姨妈……

  生5:我们小孩子就应该是大树上的小小的枝叉了。

  “对!对!对!”学生们欢呼雀跃地赞同以上几位同学的发言。

  (根据学生的发言,师相机把“祖父、祖母、外公、外婆……”词语对应的写在“亲情树”的各个部位。为后面的识字活动做预设。)

  师:今天,我们就以“家”为主题,来说说自己的家人。

  (板书课题:表达:说说我的家人)

  二、注重体验,多方实践感悟亲情,交流语言。

  师:每个同学手里都有一张全家福照片,这张照片记录着你们家最幸福、最开心的时刻,你们的小脸上流露出无法掩饰的兴奋和自豪,现在就拿出你的全家福,把你的快乐传递给你的学*伙伴吧?

  (生以学*小组为单位,组内交流,师融入交流氛围。)

  师:你们小组内交流的异常兴奋,谁愿意借助手中的调查表,把你的快乐分享给大家?

  (小组选代表班内交流。)

  生1:我叫张德文。这是去年寒假,我们全家去北大湖滑雪时拍的照片。照片上有我的爷爷、奶奶,看他们一穿上这身运动装,显得十分精神;爸爸、妈妈肩上扛着雪橇像真正的运动员一样。瞧,照片上的我多么兴奋啊,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去北大湖滑雪。

  师:听了文文的介绍,你知道了什么?她说得怎么样?

  生a:我知道这是她们全家去北大湖滑雪时拍的照片。她发言时声音响亮,态度很大方。

  生b:文文把照片绍介得很有清楚,我认识了她的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

  生c:老师,我还知道她们玩得很开心,因为照片上的人都笑了。

  师:谁还能像文文一样把自己的家人详细地介绍给大家?

  生2:我叫王海洋,这张照片是我六岁生日时在自己家拍的。我家有三口人,爸爸是一名电路工人,他最大的特点是做事守时,时间观念特别强。爸爸最爱看足球比赛,国内外的足球明星他都能倒背如流,在他的影响下我从小就喜欢足球。妈妈是一名养路工人,每天早出晚归,特别辛苦,但是仍旧坚持给我检查作业,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的人;妈妈对人很和谐,邻居都喜欢与她来往。

  师:谁能用自己的观点来说说洋洋表达的如何?

  生a:老师,我认为王海洋介绍得很全面。他不但告诉我们爸爸和妈妈是干什么工作的,而且说出了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我要向他学*。

  师:老师很高兴,同学们都能用赞赏的眼光去发现小伙伴身上的闪光点;我们也不要忘记一句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呀,谁能从发展的角度提些小建议?

  生b:我想给王海洋同学提一点小建议:发言时如果声音再响亮些,语句通顺些就更好了。

  生3:老师我想与王海洋比一比,介绍一下我的家人。

  师:太棒了!老师都被你的勇气所感染,相信你的介绍一定很精彩。

  生3:俺家住在陈家,那里山青水秀,景色十分优美,经常有一些外地人去郊游。俺家有六口人:俺爷、俺奶、俺爸、俺妈、俺和俺妹。大人们天天忙着在地里干活,尤其是奶奶的农活干得最好,在俺们屯里很有名,小妹才九个多月大,一家人都有很喜欢她。这张照片就是俺妹一百天时拍的。

  生a:老师,李慧岩说“俺”,听了觉得不舒服。

  师:对,这一点提的很好。“俺”是我们东北农村的方言,与别人交流时,应用“我”来称呼自己。同时“爷爷、奶奶、姥爷、姥姥”这些都有是口语的称呼,书面语是“祖父、祖母、外公、外婆”。

  师:老师从*日里不爱发言的同学的眼神中,读出了一些胆怯,不要怕,每个人的'学*都是从不会到会的',老师帮助你列出了发言提纲,试着说给你的同桌好吗?

  (课件出示发言提纲:我家住在。我家有口人。妈妈叫。爸爸叫。他们在工作。)

  师:同学们能把自己的家人介绍的这么全面,想必你在课前调查时下了一番功夫,谁能勇敢地把自己的记录方式告诉你的小伙伴。

  (投影出示学生的调查表,师引导观察)

  生1:名字可用拼音写,生日用数字写。

  生2:画出爱吃的水果。

  生3:喜欢的颜色用水彩笔涂。

  生4:喜欢的频道画台标。

  ……

  师: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小天使,能够用已有的生活体验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希望你们能永远保留这种思维方式。

  师:大家这么爱的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现在我们就用爱心制作家庭小档案。方法:首页画出自己的全家福,补充后的调查结果装订起来。还可以制作贺卡,把你想说的话写在上面。

  (播放音乐《让爱住我家》,学生动手操作。)

  师:在你们的努力下,一个个新颖的家庭小档案、一张张精美的贺卡旦生了,“亲情树”上的“家人”看看到这么珍贵的礼物都笑了。你能认一认它们都是谁吗?

  (生畅所欲言,交流识字经验。)

  三、彰显生命,巧设*台激发真情,升华语言交流。

  “亲情树”的庞大树根时刻吸取养分供给枝叶,茂盛的枝叶也要给树根遮风挡雨。我们不仅仅从长辈们那里得到爱,也要学会回报爱,哪怕每天清晨的一声亲切的问候。小家如此,大家亦然。快快行动起来,把你的爱心档案挂到一颗颗红红的果实上吧,让我们社会大家庭中的这棵亲情树越来越苍翠。

  (生到“亲情树”上展示作品)

  [课后反思]

  1、贴*生活,创设表达情境。

  口语表达是在特定的环境时产生的语言活动,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这是上好一年级表达课的关键。利用多媒体课件再现动画片《大头儿子》的片段,并播放音乐,创设生活情境,为学生营造*等和谐、轻松愉快的交流氛围,使学生的情绪因而高涨起来。巧设“亲情树”,让学生去感受与家人之间的情感,设计具有启发性、趣味性的交流话题,刺激学生想说,便于表达。

  2、注重表达,发展交际能力。

  利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组内交流环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提供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在合作中取长补短,互相启发;小组派代表班内汇报中注重引导学生评价,从而把听、说、表达能力看成一个整体,共同发展;同时,对学生而言模仿是一种很好的学*方法,所以充分发挥学生模仿力强的优势进行。

  3、多元课堂,强化提高综合能力。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仅仅以本为本,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的,语文学*的最终目标是达到知识、情感、能力的提高。因此,有必要依托教材,延伸教材。从介绍自己的家人延伸为评价别人、交流调查表的记录方式、制作小档案(贺卡),最后拓展为一次开放性的识字活动,在灵活的形式中不但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而且强化训练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亲情树”为媒介,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的积淀,激起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反思]

  “给学生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台。教师不再是教材的解读者、教案的执行者,而是一个善于创设情境、富有教育机智的人,他不再单单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唤醒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关词条